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篇1 1引言 景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属于城市生态绿化项目,需要给非常的重视。它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其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我国的城市绿化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领域比较广、施工期间需要注意的细节又比较多、施工的时间比较长等,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研究。 2我国城市景观园林绿化的定义 园林绿化就是指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和基础种植,将城市国家标准规划设计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具有特色地方和特性的园林植物最大限度的覆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加以组织和联系,使其构成有机的系统。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分的合理维护与提高,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的系列措施和模拟自然的园林设计手段,园林绿化更是城市这个人工环境中对自然环境的再次创造,是对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3我国景观园林工程的现状 我国园林施工的设计方案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施工技术上不断地改进。随着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还会受到地形、气候、土壤、土建设计的空间、道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所以园林绿化施工需要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技术支撑。而我国的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体系不是很全面,所以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上就会存在一些缺陷,无法达到实际的设计目标和整体景观美观的需求。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施工技术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领域,这都要求我国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体系,才能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提升技术。园林植物的修建、灌溉、排水、施肥和治病防虫等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后期养护管理,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哪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绿化景观。所以园林养护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我国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在建设完成之后,都缺乏养护管理意识,对绿化植被放任不管,严重不够重视。再加上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不足,导致景观园林的绿色植被成活率过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4城市景观园林绿化的主要作用 在城市中,建设景观园林绿化项目是为了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不仅能够对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还能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再次创造,使园林植被能够塑造出自然空间的资源,使城市的人工环境能够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其他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例如通过它的生理活动使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通过植被景观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社会效益,改善城市资源环境和促进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 5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5.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造景观园林绿化时,需要对施工进行材料与物资的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施工技术人员的配备、现场协调工作的进行。在建造景观园林时,首先要对建造材料和物资进行提前采购,对于绿化植被也要购买健康美观的树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采购,避免带来很多麻烦。其次就是调查,在建造景观园林之前,先应该对园林现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断地研究分析之后才能建造。最后就是要采用合格的建造机械设备,避免对植被造成损坏,雇佣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来使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景观园林建设时首先要保证现场的凭证和清洁干净,然后在进行绘测地形图,才能保证建造完成之后的整个供水、供电系统的完善。建造之前就需要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做好植被种植的供水工作,对种植地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还要建造一些排水沟渠,方便下雨天气的排水情况。施工人员要严格的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技术人员也要对错误的地方指出并要求改正,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施工时就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考察,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勘查找出适合种植的植被,适合种植的地方,怎样设计合理美观等。在植被种植时要保证植被健康合理,采光效果好,不影响居民的活动等。对于施工的技术人员要进行专业的指导的培训,要求他们一定要掌握的各种随机应变的技能,冷静的处理各种突发现象,才可以保证施工现场井然有序的进行。现场的协调工作也一定要做到位,不能疏于管理,放任不管。对于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树苗的采购和运输、存放这三个重要部分。购买树苗时要购买健康美观的树苗,运输过程中要平稳避免树苗受到伤害,存放时候工作人员不能将其肆意损坏,还要严加看管,防治丢失盗窃现象。当施工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才能在施工时不会出现任何失误。 5.2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原则 在对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时要遵循生态化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选择种植树种、土壤整改措施。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中,需要构建一套完整合理的建造体系,还需要配备专业高素质的设计人员和施工团队,需要了解不同植被的生产周期、生长需求和条件等。在对景观园林绿化项目进行设计时,就应该对植物的利用体现出生态化的理念,可以简单的利用带藤植物攀爬生长的特点对单调简单的建筑进行设计,让建筑物轮廓变得具有层次感和美观,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植被生长空间,还对几何建筑物加强了美观和立体化效果。在景观设计中尽可能的利用现代化设备设施,改善传统的设计工艺。充分利用景观园林当中的空间和自然环境,结合新设备与自然环境植被的优点,相互交融,突出园林景观的自然感与亲切感,让人们仿佛置身在户外园林一般,可以很大限度上的对开发成本进行节约。现代化的设计很多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所以在景观园林设计当中也要凸显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处处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所考虑,在不伤害绿色植被的前提下为游客建造一些自由活动和观赏的空间,让游客感受到亲切感和自由感。景观园林的植被设计还要考虑到因地制宜,毕竟每一个地方的环境、地形、土壤不相同,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设计中不能一概并论,需要多加研究和分析探讨。在建造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生长的植被,不能只图美化而忽略生长的环境,还要充分到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实用需求,用最小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土壤、气候、温度等条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素,在实际的景观园林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这些不可避免的因素。所以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利用一切现代化设备为植被创造出适合生长的空间和条件。园林设计人员还要对种植土壤进行简单的处理,使园林内的土壤都能够达到适合种植植被的要求。时刻保持土壤表层的疏松,定期浇水、通风、杀菌等都要进行分析。 6景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分析 6.1注重修建平整与更新在 景观园林养护过程中整形与修建是园林植被栽培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养护管理措施,才能达到观赏性效果。类似一些比较矮小的植物品种就不需要经常修建,因为它们生长缓慢,并且容易受到损伤。修建工作也一般需要安排在傍晚前后,植被表层没有露水时才能够修建,不然就会对植被造成严重的损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定期的进行土壤疏松和浇水工作,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施肥养护和防虫,这样才能有利于植被健康生长。 6.2绿化树木管理树 木植被是景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园林的景观呈现,就是要将树木植被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养护。在管理方面需要保证施肥方法正确无误,尤其是对小树苗做好施肥松土和养护,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树苗,就要在根基散开的部位进行开穴施肥,才能确保成长中的树苗有足够的养料。在树木绿化的时候还要加强对水分的控制,对于成长阶段的幼树苗要保障充足的水分,但是不能太过于多。对于枝繁叶茂的大数,就不需要控制水分,避免出现干旱的现象,做好水分的攻击。 6.3树木病虫防治树 木植被在成长阶段还要对其进行病虫的防治,如果受到病虫的侵蚀,不仅影响树木的美观,还会威胁树木的生命。一段时间过后就会就会叶枯枝黄,树干发白而死。所以在预防时,就需要定期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也可以利用自然条件,在种植过程前将枯枝落叶进行清理干净,确保周围环境干净整洁,其他树木植被不会受到影响。 7结语 要做好景观园林绿化工作,就需要对施工和养护进行妥善管理。本文通过对景观园林绿化的施工原则和方式,养护时需要注意修建平整、绿化树木管理、树木病虫防治等做出改善。不断地提高我国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技术,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为城市化建设带来便利。 作者:张学庆 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篇2 园林绿化在城市中不仅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使城市居民心旷神怡,利用园林景观中的绿植,还能够起到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控制城市的温度和湿度,并且能够起到吸收噪音和空气污染物的作用,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养护的完整过程,所以设计和养护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需要考虑养护的难易,养护需要考虑设计的初衷。所以设计必须从实用性出发,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起到良好的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素 1.1从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 园林绿化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周边环境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养护必须要考虑与本地环境的适应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树木种类,兼顾周围的环境发展状况,才可以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原有的基本生存环境不被破坏[1]。并且园林绿化景观的主要工作是植草种树,是一个漫长且具有周期性的工作,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并且由于要考虑园林绿化景观对环境的美化作用,所以所选择的绿植必须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之中都具有观赏性。此外,也要避免对环境产生过大的压力,比如难以处理的柳絮、落花、落叶等。想要优美的园林绿化条件,不仅仅要在设计上下功夫,还要保证后续养护工作的跟进,否则园林绿化就变成了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1.2合理利用原有生态要素 景观园林绿化设计的关键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植物生长,如果一味地照搬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则会如邯郸学步一般,既学不来成功的案例,也失去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如果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景观园林绿化设计,不只能够通过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生态效益,还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特征等等。在分区域的尺度下,综合分析现有的城市建筑景观的特征以及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清晰地把握园林绿化景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脉络[2],综合分析是在对各种要素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对特定区域中现有的自然因素、特有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底蕴以及限制条件、发展潜能等等。对于某一区域的综合分析,也是在通过了解该区域地域特点的基础上来寻找最适合的园林绿化景观。在拥有了较为详尽的区域特点分析后,能够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比如在现实中,如该区域的水资源较为匮乏,就不应考虑需水量较大的园林绿化景观,如果该地区山地石头较多,可以考虑山石的景观,利用当地现有的石块和植物,在后期只要稍加修饰就可以贴合设计者的思想,而且易于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会显得突兀,后期的养护工作也会十分简单。 1.3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环境的消逝就成为了城市现代化的代价,而景观园林绿化的存在,成为了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留存自然景观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留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风景和生物群落,其中的动植物物种还有微生物,生态环境和地貌都可能会具有科普、游玩、观赏的意义。因此,城市绿化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对原有自然景观的保护。在严格意义上,景观园林绿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原有的园林景观,只是后来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才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环境需要设计园林绿化景观[3]。所以园林绿化景观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又可以分为生态保护型和生态游览型等等。在不同类型的绿化景观之中,生物多样性都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园林绿化景观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之中,必须要考虑景观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影响,并且要保证最合理化地利用资源,如果不能够充分考虑原来的实际情况,而是选择以取代旧事物的方式来满足新的事物,就会难以避免地出现浪费资源现象,价格昂贵不言,还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生态压力,严重者可能会破坏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可能会是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毁灭。所以必须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景观园林绿化的设计和养护工作。 2景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 景观园林绿化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且持续的活动,据目前的管理状况而言,三分靠植栽,七分凭管理,可见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经常能够看到在某些盛大的节日,出现一些美丽壮观的绿化景观,然而不到几天就已经衰败枯萎,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都是因为后续养护工作没有持续跟进。目前我国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养护工作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首先是相关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园林绿化景观的后续养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很多施工单位都将自己能够在施工结束后的2年或者3年提供后续的免费养护作为招标时的一种有利条件,出现了园林绿化施工单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后续养护不到位导致绿植成活率低,景观呈现效果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我国现行的关于园林绿化的保护条款并不完善,在一些地区占绿毁绿严重,比如南京路、蚌埠路等占用了大量的绿化用地,并且破坏了原有的园林绿化景观。面对养护行业参差不齐的工作现状,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包括对于绿植成活率、工作人员养护水平、固定的工作场所等都要作出具体的要求,不能再因为没有具体的行业规范而让许多绿化施工单位钻空子,阻碍行业的长远发展。 3结语 景观园林绿化工作是一个集设计、施工、养护于一体的完整过程,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和养护的难易、当地的制约条件、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及群众对于绿化环境的需求等,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条件后,才可能设计出最适合当地需要的园林绿化景观。再者需要抛弃固有的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基于园林绿化工作的特性,加强后续的养护管理,相关部门加快有关管理办法和监督体系的出台,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避免占绿毁绿现象的出现,并且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减轻养护人员工作负担,园林绿化部门尽快出具养护工作的行业标准,让养护工作有法可依,有标准可以对照,改善现在养护工作全凭施工单位的承诺和员工工作水平的现状。只有从多方面分析清楚景观园林绿化工作,抓住工作中的关键点,才能够建设出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园林绿化景观。 作者:王勇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空港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篇3 景观园林被视作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核心构成元素。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当下,景观园林的设计在改进城市的环境领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功能。雾霾天气的出现,工业领域排放的污染物和汽车的尾气等气体,均可通过绿色植物加以调控,净化并优化空气的质量,提高水土的性能,为整个城市输送新鲜而又干净的氧气。同时给民众营造出洁净且幽雅的定居环境,从而有助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所需遵循的原则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要能够设计且修建出与主题相吻合、使人满意的景观,应遵从如下的几点原则: 1.1凸显设计的独异性创新性在园林设计中十分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吸引客户的能力,建造自身的独特性。 1.2入境问俗,以各种的人文关怀以及区域性文化作为契机展开创新诚然整个国家地区都愈来愈凸显出包容性的特点,其发展走向日益凸显出多样性的道路,然而,区域性文化研究明显,借助于不同区域的文化营造多元化的景观园林设计,确保设计和环境二者的整合。 1.3注意环境和舒适度、创新性之间的结合景观园林设计是否优良,并非仅仅分析设计内容的本身情况,同时关注于设计和环境二者是否相融,是否可以让民众感到适宜。这些均属于极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内容。 2景观园林工程的特征 2.1突出的综合性景观园林工程在整个园林景观环境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具体施工工程项目时,应基于整体性设计的意图展开实施。景观园林在设计具体的工程项目过程中,应确保其与园林景观的建筑物、园路、地形以及水系等诸多要素相吻合,须关注到与全局的有机联系。因此,应首先确立起整体性的设计目标,同时有意识地综合性地结合美学、生态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内容,得出科学的结论,总结出具有理论性的知识点。据此可知,景观园林工程凸显出综合性的特点。 2.2施工素材价格的非确定性景观园林工程项目在施工时涉及到多样性的原材料类型,且原材料价格地区差异明显,因而,景观园林工程在具体施工时的材料无法有效地掌控好具体的价格。当下,国内尚未对园林景观植物素材栽植的定额加以标准化的统一处理,不同地区的运算方法及其标准均存在区别,从而导致景观园林在施工时所涉及到的造价指标存在非确定性。 2.3较长的养护管理周期景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亦为园林工程项目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它的最为明显特征在于持续性的周期较长。景观园林在绿化施工养护的过程中,其所涉及到的核心项目包括植被的维护、修理、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栽植花卉、维持景观园林的总体性面貌、日常性管理以及环保等方面。在景观园林工程的维护项目中,流传着“三分种,七分养”的看法,也即仅仅在完成好景观园林养护项目的管理性任务之后,才可以确保景观园林达到良好的效果。 3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3.1场地的处理在施工之前,须先对场地展开生活与建筑物垃圾以及杂草等多种杂物的清除工作,另外,应尽可能地规避对场地所处的外界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在场地适宜时,展开水循环体系的设置,保障景观园林在进行绿化和施工时所处的场地拥有充足的水源。再者,在设计场地环境时,应尽可能地使得修剪、栽植、灌溉以及养护等环节达到预定的要求,挖掘土壤和运送应采取先挖后填埋的方法,确保植被和草坪等均可以与土地紧密结合。保障植被生长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就土质欠佳的土层展开必要的置换与改造处理。对需要加以改善的土质展开酸碱度的抽样测试与统计,确保酸碱度与植物栽植要求相吻合。再者,保障土层的深度可以满足植被的生长要求。经由小范围的改造、土层隔离带的设置以及增强土壤的肥沃度等途径,尽可能地改良土质,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通透性。 3.2植物的组合明晰场地所栽植的植物特征,保证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外部环境之中,定期处置土壤中的植被资源。在栽植植被之前,应先界定绿化的面积,按照土壤面积大小挑选出合适规格的植株。应尽可能地规避绿地和植被内部产生矛盾,进而影响整个外部环境的平稳性。 4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4.1成本类的管理园林景观成本类的管理主要涉及到植物素材的开支、施工开支以及设计开支等。因此,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立项以前,即应针对全部的项目成本开支展开研究。比如,在针对佛山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展开绿化施工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基于人力资源的成本、能源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材料成本以及机械装置成本等方面对施工成本展开了实时的管理,有效地规避了资源的浪费后果,尽可能地提高施工机构综合性的效益。另外,科学地配置好人力与物力方面的资源,目的在于提升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4.2技术类管理技术类管理指的是就景观园林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实施的工艺方、质量监督以及施工预备等方面的管理等。出于强化管理技术水平的目的,就应引入领先的绿化施工方面的技术,且再通过有关机构的测试。另外,在具体施工时,须有意识地强化质量的监督任务,确保施工工作者可以严格地根据相关的要求展开施工的过程。再者,还须做好和政府部门的协调性工作,从而推动施工项目的顺利展开。 5景观园林工程的养护技术要点 5.1强调施肥的合理性在栽植完景观园林之后,应按照植物在各个阶段对于肥料的所需,科学做好肥料的补充工作,施肥量不能太多,即一次性施肥的量少些,施肥的次数可以多些。 5.2注重灌溉的科学性除却施肥之外,景观园林还须及时加以灌溉。灌溉植被时,其量应按照植被的需水特征、当地土壤的含水量、气候改变状况、植被栽植时间的长短及其大小等指标加以界定。另外,在对植被进行灌溉时,须贯彻节省用水的宗旨,规避发生灌溉量偏多的问题,如此不单单对植被生长导致不良的后果,同时还造成水资源浪费。 5.3强化修剪植被的管理植被的修剪本身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养护性任务。对植被进行合理的修剪,可以加快植被生长的速度,同时还可以额外地提升观赏植被的价值。大型的植被,在恢复根系之前,须适量地芟除树冠和枝叶。地植被应定期地展开整形式的修剪。在对草坪进行修剪过程中,须把草坪修剪的高度掌控在3cm之内,在具体修剪时,应始终贯彻1/3范围的修剪宗旨。 6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关键性的平衡功能,从而确保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切实的实效性。因此,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的设计过程中,须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和施工现场的现实状况相联系,对设计的方案加以优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张学庆.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8):244+246. [2]徐超.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4):49-50. [3]张佳金.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技术措施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2):110-111. 作者:苏小惠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篇1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城市环境和生活环境一直向更加绿色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健康的生活和更加美化的生活环境,园林绿化部门在未来的发展工作当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这也是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一种保护。因此,景观园林的施工设计和绿化养护工作对城市的绿化工程以及园林景观工程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一种积极渠道。 1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概述 1.1综合性 景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到许多方面的学科,其中包含在设计学以及美学等多角度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和涵盖性较强的学科。在进行景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以及设计过程当中,对相关施工人员的管理养护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这样才能够达到设计的效果,才能够切实提高建筑的美感和施工的质量。在景观园林的工程设计阶段,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且要根据实际的园林景观特点来完善施工问题,提高设计要求,在保证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地形地貌特点来进行更升级化的设计,所设计出来的景观要与周围的建筑相融合,达到设计统一,建筑融合的要求,这样就可以以大大提升园林设计的价值,综合性的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是可操作性的,需要结合多方面知识和多角度的认知来达到建筑和园林更和谐的统一。 1.2施工材料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由于受到市场变动的影响,价格可能会发生浮动,这种价格的变动也会导致在选择材料的过程当中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施工材料本身的质量,也会决定后期景观园林施工的施工质量,这种市场变动因素所导致的工程质量差异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若是要完成一项整体性的景观园林设计工程,需要采购和选择很多样式的原材料,在这种不可控因素较多的前提下,做好施工成本的控制以及管理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提前考察和对比,这样才能够达到原本的设计效果。 2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要点 2.1施工设计要点 景观园林的整体施工设计和景观园林的建设质量有着极大的联系,并且也是决定着整体设计和施工的主要方向。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施工时,一定要提前明确整体景观园林建设的各种优点和不足,并且要根据实地考察的环境特点来尽可能地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改善在建设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多角度的设计施工,其实是为了提高整体园林的设计水平,增加园林的美观性和可欣赏性,从而达到更加合理化的施工效果。做好景观园林的设计施工工作也是进一步考虑到景观园林的建设成本问题,因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到气候以及水源等现实性因素,这都无法确保景观园林在设计完成之后的实际成本情况。在选择绿色植物时,一定要对较为恰当和合适的植物进行优先选择,通过强化景观园林在设计施工方面的实用性来提升整体绿色植被的成活率和整体园林景观的美观程度。 2.2选择施工技术 制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后就要选择更加标准化的施工技术。有众多实践表明,在选择施工技术时,整体操作的使用流程和操作水平都影响着整体景观园林的最终质量水平,也和整体施工的工期有着一定的联系。若是不合理的工程布局和技术操作,就会造成交叉作业,甚至重复作业等问题。合理化的布局和操作也尽可能地消除了事故过程当中的安全隐患,为施工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操作环境。为了景观园林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应该在最初挑选一个拥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技术团队,这样就可以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避免较多问题的发生,也可以确保在合理的工期内完成操作。但是无论是丰富经验的团队,还是大胆尝试的团队,都应该在施工前进行全方面的考察,并对当地的情况向专家进行咨询,从而做好质量的把控和工程的推进。一定要确保有专门的人员对工程质量和操作进行实时监督,以便于解决问题。 2.3管理设计 在景观园林设计施工的过程当中,合理的管理设计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施工质量效果,因此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要重视施工的管理设计工作。对于高标准的施工设计要求,一定要保障施工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符合要求,并且要在施工现场安排负责任的管理人员展开工作。从而保障各个范围内的施工人员都会在制度规范的范围内进行施工。并且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植物的选取和应用,在选择植物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生长环境和植物的生长特点相匹配,这样才能够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和美观的景观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园林绿化设计。 2.4成本管理 在景观园林的成本管理工作当中,主要是针对施工设备费以及材料使用费还有植物种植费和人工费等项目。在整体设计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统筹性地考虑所有的项目,这样才能够高效地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才能够在预算的范围内完成施工。在整体的施工阶段,一定要注意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之下,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行协调合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方案设计进行。做好景观园林施工的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利润。 2.5技术管理 在技术管理方面,着重需要对工艺质量以及准备工作进行反复的检查和强调,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来和中国实际的情况进行良好的结合,也可以引进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从而保障在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景观园林的设计施工时,对于新型的工艺一定要进行提前的检测,然后再实施到工程当中,注重对实际施工的质量监督工作,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来不断的改善设计的方案,从而更好地完成景观园林的整体设计和施工。 3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3.1浇水工作 事实上,景观园林工程在进行绿化和养护工作时,首先就需要掌握绿色植物的浇水技术,这一类的浇水工作是为了让植物获取更多的水分,从而更好地健康成长。在浇水的过程当中,所需要注意的要点非常多,否则植物就会因为水分太多或太少而出现水涝或者脱水的现象。因为植物的生长水分是从植物的根部得到的,而根部的水分则需要从植物所在的土壤中获得,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结合自身植物的具体种类对植物进行合理地浇灌,并且要根据实际施工的气候特点来进行分批次的作业,从而保证植物的水分可以达到固定的标准。在夏季气温高时,一定要确保景观植物所需的水分充足,对于新栽的植物都要积极浇灌,并且在把握好水质特点的同时,使绿色植物吸收更加充足的水分就可以进一步保障植物自身养分的需求。 3.2施工筹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筹备工作时,首先就要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全方位地把控,这样才能够保障在后续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顺利的推进。在熟读图纸,完善设计沟通时,一定要及时的检查材料,人员和场地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善。各类施工筹备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是靠多角度的反复检查和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从而为景观施工工作提供更全面的筹备。通过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选定更加专业的采购管理工作者进行材料的选择和购买,另外,面对更加严格的要求,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来提升整体园林设计的水平也是必须的。由于各地的施工特点不同,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景观园林设计的要求进行合理分配,做好人才的利用和引进工作,通过高科技技术的操作来满足最初的园林建设需求。 3.3绿化树木养护 根据绿化树木的养护经验,树木种植需要在开阔的场地进行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松土液,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均匀分层施肥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树木在五年级以上就可以对自身的养分进行自行汲取,只需要加强对幼树的水分管理和处理工作,对根系较为发达的高大树木和灌木类的根系短小性的植物也是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的,种植绿化树木时,要按照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种植标准,从而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为了使得绿化养护工作顺利进行,更加细致化的管理工作,也是为了对整体的效果进行一种有效保障。例如利用人工修剪和自然成长相结合的技术,在完成各种造型提高美化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对树木的病虫害防治问题。最后面对需要治疗以及生长较快的植物,可以采用必要的药物防治以及修剪工作。 3.4有效地除草 对于除草问题,工作人员需要科学的采用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认真地处理好景观园区当中的杂草,一般会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这样就会降低化学因素对于剩余健康绿色植物的干扰,也会提高准确性,但是却拥有太大的人工除草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除草方式。若是景观园区当中的杂草区域较大,就可以采用化学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慎重选择化学试剂,尽量的降低化学试剂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否则就会加大植物的死亡概率。在进行杂草处理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不可以盲目的选择试剂,否则不仅影响了整体园林的美观程度,而且对园区内的植物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3.5合理施肥 合理的施肥和苗木的顺利生长有着紧密联系,养料的给予决定了后期苗木的生长空间,定期除草解决了杂苗和苗木的生长需求问题,合理的施肥能保障苗木的后期养护上选择合适的施肥日期和符合要求的肥料,从而根据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而选择是否追肥,这都是和实际的生长情况相联系的。粪肥和堆肥都是追肥时所需要使用的主要肥料,面对叶片较为肥大的苗木,也可以适当使用叶面肥这种肥料。合理地施肥是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料,再通过严格的把控施肥时间来进行的。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做好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工作,必须要提前摸清具体的施工情况和环境特点,选择更加合理和科学的配置以及资源设备,然后选派更加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园林设计工作。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景观园林到美观程度。在进行绿化养护工作时,施工人员要重视植物的浇水施肥工作,从而更好地完善景观园林的建设和发展水平。 作者:杜晋泽昱 单位: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篇2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发展得越来越快,城市中景观园林的形态也随之变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种植绿化是比较基础的一个环节,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作用,每一部分的建设都有可能会影响绿化情况,因此,如何提高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和确保绿化环境的成功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具体实施的部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逐一解决,才能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 1景观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有关部门应注意园林景观的建设工作,以提高城市的绿化形象。随着景观园林的不断建设,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平衡,因此,需加强景观园林建设工作,使城市形象得到充分展示[1]。在建设景观园林时,要积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保证一定的美观,这对施工单位的建设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行施工前,要预先制定施工方案,还要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对绿化植物进行定期养护,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保证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如果不进行后期的养护工作,那么之前的工作就会起不到作用。 2景观园林施工设计的具体情况 2.1施工设计工作 施工前的设计工作,对于景观园林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图纸设计前,要与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这项工作[2]。只有完全熟悉这项工程,才能避免在设计时出现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景观园林的总体水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预防工作,根据施工地区的气候以及施工情况等因素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并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景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设计工作的进度进行下一个环节,而且设计人员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园林的特点进一步显现出来。在进行设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对景观园林所在区域的气候、土壤、土质、水源、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保证绿化植被的存活率。只有完成以上的要求,才能提升园林景观的效果,并实现设计效益最大化。 2.2施工技术工作 参与园林建设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充分考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设计方案中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在以往的园林建设中,出现过因违背设计理念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3]。所以,实际参与施工过程的施工人员的技术会严重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为了确保景观园林的总体效果以及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施工现场的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汇报并予以处理,保证施工环节的有序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景观园林的施工是否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施工人员不仅要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进度,还要充分了解在施工时产生的噪声和污染是否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根据上文描述,完成景观园林这一工程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了实现园林的整体效果,相关施工企业不得不聘用专业水平较高的施工团队进行景观园林设计。当然,在开工之前,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培训,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完全熟悉景观园林的设计理念,并能够针对不同方面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对绿化植被的保护工作也要做到位,确保在完成园林工程时,能够实现园林设计效益最大化。 2.3施工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园林工程的质量以及外观,进行相对应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园林建设前,对绿化植被的种类以及外形要进行仔细挑选,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源、土质等外在因素,在确定所选植被适合景观园林之后,才能够展现出园林应有的效果。在工程开工之前,应派出具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去挑选树苗。在工程施工期间,要采取相关的育苗措施,防止因养护问题而出现树苗存活率下降的情况[4]。在保证植被存活率的同时,还要科学规划植被的栽种方案,根据树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外形,充分展现出景观园林的美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相关施工企业还应加强相关工程的管理,定期派人检查工程施工情况,进而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 3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3.1道路绿化养护技术 道路绿化植被的养护,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对植被进行补水或排水,不同的天气气候有不同的养护方式。如在夏季天气干燥期间,就应适度地补充水分;在降水量较大时,应该排出多余的水分。在进行栽种时,要对所种植的土壤进行测试,将植被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加入到土壤中,为植被提供养分[5]。在植被生长期间,要定期施肥、除草。在选择树苗时,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苗;在树苗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害虫,此时应定期喷施农药。 3.2绿化养护技术管理的重点 第一点,根据植被大小的不同,养护方式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对于小植被,应该确保土壤的疏松程度以及土壤的养分,保证小树苗能够存活;对于大型植被而言,只需要加以保护即可。对于根系不发达的植被,技术人员应注重灌溉的方法,定期进行浇灌;在修剪植被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植被是否能存活。第二点,在养护花卉时,要根据花卉的大小制定相关的养护方案。综上所述,景观园林工程的施工环节较多而且复杂,所以在工程技术的掌握、养护技术的操作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难度。面对这一情况,相关技术人员还要深入研究景观园林的施工技术和绿化养护技术。如果要提高景观园林的技术水平,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植被种类,提高工程质量。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时,要提前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充分理解设计图纸上的重要点,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与设计理念相违背的情况。按照本文所提出的方式完成施工,能够提高园林施工整体水平,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者:梁艳 单位:江苏松阳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篇3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景观园林建设规模扩大,景观园林的价值也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矛盾,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负担。景观园林工程建设是寻找二者之间平衡点的一项关键性措施。相比较其它城市工程建设来说,景观园林建设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理论和技术要点都成为建设和绿化养护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加之经济社会发展使大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活理念发生变化,建设景观园林能够进一步满足公众需求,集中体现景观园林建设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是我们当前追求的目标。 1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要点 1.1因地制宜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环节的因地制宜原则就是要求设计者充分考虑区域环境,结合地区的植物长势、类型、水体特征以及地域文化特点、地形地貌等要素,设计符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景观园林施工方案,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具体的设计环节,需要对当地植物进行提前考察,景观园林设计中主要采用当地植物种类,可以适当引入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外来植物,丰富景观园林植物种类的同时保证生态和谐发展。另外,结合城市发展理念和地理脉络,科学设计,充分体现城市特色和地区文化,以此作为基础,体现城市发展新风貌。如北方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以皇家所有居多,设计过程中彰显主人身份,在风格上体现出宏伟的气势,对园林占地面积要求比较大。结合北方天气来说,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可以选用黄杨、女贞以及柏类植物;而南方景观园林设计,以私有居多,设计风格上也和北方有差异性,一般体现小巧精致的特点,植物选择上以藤蔓类以及棕榈类植物为主。 1.2色彩的搭配 色彩搭配能都带给人视觉和心理体验,单一色彩的景观园林设计一般不能够体现良好的视觉和心理体验效果。因此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更新理念,体现创新。比如景观园林中暖色系色彩设计和应用,由于暖色系波长比较长,因此可见度很高,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红色、黄色以及橙色等,能够给人很强的色彩跳跃感,在心理上象征着热情、欢乐的范围,因此庆典场面中比较常用,其还可以起到平衡心理温度的作用,因此在寒冷的地区适用,但注意不适合用于高速公路或者隔离带,因为容易分散司机和行人注意力,对交通安全不利。1.3设施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应用设计也尤为重要,建议现代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积极引用新技术,比如CAD三维技术可以帮助完善工程设施结果,结合地形设计模块能够帮助生成三维图示,体现地形坡度以及水流流向,对工程设计有辅助作用。 2景观园林工程中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2.1植物养护方面 其一,浇水时间和数量确定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和植物类型,以植物朝向和干旱程度作为依据,保证水分适量,避免植物根部积水过多;其二,施肥管理,首先割除杂草,以植物类型确定基肥种类,比如桑科苗木,发酵和沤制的复合肥、农家肥比较适用,施肥时间可以确定在冬伐或者夏伐之后。结合苗木长势后期做好追肥工作,追肥时候一般以饼肥、粪肥、堆肥为主;第三,病虫害防治和修建工作,景观园林的修建工作尤为关键,是体现景观园林美感的有效方式,此外,病虫害防治工作关系着园林生长状况,做好检查工作和防虫、驱虫工作,避免病虫害造成大范围影响。 2.2设施养护方面 第一,垫层养护。首先,关注石灰质量,没有熟化或者存在杂物的石灰不能选用;其次,路面标高和回填厚度严格把控;最后,灰土垫层以打夯机进行夯实。第二,混凝土浇筑养护上,由于混凝土会释放热量,浇筑之后应该定期洒水,防止出现开裂现象,此外,在混凝土浇筑区设立警示标志,避免行人误踩或者车辆碾压。 2.3优化后期养护 在景观园林工程中,后期维护影响着工程的美观性。所以在建设后期及时为绿色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确保支撑树木的支架的牢固性。另外,应该重视对绿色植物进行病虫害处理工作,防止植物出现坏死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苗木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景观园林设计不仅是提升城市设计美观度、提升绿化面积的方式,更是城市文化的彰显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在具体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和施工工作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十分密集,这就要求相关从业人员能够集中分析施工设计和养护技术要点,促进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提升。本文对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参考文献[1]罗毅君,臧万金.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8,21(9):212-214. 作者:张立茹 单位:南京城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改革篇1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是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交叉课程,它涉及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多门学科领域,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理论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1]。课程学习从理论到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课程教学改革一直不断进行。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信息量大,抽象综合性强,同时该课程各部分内容又是相对独立的。该课程不仅知识面宽,技术和实践性强,还和现代工业技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所以该课程教学方法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发展。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必然促使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改革。笔者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和多年教学实践应用,分析和探讨几种教学方法应用的特点,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归纳教学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的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抽象综合性强,同时该课程各部分内容又是相对独立的,相关内容都已经提前在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若在教学时一视同仁,不分主次,往往会造成在复习旧知识的感觉,不知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这时归纳教学法就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基本内容,对基础理论能进行正确理解,进而掌握基本方法并灵活应用。教师先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五大共性关键技术,如检测技术、机械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接口技术等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理顺教材体系知识结构,每项技术必须掌握的作用和特点,把要学的零散知识整合起来,每项技术之间有机结合,理清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同一教学内容做系统归纳,对不同教学内容做对比性归纳,对疑点难点做分析性归纳,化难为易,这就是归纳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归纳教学法使得学生从庞杂繁芜的知识中解脱出来,首先在总体上了解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知识结构,明确学习目的,有序地学习,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同时理清机电一体化知识结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按照归纳总结的知识体系去讲授,每讲到一个知识点,学生知道该知识点在整个体系里的位置和重要性,及其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和应用等,提高了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比较教学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因涵盖面广、综合性强、生涩难懂而导致教师难讲难教,学生难记难学的问题。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比较教学法应运而生。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知对象放在一定条件下,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对照,从而确定认知对象属性的异同、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优劣和问题的难易,以达到辨识、了解和把握认知对象的一种方法[2]。可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比较法贯穿应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每一章节中。如用类比法将机电一体化五大功能要素和人体五大功能要素一一对应来理解,异中求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机电一体化功能要素。比如在机械技术这一章介绍几种齿轮传动比分配原则时,各种原则应用的结论容易混淆,但通过应用综合对比教学法,从功率和使用场合两个属性进行对照比较发现,除“质量最小原则”的分配结论为“等传动比”,其余分配原则的结论均为“前小后大”。掌握了这个规律,则很容易记忆,不容易混淆,各个原则的规律就变得简单易学。比较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比较来启发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启发在比较中逐步推进。比较法的实施包括比较内容的选取、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导出结论3个环节,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针对该课程所涉及的五大关键技术内容,比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不仅有效提高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教学效果,更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仿真教学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是分离的,这样理论和实践不能及时联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高。同时,实际实践操作还受到设备、实验器材、成本等方面限制。仿真教学法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安全性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课程教学中。仿真技术是指利用实物和计算机软件共同模拟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下进行探究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很接近现实工作场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相应情境,真实地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操作的感觉,以达到快速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优势创造出灵活多样的工作场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比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场景,进行机电一体化教学仪器实验平台系统的开发,将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有机结合,解决了高校日趋紧张的实验设备和场地问题,也对教育变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在课程中使用MATLAB仿真工具,可使课程中抽象的概念、设计原理形象化,把机电系统动态设计中深奥难懂的问题直观地表达出来,同时有助于对机电系统动态设计中补偿器的各项参数的理解、整定,以及对设计方法的掌握。充分利用MATLAB仿真功能,把师生从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思考概念,那么教学效率也必然大大提高,并且使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学的有力工具[3]。在仿真教学法应用中,教师通过虚拟实验平台展示学习任务及目标,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个直观认识。同时利用虚拟实验环境展示学习成果,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仿真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显著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效果。 4项目教学法 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的专业课程,在机电一体化关键技术如何应用方面,项目教学法就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驱动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课程的概念和原理通过项目的形式体现出来,将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生动、具体的技术实现。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教学,首先要开发合适的项目,如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实验项目开发;针对学生就业方向的技能项目开发;教师科研项目开发;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开发。然后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项目,能覆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项目,分解出子项目,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学生分工分组。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项目。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知识技能,体验创新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团队合作能力。根据机电一体化课程的特点和项目教学法的理念,把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的实践,挑选已在企业应用的液压锤控制系统项目。项目综合性强,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检测技术、机械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接口技术等全部的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系统的功能要求,将项目简化和分解为几部分:①液压锤机械部分设计,包括二维CAD设计、三维建模、主要部件关键参数分析;②液压锤检测传感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选择、测量电路、检测电路设计等;③液压锤控制系统设计,包括单片机、PLC硬件软件设计等。每个部分课题又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小组,教师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水平、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等互补原则分组和指定小组长,其中每个子项目小组的组长作为整体项目的协调人员,协调各个小组的工作进程、技术沟通和处理各个小组之间的不同意见,汇总最终结果等。教师随时检查各小组工作进展情况,随时给予技术理论指导,重点难点现场解决。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帮助教师提高科研和教学能力,进而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在安徽农业大学实施项目教学法后,教学项目不断优化,实施过程不断细化和完善,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意义尤其重要,对机制类其他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启发意义。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迅猛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大挑战。因此,要想切实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积累,保障落实,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培育机制。该研究是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紧密结合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特点,综合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各类教学方法的应用和特点,加快了课程的创新,出色完成教学工作,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改善了传统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今后应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体系内进一步地深化探索、改革与实践,完善和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体系,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作者:江庆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改革篇2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与电子技术的集合体,对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然而实际上,现有的教学手段较少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难于培养综合全面的人才,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 一、目前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教师的整体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在职教师是一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没有企业项目实践的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于给予学生正确的实践指导。还有部分教师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在观念上比较落后,不能与时俱进,所以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课程的种类过于复杂 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对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盲目地增设课程种类,不仅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担,同时也因为课程过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压力。 (三)机电一体化教学设备陈旧 机电一体化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能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设备已经陈旧,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在教学中不能对接当前的行业企业新技术,技能知识陈旧。 (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进行学习。然而兴趣也是需要培养的,在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了教学任务上,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对现有教师和新进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更加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同时,学校也要安排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实践,有了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审核,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以及自身的水平,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对教学质量不佳的教师,也要及时进行整改或更换,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积极性。 (二)完善教学场地与设备 在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场地与设备对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就要对其进行完善。对教学设备要进行定期更新,实现教学过程一体化的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也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可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三)整合优化课程 对现有课程也要定期进行优化改革,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的设置,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核心,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的调整。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找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对症下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五)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学校的实践条件毕竟有限,为了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真正感受实际生产过程,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查找差距。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企业人员会进行更加权威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状况,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传统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设备,完善相关实践设施,给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葛李 刘明俊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改革篇3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与工程实践的交叉课程。几乎所有高校机械类专业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并且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如何系统地进行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使得培养的学生既掌握机电一体化相关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目前,很多高校该课程大多还是以老师课堂授课为主,课程的教学还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并将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理论公式推导,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理论知识无法有效地系统融合 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教师在授课时不易抓住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对所学的理论技术知识无法有效地系统融合,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并应用相关理论知识,以发挥相关交叉学科的技术优势。 (三)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严重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都设置有相应的实验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实验设备条件有限,该课程设置的相关实验基本是以验证性和演示性为主,缺乏有效地将机械和电子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实验,无法培养学生面向工程实践的专业技术的能力。此外,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往往都是具有高学历而缺少工厂工作经验的专职教育工作者,这样的教师偏重的往往也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缺乏对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经验,无法使理论与实践环节有效的结合,也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性人才。 二、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所涉及的学科大多是以前课程中学习过的一些相关理论。例如,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技术主要涉及的内容就是先前学生们学过的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里面的知识,信息处理技术知识涉及到先前学过的检测技术和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该课程就是将这些交叉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并实现系统化。因此,根据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来考虑问题和提出问题。此外,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用一些趣味性的演示来讲解所用到的理论知识。比如,可以将实验室中的智能小车或者四旋翼遥控飞机等一些小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带到教室中,在介绍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可以演示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剖析并讲解其用到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是一门众多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的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多而杂,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有效地将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系统融合。实验环节是为课堂理论教学服务的,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应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所开设的实验由易到难,可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仪器来验证理论知识的合理性。综合性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采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系统应用。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操作主要是按照实验指导书去完成,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开放性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它可以有效地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跨越的多门课程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一些小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比如,设计一个跳舞机器人或者自平衡小车等一些小型的机电一体化作品,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又可将所学的理论技术知识有效地融合。 (三)结合科研促进教学 高等学校在教书育人之外,还应具有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特点,将科研项目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选择合适的科研项目引入课题教学。采用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在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巩固相应的理论知识。学校里纯粹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操作学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以产业化的项目和产品带动学习,学生能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自身能力 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所涉及的机械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控制原理等相关技术更新和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对授课教师而言,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另一发面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此外,高校的授课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丰富,但实际项目开发经验较少,缺乏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应用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积极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研发,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三、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用性专业课程,该课程是在先修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所开设的,重点培养学生对交叉理论知识的融合及应用,通过实践的项目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把握好各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与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与动手思考,坚持按照以理论引导实践、以实践探索理论的原则进行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错综复杂的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与系统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旻.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 [2]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智.机电一体化技术构建下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子制作,2015(9). [4]莫莉.“单片机原理”课程教改探析———以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育研究,2010(1). [5]刘志忠,张丽梅,孟凡茂.将科研项目引入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高教论坛,2009(5). 作者:袁国锋 吕掌权 唐丽萍 李慧杰 单位:安阳工学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研究: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发展趋于自动化、精密化,本文就我国目前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的技术特点作以概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以浅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特点;发展趋势 1机械制造的技术特点 1.1机械制造已成为专业化体系 当今越来越多的科技被应用到了机械制造技术当中,而关于其整体的研制、生产、出售、修护等一系列完整的生产链已经形成,因此当下的机械制造渐渐开始从相对传统的制造业逐渐发展为综合各项技术的全新高新产业,其对于计算机的植入使用大大地加快了其自动化技术的开发,进而使得整个制造业进入了全新的领域[1]。 1.2机械制造技术趋于一体化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会是单一的、与其他科技毫无干系的,机械制造也不例外,为了提高整个行业的潜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生产速度,该门技术将逐渐融合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以及生产自动化、营销技术以及专业服务等诸多方面,并且将之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研究;而将这些技术聚合在一起对于整体的研发以及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有着极为有效的实际效果。 1.3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市场性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 古往今来一直都是赢取市场主动权的首选,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提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制造业对于效率与质量的追求就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而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就是整个市场追求的特点,其自身的竞争性导致了其必将向市场化发展[2]。 2我国机械制造现状 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普及诸如纳米技术、微激光加工技术、复合型加工技术,相比之下我国甚至还存在很多的作坊式生产车间,其生产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传统的工业大国一般都会历经一个较为完整的、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在具备较多资源以及百年的制造发展,其自身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体系,在相关制度内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规则,并且由于制度完整,其整个生产周期都通过电脑进行计算进而使得整个过程效率极高,提升了其整个产业链的循环速度。相比之下,我国由于整个制造行业都处于开发的阶段,因而对于电子技术的应用还相对较少,整个行业的制度稍显稚嫩。 3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3.1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系统即将达到真正的自动化,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源自智能化的日益发展。随着智能化的提高,智能系统通过学习可以进行更多的判断,简言之智能系统本身相当于人工大脑,其具备人类大脑的部分性能,可以对于相关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判断进而保证其自身的完美运行。精度以及效率的提高是一直以来所有机械产品所追求的,在这一标准中主要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核心控制系统的性能。复合加工可以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的冗余步骤大幅省略,并且对于同种机械的多种生产工艺加以择优使用,大大提高产业效率。 3.2自动化功能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的使用对于直观的表现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是十分有效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对于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查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出整个生产工艺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生产效率的步骤,进而便于决策;而由于将实际数据转化为其他形式借以通过多媒体设施展现需要很多相关人员,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就非常重要了[3]。数控机床实际所提供的数据十分庞大,相应的管理软件更是数不胜数;而为了方便人工管理,其实际的操作平台的优化、简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为了使得自动化的管控效率得到提升进而降低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以使得其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参与到更有意义的活动当中,对于整个软件系统的简化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科学计算直观化。信息的实际交流更多运用的是数据信息,但是通过相关技术将数据转化成曲线图、饼状图等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潜在的规律所在,进而分析实际情况,使得数据自身能够提供的潜在信息也能清楚地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关技术的开发提高办公效率,加快产业更新升级,进而提高产品品质[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握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特点,掌握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柳向阳 单位:河南宝钢制罐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研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理念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中应用节能理念的优势,然后分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最后分析节能设计理念应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有效途径,即优化机械结构的设计、利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优化制作的工艺。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设计;节能理念 引言 在当前的工业化现代进程中,机械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我国将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当前,我国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较为初级。一方面,技术成熟度不足,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中消耗着大量资源和能源,使得资源过度耗亏。因此,需要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中积极引入相关的节能设计理念。 1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中应用节能理念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与自动化设计理念,节能理念的渗透具备着相应的专业性。这样的节能理念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的设计、生态设计和环境意识的设计中。换言之,节能设计突出在工程制造过程中,并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机械制造工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在机械报废中做到重复使用,将有利地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实践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利用大量资金实现相关的节能设计应用。利用节能理念,做到绿色管理行业的发展,进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我国当前较为严峻的的资源和环境态势具有很强的缓解作用。 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计算机技术加强了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并在生产效率和相应的生产安全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对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国内的制造企业与相关的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很多产业实现了相应的跨国界、跨区域发展。此外,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和实践,推动着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机械制造和整个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入节能环保技术加强发展。在能源工业生产领域,大量相关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相应的能源支持,且需加强机械制造实现自动化发展。对于企业,要缩小相关的工业生产成本,降低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需要相应的工业生产企业给予支持。伴随着环保理念的实践,相应的节能技术陆续实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技术的优越性和相应机械制造环节的发展,应该加强机械制造的节能环保,进而实现一定的技术发展,促使我国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促进经济良好发展。 3节能设计理念应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有效途径 3.1优化机械结构的设计 3.1.1发动机的选择 发动机是整个机械制造工程的核心内容。发动机排放的气体对环境影响很大,需要利用环保型、低污染与低功耗的发动机缓解当前的污染情况。要尽量控制油耗与排放量,进而提升机械的动力系统和工作效率。 3.1.2液压系统的设计 液压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了机械制造的高效运转和保证。保证传动系统的正常使用,较为重要的任务便是保证整个系统的清洁性。要彻底清除机械零件上的微尘和杂质,增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选择液压管时,需要选择具有较好密闭性的器材,选择抗老化的管材,降低因管道破裂而污染环境的情况。采用节能型液压元件是系统的重要节能手段。常用的节能液压元件有限压式变量泵、恒功率变量泵、恒压式变量泵、蓄能器、电液伺服阀、集成阀、变截面液压缸等。 3.1.3自动加脂装置的设计 当前,大多润滑脂依靠人工操作,且需要耗费时间来避免溢油的现象。因此,建议设置自动加脂装置,实现相应的定量添加,方便操作的同时,实现环保。 3.2利用节能环保材料 机械制造中尽量选择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材料,然后加强相关回收和可以分解的物质使用,尽量降低大量有毒材料的应用。另外,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拆卸与回收的无毒性,并且能够提升机械材料的再次回收利用机率,降低机械工程材料的浪费。 3.3优化制作工艺 机械制造节能理念的应用和实践,重要的部分在于将结构简单化,并且降低零件的使用数量,简化零件的外形。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时,需要保证零件性能,尽可能优化设计构造。例如,以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为载体,构想设计出一款节能型汽油发动机。利用燃烧做功后排放废气的能量,通过热交换装置产生饱和水蒸汽,再将饱和蒸汽送入气缸与残余废气混合。饱和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达到二次做功的目的。利用合适的加工工艺和优良的锻压工艺,使相较于热锻压工艺利用冷锻压工艺更能降低对环境的危害。综合两者情况,实际中更多偏向于温锻压工艺。 3.4合理安排加工工序 工序的安排直接影响加工时间的长短。节能理念的体现就是合理安排工序,缩短工序间的等待时间,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3.5加强虚拟化发展 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化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创新设计,是一种高端的制造方法。虚拟化发展具有非常高的创新价值,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操作,在模拟中完成机械制造。虚拟化的实现可以使机械制造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制造行业要求对虚拟的机械制品随时进行更改,以生产更符合需求方的机械成品,有效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虚拟化的机械制造,可以一次性完成机械制造设计,避免再次加工。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创新也可以解决技术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保证机械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4结语 基于制造业与自动化技术对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应将节能理念应用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并准确把握我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脉络与趋势,针对当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做好相应的结构设计、工艺优化与材料选用,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作者:江凯瀛 单位: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研究: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方向 摘要: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制造业,被制造业称之为最核心的技术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制造业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等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本文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出发,分析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对指导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 0引言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被很多人所熟知,主要是从事产品的设计加工方面。机械制造属于工程学科的内容,所以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对保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可以提升制造企业的发展,所以机械自动化在未来发展中,会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逐步提升制造企业的发展。 1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特征分析 初期的机械制造技术的核心目标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项目相比,其应用能力更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要求。以自动化为核心的内容,可以从根本上优化以往机械制造技术,对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机械自动化技术有着更便捷的操作特点,自动化技术可以使以往繁琐的操作形式变得更简单,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很难的动作,同样也可以减少人力。在安全性方面,机械制造技术依靠人工,但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的减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安全问题的出现。另外,机械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高效生产,随着客户对技术要求的提升,人工操作很容易存在误差,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不但可以优化生产环节,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生产效率。 2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机械制造行业中,更加优化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将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总结为一下几个发展方向。 2.1智能化发展方向 结合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行业的发展速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发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我国已经走进了“互联网+”的时代,提高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实行智能化监控,减少人力成本的应用,将成为机械制造自动化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2.2技术核心将向微型化发展 从以往的设备发展模式看,都经历了大型到微型的转变。计算机在最初的时候是庞然大物,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笔记本电脑。所以以往的机械设备的体积也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操作技术逐步改善,也会逐渐变得很小,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对简化操作流程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机械设备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将设备逐步设计为小型、耗能小,所以说机械自动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向微型发展。 2.3技术将向环保技术发展 环保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环保意识也将成为机械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所以在众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中,都将以环保作为重点,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也注入了更多的环保绿色理念。机械自动化制造行业也会将环保绿色产业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2.4向光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优化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也带动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光、计算机、微电子三中技术有效的结合,对提升技术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会向光学、计算机、微电子三方面发展,逐步更新技术,从而优化技术核心。在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中,运用光学传感性能、激光轨迹等技术,对提升机械自动化产品的附加值有很大作用,为提高制造业的工作效率奠定基础。机械自动化设备微光电一体化,也将成为机械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5机械自动化技术向虚拟化发展 机械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到销售一直都很复杂,所以在人员、物资等方面的成本消耗非常大,所研发新的产品有一定的影响,也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当信息技术融入到机械自动化生产中,将会使上述问题优化,避免上述问题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机械自动化技术中,需要一套完整的虚拟流程,对减少成本的支出避免因为销售造成的不利影响有重要作用,对减少资源的浪费也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可以说,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发展中,也将逐步向虚拟化的方向发展,虚拟化的发展模式将为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将成为未来发一个重要方向。 3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技术涉及的范围和内容都很多,所以其发展方向将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发展将推动我国经济发,所以我国要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地总结发展过程的成功经验,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赵政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研究: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 摘要: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第一个环节是职业分析,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任务有清晰的了解。黑龙江职业学院机制专业采用BAG方式进行职业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对核心课程的学做一体化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BAG分析法;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借助职业分析的方法,将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和整理,再将其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课程体系的构建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机制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而不是关注毕业生在1~10年职业生涯历程的工作经历,这样就导致职业分析时只归纳了学生初级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此构建的课程体系更接近中职或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而不是高职的课程体系。第二,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专业教师试图将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全部解构,将其完全变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既不符合我国高职专业的宽口径定位,也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软硬件条件的现状。最终只会导致课程改革不成功或是只停留在纸面上。基于上述原因,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进行课程改革期间,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座谈,采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方式(BAG分析法)进行专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于分析所得数据及专业师资、设备情况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2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2.1实践专家研讨会在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对黑龙江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分析。在分析调研情况后,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BAG)的方法两次召开了由企业技术主管、高级技术工人等实践专家参加的职业分析研讨会。参加职业分析研讨会的实践专家毕业于本科院校或职业技术院校,研讨会重点分析归纳企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历程,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历的工作岗位,以及这些工作岗位对应的典型性工作任务。 2.2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师实践专家研讨会采集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总结这些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哪些知识、技术和能力;根据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序化出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流程见图1所示。结合课程性质和学院的软硬件条件将专业技术课程分为理论性较强的讲授型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一体化课程。讲授型课程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不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和实验课;一体化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解构与整合,一体化课程突出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将职业岗位的国家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为主导的包容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模式,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见表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公共课12门、专业基础课5门、专业课7门、拓展课程4门、实践课3门,共计2752学时。 2.3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专业课程中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将原有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充分整合,参照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性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采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和“零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两门课程,采用企业生产的典型零件由浅入深地安排学习情境。在课程运行期间,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采用微视频、微文本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上,70%的时间都是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而另外30%的时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 3总结 基于BAG分析法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成功构建,使专业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较课程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课程体系中偏理论型课程学生的听课效果不理想以及由于硬件条件不足造成的一体化课程实际运行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作者:李子峰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篇1 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土木工程施工》是其专业重要的教学课程,此课程主要包括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等两部分内容,但是其涉及的知识体系比较复杂,且实践性也比较强,同时此课程中思政教学至关重要,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内容。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实现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做好教学改革和实践。 1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激发他们职业情感。通过将土木工程的行业发展历程和最新科技发展以及工程实例的教学,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专业的内涵,来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以及民族的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为社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与信念。2)需要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将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周期进行教学,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原则,这样来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进而通过对一些重点案例进行分析,来促进学生工程智慧的启发,提高学生工程创新的意识。3)培养学生职业责任和敬业奉献的精神。通过对工程施工和管理中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分析,来强化学生的工程施工责任性以及职业道德意识,从而使学生从其内心深处树立社会责任的意识以及对职业具有敬畏感,这对促进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和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 2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 2.1引进案例教学 在土木施工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案例进行教学,来促进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对土木工程发展和特征进行讲述,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深厚的历史,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本学科的魅力和内涵;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比较优秀的工程案例,如以上海的中心大厦、都江堰和港珠澳的跨海大桥等当作载体,来对其进行科学原理和技术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工程具有的智慧和情怀,进而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专业的自豪感进行激发;另外还可以将一些工程灾害以及事故案例等进行剖析,来将其产生的危害向学生进行阐述,并且从课堂和课后,不断引导学生对事故案例进行了解,分析事故带来的惨痛教训和影响,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以及职业道德。 2.2借助人物故事教学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政学习,加深学生的思政感悟,教师可以借助人物故事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引入詹天佑人物故事,将其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壮举进行呈现,对此工程修建过程中的不易以及技术难题等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对大师不畏艰辛的职业精神以及追求卓越工匠精神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影响学生能够对土木工程施工具有正确和客观的认识,能够促进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对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对自己身边从事土木工程行业工作的人员和职业发展等进行观察,并将他们故事让学生进行相互的分享,对比不同职业素养人员具有的职业差别,从而来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观念进行引导,促进他们对自身发展的不断思考,进而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和终身学习意识,这对他们后期的成长以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2]。 2.3强化职业规范教学 在土木工程施工专业,学生需要进行注册土木工程师的考取,而其职业和人民与国家的生命财产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担负着重大的责任,需要他们在遵纪守法基础上,对自己严格要求,且严格遵守其职业道德规范,对社会和国家公共利益进行自觉的维护[3-4]。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注册土木工程师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来对他们的职业观念和思想意识进行不断的引导,促进他们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效统一。 3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和社会以及国家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土木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做好其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实践措施来加强思政教学的开展,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瑞英 齐琼 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建工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篇2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整合到各门课程当中去,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齐头并进,从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核心任务。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优秀、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及接班人,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各教学单位都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学工作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2]。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1“课程思政”融入模式:“课程思政”=知识点+社会热点+升华点 找准切入点是“课程思政”融入的关键点,把控好合适的切入点往往能事半功倍。将课程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整合,并与社会工程案例和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再将之升华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内容,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标,具体参考表1。 2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思政”举措 2.1引进案例教学 在土木施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国内许许多多的优秀工程案例进行辅助教学,推动学生培养思想政治观念,也可以对土木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自己本专业的深厚历史,也能了解到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大趋势,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科的魅力与内涵。结合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等优秀工程案例,分析这些建筑背后的建筑技艺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并学习,通过这些案例,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分析一些发生过的工程上出现的一些事故案例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些事故所产生的危害,分析这些事故对社会造成的深刻的、沉重的影响,也能从侧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特别是可以结合最新时事中的案例,例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造,讲解专业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2借助人物故事教学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名人故事。例如,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梁思成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吴良镛设计的南京金陵红楼梦博物苑等,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这些建筑的故事和背后的艰辛,深入学习这些大师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的精神,这不仅能提高他们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3优化教学内容 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重组教学内容,以执业考试为抓手,把原本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重组和优化,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最好的状态,根据注意力曲线,把知识点的讲解尽量控制在15~20min。要把培养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作为重点,因为在毕业后会有执业资格考试,这也是需要被重视的问题。可以搜集所需考试的真题和答案,发放给学生进行练习,同时可以提高日常作业的难度,让学生提前适应执业资格考试的难度,做到真正考试时也能和平时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由于与未来的发展相挂钩,所以学生会保持相当高的重视程度。 2.4强化职业规范教学 在土木工程施工专业,学生需要进行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等国家执业工程师的考试,因为他们的职业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所以需要他们不仅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严格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促进学生全面了解国家执业工程师的责任、权力及其要履行的义务,不断引导和增强学生的职业观念和思想意识,帮助学生协调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4]。 3建设方案 “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各类课程和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未来所需的职业技能,也要肩负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责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典范,再转变成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材料,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指引学生的理想信念方向与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学会做人做事。以《土木工程施工》的知识、能力和育人为中心,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齐头并进,把专业资源库充分利用起来,供学生们使用,认真研讨思政教学目标,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对教学的内容及方式进行精确的设计。 (1)将课程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对专业资源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使用,开展课前在线预览、加强课堂学习和纠错、课后多方面拓展,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在思政教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促进“课程思政”有效开展。 (2)梳理兼具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标准》的学科特点,认真挖掘,深入研究《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思政教学目标。 (3)引入“成效为本”的OBTL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成效。OBT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初期给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以及用何种方式可以达成目标,学生通过主动性的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梳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内容与知识点,精心设计学习产出目标和制定评估标准,以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目标为中心,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手段。通过OBTL教学,学生达到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并接受评估考核,从而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时的针对性和高效化[5]。 (4)注重“课程思政”融入方式的多元化。课上教师带领分析经典案例,小组成员就此案例发表意见和进行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启发为主,课后以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模拟案例设计制作。设置开放性的话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情境,教学活动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学生现阶段的能力和这个教学活动想要达成的目标,在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时努力做到自然协调,具体参考图1。 (5)引进案例教学,借助人物故事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职业规范教学。在土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国内优秀工程案例进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也可以对土木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深厚历史,也能了解到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大趋势,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科的魅力与内涵;此外,还可以分析一些工程的技术灾害和事故案例,向学生说明其中的危害,分析这些工程事故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6]。4结语于土木施工课程思政教学中结合时事进行教学,对与国家和人民密切相关的时事中所包含的土木工程施工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建立。将土木施工“课程思政”教学与执业工程师的资格考试有机结合,重视与执业工程师考试相关的教学内容,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为他们的职业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所以要重视“课程思政”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严于律己,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作者:张健 张焱 封士明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篇3 土木工程施工[1]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内容包括土木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方法和工艺,施工项目组织原理,以及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知识结构复杂、工程实践性和综合性强、应用性广,并与现行规范、规程联系密切等特点。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大学教师们亟待解决的课题和不懈努力的方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2]具有以下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根据这些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针对学生学习方式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将“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探讨,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代替“强制灌输式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促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1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3,4]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按照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探究性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并小组合作交流。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会得到锻炼。老师的职责由教“书”转变成教“学”,同时,学生也从“接受学习”过渡到“发现学习”[5]。 1.1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教授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进度确定讲授的知识点或学习对象,就可以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创设与此知识点或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或学习对象的学习。 1.2启发思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学应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使探究性教学取得成效,首先教师要确定学习对象,然后根据学习对象向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引人思考、并与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1.3自主探究 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得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而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大学生不再需要现成的知识和“张口吃食”的被动学习方式,他们更渴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处获取信息,也可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他们从别的学生处理知识的态度和方式以及别人对知识的解释中,获得新的知识,使自己的认识由浅入深。在这种情形下,课堂讲授时间不断减少,相应地,课堂讨论、提问、质疑、练习、实验、分组讨论等时间会显著增加。 1.4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经历过认真的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后,才能搭建起为其他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才会有高质量的合作交流。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或合作,有利于成员之间观点和感情的交流,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1.5总结提高 在充分思考与高质量合作交流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探究成果对那些富有启发性、引人思考、并与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自己学习成果进行认真分析与归纳,并联系实践,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2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可帮助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探究性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2.1精选学习对象 扬州大学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一般是在本科3年级第1学期开设,理论授课40学时。为了适应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要,精心挑选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实用性的土木工程施工教材。但是,教材在与时俱进方面往往会滞后[6],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现场施工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信息进行关注,并将这些信息第一时间补充到教学中去,让学生既能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又能了解社会实践中最新科技的发展。 2.2精炼探究性教学的启发性问题 启发性问题要指引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问题的质量关乎着探究性教学是否能取得成效。教师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肩负主导地位,他们直接影响启发性问题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知识来满足探究性教学的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精炼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模板工程”这一章的探究性教学中,“如何支模才能使模板变形最小”比“模板是由哪些组成的”更具有启发性。 2.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将繁杂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技术要求等信息用文字、数据、图片、音响、录像等体现出来,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以加强学生对陌生的实践过程和难以想象的抽象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了发挥了高校与社会的潜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和实习。例如:2013年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到杭州市国际博览中心施工现场进行认知实习,施工教研室教师进行了现场指导,并针对现场施工提出了许多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思考。这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加强团体协作精神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即使一个较小的工程项目都涉及很多施工工艺复杂、机械设备繁杂以及技术要求高,这需要现场项目部管理人员之间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建成。分组讨论或交流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组组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讨论或交流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之间团体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 2.5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作为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手段,而且在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考核不应只局限于试卷成绩,还应考虑学生的理论学习、现场实习、分组讨论成果、课外自主学习情况、回答问题等多方面,通过比重不同分配系数,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些方法,既全面考核了探究性教学的成果,又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结语 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探究性教学探索适合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新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与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取得感性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汲取知识及概括总结的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兴趣与了解。 参考文献: [1]郭正兴.土木工程施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汪建军,刘青,毛长丹.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中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25(1):1-3. [4]杨志英.研究型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2(8):28-31. [5]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郭咏梅.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2):69-71. 作者:马洪伟 殷为民 单位:扬州大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校陶艺教学的改革篇1 一、四坝文化的简介 安志敏先生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甘肃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出土的大量特色陶器命名为四坝文化。