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论文: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 随着近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工程素养作为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规格中的核心指标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者的关注,尤其是地方性本科学校正在接受更加严峻的挑战,且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虽然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大打折扣,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加大。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探讨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培养模式的科学合理构建,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迎合社会发展需求,为尽快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工程素养的定义 众所周知,工程素质是工科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相应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有比较扎实和比较宽广的技术学科基础;接受过必要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有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主任沈伯弘先生曾结合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及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国内外着名高校的培养模式,明确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工程素质的基本涵义:是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初步的研发能力,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种综合体现。因此,工程素养就是一个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工程实践训练、严格有素的工程意识和工程习惯及综合的工程能力。 二、学生工程素养薄弱的原因分析 1.对工程素养的认识不够全面 很多人对其根本涵义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解,认为只是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而忽视了其核心的设计与创新内容,或把设计与创新和工程素质割裂开来,也没有包含工程意识和工程习惯等内容。这就无法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对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的要求。 2.工程素养培养模式较单一 现行的工科教育模式本身也具有严重的弊端,主要是专业面过窄过细,在培养方式上,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教学的相对独立始终是一个通病,教学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尤其是实践环节,设计和创新成分少,只停留在实验教学的层面,且现有的校外实践过于形式化,起不到实际作用。 3.任课教师的工程素养不足 当前,高校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自身的知识结构多为理论知识,很少接受工程训练,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学过程中,只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师很难说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工程概念,且对学术前沿较少涉及,无法激发学生的工程兴趣。 4.培养工程素养的工程氛围较淡 一方面,课堂授课内容多为理论教学,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参与面也不广;另一方面,学校的实验室并未最大限度地对学生开放,更没有单独的学生创新实验室。 三、工程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 1.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期待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高校可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部陆续公布了两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然而,学校的师资队伍并不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需求,这就要求学校人事部门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优先聘用有工程经历的优秀教师,鼓励企业专家参与高校教学任务,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工作;同时,改革工程型教师的评聘与考核制度,将对他们的评聘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 2.以加强教学改革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学校教务部门应主要从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学校教务部门引入“以科学方法论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包括科学方法论、人文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主修专业课,增加了“唯物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等类似课程。一方面,在制订专业计划时给予统筹安排,将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列入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配套建设强化工程概念的新教材。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工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自觉实践培养学生的工 程素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将来可能会从事的职业,同时,向他们多传授课本以外的专业知识。实验教学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三个层次的拓展能力和素质训练计划进行:大学一、二年级强化基础;三年级培养专项技能与工程实践;四年级训练综合能力,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内容比重,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做探索。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 3.以“产学研”联合培养为抓手,多渠道推进工程素养培养 “产学研”结合要求高校从学校内部培养走向开放和多元的校企合作培养,教育部和行业部门都在积极促成此事。这一合作培养模式可以多样化,合作可以全方位,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创教学实验室、共施培养过程、共督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提供各自的条件,互为补充,共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如,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生产管理的真实氛围,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可以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从事和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在学以致用中进步和成长。 4.以职业指导体系为主线,增强学生的工程思想、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由于任课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匮乏,多数停留在职业规划理论的教学上。而建立一套职业指导内容体系,对于树立学生工程思想有重要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注重专业教育,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以及专业可覆盖的一些职业,将来可能会从事的职业,这些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要求以及发展前景。如,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同时,告诉他们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将来还有可能遇到的挑战等。对于大二学生,要根据专业要求及其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培养其职业素质。深入专业学习,探索专业发展方向,了解外部工程环境,营造一个工程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如,介绍与本专业相关的公司、新闻、着名人物等,同时,让学生了解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相关大赛,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身其中。对于大三学生,提升专业素质,明确就业方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引导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开展职业角色模拟演练等。对于大四学生,引导学生到生产单位实习,把前期积累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习过程中,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工程素养。 总而言之,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培养模需要具备较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教务部门的统筹安排、社会工程企业单位的支持、学生的自觉配合和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紧密相扣,缺一不可。 电子工程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频实验的改革 摘要:本文针对本校“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高频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高频实验教学应采用的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现代电子线路设计的需要。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一) 目前高频电子技术试验课的现状 高频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的内容丰富,应用广泛。该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其主要内容包括:高频电路的基本知识、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和解调、环形混频器等内容。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频电子技术试验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教学现状与需求分析 当前大部分“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仍然沿用较为经典的内容。例如。在功率放大器章节中,动态负载线和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依然是其核心内容,而在目前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中,由于c类放大器具有非线性特性,所以应用较少,D类和E类放大器已经成为当前设计应用的主流;当前教学中,调制与解调主要以模拟调制(AM/FM,PM)方式强调,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是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 “数字调制”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在教学大纲中有待加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渐渐成为当今的主题。因此。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中的创新也变得极为重要。这就需要学生能用所学的理论充分与实际相链接,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 如:开展电子设计大赛等相关的活动,不仅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充分的调动了大家对于实验的兴趣。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2 实验设备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设备的使用寿命有限,试验室的设备损坏的程度比较严重,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问题成为关键。 其次,再进行高频实验中,试验设备很容易受到干扰,如何解决设备的干扰问题也尤为重要。 最后,就是实验设备的选择问题。现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中采用的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将高频实验所需的直流电源、频率计、低频信号源和高频信号源设计成一个公共平台。而且,这种整机实验如果某部分电路或元件被损坏,实验员检修很困难,模块不宜更换,且很难配置。因此,实验器材的选择也要予以考虑。 1.3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根据多年从事高频实验教学工作来看,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自身也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害怕接触实验仪器。可能出于实验设备昂贵的原因,学生都不敢随便动用设备上的任何一个旋钮或开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自信心不足造成;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对实验的重视和兴趣成为关键问题。 (二) 高频电子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里就其浅谈一下对高频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2.1 高频实验教学的方法 首先,针对设备的老旧及维修问题,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一些可以维修的器件进行维修,破损严重或不可维修的设备再进行更新;在设备的选择上,除了配置的实验箱外,应当采用单独的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及辅助工具。 本校在设备的维护上有专职的维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在课程的安排上。将数电、模电、信号与系统等基础理论课程,放在高频课程之前,层层深入,有助于学生的渗透和吸收。而且,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的预习。外部采用单独的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以及一些辅助工具。避免了设备的单一化,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其次,对一些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作为专业课实验,应结合电子线路基础课程,通过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更加熟练的掌握电路的连接,及一些基本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的授课,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应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鼓励学生要有创新思维。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 2.2 高频实验教学的手段 针对实验教学的方法以及目前高频电子技术试验课的现状,总结出如下的教学手段: (1)制定实验室设备维护手册,放置于实验台上。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发现设备有损坏的现象,就在手册中进行填写,这样既有助于维护人员的工作,又可以达到及时维修的目的; (2)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的预习;在实验时,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按步进行操作。并要求学生记录数据及予以分析;在实验后,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 (3)将实验的课时与理论课的课时中分离出来,实验室在休息日全天开放,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的复习或者自主设计电路; (4)为了维护设备的清洁。应制定好实验室的值日计划,定期打扫实验室,保持室内清洁。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应当佩戴鞋套。 (5)加强考试的力度。在实验考试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所做的实验,自己设计一个电路,实现相应的功能。 (6)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对于部分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的帮助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态度,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合理的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信心,又能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电子工程论文:对推进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的思考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招投标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应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大力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电子化招标投标工作,使招投标当事人最大限度地共享市场资源和信息,同时促进建设工程招投标业务管理和操作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招标投标活动在信息公开透明、市场公平开放的环境下自主运营、自我约束的机制,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成一个公正开放、有序竞争、服务到位、监管有力、透明高效的招投标全过程的服务平台。 一、推进建设电子招投标的作用 电子招投标是招投标的电子化、网络化。大力推进电子化招投标有利于解决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打造高效透明的招投标市场竞争环境, 改变传统的纸质招投标方式, 全电子化过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电子招投标系统运用工程造价、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快速运算等多种原理和方法,可在数秒内对几十万个数据进行全面核算、分析、比较,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 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子招投标打造阳光采购、阳光交易。电子招投标可实现无纸化招投标, 从而节约大量纸张和装订费用, 真正做到绿色低碳环保。整个招投标活动从招标公告、下载标书、投标、开标都在网上进行,招标机构不再预售标书,开标时投标人可以不在现场,开标前任何人都不知道有哪些企业进行了投标,投标人具有不确定性和保密性,减少了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的机会,遏制了招标人、招标机构与各投标人之间的幕后交易。评标过程和结果网上公开,招标人和投标人可随时查看投标信息和结果,使招投标过程时时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预防了各种腐败问题的发生。与传统的招投标方式相比, 电子招投标的整个流程可大幅度削减招标人和投标人的人力成本。电子评标可以更公正透明, 减少评标人的主观臆断和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因素, 能有效减少工程招投标中的腐败行为。电子招投标和计算机辅助评标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权力寻租与腐败, 最大限度地减少暗箱操作、虚假招标、权钱交易, 有利于推动招标投标工作的公开化、法制化, 使得招投标工作更加公正、透明。电子招投标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交易形式, 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的全新招标方式, 极大地提升了招投标的价值, 它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目前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1、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缺乏保障互联网开放性带来的核心问题是网络安全,要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电子化招标投标的实务操作,必须联入互联网。系统接入互联网后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受竞争对手或黑客等外界攻击或入侵、内部人员有意的破坏与泄密、数据信息的安全被泄露;除了联入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外,还有电子化招标投标系统本身的安全性、系统身份认证、信息数据的加密、存储数据的加密等问题无法确保;由于第三方运营服务认证的机构尚未健全,电子签章的真实性、安全性、通用性无法得到有力的保证。这些因素都有可能给电子化招投标工作带来很大的危害,影响建设工程招投标电子化的顺利开展。 2、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标准不统一、系统重复建设,信息不共享 许多地方都在构建电子化招投标系统,但都属于自行研发、自己使用、各搞一套,自成一体。招投标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条块分割,行业之间、地方之间的招投标流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协调,信息无法实现共享,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整合,各地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将来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 潜藏着缺乏!法规支持的风险到目前为止,不论是《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还是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都是基于传统招投标活动而制定的。尽管 2005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解决了建设工程招投标电子化的大部分法律问题,但相关权威部门并没有出台直接适用于建设工程招投标电子化的行业规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少政策不甚明了。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电子化工作每向前一步都有可能会受到质疑甚至诉讼的潜在风险。而一旦电子化工作陷入质疑或诉讼,其调查、取证和处理将是一个既繁琐又漫长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建设工程招投标电子化的推进工作。 三、完善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认证管理,利用先进技术化解网络安全风险 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过程中大力推行 CA 证书,一定要选择获得工信部《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的正规电子认证机构,确保认证的权威性和公证性。同时,完善数字证书关联技术。除使用PIN 码保护外,要在电子证书中加入使用者的头像、指纹,甚至是虹膜纹等生物特征,确保电子证书和使用者关联的惟一性。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建立若干套系统实现应急备份。在此基础上,制订黑客病毒攻击、电子标书传送失败、设备故障、通讯不畅等常见情况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预案演练,发现异常及时补救,最大限度地化解安全风险。 2、健全立法,化解法律法规风险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中央部署,联合有关部委并组织有关专家已经完成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及其《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的制定。这些规定的出台将为推进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和较高的行业标准,有助于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的推广应用。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根据《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电子签名法》等法律出台地方性规定,对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的适用范围、电子标书的制作要求、远程评标操作程序、评标专家的管理规则等进行有益的探索,在条件成熟后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 3、建立招标人和投标人统一的信用服务平台 要想实现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标投标,首先要建立招标人和投标人统一的信用服务平台。信用服务平台需要建立建筑企业、招标机构和项目 经理三大信用档案数据库,实现网上信息化管理。信用服务平台涉及工商、税务、银行、CA 认证、行业服务、行业监督等相关监督管理系统,要求形成互联、互通、互认关系,以实现招投标信息资源交互共享,为建立健全招投标社会公众监督机制以及招投标诚信体系提供基础。信用服务平台同样不应当是一个惟一和孤立的平台,而应是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电子招投标信用平台通过网络对接交互,共同构成网络平台体系。这样可以避免招投标过程中因信息不共享、不透明、不对称而导致弄虚作假情况的产生,逐步推进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净化招投标环境。 4、逐步推进和完善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 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系 统应分层次、分步骤稳步推进,预留发展空间,逐步完善,保证各阶段、各层级、各地方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平台之间以及与项目交易平台之间信息统一对接,交互畅通、高效、安全、可靠。国家对整个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规划要有整体的指导意见,倡导和鼓励各地因地因时有序发展电子化招投标工作,要求不同系统之间能有序发展、互联互通,共享信息技术成果;要防止因管理、技术和利益壁垒而形成信息、资源和应用孤岛,避免无秩序、无标准重复建设,以免今后付出沉重的代价进行重建和整合。 结束语 可以说,推进建设建筑工程电子招投标使评审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计算机自动开标、评标,评标结果自动生成,具有不可更改性,限制了专家的自由裁量权,使领导干部批条子、打招呼等人为因素干扰失去效用,使暗定中标人,以及其它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违纪违法问题降到了最低限度。 电子工程论文:对电子工程教学革新模式分析 自主式课题教学法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自主式课题教学法。其基本理念就是改革课堂教学,即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电路设计方法,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解题。此外,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电路模块设计课题,通过完成自己的课题达到初步实践电路设计方法的目的。同时,由于学生都是带着设计课题听课的,这样也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在课程教学初期,指导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提供若干模块设计课题供各小组挑选。选定的模块设计任务伴随该小组整个课程学习过程。这个阶段的教学要点如下:①尽量保证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合形成学习小组,这样小组成员在课题设计过程中才能有较好的默契,相互配合,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设计任务。②该阶段是课程教学初期,学生对各个模块设计课题还不了解,教师应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对课题进行解释和指点,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发地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选定设计方案。③当学习小组初步完成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后,则安排一次课堂报告,由各个小组制作幻灯片向全班同学汇报其对课题的理解以及初步选定的设计方案,并由任课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其下一步工作重点。④模块设计课题应涵盖所讲授课程的各个章节,这样利于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讲解各个模块设计方法串联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同时,讲课内容与学生正在进行的设计任务相关联,容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程教学中期,将模块设计课题融入到各个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具体的电路设计方法,同时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调试以及指标测试。这个阶段的教学要点如下:①要求各小组通过课堂学习不断改进自己初期拟定的电路设计方案以及元器件参数计算方法。充分体现了自主式课堂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自主采用课堂讲授方法改进自己的电路设计,使其感受到如何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中。②向学生灌输团队设计的理念,针对电路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同时在教师和团队间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使学生的问题能得到解答,从而有信心完成课题设计任务。③安排课堂报告,各小组制作幻灯片向全班同学汇报课题设计进展,由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中期考核并指出下一步工作重点。 在课堂教学后期,对各学习小组制作的模块电路进行验收和总结。这个阶段的教学要点如下:①督促各学习小组做好指标测试工作,验证自己设计的电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总结整个设计过程的经验教训。②安排课堂报告,各小组制作幻灯片向全班同学汇报课题制作成果,由任课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总结。③各小组提交课题设计报告,详细介绍整个电路设计原理、参数计算过程,并记录系统的性能指标,总结电路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教训。 自主式课题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我们在通信电子线路课上使用了这种教学法。首先,根据整个课程内容设计8个模块的设计课题,将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都融合在这几个课题中,课题名称。 第一阶段: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并从这8个课题中选择一个,作为该小组在课程学习期间的设计任务。由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进行资料收集以及设计方案的论证。在课程开始后的第二个教学周,组织各小组制作幻灯片报告该小组拟定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时间安排。需要说明的是,各小组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相应的知识点还没有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地讲授,完全由学生先自学各自课题相关基础知识,然后进行资料收集整理,通过内部讨论,最终确定课题的初步设计方案。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熟悉课题、讨论方案以及确定初步方案。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个阶段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方案汇报时的现场气氛也很热烈。此外,由于设计课题涵盖了这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相应课题方案的初步确定过程也是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预习阶段。这样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当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相应的知识点时,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阶段:主要完成各个章节知识点的讲授,这一阶段应该注意在课上重点讲解如何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完成模块设计课题,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书本知识并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只要稍加变通就可以有效地指导生产实际。例如在讲到求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题目时,计算电路输出功率用到公式(1):200cmVPR=(1)其中P0为电路输出功率,Vcm为电路输出电压幅值,R0为电路负载电阻。而在真正设计功放电路时,电路的输出功率及输出电压幅值常常是已知条件(见表1),而具体的电路以及电路中所采用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阻值是需要进行计算的。因此只需要将公式(1)转化为公式(2):200cmVRP=(2)转化后即可用于电路中所采用负载电阻的计算。整个课程讲授过程都要将知识点具体化,让学生意识到,只要将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变化(常常是翻转)就可以用于电路设计过程中元器件的参数计算,从而使学生可以一边学习课堂知识,一边将所学知识应用起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此外,在实验课中要指导各小组的电路焊接以及调试工作,并监督其设计进度,从而掌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在这个阶段,真正实现了本教学法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即学生可以做到边学习,边使用,边检验,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良好。最后一个阶段是课程的结束阶段,主要做好各小组课题的验收工作,并对各小组所设计:请记住我站域名的模块进行点评,最后安排一次期终汇报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束。本教学法已经实践了两年,学生对这种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此外,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模块设计课题制作情况挂钩,因此各学习小组都投入了较多精力用于电路模块制作,成功率也较高。并且学生通过电路模块的制作过程也了解到了如何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电路设计。 改进和展望 本教学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各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的设计课题,在学习课堂知识的过程中偏向于学习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内容,而对其他知识点不够重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计划在各小组课堂报告时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报告内容进行提问,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提高学生对各设计课题的兴趣。通过两年多自主式学习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对课堂所授知识的兴趣,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电子工程论文:浅析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电子信息装备质量管理研究 【论文关键词】可靠性工程 电子信息装备 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 分析 【论文摘要】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是实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的必要条件,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提升各种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电子信息装备日常应用中的质量问题出发,结合电子信息装备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建设,对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电子信息装备质量以及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中,电子信息装备促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的重要因素。电子信息装备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信息竞争发展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竞争中,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信息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中,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等条件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体系的整体运用以及实施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可靠性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1.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 电子信息装备实际应用中,对于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根据有关调查,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子信息装备的设计、电子信息装备的生产、使用管理以及电子信息装备的配套装置中。其中,电子信息装备设计以及生产、使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比电子信息装备在相关配套装备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机率要相对较大。在有关调查中,电子信息装备的实际应用中,那些新型的电子设备装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多是由于电子信息装备的设计缺陷造成的质量问题,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部分的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大部分是在应用中的使用管理阶段开始暴漏质量问题,而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由电子信息装备的设计以及生产阶段造成的。电子信息装备应用过程中,另外一部分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主要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和电子信息装备的复杂性的增加,电子信息装备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对于电子信息装备使用维护费用提高,而且也面临着一定的质量和使用完好问题。电子信息装备应用中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影响电子信息装备质量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应用中的错误操作或者使用、电子信息装备的生产等造成的。 2.可靠性电子信息装备质量管理研究 2.1 可靠性工程以及与质量的关系 实际应用中,可靠性工程主要是针对缺陷的一种预防以及对于出现问题的一种有效改正,是对于产品以及工程质量的一种保证。它为了达到产品设备的相关质量或者可靠性要求实施的一系列建设工作。进行可靠性工程建设其实就是对于产品工程可靠性的确定和对于产品工程质量可靠性的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工程主要是通过对于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管理以及可靠性试验进行产品工程可靠性和产品工程质量可靠性的获取保证的。其中,对于产品工程的可靠性设计就是通过对于产品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可靠性模型建立,可靠预计、分配和分析等实现对于产品工程的可靠性设计,以保证产品工程应用的可靠性。对于产品工程的可靠性管理主要是通过一些可靠性的计划制定和文件制度的建设,以实现对于产品设备以及工程的设计、生产等阶段的管理。对于产品工程的可靠性试验主要是产品工程的生产环境以及运行应用等可靠性的鉴定试验,是进行产品工程可靠性确定有效途径。 在电子信息装备应用中,可靠性工程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可靠性管理是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管理首先应该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的可靠性管理,通过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的应用、监控,通过电子信息装备的可靠性目标来逐渐实现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管理的可靠性的实现。在进行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应注意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的可靠性管理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区别的划分,以能够真正的实现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的管理,保证电子信息装备应用质量。 2.2 可靠性电子信息装备质量管理应用 电子信息装备系统是一项拥有较为庞大并且复杂的系统结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质量可靠性要求要相当的高,因此才能保证整个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来讲,提高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是通过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运行的分析实现的。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相关纠正措施,可以避免后期的生产以及应用过程中各种故障的发生,对于提高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有一定的作用。电子信息装备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情况选择的。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在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系统设计过程中装备的各种故障模式的分析,对设计中的薄弱环节的纠正,并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中的关键系统部分进行控制,以实现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质量的可靠性管理。保证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质量可靠。 3.结束语 总之,在电子信息装备系统中,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部分系统装备的可靠性,并不能够保证整个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同样并不代表整个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质量可靠。电子信息装备系统质量的可靠性管理是在电子信息装备系统功能的可靠性维护上的。 电子工程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法研究 1.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1998年设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自开设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该专业的建设,十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电子信息行业急需的人才。2012年6月,经市级专家组对本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后,该专业被入选校级“卓越工程师”试点培育计划。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具备信号检测、信号传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工程等专业理论知识及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最终具备“基础实、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国家电子信息行业培养造就一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模块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学院按照“综合化、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的原则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要求突出专业定位与特色,形成以“信息流”——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终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类型课程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模块整合,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在教学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课程组成,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还有相应的实践环节进行支撑,加深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课程组负责,同时邀请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参与讨论制定教学方案与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衔接与整合,将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中,通过校企合作与工程教育完成人才培养。其中本专业课程体系中“EDA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虚拟仪器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是本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 3.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 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须与相关企业更紧密结合,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所推广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相关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相关方向,只有紧跟最新的工程技术发展,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高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应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以工程项目驱动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紧密结合,形成“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将教师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实践环节或课外科技活动中完成教师所承担的实际项目,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4.结语 与国内着名高校相比,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相对较短,专业培养特色不突出;因此还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由我系教师申报的天津市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获得立项资助。凭着“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契机,同时借鉴国内外着名高校的办学经验,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坚持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等,为社会培养一批能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而努力。 电子工程论文:全电子化策略下的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核电工程文档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完整、有效的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体系,并建立了与其相适应的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的电子文件和档案(以下简称电子文档)。为了应对电子文档作为有效的工作文件被广泛使用的现实,在采用了第三代EPR核电技术的台山核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作为项目业主方,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提出了建设全电子化策略下的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思路,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所谓全电子化策略,即所有核电工程文档在整个文件生命周期内均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运作的策略。从文档使用范畴的视角来看,应是全部核电工程文档的电子化,在此视角下建设的文档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具有普适性;从文档处理流程的视角来看,应是文件从产生到保管、利用直至销毁的全流程的电子化,在此视角下建设的文档管理系统才能真正与业务融合,体现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电子文档管理理念。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电子文件”是指原生电子文件(digital-born),而不是纸质文件经过扫描而生成的数字化(digitalized)电子文件。 系统建设的动因分析 首先,以数字化电子文件为主要管理对象的传统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效率已无法满足核电工程建设要求。由于核电工程的特殊性,根据核电质保要求,纸质文档仍是工程建设的最终依据。通常的做法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产生,其后打印成纸质文件签署生效或进行数字化加工后向业主提交。因此,业主方在接收到工程文件后,需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与物力对工程文件接收着录或二次数字化。同时,纸质文档的传输效率十分低下,核电工程建设的合作方遍布全球,一份文档从国外产生到国内录入系统,往往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另外,纸质文档的分发也存在实体复制与传送的限制。显然,面对众多合作单位在文件产生阶段已经是电子文件的事实,传统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很难适应核电工程建设的步伐,尤其在工程文档数量倍增的第三代核电工程建设中,这一矛盾尤为突出,迫切需要以全电子化作为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逻辑起点。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核电工程电子文档提供更加广泛的处理手段,使面向全电子化的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实现。全电子化的电子文档丰富了文档管理手段和方式,极大提高了文档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例如,台山核电项目传递工程文件时,各方可通过e-mail、共享空间乃至VPN等多种方式交换文档,使得跨国、跨地区间的文件传输简单易行,随传随收。 再次,建设系统,有助于开展前端控制和内容管理,从而提高核电工程文档的质量水平。传统的核电工程文档管理,对原生电子文件(digital-born)的产生缺乏有效的控制,许多由文件产生者生成的元数据,无法在后续过程共享与复用,使得文档管理人员必须重新着录,不仅导致文档管理人员重复工作,而且降低了文档着录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全电子化策略下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重视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使得文档管理者在文件产生甚至文档管理信息系统规划阶段即进行业务规范,如对文件产生的模板、格式、文档系统的审批流程等进行设置。而且对文档流转和归档的全部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如跟踪文件办理进度、全程检查文档质量等。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工作方式能及早发现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有效保证了文档业务的工作质量。同时,全电子化策略下的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淡化了传统核电文档管理各阶段间的界限,强化了各阶段间的因果关系,为文档管理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技术基础。 系统的优势 1 核电工程文档处理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第一,系统实现了文件和档案的同信息技术平台管理,文件业务和档案业务在流程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第二,单个流程的更新调整不影响其他流程的使用,所有流程共用相关的系统功能。从而使得文件与档案业务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文档及其数据的复用性。第三,可在系统中直接生成工作文档,从源头上提高了文档的电子化率,减少了文档传输时间和文档数字化的时间,提高了文件传递的时效性。第四,采用标准分发、智能关联分发、指令分发相结合的方式分发文件,提高了文件分发的时效性与准确率。 2 全项目文档管理理念得以落实 核电项目规模大,周期长。从事设让施工、安装、调试等各类工程的合作方超过百家,各方的信息化及文档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文档管理规范的一致性和文档交换质量,增加了信息沟通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业主方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全项目文档管理的视角。其一,不仅是业主方,项目的全体合作方都是文档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要在业主内部与承包商之间统一数据标准,预留系统接口及应用外延,实现文档系统与各业务系统间的无缝对接与一体化管理;其二,对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工程全过程中产生的文档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从数量上保证整个核电工程阶段文档的完整性;其三,对各类文档产生、流辕归档、保管、利用等文件业务实行全过程管理,从质量上保证文件各业务环节的规范可控,即文件全程管理思想。 3 与工程管理业务有机融合 在核电工程管理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信函、技术文件、商务文件等工程文件的生效、传递与反馈,可以说,核电工程管理过程就是文档的利用过程,因此工程文档业务与工程管理业务的深入融合是核电工程文档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工程核心业务需要与文档业务融合以保障其高效运作;而核心业务的提升则可以进一步促进文档业务流程的优化,推动文档流程集约化管理。 以台山核电为例,设计文件的审查与文件管理融合,文件接收、文件分发、文件生效流程与设计审查业务的审查文件、答复文件流程紧密结合,形成闭环,成为设计文件审查的办公平台和此类文件的管理平台。 4 文档利用更加便捷、高效、安全 系统是一个具有网络化、数字化和充分共享特征的工作环境,各方共享一个统一的文档信息沟通和处理平台,实现文档信息的深度共享和广泛交流,为全体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文档利用方式。 通过工程文档管理系统的建设,大量的电子文件将通过系统直接产生或由外部导入,以建立工程文档目录数据库、原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海量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对工程文档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体系。 系统还从系统安全和文档安全两个层面提供了灵活、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在系统安全层面,可以通过冗余方案、多机热备份进行系统架构上的安全保证;通过系统自动对进入其中的各项操作进行详细、如实的日志记录,实现系统的审计功能;在文档安全层面,将主要文档进行加密处理,对文档的打印、内容复制、离线等操作进行控制;采用多 种安全机制,实现文档版本和修改历史的管理,确保电子文档数据在生成、流转、接收、保管、利用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系统建设的难点思考 1 电子文档的法规标准建设问题 2002年,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企业的电子文件的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我国也在2008年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电子文件的管理进行规范。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文档法规标准,总体还不完善。截至2009年,在电子文档管理方面,我国只有五个国家标准,两个管理办法和两个行业标准,尚未有一部电子文档管理的专门法,而且已有的法规标准也基本上是对电子文档归档阶段的规范,对电子文档的形成、维护、长久保存和利用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另外,在核电工程文档管理系统建设方面,我国也没有相应的系统功能需求规范和系统实施指南。在此背景下,业主方在全电子化策略下开展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既要以现有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又要密切关注国家、行业的电子文档管理新要求、新方法,避免闭门造车,事倍功半。 2 双轨制、双套制问题 全电子化策略下的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工程文档的无纸化运作。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文档管理技术水平和法规标准还不能完全支撑无纸化办公的要求,尤其是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问题。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及长期留存,目前行业内普遍是采取双轨制或双套制的纸电文档管理策略。因此,在电子文件的长期留存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之前,现阶段可采用纸电共存的管理策略,并根据电子文件的种类或保管期限等要素对有需要的文件实施双套制管理。 3 电子文档管理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系统的建设既要满足文档业务规范,又要考虑法规遵从;既要进行业务管理,又要进行技术管理;既要考虑提升文档工作效率,又要兼顾文档工作的准确性。这对文档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目前核电工程文档工作者一般是档案学的专业背景,其研究重点在文件归档以后的档案管理阶段,以阶段性的静态管理理念为主,而电子文档的管理则需要关注全程,特别是前端控制,需要宏观的动态管理理念。面对挑战,文档工作者应迅速转变角色,熟悉业务过程与业务需求,学习电子文档管理的方法、理念,掌握文档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专业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具备研究、管理和技术实施能力的复合型电子文档管理人才。转贴 电子工程论文:核电工程电子化招标系统建设 作为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大型公用工程建设项目,核电工程建设项目与招标投标活动密不可分;而基于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以此为基础,将核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与招标采购工作相结合,企业应着眼于采购信息系统尤其是电子化招标系统的建设。 1. 电子化招标系统的组成及发展现状 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以工作流为基础,以工作流建立信息流。按照招标流程,可以将招标工作划分为立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归档七大环节。依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电子化招标应实现以下功能:立项阶段的立项审批功能;招标阶段的资格预审文件及招标文件编审功能、招标信息功能;投标阶段的招标文件购买功能、投标文件递交功能;开标阶段的网络远程开标功能;评标阶段的专家库维护及专家抽取功能、电子评标功能;定标阶段的中标结果公示功能;归档阶段的信息管理及统计分析功能。 目前,国内电子化招标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已经投入使用的系统基本上以信息类型为主,部分地区建立了专家库系统,但协同运作的电子平台在国内尚未得到有效应用。从企业的角度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电子化采购的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特点,一些集团企业开始引进或开发电子采购系统。但这些系统对于复杂的招投标过程管理尚未实质性介入。 2. 核电工程电子化招标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颁布了《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标投标活动指导意见》,对研究起草电子招标投标政策办法和技术标准,推行电子招标投标作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也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及意见的描述,从政策层面明确了电子招标投标的发展趋势,实质上指出了推行电子招标投标的重要性。 与一般建设工程不同,核电工程通常具有规模庞大、技术复杂、概预算体系复杂等特点。在开展招标工作的过程中,常常由于上述特点,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各个招标项目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标的效果。另外,由于核电项目地理分布广,职能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交叉导致招标工作的标准化难以有效推进。通过电子化招标系统的建设,企业能够借助信息化推动流程整合和再造,促进工作的标准化和经验的分享。电子化招标还能够借投标报价的电子化,节省概预算人力成本,提高概预算的准确性,提升合同管理的效果,为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3. 核电工程电子化招标系统的建设 3.1 电子化招标系统版块划分 依据招标流程的分析,将各类功能予以分类,有助于企业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及时优化,更好的发挥信息化的效果。因此,较为适宜的方法是以功能面向的对象作为版块划分的依据,以权限管理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 电子化招标内部系统 在招标过程中,需要招标人做好充分的基础工作,但由于保密等原因,并不需要投标人直接参与其中,我们将这种主要由招标人参与的系统称为内部系统。内部系统主要用以实现立项审批、文件编审、专家库及专家抽取、电子评标、信息管理及统计分析等五大功能。其中立项审批、文件编审功能需要通过工作流实现;专家库及专家抽取功能由于涉密原因,必须独立建设并做好安全预案;电子评标功能可作为完全独立的封闭系统,也可与专家库系统协同建设,但需要考虑系统间的信息存储和共享问题;信息管理及统计分析功能依赖于数据支撑,因此必须考虑数据接口问题,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 电子化招标外部系统 在招标过程中,有部分工作需要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开展互动,我们将这种需要招标人和投标人共同参与的系统,称为外部系统。外部系统主要用以实现招标信息、招标文件购买、投标文件递交、网络远程开标、中标结果公示等五大功能。其中招标信息及中标结果公示功能为单向信息流,可作为独立的系统开发;网络远程开标功能主要利用网络视频会议技术;招标文件购买及投标文件递交功能为双向信息流,应与其他系统予以区分,且投标人反馈的信息流与内部系统存在信息接口,应作为开发的重点。 3.2 核电工程电子化招标系统建设流程 在对电子化招标系统进行版块划分后,应结合核电项目招标的特点,以由易到难,分批次实现为原则开展建设,对于独立功能可以考虑独立开发,独立运行。 电子化招标内部系统 立项审批和文件编审功能方面,核电工程具有成本控制严格、文件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以施工招标为例,需要合同管理、设计管理、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等多个部门参与,接口繁多,可以考虑后行开发。专家库及专家抽取功能方面,专家库是独立系统,产品市场相对成熟,可列为先行开发功能。电子评标功能的定位是该功能开发的核心问题,由于核电专业性强,工程量清单庞杂,若考虑通过电子评标实现电子化工程量清单比价,则难度必然增加。因此定位是首要问题,并不急于开展开发工作。信息管理及统计分析功能方面,较依赖于前期数据的积累,因此可以考虑作为最终节点全过程贯穿开发。 电子化招标外部系统 招标信息、中标结果公示功能属于信息功能,仅需要投标人接入系统并接收信息,开发比较简单,仅需考虑核电行业潜在投标人的范围及接入方式。这一系统功能可以前期独立开发,并独立投用。招标文件购买及投标文件递交功能涉及投标人的保密问题,需注意信息安全,且涉及评标环节,建议与电子评标系统一并考虑。网络远程开标功能的开发难度不大,但涉及对原工作习惯的改变,需要投标人的支持,因此不建议急于开发,可视信息化进展程度决定。 3.3 核电工程电子化招标系统建设重点 信息安全 由于招投标环节涉及保密,系统建设过程首要解决的应是信息安全问题。在电子化招标系统中,外部系统应是重点保护对象。招标文件购买、投标文件递交均涉及信息保密,而可能与之存在接口的电子评标,以及可能与电子评标存在接口的专家抽取系统均应将信息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信息库建设 系统建设前,应关注信息导入所形成的信息库的建设,尤其是“投标人库”和“专家库”的建设。投标人库方面,应考虑潜在投标人的引入。招标信息的除利用企业自有电子化招标平台外,应考虑在知名站点或报刊上同步以保障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核电项目中来。专家库建设方面,需要着力解决专业的划分。合理的专业划分,有利于评标专家抽取时的专业选择,使对口的专家参与到评标过程中,以达到评标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跨行业专家参与到核电行业的评标过程,使核电行业能够更多的与其他行业互通有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有利于核电项目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区分,扩大核电行业的覆盖面,促进核电行业的发展。 电子评标 电子评标实际上是电子化招标系统建设最为核心的环节,企业对电子评标的定位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建设 效果。电子评标的数据流入和流出,一方面要求信息系统具有强可控性,另一方面也为实现信息系统对工作流的反向促进起到关键作用。核电行业作为成长型行业,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前期数据的导入,多项目间的数据比较,以往项目的统计分析,可以为核电招标提供重要的指导。以工程量清单施工招标为例,电子评标系统能够实现投标报价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从招标阶段对整个造价的电子化控制,有利于企业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电子评标的全局化定位,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子化招标系统的建设。 电子工程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 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包括其他教学环节)的设计、配置与构建。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能力要求,这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能够适应这种社会需求。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是满足社会需求。按照新的专业目录所培养的学生,必须能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适应科技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向越来越明显,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反映和适应这种发展。三是主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地方企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工科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遵循以上原则,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新确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具备较强的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在信息技术相关行业从事电子信息产品及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集成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文对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改革探索,基于“重基础、强实践、培能力”的培养思路,通过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块化专向培养、改进实践教学、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等措施,来优化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特点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并以广东工业大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思想,体现电子信息学科“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特点。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即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光、机、电、算相结合,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专业。培养从事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应用方面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体现“重基础、强实践、培能力”的培养思路,按一级学科口径设置专业基础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本专业学生每学年都有相关的逐步提高的课程,做到四年不中断;在不放松学生硬件方面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软件方面的设计能力。加强实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学生实验中的比重;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工程训练和课程设计,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信息学科的前沿技术引入教学中,注重新知识传授。 3.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共性化发展的和谐统一。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社会科学基础。 二、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3]。通过对国内典型工科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了研究和比较[4,5],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体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课程体系中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专业选修课程、实验系列课程和实践环节等五类;教学安排中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经管结合,学科交叉(见表1)。 本科培养计划的学分和学时分配中,适当向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倾斜;压缩课内学时,压缩学分,增加实践环节和实验课程,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适当降低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实验来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确保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 图l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层次关系上可以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模块化专业选修课四个主要层次。 第一层次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基本统一。第二层次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共设置14门课程,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等6门课程为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共同开设、共同建设的课程,这6门课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由我校电工电子中心统一安排。另外8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电子信息工程系确定为“专业导论”、“数据结构”、“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通信原理(双语)”、“专业英语”。“高频电子线路”。第三层次为专业主干课程,全部由我院承担。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四层次为模块化专业选修选课,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由我系负责安排,跨学科选修课则由开课所在系安排。我系的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科方向的不同,采用模块 化的设置思想,分成2个专业选修课模块供学生选择,分别是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设置“EDA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及“嵌入式系统”课程,软件工程方向设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路编程”及“3D仿真/游戏引擎原理与应用”课程。此外提供“matlab编程”、“多媒体技术”专业选修课。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加强课程群建设,调整相关专业课程及课程设计内容,强化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增加专业特色选修课程,删除与专业关联度较弱或内容重叠的课程等措施来进一步突出专业培养重点,优化课程设置。其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通识教育基础课方面,保证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在本科一二年级阶段,强调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 2.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保证学生具有较宽实的电子技术、网络与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确保每门课程均配实验。 3.在专业主干课程方面,保证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传感技术、软件设计、图像处理理论、单片机设计等技术基础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 4.在专业选修课程方面,模块化组织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课模块,供学生选修,保证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在信息类大平台上具有更为宽广的专业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保证专业方向学习的系统性。 5.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实验课程建设,我系所开课程基本上均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增加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特别强调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的建设 根据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专业的建设现状,作者认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硬件和软件同步建设为内容,提高综合设计类实践教学,并通过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做到一条龙、不断线、分层次,最终达到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实验层、专业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活动层,各层次数量比例约为:35:35:25:5。这一体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呈塔形结构贯穿整个教学计划始终。 1.基础实验层。相对基础理论课程而设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位于金字塔底座,影响面最大、最广、最深。包括电路实验和信号与系统实验: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通过该层次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 2.设计实验层。相对专业主干课程而设立,以小型设计类实验为主。包括系统仿真与虚拟实验;EDA实验;可编程器件及应用实验;DSP技术与应用实验;单片机系统设计实验和课程设计等。通过该层次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以及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3.综合开发实验层。要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应努力开发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确定开设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和项目,并逐步加大比例。通过该层次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 4.课外科技竞赛层。位于金字塔尖,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以及学校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等多项/赛事。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必须给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科学有效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确保开放实验室的有序进行[6]。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放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开放的针对性。通过开放实验室,突出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个教学理念,在个性化工程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建立电子技术实践基地。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学生骨干,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发挥其专业导向作用;同时通过训练,为参加各类设计竞赛选拔和输送人才,争取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培养方案实施出初步效果 近年来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和应用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仪器仪表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具体体现在: 1.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各类竞赛获奖人数在逐年递增,获奖等级在不断提高:2009年获第十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4项,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2010年获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1等奖1项;2011年获十二届全国“挑战杯”一等奖1项,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2012年获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全国二等奖4项。 2.近年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社会普遍认为我专业为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工程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学生质量高,能力强,基础扎实,创新思维活跃,社会适应能力强。 五、结束语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校应根据自身专业建设定位和培养目标,借助自身资源,合理确定教学方案,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浓的大学生。 本文通过对广东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上达到预期目标。具体说就是:在知识方面,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了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以及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知识;在能力方面,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在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可运用计算机做辅助分析、辅助设计,能分析和设计智能化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单片机应用开发能力和程序开发能 力,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素质方面基本形成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时代精神。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和谦虚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电子工程论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心得 1、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微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带来了相应领域的技术革命。电力电子技术是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电路图和波形图较多,实践性强。如何在有限学时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开创出一条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1]下面就几个方面探讨一下本人在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2、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制作有特色的课件 多媒体课件不能将课本的内容用PPT直接投到屏幕上,采用这种课件对教学是无益的。要将、文、声、像以及视频等融合为一体,在备课时充分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把自己课程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总结等写入PPT,插入必要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原理的Flash动画演示,精心设计每一张多媒体课件的页面,制作有自己特色的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在听课的中对教材中的内容一目了然。例如:在讲授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时,该电路结构相对较复杂,利用多媒体将电路图和工作波形图同时分解为几部分,将每一部分的电路图和相应的工作波形图放在一张图片中,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进行处理,在讲授时,电路图中的电压电流路径用醒目的箭头象形地表示出来,同时工作波形中的该物理量的波形也进行动作,并将该知识点的重点用文字写在图开的边上。通过教师的控制,分节演示,使图中的路径动画和波形动作同步,从而给学生以感官上的综合刺激,同时可以节省板书与绘图的时间,扩大了教学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能生动地展示各种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力电子技术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是培养理论联系实、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在实实践教学改革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学生要认真完成基本实验,巩固实验基础。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安排,学生必须完成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如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研究、基本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验证等基本实验。通过这砦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熟悉整流、斩波、变频和逆变的相关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我校现在已淘汰传统的分立元件实控制柜,采用浙江天煌教学仪器公司的“电力子与电力传动实验台”。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将实装置介绍及实验要求挂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网站,提供基本操作示范录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同时鼓励学生参教师的科研活动和实验室建设。实验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①要求实验内容全,包含各类半控、全控型功率开关器件和PWM控实验;②融合相关课程(如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计算机控制)的综合实验;③分层次设置实验,使生可自行搭接和组合设计,以便将其扩展成新实;④学生的实验活动建立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提高毕业设计环节的质量[3]。毕业设计的题目不求过大过难,但要使学生能真正明白其工作原理并能亲自动手制作出可行的实际电路。如以布置一个利用单片开关集成调整器芯片设计一个简单电源的题目。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的芯片资料及典型应用电路,用protel画出原理图并仿真,仿真结果正确后再要求学生排版生成PCB电路,然后再利用刻板机或自己刷板子制作出实际的线路板,把所需元件焊接完成后再进行测试,直至输入输出正确。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毕业设计论文通常涉及元器件购买、电路板加工与制作、测试分析等费用开支,没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及实验条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应讲好绪论课并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双语教学 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而且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意识,讲好绪论这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丰富的图片、录像等感性材料来说明电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领域,使学生明白他们在课堂上将要学的看似“枯燥”的电路图,波形图及公式推导在工程实践中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由于电力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半导体器件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每隔不久便有一个新,!飞跃,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站在全系统的高度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把知识点分得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应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本科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是教育部提出的在新形势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是全球经济化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双语教学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将双语教学运用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其主要 目的是传授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给学生提供应用英语学习的机会。双语教学施行之初,学生往往会不适应,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和教学手段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初学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5、结束语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措施应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我校对开设该课程相关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中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目前工程应用中真正用得到的主流技术来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相关科研实践中来,科研与教学共同进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应用的广泛和深入,该课程的改革也一样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各种各样的探讨和方法也会不断涌现。因此,围绕学生,追寻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前沿,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激发其创新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电子工程论文:基于电子自动化实现工程管理 摘 要: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效率等目标的综合性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关键词:电子自动化; 高效; 管理;电子标签 引言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应用于管理,这 就是国外当前广泛推行的所谓管理自动化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经济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技术,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来自动调节和解决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对于项目工程来说,就是解决工程实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例如方案决策,计划编制,生产的物质、技术准备,材料供应,质量控制,产品销售,财务核算,情报处理等问题,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的效果,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一般满足两个要求:第一,加速工程的完成和社会销售情报的交换和处理过程,及时根据需要制定与调节计划,第二,根据经济预测选择最优的方案决策,按消费要求的质量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一.电子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一)物流工程自动化管理系统 电子标签是一种被称作“射频识别”的技术,简称RFID(Radio Frequency ID)。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非接触、无需光学可视,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等诸多优点,可以轻松满足信息流量不断增大和信息处理速度不断提高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它信息含量大,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更改,简化了物流的中间环节,缩短了物流人工操作时间,其准确性和快速性越来越得到行业的认同。 物流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射频识别系统,主要是输出和读入电子标签2)进货物识别系统,主要功能是根据电子标签读写器读取的电子标签上的信息,能正确判断出货物的相关信息,并可将这些信息与仓库物流中心管理系统进行交互;3)立体库货物的自动存储、提取,根据指令使机械手、轨道输送机将货送出;4)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分为:系统管理、出/入库管理、订单管理、发货计划、报表管理、查询、异常物流、数据维护及帮助。 (二)高速公路自动化电子收费系统 高速公路往往代表国民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国家的发展情况,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和收费制度,保证运输的畅通无阻。我国已规划建设了基本的高速公路网络,但目前主要采用停车收费的形式,这种收费方式使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大大下降。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中的应用,即集计算机、信息、电子通讯等众多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自动化电子收费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将会保持车速的连续性、减少交通延误,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自动化电子收费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使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装置通过无线通信与安装在收费口的收费装置进行信息交换,根据车载装置中保存的与收费相关的数据(车辆类型、账户信息等),即时计算并征收通行费用。电子收费系统用户的缴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预先支付,另一种是事后支付。两种方式均需预先建立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存储于中心处理器。 (三)医疗机构电子自动化信息系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机构成为目前社会上比较大型的公益机构,是否能够高效运行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医疗机构统一的信息诊断环境,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行有效的医学分类管理,解决远距离管理、观察、诊断和交换医疗信息的问题。 (四)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系统 水利工程主要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如果不能有效管理,整个国家都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二.电子自动化系统工作原理 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一般包括:(1)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2)顺序控制;(3)报警时间处理和操作记录;(4)实时过程数据,图形或数据方式显示;(5)过程变量趋势显示;(6)生产数据模型图及动态数据更新;(7)维护管理;(8)数据库管理;(9)报表处理。为了实现自动化功能,具有工业控制能力,电子自动化一般工作于较强的网络。系统工作时通过生产现场的设备层、控制层与信息层的集成 ,实现控制与管理的数据通讯与共享;通过开发基于中间件技术的控制软件,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监测能力随着网络的扩展而自然延伸,直至实现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的异地远程监测与维护。 三.总结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子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推动了管理的高效运行。目前应大力增加管理计算技术成套设备的生产,并逐步推广使用容量更大的更加迅速精确的电子自动化系统,采用配套的外围设备,逐步消除各计算系统效率上的不协调,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的程度和控制的准确性,扩大最优决策和最优计划的范围,提高报告资料传递和使用的系统性和系统功能的可靠性,更好地选择技术设备及其机能工艺的系统配置,设备进一步向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王晓虹,女,江苏省连云港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教研室讲师。 电子工程论文: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化的现代产物,它将电子技术和通讯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它的发展和应用的现状,应该对其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一体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含义就是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学科,其研究的信息内容主要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集成。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内容更加广泛,电话信号处理、手机声音、图像传递、网络数据传递、信息数据传递等都需要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相关联。现代的电子技术达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各种相关处理的一种工程形式。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的信息包括应用于各种设备中的信息技术。另外,电子信息工程在经过我国的这些年的发展和进步后,其涵盖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同其他的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开始出现交叉和融台的趋势。所以,我们要想更好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与其技术,可以从其产品入手。并且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电子信息工程与其技术参与到的产品研发和应用的部分越来越多。 二、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作用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其重要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虽然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与其技术发展的还算比较迅速,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我国虽然对此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和手段还是不够的。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信息工程和技术的发展体系,大部分的先进技术还是直接引进先进国家的成果。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改变,因为这样会严重的阻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长期发展,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是不会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中立足的。随着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时代的推动者,对社会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三、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途径 (一)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信息化建设 要想使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以促进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发展。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不断的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并建立电子信息工程基金,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引导移动通信产业跨越式发展、数字电视、电影推广、互联网的应用及软件信息服务等工程的开发,以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及技术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发展环境,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 要想使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好的发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人才要想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就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发展的环境。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电子信息企业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并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三)不断扩大网络平台交流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有利于人们网络交流。网上交友,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方便,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了科技工程信息作用。让世人进入网络世界。 (四)促进产品服务创新,培育电子信息经济增长点 增强自主创新认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育企业新经济增长点。 要想使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应促进产品服务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下,特别是经济危机的环境下,推陈出新才是电子信息企业的生存之计。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信息企业就应该加强和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增强国内发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技术研发及制造能力,以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增强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 (五)着力培育人们自我维护 电子信息工程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特别是在因特网上,除了要做到本人不攻击他人之外,还要学会预防来自外界的攻击。诸如教会人们应用防火墙和反黄软件来防毒和防黄。在网上聊天时留意激进身份机密,不要随意将电话告知对方等,更不能随意和网友见面。保管好本人上网时运用的各种密码,不要随便泄露给其别人等等。 (六)合理、适时指导学生应用资源 在当今网络时期,作为一个信息技术工程不应局限于本人的喜好,应该组织人们应用网络带来的便利。通过网络联系增强团结、推进网络道德素养的建立,寓教于学、应用。这样既能让他们更多更深地去理解应用网络,更能使他们逐步认识到本人才是网络的真正主人。孙中山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初就说过:“世界潮流汹涌澎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网络化是当今世界推进社会进步的潮流,上网是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修课”,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引导人们学习使用网络,同时也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人们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享受科技成果,真正成为新世纪网络世界的主人。 总之,随着信息化产业不断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探析,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方便。电子信息工程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应用技术。 电子工程论文:有关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究 随着我国科研力度的增大,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速度尤为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已经给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时间并不长,能够取得现在的实际效果可见我国现代技术发展速度之快。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 现代化技术 探究 电子信息工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也因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存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为我国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信息化的良好发展就为我们带来了信息工程这个产物,其完美的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但是,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也客观上要求电子信息工程实现现代化。 1 电子信息工程简论 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媒介,基于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和应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要积极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实现现代化。 电子信息工程是“通过使用网络等现代的信息技术达到对电子信息的控制及处理的一种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这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信息的获得与处理,以及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线管设计、开发与应用、集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范围正在不断扩展,并在实际应用中与其他科学技术出现了交叉与融合,推动了新的应用技术发展。这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不但对我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政治、法律等工作开展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尽早实现现代化,是我国整体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2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研究的意义 之所以要研究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是因为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型产业链的形成等的作用尤为明显。但是,我国所掌握的核心技术非常少,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核心技术体系。因此,进行电子工程现代技术研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虽然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很多应用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内技术力量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失去自自我技术核心的发展是无法稳固立足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的实现完全依靠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技术,并在发展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电子商务对企业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都在积极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这就导致了电子商务的实现能力和先进能力成为了企业的竞争方式之一,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我国很多传统企业的发展一度遇到瓶颈,与现代企业相比其竞争力严重不足,但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就缓解了传统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窘境,逐渐实现了信息的公开化发展,并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状况建立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平台”。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加深,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对电子信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这种要求,我国也出现了电子信息产业,该产业正在实现工业发展与电子信息的完美结合,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从中我们看到,电子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提升产业升级”、“产业战略性发展”。 3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措施研究 电子信息工工程对社会和经济的作用我们也有所了解,因此,我们要寻找有效措施来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具体的发展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环境。 人才是强国之本也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更好的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就要从人才培养开始着手。而人才的养成与培养环境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创造更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企业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柱,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完善技术团队,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企业人才竞争机制,并在人才评价中逐渐根据企业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人才奖惩机制,这样就能够提高人才创新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内部人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相关企业的发展那做出贡献。同时,企业技术团队在自我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并总结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工作经验,在实际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过程中要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应用到研究工作中,以推动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对于留学归来的高能力技术人员,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也应该积极引进,优化企业自身的人才结构。这样企业就能够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平等竞争、充分发展的环境。 (2)增强政府对电子信息工程的扶持。 政府对电子信息工程的扶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要加大对电子工程研究项目的资金投入,给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为电子信息工程的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建立专项的发展基本,这样就能够保证电子信息工程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第二,从政策上进行扶持。政府要用政策积极引导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和发展,比如“引导移动通信产业跨越式发展、数字电视、电影推广、互联网的应用及软件信息服务等工程的开发。”这样就可以推动该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 (3)创新电子信息工程产品的服务。 创新不但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其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稳定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推陈出新一直都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电子信息企业要寻找合作伙伴,并建立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研究体系,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积极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实现。由于现代化发展对电子计算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可以积极与计算机产业合作,从而实现两种产业的优化升级。 4 结语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向市场中的各个企业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而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来说,其发展的关键就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向现代化技术方向发展,并不断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做出贡献,其实现的措施可从三个方向进行,即人才培养、政府扶持、自我创新等。 电子工程论文:浅论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 【摘 要】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学的诸多方面,例如电话交换局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收拾传递的声音甚至图像;我们周围的网络传递数据等,都实际到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本文主要分析电子信息工程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建筑工程 应用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全面应用起步较晚,随着管理部门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可度越来越强,骑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应用得到了切实推广。例如利用功能性计算机工具软件进行施工流程管理、促进施工进度的高效提升;利用设计计算机系统开展工程模板设计、详细施工设计、支护设计以及利用项目管理系统开展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管理、质量完善、信息日常维护管理等,因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施工运用电子信息化的原因 1.1 客观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基础建设作为其他建筑形式的领头羊也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起来。因此,传统的人工计算工程造价,人工描绘施工图纸、设计图纸,以及单纯的靠人工劳动力进行建设的建设行为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今现代化生产建设的需要。所以,为了寻求更有效、快捷的方式,在建设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必要的手段,这也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的必要客观的要求。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同时,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1.2 主观原因 在我国加入世贸之后,为了增强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破了传统的由国家政府分配项目的方式,进而转变为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由建筑施工企业或者是开发商自行承包的建筑施工模式,促使我国建筑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式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对建筑企业采取“投标竞争”机制的形式,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进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2、电子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定的施工技术,建设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建设而成的建筑物具有位置固定、结构形式多变、外形变化多样、结构施工复杂、体积较大等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工期较长、施工使用的材料和资源品种较多,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分配和控制,这也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下列就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的阐述。 2.1 涉及部门较多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综合全面的管理,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共同管理的管理形式。它不单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还包括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材料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和项目合同管理等等管理内容。 2.2 工作量大 建筑物的形成,不仅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和建筑物资的投入,还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共同参与建筑施工活动。这就需要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计划,众所周知,一个建筑物从建成到使用,期间涉及到的材料和资源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复杂程度加强、工作量增加等等问题。 2.3 较强的制约性强 任何一个建筑物的建设,其项目管理工作必须符合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这一内在的需要循序渐进的建设规律。所以,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不仅要符合工程施工中相关的现行规范要求,还要做到不同工种之间彼此协作,施工顺序安排合理有序。 3、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按照工程建设的常规规律,综合的运用系统的观点和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施工项目进行有计划、组织、安排、指挥、管理、监督、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需求,并运用有效的经济手段达到预设的目标,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下面就对计算机这一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1 实现企业范围内的数据共享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最主要的,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保证了对企业数据的共享。这就意味着能在建筑企业范围内采用的标准能够达到的统一。并且可以根据现代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查找有效的计算方法,它能够在庞大的数据库中仅用几秒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运用较为复杂的组合条件进行查询,或者是模糊查询等。 3.2 能够很好的保证资料的准确度 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可以通过动态的形式以指定的精度向项目管理人员传递,杜绝了由人工层层向上汇报带来的弊端和误差,也避免了对实际情况的判断和时间上的延误。这些情况的发生给企业积累项目经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通过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就可以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可以通过模拟技术,得出项目实施数千次的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措施。 3.3 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数据通信 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网络技术,可以实现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信息的,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公共的通讯手段将企业、施工现场 、业主或开发商、供货商之间的数据交流,实现了企业对数据的远程控制和总结分析。 4、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的一个重要运用,随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它指的是能够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运算、分析、预测、辅助决策、传递、存储、维护和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它既包括代替人工繁琐工作的各种日常处理系统,也包括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协助领导者决策的支持系统。也就是说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加以整理,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针对投资控制的敏感性、复杂性,将分部分项工程量数源进行有效的分类、加工、处理、统计,通过分层技术和GIS 系统表现出来,将每个工程项目的技术数据、经济指标、合同数据等通过数据库进行集成管理,计算机作为造价控制的依据正确计算工程量,核定月工程进度款,并及时将有关“量”的变更和工程款信息输入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控制任务均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利用计算机对工程投资结构进行优化管理,并对资源投入进行优化分析。因此,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推广电子信息技术,促进计算机控制软件在建筑工程的全面应用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停留在管理层面,少数应用到了设计层面,为了切实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科学化、创新化发函,我们必须拓宽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渠道,促进计算机工艺控制软件在建筑施工中的创新应用。例如电子信息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应用,在高层建筑中对其垂直度的科学控制规范、预拌混凝土的自动化上料、整体安装大型构件及设备的同步提升管理、脚手架的整体提升、建筑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检测与数据采集管理、建筑物的沉降的检验、测量与控制领域的应用等。 6、结语 现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电子信息时代。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工程建设管理、施工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我们只有在强化施工企业熟练应用信息化拘束实施日常施工管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开展特色化、人性化的信息技术决策辅助管理自动化、智能化施工控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将建设做的更好。 电子工程论文:可靠性工程的电子信息装备质量管理研究 【论文关键词】可靠性工程 电子信息装备 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 分析 【论文摘要】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是实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的必要条件,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提升各种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电子信息装备日常应用中的质量问题出发,结合电子信息装备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建设,对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电子信息装备质量以及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中,电子信息装备促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的重要因素。电子信息装备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信息竞争发展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竞争中,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信息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中,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等条件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体系的整体运用以及实施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可靠性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1.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 电子信息装备实际应用中,对于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根据有关调查,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子信息装备的设计、电子信息装备的生产、使用管理以及电子信息装备的配套装置中。其中,电子信息装备设计以及生产、使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比电子信息装备在相关配套装备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机率要相对较大。在有关调查中,电子信息装备的实际应用中,那些新型的电子设备装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多是由于电子信息装备的设计缺陷造成的质量问题,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部分的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大部分是在应用中的使用管理阶段开始暴漏质量问题,而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由电子信息装备的设计以及生产阶段造成的。电子信息装备应用过程中,另外一部分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问题主要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和电子信息装备的复杂性的增加,电子信息装备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对于电子信息装备使用维护费用提高,而且也面临着一定的质量和使用完好问题。电子信息装备应用中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影响电子信息装备质量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应用中的错误操作或者使用、电子信息装备的生产等造成的。 2.可靠性电子信息装备质量管理研究 2.1 可靠性工程以及与质量的关系 实际应用中,可靠性工程主要是针对缺陷的一种预防以及对于出现问题的一种有效改正,是对于产品以及工程质量的一种保证。它为了达到产品设备的相关质量或者可靠性要求实施的一系列建设工作。进行可靠性工程建设其实就是对于产品工程可靠性的确定和对于产品工程质量可靠性的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工程主要是通过对于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管理以及可靠性试验进行产品工程可靠性和产品工程质量可靠性的获取保证的。其中,对于产品工程的可靠性设计就是通过对于产品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可靠性模型建立,可靠预计、分配和分析等实现对于产品工程的可靠性设计,以保证产品工程应用的可靠性。对于产品工程的可靠性管理主要是通过一些可靠性的计划制定和文件制度的建设,以实现对于产品设备以及工程的设计、生产等阶段的管理。对于产品工程的可靠性试验主要是产品工程的生产环境以及运行应用等可靠性的鉴定试验,是进行产品工程可靠性确定有效途径。 在电子信息装备应用中,可靠性工程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可靠性管理是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管理首先应该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的可靠性管理,通过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的应用、监控,通过电子信息装备的可靠性目标来逐渐实现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管理的可靠性的实现。在进行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应注意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的可靠性管理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区别的划分,以能够真正的实现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的管理,保证电子信息装备应用质量。 2.2 可靠性电子信息装备质量管理应用 电子信息装备系统是一项拥有较为庞大并且复杂的系统结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质量可靠性要求要相当的高,因此才能保证整个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来讲,提高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是通过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运行的分析实现的。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相关纠正措施,可以避免后期的生产以及应用过程中各种故障的发生,对于提高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有一定的作用。电子信息装备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情况选择的。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电子信息装备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在进行电子信息装备系统设计过程中装备的各种故障模式的分析,对设计中的薄弱环节的纠正,并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中的关键系统部分进行控制,以实现对于电子信息装备系统质量的可靠性管理。保证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质量可靠。 3.结束语 总之,在电子信息装备系统中,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部分系统装备的可靠性,并不能够保证整个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同样并不代表整个电子信息装备系统的质量可靠。电子信息装备系统质量的可靠性管理是在电子信息装备系统功能的可靠性维护上的。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一、特色农业及其基本特征 (一)特色农业的内涵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主要突出“特”字,是和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它不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为目的。 (二)特色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生产的区域性 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特色农业生产的区域性。较之于传统农产品而言,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其原因一是因为特色农产品对自然条件有着比传统农产品更高的要求;二是由于市场需要的特色农产品是多种多样的,而任何一个区域(尤其是在县乡区域范围内)很难同时提供多种特色农产品。 2•产品品质的优质性 与传统农产品相比较而言,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品质的优质性上。这是特色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精河县的枸杞不仅粒大、肉厚、色鲜,而且产量高、品质好、药性强、品质居全国各产区之首。不仅大陆市场行情好,而且成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倍受推崇的营养珍品。额敏县红花籽亚油酸含量高于世界各地(如:美国加州红花籽亚油酸含量为76%,北京的为78%,而额敏县的含量高达87%)。哈密瓜含糖多,但吃而不腻;巴旦木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其营养价值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居经济林果之首;红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多、脆而甜等等。 3•产品产量的经济优势性 特色农产品品质好,市场需求量较大,当产品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其相对收益也就比较大。如:吐鲁番地区1999年产葡萄37•6万吨,产值近6亿元,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收入的60%来源于葡萄。精河县枸杞年产量近6000万元,全县3•3万农户中有1•8万户靠种枸札走上富裕之路,人均收入由70年代末的300元提高到现在的2450元,其中托里乡富甲一方,县财政每年可以从中得到400万元的财政收入。 特色农业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关联的,缺一均不能形成特色农业。区域性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它是特色农业能否存在的先决条件。产品品质的优劣与否是特色农业能否持久发展的关键因素。特色农产品吕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能否实现其市场价值。产量是形成特色农业的充分条件。产品质量好,但产量低,则无法产生规棋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将难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特色农业也就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是要因地制宜,二是要优选品种,提高产品品质,三是要科学种植(或养殖),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产量,包括单产和总产。 二、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新疆太阳辐射量普遍较大,日照长,光质优越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使瓜果等农产品着色浓,颜色艳,品质好,农作物生长期积温大,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果木和作物养分积累。这为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林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新疆具有丰富的农作物品质资源。例如:新疆红花种质资源鉴定与繁殖入库1550份,占国家入库总数的63•4%,成为我国红花入库之最。 (二)市场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95%以上的人口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新疆也同样如此。从全国来看(新疆亦如此),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自给有余。据国家统计局新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统计资料显示,我区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70•01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830万吨;肉类由1980年的12•70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59•96万吨;禽蛋由1983年的3•11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3•34万吨;棉花由1980年的7•92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25万吨。与此同时,1998年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80年的138•14kg下降为84•9kg;从1980年至1998年,城市人均肉禽类消费量由7•32kg增长到29•27kg;蛋类从0•85kg增长到6•98kg;水产品由3•12kg增长到3•90kg;鲜乳品由9•12kg增长到19•04kg。反映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7•26%降为44•65%。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很大,这就为新疆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市场条件。它是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政策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优势农业资源,抓住市场机遇,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新疆各级政府纷纷采取鼓励措施和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大力扶持特色农业的发展。这为新疆特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 (四)科学技术条件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特色农业生物品种不断得到优化和更新,同时也积极培育和引进了大批优良品种,使特色农产品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保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贮存。前者大大加快了特色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速度,后者则使某些特色农产品(尤其是瓜果等)所固有的季节性强,保鲜时间短的缺点得以克服。上述条件的改善为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新疆特色农业的分类及其发展现状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大体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一是从农产品类型上看,二是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类型上看。 (一)从农产品类型上来看,新疆特色农业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1•特色种植业 它是与传统种植业相对而言的。目前新疆特色种植业主要包括红花、彩色棉花、哈密瓜、番茄、香米等。其中红花主要分布于塔额盆地,尤其是额敏县。新疆红花种植面积、干花产量和种子产量均占全国80%左右。棉花生产是新疆的一个优势产业,其收益几乎占了新疆农业的半壁江山。但近些年来国内棉花市场已呈供过于求的状态,加上国家已放开棉花价格,新疆棉花开始重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与此同时,彩色棉花在市场上则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天然彩色棉花已开发成功,这使新疆的棉花发展呈现新的广阔前景,其每亩收益可比普通棉花高300元。彩色棉花的种植范围较小,但前景看好。1999年全国彩色棉花种植面积仅一万亩,而阿瓦提县丰收一场就种了5000亩彩色棉。哈密瓜主要分布吐哈盆地,其种植面积近3万公顷,居全国首位。近几年,兵团农六师103团场哈密瓜种植异军突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番茄主要集中于昌吉州和巴州博湖县最为有名。 2•特色林果业 主要包括库尔勒香梨、枸杞、葡萄、大枣、核桃、石榴等。库尔勒香利主要分布在新疆巴州,1998年全疆种植25万亩,产量近10万吨。枸杞主要分布于精河县,全疆年产量在一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自1990年起,精河枸杞就在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和枸杞品质四个方面雄踞全国五大枸杞主产区之首。葡萄主要在吐鲁番地区,其年产量近40万吨,居全国首位。大枣以哈密大枣(又称五堡大枣)最为有名,产品远销区内外。巴旦木主要分布于南疆喀什地区,目前其区域内共有100万株巴旦木,共中40万株已进入盛果期,年产量在60吨,石榴主要集中分布于和田地区,且以皮山县的皮亚勒玛石榴最为有名,该县石榴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1999年其石榴总产达540吨。近年来,阿克苏地区的苹果及大枣开始走俏乌鲁木齐市场。 3•特色养殖业 主要有农十师依靠乌伦古湖渔业而办的银狐养殖业,乌鲁木齐市水产养鱼业和塔里木农二师养鹿业。特色养殖业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如农二师目前已形成集养殖、加工、研究开发、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化生产模式,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畅销,而且打入了香港、台湾及韩国等地的市场。 (二)从产业化类型上来看,新疆特色农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 1•龙头企业带动型 如精河县利用中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的资源优势,以年产6000吨的枸杞为主导产业,以专业化生产基地为依托,以新疆万利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开发枸杞干果出口新、马、泰及港台地区,建立枸杞保健食品厂,开发出杞芸口服液、枸杞酒、枸杞茶和乐乐血等一批保健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品年销售额10亿元,创利税2亿元。另外,额敏县现在也正在形成以万吨红花籽油加工厂为龙头企业的红花产业。 2•专业协会带动型 如盛产哈密瓜的鄯善县,成立了哈密瓜协会,为4个乡近1万户瓜农提供技术、物质和信息服务,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和技术推广,并组织农民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在瓜协的带动下,鄯善县商品瓜生产、储运、加工、包装业迅速发展,瓜农年收入高达数万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3•主导产品带动型 如库尔勒沙依东园艺场,利用独具资源优势的香梨生产,实现资源优势转换,生产的香梨运销国内外市场,以特色资源形成的特色主导产品,带动香梨产业化经营。 4•科技示范带动型 如昌吉市园艺场,引进开发瓜果菜新品种,采用高新技术示范,带动瓜菜种子生产专业户,提高了种子质量和效益,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5•市场带动型(消费中心带动型) 如米泉市利用近郊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批发市场,带动了周围五个县65万户农户,种植蔬菜50万亩,日上市量40吨以上,年成交额可达1•64亿元。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发展与其相配套的加工业和运销业等,不仅周围县市的蔬菜在这里集散,南北疆许多地方的蔬菜,水果也在这里销售,对外还辐射到甘、陕、川和鲁等省区。 四、新疆发展特色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新疆特色农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促使新疆特色农业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 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形势看好,容易人为造成特色农业盲目发展。发展特色农业要上规模,讲求规模经营,创规模效益,这是应该做,也是必须要做的。但是扩大特色农业生产,要在详细调查,摸清所有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出科学的规划,不能不顾实际条件限制一哄而上。例如,新疆林果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以建设名、优、特经济林生产基地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混农林业,在农田林网和防沙基干林带的建设中,适当安排一些经济林树种,把具有市场优势的核桃、巴旦木、红枣、杏仁、葡萄干等五大干果和香梨、石榴、优质杏、优质苹果等4大鲜果作为经济林的目标产业,走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二)要加大特色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目前新疆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限制因素。这导致一些已建瓜果商品基地品质退化严重,良种繁育工作没有跟上,大量的优质乡土品种没有得到好地开发和挖掘,且良种苗木供求矛盾突出,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再加上经营者本身素质差,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制约了许多技术的普及应用。要改变新疆特色农业的这种现状,就要加大特色农业中的科技含量,特别是要重视优选品种和科学栽培与养殖及科学管理。 (三)正确处理好特色农产品质与量的关系,实现质与量的统一 农产品生产大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与产品品质的提高往往难以同时实现。因此在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中。首先要坚持质量第一。如目前新疆,特色林果业除了少数几个品种外,大多存在档次不高,外观不美,从而影响了销售。其次要依靠科技,尽量做到产品质与量同时提高。优质低量形不成规模效益,也不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要认真研究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战略 近几年,洋水果成了中国各大城市消费市场的新热点。洋水果进入中国,其关税,运费都不会低,它之所以能实现在中国的销售,不外乎在规模、质量、品牌、营销网络等方面具有优势。不仅如此,连内地省份的水果也在新疆水果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因此,新疆要提高本地水果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对产品营销战略进行研究。我们高兴地看到,最近(1999年底)新疆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在梨城库尔勒挂牌。该公司成立后,将通过万亩专业化果园基地的建设,以及股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对果品供应市场的控制。同时通过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解决栽培、新品种开发、保鲜、绿色卫生、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以确保香梨的优良品质。另外,还要加强对鲜果的保鲜贮藏,做到反季节销售;同时也要重视农产品的包装,要分级包装,提高农产品的档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又如新疆军旅集团采用国际上最通行的“OEM”经营方式经营彩色棉花的科研、种植、纺纱、织布、制衣全过程,不仅人人降低成本,而且使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最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要始终重视产品的深加工 目前新疆的农产品除少数实现初级加工外,许多仍然靠卖初级产品为主。为了使特色农产品能在新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我们要始终强调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变原料为初级、中级甚至高级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多次增值增利。与此同时形成以从事特色农业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为龙头的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六)注重环保理念,生产绿色产品 新疆特色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受污染小甚至无污染,是“绿色产品”。这也是当代消费者选择农产品的一个趋势。因此,新疆特色农业在发展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生产区的生态环境,减少甚至杜绝农药、化肥和工业污水等对农作物的污染,大力发展环保农业和生态农业,不断生产绿色产品。 总之,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它在实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完善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乡镇企业的发展,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中均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它是新疆农业发展中的又一次大的变革,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对新疆特色农业的发展仅作初步探讨,愿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广大有关学者和部门加强对新疆特色农业的研究,从而促进新疆特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支持榆林农业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榆林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榆林特色农业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金融要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设立专营机构、健全保险体系四个方面对现代特色农业进行支持。 关键词:TFP;农业投资;现代特色农业 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基本情况 (一)现代特色农业概念和发展情况 现代特色农业是指依托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将区域内特有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代特色商品的农业经营方式。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大沙漠的交界区和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光热资源丰富,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共有各类农作物46种,其中23项优势农业资源占据陕西省第一位。随着榆林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带等“四区一带”产业布局的逐步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已呈现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仅仅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而没有配套政策措施和金融资金的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仅仅是一句空话。近年来,中省市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农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和专题规划等政策保障措施促进榆林特色农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此外,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榆林市鼓励和协助本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榆林已扶持三家特色农业企业在上海股交所挂牌。 (二)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现状和特征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农牧交错区域,不仅有广袤的黄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沙地资源,非常适合现代农业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正在成为继八百里秦川之后陕西第二大粮仓,农业产能和农民人均收入稳居全省前列。2014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476.40公顷,其中特色产业规模覆盖面积达到80%;2014年榆林实现农业总产值134.78亿元,特色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2014年榆林农民人均纯收入9730元,其中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50%以上。 1.现代农业主体不断壮大,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作为现代特色农业主体的主力军,榆林市已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2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70个,农业经营主体居全省第一。此外,榆林还是全国唯一实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整市推进的地级市,目前纳入追溯系统管理的企业或合作社达到123家,占全省总数的80%。从最初的示范带动到集中推广,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在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末共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88个,其中省、市、县级分别为40个、56个和91个,基本实现了县区全覆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也于2013年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于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各类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35家,形成基地45万亩,实现总产值23.9亿元。 2.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势头强劲,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凸显 依托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榆林已打造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名优农副产品,初步形成了榆林山地苹果、榆林羊肉、榆林红枣、大漠蔬菜、榆林马铃薯、榆林小杂粮等六大公共区域品牌,27个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晋档。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份额明显,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其中红枣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羊绒初加工产品占全省市场份额的4/5,羊肉占全省市场份额的3/4,“大明绿豆”占日本绿豆市场份额的1/3,现代特色农业逐步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3.农业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由单一化的政府投入向多元化社会融资转变 在“三农”投入方面,榆林政府每年将新增财力的30%用于“三农”发展,从2009年开始,省市共筹集3亿元设立了现代农业专项资金,促进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和产业集群的建设。2014年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深化金融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框架协议,授信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此外,随着国际能源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榆林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转向投资现代农业,由于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在非农领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市场经验,在推动农业产业园建设、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上敢于大手笔投入,多元化社会资本的注入有效助推榆林现代农产业发展。 二、支持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一是继续强化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作为本土金融机构,一直是“三农”信贷投入的主力军,截至2014年末,榆林涉农贷款余额1001.72亿元,其中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达444.45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44.36%,主要投向农林牧渔、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等,有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二是加强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准金融机构支持。自2008年榆林成立首家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的民间信用中介平台-神木惠民小额贷款公司以来,全市已经陆续成立65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64.52亿元,其中支农、支小贷款约占全部贷款的2/3,有力满足了“三农”和“小微”的贷款需求。 (二)逐步完善农业投融资体系,助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随着近期国际能源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榆林积极转变原有能源经济一枝独秀的发展方式,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撤出,转向投资现代特色农业,建立了以各级财政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投入机制。例如:府谷煤炭行业巨头高乃则投资兴建了高庄则现代农业园区,靖边县石油老板投资建设了10万头生猪场,知名企业羊老大公司也开始投资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在多元化社会融资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协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融资,逐步设立园区中小企业特殊联保贷款体系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解决由于农业企业弱质性面临的资金难题。 (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带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1998年,米脂县的“孟岔模式”开启了榆林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序幕。通过多年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特点、可供借鉴的典型模式,例如定边县西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榆阳土地细碎化整合模式”、神木县尔林兔镇农户耕地互换规模经营模式等等,使“条条地”变成“整装田”,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榆林市农村土地流转从最初的互换和转包逐步发展为转让、出租以及股份合作等形式,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92万亩,占全省流转面积的32%,占据土地流转面积全省第一,主要流向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特色农业化发展。 (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建设,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着力打造现代农业“500强”———重点建设“百强现代农业园区”、“百强龙头企业”、“百强家庭农场”、“百强专业合作社”和“百强一村一品示范村”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引领、推动和示范效应,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加强金融支持现代特色农业的政策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区域资金集聚力 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型经济的资金积累优势,引导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品种开发等用途的投入,拓宽对农业产业投资的渠道,提高对农业产业的投资比例,为引导其他资金进入农业树立导向。二是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平台,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将涉农信贷业务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行专项监测。此外,还要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活动,加大对信用优良农村经济主体的授信额度和支持力度,通过改善当地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解除金融机构信贷的后顾之忧,增强区域信贷资金集聚力。 (二)加强融资渠道建设,增强融资选择的多样性 首先,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在信贷、担保、审批、防控等环节,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其次,要引导、规范和管理工商业资本和民间借贷行为,通过正确引导工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向现代特色农业投资,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推广、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服务。最后,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建立,同时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设立中小金融机构,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 (三)财政金融合力设立专营机构,提升投资现代农业的信心 农村金融投资公司是立足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将金融融资和产业投资相结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新型金融组织。通过农村金融投资公司的平台,既能够引领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向现代特色农业,又可将财政支农资金集中运作,通过资本投资和运营平台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助“杠杆效应”,实现财政资金、金融融资和产业投资的良性互动,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健全保险体系,解除现代农业的后顾之忧 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区别于传统的商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以政府财政补贴和农村产业主体支付小额保费为基础,实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一方面能及时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村产业主体损失;另一方面有效解决商业保险趋利性强、覆盖面窄的问题。此外,以农村关联主体间互助性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建立农业担保基金,并向上逐级建立再担保机构,通过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为区域内以乡镇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村产业主体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业融资中无担保和担保不力的问题。 作者:罗慧媛1 杨鹏亮2 刘锐1 单位:1.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 2.榆林学院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有用经验,可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两个方面为我国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些经济并不发达、基础原本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解放生产力,也逐步发展特色农业,以印度、巴西等国为代表。这些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法各具特色,并且成效显著,很多实践与经验都值得正走向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国家学习和借鉴。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印度模式 印度是亚洲第二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相当丰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正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之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亚洲和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农业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 1.加强智力投资,进行“颜色革命” 早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独立之初,其农业发展十分落后,虽然进行了长达40年的“”,但成效甚微,土地所有权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作物产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尤其是60年代中期,严重的旱灾造成全国性,引发印度农业空前的危机。这场危机也促使印度政府更加正视农业发展,一方面加强智力投资,对农业科研教育系统大量投资,同时通过建立一个设计良好的农业推广网络,向农民传播新技术。从1950-1967年村社发展计划和推广服务网络是改革农业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发动“颜色革命”。60年代印度发起“绿色革命”,引进、改良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发展化肥农业,完善水利灌溉系统,提高产量。60年代初,印度培育出“墨西哥小麦”,每公顷可产14025公斤,60年代中期,“菲律宾奇迹稻”问世,每公顷单产达22500公斤。“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奇迹稻”的成功引种和大面积推广,使印度的粮食基本实现自给。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又发起了“白色革命”,选用高产优良的奶牛品种,建立牛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紧密相连的产业体系。80年代末,印度又提出“蓝色革命”的口号,大力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快人才、技术的引进,增加对海洋捕捞业和淡水养殖业的资金投入。20世纪末,印度再次提出“金色革命”的蓝图构想,研发、改良并推广园艺作物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研发果物、蔬菜冷鲜储藏技术和加工、运输技术。 2.开展农村计算机革命 印度农村计算机革命始于20世纪末一些大型计算机公司联合推出的“农村互连工程”,该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电子知识普及活动并建立了电子集市项目,旨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间数字化水平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计算机革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政策。如为服务农村,专门设立了农业呼叫中心、农业广播电台、农业电视频道等。农业呼叫中心与当地的农业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连线,由专业的农业毕业生或农业科研人员接听,接收农民询问并给予解答,对于无法立即解答的疑问在咨询教授或专家后再予以回复。农业广播电台和电视频道主要播报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密切相关的农业新闻和资讯,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此外,为促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还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如“邮车网络”是印度政府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推出的无限网络计划,通过在公共汽车上安装无线互联网收发机,为农民提供农业新闻和气象信息。同时,在全国农业市场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国家信息中心陆续建立和完善了许多专业化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数据库、花卉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信息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网站维护和数据信息更新,为广大农民用户开展农业生产提供最全面、最时新、最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巴西模式 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世界农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在巴西起着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利于巴西农业的发展。目前,巴西已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对改造巴西传统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产品商品率、土地出产率、农产品出口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政府切实推行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 巴西政府农业政策的基本要点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农业生产风险,以增加农民尤其是中小农民的收入。具体农业政策包括: (1)改革并推行农业信贷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巴西政府颁布了《新土地税收法》,确定了贷款金额需由生产成本的实际需求确定。根据这一法律,每年国家货币委员会在农作物播种期之前以政令的形式颁布每种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基数,同时公布每种农作物贷款的最高限额,中小农户贷款的最高限额是生产成本的90%,大农场主贷款的最高限额是生产成本的80%。此外,为鼓励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出产率,政府在农业信贷政策上还做出特殊优惠。 (2)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受财政压力影响1985年起政府逐渐取消对农业的补贴转为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为主,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农产品价格委员会规定的最低价格时,由联邦政府直接收购、提供贷款或是预支贷款。这一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鼓励出口政策。根据政府制定的“鼓励出口计划”巴西农产品可以自由出口,政府不设任何限制,且努力消除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为巴西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巴西农产品在世界的知名度,形成了品牌优势,同时也促使巴西农业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出口优质产品,这又进一步增强了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发展农业合作社制度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个农业生产者势单力薄无法在农业领域参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联合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早在1988年,巴西宪法就正式确立了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赋予了合作社经营自主权,使合作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合作社的宗旨是立足农业,为社员提供全面服务,基本准则是自愿参与、民主管理。巴西多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有效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了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更推动了巴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挥了重大作用。纵观巴西农业合作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之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一是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符合众多农场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二是政府对合作社的高度重视,将支持合作社的长足发展当作一项政策来执行。 3.走科技兴农之路 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是巴西农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巴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并为此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研与推广体系,形成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兴农之路。巴西的农业科研推广应用体系以农科院为龙头,以农牧业研究和农牧业技术推广两大公司为核心实现了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实际运用的成功转化。同时,巴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巴西农业的生产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分析前面两个发展中国家可知,尽管两国“特色之处”各不相同,但其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径依旧有章可循,很多实践与经验都值得正走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国家学习和借鉴。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依靠科技的力量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及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发展。 (一)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质就是将农业的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技对农业的首要贡献是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印度、巴西等国为鼓励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农户购买机械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并且,为保证农户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和使用新型农机,还向农户提供低息贷款。科技对农业的其他贡献体现在实现了农业生物化、化学化和信息化。由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印度陷入了粮食危机,印度政府痛定思痛发起的“绿色革命”引进、改良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发展化肥农业,使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大国,科技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普遍意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科技体制和历史等原因,农业研究一直不被重视,农业科研投入的不足加上农业科研人才的缺乏,我国的农业科教水平亟待提高。要改变这一格局,需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机制,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部门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农业科技研发,同时,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只有资金和人才同时到位才能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 (二)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政府应大力倡导改进和提高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不断重视农业对外交往。按照互补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对外交换品种资源,交流农业技术经验,不仅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同时促进本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进步。纵观世界各农业大国,其民间农业合作组织都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活动和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巴西,政府也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将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当作一项政策来执行,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立法保障。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助性组织,是农户和市场、农户和政府的纽带,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及农产品深加工增值,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个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政策参与、技能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和农业合作等方面合作社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完善我国农业合作社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发挥政府主导效用,大力整顿、重塑各类合作社,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强化内部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带动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社员的根本利益。同时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有效地经济引导外,政府应尽量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让合作社在公平、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作者:刘强强 单位:四川省西南大学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特色农业发展思路 摘要:农业在陆川县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回顾陆川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加快陆川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陆川县 1陆川县基本情况与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陆川县坐落于广西东南部,素有“温泉之乡”的称号。全县总面积1554.32km2,辖3个乡、11个镇、155个行政村。2012年末总人口为106.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96.3万人,占90.17%。201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0.78亿元,占生产总值27.72%。农民人均纯收入8180元,比上年增长13.5%。在过去的努力探索中,陆川县的特色农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粮食生产实现较大增长。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287789t,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水稻总产263993t,比上年增长2.51%。全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2.51万亩,优质水稻覆盖率为92.1%,基本实现水稻种植优质化。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发展。陆川猪养殖遍及全县14个乡镇,全区20多个县市,全国17个省市。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发展壮大。2013年陆川县拥有规模农业企业92家,其中自治区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家,带动农户5万多户。拥有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11个。 2陆川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陆川县农业基础设施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缓慢;农业科研和推广基础设施落后,农业装备水平不高。针对陆川易旱的实际情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2.2农业人力资本匮乏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目前陆川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为妇女和老人,教育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已从农业转移出去,因此,造成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普遍老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与特色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2.3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陆川县农业发展总体上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格局,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陆川县龙头企业较少,带动能力不强,受规模及市场限制,产加销脱节,贸工农分离,产业链条短。而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企业和农户的关系多为“买断型”或“合同收购型”,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 3陆川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发展特色农业更是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做支撑。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时候,首先要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在首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在于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加强小农田水利的建设与农田渠系的整治与配套。加快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还应加强农机技术装备,提高机械化水平。 3.2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陆川县应做大做强养殖、中药材、蔬菜、亚热带水果、优质水稻等产业,扩大规模和效益。陆川猪是陆川县的传统优势之一,陆川猪的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陆川县应在已有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水稻是陆川县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全县最重要的农作物。应大力发展无公害稻米、绿色稻米、有机稻米生产,积极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实现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确保粮食安全。陆川县应充分利用其气候资源,立足传统优势,大力发展荔枝、葡萄、火龙果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和秋、冬季发季节蔬菜,重点提高产量和品质,培育名优品牌。 3.3强化人才科技保障 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陆川县要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加强对现有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满足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创业以及本村能人参与特色农业发展,从而带动本村特色农业的发展。 3.4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陆川县应培育一批竞争优势明显和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对现有的和农民关系密切、有发展潜力的小型农业企业,政府应扶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作用。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加快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其尽快成为法制化、规范化的农业合作组织。 作者:盛芳芳 单位:广西大学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县域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1.芮城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1.1经济林发展优势明显 目前,芮城县已经形成了三条产业带的农业生产格局,第一条产业带为以粮食、苹果为主的粮果经济林带,全县粮田的面积占到了总耕地面积的75%,达到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3倍,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和玉米;苹果作为芮城县最主要的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8万亩,产量也达到了约42万吨。第二条为红枣、花椒、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干果带,芮城县的红枣鲜枣、大红袍花椒、核桃加工品一直为其特色名优产品,作为全国最大的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其中的风陵渡镇的花椒种植面积就超过了3万亩,收到达到4500万以上。第三条为以芦笋、大棚菜为主的新兴干果经济林带,芦笋产业和大棚菜产业作为芮城县的新兴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市场潜力也较大,作为全市第二大芦笋生产基地,在2010年以后,芦笋的年产值就保持在了1亿元以上。 1.2设施、生态农业潜力较大 相对于传统农业,设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是比较大的,近些年来芮城县基本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政府多年来一直坚持给予农业生产上以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以促进优质、特色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如:丰润玉米笋、马蹄基地已经得到了近700万的政府投资;丰源药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也得到近百万的资金支持等。此外,在2010年芮城县就建立了25万亩的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并确立了8种无公害农产品,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2万亩。绿色、无公害标准下生产的农产品不仅社会需求量大,而且口碑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芮城农业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休闲观光农业是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托其优势特色农产品,芮城县已经建立起了多个苹果、鲜枣采摘园和芦笋、花椒观光示范园,不但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芮城县农民的纯收入已经达到7700元,超过了全山西省的平均水平的近500元。 1.3畜牧业发展稳定向前 芮城县的畜牧养殖业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生产体系,主要以生猪养殖为主,配合牛肉、羊肉、鸡肉等产业的共同发展。截止到2014年,全县的生猪存栏达到16万头,出栏达到27万头;羊存栏6万只,出栏7.3万只;鸡出栏178万只,蛋鸡存栏49万只,肉类总产量约3万吨,禽蛋产量超过5000吨,尤其是2013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实施以来,已促进全县29万农民的人均年收入直接增加近700元。 2.芮城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2.1转变对特色农业的认识 “自给自足”的生产观念必须转变,现代、特色、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芮城县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具体的认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以项目为依托,以基地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积极引导、支持、服务全县特色农业的发展。 2.2增加对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是农村稳定、农业高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芮城县现有的农技推广员人数较少,农民素质也普遍较低,所以很多先进的技术与知识都无法及时的运用到特色农业生产的第一线。 2.3完善对特色农业的保障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是当前芮城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需要政府、企业、协会、共同努力来解决。首先政府应当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符合安全、健康标准。其次政府应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逐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并不断完善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保证从事特色农产品销售的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以及新兴网店共同发展,使得企业农户得到共赢局面。最后政府还应该支持农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实现特色农业产业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2.4推进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特色农业只有形成产业化发展,才能从区域性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竞争优势。而形成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但是芮城县现有的苹果、药业、芦笋的加工企业无论从规模和生产方式上都不具备作为龙头企业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各种形式并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企业,使它做大做强,最终发展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又可以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实现与农户生产、零售商销售的直接对接,减少农业生产中产生的风险,达到共赢的目标。 作者:胡芮 刘艳萍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一、贵州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特色农业生产为粗放型,科技资源利用率低 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贵州当前特色农业的发展仍旧停留在粗放型发展阶段,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都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进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依据以往的生产效益来设置生产计划。投入于贵州特色农业的工作人员技术性不高,地区政府对该领域科学技术的投入不够重视,导致生产效益低,特色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投入的情况下,贵州特色地区的农民文化程度低下,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特色农业企业会进行掠夺性生产,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应用,生产模式落后。 2.观念相对落后,没有正确的认识特色农业 由于当前的社会市场体系还处在发展与健全阶段,并且对于特色农业的政策性支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有效落实,一度导致群众在认识特色农业、实践特色农业中出现不少问题与不友好状况。例如,人们由于概念性错失,认为特色农业即是种植具有特色的作物,导致大幅度的增加相同作物的种植来期待良性收益,而不同地区由于地质土壤的不同而不一定适应同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出现很多现实矛盾和问题。此外,某些具有潜能和市场的特色作物却没有得到本应有的重视、开发与种植,直接造成贵州当地的特色生态、特色地质和独有资源的浪费。因此,没有真正经过考察和研究,而盲目地、片面地进行所谓的特色农业实践,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行的,不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可能造成资源的重置、人力物力的损失和自然生态的浪费,对于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具有不良影响。 3.特色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贵州地区的地势大部分为丘陵、山地,不同县市的实际状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整体上来看,普遍存在耕种土地的土层薄弱问题,可利用土地呈块状分布,整体性不强,生态环境很容易遭到破坏和影响。地势不平坦的情况下,还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对特色农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限制。再加上特色农产品对土壤条件和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贵州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设施相对落后,仅仅依靠降雨根本无法满足农产品的生长需求,从而降低了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 4.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特色农业的形成、发展与进步需要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生产的全方位落实,而贵州目前的现状是土地资源广,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少,部分土地资源私人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未能完全将农业生产和特色农业的发展等作为主要事业。这就造成了形成和发展特色化农业必备条件的不足,即规模化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利用、科学专业化生产经营无法落实。因此特色化农业在贵州本地的发展迟迟不见成效,特色农业产业无法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特色农业产业不能长期有效地健康发展。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贵州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方面还存在的一个制约发展和进步的问题,即为部分地区出现的对于特色农业过于泛化的推广和实施。这样,这些地区的特色农业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大面积、广泛化地进行各个方向的特色农业,造成特色农业缺少产品产业的针对性缺失、生产经营的重点不明确、特色产品“不再特色”。 二、促进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贵州应当在确定进行特色农业实践和发展目标的同时,积极创建一支具有科研能力和技术的团队进行特色农业的钻研、实践、落实、监督和指导,在这些学科专家与带头人的努力下完成特色农业科学规划的制定、产业布局的精准定位、实施战略的有效设置、实践成果的严密监测等,从而有效避免生产实践的盲目和农业产业的大同。最后,要善于对实现特色农业的最基层的农民同志进行科学技术和特色农业思想观念的培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特色农业的发展。此外,还要注重特色农业发展相关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综合工程、信息和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技术,大力探索特色农业的科技创新。可以构建专项的特色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体制,借助设置科技示范农业园的方法,实现技术的普遍推广应用,最终达到优化生产要素及产业结构的目的。 2.形成对特色农业的正确发展意识,更新传统观念 改革开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为农村经济和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它也要求农村经济以及我国农业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顺利完成发展转型。贵州面对以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深刻认识到其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要不断加强贵州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农业经济部门工作人员对于发展本地特色农业的意识和积极性,利用新时期的思想教育以及多种有效宣传方法,引导更多的人进行特色农业的尝试和探索。使得他们摒弃旧的农业产业发展思想和观念,在“高品质农业、优越农业结构、产业互动与市场竞争”指导思想的带领下,不断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与建议,真正将特色农业落实到本地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改进,以取得积极的成效和成绩。 3.强化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贵州地区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对农作物的土地进行整理,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分析,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优惠政策措施,对耕种土地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多种措施保护土地资源,积极的预防和改善土地沙漠化问题,为特色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应对水利基础建设进行完善,修建水利工程,确保灌溉系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既可以对原有的水利灌溉工程进行修补,还可以建设全新的水利工程,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需水;最后,必须要加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构建力度,对贵州地区内的特色农业生产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规模性的生产基地,完善田间设施和土地整改工作,集中多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促进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 4.打造特色农业的龙头企业,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农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贵州地区要集中精力发展龙体企业,借助自身独特的优势,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文化和品牌,增大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增强企业间的关联性。例如针对长顺苹果来说,其虽然作为贵州大力发展的特色农业产品,但是其优势相较于陕西苹果等特色品牌并不突出,这直接影响外界对其的认可度,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贵州连片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级的小产量生产阶段上,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形成指明品牌企业,保证商品出产量满足实际的经营需要,提高市场影响力,从而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进步。贵州在之前农业发展以及当前态势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当地农业实际,为将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充分利用而钻研适用于本地农业的发展战略,对存在问题的农业结构进行反思与适时调整和实践,争取使得产业和农业结构与布局得到合理安排、配置与互动,从而形成贵州农业经济的地方特色和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色农业已经成为贵州地区的自主产业,但同先进城市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现代化程度不高,并未形成产业规模,存在科技资源利用率低,特色农业生产粗放,观念落后,没有正确的认识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阻碍了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当前的发展趋势,可以采取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特色农业的发展意识,强化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农业的龙头企业等对策,促进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贵州特色农业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玉婷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设施农业发展特色及策略 1基本情况 目前,临汾市设施农业面积6400hm2,以栽培蔬菜为主,全年预计总产36.36万t,平均产量56.85t/hm2。据农业部门统计,平川7个县市区,设施农业总产值6.468亿元,纯增收3.647亿元,仅设施蔬菜1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70元。临汾市设施农业分三大类:一是日光温室,面积达到1930hm2,主要栽培蔬菜为越冬—大茬西红柿、黄瓜、西葫芦,3种作物占日光温室面积的82%,甜椒、茄子、豆角次之;从1999年开始日光温室种植作物多元化,早熟葡萄、油桃、杏及甜瓜、花卉等,面积逾66.67hm2。二是大中拱棚,面积达到3000hm2,种植以春提早和秋延后茄果类、结球类蔬菜为主,也有一部分面积栽培西甜瓜、草莓、花卉,畜禽养殖等。三是小拱棚,面积达到1470hm2,以韭菜栽培为主,有133.33~200.00hm2西甜瓜。全市各级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山区抓特色,平川抓精品”的农业调产思路,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随着临汾市设施农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在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上有了新进展。日光温室形成10个特色区,如尧都洪堡———智能温室药材、花卉、蔬菜种苗组培中心;曲沃太子滩———现代化农业设施示范园;尧都屯里———“四位一体”生态型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翼城南梁、里砦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区;侯马香邑,襄汾大陈、邓庄,尧都大阳,洪洞马牧日光温室反季节菜生产区。大拱棚5个较大规模生产区,有侯马凤城66.67hm2早春黄瓜生产区,襄汾贾罕春西瓜秋番茄生产区,襄汾汾城大棚秋延后西红柿生产区,尧都北郊大棚春甘兰生产区,洪洞县城效大棚西红柿生产区。小拱棚以尧都区乔李韭菜生产面积最大,达466.7hm2以上,洪洞县大槐树镇、苏堡镇2012年掀起小拱棚韭菜热,计划其种植面积发展到1335hm2左右。 2发展特点 2.1设施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在设施形式、种植模式、栽培品种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和产品销售。各地既有以越冬茬为主的,也有以一年两茬为主的;既有以西红柿为主的,也有以黄瓜为主的。襄汾县400hm2日光温室,西红柿面积280hm2,占70%;翼城县300hm2日光温室,有234hm2是黄瓜,占到78%;尧都区乔李一个镇就发展小拱棚韭菜467hm2。通过专业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以前贩菜的客商收一车菜跑几个村,进好多个棚,农民有时要自己去市场批发,产品销路不畅。如今基地有了名声,依据基地,形成产地批发市场,如南吉蔬菜批发市场、乔李韭菜批发市场、贾罕西瓜批发市场等。在上市旺季,菜贩主动上门,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 2.2注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 无公害生产是蔬菜发展的方向,也是人们步入小康生活后追求的时尚。制定了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并要求各县市依据自己的生产条件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规划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着手进行环境评估、产品检测和品牌注册工作。尧都区屯里镇绿万家示范园生产的“万家绿”牌8个大类30多种蔬菜,通过了临汾市农药监督管理部门检测,成为全市首批“无农药残留放心菜基地”,产品进入超市和饭店。曲沃县太子滩应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生产樱桃西红柿、羽衣甘蓝、紫碧天葵等无公害特菜,也达到了无农药残留残毒标准要求。 2.3设施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 在各级领导重视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设施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注重了温室大棚温湿度科学控制,二氧化碳施肥普遍应用,防虫网、生物农药开始应用,无支柱新型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滴灌、渗灌、双层膜覆盖、自动化卷帘机等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大量引进、示范、推广。襄汾县引进了以色列西红柿品种“R-146”,该品种颜色鲜艳,果个均匀,耐运输,比普通品种售价高0.3元/kg左右。尧都区进行重点项目技术攻坚,半年时间先后完成了刘村前进农艺园脱毒马铃薯、洪堡示范园与智能温室相配套的药用钙果组织培养及组培室建设、100栋新型复全保温材料日光温室的建设开始起步、段店乡日光温室西葫芦无农药残留G1314—2000的技术攻关。 3设施农业效益 高投入、高产出在蔬菜生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临汾市露地菜平均产值达10963.5元/hm2,拱棚菜产值达6.3万元/hm2,是露地菜的5.75倍,而日光温室的产值达到了18.9万元/hm2,分别是拱棚菜和露地菜的3.00倍和17.24倍;这3种形式的纯收入分别为6988.5、34500.0、102000.0元/hm2,拱棚菜纯收入是露地菜的4.94倍,而日光温室纯收入又分别是拱棚菜和露地菜的2.96倍和14.6倍。但是从投入情况看,设施栽培的投入远远高于露地栽培的投入。如拱棚投入25500元/hm2,是露地3975元/hm2的6.42倍,日光温室投入为87000元/hm2,分别是拱棚和露地的3.41倍和21.89倍。产投比分别为露地菜2.8∶1.0,拱棚菜2.4∶1.0,日光温室2.2∶1.0。由此可以看出,效益越高产投比越低,也就是说要实现高产出,就必须高投入。 4影响日光温室效益的因素 4.1茬口对效益的影响 一年多茬效益高于一年一大茬效益。一年多茬,延长了温室土地利用时间,产量高,而且价格不低,效益相对较高。尧都区段店乡孙乔村,种植茬口是西葫芦接番茄,西葫芦9月初就育苗,11月初上市,3月中旬拉秧,产量90t/hm2左右,番茄12月下旬育苗,3月中旬定植,5月初上市,产量60t/hm2左右。2茬收入21万元/hm2左右,而同等种植水平下单种西葫芦或番茄,收入19.5万元/hm2左右,相差1.5万元/hm2左右。曲沃县乐昌镇东韩村某农户种植西葫芦接番茄,收入20.25万元/hm2,西南街某农户种植芹菜接黄瓜收入17.25万元/hm2,东韩村某农户黄瓜间作苦瓜,收入27万元/hm2,而乐昌镇太子滩单种黄瓜,调查4户,最高收入17.25万元/hm2,低者14.25万元/hm2。 4.2上市时间对效益的影响 由于育苗时间迟早不一,上市时间不同,效益也有差别。育苗时间适合,收获期长,产量高,效益高,育苗晚,温室利用时间短,后期价格低,效益较低。 4.3蔬菜种类对效益的影响 黄瓜、番茄、西葫芦种植面积大、时间长,菜农技术熟练,虽然价格稍低,但产量高,效益在15万元/hm2以上,而豆角、茄子、尖椒、青椒等,由于技术不熟练,对温度、光照要求高,虽然价格高,但产量低,效益在12万~15万元/hm2之间。 5发展对策 5.1多方筹资,完成2万hm2农业设施基地建设 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发展设施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大上设施农业,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确立“121”工程,决心从2012—2015年,在临汾市的侯马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尧都区、洪洞县、霍州市等7个县(市、区),发展设施栽培基地2万hm2,其中日光温室为6666.67hm2,拱棚为1.3万hm2,基地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突出名、优、特,中高档,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总产量达120万t,总产值20亿元,纯收入增加12亿元。 5.2依靠科技,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进程 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发展设施农业,占领高新农业科技的制高点。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生活富裕安康,消费观念向纯天然、无公害、营养保健方向转变。临汾市设施农业要率先发展,先走一步,首先消除农药残留残毒,进而进行无公害生产,下一步,生产A级、AA级绿色食品。设施农业基地用3~5年时间,制定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标准,并配备一套完整的农产品检测仪器及相应设备,配备专职化验技术干部,统一按技术标准规范化生产,应用各种高新农业技术,转化最新科技成果,依靠科技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1]。 5.3扩大宣传,抓好设施农业产品的营销 各级政府、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要齐心协力,狠抓营销。各地从2012年着手注册自己的品牌,并申报国家绿色产品证书,拿到市场销售的“准入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农民,无法面向复杂变化的国内国际大市场,因此要下大力气培养经纪人队伍,通过经纪人把生产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应大力鼓励经纪人走南闯北设“窗口”,到大江南北搞销售。技术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协调好,尽快建立绿色通行证制度,开通绿色通道,创造蔬菜营销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新的流通方式,全面推广襄汾农业局建立营销中心,农产品上网销售,运用电子商务的经验,尝试网上销售,适时研究期货销售等[2]。 5.4开展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科技素质 农民是设施农业的投资主体,也是设施农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只有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才能创造出理想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一是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搞好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教材、资料等多种形式,通过农民夜校、专业协会的组织,系统性、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培训,广泛宣传[3];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每县要有2~3名高水平技术员进行巡回技术指导;每个重点基地至少要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蹲点,进行跟踪技术服务;每个生长季节至少要举办3次技术培训活动;每个种植户至少要有1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明白人。 5.5加强领导,围绕设施农业做好服务工作 发展设施农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大抓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一个重大举措。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要高度重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以服务为宗旨,协调好各涉农部门的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系列服务工作,如建立科学的、符合农民意愿的土地流转制度,金融部门划拔设施农业专项贷款,税费改革,给设施农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等[4-7]。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路 1发展现状 1.1 农民组织化程度迅速提高 全县有专业合作组织40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92个,参合农户8471户。其中武狮农特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社。 1.2 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全县取得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7000hm2,“狮山”牌武定壮鸡熟食系列、“久香源”牌优质米、“云路”牌甘蓝和青豌豆、“武狮”牌火腿、“彝山”牌火腿、“悟康”牌珍稀菌等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2发展目标 至2016年,培育五大产业,建成十大基地,建成一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成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2.1 培育五大产业 优质烟草种植业;中药材种植产业;蔬菜产业;经济林果产业;特色畜牧产业。 2.2 建设十大基地 20000hm2粮食生产基地、4000hm2优质烟生产基地、33300hm2核桃基地、3300hm2优质水果基地、2666hm2中药材基地、6600hm2蔬菜基地、3300hm2马铃薯基地、年出栏750万只武定鸡生产基地、年出栏19万只黑山羊生产基地、年出栏50万头肉猪生产基地。 2.3 建设一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 计划总投资25000万元,在狮山镇建设1km2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加工车间30000m2。主要加工粮食、蔬菜、林果、食用菌、药材、畜禽等农副产品。 2.4 建设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计划投资6000万元,在狮山镇建设一个占地10hm2、建筑面积约30000m2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市场内建冷库50座。 3发展思路 3.1 夯实基础,提高生产能力 至2016年全县高稳产农田地达20000hm2;农机总动力达32000万w,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8200台。 3.2 集中力量,培育龙头企业 通过招商引资、改造升级、扶持引导等措施,培育、发展我县的骨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力;重点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要注重开展精深加工,在加工产品布局上,巩固发展粮食、豆类加工,做大做强武定壮鸡、火腿等肉制品加工,大力培育果蔬加工,保护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的酱腌菜、蜂产品、食用菌等加工品种,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九厂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尽快形成我县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到2016年,力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个,州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个,着力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名牌产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业竞争力。 3.3 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二是抓住云南桥头堡建设、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三是争取信贷支持;四是整合各部门、各渠道的支农资金;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4打造品牌,开拓产品市场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力争到2016年全县“三品一标”持证产品达25个以上;二是加强产品推介;三是培育和完善一批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综合集贸市场和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对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四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产品流通协会或中介组织,培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和营销大户,带动推进农产品流通外销;五是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3.5 强化支撑,健全服务体系 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健全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植物保护、动物检疫监督和动物防疫体系,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产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3.6 加强服务,营造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政策服务,对国家、云南省、楚雄州及我县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用水、用电、用地、税收、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认真兑现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加强中介服务,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自我服务的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四是加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数字乡村”、农业信息网、“三农通”等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扩大农业信息的覆盖面;五是加强舆论服务,大力宣传报道全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措施、亮点、成效,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共同营造推进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者:李自清 单位:楚雄州武定县农业局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特色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对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界定和内容再划分 目前,我们国家的农业包含的内容是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尽管如此,结合海南省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定位,我认为,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应该把内涵更加缩小,仅仅指种植业。原因在于,第一,海南目前的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薄弱,而且也不具备形成较大规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第二,渔业,将其纳入海洋产业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也有利于规划和管理;这样划分也更符合海洋产业的发展规划。第三,林业,这也是海南自然资源优势中独具特色的一大门类,但目前的发展和以后的长远发展显然不及种植业,相反,对海南林业的开发,应该持谨慎的态度,适当开发和过度开发在现实中并不好把握其中的度,如果把林业发展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来发展,出现过度开发现象的话,这直接会影响到海南绿色、生态岛屿的形象,也势必会对海南发展的整体战略产生影响,对此要严格把握。总之,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发展真正出路就在于热带特色农作物种植业上。这样客观上既可以解决本岛居民对生活资料的基本需求,还能促使海南岛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二)海南热带农业已基本实现特色化 农业的特色化主要是指在种植方式、种植产品种类、终端产品形态等方面形成较之一般农业的不同之处,并能因此而产生高出正常农业种植作物的价值和效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的话,海南的热带农业种植也只能是基本实现特色化———即种植产品的种类具有明显的特色,如琼中的绿橙,陵水的香瓜、苦瓜,定安的花生,五指山的甘蔗、槟榔等,但是,在种植方式和终端产品形态方面,仍需要做更多的探索。 (三)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是指在打破我国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模式的农业种植格局后,形成可以参与市场竞争并具有一定优势的较大规模的农业种植力量,产生一定的集聚效益的农业种植模式。规模化可以集中资源、人力、产品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之各自为政的分散种植模式更为有利的地位,对产业的形成和壮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农业产业化则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优势企业和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连接为完成的产业链条,其突出特征是整合各个环节,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下可以使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各个参与群体的经济收入。农业发展规模化旨在发展壮大农户自身的力量,寻求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而产业化在于弱化市场竞争带来的种种风险,保障农业发张的良好势态,二者完美的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反观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发展,客观的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现,但远远还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水平,而且,海南热带特色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也仅仅是初具形式,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亟需加大力量建设,为进一步发展海南热带特色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规模化发展与土地利用制度 海南热带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必须打破目前以家庭为单位的“一家一户”种植模式,必须建立在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之上的规模化种植。但是当前我国利用土地的固有制度却成了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阻滞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四次土地制度变迁,从最初的均分土地(1949-1952)开始,经历了互助组到高级社(1952-1957)、高级社到(1957-1978),最后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1978至今),我国农村对土地的利用制度就此确定了下来,最终国家通过宪法确定了对土地的经营形式,即,农村土地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使用权同所有权相分离,最重要的一条是,农民承包的土地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内可以转让(使用权、经营权)。这些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民对土地的利用和归属问题,让广大农民对土地找到了“归属感”,从此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愿望。这些制度从理论层面上激活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事实上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种多年坚持下来的制度使我国农村利用土地的形式逐渐僵化,一定程度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平均化成为了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尽管以土地承包为核心的其他土地利用形式也存在,但基本局面仍未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农村土地还承担着供给农户基本生活资料的重任,因此,客观上也制约着土地承包经营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未解决农民基本生活资料依靠土地产出的情况之前,从土地利用制度的层面来推进农业种植的规模化发展就显得不切实际。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深入发展,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低,一方面来说,这是好事,证明了我国其他产业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仍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首要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也是刻不容缓,结合我们海南的具体情况来讲,对农业的发展就更为重要,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在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这些问题。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平均占有耕地面积较低,全国人均1.59亩(2004年为1.41亩),就海南来说,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人均耕地面积也是在这个数字上下浮动。紧张的耕地面积也让单个家庭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变得不切实际。其次;在现有情况下要实现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化就必须要求农户让渡对土地的使用权,但这会导致农户因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而对基本生活资料来源产生不安全感。解决这个问题在于土地政策的稳定和转让土地使用权时能获得可靠的保障。最后;政府所倡导的一些发展农村经济的策略缺乏可操作性和明确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十分重要,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给予让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以切实的保障,二是要给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的农户完善和科学的指导,以避免重复建设和重量不重质的情形出现。 (二)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量”与“质”的把握 在解决完土地利用问题之后,规模化发展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对规模化过程中“量”的把握问题。规模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究竟多大程度的规模算是规模化?以人均耕地面积来衡量的话,两个以上家庭的土地集中耕种也算是规模化,一个村的土地集中也算规模化,如何把握这个度就需要严格的调查分析了,这当然需要另外的大量专门调查研究。规模化发展中的还有一个“质”的问题。规模化不仅仅是量的累积,更要注重质的发展。以海南香蕉、西瓜的种植为例,西部有市县发展这些特色种植,中部也有,东部还是有,尽管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规模化的发展要求,但客观上会在内部形成一定的竞争,我们在讨论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发展问题本身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把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看成一个整体,在市场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竞争,而不是内部竞争。因此,规模化发展道路中“质”的问题核心就在于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出现。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仍然需要政府站在统筹兼顾的角度,从产业发展和布局的角度进行调整和引导,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发展。总之,只有把规模化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既注重量的积累又注重质的建设、市场驱动和政府引导结合在一起,才能较好的走出一条具有海南自身特色的热带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道路。 (三)品牌与文化建设 产品的品牌和文化内涵建设是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又一个短板。产品或者说产(企业)业的品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识别标识,更是一种产品的精神象征,用于承载产品的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会成为一种文化,也就是说,品牌内涵建设和产业建设关系密切。纵观目前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中,对品牌建设的忽视现象比较严重,基本没有产品品牌意识。通过调查发现,海南农户目前对热带特色农业已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大多数能识别到自己所种植的农产品具有一些特别的卖点,如,陵水的苦瓜有防癌作用,种植的甜玉米的香甜程度较市面上其他玉米产品普遍要高,定安、儋州的黑猪属野外放养而成,比饲料喂养的具有较好的口感,但进一步问道甜玉米中哪个品牌最好,或者说你家的黑猪有没有区别于别人放养的黑猪的特点时,则没有答案,这都说明,在特色农产品推广过程中,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产品在农村范围内尚未建立起具有明显可识别性、具有差异化特征的农产品品牌。但从市场反映来看,农户识别到的这些卖点还不足以完全吸引和打动消费者。调查显示,消费者在市场上面对本岛热带特色农产品时,对这个概念也是相当的模糊,对他们而言,只要是产自海南地域范围内的,质量都差不多,效果也都是一样的,但对如何区分是产自海南还是外地进岛销售,则表现得十分含糊。换言之,在面对同一样农产品作出选择时,他们只有一个最为朴素、直观的概念———“海南产”和“非海南产”,这是在本岛的情形,试想一下,在本岛之外的市场情况呢?可能结果会更糟糕。这种没有品牌区分度的产品到市场上一是没有较强的竞争力,二是当其中某一款产品出问题时,会引发相当严重的连锁反应,从而伤害到整个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形象。2010年初发生的海南“毒豇豆”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件发生后,整个市场对海南的农产品都显得比较谨慎,导致海南农产品销量大降,尽管影响已经消除,可见这种局部事件对整个海南农产品的负面影响还是相当大的。虽然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无法完全杜绝,但如果品牌建设到位的话,其产生的影响就范围就会小的多,不会大规模的影响到整个“海南产”农产品。在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逐渐产生品牌意识之后,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品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特色,即差异化特征。目前市场上在推广本岛的一些特色农产品时,注重的卖点也仅仅是围绕在“绿色、生态、有机、环保”等几个比较抽象的方面,不是说这些特点不值得推广,而是这些特点不仅仅是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的特色,也同样是全国范围内其他地域农产品的特色,换言之,在全国市场上,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仍然没有建立起属于自身的特色来,要考虑的是,当这种地域赋予的优势和特色被用之殆尽的时候,我们还能有什么去吸引消费者和市场的目光?那么如何建立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品牌?首先可以从产品和产地的角度加以建设。一是当本岛农产品规模化形成之后,就各个不同的产品分别建立不同的品牌,凡是这一类产品都纳入到该品牌下进行统一管理;二是就产地而言,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不同的产区,凡是该产区出产的农产品,都划归到该品牌下进行统一管理。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既可以完全市场化,也可以由政府推动。当然,品牌建立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也不能一概而论,上面只是提出一种思路,具体操作则有待进一步更细致的研究完善。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都要做到一种良性的引导,仅凭农户自己来完成是不太现实的。 1.农产品产业链建设 农产品产业链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方面,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企业或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链接为完成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农产品产业链建设的好处在于,第一,可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尚不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的分散农户进入较大的市场;第二,能够提高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水平;第三,可以重组生产要素,增加农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第四,也是最主要的,产业链发展可以发展和壮大农户经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结合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市场来说,我们的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还没有完成其他工业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现在的买方市场,换言之,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仍然处于“产什么就卖什么,产多少就卖多少”的地步,我们生产出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仍然是作为单一的生活原料在供给给市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形态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拓宽农产品的市场,寻求除初级农产品供应以外的更多的再加工产品形态。就此而言,海南一些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已经有部分农产品被开发成多种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如,以椰子、菠萝为原料,就有很多的其他产品形式出现,像椰子饮料、糖果、经加工可长期储藏的菠萝干等。农产品本身就具有不宜保存、不方便长途运输等特征,通过这些产品的开发,可以延长农产品的利用期限,扩大农产品销路,进一步细分市场。要实现海南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就需要采取一体化的经营形式。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是在一定利益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的一体化经营。经过资源重新分配和整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围绕主要农产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获得较之单纯依靠初级农产品供应更好的经济效益。 2.政府在海南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毫无疑问,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但在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发展领域,政府除了在认识上应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外,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到更多。第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农业及其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本身就和工业产品有较大的不同,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更大,如水利、交通等,这些配套措施通过农户自身的力量几乎不可能完成,因此,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应该更大,同时,农业发展规模化和产业链的建设也不是农户自身就可以单独完成的,单靠市场的驱动,没有政府的帮助和引导,同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二,政府应该有更多的针对农村和农户的指导和培训工作。目前的现实是,在农业发展中,农户除了提供劳动力以外,对农业技术、信息等的掌握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些却对农业的发展有种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有责任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业发展信息、农产品市场资讯等方面的培训,可让农户迅速跟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因盲目性和不科学性而带来的成本。 三、结语 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是海南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依托海南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我们也必须要清醒的意识到,目前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放在醒目的位置,想办法切实加以解决,才能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整体发展战略,通过整合海南省的农业资源,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市场,进行产业链建设,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在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下,走出一条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海南岛的整个产业结构才能更趋于合理,经济发展质量才能更有保障。 作者:余正 张忠雷 陈伟 单位: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略说农机化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一、云南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资金不足,农机投入资金短缺 云南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力弱,农民收入低,用于农机购置资金不足。2008年云南省农机化投入资金总额是16359921万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1006000万元,占61%,地方财政1292750万元,占79%;农民个人投入13619620万元占832%[5]。虽然购机补贴一直再增加,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农机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但用于农机购置的资金还是不足,以致农机数量少、装备差、分布较为分散,进一步造成农业生产率低。同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有限,覆盖面积不广,各种机械所享受的补贴又不同,没有突出农机补贴多元化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机化的发展。 (二)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不平衡,农机作业水平与农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2008年末,云南省农机总动力201392万kW,联合收获机2537台,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75087台,农用小型拖拉机295727台,机械动力充足。但是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有19081部,小型拖拉机机引农具222962部[5],农用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比仅为1∶011。并且用于耕地、播种、收获等关键环节的配套机械结构不合理,装备结构单一,数量还严重不足。“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机耕面积11495万hm2,占云南省实际总耕地面积的193%,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1%,机耕作业面积比“十五”末增长了2226%;机收面积l058万hm2,占总播种面积18%,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6%,机收作业面积比“十五”末增长13183%[5]。虽然全省部分农田作业过程已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但养殖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果业等产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有些产业仍是空白。 (三)农机科研与推广相对薄弱,相互结合深度不高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和区域特性,对农机装备有特殊要求。而云南的农机科研工作相对落后,研究经费严重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农机研发与生产相对落后,缺乏适合于本地区的农机产品。多数农机具主要从外省购进,不能很好地适应我省的土壤和农艺要求,农机产品性能及质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从而也影响了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目前,云南省农机科研推广工作同存在着一个全国的一样共性问题,科研与推广体制分割,合作关系比较薄弱。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与科研机构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在职能上长期分离,农机推广部门只负责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而农机科研机构只负责农机具的研发,造成了农机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推广率双低。虽然云南省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形成了科、教、推一体化,将科研与推广放在同一条线上,取得较大成绩,但是从广度、深度上来讲,还远远不够。 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一)落实政策扶持,明确重点,创造农机化发展良好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形成以国家财政资金扶持为导向,农民自主投入为主体,吸引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农民购置先进、实用、安全、节能和环保的农业机械,真正解决农民买不起又急需农机具的客观问题。同时还要抓好农民购机后的农机购置补贴跟踪调查、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工作。让农民购机后“养得起”、“有活干”、“能致富”,充分发挥出购机补贴政策的带动性作用。加快农业机械由农民被动应用向主动推广转变,促进农业机械总量持续增长。立足云南省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产业的需求,优先发展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装备。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推进以水稻为重点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优先发展主要作物、主要作业环节和生产领域的农业机械,增加所需的农业机械装备,快速提升云南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 坚持农业机械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的措施,以数量带动存量优化,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的结构升级。根据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土地规模小和山区较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适应家庭经营需要的中小型农业机械,加大力度研发推广适应我省地形和土质的小型农业机械。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特色农业机械发展 充分考虑云南省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底子薄、文化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需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特色农业机械。统筹推进云南省坝区与山区、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机型。坝区推广以大马力、高性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半山区着重推广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耕种、收获机械;在山区重点推广以微型耕整机、排灌机械为主的小型农业机械。而粮食生产推广以机插秧、联合收割、烘干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养殖业中主要发展以饲料加工、奶业加工、粪便处理和微孔增氧设备为重点的农业机械;蔬菜、花卉等特色产业着重推广大棚移栽机、植保机具、滴灌和微灌等设施农业装备。同时,结合产业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示范区,开展农业机械化推广试点,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为全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探索推广应用经验。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机服务总体水平 政府要加强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健全职能、完善手段,发挥各自作用,切实履行好管理、规划、协调、指导和服务等职能,努力提高农机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并且要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机服务组织的多元化。农业机械推广服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普及应用;农机监理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农业机械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急需的新型农村农业机械专业人才队伍,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加快农机与农艺结合,推进农机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农机与农艺部门要积极的合作,统一目标,建立好农机与农艺协作的攻关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生产技术路线,制定好农艺标准和农机作业规范,共同承担的相关科研课题项、联合攻关;还应建立一个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学术的交流,促进农机农艺更好的结合和运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同时农机与农艺部门还应通力合作加快我省主要作物重点关键环节农业机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我省农机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作者:张艳诚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综述 融资模式创新 (一)开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小额信贷两种融资模式对于缓解农民生产资金紧缺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前者只是为农民提供生产资金或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加之近几年公司和农户相互扯皮现象的日益增加,公司也不愿意承担风险为农户融资作担保;后者只是惠及信用度比较高的少数农民,大部分农民并未享受到。因此,上述两种融资模式只是暂时缓解农民资金短缺问题,尚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广大农民的融资难题。在实践中,国家开发银行与地方政府共同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项目融资与运作,是一条推动市场运作的有效路径。国家开发银行一般不直接给企业以融资支持,而是借助于政府融资平台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为贷款平台,将资金统一贷出,由平台筛选借款企业,并最终由平台将贷款资金统一归还于国家开发银行,这种模式可以称为“统借统还”模式。这种模式在公益性或准市场化项目建设中应用较多。自2005年底我国开始商业性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国已经设立了小额贷款公司1940家,实收资本1242.49亿元,贷款余额1248亿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额信贷公司应遵循小额、分散的原则,为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同时规定,“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经过近5年的发展,小额信贷公司在筛选客户、征信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只能贷、不能存”规定的限制,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资金缺乏已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充分借助小额信贷公司点多面广、贴近农村的优点,以小额信贷公司为投融资平台,通过贷款或者入股形式给小额信贷公司以资金支持,然后小额信贷公司筛选客户对龙头企业予贷款支持。这种模式从源头解决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可持续运行的资金桎梏。(二)开发银行+政府融资平台+特色农业项目为了实现资金的杠杆效应,借助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统借统是一条既能有效缓解农业融资瓶颈,也能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有效模式。特色农业项目分为市场化、准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三类。市场化项目应坚持以市场融资为主,如旅游景点建设项目;而防震、防灾、防洪等安全防灾系统建设等非市场化项目应以财政资金为主,如发行政府债券,市场化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准市场化项目如交通系统建设工程,应采用政府推动、平台建设、合资共建、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的融资模式,力争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的各方主体能够实现共赢。目前我国农业融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加之项目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不论是市场化还是非市场化项目都迫切需要政府的参与,以建设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制度。根据特色农业建设项目的特点,融资模式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政府推动、平台建设;项目区分、特许经营;信用增级、贷款支持。某些特色农业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如农业旅游、农村生态环境等)与一般农业项目(脐橙、烤烟、瘦肉型猪等项目)相比,资金需求量较大,且二者生产组织形式差别也较大,不存在为其产品提供收购、加工服务的龙头企业。因此,小额信贷公司的“分散、小额”贷款服务特征并不适应于上述特色农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此时,须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统借统还平台为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服务。目前,全国大部分县市都建有针对各种城建项目的投融资平台,如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旅游项目开发投融资平台等。 保障措施 (一)提供优惠政策鉴于农业项目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而农村特色旅游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这样的大项目还具备一定的政策性。在工商资本参与特色农业建设项目融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对其进行财政贴息,减轻其贷款利息负担,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其的信贷投人,保证项目投入和生产所需的各类资金需求,使工商资本参与的特色农业的大型项目能够顺利投产和增收。(二)政策性配套贷款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必须大力培育“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大型农业项目融资要注重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作用,按照项目投资总额为其提供一定比例的政策性配套贷款。政策性贷款应坚持低息和长期的原则,在项目投产达效后按期收回并滚动使用。(三)设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可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设立过程中,要采取财政出资引导和面向公众募集相结合的形式,吸引大企业、民间资金、证券市场上的游资合理投向农业。此项基金应推动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促使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扶持重点应是优质种苗繁殖基地项目、各优质水产养殖项目、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工保鲜和运输行业、农业市场信息建设等,以带动农业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四)建立政策性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建立县级财政金融支农风险基金,对商业性金融的政策性金融业务提供财政贴息和其他补偿。建立财政资金配套机制,实现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互动,发挥财政资金的扶助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制定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对商业银行发放的国家鼓励的高风险低收益“三农”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和弥补呆账贷款损失,减少由于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所造成的贷款损失。(五)改革现行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地方财政对农户和政策性较强、影响面较大的涉农企业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六)切实解决农村担保问题由政府出资或多方筹资组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性农业贷款担保中心;引进境外涉农担保机构,鼓励组建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大力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为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担保,切实解决农村担保问题。(七)多渠道解决涉农投融资平台融资问题要扩大开放与合作,鼓励外资、民资参与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涉农投融资平台多元化发展。同时,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政府融资平台与民间资本的全方位合作,调动民间资本特别是金融机构支持政府融资项目的积极性。投融资平台建设要确立和严格遵循“政府决策管理、企业独立经营、项目市场运作、财政补贴防范、资产良性循环”的经营原则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融资平台借用管还、信贷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探索建立政府和融资平台有机联动、风险共担的防范机制。大力加强完善融资平台偿债机制,统筹安排偿债资金,切实提高融资平台偿债能力。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和过失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八)完善和创新地方税收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手段,建立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特别要突出特色农业性导向原则,引导资金向特色农业聚集。实行以间接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增加对于龙头企业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税前扣除、延迟纳税、亏损结转等税基式优惠手段的运用,更好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投资诱导作用,不断增强特色农业的投资吸引力。 作者:张宏元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析 摘要 耿马县有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有利优势,是临沧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较快、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较高的县之一。按照“特色+规模+档次+科技+品牌=效益”的发展路子,在特色上下功夫,在效益上见成效,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以孟定、耿马、勐撒、勐永四坝区为核心建立特色农业示范园,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比较优势、特色鲜明、有代表性、规模大、效益好的高原特色农业。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经验和做法;云南省耿马县 “十二五”以来,耿马县坚持以创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为目标,以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步伐、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保障粮食及其他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任务。 1耿马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1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全县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18.76万hm2,比2014年末净增0.27万hm2,增幅1.5%。其中:建成甘蔗基地2.71万hm2,茶园基地0.67万hm2,橡胶基地4.23万hm2,核桃基地4.41万hm2,烤烟基地0.09万hm2,咖啡基地0.72万hm2,木竹基地3.203万hm2,云南坚果1.36万hm2,特色瓜果蔬菜1.01万hm2,南药、蚕桑、水果等其他产业基地0.35万hm2;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县大牲畜出栏3.06万头,生猪出栏32.05万头,羊出栏3.37万只,家禽出栏198.56万羽,肉类总产达26889t,禽蛋产量1506t,全县畜牧业产值7.38亿元。 1.2生态农业庄园建设稳步推进根据《临沧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着力打造一批高原特色农业庄园经济示范园的要求,耿马县积极推进勐永镇光木林村、勐撒镇户肯村和勐简乡大寨村3个万亩连片“咖啡+澳洲坚果”生态农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大兴乡滇重楼休闲养生庄园、耿马县华裕生态农业庄园、勐撒农场农垦特色茶叶庄园等特色农业庄园建设步伐。 1.3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型耿马县坚持“扶强龙头、做大基地、打造品牌”的思路,着力培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5年,全县有涉及粮食、甘蔗、橡胶、茶叶、咖啡和香蕉等产业化龙头企业17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户、市级龙头企业13户,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增强了活力。 2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经验和做法 2.1落实惠农政策是关健耿马县始终把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放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各项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草原承包奖补、农作物保险及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惠农政策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2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为切实加强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领导,耿马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工信、统计、农业、林业和水务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领导小组,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配套政策、一个工作班子、一个考核办法”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2.3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是基础以“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为内容,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做优甘蔗、橡胶和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夯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2.4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是保障在抓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重点特色产业基地的渠网、管网、喷滴灌等配套设施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机耕路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地建设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2015年,耿马县高稳产农田地2.903万hm2,全县低产田地、旱地占的比重大;水利化程度低,全县农田地有效灌溉率仅34.64%,比全国全省平均的48%和38%分别低13.36%和3.36%,导致全县耕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定。 3.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县农业产业区域特色不明显,规模小、效益低,具有比较优势的只有粮、糖、胶、茶四大产业,全县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3户,处于大产业、小企业、小规模的状况,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势、特色、品牌、规模尚未形成。 3.3农产品运输成本高目前,耿马县既无高速公路,又无铁路,物资运输主要靠汽车,农产品外销运距远、速度慢、成本高,既严重制约着高原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开发,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开发,又制约着农业的对外开放。 3.4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全县农业产业种植、养殖和加工环节科技含量低,普遍处于粗加工状态,粮经作物单产普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产出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4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 4.1目标任务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四个一批”工程,力争用5a时间,建设一批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综合效益好的种养型、加工型、流通型和综合型农业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 4.2工作重点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狠抓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耿马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型为主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在突出特色上下工夫,在提高效益上见成效。三是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一区多园、以园促区、以区带面、整县推进”的思路,勐永坝重点打造咖啡、外销特色蔬菜及肉牛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四是着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长期租赁农民土地或农民土地参与入股等形式,连片规模开发高原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五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树成行、旱能灌、涝能排”为目标,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产业基地山、水、林、田、路和渠的综合规划和建设。六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深入实施科技提升农业行动计划,普及良种良法,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高原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七是加大农业开发合作力度。围绕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坚持先行先试、先行发展原则,创新实践农民土地依法合理流转,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开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推进农民变产业工人等新途径。 作者:雷靖 李应顺 黄绍庭 单位:云南省耿马县烤烟产业办公室 云南省耿马县农业局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墨江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初探 【摘要】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云南探索现代农业的新举措。本文探讨了墨江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墨江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墨江 特色农业 发展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对云南提出的“五个着力”之一,要求云南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委、省政府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列为8大重点产业之一[1]。墨江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其独特的地域、气候优势为墨江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一、墨江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 墨江县素有“回归之城”的美誉,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如春。由于独特的气候类型,加之温度、降雨、日照等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分布有各种珍稀药材、花卉,国家级保护植物19种,野生动物160种。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都极其丰富[2]。 (二)区位优势明显 墨江县在历史上就是茶马古道、商贸文化极盛之地。昆曼国际大通道穿城而过,使墨江成为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桥梁,面向西南开发的“桥头堡”建设的前沿阵地,更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泛亚铁路中线将在县城附近设置客货运站点,是昆明与东南亚地区优质农产品输送的中转站,为加快高原热区特色农业,对外开发创造了有力条件。 二、墨江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目标明确 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建立起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体系,充分发挥特色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墨江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县域“三江五河”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带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弥足珍贵的热区土地资源,经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培植了一批以茶叶、咖啡、烟草、蚕桑、畜牧、淡水渔业、紫米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 (二)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 墨江紫米在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米”之一。目前,墨江县15个乡镇均有紫米种植,其中以联珠、龙坝两乡镇较为集中,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县的70%。截止2014年底,墨江县有咖啡园面积10.6万亩,16个咖啡初加工厂,1个加工规模为20吨/天的咖啡脱壳厂,1个加工规模为400公斤/天的咖啡精深加工厂,组建了咖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3]。 三、墨江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种植规模小,投入不足 墨江虽有“中国紫米之乡”和“云南省名牌农产品”等称号,但实际上墨江的紫米生产却未形成规模,仍以单户种植、自行销售为主,发生病虫害时,难以实行统防统治,同时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低,制约了产业集约规模化发展。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咖啡和茶叶的种植上,目前,墨江县缺乏纯种精品咖啡。虽然具有抗锈、矮杆、高产等优良特性,但品质相对较差。由于咖农多采用单一作物种植及无荫蔽栽培。对咖啡的种植管理、技术指导等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咖啡的产量、品质很不稳定。在茶叶种植方面,墨江实有投产茶园仅是全国平均单产的65%、世界平均水平的32%。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普及率低。园有效灌设施严重不足,有效灌溉面积几乎为零。部分茶园老化,改造提质势在必行。 (二)加工工艺落后,品牌意识淡薄 茶业、紫米、咖啡等的制作工艺简单,市场门槛又相对较低,没有龙头企业引领,基地零星、分散,产业投资渠道单一,初加工h节靠个体老板投入,少量由公司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品牌的打造无法实施,产品的推介宣传难以开展,无法形成优势品牌。在技术改造和产成品创新上缺少资金的支持,产品附加值低。致使墨江多种农产品的整体形象与国际精品的内在品质极不相称。 (三)产业竞争激烈,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目前,墨江县在省内外城市还没有完善的直销网络,还缺乏专业的交易市场。同时,存在部分企业和商家投机取巧,滥用品牌等标识,有损墨江经济作物的形象。有一些企业对执行标准的认识不到位,不按标准正确标注产品等级、生产日期等相关内容,使其市场竞争力较弱。 四、推进墨江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亮点,加快高原特色热区农业产业跨越发展 在农业产业群建设上,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发展战略,推动林下经济增点扩面[4]。更好更快实施“一粒米、一头猪、一条鱼、两片叶、两个果、三棵树”的“111223”工程。依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实现特色发展、发挥特色效应,围绕产业抓好基地建设。 (二)加大扶持力度,继续重视与支持墨江特色农业发展 1.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县农业的发展特点和自然条件,围绕畜牧、烤烟、渔业、桑蚕、咖啡、茶叶、甘蔗、蔬菜、紫米等特色产业。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方式合理布局产业区域,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灌区节水改造。 2.培养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既可维护小农利益,又可作为农业龙头企业整合分散农户的依托主体。加大税收、财政支持力度,对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农工商综合企业发展。 3.加快建设现代化商贸物流服务业。将特色农产品企业纳入商业和旅游的发展规划中。依托昆曼公路和玉磨铁路两大国际大通道,进一步提升“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旅游名片的品质效应,并逐步构建墨江县以文化旅游与商贸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4.健全农村财政、金融与社会保障政策。由于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显著,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人口持续流向城市,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建议进一步加大农村财政支持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五、结语 “十二五”以来,墨江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坚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市场化为基础,集中优化林畜烟渔带头的第一产业,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但由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在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总之开展墨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研究,需按照“生态化、标准化”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开启长春特色的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之路 2016年,国家农业部、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长春市“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称号,支持长春市以市为单位先行开展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创建工作。 作为全国首家绿色有机农业建设整体推进市,长春市肩负着为全国做好示范引领的责任。3月8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印发了《长春市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规划纲要(2017-2021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力争到2021年末,把长春市打造成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基地,在全国实现“五个率先”发展目标:率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化、率先实现原料生产基地化、率先实现生产监管全程化、率先实现农产品品牌化、率先实现生产经营产业化。 培育“长春绿品”品牌 绿色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将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是长春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快速转换的基本路径。 在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过程中,长春市将培育“长春绿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全市布局建设种植、畜禽养殖、林特、渔业、产业融合等100个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 到2021年末,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将达到1000个,全市绿色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实现倍增,绿色有机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600万亩,占食用(饲用)作物种植面积的80%。绿色有机农业产值实现倍增,达到500亿元。 建设“三大板块” 《纲要》提出,依据“十三五”《长春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绿色有机农业区域布局继续按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粮畜生产板块,九台、双阳半山区特色农业板块,长春城区周边及节点城镇周边都市农业板块,进行绿色有机农业区域布局。 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大农业板块 该区域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同时,适宜集中连片开发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推动粮经饲统筹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水产养殖结构优化,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使之开发建设成为全国粮畜主导型的绿色有机农业样板区。 九台、双阳半山区特色农业板块 种植业适宜区域绿色化,山地林下产品适宜区域有机化,林畜养殖生态化,走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并重的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道路,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以设施化、基地化、园区化提升产业效益,以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提升特色农业的多功能性,提供绿色生态产品服务、项目服务,使之开发建设成全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半山区特色农业样板区。 城区周边及节点城镇周边现代都市农业板块 通过多功能立体复合开发,建设以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项目,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活方式的需求,使之成为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型的现代都市农业样板区。 发展“三大产业” 坚持产业提升与优化结构双促进原则,构建规模适度、三产融合、循环发展的绿色有机产业体系,最大限度地释放综合经济效应。 绿色有机种植业 转变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推动种植业绿色有机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快速提升,形成水稻、大豆、鲜食玉米、特用玉米、饲料玉米、杂粮杂豆、园艺特产等绿色产业。 绿色有机养殖业 坚持择优布局原则,突出产业优势,突出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方式;突出全产业链模式,加快形成肉牛、奶牛、梅花鹿、肉鸡、生猪、肉兔、肉鹅等绿色产业;适当推进驴、马等草食类动物饲养,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业 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扶持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自建、联建原料生产基地,绿色标准化生产,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以种养加、产供销高效融合延长产业链条。 培育“十大体系” 遵循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规律,立足2021年全市基本实现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创建目标,坚持环节打通、堵点疏通、优势互补、全盘激活的发展理念,全力组织实施绿色有机农业“十大体系”建设任务。 绿色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全市重点规划建设100个绿色有机示范园区,引领全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体系 玉米加工向多元化食品方向发展,稻米、蔬菜及食用菌加工向绿色和有机方向发展;粗粮、特色杂粮加工向精细化绿色健康食品方向发展;肉牛、肉羊、肉兔、生猪、肉禽、奶制品、鹿产品等加工,向终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到2021年,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达到300户。 绿色有机生产标准化体系 对种养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及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能力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网络化监管体系,加强监管能力、检测能力、管理能力、追溯能力“四个能力”建设。 生态环境体系 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水生态系统改善、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实现全市农业向绿色有机循环、可持续发展方向快速转变。 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一批绿色有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进资源开发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绿色有机农业科技研发,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提升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科技水平。 产业化经营体系 构建经营主体组织化、要素投入标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经营品牌化的绿色有C农业经营体系,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保障。 市场流通体系 在保持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农产品分销传播渠道,拓展农产品品牌空间和市场空间。全市重点规划建设1个集散中心、3个营销网络(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冷链物流)、20个对外销售窗口。 农产品品牌体系 加快长春市绿色有机产品品牌培育创建,建立健全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基础的绿色有机农业品牌体系。 社会化服务体系 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并举的建设原则,构建绿色有机农业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激发绿色有机农业内在发展活力。 到2021年末,通过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创建,全市培育1个区域公用品牌,建设100个绿色有机示范园区,认证1000个“三品一标”产品,绿色有机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600万亩,绿色有机农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实现绿色有机种植面积与绿色有机农业产值“两个倍增”、绿色有机发展“五个率先”的目标,把长春打造成全国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基地。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摘 要:该文分析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调控能力、加快特色农业布局调整、利用资源优势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对策建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经济发展已显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正在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已不再是解决大众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行具有鲜明特色、竞争力强、绿色和谐发展理念突出的特色农业,对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其中,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和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 1 特色农业的定义及其发展背景 所谓特色农业,自然是与传统的、普通的农业生产活动有所区别,通常有其独特之处,它是有效利用特殊的地理、气候、资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如今,特色农业产品销售良好,在区域内外的市场竞争中有绝对优势[1]。在我国,地区农业生产各具特色,类别数以千计。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开始出现结构性过剩,告别了供量长期短缺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表现为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开始旺盛,所以农业生产的目标也部分转向了满足人们多层次目标需求上来。过去的农业生产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现如今特色、绿色的农产品才是大众追求的目标,再加上促进农民增收这项硬指标的推动,特色农业逐渐升温[2]。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是由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对于贫困落后地区而言,发展特色农业能够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时,不是千遍一律的只推行一种模式,而是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条件,找出一条适宜发展的道路。 2 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资金缺乏 当前国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虽然实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和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条件,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资金上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缺乏。资金是农业企业发展的支柱,相关涉农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而招商引资困难是农业企业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3]。之所以农村招商引资难,主要是农业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强,导致招商效果不尽如人意。资金缺乏的另一原因是银行贷款程序复杂,农业生产企业申请困难,难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和资金循环。 2.2 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村级道路多为村民集资自建,路面窄而糙,满足不了实际要求,出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要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生产,只有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来实现。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道路崎岖难行且不配套,严重限制了农业机械进入,不仅导致农业规模化生产成为难题,也限制了投资和新兴产业进入,致使农产品不能有效转化成商品,农业市场化水平低。 2.3 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大量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只是一些缺乏体力、技能不足和思想滞后的老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投入大量体力劳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又加上农业收益比较低的原因,导致农村个别地方出现资源闲置现象,而且传统农耕也无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大部分老一辈农民仅进行维持生活的简单农业生产,导致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极低,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特别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劳动力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又加上交通闭塞,体现时代潮流的新技术、新思想难以在当地传播,现代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2.4 配套体系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莫测,农产品市场的情况更加复杂,而农民只想在农业产业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但由于产业化的配套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缺乏、利润点较低和相关技术运用不得当等等一些问题,导致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化生产还是停留在初次加工和生产,像技术、深加工、运销系统、管理等产业链的综合发展等方面都不强[3]。另外,缺乏新型的流通交易平台也是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市场落后的一大原因,市场规模较小、信息来源较滞后和相关培育工作进展速度慢等这些问题也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贫困地区的各种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也不高,规模较小,运行体制不健全,管理落后,服务层次低,获取市场信息速度慢,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产品市场开发不足,很难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 3 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调控能力 相关部门应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计划,把计划落到实处,加大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规范流转,土地集中流转以稳妥有序推进“小块并大块”等橹行模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经营[5]。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村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提高扶持力度。要让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要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视程度,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培育一些懂经营、会管理、知技术等新型农业生产者,当然也要培养农民的个人素质,使得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国家政策。 3.2 加快特色农业布局调整 要实施好特色农业的产业布局,首先,应对当地基本情况有一个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自然条件、生物资源、社会文化、农耕习惯以及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掌握情况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提出具有各地区鲜明特色的农业发展方向;其次,要解决好农业生产布局紊乱、小而全、大而散、镇乡村雷同等问题,可以依据自然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运用劳动地域分工原理,广泛推行现代农业技术,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给予同等重视,从而有效解决小规模、细碎化经营与大市场统一之间的矛盾[4],实现农业增收。 3.3 利用Y源优势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贫困地区应充分挖掘当地所独具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通过基地建设加强特色发展。合理调整农业发展布局,如构建“两带一区”,借着错季生产、错峰上市、错位发展的热潮,积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规模生产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三特”农业,做大做优特色农产业效益,挖掘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基地[5]。以蕲春地区为例,可以培育如优质茶叶基地、优质水稻基地、地道中药材基地、特色水产品基地、蔬菜基地和香猪、奶牛、山羊等特色养殖业基地。当然,基地的建设都要因地制宜。建设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要合理利用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规范基地经营管理制度,积极提升示范区档次和科技含量,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推进示范区建设。 3.4 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进行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技术院校的合作,通过“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产业对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使用新设备,采用工艺,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推广增产增效新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5]。另外,政府、企业及农业组织应制定灵活的选人、用人的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生产基地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是培训他们的农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团队意识、信誉意识和安全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了解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3.5 把握发展趋势,迎合市场需求 各地区深度挖掘当地农业资源特色、采取特殊的加工与运营模式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要本着“紧抓特色、拓宽功能、产业化生产经营、适度规模”的原则。并时刻关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变化,及时把握发展趋势,迎合市场需求,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前瞻性、系统性的开发[2]。避免简单照搬发展模式,假用特色之名背离特色,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导致产销脱节等问题,致使特色农业发展走入误区。
