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媒体技术对幼儿教育的应用分析 摘要:作者通过对当前我国关于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简单整理,并通过对文献的数量和主题等进行研究,总结了国内研究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媒体技术;幼儿教育;研究现状;趋势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移动技术和云计算机技术等,这些媒体技术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中已经非常常见,媒体技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已经得到重视。学前教育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孩子未来的各方面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媒体技术中的丰富资源及良好的数字化内容设计更是整合了所有网络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1研究的样本和类目 首先是选择研究样本,本次研究中主要涉及当前的硕博论文数据库及中国重要会议数据库,通过关键词的检索寻找到2002年到2012年间的全部文献,共44篇。然后是研究的类目和分析单元,在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时,主要是通过文章的数量、主题及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主题分析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对其进行分类。 1.2研究结果分析 首先是对文章的数量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的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相关文献数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文献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数量的变化趋势不稳定,这表明我国的教育学者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全面认识。然后是主题分析,当前我国的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研究文献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问题和策略等,其中以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理论和支持理论的文献数量相对多一些,而其他三种研究主题的文献则要相对少一些。 1.3研究方法的分析 通过对当前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文献研究方法大部分为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混合研究法等六种类型,而其中的文献分析法,多数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同一种研究分析方法。根据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文献都是应用的哲学思辨的研究模式,这同国外广泛的研究模式相比具有较大差异性。 2.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研究 2.1数字化技术发展使幼儿教育更加受到关注 根据我国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和分析可以得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些年以来的Moodle等工具的出现,使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应用过程分析可以得知,未来的学习,数字化学习将成为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2.2通过媒体技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开发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研究得知,研究信息技术对幼儿思维能力等开发的文章占据了较大比例,由于幼儿阶段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若能够在这一阶段将思维能力锻炼融入幼儿教育中,则将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较大促进作用。媒体技术通过将形声色等多种意境相融合,能够为幼儿教育提供直观具体的认知形象,通过这种方法对幼儿的感官等产生作用,从而对幼儿的智力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因此,信息化教学方法对幼儿阶段的认知规律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在未来的幼儿媒体技术应用研究中,如何通过媒体技术对思维进行有效开发将是未来媒体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 2.3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评价研究 通过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比对发现,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学者认识到了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研究的评价,且在当前国内还没有一篇文章涉及这一研究领域。而在国外,其研究也仅仅限于对应用效果的评价。尽管当前关于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评价研究还很少,但其作为研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整个研究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这些应用是否具有其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深入研究,因此,随着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的逐步推广,相应评价研究也会逐渐形成,其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3.结语 伴随我国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应用的研究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此,本文从文献数量、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趋势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研究为我国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作者:刘艳宾 单位:赤峰市克旗民族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如何用游戏精神推动幼儿教育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提倡游戏精神,推动课程游戏化,在非游戏类课程当中融入游戏元素,有助于幼儿拥有更多的游戏体验,并对于提升幼儿教育水平,推动幼儿的情感体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如在利用游戏精神推动幼儿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非别从三个角度阐释了具体的操作策略。望本文的论述能对当前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育提出更多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教育;课程设置 “游戏”并不等于单纯的“玩”,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和一种教学方法。提倡幼儿教育游戏化,是充分激发幼儿内心之中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而这些因素在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当中,极容易被淡化、被泯灭,当幼儿言语之间领略不到纯真,在丰富的物质生活笼罩下,童年变得桎梏、缺少乐趣时,“游戏”更容易激发起其内心潜在的学习精神,推动其人生初期教育阶段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展开。 一、重新解读“游戏精神”,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成为一种可能 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无疑是最具吸引力和诱惑力的,当他们情绪不高的时候,教师只要说一句“大家来玩一个游戏吧”,他们就会立刻情绪高涨起来,表现出对游戏的强烈兴趣和热爱,而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活动所无法比拟的。游戏不同于学习与工作,其本质是一种自由快乐的活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工作与学习以合理化的情绪和步骤来展开时,其又会充满娱乐性,让“游戏化”成为一种可能。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一切活动的展开和心理活动的进行都是无功利性和单纯的,因此无论是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论是自发形成还是由教师所组织的活动,都可以演变为充满“游戏精神”的行为,让一切具有综合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演变为提升儿童学习能力和对社会认知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对于游戏内容的设置与选择,推动教学内容“游戏化” 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传统教学游戏和创造性游戏。现阶段幼儿教学游戏主要是以两种形式展开的,一种是以完整的游戏形式存在的教学活动,即一个教学活动即一个游戏;另外一种即游戏活动时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在特定的时间出现的。比如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会进行“猜猜这是什么”的游戏,随着一笔一划逐渐画出物体的局部、雏形以及最终轮廓,幼儿们会在不断猜测“这到底是什么”的过程中牢牢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手中,随即整个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而所谓的创造性游戏,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模仿表演游戏,幼儿们最喜欢玩的“扮家家”,就是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去模拟和创造生活情境。由于幼儿所处的是思想认知的启蒙阶段,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对社会事务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会带领他们去超市购物、去医院看病、去银行存取人民币等,让其在真实的社会生存环境中逐渐认知和积累生活经验,而幼儿在模仿和创造性表演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将这些所见所闻,融入到表演的过程中,并通过自己创新性的理解,重新建构新的游戏模型,将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从个人的角度表演展示出来。 三、充分引入游戏因素,让非游戏化学习渗入“游戏精神” 具体来说,在幼儿教育中引入“游戏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以比赛的形式来展开教育活动,以此来实现对于孩子积极性的激发。虽然幼儿处于人生思想认知的萌芽阶段,但是其对于荣誉、对于胜利的概念却拥有潜意识的追求,因此笔者会在展开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充分引入一些比赛的因素,促进非游戏化活动的“游戏化”,比如穿衣叠被比赛,走路跑步比赛,或者采用最基本的走、跑、跳等动作在实现再锻炼幼儿肢体协调性的同时,更让其充满游戏化的趣味,避免了为培养而培养,为学习而学习所产生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能最大成都地提升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思维潜力,鼓励其主动设计游戏,亲自动手制作游戏当中所涉及的各类道具。让孩子在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游戏活动的所独有的魅力。比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扮家家游戏,事实上这类游戏展开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游戏道具的选择与制作,这个时候笔者就会提示孩子们利用各种纸箱、幼儿园里常见的道具来制作成大房子里所需要的“电视”、“洗衣机”、“餐桌”等,事实上孩子们通过想象力所造成的“物体”并不一定具备它们原本的特征,甚至于他们会直接指着一把椅子说“那个当餐桌”,或者搬来一个纸箱子说“那个就是电视”,然而这样的行为并不是所谓的荒唐与幼稚,恰恰是孩子天真无邪状态的表现,也是只有这个年龄段的教育着才会领略到的童真,而这也是幼儿教育最能够发挥潜能,将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和提升的过程阶段。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引入游戏,通过游戏元素的让原本单一的学习活动“游戏化”,让孩子在更加投入、更充满积极性的活动当中,因为游戏兴趣的提升,而间接实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当然,对于广大处于知识和社会认知启蒙阶段的孩子而言,一切游戏活动的设置与选择都要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必须要朝着较为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让游戏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 作者:张杜娟 单位:博爱县柏山镇贵屯村学校附属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中游戏课程的作用 摘要:在幼儿教学当中,游戏是基本教学模式,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将游戏引入幼儿教育,和孩子互动,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游戏教育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课程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最初阶段,它对于儿童的心智启蒙非常重要,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期,在这期间,人的各个方面都在提升发展,幼儿的年龄偏小,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限,对于有些教学内容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如果以成年人的方式教学,枯燥的课堂讲解会让幼儿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奇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丰富,可创设游戏情境引导他们参与,制造愉快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影响,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结合,让他们可以轻松活泼地学习,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让小孩发挥特性,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游戏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在幼儿时期,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游戏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了推动作用,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应该顺着孩子的天性展开游戏教学,引导孩子参与到游戏当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探索,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比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小兔种萝卜、捉老鼠等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课堂上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增强体质与孩子的协调性,使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感,教师应该参与到游戏中,和孩子们互相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音乐游戏《捏泥人》中,可以感受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跟着音乐带领小朋友一起玩捏泥人的游戏,从中培养小朋友的音乐节奏性、创造力,得到身心的锻炼。 二、游戏教育促进幼儿智力开发 在幼儿期,智力开发十分关键,在现代家庭,孩子们被看得比较重要,很多事情父母都帮孩子提前安排好,生活方面也是自己能做就不让孩子动手,使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机会被剥夺。为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教师可运用游戏教学,游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展,游戏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有一些游戏项目能够开发孩子的大脑,可丰富孩子们的常识,让孩子们渐渐地开始了解生活,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孩子们掌握一些自行处理事情的能力,使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从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三、游戏教育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偏小,兴趣很广泛,想象力天马行空,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模仿新鲜事物。根据孩子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采取游戏方式可以让孩子无所顾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地参与其中,去追寻游戏的奇妙。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起着关键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学得轻松自在,在游戏中也掌握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性。例如,可以给孩子提供折纸,让他们自己先学着玩,然后和同伴一起玩,集体一起玩,从自主学习到团结合作,到一起尝试整个过程,幼儿也将最初好奇尝试去玩变成真的喜欢玩,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满足感,让幼儿主动要求学习,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四、游戏教育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游戏教育促进了幼儿全方位的发展,在现代的家庭中,大人普遍过度宠爱小孩,孩子缺乏家庭教育,这就使教师增加了教学任务。在多种类型的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更多的心情和情绪,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一起玩,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愿意和别人主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将游戏运用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游戏中幼儿都参与其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懂得互相帮助,幼儿要和同伴好好相处,学会分享、礼让与谦虚,不要和同伴抢东西,理解做人的道理。例如,教师可以让小朋友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像医生、警察、营业员等,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场判断,使幼儿懂得每个角色的责任和权利,让幼儿产生合作的精神,这对幼儿未来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幼儿不仅从中锻炼了自己的说话能力,学会了和小伙伴团结合作,还懂得如何去自行解决问题,帮助别人,使幼儿的良好习惯得以巩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综合素质。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了解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做出错误举动时,应当正确引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适当的游戏,结合幼儿教学,让幼儿在游戏当中能轻松地掌握学习,使幼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作者:包易灵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及对策 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是正式接受学校教育之前的一个重要经历,这段早期经历对其影响最大的为教育环境——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当前一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突出,严重地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致使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受到了损害。因此,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查明成因,深揭危害,寻求改善和解决的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用小学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指导幼儿教学工作,以知识、教师、课本为中心,以分数为准则,以教学代替保育和游戏;2.超前教学语文和数学等课程知识,提前教授小学的学习内容;3.没有把主要的游戏教学方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片面追求学习效率和知识数量;4.布置作业、制作并且进行定期考试,以分数和等级来评价幼儿的成长、智力水平;5.约束幼儿对规章制度、教师和行为规范等的服从;6.按照小学的教学时间上课,开设各种特色班,过分侵占幼儿游戏时间。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幼儿园和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一味地灌输知识。2.教育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更多地倾向中小学和大学,幼儿教育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与监督。3.由于私人或企业办园,发展迅速却缺乏科学、正规的管理,营利的目的性较强,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少科研素养。4.一些媒体对早期教育的作用没有宣传到位,致使一些家长误认为早点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就能成才。还有些家长处于无奈,看到其他家长都让幼儿学习,只好随波逐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观念 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片面地追求知识和分数,应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使正确的教育方针及思想不断地深入人心,为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教师应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教师还应树立科学观念,以幼儿发展为本,平等对待,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发展特点和规律,让幼儿自由、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起来。 2.教育部门要管理监督 教育部门应依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严格检查各类幼儿园,做好管理与监督工作。对不合格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取消其办园资格;定期对幼儿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等进行监督指导;对一些办学困难的幼儿园,要帮助它们解决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幼儿园办园宗旨要端正 幼儿园的办园宗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等是幼儿教育质量的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开展幼儿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幼儿园应树立科学、正确的办园方针和政策,搞好素质教育,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本,决不可违背教育规律,拔苗助长。 4.幼儿教师水平要提高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要对幼儿教师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培训等指导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牢固树立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全面育人的思想,把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认真实施、努力实践,彻底改变和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目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还需要尽快提高,校方要更好地执行《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幼儿教师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研能力,认真科学地研究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成长规律,将有效的管理方式、教学方法、科学的评价等机制在教育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5.家长教育观念要转变 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这就需要教育者多邀请教育专家来园,给家长举办各种科学施教的讲座。教师要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让家长知晓幼儿教育小学化及盲目攀比的对幼儿身心发育的伤害,督促他们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幼儿园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定期组织家长到幼儿园学习、参观等活动,共同为幼儿教育出谋划策。只有家长树起科学的育儿观念,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正确办园方针和政策,幼儿才能幸福、快乐、活泼、健康地成长。 6.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要做好 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两者的衔接工作至关重要。小学要与幼儿园经常联系,适当给予必要的指导。幼儿园要在培养幼儿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等方面下功夫,为幼儿顺利步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综上所述,搞好幼儿教育需要全社会和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幼儿园教育质量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王艳华 单位:磐石市呼兰中心学校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多媒体在幼儿教育的应用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得到提升,而作为新技术的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发显著,尤其体现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幼儿提供了学习方向。本文主要描述多媒体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并提出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教育;应用 一、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正是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一步繁荣。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副产物,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幼儿教育需要更为丰富和生动的教学资料,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语言教学 现在很多有关教育的文章均指出:“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应该创建一个积极、自由的语言交流氛围,方便幼儿学会准确地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以往的传统语言教育中,教师通过画图或收集相关图片向幼儿展示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而这样的形式在现在来说既费时又费力。如今信息网络技术随处可见,挂图和一般的普通方式已无法满足幼儿现代化教育的需求。要想吸引幼儿的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图片变成动态画面,调动幼儿主动学习和与人互动的活力,同时优化语言教学过程。 2.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模式 幼儿科学教育主要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感知,对身边日新月异的世界进行探知和摸索,从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由于幼儿对外界了解有限,所思所想大多依靠直觉,而且他们对大千世界仅仅是单一的、简单的认知。科学很抽象,而幼儿的思维很形象,所以,就算实行一些具象的实践,幼儿也总是无法深刻体会。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科学技术的形成过程以动画的形式一步一步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这样不仅能缩短教师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占据主动地位 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教学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幼儿教育的过程也是这样,必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对幼儿循循善诱,引导其积极地进行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对幼儿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而不应该过多地参与或干涉幼儿自主学习和玩耍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尽量保证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吸收。比如,多媒体的使用会在无形之中拓宽幼儿的眼界,锻炼幼儿的思维,为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奠定一定的基础,培养良好的习惯。大量丰富的图片、视频能够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形象化,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幼儿的学习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逐渐培养起来。 4.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中,能够更直接、更感性地把幼儿不会的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幼儿对事物进行思考和反思。比如,在教导幼儿要尊重劳动者和他们付出的劳动时,教师可借助幼儿的兴趣来顺势引导。教师可向幼儿提问:路边的花草树木是谁种植的?垃圾桶的垃圾是谁清理的?马路上的卫生是谁打扫的?然后用播放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过程,进行适宜的教育,让幼儿更加清楚地体会劳动者的辛苦,从而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并向他们学习。另外,幼儿在视听的刺激下会对劳动者的辛劳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并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培养了幼儿的感恩之心。教师要鼓励幼儿,让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心,以此激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根据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课件的作用反馈来看,多媒体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使幼儿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氛围,并帮助幼儿感知生活中的细节,满足幼儿对新环境的好奇心。 二、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幼儿教育与一般的教育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幼儿教育面对的群体年龄较小,接受能力较差,这就给幼儿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幼儿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幼儿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多媒体的正确操作。幼儿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 1.注重多媒体的操作技巧 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之一,即教师要掌握多媒体教学流程的活动规则,但这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就现在情况来看,幼儿园十分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的助教人员。教师的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杂了,除了常规的备课、上课外,还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制作符合幼儿年龄的课件,这些的工作都交给教师来做,教师是很有压力的。多媒体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现在的幼儿教师大多具有对教育的热心,但面对教学软件的不足,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教学与幼儿活动完美地结合。因此,幼儿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要只会播放多媒体课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尝试和改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2.注重多媒体教学的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大部分是由所选材料决定的。平常在收集材料时要注意高品质地选择并储备有效的材料,不能以赶时间等原因为借口对课件的质量不负责任。当今网络的普及使得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利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分享自己收集的材料,使教师之间形成互动。多媒体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幼儿的操作能力受到影响,并有可能造成幼儿的视觉疲劳。所以,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要注重质量和数量,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 3.合理控制多媒体使用的时间 多媒体技术虽然对幼儿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多媒体技术过于生动,容易冲淡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合理地控制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只有这样才能在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的同时,尽量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操作基础、技巧和大量的软件应用知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样,在幼儿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积极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的完成达到更高的效率。如今社会不断进步,教学模式多种多样,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鹿波 单位:烟台市福山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的指导意义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对现在推广素质教育具有理论性指导,尤其对幼儿教育的生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生活理论的深刻理解,分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具有权威的一名教育家,其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中心思想对我国进行教育改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有很重要一部分是幼儿教育,他的理论根据当代学前幼儿教育情况,结合幼儿教育特点,提出一系列很有效的全面幼儿教育体系和理论。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深刻理解和学习陶行知的生活理论,把这些理论和当代幼儿教育结合起来,让祖国花朵健康成长。 1.陶行知生活理论的深刻理解 1.1对“生活即教育”的理解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生活即教育”为核心的。他提出教育就是顺应生活的变化、生活在时刻变化,所以生活无时无刻不需要教育。他在生活理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所以后人总结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广大教育者对这条理论进行了深刻理解。第一点理解,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教育,幼儿生活也不例外,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生活同时有教育的功效,所以说生活本身是教育,尤其是心智不健全的幼儿时期。第二点理解,生活决定教育内容,所受教育相对于进行的生活,生活在变化,教育也跟着变化,这跟幼儿成长息息相关。第三点理解,教育脱离不了生活,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必须和生活联系起来,根据生活进行教育,了解实际情况,满足发展需要,幼儿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不能脱离生活。第四点理解,教育可以影响甚至改变生活。 1.2对“社会即学校”的理解 随着“生活即教育”理论发展得出的结论,“社会即学校”是在“生活即教育”领域提出的。我们对“社会即学校”有两点理解。第一点理解,把社会看做学校,社会是大众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把这个环境当做教育环境,打破学校仅是教育场所的旧观念,让学生融入大自然,接触社会,把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把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幼儿教育很难实现这一点,但是可以创造社会环境。第二点理解,学校要想着服务社会。积极影响社会,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资源是广阔的、丰富的,用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幼儿教育很需要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是积极向上的影响。 1.3对“教学做合一”的理解 “教学做合一”这一理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保证。我们的理解是:教学的方法要依据学的方法,做要指导学。根据社会做事,做什么事就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就教什么。尤其是幼儿教育,根据社会需求,让学生做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教什么,对幼儿发展方向和前景是很重要的。 2.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2.1幼儿教育内容生活化 在陶行知看来,社会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教育要根据生活进行,教育素材要选用社会生活。但是当今幼儿教育中存在死板的说教,而且现象很普遍,很多幼儿教育者和幼儿教育机构把学生的教育和生活分开,只是单纯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生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幼儿教育是离不开幼儿实际生活的,由于幼儿教育很多内容都是幼儿的现实生活,再加上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幼儿健康生活的过程,因此,幼儿教育必须联系生活。凡是与幼儿生活有关联的,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都要出现在幼儿教育中,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增加幼儿经验、拓宽幼儿视野。要想将幼儿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第一,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习惯要融入幼儿生活教育中,家庭经验和学校及社会经验都要融入幼儿教育中。例如,某些概念学习中,幼儿教育者可以借助幼儿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进行教学,这些生活事物和经验是幼儿最初的认识,是幼儿发展的基础,要多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生活兴趣。第二,幼儿的好奇心很重,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是幼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而且幼儿有很大兴趣解决的问题,都应该融入幼儿教学环节和内容。激发幼儿求知欲,让幼儿积极了解生活,学习生活经验。具体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为幼儿创造生活中的场景,如学习“季节的交替”时,让学生扮演各种自己喜欢的植物代表季节,自由发挥,真正理解季节交替。 2.2幼儿教育环境生活化 幼儿教育不能死板地待在课堂上,要加强幼儿与社会的接触,利用社会上各种资源把实际课堂搬到大自然中、搬到社会上。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适当接触社会,具有丰富的社会自然经验,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封闭的教学形式。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需要研究农事,教室就在旷野里;需要研究工业,教室便在工厂里;需要研究商业,教室便在市场;需要研究社会问题,教室便在十字街头”。幼儿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理发展水平很低,不能对事物和世界有客观认识,所以幼儿必须接触课堂外面的世界才能很好地发展心智和素质。如今幼儿教学大多在封闭的教室和幼儿园中进行,仅依靠课本教学,多媒体盛行后,幼儿教育只是依赖多媒体图片和录像进行教学,很少进行实物教学。很少带幼儿出校门,幼儿很少能见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得不到实际的感官体验。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太过于关心幼儿的安全问题,忽略幼儿只有在真实环境中成长才能得到实际生活经验,才有了解欲望和兴趣。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大自然成为幼儿的学习场地,利用大自然的多彩多样,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如在保证学生安全条件下,多安排学生进行春游等活动;第二,让幼儿接触社会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园社区环境,让幼儿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获得经验。如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社区组织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活动中,捡垃圾,节约用水等。 2.3幼儿教育环节实践化 陶行知先生对幼儿的教育特别注重本身体验与实践,注重“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的观念,只有亲力亲为才能获得实践经验,才能进一步理解知识,才能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幼儿期是特殊时期,有特殊思维水平和特定的认知特点,导致幼儿教学必须依靠实际活动,具体有游戏、生活、探索和交往等,需要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实际生活情景,为幼儿准备多样的玩具和材料,幼儿会把环境和材料相联系,与同学互动。第二,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幼儿积极参与互动,亲自探索。多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图形教学环节上,让幼儿拿小剪刀剪出生活中遇见的形状。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图形。 3.结语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有很大帮助,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者应该仔细学习,深刻认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把幼儿教育生活化,把幼儿教育环境生活化,把幼儿教育方式生活化、实践化,让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 作者:殷若怡 单位:昆山高新区鹿城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提高幼儿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摘要: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幼儿教师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与发展,既是国家“幼儿教育长期规划”的要求,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幼儿教师的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幼儿教育实效性呢?教师可以采用爱、勤、联、赞的方式,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此进行阐述,与同仁交流分享。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式方法;实效性 多年的幼儿教育铸就了我美丽的人生,使我更加热爱幼教这个神圣职业。幼儿教育实在平淡、平凡,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成就了千千万万的祖国花朵;虽没有感天动地的业绩,却哺育着年幼无知、天真可爱的一个个生灵。幼教虽苦,责任却重于泰山,是责任驱使我思考与尝试提高幼儿教育的实效性。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从教生涯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让我思考并尝试着:用爱、勤、联、赞伴随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伴随幼儿教育的改革,使其闪烁教书育人的光环,成就美丽的人生梦想。下面我结合幼儿教育实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用爱的方式———演绎经典的感动故事 幼儿老师能与这么多的“家中至宝”在一起,享受比别人更多的爱与情。幼儿教师除了要传授一些相关知识外,更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学会什么是“爱”,初步了解“爱”的意义,觉得爱在人间,世界充满爱。首先,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孩子们年龄小,有依赖感,营造一个温馨的“巢穴”,让每个孩子感到班级的温暖,有家的感觉,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多年幼儿教育工作,促使我深深地理解“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真谛。当孩子淘气,甚至捣乱,不要训斥孩子。孩子淘气、打闹,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孩子智慧的表现。因此要十分耐心地引导、说服,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让孩子逐步改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孩子们就不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使原有天真活泼的特性得以阳光发展,从而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其次,关注孩子的个性,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幼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家庭背景、性格特征与行为习惯等都不相同。因此幼儿教育不能一刀切,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和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实际情况,并给予特殊关注,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如采用家访的方式、谈话的方式、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参与学习、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关爱,要从小事做起。如每逢学生生日之际,给她送上一个小本子,并写上简短的寄语作为礼物赠给她。人是需要多种关爱的,来自老师的一点点关爱,对学生来说,说不定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刘某某同学的家长就对我说:“老师,孩子这次测验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和你的关爱分不开的,她生日那天,虽说是周末,你还是打来电话祝贺,并送她礼物。我看她是深受感动的,那以后,她的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谢谢你,太谢谢你了。”一个电话,几句赠言,会有这么大的效果真是我始料不及的。记得有一个孩子的作文是这样写的:“我的老师很美丽,但我更喜欢她的温柔,像妈妈:扣子开了,她帮我系上;我的小辫子开了,她帮我扎上;天冷了,总是让我们穿好衣服再出去;居然有一次在上间操的时候抱着我转了几圈,我好幸福、好开心呀!她就像我妈妈。当时我很感动,觉得孩子们懂我了,懂得了爱,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更懂得了爱别人!”也许这就是爱的真谛:对待学生,多看一些优点,少看一些缺点;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求;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呵护,少一分指责[1]。对待自己,不为学生的调皮而怨恨,不为学生的顶撞而生气,不为学生的无礼而失态,不为学生的违纪而急躁,因为爱是无私的,爱是一种奉献。 二、用勤———最简单的警句谱写敬业的赞歌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是我的座右铭。为了更好地切实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耐心细致地为每个学生讲解知识、传授技能;教学之余,我还坚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努力研究不同年龄段孩子应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原则,培养这些孩子,使他们进步与成长。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备好每一次活动案,坚守“不备课不上课”的信条。每次教学检查,我都能获得校领导的认可。我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不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力求使孩子们每次学习与活动都有收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扶,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保证孩子均有收获。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在学习活动中,要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并融会贯通,及时收集孩子们的反馈意见,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正因为如此,才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多年来,正是我有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中棘手教育的问题,我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就连睡觉时也在思考,经常在为思考问题而“睡去”,在解决问题中又“醒来”,每天整个大脑都被学生挤得满满的,但我觉得很幸福,因为这样的付出给我带来的都是满满的收获和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学生学习能力强了,兴趣、爱好广泛了,性格阳光了。因此,孩子们在平时的学习成绩或游戏活动中都有良好表现。实践证明:如果一个老师懒惰,那么是对孩子们的不负责;如果一个老师不勤,那么更是孩子的损失。我从业的这十几年,始终把自己打造成为机器人、多面手,虽然有些夸张,但我把这个“勤”字奉献给了我的事业。多说、多做、多练一直成为我敬业的标准,只要我在幼教这个岗位上,就不会让自己停下来,虽然我的嘴不是租来的,但我也要把它发挥到极致,让孩子听到更多知识与更多道理。只要有教育契机,老师就要抓住,多指导孩子们参与学习与游戏活动,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上台讲故事、表演节目、进行自我展示,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孩子能力的提高。 三、用联———最直接的交流编织育子之网 从教多年,我有我的教育方式,不断编织我与孩子、家长的这张联系之网。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合力,“统一战线”才能完整,才能让教育力量最大化[2]。在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始终努力做到六个必访:孩子生病时必访;孩子行为不良必访;孩子学习有困难必访;孩子家庭有变故必访;家校联系有障碍必访;贫困家庭必访。也正是通过不断的沟通和联系,才让我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没因任何问题与家长发生过任何矛盾。在一次园内进行家访反馈活动中,我班的一个家长在联系单中写道:此次家访让我和孩子收获都比较大,因为我们平时比较忙,很少和老师、孩子三方面对面交谈,通过老师对我孩子在学校里的优点和缺点详细的描述,让我们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还有通过与老师的交谈,使我们了解了如何给孩子检查家庭作业和如何安排业余时间,以使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如今的教育,力求让孩子得到最完美的教育。在幼儿园我可以主宰孩子的节奏,在家中成就孩子的便是父母,于是我建立家长联系QQ群,E校通,我充分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自己创设了许多家校互动栏目,如“家长学校”、“教子随笔”、“生活百科”等专栏,一些生活常识,教子经验,问题处理方法,等等,及时放在网上,为家长提供实用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受到家长的欢迎。让家长在这些平台上获得孩子在学校的各类信息,家长育子经验交流、高效课堂的精彩表现、大课间的动感地带、一天表现的光荣榜……他们的一举一动,表现好坏,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通过平台可互相促进、互相激励、互相学习,观察自己的孩子的同时,看看别人的孩子细节,在不同之处找差距,在优秀之处找经验,让每位家长都成为育子的高手,让其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 四、用赞———最漂亮的认可树立孩子的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几十个宝贝组成了我的大家庭,老师爱他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想让他们有不平凡的人生,首先就得有一个自信的态度迎接他们不平凡的人生。在教育教学中,要刻意培养孩子的自信,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习、游戏活动,充分利用园内的各种文化,如走廊标记,墙壁书画,操场器材,等等,让他们识别、判断、交流。针对孩子们大胆的发言、从容的发言,要采用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给予肯定与赞扬。当孩子们说对了的时候,要用最漂亮的赞美语言或眼神让他们再接再厉;当说错了的时候,要用最温柔的方式,在表扬他们勇敢发言的同时,指出不足。不训斥孩子,不体罚孩子是师德的要求,是法律的约束,更是教师的准则。孩子们发出每一个声音、每一个音符,都是鼓励的乐章,都是教育歌声。因此,教育就是孩子们的心声,赞美就是孩子们的动力,不要吝啬我们的掌声,要让掌声与欢笑充满课堂、充满校园。总之,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幼儿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幼教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幼儿教育长期规划”,采用爱、勤、联、赞的方式引导孩子、关爱孩子、培养孩子。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锐意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幼教水平和技能,进而提高幼教工作实效性。 作者:李艳萍 单位:汪清县东光镇东光学校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音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的应用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可以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幼儿教育中选择“音乐游戏”为切入点进行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快乐成长,培养对于音乐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游戏;应用实践 在幼儿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以激发幼儿的潜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对于天性好动的幼儿,给他们进行音乐的教育游戏,可以将音乐“静”的一面和游戏“动”的一面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生命力的发挥,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此动静结合的教育方法,就是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教育。 一、幼儿教育中音乐游戏的特点 1.音乐教学方面的综合性 传统的正规音乐训练注重音乐单一方面的提高和技能的进步,体现不出一定的综合性。而音乐游戏则可以将音乐和各种其他的艺术形式从一定层面上进行综合。比如文学、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从而从更大的角度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不仅仅可以使用听力,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嗓音和身体语言,在又唱又跳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幼儿音乐游戏可以增强幼儿自由探究、自主表现的能力,使幼儿本身成为音乐游戏的主体。 2.音乐游戏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幼儿的天性处于没有拘束的状态,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喜欢唱、喜欢跳的状态。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更可以激发幼儿内心的活力与热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需要明白幼儿的心理,理解他们行动背后的意义,满足他们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理。音乐游戏的自由性可以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当中,成为参与的主体,发挥自身的天性,表达自身的感受。这种表现不仅可以通过幼儿的歌声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音乐游戏中的肢体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智力和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音乐教学带给幼儿的愉悦性 音乐游戏不同于音乐教学,游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自由性与愉悦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而游戏则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游戏之所以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根本动力,是因为游戏带有一定的愉悦性。良好的音乐游戏可以调节幼儿的身心情绪,一些情感性方面的动力推动幼儿天性的开发。幼儿通过音乐游戏进入一种很好的游戏情境,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快乐或悲伤的情绪,在游戏中达到忘我的状态,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音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1.在音乐旋律的选取上要适合幼儿的心理特征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选取的音乐必须是适合幼儿心理年龄的音乐旋律。一般音乐旋律可以挑选一些欢快、轻松、愉悦的音乐旋律。比如在一个生日庆祝的场景中,可以选择《生日歌》作为背景音乐旋律,这种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适合幼儿的心理节奏,可以使幼儿跟着一起唱起来。还可以在一些场景里选择《两只老虎》等带有欢快性质的音乐旋律,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游戏的教学当中。如果选择复杂拗口的音乐旋律,将会引起幼儿的排斥和反感,更不用提融入设置的音乐场景当中,因此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旋律就显得相当重要。 2.在音乐游戏场景中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场景 在对音乐游戏的选择上,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感受,又要引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场景的设计可以使幼儿充分的接受。因此在选择游戏场景的过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认同场景的设置,并能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幼儿情感的抒发和心理安全感的培养,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进行创造、尝试和探索。要注意场景的丰富化,既可以独立创设一种音乐游戏的场景,又可以进行不同场景的交叉,使幼儿在参与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比如,可以在幼儿音乐游戏中设置“三只小猪”和“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场景的交叉,增强音乐游戏教学的趣味性。 3.在游戏中幼儿教师的引导作用 幼儿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因此教师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在课前认真备课,使游戏的流程设计清楚明晰,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周全的准备。通过细致而周密的备课,才可以使音乐游戏达到最佳效果。老师在游戏的进行中应该注意引导幼儿对于自己情感情绪的表达,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游戏中抓住幼儿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才是进行音乐游戏教育的目标所在。 4.加强音乐游戏中的趣味性 音乐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趣味性,但是让幼儿去理解音乐的内涵显得太难,怎样使音乐与幼儿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呢?我认为应该将音乐游戏中的概念清晰化、故事化,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迎合孩子的口味和需要。这样,孩子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自由的表演,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教育中,需要运用良好的教育手段来对幼儿的情感性格进行培养。音乐游戏既是一种活动,又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在想象中发展自己的性格,从而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海英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关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及解决措施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典型表现如下:1.幼儿教育中,智力教育被列入教育的主要目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则放到了次要地位;2.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多采用的是知识传授的方式,而忽略了幼儿自学能力的培养;3.幼儿教师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教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根本原因 (一)家长的原因 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被国内大力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渗透极深,如今甚至蔓延到了幼儿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各类知识,学校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以考卷形式进行检测,得分优异的学生则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分低的学生则可能失去良好教育的机会。应试教育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每位家长的心中,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异的学生,遵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从幼儿教育开始,便一味要求幼儿园给孩子灌输更丰富的知识。由此,小学化倾向在幼儿教育中逐步形成。 (二)幼儿园的原因 目前,公办幼儿园越来越少,民办幼儿园却随之增多。民办幼儿园几乎都是将盈利作为开办幼儿园的唯一宗旨。因此,为了谋取高额的利润,幼儿园会尽量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由于幼儿园深刻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倾向,又深刻了解当今的教育模式。因此,幼儿园会刻意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小学教育内容,让幼儿从小便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此外,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对外招聘的幼儿教师也是一些素质偏低的教师,这些教师对幼儿教育的本质没有深刻的理解,也是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传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教育机制的原因 教育部现有的教育机制中规定: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的过程中,小学学校要遵循自然过渡的方式,不得以成绩为核心来择优录取。但是,现实中依然有不少小学学校为了获取更加优质的生源,私下出考试题依据成绩高低录用学生,并依此给学生进行分班。在这种现实背景的影响下,幼儿园不得不注重幼儿的知识教育,让幼儿能更好地升入小学学校。 二、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解决措施 (一)家长需做的改善工作 家长要充分意识到两点。第一,成绩并非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家长既要看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又要关注孩子身心在成长中是否正常发展;第二,幼儿阶段是一个孩子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孩子接受知识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强行灌输,这样会让孩子从小就承受过多压力,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不良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同伴交往等综合层面的发展情况。 (二)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 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侧重于三方面内容。首先,幼儿园要从意识上进行彻底的改变,不只是关注自身的盈利问题,而是要将教育视为己任,对幼儿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其次,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做好日常的沟通工作,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告知家长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让家长对孩子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同时要将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告知家长,让家长慢慢转变观念。再次,幼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转变模式,不可将知识强加给幼儿,而是要以兴趣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自然接受,同时关注幼儿在同伴交往、身体健康及性格发展等各方面的表现,逐步改善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不良现象,完成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自然过渡。 (三)教育部门需做的改善工作 教育部门需做的改善工作也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部门要对目前的小学进行整顿,严禁小学入学考试,对违反规定的学校要予以重处。第二,教育部门要对当下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进行具体的要求,包括教育形式的要求、教育内容的要求和教育目标的要求,让幼儿园依据要求来办学。第三,教育部门要对当下的幼儿教师提出要求,规定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的门槛,对幼儿教师的学历、素质和教育观念等各方面认真进行考核,只有合格的幼儿教师才能够加入幼儿园进行教学。 作者:杨艳丽 单位:吉林省洮南市安定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幼儿教育是国民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城乡幼儿教育的失衡,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文章对此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 一、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陈旧,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在农村地区基础教学中,不重视幼儿教育、甚至不开展幼儿教育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教育局等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对幼儿教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学校不重视甚或不开展幼儿教育的现象视而不见。学校、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忽视,学生自身不能够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因素致幼儿教师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待遇,伤害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校开设了幼儿教育课程,但实际,只要学生的年龄符合标准,就可以直接升入小学阶段。在一些较偏辟地区农民没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观念和接受教育所花费的资金、幼儿教育,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开玩笑。因为幼儿教育不能得到现有的回报,他们觉得让孩子接受幼儿教育还不如买只羊的回报大呢,所以他们不愿意花费精力和金钱让孩子去接受他们认为不靠谱幼儿教育。学校重视小学阶段以上的教育、家庭没有经济和精力等条件,这就忽略了幼儿教育在孩子身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能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早期培养。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简陋 第一,没有幼儿教育课程的专用教室。在农村地区,幼儿学生上幼教课时也和其他的学生用一样的教室上课,但是由于桌椅等教学设备的高度和孩子的身高不相符,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孩子身体、骨骼的发育。第二,缺少幼儿教学所必需的教学设备比玩具、滑梯等娱乐设施。甚至教室里也是白墙、黑板。没有任何其他色彩装饰,爱玩孩子的天性,色彩是孩子的世界,而这样简陋的设备,使得孩子对幼教课程感觉枯燥乏味,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紧缺,专业素质差 幼教课程应该聘请专业的音乐幼师来教学,但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相应的交通,通讯,住房等与城市比较都较落后,这就造成了幼教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教学。所以现实的情况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其他教师来教幼教课程,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幼儿教学的质量 二、发展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对策 (一)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宗旨,但其实施情况城市与农村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承认,素质教育在农村还没有被认同和实施。想要在农村中小学真正的推行素质教育,首先我们应该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进行教育,使他们转变这种唯分是从的理念和认识城乡教育差距,在我国普遍存在,而幼儿教育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幼儿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来全面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是能够取得突出效果的。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性。幼儿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正确三观的早期培养,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同时,让家长一起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孩子在接受幼教后的点滴成长。让幼儿教学能够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使幼儿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在农村的幼儿教学中,制约其发展步伐的是幼儿教学设备的短缺。专门的教室、桌椅,玩具,滑梯等娱乐设施,是幼儿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村幼儿教学的办学条件。丰富幼儿教学的内容,只有教学条件的改善,才能够真正的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同时确保幼儿教学设备的完善也是提高幼儿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设备的完善才能使幼教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训工作,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的主要是有一定幼教经验的教师来担任。他们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有着一定的经验方法。但是随着会的不断进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愈加严格。所以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幼儿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幼儿教教师资队伍。 三、结束语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幼儿教学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是我认为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农村幼儿教育,把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 作者:李晓红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十家堡镇中心校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的应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学习;教学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础内容之一,可以帮助幼儿获得身体、情感等方面的共同发展。这是由于在游戏中幼儿能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幼儿在游戏中会得到与伙伴交往、合作的机会,有效地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和观察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利用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呢? 一、渐次提升游戏难度,引导幼儿发现与学习 幼儿的需要是游戏产生的主要原因,幼儿从最初简单的想要参与游戏的愿望得到满足后,就会在游戏中产生新的需要并获得成就感,尔后在新成就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更大的需求,并在游戏中寻求满足。这就为游戏的设计和“学与教”的目的提供了参考,即教师可以不断设计有层次的游戏,不断提升游戏的难度,让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游戏的困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挑战,且能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捞玩具”这一游戏,就可以通过设定游戏困难等级,帮助幼儿思考与学习。教师可在浅浅的水池中投置牛奶瓶、易拉罐、大皮球、海洋球、小球、管道玩具以及拼图等,让幼儿运用工具打捞水池里的玩具。起初,幼儿发现使用铁钩可以打捞起不少有洞的玩具,如牛奶瓶和易拉罐,但当他们完成这些玩具的打捞后,却发现类似于大皮球、海洋球之类的玩具很难打捞。在探索中幼儿发现两个人合作可以将表皮粗糙的大皮球夹起来,这样幼儿就学会了合作。完成第二阶段的合作探索后,剩下的海洋球因表面过于光滑而无法打捞,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考虑使用其他工具。经过观察寻找,幼儿找到了新的打捞工具———渔网。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工具的过程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见,设计游戏能满足幼儿的需求,而增加游戏难度则有利于幼儿挑战自我并全身心投入,从而实现“学与教”的协调与融合。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游戏中解决问题 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创设问题情境,为幼儿创造挑战机会的同时引发幼儿积极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幼儿在讨论、尝试、探索中解决问题。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中不断地接受挑战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如玩“捞玩具”游戏时,当游戏进行到后半段,水池中只剩下光滑的小球和拼图玩具时,幼儿发现使用原来的工具很难将这些灵活的小球和飘荡的拼图玩具捞上来。面对此种情景,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还能采用什么样的工具呢?想想看哪种工具能够自由地夹起这些拼图玩具,又有什么工具可以捞起小球呢?幼儿一边在教室里寻找工具,一边互相讨论并发表意见。有的幼儿说:可以用筷子把拼图玩具一个个夹起来。有的幼儿则说:可以用大勺子捞小球,也可以捞拼图。当幼儿都找到自己觉得合适的工具后,教师就让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打捞最后的玩具。打捞过程其实也是在考验幼儿的耐心和细心,这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幼儿的素质。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可以说既锻炼了幼儿的思考能力,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游戏中应做到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不宜过多干涉,同时又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三、引发探究性讨论,在游戏中认识世界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探究性讨论,让幼儿主动寻找某些现象的成因,并用自己的方式交流、阐释,从而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做到适当介入,帮助幼儿思考并发现问题成因,最后总结正确的结论,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如春天时幼儿集体被草地上一种黑色的小豆豆吸引住了,并自发地展开了找豆豆比赛。笔者注意到,幼儿在找豆豆的游戏中一直讨论一个问题“小豆豆是从哪儿来的”。有的幼儿说是从草地里长出来的,有的幼儿则说不知道……等幼儿结束捡豆豆游戏后,笔者带着幼儿在原地讨论“小豆豆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笔者先是让幼儿回忆在哪里找到的小豆豆。幼儿纷纷说是在草地上。笔者接着让他们观察:是所有的草地里都有小豆豆,还是只有某一个区域有?幼儿们说是集中在他们捡豆豆的那块草地上。这时,有的幼儿说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有的则想到了从树上掉下来。笔者对此引导道:“不是有人说从树上掉下来的吗,大家抬头看看是不是呀?”幼儿们看到树上的小豆豆后就恍然大悟了。可见,在游戏中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就可以给幼儿提供认识世界的机会。在游戏中融合“学与教”,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现状来说还存在不少困难,一方面由于小学化倾向严重,一方面则是游戏的设计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实践和探索,从而找到更多更好的能在游戏中融合“学与教”的途径。 作者:胡双萍 单位: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一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信任危机表现与破解策略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开展过程中,由于出现教育机会分配不公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恰当及幼儿安全问题等情况,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愈演愈烈。文章结合实际教育经验,对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以及破解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强化对幼儿的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破解策略 幼儿教育是普及我国幼儿基础知识并进行良好启蒙的有效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成长以及日后的学习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好幼儿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格外重要。当下的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是由于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方式不恰当和幼儿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对幼儿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影响。因此,对于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破解策略进行有效分析,意义重大。 一、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教育公平的信任危机。我国许多地区的幼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很多优质资源集中于部分大城市,而更为严重的是获得这些优质资源的方法存在不公平现象,很多富裕或掌握部分权力的家庭优先获得了上优质幼儿园的机会,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现象。(2)幼儿教育内容的信任危机。由于对幼儿教育的不重视,很多幼儿园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只是对幼儿开展一些简单的游戏娱乐活动,不具备丰富的教育意义,学生在幼儿园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幼儿园逐渐演化成托儿所,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程度逐渐降低。(3)幼儿教育方式的危机。一些幼儿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及耐心,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暴力方式或进行负面教育,对幼儿有益的所谓启发式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展开。(4)幼儿教育安全信任危机。这主要体现在个别幼儿园的虐童及儿童性侵行为上,使得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愈演愈烈。比如网络等媒体上一些关于幼儿教师对儿童伤害事件的报道,让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忧虑,使得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不断加重。 二、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思考 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导致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不断爆发,与此同时,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非常值得社会和幼教工作者深思。根据幼儿园一些负面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评价,笔者对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政府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在幼儿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的考核方面,无法真正以制度化的方式来执行。另一方面在于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最为严重的是无证经营的幼儿园仍然大量存在于幼儿教育市场中,并且长久经营而没有被相关部门所查处。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现在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发生与愈演愈烈。无证幼儿园的大量存在,是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很多无证幼儿园往往又是在相关事件被曝光后才被查出其办学证件缺失的情况,这又是我国幼儿园监管工作不力的一个明证。根据相关报道,这些无证幼儿园通常开设在偏僻的地区,主要供地方务工人员以及外来人员的子女就读,但其实际办学场所和办学规模都明晃晃地展现在社会面前,幼儿教育监管工作以及相关部门对幼儿园监管工作的态度,都值得社会和相关管理部门深思。 三、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破解策略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使得幼儿教育本身及社会和家庭的安全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幼儿教育应当优质公平地开展起来。现阶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破除幼儿教育的信任危机。通过以上对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破除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策略。第一,从管理角度来说,政府应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制度,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政府都应以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审查机制来规范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第二,从资源分配及幼儿入学机会来看,取消地域限制及特权入学的现象,才是解决入园公平、公正问题的根本办法。第三,从幼儿园招生渠道上来说,应按照实际的居住情况进行公平招生,政府部门也应当对违法使用权利谋取私利的现象进行严肃查处。第四,从管理经费来说,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调研,分析其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并切实地给予相应的财政资助,保障我国的教育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就能有效展开。第五,从师资方面来说,幼儿园教师上岗证考核制度,以及幼儿园园长及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都应当及时给予完善,并根据实际制度规范地开展,进而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上的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使得我国幼儿教育的良好开展面临巨大的阻碍,也给我国社会的和谐及家庭的安全感造成严重的影响。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教育公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教育安全四个方面。为保障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信任危机应当及时解决。根据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表现,相关部门应当从政府管理、资源分配、办学经费及师资管理等方面,加强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而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从而保障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韩洁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机关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分析;应对方法 当前人们对儿童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争夺更多的生源,开设了各种兴趣班、过早地进行文化课教育等,使幼儿教育朝着越来越明显的小学化方面发展。这种幼儿教育方式严重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下面,笔者对这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以期找出应对策略。 一、原因分析 (一)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加重视有实际教育内容(如开设有兴趣班、文化课)的学校,这在无形中引导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2.很多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小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甚至有的家长十分推崇应试教育,对孩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且有着严重的攀比现象,让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不断加大。这种对教育衔接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加重。 (二)幼儿教师队伍层次不齐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阶段,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要求非常高。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且还要针对幼儿特点研究合适的教育手段;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育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绘画教学能力、手工制作教学能力等。现实情况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耐心,也无法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而且还违背了教育纵向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首先,明显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在被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影响下,统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儿童的学习兴趣被逐步抹杀,甚至会产生厌学现象。其次,小学化倾向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持续力。孩子过早接触小学教育,很容易就丧失探究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的热情。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还会对幼师专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过于硬化的教育模式会制约幼师的专业性发展。 二、应对策略 (一)强化行政管理和监督 为了有效地遏制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现象,国家必须强化相关行政管理和监督,控制和严查不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开展幼儿教育的学校。首先,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幼儿园办校审批手续,对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明确各条办校细则,严厉打击开设过多的兴趣班、文化课的现象。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前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研究和制定幼儿教育指导细则,对幼儿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教育目的等进行规范,为幼儿教育办学和发展提供科学、明确的指导。 (二)在社会范围内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在社会范围内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最主要的就是要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引导家长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首先,要积极转变家长的应试教育观念,从幼儿教育入手提倡素质教育,要从幼儿的成长规律来指导家长、教师和学校甚至是全社会,转变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从而转变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其次,要利用多种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如可以通过宣传、指导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尊重幼儿教育规律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家长切实认识到揠苗助长的严重危害,从而更新错误的教育观念;也可以为家长创造更多参与幼儿教育的机会,让家长对幼儿教育有更加清晰、正确的认识。 (三)构建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队伍 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促进幼儿教育正确、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幼儿教师作为儿童教育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对儿童的启蒙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在引进幼儿教师的时候,要注重对应聘者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要注重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考核。另外,幼儿教师也要注重加强自身学习,要在平时的生活和教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强化幼师专业性技能学习,注重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从行政监督、幼师队伍建立以及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成长空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胡春梅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微课程在幼儿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要】在科技技术这一因素的影响之下,学校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微课程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深入到教育领域中,并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与学习理念。幼儿教育阶段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本源,在这一阶段进行良好的教育对学生日后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型教育方式也逐渐渗入到幼儿的教育领域。本文从微课程的实际理念出发,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关的策略进行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微课程;幼儿教育;科技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人民的生活在科技的影响下进入网络化阶段,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都受着科技进步的影响,使得人们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速,微信、微博等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渠道,这些科技工具的流行好像在宣告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到“微时代”当中。科技进步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涉及到教育领域,“微市场”已经充斥在在人们的生活中,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时,微课程的出现填补了教育领域的空白,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微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有美国的教学家在2008年提出的,不是指内容是小型化,而是教师在立足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的再度开发,将一节庞大的课程体系分成若干个微小的课程,适应当前“云时代”的特点,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微课程这一教学方式走入我们的幼儿教育领域中,对幼儿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幼儿是活泼好动,最具有天性的,因此也就导致幼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时期,幼儿能够做好的事情一般都是以他们自身对事物的兴趣出发,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成为幼儿园教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过程中,太过于重视教材而忽略幼儿实际需要;第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只遵循教案的顺利完成,没有结合幼儿实际的教学效果来做出相应的改变,而且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中语言特点不够突出,导致课堂所收获的效果低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为了促进幼儿进行更好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积极推进微课程的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活动收获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采用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推进微课程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做好的一步就是从教师方面入手。为了促进微课程的有效开展,要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角度出发,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做好课程开展的准备。其次,通过培训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微课程的开展是需要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操作,因此通过培训,教师从培训活动中意识到微课程是以幼儿园为平台,遵循基本幼儿教育的规律,以适合幼儿德育、智育、体育、关育的全而发展为特点,不断开发与利用教育资源,形成有特色、有教育意义的微课程。 二、做好微课程的重要环节 微课程在幼儿教学领域的实施是关键性一步,具体步骤如下:第一个环节就是收集与整理,教师对开展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资源收集,集中处理进行筛选处理,在资源筛选时,教师要注重游戏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教育性,将健康向上、寓教于乐、适合幼儿发展的内容作为微课程创作素材。第二个环节就是设计与编写,在资源收集完成之后,就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编写、加工,根据幼儿园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教进度进行合理的设计。第三个环节就是内容的改变与创新,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从游戏的组织形式与微课程的适应性相结合,进行内容的改变与创新。 三、发挥家庭的影响 微课程的实施还需要发挥家长这一方面的因素,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密切的,有时候学校要求家长能够参加学校开展的活动时,家长由于工作忙的原因而屡屡缺席,因此甚至存在脱节的现象。因此通过微课程开发与学习,家长对幼儿教育有了全面而具体的了解,进行幼儿园开展的亲子阅读等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到指定网站中观看幼儿的教学活动中的视频,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上课的实际情况,知道自己的孩子存在哪一方面的问题,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比如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微课程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师一定要遵循基本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微课程融入幼儿的教学课程体系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徐倩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实验幼儿园
土建毕业论文:关于土建类毕业生就业预想与现实差距的思考 摘 要 国家发改委在新闻会上宣布,截止到2020年,我国大学学历人数预计将近2亿人,到现在为止,我国拥有大学学历人数刚过亿就出现就业难情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想与现实差距存在做了简要分析,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及用人单位四个方面探究解决差距的途径。 关键词 就业难 就业预想 现实差距 1以2015届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为例 调查时间:2014年9月 本次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询问毕业生代表,针对2015届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1001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预想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发放问卷1001份(其中男生905人,女生96人),收回969份,问卷结果统计如表1: 2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反馈 调查时间:2015年5月(就业人数795人) 从表2统计数据大致可以看出: (1)对于土建类应届毕业生来说就业问题不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理想。 (2)从预期就业单位和实际就业单位比较来看,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总体趋势基本趋于一致,土建类应届毕业生绝对部分同学就业方向在国有事业及科研设计院所单位,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乐观。 (3)应届毕业生预期就业区域偏向川渝地区,占有已就业人数的50.06%,这主要跟毕业学生生源地有关(本院学生超一半学生为川渝地区学生)。由此可见本地区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竞争更为激烈。 (4)从月薪期望最低值看出,由于毕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领域、就业单位与就业形势比较了解,在薪值上也有比较理智和正确的期望值。在3000~4000范围内学生占有就业学生人数的79.10%,与就业预想比例值相差不大。 调查中发现,“未遇到理想或合适单位选择待业、继续观望态度”的同学占有一定比例,给出的理由是就业不愁、不想去国有施工单位、只想在办公室上班、工作太累等。对于土建类女生,96人中,有近一半选择考研或出国,选择就业的人员中未就业人数有23人,未就业比例远远高于男生未就业比例。在已就业的795人中,有20人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与单位违约,选择重新签约或待业。 3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想与现实差距原因探究 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想与现实差距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与用人单位要求的明确性之间存在偏差。调查中,“你了解自己中意单位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吗”:37.4%的毕业生“了解一些”,有7.0%的毕业生“不了解”,只有7.3%的毕业生对此“非常了解”。从这可以反映出部分毕业生在就业选择单位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适应性。以上种种使得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走上极端:自我估计过高,盲目自信,抱着骑驴找马的无所谓态度。部分学生因此没有找到理想的单位,导致与先前的就业期望存在偏差。 (2)大学生崇尚优越的城市环境,倾向于一二线发达城市的期望与土建类专业学生大多面向“无路无桥”的边远贫困山区的实际就业方向存在偏差。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我中心特点明显,在实践中缺乏必要的苦难教育,怕吃苦、图享受主义思想和用人单位要求吃苦耐劳精神存在偏差。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问卷调查中,有295人对“是否愿意从基层干起”持否定态度,占30.44%,对毕业生最需要培养的能力一项中,23%的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能吃苦耐劳。综上表明,大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出现明显的知行不统一,甚至相分离。部分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却表现出好高骛远、挑三拣四的倾向,大多倾向于环境舒适、待遇丰厚的工作,不愿意到边远贫困山区、基层工作。缺乏成就一番事业的抱负,更没有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耐劳精神。 (3)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健全与用人单位对需求人才标准存在偏差。高校知名度的评价标准一直停留在对科研能力的评估层面,对学生单方面学习成绩的考核并不能完全反映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职业的潜能。培养体系的不健全是直接导致与用人单位需求人才标准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应注重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核,评估体系应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合理结构。 (4)大学生择业观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受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开始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新特征,大学生择业趋于理性。在职业的选择上,侧重于个人发展,强调个人利益,缺乏牺牲个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不能正确认识到“理想自我”融入集体才能“成其自我”的重要性,毕业生大多偏重选择在发达一二线城市,导致结构性失业。社会劳动力市场承载能力有限,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在粥少僧多的形势所迫下,部分学生为达到就业目标,对用人单位、待遇等方面退而求其次,造成就业预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4解决就业预想与现实差距途径研究 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预想与实际就业状况的不对等现象,我们从毕业生自身、高校、社会与用人单位四个方面,探究解决就业预想与现实差距的途径。 4.1从毕业生自身层面考虑 作为高校毕业生,首先要重新定位,改变对大学教育的认知。当今的大学教育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预期就业目标是完全有必要的。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技能等,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多参加就业类讲座、多和就业指导老师分享个人就业想法、多和已就业的师兄师姐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加强对用人单位了解(包括对需求人才标准的了解)、适当参加跟从事工作有关的专业实习,积累经验。 4.2从高校层面考虑 作为学校层面,人才培养体系应更具方向性,针对土建类专业学生,重理论亦要重实践经验,可以和有需求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合理对接,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针对个别单位对学生生源地籍贯的要求,在用人单位和学生双方意愿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建立“用人单位―区域范围内学生”的实习基地,学校和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其二在就业辅导层面,重点做好毕业生的心理工作,提升学生抗挫力,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其三建立学校与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机制,从已就业的学生身上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其四,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人才标准,定期组织校园内招聘会,为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人才、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3从社会层面考虑 作为社会,在 “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趋势下,首先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就业机制和法律体制,为大学生就业做好法律保障;其次,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创业平台,增强大学生对新的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最后,以维护大学生利益为出发点,制定、颁布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法律制度。 4.4从用人单位层面考虑 作为用人单位,要准确衡量好现行教育体系培养人才标准与用人单位本身需求之间的差异,合理转变招聘思路,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和挖掘人才,给大学生更多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提升大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土建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 要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方式对人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从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老师的配置及毕业设计实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实践,分析了此改革模式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实践证明该改革方式积极有效。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 改革 实践 1 土木工程(交通方向)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一般分为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两个大方向,通常由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开展毕业设计。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方向的选题又细分为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等多种不同的方面。 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一般是先确定选择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方向,再在选好的方向中选择设计、施工组织或造价等方面中的一个独立进行毕业设计,这就势必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仅能得到单一方面技能训练的机会(如选择道路工程设计的学生,一般仅能掌握道路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而对施工过程、施工技术、施工可行性、工程造价等却不能得到较系统的锻炼;而对于选择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学生而言,对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了解甚少)。 就毕业设计教学效果而言,现有毕业设计选题模式所培养的学生虽然通过毕业设计得到了锻炼,但没有系统有效地将大学四年所学的各门课程串联起来形成解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造价等一个完整工程项目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体系。虽然各门课程在经历课堂教学、试验及课程设计等训练后,学生对该课程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但各专业的整个培养体系属于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单个知识结构在没有形成有效联系时,系统的效能是极其低下的,专业课程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也只有形成了这一知识体系的学生才符合毕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对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均有较全面的了解,且对其中某一方面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到实际工作中能马上着手工作并懂得如何与同一项目所涉及的其余方面的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协作。显然,当前的这种毕业设计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达不到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因而必须与时俱进,对毕业设计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专业教育的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发展和更新也越来越快,虽然整个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但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所从事的工作发生调整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社会分工细化就要求人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深厚的知识根基,并且随时要学习接受并运用新的创新成果。每一项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视野以便与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合作或协调(如对从事桥梁设计的工程师而言,就必须在具备扎实的桥梁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甚至掌握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没有足够的专业视野就难以在同一项目的不同岗位之间协调与配合,最终就很难生产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因此,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使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使其尽可能获得较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而较全面的专业根基。 2毕业设计改革内容与思路 2.1毕业设计的选题改革 让学生以毕业设计小组的形式在桥梁工程与道路工程两大方向、桥梁或道路方向中的不同方面中均适当进行横向联系,使设计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对道路或桥梁方向以及同一方向的不同方面均获得锻炼和协作的机会,同时每一个成员又都选择一个方面作为自己的侧重点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以期获得最佳的毕业设计锻炼效果,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主要采用以下两种选题方式:(1)对立志于从事道桥设计工作的同学,由几位同学组成一个设计小组,对整个公路工程项目中的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开展设计工作,全部的设计主体内容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中的细节部分则在小组内部进行分工,使学生对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设计均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又能使每一位组员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工程设计过程。(2)将道路或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组织及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毕业选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合作完成,学生首先根据设计资料完成道路或桥梁设计内容,再对所设计的道路或桥梁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一个学生侧重设计,另一个学生侧重施工组织设计)。 2.2指导老师配置的改革 每个选题配置两个以上分别在道路或桥梁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有较丰富经验的指导老师,通过相互配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2.3毕业设计考核 (下转第59页)(上接第48页) 由一个设计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较系统的工程项目,参与毕业设计的小组成员成果考核变得相对较复杂。拟采用“成果权剩答辩权剩平时监控#权数-权数2)”的方式对小组内成员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考核。对于小组毕业设计成果,可视整个项目完成质量给予一定的分数(项目分,百分制),同时对每一成员所负责的专题内容进行分项考核(分项分,百分制),每位同学的设计成果成绩=项目分系剩分项分#系数1)。在答辩环节,学生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专业方面设计成果进行阐述,回答答辩小组老师的问题,根据阐述质量和答题质量,形成该学生的答辩成绩(百分制)。同时,指导教师在日常指导及考勤过程中要求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形成各自的平时成绩(百分制)。 3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对2013届交通土建方向的40名毕业生进行对比性试验,其中20名学生(选做道路设计和桥梁设计各10人)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10名学生按“道路设计+桥梁设计”组合的毕业设计改革实践,剩余的10名学生按“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的组合进行改革试验。 通过对这些学生在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的管理、观察与考核,情况大体如下: (1)按常规方法进行道路或桥梁设计的20名学生,在自己的设计领域对设计的内容、思路、方法及涉及的规范了解较全面,对知识有较高的提升,达到毕业设计任务的要求。但他们对自己设计的内容之外的东西涉及很少(如路线与桥位的关系、施工的方法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等都没有考虑)。这些学生基本在10周多或更短一点的时间内基本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初稿。 (2)对于参与实验改革的另外20名学生,他们对于自己负责的方向单元,对其中涉及的内容、方法、过程、相应规范方面也有较全面的了解,对于该方面知识的整理、归纳、应用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由于参与到另外的毕业设计内容的练习,所以在不是自己负责但参与的领域对其内容、方法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并且他们也会对公路设计中的道路设计与桥梁设计之间的相互协调有较到位的思考,对道路设计与道路施工也有较周全的思考,他们能较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能明确地编写实现设计意图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基本上达到了使“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使其尽可能获得较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而较全面的专业根基”这一设想的效果,从学生受益的角度来讲,这些学生比单纯从事某一方面的设计的受益要大得多。 但实施这样的改革方案,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比常规方法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按“道路设计+桥梁设计”组合的学生,大部分要在13周左右完成初稿,而“按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组合的,因要先完成道路设计才能最后确定施工方案,个别小组用的时间还更长一些。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需要本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由于毕业班同学需在找就业单位或考研复习花费不少精力,所以在时间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如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毕业设计态度的差异),都会对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若能解决以上问题,或想办法尽量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实施本文提出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对学生的学习、就业都是非常有益的。 土建毕业论文:高职院校土建专业毕业生就业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课题以推动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适应需求,顺应形势,反复锤炼,长远发展”为基本着眼,通过对近十年来河北省某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就业状况数据进行系统采样,以风险分析的形式,查找制约本专业学生择业、就业、从业、创业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规避风险的科学举措。解决学生“择业视野窄、就业层次低,从业时间短,创业发展难”的问题,打破学校以初次就业率衡量办学质量的陈旧观念,适应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构建一种风险预警模型,搭设一种资源共享平台,探索一种循环培养模式,建立一种预先协调机制,提高就业指导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土建专业,风险分析,对策研究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研究,多倾向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等方向,这对搞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这些研究重在更新观念,指导实践,需要在实践应用中因地制宜的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从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较长过程,缺少实际操作性,难以直接嫁接应用,不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此外,针对土建类具体专业毕业生就业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可供借鉴的模板较少。目前对该领域仅有的研究还集中于学生初次就业保障上,缺少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缺少对学生就业风险的分析。开展“高职院校土建专业毕业生就业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有助于从全局高度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促进经济发展。 在前期初步调查中,笔者对近几年来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在98%以上高初次就业率的背景下,隐藏着多种风险。 一是盲目就业的风险。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国性问题。迫于严峻就业形势,“能就业、有班上”已经成为多数学生的首要考虑,“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是学生退而求其次的“万全之策”“保底之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对发展动力不够,对前景信心不足。在初次就业时,对岗位缺少认知,对单位缺少了解,对行业缺少分析,凭主观印象找工作,就业后发现工作难开展,能力难发挥,个人难发展,进而重新找工作,错过了就业黄金期,经验积累期,事业发展期。 二是二次择业的风险。 近几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中08年共批准投入约一万亿元用于开发。在强大市场需求带动下,土建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以及房地产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一些资质低、规模小的家族式、拼凑式、跟风式、合伙式小型房地产公司纷纷退出市场,相关岗位人员重新分流。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技能较低,能力素质偏弱,不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学生被淘汰出局,不得不进行二次就业。但此时限于趋于饱和的市场需求,仍然从事本行业存在较大困难。 三是能力不足的风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土建类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的涌入,给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限于培养层次,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在发展后劲上存在先天不足。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河北省某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近三年来岗位分布主要集中在“五大员”上,即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而这些基础性工作岗位竞争激烈,供应大于需求,属于典型的买方市场。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紧跟河北省经济发展形势,紧贴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特点,拟构建一种风险预警模型,搭设一种资源共享平台,探索一种循环培养模式,建立一种预先协调机制,并对实现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这也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构建一种风险预警模型。 初步考虑以宏观经济学中边缘效应为骨干方程,将国家宏观调控、行业发展规模、国际国内形势、单位发展前景、专业技能等级等16个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按照所占比重进行加权运算,以数据结果的形式确定就业风险强度。同时以近十年来河北省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为采集点,制定风险等级评定表。将通过模型分析出来的数据与风险等级评定表进行自动对照,并借助数据库技术进行自动风险诊断,确定当前就业风险等级。当风险等级较高时,自动通过有线、无线、网络通信方式,向数据终端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毕业生谨慎从业,从源头解决毕业学生“入错行”的问题。 二是搭设一种资源共享平台。 当前,土建类毕业生就业信息主要源于学校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以及朋友介绍,主渠道过窄,影响了人力资源在河北省大区域范围内的科学配置,致使有的地方“有业不就”,有的地方则“无业可就”。而通过建立学校主导,政府支撑,企业配合,资源共享,机制保障的专业就业平台,可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三是探索一种循环培养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土建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持续时间为学生毕业至当年12月份,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大,院校所学难以维系较长时间,而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是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本课题拟探索一种循环培养模式,发挥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召开座谈会,针对往届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建立“回炉”“复训”机制,将广大毕业生“扶上马”,而后“送一程”,提高毕业生综合竞争力。 四是建立一种预先协调机制。 由于土建类专业调整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步伐,为防止出现“岗位等人才——人才等岗位”交错恶性循环的问题,可以考虑建立一种预先协调机制。即政府在做出区域性、全局性经济建设规划时,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本省高职院校的意见建议,或者是协同相关行业协会共同出台指导方针,给予高职院校一定时间的专业调整期。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方向、规模与本省经济发展协调起来,保持一致步调,“积水挖渠,水到渠成”,既达到供与需的平衡,又有效解决人力过剩或人力短缺的问题。 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精细工程、长期工程,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同频共振,靠持续推进来添加动力,靠长远谋划来激发活力,靠不断创新来延长生命力。 土建毕业论文:多学科团队式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摘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土建类专业特点及建筑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学科团队式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模式。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多学科团队式;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教学研究 毕业设计是全面培养学生工程系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类专业尤其是土建类专业本科教学最重要的实践性环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毕业设计题目和项目内容在适应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毕业设计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一师多生、一师多导”的传统模式上。 高等工程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应用性专业教育,其所培养的人才应是能够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际,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随着用人单位对工程技术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式,由于视野的局限,其毕业设计成果无法与实际建设工程紧密结合,无法将现代工程建设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合作的特点融入毕业设计[1]。据用人单位反映,不管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的工科毕业生,都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合作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2]。 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多学科团队模式的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大系统观、大工程观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3]。 一、土建类专业的特点及团队式毕业设计的内涵 (一)土建类专业特点 土建类专业主要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等专业。一项实际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必须由这些专业人员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土建类专业具有涉及学科多、专业口径宽,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强,人文素质要求高等特点。近年来,建筑技术飞速发展,建筑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多学科跨专业的技术结合也成为工程建设发展的方向。因此,加强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是加强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尤为重要,它是架在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团队式毕业设计的内涵 “多学科团队式的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就是将学院土建类专业,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有机组合,共同完成一项综合性建筑工程的设计。通过对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 搭建一个有利于各专业学生相互沟通、互相配合、共同设计的工作和交流平台, 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工程设计中多专业、多工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可有效解决传统建筑类专业毕业设计各自独立、互不往来、缺乏交流、不成体系,以致设计成果缺乏应用价值的问题,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适应社会需求,这对培养适应现代大工程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当今,土建类学科的教学及实践日益开放多元,特色成为学校追求的目标,创新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毕业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系统建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是土建类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是其根本方向。 (一)国内团队式毕业设计的研究 工程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规模占高等教育总体培养规模的30~40%,位居世界第一[4]。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已基本建立了结构较完整合理、规模最大、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系。毕业设计是学校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一座桥梁。由于各种因素,目前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岗前培训,才能适应用人单位岗位的要求[5]。毕业生无论是实践经验、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还是团结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交流能力都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6]。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国内一些学科已经进行了跨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改革的初期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针对土建类多学科的毕业设计改革,研究成果还较少[7]。 (二)国外团队式毕业设计的研究 “团队协作”毕业设计教学,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实践与研究的历史,其特征就是将实际工程项目的运作模式引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将社会实际需要作为条件和任务融入毕业设计,使各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能理解并掌握合作的方式和策略。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平等交流和相互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的欲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系统能力的目的。 德国土建类专业指导教师大多配备相当数量的多学科背景的工程实践人员,学生只有圆满完成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涵盖大量工程实践环节的专业学习后,才能受到认可,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实践证明,团队协作的互动交流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其更快地进入岗位角色。 三、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一)各自独立,缺乏协作与配合 目前,土建类各专业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大多独立开展,相互之间缺乏协作与配合,在设计计算时缺乏整体考虑。而建筑设计是一项整体工程,建筑、水、暖、电等多个专业既要各司其职,又应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 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作为设计的龙头,建筑专业应当负责给其他专业提供准确详尽的平面条件,并对所设计的建筑提出设计文字要求作为基本依据。如果不了解相关专业的要求,不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就无法协调一致,增加后续过程的返工量,甚至造成设计上不可更改的缺陷。缺乏相互协作的平台,也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选题上存在的问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毕业设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土建类各专业在毕业设计选题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脱离工程实际,忽视“产、学、研”的结合。设计题目多年重复使用,同质化程度高,差异性不强。选题的难易程度也把握得不够理想,出现选题太难、太大或者太易、太小的现象,未能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三)指导教师的问题 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而实际情况是在各建筑类院校中这类“双师型”教师相对匮乏,特别是高校扩招,使师资队伍的发展落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生师比过高,毕业设计的指导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由于种种原因,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又难以实现,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中来自设计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数量过少。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极大地妨碍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由于高校规模扩大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学生忙于考研或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急于落实工作单位,以致用于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精力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毕业设计创作激情,常常是以敷衍勉强的心态完成设计任务,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障,甚至出现下滑趋势。 四、土建类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的构建 (一)制定毕业设计多学科团队模式改革方案 多学科团队式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涉及建筑学、土木工程(建工、道桥、隧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因此需要结合各个专业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来制定多学科团队式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应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确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及措施。同时加大与建筑设计单位校企合作的力度,以解决设计选题、补充师资、学生就业等诸多问题。 (二)确定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选题 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毕业设计选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还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此外,选题还应该紧密联系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多学科团队式毕业设计的选题除了要具有以上特点外, 还必须满足不同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各子课题任务分工明确,设计合理,研究内容相互联系。 笔者所在的黑龙江工程学院2013届多学科团队式毕业设计以“鹤岗—黑河高速公路二所至长青段(含大型服务区)”为工程设计背景,分为交通土建项目(包括道路设计、桥梁设计和隧道设计三个组)和大型服务区建筑设计项目(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暖通设计三个组)。设计选题与工程实践结合,整体性强,内在联系紧密,能有效反映团队成员间的实质性协作与配合。同时设计理念定位也紧密结合北方寒区的自然条件及地域生态文化特征,与专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三)构建高素质多学科的指导教师团队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黑龙江工程学院充分利用长期形成的校企合作优势,成立了由企业导师和各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其中校内指导教师主要由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持有国家职业注册资质证书的双师型教师组成;校外指导教师则由来自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交通科研所、黑龙江建设集团、哈尔滨建筑工程大学建筑设计院、方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的资深工程师组成,校企指导教师共同负责跨专业的毕业设计团队的指导工作。通过导师的引领,给学生以更深入的指导和影响。同时,有助于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新机制。 (四)开展多学科的学生团队合作 土建类毕业设计团队多由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等多学科、多专业组成。各专业学生如何分工与合作,如何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如何提高学生在工程设计中处理多专业、多工种需求的协调能力,是多学科毕业设计团队应着力研究的问题。 黑龙江工程学院2013届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分为道路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设计等6个团队;每个团队不少于3名学生。毕业设计团队并不需要全部由精英型的学生组成,关键是指导教师要合理引导,通过布置调研任务、师生讨论会等考察学生的能力,使人尽其能;可安排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的学生为团队负责人,把各成员凝聚为一个有共同目标而又相互配合的团体。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土建类专业特点及团队设计模式,采取分阶段讨论式教学指导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根据规定的进度框架,由学生团队独立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任务,并做阶段性成果汇报,由教师组织讨论和评阅。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考虑到毕业设计是以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环节,指导教师应采用师生讨论互动的方式,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换。 建立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阶段性控制体系”。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设计准备阶段的调查分析”、“设计前期的快题式总体构思”、“设计分组子课题的实施与完成”、“各专业设计方案的协作与深化”、“设计成果的表达、评价与反馈”。每个阶段设定关键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究,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综合的问题时,能够借助一种系统的和循序渐进的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增强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 (六)确立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有效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体现学科的交叉性,突出“大工程、大系统、大视野、大土木”的理念。 毕业设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答辩成绩等四部分组成。对多学科团队式毕业设计而言,尤其应重视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评,再结合平时讨论、阶段汇报、中期评审、学生答辩等,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多学科团队式毕业设计一般采用联合答辩形式,由各分项组长介绍课题总体成果,各成员分别作个人工作汇报,并介绍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于一些涉及多专业的问题,可允许学生团队成员讨论回答。 (七)建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障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顺利实施,应建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与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不同, 多学科团队毕业设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 平时较为分散, 管理难度更大。因此, 应建立严格的团队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如院长巡查制、组长负责制、团队工作制、导师交流制、阶段汇报制、中期评审制、督导抽查制等一系列过程管理措施,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进度。 五、结语 多学科团队式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注重学生综合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为各专业学生搭建有利于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开展项目设计的工作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大工程、大系统、大视野、大团队”的工作理念,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工程多专业、多工种需求的能力,对培养土建类专业宽口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土建毕业论文:关于高职高专交通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从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学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交通土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做了一些探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交通土建 毕业设计 高职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事业长足发展,高职高专学生也越来越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职业素质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和就业单位的重视[1]。 毕业设计的过程是对学生整个专业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2]。因此,如何适应高职教学的特性和高职高专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做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指导经历,探讨交通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设置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交通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 高职高专交通土建类专业主要涉及到道路桥梁技术专业和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并结合毕业生个人的就业方向规划来进行设置,才能既满足就业的需要又兼顾学生的职业规划。这是毕业设计题目设置应遵循的总原则。 同时,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还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毕业设计题目的多样性及其与岗位的贴合性 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岗位的要求是同步的。交通土建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道路、桥梁、隧道等的施工、测量、试验检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胜任施工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潜在的就业岗位有: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检测员、造价员、测量员等。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都不相同,各有偏重。这决定了我们的毕业设计的选题既要符合这些岗位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从事这些岗位工作的能力,又决定了我们的题目要具有多样性,可以供将来从事不同岗位的毕业生进行选择。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规格 毕业设计题目的规格,主要是指我们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定位。按照目前的国内高校土木类毕业设计的大概情况:交通土建类高职高专类毕业设计应以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等为主。避免设计类和研究类的毕业题目。 二、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根据笔者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通常是在第六学期进行,而这个时间段也正好是学生找工作的时期。因此,很多学生把更多的尽力放在找工作上面,而对毕业设计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指导老师应该和毕业生约定定期指导时间,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每阶段的工作。 2. 毕业设计题目的变更 很多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之后,发现所从事的工作与毕业设计内容关系不大,要求变更毕业设计题目。还有部分学生实习之后,改变了就业方向,比如有些学生进入行政岗位等。 针对这种情况,指导老师可以允许学生变更题目。但是,应该要求学生迅速选定新的毕业设计题目,并且拟定新的毕业设计计划。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征求单位指导老师的意见,以使毕业设计内容更加贴合岗位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都有一定的格式版式要求,但是尽管学校出台了《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等文件,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格式仍是千奇百怪。毕业论文格式普遍不符合要求,很多学生都表示不会编辑文档,需要老师来进行编辑。 熟练使用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和AutoCAD等专业软件是交通土建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这些软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都是要用到的。而这些属于我们基础教学的工作,应该提升学生编辑文档方面的能力。 三、学校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 1.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制度,加强监管 毕业设计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学生、指导老师、学校三方。学校作为主管方,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制定完善的毕业设计制度是学校参与毕业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毕业设计周期长,设计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尤其是学生在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时,状况更多。此时,指导老师和学生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在发生状况时有章可依。 2. 对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培训 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中肩负着选题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作用,可以说指导老师的经验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而很多指导老师都在指导毕业设计这方面经验尚欠或是更本没有经验,这就需要学校组织相应的研讨会对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指导老师才能把握毕业设计的深浅,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3.指导教学系、教研室定期检查 毕业设计周期长,为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按期完成,学校有必要按照进度计划对毕业设计工作组织定期的检查。检查宜组织教学系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检查环节可分三个阶段。 初期检查从论文内容、工作量、论文难度及与工作岗位的贴合度等方面论证毕业设计选题的可行性。 中期检查对毕业设计的进度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进度滞后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加快进度。并协助指导老师对一些不重视毕业设计的学生加强督导。 末期检查:在学生毕业设计完成后,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答辩情况、评分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论文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论文,要求进行整改,并重新答辩。 四、结语 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通过近年来对毕业设计工作中所做的一些探索,从其结果上来看,通过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准备、组织、管理等工作,确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也使毕业设计指导质量有所提高。总之,如何更好地提高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质量,尚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土建毕业论文:基于工程项目的土建类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大多为各专业单独实施、缺乏多专业配合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基于工程项目的土建类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模式,采取组建工程项目所涵盖的多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搭建设计平台、创建协调评价考核体系等方法,培养毕业生的整体工程意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展,工程设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工程项目;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研究 一个系统的工程项目设计涉及建筑学、结构、岩土工程、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室内设计等多个专业。整个过程是一个多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组合设计过程,也是体现各个专业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该过程由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几个阶段组成[1]。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土建类各专业之间如何协调合作,对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行管理等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过程中的有效沟通,不仅能把各个专业的创造性思维融入到建筑实体内,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维护费用,使建筑保持设计者的初始设计理念。因此,加强各专业的融合,树立“大土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 土建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很多参与高层建筑设计的工程师、项目经理都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就各个专业而言是相当优秀的设计,但结合在一起有时却并不完美。出现此类情况,表象是各个子专业与整体建筑的不协调,其实质是土建类各专业设计人员对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欠缺,对相关设计规范、设计流程不了解,局部独立性、片面性较强,全局系统性、整体性较差,对本专业的工程技术问题多以点状形态体现,对土木工程的全貌缺乏认识,工程设计大局观不强,尤其是在设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造成项目建设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现行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目前中国各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专业细分、单独培养的模式上,土建类各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沟通,毕业设计仅局限于本专业范围内[2]。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并出现毕业生在实际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与其他各专业协同性差的现象。 二、“基于工程项目的土建类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模式”的定义与意义 “基于工程项目的土建类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模式”(Engineering Collaborative Graduation Design Mode,以下简称“ECGDM”)是以在校毕业生为主体,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模拟建筑设计院的工程设计模式,从多个专业的毕业生中分别选取少数学生组建成一个设计团队,通过多方位的交流沟通与协调,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毕业设计任务,得到一套集土建类各专业于一体的、完整的设计施工图和相应的图像资料。通过该实训环节的培养,使在校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就得到了本应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得到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对培养高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局观念,建立整体意识 以工程项目为基础,将土建类各专业在校学生组建成一个毕业设计团队,将实体工程项目设计作为毕业设计任务,通过整个设计过程的训练,使各专业学生能够从整体去了解、认识建筑,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思维,从源头上促使土建类各专业设计人员在从事工程项目设计时能顾全大局,全面掌握工程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情况,从整体的角度来部署整个工程设计,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程序和步骤[3]。经过这一方式完成的工程设计,将充分体现工程项目和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建筑与环境更加相得益彰。 (二)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模式能促使团队成员牢固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养成经常和其他专业成员沟通、协调的良好习惯。这将大大减少后期各相关专业在施工、管理、维护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建筑成本。该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高校培养土建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实效性。 (三)拓宽知识层面,提高创新能力 以工程项目为基础的毕业设计团队,其成员之间经常进行各专业内容的交流,能促使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团队成员的知识面得到有效拓展[4],使成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不同专业背景设计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促动科研思维,解放专业思想,提升专业创新能力的作用。 (四)夯实基础,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设计所采用的工程项目来源于实际建设项目,有利于学校育人与社会用人的接轨,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通过对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协同配合的设计型人才培养,使毕业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各建筑专业相关知识,掌握各专业设计流程,熟悉相关专业的交叉点,并有意识地去协调处理设计过程中专业之间的分歧问题,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体验实际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使其能更快地融入实际工作,缩短工作适应期,满足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要求。 (五)储备技能,为培养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规范,工程项目基本采用项目经理承包和管理的模式。作为一个工程的项目经理,往往需要具有“大土木”的观念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需要了解各个专业在整个项目中的具体运行情况,通过该毕业设计模式的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储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加强学生的创业和管理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ECGDM”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开展了“基于工程项目的建筑类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施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确定工程项目类型 从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挑选合适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是实施ECGDM的关键。作为毕业设计的工程项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设计内容全面。为确保全面、顺利实施ECGDM,所选工程项目的设计内容应涵盖土建类各个专业,如:建筑、结构、岩土、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如条件成熟,甚至可以加入城市规划和道路桥梁等专业。 (2)设计工作量饱满。目前高校土建类学生毕业设计时间大致为12~16周,在选择工程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计的工作量,既要保证学生能如期完成,又不能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感觉特别清闲。不过,为了保证设计小组有充分的时间相互沟通、协调,工作量可比独立设计的工作量稍少。 (3)设计难度适中。考虑到学生是首次进行工程项目设计,设计难度应适中。工程项目也不宜过大,学生最后的设计施工图最好能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 (4)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应具有代表性。土建类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以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居多,在选择作为毕业设计用的工程项目时应考虑其使用功能的普遍性,尽量避免选用服务于特种行业的工程项目。 (二)组建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团队 ECGDM能否顺利实施,指导教师是关键。为此,应组建高水平的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团队,对进入该团队的指导教师要严格筛选。此项工作可分两步走。 (1)挑选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各专业教师作为团队的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团队的成员应该涵盖各个专业,每个专业确保有1名指导教师,并且该教师应担任过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具有相对丰富的工程经验,能熟练掌握并制定优秀设计方案,能正确处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懂得如何协调处理与其他专业的“打架”现象。如果学校不具备该条件,可通过不同途径从设计院聘请相关设计人员。 (2)适当吸纳部分青年教师参与。可适当吸纳部分青年教师参与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团队。一方面可将部分指导工作分流,减轻老教师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通过锻炼,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工程能力,弥补当前高校土建类专业青年教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机会少、有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差、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方面的不足,以老带新,提升教师的整体指导水平。 (三)组建毕业设计小组 选定毕业设计项目后,指导教师根据设计内容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通过毕业设计动员,从自愿报名的学生中每个专业挑选1~3名毕业生组成实施ECGDM的毕业设计小组。指导教师应将具体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对小组作详细的说明和安排,各组则根据要求做好毕业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 搭建设计平台 为保证毕业设计小组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取得较好的毕业设计效果,应搭建毕业设计平台,提供一定的毕业设计条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场地。为将土建类多个专业有效地融合,加强各专业的相互配合、了解和渗透,应给毕业设计小组提供一个独立的设计场地。毕业设计小组的成员可以集中商讨设计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为教师指导学生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目前有不少学校申请加入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配备了专门的场所来保证该计划的实施,利用该场所进行毕业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该场所的使用效率。 (2)资料。设计过程中需要各专业的设计手册、规范、技术措施、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学院图书室和各专业的资料室获得。此外,学生还可从相关的专业网站获取大量的专业文献和类似的参考图例。不过,从网上获取相关资料时,应仔细甄别,避免被某些不太合理的设计引入歧途。 (3)实习基地。参与设计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工程项目设计,缺乏现场经验和感性认识,仅仅依靠理论知识难以有效地解决有关设计问题。应建设合适的实习基地,设计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去现场,对照实物范例,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许多疑难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4)交流平台。设计团队必须要有一个很便利的交流平台,以便各专业设计成员能随时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可通过建立QQ群和使用电子邮件,老师和学生均可随时就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协调指导和问答。从实施的情况来看,该平台十分有效,学生的疑问可以随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而被很快解答,从而保障毕业设计的如期进行。 (5)经费。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很多,涵盖各个专业,设计过程必然涉及费用问题。如工程项目的外观效果图、3D动画、项目规划图、各专业的设计施工图以及资料等费用。因此,设计团队的运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该项经费可通过课题经费和学校的毕业设计经费两方面来解决。 (五)创建运行机制,建立管理制度 ECGDM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来保障;理顺设计程序,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是ECGDM顺利实施的关键。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规范早期准备工作,特别是安排好各专业介入的先后次序。以某一幢建筑物建设工程为例,土木工程各专业应作为设计的主体,给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等专业应为配套专业,因此,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应该提前介入,尤其是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在7-8学期,为了在毕业设计开始时能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参照物,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可利用之前的课程设计环节,将选定的工程项目进行初步建筑设计。毕业设计开始时即将该初步设计方案提交给其他各个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再依据其他专业提出的设计要求来完善该初步设计,并不断加强其设计深度,最终完成施工图。其他专业以此建筑图为依据,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合专业的具体内容,分别对其他专业提出设计要求,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开展本专业内容的设计。 (2)建立定点、定时考勤制度。毕业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团队应全面掌控设计的过程和质量,真正落实设计目标,在提供的设计场地每周定时进行考勤,师生联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该毕业设计,确保有充足的毕业设计时间。 (3)做好进度计划。为了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团队应制定详细、周密的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内容可具体到每周应完成的工作量,便于学生了解具体的设计任务,并根据设计进度计划来调整自己的设计时间。 (4)召开专业协调例会,填写协调联系单。在毕业设计阶段每周至少应召开一次专业协调会,所有参与设计的人员均应到会。会上各专业同学就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并将协调的内容和协调结果填入协调联系单。这样,一方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同时也为后续的设计提供文字资料。 (5)明确设计目的,做好图纸会审。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工程设计中的各专业更和谐统一,更好地发挥其有效功能。因此,在毕业答辩前应组织一次设计图纸会审,各专业应做好图纸会审纪要。针对会审过程中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的毕业设计成果。 (六)制定有关设计成果的质量评价体系 实施ECGDM,其毕业设计成果的考核方式和质量评价体系与传统模式应有本质区别。除考核专业范围内的具体设计内容外,给其他专业提出顺利开展本专业设计的设计条件、协调各专业的设计工作等应在考核中占有一定份量。为此,应专门制定针对ECGDM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笔者所在课题组制定的考核标准见表1。 四、结语 近年来,有部分高校的教师开展了该模式的相关讨论和研究,但实际教学中其研究成果难以有效推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学校设置的相关专业不够全面。如果设计团队中缺少几个专业,实施该模式的效果不明显。 (2)师资力量有限。目前很多学校的专业教师力量较薄弱,而不少青年教师直接从学校毕业任教,缺乏与其他专业协调的工程经验。 (3)毕业设计时间短。毕业生第一次面对工程设计,对很多内容感觉陌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消化,但不少高校给予学生设计的时间较短。没有时间的保证,该模式很难进行。 可见,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基于工程项目的土建类多专业协同毕业设计模式”,涉及面广,需要具备的条件较多。如何有效促进该毕业设计模式的顺利进行,确保最大程度地提高毕业生的设计能力,增强毕业生“大土木”工程意识,还需要从事土建类专业技术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期待能有更多的专业人员来关注和探讨该问题,以促进土建类专业的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土建毕业论文:提高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从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据教育部统计,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从2002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开始,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下降。本文就土建类毕业生的实习、沟通协调能力和就业心态加以分析,为如何提高土建类毕业生核心竞争力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对策 目前从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据教育部统计,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从2002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开始,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下降。如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就业率达到80%。2003年毕业生212万就业率本科院校为70%,高职专科就业率为55%。2004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毕业生有280万,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61%。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扩招毕业生增加,也不是难在岗位需求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学生存在就业心态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问题。据了解,目前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主要包括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刻苦踏实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承受能力,而这些正是大学毕业生极其缺乏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就土建类毕业生的实习、沟通协调能力和就业心态加以分析,为如何提高土建类毕业生核心竞争力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1.实训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转向操作技能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为此,就要求学校注重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技能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1)对实训教学的认识。实训教学有利于土建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提高,实训教学可以把传统的课堂变成“教、学、做互动,听、看、动结合”的特殊课堂,把传统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变成师生“同台演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有利于加强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通过实训,一方面让师生更清楚地了解到当今社会人才素质的需求方向以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迅速地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可以学到课堂里、书本上许多学不到的经验,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在不间断的实践中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1]。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学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对于土建类学生而言,实训教学的载体,也是走向工作岗位的“练兵场”。因此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方向要侧重实用性,让学生在学校实训期间能模拟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操作;例如测量专业做普通水准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RTK测量等平面控制、高程控制测量和数字化测量等实训项目的教学任务。建筑工程专业应具有工程施工设备实训室、操作实训室以及建筑构造模型实训室等,满足学生对建筑施工工艺、工序方面的技能训练,工程造价专业应具有软件实训室,并配备常用工程造价软件广联达、博奥、广龙等。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训技能的训练,为走出校园打好基础。 (3)土建类专业学生要主动培养自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一开始实训时,要相信也许我们理论知识现在还不是很行,但我们的动手能力是绝对行的。此外,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学生在实训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理解、掌握技能较快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找些布置较复杂的任务来做,在保证训练的可操作性情况下自由发挥,培养其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在理解和应用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而针对实践操作接受较慢的学生,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完成每一个项目的训练。只有这样,土建类专业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 总之,实训教学是一项整体性、长期性、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师生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同打造。要想方设法提高实训效果,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落到实处,为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2.培养专业优势 伴随社会经济的逐步复苏,建筑行业的发展虽因房价的回落已经逐步进入平稳轨道,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增加,特别是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事实证明,具有扎实的功底、丰富管理经验和一技之长的求职者十分受企业青睐。 首先,学一门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技能是很必要的,对于学习来说,我们都希望可以全面综合的掌握专业技能,这样才有助于今后的整体发展。其次加强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才能符合目前企业的用人需求,如果我们选择了单科学习,无疑是在起跑线上局限了我们的个人发展,或许短期内你也许你只是觉得需要某项单项的专业技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今后你不可能一直从事基层工作,看着和你一起参加工作的朋友虽然技术和你不相上下,但是由于掌握的比较全面而被提升为项目主管、项目经理,或许到那个时候你又要再为此再一次进入专业的技术培训机构,这样也是耽误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详细你自己也希望自己也能步入管理层工作,有一个更远大的前途。 3.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1)要自我分析,提高心理素质水平。首先全面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特点,认为自己究竟适合干哪一类工作,对土建类毕业生而言,有些毕业生平时善于交际选择因而选择去施工单位,而有些同学喜欢稳定的工作环境从而选择去设计院,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的择业方向。此外,在求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生理方面的因素。例如,体质较差,难以从事繁重体力的劳动;有些工作,女同志(或男同志)不能胜任等等。这是在求职前必须明确认识到的。其次,丰富的知识和健全的智力能力也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在读书期间不能把学习当成负担,而要利用宝贵的机会搞好学习,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系统和综合知识的学习。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锻炼自已。 (2) 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毕业生要降低就业期望值,建立与社会需求相符的择业观念。在择业时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择业观念,树立基层意识和奋斗意识。总体来讲,土木类学生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与其它专业相比,学生在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收入普遍较低。作为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不应该斤斤计较眼前的得与失,而应该加倍珍惜实习的机会,不但要认真做好“师傅”安排的“繁琐”工作,而且要主动请缨去做一些有难度的工作,这样才能迅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锻炼良好的意志,努力克服求职择业中的困难。意志是人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也是求职择业中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钥匙。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困难,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会产生心理压力,造成灰心丧气、彷徨摇摆、优柔寡断情况出现,结果是丧失机遇,半途而废。大学生培养自己的意志,要学会自觉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勇往直前。学会在意志行动中,正确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面对多种动机时,能够分清轻重缓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动排除干扰,保证达到预期目的[3]。 阳光总在风雨后,大学生想要在职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就必须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同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来择业,好好学习,睿智进取,你才能够在求职过程中谋取一份理想的工作! 土建毕业论文:土建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最后总结。根据笔者多年毕业设计指导经验,结合土建类专业特点,分析毕业设计中存在的新老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建议 一、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平时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系统、综合的训练活动,也是对本科阶段学习情况的最后总结、升华和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科学设计思维和正确的研究、设计思想与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质量的优劣反映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尽快地适应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1]。笔者结合在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多年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分析当前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新政策下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二、土建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常见问题 1.对选题缺乏正确认识 部分学生选题盲目,随意。通常是向往届毕业生了解哪个老师的设计容易完成、时间最省、费用最省,而不是根据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和方向来决定。 2.实习敷衍了事 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足,认为实习是“走过场”,只需到现场拍照,撰写实习报告,拿学分。 学生没有意识到实习内容的选择与毕业设计息息相关,甚至实习工地所处的施工阶段都必须经过精心挑选。以笔者所带的消防工程专业学生实习为例,选择时间过早,工地上相关消防设施没建好、消防设备没进场,只 有建筑结构本身的大致框架;选择时间太晚,则需要学生了解或亲手安装设备,消防管线已经敷设好,并被暗埋。两种情况实习效果均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和要求。 3.设计期间师生交流不够 早期的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图纸均为手绘,学校为每个专业配给专业制图教室,教师可以随时查看设计进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当场解决。现在要求的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为机打图纸,所有设计都在电脑上进行,由于高校扩招率大于校内硬件设施的增加率,学校很难实现为每个学生安排机房进行毕业设计,所以师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存在困难。 4.设计进度难以控制 由于即将毕业,学生非学业方面的事务特别多,设计进度很难统一。如忙于抓住最后应聘机会找工作、工作单位要求延长实习时间、研究生复试、频繁出席毕业散伙饭局等。 5.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不统一 一般一个专业的毕业设计会根据不同设计方向进行分组,设计内容的不同导致最终的评分标准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将优秀指标硬性摊派,如学校要求优秀率不超过20%,一个自然班30人,分三个组做设计,平均每个组可以有2个学生评为优秀,这就形成了一个“不公平”的现象。此外,毕业设计的成绩到底是以最后上交的设计图纸或论文裁定,还是参考平时成绩,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出现的新问题 1. 片面强调毕业设计的创新性 当今,不管什么领域都提倡创新,高校要求科研创新、教学创新……,毕业设计也不例外。有的指导教师在学生还没能掌握基本设计能力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盲目创新,从而导致学生绞尽脑汁、另辟蹊径地寻偏门,以达到创新要求。 2.毕业设计的有效性低 据悉,自2010年教育部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文件,在审查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时,已有60多所高校引入防抄袭软件。对于土建类等工科毕业设计,主体是图纸,目前还没有软件,所以只能查表现毕业设计思想、内容、方法及计算设计相关参数的毕业论文。该种论文经过多年经验累积,已形成固定模式,如罗列一些规范条文,同一计算软件得出的表格大致相同,相似率很高。为避免检测相似率过高,导致推迟答辩甚至推迟毕业,学生通常会花钱在网上提前自查,因此到了毕业设计后期,学生不是忙于认真修改论文,而是忙在网 ,或随意改写论文(如删掉规范条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来凑字数)、大量插入图片、表格。 3.其他问题 对课程设计不够重视也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原因之一。 学生前期专业课程学习不认真、课程设计敷衍了事、教师未对课程设计给出反馈意见等也是主因。特别是课程设计,上交至教师批改后直接评分存档,没有后续指出错误、更正错误的机会,所以同样的错误继续发生在毕业设计中,甚至带到工作中去。 三、意见和建议 建议一:对学生强调从长远角度看问题,选题要有针对性。特别是根据今后从事的工作、研究的方向来考虑毕业设计题目;同时对学生要有一定的引导,介绍当前的设计水平、市场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建议二:由于毕业实习通常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不重视。毕业实习质量的好坏,对后续的毕业设计意义深远。首先实习之前,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内容;随后在实习单位现场要求 学生手持施工图纸,一一对照,熟悉整套设计过程,并提醒学生毕业设计中容易出现或忽略的问题;实际动手操作时,建议学生与现场施工、监理方多沟通, 带着问题在实践中找答案。这样精心准备、过程充实的毕业实习会使毕业设计事半功倍。 建议三:解决师生间交流不够的问题,笔者建议指导教师每周至少集中学生二次,一是了解进度,二是回答学生设计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qq、微信, 建立毕业设计群,共享上传资料、解疑答惑。 建议四:设计进度的控制确实很难做到统一,但大致的范围应把握,这需要学校的严格制度、教师的切实执行和学生的自觉配合。如指导教师进度安排要细致到一周完成多少任务;进度每延迟至一定程度,毕业设计成绩将降低一个等级;正式答辩前二周进行预答辩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建议五:最后成绩应由平时成绩(15%)+预答辩(15%)+最终上交图纸和论文(50%)+正式答辩(20%)四部分共同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每周见面会出席次数和进度拖后次数,或者还可给发现问题、积极提问的学生加机动分;预答辩和正式答辩时均由几个设计组共同进行,互相不记名评分,既可正确认识自身的水平,又最大程度地避免强行评优的现象出现。 建议六:毕业设计的创新,首先要明确毕业设计是对本科阶段学习的总结和检验,然后才是知识的升华,而升华达到的高度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毕业设计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强求,评估标准不能太高。在很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基础上,如果再提出自己的、可行的设计想法,这就是一份优秀的毕业设计。 建议七:的必要性不容置疑,但必须对象明确。单纯文字性的毕业论文是防止抄袭的最有力手段,但以图纸为主要设计内容的土建类专业毕业论文则意义不大,这种设计抄袭主要发生在图纸上,只能靠指导教师发现,而其毕业论文是为设计图纸服务的,文字内容差异关系不大,关键是设计思路和设计数据的不同。考虑到规范等条文不能随意更改,毕业设计论文的率可适当放宽。 建议八:对于提高课程设计的重视度问题,笔者建议应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多见面、多沟通,加强指导,每门课程设计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将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或问题反馈给学生,关键内容要重点讲解。 四、结语 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获取知识、分析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随着社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及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变化多样,如何结合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特点,正确面对、解决,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需要所有指导教师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共同推动土建类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土建毕业论文:土建相关专业毕业论文 一、毕设过程严格、轻松,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毕业设计过程是真正锻炼学生的重要一环。土建相关专业毕业设计一般都从最后一个学期开始,时间一直到毕业前一个星期,最后一星期准备答辩。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当前情况下学生就业压力过大,由于有些学生毕业实习一结束,就忙于找工作,毕设一拖再拖,最终只能匆忙凑合,有些学生工作找好了,又无心思做毕设;另一方面,有些老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多,而毕业设计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因参加招聘会、面试、复试等原因不定期缺勤,很难组织学生集中开会,给予实质性的指导。如此种种错误认识和现实情况,使得许多学生的毕设“照搬”过多,“参考”过多,致使毕设成果成了彼二人设计的“改版”或“再版”,根本谈不上求实创新。因此,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要求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利用各种方式给学生指明,他们面临的社会竞争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作为大学生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点,而毕业设计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对所学知识最系统、最全面的检验,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是他们必须要认识到的一点;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选题对整个毕设过程做出详细的进度计划,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规定任务,以保证毕设的深度和质量,之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成果验收,评定各阶段成绩,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参考依据。然而,过于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保证毕设质量,此时,老师应当花更多的时间跟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动态,及时答疑,创造老师与学生之间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从而高效保质地完成毕业设计。“一丝不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也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基本保证。 二、重视毕设答辩指导 毕业设计答辩是毕设的最后一环,目前大部分高校是本人以PPT的形式展示毕设内容,由答辩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进行的,它是以面对面的、步步深入的问答形式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以口头的形式,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原理、依据、方法以及见解,并回答老师的相关问题。这一过程主要起到检验“产品”的作用,也能全面检查设计质量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取得更大收获。然而,历届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总有老师因为只是片面地要求学生圆满地完成任务,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毕设答辩的指导,造成了有的学生设计完成了,但没有全部消化,以致答辩过程中基本问题出现“卡壳”现象和“空白”区,甚至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现象。在此环节,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毕业设计答辩的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及早准备,明确重点,全面复习 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应从毕设一开始就启动,因而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地温习所学的有关各科知识,重点掌握专业知识。边设计、复习,边搜集资料。每个阶段过去,应对该阶段内容进行小结,对一些关键内容,如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计算等要进行必要的记载,以供随时复习查看。 2.阶段性总结所做工作,积累经验 土建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其涉及的深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老师应当指导学生认真做出阶段性总结,找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就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热情,而且,讨论过后,学生的印象也会加深。 3.主动出击,克服被动心态 答辩环节非常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学生表达技能一般或不佳,即使熟练掌握了专业知识也是于事无补的。因此,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答辩前的预答辩,这样既能帮助其克服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精神焦虑、神情紧张,也能克服和消除答辩时可能出现的被动心态。高等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毕业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是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的工具,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对土建相关专业来讲更是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步骤。它通过一系列的开题准备、毕业设计工作以及最终的答辩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学生对遇到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同时,在后续过程中对学生的工作、科研等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综合能力训练阶段,毕业设计过程是让学生学习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锻炼过程,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效果的好坏关系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对将来工作的适应程度,实践意义重大。我们应该重视毕业设计,针对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寻求对策,积极改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作者:李丽华刘慧琴单位: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 土建毕业论文: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论文 一、存在问题分析 (一)设计模式缺乏多样性 一直以来,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分为一般设计、专题、翻译三个部分。其中专题和翻译部分的要求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基本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一般部分的内容。交通土建专业的一般部分毕业设计主要分为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两个设计方向。工程设计一般需要基于一定的原始条件(自然环境、地形地物、荷载条件等),原始条件不同,则技术方案就不同。因此,相对来说,进行道路工程方向设计的每个学生原始条件都不同,技术方案差异就较大,学生个人的专业思想和技术素质可以得到锻炼和体现。但桥梁工程设计方向的原始条件较为单一,又受到计算工作量限制,因此学生的技术方案变化就很少。另外,除了公路、桥梁两个传统专业设计方向,由于目前就业市场环境需要,近年来逐渐出现毕业生在市政道路、隧道工程、地铁工程等单位就业的现象,而这些也都与交通土建密切相关,但目前这些方向的毕业设计内容缺乏。所以,从整体上来说,目前的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设计内容组成模式缺乏多样性。 (二)组织模式缺乏灵活性 目前,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开展模式仍是采用先学生选题后分组指导的方式。这种模式的问题首先出现在选题的方法上,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从教师出的专题论文题目中进行选择,选择了哪个教师出的题目就跟哪个教师的小组做一般部分设计。教师出的专题题目往往和学生人数相等或者稍微多一些,这样以来,选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多人选一题),尽管后来采用了“增加志愿”的办法进行协调,但效果仍不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再加上由于将设计方向和选题挂钩,就容易造成“选择方向”和志愿从事的设计方向不相符,使得学生更加无所适从。因此,这是一种被动的选题,失去了原有的选题意义。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选题,不是从老师给定的题目中选,而是自己拟定题目后与老师沟通、讨论后确定,这才是真正的选题。目前这种被动的选题方法常常导致学生勉强接收、被动应付。还有就是没有经过合理的控制分配,造成分组后常常是各组学生的素质差别太大,给指导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从整体上说,需要对目前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设计的组织模式进行调整,采用较为灵活的模式来满足实际现状的需要。 (三)指导模式缺乏高效性 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设计也是采用分小组指导的传统模式,然而由于专业特性,这种分小组的指导方式在本专业应用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目前交通土建专业设计分为公路、桥梁两个方向,每个设计小组跟随一个指导教师就一个方向进行设计,小组之间相互独立。那么,对于公路工程方向来说,采用山区地形进行设计必然会遇到建设桥梁的问题,基于工作量的考虑,学生此时往往“重公路轻桥梁”,导致桥梁方案容易出现方案不合理的现象,影响整体的工程方案质量;对于桥梁工程方向来说,抛开工程背景环境单纯对某种桥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计算的成分过多,设计的成分太少,学生的专业思想训练过弱,这种指导方式无法完整地锻炼和表现学生的专业思想和技术素质。另外,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来说,每个教师的专业侧重不同,而路桥工程涉及面较广,遇到的技术问题多变,有时难免对偏离个人专业的细节技术问题把握不好,单独指导不如小组配合指导更加有效。为此,目前指导模式的教学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模式改革方法为解决 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设计内容模式改革 第一,将目前各自独立的设计方向改变为综合设计,即基于一定设计原始条件,公路和桥梁同时考虑,合并设计,将桥梁设计放在公路设计地形的大背景当中,这样的优点在于克服了原有的桥梁设计简单方案化以及过于程序化。当路线行进过程中,需要设置桥梁的时候,桥梁的方案对于路线影响其实是很大的,综合考虑有利于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以来,整体设计重点突出方案的考虑,加强设计思想的锻炼,适当降低纯计算的内容和工作量,而使得总工作量和原来大致相同。第二,以公路、桥梁设计为主,适当增加城市道路、隧道、地铁的设计内容,总体上使得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达到这一点,可以通过设置设计背景进行体现。原有的设计背景大多数是选择距离城市很远的地区,这样的背景决定了设计以公路为主要对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城市交通愈发重要,也造成了一定的相应人才短缺,为此,可以将设计背景设置于城郊地区,从而形成以公路为主,近城部分涉及城市道路以及地铁等设计,以迎合市场需求。 (二)教学组织开展模式 改革对毕业设计组织工作开展模式进行改革,重点是选题和分组的模式,以及如何有效地对设计工作进程进行控制,主要的办法是变目前“先选题后分组”为“先分组后选题”。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以及扎堆现象。一旦选题扎堆,最终还是仅能满足一个同学的选题,其余同学需要重选或者命题,于是先选题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意愿,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先分组则可以将选题人数化整为零,小组内进行选题必然效率更高,同时,先分组的还可以考虑小组间学生成绩、能力的均衡,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设计过程中,一个小组的设计进度和质量需要有1~2个领头羊,形成一种设计工作氛围,无形中促使着整个设计小组工作的前进。分组后的选题由“指导教师出题学生选”这种被动状态变成“学生拟题再与教师商定”这种主动选题。而对目前的过程管理,则应该改变现在的“大阶段制”为“小阶段制”,即需要将检查节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事实反复证明粗放式的管理容易使设计工作失控,往往形成了赶设计进度的现象,设计质量难以保证。通过教学组织方式改革,总体上使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客观化和灵活化。 (三)指导工作模式 改革针对目前采取的独立小组指导工作模式进行改革,配合设计内容模式的改革,主要采用设计指导小组的工作模式。将设计内容中的道路、桥梁、隧道、地铁合并设计时,当然需要相应方面的教师参与指导,为此,应由2~3名教师组成设计指导小组,其基本组成原则为小组成员的专业搭配合理,尽量兼顾职称、年龄的搭配,并考虑工作量等因素,每个教师平均指导人数可以与原来相同。这样以来,由原来的一名教师指导全部设计内容无法对每个方向进行精细掌握的状态,改为整个设计小组共同控制,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发挥各小组指导教师专业优势进行设计分部指导和质量控制,总体上提高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毕业设计教学指导模式不应该是过于呆板的,这样以来并不符合专业实际情况的需求。因此,针对交通土建专业来说,指导模式应该与实际设计教学工作的要求联系起来,依据基本教学大纲,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模式,无论从内容上还是组织方式上,尽可能从实际出发,不断改革和完善,以保障教学效果。 作者:柳志军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土建毕业论文:土建类毕业生就业论文 一、土建类毕业生就业地区变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土建类专业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急需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是直接反映高校学生培养质量是否能满足城镇化建设需求的晴雨表。以土建类毕业生就业区域演变及所在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分析入手,开展毕业生就业与城镇化需求的满足度研究,对于促进毕业生质量提升、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模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9届和201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和全国2009年与2013年分省城镇化率数据作为分析数据,以五年内分省就业数据变化值和城镇化率数据的变化值作为分析指标开展实证分析。选取的数据中,省市的选择为两届毕业生就业数大于“0”的省市。对于就业数据作如下处理:首先将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分省统计,分别得到2009年和2014年各省就业人数,并分别计算各省就业人数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数,最后计算五年间各省就业比例的变化值,最终得到的统计图如图1所示。对于城镇化率数据做如下处理:首先根据各省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计算得到2009年和2013年我国分省城镇化率数据,然后计算2009—2013年间各省城镇化率的变化值,最后得到的统计图如图2所示。 从图1来看,五年间就业率增幅为正的共有18个省市,这些省市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长江沿江经济带规划等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中西部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图2中可以看到,就业率增幅前五的省市中,湖北、陕西、贵州三省城镇化发展排名分别列于第二、四和三位。这一现象说明了正在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会,也逐渐获得了毕业生的认可,成为土建类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五年间就业率增幅为负增长的省市共有11个,这些省市中包含了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等发达省市。其中就业率后三位的省市分别是天津、山东和山西,其城镇化率增幅排名分别为第29、23和9位。城镇化率增幅减少,说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逐渐减少,对于土建类的毕业生而言,其工作机会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前往这些地区就业的人数也会相对减少。从上述分析来看,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和该地区城镇化进程关系密切。城镇化发展越快的地区,对该类专业生的需求越旺盛,也越吸引毕业生前往就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如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虽然城镇化发展较快,对建设人才需求较多,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仍然不足。 二、土建类毕业生就业促进建议 针对土建类毕业生就业区域演变与城镇化发展特点分析,结合城镇化对高教专业的需求特点,对该类毕业生就业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对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就业期望值,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而不是盲目地比拼就业地区、单位名气等。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了解社会。随着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不再像人们想象中的贫穷落后。对于土建类学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现场实习,如南水北调工程、西部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等。在学习现场施工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发展现状,感受国家发展进步的脉搏,激发他们学有所成、报效国家的热忱和理想。三是高校针对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对人才专业的需求不一样。比如,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较大,以前往往只有发达地区大城市才能建设。如今随着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加快,很多城市也有了相应的建设机会,对该类专业人才需求大量增加,很多高校近年来纷纷新增该类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四是高校多与广大的用人单位加强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的青年骨干参与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帮助毕业生规划人生,使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够借力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做到个人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完美结合。 作者:明涛单位: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土建毕业论文: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毕业论文 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发起,并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于2001年11月17~1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的宗旨是:分析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交流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应对途径,并积极提出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技术政策或技术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后面向市场经济的需求。 会议收到论文报告58篇并印发了文集,有140人参加会议,在第一天的大会和第二天的分组会上分别有17位和26位专家作了报告,另外还安排了半天时间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同观点之间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 鉴于这一会议的论坛性质,以下仅就会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作一归纳,提交与会专家考虑并审议。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1.4;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菀匀范ü辜芄怀惺芎稍氐哪芰Γㄓ氩牧锨慷确窒钕凳泄兀┤匆扔⒚拦娣陡叱龅?0~15%,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与材料强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定较低。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1.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公务员之家 1.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 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3、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ISO2394并经过国内科技人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工程内界则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有了ISO2394,国外却鲜有重要或著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质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土建毕业论文:土建类专业中专毕业生就业出路探寻 摘要:针对土建类专业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做了一个现状分析,并对资料员岗位所需的各项知识要求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资料员;土建专业知识;贯标;资料记录;整理;归档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等学府读书已经不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这无疑给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将门槛提高了,一般都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即使中职毕业生要求的工资比较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比较好,用人单位也不会考虑,所以中职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非常困难。就业困难是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缺少且素质较差的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以行业为依托,加强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主动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与实际需求,动态地挖掘行业中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岗位,根据专业岗位群的变化来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比较容易找到就业的出路,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以中等职业学校土建类专业为例,该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具有土建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就业时却根本无法与大学生竞争。因为在建筑业的潜在用人单位当中,无论是设计单位、建筑公司,还是监理公司或房地产公司,他们在招聘大部分的工作岗位人员时,都是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那么,这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以后的去向如何呢?经过调研,发现在目前的建筑行业当中,有一些工作岗位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但是又属于基础性技术操作或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工作比较繁琐和辛苦,工资又不高,是许多大学生不愿去干的,而一般普通的没有学过专业的人又干不了,这些岗位就是中职生面向的工作岗位,例如建筑工地项目部的资料员、质安员、机电管理员、预算员等。 以资料员为例,据调研现在广州市几家大型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都非常缺乏,按规定一个工地应配备一个资料员来管理各种资料,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个资料员常常要负责两个甚至是三个工地的资料。 资料员的主要工作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并记录在案,最后形成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这是施工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具体体现,是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在依法建设、现场管理、质量控制以及采用新技术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各种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当中进行的各项工作的一个书面证明材料,如果日后发生各种工程纠纷,它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而且,如果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资料不完整,该项目就不能进行竣工验收。所以,工地现场的实际工作做到哪里,资料就要做到哪里。因此,资料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一个好的资料员甚至与施工员可以达到相同的地位。 但是,资料员的工作又是一个非常辛苦和繁琐的工作。辛苦是因为资料员经常要加班,特别是在工程将要竣工的时候,很多资料在这个时候才能够收集齐全;而且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工程变更,所以为了保证资料前后一致,有些资料还要进行修改,因此就要求资料员必须加班加点整理资料,这样才能够赶在竣工日期前将资料准备好。繁琐是因为一个建筑工程的资料数量非常之多,整理起来费时费力。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至少要准备一式三份,一份给档案馆,一份给甲方,一份给乙方,这就有几大箱子的资料要收集和整理。 其次是各种资料上面的签字、盖章等都必须齐全,缺一不可。作为资料员,就必须去找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负责人逐一签字、盖章。 第三,当资料送到档案馆后,还要由档案馆的负责人审核,如果发现资料有错漏,或资料收集、归档不符合要求,档案馆是不予接收的,此时资料员就必须按档案馆的要求重新进行整改,这样的情况往往要发生好几次。 正是因为资料员的工作非常辛苦和繁琐,工资也不高,一般大学生在干了几年资料员的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大多数是要跳槽的。所以这个工作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真正能够耐得住辛苦做下去的人不多,因此有经验的资料员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工地上大部分的资料员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所以造成工地上的资料经常是丢三拉四,很不齐全,而且在归档方面也很不合理。 因此,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应把握这一机遇,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增加资料员岗位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多提供一条出路。 资料员这个工作岗位,主要是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应掌握土建专业的基础知识,如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结构基本知识、房屋设备基础知识、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这些专业基础知识,是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专业知识平台。有了这些专业基础知识,资料员对于工程进行到什么地方,该收集什么资料,资料中的各项数据是否合理,就会比较清楚,因而他在收集整理资料时就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错漏。那么,我们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来让学生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 (2)要掌握贯标方面的知识,即对ISO体系要熟悉。所谓ISO体系,其实就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管理模式,各个企业以这个模式为蓝本,再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制度,然后整个企业都必须按照这个管理程序和制度进行运作。而为了体现企业的运作情况,同样要进行各种资料的记录、收集和整理。 近年来,我们国家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要求所有的企业都要贯彻执行ISO国际标准,以增加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一个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每年都要自己进行两次内部审核,以检查ISO体系的运行情况,并且还要根据审核的结果随时进行整改;每隔三年,中建协就要派专家对各家企业进行一次外部审核,同样是审核ISO体系的运行情况,其审核的结果对于企业的资质评定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不管是内部审核还是外部审核,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检查企业当中各种资料的记录情况。 所以,作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资料员,除了要收集、整理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之外,还要收集、整理属于ISO体系文件要求具备的资料。 例如,工地项目部就要建立受控文件清单(所谓受控文件就是指各种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各种合同等等),还要建立各种文件和资料的收发文登记;由于本单位与外单位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采用“工作联系单”的形式来进行交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工作联系单,资料员都必须将它们保存和留底等等。作为一个资料员,如果不熟悉ISO体系,就不知道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运作过程当中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因此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资料员。 所以,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当中也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大致了解ISO体系的内容,并且对整个施工企业的运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要掌握资料记录、整理、归档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属于专门的技能培养。 首先是资料的记录工作。过去,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使用自己独立的一套资料表格来进行工程数据的记录,这就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各种资料表格形式多样,非常混乱,很难管理。所以,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管理,统一广东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主编了一套统一用表(简称省统表)及配套使用的电脑软件,并要求从2003年12月1日起,全省新开工的建筑工程都必须采用。 具体名称为: ①《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②《广东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其次是资料的整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至少都要求准备一式三份,一份给档案馆,一份给甲方,一份给乙方,其中给档案馆的资料是不能有复印件的,如果有复印件,则必须在上面注明原件的去向。同时,资料上采用的各种书写材料都必须耐久、清晰。更重要的是,归档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签章齐备,如果缺少签章,资料员就必须向各单位索要。 最后是资料的归档工作。为了组卷时整齐划一,便于保存,要求各种文字资料都必须采用A4纸记录。所有资料都应按照省统表规定的内容和顺序组卷,还要编写卷内目录,最后用白色棉线装订成册。 以上的这些工作,对于一个资料员来说都是基本要求掌握的技能。所以为了让学生具有这些方面的技能,可以在课程设置当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的实训内容,即在老师的辅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收集、整理一个简单工程的所有资料。通过这样的实训,就可以使学生基本了解省统表的内容,并且使他们初步掌握资料员的工作技能和方法。 (4)要熟练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例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应用。因为资料员经常面对的是成千上万页的资料,如果电脑操作不熟练、速度太慢是来不及处理的。而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校期间都已经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以对各种办公软件的应用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应该进一步提高操作的速度。 目前,为了减轻资料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采用了“建设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软件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现在也有很多家电脑公司都开发了该软件,比较有名的是“三和软件公司”和“华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软件。这些软件的价格现在都比较昂贵,如果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购买这些软件来供学生观看和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以上就是资料员这个工作岗位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信类似资料员岗位的这种情况,在土建类专业甚至是其它专业还会存在,只要深入地调研、不断地挖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将不断得到充实,就业之路将更加广阔。 土建毕业论文: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途径 【摘 要】本文分析影响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阐述高职土建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从均衡配置基础课、增加专业理论计算类课时、打通学历发展的途径、参加各级技能大赛等方面提出高职土建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 土建类 可持续发展能力 构成要素 培养途径 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是,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导致个人职业生涯后续发展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讨高职土建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途径。 一、影响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通过对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梳理,笔者认为影响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学历方面先天不足。不考虑博士、硕士等研究生阶段教育,同为普通高中考入,学制4年的本科毕业生和学制3年的高职毕业生,由于高职毕业生持有的是大专学历,要想获得工程师等职称就需要更多年限,要想考取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也需要更多年限。 例如,在获得助理工程师方面,本科学历毕业后,1年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认定助理职称资格;大专学历毕业后,2年工作经验,考核合格,认定助理级职称资格。获得工程师方面,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综上分析,如果同一年高中毕业分别进入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正常流程下,本科毕业生会比高职毕业生早一年获得工程师职称。 再如,在一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方面,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3年可以报考。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可以报考。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6年可以报考。综上分析,如果同一年高中毕业分别进入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正常流程下,本科毕业生会比高职毕业生早一年获得一级建造师报考资格。 获得工程师、建造师等时间的延迟,直接导致高职毕业生担任项目经理等职位的延迟,放缓了其职业发展的步伐。 (二)基础知识薄弱。高职的任务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但由于社会对高职的认知还停留在“高职是大专”的认识,绝大多数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读书不是本人或家长认同高职教育,而是因为高中没学好基础知识,高考成绩达不到本科线,进职业院校读书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而不是主动的选择,这种情形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作为建筑类工科生,甚至不熟悉三角函数、对数指数等,严重影响大学期间课程的学习。 (三)知识结构不合理。高职毕业生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有所欠缺。很多高院校认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任务,一味地通过课程改革减少基础理论课程,以达到培养专业技能的目标,如压缩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与学生专业技能无直接关系的课程。由于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基础课课时较少,课时大多安排在专业类课程,致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综合素质较差而后劲不足。 学习内容方面,学生功利性强,重视实践技能,看重专业实践。反映在学习目标方面,公共基础课及格就行,专业理论课也不太受重视,最重视的是专业实践课。即使在专业课方面,也是删掉了许多基本的计算,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计算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形成简单直观的思维方式,只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缺乏从表面现象到事物本质、从外因到内因的分析能力。理论知识学习不足,导致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难以有创造性的表现,比如针对一些小的工程变更也无法设计计算。 (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高职学生大多在高中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由于在学校养成考试前几周突击学习的不良习惯,进入工作岗位后平时很少看书学习。如遇到岗位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平时不学习,靠突击学习。某些资格类考试缺考的考生中,高职毕业生占很大部分。 (五)缺乏可靠的再教育途径。抽样调查显示,9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都渴望再学习。但是,除少数大型企业有内部培训外,绝大多数企业职工再学习目前只是停留在短期或利用周末培训的层面,专项能力训练主要通过师傅徒弟的口碑相传或者自学摸索完成,缺乏可靠的再教育途径。 二、高职土建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 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内容复杂,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健康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高职土建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大多是在建筑行业一线,工作环境较为艰苦,更加需要健康的身体条件。建筑行业牵扯面广,需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主、政府监督部门合作协调,建筑行业也要应对工程条件变化、天气变化、业主变更等临时的变化,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协调沟通能力。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毕业生在职场履行合同的品质。既包括在工作中遵纪守法、服从行业规定、尊重合同、维护公司利益、尊重客户等,也包括在离职后维护前公司的合法权益,还包括离职过程的合法合规。部分毕业生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利益,甚至违背合同,丧失信誉,给其后续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三)较强的专业能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要有建筑识图的能力,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具备各建筑材料的识别和检测能力,同时能利用一些材料检测设备检测材料的性能来把握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进度;具备建筑测量能力,如建筑施工放线、建筑轴线的引测、各楼层标高的控制、抄平、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竣工测量等;具备建筑施工组织的能力,在管理过程中能合理把握工期、正确调动人力物力,使得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获得利润最大化;具备基本的力学与结构知识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能力等。 (四)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必要的理论基础包括熟悉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材料、测量放样、读结构图施工图等。必要的理论基础是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有创造性的成果。 (五)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毕业后根据需要自学的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日益发达的建筑科技对个人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的要求。 (六)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毕业前后是人生身份的重大转折,周围环境也截然不同。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和状态,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使毕业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快速地进入新工作岗位的角色,也会惠及毕业生以后的职业生涯。 (七)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在建筑领域不断提供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随着建筑工人数量的逐年减少,建筑设备的推陈出新,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建筑材料也相应地变化。对于这些变化,高职土建类毕业生不但要适应,而且要根据形势,敢于率先创新。 三、高职土建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途径 针对目前高职毕业生可持续发展方面能力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达到提升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补强高中没学好的基础知识。针对某些高职生在高中的数学、力学等基础知识过差的问题,可以通过在大一开设选修课,或者在前两周集中开展培训的方式,补强所必需的函数计算等问题,以便大学期间学生顺利学习“建筑力学”“工程测量”等课程。 (二)均衡配置基础课。现在高职很多专业出于让更多学时给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考虑,删掉了“高等数学”课程,严重阻碍了高职毕业生的后续发展。例如,职业资格考试会考到“高等数学”,结构设计计算也涉及“高等数学”,因此“高等数学”课程必须予以配置。另外考虑到土建类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会写很多的公文、通知、报告等,可以开设类似“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三)适当增加专业理论计算类课时。目前比如毕业设计,由于高职生专业理论计算能力的缺失,一般安排的是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写和建筑图、结构图的绘制,而不安排结构计算内容。导致毕业生在施工中遇到小的变更也无法自行设计,削弱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必要的结构设计计算,也可以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成人教育、自考等打通学历发展的途径。学历低会直接影响工程师的评定、职业资格考试,延缓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学历的提升会开阔高职学生视野,提高专业知识。一般的高职院校都有成人教育部门,应通过宣传,鼓励广大高职学生提高学历。 (五)保持专业实践技能的相对优势。高职毕业生的相对优势体现在专业技能较高,丧失这个优势就很难有竞争力。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探讨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教学等,保持专业技能方面的相对优势。 (六)参加各级技能大赛,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可以对比各院校在学生培养中的差异,寻找不足,找到改进方向。专业技能大赛也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方向,跟踪并参与专业技能大赛,可以把行业的最新工艺技术反映在教学中。 (七)结合R悼展“创业实训”课程,提高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高职毕业生的发展状态,归根结底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结合目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潮流,结合高等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在“创业实训”课程可以结合专业,巧妙设计创业项目,锻炼高职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 (八)探索高职毕业生的再教育问题。考虑到很多企业再教育制度不完善,可以探讨由母校组织的再教育问题。根据毕业生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适当设置相应课程,聘请行业专家讲授,形成有效可靠的再教育途径。 土建毕业论文:土建类本科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分析反馈 摘 要:依托对往届毕业生质量分析调查与反馈,我们可以有所借鉴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结合时下热门的经济衰退和就业难话题,为提高土建类本科毕业生质量献计献策。在相同的社会背景和市场需求大背景之下,各个公司招收人才的需求大同小异,如何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成了上至校方下至学生家长都关心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土建类 毕业生质量 分析与反馈 就业工作能力是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局限于毕业生应聘、面试时展现出来的自身行为表现,也包含了大学生在顺利获取工作后持续保持工作激情和努力提升自己职业技能的综合素养。现今国家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大量的第二、第三行业兴起,各类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变革下进行相应的调整,提升毕业生质量也就成了本科教育的重要命题。本文以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用人单位关于毕业生质量的反馈信息为分析对象,其中用人单位类别涵盖了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企业、各类学校、科研院所等共计8类单位,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通过结果回溯,逆推高校现行素质教育现状,旨在有针对性对高校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有益的建议,致力于提高大学毕业生质量和工作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一.当下土建类本科毕业生质量预估与往届质量分析 (一)跟踪调查毕业生质量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随着高校扩招,相应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毕业生质量逐年变化或高或低。总览高校数据,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各类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101万增至2016年的765万,涨幅之大,不可谓不是教育发展史上的壮举。扩招改变了当代学子的命运,使得民族精英阶层增大,但隐藏在这些益处背后的,是招收学生素质降低,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研究硬件基础缺乏等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造就出来的毕业生质量是否能肩负起行业的重担,抑或是如社交媒体所报道的在走下坡路,低于社会对高等受教育者的普遍期望值呢?以上种种,均需要在跟踪调查历届毕业生质量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学生培养的高校,迫切需要得到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工作反馈情况,做好对毕业生去向和实际工作状况的调查研究。但是在原来的普通高等院校教学的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中涉及到毕业生就业跟踪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反馈比较少。基于此情况,对土建类毕业生质量的调查报告应运而生。本次调查分析的资料来源于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后所在单位根据其任职期间的表现和态度,反馈回的定性数据表格。 (二)教育单位对所属毕业生质量的要求和预估 以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为例,该院的培养目标,最本质的价值指向就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旨在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相应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经过相应专业高标准的基础训练,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要能够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众多岗位、并初步具备相应专业项目规划和科学研究的专业技能,这也是大学生创造人生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在相同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这个大背景之下,各个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大同小异,总体来说,用人企业对招收人才的要求,主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能够较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较快的融入企业文化并积极为其添砖加瓦;对企业有很强的忠诚度,能够对工作尽职尽责,有始有终。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多用人单位公司反馈,在这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社会大潮流之下,一个企业,要想打造出其独有的风格特色和创下良好的工作业绩,就要有推旧出新的创新思想和较强的实际操做能力。而一个单一的个体,做好自己的基础工作,要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前提。但就土建类工作人员来说,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则是一个人提升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 较强的自身软实力。就土建类用人单位和高校角度来看,这个“软实力”主要包括就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情绪调试能力。这主要是相应的专业性质和社会发展形势决定的。 (三)用人单位关于三峡大学土建类毕业生质量的调查表格反馈结果 参与就业信息反馈的用人单位均为长期接收毕业生的企业,采集所得数据真实有效。这些毕业生中63.15%就职于国有企业,13.15%就职于民营企业,10.52%就职于普通事业单位,5.26%就职于党政机关,其他毕业生均匀分布于股份企业、三资企业、各类学校和科研院所。约65.78%的单位认为毕业生在岗位上“作用很大”且表现“好”,仅仅2.63%的单位认为毕业生在单位表现“一般”,由此可见土建类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同时也获得了单位的一致认可。 在发展潜力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仅有7.89%的毕业生达到了高层管理岗,更多的则是65.78%的毕业生达到了中层管理岗或技术岗,高达31.58%的毕业生仍然停留在基层技术岗。进一步考察毕业生步入社会后的学习能力,单位表示有68.42%的毕业生工作5年后专业技术完全达到中级技术职业能力,31.57%的毕业生基本达到要求,这表明高校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是合适有效的,但同时也暴露出部分毕业生学习能力不足只能勉强跟上的窘迫现状。 (四)用人单位强化意向与高校培养倾向的差异性比较 在调查表格中囊括的包括政治表现、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在内的11项毕业生综合素质中,用人单位的反馈数据突出强调了“外语水平、创新意识、社交能力、身体素质”四个方面,这其中又以“外语水平”满意程度最低,仅有28.94%的单位认为“满意”,而50%的单位停留在“比较满意”,更有21.05%的单位认为三大毕业生外语差强人意,只是“基本满意”。而在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院内,教学重心则放在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强,学位课的分数要求和比重高于其他科目,造成隐形的重心偏移。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议“着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可以适当增加商务预算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在专业化越发明细的今天,相当多数毕业生因为在本专业上投入过多时间导致自我限制,未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分支行业和相关知识,待到上岗时才发现为时已晚。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逐步学习其他必备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突破学校教育千人一面的限制。 二.土建类专业本科生工作状态改善途径讨论 (一)学校层面如何改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反应出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着问题,基于此的改良方案从高校的角度对如何提升毕业生质量进行了论证。 1.大学生就业能力整体提升 高等教育的使命,首要是育人,促进人整体知识技能的发展,为社会输送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全能型专业人才。毕业生接触社会后,其就业能力强弱直接由学习期间所受教育决定,然而普通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从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教育中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学及学生学业评价仍以知识为重,培养的毕业生趋同性较强,缺乏个性。 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能力,高校应着重把握以下方面①调试培养计划,不断提高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在进行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扩宽课外教学,搭建宽厚基础知识与扎实专业训练相适应的教育平台,助力培养学生转换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从本校优势点出发,结合学生自身价值取向与优势项,通过四年的培养,最终使得毕业生在知识掌握完成度上相近,而就业取向,处事态度呈现不同程度分化。 2.大学生就业能力专项提升 就业的不同渠道,不同方向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需发展完善的能力迥异,而就业能力可分为专业素质,自学能力,实践操作和竞争能力等方面。其中专业素质是“市场准入”的基础条件,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是实践操作能力,而自学与竞争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生进入职场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专业素质的培养途径有增进学科专业知识深度教学,参与建设基础工作能力训练工程;促进实习活动开展,将课堂学习与试验教学结合,让知识从书本中回归到现实生活,能有效改进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结构水平是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而提升自身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则是加强学生自身软实力建设, 都能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加分。 (二)学生个体层面提升 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其结果于学校是教学水平的显现,于学生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尽管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单位都对大学生就业就业这一命题做出努力,但作为这一问题的对象,学生自身能力更需要发挥主体意识,从以下这些方面加强自身能力:①转变就业认知,提高就业力的主动性;②在受教育过程中主动提升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结合实际,积极投入学习和相关工作中;③参与社会实践,改进对社会工作岗位的认知,提高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匹配性;④提升专业认知能力,加强职业规划,便于工作后的提升;⑤培养训练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 三.结语 针对越来越多的“就业难”新闻报道,以及毕业生就业时对学校所给予信息的依赖,更加彰显了学校教育对学生未来工作生活之重要性。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信息反馈,要求高校在施行高等教育时,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基本能力获取,更要在就业方面试行多角度,多元化的辅助措施,改观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看法,助力为大学生四年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 土建毕业论文: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土建类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研究 摘要:加入高等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标志着中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进入国际化实质阶段。重庆大学土建类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作为一项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既是对土建类本科生大学四年核心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人才竞争和团队精神实战能力的考察。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依据《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构建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包含“举证―验证”评价流程、“过程―成果”评价流程、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组织,从而能更有效地促进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改善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管理、评价设计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使土建类人才培养方式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华盛顿协议;联合毕业设计;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质量评价机制 高等学校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然而,面对21世纪土木工程人才竞争的全球化趋势,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和工程技术与管理创新的趋势,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还具有一定局限性:一是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上只注重国内工程建设的需要,缺乏国际视野,忽视国际化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影响和需求;二是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上更多地注重学生本专业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忽略对多学科知识的结合与融合。中国作为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的预备成员,对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应提出新的标准,高校对土木工程类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人才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应综合从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新视角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1]。重庆大学建筑学部2011年在国内高校首次尝试土建类本科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以下简称联合毕业设计),探索土建类本科生跨学院、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探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思路。历经多年实践与探索,这一创新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土木工程类本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综合水平,获得国内建筑行业众多企业的欢迎与认可。但联合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主要有:(1)现有的联合毕业设计管理标准具有抽象性、通用性,缺乏综合性、针对性和交叉性;(2)设计成果考核停留在专业评价层面,较注重某一设计阶段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而忽视向项目整体、环境与风险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转变;(3)答辩环节以成果为导向,采用传统的“提问―回答”方式进行,而非国际教育认证与工程实践中实施的“举证制”检验模式,评价标准与机制缺乏科学性。为着力培养卓越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土木工程人才,遵循国际公认的科学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评价规律,探索科学有效的联合毕业设计评价模式,本文提出以“举证―验证”和“过程―成果”构建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以更有效地促进联合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加快土建类人才培养方式的国际化。 一、联合毕业设计的需求与现状 2013年6月,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旨在通过对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进行标准化认证,达到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实现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目的[2]。《华盛顿协议》对中国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的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标准,因此,高校工程教育必须加快国际化步伐,以人才培养的新视角,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做好本科教学的质量控制工作。 越来越多的全球瞩目的“超级工程”的落成,展现了中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创新性技术成果。在市场全球化背景下,工程师应适应复杂工程系统下学科间高度交叉的工程团队的需要,既具备跨越学科界限而非囿于传统的学科实践经历,又具有全球化知识视角,并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作的能力[3]。这些都对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更具创新性、灵活性、综合性的多元化要求。 2012年的《重庆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在工作能力方面,重庆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力总体满意度(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满足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为79%,比全国“985”院校的83%低4个百分点;协作协调能力及系统分析能力是毕业生认为最关键也是最想要改进的能力。在教学环节方面,学生认为对学习最有效的教授方式是案例式(占56%)、实地调研(占41%)和引导讨论(占40%),而主题式(占23%)和演讲式(占18%)的教授方式效率较低;实习实践环节不够是学生认为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比例46%远多于其他选项,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占18%、课程内容不适用或陈旧占18%、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占7%,等等麦克斯数据公司的《重庆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2)》中,对2011届重庆大学所有专业的毕业生的调查结果。。 无论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还是从国内大型复杂工程实践来看,专业技能已不是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唯一要求,现代工程要求工程师需要具备人文、环境、法律和经济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高等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教学模式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亟需改革,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要求。 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叶晓d,等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土建类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 二、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与创新 在深入探究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华盛顿协议》工程人才认证的标准,以及现代工程对土建类人才技能、能力、素养等的需求,重庆大学建筑学部2011年在国内高校首次尝试土建类本科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试图探索土建类本科生跨学院、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探寻集知识、能力和素养于一体的、满足现代工程需求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联合毕业设计在土建类相关专业成立学生项目组,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以工程实践为主的毕业设计内容,目的是以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为切入点,检验和评价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运行规律,探索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方法。联合毕业设计基本逻辑如图1所示。 (一)基本思路 联合毕业设计以工程实践项目设计为基础,旨在建立一套具有实践性、便于操作的土建类学生多专业联合培养模式,并力求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联合毕业设计运作流程如 (二)具体实践 联合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毕业设计特定工程环境下的工程项目,特定工程环境要求学生将方案设计与经济、风险、生态环境及信息化技术等影响因素联系起来,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融合与运用,而非简单叠加。以下以重庆大学建筑学部2014年建筑学、土木工程(结构学)、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学生的联合毕业设计为例作介绍分析,各专业在项目组的职业定位、各阶段设计任务如表1所示。 联合毕业设计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化的形成、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综合素质的提升等具有促进作用。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在联合毕业设计中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一些措施。但是,在国内外工程实践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依靠过去积累的经验和繁琐的规范要求已不能满足联合毕业设计对学生质量的考核和评价,现代工程对毕业生的高要求需要高校构建一套完整规范的毕业生质量评价机制,对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能力素养等进行科学评价,实行毕业设计全过程质量控制。 (一)“举证―验证”评价流程 联合毕业设计“举证―验证”评价流程,要求学生在设计准备阶段收集与方案有关的法律规章、行业准则及同类项目设计经验,并结合设计项目特征,归纳方案设计思路,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作为验证设计方案科学而可行的依据。联合毕业设计“举证―验证”流程如图4所示。 (二)“过程―成果”评价流程 联合毕业设计“过程―成果”评价流程,要求在设计阶段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的设计思路及其依据、数据资料的完备情况、取得的成果等进行检查;在答辩阶段则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价。这一阶段实质上是对设计过程及成果的又一个“举证―验证”过程,要求学生对设计方案、思路等进行举证,而非依照设计文本进行的一个“问答过程”。联合毕业设计“过程―成果”流程如图5所示。 (三)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 联合毕业设计全过程质量评价除了按规范的流程进行外,还应遵循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应基于《华盛顿协议》对工程类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而建立,目的是考核联合毕业设计过程中除设计任务本身外,其他能反映学生能力、综合素质与工程态度的一系列指标。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表2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知识掌握程度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程度视各专业培养方案而定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工程问题识别分析、文献查阅运用等调查研究能力实验设计实施、实地调研、信息整合、归纳总结等方案设计能力视各专业培养方案而定综合素质个人与团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项目管理能力运用工程与管理原理、多学科项目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工程态度与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出勤率、遵守规章制度、计划完成情况、会议参与及记录等对待复杂工程问题的态度分析能力、方案设计对项目社会评价的思考项目可行性、环境评价、人文等对新技术的获取与认识视各专业培养方案而定(四)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组织 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赋予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各参与主体根据角色定位分别成立学生项目组、指导组织、答辩组织以及学部督导组织,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分别负责方案设计、过程指导、成果答辩以及过程监督等。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组织如表3所示。表3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组织组织学生项目组指导组织答辩组织督导组织人员构成各专业学生一至两名共同组成各专业两名教师共同构成4名各专业教师、校外专业人员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各专业系主任责任义务资料收集、调研、方案设计、协调、答辩等选题、方案指导、定期检查、总结专业教师2名交叉评阅、名人答辩,校外人员答辩监督,过程及方案质量控制举证/验证时间任务交接、月度检查、中期检查等任务交接、月度检查、中期检查等中期检查、答辩不定期检验四、结论 工程实践的国际与国内形势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联合毕业设计将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工程实践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符合培养现代工程人才的需求。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既能以规范的流程和标准检验本科生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能力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情况,又能为毕业生进入社会执业把关。本文在此背景下构建了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构建了“举证―验证”评价流程与“过程―成果”评价流程,以联合毕业设计全过程为对象,对设计成果实行“举证―验证”式评价模式,使设计方案有理可依,符合工程实践需求,并重视设计过程与设计成果。第二,基于《华盛顿协议》构建了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针对毕业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与职业态度制定了参考评价指标。第三,组建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组织,分析联合毕业设计参与主体性质,分别组建了学生项目组、指导组织、答辩组织以及督导组织,明确各组织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联合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是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目的是提供客观评价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参考标准。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的主要环节。农村信息化就是以信息媒体技术装备农村相关领域,使信息资源在农村得以充分开发、应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逐步由农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 信息产业部提出十一五”村通工程”目标,2010年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2020年基本实现电话家家通的”电信小康”目标。加快建立普遍服务基金,降低农村通信价格,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业务都要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如期实现农村信息化和电信小康的目标。 2007年,是中国农业信息服务快速发展的一年,农村网民数量突破3700万人,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成为农民创造收益的有效手段。 2007年度也是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伟大历史任务,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决定和战略部署,以及由此展开的波澜壮阔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农村信息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年,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理论逐步深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推动力不断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总之,在这一年里,中国农村信息化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并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以良好的发展势头迈向2008年。 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信息内容全面、客观、真实、收集及时有效、信息深层次开发,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服务不仅包括宏观政策、统计信息、技术信息,还包括微观市场信息;不仅包含国内农业信息,还负责收集和提供世界各地的农业信息。大量调查直接来自农业生产者,或者通过电话访问、实际观察等方式,部分信息来源于卫星和遥感信息系统。 信息服务无偿和有偿多形式并存是农村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发展的趋势。在发达国家,从信息服务的主体角度来看,官方信息服务是财政支持,通常是免费的,主要提供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动态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各类农产品的行业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的信息服务,属于其成员的自助、自我服务性质,根据各组织本身的一些特点及其运营方式,有收费和免费之分,收费的行业组织或协会一般只收取成本费,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主要进行农业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科研成果的推广、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根据其提供内容的不同,也有收费与免费之分,如出版书籍等就是有偿的,一些基于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国家农业信息中心网站、图书资料等就是无偿的;大部分提供信息服务的私人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通过一些信息媒体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技术支持,通常是在生产者价格和社会平均利润的范围内收费。 经济落后的国家是农业国,发达国家是工业国。其实不然,现代化的农业建立在生物学、土壤学、病理遗传工程学、气象学,乃至经济学、经营学等基础之上,是研究开发型的、技术进步速度很高的产业(如战后美国的技术进步率,家业方面为年2%,工业方面为1%)。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机制,推进农业各商品化、家业化、现代化转变。我国21世纪的农业必将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同时,致力于”信息搜集”、”人力积累”、”种苗培育”等等,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生物本身潜力的”软件”技术。 未来农业将随着社会发展自然信息化,信息的拥有量将成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农民将从广播、电视、报刊或互联网上获得市场信息,从而决定生产经营的品种、项目和数量。例如菜农能从手机或网络上查询到市场上各品种蔬菜的销量、价格及积压库存情况,从而合理地安排次日上市品种。粮农也能根据全国各大粮油交易市场的需求信息制定正确的经营抉择。 信息对于粮食生产经营者就显得至关重要。人们除了坐摊候买以外,会更多地去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季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和国际国内的及时信息。信息在未来农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依旧采取传统的耕种方式。比如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一带农民至今仍然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施肥、种田,不顾土壤养分的变化和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养分需求,农技推广较优的地区至多也是测一下PH值而已。但未来的农民将亲自取样到土地管理站作土壤分析,按需分期施肥,即通过购入土壤分析的信息获得很大利润,还会免去因土壤某种养分过多引起的植物不正常生长。 畜牧业近年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基本上还是以”平均”来考虑问题,如根据乳牛的平均体重决定使用多少饲料。但未来畜牧户会根据乳牛产乳性能的高低和泌乳前后期所需营养量不同来分配饲料,并通过饲料的配方来控制牛的疾病,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减少了医药费用。 当农业的各个领域都处于过剩状态,产地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农民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最重要的是如何得到农科技术和市场信息。因此,农业必须加入市场竞争行列,信息和脑力劳动最终决定农户的竞争能力。 未来的农村除农副产品市场、商品市场外,还有兴旺的信息市场、农业科技市场和农业人才市场。农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应该达到大专以上,他们有能力成为该市场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信息市场包括信息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及农业信息咨询业。人才市场包括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以及劳动力的经营与消费。 农户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将有新的自身组织──农民协会。其性质是民间社团,主要作用是开发和组织经营农村市场,同时能更好地搭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下情上达,反映农民呼声。政府依托协会加强农村市场自我管理,协助推广农技,接收传递信息,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有农村市场管理功能, 农技推广和情报服务功能,只要得到健全的信息化农业有关法律的保护,对农村市场的规范将有重要意义。可见,完善的农村市场和自我管理的农民协会是信息化农业的又一条件。 在对信息的利用上,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除了新闻浏览外,城市网民“最常用”的三种功能都与娱乐有关:经常玩游戏的网民占62.2%,经常下载音乐的网民占56.5%,经常浏览娱乐信息的网民占53.5%。互联网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手机短信除了联络感情外,能够大规模发展也是因为搞笑短信、整蛊短信等娱乐化内容的大量转发。这是城市人对信息使用的基本情况。而农民呢,他们更看重实用的致富信息,除了农业政策外,最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劳务用工信息,每一项都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用信息来生产经营,用信息来增收致富!对于农民,信息能够带来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总之,农业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适合我国的具体模式,明确目标,有利于制订农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经济、科技还相当落后的农业大国,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大农业思想,大力发展和推广家业科技,加强信息产业在农村的发展,携手共进,阔步迈向”机械操作、科技基础、信息主导、市场完善、法律健全”的信息化农业社会。 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加强农村信息化主体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特别是协会组织的推力作用。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从主体建设抓起,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以及农业信息企业等民间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其辐射及带动作用,更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措施,大力启动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从源头上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要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关键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改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片面认识。结合实际,制定出宣传方案。宣传内容围绕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来展开,提高我国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通过宣传,使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农村信息化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服务内容实用、准确、可靠和主客体间的互动性上,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服务模式的其它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国农业财政部门短期内担负不起这么庞大的财政支出,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大投入、高成本的做法,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必须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以最低的成本和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农业信息,目前情况下,把信息网络铺设延伸到村、入户是不现实的。所以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报纸、农业培训等各种低成本的传播渠道将是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必由之路。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统一数据处理标准、规范和应用软件,整合信息资源,同时,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促进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服务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政策法制环境,实现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抑制信息垄断、信息封锁,打击坑农、骗农的虚假信息。 制定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构建农村信息化人才体系。提高农业信息部门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帮助信息员更新观念,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水平,增强其对知识和信息的接受、分析能力,进而提高信息到达农户的利用率,改善信息进村的效果。加强对信息员队伍的培训,建立健全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掌握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 从本质上讲,农业是高风险行业,除了市场风险之外还有自然风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使农业经营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当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态势给中国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是在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工业化尚处于中期阶段时拉开信息化序幕的。信息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初始投入,靠农业自身是难以满足的。国家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各个产业创造了二次开发的机会。中国农业应当紧紧抓住国家经济信息化起步的机遇,以实现历史性飞跃。 从技术的内在特征看,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知识的认识。在信息技术面前,传统的比较优势如资源、人力等作用将大大削弱,但为传统意义上的弱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多样新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公共产品性和开放性,如果后来者或低起点者能够有效利用,无疑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 从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看,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从技术开发延伸到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化管理也是从信息技术管理过渡到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之后,资源建设就是方向。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抓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便有希望在信息基础设施利用方面先走一步,抓住今后发展的契机。 加快并发展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民的腰包开始鼓了,思想开始活了,对信息的渴望强烈了。同时我国信息基础建设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全国4.6亿部移动电话中一半在农村,且增长迅速;全国很多县、乡镇、村都开始接入宽带,使用互联网。种种迹象表明,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 农业现代化是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过程,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因此,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普遍应用,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保证农业科学技术快速武装到农业各个领域的必然途径。农业信息化必将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推广,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促进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也要实行市场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各环节,使其实现有效衔接;要求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及信息处理作保证。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状况复杂,交通通讯条件远不如城市,除了发达地区已进入小康的农民之外,还有大部分农民仍在传统农业的束缚下进行农业生产。鉴于这种情况,急需寻求一种广泛、实用、便捷、廉价的方式,让大多数农民能共享信息化所带来的实惠。 农业部启动”十大行动”,在为农民办16件实事中,涉及了培训农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信息服务等。中组部牵头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将在9个省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力争在2010年底,在全国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文化部和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2007年至2010年将投入24.7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服务点和数字资源建设……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湖北省今年的支农投入将超过120亿元;山东计划实施六大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研发中心和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 结论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在2007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上指出:到2010年,要实现农村”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采用多种接入手段,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完善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劳动就业等信息服务。加强信息技术在”三农”方面的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结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比热规律。在努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主动迎接正在兴起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 由于信息化建设本身具有后发优势,农村在推进信息化的时候,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就从一站式开始建设,实现信息内容资源的整合服务和应用的整合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信息,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是做好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流畅的农业信息通道 为了落实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信息资源优势,整合信息资源,农业部信息中心联合各省区市农业信息中心,加大资源整合工作力度,开展建设“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和“全国信息联播”频道工作,以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现实需求 农业部已经使用的一套中国农业信息网信息采编发系统(简称:WCM),需要人工进行信息的录入和编辑最后到农业部网站。这种工作方式的不足是明显的:工作量大、重复劳动、效率不高、时效性不强,不仅影响信息服务效果,而且不能满足众多省市区的要求。 比如,全国已有9个省区市农业信息中心通过电子邮件每日或不定期向中国农业信息网发送信息,要求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的“中央与地方新闻头条”栏目中信息,扩大影响。但“中央与地方新闻头条”栏目所能容纳的内容有限,每日仅能10条信息(7月22日后已经扩大为15条),不能满足所有省区市的需求。 而在信息上,中国农业信息网将接收的部分省区市的电子邮件信息以及从各省区市网站上摘录的信息,装载入WCM采编发平台的资料库中供各省区市信息中心选用。各省区市每天接收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去的电子邮件信息(滞后一天),或从中国农业信息网上摘录信息。 因此,建设“全国信息联播”频道和“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从中央到地方均有迫切需求。 规划设计 “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收集和的信息容量巨大,既有党中央、国务院、农业部、有关部委局、各省区市的政策法规和重大涉农信息,所以,宜实行分级收集和制度。比如:农业部负责收集整理中央级的信息,并负责资源库开发;各省区市农业部门则负责收集整理地方级的信息并上传到资源库。同时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工作基础等),委托相应的信息收集专题,如某省负责收集蔬菜方面的信息,某省负责收集大豆方面的信息等等。 使用方式上,在农业信息网上有必要设计一个模块“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各试点省区市通过认证,进入库中提取所需信息;同时开辟“全国信息联播”区域,其内容是从各地信息联播子栏目中精选的信息,显示信息来源、标题。 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呢?在各省区市网站的信息采集界面,标出要送到部里的信息和信息类别,通过省区市级的消息中间件,形成XML文件,传送到部网络中心,部级的消息中间件,解析XML文件,存放到数据库服务器,纳入中农网采编发的管理平台。 同时,中农网采编发平台将需要在全国各省联播的信息存放于不同的目录下,通过消息中间件进行下传并在各省进行入库或直接载入网站系统。 系统构架 构建该系统的整体数据流主要有7个环节构成:省前端数据发送、中心接收数据提交至WCM系统、中心进行数据到各省的数据广播、省前端解析XML进行插表、广东上海WCM系统前端发送数据、广东上海接收数据提交至WCM系统、静态页面文件下传。 以上七个环节共同完成各省数据上报农业部,部里收到数据后调用WCM提供的Web服务接口入网站资源信息库;农业部采编平台准备出要广播给各省的数据(.ZIP文件)存放在不同的目录下,下传给各省。各省前端收到数据后,如果有WCM系统的,将直接调用Web服务入本省的资源信息库,没有WCM系统的则需要解压缩ZIP包,解析XML文件,并分别入基本信息表以及附件信息表;同时还要完成静态页面的下传。 基于中间件的系统特点 以消息中间件技术、应用集成中间件技术为底层框架建立“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和“全国信息联播”频道的具有如下特点: 技术平台的开放性和先进性 以消息中间件、应用集成中间件为基础平台建立的“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库”和“全国信息联播”频道系统,采用开放技术标准,如XML、JMS等技术,便于与基于不同开发技术实现的各种内、外部系统互联互通。 应用开发的便捷性充分屏蔽了技术实现细节,以简单而便于开发人员理解和使用的API提供上层应用程序所需的基础服务,保证应用开发人员集中关注应用业务逻辑,有效地降低开发难度。 传输的可靠性利用消息中间件构建的底层数据传输平台,能够很好的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系统的可扩展性中间件为整个应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业务类型扩展性和业务规模扩展性,保证系统随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时,能够快速方便地引入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保护旧有投资。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但是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 ; 信息化 ; 技术 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后,我政府大力推行农业的现代化,而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虽然现在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农业信息化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1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传感技术发展水平低 农业传感技术虽然应用于农业,但是就技术本身而言仍然属于技术层次较高的科技。目前我国生产农业传感器的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其生产的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降低了农户的使用热情。另外,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技术水平低、素质不高,对农业传感技术认识不足,也限制了农业传感技术的应用。 1.2 精细农业技术水平低 虽然我国是农业古国也是农业大国,但是在精细农业技术方面比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要远远落后。精细农业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增加农业产出,这对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平原少的国家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是由于我国受长期粗放型农业耕作方式的影响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精细农业的关键技术、精细农业技术开发体系、服务体系方面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单位面积产值不高。 1.3 农业服务技术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化推广的核心要素是要有专业知识强、技术水平高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较低、专业水平不高。截至2015年底,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20.8万个,共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113.8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不足6%,大部分都是未经过专业系统学习的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加入农业服务技术推广队伍。这些人员对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高,限制了农业信息化的推广。 1.4 农业信息化软件应用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化软件的应用范围和水平的高低对农业信息化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高水平农业软件的广泛应用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目前我国的农业软件应用水平很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从事农业软件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交通、电力、医疗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开发的软件市场大、利润高。而农业软件的开发费时费力,市场小、利润低,因此国内的软件企业对农业软件的开发缺乏兴趣。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对农业信息化软件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软件操作水平低,导致我国农业软件应用水平很低。 2 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对策建议 2.1 加快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 我国政府应当完善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体制,完善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在农业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精准作业装备、机器人、决策模型等核心技术方面要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农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2.2 完善农业信息化标准和评价体系 农业信息化标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整合农业信息资源的基础,要加快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是检验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依据,因此应当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价标准、办法和工作体系,引领农业信息化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2.3 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培养体系,尤其是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制定积极的政策,吸引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加入农业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 2.4 加大资金的投入 农业信息化的推广和水平的提高是一项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工作,政府应当设立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推广示范性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国有农场、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使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关于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能够显著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信息化的建设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一、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我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农业现代化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与多个环节、多个系统相互融合,整合和强化各方面的信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链初步形成的重要途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涉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在产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基础供应;在产中,信息化技术推动信息的传播,提供服务;在产后,通过构建平台来保证农产品的流通和畅销。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社会化服务链条的形成,为整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支持。 二、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法律法规不健全,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造成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不高,农民对信息化陌生,信息化难以推行。 (一)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地市和绝大多数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网络还没有延伸到最急需信息的基层乡镇,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弱小,尚未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优势。同时,也没有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不能及时和搜集信息,导致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等得不到应用和普及。另一方面,就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较落后。与农业信息化的需求相比,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够。我国部分农村移动电话信号、网络信号不好也是事实。 (二)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低,信息化服务能力较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已全面开始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农业大国相比,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在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建设水平低,信息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采集制度,在采集信息时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信息采集完毕后,未能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第二,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种类少、供给不足。在很多地区,农业信息资源很少涉及土壤、天气和气候等方面。部分国内外的关于农业的政策、市场和科技信息还不够完善。第三,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在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信息资源比较丰富,而在落后的地区,资源就比较匮乏。另外,在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结构也不合理,一些专业性的和实用性的信息比较缺乏,而大家都熟悉的信息比较多。这就导致信息资源不能为农民提供指导。 (三)农民对农业信息化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低,没有自觉的意识去获得信息、利用信息,这也就导致了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不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偏差,仅仅认为只要有了技术人员、网络、计算机和传真机就实现了农业信息化。体现出农民对信息主体、信息服务和信息法制等缺乏认识。另外,一些农民认为我国的农业比较落后,高科技技术距离农村还比较遥远,还不具备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条件。 (四)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 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虽然各部门也都积极建设农业数据库及相应的系统,但是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规划,造成资源的重复。在对农业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和法规。然而,在我国关键技术、信息的存储以及信息的描述和命名等缺乏相应的标准,造成数据的累积,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三、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探究 (一)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以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进行的。信息之间的传递,离不开网络技术,它是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网络来对农民进行远程教育,指导农民的选种、种植、合理施肥、防止病虫害等。通过通讯技术,及时解答农民遇到的难题。通过通信技术平台,将农业技术、市场行情、致富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农民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反映遇到的问题,使政府的政策得到实际应用。因此,要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二)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增强信息化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是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缓慢,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增强农业信息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为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努力改变当前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落后的现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推进我国农业信息标准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第二,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现状;第三,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满足不同层次农业信息用户的需求。 (三)大力宣传,增强农民信息意识 很多农民由于对信息科技陌生,无法认识到信息化给农业带来的巨大改变,甚至因为陌生而抵触信息化,缺少信息化的动力,因此需要增加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农业信息化取得的成果,使农民逐渐认识农业信息化,逐渐认可农业信息化,对信息化和农业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关注农业信息化;另一方面,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活动要持续进行,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部分农民进行培训,增强农业信息化的意识,增加他们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使其对农业信息化充满期待,满怀热情投入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中去。另外,通过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可以在各级政府、相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农民之间形成一个关心、关注农业信息化的氛围。从而使农业信息化的开展更易进行。 (四)制定农业信息化相应法规制度,促进农业化快速发展 信息的采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化的整体建设。因此,农业信息化的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共同制定出一套信息采集的标准,对数据格式、数据质量、信息的存储等都要有统一的标准,确保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信息的使用率,促进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另外,对历史数据也要充分利用,健全数据分析机制,对数据进行充分利用。 四、结语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农业信息化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要想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业效率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就应当建立新的农业信息观。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选择适应中国实际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并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市场培育、农业信息人才建设等结合起来,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制定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强化农业科技、教育、经济信息网络建设,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在京启动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吸引各界目光聚焦三农,“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农业新四化”、“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等成为社会聚焦关注点。与之对应的,农业信息传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国内农业和涉农媒体达万家,如何汇聚农业信息的整体力量服务现代农业,业已成为国内农业媒体人的整体思考。为此,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旗下的吾谷网联合农视网、艾格农业、灌溉网、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农产品期货网、《新农业杂志》共同发起“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并于1月22日举办了“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成立仪式新闻会。《农产品市场周刊》作为联合发起媒体,参与了联盟启动仪式。 除了发起媒体,联合发起媒体还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西部网、盛世金农网、中国科技网、中国经济网、《农资导报》、新农村商网、《中国农业信息》杂志、《农经》杂志、《中国农村科技》杂志、魅力城乡网、水艺网、第一农经、一亩田、神农网、阿里巴巴农业、和讯现货、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魅力城乡网、中国养殖网、畜牧大集网、搜猪网、猪E网、畜牧人网站、中华粮网等近50家农业信息媒体。“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是媒体人的自发行为,致力于通过发挥行业优势,整合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网络等多方媒体资源,通过各媒体平台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多形式、多地域信息传播,有效挖掘农业信息传播价值。 与会发起单位代表纷纷表示,期望“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真正能够带动农业媒体行业间的传播互通的交流平台。吾谷网、农视网、艾格农业、灌溉网、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农产品期货网、《新农业杂志》等几家发起单位联合签署了首批媒体合作协议。未来,“中国农业信息媒体联盟”将不断吸纳更多农业和涉农媒体参与,定期组织线下农业媒体的发展论坛,以促发行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共赢,进而更好地服务涉农产业。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中国农业信息应用 摘 要 新版地理教材有两大特点:叙述性文字少了,图片性内容多了; 教师主讲性内容少了,学生活动内容多了。结合教材特点,恰当的运用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科所用,是现今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下必须做到的环节。作为一个未来的地理教师,本文结合我对地理这科的认识,就充分运用现代媒体营造优质的课堂资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间的地理教育体系、在愉快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地理教学环境等方面谈了点自己的看法,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网络 媒体 课件 探究 拓展 构建 创设情景 信息技术辅助教育以其具有直观、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地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充分挖掘教材合适的教学内容,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是每位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而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解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教师要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使我明显认识到:现代教学就是以创新为主。现行的地理教材突现出两大特点:叙述性文字少了,图片性内容多了,教师主讲性内容少了,学生活动内容多了。这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难题、新挑战。面对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难题,如果恰当地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把知识的讲解和活动内容串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层和创设情景相互交融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教学过程,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引发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对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充分运用现代媒体营造优质的课堂资源 对于地理教材特点,运用媒体技术,把每节课的内容,恰当的整编成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资源,使知识体系与知识情景,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在领略知识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路的拓展,变信息的单向性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从而大大拓宽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等,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假如我在讲中国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时,在课件制作上关键是把民族、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等主要的知识点,利用热链接把相关的动画和图片都融合在了一起。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放在学校的服务器上,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所选择的学习主要内容。这样在网络上教学的教师与学生都成了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的学生把教师当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他们不仅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同教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网络在此时就成了研究式学习的有利支持。在制作课件时,尽可能采用易于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课件。教学课件要从符号、图形、色彩、声音、节奏等多方位的视觉和听觉心理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环节选择最合适的媒体。 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间的地理教育体系 网络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科间的地理教育体系是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绝妙之处。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从整个地球大环境方面去把握好每一节课所要设计讲的内容,要充分拓宽一节课的知识面,可以一改以往因教师主讲黑板板书而造成的知识展示面狭窄的情况,通过媒体课件,包容丰富的知识资源,广泛的向学生展示知识层次,以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其次,教会学生网上查询知识信息技能,让学生通过查询,捋清每节课知识层次,掌握知识要点,丰富课堂活动内容,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目的。 三、在愉快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是视听合一、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特别是地理教材中,往往会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或奇、险、幽、深的美丽图片,如果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美妙的音乐、妙趣益智的游戏,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这常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地理教材中,都有配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光盘,如果很好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再把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成填空、判断、选择、连线及游戏等不同形式,采用激励和游戏的方法进行演示和传授。使学生能在“玩”的过程中得到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生面对有趣的练习,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时还有悦耳的音乐或精美的图片给予奖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更加饱满。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能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同时担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及组织者的角色,不断尝试、坚持创新,就能把丰富的地理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协作学习,从而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给地理课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有待于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和发挥。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对当前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从当前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困惑的原因,进而探讨了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困惑;出路 0 引言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迫切的任务。但在当前的建设实践中却遇到了诸多困惑,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该引起关注。 1 现状直击 1.1 农业信息网络已初具基础和规模 自开通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以来,已初具规模和基础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全国已有2200多个农业网站,大部分省、市都建农业信息中心、农业专家系统、资源数据库等,7000多个乡镇信息服务机构已在全国开展建立,正逐步建立乡、县级农业信息中心,国际农业生产贸易信息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等依托农业部而建立,基本形成了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链条,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农村“乡乡能上网”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通宽带建设工作在2008年取得明显进展,实现全国能上网的乡镇占97%、通宽带的乡镇占95%,“乡乡能上网”的省份达到27个。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增幅达13.1%,较2008年底增长1105万人。 1.3 农业部组织实施了“金农工程” 农业部在“十一五”期间,按照总体要求做强一个国家综合农业门户网站、做大一个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完善一个农业电子政务支撑平台,目前“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国家农业数据中心的农产品及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已投入使用,正陆续上线运行的包括动物疫情防控系统等10多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初步建成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3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群,近百分之五十的全国县级农业部门、超过三分之四的地级农业部门、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和局域网遍布所有省级农业部门。 2 困惑原因分析 2.1 政府主导不够,法制建设滞后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目前我国政府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央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发挥主导作用不够,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支持、补贴及有效监管机制没有形成。特别是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市县,更无暇顾及农业信息化建设,市县有时连发放农业信息组织员工的工资都困难,加之财政支持的运行费用不足……由于农业信息化制度和立法建设的滞后,使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筛选、整理和传播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尽管农业部“金农工程”的标准化建设从2009年开始推进,主要内容包括八大体系32项标准的确立,相关培训工作也辅之以行,地方项目建设得以及时指导规范。但需要制定相应标准与规范的现有农业数据库等资源的信息整合,目前关键技术的标准与规范、信息的存储、药品命名及描述等缺乏标准,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历史数据的大量积累而无法提供参考,资源的利用率无形中就减弱了。 2.2 建设缓慢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整个农村层面没有遍及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由于城镇信息化建设投资受地方和中央偏重,造成农村还比较薄弱,整个农村尚未覆盖电视、网络、电话的使用。据有关统计,中国目前约信息资源的90%尚未电子化,仅为15%~20%的计算机设备利用率和联网率,甚至没有利用计算机的农村许多地区尚存。 尽管逐步增大规模的农村网民,但互联网向农村地区渗透的速度慢,城乡、省份间宽带发展失衡。互联网普及率超过40%的东部一些省份与互联网普及率不足15%的中西部一些省份,致使农村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2.3 缺乏共享机制的资源建设,水平较低的信息化服务 中国农业信息采集机制目前尚不健全,主要以国内范围为主,涉足国际农业信息不多的采集范围,国际市场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较窄信息采集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受到了严重地影响。据析,分散在各部门的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有80%的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各行业的各类系统和网站中,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不同的地域系统建设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资源系统间缺乏共享机制,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像目前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缺乏对数据库建设的统筹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农业信息标准,缺乏互通互联性,不适应网络代数据共享的需求。 2.4 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渠道不畅通 缺乏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信息服务体系缺乏与我国农业的整体性发展战略相结合,各地、各级信息化组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呈现零散、统的局面,造成这一客观事实。尽管农业信息网络已经建成连接县、市、省三级农业部门,但村级及乡镇与市级的信息服务设施建设相比差距明显。或者说,最为薄弱的是与农民最贴近的基层农业信息化组织建设,农业信息向基层的传播在这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使提供与开发农业生产信息技术失去了市场导向,为农业提供实用性信息服务可能落空。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为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而奋斗 任殿国董事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多年来从事信息产业行业,曾管理过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并取得骄人成绩,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农村信息产业建设具有独到分析和见解。曾应邀在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峰会中国科技博览会等多领域论坛做主题演讲。 论坛上,与会各方见仁见智,纷纷就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本社记者对论坛的主办方――中国数字农村网项目首席执行官进行了专访。 《时代》:您认为此次“新农村・新农商・新产业――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为什么中国数字农村网会成为此次论坛的主办者? 任殿国:众所周知,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点。然而,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农村信息化建设更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规划与推动,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搭建一个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的交流沟通平台,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关注和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事业中来,集群智,汇民力,更好的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三农”事业的发展。 为什么中国数字农村网会成为此次论坛的组织者,我想这是由我们“为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而奋斗”的项目使命决定的,只要是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利,对缩小城乡差距有利,对“三农”事业发展有利的,中国数字农村网就乐于并敢于去做。 《时代》:我国农业信息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您认为目前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面临的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任殿国: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布局分散,而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影响,广大农村地区长期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注入,尤其是缺少现代信息产业这一高端产业链条的带动与整合。同时,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知识普及面还不够,农民对于互联网的不了解也成为制约农村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城乡信息资源的统筹和农民互联网知识的普及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而这也是中国数字农村网正在做的事情。一方面,“中国数字农村网”有效了整合以城市多年来发展积累的最具价值的商务信息资源和以农村地区有效市场信息资源,并建立起覆盖全国、直达城乡的机构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超级市场。另一方面,项目还在全国各地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农资、农机等各种实用农民培训,让信息化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时代》: “为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而奋斗”的项目使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数字农村网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决心,我们想知道目前中国数字农村网项目运作情况是怎样的?未来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任殿国: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国数字农村网“诚实守信、关爱‘三农’”的理念和各项务实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面认可。截至目前,项目已在全国建立省、市、县及乡镇分支机构近1000家,培训信息员近10000名,在北京、山东、天津、江苏、河南等全国各地举办各类活动20余场次,产品代销等各项运营工作也在逐步开展当中。 “十二五”规划即将拉开大幕,接下来,我们将朝着规模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上市准备,我们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完善服务体系,形成一条全面的农业信息化产业服务链,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刊记者/林立权 杨淑倩摄影记者/杨绍锋 杨淑倩)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十二五”中国农业信息化喜“逢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信息化则是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管理和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支撑。我国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通过农业信息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各要素的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及科学化管理,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最终诉求。 “十二五”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信息化处于稳步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中,必将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发展“春天”。 传统农业将靠信息化实现“升级” 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消耗了世界25%的化肥和30%的农药,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则不足35%,浪费严重,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都迫切需要进行转变。 小农户、大市场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一大矛盾,并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迫切需要信息化的“升级”。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还较低,其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各级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业信息化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鼓励与推进政策还很缺乏,稳定、可靠、低廉和实用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同时,相应的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也还没形成。 “十二五”时期,农业的信息化将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这一阶段,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农业生产方式将向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转变,这些变化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一阶段,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分工更加精细,农民和市民的物质、信息和资金的交流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化逐步成为方便市民、富裕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全社会的这一认识会上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农业信息化投入会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专业化、标准化、步伐加快,多功能、经济型、智能化的农业装备设施和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信息技术和产品将大量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集成技术应用过渡,农业信息化的综合经济效益凸显,农业企业投入显著增加,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将进入迅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面向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与营销网络即将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农业信息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从1000美元升至1500美元,城镇人口比例将超过农村,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信息技术革命也将如期而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信息化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期。 首先是经济环境方面,“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承前启后、国民经济继续高速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农民的人均收入有望达到1500美元。伴随收入水平的递增,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将增强,百户拥有电脑的台数将从目前的7.5台,增加到30台左右。这一变化将加速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和水平。同时,农业劳动力成本会迅速提高,这将进一步刺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也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转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 其次是社会发展环境,“十二五”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信息化与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这一时期城市人口比例将超过农村,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加强,国家在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将有很大提高,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壮大,为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农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 最后是新信息革命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是整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农民教育整体水平迅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并迎来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这一时期,物联网技术将从概念设计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必将大大催生农业传感器、农业传感网和农业电子产业发展,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注入坚强的技术动力;这一时期,农业信息化将迎来农业云服务时代的到来,农业企业和大户将由技术产品购买转向购买服务,软件即服务,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服务时代的到来,将催生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服务模式,农业信息化将迎来又一个春天;这一时期,3G、4G和移动互联等新型信息技术将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发展将为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农业信息化技术由单项技术应用向集成技术应用过渡,农业信息化迎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和迅速发展的高潮。 “信息化”硕果 渐露端倪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不断得到夯实。截至2010年,全国乡镇实现了100%的上网率和通电话率,农村网民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在广播电视网方面,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2010年的96.78%和97.62%,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在信息采集方面,全国农业系统建设了近40条信息采集渠道,部署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通过远程联网采集、报送农业农村各行业和领域的生产动态、价格行情、科技教育、自然灾害、动物疫情、农民收入、质量安全等信息。在农业网站建设方面,全国建有覆盖部、省、地、县四级政府的4000多家农业网站。在农业数据库建设方面,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我国农业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基本格局。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有农业信息化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拥有信息服务站。此外,全国有100万个乡村信息服务点和70万农村信息员。 农业的信息化促进了部分地区农业的良性发展。如吉林农委与吉林联通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成功打造了“12316”新农村热线。浙江利用“农民信箱”,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其实名制用户已达236万。上海的“农民一点通”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宁夏作为西部后发展省区,探索出了适合宁夏农业信息化实际的“平台上移、服务下延”模式,破解了资源整合难、信息共享难、网络进村难等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难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云南则积极打造“数字乡村”,建成了覆盖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1348个乡镇四级共1494个“数字乡村”网站集群和13431个建制村、124206个自然村网页。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及各大国营农场成功得到应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北京、江苏、河南和新疆等地,改变了“一张嘴,两条腿”式的传统农技推广模式。黑龙江农垦、北京、江苏无锡等地区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养殖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部分大型奶牛场引进物联网技术,操纵先进的挤奶机器人获得巨大成果。 农业信息化 需关注四大环节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政策、投入、组织和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四大方面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的信息化。 农业生产信息化的主体是生产者,即农户、生产型农业公司(集团)、农垦生产系统,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等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业生态安全。 农业经营信息化的主体是经营者,即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商务企业,目标是在农产品加工、储运、交易、市场等环节,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网络系统、条码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以及数据融合等技术,对农产品进行一体化设计、信息化管理、产业化运行、电子化交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安全和信用安全。 农业管理信息化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监督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以及农业相关部门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农业管理信息化对搭建农业政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系统,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标准和规范,保障农业政务管理高效、公正、科学、安全,确保国家农业信息安全、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服务信息化的主体是基层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目标是要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对加强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搭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健全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创新基层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化和机制,让信息走向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实现信息服务农民千家万户。 支招补贴政策 助力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国家实施了“农机、良种、家电”等惠农补贴政策,但在信息补贴政策方面还是空白。信息补贴政策可以从以下四类群体入手。 第一是农民。农村家庭上网费贵是影响计算机在农村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可协调对农户进行一定上网补贴,培养农民信息消费习惯,让农民感觉信息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第二是基层信息服务站点,补贴可用去购买一些计算机、打印机等信息装备,扩大服务效果。 第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7.91万家,涉及农户290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1%。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补贴,可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和农产品交易的水平,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第四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研发者,信息技术研发不是目的,目的是应用,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发现产品的缺陷和问题,产品才能不断升级,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才能不断增强,这些产品才能真正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作用。对这些研发农业信息技术的单位进行补贴,支持他们把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有利于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中国农业信息论文:论中国农业信息化之路 摘 要: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动力和支柱。农业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三农问题、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论述了用信息化改造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产业化;三农问题;数字鸿沟;信息不对称 1 问题的提出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概括起来可从“信息技术论、系统工程论、农业经济论、信息资源论”等角度来描述,即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三种空间高新技术系统――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CI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应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变的过程总称。因此,农业信息化必将引起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变化,并表现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主导向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主导的转变。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的影响如图1所示。很明显,农业信息化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能够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般来讲,农业信息化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农业信息化特点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性、高风险性。[1] 在国内,引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体制改革尚待深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主要以农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标志。90年代我国开始规划建设农业信息体系,制订了《“九五”时期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设立了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项目。进入21世纪后,农业信息化被提到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被先后列入“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但是,目前我国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城镇化率低―农民收入低-国内需求不足-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的格局,农业信息化所处的地位如图2所示。为此,国内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的认为其关键在于农业企业化[2],有的认为其关键在于农村工业化,有的认为其关键在于加快城市发展,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等。从相关的讨论不难得出,农业信息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寻找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2 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 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应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79年我国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并应用于农业,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到1981年中国建立第一个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机构,即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开始以科学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为主的农业科研与应用研究;再到1987年农业部成立信息中心,开始重视和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和应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才初具雏形。1994年“金农工程”面向全国全面实施以来,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相继开通运行,标志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在,我国大陆涉农网站已有6000多家,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2003年12月10日,我国科技部863计划支持的重大专题“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荣获世界信息峰会全球大奖,标志着中国在农业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辖14个乡镇、5个街道,共108万人口。寿光的一部分农民在家发展蔬菜、瓜、果、花卉,另一部分农民到各地农村去指导农业技术,充当技术员的角色。有许多农村都很富,在村里建有村科技楼,专门进行定期召开村里农业技术会、农民进行农业技术交流以及听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业专家的经验与技术指导讲座。在农业生产中,有的实行无土栽培,采用专门的培养液,生产当前流行的“贵族产品”来获取高收入。在寿光的一些村里还设有农作物试验田,专门聘请专家来进行管理。每年菜博会召开,当地以及附近的农民都去获取信息和听取经验,比如去看一下有什么新品种的蔬菜、瓜果、花卉等,然后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应该去栽培,或者对已栽培的品种经验与技术来指导以后的栽培,或者去了解一下各种产品的市场行情指导自己日后的生产等。农业信息化使寿光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 甘肃省黄羊川村,一个祁连山下的小镇,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是国家最贫困乡镇之一。2000年5月,英业达天津公司向学校捐赠11台旧电脑,建立了局域网,联通了互联网。同年11月,黄羊川职中建成了第一座网站:黄羊川网。这一网站日后成了千乡万才公司的网站地址。制作出了97个网页,从方方面面介绍黄羊川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当地特产。农民因此获得了较大的收益,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 尽管如此,现实中的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仍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发展较快,而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基础较薄弱、手段不完备,用于硬件建设、网络运行、软件开发和信息采集的资金严重短缺,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仍较落后;人才缺乏、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比较落后、网上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3 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3.1 从“三农问题”看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信息贫困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的大问题。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不了解往往会影响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行农业信息化,能够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生产种植信息是解决当前农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农民能够在农产品价格和到非农领域就业方面获益;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带来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村的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可能在信息化过程当中获得低成本的快速发展。如一些地方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精准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用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为实现农业信息化做了大量工作,农业信息化也有成功的例子(如寿光农业和黄羊川村发展实践),但利用信息技术为 “三农”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距离农民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地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制约,经济状况差别很大,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平衡。一些涉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还不够大。农村信息服务网站急速增加,网站信息种类繁多,但很多内容缺乏行业特点和本地特点,信息源不明确,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无法保证。信息网络建设缺乏规范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因此,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强政府在农业或农村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农业和农村宏观调控、用信息引导生产。 3.2 从“数字鸿沟”看农业信息化重要性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在通信业大发展的今天,我国城乡、地区间居民获得信息公共服务机会却严重不平等。数字鸿沟非常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使城乡居民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见,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缩小数字鸿沟已成当务之急,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黄羊川村例子说明,广泛普及信息化能为广大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越是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得到通信网络保障后,当地农民的直接收益(如增加产品销售额)和间接收益(如劳动力输出)就越大,“减贫”作用就越明显。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正日益增长,特别是边远欠发达地区的群众完全与信息化绝缘,他们渴望同外界沟通,渴望通过通信网络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脱贫致富。通过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既切实可行又刻不容缓。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引进资金与设备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可进一步缩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并且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方面缩小数字鸿沟。 3.3 从“信息不对称”看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特・帕金森一个著名的定律引申,在有人群的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毫无例外地将他们依其对信息的占有程度而区分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并由强势群体在活动中起主导和支配的作用。由于两个群体在信息问题上的差异和市场不透明,如对信息占有量的不平衡,对信息敏感性的不同以及对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机会的不均等,由此而决定了其在决策过程中的不平等性。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首先是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没有建立起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农民很难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与产品产量,故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使农产品供给短缺和过剩现象交替出现。其次是科技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项目不能在农村迅速推广,导致一些人趁机利用假科技信息、栽培和养殖信息欺骗农民,甚至利用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等坑害农民,使农民遭受巨大损失。第三是政策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农民对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了解,再加上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低,这不仅使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得不到及时表达、权益得不到充分实现,而且也使政府难以准确制定出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政策。 在目前城市信息化水平与日俱增的时候,如果任由农业信息不对称存在,这些地区将永远生活在信息社会的边缘地带,从而贫者益贫。从这个角度说,为偏远、贫穷的农村地区提供通信服务、缩小城乡信息差距是信息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4 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 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必须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农村国情,适应农民需要的途径,来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根据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结合我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如下: 4.1 加强政府引导 由于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在认识新事物的能力方面有限,因而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科技部门的引导作用。政府是驱动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力量。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再加上真正能够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到户的服务系统,才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最有效的途径。 4.2 重视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技术培训 我国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其中农业人口占很大的比重,我们迫切需要重视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低、信息产业竞争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且质量不高。因此,在实施国家人才培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农民群众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信息技术掌握的多少。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鼓励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培训从而达到提高农民农技知识的掌握能力之目的。 4.3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与服务 信息网络也称(信息高速公路)是以计算机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传输和应用的一种方式。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了信息的多方向、全方位交流和传输,促进了资源共享和技术共享。信息网络建设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化的宽带、高速的农业信息网络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农业信息服务通过农业信息网络进行传播,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性。 4.4 成立灾害预防系统 在农业生产中,灾害是影响和制约农业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旱涝以及病虫害等。预防灾害的措施如建立三种空间高新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应用于灾害研究和预防;开发利用GIS软件,分析并建立合适的灾害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与求解,提出预防灾害的技术对策来指导农业的生产与管理,从而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5 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技术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 移动通信是代表未来通信发展趋势的技术,必将在今后的普遍服务中发挥日益巨大的作用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处在信息前沿的移动通信企业,为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减少信息不对称、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国内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力之一的中国移动通信认为,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从网络建设、信息支持、资费优惠等各方面入手,为农村和贫困地区搭建与外界沟通、获取信息的桥梁。例如:利用手机短信、发送接收农业信息的方式,利用类似智能电话等农信机产品接收农业信息的方式。其中,北京光彩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系统”取得了显著成功。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向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叠加时期迈进的阶段,这是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未曾遇到的历史机遇。一方面,我国农业不能再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地走“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信息农业”的常规发展道路,而应该摆脱传统思维的模式,实施以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互补共进、同步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韩国)农业信息化的经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充分地消化利用信息化生产力,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来赢得时间以便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贸易经济专业发展探索 一、实践教学手段落后 在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手段落后,也是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体,以网络教学、实验软件等为补充。多媒体教学由于过于程式化,导致部分学生课堂只记笔记,以应付考试;网络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但由于资料更新慢,技术支撑能力不高,因而教学参与程度较低。而实验软件在选择上由于成本较高,以及适用性比较狭窄,加上课时所限,所以利用程度也不高。 二、贸易经济改革思路 (一)课程体系改革 1.当网络经济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经济社会中后,贸易经济问题已经冲破了传统的研究领域,不仅与其他经济领域相互渗透和配合,而且出现了许多新的业态和贸易形式,所以在基本贸易理论和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新的贸易理论和技能课程是必须的,课程主要有流通经济学、商业史、商品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消费心理学、零售学、广告学、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2.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内外贸有机结合,从事国内外贸易研究和工作的人,同时面临大量的国际贸易的问题,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市场的需要。因此,贸易经济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商务函电、商贸英语等特色课程,将奠定复合型人才的坚实基础。 3.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适时增加新的理论性课程,把最新的贸易经济理论研究成果融于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设专业选修课,其课程有商业创新、区域贸易等,同时开设各种专题讲座,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专业知识。 4.合理配置课程模块,突出方向性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的“新”和“特”,增强课程的引导性和学生的选择性,使课程设置更能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匹配、更具效率,并随着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方向以及相应的课程模块。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是教学活动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特别适应贸易经济课程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坚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必须将教学的聚焦由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到关注学生怎样学上来,在必要指导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三)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设计应符合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理论联系实践。既要让学生掌握贸易经济基本原理,了解我国贸易经济领域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又要让学生学到解决贸易实践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一是实践教学环节。贸易经济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经济类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研、科研实训和毕业实习等五个方面。此外,还应安排其他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制度化实践活动,如语言能力测试、军学共建和商学共建等活动。二是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组织包括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小组和学生实践小组等。实践教学小组根据统一的课程实验计划、社会专题调研计划及其考评制度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根据专业建设和专业模块方向遴选出实践性强、操作效果好的商贸流通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并不断拓展外省实习基地。每个基地指派一名教师负责。实习去向根据学生意愿,实行双向选择;实习中,要求学生及时分析、主动与实习指导老师和业务人员沟通交流;实习后,学生必须根据实习的实际情况,撰写实习报告,并由实习基地统一考核与鉴定。 三、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有几所高校以期货贸易作为贸易经济专业方向之一,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期货贸易班。他们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期货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期货交易和投资技能,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在期货业、金融投资业和各类工商业及政府机构从事经济管理、期货套期保值、期货和金融投资、期货贸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学生要系统掌握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通晓期货市场制度、期货贸易方式、期货交易流程和期货市场管理,具有运用现代期货市场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从事期货贸易和投资管理的能力。该校除了开设贸易经济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以外,还增设有关期货与期权分析的相关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可以胜任与期货贸易相关的工作。目前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一般都开设《期货贸易》这门课程,但是很多只是泛泛的介绍基础知识,没有增设更多的相关课程,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系统扎实。首都经贸大学的期货贸易班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可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王雪瑞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谈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的建议 一、贸易经济学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贸易经济专业定位尚待进一步明晰 目前,在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大部分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模糊。从全国各大专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归属的院系来看,有些在商学院,有些在经济学院。27所开设有贸易经济专业本科院校中,很多学校是近年来才开设的新专业,对该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清楚。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专业建设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因对专业方向认识不足而学习积极性不高。 2.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 在主流西方经济学中,无论从研究方向,还是专业设置上来看,都没有专门的贸易经济研究和专业。而作为贸易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并没有系统的存在,只是在某些著作中以交换、交易、市场、商业等名词相关联而出现。长期以来,我国贸易经济(流通)问题一直以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垄断着我国流通理论界,被作为惟一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放在整个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之下来分析,揭示了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的关系,没有也不可能放眼世界尤其是无法解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流通问题,这种理论基础的单一性导致了中国流通经济学的先天不足[2]。 3.贸易经济专业市场认知度低 从笔者所在高效贸易经济专业就业来看,用人单位对贸易经济专业认知度相对较低。比起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具有鲜明特征、特色的专业而言,相当一部分企业(包括大部分超市和连锁经营企业)对贸易经济专业不太熟悉,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直接影响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就业,对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形成制约。 4.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急需优化 商贸流通产业人才的质量直接关系商贸流通业的兴旺发达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电自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零售业逐渐壮大,新型贸易模式如E贸易大量出现,大流通、大消费、大贸易的格局基本形成,迫切需要通晓贸易理论和实务高素质零售商业流通人才,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其课程开设庞杂,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明显,知识相对陈旧,人才培养与岗位实际需要的能力标准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迫切需要贸易经济专业在课程开设上体现特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5.贸易经济实验与实践教学欠缺 贸易经济是一项技术性、实务性很强的工作。熟练的进行实务操作是一项衡量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作为贸易经济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多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多接触实际业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贸易经济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大部分院校或是由于资金问题或是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环境滞后,而且大多数学校贸易经济专业教师大部分所学都是别的专业,大多没有贸易商务实战经验,在从事商务实践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 二、贸易经济学专业建设建议 1.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 依据新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应明确贸易学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其培养目标应准确定位为专业素质硬、执业能力强和职业道德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符合零售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贸易经济专业建设应以以打造“贸易经济”专业特色为主线,积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适当细分专业方向,灵活设置专业课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塑造学生的特色素质,不断提高各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打造特色”的专业建设思想。本科院校贸易经济人才培养要体现出专业基础扎实、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水平、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设置专业方向有利于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各校贸易经济专业的特色。在方向的设置上,应着重体现服务于新经济形态,例如,服务贸易、E贸易。 2.确定贸易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模块教学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必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显特色”的原则。在保障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开设的基础上,应根据市场需要多开特色课。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两方面组成。专业主干课主要介绍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以及为制定贸易政策和商贸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一些市场调研与决策的技术,包括贸易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批发贸易、零售学、商业技术、物流经济学等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贸易方面的一些具体经营与管理技术,与实现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一些学科知识等。在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本文认为应处理好贸易经济专业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科的关系,在选修课中,本文建议采用打破常规模块化教学完整课程体系,突出“宽口径”和专业性结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我们在贸易经济专业选修模块设置了三个方向:其一,“零售方向”。该模块包括《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零售技术》、《连锁运营与管理》等课程,突出用新经济的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原有的贸易经济专业,围绕零售业态与商圈、连锁与特许经营、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及现代技术应用、超市与配送中心建设等方面,以信息、物流和现代商务技术为手段,造就满足新经济要求的高素质贸易经济人才。其二,是“工业品批发与贸易”方向。该模块包括《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汽车贸易概论》、《批发市场学》、《机电产品与工程材料》、《生产资料流通》等课程,发挥贸易与管理融合的优势。其三,是设置“商务管理”综合性方向。该模块包括《会展经济学》、《房地产经营概论》、《拍卖与典当》、《期货市场学》、《服务经济学》等课程。三个模块采用以各个方向为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志向选择,根据学生选定的方向,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设计职业生涯方向,拓宽学科的发展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 3.贸易经济专业建设应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贸易经济学科应加强与政府和商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以服务与企业经营管理及地方社会经济为己任,借此提高贸易经济专业的影响力。校企合作是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要形成常态化,实现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要找到校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机制与模式,要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加大学院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主动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笔者所在高效贸易经济专业建设过程当中就加强了与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等的全面合作,同相关企业一起探讨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教师和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强化教学实践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为创新性商贸流通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性,贸易经济专业是属于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应用学科,一定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贸易经济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贸易经济本科教育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在课时安排、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凸显实践教学的特点与要求。地方性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应该主动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和开出质量。比如,加强贸易经济专业本身的综合商务模拟和物流技术等试验课程,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同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实验课程、专业认识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论文方面,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实践类题目的比重,切实保障各实践环节的时间和效果。 5.加强学生课外素质拓展,着力培养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我们通过开展大量商业文化活动、大学生挑战杯、模拟商业街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都有较大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科研和实践工作,提高教师学术和实践水平 专业和学科建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贸易经济学科研究要争取基础项目的立项,通过立项,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价值,使贸易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不断完善和发展。专业建设过程当中,贸易经济专业教师应加强学科建设要与教学研究相结合,通过与学科相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的研究,为搞好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可结合地方商贸流通建设所提出的问题,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促进相关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以增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可以进一步带动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由此必将提升贸易经济专业的建设水平。 作者:郝爱民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基于SWOT分析的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对策 摘要: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财经类高校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为我国流通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但由于各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目标不够统一、核心课程相差较大,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因此,从SWOT分析方法出发,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应在创新专业培养目标、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和加强师范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 关键词:SWOT;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在一些财经类高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设置了贸易经济专业(原名商业经济专业),主要是为我国商业理论研究、商业企业培养专门人才。但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贸易经济专业,根据当时需要,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少数学校保留了贸易经济专业,其他高校不得不停止贸易经济专业的招生。这次专业调整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2012年,教育部再次调整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在新的目录中增加了贸易经济专业,这给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为此,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从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加以分析,以探寻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SWOT分析法主要分析外部环境给贸易经济专业带来的机会(O)和威胁(T),贸易经济专业内部具有的优势(S)和劣势(T) 一、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从目前来看,外部环境的改变为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会,也有一定的威胁。 (一)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机会(O) 1. 贸易经济专业重回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因受专业调整的影响,虽然在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仍保留了贸易经济专业,但同其他财经类专业相比,贸易经济专业发展严重滞后,招生规模大幅度缩小,每年毕业生非常有限。2012年,教育部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应有的地位,给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目前,已经有30多所高等院校恢复或重新申请设置贸易经济专业,这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 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为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从培养对象上来看,贸易经济专业主要为商贸流通产业培养人才,既包括流通理论研究人才,也包括流通产业管理部门和大中型流通企业专业人才。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增加,随着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现代流通产业发展中,有许多流通理论问题需要人们去探讨和研究,如:现代流通组织、流通渠道、流通方式、流通绩效等,而且在流通领域需要大量的懂经营、会管理且掌握流通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目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流通产业培养专门人才的贸易经济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极好。 (二)贸易经济专业发展面临的威胁(T) 1. 贸易经济专业受相关专业发展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新设置了不少财经类专业,大多数专业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如与贸易经济专业关系相对密切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等。其中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贸易经济专业同属于贸易与经济大类,但有许多家长、学生和企事业单位都将两者混淆。在许多高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物流等专业是在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的这些专业教师是从贸易经济专业分离出去的,正当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困难时,这些相关专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致使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2. 贸易经济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由于贸易经济专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学校较少,每年贸易经济专业毕业生很有限,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现代流通企业由于缺乏对贸易经济专业的了解,在出现流通专业人才短缺时,不知道还有专门培养贸易经济专门人才的专业,出现贸易经济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信息的不对称。二是一些高中的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对贸易经济专业不了解,在填报志愿时,缺少主动填报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第一志愿率很低。三是在一些高校,因为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调整专业,所以有些学生也会从贸易经济专业转到金融、会计等专业,造成贸易经济专业学生流失严重,影响了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四是一些组织机构常常将贸易经济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其他专业相混淆,在公布就业率、人才需求等信息时给人们带来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二、贸易经济专业内部条件分析 尽管贸易经济专业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1. 发展历史悠久,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从贸易经济专业产生、发展到现在,在设置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中,贸易经济专业大多处于重要地位,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如贸易经济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最初建校时的八大专业之一。从层次上来看,贸易经济专业是本科专业,在研究生层次上,1999年教育部将贸易经济专业调整为产业经济专业。因此,各高校产业经济教学团队大多建立在贸易经济专业基础上。产业经济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成效比较显著,在高校同类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河北经贸大学产业经济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在贸易经济专业基础上,产业经济专业导师同时承担着贸易经济专业教学任务,产业经济专业多次被评为河北省重点优秀专业。 2.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成效显著。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各高校都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2007年,各高校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经过长期的努力,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已经获得一些成果。(1)加快建设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和品牌特色专业点。2007年河北经贸大学外贸经济教育创新高地――贸易与法律被评为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重庆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为省部级特色专业。西安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学是北京市特色专业。(2)加快精品课建设。高校贸易经济专业把贸易经济课程建设作为核心,加快贸易经济专业教材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如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曾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安徽财经大学贸易经济学,河北经贸大学商品流通学分别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加快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建立高效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008年,河北经贸大学贸易经济专业教学团队被批准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4)加快实验基地等的建设。上海财经大学财经人才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加快实施高校骨干教师培训提升计划和高校教学和管理干部培训计划,从而提高了教师教学、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 3. 形成比较成熟的贸易经济专业教学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级流通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对流通人才的需要,各高校贸易经济专业根据培养目标重新制定和调整了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大多分块设置课程群。河北经贸大学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模块,即贸易经济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贸易经济专业教育课程模块。贸易经济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有:(1)全校通修课模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英语、微积分等13门课程;(2)学科通修课平台,包括平台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3)平台选修课(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10门课程,要求学生选修13学分)。贸易经济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有:(1)专业基础课(商品流通学、产业经济学、市场价格学等10门核心课程);(2)专业选修课(期货贸易、贸易理论前沿等10余门课程,要求学生选修13~15学分);(3)实践课程(入学教育、军训、军事理论、专业调查、专业实习、就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由于贸易经济专业长期以来注重贸易经济理论,对于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在教育模式中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围绕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目标,各高校贸易经济专业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活动。 4. 充分发挥商业经济学会的作用。1982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成立,主要由全国从事商业的科研、教学单位、行政管理机构、工商企业、社团组织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一些省、市也成立了商业经济学会,如河北省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商业应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学术与实务研究;开展行业培训活动,为社会培养贸易经济的实用人才;召开各种贸易经济专题研讨会,推动我国流通理论研究,促进我国流通业的健康发展。河北经贸大学是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和河北商业经济学会的会员。中国商经学会每年召开多次研讨会,凭借商业经济学会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加强贸易经济理论研究、开展教学研究,与高校同行共同交流,密切与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联系。 (二)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 各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目标不够统一。从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差异性很明显。如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注重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贸易经济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经济政策与法规,掌握商品流通以及期货市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通晓内外贸知识的从事现代商务活动以及期货等衍生品交易和管理的专业人才。河北经贸大学主要培养具备较宽厚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具有一定能力,能在各级政府的贸易管理部门从事贸易政策研究与制定、能在大中型商贸企业从事核心业务经营和战略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南京财经大学贸经专业重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事批发、零售、物流、销售、对外经贸等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从上述各校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等方面大致相同,但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定位上有所不同。 2. 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相同,但核心课程相差较大。从课程设置上来看,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大体包括教学与实践两部分。在教学体系中包括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与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但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有很大的不同。如北京工商大学核心专业课程:商学原理、国际贸易、消费经济学、商业经营策划、期货市场学、金融期货与期权等;中国人民大学核心专业课有:贸易经济、产业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物流学、期货市场运作、电子商务与网络贸易等;河北经贸大学核心专业课有:商品流通学、商贸公司运作实务、市场预测与决策、市场价格学、服务贸易、期货贸易、产业经济、网络贸易等。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共同的课程并不多。这说明各校对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认识不一致,很难在学校之间进行课程交流,同时也给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方面带来困难。 3. 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性教学相对不足。在贸经专业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这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现象,对实践教学研究投入比较少,研究成果有限;贸经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等。同时,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参加的实践活动较少,很难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因为实验室建设、实验条件的改善等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投入有限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4. 贸易经济专业师资建设相对滞后。师资不足是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从量上看,师资力量不能满足贸易经济专业教学的需要。随着越来越多学校设置贸易经济专业,对贸易经济专业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贸易经济专业师资缺口扩大。从质上来看,原有的贸易经济专业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一些高校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从事贸易经济教学的教师,但这些教师往往缺乏贸易经济实战经验,对贸易经济理论的讲授和实践教学难以深入,贸易经济专业整体教学质量仍需提升。 此外,贸易经济专业缺乏国家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因素。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贸易经济专业发展既有机会,也有挑战,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总体来讲,机会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劣势。只要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一定能持续发展。 三、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创新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培养目标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讲应该为本地区流通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基本素质、掌握贸易经济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更应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特色,强化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微观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就能从事批发、零售、期货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贸易等流通业工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的学生应全面掌握贸易经济专业基本理论体系、专门知识以及贸易领域基本工作技能,提升贸易经济专业素养;主要应关注贸易及相关领域的原理性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侧重学习掌握基本贸易经济理论以及贸易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贸易经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管理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外语和数学等现代贸易经济活动所必须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人文品德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专业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加快贸易经济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需要补充到贸易经济教学内容之中。因此,在深化贸易经济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新的、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突出本专业特色,实行模块化教学。笔者认为,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应在完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高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建贸易经济专业交流平台,尽可能实现各高校贸易经济专业核心课程的统一、同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统一和教材的统一,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加快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加快贸易经济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这主要从实践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考核与评价、质量保障等方面加以完善,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不断丰富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贸易经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组织学生深入到商贸企业开展实习,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种模拟实习。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鼓励贸易经济专业教师加强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运用,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网络教学,加强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 (四)加快贸易经济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加快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步伐,使其尽快掌握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交流经验;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流通企业活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利用校外资源,聘请校内外专家、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任课或举办讲座、培训等,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教学制度,如本科生导师制度、科研系列报告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科研项目滚动制度、文献检索培训制度、课程探究性教学制度和科研加分等制度;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对实践教学的支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五)加快贸易经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加快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综合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管理等,强化贸易经济专业建设,促进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加快精品课程的建设,贸易经济专业要加快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广泛传播贸易经济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加快升级改造已有的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补充完善课程内容,实现贸易经济专业资源课程共享。加快贸易经济专业实验教育示范中心、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与设计 摘要: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正引发一场新的商业革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商业形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流通技术等发生根本性变革。新商业革命背景下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应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与市场接轨,打造基于工作的或以就业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多元一体,更加强调课程间的融合,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以内贸、营销为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商业革命;流通经济;商业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1信息化与全球化引致的“新商业革命” 近代史上的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引发一场新的商业革命,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商业形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流通技术等发生根本性变革,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技术发展的重点已经从信息处理逐步过渡到了信息服务,凭借着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全面精准分析挖掘及呈现共享等技术优势,在诸多领域,“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正在引致颠覆性创新,这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而未来,商业领域的竞争,主要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 2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贸易经济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在全国仅有三十几所高校设置。在计划经济时期,贸易经济专业培养了许多宏观经济方面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部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通晓市场流通理论,掌握贸易理论和实务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该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及变革: (1)信息化及全球化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它已经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 (2)流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流通领域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商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从实践上来说,流通产业正处于一个成长、变化、开放的时期,急骤的变化需要贸易经济学科与之相适应。 (3)由于市场环境/技术条件变化,企业运营模式及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理念/技术手段发生根本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向/导向/定位及课程设置方面作出调整,以顺应潮流,适应变化。 3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思路 为应对变化,专业发展定位需要调整,课程结构需要优化,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是:立足首都流通产业,着眼国内贸易市场,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实现“五流”融合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院认为该专业应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以内贸、营销为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改革与设计的思路上,应遵循:人才培养应与市场接轨,打造基于工作的或以就业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该专业社会需求即与贸易经济专业相关的岗位技能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培养(技能MKSA),而不是根据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等毕业了(成品),基于所掌握的技能找工作。社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双向反馈互动,两者是相互适应的闭合回路,是一个逐步改进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就业环境在动态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更高。 基于上述思考,做好因社会需求而设专业――招生,因社会需求变动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人才,以及就业指导各环节无缝对接,这样就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适应性强的,可以后续发展的。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4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我院贸经专业自2002年招生,至2010年共招生9届,应该说经纪人这一方向还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在社会上也受到好评。自2011级以来,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就基于上述思考,并立足我院实际,本着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接轨,以工作为导向的思想,吸收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管理/营销/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新元素,与此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对此概括为两点: (1)目标明确,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类型、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服务于哪个地区或行业的问题,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就是培养服务于重庆及周边地区的从事商贸物流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一定位符合商业形态变化/贸经领域发展趋势,适应社会需要,也切合我院实际。 (2)课程设置多元一体,有机融合的特色逐步显现。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经过3年来的大胆创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课程体系较系统,比较协调,一些课程比较有含金量,比如我们侧重了流通技术创新教学模块;增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与国际商务、消费经济与服务经济/服务贸易等模块;遵循物流与贸经的一体的思想,强化了商务谈判及房地产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模块,以及新形势下的经纪人模块教学等,更加强调课程间的融合。 5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突出特色 北京工商大学在保留一些传统课程商业/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的基础上,开设了期货期权、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商业经营与策划,许多传统课程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造,成为贸易经济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骨干课程、特色课题。我院则: (1)将“贸易经济专业”更名为“商业经济学专业”,内涵外延更广,突出了“学”。贸易经济的内涵及外延较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被内涵及外延更为宽泛的商业经济或流通经济取代。 (2)核心课程调整。《贸易经济学》与《流通产业经济学》应被《商业经济学》或《商品流通经济学》取代,或取消《贸易经济学》保留《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因为《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商品流通经济学》五者为同一事物或很接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流通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 (3)关于专业方向的设计。贸易经济专业选修课,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商业地产方向,开设的课程有《房地产经营管理》、《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商业地产设计与开放》、《商业地产投融资管理》、《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等课程。二是网络贸易方向,开设的课程有《企业信息化工程》(或《企业ERP》)、《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采购》、《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等。 (4)突出流通领域的创新,突出新商业模式教学模块以及《创业学》,这是趋势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也是落实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一环;将《客户关系管理》、《现代金融业务》增设为专业必修课,或将某选修课替换掉;实践实训方面增加《模拟公司运作》模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加强与重庆商社集团、新世纪、永辉超市等公司的合作等。努力在实践教学及实验实训等各方面突出特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6总结 尽管当前贸经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但也面对更多的机遇,长期趋势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提高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方面,总的感觉是一定要变革,比如: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该院贸经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但2014年又要做进一步调整;上海商学院将原财经学院拆分为财会学院与“流通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将贸经专业改为“商业经济学专业”;还有湖南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都在变革,与时俱进――打造特色。尽管上述几个高校与我们学院在人才培养类型层次方面及服务对象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方向及思想是可以借鉴的。总之,我院的人才培养立足我院实际,立足重庆实际,在专业定位及课程开设特色方面要顺应发展趋势,符合发展规律,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从而提升起贸经专业核心竞争力,赢得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贸易经济专业发展新探 【摘 要】虽然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较早的几个专业之一,而且在2012年教育部就将贸易经济专业列为本科专业目录中,但是其实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将贸易经济专业设为目录外专业,也是教育部的保留特色专业之一。我国的贸易经济专业经过长足发展,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和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国家政策调整,二十世纪末,很多高校的贸易经济专业被迫取消,造成专业发展日渐低迷,培养的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需求。本文将就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展开探讨,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贸易经济;专业发展 0.引言 1998年我国对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对贸易经济专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专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额阻碍,目前我国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院校不足百所。贸易经济专业发展不景气,严重影响了高校对社会人才的输送。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有效的转变思路,让贸易经济发展跟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脚步,是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历史较长。建国后我国从苏联引进了贸易经济的教学思想并开设了贸易经济专业,经过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将贸易经济专业作为高校的重点专业,并且编写了专用教材。改革开放促极大的促进了专业发展,并且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是自我国的专业目录调整后,贸易经济专业越来越细化,很多贸易经济专业的知识被单独作为一个专业,对贸易经济专业本身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调查显示,我国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仅有中国人大、北京工商等十余所院校。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现今高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现状:首先是教学方式没有太大改变,这些高校在专业不睦调整后仍然保留了贸易经济专业,但是教学方法基本没有革新,并且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没有变化;第二是专业方向更加具体,例如有电子商务、物流学等;第三是贸易经济逐渐转为经济学专业的一部分,贸易经济成为了经济学的一个附属学科,培养方向更偏重于经济学。 2.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变革的意义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温饱尚且成为问题,教育也不够普及。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也不再是稀缺资源,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大力扩招。但是我国总体的高等教育仍然缺乏,高校要保证生存,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让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高校的改革势在必行,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来说,现状决定必须要进行专业发展变革。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来说,发展趋势无非两种“消失”或者“变革”,贸易经济人才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贡献,表现出这个专业仍然有存在的必要,要生存就必须要变革,这就需要高校转变专业发展思路,改革发展观念。 3.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下面将从三点来分析我国贸易经济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造成贸易经济专业教学寸步难行,“学以致用”的思想并没有在教学中普及,贸易经济专业教学仍然将理论知识传输作为重点,虽然高校扩招,为满足学生需求,招聘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师,但是这些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第二是教学模式不合理,“能力”和“数量”是社会对贸易经济人才的两个最大需求,但是高校的贸易经济教学模式几十年来很少改变,造成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之间有较大偏差,对学生的教学定位不够准确,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和为社会带来贡献;第三是教学方法滞后,这是现今我国贸易经济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但是由于教学思想限制,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而且教学资料长期不更新,造成教师不愿使用网络来辅助教学。 4.贸易经济发展的变革策略 综上,我国高校的贸易经济发展存在很大问题,需要采取多个方面的策略,解决出现的问题,为贸易经济专业发展铺平道路: 4.1转变专业发展方向 随着各个专业从贸易经济中分化出来,贸易经济教学逐渐变得空洞,学生没有专精的能力和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依据高校现状,转变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是期货贸易方向,我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将期货贸易作为贸易经济的发展方向,例如首经贸。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英语和计算机以及投资技能、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能够胜任金融业、期货业等方面的工作。而加强学生期货方面的知识以及让学生了解期货的贸易方式、期货市场制度至关重要。除了贸易经济专业课还应该开设期货贸易相关的课程,这样学生就能掌握期货贸易和贸易经济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这个方面,首经贸是较为优秀的榜样。可以是农产品流通方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农产品质量不高、费用较高、利益分配不合理等,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如果转向研究农产品流通方面的知识,可以为我国的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意见,高校可以将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定向培养为农产品方面的专业人才,帮助农民改善经济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是经纪人方向,贸易经济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居间贸易组织”,经济的发展催生出各种各样的企业和公司,经纪人也成为一个新兴职业,并且分为技术经济人、房地产经纪人、劳动经济人等很多方面,但是,我国并没有专门培养经纪人的机构和高校,所以经纪人培养并不成熟,一部分经纪人根本不具有经纪人方面的专业知识,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可以将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方向转为经纪人专业,这样,培养的经纪人既有经济方面的知识,又具备经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 4.2革新课程体系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和教育都逐渐和国际接轨,社会也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来说,可以开设商务谈判、商贸英语等专业,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入生活和教育。贸易经济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领域,而是和其他领域交叉融合,催生出了很多新型业务形态,这就要求贸易经济专业与时俱进,开设商品学、商业史、零售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课程;结合最新的贸易经济知识,提高贸易经济的教学质量,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开设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合理的配置选修课和必修课比重,让课程结构更适合贸易经济的教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满足学生对教学的需求。 4.3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贸易经济教学模式僵化,再加上就业前景不明朗,造成学生兴趣低下,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为学生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变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5.结束语 综上,我国的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前景不广阔,通过合理的转变专业发展方向、优化课程结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措施,提高贸易经济专业的教学水平,为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开拓一片新天地。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关于贸易经济专业中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及贸易经济专业的特点分析,对于贸易经济专业如何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三个问题进行思考。贸易经济专业中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应注重经济学知识与贸易理论相结合,通过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培养贸易经济专业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经济分析能力。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贸易经济 教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市场经济学,对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被认为是主流的、发端于西方的现代经济学。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学习基本方法,通过行为假设、模型分析市场经济行为主体及经济现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将西方经济学设为经管类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之一,一般在低年级开设。这门课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认识市场运行机制,及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都具有重大意义。 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的新兴专业,自设立专业以来,受到广大学子的青睐,短短十几年,发展成为各高等院校招收学生人数较多的大型专业。贸易经济专业与其他经管专业一样,将西方经济学设为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再接受贸易专业理论的培养。因此,西方经济学对贸易经济专业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关于贸易经济专业中西方经济课程教学要注意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贸易经济专业为什么要开设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和启蒙课程,通过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培养贸易经济专业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经济分析能力。贸易经济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为了奠定学生的经济基础,巩固专业基础。西方经济学基本方法对贸易经济专业的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设定行为假设,市场经济行为主体是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对于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学习贸易专业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理论相似,按照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的绝对劣势的产品,以满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获得利润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里的供求模型分析,利用消费者偏好曲线、预算曲线、生产者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分析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国际市场也适用,有助于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对国际市场进行相关分析。 西方经济学当中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为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分析当今国际市场的贸易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同时也是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学习贸易理论,掌握贸易专业知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西方经济学采用模型化的方法研究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对影响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因素抽象化,例如,微观经济学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通过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约束来进行研究,生产者的市场行为则由生产可能性曲线及生产函数来进行研究,等等。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教师怎样进行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 首先,作为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要明确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讲授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同时与贸易专业相关知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授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及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实际业务部门实践相联系。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法和讨论法等,达到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目标。 其次,西方经济学课堂设计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翻新的原则,把课程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分析,不断地把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国际市场上的热点问题传授给学生,资料不断更新。经济理论必须来自现实经济,在国际市场特定的前提假设下,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国际贸易的实际问题,并提炼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符合的前提假设,对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改进,归纳出符合国际贸易的理论内容,进而形成有贸易经济专业的理论体系。 最后,课堂教育与国际贸易理论紧密相连,教学不仅要偏重于各个知识点以及经济原理的讲解,而且要进行国际贸易相匹配的案例的分析,一方面采用经典的贸易经济学案例,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案例的国际化和前沿化。即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认识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现象,解决国际市场现实中遇到的经济问题。此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上应有重点地补充当前世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第三个问题是,贸易经济专业学生能从西方经济学课程学到什么? 贸易经济专业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一些具体的经济学理论结论,而是在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能从西方经济课程中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国际贸易问题。教师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时不仅要讲解有关经济学理论的结论,教学生如何求解经济学模型化的计算题,还要让学生切实理解经济学模型的具体假设与条件界定,同时联系国际贸易市场的经济现实对模型的假设、条件界定进行比较分析。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贸易经济学教学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用正确的方式来讲解西方经济学,教会本专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内容摘要:1997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结构调整,贸易经济专业从专业目录中消失,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地位一直在下降。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结构调整,贸易经济专业被重新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地位出现逐步回升的态势。文章通过比较四所大学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了我国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状况,然后提出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设想。 关键词:贸易经济专业 学科地位 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地位的回升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首创贸易经济专业。紧接着我国其他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相继设立贸易经济系或商业经济系,开设贸易经济专业。 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次专业结构调整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被列为目录外保留专业),全国各高校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出现以下四种结果:一是本科教育阶段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继续招收贸易经济专业学生;二是将贸易经济专业并入产业经济专业,原教研室的建置、人员均保留;三是将贸易专业分解为市场营销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四是将贸易经济专业改为商务专业。 对此,曾经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表示担忧,都有恢复贸易经济专业的打算。未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也有一些做了开设这一专业的规划。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为代表的12所高等院校,相继保留或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一些高校也积极培育与引进师资,发展贸易经济专业。 1998年后,全国高校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997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但是为了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也自行设立了一些新专业,以专业方向形式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全国高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再之,我国经济经过14年的发展,1997版本科专业目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专家着手进行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两次公示修改稿。2012年10月,教育部新的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正式公布,下放专业设置权力,规范专业设置。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被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重归“正式”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极大地促进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状况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分析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 公共教育通识课是基于本科生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工具培养要求而设置的。表1是四所院校公共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比较。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差异比较大的是大学计算机课程:山西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实验(选修);北京工商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经济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江苏师范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A。由于教育部对大学本科公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有统一规定,因此各学校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基本相似。 (二)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 从学科门类上讲,贸易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应当包含“经济学”学科所要求的最基础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7月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表2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比较。由于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是相对成熟的财经类大学,三所学校都有相对完整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因此,三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除基本包括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外,还吸纳了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成为经济管理“大学科”的共同核心课程,而且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学科共同课程设置方面就已经分别通过“流通经济学”体现出了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特色。江苏师范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经济学院的几个经济类专业一起确定的,因此,不包含管理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 (三)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 表3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表4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要考察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放在一起分析,因为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有时因为必修课课时的限定,会把一些专业理论课放在选修课里开设。由表3和表4可知四所学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理论课课程的结构。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商务谈判、商业史、商业伦理学、晋商文化、商务礼仪);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世界市场行情、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海关通关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外贸单证与结算);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连锁经营概论、期货交易学、批发学、拍卖与典当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现代流通技术、电子商务、会展学);物流理论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营策划、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地理、经济预测、购买者行为分析、采购学、服务管理学、商品学、商事与经济法概论、合同法、现代广告学);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经贸英语、国际贸易法);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期货交易实践、零售学、连锁经营);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践);物流理论课(物流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函电、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物流理论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规划理论课(商业规划学)。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中国商业史、品牌学、市场价格学、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服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商务英语);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理论课(物流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 由上面四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的结构可以看出,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对外贸易理论课、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物流理论课和商业规划理论课6个部分。四所学校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各学校对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理解存在差异,专业理论基础课各学校开设差别也较大。尤其是目前讲授的商品流通理论对于解释现实商业问题有一定的距离。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核心)理论,丰富贸易经济专业基础理论,形成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理论的充足与充分的差异化,确立贸易经济专业在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明确地位。流通技术理论课与流通规划理论课是近些年大家都认为要加强的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应师资和教材,开课都很不理想。 (四)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 表5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传统的实践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验(实践、模拟)等课程,新兴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团学活动、资格认证、文学艺术欣赏、认知性实践、创新教育等。目前各院校专业实践课开设的还主要是传统实践课程,新兴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待完善、深化与落实。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设想 (一)依据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被确定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其专业链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科”“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共同课”应为“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专业类基础课”应为“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核心理论(思想)的课程。有些学者认为“贸易经济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个专业的共同理论大约只有20%,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应包括这共同的20%的理论和一些相似理论,比如分工与贸易理论、贸易史理论等。 (二)构建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 不仅贸易经济专业要开设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当开设贸易经济理论课。如果内外贸理论两张皮、内外贸活动平行进行,结果导致做内贸的做不了外贸、做外贸的更做不了内贸。因此,内贸企业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更好地组织全球产品供应链,外贸企业当遇到国际环境恶化、产品出口困难时,也没有利用国内市场的能力。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内外贸一体化理论研究与创新,目前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理论成果近乎空白,内外贸一体化提法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因此,亟待更多的内外贸专家学者从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思考内外贸一体化的结合点。“全球供应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产业链”理论,是一些好的突破口,但还需要结合外贸与内贸理论,需要相关理论的融合。 (三)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应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使贸易经济学专业成为“有骨、有肉、有血”的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使得1998年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具备合法的地位,即使保留也仅采取了“目录外专业”的形式,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仅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贸易类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取代了这一专业。这一调整使得高校贸易经济学科领域仅剩下外贸专业,许多研究贸易经济的教师纷纷转换研究方向,这对贸易经济专业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专业队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调整,许多教师转行到其他热门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贸易活动的变化相对较快,而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内容陈旧,方法传统,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可供教师选择的较好教材不多。因此,应挖掘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追溯流通经济理论的本原,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新贸易经济理论。创新能够解释现实流通现象的理论,缩小流通理论与流通现实的背离。 (四)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 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就是要增加贸易经济专业的技术要素,这需要开设一些技术性课程来完成。一是要加强流通技术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等课程。二是加强物流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三是加强商业规划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商业策划学、商业规划学、商业街和商圈规划学、商业地产管理学等课程。四是要强化教学中的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要常态化、多次化、多元化,保证足够的时间安排。要脚踏实地组织和进行实习,不流于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和了解流通企业的在用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目前,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理论教学模式为主,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等不足,因此,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围绕核心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四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体系改革方法 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为了满足流通产业对流通专业人才的需要。随着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已经确定。但在流通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流通业专业人才匮乏问题日益凸现。高校贸易经济专业承担着流通领域人才培养的重任,其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培养具有贸经理论基础、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贸经专业必须在强化贸经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衡量教学团队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贸易经济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开设最早的经济类专业之一。但在1998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专业目录调整时将其列为目录外专业,仅在少数高校保留,直到近年才在一些高校得以恢复或新建。贸经专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只注重理论教学的模式,朝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模式转变。 一、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推广 从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情况看,大部分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至今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河北经贸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经教育部同意得以保留,从专业建立初期就开始对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 1. 创建了“六、一、一”实践教学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对贸易经济人才的需要,河北经贸大学校贸易经济专业开始探寻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在一些课程上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总课时,而且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了教学计划,确定了“六、一、一”实践教学模式,即:六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一个学期的集中实习,一个学期的毕业论文写作。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实习安排学生到上海、浙江等流通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六、一、一”模式实施后效果比较显著,并在其他专业进行推广,相关成果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 开展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试点工作。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2000级、2001级贸易经济班进行试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为了培养实践能力,规定学生每学期进行为期2周―4周的实际操作训练;(2)为了培养创新能力,改变原来四年一次的毕业论文为每学期写一篇论文;(3)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学生划分为理论、实务等不同方向组,以便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实验内容;(4)改革教学方法,减少传授式讲授的内容,增加启发式教学的比重,通过热点问题研讨、实践设计及前沿理论评介等开拓学生的思维,推广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课堂讲授加案例分析、研讨、调研法、全程导师制等教学方法改革,同时推进考试方法改革;(5)加强第二课堂活动,针对教学内容,采取邀请教授、学者做报告、支持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包括调研、参加学术竞赛与社会实践)等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自我组织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在日常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3. 根据贸经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对贸经人才的需求,我们多次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从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这一要求出发,在保证开足基础性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增强实践能力教学环节,将课程划分为两个模块,即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配合理论讲授,用1个学期的时间开设专业技能课程,专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根据贸易经济专业特点,把学生实践活动分成四个阶段,即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安排在第一个暑期,是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前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流通产业及相关产业有感性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及对从业人员素质、技能的要求等。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二个暑期,是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基础课和少量专业课后,为熟悉流通领域具体活动而进行的,目的是根据学生已学的课程,了解贸易经济活动过程。岗位实习安排在第三个暑期,是在商贸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实习,以达到熟悉掌握贸易业务技能之目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其他教学环节和全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搜集相关的资料。经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贸易经济教学与实践的全过程,更好地将贸经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迈向社会奠定基础。经过4~5年的改革探索,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实务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总结并推广实践教学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 教学活动中贯穿着实践的内容。除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外,教师们还利用节假日、暑期等时间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参加实践的机会。同时积极为学生的科研活动确定提纲、查找资料、修改文章、撰写推荐材料等,为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提供支持。通过教师的努力,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的讨论、实践和学术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 实行导师全程辅导制。从新生入学开始,学生和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结对子,实行全程导师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或进行理论研究,每学期都要提交一篇调查报告或某一理论问题的观点综述,总体分析调查和科研能力逐年提高。不少学生参加了包括省、市、学校等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或竞赛,并获取了好成绩。一些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的文章。 3. 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为加强贸易经济学的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部门的横向联系,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河北经贸大学与黄骅市的信誉楼商场、石家庄的祥隆泰超市、北国商城等单位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分别作为同学们的毕业实习和课程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与石家庄药业集团、河北三利集团、金利来家具城、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物价局、石家庄市物价局以及上海浦东新区保安服务总公司保税区分公司建立实习基地关系,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增加了物流企业、现代仓储商场、行业协会等新兴的商品流通组织作为实验基地,以便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现代商品流通的气息。在校内,学校投资建设了电子商务、物流、期货交易等实验室。贸易经济活动运作模拟实验室正在建设。实验室的运用使学生在学校有更多的机会模拟贸易经济实际活动,更好地了解流通产业的具体业务。 4. 加强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学生实习的各个环节均按学校规定执行,教研室精心组织、按时制订实习计划,报教务处及学校领导审批;适时巡回检查,定期听取实习汇报,批阅实习日记。教师带队赴外地考察,每次均至少组织听报告2~3次,参观企业3~4个,经费使用完全按照学校规定执行,实习结束认真总结,效果较好。目前,针对实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学分制条件下如何搞好实习问题,已经作为教学组的立项课题进行研究。 二、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活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贸经专业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贸易经济专业一直高度重视贸经理论的学习,以强化贸易经济理论为主,并将此作为区别与其他专业的主要特征。对于课堂教学高度重视,而对实践教学的内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高校,尤其是经济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并不是很重要,可有可无。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只介绍理论,缺少实践教学内容。正是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的优势无法凸现,致使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一)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不完善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间的安排、实践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是实践教学好坏的关键。但从目前看,教师对实践教学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成果非常有限,很多教师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了解,导致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受总学时的限制,在时间安排上往往是尽量多开设理论性的课程,实践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还很难与社会实践的需要相互融合;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与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结合还不紧密,容易造成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等。 (二)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还没形成 长期以来,高校主要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大多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很多院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缺少制订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如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实习结束只要求学生写份实习报告和具备实习单位的鉴定就可以了。正是由于缺乏考核评价体系,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约束和激励,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和保障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活动需要由学校的组织来完成。如果组织缺乏有效管理,就会使很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是影响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一些教师比较重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而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导致实践教学整体水平提高困难。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也是影响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实验室建设、设备更新、实验条件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要构建与贸易经济理论教学相互并行、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模式。本文认为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四个部分,即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包括三层次、六模块。三层次即基础层次、提高层次、综合层次。基础层次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层次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运用所学的贸易经济知识,结合各种相关软件处理贸易管理业务,具备从事流通岗位工作的能力。综合层次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在贸易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模块即社会实践模块、基本实验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综合实习模块。(1)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军训、社会调查、思想品德实践等教学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该模块的教学能够促进贸经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基本实验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是在专业、学科的背景下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贸易经济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专业学习夯实基础。(3)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科学研究技能和社会服务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训练,掌握所必须的专门技术及对其运用的能力,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能力方面的具体化。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贸经学生专业知识的融合能力,知识转换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4)专业实习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和岗位实习。专业实习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中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训练。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贸易活动的各项实务与管理工作,熟悉掌握各环节及相关业务的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5)综合实习模块是学生将在校期间所学各门贸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运用于贸易实践。通过实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商贸企业经营的现状,缩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为其毕业后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很好的基础。(6)科研训练模块的目的是鼓励本科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期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利用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层次和六模块的关系如图2: (二)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体系 构建贸经专业实践教学组织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实践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地开展,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结构、实践教学人员的结构和安排及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等工作。 (三)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衡量实践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制订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标准、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专业技能评价标准和社会实践质量评价标准等内容。 (四)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整个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等内容。 四、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法 (一)加快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1. 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及体系的构建应明确贸经专业的学科定位,紧紧围绕学科定位、专业方向及具体课程教学来合理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架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分层次的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实践教学形式。最后,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可以将统计学实验、会计学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等作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将贸易实务模拟、商贸公司运作实务实验、商贸公司规程实验、连锁经营实验等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并相应开设理论课程作为前置课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 构建校外实务实习和校内模拟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巩固、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积极联系当地知名的流通企业和大型生产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定期、不定期地输送学生进行实习;通过校内仿真实践基地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开展课外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包括科研活动、科技竞赛、学术论文、设计创新、校园文化、体育竞赛、艺术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内容。将校外实务实习和校内模拟实习相结合,把组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毕业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应运。应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建立全程模拟、仿真实践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电教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有效的仿真实验、贸易实务,模拟价格听证会、模拟期货交易等模拟实践教学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实践课程的案例库,并使其成为贸经教学的一个特色。 4.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在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硬件”的同时,还注重“软件”的建设。积极调整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实验课程的开课范围,扩大主干课程实验课时的比例,同时还要编写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及指导书,专门购进贸易操作软件、ERP软件以及相关模拟软件,利用各类软件进行模拟实验,使其进一步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和技术。 (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由监控组织系统、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系统、监控运行系统、质量评价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奖惩系统等组成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由学生、教学督导专家、教师同行、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用人单位参与的评价网络。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形式,最好将实践教学考核和理论教学考核结合起来,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采取实际操作、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及现场答辩等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既要考核学生,更要考核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都能重视实践教学工作。 (三)构建教学实践体系的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和少量外聘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工作,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与社会兼职,成为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老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学术带头作用和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要以学院或教研室为单位,组织相关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相互交流经验;加快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积极利用校外资源,聘请有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商贸企业老总担任兼职实践教师任课、举办讲座、培训等;逐步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如本科生导师制度、科研系列报告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科研项目滚动制度、文献检索培训制度、课程探究性教学制度和科研加分等制度;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垂直组织结构体系 根据各高校的组织结构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学校――学院――贸经教研室垂直组织结构。学校应成立实践教学管理领导小组与办公室,制订与完善实践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实践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实践教学管理各环节的关系。教务处负责对日常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学院应根据工作需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学院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与管理,研究分析实践教学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参加并督导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实践教学过程提出优化措施和方案;负责本学院实践教学年度绩效考核和评价;收集汇总数据资料,对毕业生进行信息反馈追踪,提交年度分析报告;负责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信息传递、信息反馈与协调工作;进行实践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调查,提出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贸经教研室(系)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实践类课程教学大纲,应对贸经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与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实施条件、考核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确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科学的评价,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学院。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综合性大学分校区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调研论证 摘 要: 当今全球化贸易经济大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结合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学科专业实际,调研论证了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人才需求的预测。 关键词: 校区;贸易经济专业;调研论证 全球化时代的21世纪是贸易经济的世纪,从生产的全球化到金融和贸易的全球化,一个真实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摆在眼前。贸易经济人才尤其是针对一定行业的特色贸易经济人才的需求旺盛,西南大学平台下的荣昌校区,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了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即农畜产品贸易经济专业方向的积淀。 1 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的必要性 1.1 当今贸易经济大时代的呼唤 据世界贸易组织资料显示,2008年世界贸易总额达15.7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我国以2.5616万亿美元位居第二位。这足以表明贸易经济的大发展已是本世纪不容改变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今天的竞争是商贸的竞争而不是武力的竞争,而商贸的竞争离不开贸易经济人才的竞争,需要培养足量的贸易经济人才。贸易经济专业具有中国特色,是在中国自己的土壤中产生的一门以研究交换关系和商品流通规律为主的一门专业。虽然贸易经济专业曾在20世纪改革开放后得到过前所未有的发展,但1998年专业调整时很多商学院的贸易经济专业被取消。可30年的经济发展以铁的事实证明贸易经济成为了时代的主流,重生产轻流通的时代已完全过去,市场需要大量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的贸易经济专业和贸易经济人才,需要他们来从事和促进贸易经济的持续稳定和不断发展,也是世界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载体和机制。因此,培养贸易经济本科人才是当今贸易经济大时代的呼唤。 1.2 顺应时代呼唤的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贸易经济大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贸易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逐步形成了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代表的出口优势产品。官方统计,农产品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61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991.6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4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调剂国内市场余缺,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维持国家食品安全及人民生活保障,从而巩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农产品贸易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有大量深谙农畜产品贸易经济的高级应用型行业英才,但长期来部分高校仅有的贸易经济专业培养的多为一般性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之迫切要求。 1.3 区域经济发展亟待培养大批农畜产品贸易经济专业人才 重庆乃至中西部地区不失为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区域,要解决好“三农”等问题必须全面推进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合作经济等组织的广泛兴起,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生产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仅畜产品的产量(肉类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7743万吨,2008年达到8000余万吨,一些地区甚至一度出现猪、禽、粮、果等部分主要农产品卖难的现象。无疑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就是农产品贸易问题。要解决农畜产品的贸易问题,推进重庆乃至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优质高效发展,亟待有大批擅长农畜产品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队伍。 1.4 区位和学科资源优势融合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具有自己的特色。贸易经济专业(农畜产品贸易方向)的申请是校区所处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融合的必然结果。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重庆市要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畜牧业技术的研发和国内外技术的整合是核心,以农畜产品贸易经济为中心的各个环节是关键。西南大学平台下的荣昌校区多年的办学历史已经在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等相关学科方面形成特色,养殖技术研发具有较高水平,涉及农畜产品的鲜活畜产品贸易、加工农畜产品贸易、宠物及其文化和饰品贸易、享用休闲农畜产品贸易、农畜产品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农畜产品生产资料原料贸易、网络贸易等发展迅速。 校区地处有中国畜牧科技城的荣昌,农畜产品贸易区位优势突出。这里是全国的农畜产品尤其畜产品交易和信息中心,国家现代畜牧业中心区域示范区。据笔者调查,中国畜牧科技城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饲料兽药企业50多家,有吸引了世界各地300多家饲料兽药企业设立办事处、销售部,涉及饲料品牌600多个,兽药品种千余种,年贸易额超过15亿元的西部饲料兽药批发交易市场。仅他们对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尤其畜产品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十分旺盛。那么结合校区现有特色和中国畜牧科技城之县域自然文化资源的贸易经济专业,是区位优势和校学科资源优势整合的必然结果,是按照“入主流、定好位、办特色”的思路抓专业建设的具体体现。 而且本专业的增设在发展西南大学,彰显荣昌校区特色,特别是在完善荣昌校区相对独立办学体系中其作用和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是一门把校区特色与人文社科专业建设有机结合的关键枢纽点。 2 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的可行性 2.1 筹建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基础夯实 从当前形势看,贸易经济专业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积极开展了贸易经济专业的筹建工作。尤其开展了结合校区所处的特定位置和办学定位以及西部畜牧业发展需求相关的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从贸易经济专业筹建的教学研究团队现有人员看,学历职称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学缘宽泛,相关知识与能力结构协调,有5名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教授,7名农畜及其相关产品贸易企业董事长和副教授,农业贸易在读博士1人,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2人,现有人员在农(牧)业经济管理和农畜产品贸易经济研究等方面初显成果,已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从专业筹建基础看,软硬件设施具备,有210台电脑的网络实验室和定量分析实验室3个;从专业筹建外部环境看,不仅有中国畜牧科技城众多的企业实例和研究对象以及贸易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有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对行业特定人才的大量需求;从内部环境看,校区有以畜牧业发展的养殖相关特色学科支撑,具备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从学科与所开设专业的结合看,不但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畜产品加工学,而且更有与校区特色结合紧密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共同发展,教学的开展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合,提供了贸易经济专业学科研究的知识创新基础;从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建设的方法上看,地方高校尤其像校区这样处于县域的分校区办学的学科专业建设,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文化,来加强有特色的贸易经济专业农畜产品贸易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堪称是十分科学的方法。 2.2 学校有专业发展规划的全力支撑 西南大学是211综合性大学,学校有工、文、贸、经、管、法、教等较为完善的专业发展规划。校区在学校平台下根据定位,改变目前专业单一,不能更加完好支撑校区发展的局面,制定了以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等为特色,以围绕现有特色学科为中心的学科交互融合发展的经、贸、工等专业发展规划,并拟在近年申报增设贸易经济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规划投入1500万开展支撑贸易经济专业的相关重点学科及培育学科建设,2008-2009年度业已投入近300万元的重点和培育学科经费。可见,学校对专业发展有规划,重落实,能够全面保证增设专业的办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对贸易经济专业的需求人才。 3 增设特色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 3.1 贸易经济专业人才总体市场需求旺盛 由于贸易经济的发展,对贸易经济人才的需求旺盛,尤其结合一定行业特色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更抢手。根据国家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和多家人才市场的信息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排在各专业人才需求的前20位。仅2008年北京市人才交流市场第四季度人才供求信息排名依次是市场营销、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土建、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贸易经济、广告等,表明贸易经济专业人才需求排在第9位,需求人数达到12848名。这样的人才市场需求状况也与前述贸易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相一致,充分反映出增设贸易经济专业培养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合乎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 3.2 调研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网上调研需求近30%。对成都、重庆、北京等人才网在网上公布的人才招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近期有效的招聘信息中按时间顺序抽出459条信息,将其中的专业要求进行排列后得出的结论是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共137条,占30%,排列在各专业人才需求前10位,略次于南方发达城市,接近全国需求水平。 所在地企业急需行业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荣昌校区所在地的中国畜牧科技城,拥有众多的农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企业,纷纷表示急需和拟储备熟悉农畜产品行业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如“荣昌与澳大利的动物健康联合项目、畜牧科技城内多数GMP兽药企业”等纷纷表示需求贸易经济专业人才1-3名,合计需30多名;网上调查成都、重庆等西部地区农畜产品贸易企业,也待招聘贸易经济农畜产品贸易方向的专门人才,并深感该类人才不能满足其企业贸易发展的需要。 3.3 所在区高校现有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比较分析 校区所在重庆市、成都市等西部地区高校的贸易经济专业,主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集中于非农产品的贸易经济领域,从事涉外的非农产品贸易。而校区拟增设的贸易经济专业重点在农畜产品贸易经济方向,培养的人才具有典型的行业特色和专门性,与已有高校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不会产生市场冲击。 作者简介: 李永梅,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教育硕士。 贸易经济专业论文: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提要 目前,我国只有30余所高等院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全国每年培养的贸易经济(不含国际贸易)人才不足4,000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我们认为需要更多高等院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扩大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关键词:贸易经济专业;经济发展;高等院校 贸易经济专业(代码为020106W)是1998年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也是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2010年教育部提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拟将贸易经济专业列为目录内专业。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较早的经济类专业之一,自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以来,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经历了60多年的兴衰演变。20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贸易经济专业发展较快。但1998年教育部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时许多高等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被取消,导致贸易经济专业发展逐渐萎缩。目前,我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贸易经济专业,全国每年培养的贸易经济(不含国际贸易)人才不足4,000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贸易经济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我们认为需要更多高等院校开设贸易经济专业,扩大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的必要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 一、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近10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国内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而消费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且至今仍未出现拐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严重失衡。这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模式,偏离了经济发展的目的,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国民经济质量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转移到主要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来拉动的轨道。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转型必然导致国内消费规模和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商品流通速度不断加快,国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重要,流通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流通业的大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流通专业人才,这为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因此,需要更多高等院校开设贸易经济专业。 二、实现国内商品顺畅流通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生产和消费顺利实现的必要途径,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目前,我国流通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梗阻问题,商品流通不顺畅,造成商品流通速度比较缓慢甚至造成部分商品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我国的GDP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GDP总量已超过4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已达到3万元,绝大部分GDP需要通过流通媒介来实现。但是,目前我国流通领域秩序仍不很规范,经常出现一些乱象,如疯抢商品、囤积居奇、个别商品价格被投机者人为操纵出现暴涨暴跌等。例如,2009~2010年全国多地发生过大蒜、生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短短一年多内最大涨幅超过10倍,被消费者戏称为“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这些乱象阻碍商品顺畅流通,影响居民消费需要的满足。要解决流通梗阻问题,实现商品顺畅流通,治理流通乱象,保证流通的正常秩序,需要大量深谙商品流通的专业人才运用流通规律从事流通工作。从这个层面来看,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三、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我国正在逐步向经济现代化迈进,国民经济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和消费的现代化,而且还包括流通的现代化,即商业现代化。流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化的过程,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流通观念的现代化、流通人才的现代化、流通组织的现代化、流通经营的现代化、流通管理的现代化、流通布局的现代化、流通技术的现代化以及流通制度的现代化等。实现流通现代化需要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商品流通体制,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化的流通方式、管理方法,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使商品流通流域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建立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形成高效率、高效益的商品流通体系。因此,实现商品流通现代化需要大量深谙商品流通的专业人才,因而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近10多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失调,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导致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除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失衡外,还有城乡之间商品流通体制不健全、商品流通渠道不畅通。曾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满足农村生产需要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做出过较大贡献的供销合作社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作用甚微。许多农村地区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农副产品“卖难”和工业品“买难”问题,许多农村居民经常购买到质量较差甚至过期变质的工业品,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农村向城市供给的主要是竞争性很强的初级低档农副产品,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农村需要城市提供的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和竞争性很强的低档工业品。这些竞争性产品的流通只能依靠农副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超市。我国许多省是农业大省,农副产品要流向全国各地,也需要畅通的流通渠道。几年前,我国开始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这必然导致城乡之间商品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农副产品需要销往城市,大量工业品需要销往农村,实现农产品和工业品在城乡之间的充分流通。因此,迫切需要城市批发零售链条向农村延伸,在农村建设更多的农副产品收购网点和超市。地方政府要借鉴国外农副产品流通的成功经验,把农副产品流通设施作为准公共产品提供,加大对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农副产品市场,为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创造条件。因此,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五、商业地产快速发展趋势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商业类地产,是除住宅及工业地产以外的地产产品和服务的总和,主要包括购物中心、大卖场、商业街、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等等。近年来,我国商业地产发展迅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商业地产占有面积达2m2,高于国际人均1.6m2的水平,已出现整体过剩。目前,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比较僵化,主要采取只租不售、出售和租售结合三种。只租不售的模式通常是指把物业建成以后形成独立的产权,通过招商合作,将地产租出去,以租金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出售模式是商业地产最原始的经营模式,随着商业地产逐渐火暴,单纯的出售已经不再适应商业地产的发展要求。租售结合的模式通常是投资商和开发商把其中的部分物业出租,另一部分销售。由于缺乏商业地产经营的专业人才,商业地产的运营效益较低。我国商业地产必将迎来围绕商业模式为主的淘汰整合。为了提高商业地产的运营效益,需要对商业地产进行优化配置。因此,需要大量从事商业地产策划、销售和运营的专业人才。因此,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商业地产方向)是适应我国商业地产快速发展,使其得到优化配置,提高其运营效益的需要。 六、开办贸易经济专业是部分高校优化专业设置结构的需要 综合性本科院校一般都具有比较悠久的办学历史,拥有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但部分综合性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仍然存在不足,表现之一就是只开设了1~2个甚至没有开设经济类专业。这种专业结构与综合性本科院校的专业结构要求与师资结构特点不相符合。目前还没有开设经济类专业的许多高校都已经开设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等多个与贸易经济专业相近的管理类本科专业;从事经济类课程教学的师资比较齐备,且职称较高,由于没有经济类专业,师资存在较大浪费。因此,从优化专业结构和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的角度考虑,部分高校迫切需要增设1~2个经济类专业。这能够使高校的经济、管理类师资和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高校的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推动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相互促进向纵深发展。 七、贸易经济人才供需缺口大,要求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贸易营销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很大。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从事商品批发和零售的法人企业共有95,468家,从业人员749万人,商品销售额达到了201,166.2亿元,其中湖南省限额以上的批发企业有823家,从业人员61,846人,限额以上的零售企业有1,333家,从业人员133,913人。这还不包括数量庞大的批发和零售个体经营户,如仅长沙市高桥大市场就有6~7万个从事批发零售的商户。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商业经济增长迅速,商业企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迅速扩大,我国目前直接从事批发零售的从业人员接近2,000万人。据有关专家估计,如果按1%的比例配置管理人员的话,全国共需要相关专业人员20万人,按每10年1次调整周期,平均每年产生2万专业人员的需求。而我国现在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学校只有30余所,全国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不足4,000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才供求缺口巨大。据教育部2008年各专业就业率统计:“211工程”院校贸易经济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该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在80%~85%之间,学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和经济落后地区招聘不到贸易经济专业毕业生,因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更多高校开办贸易经济专业。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商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开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也面临着困境,主要是由专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人力资源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和提高难以与企业接轨。文章剖析了目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指出有效解决途径是必须建立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要重视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加紧建立校内实训室,同时还应该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内的专业能否良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又直接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目前,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课时太少,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并且时间安排不当 实践课时少是目前高校各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包括军训和劳动等时间在内,仅占总课时的10%~20%。长期以来,高等学校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各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普遍较弱,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使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实践环节少,学时数少。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办学历史不长的年轻专业,其基本理论框架尚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就更加困难了。提到实践就想到建立实习基地、专业调查等传统项目,而如何用创新的理念整合政府、企业资源,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是一个从长计议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模拟实验教学、实务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十分薄弱,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教材也十分缺乏,致使其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也缺乏创新。 1.2 校内外实习基地匮乏 校内外企事业单位一般对接纳实习学生不大愿意,怕麻烦,加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其单位的涉密部门,有些商业机密不愿往外泄漏,所以更难接纳学生实习。再者,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到企业实习学生日益增多,造成企业接纳困难,即使企业接受了,对学生的指导也是流于形式,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目的。 2 加强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2.1 课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要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首先应以课堂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现列举两种教学方法。 2.1.1 课堂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综合培养了各种能力。通过这一系列情景模拟,能让学生体会到公司员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环节应该如何操作,并在操作中提升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从而能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 2.1.2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管理专业运用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它贴近生活和实际,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并调动自身知识、潜能来解决问题,这就拉近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际的距离。案例教学使用的案例要有代表性,具有分析价值,应该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实情景。它既可是成功经验,也可是失败教训,这些案例可以使学生在将来面对复杂的具体事件时有可借鉴的处理方法。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可事先布置案例,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进行思考,查阅资料,撰写分析报告,再由教师精心安排,组织课堂讨论或辩论,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2.2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能力培养做到细处 为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我校逐步加强了“工学结合”的力度,增加了实训、实习等多形式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实践学时的比例,强化对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操作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 2.2.1 重视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实践环节大致包括课程实训、集中实训、岗位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几部分,我们要重视这一系列实训实习环节,并且要落到实处。每门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都安排了相当的实训学时,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经典案例,调动学生参与,训练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基本能力。如我校在综合实训环节中,让学生们参与当地人才市场招聘的过程,或作为应聘者,或作为服务人员,通过亲身体验招聘甄选的场面,了解详细过程,对招聘的程序和技能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参与过后,学生们自己搞一个模拟招聘会,从岗位说明、招聘表设计、简历投放、甄选到面试提问等,都是同学们自己设计进行的,全校许多专业学生热情参与。通过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使得他们对理论知识有一个体会玩味的过程,对招聘相关的能力有了更好的掌握。 2.2.2 建立校内专业核心实训室,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配合课内实践教学的需要,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深化,在原有共享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专业实验室。以小组讨论式布局,有利于学生在对相关模块的仿真实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组内讨论、交流和协作,并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2.3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架起就业桥梁 两年来,我们已经与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南方人才市场部、广州市场、南方人才网、南方人才资源租赁中心、广州仕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外商大酒店、侨鑫集团等1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一种新的互动双赢的合作模式。一方面,我们将这些单位作为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前往参加专项技能的实训。另一方面,部分实习单位也在学院挂牌,成立“培训基地”。由学院委派一些专业教师为这些企事业单位进行员工培训、讲座,或提供咨询服务、活动场地服务等等。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能为学生的就业架起一座桥梁。 3 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一些主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走出了一些新路子,也找到了一些新方法,教学质量确实有所提高。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改革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3.1 符合自己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或讲义还比较缺乏,需有计划、有步骤地与一些企业专家合作,开发《绩效管理实训》、《薪酬福利管理实训》等教材;此外,部分课程的《实训指导书》编写还不够齐全,而且与工科专业相比,其“工学结合”的特色更是不够突出,需逐步予以强化。 3.2 在高技能水平兼职教师的聘请方面也是刚刚开始,其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在实际操作时,尽管实行了“弹性教学制”,兼职教师在时间上还是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给教学带来较大的不稳定。 3.3 由于实习单位自身工作的特点,在安排实习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很难保证与实习要求的环节、时间、内容等完全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系统性、规范性,“工学结合”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需要抓好实践教学,但由于专业不同,实践教学体系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搞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任课教师的大力探索,也需要校方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优势能较好地弥补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不足。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完整的、可行的、具有特色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实务型导师队伍构建、实务型导师上课时间、地点和方式、理论型导师和实务型导师的教学内容分工与配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双导师制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但只有当教学模式与专业特点相匹配时,这一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的教学模式,如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是提高该专业教育质量的有力工具。 1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实践的产生与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强调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统分统配逐渐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这些制度改革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992年,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率先推出双导师制。当时双导师制是指“由政治导师和学术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工作的人才培养”[1]。 此后,双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被社会认可,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由本科生扩展到高职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由针对学生的双导师制发展到针对老师尤其是高职院校老师的双导师制,实践专业也由经济类专业发展到财会类专业、教育类和法学类等专业,由课程学习推广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再到大学教育的全程。由于时代背景和使用范围的变化,双导师制中两位导师与其产生之初显著不同,由1992年的政治导师和学术导师演变为校内理论型导师与校外实务型导师,或者一个校内专业导师和另一个校内或校外导师。 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运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是指为学生在所有专业课中,设立校内(理论型)和校外(实务型)两类导师,使其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同时得到加强的教学模式。因此,该教学模式特别适合操作性强的专业和学科,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所有职能模块的实施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2.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教学模式及其不足 应用性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1)现有教学模式 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更多采用综合教学模式,但根据侧重点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学生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比如寒暑假的实习和毕业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绝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都采用过这种模式。 2)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是让学生在装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验室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的操作模拟,进行仿真练习,起到运用理论知识的目的[2]。 3)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和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虽然在方式和方法上,它与实践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模式有一定重复,但它的重点是强调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和思考[3]。 4)专业操作能力优化模式。该模式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课堂讨论、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4]。 (2)存在的问题 从对上述各种教学模式的归纳总结和分析中,不难看出,以上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它们都存在这样一个不足:这些模式更多的是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情景,而忽视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忽视了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师资队伍更多是理论型老师而不是实践操作型老师的实际。因此,并不必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要克服这一不足,一是让现有老师变为双师型,显然这需要时间和条件;二是从校外引进实务型老师,也即实行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2.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运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建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模式的不足,具体而言,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该专业构建一支理论型与实务型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后,师资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质变,打破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构成中以理论老师为主甚至只有理论老师的局面。 其次,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为学生接触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实践提供了机会,为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了桥梁,切切实实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如此,该模式还能让学生学会在社会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象牙塔里过分理想的生活图景,增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表现。 最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稳定性。学生素质提高后,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随之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的认识和理解,使之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就业初期的磨合状态持续时间缩短,就业满意度更高,就业更叫稳定。 双导师制虽然具有克服现有教学模式缺点的优势,但在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该模式的运用并不普遍。厘清该模式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施要点,无疑有助于该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建立和实施双导师制是以师资队伍改变为核心的一个系统工程,实施中,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3.1 实务型导师队伍构建 实务型导师队伍的构建是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前提、基础和起点,它包括实务型师资队伍的来源、人数、经费、评价机制和制度保证。 实务型导师主要来源于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联系的实习单位和产学研合作单位,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模块,选择在企业中从事相应职能模块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或领导担任实务型导师。与其他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务型导师应该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模块区分,而不是只要相关专业即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几大模块,这些模块之间既紧密联系,同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质的区分。 在人数方面,整体生师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与理论型导师人数、实务型导师人数之比)应该保持在适当的范围,生师比太低,缺乏可操作性,增加经费;太高,达不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般实行大班教学,理论型导师生师比在10左右比较合适,实务型导师的生师比可略低于10。 经费方面既可以从学校拨付一定款项,也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双方订立合同的基础上采取“置换”形式,比如,企业员工为学生担任实务型导师,为学生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技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的老师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或者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 为不断提高实务型导师的教学质量和促进该模式的持续发展,需要适当的评价机制和完备的制度保证。在评价机制方面,应该综合考虑学生评价、学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考核成绩和理论型导师和实务型导师本人的评价结果。在实务型导师选拔、教学、经费、评价等方面建立正式制度,以保证该模式顺利运行。 3.2 实务型导师上课时间、地点和方式 实务型导师上课时间与专业课同步,例如,薪酬管理开设在第六个学期,则负责薪酬管理的实务型导师也在同一学期开课,比理论教学进度慢两周左右,学生可在这两个星期吸收、消化理论知识。利用学生不上理论课的时间和实务型导师合适的时间,在实务型导师所在单位工作现场授课,授课方式如下:首先由实务型导师讲解这一职能模块的操作要点,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进行操作或实践。 3.3 理论型导师和实务型导师的教学内容分工与配合 引入双导师制后,对学生的教育由校内理论型导师和校外实务型导师共同完成,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校内理论型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从理论上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的操作和实施原理,并负责学生的德育引导;校外实务型导师则进行各个职能模块的实践指导,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校内理论性导师和校外实务型导师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应分工明确,而且还应该有无缝式的配合,防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度不匹配,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进度计划应该由二者共同制订,理论型导师应该提前告知实务型导师理论教学的进度;反之,实务型导师上课之后,也应该就实践课的进度、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与理论导师沟通。 3.4 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进了新的老师,涉及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情景,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指导。比如,告知学生:在实务型导师上课之前,消化理论知识,在企业中应该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实务型导师上课时应兼顾老师的讲和自己的操作,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实践中,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疑惑等等。 3.5 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因为老师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的表现评定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该模式下,学生专业课的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引入双导师制后,由于学生成绩包括了实践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薪酬管理的实践能力,为个人择业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提供了有力参考。对一般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成绩可以略低于理论成绩,而对高职院校,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可平分秋色。 从上述实施要点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实践教学模式,与一般实践教学模式相比,该模式拥有一支稳定和正规的实务型导师,实务型导师参与专业课的全程教学,使该模式能够更稳定、长久和制度化地运行,并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与一般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更突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同一学生的双导师因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而异,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而非类似专业划分导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因此,双导师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 本文从人力资源视角出发,构建新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即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应用于实践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知识共享和职业态度的实践教学子模式,以期通过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在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旅游管理;知识共享;职业态度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外高等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体现了高等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教育融合。国外培养模式主要有德国的“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能力型”实践教学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美国的“多元开放型”模式;国内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等。[1]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起步晚,虽然在实践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教学实践效果差强人意。就院校而言,仍旧侧重于知识灌输型的理论教学而非关注学生多元能力发展的实践教学,同时实训实习项目通常投入较大,而实训实习效果又难以直接监控、衡量;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往往进行浅层次的校企合作。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力资源视角出发,构建新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即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应用于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就业竞争力。 二、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本,看作是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有价值的资本,通过投资而使劳动者身上体现出体力、智力和技能。[2]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针对旅游院校的学生培养来说,一方面,旅游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提供的实践场地、设备、技术、资金等都是对人才培养的投资。人才资本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基础,旅游企业通过与旅游院校的合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员工的培训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中旅游院校能得到企业的物质和岗位保障,可以缓解资金和学生就业压力。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学生也被视为一种极具发展潜质的人力资源,避免了以往企业把学生的培养视为“入不敷出”的成本输出,从而达到了学生、院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涉及的人力资源是为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而进行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体力、脑力和心力的总和。上述定义强调实践教学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成更高级别的互相依存的关系,以此来实现单个组织不能达成的目标,如果达成了合作目标,那么合作目标实现将会促成下一次的继续合作。图1给出了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实践教学模式。图1中的上下两条平行线强调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对等重要,二者协同完成实践教学过程。首先学校和旅游企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教学需求,双方可以协商成立实践教学联合指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合作调查研究,共同制定符合双方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计划等。由于旅游企业对旅游的行业规模和结构、市场需求状况等实际情况比较熟悉,旅游院校能通过联合指导委员会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微调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旅游人才。接着,学校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确立实践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我们制订的总体目标是:将学校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践性强、能力素质高的人才。教学目标要以满足企业需求并开拓学生的就业途径为主要目标。随后,学校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设计实践教学规划。教学规划包含教学实习过程中不同课程类型的组合,以及在学习管理方式上的安排以及课时配比。接下来,就进入到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并行阶段。在人力资源开发阶段,主要的活动包括实践教学实施和学习成果转化。其中实践教学实施按照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职业化学习、专业化学习和管理化学习三类。职业化学习是指为培养员工职业素养而开展的课程学习;专业化学习是指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为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开展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管理类培训是指提升旅游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职业素质,对管理人员开展的管理基本知识和管理技巧学习。学习成果转化,指学习者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过程。培训成果转化受转化氛围、指导/合作教师或者企业员工的支持、同学的支持、技术支持及自我管理(动机、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主要的活动包括准入/退出、过程管理、激励/惩罚、评价管理。准入/退出意味着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随便参加,要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需要填写申请表,还要经过面试筛选,只有合格的学生才能参加实践教学项目。对于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应要求退出实践教学环节或者重新进入实践教学开始新一轮的学习。过程管理是指高等院校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即在一定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双方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协调和处理,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组织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实习企业的文化及管理制度,从心理上认可企业的文化,从而为校企合作顺利实施提供保证。激励管理是指为了有效保证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将奖励制度与校企双方人员的岗位评聘挂钩,与经济利益挂钩,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证,合作关系才能更深入和长久。评价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教师,企业员工、学生自身(实现自我评价)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其次是实施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要重视旅游技能的评价,还要考虑旅游专业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评价;最后还要考虑评价方法多元化,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阶段和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实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相结合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最后,实践教学过程将进入反馈阶段。作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有持续收集反馈意见。企业根据教学反馈调整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从而更高效的培养学生成为顺应企业文化的员工,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本。学校和旅游企业根据反馈意见,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三、结语 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一方面顺应了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教学与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基于知识共享和职业态度的实践教学子模式明晰了实践教学过程中易被忽视的培养因素;以期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专业实践性强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作者:孟越 杨启智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并综合了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迫切的现实需求。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适应企业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都需要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下工夫,需要培养出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通常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六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以理论内容的传授为主,学生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不够,导致毕业后用人单位常常对学生评价不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能提供尽量贴近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实验条件,则有助于学生尽快、尽早地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工作能力,并在实验中感受到自己与企业要求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存在实验类型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不能满足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实验结果评价依据单一等问题,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目的,亟需重新设计。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设计 随着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不仅是传统的行政专家和员工关系管理者,同时还是组织的变革者和企业的战略伙伴,要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还要为企业提供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所以学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既要有决策层面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所应具有的决策能力,也要有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专家所具备的操作能力,能胜任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薪酬福利和员工关系处理等工作内容;还要具有战略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商务谈判技巧、营销能力。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要,培养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的人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的时候,就得考虑同时开设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常常用于通识课程,是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进行以验证实验结果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可以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还可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可用来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中,可用于计算机、心理学、信息资料采集处理等专项实验。探究性实验分单项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种。单项性实验主要是知识点实验。综合性实验包括课程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学科综合实验三部分。设计性实验主要面向学有余力且有兴趣参与科研实践的个人或团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及成果交流等工作。 三、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封闭式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改成开放式的。在封闭式实验教学方式下,学生上的实验课是和理论课捆绑在一起的,按班级来组织实验课,学生参与专业实验的总学时以及个别实验项目的具体学时都有严格的规定,导致在实验教学安排中难以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在实验课的课时安排之外,学生也没有机会进行实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很难自主从事实验活动,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条件下,实验室开放时间更长,实验项目也针对更多学生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进实验室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是完成实验课表上列出的实验。那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在固定是实验课时间内做实验的方式,被改成了由学生来自主选择做实验的时间。实验项目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在实验中教师只起到了指导、督促、检查的作用,[6]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多一些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机会。 四、改进教学方法 (一)模拟软件教学现有的高校一般都具备开办模拟软件教学的条件,只要有足够数量的计算机设备,有合适的软件就可以进行。模拟教学软件是专门开发出来的,在计算机上模拟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相似的情境,并提供相应的案例资料,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操作内容在计算机上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模拟企业环境,系统全面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业务模块,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模拟演练,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以培养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进行模拟软件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选用专业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强的软件,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所以,学校必须选派专人,仔细调查研究、分析对比,采购高质量的软件系统,并做好后续的更新和升级工作。随着软件公司不断研发、改进更适用、更贴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的软件产品,模拟软件教学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二)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适用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是围绕某一个具体的管理问题,从管理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应的素材,编写成专门的用于的情景模拟的实验教学指导书,在教室或实验室里进行模拟的管理实践活动,学生会在其间扮演各种管理活动中的角色,从而提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在模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场景中扮演角色,履行相对应的职能,参与性强,有趣味性,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效果好,印象深刻。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现场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直观感受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日常的工作内容,培养自己的必备技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以后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三)沙盘模拟教学沙盘模拟教学也是管理类课程的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实验教学方法,通过电子化的或实物的模拟,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企业模拟运作过程,领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沙盘模拟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身临其境地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的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充满乐趣,还带有竞争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突出了启发、讨论和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围绕案例进行讨论为主要形式。通过把企业现实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师生间为此进行互动交流,把单个人的思路集中成了大家的智慧,把理论框架具体化为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最终通过运用相关理论剖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决能力的目的。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能促使学生更快、更熟练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工作实际,更快地适应工作单位的要求。 五、建立综合性的实验结果评价体系 对于实验结果的评价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这能促进对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同时,将实验教学结果评价仅仅局限于实验报告是远远不够的。实验报告能够静态地反映实验结果,但是却不能有效地考察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也没有办法评价学生的实际的实验技能水平。所以,应该对实验结果评价体系进行改进,选用科学、规范的实验结果评价指标,将过程检验和结果检验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建立综合性的实验结果评价体系。综合性的实验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有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实验结果分析三大类指标。其中,实验准备指标应从实验材料是否完备、实验内容理解是否准确、实验小组分工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考察;实验实施指标则应从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过程中分工与合作是否协调、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如何、实验时间的把握是否合适等方面考察;实验结果分析指标则从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和完备、结果分析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考察。通过综合性实验结果评价,能客观、公允地考察学生的实验成果和实验过程,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六、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不但具备限制的理论性,也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对创新性的要求也比较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探索和改进,一定会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田宛毅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新专业建设人力资源论文 一、新专业的教学建设思路 (一)理论教学建设从现在企管系教师的知识背景及其所学专业看,本系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原来是从事工商管理基础课程,项目管理的教学工作,缺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系统学习和训练。