之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在玉门火烧沟、酒泉干骨崖、民乐东灰山遗址等地出土了千余件陶器文物,它以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彩绘图案,继承又区别于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的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四坝文化。代表四坝文化的陶器多以罐、壶器型为主,着彩方面多使用黑色、红色等艳丽浓重的色彩,纹饰方面既有代表形状的三角纹、折线纹等,也有动物纹饰。四坝文化的陶器是我国陶艺文化发展史上的特色代表,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陶器,体现了独特的区域特色,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开发幼儿园陶艺课程的意义 陶艺课程是将平面绘画、立体雕刻等艺术,通过泥土塑性或火温定型的方式制成并展示陶瓷工艺的一门课程。四坝文化应用于幼儿园陶艺课程开发上,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了解四坝文化陶器独特的线条美和色彩美,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深远意义。 (一)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动手能力 3~6岁的幼儿智力开发主要通过其动手实践,陶艺课程就是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课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运用高超的技艺制作出精湛的陶器,将历史文化蕴藏其中,彰显出传统文化精神。陶艺课上,一方面,幼儿通过观察、模仿陶艺品,了解陶艺美和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认同陶艺制品,对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幼儿在观察、模仿中发挥联想、想象将平面绘画制成具体陶器作品的过程,是其开拓思维和迸发创造力的过程。 (二)塑造健全的内心世界 泥土以其自然健康的特性和光滑的质感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内心非常单纯,将水与土混合在一起就能吸引其注意力,在玩泥土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乐此不疲。泥土的可塑性非常强,幼儿可以揉出小面团的形状、捏出可爱的小动物、搓成小面条的造型,或直接利用工具,制作盘子、杯子、水壶等。泥塑的形象就是幼儿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内心世界。 (三)促进手脑协调发展 幼儿园阶段是小朋友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发现、了解和创造美。陶艺活动中,幼儿不仅要观察模仿的陶艺作品的形状、颜色,还要在脑海里形成整体架构,从哪一部分着手,捏个大的还是小的,颜色如何选择和搭配,所以陶艺创作的过程是调动幼儿身体和头脑共同运用、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协调发展的活动,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四坝文化在幼儿园陶艺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一)利用环境资源,形成浓厚的陶艺氛围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的窗口作用,让陶艺不仅出现在课堂上,还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幼儿在陶艺课上的照片,或穿着陶艺服,或认真听讲,或沉迷于制作,或专注于烧制,将幼儿学习和接触陶艺的各个环节都展示出来,用他们的笑容、专心、兴趣去感染更多的小朋友。陶艺展示台通过展示幼儿优秀陶艺作品成为幼儿园创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方式。可以选择操场一角构建陶艺文化角,陈列出教师专门为突出四坝文化彩陶艺术而烧制的彩陶罐以及幼儿制作的彩陶罐、盘子等,在每个作品前都写上对应的幼儿姓名、年级和作品名称。陶艺教学不仅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学校环境资源充分展示和宣扬陶艺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 (二)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在幼儿园陶艺课上,不要简单地给出模仿事物让学生自行探索和学习,而是和幼儿一起动手操作,先把泥捏成团,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捏成不同的形状,调动学生的潜在兴趣,在陶艺课上享受自由创作。以四坝文化彩陶为主题开展课程,让幼儿认识四坝文化,了解彩陶艺术。在展开教学前,通过微课要学生展示四坝彩陶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研究探索该时期彩陶的器物造型、纹饰发展和色彩搭配,总结四坝文化彩陶的特点。利用微课和作品展示,让幼儿更深层次地了解陶艺特色。 (三)开展亲子活动,加强家园交流 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教育和悉心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庭对学生兴趣的支持和对学校对教学内容的参与、认同,将幼儿的教育空间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生活,发挥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性。让亲子陶艺活动走进课堂,是幼儿园开展陶艺课程的重要创新。每学期进行1~2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学陶艺”的亲子活动,孩子跟着家长玩泥巴,家长做孩子的小助手,一起完成陶艺作品。 (四)多样化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陶艺课程宽松、自由的环境为幼儿自主动手提供了更多创造空间,但是也要结合该阶段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思维认知不成熟等情况,适当引导,多样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陶艺兴趣和技能。一是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阶段,对所有学生或个别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给予动作和制作过程示范。二是先让学生自主创作,天马行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再适当引导,开拓思维。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学生兴趣为引导,适当地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大开脑洞,自主创作。 四、结语 陶艺课程的特色性和全面性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图片、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动手打造具有创造性的陶艺作品,同时感受和发现艺术之美和科技之美。为了充分发挥陶艺教育的作用,利用地方资源,将优秀的四坝文化引入课程研发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挖掘、探讨。 作者:邓婕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幼儿园 高校陶艺教学的改革篇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园从2018年开始对陶艺活动课程和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创建“陶泥馆”发展我园特色园本课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经验,从大自然和生活中获取可利用材料、主题来制定陶艺特色课程,体验陶艺作品制作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审美水平、想象与创造力,促进幼儿综合性的发展。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陶艺区的课程实践探究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陶艺文化内涵,明确课程研究方向和组织形式 (一)阅读学习与向大师学艺交流 在2018年08月笔者参加泉州市举办“美育·陶艺”指导教师培训及研讨,前往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福建德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与交流。在2019年专门请专业陶艺老师对我校教师进行技术学习,通过专业的培训和专家的引导,深入了解陶瓷的文化,知道制作陶艺的基本方法。在学习林燕著作《亲近自然,玩沙、玩水、玩泥巴》(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书中“陶之彩·蕴慧焕美”关于陶泥的章节,为我们陶泥中泥塑课程框架发展提供方向。 (二)陶艺课程组织形式 《亲近自然,玩沙、玩水、玩泥巴》书中提倡:“玩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会玩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的理念以及《指南》中指出:“自主性能使幼儿巨大的潜能得到自由释放和充分开发,调动全部智慧,在自主的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再者,陶泥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多样性”“独特性”“创造性”,在陶泥艺术学习中提倡主要以馆区自主学习为主,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为切入口,例如:《生日派对》幼儿可以围绕游戏主题情境制作生日蛋糕、饼干、水果、礼物等物品的创作而后进行游戏扮演。馆区自主学习形式能避免了集中教学很强的目的性、单一性和统一性,教师不进行过多的示范和讲解,多关注幼儿生成的活动,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初步实践研究课程框架,促进陶泥艺术的学习与发展 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通过定期召开陶艺课程的研讨,一方面,我们从季节主题、动物主题、乡土文化以及幼儿兴趣从大自然、生活中去挖掘与陶泥相关的材料,预设陶泥艺术课程。例如:秋天到了,幼儿园的树叶掉落了,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树叶盘》的活动课;在闽南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开展《砖瓦房》在主题创作中,为幼儿提供了生活中常见低结构材料,如:树枝、小石头、稻草、沙子、贝壳、珍珠等生物,支持幼儿创意想象制作。另一方面,通过实践,陶艺课程我们分为四大类别,泥塑、拉胚、彩绘,注浆印模,让幼儿感受泥的特性,游戏陶泥,走进陶艺。具体如下: (一)泥塑中“趣味拓印” 小班《主题拓印》,我们为小班幼儿提供多主题的物品和材料,如水果主题、动物主题生活物品等让幼儿拓印丰富多彩的图案,既丰富了小班幼儿对各种物体感知,也体验到泥拓印的独特美和有趣;中班《树叶碗》,让幼儿走进自然,贴近生活经验,利用生活自然物———树叶,不同形状拓印出不同的树叶碗,幼儿在揭开叶子的那一刻,树叶的造型、叶脉都清晰可见,幼儿是非常兴奋和喜悦的,让幼儿充分体验树叶拓印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大班《瓦缸》,让大班幼儿追寻传统瓦缸文化记忆,联系现实生活的陶缸陶罐,利用肌理印画磨具、辅助材料及挖掘生活中能够进行拓印的物品并且进行创意想象;泥塑中除了有“趣味拓印”,还有“泥条盘筑”“泥片雕刻”“手捏塑型”以及泥塑特殊材料“挤泥器”的创意运用等。 (二)拉胚 我们在陶艺馆中投放了儿童拉胚机,让中大班的幼儿拉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杯子、汤碗、盘子、衣钵、有趣的花瓶等。在拉胚《汤碗》中,幼儿需要用心的感知在转动的陶泥中随着手姿势的轻微变化及力作用点与泥的变化关系,拇指轻轻地将汤碗施加向外的推力,碗口会变大,轻轻抱紧碗口会收紧。在动手动脑中,探究手势、力度与泥的变化。 (三)彩绘 幼儿可以在自己拉胚后泥塑后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也可在现成的花瓶、盘子、碗、小茶壶等陶器作品上发挥自己的想象,体验图纸绘画与陶器上作画的不同感受。例如小班在陶器上创意涂鸦,中大班幼儿开展青花瓷画,风景画、创意绘画等。 (四)注浆印模 我们在陶泥馆投放大量陶艺石膏模具,将泥浆注入石膏模具中,静待几分钟幼儿就可以做出精美、造型丰富的陶艺作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投放不同难易程度的石膏模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进行选择模具。小班可以选择简单、不需组装的模具如《动物》系列,中大班可以选择如《茶与具》系列,注浆成型之后需要一定修胚、组装多个零部件。幼儿陶泥课程我们主要通过四个类别来推动幼儿有主题、有意识、有系统地陶艺游戏。课程研究一方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生活经验制定相应的陶艺特色课程。另一方面,也从内容的难易程度、动作发展进程循序渐进开展活动课程,建立初步的陶艺课程框架。 三、初步梳理出陶泥教学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陶泥艺术学习与体验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指出: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尽量利用幼儿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情的教育。对此,如何让幼儿在陶艺活动中“玩中学”,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多感官、多形式地充分地感受和探究,促进陶泥艺术的体验 例如在《魅力陶艺》中大量地欣赏各种陶器作品中,利用丰富的图片、动画视频、陶艺作品实物以及聆听陶瓷乐器来调动幼儿多感官,感受陶艺作品的美。在彩绘《青花瓷》中,借助丰富的图片欣赏、实物观察、欣赏青花瓷舞蹈,让幼儿感知青花瓷盘花纹和文化,感受与表达青花瓷独特的韵味。 (二)以问题为导向指导策略,促进陶泥艺术学习与体验 我们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指导策略,启发幼儿进行观察、思考与实践。比如在拉胚《杯子》活动中,拇指可以往下开口开多深?为什么杯子漏底了?首先,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发现。其次,在拉胚的过程中,幼儿是需要控制手的动作不随陶泥的转动而转动,幼儿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动脑寻找自己身体部位一个有力的支撑点控制手不随陶泥转动而转动;在擀平泥片时,如何让泥片厚薄较为均匀,应该在什么位置使力,泥太干应在哪个位置加水;在泥塑中,猜猜这个作品是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陶泥作品会裂开;在注浆印模中,引导幼儿观察模具,猜猜看这是什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促进幼儿陶泥艺术的学习与体验。 (三)观察,教师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 例如在泥塑《动物盘子》的活动中,笔者发现幼儿做的动物耳朵无法立起来,于是我就及时引导幼儿借助支撑后晾干;在擀泥片时,发现幼儿用力不均,泥片厚薄不一,幼儿花了一定时间,薄的地方越来越薄,厚的地方依旧很厚,于是笔者就及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应该再在哪里用力能把厚泥的地方擀薄一些?这样不仅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擀泥片的方法,同时也留出更多时间进行创作。 (四)足够的游戏时间和空间 经过多次实践探索,活动操作实践由原来30~40分钟调整为80~120分钟,充足的时间给幼儿平稳的心理状态和创造提供的保障。例如,我们会在陶泥区放置“时间沙漏”,让幼儿对自己活动时间有一个调控的能力。其次,陶艺活动创造不仅局限于室内,空间和天气允许也可以鼓励幼儿到户外进行创作。最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主观地对幼儿进行评价、建议,当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这样避免教师过度的干预和保护,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这也是幼儿陶艺特色课程的核心和最初的目的。 (五)评价 幼儿的每一个看似笨拙、不完美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和情感,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说一说:我做的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想这样做?我做的这个作品还可以用来做什么?等方面进行表达,为幼儿创造表达的机会和条件,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四、营造陶泥艺术氛围,促进陶泥艺术学习与体验《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陶泥馆的活动环境要营造艺术的氛围,环境对于成长中的幼儿具有默契、耳濡目染的作用,要创造具有艺术氛围的环境刺激,熏陶幼儿的心灵,加深幼儿对陶泥艺术的喜爱。例如馆区播放陶制乐器的轻音乐,营造陶泥的艺术氛围;在幼儿园各个角落摆放陶艺工艺品;以及利用幼儿认真、专注的活动照片布置一面照片墙和将幼儿泥塑、拉胚、注浆印模的作品进行彩绘、烤制完后呈现在馆区作品展示架,让幼儿体会作品从无到有的快乐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陶泥活动是能促进幼儿综合性发展的一门艺术课程,从陶泥课程开发、活动组织形式、有效教学指导策略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探究、完善,初步形成一套从小班到大班的陶泥课程,在接下去的陶泥活动课程和教学的实践探究工作,将继续挖掘幼儿感兴趣、贴近生活经验的活动课程,丰富陶泥课程的内容,让陶泥活动课程和教学逐渐完整化、系统化,并尝试将陶泥课程与美术、音乐、语言等多领域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唐桂珍 单位: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心幼儿园 高校陶艺教学的改革篇3 叶朗在《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指出广义的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它是和智育、德育在同一层次上的三种并列的教育形态,是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范畴和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于1793年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提出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崛起,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和利益,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忧患和危机,浮华的社会与人性的扭曲冲击着整个社会,在此背景下席勒试图通过美育使人的感情和精神力量达到和谐一致。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首先要使他成为审美的人”。现代美育理论于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以来,美育逐渐与美学学科一起在我国得到了融合式发展。然而大众对美育的认知尚存在局限性,美育并不是单纯指一些音乐、美术的课程,而是指美的理念、情操、品格与素养。高校教育应把美育课程扩展到所有学科,而不是只作为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课程。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缺失,会给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弊端。 中国美育发展历程 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这深刻且完整地论述了美育的内在含义,并终身践行将美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明确指出要通过艺术教育、美感教育和素质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教育改革。在诸多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99年6月,美育被正式写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2015年9月,第一个美育指导性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这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美育明确了发展的方向;2019年教育部再次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及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保障。美育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并一度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 高校美育的现状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一书中就曾说道:“心灵的构造和实现都是人类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美育的过程是视觉欣赏美的过程,更是建构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观的过程。高校将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先行者,并将美育发展成学科教育,专注于培养美育职业人才。但是目前高校在美育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单一 当前,高校对美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片面地认为将传统的艺术具体学科开足、开全即是美育,将美育简单地理解为音体美学科的综合体。一些学者认为,每年高校举办艺术节、艺术展览和展演就是美育的呈现,甚至可以认为是美育教学的繁荣。这些狭隘的认识,直接导致美育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高校的美育课程局限于艺术理论的学习,而另一部分高校则着重技能的培养,看似教会了学生一技之长,但是美育课程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艺术课程虽然是开展美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但是要充分论证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需要强调美育所特有的审美世界观培养作用、文化养成作用与综合中介作用,说明美育的特有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都不可代替的。高等教育需要深化美育课程改革,将美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美育的高等教育终究是不完整的教育。 美育尚未被纳入高校通识教育体系 目前高校对美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认为美育课程是为专业院校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阶段,与艺术不相关的学科并没有学习的必要。美育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综合大学里,美育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教育。在实用主义的教育时代,任何与科技相关的专业技术都会被人们所推崇,但是高校未意识到科学知识与美育之间的关系。美育的发展并不像科学技术可以一味追求创新,美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追根溯源,躬身自省。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曾明确提出:“只有处理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才能培养创新思维。”由此可见,只有将美育纳入高校通识学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美育对创造力的培养,使美育在物质改造和文化改造中转化为生产力。正如罗恩菲尔德所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富有创造力。” 发展以高校陶艺教育为依托的美育 朱光潜曾说:“理想的教育不是摧残一部分天性而去培养另一部分天性,以致造成畸形的发展,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从这一角度来看美育,就需要从现有的艺术学科中寻找与美育的契合点来进行有效的探索,大胆地将处于边缘化的高校陶艺作为美育改革的试验学科,具有指导意义。 高校陶艺教学与美育的内在关联性 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过程,与绘画、书法、雕塑以及其他工艺美术有紧密的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高校陶艺教学与美育进行深度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美育是综合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某种艺术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态度。陶艺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艺术产生的源头尝试思考“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从一次次与泥土的碰撞中,体会泥土这种材料在手中不断地变换形状,从而思考如何改变生活。第二,美育与高校陶艺在“知、能、识”三层面相得益彰,高校陶艺教学恰好从技术与艺术两方面入手,不仅教会学生制作日用陶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而且将传统制瓷技艺与现代人文思想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创作出表现当代人理想、个性、情感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高校陶艺教学与美育目的的同一性高校陶艺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实现艺术教育的过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审美需要生产了艺术作品,反过来艺术作品又进一步培养、发展了人类的审美能力。一方面,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即人类生产了艺术,艺术又生产了审美来影响更多的人类,这便是人与艺术之间互相创造的辩证统一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长,尤其是对高级审美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当代社会愈发重视美育的教育功能,并着重从国家层面培养专门人才,以提高国民审美,培养生活的艺术家。高校陶艺教学具有形象与情感相统一的特点,人们常说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不同程度地给人以启发教育,高校陶艺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领略优秀作品的同时,以最直观、最丰富的形式接受审美教育。另一方面,从高校陶艺教学寓教于乐的角度来看,即艺术不同于一般科学知识,而是在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陶艺教学相较于其他艺术学科而言,无论是教学还是作品创作,其所需要的时间都更为漫长,学生常常需要逐渐被艺术形象征服,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陶艺教学的愉悦感并不单纯指娱乐这种感觉,而是在愉悦中融入情感教育,实现对学生心灵的熏陶与浸染。 高校陶艺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却仍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阶段,高校美育的主阵地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艺术课程上,但美育又不完全等同于艺术教育。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文中提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创新的人,而不是培养只会跟在前辈后面亦步亦趋的模仿者。”李政道先生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由此可见,美育的实施是一项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依赖一定的艺术手段,并135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且必须凭借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三种手段。从现有的高校陶艺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方式虽已满足以上三者的要求,但因教育观念陈旧,仍停留在陶艺学科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样便无法满足美育在具体实践中的要求。因此,高校陶艺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高校陶艺教学改革坚持体验式教学法相结合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大卫·库伯创建体验式学习圈,提出学习是系列经验再体验,学生学习是原有经验的再现,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及思考的过程。高校陶艺教学因其学科特点本身具有可体验性,但是并未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因此,需要有更为科学和完备的体验式教学理论支撑。第一,在陶艺教学中将模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给学生足够的体验空间。目前高校陶艺教学注重对传统陶艺技术的继承,缺乏作品创作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校陶艺教学还需从课程开发角度入手,坚持“理论上深度探究,创作中亲身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深入研究陶瓷艺术理论,对不同历史阶段的陶瓷艺术发展背景、风格特征、工艺技法作等进行深入探究,防止浅尝辄止。第二,在学生的创作阶段,教师可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发掘创作的主题,从创作观念到制作技巧技法上加以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总之,教师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陶艺教学改革坚持创作过程与认识过程相统一 高校陶艺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学生的创作过程也有这个特点。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是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世界。所以只有认知而没有感情欲望的作品并不是优秀作品。陶艺教学的心理过程,一方面是感受思考——知识和智慧、能力、技巧发挥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审美行为、品质、道德、世界观体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坚持将社会热点、责任担当融入日常陶艺教学课题中,比如建党百年之际引导学生学习革命精神、英雄事迹等,让学生的创作有史实依据,从而使其创作的作品更加鲜活生动。今后的高校陶艺教学应立足于本地实际,将区域特色融入教学改革中,例如将革命老区、民族风情、边疆地区和艺术扶贫等素材纳入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解决实际的审美困境,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总之,情与知是陶艺教学的一对孪生兄弟。陶艺教学强调情与知的辩证统一,而美育的过程实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从认识能动的情节到表现宁静的世界,在鼓舞情绪、振奋精神、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 高校陶艺教学改革坚持大中小一体化体系 陶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困境,将美育进一步落到实处,但是如果仅着眼于高校阶段,美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而不是片段式教育或阶段式教育。“学校美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艺术课上增强艺术体验,掌握基本艺术知识、基本艺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专项艺术特长”。因此,高校陶艺教学不应只面向专业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让每一位学生享受艺术的熏陶。高校陶艺教学改革与中小学阶段的美育课程相结合,一方面促进了美育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自上而下的美育氛围。在线上教育日益完善的今天,高校陶艺教学只有坚持大中小一体化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高校陶艺教学为中小学美育提供优质美育资源,中小学美育为高校陶艺教学提供改革实践基地,将科学研究与辐射带动相结合,使美育均衡发展。以高校陶艺教学改革为起点,最终推动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高水平的美育,实现审美跨越。高校应从战略高度方面加强美育实践作为建设高水平教育的重要认识,应教会学生树立“有鉴别地面对与接受”的态度。积极应对正在蓬勃兴起的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是现代美育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杰罗姆·布鲁纳.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5]宛小平.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朱光潜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徐玉玲 程红璞 单位:唐山学院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篇1 一、传统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弊端 1、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目前高职教育中的工程材料课程,从教材内容的编写和安排上,基本是将材料工程类专业所学的几门课程,如金属学、金属材料、金属热处理等有关内容经浓缩处理,全面推给学生,内容大而全。这对于机械类高职学生来说,在基础理论上要求过高,既耗费学生的大量精力,又误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任务要求,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工作需要。同时,由于高职学生工业背景知识较为缺乏,感性认识较少,学习方法不适当,因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好的现象。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机电、数控、机械设计等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是产品设计,或设备维护维修,或研究解决产品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工艺问题,因而学生需要获取的是与机械工程设计紧密相关的材料知识。在一般性的了解各类材料的性能特点,各类材料的使用范围的基础上,重点要求掌握各类零件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失效方式以及根据服役条件、失效方式确定对材料性能要求,通过分析、对比选用先进又经济的材料。而目前工程材料课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针对材料专业的学生,讲述材料的晶体结构,金属与合金的结晶过程,金属与合金的组织与结构,加工工艺及其它们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等,而把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最有可能需要的“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与选材”部分的内容放在了次要地位,甚至由于学时的关系将这部分忽略。造成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之后,不能建立明确的,根据服役条件进行选材的意识,造成学生不会选材,不知道如何选材现象。这样的教学内容,与高职教育“立足地方,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是不符的,而且也无法体现出培养应用型、实践型的高级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特色。 3、教学模式僵化 目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模式,以课堂灌输为主,过多的强调基本原理;学生被动的接受,死背书,考前突击,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以及深奥的理论,造成“教者难,学者更难”的局面,令学生望而生畏。 二、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形式和手段 1、重新修订课程大纲 根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原则,我们重新修订工程材料课的教学大纲,使之适应机械类学生的具体实际需求。如“金属学原理”中关于铁碳相图的部分,传统的教学顺序是通过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结晶的过程,以及二元合金相图逐步引出铁碳相图。而对于机械类学生,这部分内容往往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不是“必需”的知识。如果直接针对铁碳相图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即降低了难度,又缩减了不必要的学时,同时加强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应用。这种方法已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针对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所学的东西工作中用不上”的弊端,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采取“需求型”教学方法,即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实际工作中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学校就培养适合的学生,教师就传授相关的知识。例如,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绪论课进行改革。以前绪论课的重要性经常被忽略或降低,实际上,绪论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应给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作用,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克服或避免学生一想到材料课就不感兴趣而产生逆反或抵触心理。必要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人才市场看看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供求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或去生产单位看看实际工作中需要哪些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以工业实践和实验观察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在学生接触大量的感性认识之后再进行教学,或是在教学中间让学生多增加感性认识,可通过金工实习、工厂参观,使学生迅速的吸收和理解工业知识。同时可以采取“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他们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上由学生提出实际问题,教师回答,在解答的同时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在考核方式上,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对于一门需要通过大量感性知识的认知,达到质的飞跃的课程,往往凭一张试卷定成绩是不全面的,更应该注意平时的积累,从课堂提问、讨论、试验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定。同时,可以将考试内容尽可能的联系实际,考题多以实际案例为主,基础知识为辅,重在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素质,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他们的内驱力。教学中要确保学生的中心或主体地位,同时尊重客观实际,为社会培养大批懂技术、会应用的实用型人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逐步走向成熟,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正在起步阶段,切实做好还需时日,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闯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使教学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 作者:武丹 周丽艳 赵艳红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篇2 工程材料是各工程类专业尤其是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类机械专业知识实践的基础课程。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有利于拓宽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其综合科学素质。所以如何建设好该门课程,对其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工程材料课程主要介绍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尤其是钢、铁等金属材料,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区别、认识各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热处理工艺,并能够灵活选材[1]的能力。但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发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知识较慢、课堂氛围沉闷,究其原因是由本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传统的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体系将材料类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工程材料学知识进行缩减,所用教材和实际教学内容却又强调材料学的理论性与系统性,而忽视了非材料专业(如机械、能源、动力、化工等专业)学生材料相关知识基础薄弱的实际,在某些知识点方面,如晶体学、合金相图,对学生要求过高,耗费时间较长,却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未侧重强调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材、灵活取材的重要教学思想,未能突出工程材料学在其他学科中的交叉应用。结果就是很多非材料专业毕业生连常用材料的牌号与基本特性都没有掌握,因而灵活取材、选材,并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和制定工艺路线更是无从谈起。加之工程材料学本身教学内容广、概念多且较为抽象,学生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现有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工程材料对于非材料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次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工程材料的教学进行探讨。 1明确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类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加工的相关工作,合理正确地选取材料是从事此类工作的基础,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选材用材也成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材料工程师和机械设计工程师对于工程材料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不仅侧重点有差异,深度也不一样。机械工程师侧重于正确地选材、用材,合理选择加工方法并制定工艺路线。他们需要的是工程设计制造中相关材料知识的运用能力,相对于材料工程师来说,更加偏向于材料的实际应用。因此机械类专业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应符合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强调学以致用。因此,针对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本次改革对工程材料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在满足所需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遵从“精简基础、突出重点、实用为度”的原则,将课程内容重组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在此部分删掉了不必要且较深入的理论内容(如晶面、晶向指数,复杂的位错结构理论),精简晶体学、相图以及热处理原理工艺等知识。第二部分为合理选材、用材知识。此部分为本课程的重点,应加强工程材料的实际应用内容,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验学时并减少纯理论课时。第三部分是工程材料的加工工艺,要求学生可以对所选材料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并制定出加工路线。 2改进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手段工程材料课程涉及的概念多、内容多,知识点抽象、知识面广,不仅有基本概念与原理,也有工程实践应用内容。目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即“知识传授型”教学,教师以课堂灌输为主,难以克服教学内容多而杂的难点,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本次改革选择以翻转课堂[2]为主要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并充分结合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旨在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很好地解决了工程材料学知识杂、繁、多的难点。 2.1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和“学”的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教”与“学”两种方法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本次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综合了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等方法。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较于传统的“填鸭”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陈述知识或分析问题,还需要引起学生的响应,利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工程材料的理论内容多、知识点抽象的特点,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恰当引入实际工程中的案例,由实际导出理论,就可以把知识简单化和具体化。如淬透性的概念易混淆且不易掌握,将其联系实际应用进行讲解,就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概念。 2.2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出了很多简便、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传统的“教师—黑板—教材”的教学方式再也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要求。通过引进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以及现场实物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多媒体教学可以把陈述性表达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其对基本理论内容的理解[3]。案例教学法[4]即“围绕一定专业背景(在这里主要是工程材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境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实际的案例,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并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案例问题”。以机械设计中的减速器为例,减速器中的箱体、轴、齿轮等不同零件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性能要求不同,因而需要针对其不同失效形式进行合理选材,并确定加工路线。现场实物教学对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既是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查和体现,更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学习价值和学习方式的导航器[5]。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是“一卷定音”的期末考试模式,很多学生靠死记硬背也能通过考试,能否顺利通过课程考试也就成为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甚至是部分学生学习的动力。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不到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需要做出一些改革。为了能够真实地考核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本次改革采用了平时学习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测试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学生对应的成绩也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又细分为课程小论文、课堂讨论和平时作业成绩,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成绩由实验与工程实践成绩组成,注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试卷由教师自主命题,知识点覆盖全面,考核学生对工程材料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充分考虑到答案的多样性与多质性,鼓励不同的想法;既重视考试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再死记硬背以求通过考试。 4结语 通过机械工程材料的课程教学实践,从重视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探讨得出了一套较为合适的教学体系。该体系以翻转课堂为主要教学模式,融合了启发式、讨论式、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并辅以信息化教学技术和多元的考核评价方式,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了教学实践。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实施,机械工程材料还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融入课程,与时俱进,使教学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作者:孙红亮 杨康 朱德贵 邱慧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篇3 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明确,即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职业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作者从事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已有多年,在认真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工程材料这门课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工程材料课程的地位和特点 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及近机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阐述常用工程材料的成份、组织、性能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机器零件的设计、制造、使用和正确选材、合理用材提供必要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学习机械零件、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等课程不可缺少的先行必修课。工程材料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概念多、术语多,内容繁多、抽象,而且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不易掌握。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开设的工程材料课程理论教学必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来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体系。 二、整合教学内容,适应改革的需要 高职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就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因此,对理论教学的课时数必然作大幅度的缩减。目前大多数学院工程材料课时数在32—42学时之间,而原学时总数在60左右。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种走向,其一是独立设置,其二是与其它课程整合。目前该课程较多的是与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等课程合并为机械基础这门课程。不管课程是独立设置,还是与其它课程合并,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均应以加强实际应用教学为出发点,保留本课程所要求开出的基本实验项目。新的教学基本要求在内容和安排上作了许多取舍和调整,所缩减的课时主要从理论授课方面加以调整,改革前后其课时对比分配见表1。 1.对基本理论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削枝强干,合理取舍。如对金属的晶体结构理论、二元合金相图等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大的内容,作了适当删减;再如金属在冷却时的相应机理部分过深,可适当降低理论深度,使之简浅易懂。同时精简了部分传统内容,如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及钢的淬透性研究,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热处理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2.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对工程材料部分改变了以往金属材料一统天下的模式,在保留金属材料作为主要工程材料的前提下,强化非金属材料部分;同时结合新型材料如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结构材料的同时,增加了功能材料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材料处理新工艺和材料科学的新发展。重点掌握工程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应用与加工工艺,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熟悉各类常用的结构工程材料的牌号、组织、性能和应用;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改性、硬化和表面处理技术的知识。 3.教学大纲的制定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以专业群体对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依据决定课程内容的舍取。我院机电、数控及电气控制专业,应适当减少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内容,相对增加非金属材料的内容;对机制、模具专业,则重点强调模具用钢,阐述模具用钢的塑性变形及韧性的合理配合,以及模具热处理在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深刻了解可通过热处理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潜力,以实现大幅度延长模具寿命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前面已经说过工程材料这门课程概念多,而且比较抽象,随着理论课时的压缩,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作相应的改革。 1.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采用电视录相、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而且还可以更真实地反映材料应用环节等情景。加深了学生对材料组织、结构、性能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2.提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诱导学生开动脑筋,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互动。对于叙述性强的、内容较易的内容,应下放给学生自习,教师则在课上抽一定时间进行提问,这样既可保持知识的连续性,又可保证重点内容讲解所需要的学时数。 3.讲授过程中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力求做到“精讲”,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有关内容时,尽量结合一些工程实际和日常生活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如在介绍钢的热处理时,以20钢制造轴类零件为例,说明进行热处理和不进行热处理,其材料在组织和性能上的差别,从而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热处理,知道热处理是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力、更合理、更节约地使用材料的有效途径。 4.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一般情况下工程材料课程开设三个实验,即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钢的热处理。经过调整将其重新安排成一个综合性实验,使知识整体化和系统化,大大地节约了教学时间。另外,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观摩,这样可以学到一些在课堂上讲不到和讲不清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先进的设备和先进工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注重平时学习,改变考试方法。对机械类或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考查课程,原来只是在期末进行一次考卷答题作为最终学习成绩。由于本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概念抽象,学生往往对本课程感到枯燥、不好学,因此也不愿意学。学生在考前只是进行突击硬背,这样学习效果差。因此改变考试方法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对此课程的考核应注重平时的学习,主要是实验、课堂提问、作业以及上课情况等都应纳入考核中来,尤其是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等。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评定,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注重平时对知识的学习、消化、掌握和积累。或者作一个综合训练题,如汽车、拖拉机齿轮,轴类等典型零件选材与工艺分析,将所学有关材料的性能、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制定融合起来,让学生做一次很好的练习。 四、结束语 经过二轮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由消极学习转为积极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一门课程的改革不仅要考虑本课程的特点,而且还必须考虑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衔接,同时还需要教与学之间的相互配合。 总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但是,只要我们在明确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正确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践性、通用性和综合性,那么改革就能够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超梅.对高职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辽宁高职学报,2003,5(2):100-101. [2]谢春生.浅谈《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9,13(5):79-81. 作者:艾小玲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急诊科医生论文:急诊科医生的逆向思维 我再一次从院前调到了院内,虽然少了时不时的“颠簸流离”之苦,但每次值班,特别是夜班,仍然还是失眠:躺在床上,凌晨时分,就是没有病人,但急诊室走廊的每一个响动,仍能清晰入耳。对我来说,急诊室深夜的寂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暴风骤雨随时可能来袭,这样怎么能睡得着? 好的是,现在我也算一个上级医生了,手下有一个转科胸外研究生小杜,一个实习学生小樊。三个人一块值班,怕什么? 又是夜班,准时来到科室,小杜和小樊早已到达,换好衣服,严阵以待。看着小杜和靓妹我突然发现:现在的他们不就是六年前的我吗?六年了,我虽用大宝,但从来不用日霜晚霜,那张本来属于我的白净的脸已经沧桑了许多。这时科里没有病人,我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小杜,以前在上研究生的时候,在临床上值过班吗?” “研二的时候在胸外和心外待过半年,怎么了,老板?”小杜诧异地回答。 “那今天晚上单独值班吧。不是让你一个人在这,你值一线,我值二线,处理不了的情况你告诉我。你不叫我,我就在值班室不出来,怎么样?”我半开玩笑地说。 “好啊,那试试吧。”小杜回答的很干脆。我很喜欢他的回答,干急诊就不能拖泥带水,举棋不定。 “我是有报酬的哦,把美女分给你,今晚美女唯你的马‘头’是瞻啊!”我指着实习生小樊说。 “没问题!”小杜伴随着小樊的羞涩爽朗答道。 协议签好了,但我的原则是放手不放眼的。事情终于来了,我的做法是对的。 零点整,我走出值班室,到观察室转了一圈,小杜留观了三个急性胃肠炎的病人,情况都很好。看了医嘱,处理很到位,签好字,再次看了一下病人,挺好,处理的没有问题。 这个期间,我为什么没有走出值班室呢?原因很简单,病人就诊时我没有听到声响,都很平静,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走进观察室。在夜间的急诊室,患者或者是家属的说话声音往往预测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即使是病情不严重,那也往往预示着值班医生对于此患者病情的关注程度。 再次进入值班室,还没有坐下,就听见外面一阵骚乱。我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人在外面痛苦地呻吟,很可能是疼的。我立即起身准备出去,站起来后又再次坐下,突然决定等一分钟在再出去,作为实习生,小杜需要迈出他的临床工作的第一步。 没有等到一分钟的时间,我已经来到了就诊处。一个30多岁的男性患者一只手捂着上腹部,家属搀扶着坐在椅子上,看样子,疼得要窒息。摸一下脉搏,很有力,没有休克。 “小杜,怎么回事啊?”我问。 “这个患者既往有胃病史,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胃疼,我已经让护士给他肌注一支6542(抗胆碱药),现在正在配药。”小杜答道。 “哦,先到抢救室,我详细看看。” 患者在两个家属的搀扶下,几乎不能直立,基本上是被拖到抢救室的床上,疼痛没有缓解的迹象,表面上看,疼痛一直在加剧,几乎不能呼吸! 护士已经拿着配好的药来到床前,看到我,没有在进行下面的操作,在等我的医嘱。 “很疼吧?坚持一下,尽量平躺,双腿圈起来,我看看是怎么回事。”我一边说。一边扶着他费力地躺下。还好,患者精神状态很好,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太疼。我用手轻压了一下患者的上腹部。 “疼啊,大夫,不要按!”青年男子痛苦地说。 “好了,你坚持一下,我不按了。”拿出听诊器,听诊胸部,同时询问家属病史。没有听到心脏的杂音,心音清晰有力,肺部也没有问题。 患者既往有胃病史数年,间断上腹部疼痛,前几天曾在我院消化科就诊,医生建议患者行胃镜检查。因为工作太忙,还没有顾得上查,就出现了这个事情。 “还肌注吗?”护士问我。 “不用肌注了,生理盐水500毫升加入6542针剂10毫升建立静脉通路,很可能是穿孔了。同时测血压,请普外科会诊。”我给护士说了医嘱。 听到我这么说,护士、家属患者、小杜都很诧异,像是异口同声地说:“不会吧?” 血压很快出来了:120/80,心率80。静脉通路建上不到5分钟,患者突然说:“好多了,不疼了!”我再次检查了一下腹部,上腹部还是有压痛,但是仍然要行腹部透视和上腹部CT检查,家属也同意我的意见。医护家属齐上阵把患者抬到了平车上。吊着水,开始检查。 “走吧,小杜,要不咱们一块去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我对小杜说。 晚上值班还是不错的,检查不用排队,不用排队不等于没有小插曲。 在胃肠镜室,左看右看,腹部没有问题,没有发现膈下游离气体。难道是我错了?患者的疼痛再次剧烈起来,当机立断行上腹部CT检查。 再次到达CT室,这时候普外科的值班医生也赶到了,看过病人,如果透视没有问题要考虑急性胰腺炎了!令我差异的是今天晚上居然是CT室主任值班,哦,想起来了,今天是10月5号,一般领导都是在节假日值班的。伴随着CT机的快速运转,图像一层层的在电脑显示屏上显现出来。 还没有做完,准确地说只出现了三个影像,主任就已经给出诊断了:病人穿孔了!肝后下间隙有少量的液体,没有发现气体。 患者被普外科医生接走准备急诊手术,我的初步诊断是正确的。 在回科的路上,小杜问我:“老板,你怎么就能够确定他是穿孔呢?” “对于这个病人来说,我也没有什么独到的方法,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患者有胃病史多年,现在医疗条件很好,但却一直没有确诊,间断的上腹部疼痛,这侧突然发生剧烈疼痛,性质与以往都不相同,可以说剧烈得多。患者还很年轻,循环系统应该没有问题,所有的这些情况给我的一种感觉是――很可能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危机情况突然发生,比如穿孔,这是一个贫穷病,对于青壮年来说现在已经很少发生,但很少发生并不代表不会发生。急诊科的疾病大多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这就造就了急诊科医生很独特逆向思维,这一点与专科医生有很大差别,其实现在的你就是6年前的我,由理论到实践是需要过程的。对于一个刚到临床开始实战的医生来说,勇敢的迈过这个独立值班的坎儿很重要……”说完这些话,小杜若有所悟。 说着说着便到了值班室的门前,再次疲惫地躺下,我想这下我可以睡着了。 急诊科医生论文:如何当好一名急诊科医生 随着急诊事业的蓬勃发展,我院从上世纪80年代成立急诊科,从急诊学科到今天的急诊专业,我院急诊界的老前辈们走过了许多艰辛的路程,创立了辉煌的成绩,这与他们长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作为年轻一代的急诊科工作者应该怎样去立足本职,为今后急诊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苦练内功,基础扎实,有全面的学科知识 急诊专业是一门二级学科,它不同于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和普通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等,它是上述各三级学科组成的多学科的综合。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培养一个急诊科医生需要11年(四年大学自然基础课的学习,四年大学医学基础临床课的学习,毕业后经急诊专业培训三年)的时间。因为它需要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全科知识。如急诊内科中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猝死、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呼吸骤停、急性中毒中的MODS、急诊外科中的急腹症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猝死、脑水肿中的脑疝和颈部外伤中的呼吸骤停、气管异物中的窒息等均需争分夺秒地去抢救,使患者摆脱围骤停期的危险。此时更需要敏捷的思维、忙而不乱的心态、全面的学科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操作技术,这是急诊医生必备的内在因素。 2 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操作技术 急诊是解决一个“急”字,处理一个“危”宇。各种急救操作技术包括环甲膜穿刺术、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动脉穿刺术、开胸心脏按压术、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术、心包穿插刺术、CVP测定以及其他如胃肠减压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和腰椎穿刺术等。掌握了这些操作技术为处理好一个“急”字和“危”字做好了外科操作方面的准备。这些操作技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临床实践和实际操作才能在急诊这个特殊环境中达到应用自如、熟能生巧的境界。 3 具有良好的急诊心理学知识 现代急诊医学虽在理论上、技术上、在高性能的急救仪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有关人的心理问题在急诊工作中也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复杂。因而掌握和应用急诊医学心理学和其他有关心理学的知识是做好急诊工作不可缺少的,这样能大大地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急诊工作效率,维护好医护人员自身的心身健康。首先要了解急诊患者的心理,其次要掌握急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抑郁、孤独、愤怒、被动依赖和创伤后情绪休克等。最后要了解急诊患者的三种就诊心态:主动、被动和强制就医,这三种心态中都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点:①无论疾病轻重缓急,只要去就医,非门诊时间就要看急诊,就是急诊患者,都认为自己的病比别人急,必须马上医治。②急诊医师应该能接诊所有来诊的病人,或者所有专科的疾病医院都应该有专科接诊医生。③医生应该能看好病人所有的疾病,特别是急性病患。④病人有关医疗的要求,医生和医院都必须满足。⑤无论大病小病都愿意找专家找名医,对年轻医生、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不信任,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有半点失误。⑥医院是救死扶伤的社会福利单位,是慈善机构,不能考虑经济效益,“我没钱你也要给我治疗”,甚至有钱也不愿意支付。这些心态在相当一部分急诊患者的心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给急诊医师增添了很大的压力,也给医患关系增添了不少负性因素,当然,多数患者在就诊时能对医生和医院的工作予以理解和配合,也能充分尊重医生的劳动,并对无私奉献的医务人员心存敬佩和感激之情。 4 洞悉临床,多搞科研 科研,尤其是临床研究,是提高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临床研究也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有进行研究的激情,要你做变成你要做,要有“好奇心”。其次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四勤”即“勤观察、勤思考、勤分析、勤学习”。第三,长期积累是偶然突破的基础和前提。第四,多查阅文献,避免低水平重复,缺乏创新,不成规模,补充技术路线上的不足。第五,要有团队精神,团队是有领袖的一群人,可以包括不同研究领域的人,是一群为科学献身的人,不是形式上的机械组合,而是有良好科研活动规则的有机体。他们有一种团队精神,能互相交换意见,互相启发,坦诚的讨论,互补有无,以便及时修正科研中的偏差,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和深化极为重要。最后总结研究结果,去伪存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整理成文,分析资料和结论要客观,整理资料要符合逻辑性,全程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写出高水平的有逻辑性、有说服力、有创新力的好论文来。 (收稿日期:2006-12-12) 急诊科医生论文:彝族地区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及身心压力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探讨急诊医生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凉山彝族地区县级医院64名急诊科医生和55名普通医生,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县级医院急诊科与普通医生在专业信心和医疗自我满意度方面,工作量和工作环境方面,人际关系、情感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彝族地区; 县级医院; 急诊科; 医生; 工作压力 急诊科是危急重症患者就诊的首要场所,急诊科医生是处置危急重症患者的首诊医生,急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及家属的特殊心理需求决定了急诊科医生要承担比普通医生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尤其在彝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如崇尚酒文化、迷信等因素的影响,本地区的急诊科医生更易存在不良情绪[1]。这不仅严重影响急诊科医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急诊医疗质量。本研究针对本地区17所县级医院64名急诊科医生和55名普通医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探讨急诊科医生身心压力现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参加本地区2011年急救大赛的17所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参加大赛的55名普通医生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两组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量表制定参照患者压力源量表[2]及SCL90调查问卷调查表[3]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情感、思维四项指标,同时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加入工作量、专业信心及医疗自我满意度等指标,建立现场问卷调查量表。所有被调查人员现场发放问卷调查表,在大赛现场同一时间一次独立完成,不记姓名,现场交卷。发放问卷调查表119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119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将调查统计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急诊科医生与普通医生在年龄、工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工作及心理压力 两组医生在专业信心、医疗自我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医生在工作压力及身心压力方面都明显高于普通医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彝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因素和对急诊科的片面认识。 首先是急诊科的工作性质,急诊科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最前沿阵地,是医院人员流量最大和最繁杂的场所,患者、家属和医生都容易产生焦躁、冲动的不良情绪。急诊科医生常年不停地忙于上夜班、抢救危重患者,上班时间太长,加班随时有,经常不能与朋友、家人团聚,容易导致社会关系及家庭婚姻的不稳定。在本地区由于急诊医学的起步和发展较为落后,在医院中很多同行都对急诊科的、不重视,认为是简单的分诊和转运患者的地方,急诊科在医院的地位偏低;急诊科就是把各个科室不好管理、工作不认真的人员集中锻炼的地方,所以本地区急诊医生的文化程度、专业信心、医疗自我满意度都与普通医生有较大差异。其次,本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崇尚酒文化,曾经以吸食为荣,落后的思想观念等因素导致酗酒、吸毒、打架斗殴、交通事故人员居多。这类患者情绪失控、素质低下,如果急诊科医生不能很好地控制急诊就诊环境,经常会发生对急诊医生进行辱骂、威胁,甚至殴打的事情。精神压力大,工作独立性强,要求急诊医生知识面广,工作技能高,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急诊患者要及时作出准确诊断和抢救,就必须保证急诊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清醒的头脑,清晰的急诊思维,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使急诊医生容易精神紧张,加大工作压力和心理的负荷[4]。 本地区急诊医生处于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状态下,为了保证急诊质量和急诊工作团队的稳定性,急诊医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第一,呼吁全社会对急诊事业的关注,努力提高急诊人员在社会和医院的地位,协调急诊科与全院的协作关系,从进修学习、待遇和职称晋升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高急诊医生的待遇,配足急诊人员,缓解急诊工作压力,有足够时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及与家人团聚,保证家庭的稳定性;降低急诊时间,减轻急诊工作负荷,减少急诊疲溃程度。第二,加强急诊管理,完善急诊制度,建立快速急救绿色通道,减少急诊环节,提高急诊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情绪。第三,加强急诊人员的素质教育,使急诊医生在综合素质上与普通医生一致,甚至高于普通医生。 急诊科医生论文:医院急诊科医生践行科学发展观感想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卫生工作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自学、集中学习、交流讨论、讲座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__市三人民医院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医院发展的全过程,查找亟需要破解的难题。我们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我院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和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努力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来,全力推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浅谈几点认识: 一、明确任务,深刻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定,是关系全党全国工作全局的一项重大部署。我们医疗卫生部门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充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改革迫在眉睫,而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依靠深化改革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我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__市的干部保健医院,涉外医院,首批 “三级甲等”医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有责任和义务对构建和谐卫生、和谐__做好表率。 一是立足卫生行业是服务行业。医院是服务窗口单位,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社会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切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广大党员转变观念、净化思想、受到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有效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明显好转。二是作为__市三级甲等医院,对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责无旁贷,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全力破解一批制约和影响医院科学发展的难题,妥善解决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实惠。三是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我们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检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紧紧抓住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问题,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在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上,进一步规范医院在质量、安全、服务、费用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科学谋划,全面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按照__市委的统一部署,我院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依次展开、环环相扣。哪一个阶段搞不好,哪一个环节抓不实,都会影响到其他阶段和环节的进展,影响到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各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的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认真学习,按照实施方案中的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有序推进,狠抓落实,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阶段都能经得起检验。同时,在学习思想、态度上,要切实做到“四纠正,四增强”:一是要纠正“厌参与”的思想,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是纠正“走过场”的思想,增强学习的计划性。三要纠正“炒冷饭”的思想,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四是要纠正“空对空”的思想,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在学习调研的内容、形式上,要创新载体。 三、明确自身职责,结合实际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探索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结合卫生工作的实际,我进一步深化了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在工作部署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应时展的趋势,善于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超前思维和科学决策,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工作方法上,善于找准和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做到抓好重点、带动一般、整体推进。 我作为一名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是应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线指挥员,既要管理、协调下属的工作等事务,又要面对病区的患者及其家属,还要处理好与医疗相关部门的关系。这就要求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技巧。不但自己努力做好日常护理和管理工作,还要不断发掘每个护理人员的潜能,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使护理管理逐步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亲切的护理服务和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打造自己的服务特色和服务品牌。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要在 “ 践行 ” 二字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丰富自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做好各项工作,为卫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急诊科医生论文:医院急诊科医生践行科学发展观感想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卫生工作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自学、集中学习、交流讨论、讲座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市三人民医院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医院发展的全过程,查找亟需要破解的难题。我们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我院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和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努力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来,全力推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浅谈几点认识: 一、明确任务,深刻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定,是关系全党全国工作全局的一项重大部署。我们医疗卫生部门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充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改革迫在眉睫,而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依靠深化改革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我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市的干部保健医院,涉外医院,首批 “三级甲等”医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有责任和义务对构建和谐卫生、和谐**做好表率。 一是立足卫生行业是服务行业。医院是服务窗口单位,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社会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切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广大党员转变观念、净化思想、受到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有效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明显好转。二是作为**市三级甲等医院,对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责无旁贷,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全力破解一批制约和影响医院科学发展的难题,妥善解决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实惠。三是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我们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检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紧紧抓住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问题,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在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上,进一步规范医院在质量、安全、服务、费用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科学谋划,全面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院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依次展开、环环相扣。哪一个阶段搞不好,哪一个环节抓不实,都会影响到其他阶段和环节的进展,影响到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各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的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认真学习,按照实施方案中的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有序推进,狠抓落实,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阶段都能经得起检验。同时,在学习思想、态度上,要切实做到“四纠正,四增强”:一是要纠正“厌参与”的思想,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是纠正“走过场”的思想,增强学习的计划性。三要纠正“炒冷饭”的思想,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四是要纠正“空对空”的思想,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在学习调研的内容、形式上,要创新载体。 三、明确自身职责,结合实际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探索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结合卫生工作的实际,我进一步深化了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在工作部署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应时展的趋势,善于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超前思维和科学决策,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工作方法上,善于找准和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做到抓好重点、带动一般、整体推进。 我作为一名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是应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线指挥员,既要管理、协调下属的工作等事务,又要面对病区的患者及其家属,还要处理好与医疗相关部门的关系。这就要求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技巧。不但自己努 力做好日常护理和管理工作,还要不断发掘每个护理人员的潜能,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使护理管理逐步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亲切的护理服务和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打造自己的服务特色和服务品牌。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要在 “ 践行 ” 二字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丰富自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做好各项工作,为卫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急诊科医生论文:医院急诊科医生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卫生工作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自学、集中学习、交流讨论、讲座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市三人民医院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医院发展的全过程,查找亟需要破解的难题。我们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我院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和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努力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来,全力推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浅谈几点认识: 一、明确任务,深刻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定,是关系全党全国工作全局的一项重大部署。我们医疗卫生部门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充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改革迫在眉睫,而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依靠深化改革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我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市的干部保健医院,涉外医院,首批 “三级甲等”医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有责任和义务对构建和谐卫生、和谐××做好表率。 一是立足卫生行业是服务行业。医院是服务窗口单位,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社会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切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广大党员转变观念、净化思想、受到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有效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明显好转。二是作为××市三级甲等医院,对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责无旁贷,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全力破解一批制约和影响医院科学发展的难题,妥善解决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实惠。三是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我们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检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紧紧抓住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问题,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在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上,进一步规范医院在质量、安全、服务、费用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科学谋划,全面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院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依次展开、环环相扣。哪一个阶段搞不好,哪一个环节抓不实,都会影响到其他阶段和环节的进展,影响到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各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的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认真学习,按照实施方案中的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有序推进,狠抓落实,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阶段都能经得起检验。同时,在学习思想、态度上,要切实做到“四纠正,四增强”:一是要纠正“厌参与”的思想,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是纠正“走过场”的思想,增强学习的计划性。三要纠正“炒冷饭”的思想,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四是要纠正“空对空”的思想,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在学习调研的内容、形式上,要创新载体。 三、明确自身职责,结合实际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探索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结合卫生工作的实际,我进一步深化了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在工作部署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应时展的趋势,善于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超前思维和科学决策,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工作方法上,善于找准和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做到抓好重点、带动一般、整体推进。我作为一名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是应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线指挥员,既要管理、协调下属的工作等事务,又要面对病区的患者及其家属,还要处理好与医疗相关部门的关系。这就要求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技巧。不但自己努力做好日常护理和管理工作,还要不断发掘每个护理人员的潜能,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使护理管理逐步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亲切的护理服务和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打造自己的服务特色和服务品牌。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要在“践行” 二字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丰富自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做好各项工作,为卫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急诊科医生论文:急诊科医生的生死感悟 曾在某医院急诊科工作了10年,后又辞职开诊所,于莺每天都在和生死打交道。曾经,她觉得生老病死再正常不过。然而,活到40多岁后,她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怕的“急诊科女超人”了。身边一些同学、同事的去世,令她对生老病死变得敬畏起来。 “人的生命从诞生到鼎盛,到衰落,到死亡,就像自然界一样,也有四季。只不过,生命的四季不能轮回。每个人都逃不掉死,所以才要好好地活。” 把选择都交给病人 生命的诞生是美好的,但也可能会让妈妈经历磨难。 于莺曾接待过一个病人,怀孕5个月,突然腹痛、高烧。检查结果是指原性胰腺炎,这是一个与基因相关的病,一旦怀孕就会触发炎症。选择很简单:要保孩子,孕妇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保大人,就要拿掉孩子。 于莺把选择权交给了病人。病人和爱人商量:“这个孩子我们要保,保到不能保为止。” 治疗过程非常痛苦。病人每周要做两次血浆置换,把血浆里的颗粒置换出去;身体里插了一根管子,从鼻子穿过十二指肠,一直伸到空肠。 整整3个月,病人都没能下床,孩子却还是没能保住。 病人痛苦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于莺非常遗憾,同时感叹一个母亲所能承受的痛苦极限。 没想到,两年之后,病人再次怀孕。作为医生,于莺很清楚,这次怀孕一定会触发重症胰腺炎,而那可能会危及生命。她希望病人的考虑是成熟的,就问:“你想过吗,万一孩子像当年一样,怎么办?”病人却坚定地说:“于大夫,只要有1%的希望,我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于是,她没再问,而是准备了一套最完善的治疗方案。然而,整个治疗过程中,病人仍多次出现生命危险,多次涉及到“孩子要不要放弃”的问题。幸运的是,10个月后,孩子终于健康出生。 那一刻,病人百感交集,涕泗横流。于莺内心涌动,表面却没动声色,她见过太多这样的情景。 第一次为病人流泪 于莺比较乐观,很少为了病人的事流泪。 记得第一次流泪,是她还没毕业时,在医院里实习,接待了一个白血病人。对方是个商人,生意做得很好。白血病进入脑细胞之后,需要做腰部穿刺,也就是要往脊髓液里打化疗药物――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于莺是他的主治医生。打针时,每做一步她都会告诉病人,比如:“现在我要推药了,可能会有一点疼。”还会笑着聊一些家常、开开玩笑,比如:“你的生意怎么样了啊”“你老婆真漂亮”之类的。 聊着天,药打完,病人居然躺在床上说:“今天的针打得真舒坦。” 那时,于莺在病人的脸上,完全没看到痛苦的神色,后来他也康复出院了。但大半年之后,有一天,于莺在医院里看到了他:躺在病床上,脸苍白浮肿。她问:“你怎么这样了?”他平静地回答:“我快死了。” 于莺的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那种感觉不是一个病人去世了,而是一个朋友离开了。” 不过,同样是生死,有时也能让她看到温暖。 一对从农村来北京治病的夫妻,因为没有床位,就在急诊科的走廊里支了一张折叠床,丈夫铺了几张硬纸壳在旁边陪护。在两个月的治疗里,丈夫瞒着妻子把老家的房子卖了,还四处借了钱,治疗费用却还是不够。 于莺却从没看见这个男人哪怕一次愁眉苦脸过。“只要老婆醒了,他都很温柔地说话、唱歌。说家里的一切都好,房子还在,儿子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很多人都会觉得,老一辈的人、农村人可能不懂爱情,可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又有多少人愿意在你重病的时候倾家荡产、相濡以沫地陪在你身边?” 这一次,于莺流下的,是感动的泪水。 不光生死那么简单 于莺见过很多因为家人生病而发生变故的家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老刘的病人。 老刘年轻时是公务员,后来下海经商,开上了奔驰车,住上了好房子。但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被诊断出了肾衰竭,但他从未抱怨过人生。 而后来,于莺才知道,老刘家还有一个重病患者。那天,老刘突然问于莺:“于大夫,你能搞到白蛋白吗?”原来,老刘的女儿有白血病,并且很多年了。老刘的老婆辞职在家,专心照顾他和女儿。 老刘跟于莺说:“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还得创业。” 这是于莺佩服老刘的地方,不强装乐观,但非常坚强。于莺曾私下问老刘:“想过再要一个孩子没?”老刘说:“我女儿今年9岁了,我知道她情况很不好,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女儿一定觉得爸爸妈妈不要她了。所以我想坚持到最后。” 再后来,于莺从同事那儿得知,老刘的女儿昏迷不醒好多天了,医生都劝老刘和他妻子放弃,但他们始终坚持治疗。“你劝劝吧。”同事说。于莺却摇头,“我没法劝。” 老刘跟于莺说:“老婆总觉得孩子能醒。这么多年,三口之家两个重病,她照顾这个家,就这么一点心愿,我能不支持她吗?所以我告诉医生,我听我太太的,只要她说还要治疗,那就治。” 但最后,很不幸,孩子还是走了。瘦到80斤的老刘,对于莺挤出一个笑容,说:“我能挺得住。”背过身去,于莺眼里噙满了泪水。 她真的太佩服老刘了:“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身边人离开时,可能会痛哭、会崩溃,但在老刘身上,我看到了责任和担当。” 活得越久,越对生命敬畏 40多岁时,看惯生死的于莺,有一天发现自己很怕死。 最初她对生死有感触,是因身边开始出现离世的同学、同事。而对死亡开始敬畏,是因有一次去采购仪器时,为了试验是否好用,她亲自挨个试了一下。 当她坐到病椅上,用仪器探头探测自己的身体时,突然发现画面里出现了泥沙样的闪光点。“这是甲状腺癌吗?”她哆嗦地自问。再扫了一次,她确认了。 她拨通了一个师弟的电话:“帮我安排一下手术……” 于莺说,这其实不是一件特别大的事儿,但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冬天。进而,她开始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她立马将父母从上海接到了北京;每天下班都和女儿说很多话。“以前因为工作压力大,回家都不愿说话。” 渐渐地,身边人都发现,她脾气变好了。以前,她是“女超人”,雷厉风行;现在,她变得柔软,心平气和,甚至有时说话还带点伤感。 她开始更多地感悟生死。她觉得,生命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它属于你自己,可它也脱离不开亲情。” 她常在医院见到这样的场景:病人大脑已失去意识,只能依靠各种仪器维持生命体征时,其家人仍挣扎着坚持治疗。“这个时候,没人知道,这个病人是为了自己活着,还是只是家属想让他活着。”但于莺感受到,这个时候,坚持治疗满足的,不是病人的健康需求,而是亲人的情感需求。 “换位思考,假如躺在床上的是你,你的亲人用这样一种方式去维持你那个已没有意识的生命,让你这样多活几天,会不会觉得很悲哀?”于莺问,又自答,“所以如果是我,就不治了。我不想那踊钭拧! 于莺希望,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大家想到她的时候,会想到她的乐观、她的快乐,而不是她的眼泪。 急诊科医生论文:急诊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之我见 摘要: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了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困境,试图找到一些使规范化培训更加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急诊;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培训是临床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阶段,是医学专业学生完成学位教育后发展各种能力的继续医学教育。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发展较快,许多大型三甲医院急诊科也建立了相应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1]。这有利于为急诊病人提供更优质、更均衡的医疗服务,有利于提高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医师的整体技术水平,有利于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急诊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作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1.培训制度体系逐步健全。从1993年卫生部颁布《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1995年出台《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到2010年6月公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逐步建立形成了政府主导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相关试点地区和城市建立了覆盖招录、培训、管理、考核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体系,特别是一些医院开展了面向全国公开招录的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提升了培训工作的水平和层次[2]。 2.培训内容标准基本完善。针对急诊住院医师的特点,建立了公共科目与急救医学的培训内容、技能要求轮转方法,体现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2]。 3.医学教育学制不规范带来的困境。我国医学教育的学制有5年、7年、8年,研究生,教育有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各培训学制和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如何对接,培养要求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尽管有关省市、医学院校和医院作了一些探索或规定,但决策层对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连续统一体的建设尚未规范。 4.培训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困境。目前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仅限于各个医院的内部考核,没有国家层面的,类似于“执业医师考试”之类的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难以确保培训的质量。 5.生源得不到保障带来的困境。由于当前社会对急诊科住院医师培训认识不足,导致学员对自己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学员参加培训时,受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约,户口、工龄、各类保险难以落实,经济负担较大,难以安心参加培训;部分学员由于无法承受辛苦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没有归属感而中途放弃。这些都使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生源不足,且流失率偏高。 二、加强改善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对策 1.制定个体化、整体化的培训计划。为了使不同临床经历的住院医师得到适合自身的培训,提高住院医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应制订全面、细致、可操作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明确不同学制、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培训目标、方法、年限、内容及考核办法。使各类医学毕业生进行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章可循、有文可依。例如,高学历、有工作经历的住院医生,可以选择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做指导教师,相对减少其他临床科室轮转时间,加强在急诊科的专科培训,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学历相对较低、从未涉及临床工作的住院医生,则先选择长期从事临床及带教工作的老师,先从临床抓起,增加在其他临床科室的轮转时间,在能够较熟练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再回急诊科工作。待年资增长、阅历增加,再承担相应的医、教、研任务。 2.改进教育模式。在培训中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育模式,比如“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首先由带教老师给出一份病例,由3~5个规范化培训住院医生围绕该病例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所需的进一步检查。最后带教老师和住院医生再集体讨论,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这不仅充分调动了住院医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同时,在临床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查房,以教师提问或住院医生主动发言为主要形式,启迪思维;并定期进行专题小讲课,加强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训练。 3.加强入院、入科教育。参加培训的医生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大部分还很年轻,对特定地区、特定医院的环境还不了解,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规避医疗风险的教育相对匮乏。因此,进行入院或入科教育十分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非专业素质的培训,聘请法学专家和资深教授对其进行医疗法规及法律知识教育、思想品德及行为规范教育,使其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医务工作者职业行为规范、医务工作者语言标准、非语言标准、医疗纠纷的种类及其防范、医疗事故的认定及医疗过错责任的确定等有所认识;聘请计算机中心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培训,以便他们在进修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医院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教育,使之正确处理好政治和业务、服务和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并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和医疗病历的书写的培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进入科室时,除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科室的专业特色及流程以外,还要及时为他们介绍护士长、科主任以及带教老师等,以便使他们较快地融入科室工作。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基金,主要用于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建设以及培训学员的工资及福利补贴等。政府应大力支持经济不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等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保证其培训资金充足。同时妥善制订相关配套政策,在人事、工龄计算、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打通渠道”。妥善解决培训对象的人事、执业注册、职称评定、社会保障、学位申请等问题。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将住院考核成绩与职称评定、推荐参加研究生学习、培训津贴发放等挂钩。在培训期间工作认真、成绩优异、为医院做出突出贡献者,医院应给予奖励。年度综合考核不合格者或第1年执业医师考试未通过者,应终止其培训[4]。 5.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机制。可以模拟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操作部分进行考评,在出科时采取抽签的方式,对采集病史、书写病历、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基本技能操作等进行考核,病历分析则采用笔试考核。另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也应成为考核的重点。 急诊科医生论文: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浅析与健康心态的调节作用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探讨健康心态对急诊科医生解压的效果。方法:对6家三甲医院126名急诊科医生进行有关工作压力的问卷调查以及解压方法的选择。包括工作压力的类型、解压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压力类型排序:精神压力占首位,为54.8%(69/126),身体亚健康状态(高脂血症、高血压、血糖偏高、肥胖、心电图的轻度异常等)占第二位,为25.4%(32/126),职称晋升压力占12.6%(16/126),经济收入压力占3.9%(5/126),学历压力占3.2%(4/126)。通过调节心态,建立健康的身心,有利于解压,减轻或去除不良的心理影响。包括同事之间、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聆听、倾诉、沟通与交流。健康的文体活动如打球、游泳、登山、适当的唱歌跳舞等。结论:客观正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态是急诊科医生解压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急诊科医生; 压力; 健康心态 急诊科是医院救死扶伤的窗口场所。每天面临着紧张且不确定性的危重症抢救,关于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不少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1]。研究显示急诊科医生与其他科医生比较压力明显增大。但具体的压力源类型和原因较少报道。本研究针对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进行浅析并初步认为健康心态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名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内6家三甲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连续在一线工作3年及以上,年龄25~50岁,平均(29±3.2)岁;其中男93名,女33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2],内容包括压力源类型的选择、调节的方式及是否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等。 2 结果 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见表1。 表1 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对生命越来越重视。而很多严重创伤、心源性猝死、急性脑血管意外等危重病多发生在急诊科。而且这些患者往往起病突然,病情凶险,形成了急诊科的特点:即急救的突发性、时间紧迫性、病谱复杂性、急救措施灵活性、抢救的风险性以及全民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急诊医生不仅要应对医疗技术的难题,更要面对家属可能由于焦虑引发的不理解的质问、谩骂甚至动手等发泄形式。文献报道,对急诊医生和普通医生进行有关工作压力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医生在专业信心、医疗自我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急诊科医生论文:从急诊科收治的2484例病例论急诊科医生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摘 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具备全科医学观念、全科医学知识的重要性。方法 统计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急诊科收住院的病人2484例,分析疾病的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的诊疗方法、病人病情转归。结果 发现急诊科收治的病人病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涉及到临床各科专业知识,对急诊医生的素质要求高且全面。结论 急诊科医生应具备全科医学的观念,接受全科医学教育,具备全科医学知识,才能在急诊工作中应付自如。 关键词:急诊科医生 全科医学 关系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各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分科越来越细。急诊医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综合学科,是以现代医学科学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就诊措施为手段,从机体整体上研究和快速有效救治急症,并精心科学管理的综合临床学科[1]。它涉及到院前急救、灾害医学、复苏医学和危重病学等多个二级学科;全科医疗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社会科学等丰富的内容,集合了其他学科领域的一体化的临床专业。现就作者在急诊科收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统计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急诊科收住院的病人2484例,其中男性患者1510例,女性患者974例。年龄最大者为95岁,最小者为出生1天。其中危重病人292例,死亡34例。各病种分布(见表1)。 在急诊科进行的诊疗项目有:使用呼吸机23例(次),心电监护738例(次),气管插管23例(次),心肺复苏13例(次),气管切开2例(次),胸腔穿刺5例(次),洗胃23例(次),心电图检查1046例(次)。 2 讨论 全科医学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起,仅仅经历了四五十年的历史,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该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在国内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其临床的重要性日渐显著。根据上述临床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急诊科医生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2.1?急诊医学涉及面广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建设、交通运输、建筑工程、水利电力等迅速发展,意外伤害事故逐年增加,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风灾等发生频繁;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所占比例增加,老年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这些疾病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一旦有急病,不管是何种疾病,常常首选急诊科。在我们的统计中发现,急诊科接诊的病人涉及临床各科的疾病,服务的对象是内外妇儿等各科的任何年龄的患者,而且急诊的病人往往病情急,病情危重,如多发性创伤、复合伤、重要器官如心、肺、脑、肾的严重病变,以及溺水、中毒、触电等,往往不是某一专科的疾病,这就客观上要求急诊医生知识面非常广,要突破临床各科的局限,对各科知识掌握熟练,短时间内要判断出疾病的性质,确定抢救措施[2]。 2.2?急诊科医生必须熟悉各种危重病急救医学所需要开展的诊疗技术 从上面所统计的临床资料中可见,急诊科医生必须熟悉各种危重病急救医学所需要开展的诊疗技术,这些都涵盖了各个二级学科常用的诊疗技术。 监护技术:(1)体温、呼吸、血压、心电图;(2)血气生化分析,如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血液酸碱度、碳酸氢根浓度、二氧化碳结合力等;(3)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4)系统与分级监护等。 诊疗技术:(1)吸氧技术;(2)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3)机械通气技术;(4)深静脉穿刺置管术;(5)胸外心脏按压术;(6)电复律除颤术;(7)调温技术;(8)洗胃导泻术等。 2.3?急诊医学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决定了急诊医生必须具备全局的观念 急诊医学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过其他临床专科,工作时要求急诊医生在资料和时间有限、病因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处置。急诊医生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着重强调对目前患者体内病理生理状况的了解,了解各脏器功能的状况以及各脏器功能间关联,抓住目前最可能致命的、最严重的问题,同时注意寻找急性加重的诱因,并采取最简捷、最有效的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进行干预,为进一步专科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3]。与其他学科相比,这要求急诊医生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具备全局观念[4]。 2.4?未来发展的趋势:急诊医生必须是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医生 西方发达国家急诊医疗属于全科医疗,急诊医生必须是经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专业急诊医疗训练以及急诊医疗危重症训练,并为对上述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认识、评价、处理与进一步处理安排的临床工作者[5]。而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少数医院才开始着手培养通科急诊医生。全科急诊与专科急诊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1)成本/效益比较低;(2)急诊总体处置质量较高,而单病种处置质量可能较低;(3)更有利于急诊管理;(4)学科体系形成快,但不易于接受。因此,所有急诊医生必须是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医生。 总之,我们认为全科急诊医疗的发展史21世纪急诊医学发展的方向,急诊医生与全科医学密不可分,急诊医生也应接受全科医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保证急诊科临床工作的圆满完成。