农经论文: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如今,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为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低碳经济以其“能耗低”、“污染小”和“循环环保”等特点,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方向。我国现处于农业经济发展转化的重要时期,就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及该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重要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0引言 低碳经济的概念于2003年在英国首次提出,其所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及“低排放”理念,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指明了方向。我国是传统农业经济大国,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农业经济发展转型需要走出一条节能、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新路线。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注重农业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有效地保护土地、水源及周边环境是农业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经济只有不以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采、破坏资源能源为发展方向,才能在低碳经济概念的指导下,走上有利于农业经济收益最大化,农民和国家共同富裕、造福子孙后代的康庄大道[1-2]。本文就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展开论述。 1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度开发、采集和浪费等问题[3]。长期以往,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草木减少等问题持续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工业污染物的不恰当排放影响水质,污染土地。如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恰当的大量使用饲料、化肥和农药,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制约着动植物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1.2农业人口素质不高,环保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地区经济、教育和文化水平的发展,造成了部分地区农业人口素质不高等相关问题。由于农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有一定局限性,环保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不足,缺乏高效、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没有先进的、系统的环保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化长期发展的指南[4-5]。 1.3农业人口结构转型,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新经济时期,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业人口转型现象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明显。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大多数老人、妇女留在家中,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造成了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转变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持续存在,提高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用客观、科学的指导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 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2.1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选择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在保护环境,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引入低碳经济概念,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可行理论依据,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走向更为广阔的领域。统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调动起各方力量,在低碳经济时展的大背景下,积极为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2.2转变途径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以秉承节能环保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在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效果的同时,坚固生态环境发展,以下两条途径可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变。 2.2.1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循环发展模式 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多为农业污染严重,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消耗较多的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引导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应鼓励应用沼气和其他天然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易导致农业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化工原料。农业经济发展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途,避免出现滥砍滥伐、过度开采、破坏植被、排放污染物和人为破坏耕地等行为。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生态环境,才能做到合理选择农业资源生产方式,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 2.2.2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促进有机农业良性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开展农村旅游业,让致富变得有路可循。在农村发展旅游业,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积极、有序、科学地促进农业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同时,在农村发展有机农业,可明显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更可以生产出符合人民群众健康要求的绿色、环保农副产品。农村旅游业与有机农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可在有效提高农业人口收入的同时,构建出一个低碳、环保、节能和高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结束语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长期、高效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平衡好经济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之路。 作者:刘玉红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 农经论文: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但许多地区有资源投入的强度和规模与实际产出的效率不对等、发展效率相对较低等情况。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对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跨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 一、现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 根据中央1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要重视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头等大事。具体是指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农业经济的“数量”上的提升,同时更要抓好农业“质量”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将过去的数量型拓展转变成为质量型拓展。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必须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依靠,同时要对现有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困扰农业经济增长的问题 1.农民素质及生产积极性不高。 虽然政府部门给予农民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但是现在农民在各种农资、饲料上的花费却在逐年攀高,另外由于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人工劳力所要的报酬也在提高,使得农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被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经营过程中所能获得的最终效益不但没有提高却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费等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真正能够带给农民的利润其实所剩无几,不但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在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者都更愿意进城找出路,所以留在庄稼地力的劳力不管是文化素质,还是对科学科技水平都具有老年化的特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 2.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竞争力不强。 因为地域性发展程度的不同,城乡人均收入比例值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县(市)与县(市)之间生产总值最高相差很大。不同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水平高的越来越高,水平低的越来越低,财富孤岛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 3.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完善,粮食增产现代化水平还较低。 同其它几类产业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农业与工业的科技水平、硬件设施存在很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人地总量不均衡、农业收入增幅不明显、务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很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亩地翻来覆去就一个品种的现象,导致耕地疲劳,产品种类退化,产量急剧下降,质量差,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做好产量工作,促进农产品增收增值仍然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要加大优良品种研发推广的力度,将农业专家的业绩与农产品的实际产量联系起来,实现小面积实验产量大面积推广,实现粮食产量大面积推广。 4.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作用的发挥有待加强。 一些龙头农业企业没能将带头作用发挥出来,农户发展规模小、作用不大,与现阶段国家级的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数量相比中间还有很大的落差。通过数据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龙头企业经营规模仍然需要进一步拓展,但是经营材料和基地都设在省外,所以无法发挥带动作用。 三、加快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途径 1.发展典型示范区。 创建“五化农业”(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生态化、循环化)的高效集成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对农业种植养殖区域的结构布局进行调整,优化种养设备,实现粮经、种植、养殖项目的结合型产业,推广新的技术,在各产业园区创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2.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优化种植养殖的品种,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开发旅游业,深入发掘农家乐景点的文化价值,发展旅游项目工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引导龙头农业企业发挥带头作用,优化农业合作社与广大农民之间的关系,真正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在实现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充分发展。优化农业生产基地结构,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农业产业自主研发力度,实现农民增收。 3.促进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第一,加强政府对本地大宗农产品的促销。成立农产品购销协会,培育农村经纪人;第二,提高农业设施化机械化水平。增加财政对农机具购置的补贴;第三,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第四,优化粮食功能区的划分。调整农产品的种植模式,注重单产品质的提高,提高种粮补贴力度,实现农民效益的普遍提高;第五,优化农业金融保险服务机构体系。第六,重视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4.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特别是以设施农业等优势农业为载体的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性。设施农业能使传统农业突破原有的限制,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另外,要注重农业发展中的节水化、特色化,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不断进行动植物品种的更新与控制,使农作物种植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推广优良品种的种养,注重种植、养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项目工程。加强农业信息系统及装备的建设,实现农业网络化,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业附加值。 5.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有层次、有结构、高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加大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重视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严格遵守“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标准,实现政府推广部门和其它所有制推广单位的长远发展、实现多层次的农业技术的充分有效利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 农经论文: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生了低碳经济的来临,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也应有所转变,文章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长久以来,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前景如何。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发展低碳经济便成为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因而,本文对于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三方面的研究,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业基本上是以农药、化肥作为农业发展支柱,以化石能源作为基础,虽然有效的解决了粮食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壤邮寄结构的构成与食品安全均造成威胁,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运而生。所谓低碳经济,其将新能源创新、新工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创新等作为主要手段,具有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耗能特征,且严格坚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发展观。低碳经济形态可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以及促进经济环保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若要实现低碳经济,需实现每一个环节的低碳运行,只有这样,才以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尚存在部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农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综合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低下的农业生产效率 农民群体是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者,同时也是管理者,但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营与管理的了解并不全面,再加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且工业的迅猛发展争夺了农业发展中的年轻劳动力,留下的老年群体因其体力差、并不能较好的打理农作物、缺乏对先进农业技术的了解与应用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拉低农业生产效率。 (二)落后的农业发展水平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对于部分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发展方式较之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地区甚至仍然沿用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其并不能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量与质量。 (三)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一直是我国工业与农业的沿用性发展方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或过量的农药、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等。除此之外,农业发展过程能中掠夺式开发较为严重,最为常见的是大量植被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因而环境污染遭到破坏后使得农业发展受阻,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便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三、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发展的规律作为参照依据,当经济发展进入都中期阶段后,便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为此,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但耕地面积较小,为有效提高耕地面积的合理性,有必要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农业循环经济方向转变。首先,实现对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渐建立健全并完善相关经济体系,对于回收的资源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农业废弃料为例,可采用发酵的形式将其制作为沼气,通过对其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能源消耗,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应遵循“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原则,且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顾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层面。 (二)发展农业生态环境 作为实现低碳经济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的生态经济,就其发展而言,应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原则。在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对农业资源的生产方式做好规划,利用农药、化肥使用率的降低来第农业进行保护,促使其符合环保绿色的标准;其次应重视良性农业发展方式的推广,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的生产效益,同时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三)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基于当前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经济在促进农业低碳经济的实现方面可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进而使环境压力得以缓解,改善环境质量。首先,加大有机肥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农产品质量;其次,充分利用沼气、天然气等新能源,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再次,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提高有机物循环利用;最后,可实行作物轮作,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抗病虫害,尽量选择无害肥料完成施肥,进而促进农业发展。 (四)发展旅游业经济 农村发展旅游业是近几年来的常态,其作为第三产业,较之于以往的农业生产活动,其对环境破坏的程度相对较小,且并不过多的依赖农业能源,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低碳经济方面可起到较大作用。首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田园旅游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亲近大自然的主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其次,可经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相结合,如愈发火爆的蔬果采摘旅游等,此种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会对农村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也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面对大部分农村并不能顺利实施低碳农业经济的现状,处于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充分重视到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定期组织农民学习,帮助农民提高对先进科学的了解与认识能力;还应以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出发点,逐渐设立科技信息站点,保证农民接收到最及时的农业资讯,以用于农业生产。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生产率低下、生态破坏严重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在农业发展受阻的环境下,可为今后农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且健康的发展。 作者:赵文珍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农经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分析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有重要影响。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不断加强,并且投入也逐年加大。 1.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人才,而在现代农村经济的改革中,农业经济管理者水平有限,专业知识不高且缺乏培训,导致他们在观念上存在偏差,认识不到农业经济对于国家主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本身的执行能力较差,缺乏相关经济管理经验等客观因素,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 1.2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现代农业经济的进步。诸如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不匹配,导致了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了许多制约。特别是经济管理活动中执行力差,管理体制存在不足等现象。这些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整体概念上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全面进步。 2.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2.1管理模式日趋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将成为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管理信息化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不仅能够为农业经济、生产和管理提供服务,还能够为农业经济政策提供支撑。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 2.2管理理念日趋现代化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必将替代保守落后的管理模式。当前,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管理将越来越注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引进或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强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更新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并根据每个人的自身能力进行针对性辅导,使其成为具备农业经济管理高水平的人才,发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是国家对于实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真正实现国家惠民政策的根本保障。首先,农民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期待值较高,但由于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很多制约经济进步的现象。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就要整合和优化农村农业资源。其次,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实现民主管理的自律机制是十分有效法方法。对于一些普通事务,可以由集体讨论决定,而较重要的事务,由重要决策部门如监事会来决定,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充分整合各项资源。 3.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寻找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顺民意,尊重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从而更好的指导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工作。 3.4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但需要改革创新,还必须符合当地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实现专业的集体合作是有效的发展模式。首先,这符合我国对于保证土地归属问题的政策规定,还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再次,这也符合农民的自身意愿,从而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3.5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经济产业过程中,重视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加强对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等进行指导。不但可以有效实行对于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单产质量,增加农业经济收益。 4.总结 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重视人才作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并且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在新时期整体经济引导下,重点关注现代化的农村农业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魏新荣 单位:黑龙江省鹤山农场社保局 农经论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摘要:网络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市场信息的流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里程碑,为农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网络化;农产品;市场;农业经济分析方法 农产品生长周期较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瞬息万变,因此农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其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同时,利用互联网还可以有效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国农业生产受政府的指导,这就需要政府各项决策都要保持正确,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各级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各种农业信息,以网络为支撑对农业进行指导,正确引导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具便利性,发展速度为快速。 一、网络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网络技术是知识型农业的必然要求 相比于传统资源型农业,知识型农业主要依托于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多数已步入知识型农业发展时期,在知识型农业发展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农业还以资源型农业为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推动网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使其向知识型农业转化。 (二)运用网络技术降低农产品市场交易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信息及市场需求变化较快,但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这就导致农民的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给农产品交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匮乏的消极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效减少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通过网络掌握更真实、准确的市场交易信息,从而降低生产的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运用网络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网络环境下,农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网络已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网络掌握最新的信息,才能在农业生产和交易中掌握主动权。目前,农产品在网上的交易量不断增加,这就说明:谁掌握了先进的网络技术,谁就能在农产品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 (四)运用网络技术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效手段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技术的支撑,这就需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使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在农村有效推广。因此,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快对农业技术、农业知识的传播,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广普及农业知识,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技术水平,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点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要点 1.转变分析思维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都是由果及因,即根据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倒推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再得出具体解决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有利于开展理论研究,但农业经济分析更重视数据分析,而且分析结果也需要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样,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对现阶段农业经济现实问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需要转变传统分析思维模式,确保农业经济分析的科学合理,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2.转变分析立场。 在传统农业经济分析工作中,往往是凭借分析人员的主观学识分析、总结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得出结论性建议。这种分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结论受分析人员自身分析能力和水平影响较大。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更注重信息的真实和客观,真实客观的信息是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 1.均衡分析法。 大量的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农业经济发展被某一变量控制,当这一变量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持平,且改变其他的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不产生任何1影响时,便可以将这种变量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均衡分析法找到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动态分析法。 运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分析和梳理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总结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性变化特点。研究对象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一段时间,找到农业经济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正确判断出农业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步入了网络时代,其对经济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环境,加快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革,使市场信息更为畅通,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作者:林彬 单位:宾县审计局 农经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措施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集体时期,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的今天,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应承担的任务 1.1创新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新机制,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1.1.1实行重点清理。 我们对财务管理混乱村实行了严格的“三清三查三改”。“三清”是:清理收支往来帐据,清理集体资金、存款、有价证券,清理集体财物;"三查"是:查非生产性开支,查村干部报酬和补贴,查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招投标;“三改”是:改变农村财务工作无人管理、无章可循、无人监督的状况。在清理工作中,我们把专业清理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清理整顿工作落到了实处。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上访村,必须深入清理,深挖根源。清理之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监管,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1.2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为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我们探索创新了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了农村会计聘任制,进行了电算化试点尝试,使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可行。 1.1.3狠抓农村财会队伍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把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1.1.4创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及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创新规范财务管理程序。我街办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并完善了一整套以财务公开为基础、财务审计为主体、民主理财为依托、"双代管、双监督"为保证的制度和措施,在从严控制备用金限额、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格开支审批手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审计监督。 1.2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要积极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要重点整治好诸如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修建道路、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要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强化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即: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向群众公示的内容要全面、准确、合法,公示形式要贴近群众,切实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严格核定学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村级报刊杂志的征定费每年不得超过当年村级管理费的10%;农民负担案件"追究制",要严肃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和违规违纪行为,建立预防和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的长效机制。要严把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关,保证粮食直补、柴油化肥补贴及市街办两级转移支付资金款能够及时足额拨付。 2.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加强财经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经人员素质。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也都学会了熟练操作微机。财经统计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电算化软件处理财务,村会计能够通过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农业病虫害咨询、大棚菜价格查询等,为广大村民、蒜薹贮存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提供了方便,为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培训,提高了街办村两级经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农经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工作责任心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干部队伍,适应了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的需要。 2.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2.2.1建立日常工作规章制度。 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 2.2.2建立农经岗位责任制度。 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 2.3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蔬菜、种子、食用菌等农业一条龙型经济为重点,摸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抓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也是加快龙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今年要重点抓好我省确定的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作者:李红伟 单位: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农经论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从古至今以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经济也从以家庭为单位的纯体力劳动向以集体为单位的科技型经济发展。如何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解决,是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又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我国一直将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秩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析,长期停滞不前的农业经济向具有一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即农业经济发展。按照这个定义来说,即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比较快速,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纵览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局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经济的大融合也迫使我国农业经济走上国际舞台。此外,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匮乏、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也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建设薄弱,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经过几千年的农耕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经验和技术相比于现代机械效率就显得十分低下。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就面临着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差的问题。例如与农作物息息相关的灌溉问题,由于农田的水利建设不到位,水渠的修建没有规划,有些地方还保持着用桶挑水的原始方法,缺乏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农耕机械单一,种植过程过分的依赖体力劳动,常见的播种、施肥、除草和收割,大部分时候依然由农民手动完成,与使用现代机械进行种植相比,效率十分低下。这种纯体力劳动的农业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和价值,其产量和质量只能满足自身家庭需求,无法形成产业化的种植规模,如此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谈不上发展可言。 2、农业知识缺乏,农民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相比于农村的种植业,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愿意到城市谋求发展,留下来继续耕作的就是一些老弱妇幼,这些人缺乏先进的农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往往沿用祖辈留下来的传统农耕模式,劳动力也显然不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农村的经济建设又最最缺乏人才的支持,长久以来,没有先进的农业种植思维和技术,我国的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继续保持着产量较为低下、农产品质量不高、种类也较为单一的原始耕做方式,而没有新一代的年轻人来继承农耕,我国的农业经济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无人问津的危险。 3、农产品种类单一,产业化水平不高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多元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种类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但是一些农民长期在农村务农,不了解现代社会新的需求,目光较为短浅,仍然保持着小农经济的思想,种植种类单一,甚至好几代人都只种植固定的农产品,而不愿意尝试水产品、畜牧和花卉种植等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如果赶上洪涝灾害或者干旱,往往造成收益小于投入的亏本状况,更谈不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了。这种单一的种植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农作物的竞争力,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此外,大部分的农村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的产量小;销售渠道仅仅是靠农民个人零售,销量也小;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出去的周期较长,这种非产业化的链条不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不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农用耕地被频繁征用,可种植农产品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农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再加上企业的粗放型经营,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遭到破坏,引发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得不到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就难以提高。种植过程中,农民为通过人为手段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催熟剂等,同样给水土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土地越贫瘠越使用化学物质,越使用,土地就越贫瘠,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我国对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还不够完善,重金属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对外出口的道路上频频受阻,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重点建设水利,电力和道路,各级乡镇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为农作物的基本生产和种植提供基本保障。对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使用,上级部门务必加强监管,一个政策的执行往往比制定意义更加重大,资金落不到实处,不仅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助长了贪污受贿的歪风邪气。各级乡镇部门,应对每一笔基础建设的支出做好详细记录,通过正常渠道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上级部门对最终的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农民意见,积极做出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国家应大力扶持农用机械企业,从源头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并鼓励新技术的引进。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时,应予以相应补贴,可以采取定点销售或者通过乡镇集体团购的形式来落实这项惠农政策。对于使用频率不高,价格较贵的农用机械,可以采取以村为单位,集体公用的形式解决。总之,要坚决改变以往完全依靠体力劳动种植的局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大部分农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低下的问题,长期以来的种植仅仅依靠祖辈留下来的经验,没有系统的农业知识,国家应将提高农民专业种植技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宣传广泛的农业知识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督促各电视台多多出品传授农业知识和种植技巧的电视节目,各出版社多多出版农业类书籍,并积极调控其价格,让农民买得起,买得放心;组织农业专家全国巡讲,深入农田和农民交流种植经验;鼓励大学生等有文化素质的人群回乡创业,积极引导,并予以资金支持,让愿意真正回到家乡致富的人有信心、有条件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实到乡镇层面,以村为单位,可以经常举办农产品种植经验交流座谈会,可以在村内或者村与村之间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出去,把别人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过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农产品遭遇病虫害时,切不可不管不问,各乡镇领导要努力寻找原因,请农业专家协助解决,杜绝灾害的再次发生;经常举办农业技能比拼,收获时节可以视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产量评比,并予以优胜者适当奖励和表扬,鼓励大家的种植热情。总的来说,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文化水平,国家和各级乡镇都要做出努力,既要注重现有农民的文化素质,又要积极引导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回乡创业,双管齐下。 3、丰富农产品种类,逐步形成产业化链条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也各不相同,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产品。另外,农业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结构实行优胜劣汰,没有竞争力的产品要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改进。与此同时,要扭转农民不愿尝试新产品的思想,鼓励适合当地自然资源的水产品、畜牧业和花卉种植,聘请农业专家从选种到收获进行全程指导,让农民对新产品有尝试的信心和热情。另外,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变当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结合企业需求,开拓农产品销售途径,例如联系各大酒店提供农副产品,为各大乳制品厂商提供牛奶等,尽量避免仅仅依靠农民零售的低效率方式,依靠企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销量上去了,农民尝试新产品的信心就有了,种植热情也就高涨了,只有农民有了热情,农产品才能从根本上焕发活力,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国家应出台详细法规严格规范和监督农田的征用,避免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造成土地资源毁灭性的伤害,注重循环绿色农业的发展。可以实行土地流转与承包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这个过程需要详细的法律法规来监督指导,对流转标准,流转程序提出详细的要求,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各级乡镇要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资源回收重复利用工作,鼓励农民使用绿色环保肥料,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国家实施立法和行政措施,严厉打击有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严格监督有害农药和催熟剂等的流通,对于靠近农田的生产企业,尤其需要对其环境资质进行审查,确保有一套完整环保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备,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工业发展为理由污染农业环境。另外,我国应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标准,只有标准提高了,才能督促农产品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论是农业种植规模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都是不可胜数的。但是我们并不是农业强国,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落实政策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丰富农产品种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业种植的希望,并积极投身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经济才可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罗一鸣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统计局 农经论文: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研究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以文件形式确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形势下,农业经济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显得更加重要。而;绿色农业、低碳农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大力倡导经济发展转型调结构,农业经济发展必然要争当转方式调结构的排头兵,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环保模式,减少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最终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笔者围绕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和低碳循环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推动措施。 【关键词】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环保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由此可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路径。 一、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综述 由于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作为国家第一产业的农业相关产业也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之路径。在国家经济中高速平稳发展和生态文明概念深入人心的新时期,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成为党和国家重点部署的发展思路,也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此大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对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做初步探讨。 (一)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根本原则,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所谓的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就是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态势下,我们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积极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现有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战略的实施。 二、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是今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由于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远远低于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又面临着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的现状,高耗材、高污染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现行农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必须采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 (二)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可以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维护粮食安全 由于我国可用耕地面积较小,并且多地出现建设用地越过“耕地红线”的问题,我国一直致力于以传统农业模式解决温饱问题,造成了农业土地破坏严重的现象。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而且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的水土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的乱排乱放。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多重因素左右全球粮食供应,使得粮食安全从区域性问题上升为国际问题,从民生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国内的粮食生产供应现状,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都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我国要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切实解决好粮食的安全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就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 三、我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所面临问题 虽然我国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说,我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现存的农业基础薄弱。首先,我国较为严重的人地矛盾,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但是人均可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积,当前我国共有农业人口9亿,农户约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7.7%,每户所经营土地不足0.5公顷;其次,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青壮年集体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386199部队”,农业产业劳动力缺口严重;最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然国家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推行职业技术教育,但是未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文化水平,截止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所占比重不足18%。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国一直以来实行以工业辅助农业的发展路子,虽然有大量的辅农、助农、惠农政策,但是由于开展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可用耕地流失严重,面积减少,农业物资浪费严重,且已有农业基础设施功能较为老化,破坏较为严重。第三,农业经济服务系统未及时建立完善,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农业经济发展方向起步较晚,相关的农业经济服务系统并未得到有效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服务工作开展较为滞后,相关服务水平也较为低下。 四、我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应对措施 一是优化农村农业产业经济结构,在基层大力普及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开展相应农业服务技术培训及继续教育,培养一批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专家人才,发掘一批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种植能手,并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的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进村进户。我国应大力开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检修与更换,并普及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引导并向农村引入大量的资金,积极地研发新技术,扩展新视野,推动农民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三是建立新型化的农业技术专业服务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我国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物质基础为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建立专业服务系统,包括信息服务、大数据服务、物流服务及高端制造服务等,这个服务系统应该包括农业现代化的耕作方式技术的普及、对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对农产品及衍生品销售渠道拓宽等一系列的专门服务,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基层推广。 五、结语 我们必须推进低碳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确保粮食安全,并保护生态环境,突破现有农业的发展瓶颈,大力普及并使用新型化的农业产业化路子。 作者:杨奎青 单位:山东省招远市罗峰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农经论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摘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极为注重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依旧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以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满足当代人们需求的同时又不会损害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发展,这是一种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正确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对于经济的发展并非完全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带来一定的阻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考虑到与农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相关因素,包括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关系、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我国不少地区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此一来便导致了短期内农业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就长远的任务来看,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并不顺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已经拥有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但由于我国很多偏远地区的人民对于经济的发展急于求成,使得当地的农民在进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求得短暂利益的提升,造成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水资源的污染、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树木的砍伐和土地的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阻碍[1]。 1.2发展模式的单一 除生态环境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的另一重要因素便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在我国,大多农业发展地区进行农业发展的过程更多的是以当地的农产品的种植、收获为主,不能将农产品的剩余物料进行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例如,每年到了秋收时分,很多农民在农作物的收割完成后,对于麦秸秆的处理方法大多是以焚烧为主,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此外,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当地农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多元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3无科学技术的支撑 我国整体经济在进步发展的同时,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科技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且科技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工作的效率。同样,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但在我国的大多的农业发展地区,对于科学技术的利用极为少见。由此一来,便导致很多农业发展地区在进行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多以传统的耕作模式进行,大大降低了农业的产量,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2]。 2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注重环境的保护 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决不能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合理的利用资源,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我国不少农业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保证当地农业经济能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而及时地做出调整,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需要积极的加以治理。例如,污水的治理,建立垃圾中转站,鼓励当地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开投放,严禁随意乱投乱放;大小便严禁抛洒于湖泊中等。对于为遭受到破坏的环境要及时做出保护措施,提高农民们的环保意识,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积极做出宣传。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2采取多元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样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在我国的大多农业地区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未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资源,由此一来便会导致很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为保证农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行使更加顺利,需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采取恰当的措施,实施多元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3]。例如,在每年秋季的收获时期,对于很多农业发展地区剩余的麦秸秆进行收集,在当地建立生物发酵工程,利用麦秸秆进行发酵,之后将发酵的沼气通到各家各户,保证能源的合理利用。这种措施的实施,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消耗,还维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2.3结合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巨大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运用同样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运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追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学技术水平,利用科学知识与技能维持农业的产量。例如,科技的利用能够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提升生产的效率;同样,利用科学的计算能够帮助当地农民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我国大多的农业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进依旧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为保证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模式及科技水平做出合理的调整,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张亚娥 单位:中共渭南市委党校,陕西渭南 农经论文: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探析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其中经济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重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不适应。信息化技术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元素,其是现代化的代表,其实现了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支持经济管理工作,为此,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强化新时期的农业建设变得越发重要。2015年2月,由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重视发展“三农”,强调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探究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财务管理软件来对农业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首要工作。 一、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一)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由于受到环境与管理水平的影响,农村在经济管理上的规范度与严谨度不够,管理制度的设定相对落后,与现代化城市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着脱轨的现象,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制度的威严被无视。例如,农业经济管理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未能严格履行制度纲要,只是将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记录,并未进行有效的审核与核对,导致经济管理质量下降。 (二)经济管理模式相对之后 由于受到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经济管理模式大都以人工、手工的方式进行,存在传统的纸笔时代,当然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不断传入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得到创新,但是普及力度却不够,不能满足地大物博的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此外,部分农村引进财务信息化设备却不予以使用,只是闲置一边,还保持着传统的经济管理形式,在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整合等方面的效率不高,且精确度堪忧,制约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经济管理人员来参与,但在农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相对匮乏,再加之原有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不够熟悉,财务信息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经济管理的效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城乡经济的收支平衡,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十分关键。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应从不同层面予以完善与创新,强化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与保护力度。首先,应针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徇私舞弊、私自敛财等现象予以严惩;其次,做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市场运行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强化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再者,要打造专业化的经济管理人员,严格规范其经济管理行为,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向现代化。 (二)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新时期,为了强化新农村建设,应构建更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对原有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除了基本的财务管理课程外,还应建立计算机培训班,具备财务知识与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经济管理专业团队的整体水平。新时期,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面带动了现代社会的电子购物潮,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物。因此,为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应积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能够数量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行流程,邀请专业的电商专家进行专业化培训,模拟生活中逛淘宝、天猫、京东的方式,及时将农产品上传至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新型的农业经济形式,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变得更便捷、简单。 (三)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代名词,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可将信息化平台与农业经济管理相结合[3],实现经济管理的电子化,能够利用电子平台及时收集、获取、处理、整合和传播电子信息,将原本的纸质财务账单转化为电子数据,数据在传输与分享上更具优势性,借助电子平台的加密技术,能够保证信息不被窥探,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记录着农村的总收入、支出,各类农产品的收入情况、收支均衡度、农业经济增长幅度等等各类财务数据,借助Excel表格等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即可实现对数据的筛选、计算与整合,针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以做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同时,为了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应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与维护,做好系统安全与保护措施,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提升财务信息的机密程度,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经济管理团队,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新平台,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打造地区专属的特色农业经济运作模式等等,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高效性与实效性,顺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陈艺玮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农经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加强农村建设,社会农村的发展问题有着更多的关注,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现如今我国的农村建设仍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所以对于新形势下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管理;信息技术;体制;服务 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才能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保障农村经济管理的质量,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 1信息技术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互联网的使用,使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之间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各种交互。电子商务能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高效的运作模式,对企业的研发,销售,管理及服务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上银行等,都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的产物[2]。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生活中的便利,使人们足不出户,享受各种服务。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素质,也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准备了人力资源条件,促使信息产业不断的发展。这些都间接的将国家经济推向世界经济,不断适应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 2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使用网络成本过高 由于信息化网络的使用成本是比较高的,所以一些农民没有能力支付这些费用。农民自身没有过高的收入,对一些硬件的设备也是没有能力维护的,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2缺乏健全的网络配套设施 我国很多地区的信息化网络设施建立是比较落后的,服务项目也是比较单一的,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没有健全的网络配套设施就不能及时接收到有效的信息资源。由于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时间是比较短的,我国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农村的经济管理没有专业的人才就会降低经济管理的水平。 3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对策 3.1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管理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各级政府,而且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政府在农村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建立一些大型的网站,为农村的信息化进程打好基础。 3.2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 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因此应该首先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使他们学习到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为信息化技术的工作打好基础。在观念方面,农民应该树立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民主观念,科学观念,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适应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业务能力方面,也应该会使用电脑,利用电脑和网络获得信息,来进行农业的经济活动。农民具有了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农业的经济活动,带动农业的经济发展。 3.3制度控制 在农业的经济管理中建立高层领导负责制,能使领导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能让领导对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督促经济管理工作的进程,增进部门之间的沟通。领导对经济管理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能更好的进行决策,保障广大民众的利益。在实行高层领导负责制后,领导人会对工作更加负责,对人民更加负责,会积极接受上级和民众的监督。这种机制的建设,能提高农业经济过的的管理水平,使农业的经济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全面,更加的民主。 3.4建立农业信息的数据库 农业经济活动是我国的几大经济支柱,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活动中的作用,建立农业信息的数据库是最有效的手段。在农村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后,就能对不同地区的资源信息进行一个整合和规划,帮助其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4结语 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大大提高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效率,能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制度,等方面的控制,能有利的规范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能有效的保证农业的办公效率,及时的解决广大民众的民生问题。在经济管理中,只有具有了这些控制,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王荔玫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农经论文: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摘要:中国社会已经到了经济的转型阶段,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出现新的调整,也出现新的机遇,表现出不同特征。对农业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和人才培养上进行分析,提出在经济的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的一些新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转型期;创新;策略 1经济转型期的农业经济表现的形式 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农业表现的第一个特点是结构的改变。以前是农业辅助工业,如今却是工业反哺农业,这可以看出来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是非常大的。政府出台了很多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对结构制定了合理的调整,确保了农业和工业可以均衡的发展。中国具有非常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这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也是现在的国情。在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发展经济的活动中,农村有着很大的贡献。我们可以理解,如果没有农村足够的支持,就没有现在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现在,中国的城市已经具备带动农村协同发展的能力。 2转型阶段带给农业经济管理的挑战 1)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央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三农”相关的工作,关注农业现代化,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中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实行分散的农业生产体制,对以规模、产业、集约作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加大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难度。另外农业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2)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管理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现代化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也非常快,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著,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过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现代农业发展出现“生态化”的概念,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对保护环境的关注,现代农业的管理也需要在可持续的发展上下功夫,并带动农业管理观点的变化。②尽管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先进的国家相比是很落后的,而且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也造成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慢,缺少国际竞争力。怎样让中国的农业和很好地应对世界的变化,是今后农业管理需要重点分析和探究的内容。 3经济转型期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1)管理模式的改变一定会破除传统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以前只看重片面的管理模式,把眼光主要放在销售的全过程上。现在还应该去细化农产品加工的环节,建立好服务的物流,严格把好质量关。 2)发展城乡循环的流通接触,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必要强化城乡的相相联系,这是农业经济管理应该分析的课题。现在中国城乡之间的联系还是生产要素间的联系,城市工业化是农产品加工的主要环节,农产品是工业的基础。今后的城乡联系势必会增多,因此,提高生产要素的循环、流通是农业经济管理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 3)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系统,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建立科技服务站,把建设和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找到一个适合现代中国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案。①现代的农业服务系统包括了农业在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料,一站式的交易,合理的种植技术培训,农用器具的服务内容。②现代化的农业服务系统,建立了完善的农副产品收购和农副产品的期货平台,帮助农民解决了卖货难的实际问题。③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系统,在农村市场推广金融信贷服务,互联网技术,进行就业的指导和培训等等,帮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为广大农民开源节流,拓宽农民收入的渠道。 4)科学和合理的规划,首先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使用有效的科技方法,服务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组织相关的农业专家,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应农村生产和发展的相关方案,利用走访基层,真心听人民的意见,如果确定的方案是可以执行的,就大力推广到各地农村进行实践。 5)多渠道的融资,帮助资金困境户脱离难关。农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不可能离开资金的支持,除了政府专项的拨款以外,还需要使用社会方面的支持和力量,有效地发挥工业反哺农业的优势。另外,政府还需要进行统一的计划,制定一些强农惠农的政策,鼓励社会企业参与进来,引导他们向农村地区进行投资,帮助发展乡镇企业,这不但可以有效加快新农村的建设速度,还可以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 6)建立一支素质高的人才团队。新农村建设不能离开高素质的人才,现在中国政府鼓励大学生去当“村官”,这个举措还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技术人才缺失的情况。大型的机械化播种收割设备现在已经普遍在全国农村使用,农业的生产迈向了多样化,这些都需要大量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免费开办技术培训课程,对基层的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基本的生产技术常识等等。 作者:温翠青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农经论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我国的第一产业就是农业,并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部分,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农业和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重中之重,可持续发展观在农业方面的落实需要对整个生态农业进行规划,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尉氏县位于河南省,总面积1307平方公里,辖区内部共有17个乡镇和三个产业平台(产业集聚区、港尉新区和新尉工业园区),其中含有51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达到132.8万亩,农业人口为77万人,常年种植粮食作物,多达20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近10000元,该县城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是在国家发展中是有名的粮食生产先进县以及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近年来,尉氏县委、县政府树立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以此推动农业的进步与发展。 1生态农业的特征分析 1.1开放性和隐性共存 生态农业是一种开放性的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隐性特征,那么从生态农业的角度说,要使传统的农业发展观念发生改变,就要从发展观念入手,用开放性的生产技术取代传统的发展方式。在建设生态农业的道路上,会充分的运用到国土资源,并且这种运用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这对提升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承受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1.2农业生态总体效益的优化 从生态农业发展的角度看,重点内容是对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农业是在自然规律条件下,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土地资源等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益,这种土地效益的实现又带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那么土地效益就得不到有效发挥,农业中的一些生产技术也得不到有效利用,由此,农业就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这样,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农业总体效益的提升和优化[2]。 1.3农业生态系统需要进行整合协调 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主要强调的是系统中农业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并将这两种特点进行整合协调。因此说,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协调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整理,构建出新的农业发展结构,将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最大化的进行应用。以此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以及农产品的质量[3]。 2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对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的分析 2.1可持续发展观下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进行提升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经济效益、农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从生态的角度出发,了解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然后把农业发展和这些规律结合在一起,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树立因地制宜的理念,不断的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此把农业资源合理的利用起来,这些都要以农业的承载量为前提,处理好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此保障生态农业发展的开放性和稳定性,每个部门都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组织安排经济活动,这样才能保障农业发展的有效进行[4]。 2.2农村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农村,要发展生态农业就要致力于对环保产业的推进。农村的环保产业,能够对农村其他产业有带动关系,并且与农业以外的环境有良好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作用。我国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那么在农村就要建立环境友好型农村,在这种思想下,农村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开发出更多的生态产品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此情况下,农业和农村的生态化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会越走越远,也会更加宽阔平坦。在农村环保产业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建立起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这样才能为生态农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尉氏县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在生产商推广标准化,并且号召当地农民发展以麦—瓜—棉、麦—瓜—菜、麦—辣椒—玉米为主的间作套种模式,面积达到40万亩。这种环保农产品的种植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农业生态健康发展方面,农业需要始终处于协调的发展状态之中,因此必须加强与生态农业有关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例如,最快时间内,放宽农业投资和贷款的相关优惠政策,有效的保护农业生态市场的平衡,鼓励农民生产绿色农产品,并推进外销和出口,加速绿色农产品的流转。另外,还可以开展规模化的农产品经营试点,将粗放型农业生产转化成集约型农业生产,增加对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放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治理已经受到污染的农村土地。例如,充分完善农村的水利水电设施,禁止出现乱砍乱伐现象,严禁打猎行为和假冒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损害生态农业的行为。例如,尉氏县建立了开封天源面业产业化集群,在农产品加工上有雏鹰肉类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林业方面有阿凡达木业加工农业产业化集群。 2.4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不断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正确的处理好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免发生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例如,在可持续性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化工产品在农业中的运用,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调节能力,以此实现我国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那么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的是发展新能源,作用于生态农业,例如,太阳能、生物能等等,有了这些能源才能充分的降低农业对化工产品的依赖,减轻农业污染,有效的利用新能源,降低消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的途径,因此在以后的生态农业建设中,需要不断的推进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加强对绿色生态产品的研究,加强出口,这样才能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步。 作者:霍杰 单位:开封市尉氏县农业局 农经论文: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改革力度加大,尤其在国家提出“三农”口号之后,加快新农村建设,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成为首要任务,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农业经济管理有所缺陷与不足,无法真正完善市场,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从新农村建设角度出发,着重分析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不足,提出可行性建议与措施,以此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创新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农业的发展在彰显国家综合国力的同时也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尤其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呈现出诸多问题,需积极探索出适合市场发展的经济模式,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1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概述 自古以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提高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的发展还对维系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农业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了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谓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以国家政策方针、社会经济条件为发展载体的一项管理活动[1]。简而言之,便是在积极遵循国家政策、市场条件与市场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农业经济的发展目标,实现对农业经济的再分配与再组织,是保障我国农业经济走上规范性道路与法制化道路的关键所在。 2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前几年“三农”口号的提出之后,农村、农业、农民备受关注,各项扶农、支农政策层出不穷。其中农业经济管理在积极适应社会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工作出现诸多弊端与不足,农业经济效果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管理体制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管理体制的好坏关系到农业经济管理的优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没有得到完善,并且部分贫困地区经济体制与经济观念无法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导致整个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无法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经济管理活动受阻,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滞后现象[2]。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各种矛盾加深,利益协调不合理,不科学。 2.2缺乏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与重视 现如今,各种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之后,我国农业经济受到国家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并针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现象制定相应的规定。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这些规定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农业人员缺乏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了解,在日常工作中执行力度较差,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不容乐观[3]。比如:农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落后,没有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与基本素养,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过程中执行力度过小,国家政府所提出的各项政策没有进行执行与贯彻。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执政能力与素养 在很多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结构单一,甚至很多工作人员缺乏对农业经济的认识与了解,无法真正满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执政能力较差,没有适应产业化与社会法的发展需求,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尽人意。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过程之中,很多领导人员由于缺乏先进的思想,无法严格按照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做出适当的改变,导致整个工作不容乐观。还有部分农业经济领导人员缺乏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认为该项工作只是单纯的进行管理,没有从实际角度出发,致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缺乏发展动力。 3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农业经济管理面临诸多不良因素,导致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真正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做到以下几点: 3.1创新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之中,只有保证管理体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真正推进经济发展与进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将农业经济作为发展中心,并积极转变管理模式,加强对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农业经济制度的创新发展,构建其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中在构建管理体制的时候,需要从3方面出发。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需要采取深加工的方式对农产品进行改革,拓宽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保障农业的安全,增强农业经济[4]。 3.2创新信息化管理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人们进入了信息社会之中,在该发展趋势下,农业经济管理需要创新信息化,将信息化管理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信息化已经进入到农业经济之中,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转变,并且也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进步。所以,需积极增强我国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积极提高农业管理的效率,将农业管理信息化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经济的生产、管理、科研。 3.3创新管理思维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已经迈入了正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出发,将农业经济管理渗透到农业产品之中,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将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展现,积极改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农业经济管理的方式以及思维模式[5]。为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需加强对农业人员的培养与教育,增强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争取让农业人员以先进的思想创新管理思维。 3.4创新管理团队[6] 管理人员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之中的关键人员,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缺乏执政能力与基础素养,导致整个管理工作不容乐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模式对整个农业的经济状况起到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保证农业经济得到有序发展,则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积极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政治素养,提升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与管理能力,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定期培训与教育、开展管理人员考核等,这样一来,能够打造出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优秀团队,并且也可以让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教育,开拓新员工的知识面,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状态。 3.5创新群众利益管理方式 经济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个人物便是民众[7]。近几年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与民众利益相关联的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很多地区的政府无法及时解决民众的诉求,并且也无法解决民众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矛盾,导致当地农业经济管理无法受到民众的支持。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需要积极构建科学的机制,创新群众利益管理方式,保证该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处理各项矛盾,能够保障权益,实现统筹与协调[8]。当地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自身经济职能与服务职能,以保障民众的利益为主,以解决民众的基本权益作为发展基础,让民众能够在出现相关事件之后能够受到权益的维护,也能够在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快速化解矛盾。 4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和谐,提高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析了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与措施,从多个方面出发,以此实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作者:吴培 单位:河南省新县农业局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农经论文: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低碳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寻找出耗能更低、污染更少、排放的气体更清洁的有效保护措施;农业发展的实质应该是充分开发蕴藏量极大的清洁能源并且发挥这些清洁能源的最大利用率、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耗能,达到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的要求;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更高效地改进能源开发和技术利用,尤其是有毒气体过滤排放技术,以及如何顺应产业转型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等。低碳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方式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不但可以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并且还可以应对气候剧烈变化对农业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1.在低碳时代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1.1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设备。 城乡差异化的一个表现是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娱乐都有明显的对比,而在农业这一方面,我国农村的各项设施都不如城市,资金的投入也较少,生产技术更没有国家或大型企业的支持,很多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等都比较落后,所以对于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节能减排措施没有办法有效实行。3.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我国的农村人口较多,而在这些众多的农村人口中,却只有少部分人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对低碳时代下农业发展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了解并不多,这使得农村的农业发展仅靠农民的蛮干,缺少相应的技术援助,不明白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这些问题都会阻碍低碳农业的发展进程。 1.2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式大多属于粗放型。 用最少的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是农业生产的终极目的。而在我国,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当前必须大力整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结构和形式,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充分地利用土地,增加土地的有机程度,使农业经济充分发展,农业发展可以由此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2.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低碳时代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适应低碳时代的要求和保护世界环境的目的,我国应该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 2.1我国应该加快建设健康、和谐的农业经济结构。 所谓健康、和谐的农业经济结构实质上指的是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可相辅相成并且健康、和谐发展,以达到两者平衡、经济高效发展的状态。低碳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有截然不同的方向与目标,即运用优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使得经济与自然环境得到和谐、健康、长久、共赢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剧烈变化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必将受到严重挑战,并且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也将受到不可忽视的威胁,所以,在目前的低碳时代下,必须做好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提高生产设备使用率、普及农业生产知识的工作。尽管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仍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根据这些不足,制定相应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2应该加快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经济。 循环农业经济指的是从农业之初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到农业产品的生产继而到废品的再生产等环节的循环再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与损耗,降低农业排放的污染物,使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得到保护。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是提高对农业废物的循环再利用程度,将废物进行二次生产,然后经过深度加工得以再使用;其次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减少对能源的浪费从而节约能源,并且改良农业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净化技术,可以使更多的废物能够被回收再使用从而变废为宝。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实行秸秆还田,还可以利用秸秆进行其他东西的生产,这种举措必然能够取得好的成效。 2.3我国应该加快向创新型新农业经济发展形式转变。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碳排放量在世界上属于比较大的,因此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应该不只是考虑对能源的使用技术进行创新,同时对能源的开发技术也要加大创新。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还不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的农业现状是资源量较多,但是能源消耗量也不低,因此探寻一条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较少资源消耗的发展道路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现在的目标应该是积极发展、提高能源使用技术和开发新的无污染能源来代替原有的能源,减少机械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对旧有的农业生产机械进行改良从而改造出新的、节能的、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设施与工具,也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减少废物的排放量。 作者:张军堂 单位:黑龙江省鸡东县哈达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浅谈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宝鸡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生态农业,降低生态赤字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着手,提出了宝鸡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关键词】生态赤字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由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二者共同决定。生态承载力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系统资源的丰富程度,生态足迹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二者的差值即为生态盈余(赤字),反映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脆弱性)。如果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就出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 第三,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向农民公布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2.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减少非农业占用耕地,促进土地复垦,种植农田防护林带,积极引导 农民使用有机化肥,减少化肥对土地的侵害。保护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污染,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当用污水灌溉农田。合理开发和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情节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学产品对土壤、水质、大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减少农膜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提高粪便还田和综合利用比例,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2.3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首先,龙头企业是关键,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和带动基地发展的任务。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一种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种养加销综合经营;一种是“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组织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就应给予扶持。 其次,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经营,都必须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努力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有了规模,才能造就出产业,种养加工销售才会配套,龙头企业才可发育出来;公司与农户和基地才会逐渐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公沾”的经济共同体。寿光的蔬菜、诸城的肉鸡就是靠市场和规模发展起来的。宝鸡农村也应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努力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有新突破。 第三,要在培育本地主导产品基础之上,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要抓紧建设一批大型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突出高附加值产品、精深产品开发,加强特色产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开发。建立高效的绿色农产品产业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第四、要加强合作意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组建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材料并销售产品;依托基层供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场地和经营优势;依托基层农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技术和服务优势;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的中介和流通。 2.4 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科技进步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中要素的利用率,没有科技进步,就无法深入挖掘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内在潜力,就不能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很难迅速提高农村各类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目前,农村传统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地区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新科技在农业中很快得到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有些生物技术和产品已经用于实践,大大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越来越高。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向农业领域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可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要素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中的种子、化肥、土壤、工具、饲料等各个要素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推动。要实现农作物、牲畜、鱼类、林木的良种化,就必须利用现代育种学、遗传学的科学成就;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就要采用现代改良土壤的先进科学和技术;通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抢农时,提高作业质量;通过先进技术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对森林、草原、山地等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技术还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及其素质来推动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各生产要素的改变,达到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其次,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生产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促进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社会化;在加工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开发出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发展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建立多功能、多渠道的市场信息网络;在服务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为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各个环节的改变,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后,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法人转变。一旦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经营,农业就会获得综合性开发效益,农林牧、产加销更加紧密配合,形成一条龙。合理的农业结构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水、气候和生物资源,提高资源的集约化经营程度,把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运用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 经济学和描述统计学定性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影响因素,运用经济计量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统计关系;采用eviews软件进行建模,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将两者关系的研究从定量转为定性。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收入;关系。 摘要: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对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起的背景作了论述,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农业发展安徽0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都市生活的狭小空间,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自然良性互动的诉求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而水涨船高。在这种语境下,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通常,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内外带来压力,进而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理念。安徽在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领域是比较早的“试水”者,有着比较成熟的发展路径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对安徽模式进行科学细致的解剖和分析对当前以及今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也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趋势。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质。 1.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旅游农业是指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又被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在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现代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是集农业生产、产品营销、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式产业体系。[1]。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整合了两种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人将生态旅游农业定义为“朝阳产业”,这种说法恰如其分。 1.2生态旅游农业的产业特质:①和谐共生性。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同要素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农业对于环境、资源以及旅游的发展起着统筹兼顾的协调作用,既遵循了农业、旅游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协调发展。②规划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深入系统的分析预测基础上。在实际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实际调研拟定可行性报告,最终决定项目能否如期上马。③交叉性产业。生态旅游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兼具农业与旅游业的特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使农民同时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天然谐趣性。生态旅游农业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生态观光、乡土民情等项目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游客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外身心彻底放松的诉求,为人们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提供了一条绝佳路径。 2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兴趣的背景。 2.1地理优势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湿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为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安徽有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这些区域特产丰富,如枇杷之乡-歙县、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2政策扶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腾飞,成为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渠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嫁了农村的社会治安风险,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将农村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新的载体基础上的完美对接。为此2007年安徽省出台了17号文件《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确定打造旅游大省的发展思想,提出打造“三大板块”(即大皖南旅游区,泛巢湖旅游区,新皖北旅游区)和“六大区域”品牌(即突出黄山,打造以世界遗产和徽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大别山,打造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巢湖,打造以滨湖城市与商务休闲为品牌的旅游区;突出亳州、凤阳、寿县古城,打造以淮河流域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区)。从财力上对规划编制、景点建设、旅游接待宾馆创星、“农家乐”创星等工作进行奖补。 2.3经济能力因素。旅游活动能否长效进行下去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有着莫大的关联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旅游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性。从国际上来看,旅游业对于各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人们的消费收支结构中,观光旅游分量举足轻重。这种情况在我国体现的也十分明显。作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旅游业,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来愈明显。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生态旅游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减低充分证明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物质性消费不断走低而精神享受性消费与日俱增。绿色消费和个性消费的理念蔚然成风深入人心,而旅游在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们消费理念和模式的演进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2.4国家“假日经济”政策的强力助推。安徽生态旅游农业能在并不很长的时期内取得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优越[2]。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的情况逐渐形成的。从1995年5月1日国家开始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起,国家对居民假日的每一次调整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政府更是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并推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七天的假期,使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奠定了假日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各种假日的不断增多对安徽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后会更加明显。 2.5生活压力加剧、交通布局更加合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呈现逐日向好的状态。但是,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典型的比如“城市病”现象。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就业机会的稀缺性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导致人们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心理承受力经受严峻考验,很多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渴望着走出紧张的“城堡”,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旅游农业得天独厚的特性充分彰显。另外,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交通、通信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私家车的非线性增加、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给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便捷渠道,人们出行的灵活性相比从前更加明显。 3安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客观问题。 3.1生态旅游农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冲击。 正如前文所说,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和回避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营模式的严重滞后以及经营理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无序的粗放式经营使我们的环境千疮百孔,问题接踵而至。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差和利用限度,若过度开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景区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恣意妄为;很多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兴建虽然必要,但是没有通盘考虑也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冲击,等等。[3]我们会看到,在很多林区,由于人们无度开荒,大量森林被砍伐,原本并不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另外,为了增加农业产出,提高产品的产量,人们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若长期使用又不加以控制,必将对水质和土质产生恶性影响。 3.2经营粗放、设备滞后以及交通闭塞。 3.2.1经营理念存在偏差,重经济产出而忽视生态效益。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要坚持科学、合理、可控,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不经论证便变更土地用途,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可能破坏土质。很多经营者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研判,比较优势不明显。比如说,人们在旅游消费中会制造很多垃圾,这些都要及时妥善处理,以防对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有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审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3.2.2经营粗放,深入开发陷入困境。 一个好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必须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这是硬件方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光有好的设施没有好的服务也是发展的一个误区。许多生态旅游农业区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认知度和吸引力,根源就在于经营方式粗放,没有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内在价值。另外,当前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大部分都是当时当地的人们搞起来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经营理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往往很难将其引入纵深方向,旅游开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活动形式和载体单一,文化附加值严重匮乏。 3.2.3交通条件落后,位置偏僻。 旅游发展,交通现行。没有快速便捷的交通,旅游景点很难为人们充分接受。当前,安徽本省生态旅游农业主要布局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区域,游客抵达景区以及在景区游览都十分不便。交通条件的落后和位置的偏僻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安徽要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交通体系。 4破解方略。 4.1政府科学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总体来讲,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还处在层次比较低的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都在探索试验过程中,经营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漏洞比较多。政府部门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上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加大经营管理者们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思想的指导引导。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生态旅游农业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营。例如,在兴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筑的同时,注意保留原先的有特色的建筑群,将新的发展思路和旧的资源充分整合。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农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4.2在可持续的轨道上良性运营。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开发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在前期准备以及具体实施中,要注意生态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吸取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同时,完善生态旅游农业体系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结构的调整,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高的新路。 4.3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是由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污染的预防控制等内容构成,运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特别注意消除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调整农业发展的能源结构;要加大技术研发水平,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安徽省是长江、淮河的流经之地,生态建设和保护格外重要。要坚决遏制乱砍乱伐森林资源的不良势头,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完好无损,建立多种类型的生态资源保护区域,深化退耕还林工作。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力度,鼓励他们退耕还林,让他们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长远意义。 4.4整合区域资源,提高旅游农业的文化意蕴。 任何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必然拥有很多特色资源和优势领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深入挖掘本区域的历史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附加值和历史厚重感。实践证明,没有文化内蕴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安徽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很多特色性的东西,这是当地旅游农业发展的灵魂。事实正是如此。置身在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区内,乡村生活的闲适惬意油然而生,游客能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静谧。水车、荷塘、犁等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融入到景区中时,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心开始沉静[5]。另外,要深入挖掘各个层次的文化,注意保持一些古镇、地方文化、民间工艺品的原始特色,减少人为因素的濡染,提升旅游农业产品的文化内涵。 4.5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优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也是如此。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重要素,缺一不可。在拟定规划前要全面考察目标区域,做好可行性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坦率讲,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理论支撑明显不足,实践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如方式粗放简单、利用率低等。因此,在进行旅游农业规划前要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6]。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不是单个农业经营者可以完成的,可以借助于旅行社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道路。旅行社介入生态旅游农业经营之后,广大农民就不用担心由于文化水平和管理理念落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了。另外,旅行社本身的一系列优势,比如客源较多、管理理念先进、广告优势等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展重要作用。旅行社参与进来之后,旅行社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成为利益共同体,面临经营风险时,双方可以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减少经验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5结束语。 不可否认,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由于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发展中的问题并不比成就少,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予以解答。长远来看,安徽省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然走依靠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语境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强发展后劲。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我国贫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630万km2,占国土的2/3,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全国有570个贫困村,其中460个分布在山区。目前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全国还有2300万人口尚未脱贫。为了改善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寻求山区经济发展最佳模式,振兴山区经济已成为科技界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我国山区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2.我国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短缺 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4亿,人口绝对过剩,而全国耕地面积由1949年1.45亿公顷降至1.22亿hm2,人均耕地0.094hm2,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4。秦巴山区的云阳县人口由1958年的63万增至130.47万,人均耕地由0.11hm2降至0.06hm2,土地已负荷超载,远于临界状态,这必然带来粮食短缺。在山区人多地少、粮食短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率超过了粮食增长率,就不能保持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目前南方山区人均耕地仅0.062hm2,人均粮食335kg,基于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率均服从s型考虑,设定山区农业总能力为常态,将粮食增长率()简单表示为: =f(x) 同理可以构建人口增长率函数,分别以fx和fp来表示粮食和人口增长函数,在一定的年度内,若fx≥fp,则山区粮食增长是持续的,若fx<fp,则山区粮食就不能保证持续供给。因此,控制山区人口恶性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走周年立体栽培,开发荒山资源发展木本粮油是解决山区粮食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2.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森林状况经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林园建设,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仍不乐观。森林生态系统正沿着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目前森林资源总面积13380万hm2,覆盖率上升到18.5%,全国因建设、病虫害、山火每年损失林地41万hm2。国家林业局曾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26个县调查,森林面积比建国初期减少了45%,四川泯江上游50年代森林面积7400km2,覆盖率32%,到90年代末只有4670km2,覆盖率下降到20%以下,该流域植被破坏后,山地环境稳定性下降,致使松潘、汶川、黑水等县河谷地带变成干旱河谷。三峡库区的云阳县沿长江两岸水保柏树林遭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cllicornis (f.smith)〕危害,成灾面积1435hm2,出现大片死树。有的省市森林逐步在消亡,覆盖率太低,青海省<1%,宁夏1.45%,黄土高原6%,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生态结构破坏,山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而带来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加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5万km2,占国土面积37.1%,每年损失耕地6.7万km2,流失土壤泥沙50亿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太行山系水土流失面积高达72%,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粮食生产,加剧了山区贫困。 2.3土壤退化,石漠化严重 山区植被破坏后,必然影响土壤肥力。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要,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广布的坡耕地土层变簿,加之滥用化肥,有机肥施用减少,造成土壤退化。如武陵山区以东,土地面积69.27万km2,耕地面积892万hm2,土壤贫磷化365万hm2,占耕地的40.9%,土壤贫钾化占29.9%,土壤水分不调占27.5%。土壤退化后,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了粮食增长。 我国是喀斯特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344.5万km2,占国土面积1/3。其中裸露型岩溶面积90.7万km2。近几十年来,由于森林植被破坏,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土壤侵蚀加剧,石漠化面积扩大,特别桂西北、黔东南地区近10年来以91万hm2扩展,土地石漠化后成了不茅之地,植被难恢复,土地生产力下降,贫困人口增加,制约了山区经济发展。 2.4山地灾害频发 山地灾害是在一定地质基础上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和雪崩等灾害,是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2008年9月24日北川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2010年“8.8”甘肃省舟曲县久晴遇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链和堰塞湖灾害链,死亡1765人,财产损失惨重。我国频繁的山地地质灾害,给人民带来灾难,这是自然对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惩罚。 3.实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为了改善贫困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消除贫困(poverty alleviation),振兴山区经济,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wced),是我们未来共同追求的目的。因此,在战略上必须树立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开展以绿州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保护性开发山区资源,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走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道路,把发展经济、建设环境、培植节约资源结合起来。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3.1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 森林是绿地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 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根据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滞后、山高坡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欲求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现山川秀美、江水清澈、林茂粮丰、根治贫困,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着手,把治山与治水结合起来,平治梯田(土),因地制宜种树植草,封山育林,绿化荒山,把林业建设放在山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以三峡库区的云阳县千丘乡为例,1992年人均收入1820元,近10年来,全乡3100hm2荒山承包给农民栽植油桐(alenritis fordii)、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山楂(cratae guspinatfda)、油茶(camelliaol ifera )、金银花(lonicrera japonica)等经济林,对25o以上坡地种植生物篱笆(liyinghcolge)植物,如苜蓿(medicago linn)、黑麦草(ldinm perenne l)、苦蒿(artemisia ammual)等,扩大坡面利用系数,使全乡60%的荒山得以绿化,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40元,粮食345kg,农民开始走向富裕,实现了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运行。 3.2推行农林复合经营 混农林业(agroforestry)是山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的有效模式,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它是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ical)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在一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下林地生物性生产组合,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把农林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组成系统的作用,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产品产出率,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桐(油桐)粮间作、果粮间作,或者林下养鸡、养羊等立体种植模式,各地应因地制宜,灵活选用。 3.3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振兴山区经济 为了解决目前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规模小、经营分散、比较利益低与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国际化是我国山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今后我国山区经济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交流,以科技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龙头带基地,通过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等科技手段,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确定主导产业,招商引资,联合经营。把种、养、加、科、工、贸结合起来,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新型路子,结束农业长期供应原料的历史,这是振兴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 3.4开发荒山资源,发展畜牧业和经济林 我国南方山区有6666.7万hm2草地,北方有许多草地也分布在山区,这些荒山草地要合理利用,要以草定畜,推行圈养,大力发展牛、羊、兔、鹅节粮型草食牲畜。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产品实行深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及云贵山区属亚热带气候资源,要因地制宜发展柑桔、油桐、茶叶、核桃、板栗、中药材等,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山区贫困面貌。 3.5发展庭院经济 我国有3亿多农户,村宅占地666万hm2,户平0.027hm2,靠近农户,便于管理,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茶园、花卉园、畜禽园和建立沼气净化池,既增加了有机肥源,节能减排,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城市人民提供无污染绿色生态食品。 3.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科技素质 我国人中数量多,人均资源少,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今后应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山区人口科技素质,这是保障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广西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建立沼气生态农业是巩固农村沼气事业发展成果、发挥沼气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介绍广西5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指出各模式特点,分析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以期为其他地区建设沼气生态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广西 沼气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优化整合农业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能量多级利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其涉及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微生物发酵、农产品供应、农户日常生活和农村建设等方面内容。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结合实施沼气生态农业“152”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创建了多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 1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此模式将畜禽粪尿排入沼气池,沼气入室照明、炊事,沼渣、沼液入田入地作肥料,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从而达到利用废弃物,提供能源的目的。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广西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先在恭城县形成。恭城县曾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县。1983年以来,恭城县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突出抓好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养殖业为重点、种植水果为龙头的生态农业,形成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链,探索出适应该县经济发展的新道路通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恭城模式”。截至2009年底,恭城县累计建设沼气池6.8万座,沼气入户率达到89.2%。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是联合国“发展 龙滩水电工程位于红水河上游,是国内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龙滩库区涉及天峨县8个乡镇,搬迁安置人口近3万人。该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移民生产发展成为天峨县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天峨县积极探索水库移民安置的新途径,把移民安置工作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农家乐等结合起来,使移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如下老乡兴隆安置点,在建设移民新居的同时,统一规划建设沼气池,大力发展庭院养殖,养殖品种有猪、六画山鸡、土鸡、花白鳖、兔子、虎皮蛙、黑豚等。通过将动物粪便排入沼气池,产生沼气用于炊事、取暖,沼肥用于种菜、种果、蘑菇等。安置点26户村民仅庭院经济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达4 300多元[6]。 5循环经济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指依靠现代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新产品支撑下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根本特征是以沼气为纽带,实现农业的“一高两低”,即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污染排放最低;实行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变弃为用、变害为利”的循环发展模式,可以降低农业能源投入品消耗、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发展低碳农业。广西典型的循环经济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 (1)“养殖—沼气—种植+灯+鱼+套袋”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此发展模式显著特点是:通过建设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活污水等入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农户日常生活能源,沼肥用于农作物施肥、养鱼等;应用诱虫灯诱虫喂鱼,减少作物病虫害;通过果树套袋保护果实。该模式实现了高效循环利用农业资源,生产了众多优质农产品。 2008年,广西在主要农区新建富民示范村113个,生态养殖池1.26万个,推广诱虫灯4 500盏,实现增收节支1.6亿元,重点实施以“猪—沼—果+灯+鱼(+套袋)”和“稻—灯—鱼(蛙)”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通过生物链循环增加来达到延长产业链的目的,创建生态循环农业优势产业,利用畜禽排泄物和农作物秸秆作为沼气原料;推广应用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其对农作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设一批生态型水果、蔬菜、食用菌、水稻等生产基地;广泛推广应用诱虫灯、捕食螨、水果套袋、黄虫板等技术,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各个环节与技术融入相应的产业中,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水平。通过实施节水、节能、节肥等生态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村屯的田园、家园和水源得到净化,并带动了周边村屯发展[7]。 (2)“养殖—沼气—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此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在“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一个环节。将食品厂、酒精厂、淀粉厂、酒厂、屠宰厂等农副产品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废料等用于喂养畜禽或投入沼气池发酵,实现废弃物的再循环应用,使种、养、加各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循环经济效益得到极大发挥。 广西合浦东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利用“养殖—沼气—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的典型,其发展模式如图5所示。公司生态种植养殖园养牛4 000多头,养猪1 000多头,建牧场60 hm2,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4 hm2,鱼塘16 hm2,并种有水果1万多棵,现已建成沼气池3 000 m3。饲养猪、牛、禽、鱼用的是公司酒厂产生的下脚料——酒渣和泡酒后剩下的动植物药渣,以及自种的牧草、员工饭堂和东园饭店的泔水。畜、禽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蒸酒、煮饭和发电,解决了酒厂所需的大部分能源。沼肥、塘泥则用来种牧草、果树、花草和无公害蔬菜;消耗的是酒厂、饭店的下脚料,收获的是优质畜、禽、鱼、蔬菜、花卉,供东园饭店、员工饭堂使用及市场销售。公司致力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而沼气生态农业项目每年增收节支337万多元,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态农业在当地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6结语 建立沼气生态农业是巩固农村沼气事业发展成果、发挥沼气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沼气生态农业内涵丰富,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广西各地在发展农村沼气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把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林废弃物利用以及生态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等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经济建设、农民脱贫致富、农民增收以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广西沼气生态农业一些发展模式还在探讨和创建当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尚未能完全发挥出来,需要在建设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以期生态农业的模式更加标准化、合理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贵阳市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与思考 作者:高廷江 张筑铭 朱发培 邓晓兆 王玫 摘要分析了贵阳市南明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现状与特征,指出了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思路与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农业;种植模式;现状;贵州贵阳;南明区 2009年贵阳市花溪区小碧乡、乌当区永乐乡划入南明区后,南明区土地资源面积由原来的85.4km2扩大到209.34 km2。南明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民生保障体系的发展思路,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菜、果、花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转变传统农业思维方式,用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促进贵阳市城郊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1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作为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南明区在区位、交通、资源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是省委办公所在地,全省、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全省首批建设的经济十强县(区),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胜地。北连云岩区,东北、西北与乌当区接壤,南接小河区,东南和西南接花溪区。2009年乌当区永乐乡、花溪区小碧乡划归南明区后,全区总面积209.34km2,辖4个乡和1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约75万人。年平均气温15.3℃,全区年均降雨量1 174.7 mm,无霜期270d以上,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南明区种植业涉及云关、后巢、永乐、小碧4个乡,2009年有耕地面积1 834.5hm2,农业人口56 486人。2008年(包括永乐、小碧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2 394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4%,人均收入5694元,其中2008年蔬菜播种面积3 551.5hm2(次),总产量116 665t,果树栽种面积769.5hm2,总产量7 122.6t。种植业主要以蔬菜、果树为主,水稻、玉米、油菜等大田作物逐年减少,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大。在几年的发展中,南明区城郊突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果蔬产业,努力打造品牌,初步形成了城郊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1.1果、蔬产业催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乌当区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km,距乌当区政府驻地新添寨24km,离贵阳机场9km,东、北与龙里县接壤,南与贵阳市机场相连,西与情人谷、阿栗杨梅园风景区毗邻,全乡总面积59.6km2,辖罗吏、柏杨、水塘、干井、石塘、羊角、永乐7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全乡共3 088户,总人口12 043人。耕地面积812.1hm2,其中专业菜地241.9hm2,粮区菜地466.7hm2,年复种面积1 800hm2(次),年产蔬菜6.45万t,外销4.8万t;有果园637.5 hm2,年产水果超过6 100t;有莲藕基地66.7hm2,年产量达1 750t。建成了占地1.76hm2的果蔬批发市场,日交易量淡季达150t,旺季可达250t以上。辖区内有风景秀丽的石笋沟水库风景区、石塘小山峡、罗吏大古钟、永乐古堡遗址、清礼部尚书李端芬墓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苗族二月场”、“布依六月六”等民族风情文化节,有“万亩桃园”和“万亩菜园”等生态旅游资源,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随着永乐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悄然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永乐乡2008年也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1.2特色蔬菜休闲观光促进生态农业 南明区有莲藕基地66.7hm2,是贵阳市最具规模和特色的蔬菜基地和生态旅游好去处。荷花具备景观、文化、生态、食饮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及功能,受到成千上万游人的青睐,并成为农业生态旅游中的一枝独秀,且莲藕上市给当地群众带来可喜收入。农户通过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辖区内现在专门从事观光旅游接待的有永乐山庄、永乐人家、柏花山庄、三味庄园等,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也有20多户。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使南明区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景”的城市田园风光。 2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推广障碍较多,推广力量不足 全区虽然已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技推广机构,但是由于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很难将农业实用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当中,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仍主导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对发展生态农业所要求的操作规程理解能力低,尤其是一些立体种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在农村中难以推广实施。另外,2009年永乐乡和小碧乡划入南明区,耕地面积由原来的266.7hm2增加到1 833.3hm2,农技推广部门工作量增大很多,极大地影响到农业科技服务质量的提高。 2.2常规农业比重过高,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在小碧乡,山地多,且主要从事以玉米、水稻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以粗放式种植方式为主对管理技术要求较低,因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较低。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果、菜等作物由于生产投入较大,因而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方面相对滞后。相关配套设备建设滞后,抗御病虫草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手段缺乏,导致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能明显提高。 2.3城市扩建导致城郊蔬菜面积萎缩 主要表现在后巢、云关乡,两乡地处贵阳市城郊接合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逐年增多,而这些被征用的菜地大部分是基础设施较好的坝子地,导致全区菜地面积逐年减少,蔬菜生产规模急剧缩减,对该区蔬菜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3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强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文化南明、生态南明、和谐南明”的战略思路,按照“规模强菜、质量(标准)立菜、科技兴菜、筑菜外运”的指导思想,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全面推进都市观光农业、城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3.1合理规划,全面推进都市观光农业、城郊生态农业发展 按照发展城郊生态农业的要求,制定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争取省、市农业科技项目,创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绿色生态基地。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农民对调整种植业结构的认识,进一步优化粮、果、经作物种植比例,挖掘现有土地资源潜力,有针对性地引导、组织群众加大发展效益好的果、菜、花卉苗木等潜力产业。努力减少重点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创优生态农业发展环境,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并举。 3.2抓生态文明城区和文化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村寨整治,提高村民素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发展主题,以打造“永乐乡桃文化品牌”为发展目标,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专业旅游公司(或旅游协会),创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李端?蹦怪贰⒂览止疟ぁ⒙蘩艄胖拥确岣坏睦?肺幕?试?以桃园文化和李端?崩?访?宋幕??靥?充分发挥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永乐乡村旅游区”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服务业。 3.3以永乐乡为中心发展生态农业 以永乐乡为中心,永乐果蔬批发市场为平台,建立666.7 hm2蔬菜基地,辐射到小碧乡和龙里县猫场、洗马等乡镇,实现年外销蔬菜4.5万t以上,并逐年递增。建立优质果园666.7 hm2,其中优质艳红桃基地300hm2,中华寿桃基地66.7hm2,其他水果300hm2,年产量6 000t;同时,建立优质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类、芦笋、苦瓜等项目基地。以一年一度的“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为平台,做大做强“永”牌艳红桃和“黔山牌”蔬菜,发展成为“万亩桃园”、“万亩菜园”的生态农业。 4南明区发展城郊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 4.1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把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到乡镇村,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农业服务网络机构,形成“区—乡—村—农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使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产前有功能齐备的规划、产业选择指导和产业效果分析预测服务,减少投产的盲目性[1]。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各阶段、各环节有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生产安全。产出成品后,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引导销售,确保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实现。 4.2全面提升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 以永乐的果园、菜园为载体,大力推进优质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类、芦笋、苦瓜、桃树等项目基地建设[2],打造“万亩桃园”和“万亩菜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等有利条件,建设专门从事观光旅游接待的公司,切实推进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4.3大力发展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 以发展循环农业为目标,对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为养殖小区或周边农户提供清洁燃料的同时,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猪-沼-果”、“猪-沼-菜”以及大中型沼气建设生态模式[3]。 4.4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实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万亩果园”和“万亩蔬菜”基地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用物理技术防治虫害,最大限度减少常规农药的使用。全面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4.5加强生态农业从业主体培训 发展生态农业,主体是农民[4]。一要组织开展实用人才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二要推行农业生产“零距离”指导,邀请技术专家进行“手把手”式的现场上课。要多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培训,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着力实施带领群众致富、带动群众致富的“双带”工程。三要组织乡、村干部到外省和周边县参观学习外地的工作经验。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对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贵州贵阳;南明区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1,2]。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3,4]。近年来,南明区以蔬菜基地、万亩桃园、莲藕生态休闲观光基地、万向食用菌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千亩特色辣椒产销一体化基地等生态产业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1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 南明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年平均气温15.3℃,年均降雨量1 174.7mm,无霜期270d以上,地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全区农业涉及云关、后巢、永乐、小碧4个乡,耕地面积1 834.51hm2,农业人口56 486人,农业总产值22 394万元,人均收入5 694元,种植业主要以蔬菜、果树为主,其中蔬菜播种面积3 551.47hm2,总产量116 665t,果树栽种面积769.53hm2,总产量7 122.6t。由于南明区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是省委办公所在地,是全省、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是全省首批建设的经济十强县,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胜地。北连云岩区,东北、西北与乌当区接壤,南接小河区,东南和西南接花溪区,交通十分便利,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具有天时地利条件。区委区政府将全区定位为生态文明城区,将永乐乡定位为生态农业乡(云关、后巢2个乡重点进行城中村改造、小碧乡作为食品工业加工园区),从政策上、投入上重点扶持,充分发挥永乐乡种植年限长,形成一定种植规模,充分发挥当地农户具有较强种植经验和种植意识,也有一定经济能力和优质农产品“永”牌艳红桃桃园、“永乐”牌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2建设蔬菜基地,推进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蔬菜是永乐乡的主导产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乐乡利用地区离城市近的优势,以种植蔬菜来增加收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蔬菜产业已达到一定的规模。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2000年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在贵阳市乃至全省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无公害蔬菜产业不仅给农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0年以来,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把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推动和促进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使全乡的无公害蔬菜种植迅速发展起来。通过示范带动,2009年,完成蔬菜基地建设733.33hm2,种植面积达2 066.67hm2(次),蔬菜总产量6.5万t,外销蔬菜4万t,实现蔬菜总产值9 300万元,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农产品上市质量合格率达100%。“永乐”无公害蔬菜进入贵阳市几年来,已形成自己的品牌,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逐年增加,“永乐”无公害蔬菜开始进入省内外的市场。 3建设万亩桃园,使生态农业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水塘村位于永乐乡西南部距乡政府3km,辖江西坡、上寨、下寨、铁枯山、五二寨、新寨、尖山、大关口等8个村民组。全村有农户588户,总人口2 458人,其中汉族2 294人,少数民族164人。有耕地面积166.93hm2,其中,田34.33hm2,土62.4hm2,专业菜地70.6hm2,是永乐乡无公害果蔬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村以蔬菜、水果种植为主,2000年被贵阳市农业局誉为“生态农业示范村”。该村从1990年开始发展桃树种植,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生产面积达637.53hm2,带动农户2 215户,户年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近年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果实套袋及配套技术、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等实用技术和“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及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桃果实品质,并于2004年获得了“永”牌艳红桃省优质农产品称号,形成了一村一特的优势品牌。通过桃产业建设,生产时令鲜果,引导市民在园区进行休闲消费,达到春赏花、秋品果的目的,并由此带动和促进了乡村旅游、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永乐山庄、永乐人家、柏花山庄、三味庄园等20多户集休闲、观光、餐饮、游乐、健身为一体的上档次大型农家乐,以及大批农民自主经营的家庭式的农家乐。从1999~2009年,成功举办了10届“桃园文化节”。通过桃园建设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步改变,文明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4建设莲藕基地,推进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业的发展 永乐乡柏杨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距乡政府驻地7km,毗邻龙洞堡机场,距机场7km。全村辖柏杨坪、宋家院、上寨、岩脚寨共4个自然寨。有住户417户,总人口1 395人,劳动力631人,有耕地面积114.93hm2,村内主要居住布依族,有较浓厚的布依风情,喜歌爱舞,近年成功举办了“六月 六布依族歌会”。柏杨村主导产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种植业以蔬菜、莲藕、水稻为主,莲藕占水田面积50%;养殖业以养猪为主,养殖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5%。随着农村科技的推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户将稻田改种莲藕,并建成柏杨村33.33hm2莲藕示范基地,带动柏杨、罗吏2个村326户种植莲藕达66.67hm2,总产值720万元。配套修建1km长廊,首期带动15户农家乐逐步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柏杨莲藕生态农业观光基地。 5扶持万向食用菌产业,建设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 按照“公司+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永乐乡柏杨村引进贵州万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食用菌生产建设有特色的食用菌生态示范观光园区。项目分为3期进行,第1期建设园林式生产基地及开展生产,第2期建设生态示范园区并投入营业,第3期建设深加工厂。到目前为止,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生产香菇(正常季节和反季节香菇)、金针菇、??菇、袖珍菇、茶树菇等常规品种和猪肚菇、金福菇、长根菇、灵芝、球盖菇、鸡松茸等珍稀品种,发展食用菌种植户3户、推广菌包5万包。预计到2011年,年产菌包生产总量达到300万包以上,发展食用菌种植农户50家累积推广菌包100万户。2012年,建成食用菌深加工和以废菌包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厂,解决鲜销的压力,提升食用菌的附加值,解决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废料的循环利用问题;发展农户100家,各类菌包150万包。项目全面建成后,食用菌种植、菌棒推广及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每年可收入460万元;生态示范观光旅游园区性收入,每年可收入150万元。 6建设千亩特色辣椒基地,推进农业产销一体化发展 项目以发展灯笼椒为主,特色辣椒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形成贵阳特色辣椒产业,通过科技示范、规模种植、服务体系建设,以开拓市场为突破口,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为核心,以“协会+收购+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永乐乡永乐村、水塘村、干井村、羊角村、石塘村等村内进行土地集中连片种植,拟实施核心示范面积2.67hm2,示范带动面积66.67hm2。通过政府扶持,协会运作,示范带动农户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进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建立特色辣椒档案农业,树立“黔山牌”永乐辣椒特色蔬菜品牌,做大做强永乐辣椒特色蔬菜产业。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以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介绍了生态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并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农业;起源与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展望 生态农业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1],总结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以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及其功能,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环保产业,强调农业生态系统总体效益的提高和产出结构的优化,强调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有机统一,强调开放性与稳定性的有机统一。今后,农业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我国农业生态学的体系——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发展[2]。农业的崛起纵观1万多年的世界农业发展史,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期到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期以及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都是围绕着生产更多的粮食和农、林、牧、渔等主副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 1.1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呼唤生态农业的出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危及生存的生态问题,如大气和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臭氧耗竭、气候变暖、海洋环境恶化、土壤退化和沙漠化、物种灭绝、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猛增等[3]。为处理和解决人类环境和生存问题,农业生态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研究和探索,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此,1972年国际上一个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食品生产的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应运而生,世界各国也相继制定政策扶持和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如英国诺福克郡[4]的宽阔河段是受人类影响而导致富营养化的系统的一个例证。这些是泥煤开采区积水而形成的浅的人工湖。20世纪60年代,人口增加、人类污水排放的增加以及含磷(存在于洗涤剂中的一种污染物)废水排放的剧增使得这些湖泊从贫营养(含磷20 μg/l)变为富营养(含磷360 μg/l)。藻类大量生长,使原本清澈的水变得混浊,而且抑制了大量植物的生长。过去常见的种类(比如轮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the holly-leafed niad现在仅在一处开阔地见到过。这些种类被能够耐受附生藻类的强大的大型植物所取代,比如眼子菜和水毛茛。极富营养化最终导致所有大型植物的消失,水体被藻类占据,浮游植物增加。 1.2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0世纪后半叶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都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食品,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1.3政府的支持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欧洲共同农业法》有专门条款鼓励欧盟范围内的生态农业发展[5]。世界各国也大多制定了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政策,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农林渔业战略,并推出了“洁净食品计划”;奥地利于1995年实施了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的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生态农业的转变;法国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中期计划”。 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长远利益[6],导致了理论基础缺乏、市场体制不健全等现状。如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控制害虫的后果;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壤侵蚀;营养物、水和能量的影响。现着重介绍一下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及农业的影响。土壤侵蚀和拙劣的农事活动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是严重的世界性问题。大规模去除植被、大面积没有屏障来水运动的土地使用、不适宜的耕作技术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土壤侵蚀。侵蚀不仅影响土壤厚度,它还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降低土壤保水能力,限制植物扎根深度,从而影响土地的生产力,而且会带来洪灾。有些方法能用来减少土壤侵蚀,如以适当的角度耕作坡田(等高耕作),顺着等高线而不是顺着斜坡开沟。同时,在土壤裸露的地区种植谷物(覆盖作物),能够防止土壤侵蚀。免耕农业只需要挖一些窄的裂沟,而不需要对土壤进行耕作。这些方法配合植物轮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损失和保持土壤肥力。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进行得很慢。 3对策 我国必须从市场需求和资源存量双重因素入手,把握农业发展的新契机,在资金方面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并制定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应政策法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经营体制及合理模式。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国家必须通过法制手段,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约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整合。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构建其制度根基,讲究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序融合。这样既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额外的资源补给,又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且可以优化社会投资结构,从而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双重效益。三是完善管理体制。构建其产权根基,力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整合。 4发展与展望 从农业机制的内在本质关系和特点出发[7],分析了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和客观本质,提出了今后10年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一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态农业机制,发挥其先进模式的示范推广作用;二是要在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划分农业生态经济区,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三是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为中心,搞好区域综合开发和综合发展规划,协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四是从地区实际出发,切实实行农、林、牧、渔,乡镇企业协调发展,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建立良性、高效生态经济模式,提高生态农业的结构功能;生态农业是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经营走向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对策 摘要:为推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分析了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几点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生态农业;制约因素;对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更新和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环境保护备受关注,面对粮食危机重重,全球都在重审农业发展模式。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面对、高效解决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将“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效率,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努力打造低碳环保、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农业发展的指导标准。 1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1.1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生态学以及环境学等理论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和生态农业有关联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因素,构建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的复合系统,这一系统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获取更高的物质产出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2发展意义 1.2.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优点、经验于一身,同时依靠最前沿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有限资源的使用率,并且还有助于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提升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1.2.2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积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最难处理的是伴随农业生产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屡见不鲜,土壤、空气、水资源被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损坏严重[1]。生态农业重视的是有限农业资源的高效、可持续使用,严禁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透支,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为农业的发展营造舒适的环境。 1.2.3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就是要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提升农民收入,而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关键。 2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思想意识落后,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科学全面 部分农民在选择农业生产技术时,倾向于那些见效快、成本低的技术,对于有助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技术视而不见,在这些农民心中,依然保留着固执老旧的农业生产观念。此外,某些基层地方政府只关注政绩,只在乎农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于一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缺少的热情,更有部分人认为那是环保部门的责任,和他们没有关系。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从来就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多个部门长期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不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时,仍然采取分散经营模式,不能有效预测市场需求,因而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频频发生,对农户生产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也难以实现,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高低不一,难以拥有自身品牌,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另外,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伴随较多的流通环节,产业链有待健全,如此必然会损害农户利益,更有部分农户以量取胜,却难以提供优质的产品质量,如此自然难以达到生态农业的相关标准。 2.3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不少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刚刚起步,因而离不开财政金融的支持,但各级政府能够补贴的力度有限,使得不少项目难以全面开展,有些刚上马的项目也因资金短缺难以顺利进行。同时,生态农业有着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特征,因而存有借贷倾向,但部分小额农贷落实并不到位,使得农户难以获取贷款而致使生产伴随困难。而就金融部门而言,针对农业贷款的发放量也十分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生态农业发展需求。部分贷款抵押有着过高的要求和过短的还款期限,难以满足具有较长周期的生态农业实际[2]。一些农业龙头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融资渠道而担负高利息负担。 2.4生态农业技术不够先进,制约农业经济效益 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会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当前,一些地方的科研费用利用率很低,盲目、重复投资的现象十分常见。在农产品防腐、包装、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技术不够先进,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技术结构方面,过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不重视生物技术,这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状况。另外,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没做好,很多科学高效的农业技术,没能够在第一时间转化成实际的农业生产成果,农业的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3.1做好生态农业发展的宣传工作,鼓励农民参与 借助电视台、广播等媒体,为农民介绍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提升农民的观念,让更多的农民愿意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为农民讲一些生态经济学的常识,让他们意识到滥用化肥农药,不仅仅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和自己的收入,更关系到环境保护等问题。同时,借助网络、培训、函授等形式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事迹,用真实的事迹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此外,将生态农业发展的概念用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让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并且,综合评估农民的实际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农业的投入。 3.2加大资金投入和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 在政府方面,需在财政预算中列出发展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类似龙头企业等政府扶持的相关项目也要逐渐倾斜向生态农业。各级财政部门需要拨出专项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同时结合政府贴息等措施,引入社会资金,形成政府作为引导者,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力量、信贷投入为补充力量的资金投入新机制。在金融部门方面,需要和财政局等联合起来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协调机构,简化贷款程序并给予相应的优惠贷款利率。推行小额贷款时,银行可以和政府资源联合起来,创新抵押方式,解决企业+农户的联保问题。重点扶持生态农业企业龙头,制定灵活的借还贷机制,帮助农业龙头做大做强,进而推进当地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3做好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用科技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生态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产品批量规模化生产,所以,一定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整合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等资源,成立相关的实验室或是科研基地,另外,还要重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在这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方面,更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为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畜牧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创新和科研的条件。同时,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积极创办一些农业技术企业,放宽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定标准,另外,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导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生态农业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 3.4重视生态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养精蓄锐 生态农业是高科技农业,要切实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文化素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具体的讲,就是要深化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大农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对于高等涉农院校而言,要重点扶持农业特色院校建设,有计划地开设一些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课程,为生态农业发展输送各类人才;对于中等教育而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专业过硬基础扎实的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开办农业培训学校,开设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讲座,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让农业技术教育落到实处,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还伴随不少制约因素,应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合理策略,从而更好的推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亦凡 单位:中国乡镇企业总公司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管窥白色污染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 1白色污染的危害 1.1对土壤的影响 随着塑料薄膜使用时间增长,进入到田间的残破塑料薄膜也越来越多。这些塑料薄膜残片多聚集在地表和耕作层,不仅阻隔土壤通气透水,还会影响作物根系下扎,抑制作物对水肥的吸收,进而引起作物生长发育不正常,最终导致减产。 1.2化学污染 塑料等是聚乙烯类的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它们在自然界中具有不易腐烂、难于水解和分解速度慢的特点,但其分解产物大都为有毒有害物质,因而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例如,农用塑料膜在生产过程中需加40%~60%的增塑剂,这种增塑剂多为邻苯甲酸二异丁酯,对植物具有很强的毒性,特别是对蔬菜影响更大。邻苯甲酸二异丁酯可从农用塑料薄膜挥发到空气中,再经叶片气孔进入植物叶片叶肉细胞,使叶细胞内的叶绿体明显减少,作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这种危害极易在生理活动旺盛的嫩叶或生长点上发生。塑料薄膜等白色污染物的分解产物在植物的可食部分积累起来可使农产品品质下降,遇有降水、灌溉其分解物被淋至土体深处或移出土体,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当然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存留于土壤期间也会对土壤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造成土壤生物学性质恶化。 1.3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塑料薄膜等白色污染物会对作物产生毒害等不良影响,受害作物主要表现为出苗慢,出苗率低,苗不整齐,缺苗断垄多,幼苗长势弱,分蘖少,胚根不易穿过地膜碎片,根系浅,生长发育不良。根据残留农用塑料薄膜对玉米生长影响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残留农用塑料薄膜数量的增加,玉米受到的影响加重,农膜残留量在37.5~450kg•hm-2范围内,玉米减产达10.5%~44.2%。 1.4对机械作业的影响 地面和地下残存的大量塑料薄膜,不利于农事操作,特别易于缠绕在农机具上,防碍农田作业,也常常使耕作深度下降,造成耕地土壤逐年板结。另外,由于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进入水体后会浮在水面,聚积在一起后会堵塞水流,引起水利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运转不畅,甚至酿成灾害。如漂浮在长江上的塑料包装物曾造成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发电机组多次停机。2.5对生态景观的影响塑料薄膜、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物质量小、重量轻,可随风飘荡,常悬挂在树枝上、聚积在建筑物的背风角落,有碍观瞻,造成视觉污染。 2农业白色污染的防治 白色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法律、政策、行政、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政府和民间、城市和乡村一起行动,才能收到较好成效。 2.1制订和实施积极的废旧塑料回收政策 国家应该制订有效的废旧塑料制品回收政策,建立畅通的废旧地膜回收渠道,积极扶持发展废旧地膜收购和再加工企业。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使难于回收的农用塑料薄膜得以回收;而收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回收农用薄膜等废旧塑料的积极性。当前,各地设立的废旧农用塑料薄膜收购点和加工企业很少,直接原因是利润较低。因此,对新建和扩建的废旧农用塑料薄膜收购站点或加工厂应实行在一定时间内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当地政府应在供电、供水、用地、办理营业执照等方面提供方便。已建成或新建的废旧农用塑料薄膜收购站点或加工厂应接受当地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2.2推广适时揭膜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适时揭去覆盖的农用塑料地膜是防治其污染的一个有效途径。覆盖塑料薄膜对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防止土壤养分挥发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作用一般随着作物生育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到了作物生育后期覆盖于地面的塑料薄膜在光照、雨水和机械破坏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而破损,此时再行回收是十分困难的。为此适时揭膜技术要改传统的作物收获后揭膜为收获前,针对不同的农作物选定不同最佳时期揭去地膜。如在海拔1000m以上地区覆盖地膜栽培玉米,一般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或当连续5d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7℃以上时揭去覆盖着的塑料地膜。塑料地膜覆盖栽培花生,揭膜时间以封行期为最佳,也可在连续5d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以上后揭去地膜。 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棉花,揭膜期以现蕾期为宜,一般是6月底7月初,具体的揭膜时间最好选定在雨后初晴,此时土壤湿润,覆盖在地表、两侧压在土中的塑料地膜易被拉出而不致破损,这样可以提高塑料地膜的回收率。适时揭去地膜技术可缩短地膜覆盖时间60~90d,揭膜时塑料地膜老化程度小、强度较高,与作物收获后揭膜相比可提高地膜回收率20%~30%,使回收率达到95%以上。回收的塑料地膜经加工后可制成盆、桶、勺、营养钵、育苗钵用具,使资源得到多次重复利用。此外,提早揭膜,揭膜后正值雨季,有利于降水直接进入土壤,增强土壤的蓄墒和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揭去地膜又可以降低农田土壤湿度,有利于抑制作物病虫害发生,使作物的病情指数下降;适时揭膜还有利于农作物的后期田间管理,便于中耕除草、追肥、铲耥等中耕作业,防止农作物倒伏。 2.3选用耐老化、易回收的塑料地膜 提高塑料地膜的抗老化性能,增加塑料地膜的机械强度,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破损,方便回收。因此提高塑料地膜生产的技术水平,是防治塑料地膜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 2.4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自分解农膜 自分解农用塑料薄膜是一种双降解农膜,这种农膜具备一般农用塑料薄膜的特点和性能,但与一般农用地膜不同的是铺敷于田间一段时间后,在光照和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能自行分解。可降解农膜一般是在聚乙烯等原料中加入光分解剂或易于分解的淀粉等加工而成;加入光分解剂的地膜铺敷于地面,在光照作用下即可分解,而加入淀粉等易分解有机物的地膜即使是埋入土壤,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2~3个月时间也可降解,从而有利于消除使用塑料薄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到目前为止,在生产中自分解农用地膜的应用还受到限制,其原因有价格过高、机械强度差、可用时间短等。当然也有环境保护意识差、自分解地膜知识普及不够的原因。由此可见,在推广和应用自分解农用塑料薄膜方面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2.5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农用塑料薄膜生产标准 在我国由于成本的原因,塑料地膜的厚度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一般来说农用塑料地膜的厚度越薄,其价格也越便宜。为此一些生产厂家迎合农户愿意购买偏薄农膜的要求,不断地生产出厚度低于国家标准的农用塑料薄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农用塑料薄膜有不少厚度已经达到了0.005mm,有的甚至仅为0.003mm。这样厚度的塑料薄膜每公顷农田的用量仅为67.5~75.0kg,所需费用也较低。然而,塑料地膜过薄带来了强度过低、易于老化、难于回收、用后大量残留于农田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农用塑料薄膜生产标准。 作者:闫实 单位:辽宁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探求地方生态农业发展问题与策略 1存在问题及不利因素 1.1土地资源退化,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而不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土壤理化性状的劣化,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这还导致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和富集;加速土壤酸化;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还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焚烧较多,堆肥还田再利用较少;加之周年不间断生产,土壤自然更新受到抑制,土壤肥力下降。山林地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加剧了水土流失。水资源虽丰沛,但时空分配极不均衡,干季和湿季分明。节水灌溉尚未普及,土地地块狭小及不合理的利用,河、岔、沟、渠垃圾堆积,行洪、蓄水功能削弱,水质下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温度、降水波动性加剧,农业有害生物波动性爆发,冷害、干旱、涝害及台风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1.2快速城镇化,耕地面积减少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主城区不断向四周扩展。随着规划的调整,许多村落和耕地面临征用,农户在拿到补偿金的同时也因此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并且后备土地资源中耕地极其有限,特别是与主城区紧邻的吉阳镇、凤凰镇以及建设中的“国家海岸”海棠湾镇。如吉阳镇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39hm2,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2,农业呈萎缩状态。 1.3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善 大量的农户分散经营,缺乏对产品市场需求的预测和研判,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削弱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分散经营,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很难实现,特别是在农产品的病虫害防治上,统防统治很难实现,规范规程形同虚设,造成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脱节,流通环节繁多,农户利益受到挤压,为了多赚钱只能以量取胜,产品质量却难以保证,这种有重大缺陷的半截子产业化难以满足市民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1.4城乡收入差异显著,导致农业劳动力丧失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城乡收入、公共基础设施差距的逐步加大,加之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很少,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农村更难以留住喜欢热闹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呈现下降趋势,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2三亚市建设生态农业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查找问题,才能因势利导,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创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 2.1重新认识城市生态农业 城市生态农业指城区或接近城市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和依托城市的科技、经济和市场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城市农业相比,城市生态农业把生态功能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注重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发展城市生态农业已成为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三亚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吉阳镇、凤凰镇许多村落已融入主城区,现有的耕地、林地已成为城市绿地和城市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基地及独具特色的景观绿地(如农业公园),既能增加城市绿地率和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城市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又使人们能在充斥着压力和竞争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一片身心放松的绿洲。如迎宾路许多苗圃等林地可更新成为城市的公共绿地,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2.2科学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时俱进 科学规划生态农业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打造龙头产品,避免重复建设和同业竞争,发展优质、高效、低耗、环保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市所辖的镇、场距离城市主城区、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地形和资源条件差异很大、当地的种植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因此,要将农业规划纳入整体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当中,按照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考虑整体与局部、眼前与长远的结合、典型示范与逐步推进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不断调整、完善、落实、提高。如育才镇结合自身特点确定的“美丽事业”、“绿色事业”、“奔跑事业”、“腾飞事业”和“甜蜜事业”就很典型。 2.3合理选择生态农业模式 一般认为,生态农业可分为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农业技术2个部分,前者喻为生态农业的硬件,后者喻为软件。生态农业建设实践表明,其核心和基础是模式建设。因此,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条件,利用各种组合效应选择和组建较为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并对其进行优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前提。三亚市在推进一池三改的沼气复合环模式、水田稻、渔共养、瓜菜轮作间作、山林地种植、畜禽、蜜蜂养殖、庭院热带果蔬立体化种养、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都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要及时查找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模式示范、推广和创新,并加强配套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从生产组织、技术示范、产品包装、市场流通、信息服务、风险防范上狠下功夫,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均衡、快速发展。 2.4依海兴市、取财于洋 鉴于陆域发展空间狭小的现实,开发利用海洋是必然的选择。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优先发展渔业,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海南省重要渔业基地和海产品集散地,要积极拓展远洋渔业,实现“造大船、闯深海、抓大鱼、收大益”。还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模式的创新,在养殖品种、养殖条件上下功夫,如建设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观赏鱼养殖等。通过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健全病害防治体系,推行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实施水产品精深加工工程,进行渔业产业价值链整合,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价值增值。渔业还要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历史机遇,将海洋旅游、滨海旅游作为海洋渔业转移的新亮点,以休闲渔业为载体,编制规划,建设基地,开发观光渔业、垂钓渔业、海洋探险等特色产品,增加收入。 2.5推行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从源头抓起,建立覆盖产前(原材料种子、土壤)、产中(农药、化肥)、产后流通、贮藏、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模式,就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首先,要在国家已有的农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地方配套标准等。结合现实条件,部分标准还要拔高,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其次,建立健全检测监督机制和常态化的工作模式,全程监督。最后,针对小户分散种植、销售难于监管,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难形成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要引入龙头企业,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积极推行“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种植、计划种植效益、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便于统一管理的质量保证、有较强市场定价权、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业。目前,全省已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通过登记,将承包地块、合同、权属证书落实到户,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土地的合法流转和集约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2.6以旅兴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创意农业 休闲旅游农业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是亲近、回归自然的产业。创意农业则可理解为“农业上的创意”,是用文学创造审美意境的手法,来对待、完成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对于生产者来说,丰富了农业生产的文化内涵,延长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满足了只有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方能享受到的审美情趣,而且将都市人强烈的回归自然、健体强身、陶冶情操等多种本能性需求得以满足。未来农村不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农业的多功能性将更加彰显,富裕起来的城市居民将把农村作为理想的旅游、度假、观光、体验的好去处。作为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城市,热带气候及丰富的资源吸引着大批游客,在此背景下,推动农业转型,充分挖掘农业旅游资源和文化,以旅兴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创意农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契机。 目前,三亚市休闲旅游农业已有很大发展,如亚龙湾国际玫瑰谷、小鱼温泉等。创意农业则刚刚开始,需要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开发建设,提升档次;紧密结合农业与旅游业,深度挖掘农业旅游资源、文化;突出项目特色;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扩大宣传,改进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三亚市农业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在机遇与大发展的挑战面前,要在做好农业资源普查、生态农业规划等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在彰显特色、壮大规模、打造品牌、提高效益等方面下大力气,才能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助推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赵怀宝 张燕燕 曲环 陈庆斯 雷鑫 单位:琼州学院 三亚市农业局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浅议地方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一、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 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2.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 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 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 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 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 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 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 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生态农业知识,增加人们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明确生态农产品较高的市场定位。同时积极建立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在库区产地逐步建立生态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保证生态农产品就地交易;发展库区生态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直销形式;通过建立生态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者:李晓莉 杨建平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漫谈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中劳动效率、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率等,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有效的实现了物质循环,保护了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更优质、更多的农产品,满足社会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2、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一,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遏制现代农业生产对于生态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资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业生态资源与农业生产的矛盾不断突出,部分地区农业污染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难以实现持续发展的目的。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就必须要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进,大力的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的的农业生产体系。与此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 生态农业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适应市场对农业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生态农业可以与当地特色产业进行结合,并且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更好的培育龙头企业,达到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生态农业的发展从经济角度来看,可以更好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体系,建立良好的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局面。生态农业的发展既可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同时又可以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达到农业发展战略性调整的目的。 第二,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生态农业的宗旨是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并且重视对农业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以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生态型农业很好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与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进行结合,并且以生态环境发展规律为基础,形成一个经济效益高、生态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将农业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良好的结合,达到了农业发展的长期追求目标。 第三,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发展思路,并且对于生态农业的区域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要结合我国国情的实际特点,并且针对于自然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措施,最终达到遏制环境恶化,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首先,在思路上,要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首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依托。对于农业地区生产改进上,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的提高农民的收入。 对于农产品生产中的污染问题,需要注重改进,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其次,在生态农业布局上,要按照重点突破与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规划的生态农业试点,推进生态农业试点工作。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是生态农业中的重要发展内容,只有从生态的角度,对于我国畜牧业、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多个产业进行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建立以生态资源高效利用为主体的生态农业技术型的保障体系。最后,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创新机制,针对生态农业的特点,强化相关技术支持,并且对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真正的使相关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 3、结束语 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生态农业的建设工作仍然偏重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没有真正的面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有所不足。现阶段生态农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偏重经济发展,轻视生态发展,不重视农民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到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此类问题做出有效的整改,真正的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鹿丽梅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政府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推动生态发展的农业法律策略 作者:马平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一、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㈠石羊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东南与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南紧靠青海省,西北与张掖地区毗邻,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流域耕地面积41.6万公顷,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6亿立方米,纯地下水1.0亿立方米。流域行政区划包括武威地区的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全部及天祝县部分,金昌市的永昌县及金川区全部以及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山丹县的部分地区,涉及3市8县。流域水系发源于祁连山,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八条河流组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81.2毫米。 ㈡石羊河流域生态紧迫性、重要性石羊河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万人,是河西走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它是河西走廊工农业生产的命脉,事关河西走廊安危,是甘肃经济发展的依靠。但由于石羊河流域人口压力大、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面积减少、祁连山雪线上升、工农业用水量偏大、水污染严重等原因,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此,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总理曾经指出“: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05年4月,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全省水利建设的“一号工程”,《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又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列为甘肃省十大超百亿战略性重大工程,使之成为甘肃省“十一五”期间最重要的两个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之一。由于石羊河流域空间区位的重要性,以及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农业建设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促进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加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势在必行。 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地理条件差。该省虽然制定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从法制化的层面对石羊河流域产生的生态问题进行治理,但仅依靠一两部法律法规,不足以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起到全面的指导作用,人地争水仍是河西地区水流域发展的弊病。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河西地区在流域综合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水资源缺少与流域治理不当而形成的水资源短缺、浪费。河西地区水流域的显著危机是缺水,在节水的同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极为必要。河西地区在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方面存在误区,在理念上仍滞后于单纯的植树造林。以民勤县为例,植树造林不事先深入考察地下水状况,盲目种树,导致树木蒸腾大量耗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浪费,土地沙漠化加剧,沙尘暴肆虐。二是节水、治污机制滞后。第一缺乏对水质水量进行定期监测的相关规定。流域治理应注重节水、防污,建立定期监测的相关制度,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浪费,了解水资源状况,降低污染事件发生。第二水污染严重与治污设施建设滞后。按照流域的流经状况,取水、用水一般是根据自然分布,依次为上游、中游、下游用水。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城市生活、工业用水量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武威、金昌等地工农业用水超额开采,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工业废水流入下游,长期积累,导致下游民勤等地生态环境严重遭到破坏,有些地区河流水已不能进行灌溉,更不能用来饮用。三是缺乏相配套的法规。完整的流域管理法律体系还应有一整套配套法规。四是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不协调,水土流失和农业节水措施不到位。区域和部门用水不平衡,生产用水特别是农业用水偏大,2005年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6﹪,而生态用水基本没有保障;另外,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生产相对落后,农业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水量蒸发大,灌溉过度则导致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日增。五是水市、水权管理机构不畅。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多用于工农业建设,作为公共资源,水资源极少涉及水市、水权制度。2007年出台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中有少量涉及水权转让的规定,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由于用水费用体系不健全,农业用水形成无序开采状态。在民勤等县,对于开采地下水额度的限制仅仅体现在对开采耗电量收费上,短缺的水资源反而无度浪费开采,这种状况不仅造成水流域水资源的资金匮乏,国家负担过重,而且也不利于改变水浪费与水污染的局面。 三、促进石羊河流域生态发展的农业法律措施 由于我国关于流域的立法、综合治理措施还不完善,流域治理至今仍然制约着各地经济、生态的发展。甘肃省农业种植量大,流域治理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流域治理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互相制约。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命脉,造成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流域内的农业耗水量高,且多用粗放型的大水漫灌。所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就在于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型特色农业,提高用水率,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石羊河流域现状,推出农业法制措施促进流域综合整治。 ㈠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大力种植节水作物石羊河流域农作物多种植高耗水的小麦、玉米,种植量大,耗水量多。政府应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科学种植,以行政促改革,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将以往的粮食种植改为低耗水的蔬菜、水果种植,降低耗水量。提倡并鼓励农民在流域附近种植枣树、苹果、梨树等水果作物,进行棉花、蔬菜、小麦与水果套种的方式,从种植结构进行区域节水,实现绿色产业,绿色农业。另外,石羊河流域由于土地沙漠化严重,应增加地表覆盖,设置机械沙漳,种植抗风沙能力强的植物,如马铃薯、谷子、荞麦、棉花、紫花苜蓿等,以农业促治理。 ㈡改进农业灌溉方式,节约化用水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不高,传统的灌溉模式,水资源浪费严重,许多地区采用大水漫灌,水资源多数渗入地下,最终通过蒸发而直接回到大气,成为“浇地”而不是“浇作物”。据研究表明,灌溉用于次年作物发芽的水分只有20%~30%,浪费现象严重。以乡镇、村为单位,由乡政府、镇政府、村委会派专人实地考察,根据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分别采用滴灌、喷灌或膜灌等先进的节水方式,增大灌溉用水在农田间的流动量,以减少农业用水浪费。以生态用水为主,农业用水为辅,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力度来拉动农田产值,在地下水位过低的地区,由政府强制关闭过量机井,减少农业种植,降低地下水开采量,保证生态用水,实现生态安全。#p#分页标题#e# ㈢调整水费征收制度,促进节水意识石羊河流域目前采取的水资源收费方式主要有“按灌溉面积收费”和“按人口数收费”,在春天灌溉前收缴。而在民勤等井灌区多采用收缴电费的方式来制约水量的使用。低额的收费限额,导致石羊河流域农业大水漫灌而不受限制。政府应调整水费征收结构,采取听证会等手段,提高水价,建立水权、水市,将收缴电费改为水费收缴,以政策调节价格杠杆,贴近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促进节水。 ㈣发展多元化产业,以经济效益促进节水发展多元化产业,种植耗水量小,营养价值大,可进行再加工的作物,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将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生态价值高,经济价值丰富的多元化、深加工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使其自主选择节水作物,由被动节水转向主动节水。㈤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石羊河流域农村人口压力大,闲置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政府应鼓励农村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以减少农村人口压力,促进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减轻水资源压力,促使节水农业健康发展。另外,通过实施“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将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引进农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㈥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将农业节水责任落实到人由于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层次不高,农民节水意识低,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册,法律条文的方式,让农民群众近距离接触《水法》、《农业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等手段强制施行节水灌溉,增强防水意识。另外,实行行政长官负责制,将节水责任落实到政府负责人,使之产生忧患意识,充分考虑地区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实行节水。 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取决于流域的综合治理,生态安全。而流域治理,重点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用水率,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西部经济都以先污染,后治理环境的方式缓慢发展。但污染一经形成,治理就越发困难。本文从石羊河流域污染破坏现状出发,提出通过农业法律措施改进流域治理的方式,以期达到在现有的生态流域污染现状上,从法律层面上有效规制,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探索 作者:罗昆燕 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能值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种以能值为测度单位的环境—经济系统综合核算方法[1],不但可以定量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而且可以把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能量转换为统一的标准———太阳能值,以太阳能值为统一尺度,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有机联系起来,量化分析二者的互动演变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于调控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政策等都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能值(emergy)指一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2]。任何能量均始于太阳能,故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太阳能值作为衡量某一能值的标准。任何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太阳能(solarenergy)之量,即为该能量的太阳能值[2]。低质能量通过相互作用和做功,转化为高质量的能量。每单位某种类别的能量(单位J)或物质(单位g)所含能值之量称为能值转换率。由于能量在流动和转化中不断消耗和损耗,所以在系统的能量转化链中,所处等级阶层越高,能量数量越少,但能质逐渐增高,能值转换率也越高。即能值转换率随着能量等级的提高而增加。能量系统中较高等级者具有较大的能值转换率,需要输入较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具有较高能质和较大控制能力,扮演中心功能作用[2]。能值分析首先要做的是应用Odum的能量符号绘制能量系统图;其次是编制能值分析表,从系统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选取主要项目,计算能值,剔除所占比重小于5%的项目;再次,选取主要的能值指标,对系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客观分析系统现状,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 1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基本概况 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包括3个自治州及11个自治县,面积为10.02万km2、占贵州国土面积的56.88%,人口为1565.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44%。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58.24%,高出全省近26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为1088.83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27.83%,产业结构为“321”型(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最后为第三产业),主要农作物为粮食、油料及烤烟,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9.77%、35.19%、42.85%;主要工业产品为原煤和发电量,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6.11%和19.00%。据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黔西南、黔南和黔东南石漠化面积分别为4738.9、7766.7、1786.7km2,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8.20%、29.65%、5.89%(表1)[3]。 2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通过《贵州统计年鉴》及相关社会、经济、环境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能量输入、支出方式及能量交换过程和关系,列出主要的能量输入、输出项,计算各类资源能流量,并结合各种资源的能值转化率,将不同度量单位转换为统一的能值单位———能值,编制能值分析表。从表2可以看出,贵州民族自治地区2010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能值为2.48E+23sej,其中,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为2.68E+22sej,所占比重为10.82%;可更新资源产品为1.56E+22sej,所占比重为6.30%,主要为粮食、油料及肉类;农业机械化及物资消耗为2.05E+23sej,所占比重为82.88%,主要为乡村从业人员的劳务输入及化肥施用能值输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量分别为2.32E+23sej和1.56E+22sej,产投比为0.06。在总能值中,黔西南、黔东南、黔南三个自治州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合计为1.71E+23sej,占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能的值68.95%;其中,可更新环境资源、可更新资源产品及农业机械化及物资消耗能值分别为2.04E+22sej、1.04E+22sej及1.40E+23sej,在自治州总能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1.93%、6.09%、81.97%;自治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量分别为1.60E+23sej和1.04E+22sej,产投比为0.06。 道真、务川等11个民族自治县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合计为7.69E+22sej,占民族自治地区能值总量的31.05%;其中,可更新环境资源、可更新资源产品、农业机械化及物资消耗能值分别为6.42E+22sej、5.20E+21sej及6.53E+22sej,所占比重分别为8.34%、6.76%、84.90%;民族自治县系统能值投入、产出量分别为7.17E+22sej和6.42E+21sej,产投比为0.07。在能值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环境资源能值/总辅助能值、工业辅助能值/总辅助能值、可更新有机能值/总辅助能值、农产品能值/总辅助能值、单位从业人员能值生产率、环境负荷率、能值产出率、能值货币价值、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等9项评价指标构建能值分析指标体系(表3),分析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包括太阳光能、雨水化学能和地球旋转能,可更新资源产品指生产的各种农产能值,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指土壤净损耗能值,工业辅助能包括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和化肥施用量能值,可更新有机能指乡村从业人员的劳务输入能值。从表3可以看出,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能值结构中,可更新有机能值占绝对比重,化肥、农药等工业辅助能值所占比重不高,仅为2%左右,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的形成,主要依靠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等工业辅助很少。一方面表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发展极为落后,基本为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依靠大量劳动力的密集劳动形成为数不多的农产品能值;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产出微乎其微,使得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能值只能用于(甚至不足以)维持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生存,没有多余的能值用于土地改良、环境治理等系统反馈,使系统不能朝着良性高效运转的方向转化,出现石漠化、水土流失、贫困等生态经济问题。从表3还可以看出,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单位从业人员的能值生产率为1.71E+15sej,仅为2005年中国平均水平的5%(2005年中国单位劳动力人数的能值生产率为3.0E+16sej[6])。表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村人口的能值生产率极为低下。劳动力数量大,生产力低,土地贫瘠而量少,就产生了需求大而供给少的矛盾,这是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不能有效运转的原因,也是该地区一切生态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 环境负载率为系统不可更新能源投入能值总量与可更新能源投入能值总量之比[2]。即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与工业辅助能值之和,与可更新环境资源和可更新有机能能值之和之比。该指标能反映地区生态经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该指数过大,则表明经济活动强度较大,已对环境产生较大压力,若系统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载率,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8]。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荷率虽然很小,为0.02左右,但是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的劳务输入能值这项可更新有机能过大,增加了分母的值而使总的环境负荷率显得小,但是其实这样的劳作方式已经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为系统能值产出率与环境负荷率之比。该指标能很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关系,ESI值在1~10之间表明经济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1];ESI 10是经济不发达的象征,表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ESI 1时,为消费型经济系统,系统的进口资源及劳务能值量(IMP)在总能值使用量中所占比重较大[9]。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为5.48,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潜力,但目前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持续发展的运转状态。#p#分页标题#e# 3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现状分析 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光能、雨水化学能等可更新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农业产品能值的积累主要依靠大量乡村从业人员的劳务输入,以及化肥等农业机械动力的使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使得乡村劳动力被大量束缚在为数不多的耕地上,而所创造的价值又远低于维系和发展自身所需能值,因而系统很难有多余的能值进行结构功能的调节与优化,导致系统顺向演化速度很慢,甚至出现系统的逆向演化,产生一系列如石漠化、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贫困等生态经济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值的转换效率太低,农业产投比远低于1(为0.06左右)。表明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系统中,在低质能量向高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存在着能量转换链过长、能量损耗过大、能值转换率低等问题。这反映出在贵州喀斯特环境下,农业发展条件艰苦,同样生产1kg农作物需要经过的生产环节和投入的劳动与物资较其他地区较大,如何减少农业生产的能量转换链,降低生产过程中无谓的能量损耗,提高能值转换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显示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但是要真正实现系统富有活力和持续的发展,还需要改变现在系统低速低效运转的现状,实现系统结构、功能等自组织能力的本质提升,才能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富有活力和持续的发展。而系统自组织能力的提升,很大部分取决于系统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即农村劳动力,只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才能使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对系统进行有意识的良性反馈,使生态经济系统实现最有效的运转。 农业生态发展论文: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生态战略 作者:张伟达 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在沿海开放带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类型.它是以创汇农业经济为主导,投海地带生态系统为基础,具有多层次、多成份、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业复合生态系统.与内地各类型农业相比较,外向型农业反映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超前性. 一、外向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的外向型农业只限于沿海开放地区,是直接受国外社会、经济、技术、文化诸因素影响的创汇性农业。其主要生态经济特点表现如下: (一)外向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海陆交接、内外衔接、城乡融合的“结合部’,具有多重‘边缘效应,.首先,从生态系统来看,具有海洋、海岸带、平原、台地、丘陵等多层次垂直分布的自然地域组合.在垂直分布的不同层次,其景观、水文、土壤和赵主物等诸自然要素的组合形式,除了具有山、丘、平、海洋的各自特点外,还有海陆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边际生•态系统.因而,这种区域生态系统的组合结构复杂多样,生态位丰富,有利于农业向多维空间、多层次开发。但来自海陆两面的台风、水土流失等不利生态因子对其构成一定的威胁.第二,外向型农业系统处于国内和国外的衔接处,形成人流、物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传递异常活跃的生态经济功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第三,外向型农业大都以沿海开放地区各中心城市为轴心,具有城市和农村相融合的城郊生态效应;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城市强烈辐射力、市场拉力和来自城市污染扩散的影响.形成了城乡间源源不断的生态经济交流. (二)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形成多层次、多门类的外向型农业经济结构,创造了高效益,但存在依赖性.外向型农业最显著的标志,首先在于受国际市场牵动,经济系统内部发生结构性变化.同时,随着国内外技术、物质、资金、信息的大量输人更新而加快了经济的运作过程;其次,作为沿海带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的一部分,以其服务功能,为城市供给多元化副食品和劳务等,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综合发展,构成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外向型农业经济.其物质产出率、商品率很高,经济循环快.但是,外向型农业经济一头在国外,一头依托内地,很容易受到系统内外两方面环境因素的制约,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 (三)生态系统的“低能”、“弱智”现象是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在农业生产上,利益和风险可以诱导经营者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倚重短期效益,而轻视长远利益,只看到直接效益,看不到间接效益。外向型农业这一特点表现比较明显,其一,乡镇工业规模日益扩大,挤占上等耕地,工业结构和形式并不以农业第一、二性生产为基础,不能使农产品多层次循环增殖.如果说鲜活产品出口是既定战略,那么,从长远和国际市场特点看,加工食品更有竟争力,可获更高的创汇.因为它最大限度容纳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其二,第一性生产种植业经营粗放,土地出租,掠夺式经营.以单一的满足出口量为主要目标,而没有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其三,第二性生产养殖业趋向“工业化,,高投人、高产出.但几乎脱离生态系统运行.第一性生产和第二性生产没有很好结合,生态系统内层次间物质和能量转化效率较低.从整体效益看,生态效益的不足,可以通过创汇升值来补偿.由此可知,外向型农业从价值形态看是合理的,但从生态经济实质看有其不合理性,主要问题在于恢化了生态学过程,使生态系统变得“低弱”化. (四)环境污染加剧了外向型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外向型经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大量增加,二是城市污染的扩散,三是海岸带经济开发,特别是以耗能工业为主的开发,污染物较多. 二、外向型农业的生态战略 外向型农业的生态战略,必须从外向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出发,进行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协调.要融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城郊农业和旅游农业于一体,实现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其基本战略如下: (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建立合理的外向型、城郊型双重优化结构.根据国际市场特点和我国“港澳鲜活产品南移’的战略方针,南部沿海地带外向型农业,以鲜活产品创汇为支柱,城郊农业结构同样是以鲜活商品为主,二者相统一,建立外向和城郊统一的生态经济,既可以‘为出口服务”,也可以“为城市服务”,同时可以利用城市的需求调节国际市场波动,减少风险.结构优化既要有利于获得最大利润,又要利于系统的生态平衡.重点优化动植物种群结构,保护、引进、选育创汇经济性状最好、资源利用率高、生态效率高、抗逆性强的优势种群. (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生态系统.根据区域(县域)不同自然组合,进行地域合理分工,生产要素最体配置.发挥“边缘效应’优势,在山海相接的‘深海海岸段,建立特种海产资源保护利用和旅游农业生态系统,在浅海岸段和海滩,充分利用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建立海淡水集约化养殖生态系统;城镇近郊,建立菜基果基鱼塘等生物共生生态系统;在平原区,建立菜一稻时空立体布局和农牧结合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台地、丘陵地,建立果牧结合生态系统;低山带建成林果绿色生态系统.上述各层次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形成种养加复合生态农业大系统. (三)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以主导创汇产品为中心,以饲料、肥料、燃料转化为纽带。和通道的多种生态工程模式。 (四)加强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外向型农业生态系统,一面临海,一面连山,生态类型复杂多样。森林虽不成为创汇产品,经济效益不显著,但其生态效益是不可取代的,特别是防护林。它能间接提高农牧渔产品创汇的产值和效益,能保护和改善外向型农业多功能的生态环境。对于旅游农业,城乡协调至关重要。防护林生态工程包括:海防林、田园林、水源林、企园林和庭园林等。 (五)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农业复合生态系统中,是推动系统运行的决定性要素,也是生态经济协调的主要媒介。要不断提高创汇产品的技术含量,运用高科技促进物质良性转化,开发高挡产品。要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农牧结合,果牧结合在较高水平实现,做到高效、低耗、无废物、无污染生产.同时,逐步实现规模经营,规范化生产。#p#分页标题#e# (六)协调外向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防止污染和侵害.外向型农业受到工业和城市快速发展的冲击,环境危机加剧。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在协调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缓解工业用地和农业生态空间的矛盾;二是要防止污染工业输人;三是要利用高技术处理城市和工厂“三废”;四是建立生态企业,即包括环境绿化、垃圾处理等工程配套;五是通过资金流支持农业创汇产品开发和社会效益大的产品生产。 (七)加强宏观调控,以外向型农业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外向型农业一方面对国内农业有依赖性,另方面也可以刺激内地商品农业的发展,所以要协调好这一关系。外向型地区要同内地建立原料供求稳定关系,保证系统内循环的物质基础.另外,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既保证土地的持续生产力,又保障上地使用的社会主义方向。总之,沿海地区外向型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只要人们不断增强创汇意识和生态意识,自觉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这种新型的农业现代化必将稳定持续发展。
一、引言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危机纷纷袭来,生态系统的破坏、功能结构的紊乱也使人们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生态建筑”这一概念后,环境友好型建筑(又名“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开始得到建筑设计师的青睐,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的生活。现代化的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是以节能减排作为目标,利用现代化智能技术,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设计出低碳、高效、舒适、健康的建筑。在国外,从七十年代起,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便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从法国蓬皮杜中心到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实现了高技派技术的明显转变。近年来,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更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以诺曼·福斯特、伦佐·皮亚诺等为首的建筑家们充分利用生态圈的各种因素结合高科技手段创作了一批令人惊讶的绿色智能建筑。我国在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设计上的起步较晚,在1997年,我国才开始提出构建生态智能建筑。2005年、2006年北京连续召开两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由此可见,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发展是必然的。本文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节地技术这三类主要的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技术进行阐述和应用实例的分析,并对环境友好型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希望能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节能技术 (一)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主要包含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制冷等。随着人口的暴增,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林立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建筑耗能的问题,并开始不断寻求采用新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太阳能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设备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对于太阳能热水器来说:是利用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加热,取代了传统的燃油方式;对于太阳能地板来说:是用集热器集中收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热能,实现地板采暖这一目的;太阳房主要是借助太阳能通过集热器与输送管道主动或被动的采集转化存贮。太阳能技术在未来还能实现光伏发电的作用,全面取代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二)地热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空调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温度调节设备。这种智能设备虽然会起到调节作用,但功率大、消耗电力多。从实现绿色建筑的层面讲,空调既不利于建筑绿色环保,也增加了能源消耗。因此,地热技术在环境友好型建筑中的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地热技术以对地面温度的全面搜集、排出室内多余的热量为手段调节室内温度,从而实现室内冬暖夏凉的目的效果。地热技术的原理是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浅层热资源(如地下水)。由于地源热泵提取的是自然中的地热能,效率高,无污染,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可利用技术之一。在新兴建筑中,地热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鸟巢足球场下面就是312口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冬季通过地理换热管搜集地面土壤所含能量为鸟巢供热,夏季吸收土壤中的冷量为鸟巢供冷,因此节省了电力资源,实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地热资源还具有可再生利用、经济有效、运行稳定可靠、舒适程度高、应用范围广,可以自行运营等优点。 (三)绿色照明技术 绿色照明是美国国家环保局于上世纪提出的概念。绿色照明技术主要指在建筑采光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感应模块以及调光控制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同时满足所需的建筑照明效果。比如,现今使用广泛的声光控系统:在有声音、光照弱的条件下自动化照明,满足了绿色照明技术“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4项指标。绿色照明技术的提出不局限于节能的表层,而是着眼于资源使用与材料消耗等更深层面。例如LED灯取代白炽灯(使用更高效更绿色的灯具),再比如用无频闪光灯取代低频闪光灯,可实现对人眼健康的保护。在我国的新型建筑中,大部分都采用了绿色照明技术,大大提高了节电效果,实现了能源的低消耗,减少了光污染。在今后的发展中,以绿色照明为主题,不断探究、推广到达更深的层面,不止于推广节能灯、更应该重视照明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三、节水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工业、农业等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的一大难题。因此,建筑中的节水技术和工程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建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一)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是目前水资源最有效的再利用的一种方式。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利用,中水是指处于上水(给水)与下水(排水)之间的一种水质。城市污水经一级处理、生物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可生产出中水,在一定范围内再利用,如景观用水、洗厕用水、工业用水等。现今中水回用技术主要用于区域性建筑群,例如学校、小区、公园等。中水回用技术不仅可以为建筑内提供水资源再利用,还可以减轻对外排放的污水的负荷。中水有效生产技术为膜技术,但膜处理存在膜污染严重、成本高、寿命短等问题,未来在中水回用上还需对处理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发。 (二)雨水利用 雨水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珍贵的淡水资源,其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雨水的回收利用是将雨水收集后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使用标准。现今雨水回用的主要系统是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等。但雨水利用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用于年均降雨量高的城市,并且应用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的建筑物中,例如:市政广场、公园等。雨水利用可与建筑进行结合,如设计屋顶蓄水、屋面存水、地面渗透水系统,将这些技术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去,既满足了生活基本需求、又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使用效率,实现了低耗能。目前,我国正在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就是要加强雨水在城市的蓄储功能,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并将雨水在城市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 四、节地技术 我国虽然地域广但人口多,导致人均土地资源非常紧张,房地产的开发也使绿化面积更为紧张。而节地技术有助于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增大建筑的绿化面积。节地技术主要分为屋顶二次开发、房屋侧面二次设计和地下空间拓展等几个方面。屋顶花园就是屋顶二次开发的一个典型实例。屋顶花园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在居民楼建设屋顶花园,可以供顶层居民赏花乘凉,也可以种植蔬菜,一举多得。屋顶还可以用来开设其他娱乐场所如酒吧、餐吧等,例如在韩国兴起的屋顶酒吧,受到了大量消费者的追捧;新加坡金沙酒店,在屋顶设计泳池、花园,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又可以在屋顶俯瞰整个新加坡景观,极具观赏性。房屋侧面的利用主要是垂直绿化。垂直绿化大多是在房屋侧面种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面积。垂直绿化还可以结合园艺技术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例如上海世博主题馆的生态墙垂直绿化,将园艺与建筑技术结合在一起运用滴灌技术,不仅仅局限于利用攀缘植物,而是设计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生态绿墙。目前,已开发了多种垂直绿化的技术,例如:刷种植法、嵌入式种植法等。在未来还可以将智能系统、自动化系统与垂直绿化相结合,构建自给自足的生态墙。地下的再利用也是现如今节地技术的热门之一。当下我国地下空间的二次开发得到了飞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节省了地表空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为建设地下室和半地下建筑。例如:巴塞罗那JoanMaragall图书馆,利用地势差建成一个局部露出地面的半地下建筑,利用书架构成外墙,形成了良好的空气、日光流动线。同时因为土壤的热延迟性,地下建筑还使之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带给人们经济和环境效益,是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若将之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必定会带来更完善的节地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 建筑环保节能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主题。按照我国2020年的推广目标,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建设应占半数以上,这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政府应大力推广和支持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全面落实,将绿色建筑推向大众;科学工作者应努力研发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于建筑中;设计方施工方应遵守相关标准,建设真正的环境友好型建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境友好型建筑会成为城市建筑中的主旋律。