根据本校2013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的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就有两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第三学年就有7~8门专业课和4门实践课要教学,第四学年还有3门专业课要教学。因此,为很好完成将来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教学任务,本系教师在将来一年半的时间内抓紧进行知识转型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形式进行:1.国内985大学访问学者鼓励原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以国内大学访问学者的形式进修。即以参加访问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要任务,根据培养要求以及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参与访问导师的课题或在访问导师的指导下做小论文,协助指导研究生。在访学期间,重点选听自己将要承担几门人力资源管理主干专业课程。所修学的课程包括人力资源主干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素质测评、招聘与人员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劳动关系等)。2.由于国内访问学者对年龄的限制,一般要求在45岁或50岁以下。因此,对于年龄偏大的原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以学院和系里的名义通过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和省内其他兄弟院校取得联系,聘请省内人力资源管理知名教师。年轻教师在国内访问期间,在时间不冲突的的条件下也应积极参加学习。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上述两种基本进修方式外,应鼓励教师积极与企业界交流沟通,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同时应在制度上要作出规定,本系教师必须参加前两种进修方式之一,才具备给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上课的资格,从而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之前,为配合工商管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理论教学,系里这些年先后采购了“奥派”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金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福斯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北森”人员素质测评(评价中心模块和实战演练模块)。奥派软件是在2005年购买的,适合初学者学习;金蝶人力资源软件是2011年购买的,该软件接近目前各公司普遍采用的人事软件,更适合高级学习者;福斯特人力资源软件,2012年购买,教学难度适当,基本覆盖教学知识点,比较适合于教学选用。北森人员素质测评软件是2010年购买的,该软件系列有十多个模块,系里现只买了两个,学生反映效果不错。根据我校2013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培养计划课程安排,2013级新生共开设了五门实践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绩效管理实训》,《工作分析课程实习》,《薪酬设计课程实习》,《人员素质测评实验》。为配合这几门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的需要,应逐步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单个专业模块的教学软件,即,专门针对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模块的软件,以逐步完善新专业实践教学软件体系。 二、新专业的学科建设思路 (一)人才引进及培养由于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学校应考虑从国外留学回国学者或国内985大学引入1~2位知名教授。为配合学校对年轻教师“国际化”的要求,在新专业建设经费充足并许可的条件下,鼓励教师出国,到国外知名大学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访问学者。对于未满40岁的年轻教师,则鼓励其攻读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博士学位;对于已经毕业的博士,应鼓励并支持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博士后进修。 (二)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创造条件,每年资助1~2位教师参加国内相关专业会议。积极鼓励并支持本系教师参与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等学术会议,参与国内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方面培训班等。 (三)课题申报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应为教师们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创造必要条件,比如,组织申报课题交流会和聘请高水平教授指导会。而对于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教师应给予额外重奖。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高水平学术会议锻炼培养队伍,重奖高档次立项课题和论文,逐渐整合并引导教师的研究方向,逐步有计划地形成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梯队和团队。 三、新专业建设激励措施的建议 (一)对于教学建设工作,系拟计划鼓励教师通过访问学者的方式和聘请教学名师到学院进行教学交流的方式教师师资进修既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院系为应对2~3年后的新专业建设评估检查的迫切需要。加之,老师们在师资进修期间,在访问学校也要肩负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如果在本学校还要承担全工作量的教学任务,可能这两方面难以兼顾,也会大大影响进修效果。因此,激励教师参与国内访问学者的积极性,应在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的一年的期间内,给予教师教学免除年工作量2/3的政策支持。而对方学校收取的“专项培养费”,应由学校下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费或学院建设经费支出。而对于有意愿去国外大学进修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访问学者,学院在经费充裕和条件许可情况下,也应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对于不符合国内外访问学者条件的老师,优先从长沙市各高校聘请教学名师,来学院与老师们进行教学交流。所需外聘交流教师的劳务开支应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费或学院建设经费支付。 (二)对于科研建设工作,目前系里还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的博士或博士后为本学科未来的发展和人才建设需要,学院在积极引入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应鼓励系里年轻教师攻读人力资源方向的博士学位或进行人力资源方向博士后进修。由于学校对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已经有相关政策支持,而对于进修博士后教师,对于符合条件的博士教师到校外进修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博士后,也应参照在本校从事博士后流动站人员进修的待遇,并在博士后进修期间可以正常晋升职称。 作者:李铁宁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研究论文 1.教材的改革。 “精简理论,突出实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1.1在内容选取和结构安排上,以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大职能为重点,力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编写体例方面,力求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1.2在课程之前、课程内及课程之后设计相关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每部分内容之后设计实训项目的训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教材除了包含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外,还应该提供一定量的额外内容,供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学习。 2.教学方法的改革。 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打破传统的讲授法,注重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职业能力。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 2.1案例教学法。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应用型本科生的特点,突出应用型的教学思路,对案例教学进行变革。管理案例选择是否得当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管理学教学案例应具备三个特点:首先,案例应具有针对性。所选案例要针对所学理论要点,能够使学生通过案例来掌握理论知识,并能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其专业应用能力;其次,案例应具有时效性。所选案例应该是近几年国内外著名企业最新的管理案例,教师应该注重知识更新,及时把具有时代特色的案例补充运用到教学中;最后,案例应能激发学生兴趣。目前三本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并且学习主动性较差,所选案例应该比较新奇,激发其学期兴趣。 2.2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虚拟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来设定情景并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虚拟再现,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利用所学知识来处理实践问题。通过情景模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模拟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现:首先,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要求学生根据情境要求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处理管理事务,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管理能力和技巧。人员配置、领导等内容,可以学生扮演通过扮演管理角色,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管理游戏。管理游戏是根据管理活动的要求,以游戏的形式,由团队独立完成管理任务,达到培养团队每个成员的管理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实现团队任务的一种基本方法。第三,小组讨论法。为解决某一管理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决策等能力,并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2.3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创造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讨论与交流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征。三本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型较差,且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不高,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能提出问题,逐步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第二,要努力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探究氛围。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 3.教学体系的改革。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院可以以软件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资源来构建“立体式”教学体系。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管理学相关软件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学习、运用、判断、整合、创造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传播的优势,拓宽学科内容,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可以将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等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网上实现在线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高立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水平的日渐提升,极大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培养工作也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所以,高校基于行业发展需求,应该积极探索“双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1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分析 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行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求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其他基本条件,借以满足行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需求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希望人才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等主观素质,也要求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高,能够适应人才市场中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并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贡献相应的力量。基于此,结合行业需求,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双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积极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措施,促进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全面推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稳步发展。 2基于行业需求的“双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2.1积极构建模块化的“双核”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全面把握行业需求,在充分分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布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格标准基础上,逐步构建集中学生“专业核心素质和专业核心技能”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划分,如基础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等,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在教育实践中,基于“双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教师除了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品德、英语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外,还应关注学生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劳动经济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其次,在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的过程中,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实际需求,借助多种类型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实施全方位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化,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2.2积极探索构建“螺旋提升、双核并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借助对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进而真正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真正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在螺旋渐进中得到良好的巩固。唯有如此,高校才能够实现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为学生提供相对科学的教育和指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并引导学生参与到实习实践工作中,借助工学结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2.3对实践教育体系加以完善 实践教育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核”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所以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平台,保证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这样,借助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综合开展,学生在“双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下就能够逐步得到全面发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此外,在组织开展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实践教育的效果,高校也应该尝试引进“双师型”人才,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实践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为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力求真正将学生打造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构建“双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作者:史洁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逐渐成为职业院校开设和办学的重点专业课程,有关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内开始大力开设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教学内容的专业课程。鉴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专业性、综合应用能力以及高水平操作的固有特点,有关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专业性突出、综合应用水平要求较高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要求是现今社会发展阶段对于人力资源相关专业就业学生基本从业水平要求最主要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我国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之中,为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开始纷纷设立和开办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主修专业方面内容的教学课程。但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对于人力资源相关专业主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比较薄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定位、培养规划、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实践教学和与其配套的教学实验培训设施等等一系列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职业院校如果不能对本校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设立准确合理的专业定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事态将具有极其显著的负面影响。只有相关职业院校合理的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相关的个人性格特点方面的内容,做出准确的教学方向定位,才能更好的避免我国职业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走上传统落后的人事管理的教学道路。所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的就业过程之中,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用人单位对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业工作水平上的要求。在科学合理专业定位的指导依据下,配合完善的教学培训设施、明确的目标以及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职业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内容上的教学水平[1]。 二、有效提高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院校为更好的适应社会新时期发展阶段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选择开设和建立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相关内容的教学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在不断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从原本传统的高校工商管理的专业中抽离而出,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研究逐渐独立而形成的一门专业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和形成,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有关人力资源相关方面管理工作的工作岗位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的水平等方面,已经在一个企业或者用人单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相关职业院校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定位,才能让所培养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人员招聘、人员工作绩效管理、现代化工作流程分析等一系列与专业定位相配套的授课内容,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2、构建高质量、科学化课程体系 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职业院校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开办以及教学实践上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的初期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设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会选择参照本科院校之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对于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水平上还有待提升。在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建设和构建人力资源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时,必须站在整体宏观的角度,在有效掌握和理解本校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一定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化、高质量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修课程内容安排方面的设计上,以大量的实践课程调查为基本参照依据,努力构建全新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只有这样,我国职业院校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上,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时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大量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3、拓宽教学培训途径、改善教学实践 不同于本科院校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实践教学方式,在职业院校中开设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内容的教学课程,应该在有效兼顾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加有效的注重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践培训教学的学习成果。建立和完善与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配套的培训教学设施、有效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让相关授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的注重学生在相关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更加注重实践培训教学的教学理念,将对于职业院校所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综合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提供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需求内容和对相关应聘人才的要求水平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各大职业院校,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纷纷选择在本校内开设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课程。但由于我国各大职业院校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开设上,办学经验较为薄弱,办学模式大多时候选择直接参照本科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不能更好的发挥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只有对相关教学活动做出有效的实践教学研究,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2]。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今时期的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各大职业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仍旧并将长期处于不断探索和寻求有效教学途径的初期阶段。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工作环节。只有职业院校有效的掌握好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正确的实践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作者:吴欣欣 单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何种办法可以改变教学现状等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对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 实践 ;教学 一、引言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实践教学则成为了人力资源专业授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课堂讲述的知识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差,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是每一个高校所面临的难题。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设置了人力资源专这门专业,招收大量的学生,在经历了22年的发展历程,人力资源专业逐渐被高校所重视,但是还有很多的缺陷,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理念被有被广泛的运用到课程学习中。高校在选择讲师的时候,只重视他们的学历和学术水平,却忽视了根本的考察因素,那就是应聘者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有的老师可能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之后,就直接来大学应聘,毫无实习经验,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会显得功底不足。在对老师的业绩进行评价时,主要也是对学术水平、授课水平进行衡量,而不去考虑实践教学的因素,因为产生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评价体系。 2.课程开设缺乏重点。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大部分的内容,体系相当的全面。但是这些课程全部是按照管理的流程和学科体系所设置的,没有根据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去设置课程,简单的说,就是没有从企业的需求去开课,课程全面但是缺乏重点,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际操作很少。尤其是关于教材的内容,在高校内也产生了争议,大多数的老师对教材的内容不太满意,理论性知识过多,而企业的真实案例讲解部分却很少,导致教学缺乏特色,脱离实际,原创性比较差。 3.实践教学方法欠佳。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的老师青睐案例教学法,分析企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而得出相关的管理经验,这种实践教学方法被老师广泛的应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项目的研究、实习等方式运用的却很少。案例分析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不够全面,教材中的案例大多都是从图书、论文里面筛选出来的,案例更新的速度比较慢,有的时候一个案例有可能重复出现在几本教材中,案例比较陈旧,根据市场调研、项目研究出来的案例却很少出现在教材中,缺乏原创性,有的老师在讲解案例时,缺乏真实的体验,理论性知识多,对案例的分析不到位。所以说,老师在授课时,应该尝试更多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更多的方法运用起来,才可以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4.基础设施的配置有待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主要包括:ERP沙盘模拟实验室,校外的实习基地等等。但是目前很多的高校实验室的配置相对的落后,只有电脑、少量的模拟软件等等。有些校领导缺乏对人力资源实验室的重视,把经历都投入到了计算机等相关的专业,觉得人力资源专业不需要太多的实验室,有一个就够了,建设的必要性不大。从而导致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实验室的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不大。 三、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 1.积极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不断的完善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要不断的与企业进行合作,把企业看做成培养实践性教师的工厂。比如每隔1年,就可以派一些教师利用暑假的时间去企业学习,工作。比如河南工业大学每年都会派十多名老师去企业实习,去锻炼,实习回来后的老师在教学方面明显提升了许多。除了企业实习这个方法,还有项目研究的方法,老师可以与企业之间开展横向课题,带领学生去做项目,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积累到更多的经验。教师还可以去多参加一些由企业管理者、实战专家领导的培训班,多去听取一些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其次校方要挖掘一些校外的师资力量,比如聘用企业具有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经验的管理者来校内当教师,或者以兼职的形式出任教师,又或者邀请实践专家、企业管理者来校内开展专家讲座,从而丰富和强化人力资源专业的师资队伍。 2.尝试并推广新的教学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不能仅仅依赖案例教学法,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将几种实践教学的方法结合,利用各种方法的长处,丰富教学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已经惯用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就必须要做到及时的更新,加强案例的原创性和实效性,老师学会将课题研究的最新结果和市场调研的真实数据运用到案例的讲解中,避免使用重复的案例和年代比较久的案例。另外还可以增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验室实践教学等等,合理的利用资源,将实践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首先要做好软件测评的工作,丰富软件的内容。因为在员工职业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薪酬管理、员工绩效管理等方面都会运用到软件模块的设计。所以实验室要做好软件模块的建设工作,学生要学会利用测评工具对员工的绩效、素质等方面进行测评,学会分析测评的结果。其次还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在管理方面主要出现的问题就是指导老师安排,是由专业的实验室老师安排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还是由授课老师就所教的模块带领班级学生来学习,这是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此项工作应该由任课老师来做,老师应该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可以培养老师的技能,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迅速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一支师资力量强队的队伍,尝试并推广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专业和特长,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肖雨晨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管理与经济系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教育教学手段不合理;师资力量建设不足;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在综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如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以及完善课程内容设置等,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师资力量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人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提升,对相关方面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相关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也成为当前各大高校所热衷的学科建设方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舶来品在国内起步时间较晚,但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其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专业设置数量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几乎涵盖了各大普通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专业规模史无前例;在学术研究上,由以往参照国外研究为主转为国内自主研究为主的学术氛围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和种类不断扩充,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的手段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进步,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不足,现就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做如下论述。 一、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手段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项就业指向性极强的专业,其对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的要较高,而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其他专业并无太大差异,仍旧沿用着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客体,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降低。过多的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往往表现出高分低能的状况,直接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社会效果。同时,传统的考试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填鸭式”教学的主导地位。因为期末考试内容的设置大多来源于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生顺利通过考试的法宝,由此进一步弱化了实践操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教学手段的不合理,已经成为限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师资力量建设不足。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难以胜任教学任务,有些年轻教师刚刚毕业便加入教师队伍,人生阅历不够,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经验,进而难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专业水平较低,一些老教师学历多为本科,其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即便是有些高学历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也往往会选择去教授MBA等高层次的学科,由此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置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一旦踏入工作岗位,便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热情和信心,在忙于教学任务的同时疏忽了自身学历水平和知识储备的进一步提升。由此,造成教师队伍发展滞后,难以准确的把握专业领域内的学科发展动向,这给自己的教育教学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并非是为了培养传统的人事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型管理人才,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其所培养的人才应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专业设置趋同于“职能模式”和“事业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强调对专业技能和职能管理的基本方法的传授,由此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多为职能管理人才和事务性管理人才。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设置缺乏人文关怀,思维观念陈旧落后。一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仍秉承着将人力作为一种工具而非主体的思维观念,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事务性课程设置远远的高于观念性课程的设置,而这种过多的注重对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培养,进一步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人文色彩。上述问题的出现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应审时度势,放眼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理性科学的探寻人力资源专业学科发展的运作机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现就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在进行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适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减少纯粹理论知识讲授的比重,适当地增加模拟练习的内容和比重,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模拟训练、人力资源论坛以及模拟招聘会等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将课堂延伸至学生的业余时间,鼓励学生在假期或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积极参加社会实习,通过自身的切身感悟来掌握人力资源的技能和方法。学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指定一些知名企业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定点实习单位,推进实习与授课之间的衔接程度,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可将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纳入到专业课程考核成绩当中,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各高校应着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师资结构,打造一支高层次的专业领军人物,引进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任职或兼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研水平;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选配一些年轻的骨干教师走进企业,增加其实务操作的经验。邀请社会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宣讲会、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以扩充老师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选拔一些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习,提升其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定期举办相关的培训班,紧跟学术前沿问题,及时更新老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完善课程内容设置。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摆脱以往“事业模式”和“职能模式”的束缚,着力打造“整合模式”的课程设置。着眼于综合性人才的教育培养,制定人才整体性能力培养方案。以培养高层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为立足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经营环节分析能力,核心问题的识别能力、宏观战略目标的制定能力以及对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等高层次的管理能力;加强学科的人文气息,注意与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科类学科之间的衔接。增加观念课程的比重,减少事务性课程的比重,以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淡化专业意识,增强适应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才市场的竞争程度日益激烈。面对这一新形势,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重新整合的时代要求。为此,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强化基础,淡化专业,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王豪杰 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主要学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征,将职业技能培养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所以高职院校应尤为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获得实践技能,从而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状况。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调研,大多是对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删改。教学安排上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针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与学校自身定位相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从而导致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2.2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培养高素质高职能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企业管理的实践经历。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高校研究生毕业,从学校毕业就走进学校进行知识的传授,缺乏在企业工作和锻炼的实践经验,课堂上只能进行枯燥的理论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指导学生开展岗位技能训练,造成教学与实践脱节,在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培养的学生知识的掌握局限于书本,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无法在毕业之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2.3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缺乏 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很多学校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以及对于文科专业不够忽视,无法配备专业实验实训条件,致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不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未来工作所必须使用的专业软件,以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进入实际工作状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够让学生深入经营管理实际,切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然而很多学校和校外实习基地由于缺乏共同的利益点或者合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不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3改革思路 3.1构建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上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构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出发,构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课内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的具体项目,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课时,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达到基本技能提高的目的。二是课外实习,主要指的是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对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期、提升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由此更好地实现与工作岗位的衔接,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 3.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专业实践教学来说是前提条件,也是重要保证,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必然影响高校实践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多渠道培养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应关注专业发展动态,加强专业实务训练,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提高综合实践的能力。通过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顶岗锻炼来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任职要求,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确保自己所教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同时专业教师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地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研究,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企业专家作为课内实验、校外实习的指导教师,提升实践教学的整体师资实力。 3.3加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及时进行专业软件和设备采购,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实践教学措施顺利实施。加强校企之间、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利益共同体建设,形成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拓展学生实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作者:张浩 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专业讲求实践和应用的特色。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任务驱动教学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当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任务驱动教学则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构建过程而非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建立。让•皮亚杰(JeanPiaget)和维果斯基(LevSemenovichVygotsky)提出的智力发展理论是现代建构主义的核心。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取自教师的教,而是学生在真实的情景或教师创设的问题中,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相互协作。在具体的任务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活动,因而,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提升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人力资源专业的特点 人力资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基本知识,侧重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劳务关系等六大板块的实践,理论结合实际,旨在培养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人力资源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要有专业的操作技巧,还要有思维分析能力,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进行战略分析,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还要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人力资源很多工作的完成都是借助交往实现的,交往对象很多,比如领导、下属、客户、应聘者等。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的设计 任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任务的设计要尽量与现实情况相同或相似,某些企业真实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新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层次性,以应对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任务设计不能过于枯燥,要遵循创新性的原则。 (二)任务的开展 在创设具体情境时,以人物为中心,给学生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文中“为苏泊尔招聘人力资源总监”为例,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制定具体任务,如第一组负责招聘渠道的种类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招聘方法,第二组负责招聘程序、招聘方案主要内容的解答,第三组则负责招聘广告的编写方法和技巧问题等。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主动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以此来构建知识。 (三)任务的执行 教师只需为学生提供相关线索,如苏泊尔人力资源总监的日常工作视频等,让学生查找资料获取有用信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取长补短,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互补,可以加深对整个任务解决的印象。教师虽不直接参与学生任务的执行,但可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任务顺利、高效地执行。 (四)任务的评价 任务评价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可把学生搜集招聘渠道的种类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招聘方法、程序、方案、广告的编写方法和技巧等,以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取得的成效纳入考核范围,以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人力资源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独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机会增多。但仍有一些问题:任务的设计上,要把握人力资源专业的特点,注重其应用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注意任务层次的划分,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注意教学进度的把握;注重评价阶段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 五、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应提高,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虽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中仍有若干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但任务驱动法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专业教学的效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师圣媛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与改革的目标 (一)宏观就业形势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毕业生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2014年毕业生人数达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5年毕业生人数为749万,加上2014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5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难好转。其二,市场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劳动者有创造力、有一技之长。国家也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让大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企业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都非常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核心竞争力总是以核心员工为依托的,因此,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过去,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大多凭经验、靠感觉,但在目前以人为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对人才的吸引、甄别、培训、考评、激励、职业生涯规划等,需要更加缜密、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来进行操作。因此,企业对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求日益增多,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目前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能够在企业找到合适的、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并不多,整体上的就业质量比较低。造成这种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具有共性的问题是: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系统性、理论性、完备性,忽视了对技能与胜任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在专业教学方法上,大多以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为主,表现为教师向学生单方面进行知识灌输,缺乏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缺乏学生的模拟训练和情境体验;三是在师资培育方面,以科班出身的理论型教师为主,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操作型教师。以上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表面上看,似乎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但那些知识只是存在于特定的“理想”状态,当毕业生真正接触工作现实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出现手足无措、不能马上胜任HR工作岗位的现象。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更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践环节设置等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的改革措施,力图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和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处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几个模块的理论内容,同时要熟练掌握各模块对应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胜任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1.增设人力资源市场参观实践课程。人才市场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最佳的实习实践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专业实践与应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至少应有两次深入参观考察人力资源市场的经历,并把它列入假期实践的范畴,给予相应的学分。参观考察人力资源市场,试图达到目的有两个。第一,让学生了解目前就业形势,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大一大二学生一部分还比较迷茫,不知道本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应该休息一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参观人才市场可以让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到就业压力,重新调整坐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第二,现场观摩招聘面试流程。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是人员招聘,招到适合岗位的人才是企业用人的第一步。通过参观人才交流市场,学生可以学习企业方如何设计招聘问题,面试应注意的技巧等,这种观摩比传统教学更直观、冲击力更强。第三,了解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岗位要求。促进学生思考企业对招聘岗位的要求是什么,要胜任这个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分别是什么。只有抓住企业的需求,专业课程学习才更有针对性。这种观摩实习往往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2.增设人力资源管理专题实务模拟课。专题实务模拟课程是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等模块,由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置一些管理任务、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模拟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某些角色去完成任务,在身临其境中体验所学的知识,增加经验,提高相关技能。比如,“招聘模拟”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组织、参与、评价招聘面试过程,使学生掌握招聘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应聘的基本技巧。具体过程是:将学生分成特定的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一组是求职者,保证每个企业有几名应聘者,准备回答用人单位提出的面试问题。第二组是招聘方,负责招聘广告、职位的设计、考核表格的制作和面试问题的设计。第三组是点评嘉宾。由同学与任课教师一起按照成绩评定标准,为每个小组同学的表现进行打分并对每一个环节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最后给出考核成绩。再比如,培训模拟环节。通过模拟培训方案,让同学们了解整个培训活动流程,把握关键点,掌握演讲培训的技巧。具体过程是:每组选定一家企业作为模拟对象,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其中一门培训课程的展示,主题自选。然后,请同学和指导老师现场点评每组同学设计的培训方案以及同学模拟培训课程的表现,互动交流,给同学们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二)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 1.善用课题展示、团队讨论式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那么同学们将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角色,会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很容易引起学生厌学、逃课的心理。因此,任课老师可以结合课程模块的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课题,如“请调查并评论某企业员工福利制度体系”、“评议某劳动关系纠纷引起的争议”、“评析某企业的组织结构”等,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汇报。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尝试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另外,讨论式教学法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讨论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组同学通过分工合作,讨论和交流,形成最后的汇报材料,用PPT或视频的形式按组进行展示。通过和同学们的互动,加深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最新态势,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分享汇报和竞争合作,也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完全发挥出来。 2.挖掘本土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案例教学是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非常广泛的重要教学方法,它本身是一种贴近现实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形成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以往的实践教学证明,哈佛大学商学院或世界五百强的经典案例,虽然代表性强,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紧密,与同学们产生的共鸣并不多,容易让学生丧失兴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仅经济建设成就显著,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涌现出许多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近在咫尺,贴近生活,值得我们去挖掘与探讨。教师可以把学校、生活以及企业的案例引入课堂,增加案例教学的真实性与体验性。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促使同学们积极思考。通过大家的讨论和总结,把案例中的道理揭示出来。 3.善用情境模拟方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某些特殊“情境”,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操作性、趣味性强,注重实效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也适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教学主要通过模拟的方法设计出学习、生活、工作等活动中可能面对的场景,并组织学生参与到模拟的情境之中去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情境模拟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当管理者,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面对的模拟情境,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素质测评模块,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场景:如果你是一名实习生,周末在博物馆加班时突遇大火,该如何处理?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回答,考查其相关的能力和素质。 (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改革 1.成立HR讲师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出路和价值取向。高校应坚持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依托企业人事经理协会成立HR讲师团,可以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双赢”局面。第一,除了定期邀请人事经理来校做专题讲座,还可以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根据合作深度和教育实效,按一定比例减免企业的税收,或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增强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第二,积极建立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多种合作。让企业的人事经理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环节开发体系,共同编写教材、设计课程,辅导学生毕业论文。第三,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让企业与学校的人才流动起来,鼓励专业老师兼职、挂职、交流、培训,加速知识结构、技能的更新。第四,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基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文科课程,理论偏多,要想让理论指导实践,就需要创造各种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同学们去体验和感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运作流程。 2.成立校友分享会,整合校外资源。杰出校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中不乏有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已经成为骨干和精英,通过校友分享会,一方面可以让优秀的校友分享自己的职场心得,分析专业发展的最新态势;另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在校学生的距离,有亲切感和说服力,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同时,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发展情况,也影响着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分享会结束后,同学们还可以围绕专业问题、就业、面试技巧等问题向校友展开提问。通过优秀校友的经历,能够让大学生明白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发挥校友分享会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积极做好校友会会员发展工作,在现有通讯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校友资料的搜集、整理,完善校友数据库,不断壮大校友会队伍,为今后开展校友工作打下基础,进一步增强校友会的发展后劲。第二,校友会不是法定的组织,要为大学生、校友提供有价值的活动,才能让该项活动持续进行,这就需要设定主题、长远规划。为此,可以通过开展平等交流、互帮互助以及各类趣味性活动,进一步加深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校友们排忧解难,共同分担彼此的艰辛与困苦,不断增强校友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3.以“双师型”为目标,提高校内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师资力量是实践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目前,一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数是硕博毕业直接任教,缺乏专业工作经历,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匮乏,与企业的接触较少。还有一部分任课教师是从公共管理或心理学等专业转过来,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荐教师到企业挂职,推动教师积极转换角色,增强实践经验,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学校还可积极探讨校企共建“双师型”队伍制度,吸引更多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师资队伍,成为兼职教师。学校应在促进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和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方面出台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所有在岗教师都有必要定期在企业对口岗位学习实践一次,每人实践时间不得少于2个月,而且要把此作为硬性规定,严格执行。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业绩纳入职称评审、聘用和绩效考核中,激励教师与企业互动,同时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引进企业兼职教师,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四)基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氛围改革 1.开展拓展性意义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意义学习,拓展性意义探究包括兴趣、思想和技能拓展。教师在课堂的作用就在于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思考内容的科学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和现实相结合,使学生拥有真正的技能并合理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全新问题或困难。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科学生相比缺乏一技之长,仅靠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对学生的全面塑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决定了企业对文科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理论知识显然很难支撑同学们能力的提升,只有掌握了学习能力,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实习兼职,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这个领域的最新动向,提高自主学习的技能。 2.运用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迁移有两类:一类为特殊迁移,主要是动作技能的迁移;另一类为非特殊迁移,即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迁移的效果是指提高相关类属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将原有的信息片段建立起有机的内在联系,并把它融化在经验中,使个人经验产生积淀,就完成了迁移。大学生属于高认知表征的学习者,教师在课堂中应合理引导,让同学们掌握学习迁移理论,把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员工激励等各个模块的内容串联起来,让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去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性。因此,教师要帮助同学们把已经掌握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五)建立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1.发挥企业作用,拓展校企合作层次。目前,许多高校都有与企业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意向,但往往停留在签订协议的初级阶段,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各院校建立实习基地以后,真正能起作用的也为数不多。如果双方能深入合作,是可以实现双赢的。高校能借助企业资源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减轻招聘压力,获取所需的人才。所以,高校与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拓展合作的深度:一是学校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二是企业为高校提供大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基地;三是企业和高校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层次合作,实现利益共享。另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企业缺乏积极性,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下,高校和企业享有共同责任,我们需要发挥企业的优势和作用。 2.促进校企合作长期、有效发展。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均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校而言,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对企业而言,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解决用工需求。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普遍处在较松散的状态,没有计划性,也很难有实质性的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实现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合作机制是否具有长效性。高校应主动深入行业协会、企业宣传学校、了解企业,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为企业提供专业性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人才。企业也应与高校联系,了解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困难,认真思考校企合作双赢问题,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出一份力。政府更应牵线搭桥,鼓励企业积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为地方高校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学校、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长期合作。 作者:陈瑜 陈俊梁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英语词汇课多媒体教学研究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的已经被现代多媒体技术取代,使得现在教学更加生动,令学生对知识理解更为深刻,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对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好坏起着基础的作用,一个人在小学学习的知识,会令他受益终生,有时候终身不忘。我国现在在世界大舞台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好英语显得尤为重要,学好英语能使一个人对外交流能力加强,在小学打好基础就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应用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研究 在我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小学教育发展现已成为重中之重了。我国现已经在小学开设英语教学,这可以使我国拥有越来也多可以对外交流的潜在人才。在近些年不少学校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中,加大了同学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但是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教学,分析我国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概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互融合,最简单的就是使用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仪器进行教学。相比于传统教育,更便于教师使用以及调节课堂进度,便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以及记忆知识。现在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已经深入到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还已经被许多课外活动,公司培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所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正常、广泛地使用是现在各种课堂教学地主要方式,加快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地健康稳定地发展确保了我国的各类人才地培养,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力量,促进我国的国民素质以及经济发展。现在人才资源好坏与否已经成为现如今各国实力比拼的一大看点,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现在多媒体教育是一种大热的趋势,全国各地都已经普及使用了。不过因为我国现有的技术受限,现在我国的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还有着很多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的解决现有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的多媒体教育体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大力的支持,促进我国优质人才地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2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2.1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许多小学将多媒体教育应用于小学英语词汇课的教学是符合现我国如今的国情的。我国现在加入WTO已经许多年了,并且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人民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越来越不可小觑。与世界接触越多,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现如今世界最多国家应用的官方语言的英语作为一种沟通的桥梁,使世界更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现如今的中国国情,我们也可以多多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我国与外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是十分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国家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以及经济利益。而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往往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在此时学习英语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词汇量又往往是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丰富的词汇量可以令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更加简单,可以说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可以更为生动,更为形象,更为快速的令学生学习到英语单词的意义,加大词汇量的储备。老师也可以更为便利地讲解单词,更为便利地调节课堂进度。虽然现在许多多媒体的新兴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的教育上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如今的发展水平主要就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堂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加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加大学生的记忆点。这不仅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节约了备课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速率,并且将纸质的教学内容录入电脑,可以节省购买纸质用品和制作模具的资金,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并且教学内容更方便储存,更能长时间的存储,不利丢失,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综上,我们必须注重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英语词汇课上的应用,其实也不应该仅仅是在英语词汇课上,也可以是各种课程;也不应该仅仅是小学课堂上,也可以在各个学校或教育机构里。换句话说就是我国应该在各种教学中都大力推进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与发展,因为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更好的理解知识,对所学知识更好的进行利用,学为己用,学有所成。 2.2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 我们已经清楚了在小学词汇课上应用多媒体技术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并且现如今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还是有很多的问题的。第一点,就是我国的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了解并不够多,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熟练程度不够。虽然现在我国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能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能把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授课技能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并不多,使得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时并不能快速有效的使用起来,不能发挥自己真正的教学水平,浪费了自己的教育才华。所以我国可以培养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使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第二点,就是多媒体教学大多依靠各种仪器,只要是仪器就会有发生故障的时候,需要进行维修,若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维修就会浪费上课时间内,得不偿失。所以我国在日常就应该对多媒体仪器进行检查,以备不时之需,令课堂内容更完整,更有连贯性。 3结论 多媒体在英语词汇课上的使用使英语词汇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多媒体教学使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我们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的利用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作者:徐玉红 单位:黑龙江省北安市和平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人教版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摘要: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贯彻以“健康第一的目标”,文章首先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建立,其次分析了当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的地方,最后从习惯培养高于技术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及教材内容生活儿童化三个方面阐释了人教版小学体育的侧重点。 关键词: 小学体育;人教版;教学目标 新课改后的小学体育课堂,一改从前不科学的“自由运动”方式,将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作为核心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健康习惯,让学生将科学运动作为一生的习惯,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魄和强健的身体。此外,在人教版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还要求教师改变之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新课改后特有的“导学互动”模式教学,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孩子的天性,培养创新思维。 一、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建立 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三个标准,第一,培养运动习惯。孩子运动的习惯是需要在体育课上打好基础的。比如体育知识的启蒙,科学锻炼的启蒙,像短跑,俯卧撑,蛙跳等等简单科学的锻炼方式只有在体育课上才能获得。此外,一些体育知识的传授,比如运动不宜过猛;如果拉伤肌肉,骨折要怎么处理;流血,痉挛,要怎么缓和等等。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小学生掌握一些体育知识和运动知识。第二,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育的美好和运动的乐趣,让坚持锻炼身体成为孩子一生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一步步达成目标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和运动的兴趣。第三,情商的提升。体育课绝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还有个人意志和群体意识。学生在锻炼身体中所获取的坚韧意志即使是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是最珍贵的一笔宝藏。此外,体育课作为户外课,是一个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良好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团体游戏中体会和他人游戏的快乐,培养团队意识。 二、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注意的内容 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注意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学生的参与度。小学体育的教学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能够根据个人喜好主动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将孩子引入集体。第二,运动技能。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远远没有初中高中要求那么高,更多的是体现在舞蹈,体操,和短跑方面。所以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来说,激发孩子潜力,培养孩子兴趣,引导孩子的团体意识参与度才是教师的主要关注点。 三、人教版小学体育的侧重点 对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分析了以后,我们要对人教版小学体育的侧重点要格外注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习惯培养高于技术培养。在新课改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要求大大降低,但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求却大大提高。如每天的短跑锻炼,每天的跳绳训练等等。体育教学不再是一味的技能教学,要求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以及课堂兴趣激发,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注重实践教学。在新课改之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授的课程都以理论为主,动手为辅;而在新版的人教版教材中,则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认知敏感等特征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运动为主,理论为辅,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提倡“习惯培养第一”,弱化以运动技能为目的的体育教学。第三,教材内容生活儿童化。在小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生活化的内容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新课改后的教材尽量以童趣,童心,理解为主。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将体育教学的内容儿童化,将死板的技能教学改为游戏教学,在激发孩子运动兴趣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成就感。 四、结语 新课改后的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在融入之前教材优越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有的教材水准。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想成熟期也渐渐提早,教材的改变正是适应着时代的潮流,将原有的技能化教学改变为素质教学,使得小学体育教育模式更适合小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和生理要求。而课堂主体的改变也正是“新课改”中导学互动的具体运用,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运动的好习惯。 作者:陈林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恒大城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数学学习特点教学研究 【摘要】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基础。鉴于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成为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师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加以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以期用于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教学;对策 相对于其他学习阶段,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的设定好教学目标,掌握与控制好教学进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一)学科特点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有着抽象性的特点。这对于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活动而言,也更是如此。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点以及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呈现出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基本知识储备量较少,思维能力较差,尚未培养成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根据此学科抽象性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做好具体的教学工作。 (二)学生特点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年龄较小,对于基本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有限,在理解上也很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针对于学生的这一客观特点,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具体来说,应当合理的设置好教学目标,科学的统筹好教学内容,并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形象化的为学生讲解具体的数学知识,以期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很好的把握数学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三)教学特点 在教学方面,小学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上都有着一定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要对各种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找到数量空间变化的规律,做好数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还要及时的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办法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小学阶段的教学与其他阶段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再次,在教学过程方面,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要求有着较强的连贯性和递进性。由于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较为分散,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应当系统的规划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的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对策 针对小学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的特点,以及其在内容上呈现出较为难懂的特点,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合理、形象的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以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根据学科抽象性的特点,着重注意将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当做好知识点的汇集工作,以便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有利于采用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 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来说,也更是如此。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认知程度不高的特点,作为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结合具体的、实际的教学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做好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根据每一个同学理解知识的程度,做好分类教学工作,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从易到难,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 针对于学生主体年龄较小的特点,相关教师在教学的形式上还要多加变化,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具体的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安排,一方面能够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还应当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顺数学的基础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学科有着自身特有的学习特点。因此,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科、学生、教学特点的前提下,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扎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邓丽耘 单位:昆明市西山区昆湖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体育课辅助教材教学研究 摘要: 辅助教材是小学体育课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所设置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应与主教材一样,要有教学目标、技能展现、严密组织、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本文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辅助教材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体育;辅助教材;策略 因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般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除了学习主要内容外,会安排另一种学习内容,这种学习内容我们称之为辅助教材。既然称为辅助教材,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主教材的辅助、补充和延续,其类似于“课课练”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但又广于“课课练”,可以是技能学习的延续。不管是哪一种,都应目标明确、组织严密、形式活泼,上好辅助教材是实现高效体育课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小学体育课辅助教材的教学进行探讨。 1定位目标,丰富手段 辅助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应与主教材一样有学习目标,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某项身体素质。我们在各类公开课中常可看到执教者的教案中写着“通过某练习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在设计中也采用了丰富多样的练习手段,如一节武术课的辅助教材中,教师安排了立卧撑、推小车、跳短绳、蹲跳起等练习内容,这些项目涉及了上下肢和腰腹等部位的力量。通过分组循环的形式轮流练习,乍一看形式多样、组织连贯、场面热闹,可较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在总共10min的时间里,教师需要分别示范讲解4种练习的方法和要求,然后每一组之间轮换时需要用到一定的时间调动队伍,期间还需要踏步调整呼吸,以实际练习时间6min计算,每项平均用时1min多一点,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能较好地发展某一项身体素质呢?虽然发展身体素质要遵循全面性原则,但也要考虑各项素质的练习是否扎实有效。任何一项素质提升都是在一定时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刺激下才能产生效果,而上述案例中的每项练习却犹如蜻蜓点水一般,各项练习所产生的刺激无法对相应素质的提高起较好效果。笔者认为,因时间有限,以重点发展某一项身体素质为宜,组织形式和练习方法可多样化。例如,以发展腿部力量为目标,教师可安排多种形式的腿部练习,如各种形式的连续向前、向左右的单、双脚跳,可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分组轮换练习、游戏等不同形式。如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又有足够时间和强度的刺激的练习,将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2延伸技能,深入拓展 辅助教材的选择应结合主教材展开,根据主教材的技术合理安排,既能巩固和提高主教材所学技术的关键动作,又能发展相应的专项身体素质,使技能和体能双丰收。但是所选内容应考虑教材特点和主教材的练习密度与强度,如主教材为跑、跳类项目,且有较高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时,安排专项辅助教材则可能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其他如体操、球类、投掷等项目,即使练习密度高,其练习强度和运动量也不会很高,所以安排专项辅助教材比较适宜。例如,排球垫球教学中脚步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考虑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不高,运用能力较差等实际情况,可在辅助教材中安排脚步移动练习,进行进一步学习,既可以是“弓步、并步与滑步、交叉步”等单纯的步法练习,也可以在步法中结合手臂的垫球动作,使体能练习和专项技术练习相结合,延伸了主教材的技术学习,又发展了身体素质,可谓一举两得。但是应考虑学生掌握技术的实际情况,如果技术掌握不熟练,则不能进行速度过快的组合练习,如蹲踞式跳远课中安排接力跑与单跳双落动作相结合的比赛,因为接力跑时学生追求的是比赛的速度,所以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跑的更快上,对单跳双落的跳远动作敷衍了事,不但不能对主教材所学技能起帮助作用,还非常容易造成动作不规范、不到位等负面影响。因此,此类练习应具有比快为主的竞技化、切实发展体能的实用化和便于上手的简易化,使学生能以规范的技术进行练习,真正得到有效的锻炼,避免流于形式。 3讲究密度,追求实效 辅助教材并非是简单地玩一玩、练一练,应追求对体能、技能、兴趣等方面实际产生效果,所以如何设计、组织,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增加练习数量,使其产生最佳效果,是体育教师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简化练习方式,降低练习难度,这样不但利于教师讲解示范,还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方法和要求,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应合理布置场地,避免从主教材的学习场地到辅助教材学习场地进行较长距离的队伍调动和繁琐的场地布置,从而减少无效时间。再次,需合理分组,增加练习组数,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如接力跑,分4组和分8组练习密度相差1倍,所以在场地器材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增加练习组数,以提高练习密度。最后,尽可能一物多用,使课堂更加简洁、紧凑,避免过多的器材摆放和拿取造成时间浪费。 4重视趣味,延续学习 辅助教材的游戏化和趣味化是广大体育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此法避免了单调枯燥的训练化模式,使学生在大汗淋漓的同时,还能自觉地参与到运动中来。它不但是上课的需要,也是延伸学生学习兴趣,将练习方法积极运用到课外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下,辅助教材的设计,一方面是要“低起点”,这可让学生觉得实现目标并不遥远,容易和教师达成共识,建立在自觉性、主动性的基础上的体育课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另一方面是要“小步子”,这是从为学生创造容易成功的角度出发,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减少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经常碰到的失误、失败和落后,使他们对体育课更感兴趣。调整、改变练习的难度和条件,逐步提高,达到循序渐进。例如,学习山羊分腿腾跃前先进行原地跳背、助跑跳背等练习,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山羊分腿腾跃打下基础;然后逐步过渡到跳低山羊,使学生不惧怕腾跃障碍,从而消除恐惧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在适应和熟练过低山羊后,逐步提高山羊高度和踏板距离,可更好地学习山羊分腿腾跃技术。 5渗透德育,延伸价值 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良好途径,如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勇敢果断、坚忍不拔等精神品质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或体育游戏进行培养。辅助教材作为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材本身所能体现的品德价值外,教师在课中的适时引导和利用突发事件进行的教育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效。例如,“开火车”游戏,该游戏自身所体现的是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游戏使学生知道团队与协作的重要性,并形成合作意识,而缺少教师引导,学生则很难体会其深层含义。例如,有个别学生随意性强,对自己组是否能快速成功地完成比赛无关紧要,对自己组最终的名次也不屑一顾,这不但对此类学生没有教育意义,还会影响其他原本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学生。如果教师发现该现象后,及时停止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顺利、快速地完成,如果游戏中途跳不动了怎么办,如果发现自己跟不上节奏了怎么办等,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才能成功到达终点;当你感到累了只有坚持住才能成功到达终点;当队友摔倒时帮助他快速站起。只有自己跟上团队的节奏才能成功到达终点时,无形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助人为乐精神和坚毅品质才会形成,使教材的价值也进一步扩展。 6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安全是体育课的头等大事,体育教师会在课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对场地器材、学生着装、学生是否携带危险物品、教材本身的安全性、天气状况等进行排查,并做好准备活动。但主要从主教材的角度进行考虑,对辅助教材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则警惕性不足,而辅助教材是课的重要部分,其运动量、运动强度、练习范围等很多时候都要高于主教材。由于安全隐患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要对辅助教材中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提前预设,了解哪些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时,活动强度和幅度是否会太大、组织是否会太难、站位是否正确等;作为“课课练”形式的体能锻炼时,则要考虑是否需要专项准备活动,练习难度是否适合大部分学生等。不管以何种形式开展,教师在课中的观察和调控都非常重要,对有安全隐患的苗头要及时制止,如学生不遵守纪律、捣乱搞破坏、注意力分散、错误的方法等。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与面色变化,如出现表情呆滞、嘴唇发白等现象时,要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或者增加休息时间等。所以,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辅助教材,从多方面考虑以规避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海达 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胜利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体育器材教学研究 摘要: 体育器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不仅通过正确的是使用,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拥有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运动上的兴趣。文章通过小学器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使用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仅供相关人士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体育器材;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为了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学习其他科目上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与教育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器材让学生在对器材的使用过程中,锻炼身体机能,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体育器材的使用,不仅可以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给体育课程增加更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集体锻炼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1体育器材在选择上的不够合理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为了加强锻炼上的效果,会相应地使用一些体育器材,教师在对体育器材进行选择时,如果可以科学合理的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进行器材上的选择,就可以让这些体育器材在课堂中发挥最大的器材辅助作用。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体育器材,也可以对学生身体相应的部分进行锻炼。但是很多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选择器材的时候没有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全面的考虑,选择出一些并不适合此年龄阶段学生适合使用的教体育器材。这样的情况,就会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在对体育器材进行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相应的伤害。与此同时,每位学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选择器材的时候很可能没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进行全面的考虑,选择出的体育器材,有可能对某些学生比较合适,但是有些学生可能对于这方面的锻炼,并没有太多的天赋,这也会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在体育器材的使用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1.2器材选择与课堂内容不符 教师在对器材进行选择时,也应该根据课堂的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规划。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内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开展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因为当今时代更注重学生的德、意、智、体全面发展。这说明,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但是,有些体育教师还遵循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直接导致学校购进的新型体育器材无法得到良好的使用。许多教师没有对新型体育器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就将这些器材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不仅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误解体育器材的功能与效用。课程设计与体育器材上的合理搭配,对于课堂效果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教师必须在开展课堂内容过程中,对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全面的掌握,在传授给学生。最后,应选择合适的器材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1.3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器材进行规化 如果想要学生在体育器材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意识,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器材来开展学生身体技能上的锻炼内容。小学教学过程中,体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学科,不仅对学生身体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学生的体育天赋开发,同样具有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许多学校在购买与建设体育器材过程中,往往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这些器材进行选择。甚至有些小学校园中出现很多成人化的体育使用器材,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体育器材出现浪费的情况,也让许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身体机能锻,甚至往往因为学生过早的接触这些成人化的体育器材,而导致身体在锻炼过程中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例如,许多学校为了培养孩子在体育运动上的兴趣,会在校园内设置相应的篮球架。篮球架的设置,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身高特点进行相应的设计,但许多学校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项重点的考虑内容,在购买篮球架时,直接购买符合成人身高的篮球架。成人身高篮球架上的设计,对于小学生身高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而此时小学生接受这样的篮球训练,可能会打消小学生热爱运动的自信心。如果这种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不仅影响了体育器材的效能发挥,也在很大程度上挫败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2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教师应采用的方法 2.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致使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当代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接触自己动手制作的体育用具或是玩具,致使现在的小学生在动手能力上远不如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主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但是,做游戏是孩子爱玩的天性,物质条件的无法满足,致使许多小学生开始选用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课外娱乐生活。动手制作体育用具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自主创造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该积极鼓励当代小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体育用具或玩具,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与此同时,在制作器材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这些小器材的结构,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2.2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学生学习观的形成 自制体育器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创新和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制作体育器材时,要注意提示学生注意器材制作的合理性、安全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这势必会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同时学生间的竞争、交流合作更加强烈地激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究该项运动项目的特点,对该运动项目进行更深入地学习。 2.3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儿童是玩的艺术家,生活中接触的任何东西在他们的世界里都可能变成充满童趣的玩具。例如最常见的酒瓶盖、瓦片和石子等都可能变成他们心爱的玩具,玩出各种花样。我们可以把他们这些心爱的玩具引进体育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利用自制的高跷、陀螺、板羽球和保龄球等开展体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3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想要让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天赋以及身体机能,得到良好的挖掘与训练,就必须选择适宜的体育器材,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身体基础构造,对体育器材的选择进行科学的规划。这不仅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也能有效的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挖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天赋与潜能。教师在对器材进行选择时,也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对体育器材在学生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发挥,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生在体育器材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锻炼体育技能以及提高身体素质。只有这样,体育课上的教学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为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作者:宋世亮 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微课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面对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而言,以微课为基础的教育形式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使用,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给我国更多小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课堂体验,同时也丰富了传统形式下小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全面应用的背景下,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研究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化发展,为构建属于现代化背景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做出贡献。 关键词: 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教学形式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也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工作使用的工具,而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占据了各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表现模式,实践表明,通过微课教学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对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进行更加合理的应用,投入到高效、自主课堂学习当中。基于此,本文接下来将主要对微课在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利用微课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平台,发挥微课自身的高效性、畅通性和开放性,吸纳更多的小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吸收知识、平等交流和良好互动的高效课堂,达到全面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根本目的。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微课 微课最早出现在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60秒课程,还有纳皮尔大学T.P.Kee一分钟演讲中。当前热议的微课概念则是在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DavidPen-rose所提出的。微课最早是佛山教育局胡铁生先生带到国内的,他以原有教育资源应用率低的现状为基础,最先提出微课这种围绕微视频的新型教育资源。胡铁生针对微课提出了三种定义,其一为微课将视频作为主载体,记录教师在课程教学时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作为中心而展开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其二为微课是按照新课标与课堂教学具体情况,其主要载体为教学视频,记录教育人员课堂教学时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所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集合体;其三为微课也叫微课程,为微型的视频网课的简称,其主要载体为微型的教学视频,结合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等所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满足多种学习模式在线视频型课程资源。凭借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种说法至第二种说法的变化包括:增加按照新课标与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拓展微课内容,除视频外,还包含各种教学资源有机集合体(比如习题、作业等),仍旧为资源包形式。而第二种说法至第三种说法的变化包括:删除第二种说法当中添加通识性词语按照新课标与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注重将微型的教学视频当作载体;声明知识点与教学环节的实际内涵,以及微课资源存在情境性,还有其可以支持众多学习方式特点。综合胡铁生先生的观点,可以发现其认为微课是中心为微型视频资源包,当中资源可以一起形成特定教学情境,实现特定知识化教学,同时满足不同教学模式。而我国其他学者也从自身视野对微课做出了解读。比如张一春老师指出微课指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收获最理想效果,凭借教学精心进行信息化设计,通过流媒体方式展示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开展的完整、简短教与学活动。通过以上两位学者观点的总结,我们发现张一春与胡老师定义比起来,其把学习方式更具体细化成自主学习方式,并注重课程与视频要通过精心设计完成。还有,国内部分微课大赛对于微课内涵也予以了说明。比如首届中小学的微课大赛对微课下达如下定义:微课全称可叫作微型视频课,将教学视频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围绕知识点、重难点、习题与实践操作等教学过程与有关资源的集合整体。经过分析有关微课各类定义,可以发现众多专家针对微课所下定义存在下述共同点:一是以视频形式作为主要载体;二是时间约为五到十分钟的短视频,有些甚至在一分钟左右;三是一堂微课讲述一个知识点就可以。通过总结上述观点,本文把微课定义成:微课为带有短小精悍特点,其主要载体为教学视频,围绕知识点(重难点、考点、疑点等)、各类题目(考题、例题与练习题等)、实践操作等开展教学过程与相关资源集合体。 2.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角度讲,小学生还停留在认知发展时期具体运算的阶段,此阶段小学生对于自身行为管理能力偏差,在学习的时候专注时间并不长,也就几分钟而已,但三年后学生对于知识记忆会存在一定策略性,而且可以对学习内容依据自身记忆策略加以理解与记忆。由儿童心理学层面出发,小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学习自身感兴趣内容,而这也正是他们更加愿意学习带有趣味性知识的原因;而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角度来讲,相较语文与数学等科目来说,距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对更远,但是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是十分重要的,而也只有这种教学才可被称之为有意义教学与高效率教学。所以对小学生来讲,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信息技术课程未免显得枯燥乏味,没办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与学习兴趣,也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但需注意的是,作为21世纪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是必须的,也会对学习者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将信息技术课程学好不但是给未来学习打好基础,而且处于信息时代下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向 所谓微课,指的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音频、视频、Flash等多元化形式的工具为载体,通过如实记录教师整体课堂的教学侧重点、优秀教学环节以及课堂教学的精彩时刻等,为学生展现更加人性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从而打造符合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和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高效课堂。 1.远程教学的应用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利用互联网中的远程操控技术,为了更加细致和充分地动态展现信息技术情景再现和信息技术对话语境,因此微课教学模式下会通过远程教学的应用形式,来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之中[1]。 2.实时互动的应用 微课对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日常信息技术沟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微课这种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大以及公共交流便捷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展现出实时互动的应用形式,其能够大大减少信息的流通时间,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信息交流速度和频率,使更多学生在微课的影响下提升了信息技术学习效率,调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和交流水平。 三、将微课带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途径 1.翻转应用模式 在微课的基础上,信息技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模式更加注重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流程的掌握程度。这种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体现在微课平台上的“互动性”更为广泛,也正是微课软件自身的良好自由性,为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打造了基本框架。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其借鉴的工具多为网络终端内部的软件,而微课作为软件行列的其中一种,在小学生群体中具备了很高的普及程度,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微课”。基于此,微课软件作为覆盖性极强的应用软件,为构建属于小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技术支持。在信息技术学习平台中,教师不是作为领导者,而是作为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讨论者和点拨者,融入到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以此利用高度覆盖性和促进性的学习应用模式,来带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2]。 2.引导应用模式 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建立的微课教学模式体现了更具自由性和开放性的应用特点。这样的教学行为区别于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式,脱离了教师作为单一教育者的操作模式,而是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双向互动、实现良好交流并且教师对学生又发挥引导功能的教学应用模式。在微课构建的教师引导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其展现出来的教师引导性教学应用模式,更加提倡教师以“理性教育”结合“感性文化”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语言进行深入性的教学,来达到满足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心理需求,丰富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交流层次,使教师的单一性教学工作转变成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课堂,体现出微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引导性功能。 3.自学应用模式 以微课为基础构建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推动了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将整体教学工作由“教学”转向为学生的“自学”。微课作为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为现代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支持,以此构建出的外向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其全面提升了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语言的掌握技能和信息技术语言的掌握水平。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这种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多角度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语言的掌握熟悉度和成熟度,从而全方位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此同时,微课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让班级内部学生组建成不同观点的小组,每个小组都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变成更具公平、公开和公正理念的小型辩论会,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自学潜力[3]。 四、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1.立足于彰显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延伸性 使用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立足于彰显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延伸性。针对小学校园里的课堂形式而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由于课时有限,会使得很多发散性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有必要详细讲解的内容无法全面地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那么对于微课创造出的教学模式来说,就可以构建属于小学生群体的开放性信息技术学习平台。在微课教学方式的引导下,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立足于属于每名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实际学习水平的信息技术课堂内容,达到因人而异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高效性和全面性,在微课形式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其他相关技术,与微课形式充分结合起来。比如通过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微课作为每个信息技术章节的主要讲解模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视频以及同声传译的方式,使小学生能够对视频中的每个信息技术语句都能够从汉译、语法、语境等多方面进行解读[4]。这种建立在微课基础上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既定范围内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内容得到充分的延展和引申,同时更提高了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充分地彰显出现代互联网应用的现实意义,突出微课自身的应用价值。 2.立足于体现新媒体融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越性 微课自研发使用开始,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利用精湛短小的视频作为传播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途径,这样能够以传递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动态讲解信息技术知识。与此同时,微课作为新媒体形式之一,也能够通过应用视频的方式对教师以往教学工作的精彩课堂以及优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演示,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视频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达到对小学生“点拨”的作用。因此,微课实现了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流程,以此来构建出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互动式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语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语言的多元性,从听、说、读、写各个角度来对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来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微课集合了互动环节、动态讲解环节、课外交流环节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在微课这种展现新媒体形式先进性的引导下,也体现了新媒体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优越性,这样才能够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语言特点,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从更加实践性的角度带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3.立足于突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 微课具备了较为显著的特征,其实现了实时性的双方信息的沟通和传递[5]。那么作为信息沟通对象和进行信息交流的主体———小学生而言,在微课形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功能,同时更要突出现代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地位。微课能够使每个小学生更加自主和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和学习内容,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了小学生对不同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基于此,在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积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性交流,通过利用微课的多元化形式,将带有信息技术信息的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综合的方式插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甚至多方的互动式交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的环境中,为了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相关教育人员便需要从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以此带动整体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事业实现高效化发展。本文以上通过将微课这一应用程度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新兴教学方式科学地结合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中,使二者无缝对接,形成更具创新理念和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通过思考微课对现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的推动作用,以及微课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存在的可行性,站在微课作为信息化技术集合体的视角来进一步思考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目的是促进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地利用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工具,从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以此来真正达到我国素质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聂凯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教学研究 摘要: 我国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越来越强调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而语文是一门依靠积累的学科,要求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夯实基础,功底扎实,有丰富的积累。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小学语文与最新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对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重点模块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更好地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 引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角色,而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要结合语文学习的重点和特点来探讨如何应用这种教学模式。 1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和特点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培养的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学生的情商、价值观等,如果语文理解能力不好,自然也学不了英语等语言,对分析、逻辑推理等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情商,使学生不善表达,不“会”说话。而素质教育指出,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应试上,语文学科也是一样。尤其是小学语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读懂课文、背诵诗词等这些能够应付成绩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能真正赋予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口头及书面的表达能力;给予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激发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2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2.1转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 首先,无论从学校、教师还是校长和家长,都应该把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从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中转变过来。人们不应该仅仅是因为高考分数结构的改变而更重视语文基础教育,而是真正意识到教育部这么做的根本目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对一个人成长与成才的终身影响,意识到真正要培养的是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生活中还经常见到一些家长,孩子甚至才两三岁,就开始拼命地教识字,让背诗,而在培养孩子阅读和复述阅读内容的习惯方面并不是很重视,造成了很多孩子刚上小学,虽然识字量很大,但读课文磕磕绊绊、理解力差,最后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教师也应该重视起这些问题,结合新一代的教育理念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重拾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逻辑和表达能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的思想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2.2教师要给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没有目标做一切事情都是盲目的,就像在海上航行没有灯塔,随波逐流,最终也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第一个角色就是要确定重点、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这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如一篇新的课文,教师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那么教师的教案就应该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开始。先设置一些与这篇课文相关的问题,提示学生预习和学习的重点方向,给学生制定一个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奔着学习目标去自主学习。既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效果,不至于学生“自主盲目学习”,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以至于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3联系生活,设计实践,合作探究学习: 要知道,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或者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实际。我们说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起到了主要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教师不用花更多心思在教学上。反而,在自主学习模式,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设计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是我们在生活中运用最多的一门学科,我们平时看书、读报、说话、写信、甚至于看电视都是语文学科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设计实践探究,让学生们合作学习。比如讲到寓言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排练,做道具,进行表演和展示。这样学生对此则寓言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记忆会更加持久。而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感情,给学生更多互相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情商,在配合与协作的过程,锻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他学生做的不对的地方,自己如何与其进行沟通等能力。 2.4课堂上要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多地给学生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去分享自己的观点,支持学生发散思维,支持学生独到的见解,而自己更多时候作为一个旁听者。首先在讲一篇新的课文的时候,传统的课堂一定是老师先读一遍,有时候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去读,但是遇到篇幅较长的课文,老师读完之后就开始下一个环节了。教师们会普遍认为学生朗读经常出错,会误导其他学生,不熟练,也会耽误时间。但其实,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才是真正的耽误学生。尽量让学生去读课文,可以在预习时就提出要求,告诉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朗读课文的环节,学生在课下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其实阅读的能力并不比老师差多少。另外,有些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没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就自问自答。其实学生之所以不举手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问题设置比较难,或者是怕回答错误不敢举手,或者是学生比较内向,有想法却不愿意说出,看没有人举手,自己也不举手等。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老师引导不利,如果问题是一步一步设置的,并且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问题不会难到没有人回答的地步;如果老师平时很支持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发散思维思考问题,而不是用一个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就不会出现学生不敢回答的情况。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与教师的课堂内容设计、引导方式、是否愿意给学生们交流的机会等直接相关。 结束语: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施行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这个教学模式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要区分清楚的是,“学”是以学生为主,而“教”,教师还是主角,所以教师在这个学习模式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要。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以及合作和探究学习实践的设定。 作者:李艳艳 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互联网+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研究 摘要 当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在教育和技术紧密的结合中,互联网平台和观念对小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也获得了很大成效。通过微视频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配合。教师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的开发和运用进行探讨,旨在研究如何优化微视频教学,促进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微视频;小学英语 在互联网+时代中,师生可以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中,增进交流,探索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如今,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人们所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小学英语微视频的开发和运用 小学英语微视频是以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某一个小学英语知识点为中心,教师进行信息整合,使用教育教学技术,制作成一般不超过20分钟的微视频,更加系统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利用网络中的优秀网站,社交平台,教育技术等先进教学辅助设备,与时代接轨,掌握现代技术。把微视频制作得专业化、人性化、游戏化,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反复播放学习,尽快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更多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小学英语微视频的素材选择 微视频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和学习方式,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互联网+大环境中,有许许多多可供采用的网络资源。有趣的英语动画片或电影片段,搞笑的精彩镜头,有教育意义的国外广告,等等,都可被教师用来剪辑合成,制作成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资料。在网络资源中,搜索和某一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发挥聪明才智,将各种素材优化整合,凝练知识点。这些步骤不仅锻炼教师资源搜集、整理和呈现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好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英语微视频的技术应用 在互联网+不断取得成效的今天,微视频的录制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手机自拍,可以微信微视频,可以微格教室录制,也可以用camtasia、mooc等专业技术制作。后期经过编辑和修改,精益求精,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讲解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博客、微信、微博、QQ群中和学生共享,帮助学生对时间做出更好地规划,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小学英语微视频的自身优势 1.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提炼重点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教材,跟上时代脚步,将小学英语知识和生活自然融合。对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宜的素材。教师的录制之前的工作较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收集网络资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尽量保证微视频的品质。而且微视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需要反复斟酌,多次修改。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不断打磨,一次次锻炼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更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2.改变以往小学生只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状况。课下也对精彩纷呈的教学微视频充满兴趣,适合当今社会随时随地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借助平台学习,完成相关任务,在快乐中学习小学英语。网上听读英语小故事,欣赏电影片段并模仿,这些新型的英语学习方法贴近学生生活,让英语学习时刻充满新鲜感,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想学习,想了解,想掌握英语。这样的学习效果很有效,在放松的状态中自然习得英语知识,消化难点。解决了部分小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等不良学习习惯的问题。 二、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实践 (一)教师要善于思考 在知识膨胀、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中,教师要勤动脑,多思考,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紧密结合,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微视频买的优势,教师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会教书,又要善于思考,应努力成为具有思辨力、擅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二)教师要熟悉学生情况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挖掘相关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完善微视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微视频的中心内容始终面向学生,要适应学生学习能力,适合他们当前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微视频教学。这样,既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又有所收益,让微视频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视频,可以更深理解所学内容,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因此,学生一定要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微视频教学,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也就不知不觉自发地喜欢学习,主动参与一些跟读模仿、录音和背诵课文等互动活动。一些难度不大的原版短篇英文小故事,就特别受学生欢迎,被反复播放,反复欣赏。在这种主动学习中,学生慢慢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制力。 (二)学生要乐于探究 微视频虽然都比较精短,但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学生在学习小学英语教学微视频的过程中,应该找出重点并且拓展,自己探索更多的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可能要覆盖多个相关知识点,学生认真学习领会重要知识点后,会对相关知识点产生更大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在学习中主动探究其他知识点。学生使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记忆更加清楚,理解也更加深刻。 四、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社交平台共享微视频 互联网+环境下,许多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网站和平台流行起来。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素材,编辑融入微视频中,并通过社交平台和学生们分享。同时,学生也可制作学结的微视频,或者是自己想和同学们分享的拓展资源。在四年级下册学习第五单元食物板块时,我们用微视频教学后,布置的任务是让学生合作改编情景剧表演出来,并且录制成微视频,几个小组的学生都高质量完成了相关任务。他们愿意参与合作性的活动,在动手动脑,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还和同学们共同进步了很多,微视频的制作也能像微电影一样精彩。 (二)针对听说读写不同板块进行不同设计 网络中的各式各样资源可以分类归纳整理的。通过罗列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分专项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练习。这样一个个击破难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生的个人录音作业,在线完成英语绘本阅读,听力时间的统计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便利。教师可以迅速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学生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学习情况的统计差别,及时查漏补缺,尽快扬长避短。 总之,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为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变革,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在微视频发展初期,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后,教师和学生还要更加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推动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赵心玮 单位:滨州实验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断改革创新,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层出不穷。主要以学生的主动创新学习为主,师生互动为中心,老师课堂上讲述为辅,这是目前教学活动的其中一种新方法。主要研究并分析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数学小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一、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时间年头已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但是,目前仍存在老师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辛苦,学习效果不理想,小学的数学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因是教学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数学小学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教学时间长与学生学习效益低下、老师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不够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进步和学生的发展老师关注度还有待加强、课堂上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一直采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低下。所以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尤为关键。 二、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小学有效教学策略 1.注重教学时间与效益 所谓的教学时间与效益就是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益。有效益的教学是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高低水平,而不是说老师所教内容越多,老师越辛苦,老师的教学效益就高。要全面看待教学时间与效益,有效益的教学是一种及为特殊的学习效益,老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益好坏。在新的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全面改革老师的教学观念,时刻关注教学效益的高低,使学生学习效益高。学生死背书的学习方式效益低下,死背书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先理解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2.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 教学目标的恰当确定不仅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且是对小学教学有效间接预设,学生有效的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技能,还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态度及热爱程度。对小学生教学目标过低会使学生忘却对数学知识学习本身的目地与初衷,从而盲目自大。而小学生的教学目标过高,则会使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判断学生取得进步和发展与否是衡量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依据和尺度,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是目前小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中。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目标。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习,注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是改革后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因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水平都不一样,老师能以自己教学方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与策略,使学生获得每个人的自己预期目标与效果,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达到自己应有的进步与发展,那么老师就已经实现了小学生的有效数学教学。只要老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目标,明确学生的需求,促成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树立能为所有小学生提供周到服务的意识与思想,那就可以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完美诠释。 4.选择灵活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目标能否按时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好坏。老师要选择灵活的适合小学生发展与学习教学方法,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在现有学生的数学经验和知识基础上,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数学本身对于小学生本身来说就晦涩难懂,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更易走神。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课上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自导自演,学生就会很快会失去注意力和兴趣,而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教学情境,提前预习,下次课堂让小学生来讲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问策略、提问技巧和提问内容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想要引起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共鸣提问就是不错的选择,而提问作为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对话,也是老师的需求。 三、结论 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小学,小学生的有效数学教学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尤为关键,这一阶段的小学有效数学教学对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深远的影响。只要掌握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如注重小学生的教学时间与效益,明确小学生教学目标与任务,关注小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灵活的选择小学生教学方法,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习,注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进步与发展,就能增加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小学生数学的有效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杨秀萍 单位: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十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农村小学生活资源科学教学研究 摘要: 小学的科学教学主要是以植物和动物的内容为主,由于农村小学的地理位置大都坐落在农村,加之生源都以农村生活的孩子为主,因此,合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将会大大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课程资源育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实施建议中这样提到:“要充分重视科学教学的实践性与生活性,把教室作为科学教学的主战场,把课外生活作为科学教学的延伸。”笔者认为,只有当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共同发展。那么,身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促进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呢? 一、在课堂中把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就必须依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新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中,并使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实现的水平,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课堂过难或过易而产生厌烦情绪。比如,笔者在教学《植物的繁殖》这课时,大胆地剔除了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案例,比如,蒲公英、水稻、山药等,而是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选取了学生比较常见的农作物作为教学案例,包括小麦、萝卜、白菜、红薯等。由于这些都是当地农村常种植的农作物,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下田帮父母劳作的经验,因此,他们对这些植物并不陌生。在学生充分熟悉教材的情况下,笔者设计了开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调查你身边的常见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学生在听到我介绍这种探究的教学模式后,都非常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希望在自己了解的领域里大展身手。在调查研究后,学生以有关“植物的繁殖”的报告会的形式,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成功地对植物的繁殖方式进行了分类,包括利用种子繁殖和利用根、茎繁殖两种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还使课堂教学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挖掘丰富的生活资源,实施现场教学 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而观察能力的锻炼,需要直观的教学道具。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借助多媒体展示实物的图片,或者把标本带入课堂中。虽然这种教学道具,有利于学生快速总结实物的特点并进行高效率地教学,但教具并不等于真实的科学环境和观察实体,不能给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教师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实施现场教学,即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科学环境中,让学生边进行观察教师边引导。尤其是小学的科学教学大都是以揭示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为主,因此,把教学带入生活中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科学研究场所。比如,一条河流里面的蝌蚪、青蛙、水草、鱼都是小学教材中重点教学的对象;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树木等也都是最生动的教学素材,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环境观,达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蚂蚁的观察》这课时,就摒弃了一般的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视频的播放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大胆地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模式,带学生们去蚂蚁的巢穴进行实地观察,并一边观察一边写报告,交流观察心得。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改进观察的方式并最终使得观察更加准确、全面,通过言语交流和概括促进思考,使观察更加深刻。通过这次现场教学的实施,学生们对科学教学更加感兴趣了,每个人都在现场教学中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和努力观察并有所收获的成就感,对科学教学的意义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使五彩缤纷的家庭生活作为科学探索的大舞台 除了校园以外,家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二大重要场所,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等素质大都受童年生活以及他们父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校外活动,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五彩缤纷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挖掘科学原理,进行科学探索。比如,笔者的一位学生就曾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科学小发现,他说:“冬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窗户上面会有一层薄薄的冰花,非常好看。老师,请问这是什么原理?”由于这一科学原理超出了学生们的知识范围,也不是本年级的教学内容,但学生的探索精神非常可贵,于是笔者当时并没有急着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校图书馆及实验室等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寻找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于是,当下一堂课时,学生非常热情,纷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发现的原理解释,并且还引申出来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说:“冬天出门能够看到自己哈出的雾气,这其实是水蒸汽”;有的同学说:“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可乐、西瓜等,可乐瓶子上、西瓜表皮也会有一层水珠”;有的同学则说:“煮稀饭的时候,如果你打开锅盖,会看到锅盖里面有一层水珠”。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积极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大家都根据自己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都是由于冷热不均造成的空气凝结成水的现象。经过这次完全由学生放手去探究的课程,学生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小学科学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交试验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们培养成小科学家。 作者:梁根利 刘洪兵 单位: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新课程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研究 所谓兴趣教学,即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积极乐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自主、主动的探究,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兴趣教学的好处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兴趣教学的好处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受自己都好恶的影响比较大,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他们才能提起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反之,如果对这个科目不感兴趣,那上课的时候,就像打蔫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带着这样的情绪学习,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2.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 学生都有一个体验,即如果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那么再苦再难他们都不会抱怨,都会津津有味地去探索和钻研。而当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原本看起来枯燥乏味的知识时,繁难的课文忽然变得简单了,枯燥的单词和语法也突然变得有趣了,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了兴趣。 3.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真心喜爱与跟这门学科教师的关系好坏是有直接关系的。当学生带着满满的兴趣去上课时,教师心情愉悦,会不吝溢美之词夸奖学生,经过夸奖之后的学生会更加兴高采烈,把对科目老师的喜爱悉数转移到对英语的热爱上去。长此以往,有利于整体成绩的提高。 二、如何开展兴趣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激发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开展趣味教学呢?教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着手。 1.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情境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级,如果课堂死气沉沉,呆板枯燥,很容易让他们感觉英语课无聊,而活跃的课堂气氛才是学生乐于上这门课程的直接原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玩耍中轻而易举地掌握所要学习到的知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应该多设置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情境,比如,学习水果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分别让学生扮演小商贩和顾客,让小商贩依次向顾客介绍自己水果的名称,在对话的过程中,水果的名称就会被学生牢记于心了。 2.集中学生智慧,点燃学生热情 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的脑袋里常常蕴含着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这些想法运用到课堂上,有可能就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不能忽略他们的头脑,小学生其实有着非凡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开启他们的智慧,让他们为怎么把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容易吸收知识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在记忆单词这一部分,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小窍门,或者联想记忆或者编故事,如果能够集思广益,把每个同学的智慧集中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地步,而且更能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课堂的小主人,愿意兴致勃勃地研究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吸收知识、学习知识,点燃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3.布置趣味作业,开展课外延伸 家庭作业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一提起家庭作业,很多学生就噘嘴,学生不愿意写作业,尤其不愿意写繁重、重复的枯燥作业。这是和他们的现状分不开的,眼下很多小学生课下生活并不轻松,除了课本上的作业之外,家长还给安排了很多课外辅导班,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家庭作业再繁重的话,学生就会苦不堪言,对这门科目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以有效、简练为原则,学生掌握了的知识就不要重复布置了。另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看一部英文版的电影或者让学生读一读英文版的小故事,说一说自己从电影中学会了几个单词,认识了什么小动物或者植物,以及看完电影之后的观后感。这样的作业符合学生的兴趣,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也可以激发起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帮他们认识一个除了课本之外的英文世界,可谓收益颇多。 4.常用积极评价,增加学生自信 积极的评价能够带给人愉悦感和自信感,从内心感到喜悦和舒畅。小学生是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的,如果教师常用“棒极了!”“你怎么背诵得这么流利呢?”等积极的评价来赞美学生,就会让学生的内心产生一种自信感,他们会感到自己在英语课上的学习是游刃有余的,是受到老师肯定的,老师是喜欢自己的。教师不但自己要常常表扬学生,而且还要让全班同学都对被表扬者赞扬或者鼓掌,让被表扬者感受到光荣和自豪。积极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爱上英语课堂,进而对英语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新课程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积极探索,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和被动吸收。兴趣教学在这种要求下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课堂中,才能燃起他们对英语课堂浓厚的热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从课堂上到课堂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他们爱上英语课。 作者:陈红燕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研究 摘要: 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认识基本的科学现象和自然规律,制作学具,培养其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利用现有教具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方可顺利地完成科学教学任务。 关键词: 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关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普及与重视。面对这一可喜的局面,广大教师有必要研究相关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 1合理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引导并维持儿童“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1]。实际上,只要对事物有了兴趣,小学生就能愉快地探究它,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精神愉快、孜孜不倦的快乐行为。例如,在上三年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笔者所使用的器材学生都比较熟悉,如铅笔、卷笔刀、塑料尺、橡皮泥,教师自备的火柴盒、药瓶、牙膏皮、学生学具盒等,增加了学生的亲切感。笔者让学生拿出学具盒,以小组合作形式找出有关“沉和浮”的实验器材。当学生验证有盖的小瓶浮在水面而橡皮泥却沉入水底时,笔者提问:“能否变有盖小瓶沉入水底而橡皮泥浮在水面呢?”学生听后一边积极思考,一边试验。有的往小瓶里装沙,有的装水,试验很快就成功了。可怎样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却束手无策。笔者启发他们:“船怎么能浮在水面呢?”学生听后,紧锁的眉头展开了,很快想到把橡皮泥捏成船或碗的形状,就自然浮在水面了。 2指导学生认识基本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2.1指导学生观察和猜想 观察是认识自然现象的第一步。客观而言,只有正确地认识自然现象,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开展观察、猜想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等能力。例如,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为“寻访小动物”,作为农村土生土长的学生,要寻找小动物可以说非常容易。为此,笔者把观察、调查记录表发到每个小组并把他们带到室外,观察大树周围、墙角砖块下、花坛、花坛泥土里、草丛中等地方,看看都生长着什么样的小动物。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在表格中:花坛里有蝴蝶,花坛泥土里有蚯蚓,砖块下有不知名的小虫,草丛中有蟋蟀、蝗虫、瓢虫等。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结果,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进而,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能做到什么?学生得出结论:一是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二是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爱护它们的共同家园。三是注意安全,不在危险的地方活动。因为笔者把整节课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交流等完成科学探究,遂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固化了所学知识。 2.2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 在科学教学中,除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教学内容及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寻访小动物”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到校外找动物,当学生搬开砖块发现底下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虫时,却不知如何记录下来。这时,笔者启发学生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其思考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自制教具,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农村学校仅有的科学教学仪器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学生制作科学教具。农村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各具特色的岩石、土壤及虫鱼鸟兽等,是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及科学知识的理想场所。例如,教师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考察、采集、制作标本,并对优秀者予以奖励。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或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一方面能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能引导其树立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相关问题,以期达到切实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当然,该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方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谭忠琼 单位:三都县丰乐镇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网络信息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它主要是要把原先那种教学模式进行自我完善,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与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整合,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真正让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实效性与实用性功能。 关键词: 网络信息环境;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整合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与普遍使用。那么,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也应该跟上时展的潮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对小学生展开全面的音乐素质教育工作,尽可能地转变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引领小学生创新学习思维,陶冶自己的音乐情操,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一、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功能 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来说有着很多优势,能够发挥出不同的功能: 1.它可以进一步协调德育与美育的共同发展。 应该说,任何一门功课的教学都有着相同的教育功能,小学音乐教学也是一样的。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与详细到位的分解,这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含义,引发小学生情感层面的共鸣,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小学生的内心情感。 2.它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小学生对于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与规模有一个更为透彻的了解与深入的理解,让小学生通过一些更为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展示来获取更为丰富的音乐感受与体验,这将有利于真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促使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并最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3.它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本身应该充满了乐趣,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当前的小学音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有些呆板乏味。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来营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魅力与优势。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求知欲,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创新音乐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 二、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是具有不少优势的,它可以通过实时的演示和播放功能来实现视听同步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听觉感受下逐步受到更好的音乐艺术感染,让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出自身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工具性作用。具体的应用方法阐述如下: 1.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建立一个音乐教学信息网络资源库。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来营造出一个较为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让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比如说,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有关的校内教学信息网站,以便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与一些优秀音乐教学经验的互动交流,还可以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信息平台,让教师更为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求助于教师。 2.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创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 在当前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之下,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认清教育教学形势,树立起一个与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相匹配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人才观等,真正把一直以来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去,让小学音乐教师由一个主要的教学核心转变为一个学生音乐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从而促使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学唱转变为一个积极主动的音乐学习参与者与爱好者。那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学当然离不开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工具,更应该成为学生进行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工具,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音乐欣赏与学习,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音乐体系,真正提高自己的音乐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已经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它使得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地位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让师生重新认识了音乐教学过程的本质,采取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营造了一个更为立体化且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空间。但是,我们在实现二者有机整合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几个问题,即小学音乐教师不应该过分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从而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避免其负面影响,真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作者:徐晓丽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石各庄镇许家哨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语文汉字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 汉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教学任务,但同时也是最为困难的教学任务,因新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了一定要满足“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其认为学生一定要会写和会认语言文字,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另外其还要求教师在这项标准下,要对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汉字教育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汉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是重难点内容,新课改标准对汉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汉字过程中要根绝汉字的部首特点和构字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探究文字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纠正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出现的错字和书写问题。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将汉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读音、想义、看形的汉字学习习惯,同时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改正小学汉字教学中的缺点,引导学生具备基本的学习汉字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学习的思维。 1要明确学生为主导的课程观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互作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只有学好语文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他信息,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汉字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学生发展为主导、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汉字学习兴趣。 2把握语文的特点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现代汉语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教师应该重视汉语音拼写和汉字书写这两个语文汉字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汉字教学要注意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部首,按照规定的笔顺规则规范写字,引导学生在书写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另外汉字的部首既要对其进行分析,也要注意书写的规范程度,避免出现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学脱离的情况。 3书写汉字教学 汉字是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语言,是传达和记录想要表达的重要载体,因此一定要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性,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要写好字、写规范字,并且具备基本的汉字能力和素养。写字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意志,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俗语说“字如其人”,是指一个人的写字风格能够体现自己的意志和文化素养,但如今多数小学生的字迹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错别字特别多,其次就是书写潦草不清。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书写态度不端正,许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意识,认为书写不重要只要会写就足够了,而且认为书写的好坏跟成绩的关系不大,所以就导致了学生不重视书写的美观。另一方面,汉字书写的顺序混乱,主要是因为学习汉字书写的时候对汉字的笔顺规则混淆不清,因此需要加强学生对笔顺规则的学习,这样才能写出工整的汉字。 4认字教学 认字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教学:递推式教学和区别教学。 4.1递推式教学: 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汉字,由汉字本身的含义发音来发挥学生想象力联系到相关的生字,这样就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但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额实际学习情况,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并记忆相关的文字,要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出发,举一反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有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给予学生指导性的评价,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2区别教学: 要抓住相同部首汉字或者相似地方进行区分和辨别,既要发现相同的地方也要强调不同的地方,经过比较之后,需要重点把握不同地方的字形结构以及不同汉字的不同意义及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但是一切区分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为主,否则学生会听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 5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分析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并纠正。有些汉字发音相同,所以更容易使得小学生在字义理解方面出现问题,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正确理解汉字的形、音、义,那么很容易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这些错别字出现是因为小学生对汉字的构字规律不能好好理解,所以在小学阶段要根据形旁不同意义来区分,尽量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另外在讲授一些复杂的汉字时,一定要提醒学生避免出现错误,因小学生天生好动,传统的重复教学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开展汉字教学,并且监督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牢固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方式才能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汉字教学,需要重视汉字教学,教师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实时更新教学模式,这样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和写作阅读水平。 作者:翁玉馨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教学研究 摘要: 趣味是儿童认识世界万物的一种最主要的途径,而趣味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很好的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对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的概念进行了总体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游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生动音乐教学和利用音乐的节奏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等几点音乐趣味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教学;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与启蒙,在小学生情操陶冶、智慧启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趣味教学是一种更加重视小学生心里活动的教学模式,将趣味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完成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教学目标,同时又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到了教学中[1]。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使师生感情得到良好的交流。笔者以下就结合自己的相关教学经验,对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趣味教学应用进行一些阐述,以期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参考。 一、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概述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模式指的是以围绕学生的音乐理想、音乐兴趣、音乐感情、音乐情绪以及音乐目标等多方面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其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给小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2]。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利用游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就小学生而言,其对于音乐课的求知欲望是比较强的,但是就其本身来说,其理解能力和坚持性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化繁为简、由简入深的教学方案。同时在此基础上,可结合一些生活经验和儿童成长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将其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以游戏带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音乐学习中来[3]。例如在进行歌曲《大鹿》教学时,可采取小小擂台赛的游戏方式,首先由教师教唱,并且在教唱之前告知小朋友们,教唱完成后要进行歌唱擂台赛。然后将小朋友分为若干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大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小朋友们进行表演唱,力求表现出与其他组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组织和评委的角色,而每个学生都是歌唱选手。然后教师对每组小朋友的歌唱表演进行点评,并且评比出最佳表演小组,可给予“表演星”等称号作为奖励,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又例如在进行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小花猫与小老鼠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小花猫与小老鼠的灵巧特征,并且提前制作一些猫、鼠头饰,让学生戴上,然后以轻快、风趣、幽默的曲调进行演唱。演唱完毕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歌词?”、“你能给大家演唱一段你喜欢的歌词吗?”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起来,积极调动课堂趣味性。通过这样的游戏、评比、创编、表演活动,不仅仅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乐趣,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感知音乐美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生动音乐教学 实现生动音乐的教学根本在于变更原有的课堂模式,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好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够很好的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知识的教育中,往往存在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性讲解,那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印象浅薄。因此,在这类音乐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力挖掘学生的主体性的精妙之处,利于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4]。比如说在教授《国旗,国旗真美丽》这一课时,老师完全可以避免对学生的简单传授,如果只告诉学生歌曲,带学生唱那么就不能达到这一课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容易导致课堂的氛围死板。因此,在教授《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一面国旗,让学生面对国旗行少先队队礼,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在进行授课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交流有关国旗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对国旗有一个心理上的感受,这样可以便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枯燥难懂的音乐理论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又具有特色的肢体语言,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同时也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有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利用音乐的节奏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 音乐本身具备的律动性就是一种极具趣味性的东西,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把握并且利用好音乐本身所具备的这种律动的特性,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朋友具有爱动的天性,这种天性与音乐的律动性具有非常好的契合性[5]。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配合着音乐的律动,活跃起来,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跟随自己演奏的旋律,用不同的形状的动作来表示音符的高低,例如在旋律低时,学生可以将手放在身体下方进行摇摆,而在旋律高时,则将手举过头顶进行摇摆。例如在进行《杜鹃圆舞曲》乐曲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感受整支曲子的3/4拍的节奏感,并且让学生对三拍子舞曲的特点进行理解。然后再次引导学生辨听《杜鹃圆舞曲》中各个部分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对舞曲各个部分的旋律进行表现。还可以鼓励个别小朋友跟随旋律进行舞蹈,然后通过师生的一致努力,编排出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全班的小朋友们都跟随舞曲旋律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对整个舞曲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音乐教学课堂趣味盎然。 三、结语 将趣味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音乐的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趣味性以及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围绕教学大纲,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就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目的,从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不断地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作者:伍菊香 单位: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探析 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推动着学生去学习,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他们便可以心甘情愿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学习,兴趣可以把学习变得富有吸引力。那么,如何依据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进行激发兴趣的教育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头是事情成功的关键,那么,课堂教学的基础就是要开一个好头,课堂教学的开头就是课堂导入部分。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选择,比如,可以选择时事导入法。在讲授课本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最近发生的,比较热门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来结合教材,把学生最近比较关注的新闻与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所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到《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可以利用前阵子比较热门的“人肉搜索”这一流行词,指导学生讨论“人肉搜索”的利与弊,从两面探讨“人肉搜索”,从而可以引导出这节课程的课题: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进而对课题与时事进行对比和分析。利用时事导入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速度更快,效果更佳地进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也可以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牢固。在课堂教学导入时还可以利用很多方法,比如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直观教具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思维发散导入法等等。教师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都要新颖独特,短小简洁,灵活多样,讲究综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施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理想的导入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兴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但学生的思维却是直观的,因为他们年龄较小,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对思想品德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就会变得有限。那么,我们教师在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时,便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信息量较大、形象、直观的特点。比如,在讲到《做诚信的人》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为学生播放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动画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搞笑和熟悉的画面唤出了学生儿时的记忆和兴趣,生动灵活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通过结合多媒体的播放,教师再为学生讲解这节课的内容时,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也会使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喜爱会更深一层。 (三)组织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活跃的课堂氛围是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保持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往都是单纯的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听课,课堂教学过程比较死板、乏味,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喜好,穿插一些小活动、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这些小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己,可以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热情,比以往单调的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二、体现思想品德的科学性,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育教学的基础就是课程的科学性。很多人认为物理、化学才是科学,才是以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知识,觉得思想品德无非就是大道理、小知识,没有实际的用处,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它,那么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就要把思想品德课程的科学性充分地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如,思想品德课中有提到“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时候,与其给学生举例子、列材料,都不如一个科学结论来得更具有说服性:科学研究得出结论,每个人的大脑开发空间是巨大的。然后在举出相关的事例,便足以证明思想品德的科学性,学生便会信服,轻松地接受这个观点,从而接受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可见,充分证明思想品德课程的科学性,对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便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就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尝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加以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解决难点。这样,既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又可以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灵活自身的想法,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四、总结 总之,初中学生都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观、价值观等等都非常容易受外界的不良干扰,而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人生观念,这就需要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不断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努力优化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做得更好。 作者:李娜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星口九年一贯制学校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阅读教学论文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极大地影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挫败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锻炼阅读能力的积极性。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讲究方法和方式,要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详细研究这些问题。 (一)阅读教学缺乏情感培养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够有效地去引导学生,不能让学生能够对课文深入理解,不能使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精髓,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尤其是教师不能够科学地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一般只是注重学生怎样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等。如果长时间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仅会对课本中的文章失去感情共鸣,更是会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举例来说,教师在教授一篇小说时,如果直接分析这篇小说的主体、研究这篇小说的结构,而不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应用何种方式进行表达和写作。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阅读教学枯燥无味,从而提不起学生语文的兴趣,对文章作者情感的理解会越来越困难。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以提高,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闭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大门。 (二)阅读课上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得到改变。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多媒体教学成为新时期教学必备工具和手段,它有着传统黑板教学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快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我们要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会让语文课堂变成课件的堆砌,让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虽然能够将文本用课件或者是视频展现出来,但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色彩却无法详细丰富地展现出来,不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找寻课文中隐含的灵魂和真谛。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过于依赖于多媒体,要让它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手段,要恰到好处地应用它,不要让它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障碍。 (三)阅读课上教学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整节课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时候带上传统教学的影子。我们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教学,但是传统教学中有关扼杀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东西我们必须要舍弃。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形之中会走入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中,没有分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特别完美,将在阅读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考虑清楚并记录下来。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其中很多环节都是教师在课前无法预料到的。因此,如果教师完全死板地依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教学效率将会十分低下,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或者是不能专心地进行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是被许多地问题以及以往的经验所困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根本,让整堂课都显得特别死板。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教学的场地为课堂,基本上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互动空间,能够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教师要逐渐转变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开放的课堂上,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学习的诀窍,能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情况。 (二)梯度性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阅读的对象是课文。阅读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理解到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进行梯度性教学设计,它一般划分为认读和解读两个环节。对于认读环节,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做出相应的归纳总结,对于浅层次问题学生通过共同讨论能够自行解决;对于解读环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和其中运用的表达方法。通过这种有层次的阅读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教学变得高效合理。 (三)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渐提高的一个过程,因此,学生在日常课堂上要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厚积薄发,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将阅读得到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不断总结阅读经验,积累阅读获得的知识。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关心和鼓励学生多进行课文阅读,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更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时,要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对于好的语句可以摘录下来,每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都要做好读书笔记。 作者:范丽芳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初中地理论文 一、在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初中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所有的初中学科中备受冷落,是一门学校、社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不重视的学科,甚至在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就被当做是一门副科,因为都认为学与不学,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地理教学往往被忽视。这种现象的后果,就会给初中的地理学科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和结果,最后就会导致初中的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效果不佳,这样的问题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系统中变得非常得明显和突出。这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由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所转变,也就是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再是以往传统的教师为了成绩而教育,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真正地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而进行教育的。但是,很多的初中地理教师,受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太深刻,以至于现在仍依据以往的教育观念来进行教育教学,忽视了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也忽视了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现代化的社会,要求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教学观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就导致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优化和提高,以致循规蹈矩地按照教材和课本上的内容教学,不是死记硬背就是理解记忆,缺乏灵活性的教学,缺乏一定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不能够很形象地体会到初中的地理知识,硬性的教学会使教学内容变得单调乏味,就会导致教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现象也是导致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初中地理的教材有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 初中地理的课本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死板,只是纯粹的知识理论,缺乏需要去实践的教学内容,课本教材比较注重科学性和理论性,如果只是依靠地理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课,学生在下边听课,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足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初中地理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就能够可想而知了。 二、针对解决初中地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解决策略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解决这些相应的问题。 (一)改变初中地理的位置,使初中地理学科受到重视 初中的地理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熟悉并且可以掌握运用乡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一门地理基础知识课程。初中学生只不过都是青少年,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初中地理学科地位的问题不容忽视,要采取措施把初中的地理学科提上日程,放在主科的位置上。身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首先,教师自身就要高度重视起自己的教学工作,认识到地理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灌输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比如,告诉学生在人们外出游玩时是需要有相对应的地名、方位、景点知识,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任何一个职业都能够用到地理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间接地使学生家长也能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家长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用新眼光去看待初中的地理课程。 (二)初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 以往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比较封闭,缺乏开放性和实践性。身为一名初中的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教育在不断地改革,教师应该不断地吸取新时代,新的教育观念的精髓,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灵活的教学课件,带领学生多去户外实践,多去实际操作,这样可以把初中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灵活、生动,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条件,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师亲自做的课件,可以使课件非常灵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初中地理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初中地理教师不能受教材的局限 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来说,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来进行教学的话,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太大的作用,地理教学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不单单地拘泥于教材的内容,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相应的扩展,以教材结合实际,以实际照应教材,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初中地理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想有效地提高它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地进行改正,不断地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寻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所应该不断努力的。 作者:范立恩单位:河北省行唐县上碑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初中地理论文 一、在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初中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所有的初中学科中备受冷落,是一门学校、社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不重视的学科,甚至在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就被当做是一门副科,因为都认为学与不学,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地理教学往往被忽视。这种现象的后果,就会给初中的地理学科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和结果,最后就会导致初中的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效果不佳,这样的问题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系统中变得非常得明显和突出。这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由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所转变,也就是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再是以往传统的教师为了成绩而教育,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真正地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而进行教育的。但是,很多的初中地理教师,受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太深刻,以至于现在仍依据以往的教育观念来进行教育教学,忽视了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也忽视了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现代化的社会,要求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教学观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就导致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优化和提高,以致循规蹈矩地按照教材和课本上的内容教学,不是死记硬背就是理解记忆,缺乏灵活性的教学,缺乏一定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不能够很形象地体会到初中的地理知识,硬性的教学会使教学内容变得单调乏味,就会导致教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现象也是导致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初中地理的教材有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 初中地理的课本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死板,只是纯粹的知识理论,缺乏需要去实践的教学内容,课本教材比较注重科学性和理论性,如果只是依靠地理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课,学生在下边听课,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足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初中地理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就能够可想而知了。 二、针对解决初中地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解决策略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解决这些相应的问题。 (一)改变初中地理的位置,使初中地理学科受到重视 初中的地理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熟悉并且可以掌握运用乡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一门地理基础知识课程。初中学生只不过都是青少年,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初中地理学科地位的问题不容忽视,要采取措施把初中的地理学科提上日程,放在主科的位置上。身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首先,教师自身就要高度重视起自己的教学工作,认识到地理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灌输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比如,告诉学生在人们外出游玩时是需要有相对应的地名、方位、景点知识,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任何一个职业都能够用到地理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间接地使学生家长也能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家长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用新眼光去看待初中的地理课程。 (二)初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 以往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比较封闭,缺乏开放性和实践性。身为一名初中的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教育在不断地改革,教师应该不断地吸取新时代,新的教育观念的精髓,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灵活的教学课件,带领学生多去户外实践,多去实际操作,这样可以把初中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灵活、生动,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条件,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师亲自做的课件,可以使课件非常灵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初中地理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初中地理教师不能受教材的局限 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来说,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来进行教学的话,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太大的作用,地理教学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不单单地拘泥于教材的内容,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相应的扩展,以教材结合实际,以实际照应教材,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初中地理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想有效地提高它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地进行改正,不断地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寻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所应该不断努力的。 作者:范立恩单位:河北省行唐县上碑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地理课堂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一、巧施情感教育,重视引导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常言俗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教育,并讲究正确而恰当的方式方法,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求知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更好的探究知识,才会有精神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能更好地启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地理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将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相结合,发挥学生的想象,利用现代软件技术,模拟两亿年前一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板块运动过程。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很浓,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二、设疑推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设疑推进法,顾名思义是通过设疑推进教学。一般指把某章节教材内容,设计成几个逐步深入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逐一究这,促使学生看书、思考。接下来,经过教师提问(或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探讨,师生共同逐一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有利于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养成探究新知识的好习惯。而且在思考、提问、回答问题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设计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思考,这里与人人参与、勇于发言,这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要比教师只单纯讲解效果更好,学生学得也更有乐趣。 三、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只传授书本知识,不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脱离了实际。学生动手操作学到的知识比教师讲解更深刻。在学习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不过,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将会遇到诸多的实际问题或困难,作为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帮助,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后有成就感,增加学习信心。在学习地理时,教师鼓励学生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多动手操作。例如,在参考当地地图的基础上,自制地理模型,表现地图上无法表现的地理、地貌特色。学生在结合实际、动手操的同时,训练了能力,也扩展了学生创新、创造思维,激发了学生创造发明的欲望,为今后走向社会开展发明创造奠定基础。 四、根据地理教学实际,采用观察法 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例如,地理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学习地理,这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再例如,当地理课讲到保护环境这一内容时,地理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垃圾处理站或者废品回收站参观,回校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每人写一份参观考察报告;当地理内容学到岩石一节时,地理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外采集作业,让学生采集各种石头、坷垃样本等,带回教室后,由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探讨。适当、适时让学生走出校门,或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让学生了解社会、亲近自然作业、任务,这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增强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锻炼了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老师引导,让学生自我表现 让学生自我表现,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上主体作用的最好表现,也是避免学生重复练习、机械记忆等低效或无效学习的好办法。教师抓住以学生自我表现的形式学习,并进行及时引导,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巩固、深化知识;另一方面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更好地张扬学生个性、培养自信品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自我表现,需要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活动,诸如模拟表演、创设情境、辩论、朗诵、演讲、游戏等形式,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更好地表现,展示优秀自我,完善自我。 六、总结 总之,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合地理教学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地理老师讲述的内容明显减少了,但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多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更浓了,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地训练,也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作者:高玉珠单位:唐山市丰润区杨官林镇曹庄子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网络环境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提出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 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和独立人格。他们也并不要考虑自己如何去学,而只是要绞尽脑汁的如何把教师教的内容学会。在这样的教育哲学里,教师和学生都是受害者。网络资源的共享无论在思想和实践上都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哲学,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是教师的权威地位被动摇,教师传递的信息网络可以轻易地提供,甚至比自己的教师提供得还要更加丰富和全面。其次是教材可以被多面和深度地解读,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任务。再次是编者的意图也可以轻易地被认清。对于已经有一定语文素养和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说,网络的出现,语文的教学甚至可以不依赖教师,这就迫使中学的语文教学必须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材、编者、学生的地位和彼此间的关系。这样,传统课堂的讲读必须要被摒弃,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必然被改变。这样,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核心就必须是对教与学的理念重新思考和估定,就必须要把教学的重心从传递知识转变到建构新的信息和知识上来,就必须要把教师的认识、体验、感悟传授给学生转变到引导学生直接进行认识、体验、感悟,就必须要尊重学生在网络环境里对教材多重解读后的自己独特的认识。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的简单关系,而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教学相长的共生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才真正达到平等,教师才能真正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不是讲什么,而是怎么讲的思路上去,学生也才能不再考虑学什么,而是怎么学的问题。这样,教育的核心目标———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学生在教育里也才能真正学习到学习的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尊重了学生的“人”的特征 如上所述,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忽视对人才本身的塑造,而这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传统教育观念里,不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而只是当做有待进行塑造使之合乎社会要求的劳动者———社会所需求的劳动工具。正如一块铁,铁匠从不考虑这块铁自己要成为什么,他只是按照他的意愿将其捶打而成为一把镰刀或其他的什么。然而,学生不是生铁,学生是人,并且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再不是仅仅把学生当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这一点,也只有在网络环境下才能较好地得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因为是开放的,学生在其间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面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整合、思考、建构。网络技术提供了人机对话的友好环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简单地被动接受。网络正是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友好的环境,因此,学生语文学习的收获主要是学生的主动获得,是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结果,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获得的主体地位比以往任何学习活动都来得确立。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这种语文学习,既能凸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和个体思考,又能有传统课堂所没有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再是被动养成,而是积极主动地自我修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活生生的“人”来,才能使中华文化呈现出精彩和丰富的局面,才能使语文的人文性不再是空洞的教化和说教。 三、网络环境的语文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思想,锻炼了思维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与传统语文比较起来就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阅读信息海量,学生几乎在进行着无限的阅读,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其自身的规律,主要不是一个认知过程而是一个情感体验和感化修养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决不是依靠传统课堂里干巴巴的说教就可以完成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自身的健康情感和意志等都必须依靠大量的阅读得以潜移默化地熏陶,传统的语文阅读内容显然显得过于贫乏,学生因此得到的情感体验和感化修养也十分稀少和浅薄,正因此,传统的语文学习就显得肤浅和单薄。众所周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仅要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要抓住学生在语文学习时产生的各种思想和情感的心理运转机制,及时进行感悟、累积、转化、提高,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充实,意志上得到激励,人格上得到完善,从而实现语文素养提高和优化,但是,这样的手段是什么?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吗?显然不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和优化仅仅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校的宣传肯定是不够的,现代语文教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而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正能满足这一点,它完全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审视,自我判断,学生在大量的网络阅读中、同学间第一时间的交流探讨中情感得到升华,价值得到确立,审美得到优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技术技术保证了学生超文本思维的训练。网络阅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非线性、网状方式管理传播信息,这明显优于传统的文本顺序性、线性管理传播信息。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接受大量文本信息的方式是纵横的、连接的、扩展迁移的,网络阅读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同时,网络阅读是迅捷和便利的,是瞬时和及时的,学生在阅读中有尽可能多的比对、碰撞、反复,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传统文本阅读得不到的训练,学生的对于信息的处理就有着传统文本阅读所不能比拟的准确、正确、价值多元。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前所没有的拓展,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最大优点在于学生之间可以完全实现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网络技术及时完成阅读的交流和评价,这样,思想和思想碰撞,灵魂和灵魂交流,心灵和心灵偎依,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此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出现了很多的变化,这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并加以研究,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 作者:孙红艳单位: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科学教育教学 【摘要】科学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使全体学生得到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的能力,使其知识、能力、志趣等得到同步协调发展,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学生科学学科的学习方法上、学习情感上、学习动力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学教育问题解决方法 1.科学教学的现状 1.1发展现状尽管我国初中的科学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但是实际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课程设置上,应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并缺乏整合。内容过于“繁、难、偏、旧”,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脱离学生的亲身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机械学习,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高考的3+2模式到后来的3+X不能不说是在科学考试中的一种进步,但是以往教学中的弊端仍然客观存在。 1.2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大目标,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育。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目标也都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科学素质的培育是教育的整体行为和系统工程,它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在教育的整体系统中,并在这一观念和目标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以使教育在整体上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科学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科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理解科学的具体目标。 1.3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系统一点看,科学观问题的研究经历了静态结构观——动态发展观——合理进步观的变化过程。逻辑经验主义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从理性的视角出发对科学给予静态的描述,其次以归纳法为基本方法对科学知识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说明,最后用规律学和客观的数据对经验进行了有效论证。科学教育是向着真理的方向迈进,对科学的研究者主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人格还是价值观,无论是心态还是创新思维,这些都成了现代科学教育必须承载的几个重要方面。 2.初中科学教育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2.1教师教学准备无新意我所说的新是指在对学生能更加深入学习这个方面的新,以往老师们都是单纯的专注于课本章节,实验流程,却很少去关心如何能切实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掌控。能力可以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复习、做作业等,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这都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每一个细节能有所创造都是智慧的火花。老师的备课首先应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是如何将实验和重难点相结合,再次是课外的资料收集和家庭小实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是引导学生如何在课堂教学和实验中发问,只有产生了问题才会促进探索,只有乐于探索,学生才会把教学中的知识牢固记忆。 2.2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由于 2.2.1情感上的问题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往往都认为科学学科枯燥乏味,因而时常产生厌学情绪,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同时由于家庭教育的只重视分数,对于学生对科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倾向给予一定程度的压制,使学生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上往往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渐失去了对科学学科的热爱。传统教学对语、数、外的重视导致了学生对待科学学科往往表现出漫不经心、可有可无的态度,偏科的问题十分普遍。 2.2.2方法上的问题学生在科学学科学习上,往往只专注于公式、题型、客观数据的研究,忽视了着重于实践的设计、实验、交流等。多数学生迷信于“题海战术”的威力,上科学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思考而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不能从中得到启发,不能提出问题,创造性的思维日益枯竭。课下只忙于做题,丢掉复习中一个重要环节——对所做题目进行理性思考,自己不能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不能优化解题方法,不能系统的掌握所学内容。 2.2.3动力上的问题由于传统教育对科学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不仅偏科,甚至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上出现了畏难的情绪。特别是化学、物理等,往往一段时间上在学习上的低估就会导致学生在整个科目上的恶性循环。最后导致那些本来喜欢科学,觉得科学很有趣的初中生,刚到初二就知难而退了,从原来的喜欢科学到害怕“科学”。分析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这种障碍是学生丧失动力的根源。作为教师,应该是帮学生克服困难,而不能因为学生对科学科目表现出厌倦也同样厌倦起来。 3.科学学科学习方法的研究 3.1原则研究 3.1.1启发促进目的教师如何利用提问来开导学生的思维,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是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思维的方向跟解决问题的方向一致才能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课堂的提问应尽量带有伏笔,让学生积极独立的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互动。 3.1.2兴趣细分层次因人而异是层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同的学生他的兴趣不同,不同的学生他的思维水平也不同,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是教师突破难点时所设计问题的关键。往往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启发,不但能让学生在兴趣中寻求到持续的不竭动力,教师如能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充满趣味的问题往往具有吸引学生积极探究的魅力。同时,对于学生对科学学科接受能力的不同,针对性的提问,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在对问题的正确回答中找到信心。 3.1.3发散性和探索性创造性的思维不是凭空而来的,往往是因为问题的发散和本身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微妙的联系,把各种小的细节纠结在一起,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宏观方法和微观思路,通过灵活独立的思维过程,在探讨中求同存异,最终得到有效的方式。 3.2科学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口头表述能力,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同时熟悉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基本的理解能力,公式一般都有其使用条件和范围,通过变形,能够对公式的含义和范围的重新定义;归纳和实际应用能力,归纳与公式有关的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利用公式进行判断、推理和计算,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最后是实验的自主设计,这要求学生对公式和实验流程的整体把握,不但是学生统筹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展示平台。 3.3.1方法的初探 3.3.1从图形到语言科学离不开图形,图形实际上就是一种简便的语言。机械设计,电磁学中复杂电路设计,地质科学中的地形图、气象图,生命科学中的人体系统图、各种植物或动物的结构图等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图形语言是一种重要策略,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缜密结构,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流动以及知识的互相关联,把人的整个自然思维过程跃然于平面。在初中科学课里,学生们会接触到许多有用的图表,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电路图、光路图、力臂图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是结合图形所给的条件,根据理解和记忆将不完整的生物图、地质地理图等填涂完整。例如,在有关电路的习题时,串联、并联或是混联的关系错综交叉难以分辨,但是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连接特点便一目了然。 3.3.2自发性实验和关键技能的训练实验课的教学训练是发展学生实验能力重要保障,但不仅仅是让学生操作流于形式而已。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学生实验能力低,并不是所有能力低,从统计值表上就可以看出学生一些基本技能发展还是比较正常的,如视觉控制能力、动觉控制能力,问题在于许多关键性技能水平相当低。初学科学的初中学生不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缺乏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就像大多学生知道细胞质是流动的,但是在实验中却不愿意去实际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应该让学生实事求是地现场记录或文字描述,不能随意更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错了就错了,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错,为什么出现偏差。实验报告应只提出格式等要求,让学生撰写,给学生一个广泛展示的空间,锻炼学生实验记录速度和描述能力,造就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和促使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实验前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关键程序等,这样可使学生由强烈的好奇心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心智发展和技能水平的协调进步。 3.3.3“耐心”教育科学知识的特点其实就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的一个过程,随着知识点的增多,科学题目越发综合化。一旦学生的初始方法不对头,便容易因起学生内心烦躁,最后头绪越来越乱。因此,对学生在解题技巧上的耐心教育就十分重要。拿到道题以后,是从条件出发或者从结论入手。从结论到过程的推论,从已知的条件发觉未知的条件;把未知的条件和推论相结合,找到突破口和融合点。实际上这正是考验学生平日里有没有认真去积累和耐心的总结记忆,一个不急不燥的习惯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3.3.4跟踪帮助“没有永远的老师,只有永远的朋友。”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是共同进步的互相学习的。老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上的困难,甚至生活、工作、心理上都应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科学上的严谨态度会影响到学生,而在于学生沟通上的平等互助不但能及时的改正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教师既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学生在科学学科上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在课下,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应该跟踪学生的兴趣走向、研究动向,及时地提出观点和建议,使学生不但能摆脱困扰,甚至能够举一反三 4科学学科学习的人性化研究人性有弱点,科学家是人,因而也不例外。疏忽、偏见,甚至蓄意的伪造都可能带来谬误。科学之所以能够在探索自然的漫长征途中去芜存菁,获得卓越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科学理论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界这种公正、谦虚和理性的态度,要真正的将科学教学质量提升,就必须适应当代人性化教学的需要,把人文主义的教学手段引入科学学科的学习中。 4.1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教育需要学生具有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科学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的理解;把相关的科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能理解科学技术的特点,并能据此进行判断;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并关心其发展。很多时候,学生因为社会上不良观念的影响,主观上认为“学好数、理、化,走便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已经过时,远离了学术走近了金钱。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学科教育,人格教育,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也成为了推进科学教育的必要手段。 4.2科学学科人文主义化一提到科学学科,学生往往就会想到纷繁的数字、复杂的模型、单调的公式等等,很少有一种人文上的感性认识。费尔巴哈认为,世界上除了自然以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最高表现。他说:新哲学(指他本人的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类学连同生理学当作普遍的科学。自然主义则试图用自然原理来解释社会现象,如用自然规律、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种族特点等来解释社会发展。恩格斯曾指出:这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在这里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考对于学生的人格进步和研究世界的科学研究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从人文主义唯物主义发展观科学的深入研究。 在当代科学学科的面更广,随着学生自主能力的增强,层次也更加深入。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老师更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突出问题,用更科学的方法探寻科学教学的新方式。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各个学校的学生教育模式都提出来新的要求。就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这个时代的中学化学教育,因此,本人针对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口号,就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化学教育;初中;教学模式;创新;新模式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初中的化学主要开设在初三一年,由于初三学生初步接触化学这门课,很多人由于不能及时适应造成了化学知识的难以理解,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此,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这些学生对初中化学课程学习的关注,及时发现初中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不断尝试一种创新的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高更美好的未来。这篇文章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出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对创新性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一、传统的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过分注重化学理论课程忽视实验课程 在以前传统的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地看重学生的化学理论课程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实验课程,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动手能力差的现象。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体验实验的过程,没有进行实验操作,缺少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这种缺乏实验参与的理论教学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观察能力。同时,纯理论式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常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不集中的现象。 (二)过分强调知识的识记忽视学生的思维创新 传统的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单方面追求学生取得高分成绩的目标,过分地看重学生的知识识记,忽视了其他多方面的因素而影响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初中生正处在一个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是学生创造力和辩证思维发展的核心阶段。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健康综合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三)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缺乏自主性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课堂多半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和内容,这样的课堂之下的学生多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的状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与老师、与知识的互动之中,学生对疑问没有及时进行反馈,课堂效果不佳。 (四)落后的教学设备难以完成课堂的高效教学 在一些环境设施较差的学校的教学设备较差,有的学校没有配置专门的多媒体网络系统,老师依然是靠板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费时费力,教室需要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浪费在板书的书写上,这对于珍贵的课堂时间无疑是一种浪费,对于初中学生的化学教学也是一种较大的限制因素。 二、关于初中化学及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的建议措施 (一)加强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比重 学校应该加强对初中生化学实验课的比重,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实验作为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首先得到锻炼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化学反应中的气体的释放,试剂颜色的改变等都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整个试验流程的构建和梳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 (二)知识识记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思维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普及和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专业课程培养的角度转向了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基础知识识记的基础上锻炼和加强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一个会思维、会变通的人才,而不是一本装着基础知识的机器。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培训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向教科书和老师提出质疑。作为教师应该始终记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有能力、会思考的人才! (三)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型的化学教学模式提倡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老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课堂教学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进行,讨论结束后小组选出代表人向全班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真真正正地参与到其中,与人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 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对于初中生化学教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板书费时费力也不方便学生进行后续的复习。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PPT教学的方式,这种课件式的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是方便学生在课后回家的时间对老师课堂讲述的知识重点的复习和巩固。此外,这种设备的灵活性很高,PPT上除了可以展示知识框架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向学生们播放实验的视频,或者一些其他的资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小结 总之,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的基础上,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力的发展,真正做到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会思考的人才。此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反思和优化。 作者:王辉 单位:磴口县第一完全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解析 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诸多行业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文中重点对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进行探讨,从传统的化学教育为起点,提出在当前初中化学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寻求全新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模式,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教学观念的更新换代,使得当前初中化学模式也不断变化.虽然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存在的弊端尚未解决,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制约了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发展.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因此,解决当前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当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当前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情况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就是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启蒙下进行化学知识的化学,也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对知识的巩固.传统初中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扩展内容也是在此基础上开展,而没有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都是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这类能力需要学生在不断应用中才能够获得很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就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 2.传统初中化学教育存在的弊端 现阶段初中化学教育存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以及教师都没有了解实际,使初中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背离,这样学生就会对化学学习产生误解,认为化学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丝毫用处,这与当前初中化学的教育目的也有很大冲突.当初中化学教师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进行授课时,就难以对课堂教学投入更多的激情,这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大减,使相关的学习任务成为负担,极大加强了学生的压力,这样学生各项知识的化学效率就不会高,也就难以形成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当前初中化学教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如下;一,传统教学背景下,学生没有机会建立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化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脱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索然无味,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都遭到了极大程度的削弱;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使化学学习形成定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思维定式,难以实现提高;三,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当前初中化学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就与分数至上的观念相互冲突,从而限制学生的发展,对于在某方面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来说,也难以发挥出来. 3.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讨论 与传统化学教育教学模式不同,新的教学模式提倡重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质量的突破.另外,实现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也要与时代特点相符合,相关的教学探索以及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应该以此为基础.对于新模式下的初中化学教师来说,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够投入更加浓厚的兴趣.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在执行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发展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并且去消除弊端.因此,初中化学教育教学除了要加强对知识的讲述,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师生之间亲密的关系,同时要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下应该提倡的观念与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述,还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想要使学生对化学方面的知识与原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化学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中阶段所进行的化学实验都是比较基础,因此,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各种细节.随着教育的发展,化学教育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实验器材方面也更加完善,这对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祥闯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第二实验学校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探析 摘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起着交流思想的作用,又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情感教育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能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情感及审美能力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功能,其中情感教育就是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树立情感教育理念,借助语文课程的优势功能,采取各种情感教育策略,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德育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作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应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起着交流思想的作用,又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仅仅将语文作为促进学生理性发展的工具,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现代情感教育的观点认为,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增强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我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要实施情感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健康的情感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语文作为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健康情感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需要老师们利用好。 1挖掘教材,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人文教育,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特性,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初衷。现行的语文教材挑选的都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精华内容,其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案例,每篇课文对于学生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善于进行内容挖掘,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中所表露的情感内容,让学生接受健康情感的洗礼,提升他们的健康情感素质。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材也在不断改革,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情文并茂的精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不同程度地或明或暗地蕴涵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特定的刺激情境中产生自己的主观体验,进而陶冶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 2运用作文,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学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体会与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情感的教育的过程也是如此,单单的依靠教师的引导是不够的,而是要教师对于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接受到了学生的情感反馈,教师才能够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引导,提升情感教育的效率。而在这个过程在,作文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要求教师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情感认识水平。很多时候,学生的一些情感不会直接的表露出来,教师不能对于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来进行情感宣泄或者表达:让通过作文让老师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困惑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作文向教师反映。这样就能够拓展学生的情感表达途径,丰富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进行一定的引导、分析,相信就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就会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与学习认知。 3引导阅读,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有效的阅读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升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语文课本中、阅读材料中都是一些经典的文章,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状况与生活认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就能够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想的更深,提升学生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思考,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一切景语皆情语”,生活中万事万物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教育案例,都是情感教育的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 4优化教学,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我们知道,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纪录片播放等途径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让音乐、图像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感。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运用这些情感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情感感知,加深学生的学习深度,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 作者:穆芳芳 单位:大同市第二实验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摘要]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英语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重要的对外交流工具。而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关键在于立足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本文从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入手,提出若干具体路径,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提高质量;路径 2017年9月初中英语教育既是小学基础英语教育的延伸,又是为高中英语教育打基础的阶段;初中教育既属于最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又属于基础教育的中间环节,是连接高中与小学的桥梁,因此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位置极其重要。但是语言学习并不容易,母语学习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英语?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多元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初中生是特殊的群体,心理尚未成熟,生理处于青春期,不仅好奇心强,且容易转移注意力;不仅好动、活泼,且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仅可塑性强,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主动性,有严重的逆反心理;不仅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快,且兴趣选择性强。加上现代社会传输信息的渠道多、广、杂,速度快,特别是游戏、网络等对初中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英语课堂枯燥的学习(张健玮,2016),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这些特征,依旧使用过去的讲授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作知识容器,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更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被严重挫伤,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如何在现代教育中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掌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特征,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每一名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2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 (1)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推动教育教学进步 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还可利用课堂讨论环节开展教学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交流协作能力等有重要意义。教师不但要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课堂思考与讨论时间,还要重视提高课堂讨论质量,不能让学生盲目讨论。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会因时间的增加而慢慢分散(梁振华,2015),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科学、合理,要有计划性、时间性,以便最大化利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效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关于Shopsandmarkets的知识点时,就可先向学生展示关于bookshop,toyshop,clothesshop,shoeshop等新单词、新知识,接着提出问题:Whatdoyouwanttobuy?Whydoyouwanttobuyit?并由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讨论这些问题,注意把握时间;最后,教师让学生围绕主题Shopsandmarkets设计对话内容,进行小组比赛。如此,教师不但能让学生在课堂讨论环节发挥想象力、锻炼拓展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推动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枯燥、乏味的,即便是好的方法,频繁使用也会丧失魅力。随着新世纪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细致研究教材,按照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拓宽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与接收渠道,在激发初中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保持其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激励学生把英语学好。例如,在单词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趣味地学习并记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每次依次讲几个单词,照本宣科;而另一些教师则将各类单词制作成卡片,让学生开展单词分类游戏,并分组比赛,使英语教育教学不仅速度快且效果好、质量高,同时还训练学生观察能力与反应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取得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灵活有趣。对于单词教学,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具。就拿单词bas-ketball来说,教师可指着篮球说:What’sthis?It’sabasketball.接着再重复说几次basketball,basketball...篮球的音、形、意就在学生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以后看到篮球就能脱口而出basketball,不再需要汉语翻译。复习词汇时,教师可选择开展游戏Guess。如在复习名词bas-ketball,bell,book,jeep,pen等时,就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模型、实物等摆在讲台上,让学生先看,之后收起图片,秘密地将其中一件物品如pen放进大袋子,接着拿出,用学生学过的句型提问:Whatisinmybag?学生回答:It’sabook.对于错误答案教师只说:No,itisn’t.紧接着问另一名学生,学生回答:It’sapen.学生猜对了,教师就给予鼓励:Yes,you’reright./Youareveryclever.之后教师再换一件物品继续做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复习单词的同时熟悉句型,练听、练说,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句子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听力比赛,让学生比一比谁先说出自己听到的句子,看谁说得好、说得准、说得快,并进行单词组句比赛,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则可按照不同课文的内容、体裁,选择模拟对话、讲故事、改变人称、看图说话、即兴口头作文、组句成文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途径,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结合实物、幻灯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拓展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教师还应巧用网络平台开展英语对话教学,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朱鹏程,2016)当今社会有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无线网络使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公共场所等都实现了网络全覆盖,而英语教育教学也应改变理念,学生学习英语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在线学习英语。其中,对话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课堂对话时间很短暂、内容缺乏丰富性,学生很难及时训练对话,而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资源,学生就能在线训练,显著提高运用能力。例如,对于Whenwasheborn?的教学,教师就可指导学生在家中在线学习,依托网络平台再一次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英语句式、语法,通过在网络上和多名学生或教师在线对话,提高英语对话练习效果,增强实践能力。另外,教师也可定期举办英语手抄报、英语黑板报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简单阅读英语杂志,或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沙龙等。通过这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学生能及时在实践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英语语言环境也变得更加开放、灵活,从而实现课外活动、课堂教学的相互促进,大幅度提升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3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后,英语作为基础的语言学科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得愈加重要,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搞好英语基础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广大一线英语教师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职责。在实践中,初中英语教师只有积极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充满趣味性的教育教学手段,才能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爱好英语学习的学生,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曾双喜 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第二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当前初中语文学科优质教育教学探析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目前,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构建高效课堂,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育教学 优质课堂 氛围 备课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并且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处处见语文。语文可以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语文担任着育人的重任。由此可见学习初中语文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作为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正确认识优质教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 不容否认,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新时期,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我们应该从优质教学课堂构建入手。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作为支撑,所有的中学教学改革都是根源之水,缘木求鱼。尤其是在当知识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的知识理念层出不穷,更新快,如果我们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跟不上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必将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处于一个打基础阶段,基础不好必将影响到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而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由于其课堂教学单一,语文老师往往把课堂理解为静止单一的课本,眼光只是盯着教材不放,抱着课本,进行字词句的阅读、分析与讲解,以文论文,局限于课本,不及其余,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乏味枯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法激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背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反感心理,语文教学效果甚微,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教育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欢快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育教学来讲,我们要从良好的师生关系、欢快学习氛围入手。其实,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途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必须积极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只有构建了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忙,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主动了解学生,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情况,要多鼓励少批评,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多参加学生的活动,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除此之外,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公平、民主地对待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发表、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构架优质教学语文课堂。 三、教师基本功的锻炼—备课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学校,很多个人往往忽略了只一点,很多教师往往认为直接模仿前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有些前辈多少年后还在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殊不知,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改革,过往的教学模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所以,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多思考,多创新,合理、优质备课,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知识,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备课质量。首先,语文教师自身要深入解读课文。深入是浅出的必要前提,教师只有真正吃透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真正理解超越教材本身的一些知识,而这些必要的超越会使授课过程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此外,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要更为全面。教学过程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的活动,施教之功就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对各个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以及内心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反复炒冷饭,就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和厌烦,而对于那些疑难的、未知知识如被轻轻带过,则会使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受挫。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充分理解教材,而且要十分全面地熟悉学生的整体动态,以切实制订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拟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自学指导题。只有通过如此细腻的备课,教师才能真正的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优质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正确认识优质教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积极构建和谐教学氛围;以及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从而真正的促进初中语文优质教学的合理发展。 作者:许跃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式 【摘要】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丰富多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尤为重要。初中语文课中,文中借助生动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丰富的情感、深邃而博大的哲理浸润着学生的心理。为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育教学 积极性 体验式 自主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所谓的高效课堂,即是指教师通过最小化的前期投入来获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并且能够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一种新时代课堂,而且其已逐渐成为当代初中教师完善教学方案的关键要素。为此作为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语文优质教学课堂合理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优质教学课堂构建的基本条件 不容否认,优质教学课堂构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当然,我们也在为之努力中。那么何为优质教学课堂,优质教学课堂构建的条件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保驾护航。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程的关键。当然初中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因而要想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和谐而又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性和和谐性,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才能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注重创新意识意识的培养,充分认识到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性。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因而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性。首先是始终坚持新课改理念和生本原则,着力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其次是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再次是不断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最后是转变角色,做好学生的引导者、领路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所创建的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加强主要依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学习动机是能够直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它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效课堂中,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以及语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而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丧失了学习兴趣,这种被动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快乐可言,这种情况下,高效学习只能是奢望。为此,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地营造和谐愉快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还应该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收获成功的体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励人为之奋斗,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使之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三、体验式教学的合理开展,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起到辅助的作用,老师和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从而营造了一种活跃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轻松而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可以用心去领会课文的内涵。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主动地去领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同时,积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各类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的情感,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文章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要注重学习内容的多元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老师所选择的文章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情感的升华。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优质教学课堂合理构建。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指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上,教师可提出讨论的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通过积极地讨论,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促进有效教学合理开展。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优质课堂所具备的条件;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式教学合理开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真正的促进初中语文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作者:王巧玲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李口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研究 摘要:自主合作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而不断受到重视,其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本文简要阐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含义和特征,并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转变教学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以期为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自主合作学习 新课改的实行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不少新要求,教师所面临的压力也随之而增大。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非常适合于扩展性较强的语文教学。 一、自主合作学习含义及其特征 对自主合作学习而言,学习的主体已经不再是教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发挥指导作用,学生才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主体,通常具备如下几方面特征。首先,学生自己参与到学习目标的确定中去,类似学习进度制定、评价目标设计等环节都有学生参与,但是,学生参与并不代表教师就要完全退出。其次,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会对学生进行一定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所发现问题的原因,并将其解决,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一种主动姿态呈现,更容易获得更多积极向上的感性体验。最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一旦发现问题,便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因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对自己的各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在反思中取得进步。 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语文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的意识强化,逐渐使其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识,进而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例如,语文教师在对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邹忌讽秦王纳谏》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通过对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正式进入教材内容讲学之前,教师可以先邀请1—3位表演欲强的学生上讲台表演,表演的主题就是“怎样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劝诫”。表演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无论学生的表演是成功还是失败,教师都应当先对参与表演的学生予以鼓励。总结完后,再已学生的表演情况为切入点,引出邹忌进谏的方法。这一情景创设的方式定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合作意识,因为如果不合作,就不可能完成相应的任务,只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就会积极地开展后续的自主合作学习,这样一来,不仅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提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的手段,尤其适用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便让学生自主解决,解决问题的方式不限,可以一人解决,可以同桌互助,还可以小组合作。通常情况下,学生都会选择和他人合作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来,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学起于思”就是说学习是从思考开始的,而思又源于疑,这是在说思考是从疑问或是质疑开始的。疑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教师提出问题的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引导的一个过程。例如,教师在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中《愚公移山》一文进行教学时,便可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所提问题可作如下参照:即,课文中的妻子对愚公移山的质疑与智叟对愚公移山的质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让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开展合作,进行探讨交流,这样一来,便能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引导,进而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三)教师转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此处的转变教师教学是指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认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越多,教学就越成功,所以教师就就极力的争取教学时间,只为多向学生注入一些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了,教师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要始终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传授并不是靠时间堆砌起来的,而是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在不断的合作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其他形式的任何学习之中。 三、结束语 因为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就目前而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仅是教师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学生也要更加配合教师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作者:田莉 单位:重庆酉阳桃花源中学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数学优质教育教学思路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应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使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构建优质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优质课堂;氛围;方法;小组合作 初中数学新课程尊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从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励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中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1充分认识优质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 随着目前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多符合时展需要的要求,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数学理论对学生的价值观的正面引导。那么何为优质教学课堂,如何构建优质课堂,优质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首先应该是全面发展原则。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仅提高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理论知识的效率,而且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培养时,老师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低耗能原则。初中课堂每堂课几十分钟,教学时间是相当有限的,由于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较多,因而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学生在数学这门课上花费的精力,也就是低耗能原则。与此同时,还应该包括师生共同进步原则。一提到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效率的提高。但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还应该包括提高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数学老师的成长是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学生作为数学教学课堂的主体,受到教学的主导者,也就是数学老师的引导。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也促使老师在实现高效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这几点基本原则,并且合理的遵守,从而构建优质教学课堂。 2构建优质教学课堂的途径 优质教学课堂概念的提出是对新课改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过程。初中教育要结合自身实际对于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建设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构建优质教学课堂,首先应该通过开发教学情感因素构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种研究,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其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感情个体,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开发教学情感因素,能够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致和韵味,学生怀揣积极态度、畅快心情和活跃思维,情感体验得以强化,此外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也能使学生兴奋而快乐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要把“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作为教学境界的理想追求,尊重学生的心理与个性,在亲切、幽默的教学语言交流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我们还可以用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故事渲染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让课堂高潮迭起。其次,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贵得法,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最大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利用正确的方法去自主学习、主动求知。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通过讲解知识点、例题、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懂得从阅读课本、学习基础知识做起,并遵循向“最近发展区”理论,实行递进式学习和发展,保证思维发展的连贯性和螺旋式上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借助外力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比如,老师、同学、工具书等,做到善假于物发展自我。有了学习方法这个武器,学生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思考,不至于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或偏离学习的主方向。这样,课堂的效率才能得以保证。最后,积极地创建立合作制度,成立兴趣小组。古语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充分告诉我们合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达不到小班教学的标准。长期以来困扰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难点问题就是无法实施小班教育,对数学较弱的学生无法进行单独辅导。数学兴趣小组的建立建议有效改善这种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以让能够按照进度完成教学目标。课后,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由数学学习的优等生来帮助其余的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这既增强了数学优等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帮助了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这种兴趣小组的成立对于培养学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培养和谐融洽的班级关系也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数学情趣小组的成立,不但为高效课堂建设作了贡献,更是一举多得的大好措施。其实,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往后的工作中,认真的学习,交流,共同发展。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认识优质课堂构建的原则;并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合理指导;以及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从而真正的提高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效果。 作者:宋许亮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本科财经论文: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式发展,青年教师队伍已逐步凸显出经验与技能的匮乏。应实施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策略,提高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加大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度,完善继续教育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地发展并形成长效机制。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并坚持纳入学校的长期培训计划之中,根据青年教师的不同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培训。 [关键词]继续教育 应用型 青年教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教育”阶段,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也随之迅速扩大。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比例超过60%,他们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可是这支不断壮大的青年教师队伍已逐步凸显出经验与技能的匮乏,难以培养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财经人才。因此,对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发展的趋势 (一)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需求是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和提高知识更新能力 我国《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高等学校要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这意味着作为一名21世纪的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不仅要创新财经专业知识,还需要担负起培养创新型财经人才的重任。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要肩负起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的重担,就必须具备培养应用型财经人才所应有的能力素质,具备专业的财经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的财经操作技能以及运用财经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全面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成为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需求。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随之我国的财税体制、会计体制以及金融体制都将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对于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而言,原先的财经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都需要跟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所以,提高知识更新能力成为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必然要求。 (二)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加上广博的多学科知识 应用型财经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复合型财经知识结构的教师,这必然要求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具有扎实的财经专业功底,除了需要对财经知识理论基础有着较深的理解,需要掌握财经专业知识在量上的不断扩展和质上的不断丰富,需要把握本学科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还需要具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从而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渗透等方面实施教学,况且一名青年教师对临近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应自觉地打破“专业壁垒”,实现知识的综合化。 (三)外语成为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需具备的国际交往工具 目前,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日趋显著,国际的经济与科技合作也日益加强。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教师要培养出应用型财经人才,就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市场经济经验,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这些将对我国财经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开展国际交流交往,外语成为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国际交往工具。当前,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已经无法达到高校教师外语水平的要求,使多数高校教师产生了提高外语水平的压力和动力,因此,两门外语以上的课程进修成为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 二、实施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一)提高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只有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才能提高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进而推动继续教育持之以恒地发展并形成长效机制。让青年教师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是提高其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实现其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让青年教师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实际价值,认识到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知识更新的有效途径。 (二)加大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度,完善继续教育激励约束机制 按照国家教育《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规定,要让教师接受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体现教师继续教育的个性化,鼓励教师进行长中短期的继续教育。要加强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结合教学内容动态考评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每个环节,建立科学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同时,要将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评价考核结果与其岗位聘用考核、职称晋升、工资福利和荣誉奖励等方面实行挂钩,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提高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建立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地发展并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并坚持纳入学校的长期培训计划之中,根据青年教师的不同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培训。 1.新进教师岗前培训 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应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力度,增强新进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新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新教师岗前培训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校外岗前培训阶段。组织全体新进教师参加高校教师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知识;二是校内岗前培训阶段。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学校发展历程介绍、教学名师座谈、参观校园环境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 本科财经论文: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部分高校在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出现了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指导形式封闭化及指导内容重复化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写作缺乏主动性引导,缺乏写作通识教育,缺乏师生互动引导以及缺乏跨期指导等方面。高校应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做好毕业论文指导的长期规划,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增强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转型开放式指导,强化跨期指导模式,实现多届循环教育。 [关键词]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近几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财经类本科生就业压力较往年更显巨大,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这不仅与本科生本身对毕业论文写作应付了事,态度不端有关,更暴露出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短期化、集中化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不足。新形势下优化完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已更显必要。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指导任务大量化 指导任务量大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量大。尽管大部分院校对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都做出了不超过10人规定,但据笔者了解,由于部分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过大,造成教师实际指导学生人数超过20,甚至30人。这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无疑形成的巨大的阻碍。二是指导内容多样。从目前指导毕业论文的内容上来看,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同时还要把控毕业论文的格式以及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部分本科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研究方法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对计算机文档基本处理操作不熟练,挤占了本来就紧张的论文指导时间,也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的任务量。 (二)指导时间集中化 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 (三)指导形式封闭化 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 (四)指导内容重复化 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 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主动性引导 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但现有指导模式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长期规划指导以及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难以合理主动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进程随大流或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督促。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产生写好写坏一个样,早写晚写一个样的惰性思维,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坐等最后时刻的集中突击。 (二)现有指导模式忽视论文写作通识教育 目前,决大部分财经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都突出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不存在共同知识,不需要有关论文写作的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毕业论文的行文方式、逻辑结构、内容展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知识共性。但从目前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来看,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的通识指导每届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这无疑会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只能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通识指导,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与指导工作量。 (三)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引导 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虽然大多数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注重与本科生间的信息沟通,但传统的教师说教指导模式却使得本科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产生有“等办法、靠老师、要答案”的心态,完全依赖于指导教师的明确指示。二是缺乏同辈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目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论文的写作上,忽视了同学间论文写作方法及思路的讨论,从而没有机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而这不仅从形式上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封闭化,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指导任务的大量化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四)现有指导模式缺乏跨期指导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按届依次展开。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也就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上。在这种指导模式下,虽然论文指导与纠正在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以单循环纠偏的方式运行,并使得论文质量得以改善。但如将这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置于多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来看,则或多或少有类似单曲循环播放的意味,加剧了指导任务的大量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三、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毕业论文指导长期规划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学年跨度安排。转变大四集中展开毕业论文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联系专业实际,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专业教育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基础后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二是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早期指导介入。进一步拓展推动本科生的论文导师制,努力从本科生进人大学阶段便开始介入专业基础教育,积极促进从中学作文写作向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转变。 (二)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 一是可以转变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变原有毕业生与指导教师间一对一的单独讨论,逐步实现课程讲解式毕业论文研究进展汇报,同时汇报进行过程中增加毕业论文研究汇报的规范性及严肃性。最终实现以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性监控强化,来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及进度。二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师团队指导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形式将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压力,而群体指导的方式有进一步有利于正确把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导向,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 (三)增加毕业论文写作通识教育指导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课程中增加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重点结合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系统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行文结构、逻辑展开等基础性知识。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做集中讲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个性化通识问题做小范围集中辅导。 (四)转型开放式指导,带动同辈学习 一是要有针对性选择开放性通讯媒介,引入QQ群、网络论坛等公众开放介质集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研讨,开放指导空间,共享写作经验,实现本科生之间毕业论文写作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快速传播。二是要转变指导形式,从一对一的传统毕业论文指导形式转变为一对多的集中指导模式。同时,在指导过程中积极引入开放性讨论环节,利用同辈学习理论促进同期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自我改进,并进而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主动性。 五、强化跨期指导。实现多届循环教育 跨期指导是指突破毕业论文指导的级届概念,将不同年级本科毕业生同时导入,进行毕业论文集中指导。这里所谈到的跨期指导模式其核心强调两点,一是“跨期”,“跨期”的目的在于实现论文写作知识的跨年级传播。二是“集中”,“集中”的目的在于实现低年级本科生的自我学习及高年级本科生间的同辈学习。但跨期指导并不是忽视不同年级本科生间的专业知识差异。就不同年级本科生的指导内容而言,低年级本科生的指导重点在于通识学习,而高年级本科生的指导重点则在于具体论文内容把控。就跨期指导模式的指导重心而言,低年级本科生侧重于“自我学习+研讨观摩”,高年级本科生侧重于“自我完善+演练提高”。从而构筑成学生“自学+指导+演练”的阶段循环学习与教师PDCA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实现以同辈学习缓解指导内容重复、指导时间集中等问题。 本科财经论文:财经院校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了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编制财经院校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并对3所财经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财经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培养财经院校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自主学习;财经院校;问卷调查;本科生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1]。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相对稳定可迁移的学习能力[2],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解析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推进教育教学方法与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摆在各级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些学者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如文婧等通过编制军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对军校本科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3];朱红梅与徐康在设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调查问卷”、“个人自主学习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对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4]。然而,已有研究中专门针对财经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却十分匮乏。与综合性大学等非财经类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上独具“经管”特色,因而,传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量表及其问卷调查结论难以科学正确地反映财经院校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客观现实。有鉴于此,本文在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理论剖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财经院校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对财经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现状调查,旨在探求影响财经院校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问卷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西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和广西财经学院经管类专业全日制本科生中随机抽取708人,发放问卷708份,其中一年级195人、二年级216人、三年级162人、四年级135人。回收有效问卷6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8%。 (二)问卷编制过程与方法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以及自主学习的定义,我们在Pintrich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和策略问卷”(MSLQ)的基础上编制了“财经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学习问卷”。我们沿用了MSLQ中将自主学习量表分为动机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的做法,但是与MSLQ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动机分量表包括学习期望、学习价值、学习环境、学习焦虑4个维度的20个项目,策略分量表包括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学结4个维度的20个项目。最后形成共有40题的财经院校本科生自主学习问卷。每个调查项目都设计了五个不同等值的规定选择答案:1表示非常反对;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依次记为1至5分。题目经随机化排列组成测试问卷,并且采用不记名调查方式完成。 (三)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对量表进行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首先,为检验项目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我们采用Cronbachα系数检验法进行信度分析,得到每个分量表以及整个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结果表明动机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各个维度内部及与各所属分量表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为检验量表是否能准确反映被调查者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特质,采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结构效度检验。各分量表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235―0.613之间,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25。因此,无论是分量表还是总量表,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二、结果分析 从总体上看,财经院校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全部40个项目中,平均分高于4分的有8项,3~4分的有10项,2~3分的有16项,1~2分的有6项。从分量表之间的比较看,动机分量表4个维度的平均分高于策略分量表4个维度的平均分,这一结果提示,财经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因素较低所引致的。进一步对各维度项目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一)动机分量表的结果分析 根据动机分量表的调查结果,从学习期望的维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抱以较高的期望,他们普遍期望自己能有出色的学习成绩并且期待未来能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这说明了他们对本科学习以及未来就业,有着较高的期许,其主要原因是近十年来财经类专业的就业率较高而且就业质量较好。从学习价值的维度来看,相对于获得好的专业成绩,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通过了解更多的财经资讯与获得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他们普遍认为尽管专业知识有利于就业,但个人的专业实践经验对于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更为有利,这是因为大多数财经类专业的就业岗位对专业理论知识要求不高,而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经验更为重要。从学习环境的维度看,大部分学生认同本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也认为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学习焦虑的维度看,其平均分是动机分量表4个维度的最低分,这一结果提示大部分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焦虑,自我负责精神和主动意识不够好,他们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担心考试成绩,但是对于是否掌握老师授课的知识点以及能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焦虑感较低。 (二)策略分量表的结果分析 根据策略分量表的调查结果,学习计划维度的平均分最低,大部分学生对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其原因是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教学选取到课堂授课等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基本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从学习方法的维度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其主要原因是不少学生还停留于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与应对考试,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从学习调控的维度看,自主学习的调控能力不够全面,具备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技巧,但由于缺乏坚毅的意志力,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时普遍没能迎难而上,畏惧心理较为严重。从学结的维度看,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只有少数学生能在考试后主动找差距,而很少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定期评估。 三、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承担自身学习责任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培养获得。以上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财经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这尤其体现在学习计划、学习焦虑、学习方法与学习调控方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一,教师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持久性。第二,教师应当注重掌握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通过必要的策略训练、精心设计课题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学校广泛推行“导师制”和“专家督学制”,由专业导师和自身督导专家根据专业的特点,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规划与指导。第四,优化自主学习环境,加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优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便捷的网络学习资源,搭建开放、高效的自主学习平台。 本科财经论文: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摘 要: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教师的责任。为实现科研对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支撑与促进,从基层学术组织视角提出以科研成果进教材、入课堂;科研成果促教改;科研骨干上讲台等为切入点带动会计本科教学团队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会计科研 会计教学团队 教学水平 地方财经类高校由于其区域性、地方性特征,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师资的建设是一个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师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在某方面形成特色。因此,创建和打造卓越的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优秀的教学队伍,成为地方高校应对大众化背景下教学使命危机的重要举措。 一、科研对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会计科研是提高会计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校所有的教学都应该是有研究的教学。有了科研不一定有高质量的教学,但没有科研必定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没有科研依托的教学,可以把课讲得很漂亮、很花哨,但却因不了解会计学科的学术前沿而缺少内涵。这样的教师只能是“教书匠”,而不能成为“教育家”。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制度、准则及处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教师通过科研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不但可以摆脱单纯进行基础教学的拘泥,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 始终站在会计学科发展的前沿,推动会计专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不断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的科学研究,将最新的思想、方法、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本专业内运用一些基本科学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教出高水平的学生。 (二)会计科研是形成会计教学团队合力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基本上是独自面对特定的教育情境单兵作战,依照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自行完成教学任务,同事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的气息与氛围。这种孤立的、相对封闭的、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的工作方式使地方性财经类院校的会计教育在缺乏领域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的情况下,更难以产生重大标志性教学成果。随着会计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需求多样化和教学平台日益增多,对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科研纽带组成的会计教学团队不仅可以在协作的氛围中相互沟通,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互动中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和凝聚力,成为综合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问题的高起点的教学组织,而且以教学的学术性作为团队融合的切入点、将研究性教学引入会计课堂教学可以提高会计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并保障教学的发展。而在课程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反馈信息则可以进一步促进会计科研和学科的探索。 (三)会计科研是促进会计教学团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学术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也是高校教师的生命。因此,教学团队存在的价值是教学,但发展的源泉却在于研究。一个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作支撑。在教学团队中,由于团队成员组成的异质性、互补性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成员之间不仅可以在及时交流会计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前沿的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促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而且在让科学研究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的同时,又会进一步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各种问题,这会产生更高水平的理论成果,进而在本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依托学科优势平台和科研实力,积极实施科研教学互动,扶持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科发展,是会计学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二、基于基层学术组织视角加强地方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 (一)科研成果进教材、入课堂——推进团队教师校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并扩大科研成果影响力 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教师所从事科研课题多来自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会计研究工作也不例外。为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除了教师带领一部分学生参与研究过程外,在科研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把成果入课堂是一种涉及面更广的实现科研资源的开发与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融合的有效途径。团队教师可以将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实践案例等引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甚至可以汇总整理为自编案例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使科研成果作为知识形态,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传播和证实,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为进一步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余,可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或在职高级会计师就一些热点问题和新出台会计政策作会计专题报告和讲座,如在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化,而教材不能及时反映时,通过校内外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可弥补这一缺陷。此外,打造“硕导论坛”、“创新群体论坛”、“博士论坛”等系列会计论坛;在学生中定期开展“学生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通过课堂内外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培育,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科研成果促教改——集中团队优势开展教学改革项目,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环节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时间性概念,社会对会计教育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的发展。随着会计工作的客观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会计教育也将与之相适应。因此对会计教育而言,教改也是一个永恒的、常讲常新的话题。作为教师,要真正能够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一些成绩,除了要有改革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改革的头脑和能力,要有正确的思路、要有可行的方案。而教师科学研究为教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探索在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即以会计实务研究成果作为一个项目,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实施该完整的项目工作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财务会计实验中引入模块组合法,将财务会计实验内容按企业一般工作岗位分工分解成不同模块,以模块为实验单位来组织实验过程等等。在此基础上团队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理论研究,打破传统的规则式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此外,团队成员可集中智慧,将多年关注的会计问题的研究心得,进行整理和提炼,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会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科研攻关,并进一步把会计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和会计职业水平。 (三)科研骨干上讲台——培育团队成员,并引领学生成长 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其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作为实务性很强的会计教育,通过科研骨上讲台,在教学中将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的研究成果以案例教学、演示教学等形式展示,使学生在了解自己身边企业情况的同时,直接从实践中掌握会计的精髓,必定会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此外,通过科研骨干上讲台,把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拓展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如采取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自学、共同探讨与学生总结、学生提问与教师解惑,学生限时发言与大家评论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相长”中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心、动手和动嘴,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过程,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不仅学到一些具体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将这些理论及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刺激科研灵感与科研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讲台泛指课堂内外的一切教育途径。因此科研骨干上讲台,还可采取在各年级中结合班主任制度,推行科研年级导师制。具体由高职称、高学历、出国留学人员等具有良好科研素质的优秀教师组成科研导师队伍,采取定期的年级导师讲座、不定期的主题班会、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从人生规划、个性塑造、科研素质、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并对有科研潜能及科研兴趣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指点和帮助,引领学生成长。 本科财经论文:财经高校法学本科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学改革对策 摘要:财经高校的法学本科生就业状况具有鲜明的特点。通过对财经高校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依据用人单位性质、工作所在地域、从事行业属性进行了分类比较,总结了其中的规律。并对财经高校法学本科教学提出了改革对策,强调应当协调好法学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提高法学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不断丰富其教学内容。 关键词:财经高校;法学本科生;就业 目前,我国财经高校一共有50多所,其中绝大多数都设置了法学本科专业并进行招生。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自1987年建院以来,至2012年共培养了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1534名。在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不断迅猛增长的今天,认真研究分析财经高校历届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发展状况,全面、系统掌握其一般规律和发展动向,归纳和总结财经高校多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对现行法学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和对策措施,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财经高校法学本科生就业状况分析 1.依据用人单位性质进行的分类比较 按照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性质来看,目前法学院历届毕业生在党政司法类型机关工作的有277人,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工作的有222人,在各类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及从事个体经营的有592人,分别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8.06%、14.47%和38.59%。以上统计数据表明,财经高校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广泛的。其中,在党政司法类型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行业工作的合计有499人,总共占到毕业生人数的32.53%,将近1/3,这也与法学学科专业的性质密切相关。同时,在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及从事个体经营的有592人,人数最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8.59%,这也体现了财经类高校的专业特点和就业优势。 2.依据工作所在地域进行的分类比较 按照历届毕业生目前就业所在的区域来看,现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有923人,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有515人,西部地区工作的有78人,出国定居18人,分别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0.17%、33.57%、5.08%和1.17%。根据以上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占60%以上)对法学本科毕业生具有较强吸引力。从就业地域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工作地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区域辽阔,地区经济差异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东部地区的发展大大快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局面。作为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大学毕业生在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必然会选择市场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高的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项目组认为,由于我国的中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较多,而且这些地方收入水平较高,生活环境质量较好,社会福利较为完善,因此,其也成为大多数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优先考虑就业安家的地区。 3.依据从事行业属性进行的分类比较 首先,按照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是否与法学相关来看,目前这类毕业生共有512人。这些与法学相关的各类工作职业具体包括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律师事务所、立法机构(人大常委会)、行政机构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等。也就是说,大约占毕业生总人数33.38%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其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法学专业相关。其次,按照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是否属于财经类行业来看,目前这一类的毕业生共有689人,这里财经类行业职业包括从事金融类(例如各类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担保公司等)、经济类(例如在各类型的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私营民营企业等工作,或者自己独立创业开办上述公司企业等),以及在经济管理类的部门单位(如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各地方发展改革委员会、各级政府、国家及地方各级税务局、财政局、统计局、审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等一些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经济类类事业单位)工作等等。也就是说,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历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44.92%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和财经类相关。 综上所述,项目组认为,财经高校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第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为每年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财经类专业一直是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分数较高的学生比较热衷的选择,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第二,大部分的财经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都会系统接受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税收等等财经类课程,经济管理知识面比较广,具备相当的专业特点,无论是在内外资、民私营等企业工作还是自我创业都有一定优势。第三,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财经类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法学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使其思维比较严谨,而学校对其财经知识方面的熏陶又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信息敏感度和灵活适应性,能够乐于并很快接受各类社会新鲜事物,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较高,在用人单位容易取得不错的业绩和好评。 二、财经高校法学本科教学的改革对策 1.协调好法学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 目前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中心工作,构建了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课程体系,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上述两大课程体系的发展不够协调,存在“短板”现象。从总体上看,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较为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梳理和充实。另一方面,各个课程体系内部需要不断充实、整合、优化、完善,以提高课程体系内部各个环节和整体的质量。因此,建议各高校应从战略高度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和协调发展。就理论课程体系而言,虽较为完善,但改革的难度也最大。高校法学院应在现有法学课程体系基础上,通过实践的摸索,不断反思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对其进行更新和修改,使之更趋完善,更加符合实践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而言,要注意实践教学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之间的衔接。将实践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要搞成独立的、相互脱节的两个部分。实践教学活动要落到实处,各种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其他才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做人和做事的能力,如何与人相处的能力,如何适应社会的能力。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有机整体,需要互相配合和互相支撑,这就需要学校与相关部门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并在学校的协调下有效运转。 2.协调好法学理论课程与财经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针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我国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应当是“多面手”。其不仅应当是法律方面的专家,而且应当是善于处理包括法律问题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的杂家。法律专业的实务性和法律职业的多元化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能够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当突破专业的樊篱,加强学生多学科知识的培养,以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逻辑学、心理学、谈判学、社会学等课程都应成为法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也应在法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比例。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未来面临的将是国际化的竞争,不仅企业面临的法律实务与管理、会计、税收、金融、证券等经济知识,而且立法、行政、司法和法律服务工作都会广泛涉及经济问题。因此开设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国际贸易等经济基础课程,使法学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对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处理经济法律事务的能力显然是不无裨益的。高校应当加大法学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力度和教学内容,真正做到通识教育与专门教育相结合,使财经法学本科专业具备厚基础、宽口径、开放性强的特点。首先,财经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应当拥有坚实的法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法律实践技能,掌握一定的财经类基础知识、理论,同时具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素养。其次,应当拓宽财经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课程门类多样,课程选择面广,学生具有较合理的法学和财经知识结构,并能融会贯通。最后,高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应具有开放性,在保持主干课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根据社会经济、法治建设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定位需求进行必要的课程调整。高校在确定了财经法为本科专业培养特色后就应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合理配置课程,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充分利用必修、选修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法学类、财经类选修课程,通过扩展学生的选课范围,由学生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学术研究型还是职业型,职业目标是重法律还是偏财经,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把他们的学习压力降至最低,真正做到既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素质又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3.提高法学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不断丰富其教学内容 以重理论、轻实践为特征的现行法学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1]面对法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作为各大学的法学院为了在激烈的法学教育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探索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目前,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主要有司法机关实务训练(也称专业实习)、模拟法庭辩论审判、诊所式法学教育或法律援助、社会考察调研、指导学生开展科研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等。相对于法学实验教材而言,对于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法学实践素材,实验室只为法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物质平台,而实验教材只为实验的进行提供了一份行动指南,而实验素材才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加工的原材料。实验素材中最重要就是司法案例,应该建立一个实验课案例库,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选用,这些案例应当能够覆盖我国立法、执法、诉讼、非诉等各种法学领域,并且案例应当具有真实性和原始性,最好是能够调研到具体部门即真实档案,如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一些律师事务所等已经完成工作的归档材料。对于这些案例材料,除了对相应的真实人名、地名等内容作出适当修改以避免不必要的名誉侵权问题外,不应当进行过多的修改,以避免丧失案例的原始性,因为只有原始的材料才能尽可能反映真实情况,像以前案例教学广泛采用的那种毫无证据材料、案情一目了然的案例只有做法律分析材料的意义,而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也不能培养学生真正的法律操作技能。 总之,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法学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地位。法学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历史使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必须要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法律高等人才。 本科财经论文: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研究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背景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提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三个转变,即从局部静态指导到全程动态指导、从线下指导到线上线下结合指导、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到差异性个性化指导的转变,据此提出促进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财经类 1 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背景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的习作,鉴于学生科研经验、科研能力、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作为毕业论文主导者的指导教师如何实现“师傅领进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指导环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论文类型和论文写作不同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中迫切需要关注并且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的改革。 尽管毕业论文指导开始出现“指导提前化,指导多元化,专业交叉化,交流平台化”(李立新,田广增)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毕业论文指导而言,总体上存在以下明显现象:从指导时间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短期指导;从指导方向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同化指导;从指导策略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整体指导;从指导方法的来源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仿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方法;从指导结果来看,现行指导结果存在不透明的、无所谓现象。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人才培养背景下,作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迫切需要突破传统的“集中课堂式指导“,采取科学、合理和灵活的原则,通过多元化、动态化、差异化的指导方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改革,全面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本文将以财经类高等本科院校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为例,对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进行探索。 2 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基本思路 2.1 从局部静态指导到全程动态指导 无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如何改革,首先需要解决是指导老师以什么样的角色进行论文指导的问题。对于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来说,如果指导教师纯粹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尽管牵涉论文选题-选题确定-开题报告撰写-初稿写作-论文修改-定稿-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答辩成绩评定-论文存档等诸多环节,但是由于目标相对单一,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指导老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是亲自指导过本科毕业论文的老师都会发现,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需要指导老师以多重身份介入。本科毕业指导学生名单确认后,从选题到最终的论文答辩过程中,指导老师将会遇到所指导的学生外出找工作、参加考研或者准备出国、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面试等多方面的状况,导致纯粹的毕业论文指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和毕业生的升学、就业等各个环节变得不再独立,而是密切联系,如果哪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会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指导老师一意孤行,仅仅关注毕业论文,对所指导的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到的来自就业、升学或者感情方面的压力视而不见,不仅容易引发毕业生的抵触情绪进而出现不合作行为,而且不利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老师能否认识到其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角色定位。 本文认为,在本科论文指导过程中,论文指导老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论文写作活动的支架作用当好引导者,而且要当好学生实习过程、找工作或者升学过程中的关注者、倾听者和支持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入毕业生的内心世界,理解毕业生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从而说服毕业生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来。简而言之,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改革中,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从局部静态指导向全局动态指导转变,从纯粹的论文指导老师向毕业生的引导者、关注者、倾听者和支持者转变。 2.2 从线下指导到线上线下结合指导 从财经类高等院校的安排来看,在大四第一学期,由于学生都在校,指导教师能就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等环节给毕业生进行当面指导。但是,在大四第二学期,尤其是在五一劳动节之前这段时间,毕业生都在外实习、找工作、准备硕士研究生或者公务员等的面试和复试,在这段时间里指导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没有面对面相互交流的机会。而这将近4个月的时间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来说非常宝贵。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质量,许多学校开发应用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毕业论文选题、评阅、成绩登录、论文格式规范化等方面作用明显,但多数实时沟通交流等指导功能相对弱化,甚至没有。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尤其是包括腾讯、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开始多元化,面对面单独指导、面对面集体指导、电话或短信指导、电子邮件指导、QQ网络平台指导、社会调查实地指导、指导小组指导等方式逐步进入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从我校具体实践的调查结果显示,论文指导主要通过面对面、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方式进行,分别占39.78%、41.22%和13.98%,从中可以看出,电子邮件是论文指导中主要的指导方式。由于电子邮件更多是针对个人,因此不能保证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尤其是学生不在校期间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即时有效沟通。由此可见,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迫切需要一个平台,实现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QQ群具有群共享、群邮件、群BBS等基本组件(杨靖等,2012),为推动本科论文指导方式从传统的线下指导向线上线下结合指导转变提供了方便。 基于QQ群的即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本人从2010年开始,建立了旨在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QQ群,在2010-2012年两届中共有26名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通过QQ群的毕业论文指导获得了相应的帮助并且顺利毕业。本人的一般做法是:确定指导学生名单后,召开见面会,告知学生QQ群号,让学生全部实名制加入并且在群名片中标出自己的级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本人组建的本科毕业论文群中,既包括本人指导过的已经毕业的学生,也有正在指导的学生,这样应届毕业生不仅可以和指导老师就毕业论文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针对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考研或者找工作等其他问题从往届毕业的学哥学姐那里获得帮助。当然,从本人的指导实践来看,尽管QQ群的确在论文指导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面指导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开题报告撰写、初稿写作、基本观点形成以及论文修改等环节必须面对面交流,这样不仅能确保论文撰写质量、把握好论文撰写进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指导效率,实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2.3 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到差异性个性化指导 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如果指导老师已经实现了其角色转变,同时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指导,接下来要回答的就是指导老师如何指导的问题,这牵涉到指导方式的变化。本文认为,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应该因材施教,释放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向差异性个性化指导方式转变是关键。具体来说,在毕业论文指导名单确认后,指导老师首先需要了解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硕士研究生(国内和国外)还是直接就业,对于直接就业的同学了解哪些同学有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基本想法,哪些有进入企业工作的意愿等等,对这些情况指导老师都需要摸清楚。在摸清楚学生基本去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从其长远发展来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指导。比如对于有意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我们在毕业选题上相对来说应该更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夯实,更注重学生学术能力培养,而对于直接就业的同学来说,偏向于鼓励同学们以家乡或者工作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这样不仅能将学生的实习经历或者求职经历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差异性个性化指导并不代表什么事情都为学生包办。针对毕业论文文档的操作,本人曾经对毕业生进行集中指导,比如目录的自动生成、图的制作等等,但是对于不同论文选题的同学针对文中数据以及参考文献获取的问题,应当告诉学生相应的获取途径,但不会将其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就是说,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哪些是可以为哪些是不可以为的。简而言之,本文认为,在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中,无论学生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但是我们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3 推进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考核方式 要积极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离不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参与。要实现本科指导论文老师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引导者向多重角色转变,迫切需要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具体来说,不能单纯以面对面指导的次数作为衡量指导老师是否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指导的依据。具体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指导老师是否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可以让所指导的学生来进行评价,看是不是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获得了指导老师即时性、实质性的指导或帮助。我们调查发现,对毕业论文最需要教师指导的环节,回答论文选题占10.71%、论文资料收集占15.35%、论文提纲和结构占25.66%、论文思想和观点占20.00%、如何论证(理论与方法)占18.18%、论文规范占10.10%,这表明学生要求指导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毕业论文的每一个环节。财经类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毕业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指导老师的指导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加强监督和管理。 3.2 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投入 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指导方式的改革离不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能力的提升。从高校现有指导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来看,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职称上主要以副教授和讲师为主。对于刚刚开始指导毕业论文的年轻教师来说,他们不仅缺乏指导经验,缺乏给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的场所,而且缺乏和其他指导老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因此,高等院校可以在毕业论文指导名单下达之前,组织学校经验丰富而且指导效果突出的资深教师对新的指导老师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在各个系部建立相应的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QQ群,供所有的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实现指导方法等方面的资源共享。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可以综合考虑学校实际情况,提高单个学生指导论文的课时工作量,从本质上提高本科论文指导老师参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积极性。 本科财经论文: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本科税收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目前,地方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基础理论薄弱,实践能力不高,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课程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在重新审视税收学专业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其可选择的优化路径有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质量、探索“组合式”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本科;税收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优化 一、地方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机构、人事制度、财税体制、财经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税收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收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如此。税收方向学生的就业大多以财税部门为首选,但现在毕业生进入财税部门可谓需“过五关、斩六将”,因此,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更高。大学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目标的实现。目前,地方高校财税本科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现行税收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理论薄弱,实践能力不高,后续发展乏力 长期以来,财政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明显表现出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定性课程、轻定量课程的情况。从现有税收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专业课程设置较全面,而基础课程则存在“缺位”现象(如民商法课程)。虽然,近几年各校都开始重视数学、计算机和外语课程,但要求各不相同,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计算机软件应用、应用文写作、专业双语课程薄弱,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即使有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其效果也并未达到教学双方的预期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实践能力不高,后续发展乏力。 (二)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灵活性不够 多数西部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较差,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一些知识点往往好几门课程都涉及,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而另一些知识点往往被遗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一些学校的专业选修课未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设,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充分反映税收学前沿理论的最新进展,内容更新速度慢,时效性不强。 (三)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不平衡 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大部分地方财经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和限选课程过多,“大而全”严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如果再考虑到我国特有的英语和计算机的考级压力,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被严重压抑。同时,选修课设置数量较少且要求低,选修课设置目的甚至发生异化,主要变成帮助学生赚取学分毕业之用,而非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四)课程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 调查表明,我国多数地方财经院校的税收学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比照综合性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一流财政学科中的税收方向设置的,而那些重点大学本科教学的定位、学生基础、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问题,不可能适应地方院校各自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结果导致千校一面,学校之间看不出显著差异,也就不能体现出各自的办学特色或地方特色。 (五)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相对封闭 现有税收学专业的课程内容突出表现为重国内轻国外,自我封闭状态较严重。“西方财税理论”这一课程,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有的虽已开设,但讲授的内容很少,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西方财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知之甚少。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尽管有不少学校已提出税收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要用国外原版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但由于师资和教材的严重缺乏,现在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 二、地方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优化路径 (一)重新审视税收学专业课程内涵 如果只是设定课程框架,而不能处理好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就会导致知识脱节或者重复。因而,检讨课程内涵、订立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逐步实现课程标准化便成为重要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由本专业教师分组完成,就经济、财政、税收、会计、金融、管理、计算机信息、法律规章八大领域的课程,针对不同科目拟订课程内涵,强调课程的核心内容,从而有效减少税收学专业所学课程间内容重叠的现象。确定课程规划和课程内容,设置学生选修课辅导系统,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安排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相应课程时更具理性和目标性。 (二)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质量 1.探索税收学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试编“税收学专业相关课程重点知识案例库”,具体案例应包括涉及的知识点、案例内容、案例点评、案例讨论题四部分内容。案例应当是关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事件的描述或叙述过程,应当有时间、地点、背景、发展、结果甚至人物等要素,并以教学内容为标准,点评该案例中值得称道和需要完善(或值得商榷)之处。 2.优化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软件平台,加大税收学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比重。①实验实践教学与提升学生能力密切相关。随着税收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国家金税工程的逐步实施,财税部门对税收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在这一背景下,税收学专业不仅应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还应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②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大有裨益。正如前所述,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金税工程的实施,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不论是研究型的还是应用型的,其动手能力的培养都不可或缺。而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对于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都有更强的诉求。若欲在政府部门工作,必须对纳税人管理、发票管理、税务稽查等业务流程非常熟悉。而若站在纳税人、企业的角度,也强烈需要了解并熟悉申报征收、纳税人管理等业务流程。因此,若能在税收实验教学中引入涵盖以上内容的相关软件,使得学生在未走出校门时就熟悉政府部门及企业所需了解的业务流程,必然会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其动手能力,在面临激烈就业形势时有更强的竞争力。③适合的实验教学软件对税收学专业开设课程的支撑作用。为优化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的软件平台,应在实验教学中引进适合的财税管理实验教学软件。税收学专业实验教学软件首要考虑先进性、易用性、共享性、服务配套性等因素,选择购买比较成熟的实验教学软件。④适当加大实验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在税收学专业课程教学总学时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适度加大实验实践课程的比重,压缩讲授课程量,以满足社会对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的要求。试行一年后,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再行修订。 三、探索“组合式”教学模式,打造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紧密嵌合的“税收教学团队” 打破“一门课完全由一个教师承担”的格局,不同章节由不同的、在相关领域擅长的教师教授,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特长与优势,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税收教学团队。在教学效果上,可减少学生对教师的“审美疲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领略“百花齐放”式的新教学风格。此项改革应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紧密嵌合,从导论课、原理课开始试行。在税收学专业中,可由税收学学科导论、税收学原理这两门课开始试行。 实验实践课程教学也可试行上述改革方法。若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精通所有教学相关实验,既无精力,也无时间,实验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不同的实验实践项目可交由不同的教师承担。 本科财经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设计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办公技能、财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等必备的操作技能,本文在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实践基础上,探讨了财经专业课程设置和相关安排,并讨论了该课程体系建立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财经专业 综合模拟实践 操作技能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相当的基础理论,又要注重专业实践应用和综合操作技能,所以在有限的课时中怎样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安排显得异常重要,下面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进行说明。 1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技能要求 哈尔滨金融学院具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二是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强。正是这两个特点,让我院毕业生在金融行业成为一个品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办公技能、财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齐头并进的培养方式。 1.1 办公技能 (1)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办公软件应用技能中,最常用的是文字处理及编辑、数据图表统计分析、 演示文稿制作等内容。(2)应用文写作技能。应用文又叫实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为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常用的一种文体,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包括介绍信、证明信、邀请函、启示、声明、公示、公告、海报、通知、请示、报告、会议记录、总结、简报、合同、章程和制度等。 1.2 财经基本技能 (1)财经数字书写。数字书写是计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工作者,特别是财会,计统和企管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数字书写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准确度。(2)数据与文字录入技术。数据与文字录入技术是现代工作岗位人员的必备技能。经过科学、专业的训练,能达到快速、准确地录入各种文字和数据,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处理。(3)点钞技术。点钞技术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点钞速度的快慢、点钞水平的高低、点钞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资金周转和货币流通速度,学好点钞技术是搞好出纳工作的基础,也是出纳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之一。(4)珠算技术。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珠算技术是财会、金融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适应市场变化和职业变化的能力。(5)货币知识与识别技术。货币知识与识别技术是财经院校金融、财会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技能课程。(6)外汇知识与外币识假技术。外汇知识与外币识假技术是银行工作人员和贸易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必备的工作技能,也是财经专业学生必须训练成熟的一项技术。 1.3 专业技能 (1)会计学应用技能。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较完整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通过手工实验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训练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使毕业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2)金融投资技能。金融投资是从事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工具买卖的,要求从业者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并要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实时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3)理财规划技能。理财规划是金融从业者必备的一项技能。既要充分了解不同的金融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又要了解客户自身的大量信息,只有选择与客户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才能做好理财规划。 2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哈尔滨金融学院各专业在开设课程时主要有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四大类: 2.1 通识教育课程 在通识教育课中安排了常规的思政、英语、数学和体育等课程外,重点设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应用(下转第194页)(上接第162页)文写作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总课时是142课时,其中实验课66课时,能够保证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系统操作和和办公软件。另外应用文写作安排54学时,基本能够保证学生掌握日常办公应用文的写作。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可以保证学生具备办公技能。 2.2 专业基础课 在专业基础课中安排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和经济法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安排可以保证学生掌握金融、会计等财经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专业骨干课 在财经专业中,我们重点介绍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在专业骨干课上两个专业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金融专业的骨干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学、财务管理学、投资学、保险学、固定收益证券、国际金融和金融工程等课程。会计学专业骨干课包括商业银行学、财务管理学、财务会计、投资学、审计学、银行会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学等课程。在每门课程中设置三分之一的课时作为实验课课时,能保证学生在实验中将相关专业技能训练好。 2.4 专业选修课 哈尔滨金融学院财经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考虑不同专业的不同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具体研究方向来设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已达到保证学生丰富自己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目的。通过专业骨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注意事项 为保证教学质量,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才能保证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的成功。 (1)要具备专业技能的教师。要保证综合模拟实践训练的成果,必须保证采取这种训练方式的高校具备足够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哈尔滨金融学院要求专业课老师都要具备双师证,并且要求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习和挂职锻炼,在实践期间保证教师要有具体的工作岗位,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另外我校还从企业聘请了实习指导老师,并且我校部分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从而可以保证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的要求。(2)实验课要保证训练效果。要保证训练效果,还要有配套措施,例如作为综合模拟实践训练的需要新的考核体系。一般来说,专业实验课程要有专门的考核办法,我院就制定了《专业实验课考核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考核办法可以保证实践训练效果。(3)注意课程课设先后次序。一般来说,一门专业课程是下一门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专业课程要有先后次序。只有将专业课的先后次序安排好,才能使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训练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使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的效果更好,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 总体来说,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再加上设计合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配合好的实验课室、实习基地和配套措施,就可以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 本科财经论文: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财经类本科院校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财经类院校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比较高,作为财经类本科院校中的法学专业,必须与学术型的本科教育有所区别,必须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探讨的是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合同法的教学中,将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内容予以归纳,分成几个教学模块,将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侧重于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合同法;教学模式 财经类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以及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都与综合类大学有很大的区别,其专业主要以金融、会计等专业为主,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已不再适用,应该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学校的培养目标。模块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下,把教科书上的章节打乱,将有内在联系的内容设定为不同的模块,通过各模块课程间合理的搭配,培养学生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合同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是调整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合同法学》也是法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希望学生通过对合同法原理及其现行法规的学习,使其系统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并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践中发生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本文欲探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合同法教学中的应用。 一、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学教学仍然采取的是传统法学的教学模式,即主要是课堂上的对教材的按章节的理论讲述,同时又由于课时等方面的限制,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无外乎就是在讲述理论的同时配上几个相关的案例。此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缺点,诸如课程与课程之间被人为地分割,缺乏联系,导致学生无法把前后学习的课程联系起来而且还会导致内容的重复讲述等诸多问题,这样不仅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很可能每一个老师对于自己所讲授的那门课程都没有讲得很透彻,原因是一个教师通常单独负责一门或几门课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可能更加倾向于关注自己那门课程的内容而会忽略其他课程的内容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不断地奔波于各门课程的学习及考试,不断地进行各种类型的资格考试的过程中,大学四年下来,疲惫不堪但是对于学了什么,对于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多大帮助根本就不知道,就更别说解决实际问题了。这样,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法学专业人才缺口一百多万的消息,另一方面有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在知识结构上的错位[1]。 由此可见,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使教师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淡漠理论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能是教师希望通过学生的实习及毕业设计来达到这一目标,但是到了这个时期,大多数学生都会面临着非常实际的问题——就业,在就业的压力下,实习就变成了走过场、毕业设计也都是很仓促地完成的,基本上达不到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学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2]。模块化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模块间相对独立, 模块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2.任一模块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均贯穿于该模块的教学始终,每一模块能够锻炼学生的一种能力,并且能够直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发生的问题。 3.每个模块在讲授之前,教师会将该模块所要学习的主体内容绘制成模块图,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及每项内容之间的联系、培养目标和最终可达到的综合能力,这样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二)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教学方法的确定需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与学术型的综合类大学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应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也就是学完之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模块化教学的这些特点,能够使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更具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之一。因此,在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学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模块化教学模式运用于财经类院校合同法教学中的具体方案及对策建议 (一)合同法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案 结合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本人精炼整理了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内容,尝试从合同的各个阶段来归纳教学内容。 概括而言,本文拟将该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实训项目模块,分别是(1)合同法概述: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法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及合同法与民法其他部分内容的联系,以及合同法的总体内容,为后面各模块的学习与实践打好基础。(2)合同的订立: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合同订立的必经程序——要约、承诺及相关的要求,合同订立必须包含的条款,以及大量的存在于各行各业的格式条款的相关内容。学完本实训项目,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订立合同以及审查合同。(3)合同的效力: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合同的四种效力,分别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及效力待定合同,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需具备的条件,及合同无效等情形下的后果。(4)合同的履行: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充分了解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各个阶段的重点内容,因为只有合同得到全面适当的履行,当事人的订约目的才能实现。学生还需掌握合同履行需遵守的原则及具体规则。(5)合同的终止: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导致合同终止的各种原因,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债务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抵消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提存。(6)违约责任: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违约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7)几种常见的合同: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合同的具体、特殊适用规则,如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 本科财经论文:对高校财经专业本科生选修课设置的若干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迅速发展的状况,重点关注选修课建设问题。结合当前高校和学生面临的各种约束和两难境地,论述了设置选修课的一些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设置选修课进行了初步的构想。提出了菜单模式,试图优化原有的选修课模式,使选修课更好的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约束条件;设置原则;菜单模式 一、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选修课制在我国大学开始试行,90年代以后逐渐朝纵深方向发展,提出了高校选修课的改革。改革背景之一是市场经济发展后新的用工模式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求职体制下,一个人再想一生从事某种工作恐怕就难以适应社会对人的需要。选修课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突破口,同时扮演着使学科体系向综合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载体。二是高校经过了几年量的扩张之后,又将工作重心转向了质的提升。纷纷通过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科研突破等方面来加强和提升各自的办学质量。在课程建设这个环节中,许多高校又不约而同的将多开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和份量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改变对高校课程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选修课成为了课程改革大潮的当纲之选。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类别大致有公共课(可分为工具类课程和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选修课等类型。部分学校设立平台课,类似于公共专业选修课,高一级的课程有如理论性强、为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而设置的研究型课程等。对选修课的关注点集中在作为一般性高校本科生的选修课设置、管理、考核等方面。比如认为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制度层面、学科结构、教学管理、师资薄弱及选课指导等方面,针对财经类本科专业选修课的研究则很少。 高校财经类各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类别有所不同,有的简明划分为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其他教学环节;有的分为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有的分为全校共同课、部类共同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有的分为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验课、实验教学环节等。虽然类别名称不一样,但从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上讲,大致可以归类为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及实验教学课程和实验环节四类。 我们首先分析公共课程,又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课程目录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部分、英语、数学、体育、计算机、心理健康等,个别学校开设人文艺术通识课和社会科学通识课,但是所占学分不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英语课,所占学分一般为总学分的20%左右,安排课时平均占总课时的30%左右。公共选修课部分包含人文艺术类选修课、通识教育大讲堂、法学类课程,具体方向和课程名称不明确,比较笼统,随意性很大,有的学校这部分课程安排各院系根据自身情况指导学生选修,这类课程一般占公共课程学分不高,所占课时比重低。其次是学科基础课。这是财经类专业都设置的课程,要求必修,主要设置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等课程,占总学分比例大概14%左右。第三是专业课程,由各学校根据财经类各专业方向设置。这部分课程由各学校自行设立,体现专业方向及专业特点,但是各学校所开立的课程门数差距较大,少的开设26门课程,多的开设40门课左右,学生的选择范围大不一样。这部分又分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必修课所设置课程数一般在5—8门左右,选修课所设置课程数一般在15—40门左右。第四是实验课程和教学实验。这部分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包括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论文等。 总结起来,课程设置的特点或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选修课虽然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但是公共选修课无论是所开设的门数还是所占学分比重都无法和专业选修课相比。公共选修课一般开3—5门,而专业选修课少的开25门,多的开40门左右。公共课程没有考虑文理科交融,自然科学科目类和思辩、哲学类科目基本没有。易导致学生思维狭窄,缺乏全面、辩证看问题的眼光和思想。以美国高校为例,其规定工程类本科教学计划中,人文教育理论课程达到20%左右,哈佛大学更是规定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25%的人文课程。德国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课程占到总课程量的四分之一。日本有的大学也规定大学工科本科教育中,人文课程要占到24学分,占总学分的17%。同理,我们财经类专业虽然归为文科类,是否也可以效仿其他学校,要求学生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并要在总课程总占一定比例。 (二)选修课部分突出功能性,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如英语、数学、政治思想、计算机等,大部分的课时和学分分配给这类课程。选修课部分体现人文素质则很含混,往往只列出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通识大讲堂、通识教育任选课程等。虽然从发展趋势看,选修课设置体现通识教育也是目前国内学界普遍认可的发展方向。一般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但是,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高校的选修课设置并没有体现这一精神。表现为缺乏具体课程方向和名称及课时安排,随意性太大,所占课时和学分都很少。 (三)专业类课程设置褊狭。表现为没能够比较全面体现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即便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归在政治思想课程部分,少有从经济学的角度介绍马克思思想。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介绍则更少,只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有所提及,缺乏对代表性的著名经济学家思想作专题学习,导致经济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不知道哈耶克是谁,不知道弗里德曼是谁,甚至可能不知道凯恩斯。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及价值观,思想褊狭,立场单一,眼界低下。另一方面,专业选修课科目多,一般不少于25门课,多的达40门课左右,使得其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并且课时安排少,好比蜻蜓点水,每门课都学点,但又都学不深,使学生不满意,教学效果也不好。 (四)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校期间需要学习的知识总信息量大,各门功课学习时间相对紧张,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变成灌输知识,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不多,学生基本上是被动赶场的学习模式,缺乏自习的时间和心情进行复习与回顾,欠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课时分配少,不能满足学生希望掌握实际技能的要求。 二、约束条件与设置原则 各高校由于存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资源禀赋等差异,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目标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各高校在设置选修课的方式、选修课的内容编排、学生选择选修课的方式等方面都不应该一致,不同的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但是从整体角度而言,高校选修课的设置还是具有一些有规律可循的共性。首先表现为高校选修课内容设置和开设方式上应该体现并服务于课程的培养目标;其次表现为高校选修课的设置从内容到具体实施必须考虑到在校生普遍面临的约束、急待实现的任务和现有的知识结构等特点。 (一)择业、继续深造、获取财经专业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多重任务是在校生所面临的硬约束,这种约束的存在决定了选修课的设置应该坚持有助于缓解学生升学、就业和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含行业资格考试)之间矛盾冲突的原则。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各用人单位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动手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各种行业技能证书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财经专业学生对于而言,这一要求更多。学生在大二年级时基本上要开始考虑自己大学毕业时的出路和走向了。就目前而言,其发展方向大致就是直接择业、继续深造两种。如果选修课无助于减轻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无助于实现上述目标完成所面临的各种任务的话,那么选修课的效果必然不尽人意。因此,考虑到如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外在的硬的约束,选修课的设置应该坚持有助于缓解升学、就业和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含行业资格考试)矛盾冲突的原则。 (二)学生自身条件和就读学校教学、科研的硬件和软件的约束决定了高校选修课既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要坚持扬长避短,因校而异的设置原则。在现行的高招体制下,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基础已经在高考的招生录取中得到了初步分类。因此不同批次的高校同种专业开设选修课应该是不相同的,这里所说的选修课的不同是指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不同,并不是指不能开设同种课程。一般而言,批次高的综合性院校和财经专业类院校往往定性为研究型大学,其学生素质也往往比较高,选修课的开设上可定位为跨专业设置选修课,学生的自主能力、自我识别和自我约束能力也强,可以采取把选修课的课程介绍和教授人的相关信息挂到网上,然后让学生在试听之后自主做出选择的方式;批次低的一般是地方性的财经类专业院校,定位于教学型专业性大学,学生素质较低,可以为相近专业设置选修课。学生一般基础和自制力也较差,在选修课的选择中,应该适度界定选择范围或实行导师适当干预选修的举措。还有一部分技能实用性院校,则以掌握多项技能为基本目的来设置选修课。总之,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选修课的开设应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根据专业所面向的行业和领域,细化后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坚持扬长避短,发挥和挖掘学校优势资源的原则。 (三)财经专业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体系模块化的特征,决定了选修课的开设从内容上应坚持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原则。模块化的特征是指:在校大学生所学习的各种课程尤其是专业课,除了个别课程之间存在前后延续的逻辑关系外,多数课程之间并无太多的必然关联和严格的递进关系,各个课程之间往往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因此具有模块化的特征。这种模块化的独立系统只有在相互组合成一个整体之后,也就是集成到某一个整体系统中去之后,就能极大的发挥彼此的功效。出于稳固已有知识体系(这对于兼顾学生从事各种类型的择业考试或者是继续深造都有极大意义),整合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选修课的设置必须充分利用学生这种知识体系模块化的特点。从整合和运用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来界定选修课的内容,从联系和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来归属和界定选修课。如果选修课是一种已有知识的运用过程,是各种零散知识的组合应用过程,那么不仅起到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不仅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增,而且这种稳固和深化还足以让学生从容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避免了因为求职备考耽误正常学习的情况。由于这种选修课中新增知识并不多,所以需要完全讲解给学生的东西并不多,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三、菜单模式 通过以上论述,结合选修课存在的问题、约束条件和设置原则,我们提出通过建立选修课菜单模式来体现选修课的改革方向。大致设想如下: (一)第一层面,选修课的菜单设计,确定哪些课程装入菜单。合理设置并划分选修课的类别、性质和功能,好比区分哪些是米饭、哪些是蛋白质、哪些是青菜、哪些是水果,营养必须均衡。既兼顾继续升学和就业需要,也要满足培养人文精神,提高素质的需要,包括美学思想、艺术熏陶、艺术欣赏、心理健康、自然科学知识、思辨能力等。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建立选修课菜单目录,并确定每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选修课课程品质,体现培养特色。 (二)第二层面,针对批次高、研究型的综合性院校以及财经类院校,宜设计完全自由选择的选修课套餐,同样推出A、B、C、D、E…….等多套套餐,每一套餐里都做到营养合理搭配。这部分套餐与第二层面套餐的区别是学生可以只选择套餐里的几门课进修,而不是要求每门课都必修。教学管理只要求必须达到一定学分即可。 (三)第三层面,针对批次低、教学型的财经类专科院校,根据菜单目录,把不同类型的选修课进行合理组合,就像套餐一样,推出A、B、C、D、E……等多套套餐,每一套餐里都做到营养合理搭配。不完全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单独课程,而是给与一定约束,但是学生可以选择B套餐或者A套餐等等。这个部分也许需要突破原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固有安排或者限制,内容一般是包含要求学生必须修的课程。 (四)最后是选修课菜单课程管理建设。由于选修课的课程设计必须遵循综合性、基础性、多样化、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等原则,因此必须依靠各个学科门类的专家才能完成。如有些综合性课程需要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设计课程,所以还要有相应的课程管理机制。比如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聘请专家(课程委员会)进行设计、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同时提高选修课的学分,强化选修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以此推动对选修课的重视,保障培养特色。认真研究并确定每一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请各学科专家精心设计教学目的、内容。在选修课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确定合理的选修班级人数以保证教学效果,配备助教进行研讨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师资方面,对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有一些必要要求,课程开设需要严格的审批程序,每年组织教师进行选修课课程教学研讨等。达到通过选修课的设计和学习,提升培养特色。 (五)更高级设想是实行“选修课护照”制度。针对现有选修课师资力量缺乏的状况,利用网络,打破各财经类高校间的选修课制约,让学生可以共享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宽泛的选修课选择范围,实行“选修课护照”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选修课学分记录于选修课护照,作为毕业考核合格的依据。当然,目前这一想法受很多外力制约,暂时无法实现。 本科财经论文:财经类本科课程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近年来财经类院校和专业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与课程国际化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力推动了财经类本科课程国际化的发展。但从当前来看,财经类本科课程国际化在制度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和支持资源等方面还面临诸多的制约性因素和不足,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课程国际化的发展。 【关键词】 财经类 课程国际化 对策 自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国家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的指引下,各高校纷纷进行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财经类高校也不例外,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与课程国际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活动,极大地推进了财经类本科课程国际化的发展,但从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或不足。 一、财经类本科课程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明确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目前,高校课程国际化还没有法规制度和政策的专门规定。制度的缺位使得各院校虽然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并进行了课程国际化方面的相关实践,但鲜有院校在自身国际化发展战略中明确课程国际化的地位及重要性,尚缺乏系统地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方案以及对课程国际化的激励奖励性政策。 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国际化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在财经类各专业之间呈现不均衡的状态,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并且国际化课程目前仍以专业课程为主,欠缺围绕国际化主题的通识教育课程和跨学科课程。 3、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从课程内容来看,有的国际化课程内容仍然只是中西方内容的简单、机械的叠加。从教学形式来看,相当多的财经类本科教学仍延续着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授课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技术的潜力在教学中还远没有开发出来。 4、教学师资有待充实 一方面,讲授专业课的外教数量不足。虽然近年各财经类院校聘请外教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外教仍主要以语言教学为主。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精力和经费等方面的冲突,导致本校教师参与课程国际化的动力不足。如果没有更多教师的参与和支持,课程国际化改革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5、语言因素的制约 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英语听说及口语能力欠佳,双语或全英文教学课程进度常有延缓,课堂上的讨论不够踊跃,环境与气氛较难营造,影响了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也制约课程学习的国际认证。从教师方面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以近年派出培训的教师为主,有些教师自身英语水平不过关,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6、支持性资源不足 一方面,教师们迫切需要课程国际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支持;另一方面,目前各院校专门用于课程国际化方面的经费有限,影响课程国际化活动的开展和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二、推进财经类本科课程国际化的构想 1、建立健全课程国际化相关法规制度 大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与灵魂,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最终要落实到课程这个基本载体上,因此课程国际化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柱。而课程国际化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相应的法规制度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相关法规中应对课程国际化的目标及其主要内容加以明确。院校在制定学校章程和教学管理制度中应体现课程国际化的重要地位,并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具体方案和政策机制。 2、明确财经类本科课程国际化的内容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财经学科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而言还相对滞后,这种滞后性不仅表现在课程内容方面,而且表现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式、教学师资等方面。因此,我国财经类本科课程的国际化不应仅局限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还应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师师资的国际化。其中,课程体系是课程国际化的基础,课程内容是课程国际化的核心,教师是课程国际化的关键,教学方式则是课程国际化效果的保障。只有上述各方面齐头并进,课程国际化才能提升质量,确保获得好的效果。 3、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并适当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的做法。在财经类国际化课程的学科选择上,应选择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而且急需与国际接轨和交流的学科,如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要尽可能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国际公认的水平。在通识课程中设立一些国际化课程,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如外国文化、国际关系等。此外,还应结合各专业具体情况,开设一些区域研究课程,如欧美研究、东南亚研究等。 4、推进课程内容的国际化 (1)制定国际化导向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章节和课时安排等方面要考虑和体现国际化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应明确有课程国际化的表述;由于国际化内容的植入,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适当延长;在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改。 (2)选择或编写适应国际化要求的教材。财经类本科课程国际化对教材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应具有国际水准,在理论体系完整、语言表述规范简明的基础上应反映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最新动态;二是应注意体现国际化元素,包括国际间财经制度比较、国际财经学界新观点、全球性财经议题、国际财经时事和财经实务个案等内容。不管是引进英文原版教材、购买国内教材还是教师自己编写,都应符合上述要求。 (3)导入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国际化内容的导入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的途径或模式:一是附加法(Add-on Approach),即在原课程体系框架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添加具有国际化视点的学习内容和安排。这种模式简便易行,而且无需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大的调整。二是融入法(Infusion Approach),即把国际化视角系统地贯穿于课程各个教学单元的讲授中。在各章节内容安排上,应系统进行国际比较、介绍相关国际经验以及对国际财经改革的趋势进行评析。三是转换法(Transformation Approach),即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变换不同的国际或跨文化视角分析和思考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最高、难度也是最大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而且应深入了解东西方乃至各个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差异。上述三种模式代表着教学内容国际化程度由低到高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教师经验、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适合的教学内容国际化模式。 本科财经论文:广西财经类本科和专科新生UPI测评的比较研究 摘 要 文章通过UPI测评分析财经类本科新生和专科新生的心理特点、差异,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财经类 本科 专科 UPI 比较 1 对象 广西财经学院2011级财经类本科新生1844人(其中男生564人,女生1280人),专科新生1234人(其中男生389人,女生845人)。 2 理论工具 (1)工具: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简称UPI)。它是为早期发现、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具有简便易行、信息量大及筛查效果好等特点,能较好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筛选标准:UPI。具体包括:Ⅰ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UPI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②第25题做肯定回答者(想轻生);③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两题作肯定回答者;④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者。这类学生可能有较明显的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尽快得到咨询与指导;Ⅱ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UPI总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间者;②第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③辅助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此类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Ⅲ类:不属于第Ⅰ类和Ⅱ类者应归为Ⅲ类。此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3)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本科新生和专科新生三类筛选率比较 据调查数据统计显示,财经类本科新生Ⅰ类的筛选率(22.29%)高于专科的(17.99%);而Ⅱ类和Ⅲ类的比率分别为33.24%和44.47%,低于专科新生的33.39%和48.62%。 3.2 本科和专科男女新生筛选率差异比较 财经类本科新生和专科新生的差异呈现较明显的特点。Ⅰ类上本科男生、女生都比专科略高,本科男女生分别为6.40%、15.56%,专科为4.38%、13.05%。Ⅱ类上本科男生低于专科男生,分别为10.68%、11.51%,但本科女生高于专科女生,分别为22.56%、21.8%;Ⅲ类本科男生、女生都低于专科,本科男女生分别为13.5%、31.29%,专科男女生分别为15.64%、33.63%。 从男女生比较中可知,财经类本科生“可能有较明显的严重心理问题,需要立即约谈咨询”的人数高于专科生,而“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但能够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本科男生低于专科男生,本科女生高于专科女生,“Ⅲ类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本科生要低于专科生。总体而言,专科生的心理状况相对本科生来说更良好些。 3.3 本科新生和专科新生四个关键题筛选率比较 UPI问卷共有60个题项,表1中的四个关键题被公认为要引起重视的重点题项,它可能反映神经症状及自杀倾向。从测查结果来看,专科生的四个关键题中有三题的比率均高于本科。 3.4 本科新生和专科新生主要心理问题表现 对UPI问卷的60个题项选择率进行排序,前十位的心理问题表现如表二,从中可知,本科新生和专科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大体一致,主要表现在:①人际交往障碍:在乎别人视线,总注意周围的人等;②强迫症状倾向:对脏很在乎,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③气质性格问题:爱操心,缺乏耐性,缺乏决断能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④认知思维障碍: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父母期望过高。 4 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20.58%的财经类新生“可能存在较明显的严重心理问题,需尽快约谈咨询,进一步排查确认”, 33.30%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46.13%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良好。财经类专科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总体上比本科生稍好,两个培养层次的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强迫倾向、人际交往障碍、气质性格问题和认知思维障碍,在“关键问题”上专科生的比率要高于本科生。 财经类本科生和专科生呈现的心理特点及差异,一方面由于入学要求不同。本科生的录取分数比专科生高得多,他们在学业的基础和期望不同;另一方面因为本科生的自我要求和自我期望较高,因此自感压力较大。 5 措施建议 (1)树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发展性教育的对象是正常大学生,任务是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原已存在的潜能,形成更强的素质和能力,最终成长成才。校园中大部分属于健康人群,树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大多数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所需的教育资源,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2)构建教学、科研、第二课堂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在努力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基础心理知识的基础上丰富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二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完善校园活动体系,开展新颖活泼、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四是开展女生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完善自我、珍爱自我,树立健康的性别角色、社会角色。 (3)做好危机干预和预防工作,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根据测试结果,对重点人群分批分层次排查,进行团体或个体的约谈,更加客观地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给予他们针对性指导,使其正确认识自身问题,自觉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更好适应大学生活。同时组织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班级心理委员发挥朋辈帮扶作用。此外,利用心理管理系统对重点人群进行长期追踪、关注,不定期组织重点人群进行再测,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加强干预和预防工作。 (4)结合学院专业和学生特点,建立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减少学生心理压力源;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三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具备专业人才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四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院特色品牌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心灵成长。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高职高专制作专业广告设计论文 一、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历程回顾 广告行业在30余年的时间里成为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对过去十几年中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进行回顾,能够发现开设广告设计专业院校的数量在迅速增多,大多数院校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原因是社会对这一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大,或者是拥有相近的优势专业,还有一部分院校则是为了扩大招生资源。总的来看,高职高专院校设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其专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的定位不够准确,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合理,还有的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够科学。纵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史,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以下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现存问题分析 第一,部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呈现出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专业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毕业生,这类教师只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虽然这类专业教师能够保证学生所受教育的系统性,但是其实践经验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表层上。另一部分教师在广告行业从事工作多年,其虽然经验有余,但是在观念上往往表现出一些滞后性。广告行业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行业,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时刻保证对新知识和技术迅速产生反应,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第二,存在教学和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都会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确保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实用性。但是由于课堂上的一些实验项目的制约,学生还是会出现对行业需求不适应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校里的设计项目往往是虚拟的,学生并不能够充分地考虑应用可行性和成本,以及受众身处的环境,对于工业生产也缺乏理性的认识。当前的经济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所以教师应该遵循市场的模式,不断促进艺术和实践的结合,并且激发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作热情,坚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模拟设计是不够的,这样很难满足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需求,无论是学校和个人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对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是广告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高专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途径研究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授课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授课的地点则最好选择一些广告公司作为一线场地,授课的方式则应该选择工学融通的形式。如,学校应该和一些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和相关的广告公司进行实习,让学生处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行业环境和工作需求,进而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应该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地域性因素,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更多地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培养出一批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如,陕西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北京相比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当地院校在广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出陕西的经济特色。如果当地的房地产、药品、汽车和食品的广告投入占据了广告产业的前四名,那么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应该增加这四项相关的讲座和选修课,让学生及时丰富相关的知识,一旦学生在当地从事相关工作,就能够很快地适应。最后,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须体现出设计和制作这两大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对广告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于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的培养,设计能力可以通过设计技巧和设计软件等课程进行巩固,但是广告制作能力必须通过实训项目逐步地培养。学校可以以教师为媒介引入一些校外企业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实际的项目中一边探究一边学习,实现实践性教学。 四、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已经过了浮躁的初始阶段,为了在以后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各类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打造自身的特色,通过实践教学模式丰富自身的内涵,提升学校和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出更多实用型的广告人才。 作者:李芳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广告设计论文 一、中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1.中职教育的特点 中职教育招生对象面向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有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与管理上难度都较大。另外由于离开传统教学的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心态和阅历都欠成熟,导致缺乏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因此我们在中职教育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应对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使得中职教育更好的适应区域社会经济。 2.中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中职教育无论从办学还是招生,不同于高等教育面向全国范围。中职教育一般地域性较强,局限于某个区域内,因此为该区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基层劳动者,从而带动了区域内的整体劳动者素质提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就广告行业来说,广告设计可应用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推广,也可助力企业提升公众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从而扩大经济效益。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基层广告制作人员,从事宣传海报、图册的具体制作,宣传促销活动的文案执行等,提升企业宣传水平和质量。因此广告人才的培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区域经济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所谓区域经济,是指以一定区域为范围的经济综合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中职教育的投入及运行机制,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分布。同时区域经济也反映了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科建设应以区域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根本。广告设计作为支撑全行业的技术专业,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应用,但不同的区域经济状况也使得不同区域的广告设计行业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无论从行业角度、应用深度、设计方向以及新理念新技术的使用等,都存在差异。若中职学校培养的广告从业者不能符合本区域的发展状况,则产生“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供需不和。 二、当前中职教育广告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发展对广告业的需求不断加大,不同于高等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培养广告设计师的目标,中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应致力于培养广告制作人员,才能使得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取一席之地。近些年,笔者通过对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以及对相关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广告制作人才的培养。 1.专业与人才定位模糊,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近些年来广告产业发展异常迅速,很多中职院校跟随形势办起了广告设计专业,但对这个专业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尤其是全国各高等院校以及职业学校多数都开办了广告设计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入社会,导致人才市场竞争激烈,而中职学生在整体素质上逊色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也比本科院校少,如果在专业能力上没有优势,那么毕业生将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夺取一席之地。当前广告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国际广告运作人才、广告高层管理人才、营销策划复合型人才、创作设计人才及制作技能型人才。有些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贪图“大而全”的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反而让学生找不到准确的专业定位。造成就业困难。 2.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欠缺,达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由于专业设置缺乏合理规划,很多院校对师资力量并没有足够重视,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也制约了中职学校的专业发展。一方面由于广告专业的快速增加,全社会对于师资的需求增大,很多高学历毕业生未经社会实践就承担起了广告专业教学的责任,导致学生学不致用;另一方面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每天疲于上课,没有多余的精力对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无法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教不致用。另外,很多学校缺乏必要的设备投入,实训基地建设严重不足等。这些都成为制约当前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的问题。 3.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和长期规划,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由于对专业定位模糊,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有些中职学校因人设课,只针对现有师资力量开设部分课程;有的学校以设备设课,对某些不具备条件的课程采取回避策略;有的学校甚至无法保证广告设计专业开展的持续稳定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中职教育广告专业的课程目标着重于培养基础人才、提升技能,才最有利于良性循环。 4.学生综合能力对社会适应性差,难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 由于中职的生源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后无法升入高中的学生组成,因此学生在学习积极主动性上欠缺,加上本身知识基础薄弱,从工作适应性上看,多数学生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加上缺乏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导致就业之后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也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之,当前中职教育广告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就业与区域经济紧密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只有重视两者关系,解决中职教育中的问题,才能因势利导,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的思考 1.区域经济发展对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要求 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必须契合本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特点,为区域内企业培养合格的广告专业工作者。专业建设水平要高于社会需求水平,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不断调整,承担起吸引先进技术的责任。在专业建设上,应突出本区域特点,对区域内重点的行业、特色产品等有一定的专业积累。 2.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 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制定自身发展目标。若区域内经济发达,社会与公众对广告业的认可度高,新技术新应用实施度高,则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走高端路线,多吸收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力求精益求精,在实践上寻求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学生实践基地。若区域内经济欠发达,社会对广告业的认可度偏低,则专业建设应注重实用性,培养具有广告制作基础能力的劳动者,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营销从而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致力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以为区域企业培养人才为目标 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为区域内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广告设计与制作从业人员,贴合企业人才需求,在充分调查企业对广告设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可以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还可做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使得专业建设与企业实现良好的互动。 4.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兼顾学生就业及职业规划 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建设要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人文本质,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能力提升。专业建设在课程设置环节应放眼学生的长期发展,在稳固扎实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未来职业所需能力的延伸。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打造多元化的模式创新,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实践优势。了解区域经济特点,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才能找准建设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关键,达到教学与就业双赢的目标。 四、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和就业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探索实践 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和就业与区域经济结合是一个逐渐摸索、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要稳步求稳定,实践证成效。 1.通过充分的调研实现合理的专业定位 改变过去专业设置的随意性,通过与区域内大中小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企业与学校沟通的平台。每年学校与企业进行两次固定沟通,可以以学校到企业调研的方式,也可由学校出面组织企业人力资源调研会,或者通过对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调研,得到准确的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本年度的学科建设。在狠抓专业基础的同时,加强对企业需求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可与部分企业实现定向培养。 2.双师制和实践为本的教学模式改革 师资建设上,扩展师资渠道,提高师资水平。吸引区域内广告行业的优秀从业者担当兼职教师,专门从事实践课程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对学生基础课程以及美术功底的训练,开设素描、色彩、平面设计基础、创意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同时,适当减少纯理论的照本宣科,改为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设计、制作软件的教学课程中,如PS、CDR、室内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课程,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试验课程的模式,采用全课程试验教学,利用最新的基于云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学生即可进行实际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上传至云平台,教师可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检验。同时在学科的考核上,以课题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以一些实际的案例作为考核题目,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前进行了社会实践。此外,可在校内建设广告工作室,对外承接企业或个人的设计要求,如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宣传册设计、名片设计、展板制作等广告设计与制作业务,完成任务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作为教学之外有效的实践补充。当然,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和就业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方式与手段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还应随着区域经济环境的微妙改变来不断调整,做到顺势而为,蓬勃发展。 五、结论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为区域内输送大批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广告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均有涉及,因此人才缺口非常大。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存在价值,如何更好的进行学科建设以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每一个广告设计专业教师应考虑的问题。只有将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立足于为区域企业提供优秀的广告设计、制作人员,才能切实提高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体现中职教育的价值。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应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摒弃旧的理念,打造社会认可的特色专业。 作者:李妹燕 单位:广西百色农业学校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高职院校制作专业广告设计论文 一、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广告业发展迅速,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增设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然而,一些院校仅仅是因为社会对此专业的大量需求、该专业相对具有就业优势、能够扩大招生生源等原因,盲目开设广告专业,其院校内部的专业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1.缺少专业教师,教师结构不合理 师资力量是如今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高职广告专业也是如此。随着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开设此专业,而对应的就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教学。目前,我国广告专业方面的学历层次主要是高职和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最近几年才出现,因此,高职院校在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上普遍存在问题,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师学历偏低,甚至专业并不对口,而是由一些其他相关领域转行的教师。另外,部分专业教师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而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少之又少,师资结构不合理。 2.教学条件不足,实践教学欠缺 广告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能力是对广告专业学生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是当今院校的主要教学方式。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就需要建设相应的实训设施和场地,邀请一些广告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教学。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缺少建设经费,无法在预期的计划内建设出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设施场地;同时,由于课时经费少,难以从行业内聘请一些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成功人士授课。对于校外实训方面,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无法满足广告公司的利益需求,因此校外实践平台难以建立。 二、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1.扩大师资力量,调整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相关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持续稳定地发展,不断培养出专业优良的学生,就必须扩大师资力量和规模,建立一批符合院校本身教学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根据大多数高职院校内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师力量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改善。第一,对低学历的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其主动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的学历。第二,一些新进的专业教师可以前往广告公司进行实践学习,校方可以对其定期发放任务,这样能有效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尽力邀请一些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人士来校任职。 2.改善校内教学条件 由于广告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校方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加强校内实训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就要求校方结合本专业经费的实际情况,在校内建设出相应的实训设施。同时,在校外实训方面可以建设一些数量不多的实训基地,也可以让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项目回归到课堂中进行。另外,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还应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3.合理设置课程,凸显校方区域特色 高职院校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合理化,应进行区域内广告行业行情的调查,对区域内的行业需求进行分析,并组织一批行业内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对高职院校内的专业课程进行规划和调整;可以加强校外广告公司与校企的直接合作,这样能有效地实现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同时,应该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对课程作出及时的调整。 三、结语 对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的改革应当做到体现高职院校本身特色,对开设的专业进行明确的定位,扩大师资力量,调整师资结构,改善校内教学条件,合理设置课程,凸显校方区域特色。如此,高职院校在经历一段初始发展期后将很快稳固自身的地位,进而提高自身的声誉和就业率,最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广告专业人才。 作者:马景凤 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高职院校广告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一、广告设计教育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广告行业进入了新的阶段,各类的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和企业都急需优秀的设计人才,但现今广告行业的用人现状却是难以聘用到理想的员工。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行业标准不符,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偏低。高职院校的教育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应更注重实践教学的效果。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实际岗位能力要求,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避免纸上谈兵,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以实践应用为重点,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践产物。 二、高职院校广告专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主流为“2+1”模式,两年在校学习,一年校外毕业实习,校内学习时间短任务重,而校外实习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又难以控制,很多同学在实习期间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效果较差。同时,广告行业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这也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对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广告专业的学习,不是理论灌输就能解决问题的,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必然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学生实战操作能力。但目前高职教师输入渠道传统,教师大多从“院校”到“院校”,教师自身脱离社会实践,也不了解广告行业的社会人才需求,实践教学内容空洞,实践课最终流于形式。此外,不少高职院校一方面由于受到实训场地、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真正及时了解市场实际人才需求,信息资源滞后,虽客观上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仍纸上谈兵,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实战设计经验,实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教学方法滞后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但大多学生仍只是机械式的学习,缺乏思考。同时,学生自身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授课时,大多数学生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习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性,这也使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反馈,教师无法及时意识到问题并调整。 (三)课程结构的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基本沿用了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有所忽略,并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自身的优势,专业课程多,教学时间短,课程设计参考本科院校,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对课程的安排有一定误区,认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对学科理论进行精简,理论和实践课的课时安排不合理,使学生不能掌握整个广告行业的运作流程。课程安排只强调了课程安排的整体统一性,没有考虑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职院校同样也要因材施教,争取培养更多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对广告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探索 (一)与赛事结合的课程设计 将课程设计与相关专业赛事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和软件实训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学生在完成专业竞赛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更培养了学生创意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改革课程设计的探索中,尝试选择国内有代表性的、赛事周期性稳定的专业大赛为实践对象,以争夺赛事奖项为目标开展突破性教学实践,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平面类项目可结合《招贴设计》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广告设计流程以及创意思维能力的拓展。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求专业教师结合广告行业现状和赛事主题,前期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详细解读赛事主题。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要进行同步的强化指导,该阶段通常要进行大量的反复修改,以最大限度将作品做到极致。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 (二)教学过程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深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社会竞赛活动直接引入教学内容中。教师的授课模式要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代替理论的机械式灌输,使学生对广告行业的行业发展现状有及时的了解,避免所教知识与行业的社会发展脱节。在课程的培养计划中,将产学研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及时通过实践活动消化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在考核评价体系中,以行业标准为准则,课程考核通过大作业集体评分等模式,建立新的考核制度。改变现代教育中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的“个体学习”状态,可尝试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教学,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工作室,教师负责为学生提供与社会接轨的实践平台,发挥教学相长,以点带面教学辐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在工作室的实践锻炼,掌握广告公司的运作流程,提升专业技能水平。针对一些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入职,没有真正意义上从事设计实践工作的经历,对于广告行业的流程以及行业标准仅参考资料与书本知识,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目标无法达到职业岗位的需求标准,专业师资力量培养上,可利用假期对专职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提高。例如:与广告公司或相关企业建立业务联系,为在职教师安排暑期挂职锻炼等,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更新教学内容。 (三)课程设计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培养时间比本科短,课堂中的课时也非常有限,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在课程设计中为避免成为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根据广告市场人才需求以及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广告专业的课程设计进行创新。一方面将课程设计的与行业岗位结合,调整课程的应用性,削减基础理论课增加专业技术课程;另一方面提高实践课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控制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课程设计中对实践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将竞赛活动作为一项常规教学内容结合在相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中。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项目中的广告策划案、平面类可与《企业形象设计》、《招贴设计》、《文案与策划》等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并编写进实践教学大纲中。 四、成果与意义 广告行业的兴起与发展,使高职广告专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更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设计体系。在广告专业课程设计的研究过程中,所做的相关探索和思考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结合课程设计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学生作品曾多次获得省级等级奖以及国家优秀奖,这对学生是一种鼓励,更是对教师的教学成果的肯定。课程设计结合专业竞赛,既可以有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增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对授课过程中理论的讲解更偏向于应用性,使学生能直接掌握广告行业的运作流程,便于更早明确学习目标与就业方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设计工作室,建立设计单制度,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企业搬进实践教学环节中。这些实践的尝试,对于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发展来看,发挥了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将虚拟的实践课题具体化、社会化、真实化,使学生能通过实际的案例,发现自身在专业上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促进专业能力的进步。同时,这些实践任务也能使高职院校的教师及时了解本专业学生反馈的学习状态,有助于针对学生做个性化培养,也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汤京花 单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革新 1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同样也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摒弃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然而,当前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创新,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摆脱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调动不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授课内容主要围绕着课本中色彩、版式以及字体进行,与社会需要脱节。第二,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期间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广告学专业的平面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目前,高校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过于强调专业素质,忽视营销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 1.2缺乏专业的广告学专业平面上设计教师 广告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兴起比较晚,很多广告设计的教师都是纯艺术或者工艺美术出身的,尽管他们拥有高超的审美品位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但是,他们中绝大部分都缺少广告学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广告运作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而且也缺乏广告面向市场的商业解读水平,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对受众心理以及什么需求的分析不够,很可能会过分强调唯美的意境的塑造而忽视了受众心理、投放方式以及广告调查的研究,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2.1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 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要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首先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多元化视角下的符号、元素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信息理念和受众需求将不同符号应用到广告设计的能力,要做到这些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广告学平面设计过于强调理论的灌输,长此以往,学生不免感到乏味、枯燥,调动和不起学习积极性,因此,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应该由理论转化为图形以及符号的欣赏和创意方面。通过多媒体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外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优秀作品,感观刺激让学生感受色彩、图形、结构的组合以及变形,通过平面、二维、三维图形的一次展示,让学生体会混维空间在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引导学生大胆创意,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形式以及肌理来加强视觉冲击效果。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营造宽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空间内。肆意展开灵感的双翅。 2.3调整教学安排 传统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过分强调学生对于平面设计韵律以及色彩组合规律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生动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严谨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期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在设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侧重学生对于图形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广告学专业的特色为基础,并立足于与社会现实发展需求,不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本文作者:陶柯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新的标准应运而生。广告设计专业作为实践型专业,在动手操作方面理应在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在新的适应当今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方可培养人才。 【关键词】广告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技能 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技能训练,而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质的不断完善以及多元化的市场机制,职校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本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从广告设计专业来看,职校着力培养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出的学生应当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完成相应工作,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Dreamweaver等设计软件,运用系统的专业化的设计思维完成产品包装、商业广告、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书籍装帧等相关设计。能够将成熟的设计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市场上得以推广和应用。 二、当前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1、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由于劳动市场技术结构失衡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在当今社会并非偶发现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引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也常有发生。专业设置的单一、教学理念的陈旧、课程布局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当前职校教育的难题,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各部门都按自己所需办学,往往会出现宏观上的结构不合理,出现毕业生供需不等的状况。2、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数情况下,职校的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没有进一步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的发展需求。在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思维不够开阔、过于局限,学生的思想行为都过于循规蹈矩,没有开拓意识,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畏手畏脚,止步不前。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过于零碎、不够完整,没有以一条完整的知识链串通整个知识脉络。3、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在通常的教学理念中,授课主要是教授学生具体的专业知识,很少有涉及到学生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熏陶和提升。综合素养、意志品格、价值观念、心理情感等一些非技术、非智力因素的熏陶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上需要的是熟练进行实践的专业性人才,而非只是掌握技能的盲目的操作工。 三、人才培养创新思考 1、以名师工作室提升师资力量。在人才培养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模式更新,以优良的师资力量匹配合适的教学模式,达到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软条件,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提升整体师资力量的同时,将名师引进课堂,开展不同形式的讲座、论坛与沙龙,深入到课堂,通过讲授知识传输新理念,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新想法。以名师工作室的形式打造一支名师团队,定期开展活动。就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已在公司任职的平面设计师、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都可以纳入到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中,根据各年级课程的设置情况组织安排各项名师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开阔眼界的机会。2、以技能赛推动良性竞争。对于职业院校,技能赛一直是重中之重,通过技能赛,学校锤炼了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广告设计方向,学生的平面设计表达、PS动手操作实践等一系列专业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升。技能赛不仅仅促成一小部分参赛学生能力的增长,更是在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整合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技能赛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把技能赛作为培养职校优秀人才的一大重要赛事的时候,它的选拔机制也必然引起重视,而在选拔机制背后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也尤为重要。优良的教学体系与良性的选拔机制能够促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既有利于学生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技能赛选手实力的增进。3、以校企合作实现互动双赢。广告设计属于实践类专业,绝非局限于纸上谈兵,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专业授课中,定期组织学生去合作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运营流程及制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真切体验企业真实的运营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Logo的设计制作、VI系统手册的制作、产品包装的设计制作能力都是在不断的磨合与锤炼中得到提高,在校企合作的项目实践中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夯实专业实务、磨练应变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4、以创业激发学习热情。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职校教育主要培养服务于建设、生产等一线工作的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自行进行创业,将学到的各项操作技能应用到实战中。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与创业有关的内容,在后期进行专门的创业辅导,并进行虚拟的创业实战训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人才培养原则。(1)以职业生涯为基点,拟定发展方向。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完成了学校的基本学业后绝大部分将开始面对职业生涯,在当前形势下,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定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色,学校的教学安排正是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循序渐进地展开。(2)以实践操作为主线,设置课程结构。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技能。在课程安排中,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实践操作引领型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外化为具体的操作要求,并渗透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3)以提升能力为本位,强化素质教育。设计是一种能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为提升设计能力所服务,突出能力培养在课程框架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相关课程的教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感悟设计的能力,将设计思维渗透到课程学习的方方面面中。(4)以校企合作为引领,促进产教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来缩短技术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之间的距离,优势互补、双向介入,使习得的理论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是企业和学校双赢的重要模式。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真正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2、课程设置。一年级课程以基础课为主,主攻素描和色彩,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通过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学习,使学生对设计的相关概念和流派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脉络,更有利于后期教学的深入。二年级的课程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跟进专业课程的跟进,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入手,调动学生设计方面的意识,并且开设软件制作课程,让学生掌握PS和AI的简单运用。同时,开设中国工艺美术史,在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不忘夯实理论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美术的优良精髓。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分化期,课程设置以专业课程为主,VI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课程全面展开,软件课程同步开展,全方位提升专业能力。此阶段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实地锻炼。名师多举办专业性强的讲座,深化课堂知识的学习,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探索。四年级是对于专业课的深化和提升,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延续三年级的课程安排。在此阶段,让学生到企业中去锻炼,接受实际的项目进行训练,熟悉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各个运作环节。开设有关创业的课程,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五年级的上学期主要是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的完成,集中一学期的时间完成这样一个系统的工作。在下学期,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进行创业,老师以及校企合作中的师傅予以指导;其他学生进入单位进行实习,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高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浅议 摘要:如今,我国已有许多高职院校开办了广告设计专业,但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培养适应型的广告设计人才是各个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文章结合广告设计专业的现实情况,分析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具体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关键词:广告设计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已成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广告设计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今,我国已有许多高职院校开办了广告设计专业,但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培养适应型的广告设计人才和搞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各个高职院校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进行改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课程改革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十分相似,文化课包括外语、语文、思想政治课程等,专业课主要由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专业综合训练四部分组成,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中国画、书法、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字体设计、图案设计、广告学、广告文案、图形创意、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VI设计、CI设计等,电脑设计类课程有Photoshop基础、CorelDRAW、Flash等。这样的课程安排从总体上看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层次、素质修养、自学能力都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决定着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要按照本校学生特点进行设置。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避免程式化,鼓励学生自觉完成实践课程,以参加各类展览为项目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自身特点发挥所长,开阔视野,从各类活动和展览中得到一定锻炼。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设置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切实取得使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法如下:其一,减少公共文化课,把侧重点放在专业课程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其二,调整专业课程。现有的专业课程从专业平台课一直到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共有30几门,原有的专业平台课程大多偏向绘画方向,不利于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应将绘画方向改为设计方向。如,可以将中国美术史改成中国设计史,素描、色彩则改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等。原有的专业课程门数较多,可对一些有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如,三大构成课程可以被合并成一门课程,叫构成设计;图形创意、标志设计和招贴设计可以被合并成一门课程;VI和CI也可以被合并成一门课程。这样能使课程设置更加偏向设计,更加系统、完整。其三,2014年6月23至24日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由此可见,高职教育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课程项目和企业生产相结合,引导学生将学习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开设广告设计工作室、组建校园广告设计小组,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具体企业项目中,达到真正的产学结合。其四,扩大对外交流,开阔学生眼界,适当在校内外举办一些展览、竞赛和参观活动,让学生深入实际工作岗位,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和沟通;参与各种设计活动或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教材的改革与建设 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改革不仅要对课程进行改革,还要对教材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建设。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没有固定模式,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教材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一成不变的教材内容无法适应培养广告设计人才的需要,好的教材要结合企业项目,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 广告设计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并不适合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教育者要按照企业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就如同在企业,感受时代脉搏,抓准设计潮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实践锻炼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实践经验匮乏。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广告设计人才,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教师进入企业,了解企业需要,熟悉岗位职责,按企业的具体岗位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具体教学项目,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岗位环境,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要根据教育要求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要搞好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方向,从个层面进行改革,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改革,从根本教育开始进行改革。高职院校要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广告设计人才为最终目标,并一直为之努力奋斗,为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申思明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1商业意识与广告活动 1.1商业意识 商业意识,即指导商业活动更好开展的意识。商业活动是企业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利润以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在竞争环境中,企业一定要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更高效的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这样企业要实现良好发展,这离不开商业意识的指导。商业意识主要包括客户意识、竞争意识、营销意识、品牌意识、沟通谈判意识等。 1.2广告活动 广告是企业营销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广告活动来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态度,从而来吸引消费者尽可能多的购买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广告活动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企业冀希望通过广告活动尽可能的将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区隔开,同时传递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特有的价值。不难看出,广告活动是带着枷锁跳舞的活动,广告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企业、产品、竞争、消费者及市场环境的良好洞察,广告活动深深打印着商业意识的烙印。 2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是广告行业未来发展的新鲜血液,毕业生主要在广告公司、企业市场部、专业设计公司等机构从事广告设计工作,主要在商业意识指导下通过广告设计作品创造商业价值。在占有高等教育近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中,广告设计专业设置于该类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中,而且开设比例很高。但是受制于师资、地域专、业建设理念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2.1在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商业意识的专业基础课程欠缺或薄弱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前提。广告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广告设计工作是在明确的商业意识指导下进行的作品创作工作。因此关乎商业意识培养的课程必不可少。可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在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培养学生商业意识的专业基础课程,诸如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作品方案提报等类的课程。这对学生良好商业意识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这从学生作品中可反映出来,学生作品往往很美、很高大上,但从市场角度看可实施性很低。 2.2教师的商业意识薄弱,一线实践能力亟需提升 专业教师在广告设计人才培养上起着关键作用,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师除较少外聘教师外,大部分教师主要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这是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的转变。这导致广告专业教师先天性的行业从业实践经验缺失。教师进入教学岗位后能实现角色迅速转化,但他们不具备丰富的广告行业经验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另外高职院校教学任务普遍繁重,教师到专业公司进行锻炼的时间很少,这导致一个严重问题——教师一线广告设计能力不足,经验缺失,商业意识薄弱。在此窘境下,教师虽然努力提高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学活动,精心选择广告案例,并能指导学生取得一些竞赛奖励,可往往不能完成客户委托的实际项目,出现较多碰壁情况。 2.3地域局限导致实际广告设计项目训练欠缺,学生的商业意识薄弱 广告行业是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广告业的发达程度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因此服务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的广告业发展较好。许多高职院校处于不发达地域,学校的广告专业面临着地域广告发展程度低,广告环境差的尴尬现实。地域局限导致广告设计项目较少,学生真实实践训练不足,学生大都通过模拟项目来完成广告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因为缺乏客户的介入,对消费者也做不到深入研究,学生的商业意识薄弱,作品往往美观,但经不起商业检验。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与隐含其中的商业意识薄弱有密切关系。作为培养广告设计核心能力的专业,需要牢固贯穿商业意识,突破地域局限,以前沿眼光提升人才专业建设。 3商业意识视角下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涉及“培养什么样的广告设计人才”“、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两个基本命题。就第一个命题来看,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应培养“具有强烈商业意识的、较高广告创意水平的能熟练创作各类型广告作品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广告活动是典型的商业活动,因此广告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强烈商业意识。就第二个命题来看,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建设、教学实践环节、毕业实习环节等方面牢固贯穿商业意识,以使培养的学生能力无缝对接行业的广告设计岗位。具体建议如下: 3.1课程体系设置环节 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展开,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科学的程序,即首先开展行业人才供需调查,接下来召开行业专家座谈会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之后以依此为依据设置具体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习实训课程等。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商业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并且越早越好。大一阶段学生主要进行公共课、一定比例的专业课程学习,因此建议在大一课程学习环节设置培养学生商业意识的课程,一是课程体系中各课程关系衔接的需要,二是商业意识应及早培养。根据“够用”的课程设计原则,建议设置《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2门课程。在大三阶段,学生出于作品设计完成阶段,在这个阶段,建议设置《作品提报》课程,以培养沟通谈判的商业意识。 3.2师资建设环节 高职教育对师资强调“双师型教师”,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格外要求。在师资建设上以“内培外引、内助外辅”来进行师资建设,注重校内专职教师商业意识的提高,注重通过实际项目训练教师实践能力。具体建议有:(1)比拟广告公司的创意部,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根据专业组合为不同的工作室,通过实际项目进行竞争,以提升教师竞争意识、客户意识及实战能力。(2)引导激励教师分批次到大型专业广告公司进行较长时间的项目实践,以此全面提升教师的商业意识、全方位能力。 3.3教学实践环节 项目教学是适合广告设计专业的较好教学方式,在项目化教学中,通过解决具体项目,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师生商业意识,提高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在此提出,在引进项目上,专业老师应该主动融入行业、寻找市场客户,让客户将真实的项目带进课堂,这样学生的设计过程将更有针对性,设计的作品及时得到客户反馈,得到市场检验,从而提升学生设计兴趣、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商业设计意识。 3.4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环节上,广告设计专业老师应和学生实习的企业导师形成密切的共同指导关系,给学生布置针对性实习任务,从任务、阶段性指导、作品验收汇报等环节给予细致专业指导。在实习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协作精神将得到培养,广告设计综合能力快速提升,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李红强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性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高职”的全称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的人才既具有高素质修养,又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本文探讨高职广告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平面设计人才,进而符合社会用人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输出人才。 【关键词】高职;实践性课程;广告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平面广告业的发展日益壮大,高端大气的广告传媒数不胜数,小微平面公司也星罗棋布于大街小巷,社会对平面广告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如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平面设计人才,使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能胜任工作岗位,就要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纵观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理论比重偏大且单一枯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与用人单位急需实践型人才脱离,不利于学生就业。为此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解决供需双方矛盾,就要合理定位培养,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性强的优秀技能型平面设计人才。 一、合理设置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协调有序 有的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程比重占有量大,在讲授的同时教师照本宣科偏于理论枯燥乏味,学生一无兴趣二无精神变成了“低头族”“特困生”玩手机睡大觉。有的院校则过于强调实践性课程比重,认为只要实践技能操作熟练,排版印刷等技能娴熟就能胜任工作岗位需求,要知道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强的设计思维作为实践技能的指导是不能完成出色的设计任务。很多优秀的广告案例是靠精准的广告理论作为指导的,不能忽视一些广告理论的存在。理论类的广告课程可以引入实践性教学使其不再枯燥,比如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概论等理论课程可以用一些优秀的广告案例来挖掘其成功的原因,不是偶然性让学生找出广告理论的应用价值。广告专业的基础性理论课程不能忽视,更不能一味追求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理论课程要比例协调,在实践课程中运用理论课的精髓指导,在理论课程中插入实践环节,相辅相成,共同支撑广告设计专业,从而真正达到培养专业型有创意的平面设计人才。 二、实践性课程的合理设置要突出实用性 从课程设置看广告设计专业是一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基本均等的课程,所以要在课程中认真研究比较,结合市场用人需求来设置课程结构,结合地域经济,根据广告设计专业自身特点情况对本专业课程内容加以调整加大实践性课程比例。有人建议实践性课程不应该开设素描、色彩课程,因为该类课程难度大占用课时多,同时也不是短期能掌握的,加上对广告平面专业影响不大,应该删减。我则不那么认为,平面广告专业不单单以计算机软件设计、文案策划为主,加之好的创意想法是需要设计表达的。没有前期造型色彩的引入性训练是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比如标志设计课程需要不断完善手绘设计稿,确定好方案才能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再比如广告招贴设计,不经过专业色彩设计训练很难合理地表达符合立意要求的设计作品,试想再经典的广告语没有和广告色彩内容形式很好的搭配,是很难被人所熟识的,所以有些实践性课程要经过检验再进行改革,突出实用性。 三、技能培养中团队精神不可忽视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需要把自己融入一个团体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合作,需要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加之学生课堂表现都以“低头族”“特困生”见多,这些都是要解决的课堂问题。为此,培养团队意识显得极为重要。以包装设计课为例,我在实践技能考核时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件包装设计作品,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进来,进行市场调研、造型设计、色彩搭配、材料选用、印刷制版等各个环节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合。每个组设计作品完成后要集中评比记录总成绩,这样就促使团队中的成员都要认真对待,每个人都要付出努力,这关系到团队的设计作品优秀与否,也关系到团队成员自身成绩是否合格,这样那些“低头族”也开始利用手机资源查找资料,“特困生”也都积极参与,相互探讨,反复修改,不断磨合、不断完善才能设计出优质的平面设计作品。团队协作中既挥洒个性又表现特长,保证了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学会了相互尊重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那些厌弃学习的同学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积极参与其中。 四、充分利用院校自身实训资源完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最优质的资源就是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实训室里面基本都是模拟一线岗位贴合实际建立的设备,目的就是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与操作实践。工作室的使用功能是集教室、实训室、设计工作室一体的,实训室、工作室的建立很好地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检验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因而要充分发挥实训室的功能,让学生不单在课堂期间参与实践,在空闲时间也能来到工作室做自己的设计创作,如我院的蚂蚁广告创意工作室全天为学生开放,由教师为主导负责审稿并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来参加各类展赛,进而检验学生专业能力。也可以承接校内外平面广告设计工作,学生不但能亲身体验条幅印制、彩印喷绘、电脑雕刻、制作过程,还能在经济上有所创收,最主要是能满足相关专业实训要求。充分利用实训室资源,师生互动共同创作从而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充分加强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技能性锻炼。达到了实践性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五、加强师资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创建三方合作交流平台 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学校、企业、社会三方搭建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挥育人的功能。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师生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视野,加强师资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多为专业教师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教师们在校外企业学习时能够与企业设计师直观交流,进而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也能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跟上新形势,达到优势互补总结经验更好地应用到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不单让教师受益,还能让学生参与企业一线顶岗实习,促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 结语 总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设计实践过程。要以培养创造性与技能型相综合的广告设计人才作为教学的任务,必须经过长期探讨、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素养的技能人才。在以后的改革实践中切实强化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在教学方法上,继续采用课堂讲解、实践技能操作、实训室演练,积极参与广告大赛,与企业合作互动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去配合广告制作专业教学改革。最终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本,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从而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助力。 作者:刘立涛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广告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管理浅谈 摘要:广告,从它的意识和精神被人类发现之后就一直被应用。广告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并且在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创举。人类离不开信息,也就离不开广告。然而在信息冗杂而多元化的今天,将广告与美、与美术深深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流传;广告专业;美术 一、广告设计的发展历程 广告,从它的意识和精神被人类发现之后就在一直被应用。究其根源,是来自我们这个社会对其深深的需求和时展进步中,人类不断对于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广告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包含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多元化元素,有遵循着广告的核心理念,共同来表达出设计者们的需求。广告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从远古时代到1450年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版印刷的原始时期。研究表明,现有可查的最早的广告是在埃及尼罗河畔的古城底格里斯发现的。这个广告是写在一张羊皮纸上通缉在逃奴,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在被保存在英国博物馆中。后来,逐渐被利用到了商业中,尤其是在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广告不仅用在了商业的商产品的宣传,更有图文、音响等各种复杂的方式。其中在2000多年被火山岩浆淹没的庞贝古城中,考古学者们更是发现了样式复杂的广告。其中还包括各种精选人的信息。而此时广告牌也已经被广泛应用,据考古发现,公元前5~2世纪的以色列、庞贝和希腊及罗马斗曾出现过广告牌来表示酒馆,其实纷繁的样式和标记来表示不同的行业以便于人们区别。从1450-1850年的印刷时期,由于报纸杂志等的尚未普及,因此在此时的报刊杂志十分有限,其中以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使用了活字印刷术标志着西方步入印刷广告时代。并且在1475年,英国人创办了一家一刷所以便英文书籍和杂志等畅销书的流传更是加快了印刷术在欧洲的发展和流传。并且在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后,资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美洲大陆被发现以致环球旅行和殖民化运动的兴起更是让生产和消费达到了世界一体化,与此同时的是,出现了现代化的广告媒介———报纸。第三时期,也就是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势力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和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为了满足它偌大的原材料需求和市场的需求,庞大的信息量的要求的前提下,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化逐步加强,其中为他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推动力,促进人员内部迁移并且也使媒体传播大众化大大的加强。第四时期,也就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世界空前发展的阶段,资本主义走向垄断并且大大开辟了海外市场。新的科技发展和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促进全球信息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是史无前例的迫切。30年代,英国建立了第一家电视台。并且美国于1920年开始研发电视。第五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工商业也迎来了它的信息化时期。广告活动遍布全球,通过现金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轻松而快速的看到世界各地的广告以及其他的信息。 二、广告设计专业美术教育基础现状 我国广告人并不少,事实上,相应的院校每年都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投入市场。然而是否是有了人就等于有了人才呢,答案是否定的。每年美术院校及相应的大专院校都会提供相应的入取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因为事实上我国在美术及动漫和广告专业上都低于于国际水准。不仅仅是因为缺乏人才,更重要的是就其美术专业一行,我国就因为在设施上落后于那些领先的发达国家。设施旧、意识旧还没有相应的积极政策。导致美术专业只是进入大学的一块看似光鲜的敲门砖。然而就其看似光鲜这一点,不少家长及老师抱怨,孩子们学习美术的途中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而是因为基础课差,无法考入大学才‘无奈’地学习了美术,在这一点上,我认同大多数家长的观点。孩子并没有在此上面的兴趣,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在上面,这无疑是在虐杀孩子们的生命。同时带给美术这个行业一个不好的印象和滞后的影响。现学现卖,基础差:因为不少孩子都是在高中后因为想要进入大学才学习了美术,并且对此没有兴趣,所以大多数人也是采取惰性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的美术行业人员能力良莠不齐、人员多,层次多,基础差的现状。还有的孩子因为学习了美术进入了相应的专业上了大学,但是因为能力或是兴趣的问题,认为美术学了没有用处,就此转行,这在当下并不是少见的。可是转行带来的压力及相应的害处还是对其自身而言。当然对于美术教育这个现状就是,不少人转而当了美术老师,来让下一代或是其他的孩子继续他们的‘老路’。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许多孩子学习了相应的美术专业,并且得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因为他本身的素质使他并没有对美术这个行业或是相关行业的爱好和天赋,导致我国现下的美术行业境况十分严峻。 三、美术基础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美术基础教育作为一种爱好,现在被发展成了一种行业。可是相应的管理教育体系并没有被完善。还是有大大小小的补课班在街头巷尾,教育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更加严重的是,许多大型学校的老师私下里开班,却并不将知识传授给本该在课堂之上的学生,对于此种行为,我们并不是不了解,并且此种行为也不止是这一两天才有的事情,可是如何将此种现状改善,却是任重而道远的。与此同时,许多大大小小的‘补课班’的老师资质深浅不一,这也是导致我们美术行业以及相应行业让人堪忧的问题之一。因为无论多么好的孩子,都是需要相应的老师来进行帮助和辅导的。有的人认为并非没有相应的管理体系,可是在我国这样的事情庞大而众多,如何运作起相应的管理机制,是一个严峻并且值得考验的问题。 四、广告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管理改革探索 1.拓展思维 孩子的思维就如同一口深井,是需要不断的发现和探索的。面对着天生质朴的他们,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好他们的思维习惯和一生的好习惯让他们从中受益呢?我认为,其中思维的拓展就是一项。不少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的思维是最容易被开发和利用的。他们小并且还有许多可以发展的地方。对于开拓思维,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联系和想像。在此上,美术无疑带给他们一种新的思维。因为就美术来说,它的发展就是一部充满着联系和想像的历史。美术需要人们不断的开发思维,深入探讨和联系想像。没有想像力的人无法成为一名美术大师。然而想像力就是拓展思维的产物。思维产生于大脑并且经过不断的拓展和加工,变成了想像的产物。在这一点上,人们无法否认的是越单纯并且富有创造力的人越具有想像能力。我们不能灭杀这种能力,因为这是孩子们特有的,是独一无二天赋异禀的。你不可以总是告诉他们鸡蛋是圆的,木头是方的,这都是需要他们自己探索,自己去观察并且自己去联系和想像的。 2.提升修养 对于提升美术行业者及广告行业者们的修养,我认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教育者和学习者。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来自学习者。但是无法否认的是我国美术教育者们的能力及素质普遍较低。或许你会发现,我国的美术学习院校虽然多,但是因为我国的美术行业发展晚,进步速度慢,致使大量的学科教育工作者们普遍面临着失业的危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为了满足于生计,来开班补课班,但是却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对的。因为作为一名美术人,或者说是与美术相关的人员,我们是无法满足于简单的学习的。美术就是一场每日必须进步的修行,这是外行人无法领会的。只有每日的学习与进步,才能让我们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做出更好的自己。作为一名美术教育的从业人员,我想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要进步,才可以更加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爽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广告设计专业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策略 摘要:注重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应明确应用型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办学思路,进一步促进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学校教育与企业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突出关于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教学实训实践模式。加强学生之前培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做人的本领、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中职广告设计专业职前培养与培训 中职学校重视对学生的职前培养与培训,在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之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作为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职前培训旨在探索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岗前培训的有效模式,实现角色转变,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的必要性 1.必须做好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 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竞争非常激烈,各校制定了许多招生鼓励政策,导致一段时间内生源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要打造中职广告专业的特色,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本专业,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针对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具备较高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专业课教师授课的艺术性;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实用性的特点;注重考核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做好学生就业前的综合能力培养与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2.做好特色专业必须做好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 广告设计专业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在职业和技术方面都合格的学生,突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教学实训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就业实践技能、体验兴趣、独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学生参与相关广告专业企业的实训实践工作,了解广告运作过程,熟悉广告策划、制作等工作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能运用在以后的就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丰富而规范的实践实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在工作所需专业实践技能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技能,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这种职前培养与培训突出了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尽早地进入职业的实战角色,面对就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广告设计专业职前培养与培训的策略与实施 1.合理的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可行性强的教学计划 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培养的是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从事美术工作的实用型基层美工,而不是培养设计师和美术专家。因此,在教学中也必须立足于这个基本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施教,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制订可行性强的教学计划,要适应目前广告公司等社会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划课程设置,形成促进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的课程改革设置,形成以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职高效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化管理,推行中职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时段式”课时安排法、评价体系,丰富具有我国特色、本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学校教学尽量满足社会需求,真正做到校企有效衔接。遵循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实践并重的原则,专业课程设置应借鉴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合理开设课程,学生必须完成职业技术考核才能准许毕业。 2.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1)强调对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不间断地在企业中接受真正的专业实践教育。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效地培养了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工作中应有的高技能与责任心,这是对学生进行职前培养与培训的一个有效策略。同时,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普及与广告设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学生走入职业角色的过程中,渗透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懂得工作中出现紧急事件时的应对方法,遵守本行业规则。 (2)设立学校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就业实践活动的关键问题就是实践问题。一方面,利用实习实训就业基地设立工作岗位,设置教育实践课题小组,让学生参与实习,使他们熟悉相关的工作流程,取得相应的就业实践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企业设立教学实习基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以校外企业为主线开展就业实践活动,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以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锻炼就业能力。 三、促进学生职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1.学校方面 学校提高广告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与相关就业单位的合作,以便随时掌握新的就业信息,调整相应的实训、实践计划。提高广告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走进校外合作实习基地,和其他广告设计、印刷公司进行实习实训和调研,为学生真正迈进企业、具备就业专业实践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制定相应的选课制度,根据目前企业的需求,学生必须拥有很强的实操能力,要掌握过硬的基本功,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不断地加以总结,才能达到要求。学校要安排学生进行专题案例的设计或策划,特别是注重电脑设计应用能力,以及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方面的训练。 2.学生方面 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在职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培训中,必须有包装自己作品的意识,能从容地用优美的文字说明、作品的装裱对客户解释创意来源,正确地评论他人的作品等,这些都属于广告设计专业人员的包装技巧。这些意识在学生的课程作业、小组竞赛、企业实训中均应得到加强。此外,对客户的尊重、团体协调能力、熟悉社交礼仪等,都是广告设计专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因此,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就必须进行广告案例的实操,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目前,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他们多是从事设计师或制图员等工作,其他的职位鲜能胜任。因此,在校期间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自身愿望,让学生有选择性地、侧重性地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能力、气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将班级的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融合,让学生以管理者和从业者的角度去体验在工作中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然后,再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具体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让学生真正感受企业氛围,继而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有效地设计和决策,从而做到谨慎从业。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所需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地扮演好各个职业的角色,从而尽早地进入社会角色。学生在两年的中职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使学生的职前培养和培训与真正的社会职业角色有效地衔接起来。 作者:李宜丹 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一、课程定位 手绘广告表现技法课程前行课程是装饰图案、商业插画、构成设计为本课程打下绘画、色彩、构图基础,并行课程是综合创意应用、矢量图形绘制,后续课程是图形创意、平面广告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迅速提高学生的手绘广告表现能力,树立正确的广告设计理念,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本课程是形成广告设计师广告绘制能力的主要支撑课程,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的同时,并形成手绘POP、手绘广告草图和手绘广告的专项能力,以及职业关键能力。课程以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涵盖了手绘POP特点与绘制方法、色彩铅笔、马克笔使用技巧、广告草图绘制技巧、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特征、广告设计流程、广告绘制等知识点。教学组织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手绘广告能力,以及职业关键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课程目标 《手绘广告表现技法》课程总的目标是学生熟练掌握手绘POP、手绘广告的表现技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专业能力目标:手绘POP能力、手绘广告草图能力、手绘广告能力、图形表现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关键能力目标: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管理服务能力。 三、课程内容 根据广告公司对广告设计人员职业专项能力需求设计学习单元。通过课程组成员对广告公司广告设计所涵盖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针对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单元。将本课程规划为绘制POP广告、绘制广告草图、手绘广告设计与绘制三个教学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广告设计行业需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手绘广告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实行“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把每个学习单元分解为若干训练项目。学习单元一绘制POP广告,包含绘制POP广告文字、绘制POP广告图形、绘制POP海报三个训练项目,包含马克笔工具材料与性能、POP文字特点、POP文字书写方法、手绘POP广告文字、POP图形特点、POP图形绘制方法、手绘POP广告图形、POP海报版式设计、POP海报绘制技法、手绘POP海报等重要知识技能,18课时完成。学习单元二绘制广告草图,包含绘制广告产品草图、绘制广告场景草图二个训练项目,包含常用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绘画对象的结构、纹理及色彩特征、绘制广告产品草图、绘制广告场景草图等重要知识技能,8课时完成。学习单元三手绘广告设计与绘制,包含手绘广告表现技法、绘制手绘广告二个训练项目,包含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特征、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特征、广告设计流程、进行广告形象设计研究策略单、绘制广告创意草图、确定广告表现形式,进行广告绘制等重要知识技能,30课时完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职艺术类生源,大一第二学期。学生特点动手能力较强,善于在行动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已完成了装饰图案、商业插画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构图、色彩表现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绘画知识。教学方法:根据学习领域“项目引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以项目为载体,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了任务驱动、大赛激励、案例教学、头脑风暴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法:我们制订了全新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成绩的考核采取了,平时任务评价结果(相当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手绘广告作品成绩占总成绩40%,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30%,三项之和作为课程成绩(相当于期末考试总成绩)。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教师则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课程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采取“设计作品+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企业专家与课程组教师共同评价学生作品。使学生作品与市场接轨,符合市场要求。 五、课程创新与特点 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通过分析广告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而得出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直接指向岗位职业能力,建立多元化“能力培养”的教学系统。根据我专业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了“绘制POP广告、绘制广告草图、手绘广告设计与绘制”三大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新的学习任务紧跟时代潮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任务引领、大赛激励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质量大大提升,能够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教学目标组织课程内容,与其他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重视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和广告设计制作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强调设计意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将创造性思维融入造型训练中。每个学习任务的实施都遵循“资讯、计划、创意、表现、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进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训室中全程参与完成手绘表现任务,自主完成知识、技能的积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者:王晓红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一、教师引导启迪、同学互动、独立思考三位 一体教学教师引导启迪。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技术是教师的天职,引导启迪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所应探索的问题,不是机械的死搬硬套的“形而上学”,而是细心引导学生“形而下学”。教师运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举一反三,应用自如,以培养学生掌握就业需要的、实用的技能为已任,以形成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为已任。我们可以运用托马斯•阿奎那的一段话来引导启迪学生:“一切被创造的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但一切变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基础或曰主体,这就是事物的实体。实体是独立的存在,是个体。例如一个人、一只狗、一块石头等。而偶性则是依附于他物而取得存在的东西,例如白、密等。也就是说,偶性是实体的偶性,没有离开实体可以独立存在的偶性,例如没有一种颜色可以不是某物的颜色,没有一种密度可以不是某物的密度。”托马斯的这一精辟论断对于广告设计教学有着极其重要性。又例如说,我们在教学基础课中常常运用到“红黄、蓝”三原色,“正方形,锥形、圆形”三原形如此无止无尽的外延,和所有物体相联系。一个常见的有色完整的花瓶形象,可以说它是由锥体、圆球体、柱体组成,如果由立体转换成平面,它就由长方形、扁方形、锥形组成。任何物体都可以用这几种简单几何形体来概括,同时都有相应的偶性。如果把这个花瓶打破重新组合,或切割转换位置,通过解构再建构而赋于新的形象。不管是形或是体,它拥有属性,同时又可以失去原来的属性再获得新的属性。我们只要缘着这些道理引导和启迪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充满创新的活力。同学互动。学生由于年龄、身份、范围的限制,自然而然组成互动群体。他们主要以校舍、教室、寝室、食堂为主要互动范围,是几乎形影不离,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时代也往往是结伴而行,他们在一切生活中都会成为推动者或被推动者,自然而然形成学习互动机会和条件。同学互动形式大约有,基础好的给基础差的作业修改几下,第二类帮助理解。第三类以优秀作业引发兴趣。第四类是勤奋好学精神激发同学进取。反之也有绘画制作技巧差的而构思独特新颖,又使其他同学得到启发,顿开茅塞,豁然开朗,共同协作创造出好作品。独立思考。如果说集体研究讨论能够产生共性和普遍性的话,那么独立思考就会产生个性。个性又恰恰是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同学互动作用,在独立思考过程中的思路必然更加明晰更加开阔,构思更加巧妙,甚至可以达到教师难以预想的效果。有了好的思路,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因材施教,花时间指导学生在构图、着色、制作上很下功夫,使作品创作进一步得到完美。 二、作业、考试、作品三位一体教学 墨子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注重学以致用。他主张:“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本来就是实用性专业,因此不要因作业量化,考试规则的限制,而流于过场,浮于形式。我们认为只有把“作业、考试、作品”三者结合为一体,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效果和质量关。常言道“台上一招,台下十年操”,广告设计的基础开课就离不了“素描、色彩”,就基本功而言,三年五载的零星课时就能达到“为方以矩,以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平以水”的墨子要求,是十分困难的,远不能适应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墨子本人就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现在可以向他那样要求学生,但不能把它作为教条,去死抠作业中的“橫平竖直”。必须始终抓住需要、实用的核心问题,然后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行效果为标准去完成每一次作业。如果一次作业具有一定的法度,把握了总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有抽象的思维设计理念,那么这个作业才是实在的作业,同样考试才有意义,更具作品的价值和实用价值。 三、素描、构成、电脑设计三位一体教学 “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表现形式较多,但一般归纳为全因素传统素描,当今发展为“创意性素描”。不管哪种形式哪种类别,只有与广告设计课程中的构成、电脑设计、包括字体设计、广告设计水乳交融才能真正起到“需要、实用”的价值作用。“创新”应从素描教学开始,就要打破由单个练起,不规定表现形式,只是在授课中按类别、按形式进行介绍和帮助学生理解,拓宽眼界就行,写生时对构图、比例结构、透视关系、表现形式不作规定,使学生无拘无束的表现。我们的做法是: 1、不管是几何写生,还是静物写生,至少安排五个以上的物体,乃至更多一些,同时,摆设可随意些。 2、学生从多角度选择位置,利用传统的山水画散点透视法,即“可山前看山后,可山上看山下”,移动位置去看、多角度去看。故意让学生“悖理”地作画,不合实际的东西恰恰是原创性最重要的东西,为日后的构成、电脑设计和创作提供了临时无法预设的材料和奠定了一定的创作基础。 3、把以上所做素描作业带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字体设计课堂上,贴于墙上或摆放在这些课程设计旁边供参考,参考结束,反馈给素描教学的老师登分入册。 4、最后一步是把手工设计作业带到电脑设计课堂,作为电脑设计参考材料,使素描、手工绘制、电脑设计三位一体紧密的结合。如此比较起来,过去的素描作业只能起到检验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技巧熟练程度,而完全脱离“需要”和“实用”。脱离设计和创作的实际,相关课程得不到直接联系。使“广告设计与制作”始终徘徊于单项知识和技巧的作业之中,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着意、随意、创意三位一体教学 着意、随意、创意三者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同时也与前述的作业、作品有殊途同归之处,但这“三意”是专指“创作、创新"的相互联系,而“作品”是创作的结果,“作业、考试”主要是按规定的范围,固定的数量要求完成任务的形式。“着意”是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造型运用的法则,如“构图、结构比例、透视原理”、“虚实”处理方法等。过去由于过分谨慎而以偏概全,陷入片面性或误入歧途。墨子在《天志中》说:“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何故?则方法明也。这里的‘方法'''',‘法则''''为观事物与人的行为所应遵守的原则,‘方法''''、‘法则''''”。如能灵活运用,它就成为基本功训练的指南和登山宝训。教师在“着意”教学阶段就应该启动学生的想象功能,用类比思维和扩散思维引导学生创作、创新。由于类比思维是延展思维空间的桥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驰骋;又由于,扩散思维不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方法,而是涵盖多种具体思维逻辑的思维体系,多种思考方式的结合体。强调思考的内容不是只限于问题点,而是向问题点有关的各个方向辐射、扩散。从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以大范围、多角度、深层次,然后将其进行比较、选择、改进与完善,最终得出最佳的创意方案。例如:石膏几何形体中“方形、圆形、锥形“称谓三原形,颜色中的“红色、黄色、蓝色”称谓三原色,就由他们的“内涵”、“外延”包罗万象。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描述了对个体美的感觉,回忆美的理念过程,“第一步,从某一个美的形体开始,由这个美的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了解这一个形体美或那一个形体美,与其它一切形体美是相互贯通的,在许多个别美的形体之中见到共同的形式美,由此获得形体美的概念”。“随意”。古时有句话叫“艺高人胆大”,而当今并不一定是基本功过硬了才能随意,应该是一边创作一边练功,双管齐下,早日挤身于商品经济市场。随意是一种得心应手的状态,是创意的前奏,“带着镣铐跳舞”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广告设计,创新不再是从限制中表现自己,不受程法约束自己,可以“随意”设计多幅小构图,找寻创作灵感,找寻表现手段的感觉,为创作、创新提供最好的题材而准备。“创意”是创作作品的最高形式。也就是说作品有创意,即是创新,作品中的创意过程跟“随意”有同一道理,特别是初级阶段不受定势作用的束缚,破除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包括那些很权威的规则、规律、定理法则,常识之类的东西,进行无序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疑常规思维之所不疑,想常规思维之所不想,求常规思维之未求”,从而求得标新立异的、有开拓性、独创性的思维成果。我们既要求学生学习庖丁解数条牛的精神,又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无序视角”的方式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与此同时,还可把完整的事物进行直换、颠倒、穿插、添加、减少,甚至凭空想象,以至达到“得意忘形”状况,然后从各个角度去观看,选择最佳组合形式,接下去再进行精心设计着色方案,根据行业性质、特点、需要来设定色调。第二步就是计划精心加工制作的步骤,这一步骤是意味着作品成败的关键性的最后一步,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求制作者主体将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于作品之中”。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启迪、同学互动、独立思考三位一体;作业、考试、作品三位一体;素描、构成、电脑设计三位一体;着意、随意、创意三位一体的多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推出,才能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主动跟学生交朋友,在活跃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情感,用温暖、关爱、热情去关照学生的创作冲动和激情,坚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学生为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设计对象中去。使“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早日把“创新”作品投入市场,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拓展和进一步提升。 作者:吴斌武廖平江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谈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摘要: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为广告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文章探究了以“大广赛”为平台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广告综合素质。 关键词: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践能力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国家级大学生赛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学制3年的专科专业,专科的广告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由于学生缺少接触策划创意类项目的机会,而“大广赛”的每一个选题的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企业,并且每一个企业都有详细的要求,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与展示机会。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以“大广赛”为平台的教学改革。 一、将大赛的选题引入广告教学 “大广赛”的选题覆盖公益选题和商业选题,把选题引入广告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广告创意的特点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意。将选题引入广告教学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贯穿选题的创作过程,分析选题的创意点等。例如,在“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中,前半部分是创意部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主要分析国内外的优秀广告文案。这时,可以将往届大赛的获奖作品穿插其中并进行分析,找到作品成功的关键;对于本校的未获奖作品,也加以分析,找出不足。在课堂上,结合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找到选题的突破口,对较好的创意,可发展成完整的广告作品,用于参赛。 二、调整培养方案,使其适应“大广赛”的赛程 “大广赛”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公布选题,6月份提交作品。由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学生在大一时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如传播学、广告学概论、Photoshop等。除此之外,安排广告认识实习。这样,在大一时学生对广告行业、广告的设计制作流程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另外,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软件技能,可在以后两年的学习中多加练习,为将来的设计做准备。大二期间主要训练学生的创意、设计、制作的能力,并在下半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大广赛”。上半学期,开设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并在课程结束后开设广告策划与创意实训课程,在课堂上主要讲述广告创意策划的理论,在实训课上,以往届“大广赛”选题为题创作广告策划作品,作为参赛前的练兵。此外,在大二的上半学期安排Flash动画设计、Coreldraw平面设计等软件设计课程。在参加“大广赛”的学期安排海报招贴设计及课程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及实训等课程。广告文案写作实训课程设置在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之后,这样,在文案课上对学生的训练成果可以在实训课上得以体现,并且实训课给了学生创作广告作品的时间和场地,有利于学生最终完成作品。大三期间,学生一般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前两年的训练将给学生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个好的参赛作品必须有好的创意。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案例式教学,将广告行业中成功的案例加以分析,将大赛选题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创作,然后比较两个案例之间的差距,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分析大赛中、国际上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点,确定选题的创意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广告创意作品。让学生分别以企业主、广告设计人员、消费者的角色,对产品、企业、广告等进行分析,确定广告创意的合理性。而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不断加以点拨,并站在企业的立场对作品进行评判。四、鼓励学生创作多种形式的参赛作品,提高广告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创作多种形式的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广告综合能力。“大广赛”为了鼓励学生创作多形式的参赛作品,采用了以下两种办法。第一,在参赛作品要求上,提出了多达七种的作品类别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平面广告、影视广告、微电影广告、动画广告、广播广告、广告策划案及公益广告中采用广告新思想、新形式、新媒介进行设计和策划。以2015年第七届“大广赛”为例,我校共上传平面作品23件、动画作品4件、广播18件、策划案3件,最终获奖情况为平面作品获1个省级优秀奖,动画作品获2个省级优秀奖,广播类共获9个奖项,策划案获省级优秀奖1个。从中可以发现,创作多种形式的参赛作品更容易获奖。第二,“大广赛”在活动奖项的设置上,给予创作多形式参赛作品的人员优待。对于能够对同一主题提供多种形式参赛作品的人员,如果获奖,除了给予物质奖励之外,还会给予其他方面的奖励,包括学校的加分待遇等。综上所述,“大广赛”为各层次的广告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大广赛”的资源,培养广告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作者:苏颖 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广告专业设计论文: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研究现状与问题 摘要: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多年来发展迅速,也面临一些需要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本文是有关《建设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品牌模块式与创意社会化”特色教学的设想及研究》课题的先导,主要对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现状及问题作汇总及分析,在原有普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新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现状;问题 高职院校中的广告设计专业作为近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备受社会多方面关注,因社会需求量的激增及能力要求的提高,各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广告设计专业的建设工作,各类针对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也随之增多。依据国内高职院校对广告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界定为广告策划能力、广告设计制作能力、广告营销能力三种能力,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及院校特点,各高职院校在培养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例如,江苏地区的高职院校多数侧重于广告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笔者则以此为范畴进行研究。本文是笔者有关《建设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品牌模块式与创意社会化”特色教学的设想及研究》课题的先导,主要对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现状及面临问题作汇总分析,侧重于2010年后的相关研究,本文可作为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的发展缩影,供各位学者以参考。 1研究现状 根据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职业能力培养、业界岗位需求相适应、工作室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改革、专产业一体化及工学交替机制、以赛促教与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主要文献中:潘赞平《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探析》(09.08)与梅健等《高职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14.03)探讨了职业能力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培养体系的研究;李鸿明等《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业界需求的相适应研究》(14.01)、罗丹《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化》(15.02)与姚傲雪《市场需求下的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16.09)提出了业界、岗位需求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相适应的要求,认为广告行业在快速的发展下刺激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但快速之下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条件差,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杨雲等《高职广告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12.03)、冯明兵《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初探——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12.11)与马景凤《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13.03)针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开设了现代设计职业教育先河的包豪斯为例,强调采用作坊教学方式的优势,提出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对存在问题给出建议;邹迎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设置》(15.09)、石慧《中澳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比较研究》(16.02)与胡晓霞《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创新分析》(16.11)均在课程角度对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创新等进行了研究;黄宁《“专业产业一体化”下的高职广告专业发展研究》(10.11)与李宣霖《高职广告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工学交替机制建设探索》(11.09)研究了专产一体化及工学交替机制的建立,认为现有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工学机制,提出探索建议;宗振举《行业大赛是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14.07)与田商菲《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16.02)涉及了大赛教学模式对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阳艳群《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11.02)、佘艳琛《基于精准化调研的福建省高职广告专业发展对策研究》(16.12)与曾婷《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16.04)则站在整体角度上去分析探索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现状与改革对策;陈晓欢《高职广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究与思考》(15.11)是对师资建设提出了观点。另外,还有部分学位论文也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及改革进行了探讨。综上分析:2010年左右研究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专业产业一体化、项目实训、工学交替等机制建设较多;2012年左右工作室观念较为热门;一直以来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研究中占据重要;近年来市场需求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相适应的研究较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观念也在近几年得到提倡;2015、2016年,研究方向从教学模式开始回归本源,注重课程设置的反思及改良,与此同时,从宏观角度探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也频繁出现,可见各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已逐渐从多年快速的发展期转向沉淀期且努力通过回顾与反思以谋求专业于未来的更好发展。 2面临问题 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众多教育者、学者在研究中均有指出且部分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例如:黄宁《“专业产业一体化”下的高职广告专业发展研究》(10.11)提出一体化过程存在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借鉴本科现象严重不具专科特色、师资建设不足、专业教材缺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封闭式教学及教学设备简陋等多方面问题且提出制定目标、编选教材、紧抓课堂教学、提高人文、加强师资、加大投入建设场地及团队等解决方案。李鸿明等《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业界需求的相适应研究》(14.01)中指出专定位不准确业、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条件差及课程设置不科学几项问题,并倡导“职业技能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罗丹《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化》(15.02)中阐述了工学模式产生的问题:教学思想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不当,且提出优化方案。曾婷《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16.04)中提到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条件不健全、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及拿来主义和闭门造车现象严重等问题且提出大概改革思路。综上分析:多数学者认为现今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主要问题。一是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高职教育特色的缺失,存在大量拿来主义的错误。二是师资建设不足,或结构不合理。三是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思想落后,内容陈旧与社会脱节,教学形式不当。四是条件不健全,实践条件差,教学设备差。五是观念封闭,封闭式教学,闭门造车现象大量存在。笔者认为发生以上问题存在许多因素:目标定位不明确是对高职教育的认知不够,高职教育理应对接市场,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师资建设的不足或存在问题是由于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虽然逐渐提高却结构配置不合理,教师与社会脱节现象严重,教师自身存有安逸心理等因素构成。课程设置不科学是重点问题,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因而教师自身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只有教师的观念得以前卫,视野开阔且多思考多尝试多交流才能避免教学思想落后、内容陈旧脱节、形式不当等问题。至于条件不健全关系到社会及学校对专业的支持力度,教学设备差需要学校提高对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实践条件差则需要社会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封闭式教学导致闭门造车的现象大多数原因在于学校的制度及教师的思想,学校需要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需要在思想上带动及鼓励学生走出去、高眼界的观念,因而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观念且摒弃安逸的心理状态。除了上述问题之外,笔者认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的讨论还需要从解决学生的就业及服务地方经济等角度去讨论。现今广告行业出现入行门槛低,学生竞争大,员工流动频繁等现象,均影响了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及就业问题。虽然学生与公司是双向作用,两者可良性循环亦或恶性,但作为学校方对社会很多因素并不可控,所以需要秉持初衷站在教育方的角度去努力构建人才与社会的良性关系,如何给学生谋求更好的未来,即成了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只有解决学生最根本所需,积极倡导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教学,才能使得专业稳健发展以寻求广告行业长远未来。 作者:成寓寓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