工艺美术论文:浅谈工艺美术的创造性教学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广泛吸取相关领域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的教学,一节富有创造性的课会富有魅力,在教学中教材内容确定以后,教师的工作就是解决形式问题,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讲课,既要传授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一节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很注重教师课堂上对于工艺设计作品的阐述和分析,换个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反应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完全是一种移植,这是老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任这种态势的发展,将大大不利于为我们现时代的工艺美术设计教学。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应解放思想,不拘与传统观念,乐于接受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改革中勇于创新,运用独特思维方式。比如在《装饰美术字》教学中,字体结构是难点,学生难以掌握。我们可以把数学分式概念(比例、平行线、对比、均衡等)引进,指导学生合理安排笔画位置,克服难点,提高效果。在意识品质上,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进取心和好奇心,为学生在渴求和探索知识的道路上树立榜样。尤其是在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更应该不断进取积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调整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工艺美术教学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象是意的寄托物,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个概念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其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及主体性,让学生认识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着主动构建知识的工程,而不是将课本知识和教师的只是简单的装入学生的头脑的过程。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扭转“一言堂”的模式,积极创设情景,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里的东西,在一定审美氛围中让学生轻松接受新型刺激,激发想象能力。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在想象力的驱动下,学生的创作能力得以发展,这样的作品是学生自信心发展的动力。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会直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创作作品,长此以往,这样的良性循环对学生意志品格的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利用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培养其竞争意识,号召学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正处于少年争强好胜的心里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意识,有意识的运用分组教学法,作品展示法等,让学生进行自我对比自我评价,从而达到自主积极的学习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有益的辅助手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的主体性,就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到社会中去锻炼。如在广告装潢设计课程中,在讲授过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市场调研,了解产品包装、广告、图形、文字的构思、构图及其制作过程,并且鼓励学生到广告公司亲自动手实践,在制作工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差距,开拓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也非一蹴而就的。 人们头脑中都有一定的思维方式,而定向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的天敌,生活中只有摒弃定向思维,才能发现平常实物下的不平常,才会“不走寻常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另外,鼓励学生多欣赏优秀设计作品,鼓励他们大胆的进行情感想象,多角度的感受艺术形象,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极佳途径。 诚然,工艺美术学科素质教育只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但绝对是不可缺的。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工艺美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呢,当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所教授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不是对美术作品的量的积累,而是从中感悟艺术形象内在的意,以此来磨练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情感想象能力,并且最终达到对学生人格形成和完善的人文性素质教育。 本文作者:葛明亮 单位: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工艺美术论文:探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征 传统工艺美术品在社会价值和现实功用方面体现了“用”与“美”相统一的造物原则。崇尚心性与物质的交融统一、人为与造化的和谐默契,追求天时、地气、技术、材质与文饰等诸因素间的关系协调、相宜。切合这种人文理想并长期积累形成的法度、原则和技艺,构成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是造物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这种造物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众多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无论是从主题、图样还是材质与制作技术,无不追求文化上的高品位。许多大师、艺人在刻苦钻研、提高技艺的同时,都十分注重深化作品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嘉定竹刻的已故名家徐素白老人(1909~1976)在潜心研习竹刻的同时,还经同乡名画家冯超然的推介,与上海书画雕刻界的众多名士交友合作,切磋技艺。和他谈画论艺的著名书画家有江寒汀、钱瘦铁、唐云、程十发、乔木、沈尹默、邓散木、白蕉、马公愚等等,与书画家交友和合作不仅提高了自身艺术修养,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文化艺术内涵[1]。就连一般的工匠也明白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的重要性。因为,文化艺术素质低下,就无法体会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文化意韵、审美情趣,也就无法制作出文人士大夫们认可的工艺美术作品。供需双方的互动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工艺美术品文化品位的提高。传统工艺美术丰厚的文化价值,奠定了它的文化产业地位。 产业价值 从产业价值上看,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具有三个特点:资源消耗少,低碳环保;投资小、产出大、见效快;劳动就业容量大、产业价值高。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普通,多就地取材,有些还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材料能源消耗少,资源利用率高,附加值大;同时,环境污染小,是无烟工业。一根针、几缕线、一块石头、一个树根,简单平凡的原料,创造出来的却是独具匠心的神奇。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就是凭一根针、一块布、几缕线,再加一个木绷架就可以开展生产。然而,挑制出来的成品却因艺术风格独特、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而蜚声海内外。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角度来衡量,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符合低碳产业的划分标准,在当前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推动下,产业发展机遇好、前景广阔。传统工艺美术孕育成熟于民间,技艺以师徒制或家族传承的方式存续在广大民众之中。产品审美与实用结合紧密,涉及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受人们喜爱。产品生产具有手工为主、设备简单、就近选材、本地加工的特点,因而固定资产与原材料投资小。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衡量,单个产品成本低,商品价值高,产出大,见效快,最适合发展中小企业。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所在的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从2008年至今先后有惠龙、润芳、金百灵等3家挑花生产企业工商注册成立,并在望江县鸦滩镇建设了挑花一条街,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文化产业建设。传统工艺美术的多数产品是以人工制作为技术和审美特点的,同时,多数制作工艺也要依赖手工技艺和匠心、耐力才能完成,机器生产无法替代,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劳动就业容量大。诸如“望江挑花”一类的刺绣行业,从业人员多。仅望江一县就有专业挑花工人800多,业余的不计其数。目前,全国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人群达到了500万人;而中国农村中,从事草柳编之类的庞大工艺加工群体,也约有2000万人[2],并已在全国各地形成许多文化产业园区和批发交易市场,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2006年,我国已经形成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56个,产值449.90亿元,从业人员123.73万人(包括社会加工人员);产业集群23个,产值1110.79亿元,从业人员249.88万人[3]。 经济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工艺美术品的出口创汇,在全国出口创汇总收入中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生产与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年底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共有4.97万个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13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258万人;在出货值方面,2006年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出货值为1420亿元,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39.4%[3]。2008年,全国4767个工艺美术制造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882亿元,其中出货值1085.53亿元[4]。2010年,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总产值已达到8000亿[2]。由此可见,工艺美术行业产值增长迅速,经济价值日益增大。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一直深受各国人民青睐,在国际礼品市场占据很高的份额。国际礼品市场需求巨大,仅美国每年有740亿美元,德国160亿美元,日本15万亿日元,西班牙2.8亿欧元[5]。可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产业的经济价值诱人。2011年前三季度,沈阳工艺品出口累计2788批次,出口创汇46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亿元,出口目的地有美国、德国、荷兰等欧美发达国家。沈阳工艺品出口自去年突破1亿元大关以来,再创新高[6]。需求巨大的国际市场,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意韵、造型样式和工艺技巧等文化、艺术和技术资源,许多产品制造领域都可以吸取运用,涉及众多行业、几百万家中小型企业、成千上万种产品。如生活日用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环境艺术与室内陈设、软装饰设计,卫浴陶瓷洁具等产品。将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科学地加以提炼,并与现代设计理念以及相关行业现有的技术和工艺深度融合,设计创新出众多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产品,必将会强有力地促进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工艺美术产业的经济价值。 创意特征 在所有产业的组织结构体系中,都应该有“创意”这一要素,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来说也是如此。没有创意要素支撑的只能是加工业,这是很难持续发展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具有创意特征,主要表现在产品创作、生产的特点上。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对抽象的寓意等的视觉物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创造,创意特征显著。如“望江挑花”制品的挑制,挑花的人物、花卉、飞禽等造型简洁、夸张,变形稚趣可爱、大胆生动,不以外形的逼真摹拟为目标,而把物象作平面化处理[7]。这种平面化的夸张、变形方法,是为了适应制作工艺和审美取向以及世俗情感而设计的,是在创意思维引领下产生的,充满了智慧和创意的火花。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意特征,更突出地反映在“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创新产品生产特点上。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审美的形式与使用的功能的完美结合就是创意的一种具体体现,在视觉上必须顺应消费者的时尚审美意愿,功能上必须满足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为了满足以上两个要求,就必须实现功能与形式的创新与统一。仍以望江挑花为例,一方面必须设计出符合今人视觉欣赏追求的图案,另一方面必须寻找适合运用挑花的产品类型,然后才能进行图案与产品之间的对应设计与制作,整个过程每一步都是在创意指导下展开的,是实现“用”与“美”相统一的创造。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意特征,更集中地体现在工艺美术产业在造型、品种、技法、生产方式、材料、功能等方面,千百年来不断的创新上。传统工艺美术品的造型设计,一直随着人们的视觉审美追求、器物的形制以及用途的变化而演变。每一次对变化的适应都是一次造型上的新创造。如从红山文化的玉龙到明清龙椅上的龙,其间有多少凝聚着创意智慧和匠心的不同形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工艺美术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发展,覆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工艺美术更是不断追求着生产方式和制作技艺的革新进步,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盘、捏、拉、塑、刻、画、吹、錾、铸到冲压、喷涂、电镀、切割乃至电脑设计、自动控制等技术。每一次的技术进步必然引发生产方式的革新,导致由个人、小作坊的全程生产向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生产的转变。传统工艺美术在继续运用泥、石、草、木、棉、纸、布、金、银、铜、铁、锡等传统材料的同时,也在不断运用新材料,如塑料、塑胶、矿物、废品以及新型复合材料等等。同时,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也不断深入到各种不同功能的产品领域。千百年来,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品种、技法、生产方式、材料、功能等方面的不断更替演进,创意是其内在的原动力。#p#分页标题#e# 本文作者:朱胜甲 朱小龙 王天岚 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论文: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传统工艺人才“青黄不接,亟待新添新生力量”成为苏城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本文以本校雕刻艺术设计(玉雕)试点班为例,创新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推动民间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助力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民间工艺;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创新 苏州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美术之乡,苏绣、缂丝、核雕、玉雕等传统工艺更是闻名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动民间艺术发展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工艺文化人才成为推动工业文化教育,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基地,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根据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需求情况,由苏州市政府,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及企业单位提议,成立苏南民间工艺学院,将民间工艺传承融入高职教育教学中。正是由于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在民间工艺人才的培养中,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合作办学成为苏南民间工艺学院的办学特色。在近年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了“政府引导、学院搭台、大师唱戏、校企合作、共促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一条适合传统手工行业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一、完善校政行企合作机制,规范合作管理 1、发挥校地共建优势,成立校政行企合作理事会。学院联合政府行业企业成立合作理事会。在工艺美术文化人才的培养中,强化政府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主体作用,完善顶层设计。学校根据政府需求、行业标准、企业条件,开展工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从合作组织结构、资金和制度保障、政府支持等方面促进合作关系,加大政府行业企业在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因地制宜,进一步发挥各方合作优势。依托政府支持,借助行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实现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多方收益的“多赢”格局。依托政府支持,借助行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实现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多方收益的“多赢”格局。2、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成立文化创意产教联盟。学院与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地方政府联合发起成立苏南工艺文化创意产教合作联盟,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建立学院、政府、行业、产业四方融合新平台,加强深度合作。着力推动民间工艺产学研工作,服务产业发展,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和推广应用,探索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3、坚持现代学徒制,创新校政行企合作运行机制。学院成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学院院长,政府分管领导,企业管理层,工艺大师等。真正使得合作四方都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达到相互渗透和融合,积极推荐实质性合作。在运行中,坚持“二六原则”,即两个建设和六个环节。(1)加强“传统手工专业群建设”和“大师工作室建设”。通过社会调研,结合周边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学院开设橄榄核雕刻、玉石雕刻、红木雕刻、刺绣等多个专业,形成了具有吴文化特色的专业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要求,变原有的教学实训室为工艺大师工作室,重建教学示教场所,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创新形成“合作办学、大师治校”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建立集产、学、研一体的合作运行机制。(2)贯彻六个环节。为了有效培养人才,实际运行过程中,始终贯彻六个环节:①分析合作办学背景和基础条件;②明确合作思想、思路及原则;③确立合作总体及具体目标;④制定详而可行的合作建设内容并加以实施;⑤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措施;⑥创新高效稳定的管理机制。 二、拓展校政行企合作平台,丰富合作内容 1、搭建专业建设管理平台。学院引进政府、企业及行业人员担任各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与委员,共同承担培养工作,根据社会需求及工艺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实际教学中,加大实践比重,采用“拜师学艺”“双师教学”形式,创新培养有创意、善工艺、能设计、会制作、懂经营的高技能人才,具备传承与创新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传人”,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促进专业建设。2、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在近几年的合作办学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逐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先后与中国工艺文化城、姚建平刺绣艺术馆、宋水官核雕艺术官、蔡梅英刺绣研究所、苏州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苏州钰轩工艺有限公司、苏州核记艺术品有限公司、苏州金忠玉石雕刻厂、苏州聚海阁核雕工作室等国内知名工艺美术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实习基地33个,并不断与其他行业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多方位,多样化的合作。3、搭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学院主动寻求有使命感、责任感和传承创意传统民间工艺的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构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开设“非遗传承”试点班。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学院在2014-2016三个年级的学生中开设了核雕、玉雕、旗袍、刺绣等8个“非遗”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试点班采用小班化教学,创立“五合一”模式:即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作坊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就业与创业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实现民间工艺人才培养体系的技艺先进性。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再由企业师傅“一对一”传授技艺,这一新的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将实习变成一个持续实践的过程,学生在大一就能接触到行业发展,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现实化。4、搭建专业师资管理平台。打造“讲台上能讲课、工作室能示教”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院通过合作已聘任引进了多位企业人员来校任教,他们都是具有十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师傅。在上得讲台之前,学院按照教师教学要求对企业师傅进行培训,要求企业师傅具备家教学能力。 三、深化校政行企合作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以“大师工作室”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校政行企合作。工艺大师工作室全面实施校、政、行、企合作机制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由大师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联合招生招工方式,制订教学方案,开发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建设多方考核标准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合作课程与教材的开发,重点开发玉雕、核雕、服饰刺绣、珠宝首饰鉴定等工艺系列教材及工艺实训指导书。创新以项目为导向的工艺大师线上答疑,线下指导的教学方法,工艺大师采用一对一教学,学生实现了从鉴定、设计、制作、营销为一体的“非遗”项目体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创新产品设计、加工,及市场推广创新能力等。创立了“五合一”模式,培养同学对“非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订单式培养"、引进现代技术教育手段等,对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探索了一条集传承与创新、技能实用与市场需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以“移动互联网+民间工艺”建设为平台,创新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利用软件技术优势,由苏州高新区政府宣传部倡导,由我院主导,产业联盟各企业参与筹划开发的“互联网+民间工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我院目前正着手拟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大数据中心和大师互动教学网建设,逐步建成集行业标准、非遗数据采集分析、大师互动、网络教学、项目研发、成果、评估拍卖、展览展示等为一体的“互联网+民间工艺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3、以“中欧手工艺设计研究所”建设为契机,培养国际化工艺人才。今年6月,经过协商我院与奥地利AULADirectGoodsGmbH联合成立中欧手工艺设计研究所。研究所的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共同研发产品,促进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打造非遗品牌,提升“非遗”的国际影响力。并与高博国际学院、加勒比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办学,派工艺大师到孔子学院传授民间工艺文化。寻求英国、德国等国际手工院校及国际工艺大师合作,互派留学生和成立国际工艺大师工作室,开展科研、培训、交流互访等多项合作。 作者:孔庆婷 吴佳芬 单位: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工艺美术论文:中国传统茶具设计中工艺美术的运用 摘要:在人类历史演进中,精神文明发展与物质生产水平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两者结合产生的物质成果就是艺术作品。工艺美术的创作理念源于设计师,因此设计作品往往受当下流行趋势和设计师自身水平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文化烙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转型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传统茶具设计为例,首先就文化创意产业下工艺美术新思维进行梳理和介绍;其次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下我国传统茶具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做出探讨。提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符合新时期工艺美术发展需要的发展建议,以期对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中国传统;茶具设计;新思维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思路是创意,即通过对文化进行刻意包装获得经济价值,生产的产品具有很高普遍性和附加价值。工艺美术产品是设计思路和生产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区域经济带来实际利润,因此,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我国历史上茶具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审美的表达,具备文化附加价值,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现阶段,传统茶具的设计开始趋于模式化,一味的模仿古风设计使茶具失去新意,无法与时俱进,本文提出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对实现现代工艺和传统文化结合展开研究。 1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艺美术新思维 目前,世界范围内各国均对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保护发展,例如:日本的木雕艺术、瑞典的金属编织艺术等,将传统文化与多功能设计相结合,使产品兼具现代都市的简约理念和传统文化内涵,是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1工艺美术新思维 工艺美术是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基础上出现,是手工匠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美学,操作中将技术与设计完美结合,成为兼具实用属性和艺术审美的产品。工艺美术作品采用的材料一般具有普遍性,以方便批量生产,是在劳动中创造的美学,例如:紫砂壶最早出现于宋代,明展鼎盛,具有不易变形、透气不渗水、耐冷热不烫手等优点,以龚春为首的优秀工匠创造出大量造型优美茶具,外观上与书法、绘画、诗词进行结合,使好的紫砂作品具备一定收藏价值。实践中,设计思路使生产技术富有美感,生产技术提高又为设计思路的实现提供可能,传统茶具设计往往包含了设计者对茶文化理解。工艺美术的发展一定是与当下审美相关,传统茶具的生产需要依赖技术但不仅仅只是技术,过分追求技术和材料的革新,无法传达出艺术内涵,一样不能达到打动消费者效果。从材料上看茶具不再局限于陶瓷、紫砂等常见材料,骨瓷、玻璃等形式也开始受到欢迎。当前为配合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加入工艺美术基础课,将现代科技引入工艺美术发展,通过培养了解茶文化和工艺美术加工技术的综合人才,使传统茶具设计焕发新的生机。 1.2传统茶具设计发展现状 传统茶具设计是我国茶文化的具象化表现,深受各级政府和茶文化爱好者重视,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茶具设计是否应当加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茶具更多作为私人藏品,不断推高的价格使茶具赏玩趋于小众化,除了茶艺爱好者外,多被收藏家持有,一般民众对传统茶具关注度低;其次,茶具生产工艺缺乏革新,传统手艺人掌握着代代相传的手工制造技术,但设计理念相对单一,设计者本身也不具备对现代文化融合的能力,很难根据时展做出变通,茶具设计一般不符合年轻人喜好;再次,消费者购买茶具往往需要对茶文化的了解和茶饮品的爱好,当下年轻人对茶文化的了解不深,在饮品消费上选择极多,选择茶饮品且使用传统茶具的概率不高,相关工艺美术设计传承出现问题;最后,传统茶具设计缺乏一定产业背景,相关人力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都存在局限,在文化创意产业下发展缓慢,很难实现经济效益转化,同一时期其他工艺美术产品的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茶具市场。 2文化创意产业下我国传统茶具设计 2.1影响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因素 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其发展与社会文化及生产技术息息相关,使用材料从早期的石器、木器,到陶器、瓷器、紫砂和现代流行的玻璃,形状设计流畅自然,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兼具实用和收藏价值。传统茶具设计一般具有区域特色,即与产地及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习惯有着密切联系,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出现,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加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可,为我国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产品基础。已有研究表明,影响我国传统茶具设计的工艺美术新思维主要包括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第一,设计方面,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设计理念的创新是产品创新的基础,不同设计师对传统茶文化的不同理解,会做出完全不同的产品,现代工艺美术需要在思维过程中考虑到使用者使用需求和审美趋势,并通过制作实践这一理念;第二,技术方面,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不同表现手法,对茶具的最后造型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技术选择上必须与设计相匹配。设计和技术不断磨合适应的过程,会对传统茶具工艺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产品表现力不断增强,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2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 传统茶具想要得到发展必须与现代生活相适应,通过多样化的设计形式,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简约时尚设计风格,让传统茶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关注,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进行引进,使工艺美术设计实践有政策支持,并在茶叶产业发展区域进行有针对性引导,使传统茶具设计与茶叶旅游业、特色茶产品会展相联系。其次,在生产技术成熟后,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推广,我国传统手工艺人往往持有“酒香不怕巷子深”思想,忽视市场推广的重要性。再次,打造茶文化产业链,加大品牌建设,将工艺美术设计理念品牌化,实现消费者对设计的认可,帮助艺术设计快速经济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在对固有优秀文化进行保留,传承产品文化附加价值的同时与大众审美相呼应,在世界范围内加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最后,加强对工艺美术制造人才的培养,由于工艺美术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设计理念,因此加大传统茶具制造工艺从业者培训力度,打造复合型人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设计人才储备不足问题。通过相关部门配合、市场推广宣传、品牌打造、从业者培训四方面促进传统茶具设计工艺与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适应,可以有效帮助传统茶具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新增长点。 3结束语 现代美术设计的不断发展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包括对产品设计思路和制造技术,涉及到工艺美术创造力和制造技术发展水平,其作品保留着一定时期的文化习俗,反映着当时技术水平和风俗民情,在拥有使用价值的同时具备艺术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有效实现了创新可以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出现,需要设计师不断创新和制造技术发展的推动。设计形式的变化使传统文化更加容易被普通民众接受,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改变消费取向,打造广泛受众的中国设计,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播发扬。设计文化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和时代色彩,深挖现代人饮茶选择和习惯,分析人们在使用上的需求,对设计的实用性有着很大帮助。现阶段,我国传统茶具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是关于特色文化的表达和创意新技术的融合还不足够,单纯产品造型的改变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设计文化的彻底变革。在产品设计工艺改革中需要不断深入,关注产品设计的实际意义,达到更加明显的创新效果,为我国传统茶具的销售拓宽了道路,实现文化创业产业与工艺美术思维的互利共赢。 作者:孙楠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摘要: 工艺美术在通过区域的集中后,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基础形式。虽然具有了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但是其产业集群发展的水平还很低下。在现阶段我国的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奎苏发展,仍然存在着政府支持有限、生产效率低下、创新能力匮乏和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工艺美术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 关键词: 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工艺美术是我国伟大民族的文化瑰宝,种类繁多,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运用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间传统技艺进行记载和传承,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艺美术行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其整体性趋势日渐衰微,一些工艺美术产业在现代化发展中逐渐蜕变,并且逐渐形成区域化的聚集,形成一定的产业群。国家的政策扶持、优化产业集群内部的国定与政策以及培养和提高工艺美术人员的素养,能够促进工艺美术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 一、注重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工艺美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首先,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而政府是制度的制定者及发起者,利用规范化的制度对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可以为工艺美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创造出良好的软环境,从而促进区域内的和谐与发展,促进产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协作发展,通过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和完善的法律和法规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源,促进产业的集群发展。其次,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设施作保障,例如交通和通讯等各种硬件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可以降低工艺美术产业的成本,便于工艺美术产业内部进行沟通交流,为其集群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基础设施中还包括软件设施,如教育、技术以及信息等。集群内容的组成不仅仅只是包括生产企业,还应当包含众多的智囊团和研发技术团队等。通过对这些基础服务的提供,能够促进产业区域内的创新发展,加速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通过技术成果的快速发展,为集群化发展营造基础。再次,建立自主服务机构。通过这样的形式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间接的扶持和帮助,避免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过多干涉,保障市场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在集群化形成初期阶段,工艺美术产业的实力一般较弱,政府建设专业的服务机构,对工艺美术产业提高服务和信息支持,以促进集群化的规模发展。最后,加大人次培养。通过对知名艺人和企业的大力宣传,加大对工艺美术产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优秀人才和管理人员的层次化,为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人才的支持。 二、优化产业内部规定及政策,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首先,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需要充分发挥其沟通功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独立社会组织,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经济团体,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因此,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其在经营者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协会的沟通功能进行引导和疏通,并加强企业与艺人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促进知识产权共享的良好局面。其次,工艺美术行业需啊哟构建专业化的机构,充分发挥起服务职能。通过构建能够为集群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管理和资金等方面的服务机构,促进企业集群化的发展。就现阶段来看,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建设服务化的机构。再次,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有效利用当地具有的区域优势,与当地的科学研发机构、高校等一起进行创新发展,进而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与发展。最后,工艺美术行业需要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如果促进产学研结合是建立一个外部的网络机构,那么加强企业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就是在营造集群内部的关系网络。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促进相互之间合作的形成、技术的学习与交流等。 三、培养技艺高超的工艺美术制作者,保障工艺美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首先,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工艺美术产业是传统的劳动型产业,在工艺上沿用的是传统的技术,缺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薄弱,没有自身的的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和体制有待完善。应当强化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注重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理念的培养。传统工艺企业产业集群之间重要关系就是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竞争能够促进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能够保持集群内部的活力。集群内部之间的密切关系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通过有效的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进而达到共赢的目标。再次,培养工艺美术制作的精英团队,培养出一批有着高超制作技艺、丰富经营经验,、工作收入可观而且具有影响力的领军团队,让他们成为集群内部的领头人和骨干,从而带动集群的整体发展。促进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内部从业人员的素养的提高,能够促进产业不断的发展,对于品牌的创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工艺美术产品既是商品又是一件艺术品,是经济和艺术双重价值的体现。因此,经营者需要转变经营观念,坚持走精品之路,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创立起优秀的品牌与企业文化。 四、结语 工艺美术产品集群需要抓住机遇,以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作为宗旨,促进产业的发展,形成相应的产业链,源于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传统工艺美术工业的发展和创新,创设我国工艺美术产业的新气象,打造民族优秀的文化品牌,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切实做到传承历史,促进时展。 作者:姚剑峰 单位:宁波市文化馆 工艺美术论文: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设计思维训练分析 摘要:设计思维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良好的思维品质。通常,培养思维能力的办法比较多。然而,提高思维能力并非朝夕可以完成,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同时,要求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且操作方便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设计思维;训练;分析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了中职院校的规模,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国家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并提高了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从工艺美术专业设计的角度来讲,需要积极改进以往的教学理念,加大设计思维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的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提高中职学生的艺术素质,以及职业能力。 1培养设计思维的原因 人的思维是后天训练形成的,是可以塑造的。因此,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工艺美术设计依赖于设计思想,然后创造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产物。这些产物是按照艺术的理念设计出来的,并通过图像、版式来体现。当然,工艺美术设计还应该朝着立体思维的方向发展,突显出它的实用性、市场适应性,以及便捷性。比如,在工业设计中,每款产品从研发到生产,涉及到内部结构、外部形象、功能、抗压能力等多个因素。然后,综合所有因素,最终形成内部结构优良、功能强大、色彩和谐的产品。根据上面的理念,可以看出设计思维存在于每个阶段当中。具体来讲,在设计思维的准备阶段,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包括材料的选择、生产的工艺、市场信息等。然后,认真分析上述资料,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在设计的后续阶段中,还要在方案中加入亮点,反复的进行修改,使其逐渐趋于成熟化。总而言之,在中职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中,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很重要的。 2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对策 可以看出,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那么,如何具体的实施呢?下面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2.1加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讲,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比如,给学生创造设计思维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想,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只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在将来创造出更多新颖的作品,取得更大的成功。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第一,设计问题情境,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有趣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然后,自觉的投入到设计思维训练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克服了思维上的惰性,而且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第二,设置发散型问题,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设计同一件事物时,应用的设计理念也是有差异的。比如,部分学生可以根据假想进行合理思维推理。当这种推理受到阻碍后,则可以快速的转换思维。然而,有的学生在这方面思维很狭窄,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采用发散型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固化模式,增强设计思维的灵活性。第三,采用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类最高的思维层次就是创造性思维。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利用探究性问题,有利于学生应用以往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应该设置探究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问题,以此来扩大思维范围,强化训练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设计素描取代基础素描 基础素描主要是呈现事物的自然形态。与基础素描不同,设计素描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形态,然后再进行深层次的提炼。然后,实现对事物的再认识以及再创造。由此可见,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当学生在训练设计思维时,就可以用设计素描取代基础素描。通过以上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对其创造潜力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做,便于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让学生加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结合。最终,提高在工艺美术方面的设计能力。具体来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第一,在工艺美术教学中,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形态构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然后,让学生在看待事物时,融入艺术与设计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手脑并用,真正提高在美术设计方面的思维能力。第二,在深刻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辨能力。在艺术设计中,学生基本上可以正确的表达事物的形态,这是通过视觉上的能力体现的。然而,艺术设计的目标并不止于此,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元素,对事物的形态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总结。在此基础上,真正的把握事物的内在结构以及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认识事物的内部发展规律,并利用发展的理念,对其进行再创造。第三,加大训练的力度,帮助学生掌握熟练的设计技能。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很多学生不能突破自我思维的限制,往往导致设计出的作品缺乏新意,不能吸引观众。基于此,在工艺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演绎图式,经营画面,以此来建立丰富的视觉经验,实现对传统思维的突破。除此之外,还要发展学生在设计方面的意见,利用原有的经验来表达抽象的事物,进而形成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2.3开展多元化的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灵感 设计绝对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只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切实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除了日常的教学外,教师应该充分立足现有的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美术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平时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思索问题,以此来激发出思维的火花。除此之外,通过参与活动,也能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他们自身的设计经验,并为我所用。这对于提高设计思维能力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师、中职学校在这方面,必须引起重视,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降低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加大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工艺美术专业中,设计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受到了市场的欢迎。鉴于此,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办法,加大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本文在分析培养设计思维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比如,加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设计素描,取代基础素描;开展多元化的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灵感等。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作者:李师霖 单位:辽源市工商学校 工艺美术论文:高校工艺美术的当代内涵及教学创新探讨 摘要:工艺美术已经融入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艺美术门类广泛、历史永久,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的价值与内涵,以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工艺美术;当代内涵;教学创新 一、在我国,工艺美术从其专业内涵上讲,完全可以概括成一个大的专业门类,从其承载的实际内容上看,定位为一个专业也并不是十分的贴切,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知识涵盖面和专业属性是非常丰富和繁杂的,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轨迹,它强调材料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体现造型特点的同时还要有与对象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独特的艺术趣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地域特色、时代演进和技术更新,散落于民间的各项传统技艺不断的发展传承着,形成了各自相对完善的工艺流程,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已经流传久远的各项传统手工艺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渐渐开始褪去往日的光彩,有些手工技艺甚至开始逐步走向衰亡。在当下文化状态里,传统文化遗产被“快餐文化、实用主义”包围其中,随着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演进与通用,逐渐替代和弱化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工艺美术领域面临着传统工艺的断代、失传的严峻现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本着挽救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宗旨,整合工艺美术门类的专业内涵,于2013年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成立工艺美术专业。旨在通过高校教育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处于濒危境况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一方面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达到工艺美术专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基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属性,为了避免空洞的、陈旧的、缺乏指向性的教学计划,高校在开设工艺美术专业时,专业对位性的思考和课程设置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也变成了各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兴衰的重中之重。 三、为了更好地体现工艺美术专业的内涵能力培养和创新发展,对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就变得尤为重要,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创新更加势在必行。 1首先,国内多数新近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院校中,其开设的课程与工艺美术专业应具备的内涵与定位相去甚远,亦或可说现有的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不具有承载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要求的条件积累,如果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条件,完成教学,则需对现行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与实践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造。首先应该依据原有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的调研、开发利用民间、地域的资源特点,深化有价值的工艺品种类资源及民间艺人、传统技艺、工艺材料资源等,将其引入到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逐步完成真正意义的工艺美术教学。 2其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调整,需要综合地域文化特点、原材料特点等,以及现有的优势条件和专业历史积累,改革内容的制定要与学校现有资源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和现有资源。优化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形式,明确对位性的分类教学课程体系,强调在夯实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和能力架构体系进行重点建设。具体应该将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划分为基础能力模块、材料技法模块和创意制作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明确的方向和开展思路,模块内的课程设置紧贴对应能力培养要求。基础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工艺美术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本阶段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专业能力,为材料技法、创意制作环节提供了根基;材料技法课程模块强化学生的材料应用能力和形式表现的有机结合,强调“因材施艺”的教学宗旨。 3再次,有了较为完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环节的推进方式同样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对位性的分类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民间的工艺美术专家和学者进入课堂,为专业学生进行直观的、对位的、专业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第一手的专业感受,带来“原滋原味”的地道专业印象;与此同时,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在可以利用的地域资源条件里,积极拓展专业外延和技术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走出去,到第一线去实践和感受专业的内涵,在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和切身感受,学生们将获得第一手的认知经验,为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自选与集中、引进与外放相结合的多元教学形式,教学改革制定的整体思路和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四、总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教学形式,合理有效地利用地域优势服务于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是解决当前工艺美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与专业内涵不对位问题的两大重点内容。我们的创新尝试只有紧密依托地域资源的优势存在,专业分类妥当,合理利用我校现有办学条件,高效、环保地开展和实施改革计划,将创新过程做扎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学方式的创新。 作者:施海滨 单位:沈阳工学院 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与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探讨 【摘要】工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其可以美化生活,美化环境。工艺美术的产品是工艺美术品,而产业即为工艺美术业。将现代审美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是工艺美术的特点之一。工艺美术品是人类文明智慧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的印证。因此,工艺美术品不仅仅是民族不断发展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关键词】工艺美术;草原文化;创新发展 内蒙古的工艺美术作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草原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内蒙古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其蕴含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反映出了内蒙古草原文化独特的文化。内蒙古工艺美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此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和文化价值,是将人类审美与实用融为一体的创新产品。 一、内蒙古工艺美术的品种及几大特色 近年来,内蒙古的工艺美术业不断发展,其衍生出来的美术品不仅仅是草原民族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一种生产用品。生活用品主要有民族特色服饰、民族特色饰品、民族碗筷酒具、各种挂饰摆件、蒙古包以及皮艺等;而生产用品主要有运输、挤奶以及剪羊毛、烙马印等。结合对内蒙古美术的相关普查报告结果,可以将工艺美术品按照材质进行分类,包括草木、混合材质、皮革以及骨角等。其中,金属工艺品主要包括马鞍子、各种摆件、蒙古刀等美术工艺品。金属工艺品的特点就是工艺十分精湛,且外部图形也较为富力。蒙镶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其做工精美,蕴含着浓郁的特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金银制品的制作中[1]。 二、内蒙古工艺美术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艺美术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工艺美术业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传统的工艺美术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此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创新和传承。在传承方面,内蒙古的工艺美术是一种传统的技艺,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积累着精华,而这种精华该如何传承,怎样从草原文化的角度解析这种技艺;在传统工艺美术中,怎样将经典传承下去,更好地将草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怎样结合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将传统的精湛工艺传承下去,这些成为了内蒙古工艺美术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从草原文化的视角,整体地进行观察和分析[2]。在创新方面,民族的生活生产需求是传统的内蒙古工艺美术品不断创造和发展的动力。群体创造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工艺品的设计师也是产品的使用者,而产品的使用者也是设计师。工艺品就是产品,而产品的用途就是方便自己和大家使用。现代内蒙古工艺美术产品虽然样式繁多,但是设计师缺少对草原文化的理解,也缺少生活实践,其设计产品能否满足草原民族的需求,能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三、内蒙古工艺美术业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想要发展创新,首先需要对传统的继承,只有先传承才有之后的创新。首先,传承方面。对于内蒙古的工艺美术来讲,其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草原文化传统的继承,其发展是随着草原文化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工艺美术产品不仅仅需要满足草原民族的生活生产需求,其内容需要体现出草原文化的理念,产品是草原民族精神寄托的表现。因此,在文化层次方面,工艺美术品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其次,创新方面。工业美术业的创新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首先需要对草原文化蕴含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草原文化是工艺美术业的设计源泉,工业美术的发展需要对草原文化进行详细的解读,对草原民族的文化形式加以理解,以此为核心,将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不断创新,进行深一层的艺术创造;在形式创新方面,将创新逐步融入到产品的创作理念中,结合时代的特色,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创新;在技艺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引入新的材料和新的创造工艺,例如,在银碗的制作上,可以应用数控技术进行银碗的雕刻技艺,不仅能够保持特色,增加艺术效果,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 四、结语 内蒙古工艺美术业是草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承方面,无论是文化、形式还是技艺都需要以传统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刻感受草原民族的精神,在对设计的阐述及技艺方面寻找新的途径。除此之外,可以制定相关的美术品保护条例,保持内蒙古美术工艺品的个性生产,促进工艺美术业草原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者:莫日根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探讨 摘要:工艺美术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它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手工艺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艺术。在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的过程中,面临种种新的挑战,应该借助现代文化的发展理念和推进思路,透过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增强工艺美术的传承性,有效提升工艺美术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工艺美术是因人们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价值,在国际上也久负盛名。我国拥有众多的工艺美术种类,它的产生多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也因历史时期、地域影响、经济文化技术水平和民族民风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艺美术已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艺和家庭作坊,而是与机器工业,甚至与大工业相结合,把实用品艺术化或艺术品实用化。随着人们对工艺美术的高度重视,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扶持。但由于传统手工艺历经数百年沧桑,许多历史上形成的因素也制约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将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现代文化的发展理念和推进思路相结合,从新的角度提升工艺美术的发展水平,寻求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工艺美术的发展简要 工艺美术的历史起源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时代,它主要是因人们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因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工艺美术大多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也因时代、地域、技术和文化及民族等诸多因素而产生迥异的风格特征。根据史料记载,远在冰河时期,人们就学会了用符号来进行装饰,同时也发展了各种加工技巧,包括石质的、骨质的、象牙的、泥土的圆雕、浮雕以及这些材料上各种各样的刻画符号等。此外,从出土的石器时代的文物看,原始人所使用的工具上也常有各种符号和物形,并以此为装饰,加工很是精美,成为最初的工艺美术品的雏形。正是由于古人对于这种形式美感的追求,以及在此基础上累积起来的各种工艺技巧,才使得某些艺术或是造型成为可能,也正因此工艺美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叠加、发展、创新,才逐渐形成今天的工艺美术的态势。 二、工艺美术的发展制约与优势 目前,大多数工艺美术品过于陈旧,缺乏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制约工艺美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很多工艺美术品由于仍然采用手工作坊和家庭经营的模式,使得其形态特征还停留在最初的审美尺度上,没有及时的更新,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因此也就是老样子、老传统、老技术,缺乏时代特色和新艺术风格,不具有时代感,很难被现代消费者所喜欢所接受,从而丧失了一大部分市场和消费群体,因而也羁绊了其向前发展的脚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固守陈规、不思进取、失去市场、被时代淘汰,这就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在迫使你改变、必须改变,在工艺美术技艺的承袭中,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这样才能与市场接轨,真正达到产销合理的良性循环。工艺美术的厚重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是其最鲜明的优势。工艺美术一般都是经过百年历史的沉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大的社会价值及影响力,作为一个传承历史的载体,具有其显著的历史特征和烙印,其后深藏的故事和品牌价值使得很多的工艺美术成为非遗产物,其独有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都是其他产业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必须严把特色,不断尝试和挖掘自身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文化的相互交融,以及不断发展新的技艺、新的风格和新的时代特征,注重市场需求和品牌建设,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品牌价值,融入时代特色,发扬传统核心影响力,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多丰收。 三、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工艺美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百年的洗礼,使得工艺美术更是品类繁多、技艺多样,但在传承上大都秉承了家族式的承袭关系,这样虽然保留了技艺的独传性,但是同时也显露出了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和制约性,对于工艺美术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就要改变这种固有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依托政府的扶持,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并加快创新的步伐,打破原有的局限模式,多学习合理有效的管理秩序和模式,丰富业内的传统技艺,在保留自身风格特色的同时,融入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特性。就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工艺美术并没有真正实现其自身的历史价值和传承厚度。在被各色信息充斥的时代,更新换代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要想长远立足,首先定位自己,也就是说要了解自己的特色,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市场中寻求共性发展和特性传承,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要快速跟进,从中挖掘出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立足点,适时转型以适应千变万化的需求,在特色传承中真正做到独立性、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以谋求更高的社会认知和品牌价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空间和社会文化效应。就目前我国工艺美术发展而言,要立足于创新发展模式和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在新旧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下,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而创新才是工艺美术赖以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一定意义上,这直接关系到工艺美术的存亡。工艺美术一般都有古老而悠久的历史,都是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发展、传承、创新,也正是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才使得我们今天还能够有幸看到这些古老而厚重的工艺,还能够有幸参与这种带有生命意义的文化传承,还能够有幸为这些传统工艺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深入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关心下,工艺美术得到了大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开展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工作和相关课题,为工艺美术的传承搭建了平台,也为工艺美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舞台。工艺美术在今天的发展,融合了时代特征、鲜明的历史特殊性和迥异的风格,并与之进行有机对接,积极探索具有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创新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艺美术应该积极借鉴相关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促进工艺美术发展观念的转变,例如可以通过打造具有精神文化内涵的工艺美术博物馆来相应提高工艺美术的附加值,这不但是让大众直接了解工艺美术的途径,增强工艺美术的社会认知度,同时也为工艺美术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资料,相应地建立健全工艺美术的保护体系,重视文化遗产和技艺保护的概念,为工艺美术长足发展提供强力保障,也为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一番新天地;工艺美术虽然具有很强的历史感,但其价值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这与其原有资源的约束性有关,应认真分析社会市场的需求,大胆切入高端市场,优化品牌价值,强化文化优势,积极开发新的产品和经营模式,提升社会地位和认知度;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依托政府扶持,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探索新媒体等时尚元素对提升工艺美术经营理念、改进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挖掘、阐释工艺美术的历史印象和文化内涵,逐步提升工艺美术的市场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为工艺美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门,秉承历史的开拓精神,将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世界接轨,扩大多元化融合,转变经营理念,实现特色突出,多元化辅助的经营模式,也可积极打造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等多媒体媒介,对工艺美术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也为工艺美术发展创新提供有效的战略空间。 四、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的社会效应及价值 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是古老的文化分布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行业及文化艺术领域,是百年的传承,有着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工艺美术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同时也是市场需求和传统文化的延伸。在各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品中,能够很好的突出强调优势资源,新老融合、传统与创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交融,是具有时代特征和独特韵味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在工艺美术的创新中,具备革新意识、敢于想象,勇于与时代接轨,不断完善自身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落后的观念,打造深层次文化发展下的新工艺美术,不断散发自己古老而又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独特艺术魅力,突出最原始的审美精神和最古老的历史韵味,其价值是深远的,其社会效应是长效的,其发展是具有延展性的,也为工艺美术的未来再创一个历史巅峰。 作者:车岩鑫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作用 摘要:在茶道的发展当中,除了有中国的茶文化之外,日本也有着其独特的茶文化特色,其中的很多精神文化理念虽然与我国的茶文化有着相当多的契合之处,但是在实际的茶道应用方向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其中所蕴藏的工艺美术,其基础内容十分繁多,给予了日本茶道文化更多独特的色彩。本文主要探讨了工艺美术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艺美术;日本;茶道文化 茶道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并且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相当多的鲜明特点。在日本的茶道当中,生活与哲学以及相当多的内容是分不开的,而茶道又是完整地体现了这些内容,能够把人们从最为平凡的世界当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美学境界,并且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人而言,茶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美,它不仅仅是生活当中的一种文化,还是文化中生活的一种体现,能够对人们的精神境界发挥出最为直接的功能。在实际的文化艺术方面,茶道本身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包括了基础的诗词、绘画、建筑、书法,还包括了深层次的工艺美术,这是一种意境上的动态美感,其赋予了茶道相当多的独特韵味,使得茶道能够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可。并且茶道在实际的文化艺术形式当中,所形成的表现形式是十分直接的,包含着多种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尤其在工艺美术的彰显上,有着自身独特的风采。在日本的茶道当中,对于茶道的境界美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们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品茶爱好,否则,很难感悟其中的美感,因而日本的茶道又是一种庄严的形式风格。但是不得不说,日本的茶道文化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比如在喝茶时候的环境必然是静美的,而环境是清美的,风景则是幽美的。 1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总谈 工艺美术本身是以工艺为原型的,而且是在工艺当中体现出一定的美术特色,给予人们独特的美感,但是在实际的日本茶道文化当中,却过多的包含了这种艺术特色。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具有相当多的鲜明色彩,首先其体现在风景的幽美上。由于对茶道的美感体现需求,日本民众很多会选择将品茶的地方放置在一个幽美的环境下,以此来衬托茶的味道之美,而它本身也是工艺美术当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其次是清美的居室。在日本,进行品茶的时候,通常都比较静,并且室内的环境也比较优越,给人一种品茶的神圣感觉,不由得一切外物来打扰,担心可能破坏了茶道的整体美感。接着是纯美精致的品茶器具,由于实际的日本茶道具有最为切实的需要,因而在实际的工艺美术彰显当中,必然要选择一些精美的品茶道具,而这些道具的存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茶的整体美感。最后是品茶的寓意,与工艺美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所体现出来的韵味相当多,而且异常的唯美。 2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基础工艺美术彰显 2.1景幽 在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表现,首先体现在景色的幽美上。但是在实际的理解当中,人们却将幽美误当成了优美,虽然两者都可以形容环境的美丽,但是,放在这里去形容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却应当是幽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的茶道文化所包含的工艺美术是一种工艺的美,而工艺所形成的环境,如果用优美来形容,仅仅来说明环境的一般美丽,但是幽美却可以实实在在的体现工艺的过人之处,将工艺与美术完全地结合,形成了不一样的景色美感。在日本的茶道文化中,人们习惯于处于较为幽美的环境下进行品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传统的日本文化思想中,品茶属于十分庄重的生活艺术,需要用心去对待,因而选择品茶的环境便成为他们的头等大事,并且在很多我们熟知的日本品茶环境当中,都处于十分静然的一个环境,不会有其他人进行打扰,并且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表露出崇高的敬意。 2.2室清 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彰显,室清应当属于人们最容易理解的内容之一,即保持品茶室的整洁和安静。通常而言,在开展品茶的时候,日本人会选择与来访的客人进行单独的品茶,而将其他的下人支开,以保持居室的清净。并且每一次来到品茶室,都可以发现环境相当的整洁,并且几乎没有人来过的痕迹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每次品茶结束或者品茶前,都会对品茶室进行一定的打扫。而这里的工艺美术主要体现在品茶室的装潢都进行了一定的工艺改善,使它的外观和内在保持同步,进而实现唯美的品茶环境。 3日本茶道文化中的深层次工艺美术 3.1器美 如果经常涉及一些日本的电视节目,可以发现其中进行品茶的时候,所选择的品茶器具都十分的优美,并且对这些器具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每一处的品茶器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所有的品茶场景都涉及一定的优美器具,而这本身也属于对茶文化的一种尊重。在日本人的基础修养当中,品茶的器具一定要保持较高的艺术感,并且能够给人一种品茶的优越感,否则会使得整个品茶过程严重的失去意义。在品茶的时候,日本人所选择的器具都是一些十分精美的器具,而这些器具也仅仅被当做饮茶的器具,并没有其他的作用。同时,由于品茶的时候,有了这些美丽的茶具,会给品茶的整个过程赋予一种特殊的色彩,甚至会带来很大一部分和谐。 3.2意深 不得不说,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彰显最多的就是品茶的意味,工艺在于纯良唯美,而品茶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纯的过程,需要经过逐步的淬炼,进而形成最终的艺术。品茶在日本的文化当中,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存在,它对于人们的诸多艺术宣传,最主要的体现在于其具有相当唯美的煮茶、泡茶、饮茶过程,而每一个过程当中都有着需要注意的点儿,而这与工艺的形成不谋而合,都由于工序上存在着相当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而在实际的品茶过程当中需要尤其注意,给予品茶实质的美感。而且品茶品的除了茶以外,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一种唯美的意境,需要人在品茶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体会。日本民众在品完茶之后,都会进行沉思,将茶的味道进行深层次的融化以后,才会对茶进行一定的赞美,并且这种赞美往往都是由心而发,能够带领品茶的双方进入较高的品茶意境,而不会单纯地停留在品茶的表面形式当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可以总结为景幽、室清、器美、意深,并且其中的每个工艺美术特征都在茶道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彰显,也会在以后的发展当中衍生出更多的音乐美感,使人产生相当多的艺术气息,进而深层次地融汇在品茶的过程中。对于品茶的认知,工艺美术应当与其有着相当多一致的特点,尤其是品茶的过程需要从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期间相隔了比较长的等待时间,而茶道的寓意在于心静和唯美,因而,在品茶的时候,需要认真欣赏周边的环境以及居室内的温馨,进而使得茶道文化能够得到深层次的寓意渲染,同时品茶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与工艺美术的各个审美特征进行一定的融合,实现不一样的品茶意境,并给人以独特的茶道美感。 作者:尹贝贝 单位:河南省财经学校
地质论文:测试技术石油地质论文 1石油地质分析测试仪器 要进行石油地质分析测试离不开专业的分析测试设备。现今,应用于油气资源勘测实验室分析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分为3个主要的方面: (1)通过对气相、液相色谱、红外等光谱进行分析的光谱分析设备。 (2)通过对生物、实体、偏光等进行观察所使用的显微镜观察仪器。 (3)通过对样本进行同位素质谱分析、电镜扫描等的大型分析仪器 以上这些分析仪器通过对勘探开采出的油气样本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可以对油气资源的性质以及是否含有油气资源等的分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分析仪器更是向着自动化方向快速发展。 2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所使用的技术 在石油地质分析中所使用的技术主要分为有机地化方面和沉积及储盖层方面的的分析技术,其中在有机地化方面所使用的分析技术主要有:岩石超临界提取技术、烃源岩模拟实验技术、有机岩石学分析测试技术、有机同位素分析技术等,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样本中有机质的烃含量及形成烃的能力等进行分析。沉积及储盖层方面的分析技术主要有:储层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成岩作用于模拟实验技术、油藏地球化学及油藏注入史研究等,以上这些技术通过对油气资源的存储环境以及岩石的地质分析从而得出油气资源存储的重要信息。 3新的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应用 3.1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 通过对勘探样本进行同位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出沉积有机质母质的类型,从而对油气源的分析对比有着重要意义。在原先的分析中,由于受到时代和技术的限制,造成分析只能局限于烃类及碳类物质的某一方面,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油气运移过程中的物质分异及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可以使得单体烃同位素的分析得到更为广发的应用,同使用此种技术可以极大的提升在油气资源的划分、油气源对比工作中的精度。而通过使用新技术可以对气态烃的碳同位素特征进行热解模拟实验从而模拟油气资源在地下的存储情况。 3.2轻烃分析测试技术 轻烃分析主要是指对于天然气、原油等的轻烃分析,对于轻烃的成因和开采得益于轻烃测试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今对于轻烃的分析技术已经较为完善,现今已经形成了油—气—源岩三位一体的对比分类研究能力。其中对于天然气轻烃的指纹分析可以有效的对天然气的来源进行分析,通过对天然气干气使用低温或吸附的方法来得出轻烃,通过对轻烃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较普通的天然气烃更为全面的数据。而对于原油的轻烃指纹分析则主要是通过对原油轻烃的资料进行分类对比,从而可以对烃类的运移进行研究和对油层的连通性进行对比分析。在以上这些分析技术成功完成了对天然气和石油的轻烃分析以后,在完成对于岩石的轻烃分析则可以实现油、气和岩石三者同位一体的分类,从而实现对于原油和天然气的运移分析以及对于原油油源的分析追踪。现今,我国自主研发的使用特殊的有机溶剂来对岩石中的轻烃进行分离提取可以有效的满足实验室对于烃类物质的分析需要。 3.3对油气资源中的含氮、氧化合物进行分析测试的技术 对于勘探样本中的烷基苯酚以及含氮的化合物进行分布以及所具有的含量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出油气运移以及油气资源的聚集和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含氮类的有机化合物是原油以及油岩中的一种非烃类的化合物,其在原油中的含量较低。由于其在原油中的含量较低,因此在对其进行分离时的难度较大,现今,通过不懈的研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通过对色谱和质谱进行过对比分析从而对含氮化合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现今使用此种方法已经能够完成对40多种含氮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定。 3.4对于包裹体分析测试技术流体 包裹体热力学研究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其是最近20年中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对岩石以及矿物中的流体介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烃类物质的运移方向以及存储位置等,为石油的勘探带来方便。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今所主要使用的石油物质分析技术进行介绍,希望人们能够有所借鉴。 作者:李舰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岩芯资料室 地质论文:可膨胀套管石油地质勘探技术论文 一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1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中的可膨胀套管技术 可膨胀套管技术开发与20世纪80年代,而后在90年代初由壳牌公司提出,可膨胀套管是一种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金属钢管,其具有良好的塑性,其在井下可通过机械或者液压的方式使可膨胀套管在直径方向上膨胀10%-30%,同时,在冷做硬化效应下提高自身刚性,可膨胀套管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使用同一尺寸套管代替原来的多层套管成为可能,实现一种小尺寸套管钻到底的目标,是复杂的深井能较顺利的钻到目的层,最大限度的降低钻井工作量,从而降低钻井成本,可膨胀套管技术应用将使传统的井身结构发生重大的变革,实现钻更深的直井和更长的大位移井,从而更经济的达到储层,可膨胀套管的优点是可以封堵任意一个复杂的地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多个复杂地层与有限套管程序的矛盾,使复杂的深井能较顺利的钻到目的层,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尺寸井眼钻速慢的问题。 2做好石油地质勘探新技术的研究工作 加强对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复杂构造及非均质速度建模及成像新技术、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储层及流体地球物理识别技术、非均质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模拟和表征分析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井地联合勘探技术、时移地震技术、深海拖缆及OBC勘探技术、煤层气地球物理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等石油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同时,需要将石油地质勘探的技术链从勘探技术研究向研发、应用一体化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从而极大的提高我国石油勘探研发能力的提高。现今,石油勘探新技术主要有物探技术、测井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空中遥测技术与光纤传感技术等方面。其中,物探技术主要包括反射地震技术、数字地震技术和三位地震技术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的高分辨油藏地震技术四维监测技术被发现与应用,很高的促进了我国石油勘探能力的提高,在勘探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生产、勘探的成本。而测井技术在极大的得益于电子、机械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测井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井下勘探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使得勘探过程中测井的精度与深度以及测量的效率大幅的提升,更好的为石油勘探服务。虚拟现实技术则是指使用计算机建模技术来将勘探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使用三维动态模拟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能够极大的降低勘探的成本,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勘探的效率。空中遥测技术与成像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勘探的效率,通过飞机在低空飞行时对于地下地层的测量能够使勘探更为快捷、方便。石油勘探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勘探的效率、可靠性以及能耗等,极大的促进我国石油勘探能力的发展。其中石油地质类型是石油勘探的基础。 二结语 现今,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对于原油的需求在逐年增加,使得我国的石油勘探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因此,做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已经演变为多个学科相结合的重要学科,我国需要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继续极大投入,更好的保护我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开发工作,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洋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岩芯资料室 地质论文:堡坎滑坡地质灾害论文 一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茅台镇赤水河沿岸地区地貌主要为浅切低中山向斜谷地,赤水河为最低侵蚀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基本特点是冬暖、夏热、少雨,年均17.4℃,夏季最高温度达40℃,炎热季节达半年之久。冬季无霜期长,温差小,年均无霜期多达359d。而年降雨量仅800~900mm,是仁怀市内的少雨区。境内河流均属于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赤水河此段大体由南向北完全流入四川境内,两岸发育众多支流。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侏罗系红色砂岩、泥岩地层,俗称红层,主要有白垩系茅台群(K2m)紫红色砾岩、侏罗系上沙溪庙组(J2s)紫红色长石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侏罗系下沙溪庙组(J2x)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互层、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群(J1-2zl)紫红色粘土岩、砂岩夹泥灰岩。构造上该区处于茅台向斜核部附近,茅台走向整体呈“S”状,在该区域呈现倒转的向斜。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境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和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仁怀市境内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域岩类主要为软质岩组,抗压强度低,易风化。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沿基岩裂隙赋存运移,在地势低洼处以泉点形式排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因为该地区位于酿酒的黄金地段,酒厂建设活动、城镇建设、交通建设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前耕植率普遍较高,植被破坏严重,随着近年来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生态植被逐渐恢复。 二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在20世纪50年代,茅台地区就有“山摇地动之说”。20世纪60年代,茅台酒厂的房屋开裂、地面下陷、道路破坏现象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随着茅台酒厂的扩建,有关勘探部门对茅台滑坡分期、分批进行了勘探,查明当时大小滑坡共20多处。随后茅台酒厂对这些滑坡进行了治理。之后茅台酒厂对其新建酒厂斜坡进行了抗滑桩等支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至调查时间截止,茅台镇共有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1处位于赤水河两岸硅质碎屑岩“红层”分布区,其中10处滑坡,1处泥石流。以滑坡为主,地质灾害均为小型。该区域为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赤水河河畔的S208省道雨季多次诱发滑坡及落石,交通中断,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由于赤水河西岸酿酒业的快速发展,新建或厂房扩建,诱发地质灾害失稳加剧。 三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点 目前该区域滑坡地质灾害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为残坡积层滑坡、崩滑、顺层滑坡3大类。在赤水河东岸(茅台酒厂所在区域),该区域岩层产状为280°~295°∠15°~20°,斜坡多形成顺向坡,地形坡度多在15°~30°,暴雨气象条件下,比较容易发生残坡层滑坡,此类滑坡主要沿岩土界面滑动,规模较小。还有一类为顺层滑坡,随着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加强,切坡形成临空面及河流冲蚀形成了临空面,而侏罗系自流井组地层发育多层泥岩与砂岩互层,泥岩、砂岩接触面也容易形成潜在滑坡,在降雨条件下及人工加载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此类滑坡。陈佑德等[4]运用遥感技术对赤水河东岸地区古滑坡进行研究分析,在茅台镇赤水河东岸解译了古滑坡的分布及特征。根据笔者在现场的调查情况,该地区岩层产状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在河流下蚀过程中切断岩层及人为削坡形成临空面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此类顺层滑坡。在赤水河西岸地区斜坡大多为逆向坡,地形坡度较陡,主要为小型的崩滑破坏。主要在强降雨的状态下,表层土体饱水,比较高大的乔木根部加固效果有限,在自重及风荷载作用下,根部对周围土体的拖拽作用,加剧土体的破坏,从而产生崩滑现象。在赤水河河西岸部分地区,部分斜坡为顺向破,在人为开挖形成临空面的情况下,也容易沿岩土界面及泥岩与砂岩接触面产生滑坡。近年来,随着茅台镇赤水河西岸酿酒业新一轮的建设,诱发滑坡呈加剧的趋势。以下以茅台镇西岸一扩建的酒厂形成滑坡为例来具体分析。 四典型滑坡地质灾害案 例该滑坡位于茅台镇赤水河西岸椿树村兰家湾一带。由于下部一酒厂扩建切坡形成陡坎诱发其上部坡体发生变形,引起2个酒厂酒库、制曲车间、地坪产生开裂现象,引起了责任纠纷。上部酒厂采用桩基础,桩长在滑面以下。达该滑坡位于斜坡的一小山脊位置,东西两侧为冲沟,地形坡度约15°。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分布多个酒厂。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紫红色砂岩、泥岩。岩层产状340°∠25°,岩体中主要发育2组优势裂隙,裂隙产状为345°∠70°、65°∠55°,裂隙宽0.5~5cm,裂隙间距0.5~2m,粘土充填,岩体完整性较差。构造上处于茅台向斜核部位置。该滑坡位于一老滑坡后缘地带(该老滑坡于1992年雨季滑动失稳),滑坡呈圈椅状,前缘最宽处达82m,纵长43m,主滑向340°,滑体达4.23×104m3,属于小型浅层牵引式滑坡。滑坡边界受地形及变形裂缝控制,某酒厂2酒库后形成弧形的张拉裂缝,控制滑坡的后缘边界;前缘边界受酒厂3下部切坡形成6~9m的临空面,控制滑坡前缘边界。该开挖临空面没有及时修建挡土墙,后来在该位置修建了抗滑桩;左侧缘受冲沟控制,右侧边界沿下部开挖临空面边界山脊线控制。滑体物质以紫红色残坡积土、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的强风化紫红色泥岩、砂岩。滑床位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J2s)中风化紫红色泥岩、灰褐色砂岩地层。滑面位于沙溪庙组强风化紫红色泥岩与中风化灰褐色砂岩的接触面。强风化紫红色泥岩在遇水软化呈粘土状,力学强度低。变形特征:在滑坡上发育多条裂缝,滑坡后缘发育地面裂缝DLF1~DLF5,这些裂缝发生时间在2014年3~4月之间(此时间较好也在下部酒厂切坡开挖及挡土墙施工时间)。DLF1(裂缝1)发育于某酒厂酒库地坪上(该建筑为框架结构,采用桩基础),裂缝长约20.7m,宽约0.2~2cm,可见深度2~3cm,裂缝走向248°,倾向334°,其北西侧下错2~3mm,无充填,裂面新鲜粗糙,为拉张裂缝。DLF2(裂缝2)为DLF1的西端延伸,出现在工棚地面上,呈弧形,长约16m,向北西侧下错约1~2mm,裂隙走向210°,无充填,裂面新鲜粗糙,为拉张裂缝。DLF3位于酒库东南角的道路上,裂隙长度约17m,走向230°为拉张裂缝,已被水泥砂浆填补。DLF4,位于国和酒业场区酒库道路上,裂缝长度约55m,宽度0.5~4cm,裂缝走向为250°,延伸性较好,可视深度2~5cm。DLF5出现在锅炉房(烟囱)与酒库间,裂缝长度约26m,宽度0.5~2cm,裂缝走向为250°,延伸性较好。在滑坡中下部也发育多条裂缝,如裂缝DLF7:该裂缝发育于酒库下方基础与堡坎间,裂缝长度约64m,宽度20~30cm,可见深度为1~3m,可见基础及土层,基础与堡坎错落0.5~1.7m,裂缝走向为250°倾向340°,延伸性较好。据访问,裂缝DLF7所在位置在开挖前已出现局部堡坎沉降及坍塌现象,但未见裂缝出现。此外,酒厂1与酒厂2酒库也可见多条裂缝。滑坡影响因素与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影响因素:地形地貌方面:该滑坡区域属于赤水河谷低中山侵蚀斜坡地貌,地形坡度在15°左右,两侧发育2条冲沟;岩土体结构:该区域出露红层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及砂岩、泥岩互层。地层产状与坡向相同,为典型的顺向破。地层中泥岩已风化,在水的作用下力学强度大大降低;降雨的影响:工作区降水丰富,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增加了斜坡岩土体的自重;另一方面雨水渗入地表,对强风化泥岩起软化作用,大大降低潜在滑面的抗剪强度,斜坡失稳概率大大增加(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该区域是酱香型白酒酿造的黄金地段,修建酒厂等工程活动强烈,切坡平整现象常见。该滑坡前缘位置2013年底由酒厂3修建道路切坡未能及时支护形成了6~9m临空面,其上部逐步出现大量张拉裂缝。该滑坡形成机理主要为在红层顺向斜坡中,由于工程活动切坡形成临空面,在降雨的影响下,下部强风化泥岩雨水软化,抗剪切强度大大降低,沿强风化泥岩与下部砂岩形成潜在的滑动面而发生变形。 五防治建议 ①茅台地区为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斜坡容易沿岩土体接触面产生滑动,顺向斜坡也容易在工程建设切坡工程中沿软弱结构面(层面)产生滑动破坏。而此区域为酿酒的黄金地段,工程活动十分强烈,工程建设项目应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开挖坡体应及时对坡体进行支护。②该地区绿化避免采用高大的乔木,可选择比较低矮的灌木及草本植物。高大的乔木其根部类似树根桩加固深度有限,因其不断增强的自重及强降雨、风荷载传递等作用下,根部对土体的拖拽作用反而破坏土体的强度,对斜坡的稳定性不利。③加强该地区地质灾害方案教育工作,文中列举的典型滑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下部酒厂有关人员套用其他地区的建设经验,开挖临空面未能只是支护及支护较弱,造成人为因素诱发的滑坡地质灾害。 六结语 茅台地区是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滑坡的形成与该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因素密不可分。区域主要发育3类滑坡类型——残坡积堆积层滑坡、顺层岩质滑坡、小崩滑。茅台赤水河西岸是酿酒的最后黄金地段,新建酒厂等工程活动十分强烈,建设过程应该加强地质勘探活动,对建筑物加载应该引起重视,对边坡应该加强支护以保护当地独特的环境。斜坡生态绿化尽量选用低矮的灌木种类,以减小其对斜坡的不利影响。加强对当地民众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增强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作者:段方情宁黎元罗和平单位: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地质论文:景区崩塌地质灾害论文 1地质背景 1.1地层岩性 葡萄沟景区及附近区域出露的地层按时代成因可以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和全新统,其中:下更新统主要由灰色巨厚的西域砾岩层,钙质胶结,夹有细砾岩、砾状砂岩及砂质泥岩的透镜体等岩性组成,岩层厚度大于50m,下伏第三系泥岩、砂岩;全新统主要包括全新统坡积层和全新统冲积洪积层,全新统坡积层分布在防治区葡萄沟东西两侧第一斜坡带山坡上及坡脚处,岩性为坡积碎石土,厚度1.5~3.5m,该层直接覆盖在下更新统西域砾岩层之上;全新统冲积洪积层呈条带状分布于葡萄沟现代河床中,岩性为单一圆砾或卵石,局部夹有细砂透镜体。圆砾厚度在北侧Ⅲ号防治区为7.42m,在南侧Ⅴ号防治区揭露厚度6.5m。卵石层在南侧Ⅴ号防治区揭露厚度为4.8m。 1.2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吐鲁番葡萄沟风景区位于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东段的吐鲁番—哈密山前坳陷的山间构造断陷盆地—吐鲁番盆地中部,其次级构造包括火焰山逆断裂褶皱带(火焰山背斜)和火焰山山前坳陷2个单元,两者被吐鲁番大断裂所分开。新构造运动对盆地内地貌、第四纪地质和气候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吐鲁番盆地为地槽型封闭盆地,同时具有一些断陷盆地的特征。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上升幅度大,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间歇性,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景区区内形成构造剥蚀低山特征,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侵蚀切割剥蚀明显,形成了景区目前河谷地貌的特征。 1.3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葡萄沟景区及附近分布的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2大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葡萄沟河谷内及葡萄沟出山口以南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区,为单一结构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一般为砂砾石和中粗砂,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Na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0.5g/L左右;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分布于防治区下更新统西域砾岩下伏第三系砂岩、砾岩组成的基岩区。含水层岩性为砂岩和砾岩。由于含水层富水性差,流量较小,呈片状渗出,水质一般较差。 1.4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岩土体的组成岩性、结构类型、岩石强度等,防治区内岩土体分为3个工程地质岩组:(1)层状软弱的西域砾岩岩组:主要分布于葡萄沟景区东西两侧陡崖及人工削坡处,岩性为砂砾石,呈胶结—半胶结状态,密实,具半成岩性质,为葡萄沟特殊地质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地层,统称该地层为西域砾岩。天然容重一般在2.1g/cm3。具有近水平层理,局部地段夹有细砾岩、砾状砂岩及砂质泥岩的透镜体。西域砾岩的承载力特征值达400~500kPa。(2)碎石土单层土体组:主要分布于葡萄沟景区北部葡萄沟两侧火焰山山坡上,主要岩性为坡积碎石土,地层厚度1~3m不等,结构较为松散,具顺坡向层理。下伏地层为巨厚西域砾岩,承载力特征值为200~300kPa。(3)粉土和砂砾石双层土体组:主要分布于葡萄沟河河床两侧阶地上,岩性为冲洪积粉土和砂砾石,具二元结构,表层粉土厚度薄,一般在1m左右,松散,下部砂砾石,密实。该地层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为100~350kPa。 2崩塌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葡萄沟景区崩塌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主要可以分为崩塌危岩体和崩塌危岩带两种类型。其中,崩塌危岩带是由几个单体崩塌危岩体组成,同时单体之间尚存在规模小、仅以碎落、掉块为主的危岩体。在葡萄沟景区共发育有崩塌地质灾害点29处,其中19处为崩塌危岩体(带),为重要地质灾害点,这些地质灾害点均发生过崩塌,并在已发生的崩塌后壁陡崖上仍保留有危岩体(带),剩余10处为一般崩塌灾害点,对旅游区不会构成直接威胁。 3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3.1崩塌危岩体(带)形成机制 葡萄沟景区内危岩体的形成主要受裂隙控制。主要有2类破坏裂隙:后缘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2组结构面将崖体切割成独立块体。景区陡崖面走向为北北东向,其中危岩体后缘卸荷裂隙多与陡崖总体走向平行或斜交,风化裂隙基本与陡崖面垂直或斜交。两组结构面将崖体切割成独立的块体,在重力、风化营力、冻胀、震动力等不断作用下,裂隙会不断发展而张开,当其稳定性失衡时,危岩体就会发生崩塌。加之结构面产状直立,雨水易于渗入,在雨水、气温等长期作用下,结构面越张越大,最终导致崖体崩塌。 3.2崩塌危岩体(带)影响因素 葡萄沟景区内崩塌的形成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次是人为因素影响。影响崩塌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地震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1)地形地貌条件。陡峻斜坡地形是形成崩塌的必要条件,葡萄沟景区内边坡陡峻,由于受人工切坡和风化剥蚀,坡脚形成近于直立的陡崖,坡度大于70°,为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质环境条件。(2)地层岩性条件。地层岩性的构成是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葡萄沟景区危岩陡崖面主要由第四系西域砾岩组成,层状结构,该岩石具有抗风化能力较差和裂隙较为发育等特点。(3)地质构造条件。地质构造因素与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葡萄沟景区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幅度大,构造运动使岩体卸荷裂隙、风化裂隙发育,从而加剧了崩塌灾害的发生。(4)气象水文条件。葡萄沟景区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干旱气候,多年年平均降雨量在10~16mm之间,多集中在6~8月。降水后形成的地表水通过陡崖后缘的裂缝渗漏到陡崖裂隙内,降低了裂缝的力学性能,同时,增加了裂缝内的水压力,诱发危岩崩塌的发生。(5)地震条件。葡萄沟景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可导致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应力急剧变化等,地震基本裂度位于Ⅶ度区,地震是导致崩塌的重要因素之一。(6)人类工程活动。葡萄沟景区内陡崖坡脚紧邻各类民房设施、旅游设施及引水渠道,东西两岸建设用地有限,迫使当地居民对葡萄沟东西岸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扩大建设用地,从而形成高陡边坡,使边坡稳定性变差,甚至形成不稳定陡坡。经过对崩塌危岩体(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影响葡萄沟景区危岩体(带)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主要诱发因素为暴雨、地震和人工切坡。 4防治对策及建议措施 在葡萄沟景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也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已有的防治工程设施主要对葡萄沟东侧崩塌体坡脚进行了治理,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简易挡墙、引水渠道(落石沟)、生物防治(林地)和安全警示牌等四类。但是大部分挡墙防治措施的砌体形式结构简单,整体性差,部分挡墙修建过高,抗侧向推力能力降低,部分地段甚至出现了垮塌。本文在充分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民财产安全和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并根据葡萄沟景区内崩塌地质灾害的发育范围和特征,将景区内的崩塌地质灾害分为5个分区分别进行防治设计,其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Ⅴ。根据本次地质灾害的防治思路,对葡萄沟景区内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采取被动防护的工程措施,除WY01危岩体采用贴坡防护,WY04和WY12包含镶补坡脚外,其余危岩体均采用在坡脚或坡底处设置SNS被动防护网和桩板式挡墙的被动防治措施。其中WY01危岩体的防治措施。 5结论及建议 (1)在葡萄沟景区内共发育有29处崩塌地质灾害点,其中19处为崩塌危岩体(带),为重要地质灾害点,剩余10处为一般崩塌灾害点,对旅游区不会构成直接威胁。(2)葡萄沟景区内崩塌的形成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次是人为因素影响。影响崩塌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地震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其中,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是影响葡萄沟景区危岩体(带)的发育主要控制因素,而暴雨、地震和人工切坡是主要的诱发因素。(3)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葡萄沟景区内的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采取被动防护工程措施,除WY01危岩体采用贴坡防护,WY04和WY12包含镶补坡脚外,其余危岩体均采用在坡脚或坡底处设置SNS被动防护网和桩板式挡墙的被动防治措施。 作者:张菊秀贺根义单位: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地质论文:北缘断裂带地质灾害论文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特征 1自然地理条件研究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若羌县东部,研究区域海拔2146.39―2236.28m之间,年平均气温9℃,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33℃,年平均降水量44mm,年最大降雨量88.3mm,年平均蒸发量2739.3mm;研究区域内山坡坡度较大,大部分地段在40°―50°之间,局部地段可达60°以上,地形起伏大。研究区域内沟谷深切,基岩裸露,植被稀少,泥石流冲沟发育,雨季洪水水量较大,汛期洪水迅速来临,汛期过后洪水迅速消散,泥石流沟谷内可见新近洪水冲刷痕迹。 2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区 地处阿尔金山低中山区与山前洪积扇堆积区结合部位,阿尔金山山脉整体呈北东走向,主要受阿尔金北缘断裂带构造控制,岩性以构造岩及元古界蓟县片岩、片麻岩和大理岩为主,并伴随花岗岩岩脉夹杂其中。阿尔金断层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期,是一条具有多期活动的断裂带,大致呈NEE走向,该断裂切割了前寒武系及古生界,沿断裂带定向分布着一系列侏罗纪断陷盆地,在阿尔金北缘地区古生代坳拉槽内同时发育华力西期和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带,以岩基、岩株、岩枝及不规则状产出,主要为浅肉红色花岗岩、灰白色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等;在前古生代该区主要为一套变质岩系,其中发育韧性剪切带;该地区中生代盆地沿断裂带定向分布,表明在中生代时这是一条具有拉张特征的构造带,是地壳的薄弱带,阿尔金北缘断裂在新生代时强烈的左旋走滑活动是在中生代拉张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阿尔金北缘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不仅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而且具有强烈的逆冲挤压作用,既有高角度的逆冲,也有低角度的逆掩,前古生代逆冲和推覆到中、新生界之上屡见不鲜。研究区域地层出露复杂,岩性主要为片岩、大理岩,受构造影响,多表现出强烈的揉皱变形和挤压破碎,工程性质差。 二地质灾害特征 1地质构造影响线路 通过地区从区域上属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歹字型构造体系顶部隆起带与山前断陷盆地的分界处,构造运动较为剧烈,构造线走向多为NEE,倾角较陡,但亦有NWW向断裂和帚状断裂,主要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继承性明显,并伴有岩浆活动,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显示,该断裂带为晚更新世活动性断裂。阿尔金北缘断裂F20断层破碎带,该断裂带走向NNE-NE-WE,沿地貌分界线展布,倾角30°―40°,倾向南,为逆冲断层,主断裂带宽50―100m,断裂影响带宽1000―3000m,北侧断裂影响带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下,南侧位于低阿尔金山低中山区前缘。断裂带物质主要为碎裂状片岩及大理岩,其中条带状分布有片麻岩、千枚岩及变粒岩等,工程性质差,北缘断裂是制约线路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2泥石流、危岩落石 阿尔金山北缘断裂带山前段地形陡峻,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岩体破碎,降雨集中,导致泥石流和危岩落石等地质灾害分布广、规模大。研究区域内泥石流类型为水石流型,线路位于泥石流流通区及堆积区,泥石流物质主要为粗圆砾-卵石土,局部可见漂石分布于表层,漂石最大粒径约1.5m。阿尔金山地区地形陡峻,自然坡度均在50°―60°之间,坡面陡峭,基岩裸露,表层岩体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表层风化体容易与母体剥离,继而产生掉块现象,围岩落石发育,对线路影响较大。 三线路方案比选 1地质选线原则 鉴于该区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艰巨,勘测和设计过程中,在大面积区域地质调绘的基础上,做好方案比选,主要坚持以下复杂地质区域选线定线技术原则:(1)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及区域深大断裂发育,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或远离深大活动断裂,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线路宜短距离、大角度且以简单工程类型通过。(2)区域内地形复杂,沟谷发育,工程艰巨,不良地质体发育,成因复杂,线路方案应进行综合比选,对性质复杂、不易处理的不良地质地段,应尽量绕避,在不能避开的情况下,宜缩短距离以简单工程通过。对于泥石流尽量在流通区通过,且桥涵工程要留足净空。 2桥方案和隧道方案比选 格库铁路巴什考供至米兰段,长约120km,海拔由3000m降至800m左右,巨大的高程落差使得线路标高对线路平面位置及走向有巨大的限制性,使得线路在研究区域内不得不走进北缘断裂带影响带内,这对于地质选线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现重点研究行走于断裂带内的桥方案和隧道方案。 2.1桥方案线路 在DK652+500―DK656+500段以桥和路基方式通过,其中桥长3620.85m,路基长379.15m;该段线路全部走行于北缘断裂带影响带内,并与主断裂带小角度相交一次,受北缘断裂带影响,岩性以构造压碎岩为主,原岩成分为片岩夹大理岩,岩体破碎;线路跨越8条泥石流沟,且都与线路正交。 2.2隧道方案线路 在DK652+500―DK656+500段以桥隧夹路基方式通过,其中桥长3546.5m,隧道长363m,路基长390.5m;该段线路全部走形于北缘断裂带内,并与主断裂带小角度相交一次,受北缘断裂带影响,岩性以构造压碎岩为主,原岩成分主要为片岩夹大理岩,岩体破碎,且隧道进出口位置山体陡峻,表层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发育危岩落石,受构造影响严重,隧道围岩破碎,洞身全部为Ⅴ级围岩;线路同样跨越8条泥石流沟,且都与线路正交。 2.3线路方案比选及意见 经综合比选分析,桥方案相对隧道方案工程设置相对简单,缩短了在断裂带影响带内的走行长度,避免了在北缘断裂带影响带内的隧道工程施工,规避了危岩落石等对以后铁路运营过程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且投资相对较小,且该段线路标高较高,桥下净空富余,完全满足泥石流平顺通过,因此综合比选分析结果:在研究区域内推荐桥方案。 四结论 格库铁路在阿尔金山北缘断裂山前段,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区域内构造发育,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构成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加上在高程落差巨大,对线路平面走向位置具有极大的限制性。在充分总结汲取构造及地质灾害发育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阿尔金山北苑断裂山前段选线定线技术原则,选取工程设置相对简单,地质条件具有优势的桥方案通过该地区,避免了在断裂带影响带内的复杂隧道施工问题,节约了投资,选线效果显著。 作者:常帅鹏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质论文:钙芒硝矿山地质环境论文 1芒硝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1地下水、地表水疏干四川钙芒硝矿资源赋 存于区内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地层中。矿山开采斜井的施工一般需穿过矿层上覆的基岩风化带,通常没有采取封堵措施,地下水便涌入矿山斜井,对矿山斜井、平巷的施工和矿床开采造成水害。为了避免地下水对矿山生产造成危害,斜井中地下水被持续不断的用提升设备排出地表,逐渐造成矿区及其周边地带岩层风化带中地下水、地表水的疏干。地下水、地表水疏干造成的危害是直接影响到疏干区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造成受影响区民井干涸、生活用水困难或缺乏,且水质变差,在贫、枯水季节尤为突出,部分地区群众患有结石等疾病。受地下水疏干影响的人数近万人,主要有东坡区万胜镇天乐村4组、彭山县岳油村2、3、4组、丹棱县张场镇洪坝村和郭村等3个村(约三千人)、洪雅县共同村6组大部分居民。其次,明星矿山、牧马山矿山地下水疏干也对当地居民有一定影响。。地下水、地表水疏干也造成了水土流失。据调查,眉山市芒硝矿区各矿山所在的村及小组均有作为农田灌溉水源的蓄水塘(共61处,面积51200m2)大多产生垂向渗漏,水塘干涸,特别是和昌矿山主斜井对地表水的疏干甚至造成付堰河枯季断流,对疏干段彭山县岳油村2、3、4组农民生产用水造成严重影响。另土壤中主要养分也会随着地下水、地表水疏干而流失,多地土地贫瘠,导致近万亩农田减产,或变为林地,甚至退化成为荒坡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2采空区地面塌陷 采空区地面塌陷发生在采深100m以内的大洪山矿区,位于东坡区万胜镇天乐村4组,采空区地面变形面积约0.13km2,地面高程457~468m,地下采矿高程389m。目前,在采空区采斜井与平巷结合部位已产生了地面塌陷,陷坑呈长15m、宽13m的近南北向椭圆形,塌陷深度约22m,在陷坑两侧不同程度地发育了塌陷裂缝、典型的有两条,一条裂缝长约300m,宽0.4m,可见深度1.1m,走向140°;另一条裂缝长约700m,宽0.1~0.3m,可见深度4.4m,走向275°。在采空区地面变形影响范围内有5户居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墙体开裂,地基下沉。若采空区地面变形(塌陷)继续发展,将严重威胁到当地5户居民4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采空塌陷变形区治理,对于保护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3地下水、地表水污染 根据芒硝矿的生产特征,矿区的地下水、地表水污染类型主要有矿渣场淋滤液污染和制硝车间废水污染两种类型。部分矿区内存在斜井排放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和老硝井残存污染。 1.3.1矿渣场污染据 统计,眉山市各芒硝矿区均设置有矿渣场,由于渣场底部均无彻底的防渗措施,渣场内地层主要为灌口组砂岩、砂质泥岩和第四系冰水堆积层、残坡积层含卵石粉质粘土、含碎石粘性土,地层的富水性较差,载污能力较低,少量的溶滤水即可形成污染。支沟为污染最严重的地段,污染物在支沟内主要集中在沟的底部,一般呈纵向的条带状展布,向两侧至山前地带污染强度逐渐降低。矿渣场污染的特征是持续时间长,污染强度较稳定且随矿渣堆积规模的增大而增加。 1.3.2制硝车间污染 矿山企业制硝车间的废水均直接向附近的地表水排放。废水呈乳白色或黑色,悬浮质多,透明度差,向外排放前基本上未进行水质处理,绝大部分排污渠无防渗措施,废水中硫酸盐含量、矿化度高,绝大部分在5g/L以上,废水的入渗,对沿途的地下水存在污染,废水排入溪沟、河流后对支沟河流水质影响较大。地下水、地表水污染的危害主要是受影响区居民以肠胃伤害造成腹泻为主,身体健康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以建新矿山(东坡区)、南风矿山(彭山县)村民患结石病的人数多;其次是对地表水域的污染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另矿渣场淋滤水渗漏污染和矿坑水排放沿沟渠渗漏污染,这种污染对地下水及其区内土壤的污染,也影响区内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后代人的成长。 1.4土地压覆 眉山市钙芒硝矿矿山开发建设,矿渣堆放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面积土地,且多为耕地,有的矿渣堆放场压覆的是千百年来农民耕种的良田。据统计,全市芒硝矿用于矿渣堆放征地面积约2072亩,到目前为止,实际矿渣压地面积已达994亩,已占征地面积的47.97%。 1.5土壤污染矿渣堆放 对堆放场地及周围的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矿渣造成土壤污染的分布特征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矿渣的淋溶水对堆放场地及其周围土壤造成污染,其特点是离矿渣场近,土壤污染严重,离矿渣场远则土壤污染程度较轻;二是在矿渣场的下游,井下含硝废水抽出排放和地面制硝废水大量排放入未加防渗处理的沟(渠)、河道,土壤污染严重,而在矿渣场上游或远离井下含硝废水抽出排放和地面制硝废水排放的沟(渠)河道土壤污染程度较轻。土壤污染在平面上的分布也十分明显,在矿渣场的下游和制硝废水排放的沟(渠)、河道两侧形成10~30m的污染条带,当被污染的沟(渠)河水补给地下水或使用被污染的水体进行灌溉时,则会造成土壤被大面积污染,如彭山和昌钙芒硝矿、丹棱神虹钙芒硝矿和东坡区艺精钙芒硝矿周围及其下游的土壤污染面积达0.3~数平方公里不等。 2治理恢复建议 2.1工程治理方案 1)防渗挡墙。眉山市芒硝矿矿区均设置有矿渣场,各矿渣场一般位于矿区内的小型支沟或低矮斜坡,各渣场在地下水、地表水渗流方向均设置有淋滤液回收池,对硝水进行二次回收。但由于各点均无彻底的防渗措施,部分矿渣淋滤液直接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因此对矿渣场需进行防渗处理。2)格构植草护坡。对各矿区的堆渣场形成的高陡边坡进行分级放坡,采用格构进行护坡,并在格构内植草,既做到生态恢复,也美化环境。3)地面塌陷治理。针对矿区地面塌陷区实际情况,建议对已产生的塌陷坑进行回填封堵,对沉陷裂缝进行回填和夯实。对采空区地面变形影响区内受损严重的居民住户进行搬迁避让,轻微受损的构筑物进行加固维修。 2.2生物工程方案 1)土地复垦。对矿山堆渣场进行土地平整,培植客土,种植林木、果树等,对于有条件的渣场可选择复耕,一方面可以恢复矿区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也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生活收入。2)土地整治。对部分矿区及周边的土地进行整治,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采取复垦复绿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3)供水工程。矿山开采造成地下水疏干、直接影响到当地村民的生活与生产。受影响区的村民生活用水困难或缺乏,生产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枯水季节更为突出。为保证当地村民和矿区工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在地下疏干严重的矿区建设集中供水厂,解决当地村民和矿区的生活生产用水。 3结语 过去,矿山建设与开发利用为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技术水平不高、生产工艺较落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等多方面原因,留下了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采取治理恢复措施等,既可修复生态环境,也为社会建设发展提供更多资源。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有益的。 作者:刘民生张丰述钟东温清茂董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地矿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地质论文:矿山环境治理中地质环境论文 一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己经将矿山环境保护列入议事日程。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治理工作有待于今后逐步开展。从2001年至2007年,全国共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118个,恢复治理矿山环境面积15.5万公顷。项目分布在31个省(区、市),总投入资金7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达37.7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投入。 1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给予了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利用煤研石3470万吨,占当年排出量的48.5%,其中用于发电、燃料800万吨,建材原料590万吨,筑路材料360万吨,充填材料990万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两者的利用率都只有30%左右。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的矿种只占可综合利用矿种的一半,综合利用指标为50%,比国外低30个百分点左右,采主弃副、采富弃贫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2废水治理 我国矿山排放的废水主要有酸性废水、含悬浮物废水、含盐废水和选矿废水等。煤炭采选业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较快。1990年外排达标率为90.56%,利用量为12亿吨;洗煤水排放量及煤泥流失量减少,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的洗煤厂1990年为100个。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治理从单项治理发展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工业用水复用率逐年提高,1973年仅12%,1987年达到了58%,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金属己初见成效。 3废气治理 据统计,矿业采选行业中采盐和黑色金属废气处理率最高,高于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406%),煤炭采选业处理率则最低,整个采选行业处理率为17.24%,低于全国40个行业的平均处理率。 4土地复垦 目前,我国政府每年拨专款加速矿山土地复垦工作。2001-2003年国土资源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731个,组织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完成了河北省鹿泉市、江苏省盯胎县等18个典型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总规模47.39万公顷。江苏省、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固体废弃物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没有经过规划而任意堆积,也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合理利用,不但占压矿山边缘土地,毁坏地表植被地貌,而且受不良气候影响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废水污染 采矿活动使矿区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系遭到严重污染,由于矿井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未经处理超标排放会对地表植被!农作物等造成破坏;矿井排水疏干了地下裂隙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采空区灌浆导致当地水资源日益匮乏,从而打破了整个区域水均衡系统,造成水资源逐步枯竭及河水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矿山水资源短缺问题。 3废气污染 矿山开采中产生废气!粉尘等多种有害气体,使得长期坚守生产一线的职工成为矽肺患者;另外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矿区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还有冬季采暖排出严重超标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更不容忽视。 4地表环境的破坏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多数矿山开采之后都没有进行有效回填矿坑,导致矿区采空区地表沉陷,严重破坏了部分建设用地和耕地,造成了我国大量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破坏了周边很多民用建筑和自然地貌景观,不仅使矿区与周围居民纠纷不断,而且极大影响了整个区域环境的完整性。在矿山投产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和大量占用矿体表层土壤,严重破坏了矿区地表植被;对不断产生的固体松散废弃物(废石、废渣等)也随意堆放,长期经受雨水冲刷和风化影响极易发生流失,从而加速了对周边土壤的破坏,也使岩体失稳造成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三治理措施与建议 1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能够有效了解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2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 随着矿山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使得矿山环境污染程度加剧,进而引发多种地质灾害#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矿山环境和灾害源头的监管和治理力度,避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化及科学化的行业标准进行开采,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矿山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矿山企业要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做好各方面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大先进技术和开采工艺的应用,减少矿山环境污染源,修建污水处理厂,减少废水排放量,保证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加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a)对已经封闭的矿山,政府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投资开矿,相关部门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改造,也可以向国家申请专项治理资金,对一些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治理,确保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进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b)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要加强矿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利用,根据不同的受污染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对多种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理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保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不再发生。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四结语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开采给人类带来的系列地质灾害也是非常严重的#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需要,各矿区应建立起生态环境破坏恢复及防治地质灾害制度,切实将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 作者:张艳晋勇强单位:宏大国源(芜湖)资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地质论文: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下地质环境论文 一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己经将矿山环境保护列入议事日程。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治理工作有待于今后逐步开展。从2001年至2007年,全国共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118个,恢复治理矿山环境面积15.5万公顷。项目分布在31个省(区、市),总投入资金7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达37.7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投入。 1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给予了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利用煤研石3470万吨,占当年排出量的48.5%,其中用于发电、燃料800万吨,建材原料590万吨,筑路材料360万吨,充填材料990万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两者的利用率都只有30%左右。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的矿种只占可综合利用矿种的一半,综合利用指标为50%,比国外低30个百分点左右,采主弃副、采富弃贫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2废水治理 我国矿山排放的废水主要有酸性废水、含悬浮物废水、含盐废水和选矿废水等。煤炭采选业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较快。1990年外排达标率为90.56%,利用量为12亿吨;洗煤水排放量及煤泥流失量减少,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的洗煤厂1990年为100个。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治理从单项治理发展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工业用水复用率逐年提高,1973年仅12%,1987年达到了58%,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金属己初见成效。 3废气治理 据统计,矿业采选行业中采盐和黑色金属废气处理率最高,高于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406%),煤炭采选业处理率则最低,整个采选行业处理率为17.24%,低于全国40个行业的平均处理率。 4土地复垦 目前,我国政府每年拨专款加速矿山土地复垦工作。2001-2003年国土资源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731个,组织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完成了河北省鹿泉市、江苏省盯胎县等18个典型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总规模47.39万公顷。江苏省、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固体废弃物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没有经过规划而任意堆积,也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合理利用,不但占压矿山边缘土地,毁坏地表植被地貌,而且受不良气候影响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废水污染 采矿活动使矿区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系遭到严重污染,由于矿井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未经处理超标排放会对地表植被!农作物等造成破坏;矿井排水疏干了地下裂隙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采空区灌浆导致当地水资源日益匮乏,从而打破了整个区域水均衡系统,造成水资源逐步枯竭及河水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矿山水资源短缺问题。 3废气污染 矿山开采中产生废气!粉尘等多种有害气体,使得长期坚守生产一线的职工成为矽肺患者;另外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矿区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还有冬季采暖排出严重超标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更不容忽视。 4地表环境的破坏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多数矿山开采之后都没有进行有效回填矿坑,导致矿区采空区地表沉陷,严重破坏了部分建设用地和耕地,造成了我国大量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破坏了周边很多民用建筑和自然地貌景观,不仅使矿区与周围居民纠纷不断,而且极大影响了整个区域环境的完整性。在矿山投产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和大量占用矿体表层土壤,严重破坏了矿区地表植被;对不断产生的固体松散废弃物(废石、废渣等)也随意堆放,长期经受雨水冲刷和风化影响极易发生流失,从而加速了对周边土壤的破坏,也使岩体失稳造成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三治理措施与建议 1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能够有效了解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2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 随着矿山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使得矿山环境污染程度加剧,进而引发多种地质灾害#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矿山环境和灾害源头的监管和治理力度,避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化及科学化的行业标准进行开采,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矿山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矿山企业要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做好各方面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大先进技术和开采工艺的应用,减少矿山环境污染源,修建污水处理厂,减少废水排放量,保证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加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a)对已经封闭的矿山,政府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投资开矿,相关部门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改造,也可以向国家申请专项治理资金,对一些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治理,确保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进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b)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要加强矿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利用,根据不同的受污染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对多种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理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保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不再发生。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四结语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开采给人类带来的系列地质灾害也是非常严重的#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需要,各矿区应建立起生态环境破坏恢复及防治地质灾害制度,切实将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 作者:张艳晋勇强单位:宏大国源(芜湖)资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地质论文:炭煤矿地质环境论文 一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炭煤矿自 1958年规划建井,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吨,投产以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矿山地质环境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炭煤矿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下。 1地面塌陷 炭煤矿井田范围内一1煤地下采空区面积10.5km2。根据实地调查,一1煤采空区出现地表塌陷,在采深200m以深地区,地表无明显裂隙,采深200~100m地区未见厂矿、民房明显破坏,采深100m以浅地区地面出现采动裂隙,对农田耕种有一定影响。采空区及其伴生地面裂缝对流经矿区的东泗河有严重影响。由于东泗河流经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缝破坏河道地层结构,已经成为地表水渗漏主要通道,河道地表水通过地裂缝下渗进入煤矿巷道,严重影响到采矿安全。需要采取综合工程措施对其进行应急治理,并加强监测工作。 2含水层破坏 炭煤矿矿井正常涌水量9000m3/d,已造成煤层顶板灰岩含水层和底板灰岩含水层水位下降,且降幅明显。采矿活动对深部岩溶含水层影响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承压水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开采条件恶化。 3对原生地形地貌的破坏 炭煤矿一1煤层己基本采完,采空区面积已达10.5km2,上部的华泰煤矿开采二1煤,也已形成地下采空区面积1km2。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明显,地表局部见有地裂缝,但相对丘陵地形而言,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大。 4河床开裂渗漏,造成煤矿开采安全隐患 东泗河是矿区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流通、排泄通道,该河向西北约10km流入伊洛河,属于季节性河流。该河流经井田范围内长度约900m,河道土质以碎石土为主,局部地段为粉土和淤泥及淤泥质土。河道从采空区或采空区附近通过,有地面塌陷及伴生地面裂缝发育,河道地层结构遭到破坏,有地表水入渗进入煤矿巷道的现象,影响炭煤矿生产安全。为了防止河道沟谷中地表水渗漏地下进入炭煤矿巷道,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本着安全合理、经济可行的原则,对炭煤矿区段东泗河河道进行必要的调查、勘查工作。 二工程主要治理措施 1河道治理工程 (1)排水渠治理 为了快速排泄地表水,防止地表水顺地面裂缝渗漏进入煤矿巷道,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在东泗河河沟内修建排水渠。排水渠为M7.5浆砌石结构,块石强度不小于40Mpa。排水渠过水断面为梯形,最小结构尺寸为底宽3.9m,顶宽4.5m,高3.0m,砌石厚度0.8-1.1m,修建排水渠长度为900m。主要工程量为:河道清淤土方开挖工程量18573.61m3,碎块石挤淤置换工程量720.83m3,浆砌石排水渠工程量为12967.80m3。 (2)排水渠的过流能力验算 根据调查,多年最高水位计算,东泗河二十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不超过10m3/s。 (3)沟渠地基处理 针对不同的地层类型,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于碎石土(无裂缝发育和其他异常情况),可以不进行地基处理。对于裂缝发育的地段,地基处理措施是:首先对裂缝进行适当的开挖清理,然后用粘土进行充填夯实,再铺设70cm厚的粘土防渗垫层,然后再砌筑沟渠。对于粉土地段,地基处理的措施是:首先铺设60cm厚的碎、块石置换层,并灌注水泥砂浆,然后再砌筑沟渠。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地段,首先采用碎块石挤淤置换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砌筑浆砌石排水渠。 (4)防渗及抗冲击 对于无裂缝发育地段,采用“浆砌块石+混凝土”双层复合防渗及抗冲击结构,即先铺设800-1000mm厚的浆砌石渠底,然后再浇筑200mm厚的混凝土(C20)防渗层,共同起到抗冲击下彻及防渗作用。对于地裂缝发育地段,则采用“粘土防渗层+浆砌块石+混凝土防渗”三层复合机构,共同起到抗冲击下彻及防渗作用。即先对裂缝采用粘土进行充填夯实,再铺设700mm厚的粘土防渗垫层,然后砌筑800mm厚的浆砌石渠底,再铺设200mm厚的混凝土(C20)防渗层。对未稳定的和潜在的采空塌陷区,预测变形参数,采用粘土垫层进行防渗,兼有调整塌陷变形的功能。 2土方回填夯实工程 在排水渠外围超挖部分以及原始地面至排水渠顶之间,用开挖出来的土方进行回填夯实,回填夯实地面高程应不低于排水渠顶面高程。土方回填夯实工程量为187199m3。 3植树绿化工程 在土方回填夯实区域范围内进行植树绿化,以恢复植被,美化矿山环境。绿化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的杨树,在渠的两侧各栽植两排。树的规格为胸径3cm,植树网格间距3m。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形端正和根系发达的苗木。主要工程量为:植树1100株,绿化面积9000m2。 三工程效益分析 (1)减灾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以改善地表水的流通条件,防止地表水入渗煤矿巷道,降低煤矿生产安全隐患,具有减灾防灾的效益。 (2)环境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对居民和公路交通干道的安全隐患,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周围生态景观,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保护。 (3)社会效益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消除了灾害隐患,美化和恢复了矿山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矿区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美化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使得矿山企业和地方政府、地方群众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治理工程的实施 可有效避免地表水入渗到煤矿巷道,降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干扰,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植树1100株,新增绿化面积约9000m2,经济效益明显。 四结语 (1)河南大峪沟煤业集团炭煤矿存在开采引起地面塌陷、地裂缝,河床开裂渗漏,造成煤矿开采安全隐患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治理工程采取塌陷采坑回填防渗、河道治理、土方回填夯实、植树绿化等工程手段对矿区东泗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 作者:朱洪生甄娜孙建波齐光辉单位: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濮阳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地质论文:地质灾害防治中地质环境论文 一、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形成 1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因为自然地质的变化、作用,或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从而对人类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的损失,人们称之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来自于自然,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抗的灾害,预测以及治理都相对困难,一旦灾害发生,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我国政府在这个方面一直重视,但是因为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为止,也不能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防预。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全面分析地质环境,对其各种运动规律都分析掌握透彻,这样就能够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有所预测,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为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等。 2地质环境 从广义上讲,地质环境就是指岩石、水以及大气等物质所构成的体系,那么从狭义来说,则是岩石团与其所产生的风化物,地球在不断变化和运动过程中,其地质环境也是在不断更改的,因此,地质环境,就是地球演化的结果,岩石团与水圈以及大气圈等进行作用,相互交换能量,从而形成了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地质环境。它们是最后一次造山运动与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发生的,其中会有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等进行参与,各个圈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形成了最终的地质环境。所以说,从地质环境中能够分析出地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减少损失。 二、地质灾害防治中地质环境的利用 研究通过对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看出,想要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首先就是要对地质环境的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制定防治措施,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地质灾害总是发生 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质环境是地球自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质环境在不断演变过程中,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地质环境变化比较快速,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以及强度都在增加,追去经济效益的脚步越来越快,因此,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也超过人们的想象,并超出了环境本身所能承担的范围,这样的结果,就是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仪器构成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的条件,它们的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 2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 按环境学的定义,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对地质环境而言,环境质量就是指构成地质环境的各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如前所述,如果地质环境的改变超过了地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就会产生某种地质灾害。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因素繁多的国家,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以百亿元计的。总体来说,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响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间接地影响整个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地质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地质灾害越严重,发展速度越快,危险性越大,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进行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必然要遵循地质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可续的防预措施,减少其发生的几率,或者是在灾害发生之后,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治理措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这两者就是人们常说的“防”与“治”。只有采取防治结合的手段,才能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防止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防止将拟建工程设施(含居民点)放进有致灾作用存在或有其发生危险的危险区,这是“避”;二是将已处于致灾作用威胁之下的人、物、设施撤离危险区,这是“撤”。 四、结语 在防治地质灾害以及保护地址环境的过程中,充分的依托科技的力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虽然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此,不断完善和创新地质灾害防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是维护人们生命健康以及减少财产损失的关键。结合地质环境,从其规律出发,科学预测,合理的制定治理措施,是文章所以表达的主旨,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坚持将地质灾害治理与地质环境相结合,科学分析之后,在制定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治理效果。 作者:李鑫叶敏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汉源县国土资源局