中国科技论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评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评定主要考察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 1)期刊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地位 来源期刊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有较好的学科声誉,能吸引本学科国内外高水平的作者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同时拥有稳定的读者群。来源期刊的收录重点为:重要科学技术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各级自然科学学会的会刊;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重点高等院校的学报;以及地方级优秀的学术研究期刊。 来源期刊必须按照国际、国内的编辑惯例进行编辑,并执行CSTPCD对源期刊的有关规范要求。应具备完整的文献书目信息,包括刊名和年卷期、论文题目和摘要、关键词和分类号、全面的作者信息,规范的参考文献,以及其他重要的科学计量数据。 来源期刊还必须保持严格的出版周期,不能随意拖期、误期,并按照规定准确、及时地将期刊和数据磁盘寄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 3)国内外著名大型检索系统收录情况 是否被国内外著名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为源期刊是CSTPCD评估入编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例如,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SCIE)、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国文摘杂志等,以及我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外著名大型检索系统,都是CSTPCD经常查阅和参考的检索工具。 4)期刊的学术内容和评审机制 来源期刊的学术内容应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重要的科研基金研究项目。能够扩展该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来源期刊还应具有全国范围内的权威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以能够对期刊论文进行严格的学术评审。 5)期刊文献计量指标的定量分析 CSTPCD利用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申请入编期刊进行定量化的综合评估,并对所有来源期刊进行经常性跟踪测评,力求准确、客观地评价各类期刊。这些评价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例、论文作者地区分布数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是CSTPCD选刊过程独具特色的方面。 6)特殊情况的统计考虑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全面,CSTPCD对一些特殊情况给予专门考虑。包括: ·照顾新学科和高技术学科的期刊,以保证学科和知识的完整性; ·照顾边远地区,以及新发展地区的期刊,以保持地区范围的完整性。 中国科技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的登峰计划 一、“在唯SCI论文数量论的消极影响下,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最好的科研成果论文都首先投到国外期刊上发表,我们的杂志还没有被SCI收录,想把国内好的论文留住非常难。”《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副主编吴青华坦言。他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登峰计划”)现场工作指导会上作这番表述的。不只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中国工程院主管的期刊《工程》也同样面临缺乏优质稿源的难题。《工程》执行主编吴向介绍,由于宣传力量不足,期刊的可见度较低,目前《工程》还没有被国际权威的EI、SCI收录,不利于吸引高质量自由投稿,优质稿件数量目前比较少。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国科协2016年启动了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从国内期刊中遴选出16种期刊进行重点扶持,其中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工程》等。在给予资金扶持的同时,中国科协还派出专家组,以现场工作指导会的形式对入选期刊进行“把脉问诊”。 三、在“登峰计划”的支持下,部分入选期刊的被引用频次有了明显提升。“入选‘登峰计划’之前,GoogleScholar引用频次为190余次,估测期刊影响因子为0.62;入选后到目前,GoogleScholar引用频次达到542次,估测期刊影响因子达到7.5。”吴青华列举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被引用数据的变化。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论文作者在选择期刊时的一项重要标尺,同时,期刊的审稿时长也是影响论文作者做决定的因素之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目前的论文审稿周期是2—3个月。“2—3个月的审稿时间必须降下来,这么长的审稿时间不符合国际标准。审稿周期太长,别人就不愿意投稿,投稿不多,淘汰率就不高,进而影响刊发的论文质量,因此,缩短周期非常重要。”一位在我国某知名学术期刊担任主编的中科院院士指出。 四、稿件质量无疑是期刊的命门之一。一位科技信息研究专家拿起桌上一本中文版《工程》杂志说道,这期杂志里有3篇综述性文章,分别是关于三峡、高铁、煤炭能源的论文。“这3篇文章对各自领域里过去十年、二十年争论的热点问题都没有涉及。作为国家级工程类期刊,对焦点科学问题应该有所回应。” 五、为提升刊载论文的国际影响力,不少期刊选择与国际知名的出版商合作,比如斯普林格(Springer)等,在线出版OA(开放获取)论文。会上,来自期刊的负责人介绍,发表一篇OA论文,需要向国际出版商支付500—1000美金的费用,如果想实现全刊OA出版,对期刊社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六、对此,中国科协一位负责人建议,国内的期刊可以以组团的方式去和国际出版商“砍价”,降低OA出版成本。“现在国内的学术刊物都是一个一个独立的,能不能有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大平台,统筹各种资源,以企业模式进行运作。这个事情讨论很多年了,也没有最后的结果,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中国科技论文:中国科技竞跑提速美国再炒“威胁论” 要走好自己的科技兴国之路,中国就必须先学会面对阻挠。要时刻牢记一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06年岁末,一份来自世界经合组织的题为《2006年度科学、技术和工业展望》的报告再次引起世界骚动。 报告称,2006年全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为136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这一数字远远落后于美国的3300亿美元,却高于日本的1300亿美元。假若中国保持目前的科研支出增长速度,到2010年将超越欧盟,并在2013年后超过美国。 长期以来,只要中国有什么大的进步,都会招来“中国威胁论”的诋毁。此次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消息的传出,同样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绷紧神经。美国前参议员欧内斯特・霍林斯和商业信息公司总裁查尔斯・麦克米林,于1月16日发表文章告诫美国要严防中国“严重而迫在眉睫的威胁”。 然而,中国要取代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又谈何容易!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刚指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5年中国公开的研发经费只有2450亿元,占GDP总量1.34%,而与发达国家的2%以上差距甚大。此次经合组织所说的1360亿美元科研投入并不真实,而美国方面的反应也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中国演绎“后来者居上” 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世界各国都有目共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企业的经营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虽然人口优势与价格优势还在发挥着作用,但效果已在逐年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这当中,科技力量的加强则是势在必行。 资料显示,在1985年明确提出发展高科技产业赶超西方先进水平的“科技兴国”战略后,中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内部科技实力提升,加大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其次是制定更优惠的政策,积极鼓励全球先进科技公司入境,在研发与生产方面与其展开广泛的合作。 美国国内的一些分析者认为,中国政府精心制定的工业政策不仅使它获得了世界顶尖企业的顶尖专业知识,同时也扩大了与美贸易时的顺差。他们甚至恐惧地以为,美国赖以生存的科技成果,正逐步被中国蚕食。 据悉,自从1995年在信息技术领域首度出现贸易逆差后,这种被美国人称为“噩梦”的局面就一直在扩大,并延及更多的科技产品。2002年,美国开始丢失在全球高科技产品贸易上的顺差地位;两年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版税和费用收入的顺差,也不能让美国在科技产品及服务方面逃过“全球赤字”一劫。 “中国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欧内斯特・霍林斯表示,“中国已经在分子医学、导弹、通信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众多关键领域拥有世界发言权。对美国而言,这个国家正全力从模仿者的处境中挣脱出来,它发誓要向创新者的角色转变这才是最大的威胁。” 如今,几乎所有的世界级科技企业都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也从中找到了获取科技、财务和管理能力的途径。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能绕过国外专利的束缚,中国除了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还极力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技术标准。这种情况一旦成为现实,美国现在仅有的优势必将再次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人把中国的科技进步描绘得犹如世界末日,赵刚对此有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表示,在美国经济增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则3倍于此的大背景下,中方在科技上演绎“后来者居上”并未有违常规。恰恰相反,中国只是在调整与自己经济实力相称的科技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还应继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 美国明放暗堵 过去10年中,美中贸易逆差日积月累,目前已经高达1.2万亿美元(编者注:美国的统计数据,中方认为没有这么多),但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外界对其中科技影响的关注程度远要比对数字本身更多。一些分析者以此为据,不断散播“中国威胁论”,并鼓动美国政府在处理该问题时应以前国防部战略贸管司司长约翰・康法拉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美国要在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保持30年的领先地位,并以此决定对华出口”的建议为原则。 事实表明,美国已经采纳了这一建议。 在去年5月22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宣称“将尽一切可能确保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不会阻碍美民用技术出口到中国”,但随后就传出国会将通过一项对华出口管理新草案的消息。这项草案新增了40多项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审查的内容,将“出口许可证”的受限范围从占全部出口的1.5%提升到10%以上,这充分证明了美国不可能实质性地放宽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限制。 著名科学杂志《自然》的主编菲利普・坎贝尔表示,美国害怕中国没有任何道理。他举例说,200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为460亿美元,而出口到中国的仅有90亿美元,这一事实让不少美国高科技企业甚感“耻辱”。这些企业的老总们一致认为,政府在对华科技贸易中的明放暗堵的做法正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它的戒备心越来越强,管制也越来越严;另一方面则是这种不合理的压制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反而激发了它自主研发的潜能,这无疑又让贸易雪上加霜。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工业资本回报率远不及美国,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发生着十分微妙的变化。 曾参与该项目研究的卢锋教授透露说,以权益作为资本存量计算,中国工业的净资产净利润率已由1998年的2.2%上升至2005年的12.6%;税前利润率从3.7%上升到14.4%,总回报率从6.8%上升到17.8%。以资产作为资本存量计算,总资产利润从1998年的0.8%上升为2005年的5.3%,税前利润率由1.3%上升到6.0%,总回报率从2.5%上升到7.5%。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它们与美国企业已相当接近。“在这里面,科技的贡献是最大的。”卢锋教授说。 中国无须自喜 尽管美国方面一直宣称,如果不是波音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存在,美国丧失科技领先优势的问题会更加明显。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还无须因此而沾沾自喜。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指出,中国投入的大部分研发经费主要用于产品改进,而非基础性的科研项目。这种导致原创性和长远意义研发不足的做法,反映出国内科研投资结构以及管理部门在促进创新方面思路的不合理性。同时,在欧美国家的专利部门中,划入中国名下的专利注册数量依然较少,而类似于上海交大“汉芯”造假的科研丑行还缺乏相关法规的约束,这将可能导致研发资金流失。这位中国著名的科学家认为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美国在散播中国科技威胁的时候既有客观描述,也有片面夸大,其用意值得警惕。 所以,中国应该冷眼看待美国的“恐慌”。 中国科技论文:被“豢养”的中国科技 这个题目在我脑海中徘徊了两个多月,起因于我在思考运营商从事信息化业务时所面临的体制困境:企业想做跨行业的信息化项目,就必须去拜那个行业信息化主导者的科技山头。另一个原因在于,温州动车追尾事件让我开始思考缺乏市场化的科技体制在缺乏竞争压力下的效率和能力问题。 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科技是以一种被豢养的方式生存着。所谓豢养,我认为是这样一种状态:每个产业部门都有各自完整的科技体系,且对本部门的科技从业单位极度信任,其他独立从事相同和相似领域的业者,即使水平更高,也很难进入该产业部门。 在中国,科技被豢养的一个关键的制度形式,科技单位都是由所属产业部门的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或主办,或者本身兼具所在行业的标准制定、设备检测等半官方行政职能;另一种形式,则是产业部门的主导业者是大股东。 这些被豢养起来的中国科技因此被分割得凌乱不堪,重复性的研究和同质化的产品层出不穷,使得中国的科技界很难产生出具有独立的重大产业价值的东西。 这些被豢养的科技缺乏真正的竞争力。因为,评判一个科技单位的项目的价值及其获取项目的能力,并不是看其本身的技术和科研水平,而是看其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或者大股东的实力。套用流行的话说,就是“拼爹”,看谁的“爹”更厉害。这也使得被豢养的中国科技从制度上缺乏真正的创新。 这些被豢养的科技还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由于其生存依赖于行政部门或者大股东,在技术创新上,行政部门或者大股东领导的一言一行会被无限上纲上线。科技人员的存在,是为了证明管理部门或者大股东领导的正确,而不是为了创造新技术和产品以更好地生存。 这也是中国所谓“两化融合”的困境。中国成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化主管部门,然而,制度安排没有解决,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还是处于各个产业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而行政主导的信息化模式,也使得所谓的“两化融合”被条块分割。 这种被豢养的中国科技的产生,从近的历史角度看,是中国行政体制条块分割,追求大而全的恶果;从大的历史角度看,笔者认为是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门客文化和军阀文化盛行和延续的结果。几千年沉积下来的民族心理结构,其惯性之巨大,令我辈后人瞠目结舌。 这也是中国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顽疾。此顽疾不打破,中国科技发展前景堪忧。 中国科技论文:寻找中国科技股的公信力 中国科技股还有公信力吗?面对科技股行情,这是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一个疑问。 在目前被采访的投资者中,多数人对科技股持怀疑态度。“什么科技股,高回报率啊,说到底就是上市公司给中小投资者画的一张大饼。”华西证券北京营业部大户室里的一位股民,面对记者的采访言词犀利。而上海万国测评的活动部经理吕沈强的话则更为直接:“科技股还有公信力吗?” 6年之前,科技股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几乎是“一枝独秀”――在2001年的大半的时间里,除了股价可以用“飙升”二字形容,更多的则是给国内的投资者上了一堂科技知识的普及课。而随着眼花缭乱的科技项目一一被揭开面纱之后,科技股的股价在6年的时间里几乎一泻千里,几无回天之力。 时至今日,科技股在2006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中仍旧是一蹶不振,看不到明显走强的迹象。而在高科技概念与现实之间,饱受6年套牢之苦的投资者们开始回归理性与平和。 科技股蓝海迷津 2005年至今,对于中国企业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蓝海战略”。无数企业对其顶礼膜拜,几乎奉为新的“企业圣经”。 “蓝海战略”认为,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步入新的高速增长之路。这种被称为“价值创新”的战略行动能够为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价值的飞跃:使企业彻底甩脱竞争对手,并将新的需求挖掘并释放出来。 但在中国的高科技领域,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上市公司几乎是凤毛麟角。多年的经营习惯使国内的高科技企业无不把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如何利用价格手段去打击竞争对手上,无论在电器、PC业,还是手机等大家耳熟能详的高科技企业里,几乎都在延续同样的没落道路,其间真正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的企业微乎其微。 格力电器(000651)显然是空调行业的得意者之一。2005年格力电器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31.92%,而企业内部上下开展的“自主创新”活动,共完成创新项目1612项,其中产品开发类670项,技术类143项。另外在打造“格力”品牌方面,已将“格力”牌产品成功打入英国、法国、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菲律宾、沙特、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出口占公司出口总量的比例接近1/3。 来看看格力周围的竞争对手:2006年澳柯玛空调停产,格兰仕空调因为业绩不佳两度换帅。与此同时,2006年上半年,格力销售收入达到123.36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15%,尤其是内销收入增长19%。而取得这样的业绩的背景是2006年上半年空调行业销量的零增长。 在公布了2006年上半年的业绩后,G格力(000651)在8月8日公布了关于扩产与定向增发的董事会决议。该决议表示,格力将投资新增360万台压缩机产能、新增300万台/套空调产能。 至于为何要在空调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扩产,格力证券事务代表叶永青表示,主要是由于今年外销增长非常大,出口销售收入超过39亿,同比增长约77%,而外销生产线经常需要挤占国内生产线。 但无论怎么说,格力的做法都称不上什么“蓝海战略”,而就是这样一家国内传统的家电厂商却成为2006年中国科技50强的新状元。寻找自己的“蓝海”,求新的同时,关键还要守住自己的家业。最近3年家电业在运用多元化战略寻求突破点的同时,又有多少上市公司考虑过如何守好自己的家业呢? 狂飙易,守业难? “基业长青”几乎是每一个企业的理想目标,但国内多数的企业都无法回避企业成长曲线里的下滑阶段,尤其是在高科技的新上市企业中,“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微利或亏损”的现象几乎就是无法突破的怪圈。 在50强名单中,2005年手机厂商几乎全部跌出榜单,而在今年的榜单中依旧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显然这和中国手机市场的成熟度有关。之前的手机厂商几乎就是在市场需求拉动的环境中生存,而这样的企业必然要受到行业走势的影响。一旦行业整体陷入低谷,就会有一批在竞争中的处于劣势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曾经是2005年科技股排名第34的大唐电信,今年则以每股收益1.5857元的业绩无缘2006年科技股50强。而曾经在榜单上排名靠前的中兴通讯在榜单上的名次也出现了一定的滑坡。 从《互联网周刊》开始做科技股50强的评选活动开始,4年来的科技亮点相继从家电业、通讯业和消费类电子行业次第滑过,但罕有连续在50强榜单中居前10位的科技上市公司出现(目前仅有中国联通一家)。 “通则不痛”,这句普通的广告语,对中国科技股而言则显得意味深长。变革意味着机会,也预示着风险。熊猫移动曾经是南京熊猫重要的主营业务之一,但熊猫移动事发之后,南京熊猫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2005年初,南京熊猫被迫割舍了熊猫移动的股权。时过一年,公司2005年报显示,股权投资收益仍然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支柱之一,业务主体是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和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南京熊猫董事长李安建表示,退出手机业务后,公司现阶段正集中精力致力于把现有业务做强做大。南京熊猫的主营业务是卫星通信产品、移动通信产品、机电仪产品和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电子制造业务等。 进入科技股50强,南京熊猫是第一次。而究其原因,关键之处在于其甩掉了自有手机业务这个“鸡肋”。但转变也有风险,如果南京熊猫所投资的两家公司一旦出现业绩下滑,南京熊猫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对于能否在科技股50强中站稳脚跟,目前无法断言。 高科技的中国结 《互联网周刊》“科技股50强”的评选活动已经是第4个年头,4年中,始终有一个指导思想贯穿其中,那就是:我们要更精确地体现中国高科技的靓丽风采。但对于什么是最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至今在上市公司的基本资料中也没有一个有绝对说服力的指标。 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队伍正在壮大,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也正步入正轨,像中兴通讯、深圳华为等一批具有典型科技特征的企业正为世界所认知。中国的科技力量需要声音,也需要更多的呵护和扶持。 事实上,用任何方法对中国科技上市公司进行排名都很危险,因为排名的价值全在于信誉及可靠性的确立,而在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环境中,信誉及可靠性的确立,不仅仅需要上市公司的自觉自律,还需要排名操作者去夯实每一块地基。为了尽可能公正客观,本刊选取的数据和指标都来自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而对50家公司的解读,我们也仔细查阅了大量资料。 尽管我们的目标在于发现更多具有创新潜力和市场前景的科技公司,但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能够稳健中求胜―虽然高科技行业一直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说法。 中国科技论文:深化国际合作 加强中国科技教育 摘 要:空间科学与技术是近年获得迅速发展的前沿交叉学科领域,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我国空间科学与航天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撑,空间科学与应用专业的发展对我国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战略发展意义。俞俊生,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建设的“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国际开放实验室执行主任,兼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航天技术专家组专家、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中方实验室团体专家组秘书长、电子科技大学“立人班”导师组总导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专家。为透视中国在空间科学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本刊对俞教授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俞教授指出,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需要“地位对等”和“优势互补”;平台合作、团队稳定和优势互补是国际合作成功的关键;中英两国在空间科学教育方面的合作十分必要,取得了累累硕果;未来科技领域顶尖人才需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空间科学;优势互补;国际合作 一、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需要 “地位对等”和“优势互补”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俞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够接受本刊的专访。作为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创建的“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国际开放实验室执行主任和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中方实验室团体专家组秘书长,您是怎样看待空间科学领域的中英合作的? 俞俊生:空间科技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综合工程能力和系统管理水平,国际合作能够实现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但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往往比较敏感。高水平国际合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双方整体科技实力的“地位对等”和“优势互补”。英国在近代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举世瞩目,先驱者如牛顿、麦克斯韦尔等声名显赫,他们在力学和电磁学方面的贡献帮助人类全面演进至当今的科学时代。英国的科学技术始终走在世界的前沿,具备良好的科研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努力追赶,在建国之初的十几年里,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工业体系。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一批老一代科学家放弃了当时西方国家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到新中国的怀抱,并和众多的本土专家一道,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苏联科技援助的终止,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一批从无到有的伟大成就,在世界上展示了新中国的力量,为新中国赢得了尊严。这一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物,这其中有28位科学家代表荣获“两弹元勋”的殊荣,他们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拼搏精神,构成了中国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价值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经过新世纪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仅迈上了更高的发展台阶,科技水平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的《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4万亿,科技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里程碑式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例如,2016年9月25日,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形象地称为“天眼”,在贵州的自然天坑中正式启用;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2016年6月20日,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在国际比赛中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中国科考船“探索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开展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2016年1月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2016年8月16日,中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5年12月17日,中成功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2012年底,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已完成,2020年前后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2016年9月10日,郑(州)徐(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2017年年初,中国宣布将在北京投资近50亿元建设超级同步辐射源装置“慧眼”。 经过60多年的追赶,我国科技事业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已逐步缩小,其中,航天、核能、高铁等多个领域已成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形成了广泛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所需“对等性”的重要基础。2013年12月2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与英国航天局在京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英国航天局关于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进一步扩大在空间科学、空间应用、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探讨合作的可能性。2015年9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率中方代表团访英,全面深化中英第三次人文交流机制;2015年9月19日,刘延东副总理出席在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举行的“中英科技创新座谈会”,作为论坛议题之一的“中英空间科学教育合作”得到刘延东副总理和与会英方代表的积极评价。回顾中英空间科技领域的合作历程,可以很清楚地发现,随着中英空间领域合作的“地位对等”性不断巩固,双方科技优势的“互补性”亦日益凸显,英方的空间科学、探测载荷技术等与中方的卫星平台、运载火箭技术等互补性强,促成了中英合作不断跃升。 二、平台合作、团队稳定和优势互补是 国际教育合作成功的关键 《世界教育信息》:在空间科学领域,请您继续深入介绍一下中英双方在高等院校层面的合作。 俞俊生: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英空间领域的校际合作始于2000年由清华大学宇航技术研究中心和英国萨瑞大学空间中心共同研制的微型卫星“清华一号”顺利升空。2007年11月8日,在中英两国航天局的支持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时任院长房建成教授与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时任主任哈德威尔教授负责组建的“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开创了中英空间领域高端平台合作的先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联合实验室作为组织协调两国的航天研究机构、大学和工业部门的合作平台,推进中英空间领域的高端合作,双方共同组织年度合作交流会的工作机制十分有效,迄今已经成功组织了11届年度交流会,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我以我所在的实验室为例,向大家介绍中英合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2003年11月8日,在北京邮电大学时任校长林金桐教授和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时任院长史密斯教授的支持下,成立了“北邮-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国际开放实验室”,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陈晓东教授任实验室主任,本人担任执行主任。自实验室成立以来,通过每周五下午1个小时连线交流双方的学术进展、协助指导研究生、联合申请科研项目资助、师生学术互访等,我们在研究生培养、科研攻关、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令双方满意的合作成果。以我们承担的“十一五”“十二五”民用航天项目为例。“十一五”时期,我们引进了英方的紧缩场天线测量技术,在对方团队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已培养了三届研究生,基本掌握了系统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时期,我们瞄准更高性能的系统(比英方的系统性能指标更高),搭建原理验证样机。我们负责系统设计,英方提供关键部件加工,并指导我们系统装调。由于性能指标属于世界前沿,具有较大的技术挑战和风险,我们充分发挥合作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和实际经验,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于2016年初顺利完成样机装调、测试并达到各项技术要求,为下一步的工程样机研制服务卫星载荷整机测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14年5月28-30日,在由“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英研讨会上,我荣幸地与英国国家航天学院阿努奥吉先生一起共同担任“教育与培训”分会主席,中英双方的代表讨论了中英空间教育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开展这方面的合作。2015年9月5-10日,我第2次参加了由“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办、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承办的第十届中英研讨会,并继续与阿努奥吉先生共同担任“教育与培训”分会主席,会议期间,我与阿努奥吉先生在上海会议的基础上,共同拟定了未来十年“中英空间科学教育合作”愿景,希望通过未来十年的努力,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工程三个领域利用双方的教育和研究资源,培养两国的未来空间人才,合作涉及到双方的中小学、大学以及工业部门。大会决定把这份合作计划推荐给于2015年9月19日在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举办的“中英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得到官方确认后,该项合作计划被正式列为研讨会议题。9月19日下午,阿努奥吉先生和我被邀请出席“中英科技创新研讨会”,阿努奥吉先生向与会代表汇报了我们的建议,得到了刘延东副总理和英国高层领导的积极评价和赞同。经过近3个月的筹备,2016年1月16日,“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中方实验室团体”在北京成立,国家航天局、英国驻华大使馆和来自高校、科学院和工业部门的20家实验室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标志着中英空间科学教育计划正式启动。 经过十多年的国际合作实践,我有几点体会。第一,平台合作保障长效机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避免短期行为,只有长期稳定的合作,才能给双方带来更多的收益。第二,团队稳定保障合作稳定。科学研究中,设备仪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团队稳定更能实现协同创新。第三,优势互补保障合作效能。优势互补是合作的原动力,可以优化双方资源,以便挑战更高的科技目标。 三、开展创新活动, 支持空间科学领域青少年人才培养 《世界教育信息》:我们知道,科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这个问题上,请谈谈您的看法。 俞俊生:通过中英空间教育合作,充分借鉴英国中小学空间科技教育已有的成功经验,整合中英双方的空间科技教育资源,我们希望开辟一条空间科技人才选培的新路。众所周知,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航天事业的杰出科学家代表钱学森先生没有沉浸在过去的成绩上,而是更具忧患意识,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以警示后人。钱老之问的核心思想是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技大师,中国的航天科技事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科技事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才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这应该是钱老心中的“中国梦”。人生百年,生命有限,培养科技大师应该从娃娃抓起。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保障了所有青少年能够接受基础教育,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涵盖的知识内容已十分丰富,但科技教育往往受到实验设备、师资等因素的制约,虽然高科技产品已经进入家庭,如自动洗衣机、智能终端设备、宽带网络接入、汽车等,但普通大众和广大青少年对它们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实现知之甚少。从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来看,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性认知能力强,学校和家长应该多带孩子们到学校之外的工厂、科技博物馆、国家实验室等参观学习,接触高科技、了解高科技、爱好高科技,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高科技的创造者。这样的科技教育,才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遗憾的是,还有不少学校纠结于学校的升学率和排名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多数家长纠结于孩子的考试排名而忽视孩子的幸福感教育和兴趣培养。从科技人才选拔培养的角度,必须破除现存某些落后于时代的思想桎梏。数理化生学科的偏才、奇才、怪才,未来有可能成为科技大师的苗子,一经发现,学校要把他们当成“金种子”,量身定制他们的学业发展规划,而不能因为偏科影响升学考试,就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与呵护。 中英空间科学教育合作项目的创设,借鉴英国科技人才培养经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有效推广示范。我们的计划包括组织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空间科学资源向中小学开放,展示我国最新的空间科技成果,激发青少年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组织英国空间科学数理化大师班来华开展教学观摩。发展一批初高中合作学校(高中示范校、初中基地校),推荐数理化生拔尖学生(偏才、奇才、怪才),参加“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暑期学校,聆听专题讲座和实验室参观,邀请其中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实验室的科研项目。组织专家导师组,辅助他们本科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发展以及职业规划。组织部分学生代表,参加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的科学活动周,推荐有条件的学生赴英进入一流的空间科学实验室攻读学位。 《世界教育信息》:刚才您已经提到了一些举措,请您谈谈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计划启动后,在空间科学领域青少年人才培养方面的举办的活动及其具体的创新举措。 俞俊生: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计划已于2016年正式启动。第一,我们举办了两期“英国空间科学数理化大师班教学观摩活动周”。2016年3月15-19日,首次“英国空间科学数理化大师班教学观摩活动周”在北京和上海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四川、广东、海南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北京、上海两地的平行式教学观摩,英国的4位学术大师及其助手们分别为大家讲授了空间物理、空间生物、空间化学3门课程。新颖的内容、精彩的教学让师生们大开眼界。一般来说,许多同学对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感到有难度,英方老师的做法是先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注射器、玻璃球、干冰、酱油、牛肉块等,带着同学们用这些教辅设备做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问问题,实验结束后,老师启发同学们归纳总结发现的现象并讲授科学原理,以及相关科学家的故事,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同学们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有同学感慨,这样的方式上课,一定会喜欢上“高大上”的数理化。中方老师们更是盛赞英方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教辅设备演示和学生们实际操作,结合生活常识,建立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思考深奥的科学知识,再由老师提炼出书本上给出的科学规律;讲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各自都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弘扬科学精神。第二期教学观摩活动周也于11月14-18日在北京和上海成功举办。 第二,2016年7月18-29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活动周(暑期学校)”,来自全国的50名爱好空间科学的初高中学生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暑期学校的培训。培训包括12场中英航天专家的精彩讲座、参观5个国家级空间科学实验室等,讲座的主题面广、内容丰富,结合图片与视频,扩大学生知识面、增长航天知识;实验室参观中,实验室的专家们向同学们介绍科研项目和实现的科学目标,展示了许多先进的实验仪器。英国专家介绍了空间基础知识,通过视频观看了英国在轨航天员提姆匹克在空间站做的碰撞演示实验。在第一期暑期学校结业式上,学员代表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参加的航天科学方面最高端的活动,亲历了走进我国航天顶级实验室时的激动心情,忘不了实验室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增长了对航天人的亲切感和敬仰之情。短短的两周r间,学生们听到的、看到的还需要慢慢消化、吸收,但老师们的殷切希望已铭记在心头。2016年首届暑期学校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学院国际开放实验室、英国国家航天学院的大力支持。 四、高度重视科技领域顶尖人才培养 《世界教育信息》:您对科技领域顶尖人才的培养有哪些建议? 俞俊生:科技人才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群体,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课程进入中小学,高度重视中小学阶段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这两年,STEM课程也在尝试进入中国市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些中学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尝试引入STEM课程。在创新科技教育的国际潮流中,我国的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关注。当今世界各国在通过普及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造就大批量实用型、通用型科技人才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拔尖人才的培养方法。“科学大师”是怎样炼成的?追寻大师的足迹,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第一阶段,学生少年时期遇到好的启蒙老师(家长或学校老师),产生对自然科学浓厚的兴趣,得到家长和老师的保护和支持,这一阶段应该属于“兴趣+好奇”驱动型学习模式,达到不知疲倦、废寝忘食的状态。第二阶段,学生青年时期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这一阶段属于“兴趣+求知”驱动型学习模式,同样达到不知疲倦、废寝忘食的状态。第三阶段是漫长的,面对各种科学难题的挑战,努力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珠穆朗玛峰,失败、孤独、苦难常常相伴,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耐力,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这个漫长的阶段属于“兴趣+信仰”驱动型学习模式,不仅有不知疲倦、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还有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只有信仰才能具有无穷的力量。鉴于这种理解,我对培养拔尖科技人才的建议如下。第一,加强青少年的科普工作,在中小学增加科普活动,如专题报告和外出参观。增设科技兴趣班,主动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倡导“兴趣+好奇”驱动型学习模式。第二,兴办特色、专长高中和大学,入学条件由“全才”转变为“专才”,保障有专业兴趣的孩子能接受好的高中和大学教育,倡导“兴趣+求知”驱动型学习模式。第三,让“偏才、奇才、怪才”的偏科学生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创造条件早期进入国家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并为他们配备学术发展导师,进入青年时期,倡导“兴趣+信仰”驱动型学习模式。我坚信,中国的未来肯定会涌现出大批的科技顶尖人才。 中国科技论文: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机构的调整、解决就业难题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融资难的“瓶颈”长久以来制约着科教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全面分析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对策 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主要由科技工作人员组成,以市场为导向,能将科技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相互转化,从事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主要表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失衡、风险投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商业银行惜贷严重,融资服务发展滞后以及行政审批繁琐,管控严格,支持不足等。如何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现就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多个角度深入全面地提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创新性对策。 二、科技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方面 1.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限 首先,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等原因,初创期只有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抵押担保物很少或价值不高。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普遍较低,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三,企业未来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风险可预测性等方面都较难预测,缺乏金融机构的可靠保证,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 2.受到企业条件的限制,管理能力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大多的中小企业起步晚、发家于小型家族企业等原因,使得管理机制松散、权责不清,重大决策由企业主决定,缺乏民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在企业人力资源中,技术人员占主导地位,管理人才稀缺,使企业发展受阻。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级低,担保能力弱 科技型中小企业精通财务和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稀缺,尤其在一些企业中,内部控制和财务制度的混乱现状,甚至没有建立起正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融资时并不能向金融信贷部门提供认可的财务数据。而且这些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普遍不高,存在着逃债、避税行为,甚至做假账粉饰财务报表,破坏企业的信誉度,加大了融资难度。 4.企业融资的特点和需求大大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科技产品的研发是一个风险高企、需要充足资金保障的环节,但由于科研产品的周期性,往往满足不了申请项目长期贷款的条件,所以往往在科研成果未开发成功或者还未投产获利的时期,贷款已经到期,缺乏融资的连续性保障。 (二)政府宏观政策方面. 1.政府对于融资方式的控制。民间资本缺乏法律依据和行业规范,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根据中国间接融资的规定,贷款必须要有相应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将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而且,目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无法走直接融资渠道。 2.繁琐低效的行政审批制度。由于缺乏一个系统化的管理机制,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审批程序权责不清、程序繁琐;大大降低了融资贷款的效率。 3.相对较高的企业税务负担。近些年来,中国GDP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企业的税负增长过快,负担较重。另外,现行的税收政策设计不够科学完善,使得原本资金就十分短缺的中小企业更不愿意承担创新风险。 (三)金融体系方面 1.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科技企业的商业银行。中国金融机构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导,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但是高度垄断的四大国有银行将贷款的75%80%贷给国有企业、大型企业。 2.高度集中的贷款审批程序降低了融资效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有着严格的程序,审批程序繁琐复杂,金融机构宁愿选择办理较大额度的信贷融资业务,而不是中小企业的小额融资。在抵押财产过程中,需要办理财产评估、财产登记、保险、公证等行政手续,大大增加了企业贷款成本,降低了融资的效率。 3.金融体系内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居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做假账现象普遍存在,参与信用评级的企业占比较低,信誉水平低,金融机构获得其真实的信息和资料尤为困难,加大了交易成本和风险。 4.债权、证券市场门槛较高,融资渠道狭窄。中国证券、债权市场发展滞后,中小科技型企业很难通过股票或者债权直接融资,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5.征信系统不完善,企业的信用状况不透明。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征信系统是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的必要条件,然而中国目前的企业、社会征信系统都在筹建阶段,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对彼此的信用信誉不明了,信息不对称增加了融资成本和风险,也提升了融资难度和契合度。 6.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管理监督。目前中国担保机构的制度尚不完善,立法滞后,在运作、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严苛的贷款担保条件,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 (四)资本市场方面 1.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国虽逐渐建立起了资本市场,但金融体制与配套的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资本市场融资潜力尚未全面发挥。中小企业融资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很难得到多方面的融资支持。 2.风险资本引入较晚、发展不充分,难以转化为投资成果。中国的金融市场底部较晚,资本市场很不完善,风险投资发展缓慢。个人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不足,政府资金占比过高,投资效率低下。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升企业自身素质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产权明晰和权责明确是对一个经营实体最基本的要求,完善的治理结构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升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2.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改善信息不对称局面。科技型中小企业也要学习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培养引进专业的财务人才,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交流合作,打通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赢得更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信赖。 3.提高强企业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仍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经营,必须依靠尊重市场规律、积极自主创新、降低生产成本、诚信经营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摒弃传统融资理念,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主动去熟悉资本市场的融资途径,掌握融资所需的方式方法。根据企业自生特点探寻最适合的融资渠道。同时也要学会对于融资方式的有效组合,合理的分散、规避风险,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负债负担。 (二)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基本制度保障。中国目前对于中小科技型企业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支持,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只能依据行业特征和所有制性质不同处理。近年来出台的《物权法》《所得税法》等是很好的开端,国家要抓紧完善立法的漏洞,并且能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过程中,逐步推进专门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法律规范,更好地浇灌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2.削减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政府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审批审核相当严格,行政流程繁琐。因此,政府应从服务型角度出发,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简化审批流程,适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门槛,给企业的创设和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 3.弱化对利率的管制,降低企业税务负担。逐步推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真实地反映市场主体对资本的供求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发金融创新、降低交易成本。 (三)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促进融资便利化、科学化 1.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政策银行。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中小金融服务市场缺口,迫切需要成立大批中小金融机构,适应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专门性政策银行,发挥其工作效率高、融资成本低、贷款门槛灵活等特点,以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国家赢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促进其规范、良性发展,成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2.建立健全完善的征信系统、信用担保体系。要贯彻落实科技部在2015年1月的《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通过财税政策推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互保、联保、贷款保险等多渠道建立贷款担保基金等方式,推动担保机构加强业务创新,探索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强化其分散风险、增强信用功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3.发展债券、证券市场,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债券市场、证券市场等的补充作用,鼓励有实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尝试多元化融资渠道。在投融资方面,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突破口,把培育发展鹇孕孕滦瞬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推进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贷款担保(质押担保)、非上市公司场外交易等的发展。 (四)挖掘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潜力 1.规范中介机构市场运作,改善中介机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中介机构以及科技服务机构作用,在服务领域方面逐步开放并扩大,规范中介服务市场,提供并改善各类服务。 2.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拓宽投资者的范围和队伍。要进一步大力发掘民间资本的作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民间金融机构的培育,引导民间信贷的规范发展,拓宽投资者的范围和队伍。 中国科技论文:怀柔科学城,中国科技新地标 曾以雁栖湖、红螺寺、虹鳟鱼、红肖梨闻名的京郊怀柔正在悄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统筹规划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同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l《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一艘“科技航母”将在北京东北部启航,成为创新中国梦的新引擎。 空间布局“一核四区” “怀柔科学城概念的提出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与这些年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整体思路和近年来怀柔的定位、发展基础一脉相承的。”怀柔区副区长王|认为,通过近年努力,怀柔大力发展科技研发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具备了建设科学城的良好基础。 怀柔科学城位于怀柔区平原区东北部,北邻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南接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西邻怀柔城区。规划面积41.2平方公里,按照“一核四区”进行空间功能布局。 “一核”,即核心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区”,包括科学教育区、科研转化区、综合服务配套区、生态保障区。其中,科学教育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主要依托中科院大学建成人才培养基地;科研转化区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主要以雁栖湖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综合服务配套区规划面积10.2平方公里,主要依托雁栖小镇等功能组团,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生态保障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构建科学城的生态保障空间。环绕在核心区周边,四个功能区组成了重要的配套保障圈层,将推动怀柔科学城高效协同运转。 “可以说,怀柔科学城是承接中关村溢出效应、优化创新空间的再布局,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集中资源要素的再安排。”王|说。 通过“一核四区”规划布局,怀柔科学城将覆盖科学、技术、产业、服务四个圈层。“科学城,核心是共同产生原始创新的科学圈。其次是技术圈,指的就是把原始科学成果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交叉研究平台。第三是产业圈层,即把技术变成产业。以上这些,要实现良好的运转,还要提供服务圈层,让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等在这里舒适地生活、工作、学习。概括地讲,就是宜读、宜研、宜居、宜业。” “国家队”相继汇聚核心区 实际上,从怀柔科学城酝酿之初,一支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就已经开始行动。 2009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合作协议》,怀柔科教产业园区上升到院市合作层面,为怀柔建设科学城打下了基础;2011年,中科院与北京市签署了院市共建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协议,为在怀柔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性研究中心迈出了第一步。 近年来,院市高层领导多次会商并召开了合作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签署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怀柔科学城合作协议书》。 “院市双方密切配合,中科院拿出最好的项目和团队,北京市拿出最大支持力度,共同谋划建设北京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大科学中心。”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姜晓明说。 目前,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正加快推进,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已有15个项目投入运营。 坐落在核心区以北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芸芸学子心中是全国顶尖学府。以中科院各院所的强大科研力量为平台,师从各领域的著名学者乃至院士,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享受着国内顶尖的科研教育资源。以此为主要依托,这里将建设科学教育区,为科学城的发展持续输送一批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已有8000名师生入驻。 核心区以南,是科研转化区,规划范围与现有的雁栖经济开发区大致吻合。近年来,这里已汇聚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全市首家纳米科技产业园――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签约入驻纳米能源等项目48个,成为国家级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6年9月破土动工的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2018年建成后将成为集研发、展示、交流、产业转化等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纳米能源全球创新中心。与此同时,中科院已有12个研究所22个项目落户在这里,其中15项建成投入运营。 随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的布局完善,怀柔科学城具备了更深层次融入国家创新战略、为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基础和条件。正如姜晓明所说,北京是全国创新要素最活跃的集聚地,“全力配合北京建设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全国科创中心,是中科院作为科技国家队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科院来说,这当然也是一种双赢。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作为中科院在北京的又一次发展机遇,成为了继中关村园区、奥运园区之后,中科院在北京倾力打造的第三个园区。 “国家战略”锋芒初现 蓝图已绘就,下一个问题是,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力学所、电子学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科研单位,以及中科合成油、北龙中网、中科纳通等院属企业,它们或在怀柔建立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组织开展国家级科学研究;或引领怀柔向新能源、云计算、纳米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加速聚集,从而成为了中科院在怀柔的第一批“先遣部队”。 从寸土寸金的中关村搬出来,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如今看来,这些几乎是“咬着牙”做出的决定,为研究所换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位于怀柔园区的空间科学任务大厅,“亲眼”见证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姜宗林和他的同事,在这里研制成功了世界首座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的超大型激波风洞,该风洞技术创建了先进高超声速地面试验技术的国际新高度,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学会2016年度地面试验奖。 而该所在怀柔建成的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平台,则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完成列车模型缩比1:8、最高实验速度50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实验专用平_。“目前该平台已为多家企业完成了CRH38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城际列车等高速列车研制的空气动力学实验,支撑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杨国伟透露,他们还将继续为我国“十三五”国家“先进轨道交通”专项的400公里高速列车和中速/高速磁悬浮列车研制等提供实验数据。 “两装置五平台”今年开建 未来,怀柔科学城将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以及布局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子午工程二期等大科学装置项目。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还将建设一系列聚焦物质、材料、生命、环境、空间等基础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今年,将有两大科学装置和五大交叉研究平台开工建设。 据悉,今年动工的两大科学装置为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其中,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将建成世界上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装置,可满足多学科、多领域物质科学研究对综合极端实验条件的需要。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以认识地球环境复杂系统、模拟地球系统圈层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精细描述和预测地球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等为目标,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 今年将开工建设的五个交叉研究平台包括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 其中,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将建设一个国家级的“设计-实验-应用”一体化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提供高质量的材料研究样本、高效快速的高通量检测手段,建成我国首个、世界规模最大、手段最齐全的材料基因组平台,促进重要材料的发现和优化。 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将开展先进光源技术研究及关键设备验证测试,直接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落地建设提供支持,建成先进光源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为我国未来在先进光源领域达到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奠定基础。 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可充分利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建设先进储能、物理储能、太阳能电池综合测试分析、LED综合测试分析及清洁能源用同步辐射光源线站等研究平台,成为我国首个开放共享的从原子级到宏观尺寸、从材料到系统的清洁能源材料、器件综合分析测试平台。 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支撑国际子午圈、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任务等国家重大任务,力争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爆发、全球变化和地球空间耦合等国际空间科学前沿取得重大原创突破。 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将为临近空间超高速飞行器、高速列车、空间引力波探测等重大科技工程的技术攻关与系统方案研究,提供世界领先的实验条件。 通过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面向全世界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开放,怀柔科学城将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和开放科研平台,成为未来中国的科技新地标。 这一切都将继续……可以预见,到2030年,当国人再谈起怀柔时,或许会充满自豪地想到,那里有一座世界一流的科学城。 中国科技论文:浅谈中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研发经费的投入快速增长,依靠创新、科技提升产品价值,在高技术领域与关键技术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已成为国家战略。本文关注的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考虑到科技与经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以相互联系的系统观的视角考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以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并从创新及管理体制角度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创新管理体制 一、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的现状 (一)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总体偏低 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省份创新对经济的支撑效率普遍偏低。近年来我国创新对经济支撑的平均值仅为60%左右,距离100%的效率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这显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有待提升。国家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快速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长率。然而,高技术产值平均增长率较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的总产值占比很低,一直没有明显提升。这表明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有限,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让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转型的迫切任务。 (二)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虽然总体上看,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比较低,然而,这种支撑作用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撑效率在东中西部地区显示出明显不同:东部地区显 著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并且正是由于东部地区的高效率提升了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依赖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与环境。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在于技术转移的市场平台、技术转移体系、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等制度建设和市场环境是否完善,以及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这些因素看,东部地区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二、创新生产系统和创新支持下的经济系统两阶段效率分析 (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受制于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 有关数据表明,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的转化效率(创新生产阶段)明显高于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这可以看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不强主要是受制于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即创新支持下的经济系统效率低制约了整体效率的提升。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的潜在空间很大。 (二)省际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明显 据有关数据和对各省创新过程两个阶段的效率差异的比较,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创新对经济发展强支撑型:这一类省份创新对经济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效率都很高,基本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以天津、上海、广东等省份为代表。第二类是创新成果转化制约型:这种类型包含了很多省份,表现最为典型。这一类省份的特点是:创新生产阶段效率较高,但是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效率比较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两个阶段的效率差异明显,这种类型囊括大部分省份,甚至北京两个阶段的效率差异也较大。 这充分说明创新成果转化难是普遍现象,也是制约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三类是创新生产制约型:这一类省份表现非典型,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效率高,但是创新生产阶段效率较低,创新对科技的支撑作用受制于创新生产阶段,如江西、海南。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两点发现:一是创新支持经济发展的效率受到创新生产阶段和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两个系统的影响,任何一个阶段无效或者低效都会对整体效率形成制约;二是我国省份之间差异巨大,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区域间表现差异非常明显,各有不同。 三、创新成果的优化配置 (一)开放型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滞后制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除了少数省份实现中间产出的最优配置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没有实现中间产出的优化配置。总体来看,一是创新成果普遍不足;二是代表技术转移指标的“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在绝大多数省份内都处于显著不足状态。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能够反映我国技术交易转移体系建设情况,这项指标绝大多数省份都没有实现最优配置,充分说明目前我国技术交易转移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当前跨区域的技术交易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滞后义亟须建设区域间和省际相互开放、互联互通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二)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区域互联互通是提升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效率的关键 一类是由于创新资源投人过多导致,如江苏、北京、浙江和湖南;另一类是和有限创新资源投入相比,“专利授权数”相对丰裕导致,如黑龙江、重庆、安徽和新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通过建立区域性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创新成果协作平台来促进创新资源和成果在区域间的流动与共享。通过这些平台建设,促进这些资源和成果相对丰裕(或者由于自身能力限制成果难以转化)的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身效率,而且也能促进其他地区的效率提升,实现双赢。 四、我国科技创新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一)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体系 为了使科技创新更好的支撑经济发展,应尽快推动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体系,以法制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设。消除现有法律体系中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法律立法精神相冲突的地方从法律上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权益。同时,出台配套细则,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对创业人员的经济激励措施。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经济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创新在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与成果本身的“非市场化导向”密切相关,尤其是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创新主体,其科研成果的非市场化导向与当前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密切相关。 (三)建立开放型的技术转移交易服务体系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是当前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构建全国层面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乃当务之急。 (四)建立共享平台和交流体制 建立区域间互联互通的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共享平台,提升区域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制定政策,支持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间共赢。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普遍偏低,其中创新成果未能有效D化是制约创新有效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因,同时开放型技术交易体系建设滞后制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创新资源与创新成果未能实现优化配置成为普遍现象,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区域互联互通是提升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效率的关键。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与外部经济及政治压力都要求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和价值驱动,这都要求中国当前亟须解决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亟待提升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中国科技论文:从考古三大刊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科技考古发展趋势 摘 要:根据发表在《文物》、《考古》和《考古学报》三种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论文,综合考察2005―2014年中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发现过去科技考古的研究更偏重于单个遗址、单一材料或某一种技术手段的应用,而现在的研究更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研究方法的关联性,并初步分析科技考古发展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科技考古;计量分析;发展趋势 科技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研究古代人类文化遗存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遗存,获得更多的古代人类活动信息,从而尽可能地构建古代人类社会的面貌。 19世纪中叶,近代考古学开始形成。进入20世纪以后,各种自然科学和技术都有快速发展,并在国外考古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的科技考古事业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逐渐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已有较大进步和喜人成绩。 科技考古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国内已有学者专文介绍过,它包括年代学研究、环境、植物与动物考古学研究、体质人类学研究、物质结构及化学元素分析、田野考古新技术、计算机技术考古及文物保护等方面。 科技考古的文章主要发表于《考古》、《考古学报》、《文物》、《考古与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敦煌研究》、《中国历史文物》( 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江汉考古》八种考古类刊物上。其中《考古》、《文物》、《考古学报》是中国文物考古界公认的三大权威刊物,代表了中国文物考古的学术主流,都是重要的中文核心期刊。 有学者采用科技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在对九种中文核心期刊(其中八种考古类核心期刊,一种为物理核心期刊)《考古》、《考古学报》、《文物》、《考古与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敦煌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现《中国历史文物》)、《江汉考古》、《核技术》等所刊登的科技考古论文的统计中发现:我国科技考古论文统计曲线呈现三个平台,它印证了我国科技考古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倡导期(1950-1977),初步发展期(1978-1989),快速发展期(1990-2002)。这种采用科技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文核心期刊所登载的科技考古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很有学术意义和价值。我们借鉴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我国科技考古文献,不仅看文献的数量,也分析文献的质量和内容。综合上面各种因素,本文选择了考古学界认可度较高、影响较大的考古三大刊近十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了解和总结近年来我国科技考古的发展情况,进而提出对我国科技考古发展趋势的一些拙见。 考古三大刊十年来(2005-2014)来共发表科技考古论文150篇(见表1)。每年大约都有10多篇文章,每年文章的数量变化不大,其中《考古》最多,有87篇,占总数的58%,《文物》的数量也不少,约占33.3%,《考古学报》数量最少。 按大分类统计(见表2),年代学研究19篇,环境考古学(含动植物考古)研究32篇,体质人类学研究7篇,物理化学分析技术70篇,田野考古新技术16篇,计算机考古3篇,文物保护研究8篇。数量统计表明:高新技术在考古中应用的次数频率在增多,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物理化学方法(含核技术),特别是金属分析占据重要位置,环境考古学研究呈上升趋势;传统的碳十四测年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许多考古新技术的应用无法从这三大期刊中反应出来,这三大期刊更多的反应的是这些技术对考古研究的促进作用,许多领域还没有广泛的推广开来,受众的群体还不多,所以科技考古要得到发展,首先就要突破传统考古,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适当的降低门槛。 十年来我国科技考古事业的确有较快发展,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1)《文物》、《考古》杂志开辟的“科技考古”专栏,几乎每期都有科技考古文献发表。(2)各地的文物,考古杂志都有一些科技考古。(3)一些科学史研究杂志也有科技考古文献发表。(4)近年来发表的考古报告和出版的考古报告,大都附有科技考古分析报告。(5)有数量可观的“科技考古”论文集出版。(6)一些考古文集和科技史论文集中发表了部分科技考古论文。(7)近年来举办了数届“科技考古学术研讨会”。(8)一些高校纷纷成立科技考古系,培养科技考古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生。(9)部分高校和研究单位先后成立科技考古研究室(所)。(10)各种中外联合考古队在全国各地的考古工地上正在进行不同规模的科技考古调查和发掘。(11)中外学者合作的科技考古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通过分析近年来科技考古的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1、科技考古基础理论的建设很薄弱;2、科技考古学的多学科协作研究还不够深入;3、我国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的国际合作还不够活跃。 总起来看,随着考古学对生态环境、文化整体面貌以及文化间相互关系综合研究的不断加强,近年来科技考古的研究重心也在产生变化。如果说过去的研究更偏重于单个遗址、单一材料或某一种技术手段的应用,那么现在的研究更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研究方法的关联性,具体说来,如下3个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一是更加注重研究古代人类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古代遗物和遗迹的分析研究不再停留于“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继续探究“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文化嬗变的动力问题。科技考古与考古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因为两者的目标其实并无二致。科技考古越来越多地强调最大限度地提取考古遗物和遗迹所蕴含的信息,并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加以释读或分析,以期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其演变的规律。 二是更加重视不同区域技术与文化发展所显示出的独特性,冶金考古对云南、新疆和陕西汉中等地区金属技术特征的揭示就是很好的例证,玉器考古对各地玉料矿物学特征的揭示亦复如是。注意技术与文化演进中的区域性特征,不仅有助于认识地理及环境背景的重要性,而且是为了更好地探讨不同区域或不同人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从多种角度揭示文化演进背后的动力。 三是科技考古各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可能出自同一考古遗存,而且体现在研究手段上互相借鉴、互为补充,从而使得相关研究更加全面而深入。随着研究方法或手段的不断进步,研究者能够获得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因而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多样的角度来分析或阐释这些信息,并有条件展开综合性的比较研究。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软件越来越多样,许多都能很好的促进科技考古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向其他学科,其他国家,其它领域学习,拓宽视野,利用更好的科学技术来协助考古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 摘 要:目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总体状况方面: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缺乏;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全社会对人才资源开发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二是在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缺乏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尚处于积累阶段。三是在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主体,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障碍。因此,我们应着重从理论研究、公共管理和企业微观管理三个方面加强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公共人才服务体系 一、引言 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而科技创新人才的总体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加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被提高到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成效的关键。 美国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科研集体和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20世纪八十年代后,北美、西欧、日本及东欧一些国家,都发展起具有本国特色的创造学研究体系,分别从心理学、性格学等角度对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路。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前苏联、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前苏联在全国和各地区建立发明家组织,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培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英国则通过设计方法讨论会,研讨关于创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了进行创新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和研究组织。到1998年6月,中国政府和科技界构建和启动了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教育振兴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中,对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研究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组织的“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组,他们对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文魁、吴冬梅(2008)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报告》和边文霞(2006)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两篇文章分析了人才对北京市宏观与微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各因素的满意度与需求度,并通过对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做差异性分析,指出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应完善之处。而课题组成员宋克勤(2005)在《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措施,总结了国外在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一般特征。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创新人才和宏观环境建设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的意见建议。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也对科技创新人才的企业环境建设进行了研究,以企业为出发点,对企业所营造的微观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壮大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另外,国内各省市(如上海、深圳)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科技创新人才的界定 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国际通用的概念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在理论上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 目前,中国研究者对科技创新人才定义大同小异。其中对科技创新人才概念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是刘敏、张伟,他们在《科技创新人才概念及统计对象界定研究――以甘肃为例》一文中,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了界定。狭义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直接参与、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及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的所有人员;广义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科技人力资源,包括现在和潜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而且具有较高的创造力,是创新型和科技型的复合型人才。其具备的个体特征为: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个性与独特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010年9月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披露,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逐渐提高。“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引进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但是,针对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中国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目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 总体状况分析 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1)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相对于中国人力资源绝对总量而言,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对数量还明显不足。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需要迅速发展和壮大科技队伍。 (2)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在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仅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影响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中国科技人才资源中,尤其是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尤为匮乏。 (3)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科研条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促使中国的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中国重点大学一些在该学科内最优秀的学生中60%~70%留学国外,但学成归国的人数却很少。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浪费了中国投入的巨额教育培训经费,而且这些掌握关键技术,在科、教、研领域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领域的人才一旦流失到国外,将会对中国的科技产业甚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另外,如何引进尖子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4)自主创新投入不足。高水平的R D投入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中国的R D投入较低,科技创新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2. 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缺乏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尚处于积累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1)局限性。相比较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研究,不论是环境研究,还是对策研究,国内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关于微观层面的研究比较缺乏。一是现有文献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涉及国家层面、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研究多集中于农业领域;微观环境涉及组织层面,研究则主要集中于高校。二是在对策研究方面,部分文献一般停留在政府层面进行对策研究,而对企事业单位如何开发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较少提出系统化的具体方案。三是真正有理论依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较少。 (2)科技创新人才及其研究成果的数量大于质量。由于目前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建设不完善,一些科研人员往往难以专注于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将更多精力关注创新成果的数量而非质量,影响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国际论文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二是国际专利产出极少,产业技术国际竞争力处于严重弱势;三是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明显少于学术型人才;四是能够把握世界科学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尖子人才匮乏。 3. 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现状分析 (1)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但长期以来,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而企业的研发人才非常少,且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全员的比例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不仅缺乏,而且流失严重。而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能力的薄弱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障碍。企业在创新理念、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阻碍了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企业缺少对研发和创新足够的重视,自主创新和研发意识较弱,而更多地关注如何扩大市场份额以增加销售收入。二是承担技术新风险的能力低。由于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筹资渠道少,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低。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长期战略性规划。中国企业大多不具备长远的发展战略,没有建立推动自主创新的机构和组织,没有制定长期的自主创新规划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四是科技创新人才的选聘、培养、评价以及激励等机制不完善。 四、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 1. 理论研究方面 一是国内专家学者应该注重在具体领域(行业和个体组织)和城市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应贴近实际,具有实用性。二是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微观环境建设的研究。推进企事业单位科研工作站点建设,支持科研成果与企业和社会的对接转移,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三是国外对创造性人才的研究形成了各种科技创新人才理论,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论,还编制了大量测量工具,为研究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及可验证性提供了有力手段,值得借鉴学习。四是建设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通过人才交流,促进创新人才的相互交流和信息沟通。通过国内外人才合作项目,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鼓励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2. 公共管理方面 (1)创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国家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创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尤其是提高R D的投入强度,促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完善公共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以及科技人才数据库等。三是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管理机制,包括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人才自由流动制度等。 (2)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政府应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引进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二是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包括人才服务与培训机构、社会中介培训机构等各类社会教育机构。三是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智力引进的政策措施。 3. 企业微观管理方面 (1)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一是创新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人才评价方法。二是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倾斜的政策。三是在人才培训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技术交流、专家论坛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和支持员工的创新活动。四是在薪酬福利方面,为员工提供基于工作表现和个人能力发展的薪酬体系,鼓励人才跨部门、跨团队进行广泛参与和广泛合作,以激发创造性。五是在绩效管理方面,以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进行科技创新人才职称的评聘、成果评奖等。六是为人才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 (2)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理想的工作环境,可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不仅可以提高人才的忠诚度,而且可以促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转化,进而实现组织的创新与发展。一是满足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科技创新人才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企业应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挑战性,不定期地为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二是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推动创新的工作氛围。企业应淡化领导者角色,引导员工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打造舒适的外在环境。积极打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如舒适的办公室、功能齐全的健身房、弹性工作时间制、不定期的企业活动等。 (3)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促进企业员工持续学习、不断提高适应和变革能力的功能。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拓展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不断突破极限,实现科技创新。一是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倡导组织成员“全员参与”“系统思考”“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二是建立灵活的扁平式组织结构,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三是开发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促进知识的共享、互动与创新。四是建立和完善奖励学习与创新的激励政策。 中国科技论文:新型光源投影在中国科技馆的应用 【摘 要】投影机的传统光源主要指高强度气体放电的光源,包括超高压汞灯、短弧氙灯和金属卤化物灯。新型光源主要有LED光源和激光光源。经过分析传统光源与新型光源的特点,指出各种光源的优缺点,并根据中国科技馆的实际情况,给出新型光源投影替代传统光源投影的建议。最后指出逐步实现节能、环保、高性价比投影的更换是未来科技馆的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投影;光源;LED;激光;科技馆 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光源从经过不到1英寸的显示芯片,到清晰地投射在大屏幕的过程中,显示面积需要放大成千上万倍,因此高亮光源是相当重要的。现阶段,在投影机领域,传统光源包括超高压汞灯、短弧氙灯和金属卤化物灯,新型光源指LED和激光光源。 1 传统光源的特点 传统光源主要是指高强度气体放电光源,包括超高压汞灯、短弧疝灯和金属卤化物灯,它们的发光原理都是一样的:在一个充满高压气体的灯管里使两根相距1毫米左右的电极尖端产生高压放电,从而激发气体产生可见光。 1.1 超高压汞灯 当灯管内的高压气体为汞蒸汽时,这个灯就叫“超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具有很高的亮度,汞放电的蒸汽压越高可见光就越丰富,电弧亮度也就越高,超高压汞灯稳定放电时汞蒸汽压强通常要达到104Pa以上,这就要求灯泡在工作时腔体内最少要能承受10MPa以上的气体压力。该灯色温高,对视觉刺激大,但是本身很脆弱,因为它本身受到温度太高,加上现在的技术限制,因此寿命很短,一般正常使用在2000小时左右,且其光衰性很强。由于较高的性价比,超高压汞灯被广泛用于中高档投影机的中高亮度产品中。 1.2 短弧氙灯 当灯管内的高压气体为氙气时,这个灯就叫“短弧氙灯”。短弧氙灯的亮度比超高压汞灯更高,辐射光谱接近日光,最高亮度可达到4万流明,而且亮度衰减性控制良好,随工作电流和工作时间变化较小,但是该灯价格昂贵,而且寿命短只有可达1000小时左右。目前只用于少量高档投影机的高亮度产品中。 1.3 金属卤化物灯 当灯管内的高压气体为金属卤化物时,这个灯就叫“金属卤化物灯”。金属卤素灯,其特点是寿命长,价格便宜,但是亮度的衰减性也很快,一般1000小时衰减50%左右。并且发热量高,对投影机散热系统、工作环境防尘要求也高,不宜做长时间投影使用。目前,主要用于低档品牌的高亮度产品中。 2 新型光源特点 2.1 LED光源 LED光源就是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投影机的光源,来代替传统光源,LED光源分为两类,一是以单色的白光LED作为光源;二是以红、绿、蓝三色LED作为光源。 与传统光源相比,节能是LED光源最大的特点,耗电不到传统光源的三分之一。此外又由于LED是冷光源,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远远低于传统灯泡光源,大幅降低了光源对投影机的散热要求;全封闭的光学引擎完全杜绝灰尘的进入做到了光路零维护;LED光源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使投影机更换灯泡的频率降低并减少了后期使用成本了。目前LED投影可以做到十年不用更换灯泡,真正做到零维护。内置的高温隔热膜,外置的真空散热,再加上两级温控保护可以使LED投影工作时间长达十年,是传统光源寿命的10倍~20倍。 目前LED光源已逐渐成熟,并在逐步进入了平常百姓人的家中,但其使用成本还是偏高且光源亮度不足。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大投影生产商对LED光源的日益重视,纷份加大LED光源的改进力度,使其性能不断在改进中提升。经过对LED光源的改进,如今其已经具有了更好的发光率和发光角度以及更高的单色发光性能,但目前亮度也只可以达到3000流明,然而这个亮度已经可以满足很多要求不高场合的使用需求了。而且根据LED光源具有超低的光衰,行业标准表明1000小时光衰为0,3000小时光衰为1%,10000小时光衰仅为3%,这显然也为LED光源长期使用效果提供了保障。 2.2 激光光源 激光光源就是以由全固态激光器产生的激光作为投影机光源,从而代替传统光源,激光光源也分为两类,一是以单色激光为光源;二是以红、绿、蓝三色激光作为光源。 激光显示技术是最新一代显示技术,是近几年来才新兴的技术。激光作为投影光源最显著的优势就是亮度高和使用寿命长,使得人们不断加大对该光源在投影领域地不断开发与利用。另外激光的色域、色彩和饱和度等各方面的出色表现都在传统电视之上。超低的售后维护成本,超低的光衰,使得激光光源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目前生产商对激光投影光源的设计寿命已达10年之久。 但受限于美国国家标准学会、食品管理局、药品管理以及欧盟相关标准:民用激光器不能超过1mW,工业用激光器不能超过5mW,因此所有在售的激光投影机的亮度不可能超过5000流明,但作为最有前途的新兴光源,各大厂商(如BARCO、爱普生、科视、NEC、SONY等)都在进一步试验高亮度的激光投影机,目前最高亮度已经达到了72000流明。此外作为新型光源的投影,激光光源的投影目前的价格较高,尤其是高亮度的投影,加之体积很大,目前还不能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 3 中国科技馆新型光源投影的应用 中国科技馆新馆建成于2009年,展厅内现有投影机180余台,且投影种类众多,但大多采用高汞灯灯泡,给展品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平日馆内展厅观众较多、温度较高、灰尘很大,投影仪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每天运行近八个小时,使投影机与投影灯泡的寿命大幅降低。而且经过多年使用,很多投影效果已经明显不能达到当初设计要求而影响到了展品展示效果,使展品完好率下降,影响观众参观效果。随着投影机老化程度不断加大,投影机的日常维护消耗也在逐年增加。 鉴于此情况,根据对中国科技馆内投影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对展品维护标准的不断探索研究,暂时由不同的亮度需求可以将中国科技馆的投影分为三类,低于3000流明,5000流明左右和10000流明及以上的。 根据LED和激光投影的特点,目前可以用LED投影取代低于3000流明的小型投影机;将5000流明左右的用激光投影替换;由于目前高流明的激光投影价格十分昂贵,10000流明及以上的仍采用目前流行的传统灯源的高亮度工程机。 2014年,中国科技馆已经将部分影响投影效果的低亮度投影更换为LED投影,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表明,LED投影完全可以满足低亮度投影的要求。由于激光投影价格较贵,只更换了一台激光投影来替换中高亮度的投影,也达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像这样采用高性价比的主流投影机,逐步淘汰那些陈旧过时且不环保的机器,将是未来科技馆发展的大趋势。 4 结语 目前新型光源投影机仍有亟需改进的技术,各大投影生产商仍在不断地加大对新型光源投影机的研究投入。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光源已经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新型光源的投影机会更加稳定、成熟。 中国科技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与品牌战略 摘 要:根据我国科技期刊的实际情况,笔者论述了科技期刊品牌的基本概念及现实意义。讨论了创立科技期刊品牌的条件以及实现科技期刊品牌的具体途径,并从建立健全编辑部的规章制度,筹建国际化的编辑委员会,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构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等方面探讨了创建科技期刊品牌战略的基本对策。笔者强调,在市场竞争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办刊人员应树立起强烈的期刊品牌意识,把准期刊定位,突出办刊特色,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使科技期刊得到持续发展,从而打造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科技期刊;品牌意识;编辑素质;品牌战略 科技期刊常常能够显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总体发展水平,是开展对外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也逐渐成为科技论文产出大国,我国每年出版发表的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涵盖各个学科、基本能满足科技人员成果发表和学术交流的科技期刊体系。尽管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不少,然而国际知名品牌科技期刊并不多,我国科技期刊的全球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与国际高水平期刊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研究实力极不相称。因此,探索中国品牌科技期刊的发展道路,打造中国的品牌科技期刊,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中国科技界及期刊界的历史责任。 一、树立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 科技期刊是进行知识传播、推广科研成果、探讨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随着国家对期刊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内外科技期刊的品牌化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树立科技期刊品牌意识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基础,打造品牌期刊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以来,品牌意识已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变革行列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科技期刊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创立自己的强势品牌。期刊品牌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无形资源,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科技期刊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今天,谁拥有了品牌期刊,谁就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打造品牌期刊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最好对策,否则,科技期刊就很难在期刊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因此,加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办刊人员应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积极挖掘各方资源,吸引并留住作者及读者,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期刊的品牌形象。 二、期刊品牌的基本概念与现实意义 基本概念: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期刊定位、创意策划和特色风格、学术地位和公众形象等多方面的抽象和概括。品牌期刊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被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广泛认可[1~3]。品牌期刊的价值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资产。品牌期刊对于期刊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实意义: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经营正成为学术期刊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品牌科技期刊主要表现为整体形象的标识性、文化内蕴的先进性、读者群体的专一性、同类科技期刊的统领性和开发经营的增值性。因此,加快实现科技期刊品牌战略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科技期刊的品牌战略 一个科技期刊能否成为品牌期刊是长期以来该期刊的学术质量、期刊影响力、受众认可度等诸多因素凝聚和积累的结果。科技期刊品牌对科技期刊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办刊人员必须十分重视期刊的品牌发展,笔者将从六个方面论述实施科技期刊品牌战略的基本对策[4-7]。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科技期刊的品牌地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创建先进的期刊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完善的编辑部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编辑出版程序不仅是创建品牌期刊的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立和完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树立期刊品牌的重要环节。期刊社或编辑部应当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和编辑业务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合理有序的编辑出版管理制度,分工到位、职责明确,保证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井然有序,使科技期刊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在期刊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积极组建一支国际化的期刊编辑委员会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把那些国内外在本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吸引到编辑委员会里来,他们是影响期刊发展和期刊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专家、学者专业知识背景深厚,见多识广,具有敏锐的科学观察能力,他们对期刊办刊宗旨及期刊组稿理念、期刊市场定位及期刊发展战略会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例如,《西北地质》编辑部在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中,经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及时沟通,补充了不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院士及国际编委,同时充分发挥了《西北地质》编辑委员会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西北地质》的学术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 (三)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 期刊品牌的形象是读者、作者对品牌期刊的基本印象和总体感觉,这种感觉能在本领域专家学者中迅速形成期刊识别印记[8]。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总体要具有简洁性和统一性,在视觉上应当简洁生动、易于识别。其次这些视觉形象应当具有统一稳定的特点,期刊品牌形象长期就会在读者、作者及其他科技人员心目中形成固定形象识别印记, 从而使期刊得到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读者和作者的认可。 科技期刊要成为品牌期刊,人才战略是期刊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期刊管理人才、专题策划人才、编辑出版人才可以使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外界声誉不断提高。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延伸和相互交叉,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编辑业务知识、宽广的科学研究视野、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才能向读者呈现出编排规范标准、具有科学价值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品牌期刊的编辑应当具有一种较强的期刊品牌意识,无私奉献精神和终身奋斗的思想品格。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对于创建品牌期刊便具备了十分巨大的潜能。 (五)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 提高论文质量是创造品牌期刊的关键,编辑一定要关注行业热点问题。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所撰写的稿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科学价值,他们的稿件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因而编辑部应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选题组稿,聘请某一专业领域权威性的专家撰写稿件,让那些真正代表学术水平的稿件在第一时间发表。编辑人员必须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行选题策划。 (六)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期刊网络现代化既有利于期刊的广泛传播,充分展示期刊的品牌形象,又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期刊网站可以发挥办公自动化的优势,完成期刊的基本信息以及目次、摘要、全文等内容的在线,一些重要的文章在网站上能够很快地与读者见面;建立期刊办公自动化系统,如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在线编辑;建立读者与作者互动机制,加强编者与读者的网上交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内容丰富和构建完善的期刊网站,既可提高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又可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七)注重科技论文的质量审查 期刊刊载的科技论文学术水平高低与专家审稿环节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讲,编辑部都实行两审制度,同时选两位本学科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论文进行审查。编辑要认真阅读专家的审查意见,结合编辑的审读将退修意见准确地传达给作者,当作者修改好论文返回编辑部,编辑一定要认真审读,修改不到位的论文退回再行修改。论文审改过程一定不能省略,只有紧紧抠住审改的每个环节,才能使论文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八)加强同行间的相互交流 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特别是责任编辑要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与同行进行相互交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扩展视野,提高学术水平。编辑人员如果不走向各种科研活动的第一线,那么学术思维也就逐渐枯竭,就无法抓住好的稿件。经常到相关的编辑部学习交流,可以开阔思路,促进办刊理念。积极主动与专家学者交谈,可以活跃学术思想,提高科学认知的敏感度,更有利于创办品牌期刊。 四、结 语 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利用专家学者和编辑人才,借鉴国内外期刊编辑出版的成功经验,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筹建国际化的编辑委员会,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构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打造中国科技期刊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期刊业的发展将更具活力,中国的科技期刊将会以崭新的品牌形象及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出现在国际出版业的舞台上。 中国科技论文:中国科技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 摘 要:众所周知,美国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创新型国家,而中国的目标是未来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两个国家目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这些差距到底与社会制度有没有关系?这些差距能不能弥补?需要多少年才能建成?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回答。研究认为,中美两个国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些差距并不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原因造成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缺乏系统作为”造成的。只要我们找到付出艰辛努力的具体办法,我们一定能够赶上。 关键词:WBS 科技创新 技术成熟度 1、引言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大量的科技投入产出效果不佳,特别是美国军方科技投入饱受“拖降涨”之苦。美国军方就开始以科研项目为对象,研究如何管理才能控制投入产出。经过十多年努力,在1975年,美军正式颁布了一个标准,即MIL-STD-881A(防务装备项目工作分解结构)。这个标准出自军方,后来演变为欧美商业领域全部采用。 2、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与现实差距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中国大多数的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比外国企业低,国有企业比其他所有制企业低。为什么企业不愿意投?他们最担心的是研发经费投入打了水漂。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的动力机制是:已有的科研投入,其产出为企业带来了现实的回报,让企业感到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总体上产出大于投入,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企业才会继续提高投入。 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企业一是不放心这笔钱投给自己的研发中心,二是不放心这笔钱投给研究机构,三是不放心这笔钱投给大学。因为他们过去“搞”出来的科研成果距离生产力尚有很大的距离,科研经费花了,除了“纸面上的科研成果”,实用的生产技术还是需要从外国引进。关键问题的“死结”在于必须解决每个科技人员“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拿出真正能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科研成果来,树立起科研人员和科技界的口碑和声誉,才能提升企业投入的热情和信心。 3、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在将力量变为做功的能力方面,与世界的差距比较大。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公布的《中国的航天计划:中美合作的多种选择》中:美国扩大与中国的合作,可以减少两国在太空目标上存在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避免制定具有威胁性的计划。同时可以保持中国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同时了解中国技术的性能和进程,使美国能够在两国关系中具有掌控力。可以利用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节约美国航天任务的成本。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别看中国正在研究该项目,出钱出力,但距离真正推动生产力发展尚有距离。真的形成生产力,美国人就降价。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在将做功变为功率的能力方面,与世界的差距很大。一个日本学者讲:中国的技术人员只向尖端技术挑战,对生产技术漠不关心。他们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但不能用到生产中去。大量生产廉价优质产品的技术水平之低,令人意外,这是中国落后的最大原因。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在将功率变为效率的能力方面,与世界的差距很大。一个美国的同行专家讲:在同样的器件水平和仪器设备的前提下,你们研制出来的雷达与我们研制出来的雷达MTBF相差一个数量级。我很不服气地问为什么?他说:你们一部雷达的参研人员需要30个,我们最多需要15个。这就是根本原因。最后我才知道,他们用工作分解结构WBS这个国家标准衡量每一个参研人员的WBE的TRL,而我们只知道增加人员。 4、科技评价的基础标准 4.1、WBS 对于一个科研项目来说,在其研制的过程中,将所要完成的工作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所形成的一个层次结构体系叫工作分解结构。一般由图或表两种表示方式。该工作分解结构纵向自上而下按层次划分,横向从左到右依次由若干个工作分解单元组成。工作分解结构管理所有的工作分解单元,需准确提供每一个工作分解单元的时空位置;与科研项目相伴生的,并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全寿命周期。 4.2、EVM 把实际完成的工作的价值与实际发生的成本关联起来,从而确定已经花去的那部分经费的效用和收益。获得价值管理是一种控制“成本和进度”这两个要素的有效办法。任何有价值的评价方法都有其局限性。获得价值管理(EVM)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两点:一是适用性。对于技术风险小的工程项目非常适用,对于技术风险大的研制项目不太适用。二是线性假设。EVM在核算的过程中全部采用线性假设。这使EVM容易应用,但没有考虑不同价值的权重,也没有考虑活动顺序。 4.3、TRL 技术就绪水平,对于工作分解单元来说,在其研制过程中,将其从思想火花到货架产品的全过程分为九个台阶。这九个台阶基本能够代表这个工作分解单元的技术就绪水平。每一个工作分解单元的成熟状态都应该由一个TRL来表述。TRL是根据所在专业通用模型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工作分解单元应该属于专业领域,不同专业领域具有不同的TRL表述模版。 5、结论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新型农业发展论文 1淮南矿区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1.1地貌情况。 地形地貌决定农业发展面积,淮南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合农业发展,淮河以南多为丘陵地带。 1.2发展布局。 淮南城市发展布局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总面积广却分散,众多煤矿企业分割城市,严重制约城市集约型发展,但这确是新型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个小城镇由市中心带动起来,会起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循环效果。 1.3水资源较为充足。 水源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淮南却成为了促进因素,据统计,淮南市年降水量达到10亿立方米左右,同时淮河上游具有大量来水。 1.4拥有良好的现代农业基础。 2009年,淮南市印发《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和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并着力打造都市农业“一圈三区”新模式,即主城区都市农业圈、潘凤采煤沉陷地都市农业区、凤台加工服务型都市农业区和毛集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 2面临问题分析 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但是经过多年粗放型发展,资源匮乏,带来一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2.1塌陷区面积大。 淮南煤炭资源开采几乎都是井工开采,煤炭开采之后会形成大量采空区,随着采空区自然充填,地表会形成大面积的塌陷区,进而造成积水和沉陷湖等,导致生态坏境的破坏,众多的塌陷区也分割了耕地面积。 2.2土壤质量下降。 由于长期排矸开采,各煤矿均有大量矸石山,矸石经受雨水冲刷,有害有毒物质流经土壤,同时采空区的塌陷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进一步造成农业生态物质元素钠磷钾不平衡。 3解决途径探究 农业的发展根本问题是土地,而类似淮南这类资源型城市发展带来的最大问题正是土地破坏,因此,充填开采和土地复垦是重中之重。 3.1充填开采。 利用井下采空区处置煤矸石的充填采煤技术,既可以减少煤矿固体废弃物排放、又可以减轻开采沉陷灾害、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是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的理想途径和关键技术之一。充填开采可以实现地面沉陷的微变形和保障建(构)筑物安全;改变大量矸石升井占地堆放并污染环境、地表塌陷破坏环境和“三下”呆滞资源浪费的多重被动局面。对于新型农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3.2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 由于采空区塌陷,导致地表土壤性质差异较大,针对不同情况,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复垦措施,以保证土壤生产力的恢复。针对尚未稳定的塌陷区,积水深度和塌陷区域在动态变化,根据变化规律,在湖底进行水产养殖,已经形成的稳定边坡发展水产作物;针对塌陷稳定但盆底较浅的塌陷区,可以采取人工造田,同时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针对已稳定深层塌陷区,可采用水产养殖与加工相结合的综合模式。此外,可以在矿区周围进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将矿井塌陷区建设为人工湖,围绕修建人工游乐园,同时可将废弃矿井加入游乐项目中,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4结论 本文针对淮南矿区塌陷区等不同实际生态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实现资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产业化的升级和创新。淮南市拥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将塌陷区改造发展新型农业,不仅可以实现科学系统化的产业结构,同时能够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当地收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坚持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科学调整、技术依托的模式,必将促进淮南矿区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创造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给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汪颖 袁媛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发展现代农业振兴经济型城市建设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阜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阜新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加快发展阜新现代农业的改进建议;结语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村土壤、河流污染少,无疫病区、阜新宜牧草场广阔,农民有从事畜牧业的传统习惯、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阜新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阜新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果综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初具规模阜新市现已引进和培育、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总产值增幅较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经济转型试点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项目立项审批难由于阜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应以民营为主、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绿色经济、重视软硬环境建设、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几个知名品牌、重视生态建设把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进一步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通过实际调查,在分析阜新经济转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以及总结阜新发展现代农业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阜新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促进阜新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转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 1阜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北邻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西靠热河山地,为辽河与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浅山丘陵区域。土地总面积10316万hm2,其中耕地面积3716万hm2,林地面积约30167万hm2,草场面积约7万hm2;丘陵山地占58%,风沙地占8%,平原占23%。总人口193万,其中农业人口108万。阜新地区人均耕地约0137hm2,农村人均耕地超过014hm2,为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农村土壤、河流污染少,无疫病区。该地区属于北温带亚温带亚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年平均在711℃~716℃,活动积温337716℃,年日照时数282617h,是辽宁省日照时数最好的地区。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在45520mm,大水面蒸发量1789mm,无霜期154d左右。阜新宜牧草场广阔,农民有从事畜牧业的传统习惯,发展畜牧业有着较好的基础。粮食年产量15亿kg左右,其中70%以上为玉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kg,大部分可用做饲料,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阜新拥有健全的种畜繁育体系,原种猪场、关山种羊场、阜新种牛场在全国种畜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得阜新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阜新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阜新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2001年12月8日,国务院将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历经4年的转型实践,阜新市经济转型思路渐渐清晰,即坚持“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以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方针,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构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经济格局,变单一经济结构为多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方向,把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主导接续替代产业。同时培养玻璃、电子、橡胶、氟化工业等一批支柱产业。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走出以煤为主的黑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建设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建立起阜新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着重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阜新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走“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都市市场和国际市场=高附加值生态农业”的道路,努力建成为辽宁省和全国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2、阜新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果综观4年实践,“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渐渐清晰,农业产业化的雏形已初步显现。农业也不再局限于第一产业,而是三种产业的搭接和融合,努力寻求一个链条式的综合式产业。阜新市大力发展了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及与农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由种养业向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延伸,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园区和农业专业小区;大力发展了以优质牧草为主的饲料作物种植业,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初具规模阜新市现已引进和培育70多家龙头企业,包括河南双汇、内蒙伊利、上海大江、草原兴发、东阿阿胶等国内有知名度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生猪、肉鸡、乳品、肉羊、白鹅、肉兔、杂粮、食用菌、牧草、花卉等14个农业产业化链条,已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和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条、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5年的26%,总量居阜新市第二位,基本完成了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第一阶段的布局,初步构筑起接续主导产业框架[2]。 4、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总产值增幅较大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265103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700531万元,增幅达264125%,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4156%,增幅较大。农业(小农业)比重由1999年的6816%下降到2005年的4710%,下降幅度2116%;林业比重由1999年的211%上升到2005年的417%,增幅达12318%;牧业比重由1999年的2819%上升到4714%,增幅达6410%。4年来,林业和牧业呈现较快增长趋势,畜牧业迅猛发展,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1213特色种植业迅速崛起经济转型给阜新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突出表现在以高油大豆、专用玉米、杂粮、食用菌、花卉、专用马铃薯、红干椒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迅速崛起。阜新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特点是打造绿色品牌,截至目前,阜新市已有4户企业、4个产品、约423313hm2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16户企业、3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①。特色种植业中,杂粮发展尤其突出。在转型中诞生的香香食品集团、五彩杂粮公司、化石戈谷业有限公司等杂粮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与农户签订单的形式组织杂粮生产,使杂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2005年种植的约4113hm2杂粮中,为上述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基地就超过约0167hm2。龙头企业的引导和牵动,使小米乳、绿豆乳、红豆乳为代表的阜新市杂粮产品以独特的风味迅速打开了市场。 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继 2001年国家批准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后,阜新市又相继建立了29个专业小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已成立14家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和10个研发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小区配套设施相继完成。 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仅在2003年的农村投资中,除国家和地方财政用于电网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础性投资外,分布在乡镇的企业、基地和农户共完成7亿元的投资,是2002年的215倍,2001年的313倍。213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转型4年来,阜新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7、经济转型试点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阜新市作为国家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和辽宁省的支持多是针对具体项目,多是一事一议,缺乏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和统一的政策扶持。阜新市在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社保等方面与其他城市没有特殊之处,在招商引资方面不具备优势,没有形成政策洼地效应[3]。 21312项目立项审批难由于阜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规划上报规模不大,与国家开设的专项项目对路少,很难进入国家计划,在项目争取上处于劣势,争取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扶持项目很难。同时,国家为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停止新批建设用地指标,许多转型项目因用地审批问题而搁浅,土地问题已成为阜新市招商引资的瓶颈。 8、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项目资金筹措难由于经济发展滞后,阜新地方财政紧张,配套能力较弱,对一些重点项目很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不利于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阜新市是信贷贷差地区,许多信贷资金靠拆借筹措,不良贷款率较高。除4家国有商业银行外,只有1家地方城市银行———阜新市商业银行,在4家国有银行中,工行、建行审贷权已经收到省行,阜新市行只有报送权,没有审批权,经济转型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 9、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立调查问卷显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渴望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盼望尽快建立市场信息反馈体系,能获得正确市场导向;盼望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盼望建立权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使产品符合国际标准;盼望政府不越位,不要强迫命令;盼望健全生产资料市场的法制监管。 3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阜新市转型4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在阜新这样一个资源枯竭、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尽快转变,农业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理性思考。 1)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就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农业资源。 2)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打造特色产业链。人们对农产品加工食品的消费逐年增加,农产品加工业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当今的国际农业竞争,不再是单个产品、单个生产企业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和经营成本、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是对农业资源实行纵向整合、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应以民营为主,依靠科技支撑。民营为主是解决经济发展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在转型投入上,坚持以民营为主,地方政府应为民营经济提供便利,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向一、二产业延伸,促进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公务员之家 4)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世界潮流,也符合阜新市情,是阜新市经济转型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旋律,阜新市要力争建设成中国一流的绿色食品基地。绿色不仅包括绿色食品,还包括生态、环境、政府服务、人文和消费。 4加快发展阜新现代农业的改进建议 国家应尽快建立对阜新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长期有效机制和统一政策扶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扶持项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最终使直接投资项目转变到政策扶持项目。例如,对阜新规模较大的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国家可以通过国债资金予以扶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承包农业园区或养殖小区的下岗职工和农户,由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对利用矿区复垦地为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而创造的企业,应少征或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免征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费用等。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转型成败的关键,高素质和富有感召力的政府团队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市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清理地方性法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标准化、公开化平台,开展一站式服务。 411重视软硬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政府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和服务软环境,树立环境经济理念,用市场手段经营好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打造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城市品牌。对各类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对重大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努力建设良好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舆论环境。其次,尽快建立健全包括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气象服务、政策和法律服务以及市场营销在内的相应机制。 412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几个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宣传阜新新形象,以阜新新形象带动知名品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政府应重点扶持象福龙生物科技、比牛哥乳业、田园实业等管理科学、有发展潜力的本地企业,通过辽宁省和全国范围内新闻媒体宣传这些品牌,在打造出全国知名品牌的同时宣传阜新转型中的新形象,打造城市品牌。这样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时也有利于招商引。413重视生态建设把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放在首位,搞好外引水源和域内水源项目建设,抓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和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414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努力提高就业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增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能力,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水平。同时,要在农业内部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提高农业内部的吸纳能力,扩大、实现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充分就业。 415进一步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建设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三是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四是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输业,强化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对接,推进贸工农、产加销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五是加快建设农业生态保护体系。 416“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既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型的重点方向,政府就应加大对相关企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实行“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的政策。在扶持中,政府应注意多采用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应鼓励银行降低贷款门槛、提供优惠利率、延长还贷时间,考虑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贷款补贴或者提供政策性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5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需要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优势进行分析,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城市振兴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探索一条符合阜新市实际情况的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之路,不仅实现阜新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为中国118座资源城市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这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平稳实现渐进式制度变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市型农业论文: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基于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的热潮,文章对都市农业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农业 ;房山区 一、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都市农业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其后来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工业化、城市化步入中等发展水平以后,就应该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所获得的资源和收益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形态,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化进程中,并服务和依赖于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城市的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服务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学化生产管理和先进农业技术对于其推动作用明显;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高度集约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灾害和不稳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冲击。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带来一些伴生问题。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居住条件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成为了普遍现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间宝贵,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对于农产品有着极大需求量,因此都市农业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的供应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农业在生态和旅游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宁超乔,2006;金国峰,2004)。正是这种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农业在补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更重要的贡献,这也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都市农业必须全方位、高标准的发展。 (三)发展都市农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相对滞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出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情况严重,农民只增产不增收。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发展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已经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1.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并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侯满平,2006)。 2. 都市农业作为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最佳结合点,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资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能力,缩小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差距,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农业势必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房山区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在全区42.11万亩的可耕地面积中,有25万亩就是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8.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能达到7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区粮食种植日益规模化 2011年,房山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2万吨,种粮农户为寻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已有201户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达30亩以上,总承包面积18000亩。 (三)设施农业效益最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已发展20581亩设施农业,同比增加1065亩,增长7.4%。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生产总值逐年增长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发生特大暴雨灾害,使房山区都市农业下半年蒙受损失,特别是观光休闲农业受其影响严重,业绩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这一年仅实现收入2.6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见,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该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风险能力较差,亟需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突破性飞跃。 三、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较落后 近几年,虽然房山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94%,在北京各远郊区县中处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门头沟81.18%和怀柔81.11%。2012年,房山区的综合排名在全市十六个区县中处于第十位。从监测结果看,房山区尚未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耕地资源、水资源匮乏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山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复种指数不断下降,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量明显降低,不利于都市农业发展,特别对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 在水资源方面,房山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连年干旱,房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紧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导产业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区的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但是整个产业依然缺乏规模培育,科学技术含量过少,可持续性不足,三个产业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点,导致主导作用不突出,进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民俗旅游产业还缺乏规模整合、规范和档次的提升,缺乏科学化管理和经营,与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还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导产业没有作为主打产业进行整合、扶持,也没有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其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整合调整。 (四)观光农业综合服务落后 当前,房山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观光园区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数园区规模较小,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使得园区的社会知名度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房山在北京属于农业大区,山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5.7%,但是复杂多样的地质状况,严重阻碍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都市农业发展。房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区道路缺乏合理规划,不同等级道路之间错综复杂,衔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整个路网形态混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城区中覆盖率较低,直接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在水利设施方面,供水设施老化,全区供水不足,排水系统落后,不能满足全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刘伟,2009)。 四、加快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房山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短缺,为此应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房山区土地利用普查评价工作,评估现有可利用土地,对其开发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刘伟,2009)。在土地市场供应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利用这一点,房山区在建立土地管理动态维护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对都市农业用地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和供给,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无规划建设和无目的开发的情况发生。 (二)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打造农业示范区 首先,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进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集中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食用菌产业链,将食用菌作为房山特色品牌产品推向全国,争取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食用菌高端产业示范基地。 其次,建设现代都市型养殖业体系。养殖业一直是房山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都市农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牌产业优势,通过强化养殖业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房山养殖业知名度,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等各项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区要建立一套运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型养殖体系,引进科学技术积极改良所养殖的畜禽品种,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改革对畜产品的经营流通手段,进行规范的经营管理,推动房山养殖业不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使房山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养殖产业大县。 (三)做好观光农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产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房山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休闲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林果、花卉和生态休闲农业。房山区要实现特色观光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城镇居民对观光农业的消费需求(王占锋,2010)。在房山周边地区,居民通常对休闲度假及城镇旅游具有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边地区应该重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和风光型农业园。而在房山区中心集镇地区,具有农庄特色,发展农庄经济也是该区域的建设重点,所以在中心集镇地区,大多以建设休闲农庄为主,突出发展农庄式的农业休闲园区。房山区发展观光农业,不能仅注重其休闲娱乐功能,还应该着眼于农业生产,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拓展园区功能,使观光园区成为娱乐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级休闲农业园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农业发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区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机会,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实行有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区内路网,加强与城市中心交通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 在水利灌溉设施方面,着眼房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要特别重视灌溉用水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全区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房山区正加大力度实现智能化管理,争取对全区农业用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方面,重点强化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还要特别强调防灾减灾工作的落实,在规划中注重对防灾场地的预留建设,保证有充足的空间应对突发状况;建立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尤其是对墒情、旱情和水情的应对,建立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增强农业的减灾水平。 (五)构筑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规模化经营 根据房山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及定位,房山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研发或引进房山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适用技术,创建房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房山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主动寻求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跟进国外农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全面提升房山农业科技化水平。 房山区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撑未来本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为核心力量,积极构建种源产业生产体系;二是以现代工业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业装备产业;三是以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人类理想型城市农业一体化方略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型的理想化养老城市伴随理想的一体化农业,以期指导新城市内外建筑布局、农业布局和农业发展。坚持永续最佳生态原则,系统全面优化设计,生产优质绿色食品,并创造保持其必不可少的土壤养分最佳生态状态;农业各产业均以农场形式组织生产;农业教学科研农场三者一体化,务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按岗位操作规程从事务农工作;各农场按新城市需求订单进行生产。高科技尽可能地在农业上应用,全面实现理想新城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理想新城;一体化;优化;永续生态;顶层设计 1 理想城内农业总体规划――战略规划 高楼农业:食用菌、种菜、养鸡(下蛋期鸡、1000只/千人)、养猪(100头/千人)、养牛(高产期牛、20头/千人)等,种菜区与睡眠区相邻相通。人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蔬菜正相反。菜园的富氧空气输向人用、“人用”后的富二氧化碳空气再返输给蔬菜,实现人呼吸与蔬菜呼吸“互惠”。采用植物声频发生器促进植物生长和灭虫。 1.1 新城内与城外农业一体布局DD统筹规划 城市内农业:高楼农业、池塘河养鱼、果树。 城市外:高楼养牛养猪养鸡等(适者进城)、果树、种植需量大的农作物,如土豆、大白菜、花生、地瓜、甜玉米等。 规划需考虑的关键要素:固体肥料、液肥(粪水)、饲料、农机、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土壤养分保持与实时检测、无公害农药、病虫防治、气候、地质、水源、人工增雨驱雨、道路、桥梁、储藏、运输、车辆…… 1.2 新城内外水务规划DD科学处理 A雨水-河流:城市内雨水流入河和鱼塘。 B饮洗水:无污染的水库或地下水经二级超滤成为无菌的饮洗水、游泳水。 C中水-鱼塘:洗涤水和游泳池水经一级超滤后(中水)直接用于冲厕、余水进入区内鱼塘(户外游泳池)和区外大鱼塘、其浓水排入冲厕污水管道; D冲厕水:多区集中处理,一级超滤水排入区外鱼塘或河流或浇地,浓水排污水道; E污水道-城外处理站:冲厕超滤浓水再科学处理后(除臭分解油)供浇地、干粪便发酵后制造有机肥供高楼种菜。 F有油污的涮锅洗碗水给猪和鸡饮用。无油污的冲碗水同冲厕水处理。 1.3 城市食物消耗与农业生产一体化DD订单生产 新城人口总数是固定的,每天消耗食物也就相对固定,这样就可以订制农副产品需求计划,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按订单计划生产,做到农业产出与消耗平衡,杜绝每类食物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必须做到不浪费人力物力和土地。这一目标的实现,始于顶层设计。 1.4 农场与农学农研一体化DD统一管理 目前,德国农业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更不愁销路。政府完善保险制度,使医疗、退休、工伤等保险覆盖到每个农民,从而做到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所以,在德国,想当农民十分困难,每位农民都必须参加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在德国大学,农业专业名额特别少,每10-15个申请人中才有一个被幸运录取;农民是德国最惬意的职业,是社会中最富的人群,就业率特别高,只要能毕业,就几乎不会有失业的问题。 理想城农业充分体现高度组织化、高度现代化,每个工位都有其岗位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务农人员要求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持证上岗。这样就使得农业教学机构和农业科研机构与农场、具体务农人员一体化,相当于现代国际大企业的培训部门和研发部门。每位务农人员都要学习园艺、农学、土壤、环境、畜牧、饲料、饲养、防治病等专业全面基础知识,这样,每个人可以在“知识和智慧”指导下工作。 主城区外端为从事农业工作人员居住生活区。退休之后可自愿选择居住在城内其它地方。饮食、住宿、医疗保障同城区老人和学生一样。 2 农业各产业一体化DD统一安排 2.1 有机物循环利用与工厂化无害化制肥一体化DD永续生态 遵循生态规律,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DD耕地土壤养分维持稳定最佳状态,是生产优质绿色食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建设土壤退化防治与障碍因子消减技术、土壤培肥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养分精准管理与高效利用技术和新型肥料创制。 废物利用与生态保护一体化。城市污水处理与农业用水一体化。 植物吸收土壤中一些元素而生长,畜禽吃了植物和人吃了蔬果肉蛋奶,吸收有益营养成份,排泄废物,通过科技手段,将这些废物变成有机肥料返回土壤,实现人与农业大循环。 中央7台报道,湖北省鄂州谢柞豹1996年开始高楼养猪,猪粪养鱼。 中国农村“地靠粪养,苗靠粪长”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和植物生长的作用。施用有机肥料既增加了许多有机胶体,同时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把许多有机物也分解转化成有机胶体,这就大大增加了土壤吸附表面,并且产生许多胶粘物质,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的性能,以及调节土壤温度的能力。所以尽可能地科学地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原料有鸡鸭等禽类粪便、猪牛羊马等畜类粪便和人粪便;秸秆、树枝树叶、豆粕、棉粕、果壳、酒糟、醋糟、木薯渣、糖渣、糠醛渣等废弃物;屠宰场杂物等;人餐厨垃圾等;河道和下水道淤泥。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农作物特别需要的氮、磷等元素。 利用它们加工生产成有机肥,必须采用工厂化无害化科学方法。规划时,有机肥厂靠近各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等养殖场。 值得一提的是,奶牛每天都产生大量粪尿,并有大量冲洗废水,通过污水处理,有形固体可制成颗粒有机肥,污水制成肥液。乳品加工厂每天会产生大量洗刷罐废水,同样可以分离出固形物、含氮磷的水和符合排放标准的净化水。 城市生活用水分为饮用洗物优净水、冲厕中水两大类;洗物水可以经过超滤处理变成中水,用于冲厕;冲厕污水经处理后,干物质变成固体有机肥,污水变成液肥,收集于湖塘,湖塘兼有水库功能,养鱼、浇花浇地、畜禽饮用、冲洗地面。 多级循环利用十分重要。例如,牛粪用于制造有机肥(俗语称为牛鲜花)、沼气、再生燃料、生态蜂窝煤等。可实施“牛粪便-蝇蛆-鸡-猪-鱼-肥-草-牛”循环利用链条模式,即利用有机牛粪繁殖蝇蛆或蚯蚓,可作为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发酵后可喂猪,猪粪处理后喂鱼,鱼塘淤泥制成有机肥料,促进蔬菜牧草庄稼生长,用作牛饲料。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所有元素利用与循环,才可确保实现生态环境优化,人类与植物、动物、自然和谐共生。 2.2 鲜奶是万食之王DD突出牛业 人吃各种食物,最终进入人体内的基本营养成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盗浚如水、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后的小分子物。 中国俗语说“金水银水不如奶水”,因牛奶营养成分齐全又均衡、尤其含有活性免疫物质和多肽激素、容易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可谓是“万食之王”、“白色血液”、“人类的保姆”,越来越受到各国民众的青睐。乳制品已成为很多国家人的当家食品。世界每年人均饮奶量达90千克,发达国家超过270千克,而中国只有零头,很多中国人一生没喝过牛奶。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谈到二战后欧洲重建问题时曾说过“没有什么投资比得上向儿童提供牛奶更重要!”。日本政府在二战后更是提出了“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使得战后一代人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美国政府通过“三杯奶”运动,解决了国民钙营养的问题。印度,政府继旨在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国民吃饭问题的“绿色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发起了“白色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饲养奶牛和提高牛奶产量,实现增加国民营养、改善国民体质的愿望。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再次提议,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牛奶日。由此,一些具有农业战略思想的学者认为“牛业是农业半壁江山”。 事实证明,世界上每一个长寿的国家、每一个健康的民族都与牛奶的人均占有量息息相关。乳品消费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之一,众多国家都已把增加国民牛奶的消费量作为改善国民营养、增强国民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综之可说,没有好牛奶不算好生活。 3、农业发展与高科技发展一体化 3.1 成熟技术全面应用 很多方面科技的进步都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相连,诸如“克隆组培”工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物联网应用技术、立体种植、人行路上空间生长结果、自动化播种流水线、电动汽车运输、绿色环保农药、基因育种、低成本高效大棚、人工增雨驱雨、卫星遥感、卫星定位农机械、高产食用菌、无土栽培、少土栽培、缓释肥料、电子灭虫、果味玉米、果味黄瓜等。 加强农业电脑软件开发,如种植软件、饲养软件、管控软件等,通过互联网传输研究中心、管控中心。 3.2 量子技术应用 众所周知,我们所见的有形物质结构是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电子以光速不停旋转,电与磁是一体两面,电子运动就产生了微弱磁场,或称为复合电磁波,有人称为量子(量子有多层概念)。每一种粒子都会发出共有一样的复合电磁波,如粒子是生物体就称为生物波。波,都具有共振特性。 3.2.1 具有检测土壤养分手机 20多年前,美国一位发明家根据波这个特性制造出了给人体体检的量子检测仪。其工作原理:先用仪器捕获各种各样生物波,将众多波编码制成数据库,检测时,选定项目,电脑程序让仪器发射相应波,如与检测棒测到的波发生共振,电脑程序可得出半定量结果,基于互联网,成了具有体检功能的手机[3],此款手机目前在调试软件。 如果捕获土壤、肥料中诸多生物波制成数据库,就成了土壤肥料检测仪DD探棒(托盘)接触样品,电脑就会自动检测,目前电脑处理能力,几秒钟就可以检测一项指标。并可通过互联网实时传到监控中心,专家们根据检测结果,实施补肥、补水等措施。同理,还可以建各类植物和各种禽畜正常生理体检项目和疾病生物波数据库。 3.2.2 量子技术培育新品种 俄籍华人姜堪政1959年开始生物场导(量子技术)实验研究,1978-1993年从事动植物以及人体生物导实验,发现小麦的生物微波能促进玉米分蘖生长增产,陆续研发出具有甜瓜味等多种水果味的黄瓜,采用该方法可以产生花生味向日葵籽等很多新品种,能适应人们多口味需求,这些新品具有传代性[4]。 城市型农业论文: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基于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的热潮,文章对都市农业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农业 ;房山区 一、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都市农业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其后来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工业化、城市化步入中等发展水平以后,就应该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所获得的资源和收益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形态,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化进程中,并服务和依赖于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城市的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服务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学化生产管理和先进农业技术对于其推动作用明显;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高度集约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灾害和不稳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冲击。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带来一些伴生问题。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居住条件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成为了普遍现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间宝贵,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对于农产品有着极大需求量,因此都市农业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的供应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农业在生态和旅游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宁超乔,2006;金国峰,2004)。正是这种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农业在补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更重要的贡献,这也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都市农业必须全方位、高标准的发展。 (三)发展都市农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相对滞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出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情况严重,农民只增产不增收。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发展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已经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1.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并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侯满平,2006)。 2. 都市农业作为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最佳结合点,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资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能力,缩小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差距,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农业势必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房山区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在全区42.11万亩的可耕地面积中,有25万亩就是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8.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能达到7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区粮食种植日益规模化 2011年,房山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2万吨,种粮农户为寻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已有201户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达30亩以上,总承包面积18000亩。具体情况见表1。 (三)设施农业效益最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已发展20581亩设施农业,同比增加1065亩,增长7.4%。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生产总值逐年增长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发生特大暴雨灾害,使房山区都市农业下半年蒙受损失,特别是观光休闲农业受其影响严重,业绩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这一年仅实现收入2.6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见,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该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风险能力较差,亟需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突破性飞跃。 三、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较落后 近几年,虽然房山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94%,在北京各远郊区县中处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门头沟81.18%和怀柔81.11%。2012年,房山区的综合排名在全市十六个区县中处于第十位。从监测结果看,房山区尚未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耕地资源、水资源匮乏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山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复种指数不断下降,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量明显降低,不利于都市农业发展,特别对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 在水资源方面,房山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连年干旱,房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紧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导产业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区的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但是整个产业依然缺乏规模培育,科学技术含量过少,可持续性不足,三个产业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点,导致主导作用不突出,进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民俗旅游产业还缺乏规模整合、规范和档次的提升,缺乏科学化管理和经营,与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还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导产业没有作为主打产业进行整合、扶持,也没有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其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整合调整。 (四)观光农业综合服务落后 当前,房山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观光园区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数园区规模较小,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使得园区的社会知名度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房山在北京属于农业大区,山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5.7%,但是复杂多样的地质状况,严重阻碍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都市农业发展。房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区道路缺乏合理规划,不同等级道路之间错综复杂,衔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整个路网形态混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城区中覆盖率较低,直接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在水利设施方面,供水设施老化,全区供水不足,排水系统落后,不能满足全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刘伟,2009)。 四、加快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房山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短缺,为此应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房山区土地利用普查评价工作,评估现有可利用土地,对其开发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刘伟,2009)。在土地市场供应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利用这一点,房山区在建立土地管理动态维护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对都市农业用地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和供给,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无规划建设和无目的开发的情况发生。 (二)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打造农业示范区 首先,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进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集中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食用菌产业链,将食用菌作为房山特色品牌产品推向全国,争取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食用菌高端产业示范基地。 其次,建设现代都市型养殖业体系。养殖业一直是房山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都市农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牌产业优势,通过强化养殖业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房山养殖业知名度,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等各项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区要建立一套运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型养殖体系,引进科学技术积极改良所养殖的畜禽品种,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改革对畜产品的经营流通手段,进行规范的经营管理,推动房山养殖业不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使房山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养殖产业大县。 (三)做好观光农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产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房山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休闲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林果、花卉和生态休闲农业。房山区要实现特色观光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城镇居民对观光农业的消费需求(王占锋,2010)。在房山周边地区,居民通常对休闲度假及城镇旅游具有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边地区应该重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和风光型农业园。而在房山区中心集镇地区,具有农庄特色,发展农庄经济也是该区域的建设重点,所以在中心集镇地区,大多以建设休闲农庄为主,突出发展农庄式的农业休闲园区。房山区发展观光农业,不能仅注重其休闲娱乐功能,还应该着眼于农业生产,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拓展园区功能,使观光园区成为娱乐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级休闲农业园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农业发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区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机会,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实行有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区内路网,加强与城市中心交通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 在水利灌溉设施方面,着眼房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要特别重视灌溉用水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全区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房山区正加大力度实现智能化管理,争取对全区农业用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方面,重点强化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还要特别强调防灾减灾工作的落实,在规划中注重对防灾场地的预留建设,保证有充足的空间应对突发状况;建立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尤其是对墒情、旱情和水情的应对,建立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增强农业的减灾水平。 (五)构筑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规模化经营 根据房山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及定位,房山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研发或引进房山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适用技术,创建房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房山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主动寻求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跟进国外农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全面提升房山农业科技化水平。 房山区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撑未来本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为核心力量,积极构建种源产业生产体系;二是以现代工业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业装备产业;三是以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路径探索 【摘 要】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自然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实施农业由弱变强的战略决策,也是农业实现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迁安市为例,通过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出适合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自然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实施农业由弱变强的战略决策,也是农业实现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最佳选择。作为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迁安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中,坚持把“一产抓特色”作为加快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按“旅游串线农业建点”的思路,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突围之路。先后涌现了5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惠及全市10多万农户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2011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和瓜果采摘等农业综合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98元,同比增长15.9%。2011年迁安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也是河北省内唯一一家。 一、升华思路:在城市转型中找准农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为一个依矿而兴、依钢而起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迁安自“七五”以来依靠资源优势实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但在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费尽了脑筋,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但由于缺乏治本之策,该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矿业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国内一些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困境,让迁安深切认识到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不能离开农业谈转型。为此,迁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建设“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目标,把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 “两翼” 的战略构想。就是在传统产业优势和城乡建设优势的基础之上,主动引入创意思维,使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与休闲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特色休闲农业,将迁安创建成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区”。一系列思路目标的提出,在全市上下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迅速成为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强大动力。 二、明析举措:在产业攻坚中创新农业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规划先行,构建科学合理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 按照“旅游串线农业建点”的思路,在《迁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迁安市城乡统筹规划》、《迁安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迁安市旅游总体规划》基础上,聘请湖南省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心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了《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依托市域三大主体功能区和四条绿道,将全市划分为发展以传统农业体验、农业生态景观、高科技农业示范等为主的中部南部都市农业休闲观赏区、发展以设施蔬菜、特色果品、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为主的东部北部高效农业旅游体验区和发展以矿山改造、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地质公园文化为主的西部生态农业地质文化景观区等“三个特色区”;以四条绿道周边区域为重点“顺藤结瓜”建设新三抚路沿线的物华京东水果采摘带、滦河沿岸的诗意滦河湿地景观带、万太路沿线的神韵迁安地质文化带、建彭路沿线的锦绣田园高效农业带等“四个休闲产业带”。通过四条绿道建设,实现特色景区、景点和农业生态园、采摘园的有机串联,以绿道为藤、景区为瓜,顺藤结瓜,将绿道建成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 (二)政府引导,促进现代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奖补办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意见》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持奖励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并专门设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项基金。近年来,迁安每年实际投入农业的资金都在2亿元以,在这种引导和鼓励下,全市民营企业家踊跃响应,九江公司、正元集团、联旺集团等纷纷“出招”,投向休闲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资金近20亿元,也吸引了香港赛伯莱船运有限公司、香港融信华创公司、北京伊萨德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战略投资者也纷至沓来。投资20亿元的长城国家公园、5.4亿元的红峪口10里旅游画廊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已经落地,塔寺峪旅游开发、挂云山度假区、山叶口旅游开发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几年来,依托绿道的带动引领,先后建设了红峪口、大龙王庙、成山等16个集农事体验、采摘、观光、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白羊峪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瑞阳生态大观园、龙泽谷葡萄农庄等8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投资20亿元正元国际养生文化村、1亿元的九江农场等一大批休闲农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已经形成了集聚发展的态势。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 坚持特色发展理念,在建设中特别重视在农业休闲项目中挖掘、培育、提炼各自特色,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实现特色发展。一是挖掘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办好休闲农业项目,让休闲服务体现区域特色,如在北部长城沿线依托长城资源、立足燕山丘陵地貌、良好生态和古朴的民风,以“绿道藤上结金瓜”模式长城沿线红峪口、白羊峪、冷口、徐流口等山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体验农家风情”为重点的民俗农家乐项目,形成的具有独特魅力的长城山野休闲农业产业带,其中白羊峪长城旅游景区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二是培育产业特色。以村或一个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为基础,发挥优势产业特色,有序推进休闲农业生态园建设,与优势农业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培育出休闲农业产业特色。如以龙泽谷生态农业科技园为基础,通过项目与周边3000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有机联,形成一个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的生产制作、葡萄文化鉴赏、生态旅游、高端会议为一体的以葡萄为特色的现代葡萄酒农业生态庄园。三是提炼服务特色。不断扩大休闲农业服务功能,实现服务内容由常规化向多样化转变,服务形式由提供式向互动式转变,更多的策划出如贯头山酒业酿酒、弘业地毯手工织毯、李姑店手工抄纸等一批有地方风俗特色的休闲、娱乐、体验等服务项目,更多的提炼出内容丰富、别具特色、游客参与性强的地方品牌服务项目,实现特色化经营。 (四)依靠科技,为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一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县市级现代农业特邀院士工作站,加强了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河北、北京等华北五省市农科院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累计引进示范创新成果、新技术440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二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延伸农技推广网络。全市按照“六有”、“四统一”要求投资2800万元,建设了8个区域技术推广综合站。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全市农业企业取得有机食品标识28个,绿色食品标识15个。注册正式商标24个,其中中国名牌1个,河北优质产品2个,省名优农产品28个,辐射带动全市3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采用科技培训、专家讲学、农技电波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几年来,已累计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比重达到80.5%,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达到83%。 三、创新机制:在现代化进程中凝聚农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优化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软环境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四五”转型攻坚的宏伟目标统一思想,以科学的考评激发干劲,以健全的机制引领方向,在全市唱响了“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干事创业导向。根据三大主体功能区分类考评,将农业和生态旅游型作为单独一个类型,探索建立有利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资源配置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互补性。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实际问题。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918公里,道路密度为241.6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七横八纵”的综合交通道路网体系,各景区均可乘公交快速到达。目前,投资6000万元的,30公里森林生态绿道和47公里长城山野绿道正在加快建设,年内将全部建成。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成立了迁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游客接待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建立健全了旅游接待制度,完善了相关设备设施,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三)规范市场管理 为确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健全了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成立了成立休闲农业协会,出台《迁安市休闲农业星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强化卫生管理。提同时,通过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班”、“餐饮、客房服务培训班”、“农家乐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培训人数达到万余人次,培训率达80%以上,促进了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 (四)作好品牌宣传推介 以举办成山金秋采摘节、石梯子沟观花节和杨各庄民俗文化节等各类休闲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推介平台,做好“以节促旅、以会促旅”文章,不断增强了迁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 城市型农业论文:新兴能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 【摘 要】本文以甘肃庆阳市为例,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出在转型发展中给农业以合理地位,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能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素称“陇东”。历史上的庆阳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曾被誉为“陇东粮仓”。“十一五”时期,甘肃省根据全国发展大局、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庆阳煤炭石油资源丰富的实际(见注释),确定把庆阳建设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样庆阳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课题就鲜明的提了出来。如何在转型发展中处理好建设能源工业基地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关系?庆阳的初步探索可以概括为:在转型发展中给农业以合理地位,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 转型发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农业怎么办?庆阳市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最忌瞎折腾,农民最怕政策摇摆。为了在发展能源工业的起步阶段就考虑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富民与兴市的双赢,庆阳市在深入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优势产业时,就给农业以科学、合理的地位、定位。在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和西电东送基地的同时,依托庆阳丰富的“绿色资源”即绿色农产品和子午岭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把庆阳建设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基地,使之成为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争取农产品加工出口始终位居甘肃省第一。以此构筑起庆阳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远学近比,高起点谋划 为了避免走传统能源型城市那种资源开发城市兴盛,资源衰竭城市衰败的老路,庆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全市经济社会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就是要在全省各市州率先、中远期要在陕甘宁周边城市、西部城市中率先;创新发展就是要借鉴类似地区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避免走错路、走老路;和谐发展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兼顾各方方面,实现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统一。绿色发展就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多方利益的共赢。不仅要使庆阳市成为全省“两翼齐飞”之“东翼”的核心区域,还要按照陕甘宁区域经济圈中心城市和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将我庆阳市建设成为绿色能源之都和西部经济强市。 (二)高起点开发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甘肃省对庆阳市的定位决定了庆阳率先腾飞必须依赖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尽管石油、煤炭是黑色的,但我们坚持用绿色的理念、循环经济的方式开发利用它。庆阳市不仅坚持引进大型央企开发资源,提高石油产能,形成强有力的煤炭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升值的能力;还要求各级政府着眼绿色发展,叩门招商,吸引中石油、华能、中电、中铝等大型国企进入庆阳参与资源开发,使其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头羊。 (三)按照现代农业理念,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 农业是庆阳市传统的优势产业,坚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手段谋划、改造、发展农业,不断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按照“川变白、塬变红、山变绿”的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力实施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生猪、全膜玉米、瓜菜、苹果等“七个百万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区域特色性转变。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坚持用产业化的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使庆阳农业真正成为绿色的、有竞争力的农业。 (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加大支农力度 坚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伴随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庆阳财政状况逐年好转。2011年,庆阳市财政大口径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2亿元,小口径收入完成4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8%、47.7%,财政运行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随着财力增加,“十一五”时期支农支出年均增幅40.54%。2011年仅市财政就安排三个7000万元,支持粮食增收、农村公路建设、水利与生态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协调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向农村流动,形成了中央和省上项目投资加力、市县乡政府扶持加强、社会力量广泛投入、农民积极增加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突出农业基本建设 近年来,庆阳市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抓手,在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农业基础有了很大改善。 (一)全力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项目综合、资金综合、措施综合的三大优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四大措施,大力建设方田林网化、道路砂石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基地,显著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仅近两年来,全市就完成改造中低产田面积6.99万亩,项目区新打(维修)机井57眼,新打小电井480眼,新建蓄水窖120眼,架设输变电线路35公里,埋设管道214公里,完成节灌850亩,营造防护林3470亩,修筑机耕路310公里,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和新品种37项(次),完成技术培训2.6万人(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坚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围绕特色产业搞开发,围绕做大龙头企业搞开发,仅近两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共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19个,扶持了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并不断推广新品种应用、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购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专家和农民有机结合的科技合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水平提升的开发之路。 (三)增强现代农业资金保障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同时吸引银行贷款、农民自筹和其他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近两年庆阳市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464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完成5600万元,地方配套完成2373万元,自筹资金完成5006.6万元,银行贷款完成1664万元。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有效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模,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突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带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近些年庆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了良好态势。 (一)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新建、改建、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性高涨,新建企业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234家,上半年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改建、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计划总投资17.44亿元,已完成投资5.37亿元。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市级龙头企业68家。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涵盖了全市草畜、苹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有92户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66亿元,带动20.63万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843个,创建省级示范社30个,市级示范社50个。仅去年上半年,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7个,其中示范性合作社13个,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带动下,全市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达50.17万亩,较上年增加13.53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成长壮大,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大大提高了农户生产、销售行为的可预测性和有序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制定完成绿色食品地方标准29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点49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3个,产品认证34个;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4个,产品19个;有机食品产地认证3个,产品12个。“庆阳苹果”等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早胜牛”、“陇东黑山羊”、“庆阳苹果”3个农产品证明商标成功注册。“维思特”杏制品、“古象”奶粉等11个农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新一代”等21个品牌获甘肃省著名商标;“维思特”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农产品申请注册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全市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明显提升,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四、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庆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全市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完成时限和要求,使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地推进。 (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紧紧围绕“草畜、果品、瓜菜”三大产业开发,依托庆阳市农科院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储备和技术创新,组织实施了陇东地区日光温室棚型结构对比、瓜菜新品种引选、高原夏菜品种试验示范、黄花菜种质资源征集及特晚熟品种选育、胡麻新品种引选、小麦原原种扩繁与基地建设、冷季型草坪草引选等农业科研项目23个。 积极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计划,全市引进推广名优特瓜菜、特种芽苗菜、特种玉米新品种、立体穴盘基质育苗、有机无土栽培、膜下滴渗灌、膜面集雨、多层覆盖、全膜覆土穴播、纳米生物技术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53项(次),经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效主导品种,形成了一批综合配套适用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二)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市委一号文件明确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全市按照“明确职能、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按乡镇设置农业技术推广站,确保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全市依托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项目,加强乡镇农技站业务用户、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基础条件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得到效提升。 (三)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围绕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市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及农民培训机构的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仅去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6万人次。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市、县农广校,以农村种养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人员为重点对象,完成阳光工程项目示范性培训4196人。全市各级农广校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完成中专、中专后继续教育151人。 对我们庆阳市而言,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在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我们的探索只是初步的,需要继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工业反哺农业方面力度不大,贫困人口占比比较大。在农业综合开发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如农业基础建设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下;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力落后,土地产出率不高等。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区新建、改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数量少,投资规模小,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驻企业不集中,带动效应不明显。二是龙头不强。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的仅33户,过亿元的仅5户。龙头企业量少质弱,“龙头”作用发挥不充分。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是链条不长。绝大部分农产品领域尚未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绝大多数是以分拣、包装为主的初级加工,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生产现象突出,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机制不优等等。 城市型农业论文: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盐城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平台效能不高、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强力推进服务体系、平台、信息资源、智能农业、营销平台的建设等对策,力争2018年全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97%。 关键词 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现状;问题;对策;江苏盐城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1-2]。盐城市提出到2018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明确了21项发展目标任务,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2018年前要达到97%,而目前全市只有76%,与目标值仍有较大差距。为此,笔者系统分析了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提升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的对策。 1 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现状 近年来,盐城市认真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打造新型信息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四电一报”(即电视、电台、电话、电脑、报纸)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让农民天天能看到电视、让农民处处能听到电台、让农民时时能找到电话、让农民随时能点到网络、让农民随时能读到报刊”的服务目标,有力地提升了全市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总体看来,目前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的提升。 2 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中只有东台、大丰、阜宁等3个县(市)有单独的事业编制性质的农业信息中心,其他县(区)还未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只是与其他科室合署办公,而且专职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偏少。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点比例不高,即使有标准也不高,普遍达不到“六有”(有信息服务站牌子、有上网设备、有热线电话、有农业信息大联播乡镇二级网站、有信息栏、有服务制度)的标准。 2.2 信息化人才十分缺乏 目前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十分缺乏,从市、县层面来看,缺少既懂农业、又懂计算机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从乡镇层面来看,虽然部分地区配备了农业信息员,但多以兼职为主,除了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外,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导致其精力不足,难以保证农业信息服务的工作质量。 2.3 信息服务平台效能不高 虽然近几年打造了一批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从总体来看,平台的利用率不高,服务覆盖面不广泛,效能偏低。如《盐城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信息更新速度不快,点击率不高。三农服务热线 “12316”公众认知度有限,拨打率不足。村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刚开始示范,“一点通”视频终端数量偏少,信息服务范围有限。网上营销平台缺乏,通过网络销售的农产品比重不到3%。 2.4 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 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点不足,覆盖面不够。纵向上,市、县、乡、村4级未能真正形成信息资源的有效互通与共享;横向上,农业部门与物价、统计等部门也缺乏正常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信息采集、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3-4]。 2.5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滞后 农业信息化工作重点仍处于信息的收集和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如“3S”(RS、GIS、GPS)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决策系统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通过实施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全覆盖工程项目,盐城市虽建成了一些信息技术应用示范点,但数量少,覆盖范围不广,仅是“星星之火”,未形成“燎原之势”,需进一步加强示范推广。 3 对策 今后几年,应围绕当前农业信息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紧扣农业现代化工程的目标要求,以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项目为抓手,主攻健全体系、平台、信息资源、智能农业、网上销售、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建设,力争2018年实现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97%的目标。 3.1 主攻服务体系建设,在健全信息工作队伍上求突破 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体系队伍是基础,人员素质是关键。要搞好信息化服务工作,必须强化体系队伍建设。一是加快组织体系建设。借助农技推广体系、事业单位改革契机,建立健全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十二五”末,县级要全面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乡镇要完善提高信息服务站点,要求全部达到“六有“标准。二是加快人才队伍组建。引进、选拔一批既懂计算机网络、又懂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信息化工作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三是加快技能素质培训。组织信息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层信息服务人员在信息采集编辑、上网查询、智能农业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增强信息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3.2 主攻平台建设,在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上求突破 在巩固提高“四电一报”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不断扩大信息服务覆盖率。一是重点打造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改版升级《盐城农业信息网》,解决栏目不全、版面不新、功能不强等问题,增强信息的集散力和用户的凝聚力,打造苏北领先、全省一流的农业门户网站。加快建设《江苏啤麦网》《华东蔬菜网》等农业特色网站,不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二是重点打造“12316”热线咨询平台。借助江苏省农业信息全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建设东台、大丰、盐都、建湖4个县(市、区)“12316”三农热线工作站,实现全市范围内“三农”热线信息服务全覆盖。同时,加强与盐城移动公司的合作,全面建设“12316”移动农业信息专家平台,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视频交流,提高服务质量与效果。三是重点打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按照“1处固定场所、1套信息设备、1名信息员、1套管理制度、1套长效机制”要求,加快建设村村“一点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11年,射阳县已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开通运行。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再建亭湖、滨海、大丰3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示范县。2012年后1~2年内其余5个县(市、区)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届时将真正实现全市范围内为农信息服务“村村通”。 3.3 主攻信息资源建设,在提升信息服务效率上求突破 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而信息资源是这一加速器的重要粒子。必须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全力推进信息收集工作。一是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市、县、乡、村信息互通机制,强化与物价、统计、气象等部门的横向联合,整合信息资源,拓宽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化、标准化水平。二是强化网络内容保障。完善《盐城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的网络信息更新机制,健全信息采集队伍,大力采集政务信息、市场、技术信息上网,加快农业网站内容更新速度,提高农业网站为农信息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数据库建设。积极统筹农业系统内部各部门的力量,重点建设“农产品品牌及加工数据库”、“农业环境和灾害监测数据库”、“农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农产品品种数据库”、“农作物实用技术数据库”、“畜禽养殖技术数据库”等6大数据库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为农业生产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助手作用。 3.4 主攻智能农业建设,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上求突破 积极顺应物联网发展趋势,加快“3S”、自动控制等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步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一是重点建设远程监测指挥系统。联合盐城移动公司,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远程视频监控和指挥中心,监测点将覆盖全市各县(市、区)重点乡镇,实时掌握全市各地农产品生长发育、农业自然灾害、植物病虫害等动态信息,为及时、科学指导农业工作提供现代化手段。从县级层面来讲,2012年阜宁县和响水县将建成县级农业远程监控指挥中心,今后几年,其余各县(市、区)也将逐步建设该系统,不断提升全市电子政务水平。二是重点建设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2011年,盐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政府监管、基地追溯、企业诚信、信息查询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引入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基地等应用试点用户100个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可控制、信息可查询、产品可溯源、问题可追溯等功能。2012年,重点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二期工程,扩大监测示范用户,改造升级平台功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三是重点建设“数字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借助“数字盐城”地理信息平台,联合国土部门,以高效农业为切入点,建成“数字高效设施园艺”、“数字休闲观光农业”、“数字土壤”、“数字畜禽养殖”等数字农业平台,及时农业地理信息,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3.5 主攻营销平台建设,在增加农产品网络销售率上求突破 网络销售是农产品销售的新型业态,也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销售方式。但盐城市农产品网络销售比例偏低,必须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力争到2018年网上销售比重达到40%。一是积极打造盐城市农产品营销网。建成集产品广告、交易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网上营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盐城市农产品营销范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引导创建网上营销店。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在淘宝网、江苏农业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等网站上建立优质农产品营销店铺,不断提高盐城市农产品网上销售比例。三是巩固提高农产品网上交易会。在2011年成功举办盐城市首届农产品网上交易会的基础上,组织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到网上交易会进行展示展销活动,力争把盐城市网上农产品交易会办成全省规模最大、名牌最响、效益最好的网上交易会。 城市型农业论文:依托城市型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摘要:文章研究的重点就是关于现代都市中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系列探索,对都市生态农业的内涵、以及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基本途径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观光季节性;可持续发展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近年来,我国的中心城市观光农业相继开发了许多观光农业项目,有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郊区观光农业项目发展现状 城市边缘区是指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土地的城市和乡村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在这一地域,城乡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城乡用地犬牙交错,乡村用地逐渐被城市线网分割,土地利用、人口和社会特征在传统村镇基础上出现城市化趋向。 以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城市,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强大,不但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实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关注生态性、强调生产性、突出观光性、重视生活性,这是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善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的基本功能。 二、科学开发城市观光农业的建议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是当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的有效举措,是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应积极从以下方面抓紧抓好: (一)项目论证需要从多角度入手 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具有不同于一般项目的特点,它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综合论证,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地区农业资源基础的分析。即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系列、乡村民俗的可展示性。以山东寿光为例,其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处于前列的,在投资建设观光农业旅游景点时也能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缺山少水就依靠自己的蔬菜种植技术做大旅游,菜博会为这个从前默默无闻的县城带来了国内国际知名度;生态观光农业使其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市场定位分析。从目前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观光农业首先是城市居民的“后花园”,其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在城市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然、传统、休闲的场所。 (3)区位选择分析。城市边缘区农业地带应为首选,这些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明显的发展优势。通过发展城市边缘区、城市近郊区,带动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发展观光农业。 (二)观光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的合理性。因此,观光农业的发展要保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协调,对植根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农村民俗文化必须加以保护并得到充分体现: (1)必须立足现有基础进行开发,严格控制滥用耕地。 (2)必须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和特色。 (3)避免对环境和景观的破坏,如在旅游景点内设立不当的建筑等。 (4)控制“农业观光园”周边的工业以及城市化等对景点的不利影响。 (三)政府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 (1)全面规划,确保重点。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在全市郊区或一个区域内全面规划,选准重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对开发项目要注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使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具有丰富内容,才能有经常性的吸引力。 (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规划和创建管理、服务体系。在旅游开发区要防止出现管理体制混乱,政出多门的现象,要分清责任,各司其职。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观光农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建立一些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对观光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总结,以建立农业政策信息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制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如引资、税收优惠等。 三、都市生态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市生态农业的建设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是新世纪的巨大工程,要想使生态农业走向科学化、合理化,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绝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达成的,它需要的是世世代代的努力,所以,建设都市生态农业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造福的是子孙万代。 (一)更新观念,树立新型农业环保道德 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不同于现代农业,他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农业道德体系的支撑,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并且要把农业环境道德观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认真对待,积极贯彻,规范各种社会行为。 (二) 转换机制,提高农业环保工作效能 第一步先建立生态农业决策系统,生态农业机构最好要有多个部门参与,而且要明确工作的职能和性质,将常规的农业生产管理改为生态农业建设管理。接下来还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生态富民家园,并在开展生态镇和生态农业的工作中累计成功的经验。最后对国家实施的各种关于建设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等要严格执行,落实农业环保各项措施。 (三)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增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后劲 既要抓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也要抓龙头型企业建设,按照专业化的生产要求,根据就地生产、近地加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品牌效应。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落实我国的现状,然后积极招商引资,借助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力量开发建设项目。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对大冶市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了大冶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问题,根据大冶市农业主要产值数据(2004-2008)及相关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农业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模型。论证了大冶市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加工和畜禽业为主导产业,建立健全农业产业的组织形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农业主导产业;大冶市 1 引言 要进一步推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正确选择和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是重要前提。由于农业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与资源禀赋特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及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出现不同层次的新问题。因此,各地区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与其经济发展及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主导产业,才能保障农业产业化具备丰富的经济与资源基础,得到长足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农业其他产业甚至其他国民经济一级产业的较好发展。 大冶市依托长江,背靠武汉,北连黄石,南毗九江,西邻咸宁,成为承接长江开发带和大中城市辐射的交汇点,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大冶市地形以平畈、丘陵、山地为主,其中丘陵地带占全市面积67%,平畈地带占全市面积15%,具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大冶市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平均降雨量1 507.3mm,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雨量,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大冶市总面积1 566hm2,其中耕地面积5.015万hm2,园地面积2.259万hm2,林地面积3.63万hm2,水域面积1.467万hm2,拥有小型水库114座,总库容量1.54亿m3,有较灌溉面积3.32万hm2,丰富的水土资源、为农业牧副渔提供了先决条件。 早在大冶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资源枯竭城市之前的2005年,大冶市政府就意识到了农业产业化对经济转型的重要影响,并将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大冶市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政策。2007年10月,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意见》,大冶市政府确定了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即力图将大冶市建设成三个“大县”和两个“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大冶市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集群的形成及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在经济转型时期发展新农村取得了初步成果,使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产品通过产业化实现价值,使得农业产业化生产关系更为规范,确保和协调了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冶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以畜禽养殖加工、水产休闲养殖、花卉苗木、优质粮油等为四大主导产业。以养殖和加工为主的农产企业,生态环保,资源浪费程度极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冶市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一部分,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重要载体,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大冶市规模以上产品加工企业共327家,完成年销售收入1 567 895万元、利税22 983万元,吸纳就业4万人,极大地促进了大冶市经济发展与转型。 2 大冶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农业主导产业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那么,本文依据(2004-2008年)大冶市农业各主要产业指标值数据,并参照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或理论模型,论证大冶市选择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促进经济转型产生的影响力及作用力。 2.1 指标选取及理论依据 (1)以经济学家钱纳里和库兹涅次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里将社会发展的因素总结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以此来分析主导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于三级指标的选取,这里主要从主导产业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对主导产业的要求等方面加以考虑。主导产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指的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增长能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与影响。 (3)主导产业的生态效益主要反映产业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或改善程度,包括森林、水土资源的利用与破坏、人口承载等。 (4)主导产业的社会效益主要指产业对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程度,这里根据以上原则选取就业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增长来解释这一问题。 2.2 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2.2.1 样本选择 自转型以来,大冶市致力于发展新型产业以摆脱其资源依赖,并于2008年《湖北大冶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冶市将“重点扶持农业中的粮食种植,畜禽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基地的建成,”据此选取大冶市农业中的6个产业部门进行分析,其中各数据来源于《大冶市统计年鉴》(2004~2008),《湖北省统计年鉴》(2004~2008)及2008年、2009年大冶统计白皮书,与大冶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2 研究方法 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主导产业发展的潜在变量作为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它既可归类于三级指标,构成合理、层次性的指标体系,也可解决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有实际解释意义的公共因子。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变量的主观权重,分析系统中各因素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上下层次元素的隶属关系,然后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系上一层次的重要性进行比较,构成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内元素权重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9级标准来反映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表1)。 注:元素i与j的重要性介于ay=zn-1与ay=zn+1之间时,其标度值zn(n=1,2,3,4) 该方法主要通过判断矩阵导出排序权重,使权重在定性的基础上得以量化。 2.3 产业评价指标及定量计算 2.3.1 理论模式的建立 根据大冶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各产业部门的发展特点,选择三级评价指标包括有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1,生产增长率系数x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x3,就业增长率系数x4,产业人员收入增长系数x5,能源消耗系数x6,排污强度x7,土地利用率x8,产业专业化率x9,产业影响力x10,产业内人均产值系数x11,人口承载力x12,森林覆盖率x13。 根据综合分析及试验,选择提取3个主因子,表2是特征值及各主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从表2中可看出,从13个原变量中产生了3个主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85.925%。 表3为因子载荷矩阵,显示每个因子主要由哪些变量提供信息。由表3可看到,第1因子主要与需求收入弹性、产业专业化、产业影响力、生产增长率、人均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因素正相关,更多地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第2因子主要与土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能源消耗率、人口承载、排污强度等因素正相关,更多的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生态效益;第3因子主要与就业增长率、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增长系数正相关,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社会民生效益。 根据表3中各变量的特征,确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大冶市产业结构评价的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图1)。 2.3.2 指标权重确定 主要通过判断矩阵导出排序权重,使权重在定性基础上得以量化,具体计算如下图2。 在对矩阵作出一致性检验并计算出一致性率后,即可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如表4。 得出以上数据结论后,最后计算各项产业的综合得分情况,如表5所示。 表5中所得出的结论,给出了大冶市农业各产业在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数值,以上数据是大冶市农业各产业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竞争力的数据表现形成。在表5中可以看到,各大产业中,最具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是畜禽业,其需求收入弹性值为2.082 1;而最具生产增长能力的产业则是农产品加工业,其生产增长率值为0.738 8。 2.3.3 分析结果 综合以上表中数据结果,将各产业指标值与各指标权重进行复合计算,得出评价模型: Fj=Wi Rij。(1) 其中,Fj为某地区的j产业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Rij为j产业下,i项指标的具体值。本文中,主要涉及到6个农业产业,因此,其中n=6。 将指标权重与数值代入模型(1)中,得出各项产业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6。 从表6中可以得出,大冶市农业发展各产业根据其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畜牧业(1.398 1)、农产品加工业(1.327 4)、粮食种植业(1.287 9)、水产业(1.207 3)、蔬菜种植业(1.116 7)和林业(0.879 2)。大冶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根据以上综合得分进行选择与扶持。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需要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和经济发展条件作出调整与改进。对于大冶市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比结果,作出选择与决策以外,还需要根据城市转型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及时作出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大冶市的经济转型。 3 理论建议 目前,大冶市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主体要素的发展。 (1)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使其发展壮大。大冶市市级财政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措施,通过财政倾斜、逐步抬升劲牌公司、福润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如水产品加工、稻 加工和蔬菜加工等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同时还要培育后备发展力量。 (2)培育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畜禽养殖,水产品、优质水稻和花卉苗木等4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行标准化生产,扶持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 (3)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完善。完善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发展,信息传递,生产资料供给等相关链条,大力加强中间组织建设,健全农县产业化组织形式,构建一体化经营体系等措施进行促进农业产业顺利发展并推动城市最终转型。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摘要】 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以辽宁阜新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总结了阜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阜新是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故有“煤电之城”、“共和国的发电机”的美誉。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与环境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农业部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阜新被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经济转型,阜新将建设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第三产业和循环型社会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为特征,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行为原则。减量化原则――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主要形式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再利用原则――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副产品、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延伸产业链。再循环原则――农业废弃物实现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经济转型的需要。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随着资源枯竭,资源产业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力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进而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难题。 2001年12月,阜新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7年11月6日,国家正式确定阜新为循环经济试点市。同年,农业部确立阜新为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阜新地区人均耕地5.6亩,农村人均耕地超过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为辽宁省人均耕地之首,是辽宁乃至东北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是阜新经济转型中打造的三大产业基地之一。阜新农产品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转型前12.7%上升到27.3%,成为继煤、电之后的重要接续产业。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过程中,需要以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为载体,坚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实现农产品、畜禽产品、林产品深加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契机。 2、保护生态的需要。目前,农业发展中除了受到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资源瓶颈的制约,还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化肥、农药、农膜过多使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滞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白色污染”等。因此,要发展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为特征的农业循环经济,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阜新是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属于辽宁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地处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水资源相对短缺,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阜新农业生产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长期滥施和偏施农药化肥、地膜回收不力、用水浪费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九节一减”的减量化原则,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用量、优化肥料结构,减少高毒农药使用量和薄膜残留量。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提出了要求。 3、改善民生的需要。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根本,“三农”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阜新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百万农民致富增收是关系民生、“三农”问题的大事。阜新已建立起以农作物秸秆、林产品、农产品、畜产品为资源的四大循环经济体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10多个循环经济链条运行良好,带来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农业循环经济载体的培植,“四位一体”生态户的推广,“彰武五峰模式”的典型带动,在安置农村劳力、带动农户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提出了目标。 三、阜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 2001年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以来,阜新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22.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34.4亿元。其中,农业(小农业)比重由2001年的44.6%下降到2009年的40.0%,林业比重由2001年的3.9%上升到2009年的8.3%,畜牧业比重始终位居首位。2007年阜新被确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以来,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不断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 1、“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是辽宁省首创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该工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取得能流、物流和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效益。“四位一体”以其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节水、节能等特点,在辽宁农村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阜新市猪、牛、羊、禽等畜牧业的发展,阜新通过发动农户建“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的办法,使畜禽粪便得到处理,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使农户用上清洁的能源。阜新市“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从1990年开始,2009年全市累计建设生态模式户4.5万户,年综合处理畜禽粪便约72万吨,年产沼气900万立方米,年增收节支超亿元,被评为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市。 2、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阜新粮食年产量15亿公斤左右,其中70%以上为玉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公斤。2009年,阜新市农作物秸秆青(黄)贮6.5万窖,秸秆气化站6处,大中型沼气池45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是农作物秸秆通过青(黄)贮、氨化饲料化,发展草食畜牧业;二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三是农业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农作物秸秆通过气化炉裂解产生可燃气体供给农户。 3、种养加复合模式。阜新市彰武县五峰镇,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条件与经验,创造出一个适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五峰模式”。一是五峰镇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为辽宁金禾实业有限公司的保鲜玉米深加工项目提供原料,打造了甜玉米种植―保鲜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二是发展黄牛饲养,为福元公司屠宰、初加工肉牛提供牛源,为清河门皮革加工基地提供牛皮原料,打造了肉牛饲养―肉牛屠宰加工产业链条;三是实现农业和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打造了甜玉米种植―秸秆青贮―肉牛饲养产业链条;四是实现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了养牛―牛粪―沼气―照明(燃料)、沼肥产业链条。 4、林下种养模式。阜新在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实施了林下种养。由最初的林粮、林草等常规模式,逐渐开发出了林药、林菌、林烟、林下养殖等20多个高效、高产和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涌现出如阜蒙县太平乡林烟模式、王府镇林瓜间种、海州区林菌间种、彰武县林下养鹅等一批产业典型。2009年,阜新林下经济开发实现产值8.5亿元,农民增收由最初的200多元提高到630元。 5、农业园区模式。阜新经济转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较高科技含量和多层次的园区发展格局。以双汇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养殖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发展链条;建成了沿101公路、阜沈公路、阜锦公路、阜锦高速公路布局的线状园区带,各类农业园区和小区达322个;建成了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沿城市外环布局的环状园区带,经济转型农业园区达20个,设施农业小区达55个、各类种养棚舍达5400栋。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及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阜新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成了奶牛、杂粮、食用菌、蔬菜、林业等10个产业研发中心,引进推广新品种112个、新技术18项。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 1、加大宣传,转变观念。无论是农业增效还是农民增收,农户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由于农户农业循环经济的观念意识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要转变农户的思想观念,强化农业循环经济意识,引导和教育农民积极参与。根据农村的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车、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典型示范工程等途径,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的宣传,将农业循环经济新理念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营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业循环经济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具备一定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农民。然而,我国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不高。因此,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多方协同,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农民技能培训网络,引导农民参与培训。发挥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农户得到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保护性耕作、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生态畜禽养殖、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地节水技术等应有的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好地适应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3、确保多渠道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与农民收入的波动性,农村信用环境欠佳,使得资金问题成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瓶颈。因此,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政府财政、银行信贷、社会资本投入力度。争取国家、省级的农业投入,加大市(县)本地财力的投入。推动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增加信贷投入,重点支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畜牧养殖、生态建设。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投资主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项目。 4、发挥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政府应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把资源和环境作为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应加强组织领导,进行规划引导。阜新已率先成立了“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编制了《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暂行)》、《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应采取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对环境污染、农药超标、化肥过度使用的可采取限制性政策,对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沼气工程的给予鼓励性政策。 城市型农业论文: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思路 摘要:城市型现代农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立,需要资金的强有力支持,拓宽融资思路,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新的筹资方式,是解决现代城市型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融资渠道;工商资本;信用社改制 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依托城市,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态更高的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立,需要资金的强有力支持,特别是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的地区,建立城市型的现代农业,就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如何解决融资问题,便成为发展城市现代农业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大多数地区农业投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农户的投入、政府的财政和各专项支农资金的投入、信贷投入。由于各种原因,上述三种渠道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为此,必须拓宽融资思路,通过对正规金融、政府财政和民间资本的整合,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建立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筹集资金的方式,解决现代型城市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一、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形式的融资方案 从我国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农业投资的回报率并不一定比工业低。例如,根据对浙江省的调查,其农业收益率一般在20%或者更高,基本接近、甚至超过工业的收益率。正是由于农业有着较高的投资收益,才吸引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吸引工商资本参与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要以土地的流转为前提。具体做法可以有如下几种选择: (一)成立农地开发公司,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实现农地经营权的集中 成立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一方面将不想种地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的土地,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将已经脱离农业生产并在非农产业就业甚至在城镇定居的农民的承包地,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让或有偿转让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管理并出租给愿意从事农业开发的工商企业。 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可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村或乡镇范围内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其主体由村或者乡镇范围内的经济组织构成。这种公司可以是隶属于村或者乡镇政府的经济组织,也可以是不受村或者乡镇政府管辖的独立经济组织。第二种是直接由工商资本自己成立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农户土地经营权向这两种公司的集中,可以采取间接出让的办法,即农户将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作价,间接出让给乡村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也可以将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作价,直接出让给工商资本自己成立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 在现实中,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是选择间接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方式还是选择直接出让经营使用权的方式,主要看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保护出让农地的农户利益。从出让方即农户的角度考虑,直接出让的方式更能保护农户的利益。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土地经营权出让方与受让方可以直接面对面地协商制定受让价格,提高整个受让过程的透明度。而采用间接受让的方式,由于增加了一道中间环节,即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与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之间的土地受让过程中,农户面对的不是工商资本而是一个中介组织。这样一来,农户土地经营使用权受让收益中的一部分将流向中介组织。受此影响,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关系就有可能演变为利益对立的关系,反映在具体的受让过程中就是,中介组织会尽可能地压低受让价格和抬高向工商资本的出让价格,从中谋取更多利益。 但是,从受让的角度考虑,工商资本如果采用一对一,即逐一向农户谈判、签约的方式获得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将大大增加谈判费用和成本。因此,出于节约费用成本的考虑,工商资本宁愿选择间接的方式取得土地的受让。转让农地经营使用权方式的选择是市场行为,应尊重市场的选择,而不应进行行政干预,更不能体现政府的意志。 (二)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直接与工商资本结合 除了直接和间接出让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外,市场经济还为其他形式的土地经营使用权的集中创造了条件。例如,农户可采用以土地经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直接与工商资本结合,参与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开发和建设,例如与工商资本一起成立现代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第一种融资形式不同,在这里,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他们可以直接介入公司的生产,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行使自己的权力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股东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表决权,有权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股东从企业获得的收益是土地的逐年分红收益,而不是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一次性收入。采用这种形式,既可以充分发挥股东的生产积极性,也可以减轻工商资本购买土地经营使用权的资金支付压力。这里需要提出注意的问题是:第一,入股土地的股份作价要合理,否则农民不会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转让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第二,坚持按照股份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尤其要根据制度的安排,进行正常的股份分红和保护股东的权益。否则,土地经营权的集中就会因缺少基础而不具有可持续性。 (三)村或乡镇公共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直接出让给工商资本 公共土地从产权性质来看,均属村镇所有,没有承包到户,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流转。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从事农业开发,包括养殖业、林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总之,在进行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依靠政府动员和行政手段实现土地经营使用权的集中,更要避免一些村庄或乡镇行政组织,借土地经营使用权集中和进行流转的时机牟取私利,或者损害农民的利益。 二、推进信用社改制和建立以小额信贷为基础的融资方案 从农村信用社获取贷款,是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目前,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放的小额信贷,是从国外引进并经过在国内农村地区充分实践后,被证明是有效支持农业和农户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服务形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它做到了信贷资金直接进村入户,使发放贷款的对象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在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从地方还是从全国农村的金融发展来看,信用社是农村地区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金融业务,是真正有效支农的金融业务。因此,深化信用社改革,依托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支农金融服务,通过对小额信贷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可以建立推动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具体做法如下: (一)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 地方农村信用社要想实现增资扩容和壮大资金实力,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办法。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地区,尤其是乡镇以下农村地区惟一向农业和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尽管农村信用社为地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第一,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吸收民间和社会资本,实现其增资和壮大资金实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第二,不仅可以避免地方民间资本流出地方,而且还可以吸纳大量的外地资金,为地方发展服务。第三,可以在中央和省市级政府的支持下,改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状况,提高资产的优良率和自有资本的充足率。而在多种改革形式中,将信用社改制为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二)调整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投向和规模 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各个地方的发展情况看,小额信贷在实践中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形式,仍然需要在当前和今后的金融发展中继续坚持。对于地方来说,将小额信贷金融服务与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的关键,是要根据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调整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投向和规模。具体做法:一是小额信贷的投放要向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倾斜,例如向设施农业和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园艺农业倾斜,重点满足这些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在资金投放的规模上,适当放宽数量限制。现代农业是资金密集的农业,对资金的需求数量要大大超过传统的种植业。如果仍然坚持小额信贷的资金投放标准,即每笔一般在2000元左右的话,很难满足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的需要。因此,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适当将每笔小额信贷的资金投放规模提高,同时扩大和推广联保贷款,以适应种植业以外的农业发展对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提高的标准视地方的发展需要来定。 三、创建农村开发投资基金 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专门建立了财政担保基金,旨在解决农户由于缺少贷款抵押而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应该说,财政担保基金的建立,对于缓解当前普遍存在的农业贷款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财政担保基金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第一,如果财政担保基金担保的农业项目失败,金融风险就会转变成财政风险,直接威胁到政府的运转。第二,财政担保基金担保的农业项目,大多数是规模比较大的项目,而对于规模经营比较小的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则很少能够照顾到,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绝大多数中小农业开发项目的需要。第三,财政担保基金主要由财政资金构成,不允许有其他资金进入,也不允许与民间资金结合。在地方财政实力比较弱的情况下,财政用于建立担保资金的投入将是有限的,而且,在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方面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 鉴于财政基金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地方政府在现有财政担保基金的基础上,将这部分资金从财政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农村开发投资基金,并吸收民间资金入股。农村开发投资基金的主要金融活动有两个:一是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项目进行担保,从而使这些项目能够从农村金融机构那里获得需要的资金;二是对农业和农村的生产项目直接进行投资,用投资获取的利润来确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四、几点建议 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方案和实施,不仅涉及到像土地流转这样政策性很强的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民间金融浮出水面和农村信用社改制等深化改革的问题。因此,融资方案的制定者不仅要在战略上对包括土地和金融政策在内的农村发展政策有深入的认识,有灵活运用政策的高超技巧,有对现行体制进行改革和突破的胆略和雄心,更有建立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政策和体制框架的远见卓识,而且要在战术上制定出有利于当地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 政策和措施。为此,我们建议: (一)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创造条件吸引工商资本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进行深层次开发,对于建立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第一,与小农相比,工商资本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再融资的能力,可以满足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进行规模生产和开发,并取得规模经营收益。第二,工商资本,尤其是科技型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从事开发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有利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造和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三,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开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所需要的资金,而且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将工业化生产的管理方式引进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管理效率。第四,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副食品和观光、休闲服务的农业,其生产活动始终与最终消费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者进入商品市场难和渠道不畅产生的风险问题。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深层次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要能够进入土地市场进行流动。因此,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首先解决土地要素流动性差的问题,要在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和发展土地要素的流动,在土地要素的流动中,完成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替代。根据新的土地承包法,在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农民收入中来自工资性收入占较高比重且恩格尔系数比较低的农村地区,应在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以便在土地流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二)加快农村信用社转制步伐 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中,通过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区域性的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大量民间资本入股,达到扩充资本和壮大金融实力的目的。农村信用社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制,目的主要是解决当前信用社产权不清、经营机制不顺和资本不足、不能有效支持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后,其运行机制和运行目标都将发生变化。商业性金融机构要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就必须在大的发展环境方面进行制度、政策和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例如,通过建立必要的金融服务制度,规定其金融投放总量中有多少百分比的资金必须用于现代农业的建设;或者在其资金投放总量中,有多少百分比的资金必须用于小额信贷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其对现代农业提供金融服务,如根据服务现代农业的实际情况,给予支农信贷财政贴息和专项补助等;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引导流出农业和农村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 (三)加紧对建立民间中小金融机构的可行性论证和筹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的进程来看,国有金融机构独家垄断的格局必将打破,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会共同出现在同一个金融市场,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补充,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央行已经明确表示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某种制度创新,允许民间资本通过参股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甚至在符合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组建私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途径,允许民间资本浮出水面,给予其合法开展金融活动的空间。有些地方是否存在有组织的民间金融机构或者“地下钱庄”,不能给予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从大量民间资本存在这一现象,可以肯定许多地方存在大量的民间借贷行为。如果没有这些民间借贷在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地方的民营经济也不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存在大量的民间资本,另一方面存在大量资金需求,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并赋予其合法经营的纽带,就是金融创新。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从现在起就要高度重视民间金融的发展动向,摸清民间金融的基本情况,紧跟国家金融改革的方向,有重点地培养金融方面的一些专门人才,并对地方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有重点地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为日后时机成熟时建立民营和私营中小型商业银行创造条件。 城市型农业论文:生态旅游农业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化的可行选择 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这种新兴产业外向型强、关联度高、增长快、拉动广,是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的朝阳产业,对发挥资源型城市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推动作用。随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旅游农业在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化上大有可为。 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打破资源型城市农业基础束缚的有效途径 受资源开采理念和技术手段限制,资源型城市开发往往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耕地、草原、植被的破坏尤为严重,这些因素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农业经济不可能走常规发展道路,必须在精细化、集约化发展上谋求新的突破。生态旅游农业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寓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普惠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且其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比较可观的旅游经济收入,可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最大化地创造财富。 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发挥资源型城市农业比较优势的理智选择 依托资源开发和产业集聚,资源型城市往往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市民人均收入较高,消费拉动力较强,这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空间和充足的社会开发资金。同时,资源型城市农业属于城郊型农业,大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科技水平,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备,这也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生态旅游农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渗透,不仅可衍生出丰富的农产品,而且具备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用。由于产业本身倡导绿色化、环保化,使其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由于过分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充分发挥其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方式 生态旅游农业能够促进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建筑业等相应产业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生态旅游农业强调生产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商品性的融合,在生态旅游农业推广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得到改善,大幅度增加产品附加值,而且通过示范培训,能够普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笔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科学规划,优化生态旅游农业布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开发、体现特色、有效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生态农业功能区。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资源型城市本地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的基本框架。要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和长效性,严格按规划建设。同时,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优化生态资源为开发前提,尽量保持原生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 二是突出生态功能,彰显生态旅游农业特色。特色是生态旅游农业的魅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竞争力。要遵循“差异产生效益”的发展原则,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利用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特殊的农业文化底蕴、特别的农业产业景观,精心做好“吃、住、行、游、娱、购”六篇文章,走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的综合配套开发之路。要注重体现休闲性和参与性,重点发展集疗养度假、观光赏鱼、采摘垂钓等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建立乡村休闲民俗农庄,让游人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干农家活、采农家果,充分享受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 三是突出科技含量,打造生态旅游农业精品。生态旅游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要求经营者要富有科学文化知识,精通农业技能,善于经营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科技引导牵动作用,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力度,实现农业与科技双向拉动。要以“立足城市自然资源、汇聚现代农林科技、展示未来自然田园”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批高科技精品观光农业园区,使农业科技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起来,为科研工作提供农业高科技研究场所,充分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满足游客休闲娱乐、开阔眼界、学习参观的需求,满足农业启蒙教育、科学知识普及、亲体农耕活动的需求。 四是突出扶持培育,壮大生态旅游农业规模。政府支持和引导是资源型城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重要支撑。要建立完善“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培育重点基地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尽快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带和产业链。政府每年应安排若干建设用地,解决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需土地问题;金融机构应逐步把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纳入信贷支农项目,在贷款要件、贷款利率上给予一定倾斜。同时,要制定民营资本参与生态旅游农业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其以协作、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 五是突出营销推介,叫响生态旅游农业品牌。营销是观光农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是提高生态旅游农业品牌知名度、争夺客源市场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打响特色牌、生态牌、旅游牌,以高品质、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要努力拓宽对外宣传领域和渠道,通过农事节庆、节会等活动,增强对外宣传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升本地生态旅游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叫响生态旅游农业品牌。 城市型农业论文: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两型农业”的禀赋分析 [摘要]发展长株潭“两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现代农业建设进程,需要了解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代农业的禀赋和基础条件。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基础、综合经济实力、科技人才基础、体制机制基础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禀赋。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农业 禀赋 一、问题的提出 “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的外延,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立“两型农业”,就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长株潭要率先发展“两型农业”,需要明确禀赋要素,发挥“两型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早期关于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都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潜在财富,可以便利地被转化为资本,丰裕的自然资源为经济起飞提供了很好的支持。Habakkuk(1962)、wright(1990)、David(1997)、De Ferrantietal(2002)等认为,自然资源的丰裕使美国获得了更高的生产率。Gylfa-SOn Thorvaldur(2001)发现,挪威因成功管理了丰裕的自然资源而实现了经济繁荣。不过,Auty(1993)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即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和“荷兰病”概念。Sachs Warner(1995,1997,2001)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开创性的实证检验。本文拟对从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两个层面来探讨“两型农业”的禀赋,为推动长株潭地区乃至全国“两型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建设的禀赋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建设“雨型农业”的基础要素分析 (1)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载体 发展两型农业必须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节约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推广和普及,进一步增强了长株潭环境的承载能力。一方面减轻了农业对资源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治理以前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环境新的破坏。 第一,长株潭城市群区位和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丰富优质的自然资源保障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反之,资源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自然资源影响产业时空布局。长株潭城市群水光热生物资源是丰富的,具备发展两型产业的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适宜于发展农业。长沙农副产品较为丰富萁中宁乡猪、浏阳黑山羊、浏阳金桔等享誉中外。长株潭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6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4.7%,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两型农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已上报国务院,2008年关闭、停产、退出污染企业594家;国土资源部批复了株洲35平方公里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处置方案;长沙在大河西先导区实施了“大部制”改革,开展了首批排污权交易试点;湘潭市规模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已从2007年全省第10位上升到了第2位。 (2)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验和现实基础 第一,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长株潭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粮食、生猪产量占全省20%以上。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生猪生产为龙头,集产前种苗供应、产中饲料、兽药、疫苗供应到产后猪肉贮运加工、皮革制造、副产品利用及猪粪生产复合肥为一体的生产体系。 第二,农业结构调整有新的突破。现代农业的形态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如长沙的四大产业带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34%。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2%提高44%。据统计,2008年,仅长沙市就有各类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垂钓基地300余处,闲观光农业收入超过亿元。其经营收^占农村经济的比重逐年攀升。工厂化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工厂化种养殖面积在不断增加,产值也增长迅速。 第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市场广阔和农产品流通顺畅。农副产品资源较为丰富为长株潭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长株潭形成肉食品加工产业带。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不断拓展。长沙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新建“农家店”938家,建设村级农资服务站1450个,全市农资统销分购、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的新型农资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第四,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逐年增加,先进适用农机具逐步普及(见表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见表2)。2007年长株潭旱涝保收面积达403.1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126.17千公顷。 (3)长株潭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势,财政收入持续增收,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综合实力显著,发展优势突出,聚散功能强劲,为长株潭两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第一,经济实力和增长潜力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发展。近年来,长株潭经济具有显著的综合实力和较强的增长潜力。从增长方面来看,2004―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5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4.7%,14.0%,14.1%,15.7%,14.5%,年均增长14.6%,比全省年均12.6%的增速快了2个百分点;比全国年均10.82%的增速快了3.7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长株潭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目具有互补性。 第二,产业基础和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发展。产业基础雄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分工有着明显的互补性。2008年长株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562.99亿元,占全省43.8%。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长株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21:52.49:39.30(同期全省为18.01:44.19:39.00),因此,可以说,长株潭结构高级化水平较高,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初见成效,具有建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产业基础。在三次产业中,符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高新企业古有较大比重,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长株潭集中了全省大部分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五大行业增加值过百亿。“十五”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39.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1.7%。 第三,消费能力强,具备两型产业发展的基础。截至2007年。长株潭城市化水 平为50.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9%。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品质好、有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肉蛋奶、精品水果、蔬菜以及无公害食品在人们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两型农业可以为城市提供新鲜、卫生、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消费升级和绿色消费品的基本理念已经形成,也有这样的现实需求。从消费来带动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带动“两型社会”的建设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需求基础。 第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升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流动,到城市落户、经商、办企业。长株潭城镇化率为81.40%,高于全省58.61%的平均水平。长株潭地区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占全省的60%以上,三市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80%左右。 2、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农业”的先进要素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强大的科教、智力资源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支撑 第一,智力资源储备充足,能够不断运用到农业中来。长株潭拥有密集的科教和智力资源。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人员和80%以上的科技成果,不少科研成果达到了世界水平。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长株潭拥有59所高校,9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两院院士达45人,有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9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科教和智力资源可以为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和科研人才。同时还可以开发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也可以将工业的科技运用到农业上,促进长株潭“两型农业”的发展。 第二,科教实力雄厚,具有发展两型农业的科教条件。其一,长株潭农业科技研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湖南农业科学院就有13个研究所(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各龙头企业科技资源储备丰富、人才资源雄厚。金健米业、亚华种业、隆平高科等企业还启动了“博士后流动站”。其二,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迅速提高。目前,仅长沙市就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242家。科技助农直通车工程和“双百”星火科技富民工程,每年培训农民30万人次,推广农业技术150项左右,推广新品种200个以上。其三、农业科技的领先研发与快速推广不断促进长株潭农业科技进步,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高于湖南省其他地区。在2007年各市州科技进步总得分排名中,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分列1至3位。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各市州支出总和的70.6%,地方政府科技拨款占63.2%,R D经费支出占76.6%,大中型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56.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55.9%。随着科技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制度更加灵活有效,吸引优秀科技人才能力越发突出,科技资源的洼地效应将更加凸显。 (2)体制机制创新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一,创新城乡统筹体制。发展长株潭“两型农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在长株潭实施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有利于去除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源。通过城乡统筹工程,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力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着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显得非常迫切。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创新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例如,株洲启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体土地流转等试点;湘潭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融资、土地征转分离等试点,已经实现了长株潭1300万居民共享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形成了长株潭海陆空交通网的集散畅通。 第三,其他方面的制度创新。长株潭实施了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为“两型农业”发展提供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金融服务和支撑体系。湖湘文化的底蕴深厚,也具有发展两型产业的文化基础。比如,长株潭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具备这样的优势,湖南人非常有“敢于担当、敢于天下先”的精髓。 三、结论与政策 1、结论 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发展两型农业,具有优越的基础要素优势和部分先进要素的条件,但是这些基本要素只能提供脆弱的、转瞬即逝的发展能力,而且不能禁受要素成本、贸易和政策等方面的波动。为防止静态效率变成动态无效率,需要进一步发挥先进要素的作用。创造先进要素应当成为长株潭发展两型农业的首要任务。 2、政策建议 要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优势,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科教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紧紧抓住“两型社会”改革的历史性机遇,突出建成一批农业的重大基础和产业发展项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化相结合,继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两型农业”项目,瞄准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对内对外合作步伐。