银行管理论文: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 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是世纪之交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何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切实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长期以来,在特有的运行机制下,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高的经营特点。这种经营方式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成本观念淡漠,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比,忽视经营中的成本控制,也缺乏成本资料和必要的成本管理技术手段。在逐步面向市场的进程中,这种积弊的消极影响越发凸现出来。譬如,当人民银行决定于2000年9月21日放开外币贷款利率以及300万美元以上的外币存款利率,迈出中国改革利率制度、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的时候,据了解,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在确定其各自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时,手头并没有完备的成本分析资料。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自己产品的成本构成及相关信息的企业,能够制订出合理而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 在这种背景下,在商业银行中推行旨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为提高经营效益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考虑到目前的环境和条件,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困难集中在哪里?是否该循序渐进,抓住重点?以及如何抓住重点,寻找突破口呢?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难点 阻碍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因素很多,既有诸如重经营轻管理的观念障碍,也有整个银行业管理素质和水平普遍不高的制约,还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自身的技术性困难。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系统基础落后。会计系统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也是如此。一方面,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为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等部门解释和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财务会计、信贷管理、资产管理和统计等部门提供的信息。不仅如此,在评价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评价产品、部门的经营业绩时,还需要外部的金融市场、宏观政策、行业分析和同业竞争等有关信息。而目前国内信息系统基础还相当薄弱,不但许多经营管理急需的外部市场信息难以收集,还有待“金”字工程的展开,就连银行内部的金融电子化工作也还很不完善,亟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推行管理会计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管理会计工作迟迟得不到开展的一个理由。 2.现有成本资料和分析手段的欠缺。管理会计特别注重对成本的分析和管理,它以贯穿于经营管理各个活动中的成本——效益分析而著称。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更有其独特的要求。从国外的资料来看,他们十分注重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的盈利能力报告,而盈利是和成本相配比的,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成本资料也要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国内的商业银行要做到这一点,面临着许多困难。从实务的角度来说,原有的银行会计工作流程没有区分上述的成本,难以归集分产品和分部门的成本和费用,也就难以与相应的收益相配比;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作为服务行业的商业银行,其自身的业务特点也造成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难以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不可能象生产企业那样,产品一出来,与之相关的生产成本信息就出来了。这也就是说,即使现有的银行会计工作流程已经按照传统会计方法的要求去做了,所得到的成本信息也不准确。而且传统的管理会计所运用的变动成本法对于银行业而言,也是力所难及的。 3.业绩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虽然国内流行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对业绩评价的讲述不多,仅有的小部分内容也主要包含在责任会计等个别章节中关于责任成果的论述,但从国外的教材以及实务资料来看,国外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特别强调业绩评价体系。从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内容的设定,乃至于整个评价体系,都有很周密的考虑,象哈佛大学著名的管理会计学者卡普兰就以平衡记分法的设计和应用而著称于世。就国内的实际而言,对于一个有效而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不仅从业人员欢迎,认为它有助于使个人或部门的努力得到承认,而且也有利于管理人员对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的恰当管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这个评价体系在合理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这也是推行管理会计的一大难点,因为它不仅有技术因素的作用,更多的是人的因素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仅仅依靠管理会计一种机制来做,困难是很大的。 4.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前已论及,管理会计特别注重成本和收益的配比,因此,恰当的内部转移价格对于提高管理会计的运行效果而言,至关重要。然而,银行内部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发生的转移行为,并不象真正的市场行为那样有一个客观的交易市场存在,导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相当主观,有时甚至是不合理的。对银行来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主要涉及内部资金转移调拨定价和间接费用的分配两大问题。当一个管理会计系统真正运行起来的时候,每个单位和部门出于对自身业绩考核的考虑,都会关注每一项交易的收益和成本情况。显然,不论是内部资金的转移,还是间接费用的分配,都会直接影响考核单位的经济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是很难有非市场性的行为可言的。内部转移价格确定的实质是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资源配置还涉及资金营运资产的分配、非盈利性资产成本的分配以及坏账准备金的分配等问题,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重要而棘手的。 二、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重点 虽然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全面推行管理会计的困难还很大,但是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的内在要求,以及逐步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压力,都迫切要求在我国商业银行推开这项工作。时不我待,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重点、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地推行我国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工作。当前,在推行银行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应注意突出这样几个重点: 1.“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下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一级法人、分级管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管理体制。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体制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主流体制。由于管理权距加长,造成普遍的“人”问题是这种体制的一大特点。具体而言,就是人利用其信息优势,或者隐瞒利润、虚报费用,或者账外经营、资金体外循环,或者消极管理、不负责任等等。推行管理会计机制,既不能推翻这种分级管理体制,也不能坐视种种“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行为,任其蔓延。因此,强调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中的“人”问题,完善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检查制度,将管理会计信息与分级管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结合起来,建立以管理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是当前推行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重点之一。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也最终会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得到广泛的实施。为了迎接这个时期的到来,建立健全目前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积累经验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显得非常重要。这也因此构成推行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对利率、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风险的管理。为了配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在加强预算控制、提高预测水平、强化成本管理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有关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流动性状况的信息,做好利率决策、信贷资产分配的辅助决策工作,将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工作成绩纳入业绩评价的范畴中。 3.利率——产品定价机制的强化。企业管理会计对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产品价格确定一个合理而有竞争力的价位,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合理确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也成为银行管理会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丰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如何确定它们的成本,也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外的商业银行通常还要求管理会计能够对客户的盈利能力给予分析和评价,以做出是否应该维持、增加或收缩与该客户的业务关系的决策。可以看到,要使管理会计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必须在加强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基础上,完善对利率——产品的定价机制,使成本管理工作切实落到为提高银行经营效益服务的目标上来。 4.成本分析与控制的系统化。虽然目前普遍存在着信息系统基础薄弱以及现有成本资料欠缺等因素的困扰,但是,要想真正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就绝不能忽视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否则,管理会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价值。在目前的情况下,知难而上,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中的成本观念,使成本控制的思想深入人心,扭转重经营轻成本的不良思维模式,是使成本分析与控制思想系统化的重要工作。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充分挖掘现有的银行会计所提供的成本资料为管理会计所用,形成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也是可行的步骤之一。另外,对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在推行管理会计的过程前期,可以通过对经营收益与成本的配比分析,来加以考核,以引导整个系统提高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的观念转变和系统化。 5.项目投资管理的制度化。通常,人们把管理会计的功能概括为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其中规划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对未来销售、盈利、成本资金需求和供应等情况的预测,以及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不同于生产企业,从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利率走势、成本、盈利能力、资金需求和供应以及部分金融产品的市场需求等的预测;二是对新产品开发等短期经营决策,以及大型电子设备购买、固定资产的购建、营业网点的建设等长期投资决策。特别是后者,由于需要大量的成本支出,并且可能对全行的未来发展战略产生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便成为推行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重点。为了在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中突出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暂把它统称为项目投资管理。加强项目投资管理,应完善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工作要突出项目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提倡采用现金流分析等国际通行的技术方法,切实落实项目投资的责任主体,并追踪和控制项目进展,完成项目后评估,使得项目投资能够为提高系统整体效益服务。 三、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突破点 总结前文所述,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紧紧围绕上述的工作重点,在现时条件下,特别是以利率逐步市场化为契机,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无疑有利于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工作的渐进式发展。 1.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作用和地位。国外商业银行的实践已经提示我们,管理会计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完善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也不等同于成本会计,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系统理论、行为科学、预测决策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与财务会计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管理会计重在管理,它是对企业内部各种管理信息进行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明确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识还很肤浅,还没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这项工作。由此我们看到,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宣传、培训,来提高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过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以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为标志,是推进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工作的关键一步。 2.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当前,银行业技术进步和电子化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同时,随着业务部门人员计算机知识水平的提高,对计算机技术的期望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国外掀起了所谓的流程再造技术,即通过引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手段,以完善计算机应用流程为目标,将传统的手工工作流程加以改造,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国内,也有这样一种趋势,即期望通过金融电子化来赢得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工作不可避免地也必须利用这个潮流,借鉴流程再造的思想,将实现管理会计功能作为系统需求融入正在或即将开始的计算机系统重构工作中,以突破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薄弱、原始信息极度欠缺的困境。 3.实行全面预算,强化预算控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算管理,就不是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特别是对于管理会计而言,没有预算管理的管理会计系统是残缺不全的。实行全面预算,强化预算管理,对于明确和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协调各机构和部门的工作,控制银行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考核各机构、部门和产品的盈利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目前的体制下,预算的编制,除了工作量较大以外,并没有实质性的技术障碍,而预算控制和管理却有助于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和部门强化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强化预算管理,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要把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预算应有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4.有计划地推行责任会计制度。责任会计制度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方面。它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形成银行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在责任中心内部,由于核算范围相对缩小,便于成本资料的归集分析,也便于经济责任的区分和经营成果的考核。同时,这些相对对立而又内部统一的责任中心,也利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从而有利于整个银行系统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责任会计制度的推行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先在一家分支机构运行后,再逐步在全行推行,最终在成本分析和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的管理会计制度。 5.严格项目投资评价,施行系统化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投资、盲目铺建营业网点、以经营为幌子随意支出、忽视投资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不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银行利润流失,严重影响银行自身的盈利水平,一些不良项目甚至成为未来经营中的沉重包袱。为此,管理会计有必要利用其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发挥其规划和控制的作用,建立起系统化的项目投资评估制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项目投资严格进行可行性分析;推行这种制度,还有助于强化对管理会计技术和基本思想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推动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进程。 另外,随着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强化利率定价中的成本分析,为确定合理而有竞争力的存、贷款利率提供丰富而完备的成本资料,无疑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对产品定价决策的最直接参与,对于推行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银行管理干部如何起到率先垂范作用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框架看,中高层管理人员无疑是“组织”中的枢纽。拿我们建设银行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后的组织机构看,管理干部是一个行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应该走在全行员工的前面,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1、执行力首先体现在管理干部身上。任务与要求的传递布置先是到达管理干部层面。管理干部是一个部门的“家长”,要有权威性和命令性,同时更要有身先士卒的作风。 2、战斗力首先体现在管理干部身上。战斗力是一种全面的素质,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统筹能力等等。我们的业务拓展就是一种“战斗”,这种“战斗”强者胜出,胜者完胜,营销客户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工作。经营单位的干部务必提高自身的战斗力争做“常胜将军”。我们的管理协调也体现为战斗力,管理部门的干部也要提高自身的战斗力争做优秀的“后勤部长”。 3、行动力首先体现在管理干部身上。行动力就是把战略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是执行决策、具体办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机构人事改革后框架基本稳定,各位管理干部的中心任务就是迅速行动起来,抓好落实。 4、号召力首先体现在管理干部身上。管理干部的作风、能力、觉悟、品质是优秀的,那么属下的员工会受到激励,员工会将其作为楷模并努力学习效仿。管理干部的积极性高,也会激发普通员工的积极性。 5、转变理念特别要先从管理干部身上开始。建设银行的远景目标是“成为最具价值创造力的银行”,为此,在营销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争取成为“好客户的好银行”更是要求我们特别要注重“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必须用现代经营观念来统领我们的经营。同时我们必须认清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发展形势,做到“坚定、清醒、有为”。“坚定”,就是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坚定完成目标和任务的决心。“清醒”,就是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面对挑战和压力,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做好打硬仗、打苦仗的准备。“有为”,就是要在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加快发展上有所作为。 6、管理艺术和效率的提高更是与管理干部直接相关。对于我们的管理干部来说,不是要求在管理学理论上有特别专业和高深的造诣,而是要有实在的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率地协调布置好本部门的工作,实在地帮助部门成员提高履岗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巧妙的平衡本部门的工作安排和利益分配,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高效而快乐地工作。 从上面六个方面来看,对照国外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管理要求,对照职业经理人的高素质要求,管理干部需要寻找差距,不断学习吸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 1、要特别重视学习。“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要胜任肩负的职责,就必须重视学习,做学习型干部,建设学习型、知识型的领导班子。现在组织管理干部学习和培训的时间不少,有必要检验一下学习的效果如何。学习是一项终身受益的事,没有学习就没有提高,不能提高就无从谈发展和进步。学习是一种责任,对管理干部来讲,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也是一种责任,是保持自身素质与岗位一致性、与形势任务要求一致性的需要。学习一定要端正学风,学习不是单纯拿文凭,不是务虚的走形式,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学新理念、学新业务、掌握新技能、开拓新视野,对此我们必须态度端正、虚怀若谷。学习必须讲求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向各个方面学习,注重学习的针对性。管理干部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学业务,努力成为分管工作的专家。增强学习的实践性,用科学理论指引、促进工作,用实践去深化、巩固学习成果。合理安排工作之余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点东西,否则将被淘汰。 2、要努力提高执行力。执行力作为一种纪律存在,要树立刚性化执行理念,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追求圆满。执行力又作为一种作风存在,要树立精益求精的执行理念,培育求真务实、一丝不苟、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执行力是一种合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用科学、严格的制度和团结、统一的精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必须从五个方面提高执行力:一要完善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责任制,二要加强问责督查,三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执行,四是从企业文化氛围角度来培养执行文化,五是管理干部以身作则。 3、要干在实处。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要干在实处有两层涵义。一是要做“实事”。各个支行、部门定位不同,“实事”的内容指向不同,对于业务经营系统的管理干部来说,“实事”就实在于经营好客户;对于业务支持系统的管理干部来说,“实事”就实在于切实维系好经营秩序提高效率;对于风险管理系统的管理干部来说,“实事”就是切实防范各个方面的风险。二是要踏实做事。做事不能盲目前进,否则事倍功半。只要我们不畏艰难、苦干巧干,就一定能干出实效。 4、要勇于创新。创新,首先要善于吸纳。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来源于实践,要善于从实践中吸纳新知识、新经验、新理念。要多深 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只有到员工中去才能找到让员工满意的解决办法。要充分了解、掌握和借鉴上级行、兄弟行及其他同业单位的成果、经验和动态。不仅要关注、跟踪其发展进程,更要注重研究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其次,创新要争创一流。这是衡量创新成效的标准,也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达不到一流,就无所谓创新。创新要突出创特色、出精品。就是要深入实施特色竞争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品,营造特色环境,开展特色工作,努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特色竞争力。就是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努力以高起点来弥补晚起步。第三,创新还要敢于攻坚。特别是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没有克难攻坚的勇气,就不会有突破。克难攻坚,要找准问题症结,选准突破口,从深层次查找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5、要强化沟通加强协作。我们要整合一切有效资源,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实践目标。当前仍然存在部门、岗位间的扯皮现象,这是有效协作的主要障碍。要扫除这种“部门壁垒”,必须完善管理体制上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等弊端。要破除这种“本位主义”,必须服从全局,各部门管理干部要立足本职,围绕全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横向之间多协商、多沟通、多交流。 6、要勇于承担责任。管理责任方面突出表现在不敢大胆承担责任,做老好人。从全行来看,抓工作总要涉及各个方面的利害关系,多数人不是从工作的目标出发大胆地做在前面,主动挑担子,而是怕得罪人,总是权衡利害关系缩手缩脚。责任是与职位关联的,与管理职权、薪酬相匹配的。要挑起相应份量的担子,必须清楚你自己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清楚你需要如何担当责任,清楚你还在哪此方面尽职得不够。勇于承担责任还要有职业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精神工作就不会主动,就难以做到创新,就会被困难吓倒,是干不好事的。做工作必然伴随一定的风险责任,这种风险责任的存在只要不是主观故意造成,不是失职造成,我想制度是不会让管理干部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这个要有信心。 7、要重视效率。效率是执行力的集中体现。一笔贷款要审批一个月,一张卡申办要等两个星期,一笔业务要跑三四个柜台,这样的效率是难以成为“好客户的好银行”的。造成这种现象有些确实是制度上的原因,在本行层面上的一定要解决,是上级行的尽量争取改善。对于那些人为原因,必须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服务制度,切实解决效率问题,改变人浮于事的状况。 银行管理论文:网络银行管理体制及监督制度建设研究 1 当前网络银行的特征分析 1.1 网络银行的新特征 网络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时期相对比较短,因此,对于网络银行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网络银行的界定在各国都是不一样的,就目前来看,我国对网络银行的定义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通过网络开放与信息实时功能,围绕银行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主要有两大特征,运行虚拟性和服务3a性。与传统的实体银行不同,网络银行主要利用网络将金融产品和服务直接面向客户,不需要现实中的旅途奔波,也不需要银行的服务人员一一对客户进行交流、帮助。银行客户只需要通过联通网络进入网站,通过一些固定的认证后方可访问金融服务,这种形式就是虚拟性的服务过程。而3a性则是指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甚至以任何方式进入网站,进行个人的金融交易活动。与传统的实体银行相比,网络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都有很大差别,摆脱了许多因素的限制,实现自动化服务。 另外,从成本的经济性上来看,网络银行也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实体银行为了方便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采用密集设立营业网点的方式来配合客户,实际上这种方式还需要大量的银行客服人员,大量的设备投入,前期的资金花费相当大。因此,网络银行应运而生,其虚拟化、无纸化的自动化服务,基本不需要实体设备,只需要基本的软、硬件设备,还能满足随时接入,随时操作的要求。 1.2 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 银行顾名思义就是金钱交易的场所,因此对其的监管必须严格、合理。传统的银行监管需要很大的人力,对现实资金进行押送运输和清点、计算等,而网络银行的监管则是指对网络银行中开展的所有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控制等。网络银行的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国家金融机构是网络银行监管的主要执行机构,是从行政权力处来获得监管权力的。第二,其监管的对象是网络银行,就是通过对网络银行的金融行为进行监管来达到效果。第三,网络银行的监管手段主要是靠通过实施和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规章,对网络银行进行检查,并处罚违规行为。第四,监管制度实行的目的就是督促银行进行合规合法的经营,为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监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体现在监管主体、监管内容上,还从其监管模式和监管目的上也充分体现出来。由于网络银行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必须要扩大对以往传统银行的目标和内容上的监管,明确监管目标,充分考虑网络虚拟性,确保网络银行服务的安全性等目标。 1.3 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分析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银行在监管上还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问题。从经济学上来说,金融业务的自动化、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开放性的互联网环境下,要顺应金融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及时解决经济上的冲击。网络银行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必须拥有有效的监管才能更好的推动网络银行发展。通过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成本、效益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才能实现银行的经济性要求。另外,网络银行带来的负外部性效应,还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信息手段,避免负外部效应,充分体现网络银行的正外部效益。除此之外,从法理学上来分析,网络银行的监管应采取公平、安全有秩序的法律手段进行。在监管方面,不仅要对监管权力行使范围和方式进行维护,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确保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严格日常监督制度。 2 当前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监管手段 前面提到,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必须建立起法律监管体系,而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没有完善的针对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其专门性和针对性相对欠缺。因我国的网络银行并非是完全的网络银行性质,还只是传统银行的一种创新式拓展,因此,传统的实体银行监管法律规范同样也适用于网络银行,在这一方面,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法律规定,企业也建立了内部规章等。然而,这些事项中缺少规范的事项涉及,比较来讲是总体的概括,没有形成自身完善的体系,不具备连续性和互相协调性。而纵观这些法律规范、法规中存在很多重复与交叉区域,欠缺操作规范性,很可能导致实际网络银行运营中的各种纠纷。因此,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采用合理的手段,是当前网络银行管理中的首要目标之一。 2.2 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不完善 我国网络银行系统在市场上的准入制度上有很大的优势,但还有两方面的缺陷。首先,我国对于开办网络银行的业务规定不协调;其次是审批制度不够和谐。良好的开办网络业务必须同时满足有健全的内控机制,有效地识别和检测金融风险管理,形成良好的运行系统,平稳运营。这就要求银行的高级管理者必须要有很强的管理经验,拥有控制和管理网络银行风险的能力。因网络银行的实际监管法律缺乏可操作性,使得被监管者自身的准入条件与监管机构的实施监督范围不明确,从而失去监管的目的。 虽然对于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而言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但也不能忽视其退出市场的机制。如果银行运行失败想要退出市场,不只是对外界宣布就可以退出的。退出市场必须经过合理的协调客户与经济实体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权责,还要保证退出后不会造成额外的损失。在这一方面,我国的市场退出机制还没有得到保障。 银行管理论文:金融衍生品与我国商业银行管理 一、引言 虽然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一轮深度调整时期,但金融衍生品给金融市场注入的生机与活力是不容忽视的。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看,我国已经在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开展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回顾它的国内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的外汇、国债和股指等三大品种的金融期货交易,特别是国债期货交易曾经达到了相当巨大的规模,但最后均已失败告终,这说明当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一些带共性的因素,笔者以长期的商业银行一线从业经历,对此加以论述,希望能为加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提供参考,为我国新一轮的经济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金融衍生品及其发展历史 金融衍生产品(derivative s)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产(underlyings)价值变动的合约(contracts)。这种合约可以是标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标准化的。标准化合约是指其标的物(基础资产)的交易价格、交易时间、资产特征、交易方式等都是事先标准化的,因此此类合约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货。非标准化合约是指以上各项由交易的双方自行约定,因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比如远期协议。 金融衍生产品是与金融相关的派生物,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英文为underlyingasse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其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在国际上是非常多的,而且由于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推出新品种,属于这个范畴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基本分类来看,则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 (1)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四大类。 (2)根据原生资产分类,即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如果再加以细分,股票类中又包括具体的股票(股票期货、股票期权合约)和由股票组合形成的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合约等;利率类中又可分为以短期存款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如利率期货、利率远期、利率期权、利率互换合约)和以长期债券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如债券期货、债券期权合约);货币类中包括各种不同币种之间的比值;商品类中包括各类大宗实物商品。 (3)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场内交易即是通常所指的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的交易方式。场外交易即是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其参与者仅限于信用度高的客户。 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于1972年推出了外汇期货,芝加哥交易所(cbot)于1973年设立了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推出了期权产品。近年来金融衍生品发展很快,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 三、金融衍生品监管模式 由于各种的国情不同,引入金融衍生品的时间和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世界各国都采取不同的监管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1)美国的多方监管模式 美国是多个监管机构并存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机构型和功能型监管模式的混合体。从机构监管的角度来看包括:1.联邦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专职负责监管期货市场。2.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按照法律规定,sec有权对有价证券期权、外汇和股票指数期权交易监管。3.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货币监理署,负责监管商业银行从事的衍生品交易。另外,美国衍生品市场还有全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这样的自律监管组织。 (2)英国的单一监管模式 英国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行的是单一制监管模式。1997年10月,原有的证券投资局正式改名为金融服务局,开始全面负责英国金融业的监管;1998年6月,接收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保险监管职能以及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审查职能等,成为身兼银行、保险和证券期货监管职能的唯一监管机构。从2001年12月1日起,金融服务局开始全面行使金融监管权,负责对本国银行、保险公司、住房协会、互助会、信用协会、劳埃德、养老金顾问、证券经纪人、投资服务的专业公司、衍生品交易者、从事投资业务的专业人士和抵押放款人等金融行业的监管。 (3)日本的行政监管模式 日本的金融监管实践与英国的监管模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突出表现在日本的金融监管特别重视大藏省的行政权力。由于银行业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推动作用,因此逐渐形成了由日本银行(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大藏省制订其他所有金融政策的独特的监管体制。作为日本金融业独一无二的监管机构,大藏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掌控日本经济,留给日本央行的监管空间非常狭小。 1998年6月,日本终于成立了单一的监管机构——金融管理厅,该机构享有制订金融政策、管理证券、衍生金融、银行业等的权力。然而,从大藏省到金融管理厅的转变,日本还是沿袭了政府监管和掌管经济的传统,行政监管权力仍然非常强大。就衍生金融交易而言,金融管理厅有权随时检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出台衍生金融内部风险管理的措施,对衍生市场出现的欺诈和违法事件进行防范和处理。 银行管理论文:浅论管理经济学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 关键词:生产函数 商业银行 内控管理 管理经济学 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如果一个企业能成功地运用管理经济学原理建立自己的经营策略,并把它应用到日常商务管理中,将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好处。如何把企业运营和经济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将产品价格弹性结合需求规律,运用于市场。在市场条件下,一般商品需求规律是: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如果要为企业的市场战略服务,就必须将需求价格弹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企业都应设法提高价格。需求弹性充足的产品,企业可以降价销售,提高总收入。有效运用这个经济原则,用低的价格,可以薄利多销,进行更多的销售。快速销售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虽然低,但通过更多的销售,更快的销售可以增加总利润,加快资金周转。 再次,可以利用生产函数,对企业产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又称短期生产函数。公式为:q = f (l ,k0 )k0不变 ,l增加带动产出增加。譬如说,康柏公司从1993年起开始改革传统组织形式,在苏格兰的工厂试行“三人劳动组”制,结果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大大优于流水线,每个工人的产出提高23%,实现了目标。“三人劳动组”运作情况如下:生产流水线一般由20名工人参加,每个人只干一种活。改革是将流水线的全部工种交给3个人承担,每个人要干6种~7种活。如第一个人负责把要组装的部件准备好;第二个人负责把那件组装到个人电脑的机壳内;第三个人负责全部测试工作,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三人劳动组”的优越性表现在:(1)占据厂房面积小,平均每平方米的产出比流水线提高16%。(2)流水线的方式使电脑在组装的过程中触摸人数多,不但延长产品组装时间,而且增加影响产品质量的机会,因为电子产品质量的高低同被触摸的人数多少成正比。(3)流水线一旦出现故障或其中的一个成员在操作中发生问题,20个人都要停工,而小组若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则仅限于3个人。但是“三人劳动小组”要求每个工人能够干多种活,他们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培训方能上岗。在这个案例中还运用到了边际产量原理,即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条件下 ,该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公式为:mpl =q/ l,边际产量是可变的,它涉及到固定的要素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越多,边际产量就会更大;由公式可知,在总产出不变时,劳动力的减少可使产量增加。 从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理念的商业银行及其制度的缺乏,制约了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从概念上讲,没有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这两种关系有机统一,有一个片面的业务发展和风险规避的两个极端片面强调的重点。也没有真正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缺乏,品种齐全,完整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概念。风险管理制度,虽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往往商业银行的初步建立只能做到“看起来像”。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于风险的发展最终建立还没有完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也仍然有许多违反内部控制原则的情况。 从实际角度来看,金融诈骗和其他商业银行系列事件的出现或发生重大案件是对内部控制失控的反应。失控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是对重新审核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审计的不足,也没有对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的评价标准,内容,方法和措施;银行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会计,控制或管理控制失灵,信息不充分交流,有效的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缺乏。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在决定上要做很多市场需求的分析。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分析,以确定产品价格,来判断什么价格可以提供最大的利益。通过定价策略,一个企业决策者,以改善企业状况,就必须明确产品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不足,不够灵活削减下来,否则,就是自我毁灭。预测价格弹性是发展市场营销计划的关键。通过价格的营销推广,交易折扣,产品抽奖等,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者,你必 须了解不同客户群体和特定商品的价格弹性的喜好。也就是说,要知道是否销售价格上涨抵消了单位收入的下降。从经济管理角度出发,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从零产量开始,首先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慢慢地降低价格,因为利润最大化的输出总是在适当范围内的需求弹性。显然,如果企业能够自觉地使用和管理的理性思维的经济原则,我们就可以得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了解两公司之间的交叉弹性的产品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市场上更密切的替代品,是相互竞争。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在市场上互补性商品,就是合作关系。其替代产品,配套产品应密切关注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替代品,补充了企业的产品。把握消费者的喜好,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程度。控制广告和营销支出,以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因此,企业运营商可以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理论中的理性思考企业管理运作,将在企业的成功和生存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一些企业家仅凭着野心和热情,引导企业经营和决策,在经营上遇到问题仅凭自己的感情判断想法,尤其是如果他们有一些成功,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导致企业彻底失败,或误入歧途。这些同样可以适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其开发的风险一直伴随着其日益复杂和难以识别、管理和控制。优质高效的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是抵御行业风险的基本保障之一。 银行管理论文:探讨新形势下银行管理变革趋势 摘要:新形势下银行管理应从作业成本制度、业务外包、业务流程再造以及集约化经营变革着手,以提升我国银行持续经营的能力。 关键词:银行管理;变革;趋势 1、作用成本制度变革 在银行业中,一个具体产品成本的50%-80%都可能来自于众多的共同成本项目,其中,15%-20%是管理等间接费用,20%-40%是分销体系和集中的后台业务处理成本,15%-20%是信息数据处理成本,因此,对成本制度变革便成了银行经营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要提倡“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制度下的成本观,作业成本制度首先要确认每一部门所从事的工作,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产品对这些作业的需要为基础,循着业务流程轨迹,将成本追溯至产品。 其次,银行的业务流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同时也是一个价值链。在信息时代的新形势下,银行管理只有深入到作业单元,找出并剔除不增值作业,并尽可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增值作业的耗费,才能真正在业务流程上获得竞争优势。这就需要成本制度提供与作业相联系的多层次信息。 再次,作业成本制度能够把传统上有限的财务变量成本动因扩展为集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成本动因于一体的丰富的成本动因系列,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成本动因(如单据张数、接待客户次数等),使得银行的成本项目各得其所地适用于不同的动因,这无疑改善了共同成本的分摊,进而导致了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计算。 2、推行银行业务外包 银行业务外包突破了传统银行资源认识范式的思想束缚,提倡银行应该做的是创造、积蓄和运用内部核心资源,在此基础上,可大胆借用外部资源和力量来塑造银行的竞争力。这对于开拓我国银行的经营思维,跳出内部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 当前,我国银行普遍面临信息化的要求,而信息基础设施又是一种资本密集型的项目,由任何一家银行独立来开发都会形成巨大的财务负担,并且难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果。从宏观上看,其结果只能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银行必须使自己的信息部门从数据处理车间转变为高价值的服务部门,即要成为解决业务和客户问题的部门而不是科技部门。银行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包揽银行全部的信息技术工作,更为可取的是将非核心的信息业务外包,自己则专做对银行的竞争策略和市场开发有贡献的高价值工作。 3、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变革 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金融电子化的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银行必须舍弃渐进的、分割的、局部的变革而推行流程再造变革,以求脱胎换骨,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首先,以客户的需求为最高原则,完全排除没有附加值的工作。银行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做必要的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压缩臃肿、冗余的活动,大幅度改善业务运作效率,而成本也自然降低,客户也不会因不满意银行的效率而抱怨。 其次,专注于核心能力,实现虚拟经营。银行根据客户需要和自身情况,仅选择、保留、培养和运用最关键、最有优势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分化到社会中,借助外力完成,并且予以弥补整合。如此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战略杠杆,在竞争中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 再次,强化灵活性管理,推行多样化的业务流程安排。例如在贷款申请的受理上,可设计出低、中、高三个风险类别流程小组,经过初步信用审核以后,对低风险客户可交由低风险流程小组以更为简化、迅速的办法处理,对于中风险客户按例行的标准化程序办理,对于高风险客户,则须由高风险流程小组附加特殊的处理机制来分析和研究。 4、银行的集约化经营变革 银行集约化正成为一种显性思维开始占据一席之地,我国银行业的集约化经营思潮是追求先进金融生产方式的体现。部分银行的集约化经营纯粹是一种经营理念,没有明确的抓手,而且我国银行业的集约化经营没有鲜明的变革方式。因此,要进行集约化经营变革。 首先,以流程系统为主轴推进科学的集约化。银行要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建构最具整体效益的业务流程系统,从而有可能实现真正科学的集约化。以成本管理为例,我国银行往往是在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压缩消费支出,影响银行的发展潜力。因此,应从业务流程入手,通过辨识、分解、评估流程,从而做出删除、外包、压缩、整合的变革。 其次,在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中取得突破性的集约化。利用信息技术彻底翻新业务流程,就是要超越目前对信息技术主要限于初步的文字、数据、图表处理的阶段,发挥其无限的巨大潜力,创造出耳目一新的作业程序,例如同步工程、通才交易员等,从而挖掘集约化经营的最大潜力。 再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 战略合作关系。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管理人员的精力耗散在众多低附加值的活动上,从长远来看,这无助于银行积蓄起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因此,我国银行亟须从战略角度出发,开拓思维,跳出内部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失时机地与外部企业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走一条“大而精”或“小而精”的发展之路。 银行管理论文:浅析管理经济学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 关键词:生产函数 商业银行 内控管理 管理经济学 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如果一个企业能成功地运用管理经济学原理建立自己的经营策略,并把它应用到日常商务管理中,将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好处。如何把企业运营和经济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将产品价格弹性结合需求规律,运用于市场。在市场条件下,一般商品需求规律是: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如果要为企业的市场战略服务,就必须将需求价格弹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企业都应设法提高价格。需求弹性充足的产品,企业可以降价销售,提高总收入。有效运用这个经济原则,用低的价格,可以薄利多销,进行更多的销售。快速销售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虽然低,但通过更多的销售,更快的销售可以增加总利润,加快资金周转。 再次,可以利用生产函数,对企业产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又称短期生产函数。公式为:q = f (l ,k0 )k0不变 ,l增加带动产出增加。譬如说,康柏公司从1993年起开始改革传统组织形式,在苏格兰的工厂试行“三人劳动组”制,结果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大大优于流水线,每个工人的产出提高23%,实现了目标。“三人劳动组”运作情况如下:生产流水线一般由20名工人参加,每个人只干一种活。改革是将流水线的全部工种交给3个人承担,每个人要干6种~7种活。如第一个人负责把要组装的部件准备好;第二个人负责把那件组装到个人电脑的机壳内;第三个人负责全部测试工作,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三人劳动组”的优越性表现在:(1)占据厂房面积小,平均每平方米的产出比流水线提高16%。(2)流水线的方式使电脑在组装的过程中触摸人数多,不但延长产品组装时间,而且增加影响产品质量的机会,因为电子产品质量的高低同被触摸的人数多少成正比。(3)流水线一旦出现故障或其中的一个成员在操作中发生问题,20个人都要停工,而小组若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则仅限于3个人。但是“三人劳动小组”要求每个工人能够干多种活,他们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培训方能上岗。在这个案例中还运用到了边际产量原理,即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条件下 ,该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公式为:mpl =q/ l,边际产量是可变的,它涉及到固定的要素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越多,边际产量就会更大;由公式可知,在总产出不变时,劳动力的减少可使产量增加。 从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理念的商业银行及其制度的缺乏,制约了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从概念上讲,没有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这两种关系有机统一,有一个片面的业务发展和风险规避的两个极端片面强调的重点。也没有真正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缺乏,品种齐全,完整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概念。风险管理制度,虽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往往商业银行的初步建立只能做到“看起来像”。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于风险的发展最终建立还没有完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也仍然有许多违反内部控制原则的情况。 从实际角度来看,金融诈骗和其他商业银行系列事件的出现或发生重大案件是对内部控制失控的反应。失控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是对重新审核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审计的不足,也没有对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的评价标准,内容,方法和措施;银行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会计,控制或管理控制失灵,信息不充分交流,有效的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缺乏。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在决定上要做很多市场需求的分析。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分析,以确定产品价格,来判断什么价格可以提供最大的利益。通过定价策略,一个企业决策者,以改善企业状况,就必须明确产品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不足,不够灵活削减下来,否则,就是自我毁灭。预测价格弹性是发展市场营销计划的关键。通过价格的营销推广,交易折扣,产品抽奖等,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者,你必须了解不同客户群体 和特定商品的价格弹性的喜好。也就是说,要知道是否销售价格上涨抵消了单位收入的下降。从经济管理角度出发,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从零产量开始,首先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慢慢地降低价格,因为利润最大化的输出总是在适当范围内的需求弹性。显然,如果企业能够自觉地使用和管理的理性思维的经济原则,我们就可以得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了解两公司之间的交叉弹性的产品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市场上更密切的替代品,是相互竞争。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在市场上互补性商品,就是合作关系。其替代产品,配套产品应密切关注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替代品,补充了企业的产品。把握消费者的喜好,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程度。控制广告和营销支出,以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因此,企业运营商可以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理论中的理性思考企业管理运作,将在企业的成功和生存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一些企业家仅凭着野心和热情,引导企业经营和决策,在经营上遇到问题仅凭自己的感情判断想法,尤其是如果他们有一些成功,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导致企业彻底失败,或误入歧途。这些同样可以适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其开发的风险一直伴随着其日益复杂和难以识别、管理和控制。优质高效的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是抵御行业风险的基本保障之一。 银行管理论文:研究新形势下银行管理变革趋势 摘要:新形势下银行管理应从作业成本制度、业务外包、业务流程再造以及集约化经营变革着手,以提升我国银行持续经营的能力。 关键词:银行管理;变革;趋势 1、作用成本制度变革 在银行业中,一个具体产品成本的50%-80%都可能来自于众多的共同成本项目,其中,15%-20%是管理等间接费用,20%-40%是分销体系和集中的后台业务处理成本,15%-20%是信息数据处理成本,因此,对成本制度变革便成了银行经营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要提倡“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制度下的成本观,作业成本制度首先要确认每一部门所从事的工作,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产品对这些作业的需要为基础,循着业务流程轨迹,将成本追溯至产品。 其次,银行的业务流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同时也是一个价值链。在信息时代的新形势下,银行管理只有深入到作业单元,找出并剔除不增值作业,并尽可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增值作业的耗费,才能真正在业务流程上获得竞争优势。这就需要成本制度提供与作业相联系的多层次信息。 再次,作业成本制度能够把传统上有限的财务变量成本动因扩展为集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成本动因于一体的丰富的成本动因系列,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成本动因(如单据张数、接待客户次数等),使得银行的成本项目各得其所地适用于不同的动因,这无疑改善了共同成本的分摊,进而导致了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计算。 2、推行银行业务外包 银行业务外包突破了传统银行资源认识范式的思想束缚,提倡银行应该做的是创造、积蓄和运用内部核心资源,在此基础上,可大胆借用外部资源和力量来塑造银行的竞争力。这对于开拓我国银行的经营思维,跳出内部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 当前,我国银行普遍面临信息化的要求,而信息基础设施又是一种资本密集型的项目,由任何一家银行独立来开发都会形成巨大的财务负担,并且难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果。从宏观上看,其结果只能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银行必须使自己的信息部门从数据处理车间转变为高价值的服务部门,即要成为解决业务和客户问题的部门而不是科技部门。银行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包揽银行全部的信息技术工作,更为可取的是将非核心的信息业务外包,自己则专做对银行的竞争策略和市场开发有贡献的高价值工作。 3、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变革 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金融电子化的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银行必须舍弃渐进的、分割的、局部的变革而推行流程再造变革,以求脱胎换骨,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首先,以客户的需求为最高原则,完全排除没有附加值的工作。银行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做必要的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压缩臃肿、冗余的活动,大幅度改善业务运作效率,而成本也自然降低,客户也不会因不满意银行的效率而抱怨。 其次,专注于核心能力,实现虚拟经营。银行根据客户需要和自身情况,仅选择、保留、培养和运用最关键、最有优势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分化到社会中,借助外力完成,并且予以弥补整合。如此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战略杠杆,在竞争中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 再次,强化灵活性管理,推行多样化的业务流程安排。例如在贷款申请的受理上,可设计出低、中、高三个风险类别流程小组,经过初步信用审核以后,对低风险客户可交由低风险流程小组以更为简化、迅速的办法处理,对于中风险客户按例行的标准化程序办理,对于高风险客户,则须由高风险流程小组附加特殊的处理机制来分析和研究。 4、银行的集约化经营变革 银行集约化正成为一种显性思维开始占据一席之地,我国银行业的集约化经营思潮是追求先进金融生产方式的体现。部分银行的集约化经营纯粹是一种经营理念,没有明确的抓手,而且我国银行业的集约化经营没有鲜明的变革方式。因此,要进行集约化经营变革。 首先,以流程系统为主轴推进科学的集约化。银行要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建构最具整体效益的业务流程系统,从而有可能实现真正科学的集约化。以成本管理为例,我国银行往往是在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压缩消费支出,影响银行的发展潜力。因此,应从业务流程入手,通过辨识、分解、评估流程,从而做出删除、外包、压缩、整合的变革。 其次,在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中取得突破性的集约化。利用信息技术彻底翻新业务流程,就是要超越目前对信息技术主要限于初步的文字、数据、图表处理的阶段,发挥其无限的巨大潜力,创造出耳目一新的作业程序,例如同步工程、通才交易员等,从而挖掘集约化经营的最大潜力。 再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管理人员的精力耗散在众多低附加值的活动上,从长远来看,这无助于银行积蓄起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因此,我国银 行亟须从战略角度出发,开拓思维,跳出内部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失时机地与外部企业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走一条“大而精”或“小而精”的发展之路。 银行管理论文:研究顾客价值的商业银行管理策略 摘要:顾客价值作为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著名服务营销专家lovelock(2001)指出,在经济发展领域,银行等服务业正处于一个革命性的时期,有的经营方法不断遭到唾弃,“在世界范围内,富有创新精神的后来者们通过提供全新的服务标准,在那些原有的竞争者无法满足当今消费者需求的市场上获得了成功。”在这些全新的“经营方法”和“服务标准”中,顾客价值研究是引人注目的一个。 关键词:顾客价值;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满意 随着我国银行尤其是新兴商业银行蓬勃发展,外资银行以其成熟的经营及营销模式高质量地开展业务,竞争在银行间全面展开市场大体上形成了买方市场的局面。客户对银行提供的服务也有了多样化的要求,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若要继续保持其市场占有率,拥有竞争优势,就迫使自己必须认真研究顾客的需求,使其有较高的顾客满意度。 一、顾客让渡价值与顾客满意 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一般而言,顾客将从那些他们认为提供最高顾客让渡价值的公司购买产品。这意味着销售者必须在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之间估算并考虑他们与竞争者的差别。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就是最大化顾客购买总价值,最小化顾客购买总成本,前者要求强化或扩大其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利益;后者要求减少成本,包括顾客购买的货币、时间、体力与精力成本。限于不同顾客的知识水平,他们在购买某一特定的商品时,也许并没有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的愿望,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每一次的购买都成为试错的过程,所以,企业提供的服务应尽量使顾客让渡价值逼近最大化。只有这样,企业才会赢得顾客满意,进而赢得顾客的忠诚。 顾客满意取决于顾客对某一产品所感知的效果与其期望值相比较的结果,顾客的期望是在顾客过去的购买经验、朋友和伙伴的各种建议,销售者和竞争者的信息和许诺等基础上形成的。如果销售者将顾客的期望值提得太高,顾客很可能会失望。所以,银行的承诺应切合实际,并切实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否则,顾客会流失。 二、商业银行顾客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商业银行与顾客的关系是一种资产,应象评估和管理其他金融或实物资产一样来评估和管理与顾客的关系。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为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虽有别于一般工商企业,但做为商业企业,也必须在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指导下去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条件下赢得顾客,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如果对顾客管理有方,企业就会拥有忠实顾客并吸引新顾客,而管理不善,则会造成经营风险。顾客管理意味着营销不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顾客关系的持续和巩固,最终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企业忽视顾客管理则很有可能丢失原有市场,甚至使企业走下坡路。 第二,企业考虑的是本企业的经济利益,如何获取更大的商业利润。顾客则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企业要与顾客结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就要不断地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弄清顾客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自己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和保证是了解企业的顾客,即了解谁是企业的顾客、顾客的基本类型,不同顾客群的不同需求特征和购买行为,以及顾客差异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银行的顾客所需要的是银行服务,如存款、贷款及中间业务等,这就决定了银行的营销是一种不同于消费品和产业市场的服务营销。一般的市场营销消费者既是营销的始点也是终点,而银行的营销流程是从投资顾客到银行,从银行再到融资顾客,投资和融资顾客都是商业银行营销的重点。随着银行竞争加剧,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优化资产的质量,重视争取资质优良的客户,培育有发展前途的客户,于是顾客管理问题提上了日程,融资顾客的营销工作也同投资顾客的营销工作变得同等重要起来,甚至更富挑战性。 三、如何通过做好银行内部营销来提高银行顾客的满意度 大量研究表明:在服务行业中,产品技术质量的差异性不大,使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满意,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银行员工。顾客满意度是银行获利的决定性因素,顾客满意度的提高能促进顾客忠诚度的提高。顾客满意度又取决于顾客让渡价值的大小,而顾客让渡价值高又源于银行员工的高工作效率,员工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又直接取决于内部营销。随着服务营销理论的发展,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对于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人的重新重视导致对内部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针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促销的内部营销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一线员工这类人群,商业银行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充分运用内部营销策略调动一线员工的 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并为其工作提供良好的内部支持;二是不断通过培训、教育等方法在一线员工中导入服务理念,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兼职营销者,能灵活机动地为顾客更好服务,收集有用的顾客需求信息和市场信息。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沟通策略。银行应建立良好的沟通系统,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能自由沟通才是好的机制。每一银行的领导层或决策层都要高度重视营销工作,如果没有领导重视,银行的全员营销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内部支持性员工和一线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营销工作才会搞活。 第二,激励策略。即充分肯定员工的工作,使只能承担一部分服务工作的员工把一系列服务传递给顾客,以使顾客的需求得到全方面的满足。通过员工的努力,其服务不仅得到顾客的认可,也同时得到银行的认同,并结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员工就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认识到工作的价值,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客户能享受到完善的服务。 第三,培训策略。一线员工往往是顾客倾诉的首要对象,顾客希望出现问题后,一线员工能够真诚道歉或做出合理解释。这并不需要一级一级向上请示,因为顾客最害怕无休止的等待,更不愿意被人从一个部门推到另一个部门。然而,一线员工往往并不知道要怎样处理顾客的问题,所以,企业须利用各种形式定期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对员工进行培训,是让员工了解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它们之间是如何要求相互协调的,当员工与客户就所需求的事情进行对话时,能够拥有必要的信息向客户展示。培训内容包括企业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行为方式、岗位技能及服务技巧等。 第四,服务创新策略。在内部营销之中,创新有着重要的地位;员工的服务创新,会使银行充满活力。在一个充满活力的银行中,员工可以自由地交流自己的新颖想法并做出决定,而不是经过冗长的组织链向上汇报。银行的创新要求贷款部、信托部、营业部和参谋部、人事部、会计部、推销部等部门密切配合,真正满足顾客需求。 总之,实现顾客满意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涉及所有层次的战略实现过程。无论直接或间接与顾客接触,几乎都会对顾客产生影响。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应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改变传统的观念、组织和制度,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保证企业对顾客承诺的实现。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尽管他们不直接接触顾客,但其行为和决策对顾客却影响很大,而一线服务人员则需要管理层的支持和指导。在现实中,一线人员无法为顾客解决一些问题,受到顾客的批评,大部分问题与企业管理有关,而非服务人员的问题。所以,实现顾客满意离不开各部门及其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协调。 银行管理论文:谈管理经济学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 关键词:生产函数 商业银行 内控管理 管理经济学 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如果一个企业能成功地运用管理经济学原理建立自己的经营策略,并把它应用到日常商务管理中,将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好处。如何把企业运营和经济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将产品价格弹性结合需求规律,运用于市场。在市场条件下,一般商品需求规律是: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如果要为企业的市场战略服务,就必须将需求价格弹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企业都应设法提高价格。需求弹性充足的产品,企业可以降价销售,提高总收入。有效运用这个经济原则,用低的价格,可以薄利多销,进行更多的销售。快速销售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虽然低,但通过更多的销售,更快的销售可以增加总利润,加快资金周转。 再次,可以利用生产函数,对企业产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又称短期生产函数。公式为:q = f (l ,k0 )k0不变 ,l增加带动产出增加。譬如说,康柏公司从1993年起开始改革传统组织形式,在苏格兰的工厂试行“三人劳动组”制,结果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大大优于流水线,每个工人的产出提高23%,实现了目标。“三人劳动组”运作情况如下:生产流水线一般由20名工人参加,每个人只干一种活。改革是将流水线的全部工种交给3个人承担,每个人要干6种~7种活。如第一个人负责把要组装的部件准备好;第二个人负责把那件组装到个人电脑的机壳内;第三个人负责全部测试工作,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三人劳动组”的优越性表现在:(1)占据厂房面积小,平均每平方米的产出比流水线提高16%。(2)流水线的方式使电脑在组装的过程中触摸人数多,不但延长产品组装时间,而且增加影响产品质量的机会,因为电子产品质量的高低同被触摸的人数多少成正比。(3)流水线一旦出现故障或其中的一个成员在操作中发生问题,20个人都要停工,而小组若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则仅限于3个人。但是“三人劳动小组”要求每个工人能够干多种活,他们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培训方能上岗。在这个案例中还运用到了边际产量原理,即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条件下 ,该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公式为:mpl =q/ l,边际产量是可变的,它涉及到固定的要素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越多,边际产量就会更大;由公式可知,在总产出不变时,劳动力的减少可使产量增加。 从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理念的商业银行及其制度的缺乏,制约了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从概念上讲,没有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这两种关系有机统一,有一个片面的业务发展和风险规避的两个极端片面强调的重点。也没有真正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缺乏,品种齐全,完整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概念。风险管理制度,虽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往往商业银行的初步建立只能做到“看起来像”。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于风险的发展最终建立还没有完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也仍然有许多违反内部控制原则的情况。 从实际角度来看,金融诈骗和其他商业银行系列事件的出现或发生重大案件是对内部控制失控的反应。失控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是对重新审核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审计的不足,也没有对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的评价标准,内容,方法和措施;银行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会计,控制或管理控制失灵,信息不充分交流,有效的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缺乏。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在决定上要做很多市场需求的分析。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分析,以确定产品价格,来判断什么价格可以提供最大的利益。通过定价策略,一个企业决策者,以改善企业状况,就必须明确产品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不足,不够灵活削减下来,否则,就是自我毁灭。预测价格弹性是发展市场营销计划的关键。通过价格的营销推广,交易折扣,产品抽奖等,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者,你必须了解不同客户群体和 特定商品的价格弹性的喜好。也就是说,要知道是否销售价格上涨抵消了单位收入的下降。从经济管理角度出发,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从零产量开始,首先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慢慢地降低价格,因为利润最大化的输出总是在适当范围内的需求弹性。显然,如果企业能够自觉地使用和管理的理性思维的经济原则,我们就可以得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了解两公司之间的交叉弹性的产品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市场上更密切的替代品,是相互竞争。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在市场上互补性商品,就是合作关系。其替代产品,配套产品应密切关注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替代品,补充了企业的产品。把握消费者的喜好,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程度。控制广告和营销支出,以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因此,企业运营商可以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理论中的理性思考企业管理运作,将在企业的成功和生存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一些企业家仅凭着野心和热情,引导企业经营和决策,在经营上遇到问题仅凭自己的感情判断想法,尤其是如果他们有一些成功,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导致企业彻底失败,或误入歧途。这些同样可以适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其开发的风险一直伴随着其日益复杂和难以识别、管理和控制。优质高效的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是抵御行业风险的基本保障之一。 银行管理论文:探析商业银行管理咨询审计的三大主要内容 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化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深化,各方面对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在做好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拓展咨询职能是大势所趋。本文就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开展管理咨询审计应抓住的三大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审计方法,探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拓展管理咨询审计的更好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管理咨询 管理咨询审计属于增值型审计工作。它是指审计人员为促进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针对特定的机构、业务、产品、流程和管理环节,组织审计或审计调查,并提供分析、建议、咨询或者培训等服务,其目的在于促进业务发展、改进经营管理、增加企业价值。 随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已经开始了管理咨询审计尝试。银行管理咨询审计的内容,既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等业务经营全面审计,又包括管理责任、管理效率和管理行为的管理审计,还包括内控管理制度的综合评价等,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全面经营管理审计等。因此,商业银行开展管理咨询审计,应重点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审计: 首先,从了解观察管理信息和内部控制现状入手,重点深化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审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经过多年的改革完善发展,各级行加强了内部控制管理,管理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手段有了改进,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内部管理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各种管理风险和经济案件明显下降。但从现代银行管理的要求来看,管理技术和手段仍比较落后,管理信息反映迟缓,管理效益和水平仍然很低,各种管理风险和漏洞隐患仍大量存在,进一步深化银行内控管理审计十分必要。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它与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当前银行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审计,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内部控制审计的层次,要把对业务部门的自律监管审计情况作为内控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扩大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成果的利用程度。要根据内部控制审计查出的漏洞和隐患,认真查找根源,分析原因,切实加强整改,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各项业务经营管理制度和办法,使各级行稳健经营和规范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次,从观察明确管理行为和经济责任入手,重点深化银行经济责任管理审计。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各级行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营管理效益的好坏。进一步深化开展银行经济责任管理审计,是银行改革发展之必然。商业银行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化:一是深化认识。过去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间期限不明确,履行责任界限不清楚,审计成果利用率低。所以,要从反腐倡廉、明确经济责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开展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部门协调,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审计台账,实行动态监测,保证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严格程序。要认真按照《审计法》、《中国审计规范》等文件要求和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办事,严格遵守审计程序,建立审计责任制,确保经济责任管理审计质量。三是丰富内容。过去银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经营指标及财务效益,没有把责任审计与银行重要经营决策、与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结合起来,没有把经营结果与经营过程、与被审计对象的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不能及时发现和彻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深化经济责任管理审计,就是要坚持审计问卷与现场审计检查、内部审计与外部查询、经营结果与经营过程、审计处罚与审帮促改等相结合,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多方位的考评;就是要把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与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的界定更加明晰客观;就是要把经济责任管理审计同是否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是否严格执行上级行的经营管理授权和转授权限、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做到廉洁自律等重大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切入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要害,从深层次上研究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从而改变过去听多看少、就事论事、就账查账的片面作法。四是明确责任。就是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积极慎重、依法办事的原则,明确划清现任与前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界限。要通过上述措施,使经济责任管理审计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五是加强利用。要充分利用转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正作为干部任用和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从预测分析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益入手,重点深化银行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全面经营管理审计。银行经营管理的好坏最终体现在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益上,所以开展银行管理咨询审计,必须从预测分析管理质量和效益入手,深入开展银行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全面经营管理审计。一是要开展资产业务的管理审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中核心和最重要的业务,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进行管理审计和控制是商业银行管理审计的中心环节。要按照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分散性的经营原则,客观审计评价现金、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的期限结构、担保情况、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情况,最大限度地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完整、增值。二是要开展负债业务的管理审计。负债业务是银行传统的基本业务,它是银行经营活动的起点,也是银行开展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基础和前提。负债业务的规模和结构制约着资产业务的规模和结构,是维护银行资产流动性供求平衡的手段。开展负债业务管理审计主要是分析负债业务的规模、期限结构与资产业务的对称平衡性,防止银行低估负债,影响财务成果的正确反映。三是要开展所有者权益的管理审计。所有者权益是银行净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开展所有者权益管理审计,就是要帮助被审计单位千方百计组织业务收入,努力控制降低成本费用等支出,最大限度地扩大盈利水平。银行是经营资产负债业务的统一体,开展全面经营管理审计,就是要在单项审计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其资产负债的结构比例、风险安全状况、盈利增值情况及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探索商业银行机制下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方法途径和措施,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层次和水平。 银行管理论文:浅谈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 [摘要]在稳定的前提下的发展是银行业改革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必然要求商业银行管理层的相对稳定。在当前的改革环境下,本文从银行管理层的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手,分析对银行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建议。 [关键词]管理层 激励与约束 人力资本专用性 人力资本专用性的作用有以下两点:一是从它对委托人和人合同关系的影响看,会导致人力资本拥有者的垄断力、要挟(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人物威廉姆森对资产专用性所引发的“敲竹杠”作了专门的论述);二是人力资本专用性会带来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以及相应的报酬递增,对发达国家的ceo收人的一些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论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能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对价值贡献最大、最为稀缺的核心资源。高度专用性的人力资本被“敲竹杠”的风险是能够通过适当的契约被有效控制。因而,在人力资本专用性问题上,第二种作用是主要的。 在运用中,首先,如果委托人和人都是理性预期的,通过估计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创造生产率的可能性并向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当人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本,委托人得到的净收益比非合作时应该更多:而对人而言,按人力资本的特点,相互合作的时间越长,专用性就越强,报酬递增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预期到这一结果时,委托人、人双方形成一个均衡解,即合作。其次,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一旦形成,要么很难转移他用,要么在重新配置使用时会遭到严重的损失。 可见,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涉及到人力资本的投资、使用配置.涉及到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使用者及其雇佣关系。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所具有的意义更为重要,因为企业(组织)整体收益要大于个人收益。 (二)强化国有银行管理层人力资本专用性制度设计初探 在我国,作为金融业核心的银行业受到了政府极大的关注。对照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特点和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我们发现银行体系的从业人员已经具有较高的退出成本,所不足的是缺乏有效的激励与严格的退出机制,而人力资本专用性恰恰能够弥补现存机制的缺陷。因此,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层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即从人力资本专用性的角度健全对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事实上,我国也开始重视银行高管人员素质,从2000年3月24日开始施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规定了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本文着重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角度论述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制度设计,具体制度设计如下: 第一,强化银行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的主要方式。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别强调企业组织内的劳动力分配要通过企业内的组织惯例、制度,如人事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晋升制度管理等方面的规则来进行。当前,我国没有一个外部经理人市场.无法通过竞争对现存的管理层产生压力,大力发展银行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必然的选择。我国银行内部劳动力市场可以通过吸收日本企业的年功制的优点,如较长期的、完善的工作合同,基于资历和能力的晋升制度、优厚的退休保障制度,强调员工利益高于股东利益等,建立起追求长远利益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劳动力市场,强化管理层职员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依存度。 第二,提升管理层的专业能力。在银行这一行业中,建立恰当的资格认证体系,即从业人员只有通过已设立的标准化考试和面试测评才能取得在银行一定管理岗位的任职资格,通过这一制度可以提升管理层的进人门槛。同时,在各个银行内部应当设立定期的在职培训制度,不断提升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增强银行管理层的人力资本的专用性。 第三,组建银行经理人俱乐部,其实际上是对外部经理人市场的一个有效的替代方案。所谓银行经理人俱乐部,就是在银行业就职并且具有一定职位的管理层人员所组成的团体。可以考虑所有具有一定职位的银行管理人员自动成为俱乐部成员,而俱乐部成员的资格将随着职位的失去被取消。俱乐部成员享有俱乐部所特有的一些权利,如一些特有的培训机会,与国内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一些同业信息资源,甚至包括一些促进经理人适当流动以提升其收人与职位的机会等。通过经理人俱乐部这一机制,有助于建立健全经理人的业绩档案;进一步通过经理人良好的业绩表现提升银行经理人的声誉,较高的声誉既有助于增加经理人的不当行为的成本,又有助于激励经理人为保持声誉甚至获得更高的声誉而更加努力。 第四,改革现存的薪酬分配制度。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要走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道路。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制度上要有国际视野,要导人国际的先进理念。一方面,提升管理层的收人,并将部分收人与经营业绩挂钩,如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等来强化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层失职所造成损失的责任迫究,如建立损失赔偿的连带责任机制等,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责任认定机制、申诉制度等,避免将一些无法预见的损失责任强加到管理层身上。 通过以上制度变革,将有助于加强银行管理层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增强对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 四、结论 专用人力资本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有必要通过合理配置专用性人力资本,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效率,从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在不确定条件下所面临的风险。 本文对强化人力资本专用性的设计仅是一些初步的架构,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银行管理论文:浅析商业银行管理层激励与约束问题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不对称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放松对外资银行准入限制,银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而竞争的重要方面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管理人才的竞争。留住人才,并使人尽其才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商业银行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要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来设计,选择低报酬——业绩敏感性的经理层报酬补偿激励机制、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外部监管。 随着外资银行全面进人 3、管理层激励与绩效关系不确定。roland bnabouand jean tirole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表明,通过外部激励约束可能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是可能部分或完全“挤出”个人内在的利他主义等“前社会”( prosocial)行为,即所谓的“激励挤出理论”,从而激励与绩效呈现负相关性;另一种可能效果是激励与约束能促使人采取对委托人有利的行为。这两种效果的出现依赖于是否外部存在荣耀与耻辱的、主导性的声誉机制,如果存在这种机制,由于人会注重“自我形象”,则绩效敏感性报酬会“挤出”利他主义行为。rauh and seccia。将“焦虑”( anxiety)应用到传统的委托—理论,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得出:激励与监督对人产生的“焦虑”( anxiety)心理可能提高或降低绩效,即所谓的“倒u型”假说,即如果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几率足够高时,焦虑会诱使人提高努力程度绩效;相反,如果成功的几率较低,焦虑会导致人较少甚至不努力。 二、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1、高杠杆性。市场经济中,银行基于自身声誉发行一种对自身具有索取权的金融证券,通过集聚小额存款,向资金需求者发放大额贷款的方式来发挥信用中介作用,履行资产转换职能。根据国际通行的巴塞尔委员会颁发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只要至少达到8% ,其中核心资本至少达到4%。与其他公司相比,银行资本是相当少的,主要是通过负债经营。 2、资产负债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短期存款和长期资产并存,大量可支取活期存款的存在使挤兑成为可能。在提供资产转换的过程中,为满足小额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银行为投资者提供了各种流动性较强的存款合同。而银行的资产往往是由各种期限较长、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构成。 3、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和透明度有别于一般企业。银行资产主要由期限不同的贷款构成,银行贷款采用的是非市场化的一对一的合同交易方式。针对不同借款对象的信用状况,银行每一笔贷款的交易条件(利率、期限和偿还方式等)均有所不同。因此,银行贷款资产的交易是非标准化的合同交易。由于资产交易的非市场化和非标准化,导致银行资产交易的非透明性。 4、银行业存在着广泛的安全网和受到严格的外部监管,用来保护小额存款者的利益,并防范出现金融传染引起系统性金融危机。由于银行资产结构的特殊性和资产交易的非透明性,使银行系统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同时,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银行系统危机具有极强的负外部性。正因为如此,银行业是市场经济中受到最为严格管制的行业之一。 三、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效率的对策 1、为兼顾股东和监管者双方的利益,商业银行适宜于选择低报酬—业绩敏感性的经理层报酬补偿激励机制。如果不存在激励约束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无法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甚至为达到个人效用最大化不惜牺牲所有者的利益。但是采取过低的固定报酬,过度给予业绩敏感性的长期股票期权激励等则可能会导致高“道德风险”的发生率,同样不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 2、加快建立经理人市场。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由国家委派的方式,由各方所有者组成一个董事会,然后有董事会来选择经营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选拔真正懂经营、善管理、素质高的经营人才出任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具有重要意义,而一个高效的经营者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商业银行选拔经营者的要求。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严格设定内设组织机构的职责边界和议决事议程;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发挥独立董事在保护中小股东及利益相关者权益中的作用;加强监事会的职能,监事会应是与董事会并列的监督机构,其监督对象不仅包括银行的具体管理活动,而且要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 4、加强外部监管,包括国家授权的专门结构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外部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可见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外部监管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 银行管理论文:关于发挥商业银行管理干部表率作用的思考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作为管理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经得起实践、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当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排头兵。在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中,每一个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应该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只有这样,组织的肌体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管理干部是一个部门的“家长”,要有权威性和命令性,同时更要有身先士卒的作风。管理干部的作风、能力、觉悟、品质是优秀的,那么属下的员工会受到激励,员工会将其作为楷模并努力学习效仿。管理干部的积极性高,也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商业银行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现代金融企业,就要注重“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同时必须认清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发展形势,做到坚定、清醒、有为。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坚定完成目标和任务的决心;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矛盾,面对挑战和压力,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做好打硬仗、打苦仗的准备;要在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加快发展上有所作为。对于管理干部来说,不是要求在管理学理论上有特别专业和高深的造诣,而是要有实在的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率地协调布置好本部门的工作,实在地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巧妙地平衡本部门工作安排和利益分配,并激发员工的热情,让大家高效而快乐地工作。对照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以及职业经理人高素质要求,管理干部需要寻找差距,不断学习吸收,逐步提高。 第一,必须带头学习,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学习是管理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创造性地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金融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特别是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各级管理干部加强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思想境界,主动、深入、刻苦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领导水平、业务水平。坚持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水平,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要胜任肩负的职责,就必须重视学习,做学习型干部,建设学习型、知识型的领导班子。学习是一项终身受益的事,没有学习就没有提高,不能提高就无从谈发展和进步。学习是一种责任,对管理干部来讲,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也是一种责任,是保持自身素质与岗位一致性、与形势任务要求一致性的需要。学习一定要端正学风,学习不是单纯拿文凭,不是务虚的走形式,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学新理念、学新业务、掌握新技能、开拓新视野,对此我们必须态度端正、虚怀若谷。学习必须讲求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向各个方面学习,注重学习的针对性。管理干部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学业务,努力成为分管工作的专家。增强学习的实践性,用科学理论指引、促进工作,用实践去深化、巩固学习成果。执行力作为一种纪律存在,要树立刚性化的执行理念,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追求圆满。执行力又作为一种作风存在,要树立精益求精的执行理念,培育求真务实、一丝不苟、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执行力是一种合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用科学、严格的制度和团结、统一的精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通过完善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问责督查,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执行,从企业文化氛围角度来培养执行文化,管理干部以身作则提高执行力。 第二,干在实处,勇于创新。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要干在实处。其一是要做实事。各个支行、部门定位不同,实事的内容指向不同,对于业务经营系统的管理干部来说,实事就实在于经营好客户;对于业务支持系统的管理干部来说,实事就实在于切实维系好经营秩序提高效率;对于风险管理系统的管理干部来说,实事就是切实防范各个方面的风险。其二是要踏实做事。做事不能盲目前进,否则事倍功半。只要我们不畏艰难、苦干巧干,就一定能干出实效。创新,首先要善于吸纳。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来源于实践,要善于从实践中吸纳新知识、新经验、新理念。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只有到员工中去才能找到让员工满意的解决办法。要充分了解、掌握和借鉴上级行、兄弟行及其他同业单位成果、经验和动态。不仅要关注、跟踪其发展进程,更要注重研究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其次,创新要争创一流。这是衡量创新成 效的标准,也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达不到一流,就无所谓创新。创新要突出创特色、出精品。就是要深入实施特色竞争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品,营造特色环境,开展特色工作,努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特色竞争力,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再次,创新还要敢于攻坚。特别是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没有克难攻坚的勇气,就不会有突破。克难攻坚,要找准问题症结,选准突破口,从深层次查找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三,必须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化解民忧。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从本质要求上讲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首先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亲近群众。管理干部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在工作中,管理干部既要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和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真正了解职工群众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怨什么,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打开工作新局面,始终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整合一切有效资源,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实践目标。当前仍然存在部门、岗位间的扯皮现象,这是有效协作的主要障碍。要扫除这种部门壁垒,必须完善管理体制上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等弊端。要破除这种本位主义,必须服从全局,管理干部要立足本职,围绕全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横向之间多协商、多沟通、多交流。 第四,必须严于律己,正确行使手中权力。管理干部往往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周围无数双眼睛的关注,自然遇到的诱惑与考验也多。各级管理干部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谋私的工具,要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尽心效力,这对于党员管理干部来说,是需要时刻和始终作出正确答案的重大命题。管理干部行使权力的时候必须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惧怕心理。这种"怕"就是做人要明事理、守法纪、知不足。管理干部只有时时处处对权力保持清醒和敬畏,才能不断去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反思自己的言行,惟恐群众不满意,惟恐工作出纰漏,惟恐权力运作有偏差,对不起自己所承担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须遵纪守法,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各级管理干部要切实按照党章的要求,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权力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监督与制约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必须用党的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操守。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决不能谋取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越是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管理干部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严格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执政地位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各级管理干部要深刻懂得"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安邦治国之道,带头执行党的各项纪律,不断将他律变为自律,以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增强自身的凝聚力、说服力、感召力,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把加快金融发展的事业推向前进。 银行管理论文:资本计量在银行管理中的应用浅析 1 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作用 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管理中使用的、综合反映实际风险承担状况的有效工具,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风险资本,用来弥补银行业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非预期损失。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1 强化资本约束意识,增强独立的市场主体意识 经济资本管理强化了银行的资本约束意识和成本意识,是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表现。随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我国的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的约束会更加严格,银行所面临的市场资本回报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和运用,我国也配套构建了相应的管理体制,促进了银行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增强银行独立市场主体意识,推动我行向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目标努力。 1.2 提升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银行要实施战略化管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首先要从全面计量以及监控风险状态做起。经济资本管理可以强化银行的全面风险意识,通过对经济资本的配置实现资本与风险相匹配的管理要求,大力支持银行开发与自身经营模式相匹配的风险计量技术和模型,从而提升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1.3 提高银行科学决策和产品定价能力,对营销具有指导作用 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和产品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随着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力度的加强和股东对资本回报要求的提高,银行在经营决策时,要充分分析资产扩张的速度、业务发展的规模以及所带来的风险、收益和资本占用情况,将收益与风险和成本结合起来,更科学地保持合适的资本持有量,进行科学决策、改进经营管理。 2 当前资本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2.1 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业管理相比,我国的管理体系还远没有成熟,尚存在明显不足。 2.1.1 经济资本管理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基层工作人员行对此管理理念尚未有深刻认识与理解,加之业务指标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不能真正贯彻落实。而经济资本管理需要全行通力配合才能完成,理念上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经济资本管理目标的全面顺利实施。 2.1.2 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薄弱,管理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一是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是建立符合业务实际的风险计量的模型,由于银行缺乏风险管理专家、金融计量人才,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公式还远没成熟,无法直接使用各种计量模型来进行参数估计等。二是新巴塞尔协议着重研究了银行所面临的市场、信用及操作风险,经济资本也主要覆盖这三类风险。而国外银行依据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已将范围扩大到利率风险和商业风险,并对信用风险已开始分别计量基于交易对手的信用价差风险和违约风险。 2.1.3 经济资本管理的体系不够完善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经济资本管理,合理调整银行业务风险的增长和资本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在确保银行资本满足自身需求和监管要求的同时,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就目前国内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与这个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2.1.4 数据积累有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数据是银行经营的宝贵资源,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很大部分表现为数据的管理和运用,真正最有价值的数据是要依靠自身积累的。近年来,银行在数据管理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主要是在低层次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有质量的数据积累明显不足,对数据的挖掘和运用还远远不够,主要是技术水平较低、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不高等因素所致。 2.1.5 经济资本绩效体系不尽科学 当前,银行已开始尝试经济资本的绩效考核方式,但多数情况下尚未真正落实。一方面,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与当前的银行运营体系并未充分磨合,而且在运用过程中全面成本核算管理也对其有一定的阻碍,造成计算结果比较粗糙。另一方面,银行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以资本管理为基础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导致考核结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3 经济资本管理对基层行业务发展的导向作用 3.1 明确客户定位,在投放上要优化存量、用好增量 信贷业务作为当前利润增长最重要的基石,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信贷投放实现的利差收入仍是银行的主要盈利渠道,但由于资本约束、规模管控等因素,靠大量投放实现利润快速增长的模式已非良途。与此同时,部分大项目、大客户的信贷需求也在逐渐萎缩。因此,当前银行重点要做的是优化存量贷款结构、慎选项目。一是优化存量,加快从前景不看好(虽然还没有进入不良)的客户和项目退出,要有“壮士断腕”的果断,这样既可防范不良贷款暴露,更可减少低效乃至无效的资源占用,腾出宝贵的资源用于更具利润回报、更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二是用好增量,要摆脱“垒大户”的营销惯性,提高市场洞察力,增强营销针对性和客户选择的有效性,避免行业过于集中,要慎选择好客户,避免无效营销,要明白项目选择不好,今天的增长可能成为明天的包袱。 3.2 要会算帐、算好帐,合理定价,避免逆向选择 无论是客户经理还是风险经理,都要有算账的意识和算账的能力。要明白定价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不考虑不同贷款风险成本的差异而采取一刀切的定价,那可能造成优质客户流失,甚至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只要在算清风险成本基础上,通过合理定价来覆盖住风险,并根据客户的风险状况和价值贡献合理定价,这无论是采取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还是市场价格领导定价法,抑或是客户盈利综合定价法,都要把帐算清楚,确保所承担的风险敞口与自身可承担能力相匹配,不能赔本赚吆喝。 3.3 正确选择客户,合理安排风险 一是正确选择客户是合理进行风险安排的前提,客户选择是保证良好资产质量和盈利的前提,选择不好的客户,短期内会有一些利润,但是长远看可能后患无穷,有的客户“拉”进来以后甩都甩不掉(甚至还出现银行被动追加投入的情况),对一些评级低、期限长、缓释措施缺乏的客户,贷款放出去以后,只能被动地承担风险敞口。 二是倡导“精耕细作”,优化产品结构。面对同样的客户,交易结构安排方案不同,最终风险管控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基于客户实际需求和风险状况,将客户服务、风险安排和产品配置等方案有机结合,测算不同产品配置组合、不同期限搭配、不同风险缓释条件和不同定价策略下的经济资本占用、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提高客户综合贡献水平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减少高风险资产投入,合理的交易结构安排,实际上是将客户的需求和银行的风险安排(包括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缓释方案、风险定价等)有机组合在一起。 3.4 切实做到业务融合,着力推动交叉销售 交叉销售可有效提升客户的综合贡献,目前银行对客户交叉销售能力还明显不足。其实银行和企业一样,要靠向合适的对象销售合适的产品来获取收益,同样的需求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来满足,如有的客户不满足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的条件(如信用等级不高等),但可以考虑根据交易特点向其提供供应链融资等产品,这样既满足客户短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管控住风险。专家分析表明:向一个新客户营销产品的成本是向老客户营销成本的2-6倍。据悉,世界排名第四的美国富国银行做到了向每个客户平均销售约5个产品(大致是我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如果能把交叉销售抓上去,将可以激发巨大的利润增长潜力,又可节约成本,节约成本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压缩费用,而是更多地从精益管理方面下工夫,以精益管理的思路再造流程、消除浪费,交叉销售是关键。 3.5 强化表外业务经济资本管理,降低无效资本占用 一是完善贷款承诺管理,降低无效经济资本占用。完善贷款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提款期;严格新业务提款期管理,尽量控制新增超过一年的表外贷款承诺;清理存量业务,减少已经形成的无效经济资本占用。二是严控收益与资本消耗不匹配的产品。加强对融资性保函、承兑等期限长、经济资本占用高的表外业务的管理,根据实际需求严格控制期限,并优选品质好的风险缓释手段,尽量减少资本成本,并结合定价管理,保证合理收益。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论文 一、电视新闻记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 如今,新闻记者在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已渐渐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然而有些突发事件会比较难以处理,电视新闻记者在报道方式和应急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电视新闻记者会通过一些不合规的手段来促使曝光率大大增加,进而导致发生一些悲剧事件 如今电视新闻媒体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面对尤为严峻的压力,出于谋求自身利益的考虑,会选择突发事件中的“伤疤”作为取得新闻市场的突破口,这样就有可能会很大程度上伤害突发事件的利益主体或相关者。 2.电视新闻记者的问责意识欠缺 如今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电视新闻记者针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分析报道应该力求全面、理智和多角度,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陈述,不将正反面信息协调好,就难以提升报道水平。在具体新闻报道实践中,对于公开性的报道,一些新闻媒体却是有选择性的进行。不能全面地分析突发事件,也不能很好地追究责任,这等于是在藐视公众的知情权。 3.电视新闻记者有时会谎报新闻,这主要是出于畏惧心理 针对一些灾难性突发事件,部分记者就不愿或者不敢前往前线,这样无法采集到信息,同时又想牟取私利。所以常常就会选择谎报新闻,这必然会对电视台的公众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把不好的影响带给社会。 二、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新闻敏感性高,反应快速 由于突发事件是很难预料的。所以新闻记者往往都缺乏好的准备,一旦突发性事件发生了,就需要即可赶去现场,采访工作也要立马进行,存在的不确定性也会很多,而且还会有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出现。所以,对电视新闻记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要具备较好的新闻敏感性和反应能力。首先,新闻记者一定要具有好的新闻敏感性。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记者就应该对价值判断具有较好的直观判断能力。对这一事件,针对其具备的新闻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要进行及时且敏锐的捕捉。新闻记者开展工作,主要是看综合判断能力,其具备的敏锐的洞察力等素质都会对之后的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所以,新闻记者要具有的职业素养,就是要快速有效地捕捉和发现突发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其次,是针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要求记者具有良好、快速的反应能力,以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有效的采访策略。在发生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将其中最有价值的材料筛选出来,捕捉有效信息,以便在报道时采用最确切的语言,使观众取得身临其境之感。 2.具有良好的采编能力 不同于日常新闻,由于突发事件很难预料,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往往猝不及访,难以从容应对,这就要求记者练就自身超强的应变及采编能力,以备不时之需。具体说来,既要确保进行客观的新闻报道,又要将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起来。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愈发关注一些突发事件,报道的及时性往往能为电视新闻节目争取较高的收视率。如今的各类报道都是争分夺秒的进行,易导致各种主观臆断。若是记者一不小心夸大了突发事件的破坏力,则民众就会很容易产生恐慌心理。一时产生诸多的流言,进而大大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相反的情况,如果破坏性缩小了,就会促使社会和国家丧失应有的警惕性,没有做好事前准备,最后必然会增加损失。所以,新闻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需要对事件的本质内容进行整体上的审视,着眼于大局,从而理性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 3.注重人文关怀 社会责任和人性道德是所有职业都应当遵循的,所以,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要兼顾职业和社会责任。针对突发事件,新闻记者要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关怀。当今社会更加广泛地关注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危害和破坏力都是非常大的,对于正常的社会生活而言,往往都会引起一定的损失和不便。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在人员和财产上出现较大的损失。就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来看,不但要亲自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工作,从而将第一手信息传达给社会大众,而且还要将人文情怀融入报道中。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当尽量为救援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采访,以免再次伤害那些刚遇到不幸的采访对象。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及时、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并将人文情怀和服务意识融入其中,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例如,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很多记者都选择先将采访工作放下,积极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来,然后再对受灾群众进行采访,从而实现了与民众价值观相统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报道突发性事件往往最能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对新闻记者提出的要求也就更多。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对此类事件进行很好地报道,将良好的职业素养充分体现出来,力求做到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从而为社会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此才能将社会媒体工作者的责任真正担当起来。 作者:张绍勤 李荣芹 单位:临沧市传媒集团事业一部 临沧市云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 一、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1.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提高记者工作效率。新闻记者在传媒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其职业素养中的各种专业技能是否熟练,能否快速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新闻记者必须熟练掌握记者本职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同时因为记者每天所要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不同,对记者的应变能力以及各种其他方面的技能也有要求,而熟练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能够使记者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经验,作为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证一名新闻记者高效率工作的秘密武器。 2.良好的思想作风是精神动力的源泉。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来自人、社会甚至是制度上面的阻力和压力,很多刚刚迈入记者行业的人就因为不能客服这些阻力而脱离了传媒行业。殊不知这些阻力和压力正是对于一名记者的真正考验。而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作风以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顽强的意志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保证记者工作能够持续下去,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排除艰险,即使牺牲个人的一切,也都要将工作落到实处,这才是一名真正的记者。可见在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中,良好的思想作风以及对记者行业的热爱,是一名新闻记者精神动力的源泉。 二、社会发展对于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要求 1.以新闻人的敏锐与智慧去发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人们把很多的时间都放在网络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事情,大多数人都喜欢将其到网络上与人共享,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同时也拥有了自己的网络空间,对于新鲜的故事与重大事件,大众抱着新奇与出名的心理会率先通过互联网进行。面对这种形势,作为一名媒体人,特别是工作在媒体前沿的新闻记者,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为他们以发现新事物、报道新事物为本职,而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挤压了他们的工作空间,新事物发生之后,基本上等不到记者前来,互联网上就已经了与事件相关的一切。面临这种严峻的态势,社会的发展要求新闻记者需要以新闻人的敏锐眼光、智慧去发现,去捕捉事件的关键点,对于已经见光的大事件,记者也不是完全没有工作空间,普通大众的事件,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基本上是一块璞玉。新闻记者要以新闻人的敏锐眼光来发现事件的始末、隐藏的信息、背后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等等,这才是现代社会对新闻记者的真正要求,普通大众不具备对事件深度挖掘的能力,而这正是新闻记者拥有的优势。发现是一种艺术,但这必须要靠新闻人的敏锐眼光和智慧,才能够对事件抽丝剥茧,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 2.以专业视角去描述与评论。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用新闻人的专业词汇进行报道与评述,绝不添油加醋,横生枝节,扭曲事实,误导群众,这是对一名记者报道事件的专业性要求。对于已经发生并且见光的大事件,记者的介入,会让事件的真正情况逐渐浮现,因为记者的报道准确、详实,对于不了解的各种细节绝不妄加猜度,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新闻人的眼光非常深刻,同一件事件在大众眼中与在新闻记者眼中是不同的,而新闻记者往往能够依靠阅历和经验直接看透事件本质,注意到表面后面的真相。如何对真相或者事件后面的一切进行描述或者评论,是现在社会对于新闻记者的另一项苛刻要求。在发现之后,如何用专业的视角去描述,如何对事件的始末进行分析总结,是目前所有新闻记者都要努力做到的。 3.用新闻的魅力影响大众与社会。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对事件的报道负责任,需知一件大事报道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社会中的很多行业,都是以新闻为风向标,特别是经济中的股市,新闻所报道的任何一件大事,都能够引起很多行业的反映,这样就间接地影响到了股市的起落,而股市作为经济的风向标,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总结 新闻,只有以准确、真实、可靠的信息才能够赢得大众的信任,所以一名新闻记者,在事情的报道过程中,如何能够以新闻的魅力以及影响力,去推动经济的发展,甚至文化的进步。新闻是可信的,而新闻记者对于社会中已经产生的大事件,不仅有报道的权利,同时更有鉴别和澄清虚假消息的权利。新闻记者是一项神圣的职业,要积极利用新闻报道来引导社会价值观,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有更加坚定的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过硬的职业素质。 作者:赵东清 单位:辽宁省凌海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思维方式和新闻制作方向 摘要:受互联网的影响,新闻种类层出不穷,新闻质量也在经受考验。对于新闻制作来讲,新闻记者本身的思维方式决定其作品的质量。如果记者的思维方式出现偏差,新闻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本文主要研究记者思维方式对新闻制作方向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记者思维方式,纠正新闻制作方向的建议,从而达到提升新闻的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新闻记者;思维方式;新闻制作 人类的精神活动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也多种多样。思维是人类判定自身行为的主要依据。记者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关系到其对新闻的采写方向,以及其在报道新闻过程中的主要偏向。为保证新闻采访客观公正,新闻记者需要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能让自己的思维对新闻作品产生影响。当代新闻记者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导致其所报道的新闻影响到事件本身的客观公正,偏离了新闻报道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社会环境造成了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新闻事业也不断做出整改,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良好的采写能力,并纠正自身的思维偏向,提升新闻质量。 1当今记者的思维方式对新闻制作方向的影响 1.1先入为主造成新闻事件偏移 当今记者思维方式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先入为主,其所具有的该种思维表现形式导致其在发现新闻事件以后,以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事件和观察事件,并对新闻事件做出解释。而在该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下,进行新闻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就会加入到自己对事件的认知,进而无法对事件进行平白、客观的直叙。新闻事件中蕴含着很多复杂多变的信息,需要记者采写时进行正确分辨和处理。但由于很多事件已经超出了记者本身的认知范围,其虽然也会在采写时了解事件的发展走向,并明确事件当中包含的信息,却无法有效掌握信息并对新闻事件进行修复和完善。有时甚至会在具有一定偏向性的思维引导下,在解释新闻事件时将自己错误的思维灌输给他人,对新闻事件的处理造成负面影响[1]。 1.2信念固执引导错误信息 很多人在认定一件事情以后,就很难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纠正。新闻记者本身所具有的信念固执导致其即使对事件进行了错误认知,也无法纠正自己的思维,并且无法否认自己的认知。心理学家指出,人类喜欢在众多的信息当中找出能够支持自己认知的信息,该种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尽管该认知具有一定的无意识性,但依然属于思维方式上的错误偏向。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认知会对其在信息的选取造成影响。新闻记者的信念固执也体现出这一点,其在选取新闻事件信息的过程中,受自己信念固执的影响,选择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造成部分真实信息的流失,也导致新闻事件的走向发生变化。而社会人士在阅读该新闻信息以后,其在生活态度或行为方式上也会出现偏移。可以说,新闻记者在工作的时候,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事件的起因,也认定了事件的是非对错,其在进行新闻制作时,自然也会希望做出该方面的报道,并以该种报道来获得更多人认可。 1.3归隐错误体现错误思维倾向 人类在对事件进行总结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他人的行为,而该种做法被称为归因。但个人在归因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归因错误的情况,因为不了解某件事情的真相,或者是在思维方式中产生错误的理解,就会对某个人的行为特质无限放大并且忽略事件环境的作用,仅仅归结为个人行为或态度。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制作时也会出现思维方式上的归因错误情况,记者本身更加强调情景因素,忽略了环境作用,在采访时将事件归结为一点,解释错误的事件起因,偏离了客观事实[2]。也有部分记者更注重自身的客观视角,反而脱离了事件的主体和环境。例如,记者进行先进人物报道时,通常先从主观角度对目标进行表述,却忽视了对环境的描述,过分注重主观能动性,导致传播错误信息。 1.4新闻信息出现同质性 很多受众都比较关心身边所发生的新闻趣事,对趣事的关注程度也要超出其他新闻事件。在报道新闻趣事时,受众显得更加主动,为此,部分记者产生思维方式偏移,认为仅仅报道统计数据比较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受众,也无法与受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必然联系。因此,记者往往将新闻制作方向趋向于对生活趣事的报道,在选取新闻信息时也比较愿意选取生活案例。新闻记者的该种心理使其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更重视事件的发展方式,而忽略了事件发展的结果,也没有做出具体的结果交代,该种情况对受众的认知造成了不良影响。除上述几种影响外,心理学家在研究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的过程中还发现,智力自负会对其所制作的新闻事件造成影响。很多人在一件事情发生以后,认为自己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事件的发生。所以,在了解一件事以后,通常的反应就是:“其实我早就知道了”。而该种心理就是智力自负的表现。新闻记者也存在该种倾向,其对事件的现状及未来的走向进行评价和随意预测,并且将该种评价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带来了一些弊端[3]。在社会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记者往往会对事件进行跟踪报道,而在报道时,记者本身对事件作出的预期结果可能会出现,该种事件的出现让记者的思维产生偏差,认为自己能够预见事件的发展走势,并且在内心认可了自己对事件的预见。其将该种预测体现在新闻当中,不断对事件进行深层次分析,往往会误导社会舆论走向。 2优化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方向的措施 新闻记者本身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在了解社会事件的同时,向人们传递社会消息,制作新闻能够影响到周边的环境以及受众的行为思想。为避免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对新闻制作产生负面影响,记者需要纠正自身的思想方式,转变新闻制作的方法,提升新闻制作质量。首先,新闻记者需要加强对新闻事件的重视,加强责任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新闻记者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纠正,确保认知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在对新闻事件认知时要以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为依据,避免出现新闻报道不全面的情况。其次,新闻记者需要对自己的新闻制作进行针对性检验,从事件认知开始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先入为主或信念固执的行为。在检验出报道中的问题以后,要对报道进行修整,从而让新闻报道更加客观。最后,新闻记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并且对自己的消极认知进行纠正,履行身为记者的使命,避免在新闻报道中的预测,也规避沾沾自喜的心理,克服不良思维,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新闻制作。 3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信息收集能力,还需要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尽量减少思维偏差,不让自己的认知影响新闻制作的方向,从而提升新闻制作质量。 作者:齐学洋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新闻中心 新闻记者论文: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的价值 摘要:新闻记者作为现代新闻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信息采集者、者和传播者,对新闻价值和功能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面对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的现代新闻格局,传统电视和报纸新闻记者的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的新闻内容吸引受众,实现新闻对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促进作用是现代新闻记者的核心工作之一。而新闻记者工作的开展和价值的实现需要以对自身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定位为前提,逐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开展方式,实现新闻记者的社会价值。本文以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为切入点,对新闻记者的时代使命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性研究。 关键词:现代新闻;记者;新闻传播;价值 一、前言 全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为传统的电视和报纸新闻工作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与挑战,在媒体不断融合的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也强化了新闻记者相关素养的重要性。从整体上说,新闻记者价值的发挥要从其在新闻传播链条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来考虑,从而实现新闻记者的时代使命。 二、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定位 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和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言行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新闻记者要对自身的新闻传播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使命。 (一)提供可靠的信息 社会的发展突出了信息在相关决策中的价值,一项好的方案制作、审核、通过和实现离不开大量客观信息的支撑。虽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信息获取的途径,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但是互联网入口的低门槛也导致一些从自媒体等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可信度、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新闻记者能够通过实地的调查和研究还原事实真相,结合国家客观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科学对内容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与剖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大量真实的信息支撑,降低决策的风险。 (二)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强化了社会舆论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影响。记者作为直接报道新闻的人,其报道采取的立场、方法和语言对新闻受众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对于同一新闻内容,新闻记者用客观的态度和虚假的态度加以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因此,新闻记者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宣传者,其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和实现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社会大众舆论的影响也是直接的。 三、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价值发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就当前媒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新闻记者工作的良性发展是实现新闻引导社会主流思想发展价值功能的关键。而在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和新闻主题多元化的环境下,现代新闻记者的价值发挥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客观地分析这些挑战是实现新闻记者上述价值的关键。 (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西方的一些主流思想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其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之人们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新闻记者要实现引导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的使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舆论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不明情况的网民会因为一些人的误导,而产生错误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增加了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 (二)信息处理周期和难度增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从而加大了新闻工作者信息采取的难度。新闻工作者除了常规的新闻处理之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加之信息的多元化,导致新闻的客观展示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实效性较强的新闻内容往往会因为时间的原因逐步失去意义,新闻制作和报道的周期也逐渐变长。 (三)媒体多元化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全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形式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与应用,并且新媒体在互动性等方面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诸如腾讯新闻、优酷新闻等网络新闻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越传统媒体,增加了新闻记者的工作压力,使得有的新闻记者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在信息处理方面急于求成,降低了新闻质量。 四、优化现代新闻记者新闻传播价值实现的路径 新闻记者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广大新闻记者要牢记社会主义价值观,通过提升自身的素养来优化新闻记者工作。具体来说,新闻记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克服发展中的瓶颈。 (一)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面对信息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现状,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丰富自身的新闻采访和制作实力,严格把控不良信息,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可靠的信息,实现信息的良性传播。同时,通过正确的新闻报道来引导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对记者进行相关的技术性培训 新闻制作周期是影响新闻时效性和舆论主导性的关键。面对新闻处理难度的增加,新闻单位要对相关的新闻记者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提高新闻记者判断新闻真假的能力,使其能够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缩短新闻处理周期,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可靠的、时效性高的新闻信息。 (三)优化新闻媒体发展路径 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传统媒体的发展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通过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来丰富新闻工作发展路径。例如,通过移动新闻报道来为受众提供及时性、互动性强的新闻,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来强化自身的市场发展,吸引更多的受众。 五、结语 随着社会开放性和思想多元化的发展,现代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实现虽然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是广大新闻记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价值观,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社会主流思潮的发展,为实现良好的新闻价值传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曾铁 单位:北海日报社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人们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提高。新闻记者作为媒体的发言人,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第一印象,对社会舆论导向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发现并解决当前新闻记者存在的素质问题,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素质培养 一、新时期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又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媒体竞争更加激烈,传媒日益将经济利益和产业属性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在这一背景下新闻记者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虚假新闻甄别能力的提高 虚假新闻一直以来就是新闻界的一大顽疾。不得不说,虚假新闻作为一种传播现象一直存在,只是其严重程度、形成原因、表现形式等有所不同。近年来,虚假新闻频频传出,报道范围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迫切需要新闻记者提升甄别虚假新闻的能力,维护新闻界的正常秩序,提升新闻媒体在大众心中的传媒形象。 (二)舆论导向的模糊 舆论是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集团对新近发生的、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事件所持的共同意见。例如,2013年12月2日“老外街头撞到中国大妈”的事件,一开始由于记者不了解真实情况,造成舆论几乎出现完全“一边倒”的走向——“中国大妈把脸丢到了国外”;但当北京市公安局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和多方调查,对“老外撞人”的事件情况进行通报以正视听之后,舆论很快转向对外国小伙的批评,最后这名外国小伙因其无证驾驶和非法就业问题被遣送回国。上述这则事件就说明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记者扮演着重要的“把关人”角色,信息的选择和传播首先要经过“把关人”这一环节。在当今媒体环境中,“把关人”的数量增多了,但其整体功能却明显地弱化了,使得有舆论导向偏失的言论得以在网络上传播。这恰恰要求新闻记者在舆论引导方面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积极疏通、引导舆论。 二、提升新闻记者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述讨论,在新时期环境下,笔者对新闻记者素质面临的挑战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为了提升新闻媒体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同时也为了提供更真实的新闻报道,新闻记者必须提升自身职业素质,那么接下来笔者谈一下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与思考。 (一)新闻单位应加强人才交流 在现有的技术状态下,足以提供全新的方式来塑造社会,甚至是整个世界。在人际交往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类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际关系到人文知识再到社会舆论,每日出现在眼前的新局面都可能会挑战我们的想象。在这种新局面下,新闻单位要想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素质,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流通机制,帮助新闻记者进行自我提升。新闻单位加强人才交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强单位内部记者的技术素养,强化对技术的认知,如可以不定期举行外出学习活动,让记者去了解最新、前沿的媒介内容,包括媒介产品的形态、使用、创作等。通过对新概念与新技术的学习,新闻记者再返回单位传授知识和探索知识,深化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提高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新闻单位应将优秀的人才引进来,邀请媒体人才、学术大咖等,用讲座或担当教师开设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新闻记者的不足。比如,请业界人士进入校门授课、安排专门的讲座或课程等。具有从业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在教学中更主动、更灵活,教学活动的组织、业界观念的传递、思维方式的塑造都处于强势的地位,与学术性教师合作则能培养符合媒体行业所期望的从业人才。人才讲座或课题形式引入最具可行性,能弥补新闻单位在师资力量上的不足。 (二)新闻记者自身素质提升对策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中,融合的态势无需赘述,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并不是浅层的技能掌握,而是要认识到变化背后的原因,并做出调整。以往新闻记者人才必备技能限于新闻专业写作、摄影、采访等,现在使用互联网的技能是时展所需的,如熟练使用微博、微信等其他社交媒体;熟悉使用网络技术检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等,已作为更方便、高效整理和整合新闻资源的技能。另外,互联网媒体及向互联网转型的媒体出现了很多新型岗位,如微博运营、微信运营、数据挖掘、数据编辑等,对新闻记者人才作为媒介的支持需求更是加大,这是以往不存在的。在媒体里,媒介的支撑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由技术人员来实现,但是要完成一项新闻创新作品,只有新闻记者掌握了上述技术才能够实现。只有新闻记者了解技术,了解新闻在技术领域中有哪些形式可以呈现,才可以提高新闻作品的产出效率,新闻记者才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媒介技术,并与当前媒体中各部门进行有效合作。伴随着媒介进化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更新人们的世界观,新闻行业更要不断深入研究媒体技术给新闻环境带来的变化,迎接机遇和挑战。新闻行业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新闻记者要紧跟时代脉搏,在媒介中学习。当前我国正处于提升软实力的关键阶段,一个国家受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必须包含文化凝聚力、舆论引导力、信息传播力等。新闻记者素养的提升,能够在保持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新闻与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我国新闻行业的迅速发展,新闻职业道德观缺失现象时有发生,所以针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观缺失的问题必须要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从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培养出发,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水平,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作者:尚何强 单位:泸西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探索 摘要:接收、观看新闻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在提高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也对新闻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新闻记者是信息的搜集者和整合者,承担着为受众快速提供真实信息的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颇受大众质疑。就某些记者道德缺失的现状来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亟待提升。 关键词: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新闻媒介;缺失 信息来源广而杂,作为社会的瞭望者,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复制”网上的信息,必须证实其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这就需要记者本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然而,目前我国部分记者的道德水平却备受质疑。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下滑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的社会因素传入我国,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冲击。人民网曾做过一项名为“你眼中的媒体”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对现行记者职业道德表示不太满意。可见,大众对记者能否真实地报道社会现实深表怀疑,故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下滑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造成大众质疑记者的原因有很多,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虚假新闻所谓虚假新闻,是指一些新闻记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的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报道。例如,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由于记者黄熙灯的虚假报道,造成部分省份西瓜难卖,瓜农损失惨重,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新闻记者群体的声誉,更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正如总理所说:“如果《人民日报》有一天说错了一句话,那么明天全国人民都会做错事情。”可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多么重要。(二)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受采访对象财物的行为,是新闻的腐败现象。例如,2003年的“山西繁峙县煤矿矿难事件”,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的金钱,虚假报道矿难真实情况。这些拿“封口费”的新闻记者上演了一出“有偿不闻”的丑剧,给记者行业抹了黑。这种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为业界所不齿。(三)热衷于“走穴”现象记者队伍里出现了“走穴”这种不良行为。他们不去如实地报道最需要报道的事件,而是收受他人财物,去报道一些有违道德准绳的事件,或者根据被采访者的意思去报道,这种行为有违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 二、影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个体,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记者也不例外。而且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道德失范的行为。这是由于此时旧的社会道德观念和准则被大量的否定,而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准则又尚未建立,很容易引起社会成员的行为失范。(二)新闻单位自身的问题新闻媒体目前有两大基本考核标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现实中,经济指标是媒体最看重的指标。新闻媒体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面临着非常大的生存压力,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制造轰动效应,一些素质不高的记者就会报道虚假新闻,进行“新闻炒作”。管理制度不完善:第一,新闻前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第二,一些媒体采编和经营不分离;第三,对员工缺乏业务培训。如今,新闻记者队伍呈现年轻人偏多、职业年龄偏低和人员流动性偏大的特征。受经济效益的影响,一些媒体为节约开支,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甚至连最基本、必需的培训都没有,仅仅将其作为“新闻民工”来对待。(三)新闻记者自身的原因一是职业理想不正确。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理想,它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习惯。新闻记者的职业理想应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但如今,一些新闻记者却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将“利益”二字看得很重。二是人才数量在减少。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报社、电台、电视台当记者、编辑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媒体也成了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如今,就连一些新闻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愿进入媒体界,高素质人才数量的减少拉低了整个新闻记者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讲究法治,任何人、任何行业都应受到法律的制约。而目前,我国在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仅有一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但是,该《准则》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而是民间团体制定的,因而不具法律权威和行政约束力。国家应通过立法对新闻记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约束,并通过惩戒制度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惩处,从法律层面严格约束记者的行为。(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我国著名报人邹韬奋先生说:“记者,说到底,是社会的良心。”揭露真相,传播真理,是大众对记者的期许。作为社会的瞭望者,记者应该用自己的良心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维护社会良知。为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维护人民的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去反映社会现实,传播正能量。(三)建立健全机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新闻机构内部的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落实各项规定,上行下效,保障记者群体的廉洁性。(四)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工作是服务型行业,新闻记者对社会有着舆论监督的责任,其职业道德也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可通过人民群众的监督,来纠正新闻行业的不正之风。 作者:任俊兰 单位:虞城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探讨 电视新闻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社会大众具有舆论引导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新闻价值的体现、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重要意义,提出了增强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的有效途径,为提高电视新闻质量、促进电视新闻媒体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电视新闻价值的体现 首先,真实性是对电视新闻的首要要求,是电视新闻的关键要点,如果失去了真实性,新闻信息也就失去其价值、使电视新闻信息失去生命,在真实性的电视新闻信息中,观众在获取最新的社会生活信息同时还能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在电视新闻信息中观众的信息获取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使观众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观赏与体验,如果新闻信息反应的事件是虚假的,观众在新闻信息观赏与体验中受到欺骗,会引发不良的社会舆论,影响恶劣,因此,真实性的电视新闻信息是保证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高观众对新闻的信任程度,增强观众的观赏与体验感。其次,电视新闻具有追求道德与善良的价值,良好的道德与善良的本质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在电视新闻中,通过播放真实的事件,挖掘事件中的真善美,以此扩展社会公众舆论,引导正确的道德潮流,体现出新闻的内在观赏与体验价值。再次,电视新闻信息具有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价值,真实的新闻信息与新闻事件为社会大众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导向,新闻信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还拉近了人们与世界的距离,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观众在获取电视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培养了新闻信息的分析能力。 二、培养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重要意义 首先,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记者工作需要其对新闻事件进行具体有效的描述,这就需要新闻事件要按照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以及事件中的人物脉络等顺序进行详细的报道,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对新闻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在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报道中体现出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信息搜集中激发记者的新闻意识,使记者对某一特殊事件进行顺序衔接报道,以此使新闻信息进一步吸引观众的眼球,进而提升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体现电视新闻的价值。其次,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报道工作具有系统性强、复杂等特点,新闻事件的搜集、新闻报道的制作与播报是一个完整的程序,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负责新闻事件的搜集,还要进一步参与新闻的制作与播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贯穿于电视新闻始终,因此,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鉴于此,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搜集与报道过程中要具有新闻意识,才能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第三,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对提高新闻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保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新闻播报过程中,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见证人,对新闻事件的掌握与了解也是最清楚、最全面的,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事件记录与采访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意识,才能够对新闻事件有正确的认识,同时,电视新闻记者是新闻制作与新闻播报中的主要人物,其搜集的新闻事件也是电视新闻播报的重要线索与依据,如果新闻意识不强,就难以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会对社会观众造成扭曲的舆论导向,电视具有视频、文字、音频与图片等多种信息载体,因此,电视新闻的可信度较任何电视节目都要高,电视新闻记者只有不断增强新闻意识,对新闻事件有正确的了解,才能使电视新闻播报准确有意义,保证电视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提升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的有效途径 1.提升编辑水平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需要新闻记者不断学习,增加新闻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爆炸时代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电视新闻记者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新闻知识认知中,将会导致新闻记者难以具备有效的新闻意识,很容易在新闻事件搜集过程中对新闻信息产生错误的认知,此外,由于新闻事件具有环境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对文字写作与文字编辑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能够通过简练与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报道,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是新闻记者新闻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电视新闻记者应具有良好的新闻信息策划能力,策划能力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的搜集过程中,充分的对新闻事件脉络进行把握,并客观、科学、合理的组织新闻事件,通过策划使新闻播报达到新闻事件再现的效果。2.提升理论水平新闻记者的理论水平实则是指政策理论水平,政策理论是保证电视新闻记者具有系统思维与国家大局意识的关键,电视新闻信息对社会大众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这建立在电视新闻具有真实与客观性的基础之上,提升新闻记者的政策理论水平首先需要新闻记者要及时掌握并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国家近期内的重大经济事件,以此保证在对这些方面新闻信息进行报道时能够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报道,引导社会大众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经济形势有正确认知,其次,提高新闻记者的政策理论水平,能够保证记者在对娱乐消息以及社会新闻进行报到时,也能自然、客观的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评价,避免在不了解政策理论基础上凭借个人主观臆断新闻价值,出现哗众取宠的报道错误引导公众舆论的现象,鉴于此,对电视新闻记者政策与理论水平的提升是保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新闻意识的重要途径。3.提升播报与制作水平不同的电视新闻事件与新闻信息,反应的新闻群体不同,这些群体在思想与需求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新闻播报与新闻制作水平,以此准确的分析新闻反应群体的特征,通过新闻制作与播报客观、真实的反应新闻群体的需求与思想,以此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寻找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对新闻事件中的对话、行为以及特殊镜头等记录,真实的展现新闻事件,保证新闻事件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意愿,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在新闻播报过程中,新闻记者要依据国家政策方针等社会大方向,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播报,通过播报对社会大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在新闻制作与播报过程中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作为使社会大众掌握与了解社会新闻的重要媒介,具有真实性与客观性,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新闻记者的工作重心在于为社会大众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新闻信息与新闻事件的报道,这需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因此,本文从以上方面研究了新闻记者新闻意识提升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梅伟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认知偏向 1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认知偏向的具体表现 1.1先入为主的观念。新闻记者进行新闻创作的过程也是对事件真实还原的过程。先入为主的思想会影响记者对发生事件的回忆和思考。新闻记者所接触的时间往往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事件也会超出记者的经历范围。新闻记者在对这些时间的处理上,难免会将以往的经验与之进行对比和分析,使事件的表述缺少最本质的客观性。新闻记者在获取新闻的过程中时,如果对时间的了解不够具体,也很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在事件的表述中,进行补充看似使新闻内容变得充实,实际上新闻内容会因为加入过多的感情色彩而失去了客观意义。 1.2信念固着。这种观念是指人们一旦建立错误的信息并为之找到相应理论,就很难再做出更改。研究表明,人们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会倾向于寻找能够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这个过程也验证了偏见,尽管验证的过程属于无意识确定,但会对新闻作品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记者存在这样的认知,就会对其选取的信息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对整个新闻作品造成影响。在信息采集中,新闻记者一旦主观认定某件事的原因,就会极力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对事件的掌握和理解就会变得相对片面,无法真实的还原事件。 1.3归因错误。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往往更注重人物本身的行为,忽略了环境等外部因素,这就造成了基本的归因错误。人们针对自身的行为,很注重强调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对于他人的行为,则更注重其自身内部特点。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报道时,如果存在基本的归因错误,就会导致采访偏离客观实际,过于强调人物自身所具备的某些品质,而忽略了外部环境等因素的描述。在对先进人物进行报道时,尤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记者因过于注重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从而忽视了外界因素对其的影响。 1.4关注奇闻趣事。从心里学上看,大多数人更加关注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对奇闻趣事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对其他信息的关注。新闻记者也和普通观众一样,比较容易受到新鲜生动的事件感染,在信息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比较生动的事例。在对一些事件的报道上,由于过度关注其中的生动元素,而忽略了事件本身的实际意义,缺少统计类信息,使观众在事件的认知上造成偏差。 1.5智力自负。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往往会对事件的结果进行预测,并在自己预测成功时表现的过于自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智力自负,人们会对在事件发生之后,觉得自己早就猜测到了这样的结果,从而对事件的判断存在过多的主观思想,对未来的预测造成影响。在很多新闻事件中,时间的发展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情况,事件的结果也可能与记者之前的判断结果一致,但这也只是众多可能发生结果中的一个。如果记者对自己的预测成果过于看重,很容易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会缺少对事件发展较深层的思考。 1.6虚幻关联。研究表明,人们会无意识的放大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或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原本不存在的相关性。这种现象在很多场合都有所表现,但如果两件事物存在相关联系时,现象往往更加显著。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关系较为复杂,而描述事物相关性又是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新闻记者存在认识偏向,就会对认识造成影响,将两件本无关联的事件结合起来理解,错误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极易影响新闻的客观性。 2改变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的措施 2.1建立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应客观现实的过程,新闻记者必须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以保证新闻的质量。新闻记者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决定着新闻记者思想认知的深度,也决定了其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能够从人类普遍的审美角度出发,找到新闻中的价值并进行事实构建。在新闻事实中存在着多个报道角度,新闻记者必须深入了解事件,确定新闻的立意和叙述方向。在新闻的创作中新闻记者还要具有过程思维,这也是新闻中常见的构建思维的模式。新闻是一个再现事实的过程,要经历事情的经过、结果及发展方向,这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过程思维的能力,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实现新闻的传递。新闻记者对事件的分析和重现,也要运用到因果思维。事件发生必有因果,在新闻的创作中,要注重因果思维的运用,使新闻具有深度。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如何发生、发生的价值与影响,是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问题,也是新闻能够更加深刻的具体走向。另外,新闻记者还要具备程度思维,这是新闻记者对事件存在状态能够正确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新闻是对事件的客观呈现,要求记者把握事件的存在状态和事件的性质,不会扩大事物的客观呈现,使新闻获得客观性,实现其传播的目的。 2.2修正自身偏差。新闻记者有着监测环境的重要任务,对事件的报道也会对受众的行为及态度造成影响,甚至对读者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因此,新闻记者必须严肃对待自己的认知偏差,对自身的认知有准确的认识,尽量避免偏差的产生。在实际的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必须熟知认知偏差的形成和表现方式,并在工作中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也可以在新闻报道时,有针对性的检测自己的思维是否陷入先入为主、信念固着等偏差中,及时对偏差进行修正,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在新闻创作中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要对自己的作品富有责任感,并不断提醒自己避免认知上的偏差。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客观还原,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记者在新闻采集和新闻报道中,很容易受到自身认知偏差的影响,对事件失去正确的认识、对时间的发生和发展把握不到位,造成对事件的报道失去客观性。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保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人们合理认识事实真相十分重要。因此新闻记者在新闻的创作中,不要以自己的情感认知为出发点,要准确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在报道中加以修正,还原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而使我国新闻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金玲 单位:友谊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道德修养论文 1.尊重事实说真话。 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与事实打交道。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源,记者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捏造新闻,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弄虚作假,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害人害己。2013年8月16日,抚顺清源南口前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许多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新闻报道,这是值得赞叹的。但是,不乏有个别记者对事实不了解,不调查,不实事求是,道听途说,给政府和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某新闻媒体的记者,把“8·16”洪水的原因说成是上游的“海洋水库”没有及时开闸放水,造成水库积水过多,导致洪水冲开大坝,导致下游村落被淹的悲剧。而事实又是什么情况呢?“海洋水库”是个很小的水库,它根本就没有修建闸门,只是在水库大坝的一侧,有一个较低的出水口,当水位高时,水就自己漫过来。可见,这个记者没有到现场作调查,失去了一个记者起码的道德。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是新闻记者必需的修养。 2.心底无私为人民。 一个有修养、有道德、有爱心的新闻记者,他一定是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对事实作出正确报道的。新闻记者要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为人民服务,要对社会负责,对党和政府负责。如果新闻记者要利用自己的职业条件为自己谋取私利,那就会从根本上失去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高尚品德。应该说,新闻记者要想为自己谋取利益,是十分容易的事,面对社会上的许多诱惑,一些记者的确在有意和无意间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忘记了党性原则,忘记了记者的品格。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惜买卖新闻,弄虚作假,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将新闻记者的道德、修养抛到九霄云外,这是我们记者队伍的悲哀。早在上个世纪末,某新闻单位有个“老记者”,他独霸“公、检、法”行业十余年,在这个行业里呼风唤雨,十几年从这三家拿到很多利益。他自以为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了,但是,时间终于为他的所作所为作出了公正的审判。他最终走进了监狱,往日的新闻记者,变成今日的囚徒!摆在我们新闻记者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追求自私自利,做追求金钱和虚荣的记者;另一条路是追求理想和真理,做一名有道德、有修养的记者。 3.正直正义斗邪恶。 新闻记者的特殊身份在社会上自然会得到一些尊重,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自己也是一位普通的公民,必须带头遵纪守法、不搞特殊化,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作一名正直的有正义感的记者。新闻记者在报道社会新闻时常常会遇到种种不平之事。这时,记者一定要出以公心,与一切邪恶作斗争。记者应该是嫉恶如仇的人,是有党性原则的人,是无私者无畏的人。几年前有这么一件事:“一个市人大代表走进我们新闻部,讲述了乡里电管站站长自己开电器材料商店,村民不在他家商店买材料就不给维修电路,三年强制换两次电表。一家村民因为没有钱换电表被断了电,晚上孩子学习点油灯,不小心把房子点着火了,全家都被烧伤,在抚顺矿务局医院抢救。”我们新闻部记者听到这些事都很气愤,于是主任派出两名记者,去作新闻调查。经过一天的深入了解,调查的结果比人大代表反映的事实还要多。于是,记者又来到电管站的上级部门采访,了解农业用电的法规政策。当晚,《辽宁新闻》报道了这次新闻调查,三天后,那个电管站站长被停职查办了,村民的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敢于与邪恶作斗争是新闻记者最高尚的职业道德。 作者:于晓光 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探究 一、贴近百姓,更新风貌 首先,基层记者想要做好社会大众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要将传统新闻报道的方式做大力整改。工作核心要转移到受众群体所关注的焦点上,以生动形象的新闻报道方式将其展现出来,要做到“以小见大”、“活化焦点”,这也是基层新闻记者以后采编的工作方向,同时也预示着基层记者从传统基层新闻采编工作模式中跳跃出来,向鲜活的基层新闻采编工作目标开拓的过程。基层记者的主要采编意图就是将受众的鲜活新闻整合报道,那么真实性在工作中就是最重要的出发点,真实鲜活的新闻一定是来源于基层的,那么记者想要挖掘最具真实性的新闻就要深入基层,将最生动的基层新闻语言视角发掘出来,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新闻就会在记者的镜头中鲜活,其新闻价值也得到了体现。这样的新闻可以展现出电视传播的公信力、号召力、吸引力等等,也只有这样深入基层得到的“接地气”新闻视角才能“抓活角”,促进新闻语言、荧屏画幕生动鲜活。 其次,为了更好的贴近百姓,既要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又要考虑到受众的接纳性,那么基层新闻记者就要从民族特色区域文化入手,这部分的新闻信息是较为受众群体喜闻乐见的,这样的工作形式恰好符合了新闻报道所提倡的“三贴近”。那么就要求基层记者在生活、工作中要在身边的信息中整合百姓新闻资源,走基层、深入了解、关切生活,新闻报道的社会大众信息篇幅大小直接影响的是人民群众对社会新闻、电视传播声音回馈,基层记者的镜头焦点越是贴近普通百姓生活,得到的社会新闻反馈信息才会越真实、服众。 二、创新制作,增加渲染 电视节目的可视性非常重要,电视报道的重要组成就是图像的拍摄、编辑、制作,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基层新闻记者应该在注重新闻时效性的同时,增加现场采访的操作力度、提高基层新闻的画面感;可以适当采用同期声采访,这样能够体现出同期声在现场报道操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后期的剪辑制作中,尽量拍摄并保留现场同期声,这样能够突显出基层新闻真实感、可视性;在新闻文字编辑中,尽量多添加一些素材资料,以避免新闻画面感单一、呆板;最后在整合基层新闻后期编辑工作时,增添一些背景音乐、动画片段在新闻材料中,使新闻的画面感羽翼丰满。 基层新闻制作大多偏重于短片报道,基层记者在工作中为了更好的表达出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往往更多的是使用本色表达的形式。制作上的求真图快就会使记者在工作中忽略了采访技巧的重要性,在后期制作中恰恰没有跟进技术效果,那么基层给受众的感觉就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所以基层新闻的后期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后期编辑工作者最好是同样具有基层记者经验的人员,这样在编辑材料的时候就会分清主次,在撰写编后语的时候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基层新闻要推陈出新、以小见大,其报道的路线要紧贴百姓生活脉搏,在新闻中着重体现百姓参与性使社会大众产生对基层新闻的信服感,真正具有时效性的基层新闻是可以让百姓在新闻中真实的感觉到自己生活的酸甜苦辣、一颦一笑已经融入到新闻素材当中,在信息中能够发现自己的缩影,所展现出的都是百姓所想、所做、所获。这样就要求记者要对百姓日常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呆着责任感、使命感去了解和反映大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基层、民生特点的采访视角,针对一些社会现象记者可以采访不同层次的市民,让他们给出心中的声音,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必急于给出自己的意见或者结论,百姓的看法、意见、声音会让某一社会现象在报道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注重素养、以民为本 基层新闻记者要注重自身新闻工作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新闻业务素质,致力于新闻敏感性、采编技巧等一些工作重点上,使自己的职业质素扎实牢固。想要成为一名综合职业素质较高的基层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努力方向是经验的积累、生活的感悟、活跃的思维、新闻的敏感性、工作的勤奋度,综合这些因素来看,就要求基层新闻记者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以敏感的观察力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并不是能够在短期的集训中得到的结果,而是需要漫长的自我培养过程。在新闻事件中要敏锐的判断实效性区别,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一双洞察事实的眼睛,可以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平淡无奇的小事件背后,可能深藏一个惊人的连锁秘密,这个巨大的新闻价值是需要基层记者通过本身的资质来发掘、整合的。所以基层新闻记者要多走访、深调查、潜钻研、多提问、祥思考,如果基层新闻记者能够拥有一颗“发现”的心,在平常中发现特殊、在简单中寻找规律、在模式中寻找漏洞,那么这样的一篇基层报道就不仅仅是文字的诉说,而是在为社会大众执行生存的责任。 基层新闻记者的身份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身处基层,能够深入的了解百姓生活特征、对本区域的地域性文化特征详知、对家乡用语能够熟练应用。那么记者就可以从当地的民生民情出发,将百姓生活中的麻烦、困难、关心事作为基层新闻的报道题材,出发点立足于社会大众服务情怀,创新新闻素材采访、编辑报道形式,进而使基层新闻切实变成百姓喜爱的电视节目,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尤其是基层新闻记者,要在注重自身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时,是一定要坚持以民为本的观念取向,以高标准、高要求的职业律条来提升自己的社会使命责任感,在工作实践中累积采访经验树立独特的采访风格。坚持深入基层的工作状态,真正了解社会群众的生活状态才能与事实的本质缩短距离,只有贴近群众、深入生活才能真实的反映社会基层的需求,只有接地气的报道才能体现出新闻时效性、真实性具有的灵气。 “三贴近”是基层电视新闻记者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体现,同样也是为基层电视新闻工作改变风貌的正确工作路线,特别要提到的是基层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始终如一的坚持以民为本的群众观念,才可以将党和社会大众赐予的责任感完整的体现出来。 新闻记者论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探讨 一、保证新闻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如果一篇新闻稿件发表不及时、信息来源不可靠以及内容存在虚假,那么这篇新闻稿件就没有其价值意义,就像放在博物馆里的假古董,即使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最后发现是假古董后,那么被关注的这段时间也不过是假象而已,毫无意义可言。新闻稿件也是如此,当被发现是虚假信息时,只会引来群众的愤怒和不满,或是一笑而过,当成饭后余谈,让人觉得可笑。因此,新闻记者在写新闻稿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负责的赋予其真实性,不能虚假乱造,轻则影响自身和企业的声誉和利益,重则导致社会矛盾纠纷。 二、采访技巧 (一)善于观察 观察,就是通过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在采访现场过程中,根据采访对象的话语,获取关于写新闻稿件的价值信息,以此丰富写作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还要捕捉采访对象当时的情绪状态和表情状态,及时调整话题内容,以此更好地获取自己所需的新闻信息。2013年,记者到广州采访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时,其中了解到其作品还曾到澳大利亚等地参展。记者马上策划了《许鸿飞“肥女人”亮相悉尼》《雕塑家许鸿飞携“肥女人”走进意大利》《许鸿飞赠送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雕塑》等系列稿件,让观众全面了解阳江籍雕塑家及其作品,为宣传阳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是倾听者对述说者的表示尊重的方式,一个新闻记者如果能在采访过程中善于倾听采访对象的述说,会很容易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感,对你敞开心扉,滔滔不绝地对你述说,这样可以是你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取更多新闻的亮点以及有价值的信息。在倾听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十分注意采访对象的情绪,当对方对某些话题感觉难以回答时,记者可以通过鼓励等方式平缓对方情绪;当对方处于悲伤的情绪时,记者可以通过疏导对方的焦虑达到缓解情绪的效果;如果遇到一些采访对象由于紧张而无法用语言来让你理解他的意思,这时记者要耐心的帮对方理清思绪,消解对方的紧张情绪,最后获取有效的新闻信息。 (三)善于提问 新闻记者是否能在采访过程中,对提问做好把握,是影响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记者提问风趣并有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使采访顺利进行,还可以融洽双方感情,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写新闻稿件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记者不善于提问,或者提出的问题涉及采访对象的隐私,这样不仅会导致采访过程遇到阻碍,同时还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最后导致不欢而散。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报道的采访中,要在事前了解采访对象的喜好,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能在采访时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双方良好的沟通。 三、新闻记者如何在采访中把握好“情”与“理” (一)对“理”的把握 什么是新闻中的“理”?所谓“理”,就是新闻稿件的真实性,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了解到最真实的社会动态,来获取最真实的新闻信息,一篇新闻稿件,只有真实可靠的故事,只有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才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才能展示最真实的社会,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最本质的问题,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文明社会。而虚构乱造的新闻,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更会引发更大的社会纠纷。 (二)对“情”的把握 所谓“情”,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考虑到采访对象当时的情绪状态,如果采访对象产生负面情绪,新闻记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的缓解对方的情绪,以此保护采访对象的身心健康,并在同时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情”更是指新闻记者在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用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来表达新闻稿件的信息内容,使新闻稿件更具感染力,以情融之,更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同时,也需要在新闻稿件中加入详细的描述,以此表现新闻的真实性,让群众更好地体验和了解新闻的本质。 四、结束语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及时有效的发表新闻稿件、提供可靠的新闻消息来源以及确保新闻稿件的真实性,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群众接受新闻信息以及更好地获取新闻信息,让整个世界关注社会动态,维护世界的和谐和稳定,为建设和平“地球村”做出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将“情”与“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给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更加还原新闻的真实性。 作者:谢锐琳 位:阳江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论文:谈新闻记者的实践与思考 博士生论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源自学术环境、科研机制的引导,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缺乏学术自信的状态。传媒业界轻视理论研究,以经验总结代替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由于行业的浮躁,传媒业界普遍轻视理论研究,甚至排斥理论研究,从来不买、不读专业期刊、理论书籍的记者编辑大有人在。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评职称等有所要求,传媒业界也成为撰写论文的主力军。传媒业界的作者因为缺乏专业的学术训练,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即便观察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也往往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分析几点原因、设计几条对策,大多也是泛泛而谈的套话,或者感想式的、牢骚式的批评,较少生产出严肃认真、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更有很多作者,把工作总结、经验体会,甚至领导讲话当成理论研究。坚持问题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继续深究造成上述各方面问题的原因,牵涉到学科建设、教育体制、考评机制等复杂的方面,作为一本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当然不可能解决。但是,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倡导、引导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在这里,结合《新闻记者》的办刊实践,略作阐释。坚持问题意识,寻求理论阐释。 很多人愿意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篇名言,以形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所处的境况——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充满变革的时代,传媒实践不断提出各种有待研究和思考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也不乏一些有勇气、有见地的观察家和思想者,愿意直面传媒实践,积极探讨、回应这些问题。为此,《新闻记者》在办刊中,坚持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撰文,从理论层面给出专业的、深入的思考与回答。比如,去年底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突然宣布《TheDaily》停刊。《TheDaily》是全球首份专门为iPad开发的电子报纸,曾被认为是拯救传统媒体的希望所在。但是,还没有度过新产品开发的三年成长期,就黯然谢幕,着实让人费解。特别是,全球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一向给人老谋深算、财大气粗的感觉,《TheDaily》这么快就宣告失败,是否意味着连默多克也打破不了“不改等死,改是找死”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魔咒?为此,我们马上联系了彭兰、胡泳、陆小华等学者,请他们撰写文章,不仅仅是分析《TheDaily》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以此案例,探讨传统媒体开发新媒体产品中的观念误区、新媒体产品运行的逻辑规则等等。文章刊出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徐炯向全集团中层干部推荐阅读这组文章,他还特地写了一段“推荐的话”:“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是集团面对的急迫任务。这条路不能不走,但显然难走。许多同仁不免焦虑、悲观。不过,正如同乐观需要理由,悲观一样需要理由。对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在知之甚少之时,只能是越空谈越焦虑,或者反过来,无知者无畏。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路况’。在这组文章中,有对于失利案例的分析。我想,当我们从中了解到导致失利的一些缘由,或许能够减轻一些焦虑,因为焦虑往往源自不确定性。同时,对勇于尝试而提供了经验(尽管是反面的)的先行者(尽管失利了),我们理当给予尊敬和感谢……”就像医生得先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才谈得上开处方、动手术一样,坚持问题意识,是理论研究的前提。 作为专业期刊,以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和理论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学界与业界的思考和智慧,既体现了理论启迪实践、引领实践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界与业界双方互相理解、尊重,以及达成共识。提倡创新意识,拒绝学术泡沫。理论研究不被重视,并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恰恰相反,真的理论、真的思想,具有能够照亮现实的迷雾,启迪人的思考,促进人的行动的力量,也就是通常说的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性、引领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稿件中,坚持严格质量把关,要求文章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至少在新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坚持学术创新原则,也是在新媒体的众声喧哗环境下,保持专业地位、体现专业价值的方式。就像前面说过的,大变革的传播环境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一个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有了发言的渠道,于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媒介批评家,普通读者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评点传媒操作;人人都是总编辑,普通记者也无妨激情四溢指点传媒业发展。网络意见敏感尖锐,反应快速,蕴涵着宝贵的源于实践的灵感,但大多仍停留在情绪、感想层面。作为专业期刊,要体现专业价值,必须通过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体现理论对现实深邃的解释力和穿透力,让读者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另外,从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幼稚的水平,有许多基础性的要求、规范还有待普及。为此,我们在文章形式上要求严谨的学术引用,提倡必要的理论检索。在语言上,我们反对故作艰深实际空洞无物的文风,提倡清晰、严谨、畅达的学术表达。之所以提倡使用学术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文件语言,不但是为了表述更严谨、思考更理性,也希望借此对普通读者产生一点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思维的张力。在篇章结构上,我们提倡开门见山、直指人心式的行文。 优秀的学术论文就像好的侦探小说,应该迅速把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告诉读者,吸引住读者,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分析研究。总之,我们希望严肃、真诚、理性、深入的研究成果,它可能需要读者预先储备一点必要的理论基础,付出一点阅读耐心,但只要认真读完,应该有所收获。强调传播意识,提高学术能见度。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冗余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更应当身体力行,强调学术传播意识,提高理论作品的能见度,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鉴于业界对学术论文有轻视、排斥的想法,学界很多人的学术视野也不够广阔,很多研究者、论文作者采取“检索式阅读”方式,自己准备做某方面的研究时,才去数据库里检索相关论文,平时很少订阅、追踪阅读某种专业期刊。为此,我们从多年前就设立了《新闻记者》电子版,每期出刊后即把全部文章上传。 近几年,电子版升级为小型专业网站,每期杂志付印后就把目录上去,然后再将文章陆续上传,几乎每天都有文章更新。不少研究者,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成为《新闻记者》网站的忠实读者。专业期刊网站的影响力毕竟还不大,随着“微博热”的兴起,我们又开通了《新闻记者》官方微博。微博是碎片化传播,不是阐发理论、探讨学术的合适载体。但有很多论文,因为形式的拘束,许多精彩的段落、评述,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学术综述、概念解析上,把其中精彩的几句话提取出来,放在微博上,同时配上全文链接,更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根据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编译的《“坚持到底”将无路可走,而转型没有不痛苦的——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转型与作为》,在新浪微博上经过几个“大V”的推荐,转发近2500次,比很多社会热点的转发量还大。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转发、评论我们的微博,这对我们评价选题的针对性和理论的贴近性,校正今后的办刊思路,很有启发意义。前不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微博上称赞:“《新闻记者》近几年越办越好,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这个评价当然带有鼓励的意味,我们清楚还存在不小差距。但这确实道出了《新闻记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作者:刘鹏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研究 所谓的隐性采访就是新闻记者利用伪装的身份让采访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言语和行为的记录。有些记者为了获取最佳新闻,选择进行隐性采访,但是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过度的挖掘,侵犯了别人隐私,触犯法律,引起纠纷,但是隐性采访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直观更透彻额揭露一些隐藏在社会最黑暗角落的实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隐性采访中掌握一个“度”至关重要。 1隐性采访中“度”的重要性 新闻的报道主要是讲究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因此在隐性采访中将这两者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近些年来对隐性采访的采用越来越多。隐性采访在采访中具备一定得挖掘深度新闻素材和掌握独家新闻的能力,因此想要在新闻界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对隐性采访的手段必须有一定的掌握技巧。但是,隐性采访存在着一种特殊性,如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对被采访者的隐私过多的曝光,那将会对被采访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侵犯隐私,触犯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记者自身的信誉也为记者界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运用隐性采访手段进行采访时要有一定的约束性。隐性采访是把双刃剑,有好处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近些年来,有些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没有把握住度的要求,造成隐私的侵权,引起法律纠纷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种现象越来越多。隐性采访的主要用途应该在揭露社会存在的一些丑恶不公平的现象。真正的运用好隐性采访的采访手段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具备一定得能力,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能有节制的对新闻信息进行判断。 在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报道,不违反社会的公共道德,保护他人必要的隐私。针对隐性采访这一采访手段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这个采访方式的保护手段,所以在一定的层面上,隐性采访会和国家法律产生一定不可避免的冲突。导致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以及在采访的内容上,都是无限制的。在揭露黑暗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度是十分重要的技能。新闻记者需要正确的对待“度”的掌握,合理的运用隐性采访。 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许多媒体人在工作当中逐渐认识到自身承担的重要责任。新闻记者是真正推动新闻媒体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这种责任感新闻记者更加应当形成优良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无论是记者自身还是行业环境需要他们具有更高的综合技术素养与责任意识。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现状当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一些责任感不强的新闻记者通过弄虚造价等手段制造新闻事件,并随意杜撰许多根本不存在的事件,以此获利。但是这种记者与行为对新闻行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加强新闻记者行业的职业素养、综合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才能够确保新闻记者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文化事业的进步。新闻记者应当站在社会发展的脚步,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关注社会民生,掌握和了解民情疾苦,真正挖掘社会热点话题与新闻事件,探索新鲜题材,确保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在面对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当具有现象的立场和定位,认真客观看待事件本身,理性分析事件并给予中肯评论,不能妄加评议。并在这个过程中做好与被采访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不能强迫采访,更加不能够虚假采访。 2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如何掌握“度” 2.1电视新闻记者控制住“隐性”采访的频度虽然隐性采访在一定意义上能为人们揭露现实中最为真实的一面,将“背后的故事”毫无遮掩的展现出来,但是“隐性采访”在另一个层面上,站在法律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侵权的行为。因此,隐性采访也是一种犯法的行为。所以,当无节制的进行隐性采访的频度使用时,会降低隐性采访的格调,让隐性采访成为一种低下的手段。在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要根据相关的新闻价值性进行判断采取怎样的采访手段。不能把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主要手段,避免成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新闻信息能够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取,在公正公开的情况下,那对于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有一种保护作用。所以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进行通过公开采访的方式进行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从采访的目的性出发,牢记采访的目的和本质进行社会热点的解决。 2.2控制好隐性采访的内容新闻媒体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都会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提升自身的效益,和社会的关注度,因此,在报道内容上都会选择以一些亮点,内容夸张的材料进行报道。新闻媒体往往会忽略新闻的真正价值,完全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过多的对色情暴力内容进行播报,这种行为在一定得层度上污染了新媒体的环境,也对群众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利用隐性采访进行新闻信息获取的同时要提高对社会的信心,真正的为人群着想,严格的掌握好内容材料的组合。 2.3避免新闻侵权行为法治社会中,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一步一步的提升,在社会法律的保护下,人们体增强了对自身的保护意识。因此,目前再次使用隐性采访,存在的风险性要远远超过往昔。在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通过手机和摄像机录音笔进行隐蔽获取信息时,往往会触犯人的隐私权,最后反被告上法庭。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对“度”的把握,任何人都需要运用法律来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一味的追求新闻热点而侵犯别人隐私权是决不允许的。因此为避免发张新闻侵权的行为,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相关权益,也避免为自己带来麻烦,影响新闻的价值。 为了更好提升新闻的真实性在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在采访中所需要的“度”在避免给自己和别人造成麻烦的同时,保障了新闻信息的价值,遵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作者:郝莉华 单位: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新闻记者论文:由虚假信息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摘要 新闻记者提供的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受众的价值取向。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原性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但是随着我国网络等第三媒体的的迅速兴起,新闻媒介之间竞争白热化,而导致“日益增多的新闻媒体平台抢食逐渐萎缩的新闻消费者”的局面。所以我们看到,为了独家的新闻报道,获得最高的收视率,最高的发行量,最高的点击率,每时每刻寻觅猎物,追求的轰动丑闻,名人丑闻,明星绯闻,甚至于用虚假新闻来喂饱肚皮,最终赢得广告商投来的滚滚财源。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体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关键词 虚假新闻;新闻真实性;记者素质;职业道德和操守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不仅纸质媒体之间、电视之间、广播之间的竞争,而且还发展为多媒体的复合竞争和跨地区、跨行业媒体间的竞争。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也开始将“注意力经济”理论引入传播领域,称传播回收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的也正是受众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传媒真正能赚钱的终端的产品。 新闻工作者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向人们传播新闻信息和科学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愿望,抵制与批评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担负着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社会责任。 1 虚假新闻的报道 1)在实际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界还是出现了种种不正之风,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果,或者为了完成出稿数量,总会挖空心思去寻找新闻素材,往往会做一些有悖常理的虚假报道,严重损坏了新闻业的整体形象。我曾经看到一篇这样的新闻报道,说是一位老人因为不被子儿媳接受,所以导致流浪街头。可是过了几天,却有人出来申明,绝无比事,不禁哗然。再一个有关虚假新闻的报道就是在汶川地震发后以后,赚足人们眼泪的《短信妈妈》。虽然这些虚假新闻都没有严重的危害别人和社会利益,但却使新闻失去了固有的可信度。 2)更为可气的是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泾济上的收益,常常为一些非法企业作一些失实的报道,从而去蒙蔽老百姓。就象某一地区有一矿主把尾矿库建在离村子不远处,村民们意识到这样会危及村子的安危,就多次到矿上与矿主交涉。矿主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竟然请来某报社的记者,大肆渲染危矿库大坝是如何如何的坚固,绝不存在安全隐患,让处在下游村民放心等等。假如不是山西襄汾尾矿库事件,该县对全县的尾矿库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该尾矿库被依法取缔,那位记者的报道也许会一直堂而皇之地躺在报纸上。 3)还有就是前段时间被暴的记者排队讨要“封口费”的事,虽然这些记者没有写出虚假新闻来,但从他们讨要“封口费”的目的和动机就不难想像,在得到好处之后,他们将要做些什么,是否要违背良知,拼弃道德底线,将真相永远的石沉大海呢?这些记者的所作所为是否比写出虚假新闻更为人们所不耻呢? 2 虚假新闻的影响 1)虽然虚假新闻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但这对其“出炉”丝毫不受影响,不少记者还是在挖空心思地造假。每年的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活动虽然给造假者当头一棒,但也让新闻公信力堪忧;一个又一个的虚假新闻的出现让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新增污点。新闻的公信力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新闻记者理应以此作为前车之鉴,提高自身的新闻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杜绝假新闻,做一个历史忠实的记录者和守望者。 2)类似虚假,非客观性报道并非仅仅出现在中国,一向以公平,客观公正标榜新闻价值观的的西方媒体也不免受到价值观偏见和政治压力的浸淫,使得 “西方新闻媒介都是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不论表面上如何标榜客观公正,其实这种客观公正是不存在的”。 3)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没有编制的招聘工,属于“流浪记者”,同“在编记者”比起来,他们没有编制,没有户口,没有职称,甚至也没有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有时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个时候,一些媒体干脆放松了“把关人”的职责,只要有卖点就大开方便之门,通过虚假新闻来赚取不正当利益。 4)在以经济为基础决定一切的今天,适当的追求一些经济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为扩大发行量和招揽广告的需要,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甚至违法的手段,在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时候忽视了客观性、公正性和社会责任,长此以往,媒体的信誉和威信就会在受众心中大大降低,从而影响整个新闻业、传媒业的发展,同时对新闻记者个人的发展也将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就像那些讨要“封口费”的记者,如果不被曝光,将会又出现一些什么样的误导人的价值取向的新闻呢? 3 新闻真实性的报道和影响 当然并不是所有新闻战线工作者都是拜金主义者,与那些为了经济利益而写虚假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6年7月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女记者曹爱文,她在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时,她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女孩最终也没能醒过来,曹爱文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我不禁肃然起敬。一种人性的美跃然纸上。这种在为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举动,不仅体现了曹爱文的正义感和责任心,更体现了一位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新闻自律意识。 4 记者职业道德和素质表现 1)那我们只能希望作为媒体第一道防线和守门员的记者,能够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能够在潜规则浸淫保持凛然正气之金身,不违背社会伦理,继续对职业道德和道德底线的坚守,在采访过程中减少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主观臆测,转而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认真核实细节情况,做出准确的事实判断,才能重塑新闻媒体在公众眼中的形象。换句话说,面对政治压力,你可能有很多说不出来的真话,但是你要坚持不说那种弥天大谎,至少不造谣,不去欺骗民众;面对市场诱惑,你不受老板、不受资本家大红包的诱惑去欺骗消费者,这是良知最底线的东西。 2)只所以如此坚守新闻真实的阵地,还因为社会伦理道德是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人或一个公民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情操,它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坚持廉洁奉公,抵制各种诱惑也是新闻工作者应遵守的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本人和其所在的媒体,更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3)随着信息传媒业的发展,人们都是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的,在人们一天也离不开媒体的今天,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一种职业,因此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不得不引起社会和从业者自身的高度重视,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约束力,做一个无愧于新闻事业工作者,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5 结论 总而言之,坚决制止、杜绝虚假新闻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新闻界、全体新闻工作者、全体受众共有的责任。 新闻记者论文: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信息的敏感性分析 摘 要 本文从新闻采访实践的角度分析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在“灵、巧、活、特”上做文章,创新视角,创新题材,使采访出来的新闻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贴近民生,引人关注。 关键词 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活、巧、灵、特 无论任何一级的新闻节目,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心声,引导社会舆论,其显著特点政治性政策性强,正因为如此,也容易显得高高在上,严谨有余而活力不足,如何接近新闻与观众的距离,找到这中间的平衡点,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把新闻做得更好看,更耐看?但万变不离其宗,总的来说就是形式上的创新、包装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创新。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流于形式,陷入日常“以点带面,突出主题”的传统模式中不能自拔,经常是份量看似很重,新闻价值却并不高,“点”没有代表性,“面”情况空泛,片子最终成为最寻常的播出需要了。无论何种创新对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新闻敏感性要求都很高,本文就从新闻采访实践的角度,就记者在新闻事实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方面,也就是新闻的敏感性方面进行粗略的探讨。 1 良好的新闻敏感可以把新闻做“活”,拉近新闻与观众的距离 我们的一些报道这所以得不到观众认可,群众认同,是因为这些报道往往从领导和部门的角度出发,想做出一个突出工作重点的报道,这类题材宏大,内容庞杂,不但要求要把内容讲清楚,还要突出重大的意义,属于命题作文,要做好难度较大。往往是只有口号没有信息,说了一大堆成绩,没有细节,成了部门的“宣传报”,观众看不到与自己的联系,当然就没有兴趣。这时记者就转换视角,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群众的角度去捕捉信息,在“活”字上下功夫。如双辽电视台在宣传市里帮扶家庭零就业工作时,记者是以一个带孩子的单身下岗女工的就业为点做的,这名女工几年前丈夫去世,孩子年幼,下岗后两人经济困难,就业帮扶的工作人员了解后根据她的情况,一次次地帮她找工作,最终她终于干上了一家公司的清洁员,达到了自食其力,经济问题解决了,孩子学习也好了,她相当的满足,这个例子选的贴近性强,通过帮扶,平凡的主人公让人看过之后,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满足和希望。整个片子行云流水地把一个政策的内容和作用表述出来。 2 良好的新闻敏感可以帮助记者在新闻选点上做到一个“巧”字,开掘新闻亮点 新闻工作者在研究如何创新的时候,经常要讲到题材创新,而往往有些题材是不能创新的,经常是一些常态的东西,比如,消防日、护士节等常规新闻,由于县级的一些具体情况,就是在主要街路设几块大牌子,领导与相关工作人员往那里一站,讲一讲话,发一些宣传单了事,因为这个内容太常规了,这里题材没有客观的“新”,可新闻还要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怎么办,我们就在“巧”字上下功夫,以消防日为例,最好有一个大的演习什么的,那新闻就好做啦,可是没有,总不能把全市的水电弄没有了吧,我们就经常让小朋友做主角,几个或者一个班的学生做个大模型或者模拟一下成人的演练,不但好策划,而且人多热闹,小朋友还憨态喜人,画面效果好,只要事先沟通好,一定可以拍出热闹的气氛,六十人的场面弄不成六百人的气势,至少可以整出来一百六十人场面。冷冷清清的场面是绝对不吸引人的。 良好的新闻敏感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时做到一个“灵”字,选择独特的角度,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日常新闻采访中,有些内容看似平常,往往被当作常规新闻播出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其中可能包含“大新闻”。这时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就显得特别重要,能从普通素材中发现其内在的价值。这正是记者的功力所在。 不要就事报事, 把它同周围的客观事实联系起来 ,灵活运用,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在小事之后的重大内容,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年初开始,双辽电视台就策划了播出了一批企业发展报道,展示双辽市在“十一五”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的成就,在采访过程中,有两户企业的不同发展历程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一家刚刚成立几年、只有不足百人的小企业,经过认真考察市场和技术攻关,产品产销对路,购需两旺,企业效益连年翻番:而另外一家在当地享有盛誉的大企业,因为生产工艺和产品落后,经济效益指标连年下滑。身处同一时代的两家企业迥然不同的遭遇,让人感触颇深。于是,笔者特意将两条消息对比编排,再加以串联和编后,以说明现代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的道理。从这件事中,笔者也深深体会到新闻敏感性的重要,一个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报道,都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情节生动起来,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达到宣传教化的效果。 3 良好的新闻敏感还有助于记者把目光转向群众,及时了解民情,研究民意,去寻找富有魅力的素材 在新闻立意上做到一个“特”字,一味沿袭固有的新闻采访模式,只能扼杀新闻的生机和活力,从受众的角度去提炼主题,贴近民生,不断创造受众最能接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才能使新闻独具魅力,深入人心,努力搭建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互信桥、连心桥。 这里所说的“特”字,是新闻采访角度的特,从大量纷杂的素材信息中发现新闻的独特视角,在双辽电视台的民生栏目《百姓故事》中播出了《一个农民通讯员看家乡变化》的新闻,就是记者在日常事件中发现挖掘的,就很有代表性,在双辽市那木乡白市村有一个农民叫母万喜,他多年如一日,往双辽电视台传送新闻稿件,他采写的新闻都是围绕他们村展开的,内容从春种到秋收,从农民种地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到农民收入情况,他都一一记述,多年下来,就形成了一本很好的记录农村经济变化的小账本。记者敏锐地抓到了这一新闻点,从通讯员母万喜的角度,看到了白市村农民生活发生的喜人变化,进而展现了近年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果,文章小中见在,视角独特,文风朴实,贴近群众,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获得了各方好评,做到了“两头满意”。 总之,对于新闻敏感性的培养,不是短期突击培训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新闻记者自己长期地、脚踏实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 新闻记者论文:到现场去――新闻记者的成才之路 我是在全国第五届舆论监督研讨会上认识“卧底记者”石野的。他中等的个子,两道剑眉,小平头,挺直的腰板,不俗的谈吐。分手时他送我一本自己的长篇传记《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读罢全书,我对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年轻记者油然生出一片敬仰之情。其实,在此之前,石野还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卡帕记者丛书”中重点推出过《卧底历险――我的第四次死里逃生》一书。这个从海军陆战队走来的记者说:“我是一个未上过多少学的乡下青年,是一个没有文凭的小士兵,在社会的锤炼下,成长为一名以笔为枪以新闻为毕生事业的记者。”已经有许多文字工作者、学者和专家介绍、评价过这个被人称为侠客记者、卧底记者、正义记者的传奇人生和不凡经历。作为一个补充,我这里只想简略地谈一下从石野身上读到的一种感悟:到现场去――新闻记者的成才之路。 世界各国招聘记者,大致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从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新闻传播院校毕业生中遴选,一个是直接从社会各种“写匠”中发现。石野走的就是后一条路子。“我没有文凭没有背景,面对陌生而喧哗的城市,赤手空拳打天下,梦想过上美好而体面的生活,也想让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更加绚丽,但除了热血和憧憬,除了心头那挥之不去的美丽梦想,我一无所有。几经挣扎和拼搏,我这个从没进过大学校门的农家子弟,终于成为一名为民请命的政法记者。”对记者这一行当,不同的入行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大凡从校门到传媒门的学生记者,多数人设想得很浪漫,很潇洒。“相机胸前挂,信步走天下,今朝名记者,他日大作家。”但在实际工作中摸爬滚打几年之后,这种念头会烟消云散。请听听石野是怎么说的:“人生是快乐的,但人生又是痛苦的。作为一名直面人生,直接调查许许多多虚伪、冤屈、凶恶、丑陋和邪恶的记者,我们的心灵深处不仅要忍受着那一幕幕血淋淋的折磨,更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危险。我觉得危险无处不在。但我总看到,在危险的深处,隐藏着正义的火焰。”这种正义的火焰,就是指点着、支撑着每个有良知的记者去勇敢地充当侠义之士的力量。也是这个石野,讲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他说:“是的,我并非像曹雪芹、鲁迅、尼采等思考型的作家,我只是一个记者,并无半点戏弄人生之意。现在,为了要说出真相,为了那些仍未了结的案件,为了那些结了案仍没有解决问题的当事人,为了那些我无能为力的人性尊严,我只有通过那些为弱势群体呼吁的文字才能表达我作为一名政法记者的感叹。” 正是出于这样的良知,出于这样崇高的社会使命感,石野才会出生入死,视子弹为纸屑,在十年时间里,贡献出各类文章4000多篇、300多万字,并出版了一批报告文学和小说、传记作品,终于成为中国的畅销书作家。 记者行业里有一句经验之谈:脚板底下出新闻。只有到现场去,才是记者真正的成才之路。胡乔木同志曾对记者的产生做过这样的分析:“为什么要有记者?人生活在社会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职务或职业?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其根本问题是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消灭以后,还有生产问题,所以社会问题根本上还是生产问题。生产斗争以及围绕生产,产生了种种经验,对于这些经验,有加以宣传之必要,于是,有人自告奋勇,或被指定介绍这些经验,使世人周知,特别希望与他利益相同的人,根据这些经验办事,这就是记者产生的根本基础。”(胡乔木:《记者的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71页)很明显,报道这种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经验,记者是必须到第一线、到现场去的。所以石野以“到现场去”命名他的中国舆论监督报告文学三部曲的第三本书的主题,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学理的高度。 业内把记者到现场去,视为记者成才之路,有许多精彩的论述。有人说,记者是社会直观现象的追逐者和永不疲倦的探索者。有人说,记者是社会真相的挖掘者和社会财富的探宝人。有人说,记者有十足的好奇心,渴望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将要发生什么事以及渴望迅速捕捉到这件事的第一手材料。有人说,记者是调查研究的职业工作者。还有人说,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石野就是这样,他视现场为刀尖,为风口,他乐于在刀尖上舞蹈,在风口t望。“我站在刀尖上,开始一种锐利;我站在风口上,开始一种审视。” 据我观察,石野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也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如果去经商,去当老扳,也许早已挣得盆满钵满。但他至今仍是一个穷文字匠。漂泊京都的他常常受到生活的煎熬,受到各种压力、威胁的冲击。但他对这一切笑而置之。“尽管我至今是一位没有编制没有任何保障的流浪记者,但为了我热爱的新闻事业,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悬崖,我都会勇往直前,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这种高姿态,于石野当令人肃然起敬,于我们则当思考我们的新闻体制应有哪些作为。如今“北漂派”在京城,“南飞族”在珠三角已不在少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传媒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当然不必把各种“自由职业者”统统纳入体制里面来,但如何为这些游弋在体制外的自由提供社会保障,让他们在改革成果阳光普照下更有活力、没有后顾之忧地放手工作,我认为是文化传播改革中必须认真考虑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当然,如果人才流动真正成为一种普遍性制度,一些自由职业愿意受到“国有企业”这棵大树的庇护。经过一定手续把他们吸纳到体带制里面来,给予较好的物质待遇,使他们免于体制外种种意想不到的“日晒雨淋”,也不是不可考虑的一种善待之策。当然,把这些自由职业吸纳到体制里面来,依然要给他们自由思考和写作的广阔空间,而不要增添不必要的约束。我想,在文化体制改革即将广泛深入展开的2007年的春天,这种殷切的期待,是不会让卧底记者石野失望的。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如何运用好网络采访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采访的操作与实施。由此,如何控制好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一个残酷的考验。尤其是当今网络的发达,利用网络采访已成为新闻记者常规采访的一部分,但如何控制好网络采访,仍是一门值得探讨的技巧。 关键词:新闻记者;网络采访;信息时代 一、引 言 信息方式是马克•波斯特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运用福柯的全景监狱概念来研究数据库,认为数据库和全景监狱一样,不仅仅是塔楼上的那个狱卒,而是施加于囚犯、把他或她构成为一个罪犯的整个话语、实践,这就意味着罪犯受着一个隐藏逻辑的支配,把主体构建成一个罪犯并把他或她规范化到一个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程序中,这就是全景监狱的话语、实践构建主体的方式。 而在数据库中,一种新的话语、实践便在社会场中运作,数据库使主体的多重身份成为可能,它重新构型了主体,这即是信息方式[1]。信息方式即是信息时代固有的逻辑方式,就像人类的思考方式一样,有着一定的模式。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托马斯•库恩在1962年提出的“范式”。这也就是说,网络固有的逻辑方式将左右新闻行业的运行和操作。 因此,利用网络采访,就需要符合信息的思考模式,即信息方式。网络信息固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将导致利用网络采访或资料查找受到极大的便利或限制。而这种便利或限制最主要是体现在,对新闻采访的精确与模糊内容之间的平衡。 本文所述的网络采访,是指记者通过互联网,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新闻信号的甄别、对网络内容的使用,对新闻事件当事人、相关人员和事件背景进行材料搜集、分析、处理的采访过程。网络采访常用“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和网络数据库”、“即时通讯工具”、“网络社区”等采访方式[2],同时,这些方式也是挖掘网上内容的新闻价值最有效的方式。但物极必反,这也是失却新闻客观性、准确性的时候。因而,这些采访方式作用于网上内容的时候,便受到了一对矛盾的促动或制约,即新闻的精确与模糊之间的矛盾。 二、信息时代为精确内容的采访提供可能 网络对于信息的提供可谓丰富多彩、无穷无尽、但也真假难辨。面对这样的情况,新闻记者利用网络的时候往往受到网上内容的干扰,或迷失自己,对网络内容不假思索的原文使用,或得到比较具有深度而又能够成为独家的新闻。但是,乐观的看,网络的确让新闻记者便于采访、写作,出好新闻,这主要归功于网络为新闻报道提供了精确的内容。 相比较于传统新闻采访,网络采访的最大的可信度在于可以实证。网络采访“易于保留采访记录”[3],就显示出网络的实证能力。例如,记者的采访过程可以由网络记住,并能够完完整整的展现出记者采访的过程,可以明了记者最终的新闻报道的充要条件。这就能够创造一种记者采访的小型环境,使记者的新闻报道得到比较可靠的支撑。这就打破了传统新闻采访需要依靠记者个人的权威性采访的束缚。因此,网络采访不仅便利了记者的采访,而且使采访变得更加具有可信度,更加能够得到实证,也就更加精确。 这种精确性,不仅归功于网络文本的可记录性及可查询,网络IP地址提供了唯一的信息源,还在于计算机技术能够对记者采访过程的记录。而且,国家的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各组织、机构、部门的信息都力求准确无疑义,这样,就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拿来即可使用的新闻成品或新闻源。 三、信息时代为模糊内容提供的可能 网络采访中的人际传播带有相当的匿名性。“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上网者的姓名、年龄、身份甚至性别都可能是编造的[4]。虽然文本的可记录性和唯一IP地址信息源为网络采访提供获得精确内容的可能,但是,潜伏在网络文本及IP地址的身份,却是捉摸不定的,难以查证的。“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颇具有讽刺的一句话,就道出这种身份模糊的可恨之处。 当然,这种身份的模糊,对于新闻记者运用网络采访来说,具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数据库使主体的多重身份成为可能,“它重新构型了主体”,这使得主体失去了现代性之稳定特性,使得精确采访摇摇欲坠。毕竟,“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网络的虚拟特性所产生的身份的重构,足以导致新闻采访的一场变革,但如今仍少有人谈及或从这个方面谈及。网络的革命性质总是被置于传统媒体研究的话语之下,很难突破新闻事业很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规则。这足以说明,现代人对于网络的虚拟性质与现实性的感知冲突。虚拟性在符号意义上,与现实世界一样,是对可观世界的反映。但是,现在还是人类现实生活的一种阻碍。当然,这并不是对虚拟现实的乐观支持,也非对现实生活的悲观论证。既然网络是人类与虚拟现实的结合点,那么,对于虚拟现实的新闻学认知,就应当与传统认知有所区别。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是“要不要进行现场采访”[5]? 伴随着记者的采访行为一般不被当做新闻内容来报道的事实,“要不要进行现场采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新闻记者对网络模糊内容采访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其实就是对虚拟现实提供的多重身份的抵制。毕竟网络上模糊内容的虚假性能直接操纵现实世界物质财富的损害。正是这种在虚拟世界中,人既可以为“真”,也可以为“假”的身份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抵制新闻记者的网络采访。 三、信息时代记者对精确内容与模糊内容的采访控制 如上所述,新闻记者基于对采访的精确与模糊内容之间的平衡控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针对精确的信息,报道时直接使用或经过原义不变的改编,新闻界是不吝使用的,受众也能够接受。但对于模糊内容的采访,或在新闻成品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这就值得思考。毕竟面对虚拟现实日益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逃避根本不是办法,而直面又需要采取某些措施来保证。 (一)利用道德、法律、经济、政治等社会标准,明确报道思路,把握精确内容,消除模糊内容 针对一些稿件,比如宣传类稿件、引导舆论性质的稿件,评议的地位高于新闻事实一等,因此,这急需要社会所建立起来的规则、标准来衡量、引导事态或人心的方向。但一般新闻报道,采取这些标准来衡量,也有助于新闻报道。在信息时代,虚拟事态的新闻也需要得到报道,或者成为新闻。 因此,利用道德、法律、经济、政治等社会标准,把握精确内容,也有助于消除模糊内容给现实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损害。或许有人将要提出,网络实名制对于消除网络带来的身份的不确定性将是一个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我认为,网络实名制是对言论自由的一种严重损害,严重违背信息方式固有的逻辑,从长远来说,也是对人类智慧资源的限制。 (二)记者的底线、原则,树立新闻理想,把握精确内容,消除模糊内容 专业的记者务需有自己的新闻理想,并能够在新闻采访中付诸实践。而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过程中,固然有诸多可实现的途径或操作原则,但对于模糊身份的网络文本来说,确实需要记者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1.“实”的精神 记者需要有求实的精神,实事求是说话,怎么采访就怎样报道,或者把记者自身作为报道内容之一来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虽然,单靠网络采访,会失去耳闻日睹新闻现场的机会,长此以往,影响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生动性[6]。但记者作为景观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或者说以记者体验式的采访来报道,也或多或少可避免这种不生动性质。 2.正义的胸怀 记者正义的胸怀就是记者能够摈弃人类之恶,而弘扬人类之善。这也正如弗洛伊德所谓人之生、死本能一样,新闻记者要多表达一些人类生的本能,而压抑死之本能。记者揭恶扬善,将有力地增进记者对网络内容模糊身份的验证。当然,这种正义,需要紧紧建立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新闻记者论文:突发事件与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 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造成8死5重伤的惨剧。4月2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终审裁定凶犯郑民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月28日,正义的枪声响起,郑民生被依法执行枪决。从案发到枪决,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起典型的突发事件由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轰动效应。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是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不仅考验了党和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考验着新闻媒体的应变能力,也考验着身处新闻报道第一线记者的社会责任。应该如何把握,才能使报道的效果更佳,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3・23恶性杀人案件发生后,境内外媒体竞相报道,各路记者蜂拥而至,调集各种资源,想方设法获取最新最快信息。在报道过程中,主流媒体及时向受众提供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现场情况和有关资讯,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值得肯定。但笔者同时也感受到一些媒体和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应当要引起重视。 一、案例 本文节选“3・23恶性杀人案件”中4则新闻报道作为案例,分析在这起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 案例1:今天(23日)上午7时20分许,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校门口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位40多岁的盲人持刀沿学校周边路上一路砍杀。截至目前,已造成6名儿童死亡,6名儿童重伤。凶手已被警方控制,据称曾有精神病史。事发学校已经停课。目前,受伤儿童正在紧急抢救当中,儿童和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也迅速展开。 案例2:被送往福建南平第一医院救治的重伤学生中,不幸又有一名遇难,下午5点10分左右,因抢救无效死亡。早前据媒体报道,23日上午7时20分许,一名中年男子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校门口手持砍刀,连续砍杀正在排队进校门的无辜学生,目前已造成9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 案例3:教师执意拆鲜花 官员威胁等着瞧:昨日下午,一位市关工委的负责人曾向记者透露,今天早上将举行一个特殊的“告别仪式”――那些遇难学生的课桌将在这个仪式后被撤走。但记者却在采访现场遭遇自称是当地政府官员的人阻挠,此人当时正在拆除悼念“花墙”。 案例4:环卫工刘瑞英无缘“见义勇为”:在南平有关部门公布的“3・23”特大凶杀案见义勇为名单里,实验小学学生应某某的家长应长余、实验小学保卫人员陈仕营、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甘贵平、城管大队副大队长游钦章等四人都名列其中。“但那位第一个赶到现场救出了3个孩子的环卫工人呢?为什么要漏掉她?”许多人都忍不住这样问。据有关人士介绍,认定见义勇为名单的依据是根据当时校门口的监控录像――“刘瑞英没有出现在录像上。” 二、责任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所谓责任意识,即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的社会责任感体现,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在很多情况下,报道本身的技巧并不是很重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在采访和写作时,才能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跳出就事论事的藩篱,站在综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1] 这些年来,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也表现得空前活跃,但与此相伴的是由此造成损害他人名誉、引发矛盾纠纷、造成社会动荡等等问题大量涌现。以上选取的案例在此次“3・23恶性杀人案件”处置过程中引发质疑、讨论、争议。归集起来,“盲人”、“有精神病史”、“9死4伤”、“环卫工无缘见义勇为”、“拆除花墙”为关键点。分析案例,笔者认为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存在问题,具体体现为报道过程中的事实缺失和立场缺失。 关于“盲人”、“有精神病史”、“9死4伤”的报道是典型的事实缺失。“盲人持刀沿学校周边路上一路砍杀”,不符合逻辑,试问一个盲人如何能一路砍杀,且目标精准,造成8死5重伤;“有精神病史”也只是记者的主观臆断,并无事实根据;“9死4伤”更是以“道听途说”之法而流传大江南北(至目前5名受伤学生病情已经稳定,进行康复治疗)。 关于“拆除花墙”、“环卫工无缘见义勇为”的新闻报道是典型的立场缺失。“拆除花墙”一度成为一些媒体的热点新闻。在这件事发生过程中,笔者未亲眼所见,但笔者认为,教师拆除花墙目的是善意的,虽然不排除个别政府工作人员言语失当的可能性,但部分记者乃至媒体显然给予了“官员”、“阻挠”、“威胁”等过多的关注。在南平市政府举行的第三次新闻会上,公安部门根据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简要通报了这起恶性杀人案件见义勇为情况,对应长余、陈仕营、甘贵平、游钦章等4人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情况通报。通报最后强调了“还有见义勇为救护学生的人和事,欢迎知情者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并于3月25日在《闽北日报》上公布了欢迎提供线索的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而一些媒体以《环卫工刘瑞英无缘见义勇为》为题,忽略了事件还在进一步发展,忽略了警方的见义勇为事实确认规程(刘瑞英手持扫帚和郑民生展开对峙,护住身后的数名学生,起初延平警方认为暂时未有其他证据佐证,因此未上升为见义勇为行为),故最初的见义勇为情况通报上没有环卫工人刘瑞英,给当地相关部门的后续工作造成被动。5月5日,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公示了一份拟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5人名单,刘瑞英的名字已在榜上。 三、如何增强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 除了事件本身,突发事件造成的另一社会危害就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这会给谣言提供传播的空间,引起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2]新闻媒体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应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通过及时、真实、准确的新闻报道消除突发事件带给人们的紧张与慌乱,还原新闻真实,维护社会稳定,这才是新闻记者在报道中应担当的责任。 1.客观报道 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对信息的需求为迫切。此时,各路媒体往往争抢新闻点,抢打时效战。另外,新闻记者采访突发事件,往往都带着繁重的发稿压力。诸如此类原因,造成部分新闻记者在事件动态过程中,未经客观调查,造成局部失实,甚至道听途说,凭主观臆测就撰写稿件。这样的报道肯定会影响客观公正,误导公众,不利于事件的正常处理。 突发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应坚持“3T”原则,即Tell your own tale(主动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及时说明事实真相,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又赢得了舆论的主导权。[3]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应当在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把握舆论导向,制止各种流言、谣言的滋生、传播。如,2008年7月,云南昆明发生一起“公交爆炸案”,一时间传言四起――“昆明发生多起公交爆炸”。在案件发生2小时,即召开了第一次新闻会,媒体也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说明了爆炸情况,使谣言不攻自破,同时也稳定了市民紧张的情绪。又如此次“3・23恶性杀人案”发生后,南平市政府于案发当天上午11点举行了第一次新闻会,及时通报案情和处置进展,当晚举行第二次新闻会,随后又先后两次举行新闻会。频繁的新闻会,媒体及时掌握事件处置、善后等各方面情况,对于公众了解案情、制止谣言传播、消除恐慌以及事件的进一步处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站稳立场 在突发事件面前,新闻记者如何看待新闻价值,对事件的新闻价值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等全局利益为选择标准,还是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考验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新闻传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发掘事实真相,更重要的在于传播事实真相。在通常情况下,事实已经摆在那里,关键就在于新闻媒体采用何种方式、以何种角度选择和传播事实真相。换句话说,新闻记者固然要不断发掘事实真相,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但是在“勘探”、“发掘”的过程当中,新闻记者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政治立场。[4] 由于传媒竞争非常激烈,为赢得大众的眼球,记者在报道的时候,会把公众想看的、想知道的都考虑进去,在这样的考虑因素下,就会容易丧失新闻报道的立场,丧失报道的客观性。所以,新闻记者应该站稳立场,遵守宣传纪律,在报道中牢记自己就是代替公众前往事发现场,接触新闻事件当事人,并将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呈现于公众面前。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态势进行说明,及时宣传政府的应急行动,消除民众的恐慌与疑虑。同时要充分考虑报道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影响,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3.良知原则 查尔斯・达纳: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不要忘了,记者“是受着新闻业者方面的道德要求和一般社会之道德要求的二重束缚的……缺乏这种道德感的人,是不能制作为社会多数人所欢迎的有价值的新闻记事的。”[5]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当遵循良知原则,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突发事件可能造成对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以及其它一些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我们在报道中细致地展现受难者的惨状,过多地描绘灾难现场,描绘过程细节,挖掘事件背景。特别是在报道的中后期,如果没有注意理性,把握适度,将对受害者产生二次伤害。“3・23”事件的发生,对全社会产生极大震撼,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影响很大。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的方式方法,应根据这一特殊情况,注意把握良知原则,以利于减缓未成年人的心灵创伤。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南平实小复课当天有这么一段采访报道,“一位家长说:我们今天还送孩子来上学,是因为我们认为这起凶杀案事发偶然,我们还是相信学校、相信政府、相信社会的。”可以看出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良苦用心,通过这则报道给予了学生、家长、观众、社会充分的人文关怀,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 新闻报道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受众提供最新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报道影响受众的思想、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因此,突发事件的报道不能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更应从人性的角度,以良知、善意为原则,充分展现人文关怀。 总之,突发事件敏感性强,不好把握,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和谐稳定。在突发事件上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媒体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在报道过程中依据事实、把握立场也是新闻记者恪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因此,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在政治上、大局上考虑,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从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出发,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做到全面平衡、客观严谨、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作者系南平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中心副主任)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爱心”接力,救起一个被曲解的全国典型 2007年8月16日下午,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新菜市街居民郑承镇给我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要播出我的事迹了,你到时候可别忘了收看!”说着说着,郑承镇不由感慨起来:“唉!这么多年来,不容易啊!我能有今天这一步,都多亏了你啊!”听了郑承镇的这句话,一直跟踪采访报道郑承镇达7年之久的我也不由感慨万千,恐怕也只有我最了解郑承镇这番话的真正含义: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维生的无业人员,多年来郑承镇一直梦寐以求自己收养流浪儿的行为能得到官方的认可和肯定,然而一个极为尴尬的现实却是:虽然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在内的众多媒体多次报道了他收养流浪儿的事迹,然而对他收养流浪儿这一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却长期噤若寒蝉、视而不见,一直没有人对他的做法是否合法、是否值得提倡表彰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他在许多人心目中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就在两年前,民政部门特批给他的低保金还险些被有关部门取消,甚至还有人传言要取缔他收养流浪儿的“非法行为”。现在他的事迹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了,他一生为之付出心血的事业终于得到政府的承认了,更具体一点来说,今后再也不可能有人借他的行为是否正当这一话题来奚落他、刁难他了,他又怎能不为之激动为之自豪呢?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通知: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和领导指示,要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开辟“道德楷模,文明风尚”专栏,按照要求做好典型郑承镇的宣传报道。随后,新华社于2007年8月16日播发通稿《郑承镇:20年救助400名流浪儿》,当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道德楷模,文明风尚”专栏,第一个介绍的人物就是郑承镇。同年8月17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刊播新华社稿或自采稿,宣传郑承镇的活动自此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2007年9月19日,郑承镇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亲切接见。9月23日,郑承镇被评为“山东省道德模范”。随后,省、市、区各级部门授予了他多种荣誉称号。 然而,就在7年前我采访报道郑承镇时,当地政府部门却对此惟恐避之不及,极不希望我报道郑承镇的事。如今的郑承镇仍是当时的郑承镇,然而从政府部门不愿甚至不准报道到他成为全国典型,如此巨大的反差,其中原因耐人寻味,作为追踪采访报道郑承镇达7年之久的记者,我见证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 我和郑承镇初次相识,是在2000年。一次,我到济南市某政府部门采访时,在和工作人员闲聊时无意中听到郑承镇收留流浪儿的事。看到我对这件事感兴趣,这位工作人员当时就给我泼冷水:“你也别白费工夫了,就算你采访了也不可能发出来”。我追问原因,他却欲言又止:“具体情况我也说不清楚……他以前进过监狱,听说领导挺烦他……”他的话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便央求他带我去郑承镇家,他却死活不肯:“你还让不让我在这里干了?如果你真想去采访你就自己去吧,不过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郑承镇的事,要让领导知道了我可就麻烦了……” 几经打听,我终于找到了郑承镇的家――一间狭小阴暗潮湿的旧平房里,住着郑承镇和他收留救助的8名流浪儿。对于我的突然来访,郑承镇感到很意外――近期已经很少有记者来他家了,但他还是很高兴,取出一些有关他的报道让记者看。原来,郑承镇长期收留救助流浪儿,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注意,省内曾有多家媒体报道过他,然而一些人却怀疑他收养流浪儿的动机不纯,有关他“收养流浪儿是假,从中牟利是真”的传言一直不断,特别是还有人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反映他拐卖妇女儿童,再加上他曾有过被判刑的“前科”,有关领导曾做出指示:停止对郑承镇的宣传报道。从此后,郑承镇的名字就从各新闻媒体上消失了。虽然以后的调查结果证实了郑承镇的清白,可由于种种原因,关于他“打着收养流浪儿的幌子牟利”的传言仍没有消除,也很少再有新闻单位关注郑承镇,这让郑承镇很苦恼,也很无奈。 那么,郑承镇是否真的借收养流浪儿来牟利呢?为了查清事实,我对郑承镇收养在家中的几名流浪儿进行了采访,为了慎重起见,我还随机调查了多名郑承镇以前曾收养过的流浪儿的家人,查清了以下事实:郑承镇收养流浪儿,并没有向流浪儿的家人索要过财物。相反,这些孩子的家人对于孩子的突然出走一个个心急如焚,当郑承镇收留了孩子并把孩子送回家时,他们都对郑承镇感激不尽。许多家长看到郑承镇生活贫困,就买些米、面、油、糕点、水果等生活用品送给郑承镇表示感谢,本来这也属人之常情,多数情况下郑承镇也就收了下来。再说,对靠捡拾废品来维生的郑承镇来说,这些物品也确实无异于雪中送炭,可以维持、改善他和流浪儿们的生活。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再加上他曾有被判过刑的历史,给一些人留下了怀疑他收养动机的话柄,还有人怀疑他精神不正常。 调查到这些情况后,我认为:郑承镇也是人,面对受助流浪儿家长送来表示感谢的生活用品,要让郑承镇这个靠卖血、捡拾废品来维生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无动于衷,甚至于高姿态地“婉言谢绝”、“坚决不收”,不但很不现实,也完全没有必要――毕竟他收养在家的几名流浪儿还每天要等着吃饭,而他收下的这些物品也基本上都用到了他和孩子们的生活上。郑承镇的这一做法,不但无损于他的形象,反而更使得他这个普普通通的人物显得那样的真实可信。 经过长期深入的调查采访后,我将郑承镇的事迹写成长篇通讯,刊发在了我供职的《齐鲁晚报》上。报道刊出后,就有多名热心市民给我打来电话询问郑承镇的家庭住址,接着去看望了郑承镇和他救助的流浪儿,这让郑承镇很欣慰,从此后他也更乐于给我提供各种新闻线索。以后,每当郑承镇在街头上找到离家出走的孩子,而孩子又不愿告诉他家庭住址时,他就往往给我打来电话,希望能通过我的报道来帮助流浪儿寻找家人。接触的时间久了,郑承镇也和我越来越熟识,也不再拿我当记者了,而把我当成了他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中的一员,经常向我说一些知心话,诉说他的烦恼和苦闷,其中,他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收留孩子,不少人说我是‘精神病’,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碰上自家孩子跑了的事啊!假如他们的孩子也离家出走了,他们不定急成什么样呢!这时候突然有人给他们打来电话说收留了他们的孩子,他们还会说收留孩子的人是‘精神病’吗?” 同时,我也发现,郑承镇又很在乎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关心媒体对他的评价,这和那些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相比,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关于这一点,郑承镇也毫不避讳:他刚从监狱出来时,处处受人歧视,自己都感到活得没有意思,偶然一次收留救助了一名流浪儿并将其送回家,流浪儿的家长把他当成救命恩人看待,这一巨大的反差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感到这样做人也挺有意义,从此他就把救助流浪儿当成了一份事业来做。长期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郑承镇迫切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新闻单位的报道,不但给了他继续救助流浪儿的信心,一些好心人对他和流浪儿的资助,也从一定程度上给郑承镇继续他的这一事业提供了物资保障。然而,他的这一做法却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做了好事不留姓名、不图回报”的好心人的标准格格不入,他也因此而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记者的工作就是如实报道事实,作为一名记者,我没有必要掩盖郑承镇的缺点,也无意对他的行为作出评价,然而他收留救助流浪儿的举动又确实令人感动,于是,我就用手中的笔,如实记录下了郑承镇所做的这一切。2002年4月,《民主与法制》杂志以7000余字的篇幅,刊出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浪子回头,卖血收养300流浪儿》,报道刊出后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多家报纸、电视台纷纷跟进报道,这些新闻单位的报道又给更多的新闻单位提供了新闻素材,随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许多中央级媒体也纷纷采访报道郑承镇的事迹。以后,除了在我供职的《齐鲁晚报》刊发了数十篇有关郑承镇的报道外,我还在《工人日报》《检察日报》《杭州日报》《文化时报》《法制与新闻》《人生》等全国数十家报纸杂志上,刊发了有关郑承镇的长篇通讯,我的这些报道的刊出,又吸引了更多的媒体来关注郑承镇。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有关郑承镇的新闻也越来越多。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却对郑承镇的爱心举动一直视而不见,长期没有人对他的做法是否合法、是否值得提倡表彰给出个明确的“说法”,各基层政府部门每年举行的各种评优和表彰活动,更是极少有郑承镇的份,郑承镇得到的“阳光老人”、“关心未成年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也大多是一些群众团体授予的,属于“民间奖项”。这一事实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尴尬,也让郑承镇很无奈。 由于长期从事记者工作,我和当地政府部门的不少同志关系比较熟,我就经常请求他们尽量对郑承镇的工作和生活予以帮助和照顾,由于郑承镇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不少人因此就对我的这种做法很有看法,有人更是直言相告:“老弟,你整天给郑承镇帮忙,对你能有什么好处?将来只会给你惹来麻烦!”而我却没有想到这么多,我只是抱着一个很朴素的想法:不管别人是否对郑承镇有误解,也不管郑承镇存在什么缺点,但就他长年坚持收留救助流浪儿这一件事来说,他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作为一名记者,有责任为他救助流浪儿的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郑承镇所从事的爱心事业,也得到了众多热心人的支持和帮助,众多济南市民通过媒体的报道知道了郑承镇,纷纷捐款捐物资助他的爱心事业。济南燃料总公司仁丰煤店经理王林光连续十年免费供应郑承镇家的烧煤,还给郑承镇家安装了“土暖气”。郑承镇有事外出时,他就代替郑承镇来照顾孩子们。正是有了王林光这样的许许多多的好心人,郑承镇的爱心事业才得以继续坚持下去。 就这样,在我和其他众多新闻单位同行的努力下,郑承镇,这个曾一度被雪封的颇有争议的普通市民,在济南、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名字开始越来越响,他坚持多年收留救助流浪儿的事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他收留救助流浪儿的事业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支持。2007年3月24日,在郑承镇60岁生日这天,一位好心人出资给他摆下几桌酒宴庆祝,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十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2007年8月,郑承镇的事迹更是引起了国务院总理的关注,在总理的批示下,郑承镇成了全国的典型人物,郑承镇在他坚持收留救助流浪儿20年后,终于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最终认可。随后,当地政府部门对他和他收留的流浪儿进行了救助,困扰郑承镇多年的住房问题等等难题,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解决。 我想,那些和我一样曾宣传报道过郑承镇的新闻界同行,可能也都有着和我一样的想法,大家报道郑承镇,既是作为一名记者的工作职责所在,为了完成新闻采访任务,更多的则是为了呼吁和倡导社会良知和正义,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而新闻记者们的“爱心”接力,又给了郑承镇以更大的鼓舞和勇气,使得他收留救助流浪儿的行为为更多人所了解、所支持,唤起更多的好心人参与到郑承镇所从事的爱心事业中去。应该说,是新闻记者们的“爱心”接力,挽救了郑承镇这个曾一度被曲解的全国典型。 (作者康鹏系《齐鲁晚报》记者;王琰单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传播系) 新闻记者论文:新闻记者自身素养刍议 摘要:记者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其从业者须具备较高素养。记者处在历史洪流的风口浪尖,是一个战士、一个哨兵。新闻记者的职责与任务是多方面的,必须具有包括政治家素养在内的一些重要的基本素养,本文就政治素养、哲学素养、审美素养、语言素养、道德素养、技能素养和公关素养等方面略论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素养;职业道德;“多媒体” 一、政治素养 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较强的工作,新闻记者不是单纯的“写稿匠”,他应该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态度去认识事物,并从中攫取能够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珍宝”。因此,政治素养是新闻写作者最重要的素养之一。政治素养涵盖较多内容,但就新闻记者而言,至少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素养 新闻写作者的理论素养可分解为马列主义理论和政策知识,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政策知识的知晓度。记者应当熟悉历史,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非常清楚,这样才可以保证记者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不出现政治偏差,更好地当党和人民的喉舌。 (二)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通常可分为政治意识、政治品格、政治敏感等。政治意识就是一个人的政治观,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的灵魂,唯有从政治意识的高度去认识社会,把握社会,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政治品格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形象、政治勇气和品行。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就是明大理,明是非,激浊扬清,保持记者的良知。政治敏感就是个人的政治意识和对政治问题的敏锐性。而政治行为则是政治素养、政治意识、政治品格、政治敏感的归宿和落脚点,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多种素养在行为方面最集中的体现。 二、哲学素养 (一)坚持两点论 两点论是辨证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闻和舆论引导方面,更是如此。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矛盾的现象。比如:受众需求的广泛性与新闻局限性之间的矛盾;社会观念的多样性与报道者观念的局限性;受众思维方式与报道者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现象,不管是此一方,还是彼一方,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二)对立统一关系 1.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统一。尊重事实就是尊重真理,记者的立场不能改变客观事物本身,但是却会影响受众对事实的认识。新闻记者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经过记者的再加工后传给受众的,因此有一个主观、客观一致的问题。 2.时代性与历史性统一。新闻是记录历史的一门科学,它永远是以时代性和历史性的完善统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代性就是人们对社会特定历史阶段发生的重大问题所持有的不同价值取向,它标志着某个特定时代人类社会的认识水平。历史性,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以往新闻文化的继承性,通过新闻载体记下的今天,实际上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积累。 3.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统一。人的思维有两种:一种收敛式。这种思维方式常常限制人的创造力。还有一种是发散式的思维,就是触类旁通、由此及彼。新闻写作中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创意往往始于不严格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有时可能偏离真理,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发散思维上,借助发散思维的思想火花再继之以严格的收敛思维,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完成一个成功创造的全过程。 4.偶然性与必然性统一。新闻采访中的偶然现象,指在新闻采访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随机出现的现象,而必然的出现是以偶然为信号的,忽视偶然,有时掩盖了必然。对新闻采访来说,面对一些重大事件的预见、报道,应注意其因果逻辑问题,对现实如何把握,对未来如何预测,从偶然中找到必然。 三、审美素养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需要借助美的原理,从审美的角度去弘扬美。审美是人的意识的一种反映,在审美意识的支配下,人们可以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去获得一种极为崇高的美的形象并具有力量。 (一)新闻审美要主客观统一 一方面,美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另一方面,如果人们没有这种对美的感觉,没有对美的欣赏力,也就根本谈不上美。“具有审美属性的事物与人的美感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充分体现了人的感知认识和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功能作用。因此这样说,离开了感知事物美的人的美感,同离开人的美感的美一样,都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统一的最根本要义。” [1] (二)新闻审美的核心是“真” “真实性”是新闻文化美学观的义。“真”是第一位的,离开了真,也就无从谈美,“一切的美都是真的”。“真”作为新闻审美的基础,是新闻美的最主要品格,它集中体现在自然之真(实事)、灵魂之真(新闻作品的主题)、写作之真(感情的真实体现)。善作为一种评价,更多的是从伦理意义上理解的,新闻之善就是张扬人性之美。 (三)新闻审美的共性与个性 新闻审美与一般审美既一样又不一样,所谓同是它具有一般审美的共性,所谓不一样是强调了宣传、解释的新闻属性。首先,美是一种价值体验,新闻之美一定要激浊扬清,扬人民之美,扬社会主义之美。其次,美是一种信息感觉。任何不同载体传播的作品,都可以适合不同的受众,其条件之一就是在这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必须达到优化程度,以保证接受者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再者,美是一个劳动过程。新闻作品的写作、创作过程,就是善于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最美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准确、生动、形象、及时地展现给受众,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美和善。 四、语言素养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语言素养是新闻写作的基础之一 。采集到好的材料,有了好的主题,选取了好的角度,都只是完成了新闻写作的一部分,最终还是要通过语言把事物准确、完善地表现出来。 记者在新闻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文风,文风是语言素养的重要内容,文风不止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境界。郭沫若认为,文风不单是语言问题,同思想和方法有密切联系,为文首先要先做人。一个人文风的好坏,首先要看人,看他通过文章传达了什么,好的文风一定是准确、鲜明、生动。 五、道德素养 (一)敬业爱岗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自律奉献精神,要经受得住诱惑。范长江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一文中指出:“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一段时期以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开始滋生蔓延,新闻界出现了“有偿新闻”、“红包采访”、“封口费”等现象,这种行为不正之风严重腐蚀了新闻队伍。在当下这个社会,追逐物质利益已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洁身自好。“我们的传播不是纯粹的赚钱,那是商人的事,我们所从事的是引导人的灵魂的事业,陶冶人的情操的事业,而这些首先需要我们自身有着高尚追求,有着客观公正的处事心态,理智的头脑和高远的目光。”[2] (二)诚实守信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诚实守信,实事求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新闻学有个崇高的理想:传播真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和写作的生命,依据新闻事实写作新闻,这是追求新闻真实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为了“抢新闻”、“暴内幕”,迎合某些受众的猎奇心理和低级趣味,有的记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假新闻;有的记者不愿意深入生活,不愿意花力气去搜寻有意义的新闻线索,也不愿意去现场采访,不愿意对各种信息源、各方当事人和档案记录下一番寻访和细读的苦功夫,只凭一知半解和道听途说就匆忙动笔,这就必然造就假新闻或“半真不假”、 “有真有假”、“真假难辩”的新闻。 一个正直的记者,没有权利以任何形式弄虚作假。讲真话,让事实说话,是科学的态度,是宣传的艺术,也是记者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他必须对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负责,所有报道必须从事实出发,为以事实为依据,并经过严格认真的核实,否则,就不予报道。“按照新闻学原理和新闻记者的职业价值观,新闻只能通过艰苦的深入采访调研获得,并在真实、公正和平衡原则的指导下做出价值判断和新闻选择。” [3]“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做好邮递员,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3] 六、技能素养 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因此,对今天传统媒体的记者来说,在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方面应该尽早起步、不断实践、永不停歇。“未来的记者必将是‘多媒体’记者,要运用多种数字化工具,如数码录音机、数码相机、WAP手机等,结合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等完成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全过程,过去单一的文字记者将不复存在。” 七、公关素养 在平时的采访活动中,记者若是有意识地在社会上编织起广泛的公关网络,同众与采访对象建立起深厚的私人友谊,则采访活动一定会更得心应手,并且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因为,建立起友谊的采访对象会主动积极地帮助记者,一有新闻线索便会及时提供给记者;再则,他们接受记者采访会无拘无束、倾心交谈,记者可以从中获得若干真实的材料。
探索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安全人才的需要,分析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运用协同创新的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实现课程的协同创新、聚合资源,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调整培养目标,加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了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协同创新;安全工程;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学科是由管理、技术、设备、经济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促进的综合交叉边缘科学。[1]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特大事故时现,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2]但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等因素阻碍了其发展。就目前国内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已有资源,培养大批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安全人才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必须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学科资源优势,进行跨学科协作,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才能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全社会对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国家也相应加大了对安全工程的投入,使得安全工程专业逐渐得到了发展。[3]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限制,使得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知识结构单一 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高校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普遍带有行业特点:煤矿、金属、非金属类矿山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主要侧重于矿山安全,冶金类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主要侧重于冶金安全,化工类院校主要侧重于化工安全等。由于各院校自身专业定位及学生培养目标不同,造成开设课程的侧重点不同,缺乏共性核心课程,进而使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片面、单一,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这些不仅会导致安全工程学科中人才结构不合理,而且对安全工程学科的长远发展也极为不利。[4] 2.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目前各院校安全工程的课程设置难以统一,[3]大部分高校中所设置的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反映安全科学的学科本质。各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基本上按照工科专业的模式安排,包括机械、物理、化学、数学和力学等学科课程,而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则比较混乱,由于受行业的限制,专业课程的安排对行业过于侧重,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系统性不强。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如安全管理与安全系统工程、防火防爆与消防工程学等课程。在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中,各门专业课程基本上反映的是某一具体的安全生产知识,专业课程之间联系性不强,学生对整个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无基本规律可循,总觉得所学知识支离破碎。[5] 3.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性不强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导致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很快,快速发展的教育导致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毕业生的质量并没有提高。对各种资源的分析利用不足,导致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利用。各校只着眼于安全工程专业目前好就业的特点,盲目办学、攀比办学,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学生数量的增加,但教学的各种硬件、软件设施并没有增加,导致老师疲于应对教学。要培养出适应现展的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整合现有教师、教学资源,根据专业课程特色,对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做到统筹安排。[6] 4.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为实践能力不足。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环节设置方面,缺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实践教学独立性不强,多被作为课堂教学的附属物;在教学方法上,多为教师演示、学生模拟操作,学生积极性不高;在实验条件和师资力量方面,学科建设经费少,实验设备更新较慢,一个教师负责全专业学生实验教学的情况时常出现,实验设备与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学生方面,独立工作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创新意识等。[7]因此,开展实践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二、运用协同创新机制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 依托国内外优势的教学理念,借助先进的教学资源,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学习等多元化方式促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一是合作办学。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寻找合适的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二是学生互换。通过学生互换的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专业人士的视野。三是师资进修。组织教师到国内外办学优秀的机构考察深造,或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座谈和指导,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增强教师综合能力。四是教师引进。高度重视在学术领域具有引导性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断加强与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五是校企共建。调查分析企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共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教学改革,实现课程的协同创新 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一是更新课程知识,将学术前沿成果引入教学,使课程设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关联。二是注重能力培养,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三是开设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体育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管理、科学和健康身心等素养。 3.聚合资源,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 聚合资源,有机融合校内资源和校外创新力量,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加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形成。一是促进大学内部的学科交叉。组建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融合安全、机械、化工、采矿、环境等学科资源,实现多学科融合和协作。二是与企业建立双向型合作,建立定向型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征求企业的意见。学校为企业提高技术服务、推荐优秀毕业生,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师资和奖学金等支持。三是教学资源共享。共享教师、教学资源,推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机制。 4.调整培养目标,加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社会发展需要实践创新型安全工程人才,因此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是课程实验教学体系。[8]建立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将教师科研融入实验教学。建立校内实验教学系统,采用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务系统中选择后可随时到实验室进行课外实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校内实践创新体系。建立校内实践创新基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三是课外科研。通过导师选题、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形式鼓励本科生课外进行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及早接触学科前沿知识,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四是工程实践。学校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来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员的素质能力。 三、结论 建立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将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现课程的协同创新;要聚合资源,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探索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协同创新的激光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作者简介:黄海涛, 讲师,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 激光产业迅速崛起,急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应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做到协同创新必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激光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关键词:协同创新、激光工程、人才培养 激光技术被誉为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激光作为新型的加工制造工具,具有精准高效、节能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可以实现柔性化、低成本化、高效化制造。激光加工卓越的优势已经吸引了光通讯、半导体、汽车、电子、机械重工等产业的关注,并纷纷引进激光加工技术,在各种工序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光加工技术包括: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激光焊接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激光打孔技术、激光标记技术、激光热处理技术等。先进激光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先进制造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亦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的激光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激光应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可喜发展,激光产业化的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大量传统加工生产设备面临升级换代的迫切任务将加速中国激光加工市场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在未来五年内将对激光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1年6月,国家科技部决定在温州建设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1]。地方政府同样重视激光产业的发展,辽宁省提出 “倾全省之力,建辽宁鞍山激光产业园” [2],武汉“光谷”将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激光产业基地[3]。激光产业迅速崛起,急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众多企业求贤若渴,尤其对业内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企业更是纷纷争抢,或委以重任,或许以高薪。经过调研得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对激光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技术门槛高等有关系。激光工程领域人才应有较宽的学科覆盖面和专业知识储备、同时具备具备设计、动手操作、维护控制等多种能力。(2)设置激光相关专业的院校太少,全国各类院校之和不超过50所,每年毕业人数无法满足国内激光企业的需求。同时相关院校在现有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方面不尽合理,特别是在工程实践方面的锻炼和培养较为缺乏,导致学生在解决激光器件与装备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13年,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发展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于一身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4]。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理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11年4月教育部正式推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5]。推进协同创新,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旨在转变高校科技生产方式,打破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创新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机制,激发高校的创新潜能。 如何将协同创新的思维和模式运用于激光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和思考。 (一)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本,以协同创新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准的重要标志。同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高校必须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本的理念。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具体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致使我国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而这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 现阶段高校必须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对社会适应能力。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指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逐渐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那就是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其中知识探究是基础,能力建设是核心,而人格养成是根本。” [6] (二)基于协同创新思维和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实践教学平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是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基地,二是要通过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打造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沟通,实现行业内协调、协同。具体办法包通过同其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或者国外科研机构签订正式的实验室或者平台建设协议,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到学分和课程上。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将极大的改变高等教育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现状,同时为高校毕业生学以致用、了解社会、顺利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可以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学生、本科生工作站及专业实践基地,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校企专家深度交流合作、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对接互动平台为一体,采取两段式双导师制学生培养的新方法,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 美国在激光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7]。美国近期计划在印第安河州立学院(IRSC)建设一个激光器与光纤光学项目中心,以满足国内激光器及光纤光学(LFO)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的290万美元资金的支持下,IRSC将协同十个学术机构、超过253家企业为东南地区开发和提供培训服务。IRSC在培训LFO技术人员上拥有丰富的经验,自2005年以来已有126名合格学员从这里毕业。其光子学研究所(Photonics Institute)可提供面向生物医学、生命科学、遥感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培训。 (三)鼓励学科专业交叉,提倡导师组协同培养模式,制订突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激光技术的研究涉及光学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机械工程等,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性。“2011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相结合的导师组制度,实行联合培养,联合授予学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这些纲领性文件都为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校要着力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将打破原有的由于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技术进步缓慢,人才培养落后的不良状况。 应该充分发挥交叉学科导师组的作用,为学生的高层次发展提供条件。这就需要增强导师队伍的团队精神,定期地进行集体指导,发挥导师各自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知识积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学生培养模式应发挥交叉学科专业教师、学生的多学科专业分布的特点与优势,提倡跨学科协同培养模式,按一定的研究方向或依托一定的研究课题建立导师培养小组,学生合作组等方式,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强化工程实践,注重企业实践环节,吸收学生做科研助手,通过开放实验室、课余科研活动及国内外校际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注重解决现场工程问题能力、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从课程设置上来说,传统的课程体系不能适应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而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为了学历无奈地被动学习。钱学森先生1989年2月为纪念大学毕业55年而写给交大的一段话。他说:“理工科的数学课必须改革,数学课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求解,而是为了学生学会让电子计算机去求解,学会理解电子计算机给出的答案,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工科教学改革的部分内容。” [6] 实践证明,学生越早感受社会的创新需求,越快参与协同创新实践,看到创新成果获得和转化带来的巨大效益,其创新思维越容易被激活。 (四)促进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教育主体―教师则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由于科研成果较易量化,显性效果突出;相比而言,教学效果难以量化和衡量,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评价严重失衡,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科研上,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有所偏废。对教师的评价至少应当增加对教师培养的学生质量的考核,不应局限于学生在读期间有多少,更应当考察社会对该教师培养的、已毕业的学生的认可程度。 结束语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应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做到协同创新必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激光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探索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摘 要】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存在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不相适应的矛盾,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核心,将“学生高就业率”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将实训、实习、就业等相关环节进行结合,建构以协同创新理念引导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实现实践教学质量和电子信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协同创新;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0 引言 曾在清华大学校庆会议上谈到:“高等院校要对协同创新积极推动,适时引导相关体制与机制创新、相关政策项目发展,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之间广泛合作,促进相互间资源分享,共同完成重大项目的开发,在相关行业领域取得关键性成绩,为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型国家而努力。”[1-2]的讲话将协同创新理念提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深刻反映了国家在推进协同创新战略方面的决心和力度,与此同时,也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2013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由此可知,协同创新必将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质量的培养、高水平科研、为当地经济服务等方面的必然抉择。在此背景下,将协同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良好进行融合,对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1.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相关要素的集合,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多方面内容,是相对完整的教学综合体,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则对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校企合作等着重强调与突出,并且将其作为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去创建创新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从理论上大概囊括为几点:“一点,一线,三维度,四层次”。它的具体意思如下: “一点”,具体描述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也即要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现“高就业率”,“高就业率”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响应当今电子产业发展需求的突破点,培养符合电子产业发展方向的的专业人才且高就业率,对于缓解电子信息工程人才供需矛盾有着重要影响。 “一线”,主要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从协同创新理念出发,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相关环节及各各层次的教学活动与协同创新理念密切相关,且以此作为基础,逐步开展与推广实践教学活动。 “三维度”,主要是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所突出描述的三个核心内容,也即:实践教学内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实践教学的方式。从三大核心内容出发,去建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维度”来源于协同创新的理念,更加强调实践教学内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式的建构,对于形成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较强实践价值。 “四层次”主要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阶段,根据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年限、学习程度,将其划分为基础认识期、关键训练期、专业熟练期、职业成熟期等,各电子院校可从自身的教学计划及特点出发,对实践教学内容去调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科学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而且是不断丰富与完善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1.2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 1.2.1 对校内外的实践教学管理进行规范 建立比较完善的规章与管理制度。电子信息工程系部制订了若干与教学相关的管理制度,例如:《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意见》、《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等8个管理制度,这对系部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安排、过程的管理等都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系主任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是全面负责,而主管教学工作的系副主任则对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进行具体负责。 1.2.2 以项目引导来促进实践课程的内涵建设 根据照电子信息工程系系部对实践类教学的课时需达到教学总课时40%以上的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大约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42%以上。校内主要通过实训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性技术能力,让学生较好地获取职业综合能力的潜能;而校外实习则主要是加强并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最终形成职业的综合水平能力。将项目作为载体的实践课程则用来培养学生的培训体系。 1.2.3 重及强化对顶岗实习的管理 学校就业实习中心、教务处等部分分工进行合作,对顶岗实习等相关环节特别是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实习结束后的管理等环节。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学生实习及顶岗实习工作,而教学督导则参与到其中的质量监控。大力推进顶岗实习和就业的转化,促进就业和实习顶岗的结合。采用“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面评价”的方式。“三方面评价”具体指的是学生实习(或顶岗)成绩构成中指导老师占50%、企业指导占40%、学生自己评价占10%。 1.2.4 对学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基地加强建设与管理 学校内有专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另外学校和校外企业合作开发实训和实习基地,积极推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具体体现如下:一是,根据电子职业发展特点和市场发展规律,从多元化建设的思想出发,从不同的渠道、途径去筹集资金;二是,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地,积极进行相关管理,企业提供实习实训设备、相关技术及师资支撑;三是,将学校校园园区、电子协会等组织的协作作用,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基地群。 2 结语 以协同创新理念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的核心,再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及该行业发展要求,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发展相关实践理论基础,突破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的单一模式,积极探索多层次教学、全面发展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实现创新性、高素质型、高位就业的电子类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解决电子行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有着深刻的发展意义。
医学硕士论文: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势在必行。因此,高等院校在制定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更是要培养研究生求实创新、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2]。 1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多遵循灌输式教学,这种单向学习模式存在明显的“三少一多”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而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启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实践性强的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立足于口腔医学并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将科研能力训练与临床能力培养贯穿于全过程,将有助于培养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促进整体口腔医疗水平的提升,为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 2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2.1口腔医学硕士生培养模式单一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方式是精英教育。目前口腔医学本科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相对来说散乱,缺乏系统性。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目前分为两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4]。以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作为案例分析,口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理论学习后即进入临床各科室轮转,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基本上是“见缝插针”;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理论学习之后的主要任务是进入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缺乏参加临床实践的机会。这两种培养模式最终将导致“复合型”医生的培养目标落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天忙于临床工作,即使提炼出临床问题,也难以付之科学研究;反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则难以获取与基于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同时在毕业后临床实践能力较弱,较难胜任临床需求。 2.2研究生自身创新观念薄弱 作为培养主体,长期以来,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已经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掌握现有的知识。其结果是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的能力很强,知识应用能力很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当前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理解知识的学习现状必将损害探索知识的能力。迫于一些现实的需要,研究生学习目的是为了文凭或毕业,而不是为了真正的从事临床工作或相关科学研究。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为了拿学分,顺利毕业而已,在临床工作中追求跟随式完成导师交待的任务,在科学研究中照搬前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不懂更不敢提出自己创新性的观点,展开原创性的科学研究。 2.3导师队伍质量亟待加强 随着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数量逐年扩大,尽管各个学科在建设过程中,都有涉及到导师队伍建设,但由于资金缺乏以及渠道单一,其建设成果就显得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老师少,学生多[5]。导师由于分身无术,无暇对学生亲自一一进行有效地指导。其二是老师自身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导师因自身原因不关注学科学术前沿的追踪,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固化,不能与国际或国内前沿接轨,从而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故步自封,严重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导师与学生之间往往缺乏相应的互动和讨论,导师没有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培养的过程中去,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热情。 2.4缺乏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是研究生进行各类创新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环节中的重要环节[6]。按照培养的内容可以分为3种:教学实验平台、科研实验平台以及开放式交流合作平台。每个平台的正常运行均需要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然后在研究生教育尚不成熟的发展阶段,除在“985”及“211”等少数院校外,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培养条件相对落后。口腔医学院现有“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但由于高层次课题项目和研究经费的匮乏、师生科研积极性不高、指导力量薄弱等,平台硬件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交流合作平台中,由于学术氛围不浓厚,和大师面对面的机会少,各兄弟院校尚未搭建学术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得研究生缺乏学习交流的渠道,局限了学生视野,进一步削弱了创新性思维的实践。 3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3.1改变培养模式,采取跨学科学习 采取“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临床+科研的交叉培养模式。根据口腔医学学科特点,此培养模式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理论学习+临床科研早接触(第一学年)。研究生在进行每周五天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利用周末时间进入临床以及科研早接触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接触临床问题,科学学位将进入公共平台实验室查阅文献,提炼科学问题,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2阶段:临床实践或科研开展(第二学年)。该阶段采用“4+3”的培养模式。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周4d开展临床实践,其余3d提炼临床中的科学问题,进而查阅文献,与导师进行讨论沟通,制定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选题。学术学位研究生每周4d集中精力与实验室开展科研,其余3d主要用于临床技能的训练及临床科研问题的思考。第3阶段:社会实习+科研产出(第三学年)。该阶段的前半部分主要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产出,针对第二部分的临床/科研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科研论文撰写、投稿、发表的培养过程。此后,学生将进一步完全进入社会实习阶段,根据需求,逐步完善临床/科研技能,直至逐渐适应日后工作。加强跨学科学习与研究。口腔医学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强的融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涉及材料学、生物学、力学、计算机智能模拟等多学科知识。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有助于形成从多学科领域发现、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对研究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7]。 3.2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提出科学问题并借助实验实践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重中之重是对科学问题的凝练[7]。大多数研究生还处于被动学习的惯性思维模式状态,缺少自主创新、主动思考的意识,压制了创新思维。为了更好地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和临床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变聚敛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宽对知识掌握的广度。科研过程中导师团队或科研小组要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和学术讲座,激励多阅读文献,多交流学习,勇于批判,不怕失败。同时加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交流讲学的力度,开阔眼界,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循序渐进地激发科研潜能和培养创新思维[。 3.3组织一主几辅的异质型导师组 导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若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自身就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利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下挖掘出创新潜能。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导师队伍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根据信息与决策理论来说,导师队伍的组成越是多元化,导师队伍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就越丰富,对外部环境就更加敏感,对复杂问题的解决也就更有思路[9]。根据知识网络理论来说,导师异质性团队之外存在着若干个和相应导师相对应的知识网络。导师队伍可以依从这些知识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拓宽了导师队伍知识面。根据社会嵌入理论来说,由异质性导师队伍成员和其背后的跨组织网络构成了许多“结构洞”,从而为导师队伍提供信息优势。因此,组织一主几辅的异质型导师组,提倡异质团队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全面培养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重视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加大研究生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的力度,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10]。 3.4改善培养环境,建立口腔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 升级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购买科研文献数据库,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信息平台。在临床资源上,需要充分口腔专科区域信息卫生系统平台,实现“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为核心”的医院医疗资源共享;实现各级口腔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信息串联;实现区域化口腔专科诊疗信息资源实时共享,为口腔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研究提供数字资源。同时需要加大力度购买科研文献数据库,让导师及研究生能实时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术氛围。大力建设科研平台与教学实验平台。在科研及教学实验室引进高端的实验仪器、设备,聘请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对研究生进行公开授课、示范及实际指导。继续加强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完善口腔医学形态与机能实验室及口腔医学综合技能实验室等平台管理。建立专门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网站教学资源丰富,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继续完善科研平台建设,根据项目要求,增加仪器设备及技术人员。同时在科研平台设立“研究生创新奖学金”专项,鼓励研究生作出原创性的科学研究。 4结语 知识创新时代的到来为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及时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的全面、深刻的变革,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完善教学手段,为培养口腔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构建一个完备的体系。 作者:陈珍 宋锦璘 罗文萍 张燕 张红梅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目的:以临床医学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培养模式的差异,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构建出临床医学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符合度更高的岗位胜任力的新型课程体系。方法: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分类培养可行性深入探讨,采取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改革、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以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等措施,并通过广泛调研进行改革成果满意度的检验。结果: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导师对学生核心能力评价优良率达90%以上;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了满足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注重临床能力培养的需求。结论: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凸显了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目标需求,构建了满足社会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医学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和发展医学科技双重任务,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除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基础理论等综合能力外,核心能力提高可更好地胜任未来岗位需求。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对研究生成长成才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1]。教育部要求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重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课程质量作为评价学科发展质量和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2]。因此,实施符合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及需求的各具特色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本文就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核心能力作一探讨,现作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国家、省部级和校级针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相关文件;界定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和核心能力的相关概念;我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1.2方法 1.2.1课程体系优化通过分类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改革、完善分类考核机制等措施实施,探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分类培养的可行性。1.2.2文件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针对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国家政策和相关文件;把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分类培养要求;全面了解国内外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研究现状以及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从而总结目前我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2.3问卷调查法针对不同对象、核心能力培养的差异性,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类型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针对自身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满意度,如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科研条件、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和师资队伍;以及导师和培养单位对不同类型研究生核心能力的评价,如学术学位型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素质评价和专业学位型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以及医学专业素养的评价。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等[3]。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发放95份问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放96份,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发放59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发放71份。 2结果 2.1临床医学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差异 过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突出问题是侧重于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而对其临床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不能胜任相应的临床医疗工作。针对这种状况,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术学位型”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专业学位型”侧重从事实际工作,以培养具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相应的“学术学位型”培养的核心能力注重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专业学位型”培养的核心能力注重在临床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临床专业技能体现在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2.2课程体系的优化 2.2.1培养方案的完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位设置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分类修订培养方案。分别修订了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取消以前按专业分别制定的培养方案,而制定了统一执行的培养方案,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各专业课程按选修课程安排;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学术学位培养方式以理论学习和教学科研为主;专业学位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培养过程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切实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2.2.2课程改革的加强硕士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学术学位总学分要求为26学分,专业学位要求为20分;在教学方案上,原专业课程集中理论学习第一学期,经修订后,专业学位型课程教学采取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相结合;在教学安排上,原专业学位型按各专业方向自行安排临床轮转,修订后,统一安排临床轮转,不少于33个月,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并每月安排不少于两个半天的集中学习;课程设置中,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案例库建设,建立了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强化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创新,学术学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突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国际性,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更突出临床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临床医疗新技术,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并积极推动慕课(MOOCs)、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在医学创新平台课程中的应用,目前已建立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选课、成绩查阅、教学管理等。2.2.3课程考核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在考核方式上,以知识考核、过程考核和创新水平考核等方式为主,一般采用“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方式;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采用临床能力考核和答辩,如出科考核、阶段考核和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答辩;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体现在学术性和创新性;而专业学位论文体现在其临床应用价值,论文选题需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文献综述或病历分析报告;建立了相关课程管理制度,如《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研究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和《研究生培养专家督导工作规定》等制度,对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质量督导、评价考核等作出严格规定,为实施分类培养研究生课程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标准,建立了“开-选-授-评”四环节全流程管理机制,规范、严格的课程分类审查机制。2.2.4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支持教师学术交流、访学、社会服务和优秀导师的经验交流,加强了现有导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聘请和合作等方式组建了合作化导师团队和培养平台,目前我校已与六家国家首批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所在医院签订了长期稳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通过深化教师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提升了导师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2.2.5课程满意度调查从培养方案定位准确性、课程体系专业性、科研条件先进性、教学资源多样性、教学效果有效性和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进行硕士研究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研,整体来说,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均达90%以上(见表1、2)。2.2.6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从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素质评价以及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单位和硕士生导师调研。整体来说,导师对学生满意度较高,优良比例达90%以上。但学术学位中,优秀比例不高,尤其表现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专业学位中,优秀率较高(见表3、4)。 3讨论 立足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战略目标,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4]。但随着医学学位类型的调整和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核心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生成为关键,而其中课程教学是关键环节。医学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既需要问题意识、科研能力,更需要实践操作、临床能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很大区别。纵观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课程设置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研究生能力的发展[5]:(1)课程目标缺乏差异性,医学学术学位探索创新能力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差异不明确;(2)课程内容纵向比较缺乏层级性和新颖性,科学学位前沿性内容不够,专业学位情景性内容不足;(3)教学过程管理不规范,缺乏教学过程监督;(4)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学术学位教学缺乏互动性、自主性和探究性,专业学位教学缺乏体验性、操作性和反思性;(5)课程体系缺乏开放性和国际性,学术学位资源共享机制不足,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专业学位的联合培养、临床考核和规范培训机制不全,缺乏行业标准、岗位胜任和职业发展能力等。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提高核心能力、具备良好的岗位胜任能力的课程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我校作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改革试点单位,在长期的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突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培养特点,切实提高了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满足社会卫生健康事业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针对目前分类培养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问题和难点,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改革创新,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教改成效。首先,依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医学行业标准,使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目标性更强,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6]。在课程设置中,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学位注重研究生对学科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培养,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强调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其次,不断引导和鼓励医学行业深度参与医学人才培养,发挥其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医教协同、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并通过培养和引进,组建了高层次、国际化、跨学科专业的教学团队,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水平。为更好地了解课程体系改革对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我们展开了课程满意度和核心能力评价调研。经分析发现,学生目前对课程整体满意度均较高,尤其体现在培养方案定位准确性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而相对问题集中在希望更多地开展学术活动;导师对学生核心能力的整体评价优良率达90%,但学术学位型导师评价的优秀率不高,集中表现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总之,近年来,立足于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坚持《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的贯彻,通过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凸显了高层次医学人才分类培养的目标需求、课程教学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综合性和基础性作用以及不同培养模式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特色,构建了“深化改革、坚持服务需求”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新型课程体系。针对调研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钱志刚 李正红 周继红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培训模式阐述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有了创新意识、创新思想才能形成创新行为,从而产生创新效应,并取得创新结果,实现自主创新[3]。超声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每年让研究生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超声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创新特点;鼓励研究生多与专家进行交流,使研究生直接感受其创新过程,领悟其成功经验和创新精神。积极创新的人应该勇于突破,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学会用与他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模式,以事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的突破。研究生培养区别于本科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科研能力的培养上。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能力、科研的创新能力、科研的动手能力、科研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以及英语论文读写能力[4]。科研基本功的训练是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或解决临床问题为前提,密切结合临床工作,要求研究生在繁杂的临床工作中,保持敏锐的科研洞察力,随时随地发现问题,从细微处入手,找出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思考其是否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并作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此外,还应培养研究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查阅文献获取科研信息的能力是超声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能力。医学科技情报资料反映了国内外医学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是科学工作者了解同行工作、追踪国际最新动向的窗口,也是确定或调整课题方向的重要依据[5]。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鼓励研究生养成每天查阅文献的习惯,专门请医学检索教研室教师向学生传授查阅文献的方法和技巧,使研究生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认真查阅文献,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的进展动态,摸清前辈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萌发新见解。我们还应要求每位研究生多写综述、科研标书等,使其在获取科技信息方面得到更多的经验积累;还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能力,英语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研究生获取国外文献资料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每两周组织一次外文文献抄读学习,由研究生担任主讲,就近期查阅的文献进行重点汇报,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通过让研究生学习查阅文献,使其及时更改研究内容,提高科研水平。 建立立体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超声医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超声图像的成像和观察都在一个动态的状态下进行,例如从不同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观察同一器官,这是超声相对于其他影像检查手段的优势,同时也是研究生学习的难点[6]。在临床工作中,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研究生将显示屏上的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进行概念转换,从而建立研究生的立体思维,改变其单纯的平面思维概念。帮助研究生建立立体思维,首先要让研究生凭借积累的解剖学、病理学及成像技术知识等去辨认二维图像,同时进行逆向思维,使研究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虚拟的三维人体组织结构,然后让研究生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判断,最后达到诊断的目的。整个影像成像诊断过程就是一个“立体—平面—立体”的变换过程。 兼顾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提高研究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完善的人格,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医德教育,将医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的临床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对医学研究生进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训练,使其明白一些基本的问题,如面对患者时何种穿着是得体的;如何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如何平等对待富裕和贫穷的患者;如何形成严谨诚实的科学态度。超声医学研究生是我国超声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多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对超声研究生的培养应从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能力、超声思维模式和人文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联合培养。作为医学教育者,应顺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创新改进,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超声医学人才。 作者:程文 韩雪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学硕士论文:中国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课程规划现状研究 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发了《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明确将医学学位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并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两级。课程学习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桥梁,是研究生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其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 一、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硕士学位的考试课程和要求:(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一般为三至四门;(三)一门外国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规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及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5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根据以上相关文件规定纷纷尝试着建立各自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通过对我国几所医学院校典型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多数仍在沿用临床医学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并与之产生相应的问题: 1、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未充分发挥。目前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般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大部分组成。在规定修习的学分中,大部分课程为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小。 2、课程内容标准化。各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有同一趋势,尤其是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几乎每个医学院校都把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以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外国语交流能力。政治理论课均开设两门,即自然辩证法概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为主,因此,学位授予单位的教学计划中有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基本效仿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的课程设置体系,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对临床医师所必需的临床技能和职业态度相关内容的培训。这样致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虽然占用了研究生接近1/5的培养时间,却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4、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与本科生学习内容重复过多。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模块体系与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雷同,大部分公共必修课程在本科生阶段已经学习,而且多数是传统的学校开设课程。专业课由各教研室自行组织实施,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开设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选修课,涉及临床医学前沿进展的课程内容少之又少。 二、国际社会对医学教育及未来医生的要求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于2002年公布了“医学教育全球基本要求”(GMER),规定医学毕业生进行医学实践必须具备的7种能力,即职业价值与态度、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1999年美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规定住院医师应具备以下6项基本能力:1、病人治疗;2、医学知识;3、职业精神;4、以系统为基础的实践能力;5、基于实践中的学习和提高;6、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2007年2月,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董事会规定,任何一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必须将以上6种基本能力融合到其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当中,为住院医师提供与所有临床专业和亚专业执业有关的专题教育。2003年英国医学总理事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未来的医生”的报,报告中指出医生必须培养自己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医学生必须培养自己未来将承担的对病人的、同事的以及社会的责任所需的合适的素质。这些无疑显示出,新时期对未来医生的发展要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对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状况以及国际社会对未来医生素质要求的分析思考,我们不难看出国际及各国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已经意识到了新时期一名合格的医生所需的素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群体保健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进行反思。我国现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要,迫切需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套新的面向素质提高的符合新的能力结构要求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设计。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并进行分析调查。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20名进行临床医学临床专业技能重视及掌握程度调查。结果520名硕士研究生问卷,成功回收500份,500份问卷中对临床专业技能非常重视的270名,占54%;较重视的130名,占26%;一般的88名,占17.6%;不太重视的12名,占2.4%;临床专业技能掌握程度,500名硕士研究生中熟练掌握的380名,占76%;较为熟练的80名占16%,一般熟练的17名,占3.4%,不熟练的13名,占2.6%。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进行临床技能实践操作的机会受医院、患者、教师及学生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强化及转变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授课模式,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实践操作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强化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关键词】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前,随着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数量一致在不断增长,受各种软件及硬件设施换环境的影响,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都有很大的制约,现阶段,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是各大高等医学院校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当前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笔者通过对某高等医学院校2014及2015年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问卷进行相关调查,目的是为探讨当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展开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20名进行临床医学临床专业技能重视程度及掌握程度调查。进行问卷调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2014级280人,占总人数的56%,2015级220人占总人数的42.3%,大内科专业270人占51.9%,大外科专业230人占44.2%,男性286人,女性234人。520名硕士研究生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从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实践方面着手,重点是看对临床技能实践重视程度、影响临床技能实践的因素和怎样提升临床技能实践水平这几方面入手,设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问卷调查表,对问卷调查对象使用匿名自行填写方式。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SPSS18.0进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检验(%)和t检测(χ珋±s),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20名名硕士研究生问卷,成功回收500份,500份问卷中对临床专业技能非常重视的270名,占54%;较重视的130名,占26%;一般的88名,占17.6%;不太重视的12名,占2.4%;临床专业技能掌握程度,500名硕士研究生中熟练掌握的380名,占76%;较为熟练的80名占16%,一般熟练的17名,占3.4%,不熟练的13名,占2.6%。 3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的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都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学中要将理论和实践并重,要着重加重对学生临床实践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基于此点,分析高等院校对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情况和教学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对高等医学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及意[1]。高等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学应当着眼培养临床医学中高水平综合性人才方面考虑出发。临床医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高等医学院校针对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疗工作的服务水平[2]。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进行临床技能实践操作的机会受医院、患者、教师及学生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强化及转变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授课模式,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实践操作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强化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作者:刘巍 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 医学硕士论文:浅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摘要]分析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并”的必然性,并从基础理论与临床训练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规范的考试制度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实施“双轨合并”的情况。阐述了我校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同时论述了北京、上海“双轨合并”培养模式成功的典范。并就加强人文素质、医德素养、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课程体系,严格执行考核体系合理设置分流制,根据研究生毕业时的具体情况建立不同的学位授予标准提出建议。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双轨合并;培养模式 居于我国高等教育最高位之一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目前正面临教育改革的考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5年5月下发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文件,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育而言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临床医学是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从2015年起我校开始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文件-《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立了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制定了临床医学特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案。进而促使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制度的相接。最后期望实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同时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双轨合并”培养模式。 1“双轨合并”培养模式必然性的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共同目的均是临床实践工作能力的提高。此外,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具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的临床工作能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培育方式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为实行“双轨合并”培养模式赢得了可能。近年来,在卫生行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部分高校开展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并”的试行培养模式。如今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仍普遍存在,这与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相违背。以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科研能力为辅,同时注重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医德修养的“双轨合并”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趋势的产物,有利于防止重科研、轻临床现象的产生,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医疗人才。因此,从培养培育方式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看,实行“双轨合并”培养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2“双轨合并”培养模式的现状 2.1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能力训练课程两部。其中基础理论课以学分制并形成了“模块化”,包括公共必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外语、选修课4大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为确保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训练的时间,均安排在第一学年晚上及周末进行课程学习。临床能力训练,即是入科室参与临床轮转。依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文件要求制订临床轮转准则。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的内容,包含管理患者、采集病史、汇报病情、体格检查、开具医疗文件,参加值班、门诊和急诊抢救等;同时承担见习、实习医生或低年资住院医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完成至少1名本科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学术讲座、技能培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业务学习。最后达到掌握临床技能的要求,掌握相应专科常见疾病多发病治疗常规以及门、急诊常见疾病诊断和处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即临床能力训练)的时间不少于33个月,并通过考核获得《临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2.2考核体系 2.2.1基础理论课程考核 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必须通过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成绩后方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选修课课程考核则由二级学院独立自行组织,并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决定具体考核方式,成绩分为及格与不及格两个等级。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于一年内可补考一次。 2.2.2临床能力考核 临床专业能力考核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和结业综合考核进行,主要考查研究生的临床分析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类型有出科考核-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考核,同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还需提交一份关于本身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及其他各方面情况的小结及详细记录;年度考核-由临床培训基地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重点考核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该年度临床业务能力、工作成绩、完成培训内容的时间和数量;结业综合考核-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结束后,参加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结业综合考核。临床能力考核内容有病史采集、操作水平、诊疗水平、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既有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品德与素质的考核内容,也有对其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 2.3学位授予体系 研究生必须完成以下几点,才可以提出学位授予申请:完成学校培训课程所提供的课程和学分要求,并通过相关考核,并取得合格;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及格,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完成一篇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的学位论文或病例分析报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授予申请条件者方可申请毕业答辩。达到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的文章发表及外语水平条件,且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3“双轨合并”培养模式的典范 首批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试点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自1998年开始就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在职申请学位人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和在职申请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工作有机结合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为社会输送了合格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较早的地区之一上海,目前已初步形成“双轨合并”的培养模式。除此之外获得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其他高校(如首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有的初步建立了“双轨合并”培养模式,有的仍在“双轨合并”培养模式的道路上探索。基于教育部、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借鉴以上成功的范例,近年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纷纷探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方案,期望实现“双轨合并”的培养模式。如沈阳医学院以及一些军医院校和地方医学院校。 4思考与建议 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内容大致有课程学习、临床轮转、临床能力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由高校各临床院系负责临床能力的训练、考核以及质量监督等,隶属于教育系统管辖。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外语和临床实践等,由卫计委下属的培训基地负责各项工作,隶属于卫生系统。因此,“双轨合并”培养模式需要教育部和卫计委相互协调,协同配合完成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首先,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除了注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能力之外,学校应同时开设人文素养、医事法律、医患沟通以及应用心理学等论坛,全面提高临床医师的综合素质。其次,若考核不严格,那么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考核(如基础课程考试、出科考试、毕业考试)都应该严格执行,避免人情分,杜绝走过场现象的发生。考核应及时公布考试成绩,不合格者进行补考,补考未通过者实行分流机制或重新进行学习。再次,应该根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时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具有执医资格),建立不同的学位授予标准。最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要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能力,也要有高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科研能力,但又区别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临床和科研二者并不矛盾,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医学进步的目的。 5结语 “双轨合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兼顾的培养模式,是以培养临床-科研-教育兼备的复合型高素质医疗队伍为最终目标的培养模式。“双轨合并”培养模式保证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医学教育改革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处于探索阶段的“双轨合并”培养模式,仍面临着各种挑战。期望通过完善各种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将“双轨合并”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立元;陈旭;罗娆珊;徐霞飞 单位:桂林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摘要】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硕士研究生较本科生培养更加注重独立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专业人才形成的关键阶段。为了适应医学飞速发展的形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加速医学研究生成长,首都医科大学探索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实施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养并轨制度。新的培养模式将使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基于这种新培养模式的转变,作者提出了包括招生遴选、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多样化、研究生学习方式转变等7方面的教与学的建议,期望对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医学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硕士研究生较本科生培养更加注重独立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专业人才形成的关键阶段。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终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其从事的职业神圣,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毋庸置疑的是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时至今日我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仍然存在局限性。在医疗实践中,医疗模式也随着临床及科研的不断进步而发生转变,我们经历了从过去的经验医学模式到现在的循证医学模式,未来的医疗模式将转向精准医学模式。诊疗模式的更新以及人力对疾病认识的进步迫使医学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医学生们尤其是研究生们,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及日新月异的诊疗技术,其成长之路注定充满艰辛。很显然,医学人才的成长是在无时不刻地更新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逐步成熟的。医疗人才之路真可谓“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内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着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培养形式包括3年制(本科生毕业后考研)、7年制(本硕连读)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要具有初步的临床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毕业后获得毕业证及学位证。为了适应医学飞速发展的形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加速医学研究生成长过程,尽早担负起临床一线工作,正在试行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即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养并轨模式[2],通俗讲就是在3年研究生培养阶段,研究生要按住院医师培养大纲及研究生培养大纲要求,除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外,尚需完成相关的临床科室轮转,并开展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答辩,最后获得研究生毕业证、研究生学位证、医师资格证书、3年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即所谓“四证”),这种培养模式的初衷是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素质、临床与科研并举的复合型人才,有效缓解目前医疗资源紧缺与巨大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 可想而知,较之过去的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将使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将承载更大的压力与挑战[3]。对于教学管理部门,也需要出台全新的培养方案,譬如研究生课程设计、临床轮转表的制定、毕业论文的要求、考核及奖惩制度的建立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有效监督及科学评价。对于研究生而言,学习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张,既要顾及理论知识学习,又要重视临床实践及毕业论文工作,应充分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处理临床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应对各种考试等等。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与研究生一起讨论科研的时间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将必须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从事科研工作时间,对研究生临床工作的指导必须见缝插针。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探索比较适宜的教与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对圆满完成培养工作是颇有裨益的。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期望为这种新模式的顺利实施献言献策。 第一,加强入口管理,提高招收门槛。为了减轻研究生在陪期间的临床工作压力,应该对有报考研究生意向的本科生,在毕业前一年实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的预适应训练,适当增加临床实习强度,实现本科生培养向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过渡。研究生入学考试也适当增加“三基”培训内容考核,这样将具有一定临床实践基础的本科生入选,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压力,在面试阶段应重点考核临床专业能力,并增加心理抗压能力的测评,以测试考生适应高强度学习的能力。 第二,教学管理部门要精简基础理论授课内容,将部分理论授课内容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之中。根据专业需要,精选必修课项目,尽量压缩理论课学习时间,部分课程可通过网络学习,完成考核。应关注学习的实用性,充分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应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能力培养,避免只会看书、不会看病的弊端。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1,4],为研究生提供全天候、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手机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通讯功能,扩展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未来的“互联网+”将在研究生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应充分利用手机的互联网功能,大力开发用于研究生学习的APP软件,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自由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延长学习时间。同时应制作各种视频课件,便于研究生在线学习,增加学习的直观性。 第四,研究生应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新的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在基础理论、临床、科研之间统筹安排、均衡发展,这就要求研究生一定要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分清主次,保证按计划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深刻领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刻内涵。 第五,临床学院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小讲座。内容涉及临床及科研的各个方面,不拘形式,简明扼要,易懂易学。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各种临床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六,研究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建立恰当的培养及考核方案,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指导团队,实施教研室负责制。增加考核的频次及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扬长避短,促使研究生的培养向个体化“精准”模式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第七,研究生导师应实时监测研究生培养动态,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毕业课题。由于研究生在临床轮转阶段任务重,导师与研究生交流时间减少,导师很难及时掌握研究生学习动态。为了加强与研究生沟通,导师应尽量多找研究生谈话,了解研究生学习动态及存在问题,并给予适当心理疏导,还可以与研究生通过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交流。为了提高研究生在本专业的临床工作能力,应让研究生尽量抽时间参加导师所在科室的教学查房,并与导师一起出专家门诊,这样有助于快速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导师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研究生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及学术讲座,以便开阔研究生科研视野。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时,应尽量选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课题,并充分考虑研究生完成论文所需的时间及工作量,确保论文的进度及质量,使研究生能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综上所述,研究生培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师队伍、研究生等诸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既要兼顾临床能力的培养,又使科研素养的训练不被偏废,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 作者:张星虎 王拥军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全国所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已于2012年9月开始由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招生,相应带来的是,原来硕士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势必受到影响。建立新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调整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与教育专家联系的有效途径,在师资培养和医学检验技术研究生教育中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提供适当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提升研究生整体素质。 1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教育部于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原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代码1003)中的医学技术类(1010)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级学科,为医学门类中11个大类之一。医学技术类(1010)下设: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和听力语言康复治疗技术等8个专业。目前国内大约有112所学校设置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4年全国共招生近10000余名),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致有:医院临床实验室(包括医学检验科和科研实验室)、科研院所、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体外诊断企业和商业化独立实验室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去向,即选择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由于各地、各校具体情况不一,这部分学生占各校每年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各不相同。 目前全国举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中,有68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28所。根据新的专业目录,全国所有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相应调整,例如,突出了“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特性而相对缩减了“临床医学”知识的传授,以符合国家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随着上述调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今后医学检验技术(代码101001)专业毕业生欲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没有相应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硕士学科专业可以报考。为此,在经过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校际协作理事会”的讨论,向教育部申请增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授予理学学位),以满足包括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内的所有下属“医学技术”门类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全国所有院校已于2013年9月开始招生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按常规应于2016年毕业,将于2017年1月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招生目录公布。因此一方面原有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另一方面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的培养,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也是广大医学技术类学生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之时,这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环境和社会的稳定。 2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1)建立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及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新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完善医学检验专业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一方面使原来在改革之前就读临床诊断学的研究生能够继续良好的学习和深造,毕业后能够被用人单位接纳,如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新的改革实施之后,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能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改善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模式,推进了医学检验技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转变的新形势和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和需要,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社会。 (2)改革课程教学,将“转化教学”的新理念,融入整个教学中,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模式。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医学检验专业的特性,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深化学生对检验专业的认识和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探索探究和改革创新、发明创造的能力,扩宽检验专业覆盖的范围,更有助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多样性和进一步的深化,使其能更好地辅助临床医生做出诊断。 (3)在研究生中开展“服务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创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树立服务意识,注重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深化检验知识的学习,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能够联系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的心智和价值观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4)开展教育交流及教育评价。加强教育交流,能够增进各学校间的了解和友谊,进而促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及不同教学改革经验和信息交流,推动各个学校建立直接联系及联合举办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应进行教育评价,首先通过评价,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成效,促进医学检验教育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其次对教育成本、投资和效果进行评价,确定教育投资的合理回报和收益率;而且教育评价是学校间竞争的需要,使学校能够创新教育结构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3研究的方法 (1)首先到各个院校开展调研组织专家充分讨论建立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及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新的培养方案。(2)精心设置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临床检验诊断学及医学检验技术方向,将本学科最新进展知识、技术融入教学中。(3)改革教学方法,将“转化教学”、“服务性学习”新理念充分体现在专业教学中。(4)组织教育专家参与医学检验技术教育的决策,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教育计划的制订,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5)实施教育评价:覆盖教学各个环节,其重点是对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状况的评定。(6)开展教学交流:提供适当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随着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推进,实时转变医学检验专业的硕士生的招生制度及教育模式,为医学技术类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力求培养医学检验高层次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对检验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导师与研究生积极参与,及时反馈改革成效,适时调整教育策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科学研究为重点,人才培养为根本,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重点突出本专业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专业知识的应用,增强了学生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整体素质,探索出了培养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国家研究生改革培养模式相呼应。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发挥了学科优质资源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西霞 王晓春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医学硕士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1评价和考核 专业型医学硕士的培养需要一套恰当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我国多采用多级制,主要包括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3]。轮转科室通过成立考核小组,负责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科室的轮转;轮转至一半时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技能、总结汇报等,合格后进入下阶段的轮转;所有科室轮转完成后进行毕业考核,形式与中期考核相同,内容包括所有轮转科室涵盖内容。但各单位制定的考核体系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国家也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使得多级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目前有人建议,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的临床训练制定量化指标,如管床数、患者数、病种、手术或操作的数量等,并随时进行考核。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质量约束体制,可以予以尝试。专业型医学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和考核是培养的重要核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2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三种类型,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器官系统定位的课程体系,其各有优缺点[4]。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采用学科课程体系,专业型医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来进行设置的,普遍缺乏临床思维、技能以及职业化素质的培养。专业型医学硕士应该首先学习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临床思维和技能,其次是医学前沿和方法类课程,再是实验技术和交叉学科课程,最后是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最终建立起以素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本科化特征明显,缺少启发式、讨论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模式。尽管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思维不够活跃,不善于发现问题。网络教学、模拟教学和标准化病人教学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在国内,华西医院是最早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和考核的院校之一,它让研究生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这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学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各个学科整合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结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3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是专业型医学硕士应具备的核心专业素质,它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表现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操作能力,能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和疑难病。大多数院校通过病例的规范书写、体格检查、临床操作、医患沟通以及临床紧急事件处理的培训来提高临床技能[5]。但是专业型医学硕士在临床轮转期间很难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其进行轮转指导,这影响了他们临床技能的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重道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保证他们有完备的科室轮转体系对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其次培养单位应转变观念,完善培养制度,科学制定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规划;最后专业学位导师也应该清晰认识自己的的教学责任和义务,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最终从多方面、多层次使专业型医学硕士临床技能的提升达到最优化。 4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和临床是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专业型医学硕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还应具有科研创新精神。但是很多医学院校往往忽略了专业型医学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安排、课题研究、临床轮转及毕业要求中,都对他们创新性培养的比重进行一再的压缩。而且许多学生由于临床工作繁重,缺乏足够的时间从事科研,有的导师也因为工作繁忙,疏于管理和指导,使得他们的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各院校需要改善培养模式,建立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导师队伍创新精神的教育。但专业型医学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别于科研型硕士,其研究课题应该与临床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应当能够应用于临床,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现有知识思考,提出新的想法,并且要对学生的科研思维进行引导,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注意事项,在实验工作开展时结合实际对相关科研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5医德 医以德为本,无德不为医,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至关重要。专业型医学硕士作为一种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类型,将医德教育纳入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内教学管理部门、导师和学生都普遍将教育学习重心放在提升临床技能上,医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19所国内首批开展专业型医学硕士教育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调研结果表明[6],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忽视对学生的沟通技能、职业态度方面的教育。而在一些注重医德教育的院校,其内容大都是一些枯燥的课本理论知识,没有从实际中教会他们如何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德环境文化和导师队伍医德素养建设,转变教育理念、探索适合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床能力、医德素养得到协调发展。总之,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施,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将会提高我国临床医疗总体水平和服务质量。但是目前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的培养仍然缺乏成熟的经验,应从多方面进行改革,确保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健康发展。 作者:向征康清杰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微创外科的培养 1培养医学研究生微创外科技术意识的方法 1.1微创外科技术认知方面的培养 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微创外科是临床外科的一个基本观念,如同无菌观念一样,是对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任何一名外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这一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种领域,如妇科、脑外、泌尿外科、骨科等。应当理解什么是微创外科技术,即具备对机体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美容、且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小的医学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以及自然通道手术等。而工作经历也影响对微创外科技术的认知,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其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微创外科技术,也有更多的机会对微创外科技术进行实践。而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对微创外科技术则知之甚少,因此首先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微创外科技术。 1.2临床实践中培养微创外科技术的意识 目前微创外科技术发展迅猛,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而医学研究生由于对微创外科技术的理解上存在误区,认为微创外科技术作为新技术,必须有丰富的传统开放手术的经验或临床经验才能开展,其操作难度大,作为学生难以掌握。因此,失去对微创外科技术的学习热情,或者仅是被动地接受,导致他们更热衷于参加传统的手术方法,而对微创外科技术敬而远之。因此应当消除研究生对微创外科技术的错误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首先,在临床实习工作中,让他们对比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如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美容等,体会微创技术应用的巨大优势;其次,定期进行微创外科技术讲座,培养学生的微创外科技术,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观或作为助手参与微创外科手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微创外科技术难度及手术操作过程,切身体会微创外科技术优势。腹腔镜对手术视野有放大作用,可以更清晰地展示难以辨认的解剖结构。让学生认识到其实微创外科技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对初学者来说甚至比开放手术还容易掌握。最后,可以定期播放常见手术录像,讲解手术步骤及相关手术涉及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和手术层次,反复地强化微创技术的优势及其操作的技巧,达到在意识上主动接受微创外科技术的作用。 1.3研究生课题中微创外科技术的兴趣培养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两方面:临床实践和科研方法,而科研需要选题、综述、实验、论文书写等。因此导师在研究生选题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对微创外科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知道微创外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选题先让学生查阅微创外科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查阅文献,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微创外科技术方面的视野,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其微创外科技术的意识。确定微创方面的研究课题后,应发挥学生的网络文献检索的技术特长,要求其写出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了解学生对微创外科技术的了解程度,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或让其查阅文献。通过反复的文献查阅,医学研究生对微创外科技术的理解和认知方面就会大大强化。 2微创外科技术的技能培训 通过培养学生在意识上能动的认识微创外科技术的内涵以后,紧接着就是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微创外科技术。微创外科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微创外科技术多借助内镜、器械以及特殊的工具进行,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器械的应用;其次,微创外科技术操作是通过内镜摄像系统在监视器上形成平面图像进行操作,图像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视线与手术操作不在同一方向上,而且器械多,需要很精准的手眼、手脚协调配合;最后,微创外科技术往往使术者失去“手感”。各个器官组织的质地、组织特点不同,需要不断地训练培养手感。因此,针对这些特点,需要在以下方面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微创外科技术培训。 2.1微创外科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医学研究生培养阶段,轮转的科室应根据本科室微创外科技术的特点,结合本科室的临床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与现状;通过授课或现场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微创外科技术的原理及技术操作要点,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掌握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掌握微创外科技术治疗各种疾病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方式的选择;掌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原则,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相关知识。通过对学生开展微创外科、腹腔镜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到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外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许多现有的有创手术都将被无创手术或更先进的治疗手段所取代,过去许多的手术禁区或高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的手术将变得简便、安全和精确。这些基本知识应在工作中反复强化,使学生有较强的意识进行微创外科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顺利开展微创外科技术。 2.2微创外科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 微创外科技能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首先可以通过模拟训练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训练,如分离、切割、缝合、打结等;其次可以通过一些模拟训练系统进行和临床实际相近的训练,如微创技术模拟训练系统进行基本的操作训练,通过捡豆训练基本的器械操作,通过应用猪肉模拟进行镜下的缝合打结分离技术等。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训练考试系统可进一步训练掌握内镜微创技术,使微创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而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则能让医生进行实战操作,其训练更接近临床真正的手术环境,还可以通过动物试验手术室进行真正的微创技术训练,通过反复的技术训练,使学生掌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基本技术,达到熟练掌握微创技术的目的。 2.2.1通过手术及视频演示进行训练 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后,医学研究生对微创外科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安排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师进行微创技术手术演示或视频演示,进行现场讲解,并讲解手术的体位及手术者、助手的站位,讲解确定手术方案的依据、具体手术方案、详细的手术步骤,以及手术中如何辨认手术解剖、手术的注意事项等。使医学研究生详细地观察手术的全过程,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及感受微创技术,解决培训或临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2.2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训练 经过上面系列学习及培训后,学生掌握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但临床实践的感受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应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让学生懂得微创技术强调整体治疗观念,尽量减少损伤程度的手术操作是微创外科技术的前提,组织损伤对手术来说是绝对的,而程度是相对的。要在临床实践中实现总体上的微创或少创,而不应为盲目追求切口小,而致显露不充分造成副损伤;也不应片面追求速度快而造成医源性损伤或病变探查处理不彻底;更不应顽固坚持保留器官而遗留重大隐患。追求相似或更佳疗效下的整体微创为微创观念的根本。而具体到操作方面,先从助手开始进行临床实践培训,然后逐渐过渡到一助,进而向术者逐步过渡,由微创技术熟练的老师负责带教,从手术器械的准备、机器导线的连接,到具体的手术步骤,例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等。该阶段的培训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微创外科技术,对其独立从事微创外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3结语 总之,通过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微创外科技术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微创医学理念,时刻能想到对患者实施微创技术;而微创外科技术的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微创外科技术并很好的应用,是医学研究生适应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 作者:靳小建卢榜裕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普通外科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实验技术课教学的探讨 1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验技术水平是综合实验技术课带教教师必备的素质 医学综合实验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知识是一切创新的根本,是创新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实验教学针对的是求知欲望强烈且思维非常活跃的硕士生,如果仍用陈旧的知识来教学,已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要求实验教师一定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所承担教学内容的历史和现状,还要不断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作者所在院校在实验内容设置时,要求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内容增加到实验中去。由于知识更新很快,教师在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后,能很快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内容中去,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2认真做好预实验和实验试讲 每个实验都有多种影响因素,在实验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不可预计的问题。所以为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实验前必须做好预实验,详细了解每一步实验的原理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多次预实验不但可以发现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还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这样才能在上课时掌控全局,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实验试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研室要执行严格的备课制度,在实验课开始前要组织集体试讲,集体备课,一是督促每位教师认真备课,二是对每位教师提出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师要提前准备好PPT和备课笔记,板书设计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课时要辅以图表加以说明,使学生可以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所在院校在综合实验技术课开课前两个月开始准备,每位教师用1个月的时间做预实验,记录好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第2个月准备PPT及集体备课,每位教师通过试讲发现的不足之处应及时改正,优点可以让其他教师借鉴。 3根据研究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汇聚了许多学科实验技术,要求自主编写具有学校教学特色、满足研究生需求的实验指导教材。韩艳非等建议实验教材应采用活页式的教材,内容应该是不断更新完善的,编写的教材应该结合本校的科研现状,在保证医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前提下,根据大多数导师和研究生课题的需要设置实验内容。此外应介绍实验室可以开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争取做到内容丰富且与时俱进,让研究生学习经典实验技术的同时对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作者所在院校在Westrenblot实验课讲授中,利用实验室新购买的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系统,在孵育二抗后就不用传统的曝光洗片方法,而是改用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系统检测。对自主编写的活页式实验教材进行了完善,增加新的实验流程、知识点和技术关键等介绍,这些改进都受到了研究生的一致好评,明显地激发了硕士研究生掌握新技术的兴趣。 4授课时重点介绍科研方法的交叉与联系 授课教师不但要对书本里的知识掌握好,更要求具有较高的实验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随着近年来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增多,需要掌握的新技术新方法也越来越广,这些都要求课程的设置更加具体化,授课时注重科研方法的交叉与联系。通过知识的相互联系进行讲授,让学生增强记忆,也可以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研思维,最后必然会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进行蛋白质电泳的时候,可以结合DNA电泳讲解,分析垂直电泳和水平电泳的区别、两种凝胶性质的区别等,以此增强学生的记忆。 5改革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无论是实验报告还是笔试考试都不能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而且经常会出现抄袭、编造实验数据的情况,为了真正考察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应该建立一个新型的考核体系。作者所在院校在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建立的考核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情况和值日情况;②实验课动手能力评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具体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验报告成绩,重点是看分析和讨论部分,这部分内容的书写要求研究生必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验课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笔试考试,采用开卷、查阅资料的形式,锻炼研究生在具体地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扩展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力。通过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可以全面地评价实验课的效果。 6课后询问研究生听课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学督导作用。虽然授课前教师都会认真备课,但是由于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不同,反馈可能不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和学生们交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有侧重点的讲解和引导。此外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检验学或药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操作能力稍强一些,如倍比稀释、PCR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都已经掌握,在给这些专业的研究生上课时应该多讲一些关于实验设计或是学科交叉的问题,帮助他们扩宽科研思维,但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来说,由于本科阶段基础实验接触的很少,必须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开始学习,比如移液器的使用、液体的配置等,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研究生的反馈意见,问卷内容包括理论课的讲授评分、实验课的讲授评分、教学方式评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评分等。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的效果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总结教学得失,改进不足之处。 7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遵义医学院在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的教学紧跟科研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实践证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实验教学改革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帮助实验带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保证研究生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白国辉刘建国朱姜刘坤祥李晋单位:遵义医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育 一、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 部分老师在一些课程的讲解中过多重复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而本领域的新进展涉及很少或基本没有涉及。学生对于重复学习本科阶段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能获取研究生阶段应该具有的新知识,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部分教师在讲授中仍然采取本科阶段的满堂灌模式,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基础医学硕士生教学内容的陈旧单一和教学模式的僵化现象,我们在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的同时还要求、鼓励老师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求老师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将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模式上多应用讨论式和PBL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导师培养,规范导师遴选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学质量。一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应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研究生教育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近年来,为了提高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质量,我们大力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不断充实提高导师队伍中博士、教授的比例。目前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达到85%;在大力引进高水平导师的同时,我们还注重现有导师的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将年轻导师送到国外著名高校进行交流和培训,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目前,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中具有国外交流学习经历的比例已达到65%。在注重导师培养的同时,我们还规范了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我校每年举行一次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根据制定的相应规则,对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申请者应具备的科研和教学等条件严格把关进行遴选;每位导师的招生名额根据导师在研的基金层次和经费数额进行分配,无基金的老师不允许带教研究生。这些措施保证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能得到优秀的导师地指导,并有充裕的研究经费为其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做支撑。 三、实行研究生教学督导制度 我校成立了研究生教学视导组,定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听课评教,每年进行研究生教学中期和期末检查,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和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每年定期举行研究生教学工作例会,对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做法进行交流和学习;定期举行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收集来自教师和学生对研究生教学的合理建议,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基础医学硕士生的教学活动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 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就已经开始间断在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并开始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活动。随着招生量的增加,科研平台的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成为影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校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基础医学科研平台的建设,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免疫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能充分满足从分子、细胞、器官及动物整体水平的医学科学研究。借助这些科研平台,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可以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活动,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五、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学术交流能力,我们在校内不同的学术平台定期举行读书报告活动,不定期邀请国外、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到校做学术报告,鼓励导师资助研究生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使研究生及时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获得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了解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开拓思维而且能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张世忠赵云任东明骆碧云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研究生培育 自2009年开始,郑州大学开始招收两年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保证培养的质量,结合近年来带教体会,特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两年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 1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 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定位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基础、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系统的临床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按照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所规定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临床专业硕士“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常见病,达到卫生部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1]。 2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模式 根据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有关制度和规定,结合临床实际,我们对两年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临床基础理论强化学习期。为入学后的三个月时间,采用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对所有学生进行临床基础理论强化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引导他们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专业相互联系,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获取问题的答案。第二阶段是临床实践、工作期。本阶段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阶段,共一年半时间。期间又分为临床相关学科轮转期半年和本专业工作期一年。由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1GGJS-014)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具有较高诊疗水平的临床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此阶段的临床研究生,一定要加强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实践[2-3]。第三个阶段是毕业考核期。为毕业前的三个月时间。通过临床病案分析、临床操作考核、临床论文撰写与答辩等,综合评价学生两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 3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经验和体会 3.1始终加强英语教育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医学工作语言,医学知识的新进展和新理论大多是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获得,对医学研究生来讲,良好的英语能获取最新医学知识。笔者多年来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课程教学,针对两年制临床研究生这个具有较好基础的特殊学生群体,可以使用中英文对照的双语教学。应用英文版的课件,讲解中贯穿中英文结合的语言授课,让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英语水平,要求学生查阅英文文献,作好读书笔记,每月进行一次英文的读书报告会,逐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文听、说、读、写、译能力。 3.2创新能力培养是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预测国家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的科研潜力无穷,关键是如何科学培养和挖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是创新,离开了创新,就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4-5]。为此,我们经常组织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导师、中青年归国人员给他们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如何选课题,如何创新,如何保证课题的新颖性。在临床工作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这样不仅可达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更加锻炼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有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3.3临床能力的培养是核心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要进入医疗第一线,今后可能会成为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所以要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临床能力应是理论知识、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实践操作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期间,我们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安排临床相关学科轮转期半年。对每一名学生均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轮转。临床科室要成立考核小组,学生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科室要负责出科考核。专科培训结束,学科要对其进行专科考核。研究生经过轮转和专科训练后,医院要考核其综合临床技能,合格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即本专业临床工作。此阶段,学生要在导师的直接带教下进行工作。 3.4导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成长的榜样通过实行导师责任制,学生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加强,这使得两年制研究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过程的培养都得到了保证。导师的理论知识、学术造诣、临床技能、科学研究的态度都是研究生学习的榜样。研究生也能从长期与导师的接触中,学到导师做研究、做医生的方法和经验。在科研方面,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有研究价值的方向,也可以让学生延续和拓展导师的科研项目。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还是治病救人的医生,一定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临床工作中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高层次的导师群体,也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前提条件。完善考核制度,督促导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业务及科研水平,时时刻刻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充分发挥导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研究生选题的原则与方法 摘要:医学硕士研究生选题要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几大原则。在选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选到适合自己的课题,从而初步实现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入门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硕士研究生;选题;原则与方法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科研领域,更没有过科研经历,所以,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课题就比博士研究生要难。因为博士研究生经历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锻炼和科研经历后,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最终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科研选题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并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题原则 1.重视查新。科研贵在创新,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的工作。因此,当有一个好的构思和构想以后,一定要注意前人是否做过同样的工作。这就需要通过查阅中、外文文献进行比对。只有前人未做过的内容才可以用来立题。 2.科学性。科研即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科研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活动。因此,科研必须做到有理有据,即必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有科学理论依据的研究。此理论依据就是相应的文献支持。科研选题和立项必须要以充足的文献作为支撑。 3.创新性。创新是医学科研的灵魂,是整个工作的“亮点”。看一个立项是否有创新,可以通过查新来确定。创新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可以是方法的创新、模型的创新和理论的创新等等。 4.实用性。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说,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临床应用前景方面。也就是说,在立项过程中,所设计的课题最后解决的问题或用到的方法最好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即使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应该是经过后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应用于临床,或者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 5.可行性。科研选题的可行性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实验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这是关键的可行性。只有整个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做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也才有可能顺利实施整个课题操作。其次是方法是否可行。因为硕士研究生本身大多没有过科研经历,对于一些高端的或本校不具备实验设备的方法,就难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要尽量避免。还有就是经费的可行性。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国家和学校匹配的经费只有几千元钱,如果在科研立项过程中,检测项目和方法过多过杂,难免会有大量的试剂和耗材的支出,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导师有足够的可支配的经费使用。而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的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来说,可支配的经费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设计的课题耗费过多,难免会使课题研究搁浅或最终被放弃。 二、选题方法 1.选题的工作流程。要从程序上做到先积累资料、选题意向、查新,而后确认选题方向、立题,最后严谨审查上述选题原则,即审视是否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2.实践积累中选题。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有科研经历或从事过临床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如果曾经有科研经历,则在以前的科研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以前的科研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新的科研立项。如果是从事过临床工作的人员,那么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有可行性,同样可以作为科研选题的方向。 3.理论积累中选题。我们在不断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只要是已经刊发的文章一定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高级别期刊的杂志上的文章,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有预见性的问题或待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的立项意向。高级别的期刊上的文章所提出和阐释的问题往往更能紧跟科研前沿,更能代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4.学科的边缘交叉区选题。医学虽然可细分为很多学科,但这些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时,如果这些学科本身跟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相近,则可以把这些新内容尝试用在自己的学科中来使用,进而作为自己的立项来源。 5.移植和引用。机体的各大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而每一系统中的各个器官的联系则更为密切。比如消化系统,如果用于研究胃癌的一些技术、方法、指标等,在胃癌的研究中得到了肯定的效果,那么,也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技术、方法、指标等来研究肝癌,他们很可能也会得出同样的研究结果。以此类推,对于实在不知如何下手来立题的研究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6.从学术争论中选择课题。国内外每年都举办很多学术性会议,这些会议的议题多是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有争议的问题,这些同样可以作为选题的来源。 7.在各级项目中选题。我国每年都会出台很多平台的项目申请,包括国家级的、省部级的、市厅级的等等。针对这些项目的申请,都会推出一系列的项目指南,指出了一些重点资助的方向和范围,而这些重点资助的方向和范围也基本都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从这些方向和范围选题的话,更能紧跟国内科技发展前沿并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 总之,硕士研究生阶段是迈入科学研究大门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不能期望自己在毕业之前会做出多少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科研成果。但这一阶段却是必须要走而且最难走的,尤其是从选题到立题,完全是在自己所知不多且没有足够自信时就必须完成的。因此,只有遵循上述几个原则并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为卫生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前教育背景迥异,年龄不齐,所以在管理上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本文从揭示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的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医学硕士研究生管理中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政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政工作;问题;对策 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前教育背景迥异,年龄不齐,思想上较为成熟,所以在医学研究生管理上应该做到有所侧重、有所差异,而不是像大多数高校一样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实际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成为了研究生管理出现整体散漫、缺乏合力、管理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等现状的主要原因。针对医学研究生管理中的这些问题,作出初步的研究分析及对策。本文将传统研究生管理方式与当今研究生现状的比较和阐述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生活和身心发展特征及管理现状与问题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提出较为系统、可行的管理方案。 1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背景 1981年开始实施学位制教育时,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只有医学硕士一种形式。而今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需要,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又进一步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硕士、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等多种方式。因此,随着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多样化,自然研究生生源有适应性变化[1]。从医学研究生个人履历看,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各大高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工作数年脱产学习人员、在职人员。具体存在以下差别:应届、往届毕业生的医学临床实践相对较少,实际工作能力较低,基础知识较扎实,对于学校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可以很好地遵守,但是临床工作能力较差,操作技能欠缺;工作数年脱产学习人员和在职人员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但理论知识比较陈旧,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学校和导师的管理的服从性较差,较松散。只有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因材施教,才能最终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2]。 2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素质教育有待加强,施行德育工作困难 当前研究生管理工作存在工作人员不稳定、研究生导师职责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等问题,尤其近年来研究生人数剧增,辅导员数量愈显不足[3]。依旧靠有限的研究生辅导员和专职管理人员来承担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将导致管理程度不够深入,德育教育质量低下。作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单元的院系、班级,也因人数逐年增加而变得组织松散,管理也仅仅停留于传达信息的水平上,缺乏专对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 2.2管理模式松散,信息传递困难 研究生由于人数众多而且年龄和阅历的多层次性,导致其群体内思想的差异性较大,在整体上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加之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和科学学位硕士在完成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后,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各个实习医院开始实习,而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并将较多的时间投入在实验室工作中。对于辅导员来讲,研究生们的时间不一,且已经开始实习的医学研究生工作时间内请假困难,因此使得传递信息、调动研究生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工作的积极性相对困难。 2.3实习医院与学校沟通缺乏,培养计划执行困难 大部分学生是在学校的附属医院进行实习,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在省内或省外的各大医院进行实习。导师队伍组成复杂,上至院长、书记,下至主任、副主任医师。由于学校各院系辅导员资历较浅,组织的活动或制定的方案很难得到各实习医院的导师和领导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每年学校都会针对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比例不同,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以便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各科室会因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缩短转科和做实验的时间。这样就直接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执行困难,培养出的研究生质量严重下降。 3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改进方案及对策 医学硕士研究生管理的问题既有研究生教育的内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又有其外部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因素,两者通常十分错综复杂地交织和纠缠在一起。因此,辅导员在面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时,除了首先要认真进行理论研究以解决认识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寻求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与方案。 3.1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医德医风教育 近年来,随着医院中的消极事件频繁发生,无疑是对我们所提倡的实事求是、团结友爱、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等精神产生冲击,使得医学研究生们对救死扶伤的精神产生质疑,这将是培养新时期的优秀卫生事业人才的重要阻碍,因此提高医学生素质刻不容缓。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通过开展医德医风和道德教育的知识讲座,既可鼓励学生党员为同学们树立良好榜样,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还可加强医学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②利用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丰富及学生间了解较深更容易发现问题的优势,对学生党员可作为辅导员的助手,经过短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进行学生间的自我心理疏导,从而加强了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通报、早关心、早解决”,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③近年来,研究生中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在推荐优秀共青团员时可将心理健康和道德观的考核也纳入院系推优的标准之中,通过党支部的建设,真正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发展。 重视课程内容的设置,在安排好专业课基础上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内容[4],对于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辅导员应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兼顾研究生年龄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学科专业的分散性的特点,在第一学期(学年)的在校学习生活之余,增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引导,尤其是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使得学生有意识地自我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导师的精神境界、品格情操、职业操守、治学态度等都通过其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5]。因此,利用导师的模范作用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是一个极好的尝试。应多注重选择医德高尚且技术良好的医生作为导师,充实于导师队伍中,导师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可言传身教地去引导学生,更加利于因材施教,引发学生的共鸣,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代新人[6]。 3.2管理模式网络化,分群分组的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腾讯QQ和移动飞信的普及和功能的改进完善,校园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尤其是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研究生和辅导员增加比例失调,各大实习医院存在分布地区不一的现象,使得重要信息仅仅依靠同学间相互告知、告示栏通知的效率低下。这时以班级为单元的通过QQ群和飞信群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将电脑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有机结合,在原有研究生班级基础上,由辅导员、系干、班干为主建立一个系级群,再进一步以班长为中心建立各班的班级群。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系级群召开院系学生干部会议、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并由班长通过各班的班级群将信息及时发送给各班所有同学。同学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在群内后,在线的研究生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马上收到,进行讨论和信息反馈,而辅导员也可以在线进行提示和总结[7];而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信息的研究生,也可以在事后及时打开手机短信或登陆 QQ 查看记录,了解讨论过的信息,然后再发表意见[8],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辅导员既可第一时间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又可实现工作时间、地点的机动性。在形成网络式信息群的同时,还成立了以同一实习基地、专业为单元的研究生组的日常管理体系。将研究生按实习医院、专业分为研究生组,8人一组,组内推选1名研究生为组长,负责本组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日常管理,同一个班级的相互联系。设立研究生组之后,除日常管理外学院可以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大大丰富了研究生业余生活,提高了研究生管理的效率,也使得原有班级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职能大为增强[9]。 3.3完善管理团队,提高培养计划的可行性 绝大多数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隶属于各大实习医院,对于医院领导的服从性较好,因此可以通过聘用部分医院领导和具有威信的导师加入到研究生培养管理队伍中,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增进学校和实习医院的联系和交流。在这种以导师的安排和引导为主的研究生培养中,对于研究生培养计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研究生导师可以及时通过医院领导反映到学校,以便学校做出及时调整[10]。由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导师为中心的研究生团队,这种培养模式之下,研究生对其导师在实习和科研培养中的指导的服从性较好,而导师也能够根据实习科室的具体情况,给每个研究生制定一个更加可行的转科计划,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为培养计划实施提供了基础。学校要赋予导师与其职责相适应的更多的权利,在研究生招生、奖学金评定、毕业审核等关键环节给予导师更多的自主权和控制力,充分调动导师参与的积极性,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提出也让导师培养管理研究生的方法变得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管理中的地位[11]。 综上,本文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根据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管理经验,通过浅薄之见,略对研究生思政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索。作为医学硕士研究生,担负着发展医学科学,直接为人类生命和健康服务的神圣使命,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医学硕士论文:PBL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讨论PBL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阐述相应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法 医学硕士研究生 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 一、PBL教学法与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实践模式相符合 循证医学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将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以及患者的价值取向三者完美结合。循证医学被誉为医学实践领域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种基于证据进行决策的医学实践模式。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之一。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综合分析和小组集中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启发、交流互动、评估和总结。PBL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取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了研究生运用知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PBL教学法“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寻找证据、协作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研究,遵循证据的决策,关注实践的后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的理念以及“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的实践模式不谋而合。因此,不少教育工作者将PBL教学法引入研究生循证医学的教学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医学硕士研究生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也是循证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有两种:一种是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使用者,另一种是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证据的使用者,通过“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的模式来实践循证医学。作为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医学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成为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证据”的核心是质量,故“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实践的关键。高质量证据是指采用了足够的防止偏倚的措施来保证其结果的真实性、并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被认为是临床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为循证医学提供了首选的高质量证据,为医学实践提供了全新、真实和可靠的医学信息。张静等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普遍对循证医学抱有很大兴趣,高达97.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实践循证医学。张静等认为,除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循证医学相关技能应用,即临床最佳证据的制作和证据的评价方法、原则等。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医学硕士研究生通过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在医学硕士研究生中广受欢迎。 三、PBL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循证医学的教学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教学特别适于引入PBL教学法。首先,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操作性很强,学生必须积极发挥学习自主性,充分参与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常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题目、制定研究计划—检索文献—筛选文献—文献质量评价—资料提取—资料分析—解释结果,撰写报告—论文投稿—修稿—。在上述每一个环节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笔者就以这些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而完成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教学,宜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符合PBL小组教学的要求的。2011年7月份至2012年12月,笔者应用PBL教学法对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撰写的教学。笔者成立了“系统评价/Meta分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包括导师组以及2~3名硕士研究生学员。导师组成员包括临床专业导师、流行病学方法学导师以及有(发表SCI论文)经验的硕士研究生三方面人员,分别负责从选题、方法学以及具体操作细节方面对硕士研究生学员进行教学指导。尤其在选题、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分析这几个关键环节中,充分应用了PBL教学法。具体如下。 (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题。选题的优劣是决定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成败以及能否成功发表的关键。由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还有限,对学科发展方向把握的敏锐性还不够,因此,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工作主要由导师(尤其是临床专业导师)主导。基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导师组提出候选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题目,硕士研究生围绕候选题目查阅文献、自主学习。然后,召开选题评估讨论会,硕士研究生汇报自己对候选题目的初步评估意见,包括选题的临床或科研价值、可纳入的原始研究文献数量是否充足等。最后,导师组指导教师在学员们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对候选系统评价题目作出最终评估判断。在此过程中,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围绕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题进行文献检索。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是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基本要求。尽管很多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也学习过文献检索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操作,对于文献检索仍是生疏的。围绕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进行检索,远比空泛的检索练习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笔者给学生讲授一些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以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接着,指导学生围绕选题进行文献检索实践,并围绕检索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集体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检索策略的学习,导师组构建了“缺血性脑卒中的检索词有哪些”这个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硕士研究生通过文献检索,全面搜集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文、英文检索词,并提交导师组,导师组评估后汇总正确的检索词,然后反馈给所有硕士研究生学员。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文献检索学习,硕士研究生熟悉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值得注意的是,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必须能获取文献全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文文献获取还是有较大障碍的。有一部分英文文献可以直接从学校图书馆购买的外文全文数据库中获得。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获得的英文文献,则指导学生在相关学术论坛求助,甚至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原文作者求取文献等方式获得,以此培养学生获取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需要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知识,故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之前,需要先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强化教学,讲授相应的研究方法学知识,以打下扎实的流行病学基础。然后,围绕在资料提取和文献评价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学习。例如,对于评判纳入的研究“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教师构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什么是随机分配?能够真正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断文献中使用的分配方法是否真正的随机分配方法?必要时如何与原文作者联系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等自主学习,并在小组讨论会上汇报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分析与评论,由此,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而掌握“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的评判标准,并在后续文献质量评价中活学活用。通过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学习,以点带面,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流行病学方法学知识的理解,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的方法和技巧。另外,随着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型的增多,相关统计学方法发展也很快,一些新的统计学方法甚至难以找到相应的指导教材,这就给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提出了挑战。对此,应鼓励硕士研究生通过多渠道获得统计学方法学习资源。 四、教学效果 自应用PBL教学法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评价/Meta制作小组教学以来,8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论文写作水平、英语应用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具体如下:(1)论文写作能力:参加学习以来的一年半中,8名硕士研究生共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循证医学英文论文12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中文学术论文8篇,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2)科研水平: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加深了对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开拓了眼界,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了科研素养。8名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的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并分别协助导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厅级科研课题2项;还有1名硕士研究生协助导师成功注册软件专利1项。(3)英语应用能力:由于硕士研究生在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检索和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也使用英语语言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而且在SCI期刊投稿的过程中必须使用英文与编辑沟通,因此,8名硕士研究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教育叙事论文:音乐教育叙事故事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快一年多了。回想起我的教学经历,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最初的时候我在想我到底应该怎样来教我的学生,怎样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怎样才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呢?果然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一开始的教学就没有我想的那样简单,我一直把自己在课堂的所学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可是我却忽略了一个重点:理论跟实践是有很大不同的。在这一点上我没有特别注意教学设计,因此呢最初的教学目标基本都没有怎么达到的。在上了两周之后我就发觉自己的设计怎么老是和学生不搭调呢?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目标也是困难。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成为教学的方向,原来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选择和摸索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纠正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 在一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发觉很不对劲,大家都是觉得音乐课是所谓的“豆芽课”,上不上好都是无所谓的,觉得上音乐课只是唱一首歌那么简单,更别说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更过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乐课,很多同学都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么课,听的同学还动动小嘴,不听的同学完全就没有在这堂课上。我这一想就担心了,这该怎么办呢?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学生连学习这个的想法都没有,我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习呢?最后我想我应该以兴趣来带动大家学习。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教学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增加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兴趣,渴望老师来上课,这里不仅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高、口语表达幽默、带动性强等外在的素质,还要教师的内心必须是以爱动其心,以礼服其人,以智动其行。爱心和责任心是老师必备的东西,所以当老师上课而学生不听你的时候记住千万别发火,要爱他关心他,轻轻的一个提示即可了,这时他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所以注意力自然就到你这里了。再制作一些适合音乐教学的幻灯片教学,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其中还有教师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进行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开心了自然就学了。 (2 )增加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对音乐感兴趣的话不需要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提醒她,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学心理现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现象,比如给孩子们一些乐器的学习,音乐知识的简介等学习。 二、课堂纪律性的管理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调控。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十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因为我主要是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6-8 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前15 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了我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6-8 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 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 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我带的是二年级的音乐课, 针对学生性格特点, 每次开始上课,我都会在黑板上贴五颗星星,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孩子,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记得有一堂音乐课学习的内容是:认识七个唱名,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哪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呢?孩子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我。其中一个胆子特别大的孩子对我说“老师,那不就是我们数学上学的1 、2 、3 、4 、5 、6 、7 嘛!”话听到这,我不禁大声笑起来。说实在,我刚接触到音乐时,也何尝不是将这七个音乐符号认成数学符号呢?我忍住笑,换用不着游戏的方式让她们来认识七个唱名。首先,我带着学生以《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了“do 、re 、mi 、fa 、sol 、la 、si ”的七个唱名。然后,又带他们模仿我做手势。但是我发现他们在跟我做手势时,兴趣不是很高。我想了又想:为什么我不能让他们自己来为音乐王国里的七个小朋友都编上动作,以此让他们自己来熟悉音的高低呢?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等我话一说出来,就有好几个小朋友举手说:“李老师,李老师,能让我来试一试吗?”还有几个小朋友甚至离开座位来扯着我的衣角,要我叫他表演。于是,我请了一个小朋友让他做“do 、do 、do ”的动作,这时,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都举起了小手,来跟着他表演。看着孩子们的表演,孩子们掌握的很快。于是我又叫了好几个小朋友同样为re 、mi 、fa 、sol 、la 、si 这六个音编动作,看着,孩子们编的动作再加上我及时的引导,他们对这些音很快就全掌握了。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和学生的交流,要避免过多使用音乐术语,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多多以轻松快乐的游戏来让她们吸收要学的知识。同时多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三、改变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 最初的我一直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学思维在走,没有为孩子考虑得太多,只知道按着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任务,教学建议来固定我的思维,结果恰恰是时间不够。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很少接触专业的音乐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接受力是有限的,基本上学习一首歌曲都要一节课的时间,而教参上的设计内容太多了,基本都有音乐欣赏。一节课时间不能好好把握,学生学唱歌曲时间太短了还加上有游戏活动等。因此我把学习歌曲和欣赏分开教学,游戏适当穿插,并且在上新课之前都是进行了复习的,这样的改动让我在学习歌曲上还是取得了进步的。我还在上课时尽量运用电子琴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对孩子的音准进行更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用了音乐当中的模唱教学法和跟唱法来学习歌曲,在学习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词用节奏来教学生的,这样对歌曲的节奏能够很好把握。 四、把乐器和舞蹈、游戏带进课堂,展示学生的自信 才开始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很胆怯,让他们自己起来自我介绍都是扭扭捏捏的,还很害怕,很没有自信。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信,我把乐器、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得到了不错的收益。 乐器、舞蹈、游戏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乐器、舞蹈、音乐表演是你能很好培训学生的节奏感的。对于刚刚接触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在辅导,先让学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那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多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上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 在音乐游戏方面我经常叫他们进行音乐接龙,音乐情景再现。如小学的低年级大多都是有情节的,在这种情况我就把快要学会的歌曲让学生上台表演,下面的跟唱,在室外的游戏大多都是设计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 古代教育家程颐先生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此话道出了兴趣与乐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和联系,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巨大能动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身上所蕴藏的对音乐浓厚兴趣的表现潜能是教师对学生实施音乐教学的心理依托和理论基础。在网上有一位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指出:“人的脑细胞网络是由出生后受到刺激,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人生下来就具有各种细胞,其功能起初是潜在的,如果不适当的给予刺激,它们便不能分裂增生,很可能在发挥作用之前就告终结。兴趣就是对这种潜在的种种细胞给予有效的刺激。如果这种刺激持续则强烈,兴趣就会使细胞增加。”在日本最新颁布的“学校音乐课程框架”中,“领略音乐之美,培养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养成通过音乐体验充实日常生活的习惯和态度”等人本主义目标就被明确地列入到学习目的之中。 其实在课堂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自己在将来越做越好,要想学到东西,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像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学习实践方面知识,这样自己在实践方面才会越做越好。 这就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小故事。 教育叙事论文:音乐教育叙事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课堂中的“美”,该如何启发和引导呢?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去唤醒这种“美”,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美”,以及能表达出来。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学比学习难得多。在学校里当学生的时候只要听懂老师教的内容就是好的。可当老师后就不一样了,不但要教得好,还要让学生学得好,而组织 这种学生与老师的双边活动我经验还不足,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逐一体现。但是,无论教育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改革,都要体现于教学过程,要体现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体现于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没有成效,或少有成效,一切教学的目标都会落空。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归宿。有效教学是指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你,这才是最难最难的。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音乐课不同与其他学科,他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情绪的体验。当音乐教师与学生关系成了“朋友”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温馨愉悦;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导演”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更趣味更精彩,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师生互换”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换角色,换换“面孔”能使音乐课有更广阔的“天空”。 转眼我和我带的这一届学生们已经共渡四个春夏秋冬了,从最初都那么小的他们,天真的小脸,每天到学校一脸的迷茫直到现在已经知道和老师对抗,已经不再听从老师所有的命令,不再是会说自己是老师的小士兵的他们了。已经是那么聪明的一群孩子了,我很想再看到最初单纯可爱的他们,但是就连我都不是原来的我了,我如何去要求孩子们不改变呢? 记得我带他们一年级音乐的时候,上过一节欣赏课,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是在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我的语言行动始终在支持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权者,而是倾听自己意见的朋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学生在欣赏歌曲时,我就轻轻地走到学生中间坐下,与学生处在同一学习的环境中,边提问边用肢体语言稍作提示:“音乐时而快、时而慢、时而强、时而弱,想一想它表现了哪几种小星星在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一下子兴趣盎然,他们各抒己见:音乐快表现的是活泼的小星星,音乐慢表现的是优美的小星星,音乐强表现的是兴奋的小星星,音乐弱表现的是文静的小星星。学生的强烈表现欲望在我的启发下被激活了。紧接着,我就让学生随着音乐用动作来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星星。他们表现出的星星多样、丰富,令人欣喜。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了美的愉悦,受到了情感的陶冶。 还有一次让我印象深刻,在教授歌曲《动物说话》中,感受歌曲时,要求学生把没有唱词的地方用手拍击出来,此时的我很自然地融入在学生中间,用激励的语气亲切地对学生说:“你们不仅可以用手拍击,还可以用你喜欢的动作来表示。”话音刚落,学生们一个个活跃起来,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狗叫……在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学生们智慧的火花开始迸发,为间奏创编出了千姿百态的动作,还为这首歌曲创编了新的歌词,有的唱小狗、有的唱小猫,有的唱小羊,还有的唱小牛……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使我领悟到在情感体验中营造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学生能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体验情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较好地完成了音乐教学目标。 总之,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班级学生会创造出不同的成果作品。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终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育叙事论文:音乐教师教育叙事 音乐的美是可以直抵心灵的美,是不能以说教方式来传播的,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所以,面对目前音乐教育的尴尬现状,作为音乐教师,我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能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音乐的美,如何能让他们喜爱音乐课?我想,首先还得从兴趣入手,要想学生对我们的课堂产生兴趣,必须想办法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好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充满新意,充满激情。所以这学期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尝试着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注重结合其他学科,运用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们这学期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中,有一节音乐欣赏《保卫黄河》,整好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黄河颂》主题相同,为了能让同学们加深印象,提高兴趣,我特意把这节欣赏课放到跟他们语文课同步的时段来上,当欣赏这首乐曲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己来讲时代背景,讲歌曲产生的年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让他们结合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音乐课堂来,相互沟通、彼此强化。然后在让学生们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聆听并哼唱旋律,此外,又补充了语文课上涉及到的内容,选择了《黄河大合唱》的一些经典乐章,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作品的相关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在聆听欣赏时,我总是使用班班通,播放精美的教学光盘或是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作品,并能很快的投入到我的欣赏课堂中。 2.让音乐课堂尽可能的动起来 在一些欢快的歌曲教学中,要是以“动”为主。结合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让学生学跳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自己编配一些动作,从而达到自学、自乐的目的。比如在学《青春舞曲》时,不仅让学生欣赏了激情飞跃的维族舞蹈,更是教给大家跳了一小段自编的舞蹈片段,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就连平时特皮的淘气包也被感染了,在大环境的带动下,竟然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起来。 3. 注重课程纵向联系,把预习提前融入到教学中来。 音乐课程的预习不能是孤立放手给学生的,那样也不切实际,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预设的把未来一节课的内容融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但是这不能是机械的植入,而是有机的结合,比如我在教第一单元第一课《游击队歌》的时,在学生演唱时为了增加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在歌曲的第二乐段中融入了二声部轮唱的训练,这样不仅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为下节课的三部轮唱《保卫黄河》做了预习和铺垫。 我想,只要我不断努力,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追求创新,不断的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那么我的音乐课堂,一定能充满跳动的音符,我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喜爱我的音乐课。 音乐教师教育叙事(三) 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有进行教育的义务,在我的概念里,每个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上,都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他们尽情的吸允着、享受着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给予他们的知识和快乐。然而,一节音乐课上的意外发现,使我的概念受到了怀疑。 按照惯例,每学期的期中,我都要对学过的歌曲进行复习、检测。这天,我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因为能和孩子们一起渡过一节快乐的复习课我很高兴。宣布了这节课的任务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上教室前演唱着歌曲。有的同学唱得很动听,我们师生掌声鼓励,有的同学或者调错了,或者节奏错了,或者歌词错了,或者声音很小,但我能看出,这样的同学都已经尽力了,我在给他们纠正毛病的同时,还不住的鼓励他们要勇敢,曾强他们的自信心。课堂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时,走上来一个女同学(我对她的印象很深,班主任曾经和我说她学习不好,不着人喜欢):“我演唱的歌曲是……”“老师,你不用听她唱歌了,我们班老师都不管她了。”很多同学都说。听到了这样的话,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我心里一阵震惊,更多的是难受。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在班级里受到的是怎样的待遇呀。冷落、排斥、鄙视、抛弃……一起涌进我的脑海。如果这个女孩是我,我该怎么办呢?我顿时感到身边的女孩是多么的可怜、孤独、无助呀!于是,我用手势示意大家不要说话,带着鼓励的目光对女孩说:“没关系,老师相信你!”女孩刚才还紧张、暗淡、犹豫的目光一下坚定起来,她开始自信地演唱起来。教室慢慢的安静下来,直到鸦雀无声,唱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个音乐老师的一句“没关系,我相信你!”换来了女孩清脆、嘹亮的歌声,那么,班主任加上全班同学的爱能换来什么呢?也许是女孩快乐、充满美好回忆的童年,也许是将来的一位歌唱家、摄影家、企业家……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祖国的明天,老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 教育叙事论文:小学音乐教育叙事 我担任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已经很久了,回想起我的教学经历,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起初来的时候我在想我到底应该怎样来教我的学生,怎样达到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充分利用并实践新的课程改革怎样才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呢?果然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一开始的教学就没有我想的那样简单,我一直把自己在师范的所学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可是我却忽略了一个重点:农村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如:接受能力、实践能力、小学生自信力等等方面。在这一点上我没有特别注意教学设计,因此呢最初的教学目标基本都没有怎么达到的。在上了两周之后我就发觉自己的设计怎么老是和学生不搭调呢?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目标也是困难。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选择和摸索更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模式。主要又以下几个方面: 一、纠正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态度 在一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发觉很不对劲,大家都是觉得音乐课是所谓的“豆芽课”,上不上好都是无所谓的,觉得上音乐课只是唱一首歌那么简单,更别说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更过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乐课很多同学都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么课,听的同学呢还动动小嘴,不听的同学完全就没有在这堂课上。我这一想就担心了,这个该怎么办呢?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学生连学习这个的想法都没有我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习呢?最后我想我应该以兴趣来带动大家学习。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教学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增加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兴趣,渴望老师来上课,这里呢不仅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高、口语表达幽默、带动性强等外在的素质,还要教师的内心必须是以爱动其心,以礼服其人,以智动其行。爱心和责任是老师必备的东西,所以当老师上课而学生不听你的时候记住千万别发火,要爱他关心他,轻轻的一个提示即可了,这时他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所以注意力自然就到你这里了。再制作一些适合音乐教学的幻灯片教学,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其中还有教师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进行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开心了自然就学了。 (2)增加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对音乐感兴趣的话不需要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提醒她,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学心理现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现象,比如给孩子们一些乐器的学习,音乐认识的简介等学习。 二、课堂纪律性的管理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调控。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十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本学期,我主要是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前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了我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三、改变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 最初的我一直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学思维在走,没有为孩子考虑得太多,只知道按着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任务,教学建议来固定我的思维,结果恰恰是时间不够。由于农村的孩子很少接触专业的音乐教育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接受力是有限的,基本上学习一首歌曲都要一节课的时间,而教参上的设计内容太多了,基本都有音乐欣赏。一节课时间不能好好把握,学生学唱歌曲时间太短了还加上有游戏活动等。因此我把学习歌曲和欣赏分开教学,游戏适当穿插,并且在上新课之前都是进行了复习的,这样的改动让我在学习歌曲上还是取得了进步的。我还在上课时尽量运用电子琴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对孩子的音准进行更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用了音乐当中的模唱教学法和跟唱法来学习歌曲,在学习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词用节奏来教学生的,这样对歌曲的节奏能够很好把握。 四、把乐器和舞蹈、游戏带进课堂,展示学生的自信 才开始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很胆怯,让他们自己起来自我介绍都是扭扭捏捏的,还很害怕,很没有自信。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信,我把乐器、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得到了不错的收益。 乐器、舞蹈、游戏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乐器、舞蹈、音乐表演是你能很好培训学生的节奏感的。对于刚刚接触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在辅导,先让学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那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多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上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 在音乐游戏方面我经常叫他们进行音乐接龙,音乐情景再现。如小学的低年级大多都是有情节的,在这种情况我就把快要学会的歌曲让学生上台表演,下面的跟唱,在室外的游戏大多都是设计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 其实在课堂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自己在将来越做越好,要想学到东西,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像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学习实践方面知识,这样自己在实践方面才会越做越好。 教育叙事论文:小学一年级教育叙事 新接到一年级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一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教育叙事论文:小学科学教育叙事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他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例如:组长、记录人等。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可放之不管。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题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时再进行讨论。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要求每一名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以探究为核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合作学习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他们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孩子的一席话,使我陷入了迷茫: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呢?如何恰当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呢?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普遍,这是在小组学习背景下引发出的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素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个性差异,有小组内的环境因素。但教师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策略,对小组学习的认识水平,学生分组合理性,学生学法渗透,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课上发现的这些部分学生显能就不奇怪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先要给自己看看病,什么是小组内分工,怎么分法,什么样的问题要小组研究,小组内怎么研究讨论,在讨论时教师怎么参与。把握这些问题,整理这些认识,学生的小组讨论就有序而就不是这个样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寻到解决的方案,于是我就在班上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科学课以外的合作教育训练:蚂蚁搬食物的活动:首先我说:“当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蝗虫的尸首,他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积极汇报自己平时的发现,“对,小蚂蚁迅速找来同伴齐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家’。那你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于是,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认识到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经过我的帮助,学生们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融洽了,发现孩子们都愿意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来了。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说没有效果的话,不做没有效果的事。”我想说: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及时改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叙事论文: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十五)撰写教育叙事 经常遇到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看了你的博客很激动,也很想把教育的心得记录下来,无奈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自己都不喜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这应该是困扰很多教师的问题,特别是想在教育上做点什么的教师。如果不去想着做点什么,自然也就不会有这些痛苦。有的人做一辈子老师,做得也很不错,但是没有留下一个字的记录,也是一辈子。不能说有什么遗憾,只能说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同罢了。对于那些想写点东西又苦于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老师,我能提什么建议呢? 首先,我们得把写作的心态摆正了。 撰写教育叙事的目的是什么?以我看来,有三大主要功能和一个附属功能。三大主要功能,一是记录自己做教育的感悟心得,作为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境界的素材;二是记录教育教学事件,记录学生和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为备忘和纪念;三是发挥教育叙事的交流、沟通作用,以博客或其他手段为平台,和学生、家长、同事建立互动机制,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一个附属功能,教育叙事中的素材甚至教育叙事本身即可以成为论文、计划、总结等文案,有了平时的积累,需要用时可以随时拿出来而不至于临时东拼西凑或胡乱杜撰。 所以,教育叙事人人可写,也应该人人都写,写了总比不写好,多写总比少写好。而从上述分析的教育叙事功能上看,没有说非要文字功底怎样或要文采好的人才能写。而且,教育叙事不一定要开博写,对于文字功底欠佳的老师来说,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教育叙事有一定压力,所以,我们可以不公开发表自己的文章。有些学校把教师写教育叙事作为一种任务,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下来,这个就不太好了。写东西本是自己乐意的事,靠强制就完全变了味儿。我想,大部分老师写的教育日志是给自己看的,不是为了发表或出版,换取稿费之用,如果可以,当然很好,但这绝不是写作的主要目的。我们不要觉得写得不好看就没有价值,其实对于做教育,我早就说过,别人的东西再好对你也不一定有用,如果没用就没有价值,但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价值,因为它属于你自己。因此,我总的看法就是,无论写作水平怎样,用心做教育的老师一定要坚持写好教育叙事。 关于教育叙事的撰写,我具体说说我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写的是心情、心境,没有心情不要写,绝不要为写而写。我经常好几天写不出一个字,没有灵感也没有激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宁可不写,也不要勉强自己非写不可。在强迫的心态下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一定要等到有兴趣了、有心情了,想写了,再动手。写作本来就不是一个教师的必修课,完全是兴趣使然,想写就写。如果你是一个严谨的人,规定了自己每天必须写多少字,并且要坚持下去,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习惯养成了就不会觉得累,写作就成了教育活动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感觉不到痛苦了。那么没有东西可写怎么办呢?可参见第二条。 第二,教育叙事的类型应该有很多,这个我没有专门研究过,文章积累多了,如果我给自己的教育叙事分个类的话,不外乎这样几种: 1、教育教学案例(如《我的车见证我的爱》); 2、教育活动实录(如《走在行知路上》; 3、读书学习(含培训)感悟(如《教育难以达到的第三个层面》); 4、自己做教育的心得体会(如《老板老班的教育思路和实践》); …… 故而,撰写教育叙事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只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灵感会随时光临。问题是要让记录成为一种习惯,根深蒂固的习惯,不要让智慧的火花随意地熄灭。(班主任工作 )这话说起来挺容易的,实际上坚持下去也非易事,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心血来潮时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热情消退后连博客都懒得上,时间长了,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上博客,因为不敢面对曾经的雄心壮志。这也就是为什么成功总是属于那种坚持到底的少数人的原因,一件很简单的事,比如每天或隔几天写点东西,坚持到底就很不容易,就很了不起。能坚持这样做的人会比别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因为从写日志这件小事其实可以折射一个人的意志力和生活态度价值观。 第三,写东西的心态就是玩、自我欣赏,乐在其中。这和玩游戏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更智慧、更高尚,也更懂得生命的价值。有人不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进入过那种美妙的境界。从时间上讲,其实还是有的,因为我们每天花在上网、游戏、闲谈或做杂事的时间其实并不少,只要抽出其中一部分,不需要太长,写点东西还是可以的。有时候我们忙完工作会感觉很疲劳,什么事都不想做,如果是那样,就休息吧,不要把些日志当做负担,等有精力时再写; 第四,写教育叙事一定要文笔好吗?其实也不见得。真实就是力量,原生态的东西最有价值,即使是一本流水账似的班级大事记,也很有价值,只要写上:今天我们班发生了什么事、我遇到什么事、我做了哪些事,寥寥数语,就是很有意思的。这样的日志虽然我没有写过,但是我知道,那很有意思,特别是若干年之后,我们再看一看,那年的今天我们做了些什么,非常有趣。记录成长——自己的、学生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所以,大事记式的教育日志应该成为一种独特的体裁。在此,我推荐南京建邺高中袁子意老师的观点和做法,袁老师认为记录本身就很重要,他自己做记录,在班级里还有专门的记录员,记录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到搞活动时,班上自然有人会做记录,而且老师的文采不好,学生当中有文采好的,把这项工作分配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能量,可以事半功倍,对学生自己的成长也十分有意义。关键是学生作为教育事件的亲历者,他的视角、他的想法,对教师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丰富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当然,学生自己的记录也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师生共同完成教育叙事的写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第五,做一个有心人。教育叙事其实就是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善于发现价值、捕捉其中的闪光点,特别是那种稍纵即逝的亮点,把它们记载下来,让瞬间成为永恒。所以,我们要留心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给学生发的通知、和家长联系的短信、学生的周记以及班主任在周记中的评语、给学生的评语、和学生或家长的谈话、在班级里听到或看到的有趣事件,其实在我眼里,处处有可以写的东西,但是不善于观察的人就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作为这种教育叙事的代表作,我的不少日志都是短信直接组成的,如《短信见真情》、《短信见真情》(续)、《给自己的礼物》、《教育是这样做的》,等等。大家试想,连短信都能组成这么多故事,生活中可以记录下来的片段真的太多了。有时候来灵感时,及时把想法记录在纸上,只言片语,最有教育的智慧,结合真实的案例适当拓展一下,就是一篇好文章。也许,今天你觉得没用,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一个案例,正好可以用到你以前的想法,这种智慧火花的积累终将让你越来越睿智,也越来越会写作; 第六,承载我们记忆的方式很多,所以,我一直建议有条件的班主任要配备数码相机或者摄像机,在这个数码的时代,记录的方式一定是多元化的。有时,图片或影像更有说服力。而且,这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做法,效果还特别好。日志配图,或图片为主配上简要的说明,就是很精彩的记录,在我博客里也大量使用,如《晒一晒可爱的高一(6)》、《户外拓展运动纪实》,视频《一起走过的日子》,等等。图片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文字的不足。 最后,要想写出精彩的日志,关键不在于文笔如何,而是要有思想、有情感。 以情动人,是教育叙事的重要功能,也是让自己日志出彩的重要因素。好的日志不仅可以感动自己,也可以感动别人、感动学生,使教育的力量更强大。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用心用情去写。我在讲座里曾经提到过:如果有爱,就要表达出来,不要什么都藏在心底,其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写好日志的关键,文笔倒在其次。但是,有时表达时也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对象,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委婉的,融入在你平淡的叙述中,有一种真实的力量。 在平铺直叙地记录我们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加入一些自己思考的心得就更好了,如果能往理论上靠一靠就最好了,那可以使教育叙事的立意高、价值也更高。理论层面的东西,取决于自己的阅读,有时,借鉴一些名家名言也是一种比较取巧的方法,现在网络发达,资源很好找,不必像过去,要读完整本书才能有感悟。我们读名家的文章或名人名言,会产生共鸣,说明他们说出了我们心里有却笔下无的东西,那么借用别人的话,表达我们自己的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只能作为点睛之用,不可大段大段地使用而不加入自己的想法。我有时读书会一边读一边就手就把其中我认为精彩的片段及时记录下来,以备将来万一哪一天用得着。我常常会用一些零散的时间或垃圾时间看点东西,甚至报纸上有什么相关的文章也会留意一下。多读点书,对写作肯定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你想让你的教育叙事写作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时,更需要充电。读书,有时很悲哀,明明原来以为是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再一看,别人早就写在书里了,遇到这个情况,更是要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不是盲目妄自菲薄。多读书,也会让我们知道世界之大,不至于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孤芳自赏,写出来的东西贻笑大方。不过,话说回来了,即使有所雷同,也没有关系,说明你做得正确嘛。 胡乱说了一气,因为我本人对写作从未想过该如何下手,只是随兴而写,有了想法就写,没有规矩和章法,也就没有什么限制。不知道我说的这些对班主任们有没有帮助。 教育叙事论文:教育叙事的语文策略 时下,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写过很多讲述和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小文章,有的叫“教育随笔”,有的叫“课程故事”,有的叫“教学案例”等等,他们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在教育研究领域,这样的“故事”被称为“教育叙事”。 因为只是凭感觉讲故事,许多老师并不了解这种教育文体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有的不加选择地记录一切琐事,叙事成了“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有的叙事缺乏逻辑条理,没有诠释出叙事中的内涵,失去了教育叙事应有的意义;有的老师选择的叙事内容不恰当,既不能提升自己也无法启迪他人。看来,小文章里有大道理,要想写好教育叙事,我们仍需要了解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或称叙述,是人们经常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指通过口头、书面或映像的形式描述所发生的系列事件。通俗的讲,叙事就是“讲故事”。[1]20世纪80年代“叙事研究”被应用到了教育研究领域,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亲近教师、贴近实践,很快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也提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真实的故事”。[2] 具体说来,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体悟理解。[3]在规范的学术研究中,教育叙事只是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部分,叙事是为了创建一个供专业研究人员研究的文本材料。但对于老师们来说,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视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发现和体悟教育教学的意义,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尽管有学者认为教师个人的教育叙事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师本人而言,它是一种最易起步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一种“草根式”的写作,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教师写作教育叙事的意义 1.留存精彩的瞬间 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不能从抽象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世界中去寻找。”[4]审视教师每天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每位教师的生活中,都曾经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教育事件”。这些教育事件不管是带给我们创造的惊喜、失败的沮丧,还是悠远的哲思、深切的感动……都蕴含着教师丰富的教育智慧,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折射出众多教师各不相同的实践智慧和教育个性。可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它们记录和整理出来,这些蕴含智慧和意义的教育事件往往会从我们身边不经意地掠过,再也难觅踪影。反之,如果我们能把那些引起我们深切感受和思考的事件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教育记叙文”就能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所以,教育叙事,能“让我们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事件历史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意义化,把过去的教育经历永恒化”[5],是我们敞开教师生命意义之门的重要方式。 2.俯瞰熟悉的风景 教育叙事虽然“叙”的是教育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点滴琐事,但教师叙事不是为了保存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在故事中重温教育经验、体验教育过程,对教育生活作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经验的过程。