口腔护理临床应用探析: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口腔感染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及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7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给予擦洗法、改良冲洗法和冲洗加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3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口腔溃疡和口腔霉茵感染发生率。结果:在预防VAP、口腔霉菌方面,B组和C组显著优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预防口腔溃疡方面,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冲洗法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HAP相对经济、简便、有效。 关键词 口腔护理 机械通气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简称院内肺炎(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包括在医院内获得感染而出院后48小时内发病的肺炎。其中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最为常见,治疗和预防控制最为困难。VAP是指建立工气道和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以发热、脓性痰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肺部感染,本病是临床常见的院内感染疾病。口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护屏障,目前普遍认为口腔卫生状况对VAP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1,2],因此做好口腔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在当前国内口腔护理基本上采用擦洗法和冲洗法的基础上,经过局部改进及合并改良的方法,以寻求更有效、更方便的口腔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应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者187例。排除标准:①原发性口腔原发性疾病患者;②对护理操作者不愿配合者;③机械通气时间已超过48小时未行口腔护理者。187例患者中,男126例,女61例,年龄40~73岁,平均5632±1254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疾病78例,呼吸系统疾病41例,外科手术后47例,多发伤性损伤15例,其他疾病6例。187例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行MV,均联合应用1~3种抗生素治疗,MV时间2~16天。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56例,B组63例,C组68例,3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疾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口腔护理方法:A组采用传统的擦洗法[2],予以生理盐水棉球顺序擦洗。B组为改良冲洗法,患者取半卧(头部抬高30°~40°),头略偏向一侧,予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前气囊充气加压密闭插管与气管的间隙);由2名护士操作,1名护士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从患者一侧嘴角向口腔内注入,停留6~10秒,另1名护士用吸痰管抽吸反复冲洗、抽吸8~10次。C组行生理盐水擦洗加冲洗法即先采用A组方法,再采用B组方法,过程同上。各组口腔护理,每天早晚各1次,均连续1周。 评价方法:观察比较3组7天内HAP、口腔溃疡及口腔霉菌的发生率。⑴HAP:X线显示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病变合并以下之一[3]:①发热>38℃;②近期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痰,伴或不伴有胸痛;③肺部实变体征和湿性啰音;④白细胞计数≥100×109/L,伴或不伴有核左移。⑵口腔溃疡:每天观察口腔,发现深至黏膜下层的破溃为口腔溃疡。⑶口腔霉菌:每天早晨口腔护理前采集口腔分泌物标本送检,根据培养结果判定是否霉菌感染。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X2检验。 结 果 3组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发生率比较,见表1。 讨 论 根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资料[3],HAP是我国第1位的医院感染类型,全球范围内HAP的发病率05%~50%[4],ICU是普通病房的数倍至数十倍;机械通气是非机械通气的7~21倍;HAP病死率20%~50%。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累积发病率18%~60%,病死率25%~76%,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4]。因此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误吸口咽部定植菌是HAP发病的主要机制;危重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抗疾病能力下降,应用气管插管时,使口腔长期处于持续开放的状态,增加了细菌定植在口腔繁殖生长的机会,使口腔黏膜自有的自净能力及黏膜屏障保护作用失去功效,从而引起细菌型感染。由于患者治疗期间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又增加了患者的耐药率及耐药细菌的产生,同时胃液内酸度下降,导致胃内细菌定植能力增强,为细菌创建了易于繁殖的环境。危重患者由于呼吸道排液不通畅,还可能造成误吸,引起呼吸道的炎症,甚至发生肺炎。有研究提示早发型HAP与口咽部定植菌下漏有关,而迟发型HAP多为口咽部定植菌误吸和机体抵抗力下降、下漏、胃-口咽-下呼吸道逆行感、菌群失调、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因此保持口腔清洁、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对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HAP作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证据,而口腔溃疡及霉菌感染作为口腔感染的表 表1 3组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发生率比较[例(%)] 象。本文结果提示,B、C组在HAP和口腔霉菌发生率上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在预防HAP、霉菌感染方面冲洗法显著优于擦洗法,而冲洗加擦洗法并不提高疗效。因此认为,改良冲洗法对于预防HAP、霉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可以在临床护理中积极使用,以减少H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率,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注意事项:取得清醒患者的合作;避免冲洗液流入气管;冲洗后需吸尽冲洗液及分泌物,减少气囊周围渗漏的发生;避免咽喉部分泌物在气囊放气后误吸入气道,造成窒息或感染加重;对于某些情况如痰栓、血痂等,可适当配合应用局部擦洗。 口腔护理临床应用探析: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研究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486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发生时间、不同病原菌感染率以及混合菌感染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VAP发生率、发生时间、不同病原菌感染率以及混合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冲洗加涂擦 我院于2006~2007年应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预防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口臭和口腔炎症发生取得显著效果[1],并经2007~2008年观察该方法安全、可行[2]。2010年我们又进行了该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486例(在机械通气48h内发生肺部感染者除外),其中男302例,女184例,年龄2~92岁,平均(40.62±25.66)岁。神经系统疾病185例、呼吸系统疾病81例、外科手术后74例、多发伤5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62例、其他26例。气管插管时间50~1488 h,平均(301.68±125.52)h。按完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46例,对照组2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及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口腔护理方法 1.2.1.1 对照组 应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按照口腔护理操作常规步骤,用弯血管钳夹紧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擦洗口唇、牙齿、颊部、舌苔及上颚。 1.2.2.1 试验组 应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①用物准备:除备口腔护理常规用物外,另备生理盐水100~250 ml(或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选择冲洗液),生理盐水棉球8~10个,50ml注射器1具(除去针头);②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密切配合。协助患者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操作者侧;③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是否足够,充气不够者用测压器注入空气至25cm H2O,以保证气囊与气管壁密封;④充分吸净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⑤取下牙垫,记录插管至门齿的深度,评估有无口臭、霉菌、溃疡、疱疹等口腔并发症;⑥调节好负压范围在0.04~0.06Mpa后,配合者在对侧用50ml注射器吸取冲洗液反复冲洗口腔,操作者用吸引器接吸痰管吸引,从不同方向对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部、硬腭进行缓慢冲洗,边冲洗边吸引,直至吸出冲洗液澄清为止。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呕吐、缺氧,保持SPO2 90%;⑦冲洗干净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涂擦口腔黏膜、牙齿、口唇、两颊等部位;⑧再次吸净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放出气囊气体至适合要求;⑨洗净牙垫,确认插管深度,固定好气管插管。 所有患者均每天进行4次口腔护理,观察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发生时间、不同病原菌感染率以及混合菌感染率等情况,评价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1.2.2 VAP诊断标准 VAP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3]草案:①使用呼吸机48h后发病。②胸片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出现肺内浸润影或显示新的肺炎病变。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音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外周血白细胞 WBC 10.0×109/L或37.5 ℃,呼吸道脓性分泌物;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根据发病时间临床分为早发型VAP和迟发型VAP[4]。早发型 VAP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96h内发生的肺炎;迟发型VAP为机械通气治疗≥96 h发生的肺炎。 1.2.3 统计学处理 各参数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VAP发生率和VAP病原菌感染率差异采用χ2检验,VAP发生时间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有效的口腔护理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VAP是机械通气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约33%~71%,在ICU死亡的病例中约30%与 VAP有关[5]。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受限,口腔处于经常性开放状态,容易造成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减少,口腔内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6]。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是引起VAP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吸道培养有67%与口腔细菌培养菌株相同[7]。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 ,能够有效的减少病原菌在口咽部的定植,并能减少其向下移位,从而减少VAP的发生。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 2 口腔冲洗加口腔涂擦法口腔护理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和延迟VAP的发生时间 目前口腔护理方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口腔冲洗法优于口腔擦洗法[8],另一种观点认为口腔擦洗法优于口腔冲洗法[9]。但国内外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文献认为,单纯的应用口腔冲洗或口腔擦洗均无法有效去除牙菌斑或对口咽区等特殊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6]。本研究应用口腔冲洗法加口腔涂擦法的优化组合,即冲洗法能通过水流从不同方向对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部、硬腭等部位不断冲洗,不仅能将口腔各部位以及口腔深部的各种明显污垢清除,而且能使细菌在黏膜、口咽部以及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下降,并随着不断冲洗吸引而排出,尤其口腔干燥时,导致口唇及口腔内分泌物附着牢固,清除困难,冲洗法可以使分泌物变松软后易于吸除;涂擦法用湿棉球将口腔黏膜、牙齿、口唇、两颊、腭部等各面涂擦干净,两种方法起到协同作用,减少牙菌斑形成。研究结果表1、表2显示,试验组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3.3 口腔冲洗加口腔涂擦法口腔护理有效降低各类病原菌和混合菌感染的VAP发生率 VAP的致病菌群谱研究[10]发现,早发型 VAP 主要致病菌为G+球菌,迟发型 VAP主要致病菌为 G-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真菌的感染率将呈上升趋势。本研究试验组发生VAP 的27例患者中,共培养出菌株35株。对照组发生 VAP的78例患者中,共培养出菌株104株。两组革兰氏阴性( G-) 杆菌前三位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肺炎克雷伯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G+)球菌分别是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分别是白色念珠球菌、克柔念球菌和热带念球菌。研究结果表3显示,试验组G+菌、 G-菌、真菌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混合菌感染的发生率亦明显降低。 口腔护理临床应用探析:口腔护理对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口腔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为临床预防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提供帮助提供参考,并加强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重要性的认知。方法 将48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进行口腔护理,23例不进行口腔护理。结果 口腔护理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2.0%,非口腔护理组为69.6%,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口腔护理可以显著减少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可以作为临床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 【关键词】口腔护理 吸入性肺炎 长期卧床 肺部感染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很多患者均死于肺部感染,在临床上肺部感染以吸入性肺炎最多见。据有关研究表明80%的患者是由于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大多来自口腔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机体抵抗力差,进食、饮水少,唾液分泌减少,再加上他们不能主动的进行自我口腔清洁,这些都为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创造了条件,常引起口腔的局部炎症、溃疡等并发症,还可引起口臭,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甚至导致全身的严重感染[1]。因此长期卧床患者应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本研究通过对48例长期卧床患者分别进行口腔护理及非口腔护理的对照比较来观察口腔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来了解口腔护理能否预防此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9月我院内科长期卧床患者48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1例;年龄41~87岁,平均(70.5±12.6)岁。所选患者已排除肺部感染及正在使用抗生素者,其中28例为脑血管疾病所致长期卧床, 13例为胸椎疾病所致长期卧床, 7例为车祸所致长期卧床,均对家属做口腔护理宣教。将这4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口腔护理组,另一组为非口腔护理组。两组一般资料相近(P 0.05)。 1.2方法 按照基础护理操作常规,对卧床者有假牙应先取下。口腔护理时,均将病床摇至半卧位,能自理者应嘱其自行刷牙、漱口,护士给予协助。完全不能自理者,可根据病情或口腔涂片检查结果选用不同的漱口液,然后用消毒镊子夹紧棉球或纱布球,由外至内擦净牙齿各面、舌及口腔黏膜,擦试时注意每次只能使用1个棉球。擦洗完毕,清点棉球数,整理用物。做口腔护理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棉球不可过湿。避免吸入呼吸道。口腔有溃疡时,可涂以l%冰硼散或西瓜霜喷剂。对镶假牙者,应取下假牙用冷水冲洗刷净,放入清水中保存,禁用热水,以防假牙龟裂或变形。两组均观察半年,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病例数。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 2 结果 见表l。口腔护理组25例发生肺部感染8例,非口腔护理组23例发生肺部感染l6例。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P 表1 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口腔由颊、硬腭、软腭及舌等组成。口腔内覆盖着由鳞状上皮组织构成的黏膜,并有牙齿及唾液腺等组织。因此,口腔具有辅助说话、咀嚼食物,水解淀粉及分泌唾液等重要功能。口腔的温度、湿度和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口腔内常有大量的细菌。身体健康时机体抵抗力强、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加之经常饮水、进食、刷牙、漱口等,可对细菌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而不致引起口腔感染[2]。长期卧床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饮水、进食减少,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口腔内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易引起口腔炎、舌炎等口腔疾病,并且口腔内的病原菌常在患者深睡中随着唾液,痰液,食物残渣一起吸入气管,而引起隐匿性吸入性肺炎。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较差,牙周状况不理想的老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较高。Yoneyama报道做好口腔护理可以降低老年人肺炎发生的危险性。Scannapieco认为包括牙周疾病在内的口腔疾病和多种呼吸道疾病之间有密切关系,一些证据表明口腔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途径,口腔内经常存在着多种细菌,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吸入呼吸道系统,进而引发肺炎。因此,口腔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很有必要。我们常规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部分患者及家属不能完全理解其重要性而拒绝。观察发现,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明显低于未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因此,口腔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童雅培等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口腔护理的目的: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黏膜干燥皲裂;避免口臭,使患者舒适,增进食欲,防止口腔感染及并发症,观察舌苔及口腔黏膜的变化[3]。钟建玲[4]等都也论述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目前口腔护理的方法及所口腔护理液越来越多,现代口腔护理推广的个体化原则针对不同病种选择不同的护理液及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我们的观察结果,口腔护理应该作为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规护理,尤其应该在三餐后进行,三餐后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把患者口腔内遗留的食物残渣及时清理,避免其成为细菌的培养基,从而避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专业的口腔护理效果较好,我们研究中的口腔护理不仅包括专业的口腔护理还包括家属自发的为患者清洁口腔,结果发现两者结合效果更好。因此,我们不仅应该让我们的护理人员意识到重要性,还应该在患者及家属中宣教,让他们也意识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常规口腔护理可以作为临床上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一种措施。但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不能仅靠口腔护理,还需护理人员及家属的综合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排痰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食物及口咽部分泌物返流误吸。总而言之,有效地综合护理,才能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这些患者的死亡率。
市政工程管理应用篇1 1市政工程管理应用BIM技术的优缺点 1.1应用BIM技术的优点 应用BIM技术能够构建工程三维模型,同时融入成本控制与施工进度,构建5D模型,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帮助管理人员实现工程的可视化管理与实时跟踪,可以更好地配置资源,保障工程顺利开展。应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提前找出施工工艺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合理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出现返工等情况。此外,以往的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只能在问题发生后采取措施,导致管理成效不理想。而BIM技术的应用,则能事先模拟施工组织方案,帮助管理人员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制定控制方案,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BIM技术还可用于施工交底,借助BIM技术可视化的特点,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掌握施工重点难点,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涉及市政工程管理的多个部门,可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以及动态进行有效沟通,使各部门工作更加协调。 1.2应用BIM技术的缺点 虽然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为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目前我国应用BIM技术的大环境不够成熟,未能构建完善的应用标准体系。BIM相关软件缺少协同管理,加之目前BIM技术方面的人才缺乏,尤其是既懂管理又懂BIM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缺乏,导致BIM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BIM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BIM技术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的效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人才的流失等,导致企业的前期投入得不到回报,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企业在应用BIM技术时比较慎重,不利于该技术的推广。 2BIM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设计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设计是市政工程的初始阶段,应用BIM技术能够为该阶段的管理提供支持,通过BIM技术能够将勘测、地基建设、挖方以及审核等方面的施工情况直接呈现给管理人员,模拟各个阶段施工,帮助制定工程工期,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结合不同施工阶段整理所需的材料及相关资源等。另外,应用BIM技术的模拟设计功能,能够更好地分析图纸设计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完善。比如应用BIM技术构建图示数据,通过模拟运算测试重点结构的连接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可提前排除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市政工程建设安全,降低工程风险。此外,应用BIM技术还可以帮助落实各部门的设计要求,实现各部门间的交互与沟通,为设计阶段的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 2.2BIM技术在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1)可借助BIM技术准确计算工程量,为资金投入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市政工程较为复杂,加之地势不均匀、施工现场不平整等,使得土方开挖和回填的工程量计算难度较大,采用人工计算的方式很容易出现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可应用BIM技术展示地形图,结合地形图中展示的回填高度和方位等进行精确计算。通常工程量的计算都是通过套用公式计算,这种计算方式难以准确把控各项损耗,严重影响了成本管理的精确性。应用BIM技术实现精准建模,以模型为基础计算工程量,可以更好地保障计算的精确性,为资金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2)由于市政工程资金周期较长,应用BIM技术可形成实际资金曲线,并与计划资金进行对比,可直接呈现资金的使用情况,更好地掌握资金结余以及亏损情况,同时BIM技术还可以分析资金使用情况、找出资金使用差异的原因。(3)管理人员借助BIM5D平台,可直接掌握实际机械台班与实际工日,且与计划相对比,帮助管理人员分析台班及工日浪费原因,这极大地提升了资金管理水平,减少了浪费现象。 2.3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应用BIM技术能够为施工现场管理提供支持,建立施工现场立体模型,可更加直观地展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更加全面地掌握施工现场,更好地布置场地、协调施工现场。其次,BIM技术可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支持,应用BIM技术能够构建工程三维模型,融入成本控制与施工进度构建5D模型,模型中包含时间维度,管理人员可借助5D模型比对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施工进度,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提升施工进度的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如期竣工。再次,应用BIM技术能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支持。通过构建的三维信息模型,帮助管理人员事先找出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隐患,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同时还可借助BIM模型模拟防范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安全有效。最后,高危项目施工前,还可应用BIM技术对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更加全面地了解施工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2.4BIM技术在地形勘察管理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涉及城市内部的重新规划,在工程开展前需进行地形勘察,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等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地形勘察了解市政工程地形状况,结合地形状况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但传统勘察方式的人工消耗量较大,需通过人工进行地形及地质等的测绘及勘探。这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还会受到地形的限制,若地形复杂,很难保障地形勘察的准确性,而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通过无人机采样,将地标高程数据导入BIM软件中,借助BIM软件实现地形的模拟,使地形勘察更加便捷,数据信息更加精确。 3结语 市政工程管理是保障市政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由于市政工程项目较为复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效率。BIM技术的应用有力提升了市政工程管理水平,在设计、资金以及施工等环节中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BIM技术的应用,使其更好地为管理工作服务。 作者:胡义焕 江杨俊 李炜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市政工程管理应用篇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政工程规模逐渐加大,施工新技术及新材料日益普及,项目工期紧张,造价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利用BIM技术能够实现造价管理的升级转型,发挥其优势,有利于从根源上提升造价管控工作的整体性,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 1BIM技术的功能 BIM技术能够将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立体结构,其通过建立模型,将建筑结构信息与二维图纸进行融合,建立可视化结构。与此同时,BIM技术能够将信息进行汇总以及划分,及时提取与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提升了传统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为了使BIM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应重视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确保结构模型与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保障BIM技术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2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控中的作用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中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工程量的准确度。传统的工程量计算工作需要配置大量的专业造价管理人才,结合二维图纸开展工程量计算工作,输入基础数据费时费力,不可避免会出现缺项、漏项的情况,导致造价管理的精准度得不到充分保证。但将BIM技术融合至工程量计算中,BIM技术自动汇总系统能够在几秒内对建立的三维结构工程量进行汇总,极大地降低了工程管控费用,改善了传统工程造价管控的局限性,同时,提升了工程造价管控的精确性,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BIM技术还能够结合信息类型,实现管理信息的整合,为各个管理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保障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整体性[1]。 3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应用 3.1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工程的起始阶段,科学的投资决策是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此阶段开展造价管控,主要是应用投资估算指标,开展当前项目的投资估算工作,但项目具有复杂性及多样化的特点,导致已存在的投资估算指标很难系统全面地确保估算的准确性。借助BIM技术可建立信息模型,应用其信息储存功能,通过已建工程的详细工程资料,实现多个建设方案的经济比选,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投资估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工程造价进行精准估算,得出更为可靠的造价预估结果,从而提升决策工作的准确性。 3.2招投标阶段 近年来,市政工程项目数量以及工程量逐渐增加,为招投标带来了一定难度。而将BIM技术与招投标进行融合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局限性,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操作失误和资源、资金浪费现象。BIM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果,明确各个投标单位的实际情况,为招投标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当前,绝大多数市政工程招投标工作准确性不高,在实际操作中,也常出现违规现象,降低了招投标工作质量。而应用BIM技术能够提升招投标工作的精准度,确保招标单位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分析整个项目,提升工程质量,保障项目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 3.3施工阶段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传统图纸设计工作量较大,存在众多专业交叉环节,若协调不当,则会影响整个设计进度。而通过BIM技术检查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计原因而造成的施工变更签证问题,有效控制造价。在实际施工阶段,还能够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发挥指导作用,为后续项目的良好开展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应用BIM技术开展图纸预算工作,能够提升预算的精确度。当前市政工程图纸工程量预算工作强度比较大,应用BIM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工程预算出现的误差,通过建立BIM数据模型,有助于合理分析施工图纸,将其与CAD软件相结合,能够建立更为完整的项目成本模型,保障造价结果的精确度。此外,由于BIM技术建立的信息模型能够充分反映项目建立的全过程,将其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融合,能够明确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节点,有利于提高成本管控工作的质量。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工作较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若人员间交流不充分,则将影响成本管控工作的质量。而应用BIM技术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其内部数据库能够实现统计功能,管理人员仅需要结合BIM数据库就能开展管理工作,这改善了传统成本管理工作沟通不畅的局面。 3.4竣工阶段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较为复杂,分部分项工程较多,涉及施工图纸、签证单、合同等一系列计费依据,竣工验收工作难度较大,耗费时间精力较多。而在此阶段中充分融合BIM技术,能够降低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难度,施工单位仅需结合竣工验收图纸,建立BIM信息模型,即可实现工程量核验,相对于传统人为核算模式,这不仅降低了核算工作难度,还能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对竣工结算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竣工结算阶段程序较为复杂,涉及施工单位与各个参建单位的对接,应用BIM技术的信息共享模式,能够直接实现对接,从根源上避免对接阶段出现纰漏,保障竣工结算工作顺利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参数化等优势,在建筑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完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及管理方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BIM与工程造价有效结合,能够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 作者:刘亚梅 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市政工程管理应用篇3 1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作用 从工程开始到最后完工这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总和叫工程造价。通常情况下,一个建设工程的规模与投入资金成本较大,而且其建设周期较长,对周围的市场有一定的积极带动作用。另外,一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其在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有直接关系。因此,对工程的建设周期、资金投入、规模大小、施工材料等都需要进行提前的规划估计建设。一个优秀的工程前期规划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都至关重要,项目管理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来对整个工程所需的材料、器械、施工队伍等进行控制,通过造价控制工作降低整个工程的投入成本,合理优化工程建设施工工作,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目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造价控制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对市政工程来说,建筑施工仍是采取传统的模式,缺乏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是因为一些市政企业在承接了相应的市政工程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对市政工程来说,它与普通的建筑工程存在较多的不同,市政工程大多都是建设在市区,相应的建设施工过程会影响比较多的部门,市政施工部门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一些市政施工单位只注重自身利益,对工程造价管理不严格,缺乏充足的沟通协调,导致市政工程受到严重影响。 2.2相应的数据分析不全面 在对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现在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相应的工程造价数据分析不完善,对市政工程来说,需要对较多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其中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概算编制、预算编制以及结算编制。对不同的阶段来说,相应的数据侧重点不同,每个阶段以后所得的数据结果不同。因此,对工程造价来说,需要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然后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状况合理把控造价。 2.3数据共享的效果有待提高 对市政工程而言,要是其中某一个步骤存在问题,就一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市政工程来说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办法实施共享,这种情况造成没有办法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让预计的支出跟实际所花费的费用有比较大的出入。不仅如此,大部分的工程都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工程的进展全部根据施工方的施工速度进行,这种情况造成信息混乱的现象。 3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应用BIM技术的好处 使用BIM技术给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首先,其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更加健全。使用BIM技术使得市政工程数据的收集更加简单方便,跟以前的造价管理相比较来说,现在所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其次,强化了工程量核算方面的精确性。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对某部分数据核算的精确性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很多情况下常常会因为一点点的误差而给工程带来恶劣的影响,使用BIM技术恰恰科学合理地避免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4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4.1设计阶段 在市政工程刚刚开始设计的时候,需要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对其实施相应的研究分析,挑选出最科学合理的方案实施。利用BIM技术能得到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同时选择出更加适宜的方案,按照设计方案使得项目的进行更加稳定高效。因为市政工程项目跟很多专业内容都有关系,所以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问题,因此需要科学合理运用BIM技术,充分发挥其功能,把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使得项目在进行过程中没有问题发生,最大限度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这样就算发生了意外状况,建设单位掌握了准确的数据,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 4.2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上面有很多的数据,同时计算量也是非常大的,这时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计算,不仅消耗了人力和物力,而且非常容易发生计算错误的情况。然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合理运用BIM技术,除了可解决计算困难这个问题之外,BIM技术还能帮助投标方更加完整了解项目状况以及工程量,便于投标方比较工程量,这样也可以防止大量的纠纷以及误解出现。 4.3施工阶段 市政工程的关键就是施工,将BIM技术科学合理运用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帮助工程建立相应的模型,使得有关工作人员合理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到人员以及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实现控制成本的目标。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使用BIM技术能帮数据核算人员分担工作压力,同时使得核算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 4.4其他阶段 除了上述的几个阶段之外,决策阶段和竣工阶段都需要BIM技术的支持。在决策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可以了解整个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市政工程之前,如果决策发生了失误,就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在决策这个过程中,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也比较困难,需要对比大量的数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利用BIM技术能综合现实状况来评估项目,辅助相关人员探究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时辅助发现更加合理的方案。在竣工这个过程中,BIM技术的运用也比较普遍,其主要任务是储存工程的资料同时优化竣工结算。利用BIM技术建设模型,可以做到信息共享,而且在结算的过程中,能直接获取工程结算的全部资料,不但非常方便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5结束语 对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来说,运用BIM技术主要就是给平时的工作带来方便,比如准确的处理数据、实时监测造价工作以及及时反馈等。然而,BIM技术最关键的特点在于可以保障以及优化市政工程的整体效益。总而言之,科学合理运用BIM技术,同时积极主动地开拓创新,发掘出BIM技术的更多潜能,从而能促进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梦筱,赵谦.基于BIM技术的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31-132. [2]栾凤娇,谭晓慧,薛松.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5(5):192-196. 作者:王雯 韩利菲 单位:山东坪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小学语文拼音篇1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一定要打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眼下,低年级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基础、用大量时间分析课文内容的倾向,这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修订版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启蒙教育,一方面要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 一、尝试运用体验式学习方法 现在的教学形式,还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学基本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应拓宽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体验式学习的需求。比如入学教育课,学生一进学校,上第一节课,就被关在教室里,手背后,身坐直,听教师讲该怎么听课、怎么读书、怎么写字,完全是一种告知式的教育。能不能变成体验式、参与式的?美国一位教师上入学第一课,创设了给新生读图画书,然后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四处寻找书中主人公的情境,使新生在入学第一天就接触到阅读,还了解了校园环境,认识了校长和许多部门的教师。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其实上课没必要都在教室里,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大自然都是学习的课堂。 二、让学生会听、爱读、敢问 听、说是语文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听和说都是须臾不离的。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人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学习的质量和成绩。一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升入中学却渐渐掉队了。这是为什么?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是重要原因。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可以从听写词语、句子着手。听写词语、句子,不能只是听一个写一个,要逐渐增加难度,听两个写两个,听几个写几个,听一段话写出要点,培养专注地听的能力、记忆力及听后能抓住要点记下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在儿童阅读的初期,教师和家长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阅读,应从读图开始。儿童看到图画能够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想,进而阅读绘本、读书看报。指导小学生阅读图画是初步的阅读训练,低年级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画,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重要的阅读内容。低年级阅读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读图画,想情境,再把画面转换成文字,又要训练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把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图文转换的能力。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外,还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阅读兴趣,推进儿童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开展儿童阅读是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不仅使所教的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使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 四、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训练 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地读,不是读出感情。正确地读有很多指标,如,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这就要求学生学好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教学的核心要求和任务是教会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做到熟练地拼读,而非直呼音节。直呼音节大体上要把400多个音节背下来,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修订版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音序法查字典,关注社会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难做到的是,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无论哪个版本的低年级语文课文,都有一些长句子。成人凭语感就能断句,但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要下移,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未提及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少量的重点词句,训练他们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到,读了课文能提取简单的信息,有自己的感受,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调整为训练学生正确地读,散文读出句中词语间的停顿,韵文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语感。教师读音范读,是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采取一听读、二试读、三评议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正确断句的能力。 作者:黄克勇单位:涟水县涟城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拼音篇2 汉语拼音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基础性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识字、阅读以及普通话学习,但汉语拼音本身较为抽象,因此学习内容对小学生而言感到枯燥和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材特点以突出重难点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汉语拼音。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现状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立足于教材版本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异化的教学特色,本文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进行分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北师大版教材在每一篇汉语拼音课文中不仅编写了拼音字母,还将与之相关的事物展现出来,通过语言积累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二,科学性。北师大版教材不同于以往单韵母、声母、复韵母、音节的教学顺序,而是挑选知识点中有联系的部分进行融合,巧妙地编排在一篇课文中,便于教师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第三,时代性。北师大版教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符合现今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比如一年级教材中《外面的世界》一课,不仅包含了生字词语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了解生活、热爱生活。第四,开放性。北师大版教材课文内容充实且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便于教师自主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在教材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改进,通过口语活动、编儿歌等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感悟。 (二)学生分析 小学语文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重在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上,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的学前教育阶段已经对此有所接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否则会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于丧失学习信心。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一)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小学生思维认知偏向于形象思维,容易被直接性的视觉刺激所吸引,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拼音教学。比如在讲到声母“t”时,教师问学生:“大家看,这个声母的形状像什么?”学生纷纷表示像朝下的雨伞;在讲到声母“n”时,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思维连贯性:“一个门洞n,两个门洞m,一根小棒l…”这样就可以把单调、抽象的拼音字母形象化,并以学生熟悉的事物相联系,便于学生记忆。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音节拼读,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比如在讲到“书本(shūběn)”“橡皮(xiàngpí)”等音节时,教师可直接拿现有的实物进行示例,要求学生边拿实物边拼读音节,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又使得学生轻松地掌握了音节拼读的方法。 (二)立足于教材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低年级汉语拼音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将字母、音节、儿歌、识字、书写等要素进行串联的,所以教师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改进,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举例来说,在讲到《对韵歌》这篇课文时,课前复习环节要求回顾b、p、m、f、d、t、n、l八个声母及其相关音节。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可设计一个“闯关拯救拼音王国小公主”的情境,学生每念对一个声母就过一关,当正确读完所有声母及其相关音节后便可救出小公主。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调动学生眼、耳、口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声母的拼读。 (三)巧妙借助儿歌口诀以加强记忆 儿歌和口诀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表达形式,内容上浅显易懂、思想单纯,形式上短小精悍,表达上语言活泼、节奏明快,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也便于教师增强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投其所好,借助儿歌口诀来帮助学生加强对声母、韵母以及相关音节的记忆,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汉语拼音识记的速度和准确度。比如在讲到标调规则时,可以用如下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先标ɑ、o、e,再标i、u、ü,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游戏活动来使拼音教学更加人性化和兴趣化,有效解决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等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特点,从而使汉语拼音教学更加顺畅。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教学方法略显枯燥无趣,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而北师大版教材以其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特点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有力依据,教师可立足于教材将汉语拼音教学过程形象化、趣味化,并借助儿歌口诀和游戏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实践任务。 作者:侯忠秀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油田教育分局油田小学 小学语文拼音篇3 一、转变学生学习心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游戏教学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多数拥有活泼好动,并且好奇心较强等特点。教师应该注重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并且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学习与游戏的融合。教师只要利用好这个时期,就可以将孩子贪玩好动的特点转化为学习拼音的大好时机,从而改变传统的呆板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吸收的窘况。将游戏带进课堂,将快乐贯穿学习。具体我主张的做法是,首先要从教师入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只有教师熟悉了教材,教师才能在书本中寻找到适合游戏的教学篇章。其次是教学道具,教学道具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最好办法,教师切忌忽视教具的作用,教具的制作尽量做到直观、有趣、教学性强。最后,要重点解决孩子们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好动贪玩的特点。比如在教学生音节时,可以采用接龙的方式,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发音,既调动了他们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得到了当众发音的锻炼。 2.儿歌口诀法 教师可以自己创造或上网搜集关于拼音教学的口诀。拼音的口诀教学也是能够提起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声母、韵母的发音、外形以及拼音的使用规则来编写朗朗上口的口诀。并且使用口诀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比如“一竖半圆ddd”,再比如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凡带ü母要注意,独立去点前加y;(ü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则加上y并省略两点.)这些口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帮助学生记忆拼音的发音和书写规则。口诀带来的教学效果要比枯燥的强调来得便捷有效。 二、注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扫清障碍 1.利用形象化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拼音字母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各个方面发展都尚未成熟,对于记忆只有声音没有具体意义的拼音有些困难,教师面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赋予这些拼音独特的意义。教师可以从拼音字母的外型和发音下手,编排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不同的拼音字母。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写顺口溜,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比如教师在同学面前做出示范:“嘴巴张大ɑɑɑ。”让学生接下来试着模仿教师,自己编出适合自己的顺口溜,比如学生接下来可以这样编写:“嘴巴圆圆ooo”。教师可以对学生多进行些鼓励,以此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全班同学使用自己创造的顺口溜是一件自豪的事情。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编出了更多的顺口溜如“一个门洞nnn”“乌鸦乌鸦uuu”,等等。所以教师只需要作为拼音教学的一个引领者,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学生将会运用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顺口溜,在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加深记忆的印象在加深拼音学习的同时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巧编故事识记整体认读音节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根据低年段学生喜欢的故事和人物,将所要讲授的内容编进故事里,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得教学具有趣味性。在对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它们拆开单独编成人物,将拼音字母拟人化。比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g时,教师可以这样教学: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绿草如茵,牛羊成群。这儿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四个人,爸爸叫老y,妈妈叫老i,儿子叫小n,女儿叫小g,他们以放牧为业。一天,草原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他们一家人吹散了。爸爸老y忙着找家人,首先找到妈妈老i,接着找到了儿子小n,最后才找到了女儿小g,他们怕再次走散,一家人紧紧地手拉着手。这样y、i、n、和g就组成了一个整体认读音节ying。通过故事的讲授,学生是很难忘掉第一次接触这个整体音节的过程的,加深了学生学习拼音的记忆性,又降低了整体认读音节学习的难度。 三、重视学生的发音及练习 拼音学习最为重要的就是发音,使学生发出汉字正确的读音是学习拼音的最终目的。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基本所有生字都会标注拼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游戏及口诀教学后,一定要辅之以发音与练习,做到让学生看见拼音能迅速读出正确发音。这不仅是拼音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语文教学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进行准确、熟练的拼读训练。教师在拼音教学中,首先要注重训练学生对拼音字母的直呼练习和整体发音。培养学生可以直呼拼音的能力,注重声韵的读法和拼音的声调。其次要重视创设拼音教学情境,在学生的学习场所创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比如在墙壁上,可以张贴拼音,在相应的汉子上标注上拼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拼音的学习有进一步的深入。创造汉语拼音的学习情境与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拼音教学中,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选取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拼音上消除困难,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使学生的发音标准,避免学生受地方口音的影响,让孩子们学好拼音,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付爱.浅谈汉语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2). [2]左玉荣.小学低年级学生汉语拼音教学浅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72-74. 作者:安东妮 单位: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篇1 引言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比如:环境、机械、人员、材料、以及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中期施工和后期竣工审核等。随着我国建筑数量的增加,人们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 1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现状 1.1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目前我国企业存在严重的生产安全管理,对长效安全管理制度认识的并不全面,无视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在施工中没有使用防护装备,随意延长每天的劳动时间,使施工人员长期超负荷的进行工作,就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管理理解混乱,安全意识相当薄弱,就会发生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安全施工之间不协调的情况发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重视施工技术的问题,无视安全技术,使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工作落后。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安全技术、防护机械差距较大,依然有待提高。与国际上先进的安全施工模式相比,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明显存在很多问题,不够成熟。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规范 由于施工需要,会出现过度使用非法铺装的电线。甚至在临时宿舍和食堂中,频繁移动电源,就会造成绝缘层表面破损,造成电气电路,引发火灾,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严格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标准,配备三级配电体系、TN-S零维护体系以及漏电保护系统。在实际施工现场中,经常会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电,三级配电变成两级配电,PE线放在不合适的位置,对人们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1.3工程造价低中标 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筑市场使用工程招投标的方式,但是一般都是低价中标,建筑单位还会在工程核算时按照国家标准收取安全监理费。在一个工程中,一般都是对层承包,使真正用到施工现场的资金非常少,承包商的经济利益非常少,甚至没有,就会无法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现在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依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控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方法如下: 2.1要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为了使建筑工程达到预期效果,应该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企业领导的教育,为领导讲解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后果,使企业领导足够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2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相对完善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果逐渐提高。制定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时,应该包括以下几点:①定制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只有定制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才能为后续工作提供相应的准则,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达到预计效果,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此标准进行管理与控制。②提高落实建筑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达到预计效果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明确划分各自的责任,提高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水平。③相关企业不能只制定其规章制度,避免发生发生安全事故,还应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控制预防和处理发生安全事故,降低安全事故对建筑工程的巨大影响,使安全管理工作达到预计效果。 2.3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的安全事故都与施工人员密不可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能力和综合质量较低,使实际施工效果与设计存在误差。施工人员玩忽职守、职业素质较低、明显分心现象等能都对控制施工过程不利。在实际高空施工中,如果出现分心现象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控制,避免使用没有合格证的施工人员,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针对素质较低的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知识,使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并且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结合实际技术进行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稳步提升,避免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都是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为基础开展的,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组织和领导机构为项目内部设置的安全管理机构,保障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应该建立高效的项目安全管理机构。认真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检查纠正安全管理,使用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转给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树立好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使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殷玉发 单位:日照市玉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篇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从纵向上来说,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中期施工和后期竣工审核;从横向上来说,环境、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都涉及到安全管理。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于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的提升无一不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安全制度形同虚设 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措施最直接的表现在于每个建筑施工工地都会设立安全标语。如“进入工地请戴安全帽”、“安全是生产的百年大计”等。尽管如此,建筑工人仍会忘记或是不重视不戴安全帽的制度,而制度要求升降机是不允许不搭载工人的,但一些建筑工人为了节约时间直接搭乘升降机。当前一些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建筑施工中忽视制度,置制度于不管所导致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当前建筑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所致,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人员依靠经验展开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容易疏忽大意。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员安全观念的管理。 1.2对小型安全事故管理控制能力不足 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对于重大安全事故的把关和管理控制较为严格。但是忽视小型的安全事故监控管理,未能防微杜渐,全面贯彻安全管理。分析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致因机制可知,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都是可避免的,但由于建筑施工队伍中缺少必要的应急管理领导队伍和人员结构不足,导致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并提出解决措施。如南方某建筑施工队伍,工人在垒砖的时候未能考虑到砖头的重心倾斜问题,导致砖头频繁出现掉落现象,但是该建筑队伍从未重视此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当砖头垒到一人高时倒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3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不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要求包含质量控制管理、工程进度管理还有安全生产管理。还要求各个管理制度能够相互衔接,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但事实上,当前不论是安全管理还是其他形式内容的管理的力度和强度都未能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例如,某建筑施工工程中对于前期投招标的工作未能展开安全管理,对于工程进度不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导致在工程后期为了赶进度,安全事故频出,使该工程队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2.1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要求对现有的建筑工人展开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安全管理的认知;②要求能够制定同安全管理制度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如激励制度、招聘制度等。通过招收具有较高安全意识的施工人员并且利用激励的制度,让所有的建筑施工人员能够自觉加入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如某建筑施工队伍,在极端天气时,对施工人员展开为期三天的安全培训,并在课程结束后展开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获得奖金;另外该建筑队伍还通过奖惩制度,让施工人员之间能够互相监督管理,提高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践行程度。 2.2加大对施工安全事故的监督管理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呈现出的“小型事故不管,大型事故管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和领导班子,提高对各种安全事故的管理。一方面建筑施工队伍要寻找一批熟悉安全生产和建筑施工的人员组建监督队伍,定时定期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巡检;另一方面要求建筑施工队伍能够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如沿海地区在夏季多台风、暴雨天气,施工队伍及时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并制定安全管理机制,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加强对材料、机械等的巡查,并加强安全防护工作等。 2.3增加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 增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要求能够调动整个建筑施工队伍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同时要求能够从横向和纵向施工建筑中都将安全管理置于首位。一方面是工程施工前期要求能够重视安全管理,不论是前期的勘察还是设计、投招标工作都要涉及到工程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要求能够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支持,让安全管理能够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所以说,增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主要是从统筹全局的角度上来说的,把握住生产管理的全局性至关重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整体上是从制度上规范它、观念意识上加强它。但是事实上,由于建筑施工具有突发性,也会受到环境天气的影响,同时一些安全标语形同虚设,未能真正提升施工人员对于安全施工的重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因而加强对突发安全事故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从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加强领导落实监督,将各个制度、观念思想落实到实处是优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涛 单位:新疆铁龙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篇3 一、我国建筑安全施工现状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总体来看,少数地区的建筑行业内依旧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如在2017年前半年,市政项目建设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就高达300余人。如果只是单一地对安全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在当前阶段的建筑行业里,并没有关注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由此导致现阶段一系列工程施工问题频繁出现,这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十分大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具体包括:①现阶段,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较多复杂因素,并且整体施工范围的扩大也加大了施工难度;②缺乏对安全管理方面的关注。为能够切实避免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一系列的事故,务必要紧密联系当前阶段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由此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能够在未来阶段趋于规范化与标准化。 二、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施工参与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总体上,施工人员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同时绝大部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相对较差,绝大部分属于进城务工人员,这部分人往往忽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责任意识,在具体操作执行的过程中也并不规范。同时一些施工人员不按照具体标准进行操作,由此导致操作行为违背了具体的规章制度,这种情况同样容易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建筑施工的整个阶段中,系统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利于后续阶段妥善开展一系列的项目施工。在落实具体项目的整个阶段当中,务必确保能够严格按照各项管理标准的要求来执行操作,同时使得这一系列的标准能够对项目施工阶段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当前阶段的施工阶段中,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由此导致整个施工过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到位。部分建筑企业为能够尽可能地避免一系列的成本耗费,并未充分地关注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同时在具体的项目施工的整个阶段当中也并未确保各项安全设施落实到位,比如建筑工程附近并未增设临时护栏;在摆放安全网时,没有按照具体的规定来执行操作,也没有按照具体的规定来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堆积物;在项目施工高危地段并未放置必要的安全提示标识等。 三、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预防措施 (一)做好安全意识宣传工作。建筑工程本质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务必要将更多的关注度集中在优化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方面。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不但能够有助于这部分工程负责人员的自身安全得到保障,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项目施工水平,为广大群众创建一个环境更好的生存空间。企业务必要严格按照当前阶段自身的真实状况落实相应的决策,使得相关项目的负责人能够对此有一个深入的认识,由此确保其能够充分地将这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整个施工流程安全性的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具体需要充分落实下述几点内容:第一,有关企业务必需要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由此确保项目施工整个阶段的各部分关键要点均能够整合到项目施工的整个安全控制机制当中,这有助于相关的负责人员决策落实切实可行的方式来处理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的不足之处。第二,建筑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来执行操作,确保相关的管理制度能够解决项目落实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切实避免规章管理机制不能够发挥出合理效用的现象。第三,相关企业务必要严格按照当前阶段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细分不同部门自身的权力和职责。若在具体实施的整个阶段当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由有关的项目负责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就要落实到位,从而确保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在推进建筑工程实施的整个阶段,绝大多数安全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项目施工的负责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施工人员在推行工程建设的整个阶段中,通常情况下会由于其自身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而导致实际的工程整改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并由此导致工程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当中,务必要确保人员招聘时制定更为严格的聘用标准,确保相关工程的实施人员具备较高的转业技能和实际操作经验,由此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对当前阶段实施的项目工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风险危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够采用更为规范化的施工标准来完成相关工程的建设。由此一来,不但可以有效确保整体的项目施工更加规范化,而且可以切实避免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结语 安全问题决定了建筑企业未来的命运如何。只有切实解决建筑业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才能稳步有效推进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房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37 [2]杨茜茜.房屋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防范措施[J].经贸实践,2016(7):253. 作者:杨帆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同城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篇1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能够帮助学生识字、正音的就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的汉语拼音学习。实验表明,汉语拼音在儿童发展中能够起到促进语言发展和早期智力开发等重要作用。在小学低年级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汉语拼音教学,是事关孩子早期语言能力发展和培养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内在特点,谈一谈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的策略。 一、将汉语拼音教学内容巧妙地编写为学生爱听的童话故事 小学生有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天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单个汉语拼音是抽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或者一些教学小卡片,编写一些与汉语拼音相关的童话故事,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笔者在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教学中,就给学生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从前,有三个可爱的小孩,他们的名字叫做i、u、ü。有一天,他们相约要去公园玩耍,可是他们因为年纪太小找不到路,这可怎么办呢?这时,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孩想出了一个主意,主动邀请身边的两个大哥哥y和w帮他们带路。带路期间,y就把i带走了,于是音节yi就出现了,w带着u走了,于是音节wu就出现了。当大家回头看的时候,只有ü一个人没人管,他两只眼睛里的泪水直往外流,这可怎么办呢?y听到了ü伤心的哭声,就转过头来对他说:“好吧,我带可爱的ü走吧,可是你不许再哭鼻子。”这个时候,ü高兴极了,就跟在y的后边边走边唱:“i、u、ü单独走,y、w来带路,小ü眼泪擦干净,大家齐步向前走。”通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的学习,就把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教给了学生,学生在故事讲述中,深刻理解了整体认读音节的组合规律,尤其是当y和ü组合成整体认读音节的时候,ü上面的那两滴“眼泪”要去掉。 二、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挂图开展直观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认知上的显著优势是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发达,同时又具有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基于此,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直观而具体,从而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的教学挂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发音,还可促进他们记住汉语拼音。如,在声母f和t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找到相关拼音挂图中的拐杖,以此进行直观的演示,并编出一个口诀:拐杖朝下就是“t”,拐杖朝上记住“f”,然后提示学生观察两个声母“长相”上的不同,让学生准确书写。 三、基于寓教于乐理念,促进学生愉悦学习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喜欢游戏和歌唱。若遵循学生的天性做到寓教于乐,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促进学生直观认知思维发展。一方面,教师不妨顺应小学生喜欢游戏的个性特点,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设计游戏活动,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在游戏中发展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思维和认知是从游戏开始的。教师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可以在苹果、橘子等水果的图片上分别写上声母和韵母,然后引导学生把同类图片上的声母和韵母进行组合“找伙伴”,让找到“伙伴”的学生试着读这个整体认读音节,并在教师指导下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学习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规则。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找伙伴”游戏中,学生学习了知识,增强了合作意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交融,达到了完美统一。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善于顺势而为,利用小学生喜欢唱歌的天性,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把教学内容编成歌诀,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发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拼音教学中,b和d、p和q这四个声母有学生经常混淆,我们不妨把这四个容易混淆的字母编成一个容易记诵的歌诀:“bbb听广播,ppp把水泼,小马快跑ddd,气球上升qqq。”这个歌诀突出了这四个声母的外形特征,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在效果上,能有效地区分开这四个声母。这种把歌唱形式引入拼音教学的做法做到了寓教于乐,能促进小学生愉悦学习。 作者:苟希荣 单位:临洮县南屏镇格致坪小学 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篇2 汉语拼音安排在小学语文初始阶段教学,是帮助儿童识字、正音、学习语文的有效工具,也是语文学科阅读与写话的基础工具。在发展儿童语言、开发儿童早期智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汉语拼音是一种表音符号,缺乏感性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怎样提高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情景中学好汉语拼音呢?以下三点是笔者在教学实践的总结。 一、利用教材“两境”,搭建学习桥梁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改过去以识字为中心为以发展语言为核心,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培养。一般在编排汉语拼音时,都会给拼音字母配上相应的“语境歌”和“情境图”,以具体直观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掌握声母、韵母的读音。以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为例,“b、p、m、f”的情境图是:“大家爬山坡(po)去看大佛(fo)。这时一个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正广播(bo),大佛是文物,不能用手摸(mo),大家要爱护。”教材设计的情境将“bo、po、mo、fo”的呼读音巧妙地组织起来。富有生活气息。而与之相配的“语境歌”则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然后再朗读语境歌,自然地导出本课所学的声母与韵母。这种将拼音字母的教学,巧妙地寓于语境与情境中,再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卡通画面和配上乐曲的儿歌,让学生在肢体操练中,既减轻了单纯学习拼音符号带来的单调乏味,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上述一连串的设计活动,学生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字母,开阔了视野。学生在游戏玩耍之中,掌握了拼音知识,奠定了学习基础,同时还受到审美教育。 二、创设学习情境,降低学习难度 拼音的许多字母的读音和形状极易混淆起来,如何让学生分辨清楚,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适合学生已有经验的教学情境,帮助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自主学习。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例如,在教学声母j、q、x与ü相拼时,可制作动物头饰、唱儿歌、组织学生参与表演活动:“j、q、x,好朋友,三人一块去郊游。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帽子问声好。”让学生在形象、直观而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表演中,认识字母,熟悉拼写规则,掌握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借鉴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设计“字母形体操”“字母卡通画设计”“字母微型表演”等学习活动。“汉语拼音形体操”是语文、体育、音乐等学科的综合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既可以满足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又能调节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拼音字母知识。达到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轻松、快乐、富有情趣地学习。 三、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自控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让这些学生整整40分钟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也不动地反复、机械地认读字母,时间一长,他们肯定会感到百无聊赖,极易发生开小差,做小动作的情况。语文课标明确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游戏活动是儿童最自由、最放松、最愉快的活动,对低年级学生最具吸引力,最有竞争性。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的思维是从活动开始的,在活动中,孩子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实际,更多地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将认知活动与师生情感融为一体,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教声母和韵母时,可以设计一个“摘桃子”的游戏。把字母一个个粘在桃树的挂图上,教师念一个字母,学生就根据听到的字母音,摘下桃树上挂着的“桃子”。读一个,摘一个,看看谁摘得多,摘得多的奖励一面小红旗。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进度,结合季节的变化与节庆日,经常改变游戏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始终能够保持对游戏的新鲜、好奇感,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内在动力,有效地投入汉语拼音的学习。 四、引导创新学法,开展愉快教学 英国数学家迪卡尔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各地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汉语拼音教学法,取得了富有价值的成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不仅要研究改进教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更要引导学生改进学法进行创新性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使之受用终生。例如,在教学拼音c时,除了教师教给学生常规的记忆方法外,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谁能再想个更好的方法来记住这个字母?”一个学生弯下腰说:“大家看我现在像不像c”还有的学生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摆成c状,说:“我这才像呢!”其他学生情趣被激发出来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的说:“老师,c像一个月牙。”有的为了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想出了各种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启蒙,创造之门由此开启。总之,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钻研,勇于实践,合理运用有效的教法与学法,就一定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中学好汉语拼音,使拼音教学成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乐园。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朱振超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司徒街小学 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篇3 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们学习汉字的首要准备,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们在学习拼音的过程当中是比较吃力和困难的,也是教学当中的一大难点。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学好汉语拼音来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关措施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引言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汉字和阅读的重要工具,更是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内容,老师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切不可逼迫学生,以免让小学生们失去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 2通过图文进行形象记忆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的课本当中,大多是的教材都是以图文的方式呈现的,图画可以生动形象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形象的画面来进行字母记忆。老师要充分利用拼音教学中课本的特殊性,通过图画来进行教学。比如说“y”,图片可以是一根分叉的树枝或者收集粮食的叉子,“a”可以画成一个女儿扎着小辫子,“u”可以画成一个鸟的窝,“b”可以看成是一个挺着大肚的人等等,通过这些有趣的联想来促进孩子们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学习拼音的水平,还可以培养孩子们观察的能力和思维的转换性,对小学生们以后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3将拼音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 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在大部分已经学会了拼音的音节了,只是不懂得分音节的原因,比如说孩子们如果看到一朵花,他们可能知道是花(hua),但是不会意识到这里面的声母和韵母,更不会将声母和韵母连成一个音节,所以在音节的学习上成为了学习拼音时的一个大的障碍和困难。老师们可以根据生活当中的实际物品来进行音节的学习。比如说老师可以利用图片,比如花、草、树、瓜等实物的图片,先让学生们读出图片上的物品,再进行单个的音节训练,通过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进行练习,可以使得音节的学习不那么陌生和困难,再通过与教学知识相衔接,就可以简单的教导学生们进行音节的学习了。在同学们了解和掌握了音节的学习方法之后,学生们还不能完全的松懈,还需要在生活当中多多训练和练习,把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可以熟练的掌握音节的发音方式和拼音的拼读技巧。老师可以每天在黑板上写一些关于拼音的小练习,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们进行回答,通过每天的训练来提高小学生们的拼音水平,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争相抢答中促进汉语拼音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4通过讲故事来提高小学生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和积极性 故事的内容总是能吸引小学生的,小学生们对于一些枯燥的知识点不感兴趣,但是充满情节的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将故事与汉语拼音的教学联系起来,用生动而且精彩的故事来促进小学生们进行拼音的学习。老师可以留一个课下作业,让学生们准备一个小故事,每个人都要上讲台上来讲,学生们要拿着一本书,书上故事的叙述文字都有拼音标注,这样学生们可以在享受故事的乐趣当中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而提高拼音的学习水平,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起单纯的教学生们枯燥的知识点来说是比较有效的。这样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教导学生们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学生们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在可以使得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下,来促进小学生们其他能力的提高,使得小学生们的学习既深刻,又不枯燥。 5可以将拼音的学习变成顺口溜和儿歌来促进小学生的学习 比如说老师们在进行声母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编出一首儿歌来方便学生们进行记忆:bbb,我们一起听广播,ppp,我们大家上山坡,桥的门洞是mmm,一个拐杖是fff,敲敲木棒ddd,一把小伞ttt,一个洞洞nnn,小孩儿赶猪lll,我们写字zzz,刺猬打滚ccc,春蚕吐丝是sss,小孩儿织衣zhzhzh,咬一口苹果chchch,看到狮子shshsh,小草发芽rrr等等。这些顺口溜可以帮助孩子们很好的进行记忆,还可以记得又牢又准,除了顺口溜,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儿歌,在有音乐节奏中完成拼音的训练阅读。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使得学生们在游戏中完成要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和积极性。 6通过组织游戏来促进孩子们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我国现在的新课标已经指出来在汉语拼音的教学当中要多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使得教学增添更多的趣味性。我们可以组织游戏来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比如说我们准备两种颜色的若干张小纸片,红色写上拼音,蓝色的写上汉字,让小学生们帮助纸片找到属于他们的朋友,我们还可以设计一套拼音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一起背声母表……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拼音,巩固拼音知识。 7结束语 汉语拼音的教学在小学生们日后的学习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和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汉语拼音的课堂上的课程更加活跃和精彩。 作者:张宝元 单位:新疆克州乌恰县吉根乡小学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篇1 1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概述 目前,在煤矿开采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属于电子技术、液压技术以及机械技术的结合体,在煤矿机械操作中能够实现各项性能的优化,包括经济型、可靠性、稳定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等。并且也使机械的安装、拆除的速度提升,为机械维修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使煤矿机械的工作效率得大幅度提升,使煤矿机械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此外,目前煤矿机械中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控制系统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电子控制技术在煤矿的实时监控、机械故障诊断以及警报方面显得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企业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性能与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煤矿机械中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使得煤矿机械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煤矿通风、提升、供电、排水等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煤矿机械的自动化程度与安全性能有关,而电子控制系统与电气工程质量则是决定煤矿自动化程度与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电子控制系统在煤矿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必然复杂化电子控制系统,同时也使得其在煤矿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此一来,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相关机械操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能够熟练操作这些煤矿机械设备。所以,加强煤矿生产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以及设备管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煤矿生产显然不能只借助简单的机械技术与液压技术来实现的。目前,煤矿机械性能相比于以前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自动化程度、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操作精度、安全性能、稳定性、经济性以及故障报警与自我诊断等。这就要求电力控制技术必须得到充足的发展,并对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进行强化,进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增加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 2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2.1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综合方面的应用 煤矿综合采矿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电牵引采煤机来实现。有的电牵引采煤机的功率较大,在牵引性能方面要强于液压牵引,对于大倾角的煤层中的开采比较使用,同时其具有简单的结构,操作难度不高,灵敏性高,维护管理也相对简单方便,因此在煤矿机械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2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提升与运输中的应用 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煤矿提升与运输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矿的生产效率,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在煤矿提升、运输方面就体现在矿井提升机与带式输送机上。其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使矿井提升机得以全数字提升,使机械设备的结构简化,并连接了滚筒与驱动,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以大幅度提升。带式输送机是现阶段煤矿运输的主要设备,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较大的输送量,并且在长距离输送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2.3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主要体现在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完善。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监控系统的应用是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煤矿矿井对监控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统必须持续连通,能够随时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进而为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矿井监控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能够连接系统主机内的数据库,通过网络将其连接位同步模式,并经过专用通信接口实现监控,同时将软管软件技术结合当一起,利用专业软件,整理与分析获得的数据,使多项功能得以实现,例如上传、检索、图形显示、打印等等。这是促进矿井监控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的作用。 2.4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煤矿安全生产中井下支架设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支架设备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液压技术的结合,使成组自动移架和定压双向临架得以实现,使支架与模板和顶板碰撞的情况得以有效避免。此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掘进机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现阶段有的掘进机的电气部分采用的电气系统主要有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开关箱、矿用本质安全型操作箱、矿用隔爆型压扣控制按钮、矿用隔爆型电铃、掘进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动机、隔爆照明灯、GJC4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等组成。 3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应用的思考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体积、性能、维护管理等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并且机电一体化设备有着一套完整的程序,对操作的要求不高,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这些优点使得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良好,在未来必然对煤矿机械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必然得到充足的发展空间,该项技术不仅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使煤矿整个生产过程的速度加快,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为煤矿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种种优点并不能掩盖其存在的缺陷。首先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起步较晚,发展不过20年,在有些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具体介绍如下:①应基于原有的优越性能开发新的功能,确保机电一体化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②加强技术投入,大力研发新技术,并学习与引进先进技术并投入煤矿机电机械中的使用;③加强煤矿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煤矿机械操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为其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够越来越高,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也离不开大量的资源,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就必须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加大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确保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也是如此,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在各个方面都这又十分明显的优势,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使煤矿机械的各方面性能指标都得以提升,对于煤矿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的意义。然而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细致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对策,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得以完善并投入到煤矿生产中使用,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 作者:张磊 单位:同煤集团忻州窑矿综采三队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篇2 1.对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内涵进行概括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运用到当前的煤矿机械设计中,可有效地实现机械性能的完善与提升。而在该技术支持下的煤矿机械已经发展至机械操作监控与故障诊断等功能实现,也能更加便捷快速地进行设备安装与拆除,方便机械应用过程中的维修操作。这样不仅会延长煤矿机械的操作寿命,同时还能有效的保证机械运行的效率提升。而就煤矿机械所执行的通风、供电等多种工作而言,自动化程度也能有效的保证设备操作的安全性。而当前保证设备自动化程度提升的关键点为电子控制系统应用,该系统在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过程中。而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来的煤矿机械应用势必会实现更高的自动化程度。而在机械设备复杂程度提升的同时,也对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要求,积极实现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与研究人员的研发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2.该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2.1该技术在煤矿机械综合方面的应用 该技术在煤矿机械综合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电牵引技术来进行煤矿机械设计,即电牵引采煤机。该煤矿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功率较大,所具备的牵引能力要比传统的液压牵引方式更优。该煤矿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存在着大倾角的煤层的煤矿开采工作中。另外,该类型的机械在实际应用中操作简便,结构更为精简,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人员在后期的机械维护与保养工作中也能降低工作压力。所以,在该技术支持下实现的煤矿机械在当前煤矿开采中被广泛的应用。 2.2该技术在采煤提升与煤炭运输机械中的应用 采煤提升和煤炭运输都是煤矿开采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保证该操作环节的顺利开展,对于提高煤矿开采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该技术在采煤提升与煤炭运输机械中的应用,主要以现代化的矿井提升机和带式输送机来进行阐述。前者机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全数字提升,机械本身的结构十分精简,同时还直接和滚筒驱动进行串联,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使该机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能得到保证。而后者已经成为当前采煤运输操作中的首要应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具有安全可靠性,相比传统运输工具还能实现更大数量的煤炭同时运输。并且在该技术的应用深入下,还实现了较长距离的输送发展。 2.3该技术在煤矿设备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而该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其主要是为了有效地防止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尤其是在煤矿的矿井范围内,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要求较高,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始终需保证系统的连接,方便和采矿人员进行及时联系,从而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而该技术在监控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作用,可实现系统主机数据库的相互连接,并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连接通信接口,最终实现生产监控。而该技术还能与软件技术相结合,有效的就监控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进而满足数据上传、数据查询以及打印等多种机械功能需求。 2.4该技术在煤矿机械其他方面的应用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支架是重要的应用设备,在该设备中引进该技术实现了设备功能的优化。其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和液压技术在该设备中的应用实现了井下支架的自动移位,这样可有效地避免传统支架在应用过程中和磨板进行抵触碰撞的现象。而该技术在煤矿掘进机中的引进主要是在机械电气部分进行应用,当前已实现其在开关箱、操作箱以及控制按钮等多项电器系统内的零件中,实现了掘进机施工效率和安全性的全面提升。 3.该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水平提升措施探讨 随着煤矿需求量的逐渐增加,未来的煤矿开采行业势必会对煤矿机械提出更加严格的应用和功能要求,实现该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推广和研究是当前乃至之后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相关研究人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该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水平优化。其一,在保证现有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全新的技术应用功能研发,使得相关机械在该技术的支持下逐渐满足未来煤矿生产的需求。其二,煤矿企业应当加大技术与资金投入,组建专门的研发小组进行新技术开发,并加大对技术研究的资金成本投入,为研发人员的技术研发工作的实现提供平台保证和支持。同时,还应当积极就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应用进行思考和引进。其三,注重对煤矿机械操作人员的培养,这主要可从开展技术研讨会议和教育工作来进行实现,切实提高操作人员的设备应用水平。并制定严格的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定期就操作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和职业道德规范等进行考察与总结,采用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约束。总体来说,我国经济与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煤矿资源的应用量也将会不断提升。面对这一现状,加强煤矿生产效率的提升就成为当前重要的技术研究方向。而煤矿机械作为开采支持技术,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推广是十分必要的。 4.结语 在当前的煤矿机械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价值,相比传统的煤矿机械具有更多的优势。所以,为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各煤矿开采行业应当重视该技术在采矿机械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明确该技术的实际内容和优势,并就当前该技术的应用程序与应用实践进行学习与掌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积极总结技术应用经验,不断实现技术的研究创新。 作者:余波 单位: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篇3 我国有着广阔的国土面积,煤炭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各地均有分布,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时代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煤炭资源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传统开采方式来说已经显得落后,不能保证开采的精度。对此要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到煤矿机械中,提升煤矿机械的性能,从而更好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并大大降低工人工作强度,促使煤矿生产朝着专业化与科技化方向发展。 1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电子机械工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自动控制、机械技术等学科,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来说,由各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而成。在互联网与计算机等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矿机械中也应用了很多现代化技术,提升了机械生产的效率,如通过引入微电子技术,可以实时监督与控制煤矿,并进行故障诊断等。[1]煤矿生产过程比较复杂,要求有良好的通风与供电条件,这就凸显了电子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关系着煤矿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随着煤矿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在煤矿生产中除了要应用机械与液压技术以外,还要引进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确保煤矿生产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2.1在线监控、自动报警和故障诊断 对在线监控来说,主要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支持下,能够让煤矿作业得到有效监控与管理,构成部分有电动机、供油设备和传动系统等。监控系统可以从设备状态出发,在发现有异常现象以后可以自动报警,并将设备具体位置发送给管理人员,以达到警示的作用。这样就极大减轻了工作人员工作量,煤矿设备日常维护效率也变得更高,管理人员通过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此外,还可以对煤矿设备进行有效的故障诊断,将故障原因查找出来以后,通过采取一定解决方法,确保不影响正常的煤矿生产。 2.2在煤矿机械综合采矿中的应用 在煤矿综合作业中应用机电一体化,通常为选择电牵引采煤机,这是机械技术与数字控制技术有效结合的典型例子。电牵引采煤机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完善,相比于其他牵引方式,这项技术显得更具科学性与先进性,如具备更加强大的数控能力。利用电力能够大幅度提升牵引功率,可以满足大倾角作业要求,也保证了作业的速度。此外将该技术应用到综合采矿上,其优势也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灵敏度更高,演唱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在煤矿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后,可以有效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并对煤矿机械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在提升煤矿运输能力上的应用 提升煤矿运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够确保煤矿作业有效进行,在煤矿作业效率得到保障以后,整个采矿工程才能顺利推进。在煤矿运输上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以后,通常反映在煤矿提升设备与带式传输设备等方面,对矿井提升设备来说,可以让煤矿作业效率得到提升,满足煤矿作业的提升要求。[2]现在通过实现内装式提升设备的一体化,也是这项技术的优势之一,不仅可以充分简化设备结构,也连接了滚筒和驱动,大大提升了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对带式传输设备来说,在现阶段煤矿作业中应用比较多,自动化水平也很高,能够保证煤矿开采的稳定、高效进行,让煤矿作业效率的提升有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4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一直以来煤矿生产都将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应用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监督与控制煤矿生产各个环节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采取有效解决措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提升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煤矿生产对监控系统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系统能够始终维持在正常运行状态,还要确保与人的联络保持通畅,从而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此可以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并和数据库进行充分的整合,在应用局域网实施同步模式和专用的通信结构,可以提升监督与控制的效果,将整个煤矿生产中形成的信息有效收集起来。通过应用专业计算机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信息,形成分析图表后将设备运行状态直观、全面的反映出来,有利于修复薄弱环节,达到优化煤矿开采工作环境的目的。 2.5提升设备精细化水平 当前市场经常越来越激烈,煤矿企业要想顺利脱颖而出,应该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方法,这是煤矿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机械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现阶段很多煤矿企业生产设备比较老旧,对此需要及时应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让机械生产设备得到精细化管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提升。