1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1.1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研发高新技术的重要力量之一。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团队内各组织成员间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来实现资源、人力等各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技术、管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要建立高校与政府采购部门、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间的有机联系,建立共同目标,实现跨领域合作、资源共享,以促进科研技术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实现科研生产应用的一体化发展。 1.2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需要 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本质是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其最大特点就是研、产、售协同发展。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高校知识生产方式的重要需求之一,要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其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就是强大的推动力。这是因为,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协同创新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也只能在这种协同新创的前提下方能兼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打破了不同学科与研究领域之间的壁垒,在更为广阔的知识面上进行创新。基于这些需要,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除了以上所述内容,还要借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以更好地为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发展,实现共同目标提供助力。 2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的现状 2.1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现状研究 第一,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方面,考察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现状。教育与科研工作结合在一起是高校的特点,学科交叉与融合也特别突出,要充分发挥高校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重要作用,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就十分必要。它可以把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的科研工作。为此,高校科研团队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方式,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而现实是,这种协同新创的模式,高校科研团队还没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第二,从高校内部不同科研团队间的联系,考察协同创新现状。高校内部不同科研团队负责着不同的事务,但是,这些科研团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仅凭团队个体的力量是不够的,协同不同科研团队的力量,就成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主要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高校科研团队协同新创的平台。而高校科研团队的这种协同新创平台根本没有建立。 2.2高校外部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现状研究 第一,在科研团队间的协同创新建设方面,考察高校间的协同创新现状。因教育、科研方面的重点不同,各高校的优势有着明显的不同,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的目标也有差异,这就较大地分散了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各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实现协同创新,才能较好地发挥不同高校的人才、学术、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各高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而这种高校间的协同新创机制还没有形成。 第二,在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建设方面,考察科研团队内的现状。在传统教学工作中,高校科研团队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协同意识,其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在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战略关系的实质内涵上,有的高校未能准确领会,因而在教书育人决策机制方面,严重缺少协同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之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之间的严重条块分割化,更加难以为成员提供多元化的协同培养。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仍局限在“校本培训”的意识里,自我封闭、自我设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外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不能为本校的人才培养发挥作用。 第三,在与企业、地方间的协同创新方面,考察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要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方式的直接形式,就是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地方间的协同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也可以为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但是,高校科研团队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因此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为推动高校与企业、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3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的对策 第一,改革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应该以协同创新为依托,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力量,以更好地形成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科研团队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及项目引导,以国家倡导建立科技研究共享机制为契机,借鉴国内高校比较成功的经验,建立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建立高校协同新创资源共享机制,将政府、企业、科研团队等资源有效整合到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中,优势互补,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全新培养模式。 第二,高校科研团队要以建设开放、协同的共享机制为目标,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校科研不断发展。高校科研团队应该联合其他研究机构,如建立资源管理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它要包括项目、成果、人员、设备、经费等多种要素,建成共同管理的协同创新共享机制。再如,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势互补、互动机制等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研资源共享的联动模式。 第三,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力资源机制。现在,高校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多元化,基于这种多元化,应该建立多元化的研究评价机制,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团队成员的进取心,使成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选择和自身发展空间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将优秀人才汇集到协同创新团队中来,形成有效的人才合力,在团队里形成以任务驱动的激励机制,从而确立以任务完成的质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社会需求的综合评价机制,进一步整合各个协同科研团队的人才优势,构建具有鲜明特色、衔接紧密的团队组织,为高校科研团队培养更多符合当代科研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第四,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基于面向市场的“市场型”协同创新管理体系。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全新的市场型的协同创新管理体系,就应该以契约、信任和混合管理为模式,确立其协同创新的机制。高校科研团队也应该引入契约模式,使得交易各方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增强对交易对象按要求完成交易行为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各方的逆向选择,减少了交易各方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顺利开展起到保障作用。这里也应该注重信任管理的引入。高校科研团队要与社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校企协同创新的契约一般相对简单,交易各方有时以战略备忘录的方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事项进行约定。校企交易双方有意向并会尽心尽力去克服困难,努力实现期望的目标,避免意料之外的情况而增加的重新讨价还价成本,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各方在产学研过程中的协调更为顺畅。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校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中还要引入混合管理机制。我们知道,契约和信任管理能克服不确定性和交易专用性投入大的障碍,但由于正外部性导致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协同动机不足的障碍,需要有外部条件加以激励。为了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新常态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高校科研团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需要提供事前的激励构成混合管理。通过混合治理,企业能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声誉,或者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补偿,以激励企业与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 第五,高校科研团队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创新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校科研团队作为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就要立足于解决重大社会需求,乃至国家面临的重大科研问题,要开展校际间甚至国际间的协同创新。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人才交流,加强国际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同时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机制,借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团队成员的国际化培养计划,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调研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党和政府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将科技进步提高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关键地位”,力求在20~30年内,使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科技进步起着基础的和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这一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我国农业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最大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制约。要打破这一制约,就必须依靠科技,增强科技实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贡献所占的份额已达到60%~80%,而据统计我国才达到30%~40%,由此可知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我市地处冷凉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耕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少雨,缺水,资源渐呈枯竭。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单位面积的资源产出率,又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商品性,保护资源环境,满足人们对生活越来越高的需要,依靠传统方法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进步的程度已成为判断农业发达与否的根本标志。 为了实现跨世纪科技进步战略,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技术产业化主攻方向,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大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实力。 为了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利于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高区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潜力,探索我市农业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途径和对策,这将有利于加速我市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优势、创出特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力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的农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正在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优质、高效作为农业新阶段发展农产品的目标。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对农业产业战略、发展目标、组织制度、技术体系等提出了变革要求,而且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思路与对策的必要前提。 1.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市场经济发展。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0多年的深化改革,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正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稳步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也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变化和要求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顺应国内和国际市场变化大宗农产品供求与流通已转移到靠市场调节的轨道上来已经显现。 2.科技体制改革,加剧了科技意识。 1985年以来,中国不断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主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科研方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科技产业,要促进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改革使科研单位不断面向市场,研究开发适于农业法崭新要求的科技产品并推广应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纷纷跻身农业科技服务行列,农业推广领域竞争加剧。 3.农村经济发展,引发产业格局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对农业的不断引导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农村经济已经走出了传统农业的圈子,转而向开放性、市场型、外向型发展。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使农业生产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链条和经济链条延长,提高了农业总体效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国门,成为创汇的重要来源;这些变化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要关注技术水平,更要关注知识、信息、观念、技能等。 4.中国加入世贸,使我们的农业完全开放。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使中国农村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必将对我们的传统技术、固有理念形成巨大的冲击。而要应对这种变化,并使中国的农业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农业推广工作必须着眼于农业技术、经济、信息、管理、法规、理念等知识和技能的高效整合与快速扩散。这是新阶段、新世纪、新形势赋予农业推广的新任务。 二.农业推广要应对新的变化 随着农业、科技形势的变化、农业推广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推广服务范围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农民对技术的选择余地更大,技术竞争更加剧烈。所有这些都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1.农业推广体制要有变化。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农业推广体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过去,我国的推广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推广体系,省、市、县、乡层层设立推广机构,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渠道。随着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的开放,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充实到原有的推广体系,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可使农民推广组织、企业推广组织等民间组织迅速兴起,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正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自觉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广作用。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注意到推广渠道的多元化带来的新机遇,进行多种推广力量的整合,加大推广力度,这在农业技术知识更新加快、使用周期缩短的今天,对于提高推广效益尤为重要。新的形势要求中国建立新型推广体制。新型的推广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精干的国家推广机构;第二部分是由科技型企业为代表的推广机构以几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推广机构组成;第三部分由民间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组成。 2.农业推广机制要有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广工作要由政府指令向着市场引导的咨询服务发展。推广机构要按照市场和农民的需求开展工作,要按照市场机制探索推广新途径,促进技术由无偿活动转向有偿服务,科技成果实行有偿转让。同时对于一时难以取得效益又必不可缺的公益性技术,如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业经济信息等,要继续加强政府推广的力度。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给推广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注重维护知识产权和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促进行政推广转向法制推广,指令性推广转向市场需求性推广。 3.农业推广观念要有变化。 今天的农业技术推广与过去传统的推广在内涵上已有很大不同,新经济、新科技形势下的农业推广正由过去单纯的技术普及转向对农民的全面知识 教育和素质提高。这是因为今天农民需要的正是与经济有关的所有知识技能的整合。这就要求推广人员也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仅如此,由于技术知识等来源的多元化,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农民在许多方面逐步超越专业推广人员的能力,推广人员在向农民输送技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向农民学习,并了解农民的新需求,由单纯技术人员的推广变成有农民参与的推广。 4.农业推广方式要有变化。 国家推广机构应通过政府渠道获得推广经费和工作经费;科技型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和民间组织、农民技术员,则要按照市场机制实行有偿服务,科技成果实行有偿转让。农业技术推广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给它带来的新挑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依法推广。 5.农业技术推广目标要有变化。 由于农业生产的目标已经有单纯的要求产量转向追求质量效益等多重目标,因此,农业推广工作目标也要做出调整,要由过去追求数量转向增加"三农"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满足更多层面的生活需要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思路与对策 1.发展市场经济的农业推广观念。 要在推广工作中引入市场行为,培植农户参与观念,发展并为农民传输市场经济有关的新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质量观念、诚信观念、法制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技术创新观念和素质创新观念等。 2.调整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要定位到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环境发展需要更广泛的各个方面,这也是现代农业对推广工作提出的战略要求。要确立推广法律化的观念,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公益性技术推广也要根据wto等国际通行规则纳入法制保护规范。 3.建立市场技术推广的培养训练制度。 建立市场机制条件下高素质推广人才队伍培养训练制度。要培养不同技术层次需要的推广专家和人才,适应加入wto竞争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使推广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满足技术竞争、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 4.调整农业推广工作的方式方法。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媒体手段等)武装技术推广部门的条件和手段,要使推广人员不断发展和运用双向沟通和农户参与的推广方法,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济行为职能,使之始终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 5.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作要针对区域生态特点和经济需要。 不同类型区域有不同区域经济特点和不同的经济产业带,因此,有不同的技术需求和不同的推广目标,项目选择和技术组合必须有针对性。设计技术推广方案就要考虑推广示范区域的特点。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代表性选择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课题。做到两个结合。即: 推广目标与区域性结合——强调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示范内容与区域性结合——强调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 6.突出农户在推广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农户是中国当前农业经济体系的最基本生产单元,也是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围绕农户为中心,把农户参与当作重要的推广内容,如组织若干骨干农户参加技术示范,并为他们建立示范户档案。系统、动态地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成分变化。根据农户的需要遴选技术组合、安排技术示范内容和方案、设计技术项目。依靠农户的配合开展技术示范和观摩活动。 7.农民培训是推广成功的关键,在培训中强调推广人员与农民双向沟通。 采取培训观摩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增加推广人员与农户的接触机会,按照农户的需要搞培训,借助农户方便形式搞观摩,深化培训交流的效果。 8.通过技术观摩强化农户参与能力。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推广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示范活动始终要求农民的参与和实施。示范样板放到农户的田间地头。这样提高了示范交流的效果,通过农民的参与反馈即提高了示范方案的适用性、合理性又为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9.利用大众媒体推动技术传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在更大范围规模上,扩大项目和技术的社会影响达到增加农业、农村、发展的收入。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1做好农民们使用农业技术的培训工作 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为了能够切实让农民们了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应该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素质。具体的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农业技术的种类、使用效果、可行性等等,让农民们能够全面理解农业技术的内涵。当然,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联合农、教、科部门的优势,除了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之外,还要培养农民们的农业科技素质,并以此作为重点。同时,可以成立专门的农业科技宣传小组,到各村各户去宣传农业科学技术。 2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宣传工作 在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各农村的产业发展来说,相互之间的支柱产业不尽相同,所以应该做好适应各自发展的支柱产业技术的推广与宣传工作。由于受到人才紧缺和技术体系不完善的影响,当前,农村这方面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做得不够到位。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宣传来说,首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针对不同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来推广不同的专业技术,突出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其次,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鼓励人们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成为专业性人才。最后,做好先进配套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工作,这种配套技术不仅体现在生产中,而且还在于品种的选择、植物的保护等等方面。 3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从现阶段农业技术的推广来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推广工作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并逐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改善各乡镇部门推广农业技术的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的条件,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积极吸收引进先进人才,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服务功能,并做好人才的稳定工作,发挥他们的骨千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把它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壮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把握市场运行规律与特点,培养农民们的农业科技素质,为他们的增收增产,发财致富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带动农业生产的长足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打下坚持的基础。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对策 “九五”以来,酒泉市农技推广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先后组织实施了35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了27.38亿元,与“八五”末相比增长了72.4。目前,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不断创新仍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体系建设不完善,一线推广力量薄弱。目前全市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共有在岗人员413人,其中市级34人,占8.2,县级137人,占33.2;乡镇242人,占58.6,乡(镇)站核定编制303人,在岗人员只占编制的79.9。各级农技推广单位技术装备差,服务手段落后,大部分农技人员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慢,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 (二)推广经费不充足,公益服务难以开展。市、县两级农技推广中心实行财政全额供给,但工作经费十分有限。乡镇农技推广站实行全额拨款的只占22.3,差额拨款的占40.9,自收自支的占36.8。有的乡镇不但自收自支,而且还要上缴创收任务。绝大多数乡镇农技站长期处于“既无钱养兵,更无钱打仗”的局面。 (三)工作理念不适应,服务与需求脱节。科技成果目标大多还定位在高产量上,对市场需求大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研究不够;对传统的大宗农产品技术储备的多,对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不够;技术推广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技术的环节上,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研究不够,致使技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运行机制不灵活,被动服务绩效差。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管理型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缺乏科学的制约和激励办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有的人无作用可发挥,有的人有作用难发挥。 二、改革创新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动力 农技推广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的关键环节,是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纽带,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增强农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之后,深化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既不能简单地把农技推广机构推向市场,又不能简单地以强调稳定而维持现状,应从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按照“推广目标现代化、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一)推广目标现代化。就是农技推广要适应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技术跨越的要求,加速农业由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按照新阶段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的发展趋势,农技推广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二是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转变;三是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四是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从而,为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推广队伍多元化。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稳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支持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和科技工作者参与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1、市、县农技推广机构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以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承担重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植物病虫害及农情的搜集、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监测和强制性检疫,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等公益性职能。 2、改革乡镇农技推广体制,建立跨乡镇的区域站。根据产业规划布局和自然区域的特点,在县以下创办跨乡镇的区域农技推广站,作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派出单位,承担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区域站的人员从现有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中择优聘用,或从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下派部分工作人员。 3、将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现已承担的产前、产中技物结合的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等经营性服务职能分离出来,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型或中介服务型企业。 4、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允许和鼓励由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购销大户、龙头企业、涉农单位及科技人员牵头,由广大农户参加的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合作社、产业服务中心等民办科技服务组织,为会员及农户提供服务,使科技与生产结成利益共同体。 (三)推广行为社会化。就是各级政府要保证推广工作的经费。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主要由政府支持的推广机构承担,实行低价和免费政策。有市场前景的开发类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民去推广。 1、切实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突出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特别要保障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人员的工资供给和工作经费。 2、实行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优化配置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资源,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创新管理机制,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行专业人员全员聘用制、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追究制,报酬、荣誉与绩效挂钩,奖勤罚懒,促使科技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及激励机制,放宽放活科技人员,鼓励和支持他们去领办、联办各类专业协会、服务实体、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场),激励他们承担技术承包项目、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致富信息服务等。 (四)推广形式多样化。就是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破除就技术抓推广、各自为政单打一的传统,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思维观念,围绕当地的 重点产业,搞好相应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 1、坚持农业科技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坚持采用集中培训骨干与巡回宣讲相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系统讲解与农民群众现身说法相结合,现场指导培训与广播电影电视教育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实施科技项目培训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组织农民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拓宽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渠道,积极扶持广大农民组建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 2、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突出抓点示范。县乡基层农技推广单位要按照以站办场,以场养站,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自我发展共生存的发展思路,积极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场,组装配套和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群众学技术、用技术。 3、强化农技推广机构与龙头企业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农技推广机构要围绕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形成龙头企业建基地,科技人员搞服务,农民、企业和科技人员三赢的有偿服务形式。 4、实行农技推广资格准入,强化对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管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包括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组织,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人员,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经考试考核获得了农技推广员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政府主管部门对民办各类农技服务组织既要积极引导支持,又要强化宏观管理,定期评估、审验和培训,保障服务质量。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调研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党和政府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将科技进步提高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关键地位”,力求在20~30年内,使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科技进步起着基础的和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这一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我国农业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最大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制约。要打破这一制约,就必须依靠科技,增强科技实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贡献所占的份额已达到60%~80%,而据统计我国才达到30%~40%,由此可知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我市地处冷凉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耕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少雨,缺水,资源渐呈枯竭。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单位面积的资源产出率,又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商品性,保护资源环境,满足人们对生活越来越高的需要,依靠传统方法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进步的程度已成为判断农业发达与否的根本标志。 为了实现跨世纪科技进步战略,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技术产业化主攻方向,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大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实力。 为了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利于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高区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潜力,探索我市农业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途径和对策,这将有利于加速我市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优势、创出特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力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的农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正在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优质、高效作为农业新阶段发展农产品的目标。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对农业产业战略、发展目标、组织制度、技术体系等提出了变革要求,而且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思路与对策的必要前提。 1.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市场经济发展。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0多年的深化改革,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正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稳步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也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变化和要求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顺应国内和国际市场变化大宗农产品供求与流通已转移到靠市场调节的轨道上来已经显现。 2.科技体制改革,加剧了科技意识。 1985年以来,中国不断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主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科研方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科技产业,要促进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改革使科研单位不断面向市场,研究开发适于农业法崭新要求的科技产品并推广应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纷纷跻身农业科技服务行列,农业推广领域竞争加剧。 3.农村经济发展,引发产业格局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对农业的不断引导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农村经济已经走出了传统农业的圈子,转而向开放性、市场型、外向型发展。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使农业生产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链条和经济链条延长,提高了农业总体效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国门,成为创汇的重要来源;这些变化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要关注技术水平,更要关注知识、信息、观念、技能等。 4.中国加入世贸,使我们的农业完全开放。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使中国农村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必将对我们的传统技术、固有理念形成巨大的冲击。而要应对这种变化,并使中国的农业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农业推广工作必须着眼于农业技术、经济、信息、管理、法规、理念等知识和技能的高效整合与快速扩散。这是新阶段、新世纪、新形势赋予农业推广的新任务。 二.农业推广要应对新的变化 随着农业、科技形势的变化、农业推广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推广服务范围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农民对技术的选择余地更大,技术竞争更加剧烈。所有这些都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1.农业推广体制要有变化。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农业推广体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过去,我国的推广体制是以政 府为主导的推广体系,省、市、县、乡层层设立推广机构,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渠道。随着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的开放,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充实到原有的推广体系,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可使农民推广组织、企业推广组织等民间组织迅速兴起,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正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自觉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广作用。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注意到推广渠道的多元化带来的新机遇,进行多种推广力量的整合,加大推广力度,这在农业技术知识更新加快、使用周期缩短的今天,对于提高推广效益尤为重要。新的形势要求中国建立新型推广体制。新型的推广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精干的国家推广机构;第二部分是由科技型企业为代表的推广机构以几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推广机构组成;第三部分由民间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组成。 2.农业推广机制要有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广工作要由政府指令向着市场引导的咨询服务发展。推广机构要按照市场和农民的需求开展工作,要按照市场机制探索推广新途径,促进技术由无偿活动转向有偿服务,科技成果实行有偿转让。同时对于一时难以取得效益又必不可缺的公益性技术,如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业经济信息等,要继续加强政府推广的力度。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给推广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注重维护知识产权和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促进行政推广转向法制推广,指令性推广转向市场需求性推广。 3.农业推广观念要有变化。 今天的农业技术推广与过去传统的推广在内涵上已有很大不同,新经济、新科技形势下的农业推广正由过去单纯的技术普及转向对农民的全面知识教育和素质提高。这是因为今天农民需要的正是与经济有关的所有知识技能的整合。这就要求推广人员也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仅如此,由于技术知识等来源的多元化,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农民在许多方面逐步超越专业推广人员的能力,推广人员在向农民输送技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向农民学习,并了解农民的新需求,由单纯技术人员的推广变成有农民参与的推广。 4.农业推广方式要有变化。 国家推广机构应通过政府渠道获得推广经费和工作经费;科技型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和民间组织、农民技术员,则要按照市场机制实行有偿服务,科技成果实行有偿转让。农业技术推广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给它带来的新挑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依法推广。 5.农业技术推广目标要有变化。 由于农业生产的目标已经有单纯的要求产量转向追求质量效益等多重目标,因此,农业推广工作目标也要做出调整,要由过去追求数量转向增加"三农"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满足更多层面的生活需要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思路与对策 1.发展市场经济的农业推广观念。 要在推广工作中引入市场行为,培植农户参与观念,发展并为农民传输市场经济有关的新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质量观念、诚信观念、法制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技术创新观念和素质创新观念等。 2.调整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要定位到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环境发展需要更广泛的各个方面,这也是现代农业对推广工作提出的战略要求。要确立推广法律化的观念,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公益性技术推广也要根据wto等国际通行规则纳入法制保护规范。 3.建立市场技术推广的培养训练制度。 建立市场机制条件下高素质推广人才队伍培养训练制度。要培养不同技术层次需要的推广专家和人才,适应加入wto竞争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使推广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满足技术竞争、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 4.调整农业推广工作的方式方法。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媒体手段等)武装技术推广部门的条件和手段,要使推广人员不断发展和运用双向沟通和农户参与的推广方法,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济行为职能,使之始终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 5.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作要针对区域生态特点和经济需要。 不同类型区域有不同区域经济特点和不同的经济产业带,因此,有不同的技术需求和不同的推广目标,项目选择和技术组合必须有针对性。设计技术推广方案就要考虑推广示范区域的特点。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代表性选择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课题。做到两个结合。即: 推广目标与区域性结合——强调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示范内容与区域性结合——强调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 6.突出农户在推广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农户是中国当前农业经济体系的最基本生产单元,也是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围绕农户为中心,把农户参与当作重要的推广内容,如组织若干骨干农户参加技术示范,并为他们建立示范户档案。系统、动态地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成分变化。根据农户的需要遴选技术组合、安排技术示范内容和方案、设计技术项目。依靠农户的配合开展技术示范和观摩活动。 7.农民培训是推广成功的关键,在培训中强调推广人员与农民双向沟通。 采取培训观摩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增加推广人员与农户的接触机会,按照农户的需要搞培训,借助农户方便形式搞观摩,深化培训交流的效果。 8.通过技术观摩强化农户参与能力。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推广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示范活动始终要求农民的参与和实施。示范样板放到农户的田间地头。这样提高了示范交流的效果,通过农民的参与反馈即提高了示范方案的适用性、合理性又为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9.利用大众媒体推动技术传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在更大范围规模上,扩大项目和技术的社会影响达到增加农业、农村、发展的收入。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策略浅析 摘要: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要想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必须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文章以山西省乡宁县为例,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策略建议 山西省乡宁县位于吕梁山区,农民占80%。农业生产占据重要地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非常重要,不仅可使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而且为未来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就是把新型农业技术研究成果,通过示范推广,传授给农民,让新型农业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帮助农民能够接受新技术,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劳动成本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高要求,使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才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能够为农业生产创新性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先进农业技术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让成熟的技术体系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现阶段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优势巨大,在国内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在乡宁县的调查发现,首先是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建设,在推广的工作中涉及到多个部门,但却很少有专门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这使得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中容易出现人事分离的情况,部门之间无法做到相互协同,甚至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技站出现“空壳”的现象也较为严重[2]。其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还不能完全明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具体职能,无法正确的传达先进农业技术。同时,农民的接受能力较差,出现许多“学不会”的情况,使得很多技术资源产生了浪费,使真正的农业生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第三,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运行机制效率低,虽然政府在不断的对这一政策推出新方针,但在实际的推广中,许多农民依然抱着传统的农业思想,对新技术的推广不予理会,使得农业新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 3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 3.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制度 政府作为人民的引领者,必须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需要有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将农业技术渗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之中[1]。同时,需要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管理制度,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尽可能的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提高农业科学发展的创新性。对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严格把控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大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在有关农业技术咨询方面安设专职人员,让每一位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人员都能够切实使用最新、最好的农业技术。例如,山西省政府可先以乡宁县作为实验点,针对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标准。在不同职位安排相应的专职人员,通过各个职位的人员相互配合,大力向乡宁县推广农业技术,在不断的改善中找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最好的管理制度,以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和推广效果。 3.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才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因素,无论是农业技术、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都离不开人才,农业技术能否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转化为实践效果,也与推广人员的素质密不可分。因此,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当前最重要的一环。政府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人才的队伍建设,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培养相应的人才,从而为农业技术发展,及推广体系的建设储备资源[2]。同时,主管部门还需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重点的专业知识考核,在招聘的过程中选取那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来进行相关的工作。例如,山西省政府可以引导农业推广专业的大学生去到乡宁县下乡支农,以公益的形式让拥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进行推广工作,并让专业知识欠缺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旁学习,以吸取其中的经验,找到自身的不足。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当中来,为农业技术做出一份贡献。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组织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人员,统一的进行培训。请知名的教授来开办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知识讲座,让所有的推广人员能够学到最新、最全面的相关知识。只有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产生实际的效果。 3.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效率 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效率,政府需要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不断的改革,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法。在乡宁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验点成功之后,不能死板的套用在其他地区,而应当多加分析,灵活运用这样的成功经验,切实有效的保证在各地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政府还需要增加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一个阻碍就是资金少,各地政府对此还不够重视,缺少经济支撑便无法从更多的渠道中做出良好的推广,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在前进的道路上行走的缓慢。在推广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既需要畅通的经费渠道,同时还要确保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效率的过程中,还需要让农民懂得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他们明白了农业技术确实能够为他们的生活以及整个农业产业提供支持,提高农业的收益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时,农民才会自觉自愿去接受整个农业技术的推广,推广体系与农民之间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提升。例如,在乡宁县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推广员不但要向农民传递农业技术信息,更要向他们传达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推广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先向接受能力强的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其中一家得到农业新技术所带来的收益时,再与之一起向更多人进行推广,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推广体系建设的工作效率,还可以让百姓之间互相帮助,一起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当中来。 4结语 在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时,应当首先完善管理机构、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推广工作的效率。在政府的带领下,一步步慢慢建设出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高爱玲 单位:乡宁县农业种子管理站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主要分析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稳定,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常见问题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比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其工作态度不好,而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因此,为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序进行,应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从而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除此,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学习能力较差,所以他们对新型农业技术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脱贫攻坚战阶段,有些偏僻农村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本身对农业技术没有专业的认识,导致农业设备配备严重不足。同时,农村青壮年由于经济等原因,逐渐向城市发展,去城市工作,剩下人员多为老年劳动力,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对策 3.1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推广农业技术 脱贫攻坚战中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由之前的广泛推广已经转变成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农业技术。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推广。同时,还要根据农民的实际要求进行推广,即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例如,工作人员在进行农业推广时,可以对村庄中农户走访调查,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在调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有效总结,从而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推广适合的技术。同时,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可以让农民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农业技术提出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和创新农业技术,并及时调整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有效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我国农村,由于地域偏僻,信息接收比较困难,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比较低。因此,为促进我国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例如,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拿出部分资金,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帮助他们不断拓展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适当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调查农民在应用农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应提高农业推广人员对农业技术的重视,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在农村开设农业技术培训班,还可以引进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有效培训,不但能够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管理能力,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3.3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需要适当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可以定期发放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大力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在进行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只有保证农业技术研究人员的研究费用,才能够促进他们进行科研工作。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不但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还要不断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重视,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可提高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如在偏远山区修建公路,让农民与外界取得有效联系;还可以在缺少水资源的山区修建水利工程,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有效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还应该进行专业化建设,通过招聘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国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建立一个文明、专业、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改革发展阶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不但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在农业发展中,推广农业技术至关重要。 4结语 文章对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进行简单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提高,从而有效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李晓庆 单位: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 摘要: 农业技术作为我国的根本基层技术,对于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其重要不言而喻,那么针对于这一形势,我国目前正在大力的通过各种方式对基层的农业技术进行升级以及推广,让农业技术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把以往的粗犷型农业转变成现代科技性农业。通过科技让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本文旨在首先通过研究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现状,进而根据现状来提出适合于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技术;可持续发展;升级转型;推广策略 1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转型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支柱产业,必须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发展需要来说,只有稳定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它产业才能有发展的基础。截止到目前为止,科学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将农业由传统的粗放种植型向现代型农业发展转变,这条途径是目前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最科学也是速度最快的发展途径。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虽然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一直都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并且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也在逐渐的增加。但是,有一点仍然不能忽视,我国目前的农业模式主要是传统模式,大部分的地区仍然没有进行现代化农业的升级,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针对于这一形势,想要让我国的经济得到平稳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升级转型就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关于我国基层农业的技术推广路径分析 2.1大幅度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于素养 要想做到更好的在基层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大幅度的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素养,因为推广人员肩负的是直接与当地农民沟通交流的任务,要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沟通技巧来说服农民们接受农业现代化的升级改造。所以针对于这一形势,要想更好地提高推广人员的知识以及素养,可以使用以下的措施:第一,由当地政府负责进行出资,对所有的专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高质量的培训,通过培训来帮助推广人员提升基础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以及交流水平。第二,通过专业的辅导老师和专家来转变所有推广人员在思想方面的认识,让辅导老师通过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来让所有的推广人员们意识推广基层农业技术升级改造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所有的推广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有更充分的思想认识,在思想认识转变之后,推广人员才能更积极的对待自身的工作。第三,当地政府应当尽自身的最大努力来引进关于农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尽量让其可以到基层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因为这些高技术人才不仅仅可以为整个团队增加新鲜血液,同时还可以做到为当地的农民进行专业的农业知识辅导,最终可以提升所有推广团队的专业素质以及提升技术推广的成功率。 2.2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情况,做到针对性推广 截止到目前为止,根据大量的数据以及实践观察来看的话,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进行推广之前,没有考虑到当地农业地区的真实情况以及当地农民的根本要求。那么自然可以预见,如果推广工作在进行之前没有做这一部分准备工作的话,农业技术是很难得到推广的。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农民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广大的农民们所需要的是操作简单的、实用价值的、可以直接为他们收入提升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不是需要一些操作复杂,并且提升收益速度较慢的农业技术,这样的农业技术完全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同时也很难被当地的农民所接受,最终只会导致推广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进展。所以针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要求所有的推广人员在今后的推广工作当中,首先要做到充分的结合当地农业的真实情况,在进行推广工作之前,要求对当地农业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民进行逐步的走访以及调查统计,通过调查的结果以及统计的数据来科学的了解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而以结果和数据作为推广技术的依据,对当地的农民们推广适合他们的农业技术。并且在实施农业技术时,推广团队应当做到谦虚好学,积极的向当地的农民讨教他们的经验,将自身的现代化技术与当地农民的传统技术进行结合,最终开发出操作简便又能够快速提升农民们收入的现代化农业技术。 2.3逐渐增加对基层农业技术的研究投资力度 通过我国以及世界其它各国的实际经验来看,要想做到农业技术集体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国家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的研究投入力量的多少,所以针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来看,要想大幅度的改变农业现状,应当积极的建议国家政府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在基层农业技术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并且增加科研投入以及技术推广的经费,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的研究出高质量的基层农业技术,同时通过科研资金的增加,还可以让所有的科研技术人员没有自身的后顾之忧,可以尽自身最大的努力来投入到基层农业技术的科研工作当中去。进而通过这些基层技术,大幅度的改变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保障我国的粮食总产量逐年得到提升、保障农业产业的安全,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谢定林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黑石头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析 摘要: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农业以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农业向多元化、集约化、规模化、城市化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亦越来越高,以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旱作农业为主主导的创新农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传统的农业技术不但不能适应创新农业的发展需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农业的发展。而我国也从没有放弃对创新农业的技术创新及其推广体系的探索,并且,我国创新农业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下面,我主要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分析。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农业改革推进了农业发展,推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繁荣了,农业增收了,农民富裕了,同时,人们对农业的需求也提升了,传统的农业和农业技术已经不适应新技术农村发展的需求了,经过探索实践,以精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旱作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农业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潮流的主题,引起了我国大批专家、学者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探索。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时代背景 1.1什么叫创新农业 创新农业就是为适应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方式创新;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共有如下五种模式:(1)循环农业模式。就是采用循环生产的方式。其根本特征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2)精品农业模式所谓精品农业模式就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生产出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农产品,并通过产业化市场运作,获得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3)设施农业模式所谓设施农业模式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的农业,它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产业模式。(4)休闲农业模式所谓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村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高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它是一种综合性休闲农业生产,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5)旱作农业模式所谓旱作农业模式是指在无灌溉条件下的干旱和办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的一种雨养农业生产模式。目前旱作农业技术模式主要有水土保持工程、覆盖技术、农耕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 1.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时代背景 我国传统农业模式仅仅是依靠简单农机具对农作物进行初步的种植,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种植培养,最后利用人工收割的方法对农作物进行保存,受自然条件、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农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传统的农业技术存在的弊端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推广。高投入、高回报、机械化、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逐步替代了传统农业,以精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旱作农业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农业已经崛起,传统农业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新型农业的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加快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及体系探索与发展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内涵 农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是国家长久而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保证。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实现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目标,必须加快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建设,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创新农业技术就是农业管理体制、经营计划、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创新。它包括:(1)引入农业新产品;(2)引进农业高新技术;(3)开辟新的农业产品市场;(4)开拓并利用农业生产原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 3如何探索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1优化体制改革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利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利用农民的个体劳动进行农业生产。优化农业体制改革,应从农业推广体制方面着手,利用现代的农业发展理念,实行土地流转、出租、出让等形式,将分散的个体土地集中到农业大户、农业能手手中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使农业技术与实际的农业生产相互结合,做到农业技术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形成,以更好地发展未来农业。良好的农业体制改革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未来高度,只有加强体制改革优化探索,才能保障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被淘汰。 3.2优化农业技术探索 农业是我国各项产业的基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创新农业推广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动作用。在早期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农业科技工作者把先进的农业技术、科研成果通过实验培训指导等方式传授给农民,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使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使农民的生产能够和科学技术进行紧密的连接。这种做法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 3.3优化推广形式探索 对于形成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们要及时的向农民进行推广,推广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推广组织形式,而是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笔者以为切实可用,行之有效的农业推广形式有如下几点:(1)行政干预。通过行政手段,成立覆盖全部乡村的科学技术推广网络,即县级组织农业计生工作者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镇级设立农业技术指导员,村级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员,村民小组设定农业科技示范户,这样成立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对农业科学技术实行示范、引导、推广与普及。(2)经济调控。在有偿服务的理念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利用微信、互联网+、科协等形式建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交流、服务平台,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实行远程教育、培训、指导、方便、实在、高效、快捷。(3)拓宽渠道。拓宽农业科技推广渠道、实行多层次全方位推广。a.组织农业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场所有季节性地、有针对性地对农业生产者进行指导、推广,进行面对面培训。b.发挥职校、夜校功能,授课式低对农民、农业生产者继续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例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型培训等。通过培训、推广,将实际的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农业的生产力,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那么,不断优化推广形式探索,对于整个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具体的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生活当中,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如今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而是要紧紧随时展的潮流,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互相融合,形成更适合未来农业发展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作者:孙凤银 郑峰 单位:瓦房店市谢屯镇人民政府农业中心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述 [摘要]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情况下需要依靠科技、依靠技术。针对农业技术,我国各相关农业企业以及各科研院所都在不断进行技术上创新和突破。目前,非常关键的工作是如何实现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而农业技术推广也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本文就此具体分析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当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推广对策。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 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也能够逐步提升农民及农业相关企业的经济收益。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和效果,在有农业技术的基础上还需对其进行推广,而其中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十分重要。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多样,推广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但是推广实践当中也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以下就其问题有更加具体的分析。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不够完善 在基层农业破技术推广当中,具体实施推广活动需要足够的经费、人手等,而这些都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是由于该体系还并不完善也不健全,因此在实施推广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人手不足或紧缺的情况,农业技术人员经常被抽调到其他工作中,农技推广工作则相对滞后。另外,基层农技推广的经费在很多情况下也显得不够充足,致使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和速度都受到制约。 1.2基层农技推广当中的技术与市场需求发生错位 根据基层农技推广实践经验,农技推广取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其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农技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广的农业技术比较单一,并且忽视了配套的集成技术的推广,这与农业市场多元化和高效化的需求有所差距。除此之外,在技术推广当中其服务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即对某一农业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技术时需要使用的设备工具及方法没有充分服务到基层农业当中。由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对策及建议 为使得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产生更好的效果,以下则主要针对农技推广当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推广对策和建议: 2.1健全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健全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后期的农技推广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因此,针对其中人手、经费以及推广方法等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体系当中制定多部门联动机制,该机制能够极大解决基层农技推广的人手、经费等问题,在各部门及其他有关主体的支持下,基层农技推广的基本设备如办公场所、技术推广人员等相对来说可以得到更好的调配。(2)结合现代信息科技,建立和实现农技推广的网络信息平台,并做好该平台的日常管理,在日常管理当中做到实时和动态的更新,并着重就农民以及其他推广接受者的反馈进行妥善处理。通过农技推广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对促进农业发展及农民和农业相关企业的经济收益都有极大益处。除以上两点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措施,实际上还有许多更细节的措施,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健全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技术是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 2.2将市场需求与农技相互结合实现有效推广 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民、农业企业等主体的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市场需求与农技的结合进行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1)培养基层农技推广的带头人或带头企业,在基层农户或农民的基础上,在农技推广当中可以与农民进行更好的沟通,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农民、农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更好地将技术带劲农村,由此产生更好的效果。(2)鼓励和规范农技的转让,首先通过农业网络信息平台农技成果、专利,并将需转让的农技予以公布,在此过程中另外还需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等,使转让更加规范。(3)采取市场化激励手段,创新推广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例如,基层农技推广可以开展技术转让、承包以及有偿服务的活动的,由此使得农技推广与市场需求相衔接。 3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农技推广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该项工作要实现较好的效果,各方主体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改进推广的方法。并且我们必须认识到基层农技推广实际上是一项比较艰苦的工作,在资金、人手等方面需要不断优化配置及协调。在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当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其体系不够完善、技术推广与市场需求发生错位,而就这两大问题以上也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当然,当前基层农技推广的成果也是不可否认的,相信未来基层农技推广的成果也会越来越多。 作者:孙丽 单位:骝马镇人民政府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已改变了以往只需要手工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正被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经过不断的实践,农业技术的发展也趋于完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新型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机制。 关键词: 农业技术;科技投入;农业信息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积极改革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才能开创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一、坚守政府为农业技术推广主导力量,建立多元合作机制 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企业等方面的深入合作。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发挥出其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我国之前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奠定了政府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次,科研院校和企业所拥有的高素质农业科研人才,所发出的都是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些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政府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企业等方面的合作,才能促进各项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1]。同时,农业合作社必须发挥出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带头作用,及时反映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才能有效降低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弥补政府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不足。 二、加强科技投入,提升农业高科技转化率 1.建立新型的农业激励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才能及时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考核和科研人员的指标,以便于农业技术可以及时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 2.加强农业品牌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建立突出自身特点的品牌,才能促进其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不仅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3.优化农业信息化推广 农业技术的推广应该在利用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推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推广形式。现代农业科技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种集农业生产全部过程中的综合性服务,最终目的还是传递和及时反馈农业生产基础信息。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平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时效性。而且在农业产品进入市场之后,可以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农业产品的供求信息,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渠道。 三、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管理体系建设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好工作。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机制。深入分析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加大农业技术推广认识制度改革的力度和决心,才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全面提高,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不断提升。其次,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多维度的农业技术推广考核评价体系,由政府部门、地方领导作为该体系的主要领导人,严格的按照考评奖惩制度实施,从而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稳步提升。最后,进行现有分配机制的改革和创新[2]。只有彻底打破以往的平均分配制度,将工作人员的工资结构与其实际绩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其实际的付出确定其工资的级别,才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提升相关人员的科技综合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的用人机制必须以优胜劣汰的原则为基础,聘请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中,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选择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工作人员,到农业技术推广较为成功的地区进行学习和交流。此外,还应充分重视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组织农户参加农业科技的培训,利用各种渠道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在进一步加强农户现代化农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三农的信息技术平台,不仅实现了农业信息与技术推广的紧密融合,同时也为农户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提供了平台。 五、结语 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不仅迅速实现了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同时随着各种新的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敖都夫 单位:赤峰市翁牛特旗新苏莫苏木农业站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探索 摘要: 面向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形势和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当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介于此,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从实际情况入手,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措施,促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真正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主要问题;推广机制;推广体系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问题 1.1市场把握能力偏低 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前,未对当前农业市场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调研,难以把握农业市场的真实情况,增加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盲目性,造成推广工作与农业市场情况严重脱节,农业技术成果难以落到实处。 1.2推广执行力不足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需要资金、人力的支撑,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推广资金还是基层推广队伍,都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农业技术站人员有些无学历、无职称、无技术,极大的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1.3推广机制僵化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虽然这种推广方式利于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制度性,但是过于死板,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不起人员的积极性,严重降低推广工作质量。 1.4推广方式单一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手段是比较单一的,通常是召开农业技术推广大会,发放宣传手册等,手段老旧,与当前的信息社会不适应,限制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式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保提升推广工作质量。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分析 2.1加强农业市场调研,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基层单位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前,应深入当地农民家庭,对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用情况和需求进行调研。同时,对农业市场上的经营企业主体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它们提供的农业技术和销售农产品的具体情况。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分析农业市场和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2.2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推广队伍知识结构 第一,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上的经济投入,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强化区域站建设,引导区域站与周边相关单位建立农业技术协会组织,一方面进行农业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宣传农业技术。第二,优化推广队伍知识结构。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足,使推广工作一直停留在传统层面上,创新性不足。所以,应当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宣传组织能力,促进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同时,鼓励工作人员参与再教育,提高自身学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2.3建立多元的推广机制 以往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都是辖区农业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工作成效不高。对此,依靠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建立多元的推广机制,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如,建立“传、帮、带”推广机制,发挥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鼓励农民朋友们参与农业技术宣传学习活动,学习农业技术,并将其传授给其他农民,形成一条连续的农业技术宣传推广链。 2.4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推广手段 在原有推广手段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的推广手段,如借助微信平台建立公众号、工作群,不定期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让农民利用手机就可以了解先进的农业技术。再如,利用微博平台与广大农民朋友交流互动,不仅可以了解农业种植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也可以与农民探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了解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看法,便于促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 3结论 综上所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有效手段,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工作中,可以从推广机制、推广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各个方面的创新开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张倩 单位:五寨县韩家楼乡人民政府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研究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技术推广是全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向前发展。随着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和城市化推进带来的非农就业提高,农技推广形式己经发生了变化,农户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本文基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以农户需求为视角提出了一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农业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户需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1在农业技术推广站采用的管理+示范推广方式 在国家与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持下,相关部门设立推广项目,之后据此成立专业管理机构,由技术部门具体去执行推广任务,根据项目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另外,推广单位选择在农业生产时间走进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面对面传授农业知识,并发放宣传资料。同时还会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介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此外,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会与农资销售组织进行深入协作,在销售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的同时不定期举办农技推广活动,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新物资进行宣传,把新技术与农用物资相结合,现场向农民展示。 1.2农业类企业在宣传新产品时进行农业新技术推广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企业、农资产品生产企业等涉农类企业也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力量,其也在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形成了完善的种养加一体化运营模式,使企业自身与基地、农户之间紧密相连,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引进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同时把现代化的农业理念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过程中。 1.3农户或农村组织互助交流来推广新技术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农户往往具有几乎一致的种植习惯,由于长时间一起劳作,会对种植经验进行交流。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回乡时会带来先进的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区域进行技术改进,实现共同富裕。另外,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组织在各地农村逐渐发展起来,合作社会设有专业的技术骨干负责农技推广,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农业技术推广的限制性因素 我国的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过程中,农业发展正处于向现代农业过度的关键时期。虽然政府部门对各种模式的农技推广活动给予极大支持,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来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率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据统计,中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只有不到40%,而发达国家的推广效率却高达80%以上。就推广的实际状况而言,真正意义上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并不高,分析得出,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以及推广方式与农户实际需求脱节是最主要的原因。 2.1未能充分考虑农户投入能力 农民收入决定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能力,目前我国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模式,把土地分散给独立的农户经营,不利于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农业新技术一般具有大规模增产以及减轻劳动强度的效果,就如今中国农业生产模式而言,单独的农户种植规模较小,采用新技术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2.2推广方式与农民文化水平不符 通过对全国5万多农户进行调查显示,仅有不到3000人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80%,全国农业生产者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还不到7年,仅高于小学水平。因此在科技推广方面要根据农户接受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如此才能在新技术普及过程中收到理想效果。 3基于农户需求视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农业就业机会减少的环境下,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需要作出根本变革,应该更多的以农户需求为出发点建立现代农技推广体系。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农户文化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同时广大农民也在积极寻找其他非农途径来增加收入。因此农户对于农技选择已不是最初的被动接受状态,而是更具自身经验与偏好对农业新科技进行选择,只有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技推广才能提高新科技的推广效率,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发展。 3.1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支持力度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在县乡基层农技推广活动中,经费有限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也是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关键因素。由于资金缺乏,农技推广所采用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致使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很难落实到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因此需在体制改革的同时,为农技推广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3.2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新技术使用效率 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认真的向农民传授新技术,还可以定期把农民集中起来进行授课,采用多种形式让农户了解与掌握新技术,最终正确使用该技术。结合农民实际需要、接受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与农业技术培训,使其深入了解知识,明确其中的缺陷,预见可能造成的损失,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1]。 3.3鼓励科技创新,加快多元化基层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农业科研要与市场需求和农民的迫切需要紧密相连,既要高、新,更要实际,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智力资源,为广大农民用户提供各种高效、低能、优质和无污染的实用农业技术[2]。 4结语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要以农民为本,尊重农民的需求意愿,切实推广能够让农民增收的技术;二是应该通过多方面的手段和措施的综合使用,合理引导农民选择新技术,通过使用新技术来改善目前的农业生产状况。 作者:王树仁 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种子管理站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效应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想要将农业生产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成为了农业技术研发者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想要解决这项问题,就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篇文章就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应展开讨论,分别从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技术中存在的意义和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效应;分析 我国科学技术在转型成为生产力的时候,实践性和推广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导致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发展速度缓慢。在我国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下,如今的农业推广技术和实际要求是否达到了一致,也是各界较为关注的问题。 1农业推广技术存在的意义 我国最初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农业生产所得,农业生产是我国的基础,它包含了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等发展领域。农业的发展,由我国的原始社会开始至今,历史较为悠久。随着时代的变革,农业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销售和运输也离不开现代科技的保驾护航。想要将科技与农业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就必须将农业服务作为农业推广技术的核心内容。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指的是将新研制出来的农产品和种植技术,推广给适宜这类技术和产品发展的地区,从而将这类技术的成果发挥其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实验技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农业发展,因此怎样能尽可能的规避掉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是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的本质是将农业生产者作为主体,使广大的农户能够从农业技术推广中获得农产品的新型种植技术、生产技术和实际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根本,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使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2农业推广技术的有效推广措施 2.1政府主导式推广 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综合情况和农业的发展情况,在农业实验技术中选取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技术进行推广。在开始推广时,需要将要推广的技术在实验基地内进行示范性种植,将当地的农民也带入到技术实验的实际运用中来,在这项技术成功和成熟后,再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这种方式最为可靠,推广所得的效益也较为显著。在政府部门主导之下,相关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也应当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进行技术推广,在一定时间内安排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到实验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推广工作,从而能够保证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当地的农户进行技术知识的培训和普及,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 2.2企业推广 这种方式,需要的是农业生产相关的企业来进行技术推广。在此过程中,农资企业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性人才和技术研发资金进行新型农产品和种植技术的研究。再利用农资企业的产品推广、产品销售及产品回收等,促进农业技术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运用,从侧面将农业技术进行普及和推广,从而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和目的。 2.3其他推广方式 在农业生产和收获的过程中,农户之间会相互探讨谁家的种植技术好,谁家的粮食产量高等问题,通过这些日常的交流和学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农业生产和农业种植技术进行推广。目前我国是一个被网络和媒体所全面覆盖的生活区域,因此,部分农业生产技术可以通过媒体传播方式来进行,这种推广方式较为多元化,它能将农业生产技术的范围和进程都无限扩大,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3推广效果研究 经过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大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点农产品的收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和农产品收益都带来了良好的影响。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会使当地农产品的结构变得多元化。农户农产品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户的生活水平、住房面积、储蓄金额和我国的社会经济有所提高,并且还能促使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还使当地的农业生产的土壤环境优化、土地结构优化,在保证原有农产品的生产下,还能保证林地面积的扩大,这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也刻不容缓,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促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户的生产技术大幅的提高,但是想要将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广到各个角落,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 作者:何晓琳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科组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及策略 [摘要]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使农村居民的经济效益和农产品收益都有所提高,这不但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篇文章就针对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还是依靠专业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在运作,虽然这对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会使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迟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意义是通过对农民的生产和技能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对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有全面的认识,农户在生产的过程中就能辨别营养成本高、生产经济效益高及生产技术优良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从而可以从根本改变农户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农户经济水平和农产品收益的提升,并且还能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解决措施 1.政府主导推广农业技术 在进行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这能够解决农村信息交流不畅通的问题。因此,国家必须建立有关部门和相关推广人员来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这能保证农户对农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使农业技术可以在指定地区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 2.改善农业保障措施 农业生产技术存在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为了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就应针对农户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保障措施进行改善,从而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和技术使用风险。对农户提供一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帮助,才能使农户放心的使用新型农业技术,这能促使农业生产水平大幅的提升。 3.针对农户情况进行技术教育培训 想要从根本意义上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难点,就必须发挥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能,在农业技术开展之前,对农户进行相关的农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培训。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想要将农业生产的各项效益提升,就必须将基层农业技术扎根到农户的心中,促使农户可以对新型的农业技术能够充分的掌握及认可。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在农田中,针对农户的情况进行手把手教学和指导。只有加强了农户的生产技术基础培养,才能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更好发展。另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户之间往往会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促进农户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农业技术生产方式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4.提升农业科技创新 想要在社会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鼓励农户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并且根据农户的实际操作情况和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另外,将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提高,也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全面发展,想要实现全面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可以采用高校的各个专业性人才,投入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当中,以此能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全面发展。并且,只有将我国的科技向着生产力方向发展,才能将农业科研成果的效益发挥最大作用。我国的有关部门,要对各项农业技术进行实时的分析,综合其各方面因素,在资金运用合理的情况下,将农业技术水平的生产方式往多元化方向发展。 5.加强基层农业技术的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是一个多媒体发展国,但是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不应单方面的只依靠媒介或个人组织的宣传,而是需要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共同参与其中,使农户能够充分了解到新型农业技术的优势,从而保证农业技术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农业推广机构和机构配置都较为完善,但是想要使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农业技术的监管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投入情况和各方面影响因素产生的情况,使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有效发挥。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中。基层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它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和漫长。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将农业推广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调整,才能将农村的生产结构合理化,才能大幅提升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促使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距离越来越小。 作者:何晓琳 单位: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科组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 摘要 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农业推广机构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相关的部门必须创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分析农业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稳定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农业技术推广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基数很大,要有效地保障农民增收,必然需要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技术、信息等传递到农业一线,使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用技术得到推广使用。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我国的国情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滞后的现象,无法达到设计时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因此,农业推广势在必行,发现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1影响技术推广的因素 1.1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我国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很少利用第三媒介,更多的是利用一线农业推广员参与,这种人盯人的推广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影响力很弱。第三方媒介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有效途径,但中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1],因此,可梳理第三方媒介,找到在农民心中有影响力的媒介,通过宣传彩页、广播、电视等媒介,对比新旧技术,分析产生的经济效益,使农业技术深入到老百姓的心中,产生使用新技术的兴趣。 1.2农业技术的项目纷杂繁多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农民对技术的需求性,更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文化水平,只是想当然地推广技术,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并不能分辨哪种技术更有效,增加了筛选过程中的难度,科技人员在推广农业技术过程中,没有将农业技术形成体系,而是发散地进行推广,又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选择障碍,因此,农业技术项目不成体系极大地困扰着农民的接受度以及推广水平。 1.3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每年的一号文件都在强调“三农”问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指引性也是很强的。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在项目的开发、农业技术的宣传和组织推广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资金方面不能很好地得到保障,无法实现无障碍的技术推广,这种推广力度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推广技术的结果。 1.4我国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由于我国的一些区域的特征,农业生产也各有区域特征,农民想通过农业增收毋庸置疑,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收入的增加,但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以家庭作坊为主,没有上升到家庭农场阶段,会出现生产的规模跟不上去,农业技术推广受到很大的影响,效率也是非常低下,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使用效率[2]。 2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及方法 2.1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农业推广形成体系更易让农民接受和应用,这时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顶层设计,只有顶层设计好,落地性才强。政府要发挥牵头的作用,让与农业技术推广有关的单位通力合作,摸索适合本区域的推广技术,形成科学合理的推广体系,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保证各部门的责任分配得当并快速落实。 2.2要重视农业大户和示范基地的培养 树典型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农业大户对新农村和新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导向作用也非常明显,他们也是农村的一个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将这类群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更易调动周围农民的积极性[3]。示范基地的作用也不可少,也是树典型的一种表现形式,有计划地开展,顺利地实现目标,通过示范带动区域的发展,有步骤地完成。 2.3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一线的推广人员密不可分,他们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先遣部队,这场农业技术推广的战役是否能打赢,与这个群体的素质高低有很大关系,能够采集到真实的数据、反映出农民的真实意愿都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能解决农民面对的问题,使农业技术得以推广。 2.4加大投入,建立监督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离开政府的支持将是无缘之木、无源之水,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没有这些决策部门的支持,再好的想法也难以落地,为了有效地推广农业技术,资金的保障必不可少,在资金保障的提前下,加大物质、人力的投入,但这些投入也不能无休止地投入,要制定要监管机制,使资金使用到位,各级部门各尽其责,保障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 3结语 只有政府部门积极应对推广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仕霞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沙湾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摘要: 随着社会上各个行业、领域都在进行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农业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让农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才能让农业跟的上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脚步。文章介绍了现阶段右玉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探讨了如何更好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关键词: 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而右玉县作为一个纯农业县,农业能够更好更加稳定的发展,对于全县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经济能够更加长足稳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个知识化、科技化的社会中,各行各业都要进行技术上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该行业的要求。 一、现阶段右玉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右玉县就拥有了初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那时候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机构,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0余人,通过向全体农业人员推广新型农业技术以及新型科研成果,为右玉县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发展,右玉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日益完善,到2013年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推广体系,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00余人(含乡土农业人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1、没用足够的经费去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相对于发达地区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上的资金投放,右玉县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上的经营只占政府支出的一小部分。而这些少之又少的经费,几乎全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那么用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的经费就要更加捉襟见肘了。因为没有经费的支持,大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站都是名存实亡,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因为各方面待遇不好,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也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有效进行的原因之一。这对于右玉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着极大的阻碍[1]。 2、现阶段市场经济对于农业的冲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经济体制还属于计划经济。农业人员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与农业,而且农业的收入较低,有时候还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要求。农业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的收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业人员的生活压力,所以当时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可以顺利的开展运行,也为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人员对于农业生产也改变了传统的理念,开始更加主动去学习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农业技术。介于多方面原因,从事农业的农民只能被动的去接受体系内所推广的农业技术,这种技术可能不适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所以农业人员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没有积极进行配合,也是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更好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1、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 近年来,因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不足,造成右玉县业推广技术不能顺利的进行。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政府加大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的资金投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设备。农业推广人员还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对农业技术推广农作进行资金支持,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 2、优化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市场自我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政府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以服务人民、帮助人民解决问题为工作原则。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其中,给农民自主选择农业技术的权利,摒弃过去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农民被动接受农业知识的情况。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为农民提供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技术,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2]。 3、增强农民的科学意识与接受能力 右玉县是一个杂粮大县,有大量农业工作者进行农业工作。但是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偏低,对于传统的农业技术过于依赖。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接受新型的农业技术,导致新型的农业技术与农业科研成果不能应用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不能取得相应的成效。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之前,政府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农民传统、保守的思想。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结束之后,保证农民可以掌握新型的农业技术,能够利用新型的农业技术创作出更多的经济收益。 三、结语 为了保证右玉县农业的不断发展与产业结构上的优化与创新,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是其强有力的保证。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保证新型的农业技术以及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能够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前提。随着右玉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于农业发展的要求。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右玉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要不断完善与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从而促进右玉县农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作者:栗志华 单位:山西省右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分析 摘要: 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是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南屏镇的农业发展来说,农业技术推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针对南屏镇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更好推动南屏镇的农业发展。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有效对策;南屏镇 农业技术推广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农业生产力的过程,它是运用农业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农业活动,它的成功推广,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桥梁和纽带。农业技术推广的途径,主要是将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包括比较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研新品种等,引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经过农田的试验和示范,将技术和成果推广下去,并且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培训和接受咨询,使得农业成果顺利应用。农业技术推广包括农业生产前、中、后全过程,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农业生产实践者,它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推广,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南屏镇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地理环境优越,是当地的农业大镇之一。南屏镇农业发展迅速,与农业技术推广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只有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并对农业技术推广大胆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三农”。 一、南屏镇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是中专或是大专的学历,技术知识掌握的也不够扎实。据相关了解,基层推广机构多出现“在编不在岗”的情况,一些人通过走关系进入到机构中,却不是农业相关专业。而许多本科生以及学历更高的农业专业人员却由于编制限制无法进到基层机构工作,名额被占用情况严重,实际工作无人做。真正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只是些临时聘用人员,由于待遇低,而且需要到农村参与生产实践,所以在招聘时,门槛不高,什么学历都行,只要求吃苦能干,这就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素质偏低。这些人员因为自身没什么基础,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只能跟着一些老的推广人员学习,导致知识面狭窄,知识内容陈旧,难以使农业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才匮乏,大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相对较少 近些年重视农业发展,大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办公条件以及检测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得到了良好改善。但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着经费投入不足的难题,目前经费除了人员工资等,只能基本满足生产技术指导,而对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的推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以发宣传单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是一级级下发的,市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能够基本满足推广所需;县、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是向市级单位申请所得,基本不安排专项的推广资金,有些县没有自己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所以也就没有相应的经费;到了镇级单位,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更是来源有限,少之又少,资金缺口很大,而且有些乡镇连基本的下乡交通费用等基本所需都不能解决,更谈不上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 3、农业技术推广渠道过于单一 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还仅限于技术推广人员的“一张嘴,两条腿”的状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没有系统的培训,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推广的只是比较陈旧的知识,服务三农工作的方式落后,接触新项目的机会少,即使引入了新项目,也不能开展。基层机构配套设施不完善,已有设备功能老化,有运行障碍,更是缺乏多媒体等新传媒设备。开展集中培训也仅限于老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没有知识的更新。农业技术推广渠道比较传统、单一,加之没有农业科技示范场和试验示范基地,无法开展农业新科技项目。 4、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制度不健全 自2000年开始,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权限的归属不断变更,开始时,机构的人事权、财、物权等都归乡镇政府管理,到2006年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又变为由乡镇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基层机构的人员和办公场所也在管理权限的频繁变换中严重流失,仪器、设备等也有所丢失或者损坏,使得原本不够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更无法好好地开展工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管理权限无论归谁,都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单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独立的财权,经费由主管部分统一核算,资产随意支配。同时,地方财政本身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形同虚设,新技术推广、科技宣传等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基本职能不能有效开展,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1]。 5、综合试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据了解,一些农业技术推广站争取到了政府的支持,建设了自己的综合实验基地,并适时的引入农业技术推广新项目,基本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成效。农民通过试验基地的成功,也积极开展新项目,这样就使得新科技、新品种、新肥料得到良好传播,对农业技术推广也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经费投入不足,基本工作都难以展开,对于综合实验基地的建设更谈不上。目前大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站都没有自己的综合实验基地,而在推广过程中,农民不知道新科技、新品种、新肥料的成效到底如何,而且又没有经费补助,所以农民也不愿意冒险在自家的责任田中开展新项目做实验,这使得推广工作成了一纸空谈。 二、南屏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1、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人才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即使其硬件条件再好,也不能实际展开工作。所以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首要工作就是吸收、培训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专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才队伍基本建设好后,投入到实际工作,也要定期的通过继续培训和考核的形式,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够随时学习新知识,知识内容能够及时更新。学习的主要方式可以是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以确保知识不老化、不陈旧;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挑选出色的人才,给予其高校深造的机会,或者去省外学习调研机会;农业技术推广站还可以聘请知名农业专家来给农民现场讲解农业新科技的有关知识。目前农村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儿童,其文化水平有限,新知识接受能力也有限,所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以下乡到农村,直接参与并指导一系列的农业活动,为农民讲授新技术、新知识,为农民带来更直接的服务。 2、拓宽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推广法》的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必需的推广经费统一由国家财政支出,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资力度,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一方面是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事业费,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正常发放,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运转所需费用。另一方面是对项目推广费用的投入要增加力度,因为它是真正的农业技术推广需要项目经费,而且要做到专款专用,不能将项目经费用于其它开支,比如日常运转费用以及奖金发放等。同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大力展开合作,发展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较为完善的融资体制,可以通过农业实体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吸引私人或企业投资,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共同壮大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将技术推广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3、丰富农业技术推广的渠道和形式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敢于创新,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等与农业企业单位相联合,建立新型科研推广体制,建设农业试验基地,自产自用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快速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促进农业技术大力推广。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征得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更多地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可以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相关力量共同参与,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供远程服务,解决农民无处找专家的问题。同时,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活动,即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责任人,专门负责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现代化科技发展迅速,在农村的发展情况也是很好的,所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通过综合短信平台等媒介,将最新的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发送给农民,以保证农民了解最新农业动态,跟得上现代农业发展[2]。 4、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管理制度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人员上应采取农业技术专业人员聘任制度,他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为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专业力量;已有人员也可以竞争上岗,对促进员工业务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有所帮助。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需加强制度的管理,保证每项工作的开展都能有制度可循,并且根据每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工作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还可以将业务与报酬挂钩,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综合考评制度,不但要考核每个人的工作情况,上级管理部门还应该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期考评,以保证机构的社会服务能力[3]。 5、加强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以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重点,开始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新肥料的示范推广,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农民。农民通过亲眼所见,才会在自家责任田运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新肥料,促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更有效的服务于三农。所以加强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所在,它采用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注重环境的保护,是标准的农业生产方式,它遵循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结语 基于南屏镇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农业推广部门要在保证其自身职能完善的情况下,吸收、培养高素质人才,结合南屏镇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引进开展适合的科研新项目,更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南屏镇的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农业技术推广为农民在增产增收方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者:陈俊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农业工作站
作为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报告通篇贯穿战略擘画、体现使命担当、凝聚广泛共识、饱含政治智慧、闪耀真理光芒,既是新时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时代宣言书,也是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政治动员令。我们要深刻领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积极贯彻作出的新擘画、新部署、新安排,扎实推动精神落实落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一、深刻领会的背景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1]2022年7月26日,[2]“三个事关”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关乎旗帜方向、关乎大局大势、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从时间节点看,是在第一个百年奋斗已经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顺利开启的重要时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胜利召开的。举旗帜、定方向、谋大局、聚人心、作部署,为新时代夺取新胜利、新征程再创新辉煌吹响了冲锋号,打响了发令枪。从内外环境看,“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前所未有地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不可逆转,必将实现。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整个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之中。与此同时,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报告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为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提供了根本指引。从历史方位看,在奋进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提出“两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两个全面”统领全局、站位高远、意义重大。立足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报告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绘制宏伟蓝图、确立奋斗目标、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擘画了新的战略图景。从使命任务看,新起点标定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报告从百年奋斗、千秋伟业、万里山河的政治高度、历史高度、全局高度、战略高度,深刻提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报告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诸多方面作出明确战略谋划和系统工作部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样的背景下,的胜利召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其一,的胜利召开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报告作为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既是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书,也是新征程的政治动员令,是新时代新征程引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总纲。其二,报告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基础之上,激发并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集体智慧,凝结并体现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集体共识,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历史规律等作出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对新的历史怎么开创、新的篇章怎么书写、新的辉煌怎么铸就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因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三,报告中有很多新概括、新提炼、新论断、新思想、新要求,这些新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其四,精神作为指引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奋斗蓝图,对于指导新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其五,从世界意义看,报告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提出了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的回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等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深刻体现了具有世界意义和世界影响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同时,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的胜利召开,多国政党政要、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祝贺胜利召开,给出积极评价。可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意义。 二、深刻领会的大会主题 大会主题是我们学习领会精神的主旨、主线,是我们理解把握精神的思想指引和实践参照。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都有着明确的主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举旗定向、凝心聚力、扬帆领航。报告强调,“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3]对的大会主题的理解,自信自强的时代宣言书踔厉奋发的政治动员令可以结合相关会议文件整体把握、联系地学。比如,《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指出,“大会认为,报告阐明的大会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4]学习贯彻精神,我们必须站在大会的灵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的高度,深刻领会的大会主题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会主题的内容,高屋建瓴、高度凝练、思想深邃、特色鲜明,明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高举政治旗帜、确立前进方向、凝聚广泛共识、团结各方力量、实现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准确把握大会主题的内容,有助于团结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砥砺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三、深刻领会报告的篇章结构 报告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把握其整体结构及内在关联,既是我们在宏观层面全面学习把握报告的基础,也是我们整体性地理解领会报告核心内容的关键。整体地看,报告由导语、主体十五个部分和结语构成。导语部分重点阐明了的召开背景、大会主题,以及新时代新征程的责任使命。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5]“三个务必”等重要论述,充分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政治站位和历史主动,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忧患意识、责任担当。报告主体的十五个部分,站位高远、主题鲜明、层层递进、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第一部分聚焦新时代、新变革;第二部分聚焦新思想、新境界;第三部分聚焦新征程、新使命。第四至第十五部分,重点从经济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十二个方面,深刻阐明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重要举措和任务安排。在篇章结构方面,第五部分的教育科技人才、第七部分的法治建设、第十一部分的国家安全,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内容并列,专门作为一个部分来部署和安排,可见其重要性。报告结语部分强调必须以“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的状态“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强调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伟大号召、提出明确要求。[6] 四、深刻领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现实,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报告从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两个角度,系统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发生的伟大变革。报告指出, 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7]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8]报告强调,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9]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0]报告从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等十六个方面,系统全面深刻地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报告提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1]“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2]对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系统回顾,充分彰显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号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奋斗历程,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13]对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全面总结,必将进一步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砥砺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五、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是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是一体两面的有机整体。正是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以“开放性”的理论品格,充分彰显了其解释世界并改变世界的真理力量,持续推动中国社会沧桑巨变,深刻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正是在不断“时代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以“未完成性”的实践品格,充分释放了其源自时代并超越时代的实践力量,在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互促共进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4]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不断丰富发展自身的理论演进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记初心使命、取得伟大成就的实践奋斗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历史新境界,既是中国之需、时代之需、实践之需,也是进一步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5]报告从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系统深刻阐释。这六个方面,逻辑严谨、内涵丰富、彼此呼应、有机统一,既是我们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加强学习、武装头脑的重点,也是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关键。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以理论自信筑牢思想之基,以理论创新引领伟大实践。 六、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方向准则方位定,使命清则任务明。[16]历史地看,根据时代发展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立中心任务,并以社会主义矛盾和中心任务为工作重心、工作重心推动工作,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现实地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顺势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报告鲜明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7]同时,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等作出了深刻总结,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作出了科学部署,对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作出系统谋划,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作出了深刻阐明,为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中心工作、依据原则、实践路径等明确了总指引、总依据、总遵循。 七、深刻领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 报告从经济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政治建设、法治建设等方面,系统谋划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未来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些内容,统揽全局、系统全面、环环相扣,是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描绘了清晰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从内在关联的角度看,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8] 八、深刻领会学习宣传贯彻精神的实践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全党全国全社会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政治大事。要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报告的背景意义、主题主线、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地改革发展实践和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实际,切实将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到精神上来。要积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认识、指导实践,在学思践悟行中牢记初心使命、明确前进方向、激扬奋进共识、凝聚磅礴伟力、扛起历史责任、积极担当作为,进一步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彻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力推动精神在各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奋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作者:陈少雷
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开放和交叉。在科技飞速发展和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产生于传统学科的交界处。为适应大科学时代发展趋势,国家实验室作为一种新的科研活动组织模式应运而生[1]。国家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也有利于开展多学科交叉项目联合攻关。目前,北京中关村国家实验室、昌平国家实验室、怀柔国家实验室和上海张江实验室已经挂牌成立,正在凝练任务、聚集力量。科技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国家实验室作为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科交叉,而且国家实验室也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开展学科交叉研究[2]。 1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的基本认识 1.1学科交叉的概念 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学科交叉是基于众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进而构成交叉学科,众多交叉学科又构成了交叉科学[3-4]。路甬祥院士认为,学科交叉产生了众多交叉科学前沿,其结果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5]。可见,学科交叉不等于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是多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它来自被交叉的原有学科,但又不同于已有学科。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不断深入发展,其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作用更加突出[6]。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交叉学科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破除学科壁垒、突破学科界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知识生产方式、多维主体共同参与科学研究”的形式弥补了单一学科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各学科间的脱节现象[7]。在新的科学范式下,多技术跨界融合和多学科交叉会聚将会成为常态,并且不断催生出新的学科前沿、新的科技领域和新的创新形态。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点最有可能形成新的科学生长点,交叉领域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逐年增加。 1.2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加强学科交叉,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8-9]。 (1)具有新型学科管理体制机制的优势。国家实验室在组织管理、人员考评、利益共享和分配、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不同于现有科研机构,实行“联合、流动、开放、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更有利于资源优化组合、研究人员沟通交流、寻求交叉联合等。 (2)具有搭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的优势。国家实验室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综合性强,能将研究人员、资金和科学仪器设备等有机结合起来,为组织研究人员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提高学科交叉研究水平搭建了良好平台。 (3)具有整合科技资源的优势。国家实验室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平台,通过统筹、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在更高层面上组织学科交叉,提高了不同实验室协同攻克瓶颈型、卡脖子型或战略性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 (4)具有集聚学科交叉人才的优势。交叉学科相对单一学科而言,有利于突破人才培养的局限。国家实验室凭借自身平台优势,汇集了一批来自不同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依靠实验室的大科学装置,扩大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空间,拓宽了交叉人才培养的路径。 2美国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经验 “二战”后美国国家实验室快速发展,如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awrenceBerkeleyNationalLaboratory,LBNL)、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LosAlamosNationalLaboratory,LANL)、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NationalLaboratory,ANL)等,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凝练前沿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领域逐渐交叉、融合,整体上呈现出了跨学科、多领域的特征[10]。国家实验室会根据研究项目需求,组建不同学科研究小组,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在长期的管理和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经验,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大量成果。 2.1注重国家实验室学科交叉的建设与布局 美国国家实验室主要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究领域广泛,覆盖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多学科交叉优势明显。如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BNL)拥有多个科学研究中心,中心研究方向涉及分子影像、核成像、同步辐射、计算科学等,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前提。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ORNL)主要在新能源、纳米技术、复杂生物系统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尤其是在能源、环境等交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解决了美国面临的很多科学难题。多年来,美国国家实验室不断优化结构,形成跨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性大型实验室,许多科研项目都是在不同部门共同支持下开展完成的[11]。如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一直坚持多学科交叉合作,1931年1月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诞生标志着物理学和工程学合作的成功,这也是劳伦斯实验室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开始,为实验室以后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优化组织机构,促进学科交叉创新 不同科研组织机构的特点、形式各不相同。国家实验室作为大型科研机构,为有效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产生更多成果,一般选择跨学科、矩阵式组织结构。在美国,大型综合性的国家实验室一般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既有利于实现学科之间、项目之间的交叉融合,也易于在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科学交流。为促进协同创新,美国利用虚拟国家实验室形成了多主体、跨学科的科研需求响应机制,促进信息共享、激发创新思想、提高创新能力[12]。在20世纪90年代末,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NL)、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共同组建了虚拟国家实验室,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和协同创新合作,经过多年努力突破了极紫外光刻技术,在集成电路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13]。 2.3与紧密大学合作,培养交叉学科队伍 在美国,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学就一直是实验室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大学的合作,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劳伦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与林肯实验室等。加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和物理学教授可以共同在劳伦斯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并欢迎其他学科的教授随时加入研究项目,为实验室形成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平台创造了机会[14]。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明显,优秀科研人才集聚,便于国家实验室组建学科交叉研究队伍。在管理方面,如美国国家高磁场实验室考虑到有些项目学科交叉特性较强,允许研究人员可以承担不同组的多个研究任务,例如,一位科研人员既可以是直流磁场设施的负责人,也可以担任凝聚态研究组的负责人,从而增加了学科交叉的可能性。 2.4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综合交叉研究 大科学装置具有突破技术发展瓶颈的强大支撑能力,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最为有效的平台。美国国家实验室依托最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如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散裂中子源(SNS)、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等)在交叉领域开展研究,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15]。大科学装置集群为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人员之间协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开展大跨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大科学装置的资源稀缺性和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开放性,通过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可以促进实验室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等的相互交流,有助于推动多种学术思想碰撞,发现更多的学科交叉点。 2.5加强实验室开放,注重交流合作 学科交叉融合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不同文化的交流。学术研究需要有更多探索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勇气,在科学共同体中形成一种有利于交叉科学发展的宽容环境,通过国家实验室开展交流合作,营造自由探索的环境,促进学科交叉。美国国家实验室通过开展学术座谈会、互访交流和交叉学科论坛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人员沟通与交流,为解决重大学科交叉问题提供思想源泉[16-17]。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和卓越的领导者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成功的关键。美国国防部从201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实验室开放日,即“美国军方科学大会”。通过举办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各界介绍国家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及技术转移的成功实例,对外集中展示创新性成果,寻求技术研究合作伙伴等[18]。 3基于学科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建议 3.1我国国家实验室基本情况 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背景下,国家实验室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同时也被赋予了“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将在支撑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9]。目前已成功组建的部分国家实验室包括怀柔实验室、中关村实验室、昌平实验室、张江实验室、合肥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几家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3.2国家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的建议 学科交叉促进了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创新与实践,并赋予传统研究领域新的内涵,两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从美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历史来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了新兴研究领域的兴起,带动了一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实验室发展,如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林肯实验室等均是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结合我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学科交叉支持力度,引领原始创新。国家实验室通过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聚焦学科交叉前沿,进行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攻关,实现更多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首先,国家实验室在基础前沿性的交叉科学研究方向上展开布局,围绕国家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凝练出国家实验室重要任务,并在科研条件、人才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其次,在国家实验室内部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不同知识背景或研究方向的专业人员组合,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交叉科学发展。如怀柔国家实验室所在的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5个大科学装置和10余个交叉研究平台(表2)。国家实验室在聚焦主攻领域及重点子领域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现有交叉研究平台,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2)灵活搭建组织架构,促进跨学科项目合作。国家实验室承担的任务往往是大型复杂的多学科交叉项目,需要建立多主体、跨学科的科研需求响应机制。为适应国家实验室完成复杂性任务的需求,可以构建“核心+基地+网络”的体制机制,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核心+基地+网络”是指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开展重大科学问题、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以研究基地、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等分担某些研究子项目,放大和熟化一些科研成果;按需整合相关领域科研院所、高校、优势企业等资源形成网络,通过协作攻关、优势互补,实现实验室跨部门、跨机构、跨领域协调、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初衷。国家实验室从项目类型或学科交叉的角度组建研究小组(或团队),形成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发挥群体优势开展联合攻关。为完成紧急大型学科交叉科研项目,国家实验室可从其他实验室或大学抽调科研人员,临时组建研发团队,根据任务明确分工,共同推进项目完成。 (3)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高校具有人才集中、学科门类相对综合的特点,是交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实验室可以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积极引进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共同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通过对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分析可以看出,实验室发展与大学密不可分。我国正在建设的几个国家实验室周边区域内拥有大量的创新型大学和研究所,为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资源(表3)。国家实验室在主要的学科领域或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布局优势明显,通过与大学各学科间人员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支持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研究队伍,扩大研究广度,增加研究深度,提高跨学科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发挥国家实验室培养学科交叉团队的重要作用,将研究和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完成学科交叉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T型”研究人才等。 (4)增加学术交流,促进多学科领域交叉创新。在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过程中,国家实验室不同部门研究人员及不同实验室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之间通过交换意见,能够激发创新思维,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本学科,有利于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创造出新的理论知识。表4列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地的国家实验室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部分大科学装置。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优势,结合国家实验室战略目标和任务设定,聚焦重点交叉研究领域开展科研活动,推动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与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深度融合,形成能够支撑跨领域、交叉性、综合性的前沿技术研发能力。 4结语 美国国家实验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重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前在科学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进行布局,其成功经验为我国依托国家实验室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借鉴。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对学科交叉的促进作用,培养、集聚一批复合型交叉人才,加快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助力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刘国瑜,赵珩.基于学科交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165–167,180. [2]王孜丹,杜鹏,马新勇.从交叉学科到学科交叉:美国案例及启示[J].科学通报,2021,66(9):965–973. [3]张雪,张志强.学科交叉研究系统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4):112–125. [4]许海云,尹春晓,郭婷,等.学科交叉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5):119–127. [5]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1):58–60. [7]韩启德.科学基金推进交叉科学研究大有可为[J].中国科学基金,2021,35(2):169. [8]聂继凯,石雨.中美国家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比较与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5):144–150. [9]武晓娜,谢祥,肖尤丹.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8):239–244. [10]刘云,翟晓荣.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特征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22,40(6):1085–1095. 作者:西桂权 刘光宇 李辉 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科技情报研究所
农业开发论文:农业档案资源开发应用 1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档案的重要性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真实写照,它直接记录一切科研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原始记录。是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等科技活动的依据和条件。 2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1)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使知识潜能转化为力量,使科技档案利用社会化,是深入开发科技生产力的内涵、广度、深度和先进性的手段。 (2)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是使历史积累转化为现实价值,把历史和现实的有用信息直接有效地为科技生产服务,解放生产力,扭转以往科技档案封闭管理,使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贬值的现象,充分发挥科技档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开发科技信息资源,促进了知识创新、交流和利用,也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档案的信息资源交流,实际上是生产技术的转让和管理手段的借鉴,因此,交流的越广泛越及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大。 (4)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不仅推动了科技领域的发展,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出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 3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中的信息资源,必须使科技档案转型 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的信息源,是进行科技交流的手段。技术市场开放,科技成果投入市场交流后,更离不开科技档案。要充分挖掘含于科技档案中的有效信息提供利用,首先要搞好档案管理工作转型。 3.1科技档案工作由单纯保管型转向开发利用型 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储备库,是为了以后利用而建立。它凝聚着科技人员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一种潜在生产力。只有利用档案,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工作进步。任何科技档案再有价值,永远把它锁在柜子里,发挥不出作用,更不能使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过去档案工作是专一进行搜集整理、鉴定保管工作,虽然也能提供一些利用,但只是被动服务的。把要查找的材料查出来保管好,别丢失“就算完成了档案工作任务”。所以档案利用率很低,更谈不上开发利用。这种管理方式如果不转型是不能适应商品经济要求的。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进行改革。应由保管型转向开发利用型,使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及时传递出去,提供服务。科技档案的挖掘利用是一项再创造过程,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每位档案管理工作者,都应提高利用科技档案的自觉性,不断地探索整理出成套的技术资料提供服务。 3.2由封闭型管理转为开放型管理 过去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很少参与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封闭式管理模式束缚着管理者,把科技档案看成是死材料,并有神秘感,把档案锁得严严的。在“搜集整理鉴定分类立卷保管”的循环模式中“完成任务”。其结果是利用率不高。改变成开放型其管理模式就是“搜集整理鉴定分类立卷服务挖掘利用反馈信息”使科技档案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同科研生产活动、同经济活动、同社会活动直接见面,为社会提供有效利用。 4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议 科技档案的综合开发利用就是把它由“静止”状态开发为“流动”状态,由保管状态转为利用状态,发挥它的技术效用和社会经济效益。可从以下几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着手: 4.1规范档案管理,提高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打好成果转化基础 科技档案是进行科研的重要依据,是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科技档案同科研活动关系十分密切。我们要搞好科研,必须有完整、准确的科研档案作为依据。如今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已不仅仅局限于科技材料整理、分类、保管的过程,而应列入研究课题、科研计划和成果管理的工作之中。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发挥科技档案的再利用价值,科技档案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熟悉档案材料,做到对每个项目档案的形成、整理现状及相关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心中有数,了解其可供开发的利用价值;积极主动地向科研及管理人员搜集档案材料,并与他们进行检查与核对,避免遗漏;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档案意识。 4.2深化和拓宽农业科技档案的内容和利用领域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在科学研究和推广成果中,各种科技合同正在推广,技术市场正在开拓,科学技术随着有偿转让使它成为商品。深化和拓宽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领域,非常重要。目前农业科技档案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开发,技术出口与引进,经济建设与各项生产等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档案人员应当不断地挖掘与整理出系统完整的信息资料,才能深化和丰富农业科技档案内容,拓宽利用领域,才能有效的促进成果转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4.3加强科技档案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一方面,将以往形成的、可开发利用的档案按照规范的着录和标引要求,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通过网络检索利用及信息反馈形式,提供档案原件的利用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将传统纸质的科技档案进行数字化,建立档案文本信息资源库,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工作,为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从而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 4.4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健全和完善科技档案保密制度,正确处理新形势下档案公开与保密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以保护农业科技档案中需要保密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 4.5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关键因素 档案工作者在政治上要坚持原则,拥护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职业道德上要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在业务上熟悉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具备科技档案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善于吸收档案行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能将之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给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新的世界,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把握时机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搞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农业开发论文: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革新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4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没有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农业先进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及推广就无法进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非常突出。据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统计,全国农村所拥有的农业科技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0.64%。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就有40多名农业科技人才,而我国仅有6名。笔者认为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短缺的问题,除了加速农业生产科技人才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的探索。 1构建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 “科研、推广、农民三结合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就是由农业科研、推广、农民三方组成的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协调的团队,在团队中通过互动,使三类人才都得到不同程度开发的同时,解决农业研究、开发、推广与农业生产相脱离的问题。发挥政府在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活动中的统筹与协调作用。在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过程当中,政府和市场起着不同的作用,政府主要是政策的制定、监控及协调工作,具体运作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作用。三结合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的运行不仅牵涉到农、林、牧、渔等农业口上的行政管理部门,而且涉及教育、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种群众团体,需要统筹与协调的因素众多,必须依靠政府行为,在部门之间开辟出一条新路,建立一种机制,通过政府权威以“建立回路”的形式确保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顺利进行。换句话讲,政府起一个心脏膜瓣的作用,通过各个部门对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提供服务和投资,保证三结合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顺利运行。同时对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效果予以评价,及时了解开发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便于政府对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活动的统一协调。具体思路是由各级分管农业的领导代表政府来协调各个部门,以市场化的方式选择项目,以项目带资金,同时政府要制定各种鼓励科研人员、推广人员、农民三结合农业科研及推广项目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条例,推动三结合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向前发展。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根据团队理论的基本原理,在“三结合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团队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团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愿景,即能够为全体团队成员所接受的团队工作目标;二是团队成员是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加入团队的,不能通过行政命令搞“拉郎配”,将农民硬性分配到农业科技研究或推广项目团队中去;三是团队组建要考虑个体的性格、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使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形成互补;四是在团队运行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既要强调统一行动又要给个体留有学术自由的空间,既要有纪律又要讲民主,要充分发挥团队领导的核心作用。改革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改革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将农业科技活动育人情况,包括项目参与人员数目、结构以及团队成员实际参与科技工作的状况等,纳入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加以考核;二是要改变评价方式,农业科技项目特别是应用型农业科技项目的绩效评价不能由只有理论界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价,要吸收政府官员、受益群体代表、农业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加入评估小组,对农业科技项目的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经济效益、育人效果等实施全方位评价。 2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工程 拓展人才引进渠道,消除人才流动壁垒。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必要时可以试行“一人一策”,最大限度地引进人才。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本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更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引进和吸纳农业科技人才的重大意义和优惠政策,吸引一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来贡献聪明才智。开发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吸引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技术专家和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农村就业,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同时,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引才聚才”平台,建立健全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的良好运行机制,营造对农业科技人才价值的全社会认同感。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逐步放宽农业科技人才政策的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各方面鼓励各种人才为农业发展积极作出贡献。与此同时,将“引入”和“派出”的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所谓“引入”,即公开招聘农业科技人才。为了引进突出农业科技人才,通过提供适当的优越生活条件和科研条件以及专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他们奉献国家,从而逐步培养出适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具有世界眼光的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带头者和实践者,培养出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所谓“派出”,即通过将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派出留学、考察、培训,以此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放宽视野,增强科技实力,以此来提升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水平。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畅通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绿色通道”。从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出发,结合实施的项目以及平台建设的要求,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对于携带创新项目或创新技术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采取来去自由的管理政策并在工作与生活安排、职称确认、特聘岗位津贴领取等方面为其提供便捷服务。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委以重任,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和舞台。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研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形成海外高层次人才新型使用和激励制度,促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事业。 3建立高效有序的农业科技 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对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可采取“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将设立农业科技人员领军人才培养 计划作为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注意发掘各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中具有潜力的农业科技人员并将其派出国外访问考察学习,使其在参与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的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学科领军人物。在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整合农业科技资源的同时,建立以农科院、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对农业生产中重大技术难题的攻克和核心技术的研发,获取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从而发现、培养和集聚具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产学研结合模式必须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合同的方式明确规定各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等问题,形成一种研究生合作培养的长效机制。采取“经纪人———协调员”双层培养模式来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即分类培养农业推广人员,将“农业科技经纪人”(指专门从事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牵线搭桥、沟通供需、市场化运作的人员)同“农村科技协调员”(指为基层农民提供全程综合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全过程中各种科技问题的人员)区分开来。对农业科技经纪人的培养:一要改革完善农技推广学历教育体系,使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更符合目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农业科技经纪人培养体系,大力发展农技推广相关专业的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二要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科技服务港”中的支撑、推广作用,了解其对农业技术的实际需要、技术转移流程以及市场行情。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为农业科技经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对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培养要建立健全农村科技协调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明确农村科技协调员的职责与权利;建立“星级协调员”的考评制度,开设专项补贴,完善农村科技协调员培训体系。采取“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来培养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农村基础教育要从适应广大农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需求出发,将素质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点,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要使青壮年农民能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从而掌握一定的劳动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为形成重真才实学、重工作业绩的用人标准,要建立以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一要建立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根据研究领域和专业类别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认可标准,实现评价标准的科学化;二要运用灵活化的评价方法。遵循学术规律,改变评价周期过短和繁琐的评价办法。对具有特殊专业技术才能、获得重大科技成果、作出突出贡献、得到社会和同行认可的科技人员,可不受现行技术职务申报条件和程序的限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评审。以聘期评价为主,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评价、答辩和检查活动。强化专业技术职务聘后管理,把任期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续聘、升降、解聘及工资调整的主要依据;三要建立多元化评价主体体系。即在评价主体上要多元化,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主导,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体,以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为补充。在分配制度上,要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要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在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和团队实行重奖,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他们的社会价值,形成对科技人才尊重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岗位、贡献大小、能力水平实行年薪制,给予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优厚的生活保障。要尽快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为农业科技人才创造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潜心研究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和奖励。在收入分配上,要积极推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分档次提高科技人员的工资水平。制定优秀农业科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对在农业技术开发、引进、应用、推广实践中勇于创新,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员、获得县级(市、区)政府以上各级政府奖励或荣誉称号的人员可作为学科技术带头人培养。对提拔三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面向基层农业优秀科技人才选拔。对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较大的农业科技人才,要优先推荐选拔到领导岗位上。 农业开发论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的开发利用 刚刚闭幕的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农业依靠科技增产的潜力很大,要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普及优良品种、推广生产、加工、贮藏、保鲜等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这是非常正确的。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就是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目前尽管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比很多发达国家落后,但从绝对数量统计来看,我国的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文献,还是相当庞大可观的。如果能够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利用、其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当前的问题是许多新见解、新发明、新观点、新成果还局限在实验室里、课堂上、期刊著述中、图书馆内。广大迫切需要脱贫致富、走向市场的农民又苦于找不到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拥有现代化设备、丰富藏书的农业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理应承担起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文献的历史重任。本文试图从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开发利用这个角度入手,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所开展的这项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1.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的独特性 云南是一个农业省,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都十分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高原独特的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对于全国各种不同地区农业都会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正是云南农业文献的独特之处。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是记录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天文、水利、自然灾害、气候、土壤、物产等资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价值的记载。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发表的文献中。地方农业是进行地方农业科研的情报保障。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反映了云南农业科技生产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记载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留存了无数理论方法、实验数据和科学构思,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利用这一丰富的情报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国其它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文献的优势,有力地开发这一智力资源,对深化文献情报工作,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书目控制的针对性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农业科技高级专门人才,开展推广农业科研、科技扶贫等重任,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农业情报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农业生产技术状况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的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揭示出云南农业的地区特征与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特殊的省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我馆54万册藏书,6388种期刊,4000多份内部资料的优势,把分散在不同类型出版物中,不同藏书范围内的云南地方农业文献予以集中,加以报导。第一步就是对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进行专题书目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全面揭示馆藏,充分反映馆藏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有检索工具的不足,还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与查准率,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功能。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针对我校所开设的主干课和科研课题,包括粮作、经作、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为了方便检索,目录的编制体例依照《中图法》农业科学分类表序列,目录后附汉语拼音为序的著者索引。著录格式完全依照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中析出文献格式著录,为建立云南农业文献专题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南农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也将采用微机处理系统,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传递速度,增强图书情报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成以数据库为核心,以数据通迅网络为目标,兼有较强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的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体系,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使用为核心。 3.开发期刊文献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报源,具有内容新、传递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已收集的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期刊论文占绝对数量,达90%。地方性农业期刊形式灵活、面广量大、综合性、时效性、地区性较强,它是本地区农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云南农大图书馆收集的3767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农学、植保、园艺三部分论文分布在79种期刊中,省农科院主办的《云南农业科技》载文量最高,占3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热作》……载文量依排序递减。省内各地州发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红河科技》、《曲靖科技》、 以及省外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烟草》、《中国水稻科学》等也刊登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我省的烤烟、甘蔗、茶叶、水稻种植资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论文多,研究范围广。文献发表的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期刊文献,引导读者利用,对深化本省农业技术改革,科技兴农都具有重要作用。4.利用本校文献的实用性 云南农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献的创造者,又是利用者。他们所生产的文献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充实教材内容、完成科研项目为基点。所研究的课题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指导学生课程试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论文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之,对于促进本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扶贫、科技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校著者所发表文献的内容上看,侧重于农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蚕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这和省属重点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建在我校有关。近年来云南农大著者发表的《云南农业生态》、《滇型杂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兰谱》等专著,以及多种自编教材都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为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开发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论著及科研成果,云南农大图书馆正在自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预计收录3000多条信息。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性地补充数据库内容,必须有可行的地方农业文献呈缴制度作保障。 云南农大图书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以及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对所收集的文献进一步深加工,撰写了《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优质米生产现状和开发利用概述》等三篇综述性文章。以最实用的情报形式提供给用户,均被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中《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还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农大图书馆还开展了跟踪本校重点科研课题,如:滇型杂交水稻及两系利用,云南烟草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综合研究,云南水稻、烟草、马铃薯病毒鉴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云南省及其英国中部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及害虫防治研究等专题情报服务。将所收集的农业文献以文摘或题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此外还很注重情报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农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少、边、穷地区。农村缺乏科技知识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云南农大图书馆在收集地方农业文献的基础上编印了《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报道我校、我省农业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动态,其稿件覆盖面达60%以上。从本省实际出发,重点刊载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结合农事季节的实用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刊出60期,赠送省内外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农村基层单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深得基层农技人员的好评。大学生利用节假期带回家乡,青年教师下乡锻炼、扶贫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时效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能够通过对地方农业文献的深加工,缩短与读者需求的距离。 5.强化用户情报意识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按照科学的编排方法,对地方农业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浓缩,以目录、索引、文摘、综述、通报等形式,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开发,其最终目的是提供给用户利用。因此用户的情报意识和吸收情报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情报产品的开发利用。 为了提高读者的情报意识,促进用户对情报产品的承认,更好地发挥地方农业科技文献的情报功能,农大图书馆不但对本校师生进行文检课堂教学,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时进行必要的情报工作引导,如开设“题录的特征及其情报价值”、“农业科技文摘的功能与写作”、“云南地方农业文献的重要作用”等专题讲座。还通过答读者问的方式对读者进行辅助性培训,编印《怎样利用图书馆》手册,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学前教育。针对写好毕业论文、科技论文、如何答辨等毕业生的实际问题编印了《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用户教育,激发了大学生热爱云南,立足农业的思想,使他们在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进程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农业开发论文: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 摘 要: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产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作者提出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并对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成功的运行模式与经验,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是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开发模式;实证分析 一、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做法,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符合农民的利益,使农业走向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道路。 (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造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不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合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合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三、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 珠海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2001年该中心的科技创收就达5000多万元,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860多万美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1、区位与市场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珠海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陆地与澳门相连,有二个口岸可直接与澳门通关。水路与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时。离广州、深圳不到2小时的车程。京珠高速、珠海机场、珠海港、九洲港构成了陆、海、空的立体交通。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地处珠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从交通上来说,从园区到市区只有10分钟车程,并且已开通了公共汽车和观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车道的旅游景观路直达园区的门口,交通非常便捷。从地域上来说,园区的核心区2000亩,已成为永久性的农业科研用地并办妥了征地手续,领取了土地证。市政府还给园区预留了1500亩的土地,可以作为第二期的开发用地。 2、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即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园区策划者认为,旅游的概念很广泛,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人们出国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东西,正如外国人看长城,我们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种非常想看的冲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初始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进去,每建设一个温室或安排一个项目,他们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商贸销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园区一边建设、景点一边可以开放,2002年该园区就接待了来自我国外的宾客30多万人,旅游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4。入园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人流带动了物流。园区内生产出来的花卉、种子、种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这些商品的销售价格都高于外边的市场。比如,该园区在温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来说,农贸市场销价为5元/斤,而在园区内则可销售到15元/ 斤,客人不嫌其贵,就在于它是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钱的心理准备,但一定要花得开心,所以只要产品的质量好,加上销售的方式奇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该园区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来卖,而是长在温室内,挂在藤上卖。如果一家三口来旅游,小孩子都乐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边摘一边吃,一直到摘了满满的一袋才罢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乐开了花,再高的价格也会买,这正是体验经济的所在。可见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商贸的发展,真是一举三得。 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园区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圈。另一方面,园区也积极的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3)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主导产品和技术定位。在技术定位上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主导产品上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为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荷塘观赏”、“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沙漠植物园”、“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 四、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1、理念创新。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从筹建就树立了“差距产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认真思考如何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改造传统农业。他们通过寻找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差异点来营造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打造园区独特的品牌。例如园区于2000年元旦至春节在园区成功举办珠海首届南瓜文化艺术节,展示了全世界数百个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种,大的如大鼓,重达100多公斤,小的如鸡蛋,轻才20克,黄、白、红、绿、青、蓝、紫七彩缤纷。进入南瓜园仿佛进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艺术殿堂。南瓜节开幕一个月,创下门票收入130万的记录,由此也带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观赏玩具南瓜规模化生产。这样通过理念创新,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景点,打造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了农业和旅游的内容和新领域,找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道路。 2、制度创新。一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首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传统立项方式:不搞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其次,科研立项与市场供求密切结合,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完善对科技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激励制度,对于课题成果的产业化效益,实行“技术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励机制。第四,建立起课题组成员课题研发的风险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体制创新。该科技园区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编内人员由财政负担工资,编外人员由企业自收自支)。通过大力提倡绩效工资,形成报酬级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岗位津贴和奖励制度,对承包部门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四定”改革,将津贴和奖励与个人的工作岗位和业绩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拉开档次,园区内岗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该园区逐步向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方向迈进。 3、组织创新。珠海农业科技园内实施的是一种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及贸易紧密结合的战略。因此在园区的组织结构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组织架构如下: 一是园区运作的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项目监督、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学决策的专家机构。农业园区的运作还必须建立各类专家决策机构,以对园区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决策。珠海农业园区采取紧密型的专家依托机构与松散型的专家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把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大学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规划、实施之前,均要征求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而对于一些阶段性或临时发生的问题、项目,则采取专家会议或专项邀请专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 三是项目创新的研发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南亚热带水果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因此设立了与项目相关的研发机构,如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室、育种中心、蔬菜研究室、观赏植物研究室等,负责园区内各种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攻关项目。 四是项目实施的企业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生产部、设计部、绿化工程部、餐饮部、旅游部销售部等机构,专门 负责产品的开发、项目的承接、实施和运作,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主导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研发机构,实施部门视为生产性机构。 五是成果推广的网格系统。园区设立了技术推广部,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在当地的农业产业区建立示范基地,从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指导、产后回收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训机构。园区建立了培训机构,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高新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也负责对来园区学习、参观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与珠海市电视大学、珠海市职业中学联合开办了园艺花卉大、中专班,为当地城市美化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园区现在不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农业科技干部再培训基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农科教实践基地”等。 七是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园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销售中心,专门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各个产品均形成了销售的网络,为中心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2年园区的出口创汇达860万美元,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生产性收入达4000万元。 4、科技创新。科技是园区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园区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对珠海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珠海农业科技园区确立了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种苗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主导产业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促使珠海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主导产品均按既定目标实施。如:名贵蝴蝶兰在园区的年生产量已达120万盆,组培苗达300万株,成为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园区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性,不仅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如甘茶蔓高产种植技术、保健植物加工技术、名优花卉的优质高产技术等,同时还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是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一方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如本地南瓜、猪笼草、树仔菜、荔枝、龙眼等,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也为园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送展的产品一举夺得广东省瓜果类金、银、铜三个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珠海园区设计建设的“奇异瓜果园”获得“室内艺术园景设计大奖”,种植数个特优品种获得园林精品的单项金奖、银奖和铜奖等殊荣,说明园区在品种的研究上处在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四是短期性项目与长远性项目相结合。如近两年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时,引进种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产品,获得了时效性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也十分注重与园区科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相关的项目,它们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如: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项目,但它却是园区发展最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该类应用基础项目的研发,现在各类名贵花卉的无性繁殖系统和各种样品的分析测试手段已经建立,为园区科技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五是完善科研设施,努力创造项目实施的设施条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就必须拥有与人才、项目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农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实验设施,为吸引人才、实施项目、创立品牌奠定了设施基础。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科技推广体系。为了实现园区这一目标,珠海农业科技园经过几年实践,摸索了一条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将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产前提供种苗、肥料、农药,产中指导农民技术,产后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将科研成果、技术、种苗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和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已经将绿色蔬菜出口到澳门及珠海市的各大机关、超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七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建立,随时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珠海农业科技园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仅注重国内科技期刊和资料的收集,建立了园内图书资料室、科技档案室,还为各个职能部门、主要科技人员均配备了计算机,充份利用国际互联网系统搜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园区自己的农业科技网站,这些均为科技资源的搜索、电子商务的运作、项目的国际化奠定了信息资源的基础。 5、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园区的管理上,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还有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为此,称之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宏观管理上,注重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对人财物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投入、集中的打歼灭战。在微观上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转,采取目标管理,放权让利,各自经营实体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园区借鉴民营经济机动灵活,果断决策,管理到位的管理优势,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这一管理模式对领导层、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园区领导们敢于负责,善于拍板,不错过任何机会,给投资者十足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有利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如该园区领导们在与台湾商人谈判合作规模化开发蝴蝶兰花项目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马上作答。虽然投资额在1000多万以上,但只用了2小时便签订投资协议,一个星期后开始兴建,三个月开始产出,速度之快,连台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国有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优势。在吸取民营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同时注重吸收国有企业好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健全,规范经营,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党团、工 青、妇卫等组织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功能,特别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这些都是农业科技园在管理上要借鉴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鉴台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台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他们在管理理念上比较先进,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订出既先进、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台资企业注重市场调查预测、控制成本核算、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重视人的作用。这种经营策划的理念值得学习。如园区在与台湾商人合作生产兰花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学习到了台商的精明能干,信息灵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开拓市场、敢于大胆投入,市场占有率高等先进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或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个园区,还应强调领导或领导集体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树立领导威信很重要,企业员工对他的主管有点崇拜也并没有害处,但不应搞个人崇拜。当然,领导的威信或他人对你的崇拜都应建立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础上,即领导政治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精通、懂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关心同事、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路子,这无疑与领导层的威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五、结论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作为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致富。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农业开发论文:论水土保持与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 摘要:金沙江流域光、热、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已经引起各方面关注,正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开发必须搞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关键词:水土保持 农业综合开发 生态农业 金沙江发源于青海省,全长2308km,在云南省境内河长1560km,流域面积10.91万km??2??,人口13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34%,现有耕地88.3万ha,占全省耕地31%,可开垦荒地8.03万ha。金沙江河谷丰富的光、热、土地资源,众多的矿产和优势的水能资源,被誉为“大西南的聚宝盆”。金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已成为国家和云南省经济开发的重要区域,从1994年起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拉开序幕,尤其是自丽江县塔城至永善县黄华乡,河长1305km,4465km??2??内的干热 河谷区(即海拔小于1500m地区)的16个县市是开发的重点。现就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中有关水土保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进行讨论。 一、自然概况 1、区位与地貌 金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北部,其地理座标为99°00′-105°8′E,24°28′-29°15′N。行政区域有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东川、曲靖和昭通八地、州、市的47个县、区。流域西北部为横断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海拔为丽江县境内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m,最低点为东南的金沙江河谷,海拔1016m,境内高峰林立,以山地为主;流域东北部为云贵高原的北缘,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山原为主,最高山峰是东川市境内的拱王山,海拔4247m,最低点是水富县金沙江水面,海拔267m,地势起伏大,“V”型谷多。流域内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8.9%,地处横断山脉的迪庆州、丽江地区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高达62.1%和45.2%;东北部的东川市、昭通地区也分别达到62.5%和43.8%;处于流域中部的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曲靖地区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21.3─33.6%??[1]??,可见本区地形地貌之陡峻。 2、地质构造与岩性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有滇藏“歹”字型构造,宾川-??程海断裂、元谋--绿汁江断裂、普渡河断裂、小江断裂和巧家一莲峰断裂等,境内断裂广泛分布活动强烈,地震频繁而且烈度大,对山体稳定有较大影响??[2]??。本区地层古老,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均有出露,岩性多为砂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砂岩呈紫红色泥质胶结,极易风化;页岩具有明显的薄层理,多为粘土质页岩和砂质页岩,透水性小,易风化呈碎片;玄武岩具有气孔状结构,裂隙发育,表层易风化;石灰岩具有可溶性;花岗岩具有原生裂隙,易风化;第四系堆积物易被流水侵蚀冲刷,构成泥石流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在地层和岩性组合上,往往又是软硬相间,抗侵蚀能力弱,在陡峭的地形条件下和森林植被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恶化为滑坡和泥石流。 3、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集中 本区雨季一般为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时85%以上,降水量有随海拔增高而增多的趋势,山区降水量要比坝区、河谷区多。由于全区地势高差悬殊,局部地区容易形成控制面积小,历时短促,降水强度大的单点性暴雨,从而激发滑坡泥石流暴发。 二、水土保持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 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是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对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是人类长期执着的要求,通过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流域区内贫困人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是,任何资源的开发,必须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需要构成危害。这是人类经历了长期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从漫长的痛苦中得出的划时代抉择??[3]??。鉴于金沙江流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地质地貌因素,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时,一定要把搞好水土保持放在首要地位,这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原因有三条: 1、流域内土壤侵蚀严重 主要表现在侵蚀面积大和潜在危害大这两方面。据1987年遥感资料表明,本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6922.62Km??2??,占流域面积42.7%,见表1。尤其是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区及其支流,土壤侵蚀更为严重,据16个县(市)资料表明,土壤侵蚀面积大于土地面积45%以上的有12个县(市),占75%。元谋县高达74.4%,见表2。屏山水文站的泥沙有68.1%来自攀枝花市以下河段,河段含沙量呈上升趋势,见表3。 潜在危害大主要是金沙江流域尤其是目前重点开发的干热河谷区有效土层的厚度浅薄,土壤母质多为第四纪残坡积层,侵蚀模数大。加之山高谷深坡陡、降水量少,蒸发量强,年干燥度大于1.5,旱季干燥度4以上。焚风效应明显。森林植被以稀树灌木草丛和禾本科草丛为主,覆盖率低,农村燃料缺乏。斜坡物质稳定性差,一旦某要素被破坏,旱洪灾害频繁。据考察,全流域五十年代,五年一旱,到八十年代变为三年一旱;洪灾从8─9年1次,缩短到4 ─5年1次。地处东川市境内的小江,两岸泥石流由五十年代的38条,发展到八十年代的107条,1971─1978年共发生泥石流173次,而1979─1985年共发生泥石313次,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每到雨季,山体滑坡、岩体崩塌和沟岸泻溜等屡见不鲜,堵江断流现象时有出现。昆明市松花坝水库,六十年代进库泥沙平均为5.2万t/a,七十年代进库泥沙平均为7.3万t/a,八十年代进库泥沙平均为13.2万t/a,大大缩短了水库使用寿命。昭通地区的巧家县,1950年有山泉3020个,到1981年已干涸708个,县城大龙潭流量六十年代为0.14m/s,八十年代已下降为0.097m/s。 严重的土壤侵蚀,使土地耕作层变薄,肥力下降,地力衰退,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局面。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着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这一区域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地质构造复杂,山地灾害严重 本区有众多的断裂带,特别是深大断裂带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带,常常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活动区。据方光迪、张信宝调查,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分布有滑坡、泥石流灾害点999处,其中滑坡、崩塌447处,属大型滑坡、崩塌有114处,中型294处;发育泥石流沟552条,属大型中高频率泥石流沟66条,主要分布在主河道两岸及支流腊普河、金棉河、黑穗河、龙川江和小江流域,活动频繁,危害严重??[4]??。本区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繁,地震降低了岩石强度和山坡稳定性,地震后往往伴随水土流失。又据云南省气象局1950─1980年30年资料统计,金沙江流域,发生较大的洪旱涝风等灾害1363次,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昭通地区和东川市,发生灾害的次数是其它地区的2.4倍,农田受灾面积日趋扩大??[1]??。 3、生态环境脆弱 本区是由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地质环境脆弱带,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带。山地垂直自然带幅窄,递变急剧,微域差异显著,使每一个垂直自然的环境容量小,经不住外界冲击。加之地势高亢,坡度陡峭,地质结构松散,在这种地质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环境和农业生产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强,自我调节、自恢复能力差。本区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将对地表、沉积圈和一些自然地质作用的影响日益增强;矿产资源的采掘、挖空和爆破,使地表静压负荷、动压负荷的产生和变化,导致或诱发构造应力状态的变化和重新分配??[5]??,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三、水土保持是金沙江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由于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地质构造复杂,山地灾害频繁和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开发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融开发与保护治理为一体,纳入综合开发的具体内容。地处金沙江中游的迪庆州和丽江地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金沙江沿岸几乎全是裸露荒山,雨季频繁出现的山体滑坡造成大面积泥石流,挟带泥沙冲入金沙江;著名的泸沽湖已受到旅游业带来了污染和沿湖植被破坏导致的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危害,程海沿湖养殖场污水不加处理直排入内,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7]??。土地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和公路、铁路建设等都一定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并坚决付诸实施,同步进行。提倡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在治理中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必须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对待,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将各项开发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系统的最佳整体。否则,就会顾此失彼或相互制约或被抵消,起不到综合开发之目的,寓环境保护于资源开发之中,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带动环境建设,使两者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用持续发展的观点看,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是人类追求的长远目标,发展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生态环境效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是基础。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急功近利,而损害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才能持久;不注意水土保持不仅危及本区域人民利益,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带来危害。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使金沙江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水土保持主要包括坡地改梯地、兴修农田水利、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等。金沙江流域坡耕地多,土层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以坡地改为梯地为重点,集中成片地进行坡地改梯地和坡面水系建设,使耕地土层增厚,蓄水能力增强,沟、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护体系,既减少地表径流使土壤不受冲刷,又拦蓄了水源,减轻了水土流失。兴修农田水利,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又提供了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是确保农业开发持续开发的绿色屏障,是金沙江环境建设的主体。改良土壤主要是实施有机肥耕作法,横坡聚垅免耕法,充分发挥用地养地的作用,这是山区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的重要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讲,水土保持就是金沙江流域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内容,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较好地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生态环境好转,山地灾害减少,土地生产力提高,环境容量扩大,整体效益显著。 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农业综合开发的目的不仅要使流域内广大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而且要使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和不断好转,以及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为宗旨。因此,必须探索资源开发利用更为合理,生态环境更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的方法。最近兴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6]??,可供我们借鉴。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含义是:以强化降水就地入渗防治水土流失为中心,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以建设基本农田、植被和发展经济林果、养殖业为主导,达到农、林、牧、果综合发展,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为目的。 金沙江农业开发(尤其是干热河谷区)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使综合开发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既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增加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又不给后代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忧患。对于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地质构造运动强烈,气候类型多样,土壤种类繁多,人口素质差异大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平衡的金沙江流域来说,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应该是多种模式。这就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及时总结各地经验,分类指导,才能使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健康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就金沙江广大山区来说,农业综合开发要实行治水改土与造林绿化相结合,搞好水平梯地(田)建设,固定基本农田并使其向高稳产农田方面转化。据调查,水平梯地比坡耕平均减少径流72.2%,提高土壤含水率32─40%,耕作层的土壤机械组成中小于0.01mm的粘粒增加1─3%,减少土壤沙性,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梯地蓄水保土后增产粮食一般65%以上,从长远看,只有走生物水(植树造林),土壤水(改良土壤),工程水(农田水利)“三管齐下”,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逐步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才是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要加强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协作,做到工程、生物、农耕三大措施一齐上,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一起抓,融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为一体,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加以有效地实施。另外,要和控制人口增长与普及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才会使金沙江农业综合开发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深入,实现21世纪议程。 农业开发论文:浅谈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治水方略 摘要: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治水方略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综合治理,需排则排,需灌则灌,需路则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山区 农业 开发 治水方略 一.探讨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治水方略的必要性 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山区是中国的资源宝库和大江大河的源头,全国90%的林地、77%的草场、76%的湖泊和98%的水能都集中在山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山区也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 我区山区面积为700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60%;山区农民有25万人,占全区农民的55 %。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215元,其中平原区农民人均收入3852元,而山区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480元。我区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山区建设,各种形式的山区开发也由来已久,但目前山区的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山区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山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 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了水,山区就有了生机;有了水,也就解决了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旱、涝、碱等自然灾害,都与水有着直接的联系。水利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项目投资历来占大头,可以说做好了“治水”这篇文章,也就抓住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关键。而山区农业用水的问题更加突出,农作物既受旱魔的威胁,又遭洪水的践踏,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更加脆弱。我区的山区分布于济南市区南部,属于泰山北脉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带。最南部为花岗片麻岩,其它多为石灰岩。由西到东分别与长清、泰安、章丘打界,包括仲宫、柳埠、高而、西营、绣川五个乡镇全部及港沟、彩石、孙村的南部。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支持“三农”的重要方式。自1998年起,我区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优先在境内平原地区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又把目标转移到山区。山区地面起伏,坡度大,沟壑多,不能照抄平原地区“天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成网”的模式,而要根据山区的地形地貌、地表岩性,按照排除农业生产的障碍性因素,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区境内的山丘地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强山丘区农业综合开发,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区域共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措施。探讨山区与平原区治理措施的异同,特别是水利建设的异同,建立山区不同类型区的水利建设模式,对于下一步指导好山丘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区农村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山丘区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建国后党和政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大规模、连续性的水利建设,初步改变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近年以来,围绕防洪排涝、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四大体系进行了连续性建设,强化了水利基础产业的地位,增强了整体服务的功能。但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山区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水资源紧缺是制约山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山区水资源比较贫乏,灌溉用水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原用于农业灌溉的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水库转向为城市供水,山区境内可利用水量更加紧张,而需水量有增无减,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水库灌溉效益低。山区水库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为8.8万亩,历史上最大灌溉面积为8.0万亩,目前实际灌溉面积仅为2.0万亩,灌溉面积只有原设计面积的22.7%。 2.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低。根据对枣林水库北干渠渠系实测,干渠水的利用系数仅为31%,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23%。灌水最高曾达到500立方米/亩次,相当于正常灌溉的7—8倍,灌溉水的浪费问题十分严重。多数小水库位置较高,但因未配套防渗渠道,有的看着水用不上,有的先放水入河再提水上山。 3.输水渠道工程标准低、质量差、年久失修。由于受建设时期各方面的制约,灌区绝大部分的渠道由石灰沙浆片石砌成,又经多年运行冻融、山洪冲击,老化退化损坏严重。据统计,山区已建渠系完好率只有33%,渠系建筑物完好率只有25%,其余的几乎全部报废不能正常使用。 4、田间工程不配套。水库灌区只有干渠和少量支渠,无斗、农、毛田间配水渠道,“水出干渠口,顺坡满山流”是山区农田灌溉时的真实写照。山区灌溉均为沟畦漫灌,落后的灌溉方式,加上土地瘠薄,水、土、肥流失严重。 5、大多数农田为雨养农业。山区无水源可灌溉的面积12.0万亩,占54.5%,这部分土地只有靠天吃饭。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山区灌溉水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大,水利设施灌溉效益逐年下降,单采用一般节水灌溉技术是不够的,必须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二)洪水灾害仍是人们的心腹之患 建国后,山区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境内河道曾多次进行治理,有效地减少了洪涝灾害,扩大了耕地面积,发展了农业灌溉。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治理标准较低,经多年老化、水毁或人为破坏等,目前河道治理工程残缺不全,只能排泄五年一遇的洪峰流量。由于河谷狭窄,坡降陡峻,水流湍急,险滩众多,汛期常有山洪暴发,致使河水漫溢,而枯水期则往往水流干涸,不能满足中下游地区用水的需要。为了根除水害,开发水利,必须采取有效的治河防洪措施,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有河道排水不畅,达不到设计防洪标准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主河槽多为未经治理的天然河道,弯道多,险段多。 2.河床不断刷宽淤高,抬高了洪水水位,山洪暴发时经常决口漫溢成灾。 3.建筑物老化、退化严重,有的河堤单薄矮小或残缺不全,有的根本无河堤。 为防止洪涝灾害,确保沿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尽快实施河道治理工程。 (三)水土流失是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南部山区是我区水土流失的防治重点,经多年治理,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全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630平方公里,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尚有水土流失面积2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为55.6%。目前存在以下特点: 1.水土流失治理进入攻坚阶段。多年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剩余未治理的多是硬骨头,土层浅薄,位置较高,坡度较陡,治理难度很大,需要的投入也大。 2.人为水土流失有加大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部山区一批建设项目相继上马。有的建设单位对弃土及大面积的植被破坏不采取任何措施,导致水土流失面积边治理边破坏。水污染虽不十分严重,但也有扩大之势,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利重点 我区山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应以治水为中心,以绿色食品生产为带动。 开展山区水利建设,应适应现代水利和资源水利的要求,建设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区,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系数,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努力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区效益,促进山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山区水利建设必须打破传统的农业灌溉和灌区模式的束缚,从农田供水、配水到灌水与管理,都要根据山区的特点及地形、地质条件、土壤种植结构,按照先进、节水、高效、科学、经济的原则建设成多环节统筹供水、高效用水的新型农田灌区。 (一)防汛工作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对山区境内未达标的小水库进行加固、整治,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满足稳定安全的要求;对塘坝进行排队查体,该加固的加固,能增容的增容,应治漏的治漏。因我区山区位于省城近郊,有条件的水库、塘坝可以结合旅游需要,建设水上旅游项目。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三座大中型水库和八达岭、黄巢、白炭窑等小水库都可以利用水工建筑物及相关自然环境,挖掘并创造优美的水面环境和视觉景观。 山区排水河道要本着优先治险,“疏浚、防护、拦蓄”相结合,标本兼治,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所有排水河道都要按照防洪标准进行拓宽,裁弯取直,疏浚、清淤,改建阻水桥梁,分期分批对岸坡进行改造。在骨干河道特别是河川径流丰富的河道一侧或两侧,留一定宽度进行园林绿化,结合现有的历史文化景点,布设河滨绿化公园,按照“一河清泉水,一条致富路,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 模式布局,把山区排水河道建成为人们的亲水岸线。 (二)多途径开辟灌溉水源 土层浅薄,拦蓄设施配套标准低,水源奇缺,一直是限制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从山区开发的一开始就应把着力点选在解决水源上,采取蓄好雨水,用好井水,引好库塘水,多途径开辟水源。因保泉需要,南部山区开发利用水资源,要贯彻“蓄水为主,抽取为辅”的原则,积极兴建地面拦蓄水工程,严格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 1.适量建设小型水库、塘坝工程。一是新建或续建现有小水库、塘坝,增加地表水拦蓄能力;二是在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密切的地带兴建漏水水库、塘坝,增加地表水入渗量,加大地下水的存储量。 2.积极兴建微型群系拦蓄水工程。在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位置较高地区,采取拦蓄雨季地表坡面、沟道径流,或导引汇集小山泉,建设水池、水窖等微型群系拦蓄工程,再利用山地的自然落差,对农作物进行自压(或加压)节水灌溉,保证农作物关键期的用水。该工程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适应山区地形变化复杂、一家一户经营的特点。 3.建设生物土壤渗蓄工程。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多维用地原理和层次结构原理,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物种搭配,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生物分别占据群落的不同空间位置,各得其所,减少种间竞争,促进种间繁荣,使单位面积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产生更多的生物量和发挥更大的防护功能。 (三)做好水环境保护工程 水环境保护包括两方面,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二是防治水污染。 为治理水土流失,保护饮用水源,恢复名泉风貌,山区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综合治理,做到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对于在生存条件恶劣的高山、深山地区的农民,应积极采取生态移民方式,使他们的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其它区域内的农民可以采取疏散措施,减少单位土地上人口的承载量。生态移民尽可能一次到位,集中向新建城区迁移。 多年来的城乡建设和交通建设,在南部山区遗留了许多废弃的采石场、取土场等。他们多数分布在城镇周边和交通干线两侧,严重损害了生态自然景观,应及早进行治理,尽快达到稳定边坡和绿化环境的目的。 我区的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的饮用水源地,境内各排污企业要建造、装置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净化水质;要做好河道径流的调控工作,留有足量的水量排泄污染物,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防治新的水污染。 (四)大力推广综合节水技术 1.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指导思想 山区农业灌溉与平原区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水资源特别匮乏。因水资源用途的多元化,山区多数旱地只能进行有限的补充灌溉,起“关键水”的作用。 (2)灌区小而散。由于地形变化大,水源分散,很难形成较大的灌区,大灌区的某些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在这里不适用。 (3)经济基础薄弱。山区属贫困落后地区,经济条件较差,节灌设施和机具应以中小型或廉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引进一些现代化的设施。 (4)果园节水是重点。林果业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林果面积已达32万亩,且规模还将扩大。 山区应考虑不同水源状况、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等,从水资源合理开发入手,进行灌溉农业、旱地农业节水保水等技术的优化组合,充分利用已有水源和天然降雨,确保作物需水关键时期的水分供给,抑制田间水分的无效消耗,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节水综合措施体系见框图。 2.工程节水措施 对于水源较好、坡地平缓的地区,以实施渠道防渗灌溉技术为主;对于提水灌区和地形复杂、坡度较大的地区,以推广管道输水技术为主;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高效经济作物或果树生产区,可以发展喷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在实施节水工程的同时,积极探索非工程节水措施,进一步挖掘节水的潜力,不断向全方位节水农业迈进。拟推广的非工程措施有:一是实行窄沟、短畦灌溉,杜绝大水漫灌;二是结合农膜覆盖推广膜上灌溉,让灌溉水在地膜表面的凹形沟内借助重力流动,并从膜上的出苗孔注入土层灌溉作物。 3.非工程节水措施。 (1)农艺节水措施 农艺节水措施具体有: 深耕蓄水保墒。加大耕作层深度,利于土壤水分的深层蓄积,减少地面蒸发耗水量。对于果园来说,不可能实行全耕,可采取“虚实并存”的耕作技术。 地面覆盖技术。秸杆覆盖、地膜覆盖等可明显减少地面蒸发量、提高地温,应大力推广。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能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 推广抗旱保水剂和生物制剂。抗旱保水剂具有快速吸水和缓慢释放的特点,且能反复吸放,吸水能力为其自身重量的1200—1500倍。 推广使用“FA旱地龙”。FA旱地龙用于拌种、浸种可促进根系发达,用于叶面喷施能有效地控制叶片气孔的开张度,减少植物蒸腾,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许多营养成分。 调整植物的布局、结构,增加抗旱品种的推广应用。。 (2)政策与管理节水措施 要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可为当地人民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同时也促进了泉水的喷涌,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对于直接经济效益大的节水项目,鼓励农民自筹资金或向银行贷款,财政给予补贴,自建、自管、自用;对于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或完全是为保泉的,应以政府投入为主。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等制度,实现节水工程自我维持、自负盈亏、良性运行的目的,确保各项设施持久发挥效益。对于水源较大的灌区应按水文边界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建好、管好、用好灌溉水工程设施。 四、结语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治水方略具有明显的特点,又因我区山区地处省城近郊,对水利建设的要求更是高品位的—要与生态、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量水而行,以水定供,以供定需。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综合治理,需排则排,需灌则灌,需路则路,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工程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小水源工程建设。最南部花岗片麻岩山区(面积170平方公里),地表水资源丰富,宜大量在沟道内兴建拦蓄水工程;中北部为石灰岩山区,岩石溶洞、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强烈,宜在汇水点兴建水池、水窖等微型群系蓄水工程,引用好山泉水,适量开采浅层地下水。 大力推广综合节水技术,不仅要重视工程节水措施,还要注重非工程节水措施,进行节水技术的配套与组装,探索本地高效节水农业—特别是果园的综合节水模式并大力推广,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农业开发论文:清初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及生态保护问题 [摘要]清初,为了稳定北部边疆,安排中原难民,清政府开始着力口外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为此调整了边疆政策,即由封禁而为松弛,进而鼓励中原汉民出边,以图对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有所促进。经过清前期一个世纪的开垦,这些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发展,成为较稳定的半农半牧区。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农业的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 [关键词]内蒙古;农业开发;环境破坏 清代以前,蒙古地区向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农业很不发达。清朝立国后,随着统治的稳定,开始注意口外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垦问题。这是因为:第一,粮食问题曾是引发蒙古与明王朝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政府由此认识到,要稳定蒙古就必须解决粮食问题。同时,蒙古王公也深感缺粮之苦,因此也主动要求发展农业。如康熙年间,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疏言:“思得膏腴之地,竭力春耕,以资朝夕”[1] ;第二,康熙、雍正时期,准噶尔部屡次反叛,北疆战事频繁。但由于这一地区农业不发达,所以清军所用粮草不得不从内地长途输运,异常艰辛。清政府由此认识到,就地解决北疆的粮食问题,对于北部边防意义重大。如康熙言“边外积谷,甚属紧要”[2] ;第三,则是为了减轻中原人口的压力。清朝统一全国后,人口迅速增长,人与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指出:“今太平已久,生齿日繁,而由土未增,且士商僧道等不耕而食者甚多。或有言开垦者,不知内地实无闲处。”[3]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上谕说:“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将来户口日滋,何以为业?”[4] ;第四,中原地区几次大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大批难民,为减少难民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清政府不得不开放蒙地,允许他们到此谋生。由于上述,促使蒙古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 早在康熙初年,已有一部分蒙古牧民开始兼营农业生产,但十分粗放。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玄烨巡行塞外漠南蒙古地区时,对此描述说:“农业非蒙古本业,今承平日久,所至多依山为田,即播种后则四出放牧,秋获乃归。”[5] 清政府虽派遣内地官员前去教授耕种技艺,并配发种籽、农具等,如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派“原任内阁学士黄茂等,前往教养蒙古”[6] ,但蒙地的开发仍未有大的进展。后清政府容许中原汉民来蒙地开垦,蒙古地区的农业才迅速发展起来。 一 蒙古地区的农业是在清政府容许中原汉民来蒙地开垦后才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的。这经历了清政府由严禁汉民出边,到放松边禁再到积极招募汉族农民开垦的政策调整过程。 清初,为巩固统治,清政府实行蒙汉隔离政策,以防止中原汉族的反清斗争传播到塞外,影响蒙古的稳定。顺治十二年(1655年),顺治帝下令,内地民人“不得往口外开垦牧地,王公属人,有私来内地者,一律发还”[7] 。并沿长城北侧划定了一条东西长千里,南北宽50里的禁地,蒙汉不得逾越。禁地内,蒙民不得放牧,汉民不得耕种。 但随着人多地少矛盾的尖锐化,不断有无地或少地的内地农民突破禁令到此垦种谋生。清政府鉴于统治渐趋稳定,遂逐渐松弛封禁令,默许内地民人以“雁行”方式出边,春去秋归,在塞外种植。只是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做出限制性的规定:“凡内地民人出口,于蒙古地方贸易耕种,不得娶蒙古妇女为妻”[8] 。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六月,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发生严重的旱涝,大批灾民欲往口外蒙古地区谋生。迫于汹涌的难民潮的压力,康熙帝晓谕各地官府“给予出口印票,令其前往”[9] ,并令长城沿边关隘予以放行。康熙此令在事实上承认了汉民出边的合法性,表明清政府禁止汉民出边政策的转变。 雍正元年(1723年),“河南黄水溃决,泛滥于直隶地方,比年以来,两省近水居民耕种无资,衣食匮乏”[10] 。迫于灾民就食的压力,清政府下令内地乏食民人,可往口外蒙古地区垦殖谋生。雍正要求各旗容留流入蒙古的灾民,“特许其吃租”,并指示户部:“惟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不得阻挠。”[11] 蒙古地区称此令为“借地养民”令,标志着清政府对汉民出边由默许进而鼓励的转变。此令一开,又有大批灾民流入蒙古,加速了塞外农业的发展。 乾隆时继续这一政策。乾隆八年(1743年),直隶地区闹旱灾,乾隆指示喜峰口、古北口、山海关等关隘的官弁,“如有贫民出口者,门上不必拦阻,即时放出”[12]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直隶、河南等地大旱,朝廷干脆明确鼓动灾民去口外谋食,“今年关东盛京及土默特、喀喇沁、敖汉、巴沟、三座塔一带,均属丰收,尔等何不各赴丰稔地方佣工觅食”[13] 。 清政府放宽边禁的政策使内地迁居蒙古地区开垦谋生的汉族移民数量大增。在康熙到乾隆的百余年间,从古北口、独石口外,昭乌达、卓索图盟南部地区各旗,至张家口、归化城土默特和河套鄂尔多斯七旗地区,村舍和农田星罗棋布,昔时的蒙人游牧之区,今则成为蒙汉杂居,耕牧兼营的半牧半农区。 清政府不仅只是准许内地难民到蒙地开垦,而且实施积极的招垦政策,以扩大蒙地的开辟。 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为平定准噶尔部的反叛,统一西北厄鲁特蒙古中部,在蒙古地区大量驻军。为解决军需粮秣的供应,康熙三十年(1691年),批准归化城蒙古都统关于招民开垦归化土默特地区的官牧场及庄田闲地的请求。接着,又批准了察哈尔都统招民开垦察哈尔东南部右翼四旗所辖官牧场的请求。雍正时,清政府拨出大量土地招民垦种,同时还规定以招垦成绩的大小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依据。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规定:“直隶张家口外地亩,分作十分招垦。如招种八分以上,题请议叙,不及五分,题请议处”[14]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解决八旗军驻防需要而建的绥远城建成后,即从山西等地招纳汉族农民前来开垦土地四万余顷[15] 。 乾隆元年(1736年),在陕北与鄂尔多斯部相毗邻的河套地区的榆林、神木等处边口,招民垦种“蒙古余闲套地约三四千顷”[16] 。乾隆十七年(1752年)议准:“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郡王旗昌图额尔克地方,西自辽河起,东至苏巴尔汉河止,一百二十里,北自太平山起,南至柳条边止,五十二里,西至柳条边十六里,东至柳条边二十里,准其招民开垦。”[17] 除官府招垦外,蒙古的王公和土地所有者也争相招纳汉民,向他们出租土地,以获取地租收入,这对以前根本不懂可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蒙古王公和蒙民来说极具诱惑力。租种蒙地的汉族农民,除向蒙古族地主缴纳岁租外,不再负担其他劳役徭差,这与内地农村相比负担要轻许多,因此也极愿意向蒙地流动。于是,在陕西、山西、直隶等省毗邻内蒙古地区,尤其沿长城南北和黄河流域河套、土默川平原等地,逐渐形成“自张家口,至山西杀虎口沿边千里,窖民与土默特人,咸业耕种”的局面[18] 。来自内地的汉族农民带来了先进的耕种技术,同时也改变了蒙古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营的习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二 清前期,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即东部蒙古地区、察哈尔地区、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和河套地区。开垦区域已突破长城边外50里界限。东部蒙古包括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其中卓索图盟喀喇沁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迅速。该地区靠近长城,与内地连成一片,农耕历史较长。清初,流入蒙古的汉族农民率先在此耕种居住。至康熙末年,仅“山东民人往来口外垦地者,多至十万余”[19] 。随后,内地民人继续北移,越过喀喇沁深入到克什克腾旗、敖汉旗、翁牛特旗等旗地。经过清前期一个世纪的开垦,至18世纪中叶,这些地区开始成为较稳定的半农半牧区。 察哈尔地区,在康熙中叶已开垦出大片农田。雍正二年(1724),察哈尔都统丈量察哈尔右翼四旗土地,仅私垦一项就有近3万顷[20] 。 归化城土默特位于内蒙古中南部,自然条件适宜农业,元、明时期曾在此屯田。清统一漠南蒙古部后继续倡导发展农业。清政府在这里设置“军粮地”,“公主府”地,“户口地”等等,刺激内地农民到这里垦殖。雍正十三年(1735),清政府又开放土地4万顷,招山西等地农民开垦。至乾隆八年(1743),归化城都统奉旨普查土默特两旗土地,原有土地75048顷,牧地只占14268顷,其余土地已经开垦[21] 。 河套地区位于内蒙古西部,具有依靠黄河水灌溉的条件。山陕北部的贫民多由土默特而西私向蒙人租种土地。到乾隆时,在靖边、榆林、神木等处边口,汉民种蒙古闲套地三、四千顷,岁得粮十万石[22] 。但由于该地区长期干旱无雨,水利设施的兴建还未兴起,所以,清前期该地区与内蒙古东部地区相比,农业发展较迟。 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是伴随着汉族农民的移入而展开的,而塞外农垦的发展,又促使更多的移民涌入。很多人由当初的“雁行”户,而为“依蒙族,习蒙语,行蒙俗,入蒙籍,娶蒙妇”的定居户,从而形成了众多的移民村落。移民的增加又促进了农业开发的进程。 在“山西边外归化城”一带[23] 。因为地域接邻的关系,很多贫苦的山西百姓都前往该处耕种,甚至“竟将全家搬出口外”。雍正初,仅大同等府百姓“散居土默特各村落”者,“已不下二千家”[24] 。与山西、直隶两省北部接界的察哈尔地区,雍正初,仅在张家口至镶蓝旗西界的“各处山谷僻隅”,就查到“所居者万余”[25] 。为加强管理,清政府特设张家口、多伦诺尔、独石口以及丰镇诸厅。乾隆初,仅张家口厅辖下,即有村寨514个,民户和铺户7522家[26] 。 热河地区原本属蒙古牧场,康熙中在此建立避暑山庄后,即在其周围“聚民至万家”[27] ,他们亦大多是“直隶、山东无业贫民”[28] ,或“晋齐流寓客”[29] 。随着迁居者的增多,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特别设置热河厅,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升厅为府,并把周围设立的各厅改称州县,如改喀喇河屯厅为滦平县,四旗厅为丰宁县,乌兰哈达厅为赤峰县等等,隶属于承德府下。据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统计,承德所属各州县共有户879,口41496[30] 。至于其它蒙古地区,比如东边的喀喇沁诸旗,至乾隆初,留居该地的民户“多至数万”[31] 。又如中部的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北边的锡林郭勒盟以及西边的阿拉善特旗等,虽然内地移民在人数上较上述地区要少,但也不断有人进入。伊克昭盟所属七旗,沿黄河及长城一线,差不多都有山、陕等省民户开垦的印记。清政府在汉民聚居区实行类似保甲制度的牌甲制度,设立牌头、乡长等职,负责编审户口,造册上报,以利于农业区的管理。 口外蒙古在清代以前,虽在沿河套地区出现过农业,但面积很小,技术水平亦较低下。经清康、雍、乾三朝近一个世纪的开发,至18世纪中叶,该地区的耕地基本被开发出来。在东起科尔沁草地,向西沿长城、黄河河套,直到阿拉善旗的广大区域内,凡属内地移民聚居之区,都阡陌成行。乾隆时,直隶总督孙家淦说:“口外之山绵亘千里,名曰大坝,凡坝内之田,皆已招民耕种。”[32] 随着大片土地不断被开垦,过去常需内地接济粮食的内蒙古地区,粮食已基本自给。不仅如此,随着生产的发展,口外的粮食还有出口。康熙对此描述说:“向日口外蒙古穷困,人不聊生,朕近日来任人经理,多方培植,今已家给人足,乐业安生”[33] ;“今河南、山东、直隶之民往边外开垦者多,大都京城之米,自口外来者甚多,口外米价虽极贵之时,秫米一石,不过值银二钱,小米一石,不过值银三钱,京师亦常赖之。”[34] 原来只以畜牧业为主的内蒙古地区,已成为农业牧业都有相当发展的地区。一些蒙古牧民因长期与汉民杂居,掌握了农耕技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乾隆写诗赞道:“蒙古昔种田,撒种委之法,谓曰靠天收,秋成为刈获”;“而今则不然,均习耕耨务,课雨与量晴,不殊三农绿”[35] 。蒙古人从初期不懂农耕技术,粗放经营,“靠天收”的状态,到“均习耕耨务”,懂得了关心天气的晴雨,反映了蒙古牧民在农业生产上的进步。 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改变了该地区单一粗放的游牧经济落后面貌,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对稳定清王朝的北部边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地区的农业开发又缓解了中原地区人口的压力,减轻了自然灾害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这对巩固清初的统治也起了重要作用。 三 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对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这种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今天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蒙古地区的土质以黄土和古沙为主,当覆盖其上的植被完好时,土壤就受到保护,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发生风蚀沙化现象和强烈的水土流失。