因而,展现故事是次要的,在展现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前所未有的教育意义才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故事虽然谈的是旧事,但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应是新的启示。此时的回眸和叙述,不是简单的“回头看”,而是使自己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来俯瞰熟悉的教学实践。要“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能“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6] 3.展现“缄默的知识” 教师知识有着不同层面,如同一座冰山,外显于水面的是认知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它决定着教师“知道什么”,隐藏于水面下的是实践性知识,它镶嵌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育情境中,决定着教师“如何做”。这种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的智慧积淀,通常是内隐的、缄默的,但却是教师理解和解释教育教学事件的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洞悉和把握自己缄默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也就变得格外重要。 撰写和描述故事是探究、洞悉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佳方法。叙事本身是一个意义澄清的过程,我们在故事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些内在的、自己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教师对故事的撰写与分析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包括“如何做事,何时何地做这些事情”这些认知性的技能,更表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和诠释与教学行为相关的事件”这些价值观念的问题,展现和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教育观念,将原本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缄默知识”表达了出来,从而更好地发现自我在认识、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惯性行为的深层意义,教育叙事因此成为促进我们增长实践性知识、提升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方式。 4.超越日常的自我 教育叙事,叙述我们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每一次叙述都能促使我们沉静思考,质疑自己习惯化的教学行为,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的解释,追问教育的终极意义。因此,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品味、体验、发现、评价、判断的过程,是我们对自我教育生活不断发现的过程。它让我们发现自己平常教育生活中蕴涵的丰富意义,也在不断地让我们驻足沉思,走出“惯性”,改进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促进我们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质量。教育叙事,让我们在“接近自我”的同时“超越自我”,真正获得我们作为教师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5.生长“草根理论”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7]教育叙事让教师亲历的教育生活自己说话,让我们在与自己的教育生活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基于自身教育生活的、带有自身生命体温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考。这种教育的理念或思考来源于我们自身教育生活的知识,是我们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的结晶。它“不仅为教师已经历的事情提供有意义的保留形式,而且还提供一扇向前看的窗户,帮助教师在遇到类似情况之前就有所准备。”[8]正是在这个探索实践——叙述记录——反思整理——追问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草根理论”,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一个教育家。 6.创建开放的文化 叙事,是人类表达、交流的方式,讲故事的人在讲述中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驻足反观自己的经历,听故事的人获取故事经验的启示意义,因此叙事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叙事创建了一种叙事者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开放的文化。一方面,作者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为教育同行、专家、学者等众多不同角色的人创建了一个可以评说、讨论教育问题的平台。另一方面,阅读和倾听教育故事的人“可以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所描绘的教育情境之中,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教育案例认真地加以分析、梳理,认清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规律或原则,在阅读和倾听中,把别人经过探索、努力得到的经验转变为自己的某种知识,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9]因此,教育叙事创造了一种分享思想,共享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对叙事者还是读者,这种沟通和交流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惊喜和进步,这种多向、开放的教育文化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学习、交流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叙事的文体特点 1.寻找熟悉中的“陌生”与“冲突” 教育叙事可以是记录自己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掘亮点”;可以叙述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呈现矛盾和问题,“展现机智”;可以讲述自己与学生交往中的一个故事,“追忆难忘”;可以呈现自己在教育事件中的困惑与遗憾,“反思缘由”……一个好的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自己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其他老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教育叙事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教师要学会“寻找”自己“熟悉风景”中的“陌生”。要搜寻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对自己产生深层影响的故事,要在看似无问题的地方中发现问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掘与选择题材,让自己讲述的故事具有“陌生化”效果,从而让自己和读者都有新的发现。 2.追问故事“背后的意义” 叙事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其背后的研究,并不如讲故事那样简单。其实,“鲜活的故事只不过是教育意义披在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叙事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在于发现和阐释故事背后的意义。”[10]如果纯粹是讲故事,没有专业的视角,教育叙事就和一个文学报道没有区别。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鲜活的故事讲述出来,还要对自己的教育故事进行解释,必须穿透这些故事和叙述,透视其背后的意义。让故事体现你对该教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反映出你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哲学。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自己对教育的洞察力,促进自身发展。对于阅读者、倾听者来说,才能够从这些思考阐释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你的教育叙事才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3.在叙事中把自己“摆进去” 作为一种研究,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仅仅用事实说话是不够的,在故事中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你要有直面自我的勇气和胆识,能够敞开自我,直面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将自己的自信与成功讲述出来,而且能将自己的失误与遗憾显现出来。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自己要对这些问题追问和反思,在思考反省中重新建构自己对这些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解。把自己“摆进去”,还意味着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也不是一个“评论家”,而是要在反思和追问中对教育问题有新的理解和发现,有新的行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此,叙事才能成为你提升自我,改进实践的有效专业发展方式,照亮你未来的教育生活。 四、如何写好教育叙事 1.学会观察与积累——“从今天起,每一天都仔仔细细地过” 写教育叙事离不开大量鲜活的素材,这些素材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老师们应该学会“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做个教育的有心人。例如常看报刊杂志时政新闻,时刻关注专业期刊的教育动态,学会从日常纷繁的教育现象和事件中发现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的案例,学会通过写教育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点滴感受、产生的问题、与同事的讨论甚至是身边同事对某一教育现象的抱怨。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提高自己教育研究的眼光、理解力和判断力,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慧眼识冲突”,从平淡中发现精彩,找到蕴含丰富意义和价值的写作素材。 2.唤醒自己的教育意识——“故事,使我们成为自己想做的人” 对教师来说,素材的积累只是一个基础,要真正开展研究,还需要对经验和故事进行“发酵”,体会其中蕴含的教育问题,并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提炼,深入理解该故事中蕴含的问题。教师在叙事中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叙述和发现中主动发掘和提升自我,让自己走出庸常的状态,成为自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成为我们自己想做的人。 3.不断尝试和创造——“有行动才有故事” 如果说作家用自己想象创作,那么教师就是用自己教育行动创作。“所谓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际上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行动。 [11]教师叙述、解释自己教育生活的前提,在于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生活要有思考和行动。为了更好地积累素材,老师需要积极对日常教育实践进行变革,不断尝试用新的行动去完成教育的过程,在探索和变革中,你会经历常规教学中所不曾经历的故事,而这些在变革中发生的故事,往往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反之,很多教师之所以无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主要是因为没有用心思考的习惯,没有学习和改进的动力,所以自己的教育生活永远是“平平淡淡、一如既往、习以为常”,只有当教师创造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他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故事。 4.让常识与专业对话——建构自己的文化工具箱 “出色的教育故事总是悄悄地把教育道理隐藏在教育冲突和教育矛盾中。”[2]教育叙事不仅是描述一个现象,讲述一个故事,而且是要求老师要把对事件的考察、描述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起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教育事件。要写好教育叙事,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如果仅仅是用事实说话,缺乏对体验感受的反思,那么即使你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这“经验”也会显得单薄、缺乏深度。 “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应该来自“常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对话。[13]师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文化工具箱”(布鲁纳bruner, j.),即努力使自己拥有丰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了解国内外人文学科的前沿进展;拥有丰富的、深刻的理论洞察力;不断吸收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有价值的叙事题材,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观念,从自己的故事中“解读”出内在的理论“意义”,使人们从故事中体验、思考和理解教育的真谛与价值。 5.学会深描——让故事引人入胜 教育论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论证”的方式“讲道理”,教育叙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写”的方式“讲故事”。教育叙事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是否保持了描写和分析的“深度”。“深描”能够让你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 (1)深度描写细节 在叙述时,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家或是画家,充分关注故事所发生的特定背景,要对当时的情境做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述,运用一定的叙述手段和技巧,如倒叙、深描等文学手法,把读者带入现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那些能引起老师们共鸣、难于调控、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尽量具体地描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反思和阐释拥有扎实的“根据地”,同时要注意用词鲜活、行文活泼,叙述有吸引力。 (2)深度揭示故事中深藏的教育意义 “深度描写”并不意味着描写词语丰富或华丽句子的堆积。描写的“深度”其实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教育叙事并不直接论述教育道理,但是,教育叙事又需要讲故事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化的教育理论”,然后再把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描写”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故事都具有多重意义,每个读者对故事或经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光讲故事或事件的经过是不够的。还要把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表达出来。只有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事情进行解释,你对事件的理解和故事中的内在意义才能被别人领会。因此,在叙述事件时,不仅要叙述故事情节,还要尽可能地描写自己在事件中的心理状态,在其中夹杂些对细节的感悟及反思,做到夹叙夹议,使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外显。但要注意事例和理论不是两张皮,而是融于一体、水乳交融的。理论蕴含在故事字里行间的叙述中,体现在基于故事内容的适时而巧妙的议论、抒情中。 (3)围绕主题描写和阐释,形散神不散 需要强调的是,每篇完整的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叙述的故事总是隐含着一条意义线,这根主线就是叙事的主题。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刻把握事件的主线,不能偏离主题,一发不可收。叙事是为了表达你的思考或感受,叙事的方式和内容就是你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哪些讲哪些不讲,哪些详讲哪些一带而过,都应根据主题来决定。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教育叙事让我们跃上这个舞台,向世界展示自己生命中那些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我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会让其他人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启发,甚至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正是教育叙事的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写吧,还等什么呢? 教育叙事论文:试论教育叙事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 论文摘要: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其兴起背景出发,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内涵、方式和特点及其实施的过程,并就目前人们对其一些普遍性的误解进行一些澄清。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应该更注重人本主义的质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其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学者们对已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教师专业化实现的途径与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的目的与作用等几方面的研究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教育叙事研究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更注重教育故事所具有的意义,并通过对意义的重构与解读,来反思与提高实践,来丰富与优化理论;它关注教育主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的形成与优化。叙事研究基于对个体经验与故事情境的关注,降低了教师进入教育科研的理论高度,但并不否定教育理论的价值。它的兴起不仅意味着它是对教育生活探究的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而且也是研究者们的一种生存方式的转变。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1、理论基础 后现论 后现代思想家们关于主体的消亡、元叙事、对差异的颂扬等对叙事研究影响很大。反过来,叙事、故事、语境等词汇也成为后现代思想家们高频率使用的语词。 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 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叙事学成为文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叙事学中关于叙事的情节、结构、语言以及口头叙事与书面文本间的转换等.都成为当前教育叙事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同时,新时期叙事学研究由“所指之事”向“所用之叙”的重心“转移以及由经典叙事学向多元叙事学或新叙事学的转向,也对教育中的叙事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象学和解释学理论 这两派哲学的主张为叙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现象学的意向性、交互主体性和悬置等思想,有助于人们暂时悬置主观判断和先见,尽可能地揭示教育事件本身;解释学则从方法沦角度强调了社会科学的特殊性,主张对经验性文本进行解释和理解理解。 现代知识论观点 现代以来不同类型知识的划分表明了人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加涅(r.m.gagne)和安德森(j.r.anderson)的知识分类观点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知识的内涵,并确立了如今日益被广泛接受的一些新的知识观念。如,只有个体积极建构的知识对个体才有意义等。 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升温,对人类生存和交往模式的思考及其运用的田野作业法开始对诸多社会学科领域产生影响,同时社会学使用的扎根理论方法、行动研究,以及语言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等都构成了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一部分。 2、内涵 国内目前对于教育叙事研究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广义的,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另一种是狭义的,专指教师叙事研究,当前似乎基于狭义理解的叙事研究居多。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和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 教育叙事研究有其本身独有的特点:时间性、情节性和主观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实际发生的、有情节的相对完整的教育事件;无论是”所叙之事“还是”所用之叙”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能反映参与者的教育信仰、价值观念和理论水平。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 叙事研究的过程是依照叙事研究自身的逻辑和方法所实施的过程,有研究者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1、现场工作。 主要是指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对所研究对象的体验。在这一阶段研究者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要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活动中去,通过全面深入的了解来获得资料。第二,研究者要从整体上对这一现场所产生的包括历史文化背景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2、从现场到现场文本。 现场文本不仅包括事件的客观记录还包括研究者和参与者的关系,是经过选择、演绎解释的经验记录。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如口述史、故事、照片、回忆录、现场笔记、文献分析等。 3、从现场到研究文本。 研究文本要回答意义和重要性问题,可以用文学、诗歌、科学等不同风格撰写。 总之,叙事研究在内容与手段上与其它研究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还要求研究者要具有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的能力。 五、对叙事研究几种误解的澄清 有人认为叙事研究就是讲故事,就是把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表达出来。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叙事研究是通过行为者对教育故事的叙述,来反思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重构教育实践的理论意义以优化教育实践规划质量。还有人认为,叙事研究就是不需要理论基础的研究,其实,叙事研究既要求通过叙事来体现理论对实践的解释与洞察力,也要求通过对叙事者个体价值与情感的认可及对故事情境的关注,来丰富理论的视野。更有人认为人人都可以做叙事研究,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都具备做叙事研究的可能;但如果只是白描事实,而不反思与重构,不通过重构来丰富个人理论,就不是做研究。 教育叙事论文:国外叙事医学教育发展启发 1叙事医学及其相关概念 2001年,Charon[2]将“叙事医学”定义为:具备叙事能力的医生开展的,能够提供人道且有效诊疗活动的医疗模式。叙事能力是指能够识别、吸收、理解他人故事和困境并对其采取行动的能力。对医生与自身、患者、同事和社会之间发生的叙事活动有所影响。通过对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叙事医学“优化医生诊疗思维,实现职业自省,改进医疗服务”的目的[4]。在叙事医学的实施过程中,医生需要倾听患者及他人的叙事,理解并尊重所述故事的含义,进而代表患者的利益去进行医疗活动[2]。“叙事医学教育”目前尚未形成明确定义,Charon[2]提出,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如精细阅读、反思性写作、与患者专业的谈话),以提高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对患者的照护水平,可以看作叙事医学教育概念的雏形。与叙事医学教育相类似的术语有“叙事教育(NarrativePedagogy)”,指的是通过叙述、解释和重构教育者和学生的故事、经历,达到教育目的和研究目的[5]。两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叙事”这一质性过程,再现叙事者的世界观,重视的是人的情感、体验和主观诠释[6]。叙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描述经验,解释现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方法[7],叙事医学教育则通常被认为是以培养具有叙事能力,能够开展叙事医学实践的临床医生为目的的完整教学过程。 2叙事医学的教学目标 Charon[8]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开展的叙事医学教学项目中提出,要培养医学生的一系列能力,其中包括“感知患者遭遇,理解所感知的遭遇,处理认知冲突,多视角看待疾病事件,设想疾病结局,采取一定行动”。由此可以看出,以上作为该项目目标的能力与其最早提出的吸收、解释、回应故事和其他人类困境的“叙事能力”[2]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的“哥伦比亚合作性老年人计划(ColumbiaCooperativeAgingProgram,CCAP)”项目中,包括1项以叙事医学为基础的写作训练。该训练的目的仅聚焦于提高实习生在整个项目中对于评估过程、数据收集和临床质疑的反思[9]。目前,国外各医学高校开展的众多形式叙事医学教育尚未形成统一的教学目标,但大多围绕Charon提出的“叙事能力”的定义和内涵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叙事能力”不只是简单的沟通交流故事,而是要求医生帮助患者通过对“疾苦”的叙事来建构疾病的意义。该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提升其共情能力、职业精神、亲和力(信任关系)和对自我行为的反思[4]。 3叙事医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10]。在叙事医学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精细阅读(closereading)和反思性写作(reflectivewriting)。 3.1精细阅读 即通过对不同内容和体裁文学作品的阅读,以培养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实现“参与”这一过程[11]。Charon[8]在她《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NarrativeMedicine:HonoringtheStoriesofIllness)一书中提出,将“文学叙事学”(即对故事如何构建、讲述、进展、理解的研究)应用于精细阅读这一方法之中。她根据医学的叙事特点,提出了精细阅读的五要素:结构、形式、时间、场景、要求,明确了精细阅读对文学作品及相关素材的研究角度。我国学者杨晓霖[12]认为,结合叙事学基础知识,将文学作品中疾病故事与医学疾病叙事阅读纳入医学课程设计中,集中讨论与疾病、疼痛、衰老、心理健康、死亡等相关的作品,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叙事能力。 3.2反思性写作 美国学者Kerr[13]指出,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反思性写作是“以自我意识和(或)专业成长为目的的对自身经历进行反思的写作”,并认为反思性写作具有改变行为的潜力。通过反思性写作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完成叙事医学中“表现(representation)”这一过程,使其主动地表达自己并评价和分享自身的经历[11]。Charon[2]提出的“平行病历(parallelchart)”就是教育者通过反思性写作培养临床医生叙事能力的一种形式。它是患者普通病历之外的“影子病历”,要求医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见证、书写患者的疾苦和体验。而在国外高等医学院校针对医学生开展的叙事医学教育中,教师则为学生提供了叙事访谈和反思性写作的提纲,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患者的内心体验[14-17]。 4叙事医学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与协调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18]。目前,国外各医科院校开展的叙事医学教育虽都围绕着培养“叙事能力”为目标,但各自的教学策略有所不同,总体情况可进行以下分类。 4.1依托课程教学的叙事医学教育 部分高校将叙事医学教育与传统课程结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美国梅佑医学院就利用解剖课,鼓励学生将其课堂上的体验通过反思性写作编写成剧本,再通过戏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19]。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学人文课程通过基于人文主义的文学阅读和有助于职业发展的反思性写作等方法,培养本科医学生和参加继续教育临床医生的反思、移情等叙事能力[20]。 4.2依托实践项目的叙事医学教育 目前,国外高校开展的叙事医学教育大部分基于综合性教学实践项目展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针对实习生开展的“哥伦比亚合作性老年人计划(CCAP)”[9]、新墨西哥大学针对一年级学生8周社区见习开设的“实践性融入式体验(PracticalImmer-sionExperience,PIE)”[17]、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以家庭为中心的体验(FamilyCenteredExperience,FCE)”[16]等教学活动虽然主题、实施方案略有不同,但均是借助各项目提供的平台,通过叙事医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达到某一课程培养目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叙事能力。 4.3依托跨专业合作的叙事医学教育 跨专业教育是指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共同上课和互动来了解对方的职业角色[2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整合口腔学、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学四个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开展了“健康、疾苦和健康照护的文化”主题研讨会。研讨会采用精读指定材料,润色写作内容,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对不同医疗领域的问题交换想法和意见[22],将叙事医学教育拓展到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和学生。这一策略有助于不同专业学生了解彼此职业角色间的异同,培养同事间的叙事能力,从而实现工作中团队的高效合作。 5叙事医学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指的是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23]。目前,叙事医学教学资源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大部分研究主要聚焦于叙事素材的整理和开发。叙事素材可以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例如小说、散文、诗歌、传记,也包括影视作品、照片等形式。杨晓霖[12]根据素材内容不同,将国外的叙事文本分为了以下五类:①疾病叙事作品;②关于医生负面形象的叙事;③医生作家关于行医治病的散文小说;④患者关于疾苦及重建被疾病摧毁的身份的叙事;⑤医生归纳、传递医疗知识的疾病叙事。美国学者Helle[24]专门进行了照片在叙事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通过摄影理论和叙事理论的结合,分析了视觉教学的优点及照片应用于叙事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6叙事医学教学评价 6.1评价内容 叙事医学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叙事能力,因此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也是围绕着叙事能力展开,包括接受培训者对于患者及其工作的态度,临床工作早期的习惯和愿望,学科知识的保留、表达和反思他们所见所感的能力,行医过程中的归属感及人文领域非认知方面的专业能力,如是否拥有诚信,富有同情心,为患者负责[25]等。 6.2评价形式和方法 目前叙事教学效果评价的形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②患者对学生的评价;③同学之间的互评;④自我评价。有研究[25]认为,对医生或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最有根据的来源是患者,因为他们能够真正体验医生的这种素质;另一方面,患者和医务人员在医疗知识上的不平等性,使其对医生的评价略有困难,可以通过同行(或同学)评价进行补充。不同的评价内容决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叙事能力的评价,主要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问卷法。根据回答问卷的方式,所用问卷分为封闭式(结构式)和开放式(非结构式)两种。封闭式问卷包括一系列的患者满意度量表[26-28]、患者-医务工作者导向量表(thePatient-PractitionerOrientationScale,PPOS)[29-30]、同行评审评价表格(PeerReviewEvaluationForm)[31]等;开放式问卷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情况或看法,例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展的“个人疾病叙事”反思性写作训练项目结束后,学生通过回答由7个开放式问题组成的问卷完成对自己的评价[15]。 7对护理学的启示 7.1将“叙事医学”的观念引入护理专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卫生政策改革,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医学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却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医学的人文属性。在此社会背景下,叙事医学对于和谐医疗环境的形成显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2]。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护士相比医生接触、陪伴和照护患者的机会更多,更容易发现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33],而国内尚少有研究将叙事医学的有关概念引入护理专业领域。因此,我国护理研究者可尝试在学习借鉴叙事医学有关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将其与护理专业特点有机结合,以培养临床护士及护生的叙事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在护理活动中运用移情,与患者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通过对自我行为的不断反思,来提高护理照护水平。这一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贯彻落实,更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照护。 7.2为跨专业教育的开展搭建平台 目前跨专业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变得愈来愈重要,但现存的很多政策和学术问题都限制了不同专业间合作的可能[21]。叙事医学与护理专业结合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可以吸收跨专业教育这一理念,为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开展搭建平台,在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叙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整个医疗领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其具体开展形式,应在叙事医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卫生政策及护理教育现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7.3构建培养临床护士及护生叙事能力的教学模式 培养临床护士及护生叙事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在叙事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培养临床护士及护生叙事能力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程序框架和教学策略体系。但目前国内外尚未出现有关该领域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现状,今后研究者应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理论、概念进一步的分析整合,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程序框架和教学评价等要素[33]出发,构建培养临床护士及护生叙事能力的教学模式。 作者:于海容姜安丽工作单位: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教育叙事论文:教育叙事客体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叙事体题材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正在广大中小学校得到迅速的推广,它符合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实际。但许多教师在教育叙事的客体即叙事题材的发掘和选择上深感困惑,尽管拥有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素材,但不能从这些丰富的素材中选择出有典型意义的题材来,因此,造成叙事内容平淡,缺乏深度。本文试图对叙事题材的发掘和选择作较全面的解读。 教育叙事首先要有“事”可叙,这个“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闭门杜撰出来的,而是来自于真实的教学实践,来自于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这样的“事”就是叙事的“题材”,题材是叙事的基本材料。 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件,这些事件所表现的内容、涉及的主要人物以及时间和发生的场所等都是有区别的。如有的事件是表现课堂教学的,有的是表现课外活动的;有些事件的主角是学生,有些事件的主角是教师;有些事件是关于少先队工作的,有些是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等等。这些不同的事件,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叙事内容,实际上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叙事题材。 在这里,我们选择课堂、学生和教师作为发掘叙事题材的切入点,简要的论述有关课堂题材、学生题材和教师题材发掘中的一些关注点,为我们更好的发掘叙事题材提供一些视角。 一、课堂题材的发掘 课堂题材主要指在课堂中所发生的各类教学事件,包括在学科教学中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对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方法、技巧,精彩的教学场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等。 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可以看出学校的教育面貌与办学特色,当然,也可以发现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显然,在学校的课堂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叙事的题材。作为叙事者,理应把目光重点放到课堂中去,从中发掘出许多生动的、鲜活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事例来。 课堂题材可从以下视角去关注: (一)发掘教学的“亮点” “亮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精彩场面,它可以包括: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的成功做法,教师有效组织的教学活动,精彩的师生互动场面,学生活泼、高效的学习方式等。这些“亮点”有些是预料之中的,也有些是预料之外的。在这些教学的“亮点”中往往凝结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蕴涵了教师深厚的教学情感,或集聚着学生的学习智慧。发掘这些教学“亮点”作为叙事题材,可以展示某种成功的教学范例,展示某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给人以启示与借鉴。 (二)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预设而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然而,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是教师所无法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对这些“突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来调控教学进程,这不仅能体现出教师驾驭和调控教学的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教学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有时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来把握和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 (三)教师的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处理教学问题、巧妙把握教学过程的一种技巧。从实践看,教学机智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智慧,能体现出教师优越的教学能力,也能体现出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表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机智,同样能给人以启迪。 (四)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生动活跃的场面,也会出现冷淡尴尬的情景;会产生预料之中的效果,也会出现意外的失败。成功的教学事例会给人一些启示,而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所作的思考,同样会给人以启示。从研究的角度看,成功的教学事例与不成功的教学事例,同样具有思考价值。因此,教学叙事不仅要关注课堂中的“亮点”,也应关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二、学生题材的发掘 学生题材主要是指以学生的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事件。在这类事件中,学生是主角,表现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品德、思想、情感、行为等,反映的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题材主要包括: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故事,学生家庭中的故事,以及学生在校外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等。 对学生生活题材的叙事,其意义在于:其一,通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描述,揭示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使教育者能对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变化,进一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其二,通过学生的故事,来透视学校的教育现状,了解学校哪些教育活动对学生发生了积极的效果,哪些活动对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等。 学生题材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发掘。 (一)学生的“思维火花” “思维火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指学生突出的、优异的学习成果,或能表现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值得其他同学学习和仿效的事例。 具体的说,这方面的题材一般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有创意的思维活动; 2.对问题发表的不同见解; 3.独特的思维问题的路径; 4.具有个性色彩的学习方法; 5.超出的学习能力。 这样的题材在教学实际中是很多的,我们只有仔细留心身边的学生,就会发现这方面的事例。 (二)学生的心理情感 教育叙事不仅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可以把叙事的视野伸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叙述学生的心理变化,叙述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感需求,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对叙事来说,这方面有着丰富的题材。 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题材包含以下内容: 1.学生个人爱好与追求; 2.学习愿望与情感上的需求; 3.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 4.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困惑、苦闷心理; 5.学习中的焦虑情绪; 6.对教师的喜爱或厌恨之情等。 (三)学生的家庭故事 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学生的成长与家庭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学生在家庭中所发生的事,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也有利于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家庭方面的题材可以包括: 1.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2.学生在家庭中的各种表现; 3.学生家庭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4.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 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演绎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份份难得的教育材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多关注这些“细节”,因为在它的背后往往蕴涵着一个精彩的故事。教师要善于对这些“细节”进行发掘。,去发现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世界。(四)学生成长的故事 这类题材的范围比较大,凡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或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都可以作为这方面的题材。 这类事件,对学生来说是一份值得纪念的个人财富,而对教师或学生家长来说,是一份值得思考的材料。从学生的成长故事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出富有实践意义的教育经验来。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其一,学校中有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会对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历程;其二,学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是在不经意之中发生的,有时候会有一种“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其三,学校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时刻想到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教师题材的发掘 教师题材主要是指教师亲身经历的或与教师本人有密切关系的事件,事件的主角是教师。教师题材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教学的收获,工作中碰到的困惑,教育生涯中难忘的经历等。 (一)记录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 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指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往往包含教师优秀的教育经验,教师富有推广意义的教育方法、技巧等,从这些成功的活动中能透射出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以及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 具体的说,表现教育成效的题材可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一次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 2.一次与学生成功的谈心; 3.一次富有意义的家访活动; 4.一次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5.一次深受启迪的研讨活动。 (二)记录心理困惑 教师在教学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有些问题,经过分析思考后,能找到妥善解决的方法,而对有些问题一时会找不到或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法,以至在心理上产生困惑。教师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困惑,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教师的困惑,有些是普遍性的,这样的困惑往往能引起其他老师的心理共鸣;有些困惑是特殊性的,是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个别现象,对这种个别性的困惑进行剖析,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教学探索活动 这主要指教师所开展的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包括经历的研究过程、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效果等。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会处处留下教学探索的痕迹,会遇到很多问题,碰到很多曲折,同时,也会不断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进行探索尝试,在这其中所经历的碰到问题时的困惑、研讨过程中的争辩、研究实施中的艰辛、获得成功时的快乐等,都是很好的叙事题材。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比较注重的是研究结果,注重用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来表达研究的结果,而对研究过程的描述与总结则比较忽视。而实际上,具体描述教学研究的过程,如你的研究成果是怎样得来的,经历了哪些研究步骤,你的想法是怎样逐步完善的等,这样的记叙,无论对于成果的总结,还是对于教学研究本身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四)教学中的“遗憾” 在教师的教学经历中,会留下值得纪念的事,同样也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遗憾”可以指在以往的教学中做了那些不应该做得事,或者那些本来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遗憾”是对以往自己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以后所产生的一种认识,它既是一种教训,也是一份经验。这些“遗憾”的事,可以引起我们的借鉴,引起我们的思考。 四、发掘叙事题材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文简要地论述了课堂、学生、教师三种题材的发掘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题材不是完全独立的题材,而是相互交叉的,在一种叙事题材中,往往包含了其他方面的叙事内容。对有些事件,如果仔细的分,很难说是属于哪一题材的内容。如课堂题材,就一定会包含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内容,有些题材,既可以属于课堂题材,也可属于教师题材或学生题材,因此说,它们三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这里所做的区分,只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而区分的标准主要看叙事内容的侧重点。 在上述每一类的叙事题材中,列举了若干方面的小点,这些小点可以看作是发掘题材的切入点,当然,这里每一小点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这样的分类只是为大家提供几个叙事的视角,有关各类题材发掘的切入点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列举几个。 在发掘与选择叙事题材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发掘叙事题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叙事题材进行分析思考的过程,通过分析思考,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中选择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从那些看似平常的事件中看出其不平常的意义来。当然,这种思考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的思考,而是要把对事件的考察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起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教育事件,或把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放在理论层面上来加以分析思考,这样,才能揭示出事件所包含的理论意义。因此,作为叙事者来说,也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这样才能在发掘叙事题材时独具慧眼,发现出有价值的叙事题材来。 (二)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掘与选择题材。同一件事情往往包含有不同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来。对于一件事,从某一角度看似乎很平常,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其不平常的意义。还有一种情况,有时单独看一件事情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一旦把它放在一定的背景下,或与其他事件联系起来,其意义就自然地凸显了。所以,我们在选择叙事题材时,不仅要善于分析思考,而且要学会灵活地思考,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多一份题材选择的余地,具有更广阔的选材空间。 (三)叙事题材的发掘与选择往往不是一步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叙事者开始时对某种事所掌握的素材很少,只是了解事件的部分内容,或是一个大概的情况,随着对事件的深入了解,就会逐渐增加信息资料,逐步了解事件的整个情况。因此,对于题材的选择,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在叙事过程中,有时需要对题材进行调整、删减或补充,使叙事的材料逐渐的完善起来。 总之,教育叙事的题材有着非常大的范围,在生活中,凡是与教育有关的事都属于教育叙事的范围。然而,并不是所有发生的教育事件都可以作为叙事的题材,只有那些能显示出某种意义的事件才可作为叙事的题材。叙事题材的发掘与选择就是要从大量的生活事件中发现并选择具有一定意义的事件来,作为事件的基本材料。 教育叙事论文: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支点 〔关键词〕叙事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育心”,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能使学生感悟到一种力量。这种当时潜在的力量,日后会成为巨大的心理能量,护佑他们一生的健康生活。 叙事治疗以工作方式的新鲜和富有创意著称,深受青少年个案喜欢,其创始人是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麦克・怀特曾用不同于医学权威的方法,成功解决儿童厌食等问题,把无数陷入绝望的家庭带回正常轨道。叙事治疗因其实践效果较好,深受一线咨询师推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于欧美国家。 将叙事治疗用于构建学校心理支持系统,在国外及台湾地区都有相关研究。2006年开始,吴熙K老师把叙事治疗引进大陆,因为国内的叙事实践起步较晚,将其用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上的研究尚属空白。相信以叙事治疗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支点,带着这种新思维会找到更多贴近学生心灵的工作模式。 一、叙事治疗,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素质的新支点 叙事治疗理念有助于转变教师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心底对学生的根本看法,当前很多教师衡量学生带有绝对完美的倾向,眼睛容易盯着学生身上的问题。这样陈旧的学生观使教师无法全心了解和接纳学生,势必造成师生心理距离的疏远。叙事治疗摆脱了传统疗法中将人视为问题的治疗取向,绝对相信每个生命体都因其独特而值得尊重、欣赏和好奇,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通过引导教师学习叙事治疗的哲学理念,解构主流文化对教师的影响,能使教师抛开“病理化倾向”,不给学生贴标签。因为一旦贴上某种标签,并非症状消失,只能带来更大的挫败感。新的“学生观”形成,意味着教师绝对相信学生都是有力量的个体,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有发展的无限可能。这一根本改变,将会极大地改善师生互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发展。 叙事治疗师的语言技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语言效能。叙事治疗借助温暖的语言编织起咨询的框架,语言成为治疗最忠实的载体,能帮助个案把失败的故事重写成积极的生命故事。很多叙事治疗个案也正是感受到语言的托起力量,才逐步改变的。像“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样叙事意味的问题,可用于强化学生偶然展现的积极面。比如害羞的学生偶然一次“胆大”,被教师用很佩服的语气提问,学生就会知道自己有时并不害羞,从而建构新的自我认同。当教师们转变学生观并注意自己的语言,逐步形成学校的主流文化时,就会建构出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氛围。因此,叙事治疗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素质的新支点。 二、叙事治疗,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技巧的新支点 叙事治疗的咨询技巧巧妙有效。叙事治疗强调“故事”的多角度叙说,通过外化、解构使故事变得更有动力,最终用带有成功经验的故事替代问题故事。叙事理论中将问题与人剥离的技术就是“外化”,因强调问题不等于人,借助将问题客观化,使个案为原本内化的想法解套。如麦克・怀特把遗屎症孩子的问题,冠名为“狡猾的便便”,用好玩、轻松的方式解决了棘手的问题。给问题起一个名字,这种微妙的语言转换所带来的效果,使个案觉得问题来自他们本身之外。这些技巧能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层面,比如有些小学生为好动问题起名为“动魔鬼”,这样站在问题之外,他们会机智地想出许多赶走自身问题的办法。 叙事治疗的巩固技巧也新颖实用。把在咨询室中书写的故事连接到真实生活中,叙事的具体策略诸如书信、证书、回响团队等都充满创意,能巧妙地增加个体的力量。一般说来,叙事咨询师会用信函证明个案在咨询中的改变,用证书证明其彻底的转变,这些积聚着心理能量的证书和信件,能强化咨询的效果。回响团队是找出对个案发展有欣赏力的观众,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有了别人的鼓舞才能作出彻底的改变。比如学校用在处理有关名声问题上,可以发展出学生信任的团队来支持他,见证他彻底与某些坏习惯告别的过程。 对于教师来说,叙事技巧理解之后不难操作,它不仅是蕴含后现代思想的心理疗法,更是一种充满“爱和创意”的工作形式,能提供很多支持性的活动策略,成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技巧的新支点。 三、叙事治疗,是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的新支点 叙事治疗的团体辅导实践很有创意。叙事治疗除了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团体。国外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有些学校将叙事治疗用于团体心理辅导,原因是叙事精神强调对个人生活的新发展形成欣赏性观众,学生在安全的团体氛围中,容易尝试打开新生活的可能性,尤其是对深植于特定班级文化中的某一问题。新西兰一位叫潘美拉的心理辅导老师,曾将“反欺凌课程”引进一所小学。当班级问题被界定为欺凌时,先检测孩子们创造无暴力班级的决心,再引导学生看到欺凌问题对自己的影响,看到欺凌和嘲笑最容易在哪里发生?随后让孩子们想象欺凌消失在地平线之后的情景,并将所有孩子对付欺凌的原创方法写成脚本,在演出中强化展现,最后用大型壁画、录影带、海报、书信说明班级的反欺凌立场。后来孩子们发现谁有这样的倾向,很快就能察觉并会说出来,一些成为欺凌受害者的孩子,也不再责怪自己,会把事情说出来。这个班集体充满欺凌的主流故事,被另一种充满平和的故事所撼动,从而逐步完成集体故事的重写。 叙事治疗的小组辅导也很受学生欢迎。叙事治疗用于探索某种问题的小团体辅导,像挽救即将留级学生的“反留级联盟”,像辅导喜欢逃学学生的“对抗逃学小组”,像帮助有恐惧倾向学生的“恐惧及怪兽驯兽师俱乐部”等,这些小团体因人数少辅导效果更深入,很受学生及家长的推崇。国外将叙事治疗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很多,借鉴叙事治疗可在学校发展出个别及团体辅导,成立书信辅导和校园关心团队等,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的新支点。 教育叙事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的教育叙事 摘要: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有效的情境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应当严格遵循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师除了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设境”和“呈境”之外。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情境体验式教学,形成了当前品社课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本文通过记述生活小事,列举一些日常事例贯穿全文,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变得“有滋有味”。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人教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性质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品德与社会上的"有滋有味"呢?在这里,谈自己怎样上品德与社会课,三个方面教学实践的教育叙事。 1.符合品德与社会本身 所谓的品德与社会本身即是品德与社会的情感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包括行为规范人际交往、合作等方面,也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感受美。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就要应有浓厚的社会活动本身内涵。要围绕“品德与社会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想希望之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意地去理解、模仿其内容,产生对文本的内容美、行为美、形象美、影晌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与赞赏,并产生同强烈的求知欲、模仿欲.从而更加热爱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如学了《小窗口 大世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以情境创设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内需。上课开始通过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的精彩片断,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情感内需;同时也使得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更是呼之欲出。 2.符合儿童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新鲜、更有趣社会实践平台。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个性。要在品德与社会课体现“儿童特点”,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学习精神融入品德与社会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我执教的《通信连万家》一课,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一个主题教学内容。教学中力图构建一个生活化、活动化、开放化的品德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2.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体现主题教学意识。要做到准确定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最开始到现在的教学设计,内容修改了多次,走了很多弯路。回头看看,缺乏主题单元教学的意识,就容易把单元内的几课内容上混淆。最后,在自己对教材的反复理解下,才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通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知道现代通信方式及特点。树立主题单元教学意识,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2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真实生活世界。课前布置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通信方式,并通过谈谈“你和家人曾用过哪些通信方式,给你们带来哪些方便?”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调查的生活信息,教师与学生一道谈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通信事例、故事,学生在饶有兴趣的交谈中认识到了一些通信方式的独有特点,这也为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奠定了基础。这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也让学生充分了解了通信方便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 2.3 构建活动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体验活动的舞台。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通信方式是用不同的信使来传递的,设计了“给不同的通信方式找到自己的家”环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动起来”“活起来”;为了感受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设计了让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与妈妈用手机通话,现场拨打114咨询的环节,让孩子真正在活动中体验通信方便生活;开放的活动设计,让孩子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2.4 构建开放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 课堂上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首先是善用生活资源:用春节拜年的话题引入、老师收到的一封信,孩子讲述的通信事例,等等都成为教学资源引进品德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这样一个广阔多元的开放空间里,课堂的实效性也显得更很强了。在课堂评价上应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点拨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3.符合儿童的个性 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本身,一般是说品德与社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无个人味的品德与社会课,犹如有些者笔下塑造的缺乏故事人物的形象,对小学生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那如何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有个人性呢? 3.1 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树立个人的形象与修养。想上出不脱离实际的品德与社会课,就要努力体现“现实例子装满自己脑子里,上课前认真研究教材,随时在脑里随口而出”。 3.2 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人无我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总之,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个人发展性,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让教品德与社会课里具有很趣的、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一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哪能没有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品德与社会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教育叙事论文: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问题与反思 摘要:教育叙事是近些年来,国内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提高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能力,能够有效推进小学教育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教师教育⑹履芰Φ恼体情况来看,教师教育叙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论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几点反思。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反思 引言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教育叙事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始普及,并受到了教育领域的极大追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小学教育工作者适合和喜欢教育叙事”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促进和帮助教育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学术界对这个课题的成功抱有很大希望,但是直至今天,小学教育教育叙事的研究,也未能获得突出的成就。这就要求当代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承担起研究、应用和普及教育叙事的责任,真真正正开展一些实践,获得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以此突进小学教育队伍的整体发展。 一、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问题分析 1.虎头叙事蛇尾研究,或者干脆有叙事无研究 与叙事相比,研究所消耗的时间会更多,研究者需要从小见大,不遗余力的挖掘和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加逼近真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叙事研究,在研究方面,都显得有些力度不足。 2.肤浅散碎叙事,总结拔高套话研究 教育叙事要秉持全面、客观的原则,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重点,叙事要有条理,有深度。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总体上来说,他们的叙事比较表面化,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套话多,实质内容少。 3.任务式教育叙事研究,煞有介事地搞形式主义 认真真地编撰故事,极尽大胆地演绎故事,然后搜肠刮肚和引经据典地查找宏大理论观点,生硬地拼接相应的理论与故事,使相互间能够呼应和印证一番,随之就如获至宝和大功告成,完成任务和交差了事,这是为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教育叙事研究,己经于不觉不知间滑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 二、对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几点反思 1.叙事研究类培训 为了将叙事研究在小学中开展,使得小学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合格水平,教育部门和小学学校应该针对小学教师的情况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应该让小学教师了解并且学习叙事研究,所以,应该针对小学教师开展叙事研究的一些培训,使得小学教师能够学会并且掌握叙事研究。其次,学校应该组织学校中的教师参与叙事研究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了解该如何叙事、如何研究,使教师在通过培训学习之后,能够将叙事和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把握,之后能够知道叙事和研究的要领。最后,在对小学教师开展叙事研究的培训时,应该让所有的小学教师都参与实践,进而能够通过实践理解掌握叙事研究。开展培训时首先都要让受训者能够对受训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才能够对受训的内容进行很好的学习和掌握,对小学教师开展的叙事研究培训也是一样,应该让小学教师对叙事研究的魅力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小学教师会对叙事研究产生兴趣,这样小学教师就会不自觉的喜欢上叙事研究,并且小学教师们还会对叙事研究上瘾,最终小学教师们都能够很好的学会叙事研究。但是在叙事研究刚开始推行的阶段,还是会需要学校对小学教师参与叙事研究学习进行硬性要求。 2.个人自叙集研究 小学教师在学会叙事研究之后,还可以开展个人自叙集研究。首先,小学教师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故事等进行梳理,之后进行系统的讲述。小学教师针对自己所形成的教学故事和关键事件,进行相应的挑剔和苛刻的研究,进而能够从中发现不足,总结经验,萃取思想。其次,小学教师在进行个人自叙集研究时,可以针对自己生活中的某一类事件进行分别呈现,进而能够使得自己总结的这些事件比较集中,然后使用放大镜的目光和显微镜的细致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刻的考察和归纳,同时这些集体事件之间还能够形成一定的对比,进而能够从中找到长处和短处,找到这些事件的共同规律和这些事件之间存在的不同点,以及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事件之间的不同等不同问题。最后,小学教师还可以将自己以往经历过的一个典型的教学事件进行详细的展示,之后对这个事件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然后将这个事件放起来,在未来如果在发生与这个事件类似的事件之后,在对新事件进行相应的叙事和研究,争取在每一次的叙事研究之后都能够有一些新的发现,直到实现触类旁通为止。小学教师开展个人自叙集研究的优点是,能够将自身发生的一些事件和故事进行集合,之后针对这些事件更容易进行归纳研究,通过总结得到经验。 3.课题组叙事研究 课题组叙事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可以确立一个研究课题,并根据需要和意愿组成一个叙事研究团队。然后,课题组成员一起确立一个当前比较棘手、比较典型和具有共性的课题,围绕课题叙事,集体解剖事件,集体找问题、查原因、下结论和开方子,集体找出更具典型性和研究价值的事件,集体对事件进行多个角度和全方位的研究,以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和升华思想,开发单凭个人力量难以发掘的宝藏。课题组叙事研究有利于集聚众人的智慧,使主题或问题更突出和明确,将叙事研究推向纵深和高远,也有利于避免个人叙事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和不了了之。 结束语 本文从俩个方面对小学教师教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并发现提高我国目前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就是全面推进教育叙事的开展和落实,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制定更加完善的对策,这是目前小学教育工作者们所共同承担的责任。 教育叙事论文:叙事教育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叙述教育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护理实习生45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查房;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护理实习生45人设为观察组,采用叙事教育下的护理教学查房。我院自行制定柯氏模型为导向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表从护生的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生实习结束时在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叙事教育;护理;教学查房;柯氏模型 叙事教育(narrative pedagogy)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护理教育领域,是指教师通过教师本人、学生、临床护士、患者或者借助信息媒体(如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等)讲述故事,在对话讨论中解释、分析、重构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达到人文关怀教育目的一种教学方法[1]。国外学者Kirkpatrick和Brown在老年护理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倾听老年人讲他们以前的故事,让学生对老年护理有了新的使命感[2]。Severtsen指出叙事使学生反思关怀和被关怀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关怀[3]。如何让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成就感,一直是护理教育所研究、探讨的问题。2015年6月,我院开展了以叙事教育为背景的护理教学查房,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45人设为对照组。其中男8人,女37人,年龄18~22岁,平均(19.0±2.1)岁,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22人。2015年6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45人设为观察组。其中男6人,女39人,年龄17~22岁,平均(19.1±1.9)岁,本科学历7人,大QЮ18人,中专学历20人。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正规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2)在院实习时长为10个月;(3)按照实习轮转计划完成实习轮转。排除标准:(1)病假、事假超过3个月以上者;(2)因个人原因缺席教学查房3次以上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学查房模式,即主查实习生汇报病史-全体实习生床旁体查-主查实生提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其他同学进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的补充-带教老师进行总结、点评。 1.2.2 观察组 (1)查房前准备:①查房案例选择。带教老师根据查房主题选择有“故事”且愿意倾诉的患者。如颅脑外伤患者多数由交通意外造成,开颅术后的患者更是从身体、精神、家庭、经济等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如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照顾者,长期失去自我的生活、繁重的照顾工作。使得患者或家属有倾诉的欲望,希望得到社会或他人的支持、理解。在争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带教老师首先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语言表达及组织能力的评估;告知叙事者以时间-地点-事件-简要治疗经过-内心感受-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愈后的期望为主线轴进行5~8min的叙述;带教老师对叙事者的“故事”进行词汇、修饰、情感表达等的适宜指导。②查房前3d,带教老师列出查房案例、查房主题、常用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与本次查房内容相关的复习提纲。提供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医学期刊、Pubmed三种检索文献途径,并指导护生对与查房相关的个案进行资料收集。(2)查房实施:带教老师以提问的形式对理论知识复习效果进行检查-小组选派1名护生对个案资料检索结果进行5min的总结汇报-主查护生进行2~3min的病史汇报―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查房,并进行5~8min的叙事(地点宜选择在单独的宣教室,患者、家属、护生、教师围圈平坐,让大家的目光能够在同一平面进行交流,气氛融洽)-在教师的引导下护生与患者或家属进行10~15min的对话交流-将患者或家属请离宣教室-每名护生在叙事背景下根据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收集的资料、与叙事者交流的评估,提出1个自认为最优的护理问题并制定干预措施―带教老师进行总结,与护生一起制定护理方案。(3)查房后:①查房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护理查房反思日记,日记的内容可以记录与叙事者的谈话内容、查房心得、与叙事者的共鸣等。书写反思日记是叙事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国外学者Gillis提出记录反思日记是一个促进研究和反思的过程,从而获得新的体验[4]。②护理实习小组对教学查房所制定的护理计划,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实施为期一个月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 1.3 评价指标 柯氏模型是由美国Kirkpatrick于1959年提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操作性最强的培训评估工具[5]。柯氏4层评估模式依次递进:反映层评估(一级),主要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学习成评估(二级),主要是用来了解学员对培训前后知识层面的变化;行为层评估(三级),主要是测定学员是否能将培训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日常工作中;成果层评估(四级),主要用来判读培训对机构和学员可能带来的变化[6]。我院以柯氏模型为导向自行制定了护生综合能力评定表,从护生执业能力培养的近期效果反应层、学习层及远期效果行为层、结果层进行综合评价。采用Likert评分法,每项指标设优秀、良好、一般、欠佳、较差5个等级,并相应赋予5、4、3、2、1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3.0对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护生实习结束时在反映层、W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Nowazczyk[7]研究指出多数患者有倾诉的倾向,他们有时会将疾病故事细节向亲人、朋友、医护、甚至是陌生人进行倾吐。引导患者叙事,利用患者叙事的宣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利于疾病愈后[8]。在以往的教学查房中我们往往回避患者不幸的遭遇,禁止护生与患者进行有关其不幸遭遇的交流,惧怕因此造成患者心理上的二次伤害。护生对患者的心理评估往往通过患者态度、行为、对待治疗的积极性等客观资料获得,而缺乏主观资料的评估。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或家属非常愿意配合我们的教学查房工作,他们有倾诉的欲望,希望通过对专业人士情感的“宣泄”得到有效的干预指导。而护生在叙事背景下的教学查房能够强化其医务工作的角色,增强其工作使命感,促使其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叙事者的现状。在叙事背景下的教学查房,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1年1月,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的内科大夫Charon提出叙事医学的理论指导临床医生通过书写平行病例(parallel chart)来更多地获得患者疾病痛苦历程中的心理感受[9]。在教学查房后我们要求护生书写教学查房反思日记,希望以此增强护生的共情能力、人文关怀意识。在查房反思日记中护生这样写到“当我看到她瘦弱的身体在不停的抽泣,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由自主的走上前给了她一个怜爱的拥抱,希望能够缓解她的悲伤”;“突发 的交通意外,让这个家庭顶梁柱因脑死变成了植物人,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当听到他15岁的儿子要辍学打工时,我萌发了通过微信轻松筹的方式来帮助这个脆弱家庭的想法”。作为护理教育者我们一直探讨如何构建护生的共情能力、人文关怀意识,在以往的培养过程我们通过理论授课、角色转换、同理心理训练等进行培养,而我们发现这样的培养并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而叙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查房能够通过患者或家属的亲述与护生产生情感的共鸣点,从而激发学生共情能力、人文关怀意识。 我们将叙事背景下的教学查房地点由病房改为宣教室(能够下床活动的患者),更利于营造和谐、“宣泄”情感的氛围。在常规教学查房中,患者一般卧于病床,师生围绕病床站位,查房过程中师生几乎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与患者进行沟通,这首先造成了视觉上的不平等,让患者产生抗拒沟通的心理。而叙事教学背景下的教学查房,患者、家属、护生、教师围圈平坐,让大家的目光能够在同一平面进行交流,在视觉上形成双方的对等关系,让患者更容易敞开心扉与师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行为告知护生有效沟通不仅需要掌握沟通技巧,还要对沟通细节进行适宜的把控。 目前我国学者已将叙事教育应用于护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9]、护士人文修养课程[10]精神科护生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11]等,而在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尚未见到相关报道。经过1年的临床实践教育研究,我们发现叙述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查房是护生与患者利益的双赢。患者或家属的亲述更能给让护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能设身处地的从患者或家属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增强护生的共情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人文关怀意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以往任何教育途径都不曾达到的,叙事教育背景下的护理教学查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教育组织者关注核心能力教学的统筹安排,实施者关注教学内容设计,而很少有人关注培训后的效果评价。即使有关注也仅仅是关注到培训后的反映层和学习层,而作为更重要的行为层和结果层往往被忽略[12]。我们生活在一个医学知识迅速翻新的时代[13],也许今天我们教会学生静脉输液技术、无菌操作原则很快就会被新的技术或理念替代,但是我们在叙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查房能够为学生构建共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则可以在更长远的培养效果中得以体现,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也是我们护理教育的最终目的[14]。
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分析: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如今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我国的农产品也逐渐进入网络市场中,农产品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进入网络市场时间比较晚,但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农产品在网络市场中的发展,其营销模式是保证长久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农产品在互联网中的营销模式进行探讨,促进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 互联网 营销模式 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网络营销发展的非常快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产量位居第一。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我国农业如何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农产品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营销观念不强 我国对于互联网营销的起步较晚,农产品的生产企业一般都在偏远的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农民,对新兴的互联网营销的观念不强,没有足够的认知,在农产品进行营销时,一般都是依照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销售。 (二)网站建设不完善 当下我国农产品的网站在布局上的设计,主要的内容仅仅是包括农产品的品种说明以及本企业相关的内容动态。很少有与消费者有关的内容,不能有效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且网站的动态建设不完整,动态更新不及时,促使消费者与企业去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清楚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在对消费者的服务上只是限于在线服务,剩余功能没有实际的意义。 (三)网上支付安全存在隐患 网络支付是刚刚兴起的产物,网络支付包括网上银行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财付通等支付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一旦支付相关的信息出现泄漏,便会使个人财产受到一定的损失。针对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赔付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程度。 (四)网络营销不具备专业的人才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专业的营销能力人才的企业才能够更加长久稳定的发展。在农产品的企业中,销售人员大部分的文化水平都很低,在销售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思想观念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在其销售上也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的策略 (一)加强对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观念 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只有企业真正的了解互联网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清楚互联网营销能够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改变农产品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首先就是农产品的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互联网营销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员工的传统思想,不断的让内部员工学习新的理念,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组织企业销售人员进行学习,加强互联网销售的观念,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因此,农产品企业在销售时,应将传统营销的成本投入逐渐转移到互联网营销上,使其利用网络平台缩小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提高农产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便能够长久的发展。 (二)完善网站建设 农产品的企业网站是消费者对企业的基本了解,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网站建设要不断的完善,在网站建O中要灵活的应用于网络信息技术,重视本企业网站的服务能力,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网站的服务能力。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企业产品的动态以及企业内部的动态,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里及时的进行更新,使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产品的相关信息。 农产品企业网站在建设中,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工作,通过网络技术,提高企业网站中的互动能力,并使更多的功能与消费者联系,定期对网站进行维护升级,使消费者能够更全面、细致的了解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品质。完善网站建设,为互联网营销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创造安全的网络支付环境 农产品运用互联网为营销手段时,想要获取更高的效益,首先就要保证消费者的财产安全,为消费者创造安全的网络支付环境,要有专业的网络技术团队对企业网络的安全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设计完善的防御系统,做好防止黑客、病毒等的入侵工作,对网络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保护好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数据安全以及消费者个人的财产安全,避免消费者财产受到损失的现象发生。各企业应制定相关的支付安全承诺书,一旦消费者的财产受到损失,将会按照消费者损失的财产比例进行赔偿,将最大程度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支付环境,这样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建立长期合作信任的关系。 (四)培养、招聘专业的互联网营销人才 农产品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要将互联网与农产品进行有机的结合是一门学问。如果农产品企业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下,不能紧跟时展的脚步,就一定会被市场淘汰。企业在实施互联网营销时,不能只限于用原有的销售人们进行网络销售工作,要招聘更多的互联网销售专业的人才,并且还要请专业的教师对销售人员进培训,使企业销售员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定期的进行考核。并让聘请的新员工带动企业的老员工,树立老员工互联网营销的观念,并逐渐掌握互联网营销的基本技能。 专业的互联网销售人员要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全面掌握营销的手段以及企业农产品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将企业的互联网营销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推动农产品企业的发展,获取更高的效益。 三、结束语 我国农产品应用互联网营销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国各农产品企业要不断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培养专业的销售人员,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互联网购物平台,保障消费者的个人财产,创造安全的网络支付环境,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使我国的农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 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分析:“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 摘要:“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是新时代农产品营销的必然趋势。由于农民缺乏基本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分析能力农产品销售成了难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模式,解决各类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通过建立互联网营销平台,如淘宝、微店、京东等,依靠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有效整合,依托顺丰速递等快递公司的仓储物流优势,发展线上线下农产品交易,解决农产品营销的难题。 关键词:互联网;营销平台;农产品;线上线下 近年来,农产品网络营销以其高效性、信息化和无视空性,大大扩展了农产品营销空间,减少流通环节,解决了农产品难题。因此,农产品企业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有效整合,依托快递公司的仓储物流优势,发展线上线下农产品交易,解决农产品营销的难题。 1.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1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国外一些学者从农产品特性、效用、交易主体等方面做了相关基础性研究。Poole认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促进信息流动、方便产业协调、提高市场透明度及价格发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每个家做法不同,但基本上都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实用且成效显著的信息化体系,从农产品生产源头把控,销售环节监管,以及质量安全管理和追溯体系建立都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模式,保护生产者利益,维护消费者权益。 1.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国内学者对农产品销售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研究。 (2)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前存在的网络营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目前在销售渠道,农产品质量认证及市场监管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也是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 2.“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模式 2.1 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 农产品传统模式营销是一种产品交易营销,强调将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顾客。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比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消费者通常会习惯这种固定的模式,然后在消费过程中和企业形成强大的互动交流。由于农民缺乏基本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分析能力,农产品销售成了难题,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存在这一些弊端。 2.2“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模式 “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是新时代农产品营销的必然趋势。由于农民缺乏基本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分析能力农产品销售成了难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模式,解决各类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通过建立互联网营销平台,如淘宝、微店、京东等,依靠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有效整合,依托顺丰速递等快递公司的仓储物流优势,发展线上线下农产品交易,解决农产品营销的难题。 农产品网络营销以其高效性、信息化和无视空性,大大扩展了农产品营销空间,减少流通环节,解决了农产品难题。在当下竞争日激烈的网络经济时代,农产品企业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发展互联网营销,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把握市场需求,以最优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最合适的产品,从而为企业赢来更高的销售额及更多的客源。因此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有效整合,依托顺丰速递等快递公司的仓储物流优势,发展线上线下农产品交易,解决农产品营销的难题。 互联网已经普及我们的生活,创新地利用日益发展普及的网络平台,电商网络市场平台的逐渐普及发展带动更多的消费者从实体店消费转向网络消费。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模式与传统产业更好地优势互补,互联网的大规模撒网、 细分客户;传统产业的扎实发展和宝贵经验可以帮助互联网营销扩大品牌形象,紧跟时代潮流,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 2.2.1 农产品电商O2O模式 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需要新的产品流通形式,传统农产品流通的特征在于渠道的完善,渠道已经深入到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基地。农商友通过建立农产品渠道网络,利用O2O模式可以建立新的流通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农产品在线交易平台+实体店+渠道建设+经纪人”。通过建立交易在线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的信息流通和交易电子对接,同步通过实体店提供类似卖场的展示和销售功能,作为一个流通的重要节点,并通过诸如渠道建设实现区域和地域的覆盖,经纪人在中间起到重要的穿插作用。 2.3特色与创新点 跨时空性: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跨时空性,这样农产品企业就可以利用节省下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实现双赢的局面。 多媒体性:不仅使农民在销售中创造和能动的发展,而且使买家更了解农产品的各类信息,促进消费。 经济性:既可以降低宣传和推广的成本;又可以免除现实中的房屋租金和水电及人工费用等。 3.建议 3.1建设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 第一,借助互联网+的营销思维,提升农户农产品营销信息意识; 第二,构建新型的农产品电子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第三,加强银行技术及个人信用安全。 结语 “互联网+”新思维开启了农产品营销的新时代。“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工具、一种介质,借助“互联网+”思维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或解决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的生产、流通、信誉、品牌等问题。互联网+农业对农产品市场营销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形式,依靠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有效整合,依托顺丰速递等快递公司的仓储物流优势,发展线上线下农产品交易,解决农产品营销的难题。通过网络营销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信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 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分析:互联网+”视野下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 【摘要】农产品营销模式对于农业经济效益与国家发展而言产生决定性影响,在我国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应用过程中,国家尚未得到良好发展,由此引发了相关部门对“互联网+”视野下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分析,并且总结了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经验,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完善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 发达国家 农产品 营销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充分开发传统农产品营销方式,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逐渐成熟,由此证明了发达国家已经将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提高国家农业经济效益,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特征 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是较为成熟的,其将互联网与农产品有效融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了完善的“互联网+农产品”的营销模式,为国家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我国农业技术人员对发达国家农产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农产品营销模式与应用情况。 (一)产品生产具有集中、区域、专业、智能特点 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与帮助下,可以整合各类资源,进而形成了具有区域化与专业化特征的农业市场,使农业生产能够集中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大型农产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在地理优势或是气候环境充分了解种植需求,保证能够根据自然环境与市场特点形成区域分工生产模式。在此类条件的促进之下,发达国家农业部门开发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机械、专业与商业化的产业,不仅全面利用了环境资源,还能够促进农产品生产的特色化发展,使农业与周边的农产品紧密联系,进而促进农业资源的社会化发展。例如:美国农产品中不仅会根据畜牧业、水果等划分农产品的生产区域,还会引进先进技术支持农产品生产的智能化,带动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总而言之,发达国家中农产品的集中化、区域化与专业智能化模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销效率,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成熟 对于农产品营销而言,物流运输体系产生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之所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销效率,是因为其物流运输体系较为成熟,不仅具有规模化与网络化特点,还能提高农产品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在发达国家农产品交通运输体系中,水陆空三大交通网络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具有一定的科技化发展优势,促使农产品营销经济效益的提升。例如:在运输冷鲜农产品的时候,发达国家可以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包装,保证能够快速加工,进而增强保存力度,同时,还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全面了解农产品的运输情况,在精确定位农产品供求网络的基础上,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中农产品以及各类资源的消耗。发达国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可以设置专门的农产品营销系统,不仅可以简化传统的交通运输体系,还能提高运输效率,例如:发达国家创建了从农产品生产地到零售商的直达运输渠道,进而减少了运输成本。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物流集散功能开始发展,逐渐成为农产品交通运输中的一部分,使农产品直销体系得以完善。同时,发达国家对人才较为重视,不断培养交通运输人才,并且针对物流工人、物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研发人员制定了职业技能培训方案,为农产品物流运输系统的创新奠定基础。 (三)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互联网化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农业经济占有主要位置,相关营销人员会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将农产品转换为经济效益。在互联网技术开发期间,发达国家也迅速将农产品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使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普及率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创建了一个新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的零售模式,还能与互联网资源深度融合。例如:发达国家在推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期间,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向消费者普及绿色农产品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进而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 (四)农产品市场的层次化与网络化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营销市场具有层次化与网络化的特征,主要因为在与互联网相互融合之后,呈现了较多销售格局。农产品市场网络化就是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执行农产品销售。运输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农产品的销售力度,促进国家农产品资源的合理调配,保证发达国家的稳步发展。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 发达国家中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与设施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改革,迄今为止,发达国家已经开发出“互联网+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在其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形成较为良好的品牌效应,在精确网络的背景下,提高国家经济效益,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绿色营销模式 在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制定了完善的绿色生产标准,并且成立了相关组织,在融合互联网技术与设备的同时,能够为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绿色农产品观念,有利于提高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应用效率,进而优化农产品销售模式。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农产品绿色销售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树立正确的绿色农产品观念,在向消费者宣传绿色农产品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农业生产企业的绿色生产质量,进而形成较为良好的绿色营销体系,以便于农业的发展。相关营销人员对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并且制定了完善的绿色消费制度,确保农产品绿色消费模式的应用。第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发达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部门与政府部门相互合作,制定了完善的绿色农产品销售计划,保证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农产品绿色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同时,政府还要引进先进的绿色保护设备,不断完善绿色销售模式。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第三方产业化销售模式 在发达国家中,农产品第三方产业化销售模式指的就是旅游营销模式,发达国家将农产品与旅游行业相互结合,这样,在旅游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量的提升。首先,一些学生在旅游的同时,会对蔬菜进行采摘,进而增加了蔬菜的销售量。其次,一些小型商业团体在旅游的时候,可以对果树进行采摘,使用一些购物设备等,进而提高了水果的销售量。最后,部分企业或是家庭在自驾游的过程中,会在旅行社中住宿,进而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发达国家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发达国家借助互联网的精准性优势,开发了网络营销模式,使农产品营销效率得以提升。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创办在线零售平台,使消费者可以便捷的购买农产品,同时,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互联网的显示,分析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并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可以在不同季节中形成不同的消费习惯。另外,发达国家还利用互联网形成了规模化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在面对消费者群体的时候,可以利用订单的方式独立包装农产品,进而优化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研发,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并且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使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同时,发达国家还在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其农产品营销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科技水平也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样的市场因素与社会因素存在,激发了我国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网络营销市场得以形成与推广。特别是农产品的销售商通过网络市场这一新型的营销模式来实现农产品的销售,这一想法得到市场与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在帮助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本文中,笔者将会借助于对网络营销内容的介绍,来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活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根据市场需求、互联网自身的特征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来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的新时期,新发展。 关键词:网络营销;互联网技术;农产品;创新发展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2015年地中国政府报告中将“互联网+”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报告显示,互联网+开展实际中,会推动着互联网本身、数据计算能力与制造活动多方面的全新发展。所以,借助于对互联网+的利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农产品产业完成新一轮的产业建设促使农产品的销售活动得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完成对发展建设战略的报告。 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活动的开展成效将会直接决定我国的社会稳定程度与国际竞争力的表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产品销售活动本身的开展,也应做到不断变化与发展,即,加强过往传统模式单一性、阻碍性的认识,在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提高销售业绩,进而更好地适应这样的销售需求。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中,农产品首先应当建立其品牌形象,其次,构建稳定的销售渠道,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客户的需求作为销售活动、生产活动的开展前提,促使企业与农民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润。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充分地认识到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是能够切实提高农产品销售业绩的。虽然,目前,其在我国的发展规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只要能够做到研究结合实践,也就能够更快地实现农产品供销一体化,突出产业链条的建设优越性来。并且,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本身也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而逐步提高着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其主要表现在网购销售额的逐年增长,与网购用户人数的不断增加,其增长速度快且销售利润十分可观。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网购这一新型生活方式的认识正在以一种较快地速度转变着,而农产品通过这样的网络销售活动是能够帮助自身得到更好发展的,其市场领域势必会受此影响而得以有效拓展。 二、农产品实施网络营销必然性 农产品在以往的销售活动中,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的传统销售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活动本身的开展也就面临着来自于市场竞争体制所带来的活力削弱。所以,加强对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视,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来让其为销售活动提供帮助,促使网络营销能够成为农产品销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这一销售方式的使用,让农产品销售的范围得以有效拓展,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地降低产品销售成本,促使企业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能够做到与客户的广泛交流,使得这样的销售活动能够成为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积极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影响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 1.农产品供需矛盾的日益激烈 就目前我国的农产品销售活动来说,其受销售渠道的阻碍因素影响,使得供需矛盾显得较为突出,这也就为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的逐年稳步提升,这样的供需矛盾有了更好地产品资源得以弥补。无论是单纯地粮食需求还是对各类食物原材料的需求,都有着较大的缺口,这样的矛盾存在,使得农产品网络销售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可是在实际情况中,虽然,这一缺口切实存在着,但是,农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还是有着大量的滞销,影响到了农民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造成这样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信息流通的不畅,使得农产品信息难以做到及时地传播。因此,网络营销活动本身的信息传播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也是缓解这一供需矛盾的有效举措。 2.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良好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地不仅仅是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更多地也是在对社会大众的生活思维进行转变。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超过了8亿的网民,其中,以和农村地区的人数增长最为迅猛,同时,在对网民结构进行探究的时候,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年龄层面来说,还是网民分布数量来看,我国已然进入了网上购物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移动电子客户端与网上销售平台自身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网上销售活动能够更加方便地被运用起来,农民本身也能使用这样有利因素来推动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在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经营利润。再者,物流行业的内部改革,为农产品的运输与配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即冷冻链条的有效建立,使得农产品可以在较短时间地配送到客户身边,且其新鲜程度也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当然,我国的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着一定差距,对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水平也还需进一步地提高,但是,就销售前景来说,我国处于高速上升时期,只要能够采取有效地方式方法,想要拉近这样的差距还是极有可能的。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分析 因为信息技术与物流链的影响存在,在我国网络营销这一购物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大众认识,其中,以京东、天猫等为代表的电商为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这也就为农产品的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提高机会。但是,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来说,想要让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得以多样化、全面化,其需要地是就农产品自身的不足因素来具体思考、具体分析。 1.农产品销售主体的定位存在偏差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进入到了网络销售平台,但是,就其所占整体的比例来说还是较低的。这是因为,农产品销售者自身认识与知识水平的不足进而影响到了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比如,网络营销活动开展需要销售者能够基本掌握对计算机的操场技术,这也就使得销售平台的与使用需要注重于对互联网技术、销售技巧的有效掌握,而这些技术需求对大多数的农产品销售者来说是一个具有难度的挑战,这样的困境存在,也就给网络销售本身带来了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与发展风险。 2.电商销售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农产品销售活动的开展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产品运输的配套设施的选择与使用需要根据产品的特征存在,来做好保鲜工作,即,注重于对冷冻技术的使。可是,在市场的实际运营中,因为物流技术与市场调节能力的不足,使得这样的销售环境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销售人才无法到位,销售针对性有待加强、销售产品又显的单一而缺乏竞争力,进而阻碍了农产品的网上营销活动。虽然,以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型购物平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但是,总的来说,农产品网上销售活动的开展依旧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新形势下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 在2015年的两会之后,互联网一时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词汇,想要让网络销售成为农产品提高销量的重要举措,需要让农产品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销售的特征存在与销售需求,做到与传统销售渠道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实现对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条的建设。 1.绿色农产品营销 绿色农产品营销实质上就是农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的长期过程。这一方面,指的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无污染生产,降低农产品的在生产互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生产污染影响,提高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指的是销售活动中受绿色农产品的特征存在,而得以开展的一系列销售活动,其内容能够满足新型的销售模式,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增强绿色认知,加大绿色营销推广力度 通过对社会大众的有效宣传,使得社会大众能够更好地认识绿色农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来作为引导政策,进而扶持企业的宣传工作得以落实到位,同时,也能让农产品的销售者更好地去认识绿色农产品、投入到这个生产活动中,在帮助消费者提高消费信心的同时,让这样的产品能够拓宽销售渠道,实现销售业绩的有效提高。当然,借助于网络销售平台可以让传统销售活动与网上销售活动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3.增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树立产品品牌 在对生产基地进行选址建设的时候,应当选择在污染较低,适合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地区。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做到对现代农业的高效利用,严格地按照绿色产品的生产需求来做到对生产活动的严格把控。同时,也要将这些生产数据运用到销售渠道中去,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其的了解与认可,实现品牌效应的突出作用,让产品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着更加优异地表现。 4.建立新型的价格策略和供应链模式 在销售活动中,针对于价格制定来说,可以使用高价策略以及对差异化定价。因为,绿色农产品自身的生产过程有着较为复杂的程序,其生产成本较高,通过对这些策略的使用可以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信任,伴以不同产品的包装与质量可以让差价策略得以落实到位,进而让不同的消费者选择适合其的农产品,促使产品销量得以提高。 5.对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地是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比如,对农村道路与铁路的建设与维护、对运输设备的配置以及对存储设备的升级用户完善,促使市场需求可以得到更好地满足。其次,加强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让农产品信息得以较快传递,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能做到针对性发展,特别是,当有假冒产品出现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打击。再者,设立直营的店面,在提高产品销售业绩的基础上,降低中间物流费,提高配送效率。当然,伴以互联网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下单模式供其选择,与配送方强强结合,形成自身的销售渠道,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 五、总结 针对于农产品自身的营销特征与销售表现,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需要结合互联网基础、电子商务模式以及客户关系等方面来实现网络营销效率的提高、做到在拓宽网销渠道的同时,降低营销活动的开展成本,真正意义上地让农产品成为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分析:我国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分析 【摘 要】 文章对陕西黄陵农产品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运用大数据细分市场,解决农产品适销不对路问题,打造农产品B2C2B网络营销模式;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解决农民盲目生产问题,打造农产品网络市场和生产良性互动营销模式;把生产环节引入销售领域,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打造农产品互联网品牌营销模式;政府搭台、各方支持,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全方位服务。 【关键词】 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电商模式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滞销现象一次次检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考验着学者们的思维和智慧。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构想,农产品若能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凭借其强大的流程再造能力,不仅对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无法解决的种种问题有所帮助,而且能激发中国农业换发新的生命力。 2015年5月8日,我们选择陕西省黄陵县参加技能培训的 150位农民学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涵盖农村互联网发展现状、农产品互联网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认识和希望三个方面,设置了38个问题,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筛选,利用SPSS13.0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对这些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农产品销售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提出了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新模式。 一、农产品互联网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1、销售方式被动 黄陵县的150名农民受访者中,在农产品销售中被动等待的占55.33%,到当地小市场买卖的占20.67%,这两种方式成为农民销售农产品的主要方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简单、被动。如图一。 图一:农产品的销售方式 2、销售渠道狭窄 从图一可以看出,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农民自己找市场的占54%。二是等待中间商收购的占47.33%.三是政府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作用较小,仅占3.33%。农产品销售渠道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渠道狭窄、被动,二是都是在现实市场中进行实物交易。 3、滞销现象时有发生 调查显示,经常卖不出去的占8.6%,偶尔卖不出去的占33.33%,而农民应对滞销的方式68.67%是便宜卖出去,赠送亲戚的占8%,除此之外就是倒掉或任其腐烂。农产品滞销中表现的两个特点,一是谷贱伤农,农产品滞销;二是农民应对方式简单、无序。 二、农产品销售不畅的原因 1、缺少大数据引导,滞销涨价并存 从这几年农产品滞销的表现来看,几乎每个省份都表现为农产品丰收却卖不出去。农产品滞销,除了难以预测的天气因素影响外,主要因素是供过于求、适销不对路。其原因一是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通道闭塞,难以获取有效的决策信息;二是农民对市场行情预判能力不高、不精准,盲目生产,产品结构不合理;三是容易受当前价格引导进行盲目种植或生产,造成供大于求,导致滞销现象。 2、分散经营,难以应对复杂市场 在对150位农民调查中发现,一是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程度较高。可耕地在10亩以下的105位,25亩的只有5位。二是在农产品市场交易中缺乏自主权。农民自己确定农产品价格的占只10%,以对方给出的价格成交高达30%,在农产品滞销期100%由卖家定价。三是36%的受访者认为,农产品滞销的原因是分散经营,难以获得定价决定权。市场经济具有社会性、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活动都卷入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市场中,成为开放的、社会化的生产,我国农产品分散经营现状,难以应对开放性的复杂市场。 3、销售模式简单,难以适应网络时代需要 从图二可以看出,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农民在价格制定方面比较被动,特别在农产品滞销阶段,几乎是任人宰割。二是农户获取销售信息的渠道较少,容易出现盲目生产,导致产销脱节,这是造成农产品风险大,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网络时代的市场具有便捷性、定向性、精准性、感触性、互动性等特点,对产品及产品的销售方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销售模式很难适应。 图二:现有销售方式的缺陷 4、缺少品牌意识,难以形成竞争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产品零售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更关心的是农产品的数量、价格、是否短斤少两,品牌意识非常淡漠。在对黄陵县的调查中发现,注册商标的只占2%。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以产品为核心,由于缺少专业技术难以提供更高级别的产品,这种脱离市场、比较落后的意识,不仅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困难,而且也阻碍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对网络营销认识不足,难以跟上物联网步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40%的受访者听到过运用网络营销农产品的事例,56%的人对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不了解,或认为不可行,66%不愿意把农产品放在网络上卖,对于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他们存在较大心理障碍,100%受访者担心网络信息不真实,会被骗,41%则害怕没有固定的客源,不稳定,25%则认为自己不懂网络,交给别人又不放心。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农产品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今后会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龙头。 三、打造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 我国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企业家和学者并没有停止探索,期间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褚橙、柳桃、潘苹果,更是具有代表性,其中“三只松鼠”在互联网带来的电商热潮中脱颖而出,成立仅1年,营业额就达到3亿,仅2013年“双十一”当天就销售3562万元,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也发现广大农民已经意识到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弊端,迫切希望了解和学习农产品网络销售知识,因此,农村示范、推广农产品互联网营销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基础,构建综合运用电商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运用大数据细分市场,解决农产品适销不对路问题,打造农产品B2C2B网络营销模式 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中,农民对农产品顾客群体不确定、泛化,对其需求不了解,这种无法有效识别顾客的现象,不仅造成农产品适销不对路,而且加大了营销成本,企业将营销费用花在价值较低,甚至是无需求的顾客身上,影响了企业效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让大规模地处理个人信息成为可能,企业可以根据网络平台上参与、浏览人数、年龄、性别、区域等等数据,对受访群体进行细分,准确了解消费需求,运用B2C2B模式(电子商务的一种创新模式,是英文Business-to-Consumer-to-Business的缩写,即商家对消费者再对商家。)开发精准农产品市场,首先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针对网上顾客群体的需求特征、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模式提供特色产品,特色服务,以精良的客服实现与客户的密切互动,开发精准而广阔的农产品市场。其次,把商家资源聚合放大,发展为农贸商圈对农产品消费者再对所有的商家,建立商家-消费者-商家互惠互利的良性关系和销售模式。 2、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解决农民盲目生产问题,打造农产品网络市场和生产良性互动营销模式 农产品生产、销售密不可分,盲目生产、泛化营销是农产品的两个相互制约的顽疾。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数据资源打造农产品网络市场和生产良性互动营销模式。在大数据领域,电信运营商是海量大数据用户的拥有者,仅移动用户数一项,三大运营商总数已经达到了 13 亿。庞大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财富。政府应该引导农民在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对这些数据资料加以甄别和分类,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气候等等因素对农产品供求进行分析、预测,让农民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确定农产品种植规模,对农产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销售的关系,运用大数据分析定位消费者的需求,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零库存,实现良性而科学的市场与生产互动。 3、把生产环节引入销售领域,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打造农产品互联网品牌营销模式 传统农业发展不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品牌,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无利可图。褚橙、柳桃、潘苹果之所以那么火就是因为借助了互联网的强大品牌营销能力。打造农产品品牌营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互联网是打造农产品品牌的助推器。农产品品牌概念随着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在我国交易市场,品牌农产品已初具排除无农产品的能力,消费者依赖性较强的品牌产品逐渐占领了市场,开始形成了由强势品牌和大型企业占据领导市场竞争局面。[1]因此,打造农产品品牌是企业和农户必须树立的商业意识。而互联网对农产品品牌创立有着天然的优势,网站建立和营销、服务的低成本性、空间的无限性,可以使农产品以低成本营销方式得以广泛传播。 (2)物联网是农产品食品安全的克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农产品发展最大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建议通过二维码将生产全过程植入农产品销售环节,消费者在手机扫描后就可以看到这个产品耕种、采摘、包装日期等生产全过程信息追溯,再加上质检等权威机构的合作,就可以多方协同创造出真正的透明供应链,重拾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解决食品安全和食品信誉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农产品蔓延现象,让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食品。而这都需要互联网、物联网、网络视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大力支持。 4、政府搭台、技术唱戏、各方支持,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全方位服务 动员各类社会化媒体及通讯工具为农民提供服务平台和指导,解决农民互联网应用技术障碍,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便利、低廉的营销入口。微博、微信、QQ及SNS等都是免费的资源,没有任何行业能够像互联网人那样容易地和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并以此推销产品。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农村互联网建设和发展及普及力度,对农产品网络销售提供更多、更实惠的技术、学习及优惠政策,帮助农民快速掌握互联网相关技术,使农产品快速插上互联网、物联网翅膀,帮助农民快速致富。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幼儿教育是国民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城乡幼儿教育的失衡,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文章对此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 一、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陈旧,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在农村地区基础教学中,不重视幼儿教育、甚至不开展幼儿教育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教育局等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对幼儿教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学校不重视甚或不开展幼儿教育的现象视而不见。学校、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忽视,学生自身不能够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因素致幼儿教师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待遇,伤害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校开设了幼儿教育课程,但实际,只要学生的年龄符合标准,就可以直接升入小学阶段。在一些较偏辟地区农民没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观念和接受教育所花费的资金、幼儿教育,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开玩笑。因为幼儿教育不能得到现有的回报,他们觉得让孩子接受幼儿教育还不如买只羊的回报大呢,所以他们不愿意花费精力和金钱让孩子去接受他们认为不靠谱幼儿教育。学校重视小学阶段以上的教育、家庭没有经济和精力等条件,这就忽略了幼儿教育在孩子身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能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早期培养。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简陋 第一,没有幼儿教育课程的专用教室。在农村地区,幼儿学生上幼教课时也和其他的学生用一样的教室上课,但是由于桌椅等教学设备的高度和孩子的身高不相符,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孩子身体、骨骼的发育。第二,缺少幼儿教学所必需的教学设备比玩具、滑梯等娱乐设施。甚至教室里也是白墙、黑板。没有任何其他色彩装饰,爱玩孩子的天性,色彩是孩子的世界,而这样简陋的设备,使得孩子对幼教课程感觉枯燥乏味,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紧缺,专业素质差 幼教课程应该聘请专业的音乐幼师来教学,但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相应的交通,通讯,住房等与城市比较都较落后,这就造成了幼教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教学。所以现实的情况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其他教师来教幼教课程,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幼儿教学的质量 二、发展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对策 (一)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宗旨,但其实施情况城市与农村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承认,素质教育在农村还没有被认同和实施。想要在农村中小学真正的推行素质教育,首先我们应该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进行教育,使他们转变这种唯分是从的理念和认识城乡教育差距,在我国普遍存在,而幼儿教育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幼儿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来全面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是能够取得突出效果的。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性。幼儿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正确三观的早期培养,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同时,让家长一起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孩子在接受幼教后的点滴成长。让幼儿教学能够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使幼儿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在农村的幼儿教学中,制约其发展步伐的是幼儿教学设备的短缺。专门的教室、桌椅,玩具,滑梯等娱乐设施,是幼儿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村幼儿教学的办学条件。丰富幼儿教学的内容,只有教学条件的改善,才能够真正的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同时确保幼儿教学设备的完善也是提高幼儿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设备的完善才能使幼教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训工作,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的主要是有一定幼教经验的教师来担任。他们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有着一定的经验方法。但是随着会的不断进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愈加严格。所以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幼儿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幼儿教教师资队伍。 三、结束语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幼儿教学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是我认为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农村幼儿教育,把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幼儿教育机构 幼儿教育机构的形式多样,主要是服务于0~6岁幼儿的保育教育机构。多指幼儿园、托儿所、早教中心、胎教学校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相应教育指导的机构。农村幼儿教育机构有其自身历史性,不仅包括幼儿园,还有与小学一体化的衔接班,乡镇中心学校幼儿教育教研机构,社区幼儿教育服务机构,妇联、企事业单位等。本文主要从幼儿园、城镇社区教育两个角度来解读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 (二)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组织的,以家长为对象,以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4]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体现出自身的教育特点与教育素养,它不仅包含教育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习相应的教育技巧,以及与幼儿交流沟通的教育艺术。农村幼儿家长在育儿理念上更秉承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方式,以及老人看护的教育形式,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幼儿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总之,农村幼儿家长教育意识的萌发,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农村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国家重视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向小型单元的家庭教育倾斜,将会给农村幼儿教育带来帮助。 二、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家庭的教育行为、内容以及家庭结构中的关系、社区教育机构的影响、家园互助行动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是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所要解决的范畴。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要放在家长的素质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幼儿家长的文化水平也逐渐提高,他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从意识层面角度都愿意接受先进的育儿理念,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教育困惑,不知道从何入手。家庭的收入也是影响家庭教育的有效变量。农村幼儿家长无论收入高低,都会在物质层面尽量满足子女的需要,而缺少精神上的关怀。收入的高低会决定教育的投入,但对教育的投入高并不意味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势在必行,适度的投入,获得有效的回报。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村幼儿家长,他们的职业也决定了对幼儿教育指导的局限性。因为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因素,很难有固定的时间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幼儿教育机构进驻幼儿家庭中进行实践指导会更好地服务父母,提供育儿理念,提升育儿意识。 (二)农村幼儿家庭结构的关系 农村幼儿家庭结构关系中分为两大结构,一个是两代的亲子关系,一个是三代的三世同堂。两代的亲子关系中,农村的大多数家庭以两个孩子为主要结构。农村幼儿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但因为父母自身素质或劳动时间过长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无暇或无意识顾及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不懂得怎样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等。尤其两个子女的家庭,教育负担过重,会忽视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影响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从幼儿园到乡镇中心幼儿教育教研机构,从小学内部的衔接班(学前班)到社区教育机构,都为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进行服务。因为地域方面的因素,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更是被忽略。只有各个机构以发展幼儿教育为己任,在分析幼儿园外部因素问题的同时,重视对家庭教育内部机制问题的探索,认真研究,积极实践,派专业人才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才能促进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进步。 三、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当前家庭教育的内容由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和审美教育构成,[5]幼儿园和社区等幼儿教育机构以此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寻找最有效的途径对幼儿家庭进行教育指导。 (一)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农村幼儿园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力量,它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指导策略,形式多样的指导方式。而且国家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通过对幼儿师资的相关培训,使教师吸收了很多优质的育儿理念,可以把当前的家庭教育内容,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通过有效途径输送给幼儿家长,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 1.建立沟通渠道 农村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仅仅限于早晚接送幼儿,而需要建立多种多样的沟通途径。家访和家长约谈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此种方式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幼儿经验,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给予指导。班级QQ群、微信群的建立,可以随时接受家长传递的困惑性信息,并能够进行及时的解决。家长的调查问卷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的难题,进行必要指导。因为地处农村地区,很多幼儿都是由老人来照顾,家长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成为了难题。但多种沟通渠道的建立,可以间接的对父母进行必要的指导。 2.搭建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的搭建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增长教育理念的平台。最直接的途径是新生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知识。家长学校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才进园为家长提供育儿知识,例如乡镇的妇幼保健医院的医生讲解幼儿的饮食营养等方面的知识。条件和设施略好的农村幼儿园,可以建立育儿互动平台,可以让家长在平台上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参与开放活动 农村的家长开放日不能只是形式性的参与,而需要家长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园来建立对幼儿的关注,和其他的家长进行育儿经验的交流。以家长学校为主要途径的开放活动,要有计划的组织家长进行系统家教知识的讲授,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同时幼儿园也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不仅及时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也请家长根据孩子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园出谋献策,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社区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 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城镇社区的出现与逐步的发展完善正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社区的发展逐渐被认可,其前提需要农村社区发展的整体与全面,以及格式布局的合理性。社区中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值得期待。但城镇社区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幼儿通过社区获得知识、掌握技巧、培养健康的体魄已经成为必需。社区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服务于本区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 1.联合辖区资源,进行育儿专项指导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离不开社区的扶持。社区可以充分利用本辖区的有效资源,进行育儿的专项指导。例如,可以利用辖区内的医院,邀请相关医生为家长讲解卫生保健的常识,补充家长在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也可以邀请当地的广播、电视台,录制相关的育儿采风,增补家长幼儿美育教育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有村官大学生的社区,可以邀请为本辖区的家长讲解育儿品行和认知教育方面的知识,增加知识,拓展视野。 2.根据不同需求,开展育儿沙龙活动 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同样重要。根据本辖区家庭的不同需要,城镇社区也应该定期为家长举办育儿沙龙活动。可以邀请幼儿园的园长与老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入园认知学习的重要性问题,幼儿良好习惯养成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育儿方法等问题。还可以邀请乡镇中心学校的教育教研员讲解国家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倾斜,幼儿教育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农村幼儿家长重视育儿教育的意识,补充育儿知识的理念,从根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巨大影响,为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争取政府资金,完善育儿资源建设 社区的资源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城镇社区还在稳步建设中,必然会存在缺少资源的问题,尤其是教育资源。国家对农村幼儿教育给予重点的鼓励和扶持,那么城镇社区应该积极做出本辖区育儿指导教育方面的计划与预算,争取获得政府资金的支持。城镇社区需要建立教育图书馆,采买书籍要包含幼儿家长的育儿知识与经验的书籍。有条件的社区还应建立阅览室和放映室,在休闲时,可以组织家长到阅览室阅读书籍,到放映室观看科学育儿知识的视频。同时,城镇社区应该为辖区幼儿建立城镇档案,从而制定科学的育儿计划,指导父母详细记录幼儿的成长,并及时提出指导建议。 四、结论 农村幼儿教育机构要有责任地服务于家庭教育。育儿教育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与表面上,应该深入到生产生活具体的实践中,让农村幼儿有知识、有素养、有能力的健康的发展。总之,农村家庭教育指导要在外部机构的有效干预下,家庭内部因素的积极内化配合中,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一切有效的途径进行切实的指导,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从而实现社会全体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 作者:邓红红 单位: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问题幼儿教育论文 一、违背教学规律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对学前教育认识的变差,以及为了更好的迎合家长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小学化”倾向。教师在教法上一般采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模式。而且教学内容偏重于读与算,幼儿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些枯燥的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规律,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给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些都是农村幼儿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 二、家庭教育薄弱 一方面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不高,制约着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园是否健康、安全,大部分家长在与老师交谈中,也只是关心孩子在园吃的可好、睡得可好、是否调皮,完全不重视孩子心理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滞后,农业人口占60%,很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去周边发达地区打工,这就催生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由于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还要忙于田间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也就形同虚设了。 三、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中,仅有很少的部分被用于学前教育事业,而这部分经费中的绝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即便园内领导、老师想要规范办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更应该依法保证农村幼儿园的财政经费,认真落实《教育法》将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和工作计划中。力争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2.加强师资力量,巩固队伍建设 通过各种形式,吸纳和培养合格的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前提。⑴增加高素质教师的数量。一方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认真落实《教师法》,使农村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应有的待遇,从而稳定农村的幼儿教师队伍、防止人才流失。另一方面通过考试等形式从师范类及学前专业类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拓宽政策提高待遇使她们自愿加入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中来,给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⑵建立有效的培训网络。由于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经费的有限,在职在岗的幼儿教师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很少,这对她们知识的充实、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都非常不利。因此,建议每个地区形成一个培训网络实行“手拉手”“一对一”的帮扶———即城市的公办幼儿园负责一个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定期送教下乡,开展半日观摩活动以便农村的幼儿教师更好汲取最新鲜的知识养分,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网络。国家的重视、领导的关心、办园的规范化都足以证明学前教育事业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农村幼儿教育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理性面对、不断改进,我相信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一定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作者:马睿 单位:江苏省洪泽县东双沟幼儿园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幼儿教育现状问题探索 (一)制定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 国家要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农村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积极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监督和引导工作,纠正和避免农村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小学化”倾向,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不断发展。 (二)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让孩子全方面的得到发展,就需要教师有着十分专业的素质,强烈的敬业精神。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比较落后,农村幼儿教师于城市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孩子。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1.主要以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为主,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对幼儿教学的技能。2.在各乡镇幼儿教师之间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增加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她们互相学习,交流、总结经验。 (三)端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发动社会力量 加大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力度,使得农村的幼儿家长能够认清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多和家长沟通,向他们传递教育观念。让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平时的学习、游戏和生活中,让孩子们的家长看到幼儿园带给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改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如果只是依靠农村的幼儿教育机构很难让农村的孩子们都得到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需要加强幼儿园机构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发动社会的力量,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而满足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幼儿教育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农村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四)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家应该积极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于教育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不能忽视农村的幼儿教育问题,政府要积极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五)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为农村幼儿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而且良好的工作氛围也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必须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对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有足够的重视,促进我国幼儿的全面发展。总之,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比较缓慢的一环,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更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农村幼儿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总结经验,多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农村幼儿教师要多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提高农村幼儿家庭教育质量,当孩子们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教育的时候,农村的幼儿教育就能更好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刘淑霞 单位:龙井市德新乡九年一贯制民族联校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陶行知幼儿教育观对农村学前教育影响 学前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人发展的根基,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就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1](P70)虽然近九十年过去了,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发展仍然很薄弱,普及率较低,成为制约我国人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使学前教育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2]这对全面提高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11月开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1934年,又在上海女工集居的劳勃生路开办了中国第一个劳工幼儿园。为了培养师资,他还创办了乡村幼儿师范。陶行知面对工农大众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当代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笔者就从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我国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比较,试论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概述 1.最需要幼儿园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认为,最需要幼儿园的地方有两个:工厂和农村。因为。“倘使工厂附近有相当之幼稚园,必能增进儿童之幸福而减少为母者精神上之痛苦。同时女工既不必心挂两头,手边又无拖累,则做工效率自然也要增加好多。所以为儿童教育计,为女工精神计,为工业出产效率计,这种工厂附近必须开办幼稚园。农忙的时候,田家妇女们忙个不了,小孩子跟前跟后,真是麻烦。哥哥姊姊也要帮忙操作,无暇陪伴弟妹玩耍,所以农忙一到,乡村小孩子就要缺乏照料。倘使农村里有了幼稚园,就能给这些小孩子一种相当的教育,并能给农民一种最切要的帮助”。[3](P93) 2.创办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生活的时代是国难当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即使在大都市,人们见到的幼儿园也是寥若晨星,更别说在广大的农村了。而就是这为数极少的大都市幼儿园也“害了三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这种幼儿园只是一些富贵太太们因忙着娱乐无暇照顾孩子而选择的临时托儿所而已,对社会和国家没有什么贡献。陶先生希望幼儿园能够创办在最需要它的地方———工厂和农村。要创办平民的幼儿园,就“要把外国的幼稚园化成中国的幼稚园,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把富贵的幼稚园化成平民的幼稚园。”[4](P71)所谓中国的幼儿园是指“我们要充分运用眼面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外国材料之具有普遍性、永久性的亦当选粹使用,但必以家园所出的为中心。”[5](P71)要用极有限的财力办出效果好的幼儿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省钱:“打破外国偶像是省钱的第一个办法。我们第二办法就是训练本乡师资教导本乡儿童。……第三个办法就是运用本村小学手工科及本村工匠仿制玩具……三个办法同时并进,可以实现省钱的幼稚园。”[6](P71-72)而平民的幼儿园是指“所招收的儿童,正是农民要解脱的负担,要他们进来,正是给农民一种便利。……幼稚园既是应济平民的需要,自有彻底平民化之可能。”[7](P72) 3.普及乡村幼儿园的措施 陶行知先生认为,乡村幼儿园之所以难以普及,有三大制约因素:成人的落后观念、资金短缺、师资短缺。要普及乡村幼儿园,首先要提高成人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成人要“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8](P115)其次,因为资金短缺,所以要办省钱的幼儿园。关于师资短缺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两条解决途径:创办幼稚师范学校和实行“徒弟制”。 4.幼儿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园应该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实施体、智、劳、德、科全面发展的教育。“大家要把儿童康健当作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师应当做康健之神。”[9](P94)“新时代的儿童,必须在劳力上劳心,……在用手时用脑。”[10]P(638);“做自己的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11]P(520)“我们提倡科学,就是要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子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12]P(413) 二、我国当代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少 据统计,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总数约为9560万[13],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入学需要。在中西部22个省份,有大部分乡镇没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农村学前班、幼儿园布点稀少,只有极少数离乡镇较近的农村幼儿能接受正规的教育,许多分散居住的农村幼儿基本处于无园可进的境地。 2.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据调查,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0—5周岁留守幼儿有55%和祖辈或其他人一起生活[14],由此也就产生了打工者子弟的受教育问题。从学前儿童的角度看,绝大部分跟随父母到城市打工的幼儿,由于城市幼儿园的高收费等种种原因,很难进入当地的正规幼儿园接受教育。而离开双亲跟随祖父母或父母其中一方生活在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当地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少或监护者的教育观念落后,也很难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3.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低 如果将现有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与城市幼儿园相对比,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据笔者对山西省晋中市学前教育的调查分析发现,晋中市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点虽然占全市办学点总量的84.8%,但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上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差距还很大。农村幼儿教师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教师占农村幼儿教师总数的66.1%,城区幼儿教师相应的比例则为27.7%;在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仅占农村幼儿教师总数的15%,而城区相应的比例为39.5%。[15] 三、借鉴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促进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到农民工聚居的地方办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提出工厂和农村是最需要幼儿园的地方。如今,对于城市的农民工来说,孩子成了心底永远的痛。将孩子带在身边,可以使孩子享受亲情的温暖,可城市天价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门槛又岂是收入微薄的他们能够迈进的;将孩子狠心留在当地农村,由受教育程度更低的祖辈养育,又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笔者认为,农民工为当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地政府部门应该高度关注这些打工者子弟入托、入园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办到工厂附近或农民工聚居的地方,使这些跟随父母背井离乡的学前儿童能够享有和当地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利,能够拥有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幸福的童年。 2.因地制宜地创办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幼儿园 在未来十年的教育规划中,国家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将会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笔者认为,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基础上,具体的农村学前教育的实施者,也就是广大的托幼保教工作人员和教师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思想,充分利用农村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风土人情浓郁、民间艺术众多的优势,创办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比如,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上,可以在幼儿园内开辟一个小小农场,种植一些当地常见的农作物和花草树木,养殖一些当地常见的小动物,供孩子们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其次,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制作玩具,如用秸秆围个迷宫,用木桩做个平衡木,用河里的鹅卵石做个海洋球堆等,强健幼儿的身体。另外,在幼儿园室内装饰上,幼儿园教师可以请教当地的民间艺人制作各种民间工艺品,然后教孩子制作,用孩子稚嫩的作品装饰教室,使孩子感受自己的成就和当地文化的魅力。 3.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农村学前教育的落后与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对学前教育认识有误区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生存的压力较大,所以很多照看留守儿童的祖辈甚至年轻的父母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总以为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学一两年,或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因此,便不知不觉的漠视了他们的教育”[16](P115)思想水平上。认为孩子在上小学前只要吃饱穿暖不生病就可以了,根本未考虑到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影响。所以很多农村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都相对滞后。广大的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种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多渠道进行家园沟通,努力使广大的农村家长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家庭教育,在提高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才能很好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4.借鉴陶行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在很多城市幼儿园,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视幼儿的游戏和活动价值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在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关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思想,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措施充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促进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处处考虑广大平民的利益,他所实践的一个个乡村幼儿师范和幼儿园,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中的众多主张和措施,对于今天的农村学前教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幼儿教育改革 自1998年开始有学者关注留守幼儿以来,国内留守幼儿研究以迄14年。然而,到现在为止,学界对留守幼儿的概念界定仍然是不统一的,主要分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构成“留守”的必要条件到底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还是一方外出务工,抑或两种均可?有研究者在界定中提出应该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①另有研究者认为可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② 相比较而言,后者的观点得到较多的认同。其次,在留守幼儿的年龄划分上,有6周岁及以下未入小学的儿童、1—7岁之间、0—5周岁三种划分,也有部分研究未界定留守幼儿的年龄。第一种观点由于和学前教育的年龄划分一致,得到了较多认同。再次,关于父母外出多长时间才能构成幼儿的“留守”,有学者界定为六个月以上,③更多的学者对此未作出限定。在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全国性的规范调查中,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一般下限为半年。父母每年离家时间过短,对于幼儿成长不会造成太多影响,所以,对此作出一定时间限制还是必要的。应该说,核心概念界定是一项研究的发散中心,研究内容的延伸是从概念本身的分解和操作化开始的。留守幼儿研究领域存在大量的概念忽视问题,无疑反映了学术操作的规范欠缺。概念界定的各种分歧说明了留守幼儿状况比较复杂,但更多的是扩展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例如可以开展不同年龄段、不同留守时间、父母单人或双人外出等情况下,留守幼儿在心理、教育、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横断比较研究。 但是,从研究成果应用以及学术规范的角度来看,统一留守幼儿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关系到知识积累、研究成果的比较和延伸,更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可以将留守幼儿定义为:年龄在6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外出务工半年及以上,留守在家或寄养于他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而由他人或父母单方照管的儿童。有学者根据2005年我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出该时点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高达5861万人。其中,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占27.05%,规模达到了1585.2万人。从年龄上看,0至2岁留守幼儿约731万人,3至5岁约855万人。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留守幼儿比例高于女童,性别比达到123.40:100,远超过全体农村幼儿性别比(118.72:100)。④ 在家庭结构和监护方式上,父母双亲均在外务工、单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幼儿家庭比例分别为55.3%和44.7%,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农村留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父母共同监护,超过四成的幼儿与父母中的一方共同生活。从生活结构来讲,农村留守幼儿主要同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母亲生活为主,其比例分别为37.98%、19.02%和16.19%⑤。可见,在农村留守幼儿的监护中,祖父母和母亲承担了主要责任。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农村留守幼儿年龄增长同步,母亲在家务农的比例逐步减少。也就是说,随着幼儿长大,原本可以承担直接监护功能的母亲,也慢慢将幼儿留给祖父母或他人照料,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结构更不完整。2008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为55.6%,农村地区的对应数据仅为35.6%,农村地区幼儿学前三年未入园的比例比城镇地区高出二十个百分点。事实上,即便是农村地区现有的幼儿园(或托幼机构),其办园硬件设施通常较差,存在比较普遍的安全隐患。从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幼儿教育机构建设的比较来看,东部乡镇一级地区拥有中心园的比例超过75%,而中西部不到50%。同时,中西部地区约九成的行政村没有幼儿园。⑥ 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农村幼儿(包括留守幼儿)入园率较低,幼儿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差、教育落后,而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导致日常生活中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所以,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家庭教育是儿童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幼儿的行为习惯、性格养成通常都是以亲情体验为基础的。农村留守幼儿缺少父母的直接呵护与亲子交流,而该阶段的幼儿最需要父母的情感熏陶,残缺的结构往往使家庭教育得不到应有保证。许多留守幼儿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由于年龄偏大,且同时要承担务农、家务、带多个孩子等事务,看护时间有限,对孩子放纵较多。老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观念和能力有限,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投入较多,但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智力成熟等发展性需求缺乏理解,“重养轻教”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庭教育的条件较差,许多农村家庭的图书、玩具非常少,而且质量低劣,没有入园的留守幼儿大都在家里看电视,或与伙伴玩耍,文化生活通常比较单调、贫乏。 在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幼儿园发展不完善的基本状况下,农村留守幼儿学校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存在较严重的起点不公平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没有将幼儿教育事业纳入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范围进行整体设计,这在农村地区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生活居住地分散、外出人员大大增加,导致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生源严重不足。农村地区普遍开展了撤点并校工作,结果使得幼儿园、学前班等附属于原村办小学的学前教育机构随之关闭,大量农村幼儿失去入学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在日渐弱化,不仅入园率低,发展不均衡,而且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分配明显不均,城镇幼儿比农村幼儿(尤其是农村留守幼儿)享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起点的不公平。其次,农村托幼机构未能充分发挥补偿教育的功能。由于父母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事实上是不健全的。由此,托幼机构的正规教育对他们家庭教育的补偿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需要拥有能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房舍、设备等基本物质材料,拥有合格的幼儿教师资源等。但是,大量农村幼儿园设施简陋,很难作为一个基地承担补偿教育的功能,这使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成了我国教育的一个软肋。最后,农村幼儿教师的素养难以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农村幼儿园由于条件相对落后,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师。有学者指出,农村幼儿教师主导一切的教育模式,剥夺了幼儿自我生长的机会与条件,他们习惯于将幼儿看做是柔弱和简单的存在,从而多采用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这对幼儿培养是不利的。⑦ 农村留守幼儿不良的教育环境体现在家庭和学校,存在于贫困家庭和幼儿园,农村社会的大环境也对留守幼儿的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农村相对落后的贫困环境和文化,使得留守幼儿容易同主流社会生活隔离,产生相对落后的亚文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亚文化,并产生代际传递。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许多地区人口逐渐减少,且以老人和妇女居多,留守幼儿人际交往和说话的机会相对较少,与同伴日常交往时的同质性很强,容易形成相对落后的亚文化环境,这对孩子社会性与个性发展非常不利。 不少学者从政策层面、教育机构发展层面、家庭教育措施方面,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无意重复,而更愿意从内省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留守幼儿教育在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促进研究视角和内容的延伸。 (一)农村留守幼儿“问题视角”的反思 学者们从心理与性格、教育问题、日常照管问题、行为习惯、认知与社会化等各方面,研究了留守幼儿存在的问题。有些还从不同年龄、监护类型等角度予以对比分析,并以此作为对策建议的基础。应该说,这些问题在留守幼儿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且都是制约其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但是,笼统的问题探讨,容易引起公众对留守幼儿的“污名化”解读,误认为留守幼儿就是“问题幼儿”。可见,在“问题”的研究上需要进一步深入,可以尝试将“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与“留守幼儿面临的问题”区分开来。前者是指留守幼儿本身存在的诸如撒谎、厌学、反叛、道德失范等主要由于儿童自身原因所导致的问题。事实上,即便是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在因素导致的。后者是由于环境、学校或家庭等现实型原因导致留守幼儿需要面临的问题,例如人身安全、生活质量、保育质量等。需要明确的是,留守幼儿可以为“自身的问题”承担主要责任,而不应该为“面临的问题”承担责任。从逻辑层面来讲,留守幼儿面临的问题是广泛存在的,而自身的问题则未必大量存在。如果将这两个内容混为一谈,那么很容易导致对农村留守幼儿形象的误读。当然,将两者截然区分开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双方的影响因素往往是交叉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所以,对留守幼儿问题的区分性理解是今后该领域应该深入研究并正视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幼儿的价值理解 幼儿到底是国家负担还是财富?从首届国际幼儿保育和教育大会“构筑国家财富”的主题,就可以看出主流的观念。国际学术领域的研究早就发现,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早期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具有奠定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意义,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外的研究也发现,幼儿的早期教育在减少贫困和犯罪,从根源上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加大投入关系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定等根本性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进入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的范式,忽视了研究对象本身的深层次分析。正是对这种根本性问题的探讨,才能决定我们如何看待幼儿,尤其是农村留守幼儿等弱势幼儿,才能为我们寻求对策提供本源性的价值指导。从起点公平的角度分析,农村相对城市落后,农村留守幼儿的家长在外务工,使得条件原本就差的家庭面临结构不完整的问题,这更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如何看待农村留守幼儿。可见,就农村留守幼儿自身的价值理解而言,儿童权利、儿童福利的探讨是该领域在今后研究中需要加强的。 (三)政府的目标和政策体系 可以明确的是,政府投入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投入首先要向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倾斜,这是因为那些来自不利环境同时最需要教育和照料服务的儿童(例如农村留守幼儿),往往就是接受服务最少的儿童。很多研究证实,加强弱势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适应性和成长力。同时,有助于打破贫困的代际流转,促进区域和群体的协调发展。⑧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0%,其中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0.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0%。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0%,其中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0.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0%。这样的目标,无疑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需要探讨的是实现该目标的政策体系如何制定。当前,学者们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了一些探索,总体上来看还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政策分析和制定的深入程度、细致程度存在欠缺。可见,以农村留守幼儿为代表的学前弱势群体的政策体系研究,无疑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 (四)农村留守幼儿的研究视角 多数农村留守幼儿研究成果,大都在生存状况、家庭教育、同伴交往、社会化发展等视角下展开,属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范畴,为普通的常规性研究。正是这些学术探讨揭示了农村留守幼儿生活、学习及发展状况。有少数学者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加深了知识积累。例如从儿童福利的视角,探讨我国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弱势幼儿教育问题,将学前教育放在民众福祉、政府责任的角度予以探讨;全面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幼儿教育的先进经验,并深入分析“构筑国家财富”理念下我国学前教育,尤其是弱势幼儿教育的政策取向;运用量表测量的方法,比较了祖辈监护、亲友监护和单亲监护等不同类型的留守幼儿,在生活、学习及沟通方面的差异。事实上,在任何学术领域都需要常规的、基础性的研究,但也需要新方法、新视角的探索。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不同对象的比较研究、先进经验的借鉴研究、新型视角的引入研究,都应该是我国农村留守幼儿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改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统计,我国。一14岁的儿童有3.4亿左右,其中农村约有2.5亿。所以农村儿童是我国儿童的主体,农村幼儿教育也应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点。2003年全国在园幼儿2004万,其中农村在园幼儿940.40万,只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47%,可见,农村幼儿的入园率是比较低的[1]。农村幼儿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发展奔小康的基础工程。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小学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必须把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围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幼儿教育随着农民的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一、总体上关注农村幼儿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从总体上关注农村幼儿教育,在许多关于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文件政策中都提到了农村幼儿教育,关注到幼儿教育在国家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并认识到农村幼儿教育对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1983年5月,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的要求,并在9月份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主动同妇联、卫生、农业等部门配合,认真抓好这项工作”。1997年7月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我国“九五”期间的总目标是: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二年或三年教育,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强对农村地区幼儿学前班的领导与管理。到2000年,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60%以上[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各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受到农村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就应采取适合农村现有条件的多种办园形式,以便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前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1986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举办学前班是现阶段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1991年6月国家教委通过颁布《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再次强调“学前班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为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农村的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比上个世纪虽已有很大的发展,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师资问题,特别是如何提高农村整体师资水平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6年2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农村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到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以上政策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促使农村幼儿教育迅速发展。 二、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办园体制形式的发展 办园体制本质上就是指办园的主体。农村幼儿园办园主体单一,因此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领导工作薄弱,事业发展缓慢;事业经费缺乏,办冈条件很差;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较差;教育工作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等。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颁发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办园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改善办园的条件。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农村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群众集体办园为主,充分调动社(乡)、队(村)的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办园:可办独立建制的幼儿园,也可在有条件的小学附设幼儿班;可办常年性的,还可办季节性的。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根据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由乡(镇)人民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筹措。乡(镇)的财政收入也应有适当比例用于发展当地的幼儿教育。其费用应主要用于改善办班条件。城乡幼儿教育都应继续提倡各种社会力量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国家提出要开展一些适合于农村特点的幼儿教育形式,并且在农村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和对家庭幼儿教育的指导。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是我国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各地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可举办一年制的,也可举办三个月至半年的短期学前班;可以是全日制,也可以是半日制或隔日制等。学前班可单独设置,也可附设在小学。班额一般不超过40人。全日制每班应配备教师2人。在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幼儿不足一个班的地区,可组织幼儿活动小组(站)或游戏小组,但不允许和小学生合班进行复式教学。2003年1月27日,教育部等10个部门颁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积极扶持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3]。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发展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和对家庭幼儿教育的指导。 近些年,城乡学前班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在农村地区发展尤为迅速。据1989年统计,全国学前班幼儿人数占全国在园(班)幼儿总数的47.3%。其中,农村学前班幼儿占农村在园(班)幼儿总数的60%,县镇学前班幼儿占县镇在园(班)幼儿总数的36.2%,城市学前班幼儿占城市在园(班)幼儿总数的23.7%。应该肯定,学前班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学前班在教育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学前班管理的归属不明确,办班条件差,教师专业素质低,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比较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4]。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学前班的健康发展。为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的领导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对幼儿学前班的管理领导、学前班的性质、学前班的教育内容、师资的配备及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通过幼儿园体制的改革、多种幼儿形式的发展,农村幼儿园改变了由政府包办的情况,给幼儿园很大的灵活性;同时多种办园形式与渠道的建立,有利于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筹措大量资金;并有利于满足多方面的农村幼儿教育的需求。 三、明确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农村幼儿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相比,发展缓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很关键的问题是农村幼儿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的薄弱【5]。要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就要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明确各级行政部门的职责,并且各个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加强领导,保证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与妇联、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应配备和充实幼教专职干部,定期对农村幼教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县教育部门要负责农村幼教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园长、教师的培训,办好示范性幼儿园和公社中心幼儿园,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研究,组织交流经验。县教育部门要逐步选派懂专业的干部担任公社中心冈园长或公社幼教辅导员,负责全公社幼儿园(班)的业务指导,组织干部、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研究。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各类学前班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和健全审批管理制度。乡、村举办和停办学前班,由乡人民政府审批,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前班,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管理和指导。区、县幼教干部(包括教研员或视导员)和乡(镇)辅导员(或乡中心幼儿园园长),应对所在地区各类学前班定期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学校负责人应加强领导,并注意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幼教干部或辅导员的指导。1987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请示的通知》中指出,幼儿教育应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的领导和管理,应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行政上由主办单位及其上级部门管理农村学前班,可实行乡办乡管或村办村管;附设在小学的,可实行乡(村)办校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学前班管理的具体办法,并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切实加强领导。1996年1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学前班工作评估指导要点》中指出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由一名小学校长负责分管;乡、村举办的独立的学前班由乡、村文教办设专人分管;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履行登记注册手续。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要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把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到农村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才有可能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农村的幼儿教育水平¨]。2003年1月27日教育部等10个部门颁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事业。县级以上教育部门要加强幼儿教育管理,要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对乡(镇)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乡(镇)幼儿保育、教育的业务指导由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负责。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各地要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四、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水平农村教育质量整体不高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而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7。。在农村,由于幼儿教师的待遇差、地位低、缺乏各种保障,使得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低,且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导致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性强,造成无法实行各种培训以提高教师素质的局面,直接影响到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为了解决农村幼儿师资的问题,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国家颁发了相关文件政策。 首先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待遇及保障问题。只有得到固定的编制、相应的工资待遇和相关的保障,农村幼儿教师才有可能安心地、全力投入到幼儿教育的工作中去。1979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指出,农村社队园所保教人员的待遇,应相当于同等劳动力的报酬。经过培训考核或工作成绩突出的保教人员,其报酬可高于同等劳动力。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妥善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报酬。农村幼儿教师一般应同当地民办教师或社队企业职工待遇相当,或不低于当地农民实际收入的平均水平。对长期任教,工作成绩显著的幼儿教师,应给予适当奖励。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指出:农村幼儿教师逐步实行聘用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可研究制定幼儿教师专业合格标准,由县教育部门负责考核,合格者发给《专业合格证》。凡持有此种证书者方可聘用。农村幼儿教师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与当地相同条件的小学民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善农村幼儿教师待遇和加强管理工作的办法,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教职工的编制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局)会同编制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各种办学形式的特点,参照劳人编(1987]32号文提出的标准制定。1995年8月30日,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省民政厅关于在全省推行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中提到:实行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即使是农村任教的非公办聘任幼儿教师,也可向当地民政部门所属农村社会保险公司申请办理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所属农村社会保险公司负责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业务工作。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农村社会保险公司,做好入保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推行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解除农村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稳定幼教师资队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保障幼儿教师老后的基本生活为宗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制定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 其次,要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幼师和幼师班应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对农村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也可试行在计划外招收不包分配的农村学生,还可举办不包分配的职业幼师班,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幼儿教师。现有幼儿教师要进一步进行整顿和培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应挑选思想品德好,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年担任。对未经系统专业训练的幼儿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并列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培训计划。力争在1990前,通过各种渠道,使多数幼儿教师都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专业培训,并使多数示范性幼儿园、公社中心幼儿园园长和部分骨干教师达到幼儿师范毕业的程度。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教师应由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思想品德好,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的文化程度,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身体健康的教师担任。教师一般应在职前接受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并加强在职进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进修,纳入师资培训规划。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教师的资格与幼儿园教师相同。在当前新师资培养尚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根据“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有计划地对尚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1996年1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学前班工作评估指导要点》指出:学前班应每班配1—2位教师,并且要求其热爱幼儿,相对稳定,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受过一定的幼教专业培训。2003年1月27日,在教育部等10个部门颁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制订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的建设;要按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要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 要实行教师聘任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2006年2月26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要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认真组织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积极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通过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下乡送教,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带教或“走教”、“联聘”等形式,缓解农村学校紧缺师资不足的矛盾[8]。积极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办学水平高的学校跟岗学习、进修提高。要积极开发优秀教师示范课远程教育课件,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学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要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地方政府制定政策保障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全社会也应来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伸出援手支持、帮助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在我国,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同时又因为农村某些固有的不利条件及幼儿教育本身的不利地位,许多合理化建议和措施无法切实实施,从而制约了农村幼儿教育的正向发展。本文在简要分析农村幼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着重对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问题:对策探讨 近年来,国家颁布发行了一系列针对教育及专门面向幼儿教育的文件,随着各级政府相关单位及部门对文件精神的重视和落实,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出现了一些积极地转变,然而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改善效果并没能持续加强,这要归因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教学资源分配、教学内容及目标设置、从业人员素质、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态度等方面都不容乐观。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积极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提高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让农村幼儿教育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让农村幼儿得到更多更好的关怀。 1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家长观念陈旧,影响入园率:由于农村人口教育程度偏低,对于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重要性及必要性的理解度不够,幼儿家长常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幼儿教育是一种不必要的投资,同时也由于一些经济上的考虑,致使很多幼儿不能接受或不能按时接受幼儿教育,这给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普及造成一定的阻碍[1]。 1.2办学条件及管理水平不佳:由于教育资源投入与政府参与管理的力度有限,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比较落后,教学设施不完备,屋舍桌椅、卫生及户外活动等基础设施破旧,配备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 1.3教学教研工作不规范,向小学化倾斜:地方缺乏自政府教育部门到幼儿园的完整有机映射,且县镇专门的幼教教研人员匮乏,对于科学有效的幼儿教育理论及教学规范,幼教从业人员不能及时充分地领会和实时操作,使得幼儿教育呈现松散不规整的状态。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受固有的小学教学模式影响,教师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生动,对知识的灌输过多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况的关注,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各种活动的热情[2]。 1.4教师未能达到从业要求,工资待遇较低:农村幼儿教育的从业人员中只有极少数是专业幼师毕业,大多数为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员担任教师,有些是没有受过专业幼儿教育培训的在职小学教师,有些是高中专幼教毕业生,有些甚至是非幼教专业的高中或高校毕业生在简单的短期相关培训后上岗,教师专业素质不达标同样直接影响着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及关注度不足,农村幼教工作者的薪金待遇一直比较低,这也使得很多专业幼教毕业生对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望而却步。 2解决途径 2.1学校与家长建立沟通:加强幼儿园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对话,让家长了解教育及幼儿教育对适龄儿童身心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说服家长积极配合并有效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沟通工作可由幼儿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当地先进知识分子进行,同时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也要注意时间适宜、方式得当,既不能耽误幼儿家长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又要保证在家长的认知水平下能够理解和接受。最大限度内保障适龄幼儿能按时接受幼儿教育,同时让正在接受幼儿教育的幼儿能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双重呵护下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 2.2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加大管理和干预力度: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均衡教育资源,保证农村幼儿教育能够获得足够的运营资金来给学生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学习与娱乐环境;同时也要关注幼教从业人员的自身利益,在工资薪金和社会福利上给予一定的保障,保证幼教教师能在保障自己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尽心尽力地投入到幼儿教育中去。在管理与教学上,地方教育监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幼儿园的设施配备、日常活动管理等进行监督指导,切实发挥其职能。地方相关教研人员也要认真研究幼儿心理发展及幼教工作,制定教学目标和大纲,并定期将相关经验和资料与一线幼师进行研习、讨论,让幼儿教育更规范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育。 2.3着重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针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教师队伍人员组成及从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幼儿园应在地方教育部门的指导与帮助下及时有效地对新幼师及在岗教师分别进行系统规范的不同阶段的幼儿教育培训,如到师范院校进行培训和学习,确保幼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相应的专业教学能力,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农村幼儿教育保驾护航[3]。 3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在现阶段的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与城镇幼儿教育短期内实现并驾齐驱还很困难,但秉着教育公平的理念,我们希望各方面能齐心协力,为农村幼儿和幼儿教育打造一片自由和谐的天空。 作者:张娟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中心幼儿园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资源探讨 一个人品质的高低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大都是从幼年时期开始的,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时代,农村社会经济的变革迅速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村幼儿园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可利用的丰富资源,对幼儿进行寓教于乐的感性教育,引导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农村幼儿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充分挖掘利用农村自然材料,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力 儿童在幼年时期有很多广泛的兴趣爱好,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美工活动是受到很多儿童欢迎的一项活动,它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多种不同的天马行空的方式,来表现他们想要表达的效果。在美术课上,教师通常要为课堂的进行提前准备一些美术材料、美术用具,非常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然而在农村幼儿园,就不必为此而烦恼了,因为你会发现丰富的农村资源为我们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工材料。例如,春天的田野里开满了鲜花,长满了野草,大树也在枝繁叶茂的茁壮生长着,鸟儿叽叽喳喳的落在枝杈上唱着歌,泉水叮叮咚咚的在欢快流淌,到处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到幼儿园附近的田野中,收集采摘鲜花、野草、泥土和树叶等等,可以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大自然中进行收集和采摘。然后,回学校之后对植物进行擦洗和修剪,对泥土进行封装和保存。这样一来,幼儿们通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实践活动会感到受益匪浅,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想象能力,培养了儿童的审美情趣,丰富情感并且能够陶冶情操。 二、充分挖掘利用种植园地,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 相比较于城市里的幼儿园,农村的幼儿园占地面积较大,场地显得更加宽阔,拥有更多的空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空地让孩子们自己去种植一些花草或者树木,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他们关爱和照顾植物的爱心与耐心,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种植活动与体验劳动的过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适合播种的季节,举办一个有意义的种瓜点豆的亲身实践活动。先让孩子们种下黄瓜、丝瓜或者苦瓜之类瓜果的种子,按时施肥,浇适量的水,再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点豆的基本技巧,例如教给他们如何轻松的使用铲子,点豆之前要先挖好一个坑,每个坑放几粒种子更容易存活等等。最后,让孩子们自己经历种植瓜果的过程,体验劳动与种植的乐趣。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带领孩子们来到之前播种的地方进行采摘啦。孩子们亲手把自己种植的瓜果采摘回来,回到家后让妈妈做成美味菜肴,品尝劳动后的成果,充分享受劳动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使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与兴趣,更加热爱劳动,勤奋勇敢。农村地区具有特有的丰富资源,在农村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能节省时间减少精力获得资源,同时也能减少资源上的投资。 三、充分挖掘利用周边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随着工矿产业的发展,排放的有害气体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大,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也愈发严重,大大降低了我们日常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在儿童幼年时期就多对他们灌输保护环境的观念,树立起环保意识,让儿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夏天的田地里,经常会有麦草燃烧过的痕迹,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与重视。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环境污染事件给孩子们开一次主题班会,或者开展保护环境的主题活动,让他们明白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先给他们讲解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明白农民不应该在田地里大面积的燃烧麦草,并且回家主动告诉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要在田地里燃烧麦草,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在幼儿学习的课本教材中,有一篇《清清小河水》的课文,教师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次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我们想要更好的发挥此次教育活动的作用,因此幼儿被我们带到了农村幼儿园附近的一条小河边。那条小河的污染特别严重,在河的中心以及周边漂浮着许多垃圾和树叶,阵阵令人恶心的臭味不时的散发出来。孩子们靠近小河的时候就开始发出不满的声音,都嫌弃这条又脏又臭的小河。这时候教师让孩子对看到的景象进行观察和讨论,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经过教师的引导,孩子们知道了造成小河污染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经常随意在小河里丢弃垃圾,工厂大面积的排放废水等等。回到幼儿园之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看到的景象,把这条被污染的小河用图画展现出来,然后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画出的河水都是污浊不堪的,黑漆漆的一片,每个孩子都表现的十分积极。最后我又总结了造成河水污染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天生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具有无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经常想去探索一些新奇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针对幼儿的这些天性上的特点,组织一些亲近大自然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这是一笔大自然赠予的财富,我们要学会充分挖掘和利用。在农村,随处可见一户户人家的门前房后有小菜园,种植着许多常见的瓜果蔬菜。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种植蔬菜的小苗,拿小铲子锄土,给蔬菜小苗浇水施肥。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养一些花花草草,或者河里的小鱼小虾等小动物,多多进行一些接近大自然的观察体验活动。孩子们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活动,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一些自然知识,体验到大自然的奥妙,还有更多来自实践的乐趣。在农村进行的各种自然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仅培养了幼儿敏锐的观察力,持久的意志力和审美情趣,还有对细微生命的呵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农村自然资源丰富,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着我们的开发和利用,这需要教师善于挖掘,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要以开阔的眼界和广博的胸怀去面对大自然,探索其中的奥妙。农村恰恰有我们所需的这种自然资源,大大节约了教师寻找资源的时间和耗费的经历,减少投资。搞好幼儿时期的教育十分重要,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农村的幼儿教育教学资源,让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终身全面发展。 作者:刘玉霞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卅铺镇卅铺幼儿园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研究 一、农村地区幼教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幼教发展是基层教育发展的紧迫需要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基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对幼教的需求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中国人逐步增强了教育经费的储备意识,对家庭儿童的疼爱往往使家长做出优先支出教育经费的选择。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农村幼教的健康发展具有必然性。 (二)农村幼教发展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儿童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方面,儿童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村幼教体系是儿童的小社会环境,与儿童的成长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家庭环境和邻里、周围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周边环境和人员的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农村幼教的发展是涵盖幼教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广义概念,而发展是这一概念的必然要求。 (三)农村幼教发展是整体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村幼教事业是整体学前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实现教育与农村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增强幼儿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有益于社会环境的整体优化。幼教社会化已成为现阶段幼教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地区幼教发展的现实瓶颈 (一)“硬”设施不健全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办好幼教事业的首要条件。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善是制约村镇地区幼教发展的主要瓶颈。 1.独立设施不完善,教育设备不足。对于广大村镇地区而言,硬件设施薄弱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许多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仍停留在“求有”的层面,远远不能满足“求优”的时代要求。许多偏远乡镇的幼教硬件设施多挂靠在小学,保教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特别是玩具教具、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均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幼教发展的需要。 2.土地保障不到位,园区布局不合理。目前,幼教建筑面积、户外活动面积仍然匮乏,用地矛盾突出,从空间上制约了幼教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中明确了对园区布局的发展要求,但目前村镇地区的幼儿园办学条件仍然简陋,多数幼儿园未采用幼儿专用活动室建设标准,园区布局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标准。 (二)“软”保障不充分 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软”设施是幼教发展的软保障。目前村镇地区“软”设施建设参差不齐,供需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 1.公办教师与非公办教师不匹配。公办教师是幼教师资的主体,是“软”设施建设的主要架构,非公办教师是重要补充。两者在工作性质方面无差异,但编制保障和工资待遇却有较大差距,不符合“同工同酬”的规定要求。同时,非公办教师对自身的发展十分担忧,情绪上难免受影响,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 2.师资水平与现有入学需求不匹配。非公办教师虽然也经过严格的考核面试和后期培训,但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入学需求,边学边工作的时间较短。同时,非公办教师的科研能力也难以适应时代需要,提升难度大,特别是在缺乏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的情况下,这种差距正逐步扩大。 3.教学思路与时代创新变化不匹配。不少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够成熟和完善,研究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形成教学促教科研、教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由于经费紧张,近年来,乡镇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得不到保障。除了参加本市幼儿园提供的观摩机会外,走出市外学习观摩的机会很少。教师专业发展的缓慢也给幼儿园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三)“政”保障不到位 1.政策保障缺乏。政策保障是幼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虽然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但缺乏实施细则,各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参差不齐。幼教事业发展长期未能纳入干部考核的“时间序列表”,导致在幼教领域存在“官员不重视”“干部不办事”的现象。 2.部门衔接有缝痕。教育部门的垂管资金不足,未能设立幼教专项资金,幼教的发展多挂靠小学教育,同时地方政府缺乏合法的渠道和突破口,让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幼教领域。教育资金总量匮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终原因。 三、突破农村幼教发展瓶颈的思路对策 针对以上农村幼教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瓶颈,要明确新时期加快农村幼教发展的主攻方向,提高幼教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效益,引领幼教事业健康发展、跨越发展。 (一)加强宏观指导,明确发展目标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幼儿园的合理分布是营造健康有序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前提。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遵循适应和平衡原则,合理规划幼儿园的分布和数量,幼儿园分布规划应与城市发展规划、城区改造等结合起来,保证幼儿园整体布局的合理性。 2.明确定位,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快制订《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的责任、管理体制、教师待遇等重要法律关系问题。政府要加强对幼教事业发展的引导,不断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整合现有的幼教资源,重点扶持社区内教育质量好、管理严格的幼儿园,以带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3.加大宣传,促进共享。通过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突出宣传幼儿教育办得好的地区,以点带面,促进其他地区和单位幼教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宣传优秀幼儿教师、幼教管理工作者的事迹,表彰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形成促进幼教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以师为师,以友为师”,提升师资水平 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幼教师资专业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入职教师和小学转岗教师的培训。 1.“抛砖引玉”,引入交流模式。教育部门定期派遣县级骨干教师深入农村,送教上门,送课下乡,通过教学旁听、开展观摩课、观摩竞赛等方式,让教学“质量”下乡,教学成果“上门”。通过给农村幼儿教师评课,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教师幼教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指导,促进教学互长,提高农村幼教水平。 2.“以师为师”,促进垂直流动。教育部门应把幼教师资的垂直交流作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坚持下去。科学划定教学时间和交流细则,精心挑选支教教师(可从市县相关幼教机构中选拔),在支教的过程中为农村幼儿园送去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支持农村幼教到市、县幼儿园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农村幼教师资水平。 3.“以友为师”,抱团提升水平。“从师”与“访友”应当并重,应强调农村幼儿园教师间的内部交流与合作,改变教师之间“相互隔绝”“各自为政”的状况。骨干教师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做好牵头工作,为同事提供指导和帮助。同一幼儿园的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三)“以责促改,以激促升”,完善幼教管理机制 1.完善机制,竞争上岗。探索和引进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机制,打破学历、职称界限,以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在用人上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园方与教师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职务能上能下、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教师任用新机制。 2.明确职责,增强意识。通过制订合理明确的岗位职责,增强教职工的岗位意识。岗位职责的制订要具体且有针对性,明确园长、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保育员、厨房、门卫的岗位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教职工的绩效考评要有具体合理的标准,以增强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3.奖惩结合,科学考评。建立科学可行、量化细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专项与综合考核,日常与学期、学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衡量岗位责任人的履职服务能力。考核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自评、互评、家长考评等方法,对教职工的德、勤、能、绩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要直接与工资待遇和奖惩挂钩,以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作者:宋姗鸿 单位: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中心幼儿园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出现了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现象。这样就使得很多孩子留守在家里,形成了农村留守幼儿这一特殊群体。家庭对幼儿监护程度的弱化和缺失,导致幼儿在生活、心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缺陷。因此,这一特殊群体在教育方面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当前留守幼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留守幼儿;教育问题;探究分析 当前,大部分的留守幼儿大约在0~6周岁之间,这一阶段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父母长时间外出,导致幼儿在家庭方面的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幼儿孤僻、自闭的性格。同时,幼儿园在留守幼儿的教育方面重视力度不够,老师缺少对幼儿的特殊关心和教育引导,导致幼儿出现行为习惯差、沟通交往能力弱等现象。因此,我们应该高度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从多方面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 一、当前留守幼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树立作用,但是幼儿父母工作繁忙,缺少对幼儿在家庭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缺少对幼儿的关爱,使得幼儿在身心成长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1]。一是父母在外打工,和幼儿之间接触少、交流少,相互之间的感情比较陌生;二是当前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隔代监护型,祖孙之间存在很大代沟,思想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感情的沟通方面也比较少。因此,很多幼儿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人际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性格孤僻、自闭等症状,不利于全面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以及教师对幼儿的关爱不周。在农村幼儿园中,留守幼儿占有整个幼儿园人数的很大比例,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没有得到充分的家庭教育,所以很多幼儿家长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寄托在了幼儿园的教学上[1]。因此这一特殊群体给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求幼儿园及老师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照顾这些孩子,弥补他们在缺少父母关爱方面的缺陷,在幼儿的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进行更加细心的引导和教育。但在很多农村幼儿园中,幼儿园设施和教学软件、硬件、教学管理等不是很完善,保教的配置也不够,而且班额偏大,使得老师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每个留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异常,从而也就不能给予留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引导。 (三)幼师教育教学水平有限。在农村中,很多幼儿教师有的从小学抽调,有的由幼儿园自主招聘,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极少。她们缺乏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较低,“保姆式”的看管和“小学化”的教育倾向非常明显,以识字、写字、算数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学形式单板,忽视幼儿行为习惯、性格情感、交往沟通等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对儿童智力开发、心理辅导等有助于留守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知识存在欠缺,导致很多留守幼儿身心发展不健康,认知过程严重破坏,过早地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烦,直接影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 二、解决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注重家庭教育,加强父母对幼儿的关爱和照顾。父母是幼儿出生以来接触最多的人,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长环境。首先,父母不要一起突然地离开幼儿外出打工,最好留下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等孩子长大或心里成熟之后再慢慢放手。其次,父母离开后要特别注重和幼儿的互动与交流:定期给幼儿打电话或网络视频,及时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在通话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增进情感的交流。这样就算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够让幼儿充分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二)幼儿园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关心和管理。学校应该提高对留守幼儿教育的重视力度,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心理教育和关爱,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全面健康发展[3]。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成立留守幼儿关爱小组,对留守幼儿进行特殊的照顾和关爱,帮助幼儿疏导心理障碍,引导留守幼儿健康发展。四是建立健全留守幼儿成长档案,记录留守幼儿的家庭状况以及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和相关信息,详细记载这些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其了解孩子的学习、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有效地做好留守幼儿的教育工作。 (三)幼儿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留守幼儿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所以其成长和教育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都压在了幼儿老师的身上。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充分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用自身的行为来潜移默化的引导留守幼儿的行为[3]。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另外,加强与留守幼儿及其监护人的沟通,及时了解和反馈幼儿的情况,有意识地增加留守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留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农村留守幼儿越来越多,所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日益被重视。除了注重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外,还可从政府的教育政策方面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例如完善相关保护幼儿的法律,在农民工较多的地方建立学校,适当地给农民工子女在学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等。只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留守幼儿一样能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王兰 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第一幼儿园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困境 摘要:幼儿教育是当前教育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近些年来,农村地区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威胁着幼儿的健康和成长,例如,农村地区正规幼儿园供小于需;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办园经费紧张。 关键词:农村地区;幼儿园;困境;教师 幼儿教育是当前教育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三周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已经成为了农村和城市地区约定俗成的规则。但正规幼儿园数量少、幼儿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经费缺乏等都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幼儿园发展壮大的因素。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困境进行论述。 一、农村地区正规幼儿园供小于需 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数量逐年增加,“涉及到孩子的各个行业都能挣钱”这一观念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共同意识,于是私人兴办幼儿园狂潮来袭。但是这些幼儿园的办学普遍不正规,所提供的设备质量较差,并且卫生条件也不能保证;所聘请的教师也不是来自正规的幼儿专业院校,多是一些初中毕业的农村女士,这样不正规的幼儿园数量如此之多正是由于正规幼儿园数量较少,很多乡镇都没有开设幼儿园,只在县城有几家正规幼儿园,很多农村距离县城远,为了就近上学,孩子们只能去上一些不正规的幼儿园。 二、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幼儿园来说,除了硬件设施之外,教师是幼儿园开展教育的灵魂人物。现在的幼儿大多三周岁就步入了幼儿园,在这里他们接触、模仿的对象就是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来自于不正规的教育机构,很多就是初中水平,在怎样教育学生上没有概念,幼儿来到幼儿园也就是换了个人看孩子,这样的教育配备很难让学生学到系统的幼儿知识,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办园经费紧张 幼儿园的各种设施添加、各种绘本的购买、教师的工资等都是幼儿园经费的主要开销。但是在当前农村地区幼儿园的经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增加,县财政在这一方面的拨款较少,很多幼儿园的教师工资依然很低,甚至不够家里日常的花销;由于缺乏经费,幼儿园不能给幼儿添加游戏设施、绘本、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生在幼儿园也就是跟着老师念一些儿歌、抄写一些拼音字母等,一方面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幼儿的眼界,让幼儿不能全面的发展。 作者:柴俊红 单位:河北省滦南县坨里镇蒋薛幼儿园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农村小学化幼儿教育论文 一、当前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一)按照小学教学的管理模式进行幼儿管理。这种按照小学教学模式管理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教室内桌椅用的是小学生的桌椅;幼儿班级的管理性质照搬小学生管理模式;没有根据幼儿的特点布置活动室;活动室内没有与幼儿教育相符的大量玩具或者图例;教师呆在活动室的时间仅限于上课时间,下课后一般直接回办公室办公。 (二)小学课本知识在幼儿教育课堂中应用。特别是幼儿园内作为小学附设的形式状态下,幼儿更是被强迫进行各种超强度的知识训练,对于课堂教学和作业要求已经趋向于小学化,每日的课程都是重复着老师教授,学生跟读、跟写的形式,没有效果。 (三)组织各种课外培训班。与小学生一样,幼儿园小朋友同样需要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而由于培训班较多,因此周末时间也被学习占用,没有多余的休息时间。 (四)幼儿教师队伍老龄化。由于幼儿园教育没有小学、初中等教育受到升序压力的影响,所以相对而言幼儿园教育的教师专业性也比较差,很多都是民办学校准备退休的教师转过来,老龄化严重。 (五)不科学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目前社会上的幼儿园数量非常多,选择哪一所幼儿园成为家长们必须要考虑的重大问题。但是很多情况下很多经济能力有限的家庭还是选择把幼儿送到价格相对比较低的幼儿园。在这种幼儿园中小孩一般难以学到更多知识,而且还有被迫超前接受不适合幼儿的小学教育。 (六)作息安排不科学。表现在起床时间不科学(起床时间过早,通常是6:30就开始),午休时间不科学(没有专门的午休时间)、上下课时间(经常是随意安排)不科学几个方面。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由于幼儿期的儿童主要是处在玩乐阶段,该阶段的教育应该以让学生释放天性,自然生长为主。若在这一时期就实施系统的小学化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小学的教学模式,那么将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不良影响。 (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相比于小学教学、初中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等应试教育而言,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应该是挖掘小朋友的潜在兴趣,通过为小儿开设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形式让他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更多快乐。 (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由于繁重的学业,幼儿的脑部神经得不到正常发育,加上每天大量的作业和培训课,直接剥夺了小儿的休息时间。在这种背景下,小孩不但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时间,而且心理压力也会慢慢增加,最后在超负荷压力下严重影响身体的健康成长。 三、针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修正策略 (一)生活性、启蒙性以及全面性幼儿教育目标的培养。目标全面性,指的是幼儿园教育除了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之外,还需要注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令幼儿养成优秀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尊重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况下,保证幼儿能够健康快乐。 (二)加强课程设置的生活性。小儿是幼儿园教育的主体,在设置教育课程时应该学会从幼儿需求方面出发,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为课程设置根本原则和出发点。幼儿园教授的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幼儿园教育应该和幼儿的生活实际相吻合,不仅要有知识性,还应该健康、生动,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活动性、游戏性。在“玩”的过程中“学”。幼儿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游戏”,幼儿的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由于幼儿天玩,所以,游戏就是教学的最好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的教学方法。 (四)注重幼儿教学的快乐性。幼儿园其根本特性就是幼儿的乐园,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应该是当做学生看待,而是当做需要大家一起玩乐的小朋友看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幼儿的应该是如何进行自我约束和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懂事乖巧的小孩子。这种习惯的养成有赖于教师的教育方式,一味的使用“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并不能够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结合幼儿的接受特点,将各种优秀的行为习惯贯穿到各种游戏活动中,幼儿才能够乐于接受和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游戏活动来塑造幼儿优秀行为习惯的方式是一种将自主性和快乐性融入游戏的做法,在规范幼儿行为习惯的同时,也达到了开发幼儿智力水平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幼儿的成长,因此,农村幼儿教育改正当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势在必行,应该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做出行动。 作者:卜祥慧徐建凤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卞桥镇春蕾幼儿园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措施 1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但农村的幼儿教育又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直接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从目前来看,虽然部分乡镇农村幼儿教育进行了深入调查,各地都针对硬软件设施、教学理念、管理思想、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当前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普遍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大多数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想办法让孩子进城上真正的幼儿园,农村山里孩子的家长总认为集镇上的幼儿班要比山上小学的学前班要好,在集镇上租房子或买房子照顾小孩子上学占绝大多数,也致使集镇上的学前班不得不超员、不得不超负荷运行。 2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农村幼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在我国用于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中,仅有1.3%左右被用于学前教育,而这部分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经费短缺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在个别特困地区,由于工资报酬极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幼儿教育师资又流失去了待遇相对较好的乡镇幼儿园。同样由于经费不足,很多农村幼儿园往往不得不挂靠于经费相对充足的小学,成了实际上的“小学学前班”或“小学预科班”,从而失去了幼儿教育所应具有的办学特色。 2.2幼儿教育理念得不到广泛的接受 在城市,对适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学前教育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普遍重视,必然促进城市幼儿教育办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但是,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众多、人均GDP不高、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等,决定了幼儿教育理念很难形成像城市那样的认同感。同时,县乡一级的教育部门由于面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压力,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因而缺少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政府行为。农村幼儿园不得不偏重于读、写、算等枯燥的形式教育,幼儿的游戏教育、人格个性特别是创造性的培养显得苍白而无力。 2.3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部用以专门指导农村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法律上的“真空”使得农村幼儿教育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人们群众对发展幼儿教育需要迫切;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育又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这样的状况使资金、人员方面的调配得不到法律法规的支撑,资源难以实行政策上的有效配置。 3推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 3.1突出农村特色,使幼儿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农村幼儿的生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感觉到乡村幼儿园应充分挖掘与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如泥土、棉花、麦秆、果核等,幼儿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设计环境,收集各种自然物和无毒的废旧物品,亲自动手做教具、玩具,布置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季节变换带来资源的多样性,或采摘野花,或拔苇穗,或粘稻秆,创造出各种幼儿心爱的物品;带领幼儿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使幼儿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农村幼儿的生活。 3.2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硬件水平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幼教的投资扶持力度,健全农村幼儿园的各种教育、保育和游戏活动的基础设施,为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丰裕的物质保障。此外,还要在保证幼儿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统筹规划,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农村的幼儿教育。 3.3切实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健康成长方面所发挥影响非常关键。因此,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农村幼儿教育状况之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其中最紧要的工作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保护他们合法权益,稳定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农村幼儿队伍,针对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工资收入低、工资拖欠严重的情况,为稳定农村幼教师资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教师和设置班额,制定农村幼儿教师收入最低控制线,并将幼儿教师纳入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保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激发他们的从教积极性。 农村幼儿教育论文:陶行知的农村幼儿教育观及实践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中国农村幼教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乡村幼教思想相当丰富且富有远见卓识。他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师资培训都有精辟的论述,建立了一整套农村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尤为可贵的是,陶行知并不只是将自己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方法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脚踏实地,躬行实践。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随后又领导孙铭勋、戴自俺等相继创办了晓庄、和平门、迈皋桥、新安等乡村幼稚园,这是中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陶行知论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明确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培养”,“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如待到他们入学后再去纠正其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即使教师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事倍功半,很难予以改正,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因此,幼儿教育不仅是人生的基础,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得好,学校教育就顺利,反之,学校教育就难以成功。陶行知认为,最需要和最欢迎幼稚园的地方是农村,“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乡村幼稚园,是乡村社会普遍的、永久的需求”。创办乡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这是因为,“在中国乡村里,幼稚园格外来得需要。乡村幼稚园除了为幼稚儿童造幸福以外,还可以节省农忙时农妇的精力,又可以间接帮助小学生减少缺课”。“倘使农村里有了幼稚园,就能给这些孩子一种相当的教育,并能给农民一种最切要的帮助”,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所以乡村幼稚园的功效比城市幼稚园还要大”,陶行知非常乐观的认为,倘使办理得当,乡村幼稚园可以先小学而普及。 二、主张创办适合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 幼儿园,并提出了普及幼稚教育的设想陶行知尖锐地指出,当时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陶行知提出,新创办的乡村幼稚园,要改革这三种弊病,只有“把外国的幼稚园化成中国的幼稚园,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把富贵的幼稚园化成平民的幼稚园”,幼稚园才真正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普及。首先,建设适合国情的幼儿园。陶先生分析研究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指出中国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且农村经济萎缩,农民生活极度贫穷,文化落后。农村又是最需要幼稚园的,所以幼稚园的下乡运动势在必行、毫无疑义,但必须对幼稚园进行根本变革,使之适合中国国情方能到乡村去。要充分利用眼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其次,建设省钱的幼儿园。陶行知办幼儿园的目的是普及人民大众的幼儿教育,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是他办园的重要原则。如何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是他思考的主要问题。陶行知指出,省钱的第一个办法是打破外国偶像,因为幼儿园的教材、教具和玩具都依靠外国,外国货价格昂贵,自然费钱很多,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第二个办法是训练本乡师资教导本乡儿童,从本村挑选一二天资聪敏、富有同情心的妇女,经过相当训练之后,担任乡村幼稚园的教师。第三个办法就是运用本村小学手工科及本村工匠仿制玩具,用少的金钱办出好的教育。第三,建设平民的幼儿园。陶行知指出,费钱的幼儿教育,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而平民子弟是没有份的。因此,他提出打破富人对幼稚园的垄断,建设平民化的幼儿园。在陶行知看来,“幼稚园花钱既省,取费自廉,平民的儿童当能享受机会均等。教师取之乡间,与村儿生活气味相投,自易亲近。这两件事都可以叫幼稚园向平民方向行走”。在创办中国化的幼稚园的同时,陶行知还大力倡导普及幼稚教育,他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他身体力行,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为幼儿教育走向中国农村做出了表率。他说,“将来全国同志起而提倡,使个个乡村都有这样一个幼稚园,使个个幼儿都能享受幼稚园的幸福,那更是我们所朝夕祷祝的了”。 三、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陶行知强调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他指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如果我们把幼儿的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互割裂,把教育看作是幼儿生活之外的东西,那么幼儿的教育就远离了生活。因此,他认为选择幼儿教育内容应考虑幼儿的知识经验基础,应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寻找丰富有趣的内容。贴近生活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陶行知要求必以家园所住地为中心,要充分运用眼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他坚决反对洋化的教育内容,反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的教育。主张周围环境中的地质、昆虫、野兽、鸟雀、草药、环境卫生、花草树木、瓜果豆菜、日月星辰等都应成为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教育内容生活化是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实验能充分说明这一点。陶行知主张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生活来编写教材,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连,把附近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出产物品以及儿童歌谣、儿童故事、儿童游戏、儿童语言等搜集起来,加以编制,作为教育幼儿的课程、教材。如燕子矶幼稚园四周有滚滚长江,燕子矶头有四季新鲜的花草农产。 他们将之充分利用,以红薯、蚕豆等作为香甜的土货点心,以麦杆、豆杆等废物为手工材料,以芦苇、野菊花等可爱的自然物为玩具、教材。幼稚园的课程就是依生活所需而设置的,有洒扫整理、音乐、画画、手工制作、讲故事猜谜语、学数数、学读法、游戏、生产教育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而且不用校工,减少了开支。在生活材料方面,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地取材为原则。在燕幼四周,好似满山遍地的废物,都是极好的材料,这一层,从不曾感到没有,只愁着不能充分利用。据当时短期的实验,得到许多可以利用的东西如下:香甜的土货点心,如红薯、蚕豆、豌豆、大豆、红豆、面粉、玉蜀黍、萝卜、芋头、藕等;上等的废物手工材料,如玉蜀黍的棒子、麦杆、豆杆、荷叶、糖果皮、果核、破袜子、破布片、旧报纸、鸡蛋壳、旧邮票、木头、贝壳、鸡毛等;可爱的自然物,如石子、松针、芦苇、棉花、松果、小鱼、虾、河蚌、小鸡、螺蛳、蜜蜂等。在教学方法方面,陶行知主张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他看来,只有创造的教育,才是真教育。他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而发挥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就是解放儿童。为此,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 陶行知特别强调要解放幼儿的空间,把学生从牢笼式的学校中解放出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寻找真知识。他殷切地嘱托教师:“领导小朋友冲锋到大自然里去追求真知识”,“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清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空间,幼儿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学校周围的环境就是教育幼儿的最好课堂,因此要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要求不仅自然环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如他创办的燕子矶幼稚园四周有滚滚长江,燕子矶头有四季新鲜的花草农产。他还主张,“把房屋的教室打破,房屋的教室,不过是用来遮风避雨的地方,我们要把幼稚生放到大自然界里去,要以幼稚生足力所能到的地方为教室的范围。高山之巅可以写生,长林之内可以游唱,草坪之上可以谈心,这是神秘的大自然为我们设下的幽美而富丽的教室,我们不要辜负了他的美意”。尤其是室内设备极其简单的幼稚园,更应该常常把幼儿放到大自然里去。既然孩子们的学多是在户外,教学内容也相应改变,要增加谈话、故事、游戏、唱歌、手工的份量而减少读书写字的份量。 陶行知还特别强调要解放幼儿的双手,鼓励幼儿自制教具、玩具。陶行知认为穷国也能办好教育,一是可以玩些不花钱的把戏,“运用本村小学手工科及本村工匠仿制玩具”。二是可以教幼儿“自造枪炮”,鼓励儿童自造仪器和教玩具。他提出老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实验材料,并引导幼儿注意收集各种废旧物品,如各种瓶子、管子、布料、纸等等,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利用家常用品和废旧物品自己制作教具、玩具。为办成经济节省的平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教师就利用玉米棒子、麦秸、豆杆、荷叶等自制各种教具和玩具。陶行知曾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沙和水制作了“清水沙盘”,“清水沙盘”不但是一个玩具,而且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学习工具。 四、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 要想在全国普及幼儿教育,就必须有相应的师资力量,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按陶行知的估计,想要普及幼稚教育,全国至少需要幼儿教师150万,在旧中国财力不济的情况下,这么庞大的师资需求是一个最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他说:“幼稚师范是要办的,但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纵然如此,我们也不能专靠正式幼稚师范去培养全部的师资。”一是创办新型幼稚师范。陶行知提出:“现行师范教育将学理与实习分为二事,简直是以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所出的人才和普通中学不相上下”,幼稚师范里的功课不免有些繁琐而近于闭门造车,进了三、五年的幼稚师范,到了幼稚园去还不免感到手足无措。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师范第二院,即幼稚师范学院,幼稚师范学院根据其生活教育理论,改革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摒弃了传统教育中学用分家的弊端,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来培养幼教师资,师生们经常在一起开展各种教学做的讨论会、演示活动,通过这种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来的幼教师资大多成为幼教的行家里手。二是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陶行知认为,单靠幼稚师范培养师资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也是不可能的。陶行知用穷办法来解决穷国家的幼儿师资问题,提出了解决当时“师荒”的第二条途径———“艺友制”,这可谓陶行知发明创造的、独具匠心的师资培训方法。陶行知发现传统的徒弟制是一个可借鉴的方法,但是传统的徒弟制有很多弊端,最根本的就是师徒之间关系不平等,师傅不愿轻易传授技艺。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为“艺友制”。陶行知对“艺友制”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他认为:“师范教育的功用是培养教师。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学做教师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师,二是访友。跟朋友操练比从师来得格外自然,格外有效力。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幼稚教育的对象是幼稚生,学做幼稚教师的人,离开对象———幼稚生,又怎么能够学得好? 所以,认真说起来,学做幼稚教师要在幼稚园里学,才能得到真正的本领。陶行知认为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植法,并且是推广普及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如通过对乡村男教师的夫人、未婚妻进行训练,让其在创办乡村幼儿园的同时培养艺友,艺友学成之后又可另办幼儿园,再培养艺友。多办一所幼稚园,即是多增加一所训练师资的地方,如此滚雪球似地发展下去,即可缓解乡村幼教师资的不足。陶行知同样开展了艺友制实验。如燕子矶幼稚园成立后,燕子矶小学校长丁超的夫人和两位女毕业生随着晓庄幼稚师范教育指导员张宗麟、徐世壁学办乡村幼稚园,进步很快。艺友学习和培训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期:让艺友实地参观幼稚生的各种活动,学做一个儿童的领导者。 第二期:指示给艺友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怎样讲故事,怎样带小朋友玩,让他们学习一些做教师的基本技能。 第三期:一方面做各种基本技能训练,一方面在幼稚园里实地操作,让艺友们独立工作,如制订大纲、参观、讨论等。第四期:用三个月的时间,两个艺友一组,在指导员的指导下,独立担任整个幼稚园的工作。大约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以上四期艺友的培养工作,合格者发给证书,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教师。当时,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晓庄幼稚园、和平门幼稚园、迈皋桥幼稚园、新安小学附属幼稚园等均采取艺友制的办法办园,教师在办园中培养艺友,艺友在参与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学习办园方法,行之颇为有效,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幼儿教师,从而为迅速造就乡村幼教师资队伍树立了榜样。 陶行知先生所创造的艺友制师范教育,在很短的时间内,花很少的经费培养出大量合格教师,为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师资来源。艺友制注重操作,教学做合一,克服了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节省了开支,适合乡村财力;弥补了幼教师资的短缺,为乡村女子开辟了一个新的职业教育之门。由于艺友大都来自劳苦大众,他们与劳动人民比较接近,因而更能按照劳动人民的需要来办幼儿园,更能为劳苦大众的子女普及幼儿教育鞠躬尽瘁。因此,这种方法在当时全国各地风靡一时,收效颇大。但陶行知同时也指出:“艺友制是要和师范学校相辅而行的,不是拿来替代师范学校的”。艺友制虽不能代替师范学校,但无疑是对幼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造的一条新路,在当时中国不可能迅速建立起大批幼稚师范教育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培养出有质量的师资。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贵州民族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 本文从贵州民族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现状出发,结合本院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状况,分析了本院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措施,探索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贵州民族大学 机电传动控制 教学改革 一、本院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背景简介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是本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机电传动控制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交直流电动机、步进电机、各种伺服电机及常用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应用场合和选用方法;利用继电器和PLC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及运行速度的控制;掌握各种常用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了解最新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中的应用。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原理和应用并重,元件和系统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目的就是学习和掌握各类生产机械设备中的控制技术。 本院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制定了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选定了由冯清秀、邓星钟等编著的《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教材,开课时间定在大三的春学期。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不合理 本院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二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程,大三秋学期开设了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这为本门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了内容重叠现象的出现。如教材第七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教材第八章电力电子学基础在大二及大三秋学期已经学习过,如果严格按照所选教材章节进行授课,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讲述的现象,导致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课的状况。同时占用了宝贵的课时,教学中,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授课教师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所有内容从头讲到尾,致使学生分不清重点,不能有效吸收,整体教学效果较差。 2.教学形式单一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中涉及到的接线图、电路图、特性曲线图、程序图较多,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减少了课堂上板书画图的时间,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把书本上难以理解的图形直观动态地展现出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以教师讲授的单一灌输形式,这导致了部分学生似懂非懂的情况出现。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实验及实践创新不足 本院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只象征性地开设了三个观摩实验,而且由于新老校区交通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开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仅仅是按照实验大纲给定的电路图接线,观测实验现象。不能激发学生思考能力,不能锻炼学生动手创新能力,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的调整 针对电子电力学基础和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两个章节,采取带领学生快速复习的方法,压缩授课时间,教学重点放在应用PLC技术对电机的控制上,并增加工程实例的讲解。结合工程实例,给学生布置调研报告或者实例课题设计,锻炼学生解决简单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改革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考核环节决定着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这通常是学生们最为关切的。本院现有的考核模式是平时考勤10分、课下作业10分、实验10分以及期末试卷70分。在该模式下学生只需到课,按时完成作业,参加实验,提交实验报告,参加期末考试即可,不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不能评估学生平时对于理论力学课程的掌握情况,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对考核方式进行渐进性改革,针对14级学生采用期末成绩70分,实验10分,平时考勤5分,课堂表现5分,实例设计报告5分,作业5分的模式,强化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讨论、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改革,学生课堂活跃度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针对15级学生,将采用期末成绩60分,实验10分,平时考勤5分,课堂表现10分,实例设计报告10分,作业5分的考核模式,进一步强化学习课堂表现和实践应用环节,调动学习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应用创新能力。 3.授课方式方法的改革 3.1 课堂授课方式的改革 改变由教师单一灌输的形式,采用师生互动-角色转换的教学方式,适当增加知识回顾和总结环节课时比例。以直流电机基本结构为例。首先,授课教师先通过PPT课件结合一张直流电机简图A向学生讲授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组成;接下来换另外一张简图B让学生分组讨论,指派一名同学上台讲解;台下同学就简图的每个部件进行提问,并对部件结构质疑,如极靴电枢铁心表面为什么冲槽?极靴做成这样的形状有什么作用?试讲同学针对问题一一解答,授课教师最最后点评并进行知识总结。通过以上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加深了知识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应变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2 采用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机械零件和电器元件,导致对电机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实际应用及控制方面知识匮乏,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本院下一步将计划采取设备器械进教室,学生进平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器件、设备带进课堂;在机电传动实验室基础上建立如“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无人机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挖掘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参与到机电项目中来,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勾连起来,使机电设备深入学生学生生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结语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机电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让学生明确其学习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积极性,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机电专业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探讨 摘要:根据机械电子专业新入校大学生的专业认知问卷调查,显示新生在入校前对专业的认知途径有限,入校后对本专业的认知普遍较为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由此可见,开展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认知讲座、积极引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专业认知教育,是大学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工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专业认知;机电专业;大学新生;认知度调查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机械电子专业是三峡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上于2014年新设立的学科专业。该专业涉及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知识,涵盖面广,要求学生视野开阔,这给新入校大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带来了难题。 一、现象观察 有许多新生刚一入学,甚至在新生见面主题班会上,向学长、辅导员或班主任,咨询如何才能转入本高校的其他专业[1、2]。通过与众多本专业学生的交谈了解到,绝大多数同学的转专业诉求是盲目的,甚至是基于入校后的一些道听途说。他们不仅对自己的专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而且对所期望转入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就业方向等也不甚了解。针对上述现象,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如何应对或补救,是一个亟须面对的问题。为了减少主观臆测的影响,笔者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方向上,开展了机电专业新生专业认知度的调查。 二、认知度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机械电子专业的新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份。男学生122名,占总数的94.6%;女学生7名,占总数的5.4%。 1.报考前专业了解程度低、信息获取方式有限。进入专业学习前,仅13%的学生对机电专业比较了解;不了解甚至很不了解的学生高达45%;剩下42%的学生则宣称在选择本专业前做了一般性了解。这表明,学生的专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且在进入大学前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通过对他们在高中阶段了解本专业的途径分析发现,高达75%的学生宣称了解本专业的途径主要仍为课堂讲解。而在这75%的学生中,宣称还通过课外书籍、电视、网络及向父母咨询等方式获取过专业信息的仅占41%,另外高达59%的学生报考机电专业获取信息的方式仅是课堂教学。一般认为,当今互联网技术发达,与20世纪末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获取专业信息的方式应该更加快捷、多样。但从此项调查分析来看,与教育工作者的主观判断出入很大。学生获取专业信息的手段仍然较为传统,缺乏主动获取信息的动力或是缺乏良好的信息引导。 2.更喜欢实习,对专业讲座兴趣不大。仅有21%的学生认为学院组织的专业认知讲座有益,而高达76%的学生认为没收获或没有兴趣。而对实习的必要性调查显示,仅有1名学生认为没必要,其他学生都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通过对已经参加过实习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所有同学都认为实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帮助。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有56%的学生认为实习能增强自己对机电专业的认知;39%的学生认为实习让自己更加喜欢机电专业;33%的学生认为实习让自己对将来从事机电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6%的学生认为实习使自己学到了实践操作技能;22%的学生认为实习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由此可见,学生对专业讲座兴趣不大,而对实习则比较喜欢。 3.承认课堂教学有作用但学习计划不明确。对于专业的学习,有29%的同学认为对将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65%的同学则认为对将来的就业有辅助作用;而认为对就业没有帮助的仅有3人。与此相对应地,有26%的同学认为所有专业课程对就业都有帮助;61%的学生则认为只有个别课程对将来的就业有所帮助。这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承认专业和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作用,但超过六成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仅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对同学的访问,多数同学表示,专业的学习只是敲门砖,要找到满意的工作,主要靠家庭的人脉和个人的努力。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仅有16%的学生有较为明确和详细的学习计划,近一半的学生(47%)有模糊的计划,33%的学生知道计划的重要性,也想做计划,但最终没有做学习计划。通过对同学的访问显示,制订了详细学习计划的同学大多表示,明确的计划有利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可以通过设置时间点进行自我考核与自我督促;制订了模糊计划和想做计划而没做计划(即80%)的同学大多表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政策朝令夕改、计划赶不上变化,与其制订详细的计划疲于应付,不如少做计划随机应变。 从上述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偏向“实用”,整体的学习氛围也偏向于“浮躁”。 三、专业教育探讨 下面内容以上述统计分析为依据,展开机电专业大学生专业教育方面的探讨。 1.专业认知教育应以认知实习为中心展开。针对大多数大学新生报考前对专业认知度低的现实情况,学校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应及早介入,重视认知实习的重要作用,并改进认知课堂的教学方法。认知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工业生产的直接认识,在实习中学生通过深入实际,能够获取直接的经验知识,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在调查中,学生对认知讲座和课堂教学的评价较低。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他们普遍认为认知讲座的形式过于单调,内容过于枯燥,难以激发兴趣。学生产生这种感观的主要原因是现在认知实习与认知讲座是分离的,因为大多数新生对机电行业少有接触,一时信息量过大,往往导致思维中断现象,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认知教学应重感性认识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轻理论教育;要注重认知讲座与认知实习相辅相承的辩证关系,认知讲座应围绕认知实习的相关内容展开,以便加深学生对认知实习的印象,强化学生对本专业一些常识性问题的认识。 2.专业认知教育应注重综合训练。强化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要注重专业综合素质的教育。机械电子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我们的课程教学是分门别类的,缺乏知识的串联,或者说是缺乏知识的系统集成。学生获取知识的碎片化,容易使学生产生迷茫心理,导致他们看不清专业前景,从而失去学习的目标。除了毕业设计外,可以考虑设置中期设计。中期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可以涉及一些未学课程的知识,鼓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来完成设计。尽量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开拓专业视野,促进学生尽早制订学习计划。 3.专业认知教育应结合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的首要环节是职业方向定位,专业信息的缺乏往往导致学生的职业方向难以聚焦。职业定位与专业信息之间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实习教育,还应注重对学生专业思想与职业方向的引导。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应充分发挥辅导员和专业导师的作用,通过开展就业性格测评、知识技能分析、职业发展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相关活动,充分挖掘大学新生的认知能力,使其对自身优缺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本文通过开展专业认知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机电专业的大学新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普遍较为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建议专业认识教育应及早开展并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在入学初期,应以认知实习为主,并以认知实习为中心开展相关讲座;在整个大学阶段,则应充分发挥辅导员和专业导师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挂牌?跻身“大学”行列 “岁月如歌,薪火相传。三十六载,春风化雨育桃李;三十六载,弦歌不辍奏华章。”日前,在院长曹小其动情的发言中,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揭牌仪式正式启动。自此,浙江省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正式升格为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成了义乌市的第二所“大学”。 36年前,浙江省机电高级技工学校以一幢教学楼拔地而起为开端,开启了义乌市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序幕,成为义乌市蓝领精英的摇篮。如今,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挂牌,不仅实现了学生从普通技工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跨越和提升,更为学校构建起高技能、高学历“双高”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服务义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力,标志着学校的办学层次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揭牌仪式现场,该学院一位在读学生自豪地说:“以前,我觉得大学很遥远,现在,才觉得其实大学距离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很近。” 今后,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将围绕义乌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创建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群,推进系部制建设,引进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知名高职院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国际视野的技师学院,更好地服务义乌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义乌国际性商贸名城建设和浙江省的制造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机电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团队建设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理工科的机电类专业对这方面的要求尤为突出。对创新科技团队建设培养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了科技团队培养方式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科技团队建设的思路,并给出了可行的建设方法。 关键词:机电;创新;科技团队;建设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1世纪作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不断要求提高国民素质和加快各类专门人才培养,尤其需要具有创造和开拓新思想、新成果、新领域并对社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新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深化改革,具有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创造型人才。 机电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社会岗位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创造和创新能力,以便能够迅速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完成岗位的任务。这就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参与到科技团队当中,进行一定的科研、团队协作训练,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 1 科技团队培养方式发展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创新素质已成为大学生第一素质,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的首要能力。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本科生研究计划(URDP)和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认为引导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组建大学生科技团队,建立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机制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对当今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1]。 如何建设大学生创新科技团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大学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我国学者也对创新团队建设作了大量的研究,曹小华等提出以制度为导向的课外创新团队组织形式,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加强实践环节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2];蒋永荣等以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独立科研立项为依托,建立导师指导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团队模式,研究与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3]。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高校对创新素质教育进行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如开展科技作品竞赛活动,设立课外科研班,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常设机构和科研基金,制订假期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等,为我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校机电专业与其他工科专业相比,学生的科技活动参与率较低。科技团队建设没有完整成熟的培养模式,没有形成大多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模和团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创新活动参与率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大学的成功经验[4],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机电专业的办学特点,研究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团队建设模式和方法,以培养机电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其他相关专业的科技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2 科技团队建设的思路 (1)构建一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发展的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建设模式。 (2)设计一种分层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不同创新能力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创新团队,在科技活动中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创新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入门―提高―竞赛―科研”的创新能力培养。 (3)建立有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形式,并使之制度化。在教研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有学生代表参加的教研活动,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正确建议,及时调整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3 促进科技团队建设的方法 3.1 保证科技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 目前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大多是在申报科技课题时临时成立的,而且这些团队从组建到学生毕业,是一种独立运行的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团队之外学生的创新积极性[5]。部分学生申报科技课题是凭一时的热情,把科技项目当做一项具体的活动而不是当做自己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机会,课题申报前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申报后也缺乏长期从事创新活动的耐心,使科技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种方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这种方式属于精英式创新人才培养,受益的只是创新团队内部的学生,对同年级学生和其他年级学生影响不大。通过对机电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创新活动的渴望,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水平有限,缺乏科技创新的思维与意识,认为参加创新活动很耽误时间,有可能因此挂科,影响学业,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参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在研的课题数量和针对学生的科技活动数量有限,只能让少部分学生参与研究。 为了提高机电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科技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调研与研究,决定成立一个科技协会,以协会的方式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协会有了开展活动的房间与一些常用仪器设备(包括计算机、科技创新制作必要的原材料等)。协会由各年级中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分子组成,这些成员除上课及日常生活之外,长期在协会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样一个固定的场所对开展科技活动以及内部的相互交流十分有效。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教师负责开展专题知识讲座,指导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与实施,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具体活动则由科协主席负责执行,协会负责主题科技活动的开展,包括电子设计知识讲座、电子设计制作、机械创新设计、三维设计以及机电一体化设计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机电相关类学术报告等。 协会采用“传、帮、带”的模式培养学生。首先由指导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指导协会成员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协会成员的创新能力,发展壮大协会;其次由协会高年级学生帮助指导低年级学生,带动协会的纵向发展;最终通过协会成员辐射到整个专业的学生,形成传动链,创建实现整个专业学生热爱创新这一良好局面,而且保证整个科技团队的延续性。 因此,以科技协会的形式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团队,可以利用有限的科技项目对绝大多数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具有一定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引导低年级学生,形成“入门―提高―竞赛―科研”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3.2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发展的保障。虽然科技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这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认真指导。实际上这也是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一种拓展,教师应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指导教师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中表现为两种趋势:一种是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科技创新作用不大,有些学生虽然有想法,但是受知识水平、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实现;另一种是指导教师在科技活动中指导过多,主要的研究工作均由指导教师承担,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是承担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些都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技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培养。 因此,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创新团队中的引领作用。首先,学校要形成政策支持,对指导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师进行绩效奖励,对长期在一线指导学生的教师提供一定的课时补助,评职称时给予相应的政策照顾,对创新比赛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予以物质奖励等,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善于放手让学生去承担科研课题。在团队中教师主要起团队管理、项目方案决策的作用,而具体任务则可以进行分解,让学生分层次地去完成。本科生科研团队往往由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形成了创新实践梯队,导师重点带大四或能力较强的学生。 3.3 建立完善的团队约束与激励机制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中,除学校已有的教学与科研条件外,指导教师和学生是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两个主要主观因素。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防止学生对科技课题“三分钟热情”现象的出现,鼓励渴望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而又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首先,要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条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工作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文件,为大学生科研工作有效开展奠定政策基础。(1)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纳入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并维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边上基础文化课,边进行实验实习训练,到大学二年级时,要求每位学生参加相应的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并明确科技创新活动的学分。(2)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设立大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学生以创新团队为单位申请科研经费;科研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负责经费的管理。创新团队也可以参与教师研究课题的研究活动。(3)使用政策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并完善科技创新评估制度,引导教师将科学研究中产出的成果充实到教学、实验实习和科技创新实践中,使大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激发探索精神,从而达到循序渐进地培养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其次,对大学生科技团队的管理主要是把工作做细,进一步激发团队成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科研和创新。(1)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记录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情况,按学校科技创新学分制度计入相应学分,并载入学生档案;(2)鼓励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阶段性成果报告,并整理成,以获得更多学分;(3)学生可以将所承担的科研子课题作为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完成,直至毕业,将大四阶段的短期毕业设计(或论文)扩展成大学期间的全程毕业设计(或论文)训练,不仅充分保证了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质量,而且为大四考研和求职留有充足的时间。 4 结束语 建立科技创新团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我校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托,建设适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完善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成就事业提供知识和技能保证,同时为推动我校新形势下机电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积累有益经验。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机电专业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针对目前机电类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了由工程能力理论知识讲授、实验室工程能力培训和企业工程能力培训组成的全新机电类大学生培养模式。该教学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调查,效果较好。 关键词:工程能力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培养模式 大学生工程能力是现代工业技术发展对工科大学生能力需求的必然。工科学生的工程能力特指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工程实践活动的实际本领和能力,这也是今后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国内外的各大高等院校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主要是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进而按相应的知识点构建课程体系。国内高等工科院校在办学中普遍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外的许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方面都走在了我国的前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学院创建至今,针对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其工程教育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他们强调回归工程教育,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地位,重视人文教育,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产学合作或合作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培养目标定位偏离工程应用实际;(2)培养模式与企业需要不对应,对工程意识和素质培养不够重视;(3)工程训练等实践环节明显薄弱;(4)工程教育模式缺乏特色。因此,本文针对以上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学校和老师自身的具体科研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工程能能力。 一、培养模式实施研究 具体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主要注重三个时间段的三件大事。它们分别是大三上半学期的工程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大三下半学期的工程能力实验室训练设置和大四一学年的具体能力培训。 1.第一阶段:工程能力相关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该阶段主要侧重于加强大学生对工程能力的认知,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进行。本阶段的训练项目来源主要是大学生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程,训练手段是课堂教学。其实施方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开设《液压与气动》、《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PLC控制技术应用》等工科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另一方面,引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知识理论融于研讨、参观和项目设计教学中,积极实施工程图纸进课堂,实施工程实际计算课堂。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充足的工程理论知识。 2.第二阶段:实验室工程能力训练。该阶段主要是侧重于培养大学生小规模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进行。本阶段的训练项目来源于各位老师的科研试验台,训练手段是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试验台调试工作。以机电控制方向为例,实验室工程能力培养一般包括电动机断续控制、PLC逻辑控制和交流伺服控制技术。其实施方式是:教师申报项目专题和进度计划;然后双向选择挑选学生;接着是直接让学生参与并完成试验台的电气图纸设计;最后是进行电控柜的连线和负责一部分子程序的编程调试。通过这么一个过程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工程实际项目的能力。 3.第三阶段:企业工程能力培训。该阶段主要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现场工程能力,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进行。本阶段的训练项目来源于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项目,训练手段是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学习,在工程现场完成项目。其实施方式是:教师联系项目合作企业,结合学生实验室工程能力培训内容,将学生安排进企业进行一个学期的实习培训;然后让学生跟随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调试;最后让学生针对项目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选题,完成毕业设计。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使学生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经过四年多的教学实践,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有从事工程实际项目的经验。教师具有较强的从事工程项目的经历,是实现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教师,才明白如何将深奥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进行简化、梳理和讲解出来,才能较好地应对学生们的各种工程能力相关的问题。 2.教师要有每年主动更新实验台的意识。教师每年主动更新实验台的意识,是实现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具有每年都主动更新实验台的教师,才能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们解决在搭建实验台时所遇到的与工程实际相关的问题。 3.教师与企业要有长期技术服务合作基础。教师与企业要有长期的技术服务合作,是实现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必要保障。因为只有具有合作企业的教师,才能给予学生到企业培养的机会,在保障学生人生安全的前提下,将学生安排到企业的技术部门进行实践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较好地结合企业实际,指导学生们在企业进行具体工程能力训练,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和生活上多给予关怀与帮助。 三、培养模式改革后的效果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共计完成了40名学生的培养。随机抽取了班级上10名学生,得到的教学效果评价如下: 1.95%的同学认为能使课程内容更加明了易懂,更加贴近工程实际。 2.95%的同学认为使自己的工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95%的同学认为能使自己提高正确判断、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95%的同学认为能使自己提高广泛交流、有效沟通和精简总结的能力。 5.95%的同学认为能使自己提高设计、开发和调试复杂技术系统的能力。 6.95%的同学认为能使自己提高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协调合作能力。 7.95%的同学认为能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 8.100%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前认识到了工作的艰辛。 本文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能力思想出发,提出了由工程能力理论知识讲授、实验室工程能力培训和企业工程能力培训组成的全新机电类大学生培养模式。该教学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调查,效果较好。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论慧鱼模型对机电类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摘 要:慧鱼模型作为一种开放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专业实验模型,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论述了慧鱼模型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应用及其对机电类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慧鱼模型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慧鱼模型在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慧鱼模型;大学生;能力培养;作用 目前,由于受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着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加之近年来扩招的影响,学生人数激增,受教学条件和经费的限制,此问题显得愈发突出,致使在许多大学生中出现了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的现象。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无法快速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工作的开展。显然,这对于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极为不利的,严重影响着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进程。 怎样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刘道玉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大力进行教学改革,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他认为,至少应当采取3个措施:一是改革旧的教学大纲,删繁就简,设置有实用价值的新课;二是增加实验课、实践课;三是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和案例教学。从而把大学生从“三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 我校是以林科为特色,以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现有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其中机电类学生约3 000人。机电专业是集机械、电子、信息、传感器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尤其需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为此,我校于2011年选购了德国原装生产的慧鱼模型教具。 1 慧鱼模型简介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fischertechnik)诞生于德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技术类智趣拼装模型,其主要零部件采用优质尼龙塑胶制造,可以反复拆装;其构件具有工业燕尾槽设计,六面都可拼接,可实现各种形式的组合和扩充。慧鱼创意组合模型主要有组合包、培训模型、工业模型三大系列,涵盖了机械、电子、控制、气动、汽车、能源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利用工业标准的基本构件(机械元件、电气元件、气动元件),辅以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软件,可以实现工业生产和大型机械设备操作的模拟,从而为实验教学、科研创新和生产流水线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可能,德国西门子、德国宝马、美国IBM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公司都采用慧鱼模型来论证生产流水线[2]。 2 慧鱼模型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2.1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机电类学生在大三之前主要学习的是专业基础课,尤其是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型一般比较笨重,不方便教师携带;即使携带,也只能是单一的零件或机构,无法体现零件或机构在整个机器中的应用和功能,因而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慧鱼模型的组合包包括所有常用的机械零件,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不仅可以实现各种常用机构的运动,给学生直观地演示各种机构的运动原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搭建各种典型机器,展示机器的工作原理,体现各种零件和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做到活学活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对慧鱼模型进行创意性开发,搭建各种机电一体化工业模型,结合相应的知识进行讲解,锻炼学生对于机械、电子、控制、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学教授“轰”走创始人 身价直逼10亿元 在《晶盛机电:“伪外资”发迹史》一文中,本刊曾详细报道了晶盛机电在发迹过程中,巧用外资身份套取逾2000万元的税收优惠,由此完成原始积累一事。 发迹之后,晶盛机电以最快的速度申请上市,若成功上市,则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的邱敏秀将在一夜之间身价逼近10亿元,而在6年前,邱敏秀只不过是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在晶盛机电前身晶盛有限成立之初,61岁的邱敏秀毅然离开工作达28年之久的浙江大学,应晶盛有限大股东金轮公司的原实际控制人毛全林的邀请,以“技术入股”的方式组建浙江有限。所谓“技术入股”,是指晶盛有限成立时,邱敏秀缺乏自有资金,但却是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因此,毛全林与邱敏秀达成协议,前者提供资金、厂房等并承担创业初期的风险,后者则凭借在学术界的影响,牵头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着手进行单晶硅生长炉的研究,为晶盛有限提供技术支持。 由此可以明显的看出,毛全林是晶盛有限独一无二的实际控制人,但蹊跷的是,在即将上市的晶盛机电的股东席位中,毛全林早已被挤出实际控制人之列,持股比例仅为2.27%;而以技术入股的邱敏秀却摇身变成晶盛机电的最大股东,实际控股比例达23.99%。 毛全林是何时失去对晶盛有限的实际控制?时间追溯自2008年5月,此时距晶盛有限成立日不足一年半。 当时,毛全林突然“提出”对金轮公司股权作出调整,此时的毛全林仍为晶盛有限的实际控制人。经过调整,毛全林在金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从90%巨幅将至12.17%,而邱敏秀则受让了29.92%的股权,转让价格为原始出资额。在此之前,邱敏秀在金轮公司和晶盛有限中的持股比例均为零。就这样,邱敏秀成了金轮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随即成为晶盛有限的实际控制人之一。在金轮公司进行股权调整的时候,晶盛机电另一实际控制人曹建伟也顺势进入了金轮公司。援引晶盛机电在招股意向书中的描述,晶盛有限“设立后通过一年多时间的经营,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为了实现资产和业务的整合,晶盛有限遂全资收购了曹建伟旗下的企业慧翔电液。 金轮公司是毛全林的产业,晶盛有限更是毛全林一手创立,然而在不足一年半的时间内,毛全林同时失去了对上述两家公司的控制,并且转让金轮公司股权的时候,转让价仅为原始出资额。若晶盛机电在招股意向书中对于金轮公司及晶盛有限的描述属实,则此时的晶盛有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营业绩并且前景向好,较之于账面价而言,晶盛有限的资产价格应该出现了溢价。作为晶盛有限的控股股东,金轮公司亦应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况且金轮公司此前经营铜管加工业务多年,应有盈余,即使毛全林因种种原因不得已出让金轮公司股权,转让价格理应在原始出资额之上,否则,毛全林就是折价出让。然而事实上,毛全林确实是折价出让,转让价仅为38.9万元,令人大惑不解。 毛全林将晶盛有限实际控制人的角色拱手让与邱敏秀之后的不到2年时间内,晶盛有限即完成股份制整体变更,为冲刺上市做准备;而5月2日,晶盛机电以33元/股的发行价、34.73倍的市盈率实施申购。从金轮公司股权调整的2008年5月份到晶盛机电实施申购,正好4年,而就在这4年,邱敏秀从零持股变成了晶盛有限的实际控制人,身价逾8亿元;而毛全林为了当初出让股权所获得的38.9万元,与22亿元财富失之交臂。 时至今日,毛全林2008年出让金轮公司绝大部分股权的真实原因尚是不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应该不是为了区区的38.9万元。业内人士表示,毛全林当年出让股权或是迫于无奈,所以尽管当时晶盛有限业务已经转向正轨,且当时国内光伏热渐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毛全林只能忍痛割爱,放弃晶盛有限实际控制人的地位,只能屈居小股东行列。 另有人士猜测,毛全林2006年力邀邱敏秀出山时,并未对邱敏秀技术入股作出合理的评估,以致邱敏秀表面上在晶盛有限没有股份,但由于邱敏秀贡献的技术对却是晶盛有限不可或缺的,因此实际上是晶盛有限的核心人员,掌握巨大的“无形资产”。一旦该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超出毛全林的驾驭,那么毛全林被“逼宫”也是不难理解的。 在邱敏秀等人分享胜利果实的同时,另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即超日太阳(002506)、赛维LDK(LDK.US)等光伏企业或业绩持续下滑,或深陷裁员风波,晶盛机电的命运又将如何?本刊将作进一步的报道。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基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外语分层分流教改实践与反思 摘 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应用能力,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高职外语教学特点和广西经济发展特色,进行了外语分层分流教改,对高职大学外语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改革。本文阐述了外语分层分流教学的定义,分析在该校开展外语分流分层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探讨了高职外语分层分流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大学外语 分层分流 实践 反思 1.引言 现阶段高职学生中,学生来源复杂,外语水平差距大,给高职外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应用能力,解决高职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困境,很多高职院校提出并进行了分级教学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本校大学外语教学特点和广西经济发展特色,开展“大学外语基础+分层分流教改”课题研究与实践,应用外语分层分流教学方法对高职大学外语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改革。 2.分层分流教学的定义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模式。分流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内的分流,即针对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开设相关课程,通过专门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某项技能;二是外语语种的分流,根据广西发展水平的特色、人才需求状况和学生的意向,开设其他语种如越南语、泰语、日语等的基础课程供学生选择。 本院实施的大学外语分层分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成几个水平较齐、目标较统一的班级进行教学。分流分层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如大学英语B级课程、四级课程、英语口语基础课程、英语视听说课程,既是分层也是分流。 3.本院实施大学外语分层分流教改可行性分析 本院大学外语分层分流教学是校级教改项目,从现实方面来说,符合本院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大的现状,同时也适应广西经济、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近些年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之时,对外语实用型人才需求也日益提高。本院根据这一发展思路,开设东南亚语种中较受学生欢迎的越南语等基础课程,给予各专业学生了解、学习该语言的机会,为培养和造就适应广西经济需求、未来发展需要的外语实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从理论看,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Actual development level),二是潜在水平(Level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就是指介于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要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王文静,2000)。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于1982年提出了监控理论(The monitor theory),其中的“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需要通过足够的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i+1)来学习语言”,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的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i+2)或低于(i+0)学习者现有水平,都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Krashen同时还考虑到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因素,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如果语言输入内容远远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学生会产生焦虑,失去自信;内容太接近或低于学生的已有水平则因缺乏挑战性而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Krashen,1982)。 4.本院大学外语分层分流教改的实施方法 本院大学外语分层分流教改实施“两步走”:2007―2008年在电气系进行试点,在对试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后,于2008―2010年在全院范围内铺开实施。 4.1课程设置 目前开设了大学英语B级、大学英语四级、英语视听说、英语基础口语、实用英译汉基础、越南语入门、日本语等课程,不同的课程难易层次不同、针对性和目标也迥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强调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至少达到B级要求,本院大学外语分流分层教学在新生入学第二个学期即首次参加B级考试获知过级情况后开展:要求尚未通过国家大学英语B级考试的学生选修大学英语B级班,已经通过大学英语B级考试的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自由选择其中一门课程作为大学外语必修课。原则上要求每门课程选修人数不低于30人,如选修课程人数低于30人则建议其选修其他可开设的课程。 对于外语必修课,学生必须而且只能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因为涉及到教材的征订,原则上要求学生在选课前对所选课程进行详细了解,首次选课后允许试读两个星期,两个星期内确实不适应该课程,可对原选课程进行更改,一经确定则不再变更(而后通过B级的学生例外)。 4.2教学实践 外语教学是一个统筹协调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配置资源的立体系统工程。由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年龄、性别、情感和语言水平等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在研究语言的本质和语言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必须研究不同学习群体中个体的差异(何培芬等,2005)。 在教学实践中,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针对不同课程制定详尽具体的教学大纲,确定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B级班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最少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或相当于B级的校内考核水平;越南语入门班则要求掌握该语言的基础知识,具备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能够自我完善知识框架,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注重教材的选择。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灵活选用教材,因材施教。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新颖的英语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英语视听说课堂上,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开展英语故事接龙、英语电影角色模仿、英语情景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和运用能力。 4.3考核评估的开展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目前的各种英语考试的指导思想也从“考核语言知识为主”向“考核语言的应用能力”转变(廖凌志,2009),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不应以英语等级考试的过级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多采用笔试,每学期进行一次期考,以期考成绩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学生水平差异的分层分流教学,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目标、授课内容,采用口语考试、听力考试、笔试等考核方式,参照学生平时表现、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总评成绩,如总评成绩=平时表现(20%)+阶段考核(20%)+期考(60%)。以此进行多层次检测和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5.反思 本院外语组对参与实施此项目的师生作了《大学外语基础+分层分流教改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师生对外语分流分层教学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收效显著,既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个性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整体受益,又有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本校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过级率来看,选修大学英语B级班的学生相对以往分散在自然班的学生,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考级辅导;而对于大学英语四级班来说,选修学生也得到了专门的训练,在做题技巧和语言水平上都得到了提高。据本院外语组统计,截止至2009年12月,参与实施大学外语分层分流的电气系07级和全院08级学生,B级过级率屡创本院新高;过四级的学生人数也有所增加;选修其他课程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空前提高,不但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和戏剧比赛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收获成效的同时,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以下就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对策,提出建议。 5.1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在本院全院铺开实施分层分流教学阶段,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是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占很大的教学比例,而外语分层教学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上课,实训与外语教学在时间上存在较严重的冲突。 5.1.2因分流分层造成学生成绩分数上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方式、考核难度不同。高层次班级的考试题偏难一些,学生的分数普遍偏低,而低层次班级的试题稍微容易一些,学生的分数偏高。这样一来,原来在自然班中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选修的课程难度大,考核分数反而比原来基础较差但选修难度小的课程的学生成绩低。而学生的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等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定,这样的考核方式很容易造成某种意义上的不公平。 5.1.3学习榜样的缺失。分层分流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班级,彼此相对陌生,缺乏相互促进的学风,学习后劲不足,逐渐地失去学习的动力。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也影响了授课教师的情绪,长此以往,该班的授课教师工作态度也会变得消极,丧失工作热情。 5.1.4教师工作量的增大。由于设施和师资力量有限,本院在实施分层分流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选课改课情况、考核,以及问卷调查等的统计,都是由参与此项目的外语教师来承担。他们不但要兼顾这些工作,还要完成教学任务,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相对增大。 5.2解决对策和建议 以上问题影响了分层分流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作用,需针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整改,具体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如下。 5.2.1要注意外语课程安排的时间和分班,调整实训时间相对统一、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到同一班级,尽量减少和避免与实训时间冲突。 5.2.2奖学金评比制度。可引进学分制,不同难度的课程,学分要拉开差距,用一个标准换算学生的百分制成绩为绩点,再乘以学分,以此得到的结果相对比较公平。 5.2.3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各种方式增进学生的交流,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进学生彼此间的了解,相互促进。 5.2.4正确认识外语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引进师资和设施,减少外语任课教师的其他工作量,使其更加专心搞好教学科研工作。 6.结语 本院的大学外语分流分层是解决高职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困境所做的一次改革。它是在充分考虑广西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当然,在教改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亟待更多的专家、校方领导和一线教师进一步思考,更好地实施与监控,以此让高职院校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更好地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为当地和国家的新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 大学机电毕业论文:大学生机电工程创新探索 摘要: 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内在需求,是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育人课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以第二课堂为核心,把学生课堂、技能大赛和社会实践等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对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展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充分锻炼和加强了大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了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专业社团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内在需求,是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育人课堂。 一、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模式开展的现状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方面是大学生找工作困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就业困难和“用工荒”的矛盾。究其原因是目前高等教育理论知识体系已自成系统,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体系缺失,学生在校期间更多时间是在学习理论知识体系,背书本、记公式,实践动手的机会少,不知道如何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缺乏创新意识,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机电工程学院”)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利用第二课堂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社团。专业社团以“学生讲堂”、专业技能竞赛、企业实践、参与科研项目等为抓手,加强实践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第二课堂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利用学生第二课堂时间,机电工程学院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成立不同的社团。以电气、电子专业为主的“电子爱好者”协会、以机制专业为主的“非常设计联盟”社团,每个社团都配有专业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每个社团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以专业社团为主体,每周末开展学生讲堂,学生轮流讲课,自愿参加,以课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课下应用于实践的形式展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单一模式。每节课后都会留作业,作业需要团队协作完成。指导教师每节课要全程跟着,都要对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内容、教学质量进行点评。社团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增长见识,相互促进。各社团成员每个学期开始提交学期计划,学期末进行总结汇报以及小组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动手能力。 (二)第二课堂以学科竞赛为活动形式,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新能力,机电工程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以社团小组形式组队参赛,邀请指导教师全程辅导,小组每天一起研究学习,相互探讨问题。校内每年举行一次比赛,社团成员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估,由专业教师进行打分点评,指出不足,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比赛。经常参加的比赛有“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电子大赛”“单片机大赛”“挑战杯大赛”。参加比赛,不仅能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还能获得各种奖励以增加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在每学年的评奖评优中参加大赛的学生也会得到相应的加分。 (三)第二课堂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为主渠道,教学互长,提供创新训练平台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教师将科研项目拿到第二课堂中来,根据专业和兴趣爱好不同将社团成员推向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学生社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专业教师科研项目,实现学生从本科开始与专业教师做课题的大步跨越。在科研过程中,学生接触了一些超前的理念,增长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需求情况,为教学查漏补缺,一举多得。教师所做科研项目,一般为实用性价值高的产品或者专业前沿的产品,这样学生在协助教师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专业前沿以及社会中专业的现状,以引发深入思考,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第二课堂以企业实践基地为延伸,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服务社会 目前社会上小微企业因为实验资源、技能人才短缺,研发项目受到限制。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第二课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为微小企业解决科技创新项目问题,由社团成员成立专项小组,指导教师进行技术把关,群计群策,在短时间内将研究成果交予企业,此中不涉及利益关系,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同时社团成员也得到了实践锻炼。目前机电工程学院分别到唐山市滦南县、石家庄市无极县以及廊坊市工业产区为当地企业完成生产研发与技术支持,与企业签署协议,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真正对接。我们的此种做法与国家目前的政策完全相符。 (五)第二课堂以阶梯培养为基本模式,在实践中稳步推进 由指导教师统筹全局,将每个社团分成若干小组,优秀党团员作为骨干担任小组长,参加教师课题的研究,以及参加各类专业竞赛。低年级社团成员与小组中的高年级社团成员可以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有利于吸取与分享他们的长处。例如,欲报考硕士的成员可以分享学长的经验,取长补短;参加大赛的社员可以从学长那里学到大赛的比赛经验等。 三、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模式的主要成效 “电子爱好者”协会每年都义务为学校师生维修电子产品,每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积极组队参加,到地方去免费为地方老百姓服务,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并连年获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省级先进小分队、市级先进小分队和校级先进小分队。在全国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三年来共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在学风建设中第二课堂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不再因为没事做而逗留在宿舍玩游戏、睡觉,而是积极地走出宿舍到实验室去学习,做实验,参与教师课题,利用暑假到教师科研项目企业进行实习。在就业中,这些学生的优势就会突出,不再是企业挑他们,而是很多企业争抢他们。机电工程学院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创新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具有机电工程学院特色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模式,此种以社团为主的第二课堂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骨干学生的授课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品质,有益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可以向学生迅速传播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便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结语 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势在必行的手段,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构建的一种创新型教育环境,将学生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对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展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充分锻炼和加强大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丽玲 郭立新 付晓娜 常立生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农作物论文:对农作物多样性锐减探索 1农作物多样性减少的可能后果 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安排,自然因素的破坏是进化的结果,人为的破坏会改变自然的安排,给我们的生存带来危机。作物品种多样性是一种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人类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它,一旦失去生物多样性,人类生存的基础可能就会造成破坏。农作物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机会,我们人类所需的食物、药物及多种工业原材料均来自于这种多样性,多样性的维持有助于我们获取食物,会丰富我们的营养,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一旦这种多样性减少甚至丧失,我们遭受的首要危机就是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不断发出警告,现在人类生存所依赖的食物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几种,一旦遇到气候变化或地质变化就可能会减产,而其他的作物我们已很少种植,甚至已经没有种植了,若干年后人类的食物必然匮乏。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项目组专家也断言,作物多样性的减少除了引发粮食危机外,可能还会引发其他危机,如导致药物原材料、工业材料的减少,严重的则会引发疾病无药医治的局面;人类的食物过于集中几种食物,导致人类饮食出现均质化的倾向,可能助长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等的患病率。农作物的多样性在保持土壤、水资源品质及气候调节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曾经物种丰富、土地肥沃,但是由于长期战乱与过度开发,现在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已基本丧失,土地贫瘠,土地荒漠化严重。作物多样性对于大气成分调节、地球温度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所知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为21%,是千万年来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作物多样性还像今天一样在减少,有科学家预测,大气层中的氧气总有一天会由于氧化反应而消耗殆尽。今天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作物多样性的减少,还可能会影响生物链,最终会导致某一区域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作物多样性的存在,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难以再生。尤其是现在的一些濒危作物种类,如果消失了,我们将失去宝贵的生物资源,对于子孙后代、对于社会发展都是巨大的损失。 2农作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作物的多样性在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探寻其原因,才能够寻找到保护良策。从整体上来看,导致农作物多样性减少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中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也可能会出现变异,在变异中如果能够胜出,有利变异才可以将遗传信息延续下去,有利变异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慢慢适应了新的生存环境,就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也会形成多样化的生物样态。生物如果出现了不利变异的基因将会被淘汰,直到生存环境改变而消失。当然自然选择过程缓慢,只有在长时间内才能看出影响。另外,气候的变化、地质条件的改变、降雨量的减少或增多都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人为因素是导致农作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生物科技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得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虽然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作物多样化的发展。比如,美国已经放弃了传统农业及耕作技术,大规模发展基因作物及产业化经营,其作物品种正在不断减少,多样性在丧失,有95%的蔬菜品种已经没有在美国出现过。人类活动对作物多样性的减少负有直接责任,具体表现在:第一,作物品种改良、外来品种的引进或遗传物质的杂交,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作物的多样性,但是也使得作物类型简单化,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品种的丧失。比如,在印尼,过去20年来,已经有1000多个水稻品种丧失,现在75%的水稻来自单一母体,导致了水稻遗传基因的丧失。第二,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导致了农户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这必然会出现单一品种独大的局面,而忽视来对其他品种到培育与种植。第三,生态环境的恶化,长期以来人类的开发,过度的开垦、放牧,不合理的开采,土壤污染及水质污染等,导致了作物品种的减少或没绝。第四,城市化的发展,大型工程的建立,侵占了大量土地,需要在一些特定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可能会消失。 3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农作物多样性的减少已经危及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任务。首先,应用现代科技,促进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不对立,农业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不矛盾,现代科技可以用来提高农业的产量,也可以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多种需求。任何地域均有自己的环境特点,没有一个农作物品种能够适应所有区域,在一个地域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优势农作物本地品种,这是传统农业发展的根本希望所在,本地物种是在长期耕作中形成的,不能轻易放弃。当然,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也需要培育种植,需要用现代科技来改造或是培育新的作物品种。现代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耕作方式,比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但是不能废弃传统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方法,需要从农田整体生态系统上保持高产品种与本地品种的平衡,需要保持农作物与其他作物的协调。唯有这样,才能保持农作物多样性的持续与传统农业的发展。其次,加强基本农田和农家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的存在依赖于丰富的、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就是要恢复退化的农田生态,恢复农作物多样性生存的环境。可以运用必要的法律、行政或经济手段,强化对基本农业耕地的恢复与管理,防止耕地流失,防止耕地土壤肥力的下降。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强化农田区域内生态系统建设,可以将农田基本布局、水利设施、水资源和其他的林木、草地资源相结合,形成合理的独立的生态系统。在该系统内农作物与其他作物、生物形成合理配置,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农田格局。如果说农田保护是一种宏观格局的农业保护,那么农家保护就是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微观保护,是农民在种植生产与管理中进行的就地保护。 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决策与管理在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某一作物品种的去留,被保护的种质资源在生态系统继续进化发展,使得该资源的多样性不断丰富。同时,在生态系统内,被保护的种质资源可以与其他生物发生基因交流,能够提供该资源栽培品种的变异机率,从而最大丰富该品种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因此,农家保护值得重视,不仅能够为育种、选种及留种提供方法,还可以在生态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使用,是一种可持续的保护办法。再次,优化耕作种植模式。当前农作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单一式的种植及粗放式的耕作方式所导致的。在耕作种植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构建农田作物的资源及种类,将现在的单一作物种植改为复合立体式种植,强化农林牧渔的优化搭配,实现不同作物之间的轮换耕作。尽量采用绿色耕作模式,少用化肥农药,采用生物防虫手段,增强土壤肥力保持水土,提供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持。复次,加强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护技术及监测手段。现代科技为农作物多样性保持提供了条件,需要大力发展物种保护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种质资源监测技术及水土保持技术等。需要积极开展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与基因库。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区。 2010年我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 计划(2011~2030)》,这是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持方面重要的官方计划,其中提到大力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及全天候监测技术,并不断强化这些技术的落实与实施能力。最后,需要加强立法与宣传教育。农作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需要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同时,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供社会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尤其是向农民加强宣传,传授新型立体式耕作方式与农业生产技术。在政策上,要将农民保持农作物多样性的积极性与各种税费减免相结合,发挥农民保护的能动性。保护农作物多样性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各种技术、政策、法律的支持,也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但是我们也须注意在农作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几个偏差。其一,过分依赖现代科技。物种基因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物种资源保护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用科技毁灭物种。现在的转基因工程,通过基因逃逸制造转基因新物种,从生物多样性保持的角度看,这是反自然、反人类的行为。物种是长期以来天然进化或长期驯化的结果,其基因自有其合理性,人类在没有弄清转基因风险的情况下制造转基因作物,实际上会造成物种消失及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其二,我们过度重视种子库、基因库的形式建设,有可能会忽视物种的实质保护。如前所述,就地保护是一种比较妥当的办法,既能够保持作物远离干扰,也能够使得一些濒危作物种子获得人工救助。现在建立的各种种子库、基因库是属于迁地保护。由于迁地保护是一种静态保护,一旦离开原居地,种子可能会丧失进化的机会;一些靠营养器官繁殖的种质资源在种质库中难以存活;另外迁地保护有时候难以获得原来种群的认同等。 农作物论文:古代农作物种植技术综述 一、耕作制度 河西走廊地区因地势高燥,气候寒冷,水田极少,有清一代对于该区土地的利用尚不充分,农作物的种植习惯上一年仅种一季,“山田川田仅一熟,水田岁有再熟”[8]568,“种广而易荒,一岁不两获,十岁不五收。”[9]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轮作[10]38。清代河西地区的耕作方式多是指土地的休耕与换茬。即今春为小麦,秋收后泡水耕耙,“每岁白露前后泡来年麦地”[11],来春种粟(或黍),再来春种亚麻(或大麻),习惯上无冬作,无论何种作物一年只一作,此为换茬;如某地因种植年数稍多,地力渐减,或因耕作不便,往往令其休闲,而另垦其他荒地,此为休耕。清代河西地区由于土地肥力低,因此土地的休耕与换茬较为普遍,“岁惟一获,且多间年歇种者”[2]63。如永昌县每年冬季要对“间年歇地”浇泡冬水,以便于来年耕作[11]。武威县,因边壤沙碛过半、土脉肤浅,“往往间年轮种。”[2]32安西县“亦有开种地亩二三年后,地力寖薄势需停耕者,仅可听民另觅可垦之地补种,非官法所能督”[12]375。古浪县亦多休耕垦种,“古邑山田间岁而耕,周礼所谓一易再易也”[13]463。即垦种一年后休耕一年,来年再行垦种。清代镇番县将此种歇地垦种方法称之为“歇沙”:“耕东息西,俗谓之“歇沙”,广有土地,始可为之”[14]卷八,高宗乾隆元年丙辰,293。镇番县的耕作方式包括歇沙与换茬两种,歇沙时需将地土深翻后休耕,歇沙时间长短不一,一二年不等。换茬相较歇沙为易,只需每年交替种植不同的作物即可。若土地肥力丧失过快,则可改种苜蓿,二三年后地力即可恢复。故清代河西走廊一带在农事耕作中多注意采用歇沙、换茬等方式提高土地的肥力,但受制于农业种植的自然条件,该区的轮作制度并不典型,自身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二、垦种 垦种的方式方法及流程是种植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本地的自然种植条件,清代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一套自有的垦种方式。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又兼碱性较重,普通杂草及灌木生长也受限制,土层中杂草及树根蔓延很少,故其开垦方法亦较简单,主要包括渠道修治、泡水排碱、耕耙、掘草、撒种等。因河西“终岁雨泽颇少”[12]375,所有水田皆恃祁连山雪水灌溉,水源紧张,所以在耕种中田埂之修治及渠道的开凿是必不可少的,即所谓“浇水灌浆,挑挖界沟,迭起坝墙。镶平坪口,栽植闸桩”[14]372-373。同时,由于土性燥烈,“若当春遇雨,鹻气上蒸,土皮凝结,需重复笆犁”[12]375。故需先行泡水,如表面生有杂草,冬季即将杂草掘起,堆而焚烧,等来年春天再行泡水。一般而言,垦种时先开水渠,并略作田埂,即行泡水,耕后即撒播荞麦、豌豆,往往不掘杂草即泡水,继而耕耙,再泡水。来春耕耙,即行播种[10]39。河西开荒动力普通多为牛、骡、驴等畜力,即所谓“养马当差,种地上粮”;“骡马单挑,牛驴一双;一牛不支,连套一双。犍牛力大,乳牛乖双;脬牛难使,犏牛毛长”[14]372-373,用畜力曳犁前行,翻土后即耙平,工作粗放。因河西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境尽刚土,田家作苦倍他处,耕必壮牛曳大铧,有触铧立折”[8]611。故清代该区亦较重视浇水的时机与区分土地的碱性高低。乾隆《甘州府志》中对此作了详细说明。首先,由于一田之内土壤盐碱度含量不同,所以同时播种者,往往会形成两种局面,即有的生长正常,而有的作物则无法正常生长。“故同时播种而其间有发不发之分,发者高大穗实,收获倍于他处,不发者毁腐成灰”。其次,在耕作中,除了一般的叠埂、犁田、锄草外,河西垦种的关键之处还在于浇水法。浇水法主要在于验苗察土,苗、土秉性各不相同,要按照其性质确定浇水时间的迟早及浇水的多少。稍不经意,则会导致黍禾受伤,秀而不实。所以开垦新地时皆先要泡水,将碱气排出,在地土将干之时,摆篱播种,亦可用手撒种。待苗长出四五寸,地土已完全干燥时,方开始浇水,名曰头水。由此渐次浇灌,到收获时统共浇水不过五六次。而至浇秋水、冬水时尤其不可耽误,“盖碱气性熟、雪水性寒,经此可以消降。8月至9月中,名浇秋水。9月半后至10月初旬,名浇冬水。水入地冻,春和融化,即可耕种。过此,水凝冰厚,人力难施矣”[15]1518。所以河西作物种植与土壤的碱气轻重、浇水的时机等关系紧密。从上引资料我们不难看出,清代镇番县之农作方式大致为:春天和暖时节开始耕作,首先修理水渠、整治田埂与均分水利。其次即对地土浇水灌浆,播种之前先将地中之莠麦择尽,并且要区分地土的肥瘠泡水播种,其播种方法为扬种。扬种后要泡种、撒粪,耕土时要深犁细盖,并用直耱横耙,将土打散。待苗长出不久即要注意拔去野草、锄去莠秧与谷莠稗子等。这样苗秧出穗露芒,吐花结籽,丰收有望。整个农耕过程较为简单,没有中耕、培土等程序,工作粗放。镇番县的垦种方式可以反映清代河西走廊垦耕的大致过程。 三、农时 依照农时进行垦种是保证收成的先决条件。清代河西地区因气候、土壤等条件雷同,其农作物耕作与栽收时间等多大同小异。“次年惊蛰后,土面稍松,犁锄可施。春分前后,播夏禾种,立夏前后播秋禾种。时届立秋收割夏禾,一逢霜降即割秋禾,迟则苗穗经霜,望脆籽落”[15]1518。由播种起至收获止,除少数受极端气候影响者外(例如荞麦、棉花等),其余各种作物大都略同。大体而言播种期由3月初旬起,陆续播种,麦类最先(3月),麻类、马铃薯、豆菽类次之(4月),粟黍又次之(5月),荞麦最迟(6月有时)。 四、农具 农具的品种、质地及用途等是体现一地农作物种植技术高低的重要标识。关于清代河西地区的农具问题,(乾隆)《五凉全志》曾记载河西地区无耕耘之具,即“布种稠密禾深,以手去莠,无耕耘之具”[24]255,而事实上清代河西地区凡举必要的简单农具皆具备。 五、用肥 农业种植技术的高低往往与是否重视施肥、合理施肥以及施肥的数量、品种等密切相关。由于“地土硗薄”,清代河西各县较为重视土地施肥,农人亦多有施肥的意识,即所谓“耕深粪足,虽硗亦肥”[11]。清代河西一带农业所用肥料一般为人粪尿、厩肥及堆肥,此外尚有油饼(俗称油渣或麻渣)及草木灰等植矿物质之肥料。牲畜较多之处草木盛茂,农田所施之肥大部为厩肥及灰肥,如山丹县畜牧业较为发达,肥料主要有牛马羊之粪,及荒地所生之苦豆二种[26]。而对于既无 畜牧又无植被的地方,肥料则主要为人畜鸟粪,如镇番,“全县农业耕耘收获均系人工工作,肥料以人畜鸟粪为主”[27]。此外距城市较近者,畜牧既不适宜,肥料来源每感缺乏,故往往出资购买城市之人粪尿或油饼[28]胶片号26428。根据清代河西各地方志记载,草木灰等植物肥主要包括蒿、[22]苦蒿[29]76、荒地所生之苦豆[26]、骆驼刺[18]55等。油渣或麻渣制成的油饼主要由胡麻[20]684和棉子压油[30]189而剩的油粕制成。 农作物论文: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意见 为切实杜绝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行为,全面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__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和《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的意见》(浙政办发〔2014〕140 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强我县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制定本实施意见。 按照“建设美丽__、创造美好生活”和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杜绝露天焚烧为基本目标,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行政推动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以日常巡查和监控为手段,以秸秆还田和秸秆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为重点利用方向,注重政策引导、强化监管、科技支撑,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农民广泛参与的农作物秸秆综合治理机制。自本实施意见之日起,以县城周边、村庄周边、公路沿线、景区沿线为重点,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力争2017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走出一条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的新路子。 1.落实责任主体。乡镇(街道)是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和推进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建立乡镇(街道)、村(居)和村民小组三级组成的秸秆禁烧工作网络,确保明确分工、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行动迅速、运转高效。领导班子成员要分片包干、具体负责;乡镇(街道)干部要包干到村,指导、督促各村全面落实秸秆露天禁烧举措,确保责任区域内不发生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村班子成员要包干到村民小组,村民小组要包干到农户,建立秸杆露天禁烧告知和承诺制度,通过与种植大户、合作社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将露天秸秆禁烧责任逐田逐地落实,防止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发生。 2.强化巡查执法。夏秋两季农作物收割期间(夏季5月中旬到6月中旬,秋季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各乡镇(街道)要以村、村民小组为重点成立巡查、应急处置队伍进行日常巡查,一旦出现秸秆露天焚烧现象第一时间处置。县环保局要加大对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的查处力度,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造成经济损失或安全事故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从而有效打击秸秆露天焚烧的行为。 3.严格督查考核。强化对乡镇(街道)秸秆露天禁烧工作的督查考核,把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列入年度县政府综合考核和生态县建设考核,制定和出台考核办法,按照强化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进行管理。对卫星遥感查到的秸秆露天焚烧点所在乡镇(街道),县政府给予严厉的扣分处罚,并在全县通报批评。对农业种植大户或合作社发生秸秆露天焚烧现象的,减少直至取消有关涉农补贴,并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乡镇(街道)及下辖村、居、社区作为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领导到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切实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二)强化合力推进。县级机关各部门与联系乡镇(街道)实行秸秆露天禁烧挂钩包干,在夏秋两季农作物收割期间,到联系乡镇(街道)指导、督促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同时结合部门职责,发改、经济商务部门要加强秸秆工业化利用的研究,农业部门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环保部门要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的执法监管,公安、安监部门要及时处置秸秆露天焚烧引发的突发性事件,交通部门要配合查处交通沿线的秸秆露天焚烧行为,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宣传部门要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的宣传工作,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教育。 (三)加大政策扶持。县财政对秸秆收集、粉碎、多元化利用等环节予以扶持,每年安排农作物秸秆利用专项资金,由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环保局制定扶持方案并负责实施。从实际出发引 导农作物综合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组织实施相应的配套项目;对列入购机补贴范围的秸秆捡拾打捆以及秸秆还田、收集相关的机械,在中央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比例的县级补贴,以全面推动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四)加快技术创新。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推广,各乡镇(街道)、村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积极引进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扶持引导基层服务组织发展,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相关法律法规和综合利用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采取面向基层、贴近农民的方式普及知识和技术,宣传政策,逐步提高全社会对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自觉性。 农作物论文:分析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方法 1 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现实情况 据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略减,在这样一个资讯信息发达的时代,农民主要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以国家政策、市场为导向,注重调整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食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农作物的整体种植结构向优质、高收益型转化[1]。随着农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品种、色泽、味道、外观、营养价值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稳健高效地建设农村经济,是本文所要分析的重点内容。 2 关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几个办法讨论分析情况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应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遵照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循序渐进、综合发展。要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核心,做到三方兼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最大化,禁止以牺牲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换取短期经济效益的错误行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当地的自然地质条件。适应农民技术和素质的逐渐提高,避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同时围绕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要带动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种、养、加、贸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以获得可观的整体效益。 不断地改善农作物资源条件,可更有利于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针对目前我国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农业资源条件,一是充分意识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财政支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避免使更多的农药、化肥随着土壤中的水分而渗入田地,污染环境[2];二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农作物种植的支持力度,放宽对农民贷款额度的限制,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三是把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提高种植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不断提高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因地制宜,各地区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地质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把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域经济优势,重点发展本地具有地域优势的农作物,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应该多种植水稻,江淮地区应该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两广丘陵山区应该以种植水果、高收益型经济作物为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价格波动性,政府应该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政府应该及时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来保障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由于种植业很容易受气候、土壤、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容易产生波动,而且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一般比较长,从价格产生、信息回馈到农产品产出,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上现阶段的经济情况,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不可能完全按照农民的短期收益来进行,政府颁布一些有效措施来保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目前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相关的主要方面是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进一步结合并完善发展[3]。怎样提高农民组织性,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地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否能与改善生态环境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如果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证明农作物种植业结构得到了正确的优化组合。 3 结语 由于农村信息滞后,缺乏必要的前瞻性、长远性、宏观性的技术指导,农民对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往往存在着跟风现象,比较盲目,结果造成了“去年的信息,今年的庄稼,人家中啥,我家也中啥”的局面[4]。从多年的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出:各地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结构及趋势大体上都差不多,但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不仅仅是什么挣钱就多种什么的问题。确切地说,是要搞清楚市场供求的状况,针对本地种植农作物的特色,要优化本地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面对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指导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结构的调整,使农作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有正确合理的方向,从而保护农民利益。 农作物论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建议 1防治效果 据调查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可提高防治效果10个百分点,农作物生长每季可减少防治次数1~2次,每667m2节约投入成本35元左右,平均可减少粮食损失30kg,可为农民增收节支100元左右。同时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净化农药市场,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农户增收。自2010年以来合作社累计防治农作物面积1.93万hm2,为农民增收3532.2万元,每个防治员每天作业收入130~140元。 2发挥的作用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合作社成立是服务“三农”工作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基础,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1服务效益 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作物统防统治专业化工作,降低了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成本,用药量、用药次数减少,防治效果提高,减少化学农药对土壤、水、气造成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2解决实际问题 农作物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问题。①农民进城务工,尤其是城镇附近农民进城务工后,农作物病虫害得不到及时防控,甚至不防不治,以及想防想治没时间实施,或者常常错过防控机会造成了病虫为害,粮食作物减产减收。②合作社将不便进城务工,或者留守在农村妇女劳动力组织起来,开展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即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种粮的后顾之优,又增加留守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收入。 2.3桥梁纽带作用 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专业服务,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有效组织留守农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解决了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一家一户种田,你防他不防的问题,实现统防统治目标,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农村剩余劳动组织起来,全身心投入粮食生产,有效保障粮食、蔬菜等作物免受病虫害为害。 2.4科技二传手 统防统治专业组织是农业科技转化二传手。①聘请农业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②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一站式服务,直接到户到田间,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及时有效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疑难技术问题。③避免了农民在化学防治有病有虫没病没虫都喷保险药,不认识病虫害,别人喷啥药自己喷就喷啥药;有效防治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④科学种田,防病治虫有人管,能抓住防治关键,达到增收节支目标。 3问题与建议 3.1存在问题 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难点。①粮食生产与其它经济作物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对病虫草害防治投入不足。②农村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体制不利于统防统治工作,或者增加防治成本。③防治器械落后,部分施药器械尚停留在60~70年代的水平,防治工作劳动强度大,防治功效低。④统防统治工作社会缺乏认识,得不到应有重视和政策资金扶持。 3.2建议 1)加强对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专业服务工作指导。各级政府要给统防统治提供优惠政策,给予物资和资金方面扶持,把植保器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配合协调统防统治工作开展,把统防统治作为农业丰收重要措施来抓。2)提高防治队伍素质。对防治队员进行培训,具备农作物病、虫、草害识别、农药和药械使用技术,提高服务质量、节约生产成本,注重防治效果。3)积极研发先进、引进、推广新的植保器械,减少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4)扩大统防统治专业队伍建设,完善机构内部制度,增加防治队员工资和福利待遇。5)把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纳入政府支持农民种植补贴范围。 农作物论文:谈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量大而广的副产物占农作物生物地上部分产量的一半以上。长期以来,为追求作物高产量,人们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并且更加依赖于化肥,而作物秸秆还田或施有机肥料的量很少。农作物连续种植会使土壤矿物质养分减少,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降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同时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出路不畅,再加上传统家庭耕地小规模经营的原因,使面大量广的农作物秸秆一时还难以完全集中综合利用,而大量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到合理有效利用被废弃在田间地头、路边或露天焚烧,不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污染环境。秸秆的综合利用实际上解决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问题。采用秸秆还田或有效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是恢复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一)秸秆还田技术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先用秸秆切碎机或收割机将秸秆粉碎,用旋耕机一次完成灭茬、旋耕、秸秆还田、掩埋、覆盖等多道工序的作业。 2、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主要有:秸秆整株还田技术和秸秆覆盖免耕技术。 3、秸秆堆肥还田技术。主要有:秸秆高温堆肥技术和秸秆自然发酵堆肥技术。 (二)秸秆饲料技术 作物秸秆作为一种牲畜的粗饲料,其可消化的干物质含量占30-50%,粗蛋白含量占2-3%。由于秸秆中含有腊质、硅质和木质素,不易被消化吸收,因此,秸秆直接作饲料的有效能量、消化率和进食量均较低,必须经过适当处理以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提高牲畜对秸秆的适口性、消化率和采食量。 1、机械化秸秆微储饲料技术。秸秆微储技术是将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属于厌氧菌)加入到秸秆中,使其密封储藏,经过发酵,增加秸秆的酸香味,变成草食牲畜喜欢食用的主饲料。其特点: (1)秸秆微储饲料成本低,效益高。在微储饲料生产中,每吨秸秆干物只需要3克秸秆发酵活干菌,其生产成本只有氨化秸秆成本的17%,并且饲喂效果好于氨化秸秆。 (2)秸秆微储饲料消化率高。秸秆微储后的消化率提高了24.14-43.77%,有机物消化率提高了29.4%。 (3)秸秆较软,且有酸香味,可增加家畜的食欲,提高采食速度40%,食量增加20—40%。 2、秸秆热处理技术。 秸秆热处理技术是采用热喷技术和膨化技术,对秸秆进行热处理。 (1)热喷技术是由锅炉(包括配套辅机)、压力罐、卸料罐等组成的热喷设备对饲料进行热、喷处理。经过热处理的秸秆饲料,其采食量和利用率有所提高,秸秆的有机物消化率将提高至30—100%,其中,湿热喷精饲料比干热喷粗饲料的消化率能提高10-14%。如果用尿素等多种非蛋白氮作为热喷秸秆的添加剂,其粗蛋白水平和有机物消化率将有所提高,氨在瘤胃中的释放速度将降低。 (2)膨化技术是将原料经过连续的调湿、加热、捏合后进入制粒机主体,由于螺杆、物料、脱气模与套筒间不断地产生挤压、摩擦作用,使机内的工作压力与温度逐渐提高(一般情况下机内温度为150-200℃,工作压力为2942.0-9806.6Kpa)。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物料经模孔射出时,因机内压力和温度与大气压力和温度相差很大,物料水分迅速蒸发,体积膨胀,使之形成膨化饲料。 (3)秸秆青贮技术。将青绿秸秆切碎成长度为1-3厘米的碎块后,放入窖中(形状不限,但窖内均应用50%的石灰水消毒,并在窖内铺好塑料薄膜),当装至20-25厘米厚时,人工踏实(此时添加食盐和尿素各0.3-0.5%),以此类推,直至装满(高出窖面0.5-1米),然后严密封顶。 其要求:切碎长度要严格一致,添加尿素和食盐要拌均匀,踏实不留空隙,封顶不许有渗漏现象。一般经过50-60天便可饲喂。 其优点:秸秆营养成分合量较高,秸秆软化效果好,其含水量一般在70%左右,质地柔软,多汁,适口性好,利用率高,是反刍动物在冬春季理想的青饲料。 (4)秸秆氨化技术。即利用氨的水溶液对秸秆进行处理。经过氨化处理的秸秆,其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使细胞壁膨胀,结构松散。秸秆变得柔软,易于消化吸收,饲料粗蛋白增加,其含氮量增加了1倍。氨化时,预先将含水量在35-40%的秸秆切成2厘米左右,均匀地喷洒氨水或尿素溶液,然后用无毒塑料膜盖严密。 (三)秸秆气化技术 秸秆用作沼气发酵原料,具有清洁、经济实惠的特点。生产沼气后的残留物含有丰富的腐质酸、氮、磷、钾及农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沼液可作为鱼饵料和牲畜饲料添加剂,有免疫、增重的作用;沼液还可以浸种、防虫,生产蘑菇做菇床培养基料,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果用沼气保鲜水果,成本低,效果好。 通常情况下,将秸秆切成0.5厘米左右的碎块,然后放入沼气池中,这样,不但解决了秸秆进出沼气池难的问题,也为沼气池内残留物的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据统计,每公斤秸秆可生产沼气0.25立方米,甲烷含量55%左右。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事关生物利用、环境无害、农民增收等问题,是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多年来迫切希望破解的难题。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禁止秸秆焚烧,农民也不愿意秸秆焚烧。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在于: (一)得不偿失观。目前农民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是还田培肥、饲料转化、菌菇栽培、燃料利用等等。从生物转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发展长效机制的角度看,这些利用方法和途径都是有益和可取的。但是从经济效益和比较效益的角度分析,农民是不愿意的。一般的家庭还因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没有能力搞食用菌栽培。因此对赔本赚吆喝式的秸秆综合利用取消极态度。 (二)急功近利观。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经济社会效益是长期的、非立竿见影的。如:秸秆还田培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有效增加地力。但是这些好处不是突现的,而是渐进的。在秸秆还田的当季由于生物夺氮,还需要适当增施化肥,促进有机质纤维的分解。有些农民因为文化素质限制,秸秆还田水层管理操作不当,造成秸秆分解硫化氢、甲烷等有害 气体对秧苗的伤害,把好事办成坏事。秸秆直接旋耕还田,油耗成本加大,由于燃料补贴直接一卡通发放给农民,拖拉机手只能自己消化成本,因此也没有积极性。 (三)劳动力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时期正处于农村大忙,劳动力比较紧张,加之文化型的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偏大,技术落后,年老体弱难以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些“留守族”大多数也没有能力将这些秸秆打捆。加之近年来水稻种植大多采用直播技术,农民为了抢时间季节腾茬口播种,就采取了秸秆处理的简化措施:“一把火”了事。 (四)技术较滞后。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较多,但是技术滞后而且不够成熟。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问题也相对滞后,如秸秆汽化、秸秆发电、秸秆菌菇栽培等等的技术培训、设备运用等等急需配套跟上。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采取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以疏为主。首先,各级政府要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列为政府决策范围。在制定、规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把正确引导农民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主要手段和方法。单纯依靠法律约束只会加大行政成本,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一是典型示范引导。通过对比试验,用科学的数据,如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对比核算,让农民在周边人和事的影响带动下看到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使农民能够把秸秆综合利用成为自觉行为。二是抓好技术培训。交叉利用科技入户、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培训形式,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新型机具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购买新机具、更新老设备;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纠正长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改变落后习惯,逐步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机械化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使秸秆还田成为广大农民自发行为。 (二)调整政策,加大投入。政府应当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建立以国家、集体、农民共同投资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资新机制。鼓励企业开发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鼓励个人投资运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购买秸秆综合利用先进设备。在资金补助投入方面要以效果为第一原则,充分调动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性。 (三)改进技术,抓实措施。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向应该着眼于低成本就地利用的原则,突出重点在秸秆还田、能量转换、饲料转化方面下功夫。同时有计划地开发秸秆板材、电(气)能转化等工业项目。在目前技术水平低、综合利用率差的现实条件下,秸秆还田是现实的低成本利用的捷径,也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秸秆还田要改进和完善机械直接还田、生物发酵还田、菌菇栽培还田等技术环节,农机、农艺配套,努力实现秸秆全量还田。配套秸秆氨化饲料技术,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形成农业技术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典型示范户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体系,才能真正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快速发展。 农作物论文: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策略 1育种科研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近年来,国外种子公司的强势登陆使得种子市场竞争转为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对育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育种家、先进的育种技术、优质的育种资源和更快的品种选育进程皆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根本。虽然天津市黄瓜现代育种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国外种子公司提供的待遇优厚,导致科研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其他农作物的现代育种技术发展缓慢,仍以常规育种为主,生物技术应用不广泛,大多数企业缺乏育种领军人才和优质团队,育种周期较长、效率较低、成果转化速度比较慢,还不具备生物育种能力。 2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还较大 由于种子市场无序化、育繁种基地分散管理等原因,高价套购、盗版包装、掺杂使假、换用类似或雷同包装等侵权现象仍然较多,导致种子科研机构自主品种的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以黄瓜所新育成的市场主打品种“津优35”为例,许多国内种子公司通过不法途径均拥有该品种的亲本,并擅自进行繁种与销售,严重损害了品种权拥有者的权益。此外,受全国种业大环境及国外种子公司加入的影响,育种科研人员流失严重,间接导致了育种单位品种资源的流失。 3天津种业科技的发展对策及保障措施 3.1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推进现代化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所设定的发展思路,结合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加大投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集成政策,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以黄瓜、花椰菜、杂交粳稻等为主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建设服务国内外种业企业、科教机构及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环渤海地区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努力提高天津市种业的影响力、竞争力、控制力和吸引力,服务现代都市农业建设。 3.2重点任务 以科技支撑种业发展为切入点,围绕“2个中心”的建设,建议重点实施以下任务。 3.2.1构建种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为基础,集中优势力量,以天津市具有种业研发优势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及相关高校为依托,搭建种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立开放的蔬菜、农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在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创新育种资源材料,提升天津市优势作物整体研究水平,提高育种效率,满足现代农业对品种创新的需求。 3.2.1.1种质资源创新与共享体系建设立足天津市农业生产与种业产业发展需要,追踪国内外育种发展方向,重点解决特异、优异种质资源缺乏及优良种质资源创新手段落后等问题,不断丰富种质资源,构建具有遗传性状多样的核心种质群或优异种质群。提高新品种和育种中间材料真实性和特异性的测试、鉴定、评价能力,在国内外广泛征集特异性种质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和交流利用机制,丰富特色资源,围绕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现代育种目标,以抗病、抗逆和高品质等为重点,建立种质资源的高通量筛选与评价体系。 3.2.1.2构建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结合当前新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通过农作物分子标记、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诱变育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和快速纯化优异种质资源,开展规模化、精确化育种,提高育种研究的精度与效率;建立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将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现代细胞工程及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作物品种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等进行研究,选育优质、多抗、专用系列蔬菜和大田作物新品种,提升天津市优势作物整体研究水平,以满足现代农业对品种创新的需求。 3.2.1.3开展优势作物基因资源研究以天津市的优势作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种质资源的收集处理与创新,从中发掘具有高产、抗病、耐高温低温、耐盐碱等优异基因的资源,开展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谱等的研究,从中发掘和克隆新基因,并创制一批转基因作物,为新品种选育提供育种材料,提升育种技术水平。 3.2.2建立区域良种培育中心通过政策优惠和项目支持,重点推进天津市种业龙头企业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农学院等进行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有效对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方合作、利益共享的区域良种培育中心,将科研单位丰富的育种资源、先进技术、高级人才和优良品种引入良种培育中心,引导种业龙头企业建立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规模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高效开展新品种选育,促进以企业为主的应用性研究发展和品种的商业化进程,使企业真正成为品种创新的主体,建立起现代种业技术创新体系。 3.2.3提高种子生产质量开展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建立高产高效杂交制种的技术体系,提高单位面积的制种产量,降低种子的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种子清洗、加工、包衣、包装、检测设备和技术,并使其实现本地化,重点加强玉米种子的果穗烘干和分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针对不同作物种子包衣剂配方及包衣技术开展研发;可将有关烘干、包衣、精选等种子制种和加工设备纳入天津市农机购置补贴的目录;完善种子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建立种子DNA指纹库,开展转基因作物鉴定、品种纯度鉴定、农作物种子健康和活力检测等技术的研究。通过提高种子的加工和检测水平,抗衡国外种业企业对国内种子市场的冲击。 3.2.4强化繁种基地建设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安全可靠稳定的原种和杂交种子繁育基地,是种子产业化发展的有效保障。在优化天津市种子产业发展布局的同时,在全国优势作物主产区建设区域性良种试验示范基地;完善海南、云南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完善优势作物区域育种试验站建设,改善种子基地的生产条件,加快品种选育速度,实现种子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3.2.5加快种业科技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建设围绕蔬菜(黄瓜、花椰菜、芹菜、西甜瓜)、作物(玉米、杂交粳稻、小麦)等重点研究领域,瞄准科技创新的主体目标,培养造就紧跟世界农业科技潮流、具有国际国内大视野的种业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对高层次研发人才和优秀经营人才的延揽,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业务精良、遵从职业操守的种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转化推广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人才吸引、留住用好高端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尊重和保护种业基础性研究人才,在成果奖励、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先倾斜。同时,通过技术的有偿转让或入股等形式,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为种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3.2.6加强种业国际合作交流抓住农业日益市场化、国际化及国家大力推进种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天津市的区位、资源与人力优势,鼓励天津市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与国外的农业科研、 教育机构和经济组织广泛开展多方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优势种质资源和关键设备,加快育种水平与国际接轨;支持优势种业企业率先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种业市场竞争;同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外资在天津市从事种质资源搜集、品种研发、生产、经营和贸易等行为。 3.2.7创建种业交易交流服务平台发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在转基因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领域的技术优势,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开展农作物种子快速检测和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完善种子质量和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标准。完善天津市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的育种攻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搭建优良品种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流动和转化速度。建设天津种业对外宣传交流的中英文信息网站,支持符合条件的实验室加入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等相关国际组织;同时发挥天津会展经济迅速发展的优势,筹办或承担国际性的种业交易会,举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种业发展论坛,在种业领域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3.2.8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与良种产业化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武清创新基地,建立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可进行国际交流的大型市级现代化综合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结合基地建设的优化布局,在有关区县,建立特色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同时可承担国内外引种筛选、鉴定试验以及开展技术合作交流,形成适用新品种、新技术等新成果的熟化与集成;针对良种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重点对黄瓜、花椰菜、大白菜、芹菜、玉米、小麦、杂交粳稻等的育繁推等关键环节与技术进行研究,推进天津市良种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天津市种子产业的竞争力。 3.3保障措施 3.3.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资金聚焦”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主管单位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协调组,并通过联席会制度的建立,研究解决推进天津市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并拟定重大政策;在责任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强化对重点工作落实完成情况的督查,合力推进天津市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3.3.2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市级财政种业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种业,大力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及开发利用、种业基础公益研究、商业化育种及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发展等。加大金融支持、服务力度,针对种业生产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加速银企合作,优先安排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种业企业给予扶持;依据种子生产特点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保险方案,建立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加大财政投保补贴力度,提高理赔标准,简化理赔程序。培育种业名优品牌,不断完善种业市场准入机制,强化种子生产、加工等标准;建立种业名优名牌认证和骨干企业评选与奖励制度,着力种业名优品牌的扶植培养。优化种业企业发展环境,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多功能用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对于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用地予以优先考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企业发展的硬件环境。 3.3.3加强机制创新引导企业与具有育种优势的科研院所组建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借力所搭建的种业科技资源与研发平台,建立起分工明确、利益链贯通的研发机制,实现研发资源与创新人才的共享共用;建立品种权转让交易平台,探索品种权收益与推广销售业绩相关联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通过增加种业创新项目投资,引导企业增加投入,强化种业企业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创造尊重、应用知识产权的发展氛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农作物论文: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直补的探讨 在农作物的生长时期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是非常多的,并且所发生的阶段也不固定,由于我国的农民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比较差,不能有效的识别病虫害的特征,在农药的选择和使用上也不够准确,所以防治效果比较差。为了促进我国农作物的种植质量,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我国在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对农作物实行了病虫害防治直补的措施,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希望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制/!/定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的制定关系到工作的全局,首先要明确责任,召开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等参加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农业主管部门成立防治病虫工作领导小组,分区分片进行督察防治,小组领导应定期到各个乡(镇)检查病虫是否施药以及防治效果,了解信息反馈,解决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技术培训、药剂配方、机器操作使用与维修、防治效果调查等;乡(镇)负责组织、发动、宣传,落实直补配套药剂到村、社;村、社负责登记、造册、公示、收机防费和把药剂直补到农户手中。 1.2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测报 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合理药剂配方,指导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植保站从种子处理开始,根据田间病虫发生量,结合气象预报,编发有关病虫害防治手册,对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赤斑黑沫蝉、螟虫、蓟马、赤枯病、稻纵卷叶螟、黏虫等10多种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做出预报,并根据病虫发生种类、发生期、发生量,通过科学合理药剂配方,及时施药防治,全面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 1.3宣传培训 关于直补方面的政策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技术上和方法上都要制定详细的策略。关于宣传的方式可以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根据农村的现有状态进行全面的宣传覆盖工作。可以利用宣传车和小喇叭进行造势宣传,也可以利用村部的黑板报宣传。在进行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的组织培训工作,加强技术上的指导工作。首先要对乡镇负责农业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在专业业务知识和思维意识上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方面有效的管理。然后是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可以在农村进行划片宣传,向农民讲授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并且印发技术资料,使农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防治技术。此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工作,通过建立农业专业网站,将这种防治技术进行广泛的宣传,扩大宣传力度,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1.4备足农药、药械等防治工具 对农民实行的防治直补工作不是以现金发放的形式来执行的,而是根据直补的金额通过农药和药械的发放来进行补贴。农药和药械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最为基础的保障,所以一定要将这些准备充足。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将病害的防治工作落实到位,防治直补资金的流失,有效的保证防治资金的合理使用。 1.5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直补工作,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流程严格执行,确保直补资金全部应用到农作物病害防治上,防治资金的流失。首先基层单位要对农户的实际稻田面积进行测量,然后进行数据汇总后上报给乡镇,乡镇根据汇报的数据到正规的农药部门进行购置,再根据报表的数据配送到基层村、社,在农民确认签字后配发农药。在农药的施用上,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施药策略。对于药量的补发是按照实际的土地面积来分配的,对于不足的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承担。 2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必须注意的问题 2.1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离不开农业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工作,要认真实施好,农业部门是联系财政部门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只有农业部门从病虫发生种类、面积和防治技术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财政资金的管理分配和防治技术指导,才能正确地做好病虫防治直补工作。 2.2农民自行防治使用的药品、药械不规范,导致少部分防治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保证农药、药械的质量,同时加强对农民防治作物病虫知识和施药方式的技术培训。 2.3直补防治实施过程工作很繁琐,涉及到千家万户,操作起来很困难,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农户各自的想法不一致,组织实施的部门工作量大。今后操作实施要简单化,可由各区、县申报应补贴的病虫防治面积、农药品种及数量,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核准后统一采购发放给各乡(镇),各乡(镇)在认可的代销门市供应给农民,农民凭票购买。针对出现病虫发生种类多、而直补经费少的现象,必须提高农药和药械使用效率。 2.4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进行宣传,相互促进,增添农业科技宣传的活力。植保专业队需要发展、完善,以保证大面积使用。只有利用植保专业队在病虫防治中的骨干作用,带动农户自行防治,采用植保专业队机防与群防相结合的统防统治办法,才能保证大面积的实施完成。 结语 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保障,所以发展农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将农业建设科学有效的发展。在农业建设方面,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国家对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了很大的重视。现阶段,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还不够,由于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对于有些虫害的特征还不能够确认,在防治方面就没有效果。由于缺乏技术性,所以在农药的选择使用上也不够科学,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够到位。国家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了直补工作,根据农民的实际耕地面积配发农药和药械 ,对于药物的选择比较科学,并且对农民进行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使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得到了保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农作物论文:分析农田景观对农作物单产影响 现行农业统计 报表制度是采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计算单产(曹利剑,1997),即:农作物单产=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总面积。其中,农作物总产量为10种农作物的产量总和,农作物总面积为10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总和。面板数据模型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所谓面板数据,是指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组合起来的一种数据类型,它有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可以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的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使参数的估计结果更加可靠。农作物产量涉及农田景观格局变化、投入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具有时空变异特征,适宜于构造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它们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且在引入多个控制变量的情况下,面板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估计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影响农作物单产的因素很多,在这方面也已有较多研究,邵晓梅[13]指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即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均对农作物单产有影响;周四军[14]认为影响我国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土地、化肥、农机动力、农业劳动力;肖海峰和王姣[15]选取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成灾面积等变量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谢杰[16]认为影响农作物单产的因素包括劳动力、物质投入、土地、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制度因素等,并使用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选取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制度变迁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一个中国粮食生产函数,对我国1978~200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了涵盖上述这些因素,本文在选择要研究的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作为解释变量的基础上,选择农林牧渔劳动力、新增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总播面积作为控制变量,它们是非研究变量,但也是影响被解释变量的重要因素,必须进入回归方程,从而可以避免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被高估或者低估。本文以农作物单产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县城农作物单产与农业景观多样性指数关系的模型,为消除量纲差异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本文对各变量的原始值做了取对数运算,将模型参数线性化,因此,本文采用以下面板数据模型:数据及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农田景观数据以及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数据。农田景观数据有全国多县的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油料、麻类、糖类和水果的面积和产量。这些数据均来自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数据包括总播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这些数据以及人口数据均来自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本文所采用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间不存见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结果和分析 从拟合优度来看,R2=0.401对于统计量为19970的数量来说拟合优度较好,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及各控制变量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从模型的总体显着性来看,该模型中各变量对农作物单产的共同影响是显着的。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弹性系数估计值为0.268,在1%水平上显着,说明在县城水平上,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于农作物单产有显着的正面影响。ey/ex为0.058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时,农作物单产增加0.058个单位,且表[:请记住我站域名/]现为强弹性。本文以中国1996年至2005年的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计量模型,以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解释变量,农林牧渔劳动力、新增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用量、总播面积为控制变量来估计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县城农作物单产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县级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对于农作物单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保持农田景观格局多样化,避免农田景观格局破碎化。本文经过实证研究表明,农田景观多样化将对农作物产量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农田景观多样性的提高使得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化、多样化,害虫和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从而有效促使农作物单产增加。然而,过高的景观多样性将使得景观格局破碎化,它会削弱生态系统天敌和害虫自我调节功能,降低农业可持续性(张保华等,2007),造成农作物减产。(2)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采取灾害应对机制。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农业产值有很大的贡献[18]。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显示,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作物单产有促进作用,而成灾面积对农作物单产有反向作用,因此应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同时应提高灾害应对措施,尽量避免因发生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 农作物论文:农作物绿色防控及对策 一、在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方面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迅猛,茶叶、赶黄草、黄花菜、紫薯被打造成了特色和亮点。其中古蔺绿茶以其优良品质和全程无公害化管理远销全国各地。古蔺是四川省规划的32个优质绿茶生产重点县之一,目前已建有各类基地近2万亩,年总产量650t。其中“建新春露”、“景胜春”、“森山素茶”、“牛皮茶毛峰”、“牛皮茶特级”等茶叶品牌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多年来古蔺县委政府都很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早在2004年,古蔺牛皮茶生产基地就被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005年获得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8年获得国家农业部“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目前正在建设的马嘶乡万亩绿茶基地已基本实现了全程无公害化管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达到最大化,古蔺茶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正不断得到提升。 二、我县推广绿色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1.意识形态的障碍我县属于山区农业县,农民文化教育水平和基本素质普遍偏低,旧意识形态和落后的农业管理方式还未彻底根除,加上绿色防控技术属于新生事物,在理论和操作上还较为复杂,群众一时无法对绿色防控新技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推广出现较大阻力。 2.宣传工作的滞后绿色防控属于新生事物,技术更新较快,宣传工作的严重滞后导致广大群众对绿色防控缺乏必要的了解,乡镇一级政府对绿色防控宣传重视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地配合农业推广部门开展工作。 3.前期投入成本较高绿色防控新技术的使用成本和前期的投入较高。如太阳能杀虫灯每盏灯安装好需成本6000元左右,按每盏覆盖50亩计算,亩需成本120元。如果不是政府投入,普通农户恐难以承受。稻田养鸭项目需要购置鸭苗、修建鸭棚、购买饲料等,每亩需资金300左右,对家庭收入偏低的农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4.部分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缺陷如杀虫灯在诱杀农业害虫的同时,对于趋光性的益虫也会一网打尽,客观上造成害虫天敌的大量减少。性诱剂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效果会大幅度减弱。实施稻田养鸭的地区不能随意施用农药,造成部分病虫害得不到及时防治而出现减产等等。 5.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影响有些绿色防控技术需要投入很多劳动力,如安插黄板、挂捕食螨、饲养天敌、安装性诱剂等。目前我县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家里多剩老弱病残,如果额外请人工费用较高不划算,这直接影响了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 6.农民抗风险的能力较弱的影响由于我县农业生产能力还较为薄弱,常年的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威胁较大,民自身抗风险的能力比较薄弱。某些绿色防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又需要较高的投入和与采用以往不同的相应的配套措施,这就让农民群众有不安全感和对产出的不确定性,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 7.部分基地防控管理体系较为混乱绿色防控整个体系管理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目前我县情况来看是重投入,轻管理,甚至有些地方没有管理,导致推广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如甜橙基地防控设施被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水稻田性诱器具无人定期换水和换诱芯,造成诱虫效果差;田间黄板没有人定期撤换,失去粘虫效果.这些都直接影响最终的生态效益。 8.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绿色防控投入少,效果差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面积大,病虫害种类多而复杂,山区农业基础薄弱,粮食价格较低,政府对绿色防控资金投入较少,造成绿色防控技术在大宗农作物上推广严重滞后。 三、对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我县的绿色防控工作一直是政府主导,农业推广部门负责的工作局面。由于资金有限,落实面积较小,涉及农作物品种和病虫种类还不多,达不到预期效果。政府主导的技术推广受到上级配套经费的影响较大,有时经费短缺就会造成了推广不到位,出现断层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效果。政府长期主导使农户对政府行为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工作高效开展。要让政府工作从主导变为引导,改变农户的防控观念,增强防控互利合作意识,充分利用各级财政绿色防控经费进行补贴,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还需要建立以县乡两级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带头人广泛参与的绿色防控多元化推广机制,做到谁推广谁受益,最终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 2.加大绿色防控理念的宣传和灌输,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广告牌、印发资料、科技赶集等形式大力宣传“绿色植保”理念和绿色防控技术,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支持。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阳光培训等宣传讲解绿色防控技术,做到学习和实践结合,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支持。 3.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落实岗位职责要建立县乡两级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带头人广泛参与的有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村级植保专业组织和产业协会的作用,落实绿色防控体系中的各项任务及防控物资的管理。乡镇一级政府要成了领导机制,加强对绿色防控工作的领导和与县级农业推广部门的沟通协作,使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4.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完善绿色防控体系绿色防控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农民群众在推广中得到了实惠,农业产业才能得到高效发展。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不断完善整个绿色防控体系,才能更好的搞好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才能更好推动我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5.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绿色防控的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保障机制各级农业 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绿色防控技术的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和宣传培训等工作。要积极创新机制,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合理利用相关病虫防治经费,探索绿色防控技术补贴和物化补贴模式,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收益分配,建立政企共建、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农作物论文:分析紫藤瘤对农作物病原的实用性 方法样品的制备:药材95%乙醇渗漉,渗漉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及水部位,分别将其减压浓缩,得到各部位干浸膏备用。分别取适量紫藤瘤不同部位浸膏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DMSO溶解,无菌水定容,配制成5mg?mL-1的供试液。体外抗作物病原真菌活性试验抑菌试验方法 菌落生长速率法(江茂生等,2007):取1mL供试药液,与9mL的PDA培养基于无菌试管中混匀,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制成带药的培养基平板,DMSO作空白对照。将病原真菌菌种接种在PDA平板培养基上活化3~5d后,用无菌打孔器在活化后的作物病原真菌菌落边缘切下直径6mm生长一致的菌饼。将打好的菌饼菌丝面向下,接于培养基平板中心,使菌丝与新鲜培养基充分接触,防止感染其它杂菌,封口膜封口,然后于26℃恒温培养箱培养3~5d。每个试验做3个重复。抑菌结果测量 采用十字交叉法,待空白对照菌落长至平板边缘时,测量各培养皿中的菌落生长直径,以3次重复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菌丝生长抑制率(I)=(空白对照菌落生长直径(C)-处理菌落生长直径(T))/(空白对照菌落生长直径(C)-6)×100%,即I(%)=(C-T)/(C-6)×100%。其中,6是菌饼直径,单位为mm。 体外抗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结果通过体外抗作物病原真菌活性试验,得到的结果如图版Ⅰ所示。图版Ⅰ结果显示,紫藤瘤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在5mg?mL-1浓度下对油菜菌核菌、小麦赤霉菌、棉花枯萎菌、辣椒枯萎菌等4种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尤其是对油菜菌核菌、辣椒枯萎菌、小麦赤霉菌的抑制作用显着。不同部位对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培养皿中的菌落生长直径,以三次重复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表略)。可以看出,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三个部位对小麦赤霉菌的抑制率仅50%,对油菜菌核菌的抑制率均为100%。 本实验首次对紫藤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开展抑菌活性研究,以上实验结果发现紫藤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除了水相部位几乎无抑制作用,其它3个提取部位对4种作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在5mg?mL-1浓度下抑制率均能达到100%。以上结果提示我们,紫藤瘤的抑菌活性物质分散在各个部位,非单一的次生代谢产物,可能为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紫藤瘤对棉花枯萎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其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在5mg?mL-1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33.30%,33.30%和28.20%。本次试验除了紫藤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辣椒枯萎菌的抑菌率相差相对较大外,其它3种真菌对紫藤瘤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的敏感性差异较小,抑菌率差异均在8%以内。通过实验发现紫藤瘤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对4种供试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提示紫藤瘤在生物农药开发领域应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及研究价值(齐岩等,2010,招衡,2010)。下一步应开展紫藤瘤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工作,明确其化学结构,并深入开展其抑菌机理的研究,从而为紫藤瘤在生物农药方面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农作物论文:分析山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一、总趋势 根据山西省各地冬前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调查和省气候中心2013年气候趋势预测,结合近年病虫发生态势,并组织有关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3年山西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接近2012年。全省病虫草鼠发生面积1.8亿亩次以上。偏重发生的病虫有:地下害虫、小麦红蜘蛛、小麦穗蚜、玉米蓟马、玉米大斑病、粟叶甲、保护地蔬菜霜霉病、露地蔬菜病毒病和小菜蛾、马铃薯晚疫病以及南部的棉蚜、棉盲蝽、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褐斑病等。 二、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 1、小麦病虫害 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其中小麦红蜘蛛在晋南、晋东南麦区旱垣、向阳坡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90万亩;小麦穗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50万亩;小麦吸浆虫偏轻发生,运城、临汾局部高水肥麦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地下害虫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持平,发生面积480万亩;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10万亩;纹枯病在南部高水肥麦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0万亩;小麦黑穗病偏轻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发生面积45万亩;叶锈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0万亩;小麦条锈病在运城南部麦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 2、玉米病虫害 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玉米螟在晋南及晋中甜糯玉米种植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50万亩次;玉米蓟马在运城、朔州春玉米苗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玉米叶螨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发生面积600万亩;以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为主的地下害虫在各玉米种植区的沿河下湿地普遍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00万亩;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忻定盆地、大同盆地、晋中东山以及太行山等冷凉山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0万亩;玉米丝黑穗病在大同、太原、吕梁、长治等地中等发生,局部早播重茬低洼下湿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玉米矮花叶病在运城春玉米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以上;二点委夜蛾在运城、临汾、晋城、长治复播玉米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0万亩。 3、暴发性病虫害 东亚飞蝗(夏蝗)偏轻发生,局部可能会出现高密度蝗点,发生面积25万亩,需防治面积15万亩;土蝗在北部常发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0万亩左右;粘虫偏轻,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将重于近年,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4、杂粮病虫害 粟叶甲在忻州、长治、吕梁、晋中、太原、晋城等谷子主产区偏重发生,程度重于常年,发生面积150万亩;粟灰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谷子白发病呈上升态势,在晋城、长治、忻州等地偏轻发生,发生程度重于近年,发生面积70万亩。高粱蚜在高粱集中产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 5、马铃薯病虫害 马铃薯28星瓢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80万亩;马铃薯豆芫菁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5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马铃薯病毒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 6、棉花病虫害 棉花苗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棉铃虫在抗虫棉田偏轻发生,在抗性差或非抗虫棉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次;棉盲蝽二代中等发生,三代、四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棉蓟马、棉叶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35万亩、40万亩;烟粉虱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棉花苗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棉枯萎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棉黄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 7、果树病虫害 苹果树腐烂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0万亩;苹果褐斑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斑点落叶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果树白粉病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果树叶螨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次;金纹细蛾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果树蚧壳虫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苹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90万亩、100万亩;梨小食心虫在桃树和梨树上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 8、蔬菜病虫害 保护地蔬菜苗期病害、枯萎病、茎基腐病、土传病害、瓜类白粉病、黄瓜霜霉病、番茄疫病、叶霉病偏重发生;保护地蔬菜蚜虫、美洲斑潜蝇、粉虱等小型害虫以及野蛞蝓中等至偏重发生;露地蔬菜田小菜蛾、蚜虫、甘蓝夜蛾、烟青虫、菜青虫偏重发生;露地蔬菜病毒病、茄子黄萎病、番茄早疫病、大白菜霜霉病等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蔬菜病虫发生面积1400万亩次。
教育信息论文: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 陈猛 摘要:本文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六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 改革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只有半个多世纪,然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学校和家庭。由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技术基础和保证。从掌握计算机这个"人类通用智力工具"的必要性来看,同学习语言、文字一样必须从娃娃抓起。计算机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而有关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 一. 信息技术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 计算机普及教育推动着教学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大量实践表明,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要达到基础知识普及、科技素质训练、培养计算技术后备人才的多重任务,因此要课内、课外并举构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 ⑴.课内教学要完成对青少年的计算机知识普及。首先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及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增长对计算机的基本了解和爱好,能适应学校教学中逐步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要求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人担任高一年段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所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正是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技术(五笔字型)、Word2000文字处理系统,VB程序设计基础等。 计算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要重视理论知识与上机相结合。 ⑵.校内、外的课外科技活动要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的条件。更好作到计算机理论与上机相结合。我校一直重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且取得好成绩: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有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的。电脑兴趣小组才刚刚起步,就有喜人的好开端。晋江季延中学在近四年"中国电信杯"信息学竞赛中三次取得了初中组团体第一、两次取得了高中组团体第一、个人奖第一的好成绩。而且信息技术会考也大面积的丰收,今年高一所有学生将参加福建省信息技术(二级VB)会考。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我们的努力,以后定能硕果累累。我曾设想,中学也象大学一样,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将机房向有志学习计算机的老师与学生开放。当然这样可能产生人多、设备不够的矛盾,不过凭"机票"上机能解决此问题,我校目前每天中午与周末免费开放电脑室让学生上网进行"研究性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知识,也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学习。目前中学有繁重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可能会对其他学科在时间上有小的影响,但若真正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加强计算机教学正是其有效途径。而且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素质,从而给其他学科带来好的影响。 二.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六点建议 现在教育体制改革正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1.关于信息技术课的地位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自然语言、数学后的第三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具"。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要。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不行了。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小平同志曾说的"计算机要从 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⑴.计算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知道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教学。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⑵.对已有的计算机房加强管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提高学校名气的单纯的"摆设"。 ⑶.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计算机教学效果,干出成绩,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得见"有投入必有收成"。 ⑷.保护和调动计算机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在考核、晋升、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等同对待,甚至优先考虑。 2.关于课程结构与课时调整 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比较重视分数。时常用考试来刺激学习,"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仍在一定程度上起很大的作用。计算机课决不能再循老路。计算机应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学不会,不实践学了也没有用。针对这一特点,计算机课程应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让练的比重大于讲。 一个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所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物理仪器或化学试验装置,而是他可以用来进行学习、动手实践和进行构思与创造的环境。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借助于这个环境来实现。 鉴于目前中学生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不可能拨出很多计算机课时,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通盘考虑。比如有的课的部分内容可以利用计算机上,计算机课的作业也可以用于解数学题或物理题。总之,在中学开设计算机课,决不是仅仅多了一门课,给一些课时的单一问题。教育部门及学校都应做好课时的适当调整。中学计算机教学每周至少应安排2课时,才能满足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的需要。 3. 师资培训: 面对计算机普及的大潮,师资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计算机课的教师紧缺,真正计算机专业人才不太愿意到计算机教育第一线。大部分中学计算机教师是从数学和物理课转过来的,多数人边教边学,非常辛苦。加之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极快,更加使这些老师难以胜任。为此,师资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开展起来。我们从事计算机教育的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深感计算机文化交流的范围太小,须知搞计算机工作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所以迫切希望教委能多给我们一些培训的机会。 师资培训还包括对其他非计算机行业老师的培训。我校就经常利用假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学校规定每周六下午为学习电脑日,早在1997年就对全校教师大规模进行电脑培训,部分老师不只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一、二级考试,掌握了计算机入门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如:Windows98、Word(wps2000)、Excel、Powerpoint、IE5网络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等。现在几乎所有老师可以通过电脑编辑打印试卷,为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而精选试题,精讲精练,所有教师都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辅助日常教学,大大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应用。这样既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又让更多青年教师能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从而更好推动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 4.要把计算机做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学校。 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沿续了几百年,这中间有过改革,但从总的投入产出的教学系统效益看,其能力接近饱和,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作为新体系的物质方面的支柱,历史地落到了信息科学的头上,这里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也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趋势。科教兴国,重点首先是教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支持环境要定位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当然,限于国力,我们不能想像全国80万所中小学全面铺开,但我们又不能不开始试点。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始试点工作,不然,我们还会贻误时机。使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学校算走在前列,为了推行"素质教育",我校花了大笔的资金添购新的电脑设备,还搞起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我校真正成为"窗口学校"、省重点侨校。 5.加强学生信息化教育,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还必须更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只有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主动接收并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相反,只有加强信息化教育,才能更加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服务。当今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教育摆在首位,我国信息化教育也必须加强,我们学校在信息课教学中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还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内容,让他们能主动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更多的新的知识。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将计算机列为了必修课,学校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和网络兴趣小组,在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竞赛方面成绩十分喜人。我们还建立了一支学生计算机管理员队伍,他们不仅能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承担管理计算机的工作,而且能指导其他学生学好计算机。同时他们也能很好使用和管理教室里的终端设备。 6.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从而开展"自主性学习"。 在校园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同时,我们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学校网络系统对外通过高速光纤(10M)宽带网专线24小时全天联接Internet网,季延中学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全面介绍了学校各方面情况,开设了领导机构、光辉历程等栏目;有的教师从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为做课件服务,也制作教师主页,把所教学科的一些具体内容送到互联网上,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永不落幕的第二课堂。学校每天晚上对教师开放网络教室,中午对学生开放,让他们能上网主动参与网上文化建设。还专门组织成立了网页制作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班级主页(比如《演义二班》)和一些优秀的个人主页。同学们从国际互联网中学习到了更多新的知识,开展"自主性学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使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愿全社会多关心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为"科教兴国"献上一份厚礼。 以上仅仅是本人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建议,希各位领导与同仁们指教。 教育信息论文:谈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影响着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的各个方面。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伴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中职教育发展与挑战并存。事实上,中职教育现代化及与跨越式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中职教育的信息化。 1 我国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然而距离职业教育目标还比较远,目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实效,成本,就业者就业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明显 相对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无论建设规划,经费投入还是在队伍建设方面,都缺乏有效的推进,即使在目前实施基础能力建设,骨干专业建设等工程中,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也不明确。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中对于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等硬件建设非常重视,而对于网络课程,媒体课件等软件重视不够,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不能满足中职教育现代化的需求。 1.2 中职教育人员专业素质有待于提高 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需要专业人才开发资源,对成果进行评价,对政策进行研究。而目前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推广力度不够。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人才素质不高,不能满足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规划,管理,指导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中职教育专业课程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1.3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普遍存在着盲目,随意的问题。建设层次不高,标准不明确,无疑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的浪费。包括中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发展的资金需要,因此,需要通过相应政策的制定,扩大职业学校建设资金的来源。 2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不但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并且也为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经过不断发展实践,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和市场信息化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基于信息化的背景,结合中职教育规律,不断创新,改革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 2.1 构建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就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因此,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就业。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应该构建基于专业为主的教学方式,适应市场发展,为社会服务。基于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层次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为市场培养初级的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充分发挥远程教学,虚拟教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教师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为学生学习营造互动交流的平台,从而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得。 2.2 构建科学的中职教学课程体系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的核心。职业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企业。实际上对职业教育起指导作用的是生产活动规律。基于此,职业教育充分体现了企业的需求,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中职教育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加大对计算机信息化课程的改革力度,使得专业课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 2.3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对中职教师素质的培养 当前,中职教育师资在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实践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已经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了影响。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中职教师不但专业课理论基础扎实,同时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基于此,中职学校需要构建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利用政策引导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中职学校要为教师进修提供条件,通过培训工作,强化教师对新技术掌握应用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4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信息化技术加快了教育领域的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应该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使用,构建校园网,通过校园网对学生进行辅导,从而使得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网络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按照教学实际,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和网络课程,使得教学效率提高。 2.5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存在着重视理论而对实际应用重视不够的问题,造成了学生不能适应市场实际工作的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及时变革计算机专业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强化对实验和实训的教学,同时,通过教产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 结束语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无疑一方面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另外一方面,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为了彻底解决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不断改革探索,不断进行创新教学方式,积极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从而实现中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教育信息论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探析 论文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艺术教育 整合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加入了诸多新内容。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进行探析,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真正有用,有实用技能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有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应用,认识到其与其它学科交融一体,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需要,社会就业需求的整合式信息技术技能,有基于此,笔者力图改观过去单一的,单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初中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与艺术整合的方式和内容。 二、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于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颀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最后者为基本技术也为整合学习的重点,将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专业电脑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教育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颀赏包括传统音乐能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如国产软件作曲大师V6.0将中国人常用的简谱、五线谱进行同时处理,实现音乐电脑化。可实例介绍作曲大师V6.0歌谱制作过程和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能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初中教育的低年级(包括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半学年),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可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而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 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是十分理想。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电子美工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增,导致了电子美工的人员异常缺乏(齐鲁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都曾大篇幅报道),不少企业虽高薪求才,却无才可用的。在我国,电子美工人员的培养数量有限,国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也大幅低于国外,症结在于电子美工需要双向复合型技术(美术和计算机作图相关知识),而我国在双向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的知识,可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课程里面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促进初中生今后的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不单讲计算机知识,练习计算机相关操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比以往的计算机课更正规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但绝不是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为主。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 文化底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能将两者整合好,具备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微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我们应当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例如,将网络曲库应用于音乐课中,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将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融汇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要求,教师将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兼顾美术教学的要求,又能增强吸学生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整合。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能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们各种基本操作及适应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话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五、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融合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此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希望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教育信息论文: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浅谈 2001年11月19日,江西省首届信息技术教育优质课在临川二中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百多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者欢聚一堂,这是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的一次空前盛会,大家首次就新兴的信息技术教育共同进行学习交流。在交流座谈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看法和感受。在此我也不甘寂寞,谈了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和所思所想。现将大家争论最多的问题摘录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和内容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课是在教室里上,还是在机房里上?我认为,这是不应该具体化、程式化的,而应该视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大家一致认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跳跃性大、更新快。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其内容的变化是极为频繁的,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继之而来的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更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无论对施教者,还是对受教者都存在一个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潮的重新认识与提高的问题。为此,在教学地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取舍上,我们应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上理论课时,我觉得在教室中配合实物的观摩,就比在机房中面对着计算机强;而上实践操作课时,则可在机房通过上机演示、现场实践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设计并优化教学方案,并以指导者身份,积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实践,建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顺利步入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 2.技术性高、实践性强。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想像能力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特别是软件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比如讲WORD2000制表这一节“建立并设置表格”的内容时,如果仅用口述或老师演示,那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与不断反复调试才能把握要领,真正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 3.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学生可通过对信息技术这一新鲜事物的深入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如通过运用各类工具软件的制作或编程的设计,可把构筑于脑海中的想像呈现在屏幕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讲网页设计时,在启动FrontPage2000,指导学生建立网页结构之后,任由学生去自由组织与选择各类素材,完成各网页间的超级链接,并根据网页创作主题来让学生相互间进行学习与评比,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通过知识与知识交融、思想与思想碰撞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空间,从而达到由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问题 人们常说教学过程中“教无定法,学无成法”,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有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观感知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初学者来说,还是一门新兴的、新颖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因而对计算机更是充满着一种神秘感,很想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主机箱内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对此,我常通过现场实物展示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认识一下什么是硬盘、主板、内存、显卡等,然后再简单地解释其作用,让他们看得清楚,弄得明白。通过直觉的感官认识,学生就会对心中的疑团有所解开,并在脑海里建立起一个对计算机基本结构的模型。 2.对比讲解法。比如在讲Windows基础知识时,经常用到对比教学方法。如讲授资源管理器,可通过观察教师的电脑来进行对比,比较两者窗口界面的不同,来加强学习的效果。再如讲述中文录入,可先用拼音码、五笔码、区位码录入同一个汉字,然后调用高级程序语言自编的机内码换算程序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无论何种输入法,在同一个标准汉字库下其机内码是唯一的,从而打消了有的学生在录入汉字时,因录入错了编码而抱怨电脑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各类汉字输入法,无外乎就是音码、型码和数字这几种而已,从而打消他们对输入法难学的畏惧心理,并通过自己的练习与老师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很快选定各自喜爱的汉字输入方法,更快进入到文字录入的学习状态。 3.自由作业法。数学作业同一个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计算机作业也一样,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也可以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如在讲述粘贴、复制和移动命令后,进行练习时,不是纯粹的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详细操作步骤,而是让学生在根据自己掌握基本技巧与理论知识前提下,自由发挥。然后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演示给大家看,让全班学生一起进行讲评,比一比谁做得更简捷、更方便,从而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共同学习与提高。 4.讲授与练习相结合。传统的课程教育是在教室中用“粉笔”+“黑板”这一固定模式,便可达到教学目标,然而,信息技术教育传授者却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机房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对受教育者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然后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有意义的指导和分组讨论学习,不仅让学生可以学到真知,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友情,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三、对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点思考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是其中一项重大举措,这对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者,更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宣传者,是关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败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开设活动课、选修课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纳入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中,不同课程承担不同教学任务。 通过活动课、选修课的延伸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2.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相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与高新技术联系紧密,具有不同于任何学科的特点,应避免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普通学科的老办法来讲、学、考,绝不能搞满堂灌,而应当建立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在教材编写、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具有突破性进展,使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真正成为基础教育各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3.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材不统一的问题。中小学各学段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并应处理好课程内容参差不齐所带来的各学段课程的衔接问题。 4.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只有通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实现。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将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单纯技能培训的倾向,切实保证规定的课时,全面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5.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独立发展服务。 四、信息技术教师任重而道远 信息技术教育方兴未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让我们共同努力。 教育信息论文:略说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有些内容学生在不了解涵义的情况下只是“死记硬背”,教师却只是一味地将知识以主导者的身份传授给学生。而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磨灭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而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讲课,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这就大大地强化了学生的主导意识。 二、当前社会形势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对文盲的界定已不仅仅限定在知识的层面,当你不懂计算机操作、不会计算机技术,那你已是“主流文盲”大军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要以培养新世纪全面性建设型人才为目标。现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在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要自己操作计算机,若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必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上,计算机的学习与操作更会促进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拓展。例如,我们在学习了图片的处理与加工后,可以让学生利用现有资源,如数码相机拍照、购买素材光盘等将语、数、外等其他学科的课程图片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添加文截取图片等加工处理,创造出一幅有主题、有内涵、有创意的作品。尤其是在学习了网络应用后我们知道,因特网是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库,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和下载所需要的图片资料,并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 三、学习信息技术,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在 上一学年,我们邻校就曾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位学生连续几天下午放学后就泡网吧,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告诉家长在学校上晚自习,而在学校则跟老师说在家温习功课。就这样连续3天后,一天晚上下雨,家长到学校送雨具,这才发现在这几天时间里,每天晚上5点到10点之间,他既没在家又没在学校。理所当然,家人跟老师冒雨寻找,在网吧找到他时他竟浑然不知,还在忘我地游戏。最后只因家人跟老师说了几句重话,第二天回家后竟想不开早早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这些鲜活的生命用血的代价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那一节时,应给学生讲解,网络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优质的服务,通过网络我们搜索资源、上传资源、共享资源。但同时网络也有弊端,网络上有很多垃圾资源,我们要进正规网站正确合理的下载使用有利资源,摒弃黄色网站与网络游戏。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上网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我们应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四、改革考核模式,加强师资建设有些通过了全国一级的学生,但实际应用能力却有限,有些理论得高分,但上机操作却很生疏,有些操作很熟练的学生,连简单的数制转换都不会。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既不能纯粹地以考证合格率来衡量,也不能以一卷定终身的方式进行。比较好的做法是将平时作业、作品设计、上机考试、理论考试、考证率等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评估,既考核过程又考核结果。 四、小结 平时作业是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作品设计是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一个有实际意义的作品,机试是考核学生的上机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考证全面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同时也作为初中学生的就业“本钱”。所以,建立健全、合理、全面的考核评价模式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初中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教育信息论文: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以素质教育为本的理念在中学教育中的落实 厦门集美中学 刘卫平 刘千方 陈艳昌[内容摘要] 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大综合素质、研究能力将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实验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大综合素质。 [关健词] 自主、协作、信息素养、研究性学习、大综合、大综合素质、信息技术实验班、多功能网络教室、超文本、超文本资源库、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主线式综合性课件 一.案例--《渭城曲》信息技术实验班教学过程 1、 教师导读 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学习问题,指导分组,提供部分网站、网址、文本。以一组为例: 王喆、王 皕:落实"浥"、"进"的音、义;查王维其它的作品及赏析、评论。 颜力、傅倩雯:查王维的生平及边塞诗派、田园派;查柳的有关生物知识。 严倩、叶好秋:查王维的画及《阳关三叠》音乐;查"阳关"、"渭城"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分头找资源(从网上、光盘上、词典等文本上),设计相应的测试试题,制成个人网页。 2、相互交流、讨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留在记事本上,求助老师、专家、网友或作为研究性课题留待日后解决)。同时,反馈、完善,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文本、电子资源。 3、以网页形式建立以《渭城曲》为主线的综合性资源库课案课件-超文本。包括课文导读、有关资料、自主测试、拓展学习、大综合、研究性课题、电子路径七大块。 4、资源放入相应的知识结构图中,构建语文资源库及王维资源库、边塞派资源库等。 二.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习特点和办学意图 上述《渭城曲》的网络教学过程,是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一次教学活动实录。 《渭城曲》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实验班学习的五个特点: 1、自主的学习;协作的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电脑为工具开展交互式的学习 3、提出问题,搜寻材料,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4、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以上五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五大素质: 1、自主能力; 2、协作能力; 3、信息素养; 4、研究能力; 5、综合素质。 这正是我校举办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意图。 三、信息技术实验班开办的必要性 1、e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高考大综合的方向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大综合素质。 高考已经开展了"理化生"、"史地政"小综合的考试,正在向大综合的方向发展。"大综合"的理念,与技术、知识和通讯的大爆炸相适应,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考试的革命。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地基、详尽地学习掌握。人们更多的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主线,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综合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的革命》告诉我们,终身学习成为必要。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又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四.信息技术实验班理论依据 1、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学与教的转变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以课本为纲,进行自主学习,课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 师生充分互动,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媒体的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建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2、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过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根据这两个实验,教学应该尽量大限度的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获得最持久的记忆效果。 3、人们偏爱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学应同时满足多种学生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学习方式偏差对学习效率的负影响。 五。实验班的构建 包括学生、老师、学习空间、课程四个方面。 1、学生的构建 96人,分成2个班,每班8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人一部电脑,以圆桌式围坐,以利相互讨论,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的构建,充分考虑到自主、协作。学生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电脑夏令营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大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检验和培养。 2、老师的构建 先在全校开展有关网络知识的讲座,学习有关理论,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构想。再由老师自愿报名,组成教师网络兴趣小组,开展进一步的培训学习。 老师的组成,我们同样注意到了信息素养这一点,特别强调了反主导式、反填鸭式教学,提倡自主式、协作式、研究式、大综合式的学习,从而保证实验班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3、学习空间的构建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主要教学都在多功能网络教室。 配备具有现代意义的多功能网络教室(附图),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VCD等设备制作成多媒体小车,两间教室共用,教室的功能将由纯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转化。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文本、电子图书),教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布局:6人一小组,一人一部电脑,一小组围成一个圆,总共有8张圆桌坐48人,学生不再统一面向黑板。这种布局具有跨时间、空间的意义,便于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学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网络画板、联机讨论、电子邮件)为辅的学习乐趣。 4、课程构建 ㈠信息技术实验班的课程由校本教材、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校本教材的建立是课程构建的重点。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由传统的文本教材和全新的电子校本教材组成。在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初期,决不排斥传统的文本教 材,而且保持与文本教材即课本的对应。㈡电子校本教材,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主要由电子教材、课程资源库两部分组成。 ①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包含教学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影像、图片、课件、录音等、网络资源表、自制视频库、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自建资源库等内容。 ②课程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含课件库)包括学科式、问题式两种课件资源:A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学科式综合性课件;B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相关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以上两种合称为主线式综合性课件。所有资源(含课件)以网状结构互相关联。另外,还有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图(即知识结构树)。 换个角度说,课程资源库由教师电子教案、学生超文本资源库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件、学件。 同样,其他学科的知识树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指导构建。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树与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三方面组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超文本资源库,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较之传统的知识树、资料、笔记,何止天壤之别。这是网络的优势,这一切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 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5大素质 1、教师的备课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师备课,要求各学科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每个学习单元至少安排两种信息源,教案由信息源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信息技术实验班采取集体备课制,目的是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主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同时制定大综合的内容,指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让学生用各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 这种备课方式,决定了学生要开展自主学习、大综合的学习,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综合能力。 2、学习过程必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实验班的班级构建及教学与普通班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任务和兴趣进行自主、自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很专注,除讨论外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长此以往将在课堂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纪律性自然得到了加强。因而,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电脑美术、电脑音乐、收发e-mail、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讨论、制作网页、参加读书活动、写读书心得并做成网页等等的学习活动中,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拓宽知识面,思维方式更加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发挥,处理问题更有条理、有目的。可见,学生的信息素养、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由于整合课网页的学习和制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音乐、美术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审美层次提高。这是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提供资源素材和资源路径;随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增长,学生资源库中的材料将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其它地方自己搜寻完成,而教师只提供方法,不再提供材料,课程资源库特别是超文本资源库的建立工作将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或由小组协作完成。这一切必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综合能力这五方面的素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课件库),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各学科每月至少完成一次综合课、安排综合课的公布以及对综合课的评价,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在评价其它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落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落实信息化、大综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5至10年内逐步推广的先进的教改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潮流。 总之,我们的信息技术实验班对传统教育的观念、手段、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最富冲击的挑战,我们的实验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5大方面的素质,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教育信息论文:信息技术教育实践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要求极高,同时这也是这门应用型学科本质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过于理论化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实践精神的培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 在信息化社会中,学生在进入到小学学习之前并不是对信息技术完全陌生,甚至有很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和非常精通的掌握,这就是我们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非常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这其中包括兴趣、基础以及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要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对于基础好、兴趣高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教学难度,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而对于基础较差、兴趣不高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这门学科巨大的魅力,改变他们既有的态度和认识,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要进行必要的改进,要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提高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分量,以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激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或者是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等等,多重教学方法的结合必然会全面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探究精神。 三、合理使用教学评价,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较多,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就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关注,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通过对教师评价的听取能够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会逐渐地建立起来,这不仅对于学生眼前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同时对于学生在未来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及社会生活中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四、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多媒体视频、动态图片以及互联网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兴趣点极高的信息技术,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的这些兴趣点加以充分的利用,并且在这些兴趣点之上进行有效的拓展,例如,可以教授学生制作视频和图片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势必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较为复杂的信息技术都是课程内信息技术知识内容高度的浓缩和升华,因此,这种教育方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全面的信息技术能力。总之,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教学努力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这门课程的教育,提高教育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 教育信息论文:信息技术教育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有益尝试 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必将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手段,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论文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运用,效果 在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工具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数学教学从单一的教学逐步入声、图共存的多媒体教学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走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领域,它必将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手段,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下面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着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识“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 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象“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4、化繁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三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教育信息论文:关于“信息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信息教育”的几点思考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陈律严 一、信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广义的说信息教育是为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如果限定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则是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 信息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知识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已不是各种计算机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而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工具的教育,它必须具有教育功能。简单的说,信息教育是一种概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信息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这四种形式:课外活动、活动课、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从理念上讲计算机是工具、计算机及网络是教育资源和环境,计算机教育是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运用计算机为目的,它是一种技能培训,是一个知——行过程;而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资源和环境的应用,是知、行、情三者的交互过程。 现在,人们提起信息技术教育,就想到计算机,其实,现行的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施信息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实际中,没有计算机,同样可以将信息教育的观念传授给学生。一个外出旅游的人,想要得到目的地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如当地的地图、人文介绍等)的获取,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搜索,也可以到书店购买,到图书馆查询,还可以询问到当地旅游过的人……总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而这正是信息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信息教育要融合在各科教学中 在最近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发达国家很注意让信息教育有计划地出现在各个科教学中,要求各科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训练机会,让学生在各学科教学中接触一些专门软件,学会利用新的手段和技术去获取知识: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是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是极好途径,我们千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学生的创造精神。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论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们在四五个人一个小组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在学前双语专业口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前双语专业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英语口语教学 合作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教育持续发展,国际化的双语幼儿园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这样也就亟需能够从事中英文双语教学并掌握幼儿教育技能的“复合型”幼儿英语教师。正是由于这种现实情况,众多的高职院校便开设了学前教育(双语方向)专业。 幼儿园的双语教学活动,并不单纯是一种语言教学,它是通过双语来组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幼儿园双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基本专业技能和英语语言基础,还要具有把专业技能和英语有效地结合起来去独立组织幼儿园各种活动的能力。 然而,高职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高职高专学校生源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模式很难使每个学生在口语课堂中得到充分的训练。众多因素导致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十分薄弱。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上必须进行改革,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合作学习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原则 1.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合作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活动,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合作学习的小组是由不同性别、不同能力和不同成绩的学生组成,这样就使这个小组更灵活,更具有互补性;合作学习是一种使学生把交流作为主要资源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模式重视学生的作用,在课堂上学生表达思想、讨论问题,老师只是引导者;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模式的评价对象是整个小组而不是个人,这种机制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这就推动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使小组表现最佳。 2.合作学习的原则 首先,合作学习中必须有交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积极交流的教学活动。”(王坦,2003)合作学习之所以会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是因为它加强了学生间的创造性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学会怎样去与别人合作,怎样去帮助别人,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 其次,所有的合作学习方法都要采用课堂教学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讨论、表达和合作,他们是积极的合作者和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不重要了,教师仍然管理着课堂,引导学生不要跑题和防止课堂失去控制。合作学习倡导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再次,合作学习模式评价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体。合作学习模式鼓励教师运用严格的标准和奖惩条例去鼓励学生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基础稍差的学生不会在活动中太紧张,他们会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为自己的队加分。合作学习模式提供的不仅仅是竞争还是合作与自我发展,这种合作与竞争的结合优化了竞争环境。 二、合作学习的优势 1.合作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去说英语。学前双语专业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必须有标准的发音,而个别学生因为自己的发音不够准确,就羞于张嘴说英语。合作学习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通过合理的分组,每个学前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大班授课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组长会给每个人分配任务,这样就避免出现小组成员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并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以确保小组任务的成功完成。小组成员可以针对自己的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评论和提供帮助。如学前专业学生在小组试教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要负责的授课环节,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一整节课的授课任务。以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说的机会。通过学生们的自己表述,可以很快了解到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口语中的表达错误也可以尽快地得到更正,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口语学习的效率。 3.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开始时,一些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努力学习,但是慢慢地他们会意识到他们是小组的一份子,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应该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在学前专业的学生中,有的学生不是很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上也就热情不高,但在小组合作中,她们也都会尽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正如我们常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想拖小组的后腿,这样就使得学生们希望学习去赶上其他同学。为了不落在别人后面,学生们会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4.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学习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基础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研究并一起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5.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是轻松的。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界限不再清晰,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是平等的,它改变了个体竞争的机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这就为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提供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与“队友”在一起会感觉到放松,并且愿意张开嘴去表达,而且越说就越有自信。学前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与其说她们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大家在一起策划一些有趣的活动,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们在四五个人一个小组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在学前双语专业口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前双语专业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同时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前双语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幼儿双语教师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探究 【摘 要】文章主要从主要分析了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含义、产生的背景以及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特点。重点从时间安排上、内容、形式、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分析了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 一、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含义 见习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是指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将实践教学的内容、见习实习时间安排、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 二、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产生的背景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与师范类其他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起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实习时间短而集中、实习形式单一、实习指导不力、实习与考研冲突、实习效果欠佳”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查阅我校各专业大一新生课程表发现,大部分是公共课,而且多为理论必修课,因此各专业的大一新生基本上处于适应新生活的时期,是从高中向大学过渡的一个学期。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相对都比较淡薄。本次研究中,笔者分别从我院09级、10级和11级学前教育专业三个年级中分别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80-90%的学生反应大一第一个学期的感觉是“课余时间太多,不知道课后干点啥;也不知道学前教育专业是干什么的。”有60%的学生谈到“开始对专业课有感觉了,但听课时总是心神不宁的,想听又不想听。不知道现在的幼儿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搞不清楚学习的知识以后的工作有没有用。”70%的学生建议“至少大三让他们到幼儿园去看看,千万不能等到大四的时候直接就去实习了,压根就不知道实习是干什么的。”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形成专业意识,明确专业方向,提升专业素养。参考其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见习实习的情况,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活动调整为四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 三、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特点 (一)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时间安排的连续性和灵活性 从时间安排上来讲,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体现出一贯性和灵活性。连续性是指将见习实习的时间从大一的第一学期开始一直贯穿于大四的下学期,横跨了学生本科四年的整个学习生涯。这样就使得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自然而然的和自己的专业密切的结合起来了。灵活性体现在,根据既有教学的需要,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时间安排灵活多样,可长可短。既有短期性,又有长期性的。 (二)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内容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从内容上来讲,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全面性和连贯性。全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既包括课程见习实习,又包括保教见习实习,还包括部分顶岗实习。另一方面既包括专业理论课的见习实习,又包括专业实践课见习实习。连贯性是指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内容相互衔接,前一阶段实习的内容是下一阶段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阶段见习实习的内容又是前一阶段见习实习内容的巩固和提升。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内容的连贯性首先体现在先有保教见习,后有保教实习和顶岗实习。其次,从课程见习实习来看,先安排了理论课课程的见习实习,后安排了专业技能课的见习实习。 (三)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多样性是指既有集中见习实习,又有分散见习实习。灵活性是指既可以是单独的集中见习实习,也可以是单独的分散见习实习,还可以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即所谓的集中见习实习是指学生在学校或院系指定的实习基地统一进行。比如毕业大实习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学校所规定的实习地点实习。分散见习实习则是指学生可以自己联系见习实习的地点,只要完成见习实习的学习任务即可。比如《学前卫生学》的课程见习和保育员见习。学生既可以服从老师的安排到指定的实习基地,也可以到自己所在地市的幼儿园。 (四)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组织的周密性和系统性 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涵盖了学生四年大大学生生活,已经纳入了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每学期都要预定的1周、2周、1个月、2个月的见习实习时间。其次,它的周密性和系统性还表现在每次见习实习都有稳定的指导团队。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职责。比如在课程见习阶段指导团的教师主要包括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研室主任、见习课程的任课教师以及幼儿园的园长、幼儿园的指导教师等。教研室主任和幼儿园园长主要负责协调幼儿园和学院之间的合作事宜。任课教师主要忙于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做好接洽工作,并负责制定课程见习的主要内容和考核评定等,并全程跟踪课程见习活动。幼儿园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帮助见习生的学习和生活。从培养计划的具体规定和指导团队的配备上讲,体现了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组织的周密性和系统性。 (五)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考核与评价的均衡性和科学性 学前教育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见习实习的目的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消化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战经验,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考核与评价的科学性体现在,将学生的见习实习表现和学生的卷面成绩相结合,综合对学生做出评价。这样就避免了对学生的评价仅仅依靠一张理论试卷。均衡性是指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与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性人才”,以及课程教学的目标突出“厚基础,重实践。”也是一致的。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组织实施 摘 要:本文从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含义入手,重点分析了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三个阶段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一体化见习实习 一、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含义 “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指的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将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见习实习内容的一体化,一方面即将专业理论教学的内容与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整合为一体;见习实习方式一体化,即学前教育各科课程见习与教育实习或顶岗实习整合为一体;见习实习组织形式一体化,即将集中见习实习和分散见习实习相结合;见习实习时间安排的一体化,即将见习实习的时间从大一的第一学期开始一直贯穿于大四的下学期;见习实习考评一体化,即将学生的见习实习表现和学生的卷面成绩统一作为对学生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实施 四年一贯制“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吸取了学前教育专业传统见习实习模式的优点,借鉴了其他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并结合我院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根据每一个阶段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将四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见习实习过程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专业认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即专业兴趣培养阶段;第三阶段,即专业素养提升阶段。 (一)专业认知发展阶段:丰富感性认识,培养其专业意识 大学一年级。这一阶段见习实习的目的主要侧重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其专业意识。本学年,分别在上学期和下学期各开设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即大一上学期开设《学前卫生学》,大一下学期开设《学前心理学》。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期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接触专业课,尽早培养其专业意识,缩短其专业适应期。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学前心理学》,这门课既具有较强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为期两周的课程见习,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幼儿的感性认识,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萌发了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热爱。 (二)专业兴趣培养阶段:掌握基本技能,巩固其专业兴趣 此阶段主要是指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本阶段见习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巩固其专业兴趣。大二上下学期分别开设《学前教育学》和《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大三上下学期分别开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以及各领域教法课。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期两周的幼儿园实习,一方面帮助学生消化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和基本工作流程。《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见习中让学生观察记录儿童的自由游戏和教师的教学游戏。 (三)专业素养提升阶段:就业实战演习,提升其专业素养 此阶段主要是指大学四年级。本阶段见习实习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做准备,是学生就业前的一次集中实战演习。这一阶段为期8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在大四上下学期各实习4周,以缩短实习时间,扩展考研的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三、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稳定而充实的一体化见习实习周或月。见习实习也是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体化见习实习计划应该被纳入学前教育的培养方案中,呈现在课程表上。比如,《学前心理学》课程的见习适宜在第十周、第十一周进行,这两周就成为见习周。本周学生的教学应该在实习基地或学生自己选择的幼儿园进行,而本周其他课程的教学则全部暂停。有了时间保证,见习实习才可能扎实有效的进行。 第二,稳定而充足的一体化见习实习基地群。为了确保见习实习的顺利进行,自2009年以来我院已经与省内外多家学前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他们是许昌市学前教育实验集团、建业集团幼儿园等。并与上述幼儿园签订了正式协议,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凡是双方签协议的幼儿园已经在省教育厅备案。良好的见习实习基群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它为见习实习的开展提了物质保障。 第三,稳定而精干的一体化见习实习指导团。一体化见习实习活动是一项持久的攻坚战。每届为期4年,涉及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成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指导团队。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托幼一体化是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摘 要 0~3岁婴幼儿阶段是儿童语言、情感感知以及思维启蒙的关键时期,也是人们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然而由于在我国长期的制度化的学期教育历史发展,0~3岁阶段儿童的教育和3~6岁阶段儿童的教育一直处于脱节割裂的状态。目前,随着社会对人口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度日益凸显,托幼一体化教育的实施改革是我国制度化的学前教育一项划时代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托幼一体化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托幼一体化的必要性,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基本关系以及对整体化教育的几点建议来具体阐述。 关键词 托幼一体化 学前教育 整体化教育 必要性 建议 1 托幼一体化的含义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托幼一体化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托幼一体化”就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统一管理主体和教育管理模式;也有人认为“托幼一体化”就是将幼儿园和托儿所形成统一的建设规划。事实上,幼儿园托儿所的办学规模在托幼园所设点布局的调整下逐步扩大,然而社会对0~3岁阶段婴幼儿的入托需求总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导致很多挂牌为托儿所的实体实际上已经成为只招收3~6岁阶段婴幼儿为主附设托班的幼儿园。考虑到社会就近入托的需要,对于只针对0~3岁儿童为主要招收对象的托班设点布局不能过分集中,因此将0~3岁阶段的婴幼儿招收与幼儿园作为一个整体合为统一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实行托幼一体化体系的整体化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取向是为了重视0~3岁阶段儿童潜力的开发和科学教养,尊重早期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整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从而为早期婴幼儿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 托幼一体化的必要性 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出后,引起了全国各地教育机构和教育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探索。其实,托、幼的年龄划分是人为的,因为我国教育历史的影响,0~3岁婴幼儿的教养和3~6岁婴幼儿的教养是由两种教养机构承担的,导致两个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发生脱离的现象。下面主要从婴幼儿自主调节能力的发展以及教育角度的发展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托幼一体化的必要性:(1)婴幼儿的托龄、幼龄的发展过程应该是相对完整的,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过程来分析,主要包括情绪调节、行为调节和注意调节三个发展阶段,是从遗传的影响和经验的吸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没有能力到可以胜任的转变过程,从完全依赖他人到自己来管理的渐变过程,最终发展到自己获取必要的能力来管理自己的过程。(2)从教育的角度分析,由于0~3岁阶段婴幼儿和3~6岁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限制和教育组织机构和形式的不同,0岁-6岁的儿童教育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实质性的制度化体系,托儿所阶段和幼儿园阶段教育应该实现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的一体化,深入、系统地研究契合婴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的教育模式,制定合理的托幼教育目标、内容和进程,从而使儿童能够从内心接受与个人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真正实现托儿所阶段和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自然的衔接和过渡,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3 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基本关系 (1)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实行0~6岁早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儿童的劳动力而是为婴幼儿以后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早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生活的过程,年龄越小,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就越密切,如果早期教育仅仅是重视3~6岁儿童的教育而忽视0~3岁阶段的教育,就会扭曲儿童健康成长的正常的生活轨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早期教育可以成为儿童自己的生活,应充分了解儿童生活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需求和潜力,有利于其生命成长的教育。 (2)家庭和机构的关系。家庭是儿童重要的生活场所,其给予儿童的安全感和依赖感是教育机构无法企及的,无论是0~3岁的儿童还是3~6岁的儿童,家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无可代替的,在接受教育后,儿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教育机构,因此实现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就是建立家庭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机制,通过家庭和机构的协作配合可以使早期教育体系更加完整。 (3)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政府是实现家庭和教育机构之间协作配合的催化剂,政府的公共政策会影响父母、儿童、家庭以及开展教育工作人员的一切生活和工作,而优质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形成和人的最初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政府应该针对0岁~6岁儿童发展的多层次需求来制定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公共政策,从而达到学前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协调统一,全面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4)儿童和父母的关系。父母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和蔼可亲的父母和温暖的家庭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0~3岁的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活动的中心,幼儿园或早教中心只是辅助场所,让儿童进入全日制的托幼机构也是不得已的选择,父母和儿童分离的时间太长,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是3岁前儿童教育的核心。0~3岁儿童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 对整体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4.1 整体构建教育目标 0~6岁是一个人开始自己人生的初始阶段,也是儿童发展直觉行为思维的阶段,也是儿童的身体、智力、感知和社会性逐步产生发展相对较完整的年龄阶段,因此实施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手段非常重要。托幼一体化的建立方针是要综合考虑0~6岁阶段儿童的整体发展,不仅仅要考虑3~6岁的儿童处于准备学习的阶段,同时也应该注意到0~3岁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各方面发展开发潜力优势和能力的阶段,0~3岁和3~6岁不同阶段的儿童各自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托龄阶段和幼龄阶段教育的分层,完全扭曲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正常规律,因此在建立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充分考虑两个阶段儿童的不同发展需求,既不能将0~3岁和3~6岁两个不同阶段教育分开,也不应该把0~3岁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混合到3~6岁的教育目标中,其次应该有目的计划整体教育方案,以0~6岁儿童未来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长久发展为教育的准备起点,注意给儿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目前对0~3岁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研究是托幼一体化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因为3~6岁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的研究比较多,教育方案和课程内容相对来说较为成熟,而对0岁~3岁阶段的儿童教育的研究比较缺乏,还未研究出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和课程内容。目前针对托幼一体化教育的整体建设目标,主要是要对0~3岁儿童阶段的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案和教育内容策略的研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教育人员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针对性培训。 4.2 完善托幼一体化教育机构 世界儿童基金会的西里尔·达莱斯曾指出,为了促进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更好地发展,必须强调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婴幼儿的潜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当然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对儿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托幼一体化教育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协调组织家庭、社会机构和教育机构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作用。其中社会机构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艺术馆、博物馆以及公园等公共设施对0~6岁的儿童而言,都具有教育和娱乐休闲生活的双重意义,均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良好场所;而教育机构是专门为了实现儿童学前教育的正规教育的场所,通过教师的宣教可以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中间的桥梁作用,及早呼吁立法机构制定《早期教育法》,通过国家对0~6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从而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为发展早期教育服务的良好机制,同时还应该督促政府对早期教育综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3 提高托幼一体化教育人员的素质 托幼一体化的工作人员是决定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关键,应该严格制定早期教育的师资准入以及资格准入制度,严禁一切违背儿童生命健康成长规律的机构和教育行为,从而提高早期教育的质量。未来从事托幼一体化的教育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教师、咨询人员、保育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四个方面的人员结构,其中教师肯定是直接负责儿童的教育课程,咨询人员主要是面对儿童的家长,负责家长的疑问解答以及向家长反映儿童在托幼所的具体情况,保育人员主要负责儿童的护理和养育,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管理人员就负责托幼所的主体发展方向。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有其不同的岗位职责,为了更好地促进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必须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实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托班的专任教师应该选择有当过母亲的经验的工作人员,按1:4~1:3的比例来配置保教人员,教师应该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该具备基本的保育常识,和保育员共同参加一些保健、保育的岗前培训后才能上岗。 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早前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教育人员最关心的话题,打造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在我国掀起很大的热潮,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托幼一体化的实质以及重要性,通过各方力量的相互协调配合,促进托幼一体化的全面实施开展,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学前教育(艺术方向)学科教学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为保证前景良好的学前教育(艺术方向)的和谐发展,实现量与质的提升,结合实际学科的特点,在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层面构建学前教育(艺术方向)学科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并全面设计学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绩效评价指标,将有利于学科教学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科教学;绩效评价;应用型人才 在国家政策激励和社会需求导向的影响下,近年来高校学前教育(艺术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融合了传统学前领域的理论基础与艺术类学科的实践优势下,人数规模逐年递增。考评一个专业和学科可持续发展是质量与规模的有机结合,同时需符合专业特点的适合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 一、定位:学科特点与教学绩效评价的实施 教学绩效是主体为实现其目标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高校的学科绩效同样是为实现本学科领域的任务目标在必要学科建设投入上,在教学运作、人才培养上的有效输出,因此在设计学科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时,考虑三个因素:特定学科的办学基础、运作的特性与发展空间、学科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前教育(艺术方向)学科是面向学前领域培养中高端幼教、早教师资,以及科研与管理人才。衡量其学科教学绩效:本质是借助学科教学平台,探求教师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对课程教学成果的反馈,特别要关注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人在学前领域的教学、管理能力,为此要考虑教学活动中明显的个人意志,由于艺术类学科的形象、表现、立意、审美很难准确量化,因此考量其教学绩效,应在追求相对准确基础上,既要尊重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在教学投入、教学改革、科研创作方面顾及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二、体系:学科发展与教学绩效评价的构建 将学科教学视为一个动态、全方位的教学流程,考虑其流程中的步骤、主体、活动等要素,可从以下基本方面来构建评价体系。 (一)教师层面:教学组织与教学创造并重 首先:备课阶段,重点考究教师对教学文件的研究与运用程度,如:教学大纲,此外考量课程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教师对课程重、难点的把握与驾驭技巧,教师能否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扩充课程信息量。 其次,课堂授课阶段,重点衡量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材、授众、时间的把控,能否对教学目的、程序,进行整体的构思,以及其他能力。 再有,课后考评也是教学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特点随时掌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利用讨论答疑、作业布置、技能训练等加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对于艺术类的专业课程,特别安排发散的考评形式,锻炼学生的创新、发散的思维。 最后,学术研究成果历来是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主要指标,体现了教师个人的教学创作能力。在学前艺术类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学术科研水平和创作能力的教师将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学科教学领域针对性的论文论著,教师理论造诣水平、基础调研能力,参与课题数量和质量、实践领域的设计与创造力都是考评的重要方面。 (二)学生层面:基本素质与专业修养的全面评价 1.基本素质与学习效果。通过类似儿童故事大赛、幼儿园见习“双语”教学、模拟计算机等级考试、体能达标等通识类知识,考评学生的全面基本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爱心、耐心、细心的对待学员与学前教育。 2.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该部分主要包括组织教育的能力。通晓学前教育科学理论,能够发现幼儿对象的心理状况,设计探究性的游戏类型,依据幼儿发展和实际经验,及时把握幼儿生活中随机事件,外延学习营养和常见病伤的处理知识,这些对组织教学资料,探索需求发展、维持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实现组织幼儿园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和健康教育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的目的都起到很大作用。(1)艺术修养与能力。学前教育(艺术方向)有其专业特殊性,评价其教学绩效也应从美术、音乐、舞蹈基本艺术方式着手。布置有艺术氛围的园区环境,具备指导幼儿绘画、制作玩教具、剪折纸、泥塑的动手能力,可识谱和创作儿童歌曲、可完成儿童舞蹈创编、表演、编排;还需让学员掌握基本的乐理、美术知识,欣赏艺术作品,有能力组织一些活动编排综合艺术能力。(2)科研素质与能力。现代学前领域需要研究型幼儿教师。通过研究幼儿教育知识体系,有利于改进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探索幼儿教育规律,深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研发。在考评学生能力上,可通过是否善于观察幼儿并解决实际问题,专题研究创新,撰写专业文章的水平,资源整合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与辐射力等。 (三)管理层面:动态、开放的评价标准 有效的教学管理是衡量教学绩效水平的重要保障。学前教育(艺术方向)教学实践性和工作对象低龄化,决定了教学管理的开放性、动态性特征。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活动、幼儿园管理课程的开设情况,教学中是否运用现场管理、实际参观等实践活动,实习保育员和教养员的工作开展。 2.领会《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文件的程度,并且能够实际运用到对幼儿园的管理中。 3.师生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自觉程度,学校是否借助多媒体手段实现教学生动化,学校注重道德教育的程度。 三、强化:学科成效与实践教学绩效评价 综合应用性是学前教育(艺术方向)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由于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向,相应具有“艺术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应成为重要指标。 1.影响实践教学绩效的投入与产出因素分析。从投入因素分析:实践教学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不同等级的教师结构、硬件设施、信息、软件等软件设施的投入上;教学经费在实践教学中所占比例,合作项目的深入程度上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绩效。 就产出因素来看:学生规模、具备职业资格能力的学生数量,实践课程体系与课时、实习形式、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基地设施、实践教学成果、社会认可度、毕业生就业率、新生报到率等这些考评指标都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实践教学活动的绩效。 2.制定标准,规范实践教学绩效评价。基于以上诸多投入与产出因素:需制定一套与之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规范。为此遵循三个依据:依据人才培养的应用型要求,依据幼教领域师资、人员的专业标准,依据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实际表现。考虑绩效评价具体形式不仅有分散、集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常规,还包括学前五大领域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师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等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 总之,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价带动学科教学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自觉提升专业素质,坚定职业理想,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最终成为学前教育学科可持续性发展人才。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的可行性 摘 要: 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必须顺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学前教育发展前景广阔,陕西省创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及时调整方向,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能力强的学前教育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优秀的师资队伍、合理的课程设置、扎实的实践训练、多样的资质证书、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发挥其职教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体能方向 师资队伍 课程设置 实训基地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的市场前景 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每年的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艺术系要专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举行一场招聘会,到会的用人单位有100余家,其中有很多幼儿园与我系建立长期人才输送关系,成为艺术系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更有一些幼儿园和我系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然而,由于目前很多院校都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多方面满足现今市场的需求,如何在众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我们办出自己的职教特色。