在实际煤矿开采过程中,对运输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将里程碑、反光警示标识等设置在各巷道内,并加强对运输设备的保养。在应用数控技术以后,能够定期检查与维护煤矿运输设备,只要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解决,让煤矿生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结语 总之,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有着高效、稳定和安全等优势,通过将其应用到煤矿机械中,可以保证综采效果实现提升,让煤矿生产更具效率。同时还要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与运输系统相集合,从而让运输系统得到有效的优化,让煤矿生产每个环节能够实现有效的衔接。煤矿企业只有充分发挥出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作用,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满足社会各界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坚祥.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9):156-158. [2]庞岩.研究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30):131. [3]蒋尊涛.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2):221-222. 作者:王斌 张娜 单位:太原矿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省邮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篇1 小学体育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不仅是传授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而是要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增加学生的体质,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防御的措施,减少因自身处理不当造成的事故,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本文主要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一、以安全第一作为教学目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常常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因此老师应该以安全第一作为教学目标,提高老师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老师进行在小学体育教学时,首要要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意识是保护生命的重要意义,进而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尽管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是开心有趣的,但是也面临着一定的危险,告诉学生体育的两面性,从而让学生明白虽然体育课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但是实践操作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让学生掌握体育课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老师要以安全第一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才能为学生构建健康平安的成长环境。例如:老师在进行单双杠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安全使用单双杠的讲解,在进行单双杠操作时,一定要将垫子放在单双杠下面,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还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自行实践,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想象,让学生充分认识事情的严重性,从而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进而使体育教学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服从老师的安排与管理,不能让学生在无组织无纪律的体育课堂中任意打闹,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教学目标。 二、做好课前准备环节 体育学科是在室外进行教学的,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小学体育老师要掌握与了解本班学生的身体实际状况,针对身体状况较弱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措施,从而降低安全隐患的系数,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体育教学时,老师要做好课前准备环节,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还要检查体育教学场地是否平整,发现石子要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学生跑步时被石子绊倒发生摔倒事件,老师在使用体育教学器材之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准备环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老师在体育教学时,面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时,由于学生年级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老师要精心安排教学活动,避免选择活动量较大的教学内容,要选择符合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项目,如练习稍息、立正、看齐等基本教学内容;面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时,由于此年龄段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老师可以借助体育器材,满足学生好奇心,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同时老师要给予正确的体育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安排向后抛实心球等教学内容;面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时,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体育技能和体育器材的使用,老师可以适当加强体育教学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但是老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体育技能指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上三步掷垒球或沙包等教学内容。 三、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老师要在第一堂课就要说明体育课堂要求,从而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老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体育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运用中容易受伤的部位,加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中,注意争抢的幅度不要过大,避免伤害到其他同学,老师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体育老师在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告诉学生体育课堂上要穿运动鞋和运动服等,要遵守体育课堂纪律,不能擅自翻单双杠,必须要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进行。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踢足球或打篮球时,老师要强调避让同学,避免发生碰撞与摩擦,从而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这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友谊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陈振宇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实验学校 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篇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篇文章针对目前小学阶段开展的体育活动,就如何通过安全小学环境的创设和精准的设计,合理利用外部物质环境的积极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将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实处。 一、创设小学体育安全教育需要的校园环境 创新设计日常性的小学环境,在为学生构建舒适的外部环境同时,展示小学安全教育的氛围。学生的性格中天生具有对家庭怀念的因素,对初步跨入小学教育门槛的学生而言,熟悉了家长的温暖与照顾,眼下突然变换了日常常态的外部氛围,需要熟悉陌生的学习环境,易于带来不适的思想。因此,学校可以在小学教育中融入安全教育内容,给学生留亲子拍照活动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合作,拍摄关于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等生活中常见的好的和不好的瞬间,照片同时标注家长对学生的忠告等。回校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对照片进行精心地分类剪辑,制作而成爱心形状的小学墙。类似家庭感觉的环境,可使学生感觉温馨和谐放松的同时,一定会给小学阶段的学生带来安全的洗礼。充分使用小学墙,把小学墙的设置紧紧围绕学校的安全教学来展开。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知,教师和家长创设的一系列因素,组成了小学墙面的主要内容。这些要素分类填充在小学墙上,赋予其特定的任务目标,使学生在与小学墙的互动交流中增长见识,丰富对平安小学含义的认知。再比如交通安全是安全教育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可以在交通安全互动中,对学生们不容易理解的交通标志,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面交通标志小学墙面,使学生们先从简单的红绿灯、路牌标识学起,写在作业本上,可多次进行,循环往复,直到深深刻在学生们的脑海里。如此,学生们不久就能掌握、基本的安全标识了。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安全教育实践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进行有效学习。学生们的学习欲和好奇心较大,老师要通过新鲜的事物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在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实践。如在“消防安全”小学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对活动开展进行精心设计,可先让学生从熟悉的火这一事物出发,启发学生展开对火的作用的讨论,好的方面是火可以用来做饭、取暖等等,但火还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能引发火灾,那么一旦火灾发生,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喊周围邻居来救火、有的说报火警119、有的说选择逃生等等。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老师可以教导学生们遇到火灾之后如何逃离现场,使学生们都能够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学生教育中要解锁学生的双手、大脑、空间和时间。在内活动器材上,根据器材的不同标注不同的标语。在日常室外活动时,老师主动告诉学生哪些可以触碰,哪些不能触碰,并且请学生自己动手做好相应的安全记录,请学生观察思考应该如何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并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些实践课程给学生的安全教育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顺应了学生们的成长规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在体育课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教育 在以往小学教学中,面对繁重的学习课程,体育教学容易被大家忽视。但不可否认,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过程乃至学生整个受教育阶段的一门课程,是独一无二的。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进步,各个行业、每个领域均在持续的创业创新,体育教学也是一样,要紧跟新教育理念的步伐,瞄准最新教育教学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或是效果,学校和老师都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提升。将安全教育与小学体育相结合教学,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满足新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安全教育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任务,在户外场地中,为学生设置编排科学安全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在运动操作中加强感情、协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提升。学生的人身安全作为体育教学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学校体育教学中在融入安全教育时,选取训练项目、训练场地、训练流程以及选用器材等都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安全,防范杜绝不安全因素,快速科学处置不安全隐患,杜绝发生不应该的安全问题。另外,老师还要清醒认识安全教育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地加以创新完善,将安全教育与小学体育相结合教学,是配合体育教学创新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老师还要着重在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选择安全教育项目,对野外求生、垂直攀岩等难度比较大的安全教育项目,要谨慎安排到小学课程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作者:傅明磊 单位:武夷山市新丰小学 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篇3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意义 1.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学会劳逸结合,体育课相比于文化课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应该学会放松自己,尽情地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就是体育课程的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同时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心情,自然而然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中,保证学生的安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提高,学生也会在其他的科目上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兴趣,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安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水平提高。 2.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 开设小学体育课程的意义,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旦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安全事故,会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会影响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和谐关系。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对于家长、学生以及学校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身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应尽最大努力避免课堂上的意外事故发生,这还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探索,家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反馈,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现状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若是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安全问题,造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即使没有生命危险,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会导致学生的身体出现后遗症的状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听老师教授课程的同时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使小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发现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身体发育迅速,部分学生身体发育缓慢,自身力量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日常体育训练中比较容易受伤害。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若是受到伤害,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今后的学习生活。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体育安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首先课程的内容与安全是相辅相成的,主要是以练习为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和安全知识。小学生的安全体育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发展,将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创新。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体育技能和正确的锻炼方法。体育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以后更安全的锻炼打下良好基础。体育教师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无论任何体育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小学教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措施 1.传授学生在运动中避免受伤的技巧 小学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因此集体活动和大量的户外活动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体育运动是能够锻炼全身的一种活动,学生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若是意识不到位,动作不到位,或是运动幅度过大,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当今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享受父母的呵护。因此,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懂得体育热身活动的重要性,热身的目的是为了让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避免肌肉拉伤。因此,严格遵循体育规则,合理使用体育机械,对于保护小学生身体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师应当让学生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让学生在运动中形成深厚的友谊。教师应当告诫学生量力而为,针对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能力的体育运动。在运动结束之后,放松身体,从运动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运动结束后学生应当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切记不可大量饮水,学生学会了相关安全技巧,就能在运动中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 2.面对突发状况时学会自救 即使体育教师教授给学生十分健全的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具有偶然性,教师应该需要教授学生真正有效的自救知识,如何进行真正有效的自我抢救。保证学生在遇见真正的危险时,不会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比如学生不甚摔倒时,教学生如何正确包扎,在学生出现危险状况时,教师为其提供帮助,一旁的学生可以帮助受伤的同学包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充分详细的讲解,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及时向教师汇报,不可以使用错误的方式进行抢救,学生在掌握正确的方式之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判断事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进行自我抢救,避免情况恶化。 3.将安全规范落实到生活当中 在近些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课堂中经常发生一些教学事故,这不仅影响课程正常的开展,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学生的人身安全。这类事情发生的频率过高,大部分是因为没有严格落实相关的安全条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遵守安全条例,那么课堂上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安全条例不能被当作摆设,师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条例,教师在教授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主要讲解课程内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好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此外,教师在结束课堂内容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学生不仅要遵守课堂纪律,更不能在教师不允许的情况下离开教学区域,不能与同学进行打闹,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将学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体育活动,比如说会造成身体损伤的活动,需要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保障学生们在体育课堂活动期间的安全性,避免发生一些让学生身体受到伤害的事情。 4.重视学生的安全心理培育 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安全,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体育教师应当重视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并观察学生的情绪,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当发现学生有异常的心理状况,应当进行及时疏导,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不能让学生产生压力和攻击性的行为,不能因为情绪的差异影响自身和其他学生的健康安全,同时教师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当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体育技能的能力。除此以外,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大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腼腆,在参加体育活动后有时会出现不舒适的感觉,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及疏导,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在整节体育课堂中,教师都应该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安全教育和课堂内容的教授,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能够愉快地享受体育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社会方面,都需要高度重视,用理性客观的方式去看待,采用科学、有效合理的方式,将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培养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需要教师严格要求,严格把控,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安全教育条例,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也要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急救措施,让学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茁壮健康地成长,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喜赵.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探索[J].小学体育,2020. [2]叶伟锋.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及体育活动防护手段[J].灌篮,2019(10):217. 作者:蒋琬玉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团结中心小学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篇1 0引言 在岩土工程施工工作中,必须保证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达到相应标准,这也就突出表现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要价值。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属于非常繁琐的施工技术。在技术种类的选取以及具体建设上都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在施工过程中要统筹规划,细致分析,将深基坑支护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才能够使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主要类别 1.1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深层搅拌桩技术属于比较基础性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石灰和水泥土等基础性材料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使二者之前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桩体。这种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重力坝式挡墙中应用较为广泛,因为形成的搅拌桩本身的强度较大,所以可以支撑住来自于基坑侧向的土层压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在内测并没有支撑,这样就提供了非常大的施工空间,并且其原材料价格低廉,加工方式也很简单,是最经济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之一。 1.2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多应用于隧道、采集场、以及边坡深基坑等场所的岩土施工工作当中,其锚杆的制作材料主要是聚合性材料、木材料以及金属材料等。操作方法是将符合标准的锚杆打入到事先钻好的锚杆孔当中,通过锚杆自身结构的特殊性从而将岩体和围岩进行深度结合,进而增强整个工程的稳定性。锚杆支护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支撑体所承受的拉力,并且锚杆在制作的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很多的原材料,加入的金属材质可以有效保证锚杆的强度,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1.3地下墙支护技术 地下墙施工技术是指使用人工手段或机械手段,在基坑事先制定的点进行挖掘,并遵照相应的施工要求挖掘出单元的沟槽,之后将沟槽进行拉通处理,随后利用水泥对沟槽内壁进行加固,最后在沟槽中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连续的地下支护墙。这种支护技术的强度非常高,同时具有非常强的防水性和防渗透性,还能够有效抵御土压力和侧向流动水压力,对地上建筑物的竖向沉降有着非常强的防护作用。但这种方式工程量较大,相较于前两种施工技术来说所耗费的成本较高,因此要在合适的施工场所进行使用。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无法保证土层挖掘和边坡支护工作达到相应标准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土层挖掘和边坡支护工作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工作做的不到位,经常在岩土支护工作开展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展开支护工作,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后期需要通过支架和回填的方式来保证支护质量。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施工部门之间缺少协调合作所导致的。我们可以将土方工程和支护施工工作简单地做一下对比研究,支护工作在操作方面较为复杂,而土方施工工程操作比较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就造成了施工部门之间的施工冲突,土方施工没有给支护施工工作留下必要的操作空间,从而使支护工作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2.2边坡修理无法满足相关规定 在深基坑支护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欠挖和超挖的现象。众所周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开挖工作都是先通过机械手段来进行的,在机械完成大规模的开挖工作之后,再由人工来完成细致的修补工作。在实际的施工操作当中,由于管理人员的协调工作不到位,就会经常出现分段分层的开挖规格不一致。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技术人员的个人操作原因,经常会造成边坡表面的坡度不一,进而影响后面的铺网工作,导致支护结构较差。 3优化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措施 3.1充分完善设计理念 在深基坑支护工作开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等因素进行细致的考察,并制定出详细的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报告来设计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案。同时,由于深基坑技术的结构设计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在施工工作中需要各部门之前相互协调,通力合作,严格遵守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施工规定,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整体施工体系,进一步深化设计理念。 3.2及时解决变形问题 岩土工程的变形问题对整个工程尤其是深基坑支护施工工作来说有着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定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变形观测。在变形观测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检查周围的建筑物、深基坑支护的整体结构以及地下管线的铺设情况,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一旦发现变形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防止以后出现更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施工现场出现大规模的滑动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启动应急方案来修复。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专家论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 作者:何成君 单位:四川省通川岩土工程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篇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常用的,但是根据不同的岩土工程情况,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很有可能导致发生事故。因此,对一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问题,应该展开具体的应对措施,提高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坑深都会达到5米以上,在此基础上,在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工程的质量问题。深基坑支护技术还包括很多类型,如放坡、桩锚体系和“SMW工法”等。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只有选择最合适的类型和方法,才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如果岩土工程中,施工挖掘的深坑超过5米,一般来说,超过5米深的坑,周围的地质条件是复杂的。需要通过使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来达到保障施工安全的效果。深基坑支护的侧墙,可以发挥着加固和防护的作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方案,需要在施工前制定好。保障施工中的一些建筑物,和一些所需要用到的下管线的安全,保障有充足的空间可以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整体的建筑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在地质复杂的情况下,不同的地理位置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问题 2.1工程施工不依照图纸进行 在岩土工程进行之前,工作人员会对施工现场做好测量工作,还应该设计好相应的工程图纸。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依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进而产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一行为和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程和建筑工程的质量。比如,一些施工人员在岩土工程中,做钻洞工作的时候,不提前使用标准的工具对所要钻的洞进行测量,而是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大致的经过估算就直接开始进行钻洞工作。这种情况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对后期的施工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的话,是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一旦产生,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工作,在工作之前,施工规定的工具做好测量,以免产生误差,影响后期的施工。工程中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监督,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2.2施工技术过程存在问题 有些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需要做一些改造的工作,包括对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挖坑的程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要严格按照标准,才能提高质量。施工技术这一问题的出现,跟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管理人员要在现场做好监督工作。监督力度不足,就有可能产生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改造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在挖掘的过程中,采用精准的数据,采用规定的挖掘机械。同时,还需要注意挖掘出的土壤,不能阻挡通道,要正确出土。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 2.3工程施工管理存在不足 为了避免施工技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工程施工管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进行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很多建筑企业,想要减少施工的成本,在人员管理方面分配的不够合理。如果一些难度较大的工程或位置,工作人员没有采用合理或足够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对工程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所以,管理人员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掌握,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措施 3.1深基坑支护技术设计理念的转变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设计理念中,支护结构缺少统一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支护的结构会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产生不同的变化,需要根据实际的结构,进行计算。否则,计算和实际结构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工程的安全性。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基坑支护技术中的机构设计,要转变设计理念,引进先进的经验,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改变传统的计算方法,对结构不断改进,提高工程的效率。 3.2提高检验的标准和准确性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工程的标准需要进行检验。不管是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结构,还是工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机械是否规范,都是需要检验的。其中包括施工技术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工艺和技术,也是需要企业引进专业的人才,进行检验。经过检验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使用先进的检验方法,会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的结果越准确,工程的质量就越高。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3.3完善施工技术的管理 施工技术中的管理工作也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要想提高施工的效率,就要完善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很多事故都是因为管理工作不到位、不合格,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的不够规范而产生的。所以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设置一定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保障工作人员的技术工作按照标准进行,避免工程中发生事故。所以,完善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总之,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最常用的,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很高,稍有误差,就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事故。因此,在建筑领域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掌控。消除或减少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宏 单位:南京东大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篇3 我国深基坑工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由于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室、人防及城市地铁等的迅速发展,这些建筑物大都在城市中进行开挖,基坑周围通常存在交通要道、已建建筑或管线等各种构筑物,要保护其周边构筑物的安全使用,这就涉及到基坑开挖支护。建筑高度越高,其埋置深度也越深,对基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述 当开挖深度达5m以上或不足5m但周边环境复杂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土方开挖均需采取深基坑支护。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总体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施工进度、工程建设成本。基坑支护方案既要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又要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基坑支护的方案通常有顺作法和逆作法二种,实际施工中常采用顺作法。基坑支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2深基坑支护在岩土工程中的施工要求 2.1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合理的设计能够保障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降低其变形性。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深基坑结构中是否出现倾倒破坏、滑动、周围环境损坏等问题,主要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土体失去稳定和变形以及支护结构损坏而表现出来。建筑工程的支护在保障其稳定性之前,深基坑支护设计时严格注意控制位移量,降低和预防对深基坑工程附近的建筑物产生影响。当计算支护结构变形相关数据时,需要将周围环境影响计算在内,通过控制支护结构变形来确保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因此要实施对水平位移状态进行监控。在支护工程设计中应包括支护体系选型、围护结构的承载力、变形计算、场地内外土体稳定性、降水要求、挖土要求、监测内容等,应注意避免“工况”和计算内容之间可能出现的“漏项”,从而导致基坑失误。目前常用的基坑支护形式见表1。 2.2技术要求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应用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占地面积、深基坑的边缘距、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才能利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为建筑工程安全性能提供保障。所设计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应具有防渗、支挡、加固等功能,从而提高工程的稳定性。 3深基坑支护常用施工技术分析 3.1混凝土灌注桩支护 混凝土灌注围护桩是排桩式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等环境公害,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基坑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事先落实好施工措施,严格把关每个环节,从而保证顺利施工,达到提高工程支护质量和建筑工程预期效果。 3.2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是在采场、隧道等地下洞室工程及岩土、边坡深基坑等地表工程中主要使用的加固支护方式之一。制成的杆柱主要利用聚合物件、木件、金属件等材料制造,将其打入到洞室周围岩体或地表岩体提前钻好的孔中,利用自身的特殊构造将岩体与围岩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补强效果、组合梁效果和悬吊效果,达到支护目标。锚杆支护能增加将支撑体承受的拉力及节约能源,从而增加稳定性,不易变形,更加高效。 3.3组合型支护 深基坑内部的环境条件差别很大时,可以依据实际环境使用组合型支护,最大化发挥各类型支护结构的优势。主要的组合型支护类型有:组合土钉墙和预应力锚索、组合水泥土墙和灌注桩和H型钢、组合土钉墙和微型注浆桩、组合钢筋混凝土排桩和桩间高压旋喷桩、组合土钉墙和水泥土搅拌桩等。目前主要的深基坑支护组合形式为排桩与土钉墙的组合支护结构。 3.4自立式支护 自立式支护包含悬臂式排桩支护和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主要利用人工挖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方式实现悬臂式排桩,它的深基坑内没有支撑,但是机械挖土和地下工程仍然正常运行,这也是它最大的优势所在。缺点是当坑基较深或地质条件差时,会加大支护桩顶部水平的位移量,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和成本支出,因此悬臂式排桩支护的坑基一般在地质条件较好处施工。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具有和悬臂式排桩同样的优势,缺点是支护方式挡墙占据面积太大,支护强度会受到土层中的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在应用方面,自立式支护具有高稳定性、高效率、高整体性、大厚度的坑基挡墙、隔水效果好、造价低等优点。 4实际工程应用分析 4.1工程项目概况 已知某项目地下室3层,主楼28层,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地面标高为-0.10~-0.90m不等,实际开挖深度约14.1~14.9m;基坑围护长度约638m;基坑开挖支护面积约9300m2。基坑支护方案为旋挖法灌注桩+旋喷土锚+高压旋喷桩截水+钢构角(抛)撑+冠(连)梁。 4.2支护施工技术关键点 该工程土方开挖深度达14.1~14.9m,归属为大规模深基坑工程,存在一定危险系数。该项目施工技术的关键点为挡土、抗滑移的旋挖法灌注桩及起止水作用的高压旋喷桩。土方开挖施工和基坑支护施工应配合与协调好,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总体施工步骤为:测量放线→旋挖灌注桩施工→高压旋喷桩施工→冠梁施工(包括角撑梁、联梁、抛撑施工)→分层挖土、分层施工旋喷土锚、施工挂网喷砼护壁→施工降水井(抽排水)→或分层挖置集水坑(抽排水)→施工至坑底支护。 5结语 深基坑支护在岩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虽然技术应用比较成熟,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要求,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取深基坑支护技术,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不断提高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欧阳银.试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5(23):136. [2]唐韬.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6):34-35. [3]成依容.浅谈深基坑中支护施工的问题[J].科技展望,2014(11):49. 作者:廖辉 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
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林业资源管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摘要:生态林业建设是社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生态林业的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加强林业资源管理,推动生态林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林业管理;生态林业;健康发展 1林业资源管理内涵概述 (1)林木管理。林业资源作为森林系统的重要组成,同属于自然资源范畴,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和生态作用,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对于调节自然生态平衡、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林业管理而言,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砍伐过度问题,需相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控制和管理。此外,我国地域广袤,不同的地区林业资源实际状况不同,管理人员制定管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影响,以提高管理有效性和效率。(2)林地管理。科学的林地管理是林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直接决定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质量,因此加强林地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增加了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量,部分林业经营者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通常会产生过度开垦或侵占林地行为,致使林地遭到严重破坏。针对这一问题,林业经营者需积极探索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平衡,在保护林业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加强林地管理,从而科学提高林业经济收益。(3)林权管理。林权管理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林业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集体林权改革促进了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但后续制度更新较为缓慢。因此,相关部门应全面加强林权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林权管理行为,切实发挥林权管理的实际作用,从而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2生态林业健康发展的意义 在我国党的十八大中,全面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且在党章中加入了本方面的内容。我国也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改革发展等领域提出了相关战略思想,其指导着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民生是林业核心功能,而林业的本质属性则是改善生态,因此,林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发展生态林业。生态林业健康发展,既可以促进林业资源转型升级,又能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步伐。 3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遵循利益当先原则。部分部门在使用林业资源的过程中,目光短浅,一味考虑利益,不注重保护林业资源,导致林业资源越来越少。没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存在着严重的滥砍滥伐现象,不仅破坏林业资源,水土流失等灾害也很容易出现,林业资源的防洪抗涝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真正落实林业资源管理。(2)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法律及规范。人治状况依然存在于制度、法律及规范等领域,没有完善的森林资源管理法规,部分不法分子很容易钻法律的漏洞,且普遍存在着有法不依的问题;部分地区没有对责权利三者关系科学处理,无法均匀分配国家、集体及个人之间的利益。(3)管理不够科学。现阶段在各个环节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考查不够全面、计算不够明确、策划不够整体等,动态监察制度没有完善构建,开采砍伐管理条例没有合理制定,减弱了管理功能的发挥。 4林业资源管理强化措施分析 (1)加强林业资源管理队伍建设。①强化基层林业资源工作站建设,并交付于专职人员监管,同时面向社会选拔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管理人才,科学强化林业资源日常监管力度,从根本上杜绝一切违法的林业资源破坏行为。②完善林业资源巡查制度。林业经营者应在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巡查制度,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林业资源生态保护意识,从而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管理水平,促进林业健康发展。③全面建设林业资源与林业生态建设管理队伍,完善管理机构。林业生态建设基层区域需要将基层的林业工作站构建起来,大力监督宣传资源保护、林业生态建设以及科技推广等工作,将林业工作站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林政部门要积极关注乡镇林业站,做好流动巡查,完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以便对当前林业资源管理行为有机规范和约束。政府部门要积极传播林政资源观念,拓展资金渠道,稳定林政工作。此外,要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注意吸收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优秀人才,优化林业生态建设管理队伍。(2)推动信息化管理发展。林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实际情况不同,仅依靠人工进行管理,无法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因此,林业经营者应充分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林业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推动信息化林业资源管理发展,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管理理念,规范林业管理操作,科学提高林业管理水平。一方面,现代信息化管理可有效减轻林业管理人员工作强度,使其工作经历放在林业管理方面;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为林业发展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积极应用先进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现代林业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我国深入改革林业生态建设,提升了工作成效;在未来的林业生态管理中,需要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制定民主的林业生态管理目标,规范管理过程中的权利运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建设决策。要积极引进先进管理设备,选择科学的管理技术,促使林政资源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加强林业生态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同时,在现代林业生态管理中,需要积极运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提升林业生态管理的现代化程度。(4)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已经制定出来了较多的法律法规,涵盖了丰富的行业与领域。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目前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而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能够准确指导林权管理、湿地保护等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建设,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深入调查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实践状况,结合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从法律法规角度给予科学引导,提升林业生态资源管理水平。只有构建了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工作人员方可根据各项法律来规范管理林业活动,更加高效地利用林业资源。(5)大力宣传现代林业生态建设。通过宣传工作的开展,帮助更多人重视现代生态建设,以便更加顺利地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事业。基层的林业资源管理机构需要积极传播生态建设意识,增强林业居民的认知水平,以便更加有效的组织管理林业资源管理活动。同时,林政部门要积极联系媒体,综合采取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加深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在全社会营造林业生态建设良好舆论,加快现代林业生态建设进程。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林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结合现阶段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创新理念思维,革新工作方法,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宣传力度等,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推动生态林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明确认识到,森林资源保护是全社会公民的基本责任,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保护森林资源,其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杨辉 单位:贵州省大方县对江镇林业环保站 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森林是整个林业系统的主体,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林业资源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通过分析林业资源的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可行性意见,以期对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及预防管理矛盾产生起到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林业资源;管理;可行性建议 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着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巨大的生物能量,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木材与产品,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但仍然存在着管理上的漏洞,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意见,旨在解决林业资源管理问题,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林业资源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不同温度带,因此我国具有多样的树种,由国家第六次与第七次的森林资源普查对比可知,我国森林资源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森林覆盖率上升了2.15%,而国家投入的天然森林保护工程也不断增多,人工林木种植力度不断加强,都说明我国对林业资源的重视。我国森林资源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森林面积落入世界较低行列,中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但我国人工林发展迅速,人工林的面积居世界前列。据统计,我国林业产业总值高达5860亿元,出口家具13亿件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业产品也已达7000多万t。目前林业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林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但林业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着很多劣势,因此要重视林业建设与林业的资源管理,保证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传统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往往将林业发展建立在森林的无偿使用上,不利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可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降低对林业资源的破坏,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变传统林业木材垄断收购的局面,培育多方收购的竞争力量,调动森林资源的培育的积极性,促进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可以有效保证林业资源物种丰富性,是林业发展的制度保证,组织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保证天然保护林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林业资源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可以调节水土资源的平衡和对气候的调节,林木的光合作用可产生氧气,林木的种植对噪声也有有效的隔离作用。因此,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林业资源自身的净化、防风固沙功能对环境的改善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面积非常低,管理难度大,破坏严重,林业资源的损失给国家林业产业资源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具体来说,我国林业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对于林业开发者来说,林业损失、征占面积严重,由于工程建设、耕地占用、矿石开采等因素的影响,每年有近56.2万hm2的林地被占用为非林业用地,使得每年的新增人工林地中很大一部分付之流水,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增长缓慢;林业资源的质量逐年下降,由于人工破坏,天然林向次生林转化,林业功能明显下降,我国现有的1.0亿hm2的天然林只有不足20%为原始林,树龄结构的低龄化对后备资源造成浪费,林木的单位面积储集量降低;同时,企业开采林业破坏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无序开采造成林业资源的严重破坏,只开采不种植破坏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林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展开,而政府的管理工作往往忽略林业资源的保护,不重视经济利益少的林业管理,同时对于企业泛滥开采林木的行为没有严格的管理与惩罚机制,也没有林业资源监督的健全、有效机制,使得林业资源管理陷入困境。 四、林业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由于企业及政府部门对林业资源的不重视,只为谋取短期经济利益而忽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林业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灾难。同时,缺乏林业资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使得资源破坏的行为得不到制止,而林业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趋于形式化,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林业资源管理民众意识薄弱,参与度低,很大程度浪费了民众监督的参与力量。其中,森林资源保护意识薄弱是导致管理困难的重要原因。 五、解决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严格规范 森林采伐管理标准严格规范森林资源的采伐标准是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森林资源的高利用率与森林资源的合理的结构调整,严格遵循“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管理标准,同时提高林业单位面积的林业产量,对天然林业资源保护的同时加强人工林业的种植,保证林业资源的质量,对林业资源的采伐建立统一管理系统,认真监督核查林业资源的采伐量,对于过度开采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与惩罚。 (二)管理维护 林地权要保证林业资源的持续供给就必须保证林地的资源面积,对林地的占用额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林业发展的空间,对于林业占用情况进行合理保护,对林业占用进行登记制度,做好林业的规划工作;同时,对于林业占用严重地区采取退耕还林,严格限制占用林业土地的行为,协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可对某些地区林业使用地进行试点分析,对林业地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林地产出量,保证林业资源的质量,促进林业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林业资源的监督及惩罚制度的完善 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的管理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对于林业资源的监督,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林业资源监督工作队,保证林业资源监督工作的落实,定期进行各部门的监督报告,规范监督工作的实施,对于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汇报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制止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严惩,同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民众积极举报林业采伐违反行为,做到全面监督、严格执法;对于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压,政府应加大惩罚制度,完善林业资源的法律体系,严格按照法律制度进行林业资源管理,在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采取公众曝光,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四)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意识与宣传林业资源的管理 同时也需要民众的参与,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才能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增强林区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教材,从小培养民众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还可建立专门的保护森林资源的社会团体,集合环境保护自愿者,组织形成有制度、有目标、有活动的社团,对有破坏资源行为的个人或组织以团体的力量进行制止,或用法律的武器进行资源的保护。此外,林业资源的管理还需要宣传与舆论的引导,林业管理部门设立网上宣传公众号或微博,对地区林业动态进行及时公开,让民众意识到林业资源情况,还可以林业资源保护为主题开展网上宣传视频、摄影等活动,使民众参与并认识到资源浪费的严重性,对于林业资源破坏情节严重的进行舆论曝光,对破坏行为进行舆论谴责并起到警示作用。 六、小结 林业资源作为我国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越来越重视林业资源的管理,推动林业资源的资产化改革,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的角度,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保护林木资源的多样性,加强资源管理,保证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林业资源管理的问题,推进林业工作的发展。 作者:郭明智 单位: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新形势下林业资源管理探析 摘要:新形势下,从当今林业资源管理的要求、存在的问题、措施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搞好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资源;生态;管理 林业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对于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启动了生态红线保护行动,保障人民基本生态需求的底线,全面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动力,对新形势下林业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1.1资源破坏现象严重 我国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与破坏严重、增长缓慢的矛盾十分突出。超限额采伐、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等破坏林业资源现象屡禁不止[1]。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常有建设项目、农房、农家乐、乡村道路建设等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不批就占等蚕蚀林地现象,同时,无证运输木材和非法经营加工木材的行为也时有发生[2]。 1.2思想认识淡薄 过去人们都认为林业资源森林为再生资源,砍伐后再造即可,便对其的开采毫无节制,殊不知再造成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更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辅助才能长成森林。一般树木成林需要5~10年。同时,一些生活在国有、集体林周边的农户常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对其加以利用,导致滥砍滥伐现象频生[3],裸露的土地则进行建房、开发,从而导致林业资源的大量流失。 1.3权属复杂管理困难 2009年,我国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使林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集体林权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在国有林、集体林交界处往往存在林权界限不清,难以确权,特别是涉及到林地占用导致价值提升时,相互争夺林地现象更为突出。另外,一些森林资源归属复杂,非林部门和单位占有相当数量的森林资源,存在多头管理现象,林地和农地犬牙交错,插花地较多,人地矛盾突出,监管困难。 2林业资源管理措施 2.1依法做好林地管理工作 近几年来,国家开展了“绿剑”、“绿盾”、“非法侵占林地”等专项清理行动,对林业资源实行“定目标定机制定人员”管护模式,通过层层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违法侵占林地、破坏林地等行为,及时制止,确保林业资源安全。另外,通过新闻媒体、专题座谈、送法律下乡、送科技下乡、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加大林地保护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民众尤其是工程建设单位的生态意识,从而提升林地管理效率。 2.2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对非法占用林地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对遭到破坏的林地进行植被恢复。在惩处不合法问题的同时,适当开展保护资源奖励性工作,用正反两个实例对广大林业工作者和其他人员进行教育,树立正确认识,最终实现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目标。 2.3加大采伐管理力度 进一步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加强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建立差别化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科学分配采伐指标,实行限额管理;规范采伐审批制度,对取得征地许可证或符合条件的项目依法办理采伐,并严格执行采伐上网审批制度。在采伐过程中,强化监管,做好采伐前公示、过程中监督以及采伐后的验收等,对于违规的采伐要严厉处罚,对采伐后露出的“天窗”,要及时组织造林,维持生态平衡。 2.4提高林业资源监测管理能力 在林业资源管理上,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使传统林业向数字林业转变,利用ARCGIS技术进行林地资源管理,林业行政审批实行上网录入、审批,森林防火采用视频监控系统等现代林业技术,真正提高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及监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态建设。 3结语 林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应提高新形势下对生态林业建设的认识,自觉维护生态建设,合理利用林业资源,促进现代林业生态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彭承霞 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农业委员会 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认定已经不断的渗透在人们的心中。但是,有些地方的人们为了促进经济的发现,对林业资源进行大量的破坏,使得植被的覆盖率严重降低。面对这些情况,人们开始保护自然植被,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来改善这种情况,但是,仅仅的保护植被和加强人工造林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林业资源的管理和林业造林的方法出发,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科学造林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林业资源管理造林方法应用分析 引言 林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林业可以通过对森林的保护和培育来获取木材以及其它的林木产品,将林木的自然属性发挥出来。林业建设的类型有很多种,比如造林、护林、育林以及树木的砍伐和木材的加工等。林业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而林业资源主要指的是森林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发展对于木材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的应用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来促进林业的发展。 一、林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一)我国林业资源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林业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了5800亿元左右,尤其是这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产业的年产量越来越高,林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大量的福利,并且,林业的发展也为很多农民朋友们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不过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积极的对林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造林方法进行研究,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二)我国的林木资源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人民开始注意保护环境,政府也加强了对林业资源的管理我国的森林面积在逐渐增加。目前来看,我国森林的年增长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超过了我国对林木资源的使用量,这就缓解了我国森林资源不断短缺的情况,这使我国可以使用的林木在数量上不断的增长,我国森林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我们来说,想要促进林业的生产和发展,就要增加我国的森林资源。森林资源还是林业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的首要原材料,对林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由于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的增加,我国的林业的发展前景很可观。 (三)我国的竹资源丰富 我国的竹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我国竹子的种类也非常的多,目前来看,我国的竹类资源面积及产量居世界第一,世界竹子中性能最优良、利用价值最高的毛竹约90%分布在我国。除此之外,我国的竹业副品竹笋的出口率也非常高,促进了农民的收益。 二、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森林资源相对数量少,质量较低 我国的森林资源虽然在总面积上看比较多,但是我国的人口非常多,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均面积就非常少了。这就使我国面临着森林资源数量缺少、质量较低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国的森林资源还存在着地域分布不均匀、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这使得我国很难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木材的使用需求,而且,我国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以及我国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不当,我国森林资源的质量比较低,严重的影响着我国木材市场的发展。 (二)我国的人造板相关产业发展落后 我国的木材加工工业尤其是人造板加工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工业规模小、工厂设备陈旧以及在技术方面落后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着人造板产业在对人造板的生产质量,也使得我国人造板技术一直很难提高,再加上人造板产业对企业内部管理的不恰当,严重影响着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 三、林业资源管理和造林的方法 (一)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就是用把已经培育树苗进行移植的办法,植苗造林的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很好的对新的环境进行适应,生长比较稳定。这种种植方式所受到的条件限制很少,是最值得广泛推广的造林方法,在植苗这种方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移植的时候最好将生长一年以上的播种苗、移植苗、营养繁殖苗来进行造林,这样更加有利于植苗造林的成功。 (二)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主要是将树木的种子直接种植在需要造林的地方,这种方法是造林的所有方法中最简单的方法,但是风险也很大。这种方法施工容易,也节省了对树苗进行培育再移植的时间和精力,更加利于我们大面积的进行植树造林。但是,为了保证造林的成功率,这种造林方法对土地、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除此之外,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造林,对播种后树木幼苗的抚育管理要求也非常严格。想要采用这种造林方式,就要在造林的土地上种植颗粒大、发芽容易的树种,在造林地的选择上,要选择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自然灾害少的土地来进行造林,这样更加有利于树苗的成长,增加树苗的成活率,从而促进造林工作的发展。 (三)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主要是将树木的干、跟、枝等其它的营养充足的部位直接进行造林。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造林,不仅简单方便、成本低,而且树木还非常容易成活。但是,这种造林方式对于造林地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采用这种造林方式在选择造林地的时候要选择条件比较好的造林地,在树木的选择上,要选择比较容易成活的。 总结: 虽然我国的林业产业在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林业资源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森林资源相对数量少、质量较低以及资源管理不当的问题,这造成了我国的林业的缺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且,总结出了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以及分殖造林法更加有利于造林成功所具备的条件,来进一步的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作者:苏蕻 单位:吉林市林业调查规划院 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的应用 摘要:指出了在我国的林业资源中,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进行林业资源的管理中要注意总结方法。对林业资源管理中的造林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在进行林业资源管理中结合相应的实际经验进行了分析,造林是林业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造林工作中,要注意相关的规程和管理职责,就林业资源管理和造林方法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和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管理;造林;应用 1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状况 1.1森林资源开发空间 在我国的森林资源的发展状况良好,在我国的林业资源发展中,随着森林的面积逐渐增加,林业资源也在不断的扩大。从而对林业资源的增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森林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以每年200万hm2生长速度进行生长,在森林资源的开发中逐渐走出“低谷”,森林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资源的双生长。在林业资源的发展过程中,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元素。加入世贸组织后,森林资源的工作得以广泛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林业资源的焦点在于林产品,林产品的主要材料则依附于森林资源。 1.2丰富的竹资源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竹类资源,是栽培和加工的竹子最多的国家。竹林的面积达到700万hm2,占据世界竹林面积的1/3,木材总体积约9700万t。在出口以及竹产品生产的产量上,我国都占有第一位。竹笋和竹子是一种天然的保健食品,也是我国对外出口的重要资源。 1.3森林资源及人造板工业现状 在我国的森林资源中,管理的水平较低,树木的生长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有利的森林环境。在我国的森林资源中,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以及资源质量的下降导致林木供应不足。高质量木材短缺直接影响着我国林木的市场竞争率。在我国的人造板工业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人造板的工业中的不足使得我国很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人造板的加工中,我国存在着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力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进行人造板的工业中,由于我国的国产水平落后从而导致了在人造板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进行人造板的加工时,我国还存在着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在突出的问题上体现了我国人造板工业的不足之处。导致我国人造板的制造和生产离世界平均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没有竞争上的优势,加上我国整体人工造板结构上的低水平,很难使得我国人造板工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维持稳定。 2造林方法 2.1播种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栽种在地上进行种植。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不需考虑育苗程序,一定程度上能使得施工的难度降低。在播种造林中,对造林场地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而在造林的抚育工作中,也较为严格。进行播种造林中,适用于对种子较大的树种进行种植,种植的过程中要求水分充足,水分充足能充分保证种植的成活性。进行种植时,要求对各种灾害因素进行考虑,对边缘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2.2分支营造的方法 在分支营造法中,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茎、枝、根等)和土地的竹子下干直接作为的造林材料进行造林。在造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进行造林中,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足够的时间和苗圃的费用,在进行绿色技术的造林中,其主要的特点是简单,易于操作。在分支营造方法中,幼苗的存活率很高,且幼苗在早期的生长中,能保持本身的遗传性能。在进行分支营造方法中,需要较高的条件和平台,分支营造方法受到母树的分布情况以及数量的限制。该方法主要用于对树种的实施,如松树,杨树等。 2.3进行植苗造林方法 进行播种造林法和接木造林法的同时,大多数采用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也是主要的造林方法。 2.4因地制宜造林 进行造林时,要选择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造林,在造林时,要重视森林建设技术。在进行造林技术的同时,根据当地的条件,对不同的树木进行不同的植树造林选择,对造林工作,进行合理安全的布施,在种植植物或对块体混配原则进行选择时,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工作。进行环境结构与森林质量的改良工作中,进行对阔叶林的大量种植,阔叶林能保持土壤水分湿润,在落叶的同时,由于落叶的腐殖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土壤的肥沃能力。从而使得树木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的汲取营养,加强土壤的营养元素。 2.5选择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机 在进行造林时,大多以种植时间主要是在春季。近年来,由于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在引进和推广技术中,要做好相关工作。在进行植树造林的相关工作中,主要的选择地点分布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南等地。造林时间主要选取十二月到次年二月造林,不迟于3月(桉树可以推迟到6月)。在此间进行造林,能对造林的效果达到很好的成效,并且在此期间内进行种植,能使得林木的生存率普遍得到提高。在冬季结束时,气温较低,在这种气候中容易导致部分幼苗呈休眠状态。在种植中要控制部分幼苗的休眠,使得其在载苗后易成活。进行树苗根系活动的保护过程中,要使其先扎根,后长叶,从而使得抗寒能力增强。幼苗的根系在种植中活力相对较强(冬季造林后,先经过根系、长叶、抗旱处理),春季能达到20%的增长率。在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由于冬播时间较充裕,有利于对其劳动的相关安排,同时能充分保证其产品的质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推广。在进行植树的选择上,要选择在阴雨天或者在晴天雨后进行,从而使得种植的效率大大增加,对种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遇到冷风气或者对流的过程中,不适合种树。 2.6造林方法以及混交林的栽种 无论是栽植纯种植物还是混交植物,长度和宽度都不小40cm~60cm,在种植中要先挖30cm~50cm深的坑,坑底部是平的。珊株行距规格是1.7m×2m,密度达到180~200/亩。阔松间距为2m×2m,密度达到160/170m2。在栽种木材时,要保证其端正性,根要向横向延伸,要适当的浅载并注意适当的栽种方法。同时一定程度上进行种植混交林能促进林业的发展。 2.7养护管理 在进行养护管理时,要科学调整林业结构并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 3结语 在林业的发展中,林业资源管理和造林技术是管理中主要的因素。在进行林业的管理中,相关的人员要加强对林业的相关的管理工作。对于造林,要根据相关的地理条件进行栽种。冬末夏初的气候比较温和,在此种情形下进行造林对林木的成活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行造林时,要注意科学的调整林业结构,同时要注重林业生态的综合效益,从而使得林业造林工作能够有效的发展。 作者:周辉 黄小林 陈颜颜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林业局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分析 一、幼儿园管理者缺乏安全教育的意识 管理者的意识水平和观念是一个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重要性高低的关键因素。如果幼儿园管理者的意识中没有安全教育意识,何谈安全教育的开展?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很多都不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而是从小学直接到幼儿园工作,思维意识仅停留于小学的管理思维模式。表现在,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大多数都知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安排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却没有将安全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统一安排与部署,更没有具体地、可行地、明确地提出要求。如果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都没有系统化、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思维,那么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很难重视安全教育活动的展开和落实了。 二、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不足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进行,必不可少的是安全教育的课程资源。但是在广大的基层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发展严重滞后。原因:(1)国家层面缺乏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课程资源的顶层设计,安全教育的读本、教材非常少;(2)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教师没有时间集体研讨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与适合当地实际的安全教育资源;(3)整个社会能提供的安全教育教学器具、视频音像资料匮乏。这样,导致教学形式停留于简单的说教形式。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劳动强度过大 农村幼儿园有政府投入不足、编制不足、班级人数严重超规、师资配置不到位等问题。如,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大班35人,中班30人,小班25人,每班配置“两教一保”的基本标准配置,但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没能得到完善。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以上,没有保育员,很多班只有一个教师。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量严重超标,劳动强度过大,导致身心疲惫,心理与身体能力超负荷运转。因而,出现很多教师工作精力不足、睡眠不足、心思不齐,很多农村幼儿园教师不安心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导致人员流动性大。 四、农村幼儿家长安全意识淡薄 中国特色式的西部农村,大量的幼儿被留守在家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养育,导致幼儿安全教育进一步出现真空状态。幼儿父母角色的缺失,是农村幼儿安全问题的一个严重而关键影响因子。隔代教育的问题在于这些年龄的爷爷奶奶等人,由于年事已高,在安全意识、安全观念等方面几乎为空白,就算有一点意识,由于身体和心理的严重衰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谈不上配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和措施了。从教养的角度看,这是幼儿家长的严重失职,是对幼儿的不负责任;从社会的角度看,是整个社会对留守儿童现象的严重漠视;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是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个缩影。农村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只有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家园合作、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狠抓落实,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作者:王芳 郭立 唐宇静 单位:四川宜宾翠屏区凉姜乡中心幼儿园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思考 摘要: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首先我们要利用农村广袤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安全舒适的环境,为幼儿活动提供前提条件;同时要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入手,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利用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加深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家园共育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因地制宜自我保护家园共育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幼儿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而自身动作发展的局限性,极易使其造成一些意外伤害。广大农村家长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对孩子疏于教育与引导,加上当前自然和意外灾害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在农村幼儿园实施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利用农村广袤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和运动场所 安全舒适的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前提条件。3~6岁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要通过看、摸、活动等直接接触世界,并获得生活经验。在该阶段,作为幼儿园必须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和运动场所,以保证幼儿活动的需要。幼儿一日活动包括进餐、集体教育活动、洗手、如厕、游戏等一系列环节,作为幼儿园教育者我们必须首先保证幼儿活动场地的安全。比如:插座安装要有一定的高度,让幼儿够不到,而且尽量让插座不用即封;活动室要宽敞,桌椅和柜子要尽量选择圆角,减少棱角,必要时可用碎棉花和花布进行包裹,避免幼儿意外摔倒对其造成伤害;盥洗室要使用防滑地板,厕所蹲位避免使用台阶;环境创设不要用图钉、大头针等尖锐物品,等等。 二、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入手,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如果说给幼儿提供安全的物质环境是“授之以鱼”,那么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是“授之以渔”。幼儿园安全教育既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前提条件,后者是必要条件。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是教给幼儿保护自身安全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则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农村幼儿家长往往对孩子过度放任,缺乏约束,或者简单粗暴,对孩子疏于教育与引导,使孩子很难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而在面临危险时往往不知所措。幼儿园的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转化为幼儿的自我保护习惯。例如:教师要从小班开始抓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注重细节教育,教育幼儿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伤摔伤;要讲究正确有序的穿衣方式,知道这样能有效的保护身体;吃饭的时候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嬉笑打闹,这样可以避免气管进异物;懂得饭前便后洗手,这样不容易得寄生虫病;按秩序走路、滑滑梯不会导致拥挤、跌倒、压伤等,这样孩子们在自己的劳动实践和日常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作用。 三、运用儿歌、故事等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用于安全教育,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同时加深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朗朗上口的儿歌被幼儿所喜爱,因此教给孩子一些安全知识儿歌,幼儿会积极诵读并接受安全知识的教育。比如小班儿歌“小朋友,要警惕,异物不放口鼻里,吞进肚里有危险,排不出去真着急。水果刀,大人用,等我长大才能动。“”星期天,逛商场,跟着爸妈别走散,如真走散别着急,要在商场找保安,广播找人最最快,千万不能乱跑开。”“过马路,别乱跑,斑马线上来通过,高压线下不玩耍,雨天树下不能躲。不摸插座不玩火,爸爸妈妈都夸我。”内容简单易记,孩子们很轻松地学到了安全生活小常识。还有“排好队,去喝水,先他人,后自己。取到杯,再接水,喝多少,接多少,慢慢喝,别呛着,安全饮水很重要。”“排队盥洗别着急,小心滑倒伤自己,按照图示来盥洗,节约用水要牢记。”这类儿歌可运用于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给予幼儿具体的指导,利于培养幼儿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安全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农村幼儿园在系统地实施安全教育的同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大力配合。首先,幼儿园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内容,选择日常典型安全教育知识统一汇编,做到全面、细致,有计划、有备课、有课时,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教育途径,系统地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其次,幼儿园同时做好家长工作,通过晨检、晨间谈话、放学期间谈话、家园联系栏与家长及时交流安全知识,交流幼儿成功的经验,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开展安全教育,使家长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从而辅助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再次,通过安全教育日、消防活动周等大力宣传安全教育,让安全教育走入家庭、进入社会。通过幼儿园系统安全教育实施和家庭教育的同步引导,相信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使幼儿做到事事懂安全,时时讲安全,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为了幼儿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因地制宜给幼儿营造安全的环境的同时,努力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相信每个幼儿都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作者:张慧芳 单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县直幼儿园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安全教育的新路径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但是安全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而多媒体创设的情景有助于幼儿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农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好的一个载体。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还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对于幼儿来说具有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关键词:多媒体;农村幼儿;安全教育 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每年超过7万0-14岁中国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数10万因意外伤害导致终生残疾,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中国14岁以下儿童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农村幼儿所占比例更是高出城镇孩子。究其原因,不仅由于农村客观的自然环境所致,更多的还是成人和孩子都非常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所造成。天台是一个山区县,近年来,有关农村孩子的安全事故常见诸报端,特别是2010年2月至3月,短短10几天内,8名蔡姓儿童的意外事故更是聚焦了全国网民的目光:2010年2月18日,天台下路王村5名蔡姓儿童溺亡震惊全国;2月22日,天台蔡村又有2名蔡姓儿童溺亡;3月2日,天台又一名蔡姓儿童在公共电话亭意外身亡。接二连三的惨痛事故,更凸显了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但是安全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安全教育不能凭空讲述,要有图有真相或者亲身经历才能引起共鸣,对于农村幼儿来说所经历的事情不多,眼界也不开阔,那怎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呢?我们尝试用多媒体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让“安全教学”更加具体形象 幼儿年龄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现在农村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许多孩子属于留守儿童,跟着家里的爷爷奶奶,老人对孩子的照顾仅限于吃饱穿暖,疏于对孩子的安全管理。农村自然环境中的河塘水库、田野沟壑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而农村的孩子活泼、顽皮,什么都喜欢去尝试,他们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一些意外事故,往往就是在幼儿的无意识中发生的。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通过视觉、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象、说说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引起他们的内心共鸣,从而自觉的去遵守安全规则,减少安全意外的发生。如:你跟孩子们说: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在马路上玩耍,要不然会发生交通意外,让你受伤。孩子们当时会回答说:知道了。但是他们真的知道了吗?我想不然,他们没有经历过交通意外,也没有体验过受伤是什么感觉,所以不会真的印到脑子里去。这时候我们通过视频,让孩子观看幼儿在马路上玩耍时发生的交通事故,虽然一些场面很恐怖,但是却很直观,我相信那个被撞倒时的画面会深深的印进孩子们的脑海里,从而促使孩子不在马路上玩耍的自觉意识。 二、多媒体教学让安全“模拟游戏”课堂更加丰多彩 “模拟游戏”是促进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各种安全规则,从而强化和提高幼儿的各种技能和规则意识。比如:我们在《交通常识我知道》中为了提高幼儿的交通规则意识,我们与幼儿一起共同用废旧材料在宽阔的操场上布置道路、十字路口、红绿灯、人行道,让幼儿分别扮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司机、行人、交通警察等角色,模拟在马路上的情境,从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了解红灯停,绿灯行,行人应走人行道,过马路应走横线道等交通规则。但是教师讲解了规则之后很多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还是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还出现了在马路上争吵的现象。于是我结束了“模拟游戏”,让幼儿回到活动室,组织幼儿观看了马路上的交通法规,还观看了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出现的安全事故,之后问孩子们有何感受,再分析自己刚才在模拟游戏中做的不对的事情,提出下次该怎么玩的探讨话题。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也为下一次的模拟游戏打下了基础。这就是多媒体魅力,没有过多的讲解与批评,用直观的图、像、音让“模拟游戏”课堂有效起来。 三、多媒体教学让“安全演练”活动更加真实有序 “火灾安全演练”是我们每个学期必须开展的一项安全常规活动,因为我园地处偏远山区,没能像城镇幼儿园一样可以邀请到像消防大队的专业人士来园进行现场讲解演示。所有我们借助多媒体这个平台,让幼儿观看如何正确逃离火灾,如何正确的使用灭火器,遇到火灾时的正确求助手段等等。多媒体的图、声、像,让幼儿如临现场,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情绪状态被带了进去,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在学习之后就是实战演练了,我们会在孩子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开展,尽量把场景模拟的真实逼真,如利用火制造出烟,考验孩子们的反应能力,能不能找到毛巾捂住嘴巴弯腰逃离火灾现场,来到安全区域,能不能不躲到桌下面这些不安全的地方等等。在第一次经历演习的时候幼儿多少会有些慌乱和胆怯,但是在经历第二次时幼儿就显的老练了许多,因为是混龄班,年龄较大的孩子还能照顾、带领年龄小的孩子来完成逃生演练,体现了孩子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关爱情怀。因为有了之前的多媒体观看经验,在实战演练中,幼儿能更加投入和出色的完成演练,把虚拟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我们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教育的基本教育方法贴近性和直观性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正好符合这一需要,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还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对于幼儿来说具有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安全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而多媒体创设的情景有助于幼儿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农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好的一个载体,我们会尝试设计出更多贴近孩子生活安全的情景让幼儿学习,从而促进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张黎明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南屏乡中心幼儿园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浅谈 有次放学后,一幼儿家长急急忙忙带她的孩子返回园内,说是孩子在园内跌倒了,腰部蹭破一点皮,红红的,问及教师缘由,原来是他在区域活动时不小心被桌角蹭了一下。由此,再次引发我们对安全教育的深思“: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关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呢?” 一、安全教育的误区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面对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很多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大了,因此,渐渐进入了安全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减少户外活动次数、时间,把活动范围限制在某个相对安全区域内,甚至取消了郊游、实地观察等有意义的活动。2.在操作课上,不让幼儿动剪刀、三角板之类的操作工具。3.体育课,有些稍有对抗性的游戏,一律取消,而以另外一些所谓安全可靠的项目替代。4.还有许多貌似有安全隐患的玩具,基本上也被取消。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表面上看,幼儿是安全很多了,但是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却是有害无益。这样的“束缚”式安全教育,会导致幼儿失去创造能力,想象力也会大打折扣。长期下去,会抹杀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孩子们不敢参加活动,甚至害怕、不想参加某些活动。更为令人担心的是,由于缺少必要的锻炼、练习机会,当孩子们身处危险、不安全的境地时,他们往往只会大哭,手足无措,一点应付风险的能力都没有。媒体经常报道:“现今社会有些大学生一离开父母就失联的事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反思“:是否我们从小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存在过度的保护?” 二、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安全的教育问题 1.让安全教育与宣传活动有机统一起来(1)园内定期举办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请安全教育专家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过度保护的弊病。使家长支持、理解我们教师的工作,不过分紧张。建议家长在平时家庭教育中教会幼儿适当的自救能力。(2)我们身处农村,地况复杂,建议家长取消让孩子坐“三无”的拼装车往返校园。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自行接送孩子,让孩子前面走,家长慢慢跟在后面,不做过多的安全要求,让孩子在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慢慢成长。2.让安全教育形成常态化(1)在周计划活动安排中每周固定开展一个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让幼儿在各类游戏、学习的同时接受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在月计划园务活动安排中定期开展全园的安全大演练。比如地震、火灾等演练活动。让幼儿和教师同时在安全演练中临危不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让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各类游戏活动中(1)让角色游戏真正到社会中去体验幼儿每天的各类游戏活动,特别是角色游戏:比如“,医院、邮局、公安局、银行”等的游戏活动,从而使角色游戏活动显得贫乏、无趣,而不能有效地达到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2)因为要让两三个教师带30多个幼儿去实地观察,是件很难的事,一个是基于幼儿的安全考虑,另一个是被观察的单位不一定肯支持,怕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秩序。那么我们应该联系家长、再联系被观察单位,然后让家长带孩子们随同教师一起去实地参加拍照、录像观察活动等,孩子们经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活动后,他们在游戏中,就会充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项潜能。为了我们的孩子,请勿进入安全教育过度保护的误区。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单单是我们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家园、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陈飞霞 单位: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榜东小学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 1.安全教育的内容偏少 国家三令五申,幼儿园不得过分注重智育,但是在广大偏僻、经济落后的农村,受传统文化影响,短时间内幼儿园不得不在家长、幼儿园教育之间取得平衡,对智育不能全部放弃,由此智育占用了安全教育的时间与内容,导致安全教育被削弱。出现的后果就是与安全教育相关的读本、宣传、内容偏少,安全教育的成效就难以得到保障,农村幼儿园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比城市幼儿园多且大。 2.师资缺乏导致安全教育时间不够 一些幼儿园每个班40人以上的学生,每一个班仅2个教师,没有保育员。按照国家对幼儿园的班级人数和教师配置来看,班级幼儿人数超标,教师配置不够,导致了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有限的教育也仅停留在常见的一些低级问题上,如:警示幼儿不要过度奔跑,注意不要摔伤,过马路要注意等内容。 3.安全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安全教育目标应是努力帮助幼儿知会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能够知会一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但在当前的农村幼儿园中,安全活动目标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差距较大,要么是过高、要么是过低,安全教育目标没有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对其教育内容、程度和规范不清、无力,效果不佳。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对策 1.安全教育游戏化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最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因为它完全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因此,将游戏与安全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是效果最佳、实效最好的一种安全教育形式。是保证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的最佳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中,要尽量注意避免出现意外伤害,否则将容易导致幼儿出现恐惧和不安,使游戏活动效果适得其反。 2.强化制度建设是安全教育的保障 幼儿园应该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障幼儿园常规管理、教师的教学职责与规范。除了常规的落实园长责任外,制度建设还应该包括:年级主任、班主任、保育员的责任。前者每天巡视教室、操场,早晨与课间的检查,尤其是幼儿的午餐食品卫生安全,杜绝食物中毒。班主任则应该坚持做好教室卫生、幼儿活动安全,每天在安全职责表上签字确认。 3.强化家园合作是安全教育的根本 一方面是向家长展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理念,寻求家长积极主动的理解。现在家长重视保护而轻视或忽视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要求幼儿园老师与家长交流,孩子不能被保护一生,绝大多数时候都要自己独立面对各种潜在的危险,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远比家长给的过度保护对孩子更有益处。另一方面是取得家长共识,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每一个新学期开始,召开全园家长会,让家长充分知晓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主题、措施、方法、形式,同时,指导家长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如何配合幼儿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 作者:王芳 叶安 王丽 单位:四川宜宾翠屏区凉姜乡中心幼儿园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农村幼儿园的安全教育问题在于师资缺乏导致安全教育时间不够、安全教育目标定位不清等。解决之道在于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家园合作、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方式等策略。 关键词:西部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幼儿园都必须把幼儿的生命保护和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对于留守幼儿占多数的农村幼儿园来说,安全教育就成为幼儿园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 1.安全教育的内容偏少 国家三令五申,幼儿园不得过分注重智育,但是在广大偏僻、经济落后的农村,受传统文化影响,短时间内幼儿园不得不在家长、幼儿园教育之间取得平衡,对智育不能全部放弃,由此智育占用了安全教育的时间与内容,导致安全教育被削弱。出现的后果就是与安全教育相关的读本、宣传、内容偏少,安全教育的成效就难以得到保障,农村幼儿园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比城市幼儿园多且大。 2.师资缺乏导致安全教育时间不够 一些幼儿园每个班40人以上的学生,每一个班仅2个教师,没有保育员。按照国家对幼儿园的班级人数和教师配置来看,班级幼儿人数超标,教师配置不够,导致了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有限的教育也仅停留在常见的一些低级问题上,如:警示幼儿不要过度奔跑,注意不要摔伤,过马路要注意等内容。 3.安全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安全教育目标应是努力帮助幼儿知会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能够知会一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但在当前的农村幼儿园中,安全活动目标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差距较大,要么是过高、要么是过低,安全教育目标没有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对其教育内容、程度和规范不清、无力,效果不佳。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对策 1.安全教育游戏化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最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因为它完全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因此,将游戏与安全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是效果最佳、实效最好的一种安全教育形式。是保证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的最佳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中,要尽量注意避免出现意外伤害,否则将容易导致幼儿出现恐惧和不安,使游戏活动效果适得其反。 2.强化制度建设是安全教育的保障 幼儿园应该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障幼儿园常规管理、教师的教学职责与规范。除了常规的落实园长责任外,制度建设还应该包括:年级主任、班主任、保育员的责任。前者每天巡视教室、操场,早晨与课间的检查,尤其是幼儿的午餐食品卫生安全,杜绝食物中毒。班主任则应该坚持做好教室卫生、幼儿活动安全,每天在安全职责表上签字确认。 3.强化家园合作是安全教育的根本 一方面是向家长展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理念,寻求家长积极主动的理解。现在家长重视保护而轻视或忽视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要求幼儿园老师与家长交流,孩子不能被保护一生,绝大多数时候都要自己独立面对各种潜在的危险,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远比家长给的过度保护对孩子更有益处。 另一方面是取得家长共识,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每一个新学期开始,召开全园家长会,让家长充分知晓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主题、措施、方法、形式,同时,指导家长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如何配合幼儿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 有次放学后,一幼儿家长急急忙忙带她的孩子返回园内,说是孩子在园内跌倒了,腰部蹭破一点皮,红红的,问及教师缘由,原来是他在区域活动时不小心被桌角蹭了一下。由此,再次引发我们对安全教育的深思:“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关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呢?” 一、安全教育的误区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面对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很多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大了,因此,渐渐进入了安全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减少户外活动次数、时间,把活动范围限制在某个相对安全区域内,甚至取消了郊游、实地观察等有意义的活动。 2.在操作课上,不让幼儿动剪刀、三角板之类的操作工具。 3.体育课,有些稍有对抗性的游戏,一律取消,而以另外一些所谓安全可靠的项目替代。 4.还有许多貌似有安全隐患的玩具,基本上也被取消。 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表面上看,幼儿是安全很多了,但是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却是有害无益。这样的“束缚”式安全教育,会导致幼儿失去创造能力,想象力也会大打折扣。长期下去,会抹杀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孩子们不敢参加活动,甚至害怕、不想参加某些活动。 更为令人担心的是,由于缺少必要的锻炼、练习机会,当孩子们身处危险、不安全的境地时,他们往往只会大哭,手足无措,一点应付风险的能力都没有。媒体经常报道:“现今社会有些大学生一离开父母就失联的事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反思:“是否我们从小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存在过度的保护?” 二、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安全的教育问题 1.让安全教育与宣传活动有机统一起来 (1)园内定期举办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请安全教育专家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过度保护的弊病。使家长支持、理解我们教师的工作,不过分紧张。建议家长在平时家庭教育中教会幼儿适当的自救能力。 (2)我们身处农村,地况复杂,建议家长取消让孩子坐“三无”的拼装车往返校园。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自行接送孩子,让孩子前面走,家长慢慢跟在后面,不做过多的安全要求,让孩子在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慢慢成长。 2.让安全教育形成常态化 (1)在周计划活动安排中每周固定开展一个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让幼儿在各类游戏、学习的同时接受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在月计划园务活动安排中定期开展全园的安全大演练。比如地震、火灾等演练活动。让幼儿和教师同时在安全演练中临危不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让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各类游戏活动中 (1)让角色游戏真正到社会中去体验幼儿每天的各类游戏活动,特别是角色游戏:比如,“医院、邮局、公安局、银行”等的游戏活动,从而使角色游戏活动显得贫乏、无趣,而不能有效地达到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 (2)因为要让两三个教师带30多个幼儿去实地观察,是件很难的事,一个是基于幼儿的安全考虑,另一个是被观察的单位不一定肯支持,怕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秩序。那么我们应该联系家长、再联系被观察单位,然后让家长带孩子们随同教师一起去实地参加拍照、录像观察活动等,孩子们经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活动后,他们在游戏中,就会充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项潜能。 为了我们的孩子,请勿进入安全教育过度保护的误区。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单单是我们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家园、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谈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 摘 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前提;创设情景培养幼儿的交通意识和规则;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利用生活和游戏帮助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 关键词:生命;生命健康;保护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是自我保护能力最差的群体,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频频发生,尽管保护生命对于任何个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这也取决于幼儿稚嫩的身心,虽然他们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是却远未完善。他们好动、好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又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更是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幼儿意外事故时而发生,期间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尤其是农村幼儿所占比例更是高出城镇孩子。这不仅由于农村客观的自然环境所致,更多的还是成人孩子都非常缺乏安全意识。针对我园大部分幼儿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天然环境广阔,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虽有着无限的乐趣,但同时又是隐藏着无限的危机,飞快的车轮确是那么无情的;还有农村随意堆放的木条,铁棍,大石头,还有掉落的电线等无时不有,我们纯真的孩子把这些当玩具,殊不知这一不小心将会带来终身的遗憾。在家中,同样,家人也往往过于疏忽,剪刀、热水瓶随处放;火柴、药物孩子触手可及,除了戏水孩子还热衷于玩火,烫伤、烧伤的不幸事故不尽其数。随时会侵害他们幼小的身心。因此,对农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刻不容缓,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国幼儿健康权益的需要。 一、创设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前提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例如: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要注意幼儿这些生活细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2、创设情景培养幼儿的交通意识和规则 努力创设环境,让幼儿身临其境。走廊、墙面的环境也是一个教育的好场所,在幼儿园的走廊、转角画画,使图文并茂的环境成为安全教育的有利途径。在楼梯上,一个跟着一个走、轻声靠右走、弟弟妹妹扶着栏杆走,这是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如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纸箱制作小汽车,用纸壳画出红绿灯及一些交通标志等,充分利用走廊,空旷场地划分出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在拐弯处挂上常见的交通标志,安置了红绿灯、交通指挥岗台,要求幼儿在模拟公路上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意识。 3、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经常在模仿周围人的举止言行,思想感情,甚至是许多成人没有觉察到的每个细节。针对幼儿好模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情景表演和生活再现以及图片、VCD等手段让幼儿学会粗浅的安全方面的知识。告诉幼儿不玩弄灯头、插销、电线,更不要让幼儿接近明火,以免烧伤、烫伤。另外还要教育幼儿在雷雨时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旁和高层墙檐下避雨,以免雷击触电。 教育幼儿不爬墙、不上树、不戏弄牲畜。不要从高楼窗台上向下张望,更不要从较高的物体上向下跳。不要用带尖带刺的东西做玩具使用。幼儿在做手工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正确掌握使用剪刀的方法,以免划伤自己或误伤同伴。教育幼儿不要将小玻璃球、纽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防止咽入肚中或呛入气管内。 4、利用生活和游戏帮助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 生活即教育,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我们设计了“手指划破了”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又如,为了教育幼儿感到不舒服,主动对老师说,我们设计了活动“生病以后”。通过观看情景表演,让幼儿明白如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成人,以免耽误病情。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 二、家园合作,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于指导。因此,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及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资料,宣传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意识。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孩子的安全意识才会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才会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让我们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幼儿的安全教育 摘要:《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光是在幼儿园里,家庭的教育、社会的影响也是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保护幼儿 生命 安全 教育 作为农村幼教工作者,对于幼儿的安全我相信每位幼儿教师都是重视的。《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是自我保护能力最差的群体,尽管保护生命对于任何个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这也取决于幼儿稚嫩的身心,虽然他们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是却远未完善。他们好动、好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看、想摸、想碰,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又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更是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幼儿意外事故时而发生,期间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尤其是农村幼儿所占比例更是高出城市孩子。这不仅由于农村客观的自然环境所致,更多的还是成人孩子都非常缺乏安全意识。针对我园幼儿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天然环境广阔,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虽有着无限的乐趣,但同时又是隐藏着无限的危机,飞快的车轮确是那么无情的;还有农村随意堆放的木条,大石头,我们纯真的孩子把这些当玩具,殊不知这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在家中,同样,家人也往往过于疏忽,剪刀、热水瓶随处放;除了戏水孩子还热衷于玩火,烫伤、烧伤的不幸事故不尽其数。随时会侵害他们幼小的身心。因此,对农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国幼儿健康权益的需要。我觉得安全教育在幼儿园是必须重视的,但是幼儿的安全不光光是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还有家庭的安全教育,社会的安全教育。 一、 幼儿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 幼儿在幼儿园,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契机,根据季节、环境及有关规律进行同步教育,正面引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教师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细小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安全的进餐习惯、活动习惯、文具使用习惯......要善于利用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正面引导教育幼儿。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生活方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的生活乃至生命质量。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师既需要因时因势地开展安全教育,也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将一些现在还没有发生但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作为教育的内容,努力做到防患与未来。幼儿很多时候安全事故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错误,那么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幼儿依然不知所措,同样的事故就会再次出现,安全教育也是如此。本班有这样一个幼儿没有正确的使用铅笔,在用铅笔刺幼儿的眼睛,幸好被我看见阻止,还教育幼儿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假如刺到了眼睛就看不见任何事物,那后果是很严重的,通过这件事对幼儿起到了很大的警醒作用,以后在也没发生过此事。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所以要多看、多说、多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正确引导。还有教育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要注意幼儿这些生活细节。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二、幼儿在家庭的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父母双方的责任。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于指导。因此,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及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资料,宣传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意识。这样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平时教师要及时让家长知晓安全教育的内容,引导家长通过观察,提醒,督促,确保安全教育落实到幼儿具体的行为中去。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经验,在平时玩耍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有目的的给孩子讲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让他们知道那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乱碰,如玻璃会扎伤手、开水会烫着;不能到河边、井边玩;不能在马路上跑等;教会幼儿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如防火、防电、防毒标志等;此外还应教育幼儿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外出玩耍要告诉大人等。因此,安全教育需要家园形成合力。同时安全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可能一下子了解,这就需要家长坚持不懈的引导和督促,并渗透与日常生活中,与其他领域教育有机融合。 三、幼儿在社会安全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经常在模仿周围人的举止言行,思想感情,甚至是许多成人没有觉察到的每个细节。