乾隆以后,蒙古地区的耕垦活动一直未有停止。由于长期大量的垦殖加之战争的摧残,原有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如光绪《靖边县志》载:“陕北蒙地,远逊晋边,周围千里,大约明沙、扒拉、碱滩、柳勃居十之七八。有草之地仅十之二三。明沙者细沙飞流,往往横亘数千里;扒拉者,沙滩陡起,忽高忽陷,累万累千。……草场不旺,蒙民生计甚苦,若再开垦,蒙民实更穷迫”。又《横山县志》载:同治十三年六月,“响水堡东新开沟,沙碛起蛟,山水暴涨,冲决沟。”与该地区邻近的兴县(今山西兴县)“嘉靖以前,山林茂密,虽有澍雨积霖,犹多渗滞,而河不为青肆。今辟垦旷,诸峦麓俱童山不毛,没夏秋降水峻激,无少停蓄,故其势愈益怒涌汩急,致堤岸善崩。”[36] 其实,蒙古地区的土地垦殖在清代之前已经进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显现。如毛乌素沙地在公元五世纪初还是一个水草肥美的地方,赫连勃勃所建的“夏”即建都城于此,名统万城(今陕西横山县西)。但由于400余年的垦殖,至唐长庆年间,丰茂的草原已变成戈壁荒漠,当年“临广泽而带清流”的统万城即淹没于沙海之中[37] 。唐人许棠诗云:“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38] 当是真实写照。但这种种由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垦殖活动仍不断进行。民国时期,土地开垦有增无减。如驻伊克昭盟守军陈长捷部在今伊金霍洛旗一带开荒1万顷,不仅把达尔罕壕、红海子滩等几处较好的草场开垦了,甚至连成吉斯汗陵的禁地也没放过[39] 。新中国成立后,虽也提倡植树种草,但在发展粮食生产的思想指导下,垦殖活动仍在进行。据统计,从1953年至1990年,内蒙古垦地计5574.9万亩,而致沙化面积增大。如伊克昭盟1957年沙化面积为16446.5平方公里,1974年为35000平方公里,20年扩大了2倍。库布齐沙漠1957年面积为16200平方公里,1977年扩大到16756.8平方公里,20年扩展了500多平方公里[40] 。浑善达克沙地南移,曾是水草丰美的多伦(元上都建于此)已被侵蚀。近年来频繁发生于京津地区的沙尘暴,其沙源盖出于内蒙古地区的沙地,这和历史上对植被的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生态破坏是一个渐进过程,正是包括清初在内的垦殖及以后持续不断的垦殖活动促使这一区域生态的恶化。如今“沙灾严重,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5次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23次”[41] ,沙化面积继续扩大,甚至推进到到北京的周边。因此,恢复内蒙古地区的良性生态已刻不容缓。当务之急应遵照中央的部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应大力营造防护林,同时种植速生用材林和经济林,以便解决农民对木材的日常所需和退耕后的生计问题,以减少滥垦滥伐。在已沙化的土地上,应大力种植适宜沙地生长的柠条、沙柳、沙棘等植物,用以防风固沙。通过这些措施锁住沙龙,不使沙地扩展。在草场退化区,应改良牧草,减少载畜量,以使草场恢复,等等。总之,应保护好现有的自然植被、因地制宜发展各种人工植被,如此长期坚持就能使已经恶化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才可获得持续发展的条件。 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借用学者对古楼兰地区因屯垦过度而致生态恶化的一段评述:“屯田的迅速发展缺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过程,在古代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觉醒,在外来移民还没有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展了大规模农业生产开发,其引入的农具、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方式都缺乏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过程,造成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破坏、功能下降。”[42] 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 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一方面在短期内促进了农业生产,解决了“燃眉之急”,而另一方面,就长期而言,则是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全面恶化,其最终结果是阻滞经济发展,甚而使人类社会失去了生存条件。今天,我们搞西部大开发,切记保护环境,切不可对已然十分脆弱的生态再造成破坏,要使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警示。 农业开发论文:城市郊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初探 【摘要】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郊县马山县为研究对象在阐述生态农业旅游内涵,在分析了马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现状、条件和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郊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发展措施等。 【关键词】城市郊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旅游(eco-agricultural tourism)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这种旅游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主要旅游吸引物,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渗透的产物。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自古有之,古代文人墨客的郊区旅游和田园休闲活动就属于其中,但是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首先开办的荔枝节可作为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开端,此后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蓬勃发展,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以“住农家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为口号,把生态农业旅游推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这种旅游形式对城市居民为主体的游客群产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生态农业旅游在许多城市化率高的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郊区也出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项目,并得到了旅客的好评,显示了其强大的发展势头。 二、马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一)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现状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乡村景观客体。作为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乡村景观应该同时具有吸引功能和综合效益功能,应该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旅游活动客体。马山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呈面状与点状相结合分布在古寨乡、里当乡、古零乡、加方等乡,除个别景点已经开发外,其它的旅游资源都呈未开发状态,发展潜力巨大。 (二)区位条件和优势 临近大城市,市场区位优势明显。大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生态农业旅游主要是吸引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休息日与朋友一起到近郊在另外一种氛围里、另外一种情调中轻松身心,释放压力。南宁市城区人口150.06万,马山位于南宁北距南宁96千米,成为南宁最近便捷的周末、节假日和休息日休闲首选之地。 马山县交通区位优越,但县域内部交通落后,可进入性较差。马山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外部交通优势,210国道、大化至柳州直达公路在县城白山镇交汇,红水河水运可达柳州、梧州等地,西南出海大通道水南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县的4个乡镇。南距首府南宁市96千米,北距河池市180千米,东距柳州市230千米,西距平果县80千米,是“四市六县”的结合部。但马山是一个石山地区,但县境内部交通仍比较滞后,许多地方的道路等级不高,交通不便捷对马山旅游的开发明显是一个制约因素。 (三)资源条件和优势 马山县特色农业突出、特色农业品种多,知名度高。已进行注册商标的黑山羊、里当土鸡、金银花、旱藕和桑蚕称为马山五宝,在全区甚至国内外都很有名,2004年中国特色之乡推荐评定委员会授予马山县“中国黑山羊之乡”的称号,乔利乡成为“南宁市12个食品供应基地”之一,区域内蔬菜、水果等绿色食品资源丰富。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浓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分布,相得益彰。马山县的主要民族是壮族,境内的瑶族主要是过山瑶,在马山境内仍保留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壮族、瑶族的传统风俗,如壮族的三声部民歌、打扁担、打榔、壮族会鼓、歌圩等。此外,壮族、瑶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添丁节、花朝节、祭扫节、敬牛节、达旺节、达努节等。 (四)机遇条件和优势 我国旅游业正在持续迅猛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的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按照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将广西建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中国旅游强省,把旅游业打造成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形象产业。南宁作为广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南宁正在成为一个祖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枢纽城市和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枢纽城市以及中国到东南亚旅游的节点性城市,马山背靠这样拥有150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宏观有利形势和微观有利区位条件下旅游业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五)其它条件和优势 环境保护意识强,生态农业示范点成为石漠化山区的绿洲。马山是典型的石山地区,石山面积占了全县面积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百姓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自觉地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他们采取“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生态发展模式,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使生态脆弱的石漠化地区披上绿装,与石漠化地区寸草难长的恶劣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石漠化山区的绿洲。 三、马山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一)协调农业种植与旅游发展关系 生态农业旅游必须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城市才能生存,它也不可能把全县的农业都作为生态农业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协调、正确处理旅游与农业的关系、农业种植与旅游发展关系显得特别重要,必须加强规划与指导。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方针应当是:立足农业,积极稳妥地发展旅游;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方向,逐步壮大旅游业收益。 (二)注重营造农村氛围的旅游环境 参加生态农业旅游的大部分游客来自城市,这部分游客希望获得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新奇感受,视听觉上应营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村景象,游客住宿地建筑则应突出地方民俗特色,与周围农村环境保持一致,尽量避免城市化倾向,室内装修也应考虑农村布置陈设,放置小型的农做工具,让游客“住农家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营造农村氛围的旅游环境让游客体验乡村野趣的独特魅力。 (三)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和环境的卫生标准及水资源的利用率 来自城市的游客已经习惯于都市生活的卫生标准,相比较而言农村的卫生条件较城市差,马山大多数农村的生活卫生标准达不到城市卫生要求,马山应抓住利用发展沼气建立生态点和生态区的有利时机合理、有效利用生活、生产和牲畜产生的有机废物变废为宝,减少废物排放提高住宅周围环境质量。马山喀斯特岩溶地区缺水严重,在建设生态农业旅游景区提高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同时注意节水技术在农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行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用水分类管理多次利用。 (四)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重点,避免盲目开发、产品雷同 马山县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大,对农作物种植类型影响很大。全县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东北部为大石山区,一般海拔在500米至600米,耕地稀少缺水,在石山区以“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花、地上粮、低洼桑”为主要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突出季相,产生层次,形成山区垂直生态农业景观。中部和西南部为土岭丘陵,地势平缓一般海拔在300米至400米,农业生产优胜明显,形成江南鱼米之乡风光。在马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初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特色农业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展开,“点”应选择在生态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如绿色种植基地、生态点或生态区。 (五)注重提高整体配套水平 景点景区休闲、度假、购物等必须设施与服务配套跟上,尤其对当地历史特点和风土人情生动形象多介绍,代购、代邮农产品、优质土特产制品和旅游纪念品。 四、马山县生态农业旅游的实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生态农业旅游要有“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和高素质的旅游服务”,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培训内容其中包括一般培训和专业培训服务,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农民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家乐”接待户、经营业主、农村基层干部等。 (二)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牵头做好联动工作,充分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作用 政府主导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政府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牵头解决难点问题,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启动地方经济的作用,充分认识旅游管理部门的重任。旅游业的发展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发展,旅游主管部门必须在发展思想观念方面要做好引导,多宣传、多学习、多研究、多创新,旅游业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 (三)实施品牌、产业化发展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重视区域品牌的策划和宣传,加强农业标准化水平建设,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步伐,产业化经营和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化以构建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工转化为龙头,商品市场为载体,龙头企业为核心,生态效益目标,坚持“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商品化经营”原则,寓产业化于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开发建设中,通过生态农业旅游建设打基础,产业化链条来延伸,市场化经营来牵动,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经营模式,形成各方面都满意的利益分配形式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了很多有效的经营组织形式,如“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经济能人+农户”模式、“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在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化经营中可以按照利用共同体理论,由农民、企业、政府等参与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利益共同体。在马山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按农民意愿、结合旅游开发类型组成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可以考虑采用“股份制龙头企业+基地+入股农户”利益结合形式,村民变股民,企业与农民按照股份制原则兴建龙头企业,按股分红,共担风险、利用均沾,形成先进、完整的产业链。 (五)注重生态农业旅游与当地乡土文化紧密结合,造就有文化品位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 生态农业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面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马山县居住有壮、汉、瑶、仫佬、布依、苗、侗和毛南等8个民族,其中壮、瑶少数民族占83.73%。当地乡土文化浓郁,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壮族、瑶族的传统风俗和丰富多彩传统节日,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时要注重发掘和整理,使之成为旅游中的卖点。 (六)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保护政策 第一,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落实农村的各项政策;第二,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组织科技下乡入户,为农民送去生态农业系统模式的实用技术,与农民一齐动手建设各具特色的“景点式”、“花园式”、“果园式”的生态农业文明村;第三,将加快发展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实行产业扶植政策,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于大旅游的发展当中;第四,制定加快旅游发展的财政扶持和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吸引旅游投融资、人才引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农业开发论文:试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与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农业弱势地位的改变,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开发工作边缘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中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促进科技开发事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建立合理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企业薪酬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的主要技术支撑力量。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的引领下,为解决自身发展和生存难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的科技开发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由此开始了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平稳发展作出了主要贡献,给科研人员安身立命方面带来的思想变化,意义更是深刻而长远。近些年来,随着农业弱势地位的改变,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开发工作边缘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企业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工作的主导力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更是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激励机制,主动求变以适应新环境的重要途径。 1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所处的环境 1.1外部环境 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年聚焦“三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被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的地位受到各级政府更深层面的重视。随着国家经济的连续增长、财力的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机和条件et趋成熟,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持续增加。由于农业领域大环境的改变,农业科研单位的弱势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广大科研人员在课题上项和收人方面的情况有了改观,生存压力得到了缓解,农业科研单位生存发展与科技开发的依存度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的社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开发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1.2内部环境 1.2.1科技开发的吸引力减弱 由于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增加,加之农业科学研究属公益性质,课题上项与市场开发的依存度有所降低,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重新受到重视,农业科研人员上科研项目的难度逐渐降低。通过课题经费支撑,农业科研人员可以围绕所学专业搞研究、出论文、出成果、评职称、领津贴、补(政策性收入)差额。科学研究毕竟是农业科研单位的主流工作,基于维持和提高生存水平为主要目的的科技开发工作的吸引力自然减弱,部分因为没有课题而被推到开发一线的人员再转到科研队伍已不可避免。 1.2.2工作重点转移与科技开发工作的边缘化 在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固然重要,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对农业科研单位的评价更多的是科研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和科技成果的多少。科研工作大环境的改善,使得农业科研单位原先的科研开发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以课题、经费和成果为内涵的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越来越突出,人才工作、后勤工作随之被提升到更高层面。而科技开发工作,由于受市场、人才、分配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调查,许多单位在全员评聘时,为科技开发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大费周折;为避免分类定位和财政经费受影响,更多单位在年度工作报告中连科技开发创收的数据都不敢公开,可见科技开发工作的边缘化程度。 2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中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科研工作大环境的改善和科技开发工作边缘化,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平台,农业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已离不开科技开发。目前,企业已成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工作的主导力量,理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是科技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薪酬管理是现阶段农业科技开发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新形势、新环境下稳定农业科技开发队伍意义重大。 2.1与科研人员相比。开发人员的收入比较优势正逐渐丧失 长期以来,科技开发工作的比较优势较科研人员而言,开发人员能得到相对高的收入。为此,科技开发人员付出了专业、论文和职称等的代价。令人尴尬的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成果的商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逐渐加大,科技开发企业获利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新一轮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与科研人员相比,开发人员的收入优势正逐渐丧失。 2.2事企难分,导致平均主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科研单位开发企业的分配主体地位有所加强,企业已经拥有了较大的分配自主权。但是,事企难分导致的分配干预,使得企业在真正意义上的分配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即便在已经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由于国有法人股份较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位多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基于农业科研单位职工收入整体平衡考虑,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在企业薪酬管理和利润分配等重大问题上产生顾虑,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决策,平均主义倾向难以避免。 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大单位、小社会”的管理需要,使得农业科研单位企业薪酬管理上的平均主义倾向以内、外两种方式表现出来。其外部现象表现为在企业工作的职工与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在企业内部,则更多地同是农业科研单位正式职工的企业经营者、骨干人员与一般人员之间表现为平均薪酬。 2.3报酬激励方式单一 与国内大多数中小国有企业一样,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开发企业的报酬激励方式较单一,大多仍是基本工资加奖金、年度奖等构成。在福利方面,由于在企业工作的开发人员具有农业科研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的双重身份,退休后按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相关待遇,所以多按照事业单位进行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带薪休假、教育培训、顾问服务、家属关爱福利和有助于实现个人内在价值的精神奖励较少。 3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促进科技开发事业持续发展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内外环境的变化,科技开发工作的边缘化以及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科技开发队伍的稳定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在科技开发企业内部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已刻不容缓。 3.1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内涵 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为企业所做贡献应予的相应回报和答谢,狭义的薪酬仅指可以货币化衡量的部分。广义的薪酬即报酬,可分为外在(物质)报酬和内在(精神)报酬,其包括了企业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是指基于企业分配主体地位、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而建立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在国家法律规范和职工民主参与下,企业向经营者、劳动者和投入生产要素的个人自主分配报酬的一整套科学的规程、标准和办法,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决定工作满意感,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新型分配格局的具体体现。 3.2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基本原则 3.2.1竞争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基于不同岗位的劳动力薪酬水平,类似行业、企业有着一定的标尺,没有无视劳动力市场标准的所谓“无价人才”。确保企业的薪酬水平与类似行业、类似企业的薪酬水平相一致,是企业薪酬水平保持外部均衡的需要。对一个企业来说,薪酬标准过高,固然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提高工作效率,稳定员工队伍,吸引优秀人才,但势必加大企业的人力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薪酬标准过低,虽然节约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但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及主动性降低。 3.2.2公平性原则亚当斯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感是员工是否对奖励感到满意的一个中介因素,只有当人们认为奖励是公平的,才会产生满意,激发动机。”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原则要求支付相当于员工岗位价值的薪酬,不同岗位的薪酬水平应当与这些岗位对企业的贡献相一致。要避免骨干员工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报酬差距大于工作本身的差距,可适当拉开同等工作上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之问的差距。但企业内部职工间收入差距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内部激励机制的形成。 3.2.3多层次目标原则绩效考核结果是薪酬支付的依据,考核目标的多层次原则,即smart原则,是判定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尺。按照smart原则的要求,作为企业薪酬制度主干的绩效考核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衡量的、可操作的、相关的和有时限的。 3.3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建立 3.3.1岗位确立与岗位评价岗位确定是根据已设立的企业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等,视各部门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确定岗位职数。岗位评价就是在岗位职数确定的基础上,将部门工作分解、细化到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确定各自工作范畴,结合年度目标进行岗位工作量化。岗位确立与岗位评价是对企业所设的岗位的难易程度、责任和相当价值进行评测的过程,是绩效评价的基础,是保证薪酬制度公平性的关键步骤,通过一些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岗位与岗位之问的相对价值,进而纳入薪酬结构的标准程序。 3.3.2薪酬结构的建立薪酬结构是根据企业预期目标,确定薪酬总量,按照薪酬总量进行分类,视各岗位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繁重程度和工作条件等因素,合理订立各具体岗位的薪酬量、薪酬种类及比例,并按一定的量化分数确立薪酬等级。在薪酬结构的建立中,要充分汲取现代管理科学的精华,结合企业实际,将期权激励、晋升制度及家属福利关爱等人性化薪酬方式量化到相应岗位,增加企业职工的价值实现感和成就感,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3.3.3市场调研结合企业性质、行业范畴、规模、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等因素,合理进行企业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本企业相关岗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企业薪酬水平货币化提供依据。市场调研的目的就是检验企业薪酬制度的竞争力,调查的重点是本地区、本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薪酬状况。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了解市场薪酬水平,分析本企业各岗位薪酬水平的高低,从而验证企业各岗位薪酬水平的合理性,以保持企业薪酬水平的对外竞争力。 3.3.4薪酬标准设立根据市场调研结果,修正、调整企业薪酬体系,将个人薪酬等级货币化,进而确定各岗位薪酬组成的货币量。薪酬标准是薪酬制度的标尺,是企业薪酬制度竞争力、公平性和多目标原则的最终体现。要根据劳动力市场水平变化和企业需要,建立薪酬制度和薪酬标准的反馈及调整机制。 3.4农业科技开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开发企业现代薪酬制度的建立,受“大单位、小社会”的现实环境影响,有其自身特殊性,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3.4.1企业的自主分配地位要确立企业的自主分配地位,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首要前提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中,要本着让更多职工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精神,广泛吸收职工参股,扩大其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话语权,使企业职工的收入能更好地与企业效益挂钩。其次,要充分利用农业科研单位大环境和工作中心的变化,谋求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企业管理简政放权,削弱行政管理干预,强化企业的主体分配地位。 3.4.2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时,除考虑企业薪酬水平在行业、地区中的竞争力外,要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大单位、小社会”的现实环境,注意企业员工薪酬水平与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收入水平的相对平衡,避免差距过大导致的人才单向流动,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3.4.3企业的职工参与在薪酬制度的设计、建立中,要充分考虑农业科研单位开发企业所处的人际环境,广泛征求企业职工建议,加大职工的参与度。这既是管理者的自信心以及对职工的信任体现,又有利于职工报酬的心理价值实现和劳资双方和谐关系的建立。 农业开发论文:浅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管理工作研究 论文关键词:会计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 财务管理 论文摘 要: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形态也随之不断更新,与此同时,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因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运行,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会计管理工作在资金运行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研究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的调查,对资金运行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在会计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结合会计管理体系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了现阶段在整个体系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一些现实情况,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力争使财会管理工作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中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业资源进行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它的目的在于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项目的条件、使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并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土地治理、基本农田建设、优势农产品项目、养殖、土地改造、综合治理、灌溉节水等土地治理项目;还包括农产品加工等在内的许多产业化经营项目。 1、农业综合开发的形势 现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形势一片大好,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农业开发项目的饿政策好,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 农业综合开发在这种好的形势下,应该抓住机遇,强化资金运行管理体系,大大提高财会管理在新形势下的作用,力争通过强有力的会计管理工作,增强农业开发项目的资金管理体系,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2、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现状 在有政府投入、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资金的管理、运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目前,一些农业开发项目的资金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反映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加强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会计管理工作。作为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会计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关系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改革、发展前景和效益。当前,很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表现在管理混乱、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发展,致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展不利,农村经济建设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合理、高效的管理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能让财务运行有条不紊,充分发挥其使用作用,而会计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对整个财务管理体系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政府关于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项目。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资金的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紊乱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运行中,资金管理紊乱。主要表现在:(1)财政资金报账不及时,资金拨付进度缓慢。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财政资金报账不及时的现象,在项目验收合格后,除质保金和工程管护费外仍有资金余额未拨付;(2)借出财政有偿资金到期未收回,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政府为了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除资金补贴外,还提供一定数额的有偿资金,但是,由于立项时对项目单位审核不严格,弄虚作假申报并获得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到还款期时用款单位因各种原因无法偿还,造成有偿资金无法按照规定数量收回或者完全损失,个别基层财政部门垫付到期有偿资金,这就无形之间增加了财政的损失和负担;(3)资金利息收入未按规定转作本级有偿资金,在资金利息收入的处理中,不能按照规定进行,同时造成了项目资金利息管理的紊乱;(4)部分农发部门和乡镇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违规用大额现金结算;(5)项目报账内容与计划、合同不一致。超出规定的范围使用资金;(6)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或者责任心不够,导致会计科目运用不规范,也是导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紊乱的一个重要因素;(7)项目竣工后移交手续不健全接收单位资产不入账,如用农发资金购置的农机设备、林木等没有登记固定资产台账。(8)部分返还的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有偿资金滞留在市、县两级财政,未按规定返还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及时解除各级财政部门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9)个别项目存在以拨代报现象。所以,这就需要加强会计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更新以适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发展和需要。管理制度的落后势必会影响会计管理应用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体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会计管理监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形式大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监管、评价体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些地方乡镇财政资金紧缺,财政保障存在问题,土地治理方面的项目资金运转、构成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所以运行难以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导致资金预算、计划结构不合理。所以,这种现状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存在相当的缺口,以至于不能按时、按量、按计划的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次,由于会计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项目报帐过程不规范现象频繁出现,出现一些票据造假现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有资产的无形减值、流失。因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多数效益较低,所以,在会计管理监管、评价体系存在漏洞的基础上,致使农业综合项目开发资产无形流失。所以,一定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会计管理监管、评价体系,以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发展。 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管理的几点建议 1、增强意识,完善会计管理机制,改善农业开发项目资金紊乱现象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会计管理的意识一定要加强,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机制,做到专款专用、按时按量回收有偿资金、及时报账、项目合同与上报内容、计划保持一致、农发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加强资金管理就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一定要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加强财务管理,实行各级政府、部门、乡镇乃至个人分责制度,确定保证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合理使用。在此同时,还要要加强对有偿资金和信贷的管理,准确评估风险,按时、按量回收资金,降低风险。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能有效的解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过程中资金被挪用的现象,所以在体系完善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通过各种手段挪用、骗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款项的弊端,同时也有效的杜绝了部门、个人利用各种方法占用财政资金的现象。与此同时,不但使资金的支出、收入合理、高效,还能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在增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同时也从根本上防止了腐败现象的产生。 2、更新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要想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更加合理,就必须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必须有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做保证。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只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和制度,才能促进会计信息化系统在技术上的协调和整体效能提高。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工作有法可依、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根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建立健全各项会计管理制度。 (2)针对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管理落后,不适应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情况,应及时更新和完善现有制度。对现行制度中不符合农村综合开发项目特点的,应及时改进;不全面、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完善。总之,管理制度要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作相适应,保障呢业综合开发工作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 (3)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做好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工作,突显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如果在具体工作中不执行相应的标准和制度,有法不依,那么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同时也不利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既快又好的发展。 3、强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监管、评价体系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监管、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发展。不管是项目的运行前的成本核算,还是项目的运行之中,都要有的放矢完善相应的监管、评价体系。票据的规范问题,要绝对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报帐过程中严格审核,不要让投机者有机可乘。这样,不但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也防止了发票需开问题。所以,一定要全面建立、健全会计监管体系,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质量,迅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发展。所以要做到无论是日常检查,还是运行中检查、 和完工检查,都要细致、严格,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4、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同样决定着会计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要加强培养力度,拓宽培养渠道会计人员的培养要不拘泥于特定形式,可以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如加强与院校的结合、岗前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培训计划,切实发挥培训的作用,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同时多方面培养,全面提高素质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思想素质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坚定的政治信念、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格是成为优秀的财务人才的基础。 提高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端正的态度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培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责任心,爱岗敬业,甘于奉献,钻研进取。 四、结论 综上所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会计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因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运行,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会计管理工作在资金运行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能否管好、用好,是一项重大课题,它关系到能否按时、按量完成开发项目,同时还关系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景。左右着农村经济建设的未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会计管理工作应该得到重视,以便为政府支持农村综合开发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所以要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建设和完善,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农业开发论文:新旧会计准则对农业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不同 【摘 要】当前,随着研究开发支出的大幅度增长,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成功与否,将成为农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将促使农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从长期来看,加大增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和开发支出必然能让农业企业在以后的长期内受益。 【关键词】农业企业技术 会计处理 开发支出 费用化 资本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大显身手,农业企业同样需要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增加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成功与否,将成为农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将促使农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农业企业总支出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随着研究开发支出的大幅度增长,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农业企业研究开发的现状 农业企业的研究开发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内部研发)、合作研发。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较,国内农业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整体上自主创新的能力薄弱。较多农业企业对外部技术依赖性较大,内部研究开发支出较低。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农业企业逐步实现研究与开发支出内部化,研究开发的支出必然增大。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作为会计所反映对象的特殊性 研发活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具有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即时间性和风险性,又有不同于实业投资的特殊性,农业技术研发活动更是如此,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量困难 知识的投入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知识的创造和投入并不一定代表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存量的增加。这是因为:(1)研发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需要时间,有的甚至经过数年才能取得正的现金流量;(2)知识本身就是无形的、难以量化的,从而也是难以计量的;(3)新知识的投入有可能导致原有知识存量中的部分知识陈旧过时甚至失效。这使得知识的累计投入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的关系。因此,对农业企业而言,研发活动的确认和计量具有很大的弹性。 (二)具有比一般投资活动更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风险是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但由于研发活动是建立在新的科学知识或技术原理基础上的高度激烈的商品和技术竞争,只有在研发成果可以转化为商品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收益,因此,研发活动具有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其他的投资活动。研发活动的风险主要包括:(1)技术风险。由于受技术规律、技术垄断、产品标准化等方面的限制,研发成果不可预测,有失败的可能性。(2)经营风险。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瞬息万变,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在确定研发活动的发展方向时出现失误、资金渠道不顺畅、技术骨干离职等因素,都会导致研发活动半途而废而无功而返。(3)行业风险。如果同行业竞争者的研发活动领先于农业企业,或者农业企业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不到位,则意味着农业企业竞争的失败。(4)环境风险。如社会意识形态、法律及生态环境、国家政策、重大政治事件等,都会给农业企业的研发活动带来风险。 三、对新会计准则中研究和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变化的评价及其影响分析 旧的会计准则要求研究与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对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分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在“研发支出”中又细分为“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晰核算,研发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可以予以资本化。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现的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一定条件下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做法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一致,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有条件的资本化本身比单一的费用化或是单一的资本化更合理,这对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研究活动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基础阶段,能否带来经济效益非常不确定,而且受益对象不明显,而开发活动是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带来经济效益的确定性高,所以将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开发成功时进行将其资本化,不成功还是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比单一的费用化或单一的资本化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符合资产的定义 农业企业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当然是一项过去的事项,它不是为了取得本期的利益,而是为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当研究开发成功时,就可以成为农业企业的一项资源,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能够被农业企业控制,并且在开发过程中的成本也可以可靠计量,显然符合资产的定义。 (三)更好地协调谨慎性与相关性原则 单一的费用化能很好地遵循谨慎性原则,但损害了相关性原则,而单一的资本化能很好地遵循相关性原则,但又忽视了谨慎性原则。一定条件下资本化能很好地协调谨慎性与相关性原则,既可以避免费用化带来的资产低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化所带来的风险。 (四)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经济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融合起来,世界各国间的投资和对外贸易更加自由化,环境的变化就必然要求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采用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及英国会计准则规定的做法相一致,这样,可以缩小与国际之间的差异。因此,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五)资本化开发支出能够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新旧会计准则对“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结果可能扭曲企业的决策,导致错误的收益衡量。研究发现,费用化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往往导致企业价值被低估。相反,部分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能增加农业企业的资产,农业企业财务状况也会一定的程度有所好转。对于试图进行外部融资的农业企业来说,这无疑能降低负债比率,增加农业企业的融资信心,提高农业企业的商业信用,帮助其扩大融资渠道。而且,从长期来看,加大增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和开发支出必然能让农业企业在以后的长期内受益。 农业开发论文:浅谈四平市农业开发项目实施与管理 1项目区自然概况 1.1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地处市区东南7km,东与叶赫接壤,南西两面与辽宁省昌图县隔河相望,北与城东乡为邻。 1.2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寒暑温差大,其特点是温度、雨量、光照等季节性变化显著。据四平气象站30多年的气象资料,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风速3~5 m/s,多年年平均气温为5.9℃,极端最高气温为38℃,极端最低气温为-3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0mm,最大降水1008 mm(1957年), 最小降水350 mm(2007年),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9%,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740mm(e601),日照时数2546h。无霜期130—150d,冻结期一般在11月上旬至翌年4月初,区域标准冻土深度1.50m。 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地貌形态为丘陵,海拔高度174~370m,相对高差196m。英城子—田家洼子—边沿子—上二台一带地势较为平坦。本区地形为构造剥蚀地形,表层为残积亚粘土,砂碎石,基底为变质岩,岩性为角闪岩、大理岩、泥片岩。 1.4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本项目区耕地种类主要为旱田,总耕地面积13767亩。项目实施后可以大大地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开发潜力巨大。 1.5自然灾害 由于项目区特殊的地理地貌和地理位置,本区为典型的旱作雨养的农业区,受自然影响较大。当地农民对科学耕种认识不足,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再加上田面无任何水利工程设施,经常发生春旱、秋涝,致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2项目区组织实施与运行管理 2.1组织机构设置 该项目在四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领导下,由四平市铁东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石岭镇作为项目承建单位,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领导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农业副镇长担任,成员包括财政、农业、畜牧、水利、林业、农机等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铁东区农发办协调各部门工作。 2.2 项目实施管理方案 2.2.1项目管理中执行“四制”管理机制 为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四制”,即采用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大管理机制。 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领导小组作为铁东区石岭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负责人,全面承担工程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经营、资产保值和增值,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和经营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正式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按有关规定资金按时到位。 招投标制:按照“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公正评标”的原则,委托招标公司公开招标,整体实施,分项运作。 工程建设监理制:全面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度、造价等的监督和管理。 合同管理制:对参与项目实施的各方,与项目的实施有利害关系,就项目的实施签订一系列的合同,对于项目的实施成功提供了保证。项目单位与各项目部签订年度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在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和安全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职责,适时进行考核。 2.2.2项目管理中实施“四控制”原则 四平市铁东区财政局开发办项目管理部门与监理单位共同承担相应的监理职责,对所承担的管理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以及安全进行控制和监督,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严格实施“四控制”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 质量控制与管理:四平市铁东区农业综合开发办统一组织参建各方主要成员组成“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工程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检查、督促、协调、指导、评价各参建方的质量管理工作和结果。同时进行培训,组织现场观摩,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 进度控制与管理:四平市铁东区农业综合开发办根据批准的可研中确定的进度控制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总进度编制实施进度总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层次、分项目编制进度计划。承包单位还须编制施工周、日计划,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满足总进度要求。对关键项目进行跟踪,定期对进度计划进行更新,及时调整偏差,确保总进度目标的实现。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四平市铁东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对工程投资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管理模式。静态控制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执行概算作为基本计划,采用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原则,严格控制工程投资水平,以不突破经国家批准的静态总投资为总目标。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投资价差和融资费用,这就需要通过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动态投资,控制投资的总规模。投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执行概算、合同价两个价格控制体系。 (2)建立合同项目实施控制价。 (3)对合同价的价差进行管理。项目管理部门则会同监理对具体合同项目的造价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单一项目不超过执行概算。 安全控制与管理:四平市铁东区农业综合开发办为加强工程安全的监督与管理,除配备安全专职工作人员外,增加工程施工专业工作人员,并且聘请专家担任安全总监。 2.2.3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是完成项目的必要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实行核算体制,进行项目资金使用、监督和资金预决算。建立一整套的资金管理办法,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和台账,专人搞好项目资金记账、原始凭证管理。建立健全的资金使用规章制度,按项目进度安排建设资金。强化审计监督和监察,运用法律和纪律手段定期检查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避免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1)建立资金专户。对国家投资与地方配套资金在银行设置专门账户,专职会计,统一管理,集中使用。石岭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工程建设由承担单位统一管理,确保资金用在项目建设上,达到专款专用,按申报计划实施,不挤、不占、不串、不乱。 (2)严格审批程序。严格坚持万元以内由项目办公室审批,万元以上要由项目领导组组长审批。健全审批手续,即主管领导、经手人、收货人、批准人都在票据上签字,确保国投资金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实相符,并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任。 2.3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护 建筑物工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由有水利施工资质的单位承建,并签定承包合同,工程完成后,由质检部门组织进行工程检查验收。 开发项目完成后,铁东区开发办与项目所在区域的石岭镇签定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管理、维修合同书,落实到责任人,并由铁东区开发办负责人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对项目运行的全过程实施兼管,以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农技推广论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能的提升 人员配备不足,公共服务力量单薄 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不足。安徽省现有乡镇农技人员11603人,平均每个乡镇有工作人员4.9人,有相当一部分农技推广机构仅1-2人,村级无正规农技人员。乡镇农技人员总量不足,且学历和职称偏低问题也很突出。据统计,我省乡镇农技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中,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占40%左右,近50%的人员仍然是初级职称,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长期得不到更新和提高,对“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感到力不从心,在服务现代高效农业中显得无所适从。受地方财力、人员编制、乡镇地域的限制,乡镇农技队伍难进入、人员难增加,乡镇之间农技人员难调配,乡镇农技队伍缺乏活力。 技术服务单一,农机农艺不配套 目前我国的基层农技推广功能尚不齐全,服务尚不到位,不同专业站和人员多在自身专业范围内开展农技服务工作,未能整合有限资源而形成合力,开展农技一体化服务,造成农机农艺不配套,良种未能良法,种养业衔接不好等等;未能发挥一些优良品种的产量潜力和效益。这样,不仅降低了农技推广体系中人力资源的作用,也大大降低了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效果。 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的对策 1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推行综合建站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现时间已过,健全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机构任务迫切。因此,笔者认为,上级政府部门应尽快进一步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的基本思路,对乡镇公共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推行综合建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并实行以“条”管理为主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体制。乡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农机站、农产品质监站等没有建设或正在建设的地方,各地要进行资金和存量资产整合,将相关站建设资金纳入综合建站一并考虑。已建好畜牧兽医站、农技站、农机站的地方,可通过资产置换,实行资源整合,建设综合站;或利用现有资产进行改造装修,按办公区、生活区、咨询培训区、检测设备室等不同功能区,将分散的场所整合建设综合站。 综合建站条件不成熟的地方,要统筹土地资源,集中选址,实行分步骤、分行业集中建站,最终形成方便群众的农业公共服务集中办公区。县乡两级政府要负责协调好综合建站或分行业集中建站的用地指标问题。每个乡镇站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应不低于60万元的标准。同时,尽快研究配备必要的试验基地、培训场所、信息化办公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和交通条件。国家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其中粮食等农产品主产省应优先保证。 2充实优化乡村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必要的推广经费 针对我国当前乡村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应统筹规划,参照大学生村官的一些做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一批能扎根农村,热爱农业,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充实到乡村农技推广队伍中。这不仅能减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对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开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安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乡镇站人员编制数原则上应不少于8人,每个村原则上要有1-2名农技人员。同时要优化队伍结构,推行以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完善考评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切实搞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认真落实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每人每年按不少于3000元标准安排乡镇农技人员工作经费,按每人每月不少于500元标准给予村级农技员工作补贴,上述经费由省、县财政共同承担。乡镇站(区域站)农业公共服务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须全额纳入省、县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增长的比例逐年增长。 3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 要培育多元化农技服务组织,通过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 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中介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实现农业技术的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财力资源,弥补政府农技部门技术力量不够和经费的不足。 4探索建立农技推广全程服务机制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人数的增加,农村留守农民年龄的增大,现代农业对技术要求的提高,农业生产越来越需要科技的全程服务。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数是为农户开展农机、植保等订单服务,满足了农户的一般需求,但生产中象水稻育苗与机插秧等一些关键技术服务得不到解决,更缺少全程服务。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一些农业企业已开始探索,并在若干主要农作物生产中进行农技推广的全程服务工作,如中国种业50强企业——安徽天禾种业,率先在水稻生产中探索以育苗产业化带动基层的全程农技服务,推行“四代一管”服务模式,促进了农技的推广应用,即为农户“代育秧、代机耕、代机插、代收割和田间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农艺与农机相配套、良种良法相结合的水稻生产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央视新闻联播也对此进行了综合报道,为社会化的农技全程服务探索了一条新路子。认为上述水稻生产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应引起政府的重视,应进一步总结各地的经验,探索建立农技推广全程服务机制,以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要求。 农技推广论文:怎么搞好农技推广工作 农技推广工作的创新性 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搞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1.1 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是社会效益很好,但自身效益不佳 因此,要适当增加农技推广的财政预算,加强农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地位与待遇。对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各级财政要确保试验、示范和推广所需工作经费。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做到“实际、实用、实效”,要突破关键环节,抓出亮点,抓出特色。切忌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政府在搞好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要加大农技推广的投入。确保推动农技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技人员的业务知识要不断更新和补充 1)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农业院校的自学,全面提高农技队伍综合素质。2)业务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开展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等专题研讨会,通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与学术专家共同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让基层人员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把农民的需要反馈给专家。3)创新管理机制,尽快扭转农技推广人员社会地位低、待遇差的现状,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农技推广的主力军作用。 2 农技推广的方式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选择、采纳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主动渗透转化。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要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组织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拓宽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渠道,积极扶持广大农民组建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要按照技术服务农民服务产业的总体要求,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观念,建立多元化服务主体。 2.l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突出抓点示范 农业科技示范场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千的主要场所之一,是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平台和窗口,农技推广单位要按照以站办场,以场养站,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自我发展共生存的发展思路积极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场,引导农民群众学技术、用技术。 2.2 强化农技推广机构与龙头企业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 农技推广机构要围绕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建基地,农民积极来参与,农技人员搞服务。形成农民、企业和农技人员三赢的有偿服务形式。 2.3 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鼓励和引导他们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转化能力。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广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组织内部的推广潜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要鼓励高素质农民进入村级基层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中,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要采取优惠措施充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力量,各类农业科研、教育及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队伍培训力度。 3 农技推广的实施策略 3.1 科学设立岗位 农业综合服务站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无创收来源,期待界定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职能。根据公益性职能的要求,增强充实区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科学设岗。确保农技队伍稳定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对在编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增强农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 提高服务效率 现有农技推广机构、设施和条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新的推广服务体系。1)科学定编,定岗定员,财政足额预算资金,确保公益性职能人员的工资和经费。2)养老统筹,合理补偿,放活经营性农服务。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实施,逐步配套改革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的软硬条件和手段。 4 结语 推广农技服务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尤其是农技干部,更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更深入基层、实际,探索农技推广的新方法、新措施、新途径,面向市场,找准位置,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应该干什么,真正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实际问题。 农技推广论文:农技推广法贯彻实施若干问题的对策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于2013年1月1日颁布实施。通过修订,首次明确了农技推广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对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人员编制、岗位比例、上岗条件、考评制度等提出具体规定;明确了农科教、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员为农技推广体系的组成部分等,其针对性、约束性、可操作性显着增强。这对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必将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农技推广法,需依法完善农技推广机构设置,稳定推广队伍,着力开展农技推广机制创新,促进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展,强化农技推广保障措施落实等。现结合广德实际,提出值得思考的相关问题。 1 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模式与职责发挥、明晰的问题 就种植业农技推广机构而言,广德县级机构1987年正式成立,编制70人,机构、编制、人员较稳定。1992年“三权下放”人财物归属乡镇政府,机构管理体制、编制、人员处于较多的调整变动中,成立时全县有90余人,由县级管理;1996年县级收回,定编141人,实行垂直管理;2000年再度下放,并实行人员的清理清退,明确编制50人,核减91人,归属乡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2006年以来,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推动下,针对乡镇“中心”事务繁多,推广服务不到位,人员素质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县级推广机构,开始设想按农业生产区域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建立县级派出机构区域中心站。目前已挂牌建立5个,正在抓紧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这一做法符合农技推广法第十二条之规定,问题是根据农技推广法第十一条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履行的公益性职责来看,设置综合性的区域站应较为合理。但就目前状况,县级是有各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区域站综合设置,存在如何理顺,具体如何设置,才能符合区域农业发展要求,才能确保农技人员发挥最大效能,才能有效履行农技公共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责的问题,值得试点与探索。这是其一。其二,农技推广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农技公共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责有7项,需根据各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划分,具体细化分解,明晰其职责范围的问题。 2 “一主多元”相结合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合力运行,有序发展的问题 农技推广法规定:“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明确了以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农技推广服务制度。这种推广制度广德县一直在进行探索实践,目前主要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技术推广部门协作开展技术攻关,新技术研发、推广及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基地;科研院所与销售商、技术推广部门协作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生产企业与销售商、大农户(合作社)、技术推广部门共同实施新农药、新肥料应用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服务农户等等。但这些合作、协作除个别外,大都组织松散,力度不足,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难以做到分工协作,合力运行,其结果还是单兵突进,服务重复、低效,甚至相互抵毁,造成不良后果。农技推广法规定的目的是形成农技推广多元合作的新机制,适应农业、农村、农民的公益性需求和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如何依靠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成果、发挥技术攻关优势,公益性推广部门的技术服务、示范基地带动优势,企业、经销商的产品宣传、品牌推广优势,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应用、技术需求优势,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的技术普及优势等,促进多元农技推广组织有序、合力运行,多元协同作战,提升服务效果等,是否要明确各级协调机构,区域统一统筹,明确各自职能,分工管理等相关规定。 3 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人员编制的确定、技术岗位的设置、落实及工作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建立等问题 2000年“三权下放”时,广德县明确县农技推广中心编制为70人,乡镇农服中心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的编制为50人。就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应没有变化。农技推广法明确了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第十三条规定了机构编制测算依据的原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是,是否对编制进行重新确定,由那一层级、部门督促落实等。就编制的确定,一是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利于合理测算;二是要明确不同地方的县级与乡镇级比例;三是全省是否实行管理体制统一与理顺,若以乡镇管理为主而设立区域站,区域站编制来源需明晰等。 农技推广法规定的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在广德县目前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存在有在编不在岗问题。一是乡镇挪用在岗农技人员从事乡镇“中心”工作、随意安置非专业人员等问题严重;二是县级机构受现有编制限制等原因,有10a左右时间没有进人,且有调出,出现人员老化、知识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人员较多等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农技推广法在实施过程中,要制定相关办法,明确落实时间表、落实方法及奖惩政策等。 农技术推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农技推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其管理的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评,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和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应当建立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度和考评制度。因此,应探索按区域农业发展实际,合理设置服务岗位,将服务职责细化落实到岗位,实行责任到人;建立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按区域范围以机构职能、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工作实绩等为依据统一制定,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评组织、标准、方法、程序等。 4 政府支持用于实施公益性农技推广项目及保障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业务开展的经费保障问题 现实状况是,广德县农技推广县级机构(包括区域站)人员工资及相关补贴来源于县级财政,乡镇的来源于乡镇政府,县级机构财政预算少量的推广业务开展工作经费。多年来,农技推广机构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扶持下,实施了大量的惠农项目、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公益性农技服务基本建设项目等,这些项目 相对于其他部门实施基本建设、公共建设项目,明显的特点是不含前期工作经费,给项目实施及农技推广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农技推广的业务工作经费不足及实施农技推广项目无专项资金,已成为农技推广活力展示的主要限制因素。 农技推广法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条分别对政府财政预算保障用于农技推广资金;筹集农技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技推广项目;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农技推广机构业务工作经费;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待遇,并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及保障农技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试验示范场所、办公场所、推广和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当前可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等落实,加快基层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建设,切实提升基层推广服务能力,实现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设想有效果的方法是,省级相关部门,通过调研明晰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所需工作经费测算标准和需达到的最低额度,同时明确省及其以下各级财政承担比例并依法纳入预算保障。此外,各级政府从农业发展基金中,筹集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也需有规定的提取比例标准,按需用于实施农技推广项目等。 5 面向区域农业产业需求及技术瓶颈,引进、示范、推广关键技术的渠道通畅问题 广德的农业发展同10a前相比,特色作物的专业化种植、设施化高效栽培快速发展,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涌现,大田作物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技服务组织及生产经营方式持续产生。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既给农业发展带来活力,也给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及高效益的生产追求,使专业种植者及广大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既会出现各种问题,也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了新的实际需求。如何了解和满足农户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并能得到有效解决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技人员为农服务机制创新的问题之一。现在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全面推行“包村联户”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典型特色农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开辟“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生产需求快速反映,技术难题快速协调解决的技术渠道。今后,关键是要探索保持通道畅通的经费来源及工作激励的方式、方法等。 农技推广论文: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祁县是全国12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县之一。去年9月国家农业部等5部委正式批复试点方案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成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曹煜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县委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领导组,按照组建机构、细化方案、宣传发动、站点组建、选聘人员、建章立制开展工作等6个阶段,严密组织,分步推进。目前,试点工作已进入建章立制,开展工作阶段,整个工作即将结束。 根据国家五部委的《批复》,祁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是按照"两个分开,突出六大创新,达到四个确保"的总体思路进行的?quot;两个分开",即:行政和事业分开,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六大创新",即: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机构设置、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推广队伍、创新服务手段、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四个确保",即:通过改革,实现四个确保,确保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加强,确保公益性职能强化,确保国家农技推广队伍优化,确保公益性机构经费保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预期目标有望得到实现。 一、理顺管理体制,形成了"分行业跨乡镇设立区域站,四权归县,垂直领导"的管理模式 改革前,全县8个乡镇,乡乡设站,人、财、物、事全部下放乡、镇政府,县级业务部门只保留业务指导权。农技推广人员整天忙于乡镇中心工作,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障。改革后,根据全县产业布局,分行业跨乡镇设置12个区域站。其中种植业4个,畜牧业5个,农机化3个。将区域站的人、财、物、事四权/!/收归县级对应部门,实行垂直领导,确立和巩固了县级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保证了农技推广队伍的专职专用。 二、推进"两个分开",实现职能分离 "政事分开",根据农业法的规定,确认农业局为全县农业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农技推广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农机化服务中心、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局从农技推广体系中剥离出来,改为县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农业局所属种子公司、良种场、农机中心所属农机公司改制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农业行政执法上组建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专事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实现了行政与事业,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职能的两个分离,使其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三、实行县、乡联动,强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在改革试点中,祁县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实行了县、乡联动。在分行业、跨乡镇设立区域推广机构的同时,在人员的配置上贯彻了县区4:6的配置原则。全县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总编制186人中,调剂30名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编制,12名为农机培训校编制,其余144名均按县4比6的比例予以落实。其中县农技推广中心超编的11名人员全部充实到了基层,强化了一线,解决了农技推广队伍长期存在的头重脚轻、本末倒置的弊病。 四、创新人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得以优化 改革中,我们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全面推行了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根据县中心和区域站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科学设岗,以岗选人,端掉了"身份上的铁交椅"。工资分配上,由县财政按全部农技推广人员基本工资总额的10提取,和年终奖励工资捆绑使用,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分两次考核后,与绩效挂钩,进行再分配。打破了在工资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为激发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奠定了制度基础。 五、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实现农技推广多元化 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国家兴办与国家扶持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是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在改革中制定了优惠政策,从政治上支持、资金上扶持、程序上简化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鼓励和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大专院校、新型专业组织和民营企业来我县兴办多种形式的经营性农技服务实体,开展有偿农技服务。目前,全县已有多种成份的农技协会50个,农资经营企业(户)79个,以全国百强农技协会--康泰精品果业协会为代表的养牛协会,蔬菜协会、乳业协会、农机协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已经成为农技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初步形成 了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农技推广网络,一个以国家兴办为主,多元化社会推广为辅的农技推广体系初现端倪。 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性强,涉及面广,既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参照。为了确保体系改革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稳妥性,祁县县委、县政府党政一把手挂帅,县长总抓。一是强化领导,做到责任落实。为加强改革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曹煜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张俊慧,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午生,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卢传杰担任,成员由农业、宣传、纪检、编办、人事、科技、财政、畜牧、农机、农经等部门以及各乡镇的行政领导组成,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二是实事求是,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制定一个既符合五部委《批复》原则要求,又符合本县实际情况;既具有超前性,又具有科学性;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实施方案,是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所在。因此,在方案的制定上领导组始终坚持了慎之又慎,积极稳妥的原则。从起草到定稿,几上几下,几经反复,每一次修改都首先征求省级负责同志的意见,每一次都提请领导组会议讨论,直至第8搞才经省级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审议通过,提请县委常委会最后敲定,以正式文件下发实施。三是精心指导,严密组织。实施过程中,县领导组在每个阶段开始前都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运行中,每个环节都有领导组成员亲自检查把关;每个阶段结束后都要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四是部门配合,财政保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组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鼎力支持;承担单位身先士卒,争先工作。特别是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县级三个中心,一个技术推广站和12个区域站全部列为全额事业单位,农技人员工资全部由财政直接支付;全部参加了医疗保险。并先后拨出5万元用于工作经费,从根本上解除了农技推广人员的后顾之忧,保证了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综上所述,在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省厅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深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县委、县政府和改革试点领导组及相关部门的努力工作,祁县的农技推广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现。我们决心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抓紧有效时间,加快工作节奏,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全部工作,向农业部和省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农技推广论文:信息技能对农技推广的影响 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建设现状 市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主要有3个:市畜牧兽医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市农业局下属事业单位,现有11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35人。镇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共有7个,共设立6个畜牧兽医站和1个畜牧兽医组(河东区),隶属区镇政府管理,市畜牧兽医部门仅负责业务指导。现有人员23人,其中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1人、技术员职称4人、无职称的1人。村级畜牧防疫员185人,市镇双重管理。 市级植物疫病防控机构主要有2个: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植物植检站和病虫测报站、市热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市农业局下属事业单位)。现共有员工12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8人、助理农艺师1人。未设立镇级植物疫病防控专门机构,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主要由区镇农业服务中心中负责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兼任。村级无植物疫病防疫员。 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建设现状 市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主要有3个,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服务站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为市农业局的内设科室或下属事业单位。现有39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中级农艺师5人;镇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共6个,每个镇都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流动服务点,现有18人。检测工作主要由各镇农业服务中心中负责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兼任,归属镇政府管理,市农业部门仅负责业务指导。村级农产品质量安监员200人,市镇双重管理。 当前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各级领导对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对基层农技推广事业不够重视,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和农民种养水平的提高。主要问题表现为不重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体系建设,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和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人才缺乏,导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现了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技推广机构工作“边缘化”现象。 改革完善三亚市三大公共服务机构的思路 根据三亚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合理设置、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改善条件等一系列改革,力争在年内建立健全以市级业务部门为主导,区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级农民技术员等为基础的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公共服务网络,重点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大公共服务机构。 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思路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①市农业局新设农业科技教育科,主要负责全市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②整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市优质蔬菜开发中心和市南红农场组建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市农业局下属副处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着重解决制约三亚市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为三亚市的农业科技研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提供平台。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由市农业局农业科技教育科行政主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热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配合业务指导。区镇农业服务中心内设农业技术推广站,核定编制3人,为市农业部门的派出机构,下属事业单位,承担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职能。每个行政村培养1名农民技术员,建立农技推广服务点。区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村农民技术员实行以市农业部门和区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市农业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2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改革思路 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改革思路见图2。为加强对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植物检疫条例》赋与的行政执法职能,把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事植保植检工作的植保植检站和病虫测报站划离,独立设置为市植保植检局。全市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由市农业局全面统筹行政主管,其中的动物疫病防控由市畜牧兽医局行政主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业务指导;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由市植保植检局行政和业务主管,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市热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配合业务指导;区镇农业服务中心内设动植物疫病防控站,核定编制6人,为市农业部门的派出机构,下属事业单位,承担动植物疫病防控公益性职能。每个行政村各培养1名动物疫病防疫员和植物疫病防疫员,建立动植物疫病防控服务点。区镇动植物疫病防控站和村动植物疫病防疫员实行以市农业部门和区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市农业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3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改革思路 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改革思路见图3。依托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项目建设,新设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市农业局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农产品质量监测等专项任务。同时,根据三亚市冬季瓜菜种植生产与流通交易的分布情况,为保障出岛瓜菜质量安全,在崖城镇与海棠湾镇设立2个农产品质量检测区域站,隶属于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管理,镇政府配合。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由市农业局全面统筹行政主管,其中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组织开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体系建设。 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和崖城镇、海棠湾镇区域检测站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专项工作。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负责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区镇农业服务中心内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核定编制3人,为市农业部门的派出机构,下属事业单位,承担农产品质量监管公益性职能。每个行政村培养2名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点。区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和村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实行以市农业部门和区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市农业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三亚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历经撤乡并镇、乡镇农技“七所八站”合并为农业服务中心等机构变革,对当时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但随着三亚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渐暴露出管理体制不顺,体系不健全的弊端,出现基层农技人员从事非本职工作、农技推广工作缺乏人手的现象。为此,结合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本文详细阐述改革完善三亚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机构的思路,重点是三大公共服务机构,以期通过机构体系完善和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三亚农技事业健康发展。但要全面促进农技推广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还涉及政策法规的保障、资金经费的投入、人才队伍 的建设等方面,需再深入的思考,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改进。 农技推广论文:论科创对农技推广综合实力的影响 加强科技培训,稳定壮大科技队伍 一是开展农民全员培训。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任务就是把新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使其切实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也就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过程,切实发挥基层农科站地域、人员等自身优势,针对农民求知热点,积极利用“科技之冬”、“科普宣传”等各种“三农”服务活动,开展现场讲授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等全方位、多角度科技培训,达到培训一批人才,推广一项技术,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的。 二是加强协会生产技能培训。各类协会培训基地为基础,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协会、企业、种植大户作为定点培训基地,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紧密协作的县(市)、乡(镇)、村和协会培训网络;探索并建立协会发展与人才培养互联互促的有效机制,使协会成为培养各类农村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是加强自身培训。当前,“三农”对农业新技术的渴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大宗作物的生产技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在市场经济的变化中已显得越来越匮乏。为此,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迫在眉睫。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应纳入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通过与大专院校联合定向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持证上岗、函授等方式,进一步更新和提高现有农技人员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农技推广实力 1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着眼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科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农技推广应将投资少、见效快、作用大、影响面广的常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例如沟播平铺、地膜覆盖、平衡施肥、病虫草鼠害预控、种子粒选、包衣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切实提高常规技术措施到位率;二是加强集成创新。通过多种技术集成配套,进一步加强原始技术综合应用。当前应大力推广滴灌与棉花高密度、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等集成配套新技术应用,加速农业科技新技术的转化;三是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走出去、请进来”及当前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加快新技术的引进,结合本地实际,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进一步消化成适合本地的种植特色的实用技术。例如设施农业保护地建设改造、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研究等。 2加强科技项目建设 一是围绕目前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设立科技项目。围绕本地支柱产业及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包括新兴技术和后续技术在内的试验研究类项目。二是设立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生产项目。围绕农民增收问题,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积极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助民增收。三是设立农业标准化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示范推广类项目。围绕农产品生产安全和无公害标准化的要求,设立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类农业示范推广项目,提高产品竞争力。 3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以实力较强的科研、教学单位作为科技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所项目实施、技术研发的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和引进农业高中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形成适合的自主知识品牌。 创新资金投入渠道,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一是对国家和自治区的农业研发和推广的计划项目要继续组织实施并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逐步增加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尤其是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二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设立农业科技基金,把农产品补贴变为农业科技推广补贴;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利用涉农企业赞助或入股等社会集资,以及农业部门经营收入的提成等用于农技推广,增强农技推广实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农技推广论文:农技推广系统问题与策略 本文作者:徐玲作者单位: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的为基层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和支撑。近年来,为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建设,抓好基层农业技术管理工作,更好地使农业公益性推广为农民服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需求,相对落后的农业推广体系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需求。造成农技推广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技推广体系自身存在着效率低下、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二是社会对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视和投入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需多措并举,积极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完善、合理的农技推广体系,为农业增、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1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推广体系尚不健全 农技推广业务性强,服务面宽,从上至下如果没有一个健全、完整的推广体系,很难将科技成果迅速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整个推广体系中,每个部分都至关重要,尤其是遍布基层、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从事推广工作的县、乡农技中心,作用与地位更是至关重要。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农业部门自身建设,进而给正常的农技推广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受到影响的是广大农民群众。 1.2基层农技队伍素质较低 在实际生产中,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基层农技推广存在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缺陷,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这种现象与近年来产业发展变化快、农民需求变化大,但基层农技人员因经费紧张、生存困难,接受培训少、知识更新难有关,同时也与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条件艰苦,缺乏激励、成长机制,缺乏编制、经费、安全保障,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人员难以流动更新、技术推广后继无人等有关。因此,新时期加应强农技队伍素质建设[1-2]。 1.3基层农技中心基础薄弱 乡镇农技中心基础设施与工作条件落后,不仅严重影响乡镇农技人员的正常工作,还影响农技中心公益性职能的履行与职责的发挥,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收入提高,同时也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社会极不协调。 1.4缺乏激励机制 农技人员缺乏成长动力与安全保障。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在自身建设、公益推广上,都很难有长远的规划与打算。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 2.1加强农业部门自身建设 建设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农业干部队伍,把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作为队伍建设重点,改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弱、水平低的状况。要在发挥整体活力,增强统筹协调、强化督查指导、创造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在岗位设置和参公管理到位后,政府对部门的考核已由目标考核转为绩效考核,要认真探索并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进一步理顺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使农技中心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高效,具有可操作性。 2.2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力地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农技推广与服务能力。项目实施以来,广大农技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为农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农业科技人员奔赴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包乡、包村、包户开展推广服务工作,落实各项农业技术措施,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控,开展高产创建,做好咨询服务,为农业丰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3-4]。 2.3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构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必须要顺应农村改革和发展方向要求,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要,特别是要适应农业生产主体和经营方式的新变化、新要求,变革推广服务方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满足产业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不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水平。 2.4做好农技推广宣传工作 要积极做好农技推广宣传工作,让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和成效,关注农技推广工作的实际困难,关心和支持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营造推动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开创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 农技推广论文: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农技推广服务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公益事业。近年来,我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镇农技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以村组示范为基础,上下贯通、专群结合、功能配套的农技服务网络。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现行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找准改革的切入点 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关键在于科技兴农。当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型增长转向科技型增长,农业新技术逐步取代常规技术。而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更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现阶段农民的科技素质现状,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显得十分盲目,一时难以适应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只有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科技兴农的步伐。实践证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特别是乡镇农技服务机构直接面对农民,推广技术、指导生产,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市场和农民的要求存在诸多不协调的地方。目前,我镇有镇级农技服务机构1个,农技服务人员11人;村级农技服务网点21个,农技服务人员69人。从文化结构来看,大学文化4人、大专文化6人、高中及中专文化25人、初中及以下文化45人;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1人、中级16人、初级27人、无职称人员36人。农技人员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复合型、开发型人才较少,懂粮棉油技术的多,精通特产、畜牧、水产种养技术的少,难于满足当前农业技术需求多元化的需要。农技推广事业经费不足,体制不活,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存在脱节现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基础设施条件差,农技人员工资待遇无保障,不能安心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因此,加快推进镇级农技机构改革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重点。 现行推广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广,致使农技推广目标与农民需求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成果转化率低。因此,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树立“以人为本、自下而上”的农业推广理念,实现四个转向,即由单一向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转向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农村科技示范户,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由单一的产中技术服务转向产前市场前景分析、产中田间技术指导、产后加强销售系列化服务,形成全程跟踪服务的新格局;由单一的政府和农业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技术指导、农技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农技服务转向放开农技服务领域,创新农技服务形式,实现农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社会化;由单一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向实行名优特等多种经营服务。 二、分离职能、创新体制,突出改革的关键点 创新农技推广体制,逐步建立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关键。一是科学定位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剥离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退出一般性推广服务和经营性服务,集中优势力量履行公益性技术推广职能,行使公益性职能的部分予以加强;经营性职能部分推向市场。公益性服务主要承担重大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动植物病虫害及农情的监测、预报、病虫害的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以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等。二是畅通分流渠道。我们不能认为改革就是简单地撤并机构、精减人员,要统筹考虑,既要巩固公益性服务,又要放活经营性服务。坚持“三个一批”的原则稳步推进,即保留一批农技推广的骨干力量;放活一批市场经营的能人;淘汰一批不具备农技服务条件的人员,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同时要出台相关政策,用政策的优惠、经济的实惠,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手段、友情的操作推动改革,多渠道安置人员,解决分流人员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安置等后顾之忧,畅通分流渠道,减轻改革的压力,不能因改革而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建立健全推广机制。从抓制度促规范入手,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新机制。制定推广激励制度,设立农技推广基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保护其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农技人员在农技推广中获得收益。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准入关,不能把农技服务机构作为消化改革富余人员的“口袋”。对现有农技人员的资质情况全面清理,不具备资质的一律分流出农业技术服务队伍,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行全员聘用制度,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人事管理制度,促使农技人员扎实工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培育主体、创新模式,把握改革的着力点 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结合,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结合,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龙头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技推广网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着力点。在巩固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基础地位的基础上,实行挂靠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开展推广,鼓励涉农企业参与推广,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技推广的合力。主要是发挥五大优势,培育五大主体,形成五种模式。即发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实行联合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充分发挥新技术“孵化器”作用,形成“院校、院所+农户”的推广模式,使技术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信息优势,实行订单生产,形成“龙头企业+农户”的推广模式,由龙头企业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组织农民按照企业要求生产标准专用农产品,实现企业与农民利益的双赢;发挥农资经销商的品种优势,加快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的推广应用,形成“农资经销商+农户”的推广模式,提高农产品优质率,把品种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优势,鼓励其以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入股、带资入股、项目入股、利润提成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连心、联责、联利双赢互利局面,形成“专业技术人员+农户”的推广模式,提高农业适用新技术普及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种养大户的辐射优势,大力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利用典型大户在群众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带动周边农民学科学、用技术,形成“种养大户+农户”的推广模式,把辐射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 四、构建载体、创新形式,筑牢改革的支撑点。 改善农技推广条件,创新农技推广环境,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术吸纳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支撑。一是以学校职业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镇党成校在农技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开展经常性地培训,使每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都能够掌握1-2项农业致富适用新技术。同时要把农村初级中学的文化知识教育与农业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劳动技能、农业技术培训,在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同时,培养一大批农村技术能人。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农业生产主管部门要坚持开展科技下乡、技术进家、科技集市等活动,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扩大农民培训面。继续办好各类农业技术刊物,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平台;高度重视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农民依靠科技增加收入。三是以基地为载体。鼓励农业技术人员以承包、入股等多种形式在农村领办和创办示范基地,辐射周边农民,推广农业技术、引领农业生产。政府要加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优惠、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场所,使先进技术、优良品种通过科技园的转化、示范和辐射加以推广,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有效载体。四是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目前,农技推广队伍人才断层、知识老化问题突出。突破这一制约,一方面要加大现有农技人员的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知识存量水平;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热爱农技推广事业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农技推广队伍。同时要加大对公益性服务部门的扶持,重点装备具有一定优势的推广主体,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农技推广的硬件设施,保障推广人员的待遇,使其能够安心从事农技推广事业。 农技推广论文: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技员推广行为的影响 摘要:农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在实际中的发展水平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稳定性,而在现代社会中,其更加强调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为此如何使农业技术可以有效的得到推广及应用是现今农技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但是在农技员进行技术推广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所产生影响及作用,在技术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行为需要以此制度为基准,并且在实际中其还可以对推广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以下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制度;推广行为;影响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作用 1.1概念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就是在相关政策及法规基础上制定的符合现今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准则,其内容以农业技术推广发展需要为基础划分为多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因此在农技员开展相应的技术推广工作时,需要以此制度的内容作为执行标准,以此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1.2要求 为了调动农技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增加用于农业科技研究以及农业生产的投资比例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农技员加强自身的推广行为,激发农技员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严格筛选招聘人员,确保农技员的专业能力,才能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1.3制度分类 1.3.1 经济制度。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中此项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农技员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具备良好的经济保障,并在生活及工作中得到相应的物质支持,通过经济制度的作用可以使经济支持得以落实。1.3.2 工作制度。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中要求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之前需要进行试点工作,采用试点主要是为了对农业技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在实际中通过反馈信息来判断技术推广内容是否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并以此作为技术推广方案调整基础,使后续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更具有效性及科学性,使计划方案执行更加规范。1.3.3 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中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技术推广管理,另一个则是人员管理,在技术推广管理中其主要是对其各项技术推广内容进行控制,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而人员管理则是对人才的选用,其通过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来对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并对岗位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及考核,以此来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具备专业的素质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1.3.4 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实现农民增收,因此发展制度的设置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通过发展制度可以增强与外部的交流及合作,并拓宽了资金引进渠道,使农业投资可以得到有效增长,是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中重要的环节及制度内容。 2基层农技员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基层农技员目前存在县级业务部门和乡政府双层领导,乡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较多,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够重视;2)经费不足,乡镇农技部门没有任何经费,例如办公资金,严重影响农业技术推广;3)技术装备差,设备不完善,缺乏新技术、新品种的引入,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慢,待遇低,工作环境比较差,致使整个农技推广部门缺乏活力与生机。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 3.1经济保障制度方面 根据经济制度的内容其可以免除农技员在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使其在农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学习活动时可以具备充足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技员在工作中的实际水平及工作效率。并且充足的资金支持可以有效的调动农技员的积极性,使其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 3.2工作设计制度方面 农技员根据工作设计制度的内容首先会对技术推广地区的农业产业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当地作物类型、农业结构、收获时间等情况,并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经济水平及实际需求来制定符合其地区实况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同时农技员在工作计划制度的作用下会以实践结果作为最终依据,从而保证工作设计可以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 3.3人员管理制度方面 首先,在农技员的选用上需要保证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并且可以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及要求;其次,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根据农技员实际的需求及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导向来选择培训内容,使农技员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使其业务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在实际中发挥出更好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最后,完善考核制度,为了改善农技员知识结构陈旧的情况,需要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以此来激励农技员进行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3.4对外合作与发展制度方面 为了调动农技员对技术推广的积极态度,我国也根据自身的需求,加强对外合作,拓宽资金来源,更好地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必须加强对外的合作这才是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及发展,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4结语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为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其开展的必须要素为农技员,可以说农技员的行为是影响技术推广工作执行的最主要因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作为农技员需要执行的标准规则,此制度的合理性也影响着农技员的行为,为此在实际中还需要根据现今农业的发展及需要对相关制度不断的进行完善及补充,保证此制度内容符合现代化农业产业的特点,进而使农业技术推广开展更为顺利。 作者:路明生 单位: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技推广论文:多元化农技推广平台建设思考 摘要: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我国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逐步落到实处。同时也给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怎样做才能使农技推广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思考 随着农村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技推广工作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技推广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 1农技推广的概念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定义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2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争取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于今年2月1日正式,至此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相当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中央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列上了主要的议事日程。肩负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全体干部职工要牢牢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结合当地农村工作实际,编制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农技推广工作方案,争取市县主管部门及乡(镇)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因此,要深入乡村基层做好调查研究,掌握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并做好试验示范,使农技推广工作突显其在先进、高效、实用以及增产增收方面的特点。二是在新型农机具推广方面。要加大农机研发和技术推广的工作力度。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与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取得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扶持。三是适时召开现场会。根据不同农时季节需要,召开各种形式的农技推广现场会,请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领导能及时掌握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形势,了解农技推广工作对“三农”的重要作用,了解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支持提供先决条件。 3推进机构用人及工资制度改革,实现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笔者认为,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逐渐老龄化,平均年龄接近50周岁。有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的人员工资虽高,但进取心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推广工作的开展。应改革现行的用人及工资制度,实行绩效工资度,年龄达到55周岁的老同志,可提前预退,鼓励其离岗创业,聘用专业对口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技推广岗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愿意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并且能够做到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农技推广工作任务。 4建立培训机制,注重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 在农闲时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轮训。如此既能不断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更新,又能为农技推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健全农技推广信息网络,保证农业信息畅通 农技推广工作首先是观念的更新,然后才是知识的更新、政策的更新,才能推动农业有更大的发展。因此,要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信息网络,保证农业信息上下贯通。信息网络建设要注重以下几点: 5.1用户信息的取得 首先,要以乡(镇)农技推广部门为单位,建立不同产业的农技推广示范点,通过示范点采集不同产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情况。然后,建立与各种农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制度,从中获得农业生产信息和需求信息。 5.2与科研部门的信息建立 要与省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信息联系,保证与权威部门的信息畅通。 5.3建立基层的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可使基层农技推广单位、农户、科研部门做到各取所需,在信息平台上进行交流,及时获取各自所需的各种农技推广信息。 6推广形式力求多样化 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科技示范户、农技推广部门的各自优势,加大农技推广工作力度,实现推广形式的多样化。比如科技示范基地的推广、家庭农场的推广、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推广、各种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推广以及参加各种农业博览会进行推广等多种不同形式,加快实用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步伐。 7技术指导要到位 技术指导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农技推广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必须沉到底,直至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为他们提供手把手、心贴心的指导服务,做农民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真正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觉得农技推广员贴心、好求。 8多形式培训农民 对农民科技的培训要灵活多样,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农闲时节把他们集中到一起开展全范围的大班培训,请省市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来授课,使他们受到更高级别的培训,每年最低一次。县乡两级技术指导员在春节前后结合冬春科技培训,以村为单位,逐村逐社轮训一遍。农忙时节,乡镇技术指导员要以指导带培训,随叫随到,培训指导到田间地头。 作者:于钟富 单位:桦甸市八道河子农业站 农技推广论文:农业经济中农技推广探究 1农技推广的含义及重要性 1.1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 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就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示范和指导等形式,将农业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农业技术推广适用于很多方面,例如农、林、牧、渔等行业。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提高种植产量、合理使用肥料、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运输。由此可见农业技术的使用范畴还是很广泛的,通过对农业科技技术的推广,使得农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进行着发展。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逐渐对能源的使用加以重视,同时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新型的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能源合理使用等技术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农业技术推广,各级政府与基层管理人员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1.2农技推广的重要性 农技推广对于农业、农村地区以及农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农业技术对于农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而我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并以积极的政策进行鼓励。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的水平,并且加快农业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给农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意义深刻。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中农技推广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农村经济中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够保证农村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小康的目标。 2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外农业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也是屡屡受挫,这主要是因为其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和不完善的问题。为了寻求解决农技推广问题的措施,本文针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了探讨,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和基础设施以及农民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足给予了科学的分析,希望从中找出问题的关键,从而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2.1农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农村社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是支撑着农业经济继续前进。但是由于政府未能充分认识到农技推广对于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农村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直未能得到健全。当前我县、镇农技推广机构30个,基本涵盖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再加上技术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很多科研结果都付之一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应用。很多先进的科研成果由于缺乏完善和严谨的推广体系,而不得不被搁置。农民缺少好的技术,农村资源得不到很好地开发,农民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效益,这就阻滞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2农技推广人才较稀缺 除了以上叙述的几点原因以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稀缺成为限制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这主要是由于许多高素质人员选择了待遇好、环境好的职位,而避开了技术推广人员这一行业。例如:我县核定编制数为260人,但实际在编在岗只有194人,受现行人才招聘机制限制,缺编名额短期内难以得到较大补充,导致农技推广部门长期缺编。而且科技人才年龄结构老化,呈现学历高、职称高、年龄高的态势,后备力量不足,难以形成梯队,呈现“头重脚轻”现象。 2.3投资较少、基础设施差 资金的投入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很多基础设施的配备都还欠缺。但是现实情况确实不尽人意。由于资金的缺乏,很多农村地区没有能力配备先进的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进行科研和开发,自然而然农业技术推广受到限制。除此之外现代化信息设备的购买,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而被搁置,农村技术推广的热情严重受到挫败。 2.4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也是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很多农村地区的人民思想不够进步,总是安于现状并且习惯于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活,对农业技术的兴趣不是很大,这就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 3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问题给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措施,首先各级政府和基础工作人员要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其次农机推广的宣传也是十分重要的,有关部门应做好对农业技术基础理论的推广;然后资金的投入也是十分关键,尽管将基础设施配备齐全;最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3.1提高对农技推广的重视程度 政府是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因此在这期间政府应给予农业技术推广以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不但稳固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进程。同时为了扩大农业技术的推广范围,基层管理人员也应该充分提高责任感,同时也要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只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才能够真正意义为农民谋福利。 3.2加大对农技推广的宣传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要从方方面面进行着手。首先有关部门应印发专门的宣传手册供农民去学习,其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经常组织下乡“手把手”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够提供给农民群众更多学习的机会,也能够帮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实施。最后媒体也应该对此类加以重视,多做宣传从而帮助农民群众认识到农技推广的重要性。 3.3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的投入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及其他与之配套的设备,都应该进行生产和引进。同时政府也应该拨出一部门的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科研开发,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3.4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加强对农民素质的提高,不仅要从文化着手,其次还要考虑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此首先国家和政府应对农村的素质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其次要想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农业科技,技术推广部门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下乡指导,帮助农民群众学习科技文化。 4总结 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我们对农业技术推广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地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成为当务之急。在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一些原则,例如技术推广不能够一概而论,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其次各级政府及基层服务人员要始终保持着为他人服务的热忱;不仅如此我国政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足够的资金支持;最为重要的是农民在业余时间也要多多学习先进的文化,其次也要不断了解科学文化知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农村经济将得到飞速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作者:徐国香 单位:金湖县果园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农业科技论文 1.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云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中心连续多年加大对农业机械、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的投入,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举办观摩、展示活动,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由于建设成效显著,该中心的基地已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基地”。此外,隆平高科国家级玉米种子研发中心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河南科技学院杂交小麦研究科研项目巳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都为济源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绿色农业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建成济源市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梨林镇东部万亩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大略镇寺郎腰村3500亩的大葱种植基地被定为绿色农业防控示范区。健全了市、镇、村三级监测防治体系,成立社会化防治组织100余个,推广应用大型车载植保机械300余台,构建起了“监测预警准确、扑控快速高效、监管规范有力”的动植物保护体系。高产示范区全面建设。针对土地流转率加大、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等现状,济源市先后建成五龙口玉米万亩高产示范方,积城镇/j、麦万亩高产示范方以及多个千亩方、百亩方’为全市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科技保障。 2.存在的问题 济源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逐渐加强,但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二是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专家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尤为突出的是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弓I不进、留不住。三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农业生产、教学、科研、农民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衔接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整体合力。 3.意见和建议 一要抓好项目实施。持续抓好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大重点工程。其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要围绕“小麦、玉米、蔬菜”三大产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效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与认证、扶持政策协调配套,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二要加强协调沟通。农业技术教学科研工作要根据相关单位的性质、职能来谋划,要定位在全市的层面,加强彼此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做好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信息支撑、数据支撑和平台支撑。三要培养农业科研创新领军人物。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收一批高水平的高级农业专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四要开展农业科技体制创新试点。选择一批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科研机构开展综合创新试点。目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中心果蔬示范基地和玉米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已经被列为济源市种植业基地发展的重点,正在通过项目扶持增强其科技含量,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作者:马正国单位:济源市农牧局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农业经济论文 1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优势 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根本原则,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的必然趋势。绿色农业经济相较于传统农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1综合效益更高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其发展目的主要是将地方农业经济水平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实现3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同时,绿色农业经济还能推进我国综合效益增长型农业建设的整体进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2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要求在发展过程中遵循农业生态的发展规律,利用清洁、节约的新型农业技术,对多种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相较于传统农业发展而言,可以更高效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1.3产品成本较低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降低农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污染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使产品的整体成本水平显著降低。由此可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有效降低农产品成本,间接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绿色农业经济的现状及其问题 2.1发展现状近几年,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可将其发展现状所表现出的特点总结为2个方面。 2.1.1实现规模化生产自2004年我国首个绿色农业经济生产基地在黑龙江省试点并取得良好成效后,各地相继在自身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主要依托,发展优势最为明显的绿色农业经济。目前,我国已有592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年收益超过2.5×107万元,且农民合作社已逐步成为近年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主体,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2.1.2品牌效应日益显著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使得我国绿色产品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多。有调查显示,我国的绿色产品不仅在国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其品牌注册范围也已扩大至芬兰、英国等多个国家,全方位的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模式正逐步形成。 2.2存在问题 2.2.1市场体制落后由于有关经验的缺乏,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生产、销售、流通渠道等市场制度均存在较明显缺陷,不同地区间的绿色农业经济水平差异显著,整个市场的发展水平低下。政府的有关监督机制执行力度较差。绿色农业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产品良莠不齐,容易出现未达标产品,给顾客造成较严重损失。 2.2.2后继动力不足资金和技术层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色农业的整体发展。由于缺乏有利政策和充足资金的支持,造成不同地区绿色农业经济的市场投资和综合技术水平出现明显偏差,从而导致我国的整体绿色农业经济出现明显发展停滞现象。 2.2.3带头作用不明显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年限短,不同地区或企业间尚未形成较大差距,各绿色农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基本相似,产业间缺乏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单位,使企业间的生产、经营过程缺乏规范性,进而导致绿色农业产品的质量低下。此外,相关企业领导人缺乏较高的品牌意识水平,也是导致高实力龙头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3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绿色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实现有利改革的主要动力。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针对我国现阶段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有关文献资料,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归纳如下,以期实现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整体腾飞。 3.1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科学的产业发展结构在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对农作物种植业、林木种植业及家禽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可扩大烟叶、药材等较高经济效益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加强生态林、经济林等林业种植模式建设,并在家禽畜牧业方面增大财政投入,提高水产品等农产品在整体农业产品中的比例,更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打造生产、加工、销售等产品一体化产业链,例如水果产业链、药材产业链等。产业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的资金损耗,间接地降低农业产品成本。此外,产业链的成功构建还能显著提高整个生产销售过程的规范性操作,从源头上减轻环境污染,很好地实现绿色农业。 3.2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研究绿色农业技术是绿色农业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的根本保障,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势在必行。应结合地方特色和发展绿色农业的技术需要,构建全方位、层次化的农业科技研究体系,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和社会联合投资的方式加大技术科研投资规模,为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应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广新型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实践,可先将某一农业生产基地作为绿色农业技术的试点地区,取得良好效益后将这一试点地区作为农业发展范例,鼓励各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积极应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从而顺利实现区域绿色农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应大力实施农民培训项目,通过授课、讲座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理论知识,提高农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相关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过程更为顺畅。 3.3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法规建设是确保整个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健康、正常运营的根本基础。因此,政府应针对当前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在现有法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相关政策,使绿色农业经济实现规范化发展。为了进一步落实绿色农业经济法规,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渠道宣传方式,向农业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宣传绿色农业政策及相关技术知识,更好地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绿色农业经济的健康长足发展。 3.4提高产业集中效应龙头企业的带头效应可有效提高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的竞争力度,实现各绿色农业相关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地方基层政府应鼓励农民形成合作社等组织,使地方绿色农业实现集中化发展,形成龙头产业,带动周边企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地方农业的整体绿色农业经济水平。龙头企业在发挥带头作用的过程中,也应严于律己,在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进一步确保各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售出要求,不仅可为农民提供发展绿色农业所必需的技术等资源,还能为农民提供更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农民自身利益提供更可靠保障,真正实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4结束语 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市场体制落后、后继动力不足、带头作用不明显3方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问题,给我国绿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政府及有关工作人员应完善法规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使整个绿色农业的发展更具规范性;应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研究,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应提高产业集中效应,建立龙头企业并发挥其带头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使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更全面,从而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 作者:曹艳双单位:榆树市弓棚镇农业经营管理站 绿色农业论文:财政政策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支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1]绿色农业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行清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限制或禁止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生产投入品,要求使用可更新资源、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材料,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其生产过程表现出典型的正外部性特征。[2](P15-16)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色农业已初见成效,并逐渐成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并未形成对绿色农业正外部性进行补偿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本文试图从财政金融支持的视角出发,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原因及如何实现补偿的问题。 一、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内涵 关于生态补偿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不同学者对生态补偿进行研究与阐释的角度不同,使得他们对生态补偿的概念出现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因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生态补偿的权威定义。一般而言,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性质,而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一部分人完全可能在不支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到通过生态环境保护者的付出而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益。为了防止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激励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然要建立一种机制来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者所支付的额外成本以及对所丧失的发展机会成本予以补偿。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所谓生态补偿就是生态效益补偿,是指促进生态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政策、法律与制度安排。它要求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支付相应费用,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供应者获得相应报酬;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生态产品和服务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激励人们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保值、增值。[3]本文所提出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是从绿色农业正外部性的角度来研究生态补偿。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指的是给绿色农业生态产品以及生态服务提供补偿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向绿色农业经营者支付生态发展、生态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以此激励人们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减少消耗和污染。同时,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还可以增强绿色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和改善绿色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绿色农业综合效益,形成有利于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问题透视 (一)绿色农业正外部性补偿的“市场失灵”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绿色农业模式的提出可以克服常规现代农业模式的负外部性,保证农产品的数量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生态、资源的安全,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长期协调发展。在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其次,绿色农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限制或禁止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质投入到生产、加工工程中,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保证,确定产品的质量安全;再次,绿色农产品在加工环节中,必须使用可更新资源以及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材料,避免过度包装等,保证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无污染性。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这种安全性和环保性,将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是长远和可持续性的,只是这种收益很难通过市场机制体现出来。[4](P11-12)换言之,绿色农业经营者无法将这些溢出的正外部性通过市场机制得到相应补偿,表现为显著的“市场失灵”,而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绿色农业正外部性进行生态补偿的财政、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与常规现代农业模式相比,绿色农业经营者要承受更高的成本,对微观经济主体灵活的财政金融支持等政策手段的激励机制的缺乏,阻碍了市场经济主体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投资。 (二)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绿色农业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合生存与发展需要,且又不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产生明显危害的工具与手段。绿色农业技术和常规的农业技术相比,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绿色”上,体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上。必须予以说明的是,高新农业技术与绿色农业技术的概念是存在一定差别的。高新农业技术是把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作为衡量指标。而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着眼于把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居民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主要测定因素。因此可以说,绿色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技术,保证了农业生态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新农业技术来说,有些则可能是非绿色的,比如某些转基因食品就对人体和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但从总体上看,绿色农业技术与高新农业技术可以相互依存的,体现在绿色农业技术可以是高新农业技术,高新农业技术也可以成为绿色农业技术,两者融合的技术可以称之为绿色农业高新技术。[5](P36-37)而这种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从研发、推广到实施与一般农业技术相比,其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我们也应明确,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决定了这种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时间的长期性、人力物力的耗费性。当前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尚很欠缺,所需科研经费无法得到充足保障,从而使得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6](P177-179) (三)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绿色农业的生态补偿需要国有资本、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三者的共同支持,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我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建设的资金需要。投融资渠道狭窄,过分依靠政府投资,引导力和有效性不足是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引入了部分银行信贷和外商投资,初步改善了仅依赖财政投资的单一渠道,但在资本运作、投资主体、运行机制、决策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级政府或公共资金的投入已超过环保投资总额的70%。[7](P155-158)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融资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第一,在资金结构上,财政性转移支付资金依然是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主要资金来源,绿色农业生态改善所需的资金基本通过政府直接投入和间接融资(贷款)来解决,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低。第二,外资利用规模较小,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外资利用主要包括外国政府援助、捐赠,世行、亚行贷款等,外商直接投资比较少见。第三,民间资本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筹资机制没有形成,当然社会资金的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生态补偿的封闭式运作,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致使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筹资、经营、资本回收等各个环节都极易出现阻滞,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8](P77-78)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融资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 (四)绿色农业环境产权界定不明确,导致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失效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对环境产权的界定尚不明确。为了保证绿色农业经营者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的利益,从而使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对绿色农业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是十分必要的。绿色农业为人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优质、安全、生态的绿色农产品,确保了人们的食品安全。但是,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点,没有明确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9](P56-57)由于环境产权界定的模糊性,绿色农业因此而增加的内部成本和产量损失,在一般情况下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市场机制亦无法直接调节,使得绿色农业经营者收益减少,成为生态环境改良和绿色农产品提供所产生的外部经济的买单者,造成绿色农业环境贡献者与受益者利益的“非对称性”。因此,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有一个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即如何界定生态环境产权,以明确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和受益者。[10](P83-84)当前我国政府确立了“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补偿原则,但具体到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行为时,生态效益的贡献者、受益者却很难界定。环境产权所有权界定的不明确,造成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农业,从而无法发挥财政生态补偿投入的“杠杆作用”,这与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大量的建设资金需求不相适应,致使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实际运作举步维艰,不利于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实现路径与措施 (一)拓展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渠道 1.政府财政设立固定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这些来源主要包括: (1)将资源税收入中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根据我国资源税结构和规模,建议在资源税中央共享部分中设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专项资金;而资源税地方收入部分则按一定比例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2)绿色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收益。绿色农业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形成的非税收入,在这些收入中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3)针对负生态效应外溢所形成的生态惩罚性收入。包括排污费等,建议将这类生态惩罚性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4)土地出让金。建议在土地出让金改革中,截取一定比例作为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固定收入,一旦实现了中央和地方共享,则中央和地方分别按一定比例作为二级财政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固定收入。 (5)明确环境产权界定,开征环境优化税。将这一税收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上述财政性资金提取的部分,设立一个纯政府性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基金,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全额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相关支出。 2.政府引导促成多渠道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手段,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融资手段,解决可能存在的环境资金缺口问题;同时考虑发行彩票或者中长期特种环保债券,筹集绿色农业环保资金;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环保绿色农业企业上市,争取在股票市场中出现绿色环保板块;鼓励私人投资绿色农业产业;对私人从事绿色农业产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应给予优先提供低息贷款、延长贷款偿还期的信贷政策、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绿色产业,应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绿色农业,提高金融开放度、资信度和透明度及加强投资制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引进国外资金。 3.调动市场力量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通过绿色农业生态成本内部化,增加企业用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资金。通过参与生态补偿项目,形成来自市场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渠道。企业可通过如下途径,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1)鼓励企业捐赠; (2)通过财政补贴激励企业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3)在绿色农业生态效应生产地建设“经济特区”,用生态效应受益地的市场资源为生态效应生产地提供发展机会; (4)设立奖励基金,重点奖励帮助绿色农业生态效应生产地企业和居民的单位,促进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之中; (5)引导金融部门企业参与绿色农业生态补偿。 (二)完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在财政纵向转移支付方面。应继续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投入力度,安排绿色农业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发展等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建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资金的绩效考核机制,杜绝“重拨款、轻管理”的现象,做到追踪问效,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2.在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方面。一是确定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标准。交易双方要达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共识,这是建立起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首先,国家核定的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这是生态效应生产地取得横向转移支付的依据;其次,生态效应受益地政府提出、上级政府核定的生态效应指标体系,这是生态效应生产地政府取得横向转移支付的依据。二是横向转移支付的支付方式与载体。绿色农业生态共建共享基金,是由地方政府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组成的、不向法人或自然人征收的、专项用于生态补偿的财政性专项资金,是准公共的生态补偿机制所必备的工具。通过建立绿色农业生态共建共享基金这一平台,完成双方的横向转移支付。在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期,需要横向补偿纵向化,即在确定横向补偿标准后,将生态受益区向生态保护区的转移支付统一上缴给省政府,由省财政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将横向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资金拨付给绿色农业生态保护区政府。 (三)构建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机制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包括: 1.绿色农业生态保护补偿金融支持机制。补偿目的是激励农户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导入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补偿内容包括农户因环保转产而闲置停用的原有农机具设施设备费用、因导入绿色农业生产而需添置的工具及农资费用、农户转产期间直接损失的农业收益等。补偿标准按生态保护的成本计算,包括农户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直接投入成本、间接损失成本和机会成本。 2.绿色农业生态修复补偿金融支持机制。补偿目的是激励绿色农业生产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持续修复生态环境,补偿内容重点为化肥农药减施补偿、蓄禽类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补偿、水源地及湿地修复补偿等,补偿标准按生态破坏的修复成本计算,主要是水生态修复成本、土壤改良及耕地复垦成本、农业污染废弃物处置成本等。 3.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补偿金融支持机制。补偿目的是体现绿色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激励人们投资生态保护并使生态资本增值,补偿主体为全体绿色农业生态服务受益者,包括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及自然人,补偿内容包括农产品价格补偿、农业生态环境功能价值补偿、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价值补偿。补偿方式包括生态产品公共补贴、生态服务市场交易、生态资源限额转让交易等。补偿标准按生态受益者的获利计算,即按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的市场交易价格乘以交易数量的方法计算。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农业信息化创建 一、绿色农业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一)绿色农业的涵义 虽然绿色农业生产在我国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到目前为止,对绿色农业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如果我们从发展绿色农业是为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所谓绿色农业就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并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既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都市农业等各类农业的否定,而是抛弃各类农业模式的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容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绿色农业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绿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是,尚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发展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农业信息化建设又是绿色农业发展较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信息化也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也就是说,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和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政策法规信息化;(2)农业经营信息化;(3)农业市场信息化;(4)农业科技信息化;(5)农业环境信息化;等。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1)以高科技为依托,具有高投入性;(2)相互渗透,具有开发性;(3)促进规模经营,具有高效性;(4)引进竞争机制,具有挑战性。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是绿色农业的技术创新,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还是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开拓,以及绿色农业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都离不开农业信息化,都要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农业信息化为我国绿色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增强农业积累;通过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积累和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也逐渐起步。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承认,目前的状况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绿色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强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农业信息工作组织体系不断完善,但是绿色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中国实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经历了研究探索(1990—1996)、试验示范(1996—1998)和应用推广(1998—2004)三个历史阶段,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开发了“863”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200多个网络农业专家系统可供农民直接使用。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立了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直接向农民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18万人,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组织体系已具雏形。 但是,绿色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与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严重脱节;二是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使大量信息资源尚停留在低水平的开发状态;三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很低。此外,人才激励机制也不健全,不仅难以把既精通现代农业技术,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门人才吸引到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来,就连农村中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壮年也涌向了大中城市,而不愿留在家中务农。加之各项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导致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队伍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绿色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具规模,但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很薄弱 农业部建立起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全国有3100多家农业网站与此建立了链接,其日均点击率在全球农业网站中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农业部。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全国有4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上网的计算机有1.7万多台。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并以此为基础,正在逐步健全农村产品检测预警系统、市场监管系统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三个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各地农业部门的政务工作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行政效率显著提高了,有的还实现了办事程序、过程及结果的三公开,强化了服务型政府的工作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有人大胆预言,未来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并列的三元经济模式,足可见信息化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不少农民和农村干部对信息化特别是绿色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信息强国”的意识和信念。部分农民及农村干部受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凭个人经验操作,捕捉、分析市场信息能力不强,对市场反应迟钝,信息意识较为淡薄。由此造成对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而且资金结构也不尽合理,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错误。据有关资料表明,2002—2020年,我国初步实现信息化,大概需要经费128.95亿元人民币。而现有的资金投入量严重不足,尤其是用于硬件建设、网络运行、软件开发和信息采集、加工、的资金短缺。同时,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计算机设置、传递、处理等设备陈旧,网络速度慢等弊端。 (三)绿色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不断加强,但机制尚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已在农业、畜牧、水产、农垦、疟疾等领域形成近40个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并建立了内部信息共享机制。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对国内外市场供求走势进行分析预测。从2003年开始面向社会推出《农业部经济信息日历》制度,定期各行各业信息,目前全国4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中介组织、95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240万个农村经济人都可以得到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一站通”供求信息联播系统覆盖全国93%的县,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平台。 同时,绿色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机制尚不完善。首先,信息资源缺乏多样性。网络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利用,更新速度慢,信息开发性和共享程度低,数据库的利用率有待提高。其次,信息标准化程度不高。目前,尚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各地开发的农业数据库大都自定标准,互通互联性不强,出现了横向“信息孤岛”和纵向“网站雷同”的问题。再次,信息资源的开发推广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专家系统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对于全国的广大农村来讲,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科学指导的程度,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还没有引起农民的积极响应。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还没有达到实用水平,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而适应性差。 (四)绿色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不断加强,但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履行政府信息服务职责,全面探索信息服务模式,并逐渐走向制度化。农业部建立了信息日历制度,220多项信息通过部属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农业部面向全国的数字广播(DVB)系统,定期向社会;在全国推广实施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入户项目,建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使信息服务检索化、立体化、形象化。各地创造出“百万农民上网工程”、“电波入户”、“信息公告栏”、“信息下乡”、“农报110”、为农服务热线等多种信息服务模式,这些创新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为打通我国绿色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和农村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方面进展缓慢,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进一步增大,信息化服务体系急需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体制上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突出,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部门与信息化建设部门因利益问题难以融合,导致各信息媒体之间难以集成整合,缺乏一个宏观调控体系和统一整体布局。绿色农业信息化体系的法律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网络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能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访问价值大的网站并不多,而且农业为主的城市倾向严重,地域分布不均,涉农企业、生产和经销大户入网率低。信息传输链条短,难以深入农村地区,部分地市县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尚未建立起来,不少乡镇村和涉农中小企业还与互联网无缘,缺乏现代化的沟通手段。信息化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第一线,致使农业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现象十分严重,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被阻断,难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三、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发展既要使绿色农业产业信息化,加速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科技进步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又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不断提高绿色农业信息化水平。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强化各级政府在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宏观调控。只有在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正确指引下,农村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杠杆,首先要确保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尤其要保证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立法部门要加大绿色农业信息化立法工作,使绿色农业信息服务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挥政府的权威规制作用。当前要重点抓好“金农”过程建设,健全和完善农产品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三个应用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国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不断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我国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 (二)大力培养绿色农业信息人才,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一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期实现对信息化农业的有效运营和维护。其次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再次,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科学研究。在农业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加强农业应用信息系统和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进行先进信息技术的系统组装、技术集成和应用开发。同时,要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作为周期长、风险大的弱质产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而更需要多方面、高质量的信息支持。而目前农业信息网站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信息量缺乏,且已有的信息中,缺乏丰富、时效、多样的信息。因此要在农业信息的质与量上进行改革。一是要提高信息质量,挖掘信息潜在价值,集中力量开发推广精品库和应用,使得网络能真正吸引用户,进而成为农业用户生产、销售的依赖。二是开发信息要有行业标准,采用标准数据库浏览器。三是要扩大信息数量,促进信息多元化。农业生产者不但需要产中的科技信息服务,还需要产前、产后的市场信息服务,需要政策法规信息及农业相关信息。农民只有全方位掌握信息,才能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相一致,才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统筹兼顾,扬长避短,游刃有余,才能做出正确的生产和销售决策,从而获得较好的效益。 (四)培育和完善绿色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根据我国幅员辽阔的特点,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绿色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信息采集、整理、传播、扩散、采用工作,充分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信息需求多样化和信息覆盖面的要求。鼓励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企业化,建立并发展多层次、多成分、多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依据市场需求,充分运用价格杠杆作用,调节供求关系。加强对农产品主要品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国际国内市场行情、产销形势的分析预测。 绿色农业论文:建立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申请报告 地处秦巴山地、黄土高原和青臧高原交汇地带,市位于省东南部。东临、南接,全市辖八县一区,总人口270万,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境内海拔5501000米年平均气温515度,降水量4001000毫米无霜期166285天,日照达1800小时以上,亚热、暖温、高寒气候互相交错,高山、河谷、丘陵、盆地错落相间,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立体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层次分明的气候特征为多种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之我市工业企业较少,无任何环境污染,境内溪流纵横交错水源充沛,空气湿润清新,土地肥沃无污染,气候温暖生长期长,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竞争力。从我市来看,绿色农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不在粮食,而在林牧业和特色经济作物。市优越的气候、丰富的生物、水力和多样化的土地资源,造就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先决条件,决定了必须把绿色农业开发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市解决“三农”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抓手。 发展绿色农业的目的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当地绿色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市已建立油橄榄、核桃、花椒、银杏、蔬菜、茶叶、中药材、蚕桑、马铃薯、苹果、食用菌、草食畜等十二个绿色农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油橄榄、全国最优质的花椒基地。重视龙头企业的牵动作用,大抓大办了龙头企业建设,初步扭转了特色产业建设上“重基地、轻龙头”局面,截止年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00户,从业人员12340人。固定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骨干企业达到140户,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4家。全市绿色农业经济稳步上升,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纽带,内联基地、外接市场的绿色农业发展格局已初见成效,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生产过程中,注重施用优质农家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的同时,优先使用绿色专用农药,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 绿色农业是多元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农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创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总体思路,把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以此推进农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提高。建立了2个市级、5个县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全市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5.3万亩,其中蔬菜31万亩,苹果22万亩,中药材2万亩,西瓜1万亩,茶叶9.3万亩。通过产地认定的面积达到33.9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万亩(蔬菜11.9万亩,茶叶2万亩,苹果7.1万亩、大黄2万亩)建立绿色食品基地10.86万亩(蔬菜5.3万亩,茶叶万亩4.56万亩,西瓜1万亩)认证有机茶园810亩。大黄、当归成功申报原产地域保护认证,3万亩“龙神茶叶”生产基地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各项检测手续已完成;区白龙江流域20万亩油橄榄适生区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已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分别被全国特产之乡推介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中国核桃之乡” 目前,全市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冬播马铃薯、茶叶、大蒜和获得有机食品的茶叶等7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市益通茶业公司“翠芽”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中获“优质茶”称号,碧玉”第三届国际茶文化节上获得2006中绿杯”中国名优茶评比银奖,文县“御泽春”获上海全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初步形成了以名牌带动绿色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建立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适应入世后市场对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生产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陇上生态农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总之,市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基地建设、特色经济发展、政府重视程度和群众认识高度等各方面都已具备了建立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的基础和条件。特此申请批准建立市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 绿色农业论文:乡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材料 一、主要做法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推介会”、农业博览会、()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动畜禽养殖清洁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多、压力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我们要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抓手,以生态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畜禽排泄物整治,积极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畜牧业向小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清洁化生产,提高粪尿利用率、处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综合整治,推动农业环境生态化。通过再宣传、再发动,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式发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农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杆焚烧率,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成为全区人民共同参与的自觉行为;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和引导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禁力度,加强植保新技术和替代农药的开发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综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绿色农业论文: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发展绿色农业模式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沿点。在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部门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及农业机械装备,依赖大量的投入化学肥料、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这种农业即使考虑到生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不很全面,因此这种现代农业是不完备的。 关键词:环境绿色农业意义途径 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实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绿色、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产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起涵养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自从有农业以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日益加剧。然而,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在最近50年来迅速扩大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在建设生态省的工作中将保护黑土地,合理退耕作为一顶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在现代农业的架构下,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50多种农业模式。现行的这些农业模式有各自的特征和不足,都是从某一方面、某一技术层面上提出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绿色农业则站在现代大农业的高度,用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相互和谐的理念贯穿到绿色农业的全过程之中,因此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具有“三先三保一个提高”的鲜明特征,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先”就是将先进的工业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农业的概念融合;“三保”就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一个提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绿色农业主导模式具有三大内涵。一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追求的是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对农业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和利用,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二是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提供营养合理、卫生安全、数量充足的食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绿色农业强调安全但不拒绝农药、化肥的合理应用,符合我国食物安全战略。三是积极倡导和贯彻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的理念,把优质、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作为终端产品的生产,转化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控制。同时,也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发展。 绿色农业核心理念是科学、安全、高效、和谐。绿色农业将市场、资源、生态等约束变量内生化到农业体系,变事后监督为过程控制,强调农业整个产业链条的标准化,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多功能性。 我国绿色农业的概念和模式是在总结国内外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比较全面、科学、内涵丰富。 二、积极推动绿色农业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农业是真正的贸工农一体化。绿色农业把农产品按产业关联度,拓展为一个系列,在绿色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经营。既强调产前的环境监测,又强调产中投入品的标准,还强调产后的绿色加工、销售,既具有种养业的环境标准、生产标准,又有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生产标准和环境标准,通过企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保证加工原料的品质划一,质量达标。 其次,由于绿色食品的收购价明显高于常规农产品(一般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40%左右),绿色农业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由于绿色农业倡导以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安全优质产品为核心,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农业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循环,所以绿色农业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现实背景:一是源于提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现代农业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严酷现实;三是农产品安全性不够等问题凸显。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业人口多,资源少,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已无法通过增加更多的农业资源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只能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来解决。因此,大力提倡的绿色农业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只有将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 生态示范区,就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的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1、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优势包括有利于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是不断加重的,为此从“九五”开始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同时对造纸、乳品、糖甙、制药行业的污染以及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水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使排出的烟、放出的水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积极植树造林。这些措施使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2、促进”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发展生态农业以来,人们先后制定了四作物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种子、化肥、农药及产品质量、运输、储存等内容的《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2项;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四大作物化学灭草,防治病虫害的26种二元、三元配方。规定了节制使用的农药品种;制定了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化肥的使用标准,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物浓度作了具体规定,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营造氛围,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的力度。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生产环节,必须从生产者的教育、引导入手,使他们能自觉保护农业环境,实行科学种养,提高产品质量。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增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氛围。 4、从点到面,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是指通过有权开展质量认证、认定机构认证、认定的农产品或经检验质量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国家、行业、地方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无公害标准的农产品准予进入市场流通的制度。同时,要在市区农贸批发和零售市场设立绿色农产品专区、绿色专柜和专门摊位或者建设专门的绿色农产品市场,以此来推动和促进绿色消费,打响绿色品牌,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 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走生态农业之路,抓好生态恢复与建设,可大力开发有机(绿色)农业,向国内外提供大量清洁食品,有利于人民健康和提高我国出口食品的国际声誉。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大规模单纯农业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失调和环境恶化趋势,必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超级秘书网: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农业经验交流 一、主要做法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阮小二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动畜禽养殖清洁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多、压力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我们要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抓手,以生态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畜禽排泄物整治,积极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畜牧业向小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清洁化生产,提高粪尿利用率、处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综合整治,推动农业环境生态化。通过再宣传、再发动,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式发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农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杆焚烧率,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成为全区人民共同参与的自觉行为;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和引导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禁力度,加强植保新技术和替代农药的开发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综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生态农业 在各户农民自己独立承包下,年产柿子约十万斤按每斤柿子平均销售0.8-1元/斤计,连同树下花生、红薯收入年产值不足人民币十万元,在**一、二、三产业中,第一产业在收入极低,土地综合利用率极低,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没有形成自己产品的独立品牌: 本来村南的柿子林,所产的都是盘山最为著名的磨盘柿,据老辈人相传,也曾作为御供,供奉静寄山庄,成为宫庭食品,我们却将其当普通山野果零散销售了,因此价值卖不出来,如果能将其当作品牌绿色食品,当作月饼一样的卖,肯定可以卖出更多的延伸品牌及包装价值来,这不是一户一人独立可以担纲的,需要依靠集体力量,公司化运作才有可能。 二、缺乏系统科学的种田: 在通过乡村整治以后,全村不仅有这230亩可耕地,还将会有砖瓦窑一队80亩宅基地将复耕,全村可耕地将达到310亩,再加上俩村的山林地,全村可供耕种的可耕地与山林地相加,即应高达2019亩,这也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资源,我们希望通过村民大会公决,将这部份有形土地资源,通过公司化运作,达到集约化、科学化、的方式去种田、种树,以使其达到增收的目的,为此需开展工作下工作: 1、对全村土地PH值进行测试。 2、对全村可耕地、山林地土垠成份、组分进行系统取样、测试、化验。 3、聘请农科院、农业专家对未来**农林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种植规划,以达到科学种植目的。 三、缺乏市场化的系统运作: 当今我国,已从一个完全行政管理产业的状况下,通过改革开放,各项生产均已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或转型,农业生产也逐步向土地的集约化、科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变化,目前一村一户一人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变化的严重挑战,所以按目前**农村生产现状与市场化运作的差距愈显严重,个体农业生产已无法适宜这种发展与变化来了,我们认为组织起来走公司化道路是唯一出路。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来农业生产收入低下状况的了解感受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市场化、科学化运作才是第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编制此项规划时,拟通过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改变现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也希望通过建大棚、引入新品种、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土垠条件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过市场化、品牌化运作,达到上述目的。 四、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土地资源现状的调研: 1、土地土质(PH值、土垠化学成份、土质物理现状)的科学调研。 2、土地将依不同土质条件、地下水、海拨测绘地形图。 3、委托专业机构、专家进行科学种植计划的规划方案编制。 4、请土地与投资机构对本村土地目前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提供一份系统的**土地资源详细状况报告,供可能投资者决策之用。 (二)将现有土地资源的市场价值经过量化、打折(更合乎客观公正)使其按资源总量、量化成资产总量,分配到每户户头(或人头)以此作为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基础。 (三)招商引资、引智,寻求合作: 在对我们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充分调研基础上、在对土地价值有一个公允评估的基础上,由于农民已将土地资源总量,量化成一个可以计算的价值资产总量,即可以按市场化原则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引智,进行合作,其对象可以是国内、国际、农业科研单位,也可以是农业产品种植、投资机构,引入的是资金智力(人才)品种与市场。 由于有了上述第(一)(二)项基础,对于外来投资者合作方式可以是买断(承租)经营权或股份制合作。 上述组成可以是中外合资(合作)方式,也可以是国内股份有限制,根据上述第(二)项测算,农民股权配置就比较容易实施。 五、绿色生态农业公司的组成模式: (一)有限责任制公司: 依照公司法,该公司无论是与国内或国外合作,其性质必须也必然是有限责任制企业。 (二)公司注册资本: 建议为人民币200万元,其中70-90%可以是土地,其余30-10%可以是现金 (三)公司股本金配置: 1、建议每户村民占有0.5%股份,即价值人民币1万元,其中0.8万元以土地折让入股,其余0.2万元以现金入股,全村98户,即相当入股股份49%,每户都具有0.5%股权的股东。 2、村集体经营公司,占有21%股权,其收入主要用于未来公共积累及全村社会保险、文化、医疗费用及基础建设(维护费用)按比例应投入8.4万元现金,其余以土地公共财产折让入股。 3、吸引一个外来投资者(或内部竞聘)投资人民币60万元,占有30%股金,并负责目标经营管理,作为最大股东承担生产发展全责。 以此:土地2190亩(耕地230亩,复耕地80亩,山林地区性1880亩),现金88万,进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运作。 (四)经营保证: 为了保证全体村民现有土地经营管理的风险,外来承包经营或投资者,除缴纳人民币60万元投资款外,同时应向村委会缴纳3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保证金,保证村民总的收入分配,不低于30万元/年起步。 (五)经营期: 暂订十年,即从2007年起,至2017年止,经营期满,经营业绩良好,可以续签,如在合同期中,经营承包方违约或不能经营达标,董事会有权对承包经营者处以违约罚金或终止经营权方式,予以处置。 六、绿色生态农业公司主要经营内容: (一)优质山地(平原)果品种植,新品种引入及加工。 (二)绿色蔬菜、果类、菌类的大棚、窖化生产。 (三)绿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包装、品牌销售。 (四)上述新产品的收购、包装、品牌化销售与气调仓储、物流配送。 (五)配合农家乐旅游的现场采摘。 (六)果园地生态旅游餐厅的开放供餐。 (七)其他适宜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模式。 绿色农业论文:农业局绿色建设经验交流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阮小二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动畜禽养殖清洁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多、压力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我们要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抓手,以生态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畜禽排泄物整治,积极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畜牧业向小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清洁化生产,提高粪尿利用率、处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综合整治,推动农业环境生态化。通过再宣传、再发动,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式发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农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杆焚烧率,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成为全区人民共同参与的自觉行为;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和引导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禁力度,加强植保新技术和替代农药的开发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综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绿色农业论文:绿色农业治理经验交流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阮小二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2、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动畜禽养殖清洁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多、压力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我们要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抓手,以生态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畜禽排泄物整治,积极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畜牧业向小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清洁化生产,提高粪尿利用率、处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综合整治,推动农业环境生态化。通过再宣传、再发动,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式发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农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杆焚烧率,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成为全区人民共同参与的自觉行为;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和引导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禁力度,加强植保新技术和替代农药的开发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综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绿色农业论文:农业局落实绿色蔬菜生产方案 一、工作目标 种植各类冬早蔬菜11470亩,总产量2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350万元。控制洋葱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加工型农业和设施农业,引导农民种植效益好,品质佳,珍贵稀有精品蔬菜,加大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力度,逐步使我乡蔬菜种植结构趋于合理。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扎实工作,以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按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信息化治理”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速我乡绿色蔬菜生产发展。 三、认清形势强化措施增强领导推进我乡A级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造 (一)提高认识增强领导 各村委会、各站所、各村小组、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对发展A级绿色蔬菜生产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始终把发展A级绿色蔬菜生产列入“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增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认真抓好2009年冬至2010年春A级绿色蔬菜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二)调动种植结构均衡上市延长菜季 增强蔬菜品种种植结构调动力度,应压缩洋葱面积,因我乡4月底5月初才收获洋葱,已失去优势。引导农户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精品蔬菜。(如菜豌豆、番茄、辣椒、豇豆等)番茄和辣椒是切忌连作的蔬菜,而元马、黄瓜园等乡镇年年种植,土地不能轮作,种植成本高,病虫害严重,而我乡多数村组属番茄、辣椒的处女地,只要增强技术指导,掌握好播种期,将会得到好的效益。 (三)增强培训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按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围绕蔬菜生产各个生产季节,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每个村小组培训1-2场次,宣传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加大土地流转,推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提高产品质量,乡农业技术部门在华竹村委会实施菜豆标准化规模化种植500亩,华竹村委会实施菜豆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各100亩,平田村委会实施洋葱和辣椒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各100亩,班果村委会实施小香葱和德国米葱标准化连片种植50亩,新昌村委会实施菜豆和早黄豆标准化连片种植100亩,在整个生育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综合服务,从选种、育苗、栽培、施肥、用药、病虫害防治到收获、销售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品种,统一农资使用,标准示范基地必须统一病虫害联防联治,积极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植保新技术,做到层层有示范,户户有带动,以示范样板带动全乡A级绿色蔬菜生产的发展。 (四)增强调解配合抓好农资市场治理 增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除A级绿色蔬菜许可使用的农药、化肥外,其他违禁农药、化肥一律禁止在我乡境内销售和使用,对违反规定的,要从重从严处罚,积极配合县级职能部门抓好农资市场监管,发动群众,监督举报违规经营,违规使用禁用农资的行为,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坚决把违禁农资堵截在乡门之外。 (五)抓好植保联防构造建造推广应用植保新技术 联防联治是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方法,各村委会要增强植保联防队的构造建造,充分发挥植保联防队的作用。确保辖区内的蔬菜病虫联防联治达种植面积的90%以上,积极推广使用杀虫灯、黄色粘虫纸、昆虫性诱剂、生物天敌、防虫网等无害化防治新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六)增强质量检测严把产品质量关 在农产品采收后,交易前,严把质量关,农残检测样品不少于500个,检测工作做到有专人负责。在蔬菜生产期间,各村委会、村小组应积极构造对农药瓶、农药塑料袋、农膜等田间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避免废弃物乱丢乱放,形成再次污染。 四、保障措施 今冬明春蔬菜生产,乡党委、政府将对培训,宣传加大支持力度。使广大菜农充分认识A级绿色蔬菜的重要性,并与各村委会签订《A级绿色蔬菜生产责任状》,把今冬明春A级绿色蔬菜生产指导性种植计划分解下达到各村委会,明确职责,制定奖惩措施。各村委会也要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把A级绿色蔬菜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 绿色农业论文:农业局加强绿色农业发展交流 一、主要做法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阮小二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第二,注重污染治理,推动畜禽养殖清洁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多、压力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我们要以实施沼气工程为抓手,以生态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畜禽排泄物整治,积极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等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畜牧业向小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清洁化生产,提高粪尿利用率、处理率、使用率。 第三,注重综合整治,推动农业环境生态化。通过再宣传、再发动,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式发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农膜回收率和降低秸杆焚烧率,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成为全区人民共同参与的自觉行为;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和引导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禁力度,加强植保新技术和替代农药的开发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综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安全科技论文: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兼谈21世纪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摘 要 虽然,职业安全卫生在其硬件、管理及人的行为规范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世界范围内,意外职业伤亡事故的严峻形势仍令人十分担忧。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要求,本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安全文化的理论。在国内一些工业企业中,大量的实践证明,安全文化建设是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基础,也是大众安全及社区安全的基础。笔者分析了中国安全文化建设产生的背景,研究了弘扬和传播安全文化的途径,提出了当代人应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关键词 安全 文化 建设 科技 观点 1 概 述 不断提高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水平,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当今政府和社会的神圣责任和光荣的义务,也是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崇尚的伟业。随着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进程,对职业安全卫生的需求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安全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还是工业界的企业家、安全管理人员都不断寻求新途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成就: 1)改善安全硬件的特性和功能:改善物(指广义的物: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生产资料等)的安全状态,即从设计、制造、应用方面提高设备、机具、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理特性、安全心理素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科学适应能力; 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调节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关系,达到安全、系统与匹配。 不难看出,在控制人、物、管理的安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因工死亡人数高达110万。而全国每年也至少有10万人在意外事故中丧生(包括交通事故),世界范围内的意外死亡人数达350万。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工业生产与开发的风险、人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及生存面临的风险,对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又构成了新的潜在威胁。因些,迫使当代人要用崭新的思维方法和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的新观念来审视世界,科学而客观地把握人生,珍惜生命,创造人类安全、健康、舒适、长寿,社会稳定发展的美好未来。 2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发展的规律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的理念和行为,特别是工业的安全生产,开始有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广的视野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务实而珍惜生命的行动,善待人生而健康、长寿的追求,在国内工业界和居家社区正在形成一种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潮流,企业安全文化和大众安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如下: 1) 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人民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对物质需求、精神文明以及安全与健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生活及人生的追求有了全新的内容。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更加需要安全、健康、舒适、长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安全生产、大众安全、生活安全、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已成为社会文明和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 2) 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普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级学科(见GB/13745—92),表明对安全的本质及运动规律有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预测、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安全科技的进步,大量的高新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为安全防护的设备和产品,通过科普及商品 的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了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出现了大众对安全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科技文化新需求。 3) 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劳动保护国策的基本内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已深入人心,在国家宪法、劳动法、企业法、刑法、民法及地方政府行政法规或行业安全生产法规中,在近千种相关的标准中都涉及了有关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要求,并已成为强制性规定,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在逐步完善。公民都有权利接受初中程度的义务教育,大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因此,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公众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 4) 优生优育的政策更重视人的安全与健康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已为全国人民普遍接受,与此同时,独生子女的生育、培养、成长和就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必然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求职就业中,那些不安全,欠卫生的职业或工厂,那些危害性大,事故风险大的地方,将会面临招工难的困境,这就迫使企业和政府对劳动环境进行改造或更新,21世纪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安全与健康视为生命一样重要。 5) 建国以来的四次伤亡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虽已家喻户晓,而工业生产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却经常发生。近50年内,中国大陆先后出现过四次伤亡事故高峰,均发生在政治改革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即“”期间(1958年)、“”期间(1970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时期(1994年)。忽视安全,不讲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既影响正常生产,又危及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证明:人为失误是元凶。据专家、学者的统计表明,(60~70)是人的“三违”现象所引发的事故,其中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差而致成灾祸就占80。劳动者是一个生理人、社会人、经济人,其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社会特性、人生观、价值观等直接影响着人的安全思维和行为后果,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才是预防人为失误的金钥匙。 6) 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企业的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术能力有下降趋势,统计表明:①1.4亿职工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约占70;②新职工(多半数来自农村)主要靠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进行低效的生产;③职工中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职工只占(15~20);④国营企业中,技工、中高级工仅占(2~3)。很显然,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友涌向工业,成了低素质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低技能、低效率的合同工、临时工、季节工、替换工,多半在最脏、最累、最危险、最不卫生的环境中劳动,这样就降低了职工队伍的总体安全素质,也增加了控制人为事故的难度。新职工是发生伤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其原因为: ①缺乏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②缺乏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和对策; ③不懂事故的应急办法,也不会保护自己;④对安全管理上的失误更无辨别能力。 在经济建设时期,把安全生产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安全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亟待提高劳动者,甚至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这是社会文明的要求,也是政府和企业(雇主)不可推辞的义务。 7) 全国人民更加重视休闲活动的安全和卫生 全国职工已享受每周40小时工作的权利,改变了过去每天8小时生产,有时还要加班加点,甚至女工、童工也不能保证享有法定的权利的时代。每周5天的8小时工作之余,除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至少还有96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无论是职工或是公民均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各自喜爱的活动,由于休闲的方式、范围和领域的不同,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安全与卫生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和救护的方法,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休闲活动环境已成为大众的需求,也成了安全休闲文化的新内容。随着人们对休闲活动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实现安全、舒适、健康的活动计划、自然迫切地需要增长安全科技文化知识,需要创造休闲活动的安全文化氛围,大众安全文素质的提高,才能更自觉地去实现大众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8) 高新技术风险进入家庭,消费者更需要安全文化 高新技术应用型产品进入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实惠、享受,同时也带来意外的事故和风险,由于缺乏安全科技文化知识,例如:不会正常使用家电用品;看不懂说明书;违反操作程序;不了解产品特性和易出事故的地方等,造成了许多意外伤亡事故。 1999年是中国的“安全健康消费年”,重点突出宣传了两大问题: ①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不受侵害,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②消费者要提高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增长安全健康消费的知识。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透露:“在我国,损害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据悉,我国每年因家电漏电便造成8000多人死亡;而仅在1994年,燃气热水器质量问题又使173人命丧黄泉。(1985~1989)年5年时间,共发生大的假酒事件11起,不法分子用工业酒精制作假酒致使129人死亡,4966人中毒,33人失明;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造成27人丧命的悲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交通、旅游、环境污染、娱乐、玩具、 药品医疗、化妆品等等,都存在大量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所有这些无不直接对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拥有的“9项权利”,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一项。因此,商品和服务是否符合人体健康和安全的要求,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首先提出“要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侵害”。可见,抓住了商品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就抓住了落实消费者权益最重要的部分。要真正的保护自己,就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科技文化素质,树立安全健康的消费观。 9) 非生产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需要警钟长鸣 从全国看,每年企业及矿山发生的意外事故,有(2~2.5)万人丧生,而非生产领域的意外事故却有(6~8.5)万人死亡。实际上,人们在生活与生存领域的活动遭遇的事故和灾害(洪水、地震、泥石流、气象等)而危及人民的生命的数字还在增大。根据1998年官方公布的资料,足以说明非生产领域因意外事故而死亡人数触目惊心: ①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7.8万人;②铁路道口事故死亡人数 8402人; ③火灾事故死亡人数 2380人;④自然灾害死亡人数 5511人。 还不算每年因烟花、爆竹、喜庆气球、家电产品、休闲、旅游等意外伤害事故,保守的估计至少也有(1~1.5)万人。据最近报道:每年医生用药和自购用药而造成500至100万人的药物伤害,严重的致命死亡,为了安全用药,国家正对医药实行分类管理。因此,大众的生活、生存及社会活动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决不容忽视。大众安全文化及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非生产领域的安全卫生问题也应警钟长呜。 10) 安全文化素质教育要从孩童抓起 安全的意识、思维、习俗,安全防护、应急和自救等技能和知识应从幼童、从中小学抓起,通过安全科技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提高下一代的安全文素质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安全科技、安全文化能最深刻的影响孩童的思维和行为,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应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纲,成其重要的基础教育内容。 我国有中小学生1.8亿,据有关单位报导: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左右,其中死于交通、火灾、溺水、坠落等灾祸的为1.5万人,而1994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7625人。对孩童和下一代的安全教育已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极大关注,1995年国务院7个部委联合发文,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例如:1996年以来,每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分别为“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加强自救互救”、“消防安全教育”。专家们还编写了中学生安全知识(教材)、北京市民安全知识手册;同时,建议在大学开设安全科学技术选修课,举办安全科技文化讲座。提高孩童、学生及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11) 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众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还计划在21世纪初推行ISO18000(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客观上对我国经济、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无形间形成一道壁垒。这些质量—环保—安全与卫生问题,其核心是人类的安全、健康、生存的问题,也是安全文化、文明生产的问题。从安全伦理高度看,企业要生产出绿色的产品,要成为绿色工厂,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应该从设计、生产、出售,到使用、回收的全过程,对人民都是安全、卫生、无害的,对生态环境也是无害的。中国政府已成立了国家ISO14000认证领导小组,正推进全国工业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达到国际标准化的进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了响应ISO的号召,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SHMS)标准化,全国企业界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全球经贸市场发展的观点,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OSHMS是工业文明发展必须要跨越的屏障,也是工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据资料报导: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都为OSHMS付出代价,都将税收的一部分用于企业的改造,以便在世贸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实力。一种新的工业发展趋势,一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大道已被工业界认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卫生一体化,即Q*S*H*E的绿色通道,旨在努力满足人民的安全与健康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安全科技文化的繁荣。 12) 大众需要安全科技文化 本世纪末,中国人民要实现“小康之家”,大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基础改善,安全与健康意识增强,更需用安全科技文化充实自己,保护自己,以实现身心安全与健康,享渡寿福天伦之乐。一种自觉追求安全文化、善待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趋势正在形成,具体表现为: ①一切活动中都以追求安全、舒适、健康、长寿为主要目标;②喜爱安全、卫生的文体活动和休闲、健身、旅游等活动;③戒烟、禁酒、健美、礼仪、时装等吃、穿、住、行活动均以安全、健康为时尚;④愿意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家庭装灭火器,学会几种灭火方法和有关灭火常识;⑤积极学习急救、互救及逃生方法,参加野外、实地训练;⑥学会打急救(120)、火警(119)、匪警(110)、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2)、障碍台(112)、天气预报台(121)、报时台(117)、查号台(114)等的电话,以防遇事不慌,临危不乱;⑦自觉订阅、购买、学习有关安全、健康、灾害方面的书刊、报纸,增加灾害知识和信息;⑧用新的价值观指导消费,愿意花钱买安全、卫生、环保型的产品;⑨养花、种草、植树、爱鸟、注意公共卫生,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安全健康的重要活动内容。3 弘扬和传播安全科技文化的途径 历史经验证明:要启发人的思维,树立唯物的观点,掌握科学的方法,塑造符合时代的文明人,最深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化的弘扬和倡导,通过文化的宣教,启发人、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最重要的一步是从人的启蒙开始、从孩童抓起,为人类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安全生产力。安全文化是随着人类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文明而不断继承、吸收、优化、繁荣的滚滚向前、奔腾不息的科技文化长流,笔者给出如下安全文化长流示意图。她教育和指引着人类从事安全的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保护子孙万代的身心安 全和健康。图1 安全文化长流示意图 4 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12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安全、舒适、富裕、长寿、珍惜生命、享受人生是新世纪的热门话题,当代人应以崭新的概念、意识和实践活动,树立跨世纪的安全科技文化新思想,营造和把握住人类的安全、社会的稳定,真正实现国泰民安。通过安全文化的宣教和传播作用,使大众从安全的人生观、安全的价值观中受到启迪,使大众对不安全的行为和习俗得以觉醒,达到人人都要力行安全、力创安全、力保安全的目的。笔者认为,全民应建立以下安全科技文化的新思路、新观点: 1)扩展和研究安全的领域: 仅研究以生产领域的安全是不完整的,必须不断扩展和研究生活、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才可能全面地认识安全、事故、灾害的本质及运动规律。1993年,在“国际共同安全”大会上,专家们强调:“世界上所有意外死亡事故中,仅7是职业事故,56属其他事故。”而同年美国的生产事故(职业事故)为10,其他事故(非生产性事故)为47.2。80年代,日本每年非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为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的8倍。英、法、德的伤亡事故统计表明,生产性事故也只占总死亡人数的10左右。而这几年国内的矿山和工矿企业生产性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只占总事故死亡人数的(15~20)。因此,从安全科技文化的角度,要求人民建立安全的新观念,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家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产品安全、药物安全、保健和娱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与其他安全。 2)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 保护人所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观点,就要以安全生产和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目标,不断扩充到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例如,人从事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安全等,目的是保护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人是一切活动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安全和健康的人才能从事一切活动。 3)大安全观的宣传和教育要极大影响公众,重点在培养和造就下一代: 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使其建立大安全观,当务之急是培养和造就幼儿、中小学生或下一代,通过宣教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的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掌握自救、互救、应急的防护技术,把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宣传与教育的长期战略和重要课题。 4)坚持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人人需要安全,人人有责任维护安全,人人有义务创造和保障安全。坚持不懈地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能激励和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推动安全文明的宣教活动,达到启发、教育、造就符合时代安全要求的大众。形成全球、全社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建造人类生存和发展更加安全、卫生、舒适的文明环境。 5)培养和树立超前、预防、科学的安全风险意识: 充分推广和应用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对事故进行评价、预测、预报。提倡减灾、防灾、预防文化,培养和树立超前、探索、预防的安全风险意识,以主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保障人类的安全、祥和、幸福。 6)树立城市忧患和综合减灾观点: 专家们推测,到20__年,全国人口的1/3,约4.6亿人集居于大城市,现代工业化、都市化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众多难以控制的灾难,例如,交通、用水、用电、防火、环保、楼群建筑、医疗保健系统等意外灾害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必须树立安全、减灾、环保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大安全观,主张共建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使人民在天灾人祸大难临头时,能应变自如,把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障社会稳定,城市及社区少灾,人民平安。 5 结束语 要实现安全、舒适、高效的从事一切活动的愿望,就要提高人民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就要树立跨世纪的安全文化新观点,这是安全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珍惜生命,善待人生,通过安全文化的传播、宣传和教育,使公众觉醒、理解,这是人民的需要;保护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全民为之奋斗,世代继承和发展,中国安全文化的长流才会滚滚向前,安全文化事业才会繁荣昌盛。但是,人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安全文化建设仍任重道远。当前,倡导、弘扬和宣传安全文化,在全民、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宜人的大气候,而国内安全文化的气息和全球的安全文化氛围,正在熏陶和诱发着中国安全科技文化的春天早日到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经济的、科技的实力强国,但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不能等待,安全科技文化需要不断地再宣传、再教育、再激励、再传播,要代代持续奋斗,也许要一、两个世纪,才能看到今天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功绩。万里征途始于足下,中国安全文化建设正在启动,只有全民的自觉投入和努力奋斗,才会给华夏儿女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少灾的未来。 安全科技论文:当代网络安全科技研究 本文作者:宋佳苗作者单位:江西省统计局 控制访问权限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访问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对于提高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有很大意义。对于访问网络人员身份进行严格控制,禁止非法访问和窃取信息的行为发生。控制访问权限的方法有很多,有控制属性控制、入网控制、服务器安全控制。登录控制等。控制访问权限可以有效的提升系统访问的安全行,防止恶意的对信息数据进行违规操作。控制访问权限可以保证系统不被非法和非正常的访问,是维护系统,保证系统安全的重要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是对计算机的硬件环境进行保护,保护计算机的服务器、网络设备、打印设备、计算机终端等硬件环境。对硬件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人为和意外损坏,提高整体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可靠性。在硬件管理中,维护人员对硬件做好相关维护工作,保证硬件的正常工作状态,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在机房和计算机的环境维护上,要注意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当控制,减少环境因素对整体系统的影响。在人员进出上,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导致对设备进行恶意和无意的操作,避免相关损失。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目的,保护数据安全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用户使用个人计算机时,要对计算机存储设备进行清理和杀毒工作,减少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等有害文件的来源。在数据的传输上,采用先进的数字证书技术。利用数字证书技术对终端和通讯用户进行身份辨认,保证通信系统的安全。才数据传送中采用加密技术,利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在对于数据库的管理中,要做好日常备份与维护工作。建立和完善防火墙设置,及时更新相关安全软件,减少系统漏洞,避免黑客的入侵和病毒感染。 安全管理 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也有一定的意义,提高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定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不只看技术应用,还要看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和与相关规范的符合程度。要将技术应用和管理进行紧密的结合,有效的做好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计算机用户的安全认识,提高用户的法律意识,对用户的计算机操作进行培训,从管理角度上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安全科技论文: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及突破分析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对确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关系重大。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的宏观发展环境及趋势,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已有基础与存在差距,对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突破点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总体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通过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中央明确提出农业发展方式要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如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总体稳定向好 2001年启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近年来农业部针对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例行监测数据,合格率一直稳定在高位。2016年共监测全国152个城市5大类产品108个品种94项指标,抽检样品45081个,总体监测合格率为97.5%,较2015年增长0.4%。其中,蔬菜、水果、茶叶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8%、96.2%、99.4%和95.9%,较2015年分别高0.7%、0.6%、1.8%和0.4%;而2016年畜禽产品的监测合格率为99.4%,其中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为99.9%,与2015年持平[1]。我国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十二五”期末,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0.7万个,约占产地40%,农产品商品量的40%,较“十一五”提高了37.7%[2]。截至2015年底,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3.5万个,约占耕地面积的13.7%;无公害农产品7.8万个,总量达2.3亿t,约占全国同类农产品产量的12%[3];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9579家,产品总数达到23386个[4];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792个,已创建“三园两场”9674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县185个。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 体系逐渐健全,理论不断丰富经过10余年的建设,全国范围内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专业机构网格化体系基本形成。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相继成立了专业的研究所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地方层面看,29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机构成立,部分地市级农科院也开始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中心),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食品安全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体系逐渐建立。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也得到了发展。自2003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已将“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作为院九大学科群之一进行建设,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整确立了以“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为框架的3级学科建设体系,将质量安全与加工作为八大学科集群之一。2010年,农业部按照学科群部署建设了一批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30个学科群之一,于“十二五”期间,建设了包括综合性实验室和专业性实验室在内的9个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以共性技术研发为主,学科群内不同实验室的职责和任务各有侧重。“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正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的主力军。“十二五”期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科研项目立项、关键技术突破以及重大成果凝练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继“十一五”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公共安全领域优先主题后,“十二五”期间,国家及部门科技计划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都有重点加强。公益类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也遴选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速测与监控方面的项目,支持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也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资助力度。通过近10年的研究,在农兽药及生物毒素等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在双低油菜全程控制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一系列国家奖及省部级奖项的获得标志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十三五”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 重要发展机遇期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纷纷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计划,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投入。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已将食品安全、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作为农业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投入19亿欧元,其中营养健康和食品制造作为食品安全领域投入的重点方面。在我国,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食品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随后相继出台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条件能力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国家和部门重大规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均给予高度重视,经历了筹划期和建设期后,“十三五”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要发展机遇期。《“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设置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工程”、“风险监测预警、评估能力提升项目”等9大专项,提出要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估转化,严格源头治理,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农业部《“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11个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指明了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重点。《“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指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战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重点。此外,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十三五”新增了多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研究岗位科学家;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中,“十三五”新增了1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在2017年启动的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中,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作为10个学科领域之一被纳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1个,国家农业科学试验站若干,长期开展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奶产品、水产品、特色产品、热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重点开展主要农产品品质鉴定、污染物残留评价及预警分析[8]。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趋势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理论与方法、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农产品中危害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及消减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预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有所突破.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趋向集成化、快速化 随着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现代质谱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同学科领域技术的交叉融合和集成,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通量、检测速度与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快速溶剂提取(ASE)、凝胶渗透色谱(GPC)、固相萃取(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以及免疫亲和层析(IAC)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对农产品危害因子的提取分离,而这些前处理技术的多维融合、集成与自动化,使得对农产品中微量、痕量成分提取净化更加简化和快速。此外,新型材料包括功能化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MOFs)、碳纳米管、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微孔有机聚合物(MOP)、磁性纳米材料等的发展[6],在解决现有农产品复杂体系痕量分析特定目标物样品前处理的瓶颈问题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快速检测方面,高性能识别材料的制备、不同标记增敏体系的研发,并结合芯片及传感器等技术,能够提升对农产品中目标物质的精准识别能力,实现多残留同步检测。核酸适配体、受体、重组抗体等识别材料在农药、兽药、激素检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7~9]。而基于类特异性识别原件实现对多个目标物的同时检测以及利用芯片或传感器等技术集成不同污染物的检测反应,是实现不同污染物同步多残留快速检测的两个重要思路,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确证检测方面,基于多维色谱-杂交质谱技术的多类别污染物的综合分析技术也成为近年来确证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10]。多维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联用,如二维液相色谱、二维气相色谱及全二维气相色谱等与质谱技术的联用,已成为解决同源复杂组分检测的有效手段;而通过融合多种类型的质量分析器如四极杆、轨道阱(Orbitrap)及线性离子阱(LIT)等集成杂交质谱,为实现复杂农产品基质的检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未知物筛查方面,高分辨质谱具有质量范围宽、分辨率和质量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化学性非靶标物质快速筛查的重要手段。而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破坏性、无偏向性、高灵敏度以及测定快速等特点,结合模式识别在非法、恶意添加物的筛查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前瞻性[11]。集成质谱、波谱及成像技术,对未知化合物结构进行定性推断和确认,发现食品中未知风险物也是研究的重要热点。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趋向系统化、精细化 当前风险评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前沿科学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发掘技术的发展和不同数学模型软件的开发,促进了风险评估技术的系统化与精细化[5]。纳米技术、组学技术、计算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化学物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促进了风险评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风险评估的精准性[12~13]。如动物替代毒理学新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速度;基于人源细胞的机制通路研究,提高了健康效应评估的精确性;而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增强了风险评估过程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了评估的不确定性。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如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贝叶斯方法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机器学习,能够实现从海量的数据中发掘关联信息,并将分割的数据关联化,提供系统化的评估方案。基于不同需求和国情,开发的模型软件和应用也是风险评估技术不断扩展的方向。如美国和荷兰依据临界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的基准剂量(BMD)模型均已开发相关软件;基于生理模型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BPK/PD)模型可以模拟药物和其不同制剂经静脉、口服、口腔、眼部、鼻腔和肺部给药后,在动物和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行为,目前开发的商业化软件已在风险评估中广泛应用;暴露边界(MOE)法相关技术和软件在不断推进,这些风险评估相关软件的研发能够增加评估技术的准确性,必将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趋向精准化、定向化 基于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HAC-CP)总体上适于农产品的安全管控,但由于农产品的生物活性属性,自然生产特征以及供给的时效性等因素,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关键技术上,结合污染物代谢、迁移和消解等行为,防止污染物防控二次污染;通过解决关键控制点与风险预警阈值,预测模型和评价模型,有效生物的选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农产品生产、收储运过程中混合污染的综合防控技术是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方向之一[14]。围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危害因子的污染途径与过程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包括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降解规律和机理、产地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危害等开展精准化研究;针对特定环节典型农产品关键或典型危害因子开展定向化研究,形成定向化控制技术,也是实现精准农业,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趋向智能化、集成化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主要分为信息追溯技术及真实性识别溯源技术研究两个方面。在以生产档案记录为基础的信息追踪与溯源技术方面,可追溯系统应用研究成为热点,主要依托传感网及数据处理、电子标签(RFID)及无线应用、数据库与并行计算等技术的建立,实现对每一个过程的流通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目前,该技术在高附加值农产品物流仓储的追溯环节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物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溯源技术日趋网络化和智能化。在以产品表征分析为基础的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基于DNA指纹分析建立的鉴别技术由于分析精度高,已成为农产品品种鉴别的一项关键技术。同位素质谱技术发展迅速,除目前常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外,氢、氧、硫、硼和锶同位素技术的应用有效性也日益凸显[16],通过分析不同地域农产品中同位素组成特征、差异,建立溯源数据库或绘制溯源地图,可以实现对不同农产品的产地溯源。近年来,在溯源技术发展方面,一是利用锶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对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有效性日益凸显;二是重视溯源指标在加工农产品过程中的变化;三是将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DNA指纹图谱技术、代谢指纹图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以及矿物元素指纹图谱等多项溯源技术集成,形成综合溯源技术系统,集成后的综合溯源系统能够提高农产品溯源的精准度[17~18]。 三、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有科技基础与存在差距 (一)检测技术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共研发出500多项残留确证检测技术,其中农药多残留确证检测从最初的不到30种发展到700多种,兽药多残留确证检测可覆盖20大类300余种,建立了主要以农药和兽药残留为主的多项确证检测技术及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在快速检测方面,我国已经具备制备各种农药、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抗体近300种,研发快速检测产品600余种,快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十五”末期的不到10%上升至目前的80%以上[19]。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仍有一定比例我国已登记和有限量的农兽药残留无检测方法,农产品中环境污染物及与农产品品质营养相关的内源物检测方法缺乏;自主开发的检测设备少,设备成本高[20];农药抗体少,快检产品灵敏度和稳定性差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 (二)风险评估技术 在风险评估共性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剂量-反应评估中基准剂量评估技术,建立了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特别是农药)累积性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和阶梯式暴露评估方法[12];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建模技术研究,已形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数据上报系统、分析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等。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面,我国已经针对农兽药残留等危害因子,开展连续动态立体式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和专项评估,获得风险监测数据23万余条,形成23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报告。我国还缺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一些基础数据,如现有的危害因素本底含量数据、毒理学数据等基础数据缺乏,不能满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需要;在技术上,人源细胞替代动物毒理学测试及暴露组学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还刚刚起步,生物监测尚未纳入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内容;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模型不多[13]。 (三)过程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以及对农业投入品及内源毒素的消减控制技术研究[20];我国已经形成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边界划分的技术方法及水产生产区域划分方法。如2011年,我国参照欧盟法规制定形成了《2011年海水贝类生产区域划型工作要求》。针对农药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主要依据毒理学数据和残留消除规律制定出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经制定了433种农药的4140项最大残留限量。而在毒素的消减控制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形成的相关管理规范或标准有《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规程》等。尽管我国目前在农产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产地环境污染物(农兽药、助剂、持久性污染物等)与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性方面的研究缺乏;农兽药面源污染阻断和评价技术缺乏;在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新投入品所带来的危害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方面还很少。 (四)产地溯源与真实性识别技术 在信息追溯方面,我国已了《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及《热带水果分类和编码》等规范文件,建立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谷物、蔬菜、畜禽肉等主要农产品。