目前,西安市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会从西安体育学院招聘体能老师,但这些老师从未学习幼教专业理论知识,未受过幼教专业技能训练,当初来幼儿园只是觉得好玩,但真正投入工作后无法适应,最终辞职,造成体能教师的流失。而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很多喜欢体能课,甚至有一些学前教育的男生就想当体能教师,可是苦于未能系统地参与专业的幼儿体能课程学习而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产生挫败感,不得不放弃工作机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正是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现今社会,人们的教育观念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些家长会让男孩子去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但毕竟男女生的生理结构和性格特点不同,如果男孩子到幼儿园只是担任一线教师,可能真的难以让他们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次,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关注到了体能课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发展专业优势,彰显职教特色。 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利用自身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在改革和探索中有创造性地发展学前教育,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为高职学前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体能方向的设想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调整,保障培养目标的明确性、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职教的特色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明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能方向的培养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强、心理素养好、符合幼教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加强高素质的优秀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若开设体能方向,完全依靠现有教师队伍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些新鲜血液的注入。首先,请有丰富幼儿园管理经验的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的体能老师作为培训师,对现有教师中有志于从事幼儿体能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或派部分教师到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系统地进行幼儿体能课的学习。其次,从一些教育机构聘请专业的体能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指导。最后,从学生中选擅长体能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并带动其他学生,优化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进一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应从实际出发,保证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及体能训练比例的平衡,着重突出实践环节,发扬高职教育的特色。实践课主要指平时的实际演练和幼儿园的见习活动,目的是在增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幼儿园体能课的系统学习,突出体能方向。在教学方法方面,避免照搬大学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性和操作性为重点渗透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和示范教学,通过观摩、感知、示范、模拟、强化训练等手段达到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四)扎实的实践训练体系 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体能方向的学生的实践训练包括观摩讨论、技能比赛和社会实践。首先,可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优秀体能教师上课过程,并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观摩和模拟课堂,使学生更加了解幼儿园体能课的教学方法和常用手段。其次,可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相关竞赛,如体操比赛、户外游戏比赛、田径比赛等,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及其启示 【摘要】在丹麦,学前教育是隶属于社会教育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以社会教育为背景的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具有与我国截然不同的特点,可以为我国以师范教育为背景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丹麦;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启示 在丹麦,学前教育专业在经历了1992年的一次教育变革后,变成了隶属于社会教育专业的三个专业方向之一。目前,丹麦有近2/3的社会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与儿童相关的领域工作。社会教育专业已成为丹麦高等教育中最受欢迎的专业。〔1〕本文旨在分析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以期借鉴丹麦的经验,在我国构建并发展本土化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一、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1.培养目标 丹麦社会教育专业中的学前教育专业方向主要培养的是在为3~6岁儿童开设的幼儿园、为10岁以下儿童开设的服务中心或者在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工作的教养员。①学前教育专业方向培养的教养员应具备分析和反思能力;能以反思性实践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特定背景中的行为作出判断;能够理解并把学习定义为终身学习的过程;具备倾听和交流能力;能够把个人经验和专业经验相联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跨专业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儿童家长等协调开展工作。〔2〕 2.基本内容 下表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课程在整个社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社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专业领域课、实践和毕业论文五个模块,其中选修课、实践和毕业论文是与专业领域课相关联的。如果学生确定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是学前教育的相关领域,那么相对应的选修课必须选音乐、戏剧和表达,实践和毕业论文方向也要与之相对应。这样的课程安排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相应的工作领域。 二、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特点 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教养员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成为未来社会的一名合格公民并发挥相应的作用。以社会教育为背景的学前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都体现出与我国以师范教育为背景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不同的特点。 1.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一般来说,培养目标是以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为依据制定的。〔4〕在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完全由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决定。目前,丹麦共有90000名教养员,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3%。〔5〕其中,将近2/3的教养员在为10岁以下儿童服务的机构工作。几乎所有儿童在10岁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教养员一起度过的。托儿所、幼儿园以及为学前儿童开设的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之间的纽带,社会对教养员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与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相适应,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在托儿所、幼儿园、服务中心等机构工作的需要,为学生获得从事教养员工作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相配套的支持。 2.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关联性 在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领域课既在内容上相互联系又保持相对独立。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关联性既有助于学生整合各学科的知识,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有助于不同学科的教师彼此配合,避免知识的不恰当重复。同一学科的各年级教师和不同学科的同年级教师会定期进行课程研讨,对课程内容加以整合,以保证不同教师承担不同理论的授课任务,或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同一理论进行不同阐释。必修课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选修方向,力求使授课内容与其选修课和专业领域课相联系,以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教育综合理论这门课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教师在经过讨论后,会将其中的相关内容根据知识领域的不同加以整合,从而使相关知识能够适合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 3.课程实施过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 丹麦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教师有权规划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将同一学科内容在不同学期循序渐进地加以拓展和细化。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预习或巩固。例如,除了实践学期外,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要学习教育综合理论。在数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使所教的理论能够逐层深入,使学生的学习难度逐渐提高。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知识讲授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室外现场教学,如自然、运动等学科。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展开程度。 4.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性和自主性 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性表现在大部分课程内容是以小组练习和项目作业的形式开展的。小组练习是学生学习理论并加以运用的重要形式。课堂问题的讨论或者艺术作品的制作等都需要小组之间的团队合作。项目作业则包括课程进行中需合作完成的项目报告及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学科知识展示活动,即全班同学合作,将学到的知识以节目的形式表演出来。小组练习的自主性表现在学生有权自主分组,自主选择小组成员,自主分工,自主决定活动方式,影响整个小组成绩的学生很容易被小组淘汰。项目作业的自主性表现在学生有权自主选择项目作业的主题和方式。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又能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课程考核评价的多元性 课程考核评价的多元性一是体现为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二是体现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三是体现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是仅仅从一个方面来考核的,而是注重多维考核。课程考核评价包括对每门学科的单项评价和学年末用来检验学生对教学计划中各门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分学科的综合评价。根据考核结果的呈现形式,课程考核的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报告、口头报告、书面报告与口头报告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评价的主体包括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即学生的成绩由任课教师和聘请的校内或校外的学科督导协商评定,以保证学生成绩的准确性。学生的实习成绩则由校方和实习机构共同评定。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浅析学前教育专业的歌唱教学方向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专业教师, 歌唱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必修课程,科学合理的设置歌唱教学的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的音乐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要结合实际,立足当地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安排歌唱教学的内容,弱化专业声乐教学,强化儿歌演唱教学。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注重课程的平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为幼儿园培养综合能力强,实用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歌唱教学;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不是专业艺术类人才,而是要为幼儿园培养综合能力强,实用的、合格的幼儿教师。地方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当地幼儿教育的需要。 一、深入幼儿园,了解社会需要 为了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就必须定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和调研,让学生仔细观察幼儿日常教学活动,了解小朋友喜欢的是什么样的老师。让他们认识到小朋友喜欢的老师要不但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还要能弹会唱。让学生认真观摩幼儿园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了解幼儿园的最新音乐活动动态和歌唱教学在幼儿园的重要性。了解地方幼儿园的教学现状和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前教育歌唱教学的目就是为了满足幼儿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做到会唱儿歌、能儿歌表演唱,最后发展到儿歌的自弹自唱。 二、教学过于专业,学不能所用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歌唱教学延续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把培养歌唱家、演员作为教学目标,过多的训练各种高深的声乐技巧,而忽视了幼儿歌曲的教学。以美声、民族歌曲为主,幼儿歌曲的歌唱没有引起师生重视,只是在弹唱教学中得以体现。培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演唱美声、民族歌曲如《燕子》、《玛依拉》等,却不能完美的演唱简单的儿歌如《健康歌》、《粗心的小画家》等。不能很好的范唱幼儿歌曲,就不能满足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儿歌范唱能力。许卓娅教授说,“幼儿园歌唱教学最聪明的办法还是教师做出正确、美好的榜样。”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唱歌曲,而是包括唱歌、舞蹈、器乐等综合音乐活动,要想具备这种能力,就必须提高音乐的综合素养。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考试时不进行专业考试,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歌唱的基础。前教育专业的歌唱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歌唱基础理论和歌唱的技能技巧,能够胜任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它和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歌唱的声音必须达到一定地规格。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歌唱教学则要求学生做到歌唱的姿势正确,能基本正确运用歌唱的呼吸和共鸣,吐字清楚,语气准确,做到发声流畅、自然,声区统一,能够比较完整、生动的演唱幼儿歌曲。所以我们学前教育的歌唱教学要强化幼儿歌曲教学、弱化专业声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幼儿音乐教学能力。 三、依据传统歌唱方法,突出儿歌教学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他们没有歌唱基础,如果离开传统的歌唱教学方法,一味去唱儿歌也是不科学的。传统歌唱教学在声音的训练上已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法,应该吸取利用、传承发扬。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学生在初期阶段要加强歌唱的基础训练,从歌唱的发声方法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幼儿歌曲教学。首先让学生侧重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初步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学习掌握呼吸支点、歌唱的位置、咬字吐字等歌唱方法。把民族唱法中的歌唱的微笑状态、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等方法运用到儿歌演唱中去。有一定的歌唱基础以后就要结合舞蹈加强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鼓励学生做出拍手、点头、耸肩、扭腰等简单的身体律动。提示学生在演唱中要跟着音乐表现情感,注意声音的状态。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歌曲和儿童律动相结合,把儿歌创编成儿歌表演唱。让学生领悟到,儿歌的演唱不仅是唱而已,还要在唱中舞蹈,在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为了满足幼儿音乐教学的需要,要让学生在课下结合歌曲的钢琴伴奏,把弹和唱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做到能够自弹自唱。它的实用性很强,非常符合幼儿教学工作的需要。我在教学中一般每周学唱一首儿童歌曲,三周学习一首简短的艺术歌曲。选择难度小的发声练习曲,结合幼儿歌曲进行歌唱练习,引导学生较好地运用歌唱的技巧并尝试运用到幼儿歌曲演唱中,引导学生把艺术歌曲演唱的方法为幼儿歌曲的演唱服务。 四、以集体课为主,小组课和个别辅导为辅 我院学生多,老师少,授课主要采用上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集体课主要是歌唱基础知识的讲授、发声技巧的训练和老师的示范演唱。歌唱集体课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在歌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影响了教学效果。小组课把存在问题相同或相近的同学聚集到一起进行辅导,让学生互相观摩、各抒已见、切磋争论,小组课上学生所听到的、感受到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影响。可以丰富学生对声乐的认识,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促进学生对歌唱学习的积极性。歌唱小组课教学,学生通过观看相互的演唱,感受每一个同学的歌唱状态和歌唱感觉的不同,可以看到教师是如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实际指导,解决技能和音乐上的问题,从而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歌唱的判断能力。个别辅导能够使老师因人而异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能够发现并解决学生歌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个别辅导教师工作量较大,虽然能够解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问题,但没有和同伴合作竞争、协作的机会等问题。三种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就基本上能完成学前教育的歌唱教学。 五、加强横向联系,注重平行发展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不是单一的歌唱教学,它是歌唱、舞蹈、器乐等综合的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不仅要教儿童唱歌,还要在歌唱中给儿童伴奏、载歌载舞,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儿童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幼儿教师这种独特的专业,就要求幼儿老师必须具备很强的音乐综合能力。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注重各个课程的“平行发展”,把视唱、声乐、钢琴、舞蹈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根据这几年的教学体会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感觉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与幼儿音乐教学的实际应用有一些不吻合现象,现在的音乐教学过于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东西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结合地方幼儿园的实际教学需要编写我们的校本教材做为我们教材的补充。教材可以根据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搜集一些优秀的幼儿歌曲编写成册。同一首儿歌,用视唱教学来学习儿歌的音准、节奏,用歌唱教学来训练歌唱的方法和技巧,用钢琴教学来练习儿歌的伴奏,用舞蹈教学来掌握歌曲的律动。让学生做到不仅能唱艺术歌曲,还会儿歌表演唱、儿歌自弹自唱。自弹自唱的能力不仅体现了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更能体现学生幼儿歌曲的演唱和歌唱教学能力。老师要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以弹伴唱,以唱为主”逐渐提高幼儿歌曲弹唱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幼儿音乐教学是非常适用的。 我们培养的是幼儿专业教师,只有我们在培养过程中重视了歌唱基础理论和歌唱技巧相结合,弱化专业声乐教学,强化儿歌演唱教学,加强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才能得到幼儿园的欢迎,才能适应国家学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前教育(双语方向)的培养目标、能力构成,并提出了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进而提高幼儿双语师资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 模块化 课程体系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鉴于此,我校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了双语方向,并且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实施幼师素质教育,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培养目标,提高幼儿双语师资水平。 一、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和英语教育专业的整合,是对两个专业分析和综合的产物,是对两个专业知识体系的突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成果。它与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有很大不同的:一方面,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薄弱,也难以胜任幼儿园双语教学工作。显而易见,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幼儿园双语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设立双语方向,就是适应幼儿园双语教学需要的重大教学改革举措。 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学生的能力结构 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学生的能力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组成:职业基本能力,如儿歌弹唱与幼儿歌曲创编;幼儿园教学与管理能力,如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全面英语语言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学生核心能力。它包括语言知识,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英语职业技能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我们应始终把传授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增强职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重在培养能够胜任未来幼儿双语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的要求设置出所需的专业课程,然后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设计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基于这种认识,根据幼儿园双语师资需求的变化来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模块:一是“公共课”,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毕业生就业中所需的较广博的综合性文化知识的系列课程,重在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专业课”,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所设置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的幼儿园双语教学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三是“实践课”,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双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公共类课程分为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两大模块。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公共课程的开发突出多层次,可分为知识层开发,能力层开发,和素质层开发。知识层培养现代人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力层培养职业人所具有的潜在素质;素质层将知识,能力内化为人的有意识的素质。公共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并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大模块,覆盖了幼教岗位群所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知识和教学设计能力。专业必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组织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教材的能力、板书能力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等,主要包括学前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语音、英文书法、幼儿英语活动设计、幼儿英语文学等。专业选修课包括英文歌曲与表演、英文故事、英美时文欣赏。专业类课程主要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专业知识,增强从师技能,拓展兴趣爱好,丰富个性特长,开拓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 实践课分为军事训练、教育见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顶岗实习五个模块。本模块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创新特色 1.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该课程的各个模块都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吸收新的信息。首先,以“专业课”模块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双语教学工作,在传统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幼儿英语活动设计,让学生懂得幼儿园双语教学活动的特点,选择怎样的内容组织学前双语教育活动,如何开展学前儿童感兴趣的双语教育活动等。其次,我们知道在双语师资培训过程中,必须既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又关注文化习俗的了解,多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因此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中,我们增加了英美时文欣赏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表达习惯等。只有这样,才可能更准确地掌握英语,不至于出现那种中国人听不懂,英国人也不明白的汉式英语。 2.课程结构的非线性 传统的的英语语言课程通常是以学科的逻辑结构为框架进行构建的,这种课程呈现一种线性结构。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课程具有多元化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在具体课程中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作为主干课程之一的“学前综合英语”,它是由英语专业知识和学前专业知识两个学科相关的元素构成。两种知识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或是其他逻辑关系,而是通过相关的交叉点来显示整个课程目标的整体效果。随着相关的交叉知识逐渐丰富,新的知识不断加入,“学前综合英语”的课程母体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的反映整个课程的观念,具有更加明确的层次性和结构性。 3.课程发展的螺旋形 在该课程中,传统螺旋式的课程发展模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一是课程体系中任何一门课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主题互相关联的;二是课程总是处于不断组织、整合和应用过程中;三是课程经过课程建构者,教师和学生的反思、考察、批判,最终为人们所接受。因此,该课程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相互协调,从而保证课程能够向不断优化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通过对在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这是一种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宗旨和规律,体现能力本位,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课程模式,对于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培养目标,提高幼儿双语师资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浅析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培养体系的构建 摘要 笔者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与实践,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科学研究相结,课程教学、课外训练、幼儿园见习和实习5个基本途径,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唱歌、弹琴、跳舞等七个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本科学历的幼儿园一线英语教师,提高了办学质量,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市场。也为省内外同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 本科学前教育幼儿英语方向 培养体系 引言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是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于2003年开始设置并正式招生的本科专业方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设置是我院教育系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教育系的办学空间和办学层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合格成才,顺利就业,经过对省内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确立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办学理念和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的办学思路,在学生入学之初,在开始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加强英语口语基础的训练,强化幼儿园英语口语,现已形成了课堂教学、课下操练、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教育教学体系。 1 背景 经济社会发展对幼儿英语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幼儿园英语师资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中等师范学校的英语师资,而幼儿园一线英语教师则主要来源于中等师范学校,也就是幼儿园教师英教化,还有一个来源就是过剩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来从事学前教育的英语教学工作。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由三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承担起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培养任务。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具有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也开始承担的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工作,专业的幼儿英语师资与英语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培养的只有中专学历的英语教师应该有什么区别?如何培养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这是我们创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幼儿英语方向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学生需要学习系统的国际音标与语音、幼儿园英语口语、幼儿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和学前教育教学技能类课程,如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具有从事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在毕业时能够迅速适应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具有很好的专业技能迁移能力和教学策略生成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对国内外英语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与省内外高校的同行交流办学经验,到幼儿园与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研究幼儿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内涵,组织全系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实际,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认识到必须实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和以教材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必须在加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技能训练,尽快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技能培养过程尤其是特殊技能的形成过程。 2 内容 目标明确、切实实施、科学评价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探索英语语言知识和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培养,尤其是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一方面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一方面形成实施教学的运作体系,同时要具备完整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2.1目标体系的构建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能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工作,能从事幼教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结合英语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侧重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可以将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专业技能分为基本技能与综合技能,基本技能主要为英语语言的听、说、声乐、琴法、舞蹈、绘画、手工制作、口语等8个基本方面;综合技能主要为学习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3个基本方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迁移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达到本科幼儿英语师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有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 2.2实施教学的运作体系的形成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主要培养幼儿园英语教师,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期,对于幼儿英语教师来说,发音是否准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一般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外,还应具备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特殊职业技能,这些技能主要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从操作层面上探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包括课程教学、课外训练、幼儿园见习与实习、技能训练与竞赛以及科研训练等。 2.3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引导幼儿英语方向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规定考核项目、考核方法以及成绩评定办法。通过课程考核、技能展示、英语儿歌、故事竞赛活动以及论文评比等多种途径对学生技能进行科学的评价,既可以激发学生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3 途径和方式 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科学研究相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实践教学工作要突出课程渗透、空间拓展、时间贯穿、强化基础和注重规范等教学理念,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幼儿园实践、技能训练与竞赛以及科研训练等途径进行。 3.1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包括专业课程、活动课程以及素质课程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应突出“课程渗透”的教学理念,即在各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都要注重突出学生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和其他技能结合运用的培养。不仅重视学生的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要重视音乐、美术、舞蹈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 握。音乐(声乐和琴法)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连续开设不能少于六个学期。美术、舞蹈课程开设不应少于四个学期。所有理论课程教学都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时间,所有教学法课程则以实践教学为主,英语语言的相关课程贯穿始终。教学的考核工作突出技能考核,以防止“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3.2课外活动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应突出“空间拓展”的教学理念,即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技能训练,更要注重在课外的一切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参加外语角的活动、参加社团组织,经常进行与幼儿英语教学关系密切的舞蹈、绘画等技能训练活动,既可以进行集中的强化训练,如每周利用早晨和周一晚上集中训练。也可进行分散训练,组织志趣相同的学生互相帮助。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技能素质。 3.3幼儿园教育见习与实习 幼儿园英语教育见习与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幼儿园英语教育见习与实习要突出“时间贯穿”的教学理念,即依托一定的实习基地,确定实习的内容,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里不间断地进行英语教育见习和实习。 首先,建立实习基地,选择办学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或双语幼儿园作为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次,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幼儿园教学实习、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将集中实习、分散实习、穿插实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使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实习相互补充,以提高学生就业时的适应能力。 第三,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可以将幼儿园实习分为三个时间段:从一年级开始,每周安排半天去幼儿园见习,帮助学生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学生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以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三年级开始随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尤其是英语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进行短期实习锻炼,让学生承担幼儿园英语教学工作。到四年级再利用八周时间集中进行专业实习。 3.4技能训练与竞赛 为了提高幼儿英语方向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在完成扎实的英语语言教育的同时,应经常开展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技能训练与竞赛应突出“强化基础”的教学理念,即把最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基本技能作为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训练采用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两种形式,集中训练主要由有关技能课程专业教师进行课堂和课后集中辅导,分散训练则由团总支、学生会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用英语描绘出相应场景,唱好英文歌、弹一曲好琴、画一手好画、写一笔好字、讲一口好故事、有较好的舞蹈表现力等,同时每学期都进行专业技能的竞赛活动,树立竞赛优胜者为技能标兵,发放证书,给予奖励,激励全体学生积极投身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之中。 3.5科研训练 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应突出“注重规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严格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不仅具有一定的科研写作规范,更重要的是具有科研道德规范。具体指导方面,可以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进行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训练,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课题关,要求学生选择角度小,贴近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的课题进行研究,最好是进行实证性的个案研究。二是写作关,明确专业水平较高,并发表过一定数量论文的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从论文选题到基本规范进行具体的指导。三是答辩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题答辩,第二阶段是论文最终答辩。只有通过开题答辩的学生,才能参加最终的答辩,答辩以后,凡是需要修改的论文还必须进行认真的修改才能最终定稿。 4 意义与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在学院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目前,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完成,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过程中为培养合格的幼儿英语师资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也为省内外同类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4.1理论意义 丰富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确立了幼儿英语方向本科人才培养应面向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指导思想,在重视学生做人教育、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幼儿英语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了学前教育幼儿英语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具有开拓创新意义。 4.2实践意义 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实践教学系统训练的学生,专业思想巩固,业务能力较强,英语运用能力表现突出。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已经成为从事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熟练工”,因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剑桥教育集团、省、市政府机关幼儿园来我院挑选人才,首届幼儿英语方向毕业生全部就业,其中多数在幼儿园一线就业,还有一部分学生考上研究生和公务员。毕业生就业率100%。 结语 通过课程教学、课外训练、幼儿园见习和实习等5个基本途径,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方向学生的听、说、唱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系统训练,培养了一批具有本科学历的幼儿园一线教师,提高了办学质量,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市场,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通过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生涯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实践技能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使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其终身发展相结合,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更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构建学前教育幼儿英语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支锐意进取,教学与科研并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优秀师资队伍,为我院学前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基于跨界思维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方向)建设 【摘 要】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专业为例,从跨界思维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突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界思维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界思维 学前教育 专业建设 教育技术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其教育质量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纷纷出台区域性的政策。广西学前教育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学位明显不足,教师数量缺口大、素质不高等。据统计,到2017年需新增近50万个学位,需新增6.6万名学前教育教师,才能满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需要。截至2013年,广西全区专科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不到60%,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幼儿教师占比为35.3%,乡镇以下幼儿园仅为22%。 当下,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年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抓住机会,应对挑战,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根据一线幼儿园的实地调研,结合当前广西幼儿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在原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多个方向,满足幼儿园对教师多样化的需求,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幼儿教师。下面以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为例,透视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 一、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建设背景 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文件精神,专业设置需要经过市场需求调研、专家分析论证,呈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等程序。在国家、自治区政府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形势下,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学前教育专业及方向进行探索,经过一线幼儿园实地调研、市场多元化需求的详细分析,组织专家充分地论证,决定设立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 (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需求。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学前教育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信息技能的教育远远地落后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更没有培养专门教育技术人才的计划,导致幼儿园相应的岗位人才紧缺。据调查,幼儿园积极应对形势的变化,尝试了多种解决路径,但效果差强人意。一是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他们专业技能强,但缺乏相关教育经验,进入岗位后,沟通不顺畅。另外,由于他们专业性技能强,在幼儿园信息化岗位上感觉大材小用,加上幼儿园的工资待遇较低,很难留住专业的人才。二是招聘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他们都具有本科学历,具有教育与技术的知识背景,但他们不懂学前教育,无法带班,只能做幼儿园的教辅人员,在幼儿园的地位较低,工资收入不高,岗位的吸引力不够,离职机率大。幼儿园缺少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持,使得教育信息化方面发展不太顺利。为此,很多幼儿园园长曾多次提出希望有学校培养一些复合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二)幼儿园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要。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幼儿园开始装备数字化、电子化的设备,如多媒体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这些设备都已经进入到各班级的活动室。而学校办公室都配备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数字化办公设备已经成为城市幼儿园标配,甚至有些幼儿园已经实现了从入园到离园全程精细化管理,而网络成为数字化设备连接的桥梁。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幼儿园的每个角落,保障网络与数字化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支持,可见幼儿园对教育技术人才的依赖越来越强。 (三)目前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幼儿园需求。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由于专业总课时的约束,本科类师范专业为3个学分,而专科类师范专业为2个学分,换言之,学时数只有48或36学时。据调查,大部分报读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太宽裕,较少学生购买计算机设备,在硬件上缺少相应的支持,加上课时的限制,而缺少必要的实践时间。如果没有大量的操作实践,要掌握全部课程内容,达到熟练的操作技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者,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其他课程无所谓,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师发展的巨大支撑作用,对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课程的学习不到位,只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理念,技能训练无法落实,以致进入岗位后,不能较好地适应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特别是在城市的幼儿园,园方需要一些既懂学前教育,又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专任教师。 (四)学生的信息素养难以满足幼儿园需求。据调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她们之所以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就读,一是学前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就业形势好;二是师范类专业学费较低,相当于同层次专业收费的三分之一。另外,由于学生95%以上都是女生,她们对技术类的课程兴趣不高,而操作技能的训练光靠上课时间是绝对不够的,希望她们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技能操作的困难可想而知。综上所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幼儿园信息化岗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应开设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专招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且拥有个人电脑,对信息技术有特长或有兴趣的学生,培养幼儿园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于跨界思维的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建设 在2008年诺贝尔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当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结合,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我们学科培养体系都是独立的学科,没有关注到‘跨界’培养的优势。”综观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实现复合型目标,完成学前教育与教育技术的融合,必须有跨界思维。要整合学前教育与教育技术两个专业,必须用跨界的理念去思考,从目标设定、师资结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努力探索一条融合发展的专业建设路径,促进专业的发展。 (一)目标跨界,教学与管理双层次。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目标的定位。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将决定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专业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学前教育实践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技术应用方面有一定特长,能胜任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专科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复合型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定位,首先要求保证培养对象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学前教育实践技能与一定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开设幼儿园需要的“三学五法”课程,具备一名合格的幼儿园带班教师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求培养对象掌握幼儿园日常教育与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技能,以满足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 (二)合作跨界,构建多元化复合型师资队伍。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因素在于师资。专业的发展,没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将无法达成培养的目标。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专业的课程团队,打破原有单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打破系部与教研室的界限,先从校内进行整体调配,参与部门涉及学前教育教研室、艺术教研室、信息中心、艺术系等;然后从校外其他高校聘请教育技术专业的教授,构建结构合理、理实结合、专兼结合的复合型课程团队。打破原来的界限,实现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同时,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深度整合,实现多元化与复合型队伍建设,应特别重视教育技术课程专任教师的历练,可分批次到幼儿园顶岗、跟班或挂职锻炼,加强幼儿园一线的实际岗位的体验,更加明确幼儿园的真实需求,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实现校园、校校、多部门之间的跨界合作,打造多元化复合型师资队伍。 (三)课程跨界,学前为主,技术为辅。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根本,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达成。 一方面,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方向之一,决不能脱离母体――学前教育。第一学年应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类课程,强调专业的基础性,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第二学年增设专业方向课程,即教育技术类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技术、教育影视制作、课件制作等,通过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以满足幼儿园对信息技术岗位的相关的要求。如开设幼儿园课件制作,不仅可以帮助同事完成幼儿园教学课件的制作,也可以辅助自己的日常教育活动;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实用技术课程,根据幼儿园信息化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一些在幼儿园切实可行而又迫切需要的技术,通过实践强化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特别注重与幼儿园的实际结合。开设幼儿园教育影视制作课程,针对幼儿园的宣传与发展的需要,让培养对象掌握教育影视制作的技术,怎么样从幼儿园的角色,从教育的角度去摄影、摄像。这些方向技能课的开设,一是让学生能维护幼儿园内的计算机设备,判断、处理较简单的软硬件技术故障,进行相关的维护;二是让学生掌握网络运行与维护的相关技能,保障幼儿园园内网络的正常运行;三是让学生能制作较好的教育影视作品,掌握摄影与摄像技术,满足幼儿园教学、活动等录制工作;四是制作较高质量的幼儿课件,辅助支持其他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 另一方面,必须基于跨界思维对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造与整合,如用跨界的理念改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目前,学前教育领域没有找到把学前教育与教育技术整合得很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根据教学团队多次深入幼儿园一线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多年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经验,打破原来的课程内容体系,重新建构了学前教育与教育技术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目前已经编写讲义进行实践。从试用期间的学生调研反馈发现,基于跨界思维的课程内容深受学生的喜欢。 (四)方法跨界,凸显能力与合作。根据专业与方向的特点,一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特别是方向类课程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培养方式,突出技能培训。依托信息中心强大的实践场所,与信息中心合作让学生分批次轮流实践,以信息中心技术助理的身份参与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做到学以致用,而且让其亲身体验信息化岗位工作。这样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让学生增强了岗位适应能力。二是评价方法改革突破学科的评价,以技能培养的过程性评价为主,从实践顶岗的日常表现,与专业理论的学习结合进行总结性评价。三是学习方法改革结合学科交叉的特点,突出以信息技术支撑学习的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生的探索技能,实施小组学习、协作学习,作业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利用自媒体实现资源分享与推送,鼓励学生在技术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建设的探索,尝试用跨界的思维不断摸索。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跨界势必成为潮流,而教育跨界的实践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将沿着跨界的方向不断努力探索专业建设,培养更多的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跨界人才。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摘 要:学前教育事关广大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未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努力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展望未来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 关键词: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影响无声却有力,直接关系到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对儿童的教育意义重大。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自古有之,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得到了较深入的发展。但是,在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影响到具体的学前教育效果。因此,在研究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时,需要首先对其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分析我国未来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我国便出现了有关教育学的著作《学记》,在《学记》中,有“禁于未发之未豫”的说法,即认为对儿童的学前教育是要让儿童舒适从容地成长,尽情享受生活,避免各种有损于儿童成长的情况出现。这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学前教育理论。而随着我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学前教育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并提出了许多优秀的学前教育理论观点。后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东方的侵略,在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况之下,一些先进的学者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并将各种西方现代儿童学前教育观念引入中国。后来,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也经受了不少打击和考验,例如,20世纪60年代,我国发生了“”,即对学前教育事业造成较大的创伤。“”结束之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学前教育理论也得以回到正轨,继续发展。于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积极影响之下,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取得了发展和观念变革三十年的巨大成就。从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不难发现,政治、政策对于教育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只有在较为宽松的思想氛围和开放的政策之 下,学术发展才能取得较大的进步。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随着西方教育理论不断传入我国,也为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都通过对西方优秀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学前教育观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例如,陶行知和陈鹤琴等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 虽然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便开始出现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并出现了一些学前教育理论。但到了1840年左右,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却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大多是在借鉴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之后发展而成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古今问题 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从古代起,在《礼记》《大学》《中庸》等著作中便出现了大量关于儿童成长的内容,并积极地主张对儿童的教育要师法自然,学前教育的教育观是为了使儿童享受生活。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变化,对儿童的学前教育逐渐沦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相关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如今,学前教育理论早已完全摆脱了封建社会时期的种种束缚和迫害,处于较为宽松的氛围之中,并得到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后世影响极大,除了为当下的学前教育理论带来一些十分积极的正面引导之外,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儿童教育观念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例如,如今,小农经济意识依然对儿童学前教育理论产生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小农经济意识只看重短期的利益,鼠目寸光,缺乏长远的眼光,看不起书本知识,小农经济意识的这些观点十分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社会变革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社会的重大变革也会对学前教育及其理论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60年代我国发生的“”即对学前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也遭到重创。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公布,使儿童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风暴。“”时期,将儿童学前教育理论中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视当作一种“封资修”废除掉,并在幼儿园增设了“政治课”,主要教材是“语录”“评法批儒材料”等,从而导致广大儿童的思想和社会意识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形成了许多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虽然“”事件早已过去,但广大教育工作者仍要注意重大社会变革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一旦出现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交流 随着中外学前教育的不断交流,中外学前教育思想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在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影响之下,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在积极吸收国外学前教育理论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中一些不良内容的影响,于是,很多儿童的思想出现了偏差,出现了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良的观念。 三、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 1.古为今用,积极融合古今文化 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理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具有许多可取之处,例如,陶行知先生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积极地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对幼儿的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则是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总结旧时学前教育的“三种大病”,即第一种,“外国病”,即仿效外国,不适国情;第二种,“花钱病”,既然处处模仿外国,样样要给洋人,自然花费过多;第三种,“富贵病”,即所收儿童多为贵族。针对这种情况,陶行知先生积极地沿用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理论中的精华部分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我国的古代,学前教育理论提倡以德育为主,重视正面教育,并把品德为先作为学前教育的“纲领”。例如,汉代的王修就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注意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告诫他:“未必读书,并学做人。”而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也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道德培养,认为,对儿童要“自小便教之以德”,并要“教之以尚德不尚力之事。”朱熹还在自己编写的《小学》一书中,积极地收录了大量古今圣贤的“嘉言懿行”,为广大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促使儿童能积极地学习圣贤之人的德行,“学到做人的样子”。还有贾谊和颜之推等人,也都十分重视对儿童的学前道德教育。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语文改革的基本方向及可操作性分析 摘 要: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讨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可操作性,以期促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 从教育目标来说,中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践型、复合型人才。中职学生毕业后,一般直接从事社会工作,语言能力会影响到其就业情况。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往往是其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中职毕业生在进入幼儿园后才能快速地融入教学氛围,更好地与幼儿沟通,并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 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对各学科进行整合和调整,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其专业的特殊性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教材内容基本符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在教学当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材内容不够切合专业实际,需要进行适当改进。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沿袭了传统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内容,并未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教材和教师的安排。在一般的中职学校当中,语文教师往往采用“类同式”的教学范式,无论是教还是学基本为一种模式。与此同时,根据笔者近三年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2010年表示对语文没有兴趣者占62%,2011年上升到67%,而到2012年则上升到71%。由此可见,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进入了一个怪圈――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仅看考试成绩而不看教学实效,导致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对语文产生了厌倦感。毕业后,学生写作能力差,书写报告时常常提笔忘字,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引用不得体。同时,教师也教学无力,课堂气氛非常压抑。 2.原因分析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是各个学习阶段的必修科目。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落实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需要为部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奠定相应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但通过笔者近些年来的调查和教学发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进入了怪圈,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没有形成有机整体,语文教材中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少得可怜,且内容陈旧,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 (2)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目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这种教学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上也有,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的专业课改革相距甚远。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很难接受新兴的教学观念与教学体制,在执行过程中自身具有排斥情绪,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难有起色。相应的,学生也提高不了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甚至逃课的现象。 (3)缺少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中职学校接收的学生入学起点较低,自我学习能力差,语文基础知识不够,难于管理。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技工人才,学生在入学时的目的就是学习一项技能,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并不用心;学生在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交流、识字的能力,感觉没有必要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动力;另外,中职语文考评体系陈旧,缺乏竞争机制,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动力。 体制方面,中职学校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师资力量,语文教师方面没有很好地进行优选;教师奖励机制上将语文教师排除在外,岗位竞争机制上缺少对语文教师的考核,所以,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缺乏积极性。 (4)语文考评机制陈旧。目前,中职学校在学前教育语文课程学习的评测管理机制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测试模式,无法体现出现代教育下的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只要在考前死记硬背即可通过考试。有的学校对于语文考试半透明或者透明化,并没有将语文学习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依据,导致语文课程可有可无。 三、强化专业意识,整合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优化 (1)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譬如,可以拿一篇美文,采用课堂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一人一句地进行朗诵,这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尝试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比对各组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相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教学的效果。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修养,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语文学习,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说写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而这项能力是中职学生普遍需要加强的。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能够通过听、看、读、写、说五个方面融入语文课程内容的情景之中,深刻体会文章内容,并且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读、多写,教学内容上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能够真正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内心的世界。譬如,中职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刚刚走入校园的学生难免有思家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封给父母的信,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成长,使教师和家长都能感到欣慰。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多多安排一些写作任务。譬如让学生写一些广播稿、申请书、调研报告、通知、自荐书等,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喜好进行设计。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3)将学生能力培养和训练作为教学主要任务。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要结合教学计划,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鼓励学生多说、多看、多写、多听;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丰富学生的情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听、说、读、写的训练,无形中积淀了学生的文化修养,有助于学生健康地面对人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工作和生活。 2.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实践能力 (1)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现代教育要转变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的是组织和引导作用,要充分地发挥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故事大会、文章发表等活动,促进学生灵活掌握语言技巧,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2)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校课时安排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这样,学生就有条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入地研究。但是很多学生贪玩心理很强,不愿意读书写字,这个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自身素质差,学校及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学校应该多开设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也要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感觉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样学生也就不会迷恋网络。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古迹、展览馆、博物馆等,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逐渐喜欢上语文,喜欢上写作。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从身心上得到发展。 3.改变考试方式,调整学习方向 (1)“化整为零”,降低常规考试所占比重。现代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要从笔试中脱离出来,真正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考试制度要对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形成成绩累加考核办法,提高学生在校期间自我表现的能力,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学习平台,“化整为零”,形成一种灵活的考试评定标准。 (2)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考试内容。教学内容方面不能够生搬硬套,要走出传统教学的形式,增加与中职院校学生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且对这部分内容着重考评,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考试。考试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地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特点。在传统的考试中,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考试不但考试内容固定、考试形式单一,而且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所以,语文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的制定中。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积极开发学生的潜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考试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 总之,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上,要以培养学生自身读、写、说的能力为主,通过对原有语文教学传统体制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大胆尝试教学新方法,不断突破,让学生耳目一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中职语文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张弛有度,让课堂充满温馨与互动。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重庆电大增设学前教育专科(英语方向)的必要性及发展构想 摘 要: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重庆电大”)基于自身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增设学前教育专科(英语方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凸显,本文在分析学前期实施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重庆电大增设学前教育专科(英语方向)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电大学前教育专科(英语方向)建设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必要性;专业发展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英语已成为我国各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英语教育的低龄化也使学前英语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把开设英语课程作为一种时尚,打着“双语教学”的招牌。 幼儿园对英语教师的需求与日俱增,也使得许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始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把培养学前英语师资作为了重点。自此,学前教育(英语方向)这样一个新型的学前教育专业出现了。 一、重庆电大增设学前教育专科(英语方向)的必要性分析 1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变革――自身发展需要 专业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应根据变化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整,强调专业人才和社会需求的对接。从2007年秋开始,重庆电大学前教育专业经过7年的办学实践,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学前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从招生数量上来看,2010年春季招生421人,2010秋季招生571人,2011春季招生1682人,2012春季招生6101人(包括开放教育),现阶段重庆电大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注册人数已超过了8000人,且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数量突破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该专业的发展。 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与重庆电大学员的实际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一直是重庆电大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开发出新型的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和课程也成了重庆电大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2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双语教育的普遍性――市场需求 实施幼儿英语教学,英语教师是关键,能胜任学前英语教育的教师应熟知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他们除了开设英语课外,还能协助其他教师用英语开展必要的活动。同时,教师应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 当前幼儿园主要的三种英语师资(即本园教师、外聘英语教师、外籍教师)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本园的英语教师大多是幼师毕业后通过各种途径达到学前专业大专程度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用双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十分有限。外聘的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虽然英语基础相对扎实,语音较规范,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和榜样,但由于他们缺乏对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把英语当作一门学科来教学,背离了幼儿英语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总体来讲,我国学前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较低,既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水平又懂得幼儿教育的师资匮乏,合格的幼儿双语教育师资已经成为劳动就业市场的迫切需求。[ 1] 3学前期实施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学科分析 很多研究表明,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越早越好,因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在3〖FGS〗~〖FGN〗6岁,即幼儿园学习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在大脑中形成两个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如果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儿童没有得到第二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儿童中枢的调节、控制机制就会受到第一语言较深的影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母语的干扰越来越大,会变得更加依赖于具体的动机和系统化的语言学习。因此,让孩子在学前期开始学习外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期双语的学习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空间,有利于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双语儿童在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方面优于单语儿童,因为同一思想与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相连接给儿童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拥有双语不单单意味着拥有两套语言代码,双语发展使孩子具有更灵活的思维,能够更好理解跨文化问题。加拿大的兰伯特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比较了双语儿童和单语儿童外语习得的差异,发现双语儿童对其他民族和文化比较宽容,而且拥有比较开放的心态。日本心理学家米治角田通过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掌握双语的儿童比单纯会讲本族语的儿童头脑更趋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2] 二、重庆电大学前教育专科(英语方向)建设发展构想 1专业定位 (1)招生对象。招生对象为亟待提高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或想从事幼教工作的高中(包括同等学历)及以上学历者。 (2)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主要培养面向重庆市主城区以及周边的区县、城镇幼儿园以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在幼儿园进行双语教学的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3)就业方向。主要为幼儿园英语教师、儿童英语教育机构教师、社会英语培训机构教师、幼儿园外籍教师配课教师、各类儿童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教育行政、社区教育服务、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部门从事儿童英语教育指导、宣传和管理等相关岗位。 2学前教育专科 (英语方向)学生的能力结构定位 (1)基本素质和能力。在毕业之前英语需通过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考试;计算机方面应具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能力、汉字录入及文字处理能力、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能力,并在毕业前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教育观念意识。学生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应有生命健康教育为首的意识;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树立人本发展意识;要重视对儿童一生可持续发展有长远意义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要重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为幼儿创造力的成长奠基。 学前教育方向论文:以公益普惠和优质特色为发展方向努力推动重庆学前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2012年是重庆学前教育事业实现跨域式发展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教委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1〕46号)精神,抓紧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公益普惠和优质特色为发展方向,努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全面加强幼儿园建设与管理、大力提高保教质量,有力推动了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2012年重庆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6500余个(含附设园),在园幼儿86.7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3200所(含附设园)、在园幼儿41万余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49%、48%;民办幼儿园近3300所、在园幼儿45万人,占比为51%、52%。总体而言,重庆学前教育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资源总量持续扩大。与2011年相比,全市幼儿园数量和入园幼儿人数取得明显增长,新增幼儿园300余所(含附设园),新增入园幼儿2.5万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大,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二)公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数量比例分别为49%、51%,公办在园幼儿和民办在园幼儿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8%、52%,公民办幼儿园结构比例基本合理,初步实现了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三)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重庆出台扶持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措施后,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共计达2600余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39.3%;在园幼儿约33万人,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38%。其中,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近1000所,在园幼儿12万余人。(四)优质特色幼儿园发展迅速。在吴刚副市长“名盘+名园”发展思路的引领下,以优质、特色为办园理念的品牌幼儿园发展迅速,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市已有“名园+名盘”幼儿园150个,在园幼儿总数达3万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二、重庆发展学前教育的几点举措 (一)抓建设,增加教育资源总量 为提高适龄儿童入园率,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一方面,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让更多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2012年,全市采取新建、改扩建、新增附设园等方式,共计增加幼儿园300所(含附设园),累计增加幼儿学位7000余个。另一方面,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为老百姓提供多样化、选择性的学前教育服务。全年民办幼儿园共计增加200所,吸引社会资金约1亿元,增加幼儿学位5000余个。 (二)抓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2012年,市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将学前教育发展列入预算资助范围,建立了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市级财政共计投入1.07亿元,按照生均每年200―400元的补贴标准给予普惠性幼儿园人均公用经费补助;对城乡低保家庭、孤儿和残疾等儿童入园,给予每人每年2160元标准的补助,免除受助儿童的入园费用,全年市级财政投入9034万元;设立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较好的区县,给予适当奖励性经费,共计投入1.02亿元。2012年,中央和市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达12.8亿元,有力保障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抓公益,推动普惠幼儿园发展 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标准严把入口关,积极加强过程管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普惠性幼儿园2600所,给予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资助4.4亿元,惠及33万幼儿。同时,为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纳入“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进行免费培训,提升了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真正实现了“普惠与质量并重”的工作目标,受到公众的好评。 (四)抓质量,鼓励走优质特色之路 一是建设“名盘名园”。全市教育部门认真贯彻吴刚副市长提出的“名盘+名园”发展思路,鼓励在小区配套建设优质幼儿园,支持幼儿园走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已引进大地、才儿坊、红黄蓝等市外著名幼教品牌15个,培育出巴川中学幼儿园、三色、宜生阳光等10余个本地知名幼教品牌,建设“名盘名园”达150个,在园幼儿达3万人。二是公民办结合,带动民办园优质发展。部分示范公办幼儿园采取与民办园合作办园的形式,探索品牌化、连锁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带动了民办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如南坪实验幼儿园与龙湖地产合作建设了10个优质幼儿园,江北新村幼儿园与民办园合作举办了6个幼儿园,实现了合作共赢、优质发展的目的。 (五)抓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重庆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着力抓了几个方面:一是增加教师编制。根据重庆教育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安排中小学富余师资转岗培训合格进入幼儿园任教,逐步配齐保教人员,解决了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二是加大学前师资培养力度。适当扩大高校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从源头上提升学前教育师资水平。三是开展教师培训。全年共开举办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班40余个,培训幼儿园教师1800人次(其中民办幼儿园教师500人次),“转岗”教师培训1300人次,置换脱产研修350人,提升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 (六)抓管理,全面纠正“小学化”现象 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要求各地各级幼儿园集中力量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提升幼儿园科学保教质量。市教委对此高度重视,周旭主任、赵为粮书记要求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幼儿园积极防治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经过清理,各级各类幼儿园不再举办兴趣班,不再统一使用幼儿用书,不集中教授拼音、珠心算等不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提升了保教质量,全面纠正了“小学化”现象。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经济学院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经过了一段时间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觉得真是收益良多。虽然学习时间比较短,理解并不深入,但是引发了自己的很多思考,感想很多。 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孤立的理论系统,他是我们党一代又一代的前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理论和时间探索中形成的科学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经历了党的一代代领导集体的丰富和发展,并最终发展成熟。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 我们的国家曾经有那么灿烂的文明,那么繁荣的经济,但也却曾经由于思想的僵化和观念的保守,把发展的机会拒之门外。不是我们的人民不够聪明,也不是我们的付出不够辛苦,关键的问题,是要乐于适应,变革,协调和创新。 幸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创造了令世界瞠目的“中国模式”。在我们的经济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即使在现在世界经济并不乐观的环境下,中国发展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歇,我们正坚定地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迈进。 结合以前学习的党的理论知识,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在今天去的这样的成就,主要依赖于五个方面的经验。科学发展观是最先进的唯物主义方法论,现实的来看,这种方法论无论对我们学校、学院的建设发展还是个人素质的培养塑造,都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认识并转变旧的阻碍我们发展的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是发展的基础。我们的国家曾经因为思想的落后和保守而闭关锁国长达几十年,也因此错过了发展的良机。建国之后,由于思想上的严重失误,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又遭遇严重挫折。历史经验证明,过于保守的思想、效仿别人的办法,只能阻碍中国的发展。那么无论是一所学校的发展,一个学院的发展,还是一个人的发展都是这样。我们必须最找到符合自己情况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打开我们的思想,拓宽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的观念,积极有效地调整战略,才能摆脱旧的包袱,快速发展。 二、强调对旧有体制的深入改革,解开阻碍发展的一切客观束缚。 体制是社会活动运行的框架和保障。即使主观上有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没有先进的体制来配合,发展的步伐依然会受到很多客观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束手束脚,难以高效运作。体制改革就是改变不合时宜的框架限制,寻找能更好地适应新理念、新形势运行机制,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更安全地发展。好的体制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保证各种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注重多元化的创新,集合各种有益的元素,丰富和发展新的内涵 多元化是发展创新的源泉。单一的思路,单一的模式,单一的成分,很难让发展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就像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组成越是复杂多样,这个生态系统就越是稳定,越富有生命力。只有多元的思维、多元的视角、多元的体制、多元的成分之间相互借鉴、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不断有更新更先进的东西产生,不断发展出新的有益的经验,不断地赋予自身新的活力。 四、统筹兼顾地解决问题,全面协调,保证资源可持续的高效利用。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世界是在发展的,但是发展要和谐。不能以牺牲我们赖以存在的环境为代价,更不能寅吃卯粮,以日后长远的发展为代价。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负荷过重,资源和环境压力很大。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面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对我们农林类院校来说,正是不可推避的责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环境是人民生活的保障,我们要突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提高自身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更高效的贡献。 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民是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那么如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的信心,提高人民的素质,是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更是与我们学校息息相关,最突出的就是“三农”。使我们的更多、更实际的成果更快、更有效地服务“三农”,是我们最迫切的任务。发展要靠人民,人民素质的提高更多的要依靠教育,所以,高校的建设发展,影响深远。 这就是我的一些想法。虽然学习时间和思想水平有限,一些想法和看法不免有些偏颇和想当然,但是确实是自己经过一番思考后总结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是我们党长期经验智慧的总结。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将使我们一生受益匪浅。 农业经济学论文:欧洲农业经济学科培养模式的创新趋势及启示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亟须改革。有鉴于此,本文首先简单总结我国农业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后以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和博士项目为例,总结德国农业经济学科培养方案的特点,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改革提供参考。我们的研究发现,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将成为未来农经学科发展方向,相应的人才培养也应该转向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德国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 and 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 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е屡嘌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 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 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t 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 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 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 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 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 and Food 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 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 System 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 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 Certificate Program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 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 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 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 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I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 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经济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研究 摘 要:农业经济学科是建国以后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一个学科。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农机经济学科在教学改革中成效显著。它以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为学科培养目标,总结出“一条主线,两个并进,三个提高”的教学模式,“三维结构”的教学方法,多元性评价方式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等。这些创新性的农业经济学科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在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下,农业大学背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即为全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输送高级人才。它所输出的农业人才不仅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崇高的道德观念、创新性思维方式等优良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农业类高校要转变旧的、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观念,重新审视并重新制定符合社会潮流的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符合新时展对于农业教育以及农业人才的要求。 一、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 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农业经济学科在均衡发展学生德、智、体、能等各项能力的同时,要重点注意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能力。在大学阶段,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知识采集者、分析者和利用者,是新型的主动性学习的人才。二是表达写作能力。学生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流畅、明确、简洁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三是写作能力。除了口语表达能力外,学生们需要撰写各种调查报告、科研论文、工作总结等各种书面材料,所以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过关。四是实践能力。大学生不能仅仅在象牙塔中坐而论道,空发道理。而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带偏见地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能拘泥前辈,一定要根据实际进行创新性研究,在创新中培养灵活思辨的能力。六是协作能力。新时代的农业工作内容庞大复杂,大学生必须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农业经济学科在课程教学中诗中贯穿一个主线,就是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诗中坚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以保证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在坚持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的同时,农业经济学科还保证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齐头并进,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齐头并进。不仅仅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各种能力的人,不仅仅关注课堂理论的学习,更侧重于学生在实践中的获得。最后,农业经济学科还全面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 在党的理论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农业经济学科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遵行的一个总体的指导原则是:学生的德、智、体、能多方面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的教育”为主要内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农业经济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科的特点,加强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的结合力度;农业经济学科的课程内容要与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相衔接互补;在教案的选用和教材的更新方面,坚持使用统一编订的教材,同时合编教材和自编教材作为必要的学习补充,扩充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将理论和知识统一起来,服务于技能和素质的提升。 四、农业经济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在教材的选用上。针对农业经济学科课程的不同方向,如果本科目有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那么国家统编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参考的首选目标。如果本科目没有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那么与其他院校合编的教材或者其他的优秀教材也可以使用。高校自编教材、教研组自编教材也可以作为学习材料来使用。无论是统编教材还是合编教材,亦或是自编教材,他们所选用的或更新的内容必须遵守以下原则:第一,教材中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能够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行动,经得住现实的考验。第二,教材中所选取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并非随便编造的。而且这些知识必须体现本学科的学科特点,结合本学科的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编排,包含了目前学界的最新观点,体现了本学科最前沿的发展水平。第三,这些知识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情况而有目的地进行选取的,能够使学生没有困难地接受,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仅仅能获得同类型的知识或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在教学方法上。农业经济学科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根据课程内容、授课环境和条件、接受对象这三个维度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针对教师教课、学生学习、上课过程这三方面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程序化的设计。教学设计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预期等内容,分层次制定教学方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习目的的了解,到学习内容的掌握,都要有所收货。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教课要贴近实际,与具体的操作实现衔接,以便实现教与学的共同目标。 3.在考试方法上。在传统的考试中,学生的主要工作是考前狂背,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忆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他们通常将一个学期的内容给整理出来,然后通过记忆重点的方式,在考试中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这种传统的考察方法根本无法兼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专业素养的习得。改革后的农业经济学科考试内容应该体现学生对于理论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知识自学分析的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分辨能力、协作能力、文明举止表现等内容,通过开卷或闭卷、检查笔记、撰写论文、课堂演讲、学习表现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考核,客观、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农业经济学论文:“飘香玉米”背后的农业经济学 早几年的时候,好多城市的大小街道在热卖着一种街头小吃――“飘香玉米”。(当然,事后大家也就慢慢知道了,所谓的浓甜浓香型“飘香玉米”是因为加了香精,自然的玉米哪里能长得如此香甜?所以,这几年已经不大卖了,替代的是糯玉米等。)当然,我旧事重提,绝不是为了辨析“飘香玉米”的安全性问题,而想谈一个与此相关的农业投资项目。 也就是在当时街头玉米的缕缕飘香中,我迎来了一位敏锐的农业投资者前来咨询。他说,既然大家都在吃“飘香玉米”,那么种植“飘香玉米”一定也能挣钱。 一如往常,对善于发现农业投资机遇的创业者而言,我都先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我说是的,当别人在卖产品的时候,你想到了生产这种产品,可见眼光是敏锐的,但怎么种呢? 他有些疑惑地回答道(也许他认为我的问题有些太简单了),在农村找个地方,买点种子,再找几个农民种一下就行了呗,自己主要精力放在销售上。 我说,你的产业分工很合理,主要精力抓销售是对的,但地选在哪?卖给谁?有无订单? 他说,就在城郊找块地,那些农民都种玉米;生产出来后,市场这么好,应该不愁卖。 我听后直摇头,不行啊!一点成功的希望都难看到。他听后有点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于是详细作了解析。 首先,要了解玉米的作物特征。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天花是雄的,散落花粉;棒子是雌的,通过吐出的丝线来接收花粉并受精,最后在棒子上坐果形成籽粒。在没有风、也没有昆虫的情况下(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则一般会是同株授粉,生物遗传性状得以保持。这样,种下去的是“飘香玉米”,收的也是“飘香玉米”。但实际上,玉米授粉期间,风是常有的,昆虫也不少,在各家各户种植着不同品种的情况下,极易在不同品种的玉米植株之间互相授粉(即串粉),如果“飘香玉米”周围种有普通玉米,则种出来的“飘香玉米”也就不纯了,不会再那么飘香了,甚至颜色、籽粒形状都变了。所以,玉米制种的第一条件是严格隔离,否则种子纯度就无法保障。 我这么一说,他顿时瞪大了眼睛。当然,也不用怕,隔离有办法。一种是空间隔离,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没有其他田块种玉米就行,能保证不串粉。如果周围不能保证,则需到远离大田的地方找。比如,玉米制种一般是在山区,靠山梁等形成自然隔离。另一种是时间隔离。人家是夏玉米,咱种春玉米,等咱的授粉结实了,夏玉米才准备扬花,也保证了纯度。但这样的安排导致作物茬口的混乱,可能就无法一年两熟了,降低了土地利用率,种植成本就相对提高了。 听到这里,他稍稍舒缓。然而,我说,更麻烦的事还在后面,有相关的机械与库房吗? 还需要这个?他又提出了疑问。我说,必须的。因为,还必须做好简单的包装与保鲜工作。只要是同时种进地的玉米,则玉米棒子也会集中在几天内一块成熟,每亩地会产出五六千个棒子来,要同时收回来,但却不一定能同时卖出去。“飘香玉米”是鲜食品种,采摘下来很容易变质,所以就必须有简单的抽真空包装设备、存储仓库和冷藏设施。否则,那么多鲜棒子堆在一起,很快就会升温发酵变坏。这也是需要一些投资的。况且,“飘香玉米”是蒸煮品种,必须在授粉后的十天左右集中收获,错过了就会变老,无法鲜食了,必要的设备绝不可少。 更重要的是,到底卖给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要看城郊种菜的农民,他们可以天天拉出去自己卖,企业一旦规模化生产,这种办法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有可靠的订单,指望着自己卖给消费者个人或者酒店,是不现实的,因为这需要高昂的营销成本和时间。而玉米一旦集中成熟,哪里等得起?很容易积压变质,即使可以包装冷藏,成本也会大幅上升,失去价格优势。这也就是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卖难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农产品绝对过剩了,而是鲜活农产品的上市期太集中、保鲜太困难,只能在当地尽快销售,一旦当地市场有问题,根本来不及外运或搞储藏加工,只有眼看着坏掉或直接含泪翻压入土了。那些卖菜的最懂一个道理,哪怕便宜些,也要坚决把菜在第一时间卖出去,否则烂在自己手里是最大的市场风险和最惨重的经济损失。 到底这位投资者的“飘香玉米”有没有种下去,我没有听见回音。但从一个简单的“飘香玉米”生产就可以看出几点农业的特殊性来:虽然市场对工业与农业而言都很重要,但对于农产品更重要,因为农产品具有集中上市、鲜活难储藏的特点,上市季节的销售不畅很容易造成积压损耗,农产品在市场面前的脆弱性是远大于工业产品的;同时,农业的专业性一点也不比工业差,农业内部不同行业的差异性又非常大,不懂一点专业,很有可能做出违背农业规律的傻事来;还有,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风险会集聚和放大,需要更强的生产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其中市场开拓能力甚至超过生产管理能力。 只要是同时种进地的玉米,则玉米棒子也会集中在几天内一块成熟,每亩地会产出五六千个棒子来,要同时收回来,但却不一定能同时卖出去。“飘香玉米”是鲜食品种,采摘下来很容易变质,所以就必须有简单的抽真空包装设备、存储仓库和冷藏设施。 农业经济学论文:关于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考 摘 要: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开展精品视频公开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农业经济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构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为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一、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源起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5 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和2013年分两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遴选工作。现2 659门国家精品课即使全部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和2015年还有近2 500门课程可以跻身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行列,是高等院校精品课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 目前,黑龙江高校精品课建设在全国仍处于平均线以下水平,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 659门中,黑龙江省仅有76门,占全国的3%。特别是在农林经济管理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尚未取得0的突破,农林经济管理类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处于空白,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优秀农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热情,对实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这门课程对其他涉农专业学生的作用也很突出,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但是由于教学计划和学时数的限制,学校只将农业经济学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为必修课,在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设为选修课,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下“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使农业经济学课程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不仅可以鼓励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还可以借助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丰富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涉农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农业经济学课程,通过习题训练等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作为社会学习者的农户、农业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了解一些相关应用知识,如农产品期货买卖、农业合作社等,使课程特色鲜明、实用性更强,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 二、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资源 全程教学录像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指标,教学录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录像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关键。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教学录像要按教学单元录制,声音和画面要同步,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采用mp4格式。目前农业经济学18个教学单元,在课程教学录像内容方面,应注重农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化,同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加入讲课内容中,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增加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尽可能使用实际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如结合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涉农部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专业期刊、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注意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以及尚无定论有待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具有理论前沿性的观点,以打破学生过去长期形成的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使其创造性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 (二)修改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辅助材料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对教材的要求是选用国内或国际一流同类院校的经典教材或规划教材,目前,与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教材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作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学院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农业经济学教材建设明显相对滞后。现在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3部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内容更新慢,侧重于某些农业经济问题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缺乏从经济学视角解释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教材要进行修改完善,在已有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入两部分内容,使农业经济学授课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即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释农业经济问题,一部分为介绍国外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讨论农业经济基本理论。 教学辅助材料内容涵盖课程的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课程指导、电子教材、作业习题、试题库、典型案例,重点难点、前沿专题等内容,以学生阅读为对象,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和易用性等特征,结合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 (三)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网上互动 通过创建农业经济学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互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而是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可能。农业经济学网络资源系统应包括以下活动: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信息公告,在线批阅、后台管理等功能。主讲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传、下载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建立教学网络互动动系统,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把课堂延伸到互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答疑。由于交流信息的公开,可以避免问题的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此外,由于网络的特性,师生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分配上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在农业经济学网站中设置信息公告部分,用于及时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如交作业的时间、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课程安排的调整等信息。通过教学网络互动系统,学生可及时地将作业上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批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节约师生信息传递的时间。 (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考评 为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引导学生适应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创新。由现在单一闭卷笔试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考试模式,分散成绩的构成,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努力探索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问题情境等多种考试形式,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三、 结束语 通过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对能反映现有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进行更新和优化,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和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二是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更新完善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是丰富和完善的教学内容。经过建设,形成能够涵盖农业经济学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特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四是融入最新的实践教学成果。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不断更新,融入最新的教学成果,前沿、热点问题等内容,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经济学》课程“课题”模式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当前的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绝大多数仍然是一味追求书本上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为重点,为考试而学习,而缺乏对热点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仍然存在“考完即忘”的现象。“课题”模式的教学方法试图从系统的思想,报着对某个专业知识研究的态度进行教与学,这样可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为以后的经济管理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课程;“课题”模式;教学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在近几年的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反映,经济学专业学生在上课和作调查报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时候,论文质量、论文提交时间、论文所体现出来的理论功底和查阅书籍和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学生写作的时间和速度以及写作态度等往往与教师预期的效果不一致,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对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点已经很好地掌握,只是在平时的经济现象分析时应用的很少,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当然这是缺乏训练,很少有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测验,绝大多数并没有掌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研究兴趣来消化教学内容。 本文结合《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来探讨基于“课题”模式的教学方式的创新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农业经济学》教学探讨一下如何将理论经济学很好地应用到现实的经济学分析中去,进一步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研究怎么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点,在吸收和综合案例教学方法、课程讨论法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课题”模式在应用经济学中的应用。 2 现行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其次,讲授的内容仍然是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体系,包括理论分析和政策解读,同时,在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实际案例以及教师的调研案例等;最后,考核内容是基于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仍然以期末考试的笔试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下从多个方面体现出该教学方法的一些缺陷,当然,这里总结的一些缺陷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教学方式,或许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等,但是,本文认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现行农业政策的回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现行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仍然遵循的是书本知识,对书本知识一味追求,当然追求的目的多样化,有些学生是习惯性对教科书的学习方式,拟将教科书中的内容一字不落的全部掌握,有些学生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等。二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可以很好地掌握农业经济学理论知识,但是,如果将一些实际案例或者调研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分析,给出的理解千奇百怪,而且与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知识的解释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就现象论现象。三是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弱,一些教师带队外出调研通常会反映此问题,很多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学的十分熟练的知识点能够忘记,比如,有几位大四的经济学本科生与本校教师在农村开展调研,即便老师将每一个调研问题讲的非常透彻,他们仍然不理解“非农活动”的含义,因为农户给他们的种种答案根本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准确对应的满意答案。 3 “课题”模式教学内涵及实施意义 本文所讲的“课题”并不是指我们的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者自治区规划办、教育厅等纵向和横向课题,而是相当于案例教学,但与案例教学有些微小的差别,很多案例教学都是在任课教师已经早已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安排活生生的案例,里面的知识点、问题的讨论也是教师或者案例教学的教材中早已经设定好的,而这里的“课题”指的是教师事先并未给定案例,而是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框架,根据学生小组的研究兴趣爱好来选择。学生所要选择的案例不仅仅是活生生的现实经济现状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所研究案例的某一个知识点和理论框架的应用,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这种方法对于问题的研究要比案例研究深刻一些。这种方式即锻炼了学生收集国内外文献的能力,又比较全面的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对产业经济学某一个理论框架下的“课题”,需要学生提出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在所研究问题中的应用。 “课题”模式的教学方法并不是让硬逼着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刻苦专研某一个经济学,搞科研,而是,让学生能够在本科教学的经济学基础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一个分析和认识能力,或者对本科教学中经济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理解与应用,对所学知识的检验。“课题”模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包括,能够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突出团队能力。能够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能够利用大一、大二的经济学知识来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能够充分发挥本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课题”形式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应用能力;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4 以“课题”形式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的实施环节的设想 本文强调的一点是“课题”具有系统性,能够将理论知识框架学生自己综合起来。而且这种“课题”具有延续性的特点,因为每一个同学对于《农业经济学》中的某一个问题就其文献综述,所要研究经济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的走势都很好地掌握了,这样仍然可以作为毕业论文来研究。 下面介绍“课题”模式在《农业经济学》中的应用的基本原理。 首先按照教学计划农业经济学分为几大教学内容板块,采取每一个教学板块作为一个“课题”单元。然后,在授课过程中,按照自然班级将每一个班级分为若干研究小组,每一个研究小组需要在几个理论框架的每一个理论体系中选择一个“课题”,这个“课题”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本模块的理论体系,选择其中一个农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周期是本模块的教学计划执行完毕。 “课题”模式的教学实施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讲授基本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学主体是教师。将知识点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体系给出。教师在这一个基本作用是在于将每个部分的理论框架和目前仍然可能存在的争议讲授给学生,例如,农产品市场理论中,只给学生讲授理论框架和基本知识点。第二阶段:学生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小组在教师讲授的知识框架下就某一个农业经济问题时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和所研究的现实问题的现状、本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自己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的理解。例如就某一个题目“市场不完善背景下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问题”,这样小组将会对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用市场环境、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各种指标来分析,并且,在分析中会分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各种衡量指标的计算、理论含义及其如何应用。第三阶段:课堂讨论。这一阶段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每一个小组均需要将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教师在研究问题讨论过程中,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或者不透彻的知识点、或者不全面的需要加以重新解释,当然,有些知识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也并不是很好地能够掌握,其实,教师也是在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过程。然后,与学生进行就某一现实产业经济现象进行探讨,先听一听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看一看学生在以前面的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然后,针对学生的思考和分析,教师就此问题展开对该知识体系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此问题得到更好的理解。第四阶段:巩固和继续完善、跟踪研究。这一阶段主体仍然是学生本人,或者小组研究。主要是在第三阶段的讨论的结果中寻找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的深化,或者改进或者延续。 关于本方案的考核问题。成绩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是以小组的“课题”的成绩为标准,记团体成绩。最后一次是个人对本科程某一个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就某一个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点作理论综述的课程论文。 5 “课题”模式教学方法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学生与授课教师相结合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这里继续强调这个问题,主要是用来说明,“课题”模式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学生与授课教师的紧密结合,不仅学生从理论体系的掌握、重点和难点的理解等,而且学生需要将自己融入到课程中,学生主动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的角色,同样,老师也是课程学习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理论框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分析。 5.2 与导师制(导师教学科研活动)密切结合 导师制是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应用专业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机制。“课题”模式的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以及授课内容,而且学生的指导教师日常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指导也是密不可分。这就要求导师从专业的系统性学习的目的出发,引导学生将专业课程的学习常规化、系统化和创新化。 5.3 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密切结合 本科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本科专业在理论和实际研究的一种具体应用,是考验学生专业学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模式的教学方法要求与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相结合,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按照某一门专业课程某一部分的理论体系或者知识点展开研究和应用,而是通过“课题”模式的教学方法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创造一种思维模式。 农业经济学论文:案例教学在农业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媒介的一种参与式教学方法。本文根据教学实际,阐述了案例教学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如何选取“农业经济学”教学案例和实施“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在此基础上,从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关键词]案例教学 农业经济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和管理学类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近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和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案例教学以案例为教学媒介,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入角色,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农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在其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十分必要。 一、案例教学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主要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学的授课多采用“教师―教材―课堂”三位一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缺乏师生互动和理论联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实际教学效果。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传统教学法所造成相关理论的枯燥乏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案例分析通过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揭示蕴含在案例中的学科思想,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和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理论,从而更具有思辨性和启发性。例如,通过谷贱伤农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需求弹性理论,明确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以实际发生的真实的事实为研究对象,其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有的是外露的,有的是隐含的;有的给予较多的信息,有的则信息不全。这就迫使学生以角色置身于“现场”,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部分介绍农业专业协会时,通过浙江省开化县食用菌协会和浙江省竹产业协会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有关原理分析两种协会的类型,每种类型的特点、运作模式及优缺点等,这样可以使他们既掌握了理论又锻炼了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环境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参与机会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案例教学采取以例说理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研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例如,在农村区域发展部分给出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学生围绕案例查找了大量参考资料,做了许多读书笔记,学习积极性很高。从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中可以看出,这种参与式的教学形式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二、“农业经济学”教学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离开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因此,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首先应精心选择好案例。教学案例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对于社会实践中特定事件的真实情景的描述。在“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特点等选择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是案例教学的生命线,也是它作为一种独特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方式的根本区别所在。我们发现,案例的典型性,一方面体现在案例设立的情景势必与所要阐述的理论是紧密相连的,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所设立的事件势必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具备代表性的。通过对典型性案例的讨论、交流、分析,学生有机会与现实的价值体验产生间接的联系,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学习相关理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性原则 案例的来源很多,报刊、网络、辅导书、科研成果乃至日常生活中的见闻都可以成为教学案例的来源。在选择案例时,不能道听途说,似是而非,要确保案例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同时要求选择的案例要结构完整、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三)适用性原则 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没有绝对标准,适用的才是最好的。从学生的角度看,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应该是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经验乃至想象力而置身其中的,即案例必须与学生有较高的相关性。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选择案例时必须要考虑到选择的案例是否能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案例难度是否能控制在教学能力所及范围内,选择的案例是否能与案例讨论的时间安排以及物质方面的设施相适应。 (四)信息适量性原则 一方面,要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做出高质量的分析和推理,案例必须具有充足的赖以进行深入分析的信息。信息不充分的后果可能是学生不需要通过对案例的反复琢磨就可以肤浅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或者是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根本就无法得出结论。另一方面,案例的信息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拥有过量信息的案例会打击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大降低案例的可讨论性。因此,为了提高案例的可讨论性,教师应对已知信息作适当的技术性保留。 三、“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积极地参与和配合。成功的案例教学要经历预读案例、课堂讨论和总结评析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精心设计、认真准备。 (一)预读案例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块,农业经济学可以设置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的国际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产品市场体系与农产品物流、农村区域发展模块等。在每个模块下,教师首先讲授理论知识,同时提供相关案例及资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案例,熟悉案例内容,了解案例中心思想,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细节,积极思考案例要研究的问题,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写出辩论提纲。在采取案例教学的初期,可以让学生按学习小组集体准备,各组负责人组织本组同学讨论,提出本组的代表性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一环节如果准备不充分,组织不好,就难以收到相应的效果。 (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不是一个机械的非思辨过程,而是教师如何“导”,学生如何“演”的互动过程。在“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大小,采取个人发言与小组讨论等方式。教师首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气氛,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看法,成为讨论的主角。在讨论中,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引导,不仅要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而且要善于拓展、深化主题。但教师在讨论中一般不要发表个人的见解,以免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影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当教师发现存在分歧观点时,可促使学生展开讨论。如果学生的分析判断有错误,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加以修正。当争论激烈时,教师要注意使学生互相沟通和理解;当出现冷场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 (三)总结评价 为案例讨论作最后的总结是一门艺术。总结并不是下结论,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重点、难点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并指出本次讨论的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时间安排表、组织结构图等工具,总结案例讨论的基本观点,凝练有价值的观点并给予肯定和赞赏;另一方面,对讨论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提示思维盲区,提出进一步探讨的方向,鼓励继续探讨。同时教师要准确、恰当评价学生的参与精神、思维方式和知识技能等,对学生积极的表现要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体的总结评价会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保持长期的关注和不断的思考。 四、“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从教师方面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灌输者,只要熟悉教材,表述清楚,就尽到了教师的职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协调者。案例教学的实施既要防止教师的缺位又要防止教师的越位。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发言,适时诱导学生、给学生提示,使案例讨论始终围绕主题顺利进行,不发生偏题和跑题现象。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包办代替现象,克服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案例教学具有其他教育手段不具备的优势,从实际教学看出来,学生对于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手段往往充满了热情,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案例教学的不完全性,因为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将环境设置为高仿真的环境,使得环境更加逼真,但是其毕竟是在具体和孤立的环境下实施的,所以它虽然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信息的加工整理和收集的能力,但是却无法替代“理论学习和讲授”,要知道,“农业经济学”不是割裂的学科,而是有一整套的理论系统,有难点,也有重点,这些就不是案例教学所能完全替代教学的了,所以我们必须把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农业经济学论文:案例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农业经济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文章结合农业经济学的特点,分析了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步骤,并提出了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始见于191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后逐步在医学、工商管理等应用性教学领域得到发展。具体是指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运用多种方式对案例所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和决策,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其分析、表达、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该教学法正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们的重视。 农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来说,为了解决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需要做好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培养更多的农业管理人才来服务于社会主义农业事业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学的授课多采用“教师-教材-课堂”三位一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因课堂上很少有参与机会而缺乏主动,结果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由此可见,这种缺乏师生互动和理论联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实际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同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了适当的教学改革,即不仅要根据讲授的主题内容适时介绍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同时还要以案例的形式把国内外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相关新问题及时带入课堂。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下面具体探讨在农业经济学授课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的开展主要是借助相关案例来实现的,所以选择恰当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同时也是确保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在选取案例时应慎重考虑,通常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所选案例要具有客观性 案例的客观真实是指其案例的材料来自客观存在的农村事实,是农村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或已经发生的事件。对于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可以通过网络或报刊杂志来搜集尽可能多的农业经济活动素材,精心取舍编制;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教学课堂设置在田间地头,通过让学生对农民的现场调查或与农民的直接对话来获取大量鲜活素材,增加学生对教学案例的感性认识。当然教学案例的客观真实并不是毫无取舍,无所选择,而是要反映农业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这是案例选编的第一原则。为此,教师需要关注广泛的农村经济活动领域,要有开拓的视野和敏锐的感悟性。 (二)所选案例难度要适中 首先,所选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其次,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师的能力,所选案例的难度要适中。合理的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师能够把握、学生能够接受和认同的;同时也应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具有科学性,并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三)所选案例要具有新颖性和代表性 尽可能选择当前社会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且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所选案例要具有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不在于案件当时所产生的新闻效应,而在于案例本身与农业经济学理论内涵的联系性和代表性。被选案例分析要有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五)案例的多样性 既可以选择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负面事例,也可以选择与其有关的正面事例;同时也可以选择学生自身所熟悉的小事件,或是选择国家所制定的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既要有国内的案例,也要有国外及全球性的案例。 要注意的是,以上几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案例选择时要尽可能将这几个方面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运用。为此,在参照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农业经济学教学的具体目标结合目前中国农业经济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来选择相应的典型教学案例,并建立相应的教学案例库。大致来说所选择教学案例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粮食安全、农村税费改革、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改革、农产品国际贸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通过对上述方面的内容选择经典的案例来开展教学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法所造成相关理论的枯燥乏味。 二、案例教学过程的实现 农业经济学课程在案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角,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发挥群体功能,这样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其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一)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是案例教学的开始,就是把农业经济问题的经典案例通过印发文字材料、教师口头描述或多媒体等方式展示给同学。同时,教师应尽可能详尽地陈述案例所发生的背景信息,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如在讲授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以“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进行分析。在介绍该案例的背景资料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典型的该省农村工业区、家庭手工业作坊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仿佛到达“现场”;另一方面可通过文字和图表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该地区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要求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如针对本案例来说,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浙江劳动力转移措施实施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都出现了显著变化,而有些地方则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让学生熟悉案例内容,拟写发言提纲 这是案例讨论的分析准备阶段,每个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课前预习,熟悉案例,解答思考题。案例教学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更多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提前布置案例,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明确提出预习要求,使学生熟悉案情,带着问题上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角色的转变。二是注意选择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范围。由于案例教学目的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而且案例本身可能并无标准的答案,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因此,在给学生提供案例材料时,可以将案例结论部分隐去,允许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各种结论性意见,将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课堂教学,从而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避免采用单一化和模式化的僵硬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分组讨论与班级交流 通过分组让学生学会分工协作,互相启发与补充,尽而通过个人和小组的分析、探究、讨论,获得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并让各组推选学生代表,在综合各人的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讲话稿,参加全班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讨论为主,但教师也要以主持人的身份进入角色,适时加以引导以防止学生讨论偏离主题,同时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如果讨论气氛过于沉闷,教师可以作适当穿插,以活跃气氛,从而使课堂讨论顺利进行。 (四)归纳总结,消化提升 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来获取和巩固有关农业经济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全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案件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也就是说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提高思辨能力,从而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最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写出案例分析的书面报告,教师以此为基础评出小组作业成绩并记入最后考试总成绩,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三、案例教学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师生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明确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则是推进教学的引路人,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引导。同时,在把握好教学节奏和学习进度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案例教学环节的制定要符合教学规律 虽然案例教学模式是开放式的,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很大自由发挥的余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与学的内在规律,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案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思想交流、达成共识、取长补短和相互学习的目的。也就是说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互动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好沟通的方式和技巧。特别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发言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要善于打破冷场;当出现背离主题时要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好收尾总结,从而有效地把握好课堂的案例教学。 (四)运用多种讨论形式,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一般案例讨论的形式是以学生发言为主,老师启发引导为辅。但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常见的讨论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交互询问式、对抗与合作型等。为了更好地促进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我们可以根据案例的特点选用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方式。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摘要:农业经济学是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构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在教学团队多年来的实践和体会,从农业经济学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提高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实践 一、《农业经济学》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科学。课程涉及面广、适用性强,要求学习者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农业领域中的各类经济问题。农业经济学是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构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是: 1.理论众多。农业经济学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尽管我们已经习惯将其统称为“三农问题”,但是三者之间还是具有比较清晰的界限。因此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外延较大,学科知识交叉,囊括了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理论、农产品价格形成理论、农地制度理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变迁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为农业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和作出政策诠释。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以更好地指导“三农”实践。教学内容涉及土地、水、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农民收入、粮食安全和流通、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经济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逐步探索实践了一套适合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讲授与自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包括主题演讲、案例分析、三农沙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教研结合等,将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逐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第一,将当前国内外农业经济领域热点问题以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讨论课等形式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三农问题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第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风气。为达到上述目标,任课教师首先在作业中精心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篇章,既有农业经济学经典著作的片段赏析,也有权威报刊对三农问题的最新评论,要求学生精读、深思、明辨,撰写读书笔记。其次,严格抓好课程论文的写作,锻炼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论文写作。 第三,向学生讲授社会调查的知识和方法,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经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指导学生举办三农沙龙,就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现象、问题展开研讨,从中确定课程论文的研究内容,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促进教研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课程应用多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成果,配合新的教学内容,研究制作了《农业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易更新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三、《农业经济学》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农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共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教学与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注重在案例教学中进一步实现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经济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如粮食安全、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在实施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深入讨论交流,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自觉主动地掌握运用理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结束后,将课程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拓宽观察视野,安排调研项目,撰写调查报告,举办三农沙龙,提升学习效果。具体做法是由农业经济学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调查报告完成质量,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在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鼓励有潜力的学生修改完善作品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立项等学术活动,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有1篇作品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有5篇作品获得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三是毕业实习环节。将原来的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调整到第六学期期末,利用暑假时间结合毕业论文题目进行集中实习,第八学期可利用部分时间对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灵活机动地调研和咨询。教师根据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综合评定分数。 四、《农业经济学》考试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在考试方式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占总成绩30%的平时成绩由主题演讲、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内容构成,在笔试试卷中大量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考查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又能锻炼学生灵活思考农业经济热点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风。 总之,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案例分析、演讲讨论、三农沙龙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学习兴趣,实地调查、农业专家、农场企业干部作专题报告和现身说法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农村现实状况的感性认识,通过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农村基层事务管理,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经济学界“拔白旗”运动始末 1958年8月,以“全国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后来通称“拔白旗”大会)为开端,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的农业经济系和农经科研单位开展了“拔白旗”斗争,一些教授被批判,教学秩序陷入混乱。我虽然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但会后不久被派到教学秩序已混乱的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担任党总支书记,对1958年全国农业经济学界“拔白旗”运动的情况有一些了解。现根据当年“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的有关材料,并调查当时参与会议的一些人员,对1958年全国农业经济学界“拔白旗”运动的情况作一介绍。 “拔白旗”大会 1958年8月中旬,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农业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北京和平宾馆召开了“全国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会议,邀请了全国的一些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农业经济学专家、学者、青年教师以及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的一部分学生参加。这次会议名为“学术讨论会”,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的学术批判会。会议以在农业经济学界拔资产阶级白旗、插无产阶级红旗为名,展开了一场所谓对“资产阶级农业经济学”的“批判”,对于农业经济学界无端上纲到“反革命”、“”的程度,并且对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大会点名,当场起立,大扣政治帽子。还把点名批判的材料印发全国公之于众,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 这次会议批判范围很宽,说理很差,主要是在两个问题上开展了所谓的“批判”: 一是批判原金陵大学农学院美籍教授兼系主任卜凯的农业经济学理论。株连所及,凡是曾就读于金大农经系的教学、研究人员都被称为“资产阶级农业经济学者”。当时农业部负责同志在会议讲话中指出:“在资产阶级农业经济学者中影响比较大的,要数帝国主义分子卜凯及其在中国的门徒晏阳初、费孝通、吴景超等等。卜凯过去曾经在金陵大学当过二十多年教授,雇用了一批仆从,在中国农村进行了一些虚假的调查,写了三本反动的著作《中国农家经济》、《中国土地利用》、《中国农场管理》,宣传资产阶级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土地报酬递减律’、‘佃农优越论’、‘公允地租论’等等,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维护封建统治,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解放后,卜凯的门徒和跟班们摇身一变,成了专家、学者,占领了许多学校的农业经济系,在那里兴妖作怪。”会议本着这样的主调,点名批判了一大批农业经济学者和农村社会学家。其中包括李景汉、费孝通、陈振汉、欧阳苹、杨家驺、应廉耕、韩德章、王毓瑚、孟庆彭、秦少伟、黄升泉、李赛民、沈达尊、吴华宝、王广森、刘庆云、崔毓俊、王一蛟、张仲威等。 二是强调农业经济学是“阶级性和党派性很强”的科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会议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合作化和“”为依据,粗暴地批判农业经济教学、研究中所提倡的“科学的系统性”、“规律性”和“客观性”,反复强调要以党对农业的方针、政策代替农业经济理论教学。当时农业部负责同志在会议讲话中指出:“资产阶级学者在课堂上讲了千言万语,就是不讲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他们认为党的方针政策是不反映客观规律的,是没有科学价值的”,“他们大讲方针政策,讲的是卜凯的那一套,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他们不讲方针政策,是不讲无产阶级的方针政策,不讲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不讲的情况,不介绍先进经验”。“他们说:一讲和先进经验,就破坏了科学的稳定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保持旧的一套,拒绝为社会主义总路线服务,拒绝为农业服务”。 正因为如此,在这次会议上出现了许多把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当做反动观点加以批判的事例。例如,华中农学院农经系欧阳苹教授在讲课中坚持自己的理论见解,“农业生产应该是商品性生产”,这本来是正确的,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也是可以讨论的。但因与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的文件《关于加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领导和组织建设的指示》中的一句话“农业生产的很大一部分是自给性的生产”不一致,在批判中被扣上“与党对抗”、“反对合作化”、“资产阶级的垂死挣扎”、“与无产阶级争夺阵地”、“泛滥资本主义”等政治帽子,被迫在会议上作公开检查。 在这次会议上,一些农业经济系教授因为在教学中对农村工作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说了自己的意见而被点名批判。例如,有的教授谈到关于农业合作化搞得过快,关于农村粮食统购政策不符合经济规律等等看法,也被扣上政治帽子。还有一些农业经济学教授在教学中介绍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如在粮食生产之外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也受到了严重的批判。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韩德章教授在企业管理中介绍养兔的经济效益,就被批为“资产阶级学术观点”。 “拔白旗”运动 1958年“全国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后,在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的农经系和农经科研单位中进一步开展了“拔白旗”的斗争。例如北京农业大学党委就曾认为农经系存在一个“集团”,并且把系主任应廉耕和系主任助理张仲威撤职,开除党籍,在系内开展批判斗争。这就在更大范围内伤害了农业经济的教学、研究人员,造成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严重地打乱了农业经济系的教学秩序。在一个时期之内,老教师不能上讲台了,青年教师还接不上班。农经系停止上课,师生下放农村劳动,一些学生纷纷要求转系、转学,在社会上造成了对农经科学和农经教育的极大误解,以至于有的农经系(如湖北财经学院农经系)被迫撤销,有的院校农经系暂停招生,师生下放农村,劳动改造。1958年以后,农经教育倍受艰辛、道路坎坷,农经教师遭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有的教授被排斥到基层食堂当会计,卖餐券;有的老教师如华中农学院的欧阳苹教授被无辜批判以后抱恨以终;也有的精神失常,住院治疗,如北京农业大学的曹锡光教授。不少教师改行转业,有的改教外语,有的改教生物统计,即使勉强留在本专业教学岗位上的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学术上不敢提出创见与争论,阻碍了本门学科的发展。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各农业院校党委领导下,遵照党中央的部署,逐步弥补了一些不良影响,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如北京农业大学党委在北京市委领导下按照党中央指示,对被批判教师进行了公开“甄别”,落实了政策。但是,一直到“”中这一场“拔白旗”斗争还是某些农业院校中红卫兵大搞“砸烂农经系”极左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一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农经教育才得到较好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在这以后,农经教育界同志们多次反映,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重新审查1958年的“全国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作出结论,但是无人过问,拖延多年。当时农业部的一位负责人甚至说:“拔白旗的案不能翻!” 历史反思 1958年召开的“全国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是当时“左”的错误思潮的产物,是违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指示精神和党的一贯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当年,有的地方党委在得知这次会议的情况后也是有不同看法的,例如北京市委就曾坚持纠正这次会议在北京农业大学所造成的错误影响,拒不批准该校党委关于开除农经系有关负责人党籍的决定。 “全国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被称为“拔资产阶级的白旗”,是不符合当时农经教育界的实际的,是歪曲了当时的历史事实的。根据1958年-“全国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印发的正式资料,在会议上揭发和批判的一些所谓的“资产阶级农业经济学”或“反动的”农业经济理论观点,除少数人如卜凯主要是批判他在旧中国主编的三本书和他领导的农村调查研究工作是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旧账以外(其实卜凯是一个美国学者,回国后仍担任美国某著名大学的农经系主任,并非如会议上所批判的,是美国“情报特务”。他的夫人即赛珍珠女士曾写作以中国农村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如上所列举的一些牵强附会的所谓“批判”,在这些揭发批判中并没有发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农业院校农经教学中继续贩卖反动政治观点的任何事例。这实际上是把学术上的不同意见与政治问题混淆起来,把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上的问题与现实农经教育与研究工作混淆起来。 与此同时,“全国农业经济科学讨论会”简单地否定农业经济科学固有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片面强调以党的方针政策代替理论教育。这就禁锢了农经界的学术空气,以至于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许多年间农经教学以演讲和论证党的农业政策为主,有的照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水平低下,缺少实际的研究与创见,造成了农经学术界多年的低潮。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农经系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是十分重视的。1952年,教育部曾调集全国农经系师生集中于北京,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并组织他们参加和农业生产建设。在此以后,在农经教学中,号召他们向苏联专家学习,一度借用苏联教材,重新编写适合中国情况的农经教材,培训并调整、充实农经教师队伍,其中许多人参加了思想改造运动,提高了认识,大多数人决心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检查了自己所受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进步较大。有的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派。到1958年,农经教育界的调整、改造初具基础,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端,但是这次会议完全无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农经教育界所做的大量工作,否认广大教师的进步和要求进步的愿望,割断历史,片面地看待农经教育,是不对的。 现如今,较多的专家认为,农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与生产技术学科的交叉。它的研究对象是农业中的诸项经济问题,既包括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又包括农业中的生产力,把它当做主要研究农村中的生产关系的科学是一种片面的提法。农业经济学家坚持自己的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客观性和方法论是有其科学根据的,绝不是为了“”、“反社会主义”。那时,农业经济学受到无理的批判,是有其社会的和历史的特殊背景的。这主要是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否认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是不尊重经济科学的,那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 农业经济学论文: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1引言 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研究是通过对近期国外农业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梳理,总结现代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分析其理论与方法发展趋势,并说明应当如何科学借鉴,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和农业经济发展。本文试图按照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现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 2关于农业生产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农业生产函数研究,主要运用由生产函数、贸易函数、需求函数构成的系统模型分析现代农业经济的基础。有学者试图寻找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农业生产函数,如使用Rwtlan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农业机械的弹性随时间不断提高,化肥的弹性呈下降趋势,教育对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效应(MansandFrancis,2003)。学者们重视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土地制度改革的趋势是采用自愿的、分散的、市场化的方式将土地从大型农场转移到小农场,可以提高贫困者的需求曲线和大农场的供给曲线,即将土地从富人转移到贫困者手中(DeinigerandOlinto,2000)。大型种植园是在殖民地国家存在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RobertandAn-drew,2010)。比种植园更有效率的方法是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政府应及时提供上述政策支持,内容应涉及利率、土地税,提供教育、研发和技术普及投入等(Hayami,2002)。1952—1978年,中国的目标是满足工业和城市部门的发展需要,政府采用土地集中和大面积耕种的方式,各种生产要素向大生产单位集中,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投入要素由国家统一提供。这种方式对农民的生产激励很小,农业生产率低下(ShenggenandJoanna,2010)。 3关于农业生产要素研究的新进展 在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农业人力资源投资影响、农业人力资源投资、农业生产与农业要素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有学者对择业选择、劳动合同与政策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说明了农业劳动力就业选择、劳动合同和劳动力组织问题特点(JamesSangHyop,2007)。在假设有效率的情形下,相关的劳动市场研究涉及了农户决策与生产组织问题(Yang,2003)。计件工资可以用于可观测、工作效果可计量的工作,如运输农产品等。但对于不明显的工作,如施洒化肥等,一般不会采用计件工资。对易于监控的工作,则可以采用固定工资合同,对不易监控的工作,则倾向于使用计件工资合同(NewmanandJarvis,2000)。在新“二元论”中,一般基于大型农场雇佣劳动力生产的无效率而效率较低,需要采用政策进行调整(Deininger,2003)。当前的研究应关注如何使家庭耕作向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耕作方式转变。需要建立超越空间、时间的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产业链(Reardon,2005)。当农业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时,农业收入决定了教育投资;当接受教育的农业工人在非农部门找到工作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提高(HayamiandGodo,2005)。有学者给出了由农业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引发的可观测的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借助于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经验数据,给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数据,讨论了健康、营养、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总结了教育对农业产出贡献率(Wallace,2002)。技术进步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对长期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Johnson,2000)研究了由初始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引发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Smih和Haddad(2000)利用跨时间、跨国界数据研究了改善儿童营养的投资决策问题,认为决策的50%决定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25%决定于粮食的供给水平,20%决定于饮水和卫生条件。在关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变化影响、农业技术研发投资收益等方面,认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水平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学者研究了机械采用模式和作用,以及农业机械化政策问题(Prabhu,2007)。农业研发可以直接提高小型农场和农业家庭产量,从而提高食物的自我消费量和市场交易量,可以从农业之外的其它部门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可以改善农民的市场决策能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也有学者认为,缓解贫困和收入均等化是不同的概念,农业研发不能同时解决这两类问题(Hossain,2007)。增产技术与土地节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土地节约型技术可能会带来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下降、生态多样化丧失等问题,这种技术仅适用于贫困问题严重和人口密集地区。产量增长型技术有助于保持森林和植被,但也会因化肥、农药使用过度带来新的环境问题(Ha-zellandWood,2008)。证实了技术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重要作用(AntonioandRobert,2010)。绿色革命改变了南亚国家的经济状态,也改变了农业研发的目标和实施,即由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标,转变为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农业经济体制创新为目标(AsianDevelopmentBank,2000)。信息传递同样具有价值,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有,从朋友、邻居,从农业投入要素供给企业,从媒体、政府获取信息等。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信息密集型产业,如何提供信息来满足需求,取决于市场和制度环境(Gautan,2000)。扩散对农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扩散投资的回报率为58%、研发的回报率为49%,研发与扩散投资的回报率为36%(Alsto,2000)。研发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推动农业部门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非农部门的增长,研发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引擎(RobertandDoug-las,2007)。 4关于农业经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政策对价格、产出,以及纳税人、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作用的研究,涉及单一政策工具的使用,分析了系列农业经济政策间的福利转移和转移效率问题,涉及供给条件、要素供给弹性、要素成本分担和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等。多数研究仅涉及对农产品价格、农业投入要素市场有直接作用的农业政策问题的研究(AlstonandJames,2002)。对于多数国家,GATT谈判后,农产品贸易政策方面仍然留下了许多问题,存在很多无效率的贸易条款。多哈会谈、WTO谈判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部分修正,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出口竞争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下一轮的WTO谈判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机会(DanielA.Sumnerr,2002)。各种因素引发的“市场失灵”都会作用于农业。农业的外部性表现在土地水分和营养成分的流失;灌溉系统对自然水系的破坏;平流层臭氧的增加;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等。由于农业生产存在风险,农业政策需要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设计风险分担政策。农业保险市场也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采用风险分担合同则可以激励农民降低风险的努力(Chambers,2002)。不完全竞争可能引发农业生产中的低效率行为,使农业产量下降。如会出现高定价(产出)、低定价(投入)和过度投资现象(SextonandLavoie,2001)。为达到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政府需要对现有生产状态进行精确统计,为了提高信用市场的效率,政府需要面对信息不完全和“隐匿信息”的问题(Robbrt,2002)。 5关于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新进展 在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方面,根据Ravallion(2007)的统计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0—75%。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产业,主要出口产品是农产品,农业产值占GDP的15—30%左右,农业生产率直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影响经济增长(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9)。有学者借助跨国界的时间序列分析寻找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认为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有相关性,但相关关系不确定。在开放食物进口的条件下认为,资源向工业部门的流动可以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这一观点被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国家采用(Temple,2005;Voll-rath,2009)。有学者(Irz,2002)分析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与贫困缓解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生产率提高对缓解贫困比其他部门生产率提高更加有效;有学者(GardnerandTsakok,2007)找到了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证据,但同时指出,仅从数据分析上不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面对使用现实数据无法确定两者的相关性的问题,有学者(Gollin,2004)提出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答案,基本研究结论是: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增长都得益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农业悲观主义的学者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说明农业生产率提高将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农产品是基本消费品,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大量工业品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交易成本。对于土地稀缺的国家,提高农业生产率保障食物供应的自给率很重要,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GollinandRogerson,2009)。农业可以直接提高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缓解贫困、改变性别歧视、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FAO,2004)。农业发展的间接作用是改善了国民营养水平,提升人口受教育比例,任何忽视农业间接作用的农业重要性评估都是不公正的(ValdesandFoster,2005)有学者认为,农业生产率提高有利于缓解贫困,如亚洲农业生产率提高15%,可以使贫困率下降0.485。在南亚地区,农业部门的贫困弹性高于其他部门(WorldBank,2007;HasanandQuibria,2004)。这些国家的农业增长主要是依靠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Thirtle,andLinandPiesse,2003)。农业也提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更有利于建设平等的社会(Gollin,2009)。农业气候条件约束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制度障碍也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Pingali,2006)。但农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农产品贸易融入国际市场、新技术采用和对气候条件适应能力提高,给农业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机遇(Pingali,2006;Byerlee,2009;PingaliandMcCullough,2009)。农业收入增长引发的食物结构变化,增长提高了农村女性的城市就业率,也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Pingali,2007)。 6关于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西方农业经济学者认为,农业经济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不同时期的农业经济学家在农业经济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同,研究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演进,并找出问题有利于寻求发现农业经济学新的发展方向。经济学数量化研究方法,必然涉及到它的数学性。做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农业经济学也有明显的“数学化”倾向。步骤一:运用公理化方法得出纯农业经济理论的最初分析结构,并进行规律分析。数理分析是把农业经济问题“翻译”成数学方程,然后进行数学推导并得出结论。农业经济问题“翻译”成数学方程是依据观察结果写成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并得出结论是对模型实施的数学演算。数理分析能否揭示农业经济发展规律,主要取决于数学模型是否表述了规律,数学模型是形成数学语言的思考框架。数学运算对思考框架的展示。建立数学模型只有遵从了准确的范式,才能使研究结果具有解释力、预见力、启发力和规范力,现代农业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格外强调对范式的表述和对范式的理解。步骤二:测度并精确化展示。经济学认识农业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是逐步进行的。农业经济的数理分析只完成了这个思考过程的第一步。数理分析结果必须发展为更精确研究才能完成最后认定,对农业经济规律准确性的认识还要取决于对数量的精确识别,因为仅从数理分析结果中还不能清楚地认识规律。数理分析结果给出了规律组成成分的界限、分类和单位,也明确了计算的意义。测度计量是数理分析的延伸,其基本目标是展开测度计算,并通过数据把规律由定性的逻辑结构推向定量的数值结构,更精确地展示使准确性规律。农业经济学数理分析属于纯理论研究,测度计量是后续的试验研究。测度计量结果是得出一个数量表达经验公式。现代计算技术条件下,只要有必要的数据来支持是可以实现的。测度计量是单纯的方法可以服务于任何数据。测度计量在农业经济研究中可以服务于经验概念,同样也服务于推理。步骤三:检验真实性。一个学科的科学性或其发展状况要以实验观察的成果来反映。逻辑性和精确性不一定能说明规律的存在,只有通过实证检验才能给出证明。农业经济学的实证检验手段主要有两种:即可控制实验和实地观察。可控实验为高级的实证检验方法,实地观察(实证)为初级的实证检验方法。农业经济学中的实证检验只有在数理分析和测度计量的引导下才具创新功能。只有可以证明的结论才是规律,才属于科学的真理。农业经济实践结构复杂,运动周期长,科学能力弱,可控实验一直没有明显的进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引入到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使农业经济学进一步科学化。在农业经济的研究获取现实的数据方面,实地观察的实测性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能替代的,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经验相当重要。但“第一手”资料并不具有第一的作用。可控实验发展将取代“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作者:杜为公 李艳芳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发展趋势 现如今,由于市场因素的存在,加上利益的诱惑,导致出现了许多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必须要顺应农业实践的需要,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真正探索出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而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1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 1.1农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有许多地区没有真正遵循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来指导具体建设工作,更没有将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仅仅是以建设一些基础项目为由,单纯地使用工程建设来取代新农村建设,导致我国农村建设的主导方向严重偏离党中央的要求,农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因此,应将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真正吃透党中央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努力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农业经济水平,提高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1.2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表现在农业建设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农村建设的经济来源较为单一,加上每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不同,以及相应政府的配套能力不足,严重导致农业发展资金缺乏,降低农村建设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很多农村地区依旧存在好大喜功的现象,将一些较大工程量的建设标准提得过高,造成基层财政经济压力相当大,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财政部门的资金运转,使得相应的拨款也未能及时送达。 1.3世界经济全球化影响 在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希望可以快速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然而现实中由于市场经济起步晚,以及农民的素质低,使得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水平上处于劣势,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提高。面临全球化的严峻挑战,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从分析自身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真正找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 2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 2.1加大农业重点企业扶持力度 这里所说的重点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其主要负责开拓农业市场、创新农业科技和促进区域农业水平提高的主要任务,其经济实力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规模和成效。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的农业重点企业的规模不大,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紧密,在农产品加工上主要是以粗加工为主,单位附加值较低。因此,需要加大该项重点企业的经济扶持力度,让此类企业促进整个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有前景的重点企业。 2.2深化农业经济学科应用研究 在农业经济趋势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保证农业经济结构由原来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为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农业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确保农民不断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同时,还需要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国际化,提出相应的农业政策保护其健康发展,结合WTO的主要相关规定,找出符合我国特点的对策,在今后的学科研究中要重点研究此项内容。在加入WTO后,我国可以结合每个农业区的特点,对农业发展方向加以规划,多引进西方国家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真正带动经济的发展,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好服务行业的领军者。在第二产业中多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经济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3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业信息需要改变传统滞后的局面,切实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保证我国农业发展形成一个规模,这些都离不开对农业信息的大量处理和汇总,结合使用者的具体要求进行加工和分析,从而提高农业信息的资源利用率。例如,在整理劳动力资源时,需要了解该项资源的主要构成要素,对于那些闲置的资本设备,将闲置可以取得的效果和投入使用后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把这些信息进行统一汇总得出结论,在对比中得出较高的信息使用价值,真正满足生产需要。 3结语 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要建立在正确认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在投资农业发展时,一定要加强扶持力度,特别是那些龙头企业,给予龙头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整体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张晶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经济学课程建设思路述评 目前农业经济学18个教学单元,在课程教学录像内容方面,应注重农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化,同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加入讲课内容中,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增加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尽可能使用实际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如结合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涉农部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专业期刊、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注意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以及尚无定论有待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具有理论前沿性的观点,以打破学生过去长期形成的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使其创造性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 现在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3部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内容更新慢,侧重于某些农业经济问题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缺乏从经济学视角解释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教材要进行修改完善,在已有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入两部分内容,使农业经济学授课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即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释农业经济问题,一部分为介绍国外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讨论农业经济基本理论。教学辅助材料内容涵盖课程的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课程指导、电子教材、作业习题、试题库、典型案例,重点难点、前沿专题等内容,以学生阅读为对象,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和易用性等特征,结合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 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网上互动通过创建农业经济学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互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而是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可能。农业经济学网络资源系统应包括以下活动: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信息公告,在线批阅、后台管理等功能。主讲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传、下载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建立教学网络互动动系统,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把课堂延伸到互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答疑。由于交流信息的公开,可以避免问题的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此外,由于网络的特性,师生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分配上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在农业经济学网站中设置信息公告部分,用于及时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如交作业的时间、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课程安排的调整等信息。通过教学网络互动系统,学生可及时地将作业上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批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节约师生信息传递的时间。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考评为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引导学生适应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创新。由现在单一闭卷笔试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考试模式,分散成绩的构成,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努力探索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问题情境等多种考试形式,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作者:崔宁波 郭翔宇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农业经济学论文:基于社会实践的农业经济学论文 一、农业生产要素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农业土地、水资源、农业信息、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及农业技术进步,其中,农业土地和农业劳动力又是最基本的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各地就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以克服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发展要求的缺陷。尽管全国各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已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开始发挥作用,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定价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尚未成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覆盖面小、信息量少、还具体时滞性;而政府提供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则渠道狭窄,发挥的作用有限。面对过高的搜寻成本和信息费用,农户更倾向于在熟人之间或村集体内部进行土地流转,这使得土地流转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土地的分类及其标准的介绍,并对我国不同等级农业土地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以便学生更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土地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作为重点,详细分析各个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边界。水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和产量,水资源的匮乏还会改变农业土地的形态,使水田变成旱地,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种植的品种与结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污染与匮乏变得越来越严重。《农业经济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统计描述和经济分析。信息是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对农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总供给是否能与总需求相匹配、涉农交易能否顺利、涉农微观个体能否找到更有盈利潜力的产品、更合适的交易伙伴来获取盈利都取决于农业信息的掌握,《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信息市场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农业信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农业经济学》不只要介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还应该对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农民分化就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现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粮食生产、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分化将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内容,并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农业资本方面,应充分重视外国资本及农村金融的作用,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种子的培育、销售环节的控制力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将有利于缓解个体农户及农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将会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学》持续关注的问题,应列举具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个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一次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具体带来了农业生产及其经济效益的多少改变,可以用具体数据展示农业技术进步的力量。 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而生,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在不断分化,农村土地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现实迫切地需要农业组织形式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将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中心任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二是合作经营,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是公司制经营,包括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种养业生产环节比较适宜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农民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更适合采取公司制经营,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学》应该进一步规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为实践发展指明方向。随着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成为专业户、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并将逐步由政府推动型向农民自发组织转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国外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更多地应该依靠国内的实践及创新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学》应该用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具体的描述,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理论和原则的介绍。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迅速兴起,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为人才培育的当务之急,各农业院校应该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机手和植保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专门的学科,以满足培养熟悉农村、农业的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会是未来农村及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供给、需求、技术革新、农业政策等信息的充分掌握,为农业生产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及价格系形成机制的新动向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国家干预将逐渐让位于市场供求决定。农产品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而农产品的定价权问题又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核心,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控制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农产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并受到供求的影响,但是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农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农产品的定价权除了受到一国农产品生产或消费占该种农产品的世界生产或消费总量的份额的影响,还与该国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影响有关,一国生产或消费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完全与其对该种农产品价格的控制程度相匹配。《农业经济学》应该通过世界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分布与地位来深入分析国际主要的农产品定价权的归属。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与争取更大定价权益的发展方向。在农产品运销方面,《农业经济学》应该重点分析过路费、运销渠道的长短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具体的数据说明过路费等交易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入剖析运销渠道造成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2013年成立了专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究竟能多大程度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检验。《农业经济学》应该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各个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完善宏观管理找到突破口。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市场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粮食安全也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丰富的内涵,耕地的保护、农业的种植结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问题是影响粮食市场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随着农业经营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下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土地的流转,部分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随着农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服务性支出比重持续上升,累积性消费特征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居住改善和婚嫁支出,将汽车作为婚嫁品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及其性质,但是消费环境对农民消费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对农民的服务性支出制约作用明显。《农业经济学》应持续关注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这是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其他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农业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不仅体现在农业技术的进步方面,农业生产和农村组织形式的制度变革将是未来改造和建设的方向,具体内容体现在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组织形式中。农产品国际贸易遵循着一般国际贸易的理论,但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则却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生产的特殊性而有别于一般商品,WTO也对农产品贸易的规则进行了特别的规范,并列举了一些例外条款。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口的快速增加,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进一步的显现。《农业经济学》应该更详尽地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各种结构,包括贸易的商品结构、国别结构、地区结构、主体结构等,以反映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农业与农村可持续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农业生产技术与效率问题。农业较其他产业对自然界更具依赖性,同时受自然界的影响也更直接,农业的这一特性使农业的可持续问题更加尖锐。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的加重,农业生产资源不断恶化甚至匮乏,尤其体现在土地和水资源上。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的除了城镇化的侵蚀、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外,农业生产本身的污染也值得重视。大量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学品的使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乃至大气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经济学》除了要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描述基础上分析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所面临的常规困境与挑战及其主要因素以外,应该指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农业经济学》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对成功的范例进行深入地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关键变量,“三农”问题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三农”领域的传统热点问题和新动向、新趋势的研究和关注是《农业经济学》不可推卸的任务与使命,《农业经济学》教材应该及时跟上社会实践的发展,准确地反映“三农”领域的变革并持续关注其发展。 作者:熊芳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利用教育信息化发展现代教育提出要求[1]。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是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开发信息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组织管理及教学手段。 二、利用教育信息化开展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一)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育信息化一方面取代了“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网络的普及与多媒体硬件的发展使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也正从各个方面影响着高校教育,这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探索,将信息化教育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十八大报告强调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以来,涉农企业和事业、行政管理单位对知经济、懂管理、通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农业经济学作为部门经济科学,以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为主线,研究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和农业宏观政策。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在高等院校培养新型农业经管人才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三)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农业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较多、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有较广阔的视野,在学习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和探讨中国农业以及农民、农村的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教师“备—教—批”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都是被动学习,很少主动利用信息辅助学习,所以很难达到培养应用型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目标。为了让学生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形成学习—思考—再学习的探究式学习习惯,并利用辅助信息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点,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深化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准确定位农业经济学课程,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 农业经济学是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往往是作为第一门专业课开设。农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在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对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是关系到学生整个专业学习质量的课程,要在课程的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农业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农业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基本操作方法。研究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对高校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路,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将课程教学和学生服务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授课时,多引用学校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新数据、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二)建设针对性教学辅助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受传统思想影响,来自城市的学生对涉农知识存在排斥心理,加之农业经济学教学中宏观的、理论的、政策的内容比重较多,使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知识更新周期变短,许多知识还没学会就已经过时了[2]。作为不断发展的学科,当前农业经济学教材中部分内容非常滞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且由于出版年限较长,教材中的许多数据已经过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育的信息化使教师可以摆脱传统教学中对人与地域的限制,通过进入数据库,查阅资料、借鉴采用优秀教案、攫取信息,根据本校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合的整合与重组,为学生创建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大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为了与时俱进,还可以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学辅助教材,并定期及时更新。将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辅助教材,以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需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素养,学到的知识与时代和教育发展同步。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课程资源高度共享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学习,与教师、同学、专家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远程沟通和交流,自由提问、答疑、发表见解、讨论和辩论等。 (三)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实践教学 网络资源的全球化,使得有关课堂内容丰富而多样,传统的备课只在教材与课案中辅以教师的经验形成的一般备课内容,其中很大一部分带着教师的主观认识[3]。教育信息化使得教师的对授课内容通过丰富的资源共享进行广泛的涉猎,从各个方面加深对所受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农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课程实践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指导下,重新梳理现有的实践教学形式,如涉农企业参观、企业家讲座、企业调查等,研究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合理的优化组合;研究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参与企业项目策划、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等,论证将其应用于教学实际的可行性。在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中,选择以上适当的形式并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块。而后,对于不同模块、各种教学形式下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标准化的实践教学方案。修订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利用教育信息化,学生可以摆脱传统的课堂地域和场地的约束。学生在课程实践中,通过利用互联网、个性化信息平台,自主选择对自己有益、易于接受的实践项目,加深对所学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四)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目前,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教师从头讲到尾的“填鸭式”讲授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成为基础课教学的主要手段。研究参与式教学方法(包括提问、案例分析法、讨论辩论法、“课题”研究、课堂论文和学生讲课等方法)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程度、学生是否扩展了知识面、对当前农业经济问题的热点和难点的理解、学习兴趣是否提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大小,形成一套适合农业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信息化要求教师不仅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还要掌握网络技能、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能够选择性地利用复杂多变的现代信息,开展教学活动、与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针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部分任课教师,或年龄较长、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或非涉农专业出身,面对教育信息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一方面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提高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能力,提高对办公软件、课件设计和制作、课件演示信息技术的掌握;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走出校园参加业务实践,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四、教育信息化应用于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 农业经济学知识面广,教育信息化应用到课程教学改革,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进行探索,不仅能够丰富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完善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而且对提高高等院校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探索性意义,也为其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参考。快速推进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使得高素质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成为竞争获胜的关键,探究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该课程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使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保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对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张云兰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农业经济学论文:民考汉班级农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论文 一、农业经济学课程概述 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农业经济学是根据农业的基本特点,研究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在农业部门中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一些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农业经济基础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分析农业经济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今后学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贸易等其他主要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新疆高校民考汉班级学生的特点 民考汉指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时,使用汉语答卷。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报考运用汉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或专业的学生。与普通班级的学生相比,这些民考汉班级的学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一)民族多样化,学生特点鲜明。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相应的新疆高校的民考汉班级除了维吾尔族外,还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民族的学生。除了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外,近几年还逐渐招收了来自内蒙、宁夏、西藏等其他省份的少数民族学生。一个三十人左右的班级通常会由来自几个省份的五六个以上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构成。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民族特色鲜明、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差别很大。而且,由于民族传统和生活习惯本身的区别,对一些上课的内容会存在着忌讳和排斥。 (二)汉语水平有限,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对于民考汉班级的学生来说,除了一些来自城镇的、从小就读于汉语学校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就读于双语学校。这些学生中,除个别以汉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外,多数学生从小使用本民族语言,汉语对其而言只是第二语言,因此,在使用频率和使用的熟练程度上并不高。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综合能力相对偏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较为缓慢,加之语言方面的障碍,使得这些学生在高校课程的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同一个班级内,不同的学生的汉语能力和综合能力差别很大,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与普通班级的学生差距不大,而一些学生在汉语阅读、表达和书写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碍。 (三)思维方式相对单一,性格特点趋于内向。不同的生活环境、民族传统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时候,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且不同民族的学生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整体来看思维方式比较单一,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较弱。再加上由于受到综合能力偏弱、语言上的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民考汉班级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远不如普通班级的学生多样和丰富,这也加剧了民考汉班级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因此,民考汉班级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学习十分刻苦、也渴望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但是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的变化,自身与普通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以及授课教师多为汉族教师,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了解不多等因素,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很少与授课教师或普通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即使在学习中碰到了困难,也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和解答。 三、民考汉班级中农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转变的思考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避免在课程中提及其忌讳的话题 作为给民考汉班级上课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各类禁忌。避免在上课过程中,因为提到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不喜欢的话题,而导致课堂气氛尴尬,影响教学成果。例如,在讲到农产品价格波动时以猪肉价格的波动为例,讲到食品质量安全时列举近几年出现的典型的食品问题的案例等,会让部分比较敏感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到不舒服。对于这些内容,有的学生会主动提出异议、表达不满,而大部分学生则选择通过自动“屏蔽”的方式来回避,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授课教师事先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禁忌,就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回避掉敏感话题,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 (二)以书本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和介绍,课程内容较多,覆盖面较广,且大部分章节今后都会有相应的专业课进行深入学习,因此,不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太深。针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较弱的特点,应该以书本为主,不宜扩展太多。应对书本上的重点内容,如概念等进行反复讲解,并且结合少数民族所熟悉的案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讲解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等章节的时候,可以将新疆与内地进行对比,或者将兵团与地方进行讲解,这些案例中都有学生十分了解的部分,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 (三)采用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民考汉班级的学生虽然整体性格趋向于内向,但从教学过程中来看,这种内向多数是由于受到环境变化、语言障碍等因素的限制而表现出来的被动状态。当涉及到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或者他们比较了解的话题时,多数学生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大部分学生今后可能会从事与农业相关的行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与其生活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者让学生在课下准备好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除了上课的前几分钟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提问之外,上课过程中也应该多提问,特别是对于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要反复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学习过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尽快理解和吸收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课堂上经常提问也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会涉及到微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容,农业资金一章会涉及到农产品期货的内容,农业现代化会涉及到农业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内容等等。此外,课后应布置作业,一部分是必须要完成的手写作业,帮助学生复习当堂课所学习的重点内容,还可以锻炼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读写能力;一部分是阅读作业,推荐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章、案例或书籍给学生阅读,这些主要是针对那些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此弥补课堂上因照顾大部分学生而产生的知识量、信息量不足的问题。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民考汉班级因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班级有着显著的差异,任课教师在民考汉班级的教学中,不应该简单的套用普通班级的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总结,改进教学方法,逐渐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 作者:王博祝宏辉孔令英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学论文:农业经济学科培养模式的创新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亟须改革。有鉴于此,本文首先简单总结我国农业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后以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和博士项目为例,总结德国农业经济学科培养方案的特点,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改革提供参考。我们的研究发现,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将成为未来农经学科发展方向,相应的人才培养也应该转向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德国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and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覿t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andFood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System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Trade)、粮食安全(Food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CertificatePrograminAgricultural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作者:田旭 展进涛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战略管理论文:实施战略管理会计 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摘要】文章从战略管理会计和传统管理会计的比较谈起,就战略管理会计实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在我国实施的制约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 一、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分析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业绩的一种新型的管理会计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它与传统管理会计有明显差异。 (一)研究对象不同 从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范围上看,传统管理会计是内向型的财务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致力于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各种指标的纵向比较。它所提供的只是单个企业自身的绝对数据,而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优势。而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形成的“战略三角”,向管理者提供关于本企业与对手间竞争实力的信息,以保持和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 (二)主体及目标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只对促进企业进行近期经营决策、改善经营管理起到作用,注重的是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和短期利益最优。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而不在于某一个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将传统管理会计带入了一个新境界。 (三)信息范围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是财务信息,很少涉足其他种类的信息,因而它是不够完整、不够充分的。 战略管理会计将信息的范围扩展到各种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货币性质的、非货币性质的;数量的、质量的;物质层面的、非物质层面的,以至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信息。信息来源除了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以外,还包括市场、技术、人事等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中介顾问、大众媒体等。 (四)应用的方法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仅限于对财务指标的计算,如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控制、业绩评价及考核方法等。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在此基础上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其应用方法是多元化的。从而可以综合研究、全面分析,做出正确的战略性决策。 正如管理会计是对成本会计的重大突破一样,战略管理会计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而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一次重大变革。传统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方法引向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将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带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 二、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必然性分析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目前正处于产业重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成为企业管理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传统的管理方法在这方面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能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管理,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取得卓越的竞争优势。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行提供了可能性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其投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这就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行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企业有权适时地制定自己的经营战略,并贯彻执行。这是战略管理会计实行的必要前提。 三、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企业可以轻松自如地搜集和交流经济信息,准确及时地掌握外部市场情况。目前,我国有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得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许多管理会计模型和方法运用成为轻而易举之事,而且也使许多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和其他非会计信息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多元实时的信息系统。 (二)具备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人文和管理条件 管理会计在我国虽未得到广泛应用,但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宣传、教育和零星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中专院校就将管理会计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数以百万计的既懂财务会计又懂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正活跃在会计岗位上,是战略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中坚力量。企业多年来面对国内外市场公平竞争,形成了丰富的市场参与经验,造就了较深厚的竞争性企业文化。如邯钢、金陵石化、杭州制氧机集团等大 公司专门设置了管理会计机构。在这样的人文和管理基础上推行战略管理会计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容易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三)部分国有企业已开始战略管理会计实践且效果明显 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应用。杭州百大集团根据自身情况,在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时采用了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将总经营利润分解为销售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经营利润、利润率、定员、百元利润工资提成率、差错率、经营品种等13个指标,下达到各利润责任单位,分别与企业各项总指标相衔接。二级责任单位对三级责任单位下达销售收入、毛利率、资金周转、差错率、经营品种、人员等6个指标。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完成责任指标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还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即管理会计由企业管理层主导。河南油田采油八队的成本降低计划是由采油队队长主导提出的,这样做比会计人员视野更加开阔、考虑更全面、贯彻更有力;在业绩考评中,他们把岗位责任制按劳计酬等传统做法与战略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有效实施的制约因素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对企业的作用也不甚明显,这使战略管理会计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然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总体应用水平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本身还不太完善 众所周知,我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至今已有20多年。通过这一阶段对理论知识的引进、介绍、普及,大部分会计人员已掌握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因此,在企业中传统的管理会计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战略管理会计是伴随战略管理的出现而产生的。尽管英国管理学家西蒙斯(simmonds)于1981年就发表了题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论文,但战略管理会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也还有分歧。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从1997年才开始陆续在专业期刊上介绍引进的,距现在不过10年左右,所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中,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 (二)内部管理模式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不大 企业环境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范围等有关方面。在企业所有权形式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生产经营机制是决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根本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正全面走向市场。但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所有者虚位,不能形成足够的产权归属明晰条件下的委托——监督——激励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的委托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利益关系。一方面有可能产生对所有者利益的侵蚀——委托人和人共谋的败德行为,委托人有意降低考核标准,或者当企业经营效率不理想时,想尽办法为人开脱责任;人则出于“报恩”的心态,利用控制资源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为双方谋取非金钱利益,其结果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很显然,这种所有者虚位的关系造成的后果是,委托人和经营者根本不具备足够的动力来采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规划企业的经济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使用效率。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在行政利益驱使下的非理性投资就源于此。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委托方对人监督的弱化。委托方在不拥有实际的产权时,剩余收益和企业经营风险都与它的关联不大,因此,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履行监督责任,造成经营者责任感的下降,使经营者宜懒则懒,战略管理会计有用,但是费劲。这些状况降低了我国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 (三)部分经营管理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观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否起作用,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使用这种方法或手段的人,即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这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学识、才干,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管理者在决策时的价值取向。纵观我国部分企业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投资或经营决策失误,究其原因,除了决策者管理知识低下和违反科学的决策程序外,最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或社会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不相一致。某些经营管理者比较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而战略管理会计遵循长期性的原则,立足长远,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注重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于是,一些经营管理者明知战略管理会计能帮助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但为了短期利益,却根本不重视。 (四)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 新型管理会计人员就总体素质而言,不仅应熟悉本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而且更要通晓经济领域其他各个方面,乃至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战略的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抓住机遇,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是一种具有高智能、高创造力的人才。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中高级会计人才相对缺乏,而具备战略管理会计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更为紧缺。没有掌握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实际经验的管理会计人才,开展战略管理会计就成了“无米之炊”。 当然这一切情况都表明:战略管理会计可在经济发达地区挑选部分内部条件和管理基础较好、管理意识较强的企业和单位进行管理实践。这样,一方面可以完善战略管理会计自身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可直接推动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收到理论和实践“双赢”的效果。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全球性竞争加剧,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发展,企业不得不站在全球高度,选择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不断根据环境做出适当调整,以求企业与环境的协调与均衡,获取企业整体竞争优势。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战略管理论文:关于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摘 要:许多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对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的分析越来越重要。本论文借鉴企业管理学、战略管理、经济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在国内外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特点,对企业核心能力和战略管理的涵义、特征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一些如何识别、培育和提升核心能力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战略管理之间的互动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核心能力的公司层和业务层两方面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核心能力;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竞争力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一大批新技术型公司和大批老牌企业不断更新、颇具发展后劲的现实,使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清楚的了解到,企业如果要取得长期发展其关键因素就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二、核心能力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1990年,帕汉尔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标志着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在该文中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①。 (二)企业核心能力的特性 1、独特性 企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是指企业利用组织内部的专有知识、稀缺资源、优秀人才、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创造和发掘出更多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发展机会,而且,这些都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 2、扩展性 扩展性是指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延伸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的服务。企业的核心能力就好象一个源泉,通过不断的发散作用,将能量源源不断地扩展到终端产品上。 3、不可分离性 核心能力是与企业的组织机构高度复合的,它不仅由技术因素决定,而且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产生的系统相适应。 4、层次性 核心能力并不是只存在于大企业中,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能形成其独有的核心专长企业的规模大并不能代表企业就具有了整合各类资源的核心能力。 5、价值优越性 核心能力的价值性包括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 (三)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培育和提升 1、核心能力的有效识别 正确识别核心能力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企业通过对各种资源和能力的正确识别,能够对自身所拥有的潜在核心能力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般来说,核心能力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核心能力能够给予顾客最大的“消费者剩余” ; (2)核心能力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3)核心能力是企业所独有的一组优势能力的综合体; (4)核心能力能够对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确定核心能力还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能力。 2、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核心能力的培育通常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人力资源 第一、培育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核心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而人才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 第二、营造“学习型”组织。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应该把企业培育成一个善于学习的集体。 (2)战略创新 良好的战略创新为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 (3)技术创新 第一、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平台,同时完善科技激励政策。 第二、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联合,提高联合开发水平,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4)管理创新 第一、加强管理创新,包括注重发展战略研究,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注重价值管理、知识管理,为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能力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二、以人为本,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最终要归结到员工的培养。 第三、实行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前景进行规划。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一年的企业靠运气,十年的企业靠管理,百年的企业靠文化”。 三、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安索夫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包括各种方案的拟订和评价,以及最终将要实施的方案”。“战略”一词随后就成为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术语②。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这一论文的发表掀起了核心能力的研究高潮,标志着战略管理研究进入一个以核心能力为主的新阶段。 四、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选择 (一)核心能力与战略管理互动的分析 核心能力是战略管理发挥作用的基础,只有基于核心能力这种持久的竞争力的支持,企业才能充分的发挥战略管理的作用;战略管理对核心能力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核心能力提供指导,从而满足战略管理的需求。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战略。企业战略反过来对核心能力也具有反作用,适当的企业战略促进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促进核心能力的扩散与转移。 (二)基于核心能力的公司层战略 企业的公司层战略的对象是整个组织,主要说明公司存在的逻辑及其发展方向,其目的是使公司整体力量大于每个业务单位力量之和③。它主要包括多元化战略和并购战略。 1、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 企业多元化战略是由着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多元化战略,也称多样化战略,指的是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经营,开发有潜力的产品,或通过吸收、合并其他行业的企业,以充实系列产品 结构,或者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 (1)多元化战略的基本条件 第一、主营业务的充分发展:多元化的基本前提 企业多元化经营只是企业发挥、延展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多元化经营使蕴涵在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向外发力,使企业核心能力外显出来,转化为企业经营的实际效益 第二、企业的核心能力:多元化战略的生长点 核心能力是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基础和灵魂。核心能力具有延展性,能为企业高效地开发出许多新的最终产品掌握了核心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公司就比较容易从专业化公司转变为多元化经营的公司。 (2)多元化战略与核心能力的关系 首先,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与前提;而适度的多元化经营又能促进核心能力的发展提升,提高核心能力的使用效率。 2、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战略 企业的并购战略,是指企业以现金﹑股票或其他形式购买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企业行为。 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角度分析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该怎样注意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第一、并购应该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加强,注重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第二、并购一定要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吻合,要通过并购一些具有专长的企业,实现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 第三、并购成功的关键是能否进行并购后的有效整合,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战略性系统集成整合。 第四、并购是培养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战略手段,只有能创造顾客价值的并购才能真正成功。 3、并购战略与核心能力的关系 并购方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并购后的整合管理,使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从被并购企业向并购企业转移,或者在双方之间相互融合渗透。 (三)基于核心能力的业务层战略 企业的业务层战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在某个特定的市场中进行有效的竞争。这一层通常采取的战略有:(1)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集中化战略④。 1、成本领先战略 它的理论基础为:经验曲线理论,其目标是获取比竞争对手相对低的成本,以吸引广大顾客。 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有要求的:或是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具有优势,或是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或是具有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等等。 2、差别化战略 差别化战略是指企业提供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或产品外延,从而增加消费者价值,使消费者对品牌的喜好高于对价格的敏感。 差别化战略对核心能力的要求是:独特产品的强大研发能力;在质量上或技术上领先的公司声誉;强大的营销能力等。 3、集中战略 采取集中战略的企业是将全部或大部分资源集中使用于最能代表自己竞争优势的某一项业务上。 集中战略对核心能力要求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足够强大的核心能力才能保证企业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强大的专业领域内竞争优势。 五、结束语 企业战略管理要立足于培养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而持久的企业竞争优势就是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本文从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的战略管理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从企业的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希望能够来指导和帮助企业成功的实施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使企业保持持久、快速的发展。 战略管理论文:战略管理会计基本问题的探究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国际市场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迅猛发展,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企业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这种巨大变化。职能管理模式在客观环境的变化冲击下,向战略管理转变。传统管理会计也受到来自知识经济的挑战,战略管理会计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出现、成长和发展。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 (1)战略管理会计的起源。20世纪5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是单纯地关注企业内部信息,并没有将眼光放到企业外部环境,市场环境还处在一个相对平和的低级阶段,企业还没有进行战略规划的管理思维。但是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企业的经营思维和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战略管理会计就是在这种变化中孕育的。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后,消费者对商品服务的需求有了很大变化,虽然世界总体经济水平得到提高,但随着跨国企业的兴起,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时代。 (2)管理会计的局限性。市场和外部大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自身也发生了变革,这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冲击是无可避免的。这就对管理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新自己的理论观念,创新实践方式,战略管理会计正好可以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缺点。 二、战略管理会计相对传统管理会计的优点 (1)统筹性。战略管理会计不同于传统管理会计局限于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空间,而是更多地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特别强调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与计算。为了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战略管理会计注重从竞争地位的转变中把握企业的发展态势,力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企业发展问题,不去计较一时的利益得失,而是统筹全局,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企业,有时壮士断腕也毫不犹豫。 (2)实时性。新经济时代既是高新技术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下,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只会更加残酷。为了避免因为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动态需要更多的掌握,迫切需要战略管理会计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为决策提供实时信息。 (3)长期性。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企业的生产成本开始大幅降低,特别是人工和材料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而前期的科研和固定费用开始大幅增长。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根本无法适用这种生产方式,不能单一地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是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否则将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误导。传统管理会计只注重内部数据的核算,往往忽略外部环境,只能制定短期的发展计划,没有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往往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不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调整。 三、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区别 战略管理会计改变了以往传统管理会计单一依赖企业内部信息的弊端,而是对企业外部信息进行汇集和整理,为企业高层进行战略决策提供必需的信息支持,以达到持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战略管理,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战略管理会计协助其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战略管理会计会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多种可行的战略选择,让企业管理者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十分重要,战略成本会计就是对成本管理进行战略上的功能扩展。不同于传统的思维视角,战略成本管理注重成本管理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以及战略环境,在战略层次方面全面掌控企业成本结构,为企业在长远的竞争中赢得优势。传统会计无法很好地分配和利用企业资源,无法在整体上为企业取得战略优势,单一地追求眼前的利益,并不会去考虑某个项目是否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协调。而战略管理会计则认为成本和收益是不能量化的,也就是无法用货币来表示,而是通过长远的战略考量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传统管理会计在项目投资中,不会去考虑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风险,这种做法明显不科学,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不仅存在于市场环节,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风险。战略管理会计则是通过战略投资评价矩阵来克服这种不足,考虑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风险。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后,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带动了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也促使企业必须加深与外界的信息互换和交流,因为企业的生命并不能由自己完全掌握,而是要依赖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也开始学着变革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取消传统的量产的大众化产品,开始进行个性化服务,通过私人定制来获得市场主动;开始重视人才,因为资本已经不能限制一个企业的发展,企业陷入瓶颈往往是因为缺乏人才,新经济时代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传统的企业里,人才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在新的环境和机制里,人才优势被无限放大,成为企业生存的重中之重。例如招商银行,在资产规模上无法与四 ,!银行相比,在民众心中缺乏可靠性,而四大国有银行国家因为国家作为其强力后盾,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尊重储户心理,这就为招商银行创造了机会,招商银行针对国有银行的缺点,延长营业时间,极富人情味的服务为其赢得了大批储户,这就使得招商银行在战略上取得了优势,随后推出的一卡通服务成了招商银行的问鼎之战,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详细分析,招商银行准确定位,正确的把握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成功的关键不仅仅是资金和规模,分析对手的竞争优势,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当今企业取胜的不二法门。时代的发展催生了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虽然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健全,企业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更多的企业会接受战略管理会计这一理念,为自己企业的战略发展找寻决策支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主动权。 战略管理论文: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银行会计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对传统管理会计不能适应战略管理和新制造环境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传统管理会计必须进行革新,向战略管理会计阶段过渡以及战略管理需要战略管理会计的观点。同时分析了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不同之处,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进行了研究。 现代企业正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时时刻刻要涉及到战略问题。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者确定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达到目标的战略和一系列行动计划的过程。我国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战略管理思想。 一、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 1.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战术计划,从而可排斥企业管理的短期目标,促使企业在全面了解预期的结果之后,采取准确的战术行动以确保在取得短期业绩的同时实现企业原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2.战略管理为企业迎接一切机遇和挑战创造良好的条件。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变幻无穷的,这种变幻既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又给企业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机遇和挑战。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迎接这种机遇和挑战,分析和预测目前和将来的外部环境,采取积极行动优化企业在环境中的处境,使企业有能力迅速抓住机遇,减少与环境挑战有关的风险,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命运。 3.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的决策过程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规律化。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动荡不安。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化,任何企业都将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适应。非战略管理的企业,只能采取被动棗防御决策,仅在环境发生变动之后才采取选择,显得十分被动,成效有限。而战略管理的企业则可采取进攻棗防御决策,通过预测未来的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战略管理需要战略管理会计 (一)传统管理会计已不能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 1.不能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企业自动化方面,高级制造技术(AMT)、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ZMS)的使用日趋普及;在管理方面,采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哲学,包括各种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如:零库存、慎选供应商并保持良好关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在这种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下降,制造费用提高。与传统制造环境相比,新制造环境改变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例,企业的大部分成本在短期内是固定的,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制造费用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种制造环境的革命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产品成本,如何评价企业自动化方面的投资,如何完善控制系统,如何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使之激励管理者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管理会计对新制造环境的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成本计算系统。现有的成本计算系统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被严重扭曲,不仅不能帮助管理者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而且限制了对这种变化的适应。(2)成本控制系统。现有的成本控制系统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在新制造环境中的作用也值得怀疑。对于短期成本控制而言,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且基本上属于固定成本,对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就没有多大意义。大多数制造费用与短期的业务量变动不具有相关性,所以传统的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并不能为短期成本控制提供特别有用的信息。(3)业绩报告系统。传统的业绩报告一般是一月、一旬或一周编报一次,时效性较差。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的制造周期一般是很短的,通常要求在问题发现之时或当天就能取得相关的信息。此外传统的业绩报告中缺乏与企业战略直接相关的非货币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等。因此,管理会计也必须来一场革命。 2.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管理会计重点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在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成本指标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管理会计系统没有能够提供,这就会使企业的管理者忽视市场、管理战略等方面的许多重要因素 3.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成功的企业管理战略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该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针对竞争进行战略调整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这种信息,例如,从市场占有额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市场占有额等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此外,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这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说更有意义。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和 解释这些有用的信息。 (二)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企业管理已发展到战略管理的阶段,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其过渡到战略管理会计阶段。战略管理会计是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报告战略的成功与否来对战略管理产生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的需求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1)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相对成本优势。在相同条件下,谁拥有了成本优势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重点搜集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其相对成本,使企业管理者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进攻棗防御措施,通过占优势的相对成本和庞大的市场占有额,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相对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多的与战略管理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战略管理会计则大量提供了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它是反映企业战略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 (3)战略管理会计改进了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传统管理会计一般以投资报酬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而忽略了相对竞争地位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实际上,企业利润是否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相对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即在“不采取战略行动”和“采取战略行动”的条件下比较企业的竞争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报酬的变化,对新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价与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正是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利用战略业绩评价,以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4)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及时、更有效的业绩报告。当今信息时代,多数企业都建立了信息系统,这大大方便了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来监控各种资源的运用。电脑化的信息系统为数据的综合性和及时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编制管理会计业绩报告的时间也大为减少,使得管理会计在问题发生的当时或当天就能提供相关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进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提供了可能,为会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更易于取得时效性和相关性更强的信息。 由此可见,战略管理会计的应运而生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由系统论可知,正确的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对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运行也具有同样意义。因此,应首先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我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应与企业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传统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能够使企业讲求核算和加强管理,但是,它不仅没有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而且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棗风险。为了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性和不顾风险的缺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自本世纪中期以来,多数企业把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总目标,因为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缺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稳定增长。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当局编制战略规划;(3)协助管理当局实施战略规划;(4)协助管理当局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认为,目前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公司战略目标主要是确定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方面的目标。竞争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竞争的目标问题,需要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企业应在哪些市场竞争?要与哪些产品竞争?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其竞争目标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是保持较高的竞争地位还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职能战略目标所要明确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与内部搜集各种信息,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高层管理者选择。 2.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作业影响动因,动因影响成本。成本动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企业生产作业有关的成本动因,如存货搬运次数;另一类是与企业战略有关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经营多元化、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进行成本管理,可以避免企业日后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大量成本浪费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采取适度的投资规模、市场调研、合理的研究开发策略等途径来降低战略成本。 3.经营投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各种相关、可靠信息的。因此,它在提供与经营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管理会计所存在的短期性和简单化的缺陷。它应以战略的眼光提供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方面应摒弃建立在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基础上的本量利分析模式,采用长期本量利分析模式。长期本量利分析是以企业的产品成本、收入与销售量呈非线性关系,固定成本变动及产销量不平衡等客观条件下,来研究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其关键是应用高等数学、逻辑学建立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数学模型与关系图,从而确定保本点、安全边际等相关指标,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在长期投资决策方面,应突破传统的长期投资决策模型中的两个假定:一是资本性投资集中在建设期内,项目经营期间不再追加投资;二是流动资金在期初一次垫付,期末一次收回。把资本性投资与流动资金在项目经营期间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化而变动的部分也考虑在内,此时的现金流量与传统的现金流量有所不同,其计算公式为: 第t年的现金流量=第t-1年销售收入×(1第t年销售增长率)×第t年销售利润率×(1-第t年所得税率)第t年折旧额-(第t年销售收入-第t-1年销售收入)×(第t年边际固定资产投资率第t年流动资金投资率) 将上述现金流量折现就可得出企业长期投资的预期净现值。战略管理会计以现实的现金流量为基础,更能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注重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文秘站版权所有 4.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一年一度的员工绩效评价。前者主要是人员招聘和员工培训方面的规划。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 5.风险管理。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可能因冒风险而获取超额利润,也可能会招致巨额损失。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报酬越大,风险也越大。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企业的生存。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着重研究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它必须经常考虑风险因素。其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经营与投资管理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方式分散风险。 五、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为使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还须有一定的方法加以保证。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业成本法。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它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着眼于成本发生的原因棗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即先按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成本对象所消耗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这就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同时,作业成本法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摊方法,及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了业绩评价标准。 2.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3.预警分析。预警分析是一种事先预测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地位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因素,提醒管理当局注意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行业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管理当局在不利情况来临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的问题。预警分析可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主要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市场占有率;内部分析主要分析劳动生产率、机制运转效率、职员队伍是否稳定等。文秘站版权所有 4.质量成本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电脑化设计和制造系统的建立与使用,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系统应运而生。在此系统下,为了使产品达到零缺陷,企业非常重视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指从产品的研制、开发、设计、制造,一直到售后服务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质量成本分析方法。它主要分析质量成本的四个部分,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只有全面掌握与质量有关的成本信息,管理者才能进行正确的质量成本预算,借以转变目前重产量轻质量的观念。 战略管理论文:谈价值链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 1.价值链与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波特(M.E Porter)教授于1985年首先提出的。企业是一系列活动的集合,价值链就是表示这一系列战略相关的活动及其活动之间的联系。通常将价值链划分为企业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三大类。 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对活动成本的分析,有两个突破点:(1)使成本分析从原来传统的产品成本的料工费分析转变为对作业的分析;(2)企业管理的范畴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上下游企业、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等。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从战略上对行业价值链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以了解自身的价值链;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以了解自己所处的竞争环境;通过对社会价值链的分析以了解企业与外部物质世界物质交换的价值关系。 2.价值链管理 会计价值链概念的提出,创新了管理会计,提升了管理方法,而管理会计本身就是企业价值链的一环。价值链管理会计是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价值增值为目的,以成本动因分析为根本,以作业和作业之间的联系为分析对象的复杂的企业管理活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与企业管理决策高度相关的成本信息,并参与企业直线决策,使企业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价值链管理会计不仅为直线决策提供支持性信息,而且如水乳交融般的渗透到企业的直线决策中,实现了职能角色的重大转变。具体的,横向价值链使得管理会计能够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整合内部资源,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纵向价值链的概念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视野,将企业、供应商和顾客视为共同生存于同一条价值链的有机体,管理会计可以利用其特有的技术和方法重新选择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与销售渠道,实现价值链的剪裁与重新构建,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有内容广泛、目标具有竞争性与长期性、信息化程度高。引入价值链理念对管理会计学科而言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飞跃,它使管理会计从时间、空间、深度三个维度得到系统的扩展和改进。同时,明确管理会计服务的主要目标是价值链管理,可将一切影响价值链管理的方面都纳入管理会计分析思考的范围,大大拓宽了传统管理会计狭窄的思路。 3.战略管理会计 1981年,英国学者Simmonds最先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他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外向型的管理会计,是传统基础性管理会计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从战略高度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三角”,既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审视,也向企业领导者提供与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借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本企业价值链的改进与完善。可见,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应以本企业为基点,着重分析对顾客和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借以为企业成功地进行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 4.价值链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4.1联系 4.1.1二者在外延上具有同质性,在内容上具有发展性1988年Bromwich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发展而不是分支的观点。我们认为价值链管理会计同样是管理会计的发展而不是分支,并且是在战略管理会计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山克的战略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包括三部分: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可见,价值链分析在山克的理论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山克的理论标志着战略管理会计理理论逻辑支点的同质性决定了它们学科归属的同质性。 4.1.2战略管理是价值链分析形成的环境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在全面分析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充分的满足顾客的现实需要。只有清晰的审视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才有可能确定企业的战略地位,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而制定战略计划,进行战略实施。而价值链分析法,正是根据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即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为出发点,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 4.1.3价值链分析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方法波特的《竞争优势》发表于1985年,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管理会计应价值链管理的需要而生。价值链分析是战略管理一种具体方法,价值链管理会计自然就是战略管理会计中的一个部分。企业通过纵向价值链分析明确自己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目标,为实现企业总体的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的预测、决策程序来确定企业的短期经营、长期投资各方面认为最满意或可行的决策方案。然后再对决策方案中的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环节进行预算分析,以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及顾客之间的协作关系。 4.2区别 二者区别在于由于内容容量和研究角度的差异,使得目标、系统特征等方面有所区别。战略管理会计可以侧重横向价值链的研究以及核心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政策制定,而价值链管理会计可以以内部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为主,展开作业层次的研究。我们认为价值链管理会计的提法更具体,有利于沿着价值增值的思路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 战略管理论文:关于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的运用研究 经济全球化使得物资公司面临激烈的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使得物资公司必须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这就要求物资公司必须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并有为推动这种战略实施的配套措施,而战略管理会计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探讨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及作用 战略管理会计是指能够通过对物资公司本身,利益相关者、竞争对手以及各种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和行业特色,为公司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乃至公司科学发展提供会计信息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战略管理会计区分于传统的管理会计在于其不仅能够提供公司内部信息,还能够提供外部市场的信息;不仅能够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经营能力,还能够从战略的角度来发挥会计的作用。 物资公司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单元,推行战略管理会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司更好的了解其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并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了解财务服务公司战略的基本情况以及按照公司发展战略所需要的财务会计服务,从而为优化财务管理,为推动公司长远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帮助,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帮助公司了解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利益相关者的有关信息,为保障公司财务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乃至调整优化自身的战略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运用面临的挑战 从物资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其在战略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已经部分的发挥了会计的作用,但与管理会计所能发挥的作用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公司重视程度不够、财务会计部门本身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 (一)财务会计部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会计人员的战略素质还有待提升。虽然大多数会计人才经过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长期的实践,其职业技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战略管理会计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不仅需要了解会计本身的内容,还要懂得企业战略管理、市场信息收集与甄别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这正是我国企业包括物资公司所缺乏的。其次,从财务会计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来看,一方面,大多数物资公司特别是中小型的物资公司还没有引入战略管理会计这一概念,没有明确财务会计部门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财务会计部门规章制度的制定、日常管理活动的开展都没有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职能,这都表明战略管理会计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二)公司软硬件环境难以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足够的支撑 战略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等软环境,还需要有信息管理系统等硬环境的支持,当前这种软硬环境都还存在不足。首先,从硬环境来看,虽然会计电算化乃至于信息化为会计数据的收集提供了方便,但部分物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软件与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实现有效对接,公司内部没有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来收集内外部各种数据,甚至部分公司未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这就不利于战略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其次,从软环境来看,物资公司内部尚未形成有利于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有利的氛围,其他部门对战略管理会计的支持不够,参与不够。 (三)公司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首先,物资公司没有在投入上给予高度重视,受制于自身实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物资公司没有在预算上给予战略管理会计进行专门的资金安排,从而导致在人才引进、设备添置等工作中存在较大困难。其次,物资公司内部大多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科室)来推动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没有指定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从而存在“无人负责无人管”的问题。 三、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运用的思考 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的运用,需要完善制度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地位,加大投入提高战略管理会计服务能力,加强管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作用。 (一)完善制度提升战略管理会计的地位 首先,要从公司的战略高度明确战略管理会计在整个公司的地位,明确其参与公司战略制定、战略实施的身份和地位,从而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其次,要完善制度明确战略管理会计与公司一般工作的主从关系,明确规定公司内部各部门有支持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再次,要从制度的角度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对其日常工作、工作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清晰的界定。 (二)加大投入提高战略管理会计服务能力 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从资金补助、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等方面为高素质战略管理会计人才的引进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培训机构的合作,对相关人员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以此提高其执行战略管理的能力。其次,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引进信息化管理软件和人才,建立会计信息数据库等方式来满足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硬件需求。再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 制作专门的宣传资料、利用网络、会议等方式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 (三)加强管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作用 首先,要高度重视战略管理会计日常工作质量,战略管理会计管理部门要对自身提交的各种分析报告、各种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特别是对其中预测方法的选择、预测基础数据的来源等,要确保科学客观,以此来提高部门工作质量。其次,要高度重视战略管理会计所提供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公司不仅要建立相关的备案制度,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各种有独特见解的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论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摘要: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理论研究对企业营销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营销战略有助于企业在各阶段准确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战略规划。本文通过经济学方法对产品生命周期转折点的划分作了初步的分析,同时结合营销学理论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应该采取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命周期;企业;营销战略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营销学中较为成熟的理论,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可。企业采取各种营销策略期望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取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如何采取恰当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典型的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为S型,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制定业务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进入21世纪,在企业市场中,不仅是国内企业在竞争上日趋激烈,大量外资企业抢滩中国市场,使市场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厂商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营销渠道的竞争。 一、市场营销战略的内涵 1.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 市场营销战略,是指在确定的总体战略指引下, 根据市场等环境及自身营销条件的动态变化趋势, 确定目标市场, 选择相应的营销策略组合, 并予以有效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2.市场营销战略的特征 (1)从属性。一方面,可以把市场营销战略看作是企业整个战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市场营销战略和企业的总体战略以及其他职能战略都从属于完整的企业战略体系。另一方面,市场营销战略从属于企业总体战略, 即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为保证总体战略的实施而制定的关于营销活动的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 应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 (2)相对独立性。市场营销是一项独立性非常强的职能工作, 它直接面对外部市场环境, 具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在相对完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企业处于何种产业之中, 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营销部门, 都有专门的营销人员自主地开展各项市场营销活动。 (3)专一性。总体战略指导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 而市场营销战略只是指导企业营销及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营销活动, 它对与营销没有直接联系的工作基本不具有指导作用。 二、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营销战略障碍因素分析 1.引入期障碍因素 企业产品的实际消费过程往往要经过认知-熟悉-使用-忠诚等阶段。业务处于引入期时,企业产品虽已开发完毕,但是用户使用的便捷性方面尚不完善,无法满足用户较高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用户对新企业与新业务的认知程度不够,对业务的有用性了解较少,用户的接受程度较低。 2.成长期障碍因素 企业进入成长期后,用户在分析企业的有用性即该企业能为其带来工作效率的改善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后,相应的需求将逐渐降低,企业的市场发展速度加快。另外,由于很多企业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且可模仿性较强,当竞争对手发现此业务发展情况较好时,欲开发同类产品,争夺此业务的现有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将会出现。 3.成熟期障碍因素 企业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逐渐激烈。此时,企业的整体运营推广工作已步入正轨,为了应付竞争对手争夺市场,运营商仅在原有的推广手段和推广方式上采取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其目的是保住现有市场份额,打败竞争对手,而不是继续深入发展企业,这种情况下,企业容易忽略根据成熟期结合本业务特征修改原有计划而造成业务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4.衰退期障碍因素 企业发展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不再为用户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或公司利润的增加,用户立即取消此业务的使用,随之转向其他品牌、系列的企业产品,用户数和利润迅速下降。 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的措施 1.导入期的营销战略 导入期的营销目标是创造产品知名度和提高产品试用率,具有如下特点:产品销售量低且增长缓慢;由于销售量少同时促销费用较高,企业通常亏本,即使出现利润也很微薄;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较少。如果以价格和促销为两个标准,企业有四种战略可供选择:快速渗透战略以及缓慢渗透战略。这里的“快速”与“缓慢”分别指高促销水平和低促销水平。各种战略有不同的适用性, 企业根据产品本身特点和企业知名度做出选择。 2.成长期的营销战略 增长期是市场对产品快速接受和利润快速提高的时期,产品销售量剧增, 利润增长,竞争对手开始增多。营销目标转为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维持市场增长势头,企业应适当调整营销战略。 (1)改进产品质量,扩大服务保证等外延产品,增加产品特色和式样,寻找和进入新的细分市场; (2)以渗透市场定价法为主,降低价格以吸引下一层对价格敏感的购买者; (3)采用密集分销,扩大分销覆盖面并开拓新的分销渠道; (4)促销宣传上从提高知名度转为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喜好和购买欲望, 使之从对产品的了解转向产品偏好。 3.成熟期的营销战略 为达到保护市场份额和争取最大利润这一目标,企业必须学会创新,首先进行市场创新。可通过市场渗透或市场开发增加现期产品的消费量, 即通过增加现有顾客产品使用量或通过寻找新的细分市场来达到。其次是产品创新。改变产品特征,如质量、特色或式样来吸引新的使用者。第三是营销组合创新。即通过改变一个或多个营销组合因素来改进销售,具体来说, 采用品牌和型号多样化,制定能够抗衡竞争对手的定价战略, 建立更广泛更密集的分销网络,促销宣传强调品牌差异和利益。在这个阶段中,企业要加强促销策略创新。但是仅仅是单纯地降价, 往往会带来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成本的怀疑, 破坏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质和价格地位。而企业如果在促销中采用附赠品、捆绑销售等策略, 便可弱化价格降低的印象, 使消费者认为产品价格没有下调, 产品品质和成本并未下降,同时又获取了额外的利益, 从而使消费者得到“心理利益”满足。 4.衰退期的营销战略 企业有维持、收获和放弃三种战略选择。维持战略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可通过对品牌重新定位或寻找产品新功能回到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或增长期; 收获战略则是通过减少各种成本仍继续销售从而获取短期利润; 放弃战略指从产品系列中逐步撤出。同时企业需求对现有业务进行调整,将现有业务进行充分整合,对加以修整仍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或无法加以修整的业务果断放弃,立即停止营销工作,迅速撤离市场;对仍然存在市场空间的业务进行升级。并深度挖掘现有用户在集团业务方 面的信息化需求,同时结合原有业务发展在投资、管理、开发、拓广方面的经验,开发新业务。 总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营销学中较为成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可以将企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通过这四个阶段可以描述出产品进入市场,销量迅速增加,被消费者普遍认可以及退出市场的过程。营销人员可以利用这种理论去合理掌控企业的发展。 战略管理论文: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条件研究的讨论 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支持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显得有些无所作为。本文在知识经济和网络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以战略管理会计既有的理论框架为依据,着眼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迫切需要,客观而又理性地论证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条件,以推动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程。 关键词:国有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应用条件 自英国学者Simmonds1981年首次提出“战略管理会计”概念以后,国外有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业绩的一个管理会计分支。它直接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入了战略管理会计,但到目前为止,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尚未把它和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管理拓展到战略层面的新经济时代,作为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管理会计在协助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是其理论必须服务于丰富而又生动的管理实践,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理论研究之上。本文以这一认识为前提,以知识经济和网络革命为背景,着眼于企业全球竞争和战略管理的迫切需要,在战略管理会计既有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客观而又理性地分析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条件。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奠定了决策基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是事实上的经营主体,企业是国家这个大企业的一个车间或分厂,供、产、销均由国家统一安排,企业无权自主经营,更谈不上自主决策。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因此,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来自主地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制度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初期的放权让利没有触及产权关系问题,因而算不上企业体制的变革;实行承包经营,企业虽具备了有限的经营自主权,与原来相比的确是一大进步,但企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隶属于政府行政机构,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实体,产权不清的障碍仍然使企业裹足不前,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带有很大的行政导向性特点。从根本上讲,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前提条件是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和真正拥有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经营机制,否则,企业不成为市场主体,就无法自主地依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预测和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地规划,使之走上战略发展之路。经过十年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显端倪,市场发育日臻完善,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即将到位,国家的行政干预正在逐渐减少,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公司的资本化经营已取得显着成绩,企业即将成为拥有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并开始转变观念,考虑依靠改进内部管理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显露出决策战略化、效益整体化、管理人本化、发展长期化的趋势,初步具备了自主经营和自主决策的体制条件,为战略管理会计的适度应用奠定了决策基础。 二、我国部分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为战略管理会计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空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单一产品的战略管理扩展到多元化经营企业的战略管理;从大型综合性企业的战略管理扩展到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从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扩展到非国有、非公有企业的战略管理;从盈利性组织的战略管理扩展到集团企业的战略管理;从一般技术性企业的战略管理扩展到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联想集团根据自身的情况,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设计和实施了“专业化发展,本土化经营”战略,大胆革新企业的组织结构,以自治的(充分授权的)、分布式的团队工作取代宝塔式的管理结构,赋予企业组织结构敏捷化、扁平化的特点。 联想的高瞻远瞩还表现在其战略思维上,在多数企业为房地产的巨额利润动心而转变投资方向时,联想却处变不惊,专心做电脑;当众多企业在产权“瓶颈”上遇到发展障碍时,联想早已按战略安排一步步实现了员工持股;在其他企业正为跨世纪接班人发愁时,联想已较为成功地推出了郭为、杨元庆等少帅。海尔集团自1984年创业伊始,就把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作为战略工作来抓,总裁张瑞敏接管青岛电冰箱厂时,当着工人的面将客户退回的76台冰箱砸碎,决心抓产品质量。他常对职工们说:“你们的上司不是我,而是市场;给你们发工资的也不是我,而是顾客”。在海尔内部则采用这样一种管理公式: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精髓(尤其是“《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思想使张瑞敏受益匪浅”)。创造 了博大精深的海尔管理文化。取得成功以后,海尔又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1999年被张瑞敏定为“海尔国际化年”,此时的各国企业家都在盯着低工资而涌向中国,海尔却在以高工资着称的美国建设厂房,要创造“美国的海尔”和“世界的海尔”。1999年海尔在海内外的经销网点增至三万多个,在海外建了五个分厂,取得了巨大成功。战略管理要求企业积极主动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把握机遇,实行循环往复、不间断的动态管理,中国乡镇企业中也不乏这样的成功典型。顺德的格兰仕集团原是一家生产羽绒制品为主的乡镇企业,当1992年羽绒制品市场产销两旺时,厂长梁庆德居安思危,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经过市场调查,决定主攻微波炉项目。该项目在当时不被人看好,且松下、夏普、三菱等在国内建立了微波炉合资企业,投资风险较大。但格兰仕激流勇进,将从事羽绒生产十多年积累的资金全部投在微波炉研究开发项目上,并联系中国老百姓消费能力偏低的实际状况,两次大幅度降价60%(从2000元降为700元一台)。1998年格兰仕又实施全球市场战略,内外销并举,出口创汇连年增长。1999年格兰仕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合资企业,格兰仕如今已成为微波炉的着名品牌。在中国,象联想、海尔和格兰仕集团这样,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投入和人才开发、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卓越的管理取得成功的企业还很多,它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战略管理实践昭示着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巨大空间。 三、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战略管理会计模式下,一方面要广泛搜集、加工和整理与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与战术管理会计相比,它所需要和处理的信息量剧增;另一方面,它所运用的某些技术方法也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变得难以忍受,如作业成本法,需要根据大量的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手工操作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分配工作。因此,战略管理会计需要特殊的信息加工方法来支撑,科学、先进的信息加工方法直接关系到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决定着战略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当今信息时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已不再是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障碍。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高速公路的开发,覆盖全球的英特网为企业建立广泛的信息交流和处理机制提供了可能,企业可以远隔万里从事商业活动,轻松自如地搜集和交流经济信息,准确及时地掌握外部市场情况。企业内部网络健全,为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业绩评价体系的运作提供了极大方便,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提取产品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各方面的业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适时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目前,我国有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得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许多管理会计模型和方法运用成为轻而易举之事,而且也使许多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和其他非会计信息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多元实时的信息系统。广州发展集团下属的一个全资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珠江发电厂燃煤的供应工作。该公司建立了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确定存货模型,准确计算日需用量、最高储备量和保险储备量,综合考虑运输成本、电厂机组开机运行规律和运输计划来合理安排采购量,使燃煤均匀到货。对供应商进行跟踪管理,科学准确地选择供应商,提高了煤质,降低了采购成本,1997年为珠江电厂节约燃料成本3000万元。 四、企业的市场经济和管理会计实践为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准备了一定的人文和管理条件 管理会计在我国虽未得到广泛应用,但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宣传、教育和零星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第一,从80年代开始,我国大中专院校就将管理会计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社会办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等也采纳了管理会计的内容,据1998年统计,在国有企业及县级以上集体企业工作的600多万会计人员中,有大专以上水平的有109.2万人(一般专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均开设管理会计课程),有会计师资格的87万人(取得会计师资格要进行管理会计方面知识的培训考试),这数以百万计的既懂财务会计又懂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现正活跃在各单位的会计专业岗位上,是战略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中坚力量。第二,由于领导的重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机构的分设(如邯钢、金陵石化、杭州制氧机集团等大公司专门设置了管理会计机构),专职管理会计机构和专职管理会计人员的辛勤工作,一些单位积累了较丰富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第三,由于战略管理会计是对战术管理会计的创新与拓展,所以,在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方法时,有既有的经验作基础,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如作业成本法,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仅将制造费用的分配基础由数量基础变为作业基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运用的也仍然是一套传统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和方法。第四,企业多年来面对国内外市场公平竞争,按需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市场参与经验,造就了较深厚的竞争性企业文化、整体精神、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经营观念、风险意识、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质量意识。目前,企业的战略观念和管理范围正在发生变化,企业定价策略已不仅仅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着手,而是拓展到考虑社会消费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产品品牌效应;企业设计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已逐渐认识到产品以质量取胜,以功能争优的开发策略。在这样的人文和管理基础上推行战略管理会计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如为了谋求长期发展,企业短期内将较多的盈利用于扩充规模或更新技术、花巨资招聘高级人才等,容易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五、部分国有企业已开始战略管理会计实践且效果明显 战略管理会计 的某些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可操作性也较强,实际上,在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应用。河北旭日集团在企业文化、决策和控制等方面充分利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整体性、长远性思维为企业管理服务。1992年他们就确立了“创造真正的民族品牌”的战略管理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确立了企业文化原则:“面向市场,不断创新,以人为本”。形成了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以变应变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市场导向观念、竞争优势观念、社会服务观念、质量第一观念、开放兴业观念、辨证思维辨证经营观念、科技领先观念、人才取胜观念等。在扩大企业规模时,他们抛弃传统的筹集资金、计算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报酬率等习惯性决策思维,从企业自身处境出发,联系外部市场环境,分析部分国有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设备和生产能力闲置的现实,采取租赁、兼并、合作等形式,走出了一条企业低成本扩张、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之路。在预算编制中,充分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的要求,打破年度计划一经制定就一成不变的传统做法,把滚动预算的“长计划、短安排”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产销计划制定之中。价值链分析法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有力工具,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以探索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管理成本的可能性;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以促使企业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减少浪费;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和成本测算,并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可以明确企业自身的强势和劣势。被湖南省确定为“创造市场新优势”先进典型的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1998-2000年经济运行连续三年取得好成绩,其中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行“水泥散装优势”战略,3年投资3000多万元购置了220余辆散装水泥罐车,投资500多万购置了30余辆散装汽车,投资2000多万元在深圳、广州、岳阳、长沙、衡阳等地建立散装水泥中转站,自制了100多个工地移动散装水泥罐,形成了一条龙“推散”体系,有效地扩大了韶峰水泥市场。这种水泥不经包装、直接以罐车运送散装水泥给用户的做法,既简化了其上游价值链(不再需要包装材料),又简化了本企业内部包装车间的价值链,既降低了水泥的单位成本,又可以使用户受益,达到了优化行业和企业内部价值链联系的目的,这是价值链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而且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还因为节省了包装用纸袋而减少造纸原料,保护了森林资源,从而达到整个行业价值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1999年韶峰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均比1998年增长10%以上。2000年1-10月,总产值、销售量、利税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8%、11.94%、14.23%.邯钢采用“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成本管理模式,1991-1995年取得了净增加10亿元的经济效益。邯钢成本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国内先进水平和本企业最好水平为依据,广泛搜集资料,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比较,确定赶超对象;在分析竞争对手技术水平、生产设备、材料供应、生产组织和员工素质等条件的基础上,以市场价格为基数,从后往前,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反复剖析、测算和平衡,确定出各分厂、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然后层层分解落实,未达标的否决奖金或升级指标。这种成本管理模式蕴涵着丰富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首先,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联系市场和竞争对手倒推成本,体现的是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其次,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进行剖析,实际上是对各个作业的剖析,旨在挖掘各增值作业的潜力,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各工序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率。这种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将管理深入到各个基本作业层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现的是作业成本管理要求。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0月23-24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了“管理会计与应用专题研讨会”,据来自钢铁、机械、石化、建筑、服装、食品等行业的会计实务工作者介绍,目标成本法也是他们所在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一些企业还采用价值工程进行预测、决策分析。杭州仪表厂生产两种新产品:电度表,原设计每只电度表需用79只零件,经过功能成本分析,改进了零件的设计,使三分之一的零件发挥了原有全部零件的功能,节约成本200余万元。有部分企业已意识到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将非财务指标纳入到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杭州百大集团根据自身情况,在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时采用了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将总经营利润分解为销售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经营利润、利润率、定员、百元利润工资提成率、差错率、经营品种等13个指标,下达到各利润责任单位,分别与企业各项总指标相衔接。二级责任单位对三级责任单位下达销售收入、毛利率、资金周转、差错率、经营品种、人员等6个指标。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完成责任指标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还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即管理会计由企业管理层主导,河南油田采油八队的成本降低计划是由采油队队长主导提出的,这样做比会计人员视野更加开阔、考虑更全面、贯彻更有力;在业绩考评中,他们把岗位责任制按劳计酬等传统做法与战略业绩评价的平衡记分卡等新方法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虽然这些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们毕竟都向管理会计的战略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预示着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广阔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的新形势下,我国政府果断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赋予企业自主经营和自主决策的各种权利,为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奠定了决策基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已开始转变观念,着眼于取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实施战略管理,为战略管理会计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空间;知识和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企业多年的市场经济和管理会计实践,又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造就了较深厚的人文和管理基础;加上部分企业正在零星进行的战略管理会计实践,这一切情况都表明: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适度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现实条件。因此,可在经济发达地区挑选部分内部条件和管理基础较好、意识较强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战略管理会计实践,这样,一方面可以完善战略管理会计自身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可直接推动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收到理论和实践“双赢”的效果。 战略管理论文:对于价值链视角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随着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的挑战,职能管理逐渐向战略管理转化,现代企业需要运用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来指引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战略管理会计作为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以怎样的视角研究战略管理会计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如何在战略管理会计框架内将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与方法相匹配。本文将从价值链的视角,整合有关战略管理会计专题研究,来构建适合于战略管理决策的战略管理会计框架。 一、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战略成本管理 (一)基于纵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在纵向价值链中,降低成本管理的机会主要来自于纵向整合,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上下游的成本价值因素,分析哪些环节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哪些环节增值较低,进行前向整合与后向整合,重构价值链,优化成本结构。实际上,纵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具体体现在针对于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联结点的成本管理上。在对纵向价值链结构性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作业法来发现成本结构存在的弊端。比如,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将所有权成本分配给供应商,从而将由供应商不良业绩产生的成本作为产品价格上涨的增量成本。而执行性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利用成本系统分析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业绩。 (二)基于横向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在横向价值链中,企业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在生产价值链的每一环节上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及其成本情况,与竞争对手比较作业水平和增值水平,明确成本态势,即同竞争对手相比是处于成本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行动,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优势,进而调整成本结构或增强执行力度。 (三)基于内部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 在内部价值链中,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作业的组合, 企业可以找出内部的不增值作业,结合作业成本管理,消除不增值作业,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对于企业而言,降低成本与提升企业价值同样重要。在传统的管理会计中,管理者过分关注于执行性成本管理和价值链的生产环节,被认为“开始得太迟,结束得太早”忽视了存在于上下游之间以及与竞争对手比较分析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动因。笔者认为,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不仅把握了存在于企业内部及边界的成本降低空间,而且延伸了成本管理的时间维度,参与战略制定,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决策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信息支持。 二、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性投资决策 (一)价值链分析方法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企业投资活动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链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体现, 进行投资决策前,有必要对企业的内部流程、市场定位以及竞争态势进行分析,这也是战略投资决策区别于传统投资决策的特点。按照价值链分析的过程,识别价值活动,分析每个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企业首先通过纵向价值链分析寻找市场定位,捕捉纵向整合信息,判断是否有进行并购或外包的必要;其次,进行横向价值链分析,识别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及成本动因,比较竞争优势和限制性资源的存在,使投资决策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最后,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综合内外部现状进行战略性投资决策。 (二)实物期权法在战略决策中的应用 运用价值链分析获得的利润分布、资源配置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信息,结合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及实际经营情况,对决策项目的收益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在战略性投资决策分析中,折现自由现金流量法及实物期权法考虑了投资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与战略管理目标最贴合,最能体现出战略管理会计决策的核心价值。使用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关键,在于确定预期企业未来存续期各年度的自由现金流量以及合理的公允的折现率,但是,由于投资项目存在着许多事前无法进行预测和估计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由现金流量法有时难以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实物期权法弥补了自由现金流量法的不足,在投资中将实物期权和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决策相结合,并且根据环境和项目本身的变化来灵活地改变管理策略。在评估投资项目时,当不确定性达到导致现金流量折现法不能发挥作用时可以考虑采纳实物期权法,并随时对项目进行调整。然而,实物期权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较晚,在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范围的应用也属于初探阶段,关于在战略管理会计投资决策体系中的应用形式及模型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战略性业绩评价 (一)学习和成长维度的战略业绩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被视为无形资产重要源泉的学习与成长能力,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仅凭现有的技术和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客户和内部经营过程的长期目标,同时,激烈的全球竞争也要求公司不断提高他们对客户指标的支付价值能力。为此,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现有雇员、系统、程序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企业在快速剧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平衡计分卡强调对未来进行投资的重要性,重视企业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员工、信息系统、激励约束制度等。用于学习和成长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新产品开发、研究开发能力与效率、制造过程改善情况、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动率、员工生产力、员工培训次数、员工的技术水准、企业文化、管理水平、信息系统的更新程度等。 (二)内部流程维度的战略业绩评价 内部价值链是企业内部流程的载体,反映的是企业学习与成长能力。良好的内部流程源于企业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影响着顾客的需求。同时,通过对价值链基础作业的分析,可以识别成本动因有利于流程指标的设置以及作业成本的控制。企业每项经营都有其一系列独特的、为客户创造价值和产生财务结果的过程,企业只有提高经营效率,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进入新的市场,增加营业收入,扩大企业的净收益。然而,一个普通的价值链模型使企业可以在其内部经营过程中根据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指标来制定模型。内部营运过程的指标着重在那些对顾客的满意程度和达到企业的财务目标有最大反应的内部运营上。就反映企业内部运用效率的指标而言,内部价值链主要包括创新、经营、售后服务三个主要过程:第一,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深入新的市场和顾客群;第二,通过加强成本、质量、周期时间、效率、资产利用、能力管理等取得经营优势;第三,通过提供完美的售后服务,为客户使用产品和服务提供增加的价值。 (三)顾客维度的战略业绩评价 任何商业战略的核心都是增加顾客价值,关注如何吸引客户、保留客户和加深顾客关系等问题。顾客价值的提高主要通过以下 三个典型的方面选择:经营优势、顾客关系、产品领先。追求经营优势的企业需要在竞争性定价、产品质量和选择、完成订单速度、及时送货等方面取胜;对于顾客关系,则必须加强和顾客关系的质量,如充分的和额外的服务;追求产品领先战略的企业必须集中精力于产品和服务的功能、特征等。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都将自己的战略焦点集中于顾客身上,“赢得顾客”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平衡计分卡中顾客方面的核心评价指标主要有市场份额、客户满意程度、客户保持程度、新客户的获得、客户盈利能力等。在平衡计分卡的客户方面,管理者要确定营业单位将要面对的竞争性客户和市场份额,并计量营业单位在这个目标范围内的业绩情况。 (四)财务维度的战略业绩评价 财务维度可以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业绩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可以体现股东的利益。但单一的财务评价指标会给企业的战略决策带来误导,企业业绩评价的财务指标只有与非财务批评指标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平衡计分卡里,其他三个方面的改善必然会反映在财务指标上。财务指标可以不断地提醒管理者,必须将质量、客户满意、生产率的提高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扩大、收入的增加和经营费用的降低等财务成果。在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战略业绩评价系统中,学习与成长决定着无形资产的价值,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滋润着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健康成长,优化的企业内部流程带来了客户维度业绩的提高,最终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维度的绩效上。因此,在基于价值链的战略绩效评价不仅是对战略决策业绩的计量,更是一种在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中“由表及里”地发现问题和“由内而外”地优化价值链的过程。 战略管理论文:战略管理会计的战略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经营条件日益复杂。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企业仍将眼光局限在企业内部,只关注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双方市场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效率如果不能通过市场外化为效益,企业必然会在竞争中一败涂地。企业只有关注外部市场,关注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努力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一管理理念体现在管理方式上,便摧生了80年代的管理革命——战略管理。企业管理上升到战略层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也必须具有战略性。管理会计的战略性要求管理会计提供企业外部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协助企业制定、实施战略计划以取得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性的管理会计,通常被称做战略管理会计,它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所提供的信息突破了一个会计主体的限制 外向性是企业战略的一个显着特征。企业制定战略以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区为前提。企业必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变化,调整战略部署,或采取更有效的战略方案,充分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保证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按照美国学者波特的理论,在竞争环境中,企业将面临五种竞争作用力,分别是: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企业作为原料和服务的需求者,必然与供应商发生联系,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会影响原材料成本和其他投入成本。企业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供应者,必然会接触到销售渠道,客户或分销商的侃价能力会影响到企业所能索取的价格,替代品的威胁出在于此。而现存的竞争强度会直接影响价格及竞争的成本,如厂房设施、产品开发、广告促销和销售队伍的成本。新的竞争者的入侵,亦会威胁价格,并要求为防御入侵进行投资。这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其所涵盖的信息明显超越了成本会计单个会计主体的范围。这些竞争力信息,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所必备的,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竭力提供。 二、要求提供更多的战略非财务信息 在竞争环境下,衡量竞争优势的不仅有财务指标,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许多非财务指标尽管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合格率、顾客的满意程度、产品交货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等。 目标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谁拥有了市场,谁就拥有了决胜的先机。该指标不仅体现了企业在同类产品市场或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产品合格率,体现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反映企业对现有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 顾客的满意程度需要进行较为综合了的考察,可结合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情况,售后跟踪调查统计结果等信息来进行判断。在买方市场上,顾客满意程度是企业能否保持并扩大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产品交货率,可以评价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均衡性。也可以反映企业与分销商和顾客的合作关系。 产品返修率和产品退货率,直接反映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这里的“质量”,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模式下,不仅指最终产品的各项指标与原来的设计完全吻合,还指该产品能充分满足顾客对该类产品的期望,因此较高的返修率和退货率有可能意味着产品在最初的设计构想上存在缺陷。 战略管理[!]会计瞄准市场,着眼于“知彼”,即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因此还应尽可能收集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供求状况、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将本企业战略决策的分析技巧应用到外部竞争对手,供应商和顾客。 三、将预算与战略挂钩 预算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领域。预算实质上是事先对企业现存和未来可获得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战略思维引入预算机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求联系战略需求进行资源的预先分配。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将决定预算是促进还是阻碍战略实施过程。资金过少,会削弱相关部门的战略任务的执行能力;资金过多,又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并降低财务业绩。要避免这两种情况,则要求战略实施者深入参与预算过程。此外,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也会相应作出调整,战略的变动总是需要预算资源的重新分配,这就产生了动态预算的要求。 在预算编制形式上,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注重竞争对手、顾客和其他战略因素。传统的编制形式,习惯上将同一账户的历史数据作为编制预算数据的关键依据,预算结果与企业战略似乎没有明显的联系。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改进了传统的记录、计划和报告模式。例如,在报告中增加关键竞争对手甲乙丙丁等项目,根据各种可能的市场条件,预测竞争对手的支出行为,及其面临的水量利条件,以更好了解竞争对手的反应。将顾客对企业支出的不同反应也纳入预算报告,便于确定何种支出行为更有利于建立竞争优势。 四、采用战略性的业绩评价制度 战略性的业绩评价制度是将业绩评价制度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由于一个企业的战略行为通常针对公司的具体形 势和行业环境,所以各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之间有着许多差异——严格来说,行业中有多少竞争厂商就有多少竞争战略。但是,如果从各个具体战略再上升一步,就会发现各个战略之间最大最重要的区别和以简单归纳为:(1)企业的目标市场是宽还是窄(2)企业追求的竞争优势是与低成本相关还是与产品差异相关。这样就产生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是前两种战略在狭窄市场领域中的应用。 与不同的竞争战略相呼应,企业的业绩评价制度也各有侧重。如果企业战略是成为一个低成本的供应商,则评价指标着重于原材料的价格性能比、内部制造效率。市场占有率及产品交货率,评价的标准应当有利与那些促使成本降低的行为。如果企业是在卓越的质量和服务的基础上追求差别化战略、那么评价时应注重产品合格率。产品品质改进的效率、产品退货率和产品返修率,从接单到发货的时间间隔等指标,评价时,应鼓励那些追求零缺陷,减少产品返修次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加快定货和发货速度的行为。如果企业成长需要新产品的支持,评价时应注重新产品收入和利润占全部收入和利润的比率。 战略性业绩评价,以形成企业整体竞争忧势为目标,综合运用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业绩指标,较之传统的管理会计,改进了业绩评价的尺度,更具合理性。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两个子系统。传统管理会计深入企业内部,旨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重在“知己”,而战略管理会计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市场和竞争对手,站在战略的高度为企业寻求比较优势,重在“知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各有侧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战略管理论文: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作用 所谓的战略管理会计也即是这样一种管理会计的形式:在当前的会计工作中,通过对会计工作的战略管理,使得企业会计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为了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稳步的发展,企业除了要重视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以及内部所提供的信息之外,还应该要加大对企业外部因素的信息的重视力度,从而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的各领域和行业中各种技术和理论层出不穷,从而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的会计领域中也不例外,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理论,而随着这些技术和理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得现代会计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的水平,还必须对会计进行战略管理。因此怎样才能够将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就成为了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首先必须要加大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然后吸收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从而才能够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和发挥出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必须要加大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战略管理会计的要素出发,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进而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要素 战略管理会计包括三大要素:环境审视、竞争者分析以及用战略眼光而非纯营运眼光看待内部信息。 1.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内部信息。(1)成本动因分析。会计中,使成本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动因,既定活动的成本主要由多个成本动因而决定,而价值活动中的成本动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成本地位。根据成本动因的发展战略高度来看,具有战略性和普遍性意义的成本动因在很大程度上给成本发生变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例如企业中的生产能力、利用价值、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些都是成本动因,并能够长久的新颖成本发生变化。 (2)价值链分析。根据企业的价值活动,我们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主要是企业中关于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项服务的活动。从基本活动的类定义我们可将其分为五大类型: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内部后勤是与接受、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生产作业是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相关的各种活动,外部后勤是与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市场销售是与提供一种顾客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的各种活动,服务是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 2.竞争者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目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使企业立足于市场,并得到长久的发展,各企业必须要知己知彼,准确的判断对手的战略,并对其作出分析,采取对策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 1.加大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当前的会计工作中,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与此同时随着对会计工作的战略管理使得会计工作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怎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就成为了时下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充分的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首先必须要加大对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由于当前战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稂莠不齐,从而很容易导致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严重的制约了会计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2.吸收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战略管理的会计所采取的的方法比较简单,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而且操作也很简单,目前已逐渐被我国各企业所应用。例如某市在以此业绩考核中,实行按劳分配的传统做法以及将员工的岗位责任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员工的到勤率融入到其中,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这方面应该是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联合起来共同探讨。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我们所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我国企业普遍应用。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定位在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三、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的水平,还必须对会计进行战略管理,对会计进行战略管理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同时还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文对战略管理会计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作用的详细阐述,相信读者对战略管理会计和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战略管理会计意义重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必须要加大对其的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战略管理论文:怎么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 所谓的战略管理会计也即是这样一种管理会计的形式:在当前的会计工作中,通过对会计工作的战略管理,使得企业会计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为了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稳步的发展,企业除了要重视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以及内部所提供的信息之外,还应该要加大对企业外部因素的信息的重视力度,从而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的各领域和行业中各种技术和理论层出不穷,从而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的会计领域中也不例外,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理论,而随着这些技术和理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得现代会计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的水平,还必须对会计进行战略管理。因此怎样才能够将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就成为了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首先必须要加大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然后吸收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从而才能够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和发挥出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必须要加大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战略管理会计的要素出发,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进而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要素 战略管理会计包括三大要素:环境审视、竞争者分析以及用战略眼光而非纯营运眼光看待内部信息。 1.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内部信息。(1)成本动因分析。会计中,使成本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动因,既定活动的成本主要由多个成本动因而决定,而价值活动中的成本动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成本地位。根据成本动因的发展战略高度来看,具有战略性和普遍性意义的成本动因在很大程度上给成本发生变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例如企业中的生产能力、利用价值、经营模式、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些都是成本动因,并能够长久的新颖成本发生变化。 (2)价值链分析。根据企业的价值活动,我们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主要是企业中关于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项服务的活动。从基本活动的类定义我们可将其分为五大类型: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内部后勤是与接受、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生产作业是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相关的各种活动,外部后勤是与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市场销售是与提供一种顾客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的各种活动,服务是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 2.竞争者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目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使企业立足于市场,并得到长久的发展,各企业必须要知己知彼,准确的判断对手的战略,并对其作出分析,采取对策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 1.加大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当前的会计工作中,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与此同时随着对会计工作的战略管理使得会计工作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怎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就成为了时下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充分的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首先必须要加大对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由于当前战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稂莠不齐,从而很容易导致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严重的制约了会计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2.吸收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战略管理的会计所采取的的方法比较简单,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而且操作也很简单,目前已逐渐被我国各企业所应用。例如某市在以此业绩考核中,实行按劳分配的传统做法以及将员工的岗位责任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员工的到勤率融入到其中,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这方面应该是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联合起来共同探讨。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我们所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我国企业普遍应用。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定位在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三、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的水平,还必须对会计进行战略管理,对会计进行战略管理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同时还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文对战略管理会计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作用的详细阐述,相信读者对战略管理会计和如何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战略管理会计意义重大,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必须要加大对其的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战略管理论文:对战略管理会计的浅探 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宽了管理会计的范围。 关键词:战略管理;管理会计;企业战略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 (-)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和职能战略目标。 (二)注重发挥人的价值和知识的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将成为重要的产权要素,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知识生产力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 (三)实施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 (四)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关注,将成为战略管理会计长期研究的课题。社会责任会计和绿色会计将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企业将主动追求自身利益与环境效益的融合。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 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 (一)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同时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配方法,及时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了业绩评价标准。 (二)社会价值链分析方法。它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社会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三)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企业为实现财务业绩,制定以产品成本为主的目标成本,确定达到这一成本水平途径的一种分析方法。 (四)预警分析的方法。它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事先提醒管理当局注意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潜在机遇和问题,把握机遇,防患于未然。 (五)其它分析方法。如评价分析、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法、质量成本分析等。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21世纪的发展与完善 展望21世纪,战略管理会计必将有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技术方面,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作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入一产出效率和效益。(二)经济全球化方面,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使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在分析自身及竞争对手的资源情况时,不能再是静态地分析所处时刻,而要动态地分析资源的未来流动趋势,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一方面要加强收集信息,一方面注意分析企业产品或服务被消费的全球化变化情况,以尽快调整其全球的战略部署和寻找新的客户需求方向。 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竞争对手分析。第二是业绩计量。第三是商品市场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战略管理。企业的战略计划和战略方案在不同阶段各不相同,业绩的评价也各不相同。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战略管理,使企业在整个商品市场寿命中获得最好的业绩。 (一)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于企业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不仅对管理会计人员提出挑战,也对于职能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尚不十分普遍的情况下,对于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培训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管理会计系统可以归属于职能管理部门或者会计部门。这种选择的直接目标应是在最经济的条件下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战略管理论文:对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的运用研究 经济全球化使得物资公司面临激烈的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使得物资公司必须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这就要求物资公司必须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并有为推动这种战略实施的配套措施,而战略管理会计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探讨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及作用 战略管理会计是指能够通过对物资公司本身,利益相关者、竞争对手以及各种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和行业特色,为公司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乃至公司科学发展提供会计信息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战略管理会计区分于传统的管理会计在于其不仅能够提供公司内部信息,还能够提供外部市场的信息;不仅能够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经营能力,还能够从战略的角度来发挥会计的作用。 物资公司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单元,推行战略管理会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司更好的了解其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并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了解财务服务公司战略的基本情况以及按照公司发展战略所需要的财务会计服务,从而为优化财务管理,为推动公司长远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帮助,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帮助公司了解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利益相关者的有关信息,为保障公司财务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乃至调整优化自身的战略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运用面临的挑战 从物资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其在战略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已经部分的发挥了会计的作用,但与管理会计所能发挥的作用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公司重视程度不够、财务会计部门本身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 (一)财务会计部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会计人员的战略素质还有待提升。虽然大多数会计人才经过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长期的实践,其职业技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战略管理会计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不仅需要了解会计本身的内容,还要懂得企业战略管理、市场信息收集与甄别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这正是我国企业包括物资公司所缺乏的。其次,从财务会计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来看,一方面,大多数物资公司特别是中小型的物资公司还没有引入战略管理会计这一概念,没有明确财务会计部门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财务会计部门规章制度的制定、日常管理活动的开展都没有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职能,这都表明战略管理会计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二)公司软硬件环境难以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足够的支撑 战略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等软环境,还需要有信息管理系统等硬环境的支持,当前这种软硬环境都还存在不足。首先,从硬环境来看,虽然会计电算化乃至于信息化为会计数据的收集提供了方便,但部分物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软件与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实现有效对接,公司内部没有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来收集内外部各种数据,甚至部分公司未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这就不利于战略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其次,从软环境来看,物资公司内部尚未形成有利于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有利的氛围,其他部门对战略管理会计的支持不够,参与不够。 (三)公司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首先,物资公司没有在投入上给予高度重视,受制于自身实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物资公司没有在预算上给予战略管理会计进行专门的资金安排,从而导致在人才引进、设备添置等工作中存在较大困难。其次,物资公司内部大多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科室)来推动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没有指定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从而存在“无人负责无人管”的问题。 三、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运用的思考 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在物资公司的运用,需要完善制度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地位,加大投入提高战略管理会计服务能力,加强管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作用。 (一)完善制度提升战略管理会计的地位 首先,要从公司的战略高度明确战略管理会计在整个公司的地位,明确其参与公司战略制定、战略实施的身份和地位,从而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其次,要完善制度明确战略管理会计与公司一般工作的主从关系,明确规定公司内部各部门有支持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再次,要从制度的角度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对其日常工作、工作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清晰的界定。 (二)加大投入提高战略管理会计服务能力 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从资金补助、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等方面为高素质战略管理会计人才的引进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培训机构的合作,对相关人员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以此提高其执行战略管理的能力。其次,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引进信息化管理软件和人才,建立会计信息数据库等方式来满足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硬件需求。再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 制作专门的宣传资料、利用网络、会议等方式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 (三)加强管理发挥战略管理会计作用 首先,要高度重视战略管理会计日常工作质量,战略管理会计管理部门要对自身提交的各种分析报告、各种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特别是对其中预测方法的选择、预测基础数据的来源等,要确保科学客观,以此来提高部门工作质量。其次,要高度重视战略管理会计所提供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公司不仅要建立相关的备案制度,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各种有独特见解的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论文:试论战略管理会计的兴起与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已成为系统性的独立学科,并出现了不同的分支,在经济发展中各占一席之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随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成熟应运而生,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企业的运行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对两者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兴起;发展 我国在秦汉时期,人们便开始用“出”、“入”、“收”、“付”来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减和结存,这便是早期规范化的会计记录。古代簿记写下的是金子的踪迹。13~14世纪的欧洲,资本借贷悄然兴起,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商业贸易中,借贷复式记账法带来了近代会计,它的生命中流淌着资本的血液。进入21世纪,会计已成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角、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令人目不暇接之时,会计也逐渐羽翼丰满,并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独立学科。 一、管理会计的尴尬境地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是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产生的,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管理会计公告中将管理会计定义为:“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其主要职能是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而建立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 我国的管理会计是在80年代初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它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既有管理会计本身性质上的原因,也有我们认识应用水平的约束因素。在我国,管理会计有依附性的缩小化倾向:管理会计被看作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这就决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附于财务信息这个主体,而其本身则成为了一种辅助行为。相对于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我国的管理会计将其从一个独立的过程缩小为依附性的后继活动,这种认识在本质上限制了管理会计的深层次发展。就管理会计的本身特点来说,它需要借助于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些分析方法。譬如回归分析,这种方法要求具有大量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和一定的计量软件操作,这种特性决定了企业会计工作不仅有繁杂的计算过程,还要拥有具有这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方法得出的分析预测数据包含着一些假设条件,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和修正,不能直接与市场环境接轨。这就很容易造成“貌似天仙”的分析模型却不食“人间烟火”的效果,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这便是目前阻碍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问题,因为任何一种应用方法没有理论依托就很容易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造成了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由于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缺乏造成组织性不强、理论模糊造成工作目的性不强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对企业运行的贡献已在西方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印证。而在我国,上述因素使管理会计的发展障碍重重,在企业中处于一种地位重要、效果不显著的尴尬境地。在世界范围内,西方理论也发现了其自身的一些缺点,于是管理会计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二、战略管理会计横空出世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于是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战略”原为军事术语,指对战争进行分析之后做出的全局性筹划和指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竞争日趋白热化,使企业为了谋求长期发展,越来越需要一个能够预测和把握企业发展布局的整体性筹划来理清企业发展的步骤和方向,于是“战略”一词便广泛地与经济行为联系起来,一时间,“战略营销”、“战略管理”成了经济发展中的新宠。 最早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联系起来的是英国学者Simmonds,它在1981年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对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由此来发展和控制企业战略的会计。”战略管理会计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弥补和开拓。 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应用方法不同,战略管理会计主要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法、价值链法等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的研究方法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判断,这不仅避免了管理会计中大量的复杂计算,而且将着眼点放在企业的长远利益上。当企业的产品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时,维持并扩大市场份额、追求长远的发展利益,便代替了追求当期利益最大化而成为企业发展的焦点问题。而战略管理会计正是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超越了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牺牲短期利益以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强调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协调一致,将企业置于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中,研究企业与市场竞争者的关系位置。这就弥补了传统管理会计只致力于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内部化倾向,真正将企业置于市场信息之中。 在我国,战略管理会计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所在。虽然我国企业还处于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使大多数企业都树立了面向市场的经营意识,这就为实行注重市场环境的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 的竞争机制要求企业不能只考虑自身的成本和效益,还必须重视竞争者的经济信息和发展情况,因此从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过渡成为一种必然。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对企业的作用也不甚明显,这使战略管理会计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如何定位 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是不尽如人意的,在企业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用更高要求的战略管理会计来解决传统管理会计的尴尬局面是不够合理的,势必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是应该不断地完善传统管理会计还是接受新生事物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笔者认为两者并举互补是可行之路,这种选择并不能简单看作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在目前经济的发展水平下,战略管理会计已成为大势所趋,它的实行是必要的。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困难重重的首要表现是理论与实践严重分离,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正能够弥补这种缺陷。所以,在完善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用战略管理会计弥补管理会计的不足,两者互补共同推动企业的运行,相信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我国,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其实还都处于新生阶段。作为会计人员,在不断地运用先进的方法致力于本职工作的同时,研究这些方法在我国、在本企业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是同样必要和重要的。每一个专职会计人员的工作研究,都将推动我国会计学科的发展,也正是这种点滴的努力才能构筑起美好的前景和未来。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职业院校中幼儿教育专业歌唱教学的重要性 【摘 要】通过对歌唱教学的研究,探究出了一系列适宜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激励和唤醒中,去发现、接纳、欣赏、表达,使幼儿学会了学习、创造、发现和探索,其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专业;歌唱教学 一、职业院校中幼儿教育专业歌唱教学的重要性 歌唱教学是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对幼儿实施启蒙阶段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实现幼儿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歌唱课的学习使孩子的歌唱水平、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声乐艺术也是最富情感的艺术,不仅表现创作者的内心感受,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欣赏者心灵深处的某一情感需求。在音乐的诸多构成元素中,节奏好比“骨骼”,旋律好比“血肉”,而情感则好比音乐的“灵魂”,只具备健康的“骨骼”和丰满的“血肉”是不够的。然而,作为教师如何帮助高职学生获得音乐的“灵魂”,做到“以情化声,声情合一”是极为重要的。 二、幼儿教育专业歌唱教学内容与形式 我们知道活动的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我们可以规范几种歌唱方法 1.教授幼儿歌唱的方法 歌唱好像我们每个人身上拥有的一件乐器,在歌唱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利用自己的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所以歌唱活动以歌声贯穿始终,培养幼儿正确歌唱的方法是歌唱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能否用好听的声音歌唱、能否唱出美好的声音、能否保护自己的嗓子,都取决于幼儿歌唱的方法。 幼焊璩的方法包括:歌唱中正确的发声方法、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歌唱中的音准与听音能力、准确唱出歌词、节奏和曲调的技能、恰当地用歌声表达感情的技能、正确、默契地与他人合作的技能能及正确运用和保护嗓音的艺术表现力,教给幼儿正确的发声方法、歌唱姿势、呼吸方法,在歌唱中培养幼儿的音准和听辩能力。积极引导幼儿唱准歌曲的节奏和曲调,引导幼儿用美好、自然的声音唱出歌曲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速度的变化,帮助幼儿在歌唱时学会控制的表态情感。 2.教唱适宜的幼儿歌曲 幼儿园歌唱活动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幼儿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唱歌曲是歌唱活动的主要内容。歌曲是歌唱活动主要的学习材料,歌曲的选择直接影响歌唱的质量。 为幼儿选择的歌曲首先要具有适宜性。 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有些歌曲内容太陈旧偏离幼儿生活经验,幼儿很难理解,我们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他们生活中熟悉、能够理解并感兴趣的歌曲内容,歌词应有童趣并容易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曲的内容要旋律简单、形象鲜明、适宜幼儿动作表现或进行游戏;歌曲曲调要节奏较简单,音域要适宜幼儿演唱,旋律要较平稳且以五声音阶为骨干,结构也应短小工整。 幼儿喜爱歌唱,歌曲对幼儿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歌曲的教育性并非单纯指歌曲歌词一定要具有德育教育的意义,幼儿园音乐教育包括歌唱活动所选择的歌曲都应是积极向上的,能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熏陶幼儿高尚美好的情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再次为幼儿选择的歌曲要具有审美性。 审美是音乐的核心,为幼儿选择的歌曲应符合音乐审美的要求。歌曲的旋律应优美动听,能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歌曲的歌词要体现艺术美,歌词幽默诙谐、朗朗上口、富有意味、优美抒情,易于幼儿感受和表现。 总之,我们为幼儿歌曲从歌词到音乐、从题材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贴近幼儿生活,总体上要风格多样、形式丰富,还应具有纯真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特点。 3.教授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达歌曲不同的效果,对于幼儿来说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帮助幼儿对歌曲的理解,提高歌唱表现力,以达到能够熟练地、创造性地用歌声来表达歌曲内容和情绪情感的目的。 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幼儿可以掌握的歌唱表现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接唱、对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歌表演等。多种歌唱形式。对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丰富幼儿的演唱形式,能够增强幼儿在歌唱中对声音强弱、快慢等不同表情的控制能力,增进幼儿在歌唱中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能够增进幼儿在歌唱中的注意力,同时也会提高幼儿对歌唱的兴趣。 因引,教师应在幼儿掌握歌曲的同时,不断引导幼儿尝试并挑战新的演唱形式,为幼儿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丰富幼儿对歌唱形式的理解,使幼儿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达到协调一致演唱歌曲的能力。 4.教授幼儿表现歌曲的方法 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教会幼儿会唱歌曲不是唯一的目的和内容,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目标的不断发展,通过歌唱活动提高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和的目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培养幼儿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成为歌唱活动中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深入理解“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歌唱活动所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在歌唱活动中喜欢歌唱、快乐歌唱、创造性地自主的学会表现歌曲。 三、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1)教育能力,一个教师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要使孩子全面发展,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刘,需要专业成长,因此,教师还应具有把教育观念、知识转化为教育行业的能力,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如果我们具备了很强的能力,而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操作能力很差,教学效果不好,会导致幼儿的发菜水平低,幼儿的各种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各种知识水平能力的综合运用。 (2)教学组织能力,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幼儿音乐教师要有广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也要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学具,设计幼儿喜爱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能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3)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应有一颗求知心,在学习化社会里,幼儿园教师的生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过程。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学者。幼儿兴趣爱好广泛,好奇好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迅速回应幼儿的需求,及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维持幼儿对周围事物与环境的探知兴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事物。因此,教师要有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利用点滴时间去学习新知识。 (4)反思能力,反思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认识得到提高,实践中又得到新的依据和理论,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作为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获得新经验和积累。教师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 (5)科研能力,今天的幼儿音乐教师不是从前的“有副好嗓子,会唱歌的教书匠”,而是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要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科研提供基本素材,通过科研来促进幼儿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动幼儿音乐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结语 在幼儿教育专业歌唱教学方面,我们要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分析不同的歌曲的内容,来制定合哩的目标以及采用有效的方法,只有教师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在歌唱的活动中感受到唱歌的乐趣、体验到音乐美感。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的思考 摘要:视唱教学是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音乐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视唱能力是学习音乐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针对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偏低,视唱和听觉方面能力薄弱的普遍情况, 关键词:视唱教学;教材内容;内心音乐听觉;心理准备 视唱,是通过对乐谱符号准确p生动的音响再现,从而建立正确的音乐听觉,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音乐审美取向。它既是建立和积累音乐语言的最基本方式,又是整体音乐表现的最直接体现。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学生普遍音乐素质偏低,视唱和听觉方面能力薄弱。针对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学生存在的普遍情况,在音乐视唱教学中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p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学生专业特色相适应 教材内容是为特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而选择的,教材内容应被学生同化,成为其内在物对她们将来的行为p态度和个性产生影响。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p需要和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音乐理论及音乐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不仅使之“学好”,还要使之“好学”“乐学”,以达到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材内容的选用,除了教材的基础性p系统性之外,更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尤其是趣味性。这与她们的专业特色和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视唱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相适应,以人为本,因校制宜,因材施教。 二p注重学生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 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学生普遍音准p节奏感不强,视唱易走调,视唱速度不稳。除了她们自身的音乐素质之外,是由于还没有在内心建立起正确的音高p音值概念,还没有获得内心音乐听觉对视唱准确性的指导能力。因此视唱时不能判断各种音高和节奏的正确性。在视唱教学中,通过“默唱”与“背唱”的练习,是强化音乐内心听觉的训练手段和有效途径:“默唱”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寻求内心音乐听觉对视唱过程的支持。唱是用“心”听,听是用“心”唱,要逐渐养成用“心”听,用“心”唱的好习惯。“默唱”练习,首先应跟着钢琴慢唱,通过正确的视唱练习,先建立起正确的音高p音值概念之后,再进行“默唱”练习,这样才能保证内心音乐听觉的正确性;“背唱”可以使各种音高p音值之间的关系在感觉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能够熟练p准确地读谱视唱,其间是和大量的“背唱”练习分不开的。“背唱”练习是短时间内建立正确的音高p音值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p注重学生视唱心理准备的指导 视唱曲谱是检验音乐表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容易紧张p怯场。在视唱曲谱过程中速度不稳,重复较多,视唱不完整。要做到流畅p完整地视唱和表现曲谱,除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之外,音乐心理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视唱曲谱时,首先要看清谱号p调号p拍子等乐谱上标明的记号,再将乐曲的音高p节奏在心里默唱p默读一遍,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其次,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速度,做好视唱曲谱前的心理准备。在视唱的过程中,要求掌握“眼快口慢”的技巧,也就是说眼睛看谱的速度应比视唱的进行快一些,当唱到这一小节时,眼睛已看到下一小节,为即将到来的曲谱调整好气口p音高p时值等方面的心理准备。因此,在视唱曲谱时,要做到“眼看”“口唱”“耳听”“手划拍”,宁肯慢而通顺,不要快而结巴,这样才能一气呵成,力求完整表现音乐作品。 四p注重学生看谱唱词技能的训练 看谱唱词对于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学生是实用性很强的基本技能,是一种需要专门进行训练的识谱技能,它要求能将乐谱的音高p节奏准确地与歌词相对应。看谱唱词可通过两个预备环节进行练习:第一个环节是念词读节奏。使用“da”的衬词把节奏读出来,是练习节奏的通常做法。第二个环节是用“la”唱曲调。用“la”音哼唱曲调的目的是使学生摆脱在认识音高关系时对唱名的依赖,为下一步将曲调准确对应歌词做好准备。前两个环节,注重的准确性,而这一环节的练习,应更多地侧重于完整性。因此,应该引导学生不要太在意一些小的失误,而要坚持持续不断地把音乐进行下去。这样才能获得快速读谱唱词的能力。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我们要对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与保健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音乐视唱教学,才能使她们的音乐视唱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的优越性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日益普及并且应用到了技校幼儿教育教学中。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接受原本抽象的知识,成为了技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师改进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的优越性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专业理论 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型的科技手段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于教育领域中。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就多媒体在幼师专业理论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运用于幼师专业理论课的优越性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校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宽泛,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生搬硬套,知识只能单一地灌输,学生听不进去,兴趣很难培养起来。要让学生喜欢理论课,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接受老师,接受他们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对于专业理论课来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力是我们的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可见,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文字的处理上,在颜色的搭配上,在背景的构思上,在声音的选择上,在图片的使用上,都要精雕细琢,增强感染力,要做到图、声、文、像并茂,以此来增加课件的新颖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同时,在多媒体的运用上,选用的材料应符合教学目标,重难点要突出,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要形象化,复杂的过程要简单化,静态的对象要动态化,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巧妙掌握并巩固知识 幼儿教育理论课的知识内容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抽象性的知识比较多,理论性也比较强,由于受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教学内容里面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观看到,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课件,对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分层显示,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的时候,多种教学法如果穿插进入活动当中,多媒体视频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所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的、生动有趣的展示出教学内容,知识点环环相扣,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点。课本教学的效果明显弱于多媒体教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可以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理解,顺利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使教学更加直观,突出重难点 如果只靠老师在讲台上枯燥、简单地讲述,提出类似如何上幼儿园的课这样抽象的问题,学生很难掌握,但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不仅可以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视觉刺激,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和突破。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像移动、表格解说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如何撰写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用鼠标点击满足条件的图像,通过模拟幼儿园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活动计划的制订。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在幼师专业理论课中应该是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辅助,而不是教学的主体。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要考虑课件的质量,把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结合, 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课件上,而忽视了要学习的内容。 多媒体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离开了教师,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无法找准重难点知识。在现代教学中,应该以教师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总之,在技校幼师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把多媒体适当、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这才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者单位:茂名技师学院)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浅议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优越性 【摘 要】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接受原本抽象的知识,成为了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师改进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的优越性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幼儿;专业;多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型的科技手段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于教育领域中。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就多媒体在幼师专业理论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运用于幼师专业理论课的优越性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宽泛,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生搬硬套,知识只能单一地灌输,学生听不进去,兴趣很难培养起来。要让学生喜欢理论课,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接受老师,接受他们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对于专业理论课来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力是我们的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可见,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文字的处理上,在颜色的搭配上,在背景的构思上,在声音的选择上,在图片的使用上,都要精雕细琢,增强感染力,要做到图、声、文、像并茂,以此来增加课件的新颖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同时,在多媒体的运用上,选用的材料应符合教学目标,重难点要突出,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要形象化,复杂的过程要简单化,静态的对象要动态化,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巧妙掌握并巩固知识 幼儿教育理论课的知识内容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抽象性的知识比较多,理论性也比较强,由于受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教学内容里面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观看到,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课件,对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分层显示,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的时候,多种教学法如果穿插进入活动当中,多媒体视频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所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的、生动有趣的展示出教学内容,知识点环环相扣,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点。课本教学的效果明显弱于多媒体教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可以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理解,顺利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使教学更加直观,突出重难点 如果只靠老师在讲台上枯燥、简单地讲述,提出类似如何上幼儿园的课这样抽象的问题,学生很难掌握,但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不仅可以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视觉刺激,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和突破。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像移动、表格解说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如何撰写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用鼠标点击满足条件的图像,通过模拟幼儿园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活动计划的制订。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在幼师专业理论课中应该是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辅助,而不是教学的主体。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要考虑课件的质量,把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结合, 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课件上,而忽视了要学习的内容。 多媒体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离开了教师,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无法找准重难点知识。在现代教学中,应该以教师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总之,在学校幼师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把多媒体适当、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这才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对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定位的思考 一、技工院校办幼儿教育专业面临的质疑 1.社会认同度低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加之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社会与家庭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对幼儿教育教师的层次要求也逐年提高。技校能办出什么幼儿教育专业,技校生能做幼儿园老师吗?技工教育为“二流教育”甚至“末流教育”与幼儿园“一流教师”的反差太大,最多只能做个幼儿园里的保育员。 2.院校自身的困惑 幼儿教育专业学科体系庞杂,专业课程多,有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三学”专业理论课,弹、唱、说、跳、画、手工、书法专业技能课,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教学教法,当前突出的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专业课,奥尔夫音乐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等早教课程,还要参加成人高考、保育员、育婴师、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另外,初中起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又较差,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最后只能“门门懂,样样瘟”。 二、幼儿教育专业的定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的3种培养学制: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四年制本科,第一、第三种为高中起点,第二种是以初中起点。在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提出6个学习领域: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幼儿活动与指导、幼儿园与家庭、社会、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5个核心专业技能:教师语言技能、音乐技能、舞蹈技能、美术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7个核心专业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特别是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幼儿园招聘考点的变化,关注的焦点都是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核心技能与能力结构。 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多样性,培养方案的实践性,课程设置的能力导向性,评价体系的实用性等价值取向更加凸显,这就是幼儿教育专业的最精准定位,从而也体现出幼儿教育专业的特性,师范性与职业性。 三、技工院校办幼儿教育专业的优势 1.合岗实用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全国技工院校首批5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从此拉开了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序幕。对技工院校来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无疑是现代技工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变革,凸显了现代技工教育课程特色。 首先,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课程不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任务和教学活动,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带动了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学习主客体一体化,“教、学、做”融为一体。其次,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恰恰是当前幼儿教育专业急需的课程与教学模式。 2.实训管理经验丰富:崇尚技能氛围 有人认为,技工院校专业以理工类为主,与幼儿教育这个师范性专业有何关系?其实幼儿教育除了具有师范性外,还表现为高度的职业性,大量的技能需要实训,技工院校多年积累的实训管理经验会直接迁移到该专业上来。再者,学校崇尚技能的学习氛围,又会大大触动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 3.与企业有天然的联系: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技工院校与企业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多年来已形成自己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实训地建设也是驾轻就熟。对于幼儿教育专业来说,合作对象由企业换成幼儿园,生产流程变成保育与教学过程,工匠精神升华为“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四、围绕专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定位,认清了技工院校的办学优势,下一步就要紧紧围绕专业定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有特色的幼教行业高技能人才。 1.调整培养目标 根据《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描述,中级为“培养从事幼儿园日常保育、辅助性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中级技能人才”,学习年限为3年(初中毕业生),2年(高中毕业生);高级为“培养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承担幼儿园部分管理与科研任务,进行学前阶段幼儿教育的高级技能人才(高级工)”,学习年限为2年(取得中级职业资格人员)或3年(高中毕业生)。所对应的职业工种是幼儿教师、保育员。 在充分的调研与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笔者认为,现有的培养目标需改革与调整。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应以五年制高级为主,在保教结合的要求下,三年制中级班显然满足不了现实需求,也完成不了幼儿教育专业应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再者,钢琴、舞蹈、美术和由其延伸的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等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磨炼,这些方面的技能与能力又恰恰是技工院校培养的幼儿教师的特色之处。 2.培养一体化教师 技工院校办幼儿教育专业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短缺。一方面,钢琴、舞蹈、美术等课任教师大多不是师范类出身,而学校的培养对象又不是钢琴家、舞蹈家、美术家,只需要熟练掌握幼儿歌曲弹唱、幼儿舞蹈编创、幼儿美术手工操作,在此基础上,能够开展有效的幼儿游戏指导、环境创设与利用就行。另一方面,师范类出身的“三学”老师学术味太浓,理论性太强。这样的师资结构肯定不符合现代幼儿教育教学需要。 加快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首先,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其次,不断引进一体化课程专家进校培训,传播一体化课程的理念与实施细则。再者,当前幼儿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与教材极少,可以采取跨专业观摩示范课,学习一体化教学流程与操作实务,再结合幼儿教育专业具体学科进行探索,尝试编写一体化校本课程与教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而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3.整合课程体系 目前,能力本位教育中的DACUM(Develop ACurriculum)法是比较理想的课程开发方式。借助DACUM法可以获得基于工作任务划分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门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幼儿教育专业课程,笔者组织学校专业教师和幼儿园及早教机构一线优秀教师组成DACUM委员会,运用“头脑风暴法”和DACUM表,分析幼儿教育教师所需要的工作任务模块,进而对工作任务模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核心技能与能力结构,对DACUM法进行了进一步改造,遵循相关性和同级性原则,整合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结合点。 整合后的幼儿教育专业课程有: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系列,如《幼儿歌曲弹唱》《普通话训练与讲故事》《幼儿舞蹈创演》《幼儿美工与玩教具制作》,以任务为驱动,带动了钢琴、舞蹈、音乐、普通话、美术、手工、书法等专业技能课程的实施;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系列,如《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园健康与生活指导》《幼儿游戏指导》《学前教育活动指导》,采取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的方法,融入了《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和《幼儿卫生学》等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同时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教学教法,也基本囊括了保育员、育婴师、教师资格证、早教教师教学大纲等相应职业资格标准内容。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的最后一个专业能力是“反思与发展”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发展潜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呈现,教师的职业形象经历了三次观念性的转变,即由最初的“知识拥有者”到“技术熟练者”再到“反思性实践家”的转变。当前,幼儿园的理想需求是有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娴熟的、有发展潜力的专家型人才。所以,我们在安排课程内容中,每一任务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反思与发展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常州市工贸技工学校)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中职教育学专业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日益纷繁复杂,这些必然会对中职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当他们在学习、生活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许多中职学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感到课难上、事难管,而且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误区。因此,心理学课程对中职教育学来说十分重要。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枯燥,理论性强 很多中职学校的幼教专业都会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但是很多学生反映书本上的内容过于枯燥,他们很难真正理解。毕竟学生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去把握幼儿的心理,并与教育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只顾一味地向学生去灌输这些理念、这些思想,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何谈将这些利用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况且书本理论性过强,比如在《学习与幼儿心理》一书中,对“条件刺激”等一系列的词语解释不详细,定义表达含糊不清,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反而会使得很多概念更加难懂。 (二)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 幼儿教育心理学大多考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一般大多中职学佼的学生多对舞蹈、关术等艺术万面感兴趣,缺乏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书本的内容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对于幼儿心理教育这门课的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个很不利的因素。 (三)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中职学校幼教专业的教师自身缺乏实际幼儿教育的经验,空有满腹的理论基础,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实际的专业学习能力。外加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本身就难懂枯燥,学生不会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懂如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经验不足都是目前这门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吸收效果差。 二、提高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时,教师可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认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相关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做好幼教工作。 (二)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设置与教材相关的课堂情境,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对教师来说虽然省时省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却得不到提高。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以使其兴趣得以激发,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与领导、附近的幼儿园园长等商量,为学生提供一次到幼儿园中见习的机会。学生可采用旁听的方式在幼儿园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进行观摩与学习,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设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的激发是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主要力量。 (三)拓展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课堂教学内容难免有些是凌乱而小系统的,而幼儿教育的工作又是实用和具体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介绍。例如,在讲授注意力缺失与矫治中,感觉统合训练这一内容时,教师通常会采用讲授的方法向学生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者、研究内容、统合训练的方案,但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无法用实物来演示统合训练中所需要的训练道具、使用方法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定格、慢放、重放等方式逐项播放给学生,学生可以自观地学到每一种训练道具的样式、使用方法及训练目的,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更加自观和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在播放的同时配上视频演示和讲解,从而学生会形成清晰、具体、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将来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做了更加完善的理论储备。 (四)鼓励学生发言,增强学生自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使其主体地位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往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较少,主要是害怕回答错误而在老师、同学面前丢脸。教师需认识到这一点,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产生偏差的时候,教师可询问学生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否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使其自信心增强,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幼儿品德心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影响幼儿品德心理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让学生举手回答,并根据每一个因素各举一个例子。有些同学可能会回答环境因素,并举了一个家庭环境对幼儿品德思想产生影响的例子,但是别的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认为环境因素中除了家庭环境外,还有学习环境、交友环境等。这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并对学生的善于思考给予表扬,使其自信心增强,这样就可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其积极主动性,培养其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评价检测是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以检测与鼓励并重为原则,创新评价机制是提高“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从情感的维度设计评价方案,给每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才华和兴趣的机会,搭建起不同学生的成功平台,让学生在达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评价语言上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突出针对性,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自信,从不同的角度督促学生,给学生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心理学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专业要求出发,多想、多实践,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学以致用,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试论如何做好幼儿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幼儿专业教育工作逐渐被重视起来。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生领导者与学生教育活动组织者,所以,只有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专业教育现状和教学特点等,就如何做好幼儿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合理把握教学机会,做好本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幼儿教育专业班主任需要借助教育机会把握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合理运用不同类型校内文体活动形式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的科学教授,最为常见的形势即为校级娱乐性较强的文体竞赛活动组织。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组织前阶段内,班主任需在班会上进行活动意义内容讲解与活动价值内容讲解,深度鼓舞和激励学生参加活动,并激励他们取得优良成绩,为班级团体争得嘉奖。其次,需要有力运用雷锋活动和校内劳动周活动等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思想品质教育提升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提升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同时提升幼儿与对应教师之间的和谐共处能力等。最后,在寒暑假过程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如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以有效提升学生群体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建立较为正规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内部竞争机制 建立正规的班级内部竞争机制,旨在提升幼儿专业学生本体内在竞争意识和办事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上进心和抗挫能力,并以此方式来更好地为后续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科学合理地建立竞争机制,班级内部便会形成互相监督和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对以往懒散的学习现象和沉迷游戏现象能起到良好的遏制作用。 三、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学生自信心培养 为一名幼儿教师,作为教师,其务必做到为人师表,从自身做起,要做到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等,因此,在当前幼儿教育专业教学中,班主任需要要求学生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对烫发、染发、语言、首饰佩戴行为等作出详细要求,对不认真听讲学生及时进行说服、指正及教导。另外,要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分析。任何学生都想学好专业知识,其核心点便在于学生自信心引导上,班主任应让学生群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自身优点与长处,通过优势互补来引导学生敢于学习和乐于学习,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自信回归。 四、以干部领导群体,树立优良班级风气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空间,学生若想在学校不同类型活动中进行能力展示与风貌显示,优良环境必不可少,因为环境会鼓励人,同时也会改造人。优良的班级风气使学生爱上班级的同时也应爱上课程学习,优良班风可构成优秀班级群体,班主任和学生都会融入这个大家庭之中,但仅凭班主任去调节、操作,难以达到班风树立目标,班主任应遴选优秀的学生作为班干部来协助自己,在此基础上,使这些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组织者和班级活动倡导者。班级质量优劣与班委工作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班委选举过程中应以委任方法和对应竞选方法为主,可选举表现突出学生,因为其具备学生服务能力和极高的组织能力。选此类学生作为班级干部,应及时对其进行培训和引导,定期进行工作内容指导、工作模式指导及工作艺术指导。不仅如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严格要求此类学生干部。当班级干部工作经验提升后,其班级威信和内在自信心便会得到双向提升,班主任工作任务量得到减轻的同时,工作质量也会稳步提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操作特点,班主任应努力把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内在特点、现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对班级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与改善,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构建班级团结队伍,树立优良班风和优异学风,为培养优秀幼儿教育人才而努力奋斗。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与之密切相关的幼儿教育自然就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而在幼儿教育顺利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关键因素。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则取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的合理设置。但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怎样设置才能达到合理规范并最终符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呢?本文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实际来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体智能课程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强有力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型人才。作为中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幼教人才方面更是功不可没,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体智能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这导致培养出的幼儿教师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造成幼教人才资源的流失。这是与我国大力提倡培养实际应用技术性人才目标相背离的。同时,随着幼教市场人才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以及幼儿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影响,希望孩子能在体智能等方面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这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进一步促使学前教育专业能够以幼教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合理体系,从而为培养复合型的幼教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概念 体智能。顾名思义,体是体能、体力,智为智力、智能,能为人能。就是透过身体活动,运用一种或多种游戏来提升幼儿的基本能力。体智能课程也就是开设相应的课程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活动技能来达到促进幼儿体力、智力、能力的提升,体能方面如我们的课程安排了许多的走、跑、跳、爬等运动,幼儿在课程中能得到充分的体能锻炼;智力方面如幼儿可以拿着迷你绳变成大象的鼻子、猴子的尾巴等各种小动物肢体,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的潜能,让他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思维。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1.教师责任心不高。鉴于中职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很多老师对中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是不能相比的。中职学生几年以后要进入社会,学生毕业时能够顺利拿到一张毕业证就可以,有这种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教师责任心不高。而每天的教学只要完成自身任务便可,至于学生掌握技能知识的多少,则不是教师所关心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更是一句空谈。 2.重视文化课,忽略体智能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体智能课程的学习也不可或缺。但在我国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授课中,体育、舞蹈、游戏等体智能课程的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认为体智能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教授学生游戏等活动是在“不务正业”。殊不知,我国在教育早期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其他,只会造成学生畸形发展。没有强壮的体魄,优秀的品德,健康的思想,接受再多的知识也是徒劳的。假若学生毕业从事幼教职业,却发现自身所学在幼儿园完全无用武之地,既造成人才的浪费又阻碍我国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岂不叫人痛惜。只有根据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才能培养更多的幼教人才。 四、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1.强健幼儿的体魄。此所指的强健幼儿的体魄,并不是指强身报国,或是以选手般的训练方式来从事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而是希望以内在加强幼儿自身的抵抗力、心肺能力,刺激体内神经的传导;外在则运用身体的协调能力将肌力、敏捷性、平衡感、巧致性、柔软度、韵律感、瞬发力等,以及配合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前庭平衡觉等感觉统合当中的主要项目相互结合,来学习走、跑、跳、踏、踢、丢、抛、接、拍、打以及攀爬等简单到复杂的动作,使幼儿能有体力应付日常生活之所需。 2.激发幼儿智力潜能。好动与爱玩本来就是幼儿的本质与天性,学龄前的幼儿绝大部分的感觉与知觉,均是透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幼儿在身体的运动游戏当中,透过模仿、想象、过去的经历与实际操作的学习,变成主动或被动的学习环境与机会。这对于幼儿脑部的发展与体内神经系统间的传导,有着很大的影响。 3.体验团队生活,增强合作意识。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需要众多小朋友的参与。小朋友虽然对游戏活动十分期待并且充满激情,但也不能随心所欲,需要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来进行。教师让儿童意识到自己在游戏中是处在一个团体之中,需要和其他小朋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游戏。久而久之,儿童不但体会到在游戏这个团体中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儿童的合作意识,进而为幼儿将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研究 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为幼儿教育培养幼教人才的重任,不能忽视,必须面向幼儿教育的实际,放眼未来,积极进行体智能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自己的看法。 1.转变中职学前教育体智能课程设置的观念。 (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就是要适应幼教市场需求,想幼教市场之所想。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为幼教之所需,就要求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幼教需求而展开,主动适应幼教市场结构的变化,大胆进行教材革新的尝试与探索,幼教行业共同修订完善课程标准与教材,同时将技能考证教育有机融入其中,把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技能要求及时地反映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实现课程设置与幼教岗位对接,使学生在毕业后即能迅速上岗,为幼儿园所用。 (2)重视技能课,强化基本功训练。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能力,以满足幼儿教师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由幼儿教育的任务所决定的,又是幼儿素质的必然要求。 2.增加学生实训的机会。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首先,可以增加活动设计类课程,让学生通过模拟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状态。其次,增加技能实训课的课时,保证学生有着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程主要包括舞蹈、美术、音乐、钢琴等,这些课程的学习都是要靠学生的不断练习和实践来完成的。最后,要增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实习是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教育见习实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时间去适应学前教育工作。还可以改变传统的见习实习模式,实行分散见习与集中见习相结合的形式。 3.体智能课程体系的版块化设置。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分科设置,这种单一的课程模式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因此,根据目前幼教市场的就业情况,将课程体系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成文化知识岗位、体能岗位、智能岗位三大课程版块。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各课程版块都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更大,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他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序完成学业。这样设置使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每个版块相对独立,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就获得一项职业岗位能力。 文化知识版块是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训的一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文学、幼儿英语、幼儿园管理、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幼儿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课的基础,其门数、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理论的应用性,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岗位技能类课程的一些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体能版块是对学生进行体力能力培养而设置的课程。鉴于现在很多学生日常缺乏体育锻炼,健康状况差强人意,稍微加大体育活动的强度,身体就承受不住,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扩大教学范围,如纵队列(队形练习)、热身操及舒缓操等,还可根据幼儿园教学的需要增强百米走、三十米来回往返跑、五十米短跑、立定跳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每两天一次的体育课程设置为每天一节课,这样不但适应了幼儿园的教学实际,还增强了学生的体魄,两全其美。 智能版块是针对学生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设置的一类课程,凸显其综合性和实践性。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模块(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舞蹈技能模块(舞蹈表演、幼儿舞蹈编排)、美术技能模块(儿童画创作、手工教学、教玩具制作、环境创设)、音乐技能模块(钢琴弹奏、声乐演唱、儿歌伴奏)、语言技能模块(普通话、幼儿教师口语、故事表演、儿童文学创编)等,只有幼儿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幼儿带来多彩的活动,更好的开发幼儿智力。 六、结论 体智能课程作为培养幼儿潜能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需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根据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体智能课程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幼教人才,最终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并实现新的突破。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教师口语”课是幼儿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和技能课。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幼儿师范学校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教师口语”课,分析和掌握发展中的专科层次学生和口语教学现状,对于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师口语课 专科层次 幼儿教育专业学生 我校是市属以初中为起点面向全省招生的幼儿师范学校,在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办学层次由中专升格为大专,升专后的教育教学也顺应形势发生着改变,这些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教师口语”课,因此了解和分析升专后的学生和口语教学现状,为转变教学观念和思路,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生源质量不理想,招生门槛不断下降 1999年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师范生不再享受“包分配”政策,同时大学不断扩招,使得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幼师的人越来越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才不得不选择了幼儿师范学校。虽然学校的办学层次提升了,但学生质量却在逐年下降,由中专时期的择优变成了大专时期只能招到一般学生,甚至是成绩较差的学生。 以我校2011级沈阳地区学生成绩为例:沈阳地区中考成绩满分为760分(含体育加试成绩60分)。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最高分为551,最低分为380,平均分为447;学前教育双语专业,最高分为645,最低分为373,平均分为518。 学前教育双语专业相比于学前教育专业成绩要高很多,但成绩最好的学生也达不到省重点高中的最低分数线,成绩最低的学生比普通高中的录取分还要低,而沈阳地区是全省入学成绩最好的。总体来说学生成绩不理想,这样的现象已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由于生源质量下滑,学生的整体素质也随之下降,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不受老师重视,发言机会少,没有自信心,惧怕在公共场合讲话。加之初中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没有或极少关注学生的听说能力,缺少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的口语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这些因素给教师口语课的教学与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学生缺乏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幼儿教育专业的原因之一是出于美术或音乐的爱好,她们对口语的喜好远低于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等学科;学生在毕业汇报演出中更愿意以唱歌和舞蹈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口语能力展示的节目没有兴趣,或是无奈的选择;毕业生招聘会上,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技能也经常是招聘单位重点考核的内容,这些原因客观地造成了口语备受冷落的局面,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口语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口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口语训练的效果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表达能力的获得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长期地、自觉地训练和巩固,而许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三、学校缺少优秀的专职口语师资 尽管师范院校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教师”,但目前我校口语专职教师只有二人,其他二人同时兼任文选课,这种情况在师范类院校相当普遍。 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只是受过普通话和测试员培训,虽然普通话水平都达到一级乙等以上,但没有进行过口语专项培训和口语理论的专门研究,使得口语教师的示范能力和指导能力相对薄弱。 口语教师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出身,在教法上习惯于文选课的重理论轻实践、讲得多练得少的教学模式,不注重训练或训练方法陈旧。由于教师口语课是比较小众的课程,只有在师范类院校中才开设,所以缺乏教研和交流,各校的教学基本上各自为战,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更谈不上对口语教学的深入探究和创新。 口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向教法老师那样,到幼儿园去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或参与幼儿园的前沿教改活动,所以普遍对幼儿教育专业的职业特色理解肤浅,导致在口语教学中只能泛泛地进行一般口语表达训练,对幼教专业职业化特点的口语训练力不从心。 四、教师口语课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教师口语课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幼儿教育职业化口语训练应该是幼教专业口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普通话测试证书却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和毕业证必须具备的硬件之一,所以在教师口语课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普通话予以极大的关注,甚至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同于教师口语课,使教师口语课出现了极大的偏颇。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训练课,我校在三年制中专阶段,口语课开设时间为三学年,每周二课时,升为专科层次后设置为二学年,每周一课时,课时量缩减了三分之二,加之口语课是随堂考试课,考试又占用一部分课时,课时量的不足,使训练时间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很少的课时又使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受到极大限制,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普通话测试训练,多数口语老师只能压缩甚至删除一部分教学内容,而往往会被删掉的部分是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而这部分恰恰是最能体现幼师生职业特点的内容,达不到促进学生的职业化成长的目标。 五、缺少权威的幼儿教师口语教材 我校中专阶段采用的是全国统编的幼儿师范口语教材《听话和说话》(全四册),1998年编写的,这套教材在理论的论述上全面、有见地,但时间较早,训练材料已明显过时,不符合当今学生的心理要求。近几年也先后选用了一些针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口语教材,或内容缺乏幼教专业针对性,或理论阐述过多,实践性不强,或训练设计难以操作,或缺乏配套的音像资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能由国家权威机构统一编写,具有较强幼教专业特色的幼儿师范口语教材,必然会对幼儿师范院校的口语教学科学性和规范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评价 目前除了对普通话的要求有一个国家普通话等级测试标准外,《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过于笼统,不具体,使得日常教学中的学生能力评价无所适从,教师只能凭自己的好恶和直觉来评定,随意性很强,而且评价者往往是任课教师一个人,评价方式单一,我们急需一套完整、具体的、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来加强教师口语课的科学性。 专科层次的教师口语课虽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近年来国家对幼儿教育倾注的极大关注,让我们有信心面对教师口语教学和训练中的一切挑战。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教育的一致性 【摘 要】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实践智慧的提升,形成实践智慧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工作中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转变角色 关注 观察 尊重 赏识 根据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突出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思想。为了保证并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要学会观察、倾听、欣赏幼儿的一言一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幼儿做朋友,用“爱”来包容孩子们所有的喜怒哀乐;鼓励他们,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快乐、探索和发现,充满惊讶、惊喜、兴奋和成功的体验。 一 关注幼儿,走进孩子的生活 幼儿园课程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作为幼儿园教师,就是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关注幼儿,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幼儿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一言一行都反映他们内心的活动。其实,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也经常“偷窥”教师是否在关注他,如果是教师有意无意地看到了自己,也就是说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略为“谨慎”。教师每天和幼儿实实在在地接触,对幼儿各种行为表现、情感、需要等的长时期、多方面的实际观察,可以成为了解幼儿最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所以,教师应细心观察,发现幼儿有异常现象的时候,迅速思考幼儿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出现什么新的契机,是否应该给予指导或导向新的活动。 在幼儿课间自由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孩子中间,观察他们的活动,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话语,尽量不要去打断孩子们的话题与和兴趣,如果发现问题可用商量的口吻来与他们一起探讨,以伙伴的角色与幼儿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孩子们充分探索的时间,不要去破坏孩子们讨论的话题,坏了他们的兴致。例如:有一个星期一的上午,几个孩子刚进教室,就在积极地讨论动画片《喜洋洋》里面的“美洋洋”“懒洋洋”“灰太狼”等角色,讲得津津有味,因为我刚好昨晚也陪小孩看了这一集,所以我也跟孩子们一起说了起来,哇,这下孩子们乐坏了,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小恬恬都眉开眼笑地说了起来,最后我把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拿到课堂上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整个课堂气氛特别好。其实,平时老师可以到孩子们中间去,与他们做朋友,用一颗童心去走近他们,让孩子们有活动的自由和信心,就能大胆地去尝试、创造。而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及时地进行课程调整,以儿童积极体验为中心,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二 观察幼儿,共同发现新的问题 教师是儿童的合作伙伴和引导者,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解释者和辅助者,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让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抛开传统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多了解一下孩子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在各种活动之中都应去观察幼儿,观察幼儿的行为:看看他们做了什么事情,产生了那些行为?去听听他们说了什么话,想表达什么思想?当出现问题或矛盾的时候,多问一些“为什么”,给孩子说话,解释的机会,不要太快下结论,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这样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获得意外的收获。 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班的一个男孩子在保育员拖地板的时候,突然就在旁边拉尿,当时保育员很生气,正想批评他,我把这个孩子叫过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阿姨拖地很辛苦,拖把沾水很重,拉点尿把地板弄湿就方便阿姨拖地板了。”我觉得,孩子的想法是好的,但做法是错的,这时其他小朋友在看我如何处罚他,我突然想,何不让孩子们来讨论呢?于是我请孩子们来评价,孩子们高兴地叽叽喳喳地说开了:不能乱撒尿、不讲卫生、教室有臭味等,接着新的问题来了:“尿是水吗?为什么尿是臭的?尿流到哪里去了?尿有用吗?”等等问题,看到孩子们讨论这么热烈,我很高兴,既然孩子们感兴趣,我们为什么不继续探讨下去呢?于是,我在上课的时候,针对这次的事件,引导孩子们把“废水、日常用水、饮用水”进行了对比,知道水的作用,同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水,如何节约用水,还要求孩子们平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最后,这个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这件事情也得到了一个圆满的解决,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 尊重幼儿,维护幼儿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幼儿是独特的,幼儿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幼儿“学”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教”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影响了幼儿“学”的内容和质量。幼儿园课程必须适合每一个儿童,符合所有儿童发展的需要。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应寻找幼儿对活动感兴趣的问题所在,而活动实施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幼儿身上的反应,一方面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尽力把要求幼儿掌握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存放着孩子们的小秘密,他们可以是孩子们的梦,也可以是孩子们的一个小故事……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怪的……孩子们尽情地将自己的幻想和创造通过说、唱、跳、写、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我们必须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得出一个结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兴趣是学习的真正动力,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和尊重。 如在一次游戏过程中,我让幼儿用胶粒积木搭出了各种形状的物体。在检查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我看见有个幼儿只搭了一根直线,就问他:“你搭的是什么?”他不理我。我很想知道他的想法,于是我接着问:“你搭得挺好的呀,这像蚯蚓,又像一根小棒棒。”这孩子马上在直线下方添上“爪子”,说:“我搭了一条长龙。”一会儿他又添上“翅膀”,说:“我把它变成一条飞龙。”由此可见,幼儿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教师一定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如果这时教师批评幼儿,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打击他的自信心与创作欲望。需求一般藏在幼儿表面行为的后面,幼儿情绪好,就容易听进教师的话,能比较顺利地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 四 赏识幼儿,爱是教育的基础 热爱生活,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教幼儿体会简单的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作为幼儿园教师,有一颗爱心是前提,就是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要无私地、公正地、无选择地爱每个孩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渠道,当孩子用他那期盼的眼神看你的时候,请我们的教师给他一个微笑,看着他,哪怕只是点一下头,孩子小小的心灵就会得到满足,这发生在瞬间的交流也是一种爱的方式。记得我们班有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喜欢跟小朋友交谈,有一次我让幼儿画自己心里最喜欢的人,活动结束后,我发现他拿着手上的画一直在看我,我就招手叫他过来,我打开他的画,发现他画了一个穿裙子在做操的女孩,头上还扎有两根辫子,我问他:“你画的是谁呀?”他小声地说:“你呀。”我忍不住笑了,“谢谢你!你画得真漂亮,老师很喜欢。”我摸摸他的头,小孩笑了,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其实这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第二天,孩子的妈妈送幼儿来上学的时候,妈妈说她从未见过自己的儿子这么开心,听了家长的话,我既高兴又惭愧。是呀,聆听孩子的心声,观察孩子内心的喜、怒、哀、乐,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因为我们成人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每一个动作、每一句都很关键,时刻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去接受孩子心中的真、善、美,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孩子的合作伙伴。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合理运用夸奖、鼓励、欣赏等正面教育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行为。夸奖孩子的原则是:该欣赏的就欣赏;不该夸的就不夸,但不要正面批评,要旁敲侧击;要夸的内容必须具体;寻找孩子被夸奖、被欣赏的理由。例如:对一个知道做错了事、充满害怕情绪的幼儿来说,教师亲切地搂抱他一下,摸摸他的头,远比说一句“我原谅你了”更让幼儿安心,更让幼儿理解到“老师原谅我了”。 可见,教师在反思中学习、成长。教师在与幼儿学习、游戏、活动中不断地记录、分析,主动地审视幼儿的“学”与自己的“教”,就会通过反思主动构建教育经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累经验,不断提升,使专业素养不断地提高。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中等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之我见 摘 要: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感受、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歌唱的呼吸;表情;演唱技巧;兴趣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教行业飞速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等幼儿教育专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幼儿教师的任务,而声乐课作为幼教专业的一项基础技能技巧课和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其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观念,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社会的需求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 一、学生现状分析 声乐基础几乎为零,需要从最基本的识谱、站姿、表情、呼吸、咬字、吐字等学起。学生对声乐很感兴趣,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确定目标,合理选材 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声乐课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能用正确的情感歌唱,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能够声情并茂的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能够胜任幼儿园音乐课教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比较简易,曲式结构简单,风格多样化的作品。如《送别》、舒伯特《摇篮曲》及《雪绒花》等一些中外歌曲。另外还要穿插一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儿歌。 三、教学方式方法 (一)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进入我校就读幼师专业的学生,大都数来自农村,其在中小学时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甚少,因此,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基本功训练必不可少,如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特别是一年级上学期,教师更应耐心细致地讲解,针对诸如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问题,要反复地讲解示范,并及时地进行回课指导。同时穿插视唱、识谱、节奏的训练,引导学生学新作品之前先看谱、唱谱,演唱时可以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唱出来的声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自学奠定基础。 (二)注重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声乐学习亦如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适时地演唱一些中外的名曲、或者教唱一些时下最流行的音乐作品、讲一些中外名人趣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此外,还得让学生学习得有成就感,只有让她们感到进步,她们才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地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基本的演唱技巧的同时可适当穿插一些旋律优美、音乐性较强的歌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三)注重能力培养 对于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唱好歌曲是她们今后成为合格的幼儿音乐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她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基本的识谱能力,较简单曲子的分析及试唱能力,儿歌的自弹自唱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围绕这些能力展开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选曲目及授课方式就很重要,例如,《送别》和《雪绒花》和里面的不同类型的节奏都为儿歌弹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目前采用的是小组课授课形式,前45分钟做发声练习、唱谱练习等,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新课的讲授,后45分钟为个别单独回课指导和个别展示,针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例如: 1.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是获得歌唱方法的重要途径。发声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声音,力求自如、柔和、圆润、明亮、统一和集中,使之具有高位置的混合共鸣并富有穿透力,为更好的表现歌曲艺术服务。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作示范。示范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面带微笑,气息要保持在深呼吸的状态下,同时也要这样要求学生。坚持每节课都要做发声练习。 2.识谱问题。第一学期初始,教师每节课应严格抽查学生识谱,或者请高年级的学生用自身的学习经历告诫她们识谱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认识乐谱,这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很有作用。可以用标准的意大利语来唱谱,可作为发声练习用,学生挺感兴趣。 3.节奏音准。节奏和音准问题几乎是每位刚学习声乐的学生都要掌握的问题。这也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有的学生五音不全,所以在教学中经常遇见有的学生唱歌“跑调”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应该耐心的辅导,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后还要结合其他学科教师一起来解决,比如乐理老师可以帮忙纠正一下学生节奏的问题,试唱练耳老师和钢琴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多听听钢琴的声音,多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从而解决音准和节奏的问题。 4.歌唱的表情等综合知识。歌唱的情感问题应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笔者经常会跟学生讲的一句话就是“每首音乐作品都有她的灵魂”。拿到一首作品,我们不仅是要学会演唱她,而是要会去表达她,理解它内在的含义,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5.儿歌教学。幼教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女生,平时我们会选择大量适合她们演唱的独唱、齐唱与合唱的歌曲。为了将传统声乐教学的普遍经验与学前师范声乐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得穿插一些中外幼儿歌曲,旨在提高学生对幼儿歌曲的风格、类型、演唱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她们对幼儿歌曲的兴趣,增加演唱幼儿歌曲的技能,为今后的幼儿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定期观摩汇报 坚持每月一次的观摩汇报表演,将当月的学习成绩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每月定时举行一次观摩可促使学生积极练声,让怯场的学生逐渐适应在人多的地方歌唱。另外就是要多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校外举办的文娱活动,锻炼其心里素质,效果明显。 (五)开设学科活动 对于热爱声乐且很有潜质的学生,增加每周一次的声乐第二课堂学科活动课,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特别重视发声技能技巧的作用,结合相应作品进行合理有序的训练,可以选择一些技巧突出、音乐性较强的作品,在增强学生演唱热情的同时,也大大的挖掘了其音乐潜能。 (六)爱心教学 对于拘谨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肯定的点头,一个善意的微笑会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对于浮躁粗心的学生,一个善意的批评会使学生更加用心去学习。对于经常出错的学生,耐心细致地提出解决办法,会使她更加细心的去学习。这一切都是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音乐教育事业的爱。 笔者深深爱着我的职业,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当看到学生每周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时,笔者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笔者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学工作,扎扎实实讲好每一堂课,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她们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任务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堂的运用 摘 要:本文分析了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在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中,彻底转变“边讲边练”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适合当今教育改革需要的任务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从“做”中探究学习,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课;任务教学法 一、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原有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受传统美术教学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仍然固守“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学习评价”“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没有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常常是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中心,学生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学生的作品也严重存在着模仿操作的痕迹,作品内容“整齐划一”,没有任何新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不利于学生学习力、创新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时间紧,任务重 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的课时非常有限,而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因此,相对来说,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比较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教师如果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让学生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地去学习,那么幼儿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教学目标就很难顺利实现。 (三)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与幼儿园美术教学需要严重脱节 许多幼儿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都是专业出身,他们从学校出来就到幼儿教育专业岗位上任教,没有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经历,因此他们在给学生上课时,多半也会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为理论知识讲得越深越好,越细越好。这样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幼儿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教学与幼儿园美术教学需要严重脱节。 二、任务教学法的作用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呢?笔者认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新的、适合当今教育改革需要的任务教学模式,即:“任务――学习――实践――探究――拓展”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密切联系幼儿教学实际,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听讲,去学习,去实践,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入探究,在探究学习中不断提高,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创新能力都有所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并在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出正确而具有鼓励作用的评价。从而彻底转变教师代劳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从“做”中探究学习,眼、脑、口、手并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优化幼儿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任务教学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技工院校的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期,他们的自我学习及管理能力还比较差,通过采取任务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给学生下任务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了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会因此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感觉会使学生的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加深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更高的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任务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课前,带着任务去准备 课前准备环节是师生双方面的。一方面是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对象、研究教材、明确学习目的、教学的重难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必要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工具材料和范例作品。另一方面是学生要围绕教师布置的预习或课前用具、材料的任务做好准备。准备工作可以根据具体的任务内容确定是小组合作准备,还是个人单独准备,在进行准备前、过程中或准备工作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可以随时联系教师。 比如,笔者在进行肌理表现课教学时,为了避免由于枯燥的纯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很好调动的现象发生,便采用了任务教学法。首先,笔者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并准备了一幅范例作品。在导入新课教学环节,笔者将课前准备的肌理表现画范例作品――《丰收的季节》在学生中进行了展示,并将画作与观看的学生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让学生们观画,请他们感受画面所表现的肌理,并猜一猜画中都用了哪些天然的材料。学生们对画中使用的树叶、铅笔削下来的卷卷、牙签都猜得很准确,但是其余的材料便猜得五花八门。当笔者告诉学生,这幅画中采用了花生、餐巾纸、乳胶、树叶、铅笔、沙子、果汁粉时,他们的嘴巴随着一声“啊”张大开来,有的开始回味,作恍然大悟状,有的开始互相询问,还有的直接问到了笔者。笔者因势利导,开始讲新课,把肌理与色彩搭配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并出示了笔者用线袜子做的玩偶给学生欣赏,让学生结合肌理和色彩搭配,点评一下作品,并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了一个针线包,一双洗干净的旧袜子,一把剪子和钮扣数颗,让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制作出合适的布偶,然后进行小组间点评,教师点评。通过这样的任务教学,学生手、口、脑并用,不仅学习积极性高涨,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好。 (二)运用任务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运用任务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肌理表现技巧的教学后,笔者留下“任务”,让学生利用身边的谷物、废品、旧衣物、旧袜子、旧手套、树叶、花瓣、绒线、羽毛等物品,制作挂件、绘画、玩偶等,注意其肌理和色彩的搭配,并对自己的作品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两天后,当学生把作业交上来时,笔者发现了很多优秀作品,有的学生将各种谷物的肌理运用得恰到好处,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画卷。还有的学生利用丝袜、线袜的特有纹理及色彩,制作出了小兔子、袋鼠、小熊等形态各异的小动物,还有的学生用绒线,制作出了美不胜收的图画。 笔者经常会用身边看上去不起眼的“废物”,制作出学生意想不到的作品,久而久之,学生在这方面也很用心。记得当时谈到传统手工艺品的刺绣,女生们非常想学,可是大家也知道这刺绣可不是一时之功,于是,笔者想到了当下流行的十字绣,可是,十字绣的材料如果去商店购买,要花费不少钱,于是师生一起提出了解决十字格问题的三个方案,一是用单一颜色的粗麻布上的纹理格替代,二是用麻袋的纹理格替代,三是用编织袋的纹理格替代。也提出了衬底较软问题的解决方案一个,洗干净后裁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刷上一层木胶,晾干便成了绣品的衬底了,再把要绣的图案画上去,然后按照画好的图案进行刺绣即可。绣线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市面上随处可以买到的晴纶线。一个月后,学生们呈现出来的作品令人刮目。这些作品中,有的是壁挂,有的是钱包,还有的是枕套。画面有的古朴,有的典雅,有的透着乡土气息,有的现代感十足。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的作品不尽人意,色彩搭配和画面没有和麻布、麻袋本身的色彩和肌理有效结合,显得有些游离。通过点评,学生们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三)通过任务教学的实施,渗透幼儿美术教学法 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人是要从事幼教工作,因此,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一定要结合幼儿美术教学来进行。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要与幼儿美术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两者的结合。这样,学生便可以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教学的方法,一举两得,便于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力。 任务教学法尤其适用于幼儿,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自己管理的能力,没有学习目的和目标,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要完全依靠教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来决定。所以,任务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笔者采用的是任务教学法,学生们对此方法非常受用,而且也非常熟悉。所以,学生们在实习时便把这一教学法应用得非常灵活。他们知道幼儿美术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学具的准备更加重要。因此,他们在实习时,很注意课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明白,在给幼儿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明确、具体。比如,他们在幼儿园实习时,进行了一节《手工》教学课,没有一个学生会忘记提前准备学具。在带着学生进行手工操作时,他们每操作一步都注意提醒小朋友注意,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作品完成后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有很多学生,把在幼儿教育学习的手工制作,用到了实习课教学中。 (四)任务教学法与分层(组)教学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参差不齐,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兴趣和爱好也各不相同,优势和劣势也大不一样。所以,在采取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与学生的个体特征相结合,做好分层(组)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对教师留下的“任务”有信心去完成,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地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一个质的飞跃。分层(组)教学,除了将学生按其基础、兴趣、优劣势等把学生进行分层(组)外,还要把所要传授的知识进行分层(组),在给学生下任务时,一定要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层(组),布置其可以承担的任务,把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水平分解成符合各类学生现有发展区自学的部分,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学习的部分以及适合学生探索,拓展部分等多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布置相适应的任务,并对整体任务的学习结果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使学生能根据要求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对学习的过程要分层推进,由浅入深。课前准备立足于学生现有发展区,要准备到位;课堂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来展开,要导学到位;课后侧重拓展、自主探索并完成作业,要激励、评价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中学习,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探索,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四、实施任务教学法时注意事项 (一)兼顾具体化与开放化 实施任务教学法时,对学生所下的任务兼顾具体化与开放化。一方面要注意任务的具体性,让学生都能知道向着哪个方向努力,向着哪个目标前进。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任务的开放化,开放的任务能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发挥、去创造,开放化的作业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便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协作,更便于学生在作品中张扬个性。 (二)难度要适度 任务教学法比较适用于学习美术基础技能、手工应用方面等的知识和技能,不适宜技能难度大的内容。任务过难、过重,学生便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任务而信心受挫,而任务过易、过轻,学生的能力便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实施任务教学法,必须综合考虑课时安排、教材内容、设备设施、材料用具,必须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实际学习情况、自学的能力、身边资源可利用情况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要把选择好的教学内容,一一细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分别落实到课前预习、课堂的探究、课后的拓展等环节。 总之,任务教学法不是灵丹妙药,不能除百病。任务的下达如果不切实际、随心所欲便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五、结束语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能认真钻研教育理论,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探讨出适合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和个性特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就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论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摘 要: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受幼儿特点和教学特殊性的影响,幼儿教师必须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和教育。而中等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场所,不断和继续发展幼儿教育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等师范;幼儿教育;发展;必要性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幼儿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小就把他们送进好的幼儿园。好的幼儿园的衡量标准除了学校先进的教育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教师高超的教育水平。一直以来,大家对幼儿教师的职能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以为幼儿教师只要指导好幼儿唱歌、跳舞、数数、识字,并保证他们不哭不闹就行,殊不知,幼儿教师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健康的性格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接受过专业的幼师教育和培训,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所以各种教育模式的幼师专业应运而生,幼师专业也逐渐由以前的中专向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发展。 二、中等师范学生的特点与幼师需要相符合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中等师范学校根据幼师专业的特点,科学设置教学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中等师范学生的特点与幼师需要相符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可以为一线教育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无论在教育的哪个阶段,教师都必须与时俱进,时刻更新教学理念。中等师范学生的加入,可以为幼儿教育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首先,他们都是年轻的一代,能歌善舞,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快,也能很快地融入到幼儿群体中;再加上学校对他们进行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他们能准确把握幼儿的行为特征以及通过行为所体现出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言行举止,有条件的还可以为每个幼儿建立档案,认真记录幼儿身心发展、学习状况等,掌握幼儿成长的详细资料。 2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职业的归属感 由于中等师范学生多数是在初中学习成绩比较弱的学生,他们在自我职业规划的时候往往能摆正心态,根据自身价值综合考虑,找到对幼师这一职业的归属感,从而脚踏实地地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在进入职业岗位后,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心,而不只是为了一张证书或一纸文凭。相反,高学历的幼师专业学生,他们往往“眼高手低”,喜欢从事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但是不喜欢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相较而言,中等师范学生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工作态度更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所以发展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3学校积极为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以培育更多优秀幼师人才 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根据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积极增设相关课程,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力求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等的协调统一,以期培养出厚基础、宽领域、精专业、强实践的幼儿教师。 其次,加强中等师范学生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所谓的职前培训是严格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职后培训是为了弥补幼师在之前学习中的不足,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比如多参观和访问其他幼儿园或幼教机构,吸取他们的教学优点,积极改善自己。 最后是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中等师范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视对幼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它要求幼师除具备细心、耐心和爱心外,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强烈的敬业精神。 三、结论 在中等师范学校中发展幼儿教育专业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等师范学校在传授幼师学生专业知识、教学技巧、个人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方面提供了系统正规的教育途径,也为幼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浅析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改进措施 【摘要】职业教育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所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舞蹈的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并非培养专业舞蹈演员。因此,在舞蹈理论知识方面和舞蹈技能方面尽可能更广泛一些,以便学生通过学习练就更为实际、适用的就业技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舞蹈教学改进 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有着其特殊的规律性:它不同于少年儿童的启蒙训练、又不同于高等院校的专业舞蹈教育,更不同于高师的舞蹈教育专业。它是将三者为一体、同时又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一种舞蹈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音乐、舞蹈等艺术方面的知识更是弱之又弱。因此,如何借鉴幼师教育的理论与经验,遵循舞蹈教育强调性与实践性的教学规律,根据社会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职校特色的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势在必行。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多年来对幼儿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职校的幼儿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谈谈浅见。 一、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状况,因材施教 进入职校幼儿教育专业学习的对象都是16~19岁的女生,而且大都来自农村,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我们的教学设置了阻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出合理的因材施教方案,针对情况进行教学。比如:一种是文化成绩好,虽对舞蹈有一定的爱好但自身舞蹈条件差的同学,针对这类的同学,我不要求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只要求她们必须熟知舞蹈动作的要领、精髓,以培养其欣赏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今后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人员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种是在舞蹈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曾受过短时间或不是很正规的训练且自身条件好,但文化成绩差的同学,对于此类学生我会利用其自身条件好的优势,重点训练她们的动作,提高她们的舞感,让她们掌握舞蹈的理论知识,争取参加各级各类的舞蹈比赛或参加“3+X”高职考专业性的大学;再一种是文化成绩差,自身条件差,对舞蹈不感兴趣的同学,我要求她们认真上好每堂课,但对其动作的要求不高,能完成就好,同时能感知音乐的节奏,慢慢培养她们的兴趣,教授她们对幼儿要有爱心,这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师德。 二、根据培养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讲,对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比如:第一学年,我安排学生练习舞蹈基本功,在训练中遵循从地面――把杆――中间训练,从单一动作到组合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提高学生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感以及舞蹈感受。第二学年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开始先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特点、动作特点以及动作的来源,接着做示范动作,用组合的形式体验各个民族的不同舞蹈风格,真正学到舞蹈的“味道”。第三学年学习幼儿舞蹈及幼儿舞蹈的创编,调动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创编出有亲和力的幼儿舞蹈让幼儿喜欢。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我都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为学生即将参加实习和以后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根据培养对象传授舞蹈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 我认为,教会学生舞蹈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以及组织编排幼儿舞蹈节目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并在工作中运用自如。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同学自己能将舞蹈跳得很好但面对幼儿园的孩子时却不知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们明白,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提高和课外社会实践等手段,教会学生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口语化、通俗化、简单易懂适应幼儿语言习惯。其次是正确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能力。对教授幼儿舞蹈来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很直观的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很好的纠正。第三,幼儿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由于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的创编要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情趣,达到感染幼儿与教育幼儿的目的,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所接受,要尽量克服和避免幼儿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从而创作出使幼儿感到亲切、易学、好玩,愿意接收大量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四、全方位考核培养对象,完善舞蹈教学成果 为力求培养能跳、能编、能教、能分析的全方位人才,我采用的考试方法有: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分析优秀舞蹈作品考试三部分。在实践考试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教授自己创编的幼儿舞蹈,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有考核了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在分析优秀作品考试中,我会提前安排一定的观摩时间,拿一些有学习价值的舞蹈资料或舞蹈比赛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考试中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感。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学生完成傣族舞蹈综合练习后,教师又对学生提出了新的创编要求,要求学生自选一段傣族音乐,自编舞蹈动作(已经学习过的动作要求少用,就是用也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发展才可编入组合),当然队型的变化、空间的流动是必不可少的。自编的原创动作的加入是真正考验学生的时候,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更能体现出每个学生对动作元素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使得每位学生都开动脑筋,灵感乍现。教师不可小视学生的创造力,他们凭借眼睛、身体和才思所创编出来的动作,往往新鲜而又充满个性。优秀的舞蹈教师要具备善学、会跳,能教的素质,只要我们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的坚持,我们就能教出出色的幼儿舞蹈教师。 总之,舞蹈是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课,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强化学生文明行为,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明素质,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出胜任幼儿教育的师资。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浅谈本校幼儿教育专业的建设发展 摘要:幼儿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专业的建设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就此论点谈谈本校幼教专业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幼教专业;建设;发展 幼教专业是本校新开设的专业,以“培养一批合格的幼教人才”为目标,以抓教学质量入手,注重爱心教育、品行引导,力求让学生做到德才兼备、才艺双修;注重上情下传、下情上报,发挥纽带作用,进一步和谐“教、管、学”环境;注重总结归纳、整改提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目前开办2个班。开设舞蹈、声乐、电子琴、绘画、手工、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专业课程。95%学生来自农村,且家庭情况不富裕,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性格大多数比较淳朴、温顺,尊敬老师。 二、教育理念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发展,因材施教。本人任班主任五年,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思路较为清晰,管理能力尚可。第一学年,主要从入学教育、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交友、网络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水准,改进生活习惯。在我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下,班风较好。 三、专业课概况 (一)舞蹈课 由于专业老师缺乏经验,教学方面略显单薄,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较差,很多学生学了一学期还不能下衩、下腰、倒立;第二学期学生的基本功有一定的进步,每周8节课,4节基本功训练,4节民族舞蹈。 (二)电子琴、声乐课。 本校电子琴仅有16台,上课时不能满足学生一人一台琴练习。学习了三个月,学生基本上能认识乐谱,弹奏出六首幼儿歌曲;声乐课缺少专业教师,代课老师授课水平一般,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发音不准,且不会唱美声。 (三)绘画 该课有专业教师授课,每个学生拥有一块画板,但是缺少画室,缺乏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只会画一些简单的素描、水彩画。 (四)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 这些课属于专业理论课,相对专业实训课就显得枯燥一些,教材内容比较少,案例不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四、专业管理模式 部分学生入学就读后,随着对学校环境的不断熟悉,新鲜感在不断衰减,在她们看来,学校的整体环境、管理模式和她们的预期有较大出入。 (一)较大的矛盾表现在:活动的范围小,且没有娱乐项目;多媒体只能用于教学,平时获取信息通过看电视;缺少社团等活动机构,让学生觉得课后无事可干,只能在宿舍――饭堂――教室转。 (三)教学设备。硬件设备存在的欠缺让个别同学觉得学校不具备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对学校及专业缺乏信任。 五、专业的长久发展 (一)招聘专业教师 目前我校紧缺的是幼教专业教师,建议招聘3-4名专业老师。涵盖舞蹈、声乐、幼儿保健等,如果第一届学生没有教好,今后就会影响到就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师资队伍的提高 本校专业教师比较年轻,因利用寒、暑假时间派老师到幼儿园实习;或参加相关培训班;或去外省幼儿园考察,学习新的教养经验,或去高校继续学习。 (三)专业班主任的配备 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学生的领路人。专业班主任的配备是相当重要的,应当让专业对口的教师担当班主任,利于对学生在专业上的指导。 (四)增加教学实训场地 现有的专业实训场地有电子琴室、舞蹈室,但还缺乏一些专业场地。例如: 1、添置钢琴。现有的钢琴只有一台,由老师示范演奏。建议再添置几台钢琴,可以选用雅马哈或卡瓦依。 2、添置部分电子琴。现有电子琴15台,不能满足学生上课时一人一台琴。 2、设立小间独立的钢琴房。学生在练习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利于学生练习。 3、设有专业的绘画室; 4、设立模拟幼儿园的实训室。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五)假期见习 为了让学生走上岗位能胜任工作,建议在第二学期暑假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了解行业需要,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差距,加强学习专业课兴趣,使学习更加主动、自觉。 (六)完善学校娱乐生活 1、多开展校园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图书馆的书都比较陈旧,应丰富学校图书馆对藏书种类,并向学生提供借阅。 3、成立各种社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管理科论文:工科类专业管理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设计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能力素养是对工科专业人才的时代要求。通过分析燕山大学工科专业“管理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从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管理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重新确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包括案例教学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工程教育;管理科学基础;教学改革;网络技术 工科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或知识结构?这是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之一。陈辉[1]认为,工科大学生应具有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数理化知识、哲学、艺术、经济、历史、社会学、计算机、外语、管理等知识,而且认为现在的工科大学生在哲学、艺术、经济、历史、社会学、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知识很弱。仲伟合提出大学生应培养4种能力[2]: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在1998年12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3]。刘春英[4]认为创业知识是为了顺利地完成创业所需要知道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如企业运作和市场开发知识、商业基础知识、创业行业背景、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和对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的认识等等;刘明[5]基于创业教育设计了相应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不仅包含第一课堂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科技人文教育,还包含第二课堂的校外创业家、企业家、风投人员等为主体的创业讲座、论坛等;张艳瑾[6]提出应积极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师讲授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005年,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在短短十年内,对中国工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CDIO的创新贡献是通过对工程师工作的分析,把工程师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整理成为CDIO教学大纲(CDIO专业培养标准)[7]。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及CDIO的素质要求,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管理知识”。在燕山大学,“管理科学基础”这一课程已开设了30年,仅2014~2015学年,就有20个大专业、64个专业方向的112个班开设该课程,这也是列入工科学生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唯一一门管理类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CDIO的要求,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 1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不合理 多年来一直将“管理科学基础”定位为工科学生的管理知识扫盲课,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包含了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几乎工商管理专业所有的主干课程,而且在具体内容上也是从职能管理者角度来安排,没有很好地考虑工科学生就业后从事的岗位特点,再加上课程学时的限制(目前是32学时,以后将缩短到16学时)及学生对该课程的不重视(因为是非专业课程),造成教师讲课无法深入、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的局面。 1.2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课程内容多、学时少,传统课程教学仍是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在听,没有时间主动地去思考,更难以参与其中。除了课堂教学外,任课教师在课堂外与学生没有沟通渠道,无法将更多的管理资讯与学生共享。 2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为了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依托燕山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业导向的管理科学基础案例教学改革”,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 2.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对各工科专业负责人与学生的调查,确定了教学内容调整的指导原则,即贯彻CDIO与OBE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工科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特点,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删除了战略管理、物流管理,增加了企业创建、管理学基础知识、项目管理与工程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部分侧重讲解非人力资源经理所做的工作,在市场营销中增加工业品营销的内容。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及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表1管理科学基础课程内容及培养目标 序号章名具体包含的内容培养目标1企业与创业概论企业与企业家精神,企业类型,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企业创立过程使学生思考一个优秀企业家应具有的精神,清楚经营一个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了解创办一个企业的程序2管理基本原理决策的过程与方法,计划的制定过程,组织管理,领导方式,激励方法,有效控制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素养,即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为自己所带领的团队确定目标,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如何保证目标的实现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招聘,绩效考核,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一方面,使学生清楚在未来职场中作为一个非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绩效考核、培训、薪酬管理中的职责。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一些作为求职者的面试技巧4生产运作管理新产品开发的组织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现场管理使学生掌握作为一个技术经理如何组织新产品开发,熟悉企业日常的生产计划编制、现场管理的方法5企业营销管理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分析的方法,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确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使学生掌握环境分析的方法,清楚未来创业时适宜进入的行业,掌握工业品营销的特点及工业品营销的各种策略6项目管理与工程经济项目的特点,项目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使学生掌握项目的进度控制方法,掌握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掌握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管理科论文:以ERP为主线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多专业融合路径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如何将相关专业进行融合已成为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学科课题体系与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以ERP为主线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多专业融合路线图,并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融合 路径 安徽工业大学 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关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及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及其体系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交叉特征、创新轨迹及演化分析研究等,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和科研成果。然而,成果大多集中于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的设计,缺乏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对各相关学科进行融合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等方面的探讨。本文立足于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之间互补性强,工管交叉融合的特点,以ERP为主线对学院的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进行融合,最终实现以信息化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相关学科为辅助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形成规范的、多学科融合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从而改变目前学生知识面窄、专业知识单一、缺乏实践能力的现状。 一、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成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较早的院校之一。学院拥有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两个专业硕士点。近年来,学院以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安徽工业大学的综合资源和良好声誉,突出学院在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特色,实现了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创新和突破,培育了能够满足安徽及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大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 本文结合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情况,绘制了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图,如右图1。 二、现有教学体系及培养计划中存在的弊端 安徽工业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个融合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的交叉学科,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高度融合、知识结构需要符合科学比例才能培养出有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但目前三个专业各自为政,在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共享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导致专业课程体系封闭,各专业间存在壁垒;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没有很好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在交叉学科专业知识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在师资共享机制方面不健全,学院按照系别管理师资的方式与专业要求相冲突,使教师固化在某一个系,阻止了师资有效的流动和调配,多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只承担一至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无法满足交叉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此外,配套教材、实践环节、学生培养模式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三、以ERP为主线融合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是指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ERP不仅是一个软件系统,更是将企业资源进行集成管理的思想。