这就要求家园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安全教育的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幼儿园、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让我们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幼儿安全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是自我保护能力最差的群体,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频频发生,尽管保护生命对于任何个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这也取决于幼儿稚嫩的身心,虽然他们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是却远未完善。他们好动、好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看、想摸、想碰,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又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更是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幼儿意外事故时而发生,期间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尤其是农村幼儿所占比例更是高出城镇孩子。这不仅由于农村客观的自然环境所致,更多的还是成人孩子都非常缺乏安全意识。针对我园大部分幼儿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天然环境广阔,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虽有着无限的乐趣,但同时又是隐藏着无限的危机,飞快的车轮确是那么无情的;还有农村随意堆放的木条,铁棍,大石头,还有掉落的电线等无时不有,我们纯真的孩子把这些当玩具,殊不知这一不小心将会带来终身的遗憾。在家中,同样,家人也往往过于疏忽,剪刀、热水瓶随处放;火柴、药物孩子触手可及,除了戏水孩子还热衷于玩火,烫伤、烧伤的不幸事故不尽其数。随时会侵害他们幼小的身心。 因此,对农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国幼儿健康权益的需要。 1 创设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1.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前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例如:有序地排队洗手、入厕才能避免互相碰撞,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要注意幼儿这些生活细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1.2 创设情景培养幼儿的交通意识和规则:努力创设环境,让幼儿身临其境。走廊、墙面的环境也是一个教育的好场所,在幼儿园的走廊、转角画画,使图文并茂的环境成为安全教育的有利途径。在楼梯上,一个跟着一个走、轻声靠右走、弟弟妹妹扶着栏杆走,这是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如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纸箱制作小汽车,用纸壳画出红绿灯及一些交通标志等,充分利用走廊,空旷场地划分出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在拐弯处挂上常见的交通标志,安置了红绿灯、交通指挥岗台,要求幼儿在模拟公路上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意识。 1.3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 模仿力很强,他们经常在模仿周围人的举止言行,思想感情,甚至是许多成人没有觉察到的每个细节。针对幼儿好模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情景表演和生活再现以及图片、VCD等手段让幼儿学会粗浅的安全方面的知识。告诉幼儿不玩弄灯头、插销、电线,更不要让幼儿接近明火(如火柴、打火机及危险的电器设备等),因为幼儿还不能理解燃烧的意义,以免烧伤、烫伤。另外还要教育幼儿在雷雨时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旁和高层墙檐下避雨,以免雷击触电。 教育幼儿不乱采食花草、种子,不要乱服用药品。有病时一定要在医生或成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服药。同时还要教育幼儿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免引起中毒现象的发生。 教育幼儿不爬墙、不上树、不戏弄牲畜。不要从高楼窗台上向下张望,更不要从较高的物体上向下跳。不要用带尖带刺的东西做玩具使用。幼儿在做手工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正确掌握使用剪刀的方法,以免划伤自己或误伤同伴。 教育幼儿不要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纽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防止咽入肚中或呛入气管内。 1.4 利用生活和游戏帮助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生活即教育,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我们设计了“手指划破了”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又如,为了教育幼儿感到不舒服,主动对老师说,我们设计了活动“生病以后”。通过观看情景表演,让幼儿明白如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成人,以免耽误病情。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将“橡皮膏朋朋”的故事编成表演游戏,在“小舞台”游戏中进行表演,帮助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 2 家园合作,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于指导。因此,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及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资料,宣传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意识。这样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孩子的安全意识才会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才会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让我们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浅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两者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电力企业文化的行业背景决定了电力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电力企业文化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行业宗旨,也是我国电力行业的根本方针。一是常抓不懈的安全意识。它是供电企业最为重要的,也是建设、完善和发展最好传统的价值理念;二是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心。电力人员职业道德特别强调职业生活的高度组织纪律性,要以高度自觉又不盲从的态度执行命令和听从指挥。这是电力生产系统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电业人长期以来形成的铁的组织纪律;三是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电力企业技术密集、自动化程度高,需要连续生产作业,需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团结互助、奋力拼搏是电力生产的要求,也是电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四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但同时也兼顾到质量、效益和市场。质量是与安全理念有紧密联系的,也是电力企业传统理念之一。 (二)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电力行业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基本文化体系。在改革后,电力企业文化在保持电力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继承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这包括电力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安全观、企业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企业经营思想、管理模式、人才知识观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1、电力企业的精神———奉献、卓越、诚信、服务。这是企业文化的总纲。电力企业是公共事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关系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工业。奉献精神已经得到广大电力职工的认同。它体现了“人民电业为人民”这一伟大宗旨。 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仍然应当把为国家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通过真诚、优质、可靠的服务,开发电力市场,加快建设我国电力工业,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和人民提供优质电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奉献光明。 2、电力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是电力企业价值观的取向轨迹。“客户满意、政府放心、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就是电力企业价值取向。它是“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 3、电力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遵纪守法、规范创优、尽职尽责、重约守信、廉洁高效。提倡“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建立一支守纪律、负责任、顾大局、严律己、懂业务、勤服务、高效率的电力职工队伍。 4、“安全高效运作、合理化配置、诚信规范服务、持续稳定发展”是电力企业经营思想。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他担负的国民经济建设的先锋地位,决定它首先要担负的是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所以,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考虑电力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之时,应当首先把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的效益作为自己经营考虑的标准。 (三)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加强和优化 1、培育企业精神,精心塑造电力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以培育优秀企业精神为核心,不断增强电力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坚持在发展实践中提炼企业精神,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职业道德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要把提高企业员工职业道德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要树立市场经济新理念,必须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增强危机感和市场竞争意识。在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电力企业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了先进的企业精神,如国家电网的“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中国国电的“以电兴企,强企报国”,等等。这些优秀的企业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电力企业员工振兴电力、报效祖国的激情,体现国有企业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为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2、构建以人为本的理念,规范员工行为方式。电力企业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企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电力企业中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形成勤学习、讲技术、钻业务的学术氛围,建立起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守纪律、负责任、顾大局、高效率的电力员工队伍。要将个人的行为规范融入到企业的整体形象里,用企业的行为准则来规范员工的个人行为,促进人与企业的意识统一、关系和谐、作风严谨,推动电力企业形象的塑造。 3、建设学习型组织,营造浓郁学习氛围。电力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就必须选择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建设学习型电力企业,能有效推动旧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模式、新理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给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1、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会干扰公司抓安全、抓“效益”工作。还有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耍嘴皮子、看不见、摸不着,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因而工作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2、职工个人宿求认识不足。当前,电力企业职工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大家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性化、民主化、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增多,开始更多关注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关注企业的前景命运和发展方向,关注个人的发展空间、生存环境,关注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关注企业难点和热点问题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3、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因为身兼数职而疲于应付,有的水平有限而不善于开展工作,有的自身认识不足而轻视忽略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认为政工干部没有发展前途,信心缺失,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平衡。 4、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需进一步拓展。以往电力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是组织说教、读书看报、文体活动,这些基本能满足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的办公生产以及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而网络的普及,使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相互交流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正是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以及职工素质的提升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推动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1、加强电力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实现教育管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强化教育管理为思想政治工作添火加油的同时,还要通过强化业务工作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把思想教育溶于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 2、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创新,实现讲原则与灵活求是相结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身就是一个服务过程,因此必须坚持服务为主的主导思想,以变应变,在坚持大是大非问题讲原则的同时,对一些不违背上级政策精神的具体事则采用灵活求是的处置方法,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有说服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3、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点面结合,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发挥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三、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基础,而企业文化建设是核心,二者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每一个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法大同小异,可以互相借鉴,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更多地注重企业的特色和个性,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基本上不相雷同,独具一格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联系 1、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共同点。两者都注重精神的作用,都是强调人的因素,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其工作对象都是人。针对人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态度行为进行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增强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他们的力量、智慧和行为集中在企业共同奋斗的目标上来。 2、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不同点。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与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规律,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着重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施加影响,以便调动积极性,服务于生产建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理性概念,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概念。 3、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互补作用。在管理上,西方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和经济文化,在管理方面提到了新高度。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是长期革命和建设的总结和概括。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但不搞没有政治方向的企业文化。它们应相互补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在行为方式和体系上,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方式一般表现为关心理解、沟通行为、研究行为等,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的方法。而企业文化研究和运用的商品经济行为、环境建设行为、非组织交流行为等,对思想政治工作又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四、结束语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中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为电力企业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要把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两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为电力企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柱。 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在适合我国企业新形势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与对策。而且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得以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根据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可以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文章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与实践总结,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着手,谈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究,希望与广大同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关系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所谓的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培养企业精神,精心塑造电力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策略。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坚持培养优秀的企业精神,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实践中发展企业精神,加强团结,聚集力量,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市场经济的新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并以此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加强市场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积累了深厚的文化背景,锻炼出先进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精神,这将进一步刺激电力企业员工振兴电力、报效祖国的热情,这反映了国有企业振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更应该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现代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况 (一)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1.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需要创新 在电力企业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组织讲座、读书看报、朗诵等等活动,这些活动基本能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办公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互联网的普及,使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相互交互,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而当下我们对此的创新力度尚有欠缺。 2.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部分企业的领导错误地认为抓安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做好企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则不然。思想政治工作是抽象的,看不见的,无形的,没有多一点,少一点的区别,具体的“做”很重要。目前,电力企业员工素质不断提高,我们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对人性化、民主化、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增加,他们也开始重视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侧重于未来的发展前景,关注个人发展空间,生活环境,注重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关注企业困难和热点问题,这些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而电力企业的部分领导对这种多样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尚显不足。 (二)促进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坚持创新、灵活处理原则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是一个服务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服务为主的主导思想,坚持创新,灵活处理问题。与此同时,对于一些不违反上级的政策精神的具体的东西,要坚持灵活地与现实相结合处置方法,保证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说服力、感召力和有效性。 2.坚持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结合先进模范,努力发挥现金模范的带动作用,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更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让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坚持电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 纵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部分企业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仍在原来的水平,而不是根据新形势下,新形势下的方法和内容创新,缺乏吸引力。要知道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其他生产方式都是不同的,它来自企业现实,要求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系统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完善企业价值观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的精神生产紧密结合 ,以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和思想政治工作,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 (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方法是由相关人员交谈的形式组织和个人谈话,为了发展,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通过培训,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的载体,使文本的思想工作教育娱乐化,满足员工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的要求。 结束语: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应该要更好地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两者的建设都应该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让企业员工接受和并内化。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先进的科学和文化,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它的最大效率,争取将电力企业建设为 “一强三优”现代企业。 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两大核心内容,是确保企业管理高效,运行高效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文化建设的特征与内容入手,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强化方法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方式作详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措施;分析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持。不管是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均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笔者认为,电力企业想要实现永续、长足的发展,必须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情况下将二者相互结合,凝聚人心,统一发展目标,切实推进企业发展。下面对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强化方法,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措施作详细分析。 一、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 1、特征。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电力企业要常抓坚持不懈精神,要重视供电安全,将安全原则放到工作第一位,要将供电安全看做电力企业的最高价值理念。(2)要重视员工的纪律性,重点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只有责任意识较强的企业员工才能在供电工作完整完成,而纪律性较强的员工能听从指挥在,具团队意识,不贸然行动、私自行动。(3)电力企业要求员工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既能独立完成工作,又能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工作。这一点是电力企业对企业员工所提出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2、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安全观、工作作风、企业经营思想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等等,凡是与企业文化有所关联的,都可以列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化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的是企业精神层面的东西,所提供给企业的,是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结合国内电力企业管理现状,笔者在此给出以下几种关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化措施,如: 1、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主体,走进市场,与市场打为一体。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建议电力企业重视对企业自身形象的打造,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企业培训,通过实践活动精确提炼出企业文化精神,凝聚人心,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 2、企业内部构建以人文本的理念。电力企业要重视人本,要将员工放到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并通过改变员工思想观念,规范其工作行为的方式,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与管理能力。现代化电力企业要在内部建设一支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要将员工的个性行为规范纳入到企业整体形象中,通过规范企业整体行为的方式来规范员工,实现员工与企业的相互融入、和谐与统一。 3、企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议电力企业在内部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抓好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并以此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实现学习型电力企业的构建。笔者认为,学习型企业构建完成之后,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会逐渐被淘汰,新理念、新管理方法会不断涌现,企业的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会得到不断提高。 三、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以国内电力企业为例,分析当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情况,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电力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足。部分管理者或企业职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次要要素,即使不开展,也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获得,所以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并不重视该项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不加以制止,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职工个人宿求认识不足。当前,电力企业职工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大家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性化、民主化、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增多,开始更多关注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关注企业的前景命运和发展方向,关注个人的发展空间、生存环境,关注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关注企业难点和热点问题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3、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为更好的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电力企业内部都会配置相应的思想政治人员,专门用于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培训。但由于部分企业并不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内部所配置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除了从事政治培训之外,还身兼数职,每天奔波于多重业务中,总是呈现疲劳状态,并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另外,还有的企业所配置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水平有限,不善于开展工作,有的自身认识不足而轻视忽略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认为政工干部没有发展前途,信心缺失,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平衡。 4、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需进一步拓展。以往电力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是组织说教、读书看报、文体活动,这些基本能满足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的办公生产以及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而网络的普及,使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相互交流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正是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以及职工素质的提升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四、推动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1、加强电力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实现教育管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强化教育管理为思想政治工作添火加油的同时,还要通过强化业务工作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把思想教育溶于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 2、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创新,实现讲原则与灵活求是相结合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身就是一个服务过程,因此必须坚持服务为主的主导思想,以变应变,在坚持大是大非问题讲原则的同时,对一些不违背上级政策精神的具体事则采用灵活求是的处置方法,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有说服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3、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点面结合,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发挥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其中一种,是企业管理工作不可或缺关键因素,电力企业想要在新时代下获得永久的、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同时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项工作,巩固企业的精神支撑,为企业制造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新时期加强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 [摘 要]新时期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根本之道思想。只有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才能使企业建设稳步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 思想政治 建设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中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为电力企业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者各有特定的涵义和内容,但同时又都担负着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任务,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此,将培育电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企业文化的导向,紧贴生产经营管理,把无形的东西转变为实实在在,并能通过努力获得实惠的东西,使电力企业的文化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统一步调的作用,从而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电力企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电力企业文化的行业背景决定了电力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电力企业文化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行业宗旨,也是我国电力行业的根本方针。一是常抓不懈的安全意识。它是供电企业最为重要的,也是建设、完善和发展最好传统的价值理念;二是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心。电力人员职业道德特别强调职业生活的高度组织纪律性,要以高度自觉又不盲从的态度执行命令和听从指挥。这是电力生产系统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电业人长期以来形成的铁的组织纪律;三是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电力企业技术密集、自动化程度高,需要连续生产作业,需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团结互助、奋力拼搏是电力生产的要求,也是电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四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但同时也兼顾到质量、效益和市场。质量是与安全理念有紧密联系的,也是电力企业传统理念之一。 (二)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电力行业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基本文化体系。在改革后,电力企业文化在保持电力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继承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这包括电力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安全观、企业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企业经营思想、管理模式、人才知识观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1、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会干扰公司抓安全、抓“效益”工作。还有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耍嘴皮子、看不见、摸不着,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因而工作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2、职工个人宿求认识不足。当前,电力企业职工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大家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性化、民主化、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增多,开始更多关注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关注企业的前景命运和发展方向,关注个人的发展空间、生存环境,关注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关注企业难点和热点问题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3、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需进一步拓展。以往电力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是组织说教、读书看报、文体活动,这些基本能满足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的办公生产以及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而网络的普及,使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相互交流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正是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以及职工素质的提升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推动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1、加强电力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实现教育管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强化教育管理为思想政治工作添火加油的同时,还要通过强化业务工作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把思想教育溶于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 2、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创新,实现讲原则与灵活求是相结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身就是一个服务过程,因此必须坚持服务为主的主导思想,以变应变,在坚持大是大非问题讲原则的同时,对一些不违背上级政策精神的具体事则采用灵活求是的处置方法,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有说服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3、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点面结合,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发挥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三、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联系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互补作用。在管理上,西方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和经济文化,在管理方面提到了新高度。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是长期革命和建设的总结和概括。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但不搞没有政治方向的企业文化。它们应相互补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在行为方式和体系上,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方式一般表现为关心理解、沟通行为、研究行为等,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的方法。而企业文化研究和运用的商品经济行为、环境建设行为、非组织交流行为等,对思想政治工作又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二)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1、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队伍。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队伍是电力思想政治工作与业文化有机结合的组织保证和基础条件,否则加强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在具体操作中,应实行“第一负责人”负总责,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密切配合。 2、注意掌握运作原则。要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与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作为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心真意地依靠职工办企业,从思想上承认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制度上保证他们参与管理的权力,工作上支持他们大胆创新,生活上关心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奋发向上。 3、注重电力企业文化培育。电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是企业全体员工应具有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境界。当前电力企业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改制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注重培养出体现时代性、符合企业行业特点、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精神。 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浅谈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 摘 要: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是当今企业管理过程中两个永恒的话题,会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强大的精神和智力保障。该文主要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 保障 提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是当今企业管理过程中两个永恒的课题,能够为电力企业长期输送最为强大的精神电压。两者都属于自身发展的含义和目标,但也都担负起促进电力职工工作热情,更加积极推动电力企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崇高使命,两者互相推动,互相依靠。所以,培育和发展电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建立企业文化的指导方向,深刻领会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实际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要求我们广大职工,通过自己切身的参与来获得属于企业和个人的最大收益,使电力企业的文化内涵真真正正起到鼓舞和示范的作用,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确保电力企业的快速、健康和稳定地成长起来。 1 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的思考 1.1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性 电力企业文化的基本特性决定了电力企业文化的自身特征。企业的服务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广大客户服务,如何才能最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摆在我们电力人身上的光荣任务。首先是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这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课题,也是继承和弘扬好传统的价值观念;其次是严明的组织性。作为电力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崇高的组织性,每个职工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工作时,自觉服从上级命令,听从现场指挥员指挥。这是企业生产指挥系统的特点造就了电力人传承下来的过硬的纪律;最后是互相配合,甘于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 1.2 电力企业文化的最本质内容 电力行业在这么长时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总结了一套属于电力企业的自身文化制度。尤其是近几十年,电力企业文化在传承和发扬企业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更大的认知。这涵盖了电力企业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企业管理理念等一批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在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中,还必须把为集体和他人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事业。通过自身良好的服务,换来广大客户和市场的信赖。下大力度研究电力市场,促进电力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尽自身最大能力向客户输送优质电能,来回馈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赖。电力企业始终在国家发展中处于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是实现电力企业快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社会的认可、大家的支持是电力企业追求的目标。所以,电力企业在关心自身效益的同时,还必须优先考虑党和人民的经济效益。 2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政治工作在电力企业中仍然存在突出问题 个别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人们经常片面地认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重生产轻政治思想现象仍然存在,职工本人思想认识不够。现在,电力企业职工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个人法制意识的增强,职工本人对自身的要求不断增加,更加注意企业制度的更新完善,注意企业的未来走向,注重本人的进步空间。这就需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学历水平有限而不能有效开展工作,对工作有懈怠情绪,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不够顺利。 2.2 强化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 推动电力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努力实现教育管理与业务工作共同提高。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取得更大提高,就要讲究工作方法,在开展工作时,要把坚守党性与灵活机动相配合。思想政治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就要认识到这项工作要牢牢把握服务至上原则,把思想牢牢放在服务上面,既要在坚持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讲原则,又要对有些不违反组织原则的一些小事情采用灵活的处置方式,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深入人心。要把这项工作坚持以小带大,以点带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要求相结合,最大程度上发挥二者之间的互相依存的作用,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2.3 文化建设在企业中常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电力企业在传统行业统治地位发生变化,在当今新的形势下,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应该引入全新的适合企业发展的思想,在这些新思想上下文章。有一些电力企业将企业文化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认为开展员工活动,员工教育,按照新制度执行就可以。过分追求表面化,导致形式化严重。有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很有特色,就争相效仿,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认真考虑结合自己单位特点,缺乏属于自己的特色内容。 3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电力企业的传家宝,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集中表现,两者有同有异,每个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有许多好的办法和经验,值得互相交流,可以互相借鉴。企业文化建设则需要加强企业的自身特色,每个电力企业的文化都有属于自身的特色,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力量源泉。 3.1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项工作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都是强调人发挥的主体作用,来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起点,重点强调的是人。针对人的思想波动、态度行为进行帮助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把他们的思想根源集中到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决策上来。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又都有各自独到之处。电力企业文化的养成是在企业逐步发展过程中,依靠全体人员智慧心血一点一滴地求索积淀而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一种管理上的制度约束。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企业管理的许多问题上,一些其他外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相比之下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传家宝,是长期革命和建设的总结和概括,我们要好好地继承和发扬。 3.2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在电力企业的有机结合 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科学有序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础,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政治工作队伍,加强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空谈。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选配精兵强将。要掌握操作原则。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围绕服务广大职工这一根本任务来开展的,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就是要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职工办事效率。因此,要真心实意对待广大职工,不论职工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全心全意地为职工服务,从思想深处加深对职工的热爱,制度上保证他们参与建议权,工作上支持他们勇于改革,思想上引导他们奋发向上。我们要注重电力企业文化养成。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很多具有企业自己鲜明特色的精神内涵,要认真宣传弘扬企业优秀文化,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发生身边的典型事例,让职工都参与进来,大家共同学习进步。企业文化就会在大家共同努力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凝练整合,在不断学习深化中,把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好。
口腔医学技术实训教学探索:口腔医学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1实验设计 1.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牙齿深龋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合并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理论与技能的多重结合。教学团队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案设计。教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将下颌第一磨牙深龋病例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逐一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口腔基础医学部分和口腔临床医学部分,基础部分着重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中的相关内容;临床部分则包括口腔内科学中窝洞充填及口腔修复学中嵌体修复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1.2教学时序的安排 该教学模块共15学时,依据临床疾病的诊疗程序与教学便利整合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5学时(为整个半天),间隔约周,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消化。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内科学为主,涉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体解剖特点,深龋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病理机制,深龋的充填治疗原则与方法,充填所用材料。教师讲授及操作示教约2学时,学生进行龋病的充填治疗实验操作3学时。第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修复学为主,涉及嵌体的适应证、修复原则和制备方法,嵌体材料的选择。教师讲授及操作示教约2学时,其余3学时为学生嵌体洞型预备与蜡型制作的实验操作。第三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深龋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充填治疗及嵌体修复的临床并发证等。采用小组辩论模式,教师做引导,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对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讨论不预设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临床思维方法。 1.3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设计中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自学,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网络教学等,可在不同阶段单独或组合应用。自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需要教师提供指导。课前一周将该教学模块的大纲提要发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及目标,并提供参考书目、教学幻灯片、相关文献等辅助资料,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自学,使其建立“深龋治疗”的初步知识框架。自学过程依托了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口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这一教学平台,提高了自学效率。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可系统而快捷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操作能掌握基本技能,二者仍是本教学模块中主要的教学方法,不可或缺。在前两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先用患龋的离体牙进行理论讲解,再利用仿真头模的情景化教学,进行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实验操作,既节约了教学时数,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团队协作学习是第三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名学生一组,合作分工,检索文献,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小组结论;辩论则是对立双方通过搜集的论据,以辩证的思维来论证己方的合理性与他方的缺陷,以此不断加深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1.4考核手段 教学考核是评价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各项技能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核在整个教学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主要通过试卷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则是针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则就该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调查。 2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97分,临床技能考核(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平均成绩为8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8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模块化课程模式,认为该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教学形式比较活泼,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太多,干扰了技能操作训练的专注性,由于缺乏临床经历,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讨论。 3讨论 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模式在遵循口腔医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于问题的课程模式的优势———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3],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具有以下特点。 3.1符合口腔医学教学规律 该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步骤———探求原因、发现机制、确定解决方案及临床操作等,使知识点逐步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将原先独立而割裂的不同学科知识点组合到一起,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该专题建立了系统而直观的认识,既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临床诊疗思维的养成规律。但该教学模式局限于临床问题,缺乏学科的整体框架。 3.2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包括创新能力,如知识更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后者正是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重点。该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激励和鞭策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纲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资料的综合归纳,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通过考核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但是,该模式耗时较多,学生在对该学科尚无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对于专题的重点以及文献结论的可靠性等不易把握,因此教师在前期的教学设计及准备工作中应进一步细化自学提纲和进行专业指导。 3.3创新教学模块设计 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的选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模块实施的细则等,均需要学院在学期开始前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一般而言,对于临床常见病、重点个论,特别是合并有实验操作的具体章节,只要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点,就符合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要求。例如本研究选取了深龋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既有相对独立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又有较强关联性的内容。创新之处就在于充分融合了基础与临床,涵盖了理论与技能。 3.4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该模式涉及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的教学,因此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核心课程教师为主,进行定期的教学会议和集体备课,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反馈。参与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通晓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知识,能够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学后的评估发现,教师的前期工作量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法,包括案例选择、课程内容设计、相关学科知识的储备,在教学实施中也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用于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讨论的及时引导、结果的针对性评价。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所以,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学团队是后期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 该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节约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目的。 作者:胡建 章非敏 李谨 孙亚洲 顾卫平 马骏驰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技术实训教学探索:口腔医学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意义 1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1.1口腔医学网络课程建设 口腔医学网络课程建设主要是将各种教学资源放在网络上供学生学习,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师授课录像、课程标准、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实习指导书、电子案历、各教学单元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等。学生通过网络联入到课程中心,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网上交流讨论。可以进行网上考试,自动出卷,自动评分。教师利用BBS论坛、QQ等进行作业布置与批改,回答学生问题,使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测试与评价都通过网络进行。 1.2口腔I薹学网络实验室建设 口腔医学网络实验室主要配备口腔仿真模拟系统、多媒体演示交流系统、局域网络监控系统。口腔仿真模拟系统是一套能够模拟真实临床,辅助进入临床前操作教学的口腔专业教学工具,其仿真设计缩小了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差距。口腔仿真模拟系统中综合治疗机完全根据临床实际配置,其中快慢手机、光源、喷水冷却、吸唾系统、面板控制、椅位调节等也完全模拟临床,模型牙齿的材质与天然牙齿具有近似的硬度和密度,能给予学员操作时最大程度的逼真感;面罩装置模拟了人体口腔周围软组织环境,有助于学生掌握支点选择、口镜的使用要点。 多媒体演示交流系统主要由教学电脑、控制面板、口腔内窥镜等组成,教师通过教学电脑播放多媒体课件,通过口腔内窥镜抓拍口腔制备的牙体、洞型等近距离的图像,学生仿真头模旁配备的计算机,可接受教师教学电脑传送来的图像、信息,教师还能够直接监控学生的电脑屏幕。控制面板主要控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如图像发送、呼叫等,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呼叫按钮,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教学交流。局域网络监控系统,通过教室上方安置的摄像头,教师可观察实验室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都能作为视频资料保存下来以供回顾,最后可以进行实践操作评价。 2网络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2.1网络教学使口腔l薹学理论锞教学生动化 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使口腔理论课教学成为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的教学In,将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抽象内容及复杂的变化过程,通过局部放大、动态模拟等方式,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变为具体,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口腔医学是重实践操作和形象化的学科,以往教师单纯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即板书、挂图、幻灯片等授课,学生由于理解力的限制,大部分感觉抽象难懂。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通过口腔多媒体课件,能够观察大量的临床病例照片、录像、动画,弥补了目前临床见习课时少、罕见病例难以见到的不足,帮助学生将临床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为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网络教学使口腔医学实验课教学真实化 学生通过进入临床前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了口腔医疗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后,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类似临床实际的治疗工作。传统的实验课一般采用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观看的示教模式,但由于口腔操作范围小,学生视线受到手及头的阻挡,观看视野有限,难以全面掌握实验操作的要点和难点。在网络教学条件下,口腔医学专业实训可借助仿真模拟系统配备的口腔内窥镜与局域网络监控系统,将教师操作过程进行直播,使每位学生都能清楚地看见教师在仿头模上的操作。如在牙体牙髓课程教学中通过内置摄像头将牙体根管预备的正确操作步骤传给学生观看。在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中利用肩台制备评估系统掌握肩台预备操作要点。网络教学环境下还可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CAD软件,将牙体洞型制备等口腔操作过程通过三维重建、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 2.3网络教学使教学资源利用充分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医学院校普遍扩招,但投入的教育经费又严重不足,有限的教学资源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每一位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为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下颌阻生牙的拔除手术是口腔医学生实训的一个重点,但30多名学生围在一个狭小的门诊病房中,既不符合口腔外科无菌的原则,也不能让学生看清楚,而网络教学可以通过录像在互联网上反复播放手术的现况,给同学们展现最直接的手术场景,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操作的每一个步骤,而且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资源无校界和国界,从网上可以部分获取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利用充分化闭。网络教学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教学更开放。只要有网络,学生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2.4网络教学使教学方式互动化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少,学生对一些没有搞懂的疑难点,很少有机会向教师请教,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少,而网络教学可以实现真正不见面的互动教学,学生在学完一个教学内容后,对一些没有搞懂的知识,可以通过BBS论坛、QQ即时和教师联系,增加了师生的教学交流,从而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中,通过实验室教学网络,在口腔仿真模拟系统的装置旁配备一台接人了因特网的电脑,教师的示范操作可以传送到所有学生的工作台上去;学生随时都可以通过呼叫按钮提出问题,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呼叫按钮,实现教师与学生间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流,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帮助时,可以通过按“帮助”键和教师联系;教师通过摄像头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监控,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这样的网络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13]。 3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网络信息技术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师生可以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教育变得更加民主开放。网络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它必将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医学教育中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但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i41。相反,网络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教学组织者和指导者角色,其重要作用无法替代。在使用网络教学中主要存在下面问题及不足。 3.1教师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质量高标准的网络实验室教学需要教师对实验室网络设备的熟练操作,现代化的设备和软件需要对教师进行整体培训。因此,网络教学要求教师主动积极地接受新观念,学习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技术,依据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特点,研究、开发新技术,探讨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进行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应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2人文素养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 网络教学虽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但它的一些特点与优势也注定了它的不足,特别是在人文教育和性情陶冶方面有着先天的缺陷i51,学生和教师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法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生更多的是知识的获得者,而得不到人格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必须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如面授答疑、临床见习、案例讨论、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心理辅导等进行教学。 3.3教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 稳定的网络运行是整个网络实验室教学顺利进行的坚实保证,网络硬件建设应作为口腔网络实验室重点投资对象。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口腔网络实验室需要很大一笔投入;目前国内使用的口腔仿真模拟系统配套耗材、模型等依赖进口,而且许多模型属于一次性使用,教学成本较高,在发达国家口腔医学教育被普遍认同为精英教育,模拟实验教学多数需要学生额外付费,国内口腔医学教育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搞好网络化的教学是每个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口腔医学技术实训教学探索:任务驱动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的应用 [摘要]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构建“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可明确课程目标,充实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理论及优势的基础上,阐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进而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应用 在现代口腔医学不断进步的形势下,人们对牙齿美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口腔医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义齿加工企业越来越多,致使口腔技师人才紧缺。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讲解较多,动手操作较少,导致学生毕业上岗后无法满足实际要求。所以,必须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有效调整教学方法,使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符合国家教育要求,也可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突破口,提高教学质量与成效。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及优势 (一)基本理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以参与、互动、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认知能力,利用现有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感知与认识,让学生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发挥与创造空间,以此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分解与实践教学任务,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动手操作能力,是一种值得全面借鉴与推广的教学方法。 (二)优势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强调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能力,以此为义齿加工企业提供优秀的口腔修复技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更加侧重实际操作,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让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听讲,必然导致学生无法跟上教师思路,或因想象不出实际操作情况而产生厌烦心理。而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可有效解决这一不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在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排牙方法的讲解中,教师可设定本节课任务,这样在学生学完有关理论知识与查阅有关资料后就不再单纯地被动学习,而会产生完成任务的紧迫感,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与激励下完成本节课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2.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在每节课前设计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一切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均围绕此目标展开,这样,教师教学思路会非常清晰,学生学习目的也比较明确。比如,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卡环弯制的讲解中,教师设计教学目标为掌握常用卡环的弯制、铸造工艺技术,那么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均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突出了教学重点与难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定,可加强知识整合,以此完成设定的任务。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学科,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现阶段,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和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 。所以,一定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应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以“够用、必需”为度。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根据工作任务开展的教学活动,非常适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确定教学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其核心主旨就是师生共同完成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在各项任务中融入大纲知识点。同时,必须保证任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综合性及可操作性。通过任务达成,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主要内容及基本技能。此外,还要保证任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为学生提供创造、创新的机会,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为准,实现教学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衔接。 (二)教学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就是探究式学习过程,学生一直处在积极学习状态,每位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理解任务,进而利用现有知识与经验进行解决。与此同时,在自主学习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以此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欲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进取、独立精神。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任务驱动教学中,应先在技师协助下明确教学任务模块,并将其和教学任务、生产实习相结合。在执行任务时,学生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明确自身角色,并站在角色立场考虑问题,体验工作艰辛,以此挖掘个人潜能与创造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担任指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即将与此项任务有关的理论知识依次展现在学生眼前,加深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课后,教师可收集临床病例模型,让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制作修复体,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学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衔接。 (三)教学成果考核 在传统教学中,考核方式主要为一次性期末考试,未重视对学生平时课堂学习情况及实践技能学习的考核,导致多数学生只是考前突击复习,根本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此种考核方式较为片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改革的需求。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考核主要是以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情况及成果为依据,以此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发现自身不足,吸取他人优势,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考核成绩主要由学生平时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组成,从而全面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保证及注意事项 (一)实施保证 要想保证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序实施,就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增强教师“双师”素质。因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口腔医学专业,而不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其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但操作经验与技能不足,而临床技师尽管具有操作经验与技能,但教学能力有限。所以,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达成校企人员双向互动,进而实现教师具有“双师”素质。 (二)注意事项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时候,应对以下几点内容予以注意:(1)注意课前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之前,教师应对课堂教学任务框架予以设计,对每个环节的实施效果了然于胸,进而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序进行。(2)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尽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口腔修复技师,更侧重实践操作,但理论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盲目进行实践操作,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口腔修复技师。(3)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在设置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现有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以此设置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任务,而不要将教学任务设置得太过容易或者难度过大,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4)灵活运用。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尽管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效果良好,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可能对部分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全,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综上所述,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衔接。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培训,使其达到教学要求,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成效。 作者:胡洁 唐岳鹏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口腔医学技术实训教学探索: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要求口腔医学专科生重点掌握;作为口腔医学中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其临床实践技能也是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口腔修复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结合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资源设施和学生学情,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对《口腔修复学》进行课程改革,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改革初探 一、课程的定位 《口腔修复学》是高职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各专科口腔课程和从事临床口腔修复工作的基础,并且还是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口腔修复学》是以培养学生运用口腔修复理论知识和基本修复操作技能来诊断和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种缺损和畸形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该课程是以基础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循证医学、口腔临床医学、材料学、工艺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和修复体制作技能,才能对各类畸形和缺损做出诊断,合理的设计并精确的制作各种修复体,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复治疗。是口腔医学生将来进入临床行医的必要知识结构和技能。本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主要体现为:一是素质目标方面主要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具备认真、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同时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和互相合作关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二是知识目标方面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义齿和全口活动义齿修复的适应证、临床注意事项以及具体修复方法,熟悉各类修复体制作的技术工艺流程,了解颌面部缺损、牙周疾病、咬合病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相关修复治疗选择;三是能力目标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会分析病因,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一是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口腔修复学主要学习牙体缺损的修复、牙列缺损的固定修复和可摘修复,要求掌握各种修复体的适应证、临床注意事项、牙体预备方法和修复体制作方法等,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基本能形成清晰思路,但是随着所学的修复体种类越来越多,虽然采用了对比学习法,但学生普遍存在思维混乱、方案选择不当的现象,折射了学生基本理论掌握不牢的现状;[2]二是,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目前的口腔修复学实训主要是临床操作性实训,学生没有认真思考,只是单纯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没有形成整体的思路,在有差异的项目中不能积极地动脑,对各种修复体制备方法缺乏主动对比差异,导致学生在临床上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应用。[3]因此,为加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口腔修复学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实用,现就口腔修复学课程改革作一探讨。[4] 三、改革的措施 综合考虑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的学生学情、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及《口腔修复学》课程的特点:一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口腔修复学是与临床结合紧密且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们将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口腔修复学的理论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为:案例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达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效果。更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灵活应用能力,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等,取得了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成效,学生普遍表示更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提供的临床病例很关键,是否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科学性,是否包含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病例。针对病例提出问题,教师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问题的设置着重于问题的综合分析、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设计问题的排列要有一定的次序,合乎逻辑,形成一个有序递进的导向过程。例如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案的选择这一知识点,可以通过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损、不同缺损牙位、不同缺损范围和患者对修复体要求和修复后效果的多样性等的病例和相关问题的呈现,可以使学生依次学习到嵌体、部分冠、贴面、全冠以及桩核冠等各种修复方法;二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强化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调整多种教学方法的平衡点、侧重点。由知识“灌输”式教学向师生共同探究式教学转变。在教学中实现师生进行交流、对话、沟通来提高教学效果。由教师授业解惑教学向合作式教学转变。与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由单一的课堂讲授向多样化教学方式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由传统的闭卷考试向多种考核方式转变,既要考查知识,又要考核能力;三是通过实训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手法的训练。开展以仿真头模操作为主的实训,通过在仿真头模上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尽快对各种医疗器械的性能认识熟悉,掌握各器械设备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在教师规范化示教及指导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实践中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克服学生畏难怕错不敢动手操作的心理;四是实行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结合的考评方法,实现临床应用能力的提升。过程考评主要包括考核学生在平时实训操作中体现的的职业素养、职业规范、实训课完成预备体的质量以及实验报告的书写完成情况,综合各项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评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采用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重要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检验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施效果 通过对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改革,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在临床进行口腔修复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人们还将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规格口腔医生进一步深化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 作者:黄珊 口腔医学技术实训教学探索:口腔医学早接触临床教学模式与实践 摘要:通过早接触临床让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尽早体会口腔医生角色,了解今后要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本文重点探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早接触临床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期望通过改革临床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认可度,增强临床教学效果。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早接触临床 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目前,口腔医学专业专科生大多在社区、乡镇卫生院、口腔诊所就业,不但要求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强,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口腔疾病患者。口腔医学专业专科学制短,一般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医院临床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专业基础理论,接触临床的机会非常少,学生普遍反映对将来要从事的口腔医生这个职业认识模糊,学习兴趣不大。另外,部分教师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对临床案例介绍很少,很多学生感觉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枯燥,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课程内容存在困难。为解决当前教学模式与学生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提出了早接触临床的教学方式[1,2]。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在医学生大一、大二学习期间就采用不同形式的早接触临床教学模式。早接触临床是国际上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其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更加有效地将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3,4]。近年来,我院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实施早接触临床教学模式,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早接触临床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1.1加强专业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目前“2+1”人才培养模式下,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第一年主要接受通识教育,学习英语、计算机、“两课”、少量临床医学基础课程(如人体结构学、人体形态学),基本不接触口腔专业知识,很多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概念,对当初报考口腔医学专业感到茫然,甚至产生悔意,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认可度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等。对于一个没有真实接触过的临床病例,学生很难通过枯燥而深奥的书本知识进行正确理解,口腔疾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非常抽象,教师的反复灌输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早期接触临床可以使他们在真实的口腔医疗环境中体会到角色的转变,进而产生职业神圣感、荣誉感,通过接触临床病例,学生体会到所学书本知识与临床实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产生学习兴趣,认识到只有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适应课堂,才能有效掌握专业知识。如让学生早接触临床拔牙过程,体会患者对拔牙的恐惧、医生的熟练操作,会迅速让学生对将来要学习的牙槽外科产生兴趣;还可以生活中常见的急性牙疼为例,适时介绍急性牙髓炎的基本特点,如夜间疼、自发疼;通过早接触牙齿根管治疗,让学生对以后的牙体牙髓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强化医患沟通技能,树立医者仁心理念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下,早接触临床有助于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职业爱心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带教教师应借助早接触临床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和患者交朋友,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如让学生询问患者的患病经过,学会采集病史,患者对疾病的咨询反过来又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本知识,从而作出正确的解答。早接触临床会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培养。早接触临床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过渡阶段,以前实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初次面对患者时非常紧张,不知所措,患者也会对其产生不信任感,拒绝实习生的治疗,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下一次接诊患者时就会更加不自信,从而导致恶性循坏。早接触临床有助于学生消除胆怯、恐惧心理,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从容自信地面对患者。 2早接触临床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2.1“项目导向式”早接触临床 在安排早接触临床时,由于学生仅学过基础课程,对口腔疾病的了解很多来自电视、网络及周围朋友或自己的患病经历,如龋齿、牙疼、牙龈出血等。因此,我们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如拔牙、根管治疗、牙外伤处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学生组成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专业教师带领,不同时间点安排不同的口腔治疗项目让学生接触临床,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见习。如见习拔牙项目时,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接诊时如何和患者沟通?为什么要拔除患牙?能不能不拔?是牙疼患者要求拔除还是其他原因?拔牙要准备哪些器械?术后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接触临床,就会避免盲目见习,效果也会好很多。早接触临床过程中,始终以“项目导向式”安排学生见习,既可以集中安排,也鼓励学生在周末或寒暑假以社会实践的方式接触临床。 2.2“学生传帮式”早接触临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选拔部分优秀的高年级实习生作为教员,学生之间开展传帮带教学。学生之间共同语言较多,沟通较容易,高年级学生的实习经验和体会对低年级学生有很好的帮助,能够避免或减少后者犯同样的错误。如上颌第一前磨牙在拔牙过程中非常容易断根,初学者不易掌握要点和技巧。高年级学生会把他们拔牙过程中的体会讲给低年级学生听,低年级学生在以后实习时就会更加注意;同时高年级学生自信而熟练地接诊患者会对低年级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会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学生教员带教更能活跃教学气氛,学生少了在教师面前的紧张感。“学生传帮式”早接触临床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在快乐中学习。 2.3“教师示范式”早接触临床 早接触临床质量的好坏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很大的影响。带教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带教教师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方式、手术操作习惯等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早接触临床的带教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医师,某种程度上还是导师,因此,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带教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相反,一个不称职的带教教师将会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直接影响后者专业认可度以及职业热情,对其今后的从医之路也会起到负面作用。在安排学生早接触临床时,我们一般选择技术过硬、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作为带教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早接触临床中,教师要学会引导而不是替代,帮助学生将前期所学基础课程融入具体临床医疗实践中,适时提问,而不急于解答,让学生学会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如见习拔牙过程时,教师提问:拔牙后患者经常问什么时间修复患牙,如果你是医生该怎么回答?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拔牙创口的愈合过程等相关知识。 2.4“医患沟通式”早接触临床 在当今社会各种原因综合作用下,部分患者拒绝示范治疗,甚至会拒绝实习生治疗,新形势下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使学生临床学习的机会大大减少。国家卫计委为规范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管理,保护医学生的合法实习权和患者的知情权,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实习医师必须先声明自己的实习医师身份,取得患者同意,才能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5]。医患沟通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医学生必须重视并掌握,当前大多数医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患者的病情,忽视了患者心理与情感的需求[6]。在早接触临床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尊重患者、医患关系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应在教学安排方面自学生入学时就开设医患沟通艺术等课程,加强教育;带教教师尽量选择能配合的患者作为学习对象,事前向患者说明,取得患者同意,避免产生医患矛盾。如果患者不希望太多学生围观,带教教师可减少参与的学生数量,尽量避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等负面影响。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初步培养其医疗实践中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 3结论 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早接触临床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早接触真实的口腔医疗环境,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明确认识,提高专业认可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早接触临床教学安排中,可以采取上述4种措施。另外,要特别重视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加强学生对医患矛盾现状的认识,让学生获得更多与患者交流的机会,提高自信心,为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及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何伟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研究: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 【摘要】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处于核心地位。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网站建立和管理技术,同时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从而培养网页制作和网站开发的技术性人才。在整体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就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页设计;制作;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页设计和制作技术成为网络时代非常实用的技术,这一课程也成为学校开设的热门课程。无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网页制作都成了一门重要的基础性技术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动手能力也比较差,为了让学生快速的掌握网页设计和制作的技术,需要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地培养。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动力,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竞争的核心。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作为新时期教学的主要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体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方面内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兴趣教学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能够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充满兴趣,才能够持续的钻研该学科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准备一些网页作品,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然后提出改造的意见。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网页设计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产生做网站的想法,这样一来,通过教师的指导就能够让学生梳理一个成型的站点框架,紧接着引导学生如何做网页,如何使用工具,学生对这些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索和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精品赏析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灵感。网页设计和制作课程是一门艺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网页制作技巧,还要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的来源是灵感,而灵感的来源则是通过观察,因此,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精品赏析的环节,利用上课之前的时间展示作品,向学生展示一些布局合理,设计新颖的精美网页,让学生对这些网页进行观察和欣赏,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为学生以后设计出精美的作品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网页制作综合能力 在学生掌握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知识之后,网页制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即使学生掌握了网页制作技术,也不一定能够设计出好的网站,只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对他们所掌握知识的综合应用,才能够设计出一个精美的网站。为此,需要注重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可以从教学实验方面入手,将所有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安排在计算机机房完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直接进入实践探索阶段。此外,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可在学校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网页设计和制作教学的老师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同时给学生分配相应的网站空间,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主页,然后将自己的实践作业上传到网站空间中,设计的风格和主题不受限制,网站主页的内容也不做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网页的制作,将所学习的网页制作技术灵活的运用到个人网页的设计中,做好个人网站。为了让学生在网站设计中学会创新,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具有创意的网站和网页设计的素材,和学生一起分享,然后与学生所做的网站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网站设计中,针对不同的设计环节,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解决,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 3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工作都需要人们协助完成,这样以来,团队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内容,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是团队协作的基础。就学生而言,独立意识较强,现代的学生比较自我,沟通能力也有待提升,这些缺陷显然不适合学生未来的工作。网页设计和制作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同时也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很高。在教学中的综合实训中可以选择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强弱搭配,并且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位组长,在老师布置任务之后,组长可以做好小组内的分工,让学生能各司其职,然后合力完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在作品制作中,如果组内的成员存在意见不同意的现状,组长可以和其他的成员进行沟通协调,最后达成一致,当组员能够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时,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学生最后都会有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4结语 网页设计和制作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教学作品,让他们进行赏析,在优秀作品的激励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提升,从而真正的投入到网页设计和制作的探索当中,熟练的掌握网页制作方面的技巧,增强学生开发和维护网站的能力,使他们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者:崔愿星 单位:鄂州职业大学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研究: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软件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何让教学过程充分融入计算机与软件技术行业实践并符合职业规范,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充分考虑教材和学生特点、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软件行业职业规范,从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顺序、建立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三个方面设计了新的面向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项目驱动型教学方法,从教学实践和推广应用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项目管理;网页设计;软件工程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对教育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的重心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专业课程知识与实践教学是主要过程,因此教育系统不断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课程教学方法。软件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何让教学过程充分融入计算机与软件技术行业实践是重点研究的问题。针对软件类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工具技术应用、情景模拟到任务驱动等各种课程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案例和任务驱动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案例驱动探索教材结构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从教材课件和教育程序优化等方面探索了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总结来看,各种教学方法都关注通过情景、案例、任务等形式,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接近实践应用。 二、教学内容改革情况 (一)教学内容更新的总体思路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软件技术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以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网站策划、网页美工、网站程序设计、网站运营与推广等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将增强学生基本就业力、职业迁移力、持续发展力为着力点,按照“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原则选择、更新课程及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行业规范意识、职业化能力,未来能够轻松地融入工作岗位,快速进入职业角色,能有效地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由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由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三个转变。 (二)教学内容更新的具体做法 1.依据不同时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作为软件技术专业职业技术基础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广,如:HTML、CSS、JavaScript、Asp等众多知识点。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与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开发模块式教学计划。2.设计实践教学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流程目前,整个课程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已经建立,有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网络营销、物流信息技术、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等课程的实践管理体系,以软件技术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将目前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行业标准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具体的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用项目的方式去管理课程实践,构建项目管理体系是基本前提。 三、教学方法改革情况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方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任务为驱动、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分组合作”教学法 分组教学,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全班40人的规律为例,学生自由组成小组,一般6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项目协调和管理,在16~20个学时内完成既定的项目(网站),最终分组演示,分个人答辩、项目成果展示。项目的设置由小组讨论形成,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设定网站类型和主题,其中教师只进行辅助,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不参与项目制作。通过案例实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综合测评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同时使团队中的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最终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四、结语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软件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承接了Web前端开发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人机界面的首要交互接口。本文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研究对象,将教学过程与行业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计算机与软件技术行业职业规范,以企业用人要求为导向,从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安排、建立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三个方面设计了新的项目驱动型教学方法。从教学实践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书琴 李从庆 吴艳 单位: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研究: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 摘要: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改革的影响,提出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方向,并以两个专业、四个班的学生做为实验样本,对本年度教学内容做出了一些改革,得出了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该课程内容的改革方案和注意事项,指出为培养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传统教学;学即能用;CSS 互联移动终端的大面积推广,使得掌握网页制作技术的人才在各个行业里都成为必不可少的需求;同时,地方普通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在不断增强,如何培养出“学即能用”的人才,使之在短时间内掌握主流的网页设计技术,提高站点访问量,是这门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进步的体现。 一、技术背景与课堂教学要求 (一)Internet发展历程 Internet经历了从Web1.0到Web3.0的迅猛发展。Web1.0是静止、单向、被动的;Web2.0则为用户开设了主动权,使得用户和网站可行双向信息互动;Web3.0提升了用户的主动权,用户可对页面的多种元素(显示、色彩、像素、框架等)按需设置,订制专属的功能模块,整合数据资源,适用于电脑、手机、PDA等多终端平台定制。 (二)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 一般情况下,高校开设的网页设计课程从教学内容上可划分为两大块:1.相关知识介绍。网站的概念、基本元素及页面等相关知识的介绍。2.应用软件的使用。介绍使用最多的Dreamweaver系列网页制作工具,使学生掌握布局(表格、层、框架、模板等)、超级链接、表单和几种特效。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推广和“学即能用”的需求,以上内容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的特点。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课堂学到的知识是否马上就能得到应用,是否与目前社会上专业的网页制作公司的技术规格保持一致。因此,本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服务于地方”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内容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关于什么是关键内容,什么是次要内容,笔者走访了本地专业网页设计公司中企动力的设计总监马女士,通过对她的访谈,了解到时下主流的网页设计公司所涉及到的技术规范,对本校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做了必要的调整,简化了表格布局页面、框架设计等已被淘汰的陈旧技术的授课内容,有选择地介绍了网页交互特效及表单的应用,加强了网页美化工具、HTML语言及CSS的学习内容。改革后的课程主要分为六大模块:网页和网站的基础知识、网页美化工具(Photoshop或者Fireworks)、HTML语言、网页开发工具的介绍、DIV+CSS、动态网页技术。首先,通过具体的例子阐明网页、网站的定义,页面的布局类型(主要是盒模型)、整体造型及配色方案的相关知识;其次,介绍网页美化工具图片处理工具(Photoshop或Fireworks)的使用,学生可用其设计页面元素,加强页面的视觉效果与美观性,提升站点的专业度;再次,介绍HTML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句,使学生熟练掌握其主要标签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所忽略)。实践证明,学生若不熟悉HTML的语法构成,学习DIV+CSS这一主流的网页布局模式就会相当吃力。当然,对于非专业学生而言,学习一门语言,即便是文本标记语言,由于其本身对计算机系统相关知识的欠缺,授课会比较困难,学生也学得辛苦,但这又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其所占用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设计大量实例,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之后介绍开发工具,重点是要理解页面的代码模式和设计模式,而DIV+CSS则是本门课程的重头戏,由于学生对代码有种天生的恐惧,所以,在建立CSS时又以开发工具建立为主,修改程序为辅。最后简单提及动态网页技术。由于课时限制(32节),本课程主要讲授静态网页制作。静态网页技术分为传统技术和新技术。传统课堂教学内容重点是布局表格、框架、模板等,而目前主流的网页制作公司则主要应用DIV+CSS。所以,对于陈旧的技术简单介绍即可,而把DIV+CSS作为布局的主要技术进行讲解。由于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对代码部分比较熟悉,所以,在课时中增加了相应的HTML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句的介绍,并对主要标签的使用熟练掌握。 (二)实际授课效果 笔者今年为设计和思政两个专业的学生授课。设计专业的学生已经开设了PS,有一定的设计基础,所以,课程内容改革中的第一部分可以省略;思政专业的学生没有图片处理基础,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有意加强了这部分内容,讲授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和文字特效工具。实践证明,学生有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基本能做到学以致用,并反馈到最终的作品中。往届学生的作品更像电子小报,而今年通过课程内容改革的学生作品虽不完美,但在形式内容上更接近Internet的正规网站,教学效果良好。针对我校提出建立培养服务于地方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必须响应时代号召,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文仅供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参考。 作者:侯敏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研究: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体会 摘要:《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中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根据中职网页设计的培养宗旨、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主要是培养学生网页布局和美化网页的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网页制作的技能。《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掌握网页开发软件的应用,还要有动画设计、平面设计等软件的综合使用。 关键词:中职;网页设计;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学习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近些年来计算机专业领域发展最快的和应用最广泛的课程之一。社会急需培养掌握网页设计、面向不用应用层次的专业人才。根据多方面的调研,再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我校计算机平面与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职业定位为大部分从事UI的开发,很少从事程序开发工作,因此在网页设计与制作主要以Dreamweaver软件教学为主。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何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在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及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分析学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想来中职学校学一技之长以谋生,但也有不少抱着玩三年然后等年龄够了出去打工的态度,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要么上课不专心,要么随意旷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差,更谈不上创新。所以在上本课程之前,首先要找些优秀出色网站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并且要分析当前本课程的应用领域、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为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特点就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就算刚开始带着好奇和兴趣学习网页课程,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厌学的状态,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原因是课程章节内容的安排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跟之前所学的知识有相似就稍显枯燥或者出现新的较难掌握的内容就容易导致厌学。所以将课程内容分阶段和模块化教学,各阶段和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也相互关联,同时将课程难点分解到各个不同的模块中,化解了学生的畏惧和厌学心理。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学完每一个个模块就能获得一项知识、技能,前面的模块为后面模块做铺垫,后面的模块又强化前面模块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教、学、练、做”融为一体,对每个学习情景都设计好案例,然后进行在上课的时候明确任务、教师演示、学生设计、展示评价等。