在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我国近年来也建立了一系列方法,包括DNA标记法、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稳定同位素法、矿物元素法等,在牛肉产地溯源、有机猪肉溯源与真实性识别及鸡肉、茶叶和蜂蜜溯源技术等方面奠定了技术基础。但现有溯源体系仅仅是建立在信息记录溯源上,与质量溯源相关检测技术、质量安全溯源的检测装备、食品加工和储运过程质量溯源支持技术等还没有集成形成技术体系。由于缺乏统一的追溯标准和规范指南,各部门建立的追溯系统仍存在信息不互联互通,很多产品追溯码的作用与普通的食品标签相类似,未发挥有效的追溯管理作用,且由于缺乏农产品种植、养殖等环节的化肥农药、兽药及生产管理等信息,信息记录成本高,也造成了源头追溯信息采集困难。而在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单一溯源方法存在溯源准确性不高,溯源库存在样品代表性差,综合集成溯源系统研究应用还较少等问题。 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突破点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目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战略需求,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关键问题的突破,确定如下优先发展领域。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优先领域 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中营养品质、功能成分以及农兽药、生物毒素、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等分析新理论、新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于新型功能材料的高效前处理新技术、农产品品质形成及无损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新方法、生物监测及非定向筛查技术。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优先领域 开展对化学和生物等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控制与预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中重要化学污染物的剂量-反应评估理论、暴露评估方法优化与模型、混合污染物联合暴露综合评估风险排序与模型、农产品累积性暴露评估方法与模型、主要农产品中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模式及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整合与构建。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优先领域研究 污染物在农产品中的污染途径、成害机制及控制措施,构建农产品安全、清洁生产理论和典型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污染物在产地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降解规律,农业投入品面源污染阻抗、钝化、消减技术,典型污染物生物修复理论和机制,典型污染物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农产品产地污染物阈值及产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优先领域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矿物元素、同位素技术、生物组学技术的溯源新方法研究,不同生产模式农产品溯源技术,加工农产品溯源技术;综合溯源系统的构建。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和标准物质研究,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农兽药残留限量制定,小宗作物农药残留及风险排查,动物源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制定,产地环境污染物限量标准与安全评价分类,农产品安全与品质评价相关标准物质研制。 (六)农产品营养组分作用机制及分离基础研究 农产品组分的营养与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组分分离新技术,建立农产品品质营养功能解析与利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功能成分影响人体健康的分子营养学机制,农产品功能成分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吸收方式与作用机制,功能成分在农产品中的存在形态、结构及分布,农产品组分高效分离与重组关键技术,绿色、循环、多组分提取的理论和方法. 作者:金芬 郑床木 钱永忠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安全科技论文:建筑施工安全科技创新途径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些无良老板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不顾建筑工人的安全,违反国家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导致建筑出现问题,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失。通过近些年建筑施工安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科技创新研究,同时也加大了对该方面科技创新的投入。但是,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引言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社会中,科学技术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建筑施工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减少施工现场的伤亡人数。 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 1.1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到施工设备中 现在很多施工现场依然使用陈旧的施工设备。例如:大部分施工现场中升降机的使用依然由人工操作。假设因工人操作不当或没有定期检修而出现故障,就会发生危险。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大型的施工设备中,做到施工设备信息化。利用计算机控制升降机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工的使用,节省了部分资金。在设备中安装报警装置,在发生问题前及时进行警告,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随着城市中施工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高层的出现又为施工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施工的风险。近些年来,施工现场问题频发,由此人们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问题越来越关注。用计算机这类精密的电子仪器来操作,可以尽早防范问题的发生。将用于高层的施工设备与地面计算机相连接,实现人工智能操作,使操作更加便捷、安全。警报装置的安装可以让地面工作人员及时做好防范准备,及时疏散周围人群,即使出现了事故也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伤亡。 1.2对施工现场脚手架的实用技术创新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使脚手架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脚手架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脚手架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实用,性能变得越来越强,使操作变得更安全。但有时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或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问题也时有发生。例如:近几年来,“暖房子”政策的出台,工人们给居民楼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外衣,使千家万户的冬日都变得温暖起来。但施工工人的安全却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部分施工现场使用的脚手架都采用的是钢管式脚手架。这种脚手架在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坍塌。通过出现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施工现场脚手架安全的实用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善脚手架的防坠落功能。在脚手架的使用材料上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创新。采用更安全、更实用的材料对脚手架的性能进行完善。在对工人的防护上,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监控。例如:施工当天的天气是否会对脚手架的使用带来不便,脚手架能否承受住当前的重量,脚手架的升降高度是否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等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监控,避免问题的发生。同时,将脚手架上的每个部分完全覆盖到计算机的监控中,使计算机可以全天候的监督脚手架是否安全,工人的操作是否规范,将脚手架的使用风险降到最低。 1.3做到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技术全覆盖 目前,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施工工程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一些黑心老板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味地要求尽早完成工期,将安全问题抛于脑后。在施工现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样一句话,但是真正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的又有几人?所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控十分必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360度无死角全覆盖监控。使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人可以通过显示屏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全新的监控技术使安全责任人在室内就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通过显示屏可以观测到工人在操作设备时是否规范,工人在施工时安全设施是否到位等。同时,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检测程序,将该程序投入到施工设备中,当有工人操作不规范或是建筑的某一层建造的不合格时这个程序就会及时的发出警告,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不至于酿成大的灾祸。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关于施工现场方面的网站,将全国各个省、市正在施工的工地全部覆盖进这个网站中来,实行全国联网。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相关部门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随时监督,对安全不合格的施工现场及时发出整改通知。这样,有利于施工人员将施工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这项新的科技创新将施工现场安全的防范措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实现施工现场零风险。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途径 2.1国家加大对该方面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国家应该加大对该方面的扶持力度。首先,国家应该拥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高超的科技水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应积极地借鉴外国的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将学到的经验和我国的技术相结合,加快我国科技创新的脚步。其次,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对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进行奖励,这样对其他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就会起到激励的作用,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加大对该领域人才的培养 第一,该领域人才在现代社会中的数量少之又少,应加快对该领域的学科建设。在各大高校应开设相关专业,学习相关课程,培养该领域的专业性人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完善对该领域的学科建设,有利于加快该领域科技创新的步伐。第二,将该领域的优秀人才组成科研团队,注重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面进行研究。并为该团队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该团队设立用于科技创新的单独实验室,并配备高水平的仪器设备,为该团队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3结束语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中的设备只有和现代化信息相结合才能将这些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对于建筑施工方面的创新,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运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不断解决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开创建筑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作者:刘逸帆 陈刚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安全科技论文:煤矿安全科技挑战及对策研究 [摘要]总结了“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科技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科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大煤矿安全科技创新,打好防范煤矿事故的对抗战、外围战、应急战和监管战,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同时,针对煤矿安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科技需求,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煤矿安全的科技对策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煤矿安全;技术进展;科技对策;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加大了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和监管监察的力度,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1]。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我国煤炭产量从2.11Gt攀升到3.87Gt,增加83.4%;煤矿事故起数从3306起下降到509起,下降84.6%;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从5938人下降到931人,下降84.3%;百万吨死亡率从2.811下降到0.255,下降90.9%。但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和煤炭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煤矿安全依然面临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事故总量仍然偏高、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职业健康备受关注、科技支撑仍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十三五”期间,有必要围绕煤矿安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推动煤矿安全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此,在总结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科技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和当前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的对策和方向建议。 1煤矿安全科技主要进展 “十二五”以来,煤矿安全领域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以实施“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为契机,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和技术创新,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和工程示范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了重要支撑。 1.1煤矿瓦斯灾害防治 瓦斯灾害监控预警和瓦斯高效抽采利用是瓦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瓦斯含量快速准确测定技术实现了120m长钻孔定点取样,20min内快速测定瓦斯含量,测定误差小于7%,并在100多个矿井推广应用。开发的基于2个“四位一体”煤矿瓦斯灾害监控预警系统,大幅提高了瓦斯灾害预警自动化水平,预警准确率达75%以上。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最大扭矩12000N•m大功率定向钻机,在晋城寺河煤矿完成1881m井下近水平长钻孔施工,创造了煤矿井下顺煤层定向钻孔深度的世界纪录。研制成功适用于f≤0.5松软煤层的高转速大扭矩螺旋钻进装备、空气套管钻进装备及地面远距离自动控制钻进装备,在松藻、淮南、平顶山等矿区广泛开展示范应用,松软煤层钻孔深度最深达271m,钻孔成孔率达到76.9%。开发了煤矿采动区顶板“L”型地面井抽采技术并在晋城寺河煤矿成功应用,抽采浓度最高达93%,抽采纯量最高达3.11万m3/d,实现了本煤层采动影响区、采空区连续抽采,工作面瓦斯浓度降低约30%[2]。 1.2煤矿水害防治 水源和导水通道探测、水害预测、注浆堵水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水文地质探测与水害治理技术体系日趋完善。研发的井下瞬变电磁仪,可用于井下掘进头、侧帮、顶底板、充水采空区、充水陷落柱、含水层等隐蔽水害探测,最大探测距离达200m,准确率达到70%。研发的自记式地震仪及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显著提高了断层、陷落柱、煤层变薄带等异常体的探测精度,探测距离达1600m。研发的动水大通道突水钻孔控制注浆高效封堵技术,解决了携袋钻进、钻注一体化转换、注浆入袋、抛袋提钻等技术难题,在陕西榆卜界煤矿涌水量约1200m3/h的动水条件下,对高3m宽4m的过水巷道实施封堵一次成功,封堵巷道不足50m,注浆量不到850m3,施工工期仅18d[3]。 1.3煤矿火灾防治 早期预测预报、监测预警、新型防灭火材料和装备等是矿井火灾防治的关键。目前已形成了以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阻化剂防火、氮气防灭火、凝胶防灭火、黄泥灌浆防灭火技术等为主体的内因火灾防治技术体系。形成了以胶带机火灾预测与自动灭火技术,惰气灭火、泡沫灭火、惰泡灭火技术等为主体的外因火灾防治技术体系。煤矿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氮气出口浓度≥98%,出口流量≥2000m3/h,填补我国煤矿井下移动式大流量制氮装置的空白[4]。 1.4煤矿粉尘防治 形成以煤层注水防尘、喷雾降尘、通风除尘、个体防护等为主体的防降尘技术体系,以及被动式隔爆、自动抑爆技术两大类多类型防隔爆技术体系。粉尘浓度、粒度分布测定等粉尘检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可对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5]。研制出国内首套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综合除尘系统,在神东等矿区得到成功应用,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9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5冲击地压防治 形成了以岩石力学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与评价体系,建立了包括区域防治与局部防治的冲击地压防治体系[6]。针对目前国内外已有微震监测系统只能被动接受煤岩体破裂产生的微震信号和震源定位精度不高的现状,研发出自震式微震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区域内波速场的实时反演与解算,提高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微震监测系统的震源定位精度达到5~10m。 1.6煤矿热害防治 形成了矿井热害预测、评价、控制成套技术和装备,为改善工作环境和保障职业健康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支持。成功研制首套地面集中降温的核心设备———高低压转换装置,温度跃升小于0.5℃,设计压力16MPa,已在平煤神马集团建设示范矿井[7]。 1.7煤矿应急救援 形成了事故预警、培训演练、逃生避难、抢险救援等一系列成套技术和装备。在人员精确定位技术、无线救灾通讯、应急避灾信号引导、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先进成果。采用无线MESH网络、骨传导等技术研制了KJ30矿用救灾无线通信系统,救护队员可快速搭建数据传输通道,将事发地点的现场图像、环境参数、救护队员生命体征等信息传输至指挥中心,支持双向对讲,供救援指挥人员实时掌握救援情况并进行可视化管理和调度,目前已在14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区域队进行推广[8]。 2煤矿安全科技面临的形势 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和煤炭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也呈现新的特点,面临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事故总量仍然偏高、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职业健康备受关注等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 2.1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尽管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据统计,2012~2014年全国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重特大事故71起,死亡1278人,其中煤矿44起,死亡747人,分别占61.97%和58.45%;其次,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255,仍远高于欧美主要产煤国家平均0.03的水平;再次,煤矿安全生产指标持续走低,百万吨死亡率等指标低位反弹和反复的风险增大。此外,能源革命也给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煤矿安全水平极不平衡 长江以南及西南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80%煤层为急倾斜、倾斜煤层,薄煤层多,厚度0.6~2m,局部断层密度达到35条/km2,机械化程度极低。2012年,全国仅云、贵、川、渝、湘5省市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均超100人,共死亡672人,占全国的49%,而5省市煤炭产量仅占全国的13%。2013年,全国仅云、贵、川、渝、湘5省市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均超90人,共死亡494人,占全国的46%,而5省市煤炭产量仅占全国的12%。 2.3煤矿开发条件不断变化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具有“东贫西富”、“东深西旱”的特点,煤炭开发不断向西部和深部转移。东部拥有约90%的经济总量,而煤炭资源的赋存仅占总量的30%;西部煤炭资源的赋存占70%,经济总量仅约为10%。目前全国已有47座超千米深井,最深已达1501m,随东部煤炭开采深度增加,高地应力、高瓦斯、高地温、高承压水等带来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9]。新疆等西部地区大倾角煤层、巨厚煤层、三软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也面临严峻挑战。 2.4隐蔽致灾因素难以精确普查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通常无明显的显现特征,具有隐蔽性、时变性、脆弱性等特点,探测和预防难度大。煤矿灾害事故大多都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紧密相关,隐蔽致灾因素已成为引发煤矿水害、瓦斯和顶板等重大灾害事故的主要原因[10]。据不完全统计,在煤矿重大事故中,与地质条件有关的各类重大事故占90%。隐蔽致灾因素的致灾机理和预防机制、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快速精细探查技术与装备是研发重点。 2.5煤矿职业危害备受关注 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振动、高湿等职业危害,对职工安全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013年共报告职业病26393例,其中尘肺病23152例;煤矿职业病15078例,其中尘肺病13955例[11]。煤矿尘肺病约占新发尘肺病总数的60%。在有效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同时,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2.6煤矿安全投入面临困局 受宏观经济影响,煤炭需求持续下滑,供大于求现象十分严重,煤炭行业低迷现状或将持续。煤炭企业在经济效益普遍下滑亏损条件下,资金周转困难,安全投入难以保证。因此,煤矿安全技术装备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越来越成为现场应用考虑的重要方面,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和推广难度加大,容易影响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两方面的积极性。 3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方向 国家能源局、环保部、工信部在《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5%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2%以上。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15以下。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目标,有必要针对煤矿安全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科技对策和发展方向。 3.1攻克灾害防治技术瓶颈,打好灾害对抗战 针对煤炭开发向深部和西部转移出现的灾害新特点,以“超前预测、主动预警、综合防治”为重点,研发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动态智能探测、煤矿重大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煤矿深部开采动力灾害防控技术。重点突破小尺度地质异常体精细探测技术、隐蔽致灾因素井上下立体动态探测技术、煤矿重大灾害判识预警模型及方法、突水水源在线快速判别与智能注浆系统、超千米深部流变围岩控制技术、深部矿井耦合动力灾害防治技术、高温诱发瓦斯煤尘爆炸及自燃火灾防控技术、矿山呼吸性粉尘监测与防治技术等。 3.2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打好安全外围战 当前“减人促安”、“无人则安”的理念被广泛认同,通过提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可在提高煤炭生产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为此,有必要围绕煤矿重点生产环节及安全保障系统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开展攻关,重点突破煤矿巷道高效快速掘进技术与装备、难采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与装备、清洁智能辅助运输技术与装备、无人化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人-机-环境”信息感知和交互技术与装备、智能生产调度系统等,促进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安全高效开采水平。 3.3提升应急救援装备水平,打好灾变时应急战 煤矿应急处置与救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保障煤矿灾变时期应急救援技术装备“找得到、调得来、用得好”,急需研制集紧急避险、灾区侦测、通信定位、应急救援于一体的煤矿重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和装备。重点突破煤矿重大灾害灾情演变规律、煤矿灾变环境侦测及存储技术、灾变环境应急通信及遇险(难)人员精确定位技术、快速逃生避险救援保障技术及装备、煤矿救援通道快速构建技术及装备、智能化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技术,提升煤矿重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装备水平。 3.4提高监管执法技术水平,打好安全监管战 监管监察是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的科技含量和科学化水平。重点突破现场监督检测装备、现场执法与调查取证分析装备、信息化装备、执法配套装备等,全面提升监管监察技术装备水平[12]。此外,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现有技术标准和规程的调研和梳理工作,对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重点技术条款和关键技术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做好技术标准规范的修订和制定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监管监察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4结束语 实践表明,煤矿安全科技对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但随着发展环境、行业形势、开发条件的不断变化,煤矿安全生产紧迫性增强,煤矿安全科技挑战性加剧。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煤矿安全科技发展有必要固本拓新,加强煤矿灾害防治瓶颈技术、减人增效高端技术、应急救援保障技术、监管监察支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为早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科技保障。 作者:雷毅 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科技论文:深究学校网络安全科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许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投入使用,这无疑对加快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实现资源共享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但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校园网络的同时却忽略了网络安全问题,登陆了一些非法网站和使用了带病毒的软件,导致了校园计算机系统的崩溃,给计算机教师带来了大量的工作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所以在积极发展办公自动化、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应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安全重视。正如人们经常所说的:网络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搞好网络的安全,就成了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一位中学电脑教师兼负着校园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校园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主要是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系统安全、网络运行安全和内部网络安全。 一、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包括主机和服务器的运行安全,主要措施有反病毒。入侵检测、审计分析等技术。 1、反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是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它能够传染其它程序,并进行自我复制,特别是要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有着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因此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是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方法是使用防病毒软件对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或者在工作站上用防病毒芯片和对网络目录及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等。如我校就安装了远程教育中心配置的金山毒霸进行实时监控,效果不错。 2、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指对入侵行为的发现。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以提高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及时对系统进行安全防范。入侵检测系统包括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和硬件,主要功能有:检测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检查系统的配置和操作系统的日志;发现漏洞、统计分析异常行为等等。 从目前来看系统漏洞的存在成为网络安全的首要问题,发现并及时修补漏洞是每个网络管理人员主要任务。当然,从系统中找到发现漏洞不是我们一般网络管理人员所能做的,但是及早地发现有报告的漏洞,并进行升级补丁却是我们应该做的。而发现有报告的漏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经常登录各有关网络安全网站,对于我们有使用的软件和服务,应该密切关注其程序的最新版本和安全信息,一旦发现与这些程序有关的安全问题就立即对软件进行必要的补丁和升级。许多的网络管理员对此认识不够,以至于过了几年,还能扫描到机器存在许多漏洞。在校园网中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着各种的服务,但是服务提供的越多,系统就存在更多的漏洞,也就有更多的危险。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应将不必要的服务关闭,只向公众提供了他们所需的基本的服务。最典型的是,我们在校园网服务器中对公众通常只提供WEB服务功能,而没有必要向公众提供FTP功能,这样,在服务器的服务配置中,我们只开放WEB服务,而将FTP服务禁止。如果要开放FTP功能,就一定只能向可能信赖的用户开放,因为通过FTP用户可以上传文件内容,如果用户目录又给了可执行权限,那么,通过运行上传某些程序,就可能使服务器受到攻击。所以,信赖了来自不可信赖数据源的数据也是造成网络不安全的一个因素。 3、审计监控技术。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能够识别谁访问了系统,还能指出系统正被怎样地使用。对于确定是否有网络攻击的情况,审计信息对于确定问题和攻击源很重要。同时,系统事件的记录能够更迅速和系统地识别问题,并且它是后面阶段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另外,通过对安全事件的不断收集、积聚和分析,有选择性地对其中的某些站点或用户进行审计跟踪,可以及早发现可能产生的破坏性行为。 因此,除使用一般的网管软件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外,还应使用目前已较为成熟的网络监控设备,以便对进出各级局域网的常见操作进行实时检查、监控、报警和阻断,从而防止针对网络的攻击与犯罪行为。二、网络运行安全 网络运行安全除了采用各种安全检测和控制技术来防止各种安全隐患外,还要有备份与恢复等应急措施来保证网络受到攻击后,能尽快地全盘恢复运行计算机系统所需的数据。 一般数据备份操作有三种。一是全盘备份,即将所有文件写入备份介质;二是增量备份,只备份那些上次备份之后更改过的文件,这种备份是最有效的备份方法;三是差分备份,备份上次全盘备份之后更改过的所有文件。 根据备份的存储媒介不同,有“冷备份”和“热备份”两种方案。“热备份”是指下载备份的数据还在整个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只不过传到另一个非工作的分区或是另一个非实时处理的业务系统中存放,具有速度快和调用方便的特点。“冷备份”是将下载的备份存入到安全的存储媒介中,而这种存储媒介与正在运行的整个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没有直接联系,在系统恢复时重新安装。其特点是便于保管,用以弥补了热备份的一些不足。进行备份的过程中,常使用备份软件,如GHOST等。 三、内部网络安全 为了保证局域网安全,内网和外网最好进行访问隔离,常用的措施是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采用访问控制和进行网络安全检测,以增强机构内部网的安全性。 1、访问控制:在内外网隔离及访问系统中,采用防火墙技术是目前保护内部网安全的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最在效和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据安全政策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防火墙技术可以决定哪些内部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外界的哪些人可以访问内部的哪些服务,以及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其基本功能有:过滤进、出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等。应该强调的是,防火墙是整体安全防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必须将防火墙的安全保护融合到系统的整体安全策略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 另外,防火墙还用于内部网不同网络安全域的隔离及访问控制。防火墙可以隔离内部网络的一个网段与另一个网段,防止一个网段的问题穿过整个网络传播。针对某些网络,在某些情况下,它的一些局域网的某个网段比另一个网段更受信任,或者某个网段比另一个网段更敏感。而在它们之间设置防火墙就可以限制局部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2、网络安全检测:保证网络系统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分析,用实践性的方法扫描分析网络系统,检查报告系存在的弱点和漏洞,建议补救措施和安全策略,达到增强网络安全性的目的。 以上只是对防范外部入侵,维护网络安全的一些粗浅看法。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是校园网络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健康正常的校园网络需要广大师生共同来维护。 安全科技论文:煤矿安全科技支撑作用 1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的差距性 近几年,山东煤矿安全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差距。(1)认识不够“高”。个别煤矿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认识不到科技对安全生产的巨大支撑、保障、推进作用。(2)转化不够“快”。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结合不紧、推进较慢、转化率较低,市场化运作不够灵活。有的科技成果获奖后即被放至一边、束之高阁,有的科技成果只是在某一单位、某一地点运用,没有实现从“一花独秀”向“春色满园”的转变。(3)基础不够“实”。支撑科技工作的检测检验、技术服务等支撑能力相对滞后,安全基础相对薄弱;科技项目与安全生产需求不匹配,重大隐患治理等关键项目缺口较大,冲击地压防治等重大灾害防治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联合攻关、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4)投入不够“大”。尤其在科技项目上存在资金短缺问题。鉴于煤矿行业的艰苦性、特殊性,煤炭院校的毕业生不愿到煤矿工作,造成科技人才短缺,普遍缺乏后续人才。 2煤矿安全科技支撑的六大功能 科技工作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反映了安全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体现了“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综合来看,煤矿安全科技具有“六大”功能。(1)基础功能。如果把煤矿安全比作一座大厦,科技则是最重要的基础和磐石。没有科技做基础,煤矿安全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世纪初,部分小煤矿设备简陋,科技手段落后,作业环境恶劣,煤矿安全基础薄弱,“镐刨煤,人攉炭”现象普遍,更谈不上现代化技术,防治大事故没有有效手段,职工生命得不到保障,导致事故多发、频发、高发。(2)支撑功能。科技是支撑安全生产的“钢筋铁骨”,如同液压支架一样支撑着整个工作面,为作业现场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增强了防范事故的“硬实力”。如果是木支护,效果可想而知。现代化的科技装备武装了矿井通风、运输、机电等各大生产系统,数字化矿井、智慧矿山建设支撑了安全生产的“半壁江山”。(3)保障功能。科技是职工生命安全的“保护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科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保障功能,就有什么样的安全状况。近几年来,部分煤矿针对以前在矿井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且与有关单位共同开展了科技攻关,如冲击地压工作面转载机岗点无人操作、准无人化工作面集控一体化系统、工业电视检测与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等,有效地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4)推动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安全生产的“内动力”、“助燃剂”,正日益渗透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对安全工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成为推动煤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近几年,各煤矿企业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应用方面动了脑筋、下了功夫,推进了煤矿安全科技工作上台阶、创水平,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5)提升功能。科技具有三方面的提升功能:提升“安全系数”,提升人员素质,提升工作效率。如,生产系统的远程监控、无人值守技术,减少岗位人员,提升了准确性、可靠性;单轨吊运输替换了小绞车,煤流运输实现了皮带化,既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安全系数”。另一个层面讲,现代化技术装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懂理论、会操作,方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通过学习培训和实际工作,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6)促进功能。近几年,各煤矿加大安全投入,更新了一大批安全设施,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发展和安全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山东煤矿安全形势逐年稳定好转,安全工作走在全国先进行列,安全科技功不可没。 3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科技有效途径 3.1重点抓好煤矿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结合当前实际,围绕科技研发、新技术推广、科技活动、信息建设、专家支撑、技术服务等工作,重点抓好安全支撑体系建设完善。框架图见图1。 3.2突出煤矿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围绕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顶板、高温热害等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以及应急救援与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破解安全难题,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控制重特大事故。 3.3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机制,完善共性技术转化平台,提高成果的共享和转化率;大力推广对安全生产效果明显、有较强推动和保障作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对影响重大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要强力推广应用。 3.4创新发展信息化和安全产业信息化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煤矿安全需求,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建立完善物联网系统,加快科技工作信息化进程;大力培育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产业,制定培育发展安全科技产业实施总体方案,重点研制检测监控、安全避险、个人防护、灾害监控、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进一步提升安全装备水平。 3.5多措并举发挥专家支撑作用成立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煤矿企业等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专家库,遇有重大技术课题、项目验收、成果推荐等情况,启动专家库。加强高等院校、集团技术中心之间的联系,建立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创新平台为支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积极组织经验交流,以现场会、专业会、学术交流会等形式,加快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共享。 4强化煤矿安全科技保障工作 科技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工程,需要坚强的组织领导、完善的工作制度、有力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全面完成。 4.1强化组织保障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业务部门具体抓,技术人员细致抓,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组织体系,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确保工作效果。 4.2强化素质保障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激励和引进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落实人才倾斜政策,创造良好、舒心的工作环境。 4.3强化技术保障建立健全以各集团技术中心、科技管理部门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推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负责制,强化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4.4强化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科研经费充足,稳定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幅度应不低于企业总产值增长幅度;拓宽资金渠道,探索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模式,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的各项优惠政策。 4.5强化制度保障制定有利于激励科技工作的政策机制、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科技评价、考核、激励机制;严把科技计划编制关、实施关、考核关、奖惩关,对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5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构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推动督促、科研院校积极参与、服务机构技术支持、煤矿企业强化落实”的科技工作格局,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成果转化率,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创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工作长效机制,为煤矿安全状况稳定好转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作者:杨成超 单位: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全科技论文:构建安全科技服务新模式 2014年以来,山西省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任务日益加大。山西省安科院努力加快自身发展,增强安全科技支撑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包括全面整合安全科技优势,积极拓展安全生产科技合作,努力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努力构建新形势下安全科技服务发展的新模式,全面提高安全科技支撑能力。 开发新领域 山西省安科院通过强化与市县政府合作,开发了区域性安全科技服务新领域。区域性本质安全建设是推动区域整体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方式,也是安全生产科技支持安全发展的新途径。为此,省安科院研究分析了山西省各市县产业结构、安全生产形势和经济发展特点,确定了重点支持方向,制定了整体服务框架和具体实施方案,选择了全省非煤矿山大县――忻州市繁峙县,作为区域性安全科技支持的重点之一。繁峙县是山西省工业大县,以铁、金、银、钼等金属矿业为主导产业,选矿厂、冶金、炼焦、化工、金属加工销售等相关企业较多。2014年6月7日,山西省安科院与繁峙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创建省级重点安全生产示范县”合作协议。在协议中,确立了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建成“省级重点安全生产示范县”的目标。 山西省安科院主要为该县提供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日常安全生产“六查”(查思想、查领导、查现场、查隐患、查制度、查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提升与过程控制体系建设等支撑工作,同时还提供事故应急救援、调查分析,以及组织控制培训、考核评估等全方位服务。针对该县金属矿山、冶金企业、尾矿库多的实际情况,山西省安科院还为该县有关企业提供职业卫生检测检验、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等方面的支持,拓展了区域性安全科技的新服务。目前,山西省安科院正在与省内其他市县进行合作洽谈,以进一步扩大区域性服务范围。 “创建合作”工作的开展,使山西省安科院在繁峙县构建了多行业、多领域、多技术、系统性、综合性区域安全科技服务格局,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项支撑、四个重点、五项服务”的安全科技服务模式,即:以县域安全发展为中心;成为安全科技服务平台和安全科技研发实验平台;强化了重大危险源监测、安全隐患检测排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治理的三项科技支撑;以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提升与过程控制体系建设、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分析工作,以及组织控制培训和考核评估的四项合作为重点;给予安全评价、职业卫生项目建设“三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设备设施检测检验、安全科技产品推广五项服务。同时,还在整体安全科技服务中实现了“三个延伸”,即:在安全科技发展中向采空区治理、岩爆预防治理技术研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措施整体推进延伸。通过这些举措,使得由原来单个企业、单一服务的零散型服务,变为综合性、系统性、集中性服务,安全生产科技服务效果大幅提高,有力提升了山西省安科院竞争力和安全生产科技的全面快速发展。 通过“创建合作”,陕西省安科院还初步形成了集“政府主导、安监督导、企业落实、科技支持”为一体的整体协调并统筹推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较好地解决了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中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安全科技占比不协调的弊端,解决了安全生产监管与安全科技服务不同步,导致安全隐患治理此起彼伏的问题。对于有效提高区域安全生产针对性、协调性和监管科技同步的系统工作能力,提高区域性安全生产整体发展水平,产生了重要作用。 深化新格局 山西省安科院在支持企业安全发展中,以往主要采取单一的安全技术服务方式,既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又不利于安科院的发展,造成资源利用率低、服务能力不能有效发挥。因此,省安科院力求扩大与产业企业的合作范围,构建系统性安全生产服务的新格局,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安全生产科技服务,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科技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水平。截至2014年8月,山西省安科院已与山西中强煤化有限公司山煤焦电化材一体化工业园区签订了7个项目的整体安全科技服务协议,在安全评价、职业卫生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隐患排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设施设备检测检验等项目中,给予服务支持。此外,还与大同市天镇县瑞祥矿业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从安全评价开始,为整个生产过程开展安全技术支撑服务,最终科企双方满意,提升了服务效果和工作效率。 强化与产业企业合作,形成了安全生产科技“线条式服务”, 拉长了安全生产科技服务“链条”。特别是与行业、大型条管企业的合作,拓展了全省的安全生产科技服务的覆盖面,突显了新形势下科企之间安全发展与科技支撑相互依存的新型关系,突显了安全科技专业化、系统化、高效化的服务形式,深化了安全科技服务内容,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效果,为安全科技发展和安全科技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基础。 培育新能力 强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共享安全科技服务新能力。山西省安科院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关村科留园、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技实体合作的基础上,2014年先后与3家科技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一是与四川省安科院的“院际合作”,发出了“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建设,共创全国先进安科院(所)”的倡议,合作重点是引进四川省安科院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山西露天煤矿排土场稳定性评估、非煤矿山尾矿库及高陡边坡监测监控、危化行业危险品储罐变形监控中进行广泛应用,填补了山西省安科院在该项技术的空白,提升了安全科技实力。2014年6月上旬,对五台县天和煤业张家庄排土场、东侧排土场和繁峙县宝山矿业小壁沟尾矿库,进行了完整、快速、高精度、无接触的三维激光扫描测量,采集岩土地质及地形三维数据,为边坡、隧洞等岩土工程三维模型的建立和变形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并对坝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二是与中化赛鼎有限公司的“跨际合作”,实现市场资源、人才技术合作共享。赛鼎公司在煤化工、工业工程中氯化、氧化、烷基化等工艺和设备设计上给予省安科院支持。三是与湖南凯天环保集团的“跨省合作”,致力于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该技术在全省的运用,将极大地改善煤化工、煤矿、金属非金属、冶金等有关行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提高全省职业卫生安全水平。 山西省安科院通过强化与科研机构“院际、跨际、省际”合作,形成了“链条”式安全科技发展格局,带动新技术、新人才源源不断吸收进来,拓宽了自身安全生产科技能力。通过广泛合作,较好地实现了技术引进对接、市场资源共享、科技人才培养、推进项目研发、增强支撑能力。目前,山西省安科院开始着手建立隐患排查系统和信息平台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滤毒罐项目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技术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噪声治理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尾矿库溃坝灾害数值模拟分析系统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进入了推广应用阶段。至此,山西省安科院已基本形成了集“市县政府、产业企业、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推广应用”一体化,构建了新形势下安全科技发展的模式,对于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安全科技论文:浅谈安全科技在油气田生产方面的应用 【摘要】:油气田的开发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危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较多,发生事故的几率较高,是一个高危行业,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但随着各种安全科技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油田的安全生产监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油区的安全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质的飞跃。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油田安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绩;探讨了科学技术已成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从安全科技体制机制、研究、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倡导企业应该用创新和改革的思路及勇气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科技 安全生产 监管 应用 一、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迫切需要科技支撑 近年来,我油田正处于建设大油田的关键时期,也处于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的显著位置,对油田的安全生产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田开发过程中在安全监管方面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复杂性不断加大;由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安全基础设施不配套或严重不足、装置落后等情况的好转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决定了油区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防范和处理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大大增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不可估量。要扭转和缓解这种严峻形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现,它对安全生产基础的巩固和保障作用越发显现,因此迫切需要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来有效指导安全生产,来提升安全防护整体水平,来提高监督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促进企业安全技术升级。 (一)安全生产监管的特点需要科技支撑 安全生产监管几乎涉及所有的领域,涉及众多的事项。它适用领域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其特点决定安全生产监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只有把工作重心向事前预防倾斜,超前防范,未雨绸缪,才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目前我们的事前监管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科技手段,大部分监管只能凭借经验,靠的是眼看、手摸、鼻子闻。这种落后的手段,对于油田运行的变配电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虚接、断路等等的预先判别无法实现,只有当问题发生后,才有可能去查找整改。由于缺乏有效的科技检测手段,无法预先查找出隐患部位,任由隐患升级。隐患处理固然重要,但是指导事故单位进行隐患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 科技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应用 (一)建立了HSE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监管能力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如果每个企业都把自己的责任履行到位,实现其本质安全,那么事故就没有发生的可能了。但目前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问题,为此油田公司创建了HSE管理平台,包括:HSE过程控制系统、HSE事故隐患管理系统、HSE特殊作业系统、不停产检测系统、安全经验分享平台等等,实现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着重解决了以下的突出问题:一是之前油田公司多采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联合检查的方式进行沟通,行政效率低、部门之间沟通难的问题,安全主管部门将监管情况放入系统中,其它部门可进行有针对性管理和落实;二是解决企业安全管理不专业的问题,系统中录入的安全隐患按照专业特点和分工由相关专业部门落实治理,使企业按照标准化方式进行管理;三是对企业进行安全提醒。提醒企业按时阅读上级部门的通知通告、按时进行特种设备年检、按时进行人员培训;四是上级安全主管部门与下属单位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工作等等。总之,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在上级部门与公司间、公司与下属单位间建立起一个多向的、互动的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对企业的实时监控和标准化管理。 (二) 发生事故后实施有效救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对简单事故救援问题不大,但一旦发生灾难性事故,如火灾、坍塌、毒气蔓延、井喷失控、爆炸等救援人员不能进入事故现场的情况,或遇到现场光线黯淡,救援人员仅凭肉眼无法观看的时候,我们的救援指挥者、专家无法对事故现场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事故救援。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研发危险场所应急救援防护装备,对在特殊条件下实施救援大有益处,对救援人员配备先进的救援装备:人员生命报警仪、有害气体探测仪、正压呼吸器、先进的声纳通讯指挥系统、高温耐火服等等,可以显著提升救援能力和效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缩短事故救援处置时间。 三、 科技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下几点: (一) 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地位有待提升,“科技兴安”的各种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从目前情况看,油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还是依靠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行政管理,科技远未成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主要动力和手段。 (二) 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科技投入缺乏激励政策,投入机制不完善,对安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油田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仍没有明确可靠的资金渠道,导致安全主管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组织对一些公共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 (三)安全生产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还处在初始阶段。油区的安全生产科技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其他重点专业和领域。当前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和转化率都比较落后,安全生产科技贡献率低;安全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差,一些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共性、关键性问题尚未解决,安全生产的科研储备匮乏。 (四)安全生产领域人才培养严重滞后。每年油田接收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学科的人才依然不足;现有的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缺乏进一步培养深造的机会;未完善和建立各级的安全生产专家库,不能充分发挥每个安全生产专家的作用,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更新缓慢、科学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有待提高;有关安全技术研究专家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机构和学术研究平台,缺乏高层次安全技术人才的引进。 四、 结论 近些年来,油田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科研投入、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果喜人,对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基础性作用,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大力推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对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构建油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安全科技论文: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的我国的煤矿自然条件差和开采人员结构复杂职业素质普遍较低,所以我国在煤矿生产安全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而且目前为止,我国的煤矿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生产体系还不够成熟,这导致煤矿生产矿难频发,严重危害着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接下来,笔者将在充分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和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针对我国煤矿现有安全生产形势的对策。 关键词:煤矿安全科技 面临现状 发展方向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是煤矿生产的基本准则,安全永远是煤矿监管人员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只有在确保采矿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采矿工作才会正常进行,才能保证煤炭资源源源不断的供应。特别是在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利用安全科技来确保煤矿的生产安全,已经迫在眉睫。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全国各地依然矿难频发,据有关资料表明,去年全国一共发生了11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者造成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如洪洞“12.5”矿难造成108人死亡、唐山刘官屯矿瓦斯爆炸死亡181人等,这些重大煤矿是事故无疑为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敲起了警钟。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应该得到每一位管理人员的重视。通过建立有效的煤矿生产安全体制和积极研发先进安全生产技术来保证煤矿的生产安全,促进煤矿资源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1.1 煤矿自然条件差 我国煤矿幅员辽阔,普遍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引发重大煤矿开采事故。其带来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煤矿瓦斯大、自然发火严重、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煤矿热害等方面。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仅给煤矿的开采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而且严重危及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我国所有煤矿几乎全为瓦斯矿井,每年由于瓦斯爆炸引发的矿难事故数量也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去年共发生较大瓦斯事故63起、死亡290人,重大瓦斯事故18起、死亡352人。这些自然条件,是制约着煤矿开采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煤矿生产所面临的基本现状。 1.2 矿井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技术装备不足 目前为止,我国在煤矿机械化开采方面所做的工作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在重点煤矿地区的机械化程度为75%,在一些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机械化程度仅15%,全国平均采矿机械化水平不足40%。这导致采矿的许多工作都需要人力去完成。而且,在安全技术设备上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在许多重点煤矿区,就连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甲烷传感器等一些必备的安全设备配备的严重不足,而且有些矿主一味的追求暴利,没有对矿井区的防尘供水系统、电气防爆系统以及各种安全仪表进行适时的检查和积极的更换,有许多的电气设备仍然被超期服役。这违规违纪的现状都严重的威胁着下井人员的生命安全。 1.3 煤矿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管理落后 我国煤矿产业用人非常多,而且农民工使其主要的劳动力,他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且其流动性较大,在专业知识培训方面严重不足,导致很多有很所违章操作的现象。除此之外,我国煤矿安全体系方面也不完善,许多安全管理工作都是有管理人员主观意愿和从事经验,去安排工作。管理技术缺乏,管理理念落后,这也是我国矿难频发的主要原因。 2 煤矿安全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不够,创新能力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煤矿开采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但是,由于煤矿是一个涉及专业领域较广的产业,所以对其安全理论和生产体系的研究较难把握方向。这导致我国的煤矿生产行业一直缺乏一个完善的指导体系,这也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2.2 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由于煤矿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且我国的煤矿资源丰富,这导致从事煤矿生产行业的人员较多,而且复杂多样,这导致整个煤矿生产行业处于一个比较松散的局面,所以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一直缺乏研究,对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2.3 科研力量不足、专业人员缺乏 近几年,由于各个高校不断地实施教育改革,许多高校都没有开设与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的课程,这导致科研力度严重的缺乏。而且由于我国对矿难事故频发,导致人们都认为煤矿生产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工作,所以人们都不愿意煤矿产业方面发展,这就使的我国极度的缺乏专业人才,煤矿科技工作也陷入人才短缺的境地。 3 煤矿安全科技发展方向 3.1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技术 抽放瓦斯是防治瓦斯爆炸的基本措施。但是我国的地质结构发杂,地质覆盖层的透气性较差,这导致瓦斯很容易在井中聚集。所以应该积极研究煤矿打孔施工技术,并研发配套钻孔设备,提高对本煤层的瓦斯抽放效率,给开采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3.2 矿井粉尘防治技术 我国目前使用的矿井防尘设备,体积较大,移动很不方便,这大大增加了开采人员的施工难度。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防尘系统排放浓度在5 mg/m3左右,而国外的先进设备排放浓度在1 mg/m3左右,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对矿井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 3.3 矿井应急救援装备的研究 由于近年来我国矿难频发,所以积极研究矿井应急设备可以说是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研究的首要任务,在快速抢险就灾方面,我国尚无成套的专业化技术和设备,所以我国应组织专门部门加大对紧急救灾设备的研究,为救灾决策指挥和事故状态方面提供完善的技术保障。 4 结语 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煤矿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煤矿产业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加快煤矿安全科技的研发,使煤矿产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管理监察力度,使我国的矿产安全“更上一层楼”。 安全科技论文:煤矿安全科技推广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煤矿业一直都是我国能源生产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其他相关企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一直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煤矿业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也是我国生产事故多发产业。众所周知,煤矿业中的采煤工作是要在地下进行的,这就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为了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我们要积极推进煤矿的安全科技,减少煤矿业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煤矿;安全科技推广;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率也在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的安全科技也随之得到了较大发展,同时煤矿安全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不仅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对煤矿安全科技推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大众传达推广的现状及相关对策就成为了当前的主要问题。 一、煤矿安全问题简论 近些年来煤矿的安全问题总是出现,随着开发技术的推广,安全问题的种类在逐渐的增多,其中瓦斯问题、粉尘问题、火灾问题、水害问题等等是常见的安全问题。从近些年来的事故发生率和事故类型来看,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深而不断出现的,尤其是其中瓦斯爆炸所引起的事故频繁出现,这种瓦斯问题同煤矿开采工作的矛盾在逐渐的加深,同时,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开展,热害也逐渐成为了主要的问题,随着煤矿生产形势集约化程度增加,现代生产矿井很容易出现多种灾害问题耦合出现的现象。 在以上的问题中,瓦斯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同时,煤矿的采掘过程中也会出现安全事故。面对着这些问题的存在,安全生产的实现就需要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持,为此,要推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二、煤矿安全科技推广现状 煤炭的安全生产对科学技术的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的标准,近些年来,在安全科技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进行煤矿安全科技推广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安全科技的推广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为此,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科技推广效率和质量,我们要积极研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推广体制问题。当前,煤矿安全科技推广虽然在进行着,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推进的体制同煤矿业现行的发展需求是不相符合的。在我国煤矿安全科学技术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先进的技术中借鉴过来的,在借鉴和自我研究过程中,国家对其的重视力度在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加大,但是,受到利益观的影响和企业投入成本的限制,各个相关科研公司或者企业研发部门对安全科学技术推广方面研究重视度严重不足。在现代煤矿企业的科技发展体制中,多数是以政府的推广政策为主导,在企业体制中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研究、消化、应用推广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市场调节在企业中并没有发挥作用,所以就导致了企业中的推广体制没有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相符合,与此同时,也使得企业对安全科技的需求没有受到市场体制的调节,也就导致了科学技术发展为科技成果,再到实际应用都没有受到市场的调节,不能够及时根据煤矿企业发展的具体需要进行安全科技的推广。 2.投入与监管问题。现代煤矿企业中安全科技的资金投入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首先,投入问题。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我国政府已经减少了对煤矿企业的资金支持,而煤矿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低价位在发展运行,同时安全科技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比较大,这种资金投入和产出上的矛盾就造成了煤矿安全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不足,如果强行进行安全科技的推广会给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单靠煤矿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是很难实现安全科技的高质量推广的。其次,监管问题。这里的监管问题还是指资金的监管问题,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监管制度不够规范,存在着安全生产费用被挪用的现象。 3.人员素质问题。据了解,我国煤矿企业中的科技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高尖端技术人才所占的比例比较小,这也就导致了科学技术上的很多难题没有被攻克,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在煤矿也中所占的比例在12%左右,而煤矿企业人才需求补充还不满10%,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更是不足,这种人才匮乏就导致了煤矿企业的预警能力、灾害认识能力、抢险救灾能力以及安全管理等能力水平都比较低。 三、煤矿安全科技推广有效对策 针对煤矿安全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安全科技推广的有效性,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完善煤矿安全科技推广体系。在政府对安全科技推广提高重视的同时,煤矿企业也要完善自身的安全科技推广体系,首先就应该在制度上对安全科技推广活动积进行明确。利用专项资金,建立一个把科学研究成果化、应用化的专业部门,成立一个科技推广活动的载体。其次,要严格执行力度。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让煤矿安全科技的推广活动有章可循,那么,制度制定之后要严格执行力度,一定要明确规定出执行的具体程序,根据煤矿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安全科技研究。同时,还要相应的建立一个安全评价体系,要根据煤矿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评价,判断出不同评价要素对安全的不同影响,以此构建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2.强化费用监督力度。要在煤矿企业中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出安全科技费用的使用标准,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在制度中要把安全科技费用的具体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比如,应该包括设施、设备、安全教育、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明确何种资金利用方式是正确合法的,为监督检查机构的检查行为提供明确的执行标准和判断标准。同时,国家还应该在资金上给予一定鼓励,通过财政政策等给予支持。 3.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在煤矿企业中应该积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发展专业化对口教育,同时要对在职企业员工进行再教育,提高员工的总体素质,推广煤矿企业同大专院校的合作,煤矿企业可以为大专院校提供经验丰富的讲师和相关设备,而大专院校负责为煤矿企业提供高素质定向人才,为煤矿企业的人才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舆论的压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都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加大煤矿企业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完善企业自身的安全科技推广制度、拓宽企业科研经费的融资渠道、完善煤矿企业人才发展制度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煤矿安全生产性,在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社会效益。
一、前言 在会计专业中,实践教学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它以培养高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实践教学在会计专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对该专业在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组织、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优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1.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近年来,我们根据学生需求和市场调研,不段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比如,我们增加了纳税申报实践环节和沙盘模拟的操作内容,并且组织学生每年参加比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连续几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取消课程设计,使实践实习贯穿整每门课程中。根据广泛的调研,在2018培养方案中,我们取消了课程设计环节,把这一实践环节增加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增加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性,更能使学生更快的消化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突出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3.设立学分置换制度。有两方面,一是鼓励在校生考取国际资格证书,考试合格将置换本校的理论课程的相应学分,促进了我校教学的国际化;另一方面,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应届毕业生可以到“接受学校认可的、将来学生拟就职的单位”实习实践,实习实践单位提供“符合学分置换条件的相关课程”用于置换本校课程,相当于应届毕业生提前接受“学校认可的、将来学生拟就职的单位”的职业培训。学分置换政策提高了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分认定办法 会计专业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创新学分认定标准为4分。参加“大创”、“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项目省级金奖记6分银奖记5分铜奖计4分,校级记2分。 (三)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1.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不断完善实验中心的硬件以及软件条件,我们完成了省财政经济管理综合开放实验平台专项建设、省财政经管类创新创业云管理实训平台专项建设以及沙盘模拟的平台建设,各实训场所设备先进、功能多样、环境良好、仿真性强,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近三年,各专业实训项目开出率均为100%。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近年来,学院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以下5家,分别是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九台大学生创业园、吉林省东奥世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吉林省百旺金赋科技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我们与之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校外实训基地先后接收我会计专业近500名学生参加专业课程实训、实践锻炼。 三、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初步启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会计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根据各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组织综合教学指南的编制,构建综合的教学情景,综合教学环境的创设、安排课程整合教学时间、知识和职业综合训练的质量要求。 (二)促进了教师实践科研能力的提高 四年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现已经开发出一套适用性较强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通过学校的审核),完成课题《高职与地方工科院校会计专业比较研究》、《会计学精品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会计国际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地方工科院校会计学优势特色专业培育与建设研究》完成论文《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对策研究》、《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等。 (三)校企合作办学成效显著,共赢局面初步打开 会计专业实行校企合作,效果显著。目前,有2个“2017年吉林省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项目落在了财会系(会计学专业(课程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依托“英谷·云”教学平台可以开展多项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和综合实践。 (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各类成果显著 针对会计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建设了《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省级优秀课课。并编写了《会计学》《审计学》《税务会计》等多本教材,教材编写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掌握足够知识的原则,更适合时代的需要。近几年财会系教师和学生在校外参加实践技能大赛获奖颇多,成绩斐然。 四、结语 会计专业教学工作要与时俱进,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更新教学理念,在开展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等等都在严重的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得人们居住的环境被雾霾与温室效应等困扰。为了更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进行园林化建设非常有必要。文章从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展开探讨与分析。 1引言 在人类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很难免会对自然环境的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的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城市作为人类聚集地,是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活动场所。因此,也是对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地方。为了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做好城市绿化工作。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城市园林,一些这方面的专家提出城市园林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新型环境保护道路,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途径,目前已经在一些城市建设当中实施,并且得到了一致好评,发展势头良好。 2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我国只注重工业与科技的发展,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却并没有重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很多的城市里见不到蓝天白云,多的是雾霾天,空气质量非常的差,能见度也变的很低,这样的环境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甚至是人们的健康,例如北京在2017初年到2018年末这近两年里有一半以上时间都有雾霾。再有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类将自然资源开采的几乎殆尽,这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城市进行生态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必须做好城市的绿化建设。 3城市园林与城市林业的发展 3.1城市园林的发展 在十九世纪中叶城市园林概念被提出来,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在城市园林中引入生态理念,这才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城市园林。不过,最开始建设城市园林的目的是为了观赏,不过现如今的城市园林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更多的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化生态园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很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到城市园林的设计与研究当中。特别是最近几年,城市园林的生态功能备受人们的重视,其观赏功能逐渐被淡化。现代化的城市园林更注重的是对其绿地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配置,丰富其绿植,逐渐由以前的艺术园林向着绿化园林转变,例如天津地区新建的生态园。 3.2城市林业的发展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城市林业这一概念被有关学者提出,已经提出就得到了各界的认同,并快速的推广开来。城市林业其实属于林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涉及到范围与领域相当广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缓解人们在城市中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心里压力,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展城市林业相关的建设工作的,城市林业建设一经提出,就引发了诸多人士的关注与好评,经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城市园林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在很多城市开展了城市林业规划,为城市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道路。 4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必要性 如果说森林是地球的心脏,那么城市绿化则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心脏,是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城市绿化时必须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城市形成一个稳定、可持续性的绿色环境体系。在一些大型城市当中,只靠单一形式的城市绿化已经很难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城市园林与城市林业二者绿化功能的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绿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为来城市绿化的需求,由此可见,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5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策略 5.1在管理上一体化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园林与城市林业相关的工作需要涉及到很多的部门,要想更好地实现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应该先对其涉及到的部门进行科学的整合,实现管理统一、工作目标统一,只有先将各部门统一化管理,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相关工作的效率,促进其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城市园林绿化和林业一体化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制,确保绿化工作的质量与合理性。还应该对城市中的绿化规划工作加以重点,进一步加强园林与林业之间的科学、合理的结合,使城市绿化达到最佳状态。 5.2建立一体化平台 在我国的城市绿化建设与城市林业建设中,有一些地方是重合的,不过大部分还是不同的,二者各有优缺点,在城市的绿化工作当中可以很好的实现互补。所以,在进行城市绿化工作时,没有必要强化一方,弱化一方,应该将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相互融合。为了使城市工作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应该给城市绿化与城市林业的技术人员们构建一个统一的科研交流平台,方便他们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为城市绿化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5.3明确双方功能和定位 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城市绿化效率,就应该将城市园林与城市林业二者的功能与定位加以明确,便于二者的功能互补,避免出现功能重合的情况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积极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环境生态互补机制。 6结束语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对城市污染问题与自然环境破坏问题必须加以重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城市中科学的融入生态环境系统显得非常有必要,将城市园林与城市林业进行合理的结合,实现二者的一体化,可以使城市绿化职能发挥的更加到位,以达到建设绿色环保型城市的目标。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城市环保的宣传工作,大家一起努力,保卫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禇晓蕾.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的相关思考[J].现代园艺,2013(14). [2]何国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思考[J].现代园艺,2012(18):165. [3]宋俊荣.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 作者:邓建辉 单位:福建省源野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浅谈生态文明的实践伦理:生态文明视域下能源困境的伦理审思 摘要:能源问题关系到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延续。能源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紧张,实质是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危机。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义”的沦丧、以经济理性僭越价值理性,是能源困境的根源。从“控制自然”到“遵循自然”的伦理觉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实践,为人类超越能源困境提供了可能。建构经济—环境—伦理生态,达致义利相融、德得相通,强化企业、政府等组织的伦理责任,呼唤“类本质”的觉醒是人类超越能源困境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能源困境;人—自然—社会系统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历了古代的薪柴时期、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以煤炭为主的时期、20世纪以石油为主的时期几个阶段。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路高歌猛进,靠消耗大量能源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今,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日渐枯竭,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已涉及到全球安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关系到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必须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以认真理性的学术态度剖析能源问题的根源并合理应对,以期为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个转折的契机。 一、能源问题的凸显及其伦理透视:人—能伦理关系极不和谐及其对人—自然—社会系统的负面影响 能源,作为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其能量来源于自然,而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在经济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逻辑下,人类大肆开采和利用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几近枯竭,人—能伦理关系极不和谐。20世纪末,美国学者拉兹洛曾指出,“在过去的200年里,已经用掉世界矿物能源总储量的一半左右——3亿年太阳辐射的产物。仅仅在20世纪,人类社会用掉的能源就超过了有史以来所消费掉的能源”[1]。 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系统,人—能伦理关系不和谐会对人—自然系统带来连锁性的伦理负效应。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已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如果不加重视,在未来的数年内两极和雪山冰雪也将融化,全球大部分沿海城市和低洼地区都将面临灭顶之灾。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从城市房地产开发、道路交通与商业区建设、晚间亮化,到娱乐、休闲设施的建造和运营,无不耗能巨大。我国东部地区,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许多人拥有了私家车,私家车出行消费的石油与日俱增,不仅加剧了能源危机,而且加重了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城市好似一个大工地,不仅城市建设耗能巨大,而且带来一系列伦理负效应——建筑机械带来的粉尘污染、噪音污染有增无减,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并且,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增加,直接造成人—水关系、人—气关系紧张。高污染的工业大都迁往郊区,厂区面积增加、生产规模扩大、耗能增加,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增多,导致人—地关系、人—水关系、人—气关系紧张加剧,人与自然冲突的范围、程度都有所扩大。 人—能伦理关系不和谐,不仅影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且对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造成负面影响。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就我国而言,近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已成为世界工厂,然而我国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承担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工作,虽然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然而耗能巨大、能源使用效率不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据报道,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品能耗量比国外平均值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在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下,我国能源供需缺口正在逐步扩大,能源净进口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焦点,影响着国家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70%左右。我国80%的煤炭是原煤直接燃烧,大量煤炭低效燃烧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二氧化硫的90%、烟尘和二氧化碳的70%、氮氧化物的67%来自燃煤。据估算,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广大人民健康造成危害。其次看石油。当今世界,石油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战略物资,不仅对人们的衣食住行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且牵动着世界各国、各个行业的神经,海湾战争、利比亚战争无不是为石油而战。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各国关注,近年来全世界已多次召开气候会议讨论应对方案,各国对待减排的态度和行动,也是他们之间利益博弈的反映。再看能源问题对人与自身关系的影响。以汽车工业为例,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加重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竞争的压力,人们常常处于烦躁、焦虑的状态,道德责任感淡漠,信仰陷入危机,出现心理亚健康、精神老龄化症状,进而使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空前紧张。正如舍勒所言:“时代的压力已经驱走了由早先生活方式存留来至今仍为人所赏识的较为高尚的情感力量的成分。”现代社会,经济增长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安全感却没有增加,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增长指数与幸福指数之间相背离,人类处于“失乐园” 的边缘。 二、能源困境根源的伦理反思 (一)能源困境反映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紧张,实质是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危机 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论”,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主宰者,人类应当以自然界为精神家园,热爱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人与自然之间伦理的、美学的价值关系。能源问题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其根源仍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官直觉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这是自然界向人的世界运动,又是人的世界向自然界运动,这就是人类史和世界史。20世纪初,面对人类控制自然的努力带来的令人震撼的文明冲突和恐怖集结,马克斯·舍勒等思想家敏锐地意识到自然之控制所带来的实际后果是“人之控制”。舍勒指出,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人之物、生命之机器、人想控制因而竭力用力学解释自然,都变成了随心所欲地操纵人的主人”。马克思也曾深刻地指出:“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就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而言,经济“单子式”的发展、科技理性的泛滥导致了人性的危机,即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丧失以及价值失落、精神空虚和孤独,人沦为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在《合法化危机》中指出, 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和内部自然生态的危机两个方面,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学和人格系统的破坏。后者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因而更具有根本性。“当人们不再对自然怀有敬畏的感情,而将其视为征服、利用和占有的对象时,人的内部自然发生了不幸的‘异化’——理性与感性的、抽象和个别的、知觉和思维的、直觉和分析的分裂。” 浅谈生态文明的实践伦理: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伦理原则 摘 要:发展伦理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发展伦理视域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作为一个伦理价值追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必须遵循人本原则、包容性原则、公平合理原则、适度原则、互利共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伦理原则。 关键词:发展伦理;区域生态文明;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伦理原则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主要有局部和全局共享、发达和后发共享、代内与代际共享、国内与国际共享模式。加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生态文明不能囿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然性论证,而是多种伦理关系与价值要素的统合。当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 一、发展伦理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发展伦理主要就是对人之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环境和行为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评价、并施予积极的价值干预和规范。从伦理文化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生态文明无疑应该成为发展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生态文明是发展伦理之树上的花朵和果实。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以发展伦理为指导,从价值目标导向、价值评判和价值原则对其进行三个维度的观照。 首先,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导向。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1]发展必定以人为目的,因此在发展中总是蕴含着“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价值追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为宗旨,以持续、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价值目标导向是确定的、深远的和终极性的,即以“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存发展、生活幸福为旨归,对人之变化着的生存境域进行价值批判和选择,在历时性、多样性、境遇性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人之生存关怀的肯定。 其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提供价值评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而实践活动的正当性总是需要价值合理化加以保障。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伦理”的视域之中,就意味着必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价值评判并承担伦理责任,它迫使人们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利益是否是发展的唯一目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孰轻孰重?发展是局部优化还是整体进步?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的发展伦理省察,实质上就是价值合理化的过程,这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发展伦理旨在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的少数人发展,都不过是“伪发展”和“反发展”。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一是发展必须公平合理。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将有利于处理人类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公平。二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其成果惠及所有人。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即发展的实质在于扩大个人和社会的选择自由。从此意义上说,没有基本价值原则的维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就会偏离正当轨道。 二、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提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生态文明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所谓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性生态文明共享与实现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统合的综合体系。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是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不断变换交流的过程,不可能囿于小地方的封闭环境中。假定某地方经济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系统,缺乏域际交流,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是自然资本的减少,最后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空间和功能的衰退,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因此,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强调域际之间共建、共生、共享、共赢,形成合理良性的物质变换循环系统。 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目的是控制区域社会经济扩张趋于合理化,其实质是区域内外伦理关系的调节。具体而言,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模式:一是局部和全局共享。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同区域系统的开放性共同构成了全局大系统,而区域与全局之间总是存在利益的交织。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作出正确取舍,树立“大河无水小河干”的伦理价值理念,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发展伦理要求。二是发达和后发共享。发达与后发共享实质上就是利益的均衡,反映的是伦理正义的问题。在不同区域或者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由于资源储备、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效率等不同,区域生态文明的效益常常会发生分化。因此,一方面,发达地区对后发地区应该承担生态、产业、技术等方面对后发地区的扶助责任;另一方面,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应大力激发生态资源活力,引进高级资源要素与本地优势要素结合,高起点布局产业,更好地把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三是代内和代际共享。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代内共享,既不能损害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又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还必须考虑代际共享,形成良性的发展伦理关系。因此,我们既要关注“横截面”的人际关系即代内伦理关系,又不能忽略“历时性”的人际关系即代际伦理关系,即既要关注代内平等,更要关注代际公平。四是国内和国际共享。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生态文明显然已经突破某一地区或某一国的地理空间,而成为共同的责任与事业。因此,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伦理,在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互动中达成价值共契,是实现生态资源配置和文明成果共享的“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叠加的基本保证。 浅谈生态文明的实践伦理: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 老子最早提出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问题,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主张道法自然,物我为一。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老子 生态伦理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西方把自然作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对象的主客二分式思维模式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正是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其思维模式都是“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论,他的全部思想体系都是由“道”而展开的。在老子哲学中,道有本根之义,又具有规律、规范、原则等含义,同时,道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存在所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对万物天性与人类本真状态的回归。 老子最早提出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问题,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主张道法自然、物我为一。而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基础之上的。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道生万物、人天同源为其基本特征,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和共同的法则。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道生万物,众生平等。老子经常用“万物之母”、“众妙之门”、“天地根”等来指“道”,这说明道在老子哲学中具有宇宙本根的含义。老子详细描述了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尽管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这里的“一”、“二”、“三”具体指什么,但很显然万物的创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同为道所派生,从本源的角度看,万物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老子并没有给人在自然中以特别的地位。他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万物平等的思想还表现在道与万物的不相离。道生成万物后并不抛弃万物,而是内在于万物之中。“道”是万物所由产生的根源,“道”是万物得以存在的依据。换句话说,“道”对万物的培育乃是通过内在于万物之中作为万物存在根据的方式实现的。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就是“道”。既然万物得到的是同一个“道”,那么在体性上就是平等的。不仅如此,“道”本身也是与万物平等的,道与天、地、人并列为域中四大。此外,道虽然有左右万物的能力,但从不对万物横加干涉,而是“莫之命而常自然”。 2、道法自然,无为而为。《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实体自然,而是道的存在状态。道与天地万物均是自然,并非道外有自然,自然之外有道。道即自然,自然即道。道的无目的、无意识,正是宇宙万物合目的合规律的充分必要条件。道之所以无目的,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只有它无目的,才能使天下万物更合乎目的和必然规律。所以说,“道法自然”就是“道即自然”。道的存在状态就体现为万物的存在状态,万物按本来的样子存在就符合道,自然即道。自然不仅是“道”的存在状态和功能,也是创造生命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人而言,就是“无为”。老子常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之作为。道之“无为”至少有两层内在关联的意义:其一,就道之为的性质而言,道并非有人格意志的神物,并不对万物进行主宰与左右,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其二,就道之为的形式而言,道生化万物只是顺物之性,自然而为,而顺性而行动,自然而作而为,与人固可谓之不行不动,不作不为。老子讲天道最终还是回归于人道,用天道来说明人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把天道与人道比照着说,就是要人效法天道。天道自然无为,人也应该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遵循事物内在发展的规律而不横加破坏。 3、知足知止,少私寡欲。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系统中的每一分子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都必须与“他者”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人作为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也要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为了维持自然的和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老子希望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和谐(“知和”),把握自然规律(“知常”),有节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知足”,“知止”。所谓“知足”,就是满足于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知止”,就是止于自然承受的限度。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甚爱”、“多藏”是说主观上不知道满足,其结果是超出事物的承受能力而导致“大费”、“厚亡”,最终危及的还是人类自身。老子告诫人们,如果人类不克制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从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果人类克制自己的欲望,“少私寡欲”,只满足于自身基本的生活需要,那么自然界的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子以“道”作观照,提出了回归原初纯厚而真实的自然之德,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以“常德”来观照自然,“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返璞归真,这对于维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说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多只能使本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他们不但不会承担起全球的环境责任,还经常以牺牲他国的环境为代价获取本国的利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承担起全球的环境责任。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生态现状显得很不和谐。资料显示,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工业排污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在过去20多年里,GDP年均增长9.5%,其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 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树立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一直把自然界当成人类征服的对象。中国古代的“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和西方自笛卡尔以后的主体性思维一直主宰着近现代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征服的对象。当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违背自然规律,超出一定限度,生态平衡被打破时,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威力便显现出来了。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应该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尊重自然,把自然视为自己的“他者”而不是自己的客体,常心存奥秘之感,愿意以伦理的态度对待自然,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与道为一,人只是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之一,这与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道虽然派生万物,但道对万物却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并不因有功于万物而要求万物臣服于自己,这种无私、慷慨、平等的精神义蕴应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题中应有之义。 2、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展。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自然,是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的状态;无为,则是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之强加妄为的意思。但自然无为,并不一般地排斥人为,所排斥的只是违反自然而随意的强加妄为的那种人为。老子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并遵循事物的规律而为是聪明的做法,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妄为必然会导致危害人类生存的结果。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古人,但知常妄作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老子的“妄作,凶”的警告应该成为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内容。对已经破坏的自然环境如何处理?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首先,“知止不殆”,立即停止对自然环境的继续破坏。其次,自然无为。老子认为,万物自身自然发展的状况最好,如果万一遭遇了破坏,最好还是通过万物的“自化”、“自正”、“自朴”进行自我修复,不要轻易地加以干涉。第三,“辅万物之自然”。对破坏严重、很难恢复的环境,老子提出“辅万物之自然”,即根据自然规律有所作为,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 3、克制贪欲,知足知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不仅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还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人类受贪欲的驱使,不顾自然承受能力的乱排乱放、乱采乱伐等行为,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国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源泉,不仅要实现当代所有人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享有平等权利的代内公平,还要实现每一代人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的代际公平。如何保证有限资源在代内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老子的“知足”、“知止”的思想值得深思。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要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又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倡过简朴的生活。 浅谈生态文明的实践伦理:利奥波德大地伦理思想的生态文明内涵初探 摘 要:现代工业文明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现代文明面临一次重大的抉择。探究利奥波德大地伦理观的内涵,如大地共同体、生态整体主义等理念,结合生态文明不断发展演变的内涵,从价值观、发展观角度为二者寻找到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指出人类基本价值观的转变,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一种可能性选择。 关键词:利奥波德;大地伦理观;内涵;生态文明 现代工业文明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危机早已为人类文明转型敲响了警钟,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选择一条从观念、制度和政策层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道路,实现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然而,前景并不乐观。自从20世纪后半叶人类生态意识觉醒以来,倡导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以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专门机构的环保立法和措施等,人类已经开始为生态文明作出了身体力行的努力。但是在工业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引领下,人类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因此基本价值观的转变是人类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保证。 被誉为“现代环境伦理学之父或开路先锋”的美国哲学家利奥波德在他1947年写成的《沙乡年鉴》的最后一章全面阐述大地伦理思想,他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态功能,以此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强化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利奥波德反思了人类的文明,认为真正的文明“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植物、土壤互为依存的合作状态”,真正的伦理应当是大地伦理,是将人类视为“生物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并自觉维护大地共同体的伦理。这一理论思想为今天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一个可参照的理论框架。 一、大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伦理共同体的边界界定 突破对传统伦理学的局限性认识,利奥波德认为伦理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文明的进步,所有的人都变成了伦理共同体的成员。但是,人们还没有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人与大地和其余自然存在物的关系,文明还容许“对地球的奴役”。而大地伦理的任务就是“扩展群落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有选择的土地”[1]208。尤其应把权利概念扩大到山川树木、鸟兽虫鱼中去,它们也有生存、繁殖的权利。人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不仅对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而且对共同体本身负有道德义务。 2.关于人在共同体中的角色转变 利奥波德指出,大地伦理“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1]209,它不仅暗含着对每一个成员的尊重,还暗含着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因此,为了控制人类的不合理向自然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和种族的过分繁衍,避免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必须重新考虑他们作为自然界的成员和公民的角色,有必要用大地伦理约束自己的行为,将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限制在有利于维护人的生存、维护其他物种的生物权利的范围内。此外,人类所拥有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技术力量,需要用大地伦理来加以约束,并对破坏自然和环境的经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行动加以道德上的限制,即“从技术化了的现代人的控制下求得生存。”[2]58-61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自然界赋予权利,而且要把“良心”和“义务”扩大到自然界,承认共同体中除人以外的其他存在物、实体和过程所固有的伦理准则和权利。 3.关于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原则 传统伦理价值尺度从考虑经济利益出发对大地进行开发利用,认为以单一经济私利为基础的自然保护系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不平衡的系统。利奥波德则提出了一条以生态系统、环境或大地的健康和完善作为衡量伦理“正当”与经济“有利”的标准的整体主义大地伦理原则,即“一件事情,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它就是错误的。”[1]228这是利奥波德提出的人在大地生物共同体中的伦理道德准则。遵守这个准则是人类的一种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根据大地伦理中道德规范扩展的观念,人类不但要对自身负责、对后代负责,更要为整个生物圈负责。 此外,利奥波德所提出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是大地共同体的不可分割的三个要素,它们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所谓和谐,是指这个共同体的完整和复杂――保留至今尚存的一切生物;所谓稳定,则是土地的完好无损――维持生物链的复杂结构,以使其能具有发挥功能和自我更新的作用;美丽,则是伦理上的动力――不要仅着眼于经济,还要从更高的价值观上去看问题。因此,要实现人类、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树立整体主义生态观,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完整、美丽视为环境保护的根本。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内涵发展演变 1.生态文明的体现和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是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更高层次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以人为本人类文明递进和反思的结果,是以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体现在三大“转变”上:一是生产技术的大转变,即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的转变;二是经济观念与行为的大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的转变;三是自然观的大转变,即由天人相分到人天谐和的转变。由这三大转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生态伦理观、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必须保持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生态、经济必须协同发展[3]。 2.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揭示生态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目前国内学者分别从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文学、生态美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则主要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揭示其内涵。早在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就深刻地指出,人类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份报告成为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之后,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被各国作为行动纲领,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要解决可持续发展中一系列问题,必然诉诸对科学技术手段。新的科学技术观,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宗旨,其核心则是生态平衡取向的“绿色科技观”[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选择绿色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主要体现在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人、自然、社会共生共荣的深刻体会作为人类认知决策、行为实践的理论指南,以人对自然的自觉关怀和强烈的道德感、自觉的使命感为其内在约束机制,以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为其坚强有力的物质、制度保障,以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协调共生与同步进化为其理想目标。因此,绿色环保理念成为推动企业实现生态转向的一个直接动力[5]。 利奥波德伦理思想所强调生态文明体现在价值观上,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价值平衡;在发展观上,需要超越“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增长主义,建立“质量重于数量”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整体发展观,即人类整体利益。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 三、大地伦理观对构建生态文明范式的意义 从本质上讲,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是一种伦理整体主义。他的大地伦理观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了长期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揭示了当代文明进程中可持续发展观,绿色科技观等,符合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二者具有一致的生态学、伦理价值内涵。 首先,大地伦理观从意识形态唤起公众自觉自愿以人为本、共同维护人类的家园的决心和信心,这比任何一种制度的保障更重要,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生态消费上[6]。生态消费模式是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大理伦理学起到宣传和引导的作用,让公众深刻体会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而正确引导自己消费行为。 其次,大地伦理学对构建生态文明的作用体现在生态科技发展上。生态科技用生态学整体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科技发展的目标、方法和性质中。坚持走生态科技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也是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量。 最后,大地伦理学所提出生命共同体“三位一体”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构建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体系中,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不仅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整个世界和谐,更强调个人自我身心和谐。稳定,作为生态文明的最高目标,是人类衡量生活幸福与否的指数。美丽,是生态文明追求的审美价值,利奥波德认为,大自然的美不仅仅通过共同体中各个元素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作为整体的共同体的美,整体的美才是最高的美。 今天,当我们反思现代文明过度发展造成环境危机,想要解除自然环境的困境与危机,现代人的价值观必须要改变,个人与文化的意识形态也要随之打破,机械技术文明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无污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思考 【摘要】 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档案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已经高度普及,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趋势已经成为了必然。而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其数字化建设的全面落实也显得更加迫切,本文针对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几点研究。 【关键词】 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思考 引言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城建档案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它记录城市建设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和事件,在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之后,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也开始向着全面落实数字化的趋势转变,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能够克服档案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能够缓解当前档案管理的诸多压力,促进城建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构建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很多问题,管理人员必须要客观看待这些问题,并积极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档案数字化,下面针对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几点分析: 1.1我国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长期存在技术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实现数字化管理也是如此,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建设方面也非常薄弱,不能做到及时更新。信息时代档案资源更新换代非常快速,如果基础性建设不完善,那么数字档案信息也很难及时更新,同时也不利于信息储存的安全性与规范性。 1.2从城建档案管理的特点来看,其具有一定的法律价值,在以往的管理中,纸质档案是主要的记录载体,档案信息在被记录之后,改变比较困难,因此在保密性和安全性方面与数字化档案相比,存在明显优势。但是实行了数字化管理之后,网络技术本身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加之我国在网络管理以及数字化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比较欠缺,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有力保障。 1.3数字化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共享性,也可以说信息共享是数字化管理的一个突出特征,实现了信息共享,就可以全面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节约大量沟通交流的时间,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非凡。但是实现共享的前提是数字档案形式的规范和统一,必须要统一所有的数字档案形式,才能够实现共享。但是目前我国并不具备统一的数字档案格式和规范,同时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也比较欠缺,这样必然会影响日后的资源共享。 1.4传统档案虽然管理任务重,但是在保存上相对安全,并且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存时间很长,因此传统的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而数字化档案虽然实现了管理空间以及时间上的优化,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缺乏对管理环境依赖性较大,必须要借助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以及设备来实现,一旦系统环境出现了问题,信息数据就非常容易丢失,电子档案的稳定性与保存期限都不及传统档案,这也成为了我国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2.对做好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点思考 基于以上对城建数字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到制定更加完善的数字化策略已经非常迫切,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数字化建设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落实和普及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有计划、有目的的制定建设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1前期的全面规划。全面、科学的规划是进行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前提,科学的规划能够提成数字化建设的速度,也能够保障数字化管理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将有价值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文档的转化,这个转化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整体馆藏有全面、具体的了解,做好调查分析,在这个前提下,对数字化档案的转化工作进行全面规划,转化需要依据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要掌握重点,主次分明,因此做好调查,合理规划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2.2加强标准规范建设。由于我国缺乏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规范和依据,因此在建设方面遭遇了很多问题。所以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强化数字化建设的标准。针对文档资源共享的需求,建立相关的标准以及规范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信息化标准规范、数字档案的规范等等。 2.3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城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网络,创建出一个档案信息系统不仅需要一定的设备,还要有相应的软件,建立一个独立的网络平台纪合档案的管理和共享在这里要注意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使用者或者管理者在访问网站时要进行安全认证和身份认证,以免发生信息被盗或者毁坏等情况的发生保障信息系统和档案信息的安全。 2.4完善资源浑的建设。城建档案需要进行基本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这里包括目录数据、目录中心、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等的建设为了提高数字档案的专业性河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上将各个专业和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料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使数据库变得更加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提高数字档案的实用性肩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5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益。城建档案作为相关城市资料的提供者除了凭证需要还有应起到其应有的查询、使用功能,为社会带来一定的价值城建档案数字化应满足建设部门以及社会对于相关档案资料的需求,并为其提供查询和使用的服务,以实现档案的最佳使用效益。 结束语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并且发挥着不缺取代的作用。为了能够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必须要积极完善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制度和规范,客观看待存在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建设措施,这样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建设,为城市的建设规范提供更加完善的数据支持。 作者:杨桂榕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处 城建档案论文:基于综合素质的城建档案管理论文 1如何提高城建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 以目前城建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看,基层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是推进城建档案的实际推动者和执行者,无论政策、管理方针如何制定都需要基层城建档案人员的推进。所以要提高城建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1制定具体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守则,选择专业化城建档案管理人才。 挑选优秀的城建档案管理人才是确保城建档案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保证。首先,我们要根据城建档案部门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管理人员守则,做到管理的有理有据。再次,我们应加大人才的招募,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建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年轻员工。 1.2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建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所以必须加强对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的业务培训,以保证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更好的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城建档案工作涉及重大,城建档案管理不当发生错误可能会决定城建工作的成败,所以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 1.3宣传贯彻法律法规,明确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目前具有信息化和法制化的特点,为此我们在城建档案管理中也要宣传和贯彻法律法规,使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知城建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城建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因此,对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1.4加强对基层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引导,使其明确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基层的城建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是保证最终管理效果的保证,如何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其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灌输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是全面提高城建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2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要有明确的服务管理理念 在城建档案的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任何工作,必须具备明确的服务意识,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建档案管理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服务管理理念的选择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确定主动服务的理念。 主动服务的对象是城建档案的利用人员,服务的内容很多元化,各类城建档案都包括其中。可以用查询、复制等方式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推广,使可利用城建档案者拥有高效、便捷的服务。主动服务是一个创新理念,是新形势城建档案工作的必经之路。当前城建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强化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从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向城建档案信息系统管理过渡,改变以往仅限于提供城建档案原件的低层次的被动服务状态。 2.2确定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城建档案工作由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方式转变,由实体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对我国目前的城建档案工作现状来讲,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兴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重新定位,做好过渡时期城建档案信息利用工作。实践证明,没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手段应用于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根本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城建档案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能力和效率,从而提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3.3确定提供优质的城建档案信息的理念。城建档案信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服务的基础,在新环境下工作人员应该抛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机制,积极的开发、大胆的应用新的档案管理方法,搜集有价值的信息,用优质的信息资源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2.4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既要分析现有问题也要制定具体解决措施。 在现阶段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一些体制原因和管理手段的制约,导致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太低,新鲜血液基本很难输入。由于管理制度很难在根本上得到改善,在一些城建档案所,看管疏忽,甚至无人看管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城建档案管理的投入。 2.5城建档案管理体制不成熟,城建档案管理制度需要统一和细化。 在目前城建档案管理中,受到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的制约,城建档案管理体制还不成熟,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做到统一和细化,由此导致了城建档案管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效果不理想,有时甚至还出现冲突。为此,我们必须对现行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必须要建立完善统一和细化的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城建档案管理的有效进行,使城建档案管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 3结语 在现今的社会形势下,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其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为了确保城建档案工作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我们必须加强城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发掘出优秀合格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城建管理的工作质量,促进城建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 作者:刁仁丽 单位:通化市城建管理监察支队 城建档案论文:计算机应用下城建档案管理论文 一、城建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的必要性 在城市的信息管理中,城建档案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城建档案管理电子化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提升管理水平,带来显著的管理成绩。计算机应用到城建档案管理中又非常大的优势,比如计算机的存储量大、检索迅速、可靠性好、方便查找资料以及成本低等,通过计算的这些优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并且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断的规范化、科学化。目前,我国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大多还是人工管理,或者是半人工管理,这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城建档案信息的功能。因此,在城建档案管理中要应用计算机,提升城建档案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从而适应现代化的信息处理。 二、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功能 (一)自动化管理城建档案 计算机有着高效并且快速信息处理的能力,并且可以快速的输出、输入以及贮存信息,并且可以进行推理与判断,所以在信息处理时,应用计算机技术已为一种核心的手段。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使管理工作自动化,可是将城建档案进行分类、分析、提取以及加工处理,从而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档案信息的使用和开发。 (二)数字化管理城建档案 在城建档案管理时,纸质的档案信息在录入时非常麻烦,需要浪费大量人工以及纸张,并且修改和查阅都非常不方便,保管和维护工作非常繁琐。城建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就可以使档案信息更容易录入、修改、保存和管理,并且档案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的传递,以便于档案信息的使用。因此,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实现数字化管理,降低档案管理成本,提升档案的利用率,信息档案也不会发生磨损和丢失,在使用中可以迅速调取和传递,极大的提升了城建档案管理的效率。 (三)网络化信息检索 目前,在图书管理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信息检索,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支持。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能够实现档案信息检索网络化,在档案信息检索时可以使用脱机检索,只能网络检索以及联机检索,这样可以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城建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计算机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在城建档案中应用计算机首先要收集整理城建档案信息,这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收集整理档案信息过程中,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充分的动脑思考后再进行工作,做好城建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掌握最及时的资料,为城建档案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城建档案管理中,计算机知识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是辅助工具,但是在管理工作中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在收集和整理好及时的资料以后,在输入计算机中,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否则使用计算机管理城建档案就失去了意义。然后,要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处理。在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收集和整理资料中,很难把完整的资料和信息都收集完整,所以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分类以及加工,这样可以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将收集和整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然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就能够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电子化。最后,要利用计算机来查询和提取城建档案信息。城建信息收集、整理、分类然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就是为了能够快速的查询和提取信息,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使用计算机管理城建档案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有效的降低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浪费。可以缩短城建档案的查阅时间,及时的更新档案信息。在城建档案管理投入上,只要一次投入就可以,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可以多次的产出。通过计算机来管理城建档案,可以拷贝多份信息,从而扩大信息的使用和影响,提升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结语 城建档案工作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所以在城建档案管理中要不断的研究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提升城建档案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利用计算机管理城建档案,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化、数字化,提升使用档案信息的方便性,加强城建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作者:祖木兰·米吉提 单位:乌鲁木齐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管理的创新 一、对于城建档案馆的性质和定位需要重新认识 在城市管理规划建设中,所以应当将城建档案馆的工作纳入到建设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中,明确具体的分管领导,制定出各类相关的政策措施,并且加以完善,并且做好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赋予其管理与保管的职能,从管理范围、人员编制以及机构设置等方面对部分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另外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适当的政策倾斜,推动城建档案的可持续发展。城建档案馆是城市信息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技术创新、城市历史和信息技术研究的基地。 城建档案馆所具备的基本的社会职能在于历史的保存、现实的服务以及未来的倾向,要懂得将工作的中心放置在社会服务的职能方面之上,强调“公共”,不断地挖掘信息化资源,更新自身的服务观念,不断地创新服务机制,通过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来转变传统模式下的服务方式,确保服务工作能够紧紧地围绕市场需求和城市建设工作重心开展。 二、提升城建档案服务水平,致力于队伍建设 1.提升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城建档案服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档案馆则需要为管理人员创造更多的专业培训的学习机会,以此来提升其工作能力,从而让服务水平更符合现代化需求,如此才能够让城建档案服务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2.积极组织业务之间的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观摩活动,介绍相关的先进管理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开展城建档案管理的调查研究工作,将好的建议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强化基础业务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为城建档案管理提供帮助。 三、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机制的创新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特色档案收集力度有待加强,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社会,我们只有通过具有特色的馆藏来提升竞争力,强化收集力度,才能够扩大信息源;第二,做好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的全面推进,将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重心向着信息深化、数字化处理的方向转变,积极开展网络上的查阅、咨询以及利用等服务工作;第三,实现数字化的城建档案信息,对于城建档案馆的各种载体的信息进行分阶段、有计划的数字化转换,将其转变成能够直接加以利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且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动态式管理;第四,及时更新城建档案信息。通过信息的采集、录入、汇编以及检查等制度的简历,确保档案信息的收集与应用能够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之下,如此才能够提供高效、便捷、快速的社会化信息服务。 四、强化城建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强化,首先要提高人们对档案社会的意识强度,能够摒弃重视建设、轻视档案、重视实际使用轻视管理思想等情况。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从原来的无到今天的有,从以前的单一到现在的全面,从原本的简单到现代的复杂,大部分人都能够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有所了解,但是依然存在部分人员无法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城建档案,这就需要我们在宣传、教育工作上加以强化,要让人们明白假如档案社会意识过于薄弱,就会导致建设管理工作与利益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 例如:建设完毕不建档、建设施工不查档、城建管理不用档等。实质上来讲,就是局限于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体现。所以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才能够确保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造福子孙后代。 作者:王伟国 周晓梅 单位:临沂市城建档案馆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监管强化路径研讨 本文作者:邵伟 单位:大庆市让胡路区银浪街道办事处 加强协调,创造利于城建档案工作开展的良好环境 各级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环境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建档案管理的体制环境、法律环境、人才环境、创新环境等。要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认真理顺各种关系,正确处理好与各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市政、交通和水利建设等主管部门的关系,理顺好各级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取得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做到体制顺畅、依法治档、创优争先、业绩突出,保证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加强业务指导,抓好城建档案接收进馆工作 “档案的收集是基础”,收不到档案就谈不上利用。过去,不少报建资料、地下管线资料、测绘资料等收不到、收不齐,竣工图没有真实反映建设成果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抓好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必须加强业务指导工作,主动到项目工地开展业务指导,并定期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基层单位、工程建设项目和广大群众对城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城建档案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城建档案收集的工作职责、内容、质量要求和验收移交的程序,提高城建档案的收集质量、收集效率和进馆率。 推进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电子档案具有纸质档案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准确、及时、高效地形成、传递和管理信息。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已经是城建档案馆发展的必然方向。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要从档案的形成、接收、保管和利用中实现数字化;要与电子政务建设相衔接,实现在互联网上办公,在互联网上直接形成、接收、保管、编研、鉴定、查询利用;要建立城建档案信息数据库,形成保密层、半开放层(内部层)、开放层信息系统,通过权限管理,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 加强馆库建设,提高城建档案馆的安全保障能力 档案接收进馆以后,必须保证档案的安全完整。为此,应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档案馆库建设,提高档案安全保障水平。据了解,我国很多城市的档案馆库都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建设,面积小,设施落后,不少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馆库条件非常差,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城建档案发展的需要,急需建设档案馆库。因此,各地要抓住机会争取建立新的档案馆库,严格按照档案库房的建设标准兴建,并加强档案库房安全设施建设,安装自动消防设施,提高防火能力,建立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保证档案库房控制在规定的温湿度范围,装备安全监控设备,保证档案安全受控。同时,要根据档案保管要求,加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库房档案的安全。 挖掘档案价值,提高城建档案利用水平 城建档案不仅反映的是工程建设活动的基本情况,能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作用,还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文明,对研究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挖掘档案的内在价值,积极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为政府、项目、社会、群众提供准确、及时、高效的服务,是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挖掘档案价值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处处以保密为由,把档案“密封”在库房中,当作“宝贝”不给使用。而应根据有关规定,在遵循保密原则的同时,制定查询利用的规定,合理科学地利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如利用馆藏档案在“三旧”改造、建筑节能、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防灾减灾、房屋建筑普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研究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城市建筑历史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依法治档,推动城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依法治档作为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治档、依法行政。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必然会阻碍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要做到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城建档案法律体系,如建议尽快出台城建档案利用规定,各省、市要根据上位法制定地方的法规和实施细则等;要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严格执行预验收制度等;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不按规定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档案及其他违法行为;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实行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把有关城建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文件和办事程序、有关要求在门户网站、办事窗口公布,增加办事的透明度;要严格按程序办事,在业务工作中按照有关规定和办事指南的要求开展各项服务工作。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监管工作思索 本文作者:孙艺文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城建档案室 要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有效的管理机构,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作为一个县级的城建档案室,本人经历了从兼职管理到专职管理再到专管机构管理的历程,从不被人理解到有所认识到理解到重视最后到得到尊重的曲折历程,其中可以说是充满了辛酸和感概。其中最大的感概就是,管理机构的建立和管理体制主客观的健全,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前置和保障,当初刚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时,大多数人不理解,认为是多此一举。后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成立了城建档案室,并制定了档案的收集整理、阅卷归档、管理利用制度,这项工作才算是逐步走向正轨,到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利用,人们对城建档案也从被动服从到理解配合,现在很多建设单位是主动咨询,要求提交管理。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就难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也就无法形成档案的有效收集和利用了。 与时俱进,做好城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与时俱进是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工作理念、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同样如此。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建档案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类别上均有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改革完善的要求。电子信息化管理电子信息化管理就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具有多种功能,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电子信息化应用于城建档案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功能:存贮、补充、修改和调整城建档案检索目录及内容。输出城建档案内容,提供、查阅并按照要求进行出具和打印材料等。编制各种类别和城建档案材料的登记、统计表册。对所贮城建档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排列统计,按需要提供有关城建档案方面的情况,作为所需部门决策参考。对特殊需要的部门和领导,应采用与电子计算机系统相连接的终端,阅读城建档案内容,提供远程的服务,免除借用的来往之劳。实现档案利用网络化。在档案室配有电子屏幕和触摸查询设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时代,根据不同查档者的要求,做好档案咨询和信息服务。 建立计算机系统,建立城建档案新途径,提高城建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和检索速度,提高服务质量等等。电子计算机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功能是很广泛的,可以预见,随着城建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深入发展和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其功能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培养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普及电子计算机知识,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结合。打好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加强对数据的管理,确保数据准确、及时、系统。建立适应信息化管理的城建档案管理体系。从目前城建档案馆计算机的应用情况看,最需要解决的是著录与标引。一个完整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其工作流程可归纳为:档案数据的收集——档案前处理工作——档案数据的录入——档案数据的存贮——档案数据的加工——档案数据整理——档案信息的输出利用。可以看出档案前处理工作即著录、标引是整个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档案前处理工作是由档案部门将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析、加工、组织,最终将原始的档案信息转换成适合于输入到计算机的形式的过程。即形成计算机语言的过程,这项工作不仅难度大,质量要求高,而且工作量大,耗时长,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很强的工作。 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要掌握一定的标引技术和方法。我们还应积极探索档案信息数字化新途径。网络、通信技术与档案信息数字化相结合是城建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档案数字化是城建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开辟档案原文计算机管理的新领域、创建网上档案馆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档案管理提供证据、信息和记忆的管理,保证真实、可靠、完整、可用的城市建设文件与档案信息在电子、数字和网络环境下达到积累、共享与交流。其他载体信息的管理对不同载体和形式的档案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最好做到专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一门或一种档案。管理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取得相关的资格等。不同载体的档案整理要遵循不同的原则,但总的要遵循基本建设程序,按照呈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四个基本形成阶段,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整理,使其保持内部有机联系又有始有终、成龙配套,达到完整、准确地揭示城市建设活动的真实历史面貌的目的,同时又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 做好城建档案的保密工作 城建档案的利用是城建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城建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是城市建设机制良好运行的基石,也是档案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尤其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做好档案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划分工作。做好档案密级的划分调整工作。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制度做好制度建设。做好监督措施。做好档案开放中的保密工作做好档案的审查工作。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 做好城建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城建档案工作管理,首先必须提高人们的档案社会意识,消除重建设轻档案,重使用轻管理思想。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相应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人都对城建档案工作有所认识的今天,仍然有部分人对城建档案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城建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须知档案社会意识薄弱会出现建设管理工作与建设档案利益相脱节,规划收资不归档,建设施工不查档,建设完毕不建挡,城建管理不利用档案等。这实质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集中反映。因此,做好宣传工作,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是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城建档案管理的学习研究和科学利用 档案管理是一门科学,城建档案管理同样如此,作为综合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相当的共性,如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甚至利用、保管,与其它档案分别不大。但作为一门专业档案,它又具有相当专业素质要求,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一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者,除了要掌握档案管理通用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对城乡规划、建设、测绘、建筑、施工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有相应的了解,才能做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才能建立科学、完整的档案检索系统。这就决定城建档案工作者要强化专业档案的学习,对档管理方法、管理系统的研究,从而建立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又能充公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使之得到有效利用。要使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就要有全面完整规范的档案。城建档案的科学利用,包括建立城建档案的查阅制度、城建档案的借用、复印等制度,要做到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效益,又要防止有人利用档案作出危害社会的形为。 最主要的是遵守《档案法》和《城市规划法》,这是因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规划是龙头,城建档案是记录整个城市建设的索引,抓好城建档案工作,不但要认真贯彻好《档案法》的实施,而且还要贯彻好《城市规划法》。要把城市真正建设好、管理好,让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抓好城市规划,实际上也就抓好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关键,城建档案工作的建立健全,则又关系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今后的维修及改扩建的顺利进行。总之,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详实的信息资料,还能对人们研究城市历史、城市文化提出有效帮助。作为基层城建档案管理者,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之努力和自豪。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多元化发展思索 本文作者:颜雪华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城建档案馆 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发展,可以使各项工作更趋于规范化运行,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形成城建档案数字资源库集群,并通过高速网络及数据互操作技术,将这些数字资源库集群连接起来,建立数字城建档案的数据仓库与交换中心,实现数据共享,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些数字化的城建档案信息关乎城市未来的运转,既影响相关决策机构的判断与决策,更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甚至会影响到每个公民的生存与发展。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发展可以使城建档案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更加高效快捷,更能发挥效益。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有利于城建档案的开发。 城建档案的数字化给城建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为深层次服务提供了可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登录城市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查全率、查准率的要求、还可以对查询结果可进行显示、排序、转存、打印输出等功能。同时,城建档案数字化还可以支持社会各部门开发专业应用系统或建立其他专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如支持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城市环境保护智能化、住宅小区智能化、城市建设管理智能化、城市生态建设或改造虚拟现实等。 面对新的形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工作标准要求更高,需要有关人员必须要正视当前城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趋势认识不明确。随着城建档案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城建档案的重要作用,但有些单位和个人仍然存在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人对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对城建档案数字化不重视。有的对城建档案数字化的投入不足,有的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比较严重,只注重工程的投资、工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对建设工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是否齐全、完整、真实等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没有把档案管理提到正常的工作范围,更没有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建设档案管理的完整和齐全,导致移交城建档案不配套,不完整,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城建档案工作的开展。 城建档案管理者素质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虽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总体来讲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还较晚。近年来,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以城建档案馆为主体,以城建档案室、建设系统基层档案室和建设单位基建部门为基础的城建档案工作网络,但是,城建档案学科理论和我国城市科学以及档案学理论发展的整体水平相比,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其中一个重要薄弱环节,就是一些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人员,或者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城建档案管理知识,或者半路出家,对城建档案工作不熟悉,或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设备进入了城建档案管理的领域,原来从事档案工作多年的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了,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信息系统安全是制约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的瓶颈。城建档案的数字化优势之一就是通过网络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重复劳动,搞资源利用效率。要依靠于网络技术,将数字城建档案信息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传输,而保障信息系统的绝对安全,是制约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的拦路虎,就目前来讲,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措施,需要将计算机系统的多种安全防护技术与管理措施结合使用,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以堵塞管理方面的漏洞,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是推进城建档案管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力抓手,要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和数字化加工设备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建档案的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归档工作。城建档案的科学归档是实现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必须要大力开展城建档案的接收、收集和征集工作,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拓展馆藏门类,改善馆藏结构。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工程档案、城市基础设施档案、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的收集力度,加强馆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硬件投入,积极争取各类与城建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电子计算机、扫描仪、数码设备、去湿机、防火、防盗报警等现代化设备,为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力推进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各级要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力度,通过高速宽带通信网络设施相连接和提供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加大以城建档案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以面向馆外的“统一门户”和面向馆内的“管理统一平台”为核心,加快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 “管理统一平台”方面完成数字化生产系统、档案利用子系统的开发,优化了声像档案系统,并试验GIS模式下各类档案叠加串联方式;“统一门户”方面,档案统计子系统及档案利用、报送、验收、培训、征集“一站式服务”各功能模块,要强化档案信息对外服务上的功能,实施档案信息服务分权阅览方案。大力提升城建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城建档案各类繁多、要求标准高,这就要求城建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城市建设方面的知识,又要有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加强全面学习。要加大以提升信息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力度,通过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建设一支开拓进取、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既懂业务又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城建档案干部队伍。举办多种形式的专业网络业务观摩等活动,介绍相关科技动态和应用情况,介绍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领导和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城建档案服务职能。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公共关系合理利用思考 本文作者:胡韵琪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城建档案馆 公共关系在城建档案中的作用 城建档案馆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社会组织,我国的城建档案管理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城建档案馆为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服务性。城建档案馆需在社会其他群体和公众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状态,公共关系就变得不可或缺。公共关系有利于促进城建档案的内外关系。城建档案是由城市的规划建设方面的资源和信息串联而成,信息沟通与传播是公共关系的特殊手段。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城建档案馆公关本质上就是进行有关城市建设信息的沟通。城建档案工作每天都与公众接触,为城市各项建设服务,对外提供城建档案的开发利用服务是城建档案馆的根本目的和职责。而在这一过程中,公众同样能接收到工作人员的信息,广泛听取意见,通过这种互相传递出的信息能促使公众形成对其的印象和评价。城建档案公关有于更好地协调内外关系,通过与公众的接触可以更好地找出不足之处,提高公众对城建档案工作的美誉度,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也能增强工作人员的内聚力,提高城建档案馆的价值。公共关系有利于促进城建档案的舆论管理。 舆论是公众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集中的、强化了的公众信息。任何组织都生存在特定的公众舆论环境中,其行为既受到公众的左右和影响,也影响和左右着公众的舆论。因此,舆论坏境对城建档案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缺乏对城建档案馆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些负面舆论会对档案工作的开展产生阻力。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舆论,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作用,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将准确的信息传播给公众,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外界宣传城建档案的正面形象,去影响公众的看法、意见、态度和行为,为城建档案营造一个适宜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更有利于日后的城建档案发展。 如何运用公共关系于城建档案工作 搞好城建档案馆的内部关系。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主要面对主管部门的领导和自身部门的同事,要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坏境必须要运用公共关系来协调内部的关系。要使档案工作更顺利的进行,需要得到领导部门的认可与支持。为此,应该把握一切有利时机,开拓思路,与领导部门形成良好的关系。要尊重领导的意愿,了解主管部门的想法,掌握信息,并要积极主动地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日常要在工作上和领导多沟通,让领导了解档案工作的最新状况,理解在城建档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起领导的重视。要主动地接受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请示工作,积极完成领导交代的各项任务,拓展工作领域,从而得到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城建档案馆正常运转离不开各方面的协调沟通。而加强内部关系沟通的目的,是培养工作人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培养其主体意识和形象意识。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前,首先需要得到自己内部工作人员的认可,其次需要赢得内部工作人员的配合与支持。否则,将无法成为一个整体面对外部的公众。每一个成员都是组织的细胞,他们对组织有机体的认同和信赖,是这个有机体得以存在的基础。因此,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城建档案公共关系的一个起点。 要将全体工作人员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就需要将内部工作人员视作传播沟通的首要对象,尊重工作人员分享信息的权利,争取他们的支持与理解,形成信任与和谐的内部气氛。如果内部传播有障碍,沟通不顺畅,就会在内部产生焦虑、猜疑等消极情绪和现象。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健全的传播渠道,完善内部沟通机制,使工作人员在信息分享和感情沟通中与工作坏境融为一体。而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工作人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另一重点。工作人员的公关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要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档案馆的良好形象是靠全体工作人员一起树立和保持的,引导他们主动的宣传城建档案的作用及各方面的成就,关心城建档案馆的形象与公关工作,并提高工作质量,以真诚的服务赢得公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如进行礼仪语言、仪表、交谈方式等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公共态度和能力。对外宣传、介绍城建档案馆的工作性质与成就,是城建档案馆公共关系中最主要的一项任务。城建档案馆需要通过全员公共关系来增强外张力。 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城建档案馆与外部公众接触的触角,都处在对外公共关系的第一线;城建档案馆的整体形势必须通过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良好行为表现出来。公共关系的目标是追求较高的团体价值,既要塑造组织的良好整体形象,提高组织的社会地位,争取较好的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提高档案馆的知名度,增强社会对城建档案的认识,使公众能了解和支持城建档案的工作。城建档案馆的宣传工作不能局限于旧的传统展览模式,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模式,也可以通过新式展览这种综合性传播媒介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通过灵活地运用文字、实物、模型、录像等多种传播工具,图文并茂,使更多人了解城建档案的法律法规和工作内容,也使公众对城建档案馆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增加知名度,实现内聚力和外张力的平衡和双向的调节。城建档案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打破一成不变的城建档案管理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运用新型的公共关系来进行管理。公共关系需要我们不停地学习和完善,才能使之能更好的运用于城建档案事业。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管控创新思路 本文作者:孙晓蓉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建档案馆 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充分、合理、安全的使用电子档案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城建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才能充分、合理、安全地使用电子档案。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改进和规范在应用计算机条件下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使之适应城建档案管理的需要;其次,依据城建档案形成的处理流程来进行城建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再次,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城建档案的安全。另外,在电子城建档案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到一是电子城建档案安全性问题。因为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城建档案涉及范围迅速扩展,数量也急剧增加,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网络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确保电子城建档案的安全。再就是电子城建档案的真实性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从电子文件的生成到归档缺少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相当数量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多数电子城建档案与其相对应的纸质档案之间未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法,储存电子城建档案选用的载体不耐久等原因,影响了城建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从而影响了城建档案的真实性。此外,还有电子城建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通常档案的法律效力都是与其载体相关来确定,电子城建档案由于没有固定的载体,所以,制定相应的法律认定条文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就是光盘、磁带、磁盘等载体的电子城建档案未被法律认定的原因。 促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城建档案信息意识城建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其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城建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城建档案意识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技术水平。首先要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与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及推广,逐步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其次,城建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单位部门每年移交大量的城建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城建档案和数字城建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再次,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划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馆藏城建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划定;第四,对城建档案信息利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选取适合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付诸实施的重要媒介。信息化建设理念,需要科学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作支撑,单纯以传统方式管理大量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城建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城建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从安全角度来说,优良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功能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城建档案信息安全。 推行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城建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城建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城建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城建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选取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城建档案管理软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城建档案形成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城建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城建档案建立的难度,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城建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城建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逐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 现代化的设备需要人来操作,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需要人来实现。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化管理知识,必须具备多元化知识背景才能适应要求,现代化知识将成为每一位城建档案工作者知识构成的要素,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城建档案工作队伍的结构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使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关,保证所输入的数据是全面和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在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审核,在数据输入之后进行认真校对。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计算机、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它们对城建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具有直接作用。其次,全面掌握科技档案专业知识,以及城建档案著录、标引、检索、编研、复制、修裱等有关城建档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p#分页标题#e# 从城建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看,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分析与研究、提供高层次档案信息服务与咨询等三方面的能力。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选送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深造,进行离岗培训,还可以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办法,互帮互学等建立复合型人才群和梯队型人才结构。作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者,应看到自身素质与新形势对城建档案工作需要的差距,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抓紧自身的学习提高,尽快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城建档案工作者。随着设备的更新和引进,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既要注重引进具有丰富档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精通业务的各种人才,又要注意引进相关学科的专门人才,合理调整城建档案人员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原有城建档案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使更多的人熟悉和掌握有关现代化管理技术,科学地管理城建档案。总之,在信息化条件下电子城建档案已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城建档案部门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就能够建立有效的城建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质量相关问题思考 本文作者:杨杰 单位:朝阳县建设局 造成城建档案质量问题的原因 城建档案是以某个建设项目或一个单位工程为独立对象,是每个项目或单位工程建设活动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其中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等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多个归档文件,少则四五项,多则二十几项。如工程档案C类施工文件的内容由八部分组成:C1管理资料;C2土建工程施工文件(也可称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文件);C3给排水、消防、采暖、燃气工程施工文件;C4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文件;C5电气工程施工文件(含消防电);C6电梯工程施工文件;C7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文件;C8室外工程施工文件,每个部分又由具体的文件图表组成。数量大,使得城建档案的整理工作量极大。由于成本相对较高,这类档案又不可能完全使用标准的档案用纸。另外,建设工程是一项特殊的生产,建筑实体庞大且固定,工程环节多,涉及面广,因而档案会有相对较长的形成周期。所以在漫长的形成周期内,对于纸质档案如不严加保护,高质量的建设工程档案是难以保证的。 施工、监理部门“只看工程,忽视档案”的工作方式也为城建档案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有些施工、监理公司没有专业的建设工程档案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公司为节省开支,选择技术员作为兼职档案员负责档案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不够专业。加之,档案的形成阶段主要在施工、监理部门,这些单位或部门如果不注意档案保管,没有科学地填制相关表格文件,那么形成的档案往往不符合国家统一标准,不利于城建档案馆(室)的长期或永久保存。 现今各地城建档案馆(室)都相继成立,由于组建工作刚起步,专职人员较少,多为科技档案或是质量监督站人员兼职管理,专业人才太少,不利于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另外,在档案员报送档案时,由于档案数量较多,而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较少,在具体核查时,存在一定的工作缺陷,档案员的疏忽可能造成档案缺项、顺序颠倒,加之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数量少、档案内容太多,有些问题在接收档案时并未及时发现,整理时才会暴露问题,但此时的报送手续已完毕,无从追补。 提高城建档案质量的对策 基于上述影响城建档案质量的三点原因,笔者认为提高城建档案的质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社会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水平以及社会上对档案的普遍认识程度。这种意识越增强,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就越大,档案的实现价值就越高,对于社会的服务能力就会增强。所以,一定要培养社会城建档案意识,引导社会各种力量重视城建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另外,要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城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城建档案来源于城市建设工程,记录的是建筑活动中的元数据,不仅有助于对建筑物监督考核,更为日后的建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起城建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档案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开始重视城建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要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全民的社会城建档案意识。 形成阶段的保护工作针对施工、监理部门忽视档案管理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规范化管理标准,将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有机地协调起来,并把档案的管理工作纳入到工程质量的评定体系之中,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也要考核档案文件的完备性、准备性以及真实性。要将制定好的管理规范下发给各个工程公司,要求公司严格按照标准报送。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档案的报送制度。城建档案的报送要严格遵循国家级、省市级规范要求,对城建档案的报送、整理要严把质量关,以提高城建档案归档质量的管理水平。要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文件,按规定将编制合格的工程档案及时向城建档案保管部门移交。同时,也要结合地域特点制定有地方特色的管理制度。 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显得极为重要,全国各地均在努力加快城建档案馆(室)的建设工作,根据《全国城建档案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的统计,目前辽宁省共17个县级市,27个县城,共计44个县(市)。截至2010年底,设置独立城建档案馆(室)的县(市)有25个,占57%。未设置独立城建档案馆(室)的为19个县(市),在城建、规划、建设等主管部门内部机构负责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另有独立设置的区档案馆(室)15个。其实,加快城建档案馆(室)建设的步伐还应做到: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保障城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使得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更趋专业化、科学化。解决城建档案的质量问题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全体城建档案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监管服务革新思索 本文作者:李红琳 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城建档案馆 职业素养是通过组织管理将工作中必备的素养变成一种文化习惯。培育职业素养需要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工作推向有序、系统、协调、效率、负责的最佳状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档案基础管理工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主题,要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就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对城建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培训,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达到对工作任务进行熟练精确的操作。其次,还必须对档案工作人员加强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比如与建设工作相关的一些知识信息的培训。同时,在网络信息时代,对档案工作者的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提高档案的质量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任务。城市建设需要的及时有效的信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进行整理时就必须实现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系统化归类,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目标工作,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准确性。 总之,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既要掌握档案工作的原理方法,也要对不同工程建设形成的档案特点、规律进行准确把握。因此,应该培养自身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要以领导为核心,在工作中通过组织参加培训、专业研讨及解读新法规、新规范等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深入地开展创建学习型团队活动。努力提高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认识,以适应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城建档案主要产生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其积累形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对城建档案的有效利用。 目前,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全社会所认识和重视,城建档案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随着国内建设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发展,新的建筑机构、施工工艺不断呈现及政策法规的更新出台,城建档案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信息“管涌”,这种形式“逼迫”城建档案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准,以适应档案事业的新发展。增强服务不断创新观念,以服务促发展创新服务内容是城建档案馆服务工作创新的先导,而信息服务则是服务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城建档案工作的本质是一项服务性工作。要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执法于服务之中”的管理理念,树立服务经济、服务建设、服务民生的新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走出传统的思想误区,强化服务意识,深化信息服务内容。把服务工作的重点转向信息的深加工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 通过拓宽信息来源,深化档案信息加工等手段,优化服务质量,树立城建档案服务品牌,展示城建档案馆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信息服务也处于不断发展和深化之中,当前的城建档案信息服务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信息服务的内容、方向以及模式也都面临着新的调整。总体看来,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基本实现了服务内容综合化,服务理念的社会化,但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相比,城建档案的利用率还是不尽人意。因此我们应该从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创新上下功夫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以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使城建档案在信息利用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服务理念的创新城建档案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特点,从而实现城建档案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一是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努力实现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二是树立法制意识,努力实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由经济、行政手段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三是树立信息意识,努力实现以城建档案实体管理为主向以城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为主转变。四是树立现代化意识,努力实现手工和简单技术型管理向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转变。五是树立社会化意识,努力实现城建档案的单一型、被动型服务向全方位、全过程满足社会需求的主动服务方式转变。六是树立人才意识,努力实现档案工作人才意识,实现档案工作人才素质由单一专业型向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转变。 树立开放意识,要变被动为主动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改善服务功能,并用前瞻性的眼光积极主动地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要把“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城建档案服务工作中,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求。服务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是城建档案服务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增强城建档案工作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现代技术,才能使城建档案工作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信息利用率成为城建档案服务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抽取技术及数据推送技术等信息化环境下的一批新型信息开发与利用技术的问世,进一步缩短了城建档案信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将城建档案信息开发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服务模式的创新城建档案馆属于窗口单位,接触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城建档案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因此,城建档案工作者应当文明办公,礼貌待人。在接待查档、咨询等服务性工作中,说话要和气,态度要和蔼,使用礼貌用语,做到百问不烦,,百查不厌,自觉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积极主动地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总之,新时代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实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理念的全面创新,只有着力于档案工作服务功能的开发,城建档案服务创新才会持续下去,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科学发展途径 本文作者:郑玲玲 单位:东莞市城建档案馆 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给城建档案工作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然而回顾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城建档案工作已经长期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众多的实践证明:“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要使城建档案工作顺应城市发展形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寻城建档案工作新思路、构建新格局。 一、城建档案工作新思路的探寻 尽管城建档案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建立起管理城建信息资源的形象,但至今公众对城建档案工作内容的认知度、使用度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变换思维的角度,以更为接近社会,亲民、便民的新形象出现,城建档案工作将会广泛为人们所认知和感受,城建档案工作的内容也将会更充实、视野将会更广阔,工作格局也将会为之焕然一新,笔者从思路上作如下探寻: (一)从社会需求角度:城建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个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与社会建立起共存的关系。面对变化了的客观环境,今天和未来的宏观政策和城建档案需求市场,绝不因为城建档案部门社会功能的大小也不完全取决于城建档案事业本身的规模,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建档案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协调能力。只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把握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规模及其方向,并着力于提高城建档案馆室的工作效率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城建档案工作的社会功能才能相应地发展,最终使城建档案工作与社会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大量实践表明,只有以公共服务的需求为政策取向和衡量标准的工作才能得到绝大多数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进而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的城建档案文化产品和城建档案公共服务。 (二)从社会环境角度:作为社会整个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城建档案馆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城建档案馆一直存在着与社会的互动,只是由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性质的不同和城建档案工作所处地位的不同,其社会化的程度也不同。城建档案工作走向社会化要求城建档案馆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信息环境有机地结合,立足社会的变迁,面向社会信息、知识的实际有效需求,调整办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城建档案馆的信息、知识的组织、管理、服务、增值的功能,求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双赢。 (三)从社会效益角度:城建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时期发展理论的影响。以往所走的规模型增长道路,曾使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出现了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自身规模轻社会效益的倾向。城建档案工作无法与社会建立协调发展的关系。社会是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城建档案工作的优劣态势分析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矛盾双方同时存在,并且对立统一。工作环境亦然,在挑战存在的同时,机遇也一并存在。理清建档案工作的优劣态势,便于培育城建档案工作的新增长点,调整和优化工作结构,使之成为城建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成长点。 (一)行业弱势。战略发展方向不够明晰;部分管理形式和方法过于陈旧;形成时间长而致“形成”“、管理”“、归档”脱节;资源信息利用率不高;发展水平低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在档案资料的信息研究和开发方面较为落后;行业社会知名度低。 (二)潜在机会。服务宽度具延伸性,可为更多利用群服务;可应用信息资源提高利用者的追随度、依赖度;行业知名度正在不断提高;利用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 三、城建档案工作的新格局构想 在整个大社会中,有生存的空间才有发展的空间,而生存的空间在于如何去拓展、延伸。尽管近些年来各级城建档案馆积极拓展城建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仍不尽人意。如:利用率低、利用范围狭窄、社会认知程度差、馆藏匮乏、服务水平不高、利用方式单一、编研工作缺乏成效等行业弱势特征仍广泛存在。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对城建档案工作注入新思维元素,拓展新的空间来构建城建档案工作的新格局,它包括: (一)塑造服务新形象: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全面打造城建档案馆的新形象,增强城建档案馆在城市建设中的影响力;拉近城建档案馆与市民的距离;扶助城建信息资源弱势群体,培育利用新群体。如:从城建档案馆建筑设计观念上、形象包装上、利用、宣传上改变城建档案在人们心目中“为机关服务”、“保密”、“内部”等形象,让城建档案工作与市民的联系更为紧密,与大众生活、利益更加贴近。 (二)开创服务新方式:服务是使城建档案工作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如果城建档案馆能成为市民了解城市规划建设和记忆城市建设变迁的“窗口”,成为人们工作、生活需求的一部分,那么城建档案工作才是真正实现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作用。开创服务新方式可以着手于:建立开放式的城建档案信息服务中心、适时开放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建立数字城建档案馆实现远程电子数据查询中心、电子档案的远程审核、接收和在线归档、馆藏档案的在线查阅等。 (三)创建无缝式全程管理新模式:随着社会对城建档案信息及时性、完整、系统、准确性需求的不断提升,城建档案的管理将摒弃“形成”、“管理”与“归档”脱节的现行管理模式,逐渐步入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文档管理一体化,文档信息利用一体化,文档规范一体化的无缝式全程管理新模式。而借助网络、计算机软件、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的城建档案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工程从文件生成、办理到档案归档管理的全过程管理,还可以保证文件内容的完整性、元数据数据结构的一致性、畅通性,高效实现城建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成为城建信息研究的孵化中心:广揽城建规划、设计专业人材,充实专业编研人员队伍,提高城建档案编研质量,改变以往传统的原始资料编纂方法,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深加工或专门研究。利用多题材、多载体等形式,使编研材料既可为科学研究、资政、参政等提供参考资料,也可直接服务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群众生活等;不仅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影像、三维动画等;而且还有多媒体、网络等载体形式的编研成果。#p#分页标题#e# (五)做好角色管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担当的是服务性角色,因此城建档案工作应以服务为中心来展开,如:广泛参与城市的文化和宣传活动,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设计等活动,彰显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密切联系,创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宣传利用方式,采纳一切能体现“公共”与“服务”的思路与举措,进一步拓展城建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使城建档案馆成为城市城建文化新翼及政府亲民、爱民和为民服务的新平台等等。 (六)注重横向的合作与开发: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和电子政务不断推进,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已成为必然,那么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上应改变过去以城建档案物理保管地点为基础的割据式开发,走多元化、多层次、多模式之路,打破一馆开发城建档案项目的地方特色和资源局限,突破一馆一地的边界,走合作开发的道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多元化需求。如:图书馆、博物馆、城建档案馆等不同文献保管机构的共同开发,经济一体化城市之间城建档案资源的合作开发、片区经济带城市之间,产业合作城市的城建信息开发整合等。 (七)广开服务城乡、服务民生的渠道:由于城建档案内容涵盖了城市建设历史、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城市建设未来发展方向、城市住宅、企业厂房、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管线、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各个社会层次,可提供利用服务的对象囊括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拥有广阔的可开发利用空间,广开利用渠道,可使城建档案馆成为当地城建历史查询、城建文化浏览、城建信息检索的重要场所,成为记忆、弘扬和发展城市建设文化聚集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也同样适应于社会各方面。未来社会的发展呼唤城建档案工作以一种“信息、公益、亲民”的三维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格局,才能引领城建档案工作迈入新里程。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保密问题分析 本文作者:郭南保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建档案馆 2005年8月1日,福建省国家保密局和建设厅联合转发国家保密局、建设部(国保函[2005]215号)关于《城市规划有关内容是否应当保密的复函》中,针对太原市城市规划展示厅拟展出的城市规划图文资料指出:“应依照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必要的保密处理,城市总体规划的图文资料应隐去不宜公开的内容;城市电力、电讯、给排水、供热、供气、防洪、人防等地下管线的现状图、规划图不得公开”。这一规定,充分说明了城建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不容忽视。当前,城建档案部门虽然未发现泄密事件,但泄密事件在某些部门是时有发生的。如一些单位,由于管理不善,措施不落实,部分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差,曾经发生“情密交易”、“权密交易”、“钱密交易”等泄密案件。这些现象的发生给城建档案部门也敲了警钟。因此,如何做好城建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就城建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内容和可能泄密的形式及其防范措施,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城建档案管理中需要保密的内容 依照《建设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建设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 (一)绝密级事项 党政军首脑机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寓所和经常性活动场所的地下专业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图文资料。 (二)机密级事项 1.不对外开放的国防科研生产、试验、训练基地的城市现状图、规划总图的图文资料。 2.国防工程、国家级科研工程(课题)的关键部位的勘察、设计、施工资料。 3.国家重点工程对外发包及其设备、技术、材料进口谈判的计划和底数。 (三)秘密级事项 1.国家建设工作(含各行业)的长远计划、规划及拟议中的重大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 2.设市城市电力、电讯、给排水、供热、供气、防洪、人防各专业工程的整体规划、现状图及管线综合图文资料。 3.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工程对外发包及其设备、技术、材料进口谈判的计划底数。 二、城建档案管理中泄密的表现形式 (一)保密意识不强而泄密 表现在:一是在开放利用城建档案中缺乏保密观念。要么认为既然开放利用城建档案,就无密可保;要么认为在高技术条件下,难以抗衡高科技窃密,有密难保就疏于防范。二是整理过程中废文书处理不当泄密。多余或重复的文书或草稿未经批准处理就扔进垃圾堆或出售,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泄密。 (二)管理不善而泄密 表现在:一是城建档案案卷保管不善泄密。管理人员管理不严格,随手丢放,被不法分子盗取、复印、偷拍等导致泄密。二是库房管理设施不完善而泄密。管理人员不按规定安装好防盗窗、防盗门和警报器,被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盗取、拍摄等导致泄密。 (三)计算机技术处理不当泄密 表现在:一是计算机存储城建档案泄密。管理人员在利用计算机存档时,对于该保密的城建档案疏于防范,忘记加密,被不法分子盗取导致泄密。二是单位与单位之间进行网络传输泄密。城建档案馆在与有关单位进行网络传递有关城建档案资料时,被不法分子截获而泄密。 (四)“情密交易”、“钱密交易”、“权密交易”而泄密 表现在:有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碍于亲戚、朋友的面子,“情密交易”,将保管的保密档案透露给外人;有的接受某些不法商人的宴请、经济贿赂,“钱密交易”,将属于保密的城建档案透露给外人;有的有求于某些领导,每当这些领导出面时,“权密交易”,将保密的城建档案透露给外人而导致泄密。 三、城建档案管理中几项防范泄密措施 开放城建档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的有效途径。同时,城建档案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开放利用城建档案必须以不泄露国家机密为原则。城建档案开放利用与城建档案保密既是矛盾的,又是辩证统一的。在城建档案开放利用与保密的问题上,必须克服保密保险,利用危险的思想倾向,不要因为怕泄密,该降密的不降,该解密的不解,该开放的城建档案不及时开放,影响城建档案作用的发挥。为此,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一)加强教育 防范城建档案管理中的泄密事件,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根本出发点。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用邓小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城建档案工作者的头脑,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政治立场坚定、敏捷性强的城建档案工作者。二是加强保密培训,认真学习《保密法》,并结合具体案件适时进行教育,强化保密意识,不断提高城建档案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城建档案整理、鉴定、保管、提供利用、信息传输等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保密法》,杜绝漏洞。严格查阅制度,城建档案一般不向国外人员查阅,如特殊需要,查阅有密级的城建档案需经省和国家业务主管机关批准。查阅有密级的城建档案,一律凭单位介绍信,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才能查阅。查阅时一般不得拍照和复制,如因工作需要拍照和复制,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保密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并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建立严密的计算机管理保密网络体系,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严防城建档案泄密事件的发生,确保城建档案的安全。 (三)强化监管 失去监督管理必然导致混乱和腐败,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防止泄密必须抓好三个重点:一是重点部位。即库房、打印室、微机室等地方,要严格管理,及时监督,防止漏洞;二是重点时间。工作时间要严格遵守制度,进入库房调阅城建档案时要建立两人陪同制,防止疏忽大意而泄密。此外,还要加强节假日放假时间的安全保密工作;三是重点环节。利用扫描仪进行城建档案扫描时,要限制参与人员,尽量缩小涉密范围。运用计算机管理城建档案时,要指定专人负责和管理,严禁无关人员私自进入机房,并注意给保密级的城建档案加密,防止泄密。此外,还须加强电子文件利用的管理。电子文件入库载体不得外借,只能以拷贝的形式提供利用。对电子文件的利用者实行利用权限控制,防止无关人员对电子文件系统的非法访问,防止利用过程中的泄密和损伤信息。#p#分页标题#e# (四)从严治档 对那些“情密交易”、“钱密交易”、“权密交易”者要严格以法查处,该党纪政纪处分的,要及时依法处理;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铁面无私,及时追究,防止姑息迁就;对于那些因工作不负责任而导致泄密者,采取调离工作岗位或给予警告、党纪政纪处分等办法,促进城建档案工作者提高认识,依法办事,堵塞漏洞,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总之,在城建档案工作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建档案开放与城建档案保密的关系。为了开放放弃保密,这种有密不保的做法,既违背了《保密法》,同时也使国家利益受到侵害。为了保密而该开放的不开放,该利用的不利用,既违背了《档案法》,又不利于城建档案作用的发挥。有密不保是违法,该用不用同样是违法,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城建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信息化监管研究 本文作者:李士霞 单位:淮南市市政管理处 档案是对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城市档案是记录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信息库。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对城市档案的管理能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在城市建设活动中也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城市档案管理工作是对城市建设档案的实体性管理,这样的管理由于受到人的管理因素的制约,其可流动的空间范围以及社会服务的效应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电子信息化技术具有流动性强,可操作性高,易于存储交流等优点,加快城市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能更好地为城市档案建设服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建档案工作的影响 迈入信息化时代后,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这将深深的影响我们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学为基础,对利用电脑对文字、声音和图像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相较于其他的信息处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高效、高速、准确和便利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建档案管理理念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改变。城建档案管理已经不是指简单的实体管理了,他不仅是对城建档案信息的管理,也是对城建档案信息的操作。对于城建管理工作人员而言,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城建管理在现代信息化技术下的变化,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做到从行政手段想依法管理的转变。城建管理向信息管理的发展是手工管理向技术管理,单一服务向综合型服务的转变。信息化技术在城市档案建设中的运用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对城建档案的快速处理。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上的运用能加强档案资源的整理、开发与运用。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将实体信息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过程,是对信息存储、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的变化过程。加快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有利于实现城建档案的资源共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要求相应的城建档案建设能够适应新形式的客观要求,能够跟上社会发展速度。城建档案的信息化进程也有利于城建档案适应的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建档案建设如若跟不上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将影响现代城市建设。 三、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大核心因素 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之处在意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目标在于实现各种档案信息经公共信息网络实现信息互通,以此满足更多用户在不同时间地点的广泛对城建档案信息的有效、高效利用。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核心: 第一,城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建档案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基础设施能直接、集中地体系难城建档案信息化程度,制备相应的基础设备是城建档案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缺少它其他的任何工作都不能开展起来。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基础以信息网络为核心,配合其他相关的硬件设备组合而成。 第二,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城建档案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他的开发利用是城建档案信息化技术的核心任务。城建档案信息化需要大量的相关资源,这就要求相关的单位集体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丰富城建档案的基本信息资料。 第三,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对成绩爱你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管理、存储和传递等各种技术软件,是城建档案资源实现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保障,离开了网络系统的建设,所得到的信息资源便是散的,不能够共享,不能实现异地交流,不能使更广大的用户朋友享用,这就不满足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只有城建网络系统建设成功,城建网络信息化的相关作用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应用系统的建设需要同各自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建设同步发展。 第四,信息化标准的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则城建档案就算达到了信息化,但是其信息化也是杂乱无章的,信息资料更是混乱不堪的。对于行业标准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关系到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信息网络的安全性与质量,一个好的行业标准规范能催生出强有力的城建信息网络系统。 第五,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城建档案信息化的成功之本,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人才的素质决定工作的速度与质量,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对行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各级单位应该把人才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到用人可用,也要做到有人必用。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储备足够的能量,为档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 四、加强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要求相关领域的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能跟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如果哪个行业的信息技术发展跟不上其发展,该行业信息建设在没进行相关突破性改革时,该行业的信息技术可能就越来越落后于其他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城建档案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在进行建设时,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进行行业标准的建设。只有拥有了个完善的标准,相关部门才能够根据此标准做出相应的设计规划,不然其他部门单位所做的工作可能就付之东流,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其次应当将基础设备建设和加强人才的培养同步进行,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的建设,也离不开设备的建设。设备是硬件,人是软件,离开了任何一样,各自便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接着应该进行系统库的建设,根据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来确定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哪些准则,需要哪些系统部分,然后将系统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个完整的系统,为信息资料的整理做好准备。最后才是信息资料的整理,这部分的工作范围最广,涉及单位最多,需要相关单位为信息系统提供内部资料。 五、结语 城建档案发展事关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决定着城建档案的建设。因此,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事。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编研若干问题思索 本文作者:彭春华 单位:梅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城建档案馆是一个城市中城建档案的综合管理部门,是保管城建档案的基地,也是城镇建设的“百科全书”,领导决策依据的“数据库”,是城建信息的管理、开发和咨询利用中心。如何变死档案为活档案、死信息为活信息,搞好信息开发提供利用,编研工作是关键,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历来是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延长珍贵档案寿命,服务于城市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城建档案编研,可以检验城建档案工作质量和有关的问题,对于城建档案收集是否齐全合理、鉴定、整理是否科学,检查是否完备,保管是否安全,都起到举足轻重的检查带动作用。各级城建档案馆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采取有力措施,编研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城建档案编研成果,为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领导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说,编研工作的现状仍远远跟不上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及信息时代人们对城建档案信息的极大渴求,档案编研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编研成果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编研成果的利用率低是制约档案编研工作发展,发挥编研成果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瓶颈。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实现编研工作新的突破,是摆在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编研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丰富编研类型,提高编研质量。 (一)目前,多数城建档案编研成果都是诸如汇编、文集、简介、目录等一些形式单一,浅层次的资料罗列加简单点评式的类型,分析研究性较差,综合性不强,不能给人们提供直接的建议或方案,档案馆应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在汇编型、编写型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编纂型、声像型、展览型的开发工作,利用城建档案馆现有馆藏,按照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把庞杂、零散的档案信息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必要的加工,并对信息作深入研究、分析、提炼、概括,编辑出内容上更具科学性,形式上更具灵活性,操作上更具经济性的贴近社会需要的档案编研成果。 (二)城建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不仅是一个档案部门业务水平的真实反映,而且也是衡量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提高档案编研工作质量要注意做好如下四点: 1.领导思想要重视:档案馆领导思想上是否对档案编研工作重视,给予编研工作多少关心和支持是档案编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编研质量能否稳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机构制度要健全:成立专门的档案编研机构,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是编研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人员要落实:编研人员力量是否足够,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编研成果的质量,因此,应把一些专业水平高、研究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人员选派和充实到编研工作岗位上,促进编研工作的提高和有所创新。设施要配齐: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一些硬件设施如:照相、摄相、录音、复印、打印、扫描、电脑及网络工程等设备,是编研工作有效开展的物质保障。资金要保障:编研成果是一项文化产品,有投入才有产出,要获得一项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必要的资金投入是编研工作的血液和润滑剂。 2.选题要精准、新颖。选题的精炼、准确和新颖是档案编研成果质量高低的关键。编研的最终目的是编研成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编研成果质量优劣的标准。为此,编研人员必须走出馆门、走向社会,深入城市建设第一线,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动态,正确分析和预测在一个时期内城市建设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求情况,确定编研工作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选定一个精炼准确且新颖的编研主题开展工作,就使得编研出来的成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针对性,更贴近社会需求。选材要广采博取,做到准确真实。对符合编研选题内容的尽量多收取,以便在定题时有比较、有选择的余地;准确是指选材切题,要选择最能阐明编研主题内容的档案资料,运用辩证观点,既考虑到内容上的针对性、典型性,也考虑到技术性、先进性,从而做到择优编录;真实是城建档案编研成果的灵魂,在编研实践中要始终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鉴别,核实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确保城建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使得编研成果有实用价值,值得信赖。编研成果要有专业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城建档案含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基础结构,建筑风格等,对现代设计业、建造业有极高的参考借鉴价值,编研工作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有专业特点的产品;对“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档案信息,我们要经过认真的筛选,整理和加工,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编研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产品。 3.不断丰富馆藏,善于借鉴和联合编研,保证编研成果的高质量。编研工作首先依托的是自身的馆藏信息,丰富的馆藏是高质量编研工作的物质基础。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最大的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依赖于城建档案,要保持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就要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努力丰富馆藏。做好编研工作还要做到不局限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要开拓视野,善于借鉴别的国家和地区、其他部门、其他学科领域的已有编研成果,洋为中用,彼为己用,增大编研成果的信息量和含金量。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联合其他部门或其他城建档案编研机构开展编研工作,以克服信息单一、力量薄弱、信息渠道不畅的缺点,有利于互相交流、学习、编研出信息含量大、质量高的编研成果,又可节约资金和时间,提高编研效能。 4.要注重编研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的因素,要提高编研成果的质量,最重要的是选择好编研人员。城建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信息和价值具体表现形式,已成为城建档案馆的重要部门和信息中枢,因此,在档案部门,最好吸纳一些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热爱本职、精通专业技术知识、熟悉馆藏、文字功底好、肯钻研、综合素质高的业务干部从事城建档案编研工作,才能有效地保障编研工作的高质量。对现有人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尽可能地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调动他们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边干边学,以干促学,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对城建档案编研工作者的要求。 二、转变观点,提高编研成果的利用 当前,许多优秀城建档案编研成果开发出来后,由于思想观点的制约和缺乏必要的宣传,致使它们仍“藏在深闺无人识”,影响不大,利用不高,没有取得相适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编研成果的利用率。 (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过去那种“好女不愁嫁,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想,树立“好酒不怕有人识,酒好也要靠宣传”的超前意识,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编研成果利用工作的开展。编研成果的质量是成果利用工作的前提,而成果利用工作的提升,又促进了编研工作质量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主动向利用者宣传、主动向领导介绍,主动服务,促进编研成果利用。#p#分页标题#e# (二)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使编研成果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得提高利用率,我们必须注重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入对编研成果的宣传力度。如:在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上以新闻报道形式、专题采访形式或知识专栏形式给予宣传报道,在专业城建档案刊物、业务宣传栏里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网站在网络上向社会公众宣传,还可以向领导,业务联系部门及工作人员赠送资料,直接宣传。总之,宣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才能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直接提高编研成果的知名度,使编研成果成为一个品牌,达到提高利用率的目的。 (三)要创新利用形式。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为此,我们要立足现有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编研成果的利用形式,促进编研成果利用率的提高;如:利用图片展方式、电视专题片方式、声音解说方式、文字、声音、影像三维动画方式、网站浏览方式、短信阅读方式,邮票、明信片方式等多种形式对编研成果进行传播和利用。 总之,城建档案的编研是一项研究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要以库藏档案资料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用服务为目的,不断提高编研成果质量,提升编研成果的利用率,努力推进深化编研工作的开展,便城建档案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建档案论文:城建档案价值体现及历史意义 摘要:城建档案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它是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历史还原图像,如何正确对待馆藏工作,使其实现重大的历史意义,是每一位城建档案工作者应严肃对待的课题,需要从观念上重视、在方法上钻研,拥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关键词:城建档案;价值体现;历史意义 一、城建档案的价值体现 城建档案的作用及价值是为城市和国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它记录了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为今后城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成为内容丰富的文史仓库,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文化源头。 (一)城建档案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说到城建档案的价值,不得不说到它的存在形式,它是由图纸、列表、图片和影像等文字资料构成的,为城市建设的科研、学术、社会职能等服务,起到了典藏和传输的作用。人类的演变和社会的变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资料记载,这些历程将无法考证,更不能成为今天规避风险、增长才能的经验。随着自然的更替、岁月的轮回,一些古建筑物已面目全非,如果没有城建档案的还原,人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更无法从祖先建造家园的丰功伟绩中,延续其精神、借鉴其做法。因此,在历史长河中,城建档案默默记录下了曾经的沧桑与辉煌,以真实可信的“态度”讲述城市变迁的古老故事。每项重大工程的建设,都得从规划入手,从调研到可行性报告,从布局到实施调整,无不需要史料做支撑,历年来的城建档案在这一时刻派上了用场,每项工程结束,留下来的档案又成为下一项工程的指导,所以档案馆是宝库,档案文件在某种程度上,为城建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城建档案为城市发展勾画蓝图 城市建设是人们的创造性劳动,城市的改观像明镜,折射出时代的印记和文化特征,因此,城建档案浓缩了文化精华,延续了血脉相承,使每一座城市都有史记,在修史、学术等方面起着原始凭证的作用,具有考古等科研价值。城建档案让人们了解过去城市变化的足迹,也让人们预见未来城市发展的走向,它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人们共建美好家园的集体意识,它反映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地震、海啸等灾害做抗争的顽强意志,体现了人们无怨无悔地完善城市形象的决心,为城市的发展树立了信心,为城市的建设描绘了蓝图。 二、城建档案的历史意义 现代社会中的城建档案是由档案编制、信息保存、内容体系和结构分割等几部分组成的,它以卷宗为单位,既侧重综合性又侧重存异性。因此,它是不同行业的信息积淀和专业技术指南。 (一)城建档案堪称城市建设的向导 城建档案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衍生出的必然,是综合体系围绕城市建设服务的需要,属于档案的分支,又区别于其它档案,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创新成果。中国古代对于城楼的建树有据可查,像岳阳楼,就体现了中国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年久失修,当年,政府下令翻修,人们采取专家、学者对其拍照,研制出详实档案资料的办法,进行临摹,建造出与先前相差不多的岳阳楼,这些都是城建档案的不朽之功。从西安的出土文物,到现今保存完好的军事作战图,众多的史实书写了人类的筑造历程,有的湮灭在断壁残垣中,有的可以在仅存的残骸中窥见蛛丝马迹。城建档案通过建立网络和数据库,成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最具优势的理论基础。 (二)城建档案提升了城市建设的品位 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城市建设势必从初级走向高级,我国一些大的城市,如沿海地区的城市建设更是体现了环境、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和统一规划,在生产和商务方面成为交通枢纽,而打造花园城市和“绿色”、无污染的旅游胜地,一是城市的配套设施良好和产业的布局合理,二是城建档案发挥了重要作用。俗话说“百年兴废尽在卷中”。一个城市孕育着历史的文明,其中的声誉也显示了它的魅力与品位,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生动描写,塑造了城市的意境和文化的内涵。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施工技术、精美的建筑景群,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烘托了建造的磅礴气势,将自然景色和建筑风光无限延伸的是建筑师的审美观,而将这些智慧融会贯通地沿袭下来的,确是城建档案。“品位”一词本来和美学有关,但是建筑方面的审美与史料记载有关、与档案有关,城建离开了参考资料,就离开了标尺。因此,城建档案从审美角度上说,为城建工作提升了品位。 三、如何让城建档案发挥作用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审批规划、征地折迁、城管建设、水利设施、园林建筑等等步骤,从档案细节中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是城建档案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可贵之处。那么,如何让城建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是档案馆藏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端正态度,优化服务 如果对城建档案的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不会全力以赴地做到细致、周到地服务,要想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工作人员从被动变主动、从消极应付变积极努力。同时,改善档案馆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馆内工作人员熟悉业务,对档案内容如数家珍,甚至能解析国家政策,站在一定高度上,理解当时城建工作的时代背景。馆内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档案信息时效性的认识,随时对档案做出更新和转换,使城建档案具备与时俱进的特征,适应社会发展,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了可用性。同时,编制程序时的检索工具,要做到行之有效,各种光盘、影碟要做到可以随时提取、可用。档案信息还应立足于服务整个社会,这要求馆藏人员具备先进的理念和捕捉时代信息的敏感性,这些本领体现了馆藏人员对工作的热爱和求知好学的态度和主人翁责任感。 (二)丰富馆藏,大力宣传 城建档案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文化精萃。所以,大力丰富馆藏、收集并有效整理相关城市的档案,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使档案从各个角度满足人们的查找需求。可以面向全社会征集城市的老照片及相关的资料,使百姓认识到城市建设跟自己有关,这需要向老百姓普及城建方面的相关知识,采取上门服务、主动走访、现场调查等方法拓宽档案馆藏资料的渠道。这样,各项拆迁和施工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时,能得到百姓的配合,合理、有效、快速地进行。做好以上这些工作,需要向社会各界加大力度宣传,首先向领导宣传,得到他们的重视,争取财力、物力的支持;其次,向老百姓宣传城建档案的作用,使人们自发、自觉地加入到共同建设档案的工作中来,比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编史和提供生活资料时予以配合,使老百姓对城建工作上升到一定高度——这不是某个人的事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行为。当然,最好还要有法律作支撑,将破坏城建资源的个人和单位列为重点整改对象,采取惩罚措施,维护城建工作和城建档案工作的有效进行。城建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是国家和社会城建工作的晴雨表,它起到了知识枢纽的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功不可灭,所以,要想让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成为文献,体现多元文化价值,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其依托社会职能、增添各项服务,为城市的发展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制造业正向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以“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为主要特点,正成为各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能否适应发展潮流,顺势而起,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革新。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人才需求都在发生深刻变革。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转型,从国内领先走向全球发展,也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从规模效益向内生增长转型。同时企业人员结构也从劳动密集向智力密集转型,需求结构将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非技能和单一技能的岗位需求减少,复合型技术技能岗位需求增长,设备操作类岗位比重减少,运行维护类岗位比重增加,对人才的职业态度、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行业技术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变化也给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存在,落后专业、适合低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相对过剩,智能制造新产业、新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大量短缺,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智能制造发展新需求存在偏差,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亟须突破。“无有匠师,何来工匠”。为快速适应智能制造的大趋势,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就需要以大师、名师为引领,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突破,全方位拓展教师的视野、更新理念,全面优化“双师型”结构,开展全方位的技术研发、创新和培养、培训,建设一支能适应技术发展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1-2]。 1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1.1助力支持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改革发展的速度,将直接决定着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推进,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而培养一支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又需要高水平教学团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及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能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提供更高层次的技能人才支撑。 1.2鼎力支撑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提质培优的压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师资问题,一方面在于数量不足,另一方面还在于师资水平难以满足要求,主要就体现在“双师型”教师总体数量和所占比例均偏低[3-6]。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对教师不仅有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还对其工程实践、技术研发服务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 1.3适应行业技术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立德树人,师者为先。人才质量和服务贡献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目前,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教学团队普遍存在缺乏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双师素质不高,双师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欠缺,瞄准企业高端设备、核心工艺、关键技术培养人才不够,面向智能制造新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不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培育不到位等问题,创新理念、改革意识不强,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保守,在企业培训、合作研发、技术服务方面也没有对产业发展发挥足够的支撑作用。 2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策略与举措 2.1搭建由领军人才引领的人才梯队 一是按照不同类型领军人才的选拔标准,引进或内部培育选拔,以专业教学为重点选拔教学名师,以工匠技艺为重点选拔技术技能大师,以学术造诣为重点选拔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选拔创业导师等;二是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和专业建设规划的调整,补齐短板,不断引进或培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人才;三是通过在职攻读学位、访问学者进修提高、调整技术方向和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调整优化团队的职称、年龄、学历、技术领域的结构,使其更符合专业建设和教学的要求。 2.2建设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 一是要结合团队建设目标和自身基础或特点,每个团队成员合理设计个人发展规划,制定能力提升方案;二是以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等为核心和引领,建设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提升作为教学创新团队而言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教学能力水平;三是以国家和省技能大师为核心,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术技能大师在技能攻关和绝技绝艺代际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打造具有工匠精神、高超技艺、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实训优秀团队;四是以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企业技术专家为核心,通过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活动,打造技术创新优秀团队;五是以创新创业导师为核心,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与教育教学活动,打造具有创新创业理论功底、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和精通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2.3提升团队成员教育教学能力 一是要积极申报和承担重大教学活动或课题,针对制约本专业领域教学质量提升的共性问题与关键因素,开展系列研究,形成高水平教学成果并运用于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研究与改革推动提升教学能力;二是要建立教学名师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课程团队、科研团队等团队功能,通过传帮带,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业综合改革研究、教材与课程建设、学术交流等活动,着力培养青年教师,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三是积极遴选、推荐团队骨干成员参加国培、省培项目,行业学会举办的教育教学方法、课程与教材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专业或课程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资源制作、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评价与总结、团队协作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四是建立企业技术人员教学能力提升机制,采取自学、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听评课等方式让企业技术人员快速适应学校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五是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积极组织团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师职业能力大赛,通过参赛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修订及课程模块的重构,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2.4提高团队成员技术 技能水平一是以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为基础,在技能革新、技术协作、技能研修等方面,积极承担项目,实施技术改革,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教学创新团队技术技能整体提升;二是与华中数控、中国中车、中联集体等行业知名企业共建专业教师发展中心,团队成员进发展中心轮训,选聘大国工匠或企业领军人才担任团队产业导师和兼职教授,提升团队教师技能水平;三是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建立相关保障制度体系,选派教师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跟岗锻炼,了解行业新岗位体系和技能要求,掌握工程实践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能;四是围绕1+X证书的试点与考评工作,积极开展团队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师培训,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了解所有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的X证书,并熟悉掌握2种以上。 2.5增强团队成员技术研发能力 一是以产教融合一体化平台为载体,整合学校科技研发资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建校企合作科研创新团队,以项目研发技术要素为纽带,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项目推广等合作,激发教学创新团队的技术研发的活力,形成课程教学、技能提升和技术研发的协同育人机制;二是结合已有基础,结合相关课题项目申报与研究,建立面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不同细分技术领域的技术研发小组,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列研究成果;三是要加强推动科研成果或技术研发案例向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的转化,落实和促进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四是加强教学创新团队内部的交流及对外的合作交流,探索设立“智造未来”技术论坛,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催生更多研发方向和思路;五是以课题项目资金为引导、团队建设资金为主体、学校配套资金为补充,加强技术研发相关的实验测试硬件设施建设。 2.6培养团队成员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能力 一是围绕院校和企业的创新创业导师,组建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团队,在团队成员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为其提供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实用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联合企业和其他院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与经验交流,并积极吸纳团队成员参与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提升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以创新创业团队为核心,结合技术研发小组取得的成果情况,依托已有的实训室、创新创业基地等搭建创新创业实践与孵化平台,吸纳优秀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7提升团队成员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全面提升教学创新团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专业领域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注重建设经验与成果的总结与提炼,为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或专业建设等提供可参考案例,带动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一是要引进来,包括聘请境外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承担教学或讲座任务及指导团队和专业建设,引进境外院校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教材设备,引进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国际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设备与相关的培训资料等。二是要走出去,要选派教师前往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相关技术领域的课程体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标准;要选派骨干教师到国际化大企业跟岗锻炼,提升对国际化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的认识;要探索与西门子、ABB等创建产业学院等平台,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拓展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能力。三是培养双语化师资队伍,助力专业群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水准教师队伍,为“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服务,为学生境外实习、就业服务。 2.8加强团队建设经验的总结 宣传与推广一是以教研教改类课题、教学成果奖等的申报为契机,推进教学创新团队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成果案例的总结和凝炼;二是采用对口支援、研讨会、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外宣传推介团队和专业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扩大团队的影响力,并促进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进步;三是结合“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积极向建立合作的境外院校或办学结构宣传推介团队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做法,承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机器人方面的师资培训,对外输出中国特色的职教模式。 3结语 推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快融入智能制造大趋势、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引领,以校际、校企协作共生发展、共享人才、共用资源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团队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和培训能力,深化专业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实现团队师德师风高尚、结构科学合理、负责人能力突出、专业特色优势明显的总体目标,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打造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给智能制造的快速推进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领域高技术技能专业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扬,高正春,李娟,等.“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困境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21(1):56-57. [2]李国成,徐国庆.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21,37(3):86-89,94. [3]涂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重要性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9):131-133. [4]曾照香,李良明.“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53-56. [5]陈琴芳.职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242-243. [6]欧阳波仪,易启明,汪炎珍,等.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88-92. [7]陈超群,胡伏湘.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一流“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18):76-79. [8]涂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8):116-117. 作者:赖春明 李培 孟少明 陈土军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农业”的特征,并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所在,最后提出了“互联网+农业”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策略,其目的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改革进程加快。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农业”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中,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要想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结合互联网,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1“互联网+农业”的概述 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的特征是很富有时代性的,主要表现为互联网能够使生产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得到整合。将网络的优势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众所周知,“互联网+”这种发展模式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对农业进行政策引导以及给予一定的支持,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跟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给其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他产业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互联网+农业”能够使我国农业发展实现重大改革,实现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使农业资源高效率地整合,最终使其生产模式实现跳跃式发展。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中,通常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生产智能化类型,在这种类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技术得到提高。第二种是农业电子商务类型,使用该种网络营销模式,通过农产品O2O,实现更有效率的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三种是信息化发展类型,打造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互动频率更高,从而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2“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2.1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大量实践表明,“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非常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如能将农业经济发展跟互联网发展高效结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新型农产品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并且使农产品产业链得到延长。通过“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市场资源配置,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信息,从而能够对农业经济的生产规模以及后续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2.2实现了由资源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跟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将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从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了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等。最近几年,农业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以资源型为主要发展方式,我国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能够使农业实现转型和升级,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2.3节省农业发展资金,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通过“互联网+农业”,农业发展成本得到节省,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效率,如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跟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那么就能够同时为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快速提供信息。众所周知,现在面对的市场环境是随时都会变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竞争,只有把握好市场环境中的信息,才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第二,节省农业流通成本。通过搭建网络交易平台,交易程序由烦琐变为简单,农产品的流通也随之加快。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农业技术获取和学习更加便利,最终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能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 2.4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得到提升 在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时,“互联网+农业”模式的科学化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依托互联网平台,农民可以学会更多的经营和管理知识,乃至获取信息知识的速度也会加快。而且,他们还能够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对农业发展的认识,把更多更好的科学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提升他们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人才。 3“互联网+农业”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诚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调研发现,已经有多个省份在“互联网+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因此,我们应当侧重于如何改进产业发展思路,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数据,以及紧密结合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升级得到带动,农民更加富裕。主要创新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助“互联网+”发展高效农业。众所周知,在转变农业经济方式的过程中,高效是其中一个凸显的特征。借助互联网,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开发,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分工更加细化,农业门类增加。依托互联网智能化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农业经济发展更加高效。第二,借助“互联网+”发展精细农业。在精细农业中,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利用。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与环境层面的效益得到提升。目前,就我国而言,可以借助国外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比如GPS、RS等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可实现精准播种、施肥,乃至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第三,借助“互联网+”发展智慧农业。最近几年,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如火如荼地建设。其中,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京东商城和淘宝电商平台力争打造规模化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它们建立直销网络模式,促进了专业化网络销售平台的发展。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借助信息平台,农产品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客户面前;其次,通过云端网络技术,农产品信息和质量得到监控,相关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生产经营者,为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4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农业发展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极大的影响。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应当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尽早实现。 作者:许金 单位:法库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开始大变革,各国采取的低碳经济措施,为人类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找到一条新路,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采用先进的能源技术。本文对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有机农业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出现于英国《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因其自给自足的能源模式,逐渐转变为需要进口的消费模式,使英国充分的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于是英国在2050年以前致力于建设一个低碳国家,为节能减排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国内外低碳经济概述以及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1.国外的低碳经济 虽然英国的低碳经济概念出现最早,法国与英国不同,法国近十年以来,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创新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建筑、交通等领域,大力推广减碳少碳理念,有效的控制碳排放量,距离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工程又进了一步。西班牙是世界风能和太阳能大国,其能源的途径与意大利法国一样,主要来源于进口。在面对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时,西班牙创新技术开发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健全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及规划。比如,2006年的CTE新建筑条例等。瑞典的优美环境在全世界知名,因其广泛推广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活中,并为了鼓励国民参与低碳活动,推出了一系列低碳生活的奖励措施。比如,推广环保型汽车、鼓励购买清洁燃料车等。 2.我国的低碳经济 我国近些年来,雾霾严重,空气质量下降,不仅影响公路交通秩序,更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于是在2007年的中国科协年会上,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大力呼吁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WWW)2008年与中国合作开展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选择在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进行城市转型发展模式项目。在保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中提出:在“新能源产业带动城市低碳发展”的原则下,我国的工作重点是主要引进先进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的新理念;向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推广保定市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成功经验;建设保定市的新能源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保定市合作的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促进了保定可再生能源及能效产品的出口和应用,并对该项目取得成就和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且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为了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保定市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计划,并将配套资金和需要的人力提供到位。 3.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渗透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在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理念后,我国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虽然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理念没有明确的定位,也没有构建低碳经济建设的发展指标。但对不同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国家,也提出了符合其国情的低碳经济新要求。对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绝对减少碳排放量是关注的重点以及执行目标,而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来讲相对减少碳排放量是主要的发展目标及方向。我国主席曾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四次提出有关低碳的问题,即“发展低碳经济”的研发,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为了限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释放,我国要将低碳经济列入国家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呼吁人民群众观积极参与至低碳经济建设中,这样可以保证降低碳的排放量,有效控制了温室气体对气候系统的损坏及影响,减少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各国提出的低碳经济政策及项目的实施,将完全切断温室气体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保证农业经济增长的独立性。 二、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的农业发展建设一般在相对闭塞,少有人烟的偏远地区,因其落后闭塞的现状,导致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创新的思维意识,更没有保护环境的观念。总体来说,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农村地区建设了大量工厂,而有些工厂的排污系统没有效用,将生产的污水以及有毒物质排放到农民的土地当中,导致土地无法种植植物,农民没有了经济来源。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农村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对于农业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采取消极应对的状态。比如,在农田作业中农民为了去除虫害,增产量,由于使用方式、方法不正确,且农药、化肥量过大,也会造成水资源和土地环境的污染状况,从而使动植物的生长力下降,不仅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2.农业产能偏低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是人民群众食物的主要来源,更是创造生产的一切先决条件。国家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到第二三产业上,从而导致出现农业不受重视的局面。由于一些落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尽管我国政府看到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高了农业的技术投资和基础设备,采取城市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策略。但农村的现状及基础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农村的一些硬件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农业产能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圆满的解决。尤其是一些交通不便,土地生产力偏低的地区,尤其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都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水利设施和设备,但西部地区的很多村庄仍然使用五六十年前淘汰的水利设施和设备,不仅没有技术含量,还不能有效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品质。 三、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策略 1.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转型 我国传统的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一些植物生长添加剂和牲畜饲料,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损害。现阶段,我国可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将农村烧火做饭的玉米秸秆还田利用,使用绿色健康的有机肥,向社会提供绿色、健康、无污染,食用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不仅保证了人民的人体健康,还能够有效降低或抑制环境的污染,低碳排放对生态平衡的恢复有巨大的积极作用。此外,发展有机农业,可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还能够增加农民就业,保证农民的日常收入,同时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以及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强大竞争力。 2.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提高低碳生产管理力度 在工业领域,低碳环保理念受到广泛的推广以及应用,但在农业领域,低碳经济理念还未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宣传,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偏低,人员素质不高,对低碳经济理念达不到浅显的了解,更别说应用到农业生产方面。因此,势必要加大农业领域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和推广,鼓励农民使用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对实施低碳生产模式的地区,要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农村干部及农民带头人的低碳思想意识,发扬榜样的作用。