借助于ERP,可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物流工程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效融合。 四、结论 鉴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多专业交叉融合学科,本文立足于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通过ERP对各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力图实现以专业为核心、以学科为基础、以相关学科为辅助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规范的多学科整合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并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通识+专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不仅精通本专业方向,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手段和方法,同时能够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知识技术,能在所从事领域将各专业知识融会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浅谈医院管理科制度体系 随着医学的发展,实验室管理也是近几年来检验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无论是执行《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 15189、GB/T 22576)还是《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共同的目标是在医学实验室全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质量管理[1]。这标志着中国检验医学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检验医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通过了ISO 15189实验室认可,但是对于基层医院实验室无论从硬件和软件要达到如此要求显得有些困难[2]。笔者以为,检验目的是在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临床或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报告。医院核心制度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程管理,同样检验核心制度是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报告的全程管理。对于基层医院的实验室虽达不到ISO 15189实验室认可的要求,至少应建立并执行基本的检验核心制度,达到“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 1生物安全制度 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实验室应对进入工作岗位的每一名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工程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个人防护、消毒管理、废物处理、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方案等,并签订实验室工作自愿书,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强化训练。 2标本管理制度 检验科的工作主体就是每一个标本,所以一个合格的标本是整个检验工作的前提。一个不合格的标本,即使再准确的仪器、技术再高的检验人员也不可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所以对临床采集标本的培训、标本验收、标本分离、保存等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标本是一个好的检验产品的"原材料"。 3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是检验的生命,从每一个检验系统的校准到每一个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都要进行科学、认真的完成,而不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一个准确的检验系统是一个准确检验结果的必备条件。 4危急报告制度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检验危急报告项目和报告范围。在检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发现一些危急病人生命的检验指标,每一个检验工作者都应有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随时报告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危急值,保证临床治疗。 5与临床沟通制度 检验质量的反馈,需要临床医生的配合与沟通。检验科每天要发出许多项目的报告单,发生误差的概率再小也在所难免,报告发出后,结果是否与临床相符,只能通过临床医生的反馈才能知道,如果医生发现某项检测结果与临床相差太远,可通知检验科进行复查,并给予复查证实后的可靠结果。如有错误,立即纠正。如复查结果仍与原结果一样,与临床预期相差太大,可能是病情又有新的变化,这一反馈机制必须要由临床医师及时与检验科配合、沟通,才能保证临床诊断的效果。为此检验人员应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与临床医师多沟通交流,临床医师也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后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是检验人员不仅要会检测技术,还要会分析结果,对临床或病人要提供咨询服务。 6报告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应该遵循《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切忌涂改、伪造检验报告。对于报告复核过程中,需要修改的地方,不能涂抹,而应该将错误的内容用横线删除,保留字迹清晰可辨,再将正确的内容书写在旁边。内容上,检验报告的描述应该力求科学、客观、严谨,最好注明"仅对所检测的标本负责"。对于所检测的结果都要逐一认真核对、登记,以便在报告单发生丢失时,能及时给予补报。 检验科在实验室管理上有其特殊性、独立性和专业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管实验室大小,只有靠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的落实,依靠优秀的检验质量和忠诚的热情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提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只有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先导的思想认识,正确处理质量、速度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才可能将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管理科论文:管理科学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范围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内容: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管理科学学科的结构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重点范围分析,通过对三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明确指出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而服务的。 关键字:管理科学 结构 发展 1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 管理科学,指的是对人类的各项社会以及各领域的管理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进行组织、控制甚至协调的综合性科学。真正意义上来说,管理科学并不只是一门学科,更是现代软科学或者交叉科学当中的学科群,是各种管理学科的总称。 管理,其实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对自身和社会活动进行有目的的组织、 控制和调节的行为与过程。 2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 对于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的划分,不同的依据,就会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撰写的《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就将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划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基础理论性学科、技术方法性学科以及实际应用性学科;而将管理科学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作为划分依据的话,管理科学又可以被划分为三大基础和三大层次,分别又是:以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以管理基础、智能管理和战略管理为层次。数学是管理科学当中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最为经常性使用的是统计学、组合数学、数学规划、随机过程、模糊数学等等;经济学是管理科学体系当中各种各样决策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最为经常性利用到的则是:理论经济学,主要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等等;心理学则是用于研究人人们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表现的科学,在管理科学体系当中,主要是用来研究人际关系并且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主要依据,最为经常性使用的有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等;对于三大层次而言,管理基础是管理科学体系当中,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共性的基础性理论以及基本性的技术,主要囊括了管理数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会计学、管理组织学以及管理史等等学科;职能管理则是把管理基础和特定的管理职能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像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以及公共行政管理等等都是很好的证明;战略管理,指的是战略的制定以及相应的实施,一方面,它以管理基础和职能管理作为根本性的基础,另一方面,它还包含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3管理科学的发展重点范围分析 就现在整个管理科学发展的大方向上来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传统性质上以运筹学为代表的定量性质的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以及行为科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利用相对而言复杂、科学的方法对组织内部的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组织发展以及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从而使管理组织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取得一定程度上的绩效。由此可见管理科学就管理基础和方法上的发展重点范围是: 不确定型决策理论和方法方面: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在决策的过程当中,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伴随着决策而生的风险性也越来越高。就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而言,人类更多的还是依靠现行状况下所掌握的客观事实以及经验来进行决策,其中也不乏存在依据主观的判断力甚至是主观性推理进行的。由此可见,发展数据挖掘以及知识挖掘等技术,不断地对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更新和技术性实施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注重对于人类的判断以及推理过程的研究,做到启发式的学习,以达到自主性学习的终极效果。这一过程中,对于非理性因素以及非制度性因素对于决策者的决策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尤为重要。 群决策理论和方法方面:由于有些决策所带来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会带有一定的延展性,所以,使得群决策不仅需要依靠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同的知识甚至经验的人类组合形成相应的群体来进行辅助性决策,而且需要和与决策影响可能会产生关联的,参与到决策,这就要求有发展性两类群决策理论进行支持:协同决策:参与决策的决策者们的目标一致,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利益冲突,只是由于个体间的知识以及经验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意见,通过一定程度上的交流就可以逐步求同存异,从而达到最优决策;这就对如何把分散性的意见集中起来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要求,目的是为了达到集体的最优的决策。妥协决策:参与决策的决策者的目标并不一致,并且个体与个体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冲突,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每一个参与决策的个体都能够接受的决策。这就对如何运用合作对策理论找出妥协点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要求。在整个的群决策过程当中,还应该要考虑每一决策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以及各自在决策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从而有效防止权威效应以及从众心理造成的最优决策点的漂移。 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方面:在决策过程当中,为了得到相对满意的决策结果,一方面,需要依据运筹学等一系列的定量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兼顾信息以及人的行为等定性的变量因素的影响。 宏观性质与微观行为方面:由于复杂科学对于传统性质的经济学理论提出的挑战,使得经济不再是市场稳定、供求均衡导致的结果,而是由各个相互作用的个体在不稳定的状况下不断调整得到的全新的关系:每一个体根据自身对于未来的预测以及除本身以外的个体的反应采取一定的行为措施,从而不断地进行学习和适应,从而最终导致了新的经济结构和模式的出现,使得经济的机构、行为以及技术得到不断地更新和重组。 其实,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和基础,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相互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组织作用才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性质的推动力。企业管理一直是西方管理科学研究的大方向。由于我们国家正处于传统性质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当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讲,实现股权多元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 企业管理重点的制定和实施方面: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金字塔的最高层以及首要任务,就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而言,它有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两方面的内容。在企业制定管理战略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的是企业管理的目标,其次,需要对企业管理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分析。而在管理的实施过程当中,则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趋势的变化情况,适时适量地对管理战略进行微型调整。 企业管理组织的重建和结构调整方面:企业管理组织的重建,指的是对企业的整体流程、组织结构、管理系统等大方向进行根本性质上的重新建设。就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对企业的管理系统重新进行综合性质的集成化,从而达到企业系统的整体优化。以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为依据,组织结构并不仅仅是依据企业领导的个人威信形成的,这其中组织文化因素的影响、企业内部个体成员之间权力分配的相互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影响力的综合,才最终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妥协。其实,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在整体的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是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而不断进步的。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组织,在相对而言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下,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对外部的、准确的、及时性信息进行整合,加以决策,从而迅速做出反应,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是自身企业能够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迁。 管理上的求同存异方面:企业发展的竞争,追溯根源其实就是企业管理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企业开始认识到单纯、过度的强调竞争的企业管理思维的定式化缺陷,为了企业管理方面的不断创新以及长远发展,企业开始了管理上的求同存异之路——实现管理上的战略联盟关系。 公共管理的产生相对而言,微秒至极。它是在西方国家,管理科学被利用于政府管理后的产物,它近似于行政管理,但又高于行政管理,范围更是远远超过行政管理。管理科学和政治科学的完美结合又导致了政策科学的孕育和发展,它主要是用通过管理科学作为方法,改善整体的政策的制定的体制以及相应的过程。就我们国家而言,一般情况之下都是把宏观管理和政策研究放入软科学的范围之内,而在国内外研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的情况之下,就软科学的定义方面,仍然没有办法能够达成共识,有学者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一种说法:软科学,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质的学科,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包括了复杂型的社会、经济、技术、科技,同时也包括了组织、计划、控制、协调、交流等等许许多多的方面的问题,然而它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给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甚至是不同的层次的、不同性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的依据。由此可见,软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综上所述,对于软科学的研究应当要针对各个决策参与者们所关心的问题所在,从诸如探讨的理论基础、现有的中外经验、整体设计的完整性、实施难易程度的分析等方方面面,对各个决策参与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4小结: 综上所述,制定管理科学的发展的重点范围的根本目的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根本上科学、有效性的管理我国的社会发展。通俗而言,就是增加管理系统的有序性。通过对管理科学学科的结构以及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重点范围的分析,从而推动我们国家管理科学的不断改革以及完善,最终让我们国家的管理系统以及管理科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能够达到一个全新的、有序的最佳状态。 管理科论文: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摘 要】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广西财经学院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在学校学科布局、专业建设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广西具有该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较少背景下,分析了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地位与学科发展契机,最后提出了学科今后的发展潜力和方向。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发展潜力 管理科学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②具有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③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④熟悉有关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⑤了解管理科学的应用前景;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对策理论与模型、知识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理论与技术、供应链管理是当前国外主要的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方面的成果将大量出现;风险管理、预测理论与技术、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管理科学思想与管理理论在国内有较强的应用背景,是国内研究的热点。当前,国内院校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有两个显著特点: (1)重点综合类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和财经类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都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及理论应用; (2)重点综合类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偏工程应用,更重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以此为发展重点方向;财经类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偏财经应用,更重视本学科方法在财经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目前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的地位 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在国内、区内同学科中,本学科的优势集中体现在理论应用的领域及其应用的方法、研究领域和地域相结合、研究方向独具特色等方面。学科针对我区学科点在广西新兴、急需研究领域布局的缺失,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优势,将管理科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应用于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实施以产学研协同驱动、项目协同驱动、团队协同驱动、成果协同共享的研究模式开展交叉应用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其中商贸物流管理方向研究水平居全区前列。学科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基地一中心”、西江经济带、资源富集区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已建成的中国物流学会全国首批“产学研基地”、自治区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协同共建的20余家产学研基地;已经在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问题、西江经济带系统性融资问题、基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深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贸易、投资与环境关系问题、综合运用“3S”集成技术(RS/GIS/GPS)实现物流信息化的问题等领域取得了区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三、学科发展的契机 目前,制约广西发展的一大瓶颈是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缺乏既掌握定量分析工具,又精通经济、管理理论,能够用定量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并解决经济管理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一些新兴产业(如物流业与信息服务业等)中,区内只有少数高校设有硕士点,每年培养的人数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自治区党委工作布置,结合我校应用性、地方性的办学特色,我校拟建设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置的5个研究方向(商贸物流管理、资源环境管理、财经智能信息处理、工程造价管理、区域发展理论优化与方法)充分考虑了广西的现状及未来的前进道路,考虑了广西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考虑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是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党委今后经济建设的切实举措。 四、学科今后的发展潜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下: 一是强调学科方向与广西经济社会建设实际的相结合。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所设置的4个研究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地域性,且都是广西建设与发展中急需的,能够填补广西目前在这些方向上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空白。因此,无论是在学科本身的理论发展还是在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上,我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都有着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是强调学科融合和以管理科学方法论研究为导向的学科本质特征。由工商管理系和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联合建设,有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作为支撑,在4个研究方向上都强调管理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体现学科的本质特征。 三是在学科发展中,突出学科研究的本质特征,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产生一系列的学科新增长点,给我校相关管理学科领域提供新的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与新的管理平台,提供新的应用示范。 五、就业方向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适应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合资类与外向型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其它社会经济单位的信息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门、计算中心等相关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等管理工作。 (2)电子商务专业方向。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合资类与外向型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其它社会经济单位的信息管理部门、营销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计算机中心等相关部门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运营等管理工作。 (3)工程管理专业方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率进入了前20名。工程管理的对象是房屋建筑、道路交通,或者桥梁建设、船舶建设。管理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如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如,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投资与造价管理,如,编制招标、投标文件,评定投标书,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国际工程管理,如,国际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投资与融资。 (4)工业工程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管理科论文: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究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7年6月到2010年6月肿瘤患者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就感染科不监控和认真监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传染病传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医院感染科;预防传染病监控;作用 现阶段,我国各大肿瘤专科医院出现了注重患者疾病治疗而忽视传染病监控的现象,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等特点,一旦让传染病在医院传播开来,后果十分严重[1-2]。我院作为国内专业肿瘤医院,针对这一现象,果断采取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功能,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的40例采用感染科监控,具体措施如下。 1.2.1 政策管理 ①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并与我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合理规范的政策制度,召开会议让各科室进行学习并提出意见,修改后公布要求各科室认真执行[3]。②领导要对于制度的贯彻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并采用奖惩办法,对于执行认真的科室进行物质奖励,并要求其他科室进行学习,对于执行不认真的科室,要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整改意见,要求其尽快改正。③开展大量活动宣传教育,来达到让医护人员充分了解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必要性。具体措施包括组织专题会议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学习,发放宣传手册供医护人员学习,组织有奖知识问答了解预防传染病措施等。④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交流能力,建立监控系统,医院派专人进行负责,对于各科室的预防工作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首先向感染科进行报告,由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防止传染病传播[4]。 1.2.2 监测管理 ①工艺监测:传染病患者所使用的医药用品必须符合卫生部规定标准的才能使用,由于传染病护理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避免感染问题的发生。患者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要通过专业化无害方法进行处理,病房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地滋生[5]。②化学监测:护理人员要定期对于病房的空气,患者所使用的用品和所产生的垃圾进行标本收集,交给专业人员进行化学检验,对于数据认真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报告。③生物监测:对于高压灭菌物品等采用生物方式进行监测。 1.2.3 分类管理 ①根据我院传染病类型进行分类,分为A类、B类、C类、D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采取不同防治和隔离措施,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也有利于传染病的救治工作地展开。②对于患者的病情传染性程度同样进行分类,分为特别严重、严重、一般严重、轻微,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向卫生部门进行报告,同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护理救治。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传染病传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传染病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可以相互传播的一种疾病。同时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等特点,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肿瘤专科医院却没有认识到进行传染病专门防治的重要性,对于传染病预防还存在盲区,出现了只注重疾病治疗而忽视传染病传播监控工作的局面。一旦让传染病在医院传播开来,后果十分严重。我院作为国内专业肿瘤医院,针对这一现象,果断采用了利用医院感染科对预防传染病监控的方法,效果显著,取得了以下作用:①管理作用:由于以前职责分工不明确,对于预防传染病的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现在有专门的感染科部门进行负责,并将预防传染病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抓,管理工作明显变得积极主动,预防工作井然有序,同时使预防传染病的连续性也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②指导作用:感染科可以根据预防制度积极制定措施,对于各科室存在的预防问题提出批评整改建议,同时对于各科室提出的预防上的难题进行分析,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对于各科室预防工作定期进行检查[6]。③监督作用:感染科在检查的过程中,实行奖惩制度,对于优秀预防的科室进行物质奖励,极大调动各科室进行预防工作的积极性。④促进作用:设立专门科室进行管理解决了以前权责不明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预防工作地开展。我院同时采用了政策管理、检测管理、分类管理的管理方式来配合感染科进行预防传染病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受到了已经成功治愈的感染病患者的一致好评,也为其他肿瘤专科医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工作展开。 管理科论文:Excel电子表格在病案管理科病案库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保政策的落实、办理慢病、工伤评残办理病退、保险理赔以及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等等因素使病案的借阅,调用问题上升到新的高度;传统的借阅病案、纠纷病案和工作量统计手工登记计算的模式已难以应付病案使用迅速发展的现状,我院病案管理科于2010年将Excel电子表格应用于病案库,工作中既节省了安装病案借阅管理子系统或病案示踪系统的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Excel电子表格;病案管理 病案借阅管理是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临床、教学、科研、患者、医疗付费、保险机构、预防保健,司法部门等提供服务的一个窗口,而病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病案,发挥病案的有效价值,做好病案借阅工作,是病案管理诸多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随着病案使用率的迅速提高,给病案借阅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病案借阅管理工作,既管好病案又充分利用病案资源,对病案管理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借阅病案手工登记的模式已难以应付病案使用迅速发展的现状,我院病案管理科利用现有资源于2010年将Excel电子表格应用在病案库,现将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1Excel电子表格在借阅病案中的应用: 1.1.首先在Excel电子表格中输入以下项目,内容有住院号,患者姓名,借阅日期,借阅科室,借阅者,借阅天数和备注信息;备注信息用于输入借阅者的联系方式(科室电话和手机号)。借阅者凭有病案管理科主任签名的借条借阅病案,借条上详细记录着被借阅病案的住院号、患者姓名、借阅科室、借阅人姓名、借阅天数、科室电话和手机号码。病案库工作人员在借出病案后及时将以上信息输入已经制作好的Excel电子表格中并保存。一旦有病案在病案架上无法找到,先在病案管理系统中查此病案是否已经入库,入果已经入库则再打开借阅病案的Excel电子表格中,先选定所有的内容后点击“数据”“筛查”“自动筛选”命令,在单击住院号右侧的下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在弹出的“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的对话框中输入需查询的住院号就可迅速查到该病案的去向,并可以通过备注信息中的联系方式马上联系到借阅人。如果病案未被人借阅,这就说明可能是放错位置了,则需在病案架上查找。如果病案被归还则需及时在借阅病案Excel电子表格中删除借阅记录,并在借条上记录归还日期及收案人签名。每天查阅借阅病案Excel电子表格的记录,发现到期未还的病案立刻根据备注信息上的联系方式打电话催促借阅者及时归还病案,利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病案,使得一切更加方便。 2Excel电子表格在纠纷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2.1.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行以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同时也给病案管理科如何管理好纠纷病案提出了新的难题。以往传统的纠纷病案管理模式是将纠纷病案按照年限的先后顺序排列锁到纠纷柜中,随者时间的推移,纠纷病案也越积越多,当社会工作部的人员要来借阅纠纷病案时查找纠纷病案需要很多时间。经常是一个医疗纠纷就有几个年份的病案并存放在不同的纠纷柜里,查找很困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首先对所有的纠纷病案进行归纳和整理,根据年份和住院号将纠纷病案依次存放在不同的纠纷柜中,与以往不同的是将同一患者的所有病案存放在同一个纠纷柜里,并将每一个纠纷柜编号。将现有所有纠纷病案信息录入到借阅病案/纠纷病案Excel电子表格中,其中借阅日期,借阅科室和借阅人等栏目空着,而在备注信息栏内录入纠纷病案所存放纠纷柜的号码。其次通过借条和社会工作部借阅病案登记本将所有以前借走未还的纠纷病案,录入到借阅病案/纠纷病案Excel电子表格中。 3Excel电子表格在病案库病案供应工作中的应用 3.1.病案供应在病案管理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病案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病案的供应体现着病案的科学管理和病案工作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检验病案管理好坏的一个依据1。传统的病案供应工作模式是一接到调案单就开始调病案,由于大多数调案单的病案号都没有排序,而手工排序难度大且不准确,所以大量时间都用于来回摇密集架,既费时又费力。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表格来处理,先将所有住院号纵向输入Excel电子表格,按“升序”按钮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住院号打印出来再开始调病案。以快、准、好为准则,确保病案供应工作的迅速完成。 4Excel电子表格在病案库工作量统计汇总中的应用 4.1.病案库的工作很繁琐,每天除了大量的出院病案需要上架,还要为临床、教学、科研等部门提供借阅、调阅和复印封存病案的服务,在服务的同时也要做好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传统的病案库工作量统计是在工作量登记本上记录每一天的工作,到每月的月底用计算器算出每个月的工作量,到年底算出一年的工作量。到了每个月的月底或每年的年底,就得专门有人抽出时间负责统计月工作总量或年工作总量,既费时又费力,且无法保证完全准确。运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报表、输入数据,方便地制作了月报、年报及动态分析图,成功地解决了日常数据处理的繁琐问题。使病案库工作量的统计信息汇总及分析图文并茂,便于领导了解医院病案借阅、调阅、复印及医疗纠纷等动态信息,便于进行宏观决策。 5结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病案管理方法已被现代技术取代,而无论安装病案借阅管理子系统软件还是病案示踪系统都需要医院投入一定的资金。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于2010年将Excel电子表格应用于病案库借阅病案管理、纠纷病案管理、病案供应工作和工作量统计汇总,在一年多的应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既节省了安装系统软件的费用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管理科论文:论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科的规范化管理 【摘要】现代化的医院要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要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综合效益,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管理技术队伍。医疗设备管理科的性质是具备管理与技术双重功能,以管理为主要工作的职能科室,是担负这项任务的重要部门。 【关键词】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科 规范化管理 引 言 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现代化大医院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化和现代化;设备器械的购置、使用、管理、维护、建档及报废等程序的管理,以及培养高素质工程人员,为医院的发展做贡献。 一.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组织 在许多医院中,把医疗器械管理部门作为一般技术科室或后勤科室对待,器械科的人员也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简单供与修的技术工作,形成了你要我买、你坏我修的被动局面。我们认为,要作好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强化管理意识。因为,(1)在医疗设备的运动全过程中,存在着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中既有经济管理又有技术管理,是把技术、财务、经济、管理综合在一起对医疗器械进行全面研究的管理学科。(2)在各级医院中,医疗设备总价值所占医院固定资产的比值越来越大,精密程度越来越高,要实现其最佳效益,必须综合各项因素,综合管理,综合协调,才能解决。(3)医疗器械管理科在医院内部与医疗器械的使用科室、财务、审计、医务、科教、护理、后勤等科室之间进行协调。对外,与外贸、保险、运输、海关、厂家、公司、行政主管等部门联系,在医院中参与医院的发展规划、计算机网络管理、建筑设计、科研教学等工作。作好管理工作,既可以充分发挥医疗器械的效益,又能够提高自身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自己的应有价值。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必须围绕管理的任务和范围去开展工作。 要进行医疗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必须有健全的组织保障。十几年来,我们根据综合性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要求,不断扩大完善组织。1987年建立了资料档案室,成立了计算机室并研制了"医疗器械管理软件"用于医疗器械的管理。1989年创办了卫生材料室,实行了卫生材料成本核算。1994年成立了计量室,当年正式成立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医学工程教研室。使各项管理工作不断有新的发展,目前,全科已发展为16人,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2人,副主任技师2人,主管技师2人。分为器械仓库、维修组、计量组、资料档案室、计算机室、材料室、医学工程教研室等7个小组,形成了健全的管理组织。 二.坚持突出重点,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化是作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制度的管理使工作无空白、无重叠、运转正常,工作有序,任务明确,岗位分工清楚,人人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工作,指挥流畅、上下贯通、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但,没有扯皮现象,功过分明,效率提高,效益增加。在医院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医疗器械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在87年制定《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针对实践中反映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完善增加了《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责》《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教学、实习、培养考核制度》。整理编印了《医院医疗器械人员职责及制度》单行本。计2万余字,包括医疗器械十类人员职责78条,33项218条管理制度。各项制度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仪器设备的修复率、完好率始终在90%以上;计量仪器强检率年年达到100%,保证了诊断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保证材料器械的质量。我们建立了《一次性材料三证档案》;《一次性材料进货登记》;重点加强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管理。我们对植入人体,用于生命支持,技术结构复杂,对人体可能具有潜在危险,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材料作为保障医院医疗质量,维护病人的身心健康的重点来抓。我们与有关职能部门一起,以医院的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购置、使用、管理的规定》《关于在学术会期间严禁购置医疗器械的规定》。《 三类医疗仪器,器械,材料的管理制度》,《三类医疗仪器,器械购入情况登记表》;《三类医疗仪器、器械、材料的使用申请》。明确了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范围;对三类医疗器械的购置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了三类医疗器械的使用要求;特别提出,对操作技术要求高,价格贵,危险性大的三类医疗仪器、器械、材料,使用科室尚未具备使用条件和技术时限制购买,以免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我们坚持突出重点、不断完善的原则;通过材料室发放的金额已经占仓库总金额的56%,逐步达到了卫生材料按照成本收费。 (一)重点发挥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95年医院参加三级医院评审后,我们注重实行医疗器械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并在设备的管理中从三个方面发挥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的作用:1、突出抓住购前论证的关键环节,坚持每年的设备计划必须经过管理委员会的论证,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确定当年购置项目。对大型设备的选型,管理委员会根据科室的效益分析,器械科的市场调查情况进行论证,确定机型。2、对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管理、保养、维修情况进行监督。分析研究医疗设备使用效益,提出改进措施。3、监督检查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情况,论证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临床可行性。管理委员会常设机构在器械科,每季度组织活动一次,活动前把重要的问题列出,提前通知委员作好准备,使每次活动都有较好的效果。我们97年共组织四次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议,论证了1997年部分科室急需的医疗设备;器械科报告了97年加强医疗器械管理的打算;进行96年医疗设备器械使用效益分析;对引进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了专题论证。 (二)重点加强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管理。 三类医疗仪器、器械、材料是指:诸如植入人体,用于生命支持,技术结构复杂,对人体可能具有潜在危险,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材料。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医疗器械新产品不断推出,我们发现一些业务科室参加学术活动时未经医院批准,擅自订货或带回试用品。有的设备产品根本没有取得批准生产证件,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致使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如导管断裂、人工骨关节碎裂、心脏瓣膜断裂等等,造成病人很大的痛苦,也给医院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把这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监督管理,作为保障医院医疗质量,维护病人的身心健康的重点来抓。我们及时向医院领导提出建议并与有关职能部门一起,依据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器械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关于加强生物医学材料和制品管理的通知》以医院的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购置、使用、管理的规定》《关于在学术会期间严禁购置医疗器械的规定》。我们又根据卫生部54号令的要求制定了《 三类医疗仪器,器械,材料的管理制度》,建立了《三类医疗仪器三证档案》;《三类医疗仪器,器械购入情况登记表》;《三类医疗仪器、器械、材料的使用申请》。明确了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范围;对三类医疗器械的购置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了三类医疗器械的使用要求;特别提出,对操作技术要求高,价格贵,危险性大的三类医疗仪器、器械、材料,使用科室尚未具备使用条件和技术时限制购买,以免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由于我们严格制度管理,医院未发生过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问题的医疗纠纷。 三.重视使用管理,搞好效益分析 开展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分析,是加强使用管理的有效方法。通过效益分析使医院领导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可以帮助使用科室综合分析,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从1994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对医院万元以上的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并提出提高使用率的建议,对使用率高,效益好的仪器给予优先更新、优先购置,对使用不好的仪器,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每次使用效益分析的情况都要向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汇报。使用效益分析的方法是: (一) 确定使用效益分析的内容。 使用效益分析的内容包括:设备使用情况,人员配置情况、收支情况、工作条件、科研情况等。 (二) 收集统计各项数据。 根据分析的内容要制定调查表,调查表由器械科与使用人员共同填写。根据调查表进行统计、数据汇总、计算使用率。 (三) 将统计数据列表分析。 根据统计的数据进行单机分析,其内容包括:仪器名称、使用科室、启用年限、仪器状态、停用时间、仪器价值、收费标准、检查人次或工作小时、年收入、年纯收入、使用率、科研情况等。同时,还可以按照科室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科室、台数、总价值、年毛收入、应工作小时(检查人次)、实际工作小时(检查人次)、平均使用率、科研情况等。 (四) 根据综合分析写出报告。 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效益分析的基本情况、效益分析的内容、提高效益的建议和意见。 (五) 向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汇报。 四.改革维修制度,提高设备完好率 要提高仪器的完好率,保证仪器的准确可靠,维修的规范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维修的传统观念是,只负责保修期以外仪器的维修,大型仪器由厂家巡回维修或医院买保修。这样的观念限制了技术人员水平,也降低了维修人员在医院的地位。我们认为,要保证医院设备充分发挥效益,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式,从五个方面改革了维修制度。首先建立了《定期保养制度》明确了三级保养的程序,每年制定万元以上仪器的保养计划,作好预防性维修。第二,实行维修收费的登记方法,加强了维修费用的核算同时增强了维修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第三,我们改革了原始分片负责维修的方法:在原划片维修的基础上, 按照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技术职称实行分级负责维修的方法。十万元以上的仪器分工到人,十万元以下的按照科室分工。同时制定了《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要求副主任技师重点负责技术、质量、科研、教学、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主管技师在副主任技师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了解国内外医疗器械技术发展动态,掌握医院精密仪器的维修技术。承担科研、质量控制、教学工作。运用新技术解决下级技术人员提出的复杂问题。技师在上级技师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负责日常医疗仪器维修、保养等工作。这种方法扩大了初级技术人员的维修范围,通过增加维修量提高维修水平。职称高、技术好的人员可以集中保障精密仪器的正常运行。第四,我们成立了医学工程技术指导小组,发挥医学工程的优势,面向临床开展技术服务。举办了医疗设备使用,维护培训班;举办计量管理培训班;创办了“医疗器械快讯”,向业务科室提供最新信息;第五,技术人员参与仪器选型论证,保证购置仪器的质量。 五.实行成本核算,加强日常管理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成本核算,我们改进了传统的管理方式,1989年在器械科设立了材料室。同时,制定了《材料室工作制度》《材料室人员职责》对直接用于治疗的卫生材料及消耗性器械如:输液器、输血器、心脏起博器、人工关节等,由仓库按批发价加成10%出库给材料室,再由材料室按零售价卖给病人。在医院器械科设立材料室,实行按成本收费,是强化医疗器械收支核算,进行经济管理的新形式。它的优点是:(1)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核算成本,先收费后使用,使医院应当收入的部分收上来,从而杜绝了漏收少收的现象.(2)完善了仓库管理制度:设立材料室,解决了仓库收受处方,发货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财务制度的问题。(3)减轻了病房的压力:由于大量的消耗性器械经材料室核算,把护士长从繁杂的管物工作中解放出来,能集中精力抓技术工作,受到护士长的欢迎.(4)方便了病人:材料室除了供应病房治疗用的卫生材料外,还可以供应门诊住院病人要买的其它医疗器械如:血压计,氧气袋,体温表等等。 六.树立服务观念,提高队伍素质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的思想, 不断提高素质,是做好医疗器械工作的根本。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扩大信息交流,加强科室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努力作好医疗器械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医院改革,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观念, 我们科不断进行管理就是服务的教育,树立对业务科室全方位服务,为仪器服务变为为病人服务的观念。我们遵照,我院的通知要求,制定出本科《为业务科室文明服务的十四条规定》,打印并下发了《医疗器械维修分工一览表》,表中列出了维修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以便及时联系。器械仓库为了方便科室,简化工作流程,把定期发货改为工作时间内全天向科室开放,随时供应各种卫生材料和器械;改变盘点不发货的制度。一边盘点一边收货发货,休息时间对帐,使业务科室能够及时领用器械材料;对科室抢救病人所需要的卫生材料和器械,仓库人员直接送到抢救现场,先使用,后办理手续;对批量大.比较重,使用次数少的卫生材料和器械实行到科室验收,直接办理出入库手续受到科室的欢迎。 科室的日常工作作到了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每季度召开一次组长会,研究分析思想情况,检查上季度布置的工作,安排下季度工作.各组每月召开一次业务会,总结上月工作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为了使科室的管理规范化,我们还根据医院的要求制定了《医疗器械科科室岗位责任制管理细则》按照三甲标准提出了14 条工作标准,并制定了检查和奖罚意见。 我们从86年开始与医院计算机室研制了“医疗器械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了计算机单机管理。90年,我们使用卫生部的设备管理软件,把全部的设备输入微机进行管理。97年,我们制定了医疗器械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实施意见,实现全科计算机联网进行医疗器械的计划管理、设备管理、仓库管理、维修管理、计量管理和资料管理。资料档案室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购买业务书、工具书 200 余册,专业杂志 近30 种,近千个厂家的产品资料,大型仪器档案300余份,保存了本科14年的文件资料。计算机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作到数字准确,为科室查询提供方便,为领导及时提供信息。 医学工程教研室,为医学工程教学、实习做好准备。已经为泰山医学院、济南卫校带教培训三批学生。为了提高全科人员的业务水平,我们按照医院"关于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定"每年制订学习培训计划.要求技术人员都要进行专题讲座,撰写业务论文。本科技术人员组织了多次专题讲座,组织了“计算机应用培训”“Z80单板机系统讲座”提高了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多年来共发表交流业务论文70余篇,取得专利 3 项。 多年来,我们坚持对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在提高设备效益上不断探索新方法,从树立管理意识,健全管理组织;坚持突出重点、完善管理制度;开展使用效益分析,提高设备使用率;改革维修制度,提高仪器完好率;探索经济管理新方法,逐步实现成本核算;强化服务观念,提高队伍素质等方面推行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只有坚持医疗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才能做到有计划的引进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器械科自身才能得到发展,才能提高在医院的地位。 结 语 在党的十五大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全国医疗卫生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如何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建立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科发展,进一步加强医院的设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发挥商务贸易业务特长,参与医院的经营管理。(例如材料室的做法,参与成本核算)。(2)发挥技术特长,开展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计量工作结合起来)。(3)与业务科室共同研究学科发展的问题,(仪器合作,医疗仪器与计算机的结合问题)。(4)改变传统的维修观念。(维修社会化,买维修合同,专项承包、建立维修站)(5)改变人员结构,提高基本素质。 管理科论文:企业管理科层中的控制权配置 摘要:本文根据控制对象将控制权划分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和人力资产控制权,后者等价于决策控制权。研究表明:企业非人力资产配置与管理结构之间具有耦合关系;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依附于管理科层并被捆绑于岗位上;由于知识的分散性,决策控制权的配置必然是分散的,任何个人在拥有特定控制权的同时都将获得管理自由裁量权;在管理科层中,让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相匹配的最优途径是让知识向相应控制权位置移动,而不是让控制权向知识位置移动;控制权具有传递性,某层级的企业成员的控制权随着其层级的增加而递减。 关键词:管理科层;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决策控制权 新制度企业理论意识到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在于企业内部靠权威进行资源配置,但在解释企业内部权威时,他们倾向于探讨在企业设立之初的控制权配置。由Grossman、Hart、Moore开创的GHM范式长期主导控制权配置理论研究,然而,该范式存在不少缺陷。首先,控制权配置被视为一种“要么全部拥有、要么全部没有”的0-1配置,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几乎所有的企业成员都具有某种控制权;其次,控制权被关联到资产所有权,而在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资产不能主张所有权,但员工仍然拥有控制权;再次,控制权被划分为特定控制权和待定控制权(Residual Control),但后者的经验意义则难以把握。尤其是,该范式倾向于在创业企业融资背景下探讨企业家和资本家如何在融资契约中规定各种控制权,这使得GHM范式无法解释企业内部控制权(Rajan和Zingales,1998)。 这便提出一个问题:企业内部究竟如何配置控制权?Rajan和Zingales(1998)提示我们:内部控制权配置与管理科层和资产配置有关。这促使我们将目光转移到组织设计理论,然而组织设计理论关注得更多的是决策权及其配置。陈建安和胡蓓(2007)对此类文献曾进行过翔实的介绍。正如他们所指出的,这类文献的缺陷在于将决策权视为单维的概念,即将决策权视为沿着集权和分权连续带逐渐被授予不同的管理层级。但我们仍感疑惑的是:组织设计理论中的决策权及其配置与GHM传统的控制权及其配置之间是什么关系? 上述文献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寻求一种新的答案。本文拟作如下探索。第一部分描述企业组织化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管理科层及其基本性质,这构成我们的分析背景;第二部分对管理科层中的控制权进行解释,将控制权划分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和人力资产控制权;第三部分探讨管理科层中非人力资产控制权的配置及其性质;第四部分探讨管理科层中人力资产控制权的配置及其性质;最后是本文结论与经验意义。 一、企业组织化过程与管理科层 我们的分析始于如下经验事实:企业是一个分工合作组织,其使命在于创造和实现顾客价值,而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需要企业作出一系列的活动。为了完成这些活动,企业家必须对这些活动进行自下到上和自上到下的组织,为这些活动配置相应的非人力资产,再为这些活动配置人力资产,这些人力资产构成企业成员,这些成员利用配置给他们的非人力资产进行劳动,共同完成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在管理学中,上述过程一般被称为组织化过程(Organizational Process)。 以企业家作为分析起点,以t表示管理层级,T表示管理层级总数量,最低层级为t=T,最高层级为t=0,管理幅度固定为s,则我们可将上述组织化过程更详细的描述如下。 首先,企业家将完成某个产品产量Q所需要的全部基层活动划分为Ⅳ个,再规定工作范围为s1则基层工作数量为LT=N/s1。所有这些工作,按照分工专业化的要求,固定为一系列横向相关的岗位。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每个岗位需要配置某个非人力资产AT,T为最低层级。同时,由于劳动总是由人来完成,因此还得为每个岗位配置一个人专业化负责。这样,完成所有的基层工作一共需要LT个人,所处层级为t=T,将该层级的所有人统称为工人。 接着,企业家引入管理工作和管理者。假设每s个基层工作需要设置一个管理工作,所处层级为t=T-1,数量为LT-1=LT/s。出于分工专业化的要求,这些管理工作也固定化一系列不仅横向相关(表现为管理工作之间的互动)而且纵向相关(表现为管理工作与基层工作的互动)的岗位。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每个岗位也得配置相应的非人力资产AT-1最后还得为每个岗位配置一个人专业化负责。这样,完成所有的基层工作一共需要LT-1个人,这些人通称为基层管理者,或T-1级管理者。 在LT-1个基层管理工作中,每s个工作又需要设置一个更高一级的管理工作,数量为Lt-2=LT-1/s,固定化为LT-2个岗位。每个岗位需要配置非人力资产AT-2,配置一个人专业化负责。这些人通称为t-2级管理者。……。依此类推,直到第1级,此时L1足够小,以至只需要一个管理工作、一个岗位、一个人即可。这个人即被称为企业家,或最高管理者。所处层级为t=0,L0=1。 我们将由基层工作和管理工作所构成的活动分工格局,称为管理结构(Managerial Structure),其变量维度包括基层活动数量Ⅳ、工作范围s1管理幅度s和管理层级数量T。很显然,经过上述组织化过程,管理结构将具有层级的性质,从而也被称为管理科层(Managerial Hierarchy)。企业家处于管理科层的最高层级,工人处于管理科层的最低层级,管理者则处于管理科层最高和最低层级之间。 组织化过程在导致管理结构的层级化的同时,也导致了企业目标的层级化。我们曾指出企业的使命在于创造和实现顾客价值,这可称为企业目标。为了获得分工专业化的利益,企业家将企业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活动。再让不同的个人来专业化承担这些活动。此时,企业目标被分解到了不同的成员身上,每个人的劳动都旨在完成某个子目标。而企业的所有成员,都通过致力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来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企业目标是企业所有成员的个人间接目标。在这点上,我们的认识与西蒙完全一致(西蒙,2004)。 对于只有最高层级和最低层级构成的单层管理结构,企业家直接将企业目标分解给工人。但对于具有中间管理层级的多层管理结构,企业家并不直接面对工人,而是面对所直接协调的管理者。企业家首先将 企业目标大致分解到各高层管理者,然后由高层管理者再往下层层分解到各个岗位,直到基层工人。假设管理结构是科学设计的,那么任何一个岗位都与特定的目标相对应,进入该岗位的企业成员的行为都受到这一特定目标的导向。这样,由于管理结构的层级性,企业目标的分解也具有层级性,形成西蒙所谓的目标层级:“某些目标必须依赖于其他一些更大的目标才能发挥作用。这个事实导致目标的层级式结构,每一层相对于其下层都是目的,相对于其上层又是手段。通过目的的层级结构,行为得以保持完整性和一致性”(西蒙,2004)。 二、管理科层中的控制权的含义 上述管理科层以及内生的目标层级成为我们探讨控制权配置的背景。但鉴于目前的控制权理论多以企业家与资本家如何设计融资契约作为背景,这和我们上文的背景颇为不同,由此有必要解释一下管理科层中的控制权的含义。 给定上述管理科层,考察任何一个管理部门Mt-1,i,t为层级,i为第i个管理部门,对于隶属于部门Mt-1,i的任意处于t层级的第j个下属St,i,j,St,i,j的一般性的行为已经被他所处的岗位所规定:在St,i,j进入该岗位之前,企业家已经根据企业目标为该岗位规定了某个特定目标,该目标不因St,i,j的变动而变动,但只要St,i,j进入该岗位,则St,i,j的行为将首先受到该岗位所对应的目标的导向,St,i,j根据岗位目标采取行动。然而,正如西蒙(2004)所指出的,一般的讨论“都不太关注采取行动之前的抉择问题,也就是在实际执行之前决定要做什么事情。”但我们现在要问:如果St,i,j完成同一目标的行为有多种备选行动方案,他将如何选择某个具体的行动?这便涉及到西蒙意义上的决策问题。 按照西蒙(2004)理论,决策是这样一个过程:“任何时刻都存在大量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特定个人都会采取其中某一种行动;通过某种过程逐渐缩小备选方案的范围,最终剩下一个实际采纳的方案”,西蒙认为完整的决策过程不仅包括决策制定(Decision Making),还应该包括决策的执行。在此基础上,Fama-Jensen(1983)进一步将决策过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决策建议(suggestion):指方案的提出;(2)决策审批(ratification):对提出的方案进行选择,确定执行的最终方案;(3)决策执行(implementation):对完成审批的方案进行执行;(4)决策监督(monitoring):对决策人的绩效进行度量并实行奖赏。在本文中,我们也将采用Fama-Jensen的划分。 假设St,i,j解决了决策问题,选择了某个具体的行动方案,那么他将进入决策执行阶段,即利用企业配置于其岗位的非人力资产At,i,j进行劳动,完成本职工作。 至此,我们首先将控制定义如下:控制是指对资产的支配行为。其中,资产既包括人力资产也包括非人力资产,对非人力资产的控制表现为对非人力资产的排他性的占有和使用,而对人力资产的控制则表现为对个人行为的支配。由于个人在行为之前总是先进行决策。根据决策选择行为方案,因此,对个人行为的支配等价于对个人决策过程的支配。 由于行为与权利总是一一对应,一种行为对应一种权利,因此,控制权(Risht of Contr01)可以定义如下:某人控制非人力资产的权利(此处为霍菲尔德意义上的狭义权利即要求权),称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这种定义为Gm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2005) (合称GHM)所采用;以及控制人力资产的权力(即霍菲尔德意义上的权力),称为人力资产控制权,该定义为Fama-Jensen(1983)、Jensen-Meckling(1992)所采用。这里,我们区分控制权中的“权”的两种含义。如果控制的对象是非人力资产,则“权”是指权利;如果控制的对象是人力资产,则“权”是指权力。原因在于,按照霍菲尔德的权利概念体系,权力是指改变现有契约关系的能力,但人对物的关系无需物承担责任,从而无所谓权力。 按照上述定义,对于非人力资产控制权,能够支配的非人力资产的数量和价值越大,则控制的权利越大;对于人力资产控制权,能够支配的下属(人力资产)的数量越大,或者对下属的决策过程的支配程度越高。则控制的权力越大。 我们的定义避免了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冲突。自GHM以来,控制权经常与所有权相混淆。然而,当我们在管理科层背景下讨论控制权时,所有权成为没有必要的概念。原因在于,对于公司制企业,大部分国家(包括我国)都赋予了公司以独立法人的地位,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类似于自然人。对于公司的所有非人力资产,只有公司可以主张所有权,任何自然人只能占有和使用,此时适用的概念正是我们所定义的非人力资产控制权。 我们的定义也避免了长期以来控制权与决策权的混淆不清。由于对人力资产的支配等价于对决策过程的支配,因此人力资产控制权等价于决策控制权。根据Fama-Jensen(1983)的决策过程,我们所定义的决策控制权将包括:对决策建议的控制权;对决策审批的控制权;对决策执行的控制权;对决策监督的控制权。四者可分别简称为决策的建议权、审批权、执行权、监督权,合称决策权。但Fama-Jensen(1983)将建议权和执行权合称决策管理权,将审批权和监督权通称为决策控制权。应该说这并不全面,因为在决策建议和决策执行问题上也存在控制问题。 由此,对于上述管理科层中的St,i,j他拥有何种控制权呢?根据我们的定义,他对于配置于其岗位的At,i,j拥有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对于其他人尤其是他的下属。他可能拥有决策控制权;至于他本身的决策,可能受到其他人尤其是他的上司的控制。 下面,我们将详细的探讨上述定义的控制权在管理科层中是如何配置的。 三、非人力资产控制权配置 先看非人力资产控制权。 我们在第二部分的阐述指出了如下事实:为了完成各个岗位的工作,必须为该岗位配置相应的非人力资产。由于各个岗位构成了层级制的企业管理结构。因此,这点意味着管理结构决定非人力资产的配置。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在斯密(1972)、西尼尔(1977)、萨伊(1982)、杰文斯(1984)均表达了如下意思:企业对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内部配置。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工作和分工。马歇尔(1981) 也指出管理工作的数量决定了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数量。科斯(1999)则指出:“雇主在企业行使控制权是协调生产要素的行动。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要将要素引入管理结构中,包括将它的层级、它的规则和它的管制引人管理结构中。”OqAlchian和Woodward(1987,1988)的研究更明确的表明:企业团队内部所要进行的任务或经济活动,决定与之相适应的资产。威廉姆森(2002)具有与Alchian et.al的相似逻辑,只是他集中于交易活动以及资产的专用性。青木昌彦(2001)将企业的投入-产出过程转化为各种相互关联的活动,不同的活动被分解为不同的任务单元,将不同任务单元的信息加工活动的分工(即知识分工)称为管理结构,则由于不同的任务单元需要不同的资源(人力、物质和资金),管理结构也就决定了这些资产的配置。Antle-Eppen(1985)将所配置的非人力资产超过活动的最优需要的情形为组织闲置(organizational slack),将所配置的非人力资产少于活动的最优需要的情形称为资本配给(capital rationing)。㈣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企业非人力资产配置取决于管理结构的设计,非人力资产与管理结构之间具有耦合关系,配置过渡则意味着资本闲置,配置不足则制约组织的顺利运行。 非人力资产配置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其控制权的性质。由于非人力资产总是与相应的岗位相对应,其配置的目的在于完成该岗位所承担的工作,因此,任何企业成员例如St,i,j,必须拥有对配置于该岗位的非人力资产At,i,j以排他性的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否则他无法保证工作的完成。这意味着,St,i,j拥有对At,i,j的控制权。 对于稳定且规范运行的企业,非人力资产将被固定在管理结构的各个岗位上,而此时的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也将被制度化,与该岗位捆绑在一起,不因St,i,j的变动而变动。或者说,对At,i,j的控制权被固化在该岗位上。这样,任何个人,只要占有该岗位,他将拥有该控制权,而一旦他离开,则失去该控制权。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2: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依附于管理结构从而具有层级性,并且被捆绑于岗位从而相对独立于个人。 我们曾经在定义控制权时指出GHM通过非人力资产来定义控制权。但有意思的是GHM的逻辑和我们的恰恰相反。在我们看来,企业管理结构决定了非人力资产的配置和控制权;而在GHM看来,则是非人力资产的控制权决定了管理结构。尤其是,GHM的控制权配置强烈的受到个人特征的影响,而我们的控制权则与个人无关。只与所依附的管理结构有关。我们和GHM的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我们默认企业家事先已经设计好一个和企业目标相符合的最优的分工专业化结构即管理结构,非人力资产的配置只是为了实现该结构,企业家所招聘的成员只可接受不可改变该结构;而GHM不承认企业家的事先存在,他们允许无数的参与者采取讨价还价的方式来配置控制权,但这点显然忽略了企业内部的层级制,也忽视了自Coase(1937)以来所重视的企业家在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 在下文讨论人力资产控制权之后,我们还将给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的可传递性质。 四、人力资产控制权配置 根据我们对控制权的解释,人力资产控制权及其配置其实就是决策控制权及其配置,即决策建议权、审批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配置。如上所述,St,i,j所处的岗位本身对应某种一般目标和工作性质,其行为选择已然受到这种一般目标和工作性质的约束。现在,假设St,i,j要完成某个任务,他为此进行决策。我们分如下三种情形进行讨论。 情形1:如果St,i,j的上司Mt,i,j没有下达特定任务,那么St,i,j所完成的工作便属于由一般目标进行规定的,没有特殊性的“例行公事(Routine)”,此时,St,i,j的相关决策均属于自己的决策范围,在该范围之内,St,i,j拥有完整的决策建议权、审批权和执行权,所作的决策可称为“程序性决策”。St,i,j对决策的执行事实上是一个劳动过程,由此St,i,j必须利用配置于该岗位的非人力资产来完成任务并由此拥有上文所讨论的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但是,对St,i,j的决策监督权由Mt,i,j所有。 情形2:如果Mt,i,j下达一个特定任务,但并未规定St,i,j何做,即Mt,i,j实行“不问过程,只求结果”的管理策略,此时St,i,j不仅拥有选择何种行为以完成任务的权利,而且他的选择不需他人的批准,这样,St,i,j其实也同时拥有决策建议权、审批权和执行权,并且由于决策的执行而要求对配置该工作的非人力资产拥有控制权。但对St,i,j的决策监督权仍由Mt,i,j所有。在管理学中,这种决策权安排一般被称为“分权”。 情形3:如果Mt,i,j下达一个特定任务,并命令St,i,j只能选择某种具体的行动,那么此时的St,i,j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的选择权,从而没有决策建议权和审批权,只拥有决策执行权,同样,决策的执行要求St,i,j控制配置于该工作的非人力资产拥有控制权。与此相对应,St,i,j的决策建议权、决策审批权、决策监督权均由其上级管理者Mt,i,j所有,St,i,j的行为由此受到其上级管理者的严格控制。在管理学中,这种决策权安排一般被称为“集权”。 上述三种情形的决策过程适用于任何层级的企业成员。 若t=0,此时St,i,j为企业家,即决策始于企业家。企业家拥有最终决策权,他将向t=1层级的管理者分配任务并监督他们的决策。 若O<t<T,即St,i,j为t层级的管理者,则其决策不仅具有上述三种情形所描述的St,i,j的决策特点,即以下属的身份进行决策,并接受来自Mt-i,i的任务分配和决策监督;而且具有上述Mt-1,t的决策特点,此时他以Mt,i的身份对其下属St+1,i,j进行任务分配和决策监督。 若t=T,即St,i,j为工人,则其决策服从上述三种情形所描述的St,i,j的决策过程。 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企业的决策是否可以如同情形3一样,各层级的企业成员均精确的受到某一具体行动方案的指示?我们关注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如果情形3可能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企业的决策过程设计得如同机器的运行一样,使其受到完全的控制,这样便只需企业家进行决策并发号施令,而t>0的任何层级的成员只需执行企业家的决策便可,无需获得决策建议和决策审批的权利。 但答案是否定的。无需证明的是,决策的前提是知识。但根据哈耶克(1989),知识在社会中的分布是分散的,关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知识分散的为处于不同职位的企业成员所掌握,并且环境总是不同程度的变化的,“如果我们可以同意社会经济问题主要是适应具体时间和地点情况的变化问题,那么我们似乎就由此推断出,最终的决策必须要由那些熟悉这些具体情况并直接了解有关变化以及立即可以弄到应付这些变化的资源的人来作出。我们不能指望通过让此人首先把所有这些知识都传递给某一中央机构,然后该中央机构综合了全部知识再发出命令这样一种途径来解决问题,而只能以非集权化的方法来解决它”。因此,情形3不可能一直存在。这意味着,即使在最为集权的企业管理结构中,任何成员St,i,j也将有机会同时拥有决策建议权、审批权和执行权,这点与管理层级无关,即任何层级的决策都将允许分权的存在。 这点提示我们,决策权普遍的存在于企业的管理结构中,其配置并非如自GHM以来所一直认为的0-1配置,即要么拥有,要么不拥有,更有意义的问题是决策程序以及决策权的分割技术,这点曾为Jensen-Meckling(1992)所强调。从企业范围看,管理结构中的任何成员都面临决策问题并进行决策。而由于管理结构的层级性,各个成员的决策过程将构成西蒙所谓的决策层级系统(西蒙,2004)。 由此,我们可以谈论类似于GHM“待定控制权(Residual Control)”的问题。若St,i,j遇到待定状态及相应的待定控制权,他将如何作出反应呢?我们这里引入“规则不禁止即自由”的法经济学原则。由于待定状态事先没有规定,因此St,i,j拥有某种自由行动的权利,我们将其称为“管理自由裁量权(Managerial Discretion)”。由此,St,i,j将首先行使其自由裁量权,判断待定控制权是否属于自己的权限;若St,i,j认为该待定控制权不属于自己的权限,则要么报告给上级管理者Mt-i,i进行决策,要么下达给其下属进行决策(此时t<T)。但若认为该待定权利属于自己的权限,则St,i,j对于该待定状态拥有决策权。因此,待定控制权确实是一种状态依存控制权,其意义也确实如GHM所提出的:对在何种状态下谁拥有控制权至关重要,但是我们看到,更为重要的不是待定控制权的0-1配置,而是权限的设计与决策程序。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3:由于知识的分散性,决策控制权的配置必然是分散的,任何个人在拥有特定控制权的同时都将获得管理自由裁量权,即分权是必然存在的,这点与管理层级无关。 尽管我们默认企业成员的决策前提是知识,即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相匹配。但我们并不能保证这种匹配能够顺利实现,例如如果已经进入岗位的St,i,j并没有相应的知识,此时便会出现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的不当匹配。这一问题曾经为Jensen-Meckling(1992)所研究。他们认为,要实现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的匹配,有二途径:途径Ⅰ,知识向决策控制权拥有者的传递;途径Ⅱ,决策控制权向知识拥有者的转让。由于知识的传递成本高于决策控制权的转让成本。因此他们认为经济的匹配途径只能是决策控制权向知识的转移。同时,他们意识到,在企业内部,决策权控制拥有者不能从转让中获取利益。因此途径Ⅱ并不可行。然而,在我们看来,他们忽略了管理科层的性质。管理科层中的决策控制权之所以缺乏流动性,并非源于决策权拥有者缺乏转让的激励。而是因为,在企业家设计完成企业管理科层之后,各个岗位已经相对确定了决策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出于企业的稳定和规范运行,这种控制权配置将在长期内保持相对不变,否则控制权的自由流动必将破坏任务的完成。 举例如下:设若岗位1要求决策控制权1和知识1,岗位2要求决策控制权2和知识2,并且决策控制权1被部分捆绑在岗位1上,决策控制权2被部分捆绑在岗位2上;为两个岗位配置的人力资产分别为St,i,1和St,i,2但是St,i,1拥有知识2,而St,i,2拥有知识1,此时知识与决策控制权出现不匹配。如果要求决策控制权向知识转移,则要求我们将控制权1转移给t,i,2控制权2转移给St,i,1,显然,这时,知识、权利和人力资产之间得到了匹配。但是,由于岗位和管理结构相对固定,此时控制权不再与岗位最优匹配。例如擅长做市场营销的员工被安排到会计部门,出于控制权与知识的匹配,该员工被授予市场推广控制权,然而控制权虽然与知识实现了匹配,但该员工所处于的会计岗位却与他的控制权格格不入。 事实上,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要简单得多,只要将St,i,1配置于职位2,将St,i,2配置于职位1,此时我们便实现了管理结构、岗位、决策控制权、知识的完全匹配。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4:给定企业的管理科层和非人力资产配置,让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相匹配的最优途径是让知识(人力资产)向相应控制权位置移动,而不是让控制权向知识位置移动。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假设决策控制权被部分捆绑在岗位上。现在,我们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在上面给出的三种决策情形中,情形1是一种程序性决策,这种决策在稳定并规范运行的企业中,已经被制度化,此时确实与岗位捆绑在一起,任何进入该岗位的个人都将拥有这些例行决策权。但情形2和3则强烈的受到St,i,j的上司Mt-1,i的行为风格的影响。这点和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不一样,后者被捆绑在岗位上并相对独立于个人,不管上司Mt-i,i行事如何专断也不能剥夺St,i,j,的这一岗位控制权。由此,有如下命题: 命题5:决策控制权的配置依附于管理结构从而具有层级性,程序性决策权被捆绑于岗位从而与个人相对独立,但非程序性决策权则受到个人的强烈影响。 由于决策控制权的层级性,我们将可获得决策控制权的传递性。考察t层级的任意管理者Mt,i,他能够直接影响其直接管辖的下级管理者Mt+1,i的决策;同样,Mt+1,i能够直接影响其直接管辖的下级管理者Mt+2,i的决策。经过这种传递关系,t层级的管理者Mt,i能够间接影响t+2层级的管理者的决策。一般的,我们有: 命题6(决策控制权的传递性命题):在企业管理科层中,t层级的任意管理者Mt,i可以间接控制隶属于同一纵向决策链的t+j层级的下属的决策,j>0,t+j≤T。 按照我们对决策控制权的解释,可控制的下属越多,决策控制权将越大。因此由命题6,我们可获得如下推论: 推论1:t层级的企业成员的决策控制权随着t的增加而递减。 将命题2与命题6相结合,我们可以获得决策控制权对非人力资产控制权的影响。考察t层级的任意管理者Mt,i他能够直接控制其直接管辖的下级管理者Mt+1,i的决策,并通过控制帆Mt+1,i的决策来间接控制由Mt+1,i直接控制的非人力资产AMt+1,i;同样,Mt+1,i能够直接控制其直接管辖的下级管理者Mt+2,i的决策,并通过控制Mt+2,i的决策来间接控制由Mt+2,i直接控制的非人力资产At+2,i经过这种传递关系,t层级的管理者Mt,i能够间接控制t+2层级的管理者的决策以及由Mt+2,i所直接控制的非人力资产At+2,i。一般的,我们有: 命题7(非人力资产控制权的传递性命题):在企业管理科层中,t层级的任意管理者Mt,i可以间接控制隶属于同一纵向决策链的t+j层级的下属的决策,进而控制由t+j层级的下属所直接控制的非人力资产,j>0,t+j≤T。 按照我们对非人力资产控制权的解释,可控制的非人力资产越多,控制权将越大。因此由命题7。我们也可获得如下推论: 推论2:t层级的企业成员的非人力资产(直接和间接)控制权随着t的增加而递减。 给定上述与管理科层相匹配的决策控制权层级,我们可以想象,任何个人只要进入企业管理科层,都将由于岗位之间的纵向控制关系而与他人存在控制关系。如果说管理层级的不平等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那么处于企业管理科层中的各成员之间其实是不平等的。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明显不平等的关系恰恰是经过一种貌似自由、平等的市场谈判过程来实现的。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 考虑:层级与t+1层级的成员。我们假设:t层级的成员首先进入企业管理科层,然后根据工作需要招聘t+1层级的下属。在劳动契约的谈判过程中,t层级成员首先开出如下条件:提供t+1层级的成员以某个职位和非人力资产,以及相应的控制权和索取权,但t+1的成员必须完成分配的任务并接受t层级成员的控制;如果t+1层级的成员接受这一条件,则可以进入企业科层;否则,不能进入企业科层。在签约之前,应聘的成员作为自由人,拥有完整的人身权利,不受t层级成员的任何控制,而谈判过程也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可以选择退出。但一旦t+1层级的成员作出承诺,双方签订契约,则t层级的成员便根据契约拥有了对t+1层级的成员的控制,但这种控制并非因为t层级的成员的天生欲望,实是因为企业的管理科层出于分工专业化的考虑,要求t层级成员必须对t+1层级的成员进行控制,双方的谈判实力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这种控制,最多只会在其他权利安排上有所调整。当t=0时,上述契约是企业家与第一层级的管理者之间的契约;当t=T-1时,上述契约是基层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契约;当0<t<T-1时,上述契约是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契约。经过这种层级谈判,企业家完成了人力资产的配置,并实现了实际的控制层级。 五、结论 本文以企业管理科层作为背景,探讨管理科层中控制权的配置。我们根据控制对象将控制权划分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和人力资产控制权,后者等价于决策控制权。我们的研究表明:企业非人力资产配置取决于管理结构的设计,非人力资产与管理结构之间具有耦合关系;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依附于管理结构从而具有层级性,并且被捆绑于岗位从而相对独立于个人;由于知识的分散性,决策控制权的配置必然是分散的,任何个人在拥有特定控制权的同时都将获得管理自由裁量权,即分权是必然存在的,这点与管理层级无关;给定企业的管理科层和非人力资产配置,让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相匹配的最优途径是让知识(人力资产)向相应控制权位置移动,而不是让控制权向知识位置移动;决策控制权的配置依附于管理结构从而具有层级性,程序性决策权被捆绑于岗位从而与个人相对独立,但非程序性决策权则受到个人的强烈影响;在企业管理科层中,控制权具有传递性,某层级的企业成员的控制权随着其层级的增加而递减。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一直假设企业“稳定且规范运行”。这使得上述结论更多的适用于分工明确、权责明确、制度健全、稳定发展的企业。尤其是等级森严的大企业。但对于创业企业。上述结论也具有启发作用。 责任编校:齐 民 管理科论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文章论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发展概况,并结合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同时对协调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职能,而高校这三项基本职能需要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实现。反映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是专业的灵魂,专业是学科的载体,高水平的学科衍生高起点的本科专业,也决定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重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并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谋求学校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重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具有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性、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等区别于其他管理学科的特征,因此,该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协调发展不但有利于实现学科资源的优化和教育体系的完善,而且还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辅助作用,进而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发展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管理科学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使管理科学与工程成为一门实证学科。本学科主要从事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其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解决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及风险研究、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的绩效研究、管理的战略研究等。 20世纪中期在中国管理学界建立与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到今天该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完善,目前我国有2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根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调整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专业是由原工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农学等学科门类调整组合而成,因此目前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分类情况也比较复杂,学科之间的界定、区分并不十分清晰,经、管、文、理、工等学科门类的院校均开设有本属于管理和工学学科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学科与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高校在学科与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割裂开来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建设过程中分别立项、分开论证、分部门管理等,尽管有时也要求共建共享,但由于是各自独立实施,很难实现融合,尤其像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中专业分类复杂的学科,以上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1.高校管理体制及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一直处在调整之中,有的院校虽然根据1998年新的专业目录改变了专业名称,但专业培养目标和内容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专业设置也仍然保留在原来院系中。另外,国家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以一纸文件进行规定,而对于这些高等院校是否具备开设专业的条件以及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关键指标,却缺乏必要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即使有监管制度,也是教育行政的监管,而没有体现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和监督。 2.学科与专业建设成效失衡。学科建设在内容上更加突出科学研究,而专业建设在内容上更加突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在发展过程中有追求自身的发展、专注科学研究而淡化人才培养职能的倾向。学科建设的成效、成果显性较强,自然更容易得到关注和重视,专业建设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具有隐性和滞后性,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便产生了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和将两者区别对待的现象。 以上问题存在于当前大多数学科与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否认学科建设是站在学科前沿,关注知识的创新和发现,重视高水平的成果,它直接关系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但我们也应看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问题的同时,更要从战略高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坚定实施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策略。 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模式探索 笔者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探索该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协调发展模式。 1.树立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理念。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协调发展既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保障,也是高校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原则,更应是高校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相支撑、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所以,高校必须树立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理念。 2.构建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一个具有活力的、能有效促进学科与专业之间相互协调与相互支撑的组织环境,对于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为适应高校学科发展的总目标,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这个组织环境应该是“学校―学院(学科群)”组织结构。这种组织以相近学科群和相似专业组织到一个学院,同时以学院为组织实体,对教师和学科群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改变目前条块分割、分散办学的局面,有利于相关学科资源的共享。 3.创建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制度环境。建立富有激励性的学科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正激励,抑制负激励,是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还要创造优越的科研环境和教学环境等,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动力。 4.加强专业的特色化。专业特色在本质上就是学科特色,专业的特色化可促进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实现专业特色化的主要途径在于专业教师依据一定的学科方向开设相应的本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跟踪学科前沿动态、发现学科问题、拓展新的学科方向,联合师、生深入开展学科研究,通过教学促进学科研究、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来形成专业的特色基础。此外,通过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培养专业学生的学科方法、学科思维,达到学科的知识创新,也是专业促进学科知识丰富与发展的途径。 5.完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评价机制。自我评估是高校自我调整、自我建设学科和专业的“催化剂”,如果不进行自我评估,学校就不会发现学科的问题。对高校来说,随着知识的创新、市场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变化、人才队伍的老龄化、人才的流失、学科专业课程基础设施的老化,一个优势的学科专业、一门优秀的课程也有可能变成一个弱势的学科专业课程,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得不到重点建设和投入,从而赶不上社会经济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变化与要求,因此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估的长效机制,使自我评估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天然的联系,两者的良性互动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两者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大多数院校提高办学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更需要建立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协同的新模式,进而实现该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目标。 管理科论文:注重学科交叉创新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管理科学得到广泛应用,同许多社会科学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交叉、渗透,产生了种种管理学分支。今天,管理科学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内容广泛、门类齐全的独立学科体系,管理科学已经成为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第三类科学。河海大学杜栋教授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和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较高学术水平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50多篇,其中CSSCI和中情所检索期刊论文40余篇。 杜栋,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负责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科方向(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兼统计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计算机模拟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负责人,他提出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心”向“以信息资源管理为中心”的学科战略转移观点,其总的指导思想是从“技术导向”向“管理导向”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他特别强调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工程方法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已在国内信息管理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管理学教程》已经出了第3版,连续印刷12次。其带领的学术创新团队抓住“企业信息化工程”这一契机,发表了有关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研究文章20余篇,几年前与合作者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去年,他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企业信息化继ERP,CRM之后的第3股浪潮的《协同管理系统》,反映了其在此领域的研究走在国内前列。 作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他积极开展六西格玛管理与ISO,BPR、ERP、CRM等的关系与集成研究,这是其近年来开辟的创新研究领域,在《数理统计与管理》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目的是努力使企业数据化管理与企业管理信息化融合,使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统计学学科带头人,他把统计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学科专业进行交叉,开展了统计学学科下的统计信息系统学科方向建设,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了全面反映中国国情下统计信息化工作的《统计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统计学学科研究从统计理论和方法向统计技术和手段迈进。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与控制问题打交道。然而,从人们对控制问题研究的成果看,迄今为止,对自然科学领域控制问题谈论的较多,而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控制问题则谈论较少,社会科学领域对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研究的较多,以至形成了“经济控制论”,而对微观管理控制问题则研究较少。所以,杜栋认为,应努力建立“管理控制学”。为了加快发展“管理控制学”这一交叉学科,他建议,我国管理科学家、企业管理家和控制论专家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以使控制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真正能结出丰硕果实。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而他也正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经过多年各学科交叉的工作积累,和凡事“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在已出版的《管理控制论》、《管理控制》基础上,他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关于管理控制的“第三部曲”――《管理控制学》,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教材。 长期以来,杜栋教授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两手抓。他带领出了一支团结协作和拼搏奉献的学术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在青年教师指导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2007年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奖。 除了本职工作,他还一直关注着地方经济发展,并且身为在常高校首批科技创新促进者,是常州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专家。他积极参与常州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积极促进工业工程在常州的开展和应用,尽自己所能为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无悔之路! 管理科论文: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国内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技能成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为了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校发展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国内高校的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专业建设中的普遍问题,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协调发展的几点方案。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信管;协调发展;学科建设 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概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管理学科中发展最早的学科之一。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对科学管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首先发展起来,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经建立了一支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在国内,知识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风险管理等这些领域是当前学者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它们仍是未来几年的重点研究领域。信管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点专业之一,目前全国有五百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它又是一个年轻的新专业,其教学内容与课程如何设置,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我校信管专业成立于2000年,目前已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近1000人,专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和研究过程。 2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和信管专业的发展与国内其他高校一样存在着很多共同的问题和不足。 2.1 学科建设不足和差距。 ①学科方向:现有的四个研究方向,优势特色不明显,缺少优势特色学术方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②学科队伍:学科梯队成员职称和学历偏低,硕士生导师人数少,成果水平不高,获奖层次低,没有国家级奖励。 ③科学研究: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缺少国家级课题,横向课题少,科研经费略显不足,发表高水平国家级论文或检索论文数量不多。 ④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研究生招生不景气,招生生源和途径单一,梯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次数少,与国内外学术机构联系不密切。 2.2 专业建设不足和差距。 ①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尚不充分,本专业教师职称与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本科学历年轻教师较多。在教师队伍方面专业师资队伍的职称等结构尚欠合理,低职称教师数量偏多。由于年轻教师多,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受到了影响。 ②课程建设方面:受师资队伍高职称教师比例低的制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尚处于较低层次。 ③教学和科研研究方面:由于年轻教师较多,忙于教学与学历提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教学、科研项目与成果缺乏。 3如何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方案研究 3.1 学科建设方面要采用目标管理,任务分解到人,激励和考核并用,重在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创建良好的科研条件,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科对外影响。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同时,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取得一批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中应用并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进一步重视学科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广泛吸引省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专职或兼职从事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 ①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选送有潜质和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到著名高校进修、培训;鼓励更多的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逐步形成适合学科发展,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优化的教学、科研学术群体。 ②积极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队伍成员要跟踪学科前沿,积极申请国家级课题。 ③紧密结合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④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和加强学科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为我校讲座教授,进行讲学,共同合作承担科研课题;派出人员去国内外著名学校进修提高。 ⑥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完善学科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学科实践基地,为学科队伍成员和硕士研究生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舞台,使教师更了解经济社会的需求,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3.2 专业建设方面。 ①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专业培养方案既要求具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也要有其灵活性,要根据发展需要和毕业生动态反馈调整完善培养方案,因此,新的培养模式应侧重考虑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训练,拓宽基础,扩大口径,同时还应有地域特色。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工作。 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是否合理是反映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指标,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师资队伍看,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还不很合理,还应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引进外校高学历人才调整学缘结构,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梯队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③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跟随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管理科论文:学校管理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分析 摘要当前教师队伍中呈现出的专业化取向趋势已对传统的科层管理取向提出了挑战,因此如何平衡两种取向,探求一种融合性的管理范式,成为学校不可回避的难题。本文将通过对科层制在以效率为本的原则之下强化规章制度、注重分工与专业化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对比专业取向下以个体发展为原则导向、强调专业知识诉求的要求,对二者的相容性进行探讨,为创设一种兼具双重取向的学校管理新范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管理;科层取向;专业取向 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是当前学校两种不同的管理价值取向。科层取向以追求效率为原则,旨在促使成员为最大化完成目标做出努力;专业取向强调教师运用专业能力参与学校管理,更多的关注个体发展问题。这两种取向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又存在较大冲突,使当前学校管理陷入一定程度的困境。因此,通过分析两种取向的内涵特征,有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促使学校良性发展。 一、学校管理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的内涵解读 科层制作为当代组织主要的管理制度,应用于学校有利于明确分工、提高效率、规范行为。但随着现代学校文化组织的特殊属性日益彰显,追求效率不应作为唯一的目标追求。以人为本,提高决策的专业化程度成为新的要求。单一的科层制取向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专业取向由此产生。1.科层取向的含义及特征学校管理的科层取向是马克思•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所提出的科层制理论在学校中的应用,即以科层体制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1]正如韦恩•k•霍伊所说的,包括学校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现代组织都具有明确的劳动分工,遵循等级制度等特征。我国当前学校“金字塔式”的分层等级结构,正是科层制在学校组织中的诠释与表现。(1)以效率为本的原则导向科层制旨在使管理效率最大化,效率观念自本世纪出现以来,是管理科学化的标志。直到现在,效率仍是包括教育管理在内的各种管理系统追求的理想。[2]学校是一个需要综合处理好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及各机构良性运转的现代系统,以效率为指向,可以保证组织运行的统一性与稳定性。首先,科层制中组织成员只是决策的执行者,而不是制定者,这减少了形成完整决策方案的时间。其次,垂直式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保证了决策的高效率层级下达。(2)注重分工与专业化现代组织要求对成员进行科学分工,让不同的人从事与其专业相吻合的工作。在学校系统中表现为:在教育层级中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在教育内容上,包括文、理、工等不同的专业分类,同时管理系统中的科研、教学、德育等部门也各司其职。显然,分工与专业化作为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可使管理活动在井然有序的氛围下进行。(3)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科层体系是由不同规章制度组成的一个规则系统,它有助于等级体系中各种活动的协调。在学校中包括校规、教师管理条例等各个方面。它所具备的约束力,可以控制和维持决策,使组织成员行动保持一致,同时又可作为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的缓冲物。由于规则是针对职位而不是针对任何个人制定的,所以它实际上隐含着一种平等、公平的观念。[3](4)追求理性行为韦伯所强调的科层组织是一个以非人格因素指导各项事宜的组织,他认为排除个人因素越彻底,科层制越完善。这在学校组织中体现为教师只可在学校目标的指导之下做出行为选择,而不能以个人意识来做出自我价值判断。以理性要求来指导决策,从个体角度来看,有利于减少和防止滥用职权。从整体角度来看,有利于在良好而公平的氛围中强化学校的秩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有效性。2.专业取向的含义及特征尽管科层制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组织理论,但它实际在文化、艺术、教育及其他社会服务性组织中的效率导向存在许多问题。[4]于学校而言,首先,盲目的追求效率,会使个体拘泥于做本职工作而忽视组织整体的目标,甚至会导致疲于应付、注重形式的弊病。其次,受制于上级的行政命令与指挥,忽视了教师自身的素养形成和文化积淀,不利于职业健康发展。最后,学校组织的分工始终无法涉及全部工作,因此带来成员责任推诿的现象;而机械的专业化使得员工丧失新鲜感,产生消极怠工的不良情绪。总之,科层制在学校组织中愈发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加之教师专业性增强,实现自治的愿望愈发强烈,使得专业取向应运而生。专业取向所反映的不仅是教师对于自身地位提高和拥有更多工作控制权的渴望,同时也是获得更多权威和权力的需要。专业取向以人的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重心,这对科层制提出了一定的挑战。(1)以个体发展为原则导向专业取向反对将高效率的完成目标作为组织最根本的追求,转而认为学校应当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正如马克•汉森所反复强调的:“将古典理论观点应用于学校会具有极大的价值。但是,当它应用于缺乏艺术的模式中时,就会给系统留下巨大的灾难。”科层制作为古典管理理论发挥了一定价值作用,但忽视学校育人这门艺术使其价值大打折扣。专业取向强调个人发展,将教育产品与一般劳动产品进行了区分,认为教育应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人,而不是统一标准化的劳动产品。因此,学校树立以个人发展为核心的原则,是符合发展的目标和现实需要的。(2)突出专业知识的自治作用新时期教师在职前阶段的专业知识储备带来的是职后更精准的教学水平和更高的综合素养,以及捍卫其专业权威的诉求彰显。教师群体在现代学校组织中已经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专职人员,而是能基于专业技能或伦理做出判断并进行自我规约的专业人员。一个优秀教师需要从专业实践需求出发,表现出对专业理论和方法的自觉意识。专业取向正是要捍卫教师的这种专业型权威,遵从专业知识的自治。(3)强调专业人员参与管理专业取向除了强调教师自治之外,还主张教师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学校管理之中。科层制下,学校的管理决策是垂直式的“一个中心”,最高管理层就是决策层,即“金字塔”的顶峰,而其他层级是执行层。这导致决策的制定与执行相分离,以制定者的意愿指导执行者的行为,会出现诸如管理者的方案缺乏实际意义、教师的民主意愿未能在决策中表达等问题。而专业取向认为,要解决一些科层制中的管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民主的作用,实现管理的“多中心”。强调教师参与管理,既是《教师法》所赋予教师权利的题中之义;又受制于教师专业素养、职业责任感的驱使。 二、科层管理取向与专业管理取向对比分析 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在学校共存的现状说明二者都有合理性,因此我们不能断言哪种取向的价值更高,而是应从管理目标、管理理念、管理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在学校管理中综合发挥两种取向的优势。1.管理目标的选择两种取向在管理目标上的分歧集中于“效率”和“人的发展”的选择。效率是一把双刃剑,利于目标快速落实的同时也会使人沦为工具。专业取向强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对科层取向的补充。它所强调的人文关怀,并不是完全摒弃效率观,而是应当学会处理好品性德行、人的发展等文化属性与效率这一经济属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学校的管理工作既要注重效率,也要注重人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个性特征的多元化主体。2.管理理念的构建科层取向和专业取向在管理理念上主要是“组织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博弈。韦伯强调科层应以“客观、理性”的原则来指导管理活动。这里所说的理性仅指组织理性,而专业取向则侧重于个人理性的实现,即教师和学生个体目标的达成度。但在实际中,教师由于自身理性与组织理性的冲突,在完成自身目标与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相互掣肘,最终影响自身与组织发展,故而解决此障碍离不开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努力,使管理理念多一些专业理性自治,少一些权威理性控制,让教师更富有进取精神。3.管理手段的权衡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在管理手段上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是通过刚性的规章约束成员的行为还是通过柔性的专业自治实现管理。这对矛盾的存在使组织成员的意愿被束缚在规章的桎梏中,影响了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组织目标的执行力度。由于单一的科层规章过于死板,而专业自治又过于灵活,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无疑是以科层取向的规章制度作为强制约束力,同时又在专业范畴领域如教学活动、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等方面让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集权下的放权,统一下的自主。 三、从冲突到调和———科层权威与专业权威的和谐共存 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尽管存在矛盾冲突,但二者并非完全无法调和。笔者认为两种取向共存必然成为今后学校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因此就两种取向的和谐共存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双轨权力管理系统调和两种取向首先要求兼顾两种权力体系,只有二者的权威地位都得到满足,才能为学校工作的开展创设和谐安定的环境。在实行双重取向的学校,存在着两个权力体系,一是行政,二是专业。前者利于保证学校系统有序运行,后者利于满足教师自治。建立双规体系,一轨自上而下,实行行政分层管理;一轨自下而上,建立教师专业自治委员会,教师意愿可层层上传。同时,不同学科设立交流小组,涉及到教学、教师发展等问题,可由学科小组进行研讨,实现自我管理。这两种系统既是对科层制权威的维护,同时也可满足教师参与管理的需要,双轨系统协作,互为补充,共管共赢。2.增强规章制度的人文色彩当前学校规章引发的管理死板等问题,追溯根源是指导理念的偏差导致形式化色彩严重,缺乏对教师、学生的关注。在规章制度中增强人文色彩,可以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教书育人目标。贴近教师实际需要的规章能够增强教师的主动性。人性化的规章所体现出的复杂、灵活性,能有效避免教师“照章办事”,减少抑制学生个性发展的事件发生。3.把握非个人取向的纯粹化程度在管理过程中,“正义、理性”原则的贯穿可使决策者无所偏袒,公正客观。故“纯粹的个人取向”应该在宏观上作为组织成员的价值导向和选择,而在具体事宜中,可适当加入个人积极情感。毕竟教学作为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师生知、情、意、行的互动,是各方情感交流与分享的过程。教师若以单纯的“非个人取向”来进行教学与管理,势必会产生冷漠、古板的班级文化,对学生性格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而只有当教师全情投入,把教学当做一件艺术品精心雕琢,而不是一件件按照条例去完成的任务,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育人育才。4.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教师的管理技能双重取向产生冲突的另一原因是教学与管理的分离,突出表现为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而教师又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因而,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素养,在不破坏科层制行政体系的同时让管理决策者进入到课堂中,切实增强教学感悟,毕竟只有具备教学经验的领导才能理解教师的自治诉求,理解教师与管理者之间产生分歧的来源。此外,通过对教师的系统培训,可有效提高教师管理技能,使他们从宏观层面把握学校管理者做决策的出发点,增强对各项工作合理性的把握。因此,增强两种技能,既有利于行政管理和教师自治,也能促进双方的沟通与理解,为学校领导做出符合教师需要的决策以及教师为管理出谋献计创设条件。笔者认为,探求两种取向的和谐共存势必从理念入手,将两种取向放置在为管理服务的方式层面,建立学校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二者的优势效力,才能促进学校管理机制的良性运转。 作者:徐宇 陈恩伦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管理科论文:试论内容分析方法的管理科学学科发展趋势研究 论文摘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4种管理科学学科权威期刊1998-2007年间的3784篇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探析了国内学者在管理科学领域研究重点的发展变化,归纳了国内近10年管理科学研究的热.最领域,描述了管理科学学科在我国的研究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 内容分析法 文献计量 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经营和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综合性交叉科学。其学科体系十分庞杂,学科分类标准不一。有些学科偏重于人文社会科学(如经济管理学、工商管理学),有些倾向于自然科学(如运筹学),有些侧重于工程技术科学(如系统工程学)。在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1949~1977年的仿苏初创阶段(计划管理),1978~1993年的重建发展阶段(科学管理),以及1994年至今的繁荣创新阶段(管理丛林)三个阶段。面对新世纪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复杂变化,研究管理科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为学科管理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对海量文献的规律性研究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为了克服传统实证研究中采用单一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的偏颇性与局限性,本文将内容分析方法应用于研究中,以探索管理科学学科的发展规律,期望能够为政府、组织和管理学者提供研究支持。 1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研究现状 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主要有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式。郭菊娥等(2004)在分析国内外管理科学研究热点领域及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给出了管理科学研究的应对策略。汪应洛等 (2005,2006)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工程管理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指明了学科发展的努力方向。 成思危 (2000)指出了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研究发展重点。谭劲松(2006)认为国内管理科学研究存在经济学泛化与管理学弱化的现实,管理学者应坚持和世界接轨,从世界级顶尖期刊中看门道,跟着世界的发展行动。黄奇等(2000)指出国内信息管理学科研究中存在定位不明确、研究手段落后、研究视野狭窄等问题,并推荐了网络信息管理、intemet/intranet应用、社会信息化等研究方向。 关于管理科学学科发展趋势的实证性研究,主要是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张维等(2006)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工商管理学科代码为基础,以最近10年各领域发表文章的关键词检索统计为依据,对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就研究热点的形成、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张维等(2006)还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对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十一五”期间优先资助领域提出了建议。张玲玲等(2006)基于专家调查问卷,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19个研究领域及相关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发展的若干建议及具体措施。季绍波等hj(2006)通过分析1999-2003年间发表在18种中国代表性学术期刊上的信息系统(is)论文,指出了中国的is研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刘云忠等-1j(2003)对《管理工程学报)1998-2001年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管理工程的研究及进展。王亮亮等(2007)运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内外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 综合而言,上述实证研究中的主要特点是.a.单独研究某一个领域的研究多,系统全面研究管理科学整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少.b.研究得到的粗略结论多,得到的精确结论少;c.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的研究多,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的研究少;d.研究得出的热点问题并不一致;e.最近的研究也是针对2005年以前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的,研究结沦的时效性不高。因此,有必要对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研究方法与方案设计 2.1研究方法目前对学科发展趋势的实证性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两种。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将数学、统计学和文献学方法相结台,研究科学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一种定量方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与分析方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情报分析方法。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都是以文献的量为研究对象,但二者的理论基础、侧重点有所不同。文献计量法成立的前提条件是文献的可计量性,可以通过计量对文献对应的学科性质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文献汁量法的基本信息处理单元是篇章,它不分解文献内容,而只关注文献篇章之间的关联,这是造成文献计量法局限性的一个原因。内容分析法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文献的内容特征通过符号群(symbolgroup)体现,可以通过研究符号群的性质和规律对文献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分圻的基本信息处理单元是符号群,内容分析法关注信息内容,而人类文化与知识主要是用符号来表达的,故以符号群作为信息处理单元应该说是合理的.综合而言,文献计量法是基于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的,而内容分析法是基于推理方法的;文献计量法体系发展成熟,但是分析粒度较粗,而内容分析方法则需要更多的人为介入,研究结果容易呈现较强的主观性;因此二者各有优缺点。 针对上述分析,结合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管理科学学科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案中国教育部的管理学体系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5个学科组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管理学科体系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及宏观管理与政策3个学科领域组成.其中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包括了教育部的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3个领域。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项目分类代码指南.将管理科学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宏观管理与政策3个大类;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为17个小类,工商管理分为l4个小类,宏观管理与政策分为l4个小类,共3大类45,~-tj,类构成了分析框架,见表l。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项目分类代码相比,本分类框架作了如下调整:a.将信息系统与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合并,列在第一大类;b.将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合并,列在第一大类;c.将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合并,列在第三大类。 考虑实际情况,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管理类期刊,对其刊载的全部学术论文作研究。期刊遴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指定的重要期刊为主,要求期刊是综合性的,并且综合考虑cssci收录的管理类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挑选出4种期刊,即《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南开管理评论》。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对期刊进行全年检索,年代为1998~2007年,共检索管理学术性论文3784篇(不含会讯、消息、信息等非学术论文,增刊论文亦不计人)。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依据文章的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和结论来推断论文的主题,判断论文所属类目,一篇文章只对应一个大类中的一个小类。 3数据分析与结论 3.1结果信度分析在对论文进行分类的过程中,首先由本文的两位作者分别、独立地阅读每一篇论文的摘要,并判断论文所属类目;然后将两位作者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有分歧的地方,通过下载并阅读全文,由两位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对少量仍有争议的论文.通过咨询专家意见后最终确定。为了验证主题内容分析的前后一致性,减少主观随意性影响,按2%的比率从文献中随机抽出75篇,按抽出文献的主题内容分析它们的所属学科,对比前面分析结果,有96.3%的匹配度,认为检索结果是可取的。 3.2论文分布与研究重点领域根据对4种期刊各年度各小类发表文章数的分类汇总统计,得到国内管理学科论文分布的大致情况如表2所示,它们是近10年来国内管理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此外,根据统计数据,在4种期刊中,有部分学科领域近10年的研究论文数量累计不超过10篇,它们是: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卫生管理与政策、财税管理与政策、非营利组织管理、区域发展管理、系统可靠性与管理,它们可以被认为是管理科学学科研究的冷点,值得引起政府、组织和学者们的进一步关注。 3.3学科发展趋势分析对学科类目进行发展趋势分析,需要类目中统计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本文规定该类学科论文在10年间统计总数应超过50篇,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0个学科细类。把符合条件的20个学科类目分成从1998~2007年的10组数据,对它们作归一化处理(篇数除以各年度文章总篇数),然后利用excel的折线图作趋势分析,依据发展趋势可把它们分为平稳增长型、陡增长型、稳定型、波动衰退型、显著衰退型和凸对称型,典型趋势如图1~图6所示(横轴为年度,纵轴为发文数量比率)。 平稳增长型的学科表明是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而且近期被关注程度较高;陡增长型学科的近期发展比较迅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稳定型学科的发展比较稳定,是在研究年代以前就达到了成熟的;波动衰退型的学科表明其发展趋势是逐渐下降的,前期曾经是研究热点;显著衰退型的学科曾经是研究热点,但近期其发展趋势下降非常明显;凸对称型的学科表明它们在研究年代中的一段时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近期并非热点。20个学科细类的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见表3。 3.4研究结论根据本文的统计分析,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近10年来,国内管理科学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战略管理、管理系统工程、企业理论、对策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与管理、运筹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业工程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与战略等学科领域。b.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战略管理、企业理论、人力资源管理这4个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得到了持续的关注,发展比较稳定。c.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运筹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市场营销、知识管理、公司理财与财务管理、创新管理这7个学科的发展趋势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d.管理系统工程、宏观经济管理与战略这2个学科的发展呈下降趋势。e.决策理论与方法、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工程项目管理这3个学科曾经得到过重点关注,但如今已不再是热点。f.研究重点并非一定是研究热点。尽管上述学科是研究重点,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与管理已显著衰退而不再是热点;工业工程与管理也经历了显著衰退期,不过从统计趋势图上看,近两年的研究又呈上升趋势;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对策理论与方法则是近期的研究热点。g.国内管理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国外存在显著差异,如:运筹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市场营销、公司理财与财务管理这些在国外已比较成熟的学科领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国外比较重视管理科学的基础研究,而国内在一般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论、管理科学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这些学科领域的研究严重不足;国外的一些研究热点(如知识管理)在国内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4结束语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国内4种管理科学学科权威期刊近10年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析了国内学者在管理科学领域研究重点的发展变化,归纳了国内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冷点,描述了管理科学学科在我国的研究发展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借鉴、运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时应明确以下方面的问题:a.由于国内期刊发表时问的滞后性较严重,因此本文的统计分析和结论并不能完全符合国内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真实状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b.本文对学术论文的分类方法是一篇论文只能对应一个大类中的一个小类,而更为合理的方法是允许一篇论文对应多个小类。c.由于内窑兮昕方法的丰观性较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更多的学者重复该项研究,进一步验证本文结论的可靠性。 管理科论文:关于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国内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技能成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为了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校发展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国内高校的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专业建设中的普遍问题,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协调发展的几点方案。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信管;协调发展;学科建设 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概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管理学科中发展最早的学科之一。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对科学管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首先发展起来,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经建立了一支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在国内,知识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风险管理等这些领域是当前学者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它们仍是未来几年的重点研究领域。信管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点专业之一,目前全国有五百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它又是~个年轻的新专业,其教学内容与课程如何设置,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我校信管专业成立于2000年,目前已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近1000人,专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和研究过程。 2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信管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和信管专业的发展与国内其他高校一样存在着很多共同的问题和不足。 2.1学科建设不足和差距。 ①学科方向:现有的四个研究方向,优势特色不明显,缺少优势特色学术方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②学科队伍:学科梯队成员职称和学历偏低,硕士生导师人数少,成果水平不高,获奖层次低,没有国家级奖励。 ③科学研究: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缺少国家级课题,横向课题少,科研经费略显不足,发表高水平国家级论文或检索论文数量不多。 ④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研究生招生不景气,招生生源和途径单一,梯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次数少,与国内外学术机构联密切。 2.2专业建设不足和差距。 ①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尚不充分,本专业教师职称与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本科学历年轻教师较多。在教师队伍方面专业师资队伍的职称等结构尚欠合理,低职称教师数量偏多。由于年轻教师多,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受到了影响。 ②课程建设方面:受师资队伍高职称教师比例低的制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尚处于较低层次。 ③教学和科研研究方面:由于年轻教师较多,忙于教学与学历提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教学、科研项目与成果缺乏。 3如何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方案研究 3.1学科建设方面要采用目标管理,任务分解到人,激励和考核并用,重在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创建良好的科研条件,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科对外影响。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同时,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取得一批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中应用并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进一步重视学科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广泛吸引省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专职或兼职从事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 ①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选送有潜质和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到著名高校进修、培训;鼓励更多的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逐步形成适合学科发展,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优化的教学、科研学术群体。 ②积极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队伍成员要跟踪学科前沿,积极申请国家级课题。 ③紧密结合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④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和加强学科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为我校讲座教授,进行讲学,共同合作承担科研课题:派出人员去国内外著名学校进修提高。 ⑥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完善学科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学科实践基地,为学科队伍成员和硕士研究生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舞台,使教师更了解经济社会的需求,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3.2专业建设方面。 ①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专业培养方案既要求具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也要有其灵活性,要根据发展需要和毕业生动态反馈调整完善培养方案,因此,新的培养模式应侧重考虑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训练,拓宽基础,扩大口径,同时还应有地域特色。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工作。 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是否合理是反映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指标,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师资队伍看,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还不很合理,还应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引进外校高学历人才调整学缘结构,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梯队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③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跟随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管理科论文:绿化管理科工作计划 环境绿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长期坚持把单位的绿化美化工作当作企业的大事来抓,尽力不断扩大绿化面积、美化环境。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企业文明。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精神,为了贯彻贾治邦在2015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我胜利油田绿化委员会根据2011年绿化工作优缺点总结,对2015年的绿化管理做了以下安排。 一、加强绿化意识宣传,统一认识“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工业企业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绿意浓浓的厂区,景观围绕的环境不但会给职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和归属感,更可以减轻工业污染,有效促进员工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做好宣传是势在必行也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项目,通过各种手段广泛宣传绿化的意义例如设立宣传牌,宣传窗,张贴绿化宣传标语,形成浓厚的氛围,调动各方力量,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单位绿化建设与维护绿化成果,鼓动大家主动的尽植树义务,广泛深入地宣传改善生态环境,弘扬绿色文明的意识,把广大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优化环境中去,打造绿色企业文化上来,使全体员工不断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理念,提倡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促进我单位企业经营环境的进一步提高。 二、提升新建绿地品质,落实资金用途。 企业的绿化建设作为企业的形象窗口和软实力,因而加强绿化管理,提升新建绿地品质是必要的。多学习其他单位绿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对绿化工作自查摸底,要按照高要求高品质设计,高质量高标准施工、高水平高责任养护管理,高效益投资,要紧紧围绕规定的绿地率指标要求,完善工程管理制度,使项目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确定每项工作的必要性,工作量以及投资前期控制,结合成本标准化管理,养护经费,绿地养护管理资金金额,将详细情况与财务部门进行协调沟通,确定了关于24个单位,财务投资了4000万元37个项目的计划早下达,早落实,保证了资金的投入。做好配套的绿地建设工作。及时落实专项资金项目实施计划,加强项目设计方案管理,落实好项目负责制度,项目建立制度,跟踪审计管理等制度,规范竣工验收,专业审核和工程结算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听从领导安排,积极做好计划制定前期工作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三、坚强对已建绿地的养护,维持绿地成效 “三分建,七分管”是对已建成绿地的养护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重视和加强已建成率的养护管理,努力提高绿地养护质量。首先,确定已建成绿地类型,面积和有关定额标准,核定养护经费,根据此来建立相应的已建成绿地养护管理资金投入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绿地日常养护工作安排,检查和考核力度,及时做好已建成绿补植补栽工作,加强绿地灌溉,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绿地防火等各项养护措施,积极响应“贾治邦在2015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确保各项目及时到位。进一步规范植物的砍、移、伐和绿地占用管理,提高保护绿地的力度。切实提高专业队伍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强化自身专业队伍建设或委托专业队伍管理等方式,大力推行绿地养护工作专业化队伍的管理。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方案,精心组织,认真落实防止责任,完善机械,大力推广,确保完成防治指标,降低危害,将美国白蛾有虫株率分别控制在0.3‰和1.0‰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95%以上,蛀干害虫有虫株率控制在4‰以内,提高有害生物治理水平。有效保障绿化资源和生态安全。 四、积极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绿色油田、生态油田 “同建绿色温馨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天”把绿化工作的开展与创建文明单位以及优秀基层队等密切的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注重实效,组织好创建园林城市以及国家,山东省和油田绿化先进单位。立足本单位绿化专业队伍建设实际,建立起有效激励机制,强化技能考核力度,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管理、知识,技术的行,主动性。开展好实施的《油田矿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和《油田矿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宣传贯彻工作,组织做好《油田矿区园林植物配置技术规范》和《油田矿区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制订工作,促进绿化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与实际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精心组织,广泛开展绿化管理和技术培训以及绿化技术比赛等活动,做好绿化基本技术和知识的普及,共同打造和培养出一个欣欣向荣的绿色油田,生态油田。为建设生态油田、绿色油田,持续改善职工群众生活环境和质量,推动油田科学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绿化队伍建设 立足队伍建设实际,结合岗位特点,津贴要求,坚持加强科学管理,坚持推进科技兴绿,开展多个渠道,多条突进的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对外积极组织对外管理经验和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开展绿化知识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提高专业队伍业务素质。强化先进实用型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积极鼓励和扶持科技人员进行科研攻关,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强绿化事业健康发展动力。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强化技能考核力度,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学管理、学知识、学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精心组织,广泛开展绿化管理和技术培训和绿化工技术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做好绿化基本技术和业务知识普及工作,提升基层绿化工作人员工作技能,提高绿化工作管理人员和绿化专业队伍整体素质。 六、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等 为了更好的做好绿化工作,各单位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要改进工作方法,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行之有效的定期工作安排、检查考核和奖惩制度,及时解决本单位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发挥好自身工作职能,促进绿化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推进绿化工作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各单位绿化委员会要切实承担起本单位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各组成部门和单位工作职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强本单位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建设,强化管理职能,以适应加加强绿化工作管理的需要。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宣传工作,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力量和热情,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绿化积极性。要立足本单位实际,创新实现形式,积极组织开展植纪念树、造纪念林和绿地管护、认建、认养等活动,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和实际效果,促进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绿化美化是现一个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只有努力提高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才能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希望2015年,我们的环境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有一个更美好的面貌。 管理科论文:组织管理科层制度研究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管理与激励;科层与激励制度化趋势及其批判;非制度化激励的存在及其意义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激励制度的设计乃是基于一种组织管理中的理性主义的考虑、激励的制度化为激励工作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减少了管理工作的不可预期性和无序性、激励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组织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高效地工作就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组织的发展,官僚制(科层化)的倾向开始渗透到组织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组织管理中的激励也往往表现出过度制度化的趋向,从而使激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庆幸的是,组织管理中常常存在着非制度化的激励,这种激励形式可以弥补过度制度化的激励之不足,因此组织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这种形式激励的存在并在组织管理中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以达到有效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组织管理;激励;科层;制度化;非制度激励 一、管理与激励 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实质上是由个人组成的合作群体,个人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或完成一定的任务而聚在一起形成组织,而组织一旦形成便是一个存在的实体,它只为其目标而存在,因此如何促使组织中的成员积极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进而实现其个人的目标就成为组织管理的中心问题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就是有效地运用激励的手段,激发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激励成为组织管理的中心活动之一。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激励,比如物质形式的激励手段、精神形式的激励手段等,但无论何种激励它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满足人的需要,从早期的需求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到后期的ERG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等无不认为,“激励是去做某事的意愿,并以行为能力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为条件”。因此,了解组织成员的需要进而采取有效的手段去满足他从而激发其努力工作的意愿就成为组织管理者的任务之一。组织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也表现出众彩纷呈的状态,因此激励的手段与形式也必须表现出因人而异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多种激励制度的存在。 二、科层与激励制度化趋势及其批判 韦伯在讨论组织类型的时候,认为以正规形式的法律以及对于掌权地位的人依据法律所的命令的信任为基础的“合理化——法律化”的组织,是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这种制度就是官僚制,这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合理的”制度,并且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官僚制是一“普遍化”的趋势。官僚制对组织的渗透,就是组织结构的科层化、职务分工的专门化、组织运作的公文化等。这对于组织管理中的激励的影响就是激励的制度化。所谓激励的制度化,是指激励的形式、手段、方法以及激励的条件、情境都以组织的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严格的规定,其表现就是出现纷繁复杂的有关激励的规章条文。这种制度化的激励给组织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规范性、稳定性和合理性,组织成员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可预期性,从而调整行为以符合组织的规则。然而当这种激励的制度化倾向过分严重时,其消极的一面就暴露无疑,表现为激励工作的机械化、僵硬化,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地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而且还容易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冷漠感,激励达不到管理者所期望的效果。RalphP.Hummel教授认为官僚制的特征是:(1)在社会层面,官僚制处理的是案例而不是人;(2)在文化层面,官僚制的目的在控制与效率,而不是正义、自由等;(3)在心理层面,官僚制是一新的人格形态,无头脑、无灵魂;(4)在语言方面,官僚制目的在于形塑和告知而不是沟通;(5)在认知层面,官僚制只用有逻辑的方式来思考,而不是依据逻辑和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6)在政治层面,官僚制是一控制机构渐渐地统治社会、政治和政府。因此他认为官僚制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它“以理性组织化的行动使每个人都遵循由上而下制定的目标和意义,取代了一般的社会互动,以及每个人经由彼此相互界定的意义而行动”。基于这些认识,可知官僚制对组织的渗透使得组织管理中的激励工作充满了理性化的色彩,片面地追求控制与效率,不注重沟通与上下级的互动,注重形式化与程序化。因此对制度化的激励的批判包括从其所具有的理性主义色彩、单向性和形式化与程序化等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激励制度的设计乃是基于一种组织管理中的理性主义的考虑,它把个人当作一种理性的动物,在管理中他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可计算性,个人的需要有着稳定性并能被管理者所掌握。因此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中,组织成员只是作为一种理性的动物而存在,他的需要必须服从组织的要求,他的需求被解构成几个独立的存在物,人是由这几个独立的存在物所支撑起来的理性物体,只要给予一定的刺激,就能焕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以符合组织发展的需要。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使得制度化的激励仅仅考虑了人的理性的一面而没有顾及到非理性的一面,不可避免的会在实际工作中造成种种误差。其次,制度激励往往注重形式化,其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组织中形成一系列关于激励的、用规范性语言文字所表述出来的规章、条款,于是关于激励的内容与手段变成了一堆的符号,构成了需要加以解读的文本,对这一文本的正确解读成为将制度化的激励付诸实施的关键。然而不同的管理者由于各种原因及条件的限制,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会产生偏差。同时文本的解读需要联系一定的语境,对于语境的正确把握也决定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而管理者很可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读文本,这样一个结果会导致文本与语境的脱节,管理者倾向于玩弄一些符号游戏,而顾及不到受激励者的真正需要,从而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再次,对于制度化激励注重程序化来说,激励手段的运用和激励行为的产生依赖于程序的运作,往往产生时滞性,不能及时满足受激励者的需要,而且过多的程序动作也会使激励产生偏差。同时,其追求效率与精确的结果是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以及人和事。最后,科层化组织的单向性特征使管理者与成员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管理者无法了解成员的实际需要,其激励行为也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另外一个方面对官僚制的批评是“……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组织表现为官僚制形态”。作为僵硬的制度化激励不能对组织中的创新活动给予支持与引导,往往扼杀组织中的创新活动,而创新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所在,没有创新组织很难发展下去,这是需要组织管理者加以关注的一个重要事实。 三、非制度化激励的存在及其意义 激励的制度化为激励工作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减少了管理工作的不可预期性和无序性。同时制度化的激励有着种种的不足,这需要在管理中加以克服。对于制度或规范的设计来说,其内容越具有一般性、越具有普遍性,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就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建立在个人的需要之上的激励,由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灵活的、适应多变情境的形式。因此,在复杂和变化着的组织管理中,作为一种激励制度的设计,不允许过于琐碎,过分细化,只能设计一些原则性、规范性的制度,以指导激励工作开展与进行。于是作为灵活多变的非制度性激励便在组织的管理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不过分依赖于某个规章条款,它没有固定的形式与内容,它完全由管理者视具体的情境和对象作出适当的反应,及时地满足受激励者的需要。它认识到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并努力地满足这些需要以激发组织成员的动力。与制度化激励注重形式相比,它更注重激励的内容和结果,一旦发现某种激励形式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它将灵活地更变为其他的形式,并不断地积累经验。关注于非制度激励的管理者必须挣脱官僚制的束缚,把管理的对象从案例扩大到人和案例并重,他必须注意到管理中所存在的非理性因素,他不仅要追求效率也要关注成员的心理感受。激励的有效性基于对人的需求的正确认识上,也取决于管理者对成员需求的恰当把握上。在整个管理科学的发展上,对人的全面认识有着一个过程,在泰罗的科学管理时期把人看作是消极被动的、机械的、只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因此往往采取控制、惩罚和威胁的“反激励”的手段。在行为科学时期,认识到人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还在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人是一个“社会人”,因而从此以后对人的激励采取多种的形式,正激励与反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存。非制度激励注意到人是作为复杂的“社会人”而存在,它注意到决定个人动机的因素并不是唯一的,经济的、心理的、文化的等都会给人以压力或动力。因此非制度激励以其灵活而补制度化激励僵硬之不足,以其互动性而补制度化激励单向性之不足,以其注重激励的结果而补制度化激励注重形式和程序之不足,以其及时而补制度化激励迟滞之不足,以其对具体情境的重视而补制度化激励的标准化之不足。 总之,激励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事而改,并无一成不变的定则可循”,完全要管理者视具体的情境加以灵活的运用,方见奇效。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探析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差,自主创业比例低。本文通过对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归纳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 创业能力培养 现状 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数据显示,通过“双创”,2014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一万家以上。园林行业是河北省高度重视、重点发展的产业,现河北省已形成了园林环保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沧州紧临京、津、唐,渤海新区是我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点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使园林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从事园林苗木、工程等相关产业,已成为越来越多人自主创业的首选。目前国内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很高,但是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却不高,能够真正自主创业的比例更低。因此,如何提高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创业能力的提升,拓展就业空间,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很少,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非常欠缺,创业教育一般只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有所涉及,但不是重点[1],[2]。学生对创业知识了解少,缺乏对创业能力和知识的系统认识[3]。社会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园林技术简单好学,含金量低,应用范围小。园林技术专业学生一般都来自农村,很多家长和学生选择园林专业,是为了好拿文凭,并不想真正从事该行业,更别说是从事创业工作了。园林行业创业存在投资大、周期长、可控性小、见效慢、对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目前,大多数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训、实习时间都有限,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实践经验积累不足,这些问题都在客观上弱化了学生的创业热情。 (二)创业能力培养师资弱,课程体系不完善。 对园林技术专业教师来说,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为行业领域企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技术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学生缺乏系统的、完整的创业教育实践历练,没有得到专门的、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训。学生无法从创业教育中获得创业知识。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没有设置专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课程,没有专任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做好一个企业,等等,造成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创业理论知识不全、实践经验不足、创业准备不足等问题。 (三)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欠佳,实践实训环节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创业能力平台建设中存在重实训基地建设,轻内涵建设,挂牌多,真正应用少,大多数创业平台属于花架子,流于形式。现有的园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主要是小规模的实习场、城市公园及顶岗实习企业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建设较少,个别的创业指导,层次比较低,一般局限于商品销售等,与园林技术专业结合少,参与园林行业经营环节的实践实训机会少。 (四)市场意识弱,商业思维能力有待培养。 由于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专业技能多,与社会接触比较少,对市场认识不深入,头脑中的市场意识不强。创业是一种商业行为,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良好的商业思维,才能创业成功。因此,在校期间必须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提高学生的商业思维能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分析 (一)教育定位没有完全实现转变。 我国的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并没有实现完全转变,在一些领域工作思考上还受原来模式的影响。有些人认为,高职院校就是培养技能型高素工人,毕业生就应进企业做工人。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应是创业主体,与创业距离比较远。因此,在学生培养上只着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创业能力培养。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可以通过专业技能证书考试进行检验,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也可以在企业中很快展现出来。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培养,培养的成效有一定的滞后性,显性不强,造成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检验难,建设成绩不明显。只有摈弃这种政绩观,补齐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这块短板,才能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三)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创业平台建设上投入不足,实践实训设施不多。有的院校只是设立了办公室或是几间空房屋,没有实质性投入。学生的创业实践必须是到市场中进行才能真正提高创业能力。学生在创业实践中,一般都存在创业资金少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要给学生建设一个低成本的创业平台,成为学生创业腾飞的孵化器。同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探析 (一)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与创业的重要性提高到同一水平。要改变教授学生一种专业技能的教学培养模式,就要形成多学科交叉教学培养模式,让学生具备多种技能潜质,为学生自己创业奠定良好基础。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各行各业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而且要培养成千上万的小老板。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要全面开展创业能力培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是主要的落脚点。在目前实施的园林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教学大纲,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开设创业能力培养课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将创业能力培养贯穿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对成功创业必须具备的意识、特质、能力和知识系统地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创业精神、素质、能力提升。 (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今年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组建了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对园林技术专业教师进行定期的创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创业教育的教授能力和水平。 (四)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创业能力培养平台。 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和完善创业能力平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园林企业共建实践实训平台,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2+1”培养模式,在园林及其相关企业进行一年的多岗位顶岗实习,通过多岗位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学习企业管理、运营、生产知识和技能,了解市场动态和发展规律,实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二是加大资源整合与投入,进行校园创业基地建设,让学生能够实现创业实践,达到创业的持续发展。三是加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建立创业扶持制度,对学生创业资金给予支持,建立可持续、可运转的创业扶持基金。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关键点”探索实践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实际,从学生、教师、实验员、辅导员、工程师和总经理的多重角度思考,梳理高职园林专业教学的“关键点”,形成“一年级抓方向,适合最重要;二年级抓技能,喜欢最关键;三年级抓推销,行动硬指标”的教学框架,以园林13级为教改试点,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书写“立体就业推荐书”,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高职学生的专业成就感与就业自信心。 关键词:高职园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关键点;教学法 0 引言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局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以学生规模最大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含园林规划设计方向)13级为试点,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牵头,以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为依托,积极探索基于“关键点”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规划为前提,以实践技能为中心,以就业推销为保障,抓住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瓶颈”所在,按年级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既保障大多数学生在所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关键课程的学习“达优”,又在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干精神,不但学会“做事”,还学会“做人”,使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综合发展[1]。经过在13级9个班的试点,从顶岗实习找单位的情况来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 一年级抓方向,适合最重要 1.1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探寻合适技术路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①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大学生结合个人自身情况以及眼前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选择职业道路,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教育、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包括五个方面:立足身心健康,积极自我悦纳;围绕学习实践,自然适应过渡;依托职业性向,选择自己所长;根据最佳定位,享受和谐人生;顺应职业要求,听从内心召唤。其本质上是要解决“我将来要干什么”的问题,即选择职业方向和设定职业目标。②技术路径选择主要基于自身的职业兴趣、天赋和价值观,有利于实现入职的最佳匹配,将每个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整合进个人的生涯发展进程之中,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从职业性向来看,擅长与事物打交道为基本路径,擅长与他人打交道为高期望路径,擅长与自己打交道则为创新路径。从职业锚来看,乐趣、技能和价值,三者居其一为蹩脚路径,三者居其二为常规路径,三者均居为幸福和谐路径。从职业和使命的区别来看,唯有顺应职业要求、听从内心召唤才是最成功的技术路径。③行为养成课包括军训及国防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劳动课,卫生习惯,节约意识,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等。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发展的要素,以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为活动载体,以过程记录作为考核手段,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学风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 1.2 了解园林发展趋势,写一处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经典名园赏析报告 ①听一场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现代园林九大要素:基础构骨架,掇山得精神,理水寄深情,园路引游人,建筑定风格,植物显生机,动物富动感,细节定成败,意境是关键。天人合一的终极趋势是人工创造的“第二自然”尽可能生态化;提高经营效益的第一感性趋势是从细微处精心营造景观细节;营造精品园林的理性趋势是理顺主题文脉,突显园林意境;最接大众地气的必然趋势是大地园林化和旅游乡村化。现代园林要符合人们想与自然融合的迫切要求,引导人们回归自然,并从中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②在系统学习园林手绘表现技法、园林艺术、中国园林史、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植物和园林工程硬质材料等平台课的基础上,选择一处经典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南京瞻园,上海豫园,无锡寄畅园,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个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西安大唐芙蓉园,临潼华清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景观),从构图布局、建筑景观和植物等方面进行多方赏析,包括分析报告、照片比对、局部手绘、材料统计和景点特色等方面,做成PPT在班内和年级进行广泛交流,激发同学们学习园林的潜能和热情。 3.2 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力争参加技能大赛 ①职业技能证书是在这个岗位上所能达到的技术等级资格证书,一般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园林专业主要有绿化工、测量放线工、花卉园艺师、草坪建植工、林木种苗工和制图员,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为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②技能大赛选拔的是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设计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它以全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比赛,侧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对参赛学生的要求是技术型、应用型。预示着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时代初见端倪,正成为引领社会尊技重职的风向标[8]。③学院举办第十五届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节,由教务处、学生与保卫处牵头,分别由12个分院承办,竞赛项目逐年增设,今年设有77项,其中个人赛60项、团体赛17项。生态环境工程分院承办的个人赛有花卉艺术设计、手绘表现技法、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微景园施工等7项。通过举办技能竞赛节,营造全院职业技能培养的良好氛围,掀起全院技能训练的新高潮。既为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选拔高水平选手,也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真正实现高技能的普及教育[9]。 3.3 带着两项实训任务参加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熟悉岗位的综合实践,一般进行5~7月,由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工作责任心的专业课专任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有效弥补校内实习基地缺陷的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但从近几年的调查情况来看,企业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基本上不会为学生全程提供对口的、循序渐进的专业技能实习。除非学院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专业培养,通过技术服务、加深企业对学校的了解[10]。今年顶岗实习时,同时安排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和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前者要求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完成5个以上的技能训练项目,至少包括施工放线、园路施工、置石或塑山、乔木栽植和草坪播种,并形成施工技术综合实训报告。后者借用实习单位资料完成一套完整的资格预审文件、某一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及投标文件。返校后,按照园林工程招标与投标程序,在专用评标室使用造价及招投标管理平台进行模拟投标,包括递交标书、统一开标、电子评标、专家评标、结果公示和签订合同等环节。中标单位再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修改后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凡中标者为本年度优秀顶岗实习学生,由实习老师优先推荐、介绍就业单位。 3.4 整理用行动书写的就业指导书,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正确择业就业观的树立及就业竞争力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多年就业实践指导,按照学年有计划、有步骤、递进式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邀请企业老总开设就业专题讲座和请优秀毕业生来校参加从业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将就业指导与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和市场需求,感受到就业压力,增强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认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11]。园林13级田小惠、赵伟恒、魏培峰等7名同学,用项目实习报告(平面图、效果图、说明书和清单计价)、三维动画、制作的园林沙盘和微景园、发表的案例论文(和教师项目合作)等实际行动书写的立体就业推荐书,被老师推介到陕西一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直接上岗,从事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重用。 总之,高职专业教学的各个阶段的教育活动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就业教育系统。经过试点,其完整的过程应该是:在有代表性地进行专业现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社会服务项目,根据学生实际设置若干局部项目,进行实战综合设计;再经过评比选择优秀设计方案,制作园林沙盘或建造微景园;最后综合所有成绩,为同学推荐一份与其能力相适应的顶岗实习单位,并补充完善其他综合实习,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而其“关键点”在于:①一年级抓方向,适合最重要:从走进大学第一天开始,就应接受有关职业规划的理念,并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避免毕业前夕的不知所措[12]。②二年级抓技能,喜欢最关键:主要是基本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准备,是职业理想教育的延续。③三年级抓推销,行动硬指标:这是就业教育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择业前素质和能力的集训阶段。只要使大学生能主动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职业的判断进行学习,就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为了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既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然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侧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因此它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而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探讨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这一议题,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园林技术 PhotoShop 1园林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1.1人才的培养方案不适应岗位的需求 就目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来看,教授的内容完全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章节式的学习。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但是却不够在一个完整的项目中综合运用这些技巧。因为他们缺乏完整性的练习,不知道一个完整的项目到底包括哪些流程,而且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没有任何的操作经验。 然而除了课程内容之外,教学的环境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因为目前在整个教学环境中既没有按照真实的工作情境来设定,也没有任何企业文化的概念。它只是按照一个高职课堂的情况来设定的。这不但不利于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也会遏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对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型技能型的人才的培养,也是最大的阻碍。 1.2现阶段的授课方式不适应教学目标 (1)教材杂乱不规范 由于缺乏关于园林设计方面专业的教材,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平面设计课程教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侧重。然而很明显的是,大部分教材只是单纯地罗列出知识点在内容的编排上毫无新意可言,而且更忽视了平面设计所要求的系统性原则和专业性原则。 (2)课时紧凑内容多 平面设计作为园林专业中利用计算机操作的课程,学生们应该在大量的实践操作中熟悉并掌握各种所学的知识技巧。然而事实上,学生们必须在较少的课时中学习较多的内容,这就显示出来学校不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来安排课时的弊端。因为这样并不能使他们很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内容。 (3)授课方法不科学 一般的教学都比较重视理论基础的掌握,却忽略了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在。庞大的知识体系的讲解,使得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熟悉操作PS软件,就很难让他们通过PS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更难以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3学生的自我认识不适应学习的目的 平面设计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运用PS进行图像的美化以及设计的创作。所以,在学习PS软件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技巧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不过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他们所体现出来的能力也各有差异,对平面设计课程的领悟能力也会导致不同的审美观点。由于专业的限制,园林专业的学生对于平面设计的理解可能会更侧重于掌握PS软件的操作技巧,而忽略了设计的整体效果。他们把图像处理的过程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创造出来的作品可能会缺少艺术性和美观性。 1.4课程的评估方式不适应考核的目的 就现阶段的评价方式来看,所得出的结果往往会忽略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而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却不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就会产生消极的想法而削减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上机考试就会过分注重考查软件的基础操作,而将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应对能力放在次要位置。一般最后考查的内容都是之前的案例,这样只会迫使学生去死记硬背换取高分,而并不能真正做到对软件的灵活运用。分数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但这并不代表学生或者教师就可以忽视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2园林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深思 2.1合理安排课时及课程内容 在学习平面设计课程的第一个学期,应该以熟练掌握PS软件的运用技巧为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堂内容以及课后作业,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图像设计和处理。第二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则要像专业靠拢,必须紧密围绕园林专业所展开,逐步加深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在课程的后阶段,要通过综合的案例让学生能熟练使用PS进行图像的处理和园林的设计等。 2.2边讲边操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讲解知识和操作技巧之前,教师可以多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案例给学生赏析。并且在展示的过程中加以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为学生们认真听讲做了铺垫。而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后,教师可以边讲学生边练。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平面设计的课程也必须直接在机房进行,而不是将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 2.3利用网络,在线答疑 网络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也方便了教学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课堂内容进行探讨。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的答疑。同时,教师可以把每个案例的操作过程上传,供学生下载参考或继续学习。 2.4评价方式合理化 评价方式关乎着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对学习比较散漫积极性较差。而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的合理的期末评估方式。 (1)出勤率与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出勤率是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的。而课堂表现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 (2)课后的案列作业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这考察了学生是否能及时完成每堂课老师所预留的作业,以及作业的质量。可以从设计是否符合创意性的原则以及设计的整体是否合理等方面综合给分。 (3)期末的上机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期末的考试重点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技巧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考试的试题要比平时的作业稍有难度一些。 3结语 综上所述,突出实践的重要性的课程改革,在初步已经获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开始进一步研究图像的处理技术。这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教与学融为一体,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事实证明,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效果,只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下去必将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而这,也对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产生了不可忽略的积极影响。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对现行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并根据市场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的要求,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建设为例,探讨在“工学研融合”的思想指导下构建符合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园林技术;课程体系;工学研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既要进行高等教育又要注重职业的培养教育,坚持服务的宗旨,面向就业,坚持科学研发和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方针。要求高职教育将人才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研究”和“学工结合”想结合,把学习、工作还有研究探索相结合,互惠互利,并且解决当前各高职院校和职业技术培养过程中发现的各种不合理现象和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开发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符合园林技术专业发展的“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 一、高职院校中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职业院校关于农林类的课程多数设置为:园林生态学,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学,园林规划和观赏植物学这几大专业课;并且,还有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这几项课程安排,包括:理化基础,艺术设计基础和植物学基础。这些课程的设计未能摆脱学科模式,课程的设置仍以学科为中心。这种课程结构只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课程的设置没有能够体现行业的发展,教学内容明显滞后;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化,偏重理论知识的评价,忽视实践技术技能的评价;校企合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思路 在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种植业核心技术标准,分析园林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型课程标准。学校应按照园林企业的要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岗位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改革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是构建合理、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的行动指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有别于普通职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等培养的技工人才。“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实施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具备全面的从事园林工作的职业素质,掌握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技术技能,从事园林领域内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与学生人文素养融合 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现代园林的发展现状、城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开设园林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诗词鉴赏、摄影、茶艺文化等限选课程。 (三)课程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融合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紧扣专业的发展变化,将时下最时髦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引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对不符合时展的课程和内容进行调整,并引导学生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 (四)科研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 将科研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并贯穿于整个实践课程体系中,在实践教学中将实践教学课程与配套科研项目结合,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项科研试验设计,并顺利实施试验项目。通过点(实训课)―线(课程实训)―面(生产性实训)―体(顶岗实习)一整套实践环节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科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融合 要求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与校内或校外指导老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或设计施工项目挂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毕业设计直接深入到科研或设计施工一线,负责具体的一项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行3年来学习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工作。 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教育体系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并且作为一种办学特色,这是人才培养的非常重要的一种载体,这就要求该体系要注意课程质量和课程特色,这对高职教育的特色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这些年江苏省各部门对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重视、支持和改革,要求学院不断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而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为主线;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中各工序确立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针对园林行业季节性明显的特点,根据一个完整的生长季(一年)来安排人才培养内容,最终形成以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景观项目设计、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为核心能力的“四融合项目化的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按照“适用、够用”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分四个阶段安排文化素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另外,要坚持校企合作原则,从教学上来说,要由浅及深;从项目来说要由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从实训练习来说,要由简到难,逐步增加难度,增加学生的实践,“四融合项目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认知实训、非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组成。 (一)认知实训,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 在第1学期安排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军事训练、安全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诗词鉴赏、摄影等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的认识实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通过园林绿地、城市公园和园林企业现场参观、企业专家讲座、职业规划课程、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和工作环境的感观认识,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行业、融入行业和规划职业。 (二)非生产性的基本专业技能实训,将现代园林业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与职业技术课程融合 在第2~4学期,理论教学方面安排绘画、中外园林史、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测量等职业基础课程和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种苗生产、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工程(一)、园林工程(二)、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职业核心课程。同时,在校内实训基地接受统一的教学和实训,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积极引入时下最流行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紧扣行业脉搏,帮助学生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运用能力。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按“任务驱动+阶段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江苏中药科技示范园、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和园林园艺系校内实训基地,合理轮流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技能训练,通过项目训练掌握专项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素质。 (三)生产性实训,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教师科研、企业技术与职业拓展课程融合 在第5学期,理论教学方面安排室内绿化装饰、园林机械、园林艺术、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监理、花艺与盆景技艺、茶艺文化等职业拓展课程,项目实战方面以单个项目生产任务的形式落实综合技能训练,在职业拓展课程中将教师科研、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企业技术研发项目与课程融合,以真实科研项目为依托来设置课程,积极吸纳学生参与科技研发过程,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园林校企合作单位的研发生产计划,种苗生产方向学生分组安排到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腾龙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和江苏同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花卉的培植与研发,培育品种有兰花、蝴蝶兰、杜鹃花等多种;规划设计方向安排到泰州市格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协助,进行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工作;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学生分组江苏星美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万润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助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与管理、项目竣工图的测量与绘制和园林工程结算书的编制等工作。 (四)顶岗实习,将科技服务于顶岗实习融合 在第6学期,在高年级学生定岗实习阶段,根据学生的具体工作任务,联合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共同组建“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师生混编科技服务团队,采用“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深入企业一线提供专业科技服务。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对在校学生进行各项培训和训练,提升他们的技能知识,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应对性,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胜任本专业的工作,增加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保障 (一)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载体和保障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他是“工学研融合”的一种形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紧扣区域经济发展,联合地方政府、园林行业协会和园林龙头企业,打造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现已建成占地1500亩的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占地1200亩的江苏中药科技园和占地100亩的园林校内实训基地,使基地与实训室相得益彰,形成“课堂―试验场―种植场”、“学习―研究―工作”两个系统有机结合的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二)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校发展的资源的教师,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创建双师工作站、设置“教学―科研互动岗”和实施“333”计划,鼓励教师申报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参与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将“科研”这一指挥杠杆完全纳入到师资队伍培养和考核体系中,促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两者本质上有机统一,科研在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将“研”融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全过程,拓宽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经过多年来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才是培养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努力将科研成果与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张衡锋(1980-),男,江苏宜兴人,博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教学秘书,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 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从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近三年的实践研究,创建了“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创新和改革的角度,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构建、工学结合课程及双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保障体系建设的论述,探索符合我国园林行业发展亟需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社会人文和科技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园林专业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城市化迅猛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园林专业的专门人才。从专业结构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覆盖的领域迅速扩大。从城市到农村,涵盖了一切人居环境的美化活动。在新疆,园林企业的数量呈快速递增趋势。依据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专业岗位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具备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城市建设部门、园林、花卉企业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岗位要求。为满足社会及行业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园林科技学院承担学校绿化养护及嘉禾新居居住区绿化种植项目的实施,对顶岗实习及预就业实习企业的调研,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了“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新疆园林行业发展和园林专业现状,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切入点,以新疆园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基于新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程序,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就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二)“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5.第五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充分凸显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要求。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二、以“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设计开发课程 (一)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核心课程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三、“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配备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合作,实施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实施互兼互聘。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支持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构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毕业生毕业班后的发展轨迹,建立并完善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共同方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及数字化评价系统,减少人为和操作失误,形成循环、动态、开放、不断完善的网上评价体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接轨,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相接轨。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教学行政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监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质量。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工作任务要求引入教学内容评价;将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融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建立网上评价系统,将专业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公示于众,接受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的监督与评价,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基于厚基础、宽口径园林技术专业的《园林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摘 要 近些年来,社会对园林行业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园林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设计也较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课程开设的意义,并对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园林艺术 园林技术 教学设计 1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园林环境的要求日趋增加。园林行业的服务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园林功能日趋多元化。园林学也成为更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艺术性成为其显著的学科特点。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成为优秀园林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因此,园林技术专业需要开设园林艺术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给学生传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体现艺术性的理论和技巧,使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造景艺术和技巧、园林空间构图艺术,具备对园林景观艺术性的鉴赏和初步的设计、组织能力,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 2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定:学生能够运用各造园要素进行园林风景构图、空间组织,具备鉴赏、设计园林空间与现场方案调整的能力。即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界定园林范畴;对景观进行艺术处理;园林色彩的构图;园林山水地形、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广场的鉴赏能力;配置园林植物;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施工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授课,提高学生对园林造景要素的了解,并增强学生的配置、色彩搭配、构图空间营造的能力。具体能力培养目标为:能够识别地形、置石、水体、水岸的类型;能进行园林建筑的鉴赏;能进行园林小品的鉴赏;.能进行道路广场的赏析;能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够对景观艺术性进行分析;能够合理地设计园林色彩的构图;能组织园林空间;能创造园林空间意境。 2.2知识目标 从知识结构角度来看,将要培养的知识目标总结如下:能说出:园林的概念和范畴、不同的园林风格和规划形式;景观、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园林地形的改造类型、假山布局、置石形式、水体类型及水岸的处理;园林建筑的类型,陈述园林建筑的布局、空间、借景、色彩与质感艺术;园林小品的概念、类型及功能作用;园路的布局艺术、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技艺、不同环境选择植物的原则;园林构图艺术法则;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3课程设计思路 3.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技术员岗位的所需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园林设计和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园林企业对专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以实际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园林艺术美的鉴赏和创作水平。 3.2教学组织设计思路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典型的园林工程设计和施工为切入点,根据园林设计和施工的工作任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园林风景艺术欣赏至山水地形、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教学项目将主要突出学生对园林美的鉴赏能力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园林相关实际工作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4教学设计 项目一:园林形式与空间布局 内容描述:美的思想、特征及园林美、园林空间布局、园林艺术布局、景点与游赏路线的布置、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知识目标:掌握园林总体布局形式确定的方法;掌握园林构图中形式美的法则及其应用;了解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分析园林作品中应用了哪些景观艺术表现手法,了解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方法能力:能准确陈述景观和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在学习经典园林设计作品基础上建立独立设计园林作品的意识,将园林空间的组织手法运用于园林构图中;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花卉供应企业。 项目二:园林意境创造 内容描述:意境与园林意境、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直接表达方式、间接表达方式。 知识目标:了解意境与园林意境及其创造方式;掌握园林意境的直接表达方式和间接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依据要求确定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方法能力:能根据现状确定最佳的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草坪供应企业。 项目三:园林构成要素艺术造景 内容描述:地形设计的原则、小地形营造艺术、园林堆山艺术、园林置石艺术、园林水景的设计原则及艺术处理、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园林树木的配置艺术、园林艺术欣赏的意义及作用。 知识目标:掌握园林水景的设计原则及艺术处理方法;掌握密切山水关系的方法;掌握园林树木的配置艺术;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与方法。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分析园林作品的构成要素造景艺术手法,了解园林艺术的欣赏方法。方法能力:能够根据园林现状特点确定最佳的造景艺术手法;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苗木供应企业。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摘要: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本文阐述了“数字地球”和3S技术的内涵,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培养所产生的影响。在风景园林专业建立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空间数据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获取数据的能力与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一定的数据库技能。本论文提出在教学内容上应围绕规划设计课程,设置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各个模块应与相应的规划设计课程相组合,且自成一体。本论文最后提出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 一、引言 风景园林学是保护、规划、设计和可持续管理人文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1]。在世界性的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空间与生态问题逐渐成为风景园林的中心课题。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生态理念,在掌握空间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并引导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实施。20世纪后半叶,不少学者提出了面向园林规划的、区域规划的生态分析模型。不断发展的景观生态学及其指数方法大量应用在景观分析中,从而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景观结构与动态过程,并为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提供了客观的依据。风景园林的规划与分析离不开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建立现代风景园林专业。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和环境生态危机的涌现,风景园林专业逐渐受到重视,社会需求大幅增加[2]。中国的风景园林专业属于工学和农林学科领域,在教育方法上比较重视空间规划设计、植物配置与设计制图方面的训练,缺乏对于空间信息处理技能的基本训练,而中国空间技术的进步也未能与蓬勃发展的风景园林教育有效结合。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与自然方面的问题,处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因此掌握一定的空间信息分析技术显得尤为迫切。高等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考虑纳入相应的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这对于进一步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是有益的探索。 二、“数字地球”与3S技术 “数字地球”是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概念。“数字地球”的构想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提出的,其实质是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与计算机构成的数字化地理虚拟系统,目的是使人们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自由地链接、调用地理信息。“数字地球”的核心是3S集成技术。 3S包括GPS、RS和GIS。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可通过坐标系统进行全天候精确定位、定性和定时,在导航、测绘、军事、农业、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RS即遥感技术,各类卫星遥感能够全天候对地表实时监测,深入、准确地监测地表景观的状态。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各类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数据库平台,能够进行各类空间分析、演变分析与三维成像。GIS、RS与GPS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具有共通性,能够达到无缝连接,极大地拓展了风景园林中分析、规划与设计的一体化能力。 三、空间信息技术促进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变革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大幅促进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技能的变革。主要的变化包括空间数据、景观的监测与分析、工作效率化方面。 风景园林研究、规划和设计均涉及各类空间数据。对于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获取、处理有效的数据是重要的专业技能。针对基础数据内容庞杂、种类繁多且尺度不一的特点,我国已经着手建设地图数据库、测绘档案等数据基础设施。各类商业遥感影像也是重要的数据源,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有针对性的调取。规划设计人员能够在GIS平台上,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掌握基地的地表状况,提高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貌景观进行广域、实时、高精度的监测,并通过GIS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RS和GIS技术,规划师可以定量地掌握绿地植被分布状态,在GIS中可以进行时间序列演变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热岛分析、空间分析(包括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叠加分析等)、景观指数分析等,为绿地规划、城乡与区域规划提供基本的依据。 引入数字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空间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3S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了数据与软件的无缝兼容,推动了园林设计的自动化进程。设计自动化包括办公流程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输入输出自动化、分析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办公电子设备与软件集成化发展提高了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效率,国家大力推动的数据标准化与共享化也有力提升了规划设计人员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 四、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一)加强对空间数据的理解 风景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课程涉及到空间数据的处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上是围绕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而展开的。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对空间数据的理解,对于空间数据的基本属性、数据的格式与转换、数据的来源缺少科学的认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各类空间数据的特征、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表达、了解数据的来源途径和获取方法,熟练运用不同的空间数据格式转换技能,为识别有效数据、处理数据奠定基础。 (二)掌握空间数据的获取能力 空间数据来源广泛、质量混杂,初学者往往难以理清数据的来源渠道。比如有学生在课题中利用遥感图像进行绿化地解析,所采用的数据为网络下载的栅格数据,这类数据失真性较大,并不能用于绿地定量研究。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了解有效数据的获取途径。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国际、国家和省市等相关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各类空间数据范围及其特性,以及这些数据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用途,使学生具有识别有效数据,掌握有效数据获取途径的能力。 (三)掌握基本的空间分析方法 深入、正确的空间分析是获得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前提,也是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的基础。因此,应使园林专业学生了解、掌握利用GIS软件处理空间数据和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GIS平台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表面分析、计量统计等功能,可进行时间序列演变与空间格局的量化分析,也可以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各类景观指数的演算,并制作相应的主题图,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四)掌握数据库能力 数据库是对各类工作数据的管理平台。对于景观规划、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方向的学生来说,需要收集、管理各类园林资源、植物和地理空间数据。而现实状况中,这些数据往往数量庞大、来源复杂、格式多样,如何管理好这些数据成为影响工作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库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数据库构建技能,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数据、使用数据的能力与效率,对其将来的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紧密。而空间信息技术本身是系统性的科学,因此需要以风景园林专业特点为中心进行知识点提炼,建立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学体系。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包括理论与设计两大类型,成系列的规划设计课程为教学体系的中心,相关理论知识点是围绕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这个目标来设置的。因此,空间信息技术课程也应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中心,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空间数据处理技能达到提高规划设计能力的目的[4,5]。 一般来说,高校园林专业所设置的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包括园林设计与园林规划两大内容。园林设计是针对中小尺度的场地,包括庭园设计、专类公园设计、综合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街旁绿地设计、带状公园设计等课程,园林规划是在大尺度的场地上实施的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区规划、度假区景观规划、滨水区景观规划等。设计的尺度越大,与城市、社区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越复杂,就越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并能够掌握、应用一定的空间分析方法。 笔者认为,针对园林专业课程内容和技能要求,可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的,且与相应的园林教学课程相对应。三个模块包括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基础模块是理论教学,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是实践教学。基础模块以学生认知空间数据为基本目的,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格式与分类、空间数据的作用与意义、地理坐标系统与地图学基本知识、3S技术原理、数据库基础、数据基础设施与常用空间数据源等教学内容。数据处理模块与园林设计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正确获取、处理基地环境数据为目的,教学内容包括DEM高程数据处理、GPS数据获取与转换、CAD文件格式转换、RS地物分析等。空间分析模块与园林规划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规划过程中能够进行科学地空间分析为根本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等,并使学生能够制作主题图,作为规划的依据。基础模块、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三个模块教学内容应依次进行,只有掌握前一个模块内容,方能进行下一个模块的教学。 基础模块必须开设独立的课程,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既可以是独立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园林设计课程中的组成单元,或者采用连续性的讲座形式。 六、难点与展望 在风景园林专业引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面临基础薄弱、师资和设备场地不足等问题。当前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空间信息技术课程极少,个别院校即便开设有GIS课程,多以理论为主,上机实践操作较少,难以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产生实质的影响。尽管在科学研究和实际规划项目中,运用遥感与GIS分析方法越来越多,但是对于风景园林专业来说,空间信息技术教学毕竟是新事物,目前缺少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积累和相应的教学研究,只能是边尝试、边总结、边推进。 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引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主讲教师不仅是园林规划设计和研究的专家,还要熟悉3S等空间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技能。目前这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虽然高校中不乏GIS、RS等专业的教师,但这些老师不了解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所开设课程难以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衔接,常导致学生听课后不知道如何运用。因此,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应大力引入擅长GIS、RS操作,并有实际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经验的专业老师,解决这方面师资不足的问题。 教学空间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内容,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因此,该部分教学需要专业实验室和上机设备,还需购置相应的教学用软件。只有通过增加这方面的教学投入,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设备使用效率才能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深,环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风景园林学科将承担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必须根据社会情势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笔者相信,师资问题和硬件问题都将获得解决,通过不断的探索,必然能够完善面向风景园林专业的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园林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园林专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明确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了搭建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技术路径和实现效果,经过实践总结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园林;虚拟现实;教学 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园林行业设计、工程等各类项目已越来越多的与计算机等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如园林工程方面的项目管理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预算造价系统等,园林设计方面的手绘结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制图模式。在本世纪初计算机效果图技术逐步普及,极大提升了设计表现效率并成为设计领域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随着行业发展,静态的固定视觉效果图已无法满足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需求,近年来三维漫游动画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大中型园林设计中。通过相关软件对设计内容进行建模、渲染和后期编辑,形成的漫游动画相较静态效果图更加直观。而近两年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加速提升以及周边软硬件条件的完善,具有交互参与的漫游技术逐步进入人们视野。相较于传统漫游动画固定路径和单向信息传递的先天缺陷,虚拟现实在交互性和沉浸感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涵盖了多个学科,主要用在计算机仿真领域,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真实环境进行模拟,用户可以利用专用设备沉浸到模拟环境中,从而实现与该环境的交流与感受。 2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园林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园林专业教学资源多以教材、意象图片、PPT课件、多媒体动视频等为代表的静态或初级动态的教学资源为主,而教学模式早已由教师主导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但相对落后的教学资源已很难适应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此外,园林专业教学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讲授内容很难全部经由具体实践传授给学生。例如,园林工程教学中涉及大量园林景观和建筑施工,而在现实中很难提供学生逐一参与各类工程实践的机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教学用设计方案实施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由于以上客观条件所限,教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难度较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超越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并能重复利用的低成本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作为园林专业教学和实践的有力补充,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正好与之相呼应(如图1所示)。 3 虚拟现实技术实施领域 3.1 设计类课程理论教学方面 将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类课程中抽象的概念、规范、要求和案例通过虚拟现实进行表现。改以往教学“文字+图片”的平面静态模式为更易理解的三维虚拟动态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和兴趣。 3.2 工程类实践课程教学方面 对园林工程常见各施工项目分类进行虚拟现实,在虚拟环境中再现工程项目各工序从开工到建成的全过程,并引入交互式界面,用可控的动态影像直观表现施工工艺、材料及相关要求和规范等。使以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得以在虚拟环境中再现,使学生对工程施工的认识更加具象直观。 3.3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教学方面 通过虚拟现实将以往教学中较难理解的建筑结构三维数字化,学生可通过不同视角观察分析建筑构造及其主要施工步骤,不仅可以减轻教师授课强度更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3.4 园林及建筑设计方案的虚拟现实分析验证 在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过程中,从方案场地初步分析到最终成稿的全程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接近未来建成实景的虚拟环境分析验证方案。在虚拟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置身于―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使得园林设计能够突破以往“平、立,剖”的常规模式,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各设计要素及空间关系、比例,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加人性化的方案作品。 3.5 虚拟现实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 将各类课程虚拟现实资源与相应网络课程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 4 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搭建 4.1 虚拟现实平台的选择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与各个具体专业的交叉渗透更加深入和全面。园林专业相关软件也由最初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发展到可全程辅助设计表现。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涉及软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AutoCad,SketchUp、3d Max、Photoshop、Lumion、Premiere、Unity3D等。通过分析对比各虚拟现实平台的性能及扩展性,本研究采用Unity3D作为虚拟现实核心实现平台,Unity3D是一个让开发者轻松创建诸如三维视频游戏、景观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的综合型虚拟现实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虚拟现实引擎,可完全满足虚拟现实在园林专业的应用。 4.2 技术路径 1)分析并归纳园林专业相关课程可供虚拟化的所有知识点以及相关课程项目作业内容; 2)结合虚拟现实系统软硬件条件,确定各知识点和项目内容的初步场景表现形态,形成该虚拟现实场景构建程序和注意事项; 3)建立各场景基础模型、完成材质烘焙,并分析检查场景内容与虚拟现实平台的兼容性; 4)将场景模型导入虚拟现实平台,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程,完成交互操作和模拟动画功能; 5)设计制作系统交互界面; 6)对完成的虚拟现实场景进行检查,并进行后期处理以及添加必要文字、配音等工作; 7)整合进入教学系统,形成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库; 8)根据网络和浏览器要求,优化教学资源库进行网络。 4.3 搭建教学平台 根据预先确定的技术路径进行教学平台的开发,平台使用操作便捷、易于掌握(见图2)。 5 园林专业教学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意义 5.1 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双向流动的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视频与一般电影、电视类似,均为信息的单向传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动画制作者预先确定的观赏内容。即使采用漫游动画由于其线性播放特点,学生也难以精确地切换场景和控制播放进度。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或喜好,随时移动或跳转至指定场景或位置,增加观赏者与漫游场景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场景实际情况加入互动参与功能,如园林夜景中的感应灯光、喷泉流量控制、展示屏幕显示内容控制等,通过丰富的交互功能构建学生与虚拟现实场景间的良性互动。 5.2 使教学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园林是对物理环境的改造和营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大量积累过往各类园林、建筑及其施工等多方面项目经验。但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相对固定、项目地域分布不集中,为了解决此矛盾部分学校会在多数专业课结束后开设数周的外出综合实习,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学习参观机会。此类实习虽内容全面但时间短、知识量过大且未与相应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很难全部实现。特别由于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错过了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段,教学效果不无遗憾。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彻底打破。设计类课程学习与相应虚拟现实案例紧密结合,可直观的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体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工程类课程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每一步的施工环节、工艺及材料等清晰可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3 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园林是人工化的自然环境,是一门基于对实际场地及其空间设计和施工的学科,是对物理及人文环境的营建,因此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建立在实际环境中。但由于教学场地、设备、经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极少有学校能完全满足园林专业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需求。由于条件所限制导致一些课程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亲身体会。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中便可以直观的体会所学知识,获得与真实环境较为接近的体会,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虚拟化案例教学耗费较少、节省实践教学经费,可以反复进行,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5.4 提升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并提高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的效率 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对平面区分,更是对空间和行为的设计。初学园林专业的学生乃至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对空间的理解常常不到位,很多学生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平面图及方案构图上,最终导致方案虽然平面构图很漂亮,但空间设计混乱、缺乏实用性。通过鼓励学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所做方案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模拟方案建成的最终效果、分析方案空间合理性。在虚拟三维环境中对方案进行直观的评价和验证,有利于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空间思维和对尺度把握的能力。 此外,园林设计对于环境变化的前瞻性和周围景物的关联性要求很高,在动工之前景必须对完工之后的环境有―个明确的,清晰的概念。 6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提升,由此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职园林专业教学,可以优化现有教学观念、突破单一授课模式和教学资源,营造出接近现实的动态虚拟环境,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和感受,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形态。在教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中开展课程实践,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直观的展示设计理论、提供方案和工艺的交互探讨界面,更能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并扩展学生学习维度。通过近两年教学实践探索,本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飞跃,在学生工作室承揽真实园林设计项目和职业技能大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提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和实践 摘 要: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出了提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思路与措施,亦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高等教育;园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快速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提高居住质量,营造满足人们旅游、休憩、娱乐、度假等活动需要的良好园林环境,已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些需求给园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园林行业是各级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园林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大学生是来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为此,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 一、通过市场调研,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深入市区园林绿化局、规划局,以及从事园林绿化施工、景观设计的园林企业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市场调研及社会需求分析。2015年4月到6月,对沧州市园林行业、企业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沧州市苗木繁育类技术员缺口为254人,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护类技术员为182人,花卉公司的人才缺口为280人,累计为600人左右。在现有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到20%。 (2)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广泛调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借鉴其他同类院校的经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观赏树木及花卉栽培管理、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管理,满足各级园林高新科技园区、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植物园、工矿企事业单位、园林科研机构、园林管理和技术部门等急需,具有一定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及周边地区。 二、工学结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园林技术专业是我院院级教育教改试点专业,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实施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模块制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为出发点、以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为落脚点的专业特色。通过对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相关的职业标准分析,整合教学资源,制定课程标准,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在不同年级中进行“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强化、职业能力应用”三阶段训练,并进一步完善。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围绕核心能力进行训练,通过和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设计综合训练项目,提高技能训练效果。对大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方针,大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实习任务,自主选择仪器材料,自行设计实施方案,独立完成。师生角色转变,教师成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辅导者、开发者,而大学生能够发挥自主能动性,充分挖掘自我潜能,增强自我约束力。 三、以职业岗位为切入点,提高职业能力 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的突出特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加强德育,培养职业素质。由于园林企业的工作特点,离不开和土打交道,苗圃生产、园林施工工作现场复杂,条件艰苦,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只愿从事设计、管理工作。为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成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适应园林生产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顶岗实践,培养职业综合能力。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沧州市园林处园林苗圃场、沧州农林科学院、沧州绿茵园艺有限公司、名人植物园、新天地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成为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提供部分教师、生源,科研单位和企业则提供设备、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就业机会,双方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进行联合共享,使生产、教学、科研结合更加紧密。在实践中,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学会在工作中正确地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加强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基本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能在社会相应的行业找到适合的位置。 (3)建立健全考评体系。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完善的师生考评体系。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考评包括专业教师互评、在校大学生测评、毕业生评价,以及校外专家、行业、企业评价。制定并完善了大学生专业能力考核配分评分标准,全面考核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技术专业校企人才共育合作机制建设 【摘 要】学校培养园林专业技术人才以就业和行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直接面对国家经济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校企合作形式,总结出校企人才共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园林技术 校企合作 人才共育 机制建设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园林技术专业的工种增加,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为了培育适合企业发展的职业能力,要将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转变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发挥校企的优势,而且有利于培养社会、市场、行业需要的人才。加强校企合作,结合教学与实践,学校和企业共同支持、资源共享,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一 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1.订单式培养人才 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签订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学校将理论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直接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将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工作岗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结合生产与教学,培养技术服务型人才 学校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专业的师资力量,通过政府部门与学校协调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共同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技术难题,弥补了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不足,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学校如果只是依靠单一的订单模式培养学生,会使学生出现知识面窄和就业范围小等问题。为了给学生以后的深造提供便利,为企业培养人才,更好地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校培养人才需要运用多元化的形式,逐渐形成一所学校对应多个企业和多个学校对应多个企业。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增强了学校间、师生间的交流,共同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园林技术人才。 4.顶岗实习 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可以通过学校推荐学生集体实习和学生自主择业两种方式,实现了双向选择,学生通过了解企业的优秀文化和接受企业的管理教育,增强学生爱岗敬业意识。园林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以顶岗实习为主。 5.学校兴办企业或建立面向市场的实训实践机构 学校通过开发校内资源,转化科研和理论的成果,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中厂,能够使学生就近实习,节约了实习成本,学生能够快速直接地参与到园林一线行业企业工作中,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 6.合作投资,实现共赢 学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吸引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基地不但是学校的实验课堂,也是企业的生产车间,企业在实现提高经济利益的同时增加了学校的实训基地,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局面。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使学校不断改革和创新实习课程,保证学校的教学内容能够与企业的需求到达高度的统一,淘汰落后的教学知识和园林工艺,而且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没有与社会的发展脱轨。学校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节省了事业费用,缩短了企业对实习人员培养的时间,使企业获取较好的经济利益。企业在学校内建设生产车间,为园林专业提供了高新的产业示范,学生增加了实训经历,教师拥有了良好的科研推广和实践锻炼的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共同发展。 7.进行项目合作 学校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合作,不仅能够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且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校内成立设计所,学校组织具有设计能力的学生参与到企业承接的业务中,学生在设计院的协助与指导下完成企业的任务。这样的实践模式,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设计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工作经验,为企业培养了优秀的设计人才。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业务中不仅能满足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改革的需求,而且增强了企业的设计力量。 二 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较为松散,无法保障学生的安全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数量日益增多,增加了学校的实训压力,园林企业有限的实训岗位不能满足学校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实习单位多、人员分散、难以统一管理教学等问题。学校缺乏对学生实训的指导和管理,企业又缺少对学生安全的管理,提高了学校的安全风险。 2.企业只注重学生的培训工作,缺少对学生的监督与评价 学生在园林企业实习期间,企业只注重对学生的培训,缺少对学生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评价,导致学生实习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许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学生进入企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学习阶段,学生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培训学生是一个消耗资金、时间和人力的过程,企业对学生的培训多敷衍了事。有的企业将学生培养成熟练的技术人员,学生却不和企业签订就业合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打击了企业培养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企业不愿对学生的培训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3.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无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学校和企业之间缺少沟通,学校不能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学生的教学和实习进度,学生的实训实践与学校的教学时间出现冲突,使实训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4.学生缺乏职业纪律和习惯,导致实习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职业认同感不强,学生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纪律和职业习惯。学生的培训结果没有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逐渐失去了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5.师资投入不够 实现良好的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从事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成为学校教师,教师从未有过社会实践经验,且科研能力相对不强,无法满足校办产业的需求。 三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机制 政府制定能够管理、保障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校企合作进行积极引导。政府要成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人,促进学校和园林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要适当地奖励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学校的实习任务并培训学校学生的企业。 2.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为了满足就业需求,应制定培养计划,调整教学计划,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合理化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在入学后,加强学生对学校和培养方式的认同感,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要积极引导园林专业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用企业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培养符合园林行业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的人才。园林行业具有突出的特点,学校教学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结构,防止理论和实践脱轨的现象。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骨干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增加学生的学习平台和途径。 3.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实现共赢的局面 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制定长远的人才战略。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学校不仅能够在企业生产旺季时派出实习学生分担企业的生产压力,也可以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 结束语 随着市场和企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高,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培养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学生要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企业和学校通力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只有实现联合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服务社会的人才。学校还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着力关键环节,切实提高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园林技术专业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能力培养本位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开放式专业教学资源库四个关键环节着力。 关键词: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愈加明显。如何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高职园林技术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专业,要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以下四个关键性环节入手: 一、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出路 校企合作是促进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1]。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各专业能否办出特色、办出亮点、办出质量。2010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弱在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也是一种利益的调整。就园林技术专业而言,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来看大都处于一种松散型的合作状态,合作层面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高职院校是带着解决学生就业、顶岗实习的单一目的去寻求与企业合作,学生就业了或找到顶岗实习岗位了,校企合作也就终止了,这种因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很少考虑企业的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长此下去,对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动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学校要多站在企业的立场,深入挖掘服务企业的潜能,强化服务企业能力,多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真正形成互惠互利的校企共赢局面。如学校可开辟企业信息或企业承接园林工程项目的实时更新宣传栏,帮助企业宣传他们所承接的项目或推销所种植的园林园艺产品;师生也可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承接的园林设计、施工项目或新产品研发与生产中;帮助企业培训员工;提供技术指导,等等。总之,让企业尝到“甜头”后,开展基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全方位校企合作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要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可操作的法制保障机制是必然之路。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法律形式明确政、校、企、生四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制定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为校企合作的长久深入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 突出所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实践应用性是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上与本科教育的本质性区别,也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重要法宝。实践出真知,加强实践性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尤为重要。而高职实践性教学体系要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要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安排各项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环节。首先,要加强基本技能培养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主要由军训、专业认知、习题课、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社团公益活动等构成,旨在培养、锤炼学生综合素质与基本能力。第二,要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层面的实践性教学。重点深化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三大教学改革[2]。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毕业论文(设计)到生产第一线去。植物栽培养护模块的核心技能培养学校要尽量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花卉苗木生产、培育管理与销售全过程;而园林设计模块与施工模块方向有条件的可以结合学校校园绿化建设项目来安排,当然如果能够“引起入校”,引入当地一家中、小型园林设计或工程公司最好,这样学生参与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园林绿地设计与现场施工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当然,也可将学生分散安排到校外合作企业实践。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专业实践能力、师德作风、教学方法等都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没有好的教师质量就很难有好的学生质量。因此,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对于园林技术专业而言,主要要多鼓励专职教师走出教室,深入园林绿地设计或施工现场中去积累实践经验,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典型岗位或岗位群的生产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才能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了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促进与推动作用。同时,要积极推行“引进来”战略,聘请园林行业专家、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也要鼓励教师带项目、带技术与园林相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甚至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产学研合作。总之,学校要为千方百计鼓励与鞭策专业师资团队整体“战斗力”的提高。 四、建设开放式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基于专业的特点,建设形式多样的开放式教学资源,既便于教师的自由组课,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服务平台,使教与学更生动更灵活;在终身教育方面也起到了十分积极地作用。园林技术专业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专业,搭建这一平台尤为重要。各教师除了将课程标准、课件、教案、复习或考试题库等常规教学资源上传到开放性教学资源库外,要更多的搜集一些优秀园林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多借鉴参考并动手练习;同时,要与一些专业学习网站建立链接,如园林学习网、中国园林网、定鼎园林绿化信息网 、园林景观图片资料库、疯狂园林人论坛、ABBS论坛、土人景观网等等,让学生更快捷获取教材以外的更多专业信息开展自主学习。 总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各专业必须着眼于专业特征,立足于专业实际,找出制约各专业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与关键因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否则,脱离开专业谈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废话。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探讨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依据、设计模式、实施运行、保障措施,总结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旨在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技术;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依据 高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着力培养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平台,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全面互动。园林技术专业以园林企业调研、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与园林企事业单位全方位合作,创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详见图1。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培养未来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旨归。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应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开始,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根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毕业生就业调查反馈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入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设计了“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 (一)职业岗位调研 面向海西园林行业,以福建园林产业背景为参照,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组成调研组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南平市园林处下属企业南平森科种苗有限公司、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等三十多个园林企业开展调研,根据园林产业链将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三个职业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高端职位。详见图3。园林景观设计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中小项目设计、中小城镇园林绿化设计、园林各类图纸绘制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一线管理、园林工程一线监理等;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绿化工程一线技术管理、园艺技术一线管理、草业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园林植物养护一线技术管理、插花与花艺设计等。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设计“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园林技术专业“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平台,实施“任务驱动,学做结合”,实现“做中教、学中做”;依托园林技术专业“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平台,引入技术服务项目,实施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让学生“边做边学”;依托“厂中校”的企业生产平台,实施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实现“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现校企共赢。详见图4。 “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实一体化”,通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园林法律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工学结合。实施“双证书”制度,充分利用学院的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将园林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一教双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形成、发展、提高具有渐进性的特征。采取“分段递进”教学,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实现“教学做合一”,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强化“理实一体” 通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园林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园林法律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中,全过程、全方位、真实战,实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组织与实施“双证书”制度 充分利用学院的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结合园林技术专业面向的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等三大职业岗位群,按照园林企业生产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园林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形成符合园林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认证标准融通。根据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进一步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一教双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分段提升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第一阶段(第一、第二学期),以“校中厂”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基础,实行产学结合,重点训练植物基础和设计基础技能,通过专业认知等实习,了解园林技术专业三大岗位群及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校内典型园林建筑小品写生,园林植物生长环境调查,并基本掌握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正确选择及处理,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和基础技能。第二阶段(第三至第五学期),围绕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等岗位专业核心技能,依托“校中厂”、“校联厂”园林技术实训中心、国家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等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林业调查设计院园林设计室技术服务平台和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结合和工学交替,培养学生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第三阶段(第六学期),依托“厂中校”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福建路兴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平台,执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交替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开展顶岗实习,和企业共同建立实习技术指导方案与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引导学生毕业前取得工种证书,就业后参加国家行业资格考试,获取从业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按照认知规律,使学生从单项能力的训练逐步进入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形成“四共建”和“四共同”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 本专业围绕福建生态省建设主题,积极创新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园林行业协会专家、园林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和系主任、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由园林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和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组成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开发指导小组,在“教学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建设、“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培养、“工学结合”实践平台建设、“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组织、学生就业安排、学生质量评价、产研合作等方面形成“四共建、四共同”专业建设运行机制。以企业专家为主体,在校内建设了园林技术专业企业专家工作站,共同承担园林技术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技术研发和企业员工培训等任务。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在合作企业建设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企业技术骨干,培训企业员工,协助组织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实习学生管理,共同评价学生,共同安排就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详见图5) (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以园林行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参照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师、施工员、监理员、预算员、绿化工等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形成《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多次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成长规律,根据园林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序化,构建以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为核心能力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核心岗位课程、职业拓展岗位课程。 (三)校企共建“五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按照“校中厂”建设思路,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等园林企业合作建成了“任务教学、实习实训、培训鉴定、师资培养和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培育3个实训中心。这些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突出“生产性”内涵,实现了“七个合一”(即实训场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师与工程师或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合一),满足了各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训项目的需要,校内生产性实训所占比例达到了80%,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按照“厂中校”建设思路,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互利共赢为动力,与园林知名企业合作建成了37家融“学生顶岗、学生就业、双师培养、员工培训和产研合作”五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使专业紧密依托产业与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产业、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实现实训项目80%为生产性实训的目标,满足园林技术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要。 (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实践锻炼、企业兼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项目学习。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10人,占45.5%,中级职称教师7人,占31.8%,“双师”素质教师20人,占91%;兼职专业带头人2名,兼职教师资源库43人,专兼职教师比为1∶1.45;专职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建立校企共评的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及时吸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信息反馈,提高校企合作育人质量。通过实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措施,建立由就业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专业对口就业率、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起薪标准、职业稳定率、自主创业率等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贴近行业企业的需求,更能满足社会需要。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摘 要: 作者广泛探索园林技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的内涵,提出园林技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的设想,为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培养奠定改革基础。 关键词: 园林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从满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出发,符合国家教育部对中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应整体考虑,逐步构建一体化的中职、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科学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正确处理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校企结合的途径,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岗位群各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确定专业行动领域,以园林技术专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技能标准为依据,确定行动领域的学习任务;以生产现场为依据,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实施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3门,在此基础上,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水平精品课程2门。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1)基于就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园林企业的调研,分析多年来毕业生的跟踪信息,确定了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为园林绿化工和花卉园艺工。针对两个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我们和园林行业的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课程开发专家一起召开园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会,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其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通过对这些实际工作任务分析整合为15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分别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花卉应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测量与放线、园林软件应用等。 (2)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 打破原有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开发园林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分别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花卉生产技术、插花与花艺设计、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测量、插花与花艺设计、园林软件应用。 (3)学习情境的设计。 引入园林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项目,以产品、任务、项目、设备、现象为载体,以园林生产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体现工作过程的六要素(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工具)和一个生产工作过程的六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本着由易至难、由简至繁的原则创设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选取充分考虑项目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等因素。在内容的构建过程中,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及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循序渐进。 2.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园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参照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鉴定标准,建设3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并制定课程标准。建设完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努力做到专业教学既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推进本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有机衔接。 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建设一批突出园林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园林技术专业教材。我们将推广本专业已经出版的优秀高职教材,改编已经被重新整合的专业教材,开发新教材。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解决与园林施工、生产有关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做结合。在本专业各核心课程中,学生是行为过程的主体,教师是行为过程的指导。学习中尤其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创新、团队合作、分析探究”精神,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和能力尤为必要。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将课堂教学引入实训场所,将理论知识融入生产实际,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实现真实情境下或仿真模拟环境下的教、学、做,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开发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建立课程网站,通过网络提供教学资源、技术资料和教学辅导,实现远程互动教学。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摘要:从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出发,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实践,以及所取得成效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工程技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1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世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尤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或者是政府提供财政投入来推动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的需求。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校企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在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摸索。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平台,将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起,实现互利共赢。 2.1助推高校在产学研大步前进,充分发挥科教兴国的作用 中国高校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门类齐全的学科,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当今知识或技术在提高生产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等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市场,产生效益。而有了企业这个平台,所有的成果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校企合作为高校的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总量、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我国要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势必要努力提高科技竞争力。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创新也需要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条件。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进行研究。 3.1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专业(2011年立项)建设的要求,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3.2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02年,在全省率先依托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立了园林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在四川省建设厅岗位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的指导下,实施“双证”式教学。目前,有专任教师23名,兼职教师29名,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31个。 3.2.1校企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驱动,四段育人”,其中“项目驱动”指对接并归纳整合七个职业岗位(四个主岗位,三个拓展岗位)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开发课程体系;对接真实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遵循认知规律,开发课程;对接工作过程,创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建构专业和课程的评价体系。 “四段育人”是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在设计与实施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4学期):学生在校内和师徒工作室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基本专业素养及单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阶段(第4学期暑期岗位见习):在合作企业和师徒工作室结合生产项目进行定岗实践,让学生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有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阶段(5学期):根据定岗实践中对各岗位工作的体验与认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学校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四阶段(6学期):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3.2.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抓阵地,建协会,强师资,设基地,举行技能大赛、多种方式凸现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抓住一个阵地、建立三个协会、培养一只队伍、建设一个基地、举行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政企行校”四方联动,提供项目支撑,立体推进。与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管理局,温江区劳动就业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政府出台政策,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成都华西生态集团等31家省内外企业合作,确立了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四个主要就业岗位,监理员、招投标员、苗圃管理员三个拓展岗位,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一道,根据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制定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完成了工学结合的23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建设工作;对接工作过程,实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指导下,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和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3)三方互动,理实一体,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托名企(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师徒工作室(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岗位见习(定岗)、顶岗实习指导工作等;使深度合作企业增加到31家,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比例达到100%。 (4)“四段育人”分段推进,工学交替,四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段育人”,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即学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从而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4.1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指导下,将区园林绿化协会、成都欣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院,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协会和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支撑,学院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团队,完成南部县行政中心附属工程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工程、温江区涌泉花土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10个项目、面积438000m2、合同额为4800余万元项目的施工投标、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 4.2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学院与省内外31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4.3师徒工作室模式 在企业、学校成立师徒工作室,实施拜师制式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为学生选派具有极佳社会声誉的专业人士为导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建设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 4.4组织形式 行业协会、企业、学院、专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负责校企指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包括拟定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流程、各环节管理办法及质量评价体系),并定期研讨总结。 5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100%、就业率在达到98%,专业对口率为91%,本专业学生半年就业起薪为2836元;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5.1.1校内实训室、场建设 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分院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分院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室等17个学习训练区,其中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与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实训中心,与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场;与温江区园 林绿化协会合作,将成都欣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场,企业提供设备及相应工程项目,共建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提供项目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实训项目,使各实训项目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园林类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训需要。 5.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华西生态集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31个校外实习基地。各基地已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共计300余名,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岗位见习(定岗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100%。 5.1.3师徒工作室建设 充分利用温江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地及川派盆景的发源地,知名园林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园林工程设计兼施工企业多,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云集的优势,在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温江区就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与温江区2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成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徒工作室。 5.2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及实施 与合作企业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并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实训项目、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认知项目、岗位见习项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实行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双指导。 5.3课程建设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指导,按工作过程和“五个对接”改革教学内容,完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导论》等23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8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完成了17门校本教材编写,并陆续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编制了“拜师制”实训、暑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指导书,初步建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和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 5.4师资队伍建设 5.4.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选派4名老师到合作企业全职锻炼;选派12名老师带着课程建设任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安排12名老师参与了成都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学院彭州葛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项目论证;四川省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学院大门及景观项目设计等生产性项目。 目前,20名教师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5.4.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含学会)、企业合作,有针对地在“政、企、行”中选聘兼职教师,现已建立了29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审定等工作。 5.5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积极开展对合作企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先后参与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第三小学园林绿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区柏茗现代科技农业园、成都市温江区永生镇石河鱼永生大路、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花土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成都市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26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承担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在栽培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咨询10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余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挽回了损失,受到企业好评。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6校企合作反思 校企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后续整改阶段应强化以下方面工作:政企行校中政、企、行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需进一步明晰与深化;校企合作中,应创新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 摘 要:基于新时期园林行业的发展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要求提出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园林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内容 21世纪,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改善环境高度关注,经济的发展,使改善环境成为现实可能。因此,绿化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政府和民众的共识。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旅游城市、生态城市”等新型现代化城市已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园林得到迅速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纷纷开设园林技术专业,并大力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优化成为了改革的热点。本文就我院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整合和优化原则及措施进行了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 一、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单科性课程多,综合性课程少 在园林技术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中,注重了单科性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强调宽口径,专业主干课强调专业性,使课程设置越开越细,忽视课程之间的整合,综合性课程少。 2. 理论课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现行课程体系中,大量的理论性内容占据了课堂上的多数时间,实践教学环 节安排的内容不足,比例偏低,少数课程未能按要求开出规定的实验和实习,实践时间不足,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熟练职业技能的需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2] 3.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 园林技术专业现行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程较多,而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选修课程偏少,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课程,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和陈旧的现象 现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各课程自成体系, 缺乏应有沟通, 出现如《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鲜切花生产技术》、《种苗生产技术》的教学内容重复较多, 《园林工程》与《园林规则设计》的分工不明确,一些内容相互交叉,既造成有限的课时及学生学习精力上的不必要浪费, 也使得学生在听相同内容的时候再无兴致,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材更新较慢,不少教材即使是新出版的,里面的内容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并没涉及到,与行业需求脱节。 5.课程安排的时间、搭配不合理 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例如《植物基础》、《园林植物栽培》、《植物配置与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一个相关的、递进的过程。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把这些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相关性。在时间上,《植物基础》在第一期、《园林植物栽培》在第三期、《植物配置与造景》则在第五期,造成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课程的延续性和知识的相关性无法体现出来。 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原则 1.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的原则 1.1目标性原则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既要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 ,处理好稳定与更新的关系、通才与专才的关系 ,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课程整合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3] 1.2科学性原则 课程整合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无论是内容重复、交叉的相近课程的整合,还是将不同学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都要根据园林岗位群和岗位对知识、能力要求,将课程合理地整合成若干主干课程,切忌随意凑合,做“大杂烩”。 [4] 1.3综合性原则 课程整合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关联性、延续性和整体性,使整体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通过学习,其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能摆脱传统单性课程下形成的知识片面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从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4 “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要遵循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学校的教学传统,师资力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认知规律科学构建体系,合理编排各个知识点及纵横位置,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1.5开放性原则 课程整合要吸收其它学科、专业、课程的有益成份,吸收兄弟院校的课程整合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自己,做到专业开放、课程开放。 2.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优化的原则 2.1理论教学“必需、够用”为原则 “必需”就是要达到本专业的能力与基本技能所必须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够用”就是在量上不要多。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要以岗位技术需要的能力为依据,教学内容能紧跟学科发展方向,结合当地应用实践,选择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和与专业、岗位群技能紧密相关的内容。重点传授生产、服务、管理所需求的知识和技术,要删掉理论性很深且不常用的内容, 增加新的必用的知识; 2.2实践教学内容适用 实践教学内容要本着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为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原则,精心筛选出学科中适用性强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环节及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协作和组织能力。 3.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措施 3.1 围绕就业岗位能力制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园林行业和企业,职业目标必须定位于园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根据对园林产业链和相应岗位群及岗位的深入分析,我们将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位群中的四大岗位,即: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养护,园林设计,和园林施工。主要培养具有园林职业能力,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林木种苗工、草坪工、花卉工,植保工、管护工,助理景观设计师、园林设计员,施工员、项目经理、监理员等技能型人才。制定以《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养护》、《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和《园林工程》为核心课程,由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组成课程平面结构,再由平面结构中的五大块与时间维度上的综合课程交叉形成课程立体结构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5] 3.2 课程整合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围绕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调整部分专业基础课,如删去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园林史》、《园林生态学》等课程,开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园林植物环境》,而园林史中的部分内容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中进行少量的渗透;整合整合相近同类课程,减少单科性课,如将《园林植物基础》、《花卉学》、《园林树木》整合为《园林植物识别》;整合重复内容的课程,精简课程内容,如将《花卉栽培》、《鲜切花生产技术》、《园林植物种苗生产技术》整合为《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同时,还应整合必修课程,增加综合化选修课程。逐步减少必修课程比重,增加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综合化课程,鼓励学生学习的个性发展,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6] 3.3课程衔接 园林技术专业无论是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施工与管理类课程还是植物栽培养护类课程,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园林植物识别》、《植物配置与造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等课程,前述内容将成为后述内容的应用,课程整合就必须按照关联应用原则进行,重视前后关系和前后衔接,加强课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3.4 教学内容优化 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和优化,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据相关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在教学中,根据应用性和动态性的原则,课程的内容也应推陈出新,应及时淘汰不实用的内容,如:《园林工程》护坡工程一节中的“编柳抛石护坡”;要对学生学习难度大、掌握困难、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太多实用价值内容进行删减,如《园林工程》的土方工程量计算、园林给排水工程的计算和挡土墙工程中砂浆计算内容等;要将先进的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引进课堂,如《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的无土栽培技术等。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行业特点,突出实效,整合教学内容,如《园林植物识别》课程就应该打破按科属种分类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介绍四川和西南地区的绿化树种,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3.5 重视专业实践教学 3.5.1 完善园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教学,为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动手实践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观点,坚持“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全面开展技能型教学。园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实践,包括课堂训练、实验、室外课、学生制作训练、室外测量以及某些课程集中综合训练1-2周时间;第二部分为社会实践,即每学年结束后到园林单位见习;第三部分为毕业前的顶岗实训或生产实训,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安排其到企业、工地或工程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训或生产实训。经过上述3个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应基本掌握园林技术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能够较熟练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 3.5.2 压缩专业核心课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训教学课时 压缩专业核心课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训教学课时,并增加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教学课时,使专业核心课实训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的50%以上,既能加强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又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5.3 积极探索按植物生长季节安排实践教学 由于植物生长。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绿化维护均与季节有关,往往或出现实践教学时间与季节不吻合,与植物的生长时期不匹配,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为此,我们可以积极探索以植物生长季节等设置项目化实践教学,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冉茂中(1970.07~),男,重庆彭水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园林工程学、园林植物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浅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 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青年教师人力资源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应树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全面规划和落实教师在职培训,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教师的劳动能力得以合理利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青年教师人力资源 开发与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等院校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相应地不断扩充教师的数量。相关数据显示,这几年高校教师的绝对数量和年龄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高等院校补充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特别是地方高校新吸收的青年教师在各高校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地方高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甚至已达到全校教师的50%。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未来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青年教师人力资源将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是指高校内具有从事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的总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高校通过多种有效手段,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教师的劳动能力得以合理利用。高校教师作为高校的办学主体,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中最具有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推动高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我国地方高校在青年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开发和发掘不充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相对滞后。 目前就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来看,行政管理者还未真正建立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仍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时代人事管理的传统思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理念还缺乏了解,在工作中既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又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资本属性,视人力为成本,仅仅实施简单的人事行政管理。单纯地认为高校的发展就是靠资金的投入,资金的短缺是高校发展的瓶颈,而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瓶颈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片面地认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引进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却忽视了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和稳定工作。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性,但其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还未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校青年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为了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学历结构,大多数学校每年均投入大量资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但当这些硕士、博士毕业以后却往往又不想再回原单位,由于人才流动不受地域限制,办理离职调动手续比较简单,因此培养的这些高学历人才很轻易地流失了。 高校青年教师人力资源的流失包括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显性流失主要表现在:由边远地区的高校流向沿海地区高校,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由办学规模较小的高校流向规模较大的高校,由一般地方院校流向“211”、“985”等重点高校;教师“下海”创业、出国、考研升学,等等。隐性流失则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教师难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本职工作中,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第二职业、社会兼职、应付学历提高和职称晋升等事务上。 (三)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培训和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中心,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一,资金严重不足。一些学校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教师学历的提高和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引进上,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则缺乏培训资金。其二,对于教师的培训,缺乏中长期的规划,仅仅注意到眼前培训工作的需要。其三,培训内容面较窄且单一,仅重视理论培养,忽视实践技能的提高。其四,培训形式简单,多以岗前培训为主,忽视多种培训方式的结合。 (四)现有人力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开发利用。 对于青年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重“引进”,轻“开发”的现象。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某学科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不惜“血本”引进年轻有为的博导、教授和博士,招聘范围甚至由国内拓展到国外,耗资不菲,却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这些博导、教授和博士来校以后,要么因实验设备、实验场所等条件达不到开展工作的需要,要么因主观难以适应学校整个内部环境而不能将精力全倾投入学科建设。这种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全局性地利用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阶层最不愿意面对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应该将现有人力资源向现实人力资源合理转化并加以发挥运用,即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为了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的劳动能力得以合理利用,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树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 作为人才聚集地的高校应转变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职能,树立以“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把教师看作是最有创造力、最有价值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把教师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完善相关机制,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现代教师管理模式,加快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进一步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全校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投入优先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从而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教师的潜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二)全面规划和落实教师在职培训。 教师的教育培训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学校应当着眼于更新高校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规划和落实教师的在职培训。对于高校而言,应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出发,有的放矢地规划和落实高校教师多学科、多层次、多方式的在职培训,全面健全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应给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充裕的学习经费和优良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对于刚毕业不久的硕士、博士生,要加强岗位培训,使他们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掌握基本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与技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对于35岁以下的讲师或副教授等青年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的研修班或做访问学者,促进其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其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激励”一词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行为动机的意义。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中,就是通常所讲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它是针对高校教师的内心状态和心理需求并进而激发其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管理原则。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高校可以采取目标激励、精神激励、关怀激励等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师评级、考核、激励机制。一方面,学校根据青年教师的合理需要,运用目标的功能,可以激发教师的正确动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并把他们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导向新的境界,推向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从情感入手,营造一个普遍相互尊重的校园,通过对青年教师的信任、尊重与关怀,满足其自尊需要,增强其归属感和忠诚度,使青年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调动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为保障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学校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约束措施和督查制度,以保证高校激励机制的实施。既要表彰合理及时,又要赏罚分明。 总之,地方高校应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高校的第一资源,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掘青年教师的潜能,提高其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看法 摘 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模式仍旧过多强调其理论性、忽视其操作性。以情境教学理论为基础,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才竞争实力,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情景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情境教学内涵 情境教学是实践性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所修专业、课程及其专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项目执行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目的[1]。情境教学顺应了实践性教学的理念。情境教学的概念,首先由Brown,Collin,Duguid在1988年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的论文中提出。他们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2]因此,情境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一种与现实相似的较为逼真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鼓励学生扮演某种角色,并对其行为进行评价。这种方法不但体现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参与性的教学理念,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整体策划、过程组织、应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其理论来源于皮亚杰(Jean Piaget)的个人建构论和维果茨基(Levs Vygosky)的社会建构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的[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教学对学习基本持“去情景”的观点,认为概括性的知识学习可以独立于现场情景进行,而学习的结果可以自然地迁移到真实的情景中去[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现代教学模式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该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由此可见,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构建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就是这一理论的有益尝试。 二、情境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模块化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法。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特点,可进行以下几种情景模拟训练: (一)工作分析模拟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岗位设置的前提。教师可利用学校有利的资源,如超市、食堂、教学管理部门、保卫处等,预先设定几个典型的工作岗位和职务,这些岗位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各组选择工作分析的方法进行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最后应将所编写的工作说明书与对应岗位实际工作说明书进行比较分析。此种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计划和组织能力。 (二)员工招聘环节模拟 此环节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招聘环节和甄选环节。招聘环节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应聘方,撰写简历,从而学习简历的撰写技巧,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招聘方,根据所招聘的职位,制定招聘方案,设计应聘申请表、招聘广告等,并对简历进行筛选。面试环节,可采用模拟面试的方式,由招聘方设计面试题目,同时运用合适的测试方式,如压力面试、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而应聘方也能从面试过程中学习到面试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应变能力的加强。 (三)员工培训模拟 在讲授员工培训的内容时,可由学生轮流充当培训师,通过指定相关的企业培训案例,要求学生拟定培训制度,策划培训实施方案,并实施培训模拟训练,通过现场打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绩效管理环节模拟 在对绩效考评方法和技巧讲解的基础上,可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入具体的企业案例,让学生担任企业的绩效考评专员,拟定各部门或者职位的绩效考评方案,确定适合企业的绩效考评方法,并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绩效考评和考评后的绩效面谈,从而提升学生沟通和决策能力。 (五)薪酬管理环节模拟 可与绩效考评环节案例相结合,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后进一步进行薪酬体系的设计。或者也可采用人力资源沙盘模拟的方法通过不同薪酬方案的设计来探讨薪酬设计的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激励性和管理有效性等问题。 (六)员工关系模拟 员工关系环节主要关注劳动合同规定,劳资纠纷处理以及员工工作状态调查等问题,因此,可选择若干典型案例,通过模拟法庭来处理各种劳资纠纷案件,或者也可和上述招聘甄选环节结合,制定新员工录用劳动合同,掌握劳动法等相关知识。 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相结合,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开展情境教学的的对策和建议 尽管情景教学法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比较灵活,互动性强,但依旧是围绕课堂来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教学前应做好充分准备。(1)案例要结合教学的目的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各模块具有流程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从人力资源配置开始,到选人、育人、用人、留人、识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完全可以虚拟现实中的一个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的关键情景和问题都设置在同一个企业中进行讨论学习。(2)要对课堂讨论的内容多少、人员、时间和地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并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作讨论准备,以便在课堂讨论时有足够丰富或精彩的思想参与交流。 教学中,教师要要积极发挥“协调员”的作用,要注意通过适当的引导、点拨和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临场敏捷思维能力和辩论口才。因此,情景教学环境下,教师的地位、水准不是降低而是提升,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讨论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借助提示、追问、反驳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的分析、归纳、类比、综合和发散等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恰当的肯定、表扬和奖励以及幽默自由气氛的营造,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愉悦之中高效率地使用大脑,既学到知识,又提高学习的能力。 教学后,教师要综合学生发言与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尽量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发言进行随堂评定。同时要求学生课后能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总之,情景教学通过多种方法的实施,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与此同时,情境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单一的知识传授,有利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简论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现今事业对员工的管理很重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大的今天。人力资源的管理不管是对国家和事业都意义非凡。我们要想在新的起点起航,取得新的成绩,就要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断发展提升。本论文通过分析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状况,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改进方法,以期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问题对策 一个单位里,不管是国有事业还是民有事业,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小觑。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并且行之有效。但是,新时期,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固有的方法,还要不断创新。这其中,包括方法创新,制度创新等。众所周知,新的时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事业要抓住机遇,创造新的辉煌,不能全部都依赖资金的贡献,还要依靠事业员工对事业的贡献。事业里的员工本身就是事业的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宝贵财富创造价值,就要对事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当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并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力资源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它同时牵扯到体力、脑力两个方面的投入,在管理制度的约束和指挥下,对于事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管理运营,进一步增强事业的实力和员工的创造价值。而经济师一职则在事业内部承担了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要么直接参与单位人才的培养,要么创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么从事人力资源体系的修订和完善。我国的事业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较为传统,一般不过分突出其地位作用或者给予特殊的权力或者待遇。这样导致经济师开展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存在诸多掣肘和诸多不便之处,容易遇到各种阻碍和牵绊。再加之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往往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管理制度不太完善,人治大于制度,给经济师的工作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我国的大多数事业内部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往往被忽视,得不到决策者和上层管理者的一致认同。在事业的运行乃至发展壮大过程中,往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不置可否,仍然按照人情世故的老一套来。机构设置不到位、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权限不到位、思想观念不到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正规化、专业化管理极不符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设置不到位。许多公司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往往只是把原公司的人事部门换了一个牌子而已,换汤不换药,并没有动气根本,推倒重来,所执行的功能也和原来的人事部门大致相同,没有以现代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对公司人员进行管理,仍然以传统的以“人”和“事”为主线的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粗放的管理,经济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人员配备不到位。在许多事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配备不足,有些人员是原来的人事部门人员,有些甚至是“皇亲国戚”,给老板的朋友或者亲戚找一个闲差,缺乏真正具有管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管理人才。特别是经济师人才,在大型国企内部还拥有市场,对于一些小型的公司和事业来说,经济师职位往往都没有出现在招聘公告内。 3.工作权限不到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权力和权限往往不够,很多中小型事业一人公司、“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时候明明制度已经出台,也在正常地执行,但是在落实的时候会遇到来自各方的阻力,甚至涉及重大利益的工作都会撇开制度,完全变成了拉帮派、拼关系等不良行为的市场。 4.思想观念不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许多公司高层和老板的认可,很多人还停留在陈旧的管理观念上面。许多事业并没有把“管理”放到重要和核心的位置上,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其他事务之后,将人力资源部门视作一个管管招聘、解聘、统计人员信息的闲散部门。 三、解决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1.科学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事业的效益提升和长远发展离不开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发挥,单位应让经济师特别是首席经济师参与到事业的日常运转和发展规划制定上来,科学地制定公司运转制度,正确审时度势,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是经济师能够顺利展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体制保障,是公司能够健康持续运转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制定完备的管理体系,第一步要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特别是要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各方面状态的走势,同时要认真分析事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找准目标定位,实事求是,不故步自封,不好高骛远。 四、结语 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单位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依靠人的努力,同时也和优秀的制度息息相关。事业的发展不仅要靠金钱的积累,也要依靠优秀的人才来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所以,要提升事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价值,一定要重视事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务必要谨慎地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培养全能的经济师人才,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向更高。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论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摘 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压力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等院校肩负着办学与教育的重任。独立学院作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由于教育发展导向和方针决策制定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在师资方面劣势明显。本文旨在通过对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依据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浅析构建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处于竞争劣势的三本独立学院大学生要想冲破重重阻碍,超越竞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其核心竞争力。而肩负着培养人才使命的独立学院管理者, 必须使用科学的战略指引管理团队,建立并健全创新思路下的独立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各项具体制度,并完善管理方式,力求实现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强化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即是根据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要求,经过认真分析与研究,科学预测并分析自身在教育环境中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与措施,以确保学校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拥有足够多的师资队伍。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规划,首先要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对教师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校不同的发展战略阶段,需要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的教师队伍。 2.优化人才招聘引进系统 人才引进是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高效的高校人才引进机制的建立对于缓解当前中国独立学院中如缺少教师,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新学科、新专业定位不准等重大发展问题极具建设性意义。此外,人才引进也是取得高质量教学水平的关键步骤。对于独立学院而言,绝不应该过度从传统公办高校引进教师资源,而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具体特色创立其量身打造的人才招聘引进系统,从而有效解决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加强岗位聘任与考核系统的创新 加强目前独立学院岗位聘任与考核系统的创新,具体体现在对于当前教师岗位的聘任工作和教师任职期间的考核工作以及相应的薪酬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加强岗位聘任与考核系统创新的基本思路,首先要对全体岗位有宏观把握,分成大的层次。接下来针对具体岗位对所聘教师进行聘用,聘期届满后实行量化考核。使用量化考核能不断发现在使用定性考核过程中由于外界宏微观环境的变化所日益突显出来的各种问题。 4.改革激励方法 了解了高校教师的具体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教师激励因素中可控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激励措施。站在学院角度,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活动,积极购置相关书籍材料,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个学校充满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在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中潜心学习,努力深造。 5.鼓励教师发展的培训与开发系统 独立学院教师培训的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刚毕业进校的青年教师,二是新引进、调入的教师,三是在职教师。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独立学院的教师培训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岗前培训。通过这一过程,为新进教师介绍有关学校的基本情况、主要机构设置和主要校领导的工作部署分配,使新教师对学校情况了解具体全面。 (2)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方法培训。通过配备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进一步巩固其对上述四门课程的深刻理解。 (3)教学能力培训。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时,可以使无教学经验的教师通过培训直接获得由学校骨干教师所提供的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4)在职培训。教职工只有不断获取最新的知识理论和技能,才能不断为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先进文化。 总而言之,独立学院要构建完善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完善定编、定岗、定级制度,做好教师人力资源规划,并在推行绩效薪酬制的同时完善薪酬制度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日益加速,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主体,更需要懂得自我导向学习,更新知识。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有促进作用。本文试图探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为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提供支持。 关键词:教师;自我导向学习;人力资源管理 0 引言 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开始出现!并引起很多研究者的认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1]。终身学习是未来发展的趋势,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今后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特别是“幕课时代的到来,教师原有的思想和理念以及对科技的操作的掌握都不能满足作为现代化教师的要求。作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自我导向学习无疑是教师终身的课题。正如美国成人教育学者罗杰・哈姆斯特拉(Roger Hiemstra)所言:“在成人教育中,几乎没有什么领域像自我导向学习这样吸引研究者的眼球。”自我导向学习很早就有典范,比如,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林肯、爱迪生等都是自我导向学习的范例。Guglielmino(1977)将自我导向学习定义为:个人能够自己引发学习,并能独立而继续的进行,拥有强烈的欲望与信心,能运用基本学习技巧,安排适当的步骤,完成学习计划并加以进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为教师提供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目前学校的重要议题,同时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成员,学校管理者应提供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以提高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 1 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进行了搜索。在“篇名”里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进行“精确”搜索,至2016年,只有18篇论文,说明目前关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论文还不是很多,主要集中研讨不同类型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现状。如,何基生《中小学骨干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调查分析》;李艳梅《中学英语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情况调查研究》,都是关注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现状分析。而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及“人力资源管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0条记录,说明目前国内关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重要情景因素的较少,如何提供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促进教师自我导学学习的文章还是空白。本文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但是国外学者及台湾的学者发现,组织情景与自我导向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Marsick和Watkins(2001) 研究成人的非正式学习时,发现不同的工作任务,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各样的学习机会及促进成员学习的动机。Lohman(2000) 亦指出组织环境会影响工作场所中员工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欲望与能力。台湾陈静怡(2003)提出组织气氛是否融洽,人员相处愉快与否,都将对员工学习动机、方式与效率产生极大影响。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学校组织如何为教师提供自我学习的外部环境,尤为重要。本文借鉴人力资源管理对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影响,探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下,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积极性。 2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策略分析 促进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下,如何促进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为打造现代化、专业化的优秀教师提供基础,是学校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教师的行为有指向和指导作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促进教师的自我导学学习。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1 营造开放的、支持型的学校组织氛围 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要营造开放支持型的学校组织氛围,在管理中尽量以相信教师、肯定教师的方式去管理,不要过多的以“经济人假设”去看待和评价教师,打压教师的积极性。当教师工作取得成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肯定教师的成绩,并感受到来自领导的关爱。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和接纳教师建设性意见,对教师的工作不过多干涉和限制或者太关注细节的问题,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的自觉性一般是比较强的。关注教职工的生活,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让教师安心地自我学习。为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办公室的条件改善,学校图书的配置等,都能影响教师的自我导向。 2.2 根据教师不同的需要提供激励措施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和学历的教师在自我导向学习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年龄和不同学历的教师其内在需要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也要考虑不同教师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做到激励达到最大效果。 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帮助教师确立自我学习的目标,做到根据不同年龄和学历层次安排不同的交流时间和学习机会,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帮助,领导和不同学历、年龄的教师交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历、年龄的特点,注意说话的技巧和方式,激励教师自我学习。对于年轻教师,新进教师,领导应该关注他们对教学和学校生活的适应性,让他们尽快能融入学校的大家庭里,并鼓励和丰富其自我学习的形式。对于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学历的教师,其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掌握要给予适当的激励,并且选取合适的教师进行校内、校外培训,及共同的学习交流。特别是在科研方面,教师需要学校管理者为其提供引导和适合的激励措施,比如说资金的支持、学术成果的奖励等。 2.3 重视教师培训并实施多元化的培训机制 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很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代表学校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重要培训,并根据不同的教师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制,为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高及积极性的培养提供条件。在组织教师培训中要根据教师年龄不同、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等,分别组织教师来学习,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适当安排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时间,让教师了解外面的发展形势以及学习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模式。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以及形式,灵活多样,并且实用性强。引导其不断充实自我专业知识,建立专业晋升的激励机制。 在现代信息发展迅猛的时代,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教师培训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了解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技能。引导教师自我导学学习随时、随处、随地进行。让教师在学习中伴有团队的归属感。 2.4 开展有益的团体活动,促进教师的人际和谐 同伴学习和同伴互助成为教师学习的主要形式,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中,离不开团队的作用。团队让教师吸收众人的优点,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建立好的学习型团队,需要教师之间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为促进教师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积极开展有益的团体活动,比如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师说课比赛等。开展多样的竞赛活动,可以增加教师间交流的空间,提供教师学习的平台。 2.5 引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促进教师的自我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引导教师的自我导学学习。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有赖于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及指导,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教师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这样教师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未来方向,自我学习的动力和目前更加强烈。 3 结语 在学校组织环境中,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需要学校提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学校主要可以从组织氛围的营造、激励机制的建设、开展多元化的培训、多样化的团体活动及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入手,让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得到更好地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探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尤为重大。经济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立足于新起点,要实现新跨越、夺取新胜利,就要不断改进和创新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制度。为此,本文立足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况,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期更有效地发挥经济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师 解决方法 问题 管理体系 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决定一个单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管理固然要靠方法,同时也离不开合理的制度和完善的实施方案。新时代的来临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强的动力,也为国家企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企业本身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资金,更多的要依靠企业本身的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就要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合适的管理。整个企业本身所包含的事情很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就需要经济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要素就是对经济师资源的管理,当然,发掘和培养人才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因此,必须审慎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方案,健全管理体系,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依托制度和人才优势不断把人力资源管理推向新高度。 一、当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持久性,并非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力资源实质上是一种基础性的工作过程,它通常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在管理机制的制约和引导下,对单位内外部人力资源进行系统化、全局化管理,以达到提升团队竞争实力的目的。当前,承担人力资源管理任务的经济师在单位的营运和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或是直接参与单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或是直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建。我国的企业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比较传统,而且一般情况下企业本身并没有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这就对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也会导致各种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长期性计划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持久性和一贯性,再加上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因此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陷入了一定程度的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单位长期的规划和发展。 二、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欠缺长远规划 人力资源的管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若一些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仅拘泥于表面,片面地把人员招聘和辞退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单一,同时缺乏长远的规划,未能立足于单位发展的客观需求编制人才战略规划。内部岗位的分配欠缺考虑,有的岗位人员配置不足,未能立即填补人才的空缺,阻碍了单位的正常运行。 (二)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有赖于一套完备的体系。目前纵观全国,很多单位并未根据自身所需构建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致使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严格的内容、方式和对象划分。此外,由于一些单位管理阶层的约束和限制,一线职工无法自主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仅传达上级的指示安排,进而丧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三)奖惩机制有待健全 奖惩机制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很多企业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进行奖惩制度的制定时,没有遵从经济师的建议。要整体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就要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加鲜明的态度发挥人才管理的优势和作用。然而,为数不少的单位并未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无法综合培养和合理评估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此同时,若缺乏晋升机制,从长远看会降低广大职工的热情,助长其慵懒、浮躁、怠惰的工作情绪,对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有害无益的。 三、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一)科学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一个单位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经济师的协同参与,单位必须要让首席经济师谋划未来的发展布局,精心规划科学的营运方案,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基调和主旋律,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在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根本落实的前提下,要着眼于人才培养计划,公平、公正、客观、中立地对待每一名员工,切不可偏向于某人,进而系统制定利益合作关系,以便为下一步的人才补充夯实基础。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完善的体系是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要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起系统的人才发展制度。必须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新常态,有侧重地推行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切不可故步自封,照搬其他单位的人才管理制度,不然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其次,要善于从本单位人才发展现状出发,审时度势地出台有利于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和智力优势的政策,以保证改革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加顺应单位今后的发展趋势。 (三)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培养合格人才 企业本身的员工其实都是十分优秀的,但一定要注重提升员工的竞争意识,只有提升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企业的活力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能促进创新性,又能提升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升员工竞争意识的基础上,要对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同时,要以创新的眼光审视人才的发展,着力增强人才的综合素质,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工作干劲,使其形成强烈的竞争发展意识,这同时也是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职责。只有员工深切地感悟到竞争的残酷性和挑战性时,才能充分竞相迸发和释放自身的聪明才智,增强团队的整体活力,使单位又好又快地发展。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不但取决于专业型人才的数量,还取决于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在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同时,要促使企业向“一专多强”的方向全面发展,培养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经济师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经济师要科学把握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人才发展和培养制度,激发每名员工的竞争意识,加大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养力度,争做合格的经济师。企业经济师对于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控制既能进行合适的把握和控制,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企业经济师。 (作者单位为本溪满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真人图书馆与高校教师第三年龄人力资源开发 摘要 关于老龄化社会与图书馆发展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如何为老年人服务方面,而甚少关注老年群体对于图书馆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高校第三年龄教师真人图书馆项目,既是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利用,又能助益退休人士达至成功老化,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自身建设需要与退休教师身心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达成图书馆发展和第三年龄教师个体发展的共赢。 关键词 真人图书馆 高校 第三年龄教师 人力资源 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人口局(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简称ECOSOC)在《2009年世界人口老龄化报告》(World Population Ageing2009)报告中指出:当下席卷全球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并将长期持续,且老龄化程度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制定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在《积极老龄化政策纲领》(ActiveAgeing:A Policy Framework)中提出健康、社会参与、安全三大策略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中,在社会参与方面,特别强调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对老龄人士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与价值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并协助老年人从事志愿服务,反对年龄歧视;倡导集终身学习、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人生愿景。中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2亿,占总人口的15.5%。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以及老龄人口高龄化的人口情势是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面对的人口新常态。如何发掘并善用老年人力资源是因应人口新常态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所大力倡导的通过社会参与来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政策思路,将原本被视为非生产性人口或依赖人口的退休群体转变为生产性角色(Productive Roles),这不但可以缓解青壮年劳动力资源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能拓展和彰显老年价值,丰富生命意义,增进老年人及其家庭乃至全社会的福祉。 1.第三年龄人力资源的特点 学者皮特・纳什利特(Peter Laslett)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年龄阶段,第一年龄为个体出生至其开始工作之时;第二年龄始于就业止于退休,亦即整个职业生涯阶段;第三年龄为正式退休至身心机能开始快速衰退的时期;第四年龄为身心机能快速衰退直至生命终点。第三年龄是身心状况相对健康的阶段,尽可能延长第三年龄而压缩第四年龄的长度是生命后期的理想状态。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的职业生涯中,其能力轨迹会经历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鼎盛期、维持期和衰退期。通常在45~65岁的年龄段,大多数人的职业能力处于高水平维持期。在紧随其后的第三年龄阶段,职业水平并不会陡降,而是会延续退休前的较高能力水平,然后才开始缓慢下降。此外,从认知发展理论的角度来看,人的智力可以被划分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液态智力水平至青期达到峰值后会逐渐衰退,而晶态智力水平则到壮年期开始上升,并能通过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得到发展提高。因此,即便第三年龄人士的液态智力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但晶态智力的增进仍然可能令其总体智力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第三年龄人力资源的优势集中体现于其经年累积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其中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随年龄和阅历增长而增加的社会资本以及较低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所以,开发利用第三年龄人力资源有助于人类智慧和社会文化的传承。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尤其是高校教师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持续增加。现阶段我国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士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在此制度安排既定的前提下,意味着高校教师职场期的相对压缩以及从退休到生命终点时段的绝对扩张,即:第二年龄阶段相对缩短、第三及第四年龄阶段绝对延长。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看,则是投资的收益期缩短。高校教师工作是脑力劳动,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是对知识的理解及创新,该能力在退休后不但不会随增龄而明显下降,反而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校教师第三年龄人力资源所蕴藏的独特经验价值和文化价值,应该被充分发掘善用,而不应被闲置浪费。有鉴于此,以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高校图书馆为平台、高校退休教师以志愿者的身份提供真人图书借阅服务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对第三年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2.真人图书馆的缘起与现况 真人图书馆(Human Library)以人为“书”,特定个体的知识、信仰、族群、政见、经历等都可以成为“书”的主题。读者通过借阅“真人图书(HumanBooks)”与之面对面沟通与分享,于是阅读便不再仅仅是阅读者的单向行为,而成为人与阅读对象间的双向对话和互动。国外多以具有特殊经历或污名化的小众群体为借阅对象,通过近距离交流沟通,加深彼此了解,减少偏见,消除歧视。正如真人图书馆的创立者罗尼・阿博格(Ronni Abergel)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对话的时代,随着对话而来的是理解以及理解所带来的宽容,暴力与攻击源于人们彼此不了解”。真人图书馆让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对话,藉此消除人们心目中对于特定人群的偏见或刻板形象。 真人图书馆发端于丹麦。1993年居住在丹麦哥本哈根的青年罗尼・阿博格因亲眼目睹朋友在种族冲突中受重伤而被触动,于是在哥本哈根成立“停止暴力(Stop the Violence)”组织,以此反对种族冲突,寄望通过真诚沟通让世人摒弃偏见、减少社会暴力。短短几年间,仅丹麦就有逾3万人署名加入该组织。2000年7月,该组织参与共同筹办丹麦罗斯克尔德音乐节(Roskilde Festival),主题是反暴力、鼓励对话及建立关系。真人图书馆于音乐节上首次设立,包括同性恋者、女权主义者、穆斯林、残障者、无家可归者等在内的、身份易遭致非议或歧视的75人获邀作为真人图书供音乐节参加者借阅。该活动旨在让所有参加音乐节的民众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对话来消弭对彼此的误解与偏见。真人借阅活动组织者提出“勿以封面度书(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的口号,鼓励读者挑战自己的偏见,揭下彼此的标签,直面标签背后鲜活的人和事。真人图书馆的雏形便由此而来。目前,真人图书馆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推广,在多元族裔国家的发展尤其迅速。真人图书的主题由最初的边缘化群体相关议题逐渐扩展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重要议题,阅读主题和参与范围日益广泛。 我国真人图书馆的开办以高校为主力。2008年,美籍华裔教授曾蕾在“图书馆2.0中文论坛”上,首次向中国图书馆界介绍了真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而关于真人图书馆的研究论文则最早见于2009年林梦笑所发表的《图书馆活体资源刍议――以“活体图书馆”(Living library)为例》一文。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是我国首家全面开办真人图书馆的机构,也是真人图书馆项目开展相对成熟的机构。该校于2009年3月首次开展真人图书阅读活动,以“鲜悦living library”为其真人图书馆命名;每期邀请校内外各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士作为真人图书供读者借阅,践行“以人为书,分享智慧;众人薪火,传承你我”的主题思想。截至201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共举办了37期真人图书借阅活动,收藏“图书”62册,共有1200余名读者直接参与借阅活动。与国外真人图书馆“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不同,“鲜悦living library"的理念更倾向于知识性、专业性,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活动形式类似于小型座谈会的问答交流。目前已有同济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办了真人图书馆服务。 真人图书馆通过营造一个没有压力的阅读场域,令读者与真人书得以充分对话和互动,彼此坦诚交流,让不同知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机会互相认识和了解,为促进人与人的沟通理解以及知识和信息的分享提供了平台。此外,真人图书馆还为倡导阅读提供了新途径。但真人图书馆项目在我国的公众知晓程度很低,现阶段发展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高校图书馆,尚有待宣传普及。此外,尚无高校专门推出以退休教师为真人图书载体的借阅服务。 3.高校第三年龄教师真人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 高校第三年龄教师在健康状况尚佳、智慧不减的同时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职业特点使其养成了对于时代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往往有更高追求。若其能继续投身于教育性活动,不仅可以奉献宝贵的智慧财富于社会、助力年轻一代成长,而且还能丰富退休生活、彰显其人生价值。真人图书馆项目,通过高校第三年龄教师的志愿者服务,一方面延长了教育投资收益的回报期,避免了人力资本的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退休后的无角色感,缓冲退休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其价值和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避免退休震荡,助推成功老化目标的实现 退休震荡(Retirement Shock)是指退休后,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并伴随着生理、心理的变化所产生的不适应和负面冲击。退休是重大生活事件,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一大转折,这一转折意味着原有生活秩序、自我认知与社会联系的改变,包括:与职场相关联的身份地位的丧失、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目标的重新定位等,因而容易出现退休震荡。退休震荡通常源于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人际关系的匮乏感、工作角色丧失及与社会脱节所致的失落感和无用感、对大量闲暇时间的无所适从、自我评价降低等。 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的概念缘起于1950年代,于1980年代开始普及,迄今并无严格的定义。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在个体从衰老到死亡的过程中,如果免于疾病或失能,且认知水平和生理机能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能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互动,则被视为成功老化。成功老化主要表现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状况良好;第三年龄期逼近人生终点,第四年龄期被最大限度压缩。 社会老年学的活动理论和角色理论认为,从职场退休后,如果没有适当的活动填补工作角色丧失后的生活空白,则老龄人士的身心衰退会加速,因此需要寻求非强制性的、有意义的社会角色替代职场角色的丧失,通过新的角色活动重建生活目标及自我评价。非强制性角色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且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呈正相关。保持较高的活动水平可以令老年人内在需要的角色认同在角色支持方面获得更多的资源,而稳定的角色支持则可保证稳定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越明确,生活满意度就越高。实证研究显示,适应良好的第三年龄人士往往拥有多重生产性角色(Productive Roles),通过参与志愿组织、教会或休闲组织的各种活动获得符合自己身心特点的替代性角色。越活跃的老人越具有适应力,自我评价也更积极正向,幸福感更强。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并保持生命的活力。同时,老龄相关政策和项目也应鼓励老人社会参与,并提供恰当的平台让第三年龄人士重新投入职场或参与志愿性服务,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退休人士发展新的社会角色。 高校第三年龄教师真人图书馆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服务平台,退休教师藉此平台延续社会角色、保持一定的社会活动水平及社会联系,不但社会受益,还有助于退休教师保持稳定的自我角色认同,缓冲退休震荡,并可从中收获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有益于成功老化愿景的实现。 3.2肯定老年群体的贡献和价值,消除对“老”的歧视与偏见,增进代际和谐 传统社会文化将“老年”形塑为一种问题建构,“老”总是与衰弱、退化、依赖等相联系,而其与增龄伴生的更高的职业素养和更丰富的经验阅历却往往被忽视。老龄政策设计也多聚焦于老年人的生计与福利,较少关注第三年龄人士继续服务社会的议题。社会上充斥着对老年的偏见与歧视,甚至一些老年人也不自觉地对号入座,进而强化了社会文化所预设的老年期的负面刻板形象。因此,第三年龄人士重新服务社会,仅延长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期,更是消除对“老年人是社会负担”的偏见的有力证据。 代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之一。不同代人由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的差异,加之生活经历迥异,难免彼此不理解、不认同、不接纳,从而造成代际关系的疏离、隔阂和冷漠。积极的代际互动有利于提升老龄人士的正向评价,帮助老年群体融入社会和维持社会关系,同时消减其孤独感及负面情绪,促进成功老化。第三年龄高校教师,通过真人图书借阅活动与年轻学生展开充分的代际互动,经由对话与沟通,增进年轻一代对老一代生活场景及其老化体验的了解,消除年轻人对老年人的歧视,打破老少两代以彼此年龄为标签的刻版形象甚至偏见,从而促进代际融合。而这正是真人图书馆的使命所在:通过对话消除偏见、增进理解与宽容。 3.3充实馆藏资源,促进图书馆对知识的挖掘、转化和传递 高校第三年龄教师在大半辈子的人生历程中累积了许多无法从书本上直接获得的默会知识,当作为真人图书提供借阅时,其自身拥有的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便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一部分。真人图书在被“阅读”的过程中,并非如其他阅读介质一般是被动的客体,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导阅读过程,并且与阅读者有话语、情绪、肢体语言和表情的交流互动,而这样的阅读过程是有利于默会知识的转化与传承的。双方在阅读活动中分享观点、技能、价值与知识,思想反复碰撞交锋;阅读者与阅读对象彼此受益、共同成长,因此,“图书”与“读者”之间并无主客二分的截然界限,而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更能激发阅读过程中新知的产生。 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集散中心,对知识和信息的发掘整理以及提高知识和信息传递的便捷性、高效性、可靠性是其知识服务的重要内容。第三年龄教师真人图书馆从两方面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水平:一方面,第三年龄教师真人图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的知识资源充实了图书馆的馆藏;另一方面,通过对真人图书阅读过程中默会知识和新知的挖掘、传递和管理,扩大了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存量。读者与“书”于阅读中的互动令读者不易分神,同时能及时获得答疑解惑,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 3.4有助于彰显阅读的本质意涵 关于阅读的本质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批判性识读(Critical Literacy)观点认为:阅读是关于意义的建构,经由阅读者与阅读材料、其所处的生活世界之间的互动后产生,此互动过程重构了文本的意义,读者得以于阅读过程中诠释其所处的世界。既然认知与阅读的本质内涵是世界观的建构过程,而个体世界观的建构原本就与其生活世界中人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真人图书对于读者世界观的建构便具有了双重影响。读者在与真人图书的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有观点的往复交锋、有疑惑与偏见的澄清、有情绪和情感的传达、有超越语言文字的默会知识的传递;读者于此互动中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得以更加直观、具象、深入地理解阅读主题,并藉此对自身的生活世界进行重新编码和意义建构,从而其世界观的建构过程便于此互动中展开。 高校第三年龄教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人生智慧,在学生世界观的建构过程中理当扮演积极正向的角色。较之于讲台授业,真人图书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其非学术领域的人生智慧和影响力,读者可以收获更多文字阅读无法传递的知识。一本好书,能以“言传”照亮前行的道路;而一本好的真人图书,不但能“言传”、更能通过“身教”‘引领读者人生的方向。 3.5提升图书馆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水平,助力阅读推广 随着网络和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阅读介质日益多样化,而纸质图书在阅读载体中的权重在降低。作为追求时尚、求知欲旺盛的高校学生,自然渴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走下讲台的高校退休教师,以真人图书的身份供学生近距离阅读,这种轻松灵活、不拘一格的新鲜阅读方式既能满足学生对多元化、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需求,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推广;同时也是对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的践行。 4.高校第三年龄教师真人图书馆的组织实施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各个院系、学校的离退休处建立日常联络机制,这样便于汇集退休教师的信息。图书馆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每一位退休教师发出真人图书志愿者活动的邀约和具体要求,有意为之的教师将自己愿意出借的阅读主题、时间安排、出借要求等具体信息予以反馈。图书馆则据此建立退休教师真人图书资料库并加以编目,根据真人书的意愿、读者反馈等具体情况进行书目的动态调整。图书馆可以为真人图书志愿者提供指南或简短的培训,帮助退休教师了解真人阅读活动的主旨、原则及操作规范等,协助其确定真人图书的阅读主题。考虑到高校图书馆读者的特点,真人书的主题既可以与退休教师的学术背景有关、也可以是教师不适合在讲台上展示的非学术方面的积累和特长、还可以是学生群体高度关注的议题等。 图书馆定期开展真人图书借阅活动,通过在校园网和校园里张贴海报的方式宣传真人图书阅读活动,借阅内容、时间、场地、人数、借阅伦理等细节在对每一本“书”的介绍中均须明确规定;根据阅读主题的特点安排私密或非私密空间;学生则通过管理系统预约“图书”。每一次真人阅读活动结束后,读者和真人书填写各自的简短问卷,便于项目组织者及时获知反馈意见以改善服务。除了涉及态度和评价一类的封闭式问题外,问卷中还应设置阅读感想一类的开放性问题,该部分信息经汇总整理后可以在图书馆网站的真人图书馆版面中予以张贴,这也是知识共享的一种途径。 高校真人图书馆的组织运行应有别于公共图书馆的真人图书项目,应更多结合本校的文化传统、学科特点、读者偏好以及作为真人图书的退休教师的个人特质来提供适切的真人图书借阅服务。第三年龄教师在真人图书馆出借的“图书”内容和风格宜与传统课堂讲授有所区别,应更注重默会知识的传递,同时避免阅读活动演变为学术讲座。 5.人口老龄化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关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学界并无定论,大体上指图书馆作为社会成员需要承担的关乎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非典型”的图书馆议题,包括经济、种族、环境、战争、社会排斥、宗教等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持久而深远,人口新常态正在形塑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都无法置身事外。因此,高校图书馆不应画地为牢,仅将社会服务局限于知识和学科服务等狭义的图书馆传统业务;而是应着眼时代需要,在更宏观的社会层面审视自身的角色和义务,广泛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主动承担与自身组织特性和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将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步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真人图书馆的诞生本身就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社会责任的担当。高校第三年龄教师真人图书馆项目,既是对“以人为本”、“知识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的践行,又是积极回应老龄化社会现实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同时也符合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中,退休通常是老年生活开始的标志。然而,退休并必然意味着退出工作,而可以只是工作内容、工作角色的转换或另一种形态工作的开端。老年生活并非人生华彩乐章的落幕,而是新乐章的开始。第三年龄高校教师通过真人图书服务为社会奉献其宝贵智慧财富,一方面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退休教师老年期的生命内涵,还有助于延长其第三年龄的长度。因此,无论是从退休教师需求的角度,还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需要以及社会需要的角度,高校教师第三年龄真人图书馆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基于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视角,构建基于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教与改相结合的相关教学改革。这也正是《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质量年报制度,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课程体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本课题主要依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陕西省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平台和人力资源管理教改卓越班,组建了企业导师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双导师团队,共同教学,有效协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构建一系列学生综合素质y评指标体系,特色以期完善我校面向制造业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 一、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本课题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内涵建设项目出发,通过对制造业用人单位需求调查,参照国家人力资源职业标准分析,调整确定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以面向制造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为改革核心,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三维”课程体系,通过“三维”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理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学生应用能力和就业目标。具体根据培养矩阵推导出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通过实施后,进行评价反馈,具体形成过程见图1-1。 图1-1 三维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图 二、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实现手段 本项目基于制造业背景通过科学合理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三维”课程体系,并通过“三维”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理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施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职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图2-1 “三维一体”课程体系框架图 (一)构建并实现了以面向制造业为对象的特色人才培养领域 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制定培养计划以制造业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计上建立的制造业特色课群;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以制造业案例和解决方案为来源,在教学模式上以制造业实习基地和来制造业的企业导师;学生通过制造业为背景的职业资格《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师》考试认证;建立了制造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指导学生培养。 (二)运用培训矩阵推导制定课程体系,确定了具有制造业特色的培养标准 课题组通过走访黄河厂、西玛电机厂、东方厂、华山厂等制造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又通过调研学习首都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湖南理工大学等六个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高校,并且和已经毕业的优秀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进行座谈,同时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具有制造业人力管理培养标准,同时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通过收集和梳理培训需求出发,确定制造业培训标准,按理论部分、技能部分和素质部分进行划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基础科学知识、企业管理基本知识、人力资源专业基础知识、制造行业知识、领导知识、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技能部分包括职业技能、思维方式、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素质部分包括团队精神、责任心、人际交流等;运用培养矩阵推导培训计划。 (三)以就业和应用为导向,建立三维的课程体系 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先后发表2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根据职业特点、就业需求和培养标准,以就业应用为目标,通过培养矩阵推导出培养计划,构建了“三维融合”的课程体系。即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并将人力资源职业的典型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课程体系;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式综合素质训练的课程体系。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1.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或岗位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应用为宽度,以课程类型和课群为基础进行运作。课程类别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又分为专业理论课群、特色课群、职业证书课群、人际交往课群。特色课群包括《劳动定额》、《生产与运作管理》、《机械制造基础》;职业证书课群包括《劳动定额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员工心理援助师》。人际交往课群包括《管理沟通》、《领导科学与艺术》、《冲突管理》。 表2-1 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2.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将实验和实训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并列的课程体系。按职业技能主导的原则设计实验实训内容与形式,设计了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项技能实训、人力资源轮岗实训、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并编写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表2-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3.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就业应用要求和职业特点,专门设计了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分布在并纳入教学系统。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线,侧重培养学生的人品素质、文化底蕴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从业综合素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表2-3 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实施步骤 训练时间贯穿第一学期到第七学期,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会做人;第二阶段:文化修养;第三阶段:技能强化;第四阶段:角色转换;第五阶段:融入社会;第六阶段:迎接挑战。 控制手段 建议学生素质档案,每年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评,针对存在问题定期进行返馈,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突出体现“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形成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三维整合教学模式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体现“教与学”的结合,主要表现在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互动式课堂,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系统化的由学生参与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与练”结合主要表现在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创造多种实训形式。如:课程内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业务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实施各种形式的模拟实践教学。将学生引进模拟实际的情景之中,在课外创造多种模拟教学形式,如模拟经营、案例分析、情景教学、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模拟实践的教学形式。在各类课程体系教学中“课上课下”结合主要表现组织学生成立各种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能力,体味人生,迎接未来的挑战。我系已有各种学生社团等10余个,学生在开展活动中进行学习锻炼,对学生的双导师制专业理论教师和企业导师可随时进行指导,邀请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到专业讲课。在各类课程体系教学中“校内校外”结合主要表现在校企资源的共享,校内主要完成理论与实验情景模拟实践课程,校外主要完成专业实习、项岗实践,通过课程和人员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校内和校外结合。形成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三维整合教学模式。 (五)建立了校企资源共建共享培养联合体 从本项目开始实施课题组成员在校企协作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为三维课程的融合实施提供资源保证。成立了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并建立了相关管理章程,为校企协作从制度上和体系上提供了支撑,企业导师由最近的五名发展到十三名,企业实习基地由六个发展到十七个。在专业实验班上建立双导师人才培养方式,初步实践了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企业导师组成双导师制框架,企业导师在2013级人力资源培养计划修定时参与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修改和调整,同时3名企业导师参与了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的编写及制造业解决方案和案例。从2010年开始企业导师在专业导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综合素质提升训练和课程设计方面进行尝试合作,目前各方反映良好。 三、解决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条件和设备配置不足 虽然课题组老师已经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但由于经费有限,有些教学软件和教学设备没有办法无法落实,导致有些课程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课程组老师一起努力并落实。 (二)实习基地、企业导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随着学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再加上管理类学生培养过程中得个性特征。原来所建立的实习基地和聘请的企业导师远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扩大校企合作范围。 (四)传统教学管理不能满足专业培养特色的要求 管理类学生培养,需要灵活机动,而不能仅用捆绑式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所以应该给老师更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企业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心验”过渡到“体验”,逐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更加能够实现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的目标。 (五)专业老师企业实践经验不足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还有部分专业老师理论功底深厚,但实践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不足,需要给老师更多的到企业挂职锻炼,解决专业教师理论精通,缺乏实践经历的问题。 结束语:本课题主要通过对理论基础、现代评价模式以及国内外学生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遵循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评价体系应具备的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发展原则、明确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基于学生综合素质y评指标的视角,构建我校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评价体系,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评价体系等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其指标体系涵盖了所有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训练课程等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形式以及实施步骤等各环节的内容。在理论实际中贯穿认知评价、重视学生情感和道德评价、重视学生技能评价、建立“发展型”的学生评价组织架构,构建毕业生跟踪反馈评价体系,以期对我校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浅析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本文展开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中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事业单位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逐渐成为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篇文章主要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问题及产生因素的探讨,提出解决其问题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经济师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体系 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社会各企事业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从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实现对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创新。本文展开对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通过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具体探讨,从管理规划和管理体系等不同方面,展开了对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能够为其他存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宝贵的建议,具有实践性研究意义。 一、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事业单位缺乏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 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进程中,需要通过经济师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从经济的角度展开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力。从某种角度而言,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单位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就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来说,我国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一般而言,企事业单位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部分管理人员在对经济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时,仅从表面上对经济师进行理解,没有充分理解其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目前部分企事业单位在其发展进程中,缺乏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性规划,并未根据自身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通过经济师的长远规划和经济评估,实现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此外,部分企事业单位在实施经济师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其规划管理的形式也相对单一,无法有效对经济师人力进行适当的分配,以此限制了企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二)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 一般情况下,管理体系作为充分管理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性质和质量的要素,是企事业单位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就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形势而言,部分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对健全的管理体系,导致单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具体的管理体系能够依据,而出现工作懒散的现象。此外,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对人才实施管理和指挥时,并未依据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现状进行分析,导致企事业单位在纳用员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此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部分企事业单位相关的管理人员在企事业单位发展进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未真正认识到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 二、解决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一)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 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实现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能够有效实现对企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经济评估,最终实现对企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全面促进。在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过程中,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经济师人才管理人员能力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对优秀经济师人才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经济师要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现阶段的发展现状,以及其经济发展趋势,为企事业单位制定阶段性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从根本上提升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管理规划能力。 (二)完善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 在解决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过程中,完善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若想取得有效的发展,必须要从不同方面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首先,企事业单位要大力发展和培养人才,通过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其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通过对自身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预测,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合理性。 三、结束语 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而言,人才逐渐成为各企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经济师,在企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过程中,主要从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内在管理方面展开探讨,通过对当前企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现状和管理体系完善情况两方面,全方位的探讨目前经济师在企事业单位人才发展中的重要性。期望通过本文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能够为日后其他存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宝贵的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创新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结合教师人力资源的特征,从转变观念、科学管理和优化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教师人力资源开发 管理 教育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传播文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人才竞争时代,要实现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就要始终重视高校教师――这一人力资源的合理的开发、组织、利用和培养,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目标,打造一支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培养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现阶段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特征 1.独立性和自我能动性强 高校教师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前卫的国际化自由主义的思想,他们会能动地自我管理、自我创新和自主探索新知,寻找属于自己的宽松的组织氛围和适合自己的自由的工作环境,培养出属于自己团队的科研小组。 2.素质高但结构不合理,闲置现象严重 高校教师普遍接受过较高程度的文化教育,大多拥有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但现阶段的博导大都是六十年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对新时期青年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产出的连续性;有的高校甚至出现老教师闲置而青年教师负担过重的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3.奉献意识强但易于流动 教师曾被人们称之为最具奉献意识的职业。教师是成人、育才的向导,他们奉献全部精力来探索并阐述真理,实践并应用真理,不断的发展和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将自身的知识传播给下一代。但是受到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地域和环境的影响,许多优秀教师人才向更高、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转移,造成部分地区人才资源贫乏。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需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塑造心灵的工程师、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传统教育的改革者、现代化教育的开拓者和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其能力、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优劣和民族教育的兴衰。要想确保高质量人才的产出必须重视和实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结合教师自身的时代特色,围绕高等教育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培养其高尚的师德和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师队伍在负载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创造理想的团队氛围,稳定教师队伍。 2.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是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汇集人才、传播经典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的基地,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和开发人才是高校永远的追求。教师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其潜力开发的深浅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产出能力的高低,因此要实现教育创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开发教师人力资源。 3.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 要确立人才竞争的教育战略思想,从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着手,通过开发教师的能力和提高师德水平、业务能力,不断地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挥教师人力资源在推动社会的时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一是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运作机制不规范;二是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不合理;三是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不佳;四是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不足。 四、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方案 1.转变观念 (1)“不求所有,但求所为”的创新性人才引进观。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不能单纯的重学历、重学术,要综合学校实际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了解,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等德才兼备的战略性人才;结合教师吸收、培养、保持、分配、管理等环节,真正做到“人尽才用”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学校的性质、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有计划、有意识的对教师进行能力开发、特长开发和品牌开发。 (2)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提高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教师人力资源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力量,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务之急就是要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在思想观念上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和“智能管理”,注意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能级结构的合理搭配,建立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调整或辞退不能真正履行教师职责的人员[3],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合同制,促进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配置效率。 (3)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和再教育机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培训和再教育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和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应在遵循教师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有针对性的对教师开展培训和再教育。 2.科学管理 (1)倡导柔性管理,提高教师人力资源的价值。高校应树立“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实行开放、民主的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专业探索、科研团队和工作时间上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自由空间;充分的尊重教师的自我价值和个人需要,鼓励和支持可持续性的教师自主开发;把握高校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教师队伍整体优化的合理竞争机制,建立积极进取的学习型组织,完善学术管理机制 (2)提高管理者素质,系统规划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和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管理者的水平。因此,要做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就要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知识、技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扎实的业务素质,熟悉高校人才发展的规律,掌握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知识;全面的能力素质,通过知识培训和参观访问,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计划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 (3)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首先,对教师培训和再教育进行监督、跟踪反馈和评估。在培训总表现好、进步大的人员给予表彰,如适当地增加其科研方面的投入;其次,建立知识激励和评价机制。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纳入评价激励体系;再次,在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基础上,增加师德评价。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其行为和言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3.优化环境 (1)政策教育环境。政策教育环境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导向性作用。因此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政策,广泛的吸纳所需的社会优秀人才,为高校的“人才计划”补充新鲜的血液,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2)工作环境。营造和谐、自由、宽松的工作和人际环境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之一,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浅谈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独立学院的发展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的一条有效途径,独立学院的发展状况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全国高等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独立学院要立于不败之地,就不得不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这不仅关系到学院的教学质量,还会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本文从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队伍的现状出发,分析独立学院在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及薪酬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对策 独立学院自从21 世纪兴起以来,发展速度飞快,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而现阶段,独立学院虽然面临着一些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独立学院发展初期,师资大多依靠母体高校和其他公办院校的外聘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扩大,教师需求量也相应的增加,对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目前各大独立院校大批量的吸纳青年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教师队伍出现一种“非老即小”的现象,两级分化、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成了独立学院发展一时难以打通的瓶颈,如何攻克这一难题,是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所独立学院,是由宁夏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设有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2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多名。学院现有教职工490余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人员占65.7%;专职教师350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60%;兼职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15人。 一、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现状 1、母体院校或其他公办院校的外聘教师 这些外聘教师主要承担着所属单位的教学工作和日常工作,另外与独立院校签订半年甚至一年的聘期,承担独立学院的教学任务。目前还有很大部分高校依靠外聘教师来承担学院的大部分教学工作,虽然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也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 2、专职教师 这部分教师由独立学院自主招聘,签订劳动合同,实行“人事”,大多吸纳的是应届硕士毕业生,将成为主要师资力量,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对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专职教师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专职教师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专职教师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过高:2013年为82.7%、2014年为79.5%、2015年为74.4%。比例正在缓慢下降,但是均高于百分之七十。另外,我院目前青年教师中具备初级职称的占了绝大多数,而中级和副高级以上却寥寥无几,具体如下表所示: 3、返聘教师 从母体高校或其他公办高校聘用,这部分教学经验丰富,主要是一些离退休教师,年龄较大,而且要求的薪酬更高,承担教学的同时还承担各系部重要的行政职务。近些年来,随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提升以及对青年教工管理人员的提拔,我院目前返聘教师的比例也在逐年降低,逐步得到改善。 二、独立学院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独立学院教师流动性相对较大 新华学院与其他公办院校相比,专职教师大多数是刚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受到编制的影响,大多把自己的目标放在公办院校,独立学院好不容易花精力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一旦有机会又“跳槽”到公务员队伍或者公办院校,不乏许多骑驴找马的现象;还有一部分是外聘教师,仍然是独立学院的主要师资力量,大多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教学理念,但是也有一些责任意识不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认真,经常出现随意调停课现象;外聘教师平时与学生沟通较少,而且由于其人事管理权限也不在独立学院,人员稳定性也很差,进而很难进行统一化管理。青年教师流动性大对学院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损失,令学院领导十分头疼。 2、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渠道较单一 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增长,教师作为传道者更加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所以针对教师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独立学院的教师培训主要包括教师的岗前培训、在职进修、出国留学、访问交流或合作研究以及学术等形式,其中,岗前培训作为教师的入职培训,培训内容不具针对性,出国培训及在职培训由于经费数额支出较大很难获得独立学院的支持,而其他少有的培训机会也被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个别专职教师包揽,其他人员获得培训的机会较少。 3、绩效考核标准难以量化,考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在绩效考核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在对教师考核的过程中,简单的把教师工作量作为指标完成的标准,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质量和个人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很难量化,在实际的考核中出现问题,考核指标不明确,考核结果不公平。仅根据教师的工作量来发放工资,绩效考核在其中发挥不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一些学校在实际的全方位考评中,学生以及管理层对教师的打分都是形式主义,一团和气,考核结果失去信度,难以评出优秀绩效人员。 4、薪酬结构不合理,外部竞争性差 薪酬包含基本工资、可变工资、福利等报酬。基本工资是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岗位性质、教师职称、工作工龄、工作能力等因素来决定;可变工资是对超额劳动或高绩效工作的一种货币形式的补充性劳动报酬,如浮动课酬;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而独立院校教师可变工资部分大多只与教师教学工作量挂钩,激励性差,福利对比公办院校更是望尘莫及。特别是新进的青年教师工作一段时间后,在横向对自己和公办院校就业的同学待遇比较时,容易产生失落感,导致工作积极性差,影响教学质量。 5、同工不同酬 目前独立学院大多都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薪酬分配显失公平,主要表现在独立学院内不同身份教职工不能体现“同工同酬 ”的要求 ,其中 ,收入较高的教职工都是高校和投资方委派的人员;而独立学院自身聘任的专职教师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较高低不一,在学院内部比较,则明显低于母体高校和投资方委派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造成同一岗位不同性质的教职工收入差距较大,不能体现“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这极大地打击了自身聘任教职工的信心,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与劳动法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造成学院凝聚力、向心力不强,长期的不平衡感与被忽略感必然会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1、完善招聘机制,提高教师的稳定性 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首先要从招聘入手,无论是外聘教师还是专职教师,都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选拔机制。在甄选阶段,应该注意选聘本土化,一方面可以减少异地招聘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就近聘用人才,稳定性高,他们可以安心工作的同时又能照顾到自己的家庭,而且他们对于薪酬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同时在一些重要岗位,高薪聘用一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而对于一些普通岗位,可以适度降低学历和职称要求,避免大材小用导致人才流失。 2、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多渠道培训模式 只重视人力资源的使用而不重视培训,使得教师对于自身职业发展路线感到迷茫,导致人才的流失,对于整个学校的教学将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所以加大培训的投入也是基于学院长足发展考虑,对于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的培训,鼓励其出外访学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当然,自主培训也是一种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比如业余时间可以进行网络培训,通过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网络教学视频,弥补自身教学上的不足。 3、运用行为锚定量化方法,建立公正的考评制度 通过对教师公开、客观及细节的绩效考核,有助于独立学院筛选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并及时淘汰不称职的教师。将教师绩效标准进行量化,工作内容进行细化,通过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将他们完成任务中不同的行为定义不同的水平刻度,把定性的事情用行为刻度给出结果的分值,直观反映他们行为之间的差距,在比较中得出学习标杆。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例,可以编制一份关于评估教师课堂教学技巧的行为锚定量表,定期组织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及院领导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分,并计入年终绩效考核分数,一方面能够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发现表现优秀的教师,并予以奖励。同时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及学术创新等活动也要纳入到考核体系,不能单方面重视教学而忽略了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 4、调整薪酬结构,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性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的吸引和保留。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具有较强外部竞争力的薪酬机制。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福利中,应该着力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而绩效工资是根据教师绩效结果来决定的,在教学及其他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可以给予高额奖励。基于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在薪酬分配时只“学历、职称、年龄”等硬指标,而对于能力这一软性指标没有加以重视,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5、同工同酬制 教育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教职工,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教职工享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应为其提供社会活动、表彰奖励、工龄和教龄计算、职务聘任和业务培训等权利。 这系列的政策措施,使独立学院教职工吃了“定心丸”。独立学院自身聘用的教职工薪酬可参考举办高校和投资方委派的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岗位技术标准,实现同工同酬制。享受同等用工待遇,增强自身聘用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稳定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发展。 所以建立以岗位为基础、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相结合的薪酬体系是独立学院寻求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当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笔者所了解的一些独立院校,通过提高教师超额课时费用、根据学生人数来核算课时费及晚上上课给予课时费补贴等,提高教师的收入,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薪酬的外部竞争性。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民办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一定发展,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的第一资源,教师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力资源, 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师人力资源方面缺乏以人才为本的理念,在人才的引进、使用和稳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民办高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文化建设、师资培训及薪酬管理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一、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对民办教育的鼓励与政策支持,民办高职院校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在办学规模与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教师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力资源,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学院的教学质量与口碑,关系高职教育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目前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尚缺乏“以人才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招聘、选拔、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 (一)学院高层及人事管理者尚未确立教师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首先, 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只重视传统教师人事工作,很少在院校设置独立的“人力资源部”,并且他们思维方式及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仅限于处理琐碎的事务,并没有对学院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的钻研,更没有为学院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其次,对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基本的认识,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人事部门制定的制度主要基于领导的安排或意识,缺乏客观性,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随意性大;再次,高层领导认为高职院校发展主要由于资金短缺,所以他们把经历过多放在资金的周转上,忽略了到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吸引人才等。 (二)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新老交替。随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但是教师队伍的发展却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实践课指导教师严重短缺,根据调查,有的老师同时带4门课,一周课时达到22节;其次,教师学历偏低,普遍为本科学历,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30%的目标;再次,年轻教师与退休兼职老教师比例过大,骨干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出现了新老交替面临严峻形势。 (三)“单师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从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这是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的重要区别。但是,随着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却出现了“单师型”教师比例偏重,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的现象。这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都毕业于普通高校,他们虽然能熟练讲授专业知识,但是社会锻炼较少,实践经验不足,多数专业教师缺乏动手、实训等能力,这些与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进行实习实训指导的“双师型”教师相比差距很大。 二、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积极建立“教师人力资源是高职教育第一资源”的理念。首先,民办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牢固树立“教师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在学院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逐步建立并完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实施过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规范化;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加强对教师人力资源的深入研究,拥有完整的人力资源观念与思路,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做到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 (二)探索和建立新的用人机制。首先,引进优秀教育人才不仅要从省内更要面向全国,这样才能做到“广纳贤才”;其次,在住房安置补助、子女就学、研究经费等方面要给予引进的人才支持和优惠,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再次,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建立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稳定人才,这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一个重要环节;最后,要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在生活、工作上给予支持,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通过举办联欢会、各项比赛等,营造健康、团结、温馨的氛围,让教师感受家的温暖,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以上措施,真正做到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不断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吸引。 (三)引导并加强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首先,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引导他们设计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结合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帮助教师树立职业理想,使他们能够把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到一起。再次,青年教师也应该根据学院的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借助学院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研究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招聘到优秀人才从事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然而当下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师招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针对我国当下高职院校教师招聘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存在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此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带来些许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职;教师招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多种就业选择,高职院校的教师力量的空缺越来越大。招聘作为高职院校吸收教师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被广泛采用的同时还普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此展开相应探讨研究和对策建议。 一、我国高职院校招聘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快速扩招带来的师资人员缺口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空缺,不断开展教师招聘工作。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和本科类院校教师社会地位以及福利待遇的差距,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倾向于去本科类院校从事教育工作,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招聘到的教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的研究生,缺少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往往需要高职院校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培训。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性差距,使得更多的高职教师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造成高职院校的教师力量空缺情况愈加严重的情况。 2.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招聘存在问题。(1)教师招聘前期准备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板块中第一个板块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工作也应当建立在详细教师招聘计划的基础之上[1]。缺乏科学理论和详细计划指导的教师招聘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当下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师招聘工作大多缺少详细的准备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负责招聘工作的人事部门是缺什么人招什么人,没有具体、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聘前的准备工作也没有做好,导致招聘工作程序混乱,严重影响教师招聘的工作效率和高职院校的形象。(2)教师招聘渠道单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工作主要采用的是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两种方式。网上招聘信息后,人事部门会收到大量的应聘简历,这些简历鱼龙混杂,需要人事部门一一甄别,而且其中大多数简历来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真正满足高职院校招聘条件的应聘者寥寥无几。这种招聘方式不但会给高职院校人事部门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招聘效率较低,难以招聘到真正符合招聘要求的人才。现场招聘的情况较之网络招聘也不遑多让,这两种方式都很难招聘到专业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等高层次或者高职院校急需的“双师型”人才。(3)教师招聘考核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会制定一套相应的考核程序,每一步程序都会各自考核的要点,但还是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大多数高职院校招聘考核主考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并持证上岗,而是用人部门的领导凭主观臆断来面试,没有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使得教师招聘工作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给高职院校的长远性发展带来不利影响。(4)教师招聘成本较高、人员流动性大。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职院校的扩招,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福利待遇较之本科类院校的差距使得很多高学历人才不愿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师工作;高职院校之间也想尽办法互相争取教师人才。很多高职院校不得不制定出非常优厚的待遇来引进人才,给高职院校的财政带来额外的负担。此外,高职院校教师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频繁,具体表现为:由民办高职院校流向公办高职院校,由内地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很多高职院校新招聘来的教师还没工作多久就被另一所高职院校挖走,高职院校之间人事聘用方面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1]。 二、问题成因分析 1.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和规划。导致以上四个方面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工作和日常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缺少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和规划。没有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制定合理的招聘计划,导致教师招聘工作准备不足、招聘渠道单一、招聘考核不合理等问题;没有基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做出分析,只求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顾此失彼,影响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2.薪酬管理过于简化。对于招聘来的教师,薪酬管理过于简单,只是按照学历、职称、课时等进行薪酬计算,并没有把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与薪酬挂钩,无法形成绩效工资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2];另一方面,很可能因为过于简化的薪酬管理而导致教师资源外流,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2]。 3.高职院校过于偏重评估。高职院校为了评估需要,过于注重应聘者学历和职称的要求,本着参加评估的需要而大量高薪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忽视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真正需要的“双师型”人才和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人才聘用比例偏低。这种失衡的招聘比例,录用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但教学实践能力偏低的教师,影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还给高职院校的财政带来称重的压力。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是高职院校招聘成功的必要前提,对此,人事部门必须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教师的需求与供给,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因此,要明确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然后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做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组织的整体发展战略。另外,规划的制定还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结构和层次的合理安排:既要重视教学部门,也要关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部门;重视发展学术骨干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一部分高层次管理人才[3]。只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人才需求规划,高职院校就能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人力资源招聘[3]。 2.拓宽教师招聘渠道。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时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信息,通过互联网、专业性报刊和杂志、以及校园宣讲、教师推荐等方式招聘信息,虽然专业报刊和杂志等传统媒介的作用在当今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有所淡化,但这些平台能够更加直接地面对高层次、高职称的人才,招聘到更加符合招聘条件的人才。另外,还可以选择比较有名的猎头公司,通过猎头公司专业化的信息和指导,招聘到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的成功率会大幅提高。最后,还要缩减对迎接毕业研究生的招聘比重,增加对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从教师招聘方面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做出相应的准备和贡献。 3.制定合理的招聘考核方案。对于招聘考核方面,高职院校可以成立专业的招聘考核小组,聘请专业的面试官进行招聘考核,确保招聘考核的科学合理;另外,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师招聘工作时必须明确对应聘者的各项要求。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为例,在招聘时就应明确该职位需要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年限、语言表达能力和相应的教师资格等条件;还需制定合理的考核程序,针对应聘者的各方面素质做出科学、全面的判断。以笔试环节为例,不仅要通过笔试考核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应聘者的教师岗位知识、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学测试等内容进行考查,同时还要降低笔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所占比重,让更多的应聘者进入到面试试讲环节,有利于招聘效率的提高和人才的选拔[4]。总之,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以科学人才观指导教师招聘工作,构建与院校发展相适应的招聘考核方案,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为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做出积极贡献[4]。 4.缩小招聘成本,提升招聘效率。针对高职院校招聘成本较高、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缩小招聘成本、提升招聘效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时,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招聘工作,一切工作以人力资源规划为指导,能减少招聘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财力浪费;另外,在教师招聘时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说明教师的离职责任和代价并据此签订合同,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控制教师人员流动频繁的问题。通过这两种手段的施行,将高职院校的招聘成本和人员流动频繁带来的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招聘来的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将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教师水平与薪酬挂钩,设置绩效工资和有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归属感,结合离职责任和离职代价,有效控制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招聘前准备不足、招聘渠道单一、招聘考核不合理、招聘成本高等,深究其形成原因,则是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管理制度过于简化、院校招聘比重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提出了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拓宽招聘渠道、制定合理的招聘考核方案、缩小招聘成本,提升招聘效率、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确保高职院校教师招聘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快速高效地进行。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个人拙见,其中自然不免有偏颇失当之处,希望各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前辈和同行多多批评斧正。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浅析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今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对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企业本身是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要改革和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问题需要经济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体系;经济师 1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企业的基础工作中投入脑力、体力和智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其次管理者通过对企业的沟通和指导,在企业合理且有效的管理系统下,对团队的内部和外部人力资源合理高效的运用,企业和团队通过管理的方法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最后合理运用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会使公司更快速又稳健地发展。 企业团队目标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和意义,在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中团队和个人的目标也会实现,这是一种双赢的状态。人力资源在调整团队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同时也在合理地组织安排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安排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从而达更好盈利的目的。[1] 2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各种行业如果想要得到发展就离不开人才,当今科技的发展如火如荼,人们在享受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要将集中在科技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的身上。这些人才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在企业中直接参与规划,是企业发展和规划的执行官。 2.1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中大部分员工被认为是公司的附属物,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是必须做到的一点,很多企业因为没有利用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和录用员工的时候造成了公司人才流失的情况。公司在对员工的考勤以及各种手续的办理时人力资源部不完善会给公司后续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这些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制度,使公司无法快速发展。 2.2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长期的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但很多企业只是表面的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只适用于招聘和辞退中,没有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2]所以,很多企业中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长期的规划,管理的形式也比较单一,没有依据公司的需求和条件综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分配员工工作,对企业人员不够了解无法进行合理的分配,缺人的岗位无法及时地补充人员,种种因素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 2.3奖惩机制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中奖励与惩罚机制是重要的管理手段,每个企业中奖惩机制都占有着重要地位。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多企业中都是不被重视的,企业在奖惩制度的制定时大部分都不会咨询经济师的意见。这种做法使得企业的奖惩制度存在十分大的漏洞,甚至会导致有的员工拿这些漏洞和缺失做文章。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奖惩时,会致使不公平事频频发生。奖惩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影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2.4缺乏新血液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缺少新员工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企业若是一成不变就不会发展,企业中很多老员工的思想是陈旧老套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创新思想,需要与时俱进的变革,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缺少新的血液,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25人力资源吸纳使用不当 目前还有大部分的企业是家族模式,小的企业会因为规模不大,综合实力不够强等诸多因素在发展上受到许多限制,这些小的企业在初步成立和建设的发展时期想要得到自身所需人才十分困难,企业吸收的大部分都是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和应届毕业生,这个时期很难招聘到经验丰富且素质比较高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员,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可用人范围,人力资源结构上也会造成极大的损伤,这些因素间接打消了员工的积极性和活跃性,那些想凭借自己真才实学升迁的员工也无法得到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3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3.1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管理想要得到保证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体制,人力资源要想进行恰当的管理,尽最大能力地避免问题的发生,制度的健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先发展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因为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待人力资源管理师要做到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直接使用其他企业人才的管理体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会导致企业在管理中产生各种问题。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和评估预测进行管理改革,以确保经过改革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适合企业发展的。 3.2提高人才能力 为企业提供培养需要的专项型人才是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在管理中需要加大对员工的考核力度,企业中好的管理者出现之后,才能可持续发展,可发展的空间也会扩大。企业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达到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适合企业发展的目的。 3.3针对企业制订合理发展计划 企业从战略计划中表明公司的未来发展需要经济师的参与,企业要让首席经济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有了认识之后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在规范的管理体系制度下有规划有目的的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对待全体员工要做到一视同仁,利益合作关系也需要系统地制定,有了系统的支撑,人才的补充才能成为企业继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4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 培养员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是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员工只有认识到企业之间存在的竞争,才会有危机意识,从自身出现竞争的意识,竞争能激发人的潜能,树立一个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或是规划,更认真努力的工作,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5提高资源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理念,从这些理念中可以看到这个企业发展和奋斗过的痕迹,好的企业文化能促进员工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把公司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公司的人力资本。企业的管理者是一个企业文化和理念的传播者,管理者需要随时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实践中结合理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3]同时,企业中员工的追求与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如果保持一致,基本处于同等水平线时能够激发员工更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结论 如今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越来越多,逐渐体现出企业经济师的重要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企业经济师对其进行合理地把握和控制,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经济师的培养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时,重点要培养内部员工的竞争意识,重点培养表现突出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优秀的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师。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这些条件都可以加快经济师人力资源的发展,完整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建立能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产生互利双赢的局面。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到了各个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在社会制度的改革中,高校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模式也已经逐渐进入到了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然而当前的各校人力资源中所采用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呈现得较为混乱,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呈现出了较为慌乱的模式,相关的管理人员不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地控制,进而教师的绩效考核模式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对管理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且排除当前的障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在建构的过程中才能够顺利进行。在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各个高校应该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结合自己学校的现状,建立一个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教师 绩效考核模式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目前的形势 当前,国内外的管理信息技术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这样也带动了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种信息管理技术普遍存在的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也逐渐被高校广泛的使用和认可。在此发展过程中,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教师们的绩效考核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很不利于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对于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创新。高校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过程中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何将高校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问题。随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构建的影响的逐渐增加,这些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这些关注对现在的问题并没有提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高校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教师绩效考核模式中面临的问题 1.高校管理人员对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了解较为浅薄 高校的管理层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基本认知的了解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绩效考核的发展速度较为快速,使得高校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的了解教师的绩效考核模式,对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了解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这将会大大地降低绩效考核为高校人力资源建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对问题的忽视只能使得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出现滞后的现象,这样很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在高校中的构建和发展。不能够掌握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基本知识就不能够了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特征,进而也不能够运用这个特征。同时,不了解基本知识也就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优点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发挥,这会减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能够为高校带来便利的机会,说不定还会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建立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2.高校利用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技术较为落后 当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地改进过程中,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相关技术也已经以不一样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除此之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模式平台以不同的方式逐渐被公众接受,也逐渐在高校中流行。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对教师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采用较为落后的绩效评价技术,较为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平台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在社会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平台的需求。当前,随着社会对高校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也相当重视教师们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而社会对绩效考核制度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当前,大多数高校还未赶得上时代的进步,所采用的教师考核制度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这使得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过程如果不能够采用较为先进的制度,很难在高校的竞争中长期稳定的发展。落后的绩效评价有时候会对教师们的教学效率作出不恰当的评价,这将会影响教师们的信心,进而影响教师们的教学效率,这很不利于教学事业的发展,对于学生学习的途径也会有一定消极的影响。 三、改善高校建立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方式 1.提高管理人员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理解 高校在将教师绩效考核模式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对高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有进一步的理解,除此之外,高校之间应该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高校的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进行合作。在高校中应用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基本概念的认知能够帮助高校在创建人力资源管理中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假使能够将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相关知识合理的加入高校的管理制度中,再将其融入到高校对教学效率的管理过程中,再加上高校自身发展和创立的特点,将会为高校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只有掌握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的基本理念,才能够拓展其他方面,进而创新教师绩效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由此看来,高校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正能量作用。 2.将教师绩效考核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作形式进行改革 较为先进的绩效考核制度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帮助改善高校对教师们的绩效评价,高校能够改善的包括采用较为先进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学校教师的特色,创建适合自己学校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较为落后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只能够使得教学效率、管理效率等产生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对于高校在社会中的发展具有消极作用。将较为先进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应用到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缓解这种滞后性,能够为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带来新的发展前景。好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不仅仅能够帮助高校能够稳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率,这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高校将绩效管理应用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也能够为其他行业作为参照,其他有兴趣的行业也可以借鉴高校中较为良好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自己的行业带来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这对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的管理已经有了一段历史,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当前高校在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应该在这种绩效评价将会成为主流趋势的背景下,运用适合自己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除此之外,高校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高校人力资源的特色,建立适合自己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绩效考核模式方式。只有适合高校本身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才能够使得绩效考核制度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作出较为积极的影响。这样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这样一来,高校的办学效率也会越来越高,这对于今后整个高校行业的发展都会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对于社会的稳固发展也有好处。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及方法 一、大学生的安全现状及其安全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安全现状分析 由于校园更加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量社会人员进入高校从事服务产业,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就高校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等案例并不鲜见。高校大学生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独立学习知识以增长技能,其前提是大学生须健康、平安。高校多采取的开放式管理,校园内部,可能充斥一些不良人员。高校四通八达的环境容易滋生一些偷盗等违法事件。而大学生多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其思想单纯,有时容易受他人蛊惑做一些不良的事或损失自己的利益。如新生进校时,经常有些人以赚钱为诱饵,造成一些学生财产损失;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同时,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因学业、情感而引发恶性行为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但一些高校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统教学,这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感、厌恶,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讲授人员专职少,多为没有教学经验的高校保卫、后勤干部或职工,其教学能力水平差距大。而有的高校甚至将该课程与思政课合并共授。一些高校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安全教育。但因课时少,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大多学生。这只能是泛泛而谈安全知识,无法保证数千学生都能听进去,其安全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是该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讲授该课须有特殊方法:即多实践,少理论。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讲授人员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因一些高校缺乏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多是课堂教学而少实践教学,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在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校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重视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一)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是校内校外的安全。高校内外的安全环境是大学生安全学习生活的基础。在校内须教育大学生严格遵守校园及宿舍“安全用电”的相关制度,注意用电安全。教育大学生谨防火灾,当发生火灾后,须头脑冷静,理性逃生。平时谨防扒窃、入室盗窃、网络盗窃等。在校外应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如公交车上注意安全、夜间行路注意安全、如晚上按时回宿舍等,确保大学生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心理的安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良好基础。中国教育网的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率达到1/3。33%的人认为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障碍是由于学习、生活与就业的压力。而35%的人认为应试教育致使家长、学校的过度呵护,学生缺乏应对学习生活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等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体系。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创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和加强身体锻炼,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情绪之中。 三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安全。网络是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安全考。为此,为防止不良的破坏性的网络行为发生,高校须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高校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同时要把安全知识、法规知识、有关法律等在网上公开宣传,进行网上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以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的安全。 四是恋爱的安全。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话题,爱情像一件高超的艺术作品,无论怎么研究也难穷尽其奥秘。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其性生理、性心理日渐成熟。对于大学生而言,须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端正恋爱动机,发展适当的恋爱关系。具体有以下内容:建立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由于校园里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挫折等,其中失恋是极严重的一种挫折。为此,应培养大学生一定的承受能力,使其受到挫折能够合理疏导情绪,将对自己伤害降到最低。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是建立、完善相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价考核等方面构建完整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教学大纲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教育计划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及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知识。对于课堂教学,让安全教育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须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课程实践活动。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上,根据有限的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择。在考核上,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他非专业课的考核一样,进行考试考评并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系统。高校应在科学设备等方面加大财力投入,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特点及高校内发现的一些心理不安全的个体建立心理安全防控机制。进行早发现、合理调控,合理干预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救助,如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效果。在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须打造专职队伍团队。通过提高专职队伍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正确对待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定期对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文化安全教育,网络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防火防盗防身等知识。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让安全教育知识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适当加大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科技化、网络化。立足影响大学生安全的不同因素,通过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途径、方式、方法,科学引导大学生安全教育学习。 三是建立并完善安全教育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依据和保障,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作用。完善校园秩序管理、危险品安全管理以及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让人人关心安全问题。让学生直接参加学校安全管理,使学生切实感受安全的重要。 在具体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依据社会治安形势变化发展,通过张贴标语或海报,警示学生,使学生警醒,提高安全意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可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可举办校园安全月等活动,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办与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有关的刊物,定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向大学生宣传防范技能等安全知识,从而调动他们自觉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作者:张容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运动安全教育体制的构建 一、运动安全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特点及辩证关系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按照教育形式划分的。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隐性教育有其局限性:由于不能对教育过程进行直接的指导和调控,教学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很难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显性教育的特点为:目标的明确化与外显化、主体的主次化与固定化、形式的公开化与强制化、内容的整体化与系统化和行为的快捷化与直接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两者为同时存在,彼此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彼此支持,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等同起来和割裂开来都是不正确的,两者之间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片面地夸大其中一种作用。 (二)显性运动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1.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系统的方法。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教育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以体育课堂为载体的运动技能传授老子《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典范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正确的技术动作讲解是杜绝学生运动损伤的最基本要素。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项业务水平,深刻了解自己所讲授运动专项的特点、规律、禁忌、力学原理及正确的技术动作方法,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以自己良好的运动行为影响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以体育理论课为载体的运动安全常识的讲授目前,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计划中均拨出了一定的教学时数进行理论的讲授,这是实施运动安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利用理论课时间,讲授运动锻炼常识、运动损伤的预防、损伤的自救与互救、运动损伤的心理、生理康复等等知识,培养学生运动安全意识,使学生从理性认识上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以体育实践课为载体的运动损伤自救与互救的实践操作结合体育专项,在实践课堂上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运动损伤的自救与互救实践操作,对于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提高大学生应急能力、损伤的处理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4)教师科学的教学组织管理 有很多运动安全问题是由于教师的管理不当而引起的,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安排难易程度、科学分配各部分时间、安排好练习密度、负荷强度,拉开学生练习间距防止碰伤、刮伤,杜绝打闹等危险行为的发生。 2.专题讲座与报告会学校可组织运动安全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如:溺水急救、外伤包扎法、心肺复苏术等等,可以与学生近距离地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处理危险的能力。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建立运动安全网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建立运动安全网站,将科学锻炼方法、锻炼常识、救生知识等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学生课堂之外学习的有益补充。设置教师博客、交流论坛等板块,学生可以就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运动安全、运动损伤问题在线提问,切实发挥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功能。 (三)隐性运动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1.大力发展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目前,我国高校大都采取体育必修选项课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项目,高校陆续开发了许多课程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师资水平、硬件设施不配套,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导致运动损伤事故的频发。为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必须大力发展体育运动配套设施,与此同时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责任心,软件硬件共同发展。 2.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引入风险管理制度,使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作风、管理方式等可能产生的教学风险,也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心理状况等等因素影响而可能产生的运动风险,通过对运动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应用,提高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时的运动安全性,减小教师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进行运动安全隐性教育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和学校的个性特征与自由意志,它是学校成员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的集中体现,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首先要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个珍爱生命、健康第一的文化氛围,如安全标语、科学锻炼宣传画、入学教育、运动急救小画册、体育馆的警示标语等等,以校园文化为传播载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和塑造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 4.建立配套的医务监督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医务监督保障体系,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挂钩,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学生对自己身体状况有所了解、明白禁忌,有特异性体质或特定疾病的学生,做到及早发现,科学选择锻炼项目、制定锻炼计划,从根源上杜绝意外伤害事故甚至猝死事件的发生。 5.教师科学锻炼理念的日常渗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锻炼理念的渗透,会在潜意识里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每堂课认真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并时刻强调准备活动及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学生也会在自己独立运动时做适当的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遵守体育道德,如:公平竞争、不骄不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语言纯净等等,学生也会自觉地遵守体育道德与规范,减少体育暴力事件的发生。 6.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与社区、老年人大学、中小学等联合举办运动损伤急救处理、心肺复苏术等主题的社会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该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能够起到高校的带头示范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公众,做到了运动安全知识的辐射与传播。 二、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安全教育模式构建 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大学生运动安全教育模式,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需要以学校管理层为主导、体育教师为主体,医疗、教务等教辅人员协助而精心设计的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社会的庞大体系,以直接传授、有意引导、心理暗示、实践操作、技能内化、物质保障等等一系列手段唤起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 三、结论与建议 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及教辅人员共同努力,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与合力,使之互为补充、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珍爱生命、健康第一、规避损伤、科学健身,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马冬秋 甄子会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窥 一、大学生的安全现状及其安全教育现状 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高度重视,保护大学生安全是高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早在上世纪末国家出台政策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多次发出通知,就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指示和措施,要求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现状分析 由于校园更加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量社会人员进入高校从事服务产业,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就高校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等案例并不鲜见。高校大学生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独立学习知识以增长技能,其前提是大学生须健康、平安。高校多采取的开放式管理,校园内部,可能充斥一些不良人员。高校四通八达的环境容易滋生一些偷盗等违法事件。而大学生多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其思想单纯,有时容易受他人蛊惑做一些不良的事或损失自己的利益。如新生进校时,经常有些人以赚钱为诱饵,造成一些学生财产损失;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同时,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因学业、情感而引发恶性行为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但一些高校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统教学,这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感、厌恶,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讲授人员专职少,多为没有教学经验的高校保卫、后勤干部或职工,其教学能力水平差距大。而有的高校甚至将该课程与思政课合并共授。一些高校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安全教育。但因课时少,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大多学生。这只能是泛泛而谈安全知识,无法保证数千学生都能听进去,其安全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是该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讲授该课须有特殊方法:即多实践,少理论。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讲授人员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因一些高校缺乏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多是课堂教学而少实践教学,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在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校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重视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一)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是校内校外的安全。高校内外的安全环境是大学生安全学习生活的基础。在校内须教育大学生严格遵守校园及宿舍“安全用电”的相关制度,注意用电安全。教育大学生谨防火灾,当发生火灾后,须头脑冷静,理性逃生。平时谨防扒窃、入室盗窃、网络盗窃等。在校外应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如公交车上注意安全、夜间行路注意安全、如晚上按时回宿舍等,确保大学生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心理的安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良好基础。中国教育网的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率达到1/3。33%的人认为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障碍是由于学习、生活与就业的压力。而35%的人认为应试教育致使家长、学校的过度呵护,学生缺乏应对学习生活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等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体系。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创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和加强身体锻炼,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情绪之中。 三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安全。网络是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安全考。为此,为防止不良的破坏性的网络行为发生,高校须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高校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同时要把安全知识、法规知识、有关法律等在网上公开宣传,进行网上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以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的安全。四是恋爱的安全。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话题,爱情像一件高超的艺术作品,无论怎么研究也难穷尽其奥秘。 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其性生理、性心理日渐成熟。对于大学生而言,须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端正恋爱动机,发展适当的恋爱关系。具体有以下内容:建立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由于校园里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挫折等,其中失恋是极严重的一种挫折。为此,应培养大学生一定的承受能力,使其受到挫折能够合理疏导情绪,将对自己伤害降到最低。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是建立、完善相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价考核等方面构建完整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教学大纲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教育计划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及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知识。对于课堂教学,让安全教育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须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课程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上,根据有限的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择。在考核上,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他非专业课的考核一样,进行考试考评并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系统。高校应在科学设备等方面加大财力投入,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特点及高校内发现的一些心理不安全的个体建立心理安全防控机制。进行早发现、合理调控,合理干预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救助,如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效果。在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须打造专职队伍团队。通过提高专职队伍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正确对待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定期对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文化安全教育,网络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防火防盗防身等知识。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让安全教育知识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适当加大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科技化、网络化。立足影响大学生安全的不同因素,通过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途径、方式、方法,科学引导大学生安全教育学习。 三是建立并完善安全教育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依据和保障,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作用。完善校园秩序管理、危险品安全管理以及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让人人关心安全问题。 让学生直接参加学校安全管理,使学生切实感受安全的重要。在具体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依据社会治安形势变化发展,通过张贴标语或海报,警示学生,使学生警醒,提高安全意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可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可举办校园安全月等活动,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办与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有关的刊物,定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向大学生宣传防范技能等安全知识,从而调动他们自觉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作者:张容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探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完善措施 一、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 随着不断完善的社会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不仅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行了清楚定位,明确了学校在安全教育中的职责,也规定了大学生在安全教育中应具有的权利及必须履行的义务。社会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各种专业人才。 (二)大学环境的要求 大学校园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约束力较小的围墙,虽然看似封闭,但其实是一个开放的缩小型社会,因此社会上各种安全问题,这里都有可能发生,例如暴力事件、偷盗事件、火灾、离校出走、甚至是心理障碍而导致的自杀等等问题。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以及各种大量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警示我们,大学校园的治安防范及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在这种环境状况下,必须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从而为高素质、高技能型社会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一)安全意识教育 受社会经济背景影响,现阶段的大学生具有一个极其明显的特征: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发育滞后;社会需求强烈,但人生观不明确,阅历浅,经验少,承受能力弱;自我意识强,自我保护意识弱;自尊意识强,自我调节能力差,法制观念薄弱,社会认知与判断力较低,安全意识低。安全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让学生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危险,以此防范、避免各种危险,从而将安全教育由被动转变成主动。安全意识教育决定着安全教育的成功与否。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主要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公民意识;对各类可能危及自身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遵纪守法和法律维权意识;心理健康意识等。 (二)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涉及面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二是人身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是有效避免个人生命、健康、行动不受威胁的重要途径。三是财产安全教育。财产安全教育包括防抢夺、防盗窃、防骗、防误入一些非法组织等。四是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包括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教育指引学生正确选择安全、合法的交通工具,教育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五是消防安全教育。火灾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威胁的重要灾害,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能让学生正确掌握用电、用火安全知识及火灾发生正确的逃生知识。六是网络安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全面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心。有助于让学生明确了解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条例,并提高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七是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当前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容易失控,而面对社会、学校、家庭的多重压力就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大学安全教育中增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教育及时消除学生内心不健康、不安稳因素。 (三)安全防范能力培养 首先,加强培养学生防火、防骗、防抢夺、防偷盗等常见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其次,加强培养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然后加强培养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例如地震、塌方、洪水等,培养学生在面对这类情况时应具有机智、果断、勇敢的能力,从而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认识滞后,重视程度不足 第一,一些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的领导机制,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相对滞后,重视程度不足,对其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一些学校对于安全教育没有明确的认识,因而对于安全教育该采取何种形式的机制仍是处于模糊状态,对自身该担负的职责也没有清楚了解。第二,一些学校忽视安全教育,没有将其纳入进学校正常教育工作中,导致安全教育和其他教学专业的关系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对于安全教育只有一个片面、客观的认识,一些学校认为安全教育主要就是学校保卫部门的工作,一些学校甚至认为可有可无。 (二)安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大学安全教育受影响因素较多,许多学校在处理安全教育问题上,仍只是针对传统的安全隐患,安全教育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同时专业安全教育效果的检测手段也极为缺乏。对于安全教育往往是出事之后,才采取一些措施,且就只重视发生事故方面的安全;还有就是上级部门强调一方面的安全,学校就注重这方面安全教育,学校的安全教育内容系统性极为缺乏。 (三)重宣传,轻防范技能培养 现阶段,虽然各大学院校已经逐渐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但都是以安全常识的宣传说教居多,形式上也仍较传统没有新意,主要的形式有:采用墙报、广播、讲座、事故实例图片展示等,不仅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没有提高学生积极性,还耽误或是忽略了学生安全防范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导致学生安全常识丰富,实际应变能力与安全防范技能极为缺乏,从而碰到突发事件,往往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四、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发展策略 (一)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发展策略应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严格要求各大学院校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建立健全的领导机制,做到职责明确,层层负责;将安全教育纳入正常教育计划中;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并针对性的、多方面、多学科的开展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知识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学生总体成绩中。 (二)建立专业大学安全教育教师队伍 大部分大学院校在安全建议的形式上都是传统的、零敲碎打的,常常将安全教育职责落实在辅导员身上,但是由于辅导员的能力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的原因,导致安全教育很难有效得到落实和更好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大学院校应建立一支专业的大学安全教育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素质能力、熟悉并能有效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安全保护实践经验,以便从根源上保证安全教育质量。 (三)安全教育内容朝着多样化发展 一是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以此教育大学生学法、懂法、知法并依法办事。二是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以此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感。三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加大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倡导网络文明、文明上网的教育宣传活动,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以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四是加强安全模拟演习,提高学生安全技能;加强与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的紧密合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进行处理;模拟抢夺、盗窃、诈骗情境,让学生近距离真实的了解,从而学习防抢夺、防盗窃、防诈骗技能;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教育管理,通过实际进行安全教育管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安全防范技能等等。 五、结语 总之,对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社会前进发展的需求,也是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更是学校加强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前提。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有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也能进一步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的治安稳定,还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苏群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物理系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安全教育免疫防范教育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以国内已有的安全教育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当前存在的新型的、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遇的特殊问题,本着预防为主,灵活应用的理念,提出基于预植入型免疫机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设想,以期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体系构建 (一)核心概念解析 1.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对社会上的不良事件不能作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遇到感情、人际、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时,由于心理认知能力不高,常常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加之,大学生群体个性可塑性较大,所以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增强其对不良言论的甄别能力。 2.预植入型安全免疫防范教育 生理学中的免疫是指机体系统为保护自身而对一切异物或抗原性物质进行非特异或特异性识别和排斥清除的一种生理学功能。而预植入型安全免疫防范教育即指,针对高校内外的安全问题、大学生容易陷入的安全事件等,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未雨绸缪、提前认知的理念在学校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思想和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在必要时能够自我保护,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安全防范。 (二)基于预植入型免疫防范机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如前所述,预植入型免疫防范机理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能够提前知会各类安全问题,以便学生对不良事件能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免疫能力,因此,要求安全教育要全面有效。笔者认为,校内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应当包括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两大方面。 1.安全教育内容 (1)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根据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比较淡薄,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大多仅限于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学生很少能将其所学知识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更不用说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了。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价值、意义,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2)各类安全免疫防范知识教育。作为安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客观内容部分,各类安全免疫防范知识教育至关重要。高校需知会学生各类传统安全常识,引导他们随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随时在其教育中加入新的有关人为事故、自然事故等安全问题的教育内容。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各类交通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对知识,偷盗、抢劫等恶性事件应对知识,各类身体受伤救护及危险救助常识。而新型安全教育则要引导学生从四方面加强辨别能力与防范意识:一是非法传销人员利用大学生希望经济自主的迫切愿望,采用各种隐蔽的手段欺诈大学生加入传销团体等;二是邪教组织利用大学生防范心理薄弱、思想辨析力不强的弱点,采用各种欺骗言论诱骗大学生加入邪教组织;三是黄赌毒危害时刻潜伏于校园周边,打着游戏厅、歌舞厅的旗号诱使大学生陷入犯罪陷阱;四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谣言,实施欺诈,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 (3)心理健康安全免疫防范教育。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定成熟,很容易被外界言论思想所左右,做出非理性行为。目前仍有许多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存在误解,对于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敢求助他人,以至于发展出极端行为伤人伤己。因此,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应注意大学生健康人格、情绪调节、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 2.安全教育途径 (1)传统课堂传授。此种方法适用于普及型教育,可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全面覆盖性安全教育。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大量公共基础课,如“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课”等,而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考虑开设社会实用安全防范等课程,以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2)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虽然没有课程传授的安全知识广泛,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面临就业的大四学生,可开设安全教育的知识讲座,侧重讲人身安全、传销、辨识网络信息、辨识工作信息等方面内容。此外,还可邀请各方面专家,针对校园安全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举办讲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此种方式涵盖面及知识深度不如课堂传授和举办讲座,但它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能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理解接受安全知识。高校应努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感召大学生的心灵,教育广大大学生。 (4)设立各类校内安全帮扶机构。此种方式主要针对学生个体,当学生个体遇到身体伤害时,可迅速前往校医院求助;遇到人身财产危害时,应及时联系校内安保人员;遇到心理问题及伤害时,可前往校内心理咨询室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综上所述,在基于预植入型免疫防范机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内,授课教师首先要提前知会学生各类安全问题,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其次,做到教育内容尽量全面,时新时进;再次,综合各种教育方式的优点与缺点,互相补充,全面推进,将学校和个人均纳入体系关注范围之内,建成系统化、科学化、全面化的安全教育体系,为大学生的安全成长做出努力。 三、实践初探 理论构建初步完成后,笔者为了解理论内容的有效程度以及可操作性,进行了小范围的探索性实验测试。抽取兰州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和土木学院2011级全体学生657人作为安全教育样本,采用课堂教育、主题讲座、校园活动、个体咨询等交叉结合的安全教育方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点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抗挫折教育,传统安全常识,社会新型不良现象、思想观念、恶性组织、犯罪事件等的宣传讲解,以及案例剖析等。在安全教育开始前,采取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研究问卷包括:“大学生安全常识测试”、“大学生风险认知状况调查”、“SCL-90心理健康测验”、“大学生应激能力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等。教育结束后,仍采取问卷法调查两个学院学生的安全常识掌握状况、危机处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研究问卷同教育开始前。结果如下:(1)在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年时,仅有32.6%的大学生具备基本意义的安全常识,有近30%的学生安全常识问卷的得分低于40分,整体安全意识水平偏低;接受安全教育后,大学生的安全常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平均得分为78分。(2)在风险认知状况方面,大学生对于诸如消防问题、传销问题、邪教、黄、毒、赌博、网络欺诈等安全问题认知低于中等水平;参加心理培训及讲座后,这些方面的风险认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意识到事件危险性并远离风险源。(3)在心理健康测验方面,前后变化程度较小,90%以上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达到正常及以上,原因可能是他们刚从高中毕业,未接触过多挫折及社会阴暗面,心态普遍比较积极健康。(4)在应对方式方面,57.8%的大学生不能够理性处理问题,多采取消极方式应对生活不良事件,不能主动利用社会支持来减缓心理及现实压力;在接受心理帮扶及教育后,人数比例降低至23.3%。(5)在应激能力方面,有将近37%的学生平时未接触过应激情境,对于各类灾害不具备处理能力,很容易从众及恐慌;在接受安全教育之后,大部分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应对灾害,易恐慌人数比例降至6.8%。由此可见,预植入型免疫防范安全教育理论在实践中能够有效运行,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对水平及心理抗挫折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基于预植入型免疫防范机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理论之要义,是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各类安全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道能抵御各类不安全信息和事件的“防火墙”,提高学生的甄别、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尽量减少和杜绝人身、财产安全问题。此外,本研究经过小范围实验测试,证实该理论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2.建议 (1)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处于宣传教育阶段,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的教育层次,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安全形势的要求。为此,高校要对当前安全教育工作重新审视,寻找差距,切实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2)安全教育要突出重点。一是抓重点人的安全教育,如对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二是抓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在高校大学生安全这个问题上,教育与管理的关系是:高校安全=制度管理+安全教育。如果片面强调安全教育,而不重视管理的作用,则会犯“教育万能论”的错误。 (4)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实践的统一能够让大学生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社会现实,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发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大学生中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工作,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如何真正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学校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探索。 本文作者:马军党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路径分析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履行学校法定义务的重要体现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要求高校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为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同时规定,高校对在校学生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是保护大学生免受非法侵害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履行学校法定义务的重要体现。 (二)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以法律法规教育、人身财物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安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安全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竞争力,为大学生走出校园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特点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显著改善和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市场经济对利益价值的偏重,使得无论高校内的师生员工还是高校外的社会人员都把个人利益最大化视为个人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加快,来自家庭、学业、工作的压力增大,容易导致社会经验和生活常识特别是安全知识和技能匮乏。 2.高校开放办学和后勤社会化 高校开放外在表现为高校趋于“泛社会化”,即高校逐渐与社会融合,高校在人员、科研成果、资金等诸多方面与社会交流密切;在深层次上则表现为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互动增强。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开放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对高校影响较大的一种趋势。高校的开放和后勤社会化,在给高校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资源、减轻高校管理负担的同时,也加大了学校安全管理的难度,对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1.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在家庭的溺爱中长大,生活自理和独立能力差。在进入大学之前,与社会接触很少,对社会上存在的安全风险没有正确认识,无法恰当处理与规避可能对自己造成侵害的人和事。 2.法律维权意识普遍增强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相对比较系统的法律基础教育,这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法律维权意识。然而,由于对法律内容理解的偏差,部分学生在维权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应尽的义务,这样可能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麻烦,同时也为他们走入社会埋下了一定安全隐患。 3.心理压力大和心理承受力差 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大都刚刚开始独立生活,心理也处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正确的调节方法,在面对外界压力和挫折时,常常会选择用极端方式处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愈突出,因学习压力、就业竞争、经济困难、精神疾病、情感挫折导致心理障碍而自杀自残的案例增多。 4.情商与智商发展不均衡 目前,大学生情商和智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分低能,人际关系紧张和心理调适能力差的现象。造成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因缺乏与人相处和沟通交流的机会,不懂得分享、谦让和包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长期存在的问题所致,即从小学至高中,学校往往只片面的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素质发展不均衡。 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基于新时期高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特点和大学生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贴近大学生校园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在的大学生学业和就业压力大,除了学习,很多学生更愿意把业余时间用在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上。而安全教育所能提升的安全素质虽然贯穿于人的一生,但由于一直以来都不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样的尴尬处境下,把安全教育与学生校园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然选择。另外,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应注重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案例的特点是生动、形象,易于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往往能对他们产生深深地触动,引发对某一安全问题的思考,便于吸取经验和教训,达到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的目的。传统的安全教育常常采用集中授课、举办专题讲座、展板宣传等方式,这些方式方法由于各有局限,宣传教育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安全知识属于应急知识范畴,是一种人们在非紧急情况下通常不会主动学习的知识。因此,一直以来,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被动接受较多,主动学习较少,这也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改变安全教育的这一现状,需要调动大学生自己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在大学生中推广并深入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传统的安全教育主体是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主要采取集中性说教的形式。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曾发挥过很大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高校安全教育的需要,呈现出诸多与高校实际和大学生特点脱节的问题。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已趋于形式化,教育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新时期,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上面来。这一方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要求自主和参与的时代精神,也顺应了高校民主改革的趋势,体现了高等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价值目标。通过探索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调动他们参与学校安全管理、服务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达到教育自己和他人的目的,以点带面,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素质,减少各类案(事)件的发生,维护好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同时,这也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学校的管理负担。随着教育和管理效果的逐步显现,也利于化解学生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误解,将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三)着力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探索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安全教育内容涵盖面很广,包括治安、交通、消防、保密、法律法规、国家形势政策、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凡是与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安全教育的内容。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如果说学科专业教育是掌握一门知识和技能、成就事业的基础,那么安全教育则是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前提,是每位大学生受用终生的财富;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安全教育是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安全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安全教育普遍受重视不够,没有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教材体系和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要任务是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体系,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统一规划和实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总之,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无论对国家、社会、学校,还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并予以加强。另外,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应该从实际从发,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着力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体系,以切实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作者:赵红、黄学永 单位:清华大学保卫处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安全教育综合性的提炼 作者:曹嫣然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两个原则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遵循两个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既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针,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原则。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适应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现实需要,又是在校大学生安全的迫切需要,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高校各级领导、各位辅导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安全和预防为主的科学安全观,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并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指导他们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教管结合,教育优先。此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又是近几年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大学生安全教育离不开安全管理,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彼此不可分割。“教管结合,教育优先”所指并不是安全教育第一,安全管理第二,也不是安全教育占据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而是安全教育为主,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并举。根据这一原则,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以安全教育为主,多做深入细致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工作,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各项制度,从制度层面预防、控制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 三个关系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除受到教育普遍规律的约束外,还有自身特殊规律。大学生安全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技能,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大学生成人的关系。大学生安全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代替大学生安全教育,因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育人功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可为大学生成人提供特有的理论支持、思想引导和安全保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重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高等教育的最后归宿,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最后归宿自然也就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同时,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安全教育又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作为相对独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又在发挥自身特有的作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四个因素大学生安全问题均事出有因。这个“因”就是影响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四个主要因素。