例如:教师可将《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设计了若干教学模块。第一阶段使学生能熟练使用网页设计的入门篇;第二阶段能熟悉并熟练使用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等,能制作布局得当、内容精彩的网页;第三阶段能进行动态网站的开发;第四阶段掌握网站与维护方法;第五阶段进行综合案例项目实训。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完成后,在专业机房组织单元考核,以实现分阶段达标,最终使学生能独立设计小型WEB站点。 2结合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将先进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当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再辅以学生练习,这是教学模式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最后可能是教师累得精疲力竭、学生却收获甚微。通过实践,我主要是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是一种强调师生互动的开放式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符合中职教育的教育特点。具体做法是:教师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任务,将任务分解到每次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互动方式,即教师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让学生采用其它方式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课堂上每介绍一个任务后都要首先让学生上机去模仿着实现,然后再要求学生采用自己的解决方案来完成任务。例如:在“创建企业展示型网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法是“案例驱动下的自主学习———分组协作学习———探究发现学习”,既鼓励个性张扬,又提倡某些问题的分组协作与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对图片及文字的来源进行探究发现(从网络中搜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以案例驱动,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逐个任务通过探究发现、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学生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教师以学生的项目质量来评定学习效果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全部或者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选择项目时需要注意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同时项目要与企业实践生产过程和现实经商活动有直接关系,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又具有价值,同时也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将一个班级分成多个项目小组,教师是项目经理,学生则是项目的开发人员,学生通过以小组分工的形式完成项目,再派学生代表进行项目展示,达到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和讨论的目的。项目开发小组经常以幻灯片方式展示成果,陈述自己通过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运用了哪些方法,怎么用的?如何改进?获得了什么亲身体验?初步提高了自己的哪些能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解决的过程是什么?类似的交流穿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解决疑惑,论证自己的观点,开拓了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整个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 3科学考核,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习效果 在课程考核方面,将单纯的课程考核转向学生职业能力考核,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平时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和作业等。第二部分,阶段性项目设计考核占总成绩的40%,分2次考核,根据网页及网站制作流程,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对学生分组,通过自评、互评,还有教师评,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在交流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获得的材料和做出的作品进行检验。验证学生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让学生反思他们在探究实践中所运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部分,期末综合考核占30%,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只要在教学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勇于创新,一定能寻出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具有职业岗位实务能力,完成胜任网页设计与制作相关岗位的工作。 作者:李春兰 单位:湛江财贸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科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研究: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分析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工具,已经与我国网络紧密的结合在一定,这种结合使得数字媒体本身与与我国民众生活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而为了保证数字媒体能够更好的为我国民众提供服务,本文就数字媒体中的网页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数字媒体网页设计的相关发展。 前言: 得益于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亿,而这一庞大的网民人口则标志着网络与我国民众生活之间联系的日渐紧密。我国当下数字媒体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其本身也开始真正融入我国各行各业之中,但数字媒体本身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本文就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展开的研究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 1.数字媒体概述 为了能够较好的完成本文就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展开的研究,我们首先就需要对数字媒体进行深入了解。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笔者自身对数字媒体的认知,本文将数字媒体定义为利用二进制数据处理和记录,采取数字通信的原理,收集、存储、传输各种矢量数字文本的过程,简单的说数字媒体就是一种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信息的载体与平台。对于数字媒体来说,其本身具备着高效相互性、灵活多变性以及强大融合性等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能够较好发挥自身功能的原因所在。具体来说,高效相互性指的是数字媒体能够通过自身的载体与平台特性,使信息变为可感、可知、可管、可交互的状态,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实现作者与受众的交流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等都属于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而在灵活多变性这一特点中,这一特点使得数字媒体能够将声音、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创作要素进行较好的改变,这样相关信息就能够实现更好的创造;而在强大融合性这一特点中,这一特点使得数字媒体本身能够与各类艺术方式实现较好的融合,这种融合由于往往能够发挥“1+1>2”的作用,就使得数字媒体能够更好的满足各类受众的需求[1]。 2.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 上文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各类数字媒体,而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就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数字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2.1明确网页主题 在数字媒体的网页设计中,为了保证这一网页设计能够较好的为受众提供服务,我们首先就需要结合网页内容确认网页主题,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网页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最大程度上了解网页受众的情况,这样才能够较好的确定整个网页的风格与主题。而在确定了网页的主题后,设计人员还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保证网页本身的鲜明突出、要点明确,最终实现通过简单的网页页面传达不简单的信息这一追求。值得注意的是,网页还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证自身的即时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信息的传达[2]。 2.2结合受众需求 除了明确网页主题外,网页设计人员在进行数字媒体的网页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细致了解网页受众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分布,并以此更好的结合网页向受众传达某种情感,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提高数字媒体中网页信息的传播效率。例如,对网页受众年龄的把握,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的抓住网页设计的侧重点,这样就能够保证该网页设计传达的信息更具备针对性,这自然就大大提高了网页本身信息的传达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需要在网页设计中参考受众的接受与理解信息的态度、愿望、需求以及情感等心理因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其提供服务[3]。 2.3保证风格统一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原则外,设计人员还必须保证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的风格统一。具体来说,据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当下很多数字媒体中的网页设计存在着文字设计影响网页质量、色彩运用与搭配影响网页主题风格、图片选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属于网页设计中风格出现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对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为此设计人员必须在文字选择、色彩搭配、图片选用等方面注意保持整个网页的风格统一,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的整体质量[4]。 3.数字媒体中网页制作技巧 3.1首页设计技巧 在数字媒体中的网页设计中,网站的首页一般存在形象展示型与信息罗列型两种,一般来说信息罗列型较为适用于大、中型网站,也是我国当下最为主流的网站首页设计选择。在形象展示型的网站首页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在突出网站本身形象的同时向受众传达相关形象与气氛;而在信息罗列型的网站首页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信息传播特点,合理选择“国”字、拐角、标题正文、左右框架、上下框架、封面、变化等型号的版面布局方式,这样才能够实现相关信息的较好传达。 3.2风格统一技巧 上文中笔者提到了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必须遵循风格统一这一原则,而为了真正实现这一风格的统一,设计人员就需要从网页设计的结构、色彩、导航栏等三个方面实现这一风格统一。具体来说,在网页设计的结构统一中,设计人员需要保证整个网站除特殊网页外,在网站布局、文字排版、装饰性元素出现的位置、图片的位置等方面呈现较高的统一性;而在色彩的统一中,设计人员需要尽量保证网站的主体色彩一致,并只在有需求的时候改变网站的部分色块;而在导航栏的统一中,导航栏的位置与背景必须在大小、明暗、位置等方面实现统一,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提高网站本身的特点,使更多的受众对该网站产生深刻印象。 结论: 在本文就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数字媒体的概念、网页设计的原则以及网页的制作技巧,虽然受限于篇幅原因本文并未对数字媒体中网页设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还是希望本文论述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数字媒体的相关发展。 作者:孙丽英 单位:合肥科技职业学院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应用: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育价值 小学语文教育价值里面包含了文学教育的理念,也可以引申为儿童文学的潜在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满足和实现学生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得到不同的教学收益,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上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依存文学的依托,基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体系和儿童文学的特色,满足儿童的需要,使得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的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的显现,起到提升学生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良好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体系的整个体系而言,儿童文学是基础体系,是与其他部分相互依存且密不可分的。在儿童的小学时期的教育培养方面,对于智力和各方面的能力,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心理的成长与完善,都是充满了童趣和对于文学的萌芽。在对于后期的文学的理解与认知,在理论体系和教育价值上有了前期的启蒙,对于身心的发展和思维的认知过程,都是一个质的突破。近年来,随着儿童文学的阅读热潮,中国语文教育界新课标的推行,让大家意识到儿童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特殊需要。儿童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和机械的阅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儿童文学在儿童心目当中的印象,充斥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儿童文学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步入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二、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 从儿童本位出发探讨问题,“教育”并不是狭隘的教育,在儿童文学的思辨基础上,给了小学语文教育在价值体系上一个很大的突破。儿童文学家在这个激情迸发的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使得中国儿童文学生长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学语文教育是孕育于儿童文学体内的一分子,在这片土地上迅速的发芽生长。儿童文学的生长环境就是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发展了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价值的体现上显得更为突出,对于两者之间的本质关系研究,有其相悖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地方。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的文学艺术,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奠基石。培养儿童最重要的便是进行文学熏陶与教育,儿童教育是需要贴近儿童生长变化的文学,小学语文教育是要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目标是要随着儿童的成长变化而转变的,是一种真性情的情感的的自然价值。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难以得到统一平衡,尤其是在教学法上的不同,使得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实践往往呈现多样性。中国的当代儿童文学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对于儿童文学的评判和对于儿童文学转向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认识,在基本性质上是落在了儿童的本身,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具体实施方法 1、阅读指导法 与儿童文学不同,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过:“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文学需要一种模糊阅读。对于把握文学的本质,促使感觉具有了无比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丰富、深化学生对人生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健全的精神品质。儿童文学是与儿童精神联系最密切的文化资源,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与中小学生基本相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认知也最为直接。儿童是未来的缔造者,是祖国的栋梁,儿童的发展方向的决定,源自本身的品性和纯洁。儿童教育正如一弯明月,清澈的照耀着整个教育体制,对于儿童文学的撰写和引导,都在小学语文教育的阅读里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含义深远的。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多样化的阅读模式的产生,给了儿童文学注入的新的活力,但是这种快餐式的文化带来的反思也是巨大的,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引导是显得尤为重要。 2、欣赏指导法 童年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阶段。对于童话世界的幻想和对于新事物的欣赏与认知都在这个阶段完成,对于儿童文学的欣赏也是在一个逐步影响的阶段下过渡。儿童文学是以语言为表象构成的艺术世界,在童话、寓言的世界里孩子们自由的驰骋着想象的翅膀,对于文学的欣赏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的理解,则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学会欣赏童话世界里的文学性和教育性,在教育教学体系里传承和指导好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基础。通过小学语文教育的各种欣赏指导,润泽和美化儿童的心灵,对儿童的成长成才是必不可缺的。 3、情感熏陶法 如果一堂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就要顺着学生心灵的走势而行,这样才能抵达学生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一旦教师要强扭到自己备课时的教学思路上来,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心灵沟通就会被打断,这就需要另一个契机的重新唤醒,教育是师生心心相印的活动,是心灵唤醒心灵,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对于情感的理解源自苏珊的解释,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而言,儿童是情感最好的表现。儿童的心灵清澈透明,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正是一个心灵启蒙的过程,对于养成学生对语言丰富性的感受力和深入的理解力是需要情感的熏陶。文学是艺术的基石,任何情感的表现都离不开文学的熏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研究,只能是建立在对于儿童文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之上,以小学语文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为基石,小学语文的教育价值是儿童文学的延伸与拓展,在新的领域上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认知与批判。学校社会的功利性带来的思想僵化、保守,儿童文学正是对立的与其存在,而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途径。叶圣陶谈教师“自己不明白人生的究竟,也就不明白儿童的究竟。”儿童文学便是源自儿童的心理,追寻文学的本源,与小学语文教育紧密结合,实现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儿童心理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起航。 作者:马佳娜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儿童文学主要是以儿童的视角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充满童真童趣,而且能够教育孩子的成长,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进行分析。 1.课程教学的基础地位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小学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环节和课堂气氛有严格的要求,由于小学生自觉性比较差、思想比较活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教学目的。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审美水平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儿童文学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模式与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相类似,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拓展的主要方式。在小学语文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儿童文学在教材中占据很大的部分,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课文主要是以儿童文学的形式出现,比如说儿歌和寓言,充满神话和浪漫色彩的寓言带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神奇世界,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大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阅读扩展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和阅读练习主要是以童话和儿歌为主要的方式,以儿童文学简单易懂和方式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比如说小学二年级的语文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作文写作的主要方式就是以人性化的方式将图片中的故事描述出来。 2.启发思维的重要地位 儿童文学是创作者从儿童的心理意识出发,通过儿童化的语言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的阅读受众是儿童,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能够迎合小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阅读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激发,最终实现对儿童思维能力的不断启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将学生引入童话的世界,学生在教师的针对性引导之下,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大的启示。 3.掌握学生心理的关键地位 前面已经讲过儿童文学主要是从儿童的心理意识层面上创作的,所以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心理和特点把握比较准确和全面,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儿童文学的不断提炼和阅读欣赏,能够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掌握学生成长和学习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小学生还处于儿童的阶段,对于儿童文学的信息接受能力比较强,通俗点来讲就是儿童文学中的很多儿童故事都是现实生活中儿童成长的缩影,教师在研究语文课程中主要儿童文学篇目的过程中,通过对故事经过的概括和提炼,对学生的特点和心理进行掌握。比如说小学二年级的阅读篇目《苹果树上的外婆》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小孩子的成长经历,从中可以总结出小孩子比较喜欢新奇、冒险、活泼的运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进教学,最后实现教学能力的不断增长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4.引导学生发展的首要地位 儿童文学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小学生对儿童文化中的很多行为思想会进行模仿和创造。比如说在电影《驯龙高手》《冰雪奇缘》上映之后,很多的小学生对影片中的行为都会进行模范,当然电影文化相对于儿童文学来说视觉影响力比较大。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的发展影响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以及教师引导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儿童文学都是选择有积极影响的篇目进行学习和赏析,对于学生的行文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良性发展的首要指导教材。文明礼貌、诚实待人、谦虚有礼、知错能改都是小学生发展中的优秀品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儿童文学将其中的优秀品质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实践,在日积月累的锻炼和培养之下,学生的行为习惯获得很好的发展,而儿童文学成为小学生发展的首要指导教科书。 二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的教学资源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和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相一致,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首先是从简单易懂的童话寓言和儿歌入手,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通过迎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欣赏能力,再逐步提高教材的等级。现代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很大一部分,主要是由于小学生文字的储量比较少,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篇幅过长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儿童文学成为首选的教学资源。儿童文学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结合现代儿童成长的特点和社会审美发展实际情况,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当今时代的教育更加贴切,所以能够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对小学生的能力成长提供帮助。现代社会儿童文学不断发展,涌现的作品不断增多,不仅是迎合了现代阅读的主旨,而且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能够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2.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儿童文学多样化的文学形式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创新。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吸引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强调,否则就会注意力分散,这是小学生的成长能力所决定的,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儿童文学的讲授要针对不同的篇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儿歌主要是通过朗读和歌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寓言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童话主要是通过分组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同的儿童文学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的语文教学,小孩的活泼性格和好奇思维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实现教学技巧的不断提升,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创新,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创新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3.增加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还要增加语文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小学语文课外教学主要是以课内教学为基础进行的拓展和延伸,保证学生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课外阅读的篇目。比如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了《皇帝的新装》,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就能够以课堂的内容为基础,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童话语言的阅读,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水平,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而且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眼界,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修养。小学的课外阅读主要是由教师指导完成的,小学生由于欣赏能力不足,在选择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容易盲从,所以教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选择,在结合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向的基础之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篇目能够和课内课程学习相统一,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教学资源,将最新最先进的课外阅读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参考最新的阅读指南,促进学生的个人能力成长,为以后的人生成长奠定基础。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地位作用进行分析,在结合笔者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张延成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双榆树中心校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现状及对策 好的儿童文学是一种精神食粮,能够带给小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然而,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儿童文学的有效对策。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中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着不同美学品格和独特的艺术个性,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进行教学。然而事实上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较低,往往难以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个性。首先,存在着儿童文学教学的工具化倾向。一些教师将儿童文学作品当作字词认读的工具,将字词作为教学的重点,并要求小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归纳和段落结构的分析,将文本分析得支离破碎,丧失了儿童文学的美感。其次,存在着儿童文学教学成人化的特点。也就是教师没有以儿童特有的思路来分析儿童文学作品,而是在教学中使用成人的心态和思维,造成儿童文学的功利化和世俗化。整个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2.教学中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很多教师都没有清晰的儿童文学文体概念,在教学时经常将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搞混。例如教师不理解儿诗和儿歌的区别,在教学时往往将其作为同一种文体。再例如教师不能区分童话中的夸张与语言修辞层面的夸张的区别,从而不能很好地把握童话的概念。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儿童文学的有效对策 1.在教学中紧扣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质 首先,教师要明确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是不同的,其具有特殊的艺术品性和审美特征。童真童趣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特质。所谓的童真童趣就是思想纯真、想象丰富、独特的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和行为,儿童文学正是在文学艺术层面对童真童趣进行反映,这也是儿童文学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儿童喜爱的原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把握课文中的童真童趣,包括儿童的处事方式、行为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把握其中抒发的纯真情感和戏剧化的生活情节。人教版《小摄影师》《捞月亮》《小猴子下山》《小狐狸卖空气》这些都属于洋溢着童真童趣的儿童文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儿童为中心,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思维去想,使学生感受到儿童文学中童真的魅力。其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能够清晰地对儿童文学的文体形式进行分类,对不同文体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儿歌与儿诗的教学,儿歌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儿诗的教学则侧重于陶冶学生的情感。在儿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行语言训练。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则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歌中的意象。 2.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正确的儿童文学理念树立起来,领会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建立科学的儿童文学观。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扩充自己的阅读量,通过阅读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对儿童文学的领悟能力。例如我国的郑渊洁、曹文轩、任溶溶,国外的刘易斯、林格伦、黑柳彻子都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教师要通过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来对自己对儿童的认识进行校正和调整,使自己的心灵贴近儿童,提高自己对儿童文学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用儿童的眼光来看,用儿童的思维来思考。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先使用教学挂图或多媒体来给学生“讲故事”,在讲故事之前要求学生要能够复述这个故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来完成字词的学习。然后教室要分发给学生几个头饰,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使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题,避免了教学的机械性和功利性。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儿童文学中的童真童趣,培养小学生对于儿童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和人格,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瑰宝,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将其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 作者:曹锡钰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探究 虽然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就一直倡导儿童文学的应用,但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仍没有很好地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和文体特点。因此,研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现状分析 1.1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 语文学科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儿童文学素养,如果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不高,就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从当前来看,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存在着儿童文学素养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儿童文学观念缺失,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不到位。二是缺乏理论素养。有的教师对儿童文学的内涵、体裁、美学特征、功能价值等儿童文学知识掌握不多。三是阅读量少,视野狭窄,儿童文学的感悟、审美、鉴赏能力都较差。 1.2儿童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是对儿童文学美学特征掌握不够。首先,重其工具性而轻人文性。有的教师将儿童文学作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它的审美性。其次,教学成人化。有的教师将儿童文学当做成人作品,在解读儿童文学时用成人的思维和观念去解读,成人化、功利化问题严重。在教学中采用逐字逐句分解的方式,忽略了审美性。本来应该生动的儿童文学课堂成了枯燥无味的说教方式。二是对文体特征没有掌握。文体意识弱化,文体知识掌握不够,容易将儿童文学当做其他文体一样教学。如有的教师将儿歌和儿诗当作一种文体进行处理。 2对策与建议 2.1转变儿童文学观 准确理解儿童文学,全面掌握其内涵。首先,儿童文学是文学系统中的一种,要注重其对象是儿童,主要是为了满足儿童精神及心灵的文学作品。其次,儿童文学符合儿童的年龄及身心特点。再次,增加阅读量,增强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增加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可以尽可能地多地阅读国内外儿童文学。通过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而且能够提升儿童文学素养。 2.2注重儿童情趣的培养 儿童文学都具有独特的儿童情趣,丰富的想象,单纯的思想,是最吸引儿童的地方。当儿童读到这些充满儿童情趣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就会产生激动、快乐、向往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儿童的心理、情感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儿童文学教材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文中的儿童情趣。儿童文学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有的通过儿童生活细节和戏剧化的故事情节,蕴含着纯真的儿童情感。如《狐狸和乌鸦》、《小松树和大松树》等都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生动活泼的儿童人物形象,容易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儿童语言、情节,用儿童思维、儿童心理和儿童眼光去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是要以儿童情趣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到儿童情趣,激发童心,感受快乐。 3抓住文体特征 一是了解构成及分类。儿童文学可以分为儿歌、儿诗、童话及儿童类的寓言、故事、小说、散文、戏剧、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教师要全面掌握这些各类文体的特点、分类依据、原则与方法。二是要了解各种文体特点。根据各种体裁特点去把握,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如儿歌与成人文学诗歌,都是韵文类,都比较注重语言的节奏韵律美,但是,儿歌更加注重节奏和用韵。同时,儿童内部的文体也有明显区别,儿童诗侧重点是“诗”,儿歌的侧重点则是“歌”,童话侧重叙事,注重的是外在的娱乐性和游戏性,儿童诗强调抒情与写意和抒情,强调的是内心、情感的体验和陶冶。三是根据文体特点选择教法。如在儿童诗、儿歌教学方面,都要注重韵文体的特点,主要以朗读和背诵法为主,从而感受其节奏和韵律美的特点。但是,儿歌教学重点是语言训练,可以采用念唱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儿童诗则应该将意象理解及想象作为重点,主要可以采用反复诵读、音乐、图片配合等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从而让学生的审美情趣、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四是根据心理特点学习儿童文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儿童文学时,要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多采用悬念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儿童文学学习竞赛活动,如在教学一些儿童寓言故事时,可以组织开展讲儿童寓言故事比赛活动,从而可以将学生学习儿童文学的积极性得到最大可能的挖掘和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儿童情趣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要意义,要根据儿童文学的特点去理解和教学,充分展示儿童文学的独特魅力,让儿童在儿童文学的熏陶下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吴粉萍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应用:小学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教学 小学的语文课一般教小学生的是拼音啊、生字啊这些基础的东西,这对于孩子们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而儿童文学作为一个很有活力的内容,它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儿童文学”一般是以教学资源的形式出现在了小学阶段中,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儿童通过阅读可以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己的能力,而且也满足了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新课改我们了解到,改革后的方案中更加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儿童文学融入课堂让学生各方面有了进步,可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前,儿童文学一般只是作为课外读物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而现在,儿童文学中的作品越来越多的以小学课文的形式走进小学课堂,这对于儿童文学的传播也有好处。在过去,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涉及到儿童文学的内容特别少,造成了这方面的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需求和人们文化理念的提升,国家教育部在编排教科书的同时,给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丰富了小学语文课本,这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优点。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添加儿童文学的成分,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视野,让小学生得以轻松的掌握书中的课文,毕竟儿童故事对于引导儿童学习课文有很大帮助。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的缘由 儿童文学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引起人们的关注,它逐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与它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我们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改革所引起的。 (一)课程地位的演变 小学语文课本来就是小学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语文让小学生增加自己的一些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过去的课本中大部分编排的是一些关于红军榜样、红军故事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一定的责任感,由于过份注重学习结果,以至于学生对于这方面认识不足,收效甚微。这就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考虑把儿童文学纳入小学语文课程中,所以在教科书编排的过程中,这个体系被提上日程,这让儿童文学的地位得以提升。紧接着是新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儿童文学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课程环境的改善 近年来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的个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儿童文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它虽然说没有把儿童文学的目标和内容明确提出来,但是相关阐述为儿童文学教学的组织提供了很大依据。以前,那些故事书一般只作为家长为了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买的课外读物,在学校老师并不允许它介入课堂,怕它干扰学生学习。但是现在,《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故事书已经越来越成为儿童文学融入语文课本的重要参考,这些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小学生从中领悟其中的意味,这个对于小学生思想的引导效果还是比较良好的,至少要比死板的文章要有益很多。 二、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的的教学策略 现在的小学生视野是很开阔的,一部分出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一部分出于教育环境的改革。所以说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对新一代青少年来说是极为有利的,特别是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对于小学生学习更是有很大的帮助。 (一)把握小学生的特点,快乐学习 小学生也可以说出在儿童期的儿童,既然是儿童,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就是很强的,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儿童文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老师可以采用丰富的表情,不断变化的语调来给学生讲书中的故事,让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融入课堂环境中,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当然这就对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必须具备很好的工作能力才可以做到这些。 (二)尊重儿童的理解特长,发散小学生思维 对于看到的各种事物,儿童总是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当他们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加强引导,而不是片面的去打消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念头。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经常对孩子进行鼓励引导,尊重儿童的特长理解,发散他们的思维。儿童文学作品就可以完美的弥补小学教育的不足,值得关注。把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国家教育部应该明确对比做出规定,看到这一举措的好处。儿童文学对于孩子们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能激起儿童对于学习的兴趣,老师的教学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 作者:吴国均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心校
会计管理篇1 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会计工作为关键工作内容,直接关乎企业经济是否稳定以及企业未来经营是否顺利。目前阶段,大多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常常出现“分离”问题,两个计算系统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导致具体数据缺少关联性,难以有效共享相关数据及信息,阻碍会计工作进程。为此,企业内部应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加剧高效措施,协调财务工作及管理会计关系,促进二者长短互补,为企业持续发展积蓄能量。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概念 在企业经营与发展时,财务会计为核心经济管理活动,具有核算及监督特定时期内企业资金运作情况的职能,可为债权人、利害关系人及投资人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促使其进一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 (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即“内部会计”,其主要职能在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与质量,通过应用会计手段,分析研究企业管理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靠建议,为企业后期经营活动带来有效依据。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练习 二者本是“一本同源”,在计算机技术并不发达的时期,会计主要承担烦琐的查账、记账、算账工作,很少有余力负责管理工作。财务会计属于对外管理活动,参照会计规章制度,针对企业经营时的财务情况以及经营成果加以核算,严格监督企业具体运营状况,为企业提供经营策略。管理会计属于对内管理活动,以企业具体管理要求为核心依据,通过应用会计手段,展开预测,适当调节运营计划,掌控经济活动。为此,企业会计及管理会计在职能上是互补的关系,在目标、信息材料及基本操作方法上趋于一致。尤其是在日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里,财务会计从烦琐的算账、记账中得以解放,将更多精力用来负责其他管理工作,实现了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的融合,加强了二者间的联系。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由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必然性 融合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具有一定必然性。主要如下所示: 1.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的融合,极其契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企业财务管理结果、要求。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市场针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效率及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不存在简单的逻辑基础。若单独依靠财务会计或者管理会计,则难以达到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要求。 2.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可切实减少企业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应用效率。众所周知,企业资源具有有限性特点,耗费越多的财力、人力、物力,在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应用到的资源就越来越少。融合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将两个部门变为一个部门,可避免重复浪费资源现象的出现,进一步优化管理结构,减少管理成本,增强资源应用效率,优化配置企业资源。 3.融合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是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养的必要途径,将二者融合,更利于具体人员深入交流与学习,不断完善专业拓展,充实知识结构,为企业培养更多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融合可行性 有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下面这三点:二者的融合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会计主要是为管理而服务的。在信息系统论不断发展背景下,会计被视为企业范围内的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具体信息,为决策“行方便”。而决策本身也属于构成管理活动的要素,所以在企业内部推动会计工作,融合管理会计,可切实形成经济信息系统。两者的融合具有技术基础,通过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切实反映分析对象的同一性,确保相关资料具有共享性,应用具体分析结果,为决策人员带来便利。二者的融合具有人才基础,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在高校相关专业教学时,就有不同程度的融合,未来高校可培养更多会计人才及管理人才,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确保相关人才具有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及管理专业经验。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创新发展的必要意义 (一)融合创新的必要来自企业内外部需求 对于大多的企业来说,会计体系在财务会计中占据关键地位。管理会计是新生会计分支,即使被现如今的经济社会所需求,但是具体执行下来,依旧存在浅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财务会计通常会为利益相关人员提供财务信息,管理会计可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会计本身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企业经营人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基础及经验,这样才能推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得以创新与融合。 (二)融合创新的必要来自内部结构 于企业财务会计来说,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结合当期营业成本以及期间费用数据,但是无论是月末存在的半成品、库存品,或者是废品,仅依靠简单的记账凭证,均无法得到真实数据。 (三)融合创新的必要来自科学应用资源 企业通常希望高效应用资源提高附加价值,将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加以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重复工作,充分发挥两种会计工作优势。立足人力资源角度,以最低人力成本获得最大管理效益。另一方面,实现二者的融合,可形成综合报告,帮助管理者高效决策,分析资源投入在哪一环节能取得更多效益,进而助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 (四)融合创新的必要来自联系紧密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源头、本质以及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特点,都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核心内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资金运营环境下得以实行,工作范围及工作区间具有一定交集,这些交集令二者间的差异相互弥补。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二者加以融合,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可从根源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水平。 四、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融合现状分析 (一)规范性标准间差异 参照会计准则,发现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在规范方面具有一定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有效融合。针对财务会计来说,以外部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且这些人员与企业间具有一定利益关系,并且国家为了切实监管信息真实性,颁布了相关政策及法律。但是,管理会计却以企业内部管控为核心工作内容,管理会计工作的关键,在于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致力帮助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结合现有状况来看,我国并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制度,但是凭借长期经验,足以发现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在内容及工作要求上具有显著差别。 (二)信息欠缺共享性 对企业会计来讲,以报表为主要表达形式。在报表中,可切实凸显企业多种经济活动,展示国家针对财务会计的具体要求,并且涵盖了报表格式和操作流程。相比来看,管理会计要求则并不严格,结合具体现状,工作人员针对报表形式做出适当调整,具有一定灵活性,且风格多元化。为此,两者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性,无论是主体,或者精细核算方面,财务会计均无法追上管理财务步伐,最终形成了“各自为营”的局面。目前,针对工作成果来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难以实施共享,不能有效整合系统信息,导致二者针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值越来越低,影响企业稳定运行及健康发展。 (三)未曾协调两者工作人员素养 众所周知,会计人员工作素养直接关乎未来企业发展状态。因此,针对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进行融合式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结合企业现状,财务人员无论是资历,或者是综合能力,均未达到企业的具体标准。如果促进二者融合,通过最佳方式,均可提高财务会计人员及管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但是,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并未充分认知财务会计人员及管理会计人员在认知方面的差异,缺少完善的工作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融合优势,凸显融合弱点,不利于增强资源共享效果。 五、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融合创新的策略分析 (一)高效应用计算机技术 在企业推进会计工作时,充分融入计算机技术,可促使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高效获取信息。通过数据技术及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共享使会计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并令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融合效率有所提升。为企业财务部门顺利落实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应用通信技术及在线数据采集技术,可保障数据采集工作、传输工作有效落实,进而满足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对数据信息的高效性要求及时性要求。同时,通过应用在线管理和远程控制手段,可为企业财务管理营造开放式系统、完整性系统,为企业信息用户提供全面的财务报告,切实反映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经营情况,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做好前期铺垫。 (二)有关业务部门紧密配合 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数据源及需求间具有一定不同。会计凭证数据要得到财务部数据的支持,并且还要获得基础部门数据,组建完善的操作流程图及健全管理体系,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以保障业务工作落在实处,为及时采集信息、输入信息提供优良基础,令整个业务流程更稳定、更高效。为此,企业领导人员应注重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合力把握人际关系,提高辨别力、洞察力,如若出现突发事故,应及时给出反应。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内部组织环境及和谐人际关系,可有效结合企业合作需求,保障各部门成员良性沟通,在科学规章制度及完善的章程作用下,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逐日提升。 (三)精细设计财务工作内容 企业应针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目录清单加以创建与整理,参照管理会计具体需要,分类与编码各项目录清单,保障管理系统及数据库足够完善,并采集及合并处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基础数据,促进各数据兼容在分类栏目以及统计信息代码时添加原有会计科目,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可靠支持,并最大程度避免出现应用中重复筛选的问题。通过使用信息增设方法,有效记录企业管理会计发展时需要应用的各种信息,并把会计凭证输入界面变为“多窗口”。为此,会计凭证输入人员既可以是财会人员,也可以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负责,不断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此外,应注重结合企业具体发展需求,设置管理会计账簿以及会计账簿格式,形成最终会计凭证。 (四)会计工作理念须推陈出新 立足新时代新形势,企业会计职能有所改变,这就要求企业财会人员针对会计工作产生全新认知,摒弃传统的、单调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高度重视会计管理职能。与此同时,要关注企业会计工作创新情况,展现企业财务价值及作用,为企业持续发展增添动力,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会计知识,丰富会计管理经验,以完善的知识系统,为企业会计决策工作带来知识。通过丰富的财务知识,为企业领导人员提供数据支持,进而提高企业整体决策水准,实现融合与创新发展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美好愿景。 (五)在会计工作中融入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科技不断发展,其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将信息化应用在会计管理中,已成为常见方式。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竞争性越来越激烈了,原本应用于财务结算、登记账簿等简单的会计职能,以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下占据发展先机。会计职能应侧重于促进企业进行高效的经济活动,切实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况,了解企业资金运转状况、生产运营情况,令上层领导者及时了解企业实际经济态势,便于管理会计针对企业经济发展进行正确分析与判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间的信息高效传递,令二者的资源能迅速共享。信息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可令企业针对会计的管理进行创新设计,为企业上层领导阶层了解各类经济信息带来支持。为此,企业应注重建设财务信息化平台,积极购进智能化设备及智能办公软件,并针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及管理会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令其逐步提高自身知识层次及技能层次,促使其从一般财务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向管理会计人才升级,进而提高整体财务工作效率,增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能性。 (六)树立会计融合发展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是企业管理时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经济交易以及经济事项交流时均发挥了重大作用,应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相关会计知识也出现了一定变化,习惯于应用传统会计知识的前辈不计其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会计经济工作的落实。在全新的发展背景下,所有财务会计人员及管理会计人员,应不断解放思想,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解放思想过程中,应打破漫长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障碍问题,从条条框框中获得解放,用辩证法眼光看待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结合实际问题,提升整体创新水准,推动会计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会计人员均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完善会计知识结构,以确保自己能跟随时代发展脚步。在企业具体管理会计工作落实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完善会计观念,主动提升业务水准,加强会计相关素养,端正会计工作态度。除此之外,会计工作者应及时关注国家具体部门有关的经济体制以及调整的政策,以确保自身会计知识能与政府政策相互呼应,进而高效推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 (七)通过循序渐进方式促进二者融合 参照具体概念,财务会计更关注日常生活,可为企业外部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更侧重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受市场因素影响,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融合存在着一定难题,比如管理会计系统并不完善,欠缺管理会计人才,均会为二者的融合制造一定困难。所以,就需要结合企业单位具体经济情况,从全局角度出发,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之中,企业财务人员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坚持事物循序渐进发展的规律,在循序渐进中促进二者融合与发展。企业领导人员要合理安排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工作细节,做好每一环节的准备工作,坚持统筹安排会计计划。 (八)全新设计财务资料格式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所应用到的财务资料来源具有一致性特点,但是二者在操作时,又有一定的差别。财务资料格式缺少统一性,会增加二者的融合难度。因此,就要针对目前的财务资料格式加以调整与重新设计,财务资料格式设计要关注下面三点。首先,要注重分类编码,针对原始会计信息做出分类,并设置编码,以便切实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率,防止出现重复筛选问题。其次,设计备用信息栏,严格记录非货币信息。此外,结合实际需求设置财务会计账簿、管理会计账簿。关于财务资料格式的统一,并不要求报表统一、二者账簿统一,仅需要会计凭证的设计符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对信息的实际要求即可。 六、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给很多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形势,企业若想收获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则应选择创新型发展战略,转变企业内部发展模式,以便能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形势。如今,促进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有效融合,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要选择。因此,企业应针对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融合内容加以研究,探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二者的融合开辟新道路。 作者:胡琴文 单位:中国 水 利 水 电 第 八 工程局有限公司水电公司 会计管理篇2 众所周知,对于我国社会企业而言,在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方式,针对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制度以及执行方案进行有效完善和健全,不仅可以科学反映出该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同时也能针对企业中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与控制,从而帮助企业加强对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认知和掌握,进而针对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同样也能起到相应的督促作用,推动企业的高层领导要秉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基础管理理念,不断学习并吸收先进的会计管理和发展知识,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传统思想、传统理念给日常工作带来弊端和影响。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详细论述背景,针对现代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社会企业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具体应用的“必要性、应用现状以及实践应用方案”展开综合论述。 一、目前,将管理会计有效应用于社会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近些年来我国对社会企业科学实施并设置了相应的“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制度,提出了更为全面且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企业,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执行期间,要将管理和监督制度进行革新和优化,以满足经济市场以及企业内部的实际发展需求,并同时依照相应的规章条令,将管理会计有效应用其中。这是因为: (一)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入和渗透,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之所以要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相融,是因为管理会计采用的是较为特殊的管理手段,来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促使整个管理效能得到充足发展和提升。此外,管理会计的体系制度,无论是对于推动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体系建设还是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而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不仅能够更好地调动并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逐渐加强企业高层领导对日常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整体重视度,从而给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二)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和发展,有利于帮助企业降低日常运营管理成本 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和企业的整体运营以及管理质量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而实现工作活动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做的便是确保所有的员工乃至高层领导者都要形成正确的管理价值观,并塑造相应经营理念。管理会计活动在社会企业发展中的有效应用和拓展过程,通过科学方式帮助员工培育了先进且与时代相符的管理会计思想以及相关企业经营理念,在原有的管理体系制度上展开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设计工作,并同时依照员工的实际发展要求,构建起完整的员工激励机制,以先进管理理念为纽带,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塑造。并将“人文价值精神、时间成本观念、风险管理和控制观念”等内容有效融入其中,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针对日常运营和管理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企业财务资源管理效益的不断提升与增强。 (三)管理会计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帮助企业针对市场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管理会计的拓展和延伸应用过程,是针对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而展开的。管理会计中的监控和预测职能,通常情况下都是将现代经营与管理决策方案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相融合视为根本依据,从而在掌握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条件及相关定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借助这些数据信息资料,针对企业在未来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成本损耗和资金动态情况展开针对性地推测和分析,借此来保障现行管理和经营决策方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四)管理会计的提出与落实,是企业完成绩效考核与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 管理会计正式提出与有效落实,其作用影响最为显著的便是帮助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部门进行绩效实况的考核与评价工作,并同时对责任企业的财务预算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的归属责任进行明确,从而依照责任主体和问题详细情况来实施相应的绩效奖惩制度。此外,还要对企业内部各个不同部门利益分配关系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以确保各部门经营和管理责任能够在奖惩制度下得到充分落实和发展。在此期间,管理会计通过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将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以及部门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并借助“奖惩激励、监督管理、约束企业员工”等执行方式,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与绩效考核管理活动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在管理会计的全力推动下,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发展。 二、现代化经济发展形势下,管理会计在我国社会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一)基础理论发展与研究过程相对滞后 根据实际调查显示,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和应用活动虽然在社会经济体系的推动下得到了进步和提升,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基础理论和实践理念的相关研究还是不足,欠缺实践操作部分的填充和优化。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说,管理会计工作职能的有效应用过程,通常情况下还是集中在企业的发展上,同时围绕着企业的经营以及财务管理活动而展开,尚未在企业中得到大范围推广。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对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行业中,所研究的进度和效果皆不同。尽管近些年来,为了紧随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有不少的社会企业,也逐渐针对管理会计的实践操作经验进行了积累,但是由于行业本身理论体系研究过程的滞后和缺失,无法真正满足当代社会所提出的全新发展要求,因而很多情况下所开展的研究活动基本半途而废。此外,由于我国企业和其他单位,对待管理会计在“项目服务、管理手段、运营方式、财务数据”等内容上的处理态度不同,导致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职能期间,出现了滞后性,致使企业的学习和研究动力不足,不足以支撑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突破。 (二)管理会计工作的建设和应用方式较为单一 在具体的应用和实践过程中,我国有不少的社会企业,在内部财务会计工作执行期间,仍然坚持采用以往传统的“记账”落后方式,部门员工乃至高层领导者对管理会计应用工作的整体重视度并不高,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思想偏见和误差,习惯性地认为管理会计的存在多余又无用。例如,部分企业很多时候都是采用不定期的方式,来针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具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借此来改进并优化会计管理的具体执行模式。而这种“不固定、被动”的改进策略,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效益,倘若长期进行,势必会阻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合理建设与应用,最终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三)整个应用过程缺乏专业化的高质量组织人才队伍 管理会计工作职能在社会企业中的有效构建和全面应用,主要还是需要依靠专业化的会计人才组织队伍来支撑。而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工作体系中的建设和应用时间较短,同时缺少必要的实践操作支撑,整个应用过程尚未形成完整且成熟的应用规律。外加上,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市场中人才资源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与管理会计相关的专业化人才组织队伍并没有完全地建立起来,与企业运营和管理模式相符的管理会计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此外,与经济市场中的其他领域行业相比,企业在专业化管理会计人才资源选择和利用过程中的运行机制,显得更加“僵硬、固化”。由于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自我学习和提升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观念尚未形成”等影响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会计职能的应用和未来长效发展。(四)应用过程缺少完善且科学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部分企业由于“发展规模较小、基础信息建设较差、会计岗位员工的基础管理意识较弱以及会计工作执行方式电算化起步较晚”等问题存在。导致目前企业所开展的财务会计管理活动中,尚未依照实际发展需求,制订与运营和管理理念相符的“统一化、完整化”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而致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发展进度缓慢,财务数据信息的统计以及分析工作效率低下,员工之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有。正因如此,在很多不知情的情况下,社会企业所执行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中,由于缺少了财务信息系统的科学引导,所制定出的决策和引导方针始终存在着一定偏差,与事先所预计的最终结果不符。 三、现代化经济发展形势下,优化管理会计在我国社会企业应用过程中的对策和建议 (一)重投入,加强对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分析和研究 与国内相比,由于国外针对管理会计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早,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活动,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应用体系,可以作为权威内容让企业作为参考。而对于我国而言,虽然没有像国外一样,针对管理会计的研究那么深入,但是却可以在全面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目前所开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进行不断提升和强化,从而更好、更快地增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整体应用进度,以便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例如,一方面企业在日常运营和管理活动中,理当依照实际发展需求,逐渐加大对管理会计基础理论和实践策略的研究分析力度,通过“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必要因素的支持和保障,来为管理会计在社会企业中的科学建设以及有效应用提供完整的基础理论根据,从而为推动社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内部高层领导者管理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同样也是整个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者而言,为了能够全面深化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在企业决策制定和设置过程中,理当不断提高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整体重视度,同时还要加大管理会计应用价值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战略发展目标的推动下,营造浓厚氛围助力管理会计职能得到长久发展。 (二)强体系,科学构建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 倘若想实现管理会计在我国社会企业中的科学建设与有效应用,在依照企业实际运营和管理需求基础上,建立起完整且高效的财务控制体系是其中的必要执行基础。因此,在日常运营和管理活动正式开展期间,企业不仅要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整体重视度,同时也要将其视为实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有效应用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具体而言:首先,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企业,理当从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环境开始入手,通过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建立起职责分工机制,并设置相应的公平奖惩制度,借此确保企业的财务会计员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各司其职,将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进行充分发挥。其次,要构建与企业战略发展政策相符的可行性监督和考核管理系统,通过定期针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自我评价与判定的方式,来将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反馈,从而进一步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公信力与执行力”。 (三)育人才,全面提高企业内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我国社会企业若是想将管理会计有效应用其中,并取得相应的实质性效果,这整个执行和应用过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会计岗位人才组织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息息相关,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因此,为了实现企业运营效益的不断提升,针对内部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组织队伍进行建设和拓展势在必行。而对于企业如何有效加强专业人才的队伍组织建设工作,其中最为有效且合理的方式便是采用“培训学习”常态化方案,依照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实际所需,来定期展开相应的会计岗位业务能力培训学习活动,并同时逐渐加大培训和教育工作的整体实践力度。通过“集中化训练、专家主题讲座、专题课程讲解、实践操作训练”等方式,在将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以及科学实践方案有效融入其中的同时,将具体的管理会计工作执行流程与内容交托给企业会计工作者,借此帮助员工进一步提高并强化业务工作能力。此外,企业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还应该从企业自身的专业化人才需求角度出发,来建立起与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相对应的人才招聘体系,通过“社会人才市场招聘、校园直招”等方式,积极探索并挖掘具有“专业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突出、品行端正、发展潜力较大”的专业人才,从企业的源头角度彻底解决人才稀缺的问题,并提高企业现有财会人才组织队伍的综合职业素养。 (四)提效能,针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完善与建设 构建先进且完整的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行动技术保障,同时也是维护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长效稳定开展的重要前行基础。具体来说,作为当代企业审时度势、从政策角度去掌握市场经济的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是推动财务会计和日常管理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行条件,同时也是将管理会计有效应用其中的首要执行任务。因此,社会企业在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理当积极借助自动化办公技术,并通过合理方式科学构建起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将管理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财务预算控制、信息化管理体系”等工具与财务信息系统相融,从而帮助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者,进一步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整体执行效率,真正意义上将会计信息化发展落到实处。综上所述,实现管理会计在社会企业发展与应用中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依照经济市场需求,构建起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能为企业不同岗位部门之间的各项业务有序开展,提供“高品质、高效能、便捷性”的信息化服务,最终推动企业管理会计朝着高品质方向不断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形势下,对于我国各地区中的社会企业而言,倘若想切实通过科学方式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成本管理效率进行不断提升和增强,就必须从财务部门角度出发,以会计岗位成员为核心,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大企业管理会计活动的“探究、分析、应用以及推广”整体力度,从而借助高质量的专业化会计管理人才,积极组织并执行相应的管理会计工作,最终实现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红杰 单位:德州职业 技术学院 会计管理篇3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大幕已经拉开,我国检测产业也面临重新洗牌。有些省份率先进行了试点。其中的一些省份改革思路,就是以区县为单位,相近职能事业单位进行整合,几家带有检测性质和色彩的事业单位合为一家。减少相近检测机构数量,核销了编制,整合了检测资源;另外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检测单位改制成为了企业,建立了适应检测行业特点的现代化企业机制,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检测业务面,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检测产业的这次变革当中,为了更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契机,特别需要提升检测产业的管理方式和内部治理机构。其中,管理会计在检测产业变革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管理会计的战略构建、管理会计的管理营运分析、管理会计的成本主体转变、内外因素准备、成本管控体系建设等视角,阐明新的形势下,转变管理会计管理思路,重塑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多维度提升检验检测单位的成本管控水平,最终实现检测单位整体战略目标。 一、全球检测产业市场发展综述 全球检验检测市场主要分布如下几个行业,零售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工业产品领域。从检验检测实施主体分析:政府举办和工业企业内部检测占比约六成,其他市场份额被第三方检测公司瓜分。从发展态势,第三方检测市场份额每年逐步增长。整体检验检测市场需求旺盛。 二、我国检测产业发展概述 当前,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4.9余万家(截至2020年末),营收规模近3600亿元,是世界范围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市场,这得益于我国是全球最大制造大国背景。国家层面上,检验检测机构为主体的国家级检测院以科学试验和检验检测认证为举办目的,同时以科学研究性为主。同时存在一些检测认证大型集团公司,检测服务主要对象是对外贸易的出口产品;检测认证省级层面依托政府举办的检测机构,成立了专业检测中心或科学研究院,检测能力和专业性强,但检测单位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益;在地方层面,也就是区县级层面上,检测项目单一,检测队伍力量薄弱,甚至跟不上地方特色的产品上市质检的节奏。 三、管理会计在检测产业管理中的定位及现状 检测行业直观的业务成果就是符合当时环境下的真实检测数据,以此来指导和应用生产、生活领域。管理会计通过自己内部核算和管理,来提升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和提升整体的检测业务对外服务水平。在检测产品的某些领域,管理会计在检测行业的成本管控方面,仍停留在零基预算模式的成本控制,没有结合检测作业下的标准成本法控制成本支出;管理会计在检测行业的战略构建方面,只建立了短期和合同管理模式的目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规划;管理会计在检测行业的经营分析方面,仍然是以传统财务指标和人力考核指标进行指导分析,其他视角下的分析是空白;管理会计在检测行业的主体仍然停留在检测单位个体上,在检测项目和检测单位自身部门没有充分展开。 四、管理会计中的决策主体转变 由于检测行业实施检测项目主体不同,决定其管理会计实施主体既可以是检测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内部的管理部门;还可以是列为重点检测的项目本身。管理会计的决策主体以检测业务不同进行转变,更能产生很好的精细化成本决策。管理会计主体转变考虑其他因素:必须结合各种检测业务开展情况,在检测个体单位自身的战略管理、预算管控、成本实施、绩效考核、风险管控等等。 五、管理会计转变的内外部因素准备 外部因素包括整体检测市场环境因素、有关检测产业法律法规法律环境因素、整体检测产品发展趋势等。内部因素包括:检测产业人员的管理理念与管理会计核心意识的结合情况、检测产业个体内部完善的内部组织管理会计集成体系、适合检测业务行业发展的管理会计报告、检测业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信息化系统。六、多视角营运指标分析管理会计转变当前,检测产业面临一个经营环境较为复杂,后续营收能力不确定性等风险。常规的营运分析基础上,更需要多视角营运目标分析,进而让决策者清楚,哪些是具有发展潜力前景的检测业务项目、哪些是长期具有潜力的检测合作伙伴、哪些是更为有效业务拓宽的渠道、哪些是最为合适的经营管理方式方法等等。以此来提高检测产业个体的营运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其自身的战略目标。第一,多视角可选择范围。可以从检测服务区域、检测部门、送检客户、检测服务、送检渠道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那些盈利,那些亏损,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比对分析,推导出企业成本集约化的科学管理方法。第二,多视角的信息化环境。通过检测单位自身信息化支撑系统与会计软件的深度融合。通过分析,把主要的资源成本倾斜热点的检测业务。融合系统出具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维度越多,数据支撑性越好。第三,多视角的内部管理环境。通过分析,逐步优化内部的组织构架,逐步重建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构建扁平化的检测受理流程,消除和减少冗余的组织构架。 七、检测产业管理会计转变中的成本管控体系 检测产业中个体的成本水平决定将来其在检测市场地位的强弱,控制检测成本、节约其个体的自身费用能耗,对于检测产业整体来说,意义非凡,决定其到底能走多远。从检测水平(检测报告)来说,应将检测技术与成本能耗和经济成果有效融合。 1.中远期规划目标约束检测成本 通过检测业务,形成检测报告,进而获得检测收入。同样也需要考虑具有竞争力的对外价格。将成本总括进检测业务整个过程。将消耗费用定位于每个检测环节、每个检测步骤。所以要将总计成本落实进每个检测环节,乃至细节。 2.检测业务规范与标准成本法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工业品的制造遵循标准化方向,检测业务的操作同样,也要进行成本标准化的推行。每一个检测业务操作都要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执行。管理会计中的标准成本法,核心思想是以标准成本记录,然后与反映产品的成本形成整个过程,还有最终结果,从而用以实际对成本的控制。一个是工业操作,一个是管理执行。检测产业中的成本管控必须在整个检测业务过程中,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在规范指引下,通过标准成本法,计算出具体检测环节成本,以严格控制单位标准成本,进而把控整体的检测业务成本。 3.成本预想 检测个体在检测市场竞争,其核心力是检测业务的产品力。严格意义上,检测成本决定其竞争力。降低成本是其瓜分市场蛋糕重要手段。预想检测业务发展持续力,必须拓展自身业务和检测软实力和硬实力。预想人才和仪器的投资,都要纳入其战略定位提前预想设计。通过预想,演练今后竞争的场景,以此,储备足够的人才,储备新的检测生产操作线,储备潜在检测用户的渠道资源。预想法律等内外风险,以此建立考虑预警机制的成本体系。 八、战略愿景定位下的管理会计转变 1.财政支持模式下的战略愿景与管理会计转变 (1)应逐步取消财政全额模式的财政支持模式,建立新型财政差额体系,因地制宜确定国家和检测中心或院的差额配比原则,条件好的区县50%财政补助以内甚至可以降低至20%;条件差的欠发达地区至少保证70%以上财政支持力度。释放改革活力,激发检测单位个体内在活力。进一步规范使用国家强检系统后,国家和地方财政抓好检测项目业务底数,更要充分保障财政支撑能力,坚决避免地方行政单位占用和挪用强制检测财政资金。财政支持下的检测行业个体战略愿景应立足和强化强检业务,强化其内控的管理体系,努力提升检验检测业务水平,逐步开拓其他检测业务领域,打造一支面向局部区域、业务过硬的检测队伍。 (2)管理会计成本精细化。有检测业务必然产生收入与成本支出,需要有更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会计管控收入与支出。检测业务需要考虑人工成本因素;需要考虑器材消耗与维护成本因素;需要考虑试剂、药品等低值易耗品成本等等因素。目前财政保障下的事业单位逐步实现财政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基本实现了人、财、物的成本管理与核算。对于检测类事业单位,急需与生产方面检测业务衔接与融合,更需要贯通。需要在财政一体化中嵌入一个数据模块,可以参考区块链的数据结构,使检测业务项目与费用发生同步,并产生数据。这样更能科学准确地核算。对今后工作指导更加便利,从容面对突发和剧增的检测业务。 2.企业法人模式下的愿景与管理会计转变 在成熟条件下,检测中心或院初步具有市场主体地位,财务核算上应积极采用企业会计独立核算,并向上市公司看齐,如检测收入的市场化,保证强检公益服务外,企业模式的收入应向公众开放和透明,积极寻求收入业务领域向当地工业、农业、服务业拓展。支出也应遵循配比原则,配比有效收入,减少不必要费用支出。 (1)事业单位转企的会计准备。第一,对本单位资产全方位清理和清查,清理往来款。如出现清理困难情况,如有必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安排下,成立存续单位。由存续单位承担往来债权债务,这样,转企的检测公司更能轻装上阵,专心投入新的生产经营当中。第二,全面盘活固定资产。继续发挥功效的固定资产确立好残存价值,转入新的公司体量。对长久闲置,和待报废资产,通过财政正常手续报废,处理难度大的,可以通过拍卖等第三方合作方式变卖,产生收益上交当地财政。第三,所有者权利确权。通过清理清查,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当地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改革文件精神,通过确权后,以政府红头文件形式下发给新公司所有者权利为准,当时时点的所有者权益为新检测公司所有者权益。 (2)新检测公司的会计核算的转变。第一,新公司会计核算将采用适宜市场经济发展的权责发生制,每笔会计业务是借贷记账法核算,科目记账回归到了借贷记账法本色的形态,即借贷的关系更加纯粹。今后的工作,摒弃原有的收付实现制。第二,月报、季报、年报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代替原有的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明细报表等财务报表。报表阅读和分析,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息税前利润、单位人工成本、利息保障倍数、长期资本负债率、现金流量债务比等财务指标分析,科学指引新检测公司经营工作。 (3)检验检测内部治理管理模式的转变。第一,以往会计核算模式,根据前一年成本费用发生情况,上报下一年成本费用。新的检测公司预算会以检测业务项目为中心,保障民生的强检,通过国家受理平台业务取数,国家或地方财政给予财政支持;新检测公司将充分发掘和开拓当地业务市场,对业务增长迅猛,经济效益前景好的检测项目,将下大力气发展。并在成本方面给予倾斜。对前景不确定性大的,将逐步取消。第二,软件管理模式转变。原来单一会计核算软件将被集会计核算、内控管理、检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物料管理、生产调配的ERP取代,每一个业务发生,都会产生数据点对点的管控和跟踪。真正实现了会计核算与生产经营管理的融合管控。第三,人员岗位转变。新检测公司管理下的员工的工作,将变得更加具体,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结果从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充分体现,一人可以兼任数个岗位,会计可以考取注册检测师证,可以参与检测业务,如能力提升,更可以参加省级或国家实验室的工作,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每名员工将不满足一手活、一个岗位。充分激发每名员工的能力潜能。 (4)检验检测合作模式的战略模式构建。第一,新的检测公司建立后,应迅速提升新检测公司的检测业务水平,积极投身当地工农业务的经济建设上,以检带动测,以测拓展检,横向方面,检测业务面需要拓展;纵向方面,检测业务更需要高水平的提升。积极组建区域性检测单位联盟。如,区县范围检测公司与省会范围检测公司联盟,产能过剩的检测公司与产能不足的检测公司联盟或合作。通过联盟与合作,弥补自身短板,利用对方长项拓展自身业务,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迅速提升自己检测业务能力。第二,与国家实验室的合作。国家实验室检测能力毋庸置疑,检测数据公信力在社会上得到充分认可,在检测公司成立后,应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检测实验,对经济效益好,当地工农业有帮助和前景的项目,在得到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合作前提下,在检测公司当地成立国家实验室的下分实验项目,在国家实验室指导下,充分操作检测实验,实验得到第一手实验数据与国家实验室比对认可。以此提升自己检测能力水平。 (5)检验检测自身业务渠道战略构建。目前,我国强检平台中计量器具、目录中的感应仪器的强制检定的经费保障由国家财政列支。未来新检测公司在这部分是可以获得稳定收益。说明这部分收入可以保证检测队伍的人员基本开支。但是,为了新检验检测公司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蓝海战略,必须寻求新的检验检测业务增长点。(第一,电商商品检验检测渠道构建。电商商品已经充斥整个流通市场,实体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商产品的生产渠道多元。除工厂生产的产品外,甚至还有小作坊式家庭工厂生产的产品。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隐患。这给检测公司提供了巨大商机。新检验检测公司应根据国家质量安全体系指导商家质量管控,通过检验检测和技术咨询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最终成为市场认可的产品。第二,二手车检验检测渠道构建。二手车的检验大部分市场被二手车平台垄断,检测费用高,其成本被转嫁给买家。部分平台的检测数据存在造假嫌疑,消费者的申诉维权举步维艰。新型检验检测公司应积极参与二手车的检验检测市场竞争,可以现场检测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依靠自己的人才优势、仪器优势,抢占二手车检验检测市场。第三,农产品质量检测渠道构建。目前,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市场存在真空地带,在某些地区,农民创立了粮食品牌和深加工基地,粮食制品的等级品质急需第三方检验鉴定。检验检测公司可以通过自身业务检验检测,出具粮食等农作物检测报告。第四,环境检验检测渠道构建。老百姓对自己生活品质有很大需要,尤其是新房装修后,需要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验检测公司可以通过自己的仪器对室内房间进行检测,排除污染源。 九、结语 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检验检测行业而言,通过加强管理会计的一系列化管理,重塑检测单位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构建,结合自身的检测能力,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进一步融合检测业务和会计管理平台,分析和指引检测业务科学有效发展,从而进一步降低检测业务成本,有效管控检测业务风险。通过一系列的管控会计转变,进而提升检测行业的内部治理能力。 作者:丑大鹏 单位:洮南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洮南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中心)
会计人才培养篇1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与各行各业也不断实现深度融合,大数据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给各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变化。2021年,财政部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财会〔2021〕27号),提出要加快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为会计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活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数据支撑。2021年6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了“2021年影响中国会计人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结果发布会”,其中对中国会计从业人员影响排名前三的信息技术分别是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由此可见大数据对于会计行业的影响日渐深入。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高职院校不仅要更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还应动态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培训,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和整体环境的适配性,满足大数据时代会计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大数据时代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一)大数据及大数据时代的内涵 大数据是指相对于较小的数据体量及传统的系统处理工具,仅依靠传统统计软件无法进行单机分析的较为复杂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大量性、多样性、价值性、高速性等特点,如果在合理的场景和条件下,有目的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及创造性的统计分析办法对大数据隐藏的价值进行管理和分析,可以有效地获取企业需要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而大数据时代是指在广泛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平台的基础上,对复杂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存储、价值分析和提炼、智能处理和分发的信息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人们通过科学合理地发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可以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 (二)大数据时代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双创”浪潮的出现以及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推进极大激发了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活力,而每个企业基本都设有财务部门,因此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和运用,各行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发生改变,这无疑对会计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会计人才需要掌握数字技能和专业技能。大数据是一个大型复杂数据集合,仅仅依靠人脑无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会计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以往的简单记账、做会计相关表格,而是在纷繁复杂的数据面前,能否挖掘出其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扎实掌握基础的会计理论和业务知识,还要精通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能,并且能够在“学思用”中学会对这两种能力进行融会贯通,以此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2.会计人员的岗位配置需要重新定位。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依靠人力进行,具有历时较长、工作重复琐碎、需要人手较多等特点,很多表格都需要大量会计工作者不断进行检查与更改,且出错率相对较高。因此,企业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基础核算型会计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又造成财务部门人员冗杂,很少有人可以参与企业的综合管理工作,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2017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引进了人工智能进行会计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在大数据时代,企业也应对会计人员的岗位配置重新定位,基本的核算任务应该运用ERP、数据中台等进行操作,只要运用得当,既可以提高核算工作的准确率和速度,又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将节约下来的人力资源培养成企业风险预测、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专家,实现人人都是财务精英的目标。 3.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转型。根据上文描述可以了解到,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会计工作效率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首先,提升会计工作效率主要体现在将传统工作中的做手账、手动输入数据转变为财务软件自动生成报表,这种运用大数据的工作模式不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处理大量数据,而且还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其次,在运用大数据后,会有大量基础核算型会计工作人员面临淘汰的风险,基层会计工作岗位逐渐由机器人或者其他技术替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但大数据的运用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可以胜任一切工作,人工智能是为了让人们从大量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双手,有机会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大数据背后的价值仍然需要管理型会计工作人员运用其综合性知识进行挖掘、判断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企业资金架构、进行内部风险控制等,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能需要由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未完全贴合大数据要求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会计技能人才,传统的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核算能力,主要是让学生按照企业的常规账务处理流程对各项经济往来业务进行确认、记录、核算、汇报等,比较注重知识的考核和学习结果的呈现,忽视了知识和能力的融合,且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还没有完全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贴合。随着大数据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在处理财务工作的时候已经引进了人工智能设备,运用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如德勤的财务机器人“小勤人”、金蝶的财务机器人“小K”等已经实现了解放会计人员的双手,代为处理重复性、常规化、流程性的基础核算业务。大数据时代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不断修订自己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但还未完全及时有效地贴合大数据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发掘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等方面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岗位需求。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未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重视加强学生基础业务核算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会计基础、核算等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也开设了会计综合实训等实操性课程,但这类实训课程基本都是在实训室完成,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在实训课程中都是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第二,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在课程设置中融合大数据相关知识,但面临硬件设施不足、缺乏兼具会计知识和大数据技术知识的教师,导致关于大数据的知识仅停留在理论基础上,无法实现会计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以及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总体来说,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无法达到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大数据素养有待提升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大数据时代对会计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变得更高。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一门课程的教授效果,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结构和内容能否有效到达学生的头脑中。在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会计专业能力,还要掌握大数据知识结构,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尽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传统会计课程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但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更新,大数据素养仍有待提升,主要是由于在急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在会计准则及课程内容不断变化、课时安排较为紧密的情况下,教师精力有限,很难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再加上大数据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要想精通大数据相关知识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才能实现大数据与会计的有效融合。 三、大数据时代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倾向于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可以解决企业所面临实际问题的会计专业人才,但与中职学生相比,又具有一定的综合管理和业务处理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会计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传统高职会计培养目标中融合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处理能力,培养具备基础专业能力、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及面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综上所述,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要在对市场需求、用人单位、同类型高校和师生等主体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可以满足现代大数据会计岗位要求的、适应会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实操性较强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平和心态、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机编程逻辑思维以及兼具创新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二)科学设置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 大数据在会计专业中的运用使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再适用,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要进行整体优化,更新原有的课程体系,提升企业内控、纳税实务和管理会计等方面的课程比例,引进大数据类课程,把大数据思维和分析方法融合到专业课程当中,构建贴近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包括“通识课+专业课+拓展课”在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识课主要是指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类、信息技术基础类、体育素质类、职业素质类等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多方面的基本素质,为将来学习会计知识及与其他类型知识融会贯通奠定基础;专业课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大数据时代高职会计专业课与以往有所不同,既要包括传统的专业课程,如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职业道德、出纳业务操作等,又要把大数据原理、大数据技术基础、大数据财务决策等也加入专业课中。拓展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面对多种职业选择时的拓展能力,主要包括电算化、云财务、财务机器人应用、Python等,还包括高职院校教师指导的会计技能大赛、税务技能大赛等,实现以赛促课。同时,要将实训实习和“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通过各模块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基本会计技能和大数据的融合,实现“课岗融合”。 (三)全面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知识储备直接关系到其授课内容和水准,因此大数据时代必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力量。第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内部人才的挖掘力度。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除了线上培训项目外,还可以邀请大数据与会计方面的专家进入校园为教师进行线下培训,针对会计专业教师从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挖掘、大数据价值分析及大数据与会计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最贴近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理念传递给学生。第二,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大数据与会计人才的引进力度。校企合作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应该抓住时机,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现大数据与会计的优秀人才,吸引具有丰富的智能财务工作经验的复合型高级财务人员主动进入学校进行兼职,确保整个教学团队有专业人员带领教师进行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以此实现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作者:张亚楠 单位: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会计人才培养篇2 在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愈激烈,企业所有生产经营环节都要用到管理会计,所以管理会计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愈来愈重要,企业也因此提高了管理会计人才的门槛,不仅需要有专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知识、还要能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且需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这样高水平综合型人才该如何培养,对高职院校来讲,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与本科院校区分开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近来已经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也在逐步改革或丰富中,但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课程依然是围绕财务会计展开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设置还是处在次要地位,只是对财务会计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同时没有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支撑。从我校18级课程课时计划量来看,基础会计为78学时,财务会计为120学时,成本会计为64学时,而管理会计为48学时,财务管理为48学时,仅从该分布上来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绝对不够。同时,虽然基本都设置了管理会计或财务管理课程,但是与实际需求明显脱节,而且没有和大数据有太多的结合,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基本没有体现,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涉及到。 (二)管理会计师资力量缺乏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高职院校一线教师从事专业教学若干年,基本以教授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为主,突然出现了一门管理会计课程,并且要和大数据联系起来,自身无法接受,也需要从头学起,所谓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自身管理会计知识模糊不清,无法兼具专业技能和大数据应用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二者有机结合,怎么去教学生呢?同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等随着大数据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没有与时俱进,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上课,只会导致学生获得落后的管理会计知识与方法。从目前已有的管理会计师资培训来看,主要还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难以应对实际问题。 (三)管理会计教学资源匮乏 高职院校缺乏管理会计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建设,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资源配置以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建设为主,忽视了对管理会计教学建设的投入,虽然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善,但管理会计教学资源库包括在线开放课程和精品课程,目前高职院校建设完善的并不多。二是教学案例,教材上的案例分析大部分为很早以前的国内外经典案例,忽略了时效性和会计制度差异,与实际经济业务脱节。三是实践教学硬件和软件,管理会计平时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体用PPT和板书等落后的方式进行演示讲授,围绕课本来计算或做题,没有符合现代经营管理要求的实训室和配套实训软件,这样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高,效果肯定也可想而知不会好。 二、高职院校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构建 结合大数据和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联系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在管理会计初级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列出了如下能力要求,见图1: (一)专业能力 财务会计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毕业前财务会计能力应达到或相当于助理会计师的财务会计能力水平,也就是要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执行财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能独立负责某一重要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管理筹划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应具备以下8个方面能力,包括战略管理能力、预算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营运管理能力、绩效管理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管理会计报告能力,了解相关概念、方法和基本流程。 (二)技术能力 计算机及财务软件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及财务系统软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知识,将互联网、云计算等进行关联分析,能运用EXCEL等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要有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面对大量的数据,要有选择地进行挖掘,对于挖掘出来的数据,还要利用工具方法进行分析,来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用于企业分析。 (三)创新与人际能力 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应具备思维创新能力,能清楚管理会计是随着实践过程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知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人际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组织能力。 三、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建议 针对上文提出的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职业能力,结合目前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创新与人际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只有目标明确才能精准地进行人才培养,进行学科建设与强化。第二,要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管理会计课程的课时数量。课时上去了,内容才能跟进。针对目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部分内容重合的章节,重新整合教材,充实管理会计的内涵。第三,增加计算机、财务系统软件、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课程,和管理会计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第四,管理会计教学必须要配备相关教学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进企业,接触实务,自主分析实际业务,确定业务流程,培养学生管理会计职业能力。 (二)提高管理会计师资队伍水平 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会计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参加管理会计各种专业培训,不仅要包括国内外、线上线下理论培训,还要下企业实际操作培训,吸收前沿实践知识为己用,要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既有专业理论教学的能力,又有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其次,到相关企业和行业组织聘请管理会计方面的实践或理论专家担任本专业的专任或兼任教师,直接给本校教师和学生教学。再次,通过各种激励性手段支持教师考取国内外管理会计相关资格证书,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稳定性和创新性。总之就是政府要提供政策导向,学术界要组织培训课程,高职院校要组织学习,企业要提供实践平台,多方合作,共同提高。 (三)完善教学资源 完善课程建设。对于完善课程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管理会计相关课程,同时应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平台,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另外,高职院校应通过各项教学技能比赛,参考借鉴相关课程资源,整合形成本校优秀课程的视频资料、案例资料等多种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补充教学案例。丰富更新教学案例,在原有的教学案例中加入最新的一线的管理会计案例,将企业中真实发生的具有典型的管理会计案例引入到教学中,也可以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案例经改编后引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硬件和软件。加强管理会计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建设和完善教学实验室,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以及具体管理会计应用等提高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加大实践教学软件的引入,如“用友沙盘模拟实验”、“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实验”等。另外,目前高职院校举办的管理会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大赛等已经将管理会计加入到竞赛中,对管理会计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进行测评,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促进的。 四、结论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要把握时机,提高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视,从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管理会计师资队伍水平以及完善教学资源等方面来培养具有管理会计专业能力、技术人力、创新和人际能力的高职院校毕业生。 作者:李娜 会计人才培养篇3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在互联网上发布企业和产品信息,重构商业模式,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股票交易数据、会计年报数据等可以实现网络共享,应用大数据成为可能。大数据是由多类型、多结构的海量数据聚集而成,具有数量大、类型多、响应快、价值高等特点。伴随着金税三期系统在企业的推广应用,税务征管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这对企业的财税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工作环境面临的变化 (一)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金税三期工程(简称金三)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电子政务工程,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启动建设增值税专用发票交叉稽核系统;2001年运作金税二期工程,从开票、认证、报税到稽核、稽查等环节的全面监控;从2005年开始至今,实施“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系统一体化”的金税三期工程。金三系统上线后,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都要通过增值税发票系统统一在线开具,并从《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与编码》中选择商品和服务类型,填写内容要齐全,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这有效遏制了企业购买虚假发票用于抵扣、虚开发票等较常见的发票违规行为。金三系统简化了企业办税的大数据分析和对比功能,并设置诸多纳税风险评估指标和预警值,企业的税务处理有任何不合规的行为都难逃税务机关的“火眼金睛”。因此,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开始重视企业在筹资、投资和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筹划问题,因为选择不同的纳税方案会对企业整体税负产生影响。这要求会计人员在精通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必须学习税收法规知识,准确掌握和运用税收政策,规范纳税申报操作,提升自身的税务筹划技能,把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二)财务机器人会取代一部分从事基础核算的会计人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兴起,财务机器人横空出世。机器人能进行格式化信息录入、数据合并和统计汇总等机械重复性的工作,这会替代企业的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必然会加快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更加侧重对会计报告的数据分析以及相应的决策。这需要会计人员能够随时掌握各种类型的数据,对其进行有效分析,根据数据的显示结果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相关建议和意见,以便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但是,企业中一部分老员工或者传统会计信息化的操作者,对于基于网络、云计算等内容进行的会计信息化产生极大的排斥或者不适应。这需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会计人才技能和素养的需求。因此,会计人员需要转型升级成为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抵抗来自财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的冲击。 (三)企业对高端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增加 就业难,择业更难已经成为社会大学生面临的严峻形势,会计专业学生也不例外。由于近几年财会类人员数量激增,这直接导致了普通财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难找,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非常短缺。在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大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和整合,能帮助企业实现战略规划的落地,并从多角度综合分析,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性的建议,会计人员向“战略性财务决策者”转变。在美国,从事财会专业的人员中有80%以上的人在企业内部从事管理会计工作,有20%的会计人员从事着记账核算工作。而在中国,恰恰相反,仅仅有20%的会计人员属于管理型会计。财政部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20年之前,培养至少三万名管理会计人才,未来社会将急需大量的管理型会计人员。总之,大数据对会计人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给会计人员创造了更好的技术支持条件,“得数据者得天下“,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以及分析,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信息整合、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能力,以便从复杂繁多的信息数据中挖掘出对企业运营和决策有利的信息。 二、大数据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一)会计人才培养要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2016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明确提出企业应利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简称为业财融合。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的及时共享,有助于企业基于价值目标共同作出规划、决策、控制等管理活动,这使得传统会计从财务核算向价值创造转变。