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农业领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我国低碳农业的建设,向实现低碳生产的模式转型,我国必须要加快对农业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工作,只有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监督和支持,低碳农业生产才有长远发展的未来。为此,在我国要加大对农业实际情况的调查力度,起草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要符合农业发展现状以及低碳经济理念的内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领域低碳发展的问题,优化农业生产机构,迎接农业低碳模式的转变。 4.运用科技的手段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农业知识教育,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创新低碳环保的农业技术,并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农村劳动者的技术水平,鼓励参与培训学习活动,增设农村先进的使用设施,使农产品得到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宣传推广组织机构,引导农民的生产朝着更加标准化的方向进行,建立健全的农业生产安全机制,保障农业劳动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生产风险,减少农业劳动者的经济损失。最后,建立农业信息专栏,及时的颁布农业信息,比如天气预警,防潮方案等,尽可能的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农业生产信息。 四、总结 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国内外的环境问题,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指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作者:刘阳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审计局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对广大农民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广泛,不同农业区域的农作物类型、经济效益及发展模式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尚未完全实现现代化,而且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必须更新农业发展思路,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仍占主流 精耕细作的小农种植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流,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为明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的低效性和死板性,使得其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受到个人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民群体收入水平的影响,很难将农业耕地进行集中的生产利用。而农民本身缺乏农业生产设备置办和农业科技引进的资本,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举步维艰。此外,农业生产受市场的影响较大。但是,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市场波动也比较大,农民无法及时接收到市场的反馈信息,很容易导致农民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造成农产品滞销,进而对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业从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必须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1.2农业人才缺乏 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科技的投入,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处于粗犷的低效率生产经营阶段。农产品质量较差、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以及农产品生产规范的缺乏,使得我国农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有足够高的竞争力。我国农业院校的数量不少,但是,对于农业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仍然有很多人对农业存在误解,大部分高校的农业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进入该产业工作,农业科技推广面临重大的阻力。而本身从事农业的农民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必要的科技投入资本,导致其仍然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经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等,导致农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2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市场机制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来加以规范和引导,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市场现代化生产经营尚未完全建立的现状,必须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市场机制来进行引导,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市场机制、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市场机制及农业生产经营市场机制。农业科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管理现代化程度,因而,要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投入。通过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引进和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政府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地方农业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引导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1]。 2.2加强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根据地,因而相关高校要提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增设农业相关专业,加强对于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科研院所要加强农业相关技术的研究,对当前的农业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设备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农业专业人才要切实服务于农业,利用其专业的培育管理技术和生产经营技能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增设专门的农业职业教育机构和农业科技培训机构,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养人才。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模式变革以及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要善于向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借鉴经验。 2.3完善农业保护政策法规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侵占了大量的农业用地。而我国本身的人均耕地水平就比较低,加之农业相关保护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使得农民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转而进城打工,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要对当前的农业保护政策法规进行完善。政府应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对农民进行补贴,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制定农产品最低价保护、土地补贴等经济政策,为了确保政策的落实情况,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农业保护法律法规,利用行政、司法手段确保政府对农业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增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2]。 3结语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政府加大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熊辉 单位: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机关后勤服务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一带一路农业经济发展困境思考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国家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表现,充分利用国际平台,发掘沿线城市、区域与国家发展优势,推动农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吐鲁番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处于战略节点位置,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充分推动吐鲁番农产品发展与出口,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理性认知该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思考突破困境的发展路径,以实现农业发展目标。 关键词: 农业;经济 1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性问题分析 从区域与市场角度来分析,吐鲁番地区属于极端干旱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农业生态条件不充分,虽然建设了一定的水利工程,但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区域缺水的现实情况。加上该地区属于山间盆地,表现出较强封闭性,农产品市场发育相对较低,绿洲内市场过于狭小,且分散性突出,区域与国内、国外市场间距离较远,对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利因素;从民族与人口素质来分析,吐鲁番地区民族数量较多,区域教育水平不高,人口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这也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资金角度来分析,该地区资金投入不足,个体经营分散且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2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分析 虽然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多现实性问题,但可以通过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农业,科学布局,打造高端农业产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优势,积极推动农业产品出口,切实扩大农业经济效益。具体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构建现代农业基地,培育品牌效应 吐鲁番农业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其农产品质量,而产品品牌则是赢得市场的关键。缺乏质量,则无法占据较好的市场地位,缺乏品牌,则无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吐鲁番地区光热资源十分充分,无霜期十分长,这也为其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如葡萄、甜瓜等,农业产品质量十分高。通过区域规划,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并关注品牌培育,塑造吐鲁番农产品品牌,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基地构建,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工作,确保质量持续与稳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质量形象,从而培育吐鲁番农业品牌,为区域其他农业发展与产品效益提升,提供支持。 2.2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关注农业发展可持续性 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要实现持续性,就需要切实普及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吐鲁番农户栽培技术,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当前实际来分析,吐鲁番农业发展在栽培技术上,尚未形成标准化作业,量化指标尚未建立,且缺乏相应的量化控制设备与技术,导致农业过量施肥或盲目应用农药,这不仅降低了其农产品质量,还给农产品带来了一地的有害物质,甚至出现了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对消费者健康存在较大影响。与此同时,过量施肥或农药施用,对生产地区的土壤与地下水构成污染,不利于区域农业的长远与持续发展。基于此,吐鲁番需切实关注现代农业技术普及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并实施量化指标,切实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 2.3在农业经济中引入“互联网+”思维 吐鲁番地区属于传统农业区,为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可以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优势,将生产、经营、与服务相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实现吐鲁番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引入“互联网+”理念,可以实现产销有效结合,将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模式,转化为消费导向模式。同时,也为发展精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如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配置农业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提高农业控制水平。借助互联网,还可为农民提供科技、政策、市场等信息,切实降低农产品积累等风险。 2.4发挥“一带一路”优势,推动农业出口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吐鲁番处于一个战略节点位置,且随着该地区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未来,其势必会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吐鲁番可以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充分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农产品出口,以满足周边地区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别是中亚地区,这也是吐鲁番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还应关注物流建设,为吐鲁番农产品走出去提供现实条件,推动其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艾皮孜古丽·阿布都古丽 单位: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作物种植结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 我国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区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提高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极为密切之联系。也就是说,农业经济在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具备了无法被取代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就通过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改进农业技术等手段以实现种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状况,并探讨了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区域农业经济 所谓农作物种植结构,是指在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耕作过程之中,运用调整农作物的主要品种以及具体种植方式等而产生的相对较为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古代,以农作物种植为重要基础的种植结构推动着区域性农业经济中心逐步建立。在此情况下,鉴于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区域农业经济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两者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经济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借鉴以往农作物种植结构改进对区域农业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1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状况 据考古专家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的黄河流域就已建立起相对比较稳定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体系。虽然当时的农作物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是由粟和黍等粮食作物构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中心。随着此后我国农作物类别的不断增加与种植形式的多元化,到了夏商周时期之后,黍、粟及麦等农作物被大量种植,从而让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得更为多样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粮食的总体供给结构。多元化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以往那些简单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起来,显得更富有稳定性,也就更能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等农业生产体系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精耕细作型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已经成形,从而逐步建立起以粮食生产为主体,保证一年一熟的农作物生产结构,且该生产结构至秦汉时变得更为丰富,蔬菜、油料等作物的加入让原有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得更为稳定。在唐宋元等时期,这一种植结构始终没有大的变化。在明清时,随着外来农作物的引进,农作物种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尽管传统农作物中的小麦还是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玉米逐步实现了大规模的种植而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农作物。明清时期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更加大的变化是经济类作物在种植结构中具备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切实改变了我国明清时期的总体农作物种植结构,对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基础的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经济性作物和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性作物在种植上的差异就在于,粮食作物主要是为了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自身实际需求与缴纳税款之所需,所以往往极少会用在商品性流通之中,特别是我国古代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状况之下,自身所能生产的粮食产量相当有限,除了缴纳税赋之外,往往只能满足家庭成员的生存之所需,如此一来,粮食性的作物在明清时期以前极少会作为商品被拿至市场中加以销售。经济作物与粮食性作物完全不同,经济作物的特点是极难为农民群体所直接加以消费。大部分农民群众把经济作物视为一种能够赚取额外收入的重要方式。经济性作物的交易需求推动了农村当中的专业性交易市场的建设。随着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就会产生“市”,而且还会进一步形成以“市”为核心的专业性农作物基地。这一经济作物的区域化种植趋势到了明清时已经极为普遍,而且产生了蚕丝、棉花以及花生等种植中心。鉴于两宋时我国的经济中心从中原往江南进行转移,随着江南地区大力发展蚕桑,北方地区的蚕桑生产开始滞后于江南,但是到了明清时,因为政府积极鼓励发展蚕桑,北方的蚕桑又产生了复苏之趋势。在区域性特色化农业生产格局产生之后,在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当中,农作物生产之改变确实能够让本区域的农业经济出现非常大的发展。明清时江南地区的蚕桑生产推动江南地区产生了诸多以蚕桑生产为主要产业的集镇,而且还推动了江南地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发展。花生、棉花以及烟草等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对于当地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形成了相当专业的区域化农业生产中心。围绕着区域形成以部分农作物的种植和加工为重点的区域性农业经济发展中心,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会极大地推动现代商品经济之发展,自然也能够促进区域性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是能够实现区域土地的初步规模化种植。为了能够推动村镇土地的规模化种植,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以下变化:其一是刻意淡化了农奴制体系,积极鼓励广大农户对土地进行包揽,虽然这与如今健全化的土地承包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但也表明了当时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显得较为先进,而且更加有价值的一点是农户包揽能够产生示范带头的积极作用,从而为当地区域化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力,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加多的农民群众加入到土地规模化耕种之中,强化了农业产业生产的高效和集中化发展,推动了本区域内农作物产业的总体能力之提升。其二是要积极服务于农户群众的承包耕种,主要是指不断推动农民群众自身去进行耕种和承包,这样一来才能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同时,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古代朝廷承担起来的责和权力所行使的质量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在降低朝廷政治管理资源储存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朝廷对于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资源的供给度,而且还能保正这一时期之中农户群众的耕种质量也能得到持续提升。二是能够稳定农户群众的耕作权不受损害。我国古代为了能够稳定住耕种的权利,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在明朝可进一步健全完善广大农户的耕种权利保障机制,主要是为切实稳定农田组织结构和广大农户的实际生活。所以,不仅能够健全完善广大农户的耕种权利保障机制,为广大农户的出路问题找到一条理想的途径,而且还能够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更有力的支持。比如,我国明朝时在健全农户土地利益保障机制之时,就探索建立起诸如衙府田吏等职务,从而为当地农村农作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而稳定的基础条件。到了清代之后,朝廷更是积极做好用于种植农作物的相应土地耕种分配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区域内农户的切实权益。同时,我国古代就已经十分注重于发挥土地产权在对农户的土地产权实施国家以及地方等各个层级的保护作用,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保护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有效措施,实现了在最大限度上保护本区域内农户的合法土地权益,进而实现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才持续发展。三是能够健全完善本区域内的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于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我国明代的地方政府就已经普遍建立起定位准确、职责明晰、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通过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能够为本区域内的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均应当定期对区域农业经济调整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对农业经济发展支持本区域内的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进行督查与评价,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消除与防范当地官府内部人员的贪污或者违规行为,而且还能提升朝廷在当地百姓中的正面形象建构,这对于当地更加高效地使用朝廷所下拨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也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历代朝廷还十分关注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各地实际状况积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强化对相关官员以及工作人员贪污腐化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此情况下,负责有关工作的朝廷执法工作者必须要树立起对农村工作、经济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够更加严格地执行国家涉及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而能够更好地完善当时的整个财政体系,创造出当时最为先进的财政体系,从而发挥出同时代最强的调控力度和监督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朝廷对于农村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四是能够推动本区域内涉及农村相关事业的同步发展。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在利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变迁来推动各个地区涉及农村相关事业的同步发展,尤其是在进入到明清时期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朝廷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对地方衙门实施宏观调控工作的力度。在落实农村地区公共供给的过程之中,地方政府也已充分注意到了其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运用对有限的资源实施合理的调整与分配,以实现本区域之中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其中主要涵盖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关辅助设施的建设进程。然而,就当时的实际状况来说,这一涉及农村相关事业的发展也只能够实现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可能真正地完全实施。我国清代地方政府在努力实现当地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之中,首先能够做到对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需求状况实施合理区分,其后能够做到紧密联系实际,不致于出现盲目发展的状况。当然,清代政府还立足于各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地区分配各类资源,并且充分利用好朝廷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支持,确保了当地农户能不仅能够做到生存无忧,而且还能实现农业产业的发展。 3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我国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状况的调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古代统治者们往往会运用轻徭薄赋、兴建水利设施、引入新型农作物品种、提升农业种植技术、开设屯田等各项举措,让各区域农业开发均能得到持续性发展,推动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对历史记载资料进行查询后可发现,进入到明清之后,我国各地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总体上是较为富足的,绝大多数来百姓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且人口数量也出现了快速增加之趋势,土地被尽可能地开发利用。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以及纳税的人口,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作物的总体产量,进而能够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者:曾潍嘉 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索 摘要: 本文以低碳经济时代为研究背景,重点论述如何让农业发展由高碳到低碳进行转变,以及如何在低碳经济视野之下寻求农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 与高碳经济不同,低碳经济是以节能环保作为经济发展前提的,在进行经济生产过程当中主要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能源。通过使用环保型的能源不仅可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量,使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同步进行。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的发展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各国共同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学者针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也十分宽泛,主要集中在对能源消费与排放的研究,经济发展与排放的研究以及农业生产与碳排放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模式的转变等等。从研究内容上看,各国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相对成熟,但是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环境还稍有不足。 二、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高值化的农业生产。所谓的农业生产高值化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经济环保为主要目的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当中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低碳经济的转变主要利用低碳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第一,放弃土壤耕作。摒弃传统的土壤翻耕生产转为免耕生产。传统农业在进行种植之前都会对土壤进行翻耕,但是这一过程会将土壤中大量的碳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土壤中碳的含量。实行免耕的生产手段可以尽量减少土壤中碳的排放,同时免耕的过程也可以减少机械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的排放。其次,土壤中碳的含量增多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而化肥中的主要成分是N2O,其也是温室气体之一,所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也进一步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除此之外,免耕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让农业生产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使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得到增长。第二,改变灌溉方式。传统的浇灌技术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农业低碳生产技术就是将浇灌方式转变为滴灌或喷灌方式。采取滴灌或喷灌的灌溉方式可以让农作物最大程度获得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滴管设备安装方便,方便生产者对农田进行管理,最大程度的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第三,改变秸秆的处理方式。许多生产者在收割之后就将秸秆进行燃烧,但是秸秆燃烧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起这一资源,可以将其回收作为牲畜的饲料,或是将其掩埋在土壤当中,作为土壤的肥料,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同时降低其碳的排放量。 三、低碳经济视野下农业经济转型与发展路径 1.转变发展观念,树立低碳农业理念 低碳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农业生产必须秉承低碳的理念,改变生产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低碳经济的第一步就是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树立低碳农业理念。首先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尽量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同时提倡多次使用,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其次,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节能设备,同时较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2.政府加大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扶持力度 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经济的管理。提高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政府部门在对低碳农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多与农业生产者进行交流,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政府还要制定完备的政策措施对农业生产进行细致化的指导。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监管。通过制定完善的地方法律制度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约束,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促进农业经济更加稳固的发展。再次,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政府要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为了更好的鼓励生产者实行低碳经济的生产模式必须给予生产者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在生产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行为。最后,政府要帮助生产者进行技术指导。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依靠他们进行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的难度,政府可以为生产者提供与专业人员交流的机会,或者邀请专家直接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进行生产创新。 3.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新型现代农民 政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知识教学体系,让农民有机会学到专业的农业知识,能够与专业的农业生产人员交流经验。政府可以采取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让农业生产者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让他们形成进行低碳生产的意识。然后再帮助农业生产者与农业科技专员进行交流,了解到最专业的生产知识。 4.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推进关联产业集群节能减排 实行低碳农业经济不仅是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也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集群的形成不仅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可以最大成都的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在关联产业集群当中进行能源和信息的集聚,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应。例如,在集群当中可以将一个产业产生的废水废料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录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新形势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表现为: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资金技术短缺3个方面;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3个角度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型为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既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为切入点,浅谈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在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面临的第1个问题便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例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尚存在很多“木犁牛耕”现象。不要说使用大型的耕种、收割设备,即使小型的收割机、打谷机也没能得到全面普及;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甚至是没有。水利设施的不健全,导致许多农民依旧“靠天吃饭”。如果不改变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又如何取得良好的发展? 1.2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因素是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基本绝迹,但不可否认“牛耕人种”的情况并不少见。沿用了上千年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规模小、效率低、收入少。一言以蔽之,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存在技术含量不足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与规模化的生产标准线不合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农业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意识。 1.3农业资金技术短缺 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投入,但在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农业资金技术含量低下等原因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有效的保障。就当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我国对稳定型农业投入的相关机制建立并不是很完善,各级相关部门在对农业经济基础的投入上并没有做到严谨,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乡镇领导需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只有农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城镇经济才能取得明显的发展。此外,乡镇领导应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加大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乡镇农业经济想要发展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投资的方式,改变乡镇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将良好的技术水平加以推广利用,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微型农业企业。政府鼓励、引导农村建立微型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众所周知,加工后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约在“原产品”的3倍以上,利润高且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属一举两得。 2.2全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支撑。如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多元化发展。就目前农业的发展方式而言,存在很大的弊端,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可盲目的跟从,而是要始终将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多元化,有效的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速度快、时间短、投入少、产量高。政府应对农民加强力度宣传、推广、使用机械化生产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高效、快捷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加大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现阶段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想要得到落实,需要政府有效的落实强农惠民的相关政策,做好角色定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模式,对农业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此外,政府在对农业投资过程中,应遵循“密集化”原则。农业资金如果过于分散,必然导致各地区、各工程“捉襟见肘”,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建造高质量、高性能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量虽少,但是具有长远的使用性、高效性。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携手努力。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实施;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经济投入。如此,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作者:丁冉 张华民 单位: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农经站 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张农经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探讨 摘要: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本文主要探析了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为相关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新农村建设要有效推进,必须由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基本物质保证。简单来说,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新农村建设的动态发展视角来看,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则又会反过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1.基础设施不完善。当前农村地区还有很多地方存在农田水利、供电供水、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落后问题。具体而言,现有配套水利设备和设施存在实际抗灾能力较弱的问题,水库、沟渠、塘堰等设施抗灾能力较弱,部分农村地区的水利设备还存在失修和老化问题,排水沟渠堵塞,水库出现病险状况,整体呈现出较弱的抗灾能力。我国农村实行农田标准化的地块占比较低,难以形成高的综合收益,无法形成规模农业生产。尤其是农村山区,那里的村镇几乎没有规范的公路,现有公路多是断头路和泥泞难走的土路,当地的山货资源无法便捷地转化成经济利益。配套的农村供水供电设施医疗服务网点、宽带信息网刚刚起步建设。整体而言,这些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艰苦,农业发展条件落后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阻碍。 2.土地流转严重滞后。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低效率的土地流转机制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土地流转机制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附加值较低、承包关系不稳定、短期掠夺性种植。附加值低,农业生产盈利不高,无法为土地流转提供高附加值,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土地流动需求不旺,最终导致土地流转效率低下。承包关系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农田水利设备老化,抗旱防灾水平差,农民耕种信心差。承包关系不稳定,造成土地流转行为发生难度大。短期土地承包关系下,当前承包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土地价值会不顾土地的后续肥力进行过度生产,最终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甚至土地质量长时间难以恢复,最终严重影响土地流转效率的提升。 3.农业结构不科学,经济效益差。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需求现状发生极大转变,市场需求日趋高品质化和多样化,当前单一死板的农业结构则显得极不合理。农村地区的农业结构问题主要是农产品种植缺少准确市场定位,农业生产存在严重盲目性,农产品存在较大销售风险,最终影响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 4.人才匮乏。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应该依靠新型农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通政策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也只有这样的高素质农业人才才能够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我国农村地区的常态是,农民子弟毕业后更加愿意在城市发展,还乡高材生人数较少。更多的青壮年劳力进城打工,农村实际上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孩子,新农村建设缺少踏实肯干的青壮年劳动力。 5.农业科技的应用转化成果差。科技是农业的第一生产力,要发展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上的投资金额占比较少,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存在基础设施差和推广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实际造成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民生产需求不协调,导致了农业科技应用转化成果差的现状。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分析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农业的政策方面,县乡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农田水利、网电、道路设施建设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优化调整农业发展支出结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重视投资项目的建设,而且要重视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使用价值,项目审批和施工都必须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或专家坐镇监督指导,确保农业基础设施的功能切实有效,真正帮助农民搞好生产,为农民生产提供便利。例如水渠的建设,则必须详细论证水渠覆盖的面积和供水量的关系。灌溉水渠供水通常采用河水引流的方式,临近河水流量是相对稳定的,不能无限制地满足水渠覆盖区域,这就需要科学测算河水引流能够有效灌溉的土地面积。河水无法覆盖的农田,则可以通过蓄水井引水,或另寻水源引水的方式解决灌溉问题。河水能够覆盖的灌溉区域,也应该考虑河流丰水期和枯水期中水渠引流总量变化,适当增设蓄水井补充水渠供水,确保灌溉质量。 2.推动土地高效流转。要实现土地流转的高效率,必须要完成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强土地承包人对土地长期盈利增长的预期。县乡各基层政府要积极牵头和相关农牧企业接洽,鼓励集体承包和长期承包行为。推广先进种植方式,给按照该种植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提供政策优惠或现金补贴,并对破坏耕地的行为给予严惩。总之,要想方设法增加土地的价值预期,切实有效地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3.优化农业结构,推行产业化农业经营。转变过去粗放型农业结构,在重视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加工、销售,将农产品经营形成生产、销售的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例如水果种植方面,可以借助农村电商渠道,实现农户到买家的一对一供应。农户为最终客户提供水果等农产品时,要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则必须增加水果包装和外送的模式。实际操作中,可以在村镇自建农村电商公司,每个农户成为电商公司的供货商,农户根据消费者需求情况调整自己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多生产需求不饱和产品,增加消费者购买满意度,并提高农户的农产品销售营收水平,最终形成农业生产和销售的产业化经营。 4.积极培养和吸纳人才。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积极吸纳和培养人才。当前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较为普遍,在农闲时应鼓励年轻农户去农业发达区域参观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农业思维。当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本地大学生毕业后还乡务农,让他们把学习的先进知识和文化重新投入到家乡农业建设上去。还应给外来农业人才在本地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他们进行技术推广和来本地创业。总之,要让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多走出去长见识,要让走出去的高素质人才积极返乡,让外来的人才愿意依靠本地农业资源发展自己的农业事业。 5.强化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增加本地农业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和教育资源投入,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方便相关农业院校来从事农业实验研究,在用地、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配合支持。构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制,明确研究者和推广者的利益分配,确保各方利益,保证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形成高效流转,确保研究成果快速得到应用。各县乡农机站要积极配合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推动农业生产更快更好的发展,还应该尊重外地农产品企业在本地进行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行为,积极借助外来企业的竞争压力刺激本地农产品企业的发展,积极和外地农产品企业开展更为广泛的技术交流。 三、结语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流转严重滞后、农业结构不科学、人才匮乏、农业科技的应用转化成果差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仅供参考研究,具体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还应根据本地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郭建平 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浅论 摘要: 生态农业经济是指农业再生产中生态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及相互结合的统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摆脱了过去旧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的支持,但在现实中,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和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影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们食物的来源之地,是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来源保障。但与此同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农业经济,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经济学原理,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建设,将传统农业、现代科技和绿色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将农业向合理生态转化,农业回归自然,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兼顾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而生态农业经济就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基本原则,以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为基本方向,在确保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确保开发产品优质化、无公害化,促使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由生态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协调性,生态农业经济讲求的是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适宜性,生态农业经济是通过多种技术装备,使农业发展适应区域环境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当地发展实际情况,从而使区域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优势尽显;持续性,生态农业经济重视的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长期整体效益,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装备和发展策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因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1.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资源,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产生各种影响,如果耕地和水土资源等被破坏、被污染,必定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样,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因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农业生态资源有限和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内,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存在矛盾的,但从长期来看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从而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在发展的同时,又会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促使农村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因此两者是互为支持,互为促进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能使农村与农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耕地资源紧张,耕地质量不断恶化。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当前却面临着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恶化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属于坡耕地,耕地资源较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粗放的开发、过度地侵占滥用和各种污染问题,使得可用的高质量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在不断地减少。 2.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两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倾倒区域和专门的垃圾处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随意乱扔,生活废水不经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也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对农村水体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污染,这些都属于外部污染的范畴。而自身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身污染的情况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滥用农药、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二是农业生产残留,如秸秆、畜禽类粪便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我国本身农业用水就非常紧张,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面临着饮水不足的威胁,受旱农田达到了3亿亩,而各种污染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 1.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坏式的开发,使农业生产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治标不治本,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因此,必须设法从提高环保意识入手,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陆续颁布了一些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整体而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跟进,使得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才能从法律制度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相关投入。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兴修农业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垃圾回收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以及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装备投入,促进环保技术装备升级改造,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制约条件多。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共同发挥作用,牢固树立起“既要农业经济发展,又要农村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张彩霞 冯俊霞 王尚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邯郸站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差、科技水平低,生产生活活动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必须走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 1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生产活动环境污染严重 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使现有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农民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大肆破坏森林、草原等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造成沙化等问题。其次,农作物种植活动中,农民为防治病虫害或提高产量,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对土地资源、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与农业同属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长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等,不仅对大气环境、水文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使土地资源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形成破坏。 1.2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现阶段,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尤为凸出的问题,因而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条件下,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十分明显。低碳经济时代下,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思想观念为主,而资源配置不合理与资源浪费严重,违背低碳经济的理论要求。尤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水资源浪费较多。据相关统计,我国农业生产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少于50%。面临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倘若农业生产活动中,不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资源压力[2]。 1.3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农业经济发展中,科技水平具有滞后性,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仍然采用传统耕作方式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不利于环境保护。首先,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能力有限,对发展农业科技的观念不以为然,进而在农业生产中,未能依据科学技术而开展生产活动。其次,对于农村生产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偏远农村地区的推广难度相对较大。最后,偏远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降低农作物产量、质量,制约着地区农业发展。所以,有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而提升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之路。 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使低碳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不良影响。所以,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首先,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使农业经济发展计划得以调整,有利于低碳农业思想理念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其次,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产量,但农作物质量大打折扣,不符合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提升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使农民利用科学技术而增产增收,确保农产品质量。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重要的[3]。 3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3.1走循环经济之路 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深入,不仅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对自然环境有着严重污染。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持续增长的人口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为有效缓解此矛盾,农业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首先,针对农业生产活动采取有效的节能、节水对策,加快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建设步伐,以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率,为循环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建立和完善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机制,既能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实现低消耗,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3.2走生态经济之路 生态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因而,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对策,引导农业走生态经济之路。首先,改善农业环境,制定政策以规范和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的使用量,降低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政府等部门积极制定法律法规,进而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使区域农业发展中选择合理的生产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农业资源,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再次,积极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严厉打击不符合规定的农业资源开发行为,维护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秩序。最后,鼓励农民积极生产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减少污染,实现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此可见,走生态经济之路,是低碳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必须坚持的方针。 3.3发展观光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居民更加青睐去乡村体验生活,因而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发展观光旅游。首先,观光旅游是农业、旅游业的结合,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能够为地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有助于激发城市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未地区农民增添经济收入,对改善农村环境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4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低碳经济时代下,要彻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充分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首先,加强科研研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效推广全新的技术,有利于降低生产能耗和污染,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发展有积极影响。一方面,政府等部门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使农业科技理念逐渐深入农民之心,增强农民用科技发展农业的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会农民利用先进设备设施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自动化、低碳化的发展进程。最后,相关部门与农民之间建立友好的沟通关系,既为农民提供技术性指导,又做好农业调研工作,确保农业发展始终遵循低能耗、低污染的理念。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时代下,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虽然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现有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以转变尤为重要。 作者:钱纯海 单位:太和县委党校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经济发展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出,主要目的是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确保农民的经济收益有所提升。但是,在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不仅仅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同时还有一定的因果影响。因此,本文就将简单针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充分利用财政农业支出,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真正起到改善农民经济状况的目的。 关键词: 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经济发展;关系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因此农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决定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以及农民生活状况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加大力度,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财政农业支出比例不断扩大,确实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数据分析与多年的经验来看,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1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并且通过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分析,也足以看出。首先,伴随着农业支出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总值也不断增加,且始终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也就可以得出结论,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单向因果关系,财政支出的增加必然会造成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但是农业生产总值减少,未必是因为财政支出减少造成的,同时也不会使得财政支出呈现出减少态势。针对以上研究分析得出,当前我国的农业财政支出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最初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彼此之间还形成了单向因果关系,即财政农业支出的增加或者减少,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但是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对农业财政支出造成影响。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是影响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但也绝非线性关系。 2针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应对措施 2.1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调整 对我国的传统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改进与优化,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具有一定意义。我国的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我国的财政总支出有限,所以在对农村地区进行财政拨款的时候,会存在财政支付制度不够健全的现象,而这则直接导致了本地区的农业财政支出无法及时到位。所以,对农村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可以调整农业支出的项目结果,向着收益相对较高、影响相对较大的项目上转移。这样这些资金则可以被应用于农业生产技术研发以及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层面。另外还需要对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使用秩序进行明确规定,尤其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资金支出与投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尽快缩小各地区的贫富差距。 2.2监管我国财政农业支出 我国在财政农业支出方面,普遍会存在监管不完善的现象,这就会使得支农资金存在严重违规使用现象,从而造成我国农业财政资金无法落实到位,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扶持效果并无法体现出来。所以,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资金分配制度,通过对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确保农村地区得到相应的资金扶持。另外,还需要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严格管理与及时审查,这样能够确保资金的利用率与经济效益。还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对支农资金中违法使用的现象进行严厉惩治。严禁在我国出现挪用、随意乱用财政农业资金的现象。 2.3建立国家财政扶持基金 在我国还可以建立起国家财政扶持的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从而帮助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尽快实现转型,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包括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或者对全新农产品的推广,并且在这一园区中可以进行必要的农业科普知识讲座与心得交流。甚至可以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帮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注入全新的活力。因此,将财政支出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实际上也是进行农业扶持的重要方式。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切实改善农民的日常生活水准。 结束语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注重对农村经济的扶持,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拨款的形式,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与保障。同时,也要客观分析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建立制度与体制,保障财政农业支出得以落到实处。 作者:熊敏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局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发展农业经济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经济为切入点,在分析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旨在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期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就目前而言,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现行土地政策不够健全、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农村经济人才十分匮乏和农业科技应用发展缓慢五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看,许多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受资金、观念、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都受其影响,直接导致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农业综合生产效益比较低,农业规模经营难以形成。 2.现行土地政策不够健全.现行土地政策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存在的诸如短期式承包经营、农产品价格低迷、土地流转困难等问题,都是由于土地政策不够健全造成的。其中,短期式的承包经营造成对土地的掠夺性使用,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农产品价格低迷,土地附加值偏低,土地转包困难大,出现新的耕地抛荒现象;农田水利设施陈旧,造成承包者农业生产信心不足,使土地承包关系难以稳定,土地流转遇到重重障碍;一些地方受城镇化影响,城市规划区在不断修整扩大,但建设滞后,规划区内的农村土地无法流转。这些问题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土地使用效率。 3.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使得农业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上看,单一的农产品种类显然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明显,使得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突出,从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经济人才十分匮乏.农村经济人才十分匮乏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当前,具备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极少的一部分,对农民的培训滞后,效果不佳,农村经济发展往往依靠的还是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加之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偏低,不能深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5.农业科技应用发展缓慢。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还表现在农业科技应用发展缓慢方面。目前在我国农村及农业上科技的效果很不明显,农业科技的应用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主要包括:一是科技投入不足,资金问题是限制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重要原因;二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农民和市场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及诸多的不协调;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很多农业科技只是停留在了理论研究上或实验研究中,而没有转化为实际产品,没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因此,探索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势在必行。 二、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了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要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持续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为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各级政府对此应保持高度关注,整合项目和资金,多渠道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并加强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2.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在实行土地流转时采取更为灵活的机制,既要维护农民的权益,又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要将稳定的土地承包与有序的土地流转进行有机统一;二是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程序、流转手续进行规范,使土地流转问题有章可循;三是要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民放弃经营土地,向小城镇转移,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3.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发展优势产业,这时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弱化劣势产业。一般来说,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我们应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农业结构进行多层次调整,推进农产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发挥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品,推动农业经济的整体提高。 4.积极培养农村经济人才。积极培育农村经济人才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人才匮乏的现状,加大培育适合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培养农村经济人才,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增加对农民工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农村经济人才的培训工作,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农民创业,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5.加大农村经济应用开发。加大农村经济应用开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大农村经济应用开发方面,首先,要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技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促进自主创新。其次,要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应用开发水平。 三、结语 总之,农业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现行农村土地政策、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积极培养农村经济人才、加大农村经济应用开发,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生了低碳经济的来临,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也应有所转变,文章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长久以来,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前景如何。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发展低碳经济便成为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因而,本文对于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三方面的研究,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业基本上是以农药、化肥作为农业发展支柱,以化石能源作为基础,虽然有效的解决了粮食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壤邮寄结构的构成与食品安全均造成威胁,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运而生。所谓低碳经济,其将新能源创新、新工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创新等作为主要手段,具有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耗能特征,且严格坚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发展观。低碳经济形态可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以及促进经济环保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若要实现低碳经济,需实现每一个环节的低碳运行,只有这样,才以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尚存在部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农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综合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低下的农业生产效率 农民群体是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者,同时也是管理者,但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营与管理的了解并不全面,再加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且工业的迅猛发展争夺了农业发展中的年轻劳动力,留下的老年群体因其体力差、并不能较好的打理农作物、缺乏对先进农业技术的了解与应用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拉低农业生产效率。 (二)落后的农业发展水平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对于部分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发展方式较之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地区甚至仍然沿用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其并不能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量与质量。 (三)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一直是我国工业与农业的沿用性发展方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或过量的农药、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等。除此之外,农业发展过程能中掠夺式开发较为严重,最为常见的是大量植被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因而环境污染遭到破坏后使得农业发展受阻,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便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三、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发展的规律作为参照依据,当经济发展进入都中期阶段后,便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为此,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但耕地面积较小,为有效提高耕地面积的合理性,有必要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农业循环经济方向转变。首先,实现对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渐建立健全并完善相关经济体系,对于回收的资源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农业废弃料为例,可采用发酵的形式将其制作为沼气,通过对其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能源消耗,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应遵循“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原则,且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顾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层面。 (二)发展农业生态环境 作为实现低碳经济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的生态经济,就其发展而言,应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原则。在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对农业资源的生产方式做好规划,利用农药、化肥使用率的降低来第农业进行保护,促使其符合环保绿色的标准;其次应重视良性农业发展方式的推广,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的生产效益,同时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三)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基于当前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经济在促进农业低碳经济的实现方面可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进而使环境压力得以缓解,改善环境质量。首先,加大有机肥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农产品质量;其次,充分利用沼气、天然气等新能源,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再次,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提高有机物循环利用;最后,可实行作物轮作,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抗病虫害,尽量选择无害肥料完成施肥,进而促进农业发展。 (四)发展旅游业经济 农村发展旅游业是近几年来的常态,其作为第三产业,较之于以往的农业生产活动,其对环境破坏的程度相对较小,且并不过多的依赖农业能源,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低碳经济方面可起到较大作用。首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田园旅游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亲近大自然的主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其次,可经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相结合,如愈发火爆的蔬果采摘旅游等,此种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会对农村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也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 面对大部分农村并不能顺利实施低碳农业经济的现状,处于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充分重视到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定期组织农民学习,帮助农民提高对先进科学的了解与认识能力;还应以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出发点,逐渐设立科技信息站点,保证农民接收到最及时的农业资讯,以用于农业生产。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生产率低下、生态破坏严重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在农业发展受阻的环境下,可为今后农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且健康的发展。 作者:赵文珍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农业经济发展与计划生育的关系 摘要: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新形势下,在农村地区实行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就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和计划生育实行的基本情况出发,探究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计划生育之间的关系,进而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长时间存在早婚、早育、多育的传统习惯,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庞大的人口负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传统的计划经济开始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重大改变,必然会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现状 由于一些历史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生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年龄段的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经过我们实际调研发现具有以下特征:①50岁以上的人中持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生育观念的人占绝大多数,他们都是从计划经济的年代走过来的,当时生活资料按照人口平均分配,经济不是影响生育行为最主要的原因;②40-50岁年龄段的人,在他们的适婚年龄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部分人开始接受少生、优生的政策,但是传统观念很难改变,生育动机受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他们大都经历了计划生育最艰难的时期,也是超生现象最普遍的群体;③20-30年龄段的人开始普遍接受计划生育政策,也是计划生育政策受益最多的一代人。面对日益高昂的生活费用和子女抚养费用,且超生的家庭不能享受国家相关的福利政策,他们大多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胎,人口增长速度得到进一步控制;④20-30年龄段的人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符合二胎标准,但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且人们更多的希望过简单的二人世界或三人世界,对孩子的性别往往不太重视,传统观念得到了大力改善,农村人口数量也逐渐趋于稳定。 二、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进而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生育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尤其是在封建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农村人普遍认为人口即财富,只有多生育才能有充足的人口进行劳动生产,导致农村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长期存在养儿防老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导致农村人普遍认为没有儿子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很多家庭在接连生了几个女儿之后一直希望生个男孩,然后就一直生下去,无疑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尤其是从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的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呈井喷式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不再满足于以前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生活乐趣,而超生必然会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很多家庭即使符合生二胎标准也不再生二胎,无疑使人口增长速率进一步下降。另外,经济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儿童的教育经费,很多家庭负担一个孩子的教育经费就已经很吃力,没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抚养更多的孩子,这也是农村人口的得以有效控制的关键原因。 三、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人口素质的提升 随着农村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技术已经逐渐被引进农村地区,并被广大农民和养殖专业户接受。一个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提升家庭收入、改善个人生活环境以及促进个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被引进新农村建设中,人们普遍要求实现市场规范化和法制化,并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作为评判个人行为最重要的标准。这就对农村地区人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客观程度上促进了思想解放,也促进了少生、优生的理念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从另一方面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传统的以人力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被取代,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相反对劳动力的机械操作技术和综合素质则进一步提高,人口出生率必将下降。因此可以说农业经济发展在降低农村人口出生率、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关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生育率下降关系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是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率、提升人口素质的关键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惠农政策的颁布必然使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经济发展也必然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并进一步提升人口素质;同时,人口素质的增长也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为进一步实现农村地区城镇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作者:李国春 单位: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人民政府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 文章从我国传统农业的增长因素,传统农业经济的均衡,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增长;转型 1传统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中国在发展的第一个千年里,人口的增长平稳,直到公元960-1280年的宋朝时期,中国经济才出现了新的发展活力。首先在宋朝的人口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大约从宋初的5500万左右人口上升到宋末的1亿。其次,地区经济中心出现了转移,宋朝起初定都在人口稠密的开封,而后在1127年,由于北方有来自满洲的金人入侵,宋朝迁都至长江以南的杭州,因此出现了经济中心的南迁。长江以南水稻种植区的人口大幅度上升,而北方的重要性急剧下降。长江以南的人口在唐代(75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4%,而到12世纪末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60%。在13世纪末时,居住在南方的人口已经达到85%以上。宋朝统治者为了大力开发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方式引进了新的早熟稻种———占城稻,从而使得水稻的两季或三季播种成为可能,中国的复种指数从公元1世纪的汉朝0.6上升到8世纪唐朝的0.8,到宋朝时达到了1.0。另外,在生产工具方面,宋代创造了“鉴刀”、“秧马”、“耘荡”等劳动工具,对于土地的开垦、插秧、田间作业等有很大的帮助,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在宋朝时期灌钢法、百炼钢法得到了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先进的耕犁得到普遍推广;唐代时的曲辕犁,到了宋代有了进一步改进,制作更加精利。除此之外,政府对保护耕牛的政策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府鼓励民户养牛,并对耕牛进行保护,宋朝政府规定,民间不准无故屠宰耕牛,违者皆罚以流配。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期至中期阶段,中国以世界领先的经济体出现,与同期的欧洲相比,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工具保证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耕地租的制度又保证农民可以从税收剩余中获取少量的但稳定的积累,农村家族文化和士绅文化保证了乡村的经济稳定。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就鲜有突破性进展,最初领先的农业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接近其生产率极限。但是西方诸国在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条件下改造传统农业,从而建立发展现代农业体系,使得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传统农业经济的均衡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在传统农业框架下,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产量是考察农业经济效率的基本要素。从1400-1957年,中国人口增长38倍,在557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395%;中国的耕地面积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为0.272%。从总量上看,人口增长远快于耕地面积增长,前者比后者多1.3倍。从速度上看,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比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率要快0.45倍。在长达500多年的历史时段中,从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到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王朝在此二百年中从勃兴走向衰亡,距清立国仅44年,人口增长与耕地增长的矛盾比较突出。在传统农业经济框架下,人口增长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受到以粮食成本为代表的生活成本的约束及相关税收影响。耕地面积除了受到一个国家疆域面积和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实际可耕地面积的约束,还受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产权关系的影响。如果把土地所有权作为一个控制变量,那么人口、耕地与粮食作物产业之间即可抽象为一种特定模式的投入-产出关系。在古典理论框架下,由于耕地资源稀缺且有限,受土地肥力递减律约束,一定单位面积的耕地只能供养一定数量的人口,一旦人口总量增长快于耕地面积增长,就会出现“剩余人口”抑或“饥饿人口”,因而产生了马尔萨斯式的悲观预期。但中国的情况却是一个例外。透过历代王朝的更迭,历次农民起义和革命可以看出,在反复出现的制度变迁背后,中国始终是一个为世人所公认的超稳态经济体。在人口-耕地关系中,二者不是一种互动关系,即人口多了就去开荒,耕地多了再增添人口的循环模式。在可耕地总量有界的条件下,从投入-产出视角出发,就增加的劳动人口的再投入会导致对耕地的开发利用从粗放(外延)扩大向精细(内涵)生产的转变,最终导致单位产出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解人口-耕地矛盾的紧张与冲突。在技术不变的假设下,往往表现为在农闲时的劳动力闲置,而在农忙时则达到人尽其用的状态。在中国的近两千年的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中国农民在人口-土地关系中形成一种趋于静态的均衡配置,换言之,在传统农业经济约束下,尽可能的提升单位耕地的粮食产出。从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开始到1957年,中国的粮食单产量一直在缓慢的稳步提升,在前期的370余年中,单位产量提升的速度最为缓慢;在中期的80余年中,提升速度加快,在最后的100年中,提升的速度最快。在整个长时段中,粮食单产的平均速度慢于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但接近于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速度。这种情况表明,中国农民在把荒地改造为良田的历史进程中,付出了创造性劳动的极大代价。也正是这种创造性劳动支撑着中国人均GDP在1400年之后的长期下降趋势中保持着相对稳定性,使之成为中国经济体保持超长稳定性的内在动力机制。 3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在十四世纪前,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生产力水平都遥遥领先于欧洲,GDP总量大约是欧洲的两倍,人均GDP远高于西欧,截止十四世纪,中国人口大约是西欧总人口的1.8倍,因此中国当时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在14世纪以后,这一局面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单从人均GDP来讲,在公元1500年的时候,欧洲的人均GDP比中国高出198国际元,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落后于欧洲的人均GDP的大约30%。中国一直维持着传统农耕模式下的经济停滞,在人口增长了4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下的静态均衡模式。随着近代科技的勃兴,西欧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发生变化,西欧人均GDP已经开始逐步赶超中国,到1820年英国首先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而欧洲的工业革命随之全面爆发,欧洲的人均GDP在1820年以后以一个较快的速率上升。到十八世纪末,西欧的人均收入大约是中国的2.5倍,使得世界经济实力架构出现逆转。西欧取代了中国世界领先的经济地位。在传统农业经济框架下,一个国家的全部资源都等于农业生产,由此产生的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紧张和压力,迫使农民节约生活成本,维持最低限度的福利水平,把所有可能的物质资本投入到土地之上。“这意味着增加一些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沟渠,一些用于耕作的牲口和工具,或农民已经用了几代的其他形式的物质资本,对农业产量的增加帮助甚微,小到不能产生有足够吸引力的投资收益率”。由此产生的在消费与积累之间的价值失衡,成为维系传统农业经济持续生存的巨大代价。近代以来,由于国民对西方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过程的集体无意识,在长期封闭状态下老大自居,忽视或排斥西方的科学技术及经济体制,对现存的传统农业体系和技术手段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世代坚守传统农业那么只有世代与贫困相伴随,这是理解传统农业向现代经济转型的基本出发点。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是任何一个现存的文明古国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通过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推进农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现代化。同时结构转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把中国建成一个“世界工厂”绝不是经济转型的目标,经济转型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或“幸福水平”。 作者:刘珊珊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科研论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农业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下的现代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和主要特点,并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支撑条件,同时就不同的团队管理和运作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研队伍;创新与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单位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趋势。而单位进行改革创新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下创建具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基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现代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和主要特点 创新团队建设已经不是一个新课题,世界各国都对此有过深入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结合多年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所谓的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就是由本行业、本领域内的专家、骨干牵头,建设一支具有共同的创新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工作志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团队中所有成员都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具备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团队中每名成员都能独当一面,在自己擅长的专业中进行创新研究,并能将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推广普及。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其实就是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库,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整体性和稳定性。创新团队一定是人才聚集的集体,它常常以一名优秀人才作为领导者,有良好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制度要求,成员自我约束能力强,关键是具有自我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是一个整体,重视创新潜力的开发,资金和人力投入上要具有连贯性和持久性,更要注重团队的集体成效,成员会把个人成败与集体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成员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主动以团队的统一利益的稳定持续发展为前提对外开展科研工作。同时每个成员又是团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可以为团队的长远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用自我的实际工作维持和推动团队的整体发展和稳定持续性。 2.一致性和互补性。一致性指团队成员有着一致的发展愿景,有一样的团队奋斗目标,有较接近的知识高度和生活品质。团员之间沟通良好,氛围和谐,都能为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而发挥自己优势,使得整体上具有非常高的团队执行力。互补性体现在成员之间在专业技术技能、个性特征之间存在着互补,相互之间既有自己的鲜明个性特征,又能够在工作中求同存异,各尽所长。在整体上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工作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能够形成合力,具有明显的集体归属感和互相协作的意识。团队内外既可以具有流动性和竞争性,又可以资源共享,共同创新。 3.创新性和核心竞争优势。创新性是创新团队最明显的标志,它要求团队具有具体的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的内容要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关键性,研究的问题要有共性。工作中要通过技术创新或者理论创新来进行卓有成效的科技研究活动,以呈现科技创新的巨大价值。团队要以创新为目标,使团队具有鲜明的核心竞争力,整体上提高团队的创新价值,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二、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支撑条件 创建创新团队对于科研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工作实际来看,创建创新团队要具备五个支撑平台: 1.人才平台。农业科研单位因为行业自身的特点,在团队创建中要求有一位学术骨干作为领导,要有一定规模的成员组成,成员要具有比较明显的专业优势。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互补互助,形成联盟体。团队要有领导核心力,有合理的人才结构、专业结构,团队管理要具有专业战略意识。 2.学科建设平台。科研机构创新团队要有学科专业平台,就是要有自己擅长的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创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团队研究目标明确,具有鲜明的专业优势。 3.项目支撑平台。农业科研机构服务的对象是“三农”,研究的成果和推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这就要求团队创建一定要有实际工作累积,有具体的项目技术,并且已经形成非常稳定而持续的研究领域和项目研究方向,重点是有对未来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项目的研究和创新。因为团队擅长某一专业方面的研究与创新,所以团队成员内部对研究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还可以与其他团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自己团队研究项目的深入研究,扩宽研究领域,实现创新价值。 4.实验条件平台(仪器设备)。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条件,投入资金购进仪器设备。农业科研也同样,要有创新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同时因为农业科研项目不仅仅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它还要把科研成果推广到具体的农业生产之中,要走入田间地头,要在自然条件下继续进行实验验证,这就更需要有相应的实验条件来保证。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全方位的加以投入,购入需要的设备,改造原有实验室,加快基本设施设备的更新淘汰等。还要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升实验所需的设施设备,为创新团队的科研工作提供实验支撑平台。 5.文化与管理制度平台。文化建设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建设。团队创建过程中,因为成员之间的大的奋斗目标是统一的,所以成员之间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能够认同团队的管理制度。作为科研机构有着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文化内涵和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都是团队的文化管理支撑。实际工作中要把创新价值观作为团队建设的文化之魂,注重创新文化建设,把创新这一价值观融于整个工作之中,培养成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情感等,使之成为成员潜意识里的行为表达。创设自由、包容的学术研究氛围,形成能耐得住寂寞又能自主积极探究的科研风气,使学术研究与创新的氛围更加浓郁。团队建设中还要培养以人为本的团队人文素养,弘扬合作精神,培养树立团结合作、和谐共赢的团队意识,让成员们具有以世界水准看研究创新,以中西方竞争能力看技术创新,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看科技转化的大格局。 三、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科研机构因其自身的原因和特点,在创新团队的创建中,主要形成了三种管理和运作模式:部门运作模式、项目运作模式、部门+项目运作模式。每一种运作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1.部门运作模式。就是以本单位的某一研究部门为主,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有固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基础,有项目、有人员、有技术支撑。研究行为模式简单,团队管理严格,内部整体性明显,职能化突出,对相关项目具有研究优势。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团队领导往往由部门领导担任,管理上容易形成命令式,而且民主性不明显,这些都会提高项目科研的风险。 2.项目运作模式。就是以科研项目组或者项目研究单位为主体而形成的一种科研运作模式。把研究项目作为连接的关键,成员间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可合作、可竞争,可以求同存异,可以互助互帮。成员间彼此高度信任,并能自觉工作,可以进行协商性工作又可以自主创新。这样容易打破部门界限,成员可以自由组合,人才优势明显。项目主持人可以成为团队的领导者,淡化了管理职能,使项目研究更为深入,成员之间也更容易形成共同意愿,更有利于项目的持续发展和创新研究。 3.部门+项目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介于部门运作模式与项目运作模式之间的一种运作模式,它可以同时具有以上两种运作模式的管理优势,在研究工作中,易于接受外界的有利因素,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借助部门职能的作用,使完成项目研究的成果优于以上两种运作模式。但这种运作模式因为管理的层次比较多,导致管理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多变。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管理信息化措施 【摘要】 在信息时代,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农业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核心部分之一,也是确保农业科研院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农业科研院来说,在当前形势下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要建立起科学、民主、创新的制度体系,就必须要重视起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针对于此,本次研究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情况,指出了其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明确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议 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科研工作的迅速发展,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传统管理模式根本无法满足科研工作的时时信息所需,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引入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正是由于现代互联网、计算机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才使得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现实。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农业科研院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所需,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完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具有统计数据的信息量大,研究方向多元化,更新频率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这种形势下,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建设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一方面可以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工作质量,可谓是好处多多。 1目前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农业科研院所的改革,农业科研院所的信息化进程速度加快,很多地区的农业科研院所都在信息技术方面加大了投资,比如购进一大批硬件设备,进行网络建设,建立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局域网等等。MIS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在科研管理中被开发及应用,包括科研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在逐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随着MIS系统的深入,信息技术在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中国,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起步还是相对比较晚的,没有能够大面积的应用,同时在随着时代的更新,维护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技术和实践问题,所以农业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1传统科研管理模式与机制不能适应要求 目前,尽管建设了部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多数农业科研院所还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存的阶段。MIS系统的应用比较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人员项目业绩管理等方面,科研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还比较陈旧,依然沿用纸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流程,这样的后果就是业务部门既要处理数据,又要执行原工作程序。现阶段的MIS系统对于科研项目申报、审核、筛选、报送、立项管理、中期检查、结项、成果转化推广等过程的信息化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1.2农业科研管理信息化缺乏整体认识和统筹规划 与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相比,虽然农业科研院所在逐渐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但在办公自动化程度、网络硬件环境、档案信息数字化、科研管理信息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也有很大的差距。不能实现各系统资源的有机整合和有效利用,整个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缺乏整体规划。 1.3科研信息化管理流程尚未全面规范化、标准化 随着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不同的部门开始建立属于自己部门的系统,每个部门建立系统的初衷都是为了自己部门的发展,他们采用的技术标准存在偏差,建立的时期不同,开发人员不同,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管理信息系统相互间信息不相通,各个单项业务之间即使联网也很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不同部门之间的科研人员难以实时交流沟通和全面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科研人员不能及时了解互相的动态和研究方向;财务部门和科研人员对课题的具体开支缺乏了解;管理部门不能实时监控课题的执行情况等,这样会造成研究力量的重复投入;管理部门不能实时监控课题的执行情况,执行合同出现偏差;经费支出与预算有较大的出入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因为目前科研的信息化管理流程没有统一的总体设计,没有规范的实施标准,MIS系统没有能够覆盖到科研管理的整体全流程。所以迫切需要我们去革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1.4农业科研院所科研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信息管理人员大多都不是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他们都是一些业务部门抽调出来的临时管理人员,他们在单位内部身兼数职,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信息管理的工作空间比较狭窄,还有一些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比较低下,缺乏较强的信息意识,连基本的信息技术及信息管理知识都没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连起码的信息理念都没有树立;还有些只是纯技术工,没有管理知识,做出来的系统只有自己看得懂,并不适合科研院所的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使用,所以现在的农业科研信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 2对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2.1强化领导重视程度,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 农业科研院所领导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是科研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关键,因为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持久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所以只有在领导的带领下,积极调动各部门的参与,才能做好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才能顺利实施。时代在进步,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在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工作流程的不断更新,去掉不合理的部分,建立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适应的模式。从国家信息化的大局出发,立足本单位的科研发展,更新观念,统筹规划,着眼于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2.2构建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进行数据库更新与维护 农业科研院所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最终需建立一个体现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的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科研管理的全流程必须包含在这个系统里面。通过这个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可以为领导及科研管理者在科研经费管理、智能分析及决策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又能为科研人员提供个人科研信息管理及项目全过程实施管理的服务。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更新。 2.3注重规划,优化科研业务管理流程 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需要被纳入到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中,注重系统整体的关联性,统筹规划。要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设计:①要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基础,使得信息流的传递不间断,各部门之间有提前有效的沟通,各个单项业务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对每一个单独的流程,需要考虑本流程与其它流程之间的联系。在现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科研管理模块进行更新。即便我们需要对一个流程进行分步的改造,也要考虑其与整体流程的关系,不要割断整个科研管理流程。可以考虑将科研人员个人信息录入情况与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申报、业绩考核、成果报奖等挂钩,以此督促基础信息录入工作,以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完整的业务流程。 2.4提高农业科研管理队伍业务素养 当前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其中不仅包括特殊新品种的选育之类的专业研究,同时还包括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就是说,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并不是单一的管理体系,而是复合式管理体系。因此,在进行现代农业科研工作时也必须要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要积极引入农业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并进行统筹管理,使其可以人尽其能,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科研管理队伍。作为科研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要积极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尤其是新兴农业知识,要逐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从而为农业科研院所做出更大的贡献。 3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未来各行各业都会全面实现信息化。当前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这一浩大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发展与完善。针对于此,考虑到未来国家的发展战略,作为农业科研院所的一份子,必须要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从而为国家农业事业的发展献出一份力。 作者:李飞 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思考 摘要: 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国家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研究始终都是重点单位,因为其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文章首先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特色进行分析,之后研究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策略 农业发展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推动着我们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是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国家的现代市场经济开发尤为重要。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来看,主要职责是代表国家履行国有资产出资,管理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及处置。 1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特色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是开展农业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研究,通过对农业的研究推广,让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达到最大化。可见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研究农业科技、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技成果等应用服务活动,其特色主要有:“多样性、复杂性”、“技术性、专业性”等等,以下是笔者具体的研究。 1.1复杂性、多样性 “复杂性、多样性”这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具有的最明显的特色,主要是因为农业科研项目复杂多变、所涉及的领域也多[1]。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经管的科研项目是在不同阶段、领域和重点学科的,一般来说,农业科学院涵盖了经作所、园艺所、粮作所等多个专业研究所。因此说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复杂性、多样性”是不言而喻的。 1.2技术性、专业性 “技术性、专业性”也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具有的特色,满足下面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要求所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具有较多品种来满足不同的需求,也需要较高的规格和精度,这些实验仪器设备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例如资产设备具有较强的专业局限性与较高的精密度,那么它所使用的面是相当狭窄的,同时也就有具较低的利用率。 2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问题 2.1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脱节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很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产物管理严重脱节,一些单位在添置资产之后不能及时地将其登记入账,导致这些资产处于长期帐外运行的状态;一些单位不能及时为长期不使用甚至报废的资产办理审批手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导致单位资产的数量虚增[2];一些单位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台账,甚至根本就没有对固定资产台账进行设置,而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总账核算,从而使账账核对的制约功能严重丧失。 2.2资产管理没有充分实现信息化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在资产管理方面,很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导致很难在新时期对大规模和种类繁多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一些单位虽然在资产管理中利用了资产管理软件,但是所使用的软件具有单一的应用功能,分析决策和绩效评价等功能严重匮乏,而只能进行较为简单的资产管理。因此说,许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并没有充分实现信息化。 3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策略 3.1有效融合资产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应该指导建立起本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并制定专门的人员对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负责,控制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保管、处置等关键环节,从而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同时,负责统一采购和协调使用各课题资产,使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财务部门应该依据相关资料,对资产的购置和报废等业务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同时密切联系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做到账面信息彼此相符、账面信息和实际账款相符,使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得到切实的保证[3]。 3.2切实实施资产信息化管理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利用近年来财政部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的契机,积极落实,以对应本单位的事物资产和账面资产,并将它们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登记,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做到网上信息和账面信息相符、账面信息和实际账款相符,使各单位网上资产总额与实物资产的一致性得到切实的保证。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资产管理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够极大提升资产的利用率,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促进单位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魏冬松 李西乾 车宣彤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探讨 摘要: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研是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资金的筹集和运作,而在资金的来源方面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拨款以及合作企业投资经费。如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效率是现阶段科研项目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中,重点工作在于对预算的管理,而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预算编制。在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经费管理中,需要分析和阐明预算编制的重要性,通过强化管理理念、细化管理细节、严格把控流程、进行科学划分等多个角度,构建出完善的预算精细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 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逐渐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工作,在近些年的科研项目中,明显加大了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同时,对于项目的专业化管理、系统化经费使用、高效性的科研经费拨付等多方面的管理进行强化。国家在强化经费投入的同时,也使得科研经费的管理难度在不断加大。对此国家在出台和修订部分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构建出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强化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逐渐细致化和精密化。在构建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强化预算约束性效果的同时,重视对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分析,强化对科研经费的监控和管理。 一、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是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构建出完善的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项目,需要借鉴和融合精细化管理,从而保证预算环节的高效性和有根据性,保证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和细致化,完善科研经费和研究任务之间的关系;在编订预算的过程中,要求预先制定完善的流程和程序,同时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在财务专家的把关和审核之后,根据农业的季节性特点以及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时对项目进行调整,构建出完善的调整方案,根据相关的报批程序审核项目的执行效果。在农业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强化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明确各个具体项目的预算、管理流程,强化对各环节的权责划分,使用有效的方法将主体有机融合,构建出完善的责权一致的管理网络系统,保证经费预算处在高效、科学的监督体系之下,从而保证整个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项目研究工作的综合效益。 二、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提高农业科研效率的有效手段,要求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之上,构建出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管理流程,实现对科研项目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2008年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提出了在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概念,这也是我国各级单位强化财务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开始和标志;2014年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对精细化管理的管理。对于现阶段的农业科研院(所)而言,要求在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强化对预算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分析,构建出系统的科学化管理编制,细化和完善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采用刚性的制度规范措施,构建完善的责任落实效果,提高和完善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农业科研中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精细化不足 在目前的农业科研单位中,科研工作者对经费预算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争取和申请科研经费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由于缺乏对申请项目和预算编制等多方面的联系和结合,并未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效果,导致整个科研项目在进展和推行过程中,并未结合项目的经费需求进行严格的预算规划,导致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同时大多数的科研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各项费用的内涵缺乏科学地认识,由于经验不足或者错误预算,使得科研经费无法进行细致和划分,进而导致整个预算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缺失。 (二)合理化不足 在部分农业科研单位中,由于缺乏预算协调机制,导致项目的需求和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出现了预算编制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是在部分单位的项目预算中,并未考虑到经费的使用情况,没有对项目和经费支出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出现擅自调整预算,进而使得整个预算并未按照原定流程进行,没有遵循具体规定进行备案呈报工作,出现了相关负责人因退休、调整、离职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现项目预算的更换。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在项目合作以及外部协作的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管理的充分认识和分析,导致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并未根据科研项目进行完善的资金拨付机制,也没有通过合同任务书的订立以及对项目任务书的构建进行经费管理,导致在参加项目的过程中,并未构建出完善的外拨经费管理机制,因而在拨付资金之后,整个监管系统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执行力不足 在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项目管理中,预算和资金管理主要由项目负责人采用全权负责制度。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机制之下,项目负责人对于项目资金的管理和支配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当出现一个项目负责人管理多个课题项目之时,很多时候因为精力不足导致对项目的支出和预算的管理缺乏实质的管理工作。一方面使得整个科研项目的收支费用并未按照列支的项目进行及时的管理和处置,财务人员的日常费用支出成为单位的公用费用开支,出现事业经费的挤占,使得最后的项目验收工作出现了人为的账务调整。另一方面加强了对相同类型财务的支出和收入,导致科研人员在未考虑项目的研究和进展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进行签字确认工作,很容易出现项目之间出现交错复杂的使用问题。在项目验收的过程中,人为调账行为时常出现,会出现不合规的发票和支出。另外,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支付中,科研项目的经费直接由财政预算拨付,在经费使用和下达过程中存在时差性,同时经费预算的管理未进行有效监督,导致出现相互垫付的现象,达不到预算的实际效果。 (四)考核力度不足 当前在很多科研项目中,过于重视科研经费的申报和使用环节,而忽视了对经费预算的考核和评估环节,在绩效考核和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中缺乏力度,导致出现项目执行效果欠佳和未达到系统地评价指标及标准。预算编制工作缺乏奖惩制度,整个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缺乏鉴别能力,整个预算的执行难以做到实时定量的考核。 四、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地编制体系 为了使农业科研经费预算合理化,首先,从事农业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忽视管理注重争取的观念,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要根据类似的研究活动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循相关科研项目的资金管理的要求,综合考虑科研项目的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对预算编制的整体进行分析和论证。在对每个预算科目内容都分析清楚的基础上,对预算支出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细化,对具体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地预算,展示出具体的预算过程,结合科研项目的资金实力进行编制。同时,农业科研部门要积极联合财务及资产等部门,对预算编制的各项经费进行审核,科研人员要根据审核意见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修改,尽可能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合理规范农业科研预算经费的调整手续 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和具体的编制内容等规定,对各个项目的经费支出状况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不能进行调整。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必须要进行调整,要遵循有关的规定,利用审慎的态度进行合理地调整。现阶段,农业科研预算的调整主要包括两类,其一是报批调整,其二是主持单位进行审批调整。如果科研项目出现预算资金数额变化或者合作单位的预算出现调整,需要进行报批调整。或者出现其他的情况,如预算金额没有出现变化,一些具体的材料费用、加工费用以及其他费用要进行调整的,由具体的负责人进行申报,单位进行审批,负责审核的管理部门在一些关键的环节进行明确。整个科研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项目预算的调整,需要将进行这些项目调整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金额进行详细地展示,同时要展示出详细的证明材料,将这些资料申报给相关的管理单位进行审核;管理单位要遵照相关的规范对合作单位及项目的科研人员以及经费和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在进行审批之后要及时的告知相关的人员,对课题项目的预算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 (三)强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中的精细化管理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首先要通过会计信息软件进行合理的额度预算控制,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以采用逐个控制、浮动调整的方法。将通过审核的科研项目预算支出的费用金额按照具体的会计科目在会计预算系统中进行录入同时设置合理的额度,如材料费、设备采购费用、人员薪资及其他费用等制定出合理的浮动比例。通过这样的设置,如果这些项目在单类或者预算总额超出一定指标之后会进行自动警示,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管理人员对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地监督。其次要强化在科研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各个项目和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切实融合到整个项目的预算管理中。项目管理部门要做好整个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执行工作,对项目经费的收支、到账以及结余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了解。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中的各种票据进行认真审核,对于其中不符合规定以及一些虚假票据不予受理;对于一些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票据实施退回。而科研部门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和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督。 (四)完善和健全考核制度 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要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快科研经费绩效的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出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可以通过有关的定性定量指标进行有效分析。定性分析指的目的是确保科研项目可以实现最终的目标,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开支的范围是否符合相关的制度。而定量分析可以通过科研经费预算完成的具体指标来体现。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使得绩效考核机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五)提升化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预算管理理念 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要正确地认识到经费预算是通过对科研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经济利益等合理的计算所得出来的,对于预算来说,其本身并不是科研项目的最终目标,而是实现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要及时了解和学习一些有关财务的知识,这有利于科研项目在进行经费预算的编制中和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科研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向财务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反映科研项目的实施状况,采纳合理的意见。同时财务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充分参与到科研项目的预算中。 五、结语 农业科研项目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促进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要加强对预算经费的编制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当前国际宏观层面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要求相符合,形成全新的经费管理理念,要将财务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进行有效融合,满足相关人员对科研经费的了解和掌握,更进一步的加强对于经费预算的管理,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项目的经费进行有效合理地使用,加强监督,最终提升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 作者:杨海娟 单位: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桂北分院)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发展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对农业的发展速度被放缓,实际上,农业是我们迈向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因此,探究新时期农业研究机构科研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就非常有必要,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业科研管理也必须跟上。在有关部门调研后发现,目前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包括思想理念陈旧、科研管理模式较差、骗取经费等问题。所以,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与管理者端正科研心态、创新科研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处理好科研项目中的不良问题。 [关键词] 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发展;相关问题;解决问题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农业的发展却相对落后,这其中与科研管理创新的困境有关。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什么时期中,粮食始终是我们逃避不了的话题,人类始终依赖于农业的发展来获取粮食。不管经济再怎么发达都不能忽略农业的发展,因为农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还是我们自身。袁隆平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使我国摆脱了粮食进口的局面,实现了真正的粮食自给自足,获得了国际上的巨大赞誉。因此,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在农业科学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做好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农业科研的目的。一个科研团队,也只有在一个优秀的管理系统中才可以完成好项目,这也能看做是一个团队能否成功的重要原因。农业科研管理属于管理学和农业科研、农业经济的紧密结合,其管理系统的好坏对于农业科研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那么,如何成立一个符合新时期农业的特点、有利于项目发展还能培养员工责任意识且取得良好科研成果的农业科研管理系统,就是农业科研领导人员所急需处理的问题。笔者将在下文就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2农业科研管理中面临的困境 2.1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太陈旧 当前属于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科技走进千家万户,信息大爆炸让这个世界处于快速运转中,稍不注意,就会被甩在时代的后头,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我国的科研工作主要问题在于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时却忽略了对于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当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也在利用知识快速地发展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不同阶层、团体乃至于个人都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冲击,从而让每个人的观念都进行重新定位。像过去提倡个人牺牲、个人奋斗,埋头于实验室苦干的陈旧的精神已经不符合时念。[1] 2.2科研项目策划与实际执行反差过大 某些科研组织申报科研项目时为了骗取经费确保申请成功,往往将自己的科研项目说的天花乱坠、多么的高端大气。而科研项目申请的管理制度与考核制度除了看申请团队的实力外,更注重科研项目所能获得的成果,在无法确定申请团队是否能够完成项目以前,虚浮、夸大的说辞往往能说服考核人员,达到申请成功的目的。而造成科研组织夸大项目情况以骗取科研经费的情况,主要源于职称和经济收入的评定,还有该团队在此一年中所做的科研项目的等级和项目经费的多少,至于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操作过程就鲜有人关注了。[2] 3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办法 3.1规划农业科研管理的工作流程,实现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由于市场自身的滞后性和个体农户信息的封闭性,使得农户的生产产品未必能适合市场需求。这就造成了也许今天市场上还需求量极大的东西,过上一段时间就变得极其廉价无人搭理。因此,农业科研工作需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一切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实际需求为主,多与当地农场交流,看看是否需要处理技术上的问题。农户的问题就是科研人员研究的方向。所以只有科研人员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才可以掌握到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才能处理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遵循为国家人民干实事的原则,真正实现管理为科研服务,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目的。总体来说,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工作需要及时地引进技术人才并且辞退怠惰员工,还包括了确定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与申请项目策划等职能,也只有统筹好各项不同的职能,才能真正做好工作,实现各项职能协调发展,满足生产需求。 3.2加强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督,遏制不良风气 为了避免科研项目重复申报、不按照实际计划执行的状况出现,就需要农业科研机构需要有着全面且详细的监督手段,将意志不够坚定的人的不良心思扼杀于萌芽中。对于农业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督,是指建立并完善一个对于农业研究项目的科研人员全方位全程监督的一种系统,其中监督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的合理性、申请经费的正当性、科研仪器的购买与报废情况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详细记录,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关于人才引进与辞退,不能任人唯亲,应当遵守技术、尊重人才。[3] 4结语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属于一个科研团队存在的基础,其好坏程度对于整个科研团队是否做出对人民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有着重要影响。而成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管理人员。所以,对于科研机构的领导层,需要从人的本质需求出发,对于科研管理人员应当确定合适的管理办法与奖罚规则,给予他们充分地激励与约束,从而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作者:高彩红 杨璞 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发展思考 摘要: 对于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在国家的发展道路的地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发展中国家想要一举成为发达国家少不了农业的支持。分析探讨新时期农业研究机构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业科研管理怎么能落后呢?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思想理念落后、科研管理模式陈旧、科研项目申报时呼伦吹嘘,骗取项目经费等问题。端正农业科研研究的心态、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培养专业性人才、加强项目申报的流程和监督机制、让科研项目中的种种不良问题通通得以解决,以达到科研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 关键词: 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发展;相关问题;解决对策 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人类。袁隆平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使我国十几亿人口摆脱了忍饥挨饿的生活,直奔小康。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不能缺少而且必须要做好的一个项目,一个科研团队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下才能将项目做好,可以说是一个团队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农业科研管理是管理学与农业科研、农业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管理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科研研究的成败。怎么建立一个符合新时期农业的特点、有利于项目研发,能限制员工作风和能取得好的科研成果的农业科研管理机制,是农业科研领导人员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笔者对农业科研项目管理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过于陈旧 科研工作不是在实验室里弄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而忽略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21世纪是知识量爆炸的一个恐怖时代,也是一个社会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的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了每个阶层,每个科研团队极大的利益冲击,使每个人的观念都在重新定位之中。 1.2科研项目策划与实际执行反差太大 有的科研组织申报科研项目时胡乱吹嘘,把自己的科研项目说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以骗取科研项目经费。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是因为在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考核制度中,无论是工资、奖金,还是职称、职级的评定主要是看这个团队这一年内所做的科研项目的数量和项目经费的多少,而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操作过程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2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方法 2.1规划农业科研管理的工作流程,做到统筹规划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高峰期,基本上几天一个样。或许今天需求量还非常大的东西,过不久就淘汰了。所以农业科研工作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摸清农业生产情况,多和当地农场主交流,看有什么技术上不能解决的难题。他们的难题就是科研人员研究的方向。只有明确农民之所需,才能明确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才能解决当前生产所急,为国家人民干实事的原则,真正做到“管理为科研服务,科研为生产服务”。总而言之,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技术性人才的引进和不奋进员工的辞退,科研项目研究方向的确立,项目策划的申请等基本职能,只有统筹协调好各项职能才能做好工作,解决当前生产所急,为国家人民干实事的原则达到的最终目的。 2.2加强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督,遏制不良风气 为了防止科研项目重申报、轻执行的现象产生,农业科研机构必须有一套全面的监督手段,将意志不坚定的人的小心思谋杀在萌芽状态。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督,是指建立一个完善的对农业研究项目的科研人员全方面全程监督的一种体系,包括对科研项目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夸大骗取经费的情况、科研仪器的购买和报废情况,这些都要记录在档、科研经费的预算,不能过多,当然也不能少、科研试验的实施过程,不能出现偷懒,匆匆了事的情况、人才的引进和辞退,不能有为自己亲人开小灶而辞退别人的现象等各方面。 3结语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一个科研团队存在的根基,其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科研团队能否做出对农民有宜的科研成果,只有对人民,对国家有帮助的研究机构,才值得国家进行大力的扶持。是好是坏,取决于管理人员,如何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领导层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科研机构的领导人,要根据人的本质特点出发,针对科研管理人员制订相关的管理方法和奖罚规则,给予他们激励和约束,以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激情,尽心尽责的投入到这支团队的管理当中。 作者:田红英 单位:湖北鹤峰县中营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院资产管理思考 一、引言 农业科研单位尚没有一套足够健全、完善的科研资产管理制度来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使用和处置,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闲置、重复购置、配置不均等现象并非个例,一方面造成科研资金的无效占用,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迫切地需要一套规范的管理模式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优化资产配置,真正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农业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的特点 (一)非经营性资产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农业科研院所也具有非营业的特质,承担着推进农业发展、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等责任,其拥有的国有资产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一般说来,农业科研单位的国有资产基本是由政府拨款购置,没有营利的目的,因而不是通过资本经营创造利润,而旨在为通过对资产的管理和运用来获得广泛的正外部性,这样的性质就决定了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管理不是为实现增值性、从运营中获得补偿为目的,管理的角度也不在于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资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种类繁多 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职能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广等,因而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又是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领域,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大都是为项目服务的,因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方面表现为大量的仪器设备技术性强、专业度高,因而适用面也相对狭小,如不同农业领域的质谱仪、色谱仪对于性能、准确度的要求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农业生产基地以生产设施专业度高,如在进行一些农业科学实验时必要的试验田、中试车间等,科研资产较强的专业性也造成了农业科研单位的资产种类十分多样,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相比,既有房屋、土地、日常办公设备等常见资产,也有各类复杂的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农业科技成果往往也是复杂多样的),这些都为农业科研单位进行资产管理时带来了难度,如果按照一般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较多的无形资产 农业科研单位使用国有进行科研工作,会不断地形成各种复杂的、阶段性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本质上是属于单位的无形资产,但是我国目前技术市场尚不成熟,单位对无形资产有较多的忽视,对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上不够规范,也存在着无形资产流失的情况,这样的特质也决定了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时需要特别关注。 三、农业科研院所管理国有资产现状 (一)资产配置不合理、缺乏流动机制 目前农业科研院所大多实行独立法人、独立核算,很多的资产、设施都散布在各个课题研究组,研究组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资产的购置,这样的机制下容易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流动性较差的情况出现。一方面,虽然农业科研院所的资产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总的说来,科研的范围是相似的,一些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各个研究组购买仪器设备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重复购置、随意购置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这些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不高,所以资产闲置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良好的流动机制,有实力或资金较多的科研项目组可以购置较多的资产,却只在小范围内流动,共享程度不高,这样明显不利于资产效率的提高,也有悖于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原则。 (二)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缺乏投入后续管理 现在农业科研院所的资产管理意识还不够强烈,上至单位领导、下至基层员工,都将重心放在科研成果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也不可取,以科研项目为借口,盲目购置最新设备的情况也不少见,有的设备只使用了几个月就更新换代,一些购买决策上的失误也加剧了资产低效率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投入后也缺乏相应的后续管理,有时资产在研究项目结束后仍滞留在项目组,或者使用完毕之后资产闲置,并没有一个妥善的后续管理体系,再加上在农业科研院所内,资产是分散到使用的部门、项目组或者个人手上的,使得资产管理缺乏协调、监督、控制,进一步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也为后续管理带来了难度。 (三)缺乏实物管理和处置制度 很多农业科研院所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实物资产管理的工作大都交给财务部门完成,如在年终时进行实物资产的盘点,有时科研部门或者行政部门也会负责部分实物管理工作,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日常管理体系,职责划分不清楚导致管理人员只能了解到资产的账面情况,却无法及时掌握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真实去向,这样的管理漏洞一方面使得农业科研院所对拥有的资产状况了解不清(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重复购置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此外,现在农业科研院所也缺乏一个完善的资产的处置制度,有的使用效率不高的资产(如科研厂房)和大量已失去使用价值的资产(如项目专用仪器设备)由于专业度高、调配难度较大,处置难度也相对较大。 (四)核算不清、存在资产流失情况 清晰的核算对于资产管理来说十分重要,而当下不少农业科研院所却没有予以资产核算足够的重视,导致对购置资产的监督不够,如购买的设备与申请单上存在出入、验收流程不够完善、期末盘点困难较大等诸多问题,使得财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国有资产的相关信息也无法及时在账面上得到反馈(包括资产的真实价值),同时,财务人员可能不具有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在专有设备的价值、使用年限、是否失去使用价值等判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会为资产的准确核算带来困难。此外,农业科研院所也很少建立起完善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平台,没有一个统一的渠道来了解各项目组中资产的购置和使用情况,资产的处置信息也不全或者不准确,存在资产的流失可能性,进而导致账面上资产虚增的情况出现。 四、对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将预算管理与资产配置结合,完善流动机制 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是强化资产的购置约束,从源头上克服资产的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的问题,为此,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可以考虑结合预算管理来强化资产购置的审批,根据项目的需要并结合现有的资产存量进行考虑,尽量避免分散购置,且所有的资产购置都必须在预算管理的范围内,不得擅自购置或者进行替换,如拟购置功能存在重合或相似性的资产,应明确新采购设备与已有设备的不同,还可以建立起业务组审批与专家审批相结合的机制,强化对资产事前购置的控制。同时,农业科研院所还需要注重流动机制的建立,建立统一的管理中心来控制所拥有的国有资产,进行调配,打破资产流动的限制,重视资源的共享,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公开、透明的有偿使用机制,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 (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在资产日常管理上面,农业科研院所可以考虑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资产的联动登记,完成资产的使用、登记、转移等各个环节的审批和管理,一方面提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也促使资产的使用信息公开透明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院所内部的资产的流动和相互监督,如项目组要使用某项资产,先检查是否需要重新购置,如果现有资产可以满足,则在系统中登记需求信息、使用时间等,以“预约”的方式来控制资产的使用,尽量避免资产闲置。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资产使用者也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资产使用的反馈,包括使用状况是否符合试验要求、是否需要更换新设备、资产是否需要升级等,加强资产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三)健全监督体系、并建立适宜的处置制度 在监督所方面,院所可以考虑打破财务部门或行政部门单独监督的体系,建立起动态监督的过程,除去每年的常规盘点外,每次使用或者其他部门(或项目组)进行资产的使用时,详细登记资产的状况,包括物理形态、性能等,使用完毕之后同样对这些内容进行登记,为此,除了进行固定资产的编号、登记工作,还可以建立一个详细的固定资产状况登记表,多部门、多维度的进行动态监督,避免资产的流失。对于确实不需要或者性能已不满足要求的资产,需要建立起审批制度,并参考专家组的意见,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的处置,如果审批手续不完备则不能擅自进行处理,同时要明确,若资产发生损坏、丢失时资产使用人的责任。 (四)重视基本财务管理工作,形成资产的绩效评价报告 在资产核算方面,一方面要重视会计核算层面的管理(包括资产的购置申请、审批、验收等),如固定资产入账时需要提供验收单、发票等,仔细进行原始凭证的核对,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计提折旧,每年对资产减值与否进行判断,另一方面,也要将资产的购置与预算进行分析比对,联合资产购置及使用部门对资产投入、使用、计价等进行监控和分析,并形成资产的使用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对资产的合理配置、良好使用、完全完整进行有效评价,并将资产绩效评价报告与绩效考核或者部门考核相结合,以此来推动院所各部门重视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资产管理的改善。 五、结语 农业科研院所的国有资产是复杂的、多样化的,管理难度也较大,但是良好的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农业科研院所来说十分重要,农业科研院所必须审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维度地思考问题,从日常管理、预算管理、构建监督体系等多方面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使用好国有资产,实现其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职能。 作者:王露 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一、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档案室工作人员在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的存储装订之后,电子存档是保证档案数字化的基础,对存入的每一份材料都要认真核实,制作详细的目录表格,把材料的各项信息填写清楚。做好这些前期工作,是档案数字化的前提与基础。在数字化基础之上,科研档案的借阅与查找才能不断提高效率,才能做到“有查立阅、有借立取”,更加方便科研人员对档案的需求。 2.减轻了历史档案的损伤 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起步较早,农业科研档案的保存工作也同时起步,因此档案室内的部分科研档案具有一定的存储历史,有的档案储存时间已有50~60a,纸张的质量与字迹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每一次翻阅都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是又不能一味追求保存而不参与借阅,致使档案失去存档价值。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历史档案的损伤,将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既提高了查阅速度,又避免了对非目标文件的翻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档案。 3.防止丢失与排放混乱 档案管理工作自档案材料交接到档案工作者手中的时候就正式形成了,并在规定程序下对档案进行移交、存档,每一份档案都有自己所在位置与范围,错放、丢失都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因此,档案一经存档,就要确保其所在编目位置,尽量避免错放,以减少混乱现象发生;在对档案进行录入后,只有成为目标文件时才会被查阅,减少查阅该文件时与其他相似文件混淆。而利用计算机系统直接对电子档案进行查档,检索系统直接生成文件内容,可以有效防止档案的混乱排放,减少丢失现象的发生。 二、提高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农业科研单位在遵照国家相应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使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统计、借阅、利用以及安全、保密等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力地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方便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另一方面,提高档案管理的保密力度。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农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2.加大投入力度,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 传统档案基本上是以纸质或照片的形式存在,需要通过录入、扫描等工作进行数字化处理,才能生成数据库资源进行储备,最终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因此,现代化硬件设施、电子设备等资源是档案数字化的基础。要及时配备档案管理所需的设备,并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换,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而对档案管理的投入程度,直接反映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这就需要农业单位的重视,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抓。 作者:王丽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论文 1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现状 1.1人事管理部门缺乏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沿用的是党政机关单位的管理模式。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由主管部门布置并检查监督,是一个完全的责任主体,自身没有主动性。因此,对人事制度有很大的限制。在这种体制下,多数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还停留在执行工资政策、人员调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传统的人事劳动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上明显不足。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院所逐渐凸显出不适应性。 1.2现行人事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今高科技人才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为激励科技人才的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逐渐得到认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不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事为中心、重事不重人,已明显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1.3传统的管理机制严重制约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机制仍被广泛应用,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受到严重制约。除此之外,科研单位的人员培训对象主要以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为主,对工勤人员的技能培训较少,直接影响了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转化,无法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较好的辅助服务。另外,农业科研单位本身就缺乏健全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1.4科研人才流失严重,影响科研事业的发展 在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的规模和素质是衡量其科技实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虽然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单位管理者的重视,但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人才的流失越来越严重,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和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劣势,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农业科研单位往往处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在这些地区工作和生活会比在大城市生活艰苦得多,且面临子女上学、配偶就业、住房难等问题。二是科研投入不足,工作艰苦,自身效益较低,导致科研人才福利待遇低;科研设施、条件简陋,缺乏与高端研究相匹配的实验条件。三是普通农业科研单位独立争取国家、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日趋困难,导致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上述原因不仅导致高层次人才流失,也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的主要原因。人才的大量流失,增加了单位的成本,降低了科研单位的竞争力,影响了科研的发展。 1.5农业科研队伍结构配置不合理 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结构严重失衡。一是人才学历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农业科研单位高学历(博士、硕士)人才较少,中等学历人才(大专以上学历)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和利用。二是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开发、管理和推广人才匮乏。例如,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2010~2012年人才情况表可以看出,2010~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呈递增趋势,但工勤人员总数呈递减趋势,对于一个搞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农业科研单位来说,工勤人员比例结构是不合理的,势必导致大事抢着干,小事没人干,都在争课题、抢项目,而田间试验工作任务却日趋繁重,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产出效率。另外,正高级职称人员及博士学历人员比例较低,人才是科研发展的核心,在当今知识型的市场经济时代,高学历人才的引进是关键。 2农业科研单位加强人事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管理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发挥最有利的人力运用,促进事业的发展。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有时也作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代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英国经济学家F•H•哈比逊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只有人才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知识竞争与人才竞争的新时代,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更是农业科研院所发展之根本保障。 3农业科研单位加强人事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围绕科研中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是灵魂,是人的行动指南。科研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科研工作进行,要深入科研第一线,了解科研人员的思想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研究工作中的思想问题,调整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做好科研人员的思想工作要采用深入、细致、疏导的方法,不能用搞运动的方法,要保证5/6的科研时间,要多做正面的教育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科研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进一步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从而促进科研组织目标的实现。 3.2建立和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尽快制定合理的人才开发目标 要创造一个包括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分配制度及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等有利于人才合理配置的优良环境。就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而言,想要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比较健全的人事管理机制,对原有的管理结构进行整合,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有效地提高科研效率。同时,尽快制定合理的人才开发目标,针对人才资源的规模、质量、分布及激励环境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稳定存量,调整增量,改善结构。当务之急是要稳定现有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力资源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要不断改善人才结构,合理地引进和培养科研人才、管理人才、开发人才和推广人才。 3.3积极推行“终身教育”制度 科研单位是一个不断出成果、出人才的生产知识的机构,“终身教育”制度是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加速科研单位人才成长的有力措施。在农业科研单位积极推行“终身教育”制度,应把培训、考核和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育人、选人和用人一体化机制,把开展在职继续教育纳入单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并作为单位领导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落实继续教育培训与考核、任职和晋升相结合的制度,使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由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对知识、技能有不同的要求,加上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因此,科研单位党政管理干部、第一线的科研工作人员和普通的科研辅助人员,都应接受终身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人事管理部门要根据单位发展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和多形式地对在职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一方面,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充分挖掘了科技人员的潜能;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这样不但可以留住现有的科技人才,还能吸引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形成人力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 3.4建立符合科研人员特点的考核、晋升制度 科研人员的职称是衡量科研人员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标志,也是鼓励科研人员多作贡献的有力措施。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晋升科研人员是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科研劳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又是探索性很强的复杂劳动。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晋升要充分注意这一特点。考核干部一般包括德、能、勤、廉等方面。但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不能过分强调考勤,而应该侧重对他们的考绩。创造性的劳动是很难用考勤尺度去衡量的,科研人员的考核和晋升应该着重考核他们的专业知识,考核他们的创造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考核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品质素质。搞基础理论研究的要看学术的数量,但更重要的是看学术论文的质量;搞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应看其科研成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水平。年资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工作经验,但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并不与人的年资成正比,据有关专家推算,科学家创造力的最高峰值年龄是36、37岁,因此,在考核、晋升科研人员的时候既要重视科学工作者的知识经验,更要重视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研究能力,绝不能“论资排辈”以工龄去评定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科研人员职称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评定方法上不能用行政任命的方法,应采取同行评议。不仅有所内专家参加,还要请所外专家评议,这可避免评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不正当的人事关系。 3.5保障职工利益,重视激励机制 职工利益是构成单位利益的基础。如果否定了单位每一位职工的具体利益,那么单位的整体利益也就无从说起。单位制定激励机制时要以员工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管理者应认识到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单位的利益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正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激励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一种方法,激励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群体成员的激励,是提高个体活动效率的根本前提。”因此,科研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实现科研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惩处制度,惩罚、警告那些对科研工作持消极态度、不按规定履行科研合同、违反有关科研管理规定、违背学术道德和职业规范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个人或部门,做到赏罚分明,人人平等。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目标激励。 科技人员本身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目标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层层制定目标,使每个人的行动都与自身目标联系起来,而且与组织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同时,实行责、权、利挂钩,使职工增强了集体责任感,行动有了方向,自觉地控制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2)榜样激励。 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奖勤罚懒”上明确责任制。通过开展“先进典型”、“发明创造”、“岗位标兵”和“合格管理者”等各类活动,树正气立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的员工爱岗如家、同舟共济。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3)经济激励。 使用金钱激励最直接有效,激励科研人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最大化地追求科研利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科研任务。科研单位采用增加奖金、科研经费资助、科研奖励金额提高和其他与经济挂钩的奖励等经济激励方式的同时要注意不可给员工制定难以实现的任务,否则员工会觉得获得奖励遥不可及。经济激励体现了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改变了经济收益只与职称、工龄、学历挂钩的现象,实现了按科研工作情况及绩效取酬,使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劳有所获,从中获得公平感和成就感,充分发挥物质激励的作用。 4)评判激励。 评判激励是指对人的某种行动作出一定的反应。对职工在一个阶段内的表现,要及时、公平地给予肯定或批评,对取得成绩的职工给予表扬、奖励,满足其荣誉感和成就感;对出现问题的职工,正确客观地批评,激发其改正错误或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 5)竞争激励。 竞赛能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凝聚力,促使人产生敏捷的思维、提高能力。人事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如开展优质服务竞赛、岗位技能比赛等,激发、激励职工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6)知识激励。 知识激励就是给职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使他们充实知识、培养能力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通过等级证书学习、进高校深造、出国培训等方式,为他们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 4结语 在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要加强人事管理须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建设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队伍;通过健全农业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狠抓人事管理工作,把人才队伍建设落到实处,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何忠曲 周国胜 卢红霞 王琳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论文 一、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状况概述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农业科研机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研究等,不以营利为目的,推进国家科技进步。农业科研单位岗位主要分为农业技工岗位、科研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其中,农业技工岗位人员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操作,对农业工具、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维修,辅助农业科学实验,后勤工作等。科研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一般具有相应的农业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研究科学,推广技术。管理岗位人员主要以增强单位运转效能为目标,担负管理任务与领导职责。在农业科研单位人事中,存在农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科研人员科研水平不高、管理人难以平衡管理与科研工作等问题。在农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庞大的农业技工群体,其年龄结构偏高,学历层次较低,且后备资源较为短缺。同时,由于科研院所所处的位置较为偏僻,在高质量人才招录方面存在困难,科研人员的工作水平不高。此外,在管理人员中,科研出身的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学科知识,但缺乏先进、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方法落后,而管理出身的科研人员不具备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于是便需要在科研方面花费一定的精力,影响管理。 二、农业科研单位在人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设置不合理 在目前的农业科研单位中,其职工存在没有编制、有编制的差异,从而造成较大的待遇差异。在人才引进中,农业科研单位只接纳考进编制的人,忽视单位对人才岗位的真正需求,而如果没有编制,无论单位多需求,人才多优秀,都无法将人才引进,从而流失一些拥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造成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人员滥用等问题。同时,对于所引进的人才,农业科研单位并不能根据单位实际需求、人才的实际能力,做出岗位与人才相符的决定,往往出现所在岗位人员知识体系不符合的问题。 (二)管理体制落后 行政主导是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主要方式,职工晋级、工资定级、用人计划编制等都需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这样,单位在用人方面存在一些束缚,用人管理形式化,管理被动、缺乏创新机制。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仍存在于人事管理思维中,人事管理行政化。同时,国家拨款是农业科研机构的主要财政来源,但其财政只能满足单位基本的物质保障,人员待遇较差,且单一的按职称分配模式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影响人才引进。 (三)考核机制不健全 农业科研单位主要采用集体打分评定的考核机制,考核忽视内容,只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理的考核制度。例如,在人员晋升方面,单位人员保持着所谓的安稳状态,仅注重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安置,忽视新人才,且没有制定合理的人才晋升方案,工作人员的晋升空间不大。而对于道德素质低、不符合单位发展的人员,单位并未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从而降低了职工的工作担忧感,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在考核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工作人员只搞关系、不搞业绩的状况,影响单位的整体发展。 三、改进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现状的措施 (一)科学设置岗位,加强人才引进 农业科研机构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结合岗位空缺、人才技能、工作目标等要素制定合理的岗位岗位设置方案,合理开展岗位招聘计划。根据需求设置岗位,并采取竞争上岗机制,通过公开、科学、公正、民主的招聘形式,对应聘人员进行层层考核,并对进入最后面试考核的人员进行能、德、绩、勤等方面的综合考察,从而决定人员录用。对于所引进的优秀人才,应根据单位状况、人员技能合理分配岗位,设置合理的等级,防止人才堆积。同时,还可通过民主选举制度、全员聘任制、公开招聘机关工作人员制度等,全面引进高素质人才。此外,加强培养在职人员,鼓励、支持在职科研人员的学习、深造,为其提供深造平台,促进科研所的交流合作,开展多层次、所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并提供自主的工作环境,鼓励工作进行自主管理。 (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是其核心内容。建立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有助于体现人才价值、稳定人才队伍,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根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农业科研单位应结合实际、审时度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有关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例如,近几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根据人事工作实际状况、新形势,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人才引进、录用、考核、培训、任用、待岗等规章制度,使人事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确保人才的稳定发展。此外,农业科研单位还应加强改革内部认识运行机制,营造支持人才干事业、利于人才干事业的工作环境。 (三)完善人才考核、激励制度 农业科研单位应加强对人才的平时、年度考核,通过考核找出问题、总结成绩,明确工作目标及方向,并利用考核,奖罚分明,鞭策后进、激励先进,形成人才竞争局面,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农业科研单位还通过考核进行工资升降、职称评聘,将惩罚实质化,并进而确保工资发放的公平性。在实际考核中,农业单位可组织考核小组,由专人负责,建立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建立惩罚内容等,确保考考核的科学性,使考核发挥实质作用。此外,共同进行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确保个人每月填写平时考核管理薄,将专业任期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挂钩,并不断总结考核工作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在人才激励方面,可采取研究所与管理服务部分开的方式,规范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能,管理服务部门负责管理,研究所根据创收指标向院财政上交一定比例的定额,后勤部门对院内外服务,实行定额上交、产额拨款。 四、结束语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管理机制不健全。为了解决人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单位可通过合理设置岗位、完善人才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不断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竞争、用人机制,调动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的全面、稳定、快速发展。 作者:杨叶 张晓婷 钟鹏 田海亮 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 1、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需把握的原则 注重“内化”工作,把握“外化”机遇。所谓“内化”指的是,做好思想准备,保证有足够资金购买优质服务,切实做好后勤队伍建设工作,改革后勤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要选好切入点,老院区改革要循序渐进,对于引进社会化服务目的,要具体明确,坚持从实际出发,等到条件成熟后在进行下一步改革,采取市场保护措施。如果是新院区改革,最好是一步到位,积极引进社会化服务项目,一些具备条件的院区可以提前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在实施后勤制度改革前,先要制定人事政策,这是引进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前提,关于怎样充分发挥后勤人员才能,挑选出真正的精英人才,具体措施可以借鉴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场员工分流,通过优胜劣汰方式,把人才分配到真正适合的岗位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院职能部门以及后勤部门联合制定服务项目岗位规范,从原则上说,关键岗位应选派骨干后勤人员,单位社会服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规范。当然,工作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给予员工人文关怀。 2、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的发展建议 2.1新形势下后勤发展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后勤发展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重点是为农科院“1+3+X”工程提供有效服务,满足农科院体制改革发展需要,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把自主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后勤管理向社会化过渡,始终围绕管理、服务、保障三个基本目标,建立规范统一的后勤保障制度,提高后勤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后勤改革目标:从科研单位自身实际出发,在新形势下,后勤改革目标应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一体化”目标,这是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要组织条件。基于当前农业科研单位拥有的资源以及“1+3+X”工程建设需要,整合优化各种后勤资源,包括院区、研究所、试验站、试验基地等,集中后勤资源、统一分配,充分发挥各部门人力、物力、财力优势,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各单位领导应致力于制定科学决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进步。其次是“社会化”,即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避免科研单位过度参与社会资源分配,实际上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社会力量来运营科研单位后勤服务,让社会分担后勤部门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2.2革新管理方式 目前,周围一些兄弟科研单位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采取不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比较合适的改革方法就是采取委托管理方式,包括委托方、方、受益方三大主体。一般来说,院区后勤部门是委托方,而社会专业后勤服务机构作为方,受益方主要是科研单位及其员工。从理论上说,委托管理不会转移后勤资产,只是委托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化改革转变传统后勤管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现阶段,后勤服务日益专业化、市场化,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到后勤服务中,推动后勤服务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1+3+X”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科研院所重新规划布局,怎样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准确认识后勤保障作用,是后勤管理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思想指导后勤改革,积极探索新思想、新方法,促进后勤服务更好发展。 作者:张 帅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构建 摘要: 随着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数据、文本保存职工基本信息的管理方式也随之暴露出其局限性。本文简述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思路,为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人事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科科研;人事管理;信息一体化 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主力军,其人事部门多数管理事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我国经济和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工作的不断开展,各职能部门对本单位职工各类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农业科研单位传统的以数据、文本保存职工基本信息的管理方式暴露出其在信息储存、共享、维护等方面局限性。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是以人为主导、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的人机系统[1]。部分单位虽然初步构建了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将信息系统的应用单纯停留在数据处理阶段,未能挖掘数据的深层意义,最终难以体现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 1农业科研单位传统人事信息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1.1信息分类与提取 农业科研单位职工信息人事管理工作需要采集、储存并应用大量的职工信息。随着日常工作的推进,人事部门按规范化掌握的信息将会不断增加、积累,并逐渐细化。传统的职工信息记录方式难以实现明确分类、便于取用和易于维护三者之间的平衡。例如:若按类别分类存放,则查找职工多个信息时需要同时查找多个文件;若将所有信息加以整合,则工作表包含信息过多、文件过大,不利于日常维护。 1.2信息共享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按照2014年国务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主要包括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人事争议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每位人事干部掌握着职工不同方面的信息,职工某一方面信息的更改难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整合[2]。 1.3信息维护 职工信息保存一般使用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数据显示集中,进行职工信息变更和数据修改时不可避免失误操作。此外,Excel数据项自身的校验功能是有限的,一旦误录信息后期很难发现。 1.4信息安全 首先,目前人事信息数据均存储在办公电脑中,信息维护过程中数据备份不及时,电脑发生故障等主观或客观因素都是潜在的数据安全隐患。其次,数据文件已于拷贝,存在被他人窃取或篡改的风险。 1.5信息统计 人事干部在取用数据,进行统计时只能在Excel中对相应数据项按条件进行手动筛选,需经过一次或多次筛选才能得到报表中的一项内容。这种统计方式耗费人力、操作繁琐、且效率较低。 2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 2.1实现组织结构信息管理功能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部门的管理职责涉及到岗位设置,故系统应实现对单位组织结构相关信息的管理功能。如:对农业科研单位机关处(室)、各研究所的编制情况、岗位设置情况等信息的分类管理与维护。 2.2实现职工信息管理功能 建立职工信息数据库是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平台的核心,系统应实现管理和维护农业科研单位全体职工各类数据信息的功能。建立包括职工的基本信息、学历学位信息、国内外进修情况、职称评聘情况、奖惩情况、家庭成员信息、调入调出变动情况等涉及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职工数据信息化的管理,首先有利于数据形成统一的存储格式,使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其次有利于职工信息的实时更新,方便人事部门掌握最新、最准确的数据信息;再次,有利于信息的整合,方便各类信息的查询。此外,系统还应实时显示如单位在职职工总数、不同岗位在职人数、职称情况、学历情况等基本人事信息,以便随时掌握单位职工整体情况。 2.3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 系统应具有信息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对职工的相关信息进行多条件查询,并根据管理人员所提供的具体条件自动计算、统计,筛选出符合条件人员。相比于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人事信息系统在筛选过程中可允许保存统计条件和统计结果,随时调用查看。 2.4实现数据输出、表格打印功能 在系统中查询、统计得到的信息应能够以固定格式输出,形成文档。此外,系统还应设有一些固定的表格模板,如《干部履历表》、《干部任免审批表》、《岗位聘任审批表》等,最终实现能够将上述含有职工基本信息的表格直接打印功能,节省人为录入过程,节约人力成本。 2.5权限分配功能 人事管理部门分工明确,人事干部在对系统信息的维护过程中,只能修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数据信息,而不能对其他数据进行修改[3]。如:更新职工的家庭成员信息是档案管理人员职权,其他人只有对该信息的查看和使用权限,无更改权限。从而合理维护职工信息。 2.6信息一体化功能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不单是为了简化人事管理工作,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结合本单位特点,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在为其他职能提供职工基本信息的服务的同时,与财务、科研等部门的应用系统形成一体化信息整体。职工的信息数据库中除包含人事信息外,还包含课题项目、科研成果、文章、奖励、农业推广情况等科研信息,项目经费及使用情况等财务信息,最终实现不同系统间信息数据的联动。如:在审批博士后资助项目报销时,可以通过财务网站查看该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以此作为审批依据,免去向财务部门核查的中间环节;在职称评聘、职工年底考核时,管理人员在职权范围内可查看职工科研成果,直接进行资格审核和业绩成果赋分。实现智能办公的同时,形成对职工的动态管理和综合评定。 3结语 在农业科研单位中,人事管理部门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深度挖掘其工作潜力。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是农业科研单位实现信息一体化的基石,是各类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联动进程中至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有效简化人事部门工作程序、大幅度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为本单位提供各项人事数据分析结果,为基层作业、中层控制、高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人才在科技创新、农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刘春妍 郝 楠 焦银珠 杨 叶 钟 鹏 肖 红 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研论文:农业科研推广服务的方式和对策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研及推广工作对农业科技情报的需求,农业科技情报工作在农业科研与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制约农业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因素,阐述了农业科技情报工作为农业科研推广服务的方式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情报;科研推广;服务情报 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人们在不同的领域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接收情报、利用情报和传递情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情报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项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所谓科技情报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国内外有用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有计划、有目的、准确、及时地提供使用的一种科学技术工作。换言之,科技情报工作是搜集、整理、利用和传递科技信息的工作。它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耳目“、”尖兵“和”参谋“作用,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加速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农业科技情报工作是农业科研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农业科研、推广、生产、管理的需要,广泛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并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与考察,运用已有知识,研究特定对象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有关事物的联系。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科研及推广工作对情报特别是情报研究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强烈,迫使农业科技情报工作必须实现改革,改善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完善理论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农业科研、推广、生产和领导决策服务。 1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对农业科技情报的需求 现代农业生产,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情报服务,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1农业方针、政策、计划情报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推广体制、农产品价格、农业资源及利用、生产资料供应等。1.2农业科学发展方向、动态的预测性情报包括国内外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向、计划进行或正在进行中的科研课题。1.3农业资源情报包括土壤、肥力、水源、能源、气候、作物、果木、畜禽、水产等。1.4农业技术情报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等。1.5农业生产情报包括生产计划、产业结构、作物布局、产量、病虫草害防治、自然灾害等。1.6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报包括成果推广应用的方式、方法、渠道、效果、机制、模式、转化率等。1.7农业技术市场情报包括技术市场的方针、政策及技术商品的定价等。1.8农村商品流通情报包括农副产品、农用物资的购销价格、出口创汇等。1.9农业教育情报包括提高农业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方法、手段、效果等。因此,要做好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离不开农业科技情报。它们互相依赖,优势互补,促进了情报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了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发展。 2农业科技情报工作在农业科研与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的基本功能是服务社会,应用于人类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要想促进科技与生产的有效结合,就必须依靠科技情报这个“载体”充当中介。科技情报的这个地位和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是任何其他东西代替不了的。农业科技情报工作在农业科研与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2.1农业科技情报是科技兴农规划实施的基础科技兴农总体规划的制定需要情报调研服务,需要有一个超前可行性的决策方案从全局出发进行规划和具体指导,为各项农业科技工作的实施提供保证。2.2农业科技情报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寻找新的创新点,实现新的突破。“新”、“准”、“快”的农业科技情报能帮助选择科技创新方向、创新内容,实现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活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进而达到战略上致胜、战术上领先的目标。2.3农业科技情报是制定农业科研推广规划、计划的依据确定农业科研推广项目时,要从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证,这就要依据农业科技情报工作提供信息和资料。2.4农业科技情报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决策,特别是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领导者只有在掌握大量情报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2.5农业科技情报是农业科研推广人员的“耳目”和“参谋”农业科研及推广工作是依靠农业科技人员来实施完成的,农业科技情报为他们提供启发性情报服务,从而了解国内外农业科研推广的最新动态,帮助他们完成课题研究。2.6农业科技情报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先导和媒介,是连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桥梁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把先进适用的技术送到亿万农民手中,应用于生产,这就离不开情报信息的先导和媒介作用。2.7农业科技情报是农业科研与推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技术进步在商品生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情报开发在市场技术、产品开发中则起着双向服务的贯穿作用。农业科技情报工作通过搜集、整理、传递国内外各种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准确性、导向性的情报,最终使农业科研、推广、生产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制约农业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因素 3.1缺乏应有的情报意识部分领导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情报工作关心、支持不够,认为费时、费工、费钱获取情报不划算,觉得原有的经验性东西只要稍加改进仍能创造好的效益,对生产的发展缺乏远见卓识。一句话,情报无用,经验万能。3.2情报机构设置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情报服务系统不少单位的情报部门人员和经费配备不够,得不到重视,工作效率低;乡(镇)办事处更是没有情报服务机构,农业科技情报不能顺利传递到农户手中。3.3缺乏横向联合,没有形成服务网络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面广,单靠上一级情报机构下发资料,情报的来源就很有限。而且情报的传递和利用,包括技术的推广,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单靠农业情报系统是远远不够的。3.4缺乏相应的政策制度的扶持由于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不够,普遍存在科技情报队伍薄弱、素质低的问题。科技情报人员向来被作为理所当然的"万金油"使用,不进行专业定向培养,缺乏应有的学习、培训和提高机会。致使农业科技情报部门难以形成一支有水平、有能力、有影响的人才队伍,特别缺乏专业情报学术带头人。3.5服务方式不适应农民的特点我国农村人员三分之一是文盲、半文盲,文化程度较低,直接影响农民科技意识的形成,影响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以及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的掌握。 4农业科技情报工作为农业科研与推广服务的方式 4.1农业科技情报专题调研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农业生产需求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与应用效果调研、农技推广体系调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求调研等多方面的专题调研服务,情报人员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客观、准确的调研综述情报,使科研推广项目在选题、论证、试验、示范、推广、总结、鉴定、申报成果等方面得到最新、最可靠的情报,保证农业科研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4.2农业科技前沿追踪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搜集、整理国内外农业科技文献资料和有关会议资料,选择国内外的农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重点针对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综述报告、专利信息等科研成果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形成具有导向性、前沿性、客观性的科技追踪报告和技术研发全景分析报告等,并结合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评述,为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提供科技动态参考。4.3农业文献检索服务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图书、期刊、信息资料等,开展本专业范围内的科技查新、文献检索、定题查询等工作,为农业科研推广服务。4.4创办农业科技期刊农业科技期刊是记录科技动态、传递农业信息、聚焦农业热点、孵化科技成果、交流“三农”经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园地,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源泉。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期刊出版周期短、传递速度快、情报信息量大、能集中反映某一学科领域最新成果等特点来为农业科研推广服务。4.5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咨询到农村基层一线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对情报信息、科技知识产生兴趣,增强农民的信息观念,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4.6建立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网络与各地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站等部门组成农业情报信息服务网络,建成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情报服务体系。4.7农业科技政策分析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农业科技政策的支持,通过对过去、现在的政策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研究,了解已有农业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取得的成效;同时调查和把握基层农业科技政策需求,并对转型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政策进行展望,为有关部门完善已有政策或制定新政策提供启示和借鉴。 5提升农业科技情报工作服务质量的对策 5.1建立健全多元化、高效能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体系要加强横向联合,进一步完善全程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围绕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创汇农业基地和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信息交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情报服务工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情报配套服务,促进本地区农业的健康发展。 5.2加强情报宣传,强化农业科技情报吸收机制通过宣传,提高领导干部、科技人员以及农民的情报意识,让他们主动地接收情报、利用情报和传递情报,强化农业科技情报吸收机制。只有这样,“广”、“快”、“精”、“准”的先进适用的科技情报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吸收、消化、接收机制,才能将情报潜在的生产力活化出来。 5.3提升农业科技情报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采取培训、进修等各种措施,提高现有农业科技情报人员的素质,增加业务能力,更好地开展情报调研和科技咨询服务。在情报资料提供上,要突出“新”、“准”、“快”;在情报服务上,要突出“适用”、“实效”;在情报调研和报道上,要突出“典型”、“新颖”、“具体”。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普及农村实用技术,促进情报与推广结合,加速成果转化。 5.4配合农业科研推广工作,开展定点、定题情报服务选择重大农业科研推广项目,进行定题跟踪服务,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通过对大量期刊、书籍、调研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分析、总结和研究,提供国内外研究动态等定题推送服务,便于科研人员快速、及时跟踪科研项目或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同时为农业科技人员开展跟踪服务,为他们的科研推广工作提供帮助,充分体现科技情报的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 5.5开展或组织本专业的专题性科技情报分析研究围绕本专业科研、推广、生产、管理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和组织本专业的专题性科技情报分析研究以及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有针对性地报道本专业的国内外科技新成果和新动向。 5.6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提供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物情报积极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办法,为农村、农民提供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物情报,着重要推广花钱少、易采用、能增产增收的先进适用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特续稳定增长。从各种不同角度,激发农业生产者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科学经营的愿望和信心,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5.7加强情报与技术的结合,实现农业科技情报向生产力转化农业科技情报是一种无形的技术商品,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其工作要突破科研型模式,进入到流通环节,向商品经济领域延伸,把科技情报这一知识形态的产品转换为生产成果,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5.8深化改革,拓宽农业科技情报技术市场建立多元、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情报技术市场网络,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一起上,形成新的情报服务运行机制,开展农业科技情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作者:刘绍辉 李珂 王涛 张小岚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对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的定位及其作用的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林业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情况,阐述了中国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林业勘察设计的定位和作用。 关键词:林业勘察设计;定位;作用 1 勘察设计行业概况 1.1 勘察设计行业概况 我国的勘察设计行业是从20世纪50年代参照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当时在国务院各部门、各地区陆续建立了勘察设计单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以事业单位的模式进行运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勘察设计行业不论是从改革原有体制弊端上,还是在技术发展上,都有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了自己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服务面在拓宽、实力在增强、效益在增长、员工得到了实惠。去年,勘察设计单位年收入超过亿元,已经有近百家单位的收入甚至达到十几亿元的高水平,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增长期。 十六大之后,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同时,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企关系上,政府将不再作为对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主体,也不再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存在,政企关系将会出现新的变化。政府企业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平等主体,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将逐渐增强,这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企业、也包括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后,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同时国际市场也成为我们显示身手的角逐场。以外促内、内引外联,利用国内和国际的2大市场和2类资源,进一步推进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向全方位、多功能、高层次、宽领域、广范围的方向发展,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竞争,前途十分广阔。 1.2 林业勘察设计简要回顾 和全国其它行业一样,林业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参照前苏联模式组建了自己的勘察设计队伍。按照当时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林业设计院主要按服务于木材生产为主要目的进行组建,如北京采伐设计院、黑龙江森工设计院、西南林业勘察设计总队等,其主要职能就是为林业产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20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中期,是林业发展的辉煌时期,曾一度超过铁路行业被人们称之为“林老大”。林业勘察设计单位的功能很明确,就是从森调开始,对我国东北、西南大片原始森林的木材采伐、运输、加工以及一系列林产品生产开展勘察设计工作和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一道,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10年动乱,林业勘察设计单位纷纷被解散、下放,元气大伤。80年代初,林业勘察设计单位逐渐得以恢复,并随着改革开放而迅猛发展,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设计队伍,甚至有些林业大省的地区和县一级也都组建了林业调查设计队伍。但主要功能仍是围绕着采伐天然林,进行木材及其林产品生产这个中心。 2 新时期中国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林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不同时期,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决定着林业的主导特征和社会属性。林业属性的实质性改变,主要取决于经济和政治环境,以及由此而决定的认识水平。 新时期中国林业的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业的主导特征和社会属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和定义,从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主,森林资源的属性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经济资源,到现在以生态建设为主,森林资源的属性被广泛地认为是扩展到国民经济全局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成为国家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这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我国林业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林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新时期中国林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从林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在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同时,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缩小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林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宏伟蓝图。 新时期中国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林业勘察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为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定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对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单位定位及其作用的几点思考 3.1 勘察设计的含义 首先分析一下勘察设计的含义,勘察和设计是有区别的。一般意义上的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工程勘察是配合工程设计发展起来的,工程勘察究竟起什么作用?勘察大师张苏民总结工程勘察有2个作用:一是认知作用;二是咨询作用。 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设计的主要作用形象是一个转换器,是一个以应用科学和技术为主,将科研成果和工程手段有机结合,服务于工程建设的过程。国外没有严格的勘察设计一说,勘察设计活动被归为咨询范畴,是咨询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国内勘察设计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包含了建设前期的咨询和可行性研究和建设过程中的工程监理以及建设后期的技术服务等内容,与国外的咨询工作内容基本相同,是一个对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服务。 3.2 对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单位定位及其作用的思考 林业勘察设计生产力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是一个主要依靠应用科学技术起作用的生产部门,为林业建设服务是它的生产特征,各专业技术人才是勘察设计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综合技术生产力是勘察设计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勘察设计质量是勘察设计生产力的显著标志。大力提升林业勘察设计生产力水平,是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调整林业勘察设计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分析整个林业勘察设计的现状,可以看出林业勘察设计力量弱且分散,人员专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综合性差且业务范围窄,与整个林业的生产关系不协调且定位不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定位,从大的方面讲是林业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实施6大工程,推进5大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所起的作用讲,是以工程方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有效力量,是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体现林业建设质量、效益和水平的保障力量,是林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有效载体,是林业与现代工程科学有效结合的技术平台。总之,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院是建设我国现代林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林业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院的作用和优势是什么,总体作用是为林业6大工程和2大体系建设提供工程技术支持和相应的智力服务。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运用多行业最新科研和技术成果,通过林业与现代工程科学有效结合,以工程建设的方式高效率、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建设,从而发挥建设效益,实现建设目的。这一优势是科研单位和其他单一规划调查、设计单位所不具备或欠缺的。如在退耕还林工程中,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是重点,在生态移民、能源建设、小流域治理、林草种植等方面,采用勘察手段,摸清地质、气象、水文等条件,做出科学规划,制定技术方案,提出综合设计措施加以治理,能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又如在森林公园建设,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环境要素设计等诸多方面,运用现代工程理念和手段,作扎实的工程勘察和设计工作,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定位明确可理顺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在整个林业建设中的生产关系,使其发挥作用并作用于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生产力也能得到大力发展。在生产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林业勘察设计要不断地调整林业建设与自身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林业勘察设计院集成化的图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的信息管理工作逐渐呈现出集成化的趋势。作为林业勘察设计院信息系统研究的关键性环节,图档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越来越多的替代了传统的图形文档模式。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关于其集成化管理研究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图档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问题;意见 0.引言 传统的图档信息管理方法仅仅依靠纸质媒介进行手工的记录、汇总、整理与查找。因此,基于这种模式上的信息管理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效率的降低,且其本身纸质的遗失也会大大影响数据与图形信息保存的完整性。鉴于这种状况的存在,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已对档案的信息管理采取了相对先进的管理方法,如CAD在图形信息方面的设计等。同时CAD在林业勘察设计院应用的普及,也标志着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法已渗透到图档信息的管理中。但从客观角度来讲,这些管理方法的使用促进了图档信息管理的科学性进展,但其实施缺乏了相应的时代特征,又没有满足新时期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因此,为了更快的实现图档管理信息的集成化,有必要将其与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进行充分的融合,从根本上转变原有的管理制度为新型的、时代的、创新的管理方法。 1.现阶段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忽略了软件系统与信息项目管理的有效集成 一方面,由于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化、流动且持续的过程。图档信息的来源既包括勘察、设计同时也涵盖了施工的主要部分。这些数据的集成必然会导致大量繁杂数据信息的产生,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与整合,通过数据库的建立来进行图档信息的统一管理。但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现行的软件系统只是相对一个独立的数据信息而言的,因此这种软件系统的研发并未能从本质上实现与信息管理项目的有效集成。另一方面,图档管理软件系统的研究是相对于大多数档案信息管理而言的,因此缺乏了林业设计院独有的针对性。同时其研发思维的确立也与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图档管理信息系统存在很大范围的偏差,不利于软件系统与其管理的高效融合,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到图档信息自身系统管理实施的可行性。 1.2图档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受到先入为主思想的制约,图档管理人员已熟悉并完全适应传统的纸质记录模式。因此,对于高度集成化的图档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很长时间的了解,但对其熟知以后对计算机的操作又是其本身的劣势所在,因此,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大大影响了林业勘察设计院集成化图档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形成。此外,图档管理人员既是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同时也为其实施工作的进行引领着主要方向。可以说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的集成化管理。鉴于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对软件使用的特殊要求,图档管理人员需要在本设计院信息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革新与修正,使其与设计院本身达到信息管理上的一致性,快速实现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信息管理的集成化。 1.3电子文档的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第一,随着电子信息设备在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使用的实现,我们的电子文档已可以从设备上加以复制并进行多次利用。信息化服务的实现虽然方便了图档的管理,但如果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就会导致电子文档的不合理流失,大大影响数据信息的存储。第二,在电子设备引进之初,设备中的数据信息均来源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电子版信息与纸质不相符的状况也是频频发生。因此,这就要求设计院相关职责部门针对此现象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全面保证电子文档管理工作实施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2.关于林业勘察设计院集成化图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几点意见 2.1注重软件管理系统的定向研发与更新 对于集成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应首先做到站在整个设计院的角度进行思考,并针对图档形成的过程进行调查与研究,从而达到对设计院集成管理系统要求的全面把握。其次要做的是对集成管理系统进行初步的设计与规划,选取功能操作简便且开发难度相对较小的软件进行图档信息的管理,并做到对软件的定期维护。如果软件的使用存在不当之处,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软件设计的再次设计与研发。一旦发现管理性能远远超出此软件且功能更为完善的软件,可以进行数据信息的转移将其引进到设计院现行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中,使其发挥更好的集成性能。此外,软件的集成管理职能是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中实现的。既然设计院图档信息的集成管理系统是对所有用户开放的,那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可靠的反馈机制,倾听用户内心的意见,不断完善管理性能的同时取得实质性进步。对于林业勘察设计院的集成化图档信息管理而言,只有做到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不断更新集成数据,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才能从本质意义上促进设计院设计与勘测效率的高效提升。 2.2全面促进工作人员与机构的协调统一 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是机构内部各成分统一协调的结果。其实现不仅需要软件系统与管理项目的集成,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与机构的集成。首先,在整个设计院内部施行问责制。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对各个阶层工作人员的义务与责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并成立协调小组专门负责工作人员之间任务的协调工作。其次,图档管理人员要增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探索软件设计的弊端并进行改正,做好图档管理集成系统的引路人。此外,设计院要定期进行图档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核对现存的纸质信息与电子录入信息,并针对纸质信息与电子录入数据不符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纠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信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着信息管理模式的变革。基于信息分享与调度的思想,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针对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管理信息系统高速集成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要做到注重软件管理系统的定向研发与更新、全面促进工作人员与机构的协调统一,从而保障信息管理集成化步伐的持续推进。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 摘 要: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强化林业发展的部署》是根据新时期要求给林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作为林业的勘察与设计者,应该从传统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不断根据新时期的特点,运用新的理念去进行林业的勘察工作,为实现林业的多元化和跨越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转变 在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很多都要求强化对林业的勘察设计,因此,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制定新的林业勘察理念,制定新的目标和新的设计理念,为加快林业的发展速度做出新的努力,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是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措施。作为我国的林业人员,就要深刻认识到林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速度,因此,在林业勘察过程中,林业人员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实现林业健康而稳定的发展。 1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要切实为生态建设服务,实现分类经营的理念 在传统的林业勘察工作中,其主要目标是实现林业的全面开发,充分对木材进行采伐而促进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而如今,随着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由原先的采伐以经济效益为主,变成采育结合,保护种群,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采伐模式。林业勘察设计工作的服务群体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现在,人们对林业的需求逐渐从物质需求转变为生态需求,所以,在进行林业勘察设计时,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林业的生态功能,使林业勘察设计更好地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服务,同时,根据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对林业的相关部署,应当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采用不同的设计理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充分整合资源,对不同经营性质的森林资源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拓宽林业的投资渠道,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新形势下,勘察设计如何能够体现多元化的经营理念,是林业勘察设计的主要思想。 2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就是要熟练运用最新的技术要领和规程,掌握当前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国务院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颁布了很多有关林业勘察设计的文件、规程、技术要求等,很多已不符合当前的形势,已经被废除。国家林业局对这些不符合当前形势的文件、规程、技术要求进行清理,同时,国家林业局和各省、区、市都制定或颁布了很多新的林业勘察的文件、规章、规程和技术要求。如四川省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关于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文件,其主要的措施为减少植被的消耗,避免因为植被覆盖面积不足而引起的水土流失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又如在三峡工程的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制定了乔木和灌木结合的立体化的林业结构模式,在种植过程中,既要发展具有深根系的乔木和灌木植物,又要种植具有浅根系的草本植物,这样可以实现植物的多样化,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林业发展中出现很多植被种群单一、种植结构也不尽合理,纯林面积比较大等情况,各地都制定或即将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及技术操作规程。对此,林业勘察的相关人员要对新形势下林业政策、技术规程、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进行充分的学习和了解,并熟练掌握。合理运用当前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林勘设计成果既依法依规,又符合技术操作规程。 3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必须用科技手段为支撑 科学技术是实现发展的关键,在人类进步的进程中,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对世界范围内林业发展进行总结,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对林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林业的发展速度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林业的研发技术不足,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勘察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80年代前大多为皮尺、测绳、斧头等,而后逐渐过渡到地形图、航片、罗盘仪、油锯等简单机械,现大多采用卫星照片、GPS等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林勘设计工具仪器和勘察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但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不管是从勘察理念、勘察工具、勘察手段,还是从林业体制、政策、林业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林勘理念的进一步转变、林勘工具仪器的进一步研发,使林业勘察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林业勘察人员必须以林业新科技、新技术为支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领会新的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和林业勘察的发展。 4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 很多地区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林地资源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如云南省,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3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林业旅游特色区域。因此,林勘设计人员不再是单一设计栽树与砍树,而是要在勘察设计中将林业的开发与旅游景点的设置结合起来,将观光性的旅游、文化性的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又符合林业技术操作规程的林勘设计理念,使不同的林业特色可以相互交融,使林业勘察设计方案具有一定深度,体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必须展现其广度 森林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关键,森林的覆盖率代表了一个国家生态建设的成效,其不仅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林业勘察人员在进行勘察设计时,要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运用创新性的敏锐思维,在工程造林、园林绿化、林下栽培、林农间种、林药间种等方面,充分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和新的栽培技术,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使林业与农业、水利、城镇建设发展相协调,实现林业种植种类的多元化发展,改变单一的林业种植发展模式,把林业建成环保林业和生态林业。林业勘察设计人员更要站在新的角度,转变勘察设计的理念,实现林业的多元化和跨越式的发展,使林业勘察设计成果具有一定的广度。 6 结语 在新形势下,林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实现其经济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深入的今天,实现林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对在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林业勘察设计时,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林业的生态功能,使林业勘察设计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服务,以新的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学习林业新技术、新规程,在林业法律法规框架内,运用科学仪器的先进勘察手段,使林勘设计成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使林勘设计成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实现林业的多元化和跨跃式发展。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要点探析 【摘 要】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中,林业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我国是林业大国,所以也比较重视林业的发展。林业能够顺利的开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论文具体探究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要点。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勘察;设计要点 1 引言 对于林业勘察设计来说,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具体进行林业勘察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相关勘察的难度,勘察的规模进行确定。实施林业有效勘查能够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因此,认识林业勘察的重要性,同时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林业勘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林业勘察设计具体作用 2.1 有效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在进行具体林业勘察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林木的所有权等等具体的内容进行明确,而且也需要正确地处理使用权以及所有权问题,这就能够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目前对于林业生产来说,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是林地承包形式,这种形式能够促进林业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但是也会出现各种经济纠纷,那么这时候进行科学的林业勘查就为土地所有权以及使用权提供了一定的合理性。 2.2 有效促进林业生产建设 对于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状况来看,很多地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化的管理。在开发过程中比较注重林业的经济性,那么这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而有效的开展林业勘察能够有效的结合某一个区域的林地状况,从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样既能够有效的保证生态效益,同时也为林地生产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3 林业勘察设计具体要点 3.1 不断完善沟通平台 对于我国部分地区来说,将林业的具体勘察、规划以及设计工作分别下发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但是没有建立起相关的部门促进其工作进行合理的沟通,那就会迫使各项任务独立进行,可能会导致工作任务重复,而且也不能够有效的发挥整体的作用,所以在具体开展林业勘察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强化整体功能,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对于我国的林业来说,占地面积非常大,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走访勘察、进行具体的规划以及设计是存在着一定难度的,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积极的建议以及完善信息化建设。将我国相关的林业面积、林木的种类等等这些比较基础的数据上传在有关管理信息平台中。而且也需要对林业的具体使用以及开发情况做一个了解,促使我国的林业勘查计划逐渐向自动化水平不断的发展。(见图2)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想促进林业勘察设计能够顺利的开展,而且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率,那么就一定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对于林业勘察设计工作来讲,工作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这就需要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拥有较强的技术水平,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2]。所以,相关的单位一定要加强人才建设,可以具体组织一些活动培训员工,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促进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在招聘选拔工作人员的时候,就应该提高标准,同时也可以采取具体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一定要着重培养相关的林业人才,促进林业能够顺利的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有效地将林业勘察工作落实。科学技术非常的重要,比如说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有效的选择种子,进行科学的培育,有效地防治病虫。当然,群众人员也要提高自己的意识,要保护森林,促进林业发展的实效性。 3.4 有效应用GPS技术 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比较迅速,当然也就给林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在具体进行林业勘察设计中就可以有效的应用GPS定位系统,可以更加精确地进行勘察以及测绘,能够有效的促进林业的发展。比如说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定位森林样地,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实际勘察,能够进行科学的测绘,大大降低了工作的难度。而且利用GPS定位系统对森林资源进行勘查,也是我国以后应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其次,还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对林地面积进行一定的测量。通过具体对林地面积进行测量,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某一个区域的林地覆盖面积,GPS定位系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难题,所以应该得到广泛的使用。另外,还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林地资源的管理。对于林业的发展来说,林地资源是其基础,合理科学地利用GPS技术,可以具体实时地监控占用林地的行为,同时也能够做到更加准确的定位。有效地应用GPS技术,还能够对损毁林地案件进行具体的监控,比如说乱砍滥伐事件,可以更加精确的计算出被毁的林地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工作人员绘制出具体的位置,为处理事件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当然,GPS技术在造林规划中,后续检验中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3]。 3.5 加强科技应用 要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高效优质林业,就一定要大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发展,同时也要具体应用比较先进的技术,促进其能够更快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林业勘察设计中,各个部门都应该积极引进丰产栽培技术,培养优良品种;抓好节水以及抗旱技术;另外还要注意病虫防害技术,可以具体应用一些生物或者是鸟类防治。从而促进森林环境不受到污染[4]。 4 结语 对于我国来说,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当然在具体落实林业勘察规划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各拥奈侍猓这主要与相关的部门没有认识到林业勘察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建设意义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林业勘察规划,对林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发展都有着严重的影响,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沟通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有效利用GPS等一些先进的技术,加强科技的应用。促进林业勘察设计,才能够在新形势下,确保林业资源的有效开发。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转变初探 摘要: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出台的规章制度,其种大部分内容都要求对林业勘察设计予以有效强化。所以,相关部门需要按照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来树立全新林业勘察理念,明确新目标与设计理念,进一步推动林业发展。而在新时期背景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对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转变 在新形势背景下,《有关强化林业发展的部署》中明确指出了林业发展全新内涵。所以,林业勘察和设计人员,需要突破传统思想,结合新时期特点,灵活运用新理念,进一步推动林业勘察工作的开展,对于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为生态建设提供服务并践行分类经营理念 传统林业勘察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林业的深入开发,通过采伐木材来推动国家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林业勘察设计理念发生了转变,由采伐经济效益转变成了采育结合,对种群进行全面保护,重视生态效益,以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1]。当前,对于林业需求已经转变成生态需求,为此,在开展林业勘察设计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本身的生态功能,以保证为生态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另外,应当落实十八大精神与“中国梦”对于林业的部署要求,通过多种设计理念实现生态公益林与商业林的建设,合理制定政策措施,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针对不同经营性质的森林资源应当采用适当的经营模式,不断拓展林业投资的渠道,明确管理模式。而在新形势背景下,勘察设计对于多元经营理念的体现是十分重要的。 2灵活运用新技术要领与规程 国务院与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与林业勘察设计相关的文件、技术以及规程等等,但是,因新形势背景下已经无法发挥作用而被废除。同时,国家林业局针对与形势不吻合的文件与规程等进行了全面清理,并积极制定出了全新林业勘察文件与规章等[2]。其中,三峡工程在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乔木与灌木相互结合的立体林业结构模式。这样一来,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对深根系乔木与灌木植物加大种植力度,同时,还需要种植浅根系草本植物,确保植物多样化的实现,降低水土流失发生几率。现阶段,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林业的发展存在植被种群单一化与结构不合理化的问题,为此,多地开始制定技术措施与方案。针对这一形势,林业勘察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并了解林业的全新政策与技术规程等,确保可以灵活运用。针对现阶段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合理运用,能够确保林业勘察设计遵循法律法规,与技术操作规程相适应。 3以科学手段为重要支撑 要想实现全面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而在人类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全球林业发展的情况研究与总结,充分展现了科技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其中,林业发展的速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3]。而林业研发技术相对落后,自建国以来,林业勘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通常采用的都是测绳、斧头与皮尺。随后,过渡至航片、地形图等多种简易机械。而发展至今,林业勘察设计工作已经开始运用了卫星照片等多种先进技术。由此可见,林业勘察设计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特别是在工具仪器与勘察手段方面已经实现了质变。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在勘察理念、工具和手段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林业勘察工作的理念有了一定的变化,对于工具和仪器的研发也更加深入和全面,为林业勘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林业勘察工作人员需要将林业全新科技和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对新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新理念的内涵,以保证与林业及林业勘察工作的发展相适应。 4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要有深度 在国内,大部分区域在建设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使得林地资源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所以,对于林业勘察设计工作人员而言,其工作的内容并不只是单纯地设计栽树和砍树,应当在实践工作当中,有机结合林业开发和旅游景点,充分融合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进而彰显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4]。而这同样与林业技术的操作规程及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相吻合,也使得多样化的林业特色能够有效融合,确保林业勘察的设计方案更深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5林业勘察设计理念应具备广度 在国家生态建设过程中,森林的作用不容小觑。而森林覆盖率能够真实地展现生态建设效果,森林并不只是具备经济效益,同样兼具了社会与生态效益。为此,林业勘察工作人员在开展勘察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拓展个人视野,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栽培技术应用在工程造林与园林绿化等方面,通过多种栽培技术,实现林业和农业等领域建设的协调性,推进林业的多元发展[5]。这样一来,林业原有的单一种植发展模式就能够得以改变,使得林业发展成为环保与生态林业。与此同时,林业勘察设计工作人员应当以创新角度思考问题,对勘察设计工作理念进行有效转变,确保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扩展林业勘察设计成果的广度。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背景下,林业发展需要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并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注重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提升。为此,林业勘察设计工作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合理转变并创新,对理念转变展开深入研究。林业勘察设计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功能,为国家生态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在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林业勘察设计工作的成果将更加科学,且操作性会不断增强,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林琳 单位: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农业设计论文:仿生设计中农业机械设计论文 1我国农业机械综述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我国的农业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非常缓慢,这其中有较多的原因,下面将进行详述。我国在农业机械方面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因为生产工具没有运用到农业中来,最新的生产工具通常使用于土木建筑或者手工业生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机械自然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我国所使用的先进农业机械主要包括拖拉机、不同规格的犁、不同规格的耙、插秧机、排灌机、拔秧机以及相关的育秧设备,这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较多的运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我国现今在农业机械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而并没有注重产品的外观形状。所以有的农业机械看起来古老但确十分耐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业机械的设计人员没有切合实际的来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另外,现今的农业机械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笨重低效,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的过程中会非常费劲,而且操作极其不灵活。这无疑会影响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操作,之所以要在农业机械设计中运用仿生设计就是要改变农业机械传统的缺点,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多地运用,并且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人力的情况。 2仿生设计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通常人们认为仿生设计大多运用于高科技产品中,而不会运用到农业机械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人们在耕种的过程中会非常辛苦,将仿生设计运用于农业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将能够很好地改善我国农业机械的设计现状,不仅在外观上更加美观,而且在操作性、舒适性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改善。由于农业机械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下面将详述仿生设计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2.1外观上的仿生设计 仿生设计包含很多方面,仿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得农业机械能够更好地使用。虽然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其沾满泥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不能设计的更加美观。传统的农业机械外观非常简陋,没有好看的色彩也没有突出的外观,而且所有的农业机械都存在这一问题,那么给人们的感觉就会很差,在农业生产中也只是机械呆板的操作机器,没有很好的感觉体验。但是在农业机械的外观设计中增加仿生元素就会使得农民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倍感亲切。不少汽车的外观设计都是采用仿生设计,不仅是因为采用仿生设计能够使得其具备更好的性能,而且还会使得其外观给人很大的震撼。有的汽车造型类似于毒蛇,有的造型类似于鲨鱼,这些造型不仅能够在驾驶的过程中使得汽车具有更好的抓地力而且具有非常靓丽的外观,使人眼前一亮,这样无疑会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虽然农业机械活动的区域仅限于农田周围,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一定不能设计的过于靓丽。欣赏美的事物是人们共同的爱好,那么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的过程中也可以欣赏,设计师可以将农业机械的外观设计成牛的外观,那么无疑会更加形象,或者设计成为类似变形金刚的形状,这样可以促进用户的购买欲望。外观是一个产品的形象,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好的外观那么就算其多么实用也没有较多的人去购买,利用仿生设计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机械的外观设计。 2.2功能上的仿生设计 人类虽然是地球上的主宰,但是并不代表人类的任何功能都比其他的生物强,其实有很多的生物在部分功能上是远远超过人类的,因为这些生物在长达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能够继续存活必然有其特别的方面。人类之所以采用仿生设计就是要向其他的生物学习更好的知识,而且仿生技术也是人类发明创新的源头。仿生学就是在模仿生物的功能,并且利用其功能来解决目前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人们依据蝙蝠的生理习性发明了雷达,这就是很好的仿生设计。将生物的功能用于自己所需要的地方。那么在农业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同样可以采用仿生设计,这还需要农业机械的设计师多在自然界观察,并在生物的生理习性中找到相关的地方,然后将其运用于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中,这样将有效地改善农业机械的功能。 2.3结构材料上的仿生设计 仿生是全方位的,不仅在外观和功能上进行仿生,而且还可以从结构和材料上进行仿生。人们可以通过观察生物的结构和构成来更好的设计相应的仪器,有的生物在结构上非常精巧,而且非常合理,人们就可以根据这种来设计更少材料更大空间的房屋。而且有的生物材料是非常好的,例如土壤动物的脱土原理,人们就模仿这种材料并将其运用于犁体中。这样在其使用中就可以减少摩擦力并且有效的减少附着的土壤。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特有的优势,如果设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就可以发现其优点,但是并不是每一钟优点都是人们可以利用的,所以人们的仿生设计才刚刚起步。通过观察生物的结构以及其自身材料可以为农业机械的仿生设计增加新的灵感与创意。 2.4界面上的仿生设计 在农业机械的设计中,单纯的模仿形态、功能以及结构材料等是非常少见的,通常是两者结合两两结合或者是三者结合,这样生物的优势就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农业机械的设计中,由于人们对于生物的优点越来越清楚,更多的产品运用了仿生设计,而且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使得仿生设计师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并且能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3结语 农业机械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使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好的设计,仿生设计将能够解决农业机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极大的提高农业机械的可靠性。 作者:贾承谧 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设计论文:园林设计与农业的融合研究 一、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特点 1.提倡绿色产品 因为观光园主要是靠农业生产发展而来的,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的宣传工作。其具有绿色产品的特色,帮助城市人民远离城市污染的产品,为提供具有特色并且绿色的产品是其最终的目的。 2.游者身临其境 观光园很好的融合了景观园林的设计以及农业经济生产的有机结合,对其观园区进行种植花卉及农作物,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对于其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使游客置身于其中,体会着大自然的韵味,远离城市的喧嚣。 3.提供游憩场所 为促进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内要设置各种游乐场所,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 4.学习农业技术 由于现代城市的人们长期处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无法体会到农业中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可以引进学习区以及个人体验生活区,通过亲自的种植以及摘取农家产品,从而亲身的感受到了农村的人文风情。此种场所,不仅有益于身心发展,还增长了其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尤其是对现代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手心之上,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缺乏了解,不懂农作之中的快乐,可以通过体验来更好的了解生活。 二、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发展问题 1.建园前期条件受限 很多情况下,由于其建园前期的条件不允许,且不具备建园条件。从某种实现功能意义上来讲,农业的生产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为第三生产力,为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对于能否建立一个能与这个地区城市居民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园林,就要与周边的城市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质量、所处人文风格等等相关联的因素同时考虑。 2.园内的生产内容单一 对于观光型的园林来说,在其设计上既要求美观大方,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具有合理的色调调配以及相匹配。切记避免过于单一的品种以及色调的使用,使得设计单调、乏味。在进行园内的景观布置时,要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文化及主要特色为一体。同时附加与其特色相匹配的景观进行点缀搭配,这样有利于使其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在结合的同时,又增添着丰富多彩的韵味,以及自然的生态景观。而且对于产品的选择,要避免季节的荒凉与单调性景象,还有保证田耕土地的交替方式等等,这些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地结合有着很多的作用。在设计中,要凸显出其地方特色,不能一味的使用一种元素来进行建设。对于外来引进的设计很多都与当地的人文文化不相匹配,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产生。而且,在设计中一定要设计分明,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3.建园不经济合理 就国家目前而言,农业园林的良好效益是众目所看得到的。因此,有一定的投资者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不了解当地的水土情况就对其进行大量的改造,为了得到良好的效益成果。甚至可能对其设施、娱乐公关场所和住宅等进行改造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这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未能很好的权衡当地情况,将资金大量浪费的行为都违背了最初建园的意义,因此,即便投入大量的资金,也没有看到很好的建设成果。同时,还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破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未考虑因地制宜 由于投资者的思想意思薄弱,并且对相关园林生态概念的缺失。致使投资者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温室的培养,即不利于现实中利用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影响,同时还对因地制宜的概念进行违背。更坏的可能性,导致水土流失,发展不平衡等等。 5.园址选择不当 在选择园址中,既不能离城区较远,也不可以离城区较近。如果距离城区较远的话,人们不方便对其进行采购,则不能促进其消费能力;如果距离城区较近的话,由于城市污染严重,很多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其园林中的产物收到污染,很难创造出田园中的生态结构体系。同时,在选择园址时,对于原有的地形、地貌、水土等不符合造园的情况,一定要采用大量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来改善自然条件的水平。反之,对其地址不进行改造,致使园林建造之后,所生产的产物不相匹配,且不便于管理,最终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园林建造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三、景观园林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的影响 景观园林的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带来着正面的影响,对于其城市生活的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结构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对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中国的农业发展现状表明,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空气净化竞相矛盾,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凸显出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最终为达到生态平衡而为之努力。而且,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观光园的建立,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相关经济的发展及劳动力的浪费。同时,有利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制、应用以及传播,并且具有观赏性能。通过使用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做到更好的栽培技术以及贮存、运输各个环节,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景观园林的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的有力结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农业化产业发展进程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传播。可以将其地方性的特色很好的展现给旅游者,这样一来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同时也满足了生态化的居住环境,为建造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李戎 单位:石家庄森泰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农业设计论文:略议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设计 1规划构思 1.1旅游发展定位 依托区域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并结合山西太原、晋中的城市文化,导入主题性旅游产品,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融合文化、商务、运动、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经济,努力塑造区域旅游型的“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形象。项目作为区域旅游升级发展的核心引擎,需打造旅游产业链,承担提升产业经济效益的使命。 1.2规划理念 注重生态理念:龙栖湖山环水绕山水相映,自然植被较好。为了平衡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本规划强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在保护好旅游资源的条件下适当的开发观光旅游项目,努力维护好以龙栖湖为核心的区域生态系统。突出休闲旅游:本规划以龙栖湖的山水资源为本底,有条件地开展农业观光、运动、科普、养生等休闲旅游项目,满足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和观光游憩的需要。塑造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好比是一坛陈年老酒,因为有了岁月的积淀,才会越香越醇。因此,本规划在旅游文化塑造上,着重打造“生态文化、农家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渔家文化和煤炭文化”。促进产业发展:本规划应综合考虑与农业、交通、餐饮住宿、手工业等行业的紧密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1.3具体规划 该项目拟规划为:旅游服务区、煤炭安全综合区、湿地景观区、山地探险区、中心景观区、农家体验区、康体活动区、观光农业区等八个区。旅游服务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金鸡垴村东侧,规划面积约58.9hm2。拟规划旅游服务中心、入口停车场、演艺广场等,并将周边的农田建设为现代观光农业园。煤炭安全综合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水磨滩村南侧,规划面积约68.2hm2。拟规划煤机博览园和模拟矿井拓展训练园。湿地景观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金鸡垴村南侧、水磨滩村东侧,规划面积约93.0hm2。利用现有的采矿陷地水塘和季节性河床,拟规划为湿地观光园。山地探险区:该区位于水库东侧,规划面积约219.7hm2。拟规划CS野战园、森林探险园和森林氧吧。中心景观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心,即龙栖湖,规划面积约218.2hm2。拟规划卧龙岗标志性景观和各类游船码头。 农家体验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心,包括北雷公村和西雷公村,规划面积约62.1hm2。拟规划将北雷公村和西雷公村改造为农家乐,满足游客体验农家生活的需要。康体活动区:该区位于基地西侧,规划面积约130.6hm2。拟规划健身场、跑马场、滑雪场等。观光农业区:该区位于基地南侧,规划面积约246.3hm2。拟规划百果园、采摘园、百花园、蔬菜园等。道路交通规划:主环路:分别在金鸡垴村、曲尺庄村、南雷公村、蔡庄村设置主路与龙栖湖相接,并且打通龙栖湖周边的环形主路。主环路宽7m。次路:主环路至各旅游景点的通道,宽约3m~5m。支路:各旅游景点内的步行游步道,宽约1m~2m。水上游览线:分别在蔡庄水库大坝、南雷公村、曲尺庄村、北雷公村和水库西侧设置游船码头,满足游客划船戏水的需要。 2结语 本次规划在综合详细分析项目区位优势及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旅游发展战略定位,突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我们相信随着晋中都市圈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观光旅游将会越发受到城镇居民的青睐。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内容及深度将在规划专业人员的努力下不断完善和成熟。 作者:徐海源 单位: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农业设计论文:管窥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的融合 1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特点 1.1提倡绿色产品 因为观光园主要是靠农业生产发展而来的,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的宣传工作。其具有绿色产品的特色,帮助城市人民远离城市污染的产品,为提供具有特色并且绿色的产品是其最终的目的。 1.2游者身临其境 观光园很好的融合了景观园林的设计以及农业经济生产的有机结合,对其观园区进行种植花卉及农作物,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对于其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使游客置身于其中,体会着大自然的韵味,远离城市的喧嚣。 1.3提供游憩场所 为促进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内要设置各种游乐场所,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 1.4学习农业技术 由于现代城市的人们长期处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无法体会到农业中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可以引进学习区以及个人体验生活区,通过亲自的种植以及摘取农家产品,从而亲身的感受到了农村的人文风情。此种场所,不仅有益于身心发展,还增长了其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尤其是对现代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手心之上,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缺乏了解,不懂农作之中的快乐,可以通过体验来更好的了解生活。 2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发展问题 2.1建园前期条件受限 很多情况下,由于其建园前期的条件不允许,且不具备建园条件。从某种实现功能意义上来讲,农业的生产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为第三生产力,为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对于能否建立一个能与这个地区城市居民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园林,就要与周边的城市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质量、所处人文风格等等相关联的因素同时考虑。 2.2园内的生产内容单一 对于观光型的园林来说,在其设计上既要求美观大方,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具有合理的色调调配以及相匹配。切记避免过于单一的品种以及色调的使用,使得设计单调、乏味。在进行园内的景观布置时,要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文化及主要特色为一体。同时附加与其特色相匹配的景观进行点缀搭配,这样有利于使其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在结合的同时,又增添着丰富多彩的韵味,以及自然的生态景观。而且对于产品的选择,要避免季节的荒凉与单调性景象,还有保证田耕土地的交替方式等等,这些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地结合有着很多的作用。在设计中,要凸显出其地方特色,不能一味的使用一种元素来进行建设。对于外来引进的设计很多都与当地的人文文化不相匹配,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产生。而且,在设计中一定要设计分明,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2.3建园不经济合理 就国家目前而言,农业园林的良好效益是众目所看得到的。因此,有一定的投资者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不了解当地的水土情况就对其进行大量的改造,为了得到良好的效益成果。甚至可能对其设施、娱乐公关场所和住宅等进行改造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这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未能很好的权衡当地情况,将资金大量浪费的行为都违背了最初建园的意义,因此,即便投入大量的资金,也没有看到很好的建设成果。同时,还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破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4未考虑因地制宜 由于投资者的思想意思薄弱,并且对相关园林生态概念的缺失。致使投资者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温室的培养,即不利于现实中利用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影响,同时还对因地制宜的概念进行违背。更坏的可能性,导致水土流失,发展不平衡等等。 2.5园址选择不当 在选择园址中,既不能离城区较远,也不可以离城区较近。如果距离城区较远的话,人们不方便对其进行采购,则不能促进其消费能力;如果距离城区较近的话,由于城市污染严重,很多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其园林中的产物收到污染,很难创造出田园中的生态结构体系。同时,在选择园址时,对于原有的地形、地貌、水土等不符合造园的情况,一定要采用大量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来改善自然条件的水平。反之,对其地址不进行改造,致使园林建造之后,所生产的产物不相匹配,且不便于管理,最终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园林建造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3景观园林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的影响 景观园林的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带来着正面的影响,对于其城市生活的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结构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对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中国的农业发展现状表明,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空气净化竞相矛盾,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凸显出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最终为达到生态平衡而为之努力。而且,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观光园的建立,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相关经济的发展及劳动力的浪费。同时,有利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制、应用以及传播,并且具有观赏性能。