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积极应对这四个因素带来的挑战。 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安全的社会因素涉及不同内容,不仅包括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日渐增多的社会安全隐患、日趋严重的校园周边环境,还包括敌对势力的破坏和社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应对存在于校内的各种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又要回应存在于校外的各种社会因素带来的挑战。 学校因素。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学校因素,突出表现为存在于校内的安全隐患。常见的主要有学校电线线路老化,教学楼疏散通道不畅,实验室设备陈旧,消防设施设备缺乏,食堂饭菜价格不稳,学校门卫管理不严,师生违规使用交通工具,体育器材管理松散等。此外,学校建设、教学改革、后勤社会化等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家庭不完整,如父母早亡、父母离异、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二是家族遗传疾病,如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等。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大学生安全问题,不完整家庭高于完整家庭。有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案例也表明,当前大学生安全问题存在家族遗传倾向。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既要注重减轻不完整家庭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创伤,又要注重对家族遗传疾病患者的疾病预测与预防。 自身因素。现存大学生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有很多是由大学生自身的因素而来,特别是部分大学生素质底下、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范技巧缺乏,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主要体现为不良习惯性问题、违法违纪性问题、疏于防范性问题、生活经验缺乏性问题。五项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包括人身财产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还包括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律法规、校规校纪教育。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就须同时加强这五个方面的教育。 人身财产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包含两种安全,一种是人身安全,一种是财产安全。由此也就有了两种安全防范知识和技巧,一种是人身安全防范技巧,一种是财产安全防范技巧。两种安全知识和技巧都很重要,都应该同时具备。但不同的学生重视的方面却有所不同。有的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却不重视安全技巧的训练;有的重视安全技巧的训练,却不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有的既不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也不重视安全技巧的训练。结果,在校大学生有的安全技巧缺乏,有的安全知识缺乏,有的既无防范技巧又无防护知识,致使不少大学生安全问题在校内外发生成为可能。加强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教育也就不是可有可无。消防安全教育。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包括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安全技能培训。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安全技能培训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形成了完整的“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一是为了提高大学生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因而特别重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安全技能培训。 网络安全教育。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与发展,又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高校面对的网络安全形势因之也日趋严重。这种严重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园网络受到外来非法侵入现象(如黄毒侵入、反动言论侵入、教唆犯罪侵入等)日益突出;二是在校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危害(如沉迷于网络、危害社会安全的恐怖信息、传黄贩黄、进行网络犯罪等)日渐突出。高校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也就显得越发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心理负担较重,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因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也日渐增多。如近几年自杀的大学生,有调查表明,精神疾病方面患者高达39.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疾病防治教育,二是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三是环境适应教育,四是健康人格教育,五是性教育,六是挫折应对教育,七是人际关系和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是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处理性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能否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能否满足大学生对心理卫生知识的需求,都应该是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依据。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知识教育。不可否认,高校始终关注和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作为这一行为的重要标志,高校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将《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有关校规校纪教育也作为制度在高校长期推行。绝大多数同学的法律观念和校规校纪意识都从中得到增强。但要彻底解决少数同学不知法、不守法、不了解校规校纪、不遵守校规校纪的问题却不是一门课程和开展几个活动就能解决的。而事实也证明过去高校所推行的各种有关措施并不都尽如人意,突出表现是少数同学违纪违法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有蔓延的趋势。比如,学生在宿舍内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仍屡禁屡现。加强大学生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仍然是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之必需。#p#分页标题#e# 六个防范近几年大学生安全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即人身伤害事件、财产受损事件、交通事故、违法犯罪、火灾事故和集体性闹事事件。防止控制这六类问题的发生,自然是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所要重点考虑的,也就是当前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迫切需要做到“六防”:一防人身伤害,二防财产受损,三防交通事故,四防违法犯罪,五防火灾发生,六防群体事件。 防人身伤害。防人身伤害,主要是防自杀、杀人与性侵害。近几年发生的在校大学生杀人、自杀和遭受性侵害等事件有增无减,比较典型的案例已有很多。这些问题都是国家、社会、家庭、高校十分担心的事情。而对这些问题的防范与处治,没有一个不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紧密相关。 防财产受损。防财产受损,主要是防盗、防骗、防抢劫。近几年在校大学生被骗、被抢劫、所在宿舍被盗等案件时有发生,已使家长、学生对学校安全感随之下降。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大学生财产受损,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所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防交通事故。近几年发生的在校大学生交通事故表现出逐年增多的特点,致使各高校都极其关注大学生交通安全问题,也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同仁注意到加强大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各高校采取的措施、有关研究成果随之也越来越多。喜的是促进了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给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忧的是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比例并没有因之降低。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防违法犯罪。近几年在大学生中发生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比较严重,突出表现是大学生网络犯罪时有发生,大学生群殴事件逐年增多,大学生违法经商屡禁不止,大学生贩黄、传黄、制黄有禁不止,大学生内盗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大学生法律法规教育的重要性就尤为重要。可以说,加强大学生法律法规教育,是防止大学生违法犯罪极为重要的途径。 防火灾发生。高校历来重视防火,尤其注重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来防止火灾的发生。此与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有关,也与高校发生的火灾对大学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有关。据有关资料显示,高校里发生的火灾造成的损失比被盗、被骗要高出十几倍。这种损失不仅指学校、个人财产的损失,还包括大学生受到的身体伤害直至生命。鉴于此,各高校坚持不懈地普及防火知识、演练防火技巧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也是必须的。 防集体性闹事。在校大学生参与集体闹事是高校常见的突发性事件,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分别是对政治事件的反应所进行的游行示威;因某种矛盾、纠纷引发的集体性打架斗殴;因不满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价格或国家、学校某项政策而组织的抗议或闹事。在大学生中发生的集体性闹事件极具危害性,轻则危害班级稳定,中则危害学校稳定,重则危害社会稳定。可见,防止大学生集体闹事事关班级、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迄今为止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虽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彻底、不完整,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覆盖不到位等问题。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我们理清这些难题,做到因内容而异、因问题而异、因年级而异、因学校而异、因班级而异、因学生而异,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成效。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谈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的开放和其社会功能的愈加复杂,保证大学生的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日渐重要的课题。而大学生的各类违法活动也是层出不穷,需要社会、高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好。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教育责任关系重大,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 高校大学生活的开始,往往是学生第一次相对独立地进入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其交往人群、社交规律、交往空间与中学阶段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新鲜感的同时,所面临的情况也更加复杂。纵观现行的高校教育体系,安全常识相关课程相当匮乏,师生重视程度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在现在社会化环境复杂、大学生群体基数大、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各类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强化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广泛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出生环境大多伴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政策,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被悉心呵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涉世未深,缺乏独立应对危险的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加强安全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现在的高校以开放为主,校园与社会重叠度较高,校园的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在此大环境下,不能完全依赖学校和社会的治安系统,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安全能力,维护校园安全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祖国的希望。确保大学生人身安全是保证我国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代大学生群体,身处和平年代,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而又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反而是一些反动分子重点攻击的对象。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通过案例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涉世未深,把书本和电视中的世界当作现实世界是大学生的通病之一。为了解决大学生的这种心理,案例的收集应分两个方面:一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安全事件,把常见的问题进行通识教育,如传销、诈骗、防火、校园贷等问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二是多收集学生身边的例子,重点放在同城、同校乃至同院系的安全事件上,让学生意识到安全事故就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离自己仅有一步之遥。通过这样远近结合的举例,让学生加强戒备心理。 (二)安全教育专业化 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也是一个求知欲较强的群体,仅仅有案例是不足以把他们的安全心理提高到最高水平的,他们往往自信自己不会被骗或陷入其他困境。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加强知识性、专业性。 (三)进一步强化体育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 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中考后的体育教育以辅助课程为主,已经没有了应试的压力,也就没有了教学的压力。而相对的,来自高考的升学压力又加重了文化课负担,教学上自然会弱化体育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教学应补足中学体育课程的偏差,加强体育教育,把考核作为强制性标准之一来进行,增强学生体质,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四)强化家长的安全意识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一定要与高中这类管理相对严格的教育做好衔接工作,让学生的自由度有序放开,避免因突然失去管理带来各种意外情况。这个过程就需要高校和家长进行沟通,建立起高效的沟通网络,让家长通过一定的时间把学生“交”到辅导员手里,而非直接“放出去”,对于这个过程,家长要有所了解和掌控。 三、结语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在提升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建立起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如果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且未得到妥善解决,则会对大学生造成严重影响,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不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应有的正能量。一定要让高校人才的产出率得到保障,为我国进一步建设现代化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作者:杜巧婷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军训期间大学生安全教育探析 摘要:大学生军训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更是每一位大学生走入大学校园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在军训期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强化学生体质,还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意识和国防意识。 关键词:军训;大学生;安全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近年来,尽管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整体而言,基础仍然薄弱。军训是大学生提升“三观”的重要途径,肩负着时代任务和历史背景,为大学生日后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大学生军训现状分析 1.1部分学生体质较弱 一般而言,我国新入学的大学生体质普遍偏弱,面临着陌生的训练基地和教官的苛刻要求,非常容易出现生理、心理不适应的状况,如果不能有效调节,很容易适得其反,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1.2教师缺乏对学生军训的关注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和思想状况,并且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一旦忽视,很容易导致学生军训期间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进而发生不安全事件。 1.3学生保障设施不完善 军训期间,应当为大学生配备良好的应急药品、训练场地以及救治工具等,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一旦保障设置疏漏,则不能够采取措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学生安全得不到保证。 2影响军训期间大学生安全的因素 2.1安全制度不完善 一个完善与否的军训安全制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军训质量,为此,构建学生军训安全制度十分必要,构建良好的军训安全制度有利于军训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锻炼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合作力与团结力。因此,高校各级领导阶层均要重视起来,而绝非将安全工作落实在口头强调和会议部署中,可操作性的指导匮乏,导致安全监督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不完善。 2.2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 一般来说,军训安全管理人员涵盖班主任、辅导员、学校领导、教官、首长等,学生军训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全体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然而,如果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将会体现在安全预防工作不过关、不够了解学生身心状况、责任心不强、安全问题关注度不高、安全意识差等。 2.3军训机制不明确 若想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则必须协调好大学生物质保障、安全防范事故、军训思想政治工作、训练时间和内容、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工作。然而目前诸多高校依然停留在“纸上谈兵”,未曾落实到实处。 3军训期间大学生安全教育措施 3.1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前提是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环境保障体系、安全物资保障体系、安全监督和检查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确保大学生军训期间全方位的安全,各体系相互配合,发挥安全保障价值。 3.2开展安全教育课程 在大学生军训期间,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课堂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将自卫防身理论和安全教育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当前大学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例如爆炸事故、重大刑事案件、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然安全等,融入特殊格斗、擒拿、摔法、解脱、临场脱身、事先犯罪预防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3情景模拟 基于案例、事件资料中汲取相关素材,模拟危险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情境模拟中运用所掌握的安全技能和知识,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降低学生未来面对危险场景的恐惧,减少事故危害,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情境模拟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挑战性,满足学生“冒险”心理,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3.4革新军训方式和内容 目前诸多高校所采取的军训方式和内容较为传统,已经不满足新时代军训的需求,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应当合理出台相关条例、法规,对大学生军训工作予以规范,革新学生军训内容,这不仅是提高军训质量的保证,更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需基础。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有着极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将安全教育和军训方式、内容有效结合,真正实现大学生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 3.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军训开始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依然十分波动,为此,应当抓住这个时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多重方式,例如展开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稳定学生的不安情绪,提高学生生活信心,更快的融入到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来,在打开学生“心门”的同时,隐性渗透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掌握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文艺汇演、拔河比赛、体育比赛等途径,宣传军训工作,开阔学生视野,在军训期间展现自我青春朝气,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接受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4结束语 军训是大学生活的伊始,对于学生有着提高综合素质、磨练意志品质、强化组织纪律观念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军训育人价值,为大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毅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前大学生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威胁大学生生命安全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交通事故的常见形式,以及当前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 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教育问题之一。据统计,交通死亡是10-24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交通法制观念淡薄和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对大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笔者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状况的长期观察,总结了大学生交通事故的几点现状、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对策。 1大学生交通事故现状 大学生参与交通中,常见的交通事故形式有三种: (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随着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几乎完全替代了电脑,成为当今大学生的新宠儿。现在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从而造就了低头一族。在通过路口时,甚至车子已经到眼前了也没有及时发现。这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长沙发生的一起严重交通事故,2015年6月12日凌晨1时许,一台奥迪Q7越野车沿湘江路由南往北行驶至杜甫江阁路口时,与正在斑马线上横路的两名女性行人相撞,造成一名行人死亡,一人受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她们一直低头看手机,根本没注意车流,麻痹大意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2)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交通事故。近几年发生了几起较典型的大学生搭乘黑车或出租车而被抢劫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淡薄。大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多,乘坐各种长途或短途的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也较多,教训惨痛。如20岁的重庆女大学生高×,2014年8月9日错上陌生人的车后,失踪多日,经警方侦查,高×搭车途中与司机发生争执,司机将高×杀害后潜逃;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失联,后调查得知小金被黑车司机绑架并囚禁4天,并惨遭殴打、性虐。 (3)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高校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考取驾照,并拥有私家车。由于思想的麻痹,安全意识的淡薄,近几年大学生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已有多起,均造成很大的损失。如2010年10月陕西西安发生的一起恶性事件,一名女士张×在骑电动车时被汽车撞倒在地,驾车者拿随身携带的尖刀在她的胸腹部连刺六刀,导致张×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死亡,杀人者是西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大三学生药家鑫。2014年1月20日发生的一起5名如皋籍在校大学生在驾车返如途中,在淮安境内发生交通事故,致全部当场死亡。 2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力度不足 虽然近几年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大部分高校对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已经提高了认识,但是还不够,主要体现在:(1)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2)缺乏交通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仅依靠辅导员、班主任对入学新生进行常规安全教育,专业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3)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教育教材,对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课件、视频。 2.2大学生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据调查,20%的大学生不能完全认识道路交通标志,90%的大学生闯过红灯,50%的大学生坐过黑车,60%的大学生不知道遇到车祸后该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基本上没有系统地接受交通安全方面教育。进入大学后,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并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有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学初开展了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教育,有一些高校的新生一学期只见过班主任或辅导员一两次,大学生无法从正规渠道了解并掌握相关交通安全知识,只能从一些新闻中了解到交通事故,所以很多大学生就对车祸没概念,无法理解车祸如何发生,觉得车祸这种事情离自己很遥远,认为只要红灯停,绿灯行就万事大吉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有很多案例都是司机闯红灯发生车祸的。文明交通的参与,需要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有的学生横穿马路时,低头看手机,听音乐,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本就听不到刹车声和喇叭声。总而言之,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缺失,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车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3校园周围交通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管理 校园周边交通混乱,是很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很多高校处于闹市区或者郊区,闹市区的车流量较多,管控较复杂,郊区管控容易,但车辆车速过快,在一些阴雨天,或者车流量较多的时候,由于大学生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一般高校门口附近都是流动商贩、饭店的聚集地,人员流动密集,一些商贩自制三轮车等占道经营,都是车祸发生的隐患。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就是司机为躲避商贩,而将路边准备过马路的同学撞到在地,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但却永远失去了自理能力,发生这样的交通事故对大学生本人、家庭都是无情的打击。 3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对策 3.1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责任化 校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由“分管校领导”总负责,由交通安全工作室对全校交通安全课程进行安排,学院或系,到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各宿舍长,最后是学生,使交通安全教育形成责任化。 3.2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常规化 笔者在高职院校担任汽车专业教师,开设了近七年的交通安全选修课程,共授课人数达2500多人,但选修该课程的人数仅占总人数20%左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法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正规的专业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对选修过该课程的学生回访,进行问卷调查、测试,90%的学生在交通安全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对事故做出正确的处理。笔者建议,将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将交通安全教育常态化。同时可以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使交通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可以组建交通安全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对全校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 3.3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内容、方式多样化 现在的大学生认为最感兴趣、认为最有价值的课程主要是技能类课程,所以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把交通安全的教育内容转变为实用型课程。高校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可以整合资源对交通安全教育内容进行开发,使交通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更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特征,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进一步升华,把交通安全课程内容进行技能化,通过技能考核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方式上应该突破,如把教学课堂安排到交警队,交通繁忙的马路上,亦或是交通事故现场,营造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氛围。 4总结 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方面仅局限于宣传教育的阶段,还没有达到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层面,但交通安全教育绝不仅限于表面的安全教育工作。交通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非常必要的教育内容,交通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基本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大学生人才保障的根本,始终存在于人才教育的全程中,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仅影响到学生个人,影响到家庭,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要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与育人环境、校园及社会稳定、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等相联系。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关注,需要高校各部门通力合作。通过专业的交通安全教育来提高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增加法制知识,提高预防能力,处理事故能力,使之成为一名文明交通参与者。 作者:庞敬礼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浅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以及其周边的环境变得日益复杂,所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维护校园秩序,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说明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方面,指出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受到广泛的关注,再加上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学校的重要任务。然而,近年来,校园里的盗窃案件、大学生死亡案件等频发,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因此,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大学生安心学习的前提。 1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1外部的不利因素 与初中、高中的校园环境相比较,大学是开放式的校园环境,许多不同的群体、个人等都有进入大学校园的机会,给校园安全的校园环境留下隐患,另外,许多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大学生的学业、心理等造成负面影响,还会损害学校的形象,因此,重视校园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是保障大学生安全,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的必要手段[1]。 1.2大学生安全事件频发 大学生社会阅历不丰富,思想比较单纯,容易外界不良分子的危害,例如,近年来发生的许多起女大学生外出失联事件。另外,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应试教育,重视学生的学业,忽视了安全教育,致使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面临危害时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和逃离。所以,高校需要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教育工作,以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方面 2.1人身安全教育 人身安全是大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保障,只有保障大学生生的身体、健康和自由不受威胁,才能促使大学生安心的完成学业。因此,高校、家庭以及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避免暴力事件、意外事件的发生,以保障大学生的身体安全[2]。 2.2财产安全教育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笔记本电脑、高档手机、钱财、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成为大学生的主要财产,而由此引发的盗窃事件也逐渐增多,因此,重视财产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集体宿舍是大学生休息的主要场所,人员众多,再加上部分学生的财产安全意识薄弱,财产丢失情况经常发生,给高校以及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开展财产安全教育,维护大学生的财产安全,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一部反。 2.3心理安全教育 大学生校园虽然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但是,依然是以教育为主的学习场所,而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中,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生活阅历不丰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侵害、腐蚀。而且,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在面对经济压力、学业压力以及竞争压力时,没有及时的缓解和释放,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可以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应对社会挑战。 3高校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保障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校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安全教育制度,立足于实际情况,及时改进管理方式,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制度,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高校应该根据相应的制度,合理的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突发事件,确保学生能够认识到不良事件的危害,以增强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3]。 3.2建立强大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安全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各个方面的有效配合,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强大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高校的有利资源,以增强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高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员,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确保高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为学生安全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同时,高校可以适当的邀请消防、公安、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来学校开展讲座,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3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以及其周边的环境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更新安全教育内容,以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在信息化的时代,高校应该增加网络信息、宗教信仰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高校应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竞赛、突发事件演练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安全教育工作的水平。 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的前提,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合适的机会。高校应该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工作,加强人身安全教育、财产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钱大海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内容建构 摘要:安全需要的满足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应围绕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因素展开探索和验证。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分别有:消极自我评价、担心害怕受伤、自卑、抱怨外界环境、害怕被人取笑、担忧未来、人际关系苦恼。在此基础上建构大学生辅导员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手册;内容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从何着手 有学者认为,心理安全属于一种感觉[1][2]。具体来说,心理安全是指一种能使自己处于安全状态的能力,依靠这种能力,人能够对抗来自自身内部或源自他人的任何破坏性冲动,从而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3]。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个体获得自我实现时的一种基础需要,并且安全感是决定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4]。安全包括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心理安全是安全需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不少大学的学生工作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学生的危机干预和预防上,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心灵培育和心理教育对学生“明其心性”“安其所安”,一定比“安其不安”更具意义。也就是说,等到学生出现严重问题或疾病时再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不仅会增加工作上的困难,而且给学生和家庭带来更多的痛苦,有些学生甚至面临休学、退学和自杀的危险。既然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心理予以安全教育,从而帮助他们在心理安全感良好的状态下寻求健康的爱,享有良好的归属感和自尊感,最终朝着自我实现的目标奋进,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内容的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教育、问题预防、症状处理及危机干预》的一部分。针对目前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困难、学生思政工作的低效、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的不足以及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空白等问题,该研究从大学生目前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实际调研和数据论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7个主要影响因素。围绕这七大因素,研究者建构了具有务实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大学辅导员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内容,旨在为高校辅导员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二、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内容建构及论证 (一)研究目的 收集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结构,并对探索得出的结构进行验证。 (二)研究被试 本研究对1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尽量保证被试对象在性别和年级上的比例为1:1。开放式问卷调查大一至大四学生200名,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为94.5%。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探索性因素分析,大一至大四学生1000名,有效问卷867份,有效率为86.7%。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大一至大四学生500名,有效问卷423份,有效率为84.6%,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的是同质样本。 (三)研究程序 1.项目收集与整理。 在查阅国内外心理安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因素,对收集到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对开放式问卷的整理与分析由数名心理学专家、心理学研究生以及中文系研究生使用内容分析法合作完成。在进行整理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所有项目均为原始回应的原意概括;(2)将相同意义的项目合并;(3)将有包含关系的项目归类;(4)统一项目词汇级别,使用同一级词汇;(5)区分有因果关系的项目。经过输入和整理,收集到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因素共计147项。 2.大学生心理安全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出的147个项目进行重要性评估,并对评估后的项目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探索性分析。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前运用采样充足度(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采样的充足度和因子模型是否适宜因子分析进行考察,其中,KMO值为0.948,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0.000(p<0.001),表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SPSS内设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7个,解释总变异量为52.001,即7个因素共可解释全部项52.001%的变异量。 3.大学生心理安全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20.0软件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的7个因素结构进行验证。NFI是基准化适合度指标,其值在0~1之间,值越大表示模型和数据的拟合度越好。从表中可知,NFI为0.818,表明拟合度较好;CFI是比较拟合度指标,表中其值为0.879,表明拟合度较好;IFI为增量适合度指标,表中其值为0.880,表明拟合度良好;RMSEA是指平均平方误差平方根,其值在0.05~0.1之间,表明可接受。从各项拟合指标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结果来看,模型与数据之间拟合程度较好,说明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出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7个因素结构良好[6]。 (四)结果分析 从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七大因素包含31个项目,根据方差贡献率大小对7个因素进行排序,依次为:消极自我评价、担心害怕受伤、自卑、抱怨外界环境、害怕被人取笑、担忧未来、人际关系苦恼。经验证,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7个因素结构良好,符合统计学标准。 三、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内容框架 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大学生在校园中为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做各种准备,比如专业知识的学习、交际能力的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还包括社会位置的确立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不仅要面对来自自身内在的冲突和压力,还需要面对社会形势的变化以及在适应社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6]。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需要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辅导。大学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对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效果。通过对国内辅导员使用手册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已有的辅导员工作手册主要涉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侧重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安全教育内容[7]。而辅导员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辅导员的职业自我概念错误、处理问题时的情感错误和行为错误等[8]。为了帮助大学辅导员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七大因素31个项目建构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其内容框架如下: (一)积极应对“消极自我评价” 消极自我评价因子包括不如同学、缺少展示机会、被人讨厌、无处倾述、身边的压力、没有认同感、心理波动,等等。大学是一个半开放的环境,学生生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逐渐提高,学生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个性的人,并逐渐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触,这些方面与中学时代相比截然不同。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和探索自我,并通过自我评价来反馈。消极自我评价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影响个体在生活中的实践和情绪。消极自我评价的另一个方面是个体自我认同不好,一个客观、稳定的自我认同是形成良好评价的基础。大学生期间,明确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应对消极自我评价最基本的方法。同时,选择恰当的任务目标是形成良好自我评价的另一个因素。 (二)分析“担心害怕受伤”之“担心” 担心害怕受伤因子包括地震、他人伤害、路遇坏人、校园不安全、神鬼传说、火灾等。担心,是指心中有顾虑、不放心。担,顾名思义是将物体扛在肩上,并使之保持平衡,内含小心翼翼的意思。担心是一种状态,个体可能“沉浸”在这种状态中,对很多事情都产生这种情绪。担心可能源于对事物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源于过去的经验。由该因子下包含的项目来看,大学生的担心大都来自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地震、火灾、路遇坏人等。这些突发事件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一些现实性因素,也可能只是大学生担心的一个外在表现。大学阶段,个体的个性及人格特质逐渐趋于稳定,个体形成了一定的应对和处理事情的模式。为此,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在临床心理工作中应注意学生担心的对象和频率,注意区分有现实性意义的担心和无名担心,从而加快心理问题的诊断进程。 (三)理解并超越“自卑” 自卑因子包括班委任职困扰、交友困难、对手很强等。自卑并不是病态的表现,相反,自卑是个体的正常发展过程,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将面对。阿德勒认为,个体之所以产生自卑,源于个体对自我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期望。理想自我作为一种虚假的自我期望,导致个体产生自卑。一方面,正确认识自我是减少自卑的途径;另一方面,自卑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心理能量,如果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卑产生的原因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成功或优秀地位的追求,并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去实现,自卑也会随之被克服。 (四)感受“抱怨外界环境”的情感来源 抱怨外界环境因子包括班级管理欠妥、上课提问、自我封闭、课业压力等。当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事件引起个体较大情绪体验时,高校工作者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其情绪的来源。分析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对于外界环境的反应是内在情绪的投射,当个体对外界的事物不满或抱怨时,其内在必然也是有抱怨情绪的。大学阶段,学会观察和内省自我,学会感受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会让学生将对外在世界的关注收回,将视角朝向内在,在生活中感受自我情绪的来源,体验这些情绪,才能真正了解自我,了解情绪的来源,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安全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五)分析“害怕被人取笑”之“害怕” 害怕被人取笑包括被人取笑、家事外泄、学习兼职冲突等。害怕是在事实没有发生前就开始担心某种情况的发生,它含有一种心理暗示,担心不好的事情出现。害怕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解释或逃避,个体所害怕的事情有现实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是不确定的,而害怕往往成为个体不作为的理由或借口。所以,应该探究害怕的原因,即“我们害怕的是什么?”为此,在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和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自发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安全教育授之以“渔”的基本体现。 (六)理解“担忧未来”之“担忧” 担忧未来因子包括专业前景、学业探索、前途未知。从客观现实层面来看,专业发展与个体的个人发展紧密相连,专业的前景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方向。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结合学科专业发展举办相关讲座,使学生明确学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心理层面来看,担心未来是对未知的一种恐惧,包含有自我的不确定感和不安,表现为自我的心理安全不好。心理安全感会通过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因此,提升大学生心理安全水平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 (七)探索“人际关系苦恼”的秘密 人际关系苦恼包括不被恋人理解、与恋人的矛盾、人际不佳。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大学时期青年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防止孤独感。恋爱是大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种主要方式,恋爱在促进大学生身心成熟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安全。人际关系交往也是建立亲密关系的主要途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获得支持、建立自信的有效保障,也是大学生适应学校和社会的有效指标。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可通过人际关系讲座,向学生传授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表达的艺术等,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当大学生面临以上可能影响其心理安全的因素时,辅导员如何围绕这些因素对学生心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有效地辅导,具体应如何操作,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卫慧芳 范红霞 张亚亚 严磊 单位: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安全教育有效途径探析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至关重要,社会及各高校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切实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的目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全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举全校之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 经过多年安全教育工作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高校中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绝不是仅仅依靠几个单位和部门就能解决完成的,需要学校乃至社会有关单位和部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才能收到预期的较为理想的效果。学校要有校园安全管理、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机构,统领全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宣传部、团委、学工处、保卫处、教务处、网络中心、公寓管理部门、心理咨询中心、后勤服务、各个学院,形成一个安全教育网络,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为学校的和谐稳定,为学生的安全和成长,积极努力工作。 二、建立长效机制,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当前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还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在新生入学或发生问题之后搞几次安全教育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避免安全教育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克服平时不重视,发生问题才进行教育的实用主义。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建立长效机制,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计划,明确严格规范的教学内容,多学科、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教育。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落到实处,避免形式主义。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注重教育的实效性。一是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学生身边极易发生、极易受到伤害的安全隐患为重点,加强防盗窃、防诈骗、防抢劫、防伤害以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减少和避免学生人身财产受到伤害。二是抓好关键节点、重要时段的安全教育。大学校园安全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每年的重点时段都是治安案件、民事纠纷高发期,这包括新生入学前后、节假日及周末,寒暑假前后、毕业前夕等。针对这些特点,要把预防和教育工作前移,搞好专题教育,加强安全检查,力争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三是抓好重点人物的教育。如有心理障碍、性格孤僻;纪律观念差、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要特别关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教育。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遵纪守法的自律意识,防止发生因严重违法违纪或因心理问题而诱发的安全事故。 四、结合发生在校园及学生周边的典型案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生动直观的安全教育 1.课堂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典型案例教育学生:作为受害人,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作为责任人,则要赔偿受害人的一切损失,承担受害人的各种费用,同时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典型案例对当事人的教训是惨痛的,对其他人的教育也是深刻的。 2.实践教育。 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组织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可针对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演讲比赛。聘请校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经常与消防部门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灭火逃生实战演练。开设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庭审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3.平时教育。 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之外,还要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平时教育,注重安全教育的经常性和连续性。大学生安全知识匮乏、防范意识差是导致各类事故及案件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及时抓住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件和安全事故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针对学生的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4.宣传教育。 为了使安全教育成为全员、全面、全过程教育,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媒介,如: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校刊、宣传栏、布告板等,将其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平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得到广泛而充分的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作为高校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并贯穿于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始终。要紧紧依靠学校党政领导、学生管理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学生工作者、学生社团组织以及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才能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最终实现高校的长治久安。 作者:刘玉生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微平台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中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中国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进入了“微”时代。当下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如何将微平台这个新型网络信息载体植入高校的安全教育中,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1微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 201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报告中的新数据展现了中国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截止2014年底,中国现有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9亿,互联网络的普及率已经达到47.9%,中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5.57亿,网名年龄结构方面,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名占比最高,达到31.5%,在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3.8%。微平台方面,中国社科院《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新媒体已进入“微”时代、6亿微信用户、13亿微博注册账号,新媒体的使用用户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使用人群多为24岁以下,占比33.7%。 2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安全面临的问题 2.1虚假信息容易扩散 微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物质构架,这种网络人际关系不同于现实的人际关系,微平台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资质限制,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微平台的开放性使得信息传播呈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态,在微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发表任何信息。现代网络技术进步使得微平台上的信息内容也异常丰富和多样化,但是大学生辨别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判断信息的真伪,也造成了虚假信息容易网络扩散。 2.2个人信息泄露 在网络世界,大学生主要基于微博和微信等微平台进行信息分享和社会交往。微博凭借平台的开放性、技术的低门槛等显著的特点,短时间内成为大学生使用的重要网络平台,但是也是这些特性,大学生很容易将个人隐私曝露出来,被不法份子利用,产生危险。 2.3微平台背景下产生新的安全问题 1)网络诈骗 微平台使用人群逐渐扩大,利用微平台进行网络诈骗的恶性事情也日益增多。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财物丢失已经不再完全是入室或者人群密集处被盗,而是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事件发生。网络诈骗花样繁多,陷阱不断,大学生使用网络频繁,容易遭受诈骗信息的侵扰,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被骗。尤其是交友诈骗,假冒亲友诈骗,网银诈骗等诈骗方式都是利用微平台展开的。 2)邪教组织传播 快速发展的微平台也会被邪教组织利用,有些邪教组织利用微平台的开放性和传播非法的、迷信的信息。他们冒用各种名义在微平台上迷信邪说、蒙骗他人,发展成员。大学生离开父母独自求学,在外读书求职的阶段,往往会感到很多的迷茫和困惑,容易受到邪教组织的欺骗和迷惑。 3)传销 传销通过诱惑,拉人入会,收取会费,盈利途径的行为。现在传销公司也运用“微信营销模式”和“微博营销模式”等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进行传销,他们采用“90后大学生月赚百万”等夸张的标题吸引大学生,诱导大学生进行关注,抓住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特点,拉大学生入会,让其继续发展他人,骗取钱财。 3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3.1目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少制度保障 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普遍缺少制度的保障。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少重视,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氛围,安全教育并没有纳入课程教育。安全教育组织经常是临时的,不定期的,教授安全教育的老师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精心设计安全教育的教学,使得安全教育也不为学生重视,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2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失去吸引力 以往高校的安全教育通常组织对安全教育工作文件的学习,利用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学校网站、海报等进行渗透教育,对学生开展预防教育,使得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和技能,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慢慢失去吸引力,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等都具有局限性,持续时间短、内容缺少时效性、信息更新慢,学校网站和海报内容也不够丰富、没有互动环节、缺少双向沟通的功能,传统的模式使得学生对安全教育活动逐渐失去兴趣。 3.3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严重落伍 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大多侧重于法制安全,运动安全,饮食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基础的安全教育内容,但对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却涉及很少。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也没有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提出多样化的解决办法和策略,使得大学生在面临各种突发情况时候,不知道如何解决。 4利用微平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4.1注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安全教育模式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与时俱进,注重信息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相关内容的系统学习,全面了解微平台的技术特征,掌握微平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升传播的效果和效率,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平台,将微平台的安全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 4.2符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安全教育内容的发送 现有的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都可以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学校可以开通微博、微信等平台,考虑到到年轻人的接收心理和接收信息习惯,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信息。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用年轻人易于接收的表达方式,安全教育内容。针对大家的使用手机的习惯,可以将内容加以简化,考虑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板块化推送。 4.3及时更新内容,注重内容的时效性 因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信息的特殊性,要做到经常更新内容。不能编辑过时的安全事件新闻,这样会流失读者,减少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管是安全教育的信息还是安全事件的新闻,都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在开学报到,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可以有财产安全等安全教育内容。也可以针对近期校园内频发的安全案件,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更新内容,这样才能不流失用户。 4.4利用微平台的双向沟通功能加强互动 传统的安全教育,教师因为采用理论学习,往往变成“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学生与老师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学习参与度低。现在,可以充分发挥微平台的双向沟通功能,与大学生积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或者给出建议,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发送内容,形成及时有效的“微交流”模式。运用好微平台,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安全的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5结语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积极创新。安全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微平台”的作用,将微平台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不断深化和具体化,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开创新的局面。 作者:邬芳燕 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思考 一、公共卫生安全的概念 传统的公共卫生概念指的是大庭广众之下的卫生,包括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这样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现象已经不存在了。但公共卫生问题却没有彻底解决,现在公共卫生的概念指的是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的功能。狭义的公共卫生安全指的是控制传染病、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而公共安全是公共卫生产生的后果,像传染病,食物中毒都是公共卫生没做好引起的不良后果。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建设,人口密度越来越高,一旦有传染病出现,不加以防范,就会迅速蔓延,影响更多的人;食品安全包括粮食和加工两方面,粮食安全指的是粮食原材,像大米、面粉这样的,一旦在种植中被污染是无法洗净的,像镉大米;加工安全指的是在加工过程中以次充好,将有病毒的食物提供给消费者,像病猪肉加工的香肠,病禽加工成的烤鸡烤鸭以及羊肉串之类,都会影响大众健康。放射卫生和科技发展有关,一些新兴的科技产品报废后处理不当会引起放射方面的污染;现在的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汽车尾气以及房屋装修中的甲醛等。高校中的公共卫生安全主要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和放射卫生以及环境卫生。 二、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没有完全了解,有的人心目中的公共卫生知识还是传统的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饭前洗手这样的观念,对于一些新增的公共卫生知识不太在意,如吸二手烟,上网过度对身体的影响等。 (一)对疾病认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传染病指的是通过呼吸传染和接触传染的疾病,像肺结核、肝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良生活造成的传染病成为“后起之秀”,像吸二手烟、艾滋病、酒精中毒都源于不良生活习惯。现在一些男生将抽烟当成时髦,这样不仅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连累他人;一些学生很早就恋爱同居,造成生殖系统的疾病;还有人朝三暮四,不断变换伴侣,传染上艾滋病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条件好,于是在一起聚餐,生日聚会就成了普遍现象,酒精中毒也时有发生。还有些人热衷上网,在网上一待就是一夜,这样严重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猝死。一些学生对疾病产生的原因不明就里,一旦出现传染病又显得格外恐慌。像前几年出现的“非典”、“甲流”等流行病,使一些人夸大了病情的严重性,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二)对食品安全认识不足。 在食品安全方面,很多人明知街边小摊上存在安全隐患,还是忍不住要“以身试法”。这些年,关于烤羊肉串、麻辣烫的报道层出不穷。但很多大学生还是喜欢利用外出的机会前去路边小摊品尝,就是缺少自控能力,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食品就忘了食品安全。 (三)生活习惯造成的卫生安全。 公共卫生安全除了吃的,还与清洁有关系。但一些大学生的个人生活也存在着卫生隐患。当前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从小就被大人宠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有的人读大学还不会洗衣服、洗袜子,因为自理能力太差,生活也邋遢。有的长时间不洗澡,有的不会洗被子、晒被子,这也是给疾病准备了温床。 (四)学校监管不到位。 目前,对于大学生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一些学校重点放在食堂管理、环境管理上,对于一些与生活相关造成的疾病没有防范。像生活不规律造成的肥胖症、经常熬夜造成的过劳死、猝死,学校却没有采取预防机制。而大学教师也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自己吸烟、熬夜、暴食,这些不良行为也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最近几年,一些学生有严重的心理疾患,为一点小事就持刀伤人,投毒,这也是公共卫生安全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还要从心理疏导上入手。对于和学生公共卫生有直接关系的后勤部门,像食堂、宿舍管理方面,学校监管工作也有待提高。有些学校后勤部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食材采购上不讲究质量,只图便宜,一些中小学食堂发生集体食物中毒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在医疗方面,一些学校医疗室重医疗轻预防,对于一些常见的、通过预防就能阻止的小毛病没有做好事先预防。 三、加强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途径 针对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学方面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道德教育,树立学生良好的品德。 目前学生出现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主要还是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不足造成的。针对这种问题,要从思想教育方面开始。目前的大学生很多是隔代抚养,这些爷爷奶奶在照顾孩子时,一味地溺爱,什么事都是自己代劳,结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不会洗衣服、不会洗袜子,进了大学后,连洗澡都怕,结果个人卫生非常差劲。到处是臭鞋子、臭袜子,被子脏了也不洗,甚至影响到别人,很多疾病也是这样蔓延的。还有些学生从小花钱不受节制,家里人也不干涉他们吃喝,于是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下馆子、喝啤酒。进入大学后,将聚餐当做重要消遣。肥胖病就是这样引起的。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学生迷恋上网,晚上熬夜,这样不仅影响学习,也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懂得父母的经济收入来之不易,应该要养成生活简朴的作风,还要树立他们勤劳的道德观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生活中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体育课和其他文艺形式的课程开展,让学生多活动,远离电脑。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已经有好几起,从最早的马加爵杀人案,到最近的复旦大学投毒案都是学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因此在大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贫穷落后地区的学生,常常因为贫穷被人看不起而产生心理抑郁,学校应当要关注这一类弱势群体,对于出身良好的学生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正他们那种骄奢之风。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校外租房同居也成为一种时尚,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都要进行爱情、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自爱。 (三)加强学校监管工作。 对于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的监管工作,应该从后勤、宿舍管理和医疗预防几方面抓起。关于后勤方面,应该要加强食材来源的监管,同时也要注意食堂方面的制作卫生安全,这样才能从源头制止传染病的发生。对于学生喜欢在外面进行餐饮消费,除了要教育学生自己注意安全外,应当鼓励后勤在制作方面多样化,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外出。在宿舍管理方面,除了安全之外,也要对学生的卫生情况进行及时抽检,督促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比方对于被子要求一月或者三周洗晒一次,不许将脏鞋脏袜留着过夜。大学的校医也要走出医务室,向学生宣传一些疾病防治知识,不能等学生生病了,才夜以继日地忙碌。同时,教师要做好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不能抽烟、暴食,这样才能给学生积极影响。大学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不仅与道德教育有关,更与生命健康有关,教育的重要性胜过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作者:石玉秀 单位:陇南师专学前教育学院讲师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国有经济垄断部门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关于中国国有经济垄断部门的改革问题 (一)“垄断部门”的范围是什么,或者说推进改革锁定在哪些部门 1、“自然垄断性”的部门 对于“自然垄断”不能望文生义地解释为“自然资源的垄断”,这是两码事。有的属于“真正的”自然垄断性环节,有的属于假的自然垄断性环节,或原本属于“自然垄断性”但现在已经“变异”了的环节。不论是假自然垄断性环节,还是已经“变异”了的环节,目前还在“自然垄断”的旗号下垄断着,实际上是带有某些“行政垄断”的色彩。这包括铁路、民航、电力、电信、邮政等部门或环节。 2、专卖专营性的垄断 在中国突出的是烟草行业和盐业,特别是烟草部门。我曾对云南红塔集团做过调研。红塔集团所属8个企业,其中在东北的沈阳、营口、长春、延吉和海南海口有5家,在云南省内有3家。仅云南省内的3家去年的税利就达183亿元人民币。据了解,近几年,全国烟草行业每年创利税达两千多亿元人民币。1991年6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这属于法令性垄断。但在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之后,烟草行业也面临全球化竞争,行业内部亟待改革。 3、市政公用事业方面的垄断 包括供水、供气、供热、园林绿化、城市公交道路等等。前不久,我参与了《国务院关于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讨论,深感情况复杂,这里既有公共性和自然垄断性(如给排水、供气、供热等需要网络输送的部门,具有某些区域垄断的特征,就这一点来说,与“自然垄断性”部门有一定交叉),同时又有市场性,需要分类改革。 4、具有重要地位的战略资源和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部门的垄断 如石油、天然气(石油部门一般具有“寡头垄断”的性质,天然气部门的管道传输部分具有“自然垄断”性)和其他重要战略性资源(如国有森林资源)的垄断。此外,还有涉及国家核心技术的军工部门等领域的垄断。 (二)2006年垄断部门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 1、邮政体制改革 中国的邮政部门过去是政企不分,邮政局既是政府又是企业。这项改革酝酿了8年之久,去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信息产业部推动,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改革的内容,第一步,就是把作为政府的邮政局和作为企业的邮政公司实行分开,目的在于把邮政公司建成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并且把邮政系统原有的邮政储蓄银行也剥离出来,建立了中国第五大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 2、资源领域国有林权制度改革 这个涉及到资源类的改革问题。我曾对伊春试点进行了实地考察。这个林区国有林地400万公顷,经过政府批准拿出了8万公顷进行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占2%。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其一,国有林地的经营权转让给职工,或者说职工租这个林地,所有权是国家的,但是林地由职工来承租,租期50年,交租金。其二,将林地上面原来国有的林木,转让给职工个人来拥有、经营,这是2006年、2007年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何时推开,在多大范围推开,尚待研究。 3、油气市场的适度放开 2005年中国相继出台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石油天然气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的出台,促使油气市场可按照国家规划逐步的放开。现正在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制定相关政策,准备向非国有企业开放。在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方面,由于缺乏相关资格认证,非公企业尚未实质性进入,但是非公企业可以向相关勘探部门注入资金或设备投资,以资本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勘探和开发过程。 4、其他的垄断性领域的改革 如电力方面正在研究新的改革方案,酝酿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民航改革,在现有的国航集团、东航集团和南航集团基础上,已允许组建民营航空公司。目前中国已有7家民营航空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并进行客运航空服务。铁路部门的投融资体制也开始启动,“轮子”下面的路轨建设已有民营资本进入,“轮子”上面的运输部分也有“大秦铁路”的改制上市。此外还有电信等等。 (三)垄断性行业改革如何推进 1、政企分开,价格合理化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归上帝,恺撒归恺撒”。中国的俗话“桥归桥,路归路”。要划分“边界”,定分止争,“政是政,企是企”。至于价格方面,出于社会福利的考虑,长期被人为压低和扭曲,难以真实反映成本及其变动,价格的合理回归及其新思维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我认为上述两方面的核心问题是营造适宜的商业运营环境,这是垄断性行业改革的基础。 2、放宽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 放宽淮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这个领域以外的其他行业国有资本可以进来,另一个是非公有制的资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来。据介绍越南去年颁布《统一投资法》,不仅允许国内国有资本,而且允许国内的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越南。我看了2006年越南的投资结构,在高达390万亿越南盾的总投资中,国有资本及国有法人资本占51.6%,民间投资32.8%,外国直接投资占15.6%。这意味着国有(51.6%)与非国有(48.4%)大体各占一半。这虽然是总投资(包括部分竞争性行业),但对我们研究中国放宽垄断性行业的准入,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很有启发。 3、打破垄断,竞争公平化 过去中国的垄断性行业竞争性很不够,基本上是垄断的状态,下一步既然引入了各种资本,就要进行公平的竞争。这种竞争包括行业里面,国、民、外三种力量之间的竞争,而且也包括本行业和外行业的竞争,比如说公路和铁路的竞争,公路和民航和水路的竞争。 4、改善规制,监管科学化 在垄断性行业放开之后,作为政府的部门要加强对垄断性行业运营状况的监管,一要独立监管,二要依法监管,三要统筹监管,四要透明监管。应该说这也是垄断性行业下一步改革的保障性的措施。垄断力量的长期积累,已经筑起了较高的垄断壁垒,而且这种垄断是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的干预所形成的,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利益体系。因此,必须在解决垄断部门的利益上下功夫,这样改革才有可能深化。这个问题涉及到政府体制改革问题。 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一)政府职能的转变 中共十六大讲政府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表明,政府的职能应更多地要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即使是“经济调节”也应集中于宏观方面。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不平衡、且处于大变动”的国家,宏观管理不可否定,但不可超越边界。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被误解了,把“经济调节”变成了干预微观经济,所以应明确地提出“三不该”:政府不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政府不该包办企业决策;政府不该代替企业招商引资。 (二)“四个分开”,即政资(资产)、政企、政事(事业单位)、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 这里最难的是政资(资产)分开。其难点在于如何切断(至少是弱化)政府干预企事业单位活动的资产纽带。可否考虑三条:一是明确国有资本的投资范围,严格控制在必要的安全和命脉领域范围内,这在中国可率先把4万多个乡镇政府、2800多个县市政府以及一部分地市政府从“政资不分”中解脱出来;二是在必要的安全和命脉领域,实行“上分”、“下分”。“上分”――政府的“公共管理者系统”与“出资人系统”分开,“下分”――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所有权”与“运营权”分开;三是用许可法约束政府的行为。中国现在还有明显的政企不分,特别是铁路应尽快政企分开。 (三)改革“审批制” 近年虽然减少了一些,但大多是一些枝节性的。不是说完全取消,问题是审批太多太滥。 (四)推进行政管理层级的改革 中国现在的政府层级,除了海南省和4个中央直辖市之外,26个省、自治区都是五级政府。随着信息化和交通的改善,层级应该有所减少,这项改革已经写到“十一五”规划,但是这个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难度较大,估计本届政府再难以推进,下一届政府应当加快推进。 (五)社会事业改革问题 这不属于政府本身改革,但是跟政府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一些就是所谓“参公”事业,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情况很复杂,要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提要本文阐述了经济法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实质问题,并对具体运用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以及可操作性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经济法;现代行政管理 一、经济法的实质 法律的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其中,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亦即国民经济关系。这里所说的“国家”,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有关经济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经济的一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国务院制定有关经济的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对各级国家机关,主要对政府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利于贯彻执行,这就是“国家因素”。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期望实现什么目标呢?众所周知,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们正在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本世纪初要求初步实现;后一个转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前,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企业,面临不少困难,某些企业效益不甚理想。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应定为效率优先,同时也要兼顾公平。 二、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上文分析了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行政管理有些什么关系。经济法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行政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行政学家和法学家是达成了共识的。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概括地说,就是依法行政。其理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型经济。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是行政管理法制化。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即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国家政府普遍奉行这一准则,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后亦确立了这一原则。依法管理国民经济,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依法行政,以规范化的制度,正确处理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对行政工作的监督。 三、基本内容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内容呢?可分为宏观调控与具体行政管理两大环节。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把宏观管住,包括规划整体发展、制定方针政策、协调市场运行、组织社会保障,通过立法确立计划、财政、金融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确立价格、工资综合、改革方案。因此,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工资法等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显示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高屋建瓴的管理,而不是拾遗补缺。 投标报价的计算方法直接关系到中标结果,关系到公平竞争、公正原则能否有效得到贯彻实施;同时,是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要对统一制定政府采购货物“综合评分法”投标报价计算方法有一个较高的认识。通过统一制定政府采购货物“综合评分法”投标报价计算方法,起到从制度建设上的控制和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监督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扼制高价标以及供应商投诉问题的发生。 四、可操作性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注意哪些可操作性的问题呢?根据我国的实践,主要应当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第一,国民经济法制管理的层次划分――基本层次与补充层次。行政机关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行政执法者。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层次或说基本层次的内容,即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包括行政处罚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作出许多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之后,行政机关则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层次或说补充层次的内容,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理、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取得国家赔偿。这几项相互关联的法律补救制度,其结果,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认可和维护,也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否定和制约。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律救济权,从中亦可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公正性。第二,行政管理权限的范围――法定职权与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遵循法定原则,即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权力才能行使,法无明文授权则不得为之。违反这一原则办事,就构成越权。针对目前对某些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人们要求加大执法力度,这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全面理解,应当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既要有力度,也要有限度。这个“度”,就定在法定职权上。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恰当,法律常常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列出一个幅度,行政机关可在法定的幅度内享有自由裁量权,但不能显失公正。如,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政秩序的罚款幅度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虚假广告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不能越出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因此,自由裁量权不等于无所不为。行使法定职权和自由裁量权都属于依法行政。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同其他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法学是整个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它的学科对象中,包含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政府作为体现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作为民事关系中的机关法人,这三重性法律身份必须严格区分、正确使用,否则就会因法律地位模糊而导致管理秩序混乱。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需继续,同时对国外的,特别是以日本、法国、韩国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应予于关注。政府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手段。由此观之,经济法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诚然,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各有特定的内容和体系,但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体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这一主题上,它们发生交叉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它们统一或结合起来。日本法学家曾经说过,经济法中的大部分规范是要由国家各种行政机关来执行的,中国亦是如此。经济法学中包含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中包含经济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向之一。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对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的探究 摘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转化等全过程,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它具有以下十个特征:产业形态知识化、资产投入无形化、市场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产业构成服务化、知识资本化、发展可持续化、设施网络化、技术数字化、教育终身化。处于世纪之交的人类社会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管理思想上的巨大变革。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接着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和行政绩效管理,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键字:知识经济; 行政管理; 知识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 前言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 ”的良好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人研究。但它在当今的行政管理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管理模式。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目前人们对知识管理的普遍概念是:知识管理是当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实际情况而做出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一概念首先从行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同时指出知识管理包括人和信息技术两方面内容,它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 使行政管理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行政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努力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蹦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行政人员创新能力相互结台.进而增强行政单位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 1.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 网络技术不仅能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且能对决策的执行形成有效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政策如实执行的保证,但要对政策进行监督必须先了解政策的制定缘起、内容和执行中的有关规定。过去,由于群众不了解政策出台的过程,无法对政策执行进行比照,即使政策执行中存在扭曲、变形也不知道,监督从何谈起。监督的不易和不力,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广泛存在。问题出现并不说明我们没有监督体系,而是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下级间的互相包庇堵塞了正常的监督渠道,公众想监督又怕报复或苦于没有直接的监督渠道,外部监督形同虚设。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行政决策的网络化成为可能。行政决策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人们通过网络就可轻易揭开行政决策的帷幕,把决策方案的选择项与个人利益作对照,确定自身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决策由封闭的暗箱操作过程,变为下级、民众可以参与的开放、民主的过程。民众参与决策过程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政策,为监督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条件。此外,网络技术简化了监督反馈的传输环节。只要政府有“越轨”行为,民众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监督部门举报。同时网络以“秘密”方式进行投标,消除了民众的顾虑,大大提高了民众监督的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将日渐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行政管理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望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释放,这些都是促使行政管理中把对人的关注推到空间的中心地位,以此借鉴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二、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知识经济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 二是以较高的加速度发展,创新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导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要提高竞争力, 行政管理单位必须在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方面加以提高。所以管理者必须把信息的获取、提炼, 知识的研究、创新, 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行政管理单位已设专门的“知识主管”, 其职能是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有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拿网络技术来说,虽然有些政府部门开始上网,可绝大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让人们树立起网络的概念。因此,从目前水平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新兴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最起码的管理技术知识。 1.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 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如果只把学习到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讲话和修辞,那么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2.行政绩效管理 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创新应用和管理,绩效管理的评价重心也必须转移到知识创新能力与效益方面来。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必须包括知本含量。知识经济的运作使知本的地位跃居于资本的前列,知识的拥有量、拥有类型以及知识的运作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组织管理者面临着在知识方面把战略与运作结合起来的高层需求,组织自己必须根据知识要素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力量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的调配;组织的竞争对手不仅应该知道对手的物质竞争力,而且应该知道对手的知本竞争力。并且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个人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社会效益化、商品化。 三、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 尽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整和丰富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往管理理论报难适应新经济的变化发展。因此,知识管理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学院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的意义、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和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而揭示了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经济法现代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制化 一、经济法的使命在于规范国民经济关系 1.经济法的实质 法律的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其中,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亦即国民经济关系。 这里所说“国家”,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有关经济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经济的一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国务院制定有关经济的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对各级国家机关,主要对政府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利贯彻执行。这就是“国家因素”。 国家因素影响的范围,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重点为计划、预算、税收、金融、物价、工资、产业政策、对外经贸等。微观方面,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对市场的具体事项的必要管理。 国家因素影响的方式,包括干预和参与。干预,说的是间接调控和直接管理。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并且尽可能纳入法制程序。直接管理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采用行政手段,但也应当是依法行政。干预又可分为积极干预与消极干预,前者指保护、鼓励,后者指限制、禁止。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已形成了这样一条指导原则:“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这就明确了什么叫“国家适度干预”。参与,说的是国家投资,举办企业、事业。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公有制中又以国有为主体,国家对国有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国有并不等于国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严格地说,干预是“管”,参与是“办”,管、办应当分开,前者属于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后者属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经济法侧重规范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三大块: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二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构成经济法的基调。 根据这种认识,经济法与民法作出了基本的划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一定的交叉联系。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民法、经济法既有相对分工,又共同发挥作用。 2.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国的法律体系是指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各个部门法组成的统一体。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和法律体系的框架,中外法学界历来存在多种意见。我们认为,设计一国的法律体系,一方面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笔者曾经提出:“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之下,主要有六大法律门类: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和诉讼仲裁法。”〔2〕去年初,王家福等六位研究员著文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应由以下九类法律构成:宪法,行政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法。其中,列在第三位的是“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生活进行必要干预、对经济秩序予以维护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法。”〔3〕如此突出经济法的位置,在目前所看到的著述中,还是不多的。 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首先表现为它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经济关系,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一定的范围。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直接性和综合性。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法尚处于一种理论形态的话,那么,今天可以说,一系列的、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已经组合成整体意义上的经济法部门。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形态,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它是否为一个法律部门,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为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建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综合协调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民法和经济法,而其中宏观调控为经济法特有的功能。经济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属于基本的经济关系,所起的作用是别的法律部门无法替代、因而不可或缺的。有鉴于此,称之为基本的法律部门,不是顺理成章吗? 二、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是依法管理国民经济 1.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行政、司法往往混为一体,知县、知府大量的事务是审理案件。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则是把立法、行政、司法分开来了。虽然我国不照搬西方某些国家的“三权分立制”,但也将国家机关划为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类。考察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必须以此为起点。这还只是一般性。 特殊性在于体现时代特征。在经过正、反两种经验比较之后,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找到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已庄严地记载于党章和宪法之中。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既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必然是管理国民经济。与此同时,还要管理各项行政事务、文化事业及其他社会事务。 2.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前面已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行政管理有些什么关系。经济法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行政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行政学家和法学家是达成了共识的。不妨援引如下两份资料: (1)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对当代行政的概念作了下述界定:“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4〕 (2)张尚zhuó@①教授所著《行政法教程》,提出下述观点:“在我国,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主要是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两大法律部门紧密相关的,这就是经济法和行政法。当然,经济法,除它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它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而行政法,包括它的同经济法交叉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在内,则全部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总之,加强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在我国,主要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法和行政法。”〔5〕 毋庸置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就包含着依法管理国民经济,特别是将经济法行政法运用于行政管理之中。 经济行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我国现已制定出来的《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审计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等。因其以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交叉的形态出现,兼具经济法和行政法两方面的属性,一些学者称之为经济行政法,也有人认为应称之为行政经济法。因其强调国家因素的作用,行政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它也就是国民经济管理法。 据统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约有80%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而其中,最大量的行政执法活动是由经济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如计划、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行政、技术监督、规划、土地、城市建设、劳动、海关、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各产业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同时又是执法机关。 经济法立足于国家整体,显示出社会公共性的根本特征;现代行政管理又称公共行政管理,即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结论自然而然地得出来了: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有不解之缘;现代行政管理中必须运用经济法这种手段。 三、经济法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目标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期望实现什么目标呢?众所周知,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们正在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本世纪之内要求初步实现;后一个转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前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企业,面临不少困难,某些企业效益不甚理想。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应定为效率优先,同时也要兼顾公平。 经济法对国民经济发生影响,一般通过经济基础作为中介,或是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或是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有些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经济法律,可以直接对生产力起到保护和促进的作用。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特别要提高运用经济法管理国民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6〕制定社会主义法律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按法律办事与按规律办事要尽可能一致起来。实现经济管理法制化,也就是实现经济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治国之道。 2.原则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概括地说,就是依法行政。其理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型经济。 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是行政管理法制化。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即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国家政府普遍奉行这一准则,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后亦确立了这一原则。依法管理国民经济,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依法行政,以规范化的制度,正确处理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对行政工作的监督。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在经济领域,侵占、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制造、销售伪劣产品,搞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政府机关滥用职权、自办公司、巧立名目、与民争利等等,人民群众对这些社会公害深恶痛绝。1996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各级政府及国家公务员都要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与严肃性。” 3.基本内容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内容呢?可分为宏观调控与具体行政管理两大环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把宏观管住,包括规划整体发展、制定方针政策、协调市场运行、组织社会保障,通过立法确立计划、财政、金融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确立价格、工资综合改革方案。因此,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工资法等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显示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高屋建瓴的管理,而不是拾遗补缺。 这里有一个成功的例子。1993年3月,我国修正《宪法》,增加了一项重要条款:“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同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16条措施。中央领导同志说,16条中有13条属于经济手段。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96年底,国民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在此期间,立法上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1993年12月制定的《公司法》,确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2)1994年3月的《预算法》,开宗明义提出:“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1995年3月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制定本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上述经济法律都强调了“完善宏观调控”这一最重要的管理手段。 另一个环节为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具体行政管理。例如,公司注册登记,颁发各类许可证和执照,征税,物价检查,商品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等。行政法上称之为具体行政行为。 至于抽象行政行为,那是指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地方有关政府制定规章,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命令,有的涉及宏观的即全局性的方面,有的涉及微观的即个别性的事项。宏观管住、微观搞活,并非指宏观管死、微观自流。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4.可操作性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注意哪些可操作性的问题呢?根据我国的实践,主要应当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国民经济法制管理的层次划分——基本层次与补充层次。行政机关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行政执法者。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层次或曰基本层次的内容,即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包括行政处罚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作出许多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之后,行政机关则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层次或曰补充层次的内容,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理、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取得国家赔偿。这三项相互关联的法律补救制度,其结果,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认可和维护,也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否定和制约。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律救济权,从中亦可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公正性。 第二,行政管理权限的范围——法定职权与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遵循法定原则,即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权力才能行使,法无明文授权则不得为之。违反这一原则办事,就构成越权。针对目前对某些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人们要求加大执法的力度,这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全面理解,应当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既要有力度,也要有限度。这个“度”,就定在法定职权上。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恰当,法律常常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列出一个幅度,行政机关可在法定的幅度内享有自由裁量权,但不能显失公正。如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政秩序的罚款幅度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虚假广告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不能越出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因此,自由裁量权不等于无所不为。行使法定职权和自由裁量权都属于依法行政。 第三,行政管理职权的内容——权力与义务。行政管理职权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通过立法授予的,它不仅意味着权力,而且同时意味着义务,因此又称为职责。既然承担了义务,就应当作为,而不能不作为。乱作为是越权,不作为是失职。权力也好,义务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实践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人做了官(准确地说,应是公务员),只想到自己是管老百姓的,没有想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们感叹到某些地方、部门办事难,其源盖出于此。所以,国家工作人员需要树立统一的权力、义务观。政府与企业的正确关系,应当是: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管理也是服务。 第四,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实体权限与程序要求。实体法规定实际的权利、义务,程序法规定行为的方式、步骤。前面所讲作为和不作为,亦适用于是否按照法定的程序执法。不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抑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都不能违反法定的程序要求。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行政管理一要讲权限,二要讲程序。但须注意,程序不能太繁,应当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方便人民群众。 四、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公共行政管理。1996年4月联合国首次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为目前世界行政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学术组织,第三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于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行政管理模式。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前述《行政管理学》一书指出:“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7〕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同其他许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经济法学。经济法学是整个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它的学科对象中,包含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政府作为体现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作为民事关系中的机关法人,这三重性法律身份必须严格区分、正确适用,否则就会因法律地位模糊而导致管理秩序混乱。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需继续,同时对外国的特别是以日本、法国、韩国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应予关注并进行一些比较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手段。由是观之,经济法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诚然,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各有特定的内容和体系,但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体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这一主题上,它们发生交叉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它们统一或结合起来。日本法学家曾经说过:经济法中的大部分规范,是要由国家各种行政机关来执行的〔8〕。中国亦如是。经济法学中包含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中包含经济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向之一。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与知识经济探究论文 前言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人研究。但它在当今的行政管理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管理模式。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目前人们对知识管理的普遍概念是:知识管理是当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实际情况而做出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一概念首先从行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同时指出知识管理包括人和信息技术两方面内容,它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使行政管理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行政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努力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蹦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行政人员创新能力相互结台.进而增强行政单位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 1.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 网络技术不仅能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且能对决策的执行形成有效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政策如实执行的保证,但要对政策进行监督必须先了解政策的制定缘起、内容和执行中的有关规定。过去,由于群众不了解政策出台的过程,无法对政策执行进行比照,即使政策执行中存在扭曲、变形也不知道,监督从何谈起。监督的不易和不力,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广泛存在。问题出现并不说明我们没有监督体系,而是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下级间的互相包庇堵塞了正常的监督渠道,公众想监督又怕报复或苦于没有直接的监督渠道,外部监督形同虚设。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行政决策的网络化成为可能。行政决策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人们通过网络就可轻易揭开行政决策的帷幕,把决策方案的选择项与个人利益作对照,确定自身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决策由封闭的暗箱操作过程,变为下级、民众可以参与的开放、民主的过程。民众参与决策过程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政策,为监督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条件。此外,网络技术简化了监督反馈的传输环节。只要政府有“越轨”行为,民众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监督部门举报。同时网络以“秘密”方式进行投标,消除了民众的顾虑,大大提高了民众监督的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将日渐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行政管理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望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释放,这些都是促使行政管理中把对人的关注推到空间的中心地位,以此借鉴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二、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知识经济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二是以较高的加速度发展,创新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导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要提高竞争力,行政管理单位必须在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方面加以提高。所以管理者必须把信息的获取、提炼,知识的研究、创新,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行政管理单位已设专门的“知识主管”,其职能是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有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拿网络技术来说,虽然有些政府部门开始上网,可绝大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让人们树立起网络的概念。因此,从目前水平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新兴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最起码的管理技术知识。1.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如果只把学习到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讲话和修辞,那么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2.行政绩效管理 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创新应用和管理,绩效管理的评价重心也必须转移到知识创新能力与效益方面来。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必须包括知本含量。知识经济的运作使知本的地位跃居于资本的前列,知识的拥有量、拥有类型以及知识的运作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组织管理者面临着在知识方面把战略与运作结合起来的高层需求,组织自己必须根据知识要素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力量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的调配;组织的竞争对手不仅应该知道对手的物质竞争力,而且应该知道对手的知本竞争力。并且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个人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社会效益化、商品化。 三、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 尽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整和丰富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往管理理论报难适应新经济的变化发展。因此,知识管理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论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之间的矛盾 【摘要】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存在一种矛盾:西方国家在经济上主要实行私有制,在政治上则主要实行公有制。民主制本质上是一种对政治权力的公有制。西方国家的“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理念导致政府与公民在本质上是一种提供服务与购买服务的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难以表明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优越的。因此,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都存在逻辑问题。 【关键词】西方 经济 行政管理 自由主义经济学 公有制 一、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制,在行政管理上实行公有制,这表明西方国家由以建立的逻辑基础是混乱的 北美、西欧、澳洲等地的以美国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矛盾,即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现私有制、在政治上实行公有制。这种矛盾反应了一种理念上的矛盾,该矛盾显示出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存在逻辑矛盾的。 笔者所谓的经济上的私有制是容易理解的,笔者所说的“政治上的公有制”何谓呢?“政治上的公有制”就是指民主制。 民主制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为主权者”、“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一人一票决定国家事务”等。也就是说,民主的理念主张国家的主权或国家的终结权力应当是全体公民共有的,而且每个公民都拥有相等的一份――这也就是说,如果把西方国家比作一个“公司”,那么其股份由全体公民享有等额的一份。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民主制是一种公有制――尽管公有的是政治权力而非财产,但从政权的组织形式上看,民主制无疑是一种公有制。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私有制是优越的,有利于调动私有企业主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这种论调是有道理的,那么西方国家的政府也应当实行私有制――“君主制”或“寡头制”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效率。也就是说,按照主张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国家被一家所有,即实行君主制,那么这个掌管国家的君主才会把国家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充分调动管理国家的“君主”推行精细管理、谋求国家发展的积极性,才能实行国家的最好的治理和发展;按照主张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国家被全体公民所有,即全体公民共有、公有,那么就会出现如公有制企业中的那种管理者不把企业当作自己家的产业从而难以真正严细认真地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公有制企业的“跑、冒、滴、漏”的现象。也就是说,以下二者必居其一:如果西方国家承认私有制能够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性,那么西方国家就应该实行君主制,君主制才是私有制,才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应当推崇的最理想的政体;如果西方国家认为君主制不是理想的政体,而民主制才是,那么西方国家的企业也应当实行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西方国家认为私有制最有利于经济发展,那么国家实行私有制――也就是实行君主制――才是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的;如果西方国家认为国家不应当实行君主制,那么在经济领域也不应当实行私有制,而应该建立公有制企业。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一方面在经济上主要实行私有制、一方面在政治上主要实行民主制,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其间存在理论上的矛盾。西方国家的这种实践恰好证明了公有制未必一无是处,私有制也未必万能。 二、从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可以推导出严重的消极逻辑后果 近现代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逻辑其实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沦为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何以得出这一结论?因此“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理念的本质是:人民出钱(纳税)购买服务,具体购买的是政府提供的服务,而政府只不过是拿钱替公民办事而已;人民如果不满现政府的服务,则有权购买新一届政府的服务。在这种认识模式之下,政府对公民是不必有责任心的,因为西方的理念会认为:政府拿多少钱(收多少税)就为公民办多少事,如果政府没钱了,那么政府就不必为公民办事,例如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多次发生政府“破产”的情况,在政府“破产”后就停止对公民提供的一些服务,而西方政府这样做从理论上来讲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一逻辑前提就决定了政府不必把公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不必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仍然为公民办事。根据民主制的理念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在西方国家发生自然灾害时,如果政府没有向公民收取用于救援的费用(税收),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政府没有义务去救援群众,因为西方国家近现代的理念基础,西方国家现行的关于建立政府、关于政府与人民关系、关于民主制度的逻辑就能推导出这种结论。 按照本文的上述分析,西方国家的执政者是在民主制这种“公有制”模式之下管理国家的,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执政者就像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一样往往倾向于关心自己能否继续统治下去,往往倾向于关心自己的任期之内别出问题;因此,当国家的长远利益与执政者的利益或任期内的利益相矛盾时,西方执政者会做出何种选择就是不言自明的了。故而,民主制并不总是有利于西方国家的长远利益、总体利益的。 相反,中国传统的、看待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的理念就比西方近现代的民主制的理念显得更有人情味。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认为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政府是家长,人民是子女;因此按照这种逻辑,人民的所有事情家都必须负责,政府不能拿“没有向人民收某类税”、为理由来拒绝对人民负责。例如中国发生自然灾害时,政府不会想收没收相应的税、有没有这笔预算,而会想尽办法开展救灾工作。由于中国有这种传统的关于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的理念,因此中国人习惯于有事找政府,因为“父母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理念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已然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人不会想“我为政府纳了多少税,因此我有权要求政府相应地为我提供多少服务”,而会想“政府既然为民之父母,就应当满足我的一切正当需求”。 总之,西方国家的“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逻辑在把公民摆在政府的主人的地位上的同时,也就使政府有权利疏远与人民的关系――因为这种逻辑导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金钱关系、就是购买服务的关系。相反,“家天下”的观念却有其人性的一面。 作者简介:吕规(1980-),男,汉族,江西宜春人,任职于南昌工学院思政部,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夏庆宇(1981-),男,汉族,辽宁鞍山人,任职于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网络经济与工商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工商部门必须对互联网依法实行管理,在推进网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科学监管。 一、将备案和核准分别对待 工商机关最为重要的行政职能是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准入登记。但是,相对于现行的市场准入制度。网络经济的市场准入至少在两个方面无法包容,一是网络的开放使这个虚拟市场在准入上变得无比简单、容易:二是电子交易的迅捷使现行在市场准入环节中对经营范围的规定形同虚设,面对网络经营主体,我们应当逐步放弃和改变现行登记制度,代之以备案和核准相结合的登记制度。引入区分一般行为市场主体和特殊行为市场主体的概念,对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经营普通商品的大众化市场主体界定为一般市场主体,在准入上实行简练的备案登记制度。对主体经营范围从目前的许可式规定改变为禁止性规定,即从规定可以做什么变为规定不可以做什么,放宽政府对网络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的主观干预。对一些需要前置条件和经营涉及重要行业的网络经营主体实行更为严格的审批登记制度,并加强对它们在有形世界中的管理。 二、将监管与服务和谐统一 近年来,工商部门对于传统的有形经济,始终强调的是监管与服务并重,并努力将服务寓于监管之中,但对于网络经济强调的是监管,几乎没有提到服务。而网络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提供网站身份认证、网络政策法规介绍、网络消费警示、优秀企业网站展示等具有服务性质的监管。因此,工商部门在开展网络监管时。要特别注重对网络经营主体的服务工作,尊重网络经营主体自主选择其活动内容和行为模式,削减不必要的审批项目,尽量发挥市场和法律在引导网络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努力为网络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护网络经营主体问的公平竞争秩序。 三、将有形与无形无缝对接 工商部门是商品流通领域经营者的准入机关。并按经营主体住所进行属地登记管理。在网络经济管理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对各类经济主体而言,无非是一个有用的经营和宣传工具,他们商事行为的责、权、利,最终都要落实到有形主体上来。因此,网络管理工作最终也必然落实到有形经济主体,从而也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经济户口数据库中找到,其相关登记事项与网上显示的相同。如果数据库中找不到该主体,那么,该网络经营主体在有形世界中就属无照经营,必须加以取缔或督促办照。如果能找到该主体,但登记信息与网上显示的有出入,就有虚假宣传嫌疑,必须加以纠正或查处。为了方便公众了解网络经营主体的真实性,必须全面开展网站或网页的身份认证工作,在网站或网页上悬挂工商营业执照。需要强调的是,认证对象应该是所有网络经营主体,即包括传统企业设立的网站和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经营者。做到这些,就能做到有形和无形两个世界的无缝对接。 四、将属地与大区域有机结合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信息交互的即时性和交易行为的隐蔽性,客观上给执法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个网络违法广告,可能是广告主在北京,广告地在上海,广告受众则遍布全球:一个无照从事网络商品销售的经营者,点击几下鼠标,就有可能销毁网络店铺和所有经营记录。对于在外地网站虚假广告的本地企业,最终受到处理的只是本地企业,因管辖权、执法成本、监管认识方面的问题,外地的广告主、广告经营单位一般无法得到应有的处罚,对于各类蓬勃发展的BtoC电子商务平台中具体某一网络经营主体的准入登记,还没有实施,原因之一就是由经营主体住所所在地,还是由电子商务平台所有者的办公所在地工商部门负责登记,没有统一操作办法。同样,对于网络违法行为,执法人员会碰到到底应由发现地、平台所有者所在地、经营者所在地还是消费者投诉地的工商部门负责查处的困惑。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工商部门的有效监管, 各地工商机关如何紧密分T和团结协作,监管好网络经济中所有的网络经营主体及其行为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认为,建立大区域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是可行的。就准入而言,对于传统型和许可型网络经营主体的监管,应按照传统有形经济的属地管理原则,从有形的工商企业主体入手,对他们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管。对于Bt0C电子商务平台中网络经营主体的备案登记,也应同样由网络经营主体住所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负责。同时,电子商务平台所有者住所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全力配合监管,要求平台服务商开通网络经营单位必须凭经营者住所所在地的工商备案登记证。就监管而言,国家工商总局建立网络经济管理信息中心,各省市县局都能以不同用户进入该中心,录入所辖区域管理对象的基本情况,实现系统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资源共享,形成一个互联开放的工商网络执法信息网,联合查处各种网络违法行为。 五、革新现有方式方法 近年来,全国各地工商部门对网络经济监管工作相对有所重视,许多地方还将监管情况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并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和专门下发文件,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成绩稍突出的地方也大多是利用传统手段,查处网络虚假广告行为,查处一个是一个,没有系统有效的监管平台。一些地方对网站进行备案登记管理技术已经落后,方式上也不是工商部门切入网络经济的最好方式,我们认为,在这方面既要充分运用现行有形经济中对经济户口采取的年检、信用分类监管等管理方法,又要探索研究新的管理模式。现在看来,通过对所有企业网站进行身份认证的举措是一种较好的办法。在技术上,如果已经发行企业数字证书(又叫“CA证书”)的省市,要充分利用企业数字证书的强大功能,使网站身份认证结果更具有法律效力。搭建一个高质量的网络监管服务平台,并通过网站身份认证努力做到辖区所有企业网站都能有一个超链接,与此平台相通,从而使工商企业网站身份认证工作具有显著影响力。 六、建立完善工作体制 从根本上看,网络经济监管最终必将成为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日常监管的基本内容。但是,网络经济监管作为一项缺乏实践经验的崭新工作,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体制。当前基层县级工商局都没有专门管理网络经济的科室。在网络监管工作中,商广线侧重开展网络虚假广告行为的查处,经检线侧重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市场线负责电子商务市场的培育,企业监管线在年检中有企业网站信息的采集项目,信息中心或信息办仅帮助各业务线解决在办案中碰到的取证技术难题,各自为战,缺乏联系。实践证明,这种机制 不能有效推进当前工商部门对网络经济的监管工作。 浙江省基层工商的网络监管实践表明,网络监管最好采取由信息办(有别于一般的信息中心,属行政编制序列)牵头、业务科室参与、基层工商所具体实施的模式,信息办制定网络监管计划,开发相关网络监管软件,管理相关网络数据,向业务科室提供网络违法案源,协调各业务线工作,指导各基层所开展网络监管,开展网络监管业务知识培训,协助网络违法案件取证等。这种体制的优势在于技术保障到位,便于应对网络监管横跨多条业务线的实际问题,同时专用软件的开发可以统筹兼顾。其缺点是目前基层工商机关信息办的力量有限,缺少精通工商业务工作的骨干,对牵头开展网络经营行为监管,还需要探索、渐进的过程。现在全国大多数地方虽然没有信息办这个机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让现有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去熟悉工商业务比让业务线的同志去熟悉网络经济,其实施起来要相对容易。 七、建立综合监督服务体系 工商部门通过各种举措推进网络信用体系建设、约束网上违法行为的积极意义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本部门单独执法和服务难免有许多弊端,在某些方面也力不从心。为此。必须建立综合性的监督服务体系:一是教育广大网络经济经营主体自觉恪守诚实信用原则。由于网络市场既是一个虚拟的、全天候的、全球性的市场,也是一个违约者、侵权者的乐园。因此,在网络经济管理中很有必要强调诚实信用原则的权威,强调当事人认真履行法定和约定义务,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职能将愈来愈重要。工商部门应当满腔热忱地支持网络经营主体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并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活动。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网络经营主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目前,大众传媒对网络经营主体的监督还很薄弱。工商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大众传媒对网络经营主体进行经常有效的监督,对损害网络消费者权益的观念、行为和制度进行鞭挞。四是建立独立执法和并肩作战机制。首先要分清哪些是我们独立作战的职能,哪些又是需要联合协作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建立独立执法和联合执法相结合的运作机制,做到独立作战,当仁不让;并肩作战,共同负责。 网络经济和我们熟悉的传统经济模式既有相同的一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我们必须改变一些在以往管理中习以为常、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尝试一些新的管理思路。这些新思路不仅仅是上述提到的内容,并且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摘要]:本文在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的意义、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和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而揭示了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经济法、现代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制化 一、经济法的使命在于规范国民经济关系 1.经济法的实质 法律的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其中,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亦即国民经济关系。 这里所说“国家”,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有关经济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经济的一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国务院制定有关经济的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对各级国家机关,主要对政府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利贯彻执行。这就是“国家因素”。 国家因素影响的范围,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重点为计划、预算、税收、金融、物价、工资、产业政策、对外经贸等。微观方面,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对市场的具体事项的必要管理。 国家因素影响的方式,包括干预和参与。干预,说的是间接调控和直接管理。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并且尽可能纳入法制程序。直接管理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采用行政手段,但也应当是依法行政。干预又可分为积极干预与消极干预,前者指保护、鼓励,后者指限制、禁止。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已形成了这样一条指导原则:“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 〕这就明确了什么叫“国家适度干预”。参与,说的是国家投资,举办企业、事业。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公有制中又以国有为主体,国家对国有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国有并不等于国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严格地说,干预是“管”,参与是“办”,管、办应当分开,前者属于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后者属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经济法侧重规范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三大块: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二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构成经济法的基调。 根据这种认识,经济法与民法作出了基本的划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一定的交叉联系。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民法、经济法既有相对分工,又共同发挥作用。 2.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国的法律体系是指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各个部门法组成的统一体。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和法律体系的框架,中外法学界历来存在多种意见。我们认为,设计一国的法律体系,一方面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笔者曾经提出:“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之下,主要有六大法律门类: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和诉讼仲裁法。”〔2〕去年初, 王家福等六位研究员著文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应由以下九类法律构成:宪法,行政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民 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法。其中,列在第三位的是“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生活进行必要干预、对经济秩序予以维护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法。”〔3〕如此突出经济法的位置,在目前所看到的著述中, 还是不多的。 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首先表现为它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经济关系,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一定的范围。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直接性和综合性。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法尚处于一种理论形态的话,那么,今天可以说,一系列的、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已经组合成整体意义上的经济法部门。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形态,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它是否为一个法律部门,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为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建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综合协调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民法和经济法,而其中宏观调控为经济法特有的功能。经济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属于基本的经济关系,所起的作用是别的法律部门无法替代、因而不可或缺的。有鉴于此,称之为基本的法律部门,不是顺理成章吗? 二、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是依法管理国民经济 1.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行政、司法往往混为一体,知县、知府大量的事务是审理案件。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则是把立法、行政、司法分开来了。虽然我国不照搬西方某些国家的“三权分立制”,但也将国家机关划为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类。考察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必须以此为起点。这还只是一般性。 特殊性在于体现时代特征。在经过正、反两种经验比较之后,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找到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已庄严地记载于党章和宪法之中。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既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必然是管理国民经济。与此同时,还要管理各项行政事务、文化事业及其他社会事务。 2.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前面已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行政管理有些什么关系。经济法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行政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行政学家和法学家是达成了共识的。不妨援引如下两份资料: (1)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 对当代行政的概念作了下述界定:“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4〕 (2)张尚濯教授所著《行政法教程》, 提出下述观点:“在我国,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主要是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两大法律部门紧密相关的,这就是经济法和行政法。当然,经济法,除它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它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而行政法,包括它的同经济法交叉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在内,则全部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总之,加强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在我国,主要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法和行政法。”〔5〕 毋庸置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就包含着依法管理国民经济,特别是将经济法行政法运用于行政管理之中。 经济行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我国现已制定出来的《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审计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等。因其以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交叉的形态出现,兼具经济法和行政法两方面的属性,一些学者称之为经济行政法,也有人认为应称之为行政经济法。因其强调国家因素的作用,行政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它也就是国民经济管理法。 据统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约有80%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而其中,最大量的行政执法活动是由经济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如计划、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行政、技术监督、 规划、土地、城市建设、劳动、海关、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各产业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同时又是执法机关。 经济法立足于国家整体,显示出社会公共性的根本特征; 现代行政管理又称公共行政管理,即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结论自然而然地得出来了: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有不解之缘;现代行政管理中必须运用经济法这种手段。 三、经济法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目标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期望实现什么目标呢?众所周知,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们正在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本世纪之内要求初步实现;后一个转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前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企业,面临不少困难,某些企业效益不甚理想。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应定为效率优先,同时也要兼顾公平。 经济法对国民经济发生影响,一般通过经济基础作为中介,或是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或是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有些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经济法律,可以直接对生产力起到保护和促进的作用。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特别要提高运用经济法管理国民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6〕制定社会主义法律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按法律办事与按规律办事要尽可能一致起来。实现经济管理法制化,也就是实现经济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治国之道。 2.原则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概括地说,就是依法行政。其理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型经济。 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是行政管理法制化。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即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国家政府普遍奉行这一准则,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后亦确立了这一原则。依法管理国民经济,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依法行政,以规范化的制度,正确处理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对行政工作的监督。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在经济领域,侵占、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制造、销售伪劣产品,搞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政府机关滥用职权、自办公司、巧立名目、与民争利等等,人民群众对这些社会公害深恶痛绝。1996年3月, 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各级政府及国家公务员都要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与严肃性。” 3.基本内容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内容呢?可分为宏观调控与具体行政管理两大环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把宏观管住,包括规划整体发展、制定方针政策、协调市场运行、组织社会保障,通过立法确立计划、财政、金融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确立价格、工资综合改革方案。因此,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工资法等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显示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高屋建瓴的管理,而不是拾遗补缺。 这里有一个成功的例子。1993年3月, 我国修正《宪法》,增加了一项重要条款:“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同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16条措施。中央领导同志说,16条中有13 条属于经济手段。 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96年底,国民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在此期间,立法上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1993 年12月制定的《公司法》,确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2)1994年3月的《预算法》,开宗明义提出:“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1995年3月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制定本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上述?梅啥记康髁恕巴晟坪旯鄣骺亍闭庖蛔钪匾墓芾硎侄巍?/P 另一个环节为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具体行政管理。例如,公司注册登记,颁发各类许可证和执照,征税,物价检查,商品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等。行政法上称之为具体行政行为。 至于抽象行政行为,那是指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地方有关政府制定规章,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命令,有的涉及宏观的即全局性的方面,有的涉及微观的即个别性的事项。宏观管住、微观搞活,并非指宏观管死、微观自流。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4.可操作性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注意哪些可操作性的问题呢?根据我国的实践,主要应当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国民经济法制管理的层次划分-基本层次与补充层次。行政机关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行政执法者。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层次或曰基本层次的内容,即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包括行政处罚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作出许多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之后,行政机关则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层次或曰补充层次的内容,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理、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 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取得国家赔偿。这三项相互关联的法律补救制度,其结果,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认可和维护,也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否定和制约。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律救济权,从中亦可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公正性。 第二,行政管理权限的范围-法定职权与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遵循法定原则,即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权力才能行使,法无明文授权则不得为之。违反这一原则办事,就构成越权。针对目前对某些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人们要求加大执法的力度,这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全面理解,应当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既要有力度,也要有限度。这个“度”,就定在法定职权上。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恰当,法律常常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列出一个幅度,行政机关可在法定的幅度内享有自由裁量权,但不能显失公正。如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政秩序的罚款幅度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虚假广告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不能越出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因此,自由裁量权不等于无所不为。行使法定职权和自由裁量权都属于依法行政。 第三,行政管理职权的内容-权力与义务。行政管理职权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通过立法授予的,它不仅意味着权力,而且同时意味着义务,因此又称为职责。既然承担了义务,就应当作为,而不能不作为。乱作为是越权,不作为是失职。权力也好,义务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实践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人做了官(准确地说,应是公务员),只想到自己是管老百姓的,没有想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们感叹到某些地方、部门办事难,其源盖出于此。所以,国家工作人员需要树立统一的权力、义务观。政府与企业的正确关系,应当是: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管理也是服务。 第四,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实体权限与程序要求。实体法规定实际的权利、义务,程序法规定行为的方式、步骤。前面所讲作为和不作为,亦适用于是否按照法定的程序执法。不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抑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都不能违反法定的程序要求。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行政管理一要讲权限,二要讲程序。但须注意,程序不能太繁,应当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方便人民群众。 四、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公共行政管理。1996年4月联合国首次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为目前世界行政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学术组织,第三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于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行政管理模式。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前述《行政管理学》一书指出:“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7〕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同其他许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经济法学。经济法学是整个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它的学科对象中,包含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政府作为体现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作为民事关系中的机关法人,这三重性法律身份必须严格区分、正确适用,否则就会因法律地位模糊而导致管理秩序混乱。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需继续,同时对外国的特别是以日本、法国、韩国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应予关注并进行一些比较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手段。由是观之,经济法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诚然,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各有特定的内容和体系,但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体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这一主题上,它们发生交叉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它们统一或结合起来。日本法学家曾经说过:经济法中的大部分规范,是要由国家各种行政机关来执行的〔8〕。中国亦如是。经济法学中包含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学中包含经济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向之一。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对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的探究 摘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转化等全过程,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它具有以下十个特征:产业形态知识化、资产投入无形化、市场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产业构成服务化、知识资本化、发展可持续化、设施网络化、技术数字化、教育终身化。处于世纪之交的人类社会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管理思想上的巨大变革。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接着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和行政绩效管理,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键字:知识经济; 行政管理; 知识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 前言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 ”的良好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人研究。但它在当今的行政管理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管理模式。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目前人们对知识管理的普遍概念是:知识管理是当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实际情况而做出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一概念首先从行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同时指出知识管理包括人和信息技术两方面内容,它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 使行政管理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行政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努力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蹦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行政人员创新能力相互结台.进而增强行政单位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 1.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 网络技术不仅能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且能对决策的执行形成有效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政策如实执行的保证,但要对政策进行监督必须先了解政策的制定缘起、内容和执行中的有关规定。过去,由于群众不了解政策出台的过程,无法对政策执行进行比照,即使政策执行中存在扭曲、变形也不知道,监督从何谈起。监督的不易和不力,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广泛存在。问题出现并不说明我们没有监督体系,而是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下级间的互相包庇堵塞了正常的监督渠道,公众想监督又怕报复或苦于没有直接的监督渠道,外部监督形同虚设。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行政决策的网络化成为可能。行政决策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人们通过网络就可轻易揭开行政决策的帷幕,把决策方案的选择项与个人利益作对照,确定自身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决策由封闭的暗箱操作过程,变为下级、民众可以参与的开放、民主的过程。民众参与决策过程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政策,为监督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条件。此外,网络技术简化了监督反馈的传输环节。只要政府有“越轨”行为,民众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监督部门举报。同时网络以“秘密”方式进行投标,消除了民众的顾虑,大大提高了民众监督的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将日渐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行政管理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望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释放,这些都是促使行政管理中把对人的关注推到空间的中心地位,以此借鉴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二、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知识经济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 二是以较高的加速度发展,创新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导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要提高竞争力, 行政管理单位必须在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方面加以提高。所以管理者必须把信息的获取、提炼, 知识的研究、创新, 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行政管理单位已设专门的“知识主管”, 其职能是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有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拿网络技术来说,虽然有些政府部门开始上网,可绝大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让人们树立起网络的概念。因此,从目前水平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新兴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最起码的管理技术知识。 1.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 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 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如果只把学习到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讲话和修辞,那么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2.行政绩效管理 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创新应用和管理,绩效管理的评价重心也必须转移到知识创新能力与效益方面来。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必须包括知本含量。知识经济的运作使知本的地位跃居于资本的前列,知识的拥有量、拥有类型以及知识的运作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组织管理者面临着在知识方面把战略与运作结合起来的高层需求,组织自己必须根据知识要素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力量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的调配;组织的竞争对手不仅应该知道对手的物质竞争力,而且应该知道对手的知本竞争力。并且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个人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社会效益化、商品化。 三、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 尽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整和丰富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往管理理论报难适应新经济的变化发展。因此,知识管理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分析与建设思路 专业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直接载体。高校通过划分专业来设计教学体系,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不同的专业是由各学科理论知识依据不同规则和方法进行归集、配置所形成的。所以,专业成为学科、师资、课程、设备等资源的集结点或配置平台,是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的关键。 专业设置和建设具有共同的一般规律。相同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课程等资源配置也大体相同,具有共同性的一面。但由于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及其侧重点的理解、设定不同,即使相同专业,其学科、课程、师资等资源配置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相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持久、稳定、系统、规律性的特点集合而成为特色,即相同专业的不同特色。 一、专业特色的形成条件 1.历史条件和因素 许多专业的产生和形成,都是应当时社会实践包括生产、管理、军事、政治等急需而设置的。以后的发展、延续和壮大往往都蕴含着起初的历史痕迹,并渐进凝结为特色。 2.环境资源因素 专业的成长、发展和演变是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完成的。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院系的环境和资源禀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浸染专业的成长。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差别性的特点。 3.时间因素 专业特色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需要酝酿、产生、更新、变异,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生生息息、重组再造、演化整合等,最后由每一代变异留存下来的富有生机的因素凝结为新的变异体并呈现特色。这里有两点:第一,特色是在特点上形成的,是由诸多特点有机组合而成;第二,特点与特色的不同,在于特点可能是暂时的、短期的,而特色是特点在不断地更新、变异、整合中最后形成系统、持续、稳定的状态,是特点之有序集合。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时间,特色是很难形成的,或很难称其为特色。 总之,专业特色应当在一定的历史延续中和特定的环境资源里,经过较长时间和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步融合而成。 二、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 1.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 以政府为管理主体是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一般过程,是行政管理研究的传统,相应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传统搭配方式形成了政治学背景和倾向的特点。然而,随着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科学化的扩展和推进,以及行政与法、行政与管理技术的日益融合,行政管理开始告别传统时代。同时,与政治相对分离的行政管理开始向各领域的分部门管理延伸和扩展,出现了教育行政、卫生行政、文化行政、军事行政等,行政管理衍生、推进至公共管理阶段,步入公共管理形态。经济行政正是在这种格局下独具形态、在理论及理论实践的发展中蔚为壮观。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人类尤其是当今时代的主体活动,管理经济一直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在专业行政部门日益分化、发展的格局中,经济行政也成为独立的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壮大。何况任何领域无不包含和渗透经济活动而成为行政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使得经济行政不仅具有不断壮大、相对独立的领域,而且具有广泛的覆盖性。 2.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含义和支撑体系 经济行政是指以经济活动和领域为对象的政府行政管理活动,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是指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在遵循传统、保持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和突出经济及经济管理课程、师资、实验等资源配备,以培养懂经济、知法律、擅行政、会管理的经济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在实践中,经济行政与公安行政、司法行政、人事行政、军事行政、教育行政、文化行政、医疗卫生行政、社会工作行政等并列存在、相互区别。 专业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时空因素,一个是时间维的历史传统因素,另一个是空间维的资源环境因素。这里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在历史渊源上,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由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演变而来。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创建于198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设立该专业的高校。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对市场主体及其交易、竞争行为和有形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过程。既是政府行为,又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市场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是经济、行政、法律融合一体的经济行政管理,具有突出的经济性。 1998年,教育部组织调整高校专业目录,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不复独立存在,学校的相应专业转型、扩展为行政管理专业,设于公共管理系下。整个专业的转型经历了名义阶段、板块阶段、覆盖阶段,目前正向融合阶段发展。这个过程中,在探索和保持行政管理专业一般特征的同时,工商行政管理由课程、师资、周边专业学科、相关社会资源支撑的经济行政特色保留了下来。 在环境资源上,学校以经济和工商管理学科见长,相应的师资、课程等资源丰富。学术氛围也以经济学、经济管理学为主调,同时,又有较为齐全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和历史较长、特色鲜明的法学学科专业。这个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明显体现。学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与规范。分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和文法4类提出学科基础课课程设置方案,原则上统一执行。学校结合专业和历史等情况确定专业课设置。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原则下融汇了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因素,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并反映了专业特色。例如,公共基础课中有“高等数学”课,学科基础课中有“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统计学”等经济管理课程,在专业课中有“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中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同时,行政管理的核心课、基础课诸如“政治学”、“行政学”、“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学”、“公共管理”等数量和理论知识比重充分,功能不减,既保证行政管理专业的本色,又具有经济行政特色。 在时间因素方面,学校有17年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并赢得较高声誉;行政管理专业也有了11年 的办学历史,并于2000年建立了北京市属院校第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2007年成为北京市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第一个重点建设学科。经济行政特色在历史延续和探索中日趋成熟、稳定。 在社会资源方面,学校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学会、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往,包括会议、调研、课题研究、咨询培训等方式。近年来,与北京市发改委、市政管委、城市科学学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社会工作委员会等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经济行政的社会根基,进一步扩展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管理空间。 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比较交流方面,有可供分享的成果和可资借鉴的经验。经济行政的研究著作有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蒋云根教授编著的《经济行政管理概论》。学校工商行政管理研究领域,自80年代后期,陆续出版了《企业行为规范》丛书、《工商行政管理》系列教材以及多部单本著作;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以及国家部委有关经济行政方面的科研项目。近10年来,各高校的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依托所在院校的资源、历史等,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以其历史和经验获得独特优势。 三、行政管理专业的价值评估 1.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市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公共经济与市场经济比肩在我国呈后发之势。公共管理在后市场经济时代是维护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京作为首都和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强烈。作为北京市重点大学和人才培养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拥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资源,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市属院校处于前列,应当发挥学科优势,为北京市培养经济、行政、法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2.行政管理专业在学校的地位 公共管理学科与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并驾齐驱有益于丰富学校学科类型,完善学科结构,有利于人才培养。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实力较强,公共管理学相对较弱,但具有良好基础并在北京市属院校居于前列,搭建了学科结构有力、专业齐全完整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平台。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的母学科,历史长、特色显、有优势,应当成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增长极。 3.学院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后盾和平台 行政管理专业依托的城市学院,是为专门和更好地服务于首都而建立的。学院依托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设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以及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这种专业学科环境既具有复合型、交融性,又不失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宗旨,有利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科发展,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塑造和体现;同时,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筋”,对相关专业的发展具有粘合、伸张的作用。 四、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路径 1.在既有体系中巩固特色 一是丰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上体现特色。保证专业通行的基础课程。“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必备的学科基础课不缺门;通过课程建设,增强课程针对性,力求精要;通过沟通研讨,达到课程之间相互了解、互补和融汇。保证体现特色的经济学课程。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外,还应坚持开设“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通过考试与考查、必修与选修的制度设计,优化经济行政效果。开设“法学原理”、“行政法”、“经济法”课程,满足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功能需求。进一步完善以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为核心的政府监管和经济监管课程板块,实现理论、政策与实践的贯穿,经济、行政与法律的融合,凝结和强化监管功能的专业设计。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特色。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讲解、案例政策分析、参观考察相结合;选聘校外、政府、企业的专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或储备,在专职教师组织下,穿插搭配兼职教师的专题和讲座;通过“数字城市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条件,加强软硬件功能开发和综合利用。同时,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控制教师选聘结构,充分调配现有资源,形成学术型、讲授型、实操型师资的有机搭配。 2.将特色的基础拓宽,触角延长 拓宽与之交往的经济行政部门范围,由工商行政部门扩展到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进而扩展到发展改革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社会工作部门,建立制度性联系;在上述政府部门和系统建立实习基地,形成持续联系,延伸触角;通过科研和教师纽带,与上述政府部门建立联系,增强教师对实践的了解,增加学生直接、间接的实践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聘任、聘请兼职教师、指导教师或吸收为团队成员,增加互动通道。 3.在学院复合学科环境中,吸取营养,谋求新生 学校的城市学院是系、所合并的学院,学科专业较为宽泛,教师的专业领域更加复杂。学校规划城市学院建设发展两大学科——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院、系、所,学科、专业、方向相互交织,对学院的组织管理和业务规划提出挑战,同时也提供机遇。处理不好,各种要素混杂交错,内耗互扰;处理得当,相互倚重,相互交融,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实际上,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两个学科具有新兴和开放的共同特点,又有在区域和公共方面的融汇之处。两大学科的交融为各自学科及其之下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富营养的土壤。行政管理应当借助公共管理寻求应用空间,借助区域经济管理增强经济行政特色。 4.在国际交往中检验调整,发展壮大 经济行政特色不是中国经济社会环境和体制独有的,在世界市场经济国家也能找到学理和实践的例证。政府管制领域是经济行政的集中体现领域,这一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日益关注的热点。 政府监管、企业社会责任、公共工程等话语和理论体系是值得关注、研究、探索和借鉴的。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有助于在国际环境中检验、调整和完善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对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理解,从而不断延续、推进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发展。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经济 全球化”给 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 历史 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 3 为适应“ 经济 全球化”, 3.2 设置规模适度、权责明确、结构优化的行政机构 政府规模与人员应当与其担负的职能相匹配,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界定不同层级的职能和权责,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落脚点,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的政府。 设置行政机构的关键在于理顺职能关系,合理配置权力。明确权限职责。优化内部结构,调整机构内部分工,相对集中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 3.3 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政府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好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保持自身顺畅、高效运作,就要理顺内部关系、完善运转机制。首先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要 科学 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与财权,确立规范的利益和激励机制。其次是行政层级问题。发达国家的政府层级一般不超过三级,而我国是五级政府的体制,因此在政府运作效率上就产生很多问题。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对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的探究 摘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转化等全过程,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它具有以下十个特征:产业形态知识化、资产投入无形化、市场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产业构成服务化、知识资本化、发展可持续化、设施网络化、技术数字化、教育终身化。处于世纪之交的人类社会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管理思想上的巨大变革。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接着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和行政绩效管理,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键字:知识经济; 行政管理; 知识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 前言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 ”的良好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人研究。但它在当今的行政管理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管理模式。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目前人们对知识管理的普遍概念是:知识管理是当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实际情况而做出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一概念首先从行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同时指出知识管理包括人和信息技术两方面内容,它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 使行政管理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行政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努力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蹦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行政人员创新能力相互结台.进而增强行政单位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 1.在行政决策上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转变 网络技术不仅能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且能对决策的执行形成有效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政策如实执行的保证,但要对政策进行监督必须先了解政策的制定缘起、内容和执行中的有关规定。过去,由于群众不了解政策出台的过程,无法对政策执行进行比照,即使政策执行中存在扭曲、变形也不知道,监督从何谈起。监督的不易和不力,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广泛存在。问题出现并不说明我们没有监督体系,而是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下级间的互相包庇堵塞了正常的监督渠道,公众想监督又怕报复或苦于没有直接的监督渠道,外部监督形同虚设。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行政决策的网络化成为可能。行政决策的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人们通过网络就可轻易揭开行政决策的帷幕,把决策方案的选择项与个人利益作对照,确定自身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决策由封闭的暗箱操作过程,变为下级、民众可以参与的开放、民主的过程。民众参与决策过程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政策,为监督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条件。此外,网络技术简化了监督反馈的传输环节。只要政府有“越轨”行为,民众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监督部门举报。同时网络以“秘密”方式进行投标,消除了民众的顾虑,大大提高了民众监督的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将日渐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资源,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行政管理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的实现愿望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释放,这些都是促使行政管理中把对人的关注推到空间的中心地位,以此借鉴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二、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知识经济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 二是以较高的加速度发展,创新越来越快。知识经济导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产、占有和利用的竞争。要提高竞争力, 行政管理单位必须在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方面加以提高。所以管理者必须把信息的获取、提炼, 知识的研究、创新, 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行政管理单位已设专门的“知识主管”, 其职能是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实际上有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拿网络技术来说,虽然有些政府部门开始上网,可绝大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连上网是怎么回事还不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让人们树立起网络的概念。因此,从目前水平来说,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新兴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最起码的管理技术知识。 1.行政管理者要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知识的领导,没有知识就无法胜任工作。我们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首先必须认真地学习好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依法治国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学习领导科学,学习管理社会和行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 以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难以想象,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忌摆花架子、卖弄知识、名词堆砌和脱离实际。如果只把学习到的知识作为自己的讲话和修辞,那么我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2.行政绩效管理 行政绩效管理是通过绩效评价对被评价对象按照制定的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考察、评定、奖励和相关培训的活动;探索和创造可以反响的组织目标、组织价值的新视野;依次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管理思想的完善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对被评对象激励与约束的依据来自于对其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结果。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直接称其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是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来评价。这种方法从主观愿望上是要实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他们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找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距和优势,帮助组织成员了解他们对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解与贡献。据此扬长避短,优胜劣汰。但传统的绩效评价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组织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创新应用和管理,绩效管理的评价重心也必须转移到知识创新能力与效益方面来。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必须包括知本含量。知识经济的运作使知本的地位跃居于资本的前列,知识的拥有量、拥有类型以及知识的运作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组织管理者面临着在知识方面把战略与运作结合起来的高层需求,组织自己必须根据知识要素和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力量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的调配;组织的竞争对手不仅应该知道对手的物质竞争力,而且应该知道对手的知本竞争力。并且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个人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社会效益化、商品化。 三、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机遇、富有诱惑力又具有挑战性的时代,我们只有搏击进取,开拓创新,凭借对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运用各种措施与手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踏上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 尽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整和丰富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往管理理论报难适应新经济的变化发展。因此,知识管理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要有一个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经济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研究 【摘要】 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存在一种矛盾:西方国家在经济上主要实行私有制,在政治上则主要实行公有制。民主制本质上是一种对政治权力的公有制。西方国家的“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理念导致政府与公民在本质上是一种提供服务与购买服务的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难以表明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优越的。因此,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都存在逻辑问题。 【关键词】 西方;经济;行政管理;自由主义经济学;公有制 一、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制,在行政管理上实行公有制,这表明西方国家由以建立的逻辑基础是混乱的 北美、西欧、澳洲等地的以美国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矛盾,即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现私有制、在政治上实行公有制。这种矛盾反应了一种理念上的矛盾,该矛盾显示出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存在逻辑矛盾的。笔者所谓的经济上的私有制是容易理解的,笔者所说的“政治上的公有制”何谓呢?“政治上的公有制”就是指民主制。民主制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为主权者”、“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一人一票决定国家事务”等。也就是说,民主的理念主张国家的主权或国家的终结权力应当是全体公民共有的,而且每个公民都拥有相等的一份——这也就是说,如果把西方国家比作一个“公司”,那么其股份由全体公民享有等额的一份。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民主制是一种公有制———尽管公有的是政治权力而非财产,但从政权的组织形式上看,民主制无疑是一种公有制。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私有制是优越的,有利于调动私有企业主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这种论调是有道理的,那么西方国家的政府也应当实行私有制———“君主制”或“寡头制”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效率。也就是说,按照主张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国家被一家所有,即实行君主制,那么这个掌管国家的君主才会把国家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充分调动管理国家的“君主”推行精细管理、谋求国家发展的积极性,才能实行国家的最好的治理和发展;按照主张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国家被全体公民所有,即全体公民共有、公有,那么就会出现如公有制企业中的那种管理者不把企业当作自己家的产业从而难以真正严细认真地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公有制企业的“跑、冒、滴、漏”的现象。也就是说,以下二者必居其一:如果西方国家承认私有制能够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性,那么西方国家就应该实行君主制,君主制才是私有制,才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应当推崇的最理想的政体;如果西方国家认为君主制不是理想的政体,而民主制才是,那么西方国家的企业也应当实行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西方国家认为私有制最有利于经济发展,那么国家实行私有制———也就是实行君主制———才是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的;如果西方国家认为国家不应当实行君主制,那么在经济领域也不应当实行私有制,而应该建立公有制企业。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一方面在经济上主要实行私有制、一方面在政治上主要实行民主制,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其间存在理论上的矛盾。西方国家的这种实践恰好证明了公有制未必一无是处,私有制也未必万能。 二、从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可以推导出严重的消极逻辑后果 近现代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逻辑其实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沦为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何以得出这一结论?因此“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理念的本质是:人民出钱(纳税)购买服务,具体购买的是政府提供的服务,而政府只不过是拿钱替公民办事而已;人民如果不满现政府的服务,则有权购买新一届政府的服务。在这种认识模式之下,政府对公民是不必有责任心的,因为西方的理念会认为:政府拿多少钱(收多少税)就为公民办多少事,如果政府没钱了,那么政府就不必为公民办事,例如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多次发生政府“破产”的情况,在政府“破产”后就停止对公民提供的一些服务,而西方政府这样做从理论上来讲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一逻辑前提就决定了政府不必把公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不必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仍然为公民办事。根据民主制的理念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在西方国家发生自然灾害时,如果政府没有向公民收取用于救援的费用(税收),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政府没有义务去救援群众,因为西方国家近现代的理念基础,西方国家现行的关于建立政府、关于政府与人民关系、关于民主制度的逻辑就能推导出这种结论。按照本文的上述分析,西方国家的执政者是在民主制这种“公有制”模式之下管理国家的,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执政者就像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一样往往倾向于关心自己能否继续统治下去,往往倾向于关心自己的任期之内别出问题;因此,当国家的长远利益与执政者的利益或任期内的利益相矛盾时,西方执政者会做出何种选择就是不言自明的了。故而,民主制并不总是有利于西方国家的长远利益、总体利益的。相反,中国传统的、看待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的理念就比西方近现代的民主制的理念显得更有人情味。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认为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政府是家长,人民是子女;因此按照这种逻辑,人民的所有事情国家都必须负责,政府不能拿“没有向人民收某类税”、为理由来拒绝对人民负责。例如中国发生自然灾害时,政府不会想收没收相应的税、有没有这笔预算,而会想尽办法开展救灾工作。由于中国有这种传统的关于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的理念,因此中国人习惯于有事找政府,因为“父母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理念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已然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人不会想“我为政府纳了多少税,因此我有权要求政府相应地为我提供多少服务”,而会想“政府既然为民之父母,就应当满足我的一切正当需求”。 总之,西方国家的“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逻辑在把公民摆在政府的主人的地位上的同时,也就使政府有权利疏远与人民的关系———因为这种逻辑导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金钱关系、就是购买服务的关系。相反,“家天下”的观念却有其人性的一面。 作者:吕规 夏庆宇 单位:南昌工学院思政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知识经济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知识经济发展对社会各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因此,探究知识经济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具有实用价值。本文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内涵,探讨了知识经济给行政管理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知识经济;行政管理;影响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当今社会,提到“知识管理”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概念:在面对与日俱增的、非连续性环境出现一定变化时,就可以按照组织的适应性及生产条件、以竞争能力等各种现实情况,制定出迎合性措施。合理科学地认识“知识管理”,这种管理就是将人作为中心位置,把信息当成理解的基础,将创新知识当成最终目标,将知识作为一种能够开发的资源对待。总而言之,“知识管理”即为人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获取和运用集体知识以及技能全过程。从结构上来看,这种管理可以划分成两部分,就是管理人力资源以及管理信息资源。最终的目的是将人对知识创新以及处理信息二者有关能力的有机结合。 (一)在行政决策上的转变 因为广大群众们就政策是如何出台的这一过程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无法对实际中对政策的执行进行对比,哪怕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扭曲和变形也不得而知,那么我们的监督又从何谈起呢?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使网络形成了对行政决策监督的无形之网。随着网络被广泛地运用对行政决策的监督上,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决策过程的清晰度和了解度,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群众通过网络便能够轻易地了解到行政决策的内容,将不同的决策方案和自身的利益作对比,看清自己的立场,然后发表自身见解。 (二)建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在以知识为经济的时代,一方面日后知识必将在行政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人可以对知识进行掌握以及驾驭,并且可以由此对行政管理进行创新和改革,所以这些全部原因都将人置于经济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时展相较以前更加突出和明显了;另一方面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逐渐开始追求自主性和个性化自我价值,并且由于人在行政管理中地位变高的缘故,他们的这些追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完美的释放,“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此得到实现。 二、知识经济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一)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的时代,领导自身的知识含量直接间接的成为了下属们判断其是否有能力担任该职位以及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的基础条件。领导干部们也好、管理者们也好首先肯定是要踏踏实实地学好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等符合时展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必须对法律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可以参考“依法治国”。而且最好是对所在行业要求掌握的专业类知识进行一个较系统较全面的学习,还最好对一些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不但如此,还要掌握和认知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准确履行自身职责。当今社会知识随时都在进行更新,而且速度难以把握,所以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新添和补充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二)对行政绩效管理的影响 所谓行政绩效的管理就是指根据绩效评价来对被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指标和参考一些标准来对比分析,考察、评定、奖励被评者在一定工作时期内的工作,并且进行一些相关培训活动;通过不断地探索以及不断的创造可以有效地拓展组织目标和组织价值的新视野;逐渐完善一些奖惩体系,努力实现对管理思想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完善和实现。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绩效管理上也体现出知识的重要性。要争取做到与效益相辅相成。知识经济大环境下,知本非常的重要。知本的地位也位于资本的前面了,拥有多少的知识、拥有什么样的知识以及怎么样去运用知识等等已经成为促使经济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了。这便要求组织管理者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量来将战略和运作相结合制定有效的知识管理相关战略,同时对内部知识资本作出高效合理的调配和安排。同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己的知本能力自身必须要了解,同时对竞争对手的知本情况有个了解的话会让自己更胜一筹,防患于未然。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西方国家经济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的矛盾 【摘要】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存在一种矛盾:西方国家在经济上主要实行私有制,在政治上则主要实行公有制。民主制本质上是一种对政治权力的公有制。西方国家的“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理念导致政府与公民在本质上是一种提供服务与购买服务的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难以表明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优越的。因此,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都存在逻辑问题。 【关键词】西方;经济;行政管理;自由主义经济学;公有制 一、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制,在行政管理上实行公有制,这表明西方国家由以建立的逻辑基础是混乱的 北美、西欧、澳洲等地的以美国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矛盾,即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实现私有制、在政治上实行公有制。这种矛盾反应了一种理念上的矛盾,该矛盾显示出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是存在逻辑矛盾的。笔者所谓的经济上的私有制是容易理解的,笔者所说的“政治上的公有制”何谓呢?“政治上的公有制”就是指民主制。民主制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为主权者”、“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一人一票决定国家事务”等。也就是说,民主的理念主张国家的主权或国家的终结权力应当是全体公民共有的,而且每个公民都拥有相等的一份——这也就是说,如果把西方国家比作一个“公司”,那么其股份由全体公民享有等额的一份。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民主制是一种公有制———尽管公有的是政治权力而非财产,但从政权的组织形式上看,民主制无疑是一种公有制。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私有制是优越的,有利于调动私有企业主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这种论调是有道理的,那么西方国家的政府也应当实行私有制———“君主制”或“寡头制”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效率。也就是说,按照主张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国家被一家所有,即实行君主制,那么这个掌管国家的君主才会把国家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充分调动管理国家的“君主”推行精细管理、谋求国家发展的积极性,才能实行国家的最好的治理和发展;按照主张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国家被全体公民所有,即全体公民共有、公有,那么就会出现如公有制企业中的那种管理者不把企业当作自己家的产业从而难以真正严细认真地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公有制企业的“跑、冒、滴、漏”的现象。也就是说,以下二者必居其一:如果西方国家承认私有制能够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性,那么西方国家就应该实行君主制,君主制才是私有制,才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应当推崇的最理想的政体;如果西方国家认为君主制不是理想的政体,而民主制才是,那么西方国家的企业也应当实行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西方国家认为私有制最有利于经济发展,那么国家实行私有制———也就是实行君主制———才是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的;如果西方国家认为国家不应当实行君主制,那么在经济领域也不应当实行私有制,而应该建立公有制企业。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一方面在经济上主要实行私有制、一方面在政治上主要实行民主制,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其间存在理论上的矛盾。西方国家的这种实践恰好证明了公有制未必一无是处,私有制也未必万能。 二、从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可以推导出严重的消极逻辑后果 近现代西方国家的立国理念“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逻辑其实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沦为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何以得出这一结论?因此“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理念的本质是:人民出钱(纳税)购买服务,具体购买的是政府提供的服务,而政府只不过是拿钱替公民办事而已;人民如果不满现政府的服务,则有权购买新一届政府的服务。在这种认识模式之下,政府对公民是不必有责任心的,因为西方的理念会认为:政府拿多少钱(收多少税)就为公民办多少事,如果政府没钱了,那么政府就不必为公民办事,例如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多次发生政府“破产”的情况,在政府“破产”后就停止对公民提供的一些服务,而西方政府这样做从理论上来讲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一逻辑前提就决定了政府不必把公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不必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仍然为公民办事。根据民主制的理念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在西方国家发生自然灾害时,如果政府没有向公民收取用于救援的费用(税收),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政府没有义务去救援群众,因为西方国家近现代的理念基础,西方国家现行的关于建立政府、关于政府与人民关系、关于民主制度的逻辑就能推导出这种结论。按照本文的上述分析,西方国家的执政者是在民主制这种“公有制”模式之下管理国家的,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执政者就像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一样往往倾向于关心自己能否继续统治下去,往往倾向于关心自己的任期之内别出问题;因此,当国家的长远利益与执政者的利益或任期内的利益相矛盾时,西方执政者会做出何种选择就是不言自明的了。故而,民主制并不总是有利于西方国家的长远利益、总体利益的。相反,中国传统的、看待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的理念就比西方近现代的民主制的理念显得更有人情味。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认为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政府是家长,人民是子女;因此按照这种逻辑,人民的所有事情国家都必须负责,政府不能拿“没有向人民收某类税”、为理由来拒绝对人民负责。例如中国发生自然灾害时,政府不会想收没收相应的税、有没有这笔预算,而会想尽办法开展救灾工作。由于中国有这种传统的关于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的理念,因此中国人习惯于有事找政府,因为“父母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理念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已然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人不会想“我为政府纳了多少税,因此我有权要求政府相应地为我提供多少服务”,而会想“政府既然为民之父母,就应当满足我的一切正当需求”。总之,西方国家的“政府应基于人民的同意”的逻辑在把公民摆在政府的主人的地位上的同时,也就使政府有权利疏远与人民的关系———因为这种逻辑导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金钱关系、就是购买服务的关系。相反,“家天下”的观念却有其人性的一面. 作者:吕规 夏庆宇 单位:南昌工学院思政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区域经济与行政管理冲突问题分析 一、经济一体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并“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跨省级经济区以及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郑汴一体化、乌昌一体化、西咸一体化等跨市级经济区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是,各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都遇到了行政壁垒的制约,“非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严重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西咸经济一体化为例,早在2002年两市就签订了《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两年后又合作编制了《西咸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八同”思路,最终实现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的目标。应该说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明确的,但是截至目前西咸一体化的进程远没有达到预期,与其他经济区比较步伐缓慢,究其原因很大一方面是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为此,认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冲突问题所在并探索体制改革与创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于中国区域合作与行政管理冲突的文献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后。Young(2000)[1]的研究注意到在分权体制下,中国实际上为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并认为各项改革推行过程种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地区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重要诱因。NaughtonB(2000)[2]的工作论文发现改革开放后中国省际间贸易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为主,生产要素、服务和中间产品流动壁垒仍然很大。Yin(2003)[3]运用R D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区域合作的激励问题和增长效应,指出区域合作的情况比封闭拥有更高的均衡增长率。林毅夫等(2004)[4]强调中国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很大程度上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这是分权式改革的逻辑延伸。王健等(2004)[5]通过提出“复合行政”的概念,认为造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周业安等(2004)[6]通过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认为市场秩序与政府竞争秩序的合理构建对地区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赵永亮,徐勇(2007)[7]在引入地方政府的消费偏好下,构建了两地区边界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市场分割的程度。他们的研究理论意义重大,但还没涉及最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本文结合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实际,从面临的难题入手,建模分析,得出结论。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难题 从制度上讲,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政策资源(包括上级政策倾斜、行政管理强度、行政管理方式等)和市场资源(要素丰裕度、市场容量与自由化程度等)两类。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在起步阶段往往表现得如火如荼,这主要归功于政策资源的释放和市场资源的松绑,之后进程缓慢,主要面临以下三个难题: 第一,政策资源的内敛性导致行政壁垒。政策资源的内敛性是说在一个行政区内,以行政力量为中心的政策资源对内的加强与对外的排斥特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系是垂直运行,地方行政区划之间基本上没有自主的经济联系,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是由自上而下的计划协调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这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分权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内部的权力转移,其次才是政府向企业、市场和社会的还权。政府职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革,其结果是行政垄断权的大而化小,政策资源仍然超越市场资源,成为了主导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资源。由于地方政府的偏好是局部利益,使政策资源呈现内敛性,不同行政区划间为争夺优势政策资源而相互抵制[8],在没有相应“秩序”规范情况下,势必出现不合作的“诸侯经济”现象。以西咸一体化前的情形为例,咸阳与西安仅一河之隔,由于害怕被西安“吃掉”,咸阳过去长时间不在渭河以南规划发展工业,而把它列为蔬菜区,以此筑成与西安的“隔离带”,这种政策垒明显不利于区域融合。还有比如在招商引资,争取上级给予的优惠政策等方面两市也是竞争激烈,互不相让,必要时以行政壁垒抵制。 第二,市场资源遭遇非平衡经济增长的冲击。“自由市场力量的作用使经济向区域不平衡方向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趋势”(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欠发展区域》,1974年),“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外围”理论也表明,市场力量不足以消除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短期内甚至会强化这种不平衡,一体化过程中若完全放任自由化的市场,会导致净优势资源单方面流动,GDP的变化会牵动各行政区首脑的神经,发达地区政府怕受拖累,欠发达地区政府怕吃亏,为扭转这种趋势,各行政区会用政策资源包围市场资源,行政力抵制市场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法治环境与市场制度的梯度差异,增加了法律、政策协调等方面的成本,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来改善这种不平衡,一体化进程就很难进行下去。[9]政府之间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自动实施的协议,保证“合作博弈”能够重复,关键在于能否给那些落后的伙伴一个良好的前景预期,或者通过非市场的力量在合作中尽快缩小差距,这需要通过特定的资源配置和补偿机制来实现,而这种机制正是目前中国缺乏的。 第三,“合作协调人”的缺位和失效。对于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整体经济发展,从长期看这应该也是上级政府的施政愿望。但由于跨行政经济区缺乏与之重叠的行政级别,靠地方平级政府难以合作协调,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级政府成员为主的合作协调人,但这种合作协调人缺乏权利和法制保障,协调力度大打折扣,加之对各行政区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协调只是成了建议,最后变成“东周诸侯不朝觐”,各行政区表面上看同属一个经济区,实际上是各顾各。以西咸一体化为例,两市时常遇到一些诸如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投入等涉及到双方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摊的棘手问题,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机构来确保实施,往往使很多问题搁浅或遗留。 以上难题表明,由于政策资源的内敛性,以及市场资源遭遇非平衡发展的冲击,在缺乏合作协调人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管理体制面临冲突,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模型分析: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模型假设 假定地区经济发展手段主要来源于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两类,地方政府对这两种资源的偏好关系都具有完备性、可传递性、连续性、单调性和严格凸性。 (二)模型分析 情况1:独立行政区的资源配置 市场资源对政策资源的边际替代率是它们的价格之比,也是各自的边际效用之比。实际上,由于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减,牺牲市场资源的利用而单靠政策资源推进的发展模式导致的效用水平是不高的,西部某些地区在实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避免这种“行政过度”带来的低效用。 情况2: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不同行政区的资源配置 政府的短期偏好在于使用政策资源,过度的政策资源使用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减,政策资源逐渐演变成保护内部“弱市场资源”的行政壁垒;二是对有限政策资源的争夺,造成两地相互抵制,互筑行政堡垒,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管理体制冲突由此形成。 四、对冲突的进一步解释 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在此不能达到优化配置,主要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单一的政绩评估机制和政治晋升中的经济人行为 目前我国的政绩考核依然以经济建设成绩为中心,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主要依据本地区财政税收、本地就业和GDP增长速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种施政观可能会导致两个极端:从时间纬度上,地方政府为实现任期内的跨越式发展往往较少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从空间纬度上,面临同一经济区内的行政区划的边界时,为了保护本地利益,政府往往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生产要素的流动,人为制造区间壁垒。 地方官员合作困难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的政治晋升博弈的性质[10]。同一行政级别的地方官员,在政治晋升博弈中,参与人面临的是一个“零和博弈”,因为只有有限数目的人可以获得提升,一个人获得提升将直接降低另一人提升的机会,一个人所得构成另一人所失。而在当代的经济竞争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合作优势互补。政治晋升的零和博弈往往会干扰经济竞争的合作双赢。 (二)信息不对称与政府间不信任导致的非合作博弈 即使消除了地方政府经济人的行为,跨行政经济区仍然存在政府间的博弈,同级政府在面对不完全信息表现出来的等、靠、推的相互观望思想本来就很严重,加之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担心利益受损,致使非合作博弈的产生,其结果是双方受损。如下例的静态非合作博弈,在缺乏互信情况下,即使双方知道合作双赢,但不能确定对方是否能采取合理积极的合作措施,于是只从单方面利益最大化出发,导致非最优结果。 (三)区域产业同构化严重,缺乏合作的内容即使制止了政府的经济人行为,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消除了非合作的“零和博弈”,政府的合作也会面临新的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对本地区经济指标的关注,缺乏对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系统的战略思考,因此,大多地方政府往往对那些被区域内其它地方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线产业”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忽视了区间产业互补与合作,其结果带来的是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11],从而使得区域合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例如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等地区传统工业产业均以纺织、军工、医药等为主,新兴工业产业又都选择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建材等产业内的相同方面,产业同构严重,恶性竞争和排斥往往对一体化形成威胁。 (四)区域合作的主体不明,缺乏合作的推手政府与企业在一体化过程中也存在博弈,政府会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资源在更大区域内的有效配置,因此区域合作主体是企业,而企业会认为,政府不创造良好条件,消除行政壁垒,要素是无法自由流动的,因此区域主体是政府。在主体不明情况下,一体化的进程显然缺乏推动力,等和靠的思想由此产生。实际上,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应该分前后两个阶段来看,如下图所示,以行政体制改革为过渡,前期以政府为主,主要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和规划统筹工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后期以企业为主,完善市场机制,政府要从某些领域退出,为企业提供服务。目前西咸经济一体化就面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摇摆不定,一体化实施的主体也就不明确,一体化的进程就会受阻。 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构建合理的地区间利益分配、约束和激励机制,优化行政机构运作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弱化行政区划边界,构建交通信息网络区域经济学中的“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等表明,中心城市和地域对周边欠发达区有经济带动作用,而行政区划的边界是两个中心城市辐射最弱的地区,成为经济一体化的“隔离墙”,要实现要素的充分流动,就必须弱化行政区划边界,在边界区设置经济合作的“通道”以促进经济一体化。西咸共建区就是这一思想的创举,两地在城市的边缘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吸引企业进驻和房产开发,使其成为西咸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 交通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属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需由政府提供,跨行政区只有具备较完善的交通网络,要素在区间流动才有物质载体,才会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障碍。西咸经济一体化在这方面规划的早但实施的晚,虽然西咸电话并网开创先河,但两地的交通衔接颇费周折,咸阳的世纪大道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很难与西安同规格公路衔接,群众反映强烈的直达公交线路也是奇缺,晚晚落后于人们的预期,这是急需改进的。 (二)减少行政区划管理层次,适当增加管理幅度,消除行政壁垒 通过行政区划管理层次和幅度的调整,可以直接解决现存的区间行政壁垒问题,将区间经济矛盾转化为区内经济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行政区划改革要强化经济中心,规划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层次合理、幅度适当、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区划体系,从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适宜的区域地理空间[12]。 在不能完全破除历史形成的行政区划前提下,通过部门的融合是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之举,它绕开了行政壁垒和法律限制,注重实效,是短期内消除局部矛盾的重要抓手。乌昌一体化在这方面大胆创新,通过合并两地党委,在高层实现战略统一,而西咸一体化这方面比较薄弱,两地部门归属各行政区,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各自主管上级间接沟通,但在渭河污染治理上两市环保部门合作比较积极,为改进渭河支流水质,两市共同制定了《西安咸阳沣河、氵皂河水污染治理规划》,协同关闭造纸等污染企业数家,使水质有所改善,为两地可持续共同发展做好了铺垫。 (三)完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制度 要消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在追求政绩时的经济人行为,须对现行的以经济增长为单一指标的政绩考核制度实施改革,新的考核制度需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考核指标尽量量化,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既要有数量、速度指标,更要有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保指标、就业指标、对外影响指标等。二是要建立规范的考核方式,对地方政府及官员的考核应将上级政府的考核与民意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程序做到公正、公开和透明。三是考虑外部性,建立奖惩机制,在政绩考核中,对于促进本地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政府和官员予以表扬、奖励,以达到激励效果;对于一些只管本地发展而对周边地区进行市场封锁、设置要素流动障碍、转嫁污染等行为予以处罚。 (四)通过法制保障,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构 一体化经济区在面临共同的发展问题时,由于无法可依,往往表现为同级政府难以干预,上级政府缺少合理干预的手段,一旦干预又成了独角戏,地方上等、靠、要的思想滋生。可以通过构建法律基础,各成员进行产权的部分让渡,并由超越行政区划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来行使由各成员让渡出来的这部分权力,以制定整体性的合作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国际上依法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例子很多,欧盟的成长就是一个典范,还有美国的例子,美国为促进跨区域问题的解决、调节各地方政府间关系,于1961年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为此在商务部下设立了地区再开发管理局;1965年颁布了《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并相应地成立了经济开发署和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以及一些州际区域开发委员会。西咸一体化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难度很大,因为这需要上级相关部门立法或授权,现行的协调领导机构很难依法独立行使权力,而面对西咸两市越来越不好解决的难题例如交通、产业的统筹规划与资金投入,土地指标的统筹等问题都需要省级层面强有力的支持。 (五)财税体制的灵活性和统筹性 区域经济中各行政区难以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益分配问题,而引导市场经济行为的财税分配政策,对市场、企业和地方政府都有着关键的利益导向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财税分配制度不尽合理,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上、转移支付上、区域恶性竞争的税收优惠政策上都不利于推进经济区内行政区划的合作,因此上级政府要统筹经济区财税分制度,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增强政府对地方经济的调控能力;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实施转移支付法律化、弹性化、透明化,同时要解决地区之间的发展均衡问题,逐步使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向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转移支付发展;适当下放和监管税收优惠权限,更好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3]。 (六)建立基于平等、协作的学习型横向府际关系 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横向府际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交流与合作的关系,为了形成平等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政府关系格局,要加强同级政府间的制度学习与创新,增强相互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敏锐地认知制度不均衡状态中所蕴含的潜在发展力量,合理制定制度创新的规划并持续地加以执行,实现政府制度的创新发展[14]。同时要认真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其他政府的制度,通过研究历史上和国外成功运作的制度安排掌握政府制度的发展规律,从而提高政府对制度创新的把握。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对知识经济与行政管理的探讨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知识经济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知识经济发展对社会各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因此,探究知识经济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具有实用价值。本文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内涵,探讨了知识经济给行政管理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知识经济;行政管理;影响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当今社会,提到“知识管理”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概念:在面对与日俱增的、非连续性环境出现一定变化时,就可以按照组织的适应性及生产条件、以竞争能力等各种现实情况,制定出迎合性措施。合理科学地认识“知识管理”,这种管理就是将人作为中心位置,把信息当成理解的基础,将创新知识当成最终目标,将知识作为一种能够开发的资源对待。总而言之,“知识管理”即为人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获取和运用集体知识以及技能全过程。从结构上来看,这种管理可以划分成两部分,就是管理人力资源以及管理信息资源。最终的目的是将人对知识创新以及处理信息二者有关能力的有机结合。 (一)在行政决策上的转变 因为广大群众们就政策是如何出台的这一过程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无法对实际中对政策的执行进行对比,哪怕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扭曲和变形也不得而知,那么我们的监督又从何谈起呢?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使网络形成了对行政决策监督的无形之网。随着网络被广泛地运用对行政决策的监督上,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决策过程的清晰度和了解度,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群众通过网络便能够轻易地了解到行政决策的内容,将不同的决策方案和自身的利益作对比,看清自己的立场,然后发表自身见解。 (二)建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在以知识为经济的时代,一方面日后知识必将在行政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人可以对知识进行掌握以及驾驭,并且可以由此对行政管理进行创新和改革,所以这些全部原因都将人置于经济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时展相较以前更加突出和明显了;另一方面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逐渐开始追求自主性和个性化自我价值,并且由于人在行政管理中地位变高的缘故,他们的这些追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完美的释放,“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此得到实现。 二、知识经济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一)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的时代,领导自身的知识含量直接间接的成为了下属们判断其是否有能力担任该职位以及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的基础条件。领导干部们也好、管理者们也好首先肯定是要踏踏实实地学好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等符合时展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必须对法律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可以参考“依法治国”。而且最好是对所在行业要求掌握的专业类知识进行一个较系统较全面的学习,还最好对一些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不但如此,还要掌握和认知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准确履行自身职责。当今社会知识随时都在进行更新,而且速度难以把握,所以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新添和补充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二)对行政绩效管理的影响 所谓行政绩效的管理就是指根据绩效评价来对被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指标和参考一些标准来对比分析,考察、评定、奖励被评者在一定工作时期内的工作,并且进行一些相关培训活动;通过不断地探索以及不断的创造可以有效地拓展组织目标和组织价值的新视野;逐渐完善一些奖惩体系,努力实现对管理思想和总体战略目标的完善和实现。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绩效管理上也体现出知识的重要性。要争取做到与效益相辅相成。知识经济大环境下,知本非常的重要。知本的地位也位于资本的前面了,拥有多少的知识、拥有什么样的知识以及怎么样去运用知识等等已经成为促使经济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了。这便要求组织管理者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量来将战略和运作相结合制定有效的知识管理相关战略,同时对内部知识资本作出高效合理的调配和安排。同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己的知本能力自身必须要了解,同时对竞争对手的知本情况有个了解的话会让自己更胜一筹,防患于未然。 作者:1.杜军贤;2.孙晓莉 单位:1.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中卫热电有限公司,2.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宁夏分公司
绿色物流论文:石油企业绿色物流问题研究 作者:潘长城 邹光国 李林生 摘要:石油企业的绿色化物流问题,是本世纪现代石油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发展起步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还很有限,如果石油企业继续保持原有的传统物流产业的做法,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过度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那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所以,了解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找出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在石油企业形成绿色化的物流产业是十分重要的,这对发展我国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石油企业 绿色物流 对策 0 引言 石油企业产品的物流也存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石油产品的物流过程中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石油企业产品的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 我国石油企业产品的绿色物流起步较晚,石油企业对其产品的绿色物流重要性认识不足,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我国石油企业绿色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悄然兴起,重视和研究石油企业产品的绿色物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物流产业概述 绿色物流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才被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物流思想,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绿色物流产业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表述,h.j.wu和s.dunn(1995)认为:绿色物流产业就是从原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接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jean-paul rodrigue,brian slack claude comtois (2001)认为:绿色物流产业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夏春玉、李健生(2005)认为:绿色物流产业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 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其主要包括:①集约资源: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②绿色运输:绿色运输是对货运网点、配送中心的设置做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线和降低空载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运输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③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④绿色包装,绿色包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⑤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包括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 绿色物流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需要。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为劣五类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我国是一个世界工厂,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污染负荷也将不可避免的成倍增加,工业的大力发展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发展绿色物流产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 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石油企业领导的观念问题 石油企业现代绿色物流的运作,是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政府职能部门对现代绿色物流产业缺乏统一的协调,没有形成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发展。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2.2 石油企业经营者和油品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经营消费理念问题 石油企业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却对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甚至有些石油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理念,它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只会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等等。 2.3 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与政策问题 现代绿色物流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环境,由于石油企业长期关注传统物流的发展,对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我国绿色物流产业人才,改革制度环境,也是根本上促进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另外,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的发展不仅需要石油企业改变认识,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产业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产业的政策性建设。 3 国外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上世纪末来,美国物流界推行即时(jit)制造、即时配送。由于物流业务数量巨大,所以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关注。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美国在《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了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都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各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绿色化。 欧盟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合作型的物流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形式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欧洲货代组织(ffe)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的相应的绿色标准,并加强了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欧盟国家还倡导绿色包装,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倡导商品的“无包装”和“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并能循环利用或再生,从而节约资源和能源。 日本上世纪末也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标准,如:货物的托盘使用率,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后时间等,来减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日本明确规定:①因地球温暖化问题,应加强排放管制措施,以达成“京都议定书”的二氧化碳排出削减目标;促进运输的效率化,到2010年,使长距离杂货运输方面的模块化比率达到50%以上。②因空气污染问题,提出强化排放瓦斯限制、开发及普及低公害车辆等措施。③实践循环型社会,构建静脉型物流系统。探讨循环型社会的有效物流系统等等。 另外,日本政府在1992年起草了《能源保护和促进回收法》,1995年日本政府以“污染者付费”原则为基础提出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市政府负责收集,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的方法,也大大促进了日本环境的不断优化。 通过分析国外绿色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制定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时,政府起着主导的作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都必须严格执行和不断提高对绿色物流产业的认识,以实现我国物流的绿色化。 4 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4.1 石油企业应该树立的绿色物流观念 石油企业要适应全球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的发展,各级政府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时要树立绿色物流意识;石油企业的各级物流部门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展现给消费者以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强化绿色营销;同时广大石油产品的消费者也要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石油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石油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石油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石油企业实行物流外包,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现代绿色物流应着眼于石油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4.2 石油企业必须完善绿色物流政策 发展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离不开政策支持,因此,制定适合石油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机制的政策,提高对环保程度高的绿色物流企业进行鼓励和扶持,鼓励石油企业物资公司进行改造和升级,支持石油企业物资公司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方式,摒弃粗放的经营模式是发展绿色物流产业的根本出发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制订石油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相关政策,在宏观上对石油企业和石油物资公司发展绿色物流进行管理控制。 4.3 石油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控制 石油企业物流活动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油品运输量的增加带来的,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管输过程中产生的石油与天然气泄漏造成的,如大连的石油管输泄漏产生的大火,造成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因此石油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石油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促进低公害车的普及、减少油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等。 4.4 石油企业应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促进石油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通过道路、铁路与管线运输等不同方式,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建立石油、天燃气管线网络,实现成品油、天燃气等物资的最优运输,配送方式。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4.5 石油企业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转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动作与管理方式。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货主的全部环节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库存货、运输、通关等业务。帮助石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4.6 石油企业应注重校企合作 石油企业要积极支持各石油院校进行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物流网络的研究。要加强石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绿色物流产业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面广和层次高,要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各石油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物流的培养和训练计划,努力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通过调动石油企业、石油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相互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使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基础,提升石油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 5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石油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石油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它的认识还很有限。认识一种事物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 第二,在石油企业中发展绿色物流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石油企业领导和政府的观念问题,石油企业经营者和油品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经营消费理念问题,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与政策问题等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第三,解决石油企业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是石油企业必须树立绿色物流的全新观念、制订和完善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政策、控制石油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建立现代化的石油企业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注重校企合作。只有这样,石油企业的绿色物流产业才能更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绿色物流论文:浅析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摘要]在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在人们渴望绿色生活、在党和国家吹响又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新时期,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加快广西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初步具有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开发意识,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还没确立;物流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农产品绿色物流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得到提高,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低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诸多因素在制约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农村自然、文化及经济条件使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难以确立;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总体发展;绿色物流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现状;制约因素 在我国工业品生产和食品消费中农产品一直占据很大比重, 农产品主要指粮食、棉麻、油料、肉类、果蔬以及乳、蛋、糖。农产品绿色物流是指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强调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不变质不受污染和实现增值以及物流操作、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具体包含农产品绿色运输、农产品绿色包装、农产品绿色装卸搬运、农产品绿色流通加工等内容[1]。农产品绿色物流涵盖了与农产品相关的生产、流通、消费领域。 一、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 农产品绿色物流在发达国家发展较为迅速。它实际上是农产品物流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一种产物,同时也是农产品物流今后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虽然农产品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注意,但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则更加滞后: (一)初步具有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开发意识,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还没确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绿色观念的深入,近些年来绿色产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广西抓住市场机遇重视绿色产品的认证和开发,到2010年8月13日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书151个(见表一),只占全国总认证书15917个的0.95%,获绿色食品认证的主要是大米、机制糖、鲜果和啤酒等产品(见表二)。 广西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总体落后,人们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观念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并没有确立。当前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的绿色经营消费理念已初步树立,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还没有。农产品经营者提供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甚至绿色服务;农产品消费者追求绿色消费、绿色享用甚至绿色保障。可就是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环节没有引起重视和关心。由于目前广西农产品的生产还是以个体农户为主,每个农户受文化经济条件所限,相当多的农产品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经营方式相当落后粗放,加工方式大部分停留在初级方式而无法升级,农产品的附加值相当低。农民则只关心农产品的最终产量和价格,对于像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环节没有也无法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绿色物流思想,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腐烂、变质、霉变等浪费现象严重,绿色农产品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二)物流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农产品绿色物流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道路和货运场站及物流集散设施是农产品物流主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虽然广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物流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农产品绿色物流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道路方面,承担农产品物流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铁路、航运和空运。广西目前农产品交通道路方面:一.据调查近10%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这些村的农产品没法外运,农村公路的通达率有待提高;二.贯穿广西境内的只有南昆、湘桂、焦柳、黔桂、黎湛5条铁路干线,大部分广西农村地区还没通铁路;三是广西机场本身数量不多,能用于农产品物流的飞机少。 货运站场及运输设备方面,目前广西在货运站场的建设方面力度不大,缺乏专业化的汽车零担货运站和集装箱中转站,承担农产品物流的货运站场主要是一般的普通公路货运站。 而农产品运输载体主要是中型卡车、农用车、三轮车,这样的运载工具不仅能源消耗大,而且容量不足,更不能保护好农产品[2]。 物流集散设施方面,首先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得到发展。目前广西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城市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已经形成,但是农产品市场结构中集市贸易占主体,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南宁和柳州几个大城市,批发市场的保鲜、加工、运输、仓储等绿色物流配套设施少,建筑老旧且交易方式陈旧,市场服务单一和市场法规不完善等。其次是仓储设施陈旧。广西农产品以亚热带果蔬为主,对保鲜储藏会有特别的要求,但目前广西的仓储设施不论在数量结构还是技术水平上都不能满足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需求[2]。 (三)物流技术得到提高,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低下 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广西农产品物流活动得到了较大发展,物流技术也得到了提高,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仍然低下。 1.农产品绿色运输。农产品绿色运输是指通过运输实现农产品空间位移时,采用绿色运输策略,包含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运输工具;有效规划运输路线,避免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对流运输等无效运输[3]。目前广西不合理的运输现象大量存在,据调查有些农产品从海南运到南宁的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再运到湖南的长沙,这不仅加大了农产品物流成本,还很难保证农产品的鲜活性。 2.农产品绿色流通加工。农产品流通加工是指根据终端的要求对农产品进行分类、清洗、包装等活动。绿色流通加工要注重防止加工中的货损,尽量将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的流通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3]。发达国家果品加工能力已经达到生产能力的70%以上,广西农产品现阶段仍然以自然形态进入市场,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广西年产鲜果在450万吨左右,但经过流通加工的只有60多万吨,还不到生产能力的20%。 3.农产品绿色包装。农产品绿色包装强调“适度”包装,既反对过度包装,造成包装材料浪费,又不能为追求低成本,采用劣质包装材料,影响人体健康[3]。目前广西农产品包装仍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运输包装大多用的是塑料编织袋和麻袋,农产品销售许多根本没有包装,至于保鲜型包装相对更加落后。 二、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在人们渴望绿色生活、在党和国家吹响又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时期,推广农产品绿色物流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不一般的促进作用。针对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制约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因素。 二、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在人们渴望绿色生活、在党和国家吹响又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时期,推广农产品绿色物流对广西经济发展具有不一般的促进作用。针对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制约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自然、文化及经济条件使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难以确立 2009年末广西农村常住人口2952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60.8%,分布在12918个行政村;广西农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2%,而文盲的比例达到了3.83%;2003-2009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95元、 2300元、2490元、2770.5元、达到3224.1元、3690.3元、3980元。广西农村人口数量多,居住分散,农民文化程度低,农民人均纯收入少,这样的自然文化和经济条件使农民难以接受新技术、新观念,更不能正确认识农产品绿色物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因而农产品绿色物流思想在广西农村难以确立。 (二)农村基础设 据调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4项一级指标中,广西位列第一的有4项,排位二、三名的分别为4项和1项,位居倒数第一的有6项,倒数二、三名的分别为5项和4项,排位4~6名的总数为15项,超过排位在1~3名的9项,而且排名第一的4项指标中,除沼气池项目外广西的项目优势并不明显,说明广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处于中偏下水平” [5]。 2009年11月,广西爆发了震惊海内外的“爱心香蕉”事件。当年广西香蕉种植面积达110多万亩,总产量210万吨,比上年增加84.5%。香蕉大量上市后,市场需求萎缩,价格最低0.12元1斤,不少蕉农因为采摘费用比卖出价还高,宁肯让香蕉烂在地里。最后在中央和全社会的共同帮助下,以“爱心香蕉”的名义消化掉了囤积的香蕉。“爱心香蕉”事件暴露出广西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农产品物流体系还十分脆弱。因为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产品生产止步在自然收获阶段,缺少了加工、配送、储存等供应链增值环节;因为缺乏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专门化、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增值服务,大多数农民不但承担着农产品生产功能,而且承担了本应由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承担的销售、运输、加工、储存等功能,流通效率低下[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无形中限制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总体发展。 (三)绿色物流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 绿色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绿色物流机制的完善需要从社会和企业两方面着手。广西绿色物流机制的建设缓慢,首先从社会方面看政府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政策规范和管理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到目前为止,广西的物流业仍然是实行分散的、分行业的管理方式。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这种无序发展造成物流行业资源配置巨大浪费。同时,广西针对物流行业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制订和颁布也很少。其次从企业方面看农产品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力不足,并且第三方物流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广西物流业目前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物流企业规模小,而且分布范围范围广,大多数以自办物流为主。专业化程度低,常规物流发展还很不健全[6]。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方利润源”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观念影响,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抓住本企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主观认为有利可图就自建物流系统,农产品企业则更加突出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绿色物流机制的这些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 绿色物流论文:金华市绿色物流业建设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日益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现代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着环境问题。为保证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我们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分析,探讨物流活动的发展路径,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金华市发展绿色物流业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物流业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绿色物流;发展;对策;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在化理论和物流绩效理论等。 一、实施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构建绿色物流投资体系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物流企业,它要求企业将其经营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从事绿色经营,做到物流与环境共生。 (二)绿色物流有利于物流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使企业必须积极建立完善绿色物流体系,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重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都成为决定企业形象与声誉的重要因素,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三)绿色物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isol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l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就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进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 二、绿色物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绿色物流”强调将环境管理融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废旧物资回收等各个部门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并配合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有效的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 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物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完善的绿色物流系统能够避免或减轻由于物流效率低下、物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落后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绿色物流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城市垃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金华市实施绿色物流的措施 (一)政府制定政策,构筑绿色物流发展框架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管制是绿色物流得以有效落实的基本条件之一。政府对物流体制的管制集中体现在发生源管制、交通量管制和交通流管制等三个方面。同时,政府应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加以约束。在流通加工方面,政府也应倡导绿色流通加工。对物流企业加以适当引导,使企业具有“绿色”意识,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流通加工向绿色化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建设物流园区,使物流企业集中起来。实行流通加工的集中进行,进而产生规模效益,同时,又维护了我们的环境。 (二)发展绿色交通 提高汽车燃料质量,针对轻型汽车、公交车辆等推广清洁燃料;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配载运输,充分利用货车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提高车辆实载率; 充分发挥金华市运输工具的运输效率,减少对流、倒流、空驶、运力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可在金华市运输线路的交汇点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推行第三方运输,合同运输,这样可以达到运输合理,减少资源浪费,也可以使金华市的流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金华市还得加强对含有毒物质货物及易遗撤物资运输的管理,避免由于运输问题引起的环境污染。 在网络管理系统基础上,实时地收集、传递、和处理交通信息,交通管理中心根据这些信息自动实时地进行交通疏导、控制、和处理事故,同时合理地调度运输力量,这样可以使交通通畅,提高道路通过能力,减少污染排放。金华市还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城市的经验发展集装箱运输,这种运输具有运输量大、封闭性能好、装载效率高的优点,可以防止任何形式的物质泄漏,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 (三)合理规划物流网点布局,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成为产销企业的中介,是整个物流企业的灵魂所在。为此针对金华市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建设迟缓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利用城市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的特点,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然后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物流体系。这样,物流中心就充分利用了资源,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创办绿色物流企业 创办绿色物流企业绿色物流企业是基于绿色化战略,以绿色物流技术采用为其内在需求,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的新型物流企业组织形式。绿色物流企业实行全面的绿色管理,应遵循“5r”原则;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绿色化企业应将绿色化战略的思想贯穿到企业绿色化的核心过程中,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应强调“外部效应内部化”,逐步实行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审计制度。物流企业应向“学习型组织”发展,逐步提高企业的绿色化程度,争取在民众面前树立“绿色物流企业”的良好形象。 (五)加强城市逆向物流(静脉物流)的管理 逆向物流管理是物流服务项目的扩展,是物流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在中国,逆向物流管理还几乎处于空白。从企业的角度看,好的逆向物流不仅可以积累产品数据,为预测、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是使顾客保持忠诚的重要营销手段。逆向物流管理的理念中包含了深刻的环保物流的概念。如包装物的回收、再生和利用,对有毒或有害环境的报废产品的处理等。 政府应对现有物流体制进行管理,设计一系列的规则,界定人们选择的空间,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增进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大力宣传“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的观念,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全社会都来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加快有关逆向物流技术研发鼓励官、产、学、研合作联手攻关。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同时还要加快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统软件开发。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的服务理念随之而不断更新,在变化的过程中绿色物流是企业的重要一部分。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绿色 物流 发展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在实现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还要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 1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受传统物流影响企业在生产上,只注重产品的功能、开发周期和成本,无视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选择和绿色生产工艺流程规划等理念并没有贯穿到整个生产环节。而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绿色保障的追求还不够,消费者产生对社会环境的关切意识和自觉维护环境的意愿不强。另外,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材料的使用、机械化程度与先进性、信息化、网络化等。 1.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绿色物流观念淡薄。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 1.2.2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 1.2.3 绿色物流技术落后。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2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2.1 政府引导 物流是宏观活动,它强调的是总的成本最低,这要求政府对物流进行整体的规划,从全局考虑,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没有必要的建设。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培养专业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我国物流的滞后,物流尤其与绿色相悖,除了认识有限、科技水平落后,也和相关人才的缺乏有关。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知识面广、层次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绿色物流专业人才,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也只有这样,现代物流才能在绿色的轨道上健康驰骋。 建设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政府要筹措专项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铁路和公路的干线要进行修补和完善,使干线能够到达经济所能辐射的范围;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建一些铁路专用线和站场,满足经济高度发展对高效物流的要求;由政府扶持建造一批高层立体仓库。当然,如果有必要,资金的来源也可以选择外资或民间资金等。 2.2 企业主导 走向绿色物流,离不开企业这个经济主体,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只有所有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接受绿色物流的理念,并成为其自觉行动,才能说真正进入了绿色物流时代。 绿色运输。首先要尽量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最后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 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 绿色包装管理。绿色包装就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它要求商品包装无害于生态平衡,无害于人类健康。具体而言,绿色包装泛指包装用料节省资源,尽量减少包装废弃物,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再生成为其他有用之材,填埋时少占地而易于降解。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包装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包装科技的开发。 绿色物流运输工具。国内传统的核心大城市和一批大中城市的中心区域的物流运输在需求旺盛的同时对汽车尾气环保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排放标准不仅加严同时在车型上也从轿车开始向其它车型延伸。在城市物流建设中,如送货、送报、送早餐、送信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构成了整个城市物流的框架。因此“绿色物流”为生产绿色运输工具带来了商机。轻卡等满足绿色物流发展市场需求的绿色运输工具正应运而生。 2.3 民间组织倡导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努力外,还必须重视民间组织的倡导。这里民间组织主要指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商会及社会团体等,它们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在消费群体中有良好的基础,在推进绿色物流中有独特的优势。民间组织倡导的绿色物流对策主要有促进共同物流体系的建立、物流标准化的广泛实施、促进物流的社会化、推广低公害物流技术的应用等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物流活动有利于环境的量性循环。 因此,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将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绿色物流论文:实施绿色包装策略 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摘要:当前市场上使用的包装常常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实行绿色包装则既可减少流通污染,优化生存环境,又可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发展,还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目前由于中国存在观念认识方面具有片面性,绿色包装立法薄弱,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绿色包装需求严重不足等因素,阻碍了中国绿色包装策略的全面实施。为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实施绿色包装策略我们应该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着手,政府方面注重加强法制建设,给予政策扶持,同时还要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企业方面强化绿色包装意识,实行绿色包装标志化以及使用绿色包装材料。 关键词:绿色包装;环境;绿色物流 绿色包装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成,既能够循环和再生利用,又易于降解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不会危害生态环境、人体和牲畜健康的一种环保型包装。绿色物流是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规划和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1]。绿色物流活动的构成因素都与绿色包装有关,包装在绿色物流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绿色包装策略能够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一、包装对绿色物流的影响 1.虚空包装给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包装的包装物品在整个包装中所占比例很小。它除了欺骗引诱消费者消费外,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虚空包装实质上是对资源和能源的一种浪费,这种包装一旦被消费者发现将会变为一堆废物而一钱不值;虚空包装是城市垃圾和污染的重要来源,虚空包装被识破真相后,消费者常常是进行烧毁处置,在处置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有害有毒气体。 2.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过度包装只强调修饰,大多数以多层次为特点。过分包装,不仅让生产者增加生产成本,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而且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大部分是要被扔进垃圾箱的,中国城乡每年生产的垃圾有4亿吨,其中60%的生活垃圾是包装物。过度包装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 3.包装涉及到整个物流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低。在生产和物流过程中,包装既处于生产活动的终点,又处于物流活动的起点。但是包装作为物流活动起点其作用要比作为生产活动终点作用大得多。包装时刻存在于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中。物流中装卸、搬运、存储、配送和运输等活动实现的效率和质量都和包装有直接关系。产品包装采用何种材料、容器、技术和结构都会影响到物流活动的质量和效率[2]。 4.包装为其他物流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保证。商品实体经过包装后使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活动得以方便和快捷地进行。同时包装能保证物流网络的可控性,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关键内容,然而产品的种种信息都能够通过产品的包装反映和体现出来。 5.包装直接影响出口贸易发展。随着各国人民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拥有绿色包装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市场。现在出口贸易的环境标准和法规日益严格,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要壁垒,不符合进口国绿色标准的产品要么就是在出口数量和出口市场方面受到限制,要么就是被课以很高的进口附加税,要么就出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紧张,引发贸易摩擦。中国产品的包装和发达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国内企业忽略进口国商品包装的要求和法规,导致产品无法进入进口国家,使得出口贸易蒙受巨大损失。 二、发展绿色包装的意义 1.发展绿色包装,减少流通污染,优化生存环境。绿色包装有着节省材料、合理运用材料、可回收再生产等特点。绿色包装对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有明确规定。绿色包装其内涵要求是:包装减量化方面强调最少废弃物、结构优化、材料消耗降低;包装可再生或可降解方面体现易于回收再利用;包装废弃物方面突出不产生再次污染;包装材料方面做到尽可能采用天然材质或再生资源。这些要求在减少污染优化生存环境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加快包装的绿色化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包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进入wto后,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而兴起。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它要求企业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最小化。 3.实施绿色包装,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绿色包装,符合各国人民环境保护的观念,出口产品时不会因此受到进口国这方面的限制,节约出口产品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减少贸易磨擦,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4.绿色包装策略,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为包装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资源,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包装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包装实质上是一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发展绿色包装,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中国实施绿色包装的障碍 1.观念认识具有片面性。绿色包装发展滞后,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观念水平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包装思想还没确立,更谈不上具有发展的前瞻性了。而且产生了绿色包装上的认识误区,社会上把易降解材料包装和纸包装看成是绿色包装的代名词。而对绿色包装内涵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使用后是否再利用这方面的要求往往被忽视了。 2.绿色包装立法薄弱。同西方国家比较,中国的绿色包装立法工作处于落后状态。尽管颁布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规,但目前尚无专门的包装管理法规。致使包装不规范行为没有相应法律法规制裁,也无法引导企业为降低环境成本而自觉努力开发、生产、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和绿色包装。 3.绿色包装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制约。生产绿色包装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因而绿色包装产品成本往往比传统包装产品高,在市场上绿色包装产品与传统包装产品竞争时,失去了价格优势,致使绿色包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 绿色包装发展是以高科技为技术支撑的。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包装行业的技术差距表现在:高精度和大型化产品短缺,包装产品配套数量少;产品质量性能差,造型外观落后、寿命不长;生产规模大并且档次高的企业为数不多,龙头企业更是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缺少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基本还停留在仿制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宏观调控不力,致使很多地方在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方面一哄而起。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因经费不足,致使企业无力研发新产品,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自主开发产品和创新能力薄弱。 4.国内绿色包装需求严重不足。在中国目前绿色消费还未成为一种主流方式。人们对绿色包装还只停留在观念水平上。绿色包装作为绿色产品,因为其技术含量要求高,研究开发成本高,需求量不高,从而制约了它快速而大面积推广。也影响了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四、实施绿色包装的思路和策略 (一)政府方面 1.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制性手段。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能够保证绿色包装体系顺利运行,使绿色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有法可依,以法律形式促进和规范绿色包装发展。在绿色包装立法方面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及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扶持和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其产品,同时对那些不符合绿色包装发展要求的企业应限期整改。在制定法规时,既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又要与国际接轨,促进绿色包装健康发展。 2.给予政策扶持。政府应宏观调控,建设包装押金、资源回收奖励、绿色补贴等制度,为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市场需求,增加企业收入,倡导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政府应对资源循环运作的包装生产企业大力鼓励,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税收、信贷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设立专项基金,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包装产业结构,提高包装行业素质;对绿色包装材料的进出口给予关税和配额方面的优惠等。 3.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为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鼓励再生材料的使用,可以发挥税收作用开设有关包装方面的新税种。对于使用不同包装材料的包装征收不同的税率。对于绿色包装则应该免税。充分体现税收的效率性。通过包装税的区别征收,既相对降低那些使用绿色包装的产品价格,又提高那些包装废弃物需要特别处理或不易回收的包装的产品成本,激励生产者采用绿色包装,从而促进绿色包装发展。 (二)企业方面 1.强化绿色包装意识。目前不少企业绿色包装意识淡薄。在“绿色浪潮”的时代,作为企业应提高绿色包装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企业应该理解,并非所有限制有害环境的商品进口都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企业应该知道,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约束甚至惩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必要的;企业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包装既能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染,又能提高企业形象,还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包装标志实行绿色化。在绿色浪潮的推动下,人们购买商品时由更多关注商品的质量、关注包装的精美,开始转向更多关注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和包装是否具有绿色标志[4]。现在绿色包装成了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阻碍。如果产品没有绿色标志,要么就被发达国家拒绝进口,要么就在价格和税收上处于劣势。 3.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绿色包装材料强调的是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危害。绿色包装材料对发展绿色包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使用绿色包装材料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企业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要求做到:必须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尽量使用重复再用和再生材料;大力开发动植物包装材料;注意选用可降解的材料。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提要本文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我国绿色物流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然而,绿色物流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较为成熟的定义。一般而言,绿色物流是指通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活动范围也涵盖了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 自从我国引进物流概念,物流业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不仅要面临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再加之我国绿色物流起步较晚,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如观念没有被广泛认同、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不足。 (一)绿色物流的观念未被接受。由于我国的绿色物流业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再加上它属于新兴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是消费者,对它都不是很熟悉。有的即使稍微有些清楚,也认为那只是概念理论的东西,要运用到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社会上绿色物流的思想基本不存在,因此其观念也不可能向西方国家那般深入人心,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绿色物流的观念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对它的发展也就缺乏前瞻性。 (二)绿色物流的体制不完善,政策缺失。 由于绿色物流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绿色物流不仅仅是物流企业需要关心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注。虽然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进行自发调节,但它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绿色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便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再加上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我国又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进行规划、管理、监督,而且我国的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思想,导致了物流行业的秩序混乱、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三)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装备和技术落。 后。由于物流行业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等基本环节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它的发展也就对道路、码头、配送场所基础装备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物流行业还未形成较好的规模,其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装备水平较低,配套性和兼容性也比较差,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不统一,造成了物流业的发展缓慢。而且,我国的绿色物流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落后,使得物流效率大大降低。物流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与无序发展,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较好发展。 (四)绿色物流缺乏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起步较晚,人们对物流的研究也就相对较少。再加上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高等学院虽然设有物流专业,但其课程不是很多,而职业教育学院则参差不齐,水平并不是很高,至于物流人员的培训机构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和导师的指导,并没有进行专业教育。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生教育刚开始发展。还有很多已经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不仅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进行专业的物流学习,只是按照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运作、安排,加之没有不断汲取外界的新知识,导致了对他人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从而使得企业没有新鲜血液的流入,企业停步不前。因此,我国物流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的绿色物流在将来的发展道路上还要走很长的路。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势必要加入物流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物流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利于我国绿色物流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建议。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低碳,还要求绿色,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当然也要绿色物流。然而,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还未被人们所接受,旧的物流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我们要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了解、认知绿色物流。这就要求政府采取一切措施,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物流,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大众媒体向公众提供有关绿色物流的信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当然,绿色物流不仅仅是政府需要关心的,同时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因为新的物流理念有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长远效益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改变员工的观念,树立全新的物流理念,更新思想。 (二)完善绿色物流体制与法律法规。由于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如,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绿色物流标准、环境立法、许可证制度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通过制定税收扶持政策、绿色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的主流行为,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统一的体系来对物流进行规划管理,确保各部门协调一致,避免物流行业发展混乱。同时,也要理清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并运用统一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从而使得绿色物流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 (三)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装备。由于物流的发展与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要让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但是,我国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这就要我们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同时,我们还要统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使物流发展的道路更为畅通。并且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既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要加强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 (四)引进国外绿色物流先进技术。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全面大开的局面,政府不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加快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实现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来有效地缩短采购周期,节约成本,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培养绿色物流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绿色物流是新兴事物,人们对于它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是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的研究工作,加强应用型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并且要充分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大学及物流企业的合作,形成生产、市场、研究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其次,各大高等院校也要多设立一些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课程,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同时也要引进海外物流人才,不断扩充物流师资队伍,提高物流教育水平,这样才会出现更多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的学历制度刚开始不久,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物流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从而提高我国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物流人才的需求。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物流人员,也可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在岗培训来加强其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并不断汲取外界的新鲜事物,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绿色物流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势必要加快物流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加快绿色物流的建设。而且,绿色物流不仅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还能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并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绿色物流论文:基于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物流模式探讨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考虑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思想在物流中的具体体现。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必须大力提倡绿色物流。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基本概念,说明了建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在此原则基础土,构建出了绿色物流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物流;发展原则;物流模式 1 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基本概念 从生态学意义上理解,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保护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所以,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现代化物流的内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从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的含义可以看到绿色物流和循环经济其实质是相同的,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要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就必须注重绿色物流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依赖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建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世界大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的作用日益重要,绿色浪潮惠及的不仅是生产、营销和消费。物流的绿色化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绿色物流还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据统计,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人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人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它对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省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 绿色物流的建立,更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则是伴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试想再绿色的生产和产品。如果没有绿色无污染物流的维系,绿色消费就难以进行。同时,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意味着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无不有赖于绿色物流,可以说没有绿色物流,就没有人类的休闲自在。 3 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1)减量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言之,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例如,轻型轿车既节省金属资源又节省能源,仍然可以满足消费者关于各种轿车的安全标准,而光纤技术能大幅度减少电话传输线中对铜线的作用。 (2)再利用原则。 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利用人们所买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零部件设计,以避免更换整个产品。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合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以增加消费品循环使用的频率。 (3)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增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资源化方式有二: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25%。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和生产者应该通过购买用最大比例消费后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以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综合运用3r原则是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 4 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首先,目前的物流模式之所以制约循环经济发展,是由于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存在管理割裂与运作分散问题,因此必须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实施有机结合,建立能够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整体优化的物流模式。其次,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以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为首要目标。在企业层面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综合上述两点因素,并结合 物流活动的自身特点,本文认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应包括企业、供应链、社会三种类型。 4.1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是由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组成的闭环系统,其结构如图l所示。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一般是从原料采购开始,终止于消费者手中,企业输出生产品,副产品作为废弃物处理。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延伸到废弃产品的回收领域。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具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首先,从技术角度,企业使用原材料的种类有限,企业熟悉其原材料的性质,具有再生利用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再生利用,可以避免浪费和减少原材料输入;其次,从管理角度,企业内部的循环便于操作,可以减少距离成本和避免交易成本。 4.2 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应涵盖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其结构如图2所示。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此外,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或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种类型、多个国家的企业构成,并且存在若干个不同范围的资源循环。因此,在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协调管理的工作。 4.3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不仅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流活动,还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物流活动,其结构如图3所示。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得自然环境系入的资源最小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输出的各种废弃物也达到最小化。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物流模式的运行机制。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物流活动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规范社会物流活动,促使企业采用低能耗、少污染的物流技术,并进行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实现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优化。 (2)物流模式的运作组织。社会物流活动的规划、管理与执行,都是由一定的组织完成的。不同的组织模式与职能分工。对物流模式的运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应整合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运作组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3)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承载物流作业的大型物流设施,包括运输线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企业内部的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对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具有很大影响,合理的设施布局可以减少迂回运输,提高运输设备利用率,进而减少尾气与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4)物流信息网络。在国际互联网、区域公用经济信息网等平台上,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社会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可以实现物流信息集成与共享,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减少物流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盲目性,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物质资源的消耗。 5 结语 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模式,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所在,它是为了抑制物流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净化,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人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业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资源浪费。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它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符合时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既可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物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绿色物流论文:论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摘 要:物流是经济活动的一大组成部分,在当前背景下,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来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科学的绿色物流管理系统,也就是21世纪的可循环物流管理体系。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物流的发展与现状并分析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来从多角度提出了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 发展策略 一、中国物流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持续的发展,中国的物流业取得了巨大发展,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物流体系,高度发达的物流网络正在迅速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物流整体上还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 二、中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我国的物流业,特别是绿色物流,在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隐患与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成熟的物流管理体制 我国物流行业虽然建立了完全市场竞争机制,但是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体制,不仅在思想上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理念,而且在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十分欠缺,这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十分严峻的考验。 (二)物流管理权力的滥用 在很多地方,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理部门滥用权利,贪污腐败,乱收费严重,被人们戏称为灰色物流。此外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政策的影响,物流业条块分割特别繁杂,导致政府对物流管得太多太死,各种不合理的收费使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三)物流行业缺少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在技术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盈利水平低,难以突破发展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人才严重匿乏,人才障碍成为了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重要障碍。 三、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绿色物流的本质内容和指导思想是集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和绿色加工等。 (一)绿色运输 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运载车辆所排放的油料和尾气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而绿色物流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克服重复运输,并通过使用清洁燃料和改进内燃机技术,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途中的尾气泄漏,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绿色仓储 仓储也是物流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集约的仓储设计,能极大地减少运输成本,增加仓储空间。在物流仓储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仓储布局既不可以太紧密,也不能够太松散,而要选取比较适中的仓储布局。同时,仓库的设计和建设也要充分评估周围环境的影响,将环境因素加入仓库设计数据中进行分析,协调环境与物资存放过程的各种摩擦和问题。 (三)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同样是指采用降低废弃物排放、节约资源的方式对物资进行包装,细分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等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是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四)绿色加工 绿色加工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环境政策的考虑。一方面在加工规模上,要求从分散型向集中型靠拢,通过集体规模优势来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要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物进行妥善的处理,通过相关作业来将这些污染进行集中处理,控制污染的传播和污染源的扩大. 四、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实现方式 (一)政府和企业携手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加强环保宣传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政府和企业身上。首先,政府要起好带头和表率作用,从思想认识上唤醒企业,提高社会和公众的危机意识,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物流模式的良好舆论氛围,并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的固有经营模式和约束条件,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创新,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作为企业,也要与政府同舟共济,打破对于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利益的传统错误观念,把目光从企业的短期利益、眼前利益、个人利益投向企业的长期利益、未来利益和集体利益,各个企业之间要树立协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将减少废物、节约资源、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制定长远发展目标的首要内容。 (二)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绿色物流涉及到经济生活中的多个行业,政策上也关联到许多部门,为了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和相关产业链条的建立,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由这些部门来主要解决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五、总结 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一套具有时代意义和实践效果的循环管理体系,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套运作体系,面对我国当前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我们只有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起一套适合产业持续发展的科学绿色物流管理体系。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本文分析了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 发展障碍 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一直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略,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恶化。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以及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目前,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刚刚萌芽,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绿色物流的内容 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思想认识障碍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体制政策障碍 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基础设施障碍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均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和253.59公里/万人,德国为14680.4和65.94,我国仅为1344.48和10.43,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次,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第三,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技术障碍 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人才障碍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议 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第四,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物流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工作。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缺的标准应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绿色物流属于新生事物,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物流教育体系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包括与绿色物流相关的环境科学,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为现代绿色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其次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由于我国学历教育刚刚起步,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总量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仅靠院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加速开展物流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与认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优化物流教育师资力量,提高物流教育质量。一方面要不断充实物流师资队伍,大力引进海外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物流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拓展教师知识面,提高物流专业师资水平。 绿色物流论文:基于外部性理论的绿色物流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外部性理论是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物流外部性是外部性概念在物流问题上的具体体现。绿色物流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物流外部性,抑制物流外部性对环境问题的危害。因此,绿色物流目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外部性;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一、外部性理论—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1.外部性的内涵 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好处,而他并没有因此得到补偿;或者说这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危害,而他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前一种情况就是所说的外部经济,此时,私人收益小于了社会收益,或者说私人成本大于了社会成本;后一种情况就是所说的外部不经济,此时,私人收益大于了社会收益,或者说私人成本小于了社会成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游居民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下游居民得到质量和数量有保障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这就是外部经济;反之,如果上游居民往河里倾倒废弃物,污染了水源,从而影响了下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就是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2.物流的外部性 当外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物流问题上面时,就产生了物流的外部性的概念。所谓物流的外部性是指当经济发展与物流处于单向作用的关系时,传统的直线型物流会对环境造成损害。物流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上,因此,我们首先探讨环境外部性及其特点。 外部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在环境问题上。近些年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生态失衡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环境外部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是一种偶然的市场失灵,而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经济现象。 环境外部性与一般的外部性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环境问题的外部性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经济现象,它在环境问题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二,环境外部性的作用时间比一般的外部性要长远的多,具有向未来延伸的特性。即现在经济活动的副作用由未来人口承担,当代人品尝着前人遗留下来的环境恶化后果;同样,我们也在不断地将这类后果传递给子孙。环境外部性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更多地表现为外部不经济,特别是工业化以来,人们在聚集物质财富的同时,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如大气污染、废弃物排放、噪音污染等。人类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但在很多情况下,破坏者并没有为其行为付出代价,从而造成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 二、物流外部性的表现形式 如同其他的环境外部性一样,物流的外部性也表现外部不经济上。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如储存、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环节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 (1)公路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容易接近货主、实现“门到门”运输而广受物流经营者的欢迎。但汽车运输却存在许多影响环境的因素。 其一,公路运输排放的尾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其二,公路运输能耗大,导致运输成本高。 (2)配送对环境的影响。配送指小批量多频次的市内运输,它完善了广义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必要环节。为了方便商品流通,许多企业纷纷购置货车自行配送,刚开始给企业提供了方便,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交错运输,使本身拥挤的市内运输雪上加霜,企业也不能高效、快速、准确地组织配送。 (3)装卸对环境的影响。装卸活动贯穿物流的始终,但许多企业在装卸时野蛮操作,易发生货损,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而废弃物如化学液体商品又造成了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4)储存对环境的影响。储存和运输一样是物流的“核心”,它解决了商品流通在时间上的 矛盾。但由于保管方法不当,货物腐败变质,特别是化学危险品仓库,要求针对不同的危险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且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远离居民区,否则会对人、物和环境造成影响。 (5)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在物流活动中,包装主要起着保护和方便的作用。但由于包装的选材不当导致商品破损变形,或由于结构不合理而不利于装卸搬运。 可见,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严重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 、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物流也呼之欲出。 三、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要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是国际社会经过大量分析与研究工作后得出的重要结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人们从不同的侧面对其加以了界定, 分别出现了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是影响较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来的。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等人主持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其里程碑式的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一概念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认可,并在1992年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共识。 布伦特兰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这些需求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制,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的状况以及社会组织的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代的和未来的各种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衡量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指标,即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三者缺一不可。 2.绿色物流的含义及其构成 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物流,就产生了绿色物流的概念。所谓绿色物流指的是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绿色物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 绿色物流是与经济物流相对而言的。经济物流指的是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之间是单向的作用关系,是以单纯的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直线型的。经济物流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而绿色物流是一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物流体系,它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全新理念,目的是设计和建立一个环型的循环的物流系统,从而抑制传统直线型的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绿色物流主要由绿色运输、绿色包装以及绿色流通加工三个子范畴组成。运输是物流过程中最为主要、最基本的活动。货运车辆燃气排放是商品流通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因此,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绿色运输便构成绿色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有较大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规制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并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剧,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趋势。阐述了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 1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自1979年引人物流概念以来,物流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物流活动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物流基础设施的绿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还是一个比较稚嫩的行业,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物流效率。如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可视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要使物流材料得到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可是目前我国物流材料的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技术都不过硬。高信息化水平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必备条件,可是我国一些物流企业开发的软件,性能比较低,即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有时又与客户系统不相容,许多新兴的信息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绿色物流发展软环境的不完善。 首先,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是很强。物流的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而管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目前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发展,造成物流资源的分散和浪费。政府对物流的发展前景没有前瞻性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放任自流的现象,环境教育的力度不强。其次,消费者对绿色物流没有深刻的了解,表现在大多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对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不够关心。第三,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由于我国绿色物流的理念形成不久,许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发展绿色物流的概念,没有真正具有超前意识去承担社会责任,只是象征性地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既具有环境知识又具有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绿色物流的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脱节。 2 如何有效的实施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2.1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气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 (2)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2.2 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2.2.1 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贷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t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2.2.2 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有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有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2.2.3 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2.2.4 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废弃物物流指在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从环境的角度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大多企业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在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降低废弃物物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再利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在当今世界上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经济环境中,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必须要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的保障,从而为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的前提基础。 绿色物流论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摘 要:发展绿色物流既是应对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瓶颈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前瞻性的视角,从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加强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等方面,研究了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设施;协调机制;物流标准化 1 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也随之日益恶化,空气污染加重,资源严重浪费,城市交通堵塞恶化等,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而绿色物流正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保护环境,迎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②是适应物流业竞争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外国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必然的选择。 ③有利于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使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瓶颈因素 2.1 绿色物流思想落后 一方面,政府部门的观念仍未转变,由于对绿色物流的缺乏一定的了解,难以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另一方面,企业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缺乏了解。企业者关注自身产品表面的绿色宣传,却忽视了产品的内在绿色品质;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系。 2.2 政府管理职能不够完善,区域政府间缺乏合作 从职能来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均呈现物流相关职能管理的条块分割,难以对物流相关业务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从地域来看,存在地域间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受行政划分利益影响,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均表现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状况或趋势。突出表现为港口竞争、园区竞争和财税政策竞争等,由于没有跨区域利益经营主体,缺少物流产业整体布局和全局优化的观念。 2.3 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毋庸置疑,滞后的基础设施就像一个“瓶颈”,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工具的增长与运输线路的增长不协调,道理堵车现象严重;城市交通不畅,严重影响全国交通运输网的运输效率;作为运输骨干的铁路改革进展缓慢等。我国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经营分散,设备落后,物流技术含量不高,不能满足进行现代物流和配送的要求。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2.4 物流初级人才过剩,中高级人才紧缺 这主要是由于物流业中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不全面或严重老化,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而物流中高级人才的紧缺,主要是由于目前高等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某些缺陷,有效的人才供给不足。例如,2006年 8月底,全国本科类高校中共有97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在校本科生数量近1.6万人,研究生不到3000人,各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在校生约有 1.5万多人,这样一年为社会输送的各类物流专业人员只有8000多人,即使算上在职人员每年约3.5万人的培训规模,也远远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权威预测,中国的物流人才缺口为 5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左右。 2.5 绿色物流标准化现状落后 尽管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标准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从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信息到物流体系的标准化体系仍不完善。 3 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 3.1 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绿色经济要求物流企业在经营决策时综合考虑人们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以此观念,策划绿色物流活动。企业经营者要改变“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观念,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政府部门也必须树立绿色环保意识,重视对物流企业发展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尽最大限度地避免物流发展带来的污染。 3.2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 ①由国家相关部委、相关部门设立的专业化办公室来实现国家范围内的物流推进协调机制,特别是有效避免政令冲突,使得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特别是促进基础设施之间的配套和协调发展,协调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物流发展规划;地方政府要设立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牵头部门,系统规划和调控扶植区域物流发展。②注重区域,简政放权。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特别是推进行业组织的发展;同时积极推进股权改造,强调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区域间合作强调经营主体的上移来减少上下、左右的博弈,保障区域内、区域间全局的有效优化。 3.3 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①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②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③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3.4 改革物流教育体系,培养国际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 ①要建立国际化、综合化的物流教育课程体系,未来的物流业竞争是全球性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就必然要求我国物流教育注重国际化的内容。同时,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不仅要强调多元化,还要突出特色,必须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功夫,要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②要面向市场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市场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应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物流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物流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和高校师资。至于第一线的实际操作人员,应由高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来培养。 3.5 促进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最为迫切的是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对国家已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淘汰一批落后的标准,增加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制定。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一、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铁路运输企业的改制已经成为了定局,铁路运输企业也不得不进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寻求发展的途径。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自然法则,而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发展和壮大,铁路运输企业更应该提高自身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构建全新的经营模式,结合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与国家政策指导两者定价水平进行定价,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倒挤出运营成本。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进行辅助新成本管理模式的推行,强化成本管理。从观念上将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的管理,减少成本浪费,不断投入新的技术,研发新的产品,将成本管理推上新的高度。 (二)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构建成本管理全局观 构建成本管理全局观,树立干部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根据铁路企业集团内部的相关考核政策对不同科目的节超的不同比例进行奖惩,直接费用如机车整备费、救援列车费等,若实际支出超过预算额度的10%,则进行相应奖罚;间接费用如差旅费等,若实际支出超过预算额度的15%,也对之进行相应的惩罚,从而让职工感受到成本管理带来的直接利益。 (三)推进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部分,因此推进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推进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具体包含以几个方面的内容: 1.推进增运增收、节约节支工作的开展,如使用柴油降凝剂,将标号低的柴油用标号高的柴油替换掉,实现燃油的“低烧节支”,最终实现节约开支的目的。 2.节支重点应当把握在成本支出大户以及成本支出大项当中。如对重载列车操纵办法进行科学的重新制定,标准管理机车乘务员的作业,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乘务员的业务技能,从而将提高机车运行效率的方法与措施纳入乘务员的日常工作当中。 3.大力推动超轴活动的的开展。通过提高区段的通过能力,从而提高机车的运行效率,最后实现节支的目标。 (四)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法 作业成本法的引入:作业成本法指的是把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按照一定的方法划分为多个作业过程,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而对每项产品成本进行确定。铁路运输企业在引入作业成本法后,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对企业的运输、物流等工作流程进行划分,分析每项作业发生的成本,并对不能增加企业价值以及物资消耗等过程进行消除,使企业保持在一个持续改善的工作状态当中,最后实现企业的整体优化。目标成本法的引入: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对产品独立制造过程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运用到目标成本法,应该从市场价格的角度进行出发,在确定企业的目标利润后确定该项产品的运行成本,并将日后的产品和流程设计控制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 二、结语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可以从提高职工意识、加强管理方法以及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几个方面入手,推动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自身的角度研究提高成本管理的方法,实现铁路运输企业节约成本支出的目标,壮大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保证其能够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中获得一席之位。 作者:李小强 单位:西安铁路局工务机械段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铁路运输企业增值税论文 1铁路运输企业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及分发 铁路运输企业单位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及分发由财务部门的税务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税务管理人员要及时汇总本单位及所属各税控开票点提报的所需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和开票限额,持报税盘、《发票领购簿》、本人身份证到主管国税机关确定本单位的发票购买数量和开票限额,领购发票并将购票电子信息写入报税盘。然后通过本单位发票分发接收系统(11%)和销项发票管理系统(6%)将购票电子信息分发到各税控开票点。纸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放,为保证传递和交接专用发票的安全,由各开票点指定一名专人到财务部门领取,并及时在《铁路运输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使(领)用登记薄》进行登记并认真检查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有缺页、多页、重号、纸张毁损或印刷质量等问题,如有问题及时与税务部门退换。 2铁路运输企业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要求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必须按照发票号码顺序填开,保证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完整,字迹清晰正确,不得压线错格,全部联次一次打印,并全联次加盖发票专用章。初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实际受票方需要要提供的资料有:纸质打印的开票信息(企业全称、税务登记证号、开户行、银行账号、经营地址、电话等);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带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戳记的实际受票方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或一般纳税人资格证复印件;如果是第三方开票则需要能证明实际受票方实际负担运输费用的相关合同或协议以及需要开具发票的货票丙联。上述资料均需加盖实际受票方单位公章(红色)由税控开票点留存,同时建立客户信息资料库,与本单位其他税控开票点共用,作为各税控开票点后续开票的凭据。货运税控开票点开票人对客户所提供的货票丙联、运费杂费收据乙联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需资料确认无误后,并对在税控系统中录入票据号等信息调取的业务信息系统票据信息核对一致后,向客户开具运费“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11%)和运输服务费“增值税专用发票”(6%),开票信息自动向业务信息系统反馈。各税控开票点开票人开出发票后,必须经复核人复核无误后,由复核人加盖发票专用章,发票联和抵扣联交客户,记账联留存。已换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运输票据由开票点收回,并加盖“已开具专用发票”戳记,一并附在所开专用发票记账联后。客户持多张运输票据换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由开票人在税控系统中汇总开具,运输票据号码信息自动打印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备注栏内。汇总专用发票开具限于同受票人、同月、同发到站、同托收货人、同品名的运输业务,且对应运输票据张数在限定数额以内、合计金额在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以内。开具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因开票有误实际受票方拒收或者尚未将货运专票交付实际受票方,且不符合发票作废条件,需要开具红字货运专票的,符合发票联次齐全、实际受票方未认证发票的,不需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直接在货运专票税控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红字货运专票,并将对应的蓝字发票代码、号码打印在发票备注栏中。除以上情形外,发生取消运输或者因变更运输需部分退款及发生折让等原因需开具红字货运专票的,应按规定由实际受票方向税务机关提交申请单后,开票点凭实际受票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开具红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在货运专票税控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红字货运专票,并将通知单编号打印在备注栏中,不需打印对应的蓝字发票代码、号码。 3铁路运输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保管 每个铁路运输企业单位必须有指定的专人保管专用发票和专用设备税控盘。开票人交接应建立发票和专用设备交接登记簿并及时进行登记。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账联及收回的货票丙联、运费杂费收据乙联按月装订成册连同《铁路运输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使(领)用登记薄》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如因开票点撤并等原因需缴销发票的,开票点应按规定将未使用的纸质专用发票与税控系统专用发票电子信息核对一致后进行清点,并将专用设备和结存未用的专用发票交回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汇总后送交主管税务机关按规定处理。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商事凭证,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对于防范偷税、漏税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檀红春 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 呼和浩特货运中心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收入管理铁路运输论文 一、目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基础环境依然薄弱 运输收入管理基础工作仍需强化,特别是在管理所需的组织和人员配备,管理技术更新方面欠账太多;从组织与人员配备来看,有些车务段下属车站没有专门的收入管理人员,收入管理由财务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以兼职的形式进行,这些人员大部分不具备良好收入管理所需的综合业务技能,特别是在下级各路段、站点的管理中,业务负责人或站长大部分都在财务方面依赖财务科室或上级部门管控,从而形成收入管控的漏洞。在技术条件上,现在铁路票务等业务都实现了网络化,而收入管理的网络体系建设却相对有些落后,有些数据信息还不能共享,还需要人员重新录入。除了运输业收入系统核算较为健全外,很多铁路局非运输业收入的核算管理则比较粗放,进入收入系统的数据不够细化而加大了收入管理的难度,况且在财务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建设方面也差强人意,收入监管的难度较大。 (二)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铁路运输收入的实现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涉及的收入人员层面多、范围广,与客货运输工作的各个环节密不可分。虽然现行的有关运输收入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运输收入管理控制做了一些规定,但仍然存在着制度办法不系统、不完善的问题。有的仅是从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选择某些关于收入控制的条款组成收入管理制度,或者机械的将企业及其他单位的收入管理制度照搬过来,出现很多不适应实际而无法执行的情况,影响了收入管理作用的发挥。近些年来,全路在加强运输收入监督检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违反运输收入纪律的问题仍普遍存在,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继续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外,根本的措施是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输收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对运输收入全过程的监督。 (三)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执行方面不够规范 一是收入预算缺乏实际的执行。收入预算是进行科学收入管理规划的有效手段,铁路局将铁道部对本局总体的收入预算指标根据各站段上年经营业绩分拆到各站段收入预算。这种分拆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因而使预算目标可能不够合理。二是收入管理程序执行不到位。表现在收入财务信息的记录与核算上不合规的地方较多。 二、进一步加强铁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优化铁路运输收入工作基础环境,规范基础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合理配置运输收入管理人员。一是提高运输收入管理人员素质。铁路企业应按照铁道部《关于加强全路财会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提高运输收入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改善学历结构,加强作风建设。二是要严格按照《铁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运输收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配齐、配好收入机构负责人和其他运输收入管理人员。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2)提高管理的现代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提高收入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建立计算机网络的集成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中的具体体现。这个系统可以使先进的管理思想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这样可以杜绝人为工作的不自觉性,实行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集成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完整的将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传送到需要此信息资料的管理层,充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随着网络售票、POS机等新型服务方式的不断投入使用,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需要管理者和应用者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性能和应用技巧,提高管理者的指导能力及系统应用人员的操作水平。因此,应当有计划、分层次地对职工进行信息化管理理念、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强化系统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达到认真负责并及时提供准确信息的效果。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1)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运输收入管理控制制度,并根据管理体制的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所属单位的指导,确保铁道部各项规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运输收入管理,确保入完整。 (2)建立以人为本的运输收入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对于铁路企业运输收入内部会计控制来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保证企业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和能力是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所以,需要强化铁路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使运输收入人员树立诚信观念,让运输收入人员意识到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建立和完善干部逐级负责制从干部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出发,从站段长、副职、车间主任等逐级规定干部对运输收入管理应负的责任。落实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和考核机制,做到有任务、有检查、有考核评比,解决谁主管谁负责的问题。从而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解决一些人员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把关不严,审核货物品名不细致的现象。 (4)按照严格管理、严格考核的要求,形成激励约束的长效机制,将收入管理工作规范化纳入企业管理一并考核单位和单位负责人,将收入管理工作规范化纳入收入主管人员和其他收入人员的日常业绩考评范围。要定期组织对规范化工作的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评,将考评结果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对于在各种检查监督发现的不规范问题,应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作者:王新荣 单位:郑州铁路局洛阳车站财务科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资金管理铁路运输论文 1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1.1充分认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大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加强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该以预算为起点,把经营活动中各环节、各部门的资金流纳入到预算管理范畴,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在资金管理中的职责以及目标,各个部门和人员应该各司其职,主动的参与到资金管理活动中。此外,铁路运输企业还应该全面地发挥各部门以及全员的协同作用,充分地激发各基层班组人员的主动性,把资金管理和预算考核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样便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进而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资金管理。 1.2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 首先,通过建章立制,保证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其次,通过严格的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资金运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的控制;最后,通过实行制度管理和控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或者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显著地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真正实现资金管理的集约化管理,促进货币资金的良性循环,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1.3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审计制度 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创建独立的审计机构,并配备综合素质高的内审人员,内审人员之后获得了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并且还应该定期地进行培训和学习,及时、准确地发现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进而实现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同时,还应该加强外部监督。 1.4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想要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其一,物资供应和采购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对生产部门提出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析,然后制订有效的采购计划,合理地调整库存结构,尽可能地做到不盲目采购,避免材料大量积压占用大量的资金;其二,创建集中采购管理运行机制,采用招标采购制度和限价采购制度,企业使用量相对较大的物资,应该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通过对供应商的信誉、资质、价格以及产品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售后服务好、价格低廉、优质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的供需合作关系,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降低资金支出;其三,强化存货资产管理,铁路运输企业应该积极的处理积压物资,广泛地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合理储备物资,优化库存结构,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占用率;其四,强化预付款和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通过创建应收款项业务跟踪制度,能够保证清欠工作的完整性以及延续性。 2结语 资金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现阶段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创建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审计,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资金流动,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铁路运输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者:张敏 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下铁路运输论文 1铁路运输企业在执行新准则中的有利条件 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开始执行到今年,已经8年了,在各类企业执行的过程提出了很多问题,准则也在不断修订、完善,可理解性增强了,可操作性难度降低了,降低了铁路运输企业执行新准则的难度。同时,很多企业在执行新准则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铁路运输企业借鉴,实现由企业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顺利过渡。 2铁路运输企业执行新准则面临的问题 2.1对执行新准则的认识不到位 铁路运输企业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来讲,是一件大事,但对于一些业务部门看来,这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各自的业务不相关,这与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有关。一直以来,铁路运输企业都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一切都得为安全生产让路,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认为财务人员就是报销、发工资,没有生产部门重要。这种观念无形中对执行新准则形成障碍,增加了执行的难度。再者部分基层会计人员认为执行新准则是上级财务部门的事,在思想上不积极、不主动。 2.2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不足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新的会计理念,会计核算方法也与现行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大相径庭,这对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人员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新准则要求会计人员要在准确理解准则的基础上,拥有更强大职业判断能力,而铁路运输企业实行三级管理模式,从总公司、各铁路局到基层站段,会计人员众多。在年龄结构上,有50后的老会计,也有90后的小会计;在专业知识结构上,有财会博士也有财会中专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而且现有的会计人员已经习惯了规定详细的会计制度,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很少有自由空间,对新事物缺乏新准则要求具备的专业判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新准则的执行效果。 2.3执行新准所需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平台和系统支持 新会计准则中的经济事项的计量很多使用公允价值,准则中阐述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现实中,我们知道股票当日的收盘价是其公允价值,但不是所有的资产或负债具有股票这样容易获得的公允价值的信息平台,如何确定其公允价值?在目前情况下,还没有一个专门的信息平台和系统能象证券交易系统,可以提供会计计量所需的公允价值信息,这给企业的核算带来困难,增加了操作难度。 2.4会计工作难度加大,工作量加大 新会计准则更为复杂,工作量也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推翻原有的会计科目体系,按照新准则的规定重新建立新的会计科目体系,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第二,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这权益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初期资产负债表。在编制初期资产负债表时,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的预计负债、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以及对持有的金融资产重新划分而进行追溯调整。首份年度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上年度按照企业会计准列报的比较信息,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年度比较数据按照新准则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对铁路运输企业来说,该项工作的工作量相当大。第三,新会计准则中的很多事项要求设置备查簿,这也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转变观念,完善执行新准则的各项配套工作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生产经营管理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地位极其重要。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转变观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号召全员参与,明确分工,加强协作,支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顺利执行新会计准则,确保财务工作正常、有序运转。 3.2加强会计人员执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准 在颁布实施新准则后,铁路运输企业也曾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但是参加培训人员范围小,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不全面,不深入。因为企业本身也没有执行新准则,学完后不能应用于实际工作,所以这些培训也没有真正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仅仅完成了继续教育的任务。新准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执行新准则在即,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一是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通过案例剖析的技能学习,并联系理论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深入培训,让会计人员了解实施新准则的背景和目的,自觉接受新准则,结合企业具体操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解释说明,使会计人员真正领悟并掌握。 作者:许红霞 单位:兰州铁路局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安全铁路运输论文 一、加强安全宣传策划工作 安全宣传是安全运输的基础,宣传要具有切合实际(与铁路运输部门息息相关)、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内容丰富和形式活泼等原则,安全宣传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隐患提醒 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目前铁路运输部门已经开展了多项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排查出来的有些隐患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整改完,如需停运检修的问题。在未整改的这段时间内就因该有临时控制措施。铁路运输部门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制定临时措施,包括指定责任人、制定控制措施、并对隐患进行现场挂牌,有的隐患(如有缺陷的工具或设备)还需要进行锁定。这样一来,不管是本部门员工还是外来人员,容易清楚哪些是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二)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运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相关法规要求铁路运输部门制定操作规程,并使员工熟悉操作规程。铁路运输部门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很多操作规程就像规章制度一样,没有流程图也没有图片,厚厚的一迭文字材料,让人阅读和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铁路运输部门可制定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每个操作规程首先简明扼要地写出几个步骤,然后对应每个步骤附上相应操作照片,此外,把这些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张贴在设备旁边,便于员工使用。 (三)安全宣传阵地 除了以上具体的安全提示、安全指导性宣传外,安全宣传还包括法规政策性宣传、知识技能性宣传、事故教训(安全警示)宣传和安全管理动态信息宣传等。铁路运输部门应有专门的宣传阵地或宣传栏,公布重大决策、会议文件精神和业绩成果等,安全方面的领导决策、会议精神等也应纳入其中。此外,铁路运输部门应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多开辟一些安全宣传阵地,每月或定期开展主题安全宣传,如防火防爆宣传月、机械安全宣传月、危险化学品宣传月等。 二、广泛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活动是安全文化的载体,也是安全文化在行为层面的体现,铁路运输部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能吸引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认同感。 (一)部门安全活动 除了法定的安全活动外,铁路运输部门可以根据部门的安全制度定期组织其它安全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救生等安全演习,在每日的工作安排会上同时部署安全工作,在重大高风险作业前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安全交底会等。这些安全活动的组织,使公司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真正让安全成为员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和不安全行为最直接的手段,铁路运输部门每年都应组织大量的安全检查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可把每次安全检查结果形成图文并茂的材料,检查中发现的每一处问题都对应一张照片,并把检查结果张贴在宣传栏,或在部门内部网站上挂出,供各单位和全体员工学习、分享。 (三)安全评比 评比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铁路运输部门可开展安全评比活动,使大家在比较中寻找差距,在互动中促进提高。铁路运输部门应每月评选出“安全之星”(即安全工作优秀个人),并对个人进行适当的嘉奖;还可设置“安全无事故记录牌”,对于超过500天或1000天安全无事故的基层单位,应对其进行嘉奖。这些活动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热情,有力推动安全活动的深入开展。 作者:王德嵘 单位:济南铁路局调度所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企业标准化铁路运输论文 1标准化对铁路运输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标准化是引领铁路运输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铁路运输企业要依靠改善管理来挖掘潜力、增强活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以搞好标准化管理为前提和基础。搞好标准化工作,是全面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搞好标准化工作,铁路运输企业才能实现合理配置和利用企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实现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新投入的情况下,使企业得到较快发展。铁路运输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各项运输生产活动都以为旅客和货主提高优质服务为根本。标准化工作则涵盖了运营组织管理、设备设施管理、服务提供管理等方面。推动标准化工作,必然能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吸引客户,增加运输收入,从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2标准化有利于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建立完善信息系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铁路运输企业通过对标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依据标准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能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岗位实现技术进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应用电子客票系统、多样的移动支付手段等,为铁路运输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1.3标准化是维护职业健康的重要措施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国《劳动法》第6章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铁路运输企业通过制定并执行职业健康标准,完善职业健康标准体系,能极大地促进职工身体健康,减少职业危害,维护职工权益,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秩序,降低铁路企业经营风险。 1.4标准化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铁路运输企业是24h不间断运行的复杂、庞大的体系,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因此,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支出,是目前增强铁路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能源标准体系,制定能源标准,科学地确定各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定额,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减少水、电、油、煤等能源的消耗,可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成本优势,突出绿色铁路,不断增强铁路与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 2铁路运输企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铁路运营管理的标准化对象重视程度不够 铁路运输企业是铁路行业最终端产品的提供者,其高效运行离不开铁路装备制造、铁路工程建设等系统的发展与支持。在铁路体制改革前,铁路运输企业存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不强问题,铁道行业标准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铁路装备制造、铁路工程建设上,而对铁路运输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大量标准化对象未能有效实施标准化管理。铁路局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在运输一线应用程度不高,其中存在大量基层站段不直接使用的冗余标准,给站段标准化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2标准化管理工作体系不完善、标准化部门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铁路局、站段两级标准化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有的铁路局标准化管理工作职责放在直属单位,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有的铁路局虽然把标准化工作职责落实在路局管理部门,但标准化工作未能建立起良好的运行机制,有的铁路局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由不同部门负责,标准化管理没有得到有效强化;有些站段标准化工作职责不清,标准化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对标准化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路局对站段也缺乏必要的指导。 2.3标准化培训工作不到位、标准化意识不强 对标准化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没有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路情、局情的深刻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标准化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管理人员对标准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单位或部门甚至被弱化。标准化人员对标准化理论的掌握匮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凭经验开展工作,对各级标准掌握不清楚。有些部门没有形成依据标准管理的科学理念,有的存在以文件、电报代替标准指导现场的情况。 2.4标准体系不完善、规划和计划缺乏前瞻性 企业标准体系覆盖不全,该建不建,该废不废,企业标准制修订不及时,标准得不到持续的改进及完善。一些企业标准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运输管理和生产需要,产生了大量“休眠标准”,严重影响了企业标准的严肃性、权威性。标准计划和工作规划不能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缺少前瞻性。在应制定企业标准的领域还存在大量空白。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企业把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集中在技术标准领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建设,普遍存在重视标准制定数量,轻视标准体系科学规划的标准化管理思路,对某项工作只着眼于解决有没有标准的问题,车、机、工、电、辆更是各自考虑本系统的问题,标准体系的整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标准体系缺乏有效的持续改进,标准体系的建设缺乏科学性,企业管理者没有从标准体系建设、应用、改进中尝到甜头,积极性不高。 2.5标准实施的监督评价环节薄弱 在铁路运输生产实际工作中,有的标准宣贯不及时,生产现场和具体操作人员不了解标准的要求,在执行标准上打折扣。铁路局及站段有关部门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结果缺乏有效评价,目前对监督后的管理更多的是予以行政或经济奖惩,缺乏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更谈不上合理利用评价结果。 3铁路运输企业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几点对策 3.1不断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对标准化系统管理有这样的描述:“企业为实现确定的目标,将生产(服务)、经营、管理全过程需要实施的标准,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化要素加以识别,制定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并进行系统管理,有利于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有助于企业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在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上,铁路运输企业要按照“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和铁路科技发展、新技术应用、高铁建设及管理水平提升的要求,统筹规划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这棵大树的树干,而各类标准就是树干上的片片树叶,枝繁叶茂才是棵健康之树。要想开展好企业标准化工作,也需要科学的标准体系、门类齐全的各项标准。因此铁路运输企业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把企业标准制修订关注重点放到运输系统的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以及与设备采购、验收、交付、安装等相关的技术标准上,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确立标准项目,逐步填补企业标准空白,弥补管理上的漏洞。在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按期跟踪、督促计划完成情况。认真履行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广泛征求标准制修订意见。对关键岗位的作业标准,应组织多部门共同审查,始终坚持把标准质量放到第一位,坚持科学立标,打好“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3.2完善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积极组织标准化活动 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度,完善管理机制,落实标准化工作职责,做到标准档案齐全、完备,执行的标准现行有效。各级管理部门都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标准化工作考核办法》,将标准化工作纳入经济责任制中进行考核。要切实发挥铁路局标准化管理部门、机关业务部门、站段、车间对标准化工作的推动作用,从不同层面落实标准化工作职责。要利用多种形式组织新标准的宣贯活动,积极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使各级标准能够有效地落到实处,得到有效应用。要积极营造标准化工作氛围,大张旗鼓地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 3.3建立标准信息系统、提高标准管理水平 要加强标准信息化工作,积极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标准应用信息系统平台,积极开发、应用“铁路局标准信息系统”。通过对标准的信息化管理,各级标准可通过网络,适时地按标准体系范围直接传递到作业层,充分发挥各级标准的应用实效。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各单位、各系统对标准的运用需要,实现路局、站段、车间标准信息同步更新,提高作业层对各级标准的执行能力。 3.4加强标准化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 铁路局及站段标准化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总结推广优秀单位标准化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强化标准化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工作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将标准化工作融入企业管理活动中,以推动标准化工作为载体,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标准化工作机制。要积极组织各单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标准化教育培训活动,将标准化教育作为干部业务学习、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的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抓紧抓实,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学标准、用标准的意义,在企业形成人人学习标准,人人执行标准的良好氛围。 3.5推进作业标准化 对岗位的作业要求应侧重于作业质量的要求,包括作业程序、完成数量、完成时间等,能够定量要求的尽可能量化。凡能规定定额的岗位均应制定定额,包括时间消耗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等。对特殊工序过程的岗位,如焊接工、探伤工、锅炉工等的作业要求,应执行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对每个岗位作业顺序应列出作业细节,明确输入、转换的各环节和输出的内容,其中包括物资、人员、信息和环境等方面应具备的条件,并与其他作业接口相互协调。推进作业标准化,应本着易于理解和便于执行的原则,动态完善各岗位“一图一卡一书”,分专业完善各工种作业标准,科学立标,形成体系。常态化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定期评比验收,实现动态达标。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特点,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重点突出基础建设、素质提升、现场控制等关键点,着眼建立长效机制。 3.6建立铁路局技术标准保密工作制度 技术标准保密制度是路局在技术标准管理上的新课题,路局应按铁路总公司有关要求建立铁路局技术标准保密工作制度,对技术标准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既要保证铁路总公司和路局技术标准符合保密要求,又要让技术标准满足运输生产需要。 作者:王若严 李巍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质量技术监督所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融资租赁下的铁路运输论文 1融资租赁概述及国内外运用现状 1.1融资租赁的定义及类型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融资租赁的定义与国际 会计标准委员会相近,均强调资产经济所有权转移。我国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主要包括直接租赁、杠杆租赁、售后回租、委托租赁及项目租赁等类型,其中前两类运用相对广泛。 1.2融资租赁的特征 融资租赁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融资限制条件少、审批程序简单;二是租金分期支付且弹性灵活,可减少期初一次性投入和经营资金流不均衡压力;三是融资用途明确且租赁期资产所有权归出租人,投资风险较小;四是融资租赁可在会计政策和税收方面享有一定优惠,可以给企业经营带来利好;五是衍生模式较多,选择灵活;六是资金成本较高且存在出租人违约风险。融资租赁具有融资与融物于一体的特征,可以用少量资金快速获得所需设备,尤其适合资金紧张形势下企业设备配置需求。 1.3融资租赁国内外运用现状 融资租赁最早起源于1952年的美国,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广泛运用于各领域设备融资。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租赁已经超过证券融资,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相对而言,我国1981年引入融资租赁后发展速度则较为缓慢,近几年发展迅速,但设备渗透率(融资租赁额/社会设备投资额)仅为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以上。融资租赁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运用现状为,欧美国家运用程度高于中国,中国在航空和水运的运用程度高于铁路。 1.4我国铁路企业融资租赁应用现状 融资租赁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中运用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仅在广梅汕和广深公司开展过机辆租赁试点,但随着融资租赁应用的内外部环境逐渐成熟及铁路多元化融资的迫切需求,铁路运输设备运用融资租赁方式具有现实可行基础。鉴于铁路路网性资产和信号设备资产的不可移动和极强的专用性,以及国内外交通运输设备融资租赁多应用于移动设备,建议我国铁路企业融资租赁应用首选移动设备。 2铁路企业融资租赁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融资租赁业务在国外铁路广泛运用,在我国仅有过几次试点。随着外部环境逐渐成熟,融资租赁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中运用具有可行性且将有较大潜力。 2.1运用融资租赁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融资租赁业重视度提高,促进其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逐渐成熟。 1)相关法规政策逐渐完善。中国租赁产业的法律法规、监管、会计准则、税收等政策逐渐完善,其中2006年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1年商务部的《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3年国税总局下发的《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2014年新版《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法规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营改增税务处理、行业监管以及业务模式、融资渠道等多方面进行规范,提振了融资租赁发展。 2)融资租赁应用平台建立。融资租赁交易平台启动及内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建立,为融资租赁运用提供了现实载体。其中专业服务于铁路系统运输设备的融资租赁公司(中铁租赁有限公司、万邦嘉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南车及北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等)的成立,为我国铁路移动设备运用融资租赁提供了平台。 3)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融资租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已经成为第二大融资工具,在发达国家成功运用于交通运输设备、信息设备、建筑设备等多领域设备融资,在我国的飞机和船舶租赁方面运用也较为成功。铁路运输企业合理借鉴其他国家或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能有效提高融资租赁应用效率。4)铁路改革创造了应用空间。随着铁路管理体制及投融资体制改革,铁路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及铁路多元化融资深入推进,企业将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积极性去选择有利的设备配置方式,为融资租赁在铁路企业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2.2运用融资租赁优势可缓解铁路现实困境 从铁路企业角度来说,运用融资租赁的优势,恰能缓解铁路资金紧张、融资渠道单一、信贷融资限制、设备配备刚需以及资金流不均衡等困境。 1)融资租赁可作为银行信贷的有效补充。目前,几大国有银行的信贷累加额已经达到或接近银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融资租赁应用前景分析蒋华荣27行风险监管目标值,铁路运输企业新增大额资金贷款审批控制严格。运用融资租赁融资限制条件少、审批程序及手续简单,可以缓解铁路信贷申请困难局面。 2)运用融资租赁可降低期初资金集中投入压力。铁路移动设备占总投资额比例较高(2014年机辆设备投资约占总投资20%左右),如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配备,相当于投资资金流出时点后移,将大大缓解期初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压力。 3)融资租赁租金支付弹性灵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一是融资租赁租金灵活支付可弥补铁路资金流不均衡压力;二是融资租赁方式虽然不能改变负债结构,但长期应付款相对长期借款来说具有商业信贷融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 4)运用融资租赁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一方面国家为了鼓励融资租赁,通常会给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特殊的税收减免政策,承租人可以间接分享出租人获得的投资税收减免;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选择有利的折旧计提方法,享受折旧节税。2.3运用融资租赁提高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从社会投资者角度来说,以融资租赁为载体,可以规避直接投资铁路的政策壁垒及投资回报不确定风险。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铁路信誉有国家保障,因此社会资本投入铁路具有可行基础。但由于铁路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兼具公益性等特征,导致铁路企业直接经济效益短期内并不明显,社会资本投入无法获得合理回报;同时因铁路专业性强和行业垄断等特征,社会资本准入门槛高,政策限制多,社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受到抑制。相对而言,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投资者可以规避政策准入壁垒并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得稳定回报,加之铁路良好的信誉基础,投资风险降低。因此铁路采用融资租赁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3铁路企业融资租赁应用的经济性分析 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企业经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融资租赁的经济性如何,是企业判定是否运用融资租赁的重要考量因素。 3.1融资租赁经济性判定方法 筹资管理中对租赁融资决策判断普遍采用相对科学的净现值法,净现值就是指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项目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差额,计算见公式(1),即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比较不同方式下净现值大小,净现值较大的方案,其经济性较优。(1)式中:NPV为净现值;CFt为各期的现金流量;r为折现率。如果租金在租赁期内等额支付,则与借款还本付息现金流相似,自购的现金流出可看成是租赁方案的一项现金流入,则采用租赁和贷款自购两种方案的净现值比较可以简化成差额比较,计算见公式(2)。如果承租人净现值大于0,则租赁方案经济性更优。 3.2实例说明融资租赁经济性 受融资租赁具体方式、租金支付及折旧计提方式不同等因素影响,同一项资产租赁净现值会有所不同,但判定原理相同。简单起见,以CRH2A动车组贷款自购和直接融资租赁为例,资产价值12900万元,使用年限20年,残值率为4%,贷款和租赁期均为15年,长期贷款利率为8%,租赁内含报酬率为12%,出租人要求年租金1300万元,折旧按直线法计提,租金支付及贷款本息偿付均采用等额法,企业所得税为25%。假设租赁期满时,资产以账面价值变现,承租人不取得资产所有权,根据公式(2),租赁相对自购的净现值计算过程。,NPV(承租人)=12900-12125-660=115(万元) 0,则融资租赁经济性更优。当然,经济性只是企业判断融资租赁是否可行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操作实务中,企业会结合其他众多因素综合考量。即使融资租赁经济性不存在优势,仍然可能会被选择。 4铁路企业融资租赁应用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企业实际运用融资租赁涉及面较多,本部分只对铁路企业运用融资租赁的重点措施简单概括。企业要保障融资租赁顺利实施,并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内部必须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及制度体系建设。必须建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并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体系和操作流程,保障融资租赁业务顺利实施。二是选择适合的融资租赁模式。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租金支付方式等均有多种类型,选择适合的融资租赁模式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例如,目前铁路移动设备多来自中国南车、北车集团,鉴于双方信息互通,对彼此需求了解,则选择与南车、北车投资租赁公司合作,可能更有利于业务的推进实施。三是注重日常管理。实施融资租赁应做好租赁资产交验、实物管理、租金支付、折旧计提、资产维检修及租赁期满资产处理等日常工作,并纳入合同条款,保障租赁资产管理符合企业经营所需。四是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企业需对融资租赁业务的审批、签订及资产、资金管理等业务操作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加强风险动态分析,采取应对策略,确保风险可控。五是做好专业人才培养。融资租赁涉及生产、贸易、金融等多领域,业务相对复杂,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培养能够胜任的专业人才是业务顺利开展的关键。 5结论 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整体运用程度不高,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融资租赁本身优势恰能有效缓解铁路资金困难,并且顺应了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随着融资租赁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融资平台逐渐建立、融资流程逐渐畅通,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铁路企业中的运用不仅可行而且前景广阔。 作者:蒋华荣 单位:上海铁路局财务处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统计监察信息化铁路运输论文 1业务流程 铁路运输统计监察系统采集处理路局、站段统计业务相关的原始信息和统计资料,收集完成后根据监察系统的业务要求进行数据分析、检查,最终形成报告显示出来。 2系统架构 铁路运输统计监察系统分为统计监察平台和各专业监察子系统两大部分。统计监察平台主要负责提供各专业监察子系统的挂接服务,并为各监察子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模块、监察通用模块、通用字典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等核心公共模块。各专业监察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各专业的具体统计业务数据进行监测、预警和查询,最终通过图表或表格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3系统监察平台的设计 虽然各专业监察子系统开发时间不一、开发团队不一,但其最终用户相对集中,且不同监察子系统的用户存在交叉,因此作为统计监察平台,有必要制定一套规范,对各子系统的开发工具、数据存储方式、数据共享模式、界面风格等做出约束,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各专业监察子系统的开发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更便于实现各子系统与平台以及各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使各专业统计监察工作更加高效化。基于上述考虑,统计监察平台的功能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数据共享模块 考虑到不同的平台与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统计监察平台应该提供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各监察源点系统也应该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采集接口,结合自身原始数据的特点进行实现。目前系统有直接访问方式、Web服务访问方式、文件访问方式三种。 2)监察通用模块 a)不同来源原始数据之间的对比 各监察子系统通过统计监察平台调用监察通用模块提供的功能对不同来源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将比较的结果信息返回给各监察子系统,为监察人员提供监察依据。 b)数据的通用处理加工方法 各监察子系统通过XML文件中的配置信息获取统计监察平台中的数据,并根据XML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排序、过滤、汇总、列运算等一系列处理后为各监察子系统返回结果。 c)数据指标的波动监测 根据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与分析得出指标的正常波动范围,并根据正常的波动范围设置指标的阀值。根据设定的阀值可以对重要指标进行监测,并及时给出预警,为进一步的监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通用字典模块 a)单位字典单位字典 是对总公司、铁路局、站段的组织结构进行维护。 b)监察源点系统字典 监察源点系统字典是对信息化建设投产的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维护,同时可以对源点系统获取数据的方式进行统一的配置,如直接连接数据库时需要配置的基本信息化,Web服务方式获取数据时需要调用的方法名、参数等信息化。 c)单位上线系统字典 单位上线系统字典是对某个单位目前投入使用的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并根据单位对系统的共享方式和使用配置进行特性化维护。 d)其它字典 提供各专业监察子系统通用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站名字典、品名字典等标准字典的管理与维护。 4)系统管理模块 此模块提供对各监察子系统的用户、权限和日志等的管理。 a)系统登录与用户管理 统计监察平台为各监察子系统提供统一的以用户名、密码和校验码进行审核验证的登录方式。只有平台管理员才能对用户的权限、角色、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进行维护。 b)用户的权限与角色管理 统计监察平台为各监察子系统提供统一的权限和角色的定义,不同的权限和角色可以区分监察的单位范围、系统范围,不同的用户按照不同的角色和权限进行监察工作。 c)日志的管理 日志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错误信息或用户进行重要操作时系统在服务器端记录的信息,系统将提供统一的日志管理。 4信息共享模块设计 铁路运输统计监察系统是针对多个专业统计系统开发的统计监察工具。由于在不同的统计系统中,数据结构、存储方式、安全权限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针对每个系统单独开发读取模块和统一开发数据读取引擎的设计;并在系统中注册读取模块、定义参数模板、配置运行参数,制定执行任务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共享。主要开发及配置过程如下: 1)开发读取模块 在获取某个统计系统的数据之前,首先要开发一个用于读取、分析、处理该统计系统业务数据的读取模块。模块的开发需要对该统计系统的数据源进行详细的分析,梳理出需要监察的业务数据和在读取过程中需要用户提供的参数清单,根据分析结果编写读取模块代码并封装成DLL文件。 2)开发统一的读取引擎 数据读取引擎是一个能够利用读取模块和运行参数生成数据读取任务的系统服务,他随时监测数据读取任务的生成条件和系统目前正在运行的数据读取任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动生成下一个读取任务,并放入线程池运行。 3)注册读取模块 系统管理员将开发完成的读取模块文件放置在数据读取引擎能够访问到的路径,将这个路径和模块名称保存到在引擎的配置文件中。 4)定义参数模板 系统管理员在数据读取引擎上配置好读取模块之后,需要配置在生成读取过程中所需用户提供的参数清单。参数清单用键值对的方式保存到系统中,并通过模块名称对应配置的读取模块。系统中将模块名称和参数清单两者组合称为参数模板。参数清单中的参数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由用户编辑”的参数;另一类是“由用户编辑的”参数,用户必须填写,不能为空。 5)配置运行参数 同一系统在不同单位或服务器部署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个性化差异,为了屏蔽差异,在生成读取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参数值传递给数据读取模块,因此必须为不同的单位配置不同的运行参数。可以配置的参数分为共享参数和非共享参数两种。 6)配置执行计划 执行计划是用来调度系统生成读取任务的一组配置信息。用户选择一个配置好的参数模板,给参数列表附加上一个执行周期,系统就会将根据执行周期生成读取任务,调用读取模块,并将参数列表传递给读取模块执行读取操作 7)读取实例管理 读取实例管理主要是针对数据读取引擎中的实例运行状态和日志进行查看。并根据业务需求,重新运行实例。在实例异常失败的情况下,通过查看日志功能对实例运行过程进行错误追溯。如果是参数问题,在修改参数后再次运行实例,会将原实例信息删除并替换为最新生成的实例信息,但实例ID(TaskID)不会改变。 5应用功能设计 系统主要应用功能是收集站段原始数据、统计指标等,分析、检查、比较收集信息,最终查找出来有问题或可疑的数据,为路局监察人员提供参考和查询。 6结束语 铁路运输统计监察系统的建设完善了统计监察工作的技术手段,将以前手工、抽查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利用计算机、全面、自动化的监察工作模式,增加了监察工作的覆盖面和及时性,提高了监察工作对统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必将促进了统计工作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锦超 李纪铀 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成本管理下的铁路运输论文 1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铁路运输生产的网络性,协调了各地区铁路建造成本及维护的差异,使运输各线路的繁忙程度得到平衡,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支出补偿的互补性。 2铁路运输成本管理的问题 铁路运输企业在长期以来的效益比较低下,主要原因是成本管理不够精细,浪费项目多,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2.1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市场经济下的精细成本核算数据不够,无法真正实现提高成本管理的目标; 2.2在铁路运输企业各下属成本支出段的成本管理不到位,不会运用现代化的节能措施,致使各机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等浪费严重,成为成本支出的大项; 2.3原铁道部是一个政企合一的部门,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些公益性的运输得不到国家有关的补贴,最终清算在成本支出的费用内。铁路运输企业公益性支出成本补偿不足是目前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大问题; 2.4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铁路企业自身存在的种种弱点,使预算指标不科学,造成预算管理落后,致使预算控制力差,没有约束效果; 2.5职工激励机制不健全,使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提高,不安心工作,导致职工的减耗节能的意识不高,造成成本损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支出。 3提高运输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3.1提高铁路职工全员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 加强对铁路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培训教育,让职工充分了解目前铁路运输企业的现状,只有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才能扩大运营利润,提高收入,每一位领导者都要以身作则,总站到基层分段,控制各项支出,把成本管理放到日常工作中去,向成本要效益。 3.2争取政府财政性政策支持,对公益性项目进行合理成本补偿 铁路运输承担着一定的公益性责任,比如抗险救灾物资的输送;为了替国民经济减压,扩大建设;对学生及特殊群体进行半票优惠,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铁路企业的成本支出,如果得不到政府财政性政策补助,铁路运输企业必然不能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要进行精细的成本核算,针对公益性的运输向国家政府争取合理性成本补偿,以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3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指标,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合理的预算管理是成本管理的出发点,运输企业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成本管理的可操控性。因此,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对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负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管理进行动态调整,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及环境物流的变化,调整预算定额,以使成本控制变得有序可行;其次,定期举行各项预算公告,使各机务段、基层站等照本执行,使得成本控制有理有据;第三,预算管理与生产状况相适应,能够真实反应成本收支情况,并且把预算管理纳入到考核机制中去,真正发挥其功能。 3.4完善运输成本考核机制,以促进成本支出管控能力 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把成本考核机制与成本管理联系在一起,使企业的职工从思想上重视起成本管理,并且把这种意识提升到自觉遵守的实际行动。企业要经常地进行学习与技术培训,尤其是技术职工,力求让他们提高技能,在维修及保养等工作中,通过高水平技能来延长设备及设施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维修成本,间接地降低了成本支出费用。 3.5完善后勤制度,降低成本费用 铁路运输企业后勤部门包括采购部门、物资保管部门、投资融资部门等,通过完善这些部门的制度,使各个环节在保证基本供应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能源节约,做到先进、经济、实用,以此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运输成本的管理水平。 4结语 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是为完成货运、客运而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称,它是以货币形式体现的运输支出,由于铁路运输企业带有政企合一的性质,担负着社会一部分的公益责任,在固定的运输线路上,往往会突现特殊的运输任务,这就使得成本管理成为一种比较复杂的工作,如何提高运输成本管理水平,需要各部门多方协调,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铁路运输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意识,全面合理地进行科学的预算,加强制度管理,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张春学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运输处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铁路运输论文 一、融入队伍稳定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作 用。一要定期排查职工思想动态。对职工思想波动和各种矛盾要高度重视,建立职工思想分析制度,对职工思想动态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分析,把准职工的思想脉搏。二要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构建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党政系统齐抓共管,各个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建立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和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体系,对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队伍。三要切实解决职工实际问题。落实“三不让”承诺,定期走访救助困难职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对改革政策、收入分配、干部廉政、人事任免等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敏感问题,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用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营造稳定和谐大局。 二、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作 用。一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结合经营管理重点任务,启动各种宣传阵地和载体,讲清路情、局情和段情,讲清生产形势、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讲清工作分工、岗位要求、个人责任,把经营压力层层传导到每一名职工,增强完成经营任务的内在动力。二要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紧紧抓住铁路新产品运用、实施新图、节假日、“黄金周”等契机,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单,在电视、广播等媒体播发广告,出动宣传车到繁华街道、市场宣传,以及走访企事业单位等形式,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并组成营销小分队深入管内厂矿企业开展货源调查,宣讲铁路运输成本优势和优惠政策,挖掘新增货源。三要组织党员开展技术攻关。开展“增运增收当先锋、节支降耗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坚持领导带头,突出关键环节,确立攻关课题,采取激励措施,全员开展攻关。 三、融入支部建设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作 用。一要完善支部建设长效机制。结合基层站段和支部实际,细化、修改、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支部工作重点内容,加强日常指导、检查和考核,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二要加强支部书记日常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深入车间班组检查、面对面指导等方式,加大对一线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组织支部精心设计思想政治工作,运用网络交流平台,创新工作载体,搭建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工作平台。三要加强加大检查考核奖惩力度。通过日常抽查、月度考核、季度评估验收等方式,对支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考核,规范支部工作程序,把检查考核结果作为检验支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对发挥作用突出的支部书记给予奖励,对发挥作用较差的支部书记进行谈话教育,以充分调动支部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高宪伟 单位:沈阳铁路局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货运改革下的铁路运输论文 一、铁路货运改革的重要性 (一)增加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货运改革之前,铁路在我国运输方面一直占据着有力的地位,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实力都远远不足以和它相比,这样恰恰违反了市场公平性的原则,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很多的服务、收费的问题,层出不穷。自从货运改革后陆续推出的“实货制、一口价、一站式、门到门”等有效的措施,对许多的服务、收费问题都有了实质性的解决。将铁路运输由从前的坐着等待客户自动上门,转变为目前的主动的寻找业务。由此可以看出,货运改革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增加了铁路运输自身的竞争力。 (二)降低货运运输的成本 铁路运输的货运改革除了火车,还增加了动车和高铁的货运改革,拿快递举例子,高铁和动车在300-500公里的经济半径内进行运输既不影响客运的服务,又能降低铁路运输过程所产生的成本,提高快递的速度,何乐而不为呢。再者说,目前我国高铁和动车的全面推广,也在另一个方面释放了我国铁路的货运能力。 二、货运改革对铁路运输收入的作用 (一)规范货运改革中各项收费项目,实行一口价结算 目前,我国在铁路运输主要采取门到门的运输方式,同时也要做好门到门运输所产生的运输收入的管理。门到门一口价包括门到门运输服务全过程中按规定收取的所有费用。包含运费、铁路建设基金、电气化附加费、特定线路运费、特定加价运费和发站实际发生的接取送达费、取送车费、装卸费、抑尘费、保价费、集装箱使用费、货车篷布使用费、D型长大货物车使用费、押运人乘车费、集装箱延期使用费、装载加固材料费等杂费,以及到站发生的装卸费、取送车费、接取送达费、翻卸车维检费等杂费。营业车站应根据总公司统一公布的收费标准、条件、范围、项目合理的核收有关费用。其中门到门运输服务还增加了一些人性化的费用选择,比如说上门装卸货物、两端的接取送达、车站货场的装载加固材料、保价运输等服务由托运人自愿选择,按规定收取相应费用。 (二)规范票据管理,确保收费的正确性 各个车站在办理铁路货运门到门的服务时,所产生的各项运杂费都应当统一采用铁路局统一规定的货票、货运杂费收据来核收登记,这样可以更好的实施管理。所在的车站应该提供货运杂费收据和货票,同时将车站的运输收入纳入票据的管理系统中统一进行管理。要按照货运窗口的运营标准进行管理,不可以收取铁路票据核收总公司规定的费用之外的不合法费用。在实行改革之前,许多的运杂费属于代收款项目,比如:装卸费、仓储费、接取送达费等、都是采用当地税务局的发票,货主如果想要发一批货物,那么他就需要准备多张支票,同时因为不同的运杂费货票对应的是不同的办理窗口,使货主四处奔波,不仅仅影响到了货主行事的效率,同时还给铁路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难度,此外检查人员在检查工作上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繁琐性。在改革之后,以上的情况,都纳入了一口价的管理中,货票里可以加入装卸费的收取,而货运运杂费中加入了仓储费、抑尘费等多种费用,这样做,不仅仅可以降低铁路运输的成本,给铁路企业带来效益,还能够方便货主,实现共赢的局面。此外,铁路票据管理人员是门到门运输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这次货运改革的核心,是保证货运改革正常进行的基础条件。所以铁路票据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积极性,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到这次的货运改革中去,按照铁路局规定,做好货运杂费收据的领取、发放工作,确实保证票据的使用,确保各项收费的准确性。 (三)规范运输收入核算,确保运输收入的完整性 在办理货物运输的过程中,货主可以在营业车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的付款方式:银行卡支付、网银支付、银行支票支付、预付款(包括网银支付预付款)以及现金结算。但是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付款:承兑汇票支付、抵押证劵支付、异地托收结算方式支付。营业车站要按照先交款后结账的原则进行门到门的运输收入、集装箱收入进款的管理,做到按日进行结账,当日的应收款当日结账,当日的实收款当日列账。当办理站到站的大宗稳定的货物托运时,要采取向路局或者车站预付款方式进行集中的结算,铁路企业应当拿着与客户签订的有效购销合同,经由路局的审核批准后并与收入稽查处签订铁路运杂费预付款的结算协议后,方可执行。为了方便管理,营业车站要把全部的门到门的运输收入和集装箱运输费用全部纳入运输收入进项管理中去,做到按规定的时间将收入存进车站运输收入专户中,同时按照铁路局的规定的时间限制,将车站运输收入上缴到铁路局的运输收入专户里。然后铁路局也需要按照规定统一的汇总到总公司。在这一过程里,任何部门,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截留、挪用运输收入进项款,任何人不得假公济私,隐瞒款项。营业车站窗口每天结账后,都要填制“票据进款交接单(财政-22)”和车站进款员进行交接手续。车站进款员根据送交的票据和凭证填写“运输进款收支报告,”不仅要对核收的各项运输收入列报,还应当将每营业窗口的每日“运杂费收据整理报告”及其他相关凭证录入运输收入进款管理系统。 三、结语 “一口价、门到门”等措施体现了我国铁路运输已经开始融入当前的市场需求中,这是我国货运改革的关键性的一步。我国的铁路运输在过去,计划性很强是它特有的性质,不符合现在的经济结构,所以,实行货运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样做能够提高铁路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在为我国运输发展道路铺垫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杨菁侠 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企业环境影响铁路运输论文 1面临的几个主要局部发展环境现状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现实意义上讲人才竞争是人才环境的竞争,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增强核心竞争力,应着力优化人才环境。铁路运输企业持续改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更好地确保职工情绪、队伍稳定,是人才环境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关系的矛盾多发期和利益调整期,铁路运输企业建成劳动关系和谐型企业并非轻而易举。劳动关系出现不和谐态势,于劳动者、企业、社会均无一利。此外,铁路运输企业缺乏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储备不足。 2关于改善发展环境的建议 2.1舆论环境方面 2.1.1齐抓共建企业文化 企业党政工团应齐抓企业文化建设,共建企业文化格局,共造企业文化环境,为舆论环境大树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要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中的积极作用,确保舆论主流的正方向。 2.1.2力促路内路外和谐 企业对内要解惑答疑,解决诉求;对外要梳理情绪,化解矛盾,力促铁路和谐稳定。要及时妥善处理矛盾,避免事态恶化、矛盾激化,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或群体性事件,避免将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1.3争做地方社区公民 置身于地方的铁路运输企业及其所辖各车站,要争做社区公民,积极融入社区,尊重地方风俗人情、生活习惯;要倾情服务社区,积极履行社区公民义务,通过开展或参与地方的文体、公益、扶贫济困、环保宣传等活动,与地方形成良好互动。 2.1.4处理好公共关系 要建设和处理好与政府、公众、媒体、利益相关方等的关系,形成运转顺畅的公共关系闭合圈。与政府处好关系,赢得支持;与民众处好关系,赢得民心;与媒体处好关系;赢得声音;与利益相关方处好关系,以利共赢,特别是与地方形成良好的企地关系,极利于聚集舆论环境的正能量。 2.1.5增强危机处理能力 要制定舆情应对预案,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如今,网络谣言滋生、泛起,铁路运输企业切勿掉以轻心,针对谣言,要第一时间辟谣,澄清事实和真相,主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话语主导权。 2.2安全环境方面 2.2.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宣传和教育力度,不断强化全路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安全文化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共同构筑安全大堤。 2.2.2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力度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逐级负责制,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做到“责、权、利”明晰,确保有章可循。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加大巡视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和考核力度。 2.2.3推进安全绩效管理 严格落实事故问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推行企业安全绩效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等的综合考核评价评议体系。把安全生产指标纳入领导班子、干部考核体系,形成促进安全生产的“政绩观”。 2.2.4加强铁路治安防范 铁路公安要加大车站安检、安保力度,加大防范措施,保障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要加大沿线巡检巡察力度,加强人防、技防,严厉依法打击破坏铁路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2.2.5加强与地方公安的合作力度 铁路公安要加强与地方公安的合作力度,深入做好铁路沿线居民平安出行、爱路护路的思想宣传工作,引导沿线居民自觉遵守铁路交通法律法规,增强居民爱路、护路意识。 2.3生态环境方面 2.3.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 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增强全员的生态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在全路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营造爱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良好作风、路风。 2.3.2加大节能力度 站区和非行车系统要大力推行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加快清洁发展。严格制定和落实节能管理制度和节能责任制。加强检修材料、物资消耗的管理,坚决杜绝浪费。 2.3.3加大减排力度 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实行收集—清运—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行垃圾资源化,对废旧物品集中收集,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对不能回收利用的最终废物进入环境之前,进行无害化或“零污染”处理。 2.3.4注重绿色通道建设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要筑好绿色通道,筑牢安全屏障,坚持环保与生产、经营同步建设,坚决杜绝“重生产、轻环保”。环保建设,要注重与周围的景观、环境协调,力争建成环境友好型企业,走生态文明的行业发展之路。2.3.5破解沿线环境困局破解垃圾围路、私搭乱建等的棘手问题,不是只凭铁路运输企业单打独斗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地方等多个关系方,探索建立铁路运输企业、地方政府、沿线居委会和村委会、环卫环保部门等多位一体的环境综合治理新型模式。 2.4人才环境方面 2.4.1完善人才机制 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完善人才制度。要紧紧围绕本行业经济发展目标,准确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规划,特别是优化人才环境,努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企业人才环境。 2.4.2提升员工幸福生活指数 加强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员工意愿,注重人性化制度设计。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设,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开展环境激励,持续优化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等,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2.4.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职工利益的“无缝对接”,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制度化管理,做到依法治企,减少、预防企业劳资纠纷。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4.4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务必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队伍的建设。发挥创新人才作用,增强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文化,凝聚创新合力。引入实现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增加创新的人力资本供给量。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作者:赵月俭 单位:神华包神铁路集团物业管理公司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矿区铁路运输论文 1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方法及措施 1.1打破身份界限,充实基层一线 推行“小机关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并引导机关人员向基层站段和管理人员向生产一线的有序流动。在对现有管理岗位摸排调研基础上,为充分发挥站段在专业管理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将包括4名科级干部在内的11名机关管理人员调配到基层站段,充实了站段专业技术力量。加强站段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到一线岗位上锻炼成长,进行相应的岗位考证培训,实施管理人员轮流到一线岗位替班带班,有效解决一线岗位人员紧张的局面。 1.2打破岗位限制,畅通成长渠道 原来人员都是在各自站段内部流动,专业相近的岗位之间互相流动。为了拓宽职工成长渠道,做到人岗匹配,在主要岗位推行全员竞聘上岗,打破站段和专业壁垒,职工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竞聘相应的岗位。同时,积极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促进职工成长为“多面手”,大力推行合岗分流,将富余人员充实到线路维修等人员相对紧缺的岗位,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1.3打破常规模式,做好人员接续 机车乘务员是该处重要行车岗位,入职条件高、培训周期长。同时,一批人员临近退休年龄,人员较为紧缺。针对该难题,该处提前入手,从内部挖潜,决定从调车员中选拔乘务员,将驻站调车改为随车调车,让调车员和乘务员随车相互学习。在充分研讨和反复推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破常规,计划将每台机车2名乘务员、2名调车员的常规配置改为配备3人,即1名司机、2名副司机,合并乘务员和调车员岗位,有效解决了人员接续难题。这种做法将成为地方铁路人力调整的首创,也将大大节约人力成本,保证作业效率。 1.4打破分配壁垒,激发基层活力 建立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挂钩机制,引导和促进单位减少用人,提高效率。根据岗效工资制办法,依托内部市场化考核结果,使员工收入与个人业绩、部门业绩、单位效益紧密结合,鼓励有益于单位效率和效益提升的行为。坚持工资分配向高绩效团队倾斜,向苦脏累险和技术含量大、创新要求高的岗位倾斜;适度兼顾不同单位、不同岗位间的均衡,按责任结果和业绩贡献分配,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加强强化积分,弱化工时,鼓励各单位二次分配机制,允许站段自治、班组自理、全额浮动、按分分配,进而激励各单位人力资源机构进一步优化。 1.5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原则,优化设计方案 大力推广车站远程控制技术,推行行车工作岗位平行作业,优化维检修岗位工序,积极实施相近工作岗位兼职合岗,实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树立“无人则安、少人多安”的新安全观,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创新机制,稳步推进。 1.6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人才培养 在员工培训上推行“3+2”管理模式,3即:坚持每日一题、每班一讲、每月一考,注重职工日常安全意识的培养。2即:每季度分别开展实操(故障处理)技能培训班(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能台阶式)、应急处理培训班或特色(现场)理论小课堂(时间半小时,解决现场中疑难问题)。以实操技能、非正常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培训为主。为确保上岗、转岗职工理论培训的效果,站段、科室共同负责,实行分类培训,法律法规、规章由科室主讲,专业理论、安全知识、实操技能由站段负责;管理人员培训在每月集中接受1次视频学习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永煤铁运大讲堂”,围绕我处安全、生产中的难点、热点、疑难问题,采取外聘、处段(科)领导及技术能手上讲台的形式,以达到提升管理人员思想境界、开阔视野的目的。 2结束语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只有通过优化资源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优势,促进广大员工业务技能水平,使基层的技术力量得到显著改善,使人力资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总之,通过以上方法及措施的实施,进一步缓解人员紧张局面,有效提升了人均工效和企业管理水平。 作者:郭方超 单位:河南能源集团永煤公司铁路运输处 铁路运输专业论文:数据整合铁路运输论文 1建设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的意义 (1)适应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迫切需要 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铁路运输业务的发展,各级运输部门对运输信息的规范化、集成化和透明化要求越来越高,对运输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和决策支持需求日益旺盛。因此,需要将分布在各个信息系统中的业务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全面、完整、真实的铁路运输信息链,以适应精细化管理要求,为运输组织、调度指挥、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大力推进铁路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 一直以来,铁路信息系统采用垂直模式分散进行开发和建设,造成了信息重复定义、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只有转变铁路信息化建设方式和应用开发模式,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通过建立信息集成平台,整合现有各系统信息,形成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的接口标准,大力开展基于平台化的新应用开发,逐步整合既有系统,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资源由无序、被动、孤立管理和浅层次利用,向有序、主动、共享管理和深层次利用方向发展,才能全面提高铁路信息化建设、开发和应用水平,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进而提升铁路企业运作效率和管理决策能力。 (3)新阶段铁路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目前,信息化正在向平台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而信息资源整合是实现信息化集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通过建立集成化的信息平台,整合各业务系统需要共享的信息,集中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扩充,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相关应用,能够建立覆盖整个服务领域的数据管理基础和相应规范,灵活地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是铁路信息化建设进入集中建设新阶段,实现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2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目标和原则 2.1建设目标 建立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两级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实现数据集中与信息共享,形成开放式的信息共享架构和信息共享管理机制,支撑各应用系统间的集成,促进基于平台化的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应用开发,推动运输组织流程优化再造,实现运输组织的精确化管理。 2.2建设原则 (1)一体化原则。一体化设计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要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案,降低整合技术复杂性和整合成本,防止集成平台异构化、分散化,导致出现二次整合问题。一体化建设:总公司、铁路局两级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同步实施,确保尽快发挥整合效益。一体化管理:建立两级平台联动管理机制,保证日常维护管理的准确与及时。 (2)数据集中与架构开放原则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是运输信息共享平台和共享数据服务提供平台。集成平台建设以总公司、铁路局两级运输信息数据集中为基础,建立综合数据支撑环境。平台要基于柔性思想设计,建立开放性的平台架构,支持内容的可扩展性。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持续改进原则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是一项面向整个运输领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受各种技术、管理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急用先行,不断完善平台架构,丰富平台信息内容,实现整体目标。 3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3.1总体架构 数据资源整合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目标,也是铁路信息系统整合的基础。建立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必须实现对分散、异构多数据源的统一访问,从不同的应用和数据结构提取数据,完成在线转换,建立完整数据库。运输信息集成平台遵循面向服务架构(SOA),采用具有松散耦合和可互操作特征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方式构建。 3.2共享信息范围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是铁路运输组织全过程信息的共享平台,共享信息范围涵盖客运、货运、运输等各业务领域,信息内容包含从业务受理、装卸作业、在途运输、到达交付等环节有关的列车、机车、车辆、货物、人员等各类关联信息,并应随业务发展不断丰富和扩充。3.3信息采集方式采用3种信息采集方式: (1)采用报文方式,由信息提供者形成标准格式报文,通过MQ传输方式交换到集成平台,数据在集成平台建库,主要面向既有信息系统使用。 (2)直接通过基于集成平台的应用获取数据,原始数据库直接部署在集成平台,适用于集中式现车等新开发应用。 (3)通过数据库级共享获取信息,主要面向数据量大的相关应用,如货票等。 (4)通过业务系统提供的服务调用获取数据,如客票、动车信息等。 3.4数据组织模型 数据组织模型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以“列车”、“车辆”、“机车”、“货物”等为基本元素,每个元素相关应用数据唯一存储,列车、车辆、货物及乘客信息与实际运行情况一一对应,形成对运输组织全生命周期有关动作、状态、位置、去向等要素信息真实、唯一、完整的描述,包括元素的各项“属性”、“活动”及“相互关联”,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现实运输生产真实作业过程。 3.5标准服务 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为业务应用提供2种信息服务方式:数据库级服务和应用级服务。(1)数据库级服务:指业务信息系统可在授权情况下,直接读取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共享数据库信息。该服务方式适合于大批量、与事务控制逻辑无关、纯数据库级的数据提取和发送。(2)应用级服务:从应用层面为业务信息系统提供高频度、与事务控制逻辑相关的服务共享。应用级服务可分为通用服务接口和专用接换2类方式,包括3项主要功能。共享数据加工功能:即把业务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的访问、加工处理等封装成服务,以服务的方式实现不同业务信息之间的数据加工服务共享。共享业务处理功能:即把业务信息系统对外提供的功能模块调用封装为服务,提供不同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功能性服务共享。共享流程处理功能:提供比共享业务处理粒度更粗的服务,将业务信息系统内部及跨系统间的业务流程封装为服务,满足跨业务、跨系统业务流程处理的共享需求。 4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维护和管理体系 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信息范围的可扩充性和平台建设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可行、适用的维护管理体系,以促进平台的良性发展。其中,重点要建立4个机制。 (1)建立服务目录机制 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必须建立起共享信息和标准服务查询目录,以便用户了解掌握集成平台的最新服务内容和服务获取方式及流程。目录应及时更新和,并允许用户遵循安全访问控制机制进行访问和查询。 (2)建立技术规范更新机制 规范化和标准化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础。要根据业务需要和技术发展,定期补充、优化、扩展和修订集成平台技术规范,确定信息内容、格式、结构,完善各应用系统信息提供和接口标准,明确集成平台运行保障技术条件和设计、建设、应用各项技术要求。 (3)建立平台运维和运用管理机制 a.建立集成平台运用管理机制,规范集成平台信息运用规则,不断丰富和扩展平台内容。b.建立集成平台运行维护机制,成立实施和维护团队,保障实施和维护经费,确保集成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4)建立信息采集和使用考核机制 为确保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运输相关信息的实时掌握和共享,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和鼓励机制。a.对数据采集制定考核要求,从覆盖率、及时率、合规率、完整率等方面确立考核指标、基准,明确奖罚机制。b.鼓励通过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减少点对点的信息交换,提高铁路信息资源共享水平。c.推进基于集成平台的应用开发,打破现有信息系统建设方式和应用开发模式,将面向应用功能组织数据转变为面向业务信息基本要素组织数据。以数据管理为中心,积极开展基于平台化的业务应用开发和既有系统功能升级和整合。 5结束语 目前,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已在总公司和18个铁路局实施,构建了两级基础架构,采集了列车运行、现在车、货票等信息,其中列车到发信息完整率已达到99%,货运装卸、车辆等数据接口已经实施,客票、客运、机务等信息正在接入,基于平台的综合应用需求不断涌现,正在快速开展研发工作。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将不断吸收大数据、数据仓库等先进技术和理念,持续优化数据组织和技术。随着信息内容的不断丰富,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标准服务的不断完善,其基础性、平台性作用将充分显现,必将成为铁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平台。 作者:王启东 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综述 一、教育管理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 道德情感是学生在一定的道德信念为基础和前提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道德信念是学生内心深处深刻的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们能够支配学生的行为,成为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强大内动力,因此成为了德育教育中最高的教育目标。我在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常组织学生背一些名言名句,通过一些名人奋斗的事件或是爱关主义故事来激励学生的一腔热血,并要求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此来激励自己前进和奋斗,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实践表明,通过一些名人、英雄等故事的引导,学生普遍树立了自己学习的榜样,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更加讲道德、讲诚信,将德育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教育以及自我陶冶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觉悟,这是学生进行自我培养和自我控制的一种表现。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运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热情的态度来管理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最民主、最友善、最自主的管理和学习模式。例如,班主任在平时一定要注重自己教育的表情和语气,用最适宜的语速、语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给学生一种十分亲近、十分和蔼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三、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学生终有一天将成为独立的成年人,他们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为此在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思想,确保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必要时还可实行包办政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奋斗目标,这样学生才会拥有自主管理的意识,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智慧。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并为学生制造充足的机会,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班主任一定要抓好社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社会上一些良莠不齐的思想逐渐透渗到校园之中,阻碍了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抓好社会大课堂,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摆正思想。如聘请社区民警每周进行一次法制讲座,加大正面舆论宣传;建立课外、校外活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实践,用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健全学校教育设施,开辟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吸收优秀的精神食粮等。总之,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不被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所束缚,抓住德育教育的本质,真正找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领导和指导下形成高尚、健康的道德思想,建立自己正确的道德信念。 作者:杨洋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育局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班主任工作模式德育工作论文 一、班主任工作模式德育工作模式 (一)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不要“不出事、不做事” 班主任平时要积极不断进行学生思想教育,不要让学生的问题不断引领老师注意力,花费老师的精力。 (二)德育工作要有严格的系统性,不要搞形式主义 班主任是学校的主要支柱,每天有很多工作,非常忙碌,他们不仅要组织和安排学校的各项活动,还要有日常工作。在学校安排和学生要求下组织各种活动,说他们工作不得力,会很委屈。然而,当德育工作变成组织一个个片断活动时,班主任就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引导。以运动会为例,运动会的口号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我的体质”,显而易见,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系统中一项主要活动,是学生一种体育锻炼形式,也是学生注重锻炼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因势利导,向学生讲明白运动会上得不得奖是次要的,主要是锻炼自己的身体,培养自己的运动意识。在运动会上及运动会结束的时候,班主任不要只盯着体育特长生,不要让学生感到心口不一。 (三)班主任要搞好和学生的关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杜绝刻板说教 班主任最忌讳的就是刻板说教,很多班主任都会把德育工作放在班会课上进行枯燥无味的说教,很多老师会把德育工作放在学生发生问题的时候,平时不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忙于处理问题,进行说教,也就是说服教育。在班会课上老师大道理讲得口干舌燥,但是学生百分之九十都是心不在焉的,所以作用几乎是零。这时班主任就要和学生拉近距离,与学生建立良好联系,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二、班主任工作模式德育工作创新经验 (一)开展主体德育,促进学生的自律、自觉、自动 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尤其是学习习惯、待人处世方面存在不成熟、偏差的学生面前,要秉持坚定的职业信念,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成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学校里得到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生价值观的成长,防止各种偏差行为及不良后果,班主任应该启动全面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以成熟、合理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和学习。 (二)开展集体建设和集体教育,组建学习共同体 同辈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有极大影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时,一定要把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集体建设放在第一位。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基础上,班主任必须对班干部进行必要思想辅导,引导这批先进分子明确学习目标、班级发展前景、班干部对全班同学发展所负的责任,掌握行之有效的、民主的现代工作思路,促使班干部赢得全体同学的支持。在班级建设细节上,班主任要依据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学生特点,启发班干部建立课程学习、品格锻炼、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的常规制度,采取亲切、自然的方式全面组织班级生活,引导学生旺盛精力的合理施展。 (三)实施系统德育,构建整体的学校生活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全校性大型学生活动,如英语竞赛、演讲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等。班主任往往分散地应付各种活动,没有建立全效机制,没有深刻领会各项活动的教育意义。如果我们把运动会看做对学生平时健身成果的检验,把文艺汇演看做对学生平时美育成果的展示,把英语竞赛看做对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考查的话,那么就可以把各项活动融入学校生活系统之中,使学生不必额外应付这些活动。 (四)构建立体沟通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班主任要分析各种沟通关系,包括师生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班主任要进行立体沟通网络的建构,如在师生沟通方面,可以有一对一当面沟通、一对一电话沟通、一对一信件沟通、一对一网络沟通、一对一基于文本的沟通、一对多当面沟通、一对多基于文本的沟通及一对多基于网络的沟通等各种形式。 作者:李普庆 单位: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德育解析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德育氛围,与学生良好沟通 韩愈在《师说》里这样描述教师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个人认为非常有道理。作为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必不可少。但是不少班主任已经习惯了“太拿自己当回事儿”,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说教或者批评。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还很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德育教育工作根本就得不到充分展开,更别提取得良好的效果了。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彻底放下自己的“高架子”,努力转换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德育教育氛围,从而实现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且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纪律,说脏话、迟到、打架的行为时有发生。如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进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呢?我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究与反思。最后决定以小班会的形式与他们进行沟通。 谈话中,我问他们:“你们印象中的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学习成绩好,遵守纪律,能让老师和父母都引以为傲的。”“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你们身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潜能和优势,这是那些好学生也比不上的,作为你们的朋友,老师真心希望你们以后也能让老师让父母都以你们为荣……”“朋友”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他们认识到我这个老师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与他们商量、沟通,而不是颐指气使地批评他们这么做不对,那么做是错的……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也就很乐意与我进行沟通,分享他们内心的细腻情感和思维变化,就这样我们彼此走进了对方的心灵世界,实现情感上的碰撞,为促进学生日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铺平了康庄大道。 二、结合家庭、学校的力量,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与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这是取得良好的与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我们生活中常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家庭教育在德育中必不可少。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利用家访、电话等形式加强和学生家庭成员的交流和沟通,指导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以正确的方式实行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对于学校来说,则可以经常举办一些以“德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如,辩论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德育的理解,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高水准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切不能持有“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等想法;而应该不畏艰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风格和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宋世宝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高中班主任对德育的认识 德育的教育工作是分不同层次的,大概可以分为基础的也就是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和中等的一般人的德育教学及高等的也就是说我们高中生时期,这一时期学生们对知识有了比较完备的基础知识,对世界观、人生观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在做人方面进行教育。德育的问题层次很多,是循序渐进的,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德育工作传递下去。作为高中生的班主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高中日常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完善班级队伍建设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学生会向着榜样学习,很多学生会觉得榜样就是自己学习的目标。比如说我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优秀学生就是自己的榜样,他们会模仿优秀学生做笔记,模仿优秀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认为只要什么都向着优秀的学生学习就一定会得到进步,虽然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确实对学差生的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建立得力的班干部,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向着榜样学习,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得力的班干部首先对班级集体是有一定感染力的,他们优秀的品德首先会代表整个班级的形象,让别人对班级刮目相看。其次,班干部以身作则,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对班级进行感染,使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也对此产生影响,模仿他们的良好品德。班干部是班级的旗帜,同时也是班级的领路人。因此,作为教师也必须严格要求班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班集体,用具体的形象来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做,对其他学生是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这也恰好补充了班主任在树立榜样过程中的威慑作用的局限性,很好地补充了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不足。 2.加强对差等生的沟通交流 对待思想有问题的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很好的处理好他们的逆反心理,是德育成败的关键。但是也正是这些学生让老师头疼,认为这些学生难以管教,甚至有的时候会放弃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其实,这是很大的工作失误,逆反心理也有好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里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关怀,这样做往往会使学生打开心结,愿意和老师沟通。例如:有的时候老师在找一些问题学生进行谈话的时候,学生明确地会表现出一些逆反心理,这时老师就要善于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是沟通问题还是学生家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改变沟通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这样,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 3.注重课堂和生活相互融合 在课堂上,平时教师都有课时任务,每节课达到的目标和每个学期要完成的任务,很难有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教育,甚至有的时候就不会涉及到德育的教学工作。这样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问题,导致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忘记了做人的本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工作的渗透,尤其是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只要是涉及到关于德育方面的问题就要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帮助学生成长。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学记》这篇古文的时候,不要只是单纯地站在古代人的思维上教学生如何翻译,如何学习,教师还可以把课文中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教给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教给学生不耻下问的道理,不要觉得是差等生而觉得他什么也不会,也不要小看比自己弱的人,要互相学习,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道德的学习贯穿于我们学生时代的每个时刻,但是作为高中生是进行德育高层德育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很多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教学资源,以便于德育教学的开展,不要单纯地只是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作者:赵璘 单位: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德育教育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我国目前的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片面强调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现在高中教育中老师都把个性教育看成是异端,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立,把提倡个性当做是发展个人主义,于是对所有的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按一个模型塑造学生。这样就牺牲了很多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现在新形势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相悖。 (二)是知识传授过分强调专业化,忽视了基础和知识面 高中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进行专业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现在高中只是片面的强调专业对口,过早的就分设文理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窄,对对方的学科一无所知,视野受到局限,也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 (三)是只是强调道德知识的被动接受,忽视了道德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把学生当成客体,主要给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准则,只是对教育内容机械的接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学生形成阳奉阴违的双重性格。片面强调灌输,会使得学生的道德目标缺乏全面性,德育教育工作缺乏活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没有道德判断能力。 (四)是还有很多高中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现在的高中教育,普遍把智育放在首位,现在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直接就看升学率,有很多学校的校长因为升学率低,被迫离职,还有一部分老师因为带的学生升学率高而受奖励,很多新闻报刊上每年高考过后就宣扬哪所学校的升学率高,再这样的环境下,学校都重视对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保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所以,加强德育工作的教育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个性 高中时代学生面临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开导和教育,容易导致心理扭曲。高中也是一段迷茫的时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容易被诱导,形成错误的道德观。所以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帮助他们分清是非对错,加强道德意识,明确自身的道德准则。 (三)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进入大学奠定基础 高中生也即将走进大学,大学生活没有老师的严格看管,为了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中班主任更要引起重视,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著名的教育学家申比廖夫曾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所以要想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发挥高中班主任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为自己充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借鉴好的教学方法,也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探索,制定符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自身的魅力去影响学生,用实际行为为学生做好榜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教育效果也会提升。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有耐心和爱心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师必须严中有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实情感,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才能达成共识。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作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作为班主任要制定完善班级的管理措施,营造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应该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多项管理措施,让同学们养成互相监督的习惯。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学校的环境和学习环境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思想环境,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能借此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借助班会、早会和家长会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班会和家长会中,让学生进行自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利用早会的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讲述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简单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方便日后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结合身边的事件,也更具有说服力。还要定期举办班会,以“感恩父母”、“生活中的模范事迹”、“雷锋在我心中”为主题,在主题班会中让学生懂得感恩、责任,为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标杆,养成良好的品德。 四、结语 总之,德育工作对于学生个性的塑造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德育工作本身枯燥琐碎,但是必须要进行,作为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并且和家长配合,共同完成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 作者:郝志勇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管理论文 一、把握小学生的心理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心为本”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的缘由,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比如,教师可以多采取各种形式的班会,以及有针对性的主题会、制度化的班级周评小结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再如学生之间闹矛盾,作为班主任不能从主观意识上去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来判断谁对谁错,不能有偏袒心理,要让学生讲清楚前因后果,然后指出双方的不对之处,让他们互相向对方道歉,不要让其中一方感到委屈。 二、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常规教育和训练,在课堂上要利用一切时间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学生在读书、写字时,要做到精神集中,不能左顾右盼,接头接耳,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能离书本太近,这样不仅能形成好的习惯而且能避免近视、驼背等状况的发生。其次,学生在发言时要起立站直,双眼要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而且声音响亮,吐词清楚。这样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也可以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三、耐心教育学生,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赞美 学生难免会做错事,犯了错应该受到批评或者惩罚,但批评和惩罚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另外,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觉,在班上总有一些学生不用功,所有课堂活动既不反对抗议,也没有积极参与,在通常情况下,他们既不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也受不到教师的批评,很容易被“遗忘”。因此,班主任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同样的关爱和尊重。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对于某一问题、某一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在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方面也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学生交朋友,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因人而异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如学生的考试成绩没考好,不要严厉的批评,向家长抱怨孩子的不足,而要当着家长的面鼓励学生在某些知识的掌握比上次进步了,但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个好成绩,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间接指出了他们的不足。 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情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校,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班主任应带头去做: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对待每个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劳动;教育学生搞好团结,自己要先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朋友。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以高尚道德来影响学生,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五、营造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效果。班主任在课堂上要注意营造正确的舆论,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好的生活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的窗户没有关闭就走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在会上学生对小事进行探讨,并且列举了一些身边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实践证明,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德育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千头万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心中有爱,用博大的胸怀对学生们进行爱的教育,对他们加以启发、引导,让学生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作者:李霞工作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百盛小学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教育 一、教育学生要有较强的责任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说明了责任感与成功的联系。我在工作中,不忘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例如,利用课文中的典型人物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习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要为自己曾说过的话负责,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做任何一件事,只要拥有较强的责任感,才会无怨无悔地付出,才会不断有收获。 二、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伦理规范,当今社会虚假太多,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文明程度的象征,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德育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告诉学生:“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教师要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诚信行为。 三、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班主任要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开发内在动力;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树立自信心。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班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吸引了更多同学的注意,使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脱颖而出,令人刮目相看。这些鼓励与肯定,将成为一种动力,推动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向新的更大的成功迈进。有句教育名言说得好: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在学生的心中时刻树立起“我能行”“我最棒”“我一定能做得更好”“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等观念,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小学生善于观察和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学生的榜样。比如:2012年冬季的一天,在刺骨凛冽的寒风中,我和学生一起清扫校园的积雪,分享了劳动的快乐。师生一起劳动,学生从思想上受到熏陶,受到了爱环境、讲卫生的教育。 五、教育留守儿童要自强自立 留守儿童是学校的另一道风景线。上级部门与学校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我班的留守儿童李兆金性格很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他的家长,我常常教育他不要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自卑,要坚强起来,自信起来,我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他。我还经常打电话给他的母亲(他爸爸在他没出世前就死了),叫她多打电话回家,多回家看看,与儿子联络感情,关心他的学习及成长情况。兆金久违的笑容又出现了,发言积极了,性格开朗了,操场上又见到他与同学们一起玩耍的身影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时刻关心他们心理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老师付出爱心、信心与耐心,采取好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对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方菊红工作单位:渭源县清源一小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德育生活化中的班主任工作论文 【摘要】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但目前我国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结合笔者实践本文提出了要通过教师平时多留意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理解关心学生;接纳新生事物拉近师生距离;优化班级环境布置等开展好隐性德育课程。同时通过确定主题精选节目;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充分预备;抓住契机及时教育等步骤开好主题班会来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要害词】德育工作隐性课程主题班会 《中共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起了更多的人更深层次的关注。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安定、岷族的兴衰。 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学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滴其生理、心理处在一个剧变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躁动的时期。他(她)们表现出独立性强、反叛心理突出、对事物好奇的特点。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学生学习氛围的优劣以及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有序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这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加强中学德育工作培养中学生良该的道德品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德育效果不明显等一些问题。 2.1把德育教育知识化、理性化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教师用传授知识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2.2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对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作用研究不够同时与学生的思想实践结合的也不够紧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2.3为了迎试而注重思想道德理论教条的传授、背诵忽视了学生起码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还有一些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发挥不够。 三、开展好隐性德育课程 针对以往德育教育的缺陷我认为在初中班主任的日常治理工作中要加强隐性德育教育。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这是与显性的专门德育课程相对而言的专门德育课程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迎机制影响学生的。它的说教成分多约束成分多轻易引起学生的抵触与不满。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迎机制影响学生的。 在学生思想品德内化过程中有许多中介其中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中介把学生的外在影响因素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品质逐步达到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它更多强调的用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得到教育者在德育中所要得到的效果。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显得重要。 四、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4.1平时注重教师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中学德育的手段和途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示范教育即教师或其他长者通过一定的示范行为或示范行为的列举和描述使学生对其产生认同并确立为自几的榜样。这种示范的主体是多角色、多层面的。如父母、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学校行政领导、社会其他方面上的行为主体、学生群自身的参照体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模范人物等。教师可在寻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从而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良该的品德行为。 4.2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理解。教师要想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觉得教师平易近人容易打交道也就是说要理解关心学生。理解体现的是一种沟通的立场和能力。班主任老师迎该暂时放弃自身的参照标准尤其要抛弃自几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定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即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索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 4.3接纳新生事物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除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外日常生活中健康的生活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理的消费方式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新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迎从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合理消费、量人为出、文明休闲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虽然离中学生比较远但是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现代信息网络对中学生的冲击特殊是对中学德育冲击颇大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发生的政治问题和生活中碰到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 4.4优化班级环境。教师可通过优化班级环境来构建优良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驱动、规范和陶冶效迎。因此我们努力创建以班级文化为主导的德育环境。 物质环境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优化班级环境首先要求是美化和净化同时班级环境布置也要突出人文性、艺术性。班级环境布置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审美情趣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例如可以设立班级读书角放入学生喜爱的各种读物使学生在阅读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在阅读中感受文化的陶冶;也可以开辟由学生作品组成的展览窗口使学生们在这里找到成功的感觉。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创设美好环境的同时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培养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增强为集体工作的责任心。 五、开好主题班会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玩整生活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不可能离开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教育它必须依托其他教育而存在。德育和教学无法分割班主任迎协论文格式调各科任教师让他们在德育中起更大的作用。将德育寓于智、体、美诸育中。班主任在德育中的角色不再是管理者而是以平等身份参与德育实践。班主任要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教育能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常常跟他们沟通、谈心关注学生每一点进步和问题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并发动同龄人关心、帮助。这其中最有效最综合的方法就是召开主题班会。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能引起全班同学的感慨和共鸣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发言、形成自几独特见解。同时还哪强班级凝结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和学生间的情谊。那么如何才能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呢?公务员之家 5.1确定主题精选节目。主题的确定要紧扣学校和班级的当前需要要体现时代性与实践性。确定主题后就开始进行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向学生宣传班会的目的、内容、形式及要求;布置全班同学分头收集材料;再认真挑选选用部分围绕主题的歌曲、诗歌、相声、小品等节目也可由教师亲自创办部分节目。节目迎结合当前的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是直接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故事从而引发学生们的爱好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5.2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准备。要强调人人参与节目每个节目可指定一个负责人然后全班同学再自愿到各个节目负责人处报名这样每个节目的演员就确定好了;然后安排全班同学分组进行排练;再次教师对每个节目分别提出要求与注重点学生再改进节目质量;最后进行一次彩排。要重视班会的准备过程因为这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准备得越充分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水到渠成的实现。因为学生不仅仅是组织者和参与者更重要的还是活动过程的创造者。 5.3抓住契机及时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如对于上交节目被选用的同学教师可在班内隆重公布表扬某某同学推荐的歌曲被录用;某某同学自几创作的小品很好被录用;某某同学你送来的材料很优秀你很认真但这个材料与主题远了点我们有机会再用……。宣布结果的短短几分钟也是一个教育机会材料被录用的学生会打心底感到骄傲与感激倍受鼓舞的学生们会心悦诚服地听取教师的其它意见。这样整个德育过程就是一个幸福、充实、具有满意感的过程这也给班主任以后的德育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德育生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教育是补充。支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立体德育网络才能使德育生活化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效。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迎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科技论文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论文 一、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到了三年级,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老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使人人都有机会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背名家格言,讲爱国主义故事等,进而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①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②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④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组织开展“负重远足”、“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师可以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于。 教师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 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他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一般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的教师担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他必须把全班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并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确立共同的风斗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全班学生的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一、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到了三年级,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老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使人人都有机会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背名家格言,讲爱国主义故事等,进而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①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②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④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组织开展“负重远足”、“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师可以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于。 教师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 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德育工作经验材料—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激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知识面广,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体现以“关心、理解、尊重、信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情感因素,并以此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努力学习,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一、全面关心学生,体现“主观能动、结合实施”的原则。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班主任应当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待学生的困难,尽力帮助,对待学生的忧思,热情化解,真切的关心他们体贴他们,这样必然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情,人间的温暖,从而激发强烈的亲情感。同时,在关心的过程中,应体现“主观能动,结合实施”原则,既关心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又要启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在关心、帮助学生的同时,引导他们看到自身在班级体中的地位和责任,在学习、活动中,自觉摆在主人翁的地位,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考,独立的、有主观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例如我班在参加一次实习应聘后只录用了3名,公布结果后第二天早读课,我发现应聘落选的其中一位同学业——黄文卿显得有些无精打采,闷闷不乐,仔细一分析,我大概猜到是怎么回事。于是我把她找来,问她是否因未应聘上而不开心,她点头默认,神色沮丧,我开导她说:“一次失败并不算什么,你可以从这次的应聘中学到一些求聘中学到一些求职的经验,并且,我也希望你通过这件事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若你有丰富的知识、卓越的才能,将来必然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等着你。”经过我的一番开导后,她决定,不再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并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取得了计算机一级证书,并改变想法决定参加高辅班复习,准备进一步升学。 二、充分理解学生,体现“拓宽渠道、双向沟通”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表明,理解可以给人以友善,经人以安慰,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青秒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理解的需求显得极为强烈。因此,班主任必须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沟通艺术,才能取得相互间的理解,做到:(1)相互信任,在坦诚相见中求理解,玉主任要想真正理解学生,必须信任学生,以诚相待,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收集学生反映,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用坦诚架设理解的桥梁;(2)主动接触,在细心观察中求理解,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主动的、努力的创造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条件扩大与学生的接触面,既能增强相互间的联系,又能在细心观察中了解学生所想、从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增进双方理解;(3)充分尊重,在平等相待中求理解,教育者和学生相互尊重,互相平等,学生才能话好讲,有言敢发。因此,班主任必须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缩小双方间的心理差距,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才能求得真诚的理解。 三,充分尊重学生,体现“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但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思想活,对人生、思想、前途、事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在考虑过程中,对什么是尊重也存有错误认识,若是对他们的设计,不管理正确与否,都全盘接受;对他们作为,不管是否得体,都鼓掌喝彩,逢迎迁就,扣之任之样必然会导致学生错误思想的蔓。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则。首先,既不求全责备,也不一味认同,对学生进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错误、问题和不足,不能,顶真责斤斤计较,但也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对缺点就放弃批评,无原则迁就,而应实事求是,予以恰当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收正意见,督其改正,其次,引导学生实事求是,正确地看待自我,不苛求他人对自己盲目尊重,始终保持谦虚态度,以此来博得人们的尊重,再次,既不压抑思考,又不放任自流,学生敢想敢为,勇于探索,是件好事,班主任不应滥加压制,堵塞思路,甚至代替思考,应当因人而宜,予以正确的诱导、教诲,使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蓝图”,纪正自己的行为,努力适应社会的现实要求。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充分信任学生,体现“情理相济,造就提高”原则 对学生的志趣、权利、个性予以充分的信任,可以使他们保持欢快的、进取的精神状态,产生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理。但要注意对学生的信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化的简单器重上,更应关注学生良好品德、意志的磨练,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到:一要引导学生不失自信心理,正确评价自我。自信,是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前提。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从而加强自身思想品德,能力等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例如我班学生顾凌君在初任班长,管理班级事务时屡犯错误,且对我的教育有抵触情绪,我找她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后才了解到,原来她认为我对她不信任,不想念她的工作能力。知道了症结所在,首先向她解释选她作班长便是对她能力的充分信任,这一点应有自信,然后我又指出作为班长必须对班级有高度的责任感,并且,作为一班之长,应首先提高对自身要求,以作全班同学的表率。经过我的教育开导后,她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始终坚持有事站在最前列,主动关心班级事务,主持班级活动,管理能力、活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能永携”关心、理解、尊重、信任“之手,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及"以红岩精神为主导的小学生责任感启蒙教育"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巴蜀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实施证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创造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实验学校等殊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个人获得市级奖630人次,省级奖215人次,国家级奖110人次,国际奖83人次。其中,一名学生获国家标徽设计专利,两名学生获得"全国故事大王"称号,两名学生在全国首创出版了个人诗画专集,九名学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名学生代表我国少年儿童出席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地区儿童福冈大会,一名学生3次举办了个人画展,成为世界书画家总会永久会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亲自接见。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大加强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家长走进了学校,学校走向了社会,并受到家长和社区的好评。他们在给学校的反馈意见中说:通过家长开放日教师的汇报、教育教学活动的展示,使他们深受教育和感动,教师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成功,而且是对学生、对家长的教益都菲浅。参加社区活动,街道分管教育的领导,多次在会上表扬学校与街道配合好,学生参加街道活动热情高,完成任务好,他们夸奖巴蜀小学有良好的校风,学生素质高。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从圈养教育到放养教育德育工作模式下“三自”能力习惯培养的高职班主任工作革新与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学模式到底是圈养好还是放养好,一直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者在探讨和实践的问题。作为在高职院校有过十多年班主任和德语辅导员工作经历的我,也一直在通过自己的学生德育工作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德育工作模式――从圈养教育到放养教育德育工作模式下“三自”能力习惯培养的高职班主任工作模式。文章具体阐述了以上德育工作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方式,再结合当代“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描述了培养学生“三自”能力习惯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圈养;放养;德育;班主任 作为一名已经有过带班五轮和有过三年德育辅导员工作的年轻高职教师,能够带领当代的大学生一起学习、生活、锻炼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因为我能够将传统优秀的东西传递给他们,他们又可以把自身的活力带给我,让我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带着班级的学生一起飞。因此,在这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德育辅导员工作中,我工作,我快乐,我带班,我快乐。始终保持着快乐的心情去带一个班级,去带一帮学生,能够跟学生面γ妫心与心交流和沟通,让学生爱戴你,尊敬你。回顾这十多年的班主任岗位,因为初心未变,始终怀着这样快乐的心情去带班,所以,每届我带的班级基本都获得了院部、系部的先进班集体、文明标兵宿舍等称号,自己也每届都被评为优秀政治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也获得过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虽然这些都已成历史,但是只要自己还带班,还是班主任,我都会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针对不同年份的大学生特性,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理念,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追求完美。2015年9月,我又荣幸地成为一名的班主任。回顾、思考、总结过去这十几年的德育班主任工作经验,再加上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学习、生活等方面特点的研究,带班之初,就制定了自己的带班理念:坚持从圈养教育到放养教育的德育工作模式,坚持一切以培养学生“三自(自觉、自律、自学)”能力习惯为目标,坚持始终贯穿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德育教育手段和方法。下面我将这一德育教育模式下班主任工作经历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一、坚持从圈养教育到放养教育的德育工作模式方面 圈养出规范,放养出个性。根据教育观念中关于圈养教育和放养教育的认识,我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按照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高职学生的实际在校时间为2.5年,我将这2.5年划分成0.5年为圈养教育,再0.5年为过渡期,最终实现放养教育。 高职新生进入院校的初期,刚刚经历高考,骨子里都已经被圈养教育模式所浸透。因此,作为一个新生班的班主任来说,由于新生刚刚来到一个全新的学校,对学校的各项事务流程、规范、制度等方面都是陌生的,所以在第一个0.5年来实施圈养教育模式,是有一定的实际性和必要性的。由此,从高职新生报到的第一次班会开始,我就把这一套从圈养教育到放养教育的德育工作模式给学生进行灌输,然后我就从新生的生活习惯、学习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始,面面俱到教学生,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一遍不行,两遍,三遍……直到全班所有人都能够知道关乎自己各方面的事务流程应该怎么去操作。具体到比如:宿舍里的个人物品如何摆放、床铺如何整理;学校的助学金、奖学金的评定方法和规则;请假制度如何申请;课堂和晚自修纪律;课程学习,公选课选修,补考、重修等流程;积点、跑操等。在圈养教育下,班主任就是每一个新生快速熟悉新环境的领路人和督促者。坚持贯彻让每一位新生对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教育方法,刚开始新生可能在班主任的教育后,还会不明白、不清楚一些事务操作的流程和步骤,还会不明白、不清楚自己在什么学期阶段做什么事情等,这时,作为班主任的你,一方面要耐下心来,再去手把手的教他们;另一方面,更要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今后的放养教育的学期阶段内,相同的问题你不会再来提醒、督促他们,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养成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习惯,为今后的放养教育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三自”能力习惯的培养方面 “三自”能力习惯是由我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德育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而来。何为“三自”能力习惯?即为自觉、自律和自学的能力习惯。面对当代的“95后”高职学生来说,学生由于长期的家庭教育背景,都各自存在着生活贪图安逸享乐、学习不肯吃苦耐劳和性格以我为中心等问题。因此,培养当代高职学生的“三自”能力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任务艰巨。那么,我是如何来做的呢? (一)自觉能力习惯的培养 自觉,我的侧重点放在了学生道德文明礼仪方面。重点培养和教育学生在道德文明礼仪方面的自觉能力习惯。比如:自觉遵守学校、系部等各项规章制度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班主任,我是一个赏罚分明的老师,在以上原则问题上,我是一个严格的班主任,如有学生违反原则的问题,先经过前期的教育还达不到教育目的的,一律按照原则来办事,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他们明白制度的严明性;非原则问题上,师生之间就是当作朋友来相待,跟学生打成一片,深入学生当中去,才能更加有效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二)自律能力习惯的培养 自律,我的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思想、态度层面。重点培养和教育学生在自我约束方面的自律能力习惯。比如:作为一名计算机系部专业班的班主任,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学生在刚进校或者第一学期后都有了各自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随着目前学院有线和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每个教室、每个宿舍都有相应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学生的自律能力差的问题就急剧凸显出来了,比如上课玩手机;晚自修除了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什么都不带,整个晚自修都在玩手机、看电影或者打游戏;中午、晚上在宿舍里面联网联机打游戏等情况日益突出,甚至到宿舍熄灯后还在继续玩电脑、玩手机,导致下午上课无精打采,隔天早上起不了床,耽误跑操和各种积点活动的参加,更有甚者,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前一夜晚上,还在熬夜玩手机、打游戏。 (三)自学能力习惯的培养 自学,我的侧重点放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和教育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自学能力习惯。比如:有些新生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还采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的灌输式学习方法,因此,一部分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导致有些学生对专业产生退缩、恐惧的心态;还存在一部分学生跟以前高中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后,获得了大学学习只要考前突击学习的错误认识,殊不知,高职的专业学习重点在技能学习,技能学习压根就不能采用大学理论学习的那一套学习模式,因为技能学习必须功在平时,只有通过平时的多学、多练、多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才能达到技能学习的熟能生巧;还有一部分学生的高职学习方法不正确,上课一味地机械式、回忆式学习,没有真正去学习理解技能操作。针对以上学习中各种问题,作为班主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好的自学能力,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班主任工作有时要细到具处,润生于无形,有时又要破釜沉舟,助学于大爱。只有找到更适合班级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让学生毕业后甚至终生都能无愧于这三年的高职生活、学习和成长经历。我作为当代“95后”高职院校的一名普通班主任,正按着自我既定的从圈养教育到放养教育德育教育模式下,以“三自”能力习惯的培养为目标,坚定地采用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教育手段在不断地革新和探索,那么,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班主任的您,是怎么做的呢?共勉之。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的策略 摘 要:农村学生的特殊性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讲究管理的策略和教育艺术,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正确处理好与学校、各科老师、学生干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系,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班级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 关键词:农村;班主任;德育教育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我们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因此,班主任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博大的情怀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这样,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学生才会相信你、尊重你,从而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同时班主任要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学习和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建立成长记录袋,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班级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成功在于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环境,建立成长记录,跟踪思想教育。如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家访,摸清留守儿童、单亲儿童、贫困儿童、孤儿的数量,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心理和学习现状,家长外出务工的地点,临时监护人等情况,并登记存档。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经常与父母及临时监护人联系,介绍学生的平时情况,定期通过电话交流、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和研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 三、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策略 1、坦然面对,开心工作 很多班主任在接到一个基础比较差的班级时,经常怨天尤人,抱怨学校。他们心里很不情愿,但又没办法选择,进而每天工作都很不开心。是的,“如果你把教室当成囚牢一样,你还会开心吗?”学生苗子差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共同问题,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现状,我们只能坦然地面对,去挑战。 2、发现学生闪光点,转移学生注意力 网瘾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把心思转移到学校上呢?很多家长干脆限制学生不让其接触网络,其实这种的方法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初中的学生正是好奇的年龄,他们很容易对一些事情着迷,他们能对上网这么着迷,是因为网上有能够吸引他们兴趣的很多东西,你越限制他,他就越感到好奇。那么,同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学校做一些吸引他们的事情呢?首先,我们要通过细心观察,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到正常的活动中。比如他喜欢打球,就让他组建一个班级球队,由他负责训练、搞活动;他对画画感兴趣,可以让他加入板报组,设计精美的图样等等,还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竞技活动,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到自己有事可做,而且能做好;其次,与家长取得联系,一起为孩子的改变加油。只要孩子有进步哪怕是取得一丁点成绩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还可以给一些物质奖励。坚持多鼓励,少批评,帮孩子树立起信心;第三,引导孩子健康地使用网络。让他们知道网络不只是用来游戏和聊天的,有很多有意义的用法。利用这类孩子都有比较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的优点,让他们做班里的信息技术员,培训其他同学,帮老师制作课件,管理班级网络,提高他们在班里的威信和地位,让他们感受到健康的网络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 3、加强家校联系,换来教育一份奇迹 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在学生的心,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来宽容学生的错误,用显微镜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创造一切,会借助“爱”的力量让教育事业更加完美。教师若总是惩罚、报复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滥用权力,就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有时会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4、教学生正确对待成绩,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很多学校评比一个班级的好坏时主要看成绩,家长关心学生的也只是他的成绩,所以很多老师当班主任时也只是关心班级的成绩。其实作为班主任应该知道,教育学生,是 使他们对人生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的、辩证的思考能力和分辨能力,成绩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让学生明白“成人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在社会舞台上,只要你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任何人都有干出辉煌业绩的机会。全国劳模买买提只是一名技校生,他同样可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业绩。 5、与学生心灵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与学生的沟通作为老师应多渠道的,这样有有利于学生接受,平时说话谈点学生感兴趣的,说点家常,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也可以用我和老师说悄悄话的形式,让他们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很多的班主任都有过这方面的经历,有些孩子生理成熟了,但心理还不成熟,但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对一些问题是是而非,逆反心理还很强,你严了他受不了,行为上看不出来,而心理叫劲,不闻不问他们又以为自己是对的。对这个问题我就采取了说悄悄话的形式,让他们有倾诉的对象,你可针对具体的情况,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的疑惑,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效果不错,特别是小女孩青春发育期时这种做法比较奏效,但老师要信守诺言,为她保密。她才敢和你交流。一个班学生差别很大,不同的孩子沟通的方式也不同,遇到比较倔强的孩子,逆反心理强的,老师要冷静,要细心,抓住时机解决问题。 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先行者,班主任要经常去点燃学生心灵中求知的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培养他们健全的、积极向上的、勇于参与竞争的思想意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真正给学生精神上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班主任工作德育论文: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的渗透 摘 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下,德育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生活以及道德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有必要加入德育,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渗透德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素养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们知道《中学生守则》是对学生日常言行最基本的规范,但它毕竟是书面规则,班主任应在此基础上把道德精神和理念传达给学生,做好德育工作,笔者认为这是一项协同工作,需要学生、教师、家长和必要的社会活动参与。 一、班主任应做好道德榜样,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由于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与好奇的年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成熟,缺乏对事物的评判能力,常常“有样学样”。基于此因,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举止得体的重要性,即所谓“言传终于身教”。另外,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王逢贤指出:“德育素质的内涵是随着德育观念和德育实体的不断完善、德育经验的不断丰富、德育理论成果的科学化,不断呈现扩展和严谨的趋势”。因此,班主任应随时展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及时巩固既有的经验成果,并能科学的运用于实际德育工作中。初中德育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研讨、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及巩固教学方法,真正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针。 二、德育与心理学的融合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心理多变,情绪不稳,思想活跃,既容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恶现象的侵蚀和危害。因此,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针对青少年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多样、易于为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历史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这时候的德育工作要灵活,掌握好“无声”与“有声”方法的运用。在处理某些事情时班主任并不必须要施以言教,无言的关爱也许更合适,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情。此外,由于初中生身体急剧变化,第二性征凸显出来,会让不少学生产生羞涩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自己已长为成人,并开始用评判的视角审视周遭,一部分学生还会对教师和家长产生抵制情绪,即所谓的“叛逆期”。由此,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投入更多的关爱与耐心。班主任实则也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对有心理遇挫的学生班主任应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及早发现,并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机与学生诚恳的谈心。用教师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与此同时,不同年龄段的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年龄的优势,展现友情、亲情的关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及体验到情感的归属。 三、家访或与学生家庭保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老师、家长共同的参与。但很大一部分学生极其厌烦班主任家访的,怕班主任“打小报告”,也有的怕班主任看到自己是单亲家庭或贫困家庭。因在上文中已提到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由此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变换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逐渐地通过师长双方的感染,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敢于坦然面对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 四、必要的社会生活的参与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要充分发掘现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募捐活动、照顾孤寡老人、做环保倡议等等。