传统的财务工作主要以数据记录、核算为主,会计工作人员大部分的精力和工作重心都放在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核算和会计单据的审核、记账、报告和资料归档等基础工作上,没有认识到数据分析的价值,更不会主动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所以对数据的利用仅停留在事后反映阶段。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单独的财务核算工作从财务部门中单独剥离出来,一些基础性、同质化的财务工作被整合,这使得传统会计教学内容侧重会计核算职能的财务会计转向预测、决策职能的管理会计,企业越来越重视挖掘数据背后的会计信息和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 (二)会计人才培养要融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的业务和财务进一步融合发展,财务人员的岗位分工将日益细化。企业需要从事出纳、记账和开票等基础工作的会计人员减少,对从事总账会计、项目财务预算与管理、投融资方案策划等中、高级会计工作人员需求增加。这要求财务人员既要熟悉掌握企业的业务流程,又要对财务数据有较强的敏感性,不断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既要满足企业的硬杠杆要求,又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尤其伴随财税制度改革和金税三期上线,企业面临的税务稽查也越来越严格。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最新的财税政策和税收管理知识,并把互联网与会计工作进行融合,具备一定的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多层次发展能力,这样才能经得起信息化时代会计工作的严峻挑战。 (三)会计人才培养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伴随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和人际交往关系日益复杂化,社会上有些行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会授意或胁迫会计人员采用编造、伪造等手段,编制虚假会计报表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一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自信心不足,在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对会计造假现象产生麻木,导致一些贪污舞弊、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行为的泛滥,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可以选取会计领域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教学素材,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会计人员的日常行为。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路径 (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主要有管理会计和复合型人才两个角色定位。一些重复性高、复杂程度低的工作,例如会计原始单据录入、凭证的填制和记账等低端重复性的核算工作将被财务机器人取代,而对于需要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前景预测、决策等管理会计工作则不易被取代。高校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面向中小企业重点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创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一般分为公共通识课、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为了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会计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针对与初级会计师考证密切相关的课程,会计教师可以使用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等口碑不错的网校教学资源、把考证的知识内容融入到对应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对纳税实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等专业核心课程,会计教师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利用精品课程在线开放平台完成微课学习、在线讨论和测评考核;线下通过重难点内容讲解、案例分析和技能实操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于综合实践课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分岗轮训、会计软件实操、校内外实习基地真账实操等教学模式,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要与信息技术整合 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企业经营活动业务流程、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审核与填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内部控制和会计软件操作。会计专业教师在课堂讲授企业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内容时,可以采用图像演示、视频播放、配音解说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内容,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教学软件操作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纳税实务、会计虚拟仿真软件可以采用小组分角色合作、轮岗仿真实训的方式完成。会计人员必须树立会计信息化理念,让信息技术手段与企业发生的具体业务、财务核算、税务处理有机融合,让管理工具手段方法融入会计工作过程,成为具备财务规划与报告、财务决策、信息技术运用、业务运营管理、团队沟通与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 (四)加强对教师的会计信息化培训 高校应邀请会计信息化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指导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会计软件培训,学习云财务软件的设计、开发与操作。会计专业教师要及时关注和认真学习最新财税政策和会计准则,主动参加国培、省培、学术会议、企业调研等活动,了解会计行业信息化人才需求和信息技术发展动态,与同行交流研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以胜任大数据时代会计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五)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育人效果 高校在学生的招生录取、课程考核、顶岗实习等教学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网络共享数据,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会计专业教师应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习成绩、参加社团或比赛活动等形成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挖掘分析,以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实习与就业方案。实习指导教师、就业单位可以通过习讯云等顶岗实习网络数据平台对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及时反馈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有利于发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实现教与学相长,达到学以致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会计工作环境,促进了会计人员从核算型向复合管理型转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和会计教师应以此为契机,运用大数据技术转变教学思维,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更多更有用的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樱楠.大数据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时代金融,2017(11). [2]张艳,徐琴.大数据时代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03). [3]程平,王立宇.基于PBL的“互联网+会计”MPAcc大数据分析能力培养[J].财会月刊,2018(08). [4]柯海彬.大数据环境下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01). [5]宿晓,代益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环境下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商业会计,2019(03). 作者:张亚枝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区域化工及相近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服务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同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进行论述,使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关键词: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部,目前以化肥、农药、橡胶等精细化工产业为化工支柱产业,化工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沿海地区,但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东盟-南宁、东盟-空港经济区等相继建成,中石油钦州炼化一体化二期、中石化铁山港炼化一体化、广维生物化工VAE浮液二期、玉林龙潭重交沥青等千亿元大型项目的相继投产,铟材料、铝基复合材料、锌锡产业链高端产品、锑阻燃剂系列新兴材料的重点推进,木薯、甘蔗、农林纤维等非粮资源开发燃料乙醇、工业甲醇项目的示范应用,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固化成型及气化等高效清洁燃料工程的研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现代化工工业得到大力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义务和立足之本,广西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但广西区内高职应用化工技术类专业院校较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产业的更新换代以及节能减排对现代化工企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应用型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有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通过重新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满足岗位需求、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具备职业能力的现代应用型化工人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高职应用化工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1.国内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 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多数借鉴了本科模式或者源于中专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多少有些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化工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许多学校都在探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推动课程改革[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基于典型化工过程构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2],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来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3],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课程体系[4]。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张丽玫等人提出构建“前厂后院”平台来实现校企融合[5]。针对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潘勇等人提出建“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6]。这些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案给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化工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于2011年,至今已招收了五届学生,毕业100多人,通过五年的建设,实验实训设施日趋完善。但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与广西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融合,且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总体而言,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充分与本区域化工企业进行对接,更谈不上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重新构建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已迫在眉睫。 二、我校应用化工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1.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情况 首先,我们对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进行了调查,据两校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数据,该专业毕业生在广西区内就业的占大部分(约67%);其次,了解化工类企业对应用化工技术从业人员的岗位设置和需求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企业进行走访等形式对广西区内的多家化工企业或与化工相关的企业进行了调研。以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的环氧氯丙烷厂为例,该厂的岗位设置包括销售、采购管理员、生产操作技术员、工艺技术员、DCS技术员、仪表技术员、机修技术员、设备技术员等岗位,而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沉降车间的岗位设置则包括生产技术员、点检员、中控操作员等工作岗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岗位设置,但按照工作过程可将其归纳为化验分析、生产工艺及操作、设备仪表维护、销售与服务四大岗位。另外,对200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调查发现,从事生产工艺及操作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1%,设备仪表维护岗位人员占21%,从事分析检验岗位的占16%,从事销售与服务岗位的占12%。图基于生产过程系统化构建的应用化工课程体系 2.基于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基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特点,根据区域化工企业岗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我们构建化工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是:以生产工艺及操作、设备仪表维护、化验分析及销售与服务等四大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上述四大岗位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职业核心能力及核心素质进行分析和解构,通过逆向推导,归纳出职业能力所需要学习的知识领域,形成了基于广西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所需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如上图所示。 3.新构建的课程体系特点 该课程体系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建设包括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课程在内的主要课程体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除注重基础性学科的建设外,按照生产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以学生走工艺技术岗位为主线,管理、分析检验、销售服务等其他岗位为辅线,打造综合性应用人才,服务于区域,兼顾区外为目的。为此,我们加大了核心课程的建设,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与学校实训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必须、够用”为度,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优化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依托本校的实训条件,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课程的建设,根据该课程中传质、传热、干燥、沉降、蒸发、精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将每一单元操作先在学校实训室操作熟练,再到企业实习对照各单元操作在生产中的作用。本课程除了期末的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之外,还根据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标准,对学生进行单元操作的培训与考核,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开展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培训学生对DCS系统的操作及控制。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核,既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达到课程体系构建效果的其他措施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情况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人。教师中青年人居多,且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本校任教,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理论课程的教学能力需要提升。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首先,通过选派青年教师进入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修的方式,扩大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利用校企合作,选派青年教师到区域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在职进修和参加企业实践等方式,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支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聘请附近化工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或技术员到学校参与教学,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 2.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打造应用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15年下半年全面启动新实训大楼的使用。新实训大楼应用化工技术实验实训室,紧跟现代企业的需求,并按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结合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以及现代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这将为培养服务区域化工企业应用型人才发挥较大作用。除了校内的实习和实训,为了更贴近工作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分别在广西扶绥青年产业化园区、中铝广西分公司、南宁市泽威尔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许多高校现行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评价形式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认知能力,但这种评价形式的单一性,在鼓励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今天需要进行补充和增加。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本专业以国家中级总控工、高级分析工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依据,参考职业能力要求,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项目答辩、创意评价、项目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人才培养效果展望 我们构建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于结合了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特点,学生不仅学到了“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具备了区域企业岗位能力。可以预见,在该体系下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企业要求,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快上手。同时,我们会及时走进企业了解生产技术状况,不断完善该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作者:黄润均 郭怀兵 李德鲲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的应用 摘要:在化工行业,化工技术的创新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占据国际市场的有利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针对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进行深入讨论分析,以期为我国制药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在化工行业,化工技术的创新在我国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占据国际市场的有利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针对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进行深入讨论分析,以期为我国制药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化工技术;制药设备;技术创新 化工技术在我国制药行业的运用,不仅能够保证我国人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随着对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的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其中的问题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制药行业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 1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的现状分析 化工制药设备是化工制药工艺的基础,化工制药设备为化工制药工艺提供健康无污染的制药环境,因此,制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进行全面的消毒以及消毒的标准,直接影响制药工艺及制药的成品性质。下面对化工制药流程中可能忽略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种角度切入。 (1)对药品的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不彻底药品生产设备作为药品的载体,其是否进行清洗消毒直接影响药品的性质。正常情况下,对药品生产设备的清洗通常都是通过利用灭菌水,把药品生产设备进行道轨翻转、竖立从而对其喷射;对于药品生产设备的清洗,则是利用超声波微冲流对其进行冲击震动,清除生产设备里面残存的微生物及病毒细菌等。但在我国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多数化工厂仍然存在着药品生产设备清洗不彻底的安全隐患。 (2)缺乏完善的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标准药品的质量监督检验流程是保证药品在市场中正常流通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有很多需要全程密封生产的药品及抗生素,对于质量检验标准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多数制药厂并没有提高对此环节的重视,部分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抽查的药品,并没有得到人工抽查,其结果可想而知,要远远低于国家的药品质量检验标准[1]。 (3)缺少对药品直接包装材料的智能灭菌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需要直接包装材料的药品,要求必须通过真空的远红外线进行全程自动化的包装材料灭菌消毒。但在实际中多数制药厂只是通过人工进行消毒,而且消毒过程过于简单随便,导致药品直接包装材料的不规范化和灭菌不彻底。 2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化工技术对于制药设备及流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存在部分黑心制药厂,为了企业的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忽视质量监督检验对药品的重要性,针对以上在制药过程中出现问题,经过对其的深入研究及讨论,探索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优化药品制药工艺方法在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对药品的制作工艺进行全面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药品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及使用效率,减少制药企业的投资及生产成本。通过高温杀菌及热辐射等方法对药品的生产进行消毒,运用干燥灭菌的方法对药品的直接包装材料进行灭菌杀毒,能够极大的提高药品包装材料的无菌程度,保证制药厂的清洁环境[2]。 (2)提升直接包装材料的灭菌标准合理提升直接包装材料的灭菌标准能够保证药品的性质以及药效,从而为广大病症患者提供安全健康的药品。因此,制药厂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把好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每一个环节,使药品直接包装材料的灭菌标准达到国家药监局对药品质量检验的标准系数以下,从而提升制药企业的品牌声誉及社会影响力。 (3)加强对药品的政策管理在药品行业的市场中存在着不少以假乱真、假冒伪劣的药品,不仅对人们的健康安全有着巨大危害,同时制药企业的恶性竞争,也扰乱了正常的药品市场秩序。而对于假冒伪劣药品的打击,不仅仅是媒体工作者以及广大消费者的责任,相关机关职能部门等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对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及行为、药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制药企业给予严重惩罚[3]。 (4)提高药品质量监督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在药品的生产及检验过程中,部分药品的抽查及检测需要人工手动检测,因此,一方面,对于药品的抽查及检验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不同药品的不同检测方式要熟练掌握,承担起自己检测及抽查的责任;另一方面,制药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定期邀请质量监测培训人员对工厂的药品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药品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技术是制药设备及制药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现代化技术,贯穿于整个药品的生产过程,不论是在制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节、消毒环节还是质量检验环节,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项重大发现级重要举措。 作者:杨靖宇 单位: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化学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这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影响因素。在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其中,化学工业中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所以,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应该在各个层面予以充分重视,以保障化工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1,2]。总体来看,通过利用绿色化工技术,能够改善传统化工产业中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点对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技术发展需求,重视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相对应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工作。 1绿色化工技术概述 在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绿色化工技术,能有效保证化工生产对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污染情况,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化工技术创新,通过合理的工艺技术的进步,有效控制化学原料中废弃物所带给环境的危害。所以,应该充分重视有毒的废弃物的排放问题,充分利用好废弃物资源回收技术,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根据规范标准,通过对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以充分发挥绿色化学工业技术的优势。 2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拓 2.1化学催化剂选取 分析化工领域中的具体生产,化学催化剂则具有广泛的用处,也是化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能明显提升化工产生效率。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造成大量的有毒废弃物的排放,会造成周边环境的不可替代的危害情况存在。所以,在相应的绿色化工技术研发过程中,应该重点落实如何进行无毒无害化学催化剂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控制好各种有毒废弃物的排放工作[3,4]。另外,还应该结合项目的要求,做好催化剂的选取工作,一般情况下,首选毒性小、危害程度低的催化剂,保证化工工业的绿色发展。结合现阶段的化工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无毒害催化剂研发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比如,针对烷基化固相催化剂来说,这种无毒害的催化剂,并没有造成环境的实际污染问题,应该在合适的项目中进行推广应用。另外主要指出一点,针对无毒害化学催化剂的研发工作,应根据相关规定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好废弃物排放量,并重视排放的废弃物循环问题,进一步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2化学原料选取 对于绿色化工技术中的化学原料部分,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从根本的污染源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当前,绿色无污染化工原料的研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依然会造成大量的污染物在生产中产生,出现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应该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尽量选择毒性小或者无毒的原材料,尽量不添加化学药剂。比如,比较好的材料包括天然农作物、天然植物等方面。随着化工工业的深入发展,应该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尽可能放弃有毒害的材料的使用,而大力推广无污染、无毒害的原材料,从源头上尽量降低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有利于无毒害材料进一步推广使用。 2.3化学反应选择性深化 在研发绿色化工技术时,还应该重视化学反应选择性方面的问题,能提升化学生成物的提取的效率,使其能够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要求,进一步降低化工生产的成本,保证满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预期要求。比如,我们经常把烃类选择性氧化物应用在石油化工领域中,主要是考虑到化学反应中极易氧化性的特征,这就会造成生成物存在严重的损害和浸染的可能。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化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工作,避免出现损坏生成物的反应条件,从而符合化工绿色生产的要求,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难题。 3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应用 3.1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应充分发挥清洁生产技术的优势,其不仅在废弃物处理、海水淡化以及冶金方面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不存在毒害反应,这样自然也没有污染物的产生。比如,具体的海水淡化处理中,利用此技术进行海水淡化,能够有效提炼出海水中的盐分或其他,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在整体的应用环节中,清洁生产技术并不会出现污染环境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潜在危害情况。 3.2生物技术的应用 针对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特点,利用生物技术的优势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膜化学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利用生物技术,能充分利用好可再生资源,并将其转变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充分利用酶的成分的催化剂作用,能够保证反应速度的加快,控制选择得当则不会出现污染废弃物的问题,具有相对温和的特性,对于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化学生产中,原料大都选择动植物内部的有机原料,在逐步发展中,才逐渐使用了自然中的煤炭和石油等资源。 3.3环境友好型产品应用 考虑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应充分重视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所以,在各个方面对于环境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对于环境友好型产品来说,则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背景下,提出有效控制措施。考虑到传统化石类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应用,资源消耗中带给了大气的严重污染问题,引发人们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性,所以,应该积极开展新型环保产品的研发,这也是符合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的需求。比如,以酒精的生产为例,主要是利用天然甘蔗为主的原料,能够通过技术发展生成新型乙醇汽油,实现汽油替代,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在越来越多实践应用中,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难题。 4绿色化工技术展望 化学工业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功不可没,同时,绿色低碳科学理念也必将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里结合当前的化学工业发展现状,针对未来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应着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5]:第一,通过直接转化技术,使得合成步骤的“原子经济”性有所提升。从实际的绿色角度来看,有机合同需要两步或者三步才能完成,如果能将其缩短为一步的原子经济反应,能充分体现出直接转化技术的优势。比如,在进行生产环氧丙烷的过程中,传统则是利用两步法的反映方式,在得到钛硅分子筛后,可以满足催化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的原子经济新方法。诚然,在化工领域中,满足原子经济性的条件还比较困难,有些条件甚至还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应该不断优化,充分利用化学反应的集成,能利用好排出的废物,可将其作为另外反应的原料,满足封闭循环的要求,实现零排放的需求。第二,保证输入端能量和过程中能量的管理得到充分的重视,满足整体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最低原则。在节能减排的指导原则下,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替代传统的排放量大、能耗高的技术,充分利用好新型的热能、氢能以及太阳能资源,尽量减少碳排放。第三,保证输出端CO2的集中转化技术进一步提升。利用高效的催化材料,满足高效活化、定向转化CO2等技术的突破,通过电化学方法、光催化等手段,尽量实现工业生产中的CO2排放量最小的原则。 5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生产中的有害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对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重视绿色化工技术的研发,充分利用绿色化工技术的优势,实现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综合性利用资源,有利于实现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郑小伟 单位:合肥铜冠国轩铜材有限公司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化学工程工艺与绿色化工技术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随之呈现。近年来化学工业污染在环境污染中占的比重更大。因此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显得非常迫切。本文就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以及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化学工程;绿色化工技术;工艺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各国的专家们都在寻找一条既可以发展经济又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道路。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发展而来的,绿色化工技术的重点在于绿色二字,其能够充分溶解资源消耗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对于这样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1关于绿色化工技术 绿色化工技术的作用是减少化学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无形的或有形的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改造完善化学工业的生产和运作方法。如此一来,化学技术中使用的化学原料以及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就会有所减少。而且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下,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向空气中排放的废气、向河流中排放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就会减少许多。另外绿色化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将资源的回收利用程度提高了,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从而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有极大的益处。 2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要点 2.1选用合适的化学原料化学原料的性质决定了整个化学工业的生产运作。化学原料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污染的来源,因此重视化学原料的选取是重中之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是快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研发的新型的化工原料尽管是绿色无污染的,但是不可能让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丝毫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这一点无法避免的问题出发,现在的技术飞速发展,化学工业生产中已经着手研发更加清洁的原料,尽量选取那些没有任何毒性或者是毒性较少的化学原料进行化学工业生产,逐渐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采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或者是农作物作为无毒害性材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2选用绿色化学催化剂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化学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完成整个化学生产,提高化学工业生产的效率。尽管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积累财富,但是很明显这种财富不会长久,因为化学催化剂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非常大。因此研发出毒性低的化学催化剂降低有毒物质的排放以及排放量,是当前化学工业生产的目标。纵观现在的绿色化工技术行业,其关注点都在研发无毒化学催化剂上,争取研发出的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化学反应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努力朝着绿色化学催化剂的方向努力。依照现在的研发进度来看,烷基化固相催化剂这一种催化剂的研究成果较为可观,实验表明烷基化固相催化剂是没有毒性的,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推广到化学生产工业中,有不错的使用价值。但值得一提的是,烷基化固相催化剂这一类催化剂在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要针对废弃物的排放标准问题准备参考数据,尽量达到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可以循环利用的效果,进而促进资源的利用率。2.3选择性强化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也是绿色化工技术研发的重点,若是研发人员可以完善这一内容,化学生产过程中产生物的提取会更加高效,也会更加便捷。也就是说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不仅可以让化学工业的环境污染降低,还可以降低化学工业所需成本,如此一来还节约了资源。例如在石油开发这一类化学工业中经常会选择烃类选择性氧化物,这一种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为这种氧化物可以让化学反应非常容易就出现明显的氧化反应。由此可以知道,为了达到化学工业绿色生产的目的,减少环境污染,一定要选择性强化化学反应。 3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冶金、淡化海水、处理垃圾还有发电等,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产生毒害性。正因为这种独特的优势,在现代的化学工业中备受推崇。例如在海水淡化时,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将海水中盐分分离,甚至可以分离海水中的其他物质,使海水成为人们的生活用水。3.2应用生物技术生物化工中常常应用生物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是生物技术中膜化学技术。生物技术一般是通过将可再生的资源有效地转化成可以为生产生活利用的化学品。例如常见的酶成分,这样一种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最好的一点是不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消融的废弃物。3.3应用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产品强调的是不影响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杜绝污染强度大的产品的使用。比如增加使用那些绿色汽油、燃料、能源,降低化学工业生产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逐渐提高资源合理利用,增加效率。 4结束语 经过对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提高资源再利用效率,以及提升资源溶解的程度,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杨璐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项目化教学对化工技术的教学探索 摘要:如何将化工产业与实践有效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课题。黑龙江工业学院应用化工专业在经历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后,在体系构建和运行实施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教学体系,其中项目化教学改革作为专业特色教育已逐渐应用到了日常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应用化工;项目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校正在大力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院校建设的同时教学改革也正走入到课堂。目前,项目化教学已成为我国高职类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1-2]。具体实施就是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转变成多个项目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每个小项目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的一种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责任分工以及安全合作意识等。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1构建项目化课程 在运用项目化教学之初,首先构建项目化课程。首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再以边学边做的方式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进行构建。项目设计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项目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所以项目化课程的构建应满足以下原则[3]:(1)项目内容必须涵盖相关的专业知识点;(2)项目要紧密衔接职业标准,并适应对应等级职业技术资格的鉴定要求;(3)项目具有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4)项目最终成果具要具有展示性。 2教学实践 本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是以企业实际化工生产的真实情景为依托,将企业生产的实际流程进行分解,分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流程方案、论证任务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和结果鉴定等。学生再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工配合,模拟化工成产条件对工艺流程进行收集资料、讨论、设计、修改、总结,最终确定解决方案。再经教师审阅同意后,按方案进行生产实践,实践结束后提交整个项目报告。 3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典型化学品“对二甲苯的工业制备流程”为例,来说明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1)人员分配。遵从学生自愿组合为原则,将教学班级的学生五人分成一组,每组内自己选出组长来负责组内成员的任务分配和人员协调工作。(2)布置任务。结合学校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年级所接触的专业课程给各组学生下达任务。下达后,要求学生先进性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查阅,了解目前化工厂中生产对二甲苯的原理、使用设备、工艺流程和发展方向,从而有根据的制定生产方案。(3)制定生产方案。学生从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入手挑选出符合自己生产要求的方案,并将信息进行融合。从原材料的筛选、方案的合理性、投入的风险性、生产的安全性、产品的稳定性和工厂的收益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并在组内讨论和整改,最终确定本组的生产方案。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主动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理论教学。在学生初步确定生产方案后。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详细讲解生产原理、分类、工艺条件、配方筛选原则、产物杂质分析等。并加入科研成果、化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新技术有机的穿插到教学中,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又解决了学生在设计生产方案时的困惑,实践联系理论,带着问题将基础知识进行升华,最后结合理论知识将自己设计的生产方案进行修改,教师确定最后设计方案以保证能够符合实施条件。(5)实施方案。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进入实验室,按最终确定的生产方案进行对二甲苯的制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技术和安全指导,在教师的监管下完成各自的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采取开放式作业,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和独立的环境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每个同学都能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使学生真正从理论落实到实践,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6)任务总结。各小组在本组的实验方案实施后写出详细的任务总结,从组内人员的任务安排、参考文献的筛选、方案设计的依据、实验可行性、技术安全性、技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和结论分析做出总结,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先在组内进行自评,组间再进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在将各组进行集中评价让每位同学都能发现自己组内出现的问题,能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达到知识的累,并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项目教学考核 良好的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项目化教学考核和传统的教育考核不同,不能单一的用理论成绩来来作为衡量标准。项目化教学更多的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其教学考核内容应更多地落实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方面。所以考核主要以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作为考核重点,理论知识考核为辅。在整个项目教学中每个组的工作总结是整个考核的核心,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操作技能、相互配合能力、职业素养和组织表达能力等综合进行评价。学生期末总成绩由每一个项目的评估结果汇总而成并占最终成绩的60%,传统的理论考试的成绩占40%。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项目的可行性、项目PPT总结汇报发言都是教师给出实践成绩的依据。通过这种考核和评价,真正实现学生的“工学结合”。 5结语 项目化教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例如学生对教学方式的不适应、项目研究与实践教学知识内容不能完全对应、学校的实验条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教师实际生产经验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急待于在项目教学中不断解决和完善的。 作者:王艳玲 李岳姝 杨影洲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篇1 排水管道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发挥着收集与排泄地面积水、污水等作用,还可以保证汛期的防汛排水顺利进行。提升市场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改善城市卫生基本条件,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对此要高度重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规范各项施工行为与操作,这样工程才能按期、保质完成。 1沟槽开挖质量控制 要根据槽底宽、挖深、边坡坡度和层间留台宽度等情况,合理确定挖断面,提升放坡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每开挖一段距离以后,需要严格测量槽底的标高,特别是保证槽底上方不能出现超挖的情况。若是出现超挖,必须尽快回填夯实,避免槽底低洼处发生积水的问题,在夯填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垃圾土和腐殖土等。槽底宽度通常是管道结构宽度与两侧工作宽度之和,这样管道的铺设与安装才能顺利进行,通过夯实为今后的操作与地下水排放提供方便。若是开挖处有着较高的地下水位,或者是在雨季施工,需要将排水沟和集水井设置好,为水泵抽水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水位至少比工作面低2m,这样可以避免管沟中发生积水,减少浮管的现象。如果沟槽底部以岩石基础为主,还要加大开挖的深度。 2管材安装质量控制 为便于闭水试验顺利进行,管材进场前要认真检查,不能出现裂缝、孔眼漏洞等问题,否则要及时修补和更换。下管之前,应细致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和井基,确保高程、尺寸等与图纸要求相符。在两管结口处安装过程中,将积压引起的管内接口部凸出接缝处理好,不然会减少流水,为流速与排水的通畅性造成不利影响,让管道中堵塞大量的杂物[1]。管材如果超过600mm,要选择工人钻入管内的方式抹平接口挤出的砂浆,将砂浆填在接缝不严实的地方,不能出现漏水,并将关中杂物清理干净。 3检查井施工质量控制 若是井室发生渗漏,将严重降低管道的防渗效果,必须将检查井施工质量控制好。①砌筑检查井的过程中,为避免砖间灰缝发生渗水问题,必须确保灰缝砂浆饱满。②要认真、细致检查检查井的抹面,一般来说抹面层裂缝与空鼓缝隙是主要渗水的部位,在抹面施工过程中,必须落实相关施工规范,按照五层施工,各层结合具体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前需要认真清理砖墙面,并洒上适量的水,让其保持湿润,并在施工后做好养护工作。③在井室盖板与砖面连接的部位,也经常发生渗水的问题,这需要在盖板安装过程中,确保座浆的饱满,座浆之前要让混凝土盖板处于充分湿润的状态。④砖砌体与管外壁相接的部位极易出现渗水现象,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先进行凿毛处理,将一道干净的水泥浆刷在上面,接下来才能进行砌砖。 4闭水试验质量控制 对于需要进行闭水试验的管段,要对所有管材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无沙眼裂缝,若是存在沙眼裂缝的情况,需要尽快使用细砂浆进行修补。同时针对出现渗漏的地方,可调水泥浆刷补填实。管口接口部位要有足够的严密性,闭水管段不能急着回填,也不能让管材下部和条基进行连接。在通过闭水试验以后,需要傍管混凝上的回填。若是管段未能通过闭水试验,需要及时进行补救和返工。 5回填土质量控制 在管槽回填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回填部位与施工条件,合理采用填料与压实机具。回填土内不能有碎砖、石块和混凝土碎块,硬土块不能超过10cm,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对于槽底到灌顶以上0.5m的范围内,需要使用细粒土进行回填,这样可以避免管道出现损坏[2]。当闭水试验合格以后,应尽快回填无压管道的沟槽,而在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管道两侧和管顶上回填高度至少为0.5m。此外,在管沟回填过程中,必须分层进行夯实,各层厚度至少为30cm,并根据规范严格检测各层填土的密实度,确保合格后进行回填。在回填过程中,管道两侧必须一起填土,两侧高差不能超过30cm。 6结语 总之,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其质量控制涉及环节重点,问题也复杂多样,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加强质量控制,包括沟槽开挖、管材安装、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和回填土等方面。通过将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做到位,才能让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按期完成,并实现质量的提升。此外,还要重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方法,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确保市场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张淑贤 傅凯 尹忠峰 单位:高青县市政工程公司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篇2 一个城市的发展,排水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做好排水系统施工的质量控制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健康发展均具有积极影响。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人们逐渐提高了对排水系统的重视程度,而国家也加大了有关的资金投入,且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相对简单,但仍需依据城市的客观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在施工期间不仅需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还要有效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 1提高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意义 1.1能积极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 在城市的公共基础建设中,市政排水管道是重要内容之一,并分布于城市的各个地方,是保证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废水、污水合理排放的重要设施[1]。目前,伴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因而排水管道的建设需深入每家每户。高楼中排水管道的建设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若排水管道存在问题,会对该区域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2-3]。同时,市政排水管道还承担着排放下雨所产生的积水的功能,尤其是在南方雨水充沛的地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还具备相应的排涝功能。因此,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与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并在提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优化城市环境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1.2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质量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高楼林立、科技发达,水泥路也遍布城市各地,在增加了人们通行便利性的同时也会存在城市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4]。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居民生活污水、城市积水及工厂废水等的及时疏通和排放密切相关,若排水管道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则会影响其系统功能的发挥,致使城市污水与积水不能有效排放,不利于居民的正常生活。 2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排水管道漏水 在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渗水问题尤其需要关注,其会对市政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排水。大多数情况下,排水管道渗漏水均发生在排水管道施工期间,主要是因为对地质不均匀沉降等考虑不全面,从而导致排水管道变形引发渗漏水的情况。此外,相关材质选取不当、排水管道接口处的施工质量与井体施工质量较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等也可能引发漏水情况[5]。 2.2回填土沉陷 目前,在排水管道中回填沉陷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城市内的排水管道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但长久以来,城市排水管道建成后沉陷问题的广泛存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6]。回填沉陷问题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施工后并未对管道回填引起高度重视,施工人员只是将土埋进去然后压实,并未高度重视管道回填质量;管道回填土壤的密度也与相关要求不符,管道回填不达标,最终易导致较为严重的沉陷问题。 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施工前准备 (1)准确掌握整个工程的施工计划。为了保证排水管道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应在施工前准确了解并掌握工程的整体计划,从而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首先,需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施工方、设计方及监理单位等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7]。其次,应依据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对施工沿线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以便掌握地域内的实际路况等情况,提前做好针对施工重难点的准备工作。最后,依据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材料,并掌握有关数据及材料的情况[8-9]。(2)保证管材质量。保证管材质量,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施工质量。首先,对于管材来源,应确保由正规合格厂家提供,且需具备相关的出厂文件,并做好对其档案资料的储存。其次,应对排水管材的抗渗透性和抗压性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混凝土松动及管材裂缝等情况,若存在脱皮、裂纹及蜂窝,应及时更换管材[10]。(3)保障沟槽开挖质量。沟槽开挖是管线施工期间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在对沟槽开挖情况进行合理评估与判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进而减少甚至避免塌方、泡水等不良事件发生。首先,应确定施工区域内的土壤类别,开挖坡度需根据工程力学性质进行准确判定[11]。其次,需对开挖的方式予以充分考虑,若沟槽较深,需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且各层的槽底宽度及层边坡度等均需得到有效保证。最后,需考虑开挖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在达到施工要求的同时,还需有利于夯土回填[12]。 3.2加强管道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 管道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与监管是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决定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具体包含以下几点:在井基开挖前需做好基础性的尺寸预计、砌井检查以及管线管口调直等工作;做好井基的水泥浇筑施工,并严格依据施工的相关程序进行,使井基础及垫层等均符合图纸的有关要求;为了避免裂纹情况出现,应重视灰浆的饱满度[13];同时,还需重视井盖及井圈的质量,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井盖,从而满足道路对井盖的强度要求[14]。3.3做好沟槽回填的质量控制沟槽回填的质量与路面是否下沉密切相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在开展回填操作时,应注意沟槽内是否存在积水,若存在积水,应及时清理干净;应注意从沟槽两侧进行回填,且保障填土质量,禁止使用垃圾、混凝土碎渣及石块等进行回填。 4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是重要内容,并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能够确保施工作业的准确性,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目的。 作者:徐丹寅 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水务局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篇3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管现长、占地面积宽,城市道路交叉严重,影响了交通。因此,在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既快速又经济、文明地完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环境等的干扰,显得尤为重要。 1熟悉图纸 结合图纸,掌握管线长度、管线走向、管线直径、井位数量以及与工作面而开挖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 2地上、地下公用设施的保护 管道沟槽开挖时,应狠抓地质土层情况及时采用支、撑、顶、包、吊。开挖边坡及支撑形式要交项目监理审查,得到认可后方能施工。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各种管线、电线杆、灯杆附近开挖时应上报防止下沉或变形的措施方案,提交项目监理审批。尽可能保护开挖人员在安全环境中操作,不得使地面发生沉降,影响现场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用设施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电线杆、灯杆附近开挖采用钢板桩加固尽量降低危险系数,道路一侧设立警告标志。 3施工放线 地面可见障碍排除后,即可进入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施工放线是整个排水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指导着整个后序工程的施工,放线前必须做好严密的准备工作,如排水工程的工期较紧,在未交出道路中桩的情况下立即组织进场施工,放线前利用电脑软件CAD标绘出中线图,提高速度,又能得到较为精确地数据。打桩撒灰放线时,要考虑中心线、边坡系数加宽厚等,因开挖受限制,开挖沟槽非变窄不可就要考虑沟槽内设置支撑保证安全施工,以免塌方伤人造成事故。 4管道沟槽开挖 根据开挖土质的差异以及图纸设计要求,计算出开挖宽度,用漆标注出开挖线,用切割机将路面沥青面层和混凝土面切断,既要注意边坡放坡的科学合理性又要安全和经济,保证施工安全和路基畅通。在开挖过程中,表层的破碎沥青面层及路基渣层由挖掘机开挖,用机械开挖不能直接挖到槽底标高,只能挖到距槽底10~15cm的位置,有人工清理到槽底标高,不能扰动槽底土壤。如果发生超挖现象必须用灰土回填夯实。严禁槽底进水积水,严禁夯填中使用腐殖土、垃圾土和淤泥等。个别因放线受限制开挖而较小或土质很差的部位,要考虑设置支撑。 5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贯穿整个工程始终,必须设置专人专项,保证及时准确无差错的完成。保存好完整的资料。在自检、互检、抽检、的工序中我们对测量的精确度要更严谨。 6平基、管基围座 1)管沟开挖经验收合格后,即可按照图纸设计(大管径≥800mm)要求进行平基的施工。考虑到保养、气候、砼远距离运输等不利因素,平基施工时,要支模板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用塑料膜覆盖养护,基底不得裸露过久,可以提高一个标号或先加早强剂等措施,争取较快达到一定强度后下管。2)管座的模板高度、宽度,要符合规范要求。管道的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管座浇注混凝土时必须两侧下料,以防管线发生位移,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特别是管口处要加强振捣。 7管道施工过程 为保证闭水试验的成功,管材进入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和孔眼漏洞,如有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下管前,既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又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部位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管放在平基上用混凝土楔形块把管子稳固。中心线、管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8抹带接口 接口1∶2防渗砂浆符合规范要求。安装两管接口处时,应及时处理因浇注围坐时从管缝进到管内的水泥浆,否则会造成流水断少的现象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每根管的安装都必须用拉草包法将砂浆拉平。对600mm以上的棺材,可采用人工钻入管内的办法将接口挤出的砂浆抹平,将不严实的接缝部位填满砂浆,使其饱满不漏水,清除管内杂物,特别注意管道内决不允许有漏水积水和倒流水的现象发生。管带分有钢丝网和无钢丝网两种,有钢丝网的管带,按规范的要求截取钢丝网,分成两段搭接长度算好,在围坐浇注混凝土时将钢丝网片预埋在围坐混凝土内10cm。管带上搭接10cm,在管口上先做一层10mm水泥砂浆等到初凝后把钢丝网安好,再做第二层水泥砂浆收面完成后用塑料膜覆盖养护即完成。 9砌筑检查井 挖沟槽时,可使检查井中心桩,依井基周围尺寸挖好井基,带管材放稳后,调节管线管口,预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检查井的工序中。砌井时,既要砂浆饱满、流槽通顺,也要使井壁尺寸符合要求。雨水工程流槽是半管子高。污水工程流槽高度是和管内顶高一致。流槽高度超过40cm,要增加脚窝。砌井时在管子上方要发圏。管底高程、井底高程和井盖高程必须完全符合图纸设计的要求,爬梯安装纵向36cm,横向30cm,方向正对井中。收口井、收口,井室砌筑高度达到一定高度开始收口,3面收口方法、砌井吊中心线,到收口的位置每层中心线向两排爬梯中间的方向移动3cm。直到井口直径收到74cm即完成收口。井室抹面1∶2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5mm。 10闭水试验 应仔细检查每根管材是否有沙眼裂缝现象。若出现裂缝,可用细砂浆修补;如有渗水部位,可调水泥浆刷补填实。此外,管口接口处必须严密。没有闭水管段不能回填。待闭水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回填。对闭水不合格的管段,则应采取补救措施或尽快返工。 11管沟回填及路面恢复 管道安装完毕,经闭水试验或水压试验合格后,对当年不修路管道的回填密度一般要达到85%以上,按设计要求该处回填过筛,不得填入大于100mm的石块或砖块等杂物。排水管的回填,应从管道两侧平衡进行,沟内不得有积水,不得使用腐殖土,垃圾土和淤泥等。迅速、仔细地复原所有施工地面,由专职实验人员采用核子密度仪测录其密实度,以保证压实度率达到95%以上原道路结构情况,使之恢复施工前的状态,达到监理认可的程度。 12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的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设计的内容较多,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的要求,加强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在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排水管道的施工任务,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作者:全时方 常晓柯 单位:郑州第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第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征远公司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篇1 排水管道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发挥着收集与排泄地面积水、污水等作用,还可以保证汛期的防汛排水顺利进行。提升市场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改善城市卫生基本条件,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对此要高度重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规范各项施工行为与操作,这样工程才能按期、保质完成。 1沟槽开挖质量控制 要根据槽底宽、挖深、边坡坡度和层间留台宽度等情况,合理确定挖断面,提升放坡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每开挖一段距离以后,需要严格测量槽底的标高,特别是保证槽底上方不能出现超挖的情况。若是出现超挖,必须尽快回填夯实,避免槽底低洼处发生积水的问题,在夯填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垃圾土和腐殖土等。槽底宽度通常是管道结构宽度与两侧工作宽度之和,这样管道的铺设与安装才能顺利进行,通过夯实为今后的操作与地下水排放提供方便。若是开挖处有着较高的地下水位,或者是在雨季施工,需要将排水沟和集水井设置好,为水泵抽水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水位至少比工作面低2m,这样可以避免管沟中发生积水,减少浮管的现象。如果沟槽底部以岩石基础为主,还要加大开挖的深度。 2管材安装质量控制 为便于闭水试验顺利进行,管材进场前要认真检查,不能出现裂缝、孔眼漏洞等问题,否则要及时修补和更换。下管之前,应细致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和井基,确保高程、尺寸等与图纸要求相符。在两管结口处安装过程中,将积压引起的管内接口部凸出接缝处理好,不然会减少流水,为流速与排水的通畅性造成不利影响,让管道中堵塞大量的杂物[1]。管材如果超过600mm,要选择工人钻入管内的方式抹平接口挤出的砂浆,将砂浆填在接缝不严实的地方,不能出现漏水,并将关中杂物清理干净。 3检查井施工质量控制 若是井室发生渗漏,将严重降低管道的防渗效果,必须将检查井施工质量控制好。①砌筑检查井的过程中,为避免砖间灰缝发生渗水问题,必须确保灰缝砂浆饱满。②要认真、细致检查检查井的抹面,一般来说抹面层裂缝与空鼓缝隙是主要渗水的部位,在抹面施工过程中,必须落实相关施工规范,按照五层施工,各层结合具体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前需要认真清理砖墙面,并洒上适量的水,让其保持湿润,并在施工后做好养护工作。③在井室盖板与砖面连接的部位,也经常发生渗水的问题,这需要在盖板安装过程中,确保座浆的饱满,座浆之前要让混凝土盖板处于充分湿润的状态。④砖砌体与管外壁相接的部位极易出现渗水现象,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先进行凿毛处理,将一道干净的水泥浆刷在上面,接下来才能进行砌砖。 4闭水试验质量控制 对于需要进行闭水试验的管段,要对所有管材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无沙眼裂缝,若是存在沙眼裂缝的情况,需要尽快使用细砂浆进行修补。同时针对出现渗漏的地方,可调水泥浆刷补填实。管口接口部位要有足够的严密性,闭水管段不能急着回填,也不能让管材下部和条基进行连接。在通过闭水试验以后,需要傍管混凝上的回填。若是管段未能通过闭水试验,需要及时进行补救和返工。 5回填土质量控制 在管槽回填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回填部位与施工条件,合理采用填料与压实机具。回填土内不能有碎砖、石块和混凝土碎块,硬土块不能超过10cm,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对于槽底到灌顶以上0.5m的范围内,需要使用细粒土进行回填,这样可以避免管道出现损坏[2]。当闭水试验合格以后,应尽快回填无压管道的沟槽,而在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管道两侧和管顶上回填高度至少为0.5m。此外,在管沟回填过程中,必须分层进行夯实,各层厚度至少为30cm,并根据规范严格检测各层填土的密实度,确保合格后进行回填。在回填过程中,管道两侧必须一起填土,两侧高差不能超过30cm。 6结语 总之,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其质量控制涉及环节重点,问题也复杂多样,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加强质量控制,包括沟槽开挖、管材安装、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和回填土等方面。通过将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做到位,才能让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按期完成,并实现质量的提升。此外,还要重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方法,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确保市场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张淑贤 傅凯 尹忠峰 单位:高青县市政工程公司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篇2 一个城市的发展,排水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做好排水系统施工的质量控制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健康发展均具有积极影响。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人们逐渐提高了对排水系统的重视程度,而国家也加大了有关的资金投入,且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相对简单,但仍需依据城市的客观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在施工期间不仅需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还要有效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 1提高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意义 1.1能积极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 在城市的公共基础建设中,市政排水管道是重要内容之一,并分布于城市的各个地方,是保证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废水、污水合理排放的重要设施[1]。目前,伴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因而排水管道的建设需深入每家每户。高楼中排水管道的建设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若排水管道存在问题,会对该区域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2-3]。同时,市政排水管道还承担着排放下雨所产生的积水的功能,尤其是在南方雨水充沛的地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还具备相应的排涝功能。因此,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与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并在提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优化城市环境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1.2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质量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高楼林立、科技发达,水泥路也遍布城市各地,在增加了人们通行便利性的同时也会存在城市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4]。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居民生活污水、城市积水及工厂废水等的及时疏通和排放密切相关,若排水管道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则会影响其系统功能的发挥,致使城市污水与积水不能有效排放,不利于居民的正常生活。 2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排水管道漏水 在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渗水问题尤其需要关注,其会对市政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排水。大多数情况下,排水管道渗漏水均发生在排水管道施工期间,主要是因为对地质不均匀沉降等考虑不全面,从而导致排水管道变形引发渗漏水的情况。此外,相关材质选取不当、排水管道接口处的施工质量与井体施工质量较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等也可能引发漏水情况[5]。 2.2回填土沉陷 目前,在排水管道中回填沉陷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城市内的排水管道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但长久以来,城市排水管道建成后沉陷问题的广泛存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6]。回填沉陷问题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施工后并未对管道回填引起高度重视,施工人员只是将土埋进去然后压实,并未高度重视管道回填质量;管道回填土壤的密度也与相关要求不符,管道回填不达标,最终易导致较为严重的沉陷问题。 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施工前准备 (1)准确掌握整个工程的施工计划。为了保证排水管道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应在施工前准确了解并掌握工程的整体计划,从而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首先,需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施工方、设计方及监理单位等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7]。其次,应依据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对施工沿线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以便掌握地域内的实际路况等情况,提前做好针对施工重难点的准备工作。最后,依据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材料,并掌握有关数据及材料的情况[8-9]。(2)保证管材质量。保证管材质量,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施工质量。首先,对于管材来源,应确保由正规合格厂家提供,且需具备相关的出厂文件,并做好对其档案资料的储存。其次,应对排水管材的抗渗透性和抗压性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混凝土松动及管材裂缝等情况,若存在脱皮、裂纹及蜂窝,应及时更换管材[10]。(3)保障沟槽开挖质量。沟槽开挖是管线施工期间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在对沟槽开挖情况进行合理评估与判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进而减少甚至避免塌方、泡水等不良事件发生。首先,应确定施工区域内的土壤类别,开挖坡度需根据工程力学性质进行准确判定[11]。其次,需对开挖的方式予以充分考虑,若沟槽较深,需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且各层的槽底宽度及层边坡度等均需得到有效保证。最后,需考虑开挖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在达到施工要求的同时,还需有利于夯土回填[12]。 3.2加强管道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 管道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与监管是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决定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具体包含以下几点:在井基开挖前需做好基础性的尺寸预计、砌井检查以及管线管口调直等工作;做好井基的水泥浇筑施工,并严格依据施工的相关程序进行,使井基础及垫层等均符合图纸的有关要求;为了避免裂纹情况出现,应重视灰浆的饱满度[13];同时,还需重视井盖及井圈的质量,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井盖,从而满足道路对井盖的强度要求[14]。3.3做好沟槽回填的质量控制沟槽回填的质量与路面是否下沉密切相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在开展回填操作时,应注意沟槽内是否存在积水,若存在积水,应及时清理干净;应注意从沟槽两侧进行回填,且保障填土质量,禁止使用垃圾、混凝土碎渣及石块等进行回填。 4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是重要内容,并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能够确保施工作业的准确性,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目的。 作者:徐丹寅 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水务局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篇3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管现长、占地面积宽,城市道路交叉严重,影响了交通。因此,在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既快速又经济、文明地完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环境等的干扰,显得尤为重要。 1熟悉图纸 结合图纸,掌握管线长度、管线走向、管线直径、井位数量以及与工作面而开挖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 2地上、地下公用设施的保护 管道沟槽开挖时,应狠抓地质土层情况及时采用支、撑、顶、包、吊。开挖边坡及支撑形式要交项目监理审查,得到认可后方能施工。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各种管线、电线杆、灯杆附近开挖时应上报防止下沉或变形的措施方案,提交项目监理审批。尽可能保护开挖人员在安全环境中操作,不得使地面发生沉降,影响现场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用设施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电线杆、灯杆附近开挖采用钢板桩加固尽量降低危险系数,道路一侧设立警告标志。 3施工放线 地面可见障碍排除后,即可进入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施工放线是整个排水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指导着整个后序工程的施工,放线前必须做好严密的准备工作,如排水工程的工期较紧,在未交出道路中桩的情况下立即组织进场施工,放线前利用电脑软件CAD标绘出中线图,提高速度,又能得到较为精确地数据。打桩撒灰放线时,要考虑中心线、边坡系数加宽厚等,因开挖受限制,开挖沟槽非变窄不可就要考虑沟槽内设置支撑保证安全施工,以免塌方伤人造成事故。 4管道沟槽开挖 根据开挖土质的差异以及图纸设计要求,计算出开挖宽度,用漆标注出开挖线,用切割机将路面沥青面层和混凝土面切断,既要注意边坡放坡的科学合理性又要安全和经济,保证施工安全和路基畅通。在开挖过程中,表层的破碎沥青面层及路基渣层由挖掘机开挖,用机械开挖不能直接挖到槽底标高,只能挖到距槽底10~15cm的位置,有人工清理到槽底标高,不能扰动槽底土壤。如果发生超挖现象必须用灰土回填夯实。严禁槽底进水积水,严禁夯填中使用腐殖土、垃圾土和淤泥等。个别因放线受限制开挖而较小或土质很差的部位,要考虑设置支撑。 5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贯穿整个工程始终,必须设置专人专项,保证及时准确无差错的完成。保存好完整的资料。在自检、互检、抽检、的工序中我们对测量的精确度要更严谨。 6平基、管基围座 1)管沟开挖经验收合格后,即可按照图纸设计(大管径≥800mm)要求进行平基的施工。考虑到保养、气候、砼远距离运输等不利因素,平基施工时,要支模板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用塑料膜覆盖养护,基底不得裸露过久,可以提高一个标号或先加早强剂等措施,争取较快达到一定强度后下管。2)管座的模板高度、宽度,要符合规范要求。管道的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管座浇注混凝土时必须两侧下料,以防管线发生位移,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特别是管口处要加强振捣。 7管道施工过程 为保证闭水试验的成功,管材进入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和孔眼漏洞,如有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下管前,既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又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部位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管放在平基上用混凝土楔形块把管子稳固。中心线、管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8抹带接口 接口1∶2防渗砂浆符合规范要求。安装两管接口处时,应及时处理因浇注围坐时从管缝进到管内的水泥浆,否则会造成流水断少的现象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每根管的安装都必须用拉草包法将砂浆拉平。对600mm以上的棺材,可采用人工钻入管内的办法将接口挤出的砂浆抹平,将不严实的接缝部位填满砂浆,使其饱满不漏水,清除管内杂物,特别注意管道内决不允许有漏水积水和倒流水的现象发生。管带分有钢丝网和无钢丝网两种,有钢丝网的管带,按规范的要求截取钢丝网,分成两段搭接长度算好,在围坐浇注混凝土时将钢丝网片预埋在围坐混凝土内10cm。管带上搭接10cm,在管口上先做一层10mm水泥砂浆等到初凝后把钢丝网安好,再做第二层水泥砂浆收面完成后用塑料膜覆盖养护即完成。 9砌筑检查井 挖沟槽时,可使检查井中心桩,依井基周围尺寸挖好井基,带管材放稳后,调节管线管口,预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检查井的工序中。砌井时,既要砂浆饱满、流槽通顺,也要使井壁尺寸符合要求。雨水工程流槽是半管子高。污水工程流槽高度是和管内顶高一致。流槽高度超过40cm,要增加脚窝。砌井时在管子上方要发圏。管底高程、井底高程和井盖高程必须完全符合图纸设计的要求,爬梯安装纵向36cm,横向30cm,方向正对井中。收口井、收口,井室砌筑高度达到一定高度开始收口,3面收口方法、砌井吊中心线,到收口的位置每层中心线向两排爬梯中间的方向移动3cm。直到井口直径收到74cm即完成收口。井室抹面1∶2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5mm。 10闭水试验 应仔细检查每根管材是否有沙眼裂缝现象。若出现裂缝,可用细砂浆修补;如有渗水部位,可调水泥浆刷补填实。此外,管口接口处必须严密。没有闭水管段不能回填。待闭水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回填。对闭水不合格的管段,则应采取补救措施或尽快返工。 11管沟回填及路面恢复 管道安装完毕,经闭水试验或水压试验合格后,对当年不修路管道的回填密度一般要达到85%以上,按设计要求该处回填过筛,不得填入大于100mm的石块或砖块等杂物。排水管的回填,应从管道两侧平衡进行,沟内不得有积水,不得使用腐殖土,垃圾土和淤泥等。迅速、仔细地复原所有施工地面,由专职实验人员采用核子密度仪测录其密实度,以保证压实度率达到95%以上原道路结构情况,使之恢复施工前的状态,达到监理认可的程度。 12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的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设计的内容较多,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的要求,加强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在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排水管道的施工任务,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作者:全时方 常晓柯 单位:郑州第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第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征远公司
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是为了使农业更好地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更多的相关农业知识,并且把更多成功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相关农业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服务农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这样的改变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从而满足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粮食需求。 1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完善 因为制度和推广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农民的关注重点不在于种植技术和机械,依然只关心农产品,在这样的状态下农业对农技推广缺乏兴趣,这就使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农户中的推广和应用存在一定的障碍。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 目前在很多推广农业技术的地区都会出现资金不足和缺乏人力的问题,对于基层农业的推广政府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但是在所有的相关层面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意见。导致资金欠缺,无法采购优良作物品种和引进新技术,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度和活动的开展。 1.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不符合相关标准 一般情况下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非专业人员,因而会出现推广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业务素质较低、不能满足专业知识的答疑和相关技术的讲解等问题。这样的情况不仅会让农户和农业之间出现产业断层,还会出现需求错位等一系列问题。 1.4农民的低配合和低接受度 先进的农业技术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不太容易接受,原因是农业科技技术的使用成本高于传统技术的使用成本,且农民对于长时间使用的传统农业技术更放心,觉得更有保障。在这种快节奏的大环境中,农村很多年轻人都到城市谋生,留守农村的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新技术不感兴趣从而不能积极配合。另一方面由于推广手段未贴近民众,从而让民众的积极性降低。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2.1尽快完善技术推广模式 首先要对推广过程中的瑕疵进行修改以提高合理性和科学性。准确的说,要在推广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且不断改进完善;其次要有完善的相关制度和体系,要使推广到基层的技术可以实际运用并满足之后的农业发展。因此,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业发展的灵活性,但也要有一定的限制,以保障农业的发展。 2.2完善现有的推广结构 要解决农业技术目前存在的推广问题政府更多的支持。人力方面要保证有更多的专业人员去推广,从而切实地推广基层农业知识到农民中去,可以解决非专业人员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同时实现推广并实践的目的。 2.3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 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是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因而在推广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农业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农业技术推广发挥最大的价值,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4加强农业知识培训和资金投入 要深入推广基层农业知识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就要开发多种渠道对农民进行知识普及,让他们了解基层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农惠农的政策可以看出农业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基层农业的推广来创造更大的农业价值,得到国家的重视,从而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样就能够带动农业的多方面发展,也可以保证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 2.5各司其职,完善体制 整个推广技术在体制上应该有明确的分工,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工作者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员工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责任,避免一人身兼数职或者岗位互换等。 3结语 自从“三农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很重视基层农业的技术路线,还把农业技术运用于多个领域,加快了其运行和发展机制,在运行的过程中提高成效、优化模式。对于目前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只有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同时要转变传统理念,对基层农业资源进行整合,用资金引入技术和新作物,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飞跃,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不论是哪个企业都需要规范化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样,在石油企业档案管理当中尤其要注意。作为企业历史的见证,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应该受到重视。为了提高企业健康运行,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对档案管理进行充分的认识。 一、石油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石油企业中,有不少领导无法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领导完全忽视了档案管理这份工作。有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为这个工作只是收集每年的企业资料,其他的不管不顾。有些人员则是觉得档案管理是一份需要投入大量人员、资金的工作,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反倒是加剧了企业开支。此外,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清楚明白档案和业务之间的联系,导致两者出现了分裂。对于档案信息安全也没有充分的认知,比如,在石油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缺少了档案的保密意识,忽视了对档案的管理和检查,有些工作人员甚至是对于借阅记录持有不重要的心态,档案借出之后没有及时归还,这些都不利于档案的安全性。还有,目前不少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完全占据了被动,没有真正主动去进行档案管理,单纯为了应付上级的考察。 (二)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首先,当前处于信息时代,数据资料每时每刻都在增加。但是在这个时代中,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做到正确的处理,甚至不少企业缺少具备高层次技术的人才,对于计算机技术和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做到深层次的掌握。其次,在不少企业的管理方式中,存在各种不足的情况。比如,现在有些企业虽然引进了数据化管理,但是还存在手工管理的模式,也没有专业的人才将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导致电子化档案的处理很慢。 (三)档案管理不够标准和规范。在石油企业中,只有做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子化档案管理。但是因为受到传统的观念影响,不少石油企业的档案存在案卷、档案号等无法统一的状况,给电子化档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了管理混乱的问题,阻碍了企业档案管理的进步。 二、加强对石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想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工作,需要提高企业领导者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层次明确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列入企业的纲领当中,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并且对专业人员、资金技术进行补贴,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才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完成度。 (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忠实执行者,想要促进档案管理的进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企业进行招聘的时候,选择专业性、技术性较高的人才,自身综合素质较强、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更是优先考虑。只有有了充足的工作人员,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实现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紧随时代步伐,提升自身能力。在企业方面,进行定期培训,通过企业档案基础知识和业务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帮助他们熟练工作流程,提高对企业的认可。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促进企业档案朝着电子化方向发展。 (三)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应该做到规范化有效性,这样才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基础水平。所以,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档案收集进行严格规定,做到档案材料收集的完整性、及时性。还可以创新收集的方法,比如说对某个资料进行重点收集等。工作人员还要重视时间的变化,对于不同种类型、不同时间的档案进行划分,确保档案不会出现重复、延迟、丢失的问题。此外,对于借阅问题应该高度重视起来,需要建立借阅的保障制度,确保档案借出是通过正规渠道,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对工作人员需要奖罚分明,按照规定,若是出现档案丢失的状况,应该加大对失职者的处罚。 三、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在石油企业管理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现在档案管理存在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培训管理人员,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七到九年级的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初中生,此时这些孩子们正处于12-15岁之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此时的孩子由于身心的不断发育,导致此年龄段的他们个性较强,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在对于音乐的看法上同样有着自己的想法,而当下的流行歌曲中又鱼龙混杂,好的不好的都在处处影响着我们的青少年,而这些青少年则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与栋梁,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正确的帮助学生接触流行歌曲,这也是势在必行的。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自己的思考: 一、流行歌曲的内容 歌曲的内容决定了这首歌的方向,如果方向不对,那么对初中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一首正能量的歌曲能够让孩子们领悟到歌曲中的美好,如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它能够让孩子们在青春叛逆期懂得去理解母亲对他的严厉,懂得不要去早恋,要用功读书。而同样来自于周杰伦的一首《稻香》依旧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正能量,让孩子们懂得不要对生活有着过多的抱怨,懂得去珍惜眼前的一切,而这些恰恰能在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通过网络与音乐接受到正能量的传递。当然在之前提到过流行歌曲中鱼龙混杂有正能量的也有负面的,而这种负面的歌曲内容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如众多喊麦等说唱歌曲中歌词充斥着暴力、色情、等。可见这些对我们的青少年带来的伤害是极大的,本就在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为了与众不同在流行音乐中接触到了此类音乐而受到影响,也许人生轨迹也就此被改变。因此这类歌曲是必须要排斥在欣赏列表之外的。第二种则是毫无内容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水歌,如歌曲中内容反复出现“喜欢你”“喵喵喵”等毫无意义的歌词是同样对我们的青少年带来不了任何好处,反而会让他们认为音乐本就如此单调乏味,从而使学生开始追求这种毫无内容的音乐或者开始厌恶音乐。因此在流行歌曲的内容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必须要从内容上彻底摒弃掉那些不好的音乐,从歌曲内容上作为第一部牢牢的掌控好初中生对于流行歌曲的基本审美态度。 二、流行歌曲的形式 在内容上经过筛选后,在形式上同样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好的流行歌曲的形式是丰富的,是能够将音乐内容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如果杨培安的《我相信》,歌曲内容本就是积极向上的,而在音乐形式上运用了摇滚的音乐形式,恰恰符合了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内心那颗躁动的心,从而将他们引入了正确的方向,同样在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与《稻香》中运用了说唱的方式平易近人的向学生诉说着,同时又在整首歌曲中贯穿了音乐动机,使学生了解歌词的内容后又牢牢地记住了歌曲的音乐动机,又如周杰伦的《蜗牛》,一首慢歌,恰恰表现出蜗牛爬行的缓慢特征,同时在不断上升的音区中又表现出蜗牛不畏艰难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而这样的歌曲则正是能够打动人心的,能够将歌曲内容表现出来,敲击到听众内心的深的地方。而同样在之前非常流行的喊麦中,似乎仅仅是放着一首伴奏音乐,从头到尾节奏型始终不变,念唐诗般的音乐形式究竟好吗?我们的孩子会不会认为流行音乐本该如此呢?我想,这样的音乐形式是不好的,音乐二字总归要提及到音与乐,如果音乐都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被念唐诗一般的朗诵给取代了的话,那这样的流行音乐发展是不是出了些什么问题呢?当然在流行歌曲的音乐形式中还有这一类,那就是咬字不清晰的。在我们对于音乐教师的普通话都有着较高要求的时代,孩子接触到的流行歌曲确实那种咬字不清的“摘下星星给你,摘下月亮给你”,本就追求个性的初中生会不会因为此类流行歌曲的影响而开始学习这种咬字都不清晰的歌曲呢?因此这些在笔者看来都是不可取的。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在音乐内容的筛选后,在音乐形式上同样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务必保证呈现在学生耳中的应该是丰富的、健康的音乐形式。 三、结语 任重而道远的初中音乐教师有着艰巨而又不凡的任务,在当下流行歌曲的冲击下,仅仅通过教科书上的内容将学生带入正轨已经越来越困难,应当在投其所好的前提下,能够正确的、有效的引导初中生对于流行歌曲进行欣赏、理解。了解到音乐的内涵与多元化的形式中使学生能够领悟音乐、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出版社,2009. [4]沈璇,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虢雯龙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学校
1区块链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财务会计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此时,区块链的发展便是对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改善与创新。区块链技术存在着四大特性:强大的去中心化、去信任、集体维护和拥有可靠数据库。这些特性使得很多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看到了区块链未来发展中的效用,而且并不只是在银行这类支付行业被影响,很多领域也都在慢慢涉及。 2互联网会计存在的问题(传统会计,互联网会计) 2.1工作人员能力 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互联网知识掌握局限,区块链技术更加缺乏,对于信息化财务会计的理论还跟不上互联网更新的速度,在理论实践上相对缺乏。 2.2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互联网的线上交易,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资金流动是否安全。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性,是影响互联网会计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资金安全,而且还影响到了企业经营的方式和管理是否正确合理。目前互联网的安全不容乐观,软件方面存在大量的系统漏洞、木马病毒层出不穷;硬件方面产生的故障以及人为操作的失误都会对安全性造成威胁。 2.3硬件设备不能满足互联网的需要 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会计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信息数据的来源广、数量大、更新快。信息化的操作非常依赖于硬件设施的好坏,为了能够向企业更加高速准确和全面的传递信息,就需要更新维修设备以及对数据存储系统进行升级,建立更全面可靠的数据库。 2.4获取信息不及时、成本较高 虽然目前信息化建设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各自主体内部已经比较完善,但不同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联通机制,金融机构,由于受权限分割和专业领域的限制,对企业的信息掌握有限,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获得,获取信息成本较高、时间滞后存在一定的风险。2.5存在欺骗行为在会计研究领域,会计假账一直以来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企业在收入、利润及费用、成本等方面的人为造假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会计假账行为。在日常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对企业的业绩收入进行人为的操纵,来骗取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优惠与补贴。 3解决问题 3.1提升培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虽然互联网把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计算和审计中解救了出来,但是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应该跟上信息化的发展。①可以在企业会计工作者中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带领和开展会计人员的资格审核。②开展专门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及软件应用的培训课程,并了解信息化会计的新要求以及操作规范。③积极开展财务会计间的交流,在互相探讨的情况下来提高自身能力,并针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褒奖。 3.2防篡改能够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以使每个节点都拥有相同的权利与义务,并且去信任的特点也表现出来整个系统的运作都是公开透明的,只要无法掌握全部节点的51%就无法篡改数据。系统中所有人都可以共同参与维护,每个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数据库拷贝,修改任何单个节点都是无效的,所以信息丢失的风险也会降低。 3.3及时更新财务会计的硬件设备 ①在信息化环境下,想要收集到大量充足的数据就需要拥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建立可以容纳大量数据的云计算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储存与共享。②申请足够的资金来及时购买与更新会计软件系统,以满足大量的会计工作需要。③各个行业系统应同步更新,以便来完整信息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与交流。 3.4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区块链可以将所有的大数据进行重构,每个企业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资源共享与数据的同步更新可以有效的减少经营成本并且能够实时平账避免时候审计。 3.5区块链对欺骗行为的防范 区块链的处理全部属于程序化操作,弱化人的作用,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人为的失误。每个节点交换数据的过程不可被篡改,每个节点的数据都会被同步更新到最新数据,且具有唯一的时间标记,避免伪造或者重复交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信任的环境。 4结语 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存在不足,对于政府企业等工作管理效率上的发展存在局限性。在现如今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须将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支持与传统的会计模式相结合,使企业能够更高质量、高水平与高效率的进行经营与运转。
本次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分析和探索,认为幼儿园要在课程教育的构建与环境改造中融合民间艺术文化,促进幼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身心发展以及幼儿园的学习。民间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是以一种大众化的形式存在,主要是通过生活和环境反应出的艺术文化。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在很多幼儿园教学中一直在积极展开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与此同时,在很多幼儿园中都在面临教学的改革与课程的改进两大问题,在教育行业中处于热潮时期,幼儿园在设计和组织幼儿的实际教育方式上在不断的更新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在教育的方式上要突出幼儿园的主要特色,为幼儿园发展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选择方式。因此,要积极挖掘和利用民间艺术文化的特色,将幼儿园课程内容进行深化拓展,这样才符合新一代的教育改革方式。 一、在幼儿园课程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课程需要利用民间艺术来衬托课堂的氛围。民间艺术的发现又来源于生活实践,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发现民间艺术文化的存在,课堂的实践结合民间艺术的实践综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得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更好的引导幼儿发现艺术文化的存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幼儿园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让幼儿在幼儿时期就要学会对民族艺术文化的认识,吸收民间文化的特色,不仅能够使课程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也使得课程增添了一些趣味性,而且能够使幼儿对多种文化的认同感,并让幼儿学会对他人的接纳和认同。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幼儿所处的民族环境让幼儿学习民族知识,教师要利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启发幼儿的思想。利用不同民族的民间艺术内容对幼儿进行启发性教学,让幼儿对民族艺术文化产生兴趣。教师应该为幼儿在课堂中准备积极向上的课程知识,要表现出民族的原则和特色。 二、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 幼儿园环境是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是在整个幼儿园中存在的一种隐形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推进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教师应将民族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要营造适当的环境氛围,要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注重环境的丰富和艺术,让幼儿踊跃参加,敢于探索与发现。让幼儿在愉快的教育环境下展现自我,并获得收获感。在此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努力为幼儿创设富有民间艺术气息的教学氛围。在对幼儿园进行具有文化艺术的装修设计。例如在走廊、墙面、楼梯等地方进行展览,一方面既展示了民族艺术文化的气息,又为幼儿对民族艺术文化加深了认识。其次,要让幼儿积极参加到这个民族艺术的环境中,并进行实践操作,幼儿园环境教育必须要结合幼儿的身心成长的特点进行。 三、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师幼之间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是最重要的,师幼互动有利于促进师幼之间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性的各种游戏及活动对幼儿进行引导型开发智力,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应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主题中。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幼儿受教师的启迪,教师应为幼儿与家长共同举办民族艺术文化的活动,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内容的创新感。也可以通过民间的传统游戏增加民族文化的不同气息,民间游戏是最具有艺术文化气息了,其内容的趣味性和操作性要符合现在花幼儿教学的特点,教师还要具有一定的指导耐心和教学能力,这样儿童才能有效的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得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成长规律为幼儿进行设计。 四、结束语 通过本次分析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产生的作用,使得教师又进一步掌握了对幼儿的思想开发的方式,在幼儿教学中要将课堂创新,能足够吸引幼儿对课堂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及推动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掌握和认识,也为幼儿期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朱昌渝.民间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18(09):154-158. [2]杨春娟.让民间文化艺术走进幼儿园[J].学周刊,2017(15):202-203. 作者:赵秀平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王家爱心幼儿园
一、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难点分析 1.执法监管难度较大 现阶段,随着畜牧行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卫生监管面越来越广,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执法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在人员数量未增加、资金扶持未增加的情况下,监督职责却越来越重,所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也就导致部分地区监督管理人员出现了不敢、不想办案的现象,导致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呈现出被动化的发展趋势。 2.官方兽医素质有待加强 基层作为动物卫生监督的重点,官方兽医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但是当前基层官方兽医队伍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在执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水平。 3.产地检疫技术手段落后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先进检疫技术的大力支撑,同时这也是保障检疫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由于缺乏资金扶持,导致检疫技术手段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检疫设备的支撑,在实际的检疫过程中大多通过肉眼观察以及个人经验来开展工作,必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动物卫生监督难点的解决对策 1.全面加强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 各个地区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应充分结合实际状况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通过专家讲座、竞赛等方式,帮助广大执法人员掌握关于动物卫生监督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强化执法人员业务、道德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工作质量。在检疫人员招聘的过程中,要严格考核其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及时处理违法行为,并对执法队伍进行实时动态化管理,及时辞退不称职人员。要认真做好内部监督及社会监督工作,针对所发现的违规监督检查、违规检疫等一系列的行为,及时的制止。要建立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奖惩机制,针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奖励,针对玩忽职守的人员,要及时给予处罚。要建立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以此更好地激发出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 2.加强病害动物及产品监管,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各个地区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认真做好对病死动物及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接受举报、突击检查等方式,切实提高执法办案力度。与此同时,要加快无害化处理设施及制度的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动物监管风险预算及控制机制,密切和质检部门以及工商等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协调做好每项工作。及时发现并核查动物产品来源,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禁止出现经营、加工病死动物以及产品等一系列的违法行为。 3.尽快修改完善法定的证章、标记使用的配套规范 在动物卫生检疫的过程当中,对于鲜肉类和剥皮肉的检疫标记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标记操作规范,进而更快的区分已检疫和未检疫的动物及产品,这不仅能够便于消费者的识别,同时也能够有效弥补肉类建议标记不足的难题。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加大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宣传过程当中,可以借助媒体等方式,向人们普及动物疫病的危害性,进而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要树立良好的动物监督执法形象,相应的执法部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宣传该项工作,并在动物饲养行业以及食品加工行业贯彻落实卫生管理教育工作,确保经营者的合法经营。 综上所述,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动物卫生检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该项工作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水平,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斌 单位:重庆市秀山县石耶镇人民政府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当中,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性越来越强。在特殊教育学校,面向的是特殊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情况,特殊学生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也比较多。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及时捕捉他们的一些消极偏差的想法。要帮助学生培养乐观的心态,用积极的视角去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鼓足生活的勇气,让学生们在特殊教育学校获得更多的心灵滋养,成长为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才。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特殊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当中,以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轻易地被打倒,而是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挑战困难。特殊学生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所以他们更容易在心理上出现一些偏差,例如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容易自暴自弃,丧失勇敢生活的勇气。相反,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特殊人士并没有被命运所打倒,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学习,甚至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战胜困难,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通过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众多研究资料表明,好的环境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优美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打造,可以促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更多的正能量。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目前在校园以外,社会环境表现出更多的多元价值观的特点,特殊学生也容易从这些活动中得到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是不利的。所以,要从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开始,及时干预他们思想上出现的偏差。要帮助学生更好去理解校园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和事,建立正确的认知。 三、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融入正常社会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要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充分地架起与他们进行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所以,面向特殊学生,教师要具备科学的心理保健常识,用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帮助特殊学生拥有更加积极的思维认知,降低消极情绪对他们的影响。尤其,要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需求,促进他们健康积极心理状态的保持,让他们真正正确认识自己,做到自我接纳,从而更容易融入社会大家庭。 四、要将道德教育自然融入到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对社会怀有感恩之心 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可以互相配合,密切合作,因为两者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不管是特殊学生还是正常的学生,如果内心缺乏感恩之心,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就更容易碰壁。例如,教育学生孝敬长辈,让他们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观念,又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提高自立、自强的信心。毕竟,这群学生早晚是要走向社会的,将来想在社会上生存肯定要获得更多人的帮助。那么,现在就要学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所以,对特殊学生更要重视道德教育,让他们在心理上充满温暖,能够体会到父母和老师的不容易,能够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帮助,能够发自内心地有感激之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心中只装得下自己,自私自利,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奉献,那么这样的人,不仅对社会毫无价值,也会容易做出一些伤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人本身是不快乐的,因为他缺乏与周围的人和世界情感上更紧密的链接。所以,教师在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要通过一些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感,让他们因为自身的独特价值感而感到满意,感到未来充满希望。总之,面向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工作,除了进行统一的理论讲授和活动组织以外,教师要特别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好心理干预工作,让学生在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影响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尹晨曦.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贾珊珊.基于特殊儿童需要的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张艾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特殊教育学校
主轴是数控车床最关键的的部位,对机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由于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周期性往复运动,数控车床的振动不可避免,如果操作不当,振动会导致振刀现象的发生[3]。笔者与某单位联合开发的卧式数控车床,在切削螺纹和重切试验时就出现了“振刀”现象,我们深入一线,通过观察、切削试验、装配调整、查阅技术资料,最终找到了原因,对主轴结构及滚动支承方式进行了改进设计,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发新产品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1改进前的主轴结构及支承方式 改进前主轴结构及支承方式如图1所示,车床主轴采用卧式布置。通过对车床多次切削加工、反复试验,发现主轴结构和支承方式存在三个问题:①安装、维修和调整困难。由于主轴前端支承轴承5采用了97000型轴承,可承受轴向、径向力的双向作用,体积小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的轴向、径向精度由轴承中间隔套厚度来调整,在安装前就必须准确确定预紧力和中间隔套厚度,若主轴在安装时,预紧力变化或工作运转一定时期,运转磨合及磨损后,需要再调整轴承间隙和精度,就必须将主轴6卸下,取出轴承5中间隔套来修磨厚度,造成机床主轴安装和使用维修调整精度困难。②主轴稳定性及位置度不易保证。由于主轴6采用两支承结构,主轴中心与箱体中心的位置度(即两中心的重合度),由前后5、2两轴承保证,后支承轴承2,采用的是3182000型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其位置度由轴承的间隙决定,又因轴承2内孔为锥孔,转动螺母1,轴承2内圈相对主轴6轴向移动,靠膨胀变形,可适当调整轴承间隙,提高位置度,安装位置度好,但内圈右端无限位,当后端轴承轴向受力变化时,内圈将有可能轴向移动,影响主轴间隙,故稳定性较差;前端双列圆锥滚子支承轴承5,其内圈的位置度由预紧力和间隙决定,预紧力小,轴承内、外圈间隙大,轴承内圈中心相对外圈中心易发生偏移,故主轴6的前端位置度不是由轴承5本身精度确定,而是由主轴6安装后,调整预紧力确定,又由于大型主轴是卧式安装,质量重,主轴6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偏移,存在安装时位置度不易确定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为提高主轴位置度而提高预紧力,导致轴承5易发热的缺陷,故主轴6位置度,极不易保证。③容易划伤配合面。由于齿轮3,前支承轴承5与主轴6结合面为圆柱面配合,配合面较严,存在主轴装、拆困难,容易划伤配合面;若放宽配合,结合面就会出现间隙并难以消除,转速较高时,主轴容易产生振动。综合上述存在的问题,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造成主轴轴承间隙变化,间隙变化产生振动造成故障,这是出现切削螺纹振刀现象的主要原因,继而影响加工精度与效率。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需要调整主轴前支承轴承间隙,调整轴承间隙需将主轴组件卸下取出轴承中间隔套,对中间隔套进行配磨或更换,但因主轴体重,装卸需要专用吊具,维修耗时长,给维修调整造成困难。 2改进后的主轴结构及支承方式 经过分析研究,对主轴支承方式进行了如下改进设计,采用了如图2所示结构。我们通过改进优化设计,并在应用中得到验证,消除了振动,达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①轴承组合使用易于安装、维修调整。将图1主轴前支承97000双列圆锥滚子轴承5,改为3182000型双列向心圆柱滚子轴承15和8000型平面推力球轴承13的组合后,因径向力和轴向力分别由两种轴承各自承担,两方向的预紧力可单独调整,互不干涉,有利于轴承调到最佳状态,减少轴承发热。②主轴稳定性及位置度得到保证。主轴17前后两处径向支承轴承8、15均采用3182000型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故两处的位置度即由轴承8、15的精度和间隙决定,不受重力影响,便于安装,又因8、15轴承内圈为锥孔,间隙调整不用取下轴承,靠旋转螺母7、11调整内圈相对主轴轴向位置,膨胀内圈,调整径向间隙,螺母16,螺纹套9,在两轴承间隙调好后,可锁定轴承8、15内圈轴向位置,保持轴承间隙,不受外力影响,同时在维修时,旋转螺母16,螺纹套9向轴承方向移动,即可方便卸下轴承8、15,故主轴17的安装、拆卸、轴承间隙调整方便,且轴承精度保持性好。③主轴锥面配合效果好。将图1中的轴承5,齿轮3与主轴6的圆柱面配合,改为图2中的轴承8、15,齿轮10与主轴17的锥面配合,便于定心、安装和拆卸,且有利于保护定位面。对主轴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在保证刚性的情况下,加大了主轴的内孔径,通过直径由100mm变为115mm,实现了主轴的轻量化,降低了重量,节省了材料,方便了维护。 3结语 经过改进设计并进行试验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工厂使用良好。通过改进设计,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针对大型车床主轴,其特点是质量重、装卸不易,因此选择设计主轴结构及支承方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①对于卧式结构主轴其位置度要由轴承来保证,安装后不用调整,不受自重影响。②轴与装在轴上的零件要便于装卸、测量、维修,有利于保护配合面,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维修性。③径向轴承、轴向轴承组合使用,可分别预紧调整,精度保持性要好,且不用拆卸,能随时方便的调整轴承间隙。④在轴的支承方面,尽量采用两点支承,采用三点支承,并且辅助支承点要靠近受力处,其中辅助支承轴承与配合要保留适当间隙,避免三点支承因不同轴而造成主轴别劲,引起轴承损坏和主轴振动。车床的用途不同,工作条件不同,车床主轴结构及支承方案就不同,主轴结构设计及支承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郝利军 王晓光 单位: 安阳学院 安阳市汽车电控重点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