最后根据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的发言讨论做出科学的德育评估,以便教师能合理地安排接下来的德育工作。开展德育空间,深化了德育的内涵,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地系起来,充分发挥了德育网络的教育功能。 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不能“单打独斗”;重在坚持、重在落实,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从小抓起,从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才能达到应有教育效果。 总结: 作为学校及家长的委托,班主任与其说是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不如说是起着引导者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其首要工作就是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完善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国劳动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 [摘 要]中国城市具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农民工市场属于第二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市场的均衡模型表明,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会影响农民工市场的自动调节,进而引起农民工市场的均衡与波动。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以及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情况为视角,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以前城市农民工市场可以自动达到供求均衡,而2004年以后则交替出现“民工荒”和失业等劳动力市场的缺口,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发生了变化。新《劳动法》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但尚无法确定其是否会改变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因而也无法确定是否引起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影响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来降低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长期而言,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变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为一元劳动力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工市场的波动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市场;供需弹性;新《劳动法》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据估计,1983年在城市就业的农民数量只有200万,到2007年,这一数字已高达1.37亿①。一方面,对于农村来说,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提高收入,向城市转移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民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和城市就业体制的制约,只能在城市从事那些工资低、条件差的工作,合法权益也往往得不到保障。由于长期以来城乡行政分割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经济原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转移的途径和过程来看[1],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农业内部从种植业部门向林牧渔业部门的转移;第二个阶段是从农村内部向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的非农产业转移;第三个阶段是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和向城镇的流动。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劳动力被严格限制在农村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20世纪70年代末,从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效果[2],农业劳动时间大大节约,形成公开的劳动力剩余,劳动力便开始了重新配置的过程。随着劳动力流动条件的放松,城市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扩张,这种配置最终引起了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并最终形成20世纪90年代的“民工潮”。 对城市而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正成为城市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城市农民工数量与城镇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乎为0,增加到2000年的36.9%,并继续增加到2007年的46.7%。一般来说,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不断上升,这将会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甚至最终消失[3],可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扩大。这就形成了一个理论上的悖论,即农村劳动力空前流动起来的同时,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却在迅速拉大,这说明劳动力流动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有条件的[4]。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相同条件下,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口与城镇就业人口被区别对待[5]。大量研究显示,中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城市劳动力市场[6][7][8],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包含了外劳和本地居民两大部分,但这两部分从业人员所属的市场阶层以及在市场阶层之间的流动状况是不相同的,从而构成有中国特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二元社会”。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最早由Doeringer和Piore提出[9],后经Jeremy I Bulow和Lawrence H Summers等人发展[10],指的是把整个劳动力市场划分为第一劳动力市场和第二劳动力市场,第一市场的工资较高、劳动条件较好、工作岗位较有保障、有较多的职业晋升机会,就业的往往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和技能型劳动者;而第二市场的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和暂时性。在这两个市场之间流动是比较困难的,一般说来,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不愿进入第二市场,第二市场的劳动者羡慕第一市场的就业,但第二市场的劳动者无法进入第一市场。如果第一市场的劳动者愿意进入第二市场,他们是能够比较容易地在那里找到工作的,因此如果出现周期性失业时,第一市场的失业率要低于第二市场。第一劳动力市场更多受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如工会力量、劳动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法等;而第二市场则很少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符合完全竞争的条件,其劳动力供需可以较迅速地由工资变化来调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还表现在两个市场招聘新职员方式的区别上,第一市场的空缺职位通常不是到市场招聘而是由内部提升来完成;而第二市场则完全是市场招聘。 在我国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外来劳动力一般并不能进入到比较正规的部门就业,而大多数受雇于非国有经济部门,或城市的一些非正规部门。[11]即使干的是完全相同的工作,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外来劳动力得到的工资和其他待遇相对也会较低。[12]平均起来,迁移者的工资仅是非迁移者的80%,而且迁移者在住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得到的待遇,也明显差于非迁移者。[13]显然,农民工市场是城市的第二劳动力市场。 虽然农民工就业差,工资低,但直到2003年以前,中国的农民工市场始终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企业总可以在农民工市场上找到他们需要的劳动力,而农民工也总能以较低的工资找到工作。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1998年,即使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仍在持续增加,未出现农民工的大量失业,企业也未遇见劳动力短缺问题。2004年春天,从沿海地区开始,进而向全国蔓延的“民工荒”、“技工荒”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在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十分巨大的中国出现,是不可想象的。为此,有些学者惊呼,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14][15]这种民工短缺现象在2008年结束,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城市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农民工失业,失业的农民工最终不得不流回农村②。 为什么2003年以前农民工市场可以自动达到供求均衡,而2004年以后则交替出现“民工荒”和失业等劳动力市场的缺口。如果说中国的城市吸纳不了那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么,为什么2004年在全国会出现大面积的“民工荒”,反之,又如何解释2008年大量民工失业呢?农民工市场,甚至城镇劳动力市场均衡与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那么,新《劳动法》③是引起2008年底农民工大量失业的原因吗?它是否加剧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本文试图提供这些问题的一个解释框架。 二、中国农民工市场均衡模型 影响中国农民工市场的供求因素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被称为系统性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系统性因素对第一、第二劳动力市场均产生影响;另一部分可称为非系统性因素,主要包括国家与农民工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等。 在决定农民工市场供求的诸变量中,工资水平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外生变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经营状况确定合适的工资雇佣员工,农民工则根据工资的高低做出转移决策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农民工市场达到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和农民工做决策所依据的工资水平,并不是同一个工资水平。农民工市场上的劳动力是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他们对工资水平的了解途径主要是熟人打听、媒体报道等,消息来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农民从做出转移决策到成为农民工市场的一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影响农民工供给的工资水平是前一段时期已有的工资水平。此外,农民工的迁移决策还受到迁出地农业收入的影响,只有当转移后的工资收入大于转移成本和不转移的农业收入之和时,农民才会做出转移决策。因此,农民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工资水平和农业收入的差额作出反应,差额越大,转移的农民工越多,从而农民工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也越多。不同的是,企业由于更接近劳动力市场,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状况迅速的调整劳动力的需求,所以,企业决策所依据的是当前工资水平。在t时期,我们可以近似认为企业根据t时期的工资作出需求决策,农民工根据t-1时期的工资作出供给决策。 假设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状况迅速调整需求和工资水平④,在具有线性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条件下, t时期的供给:QSt=γ+δ(Wt-1-R) (γ,δ?酆0)(1) t时期的需求:QDt=α-β・Wt (α,β?酆0)(2) 其中Wt-1和Wt分别表示t-1期和t期的工资水平,R为迁出地区的农业收入水平,δ、β为t时期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弹性,γ和α分别表示t时期影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与工资水平无关的其他因素。 当农民工市场均衡时,有:QSt=QDt(3) 由(1)(2)(3)可得⑤, 命题2:若δ?酆β,即供给的工资弹性大于需求的工资弹性,在调节供求的过程中,工资Wt随时间偏离均衡工资水平,若δ=β,即供给的工资弹性等于需求的工资弹性,在调节供求的过程中,工资Wt随时间保持单位震荡,若δ?刍β,即供给的工资弹性小于需求的工资弹性,在调节供求的过程中,工资Wt随时间向均衡工资水平收敛。 由命题1可知,初始工资水平与均衡工资水平的差距越小,工资Wt初始状态距均衡工资越近,反之则越远。给定外部环境及供需的工资弹性,(W0-)又受转移当地工资水平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⑥,R的大小甚至可以改变工资的初始状态与均衡工资的相对位置。W0和的差反映了t 时期初始状态时的劳动力供求缺口,而其相对位置则表明此时的供求关系,W0?酆,供大于求;W0?刍,供小于求。 命题2表明,是否偏离或收敛于均衡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工资弹性,只有当供给的工资弹性小于需求的工资弹性时,劳动力市场才会自动的收敛于均衡的工资水平,从而自动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否则,工资会随时间偏离均衡工资,甚至偏离幅度越来越大,引起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大的波动。 以δ?刍β为例,图1给出了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 与需求曲线D。给定初始工资W0(这里假设高于 ),顺着箭头,我们可以在S曲线上读出下一期的供给量(第1期)将为Q1,为使市场出清,第1期的需求量必须也为Q1,而这当且仅当工资水平在W1时,方能做到(向下的箭头)。现在,根据S曲线,工资W1会导致在第2期产生Q2的劳动供给量,且为使市场在第2期出清,按照需求曲线,工资必须定在W2的水平。重复这一推理,工资与均衡工资的偏离不断减小,劳动力市场也自动回复均衡。由于这一过程是在无明确起始点,连续的时间序列中进行的,因此,我们总会观察到相对均衡的劳动力市场。 δ?酆β和δ=β过程与δ?刍β类似,只是δ?酆β时,工资路径虽是震荡的,却是发散的,导致劳动力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三、中国农民工市场的均衡与波动 根据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以及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情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但由于制度的限制,加之此时改革开放刚进行不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不足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且,农业效率的提高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城的积极性。因此,在整个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还很少,城市劳动力市场主要以本地劳动力为主,表现为一元劳动力市场。 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底,随着农业改革效果的显现,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⑦。与此同时,区域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和城镇地区转移,形成大规模的“民工潮”。城市开始出现二元劳动力市场,即以城市当地劳动力为主的第一劳动力市场和以农民工为主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但此时城市劳动力市场大致处于稳定状态,即转移的劳动力基本能在城市找到工作,企业也能够以一定的工资在市场上找到需要的劳动力,政策与宏观环境的变化只影响工资水平,并不造成劳动力市场的波动⑧。 第三个阶段是2004年以后。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继续稳定增加,与此同时,城市农民工市场开始出现波动。2004年春天,从沿海地区开始,进而向全国蔓延的“民工荒”、“技工荒”开始出现,这种民工短缺现象在2008年结束。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城市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农民工失业,失业的农民工最终不得不流回农村。 农民工市场,甚至城市劳动力市场均衡与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是什么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我们尝试用农民工市场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 在第一阶段,农民工市场尚未形成,城市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双方分别是企业和本地劳动力。双方均根据现期工资做出供需决策⑨,工资水平能够迅速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从而达到均衡。 在第二阶段,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改变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形成中国独有的农民工市场。在此阶段,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并且农村尚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特点,即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δ 小,而作为农民工的需求方,城市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产业,劳动力成本占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对工资较为敏感,即劳动力的需求弹性β大,由模型可知,当δ?刍β时,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会自动趋向于均衡工资,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即使在外部冲击的情况下,只要不改变δ和β的相对大小,劳动力市场仍会自动趋向于均衡。随着企业技术推进,对熟练工人与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需求弹性变小,由于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是整个农民工群体的一部分,对他们的需求弹性变小意味着整个农民工市场的需求弹性β变小。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提高,加之2002年取消农业税的改革使得从事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对农民工来说,务农和进城务工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农业收入的提高使农民对进城务工的工资收入更加敏感。并且,随着多年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可供继续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大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条件和待遇都有更高的要求⑩,这些都改变了中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性,使供给弹性δ变大。 供需弹性的变化最终改变了δ和β的相对大小,到第三阶段,当δ?酆β时,Wt随时间推移偏离均衡工资水平,引起劳动力供需的失衡,导致了始于2004年的“民工荒”,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又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工失业。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民工荒”主要表现为“技术工荒”和“熟练工荒”,而2008年的大范围农民工失业主要是无技术和非熟练的农民工失业呢?首先,对“熟练工”和“技术工”来说,供给更加富有弹性,而需求则更加缺乏弹性,也就是说,其δ比普通农民工大,β比普通农民工小,因此也就更有可能改变δ和β的相对大小从而引起供需的失衡,所以“民工荒”主要表现为“技工荒”和“熟练工荒”;其次,对“技工”和“熟练工”来说,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进入城市第一劳动力市场,而只能属于农民工市场的一部分,和其他农民工一起竞争工作岗位,即使“熟练工”和“技工”更容易引起供需的缺口,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挤占”普通农民工工作岗位的方式继续工作。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从事简单劳动加工的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幸存,对城市农民工市场而言,这表明普通农民工的需求大幅减少,而“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需求的变化则较小,其结果是使大量无技术的普通农民工失业。 四、新《劳动法》对农民工市场的影响 2008年1月1日开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新《劳动法》旨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与1995年的《劳动法》相比,新《劳动法》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其中引起热议的主要有四方面[16]:一是机构之间的派遣工作,二是试用期,三是补偿金,四是无固定期限合约。 从企业的角度看,新《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用工成本的增加使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增加,将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企业不得不减少用工数量以降低成本。与此相对应,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用工成本占所生产产品总成本的比例比较低,所受影响要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城市资本密集型产业所需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市场则主要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关,新《劳动法》主要影响农民工市场而非第一劳动力市场。由于用工成本的增加,作为理性决策的主体,企业的最优反应是减少雇佣劳动力的数量,用资本替代劳动,这将降低农民工市场的劳动力需求量,而新《劳动法》对企业用工的诸多限制则降低了农民工市场的需求弹性。值得注意的是,新《劳动法》对不同的农民工群体影响是不同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工由于早已达到新《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待遇要求,并且对企业来说,对这部分农民工的需求本身就比无技术的普通农民工更加缺乏弹性,因此,新《劳动法》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小。与此同时,新《劳动法》看似保护了收入最低的那部分非熟练、无技术农民工的利益,但由于企业对这部分农民工的需求弹性较大,最终结果可能是这些最底层的农民工受到最大的冲击。 从农民工的角度看,新《劳动法》使得农民工在用工市场上的相对地位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在新《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待遇要求低于劳动力市场均衡企业所能支付的工资时,由于我们尚不能确定新《劳动法》对δ和β的相对大小的影响,因而也就无法确定新《劳动法》对农民工市场均衡的影响。但如果新《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待遇要求超过了劳动力市场均衡时企业所能支付的工资,将会引起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的缺口,导致农民工的失业。 从长期看,为了应对新《劳动法》带来的用工成本的变化,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将加强技术改造的投入,技术的进步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对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的需求,降低对这部分工人的需求弹性,而长期农民工的供给弹性变化有限,需求弹性的降低最终会导致需求弹性β小于供给弹性δ。在供需缺口存在的条件下,需求大于供给的周期中会加剧“技工荒”和“熟练工荒”,供给大于需求的周期中由于“技工”对普通农民工岗位的“挤占”而加剧普通农民工的失业。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在我国城市具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条件下,农民工市场属于第二劳动力市场。由于农民工的供给受上期而不是当前工资水平的影响,而企业则是根据当前工资状况决定劳动力的需求,这就有可能导致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农民工市场是否可以通过工资的自动调节达到均衡,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2003年以前农民工市场能够自动达到均衡,是因为与需求弹性相比,供给弹性比较小。随着各种影响弹性因素的变化,从2004年开始,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其表现为先是2004年开始的民工荒与技工荒,接着又是大量的民工失业。 新《劳动法》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但尚无法确定其是否会改变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因而也无法确定是否引起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新《劳动法》所规定的最低待遇要求可能超过了市场的均衡工资水平,从而加剧了农民工的失业。 从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出发,探讨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政策含义是: 从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影响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来降低农民工市场的波动。一方面,政府可以创造条件减少农民进城务工的障碍以减小农民工的供给弹性;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农村尚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为企业创造适度宽松的雇工环境,让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决定员工的雇佣,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 从长期来看,农民工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企业和劳动力依照不同的价格信号做决策,因此,变二元劳动力市场为一元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力依据同一价格信号作出供需决策,让工资水平自动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波动问题。在这方面,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中的不公正待遇,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以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改善农民工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农民工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和社会保障,让农民工市场真正成为一体化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劳动者报酬对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摘 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际收支呈现出持续的“双顺差”现象。一方面,大规模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促使了资源寻求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引致了中国资本帐户的盈余;另一方面,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与剩余劳动力的城乡转移也为中国现代工业部门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动力,提高了本土企业产出和产品出口能力,并进一步导致经常项目收支顺差的递增趋势。另外,中国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了国内需严重不足,进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无疑是改善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收入分配;劳动者报酬 一、引言 国际收支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Bourguignon等考察了静态假设条件下贸易和收入差距的关系,为分析收入分配与国际收支顺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思路。[1]Alberto Bagani分析了中国劳动力迁移及要素收入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并模拟出未来五年加快人口迁移过程对储蓄率和外部失衡的影响程度。[2]江春、吴宏分析发现,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是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失衡。[3]李鹤认为,对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过程的国家而言,劳动力是一个影响其经常项目的重要因素。[4]上述研究提供了经济失衡的诸多洞见,但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尚未系统地建立国民收入分配与国际收支之间的理论框架;二是,尚未建立经济变量依存因果关系的动态分析模型。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持续加大,2011年初外汇储备已达26万亿美元。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导致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遭到破坏,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量化劳动力及相关因素对国际失衡的影响程度,探究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深层根源,以期为解决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失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二、理论分析 在开放经济下,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账户紧密联系起来。下面我们将国际收支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考察,以研究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可表示为:Y=C+I+G+(X-M)。其中 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M)代表净出口,即贸易账户余额。如果把政府支出G记为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分别计入C与I,则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那么上述恒等式简化为:Y=C+I+(X-M)。这个关系式说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账户余额与国民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品和劳务进出口额所占的比重越大,内外经济相互作用的程度就越深。 根据四部门国民经济恒等式:C+I+G+X=C+S+T+M。变化可得到:S-I+T-G=X-M=CA(CA为经常账户余额)。若将S+(T-G)看做私人与政府总储蓄,I为国内总投资,等式又可表述为S-I=CA。上式说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储蓄和投资不必相等,从恒等式S-I=CA来看,经常项目余额反映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若S-I>0,则经常项目为顺差;若S-I<0,则经常项目为逆差。若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即供给大于需求,则国内储蓄开始在海外寻找出路,由此出现贸易顺差。因此,储蓄和投资的缺口应该是等于经常项目余额,即国内多余的储蓄导致了外部的失衡。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在开放条件下若投资过多,增长过快,则消费不能及时消化全部投资,必然会增加出口,导致一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外部失衡。消费和投资构成内需,净出口构成外需。根据国际收支均衡理论,BP=CA+KA+CRA,其中BP代表国际收支余额,KA代表资本和金融项目,CRA代表外汇储备。这一等式表示当经常项目为逆差时,需要国外资本的流入或动用外汇储备来获得融资;当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为顺差时,则会引起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西德尼・亚历山大的吸收理论很好地将国内需求与国际收支结合起来,[5]该理论表述为: Y-(C+I+G)=X-M 上式中,X-M 为贸易收支差额,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的代表。(C+I+G)为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用A 来表示。由此,国际收支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Y)与国内吸收(A)之间的差额来表示。设国际收支差额为B=X-M,则有:B=Y-A。如果一国国民创造的国民收入在供给国内总支出后仍有剩余,那么在该国国际收支中就会表现为经常账户的顺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经常账户余额反映了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中国吸收不足是引起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原因。国内吸收A可表示为(C+I+G), 如果把政府支出G记为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分别计入C与I,则国内吸收A可简化为总消费C与总投资I之和。由于中国的投资需求一直以来非常旺盛,国内吸收不足实际是消费需求不足。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消费状况以及形成当前消费状况的根源。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到2050年,我国劳动力适龄人口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口红利”现象将逐步消失,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为工资的上涨提供了可能。 三、模型检验 下面从国内投资、对外贸易流量及国际资本流入三个方面,来观察国际收支与国总需求体系中的各经济变量依存因果关系与结构问题。在劳动者报酬对国际收支作用机制模型中,从劳动者报酬对国内总需求作用机制的角度,设置了居民消费、总投资函数以及进口函数;由于经常顺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流量,为此建立了进出口函数;从资金流动的角度,重点讨论我国劳动力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设置劳动力迁移决定函数,来分析劳动者报酬相关因素的变化;设置国内生产总值、经常项目恒等式,以便观测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化及模拟分析。 (一)模型的基本结构 1.结构方程式 居民消费函数:C=b11 +b12R+b13DI+b14C(-1)+b15G+b16PW 上述结构方程式中,内生变量有GDP、C、I、EX、IM、FDI、NJ及REX,分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总投资、出口额、进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迁移率(本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描述)及人民币汇率(表示1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外生变量有R、DI、C(-1)、G、PW、I(-1)、REER、WGDP、IPI、BiLi及NR,分别代表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滞后一期居民消费、财政支出、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滞后一期总投资、实质有效汇率、世界GDP①①设定这一外生变量用于观测国际经济发展变化、国际需求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为了消除价格波动影响,本文采用美国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其计算范围包括美日欧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进口价格指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及国内外相对利率差。 用联立方程式推测各个结构方程式的参数时,考虑到同时推测所产生内生变量与误差项的相关问题以及可比性,本模型采用了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时主要采用1992―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此外,还使用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等。数据分析处理时使用了EViews6.0。 (三)计量结果分析 首先,讨论PW(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对相关指标的影响。从国内需求来看,PW每增加1%,居民消费即增加60030亿元人民币(下同,笔者注),说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对消费影响甚大。PW对投资的影响系数是273849,说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越高,相应投资增大。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收入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较大,如果收入没有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同步增长关系,那么投资与消费的“双拉动”作用将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增加能有效地拉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提升,进而缓解我国国际收支的顺差。结果显示,PW每增加1%,会降低中国出口额2051亿元,这一结论证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观点,即劳动者报酬率对出口存在负向的影响。PW的上升对FDI的影响也较大,PW每增加1%,FDI减少681241亿元。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工资的上升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但从长期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减轻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出口和外国投资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从而缓解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PW对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系数是-0125,反映了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对人民币升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将间接影响到国际资本的流动。 其次,分析NJ(劳动力迁移率)对相关指标的影响。该指标每增加1%,我国进口额相应增加553778亿元,说明劳动力不断迁移引致了对进口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强劲需求,从而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劳动力迁移程度是由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及外商直接投资决定的,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每增加1%,劳动力迁移率增加111%,这也说明了城乡收入差距是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元,劳动力迁移率即增加00003%。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过高的储蓄率维持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的顺差,过度的储蓄挤占了消费,使得内需不足。劳动者报酬过低降低了劳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而抑制了国内需求,造成国内结构失衡,并进而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源于FDI,而我国劳动力要素的成本低无疑是促进FDI进入的重要因素。 第二,随着劳动力供给逐年下降,中国劳动力廉价供给的时代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行将结束。从劳动力市场供需来看,劳动者报酬的提高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扩大内需,从而带动内向型经济发展。 第三,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将促进国内消费者对进口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强劲需求,从而有力增加国内需求,抑制国际收支的顺差。 总之,国内劳动者报酬偏低是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状况的重要原因,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无疑是改善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为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提供支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了解老年人的生存现状是为其提供帮助的必要前提,而良好的经济状况是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 1 研究背景 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一直是我国老龄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子女或亲属供养、老年人的劳动收入及离退休金收入(杜鹏、武超,1998)。从目前对老年人经济收入状况的研究来看,经济收入通常包括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子女供养等赠与和转移性支付在内的所有收入。家庭成员供养和离退休金收入作为家庭养老和离退休制度的重要成果,已经引起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而老年人作为劳动年龄人群之外的非正式劳动和工作人群,他们的劳动收入状况却少有人去分析。 研究显示,老年人的居住地点对其经济收入有所影响(乔小春等,2005),而这一地区差异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居住地经济状况的不同所引致的。Joseph 和Phillips (1999) 调查发现,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一个富裕社区提供了大量资源用于对老年人的照料,而这些富足地区的人均收入高,家庭自身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也更为丰厚。对印度尼西亚老年人的研究发现,与城市老年人群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Laura Rudin,1993)。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造成了显著影响,东部地区老年人的整体经济状况好于其他地区(爱德华•帕默、邓曲恒,2005)。但上述研究中的老年人经济状况包括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子女供养等赠与及转移性支付在内的所有收入。 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近28%的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生活,其中东部老年人为22.8%,中部老年人为29.2%,西部老年人为33.4%(根据2005年抽样调查1%数据计算)。上述事实表明,超过四分之一的老年人依靠劳动收入维持日常生活,而且老年人对劳动收入的依赖趋势由东部到西部逐步加剧。 那么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是否与其整体经济收入状况一样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尽管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存在明显城乡差异(杜鹏,2003),但在分离掉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所造成的差异之外,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城乡差异是否继续存在?截止目前,上述问题尚无定论。 迄今为止,陆续有研究分析老年人群体内部的经济状况差异,并提供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对美国老年人家庭的研究表明,养老金是老年人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家庭之间的收入差异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家庭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差异所造成的(Rose M Rubin,2000);配偶存活的老年人经济状况较好(Radner,Daniel B,1995);女性老年人的贫困率远远高于男性(Kalman Rupp et al., 2003);对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老年人、低学历人群的贫困发生率呈上升趋势(Roger Wilkins,2007)。而对中国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研究也发现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男性老年人高于女性老年人;低龄老年人的经济收入高于高龄老年人(杜鹏、武超,1998;王树新,1996)。爱德华•帕默、邓曲恒(2005)和乔晓春等(2006)的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老年人中贫困人口的比重较低;后者同时指出,夫妇双方共同生活的老年人中贫困人口的比重低于其他老年人群。但上述国内外研究中涉及的收入或者经济状况均是综合考虑了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家庭成员供养等各种形式的收入后做出的判断。作为对老年人经济收入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如果仅限于老年人的劳动收入,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西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群提供了相对充足的经济支持,并因此成为老年人收入的主要内容。也许是因为劳动收入在老年人整体收入中所占比重太低,迄今为止,国外对于老年人群劳动收入的专门研究还很少见。但是,对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中国而言,接近30%的老年人仍然以劳动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对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的分析,将有益于进一步揭示老年人贫困的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借鉴。因此,本文将试图通过对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研究老年人劳动收入中可能存在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文章分析数据源自2005年10%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选取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其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其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为因变量。 本文将通过描述统计,揭示东、中、西部城乡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和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劳动人群的月平均收入(取自然对数)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年龄、婚姻状态、健康状况、医疗和养老保险、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地区差异。 在研究中,将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中来自城市的老年人群归为城市人群,来自镇和县的人群归为农村人群,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文中对东、中、西部的划分是根据各省的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的。将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10个省市划分为东部地区;将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共11个省市划分为中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10个省市划分为西部地区。 2.2 自变量和因变量 本文中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指老年人在抽样调查时点的上个月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全部收入,包括现金和实物。此处的劳动收入指从事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不包括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在对老年人经济收入水平(对数)的OLS回归中,以月平均劳动收入的对数值为因变量。 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从事体力和脑力活动的能力均有所下降,年龄成为老年人参与劳动和获得劳动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规模很大,在OLS回归中,年龄以连续变量进入模型。此外,老年人的婚姻状态、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变量作为与老年人身体状况、社会支持资源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因素,也是可能影响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重要变量。因此,在本文的回归分析中将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分析模型。变量的设置为:婚姻状态(1有配偶;0没有)、健康状况(1健康;0不健康)、受教育程度(0未上过学;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专及以上)、医疗(1有;0没有)和养老保险(1有;0没有)。在上述自变量中,以取值为0的分类作为参照项。 3 描述统计―老年人的劳动收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布 3.1 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状况及其地区差异 图1提供了对2005年抽样调查样本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群的月平均劳动收入曲线。为了对比收入的城乡差异和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统计曲线依照三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人口分别绘制。曲线展现了老年人群劳动收入的三个重要特征:城乡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和年龄差异。无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各地区对应的城市老年人按龄收入变化曲线均在农村老年人平均劳动收入曲线的上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群中,对应的东部、中部、西部老年人群按龄劳动收入变化曲线均呈上、中、下的顺序分布。上述两个事实说明,城市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高于农村,且东、中、西部老年人的平均劳动收入水平依次下降。观察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按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水平不断降低。此外,城乡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曲线的波动幅度说明,城市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的变动幅度较高,地区差异较大,而不同地区的农村老年人群的收入曲线则相对平缓,且地区差异较小。 在经济学模型中,收入增长多以指数方式进行,而以往研究在对劳动收入或经济收入的回归模拟中,也通常对其进行对数处理, 图2提供了东、中、西部地区老年人劳动收入对数值的按龄变化趋势,从曲线形状来看,取对数的处理方式并没有改变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异模式。 考虑到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地区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会对劳动收入水平的其它影响因素产生作用,在本文接下来的回归分析中,针对东、中、西部的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群分别进行回归模拟,以揭示自变量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方式。 3.2 影响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 表1提供了东、中、西部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中,影响老年人劳动行为的相关变量取值的描述统计。对比东、中、西部地区中继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群的相关特征变量取值,可以发现存在以下地区差异:东部老年人群的年龄略高于中西部人群,前一人群中男性、有配偶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有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的老人所占比重均高于其它地区人群。由此推断,虽然东部地区继续劳动的老年人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较多,但其中无配偶的人的比例却低于中、西部地区,作者推测,这与东部地区较高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有关。从人群整体的经济保障状况来看,中、西部的养老保险特别是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低于东部。 对比表1中城市和农村地区老年劳动者的特征分布可以发现,城市老年劳动人群的平均年龄略低于农村,其中男性老年人和在婚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均高于农村人群,而且上述特征在东、中、西部均有所体现。年龄、婚姻状态、性别间接反映了人群的健康状况,而从这些侧面信息推断,城市中的老年劳动人群的健康状况优于农村,这一事实与表1中健康老年人群的城乡分布完全一致。从东、中、西部老年劳动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分布来看,农村老年人群在经济状况方面居于劣势地位。农村老年人群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低于城市人群,其中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分布的城乡差距特别突出。拥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群在城市人群中的比重也超过农村人群。上述情况说明,与城市老年劳动人群相比,农村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都较差。如果从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关系的逻辑上来分析,似乎劳动能力较差的人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劳动收入,事实果真如此吗?除了身体因素之外,中国老年人群劳动收入的地区差距中还有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本文下一步将通过对个体的回归模拟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0%子样本计算。 4 回归结果 表2中的OLS线形回归输出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养老、医疗保险和居住地属性均与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显著相关。男性、年龄较小、有配偶、身体健康、文化程度较高、有医疗和养老保险、东部地区和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比模型1至模型6的逐步回归结果发现,在逐步引入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以及养老和医疗保险等控制因素后,地区属性对老年人收入水平的直接影响不断下降。以下将详细说明控制变量引入过程中的地区差异变化。 模型1的结果显示,与东部老年人相比,中、西部的老年人的收入显著偏低,中部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仅为东部人群的80% (exp(-0.217)),而西部人群的收入水平则为后者的65%(exp(-0.426))。模型2的结果说明,城市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约为农村人群的1.52倍。对比两个模型中东、中、西部地区属性对老年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幅度可以发现,引入城乡属性作为控制变量后,老年人收入的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有所减弱,中部老年人的收入上升至东部人群收入的83.3%,西部则上升至67.6%。上述事实说明,东、中、西部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部分是由于地区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所产生的,由东到西,城市化水平逐步降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群中城市老年人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见表1),因此导致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不断降低。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10%子样本计算。 注:回归结果均在p 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劳动收入不断下降,男性老年人、有配偶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分别超过女性和无配偶的老年人群。回顾表1中东、中、西部老年人群的特征分布,可以发现,与东部老年人相比,西部老年人群的平均年龄较低,女性所占比重较高,丧偶老年人较多。因此,在控制了性别、婚姻和年龄因素的直接影响之后,劳动收入的地区差异有所减小,东、西部地区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之比由模型2中的1∶0.676,上升至模型3中的1∶0.694。对比表1中老年人群的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分布的城乡差异可以发现,农村老年人群的平均年龄较大,丧偶比例较高,男性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上述因素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农村老年人劳动收入偏低的现象。因此,在引入上述控制变量以后,模型3中的城乡差异较模型2有所下降(1.521.46倍)。 观察模型4中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收入水平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身体不健康的老年人的收入较低,约为健康老年人收入的80%(exp(-0.224))。而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从东至西,老年人中身体健康者的比例逐步下降;且城市老年人中身体健康者的比例高于农村人群。基于老年人群整体健康状况存在的城乡和地区差异,以及回归结果中揭示的健康状况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老年人群整体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了老年人群收入的地区差距。对比模型3和模型4的结果发现,在模型4控制了健康状况之后,中、西部地区属性和城乡属性对老年人群收入的直接影响幅度 (既回归系数)明显减弱。 表2的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劳动收入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的提高导致收入水平持续增加。比较模型5中对应变量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高中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是未上过学的老年人的1.80倍,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的劳动收入则骤升至后者的5.1倍。在引入文化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后,模型5中地区属性变量的回归系数较模型4有所下降,说明高学历人群在东、中、西部及城乡地区老年人群的不同分布进一步扩大了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作为老年人社会经济状况重要标志变量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也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模型6的回归结果显示,有养老保险的老人的劳动收入是其他人群的1.45倍,有医疗保险的老年人的收入是无医疗保险人群的 1.08倍。在引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解释因素后,模型6中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对老年人收入的直接影响较模型5显著下降。 5 讨论 分析展示了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劳动收入的显著影响:男性、年龄较小、有配偶、身体健康、文化程度较高、有医疗和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上述因素进行归类可以发现,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态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老年人的劳动能力。与其他老年人相比,身体状况较好(男性、年龄较小、有配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此外,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逐步增加,且教育对劳动收入的促进效用在从高中到大专的跨越中尤为明显,这恰恰符合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规律。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存在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在这一前提下老人可以更自由的根据意愿选择工作,而工作报酬也是他们筛选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从个体老年人的角度来看,越是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劳动能力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老年人,他们所获得的劳动收入也越高。对于那些获得较低劳动收入的老年人而言,究竟因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文化程度较低,从而导致工作能力较低,并因此降低了收入水平?还是由于社会经济状况居于劣势,迫使他们不得不继续劳动,也因此没有多余的机会去选择工作报酬?或者是因为社会经济状况的劣势地位同时昭示了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的工作机遇,也就无从选择薪酬的高低?上述疑问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水平存在地区差异,这种地区差异包括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包括城乡差异。本文对继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群特征的描述统计和对老年人收入的回归分析共同揭示了造成收入水平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男性、有配偶、身体健康、文化程度较高、有医疗和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这恰恰是具有上述特征的人群在各地区老年人群中所占的比重从东至西逐步降低,这一事实说明,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有一部分是老年人自身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状况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与此类似,个体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特征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入的城乡差异:年龄较小、男性为主、身体健康、文化程度较高,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率较高等相关群体特征成为解释城市老年人收入水平超过农村的重要原因。 尽管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和相关社会经济因素的引入,降低了回归模型中的地区和城乡属性对老年人收入水平的直接影响幅度,但中、西部的地理位置和农村属性对老年人收入水平的负面作用却始终显著存在。这一结果说明,除了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资源等个体因素影响以外,区位和城乡属性等宏观因素也对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而区位、城乡属性等因素不仅意味着地理位置、自然生存环境的差异,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宏观社会差异。可以说,老年人自身的个体微观差异和宏观社会环境差异共同导致了老年人群劳动收入水平的地区差距。而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城乡和地区差异也揭示了老年人整体经济状况存在地区和城乡差距的原因。个人因素对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影响说明,那些年老体弱、丧偶、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而地区和宏观社会因素对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显著影响表明,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中国劳动论文: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增长奇迹 摘 要:大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这保证了我国经济近二十几年以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持续增长。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将持续约20年,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继续鼓励资源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与服务业部门,同时积极鼓励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以及加强服务业的开放与竞争。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作者简介:黄忠平(1969- ),男,江西会昌人,南京大学国际贸易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 自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第一次是1968~1977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当时有3000余万的知识青年从城市奔赴农村,这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以及与世界平均收入水平差距的持续扩大;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向非农行业的转移,这带来增长奇迹,经济以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持续增长,与世界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得以收敛。本文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探讨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增长奇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就继续鼓励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与服务业部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二元经济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与发达国家单一的现代经济不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部门,传统的占优势的农业部门与刚刚开始起步的现代部门。从地域来看,前者位于农村,后者一般位于城市,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构成二元经济结构。目前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为46.9%,而日本为5%,NIEs(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新加坡与中国台湾)为4%。与亚洲其它先行国家相比较,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我国要完成经济结构由不发达到发达的转换,必须将人口和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自经济起飞以来,我国农业部门就业比例已经由69.8%下降为46.9%,降幅为22.9%,其中的4.9%由工业部门吸收,18%由服务业部门吸收。 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有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推力来自农村过剩人口的压力,它推动由于生活贫困而无望的人们移向城市,拉力则强调城市光明的吸引和城乡间工资收入的差距。有研究表明,目的地与出发地的工资水平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不对称的。目的地工资水平对劳动力转移的拉动影响比较显著,而出发地劳动力的流动倾向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则是非单调的,农村推力并不必然导致更多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转移来说,教育成本与择业过程中的等待成本都很高,成功实现劳动力转移必须承担较高的教育成本与择业过程中的等待成本以及信息搜寻的成本。绝对贫困会抑制农村人口向外转移,农村中最贫困的人口并不构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部分。 距离对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其中交通成本的影响较小,更为重要的是心理成本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可得性。特别是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且缺乏信息网络的民工来说,距离的负相关系数更大。这表明劳动力转移存在阶段性,农村地区的人口移民到附近的小城镇,而小城镇的人口又移民到大城市。如果城市按规模大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层级体系,那么,阶段性劳动力转移将成为普遍的形式。由于大城市在城市人口分布中占很大权重,短距离移民不能满足其对移民的大量需求,目的地的关系和朋友对劳动力向大城市的转移而言非常的重要,这种累积进程使大城市发展起自己长期稳定的移民来源。 刘易斯(1954)认为,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在现行工资水平上,现代部门的劳动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大量农村劳动力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农耕,加之资本投入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必然很低,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事实上是剩余劳动力,他们对生产毫无贡献甚至是妨碍了别人的劳动。其结果就是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者所得到的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而且,这一收入不是来自分配,而是来自分享。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没有完全被城市吸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就会保持不变,不会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业部门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在刘易斯看来,城市中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意到城市工作的人都可以在城市的现代部门找到一份工作,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决策仅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距。这与我国情况不符,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对城市就业形成的巨大压力,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上升,而与此同时,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发展中国家城市与农村普遍存在失业的现实情况,哈里斯与托达罗(1970)认为,由于政府与工会的作用,工业部门的工资具有下方刚性,城市存在失业,农民即使流入城里也未必能找到工作。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不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增加工资的保证,而是由于一种赌博心理,移民为了获得高收入的就业机会从而较高的持久收入,甘愿在一定时间内承受失业或者城市的低收入工作。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欲向工业部门流动时,考虑的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而是期望收入差距,即在工业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乘积。只要工业部门的期望工资高于农村部门的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向工业部门迁移。随着劳动迁移人数的增多,工业部门的期望工资会下降,当期望工资与农村部门的工资相等时,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便会停止。工业部门的发展促使期望工资上升,这在增加劳动力迁移规模的同时也会扩大工业部门的失业规模。所以,促进农业部门的发展与发展工业部门是同样重要的。 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异质性,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构成二元劳动力市场框架。我们有必要区分两种劳动力转移,一种是短期转移,劳动力并未切断与农村的联系;另一种是永久转移,劳动力永久离开了农村的居所。稳定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城市正规部门重视稳定劳动供给的效率价值,制定足够高的工资水平来吸引稳定的永久性劳动力转移。效率工资原理对正规部门工资水平较高的解释是,工人的工作效率与工资的提高成比例增长,由于工人的生产效率信息是不对称的,提高工资对厂商而言有利可图。实际上,每个厂商都面对着无弹性的劳动供给,这些劳动力具有潜在的生产效率,他们对于高工资反应敏感,一定程度的工资提高将提高工厂中此类工人的比例,从而导致更大比例的劳动效率的提高。短期性劳动力转移则由于其高流动性,更多进入非正规部门。城市经济的非正规部门容易进入,且其工作形式不妨碍继续寻找正规部门的工作,移民进城后如不能在工业部门找到正式工作不会处于完全失业的状态。非正规部门包括按天雇佣的临时工、受雇于小规模企业之中的常规工人,以及从事擦鞋、卖报等工作的自我雇佣。非正规部门灵活收入的平均水平不但低于正规部门的工资,而且可能低于农村的平均工资水平。移民把在非正规部门等待期间的收入损失作为一种投资,为的是将来找到一个高工资的正规部门的工作。 二、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确认了工人平均产出的两种可能变化来源,即工人平均资本的差异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差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会导致工人平均产出的永久性增长,而工人平均资本的变化对工人平均产出的影响则是适度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除了劳动与资本之外的其他影响产出因素的杂物袋,可解释为抽象的知识、劳动力的教育与技能、产权的力量、基础设施的质量、对企业家精神与工作的态度等。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的强劲增长可以从人口发展、劳动与资本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部门内的要素积累以及技术进步等角度来考察。 首先,从人均产出增长的源泉考察。我们把人均产出增长分解为劳动生产率(每工人产出)、参与率与依靠率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中参与率定义为劳动人口占工作年龄(15-64岁)人口的比例,依靠率定义为不工作年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结果如图1所示,中国和亚洲其它先行国家的经济起飞都主要是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驱动的,参与率和依靠率加总的影响均小于每年1%。 图1 人均产出增长的源泉(自经济起飞开始) 资料来源:IMF,2006年9月《世界经济展望》 其次,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来考察。我们进一步把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资本深化(每工人实物资本的增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中国的实物资本积累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远较亚洲其它先行国家要快。亚洲其它先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源自快速的实物资本积累,对中国而言,劳动生产率增长则主要源自全要素生产率的迅速提高。 图2 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自经济起飞开始) 资料来源:IMF,2006年9月《世界经济展望》 第三,从增加值的部门份额与就业的部门份额的比较来考察。如表1所示,中国工业增加值份额远高于基于人均收入、国家大小与人口等基本面特征决定的预测值,服务业的增加值份额远低于预测值;与此同时,农业的就业份额远高于预测值,服务业的就业份额远低于预测值。这意味着中国的农业生产率相对较低,而工业生产率相对较高,大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就使平均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 目前就世界平均水平而言,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约比农业部门高3倍。我国自1979年经济起飞以来,农业生产率的增速为年均4.1%,工业为8.0%,服务业为4.8%。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意味着劳动力的跨部门配置将使我国未来的增长潜力得以持续。 通过以上对每工人平均产出增长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增长奇迹之间的逻辑关系,大量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这保证了我国经济近二十几年以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持续增长。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稳定、制度变革、金融发展以及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是中国与亚洲其它先行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的强劲增长,一方面是资源投入增加带动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的。大量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所引发的跨部门配置效率,与部门内的增长效率一起解释了我国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在于继续鼓励资源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与服务业部门,同时积极鼓励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以及加强服务业部门的开放与竞争。2004年我国总就业人数为7.52亿,其中农业的就业份额为46.9%。但是,按我国目前人均收入、国家大小与人口等基本面特征,农业的就业份额应该是23.7%,这表明我国还有约1.74亿农民需要转移到工业与服务业部门。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中,国家期望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按这一速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要持续约20年,可谓是任重道远。可以说,工业反哺农业最大的反哺就是工业部门为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城市支持农村最大的支持就是城市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其工业与服务业的有序转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本文的研究表明以下几点政策含义值得引起重视: 1.距离对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且缺乏信息网络的民工来说,距离的负相关系数更大。所以,为实现劳动力有序转移,必须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同时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2.出发地劳动力的流动倾向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则呈倒U形,农村“推力”并不必然导致更多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农村中较富有的家庭比较容易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转移。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的金融市场,疏通劳动力转移的融资渠道。 3.我国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与卫生等公共资本的分布明显集中在城市,这一方面与劳动力的分布不匹配,另一方面不利于引导私人资本流入农村地区,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不协调。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更多公共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 4.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劳动力转移属于短期性的,他们在城市非正规部门与农村劳动力市场分配自己的时间,赚取低水平的收入。为缓和劳动力转移进程中收入分配的矛盾,政府一方面要打破城市正规部门的垄断,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保障。 5.永久性劳动力转移由于其较高的稳定性更多流入城市正规部门,而短期性劳动力转移则由于其高流动性更多进入非正规部门。由于稳定的劳动力转移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将使劳动力转移的增长效应最大化。 6.城市正规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吸引超过城市空缺岗位的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使得城市失业率持续存在。在移民追求其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社会成本,这一方面是因为转移到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生产率较低,更重要的是过度移民所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成本很高。 7.我国近年出现的“民工荒”可归纳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有所减小,更重要的是因为城市本身失业率的持续上升影响了劳动力转移的预期。城乡期望的收入差距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当城市失业率很高时,即使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很大,农业劳动者也不会简单地作出迁移到城市去的决定。 中国劳动论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摘 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历史回顾 经验教训 启示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同时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工业发展的需要,但同期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却依然居住在农村,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和城市改革的顺利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其规模和数量均超过改革开放之前的态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城转移也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经几个重要阶段,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将有所裨益。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国家宏观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改革开放前,其历史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7年,1958―1963年,1964―1978年;改革开放后可分为五个阶段:1978―1983年,1984―1988年,1989―1991年,1992―2000年,2000年以后。 1、1949―1957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转移。 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基本上是在不受政府限制和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的。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起步,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稳定,城市发展迅速。国家在这一时期加强了交通运输建设和能源及原材料工业的建设,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高,从而导致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由于这一时期国家并未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进行任何限制,因此,劳动力乡―城迁移是自然发生的,且非常频繁。 在1951年7月经政务院批准后公布的《关于城市户口管理有关内容的暂行条例》中,并未有明确限制农村人口乡城转移的条文,而只是一般性规定:凡迁移者得于事前向当地人民公安机关申报迁移,注销户口,发给迁移证;凡迁出者得于到达住地三日内向公安机关申报入户。1955年3月,政府有关部门又了关于办理户口迁移的注意事项的联合通知。通知一方面要求劝止那些盲目要求迁入城市的农民,另一方面对于有正当理由的要求迁移者尽可能地满足其迁移要求,甚至对于那些已盲目流动进入城市的农民,只要他们在城市已经找到正当职业或已就学,仍然可以在其出具有关方面证明并向原住地补办迁移手续后,给予登记城市正式户口。 在上述政策的指导下,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可以选择到农村内部的非农产业就业,也可以选择到城市的工业部门就业,并且可以不受限制地迁往城市定居。据统计,1953―1957的5年间,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从510万人猛增到2316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收的农民),平均每年增加35.3%。[1]P67随着农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1952年全国城市人口仅有7000万人,1957年则增加到994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89万人,城市化水平从12.46%增加到15.39%,每年增加0.59%,这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但这种完全自由的劳动力流动并未持续很久。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必然会使农村的粮食生产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农民工大量进城,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致使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出现紧张局面。针对这一状况,1957年,国务院了《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格禁止企业单位从农村招工,并且在城市设立收容遣送机构,把进城的农民遣返原籍,这预示着随后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开始出现波折。 2、1958―196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起大落。 1958年开始的“”,也带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随着城市工业建设的迅速开展,当时即转移了1000余万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业和建筑业就业;同时,在农村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产业就业的高潮,在社队企业就业的职工达到1800多万人。然而,这种过快过急、以虚假工业膨胀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两年急剧下降,1957―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面对这种状况,从1961年开始,我国不得不进行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大批劳动力重新返回农村务农。据统计,1961年,全国城镇人口减少1300万人,精简职工数量950万人,同年农业劳动力比上年增加2730万人,基本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1962年1月至1963年6月城镇人口共减少1600万人,同期精简职工1034万人;1962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增加1500多万人。整个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城镇人口共减少2600万人,精简职工2000万人。至1963年,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然上升至82.5%。[2]P124、125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村劳动力的乡―城流动出现巨大的起伏,与国家相关政策制度有密切联系。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1962年4月,公安部发出了《关于处理户口迁移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农村、县镇人口要求迁往城市的,应当坚决劝止,个别确因老、幼、病、残无人照顾,必须投靠在城市的直系亲属抚养等特殊情况,可以酌情照顾,对已经迁到城市尚未落下户口、有条件回农村的,要做好工作,动员他们回去。”同年12月,有关职能部门在《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户口迁移上,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户口迁移问题的规定,对农村迁往城市的,必须加以严格控制。”1963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了《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要求“对市镇人口必须严格控制,对市镇建制的设置必须恰当”,并提出三项主要措施:一是撤销不够设市条件的市;二是缩小市的郊区;三是调整镇的建制。这些户籍、人口管理政策和先后出台的制度、统购统销制度、城市生活资料配给制度、就业分配制度一起,共同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城乡之间形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3、1964―197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停滞。 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自1958年开始实施的户籍制度出台后,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就业、食品供应、住房制度也相应出台,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直受到政府的强力控制。1964年8月,国务院又批转了一份《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其中明确规定:“对于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从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两市的,要适当限制。”对于其他情况的人口流动或迁移,也作出非常具体、明确的规定。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由于“”开始,出现了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为特征的第二次逆城市化运动。自1968年底至1977年,有1600万城市青年被送往农村劳动。在1966年至1970年之间的城镇新增人口中,自然增长部分甚至出现了负值。 4、1978―198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履艰难。 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加上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农业生产力迅速恢复,农村的劳动力剩余问题又开始显现,为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增加家庭收入,农民们开始自发向城市转移。据统计,1980年年末全民所有制单位通过各种形式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共有931万人(不包括招收的固定工)。1978―1980年,全国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800万人(不包括自然增长)。[3]P358但由于城市本身的吸纳能力有限,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也未根本解决,因此,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依旧采取限制的态度。198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对城市的用工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的有关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求严格控制从农村招工;二是要求认真清理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三是要求加强户口和粮食管理。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数量较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举步维艰。 5、1984―1988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迅速加快。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1983年10月,国家开始对农村“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高度集中的体制解体。与此同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加上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于是掀起了“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高潮。1984年,乡镇企业的数目从上年的134.6万家增加到606.5万家,增长了3.5倍;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也从上年的3224.6万人增加到5208.1万人,增长了61%。此后一直到1988年,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连年增加,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4%。[1]P70 在上述大背景下,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乡隔离体制首次得到修整。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了《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提出“农民进入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对促进集镇的发展,繁荣城乡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应积极支持”。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更为明确地提出“要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城市要在用地和服务设施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外出就业的劳动力日益增多,据统计,198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已达9950万人,其中转移到城市地区的数量达到1339万人。 在这一时期,虽然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益增多,但国家依然没有完全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1985年7月,公安部颁发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在规定中重申了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中对暂住人口进行登记管理的精神,同时要求:外来人口拟暂住三日以上的,由留宿暂住人口的户主或者本人向公安派出所或户籍办公室申报暂住登记,离开时申办注销;暂住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十六岁以上者,须申领“暂住证”;对外来开店、办厂、从事建筑安装、联营运输、服务行业的暂住时间比较长者,采取雇用单位和常住户口所在地主管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户口登记机关的规定登记造册,由当地公安派出所或户籍办公室登记为寄住户口。对违反暂住人口管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这些政策使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往往很少能安家落户,对他们的就业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6、1989―199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跌宕起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就业、交通、治安等造成较大压力;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诸如产权关系模糊、家族色彩浓烈等一系列问题,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开始下降,因此导致了这一时期劳动力流动出现了大起大落的不稳定态势。 198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治理整顿”的宏观调控政策,采取了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强财税和信贷控制等一系列经济措施,许多建设项目纷纷下马,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清退。为配合治理整顿,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1989年3月和4月,国务院办公厅和民政部、公安部先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农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和《民政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作好控制农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要求各地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农民工盲目外出就业。1989年12月8日,国务院在《国务院批转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关于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前进行户口整顿工作报告的通知》中要求:“对居住在城镇的无户口(即常住户口待定)人员,按照国务院和公安部有关规定,符合在市镇落户的,应有步骤地予以解决;不符合在市镇落户的,应由有关部门尽量动员他们返乡。”1990年4月2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要同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城镇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对此要加以合理控制和积极引导”,要“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和转移,防止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城找活干的局面”。 虽然上述政策措施控制了劳动力盲目流动的局面,但有研究发现,到1990、1991年,大多数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又回复到1988年的水平,有些城市还有所增长。而且这一时期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即向东部地区大城市流动受阻的情况下,向其他地区流动的现象明显增加。[3]P368 7、1992―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转移。 随着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扩大,同时随着乡镇企业吸纳能力的下降,促使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迁移到高收入地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民工潮”也即出现在这一时期。据统计,1992年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的人数已达到3500多万,1993年一度增加到6200万,其中跨省流动达到2200万。之后,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稳定增长阶段,1994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达到7000万,1995年为7500万,而同期出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大约为2500―2800万。[1]P71 面对大规模的劳动力乡城转移态势,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1993年11月3日,劳动部发出《关于印发〈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城乡协调就业计划”第一期工程〉的通知》,提出要在全国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基本制度、市场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使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的主要输入、输出地区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有序化。1993年12月,劳动部制定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提出要以建立农村就业服务网络为突破口,合理调节城乡劳动力流动,加强城乡劳动力统筹。1994年11月17日,劳动部颁布了《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对用人单位用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各类服务组织从事有关服务活动的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199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劳动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农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上述政策的出台推进了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但随着90年代后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国家对劳动力流动的控制力度也随之加大。1994年11月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提出,跨省流动人员到达目的地后,必须凭其流出省发放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向目的地劳动部门领取“外来人员就业证”。1995年6月2号,公安部公布了《暂住证申领办法》,对暂住证的用途、有效期、换发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这些政策对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考虑到城市就业不稳定,大部分农民工仅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闯入城市,一般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年,每到年底或农忙时节,他们都会返回农村。 8、2000年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入规范、公平、稳步加快轨道。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攀升,社会局势稳定,国家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各种有利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又兴起了新一轮的劳动力转移浪潮。2000年7月20日,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农业部、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七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改革城乡分割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2001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2003年3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农民工适用劳动法律有关问题的复函》,明确指出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包括农民轮换工),均适用《劳动法》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004年2月29日,建设部颁布《关于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采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督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尽快偿付。2005年2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2006年1月21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颁布,要求各地政府、各直属机构,抓紧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形成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和制度。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工数量每年增加600-800万人。[4]P3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为1.1亿,比2002年增长8.6%;2004年为1.2亿,比2003年增长3.8%。[4]P69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达到7500多万,年均转移为1500万以上,高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转移1200万人左右的规模;同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总规模将达4500万以上。[4]P79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可以总结出如下经验教训: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以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基本前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以农业的发展为基本前提的。一方面,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将随之减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自然会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二、三产业的稳定就业提供了食品保障。就政策层面而言,中国政府所出台的各项政策都是首先以农业稳定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农业能稳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能稳步提高,那么政府就会支持和鼓励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反之,如果劳动力转移数量过多,转移速度过快,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政府则会采取措施干预劳动力流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搞,要把握速度和方式,在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 2、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只有城市产业稳定发展,才能产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政府也就会放松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这一点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虽然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值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即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依然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开始迅速扩大。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国家相关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变动的影响。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引起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的波动。20世纪头60年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缓慢,但比较顺利,50年代后期曾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的高峰。但随着“”的发生,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干预措施,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自然进程,致使劳动力转移被中断,甚至出现逆流。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限制开始放松,但由于各种干预政策依然存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也受到了影响。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虽然可以在城市找到工作,但却无法获得正式的身份认可,因此,政府人为的干预阻碍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受制度安排的影响较大,但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制度在逐步放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增大。这说明,政府只有消除一些干预和限制政策,完善制度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自然进程才能得以恢复。 三、对策建议和启示 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曲折历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依然有一系列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如户籍制度的影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自身的技术水平低下、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多重障碍、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存在缺陷,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今后可采取如下措施予以解决:首先,政府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城市政府要从户籍身份上取消各种特权和利益分配,使城乡流动人口主体平等化;农村政府应完善土地制度和家庭养老保障制度,以解除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其次,城乡政府应加强合作,努力办好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城乡人力资源互动,提高农民素质。再次,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加强其产权制度创新,同时要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其对城乡投资商的吸引力。最后,加快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市场网络化进程。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使城乡劳动力流动有序化、规范化,加强城乡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增强劳动力就业的竞争意识,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配套建设,加大劳动力市场的宣传和力度,引入市场机制,让更多的技术人才参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建设。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这么一个有着八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即使以上措施都能得到很好落实,仍会有约2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第二、三产业完全吸收。因此,除了以上微观层面的措施外,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必须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将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国家的重中之重,以期早日顺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将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期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使得农业成为工业的一个部门。这样,除了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拉动外,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可以被农业就地吸收。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 中国劳动论文:当代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笔者认为,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对“三农”问题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实行农业保护机制;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应增加农产品的优势;提高农业劳动的价值,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的价值 剪刀差 农业现代化 一、我国农业劳动力价值的特征分析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等于维持劳动力所需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那么农业劳动力的价值应该等于维持农业劳动力所需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这一切都是在生产领域发生的。 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具有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特殊性。表现在农业劳动力的价值偏低和工业劳动力的价值偏高。这一现象的成因可以追溯到建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上。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实行了农业支援工业或者说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主要就是利用“剪刀差”的形式从流通领域无偿获取农产品的价值。表面上是压低农产品和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本质是工业劳动力无偿占有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因为农产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反映,农产品的价值又是有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劳动力的价值在量上应该等于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产品的价值。据统计仅仅在改革开放25年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总额估计在6 000-8 000亿元。但国家工业固定资产总计不过9000多亿元。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的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源于农业。”[1] 二、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对农业、农村、农民影响深远而漫长,使得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等成为中国社会首要而持续性的难题。 (一)农业劳动力价值的问题是农民的收入增长困难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价值分配方式下,农业劳动力的总价值被人为地压低,工业劳动力的总价值被提高,从而造成一种等价交换掩盖下的工业劳动力无偿的“占有”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的现状。据有关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绝对值每年都在一二百亿之间,到七十年代后期每年四百亿左右,1985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绝对值超过七百亿,此后每年以100亿~200亿的数额增加。[2]可见农民的这种农民无法实际把握的隐形负担是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巨大障碍。但我认为,这仅仅是可以用数据表示影响,其实对农民增收带来的间接的影响同样巨大。主要表现在进城务工农民由于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对工资性收入的要求是以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入为参考标准的,而这一参考标准又恰恰是被现阶段一种超经济的力量所制约的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加之农业劳动力中的大量剩余,导致了农民增收缓慢和质量难以有效提高。 (二)农业劳动力价值问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农业资金积累不足 。二农业技术落后。 首先,农业资金积累不足,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应依靠农业的科技化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在目前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双重低下的情况下,资本投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农业现代化的资金积累来源于农业内部和外部。就农业的外部来讲,一方面,虽然我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但处在工业支援农业的初级阶段且我国工业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另一方面,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角度,即使国家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也不能把过多的资金直接投入到农业技术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增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降低,这就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失业成为过剩人口。在农业当中,如果直接增加对农业技术的投资,必然造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会产生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当国家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小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产生的剩余农业劳动力的速度时,会产生更多而剩余劳动力。当二者相等时还是会有一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解决,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的新的剩余劳动力,必然会产生一部分新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国家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力度大于资本有机构成所产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时,才能逐渐的解决农业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三、解决农业劳动力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产品保护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第一,这就要尽快打破造成农业劳动力价值问题的工农剪刀差。使工农产品在流通领域自由流动,真正体现其价值。第二,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农业自身的弱质特性,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完全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对农业十分不利。农产品的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存在,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保护的必要性。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我国的劳动力的价值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流通领域的不公平的劳动力价值的分配;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领域的农产品结构单一和附加值过低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从生产领域着手解决劳动力的价值问题是必由之路。第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产品的价值生产链过短是造成农业劳动力价值偏低的重要原因,使得高价值的生产被工业所主导,农业只是以初级产品或简单农产品加工为主。造成了农产品的价值被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行业所占有。既能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又能在流通领域为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找到出路。第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协调农产品的市场供求。通过农产品的产业结构调,以市场为导向,使各种农产品的供求大体平衡,保持农产品的价格稳定。第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价值。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消费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生态农业的发展在给农村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这对无疑是提高农产品价值,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三)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业资料的价值,相应增加农产品的优势 目前我国工业的现状是高消耗低水平,不但制约了工业自身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价值影响亦为深远。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势必会造成工业产品的价值过高,那么在工农产品的交换过程中,势必会通过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把成本转嫁到农业身上。使农产品在交换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的实现。从生活资料的角度看,通过提高工业生产率,降低工业产品的价值,可以相对的改变农产品在交换中的劣势。从生产资料的角度看,一方面价低了工业生产资料自身的价值,可以降低工业品自身的生产成本。另一方农业的生产成本也得到了降低,这对于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和农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价值,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 对农业劳动力本身进行投资则是解决农业劳动力价值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首先,对农业劳动力进行针培训,提高获取特定社会资源的能力。我们通常提到的社会资源,通常意义上讲都是对特定社会资源的抽象概括。由于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资源的具体性,这就要求社会资源的获得人必须是具有特定的能力的人。从目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看,大多是拥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的劳动者,因此对特定的社会资源的获取必然受其能力的限制,这也是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重要原因。第二,打破户籍制度,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社会资源除了具有具体性的特点之外,也具有分布的非均衡性。劳动力自身的素质的提高,制度性问题是制约农业劳动力获取社会资源的,提高农业劳动力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在户籍制度的影响下。特定的社会资源只能有特定的群体占有,这对拥有一定的能力的农业劳动力或缺社会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组却性。打破户籍制度,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劳动论文: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中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多,对于仲裁的不满,也逐渐增多。本文对日本“劳动委员会制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日本 劳动委员会制度 中国借鉴 随着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一些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一个更快捷、更有效地方式来处理劳动争议已经迫在眉睫。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邻国――日本,是如何来处理一些劳动争议的案件的,并从中提出一些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制度” 日本,作为亚洲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经济在战后快速恢复。虽然我们一直有听闻,日本人为了国家经济的振兴,自愿加班到很晚。但是,其大量劳动争议案件的存在,却也是不争得事实。在日本,提到劳动争议,就不得不提“劳动委员会制度”。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重大的劳动争议案件,都会涉及到工会、企业、政府三方来协商处理。因此,一般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机构,都是由政府出面成立,协调劳资双方的矛盾。但是,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却并不是由严格意义上的“三方”构成的。因为其中有一方是“公益方”代表。 日本的宪法保证了工人有集社、集体谈判和集体行动的权利。虽然日本有《工会法》和《劳动关系调节法》,但是,为了更简单、更快捷、更正确地来处理劳动争议,日本成立了“劳动委员会”。 劳动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3月1日,由中央劳动委员会、地方劳动委员会(共47个)组成。 劳动委员会由三部分人员等额组成,分别代表劳方、资方和公众(公益委员)。中央劳动委员会由45名成员组成,任期两年。雇主组织和工会分别提供一份候选人名单。公众部分的候选人名单,由厚生劳动省拟定,需经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批准。 地方劳动委员会的成员产生方式类似于中央劳动委员会,各方代表的数目按照该地区的规模大小由13人至5人不等。三方提供候选人名单,由地方行政长官挑选地方劳动委员会接受中央劳动关系委员会的领导。 劳动委员会委员均属非专职,尤其是公益员,一般是大学里的专家等,每周办案2-3 次,每参加一次办案,委员会支付一次性的工资报酬。 日本劳动委员会与国家一般行政机关不同,委员会虽然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任命,但是,具体工作全部由委员会办理,不受政府及其他外界的任何约束,所以,能够公正地进行工作。 劳动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翰旋、调停、仲裁等方法引导劳资纠纷的解决。 对不当劳动行为(如不让劳动者参加工 会、对从事工会正当活动的劳动者予以解雇或施行其它不利待遇、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劳动者代表进行团体交涉等)进行判定。 但是,中央和地方劳动委员会具体职能有所不同。中央劳动委员会主要是协商解决全国性的劳资双方的重大问题。地方劳动委员会重点是解决本地区的重大劳资纠纷,主要是群体性劳资纠纷。 地方劳动委员会处理不当劳动行为引起的劳资争议之后,当事人如果不服可在5日内向中央劳动委员会申诉,也可在规定的时效内(企业当事人须在30 天内,工会或者工人个人当事人须在6个月内)直接向当地法院起诉。如果对中央劳动委员会的处理不服,可向当地的法院起诉。如果对当地法院的判决不服,可向地区的高级法院上诉。如果对地区高级法院的判决不服,还可向日本最高法院上诉,最高法院的判决是最终的处理决定。 除了对“不当劳动行为”进行判定之外,劳动委员会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通过斡旋、调停、仲裁等方法引导劳资纠纷的解决。 在日本,一般劳资纠纷首先进行斡旋,由事务局调整科的一名或多名斡旋员主持,提出斡旋方案,与劳资双方交涉。斡旋不成,进入调停。 另外,在劳动纠纷处理中,还有“紧急处理机制”。当政府认为劳动纠纷(如罢工)的会导致公众利益极大受损,或者会极大影响日本经济,政府可以采取紧急处理机制。其步骤为: 1、在决定紧急调解之前,首相听取中央劳动委员会的意见。 2、首相向公众以及利益相关者发表声明,解释原因 3、劳动委员会要争取在50天内解决纠纷。 4、首相发表声明后,50天内不允许任何劳动争议举措。 此外,有一类“个别劳动关系纠纷”,就是个人雇主和雇员发生纠纷,此类案件由地方劳动委员会根据2001年颁布的《个别纠纷处理法》处理。 至于公营机构纠纷的处理,一般由中央劳动关系委员会处理。且规定,公营机构(如公立医院,日本邮政,国家林业公司)的雇员拥有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没有劳动争议行动的权利。 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在日本,劳动委员会似乎是一个集仲裁与三方机制的机构于一体的组织。其本身性质十分难以说清。人员由政府任命,但政府在形式上却并没有参与三方对话,而是公、劳、资三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进行一些劳动关系的宏观调整和一般性调整中运用。 也正是由于这种公正的形象,使得劳动委员会的裁定十分具有威信,一旦裁定,结果便不能更改。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该制度的借鉴意义就在于其公正性及模式化。 首先,由于中国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不久,好多东西都处在探索阶段。所以许多都没有形成模式。比如在案件的分类上,并不是特别明晰。一个仲裁员对于所有类型的案件都得接受。 其次,便是其公正性。目前,中国的仲裁机构中,专业学习劳动法律或者劳动关系的人并不多,好多甚至是高中文化水平的。而且,不管是仲裁机构还是法院,都普遍存在着一种偏袒劳动者的倾向。这使得好多企业都愿意私下调节,而不是进行仲裁。因此,在仲裁机构中,包含一定比例的企业推荐的人员,对于仲裁公正性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中国劳动论文: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的劳动力难题与中国的机遇 [摘要]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10多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问题更是日益严峻。据统计,1991-2007年间,远东地区人口减少了150万。远东地区的人口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引起了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关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应抓住机遇,促进中俄边境地区及省份之间的劳务合作。 [关键词]俄罗斯;远东地区;劳动力;劳务合作;中国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进入21世纪,俄罗斯将远东地区的崛起视为经济振兴的支撑点和谋求亚太地区发言权的依托。但是,占俄罗斯国土面积36%的远东地区,人口却仅占俄罗斯总人口的5%,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15年来急剧减少,至今已形成人口危机。对于俄罗斯来说,远东地区的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威胁国家安全的关键问题。然而这却给中国劳务输出带来了机遇。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现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不振、政治动荡,加速了远东地区人口状况的恶化趋势。 1.人口总量下降。俄罗斯远东地区常住居民数量已经从1991年805.7万人减到1999年的726.3万人。2002年远东地区居民人数738万人,占全俄罗斯总人口的5%。据统计,1991―2007年间,远东地区失去的人口有150万人。其中120万人是移民,这些移民告别该地区寻找更好的居住地。2008年远东地区有650多万人口,还不及一个莫斯科市的人口数,整个滨海边疆区的人口200万,比圣彼得堡市少二分之一。 2.人口分布失衡。远东地区650多万人口分布在621.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人口密度为1.06人/平方公里。而大部分人口又主要集中在南部阿穆尔河流域及铁路沿线的城市里,其他地区人烟稀少。尤其是在远东北部地区,楚科奇洲人口减少66.3%,马加丹洲人口减少56.9%,萨哈林洲人口减少27.7%,堪察加洲人口减少26.9%。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边境地区5年来已经迁走60万人。滨海边疆区100万人口集中在南部的几个城市中。 3.移民回流。苏联解体,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移民到远东北部地区的移民开始返回原地。远东地区居民大量外流是该地区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远东地区内部迁徙,边疆区和洲之间的迁徙。二是向俄罗斯其他发达地区迁徙。三是向国外迁徙。自然减员已令远东地区人口难以为继,而人口外流更使其雪上加霜。况且,外流人口以高素质专家、技术骨干和年富力强青壮年人口为主,人力资源储备严重不足。1999年远东地区人口外流数量是1986年的7倍,人口流失使城市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断档,乡村更加空旷。2008年,有2万多人离开本地区,居民自然减少了2.4万多。据俄新闻网报道,到2008年1月份,滨海边疆区常住人口减少了1,0200万人,自然减少66.5%,因移民减少33.5%,与2006年相比,滨海边疆区人口共减少了25.6%。同中国接壤的俄边境地区5年来就已经迁走了60万人,剩下的居民思想也不稳定,难以做到安居乐业。 二、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北半球永久冻土带,冬季酷寒。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该地区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类生存成本。特别是北部地区,居民只能依靠河流封冻前抢运大量物资才能度过漫长的冬天。因此没有特殊的政策和鼓励措施,难以留住当地人,不能吸引新的移民。 2.经济原因。苏联解体后,远东地区失去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各项物质补贴等,经济陷入了严重危机状态。当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远东地区同俄罗斯中央地区的联系日趋松散。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分散的居住状态制约了当地公共事业的发展,不少地区供暖、供气都很困难。与俄罗斯发达地区相比,远东地区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薄弱。经济衰退导致生活条件恶化,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瓦解,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很多年青人不愿或不能结婚生育,人的寿命下降,这一切使居民移民及迁徙率居高不下。 3.不良的生活方式。国际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居民健康水平50%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20%是遗传,20%是生存环境,10%是医疗保障系统。在影响人类寿命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所占的比重高达50%。近10多年来,急剧的社会转型使俄罗斯部分国民尤其是男性公民对新环境感到难以适应。生活水平下降,失业者增多,导致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人甚至以酗酒和吸毒的方式打发时光。壮年男子酗酒是生育能力降低、死亡率急剧攀升的主要原因。 4.人口流失及死亡率提高。人口老龄化也是导致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一个主要因素。远东地区老年人比重增长的主要特点并不是老年人寿命延长的结果,而是青壮年段的人口死亡率提高,具有劳动能力的、受过教育的再生年青人口的流失。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商场的售货员、快餐店的营业员、甚至飞机上的空姐和高级酒店的服务生,这些在许多国家多为年轻人所从事的岗位,却少不了中老年妇女的身影。这种局面恐怕要归结到青壮年劳动力缺乏以及男女结构不平衡。劳动力缺乏还导致了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 三、人口减少对俄罗斯的影响 1.经济影响。对于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俄罗斯来说,人口少无疑是一大灾难。俄罗斯劳动和社会发展部认为,现在俄罗斯劳动力的缺口达1000万,特别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资源开发领域,劳动力短缺近50%,有500万缺口。经济发展还要有人力资源的支撑。远东地区资源储量丰富,但不开发就不能成为资源,不加工就不会成为产品,不销售也不会成为商品,自然资源也不能变成社会财富。 2.政治影响。俄罗斯出生率下降也导致后备劳动力资源不足,适龄应征入伍的青年也随之减少,军队将没有足够的兵源,这势必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生存发展。照此下去,21世纪末,俄罗斯可能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来保卫自己的国土。这意味着,如果不加大远东地区开发力度,远东不仅有可能从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中被边缘化,而且还会出现远东地区人口的真空现象,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四、中国的机遇 2010年新年伊始,俄罗斯总理普京最终批准了《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的战略》。按照这一规划,未来15年,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速度应超过俄罗斯其他地区。总体上说,如果远东地区居民的收入不能超过俄罗斯其他地区的话,那么,本地区将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就不能指望其他地区的移民。一方面,俄罗斯政府对远东地区进行政策性开发,以求提高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减缓远东和贝加尔地区人口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面对地区人口严重不足的局面,外部移民已经成为该地区补充人口和劳动力的现实选择。远东滨海边疆区在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该地区将在2010年前吸收50万名外籍劳工(目前仅为1.5万人),其中主要是中国劳工。吸引外国劳动力,俄罗斯调整和完善国家吸引移民政策势在必行。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件大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就是国际劳务输出。中俄两国陆地边境线长达几千公里,俄罗斯劳动力最缺乏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恰好毗邻人口密集、劳动力相对过剩的中国东北地区。中俄两国尤其是在边境地区人口状况的强烈互补性和双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双边劳务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开展劳务合作,既可以缓解当前我国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又可以解决俄罗斯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和服务。中国政府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完善信息和政策服务功能,引导企业选准市场和项目,在政策上予以指导。政府应主动出面协调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双边谈判,让俄方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效开放其劳动力市场。同时,政府在劳务输出方面要提高政策法规的灵活性,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对从事国际劳务合作的机构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对新项目的开发给予资金扶持等,为企业“走出去”创造宽松的环境。 2.拓展对俄罗斯劳务合作的领域。中国对俄罗斯劳务输出领域过于集中,行业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建筑装修业和农业生产领域。今后继续加强农林牧渔、建筑和商贸领域的合作,积极承揽大型技术性强的工程项目,同时,加强能源、矿产开发、石油天然气管道、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提高资源的深加工度,提高资源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 3.提高劳务合作层次。虽然中国东北地区具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但输出的劳务人员主要从事的基本上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技术性不强。况且,劳务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结构偏低,年龄偏高。政府要有步骤地建立劳务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对输出劳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只有把适合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一般劳动力加速培养成适合知识经济需要的具有较高知识与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优化劳务结构,提高劳务合作的科技含量,才能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内容提要]在西方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无一不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中国的现代化无疑也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我们人为地扭曲了推进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联系。非均衡现代化战略的实施,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从而滞迟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也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农村现代化的起步而长盛不衰的农民流动。又反过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对于我们在推动现代化的事业中应该怎样对待农民流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 流动 现代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从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敲开中国的大门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几代中国人为了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不懈奋斗,苦苦追求。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民主独立,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最基本的条件,掀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但就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却没有处理好现代化与农民流动的关系,从而影响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非均衡现代化战略限制了农民流动 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启动现代化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最关键的是缺乏发展工业化的资金。我国现代化所需的大量资金,是不可能从工业中获得的,只能由农业部门提供。 从农业中积累发展工业化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来实现的。也就是以高于价值的价格将工业品出售给农民,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从农民那里购买农产品,通过这一高一低,实现了资本的积累。同志曾经开诚布公地讲到:国家工业化所需的资金积累,“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的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既满足了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物质需要,又给国家积累了资金”。据有关资料,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国家利用“剪刀差”方式从农业中积累的资金数量不断增加,1978年的“剪刀差”绝对数是1952年的十倍还要多。从1952年至1978年,我国农民通过“剪刀差”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3400亿元的资金积累,平均每年近130亿元。而同期国家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为3056.53亿元,这意味着18年间国家对重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来源于农业积累。农民通过“剪刀差”方式提供的资金积累除了满足了国家对重工业的基本投资外,还多了近400亿元。 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这样在农民的支持下不断地向前推进的,中国的工业化在农业的倾力支援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到1978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63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4237亿元,占75.2%,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6.6倍;而农业总产值为1397亿元,占24.8%,比1952年只增长两倍。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农民利益损失的基础上的。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民的贡献,就不会有我国工业化的成就。 农民为我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却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更没能分享到现代化发展的成果。这一阶段,国家推行的是非均衡的现代化战略,即片面的城市现代化战略,其突出特点就是人为地将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割裂开来,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只搞城市工业化,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于城市,农村经济仍以农业为本。为了有效推行这种城市现代化战略,国家制定了“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取消了农民自由迁徙、自由流动的权利,把农民禁锢在土地上,结果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 1958年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的范围和程序。195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都发文要求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公安部门强化了流出人口的审批制度。1962年12月8日,公安部《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对农村迁往城市的,必须严格控制;城市迁往农村的,应一律准予落户,不要控制。” , 为了推进城市现代化,国家通过二元户籍制度限制农民的流动,把农民留在了农村。同时,为了保证粮食供给,特别是城市居民粮食供给和城市部分工业的原料供给,又在农村大搞“以粮为纲”,限制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以至于到了1978年,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仍占据高达89%的比重,非农产业只占了11%的比例。农村第二、三产业得不到发展,农民不仅被限制在农村,而且被进一步限制在农业生产领域。根据有关资料,从1954年到1978年的24年间,农村中农业就业份额下降了3.4%,年均仅下降0.14%,下降速度极为缓慢。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农村中就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的人数极少。由此可见,在我国现代化的第二阶段,不仅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路被堵死了,而且农民就地向非农产业流动的路也被堵死了。农民被限制流动,导致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 第一,农民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1957年,城市人口人均收入为253.56元,农民只有72.95元,前者是后者的3.48倍。1978年,城市人口人均收入为614元,是同年农民人均收入的4.6倍。就增长情况而言,1957-1978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60元,平均每年增加17元,年增长率为4.3%,而农民人均收入只增加了61元,平均每年只增加2.9元,年增长率仅为2.9%。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量是农民的近6倍,年增长速度是农民的1.5倍。由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速度远远慢于城市人口,致使城乡人口的收入差距在20年间由108.6元扩大到了480元。 第二,农民消费水平低且增长缓慢。据有关资料,1957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为79元,而同期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为205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8%。1978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增加到132元,非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却增加到383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4%。这意味着工业化反而使农民的消费水平相对降低了,在工业化过程中,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在扩大。 第三,对我国工业化市场扩张和商品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农民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民购买力极低。这种购买力水平同工业化推进所 要求的市场扩大不相一致,制约着工业化市场的扩张,从而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由于非均衡的现代化战略限制了农民的流动,长期以来,农民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特征。这种自给型的消费结构,毫无疑问对工业化发展所要求的商品化环境的形成十分不利,从而制约着商品化水平的提高。 第四,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产活动被人为地扭曲了,生产活动是在指令性计划指挥下进行的,生产的产品由政府直接收购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换,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农民几乎不与市场打交道,极其缺乏商品经济意识。他们成年累月地在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劳作,有些农民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县城,生活范围极其狭小。劳动、生活和生存环境使他们养成了浓厚的乡土、地域观念,极其缺乏现代人的开放意识。农民被限制在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简单的生产活动,生活节奏缓慢。这使得农民失去了积极进取的活力,缺乏冒险精神和竞争意识。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期间实施的非均衡现代化战略,把农民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束缚在农村这个封闭的空间里。这种战略从根本上违背了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同现代化的实质内涵格格不入,因为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一规律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证明。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扩张,这一过程是农民流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非均衡现代化战略,压抑了农村人口的流动,也滞迟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然而,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压抑愈久,爆发愈烈,一旦时机成熟,农民就会以不可阻挡之势,从农业流向第二、三产业,从农村流向大、中、小城市,以自己的行动来修正非均衡现代化战略的偏差,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 二、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城市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而农村仍然维持以农业为单一产业的传统经济,农民不能向城市和其他产业转移。到1978年,全国有96259万人口,农村人口就有79140万,占人口总数的82.1%,城市人口有17245万,只占人口总数的17.9%。经过30年的现代化历程,中国还是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国家。根据现代化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只要农民占绝大多数,这样的国家就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只要农村人口仍然从事着单一的农业生产,农村的现代化就遥遥无期;只要农村远离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 毫无疑问,至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现代化问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值得庆幸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民的创造力一次又一次地被释放出来,中国农村终于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以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 (一)农村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起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己的创造,这一创造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支持和推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如果从现代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说,它为农村现代化找到了恰当的起始点。 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我国长期没有解决的粮食短缺问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粮食资源和部分轻工业原料。 其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民土地使用权和自主经营权,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可以独立决定自己的种植计划,这不仅改变了农业经济以粮为主的单一结构,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培养了农民的商品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商品观念的现代农民。 第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社会分化提供了契机,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原来被掩盖着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暴露出来,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从而促成了乡镇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剩余劳动力也必然会向外跨区域流动,一些农民就近流向小城镇,使小城镇得以发展壮大;另一些农民则流向大中小城市务工经商。农村社会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分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分化符合现代化的要求,是一个社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当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仅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起点,它自身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解决我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2、乡镇企业:中国农村独特的工业化之路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它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首先,加快了我国农村工业化步伐,开创了中国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并举的新局面,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前,我国在非均衡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走的是“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道路,农村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奠定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趋势:农业份额下降,非农产业份额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农村工业,因为在乡镇企业中,乡镇工业是主体。乡镇工业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其次,增加了社会财富,提高了农民收入。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从1978年的493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15254亿元,增长了30余倍。不少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这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第三,乡镇企业大大加快了农村的社会分化。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从事单一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向多元化的职业和阶层转化,从而促使农村从简单的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化。 第四,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改变着中国农村封闭、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将农民带人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的新天地。随着农民参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各种新观念逐渐渗入农民的大脑,改变着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变化。 但是,乡镇企业也存在着明显不足,特别是它过于分散,无法发挥工业集聚效应;规模小,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投入,效益低;处处冒烟,污染严重。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这种情况对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3、小城镇:中国农村独特的城市化之路 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协调并进的。而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分离的现象。如前所述,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二元 社会结构把农民束缚在农村和农业中,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现代化得以起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严重分散的问题,以乡镇企业为标志的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样是处于分离状态。乡镇企业的这种现象本身就提出了相对集中的问题,但乡镇企业集中到城市又不可能,于是就向小城镇集中。在此背景下,小城镇得以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农村走向城市化、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小城镇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的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带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之逐步接近城市的发展水平,对于逐步缩小三太差别特别是城乡差别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城市化角度看,小城镇同大城市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城市体系,形成了互补关系。它在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要完成城市化、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基本实现现代化,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不可想象的。而没有小城镇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 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蓄水池”。在乡镇企业、大中城市吸纳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防止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度涌向大中城市,减轻大中城市的压力。 小城镇的发展在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扩散中起着中介作用。它将城市先进的理念传播到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将城市先进的现代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促进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将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农村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如果说,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的步伐,那么农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则为农村城市化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共同推动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 4、城乡一体化: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仅靠办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是不够的。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必须变以往的“非均衡现代化战略”为“均衡现代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反哺农村,把农村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只有朝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农村、农民才能真正融入现代化的潮流之中。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规划中,特别是对中西部农村地区进行规划时,必须有整体意识,从区域角度出发,考虑到大中小城市(镇)在功能、作用以及空间位置上的关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农村纳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划之中,以加快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可以说,全国城乡一体化实现之日,就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实现之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 (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必然性 与中国第二个现代化发展阶段限制农民流动相对应的是,在第三个现代化发展阶段,大量的农民离开了农业和农村,流向了非农产业,流向了大中小城市,流向了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流向了全国各地。 I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疑是对农民的一次解放。农民从此有了广泛的经济选择自由,农村劳动力开始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和重新分配。正如列宁所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相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具有自由择业权利的广大农民,开始走出传统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开始了非农化过程。 非农化过程导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剧烈地变动和重塑。农村非农产业产值份额迅速上升,农业产值份额则相对下降。到1987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50.4%,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标志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意味着农民就业结构的转变,昔日农民就业的单一结构被打破了,代之而起的是多元化的就业结构。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农业外部释放,分布在各种非农产业,造成农民就业的结构性转变。如表1。 2、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工业化对农民就业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商品化的发展,使农户经济的经营活动与整个社会经济有了广泛联系,但如果只有商品化而缺乏工业化,农民的就业及其主要经济活动就只能束缚在农业部门。真正促成农民流向非农产业的主导力量来自于工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标志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兴起,广大农民开始直接参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农民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79年乡镇企业吸纳职工2909.34万人,1988年吸纳9545.45万人,在1989年和1990年两年略有下降之后,1991年又开始稳步增加,至2007年,乡镇企业已经吸纳了15090万人就业。。 3、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由于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导致农村工业化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于是,当一部分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时,另一些农民则把眼光瞄向了非农就业的另一个战场――大、中、小城市。粗略地计算一下,仅从1985年至2007年这20多年间,在城镇新增的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就有约4000万人。数量巨大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在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变成了现代产业工人和城里人。 农民大规模流向城市的情景,还可以从下列描述中得到佐证。1990年,上海、成都、郑州、北京的流动人口中,民工分别占整个流动人口的47.6%、57.8%、62.1%和66%;广州、杭州、太原、武汉的流动人口中,民工分别占71.5%、71.6%、74%和75%。全国民工在5000万人以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测算,1995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6500万至7500万人。1995年10月底,仅跨省(区)的流动民工数量就达3000万人,比1994年增加了20%。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全国农村18.6%的劳动力外出打工,达到8961万人,大部分进入城市务工经商。 由上述可知,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 三、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认识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社会各界评价不一。笔者认为,存在认识分歧的原因在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受益蒙弊的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 流动民工与城市中的用工企业构成了一对基本的互惠互利的供求关系,是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两大主要受益者。这并不是说民工和企业不承受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负面影响,但是他们得到的实惠超过了他们支出的成本。对民工来说,他们得到了在农村几乎无法获得的职业、收 入、技术、见识等,而付出的主要是路费、食宿费和数量不大的农闲季节机会成本,至于社会歧视等成本也在大多数民工的心理承受限度之内。同样,企业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经营成本下降,收益大大提高。 城市居民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也得到了一些好处,诸如生活更为方便,可以以较低的劳务价格雇佣保姆、装修住宅等,而且可能更多的好处间接来自民工在城市建设中创造的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市民也感受到了一些损害。例如,交通拥挤j外来民工在一些边缘社区乱搭乱建,甚至将垃圾站、公共厕所改造为住房,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就业竞争,对少数非熟练工人构成下岗威胁;城市治安秩序受到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客观上为流窜犯罪带来了可乘之机,流动过程中的环境刺激和失望情绪也促使一些民工走上犯罪道路。 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难言之隐。由于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负有双重责任,政府既不愿意过分限制企业用工,造成基础产业发展困难,又不愿意无限接纳外来民工,造成环境重负、秩序混乱。所以,城市政府希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总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够用就行。 流出地政府也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受益者,尽管这种受益和民工与城市企业的受益有所不同。作为一方政府,他们当然希望自己治下的老百姓能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就业压力,走出去的是劳动力,带回来的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新观念、新思想。因此,流出地政府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赞美者、支持者和积极组织者。 如上所述,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从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得到的好处及受到的损害程度是不相同的,因此,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这个问题。得益多者,便认为利大于弊,甚至完全是利,流出地政府、民工及城市用工企业大多持这种观点。蒙弊多者,便认为弊大于利,部分城市居民、下岗职工大都有如此看法。流入地政府既希望农村劳动力的流入提供足够的廉价劳动力,促进基础产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不愿意看到因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入而造成环境重负和秩序混乱,这种对外来民工既依赖又排斥的矛盾心态,导致他们的看法在利大于弊、利弊相当、弊大于利之间徘徊,因各自城市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从各自利益的角度来认识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不仅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而且也是短视的表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会议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鲜明地表述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经济规律,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那么,如何实现“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大多数农民流向二、三产业,流向城市。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没有农民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和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中国的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从这样的高度和角度来认识问题,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具有了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动力结构 一、引言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结构既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大概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和结构有什么变化趋势?是否可以继续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需求?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制订提供研究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公式为[1]: 农村剩余劳动力 = 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其中关键是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本文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1.农户收入最大化法 该方法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为: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农户将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配置其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其生产收入达到最大化。农户当前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达到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时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该农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不需要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的假设,其核心思想是农户的生产行为是追求收入最大化。具体计算公式及推导方法参见原文[2][3]。 按照推导的计算公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 , 式中, 为农业毛收入, 和 分别为农业和非农业部门投入的劳动力, 和 分别为农户从事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纯收入, 为土地的生产弹性。 为方便计算,土地的生产弹性指标在此采用刘建进(1997)根据中国劳动部1994年对全国8省4000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回归模拟的结果,即0.2693,并假定其不变。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 2.产业结构差值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为出发点,以现有统计资料为依据,构造一个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简单方法[4]。其公式为: 式中,L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F为农业劳动力的总数量;S为农业劳动力剩余率;l为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比重;g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3.资源劳动需求法 农业从业人员与农业劳动力需求量之差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当前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对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5]。195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播种面积为0.8158ha,大体上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的局面[6];国家统计局(1995)认为,“中国农业初期集约化经营水平可以达到农村劳均耕地0.67~1.0ha”,按复种指数150%计算,即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耕种播种面积1.0~1.5ha[7]。根据这些观点,并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假设到2010年中国农业达到集约化经营的初期水平,即劳均播种面积增加到1.0ha,而且1952-2010年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在各年间是一致的,即劳均播种面积的年均增长率 相同,则有: 式中,SPLt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ALt为农业从业人员, St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 Mt为劳均播种面积, St/Mt为农业可容纳的劳动力, t为年份。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4.有效耕地劳动比例法 该方法首先需要估算农业生产中耕地数量与有效劳动力数量的比率,然后用当年的耕地数量除以这一比率得到各年的农业有效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去有效劳动力数量即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该方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耕地与有效劳动力之比。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定某一年没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以该年的耕地劳动比作为系数,同时假定这一比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此采用胡鞍钢的假设[8],即假定1957 年中国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按照这一年的耕地劳动力比来推算。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5.农业技术需要法 运用托马斯•罗斯基和罗伯特•米德有关各种农业活动的成本和产量统计数据设计的一个公式来估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全国需求量[9]。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L为农业劳动工日数, 为每亩或每畜的劳动力投入数; 为每亩和每畜的实物产量; 为以实物为单位的全国产量, 分别反映作物种类和年份,i相应取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烤烟、熟红麻、苎麻、甘蔗、甜菜、桑蚕茧、绿毛茶、苹果、生猪、蛋鸡、肉鸡、奶牛、淡水鱼等21个品种。 由于按照上述品种法计算用工量无法涵盖全部农业生产活动,我们用产值计算公式: 计算出以上测算所涉及品种的全部农产值,再与当年全国农业总产值相比照,根据缺额比例对用工量进行调整。2004年和2005年的计算产值分别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7.13%和43.55%,我们用这两个比值分别去除相关年份的总用工量,得到调整后的用工量,然后将其转换成劳动工年数,我们采用9个月(269 天)和10个月(300 天)两种情况来折算劳动工年数,即得到农业年必需劳动力数量。最后用农业劳动力总数减去农业年必需的劳动力数量,得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数。各指标所需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 (二)人口流动变化的计算方法 将《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中的原始数据作以下处理: 1.将各省总人口之和与全国总人口数相差的1815万人,以各省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权重分配到各省中,使得各省的总人口之和与全国的总人口数相吻合。将调整后的各省总人口与各省城镇化率相乘,得到各省的城镇人口,两者再相减,得到调整后的各省乡村人口。 2.将全国常住总人口与户籍总人口的比值作为系数,对各省的户籍总人口数据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之和与全国常住总人口相等。同时,以年鉴非农业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为权数,以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与之相乘,得到调整后的各省非农业人口,两者再相减,得到调整后的各省农业人口。 3.将调整后的各省常住总人口、城镇人口及乡村人口分别与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相减,得到各省的跨省流动人口(即净流入人口或净流出人口,或称外地流入本地城镇的人口或本地流出到外地城镇的人口)、本省城镇流入人口以及本省乡村流出人口数。 所用计算方法如下[10]: 对于人口流入省: 跨省流动人口=本省城镇流入人口-本省乡村流出人口 对于人口流出省: 跨省流动人口=本省乡村流出人口-流入本省城镇人口 三、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的估计 利用以上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估算(表1和图1)。估算结果表明: 第一, 2009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基本上在0.85~1.15亿人之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6%~22%。与2005年相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及比重进一步下降。 注:①方法一:农户最大收益法;方法二:产业结构差值法;方法三:资源劳动需求法;方法四:有效耕地劳动比例法;方法五:农业技术需要法。②方法五1:按300日/年;方法五2:按269日/年。③由于缺乏2009年乡村从业人员数,2009年的数值由各计算方法按照2000-2008年年均递减速率推算得出。 第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1992-1996年为一个较明显的减少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92年的1.8亿人减少到1996年的1.4亿人;2000年至今为另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从2000年的1.51亿人减少到2009年的1.00亿人,平均每年递减570万人①。这表明,2000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不断加快。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的判断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等同于农民工的供给量。为了解农村可供给的农民工的潜在数量,需要根据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特点,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我们利用200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的“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人口数据”(抽样率为0.887‰),计算出农业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及其年龄分布比例②,并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对外出农民工年龄结构的统计,把乡村从业人员划分为5个年龄组别,并进行比较(表2)。 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情况看,2009年,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2.3亿人。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19278.5万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83.9%,这一年龄段转移的劳动力绝对数较2005年增长2030.7万人,但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30岁以下的有14514.4万人,占40岁以下转移劳动力的75.3%,绝对数较2005年增长2002.2万人,占比增长2.7个百分点。40岁以上转移劳动力3699.5万人,较2005年增加535.7万人。 注:①2009年乡村从业人员数根据2000-2008年乡村从业人员变化趋势推算而得;②以农民工总量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包括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并假定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相同(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调查数据);③农村剩余劳动力取所列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并假定其年龄结构与农村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相同。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来看,2009年,全国农村尚未转移的劳动力有2.95亿人,较2005年减少469.9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为1亿人,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31岁以上的剩余劳动力有9061.7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90.5%。其中,31〜40岁年龄段的剩余劳动力只有2532.2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25.3%,而40岁以上年龄段的剩余劳动力有6529.5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65.2%,较2005年占比增加22个百分点。30岁以下的剩余劳动力只有953.7万人,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9.5%,较2005年占比减少8.1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真正可供给外出务工的只有不到3500万人。这一数字具有以下几点内涵: ①从年龄结构来看,一方面,外出农民工主要是40岁以下的劳动力,其中,30岁以下(也即所谓“80后/90后”农民工,或称“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的又占绝大多数,规模越来越大,30岁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1000万人,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这也是频繁出现城镇企业用工短缺(“民工荒”)现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40岁以上剩余劳动力已经明显过剩,但规模仍在逐渐扩大,而这部分人群受到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较少,外出务工难度很大,更多地倾向于留在本地。从未转移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看, 40岁以上的占绝大多数(65.2%),说明目前农业的生产已经以“4050”人员为主,如果目前的这种转移状况继续保持下去,农业的持续发展将面临着严峻考验。 ②从性别特征来看,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占34.9%,也即5072万人,较2005年增加约880万人。而统计推算16-30岁乡村女性劳动力资源为6988.2万人,16-25岁乡村女性劳动力资源为5003.1万人,而受女性生育周期和家庭因素的影响③,纺织业、制鞋业、玩具制造、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女工尤其是18~25岁的年轻女工需求最大,也就是说,农村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已经基本全部转移出去,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 ③从地域特征来看,通过计算各省(区、市)的流入和流出人口,可以看出,2009年,全国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8955.53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4005.2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了362.69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地域空间流向差异明显。河南、四川、安徽、湖南、重庆、湖北、广西、贵州、江西等省是主要的人口流出省,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福建、云南、山东、辽宁是主要的人口流入省。河南、湖南、安徽、四川、广西、浙江、山东、重庆、河北、江西、贵州、云南等省乡村劳动力输出均在650万人以上,是农民工供给的主要省份,其中,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乡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2009年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920.77万人、595.29万人、448.37万人、442.63万人、322.80万人、286.86万人。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劳动力市场不再是“无限供给” 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正在不断减少。2002-2009年,中国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年均递增580万人,如果保持目前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则现有的可供给的3500万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需不到七年便可转移完毕。 2.新生代农民工对城镇用工的供给将非常短缺 一方面,1980年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198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后出生的劳动力,已经成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主体(占60%以上),另一方面,这部分劳动力可供给量却不足1000万人,城镇的用工需求的结构性短缺将日益突出。 3.农业就业将严重过剩 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作业趋势日渐明显,农业对劳动力的需要量逐渐减少,而40岁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占比重高达65%,加上从城镇逐渐返乡的第一代农民工,农业就业过剩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并且从事农业的乡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也是严峻挑战。 (二)政策建议 1.加强农民工组织培训力度,健全就业信息服务功能 各级政府应把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依托社会力量,统筹规划,加强组织,大力发展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能力。 目前我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劳动力输出较少的地区公共就业信息服务渠道更为有限,无法使劳动力配置达到最佳。政府应支持在劳动力输出较少的地区完善用工信息平台。 2.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鉴于劳动力输出地中40岁以上乡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外出转移难度较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复苏和特定人群(女工)生理特征等方面原因,可考虑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县域经济,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引导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强度高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3.重视发展服务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增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及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在服务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方面的就业比重并不高,而这些行业都是吸纳就业能力很强的行业,如按等量投资计算,第三产业可容纳的劳动力比工业多2~3倍。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今后应该进一步培育发展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中介服务,积极支持、鼓励和合理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等多种所有制的服务业,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充分发挥它们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 [摘 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相关制度等原因,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分割特征,笔者认为,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可以解释当前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即所谓的知识失业。本文中,笔者对一个已有模型进行了合理修正,解释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于知识失业的影响,得出结论:大学生在一级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的概率越高,两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越大,知识失业越发严重。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工作搜寻;知识失业 1 文献综述 根据谭崇台(2008)的定义,知识失业是指由于受教育者的供过于求而现代部门又跳级雇用各受教育层次的毕业生,以致在求职竞争中,中小学毕业生往往被雇用单位拒之门外,大学毕业生也不免遭受同样的命运。尽管在发展中国家受教育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较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率更低,而知识、技能和专长又是相对稀缺的,受教育者还是不免沦为失业者,形成知识失业的状况。 而根据徐林清(2008)的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指的是受外在因素和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提升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虽然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可能是多元的,但为简化处理,通常以二元结构对劳动市场的分割加以概括,从而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两个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福利条件好,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即收入低、福利条件差,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已经为多数学者所承认。 关于知识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在众多已有文献研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被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赖德胜和田永坡(2005)以扩展的工作搜寻模型为框架,分析了当前我国知识失业的成因,发现知识失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造成的;靳卫东和高波(2007)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中,公务员的真实收入要高于第一市场的出清工资水平,这使得第一市场的平均工资较高,形成了知识失业现象;杨世杰(2009)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失业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短期内会“理性”选择自愿失业。 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分割已经成为学界认可的知识失业的重要成因之一。但是其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知识失业背后的微观作用机制,除去以上提到的赖德胜和田永坡(2005)的研究外,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以下笔者对C. Simon Fan,Oded Stark在其论文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educated unemployment”中研究发展中国家国际移民与知识性失业关系的模型进行“中国化”修正,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国由于这种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造成的知识性失业,希望能做出有益的补充。 2 模型 2.1 模型设定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分割,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ZW(]这种分割可以是由于地域,也可以是制度等因素。比如中西部农村为二级劳动力市场,东部沿海城市为一级劳动力市场。[ZW)]。而且由于户籍制度和其他因素等的限制,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中主要指来自落后地区即二级劳动力市场的毕业大学生)才能由二级劳动力市场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 首先作出以下基本假设: (1)大学毕业生对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和待遇的分布充分知晓。 (2)大学毕业生的每一次搜寻都是各自独立的。 (3)大学毕业生依据待遇水平高低来判断是否接受厂商所提供的工作机会,一旦接受,工作契约立即生效; 若拒绝,只能等待下一个机会,没有回溯性。 (4)大学毕业生是风险中立者,在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决定其是否接受工作。 同时假设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3 模型分析与结论 由以上数理分析中的(5)(9)两式可得,毕业生知识失业率与在一级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的概率成正相关关系。毕业生越有可能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潜在的失业率就越高。 此结论与逻辑的机制是一致的:当毕业生越有可能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并获得工作时,其对于获得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预期便越高,便越是愿意接受等待失业,而非在二级劳动力市场接受自己认为不如意的工作。当今,随着交通条件、制度限制等的改善,劳动力流动性越来越高,毕业生由二级劳动力市场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这在使更多大学生实现了离开欠发达地区进入相对发达地区生活工作愿景的同时,也导致了更高的知识失业率。 由(7)式可得,毕业生知识失业率与两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即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越大,知识失业问题越严重。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差距越大,意味着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回报越高。毕业生便愿意承担更大的等待失业的成本争取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根据基本假设(4),可以通过风险与回报的关系来解释,即收益越高,相应的风险成本越高。 3 政策建议 第二,加强经济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总体的就业率,降低包括知识失业u在内的整体失业率。教育与经济发展要相适应,否则易造成知识失业。经济发展的低速是造成知识失业和其他种类失业的最根本原因。为了确保教育的良性发展,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这个外部的大前提,使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就业的层次和水平,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减少知识失业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第三,减少甚至取消制度性的人才流动限制,消除“一次定终身”的找工作尴尬,改善基本假设(1)的状况。加强就业制度改革,废除一些束缚人才流动的制度,比如城乡户籍制度,创造一个易于人才交流的宽松环境。消除两类市场之间的制度性障碍,从而降低两类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是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二级市场就业的重要措施。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束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各种身份等级制,淡化城镇常住户口优先就业和对非城镇户口限制就业的政策取向,最终实现劳动者凭身份和职业资格证书即可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就业新格局。二是取消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各种限制。按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取消大学和接收单位的派遣指标和用人指标的限制,特别是非公有制单位招用毕业生的指标限制,废除对毕业生的不合理收费政策,促进毕业生自由流动。三是制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二级市场就业的相关政策。如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对于那些以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向全社会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覆盖速度,统一社会保障的标准;推行保障社会化,从根本上彻底打破统一劳动力市场所必须跨越的“社会保障壁垒”,为大学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第四,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要建立合理的收入预期,树立广义的就业观,通过降低其保留工资Wc降低知识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收入预期与实际状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正受着就业市场压力的调整。市场调整着他们的收入预期,使之逐渐趋向理性。另外,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还偏低,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与意愿的调节作用还不够。所以,解决大学毕业生“知识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地调整他们的收入预期。 4 结 论 本文从微观的工作搜寻模型角度解释了由于劳动力二元市场分割造成的当今大学生知识失业的状况,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机制,得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现实状况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同时需要指出本文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模型的适应性有限,仅仅能够解释来自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失业现象,要进一步更全面地解释知识失业,仍然需要对模型进行拓展,这也是笔者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中国劳动论文: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研究 摘要:在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从总量上来说,还远远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尚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不容否认,向城市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但并不是全部出路,更不可能是惟一出路。因此,当前我们必须探索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在于农业本身,即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特点 世界经济史发展表明: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或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农村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况,超过农村生产需求量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那部分劳动力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按照刘易斯经典理论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接近于零时的多出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但由于各国国情和所处历史阶段等差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和方式也就不尽相同。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表现为短期内靠剥夺农民的方式,迫使大多数农民与土地相分离,成为无产者,同时通过工业扩张、城市膨胀进行吸纳和消化这些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然而,由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所面临的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国情,如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总数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总和,许多农村还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传统农业阶段等,由此决定了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道路。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呈现继续增加之势 中国到底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使用的测算方法不同,所以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数据。如胡鞍钢2000年用耕地劳动比例法算出2.0538亿,蔡2007年基于统计数据直接推算出1.2亿,马晓河等2007年用农业所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算出1.14亿,程名望2007年用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数据推算出1.5亿~1.7亿等等 [1]。党的十六大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是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意味着全国农业劳动力人数要从2006年的42.6%下降到30%以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3 474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3.4%,从总量上看,全国农村约有1.7亿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1 000多万。此外,中国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城市化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严重的滞后于工业化进展,第二、三产业层次不高、比重仍然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有限。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虽仅达到47.7%,据有关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今后几十年中国还将成倍地转移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联合国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数据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这样2008―2050年期间中国必须转移出大概4.73亿农村人口,平均每年转移1 126万农村人口 [2]。因此,要将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可谓任重道远。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受阻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转移方式,但归纳起来可以从两个角度分类:一是从地域空间看,可分为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不离土又不离乡)和异地转移(离土又离乡);二是从产业空间看,基本上是由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转移。这些转移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就地转移中的离土不离乡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不离土又不离乡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农业经营方式,从而就地扩展第一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异地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离开农业转移到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就业。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城乡差距,致使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从1980―2009年大概转移了8 277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使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由1980年的80.61%减少到2009年的53.41%。然而城乡统筹就业的矛盾依然很大,1.7亿农业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或隐性失业状态,农村隐性失业率高达34.7% [3]。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该去那里就业?诸多专家学者主张为了加快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永久异地转移,即永久转移到城市,并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也曾成为了各地各级政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然而现实并没有他们推理的那样完美。因为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还不具备短期内大规模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本身已存在着严重的失业问题。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7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增长,由2007年的4%、2008年的4.2%上升到2009年的4.3%;到2010年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总理说“2011年要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并且,201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达到了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为5 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只能新增4 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达到1 000万左右 [4],可见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严峻。然而,城镇一直以来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城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从2002年开始,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数增加较快,平均每年增加150万人以上,2002年增长速度超过10%,2004年达到15%以上。但从2005年开始中国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开始有所下降,从15.5%下降到2006年的12.2%、2007年的9.5% [5]。在中国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由此产生了“民工潮”、“城市病”等诸多问题。因此,主张短期内大规模的向大中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不切实际。从当前中国就业环境来看,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迫切和必要,而各地的实践证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且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 中国长期实行的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之间巨大差距,这不仅表现为经济和收入的差距,而且最根本的是教育程度的差距。由于农村教育落后,目前中高学历的农村劳动力仍然不多,低学历的农村劳动力占较大比重,同时又缺乏专业技能和一技之长。据统计,目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9.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1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8%。此外,在农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仅占0.68%。如此素质的人员来到城市后,根本不具备现代工业产业需要的知识及技能。所以,他们往往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甚至是纯粹的体力劳动,如建筑、运输、保洁、搬运等行业的粗重工种的体力劳动。现在各地区政府已开始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但是他们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仍然非常缺乏,在非农领域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层次。而且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社会劳动分工逐步由简单的体能劳动为主向复杂的智能劳动为主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低素质、低技能、体能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的产业中恶性竞争,使流入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越来越狭窄,同时也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的转移。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深化,已经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被界定为一种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初级产业,并且是与传统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条件相联系的产业,并把农业产前和产后加工环节作为第二产业被界定为工业部门,把农产品流通作为第三产业界定为商业服务部门。这种划分事实上是把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断,把农业局限在仅仅是种植和养殖十分狭小的范围内,从而导致了农业产业链极短、内部的产业环节极不协调,产业规模得不到扩大,使得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然而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来经营,使其成为一个多产品产出的部门,其经济范围包括农、林、牧、渔等业的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等多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这使得农业与加工工业、商业服务行业等产业形成了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涵盖到第二、三产业领域,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就拉长了农业产业链,从而大大拓宽了农业就业空间,直接扩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农村内部就业。正是农业产业化的这些本质特征使其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发挥出了巨大的效应: 1.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规模开发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从而扩大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六十多年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解放初的以种植业占绝对比重的单一农业产业结构(194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82.5%,林业占0.6%,畜牧业占12.4%,副业占4.3%,渔业占0.2%[6])转变为了农林牧渔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2008年,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下降为48.4%,林业比重上升为3.71%,畜牧业比重上升为35.49%,渔业比重上升为8.98%,但是仍没有达到合理优化的水平。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超过了50%,而种植业低于50%,渔业和林业的产值比重也远远超过中国。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农业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一致:劳动力在种植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61.14%,林业为28.41%,畜牧业为8.92%,渔业是最低的为1.56%。根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原理: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这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就可以调整就业结构,而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农林牧渔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种植业属于土地密集型产业,而林牧渔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林牧渔业比种植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研究表明,谷物每亩用工14人,蔬菜每亩用工62人,水果每亩用工67人,生猪每头用工21人,牛每头用工57人,淡水鱼每亩用工31人,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加快发展畜牧业、渔业和林业,从而大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当然,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其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有一点是十分重要,即要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此外,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如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立体农业,把优势产品扩张成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进而形成产业群,这样就可以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增强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快和促进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有效就业。 2.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从而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增加了农民就业渠道。农民之所以增收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益仅仅集中在农业生产的产中部分。大量的产前和产后利润被非农部门卷走了,而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龙头企业同农户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二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从而打破了传统农业仅作为动植物生产部门的旧体制,实现由单纯从事动植物生产向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后三个领域一体化的经营的转变,这就使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农民,不仅可以直接得到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其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据研究现在农业产业化较高的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达到8∶1左右,而在中国,即使是实行产业化较早地区,各类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大多数也只有1倍以上 [7]。中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也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大规模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据报道:截至“十一五”末,中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约25万个,带动农户1.07亿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 100多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84%、23%和59%[8]。并且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从而间接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与此同时农民收入的增加还能促使广大农民不断扩大对工业品的需求,这就刺激了对工业的投资,从而不断扩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 3.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采取“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中介组织+企业+农户”等组织形式把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现代农业,这既可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群,又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实施了三十年,一方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中国的农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形成了了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小农经济模式。目前中国大部分农村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仍然是其基本经营单位。如果按每个农户4个人口计算,根据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2.18亩/人计算,中国农户户均耕地面积只有8.72亩,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土地经营规模。这种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不仅规模不经济,而且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小批量生产,过高的市场交易成本,直接导致农业经营的比较经济效益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民进入社会化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而通过农业产业化把土地流转到龙头企业手中,这样就可以大规模地组织分工分业生产,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纳入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把分散独立的许多生产过程融化为一个社会生产总过程,以创造一种新的农业聚合规模,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满足大规模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农业部2010年12月20日消息称,“十一五”期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到“十一五”末,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5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 800万,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 [8]。地处西部的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云南省,2010年预计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7 018个,出资总额44.7亿元,成员105万人,带动农户200万户以上 [9]。由此可见,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就业方面已经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4.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从城乡统筹就业的角度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统筹就业就是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彻底消除体制性障碍,实行城乡劳动力择业自由,不受限制地在区域和行业间自主流动,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传统的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阻碍了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地理上被割裂开了,即劳动力供给方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而劳动力需求方在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短期变动信息一旦不能及时传递,任何一方都难以及时调整以适应另一方发生的不期变动,这就加大了劳动力市场波动,从而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同时城市却是“民工荒”,“招工难”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加强城乡之间的关联性,将农民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取消各种就业准入限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而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将使城市与农村发展和就业真正关联起来,这是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生产要素合理有序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一方面,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大规模地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这样可以带动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建筑业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增加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还可以使城镇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更多地流向农村,与农业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产业聚群,从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组织,更多地就地吸纳剩余劳动力。 5.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实施农业产业化必须具备比较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或者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备条件,这样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例如,2010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严重旱情已导致6 42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多元。云贵川都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但是水资源利用率极低,并且大部分水库均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这正如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谈到云南旱情时所说的“云南对水资源利用不够,全省水资源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全国总体利用率在16%以上”。其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在2009年就已经受到高度关注。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赴河北、河南、内蒙古、吉林、四川、陕西等省区对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显示,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绝大多数泵站的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有的只有设计标准的40%左右,有的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全国大型泵站中急需改造的比例高达85%以上。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面积的48%,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仍然“靠天吃饭”。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题目定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二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明确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因此要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亟待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外,同时还必须加强农村交通通讯、农村电网、通信电视、生态保护等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这些建设不仅为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而且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大批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总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历史的必然,但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当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一个突破口加以大力发展。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摘要:次级劳动力市场是整体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场发展状况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劳动力次级市场存在的客观性和作用,并且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劳动力次级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次级市场;劳动力就业;工资决定机制 次级劳动力市场的说法最早见于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级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劳动者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培训教育能提高其收入,而对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教育培训对他们收入的提高没有作用;并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较少。近年来,中国学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并且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西方国家经历二百多年发展起来的工资决定理论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主要是由城镇下岗职工和从农村迁徙出来的进城务工人员构成,其中以被人们称为“农民工”的进城务工人员为主。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进入,更是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岗位的空缺,使城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整体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中国发展出口贸易,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中国工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国外次级劳动力市场一样,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工人集体议价能力低下等。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必将影响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西方传统的工资决定理论对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指导 1.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工资决定的理论。(1)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决定理论。古典经济学派在工资决定方面一直认为,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体现,它必须等于维持这种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最早对劳动力价值进行论述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他指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此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在这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们认为,对于需要靠劳动力过活的工人,他们的工资水平至少必须能够维持他们的生活。此后,马克思在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这种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同时,作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工资,它的形成与决定同样受到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制约,供求与竞争因素的作用使工人的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价值的基础上上下波动。(2)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决定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中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角度阐释了决定工资的另一个因素,即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随着可变要素的不断增加,任何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使用可变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成本与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这个原则也是企业确定劳动力价格的原则。剑桥学派的领袖人物阿弗理德・马歇尔糅合了古典经济学派有关分配理论的思想和边际学派的边际理论,以供给均衡价格论为基础,建立起供给均衡工资理论,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说明工资的市场决定机制。他认为,工资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其中决定需求价格的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而决定供给价格的包括了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和劳动的闲暇效用。马歇尔的这种以市场机制为工资决定基础的分配理论为此后的西方工资理论打下了基础,许多工资决定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包括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集体谈判工资理论”。(3)制度学派关于工资决定因素的探讨。与新古典学派的认为相反,制度学派否定了市场性因素对工资起决定作用的说法,而从制度因素角度来解释工资的决定。他们认为,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通常呈现出二元分割的格局,同时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简单地由供给和需求双方作用决定,还包括各种影响市场供需变化的制度性因素,这些制度性因素弱化了供给力量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2.西方工资决定理论对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指导意义。西方工资理论是随着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往的学者在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从中总结并提出的一些理论。中国目前尚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它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许多西方国家曾经历过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一些经济理论对中国当下的社会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次级劳动力市场也存在一些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的特性。(1)在劳动力市场工资确立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理论,而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本身的运行规律,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中国的工资机制。(2)在工资决定问题上面,我们还应该弄清楚决定工资水平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现实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不都是合理的,我们只有将合理的影响因素与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区分开来,才能找出影响工资机制正常运行的原因。(3)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商品市场价格必须由市场的供求机制来决定,作为劳动者价格的工资同样必须遵循这个规律。也就是说,在中国,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定既要以劳动者在产品中的贡献――边际生产力为依据,同时必须满足劳动者为维持自身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需求。这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确立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不管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级劳动力市场。然而,尽管劳动者工资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由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决定的,但现实中影响工资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正如制度学派所认为的,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包括了所有影响供需变化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这些非经济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弱化了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制定,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原则受到破坏。因此,要健全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消除扭曲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对工资的调节作用。 三、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缺陷及其完善 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缺陷。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外在表现为供给双方在工资决定方面的力量对比悬殊。作为劳动供给方的劳动者在工资决定方面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工资水平的高低几乎完全由企业方单方面决定,工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使得企业方为追求超额利润而刻意压低工人的工资成为可能。这一点在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造成劳动者弱势地位的因素很多,这里面既有劳动者自身素质的原因又与中国现行的一些制度分不开。中国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虽然改革后中国逐渐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许多不适宜的制度依然存在。鉴于以上分析,要完善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就必须强化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中供给力量对工资的决定作用,减小非市场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1.制定和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中国现阶段有关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并不多,常见的有《劳动法》、《工会法》、《工伤保险条例》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水平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作用也极为有限。以最低工资水平规定为例,最低工资水平的制定是以劳动者及其家属在城市生存所需费用为依据的,它指的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获得的最低收入报酬,不包括加班加点的工资和特殊工作条件下享受的津贴。虽然由于“民工荒”的影响,各地政府纷纷提高了对最低工资水平的规定,但事实只有少数企业真正符合这个要求,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却未能具体落实到位。因此,制定相关政策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 2.制定合理适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虽然按中国现行的《劳动法》规定,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并不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但农民工的参保率还是普遍偏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研组的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民工的总体参保率不超过20%。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现行的社保制度对农民工不适用。因此,建立一个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们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3.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它曾经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出于各种政策因素的考虑,户籍制度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取消,但是作为一种计划时代的产物,它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因此,逐步取消户籍制度不仅是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要求,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林业专业论文: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难题 摘 要:本文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尝试给予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难题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专业设置的要求,林业工程类专业特指木材加工技术(含人造板自动化生产技术方向)、木工设备应用技术、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等4个专业。目前国内开设木材加工技术的高职院校有9所,在校生约1200人,企业人才需求约50000人/年;开设木工设备应用技术专业高职院校有1所,开设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专业高职院校有3所,此3个专业在校生较少,市场人才缺口较少。高职林业工程类专业的主要特点即行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主要从事设备操作、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工作,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一、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对就业人群的质量标准看,人才的素质问题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高职高专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有助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是刻不容缓的。 1.国内研究现状 以林业工程类专业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方面还处于真空状态,还未构建和制定科学、公认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方法、途径、体制与机制等缺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匮乏,需求旺盛,但毕业学生基本不能立马上岗,未能表现出其明显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标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探索与建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迫切之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刻不容缓。 开设有相关林业工程类专业的院校主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等方面研究较多。在国内,众多的研究都还停留在探索阶段,侧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的管理作用与导向功能,至于结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施等重要问题研究较少。传统的职业院校人才评价体系主要以卷面考试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这种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国内学者提出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档案”为载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项目为主导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能力或决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理论。 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评价体系,各个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独有的体系。德国采用“双元制”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和企业在职培训相结合;英国主要采用“三明治体系”及BTEC模式考核评价制度,由培训企业协会和培训机构紧密合作,提供就业支持和各种教育培训;澳大利亚的AQF国家资格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采用专科教育和技能竞赛培养高技能人才;加拿大采用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模式和认证制度;以及国际上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柯氏四级评估模型的理论构架等研究。 二、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的难题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理论无论多么完美,它最终归宿还是实践。评价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到底需要哪些指标、各指标的权重如何、针对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应如何评价等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才能发现其特点,找出适合目前条件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问题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方式可采用具有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等显著特点的CIPP模型分析法,即全称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IPP模型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方面,这四种评价可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 设立合理的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发现,一些指标如“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使用情况、学生实践课程比例、双证书获得率”等指标是可以量化评价的,而有些指标如“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想要量化评价是很困难的,评价过程中的许多现象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如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目前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确定评价体系的内容原则应基于实践调研与文献检索的基础。实践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研问卷应针对职教专家、专业教师、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学生、家长等进行分别设计。同时要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问卷的“信度”即可靠性,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问卷设计要保证信度的一致性和效度的显著性。 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对于评价目标的意义和重要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 ,在进行评价时 ,对每个指标赋予的权重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评价方法来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各指标的权重,形成一套数据采集方便、指标权重分配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小结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林业工程类专业同其他专业同样也遇到一些发展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只有解决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才能实现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合理有效评价。 林业专业论文:毕节市农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以毕节市大方县圆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为例,归纳了专业合作主要特点,总结了合作社发展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措施,为毕节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毕节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毕节市共有林业专业合作社430个,注册资产131352万元,有社员人数38907人,其中农民户口社员人数36090人,社员出资总额118365万元。年收入34406万元,其中净利润13305万元。为进一步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业板块经济新模式,2015年10月23―24日,毕节市林业局有关技术人员赴大方县凤山乡店子村圆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听、查、看、访等方式进行调研,总结发展经验,为毕节市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合作社基本情况 2013年12月,刘明凤务工返乡,联合刘成利、刘成文、刘建、刘成辉、陈伯军和陈芝顺注册成立了大方县圆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刘明凤任理事长。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民”的运营模式,倡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合作社有完整的章程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大方县运行比较规范的合作社之一。 1.1 合作社经营模式 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民”的运营模式,倡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合作社,采取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形式,组织分散农户,形成规模经营,农民在合作社务工,参与分红,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1.2 合作社建设规模 目前,合作社有理事会成员5名,注册资金600万元,涉及群众(社员)105户,规划流转土地200hm2,现已流转63.13hm2,种植了桃、李、梨、杨梅、樱桃等经果林,目前长势良好。2014年发展林下种植蔬菜,其中辣椒13.33hm2、蔬菜13.33hm2、甘蓝13.33hm2、马铃薯10hm2,年收入突破80万元。 2 合作社的主要特点 2.1 亲邻为纽带,确保工作顺畅 大方县圆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凤系凤山乡店子村火封丫组返乡民工,其最初组建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要带动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将发展成果与老百姓共享,而要将发展成果与乡亲们共享,就只有把老百姓唯一的生产资料――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产生规模化效益。为此,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组建起了专业合作社。由于社员基本上是家族中人,在后来的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较为顺利的解决。 2.2 入股形式灵活,确保人人有份 合作社采取火封丫组区域内所有农户全部参与入股,参与管理,参与分红方式进行组建、管理。入股有3种方式:土地入股,流转期限为20a。第1年按照100元/667m2作价入股,以后每年按100元/667m2的标准领取流转费。比如张三以0.33hm2土地入股,则第1年的流转费5×100=500(元)作为股金入股,剩下的19a每年领取流转费现金500元;资金入股,为坚持合作社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避免出现一人操控所有的局面,经召开社员大会决定,普通社员股金每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综合考虑理事会成员对合作社的付出较多,理事会成员每户入股股金可突破10万元,最高不超过20万;劳动力入股,劳动力入股主要针对道路、广场硬化等基础实施建设投入的劳动力,男工按100元/天折价,女工按80元/天折价作为股金入股。不愿意折价入股的,按50元/天领取现金。专业合作社由过去单一资金入股的形式转变为土地、投工投劳都可以入股。 2.3 生产形式灵活,保障农户利益 合作社对所有的山、水、林、田、路等国土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行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种植、机械化操作,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更增加了经济价值。有两种组织形式: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由合作社按照规划组织农户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按照50元/d的标准支付人工工资;分片承包,保底收购。对愿意自己耕种的,合作社将流转和入股的土地反租倒包给农户,由农户按照统一规划种植相应经济作物,合作社对产品实行保底收购,确保群众利益。如:2014年,合作社对规划种植莲花白的13.33hm2土地反租倒包给一位农户,该农户按照合作社提供的统一技术标准进行种植后,生产的莲花白全部由合作社按照保底价统一收购,解除了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 2.4 管理形式灵活,确保人人受益 将全部社员分为6个大组和若干小组,根据每天的实际劳动力需要,由合作社理事会统筹安排、轮流调度出工,工资标准为50元/d,每月月底按实际出工情况据实发放。理事会成员每人每月按2500元的工资基准数发放,但前提是必须领工参加劳动,如遇病、事假或主客观因素未参加领工劳动的,扣除其相应日均酬金后据实发放。同时,辖区内所有党员全部加入合作社,建立支部,发展党员带富工程。聘请村主任为合作社理事会名誉会长,对合作社的发展和项目的谋划上做到上下统一,确保政策不跑偏,带富有抓手,一盘棋、一个调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 2.5 经营形式多元,综合效益叠加 发展林下种植,实现以短养长。目前,合作社流转的947亩土地已全部种植桃、李、杨梅、樱桃、梨等经果林,长势良好。在经果林尚未进入产期时,采取“林-蔬”结合方式,2014年,在林下种植辣椒13.33hm2、蔬菜13.33hm2、甘蓝13.33hm2、马铃薯10hm2,年收入突破80万元;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不断寻求新经济增长点,引领辖区群众转变发展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促进群众增收。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鱼塘1.33hm2、建荷花池养殖鳝鱼、建休闲广场3000m3和农家乐1个,逐步形成观光农业、休闲度假一条龙服务的乡村旅游格局。 3 几点启示 3.1 政府重视是前提 合作社成立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将通村公路建设“一事一议”工程调整到店子村火封丫组实施,将店子村作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进行打造。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除了在技术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外,还免费为合作社提供蔬菜苗、辣椒苗、脱毒马铃薯种及肥料等物资。 3.2 项目扶持是基础 据估算,合作社每年至少需要50万元资金才能正常运转,其中人工劳务费35万元,土地流转费7万元,种子、肥料等8万元。而种植经果林前期投入较大,见效较慢,若没有项目的支撑,合作社将出现因资金短缺而无法运转的情况。为此,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获得各级项目补助资金78万元,其中,保供蔬菜项目补助10万元,省级示范社补助5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项目种植经果林资金18万元。 3.3 灵活流转是关键 合作社在短短1a多的时间能取得这么好的成效,核心在于合作社能充分了解村情民情,创新土地流转方式,让农户将土地流转后无后顾之忧,除了第1年可将流转费按100元/667m2折价入股,成为股东,参与分红外,以后每年都可按100元/667m2领取流转费并参与分红。此外,合作社章程还规定,若不愿意参与入股,但愿意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的,合作社按200元/667m2的流转费进行现金支付,但不参与年底分红,全面打消了农户的顾虑。 3.4 规范管理是核心 合作社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对全体会员及家属实行分组劳动、轮流调度的方式优先安排就业,召开社员大会决定最高股金额度等方式,激发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既避免了消极怠工,又避免了因独吃独占、分配不均等引发内部矛盾的现象。 3.5 生态建设是保障 合作社致力于打造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经果林的同时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式发展林下种养殖,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是“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百姓得致富”的典型探路者,对下一步的林业板块经济引领绿色毕节行动,促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3.6 群众受益是目的 合作社始终坚持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依托,以农民自主创业为前提,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农户来说,既解决了温饱问题,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既解决了就业难问题,又解决当前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居家难的问题;既改变当地人居环境,又增加农民群众收入,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目的。 4 建议和意见 4.1 积极引导,政策扶持 当前,散户造林等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林业发展需求,要积极引导更多的能人大户带头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经果林、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林业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力度,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让农民切实分享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红利。 4.2 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由农民自愿组建的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注重农民意愿,以典型示范推动其发展,要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先进典型,将其扶大、扶优、扶强,带动更多的专业合作社发展。 4.3 借助外力,加速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要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借助一些开拓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水平高、对农产品吞吐量大的龙头企业等外力的推动,构建“产、加、销”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更好更快促进合作社发展。 4.4 总结经验,大力推广 圆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对于毕节市其他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各县(区)林业、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应结合特色农业板块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广圆康果蔬专业合作社这种以村组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模式,对板块经济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管理,提升板块经济发展效益。 林业专业论文: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 摘要:以北华大学林学院林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针对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的现状,探讨新形式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提出了持续的改进和提升计划。 关键词:林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 1.前言 专业硕士的培养本着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联合企业,聘请企业导师,学生深入工厂实习实践,培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学生。本学科制定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重点在跟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学术硕士相比,弱化了机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北华大学针对全日制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加强基础、强化实训、增强人才的应变能力的思路,建立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我国林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定位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向着校企联合培养,定位于为企业培养准工程师方向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即具有从事现代林业工程的某项工程职业所必需的既深又宽的技术,又要有整个职业生涯中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单独从事科技研发的实力,也无力承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但他们又对新技术有着旺盛的需求,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有助于我国摆脱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过度消耗创造产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而高校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创新。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从企业解决不了但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设立项目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关切点,最终能够拿出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成果,这样的项目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同时,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始终保持在理论方面的先进性,要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性的知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能够和企业形成合作的首要条件。同时能够将理论和企业实际联系起来,用最前沿的理论帮助企业不断发展。总之,只有校企双方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达成合作,才可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双赢。 2.培养模式 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践”的特性出发。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提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就是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再结合工程师培养标准以及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两方面,提出并分析了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应关注的主要成分,并就课程学习、校外实践、学位论文设计三个培养环节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实践改革。全日制工程硕士采取双导师制进行培养,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北华大学,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校内外导师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推动者与指导者,导师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应该发挥特长,各尽其责,分别就实践过程中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给予指导。校外导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了解研究生教育规律,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在学生企业实践过程中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1]。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进入企业,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践是帮助他们填平学校与企业之间这道鸿沟的有效手段。和大学生以积累社会经验为目的的校外实习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进入企业实践,不能只是从事一些日常性事务,需要真正进入工程项目,接触其中的研发环节,才能够达到实践培养目标。从时间上而言,不宜过短。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时间太短,学生不可能深入企业,实践也就流于形式;时间过长,又会影响后期学位论文设计。总之,鼓励全日制工程硕士到企业从事一段时间工程项目的实践活动,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 北华大学为适应专业拓展需要,加强了林业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科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高级专家、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省劳动模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等。有多伦多大学特聘教授1人,东北林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1人,企业合作硕士生导师7人。从学缘结构看有7人具有国外留学和合作研究的背景,队伍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最近几年,学校从国内非农林院校引进了多位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扩大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和视野,促进了学科的融合和交叉,使人才队伍得到了优化。 4.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采取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硕士学制2年,学生第一年在学校集中进行理论课程授课、考核,同时查阅论文相关文献,做好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年,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实习,完成实践性教学内容,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解决企业生产、工程实际问题。 对学生课堂教学学校有全面的考核评价体制,师生互选;在教学中,坚持教授为研究生授课。根据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利用声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立体化教材提高了教学质量。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对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导师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若学生表现良好,毕业后就有机会留在企业工作,否则不予录用,因此学生都很努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企业方的认可。 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外导师,采取现场授课的方式,到现场进行讲解。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选修课课程,一般2学分,由校外导师主讲。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与校外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本着“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培养我们的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校外企业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与我们联合培养的企业有:1)北京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2)河北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3)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4)吉林森林工业集团公司。 5.实践环节的培养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实践”,是其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培养合格的工程师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来共同努力的事业。工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学校力量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因为理论学习可以在学校完成,实践能力则需要在实际工作情景中培养锻炼,需要教育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目前两者的合作通常是基于项目的,项目结束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如何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长效机制,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合作要基于双方的需求才可能建立,学校希望完成项目,培养学生。企业则要求出成果,产生效益。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合作才可能顺利、持久[2]。 6.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 北华大学将在以上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3]: 第一,强化实践课程的地位与开发,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实践环节,课程学习可以压缩,甚至忽略。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两年到两年半的学制时间内,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时间确实受到了压缩,但应注意的是,不能由此导致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结合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这对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二,强化校外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没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做基础是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的,这一点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安排全日制工程硕士走出校门,进入企业接触真实的工程环境,培养实践能力,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三,加强校内导师对实践的指导,学生进入与校内导师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实践,是一种比较有利于校内导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校内导师熟悉项目情况,掌控着项目的整体设计和研究进程,可以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指导学生提炼出实践问题,并展开实践内容。这种模式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通常是共同完成课题的合作伙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更容易沟通合作,合理分工。理论性的、方法性的、程序性的内容由校内导师负责,而设计项目细节,工艺流程方面的内容则由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两位导师能够及时交流,共同推动实践活动的进行,确保实践的质量。 第四,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引进正高级职称和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尤其是吸引海外人才。加强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学高水平师资来校讲学或长短期兼职,促进师资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国家及省设备资金项目、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满足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的需要。 林业专业论文:西藏自治区高职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课程设置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林业技术专业的现状,强调结合西藏自治区行业、企业对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和专业岗位的新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重新设置专业课程,建立起围绕职业岗位和能力变化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考核方式,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西藏自治区人才市场和学生个人创业、自主择业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职业能力;就业 一、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行业发展现状的需要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社会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持续加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发挥预期效能。未来森林生态旅游和林下资源开发也将成为西藏自治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西藏自治区目前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有天然林保护、“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拟在全区七地市新建1000个左右的苗圃基地,以服务于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西藏自治区未来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将需要一定数量的种苗生产技术专业人才,这就给我院林业技术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2.我院原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现行课程设置与就业形势不契合。学校长期以来一成不变的专业定向培养目标已不适应区内林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而带来的岗位、工种变化的要求,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符,势必造成毕业生就业难、对口就业更难。而现行的职业教育是要培养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就业政策的调整,势必使更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走上进企业和自主创业之路,而原有的专业课程对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2)传统的林业课程体系与区内行业发展不相适应。林业多种经营利用是林区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西藏自治区目前鼓励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木本粮油(以核桃为主)、林果、花卉等林业产业基地。而我院现行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是由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教学分段排列,各课程自成体系,缺乏应有沟通,教学内容部分重复,偏重于林业理论教学和林木采伐利用、管理方面。这明显不能适应林区对多种经营和非林替代产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能突出林区林业技术职业教育的特色。 (3)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岗位针对性已不适应行业企业岗位变化的需要。随着区内城市园林绿化和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和基层林业行业企业原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对相关专业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势必有所增加。原有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有限,难以满足行业企业单位对新员工技能的需要和区内林业发展方向调整后对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 (4)课程间重复交叉内容较多,部分课程缺乏实训条件。现行的课程设置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间缺乏应有沟通,专业基础课中的气象学、土壤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内容重复较多,后改为植物生长与环境。但在后期教学中发现所使用的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内容偏重于农学专业,而与林业技术专业的契合点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内容无涉及);专业课中的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技术的部分内容相互交叉重复,影响了教学效果。 现行教学计划中部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内容不足,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熟练职业技能的需求;部分课程因缺乏林业技术专业的实践场所,不能按教学要求进行必要的技能实习和实训。以森林经理与规划设计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中与区内林业生产调查等外业实践相结合的学校周边实习实训点几乎没有,教学中只能以内业实训为主;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料(如林区或学校周边林区的地形图、航空照片、卫星图片等),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二、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1.转变观念紧跟市场需求办专业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我们搞好高职教育改革的基础,高职教育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个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必须考虑市场、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需要学校做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不能只是考虑学校能做什么、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为此,我院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师进行了广泛的区内社会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大多数林业企事业单位目前实施的林业项目对苗木有大量的需求,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符合西藏自治区现代林业发展要求,为林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林业经营者培养适应林业现展和具备种苗生产、森林营造、森林经营、林业经济开发、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根据区内行业实际需要改目标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或超前适应区域经济的需要,及时调整与优化专业设置,使之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一致。随着区内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人们对园林化、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理念逐步增强,因此林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亟待做出调整。 经过林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区内林业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的反复论证,从区内行业的需求出发,对职业能力需求进行细分,确定了我院林业技术专业整体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适应当代科技经济和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发展方向, 即林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将逐步由林区生产经营和资源调查转向林木种苗培育;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现代化林业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3.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课程设置 林业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一般为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营林试验工、森林病虫害防治员,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在森林营造、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林业工程设计与施工、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进行业务工作。我院应以职业岗位群的能力培养和区内行业发展需要为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就业需要为原则,将职业道德、知识、技能结合在一起考虑。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取舍以是否服务于西藏区内林业发展为依据,以“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营造与经营、森林调查与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等岗位为主体;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教学内容围绕核心专业能力训练进行,通过课程的增设与取消、分解与重组、调整与合并,建立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实训体系建设,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渗透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过程中,构建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应突出专业特色、增强专业技能的就业实用性,为学生谋职、创业及其后的继续发展做好准备。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整合优化、增加、删减部分课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主要针对《植物生长与环境》教材与本专业基础课程不适用和专业教学内容缺乏这一问题,改而设立森林植物和森林环境课程,以此为基础增加了树木识别实训内容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容;将测量学和测树学改为测量与测树技术,分段进行,由不同教师讲授,并增加相应实训项目和课时;将森林培育学调整为林木种苗生产技术,以种苗生产的方法、技术等作为重点内容,通过与相关单位合作,使实训的学生完成不同苗木的生产任务,掌握相应技术要求,能进行苗木的生产。减少部分课程,以增加实际应用课程的课时量。 在选修拓展领域增加了植物组织培养、西藏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等内容,以体现实用技能训练、快速育苗新技术应用和服务于西藏林业生态建设,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将来创业、就业提供一定的基础。 2.编写部分课程讲义 现已编写了《林木保护》《种苗生产》讲义,将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做了变化与调整,增加符合区情的实用性内容和实训课时,使林业专业课程能更贴合区内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 3.加强实训教学及考核测评方式改革 在教学中改变以往集中讲授理论知识,集中技能实践的传统做法。通过与区内林业企业单位合作,把植物园、苗木基地、温室大棚、实验室、绿化工程现场等作为课堂,设计针对专业能力和体现技能要求的实训教学项目,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效果、可展示的成果作为该课程的过程考核成绩,并结合理论考试来调节最终成绩。建立以过程实践考核为主的综合测评模式,不断改进教师重理论成绩的观念和学生应试型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深化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改革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于本地行业产业方向为目标。现在运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必将随着行业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希望通过我院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以专业岗位技能作为切入点,逐步拓宽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林业专业论文:浅谈修武县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1 发展现状 修武县作为焦作市的主要县城,截至2013年末,总人口达到28.27万人,占焦作总人口的8.2%。以生态县闻名的修武县绿化程度良好,林业用地面积3.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0.93%。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最早是在2005年引入修武县。经过3年的摸索,我县集思广益出台相应意见,明确扶持内容。随后,在2009国家林业局也对合作社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县力争以合作社为着力点,并不断做大做强,结合时代新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其成为我县现代林业腾飞的助推器。 到目前为止,我县已创建合作社52家,其中9家合作社注册了农产品商标,2家完成了省级的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2家完成了绿色产品认定,质量得到官方认可,2家获得了省级示范社荣誉称号,1家获得了市级龙头示范社荣誉称号,获得市级示范社荣誉称号达到13家,合作社发展前景良好,入社成员数达到936户,辐射带动农户2032户,规模激增,势头迅猛。 合作社的推广无疑是修武县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鲜血液。它一方面解决了独户经营在生产、销售、贮藏等环节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林业生产的效率以及投入产出比。当然,这一成功的模式离不开政府在硬件方面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工作人员在软件方面的不懈奋斗。 2 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领导,抓好宏观管理 人是推动工作的中流砥柱。专注才能成就事业。我局设立专门机构,同时配备专职人员,安排他们对工作人员进行耐心传授并指导,同时把握分寸,不干预不包办,从宏观上加强管理。做到培养一个,成就一个,领导一个,成长一个。 2.2 定政策,加大资金扶持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工作顺利完成的硬件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财政预算或者计划时,要列出专项资金对合作社工作给予保障。优先考虑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进行帮助,同时设计评价机制,在竞争中发展完善,进一步推动合作社稳步向前发展。 2.3 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好酒的得吆喝,同样的,有好的经营模式也要大力地宣传。弘扬合作社生产经营的重要意义和优势,在全县中形成一个对合作社的关注度,营造一个人人为建设献智慧的良好氛围。 2.4 抓示范、育典型、以点带面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推进合作社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推进生产基于标准,质量经得考验的合作社作为标杆,着重发展一批经营重在品牌,管理趋于规范的合作示范社,由点带面,逐步铺开。同时,设定长远的定位,力争省级的示范合作社。 3 存在的阻碍 首先,在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但金融部门业务没能落实,缺少资金扶持,后续资金无法保障,严重制约了发展。其次,由于农村人口的特殊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合作社成员文化水平偏低,造成整体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技术人员缺少,管理过于粗犷,致使产品滞后,甚至与市场脱节。最后,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缺少投入,硬件环境还有待加强。 4 下一步的对策及建议 4.1 抓培训,加强教育 由于农村人民的特定性,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对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培训,使他们学会怎样办合作社,怎样与社员建立利益共同体,同时培养他们的管理意识和长远目光;对从事基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基本技术手段和知识, 让大家在实践中学习成就自己。 4.2 抓项目,扩大合作 对于我县的林区保护、森林培育等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合作社承担;选育新品种、开发新栽培技术等科技推广项目,优先试用于合作社。政府创造机会,增加地区间林业生产经验的交流与合作。 4.3 抓品牌,鼓励创新 中国是一个认品牌的地方。品牌不仅仅是行业地位的标识,同时也是对产品质量的肯定。首先合作社工作人员要积极申报商标注册,政府和专业人员配合进行质量标准与认证以及其他有关经营认证。允许符合条件的产品逐步推广建立自有品牌,同时,要严格把关,杜绝质量不过硬的产品,营造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良性竞争环境,让一切创新的思想和资源充分活跃起来。 4.4 防风险,合理规划建设 林业的生产不同于其他产业,受天气、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为了减少农民的损失,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防风险预案。在面临突发自然事件时,可以及时冷静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有害生物入侵,政府要动用有关人员运用化学生物手段及时遏制。合理规划,给合作社的发展搭建一个“保护伞”,提升林区的道路、饮水、通电等基础设施环境。 4.5 走出去,抓新媒体手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在电商盛行的现实环境下,我县合作社更不应该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要让有条件有能力的人借助网络资源,建立像微信公众号、APP等市场信息平台指导生产,借助朋友圈、微博、贴吧等新媒体推广销售,逐步拓宽市场,走出修武县,走向市、省、全国。 4.6 享优惠,扩大资金来源 根据央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大力保证合作社的资金来源。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抵押、贷款等业务方面要优先用于合作社,税务局在征收税费时给予一定优惠,支持政府和全社会范围融资,扩大资金来源范围。 4.7 定门槛,走规范发展之路 在市场经济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低门槛甚至没有门槛的行业,往往容易陷入无序竞争或者恶性竞争的环境。为了规范我县合作社的发展,参照河南省级的规范化文件《河南省农民林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暂行标准》,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要对合作社建立的基础设备、成员组成、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民主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经营服务以及经营效益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当然,结合本县的基本情况,相应的的标准可以适当下调。只有对合作社的进入机制有所规范,后续的发展才会更加健康长久。 林业专业论文:对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摘 要 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林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其培养目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关键词 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肩负着重要职责。而林业已从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林业,转向以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林业,对林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林业人才调查和需求预测,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全国林业从业人员和人才需求量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据预测,到2020年林业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100万,目前的林业专业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据统计,我国县级以上林业管理部门、林业规划设计单位、森工企业、国营林场、国营苗圃、中等林业专业学校的技术管理岗位和教师岗位目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足1%,①因此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充实这些岗位,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以满足林业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旨在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培养目的存在偏差。 1 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导师制没能真正实施。为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教育部在2009年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努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外,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须由在林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专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但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校内外双导师制并未真正实施。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林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配置基本还是在沿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配置模式,只有校内一位导师,没有校外导师,不利于学生接触实际工作,以及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2)课程体系不合理。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理论及其应用教育,以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而专业学位硕士则侧重时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动手操作能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一般为3年,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仅为2年,但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课程缺乏针对性,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差别不大,基本上仍在沿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或者存在换汤不换药的情况。以北京农学院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为例,专业必修课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林木遗传改良与良种工程、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专业选修课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森林灾害防控技术及应用、现代林业信息技术、森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虽然在课程名称上突出了技术、应用等,但在实际讲授过程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案例研究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依然较为薄弱,背离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3)论文选题和评审标准有待改善。从目前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看,与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仅是做论文的时间缩短,大部分还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选题没有体现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基础研究为主。并且由于仅有两年时间,有的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更严格。在论文评审程序和标准以及答上基本上照搬学术型研究生,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标准去要求,缺乏针对性,没有因材施教。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没有林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通常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起答辩,答辩要求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 2 加强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对策 (1)不断完善双导师制。基于社会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招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基本与学术型研究生持平。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双导师制”对于实现其培养目标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将校外导师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让校外导师参与课题教学、实践教学、项目研究等各个环节的指导。除此之外,还应提升校内导师实践能力。林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科学研究应该接地气,不能脱离实践,导师本身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经验。由于近些年引进的年轻教师层次越来越高,多为博士和博士后,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但是专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如以修剪树木为例,林学专业的年轻教师很少有人能够修剪好,因此有必要加强传帮带,以及到基层进行相应的锻炼和培训。建立和完善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将高校和林业基层用人单位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实现高层次应用行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研究生就业。 (2)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和其培养目标相一致,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且应该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特别是针对目前和今后长时期开展的生态建设,强化生态类课程的建设。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增加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强化校外林业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利用实践基地,针对林业领域的实际问题,采用调查分析、实践模拟、计划制定、项目评估、技术或产品研发等实践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目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已和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植物园、北京小龙门森林公园、北京大东流苗圃、通州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等林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长期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搭建了产学结合平台。在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利用实践基地条件,进行教学或顶岗实习,针对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由基地导师指导,采用具有符合职业需求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实践训练方法,培养研究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及研究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选题及评价制度。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也应符合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所区别。学位论文的选题须紧密联系现代林业生产实践和生态建设,针对生产、管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或在科学技术观点、试验材料和方法上有一定特色或新意,应体现出作者具有独立从事林业和生态建设科技工作的能力,以及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试验研究、调研分析、林业生产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与技术研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分析评估等。同时,在论文的评审以及答辩环节中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论文不同,要求至少应有1/3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以突出培养目标。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对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知度,改变对专业学位的接受程度不高的现状,通过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林业专业论文: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满足社会对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各类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阐述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院校优势,规范培养过程,加强产学研合作,突出专业实践环节,全面推进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林业院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都在不断创新和研发新的材料,而每一种新材料的使用,都能够引起一次技术上的重大变革,而这种变革可能是世界性的。现代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领域分别为材料、能源和信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内发展迅速。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育部出台的专业建设指导精神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高分子材料产业[1]。 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始建于2000年10月,专业的建立基于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利用等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由我国木材胶黏剂领域知名专家顾继友教授组织创办。在十几年的不断实践探索中,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依托东北林业大学的发展平台,明确培养目标,凸显了林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培养了一大批兼具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依托院校优势,打造品牌专业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建平台”项目重点院校。学校是以林科为发展优势,以林业工程为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建立之初就显示出专业的优势,它是在天然高分子开发利用、生物质复合材料、高聚物合成、合成树脂胶黏剂的开发等领域都较成熟完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厚基础的专业优势。专业发展迅速,于2003年获批建立“生物材料工程”博士点学科,2006年该学科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10年进入“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行列,目前是东北林业大学的重点专业。专业涵盖了胶黏剂、生物质复合材料、天然与合成高分子材料和生物质功能材料四个具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方向。其中胶黏剂是本专业的主要特色,尤其是木质基材料用胶黏剂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方面处于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行列;专业的另一个特色是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研究,尤其是在木塑复合材料、木质素、蛋白质、淀粉等生物质材料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教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本专业有三门课程“胶黏剂与涂料”、“生物质材料”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入选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东北林业大学作为林业院校的领跑者,有着林业院校的优势。为此,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上以林业院校优势为依托,支撑学科“生物材料工程”在科研方面以天然高分子为核心,以生物质复合材料、胶黏剂、天然与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生物质功能材料四个特色研究方向为重点。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更体现林业院校相关专业的优势特色。在近十几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也在不断的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既重基础,又宽口径,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突出林业院校品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二、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高等院校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以及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随着目前人才市场化程度的日益高涨,如何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2]。不同的学校、专业应根据人才需求、本身专业特色以及学校优势等方面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要经过一定的实践检验,千万不能照搬照抄、生搬硬套。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我们总结了一些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偏差,积极探索出“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发展方向、内在潜质,按照发展方向和个人选择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类,大致分为就业、继续深造、出国深造等几种类型,以此为前提在课程设置、实践动手能力、毕业论文和设计、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使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广泛,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在聚合物合成、胶黏剂、生物质复合材料等领域从事生产、开发研究、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探索出一种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规范培养过程,提升教育实力 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各学科之间的彼此渗透,相互关联成更大的、完整的学科体系[3]。这就要求现代大学教育要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更敏捷的思维创新能力及开阔的学科视野。只有在大学科平台上和开放的学习氛围中采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模式,才能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4]。 为满足国家林业科技的战略需求、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东北林业大学重点突出“林产”特色,构建相关的学科课程体系。本着厚基础、宽专业的主导思想,构建学科基础课;结合专业方向的特色,构建专业基础课和特色课程;同时完善交叉学科的渗透,构建开放性的选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修,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和学科带头人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专业管理制度,加快重点专业建设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业教师团队;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学者定期在学院及学校范围内进行专题讲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以专业教师牵头,鼓励学生自主开发,大胆创新,认真观察;创建具有自己学科发展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实验室,建立以专业教师牵头,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训练团队,在保证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本科生专业技能综合训练;从大一新生开始实行“导师制”,提倡因人施教,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开展批判式学习,用与时俱进的思想运用知识,用发散的思维研究知识[5]。 (二)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产学结合”是指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来自于生产实际,学生通过走进工厂、校企合作单位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凡事不再依赖教师、依赖课本,是完全意义上的实践;学生通过实习较早地熟悉了工作岗位,积累了工作经验,对待就业问题不再盲目,缩短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另一方面,工厂在实际生产中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鲜血液的注入也为企业解决了遇到的实际问题,节约了用人成本,并在经济效益方面有所收获。“研学结合”是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导师的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及实践性,学生通过参与导师课题,导师指导学生更直接、更具体,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对于继续深造或是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结合科研实践培养专业人才是专业建设大力提倡的,专业教师积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工作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突出专业实践特色建设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色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课堂和实验室,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到企业现场观摩,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将理论和生产结合,学生将学习的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同时在理论的指导下,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反馈实习内容。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案,健全实习质量保障体系。为此,专业积极拓展实践基地,依据指导教师的特长进行分工指导,邀请具有培训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和模拟。学生的整个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和设计紧密结合,实践过程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第一手资料,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不断探索高等学校专业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载体。 无论是林业院校还是各类地方高校,都在努力地积极探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东北林业大学在特色化人才培养方面也在不断实践中,既结合了传统的专业优势,又不断挖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林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林业专业论文:林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的集成性培养与特色教育 摘要:文章从林业工程领域的特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出发,结合国内外林业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当前国家对林业工程领域的人才需要,论述了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问题。本文确定了林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的集成性培养与特色教育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方法,为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培养模式。 关键词: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 21世纪是一个集信息、知识、经济等多元文化相融合交叉发展的跨越式时代。国家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纳入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是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和环境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林业行业,针对21世纪世界林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如何改善和调整我国高等林业教育中传统模式下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是现阶段摆在我们高等林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一、林业工程领域特色 林业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在改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当今的环境危机和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林业工程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作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林业工程领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专业,培养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等高级人才是提高林业现代化水平的领军人才。随着新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要求应该在创造性和实用性上。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特别是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包括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和生物材料工程4个二级学科,具有4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一级学科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从木材采伐、运输到木材科学加工技术林产品精细化学加工以至于生物材料工程,具有鲜明的专业集成性,这是本领域独到的特点。因此,国家对于林业工程一级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应该具备坚实的工程基础,对于该领域专业技能和水平的培养建设基础必须建立一个宽阔的、能够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很多国家均不设专业的林业大学,一般在农业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里设立林业学院或者专业,美国也是一样,在综合性大学里设立林业专业。从工科基础的林业工程专业而言,涵盖三个方向,包括森林工程、制浆造纸和林产品加工。其知识体系是以采运工作为核心,包括制订规划、应用方法、机械设备、制材学加工等。针对社会对木制家具和制品的需求以及森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关注度,林业工程高等教育的重点逐渐转变为生态和工程方面。作为林业教育历史发展悠久的德国,自1787年开始诞生的林科教育,共在四所大学中设有林学院,分别是哥廷根大学、费赖堡大学、汉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90年代中后期,费赖堡大学里的林学院也不再细分各个专业,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1世纪,现代林业科学向着高度综合性和高度的分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增多,林业科技研究的内容和知识面拓宽,形成了新的发展机会和生长点;另一方面走向深层次的新的联合,全面加强了对系统性和综合性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对林业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深入广博,新的研究课题被引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林业院校的教育模式怎样创新发展?林业高等教育究竟要承担起什么样的培养重任? 中国,在林业教育发展上起步比较晚、森林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差、珍贵树种森林资源贫瘠的国家,只有在林业高等教育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上探索出新的模式和方法,才能在国际林业竞争中有发言权并占有一席之地,否则难以赶超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总是步人后尘。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和培养特色 工程硕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种,是1998年设立的新兴的专业学位,是针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的、以在职培训为主的一种新型培养方式。学员学习不离岗,它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过程的诸环节都有不同特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均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主。 本文针对林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全国主要林业院校十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的经验。对研究生的技能集成性培养关键问题是树立对人才的集成性教育理念,并针对这一理念如何实施解决问题?林业工程是林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本领域研究生的特色教育问题,对其高水平人才的要求是既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管理能力和洞察世界相关领域前沿问题的能力,如何去实现?建立完善的林业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体系,满足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确定了林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的集成性培养与特色教育目标: (1)依托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标准和方案,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企业培养实用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中技术人才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支稳定的科研团队; (2)为加强和促进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系,高校以工程硕士教育培养为纽带和桥梁,以企业需求建立横向课题,并根据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确定切实可行的科研方向,建立以科研合作和产生成果为基础的高校成果产业化服务模式; (3)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有目标、有规划,依据研究生自身的工作阅历和特点,制订有个性的培养方案,建立一种集成式培养模式,便于在双方合作时找到共同点; (4)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获得相关信息、预测主要矛盾、分析企业和社会需求,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执行,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加强调研走访,寻找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相互关系; (5)及时反馈有效信息,依据需要调整培养方案内容,使因条件变化而受到的影响及损失降到最少。 四、林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施方案 作为林业工程领域培养单位,我们在研究生入学时就会对每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制订预先规划,针对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特点,制定出培养方案,并进行优化改进;对于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计划和计划要实现的培养目标,都有时间节点安排,对于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优选并确定学校和企业的2位指导教师,结合工作中的问题和该领域研究热点确定最终的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准备开题报告;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获得有关计划的进度信息和完成情况以及效果,并预测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当某些变化或干扰出现时,只须调整培养方案的部分内容,就可使因条件变化而受到的影响及损失降到最少;最后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不局限于研究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也可以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发挥大学的优势作用,为企业培养在职的、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家非常重视企业的发展前景,自1998年开始在国内批准一些理工科大学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使许多企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加强,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林业工程领域近20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承担的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课题以及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课题,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的集成性培养与特色教育,并且给出该领域研究生培养的实施方案,使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一举两得,事半功倍。该研究对促进大学与企业结合、加强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业专业论文: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本研究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精确定位、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系统化教学内容构造、系统化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和过程的管理五方面对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研究,旨在解决林业院校培养特色专业人才的方法,并为相关院校和专业培养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食品行业培养创新人才开辟途径。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是发展的最大资源,创新是发展的最大动力。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如何,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模式能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影响我国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水平的发展,同样决定我国食品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类似专业的培养有了显著的发展,建设了各具特色的重点专业,满足了高等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人才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在众多的食品类专业中根据学校优势和地方特色培养拔尖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将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研究的成果将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传授新知识新技能,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本领,积极开展自主实践,并为同类专业提供新的基础。 本研究从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和管理体系,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提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并提供新的工具,从而确定培养方向的可行步骤、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关键瓶颈的突破方法和人才培养过程的自我管理和改进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为目的设计制定的。东北林业大学食品科学是以林业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食品化学及分析、食品制造与保藏和食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及分离工程。学科以森林野生食用植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新资源食品、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天然食品添加剂、植物有效成分功能机理、分子生物学与营养学、超临界流体萃取、生物大分子合成与调控等内容的研究。由于食品制造业中有60%的原料来自于植物,同时,全世界有80%的生物活性物质存在于植物之中,而森林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用植物资源。所以,林业院校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这一特点,形成了以工科为背景,食品科学为基础,林业资源食品为特色,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高素质的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二、创新人才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本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有“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分析”、“食品保藏学”、“食用植物资源学”、“植物精深产品加工工艺学”、“森林食品加工工艺学”、“食用菌培育与加工”。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优化课程体系, 对课程进行综合与集成,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结构, 减少课程总学时,减少课程设置, 以留出足够的学时, 强化基础教学,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时来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同时,减少了必修课学时, 加大了选修课比重, 增设了林业院校相关学科及人文学科的课程,增设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技术性课程, 把教师的科研课题同毕业设计、工艺试验及生产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人才教学内容系统化构造 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管理和设计将有助于人才知识体系的构造。东北林业大学食品专业重在培养具有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和生物技术基础,能在食品、制药、生物化工、林业领域内从事生产技术与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研究人才。因此系统地进行相关理论教学和食品行业的实践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构造中,通过注重相关课程的整合和优化,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促进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很多课程使教学内容综合化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课下有方向地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一些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使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1]。实践教学受实验室设备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影响,以前实验课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仅按规定的内容和步骤完成,缺少学生独立设计和自由操作的机会,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十分不利。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课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选择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给出研究目的,让学生先自己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思路,然后指导教师引导其进一步完善设计工作,使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 四、系统化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听,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不高,专业创新培养更无从提起。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将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首先由教师下达学习任务书和实施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定任务实施计划草案;然后在提出任务实施计划草案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任务实施方案完成各自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例如检查实施进度、疑难解答等;最后,学生完成任务后展示工作成果,做出自我评价,通过师生共同研讨,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在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师生交流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4]。同时学科教师在考核机制上进行改革,如加大课堂提问、讨论、课后作业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首先从思想上对课堂重视起来。并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案例,将学生带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师随时回答;同时,加大学生之间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5]。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从2009年开始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学分的制度。鼓励每位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实验中来,除了国家和学校立项项目外,学院还专门拿出一批基金对学生创新实验进行立项,鼓励学生申报并实施课题。同时,食品学科也依照学校的要求对大学生创新实验给予了高度支持,每年在创新实验开展的过程中,以大三学生为主,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其他学生作为参与人,共同开展实验。食品学科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成绩都激励着学生对创新实验的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创新实验的开展,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最大的体现。 五、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技术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通过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营造创新环境等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6]。 在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有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授课教师、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利。在选课时由专业教师加以指导,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教学过程的管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灵活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只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校每学期通过学生打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使教师更注意遵循“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原则,努力用丰富的学识教人,用高尚的品格育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学科任课教师100%拥有博士学位,通过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的食品专业进行学习及学科内部每学期的教学方法讨论和多媒体课件的改进等方面的交流,使任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方法得到提高。同时,任课教师还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将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告诉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科营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如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派学生到其他大学做交换学生等。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自由探讨、自由研究的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逐渐形成。 林业专业论文:林业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 【摘 要】分析中高职林业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基础课模块的衔接、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的衔接等方面探讨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衔接问题,促使职业教育内部体系完善,为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均衡发展提供条件。 【关键词】中职 高职 林业专业 课程 衔接 标准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理念下产生的,它有利于职业教育内部体系完善,为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均衡发展提供条件。针对中职林业专业和高职林业专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等现象,本文从文化基础课模块的衔接、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的衔接等方面探讨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衔接问题。 一、中高职林业专业培养目标 (一)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现代林业技术(Modern forestry technology)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林业行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林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林业行业从事育苗生产、森林营造、森林调查及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及利用等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和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林业技术(Forestry Technology)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与林政资源管理专业方向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3S”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条件下的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管理、森林保护、林业行政执法基本理论与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林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中高职林业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重复。高职院校招生主要生源是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对口升学招生中职生的比例在10%到15%,中职生单独开班的专业不多,只能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一起开班。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没有考虑到中职生的情况,这样中职生进入高职后,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中高职衔接的顺利进行。从桂林林业学校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业专业衔接课程及课时来看,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重复率85.7%以上,具体见表1 中职和高职林业专业课程内容安排重复统计表。 表1 林业专业课程内容安排重复统计表 (二)培养目标定位不同。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考虑到两种方向:一是学生的就业教育方向,二是学生升学教育方向。但中职学校定位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没有定位升学考虑,这样的体制不仅使中职学校无所适从,为后续的职业发展(包括升学和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影响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安排。 (三)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高职教育以普高生为参照设置的课程体系存在问题,例如,高职文化基础课设计对普高生源的毕业生来说,内容简单、重复,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兴趣,水平也得不到提高;而对于中职生源的毕业生来说,则难度较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挫败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对口招生的中职生源来说,是重复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 三、课程体系衔接的基本设想 (一)以职业岗位开发课程。职业教育实质就是为某种职业培养具有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合格的劳动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否成为合格的职业者,关键要看是否达到入职匹配要求。因此,岗位要求成为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摆脱传统教育的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因此,应结合林业职业岗位群、能力的要求,让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课程无缝衔接,解决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与断档的问题,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性。 (二)以学分互通设置课程体系。根据林业行业用人要求,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互通,设置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创建互认学分的办学模式。从专业学分互通、过程到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体系互通、学分互认的有效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行校际间学分互认,防止学生学习重复课程与内容。 (三)以职业资格证书设置课程体系。林业行业准入资格依据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鉴定,中职学校鉴定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中级,高职院校鉴定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中级、高级类型。中职主要以林业生产一线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高职主要以林业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让学生的在设计、管理、施工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结合普通高中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选择部分选修课来弥补。 四、课程体系的衔接 (一)文化基础课模块的衔接。依据中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文化基础进行整体设计,分阶段实施。林业专业课程结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由中高职院校统一设计五年制的方案,让文化基础课培养目标和内容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文化基础课程中职设计成两个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高职设计成两个模块:规划设计模块、拓展模块。具体见图1。这样既保证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目标和内容的衔接,同时又能体现林业职业特色性。 图1 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结构体系图 (二)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基于林业行业工作要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学习认知的现状,中职开设专业课程包括林业信息技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木材检验。高职开设专业课程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区公路设计、数理统计分析、森林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GIS软件应用、林权。通过对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的生产环节以及生产工艺的调查,林业工作全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与逻辑关系是: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高专业课程模块衔接方式主要通过3个逻辑关系设计课程,让学生进入高职教育,提升专业素养能力。 (三)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的衔接。中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各自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层次、职业能力层次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的衔接实现中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衔接,进而实现中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的衔接,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专业技能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为:森林培育工程技术人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人员、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营造林工程监理员。专业技能模块主要指职业通识能力课程,中职对应的技能课程应开设初级种苗工、造林工、抚育工等模块教学。高职可以按照林业工作岗位对各项技能的要求,分别开设中级种苗工、造林工、抚育工、规划设计员、林权评估师等模块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中高课程实衔接首先要正确定位,明确中高职培养目标,以职业教育为中心进行衔接,采用就业岗位群方式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课程衔接要以就业岗位群的要求来设计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必须建立合作关系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共同研发课程体系。同时,要注重学生在就业后的首岗适应能力的教育,加强学生在工作以后的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拓展模块的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模块,在设置课程体系中必须加以考虑。 林业专业论文: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强全新的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从而不断提高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水平。 关键词:林业技术;实训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认识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掌握更多的管理技能,同时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提高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对各种林业种植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应该要加强对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全面理解,提高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教育的力度,使得实践教育成为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加强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管理,首先应该要对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育的地位进行确定,了解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教育应该要与高职的综合教育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强学生对各种林业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其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加强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各种林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林业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各种林业技术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二、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计 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一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林业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现代化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非常重要,一个合理的课程应该要综合专业教学目标以及学校的整体教学目标,课程应该要包括各种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要能够调动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探究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学生在课程的完成过程中能够提高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加强小组实践教学 小组教学是当前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创新,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小组教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也能促进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加强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在小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成立课程学习小组。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学习小组的成立是小组教学法的基础,成立学习小组时首先要对班级人数进行确定,以便确定合理的小组规模。一般说来,小组的人数应该要均等,但遇到特殊情况时也可以有所调整,在分组的过程中,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一般说来在小组成员搭配过程中,兴趣相似、能力相近的同学容易聚集在一起,小组成员搭配过程中不能完全任由学生自己选择,否则容易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问题出现。在小组成员的分配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需要教师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之后再进行合理的组员搭配,使得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能够对具体的课程进行完成,协作完成课程中的各种任务。第二,加强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的力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当前林业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教育受到很多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的问题,对此要加强小组内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主要表现为群体之间的协作以及互动,比如在林业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各种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林业技术专业问题的领悟有所不同,因此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有差异,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以及组与组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讲解过程中启发自己的思维,从而对课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解决。第三,加强课程完成情况的评价。小组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合作成果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且给出一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比如在课程完成过程中的纪律、学习态度、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再给出统一的综合评价,最后得到平均结果,可以实现评价的公平、公正,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紧张真实的反映。 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实践教学 实践教育是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而言,应该要积极加强林业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完善,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要对实训基地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完善,应该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给学生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实训基地的各种教学设备不仅要具有先进性,还应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且要具有经济性,保证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需求。实训设备的准备应该要尽量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符或者相仿,保证在实训基地内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能够对日后的实际工作进行适应。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仅靠学校的力量是无法保证相应的硬件设备需求的,因此需要加强相应的社会部门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金的投入力度。为了保证设备资金,学校也应该要积极拓展思路进行设备资金的筹集,比如不同的林业学校可以用在区域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投资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引言 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林业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林业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在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以提高林业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效率和水平。 林业专业论文: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生产性(综合)实训效果分析 摘要: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根据林业专业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对2012级现代林业专业学生及区内林业企业进行生产性(综合)实训效果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林业专业开展的生产性(综合)实训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文明操作与安全意识、养成团队协作精神;收获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劳动观念、改善实训条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生产性(综合)实训;效果分析 德技并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1]。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遵循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和规律,着力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接受良好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 近年来,为了提高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我校根据新疆林业生产实际和新疆气候特点,在原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并最终形成“阶梯式”能力递进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林业工作岗位和林业生产过程的教学活动为导向,在林业生产季节,采取工作实践形式,非林业生产季节学习“必需”理论知识和室内可学的操作技能。以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为核心,通过对林业产业的素质教育、专业技能(专业基础技能、专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拓展能力4项能力模块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其实践教学活动分为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企业实训)――技能鉴定4个阶段,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一、实施生产性(综合)实训的背景 现代林业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之一,具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即林业的“时间性、季节性、艰苦性”等特点。林业行业涉及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资源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方面,在传统的学期制下,理论教学进程难以和生产实际同步。如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种苗生产重点在春、秋两季,按传统的学期制,无法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整个生产过程的实践操作中。为此,我们修订了实训计划,利用春季、秋季让学生参加生产性(综合)实训,夏季、冬季抽出一定时间教授理论知识。本文通过对2012级现代林业专业学生、林业企业对生产性(综合)实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现代林业专业的生产性(综合)实训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通过1~2个月的林业生产性(综合)实训,让学生实际参加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资源调查等工作过程,使学生掌握从事林业生产的主要技术,巩固和加深对“必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其文明操作与安全意识,养成“爱林、护林、兴林”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对林区、林业以及林业生产技术的了解。 2.课程设计: 中职二年级利用4~5月份,集中派遣学生到相关校企合作企业实训1~2个月。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一名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根据企业要求完成种苗生产、森林资源调查、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相关工作任务,学生在学校委派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全面参与林业实际工作,利用山区下雨时间由企业技术人员讲授林业生产的技术要点和相关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专业与行业的对接。 3.成绩考核: 实训结束后,由学生填写《实习指导手册》,独立撰写2000字以内的实训总结。由本人、小组、校内委派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考核评价。以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并重的原则,注重过程考核,侧重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态度和技能各占55%和45%,其中,每项中考勤占10%,自我评分、小组评分各占5%,实习报告、教师评分各占10%,企业评分占15%,综合后最终形成学生的生产(综合)实习成绩。 三、调查样本和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分别对2012级现代林业生产专业、实施实训的区内林业企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2012级共3个班100人、企业共11个110人,分别回收有效问卷共100份(2012级)、110份(林业企业)。 调查分为学生版和企业版,问卷的项目也有所区别。项目包括:“开展生产(综合)实习的季节”、“生产(综合)实习的内容”、“是否有收获、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对学校委派的教师评价”等20个项目。 四、结果分析 1.企业对我专业参加实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工作态度、文明操作与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能力的满意程度。就企业而言,通过实习,对我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工作态度、文明操作与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给出的选择分别为:“满意”64%、“基本满意”36%、“满意”73%、“基本满意”27%、“满意”64%、“基本满意”36%(见图1)。企业对我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都表示满意,说明我专业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对职业能力在专业、专业基础课的渗透教学比较成功。 2.企业对我专业教学内容是否贴近企业生产岗位技能需求、学生是否具备了在企业工作的综合能力的选择。就企业而言,“对我专业教学内容是否贴近企业生产岗位技能需求”的选项,认为“是”、“还可以”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0%、10%;“学生是否具备了在企业工作的综合能力”的选项,认为“是”、“还可以”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0%、20%(见图2)。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认为我专业教学内容贴近企业生产岗位的技能需求,同时,也认为我专业学生具备了在企业工作的综合能力。 3.学生对我专业选择的生产(综合)实习企业、企业对我专业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的满意程度。就学生而言,“对我专业选择的生产(综合)实习企业是否能满足实习需要”的选项,认为“能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1%、24%、5%;就企业而言,对“我专业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是否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选项,认为“能满足”、“基本满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3%、27%(见图3)。 4.学生、企业对我专业生产性(综合)实习整体的满意程度。学生对“我专业生产性(综合)实习整体是否满意”的选项,认为“满意”、“基本满意”的分别为99%、1%,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开展生产性(综合)的认同度较高;企业对该选项认为“满意”、“基本满意”的分别为82%、18%,说明我专业安排的生产(综合)实习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校内实践操作与现场实训的差距,学校、企业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与学生本身存在问题的差距等。 五、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学生生产性(综合)实训对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多数学生对现代林业专业实施的生产性(综合)实训感到满意。但是,对有些选项,如:“学生认为生产(综合)实习的成绩评定方式是否合适”的选项,有选择“不合适”的学生;“企业认为生产(综合)实习的成绩评定方式是否合适”的选项,有27%的企业选择了“基本合适”,说明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生产性(综合)实训在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林业实训。林业行业属于艰苦行业,掌握林业技术离不开实践经验和时间的累积,这是林业的特性所决定的。现在的中职学生,虽然绝大多数来自林场或林区,他们很少有从事林业劳动的经历,对他们来说,高质量地完成林业实训,积累“实践性知识”就更有必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业生产性(综合)实训除了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等现代职业能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安排的指导教师的总体评价较高,但是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企业技术指导缺乏教学经验,其所讲授的实践操作与校内指导教师之间有些差异。使学生认为“技术含量低”,甚至认为是“劳动课”或者不知道是按照技术指导还是按照老师的讲授去操作。由于林业行业标准的不同,必须有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下过企业锻炼的、熟悉企业业务的教师作保障。一是加强校内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指导能力;二是提高下派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的数量,以满足校内和企业的对接,满足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怎么样会做的更好”。 3.加强配套保障条件建设。现代林业技术生产性(综合)实训是在“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其核心理念是:教学过程围绕林业生产季节安排,教学内容围绕林业岗位设计,教学场地围绕林场布置。要实现这一教学改革,必须有相应的配套保障条件作支撑。一是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逐渐向行动导向法、引导文教学法等过渡,把课堂搬到林场、林区。二是打破“学期制”的教学管理体制,根据林业生产特点安排教学活动,改变终结性评价方式。三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基地教学、生活条件,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提高实训质量。 林业专业论文:林业院校非传统优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 要] 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学生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在林业院校更好地开展非传统优势专业,对提升学生就业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西南林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自2002年开设以来,至今已有10年。通过对植物保护专业在校学生以及相关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研及分析,结果发现,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课程安排、实践教学安排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划,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开展专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规划 2002年9月,西南林业大学立足于林业办学基础,发挥专业教师特色,植物保护专业开始招生,学制为4年(教高函[2002]5号)。经过10年的办学,特别是自2006年第一批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林业院校开办植物保护专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显现。本研究在对植物保护专业在校学生、毕业学生以及相关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林业院校非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用内部一致性较佳的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的方式[1],设计适宜于不同层面(包括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问卷”。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为选项,并以5、4、3、2、1进行相应赋值,最终明确被调查者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期望情况。调查问卷涉及到学生、教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熟知程度、培养方案内容、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 针对植保专业各个年级所具有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调研,其中2008级植物保护专业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7份;2009级植物保护专业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2010级植物保护专业共发放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2011级植物保护专业共发放问卷5份,回收有效问卷5份。同时,对保护生物学系植保专业毕业的学生进行调研,共回收9份问卷。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培养方案总体熟知程度不高 各年级学生对于培养方案不甚了解(平均值为2.96分),大四学生为2.88分,大三学生为3.13分,大二学生为3.10分,大一学生为2.4分(表1),而教师对培养方案的了解程度也不是很高(平均值为3.56分)。此种现象提示培养方案制定者,再好的培养方案若不能被“受益者”、“实施者”所熟悉,对提高教学质量所起作用有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过程缺乏学生的广泛参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其受益者更好地了解并熟知内容。 2.2 培养方案内容亟待调整 大学生对专业设置的满意程度表现一般(平均值为2.98分),具体而言,大四学生为2.76分,大三学生为2.88分,大二学生为3.20分,大一学生为3.60分(表1)。由此看出,随着学习的深入,对于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内容的满意度逐渐下降,表明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能较好地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在谈及现阶段学习任务时,各个年级表现不尽相同,其中大四学生平均得分为3.18分,高于其他年级(大一为2.60,大二为2.90,大三为2.81)(表1),表明大四学生普遍感觉压力适中,功课一般,可以接受,相比较而言,大一学生由于处于学习基础课阶段,感到压力不算大,可选修其他课程。调查中还发现,师生对现有培养方案中的内容均有较为强烈的变更意识。认为培养方案可以更加细化,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划分为科研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等。根据调研问卷结果显示,培养方案内容调整主要表现为理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科研创新等方面。 2.3 理论课程设置未能满足时代需求 课程安排中,农业类院校其植物保护专业的学分数一般在180分左右,而西南林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分数只有158.5分,明显低于其他兄弟院校。对增加学分学生明显表现出抵触心理,然而,通过座谈,部分教师则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认为还是需要增加学分数,从而有力地保证学生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认为,由于培养方案的制定总是延后于教学的实施,目前科研上多在使用的诸如分子生物学、生化实验等技术,未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因此,这些知识并不能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在考研、工作时还需自我补充这些课程。此外,诸多教师反映本应该着重掌握的诸如田间实验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植物保护研究法等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程,由于此类课程相对较难,学生普遍不进行选修,造成在后期试验科研方面技能严重缺失,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因此,这类课程有必要列为学科通识课程或者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体系与现代植物保护专业发展不相称,一些诸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未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体现,影响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掌握。此外,对教材选用、原版教材引入等涉及理论课程方面的内容,认为有必要改进。 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到昆虫、病理的课程,均会有虫病联合大实习[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真实的田间情况,更好地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单一的分割这些课程,对学生而言,往往会造成虫、病分离的尴尬状况。 2.4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科研技能、就业见习等技 能培训 目前人才培养方案(2006版)中的课外学分(11学分),基本上涉及到了劳动参与、班级活动、学术交流等方面,学生、教师普遍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增加(表1)。这表明现行培养方案中对于课外学分的要求过多,然而,学生对自身动手能力的提升并不满意(平均值为3.02分),普通话、科研技能以及就业见习等实践内容有必要增加到培养方案中。缺乏就业见习实践培训,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迷茫、方向缺失等现象。谈及实践学分增加方面,学生普遍感到有必要进行增加,从而更好地提升其动手能力。对学习方法的获得情况,大一新生得分(3.8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大二为3.10,大三为2.94,大四为2.65分)(表1),表明随着大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其在学习方法的获得方面逐渐由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状态进行转变,而完全依赖于班主任或导师的行为逐渐减少。通过对科研技能、就业见习等技能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对未来的就业进行合理安排。 2.5 科研创新急需增加 在科研创新培养方面,师生普遍表示需要通过学习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对于通过增加科研导师、校外导师聘用等措施,更好地指导学生科研创新、提升科研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师生多表现出强烈的需求;而对于科研人才专项培养基金的设立,更是表现出积极的看法。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逐渐提高,作为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而言,无疑对其成功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对科研创新提出更为前瞻性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生通过参与科学研究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植保专业各年级学生以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明确显示出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科研创新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具体的实施修订尚需进一步明确,从而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3.1 修订方法 借鉴有关农业院校、高职院校以及农推广硕士招生单位等有关植物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分析西南林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6版)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专家、教师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从而有利于从人才培养角度制定出应用型/科研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使学生从入学起就能够对未来所受到的教育定位明确,使其更好地完成四年学业,并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3.2 修订涉及内容 针对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诸多问题,拟从4个方面进行修订:(1)修订、调整植保专业课程体系。如适当增加基础理论课程、前沿课程以及学科交叉课程,删除部分内容陈旧的课程,修订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2)借鉴农业院校增加植保专业综合实习新模式[3],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活动。拟通过就业见习、就业考察以及模拟招聘等活动使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适应于社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3)通过设置科研创新、专题讨论、、参与课题等环节,培养科研型人才的创新能力;(4)规范不同类型(应用型/科研型)学生的时间安排、学分要求以及论文工作要求、培养方式、中期考核等内容。 3.3 规划方案 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实施方案可分为3个阶段:(1)成立项目小组,由主管教学的领导、院系领导以及教研室主任组成项目实施小组;(2)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别开展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工作单位层面讨论,形成统一的建议和意见;(3)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同时,在广泛征集专家组、教师组和学生组的意见基础上,最终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4 讨论 植物保护是实现植物可持续生产的重要保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4,5]。因此,培养合格的植保专业人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南林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建设中,有教师从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剖析了专业建设的不足[6],还有教师对课程实习提出建议[7]。本次问卷调研也反映出上述问题,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已迫在眉睫。为保证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能适应当前社会对植保人才的要求,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修订工作的组织实施十分必要。 林业专业论文:彭阳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摘要 介绍了彭阳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现状,总结其主要发展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当地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推动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现状;措施;发展方向;宁夏彭阳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六盘山东麓,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3.03万hm2,农民人均集体林地面积0.5 hm2,森林覆盖率24.8%。 1 基本现状 2009年,彭阳县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随着集体林地的林权结构、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成为顺应林改后林业发展方向和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有效途径。在县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全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到97家,会员19 800人,带动农户6 600户。产业覆盖经济林建设与管理合作社,果品销售、加工与储藏合作社,绿化、生态及经济林苗木培育,林间养殖(以生态鸡养殖为主)4种类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彭阳县林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2 主要措施 2.1 宣传发动,营造发展环境 林业部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彭阳县关于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学习材料及时下发到乡镇林业站、村组,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制定扶持政策,并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宣传,营造鼓励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浓厚氛围。 2.2 管理促动,规范专业合作社运行 加强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导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组织指导工作,负责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搞好规范化建设,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2.3 规划牵动,合理组建专业合作社 结合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突出区域特色,研究林业专业合作社合理布局[1-2]。在合作社的组建上,坚持“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鼓励和引导农民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不搞强迫命令。同时,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培育“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在组建过程中,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登记注册手续,规范组织行为,保障成员权利。在合作社管理上,突出以农民为主体,坚持“民办、民管、民享”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形式多样。 目前,彭阳县有林业专业示范社14家,其中苗木种植合作社5家,经济林建设与管理合作社4家,果品加工与储藏合作社2家,林间土鸡养殖合作社3家。朝那鸡养殖万升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先后联合全县12个乡(镇)20个行政村150户养鸡大户,紧紧围绕当地朝那鸡绿色无公害的特点,不断扩建基地,大力提升肉品档次,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发展社员120人,其中农民社员108人,占社员总数的90%,合作社先后和全县朝那鸡养殖大户签订购销合同逾1 000户,带动重点养殖户2 000户,收购朝那鸡110万只,营业额逾5 500万元,上缴税金11万元,税后利润330万元。 2.4 政策推动,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一是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彭阳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彭阳县林下朝那鸡养殖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坚持村党支部牵头、党员模范带头、干群联动示范、大户企业带动、以奖代补扶持、以奖促销拉动,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创建[3]。二是将林业重点项目优先安排给合作社。2011年将全县经济林整地建设、病虫害的防治、山杏高接换优工作分别安排给8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三是鼓励局属各科室及乡镇林业站林业科技人员直接创办林业专业合作社。对林业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合作社经营的,3年内保留原人事关系,工资由单位发放,参加本单位考核,住房公积金、养老、医疗等保险由单位按在职人员办理。四是工商部门降低门槛,对前来办理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提供方便,使合作社能在较短的时间办理好注册登记手续。合作社凡登记注册成立后,均给予2 000元的挂牌资金。 2.5 保障发展,加强对合作社的培训指导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自发成立的的经济组织,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管理经验,为了确保其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在林业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服务,林业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以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核心,举办各类培训班47次,培训人员达11 000人次,其中针对林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18次,针对会员培训15次;二是邀请区内外林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合作社进行指导,2013年共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生产15次以上。 3 发展方向 彭阳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优势和经济效益的逐渐显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林业专业合作社中来。下一步,全县将继续严格执行有关专业合作社的法规文件,制定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扶持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经营规模比较大、影响带动能力比较强的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农民走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道路[4-5],实现全县林业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林业专业论文:浅论安阳市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9年6月,中央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林业工作会议,目的就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造林、营林的积极性,但是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农民还存在着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缺引导、缺扶持等困难,走互助合作的联合道路成为必然,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就应运而生了。以下本文介绍了安阳市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供广大林农及林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林业专业合作社 现状 问题 对策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基础上,同类林产品的生产经营或者同类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种形式。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后,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一、安阳市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安阳市集体林业用地面积246.8万亩,已确权面积246万亩。近年来, 依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着“加快培育一批、积极改造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依托林业主导产业,开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 截止2013年底,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共222个,其中所辖的林州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共计47个、安阳县85个、内黄县50个、汤阴县11个、龙安区15个,全市入社农户20811户,资金金额75096万元,年产值45148万元(含今年刚成立的合作社),新增合作社11家,新增家庭林场21家;其中林州市新增合作社4家,新增家庭林场7家;安阳县新增合作社3家,新增家庭林场12家;内黄县新增合作社4家,新增家庭林场2家。林业专业合作社主要服务形式为提供信息、代购代销、统一服务等。涵盖了林下经济、生产资料供应、苗木供应、造林抚育、景观利用、种植养殖、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 1.经验总结 1.1以示范社创建为契机,助推合作社发展。示范社是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有效手段,示范社的创建,充分调动起社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进一步强化了其内部监督和管理。现在一些国家扶持项目也有要求,必须是示范社才有资格申报。 1.2以财政项目扶持为推动,加速合作社规模化发展进程。坚持林下经济项目以合作社为单位进行财政项目扶持申报,以此来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及规模化发展。两年来,安阳市所辖的林州市大野牧林下养殖基地和内黄县海丰苗木种植基地等四个项目共获得省级财政扶持40万元。 1.3以技术培训为支撑,夯实合作社发展的基石。我市参加了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海口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培训班及省厅组织的省级示范社实地考察活动;2013年推举八家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合作社管理培训;2014年,组织全市9家合作社参加了省厅举办的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种药)培训班,安阳市也圆满召开了安阳市林下经济及合作社现场会。通过实地考察观摩业务培训,提高林下种植天麻、牡丹、菊花、丹参等药材的技术实力,提高了我市的合作社管理水平,促进了合作社建设规范化程度,为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2.问题总结 2.1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关于合作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林业资源现状及现代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政策扶持力度的影响。一是林业合作社总量少。据最新统计数据,安阳市目前有各类合作社3017家,而林业合作社只有222家,不到8%;二是县区发展不平衡,如所辖安阳县现有林业合作社85个,而有的县只有11个;三是技术服务力量不均衡。有的县(市)有专门的、懂业务的人员负责合作社工作,有的具有专门从事合作社建设的人员,但不懂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了解合作社。有的县没有人懂、形似也没有人管,不宣传,放任自流,林业合作社不知道林业局,林业部门也不知道哪里有林业合作社、全县有多少合作社。吃不透家底。 2.2合作社建设标准整体有待提高。合作社建设标准不一,有的能达到示范社,有的可能连标准社都达不到,甚至有的合作社是在理事长家里、村委会里或企业办公室里,基本的场地都没有。部分合作社达不到“六有”、“六统一”。“六有”即有场所、有证照、有章程、有会员、有制度、有档案的标准,“六统一”即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供应,统一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提供经营信息,统一开展加工、运输、贮藏等服务,统一销售,统一商标注册、品牌和基地认证。只有提高合作社整体水平,才能全面提升合作社发展。 2.3合作社管理不够规范。没有一个高水准的管理运营水平,尤其是内部运作方面,比如合作社成员农民必须达到80%以上;成员大会每半年必须召开一次;必须为每个成员设立专门账户,记载成员出资额、量化为成员公积金份额、成员与合作社交易动态、分红等;享受国家扶持政策资金的使用等。缺少合作社章程,没有成员账号制度、成员大会选举不公平,盈余分配不合理,合作社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不规范等,甚至有的合作社理事长不知道有合作社法,有的实际上就是村委会成立的公司,以公司形式运营。 2.4合作社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司拉动、深加工、农超对接。经过几年发展,我市虽也有汤阴县乐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有机品牌“金滨河”,林州市林虑山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无公害品牌“淋滤山”“淋滤印象”等进入品牌化发展阶段,但多数合作社仍停留在卖产品的层面,只能在低端市场流通,效益欠佳。我市合作社在农超对接、产品深加工方面比较落后,缺少像洛阳市“森林氧吧“合作社,直接产品进超市,自己也有专卖店。 二、下一步推进我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工作方向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宣传,引导成立合作社,力争数量上增加。同时加强对合作社理事长和林业管理人员,在合作社运营管理、土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二是加大引导、规范力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继续推进项目扶持。今后项目扶持继续以合作社为单位申报,争取财政资金向合作社发展倾斜。 三是继续扩大探索投融资渠道的力度。要推进森林保险、权属登记在规范流转、林权登记、完善信用体系、促进抵押贷款方面要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加大政策性金融对林业的支持力度,简化林业信贷手续,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缓解林业融资难的问题。 作者简介:张红梅,女,(1978.12-),安阳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林业工程师。
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淮安市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淮安市银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的存贷款数额逐年增加,银行的数量越来越多,银行业出现了崭新的发展局面。通过对淮安市银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改变观念抓信贷、保持存款适度增长、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等一些对策。 关键词:淮安 居民存款 银行数量 存在问题 对策 引言 淮安的银行业虽然在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银行业的改革,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的监管,是金融业规避风险、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银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淮安市银行业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发展,12月末,全市银行业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 301.06亿元,同比增长29.2%;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918.73亿元,增长29.8%。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扩大,淮安银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但是我们也发现淮安市的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文章将对淮安市的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淮安市银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淮安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加大了对银行业的支持,淮安市银行业已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业的存贷款规模快速增长。表1是2001―2009年全市银行存贷款一览表。从表1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从2001―2009年淮安市银行的存贷款数额是逐年增加的。银行业的总存款增长率大约在13.5%;银行业的总贷款增长率大约在12.7%,总存款的数额远远大于总贷款的数额。由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采取利用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双重调控手段,特别是存款加息符合大部分城乡居民积累增值的心理[2],增强了储蓄的稳定性,也使银行、信用社筹集更多的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居民的存款数额逐年递增,年增长率大约在12.1%。促进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2.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淮安金融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国有四大银行以及江苏银行先后在淮安成立。加快了淮安经济发展的步伐,方便了淮安的居民,促进了淮安金融业的发展。随着淮安市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驻淮安市场。现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淮安广泛兴起,在全市各个角落都分布着网点,为淮安市居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2009年9月30日交通银行淮安分行的开业,为淮安各类企业、各届人士不断提供更优金融方案,推动淮安经济社会和交通银行共同发展;2009年10月11日,昆山农村商业银行进驻淮安;2009年12月9日,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涟水支行在涟水成立,为涟水乃至淮安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力量;2010年7月23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淮安分行在淮安成立,成立当天就与淮安当地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给淮安金融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预计不久,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也将会进驻淮安,必然使淮安银行越来越多,淮安金融市场越来越完善。 二、淮安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淮安市银行业在近些年已经有了蓬勃的发展,银行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居民的金融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盲目搞存款竞争,阻碍银行自身和经济正常运行。由于银行业的扩张和竞争的加强,银行的投资活动需要找到足够的社会闲散资金,自然而然存款问题就被放在首要位置。目前,淮安市各商业银行每年都分级下达当年存款任务指标。特殊情况下,上级行还会给所属机构来个月度或季度的存款比拼,并且将完成存款任务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与评比先进挂钩。虽然央行三令五申,不准将存款完成情况与员工工资、奖金、福利挂钩,但淮安市很多单位依然我行我素,置若罔闻。在“存款立行”观念的支配下,各商业银行盲目拉存款,只重视存款数量不重视质量,也给自身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过分强调抓存款,扰乱临柜业务的正常运转。为揽储一些机构公然将企业存款转入储蓄核算,为部分企业机关团逃避监督和大额提现开了方便之门,达到公款私用之目的。 2.不良贷款比率高,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首先,淮安市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贷款“三查”制度真正落实,授信不统一。不少项目贷前调查流于形式,对企业产品、生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益、发展趋势等主要因素预测不准,在方法上重定性轻定量,缺乏科学的分析;贷时审查不严格、不科学,在放贷时违反规定与操作程序,使“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贷后检查不积极,流于形式,重贷轻营的现象较普遍[3]。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今后贷款的回收。另外银行对不同企业贷款方式(主要有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选择不当也是造成贷款风险的重要因素。其次,由于目前很多机构现有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且个别人员法制观念极差,违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造成信贷风险损失,严重威胁信贷资产的安全运营。最后,缺乏一套严密的监督机制,也是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完善,监管机制也不健全,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给不良资产的形成埋下隐患。必须加强内控建设,建立建全科学的资产风险管理系统。 3.人员素质水平普遍不高,技术装备落后。现代银行是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对员工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一般业务人员。不仅要求员工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注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造力。而目前淮安市银行职工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学历较低,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也不高。这主要是一些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适应现代商业银行运作的劳动人事制度。员工录用要求不高、把关不严,很多人都是靠关系而不是靠自身实力进入银行;在岗人员缺少技术和业务培训,没有一套科学严密的考核制度;岗位分工不合理,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大量临时用工人员充斥一线岗位,很多都是无证上岗,难以保证银行临柜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再加上这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且由于待遇较低,往往很容易造成某些人心理失衡,从而走上犯罪道路。近几年来这类金融犯罪案件频频发生,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已严重威胁到银行资金安全和社会声誉。 4.银行业还存在许多内部管理问题。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存在内部人控制、信息披露不足、经营目标偏差、缺乏明确有效的制约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等问题[4],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容易引发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由于投资者保护制度尚待完善,投资者风险意识不足,近几年在救助和关闭金融机构过程中的个人债权通常由政府垫付,这种方式不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增强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市场约束,还有可能诱发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和恶意经营行为。在风险处置中如何既维护金融稳定又防范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5.金融监管措施不力。从金融监管手段看,淮安市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基本金融法律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淮安市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自我监管能力极低,金融同业工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淮安市也极为少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5]。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淮安市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白,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作用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监管行为随意性强。 三、淮安市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 针对淮安市金融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几点对策,对于加快淮安金融市场的更好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1.改变观念抓信贷,保持存款适度增长。存款不是银行的本质特征,从整个经济运行环境来看,只有适度合理的增长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首先,各商业银行要及时转变观念,变“存款立行”为“效益立行”,在增强银行实力过程中,应以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禁止下达硬性存款考核指标,但也不能忽视存款,要将存款数量与质量一起抓。其次,要在信贷管理方面加大力度,把信贷管理工作从实质上提高到银行经营管理中心地位上来,充分体现赢利对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以构建新型政银关系为目标,推动淮安政府与金融机构全面战略合作的范围宽化和层次深化,淮安政府与金融机构携手合作,共同创造当地有效的信贷需求。从本意上说,政银合作是一项“双赢”甚至“多赢”的战略选择[5]。因为政府掌握的大量项目资源、政策资源及其他相关资源同商业银行拥有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专有资源和独特优势相结合,对于创造有效的信贷需求来说,无疑比不合作具有更大的正效应。以构建新型银企关系为目标,协调和完善省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市县政府部门的银企对接制度,继续挖掘并向金融部门提供可供信贷的企业资源。 2.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做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处理。淮安市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困,也有自身管理不善的因素。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科学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实现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首先,要重点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和统一授信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各商业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分析客观环境的变化,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投量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综合企业领导素质、经济实力、信誉状况等各种指标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在贷款发放前通过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通过量化方式测算企业信用对贷款风险的影响。尽量避免对信用等级低于贷款标准的企业给予贷款。同时要做好贷时审查工作,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对贷款风险度进行验证,以确定贷款方式、额度等具体事项,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最后由决策部门审批。最后还应把好事后检查关,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及时监测贷款资产质量 的变化;加强对贷款使用状况的监督。定期对其进行测算和分析,可借助电子计算机系统对贷款全过程实行风险预警,确定风险度。其次,建立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也是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 3.加强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建设。一流的技术装备加上一流的人员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所必备的条件。国外一些著名大银行常通过安排员工轮岗训练或派驻海外机构工作等方式,以拓宽员工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淮安市银行业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做法给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员工队伍素质建设,严禁无证人员上岗,并可通过建立一套激励型的劳动人事制度,从员工的录用、培训、考核、收入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让忠诚能干的员工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加强对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知识的学习,切实增强员工遵纪守法观念,避免违法乱纪事件发生,使每个员工以为银行作出贡献与实现自我价值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全体员工倾心敬业。各商业银行还要把更新技术装备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来对待,加快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更新办公室设施,改善营业环境,使软硬件同步发展,为客户提供一套高效运作机制。建立员工自我约束机制,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增强银行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为顾客着想,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力争微笑服务每一天。 4.强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系。银行要有严格的岗位分工和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使各部门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能相互配合。一是严格岗位分工,切实根据业务运作的实际要求,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尽量做到分工合理。并实行行内岗位轮换和员工年假制等,使银行每个人员和每项业务都处于被监督、被检查范围之内;二是按照每一项业务至少必须有两个岗位或两人以上参与记录、核算和管理的要求,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质、权限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三是加强业务操作的事后检查,每项业务要求有一名业务主管或专门岗位对该项业务处理的整个流程进行综合把关和全过程的检查,确保各岗位按职责要求正确处理同一笔业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工作。 5.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地区金融安全与稳定运行。维护地区金融安全与稳定运行是促进金融市场发育和金融市场深化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对于淮安来说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淮安由于地处苏北,不仅使地区金融业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并逐渐落后于全省,更制约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审慎面对多年来难得的金融形势和发展机遇,注意防控当前的贷款集中度风险和潜在的长期信用风险,尽最大努力防止因项目选择不当、企业效益持续下滑等原因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反弹。既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决策部署,保证扩内需、保增长、促振兴目标的实现,也要避免某些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并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的退出力度。加大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协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虽然金融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同,但在金融监管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通过协调与合作,保障区域金融安全与稳定,共同促进区域金融的健康发展 [7]。加强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努力防控地方金融风险。 结论 要想实现淮安银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把加强政府对银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上的引导与银行个体的主观积极能动性发挥出来,加大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改变观念抓信贷,不断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本着服务人民、为人民提供方便的原则,大力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努力促进淮安金融市场更快更好的发展。 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国内私人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国内商业银行私人业务的发展概况 私人银行业务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社会富有阶层提供的“一篮子”、专业化、私密性极强的金融服务。根据客户需求为其量身定做提供个人财富管理方案,甚至充当“私人管家”服务。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客户创设一个个性化的综合资产管理运作平台,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及事业发展的双重目标。 国内的私人银行业自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而揭开序幕,至今已走过五个春秋,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这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实际GDP的持续增长,民间资本及个人可支配收入逐年累积,中国的高净值财富人群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12》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18.5万人,2011年前五年平均增速为29.1%,预期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为17%,到2015年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219.3万人。我国的高净值人群分布显示出几大特点:一、财富的地域集中趋势明显,超过2/3的高净值人群集中在6个主要地区,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和福建;二、年轻化趋势明显,我国高净值人群的主要集中在30―49岁人群,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更显年轻化;三、职业构成集中化,私营企业主占比为71.6%,民营、私营企业管理层因其所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和股权在高净值人群中占比11.11%,而家族继承人的比重为1.42%。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高净值人士总数及所拥有的财富总量都在快速增长,中国私人银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基于 “银行业的二八定律”,20%的高端客户带来了银行收益的80%,由此,关注高净值财富拥有者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另一方面,国内金融体系直接融资渠道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加剧;加入WTO以来,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进程加快,商业银行开始从主要充当融资平台向融资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并重的状态转变。财富管理平台作为金融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经营及业务转型的重要选择。截至2011年末,设立私人银行部门的中资商业银行已达到11家。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在发展私人业务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对本土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本土客户文化的理解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二是前期业务展开中拥有的大量优质客户关系;三是原有的机构布局与网点资源使其获得高端客户的成本相对较低;四是国内商业银行相对拥有更多的政策优势。这些都促进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私人银行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人才的极度缺乏,人才缺乏是制约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最大因素,私人银行业务要求配备大量的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业务体制不健全,私人银行运作的专业性极强,在管理上需要较大的独立性和灵活度,建立什么样的私人银行业务组织架构,建立什么样的服务体系和产品研发机制,如何理顺总分行的关系等都是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私人业务面临的重大课题;三是产品的开发能力不足,类别少、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没有体现出私人银行业务应有的特色性和高端性;四是信息系统并不完善,不利于客户信息的整合与数据挖掘。 二、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 1.树立核心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客户需求分析为起点,挖掘客户需求,通过客户的资产投资分析确定其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等特征,确定最终的投资策略、投资产品的组合设计,最后根据客户意见和市场动态对投资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杜绝在实际操作中以销售产品,完成指标而过度销售、错误销售的倾向。 2.资产端+负债端”综合财富管理。根据客户个性化、综合化、多元化的理财需求,丰富服务内容,不仅局限于客户的资产端的配置方案,还应延伸到负债端,一方面帮助客户经营资产,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构造来实现风险收益均衡基础上的资产增值,另一方面帮助客户经营负债,通过成本收益的权衡来达到财富最大化,进而形成了覆盖客户资产负债表的综合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3.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培养高素质私人银行专业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以专业的服务获取客户的信任,以优质周到的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 4.精准营销和客户价值的深入挖掘。利用差异化的产品、优质化的服务、多元化的渠道以及现代化的手段进行高层次营销。同时重视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建立专业数据库,注重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系统中各方面的应用;利用IT系统支持开发财富管理平台,自动整合客户财务规划、资产组合管理、投资选择以及披露报备、分析查询等多功能体系,提升财富管理客户的营销效率和价值贡献。 5.注重私人银行品牌建设。在私人银行的导入期,品牌战略强于实际功效。因此,品牌建设不容轻视。从品牌定位、架构与体验等多方位考虑,树立安全、稳健、优质的品牌形象,打造一个值得信赖的私人银行品牌。 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整体银行业规模增速有所放缓。另外,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促使我国银行业调整盈利模式,积极推进金融创新。预计未来银行将进一步调整收入结构,探索新盈利模式,结合信息技术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效率,继续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小微和“三农”发展。 【关键词】金融 银行 经济 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银行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12.72万亿元,负债总额196.40万亿元。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36.6%、18.8%、13.5%和11.9%。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2016年各月总资产以及总负债增速与上年同期增速率均在16%。然而近年来,不同于以往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在新常态的背景环境下,我国银行业整体规模稳中有升,但规模增速也有所放缓。 (一)利差空间逐步压缩,积极转变盈利模式 从银行收入结构而言,存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2015年我国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占整体收入的57.7%。其中企业贷款一直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占据着主要部分。然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在流动性改善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被逐步压缩,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平均水平持续下降。面对经济新常态,存贷利差收窄的趋势,我国银行业积极进行调整,积极转变盈利模式,正在经历着一系列变化,如依托电子科技技术,由传统物理网点向智能化、轻型化网点方向转型。2015年,银行业离柜交易达1085.74亿笔,离柜交易额1762.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52%,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了122.75%、171.64%、195.67%、28.18%。 另一方面,在传统贷款业务方面,公司贷款持续增长,贷款投向不断优化,“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小微企业新增贷款2.11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新增贷款的38.1%;同时,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也随之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为104,357亿元,2014年为189,520亿元,2012-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1%,增长显著。此外,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以16家上市银行为例,2015年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61亿元,同比增长15%,新型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显著上升。 (二)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从各类银行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35、0.9和1.68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进程加快,进一步实现了业务结构综合化、客户结构均衡化和收入结构多元化发展。另外,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总计22家中资银行开设了1298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 从银行资产情况来看,收到近年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普遍出现“双升”的情况。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尚未脱离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从国内经济状况来看,经济总体仍将处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中,从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势也日趋复杂,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将促进部分行业、企业产能出清、提质增效,但也会对银行资产端产生一定冲击,银行业需要不断提升防风险能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银行业高利润增长的时期接近尾声,在改革、创新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业自身发展转型的任务更为艰巨。 (一)调整收入结构,探索新盈利模式 在银行的利息收入增长普遍乏力,净利润的稳定主要依赖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业将呈现净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各银行通过业务联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协同发展等途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另外,随着商业银行向轻资本模式的转型及不断深化集团内协同效应,以、私人银行及资产托管为代表的及管理类业务将呈现较为突出的发展势头。 (二)结合信息技术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效率 信息科技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金融注重客户体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重视客户全方位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并据此分析和挖掘客户习惯,预测客户行为,有效进行客户细分,提高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客户需求已部仅限于快捷的贷款,更包括结算、理财、咨询等在内的金融服务,未来银行业应满足这些金融需求,同时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 (三)继续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小微和“三农”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大型机构的体系比较完备,但在服务小微和“三农”领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农村金融政策频出的支持下,银行在“三农”领域的布局也正加速推进。预计未来银行业将跟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以规模种养农户、农机大户及国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积极增加信贷投入,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投资理财、外汇结算、农户便捷交易等综合服务,以此为新增长点。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阶段的同时,传统的银行盈利模式已不可持续,银行业也被推到了转型的风口浪尖上。在政策的推动下,不少银行在积极挖掘已有市场与客户的同时,也在开拓新的市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极大的解放传统银行服务过程中的低价值、重复性操作工作,各种散落的数据也将重新被识别、收集、整合和挖掘分析,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了新的可能。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浅谈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调查显示: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身边的长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建积极快乐的氛围,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体验成功的愉悦,让积极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以此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关键词:快乐氛围;潜能;幸福感;方法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他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即如何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赛林格曼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其英文的表达:H=S+C+V 。可见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西。那么我们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科学证实:一部分来自遗传,大约占48%。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对人的体力、智力、气质、疾病是有一定影响的。 其次来自于模因(早期生活经历)。早期生活经历对个人性格、品格特征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这是第二种遗传,即父母以及环境的“模因”给你的“天赋”。家庭是个性形成的根源,“制造人格的工厂”,来源父母对子女的潜移默化。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指出:生命初期,儿童对世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形成无需经过正规教育――我们称之为自然或者“本能”的理论。这些理论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显然是错误的,早期形成的理论、观念都抗拒改变。可见,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和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对一个人积极地心理品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积极的个性。因此在后天环境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重大,所以教师要努力创建积极快乐的氛围,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其在课堂上充分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让积极的情绪占据主导,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调查显示: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身边的长者(老师和家长)。我们不会忘记:台湾作家三毛,人生那么成功,为什么却最后走向不归路?是少年时代深深印在脑海中的不快乐,给她的人生奠定了灰色的基调。那时因为她的数学功课不好,老师经常言行侮辱,画黑眼圈,罚站、罚跑等,使她的自尊心受到极大地伤害,反抗的结果是被教师赶出学校。后来是妈妈的家教,让她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感受到一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见教师的不慎,一旦给学生人生的底色涂上了灰暗的色彩,人生就会至此不再亮丽。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性格的养成。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关注积极心理学。树立这样一个理念: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积极的人格品质,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导向的能力。他们期待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等。教师在授课和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应让学生充满正面的期待。例如同一门课,我会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训等多种教学手段,展示个人和小组的智慧,教师积极恰当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教师期待的眼神和行为中感受被重视、被赞许、被肯定,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得主观幸福感、成就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是一种需要不断被欣赏和认可的社会性动物,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认可。正面期待在心理学上也称为 “期待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不难看到,近几年高校扩招,视野开阔、思维和行为难控制的学生多了。我们经常目睹这样的场景:老师在台上口干舌躁,而学生或者酣然入眠,或谈笑风生,或津津有味地听随身听,或者心无旁骛地看闲书…… 网络使他们获取信息轻松,且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给教师造成教学的压力,再加上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厌学情绪、较差的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都是教师每天要面对的难题。讲浅,不屑一顾;讲深,不可理喻。人在课堂,心已飞出很远。教师该怎么去做才能创造使学生积极向上、愿意合作学习、能够互相鼓励和互相肯定的课堂氛围呢? 1. 教师要具有积极而稳定的教育心境,积极地爱学生。因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是教育的幸运。教师要在积极的的状态中,在显示出对所有学生高期望的同时,也要相信自己是个好老师,而且以身为专业的教育者而自豪,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2.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如敏锐的观察力,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的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能面对现实,勇于打破舒适圈,接纳新思想!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 3. 教师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与情感,营造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人的心理问题,首先是对所处环境人的适应,能正确处理与学生、同事、领导的关系,重要的是师生关系。试想,你把班级空气搞成了“毒气”,你怎么去呼吸?一个过分和学生较劲的老师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教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性格的养成,其实反过来学生也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身心健康。教师心理支撑的力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生,是你价值的体现,学生需要你,是老师内心莫大的安慰。教师要具备健全的人格,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与消极态度。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让环境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4.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教师传统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位尊而权威,师道尊严。知识的占有者,具有权威性、控制性、管理性和人格的优越性。课堂成了“教堂”而非“学堂”。 课改赋予的教师的新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导航者、促进者,是储存特定知识的硬盘。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是教练,积极的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师生互动学习,形成一个共同体。我们熟知的哈佛案例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上课时指定一学生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者指出实现公司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然后其他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分析、措施。学生们为了能争得发言的机会,往往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教室里经常气氛热烈,教授则努力控制局面,引导发言。有时教授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以使讨论能够继续进行下去。难怪哈佛会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34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此外,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如杰罗姆・布鲁纳、乔治・梅奥等。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出自哈佛。我国近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竺可桢、杨杏佛、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等。由此我想到了蝴蝶效应:人的变化过程虽是渐进的,效果却是革命性的。 5. 教学评价要完善。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要予评价;评价的方法与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过程和评价中。例如在公共关系的教学中,通过推销你自己、公关专题演讲、危机处理、我喜爱的一座建筑、参观分析企业形象塑造以及文化建设等大量的实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次的磨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实力;特别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的“我的创业计划”专题活动,我班同学作品在参赛中获得自治区“创业杯”二等奖。一位学生当自己的成果被肯定,感受到被关怀重视,就会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这种成就感、幸福感会不期而遇,即在生命的每一天,遇到最好的自己。(作者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人们内心的正能量,是一门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中具有积极因素的方面的学科。把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在力量及最终在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教育教学 积极作用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新兴的的研究领域,是指利用心理学较为完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方向[1]。其目的是采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众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 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发掘出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2]。当前,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儿童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大量运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拓展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对其在教育学方面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度发掘学生的潜力及好的品德素养,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心理学界一直充斥着模棱两可的说法,一说积极心理学主张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一说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3]。无论采用哪一种说法,积极心理学都已经对人们一直研究的心理学方向提出了巨大挑战,从根本上驳斥了以研究人们病态心理现象,防治心理疾病为目的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人们内心的正能量,是一门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中具有积极因素的方面的学科,成为了现今心理学发展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一般情况下,提到心理学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门研究人们病态心理现象的学科,认为学习心理学只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想法是从心理学诞生以来外界对其普遍的看法。但是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则颠覆了人们的原有看法,其核心在于研究人们积极的心理现象,探索人们心中积极向上的品质特征,帮助人们寻找并建立幸福感而非研究人们的病态心理问题。它从大众认知的心理学的另一个层面去研究心理学,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已经把心理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分别是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是互通有无,相互联系的。对主观水平上积极体验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积极经验,经验是人们在过去生活中通过不断实践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积极经验则指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主观幸福感等正面情绪的知识技能;对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实质是研究个人所具有的类似智慧、创造力、美德等积极向上的品质特征;对群体水平的积极社会环境进行研究则是对人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进行的研究,探索研究出能对个体潜能发挥有正面影响力的环境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由主观到个体,再由个体到群体,涵盖了整个社会的构成因子,作为社会组成因子的一部分,学校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把对社会整体进行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相应的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同样会产生积极作用。 1.对积极经验的研究 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的积极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发现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中常常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产生快乐或是主观幸福感的那些积极经验,并将这些积极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互相结合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这一最终目的做铺垫。 2.对积极特质的研究 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就一直被灌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特质这一层面的研究就是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品质特征,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不只是简单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以后发展道路的正确走向。 3.对积极环境的研究 教育教学的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两种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积极环境,帮助教师学生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教学环境,使他们最大程度上能够在积极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从教师与学生这两方面优化教育教学的环境。 四、结语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该把对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这三个层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探索出教师教学和学生教育各自的优势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教学,最终在整体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心理学要求教育者用一种欣赏的、开放性的、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动机和力量。作者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用实践案例表明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成为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积极语言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积极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闪光点积极的师生关系积极语言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 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优点和积极品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为重点。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用一种欣赏的、开放性的、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动机和力量。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过去不等于他们的未来,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成绩的差异不应是评价他们的标准,品行才是评价他们最为重要的前提。学生成绩差是过去的历史,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他成为一个爱学习,并不断为之努力的好学生。一个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过程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应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一切,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 首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却有其他的优点。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它的光芒加以扩大,让他充满自信,使他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我班里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不爱学习,经常打架。通过对他平常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很讲义气,很懂事的孩子。有一次,每个寝室要选一名寝室长,我就推荐了他。结果,在学校每天对寝室的内务检查中,他的寝室一直都是满分。我在班里表扬并要求其他寝室长都要向他学习。可能他从未受过老师的表扬,我发现他第一次脸红了。从此,我有意无意地把班级里有些事情安排给他做,他总是负责任地做好每件事。他渐渐地融入这个班集体里,不再打架闹事,并且开始认真学习了,因为他开始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从此,他对我充满感激和信任,把我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与信赖,能够焕发他们的热情、提高信心、增强自觉、激发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欣赏学生,挖掘学生的亮点。 其次,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积极心理学首先要求师生之间要有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些积极关系的特征包括:相互信任、尊重、关心、时间投入、陪伴、体贴、安全、善良、鼓励、有趣等。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意识、态度和交往方式,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正向行为的积极发展。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微笑、几句鼓励、几次表扬就能建立的,它需要计划、时间、努力、技巧,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坚持。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应先让他们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今年刚刚带完高三的我又被学校安排带了这届高三,我当时担心学生不能适应这段磨合期。我在教学上是个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很重视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接这两个班时,我发现他们没有背单词的习惯,所以我初次给他们听写的分数简直让我崩溃,交作业也是拖拖拉拉。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让他们英语的学习井井有条起来,所以先培养习惯。但我知道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我,他们才会跟着我走。我尽快地做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记录每个孩子每天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对进步的孩子给予表扬,对孩子做错的题耐心地给予讲解,并且鼓励孩子们多问题,课堂上积极参与。渐渐地学生看到了我对他们的付出,他们对我更加尊重,在英语学习上非常地努力。教师要善于赞赏与激励,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赞赏是自我期待、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三,教育过程运用积极语言。 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相信每个孩子,包括成绩最差的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受肯定、被欣赏的心理需求。教师运用积极语言本身就表现出关爱的语气、赞许的态度、尊重的表情、信任的眼神,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实话实说》中的崔永元小时候酷爱数学,但有一次因为上课思想开小差被新来的数学老师严厉批评。从此,他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他说: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我请求各位老师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以育人为终极目标,以语言为主要工具的教师,理当用心学习、研究如何说话,说什么话。 对学校教育来讲,学校要以广大普通学生作为工作的重心,研究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让校园充满乐观与积极的氛围。育人者当育己,心育者当自勉,老师应成为学生心理积极暗示的楷模。 积极心理学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类幸福和快乐的奥秘,并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我们都知道,心情的好坏可以影响着我们做事情的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直接影响教育能否取得真正成功的因素并不是知识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专业领域的创新,而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快乐生活的心态。基于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一切从积极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其活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关系论文:化学新教材与新型师生关系初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文性、探究性、实践性、情感性等特点。要求师生在平等、互动、和谐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增强技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教材教学的关键。 一、新教材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教材突出了“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学习成绩如何,坚决不歧视‘差生’,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二是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偶尔的失误,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做“人”的主体地位上,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赞赏教育”。 二、新教材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师生互动、合作 新教材要求: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传统的讲授型、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变“听化学、记化学、练化学”为“看化学、做化学、用化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教与学中焕发出学生的勃勃生机。 新教材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教师要通过“导(引导)、试(尝试)、放(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馈(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调控)、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评出观点,评出学习积极性)、结(学生总结)”几个步骤指导教学。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让学生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让学生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让学生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做,教师坚决不包办代替。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使我们的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师生互动、合作,切磋进取,结伴成长。 三、新教材强调学习过程的实践性──教师是引领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科技、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现象和身边的化学学习化学;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探究实验,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为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四、新教材注重教育的情感性──教师是激励者 新教材不仅强调知识、能力目标,而且注重情感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激励、亲情与友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得到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以情唤情,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在化学教学中,可采取:展示化学之美,以美融情;优化课堂提问,以疑导情;贴近社会生活,以用激情;挖掘化学史实,以史渗情等方法。平时教学用语,教师尽可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让师生在教与学中达到认知与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化学教学成为心灵净化、陶冶情操、视觉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新教材实施迫切要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师生关系论文:重视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发展策略 在新的课改、新的要求,在大力推进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小组讨论问题、合作探究的质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下面,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本文拟从师生探究的重要前提、主要环节、注意问题三个方面作出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家在自己讲授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把一切内容都从头到尾嚼得稀烂,让学生们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这种做法往往使学生再也不必思考了。”如果教师竭力把学生的脑力劳动减到最低限度,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掌握知识,大脑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记住的一条基本原理。”而创新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把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了起来。 在新的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就参加者来说,教学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则是教的对象、教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法、风格与内容一样都成为学的对象、学的客体。这一模式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师生互动,质疑探究,以达到消疑解问,减负、提质、增效。其重要环节就是师生探究活动的成功施行。 一、创设和谐的高中历史课堂学习氛围 主体性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因此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小组内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课堂,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透过历史这面镜子,找到社会发展的轨迹。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回家调查,调查自己家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况,把父辈、祖父辈那个时候的家人生活情况与现在我们所生活的情况进行对比,比如说爷爷17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生活?与我们自己现在的生活相比有什么区别呢?通过比较,生活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就显露出来。 二、探究活动应给予足够的空间 最好是让学生能够生成问题。另外,通过独立思考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基本的意志品质,如自制力、自觉性和坚韧性。这些意识品质对学生来说一生都受用。如在《人类通往现代化道路的旅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声光视频手段进行了历史的情境再现,让学生讨论三种模式:西方模式:市场经济体制(英国为代表);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为代表);中国模式: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中国为代表)。这样,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句话的含义,体验到现代化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幸福与解放,有助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的双重视角来观察和探究历史,有利于中外比较,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获得启示。 三、探究问题的应“举重以明轻” 有人肯定会问:“历史课在实施主体合作教学模式时,一节课讨论几个问题,时间会不会太紧张了?”由于历史的学习内容丰富,再加上教学时间相当有限,因此运用主体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很有可能会出现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教学目标不能实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上上策是“举重以明轻”,就是说一节课教学的目标是否实现,主要看该节课的重点、难点有没有解决,换句话说是课时紧张不紧张完全取决于教师会不会取舍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能力强不强两大方面。在师生共同设计情景问题时,如果是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是来“点”设计问题的,那么,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不会成问题,因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毕竟有限的。话又说回来,即使一节课的时间真的不能完全解决这些讨论题,也不用紧张,就索性把未完成的讨论题当作课后思考题。教学内容中的次要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去掌握,是完全可以的,并且是应该的,教师不可能什么都讲。因此,在实施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时,只要师生配合默契,考虑精当,时间是不会紧张的。 师生探究活动应有层次性、条理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精气神。例如讲《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建立》时,我们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4个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把具有相同目标、观点的内容编排在一起,学生自然就会有比较探究的欲望。通过对这些国家相关史实的分析、比较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以英国和美国为例: ①在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材料概括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的特点。②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较分析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③在学习完整个单元的内容之后,还可以设置思考题:为什么说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一方面引导学生知道代议制民主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学生看到资本主义的代议制民主较于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性。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分析,不仅能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概括历史知识、比较历史现象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种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会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辩证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在面对疑难问题学生无法解决或不能全面解决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摆脱陈旧的一问一答的操作程序,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层层渐进,使问题环环相扣。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设计问题。这样,会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者的我们,需要走的路仍很长。因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成长,我们的教学才会正真有效,才能真正培养人才。 师生关系论文:谈素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今素质教育已经铺天盖地的在全国各地开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去的那种以打骂、惩罚来教育学生的方式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作为一个新世纪的班主任,面对班上来自不同家庭教育环境,性格各异的几十名学生,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教育方法是多种的,但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教育工作方法就是面对面与学生进行谈话。通过谈话,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家庭的情况。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良好的谈话,就可以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有的谈话收效甚微,就像春日里不着边际的风,学生听了入耳不入心。而有的谈话则效果显著,就像一把金钥匙,一下子就能打开学生心头的锁,能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以下是我如何与学生谈话的一些体会。 第一、找学生谈话前要作好准备 找学生谈话,不能凭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要确实谈话的学生,要真正了解谈话学生。谈话前认真做好研究工作,要对谈话的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地点和时间。 第二、把握谈话的时机,精心选择谈话的时间、地点及场合 谈话时机、火候要把握好。这样谈话效果将事半功倍。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突遭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愁绪满怀,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欢喜,需要认同时;当遇到麻烦,不知所措,需要指点时;都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若过早,时机不成熟,就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若过迟,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悔之晚矣。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工作安排情况及学生思想状况与情绪表现。如学生情绪不稳,容易激动发火,此时不易谈话。如学习太忙,学生也会心不在焉。地点、场合的选择对个别谈话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应选择清洁、舒适的而不是杂乱无章、难以置身的地方。空旷的房间应选择比较清静易于定心,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应选择学生感到亲切、自在的地方。比较严肃的,应单独找学生谈,以引起重视。一般情况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劳动时间。 第三、谈话时要有明确的目标 找学生谈话,要有明确的谈话主题,即要明确谈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找学生谈话,通常有下列目的:①掌握情况,便于下一步开展工作;②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排忧解难;③鼓励进步,激发向上;④布置工作,明确责任,指导方法;⑤沟通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但谈话不能企图同时解决许多问题,谈话的目标要尽量集中,内容要围绕主题进行,时间不可拉得太长,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要适可而止,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谈话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一)平等原则与学生谈话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消除学生顾虑与拘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二)真诚原则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以情感人。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惟有炽热的感情,才会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神飞”。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理上有了沟通,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能闯开心扉,将内心袒露无遗。在谈话过程中,如果班主任带有厌恶的情绪,甚至皱一皱眉,有一点走神,学生都会敏锐地觉察到。若让学生产生一种被轻视、被愚弄的愤怒,就会引起师生间的树立情绪,影响谈话效果。 (三)尊重原则 找学生谈话时,要态度和蔼,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要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 感受、困惑、疙瘩、怒气、忧愁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要与人为善,正面引导,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刺,话难听、脸难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为之倾心,与之交心。 (四)差异原则 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施法,不可千人一面。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情绪心态、表现情况,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同学是直性子,性情豪爽,谈话就要开门见山。有的同学自尊心较强,谈话要就应含蓄一些,旁敲侧击,不要硬把一层“窗户纸”捅破,对方接受不了。在这方面《论语》中记载着孔子的一个极好的范例: 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就可以上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上,不征求他们的意见,怎么可以自作主张呢?“过一会儿,冉有也来问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说:“只要听到这件事应该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一直在孔子身旁的公西华听了大惑不解,就问孔夫子。孔子说:“冉有遇事犹豫不决,我的回答是为坚定其信心,而子路粗鲁好胜,所以我故意给他泼冷水。”孔子的这种做法,就是遵循了差异原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是一种艺术。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好这门艺术,那么它对素质教育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在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要做出改变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应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在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要做出改变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应试教育强调的是教师的智力、知识能力转变成现代素质教育既注重教师的智力、知识、能力,更强调非智力能力即情感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建立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毋庸置疑,建立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确实能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们要从思想的源头上彻底扭转,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具体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应明确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的互动关系,清楚各自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做,由“教师中心论”发展到“学生中心论”上,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全面发展。我觉得,要实施好新课改的数学教学理念就必须打破陈年已久的教学观念:使学生从心理上理解老师、尊敬老师、感激老师而不是一味的敬畏老师。长期以来,老师与学生之间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而我以为要真正实现二者的零距离接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打破讲台与课桌的界限。化矛盾为和谐,真正做到二者的辨证统一。 二、数学教师要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基本统一师生平等,但真正做到对每一名同学都平等却很不容易。多数老师都比较关注成绩靠前的学生,因为大多数学校都以前面的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参数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水平,我们说人的口味是不一样的,同样学生的学习口味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统一的考试成绩去评价学生,同样也不能统一的考试制度去评价一名老师,比如,有的老师可能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偏重于联系生活实践,可能他的学生在处理日常生活经验会很有方法,而那些一味靠死读书的学子们却很难感受知识原理的生活化。因此,使学生都真正能在课堂上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是必须的。再想想我们的平时教学,有多少学生成了我们遗忘的角落。而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好的解释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学会尊重、宽容、爱护学生;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尽量寻求与学生对话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宽松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是愉悦的。(论文范文 )要不断地给学生树立一个个荣誉,让学生维护现有的荣誉,为追求更高的荣誉而自强不息。学生在奋斗中找到自尊,就会产生出自信的情感。教师宽容了学生,就意味着破除了师道尊严,就能营造出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三、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更是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 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形象当然是年轻漂亮,有亲和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漂亮是一种美,但这毕竟是不可能人人拥有的。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四、数学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以极佳的心理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感情充沛,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情、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诱导参与促进思维。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对他们的发言,应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用赞许、微笑表达对学生的信任;讨论问题可采用竞赛方式,鼓励组与组、人与人之间踊跃发言,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就是差生提出很"傻"的问题时,也不要讥讽,而应从神态、语言、动作上表露出对他们的支持,并诚恳地引导他们找出错误所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数学教师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死板说教 在课堂上难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死板说教。 六、数 学教师要学会微笑,多给予鼓励 笑容是善意的象征,教师的微笑是阳光,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而且学生还会把教师的微笑当作一种鼓励,当作一种前进的动力。因此,教师无论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在进行教育教学前,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学生,使学生在感受老师高兴的同时自己也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长期如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悄然形成。 所以,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要建立良好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要在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师生关系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法律调整 【摘要】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不断发展,借助道德维系的高校传统师生关系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需要,并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日益暴露出不和谐的因素。文章认为教师与学生只有按照相关法律,规范自身行为,才能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校师生;和谐;民事法律关系;法律分析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设计,其总的要求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的背景下,高校不仅本身应是和谐的,且应该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而高校和谐最核心就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师生关系和谐,它也是高校众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转变,转型期的价值观多元化使当前师生双方都陷入了惘然、焦虑、尴尬的境地,师生关系领域同样面临“失范”的境地。因为,以传统的“尊敬师长”“师徒如父子”为主要内容的调整准则显然与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要求的和谐社会不相符合,于是在现代法治发展中已经趋于崩溃,而新的师生关系还没有成型。 一、高校师生法律关系的特殊性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师生关系必然由传统的道德维系向法律调整为主转换。但是高校师生法律关系极为复杂,有人提出存在合同关系、消费关系、行政管理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等。尤其是消费关系观念极大地影响到高校师生关系的建立。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交费上大学,所以非常容易导致这样一种观念的产生。即学生出钱消费,学校或老师提供服务的类似普通的消费关系。既然如此,学生作为消费者就有权选老师、选课程、有权不来上课、有权要求学校提供工作机会,否则就可以因为服务质量问题提起诉讼。这种观念在有些老师中也是存在的,如老师常说:学生交了钱,他不来上课是他的权利,我怎么管呢! 我认为,这种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消费关系是说不通的,也会极大损害到正常师生关系的建立。高校师生法律关系的性质还有待大家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我们可以从总体上看分析出师生法律关系是极为特殊的。 所以在分析高校师生法律关系时,必须明确这种法律关系主体双重身分的特殊性。 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必须理顺师生的管理教育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二、相互尊重,维护师生民事法律关系的和谐 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一个显着区别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意志上是自由的。现代高校师生关系的转变首先要求在思想上应转变观念。我国先前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传统的观念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和非科学的色彩,容易导致师生均有“师重生轻”的意识,学校和教师漠视和剥夺学生权利、贬损学生人格,而学生自甘歧视,不敢抗争;强调高校师生民事法律关系的和谐,关键是要在法律原则的统领下,建立和维护师生关系的一种权利义务相互一致的平等关系,双方的人格独立、定位明确。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对方人格;学生也必须正当行使自身权利,尊师重教,同时要摒弃弱者观念,强化主体意识,敢于抗争违法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中,新型的师生法律关系应该具有平等的法律色彩。 三、管理教育法律关系要坚持“依法”原则,促进师生和谐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德观念,使得师生关系极为不平等。教师高高在上,对学生随意指使,对学生权利随意践踏。学生及家长从自身利益考虑,不敢得罪教师,使得这种违法现象在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存在。勿庸置疑,师生关系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一面,且就是这种管理或教育法律关系往往成为打破师生和谐关系的罪魁祸首。因此我们必须对师生的管理关系进行重新的分析。 (一)学校或教师管理权利来自法律法规的授权 高校师生的管理法律关系类似与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主要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权力进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主体双方处于一种不平等地位。我们知道,高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具有行政管理权,但是高校为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维护正常的和谐关系,的确具有对学生管理的需要。所以为了便于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明确将行政机关的部分教育行政管理职权授权给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如根据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对违法、违纪学生可以进行纪律处分,其中最严重的可以开除学生学籍,这种开除学籍的行为就是取消了学生接受教育的 权利,实为行政处罚的行为;另外高校还有授予学位的权利。 (二)法律法规赋予学校或教师依法管理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 法律法规授权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权利,目的是为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一切管理,或者说对学生权利的剥夺和限制都必须建立在维护学生利益的正当目的上。这点是建立和维护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核心。所以授权本身并不会必然导致学生权利侵害。如高校对学生退学的处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27条规定:“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的应予退学。”第10条规定:“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其它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家庭困难的可申请贷款或其他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那么对没有按时交费的学生该不该退学呢?高校也应该遵循行政法的比例原则,否则就有可能引发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如在2005年9月以前高校对大学生同居或结婚行为采取的劝其退学或开除处理明显违反了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即使要对学生不当行为处理,也应该遵循法定的程序,保障学生正当的权利,这样才能维护师生关系的和谐,促进学校的和谐。 (三)完善学生权利救济途径 在学校管理学生过程中,学校作为强势的一方必须依法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管理权利,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由于学校和学生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出现利益不一致是难免的。而学生的权益往往成为最后的牺牲品,造成学校和师生关系的不稳定。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维权机制的建立。 对学校侵犯学生财产权、人身权以及知识产权的,学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学校不能进行任何的干涉。关于这方面大家意见是一致的。关键是对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对学生教育权等相关权利的侵害,学生只有通过向学校申诉部门申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根据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申诉委员会的成立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学生申诉范围还不是很明确;学生申诉机构组成人员不尽合理,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学生申诉处理的运行程序不够明确。同时还缺乏基本的回避等法律程序的规定。因此学生权利受到侵害难以得到救济,影响了师生法律关系的正常发展。 总之,在我国师生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不和谐到比较和谐再到非常和谐的过程,体现了从道德约束为主向以法律规范为主是个必然的趋势,这是与法律调整的性质以及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相符合的。 师生关系论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师生关系的新认识 彭 辉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在传统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所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随处可见对这种师生关系既新的学生观的要求的体现。 如《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就明确的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质、体、美的和谐发展。第(二)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也非常清楚地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还有很多具体阐述,就不一一例举了。) 试问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不是在构建了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又如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和谐发展,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呢?所以说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既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根本。 教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这在以往的教学现实中是很常见的事,这些都是阻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主要因素。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从思想上改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的作风。并且要从思想上肯定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教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以上都应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处处落实。 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的人。 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是人,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师应用积极的、乐观的眼观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门锁了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为了帮助同学拿丢在教室里的文具翻窗而入。我们的教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首先会肯定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再把翻窗的危险性告诉他,再告诉他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我也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乐于助人,而且处理事情起来也会成熟很多。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采取相反的态度,忽视学生助人为乐这一美好动机,而一味指责他违反校规爬窗户这一行为,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二)“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这是我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相信也是每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这说明每个教师都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效果。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教育家去到一个班做实验,随意从中抽出一部分学生进行谈话,告诉这些学生他们是教育家从同学中选出来的最聪明的孩子。一段时间后再来校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正是教育家点亮了这些学生心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信念之灯,使他们发挥出了潜能。 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教师不断的期待和鼓励中获得点点滴滴的成功与进步的。 (三)“多一份爱心,多一分宽容”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想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身为人师者爱斤斤计较,喜欢小题大做,你的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宽容的人呢?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失败的例子。 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班干部,各方面素质都不错,我对他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他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一次音乐课后,任课教师告诉我这堂课纪律非常不好,还指出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这位班干部。听了之后当时我就气过了头,急匆匆走进教室,大声的责问全体学生是怎么回事,并当众训斥了这个班干部。事后我对自己发那么大的脾气很懊悔,但没想到的是我的小题大做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话就不多的他言语更少了,轮到他值日的时候,登记本上总记了一大串名字。刚开始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到后来在意见箱中看到学生给他提的意见,说他动不动就记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为我的那一次过激的行为变得有狭隘倾向了。 虽然后来我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这个学生纠正了过来,也让每一个学生和我一起懂得了宽容对每个人的重要,但这件事留给 我的教训的确是非常深刻的。 综上所述,要构建一个新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新的课程改革才刚刚开始,就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表者从今天开始,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构建一个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师生关系论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师生关系的新认识 东茅街小学 彭辉“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在传统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所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随处可见对这种师生关系既新的学生观的要求的体现。 如《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就明确的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质、体、美的和谐发展。第(二)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也非常清楚地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还有很多具体阐述,就不一一例举了。) 试问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不是在构建了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又如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和谐发展,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呢?所以说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既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根本。 教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这在以往的教学现实中是很常见的事,这些都是阻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主要因素。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从思想上改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的作风。并且要从思想上肯定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教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以上都应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处处落实。 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的人。 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是人,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师应用积极的、乐观的眼观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门锁了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为了帮助同学拿丢在教室里的文具翻窗而入。我们的教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首先会肯定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再把翻窗的危险性告诉他,再告诉他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我也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乐于助人,而且处理事情起来也会成熟很多。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采取相反的态度,忽视学生助人为乐这一美好动机,而一味指责他违反校规爬窗户这一行为,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二)“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这是我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相信也是每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这说明每个教师都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效果。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教育家去到一个班做实验,随意从中抽出一部分学生进行谈话,告诉这些学生他们是教育家从同学中选出来的最聪明的孩子。一段时间后再来校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正是教育家点亮了这些学生心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信念之灯,使他们发挥出了潜能。 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教师不断的期待和鼓励中获得点点滴滴的成功与进步的。 (三)“多一份爱心,多一分宽容”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想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身为人师者爱斤斤计较,喜欢小题大做,你的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宽容的人呢?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失败的例子。 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班干部,各方面素质都不错,我对他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他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一次音乐课后,任课教师告诉我这堂课纪律非常不好,还指出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这位班干部。听了之后当时我就气过了头,急匆匆走进教室,大声的责问全体学生是怎么回事,并当众训斥了这个班干部。事后我对自己发那么大的脾气很懊悔,但没想到的是我的小题大做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话就不多的他言语更少了,轮到他值日的时候,登记本上总记了一大串名字。刚开始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到后来在意见箱中看到学生给他提的意见,说他动不动就记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为我的那一次过激的行为变得有狭隘倾向了。 虽然后来我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这个学生纠正了过来,也让每一个学生和我一起懂得了宽容对每个人的重要,但这件事留给我的教训的确是非常深刻的。 综上所述,要构建一 个新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新的课程改革才刚刚开始,就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表者从今天开始,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构建一个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师生关系论文:从英语课程标准看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部2001 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新《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从而保障新《标准》的顺利实施。 一、新《标准》突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新《标准》突出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强调教育平等化、民主化、个性化,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教师应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做“人”的主体地位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 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把尊重和自我严格要求相结合,自我严格要求正是尊重学生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二、新《标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新《标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迅速更新观念,“吃透”新《标准》的实质内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去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真正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新《标准》注重教育的情感策略:要求教师以学生的终身幸福为目的,积极影响学生,确立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新《标准》不仅强调知识、能力目标,而且注重情感目标。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伙伴,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反思、互相鼓励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努力开发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开发情商,促进智商;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原动力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新《标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管理与评价、认识、交际等学习策略的培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遵循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自主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教师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认知与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灵净化、视觉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活动体验。 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交流是我一直坚持的做法。评语言辞恳切,切中要害:或热情鼓励、或委婉告诫……始终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强烈的兴趣、昂扬的斗志,激励并坚定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信念。通过评语,教师尽可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 四、新《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教师要通过“引(引导)、扶(尝试)、放(独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去解决问题)、收(反馈: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及时调控)、评(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评出方向,评出学习干劲)”几个步骤指导教学。书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意见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错误让学生改。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要让学生去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要让学生去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要让学生去写;凡是学生做得出的,要让学生去做;教师不包办代替。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使我们的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上下求索,切磋进取,结伴成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正常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是新课程标准与理念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教师要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师爱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视学生为教师生命之延续”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实现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师生关系论文:浅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最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教师的真正幸福,而现代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思想;同时现代教育也提倡教师角色多元化.因此,在此基础上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我任教以来的点滴经验谈谈我个人之见解. 一、了解每一位学生 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作,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才能使以后其他环节的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我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攀谈,多问,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上的疑难困惑;走入他们的感情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注意多询问,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性,家庭教育,以便进行协调;同时还应随时向班主任、其他学科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实施有效的教育作准备。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还应学会观察琢磨学生:一方面要观察整个班级体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更需要透过每一个学生的一些细微的动作和表现来发现其思想本质,这样才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思想状态给以不同的引导,使教学工作有效的开展。比如,我在一年级教学中就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一位男同学上课特别爱动,要么自己玩东西,要么找别人说话,总之是不会安静的。一开始我遇见这样的情况便大声训斥,可都无济于事,后来我经过慢慢观察,发现当我在鼓励表扬其他同学时,他眼里总是充满着羡慕的眼神,我便抓住了他这一细微的动作和心理特征,随时给他机会展示自己,并随时传达鼓励赞扬的讯息,结果在随后的课堂上他总是专心致志,学习热情高涨,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了,成绩也总保持优异。 二、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教师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从而尊重信任他们。在教学中我发现,用尊重和信任对学生传递出的期望和要求,远比任何批评训斥都更有成效、更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更能优化师生关系。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一次英语阶段测验中,有一位男同学考了50分,课堂上一直沉默不语,当时我用了一句话代替了批评训斥:本次测验中有一道题与日常生活后很大关系,而这道题只有为数很少的同学做对,说明这些同学平日留意观察生活,有很丰富的日常生活知识,其中××同学就是其中一员,并且书写规范,听课认真,相信他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实践证明,这种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感情相融,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时,学生就会乐意接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就能达到师生关系融洽的效果。同时,学生在感受教师的尊重信任后,再把这种尊重信任传播给周围的人。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就会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 三、热爱每一位学生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当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不能忽视爱的作用。教师的爱是除母爱以外,世界上又一种神奇而伟大的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架起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老师给学生真挚的爱,学生才能时刻感受到关怀与期待,才能对老师产生依恋和仰慕之情,他们才会向老师敞开内心世界。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感染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论是对优生,还是对后进生,不能以成绩的差异而亲之、爱之或厌之恶之,应一视同仁,平等的分享其爱。记得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这样说过:“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因为越是贫瘠的土地,越是需要阳光和雨露,应当用赤诚之心去爱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鲜花,越是残花越要精心护养。”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必然尊敬老师,教师爱生而乐教,学生尊师而好学,教学相长,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学习每一位学生 教师以权威者、社会代言人、长者身份自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的教育是师生走向交往的对话的时代。交往即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活动。因此,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平等的,这就说明里教学不仅上学生向老师学习的过程,也是老师向学生讨教的过程。我国古代教育遗产中就有:“教学相长。”“然后知不足。”等主张。且不说今天数字化时代,教师的信息优势和高势能受到挑战,单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而言,我们也未必都能进入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都能理解学生这样凭借自己的经验在思考;在新鲜事物,新变化面前,我们还得接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事实,很多老师都发出了共同的感慨:我们简直惊讶学生的智慧和主动精神,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推力”;“我们重新找到了一颗童心,一种青春的激情,享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这就说明师生要相互学习,在教学交往中共同获得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师生得到了共同的发展,这无疑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里基础。 高效的教学的本质是良好师生交往互动,而真正意义上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其不可缺的因素之一。让我们在教学中把了解作为基础,把尊重信任当作教育艺术,把热爱化为动力,把学习视为职责,搭建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高效的教学,才能有教师人生的真正幸福。 师生关系论文:师生关系德育教学完善 一、教师真情为学生,真心爱护学生,赏识学生,尊重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所有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要尊重学困生的智力发展,尊重身体残疾的学生,尊重心灵孤寂的留守学生,尊重性格孤僻的学生,尊重有过过失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的学生,所以我们不应该恶语伤人,讽刺挖苦,大声训斥,当众批评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名患有侏儒症的学生,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从不把自己当做一名特殊学生。我们深知,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比较强,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和爱护,作为他的老师,特别是他的班主任,我们在生活上照顾他,在学习上帮助他,课堂上为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及时鼓励他。有一次与他说话时,我蹲下来,那一刻,笔者的心一颤,心与他靠近了许多,从此以后,笔者非常注意与他的交流方式,而他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活泼,在班级举行的一次联欢会上,他主动为大家表演了一段模特步,给同学们带来了欢笑,并成为班级的保留节目。教师不仅需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学生,作为一名孩子,一个学生,他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是一样的,是人性中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教育家周弘认为:“学会赏识孩子,让孩子在赏识的阳光照耀下成长,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则导致失败。”所以,作为教师也要学会赏识学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形成成功者的心态,时刻感受到幸福,因此赏识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真心真意帮助学生,教师的真情付出,真情投入,必然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二、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道路上成长的引路人,而充当好这样的角色,离不开师生情感的交融,更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魅力表现,作为德育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教材内容的特点,巧设情境,使思想政治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在教师创设的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段表扬的话语,一个灿烂的微笑,都能使学生感到满足和欢喜,从而激发内心的情感,引起师生共鸣。例如,笔者讲初一教材《生活需要友情》,开讲之时,我播放了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朋友》,许多学生跟着一起唱,在歌曲创设的那种朋友亲密无间的意境中。有的同学诉说了无朋友的烦恼,请求老师的帮助,有的学生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友谊,说到动情之处,潸然泪下。笔者被学生的情绪所感染,切身体会到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的责任重大,学生多么需要教师的理解,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彼此参与,增强了双方的情感体验,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趣和活力,更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三、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用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教师要获得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相当重要的,沙河市教工委每年的调查表明: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与教师的性格、年龄、长相关系不大,学生评价教师的标准集中在师德、水平和心理品质上。沙河市50000名中小学生对好老师的描述是爱笑、和蔼、有爱心、知识渊博,中学生更注重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所以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 师生关系论文:从英语课程标准看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部2001 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新《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从而保障新《标准》的顺利实施。 一、新《标准》突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新《标准》突出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强调教育平等化、民主化、个性化,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教师应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做“人”的主体地位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 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把尊重和自我严格要求相结合,自我严格要求正是尊重学生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二、新《标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新《标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迅速更新观念,“吃透”新《标准》的实质内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去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真正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新《标准》注重教育的情感策略:要求教师以学生的终身幸福为目的,积极影响学生,确立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新《标准》不仅强调知识、能力目标,而且注重情感目标。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伙伴,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反思、互相鼓励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努力开发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开发情商,促进智商;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原动力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新《标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管理与评价、认识、交际等学习策略的培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遵循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自主发展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教师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认知与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灵净化、视觉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活动体验。 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交流是我一直坚持的做法。评语言辞恳切,切中要害:或热情鼓励、或委婉告诫……始终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强烈的兴趣、昂扬的斗志,激励并坚定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信念。通过评语,教师尽可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 四、新《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教师要通过“引(引导)、扶(尝试)、放(独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去解决问题)、收(反馈: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及时调控)、评(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评出方向,评出学习干劲)”几个步骤指导教学。书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意见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错误让学生改。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要让学生去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要让学生去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要让学生去写;凡是学生做得出的,要让学生去做;教师不包办代替。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使我们的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上下求索,切磋进取,结伴成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正常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是新课程标准与理念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教师要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师爱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视学生为教师生命之延续”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实现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师生关系论文:师生关系平等:反思与重构 “师生关系平等”,被广泛地看成是处理当代学校师生关系的一个基本价值尺度。根据许多学者的论述,它所要反对的是那种“不平等的”、“专制的”师生关系。乍一看起来,这个基本的价值尺度似乎没有任何问题,语句简单,语意明确。但是,大量的师生关系个案说明,人们对这个基本价值尺度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相应地,在实践中也出现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比如,北京某中学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直呼教师的名字,理由是:师生平等,既然老师能够直呼同学的名字,同学反过来也可以直呼教师的名字;而且,该同学还举例说,国外的学生都是直呼教师的名字的,他这么做就是要挑战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不平等的”、“专制的”师生关系。又比如,也是处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考虑,一些青年老师特别热衷于和同学“交朋友”,其中不少人干脆与同学“兄弟”、“姐妹”相称,其中个别的老师甚至接受学生称自己为“老大”。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一部分师生对于“师生关系平等”内涵的认识还有模糊之处。这种认识,与教育无益,与学生有害。 “师生关系平等”的内涵究竟指什么?是不是指老师能怎么样,学生就能怎么样?是不是指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学生也可以如何对待老师?是不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无差别的、同样的?我看不能这么来理解。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负有教育的责任;学生是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负有学习的责任。两者的主体地位和责任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履行自己责任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但是教师的学习无论是目的上还是在内容上与学生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自己,教师学习的目的则主要是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自己;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与活动,教师学习的内容在主要的方面是如何去提供这些材料、组织这些活动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其发展的状态。所以,从社会角色的意义上来看,师生之间确实是不一样的,“师生关系平等”不是在“角色平等”的意义上说的。依我看,“师生关系平等”只适用于人格领域,指的是“人格平等”。前面已经说过,教师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或身份,彼此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师生天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在人格关系上,师生之间却是绝对平等的。这就是说,尽管师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作为人的存在却是相同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在这一点上,师生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作为人的存在,教师需要爱,学生也需要爱;教师需要被尊重,学生也需要被尊重;教师不愿意被人辱骂,学生也一样。因此,师生双方在审视对方的时候,应该透过社会角色的“面具”,看到“面具”背后共同的人性或人格,采用“换位”、“移情”、“理解”的方法去建立一种超越有差别的“角色关系”的无差别的“人格关系”。这种人格关系是师生关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有时候,师生人格相互熏陶和砥砺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胜过任何的外在的要求和规范。 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中既重视这种有差别的角色关系,更重视这种无差别的人格关系。《学记》中提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种“师严道尊”的思想主要是从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角度来说的,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认为,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不对自己和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老师都不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至于孔子所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则主要是从教师人格和学生人格的意义上来说的。孔子自己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千古传诵的人格关系。据记载,孔子的学生颜渊不幸病亡后,孔子悲痛欲绝。其伤心的程度远远超出了一个老师应该有的表现,反映了他们师生间深厚的感情。现代教育史上北师大的陈垣校长与启功先生之间的关系也远超过了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人格交往的层次。1971年,陈垣校长逝世后,启功满怀悲痛写了一幅挽联:“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两三册,痛馀文字答陶甄。” 回到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和所提的问题上来。师生之间的称谓方式属于社会角色范畴,而师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又是有文化限制的,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于师生之间的称谓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彼此之间没有可比性。因此,以“师生关系平等”的名义去直呼老师的名字是不妥当的,师生之间的称谓应该体现出他们所代表的社会角色的差别,这里面没有平等不平等的问题。以国外师生之间称谓方式加以辩护也是无效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师生社会角色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把基于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简单地应用在日常的师生交往过程之中,强调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师生都是平等的观念,是错误的。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正如赞可夫所指出的:“教师既是学生的年长的同志,同时又是他们的导师。无论对集体或是对每一个个别的学生,都时刻不要放松自己肩负的指导的责任——这一点正是应该做到的,虽然做起来相当困难。” 师生关系论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008年四川出了个“范跑跑”,特大地震来了,“范跑跑”置学生安危于不顾,抢先冲出教室逃命。这一事件当时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范跑跑”抢先逃跑,除了它本身思想素质低劣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和学生之间感情极为淡薄。古代讲:“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可解放后这些被当作“师道尊严”给打倒了,学生可以造老师的反,甚至对老师大打出手。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也有不少人把工作仅仅当作混饭吃的手段,何尝对学生付出了满腔的爱心。师生关系不和谐,是教师经常抱怨“学生越来越难管”的重要原因之一。 必须建立师生之间新型的和谐关系,因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敬佩老师,听从教师的管理,并且自然会对老师的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是减轻学生心灵负担的重要因素。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活能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莘莘学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要求教师懂得必须充满爱心干工作。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能够产生神奇的教育效果,学生会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充满爱心干工作,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以安全感、亲切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也反映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有资格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关怀学生,才有资格管理学生;一个让学生体会到浓浓师爱的教师,才有资格批评甚至惩戒学生。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未成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有缺点有毛病实属正常现象,学生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他们犯错误后,最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绝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我特别强调教师要换位思维,因为谁也是从青少年走过来的。允许学生犯错误,是教师处理学生问题之所以能和风细雨、妥善周密的思想基础。 不吝惜表扬和激励,努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许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激起他们敢于质疑、主动求知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更需要设计一些简易的题目,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充满信心的学习。每一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即使是所谓“差生”,他这方面不行,那方面却可能存在优[,!]势,捕捉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正是转化他们成为优等生的契机。作为教师,不能光盯着学生的毛病,而应该多看他的优点,从内心喜欢他。真心喜欢他,他身上的闪光点就会越来越多。组织“给同学找优点”的主题班会,树立“我班无差生”的观念,彻底告别“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你品质太差”,“笨蛋”,“没出息” 的“教师忌语”的活动,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满怀信心走向明天的有效方法。 在给予学生满腔的爱的同时,教师必须保留对违纪学生必要的惩戒权。惩戒不同于体罚,惩戒是一种教育,而体罚则是一种伤害。惩戒以不伤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灵为原则,这是与体罚之间的截然分界线。教育不是万能的,只有表扬而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青少年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较差,在这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化时代,是非观念不明确甚至糊涂,如果一味的对他们纵容迁就,只有关爱没有惩戒,他是不会成为讲文明、讲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栋梁之材的。应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受到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没有教育惩戒、不能承受批评、靠哄孩子教育出来的一代,可能会是经受不了挫折、懦弱而又自私自利、飞扬跋扈、没有责任感的一代,将来个人和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师生关系论文:小学音乐中师生关系完善策略 一、师生合作,创设氛围,突出音乐教学的愉悦性 小学音乐学科不同于小学语文、数学,不属于应试科目,虽然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功利的学习观念导致社会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度不高,音乐教师的地位往往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师生关系尴尬。家长们重语数、轻音美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学科以及音乐教师的态度。经常在学校看到,学生会主动问候语数老师,对班主任更是毕恭毕敬,而对音乐教师则可以视而不见。因此,音乐教师要学会合作、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愉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第一步。”钢琴之王李斯特曾指出“:音乐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学习音乐需要用心灵来体验。”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能够像语文、数学课那样,通过简单的规律性总结和讲解来获得知识,必须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建构。音乐教师在这种建构的过程中要充当好学生的“脚手架”,与学生在对话中构建活泼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浓郁的兴趣氛围中体验音乐之美。例如,在学习《动物狂欢节》一课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法国作曲家圣桑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世界名曲的主题旋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提前制作好的各种“动物头饰”带领学生举办“森林音乐会”,让学生模拟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欣赏乐曲的动机。又如,为了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环境,我在课堂教学中用优美的音乐代替枯燥、生硬的指令,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常规训练。音乐课师生问好后,在钢琴上弹奏上行、下行的旋律提示学生起立、坐下,形象又生动;在集体活动时用节奏鲜明的钢琴曲进行指挥,学生会随着旋律的变化在音乐的指令下进行踏步走、对齐、拍手等,有时在音乐旋律中加入一些动作引导,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队伍排好,并能在音乐的指挥下变换队形。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则在钢琴上弹奏一段由强变弱的音乐,学生们就知道老师在提醒自己调整好上课状态了。这样做不但实现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了课堂常规训练与学生对立的局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运用优美的旋律创设学生喜爱的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激情中学习。 二、师生互动,注重沟通,突出音乐教学的和谐性 当前,我国小学关于音乐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基础学科和非基础学科具有明显差异,每个班级一周只有一至两节音乐课。小学音乐教师一般都要面对跨年段不同教学班的几百个学生,教学对象多、接触时间少。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交流、思想互动和感情沟通的时间微乎其微,很多老师没有办法在短时间里认识几百个学生,叫不出大部分学生的名字。在师生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都比较缺失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情感就较为淡薄,严重制约了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加强互动,注重沟通,突出音乐教学的和谐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自然而然就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尊重学生可以体现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主动问候学生、对学生的问候要积极应答;认真地倾听学生正确或错误的发言;对学生的帮助表示感谢等。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是相当有难度的,对于固定教低年段或高年段的老师还要面临频繁更换教学对象的问题,往往是刚熟悉学生情况又要换教学班级了。那么,音乐教师如何在有限的音乐课堂中运用音乐的特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知道,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抒发情感的,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让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如视、听、动作等),就能更全面、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因此,为了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我编创了姓名歌《你的名字叫什么》。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动作,这个动作是根据学生的名字特点自编的,这样富于个性的动作会让我和同学们很快互相记住对方的名字。当然,还可以画出音乐室的座位列名单表,每节课提问时对号入座教师可以温故而知新;课间候课时和学生多交谈;开展阶段性的小型班级音乐会,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还可以利用音乐课的特点,用名字进行节奏接龙游戏;用歌唱的方法问候学生,如《师生问好歌》等。 三、师生交流,科学选材,突出音乐教学的创造性 小学音乐教学涉及唱歌、唱游、欣赏、器乐、识谱等内容,知识点较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课程容量大,学生学习吃力,感受不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学科和教师产生了负面情绪。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增强文化体验,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教师需要克服课时量大、学生数量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统筹兼顾、科学选材,突出音乐教学的创造性。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效果。在充分研究教材和领会学期目标的基础上,我先拟定学期教学 计划,对不同的题材重新进行调整规划,对不同的知识点有所侧重,再精心挑选一些与学期学习目标一致的备选教材内容,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与学生交流,由学生思考后提出意见与建议,师生经过慎重的选择达成共识,充分体现音乐教学中科学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建议得到认可,既让学生明确了学期学习目标,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师生共建,延伸课堂,突出音乐教学的综合性 小学音乐教师面对几百个性格各异、音乐学习与认知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时,往往只关注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关注音乐特长生,忽视音乐认知弱的学生,由于音乐教师缺乏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造成了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失衡。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特点都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侧重点。”在学生中也是这样,诸如有些学生天生就唱歌跑调,缺少演唱的天赋。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就能够剥夺这些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机会。“全纳教育”理论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音乐教师尤其要注意不能只关注音乐特长生,必须以培养兴趣为主,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学生需要老师的赞美来肯定自己的行为并树立自信心,真诚的欣赏是良好师生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要学会用赏识赞美来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音乐表演活动关注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的学生,及时给予赏识和赞美。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学生数量的影响,缺少师生互动的平台,因此,要师生共建,延伸课堂,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进行拓展。例如,在学习《谁不说俺家乡好》一课时,可以实施“两段拓展”,即课前拓展与课后拓展,充实音乐课堂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均能够得到表现与教师赞美的机会。在课前,可让学生在网络收集四川民歌的资料,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底蕴。在学习完这首歌曲后,可组织学生参观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然后根据《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曲子进行“填词”活动,比一比哪些同学的“填词”最好,看谁能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师生共建,延伸课堂,突出音乐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使得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体,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教师的“赞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