通过使用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做到更好的栽培技术以及贮存、运输各个环节,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景观园林的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的有力结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农业化产业发展进程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传播。可以将其地方性的特色很好的展现给旅游者,这样一来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同时也满足了生态化的居住环境,为建造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李戎 单位:石家庄森泰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农业设计论文:农业机械产品外观设计探讨 摘要:在机械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机械制造企业往往只注重机械的实用性功能,忽略了机械产品的外观审美价值,本文将以机械制造中的农业机械外观为主要论述对象,试论农机机械产品外观设计内容和基本设计思想,以及对构建良好企业形象的影响。进而从本质上改变农业机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外观设计;企业形象 一、农机产品外观设计内容 农业机械产品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结构、外形、色彩的艺术审美表达,它属于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发展农业机械外观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艺术创造力,对产品的功能、形体、色彩、质感有机结合,以展现机械的形态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加之其形象所具备的适应农业生产功能,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农业机械外挂造型设计具有精神和物质两种功能,其设计过程是对机械机构的精准表达,对材料的灵活运用,是制造技术与艺术的互相渗透。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近年来,在高新科技的促动下,我国的农用机械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的攀升,产品的实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却依然处于劣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即产品形体、比例尺度、色彩配置、线性风格及装饰设计等方面还与国外存在一些差距,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机械制造行业的起步较晚,使得对产品外观设计的重视力度不够,机械的形式美与内在质量还不能达到持平的状态。现阶段的我国,在机械外观设计方面,还处于对国外优秀作品的模仿阶段,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这种方式,导致了生产的机械产品,在外观上出现线条凌乱、形体粗笨、色调沉闷、色彩单一,从而阻碍了我国机械产品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步伐,因此,在设计中融入民族元素,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机械外观是我们将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农机产品造型基本设计思想 1、人和农业机械的协调 人作为农业机械的最终操作者,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坚持人本思想,即身体与心理两个层次。首先,机械的造型设定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参考人体工程学,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人体的重量、手脚能用上力度的大小、乘坐姿势的舒适度及噪声大小等方面因素,例如在农用拖拉机的座椅上,可以用减震性能好的材料,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在操作按钮的位置上,尽量缩短与人的距离,方便第一时间对机械下达命令;其次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农用机械的外观设计出了需要考虑人身体上的需求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人心理上的感受,比如一台收割机,若其外观样式、色彩及装饰都非常的新颖,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那么运用这种机械操作时,就会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如兴奋、活跃、明快等,这种心情的转变,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因此,以人本思想为主的农用机械外观设计是为其打开市场的重要手段。 2、农业机械与作业环境的协调 农业机械外观除了坚持人本思想外,还要遵循环境协调原则。由于农用机械的种类、功能多种多样,因此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也有所差异,像平原地区,多采用大规模机械,而在小型农用地上,多采用拖拉机这类小型农用机械,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产品造型与道路、工作环境等的协调性,尽量避免过多的装饰,力求清新、悦目、整齐,并具有一定的美化环境作用即可。 3、农业机械与经济的协调 农用机械的使用者多为农民,因此我们不能在外观设计时,一味的追求完美,导致生产制造成本过高,从而使销售价格提升,迫使农业收益减少,要以合理化的发展思维,以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外观设计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1、利于建立企业形象 农业机械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的塑造则需要企业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包括功能、安全、价格等方面,这种形象的塑造,可以维护住老顾客,同时也能吸引新顾客的目光,增强企业知名度,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推广费用。 2、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拥有良好的机械装备产品形象的企业,会给员工一种强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会吸引更多的人才纷至沓来,有利于积累优秀人才资源,使得工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也会为员工营造出实施才能的宽阔舞台。 3、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良好的机械外观形象,会在众多的产品中令人耳目一新,会吸引住消费者的目光,并且给起留下深刻印象,在质量、价格、性能相近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外观靓丽的机械产品,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竞争力提高了,销售业绩也会提升,自然也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农业机械产品外观设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同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加强对农业机械外观设计的重视力度,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 作者:孟详钧 韩振旭 曾宪琨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农业设计论文: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现状与展望 摘要:为了指导园林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计观光农业园,总结了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的现状,阐述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观光农业园;问题;建议 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结合农业特色的新产业,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的研究,园林景观设计在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观光农业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还是绿地规划、植物配置都离不开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是观光农业园美感的最直接、最客观的展现,它是农业园中各异域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农业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利用农业景观的特点,将园林美学的一般原则和农业景观的自身特点相融合,可为观光农业创造优美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总体规划方案的效果,影响到农业园生态效益、示范效益、经济效益。因此,注重农业观光园中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于农业观光园,发展观光农业园林,一方面可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提供了机会,游客在观光园内可以学习农业技术,体验农家的生活方式和情趣,还可参与摘果、切花、捕鱼、放牧等农事体验活动,感受农家乡土风情,不仅娱乐身心,还可增长知识和见识;另一方面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不但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商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提高了农民思想意识、更新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城市的先进理念和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农村每一个家庭,从侧面提高了他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从而缩小了城乡的知识文化差异。 1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旅游已经日益转化为休闲旅游,对于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日增的中国民众来说,休闲旅游已成为人们缓解和释放压力的有效和重要手段。现代风景园林的研究内容和领域日益丰富和宽泛,进而逐渐影响了农业多元化的进程,使农业不仅仅具有满足人类最原始生存需求的功能,而且兼具了生态维护、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因而,观光农业园林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国内许多观光农业园都取得了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例如山西联盛农业生态园区柳石、张杜园林式道路景观绿化工程使昔日荒凉的吕梁山沟变成了今日的“江南绿园”;绵竹市猕猴桃农业园依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态技术与园林造园艺术相结合,将湿地景观与生态净水相结合,营造了一个高产、生态、优美和农耕文化浓厚的农业园;还有北京的锦绣大地、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无锡的马山农业观光园、扬州的高冥寺观光农业园以及山东的枣庄万亩石榴园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城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虽然,现有的许多观光农业园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1园林景观弱化或雷同单一 许多观光农业园只注重生产功能,忽略了园林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设计时没有达到“春观花、夏乘凉、秋观色和果、冬观姿”的目的。还有一些观光农业园的建园地方特色不突出,园林规划设计无新意,园内的景观雷同,生产内容单一,游览者在参观时就会感觉和许多去过的地方都相似而没有新意,无法征服游览者,吸引力自然就减弱了。 1.2没有因地制宜 投资者在选址时,没有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出发,没有意识到原有地形地貌和水体情况等自然条件较差等情况,且对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园林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缺乏认识,在建园时,或盲目引种,或改造地形,导致发展生产相当困难,无法取得效益,违背了园林景观设计时要遵循的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结果不但建园成本过高,而且在改造之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3建园投资不合理 观光农业园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有乡土气息,经济实用。然而一些投资者只注重观光农业园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一开始建园就大兴土木,盲目追求高档,贪大求洋,破坏了可以利用的自然景观,严重毁坏了原有的自然风貌,造成投资较高但效益却不佳的现象。 1.4文化内涵弱 观光农业园林是一种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有效手段。但现阶段的规划却很少将民俗风情、农事庆典、乡土人文、特色工艺等农业文化融入其中,园林景观没有体现人文意境,致使农业文化正在逐渐流失,没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 园林景观设计是观光农业的外在体现,它的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艺术性,注重使用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的统一。 2.1主题突出 观光农业园的园林景观主题的体现要根据具体农业园状况、背景、历史等情况去创意、深化,应当以当地特色产品为主要景观,辅以其它产品共同构成更丰富、更自然的自然景观。经济效益好、在国内知名度高的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主题,例如深圳的世界农业博览园、上海孙桥的现代农业开发区、河南省郑州市陈寨村的特色植物展示园等,既具有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功能,又兼顾园林和旅游功能。 2.2因地制宜 观光农业园应建设在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项目的地方,建议选择原来是种养殖基地的地方。这些地方已经具备了建园的基本条件,投资者只需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布置和添加必要风景建筑和休闲娱乐设施,无需大量改造即可开园营业。如在果园种植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果树,注重植物的色、香、味、形等观赏特性,再添加简单的设施,不但可以给游览者提供采摘和定制服务,还可以满足人们游览休闲的情趣;花圃可以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可以让游览者欣赏到更多颜色、形状奇特的花朵,了解更多农业的科普知识。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村居民舍、乡土风情等原有的特色资源,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尽量减少人工造景和景观改造,这样建园,不但时间短、投资少、见效快,而且具有浓厚的乡村园林艺术特色。 2.3合理建园 适度开发,长期与近期利益相结合。投资者在建园时,要在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开发,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明确;开发的程度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相适应,不要盲目冒进;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使园区发展稳定并持续。 2.4注重文化内涵 观光农业园的园林景观在营造时应注重挖掘、整合、表达传统农业文化资源,运用现代景观理念、手法、技术、材料进行继承和创新,不仅有利于传承和保护日益消逝的农业文化,而且可以极大地提升农业观光园休闲游览的吸引力。如南京湖熟农业大观园规划中设计了民乐园,园内打造了4个各具特色的农居片区:美食农居、畅玩农居、花香农居、艺术农居,充分挖掘农事民风、民俗文化等元素的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 3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前景 将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于农业观光园可以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美学等多重效益。发展观光农业园林,有利于农业向功能综合化转变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就业,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传播,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效性,可带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于观光农业园林中,即将观光农业园林信息化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且意义重大的课题。将信息技术融入观光农业园林的发展中,运用以计算机为主导的智能化生产工具,建立联机检索数据库,将农业信息推广,可促进多方效益的共同发展,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4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影响着城市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它的高效、环保、快速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我国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差,发展观光农业园林不但有利于降低较高的农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较低的自身经济效益。现代的农业观光园中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观光农业园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发展农村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规划设计中,要主题突出、因地制宜、合理建园,注重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农业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近期利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促进农村建设和发展。 作者:王超1,张璐2 单位: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东北农业大学 农业设计论文:农业保险模式分析与设计 1湖南特色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特色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有特色农产品资源近百种。湖南也是灾害频发省份,特色农业产业由于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弱质性。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减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疫病等风险对农业的影响,是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湖南省从2007年起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历经8a的试点摸索和发展壮大,湖南特色农业保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1保险品种不断增加 2007年以来,湖南创新农业保障机制,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湖南农业保险品种由当初的水稻、棉花、能繁母猪保险3个险种扩大到包括水稻、棉花、油菜、玉米、甘蔗、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公益林和商品林等在内的10个险种,还新增了鸡、鸭、鹅、甲鱼、湘莲、烟叶、能繁母牛、柑橘、葡萄和茶叶等10个特色农业保险险种,是全国农业保险品种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南省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从试点初期的51个县发展到123个县市区。 1.2保障程度不断提升 农业保险责任既包括旱、涝、森林火灾等常见自然灾害,也包括动物疫病、冰雹等个别地方灾害,基本涵盖农业易发灾害和巨灾灾害。2015上半年,全省农业保险赔付支出2.39亿元,同比增长5.59%。累计支付农业保险赔款69.29亿元,受益农户1262万户次。 1.3制度和机制逐步完善 2007年以来,湖南先后制定了《湖南省农业保险工作考核办法》、《湖南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建立了巨灾保险准备金制度,保障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发展。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省财政累计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82.26亿元,提取巨灾风险准备金1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占46.23%。 1.4基层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从2012年起,湖南省全面推广“常德模式”,加快了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截止到2014年,全省共建立乡镇农险服务站2693家,选聘乡镇农险专职干部2714人,村农险协保员31413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全覆盖、服务无盲区的立体化销售服务网络,为农业保险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运行保障。 2国内主要农业保险模式 农业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发挥农业保险“稳压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对推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地区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的有效实现形式,目前国内农业保险模式与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7种:北京“政府购买再保险模式”、浙江“共保体模式”、江苏“联办共保模式”、吉林“安华模式”、上海“安信模式”、四川“安盟模式”以及垦区“阳光模式”。 2.1北京“政府购买再保险模式” 2007年北京市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运作方式,形成了由农民、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政府的4层分散风险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市场方式选定经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公司。 2.2浙江“共保体模式” 浙江省成立了农业保险试点办公室,统一协调农业保险工作。按照“分摊保费、分散风险、利益均沾、共保经营”的模式,由中国人保财险浙江省分公司为“首席承保人”,另外几家财产险公司为“共保人”,一起共同组成“共保体”“,共保体”成员共同分摊保费、承担风险、享受政策。其特点是可以有效利用财政补贴,发挥保险公司的专业技能和渠道优势,然而存在“共保体”成员份额悬殊,协调和利益分配困难的问题。 2.3江苏“联办共保模式” 按照“政府推动、商业运作、节余滚存、风险共担”的原则,江苏省由政府为农户提供保费补贴,政府与保险公司分持保费、共担责任。该模式能有效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保险公司专业化的风险管控技能,从实践看是最佳的选择模式。 2.4吉林“安华模式” 吉林“安华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实施“一揽子综合运作、保险公司+龙头企业的经营方式、巨灾风险封顶赔付”,即农民实际平均承担39.50%的保费,地方各级财政补贴4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补贴16.50%。该模式对地方财政的依赖性较强,农业企业及保险公司也要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同时农民承担的保费数额也不小,因此保险持续性存在隐患。 2.5上海“安信模式” 在上海,由政府出资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股份公司,实行“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优点是借助政府力量推动农业保险,有利于对农业保险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保险基金的积累,以及保险资源的集中配置和合理利用。缺点是运行和监督成本较高,经营管理费用和保费补贴较多,政府财政负担较重。 2.6四川“安盟模式” 法国安盟保险公司在四川按照“自负盈亏、险种全面、保费低廉、管理科学”的理念,依靠强大的网络、资金、丰富的农险经验和管理优势占领市场。这种模式是借鉴国外先进农业保险管理经验并应用到国内农业保险的有益尝试。 2.7垦区“阳光模式” 该模式又称相互制保险模式,由一部分对农业风险有保障要求的人以互助为目的成立相互保险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该模式充分利用垦区农业生产者组织性较强的特点,并以此创造了保险公司和各个保险互助社双层经营的管理体制。主要缺点是要求农户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自觉性,适应性较差,操作难度较大。 3湖南典型农业保险模式分析 2007年湖南省开始试点实行“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商业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的农业保险模式。由于湖南省各地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保险意识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财政补贴下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政府全额补贴模式、多种交费方式并存模式。 3.1凤凰模式 此种模式实质上就是财政补贴下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参保农户的保费由州、县、农户3级负责,其中湘西治州补贴保费15%,凤凰县财政补贴保费15%,农户自负20%,公司以保险条款为尺度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保费补贴的力度比较大,有利于调动农户参保的积极性;参保农户自身需承担一定比例的保费,使得此类保险有别于救济,能够引导参保农户了解保险责任,提高保险意识,有利于减少理赔纠纷;同时,承保公司以保险条款为尺度推进工作,突出了公司的经营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承保企业的积极性。缺点在于由于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挨家挨户做工作的难度大、支出成本高;同时,承保企业需承担50%以上的保险金额,保费压力大、人力投入多。 3.2花垣模式 此种模式实质上就是政府全额补贴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参保农户的保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50%、州财政承担15%、县级财政承担35%,参保农户不需要承担保费。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政府全额补贴参保农户的保费,较好地解决了农户的资金压力和“交费难”问题,能有效减轻农户的资金压力,农业保险推行的阻力和难度相对比较小。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容易误导农民的保险观念。参保农户会认为农业保险是一种福利补贴,在心里会将农业保险与福利救济画上等号,不利于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二是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会增加不少的财政支出,同时该模式也仅仅局限于水稻、棉花等纳入中央、省财政补贴目录的大宗农产品,而对于高山刺葡萄、湘西黄牛、猕猴桃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却没有列入保险险种类别。 3.3常德模式 此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多种交费方式并存模式。其主要做法是:保费采取农户交费与村级组织筹集保费相结合、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筹集保费和财政垫交保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推动农业保险工作全面开展。“常德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承保和理赔双到户。该模式的优点是,按照“政府引导、公司自主经营、农户参与”的运营模式,通过层层管理实现保险企业和参保农户信息的双向透明,有利于降低风险、保障参保农户的收益,从而调动参保农户的积极性,扩大承保的范围和参保对象。该模式的缺点是难以精确定损、投保的险种偏窄、垫支垫交存在着违背自愿原则的嫌疑。 4湖南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设计 实践证明,“凤凰模式”、“花垣模式”和“常德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没有哪一种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由于特色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赔付率的特点,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因此,必须依据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风险的特点,综合考虑商业保险发展水平等因素,设计适合湖南省实际的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4.1长株潭区域—政府购买再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能有效分散农业巨灾风险,使得政府财政预算的不确定性大幅下降,能有效减轻财政压力,使得资金直接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未来的赔付资金亦可快速到位。该模式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农民保险意识较强、农业保险有一定基础的区域,通过发展农业再保险,建立特色农业再保险共同体,实施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该模式适用于长株潭区域。重点支持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农机、农房等涉农特色保险。 4.2环洞庭湖区域—行业协会主导相互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可将区域内的大量同质风险集聚起来,降低保险经营成本和风险,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有较强的针对性。该模式适用于在环洞庭湖区域。环洞庭湖区域属国务院批准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具备开办行业协会主导相互保险模式的基础和条件,重点发展水产养殖、特色纤维等具有湖区生态特色的农业保险。 4.3大湘南区域—共保体模式 这种模式在政府尚无足够财力来为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全面支持的情况下,将各家商业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联合经营,可以减轻政府弥补巨灾亏损的负担。该模式适用于大湘南区域。大湘南区域属于国务院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是对接珠三角经济区的桥头堡,适合发展共保体模式的特色农业保险。重点发展丘岗山地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着力发展烟叶、特色蔬菜和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保险。 4.4大湘西区域—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为政府不直接经营特色农业保险业务,但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经营主体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保险公司,由市、镇、村农业互助保险社组成,经营主体为被保险人自己,该模式能够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较好地控制核保理赔中的道德风险,适合低收入农民的保障需求,并且可以大大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该模式适用于大湘西区域。大湘西地区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国家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点片区,社会经济欠发达、自然条件落后,但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初具规模,适合发展该种模式的特色农业保险,重点发展道地中药材、特色果蔬、特色畜禽等山地特色农业保险。 作者:李兴华 刘军 贺艺 高国赋 刘贝 黄振国 单位: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设计论文:可拆卸性设计农业机械论文 1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内容 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和重要环节,是我国绿色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设计农业机械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可拆卸性的设计,将其作为机械结构设计中的目标,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可拆卸性。可以将农业机械可拆型性设计分为2种类型,在产品回收基础上的设计,是指当农业机械产品已经无法再使用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回收更多的零部件,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能够有效地减少农业机械设计的成本费用;为了方便农业机械维修工作而设计可拆卸性,主要是提高农业机械的维修水平,简化维修技术人员的操作,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 2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技术 2.1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为提高农业机械的可拆卸性,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计可拆卸性的时候,一定要保障维修的便利性。在设计机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为日后的维修工作打好基础,以便于将农业机械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维修工作,保障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环保性,不可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在密封的时候所采用的液体也必须具备无毒性,以保障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在设计农业机械可拆卸性的时候要确保所设计的农业机械能够被拆卸。要防止农业机械各部位零件表面的再加工。在拆卸零件的时候,要避免对其他零件造成损坏,以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 2.2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采用的技术 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典型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可拆卸性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设计的时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将已经被验证的有效的可拆卸设计方案应用于新的产品设计工作中,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可拆卸性;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CAD技术与CAM技术有效统一,以提高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质量,实现设计目标。为保障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质量,则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数据库,将典型的设计方案添加到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评价来保障可拆卸性设计水平,以确保农业机械在维修的时候能够被拆卸。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来查询相应的信息,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3小麦精播机中的可拆卸性设计 在研究小麦精播机中的可拆卸性设计方案的时候,应当对其结构进行一定的了解。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是气吸式小麦精播机,其结构主要是由排种器、开沟器、支撑机架等部件组成。传统小麦精播机在设计的时候,许多地方都需要进行焊接,不可进行拆卸,在对其实施维修工作的时候十分不方便,以至于小麦精播机的许多机械部位都得不到有效的维修,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这种小麦精播机并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为此在设计小麦精播机的时候要坚持绿色设计理念,以提高小麦精播机中开沟器的可拆卸性。小麦精播机的开沟器部位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接种漏斗、开沟铲、开沟器导管和播深调节板。如此一来,在维护小麦精播机的时候,能够将螺栓卸下,然后对播深调节板进行修护。 4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为响应世界各国的号召,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发展,绿色理念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性设计的重视,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设计农业机械的时候,一定要提高机械产品的可拆卸性,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以不断地创新农业机械生产技术,有效维护农业机械零件,完善可拆卸性设计方案,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绿色化发展。总而言之,对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性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作者:戴耀辉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农业设计论文: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 1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的 据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全国97%的地市级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发展农村信息员22万人,建成涉农网站17000多个。近年来,这种趋势有增无减,各农业部门相继建立局域网等,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农业信息化已经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此外,随着我国电子办公系统的应用,农业电子政务、商务已在某些地区的农业部门进行试点。 2构建的主要内容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局域网与广域网建设、数据库建设、电子管理系统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农业远程培训系统等几个方面。一是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建设,首先各地的农业部门应该建立该地区的局域网,然后通过网络加强各地区的联系。二是数据库的建设,农业信息化需要有一定的数据资料作为基础,例如近年来的农业成果数据、农业的相关影像资料等。三是电子管理系统的建设,要保证农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网络管理、信息等工作。四是农业资源数字化,指对我国图书馆农业资资料、农业市场、农业相关法律以及农业生产等技术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五是农业远程培训系统的建设,通过该系统农民可以与农业技术员、农科院校等部门进行远程联系,可以更加快捷的交流,并获得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3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与构建 3.1网络系统结构的设计和构建 网络系统结构的设计和构建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设备的选择以及软件的应用等。首先,主干采用高交换量的快速以太网组网模式,网络中心交换机为三层交换机,由交换机、网桥、集线器、服务器、客户机组成星型拓扑结构。其次,系统应用Browser、Intranet、Client等技术,以满足快速处理信息的要求,并且系统应支持Internet直接连接,并满足WWW、Office等服务软件的运行。此外,通讯出口线路可使用宽带专线通过中国公用计算机换联网接入。3.2网站和网页的设计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必然离不开网站和网页的设计。对用户来说,获取资源的直接途径便是进入网页进行浏览,所以在网站和网页的设计方面相关工作者应该结合用户的需求来进行。首先,网站需要有导航栏,顾名思义,导航栏的作用便是为用户指明方向,方面用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导航栏可以分为法律法规、专家论坛、名优特产、农业在线等,每个方面可以再设立相应分支。其次,为了便于网站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对整个网站采用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及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授权用户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后台理,实现远程信息的实时添加、更新、删除、修改。此外,可以在网页的下方为用户提供一些和农业有关的网上链接,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世界农业统计资料、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国家统计局及国家专利局信息等,方便用户查阅。 3.3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需要相关农业部门与图书馆以及一些资源库等单位进行联系,建立丰富的资源库。例如中国农业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中国科技成果库、全国科技成果交易数据库、中国社科报刊篇名库等,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在这些数据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资源。此外,相关单位还应该开展数字图书馆基础建设,馆藏特色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改造,建设馆藏图书和期刊目录数据库等,使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结构更趋合理,更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4相关安全措施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社会,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信息安全问题。我国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也很可能受到威胁,因此必须采取相关安全措施进行保护。首先,这需要网站的构建者对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尽量减少系统的漏洞;其次,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网站的日常维护和审查工作;此外,还可以对用户进行权限设置,使用户只有在进行相关认证之后才可以获取信息资源。 4结束语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需要各地农业部门结合各地实际的情况进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去改进。 作者:张海峰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 农业设计论文:刍议园林设计和农业经济生产 1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特点 园林与农业的结合模式特点具有着可以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于开发者来说,能够开发出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来说,其乡土文化以及田园风光等等,对于建立以农业作为支撑旅游行业的基础,并且通过旅游行业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为二者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为此,以下来总结、分析一下景观园林与农业结合的观光园的特点。 1.1提倡绿色产品 因为观光园主要是靠农业生产发展而来的,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的宣传工作。其具有绿色产品的特色,帮助城市人民远离城市污染的产品,为提供具有特色并且绿色的产品是其最终的目的。 1.2游者身临其境 观光园很好的融合了景观园林的设计以及农业经济生产的有机结合,对其观园区进行种植花卉及农作物,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对于其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使游客置身于其中,体会着大自然的韵味,远离城市的喧嚣。 1.3提供游憩场所 为促进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内要设置各种游乐场所,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 1.4学习农业技术 由于现代城市的人们长期处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无法体会到农业中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可以引进学习区以及个人体验生活区,通过亲自的种植以及摘取农家产品,从而亲身的感受到了农村的人文风情。此种场所,不仅有益于身心发展,还增长了其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尤其是对现代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手心之上,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缺乏了解,不懂农作之中的快乐,可以通过体验来更好的了解生活。 2园林与农业结合模式的发展问题 2.1建园前期条件受限 很多情况下,由于其建园前期的条件不允许,且不具备建园条件。从某种实现功能意义上来讲,农业的生产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为第三生产力,为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需求,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对于能否建立一个能与这个地区城市居民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园林,就要与周边的城市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质量、所处人文风格等等相关联的因素同时考虑。 2.2园内的生产内容单一 对于观光型的园林来说,在其设计上既要求美观大方,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具有合理的色调调配以及相匹配。切记避免过于单一的品种以及色调的使用,使得设计单调、乏味。在进行园内的景观布置时,要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文化及主要特色为一体。同时附加与其特色相匹配的景观进行点缀搭配,这样有利于使其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在结合的同时,又增添着丰富多彩的韵味,以及自然的生态景观。而且对于产品的选择,要避免季节的荒凉与单调性景象,还有保证田耕土地的交替方式等等,这些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地结合有着很多的作用。在设计中,要凸显出其地方特色,不能一味的使用一种元素来进行建设。对于外来引进的设计很多都与当地的人文文化不相匹配,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产生。而且,在设计中一定要设计分明,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2.3建园不经济合理 就国家目前而言,农业园林的良好效益是众目所看得到的。因此,有一定的投资者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不了解当地的水土情况就对其进行大量的改造,为了得到良好的效益成果。甚至可能对其设施、娱乐公关场所和住宅等进行改造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这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未能很好的权衡当地情况,将资金大量浪费的行为都违背了最初建园的意义,因此,即便投入大量的资金,也没有看到很好的建设成果。同时,还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破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4未考虑因地制宜 由于投资者的思想意思薄弱,并且对相关园林生态概念的缺失。致使投资者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温室的培养,即不利于现实中利用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影响,同时还对因地制宜的概念进行违背。更坏的可能性,导致水土流失,发展不平衡等等。 2.5园址选择不当 在选择园址中,既不能离城区较远,也不可以离城区较近。如果距离城区较远的话,人们不方便对其进行采购,则不能促进其消费能力;如果距离城区较近的话,由于城市污染严重,很多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其园林中的产物收到污染,很难创造出田园中的生态结构体系。同时,在选择园址时,对于原有的地形、地貌、水土等不符合造园的情况,一定要采用大量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来改善自然条件的水平。反之,对其地址不进行改造,致使园林建造之后,所生产的产物不相匹配,且不便于管理,最终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园林建造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3景观园林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的影响 景观园林的设计对农业经济生产带来着正面的影响,对于其城市生活的质量以及农业生产结构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对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中国的农业发展现状表明,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空气净化竞相矛盾,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凸显出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最终为达到生态平衡而为之努力。而且,农业经济的生产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观光园的建立,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相关经济的发展及劳动力的浪费。同时,有利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制、应用以及传播,并且具有观赏性能。通过使用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做到更好的栽培技术以及贮存、运输各个环节,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景观园林的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的有力结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农业化产业发展进程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传播。可以将其地方性的特色很好的展现给旅游者,这样一来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同时也满足了生态化的居住环境,为建造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李戎单位:石家庄森泰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农业设计论文:浅谈农业机械测评系统的设计 1测评系统的设计 软件开发平台选用Labwindows,充分发挥了软件的强大功能来完成农业机械测评要求,不但节省了硬件成本,且容易操作,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整个测试周期。测评系统的工作流程是: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将被测振动信号转换为电量信号;再经电荷放大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将电量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转换为标准信号;然后,数据采集卡将电压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最后,将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在LabWindows/CVI平台下,调用编写的应用程序,得到计算结果,将结果输出到虚拟仪器的面板上。 1.1开发平台Labwindows介绍 编程软件采用Labwindows开发平台。LabWin-dows是NI公司推出的交互式C语言开发平台,将功能强大、使用灵活的C语言平台与用于数据采集分析和显示的测控专业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它的集成化开发环境、交互式编程方法、函数面板和丰富的库函数大大增强了C语言的功能,为熟悉C语言的开发设计人员编写检测系统、自动测试环境、数据采集系统、过程监控系统等应用软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软件开发环境。本测评系统采用模块化和结构化的设计思想,先设计启动界面,然后进入主控界面,点击各个分模块进入分界面,可实现以下功能:1)手臂X,Y,Z3个方向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采集、存储与实时显示;2)X,Y,Z三维振动加速度信号中心频率从6.3Hz到1250Hz的1/3倍频程带下频谱的数据存储与图形显示;3)频率加权网络的存储与显示;4)手传振动暴露的评价。 1.2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数据采集为人体接触手传振动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提供数据源,是本虚拟仪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控制振动信号的拾取,根据选择好的数据采集卡、采集通道,在数据采集前设置采样频率、点数。采集的数据通过一个数字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器的类型、低截止频率、高截止频率、阶次都在软件中设置为可选。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面板的设计和程序编写,采集的信号可直接显示在图中,并用不同的曲线标出,曲线的颜色、线型等也可以在前面板中设置,并且将采集到的数据自动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程序是面板的后方支援,使用库函数和回调函数来实现面板的每一个功能,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实 1.3频谱分析模块和加权模块的设计 频谱分析模块和加权模块共同为采集到的信号做分析处理,包括面板设计和程序编写,是本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式(1)和式(2),设计1/3倍频程滤波器,完成对数据的1/3倍频程谱分析;并依照加权因子表进行加权处理,最终结果将以数据表和图的形式表示,并实现存储和显示的功能。 1.3.11/3倍频程谱分析 滤波器的通频带宽度为f2~f1即在f1~f2的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全部通过,中心频率为fc=(f2•f1)/2。滤波带的分割和中心频率值也有规定,一般规定几种“n”倍频程带滤波器,n的定义由下式确定,即f2/f1=2n(5)当n=1时,f2/f1=2,这样的频率比值所确定的频程称1/1倍频程,通常称倍频程,类此,n=1/3时,f2/f1=21/3,这样的频率比值所确定的频程称1/3倍频程。在此频带(f2~fl)的频谱,称1/3倍频程谱。对于农业机械手传振动来讲,由于1/3倍频程谱能够很好地体现整个频率带宽的分布情况。因此,对中心频率为6.3~1250Hz进行1/3倍频程谱分析尤为重要。本设计中,设计1/3倍频程滤波器,根据1/3倍频程谱分析得到各频带振动的能量分布,为振动控制提供参考,采取合理的措施,达到保护农民操作者免受振动危害和有助于开发新的手操作农业机械器具的目的。1/3倍频程是一种等比带宽的滤波器,在本设计中也体现出了它的优点。 1.3.2加权网络 加权网络包括加权因子表和加权结果两部分,频率计权反应的是不同频率产生对手伤害时假定的重要性,为了平衡不同频率处的振感差异,对整个频率段(6.3~1250Hz)内的各分频加速度值进行加权处理。频率加权应与频谱分析同步进行,通过计算得到加权结果,作为振动评价的数据来源。 1.4评价模块的设计 评价模块包括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两部分,是本测试系统的关键部分,需要进行面板设计和程序编写。根据式(3)和式(4)计算的结果,对照评价标准,可得到白指病发前的暴露时间和预期发生脉管异常的受暴露人员的分布百分数,此为本测评系统的最终结论。 2实例应用 为了验证本系统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将此系统应用在剪羊毛机的手柄振动上,系统中手传振动测量传感器采用BK4374型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利用其特制的夹具BK4392型Hand-ArmVibrationSet在不影响操作者工作的前提下,直接感应和接收手臂承受的振动信号;选用NISCXI-1523型电荷放大模块,将传感器产生的电荷信号转换为易于传输、处理的电压量信号;数据采集卡采用了Nl公司的6024E型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它有12位A/D转换精度,采样率最大为20kHz,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基于以上实验装置,按照本测评系统的设计,采集到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参照评价标准,做出评价结果,每一过程都能进行存储和显示。由此可以看到:本系统操作简单,根据相应的提示可完成操作,而且测试效率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整个测试与分析过程。 3结论 本文设计的基于Labwindows软件平台的手臂振动测量与评价系统可用于直接测量手臂接受的振动量,并对暴露在振动中的手臂做出评价。测试与评价结果显示直观,面板设计人性友好、操作简便,不仅克服了传统测评方法计算繁琐、误差大、耗时长、投资大的缺点,而且提高了测试效率,加大了灵活性,很好地满足数字农业领域农业机械测量与评价的需要。 作者:姚燕慧童淑敏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农业设计论文:当代烟草农业监管平台设计 本文作者:王志勇1赖福长2葛伦跃1作者单位:1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2厦门中软海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设目标 1技术层面 围绕烟叶业务“一体化”闭环管理的设计思路,构建具有皖南烟叶特色的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到“信息互通共享、资源高效整合、业务有效衔接”,满足国家局《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四个统一”的要求。 2业务层面 在平台统一的前提下,以烟叶供应链思路为指导,结合皖南烟叶公司的业务管理现状,对行业信息系统进行应用功能拓展,确保单元系统有效落地,全面提升基层信息化应用水平。 系统架构设计 为实现企业信息化与行业信息化的有机融合,系统技术架构应遵循行业信息化标准与规范,故本系统与单元系统技术架构基本一致,如图1所示。系统构建基于J2EE、SOA等技术,采用分层提供服务支持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划分为基础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展现层。系统从最底层开始,逐层向上提供服务,整个层次保持相对的稳定。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各个层次、各个组件进行优化和完善,在不改变系统框架的前提下即可完成系统的改进。 1基础层设计 主要为系统应用提供底层的运行环境,包括PC终端、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软件环境,建设时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2数据层设计 数据层就是常说的数据源所在的层次,数据层设计具有如下特点:1)可运行于DB2、ORACLE、SQLSERVER等主流数据库之上;2)使用联邦数据库技术;3)数据业务处理(交易)、数据查询、空间数据分离。 3平台层设计 平台层由界面集成、业务集成、服务集成、业务构件、数据集成、支撑平台等几部分内容组成。1)界面集成。界面集成从单点登录、组织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菜单管理、应用组装、Portal展现等七个功能点来做全面的界面集成。2)业务集成。通过应用开发技术和工作流引擎等工具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流程集成,实现系统松耦合、组件化和标准化,支撑烟叶系统之间信息共享、流程编排、业务交互。3)服务集成。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建设,实现内部服务的通信与整合,构建服务注册及管理机制。4)数据集成。数据集成包括在各应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主要有:(1)数据及编码标准体系的建立。数据及编码标准体系是应用系统数据整合和业务整合的基础。建立行业数据及编码标准体系是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的基础。(2)基础数据信息库。以基础数据使用规范为标准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用以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于应用系统的集成应用。(3)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以数据交换管理规范为基础,建立应用系统之间交换数据的软件平台。 4应用层设计 业务应用覆盖烟叶生产经营的主要业务,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收购管理提升、调拨仓储管理、烟用物资管理、电子结算、主题分析等七个模块。 5展现层设计 在展现层将统一用户权限,面向企业不同层次的业务角色,如:领导、管理人员、烟站微机操作员等用户,通过统一的门户,访问不同的应用模块,业务操作、数据查询、数据分析。 系统功能设计 结合业务部门的实际应用需求,现代烟草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客户关系管理 1)目标定位。以CRM管理理念的为指导,实现新型种植主体档案管理及等级评定,为差异化服务及散烟收购模式的推广奠定基础。同时增加客户回访及投诉等关联功能,提升客户服务水平。2)功能描述。(1)基础档案管理:实现各类种植主体基础档案管理,并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类别归属条件(如种植面积),对烟农进行自动归类。(2)客户星级测评:建立评价方案,明确评价指标(如种植面积、合同履约率、烟叶交售等级结构、技术到位率),开展对种植主体的星级评定,实现对种植主体的分类测评,为差异化服务奠定基础。(3)客户投诉管理:记录烟农对服务人员及相关人员提出的投诉,并对投诉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跟踪。包括烟农投诉记录、投诉处理意见、处理结果跟踪。(4)客户回访管理:根据客户回访方案,对客户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全面收集客户反馈的问题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从烟农中收集有关烟叶生产相关信息,对有价值的部分信息分析处理后分送到有关部门和领导。具体功能包括:回访方案制定、回访结果查询及分析。 2生产过程管理 1)目标定位。以生产报表自定义的形式,实现生产动态信息的高效采集、快速统计和及时传递。健全烟叶生产环节信息,为质量追溯奠定基础。2)功能描述。(1)生产报表定义:根据生产需求,对生产报表的格式进行定义后下发至烟站进行数据填报。烟站可结合本级管理需要对报表进行细化定义。(2)生产报表填报:根据上级下发的报表格式,进行生产过程相应数据的采集与填报。采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工录入数据,另一种是利用手持终端设备进行采集。(3)生产报表查询:实现烟站上报报表的多维度查询(按时间、按组织结构等)。 3收购管理提升 1)目标定位.在原有系统功能基础上,增加散烟收购的信息支撑,提高收购工作效率;同时根据收购业务管控需要,对烟叶收购的时间、比例、重量、票据等关键要素进行密切监督和预警,实现对收购全过程的实时控制。2)功能描述。(1)散烟收购应用收购类型设置:实现烟站各条收购线收购类型的设置(散烟/把烟),以区分烟叶收购类型。收购报表提升:结合烟叶收购的形态特征(把烟/散烟),对相关烟叶收购报表进行相应提升,实现收购报表数据的分类统计和查询。散烟补贴核算:包括补贴方案制定、散烟补贴核算、散烟补贴查询等。(2)收购业务监控单秤交售重量异常监控:对单笔烟叶交售的重量超出电子秤重量峰值或者超出合理值范围的数据进行监控,确保收购业务规范。交售等级结构异常监控:设置上、中、下等烟比例最大值,对超出或即将超出该值的收购等级比例数据进行监控预警。连号票据等级、重量相同监控:对连号票据等级、重量相同的数据进行过滤展现,有效分析数据异常原因。单据冲红监控:设置票据冲红的最大值,对超出该值的票据数据进行过滤展示。收购时间段异常监控:依据烟叶收购运行要求中的收购时间段为标准区间值,对超出该合理区间内的收购票据数据进行展示。检验是否有超时收购。 4调拨仓储管理 1)目标定位。实现烟叶物流进、销、存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数据采集时效性和准确性。2)功能描述。(1)调运计划管理:用于内部调运计划及销售调运计划的制定和分解。内部调运是指收购站点的烟叶调往中转仓库,调运不受购销合同控制,销售调运计划是中转仓库或烟站的烟叶销售调运到烟厂,要受购销合同控制。(2)烟叶入库管理:实现烟站烟叶的入库信息采集。(3)仓储作业管理:包括移库管理、库存盘点、变质烟管理、烟叶出库管理、仓储资源管理等。 5烟用物资管理 1)目标定位。整合现有物资管理系统,增加物资需求管理、验收管理、供应商管理等模块,实现对烟用物资的购、销、存精细化管理。2)功能描述。(1)物资需求管理:包括物资需求目录、物资需求摸底、物资需求制定等。(2)物资验收管理:实现两级物资验收的电子化操作。(3)采购分配:根据需求及合同进行分配,同时与购肥指导单等单据进行关联,保证分配的合理性。(4)供应商管理:建立物资供应商基础资料档案库,并结合供应商的服务、产品质量情况,对供应商等级进行划分,建立供应商首选名单及黑名单。 6电子结算 1)目标定位。采用电子结算的方式进行烟叶交售款、物资款的结转,提高结算效率,保障资金安全。2)功能描述。(1)账户管理:对所有涉及资金往来的帐户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帐户录入、在线开户、帐户销户等功能。(2)审核支付:接收收购系统提交的支付或扣款信息,由银行转账系统完成资金的支付和扣除操作。(3)对账查询:包括银行对帐、付款总帐查询、付款明细帐查询等功能。 7主题分析 1)目标定位。结合不同层面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纬度的主题分析报表,以更好地满足决策分析的需要。2)功能描述。主要包括生产主题分析、收购主题分析、仓储主题分析、综合分析等。 农业设计论文: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思路 传承地域文化原则 在国际化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的乡村特色和悠久的民俗民风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农业公园的发展恰恰是弘扬优秀传统乡村园林的营造理念,将园林艺术与乡村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并创造出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景观类型,它兼顾游憩、生活和生态功能。小城镇农业公园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公园对于当地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力展现。地域特色表达是农业公园建设的首要原则。在农业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应突出当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以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和芦柑果林为基础,建设创意性生态农业文化示范村,开展生态旅游。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镇是咏春拳(白鹤拳)的发源地,借助咏春拳的历史文化,辅以农耕地开发永春拳创意生态农业文化特色村。也可选择当地传统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项目,或在农业公园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中延续传统工艺,展现地方特色。这些传统文化的再现,不仅可以增加收益,还可宣传历史文化,让文明得以延续。在贵州省的乡村地带有一处融文化与自然为一体的乡村景观,即在田间种植油菜和小麦,利用2种植物不同的色彩组成奥运五环图案,每环直径约136米,宽约9米。它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与现代的奥运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冲击力的景观,不仅具有恢弘的气势,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渲染地域精神的有力表达,这一景观每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性是农业公园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农业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园区农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树林、河流、田野等,并在建成区内适当保留自然植被,将人工构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生态优先原则也要求公园内的游人活动和游人容量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以减小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自然资源与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创造既适宜休闲活动,又自然质朴的园区环境。同时,因地制宜也是农业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资源特点,建设过程中赋予的规划内容和模式也就各不相同。生态优先原则要求保护农业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景观不仅能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减弱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也能够增加公园的魅力,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虽然小城镇的土地资源使用相对于大城市较灵活,土地量也更多,但小城镇的土地差别性很大。首先,恰当的选择土地是建设农业公园的基本要求。土质较好的土地适宜于植物与庄稼的生长,以及各类园艺活动的开展;土层较薄的石质土地,适宜于放牧或建设活动场地。同时,生物多样性较好的土地区域,可考虑建设保护区域或保护与游憩相结合进行开发建设。除了土地的本身特性外,小城镇不同区域与城市的位置关系也至关重要。与城市较近的区域,即使土地拥有很高的生产能力,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保护和建设乡村游憩空间。总之,土地的综合、合理应用是小城镇农业公园建设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原则目前的观光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第二类是以旅游为主的观光农业。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是一种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并有效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高效推广示范农业开发形式。城郊观光农业是利用城郊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活动、乡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品尝购物等活动空间的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无论哪类观光农业,都可以销售大量的农产品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广成熟的技术和经营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景观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这为城镇及乡村带来很大的利润,是应该探索和推广的新形式。 整体性美学原则 在追求农业公园景观多样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农业公园景观的整体性。一方面公园要与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相融合,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公园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要相互联系与协调,无论是形式、材料,还是外观等要有所呼应,形成公园的整体风格,突出特色。人们从农业公园中获得的审美情趣是实现游人与公园的协调发展的关键。农田斑块、防护林网、水系廊道等不仅是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过程,也是人们活动美感的重要元素。 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业公园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生态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通过合理规划农业公园内的生产项目和休闲娱乐项目,达到保护农业环境的目的,同时保持农业的生产功能。通过开发农业公园的综合服务体系来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 农业设计论文:农业生态采摘园规划设计 1生态采摘园 该农业生态采摘园位于白兔镇西部,距句容市区约20km,规划面积333.33hm2,园区内部总的地势较平缓,紧靠农业生态采摘园东侧有一条河流,园内也分布几条山溪小沟,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池塘等水体。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风向全年多偏东风。地理位置独特,天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当地环境适合经济果蔬栽培。 2规划定位 以文为脉,以水为纲,以绿为本,结合用地的现状特点,运用现代造园手法将其设计成为以采摘为特色,集生态、休闲、示范、科普和文化教育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景观。 3规划战略 3.1保护开发并举———生态立园以“生态果蔬种植”为主题,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种植特色经济果蔬,建好园区生态支撑。在开发土地景观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改善、美化生态环境,优化园区自然景观的目的。同时,在园区强化宣传,让游客在享受农业观光旅游乐趣的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3.2促进观光旅游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经济强园我国学者分析了我国发展观光农业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经济学问题,认为优越的区位条件是观光农业获得旅游收入的基本前提[4]。白兔镇交通便利,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现已建有农业示范区,附近还有很多自然风景区,这一切为园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规划设计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原则,通过生态采摘园区建设丰富现在代农业的内容,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农区生态旅游,拓宽旅游业发展领域,实现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并以整个农业开发示范园区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果蔬种植为核心,实现观光游憩农业经济模式示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区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3文化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文化兴园农业文化是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与餐饮文化的具体体现[5]。规划设计以地域文化、农业文化为核心,打“生态农业品牌”,使之成为句容市白兔镇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展示白兔镇的游憩农业、特色经济果蔬、田园生态服务,借农业文化提升园区的品牌,促进特色经济发展。 3.4打造特色采摘园,彰显白兔风貌———特色造园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6],发展生态果蔬种植必须以区域的资源条件、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此,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规划过程中,结合园区现有生产及资源条件,对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合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 4总体规划结构 园区总体建设结构为“一带、四区、多景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的景观生态网络体系(图1、2)。“一带、四区、多景点”具体含义为:①一带。通过园区道路绿化建设将综合管理区、古村落区、水上垂钓区和生态采摘区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园区休闲观光生态框架。②四区。根据园区特色板块建设,规划成综合管理区、古村落区、水上垂钓区和生态采摘区4个特色功能区域。③多景点。各个功能分区由若干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的景点组成,每一个景点表现一个主题,或承担一个游览观光项目。 5分区详细规划 5.1综合管理区 5.1.1园区主入口。主入口位于园区的东南角,它的设计定位不仅要起到迎接游客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其区位优势,向过往于公路的人宣传句容市白兔镇农业生态采摘园的品牌及内涵。在大门设计上,设置一个高8m的四方体结构。在构架的三面写上“白兔镇农业生态采摘园”。这样的构架在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又不失质朴的风格。 5.1.2次入口。此门的设计上,优美有力的线条生动地体现了时代特色并具标志性,传统的句容民居元素配以简洁的构架景墙造型,显得端庄典雅,气度非凡,彰显当地民俗文化。 5.1.3展示中心。展示中心位于主入口西侧,停车场北端,是整个园区的科技支撑系统。该区是园区的重要核心区,承担科技示范科普宣传、科普教育等重要功能,由组培中心、智能温室、种质资源圃及科学实验、推广示范基地组成,主要进行农林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培训、种质引进、改良示范推广等工作,成为农区新农村建设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成为游人了解、参与、感受当今农林科技的场所[7]。 5.2生态采摘区该区根据白兔镇农业特色经济果蔬发展 分为4个主打品种的栽培示范景区,为游客提供果品采摘的游憩娱乐服务,宣传普及经济果蔬的栽培知识和弘扬果树文化。 5.2.1草莓园。白兔镇为全国草莓之乡,现有万亩草莓生产基地,年产草莓达100万kg,草莓供应充足,营养丰富。此采摘园的草莓园区借助白兔镇得天独厚的草莓生产优势,种植多种优良品种的草莓,并用温室大棚培养,达到一年四季均能向市场提供优质草莓。 5.2.2鲜桃园。依托园区的天然水体,辅之以其他绿化植物群落配置,营造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朵,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桃红柳绿”的优美意境。园区以栽培新优品种“菊黄”、“华光”为主体,体现了优新特色鲜果品牌。在这里游客既避开了城市的喧嚣,又可享受了采摘果实的乐趣。看着那青皮红尖的桃子从翠绿的桃叶中显露出柔嫩的妩媚,使都市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2.3葡萄园。优质葡萄的品种栽培是园区建设展示的又一个重要特色品牌。葡萄栽培在句容市已经形成了产业化规模。通过葡萄栽培示范不仅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了重要经验,而且为丰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质的保健水果。路过葡萄棚架,架内串串葡萄下坠,游人自由采摘,别有情趣。边品尝鲜食可口的葡萄美味,边观看凉亭里关于葡萄的宣传,不仅使游人享受到采摘葡萄的农耕乐趣,又可了解葡萄文化。通过葡萄养身保健文化宣传,促进了参与栽培葡萄的的意识,促进了优质葡萄的销售。另外,利用葡萄与林木(榆树)合理混交配置,在葡萄架旁栽种了榆树以增加葡萄产量,展示了树种间共生互利的生态促进作用。 5.2.4冬枣园。该区以种植优良生态经济果蔬的冬枣进行高效栽培模式示范,选种果形、果色各异的桐柏大枣、沾化冬枣、台湾大枣等栽培[8],让游人进入园区以“品尝竹箦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闲趣”为主题,以周围特色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突出浓郁的自然文化。通过“冬枣嫡祖”、“天女献枣”的特色景观构建,宣传、普及枣树文化。 5.3水上垂钓区充分利用原有的水体,在规划指导思想的指导下适度调整水面,并以水为依托开展水上垂钓娱乐活动[9]。该区围绕园区内的湖,沿岸设置垂钓、水上揽景等活动,再现溪流湿地、小桥流水、石凳汀步等景观。大小水面结合,大可体现动感、开阔的效果;小可营造出宁静、幽深的氛围。同时,水面的分割与联系主要是亭、桥、水上观景台等建筑小品结合园区整体风格来烘托营造。水岸景观要种植耐水湿的景观林木(垂柳、落雨杉、桤木、乌桕和香樟等)并栽植亲水植物(唐菖蒲、鸢尾等)。 5.4古村落区该区位于园区西部,紧邻采摘园区,随路观景,成带状景区。该区保留当地村民的居住地,体现农村住宅文化,并开发一部分多余的农舍加以内部装潢改造,提供都市游客观光住宿。 6绿化种植规划 6.1综合管理和采摘区以造型简洁明快、树形优美的景观树为主体,如榉树、银杏,培植色彩鲜艳的四季花卉,使入口景区生机盎然。树种选用时要考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乔木有香樟、枫香、榉树、紫薇、银杏等;灌木有八角金盘、海桐、大叶黄杨等;草本有红花酢浆草、细叶麦冬等。 6.2水上垂钓区要保护好原有湿地系统的植物,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水中分区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菱角、荷花等,创造出优美的水上景观。结合垂钓休闲的特点,绿化种植以适于生长在岸边潮湿环境中的植物为主,如水杉、池杉、垂柳、竹类、萱草、睡莲、菖蒲、鸢尾、葱兰等。此区的绿化树种也要层次分明,乔木主要有池杉、水杉、垂柳、紫薇等;灌木主要有云南黄馨、八仙花、迎春等。 7结语 该文设计的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农业生态采摘园是一个集生态示范、休闲观光、采摘游乐、科普教育,文化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采摘园区。它充分展示了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特点,实现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切合,充分体现了现代都市居民向往自然、亲近自然、贴近农业的感受,以及回归自然的愿望和生态需求。它不仅发挥出传统观光果园潜在的优势,而且利用生态学原理,为建设现代游憩农业、发展生态经济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区域经济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也是首次尝试生态采摘园的规划设计,白兔镇的农业生态采摘园的设计和建设还要本着完善优化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农业观光园区建设、生态旅游建设、都市林业建设的思路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来充实完善,并在建设当中经受检验。 农业设计论文:农业中心智能化体系设计思考 1农业科技中心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PDS)是智能办公楼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是现代化办公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根据一般农业科技中心的应用特点,综合布线需分为语音网、数据内网、数据外网和数字电视网。语音网为今后电话通讯等服务的网络,数据内网主要为农业科技中心内日常办公管理等服务的网络,数据外网主要为今后因特网的应用;数字电视网主要为今后数字电视的应用而考虑先布线到每个有线电视信息点。设计方案多采用灵活的星形拓扑结构,通过在分配线间进行跳接通讯设备或网络设备构成不同的逻辑结构,既适合电话语音系统的需求,又适合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通讯的要求,使得用户能根据不同工作需求方便组网和使用信息点。系统将所有语音、数据设备的布线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并且将各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插座,而且该系统不仅能支持一般的话音、数据传输,还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不同生产厂商机器的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整个系统采用6类非屏蔽系统,能支持语言、数据、图像、监控系统中信号传输的要求,为综合型、开放式结构,易于扩展、变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良好的经济性和适应未来的先进性,桌面可以支持千兆以太网应用。农业科技中心信息点的设置需考虑今后数字电视的应用,统一考虑数字电视网络信息点的设置。 1.1工作区(WorkLocation)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工作区(各个用户)内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插座、连接软线、适配器等。根据农业科技中心的功能特点,信息点统计按照建筑弱电设计规范及相关的设计经验得出,一般布点原则:标准办公室点位可按照2个内网、2个外网、2个语音进行设计;领导办公室可以按照1个内网,1个外网,2个语音设计;休息室按照1个内网,1个外网,2个语音设计;会议室、展厅等场所根据使用面积进行设计,考虑适当预留;所有有线电视信息点旁设置1个网络信息点,满足今后数字电视的应用。 1.2水平(Horizonta1)子系统 水平布线线缆均沿各层的地面或吊平顶中布线,最大的水平线缆长度不超过90m。根据EIA/TIA568标准和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在工程的水平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孔采用RJ45的标准插口,水平线缆采用六类4对UTP,带中心十字骨架。 1。3管理(Administration)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可为楼层组网提供条件,包括双绞线跳线架、跳线(有快接式跳线和简易式跳线之分),在有光纤需要的布线系统中,还应有光纤跳线架和光纤跳线。当终端设备位置或局域网的结构变化时,有时只要改变跳线方式即可解决,而不需要重新布线,起着管理各层的水平布线连接相应网络上的作用。农业科技中心的每3层楼弱电小间设分管理间IDF作为二级交换管理间,用来管理布线系统。 1.4干线(Backbone)子系统 通常由单体建筑设备间至各层分配线箱,采用大对数的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的跳线架上,为建筑物提供干线电缆路由。语音垂直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数据垂直主干考虑到今后网络的扩展,采用2根6芯室内多模光纤。 1.5设备问(Equipment)子系统 采用跳接式配线架连接主机和网络设备,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跳线架及相关支撑硬件、防雷电保护装置等构成,可以说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因此,其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语音总配线架采用交叉连接配线架,连接来自各管理间的语音干缆,数据总配线架采用l9”光纤配线架连接来自各管理间的光纤。 1.6建筑群(Campus)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多座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连接成一体的布线系统,可以采用架空或地下电缆管道(或直埋)敷设的室外电缆和光缆互联起来。此外,还需设有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2农业科技中心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机房可以设在弱电机房,信号源主要为有线电视台信号。电视信息点数共为40个,点数分布为会议室、餐厅、领导休息室、活动室等。放大器、分支分配器采用美国杰士美产品,所选产品的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考虑到今后数字电视的应用,每个有线电视信息点旁都需单独配置1个数据信息点。该数据信息点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统一考虑。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为双向邻频传输系统,带宽为5~860MHz。其中,上行频段为5~65MHz,87~550MHz为电视广播信号传输,550~750MHz为数据信号传输,卫星电视安排在450~550MHz频段,调频广播频段为87—108MHz。在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电平的双向计算和“漏斗效应”问题。室内垂直水平主干线缆采用SYwV-75-7,在垂直、水平桥架内敷设。集中分支分配引至用户终端的线缆采用SYwV•75—5。所有的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均采用双向传输型。宽频带放大器、混合器等设备带宽达860MHz;分配器、分支器、终端出口等设备带宽应达到1000MHz;用户分支分配器隔离度 30dB。图象主观评价不低于4级;用户终端电平68±5dB;邻频电平差≤2dB;系统电平差≤12dB;系统载噪比I 43dB;组合3次差拍比CTB系统载噪比1 54dB;邻频抑制比 160dB;甚高频段频率偏移≤20KHz;图象伴音功率比为10~20dB。 3农业科技中心综合管路系统 弱电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包括与大楼内建筑体、变配电、供气、照明等设施有关的安全防范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安保监控系统等。大楼弱电系统对建筑物来说是一个整体,从管理、控制机房、弱电管道到各信息点或控制点都有相关的路由。这些路由按一定的规律,合理有序、有机地通过弱电系统的综合管路安置在大楼内。综合管路系统的设计,可以合理地建立弱电系统的公共通道。综合管路的内容包括了与整个弱电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电竖井、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工还牵涉到其他管路(如暖通、给排水和强电)和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或调整。结合农业科技中心的建筑特点,进户管线采用地下进户方式,地下进户管应埋出建筑物散水坡外1m以上,户外埋设深度在自然地坪下0.8m。当进线电缆数较多时,建筑物户外应设人孔。垂直干线敷设采用弱电桥架(线槽)的方式,可以大量减少预埋管路,方便建筑施工,并且可避免预埋的盲目性造成的损失,修改管线和维修都很方便。水平子系统采用走吊项的轻型装配式电缆桥架的方案。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槽架,安装在吊项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线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4农业科技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 农业科技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包括农业局、农科所网络的建设。中心机房设备包括中心交换机和防火墙,适应农业科技中心内部网络和因特网络管理要求;楼层交换机按照农业局和农科所各不少于100个用户端口配置;应用服务系统服务器今后另行采购。所有交换机之间的连接采用具备3层交换功能的千兆传输模块。二层交换机具有千兆端口上联的多层交换机,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冗余性。防火墙采用百兆防火墙,网络接口卡支持百兆以太网网卡,支持模块化的结构,可通过加插模块的方式进行LAN接口的扩展。 4.1核心交换机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多层路由交换,每个交换机最大12个千兆端口,4个1000BASE—T组合端口,支持虚拟堆叠和物理高速堆叠,背板带宽24Gb/s,包转发速率17.86Mp/s,提供包括二、三、四层的多层访问控制列表、通过TACACS+和RADIUS服务的802.1x用户认证,提供广泛的、支持GARP/GVRP和802.1Q的VLAN。 4.2接入层交换机主要技术参数要求24/48口100M,2口1000BASE—T及2口1000BASE—T/SFP组合端口,交换能力12.8/17.6G,包转发率9.5/13.1Mp/s,MAC地址表:8K,支持802.1d/w/s多种生成树协议及环回监测功能,支持802.3ad链路聚合功能,每台交换器可设定6组链路,每组8个端口,支持多对一端口镜像功能,支持802.1QVLAN及GVRP功能,4KVLAN组,支持Radius、TACACS+认证机制,提供端口安全性、802.1x端H/MAC存取控制、802.1xGuestVLAN、广播风暴抑制、TrafficSegmentation、Safeguard引擎等安全机制。 4.3防火墙主要技术参数要求2个WAN口、7个LAN口、1个DMZ口,整合Firewall、VPN、Router于一体,防火墙包过滤速度150Mb/s以上,同时会话数25000笔以上,可支持300个VPN通道,支持ZoneDefense联动预警机制,内建入侵防御系统,并可自动更新入侵特征数据库,支持服务器流量负载均衡,可阻止实时通讯软件、P2P应用,防御DoS及DDoS及网络病毒攻击,通过ICSAFirewall,ICSAIPSec等国际认证,无使用人数限制。 5农业科技中心安防系统 根据农业科技中心建筑规划的特点,大楼内部安保系统不仅要求美观,更要求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确保大楼的安全以及保证工作人员及宾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意外情况发生时,避免事态扩大、及时得到控制,建立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主的防范综合系统,使其具备完善、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严格的保安防范措施,采用全方位、全天候、集防盗、防抢、监控于一体的立体安全防范系统。安防管理系统由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构成。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要考虑在门厅、停车场、走廊、主要出入口、电梯等重要部位设置监控点;防盗报警系统主要考虑在财务室等重要部位设置报警点。安防机房设在一层消控中心。根据需求,确定大楼共需要彩色半球摄象机47个,彩色枪式摄象机10个,室内高速球摄象机2个,室外高速球摄像机4个,电梯摄像机3个。中心设备主要为数字硬盘录像机,集视频多画面分割、切换显示、数字视频移动报警、报警联动、图像压缩/恢复、数字硬盘录回放、资料备还原、智能搜索、远程登录访问/控制等多功能于一体。现场监视、硬盘录像和资料备份、智能回放、远程登录访问等5种功能可同时同步进行,智能自动化程度特别高,大大减少了手工操作,从而实现无人值守的目的。财务室设置红外报警探测器1只。报警主机键盘与监控系统设计在一楼的消控机房内。 6农业科技中心公共广播系统 为了完善现代化办公环境,并为农业科技中心增添几分温馨和舒适,同时也为科技中心信息提供便捷的途径。根据农业科技中心的实际需求,针对走廊、大厅、餐厅和室外环境等场所,设计农业科技中心公共广播系统,功能包括背景音乐广播和紧急广播。扬声器主要分布在科技中心的公共场所,如走廊、大厅、餐厅、室外绿化带等,室内选用吸顶扬声器,室外选用防水扬声器。平时可以联成一个整体或分区播放音乐节目;当通知时,播音人员可以将当前背景音乐状态切换到广播状态,消息和通知;预留紧急广播功能,如发生火警时,可立即切换为消防广播,指挥人员疏散。公共广播系统的声源包括CD机、双卡录音座、FM收音机、话筒等,并留有消防、紧急广播接口,能被消防广播强制优先接管,符合消防紧急广播规范。 7农业科技中心系统 为保证各子系统的弱电设备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保持正常工作,设置UPS不间断供电系统。UPS系统可位于消控机房,采用三进单出在线式供电方式,配置总容量为10kV,后备时间为2h。需要UPS供电的系统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备。 8农业科技中心防雷接地系统 根据所在地区的雷电等级与设计单位设计的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弱电的防雷系统,并对整个智能化系统及弱电机房和弱电间进行完整的接地设计,以保证智能化系统安全运行。具体要求为:弱电系统与楼内其他电气系统共用一个联合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Q;各弱电机房接地引线应采用铜导体;机房设有连接基础体的接地端子箱局部等电位接地网,机房内所有设备和箱体需接地部分都用BVR16、BVR6平方导线接到等电位接地网;UPS电源系统应采用重复接地。在大楼内各弱电间内分别设一根连接基础接地体的接地铜排30×3mm,作为弱电竖井的垂直接地干线;各弱电配电间内分别设立一接地端子箱。桥架之间用6mm编织铜带进行连接,水平及垂直桥架用BVR一1×6的导线与接地端子箱连接。机房内考虑三级防雷,要求保护各网络机房、弱电机房设备及计算机网络主干设备的电源防雷保护。所有弱电间内均需安装设备供电电源避雷。 9结语 农业科技中心智能化系统涵盖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管路系统、机房建设系统、计算机网路系统、会议系统、安防系统、公共广播系统、UPS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费系统等各子系统。农业科技中心智能化系统对提高农业科技中心的功能、合理布局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为我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信息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中心智能化意义重大。在农业科技中心智能化系统的实际建设中,也要注重具体的施工和布局细节,保证工程质量,做好各子系统的相互关联和功能衔接,以更大地发挥综合智能化系统的优势。
农业投资论文:以投资推进农业集聚的策略 本文作者:李宁顺作者单位: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度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导致农业外资吸引力弱的原因之一。农业投资环境对外商的吸引力较小,政府已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村庄道路差、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制约因素,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农业的欲望,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外商投资硬环境。对此,政府应在财政上给予更大支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积极引导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民间渠道。加强乡村道路,兴建现代化农田水利,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治理耕地、水源等污染问题,在人畜饮水、小水电等工程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本生活条件。 2改善农业投资软环境。投资环境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状况等硬环境,还包括无法用具体的物质形态所表述的投资软环境。与投资硬环境相比,外商投资政策、服务等制度方面的投资软环境对农业外资引进的影响显著。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外资的软环境,制定农业引进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是投资软环境提高的内容之一。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投资项目都存在风险大、利润回收期长的特点,相应的实行投资政策上的倾斜,对于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有促进作用,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例如给予税收优惠或为外商投资农业提供土地出租、延长使用年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免外资企业投资项目的各项税费,保证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同时保证农业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并真正落实,降低外商投资的风险。另一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制度因素是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应建立健全外商农业投资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和法规体系,保障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其三,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设立外商农业投资服务中心,提供农业投资咨询服务,对外商投资项目,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外商投资成本和交易费用。 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 我国农业领域内的外资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各地区在农业外资引进政策措施上存在较大差别,农业项目审批各自为政,缺乏宏观上的政策引导,导致农业外资过于集中在东部地区。农业引资的东、中、西部地区平衡发展应是以后农业外资政策调整主要方向。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外资比重较低,对农业区域协调发展产生影响,尽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鼓励外资向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利用外资已开始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但外资区域分布依然呈现“东多西少”的发展态势。 1加强农业外资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努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农业投资政策环境。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外资的制度环境,制定农业引进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如给予税收优惠或为外商投资农业提供土地使用权审批权限等便利。同时保证农业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并真正落实,降低外商投资的风险。 2西部地区应强化集聚效应、提升区位优势,以吸引外资的进入。西部地区应当依托本地优势农业资源,建立具有地区产业特色的外商投资农业示范园区,有意识地引导外资集聚,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农业示范园区应该建立一些优势农产品产地,使外商就近投资生产,以此避开地理上的障碍、基础设施不足等不利的区位条件,并使其发挥“示范效应”。农业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粮棉油、农林牧渔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格局,还会影响到不同区域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农产品的品质。我国中、西部地区,如内蒙古、新疆、四川等地在农业资源上都有优势产业,如内蒙古的奶业,新疆的棉花、番茄,陕南甘南的苹果,四川柑橘等,这些自然资源优势是相对稳定且不可替代。因此,在农业外资的吸引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强化地区农业资源效应,发挥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在引资中的作用。 3农业示范园区要完善配套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关联。有效的办法有2个,一是搞好东西部产业链的对接。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集聚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应在产业上与东部地区开展垂直分工与协作,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以解决在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市场通路”问题;二是根据产业前向联系,西部地区还应积极引进处于农业产业链下游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销售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强化聚集的根植性。 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资进入农产品深加工领域 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从不被看好的产业变为外商投资的热点领域,吸引农业外资的政策也应由原来的注重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方面的提高,因此除了农业外资投入不断增长外,农业外资区域政策调整更为重要的是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引导。农业外资吸引政策在产业引导上不明显,不能适应农业外商投资所产生的新问题。目前,农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初级加工领域,在农产品深加工及高科技含量、高新技术农业项目少,无法进一步发挥农业外资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作用,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引导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既可以促进农业外资的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也可以消除外资大举进入农业领域对产业安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发展和完善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规模化的区域农业专业化经济体,更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包含了生产养植户、加工生产企业、运输销售企业、中介服务企业甚至政府在内的利益共同体,这一网络组织结构成为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在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会由于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形成的相互信任关系,减少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风险[4]。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还存在产业链条短、分工水平低的发展困境,但是农业生产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对象,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时效性,“迂回生产”程度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其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的难度更大,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发展和完善产业链。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吸纳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内部龙头企业的发展对于整个集群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龙头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生产能力,能够带动较大范围内的农户以及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集群发展和整个地区发展,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因此,中小企业可以依附龙头企业的市场和经营,发挥和利用自身有限资源优势,成为龙头企业的一部分,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共同构建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因此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举措,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加大农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力度[5] 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实力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农业竞争的重点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仅依靠简单的农产品手工加工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企业必须进行技术的升级。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其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不同,区域性农业技术创新集群目前在我国还停留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层面。在企业作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农业技术创新短期内对政府的依赖性还很强。因此,政府要搭建技术创新的平台,协助集群内部的企业组建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风险投资剖析及其策略 本文作者:胡晓宇何平均杨璐嘉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1主要优势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回报性,有利于吸引风险资金。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风险投资是将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内在的高收益性吸引着为了高利润甘愿冒高风险的风险资本。 (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高新技术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扩散而不断形成产业的过程。它以高技术研究成果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经过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和市场开发四个不同特征阶段,使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其最终目的是高新技术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获得高经济效益。高新技术成果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源头和根本,也是风险投资的市场所在。因此农业高新技术不断形成市场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我国农业高新技术迅速发展,有充足的项目可供风险资本选择。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视,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并已在一些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近几年,在我国农业科研中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系列新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成功,如生物技术育种、重组生物制剂、动物克隆及转基因动物技术等,使农业成为现代生物高新技术应用的活跃与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使风险资本有了一个更广阔的投资渠道。 2主要劣势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高风险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且,农业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农业科技进步相对缓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加之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品推广难度很大,本身具有高风险性,使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2)投资主体、融资渠道仍很单一。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主要以自筹资金、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为主,个人投资与社会投资所占的比例较低,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还未形成。而且,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尤其高,政府拨款占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这种单一的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制约了风险资本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 (3)缺乏先进正规的风险投资公司、农业科技企业和专业中介机构。我国风险投资才刚刚起步,发展很不成熟,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企业缺乏先进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理念。而我国的农业科技企最初大多是由国家科研结构、大学和国有企业建立起来的,国有比重很大。加之,农业高新技术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因此,大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还们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权责利明晰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风险投资活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各方面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但是金融体制及配套机制仍然落后,金融及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成熟,专门服务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仍未起步。 3主要机会 (1)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创业板市场的建立。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为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提供了一个长期直接融资的渠道,积极地推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资本的显著特色是追求资本利得,因而通常与风险企业上市相关联。通过股权转让活动,一次性地为投资者带来尽可能大的回报收益。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了新的方式。 (2)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政府为了鼓励发展风险投资,明确指出:“要培育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建立风险投资撤出机制。”同时,为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些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贷款、土地使用费、土地租赁费及其他费用方面给予各种优惠条件。 (3)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加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我国加入WTO之后,努力促进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最新的观念、技术和世界大市场赋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空前的发展空间,催化着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由幼稚迅速发展成熟。此外,人才、资本的引进更加方便,扩散更加迅速,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4主要威胁 (1)风险资金规模不足,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多阶段和长周期的复杂过程,每一阶段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而且,随着产业化的进行,这种资金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满足以在不同阶段对资金的巨额需求。由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和贷款无保障,银行一般不愿意对高新技术项目贷款,如果贷款成功,高新技术企业负担的资金成本也很高,因此政府拨款和风险资本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但由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关键技术的开发缓慢,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的绩效不明显。加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使得风险资本转向了发展比较成熟,风险相对可控的其他高新技术领域。风险资金转向直接导致风险资金规模不足,使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风险无法分散。 (2)国外成熟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冲击着国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早,发展积极。目前,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投资已有相当大部分转向了市场,农业高新技术投资基本上都来自于企业,国家投资的比例在下降,许多国家都把二板市场作为一条重要途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培育农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上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风险投资有起步晚、发展慢的先天缺陷,虽然经过长期的摸索,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也逐渐发展起来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水平。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发,国外风险资本开始大量涌入,给国内的风险资本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力,而且,国外风险资本很少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还很稚嫩,尤其是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进行SWOT分析之后,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因而,我们结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内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外部的主要机会和威胁,提出了以下四种发展战略: 1优势———机会(SO)战略,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 首先,我们要继续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一方面,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积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多可供风险资本选择的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结合农业高新技术项目本身的高回报性来吸引国内外风险资本进入。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化、一体化带来的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学习最新的观念、技术,大量引入人才、资本,有效催化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成熟。最后,还要依靠不断完善的证券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风险资本的有效退出,为风险资本提供有力保障,以方便风险资本的进出。 2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尽量规避农业自身的特殊风险。同时,利用充分流动的国际市场,引进新技术和专业人才,有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盈利,以减弱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高风险。其次,随着证券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机制正在不断完善。我们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市场投资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兼容多种发展模式。最后,以现有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式和发展经验,创建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并且建立、完善中介机构体系。 3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 资本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国外发达的风险投资企业为本国风险投资提供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冲击着本国风险资本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紧紧抓住机遇的同时,充分利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巨大优势来面对挑战,更好地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即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引进大量风险投资人才,提高风险资本的运作效率和高新技术项目的转化率。另一方面,依靠不断培育出的大量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本身的高收益性来吸收更多风险资本进入,以缓解风险资本规模不足、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抑制发展的威胁。 4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 弱点和威胁使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若处理不当,可能严重制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因此,首先为了尽量规避农业自身的特殊风险,我们应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提供更多优质的高回报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吸引更过国内外风险资本进入。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转变观念,积极吸收多元化投资,要充分应用市场投资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支持,以缓解风险资金规模不足的威胁。再次,以现有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创建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同时,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体系。最后,化挑战为机遇,吸引国外风投资本进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缓解国外风险资本进入对本国风险资本的冲击。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并且展现了其活力和发展前景。风险投资的引入,从多方面促进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但是,风险投资在我国刚刚起步,外部环境不成熟,风险投资本身也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市场环境、组织结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与对策,不断加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力度,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风险投资探究 本文作者:吴亚男王秀芳田美焕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后续管理机制 根据以上风险特征,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科技创业公司的投资后续管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委托风险管理,二是增值管理。 1委托风险管理 (1)可转换优先股股权设计。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之一是可转换优先股股权设计。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投资得到一定比例的可转换优先股,当农业科技创业企业收益低的时侯,优先股会得到比普通股高的回报;当企业出现问题,优先股可以转换成普通债券要求偿还;当企业预期收益高时,优先股可以转换成普通股得到更多的回报。可转换优先股股权工具被广泛的运用在创业风险投资实践中,这类投资工具不仅风险低,可控性好,而且在约束创业企业家行为、激励创业企业家努力工作方面有良好的效果。(2)进驻董事会,行使决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有权利参加农业科技创业企业董事会并获得一定数量的董事席位,从而拥有了重大战略决策的决定权,能够参与企业战略决策,比如修改公司章程、企业并购和企业清算等,保证了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控制权。(3)监控财务报告,控制投资进度。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阶段注资方式控制投资进度,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委托风险。通过分期考察被投资农业科技企业的财务报告,了解创业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潜在的问题,据此决定下期是否投资、投资多少以及投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农业科技企业家认识到所得资金和经营成绩是正相关的,从而形成有效激励;同时给予创业投资机构视企业发展状况和前景选择追加或撤资的权利,降低了投资风险。实践证明,投资的期间越短,投资轮数越多,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企业的约束力度越大,委托风险就越小。 2增值管理 (1)提供信息和专家,化解创业企业技术风险。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利用其广泛的信息网络向农业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国内外技术发展信息,招募技术开发人才,帮助创业企业攻克技术难关。(2)制定策略,寻找客户,化解创业企业市场风险。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资源优势和业内声誉、地位帮助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开拓市场,吸引客户。帮助创业企业寻找重要客户,扩大企业的营销网络,完善企业的营销策略,从而最大化降低创业企业的市场风险。(3)参与战略决策,提供管理服务,化解创业企业管理风险。创业投资家可以利用其在董事会的地位选择高级管理人员,并通过专家顾问身份指导企业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帮助制订人力资源政策,培训高级管理人员等,向创业团队提供管理建议和意见。(4)开辟融资渠道,完善财务制度,化解创业企业财务风险。当农业科技创业需要后续资金或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有能力在短时期内为创业企业筹集发展需要的巨额资金,比如提供担保为创业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帮助企业上市融资等。此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还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相应的财务服务,包括资产结构优化、财务制度完善以及重大合同的谈判、交易条件的评价等。 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后续管理的建议 1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应当与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密切合作,适当加大后续管理的力度,更多关注非财务信息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较多关注的是创业企业的财务报表,我国农业科技创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产品、技术、组织架构和人事管理等非信息方面区别于其它行业而具有自身复杂的特点,应更多关注此类信息的收集。为了更好的收集信息和介入管理,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应当与农业科技创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双方的长期合作机制。 2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适当增加农业科技创业企业投资项目数量 我国投资于农业科技领域的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总量不多,而且大多属于中后期投资,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经验缺乏导致相关信息的收集成本很高,如果一个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多投资于几个农业科技创业项目,不仅可以积累投资经验,而且相关信息收集的平均成本会随着投资项目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3选择联合投资和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风险 联合投资和组合投资通常是指多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对某一家或者某几家创业企业项目进行投资。创业企业家可以突破地域、资金和精力的限制,有利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项目选择的准确性,分担项目风险。据EVCA统计,2001年欧洲实行联合投资的金额约占全年投资金额的30%,在美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所以,我国的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也应该积极采取联合投资和组合投资策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目标。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水利投资影响思考 1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规模 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受到社会资金拥有量,资源的充余程度,以及技术的允许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在某种因素不充分的条件下,以该因素最大的可能保证程度确定总体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在各种因素不固定,并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投资观模,则应通过投资规模与费用、效益及各因素的变动关系去评价。下面从这一方面介绍合理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1增危(边际)分析法。这种方法表示为:在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大,投资效益与投资费用呈某种曲线函数关系的条件下,以增量效益等于增量费用时,工程净效益为最大,这时投资规模设为合理。 1.2替代措施投资回收年限法。此法是采用整个工程投资费用与其替代措施费用相比较得到的投资回收年限与其标准值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投资经济效果,确定投资规模的。当替代措施所完成的生产内容在质量、数量和可靠性等方面未能达到完全等价时,则其不等价部分需由相应措施予以补齐,以达到在满足生产需要方面是等价的,并且是可比的。 2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 农业水利工程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投资过程中要依赖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利用、消耗和创造一定的经济因素,因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包括资金、技术和资源等。 2.1资金制约因素。资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但是在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过程中,其资金的占用和回收,具有同其它经济活动不同的特点,因而资金制约因素则更显得重要。首先,农业水利工程对资金的占用具有大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水利工程的投资,要量力而行,慎重上马。上马以前,不但要考虑当年的资金供应情况,而且要考虑以后几年的供应情况,事先做好调查研究,确保以后的资金供应,以避免上马后资金无着落,从而被迫停工待建、缓建或下马停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要充分协调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可能对全局和将来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这势必影响局部和短期资源的开发,因而在确定工程规模时,应把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结合起来考虑。在资金分配上,在照顾到全局和长远的经济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做好对见效快、收益大、资金回收期短的建设项目的供应。其次,农业水利工程因效益发挥过程历时较长,资金回收具有持续性。如一个大型水电站从第一台机组投人运行到装完最后一台机组,往往需要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或更长时问;一个大型灌区从开始引水发挥初期灌溉效益起,到达到设计灌溉面积或效益充分发挥时止,往往也要经历不短的过程。这一特点,要求在设计工程规模时,要考虑到资金回收中对资金的再利用,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并且在确定配套工程建设规模和步骤时,也应根据这一特点合理安排,以使其规模相统一,不会造成一定时期的闲置。 2.2技术制约因素。一般说来,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性是很强的。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求具有各方面的技术,而且因施工对外在环境与自然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要求施工应因势利导、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首先,施工技术只有综合性的特点。一般地,一项水利工程不只是针对—个项目的开发,而是具有多目标开发的性质。如灌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旅游等方面,因而要求施工应针对各种目标开发多种技术,并且各种技术要求的差异性较大,只有对技术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施工面比较大,施工期比较长,施工点较多,也决定了各项施工只有较大的差导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个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使施工顺利进行。其次,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施工多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不阿情况因势利导,以充分发挥当地的水利资源,并使施工省时省费,顺利地进行。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求具有过硬的一般施工技术,而且要求地质、水文、测量勘探等多种技术知识,以保证在具体的条件下把水利工程建好。由于以上施工的技术要求,在确定水利工程投贷规模时,应正确估计自己的技术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技术特点的项目进行施工,而不可在没有技术保证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规模、多项目的开发,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2.3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在建设过程中消耗一定的物资和其它资源,而且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资和资源;不但要占用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而且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电力、燃料等多种加工资源。因而,在确定工程的规模时,应研究资源和物资对工程建设和建成使用过程的保证程度,以使资金供应与物资供应相结合,有利于工程建设和效益的发挥。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包括占用一定的水资源、地域面积、以及该区城内的植被、矿产等资源。对自然资源占用的考虑,主要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与非工程项日效益相比较。即考虑水利工程的机会成本,主要表现在为工程前与工程后的效益际合效益)差别如何,该项工程与其他项目的效益如何等。特别是工程效益与其它效益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则要衡量因工程因素增加的效益与其占用资源减少的效益差额,并以其差额随工程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个规律,确定合理构投资规模。其次,对电力、燃抖、建筑材料等加工资源的占用。一般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建设完成后使用过程中对电力、燃料等的消耗。在目前,由于电力、燃料、建筑材抖比较短缺,工程每多消耗一部分,其他部门和项目就少消耗和使用一部分。据计算,我国目前约缺电400-500亿度、缺煤2000万吨以上,仅供电一项,使国民经济总值减少?60亿元,减少盈利180亿元。由此可见,增加一部分水利工程的规模,就会消耗一部分电力、煤碳等资源,从而就会扩大国家在上面的缺口,也就使国家因此多一部分损失。所以,水利工程的规模,应联系其建设和建成使用后,对各种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来确定,综合估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以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3农业水利工程的投资方向 3.1急需项目优先的原则。在目前资金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毫无遗漏、不分轻重一起抓,而应看准本区的薄弱环节,明确今后一段时间里当地水利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确定急需项目优先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急需项目,如灌溉工程,防洪抗涝的蓄洪水库等项目。 3.2抓好配套工程建设的原则。目前尚有很多半拉子工程,由于工程不配套,效益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使原有投资的经济效果降低。因此,在确定投资方向时,应根据轻重缓急,争取尽早配套,乡间配套工程投资,以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一般来说,这些配套的补充投资不多,但经济效果较好,所以从单项效益上也都很好。实际投资过程中切忌旧工程不配套,又铺新摊子,从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3.3关键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其一项目从整体上影响和决定其它项目的建设。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抓住关键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总体上减少各项工程的投资费用,提高投资效益。 3.4新建与更新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对旧的水利工程进行更新改造,一般情况下要比新建项目省工省力,并且投资效益不错。当然,如果旧的项目不能适合生产的要求,则应果断选择新项目的建设。因而,在投资过程中,应正确评价新建与更新改造项目的效益,合理选择,既不能把工程始终维持在原来水平上,又不能忽视对旧项目的更新改造,以充分利用原有项目,提高投资效益。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水利投资规模探析 1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规模 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受到社会资金拥有量,资源的充余程度,以及技术的允许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在某种因素不充分的条件下,以该因素最大的可能保证程度确定总体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在各种因素不固定,并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投资观模,则应通过投资规模与费用、效益及各因素的变动关系去评价。下面从这一方面介绍合理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1增危(边际)分析法。这种方法表示为:在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大,投资效益与投资费用呈某种曲线函数关系的条件下,以增量效益等于增量费用时,工程净效益为最大,这时投资规模设为合理。 1.2替代措施投资回收年限法。此法是采用整个工程投资费用与其替代措施费用相比较得到的投资回收年限与其标准值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投资经济效果,确定投资规模的。当替代措施所完成的生产内容在质量、数量和可靠性等方面未能达到完全等价时,则其不等价部分需由相应措施予以补齐,以达到在满足生产需要方面是等价的,并且是可比的。 2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 农业水利工程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投资过程中要依赖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利用、消耗和创造一定的经济因素,因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包括资金、技术和资源等。 2.1资金制约因素。资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但是在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过程中,其资金的占用和回收,具有同其它经济活动不同的特点,因而资金制约因素则更显得重要。首先,农业水利工程对资金的占用具有大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水利工程的投资,要量力而行,慎重上马。上马以前,不但要考虑当年的资金供应情况,而且要考虑以后几年的供应情况,事先做好调查研究,确保以后的资金供应,以避免上马后资金无着落,从而被迫停工待建、缓建或下马停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要充分协调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可能对全局和将来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这势必影响局部和短期资源的开发,因而在确定工程规模时,应把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结合起来考虑。在资金分配上,在照顾到全局和长远的经济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做好对见效快、收益大、资金回收期短的建设项目的供应。其次,农业水利工程因效益发挥过程历时较长,资金回收具有持续性。如一个大型水电站从第一台机组投人运行到装完最后一台机组,往往需要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或更长时问;一个大型灌区从开始引水发挥初期灌溉效益起,到达到设计灌溉面积或效益充分发挥时止,往往也要经历不短的过程。这一特点,要求在设计工程规模时,要考虑到资金回收中对资金的再利用,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并且在确定配套工程建设规模和步骤时,也应根据这一特点合理安排,以使其规模相统一,不会造成一定时期的闲置。 2.2技术制约因素。一般说来,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性是很强的。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求具有各方面的技术,而且因施工对外在环境与自然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要求施工应因势利导、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首先,施工技术只有综合性的特点。一般地,一项水利工程不只是针对—个项目的开发,而是具有多目标开发的性质。如灌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旅游等方面,因而要求施工应针对各种目标开发多种技术,并且各种技术要求的差异性较大,只有对技术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施工面比较大,施工期比较长,施工点较多,也决定了各项施工只有较大的差导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个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使施工顺利进行。其次,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施工多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不阿情况因势利导,以充分发挥当地的水利资源,并使施工省时省费,顺利地进行。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求具有过硬的一般施工技术,而且要求地质、水文、测量勘探等多种技术知识,以保证在具体的条件下把水利工程建好。由于以上施工的技术要求,在确定水利工程投贷规模时,应正确估计自己的技术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技术特点的项目进行施工,而不可在没有技术保证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规模、多项目的开发,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2.3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在建设过程中消耗一定的物资和其它资源,而且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资和资源;不但要占用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而且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电力、燃料等多种加工资源。因而,在确定工程的规模时,应研究资源和物资对工程建设和建成使用过程的保证程度,以使资金供应与物资供应相结合,有利于工程建设和效益的发挥。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包括占用一定的水资源、地域面积、以及该区城内的植被、矿产等资源。对自然资源占用的考虑,主要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与非工程项日效益相比较。即考虑水利工程的机会成本,主要表现在为工程前与工程后的效益际合效益)差别如何,该项工程与其他项目的效益如何等。特别是工程效益与其它效益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则要衡量因工程因素增加的效益与其占用资源减少的效益差额,并以其差额随工程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个规律,确定合理构投资规模。其次,对电力、燃抖、建筑材料等加工资源的占用。一般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建设完成后使用过程中对电力、燃料等的消耗。在目前,由于电力、燃料、建筑材抖比较短缺,工程每多消耗一部分,其他部门和项目就少消耗和使用一部分。据计算,我国目前约缺电400-500亿度、缺煤2000万吨以上,仅供电一项,使国民经济总值减少?60亿元,减少盈利180亿元。由此可见,增加一部分水利工程的规模,就会消耗一部分电力、煤碳等资源,从而就会扩大国家在上面的缺口,也就使国家因此多一部分损失。所以,水利工程的规模,应联系其建设和建成使用后,对各种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来确定,综合估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以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3农业水利工程的投资方向 3.1急需项目优先的原则。在目前资金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毫无遗漏、不分轻重一起抓,而应看准本区的薄弱环节,明确今后一段时间里当地水利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确定急需项目优先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急需项目,如灌溉工程,防洪抗涝的蓄洪水库等项目。 3.2抓好配套工程建设的原则。目前尚有很多半拉子工程,由于工程不配套,效益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使原有投资的经济效果降低。因此,在确定投资方向时,应根据轻重缓急,争取尽早配套,乡间配套工程投资,以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一般来说,这些配套的补充投资不多,但经济效果较好,所以从单项效益上也都很好。实际投资过程中切忌旧工程不配套,又铺新摊子,从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3.3关键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其一项目从整体上影响和决定其它项目的建设。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抓住关键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总体上减少各项工程的投资费用,提高投资效益。 3.4新建与更新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对旧的水利工程进行更新改造,一般情况下要比新建项目省工省力,并且投资效益不错。当然,如果旧的项目不能适合生产的要求,则应果断选择新项目的建设。因而,在投资过程中,应正确评价新建与更新改造项目的效益,合理选择,既不能把工程始终维持在原来水平上,又不能忽视对旧项目的更新改造,以充分利用原有项目,提高投资效益。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投资项目财务问题探究 一、农业投资项目的涵义 世界银行出版的《农业项目的经济分析》中认为,所谓农业项目就是企业运用各种资源以获得利润的全部复杂活动,我们一般把农业项目看成是一个运用资金以形成固定资产,再由它们在一段时间内提供效益的投资活动。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农业项目不同于简单的再生产,而是指在农、林、水、气等部门中,为扩大农、林、牧、副、渔业长久性的生产规模,提高其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而形成新的固定资产的活动。 二、我国农业投资项目的主要特征 农业项目除了具有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管理职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交织的过程。农业项目将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作用过程有机结合,具有许多不同于投资其他产业的项目特征,如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投资规模大、效益低、风险大等,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特征有:(1)农业投资项目受资源限制比较强,具有地域性;(2)农业投资项目的效益具有不稳定性,投资见效慢,具有滞后性;(3)农业投资项目的实施与农户利益紧密相关。 三、我国现行的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投资项目所使用的财务评价体系普遍借鉴了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体系,是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为主要依据,根据表内各指标计算出各种财务指标,来反映项目财务可行性,满足投资人的决策需求。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四、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应用 为了说明现行的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体系在评价项目可行性时存在的不足,本文应用一个实际案例做出分析。某新建项目,类属畜牧养殖业。项目总投资3728.01万元,占地面积约3公顷。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投资。项目计算期为14年,其中建设期1年,第2年为投产期,生产负荷率为70%,第3~14年为达产期,生产负荷率为100%。预计年产值1564万元,利税517.02万元。贴现率按10%计算。根据实际资料选取财务基础数据,按有无对比法,经计算分析得到简化的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如表1所示)。通过报表数据分析可知,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29.08%;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4.07年,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4.73年;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5.62%,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8.28%;税前财务净现值4100.92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3559.02万元;借款偿还期3.24年;资产负债率54.45%;流动比率4.07;速动比率2.07;盈亏平衡点47.87%。可见,应用现行的农业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评价结论应该认为这是一个前景极好的项目,具有财务上的可行性。但是,根据财务分析报表数据可以推算出,本案例中,项目建成后,年均收入1210.56万元,年均利润总额550.11万元,达产后年均收入1703.76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22.31万元,年均单位面积收入约为567.92万元/公顷,年均单位面积利润约为274.10万元/公顷,显然,这样的纯收入和利润相当高。但是笔者考虑到农业项目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假定该项目所在地区近10年内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为25%,那么可以认为其收益和利润应当扣除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进而将会减少25%经济利益;再考虑农业项目具有多个投资主体,应扣除各个利益相关有的应得利润;最后如果再将项目受市场风险影响的多个因素考虑进去后,最终的项目财务效益很可能并不很高。因此可以认为,仅仅从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不确定性分析来评价农业项目的财务效益不能完全满足农业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要求。实际上,在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中计算出来的项目总体效益普遍较好,这是农业项目自身特点、现有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所共同决定的。这样的财务评价体系对农业项目来讲并不全面,现行体系中的指标设置存在着不足。 五、农业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投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农业项目自身特点与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不适用性已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原有指标存在的缺陷 首先,投资回收期指标只进行静态分析,缺少动态分析。我们知道,投资回收期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追加投资回收期和动态追加投资回收期几种。现行的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由于动态指标计算烦琐,普遍只简单地采用静态投资回收期一种形式。实际上,静态投资回收期由于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计算结果往往较其他计算方式短,这样不利于投资者准确把握项目投资风险,做出科学决策。其次,对于农业项目,净现值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其投资收益。在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中,净现值是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个指标,它的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且以定量化的形式表示项目的投资收益,直观且易行。但是,净现值指标也有一定的缺陷。比较明显的是,该指标不能说明项目在运营期内各年的经营成果,更不能反映出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同时,如何确定基准收益率的问题也很有争议。笔者注意到,使用净现值指标计算出的农业项目投资收益普遍较高,这与农业项目的规模较大的特征不无关联,但是单位投资的收益状况却无法从该指标中反映出来,因此,仅仅用净现值指标衡量农业项目投资收益是有失偏颇的。第三,清偿能力评价指标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农业项目使用的清偿能力指标主要有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仅以这几个指标来衡量农业项目的借款偿还能力并不全面。它们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项目潜在的资产变现能力与全部债务的构成,如流动比率,仅仅是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确定项目资金的流动性,判断项目短期资产到期转化为现金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实际上,农业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资金周转速度一般较慢、资金回收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而现有的这4个指标均无法体现出这些特点,一些影响项目资金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因素未能以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导致清偿能力评价不全面。 2.未考虑农业项目的多元投资主体 现行的农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只注重项目的总体效益分析。事实上,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时,虽然通过编制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可以计算出投资利润率等其他产业项目的常用指标,但这些指标只是针对企业一个主体的。我国的农业项目有3个重要的投资主体———企业、农户和政府,其中企业与农户还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属于上下游关系。对于若干个相互独立且又具有一定联系的投资主体,需要考虑不同的数据和参数,进而形成不同的财务评价结论。因此,简单地套用一般项目指标体系的财务评价模式,对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项目是不科学的。 3.忽视农业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 现行农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仅仅局限于定性评价方面,而没有设置定量的评价指标。实际上,在农业投资生产实践中环境因素往往是制约很多项目不能顺利完成的重要根源。农业项目中很多具体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对项目周围的生态、资源、居民等造成一系列长期的影响,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水体污染、植被破坏、耕地占用等,如果在项目评估阶段不充分考虑进去,将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应以定量的形式将环境影响因素纳入项目财务评价范围之内,提高项目评价的社会效益。 4.财务风险分析不全面 财务风险因素分析是进行项目整体风险控制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项目财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农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重效益分析而轻风险分析的现象,它只将不确定性分析单独列示于盈利能力分析和清偿能力分析之外,使财务分析中的风险评价水平大大降低。投资作为一种逐利活动,其风险和收益是呈同向变化趋势的,而农业投资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其风险普遍高于其他产业,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在关心项目收益的同时也更关心预期的风险因素,因此,仅仅做到简单的不确定性分析,缺少风险评价指标的财务评价体系显然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更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项目风险的构成。 5.指标相对独立,缺少综合评价方法 在进行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时,可运用的方法、指标都较多,但从实践中人们发现,应用不同的方法与指标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完全相悖。这是由于不同的指标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价的,那么究竟应该以哪些指标作为投资取舍的主要依据,哪些指标作为辅助的参考依据,现行财务评价体系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任何一个指标在应用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缺陷,仅仅孤立地分析某一个或几个指标难免有失偏颇,如果可以将这些分散的指标通过某种方法综合起来考虑,将使农业项目的投资决策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外商投资思考 一、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现状 (一)规模相对有限但持续增长 尽管到2007年底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为320亿美元,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主要布局在东道国下游价值链(农业加工和超市)的跨国公司还通过投资上游的农业生产和订单农业放大了跨国公司对农业的参与程度和规模。例如,2005-2007年仅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就高达400亿美元。尽管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规模有限,但是却从20世纪末每年不足10亿美元持续上升到2005年到2007年的每年30亿美元。尽管就全球总体来看,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所占比例很低,但在喀麦隆、老挝、马来西亚等特定的欠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土地大多采用长期租赁制度以及鼓励农业吸引外资,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所占比例则相对较高。 (二)目的地和来源地高度集中 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目的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2007年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总量的78%。2005年到2007年年均流入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中国、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占同期全球20个最大流入国年均流入总量的72%。2007年底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越南、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占同期全球20个最大流入国流入总存量的62%。目前,埃塞俄比亚、苏丹、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是最大的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 (三)产品集中而且地区专业化明显 外国直接投资相对集中于甘蔗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集中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直接投资还投向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相关作物生产。从地区专业化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在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小麦、水稻、甘蔗、水果、大豆、肉类和家禽等领域。在中美洲主要集中于水果和甘蔗。跨国公司在非洲主要投资于水稻、小麦和油料等主要粮食作物,同时还对南非的甘蔗和棉花以及东非的花卉栽培很感兴趣。跨国公司在南亚主要关注水稻和小麦的大规模生产,而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更关注经济作物、肉类和家禽领域。另外,跨国公司在转型国家更关注乳制品领域。 (四)跨国公司参与方式多元但以订单农业最显著 跨国公司对国外农业的参与方式主要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具体包括:控制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资产和控制不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资产两种形式);管理合同和许可;订单农业(包括2-5年的中短期、5年以上的长期)以及制定农业领域的标准和规范。其中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最重要。但就地理分布、国家层面的活动密度、覆盖的商品类型来说,订单农业最突出。跨国公司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订单农业和其他非股权形式。例如,2008年雀巢公司已与80多个发展中和转型经济国家的60多万家农场签订契约,直接获得他们的农产品供应。新加坡的Olam公司与分布在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家供应商建立起全球订单农业网络。订单农业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在个别国家还集中分布。例如,巴西75%的家禽生产、35%的大豆生产,越南90%的棉花和鲜奶、50%的茶叶以及40%的大米以及肯尼亚大约60%的茶叶和甘蔗通过订单农业形式采购或者生产。订单农业的产品分布范围从家畜到主要粮食产品再到经济作物。例如,Olam公司通过这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腰果、棉花、香料、咖啡、可可和糖料等17种农产品。联合利华除向第三方供应商采购外,还利用订单农业从发展中国家的10万多家小农场和大农场采购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占其原材料采购的三分之二。 (五)农业跨国公司形式多样、分布集中从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 跨国公司主要有三类。一是以农业为基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跨国公司。二是同农业相关主要从事农业上游或者下游价值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包括食品加工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农业投入品的交易商和供应商。三是一些以国有企业、主权财富基金和国际机构为代表的新投资者。以农业为基础的跨国公司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几乎占一半,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食品和非食品生产的重要竞争者。例如,按照国外资产规模来看,以农业为基础的全球25大跨国公司中,13家总部在发达国家,12家总部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最大一家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拥有50亿美元海外资产的SimeDarby,美国的DoleFood和DelMonte位居第二和第三。同农业相关的最大跨国公司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占支配地位。与农业相关的5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39家总部在发达国家,25家最大零售和超市型跨国公司中的22家来自发达国家。与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通常比以农业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其中尤以食品和饮料行业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例如,雀巢公司、沃尔玛分别控制了660亿美元、63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而以农业为基础的最大跨国公司SimeDarby的海外资产还不到雀巢的十分之一。总部位于发达国家的9家最大食品和饮料行业跨国公司每家拥有2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它们拥有的海外资产总额超过最大的50家公司总额的三分之二。而新投资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商业性投资和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它们投资农业的主要动因。尤其是来自朝鲜和海湾国家的国有企业和基金,它们投资于海外农业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例如,基于巴哈马的国有资金农业资本基金公司为支持政府的粮食安全政策而投资于海外粮食生产。阿联酋的Vision3和美国的高盛集团看重全球欣欣向荣的粮食市场机会。目前对外通过所有权和长期租赁形式获取土地的最大直接投资国主要包括巴哈马、中国、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朝鲜和阿联酋。 二、中国农林牧渔业吸引与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 (一)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主渠道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主要有三类渠道。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主要以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提供的小型无偿援助项目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吸收贷款成为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资金使用的附加和约束条件增多,我国获得国外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日趋减少,以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外国商业投资逐渐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八五”以前我国农业利用的外资中外国直接投资不到20%,“八五”期间该比例已达到62.8%,“九五”开始更大,1995年已到95.6%,近年来则几乎全部农业外资都是直接投资。 (二)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偏小 1998年以来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中国农业,但项目数量却一直徘徊不前,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偏小。以狭义农业为例,1999-2008年累计项目数5149个,其中1999年项目数为456个,而2008年仅为470个。从广义农业来看(即农林牧渔业),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到2008年每年流入额从6亿美元到12亿美元,其间广义农业直接投资项目累计为10622个(仅占全国所有直接投资项目数的3%),累计农业直接投资流入额为100亿美元(仅占全国所有直接投资流入额的1.5%)。其中2008年广义农业新设项目数为803个,新设项目实际利用外资为10.6亿美元,新设立项目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同期吸收外资总量的2.92%和1.14%。因此,总体上目前我国广义农业利用外资在全部利用外资中所占比重仍不足2%。尽管考虑到统计口径问题,我国仍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约20%的比重差异明显。显然,我国在农业利用外资方面还有巨大潜力。 (三)外资来源地和目的地分布集中 外资来源地高度集中在最大的五个国家和地区。从2007年、2008年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来自最大的五个来源地的实际投资所占比例都在80%以上。2008年东部地区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吸引外资的新设项目数的占比分别为70.64%、51.11%、60.53%和84.62%,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占比分别为86.10%、35.64%、54.44%和96.94%。而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又是东部地区最主要的省级目的地。在这些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国别和行业集聚现象。例如,韩资在连云港、日资在无锡以及台资在扬州集聚,而且水产养殖加工、畜禽养殖加工及木材加工FDI集聚较为明显。各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地理位置以及示范效应等可能是形成外资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四)独资是利用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我国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独资企业。 三、发展中国家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潜在效应:以中国为例 尽管跨国公司及其投资并非唯一甚至主要因素,但是它们通过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等形式确实在许多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农业外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可能体现在资本形成、技术转移和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当然实际效应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农业领域差异很大,而且受到跨国公司参与形式、东道国制度环境以及发展水平的影响。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而言,三农问题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探讨农业外商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潜在效应和挑战。其中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领域,农村则是农业生产的环境。 (一)可能的积极效应 1.对农民问题的积极效应订单农业的发展是帮助农民进入国际市场和提升他们的自身技术与商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农业跨国公司非股权形式的参与越来越多。订单农业就是农民与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或者机构通过非股权的契约安排而开展的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同意按照契约中约定的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期和其他条件向跨国公司交付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从而为农业价值链下游环节的跨国食品制造商、生物能源生产商、零售商从分布在不同东道国的当地农民手中获取农产品投入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订单农业使得跨国公司能比在现货市场更好地控制产品规格和供应,同时还使得跨国公司节约资本、减少风险并比土地租赁或者拥有土地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一直从事生存型农业的大量农民通过订单农业获得可以预期的收入、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来自跨国公司的信贷、专有知识、技术及方法的支持。显然,参与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的农民在严格履行契约的过程中会扩大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空间和途径渠道,也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农业专业技术和开展商业化农业生产的素质技巧。 2.对农业问题的积极效应外商投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资本形成、农业技术转移、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在资本形成方面,粮食供求矛盾的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投资不足恰恰成为困扰中国农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突出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内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较为丰富,资本却极为稀缺,增加农业资本投入将更有效地提高农业原有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发达国家主导的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广泛深度介入农业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环节,它们参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将强化原本薄弱的农业关联投资效应,扩大投资带动效应。事实也证明,外资的流入已经成为拉美各国农业现代化重要资金来源,极大缓解了这些国家国内农业投资不足的压力。在农业技术转移方面,目前中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仅有50%,比发达国家低20%,农业技术装备落后、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掣肘。尽管只有很少的发展中国家获益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但农业部门引入外资确实可以获得直接收益,而且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扩散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经济长期增长。例如,外国资本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高效杀虫剂、高质量化肥等物质手段,而且这些物质手段会很快扩散,有关部门和农民不仅大大降低自己研发这些手段的昂贵成本,而且保证了农业生产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在农业现代化方面,《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称,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已经促进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发展。在中国,农业引资促进现代生产体系的建立,培育了一批农业生产基地,使沿海一些地方农业逐步走上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之路,也使农产品出口由量多值低的初级产品向着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转变。在拉美,外国资本给各国带来了急需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营销理念,有力地冲击了拉美农村落后的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美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对农村问题的积极效应外商农业投资也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村外向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在农村外向化方面,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也推动当地农村跟更远的城市、国际市场进行更加密切广泛的信息、产品和人员的交往,带动当地农村外向型发展。在农村城市化方面,外来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以及生存型农业转向商业化农业,此外还在增加农业收入的同时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同时,为吸引外商投资于当地农业,当地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准备城市生活所需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为当地农村的城市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诱因。 (二)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1.对农民问题的挑战 外商农业投资对农民直接带来产业竞争和失业的挑战。一方面,订单农业模式下,实力和规模有限的小农与少数几家大型卖家(农业跨国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会引起严峻的产业竞争问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农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企业化、商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当地小农缺乏稳定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准时的交货能力、足够解决争端的法律手段以及有效缔结与管理契约的能力。这既不利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因为外商在直接投资中和众多分散农户打交道交易成本和风险太高),也不利于形成与外资企业相竞争的谈判力,当地小农的生产资料投入和产品销售受到外商支配。另一方面,大型先进的外商进入使得资本密集型技术得到大规模使用,当地的小农生产受到排挤,农业劳动力失业将会加剧。这也是拉美农业引进外资的重要教训。 2.对农业问题的挑战 外商农业投资对农业形成结构单一、粮食安全和地位附属形成挑战。在农业结构方面,除了最近南南合作中加强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投资,目前跨国公司的农业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上。外商偏重经济作物等出口农业将会导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在粮食安全方面,尽管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的参与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但是仍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它们的参与在多大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国家的主食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并不特别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食作物的生产。显然,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希望通过跨国公司参与农业提升粮食安全的战略形成严峻挑战。在东道国农业地位方面,实力更加强劲的农业外商极可能在东道国具有潜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弱质产业领域形成垄断,从而剥夺了这些国家相关产业的未来成长空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往往凭借强大的资本、技术、品牌、渠道、市场等优势迫使一些国家的企业转让和放弃本土名牌以全力塑造自有品牌,造成当地农产品品牌无形资产的流失。品牌的丧失和成长空间的压缩使得相关国家的农业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和食品出口贸易等方面处于受支配地位。 3.对农村问题的挑战 外商投资还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问题带来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尽管具体的影响模式还不明确,但是有案例表明,跨国公司尽管可能带来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对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使用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跨国公司也可能转移不适用于当地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技术或者维持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阻碍当地农业技术进步。另外,跨国公司过度投资开发可能导致农业资源掠夺式经营,单一种植损害生物多样性,致癌药物使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跨国公司拥有或者控制大量农田还会引起明显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根据非政府组织GRAIN在200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日本食品企业2006到2008年间在巴西、非洲和中亚等地租用和购买大量农田以种植有机作物,目前日本拥有超过国内农田三倍的海外农田。例如,日本三井公司2007年底在巴西购买10万公顷农田种植大豆,涉及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日本本土可耕种农田面积的2%。一直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约旦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在老挝、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亚和欧洲的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寻找屯田机会。跨国公司的这些举动无疑会在当地引起关于传统农业文化等非物质遗产、土地主权等社会政治问题的争论。 四、我国吸引与利用农业外商投资政策建议 跨国公司对相关国家农业和食品产业链的渗透和影响已经非常深入,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虽然目前我国农业外商投资规模还很小,各种潜在效应和挑战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随着外商加大对华农业投资力度、扩大投资领域,跨国公司对中国基础性农业领域的渗入将日益加深。尽管存在各种不利因素和挑战,发展中国家还是不能低估外来投资促进农业发展的潜力。从拉美国家的经验来看,农业外商投资同时具有明显的“双刃剑”效应,我国务必正视农业外商投资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及其后果,及早警醒相应的潜在影响并做好农业外商投资的促进、保护和管制工作以趋利避害。 (一)投资促进 坚持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相结合,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扩张农业生产对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增强农业活力非常关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直接投资兴趣越来越浓。促进外商来华投资农业要关注以下重要问题: 1.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下有序稳步促进农业对外商开放的领域和地区,同时要打破农产品在地区和行业上的封锁限制,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支持发展农业规模经济。这是增强外来投资吸引力的根本前提。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适度流转,为外商在华发展大规模、商业化、国际化的农业产业提供土地经营权的保证。 3.改进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是促进外商农业投资和贸易的重要条件。其中包括利用外资参与改善现有通信运输供电系统、建设贸易促进机制、提供足够的储存设施、更新水利灌溉设施。 4.实施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培养农民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增强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尤其是要促进农民集中化、规模化经营,增强他们的农业生产企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升他们稳定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足够的技术和资金筹供能力、准时的交货能力、足够解决争端的法律手段以及有效缔结与管理契约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和扶持国内大型农业企业的能力,以对抗外来跨国公司的竞争。 5.创新政府农业生产服务机制。包括支持建立农民组织,建立农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提供政府引导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农业保险机制、农民损害赔偿机制及农村利益协调等延伸服务,为跨国公司和当地农业配对搭桥,改善国内法律制度增强法律安全,缩短农村集体土地审批期限,在审批管理、税收减免和融资条件等方面针对农业及其细类实施差别化、制度性、明晰性和持续性的优惠。 6.拓展外商农业投资渠道,促进绿色革命。例如,促进农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其在转移技术、增加农业投入以及增强中国农作物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我国来说,还需特别重视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使得当地农民能够增强生产能力并进入更加庞大的全球农业价值链(网络)。鼓励采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建立种子和技术中心等模式,促进外商农业研发投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布局优势,鼓励和扩大关键的资金、信息、知识和技能对华转移,推动中国绿色革命的发展。 (二)农民保护 利用外资与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在中国,农民是农业价值链中实力最薄弱的部分,对他们而言土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吸引外商大规模开展农业投资的同时,有必要利用竞争政策保护他们免受占支配地位的跨国公司滥用权力的不利影响。 1.政策完善和制定过程中需充分反映所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当地农民的诉求。在同国外投资者谈判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地、投资的目的应该透明,要鼓励当地土地拥有者参加谈判。 2.政府需要设计有效的政策、提供合同模版保护当地农民利益。为避免土地的滥用和过度开发,政策需要加强国内立法建设,保护当地农民传统的土地保有权,为其提供可诉诸法律的途径。同时要制定外来大规模农业土地收购的国际/国内原则,如透明度规则、尊重现有土地权力、获取粮食的权力、保护土著居民以及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 3.政策制定者需从发展效应最大化的视角出发完善政策。促进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能给当地带来技术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农民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优势等特定利益,促进当地建立和加强国内、地区和全球农业价值链(网络)并且掌握农业核心技术。 4.兼顾对外农业投资确保粮食供应。例如,综合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海外订单农业以及投资于农业交易所和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保护国内人口粮食安全。对于一些国家利用海外农业直接投资增进本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的做法,我国政府也可借此分享主要粮食作物增产的利益。 (三)外商管制 在促进外商投资与管制外商投资之间寻求平衡。加强农业外商投资管制,利用农业跨国公司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改善和保障粮食和环境安全。 1.产业进入管制。跨国公司往往对经济作物的直接投资或者订单农业更感兴趣,需要加强外资农业细类进入管制,合理规划并引导外商投资方向,避免农业结构单一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例如,积极引导日本和韩国等距我国较近的亚洲经济发达国家投资我国蔬菜和果汁等农产品加工业,引导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我国乳品加工等先进技术型农业项目,带动我国相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2.技术采用管制。促进跨国公司研发出的种子和农业技术适应我国实际条件,并向当地农民分销和转让,确保相当份额投入品的当地采购,推动建立和增强本土长期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3.发展效应分配管制。在引进先进技术和方式与确保、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引资过快产生太大的失业冲击。收入分配中要确保和增进当地农民和社区的福利。 4.社会和环境管制。投资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密监督和评估对当地社会和环境整体发展的影响。在结束特定投资合同之前,当地政府应该严格评估特定项目(尤其是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荒滩改造等具有明显正外部效应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科技投资问题初探 一、国外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及特征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科技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发达国家来看,高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以及充裕的农业科技资金供给[1]。纵观国外农业科技投资的特征,可以归纳出三大主要特征: (一)投资强度大 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即农业科技资额占农业GDP值的比重。比较国内外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相关统计数据,最显著的区别是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差异———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明显偏低。 (二)私人投资的积极参与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私人部门在农业科技投资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甚至承担着主要的投资责任。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私人投资占有较高比重相比,我国私人部门在农业投资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法律保证政府投资的刚性增长 国内外许多文献表明,国外(尤其是以美国、韩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保证农业科技资金的有效供给和刚性增长,以立法形式对农业科技投资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例如,为了保证政府公共财政投资的增长,各国在制定年度财政预算计划(这种财政预算具有法律效力)时,通常会对农业科技投资在预算总支出中的比重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保证政府农业公共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以美国为例,从1958年开始,美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投资额保持了年均8%的增长率,投资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但关系到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研究领域,其资金的来源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提供,并且以相关法律为依据和保障。 二、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活动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3]。但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公共财政投资的总量十分有限,而私人投资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农业科技资金供给短缺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通过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资特征的比较,可以归纳出我国农业科技投资的两个突出问题: (一)农业科技投资强度低 统计数据表明:得益于政府对农业科技的高度重视,以及私人部门的积极参与,各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普遍高于非农业部门[4]。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政府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私人部门也开始介入农业科技投资领域,但从总体来看,农业科技投资强度还很低:既低于国内科技投入的平均强度,也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农业科技投入强度(见表3和表4)。表3的统计数据反映:我国2007年的农业科技投资强度仅为0.54%,仅仅相当于美国2006年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的1/7左右,或者20世纪90年达国家农业科技投资平均强度的1/4左右,以及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平均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50%左右。表4的统计数据表明,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资强度普遍高于科技投资强度的情况相反,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远远低于非农业部门的水平。以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例,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平均0.54%的投资强度,仅仅相当于国内科技投资强度(1.49%)的1/3左右。 (二)私人投资参与度不高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私人部门已经开始涉足农业科技领域,但由于起步晚,私人投资在整个农业科技投资领域中的作用还微不足道。私人投资农业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因是多方面的: 1.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及其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农业科技活动的高风险性[5]。企业投资要求风险与收益对称,要求收益立竿见影,并且能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科技投资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也就难以获得私人部门的青睐,尤其在资源环境、农作制度、气候研究等公共产品属性突出的领域,更是如此。 2.企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资金实力和科研能力强大的农业企业为数不多,农业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中。这些机构的经费主要由政府提供,也就必须以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而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缺乏与企业联系、争取企业经费支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农业科技成果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应用才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虽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制度导致的农地分散,使得农民应用高新技术的收益有限,对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兴趣不高。 4.从农业科技私人投资来看,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属性,农业知识产权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私人部门投资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上受传统的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私人部门参与农业科技活动比例偏低,既不利于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增加,也不利于农业科技投资结构的优化。由于缺乏追求科技成果实用性的私人资本的参与,政府的公共投资缺乏有效的竞争,既降低了公共投资的效率,也导致了农业科技与现实需求的脱节。 三、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科技兴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落实科技兴农战略的关键在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6]。农业科技投资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差异,中、美两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和效率有显著的差别。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和效率,主要是在加大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强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非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回报率。 (一)提高认识,加大政府农业科技公共投入力度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即使是在工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无论是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农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加强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农业科技投入促进技术进步理论认为,农业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并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发展过程,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为了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农业科技投入的政府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大部分农业科技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般公共产品属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必然会出现“搭便车”现象,而技术“消费”的非竞争性更使得科技产品的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农业科技需要政府给予更大的支持。为了保证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力度,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用法令和制度保障农业科技资金的刚性供给,建立政府农业科技资金持续供给的长效机制。同时,要统一农业科技资金管理,优化农业科技资金配置,以保证农业科技财政投资的效率。 (二)充分发挥非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投资中的作用 政府承担农业科技投资主要任务的长期性,并没有否定非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领域中的作用。国际经验表明,非政府部门在农业科技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长期趋势来看,无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政府公共投资农业科研的比例不断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内部原因是非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投资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然而,非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投资也有一系列前提和条件:一是农业技术的知识产权制度必须得到保障;二是企业对农业科技投资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局限性;三是私人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前提是投资农业科技的企业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四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增长与市场扩张有关。跨国农业科技企业进入其它国家的条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和人力资源为这些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私人对农业科技投资比例偏低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找根源,即:一是知识产权健全程度,二是农业科技产业化所依赖的大型农业企业。充分发挥私人部门在农业科技活动中的作用,首先要求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其次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农业企业。同时,由于私人与政府对农业科技投资在许多领域是互补的,私人企业的投资是政府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资基础上的延续[8],把政府与私人对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视为替代关系有碍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如何制定合理的科技政策和高效的农业科技投入诱导机制,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农业科技投资领域的互补性,是未来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回报率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提高农业科技投资回报率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农业科技投资积极性的基础。一是完善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制度保障。改革现行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确保农业科技立项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项目审批和项目验收环节,要坚持以实际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标准,“硬化”成果检验,强化基地建设,注意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技术组装,为成果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系保障。要在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农业推广队伍的基础上,加大推广经费投入,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三是增加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是促进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源泉。刺激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要在实施政策倾斜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改善农业贸易条件,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和改善农民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条件,增强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等;四是必须协调好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者之间的关系,创建“三农”互利合作新模式。要在理顺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共同为“科技兴农”做出贡献。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水利投资效率提升思路 1我国农业水利投资的现状 农业水利设施的改善,为农业增产、农村经济的增强、农民收入的增加奠定了基础,所以农业水利投资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水利投资和建设的重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投资饮水工程,解决饮水困难 从2000年开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十五”期间,中央共安排国债资金103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和群众自筹资金,总投入约200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使60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 1.2投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从1998年开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对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至2004年底,已累计投入136亿元,其中国债资金75亿元,地方配套61亿元,对全国402个大型灌区中的255个进行配套与改造。改善了项目区灌排条件,提高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1.3提高抗洪排涝能力,改善生态条件 2001-2004年,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0万km2,实施封育保护逾30万km2,建设基本农田1.94万hm2,建成淤地坝7300余座,营造水土保持林草0.12亿hm2,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753万处(座)。经过重点治理的区域,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至2004年底,中央累计投资198.8亿元,共安排各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1571座,其中安排规划一期中央补助项目1204座,占一期规划总数的90%。规划一期项目完成后,可恢复防洪库容60亿m3,恢复兴利库容75亿m3;恢复年供水能力50亿m3,恢复灌溉面积130万hm2;恢复年发电量10.5亿度;保护960万hm2耕地和保障1.59亿人口的防洪安全,综合效益明显。 1.4防汛抗旱能力显著增强,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 2001年以来,我国洪涝灾害较为严重。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发生了超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黄河支流渭河、长江支流汉江、嘉陵江出现了罕见的秋汛。另外,一些中小河流洪水频繁发生,局部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较重。东南沿海地区多次遭受台风袭击。由于各大江河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整体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据统计,2001-2004年,全国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4311亿元,年平均减灾效益1078亿元;因洪涝灾害平均死亡1564人,远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2003年和2004年发生了严重的冬春连旱和秋冬连旱,江南地区连续两年发生伏旱,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赤潮现象。通过组织实施引察济向、引岳济淀、向扎龙湿地补水、黑河分水和塔里木河输水等调水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为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首次实施了压咸补淡,效果良好。据统计,2001-2004年,平均每年因抗旱减少粮食损失500亿kg,减少经济作物损失400多亿元,临时解决了2700万城乡人口、190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投资 要进一步建设农业水利设施,改善粮食生产和农村人口生活的环境,对此,我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农田灌溉面积达到0.49亿hm2,供水能力达到5000亿m3,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但是,近二十多年来对农业水利投资重视不够,欠帐较多。据统计,1980年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为4.47%,以后逐年大幅下降,1994年最低降到0.88%,1998-2001年虽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到3%,未达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由于投资、投劳不足,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体系脆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具体表现:一是大量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存在各种隐患。二是江河的防洪能力不断下降。大江大河一般只能预防20年一遇的洪水,中小河流一般只能预防10年一遇的洪水。三是有效灌溉设施不足。我国灌溉面积只占耕地总量的38%,超过一半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平均每年达到0.35亿hm2,粮食生产受到极大影响。除此之外,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等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工程建设投入长期欠帐,近年来总体又有明显的下滑。骨干工程建设虽有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但投入规摸远不能满足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政府和民间投资增加不多,农民投工大幅度减少,投入下滑更为明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据各地上报的数字,2004—2005年度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民投工比1998—1999年度下降近70%,完成的土石方量下降59%,改造中低产田面积下降38%,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减少35%。出现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农业比较效益发生变化、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和农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行不通了,新的机制又未建立起来。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投资面临四方面的主要问题。 2.1农村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保障饮水安全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体现,是维护人的健康生命必要条件,因而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几年,我们加大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从总体上说,饮水困难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新的问题即饮水安全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而且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根据2005年上半年组织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人数2.26亿。饮水不安全,不仅直接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今后15年我国农村需解决约3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尚不包括以后因条件变化新出现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和因标准改变需要提高解决标准的人口,任务十分繁重。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加快供水和净水设施建设、加强工程和供水管理等,把解决人畜饮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 2.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田水利建设薄弱的矛盾非常突出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恢复和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正是实现这些重要目标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从过去的长期不足变成了总量供大于求,最高年产量超过5000亿kg,但近几年又出现了连续下滑。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只有4300亿kg,产需缺口超过500亿kg。由于粮食连年减产,粮食库存不断减少,已降至安全库存的底线。出现上述问题,除了种粮效益比较低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外,主要原因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而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下滑,农田灌排设施的保障能力下降。虽然2006年粮食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但那是各种有利因素同向作用的结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高,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排灌设施改造,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长期任务。我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包括大中型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相当一部分已达到使用年限,加之管理维护不力等原因,老化失修严重,急需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来就设计不完善,建设标准低,又缺乏正常的维护管理,损坏失修更严重,欠帐更多。同时,为了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要适度发展新的灌溉面积。因此,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是一项长期任务。考虑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灌溉用水占整个用水的比重大,节水潜力也大,因而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即通过灌溉管理制度的变革,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多种措施,建立长效的节水机制,以保证在改善灌排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做出贡献。 2.3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有的还在进一步恶化。一是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由于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农村水环境不断恶化;三是由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甚至沙化严重;四是一些地方砍伐林木的现象仍在发生,直接威胁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成果;五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区域性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都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越来越远。 2.4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率低及水污染等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m3,农业年缺水300亿m3。北京已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供水危机,直接威胁首都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更加刻不容缓。 3提高农业水利投资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3.1统一规划和协调投资,合理布放资金 规划是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过去的一些地方搞农业水利投资,确实存在盲目建设、片面追求政绩等不讲效益、劳民伤财的现象,不仅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把规划作为开展农业水利投资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专项规划一要贯彻新的治水思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节约资源的观念,体现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是要与其它有关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其它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三是要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提出的目标既要积极,又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四是制定措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有可操作性。县级综合规划不仅要达到摸清情况、明确任务、指导和规范工作的目的,还要起到协调有关部门、整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做好县级农业水利投资综合规划,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开源”的准则,搞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节约、配置与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把农村和农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最优先的位置。三是要增强规划的权威性,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实施。为此规划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按程序审批。经过批准的规划,就是全县统一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而不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单位的规划,所有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都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变更或中止。 3.2研发和推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加之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影响了土地资源向粮食资源的转换。应该在缺水地区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大相关的基本投资,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农作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灌溉和生产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发展农业生产力。据测算,农业用水有效率提高10%,可以节水300亿m3。可见,我国农业节水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在农业灌溉技术和节水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将大大提高粮食产出水平。 3.3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业水利资源投入 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是提高农业水利投资效率的关键。根据农业水利投资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解决农业水利的投入问题,应当而且必须采取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经济组织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1)切实增加政府投入。“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基本问题,农村是相对落后区域,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必须构筑起政府主导的新格局,给农村予以更多的关心。特别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后,政府对农村的关心和支持更多地从财政投入上体现。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财力的不断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虽然政府的投资仍属补助性质,但与过去相比,补助比例必须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要在稳定增加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小水电代燃料等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着力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新增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较大幅度地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应切实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预算,逐年扩大投资规摸,并形成制度。资金来源可通过新增预算内财政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国有土地出让金、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等多渠道解决。 (2)充分调动受益农户的积极性。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量大面广,投资需求巨大,完全依靠政府来负担是不现实的,至少在短期内难以做到,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现阶段农村中还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和引导农民尽可能多地搞劳动积累,是在我国资金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效途径。还应该看到,由于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改善农民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民可以从中受益,只要引导得好,农民是有积极性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仍然应该把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作为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正确认识减轻农民负担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系,严格区分农民自愿投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界限。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要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把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以鼓励农民更多地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范围广、内容多,既有公益性,也有经营性。水电、兼有二三产业用户的供水等项目具有较强的经营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投入问题。既使是农业灌溉等准公益性项目,如果能够通过稳定可靠的机制,对公益性资产损耗进行补偿和政策性经营亏损进行补贴,也能吸引一部分社会资金的投入。因此,要把利用社会资金作为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其他经济组织。投入的工程可以是经营性工程,也可以是非经营性工程,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水利规划,不改变工程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就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4探索新的组织方式,保证投资项目的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政府决策和组织,农民被动服从和参与。不论是解放初期、时期的“一平二调”,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两工制度,都带有一定的行政强制色彩,虽然推进了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客观上也加重了农民负担,由于决策的不民主、不科学,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2000年中央决定取消统一规定的两工,村内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劳务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民主讨论决定。这是中央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对农民多予少取的重要步骤,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第一,用民主管理替代行政命令。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转变组织方式。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政府要放手让农民去做,实行民办公助;需要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也要与农民协商,尊重他们的意愿,体现农民的利益,征得他们的同意,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彻底改变过去一平二调、行政命令等强制性做法。第二,完善一事一议政策。要按照总理的要求,抓好一事一议的三个环节;一是所议之事要确实符合大多数村民的意愿;二是议就要真议,是充分发杨民主而不是搞形式;三是议完之后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要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村务公开。考虑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际需要,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将一事一议的范围由仅限于村内工程扩大到跨村的斗渠、小型水库、圩垸等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程。跨村工程建设需要向农民筹资筹劳的,应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的程序和办法实施。无论是村内工程一事一广议,还是跨村工程分村议事,都要严格遵守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上限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 农业投资论文: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研究 一、农业水利基建投资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实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农村所有制关系、农地产权关系、农村组织制度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农业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简称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下同)总量变化有何特征?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产出的绩效如何?投资主体状况如何?对此,笔者根据所获得的1981—2001年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相关的基本结论与启示。 二、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①的基本特征 (一)投资总量呈阶段性增长之势一方面,投资总量呈增长之势。在1981—2001年的21年间,年平均投资水平为153.81亿元,除个别年份(1984年、1985年、1988年和2001年4年)投资总量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年投资总量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以平均每年20.42%的速度递增。其中,1998年比上年增幅最大,增幅额达到153.10亿元,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投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1981—1990年,尽管投资总量呈增长之势,但增长极为缓慢,处于徘徊增长阶段。从总量上看,年平均投资额仅为23.68亿元,其中投资最多的1990年为40.7亿元;从增长速度看,除1984年、1985年、1988年3年投资额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年虽比上年有所增长,但增幅最高均不超过30%(1990年除外)。(2)1991—2001年,投资增长快、增幅大。从总量上看,年平均投资额增加到272.10亿元,其中投资最多的2000年为580.1亿元;从增长速度看,除2001年比上年投资有所减少外,其余各年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有5年的增幅都在30%以上,最高增幅的1998年为59.2%。 (二)农业水利基建投资总量增长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GDP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可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双对数模型对1981—2001年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GDP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所得计量模型①为:lny=-3.424+1.204lnx(-9.867)(15.259)R2=0.925其中,x为GDP的具体数值;y为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的具体数值。结果表明,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GDP在较长时期内有很强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亦即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三)农业水利基建投资贡献显著但在GDP、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偏低一方面,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狭义)产出的贡献显著。为了分析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在农业产出中所做的贡献,笔者以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作为两个参照变量建立模型。这是因为:(1)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和农用机械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农业生产中固定资本的投入;而化肥施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农业生产中流动资本的投入。这样,选择这3个变量可以比较全面地描述农业投资的总体状况。(2)资料的可获得性,即这些变量的统计数据在各种年鉴上较为完整,容易取得。笔者主要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分析工具进行实证研究,假设具体模型为:Y=A+BX1+CX2+DX3+e。其中,Y为农业总产值;X1为农业水利基本建设投资;X2为农业机械总动力;X3为化肥施用量,A为常数项,B、C、D为待估计参数,e为随机变量。相关变量的数据资料见表3所示。在初次的回归结果中,农业机械总动力未通过5%显著水平下的t检验,将该项剔除,重新估计的结果见表2所示。结果表明,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大,其弹性系数为10.712,明显超过化肥施用量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做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在GDP、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偏低。尽管1981—2001年这21年间,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在不断增长,特别是1991—2001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在GDP、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显得偏低。其中,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占GDP的比重均在1%以下,1999年和2000年最高为0.65%,1988年最低只有0.16%,明显低于国外2%以上的水平;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除1999年为4.07%外,其余各年均未超过4%,最低时仅为0.95%,明显低于国外平均5%左右的水平。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除1999年和2000年两年外均未超过4%,最低时仅为1.50%。 (四)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单一性状况仍未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财政体制和基建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财政体制上实行“分灶吃饭”,基建投资体制上实行“拨改贷”),但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单一性状况仍未根本改变。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可从侧面反映出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中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单一性状况。笔者仍然采用双对数模型对1981—2001年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得计量模型为:lny=-3.484+1.478lnx(-16.06)(24.69)R2=0.97其中,x为财政支出的具体数值;y为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的具体数值。结果表明,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财政支出在较长时期内同样具有非常强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政府投资主体的单一性状况基本上没有改变。 三、结论与启示 (一)农业水利基建投资总趋势的增长性与增长过程的波动性、阶段性并存对中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表明:一方面,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总量一直呈增长之势;另一方面,这种增长又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 (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要性与投资不足的状况并存农业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十分显著,但其在GDP、财政支出及基建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偏低,也就是说其投资量明显不足。这种矛盾状态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的增长有赖于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农业水利基建投资与GDP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说明了这一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因此,只有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供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 (四)投资主体呈现出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单一性进而决定了投资渠道的单一性改革开放后,尽管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趋动日益明显,投资多元化的内在要求日益增强,但由于水资源的公共产权制度及其他原因,社会资本很难向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领域注入,致使中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然是以政府为主的单一投资主体模式。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决定了投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性,即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 (五)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度创新成为必要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农业产出(文中以农业总产值表示)的重要性要求随着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财力的增强而实现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稳定、适度增长。而要做到这一点,从根本上讲就要进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度的以政府为主的主体多元化、渠道多元化、产权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 农业投资论文:教育投资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分析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自上个世纪50年代Koopmans和Debreu首次提出技术效率的概念以来[1][2],技术效率分析范式引起了西方学者广泛的关注。Aigner[3]、Afriat和Meeusen从随机前沿分析(SFA)的视角建立了技术效率分析范式[4][5];另一方面,Charmes、Cooper和Rhodes则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视角建立了技术效率分析范式[6]。随着技术效率分析范式的不断完善,将技术效率测度方法应用于农业的西方文献开始涌现。Farrell首次用实证方法测度了美国农业的技术效率[7];BattesseandColli应用SFA方法测度了印度农业的技术效率[8];Mochebelele用技术效率分析范式测度了非洲不同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并且作了劳动力转移对农场技术效率影响的显著性检验[9];Eswaran和Kotwal使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数据,检验了众多影响农场技术效率的因素,如教育水平、营养状况、流动性约束和农场规模[10];Wu应用DEA方法测度了美国爱达华州不同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11]。 随着西方农业技术效率分析文献的逐年增多,国内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的技术效率。亢霞使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利用我国1992至2002年分省的数据,测度了小麦、玉米、大豆和稻米生产的技术效率[12];张雪梅应用西方的技术效率分析范式,对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的三大因素显著性进行了检验[13];Liu用SFA方法测度了江苏和四川两省的农业技术效率[14]。应用DEA方法测度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文献较之用SFA方法更为普遍[15][16][17],但是DEA方法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忽略了随机误差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由此造成可能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影响混同在农业技术效率的估计中。而农业生产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确实存在,如气候条件的影响等。 本文试图应用SFA分析范式,使用超越对数前沿生产函数和2001-200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农业数据,测度各省(直辖市)的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并检验教育投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显著性。本文在测度农业技术效率并估计外生变量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过程中,使用“一步估计法”,从而克服“两步法悖论”[18]。 二、理论框架与模型的建立 根据Koopmans提出的技术有效性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农业技术效率定义为在农业总产出既定的情况下,缩小投入的能力,或者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扩大农业产出的能力。三、计量模型的设定和数据处理根据上文的讨论,我们将中国农业生产前沿设定为超越对数函数形式,其计量模型如下:it01it2it3it4itP=β+βM+βR+βD+βF5itit6itit7itit8itit9itit10itit+βMR+βMD+βMF+βRD+βRF+βDF22221112131415itititititit+βM+βR+βD+βF+βT+vu,(5)(5)式中除时间变量T外,其他变量均以自然对数形式表示,其中i=1,2,,30个省或直辖市(其中重庆并入四川计算);t=1,2,,8,表示2001-2008年;P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实际农业总产出(将每年的名义农业总产出,以2001年为基期,按农业物价指数进行平减,求得每年的实际农业总产出,然后再除以耕地面积);M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机械总动力;R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劳动力;D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用电量;F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化肥施用量(本文将原始数据按每公顷耕地面积进行平均处理,可以降低多重共线性的干扰); itv表示农业生产中的噪音误差项,如机械的运行状况、天气变化等,itv服从2.(0,)viidNδ的分布;itu独立于itv,表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非效率项,itu服从2.(,)ituiidNmδ+的分布,其中it01itm=θ+θEDU,(6)θ为待估计参数,EDU是农户教育投资资本存量的变量,表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20],测度EDU的公式是:01234EDU=(H+5.5H+8.5H+11.5H+15.5H)/100,(7)其中0H表示平均100个农业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人口数;1H、2H、3H和4H分别表示平均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初中文化程度人口、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此处我们假定文盲或半文盲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年;假定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5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农村小学实行的是五年制小学义务教育,自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后,农村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小学学制为六年,由于原始数据没有将这两种接受不同学制的小学教育的劳动人口进行细分,此处简化处理,假定小学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5年);假定初中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假定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1.5年;假定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5.5年(由于原始数据没有将大专、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人口进行细分,此处同样采取简化处理)。 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各级文化程度人口数据来自于2002-2009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省(直辖市)的农业总产出、农业物价指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人口、农业用电量(根据农村用电量按比例折算成农业生产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和耕地面积来自于2002-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对于西藏不全的数据,须使用到软件Frontier4.1中非平衡纵列数据处理技术)。 四、模型的估计结果 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使用随机前沿计量软件Frontier4.1,对模型(5)和(6)使用“一步估计法”。 五、结语 本文在应用西方的技术效率分析范式时,选取超越对数生产模型,较之柯布-道格拉斯对数线性函数有更大的灵活性;单侧似然比检验结果表明,组合误差的设定较之传统的单一误差模型更为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测度农业技术效率并估计外生变量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过程中,“一步估计法”较之传统的“两步估计法”(先单独测度技术效率,然后将技术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外生变量做回归)更优,因为“一步估计法”抛弃了“两步估计法”中一个关键的假定:假定技术非效率效应(TechnicalInefficiencyEffects)在前后两步估计中相互独立。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除教育投资之外,笔者没有将其他的经济文化环境变量放入解释技术效率的变量向量中,因而有所欠缺。上海和北京较低的农业技术效率水平,表面上似乎只能当作异常值处理,但问题的背后却凸显了上海和北京的农业耕地被非法占用现象的严重性。 农业投资论文:家农业发展外商投资分析 本论文主要从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现状;中国农林牧渔业吸引与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发展中国家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潜在效应:以中国为例;我国吸引与利用农业外商投资政策建议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规模相对有限但持续增长、目的地和来源地高度集中、产品集中而且地区专业化明显、跨国公司参与方式多元但以订单农业最显著、农业跨国公司形式多样、分布集中、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主渠道、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偏小、外资来源地和目的地分布集中、对农民问题的积极效应、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等,具体资料请见: 内容提要近年来,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外来投资日益显著。本文首先以中国为例分析了全球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农业外商投资的发展现状。随后阐释了跨国公司参与农业投资对中国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和农村)带来的诸多效应和挑战。最后从投资促进、农民保护和外商管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农业外商投资 最近,跨国公司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投资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要议题。这一方面与农业的特殊属性有关。农业对于提供食物、消除贫困与饥饿以及保持传统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农村就业机会,并因为其非经济周期敏感性而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外汇的稳定贡献者。近年来,食品价格的连续上涨和伴随而来的粮食危机更是凸显了农业及其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例如,中国就需要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加强农业投资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对于我国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增强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培育内需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与全球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增长有关。20世纪末期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金额每年不足10亿美元,2005年到2007年却高达每年30亿美元。显然,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的这种持续增长性对于稳定全球直接投资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应对农业及其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不仅需要加大农业建设投资预算,还需鼓励发展各种形式国内外私人投资。农业是我国最早利用外资的行业之一,也是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于中国等逐步深度融入全球农业市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为农业引进外资对于促进资本形成、技术转移、产业升级和进入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理和利用好这些投资成为备受关注的政策课题。 一、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现状 (一)规模相对有限但持续增长 尽管到2007年底全球农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为320亿美元,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主要布局在东道国下游价值链(农业加工和超市)的跨国公司还通过投资上游的农业生产和订单农业放大了跨国公司对农业的参与程度和规模。例如,2005-2007年仅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就高达400亿美元。尽管农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规模有限,但是却从20世纪末每年不足10亿美元持续上升到2005年到2007年的每年30亿美元。尽管就全球总体来看,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所占比例很低,但在喀麦隆、老挝、马来西亚等特定的欠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土地大多采用长期租赁制度以及鼓励农业吸引外资,外国直接投资中农业所占比例则相对较高。 (二)目的地和来源地高度集中 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目的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2007年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总量的78%。2005年到2007年年均流入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中国、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占同期全球20个最大流入国年均流入总量的72%。2007年底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越南、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五国占同期全球20个最大流入国流入总存量的62%。目前,埃塞俄比亚、苏丹、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是最大的农业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 (三)产品集中而且地区专业化明显 外国直接投资相对集中于甘蔗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集中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直接投资还投向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相关作物生产。从地区专业化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在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小麦、水稻、甘蔗、水果、大豆、肉类和家禽等领域。在中美洲主要集中于水果和甘蔗。跨国公司在非洲主要投资于水稻、小麦和油料等主要粮食作物,同时还对南非的甘蔗和棉花以及东非的花卉栽培很感兴趣。跨国公司在南亚主要关注水稻和小麦的大规模生产,而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更关注经济作物、肉类和家禽领域。另外,跨国公司在转型国家更关注乳制品领域。 (四)跨国公司参与方式多元但以订单农业最显著 跨国公司对国外农业的参与方式主要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具体包括:控制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资产和控制不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资产两种形式);管理合同和许可;订单农业(包括2-5年的中短期、5年以上的长期)以及制定农业领域的标准和规范。其中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最重要。但就地理分布、国家层面的活动密度、覆盖的商品类型来说,订单农业最突出。跨国公司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订单农业和其他非股权形式。例如,2008年雀巢公司已与80多个发展中和转型经济国家的60多万家农场签订契约,直接获得他们的农产品供应。新加坡的Olam公司与分布在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家供应商建立起全球订单农业网络。订单农业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在个别国家还集中分布。例如,巴西75%的家禽生产、35%的大豆生产,越南90%的棉花和鲜奶、50%的茶叶以及40%的大米以及肯尼亚大约60%的茶叶和甘蔗通过订单农业形式采购或者生产。订单农业的产品分布范围从家畜到主要粮食产品再到经济作物。例如,Olam公司通过这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腰果、棉花、香料、咖啡、可可和糖料等17种农产品。联合利华除向第三方供应商采购外,还利用订单农业从发展中国家的10万多家小农场和大农场采购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占其原材料采购的三分之二。 (五)农业跨国公司形式多样、分布集中 从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主要有三类。一是以农业为基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跨国公司。二是同农业相关主要从事农业上游或者下游价值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包括食品加工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农业投入品的交易商和供应商。三是一些以国有企业、主权财富基金和国际机构为代表的新投资者。 以农业为基础的跨国公司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几乎占一半,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食品和非食品生产的重要竞争者。例如,按照国外资产规模来看,以农业为基础的全球25大跨国公司中,13家总部在发达国家,12家总部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最大一家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拥有50亿美元海外资产的SimeDarby,美国的DoleFood和DelMonk位居第二和第三。 同农业相关的最大跨国公司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占支配地位。与农业相关的5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39家总部在发达国家,25家最大零售和超市型跨国公司中的22家来自发达国家。与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通常比以农业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其中尤以食品和饮料行业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例如,雀巢公司、沃尔玛分别控制了660亿美元、63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而以农业为基础的最大跨国公司SimeDarby的海外资产还不到雀巢的十分之一。总部位于发达国家的9家最大食品和饮料行业跨国公司每家拥有2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它们拥有的海外资产总额超过最大的50家公司总额的三分之二。 而新投资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商业性投资和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它们投资农业的主要动因。尤其是来自朝鲜和海湾国家的国有企业和基金,它们投资于海外农业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例如,基于巴哈马的国有资金农业资本基金公司为支持政府的粮食安全政策而投资于海外粮食生产。阿联酋的Vision3和美国的高盛集团看重全球欣欣向荣的粮食市场机会。目前对外通过所有权和长期租赁形式获取土地的最大直接投资国主要包括巴哈马、中国、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朝鲜和阿联酋。 二、中国农林牧渔业吸引与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 (一)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主渠道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主要有三类渠道。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主要以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提供的小型无偿援助项目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吸收贷款成为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资金使用的附加和约束条件增多,我国获得国外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日趋减少,以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外国商业投资逐渐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八五”以前我国农业利用的外资中外国直接投资不到20%,“八五”期间该比例已达到62.8%,“九五”开始更大,1995年已到95.6%,近年来则几乎全部农业外资都是直接投资。 (二)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偏小 1998年以来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中国农业,但项目数量却一直徘徊不前,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偏小。以狭义农业为例,1999-2008年累计项目数5149个,其中1999年项目数为456个,而2008年仅为470个。从广义农业来看(即农林牧渔业),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到2008年每年流入额从6亿美元到12亿美元,其间广义农业直接投资项目累计为10622个(仅占全国所有直接投资项目数的3%),累计农业直接投资流入额为100亿美元(仅占全国所有直接投资流入额的1.5%)。其中2008年广义农业新设项目数为803个,新设项目实际利用外资为10.6亿美元,新设立项目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同期吸收外资总量的2.92%和1.14%。 因此,总体上目前我国广义农业利用外资在全部利用外资中所占比重仍不足2%。尽管考虑到统计口径问题,我国仍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约20%的比重差异明显。显然,我国在农业利用外资方面还有巨大潜力。 (三)外资来源地和目的地分布集中 外资来源地高度集中在最大的五个国家和地区。从2007年、2008年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来自最大的五个来源地的实际投资所占比例都在80%以上。2008年东部地区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吸引外资的新设项目数的占比分别为70.64%、51.11%、60.53%和84.62%,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占比分别为86.10%、35.64%、54.44%和96.94%。而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又是东部地区最主要的省级目的地。在这些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国别和行业集聚现象。例如,韩资在连云港、日资在无锡以及台资在扬州集聚,而且水产养殖加工、畜禽养殖加工及木材加工FDI集聚较为明显。各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地理位置以及示范效应等可能是形成外资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四)独资是利用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 我国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独资企业。 三、发展中国家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的潜在效应:以中国为例 尽管跨国公司及其投资并非唯一甚至主要因素,但是它们通过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等形式确实在许多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农业外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可能体现在资本形成、技术转移和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当然实际效应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农业领域差异很大,而且受到跨国公司参与形式、东道国制度环境以及发展水平的影响。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而言,三农问题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探讨农业外商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潜在效应和挑战。其中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领域,农村则是农业生产的环境。(一)可能的积极效应 1对农民问题的积极效应 订单农业的发展是帮助农民进入国际市场和提升他们的自身技术与商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农业跨国公司非股权形式的参与越来越多。订单农业就是农民与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或者机构通过非股权的契约安排而开展的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同意按照契约中约定的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期和其他条件向跨国公司交付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从而为农业价值链下游环节的跨国食品制造商、生物能源生产商、零售商从分布在不同东道国的当地农民手中获取农产品投入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订单农业使得跨国公司能比在现货市场更好地控制产品规格和供应,同时还使得跨国公司节约资本、减少风险并比土地租赁或者拥有土地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一直从事生存型农业的大量农民通过订单农业获得可以预期的收入、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来自跨国公司的信贷、专有知识、技术及方法的支持。显然,参与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的农民在严格履行契约的过程中会扩大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空间和途径渠道,也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农业专业技术和开展商业化农业生产的素质技巧。 2对农业问题的积极效应 外商投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资本形成、农业技术转移、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在资本形成方面,粮食供求矛盾的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投资不足恰恰成为困扰中国农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突出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内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较为丰富,资本却极为稀缺,增加农业资本投入将更有效地提高农业原有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发达国家主导的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广泛深度介入农业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环节,它们参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将强化原本薄弱的农业关联投资效应,扩大投资带动效应。事实也证明,外资的流入已经成为拉美各国农业现代化重要资金来源,极大缓解了这些国家国内农业投资不足的压力。 在农业技术转移方面,目前中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仅有50%,比发达国家低20%,农业技术装备落后、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掣肘。尽管只有很少的发展中国家获益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但农业部门引入外资确实可以获得直接收益,而且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扩散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经济长期增长。例如,外国资本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高效杀虫剂、高质量化肥等物质手段,而且这些物质手段会很快扩散,有关部门和农民不仅大大降低自己研发这些手段的昂贵成本,而且保证了农业生产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 在农业现代化方面,《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称,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已经促进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发展。在中国,农业引资促进现代生产体系的建立,培育了一批农业生产基地,使沿海一些地方农业逐步走上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之路,也使农产品出口由量多值低的初级产品向着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转变。在拉美,外国资本给各国带来了急需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营销理念,有力地冲击了拉美农村落后的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美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对农村问题的积极效应 外商农业投资也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农村外向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在农村外向化方面,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也推动当地农村跟更远的城市、国际市场进行更加密切广泛的信息、产品和人员的交往,带动当地农村外向型发展。在农村城市化方面,外来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以及生存型农业转向商业化农业,此外还在增加农业收入的同时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同时,为吸引外商投资于当地农业,当地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准备城市生活所需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为当地农村的城市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诱因。 (二)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1对农民问题的挑战 外商农业投资对农民直接带来产业竞争和失业的挑战。一方面,订单农业模式下,实力和规模有限的小农与少数几家大型卖家(农业跨国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会引起严峻的产业竞争问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农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企业化、商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当地小农缺乏稳定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准时的交货能力、足够解决争端的法律手段以及有效缔结与管理契约的能力。这既不利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因为外商在直接投资中和众多分散农户打交道交易成本和风险太高),也不利于形成与外资企业相竞争的谈判力.当地小农的生产资料投入和产品销售受到外商支配。另一方面,大型先进的外商进入使得资本密集型技术得到大规模使用,当地的小农生产受到排挤,农业劳动力失业将会加剧。这也是拉美农业引进外资的重要教训。 2对农业问题的挑战 外商农业投资对农业形成结构单一、粮食安全和地位附属形成挑战。在农业结构方面,除了最近南南合作中加强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投资,目前跨国公司的农业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上。外商偏重经济作物等出口农业将会导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在粮食安全方面,尽管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投资的参与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但是仍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它们的参与在多大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国家的主食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并不特别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食作物的生产。显然,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希望通过跨国公司参与农业提升粮食安全的战略形成严峻挑战。在东道国农业地位方面,实力更加强劲的农业外商极可能在东道国具有潜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弱质产业领域形成垄断,从而剥夺了这些国家相关产业的未来成长空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往往凭借强大的资本、技术、品牌、渠道、市场等优势迫使一些国家的企业转让和放弃本土名牌以全力塑造自有品牌,造成当地农产品品牌无形资产的流失。品牌的丧失和成长空间的压缩使得相关国家的农业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和食品出口贸易等方面处于受支配地位。 3对农村问题的挑战 外商投资还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问题带来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尽管具体的影响模式还不明确,但是有案例表明,跨国公司尽管可能带来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对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使用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跨国公司也可能转移不适用于当地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技术或者维持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阻碍当地农业技术进步。另外,跨国公司过度投资开发可能导致农业资源掠夺式经营,单一种植损害生物多样性,致癌药物使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跨国公司拥有或者控制大量农田还会引起明显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根据非政府组织GRAIN在200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日本食品企业2006到2008年间在巴西、非洲和中亚等地租用和购买大量农田以种植有机作物,目前日本拥有超过国内农田三倍的海外农田。例如,日本三井公司2007年底在巴西购买10万公顷农田种植大豆,涉及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日本本土可耕种农田面积的2%。一直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约旦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组成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携手在老挝、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亚和欧洲的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寻找屯田机会。跨国公司的这些举动无疑会在当地引起关于传统农业文化等非物质遗产、土地主权等社会政治问题的争论。 四、我国吸引与利用农业外商投资政策建议 跨国公司对相关国家农业和食品产业链的渗透和影响已经非常深入,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虽然目前我国农业外商投资规模还很小,各种潜在效应和挑战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随着外商加大对华农业投资力度、扩大投资领域,跨国公司对中国基础性农业领域的渗入将日益加深。尽管存在各种不利因素和挑战,发展中国家还是不能低估外来投资促进农业发展的潜力。从拉美国家的经验来看,农业外商投资同时具有明显的“双刃剑”效应,我国务必正视农业外商投资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及其后果,及早警醒相应的潜在影响并做好农业外商投资的促进、保护和管制工作以趋利避害。 (一)投资促进 坚持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相结合,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扩张农业生产对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增强农业活力非常关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直接投资兴趣越来越浓。促进外商来华投资农业要关注以下重要问题: 1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下有序稳步促进农业对外商开放的领域和地区,同时要打破农产品在地区和行业上的封锁限制,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支持发展农业规模经济。这是增强外来投资吸引力的根本前提。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适度流转,为外商在华发展大规模、商业化、国际化的农业产业提供土地经营权的保证。 3改进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是促进外商农业投资和贸易的重要条件。其中包括利用外资参与改善现有通信运输供电系统、建设贸易促进机制、提供足够的储存设施、更新水利灌溉设施。 4实施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培养农民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增强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尤其是要促进农民集中化、规模化经营,增强他们的农业生产企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升他们稳定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能力、足够的技术和资金筹供能力、准时的交货能力、足够解决争端的法律手段以及有效缔结与管理契约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和扶持国内大型农业企业的能力,以对抗外来跨国公司的竞争。 5创新政府农业生产服务机制。包括支持建立农民组织,建立农产品标准和认证体系,提供政府引导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农业保险机制、农民损害赔偿机制及农村利益协调等延伸服务,为跨国公司和当地农业配对搭桥,改善国内法律制度增强法律安全,缩短农村集体土地审批期限,在审批管理、税收减免和融资条件等方面针对农业及其细类实施差别化、制度性、明晰性和持续性的优惠。 6拓展外商农业投资渠道,促进绿色革命。例如,促进农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其在转移技术、增加农业投入以及增强中国农作物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我国来说,还需特别重视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使得当地农民能够增强生产能力并进入更加庞大的全球农业价值链(网络)。鼓励采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建立种子和技术中心等模式,促进外商农业研发投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布局优势,鼓励和扩大关键的资金、信息、知识和技能对华转移,推动中国绿色革命的发展。 (二)农民保护 利用外资与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在中国,农民是农业价值链中实力最薄弱的部分,对他们而言土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吸引外商大规模开展农业投资的同时,有必要利用竞争政策保护他们免受占支配地位的跨国公司滥用权力的不利影响。 1政策完善和制定过程中需充分反映所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当地农民的诉求。在同国外投资者谈判过程中,所涉及的土地、投资的目的应该透明,要鼓励当地土地拥有者参加谈判。 2政府需要设计有效的政策、提供合同模版保护当地农民利益。为避免土地的滥用和过度开发,政策需要加强国内立法建设,保护当地农民传统的土地保有权,为其提供可诉诸法律的途径。同时要制定外来大规模农业土地收购的国际/国内原则,如透明度规则、尊重现有土地权力、获取粮食的权力、保护土著居民以及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 3政策制定者需从发展效应最大化的视角出发完善政策。促进直接投资和订单农业能给当地带来技术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农民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优势等特定利益,促进当地建立和加强国内、地区和全球农业价值链(网络)并且掌握农业核心技术。 4兼顾对外农业投资确保粮食供应。例如,综合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海外订单农业以及投资于农业交易所和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保护国内人口粮食安全。对于一些国家利用海外农业直接投资增进本国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的做法,我国政府也可借此分享主要粮食作物增产的利益。 (三)外商管制 在促进外商投资与管制外商投资之间寻求平衡。加强农业外商投资管制,利用农业跨国公司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改善和保障粮食和环境安全。 1产业进入管制。跨国公司往往对经济作物的直接投资或者订单农业更感兴趣,需要加强外资农业细类进入管制,合理规划并引导外商投资方向,避免农业结构单一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例如,积极引导日本和韩国等距我国较近的亚洲经济发达国家投资我国蔬菜和果汁等农产品加工业,引导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我国乳品加工等先进技术型农业项目,带动我国相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2技术采用管制。促进跨国公司研发出的种子和农业技术适应我国实际条件,并向当地农民分销和转让,确保相当份额投入品的当地采购,推动建立和增强本土长期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3发展效应分配管制。在引进先进技术和方式与确保、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引资过快产生太大的失业冲击。收入分配中要确保和增进当地农民和社区的福利。 4社会和环境管制。投资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密监督和评估对当地社会和环境整体发展的影响。在结束特定投资合同之前,当地政府应该严格评估特定项目(尤其是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荒滩改造等具有明显正外部效应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系探讨 [摘 要]在我们国家,机械工程和自动化学科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的机电产品的设计与自造和控制的学科。伴随着我们国家的该科开放的进行,同时还有国内外的经济的交流不断频繁,这样同国际的交流也就变得越来容易。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了,国内外的许多制造业工厂都来中国进行投资建厂,工业发展之后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这就带动了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发展,怎样很好的协调之间的关系,为了探讨两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吧机械工程和自动化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很好的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 [摘 要]机械工程;自动化;机械制造 在进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与自动化相关的内容,是因为接卸工程和自动化是具有内在关系的两个学科,在这个过程中,机械工程涉及到很多的领域,像是各种各样的领域中都会遇到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业为我们国家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能源开采等各行各业都会用到机械技术的支持,只有很好的机械技术,才能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技术支持,同时还会使各行业的工作效率得到十足的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自动化是通过更改传统的技术理念,进行机械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技术,通过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用机器代替手工进行工作,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还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通过将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进行相互的结合,对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一些高危职业上有很强的积极意义。 1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内涵 1.1 机械工程的内涵 在中国,要用到很多的机械制造工程,只有通过一些机械的制造才能进行一些工作。机械工程是一个与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多联系的一个学科,通过进行相互的联系进行机械的制造。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依据各种不同的功能进行划分很多的机械。像是各种粉碎性的机械、动力性的机械,原材料的搬运和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在这些设备中,都是与机械工程紧密相关的设备。同时按照其他的情况进行分类的话,比如进行服务的门类进行分类的情况,可以分为农业的机械、工业的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的机械。在进行机械制造和研发设计,同时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到不同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机械工程会分成若干个相互哦诶和和连接的不同体系。像是机械的研发和制造,同时还要伴随着维修工作的进行,在此过程汇总,各学科进行彼此补充和交叉重叠,形成了相互渗透和促进的科学群进行发展,形成了一个相互交叉发展的科学体系。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机械工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变成了支持国名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工程技术会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进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与进步。 1.2 自动化的内涵 所谓的自动化就是指的是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依靠各种各样的机械记性设定程序或者预先各种各样的指令,让机械进行自动完成一份工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要要道很少的人力进行人为的干预工作。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自动化产生的目的就是在进行简化日益复杂的机械操作过程中,像是各样的现代汽车的制造和轮船的制造过程中,都会用到自动化进行简化操作。现代化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使用自动化学科,通过对自动化学科的不断完善,加之在进行电子学和应用数学等学科的交叉进行工作,都会通过自动化进行。在自动化的应用中,很多企业的生产过程都是从原料的采购和生产加工过程中,都会实现了半自动和全自动化的进行,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不仅仅在各样的制造业上,同时还涵盖了科研和国防军工业等领域,推动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快速的发展。 2 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关系 现如今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为高效的要求,这就使得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密切。在进行机械生产领域进行自动化的过程,会使得机械工业的生产和技术会向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同时还会向着机械自动化生产程序的发展中进行迈进。在国外会通过对自动化程序进行设置,会进行一套生产单元标准,通过这个过程进行提高生产工艺的水平,在设计的结构上实现自动化进行安装,促进集成化和自动化的建立和发展。通过这个技术的发展,可以进行自动化发展模式的大量推进,这样就会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使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提高了工程质量和节约资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 发展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关系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就使得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进行很好的结合开来,现代电脑的使用就为了机械自动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虽然这个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但是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落后型,这样就会影响了机械工程生产的质量。为了实现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有效结合过程,需要到各类的优质软件和硬件的相互结合和发展。特别是在软件发展层面,要想实现生产无人化、自动化,首先应该推进集成化综合软件和分级计算机操控系统的综合发展。 在巩固机械工程和自动化关系, 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策 略, 重视理论研究, 全面探究现代控 制理论与系统工程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 。同时还要加强重点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充分结合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机械自动化发展的要求,探究现代电子计算机操控技术等的相关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探究各种多用途的自动化装置的使用,开发各类计算机操控系统的使用等工作的进行。 结束语 在进行机械制造时候,要协同机械工程的发展,机械工程行业既是服务部门也是生产部门,同时还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各类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的革新过程,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相互进行结合,有利于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优势,这样就会大量节省人员的工作量,提升自己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适应世代的发展。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浅析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相关问题与措施 摘 要: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望同行参考指正。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措施 1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 自动化技术本身是一种高新技术,融入到机械工程当中能够使企业的生产工艺发生很大的变化,可提高企业生产的整体运行效率。 1.2 在机械工程中,生产加工是重要的操作环节,而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给生产加工提供便捷,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机械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调控整个生产流程,能够很好地保证生产成本和质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生产周期。目前,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必然会普及到各行各业当中。 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2.1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在自动化技术方面,还处于单子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而工业发达国家自动化技术方面普遍实现了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在机械自动化的生产管理方面,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且在工业组织与管理生产模式方面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升级;在人才管理方面,没有好的、适宜的人才管理机制,理论人才过多,不够全面性;在机械设计方面,我国还没有做到及时更新,设计水平也没有很大的提升;在工艺水平方面,我国的数控加工技术还多停留在精细加工等初级阶段,在复合加工手段的采用上尚未真正掌握,仍处于追赶阶段。 2.2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机械工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相关技术人才,自动化技术相对落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够宽广等等。人才是发展进步的关键,我国大多数人只有知识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技术,对人才的管理培养不够合理、全面。要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研究创新,才能提高实际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将会大大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尤其是数控系统是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必须提高水平,改变落后的状况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领域还不够广泛,缺乏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投入和制定自动化技术的管理策略。 3 改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措施 3.1 注重高科技人才培养促进发展 通过自动化的道路发展来促进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按照相应的机械自动化方向来实施教学提升,将人才发展放在第一位,培养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型人才,从基础教育做起,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学校培养自动化科技人才,不论是才技术理论还是从实践上都应该对其进行加强。从发展的角度为我国企业输送合理的人才,通过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势必能够获得良好的成功,为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3.2 合理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的机械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仍然是处在了自动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正在全面的发展科技信息技术,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显得非常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发展的需求,以及自动化工艺的成熟度,以此来加强对整体自动化技术的管理。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要从现实出发,考虑其使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机械工程设备,工艺操作的程序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此来实现自动化的合理执行,否则一旦使用不当那么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消化吸收国外柔性制造系统(Pseudo-FMS),是要确保必要的生产柔性的前提下,优化人机界面,不过分追求自动化,尽可能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发展计算机管理的效益。系统中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普通设备并存,系统的某些环节允许人工干预。我国目前在消化呼吸、融会贯通国际上有用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要努力做到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以适用为前提,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取得实践经验再推广应用。 3.4 加强与国外的专业交流 中国有一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是这样。时代是在不断的发展的,社会也是在不断地进步,如果机械工程行业没有跟着时代的发展的发展,跟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的话,那么,今天的所谓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如果还是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刀耕火种的水平,所制造出来的工具,还是简单的石斧、石具等工具,这是十分荒谬可笑的,因此,就必须要关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科学合理发展。而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人才培养来说,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相关研究的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时展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不仅要继往开来,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经验,更要处在能主动学习的状态下,对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有着敏锐的嗅觉,及时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向来都是比较先进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其进行溯源追踪,把视野放到海外去。早在一千年前,宋朝的大学者朱熹就提出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一个领域,如果不实行走出去战略,就会如同闻一多笔下的死水一样,毫无生气,只有等着发臭和被人遗忘,根本不可能获得实际的发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也一样,要想得到充分的技术发展,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进行行业内部的人员交流,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的结果,必然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行业本身也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定期进行走出去战略,积极进行交流和互动,整个行业就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永远不会流于固步自封与停滞不前。在有着充分条件的高等院校,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更体现在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平。 3.5 注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坚持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道路,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向朝着数字化、绿色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核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管理科学交叉作用的共同结果,这将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人们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认识的逐渐加深,实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实现绿色化发展之路。近20年来,制造系统正在由原来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这就需要制造系统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柔性,同时还要表现出一定的智能,实现在对大量复杂信息处理的同时,能够自主进行选择与处理这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4 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生产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因此在加强自动化生产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根本出发来加强整个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实施,以不断提升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制造作为其技术发展的目标,将我国的机械工程的自动化生产推向一个新的世界高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 摘 要:PLC即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建立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上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PLC以其独特的体积小、应用性高、工作效率高等优势,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食品生产与检测、重工业等多个领域。本文首先对于PLC技术的具体含义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针对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多个具体环境中的工作模式以及作用展开较为详细的分析及阐明,为提升PLC技术对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贡献价值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PLC技术;介绍;应用 0 引言 工业产值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者,推进工业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进步均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脚步,社会对于机械工程的可控性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急需一种兼顾实用性、可靠性、灵活性的应用技术来推进机械自动化领域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革新。届时,PLC技术应运而生。 PLC技术是一种将机器或装置的运转与数字运算进行有机结合的控制性器件,是站在传统继电器技术的基础之上糅合互联网、自动化等现代科技形成的创新型技术。在现代社会,PLC技术以及被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以及日常生活。认识PLC技术,了解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的实际工作模式,对于我国工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 1 PLC技术的实用价值与优势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前进的步伐,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力成本的节节攀升以及智力资源的日渐珍贵,工业生产上精简人力资源的消耗、扩大机械化程度的趋势已成必然,给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LC技术作为现代工业普遍应用的控制型器件,不仅体积小巧、易于安装、具有广泛通用性。而且用户可以通过编写程序轻松实现个性化控制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机械装置以及自动化技术的灵活性以适用性。不仅如此,PLC还有提供多方面强大功能支持,同时兼具高性价比、高可靠性以及低功耗等等优点,已经成为了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成为了我国构建自动化控制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推进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发展进程的主要操作对象。 PLC技术的应用涉及生产管理、生产监控、顺序控制等方面,多个操作体系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实现PLC处理器核心与控制设备之间及时沟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通讯技术支持,而PLC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特点则为准确通信提供了安全保障。甚至可以预测,在今后社会发展中,PLC技术将与机器人、CAD共同组成主流基础管理设备体系。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PLC技术特点: 1.1 操作简单 通用性高 现在,绝大多数PLC均支持程序语言互译,用户无需专门学习某一中语言,仅需运用自己常用语言编写代码后,用器件自带的翻译功能进行语言的转换即可实现对PLC的编程,降低编程语言门槛。并且PLC的安装及调试简单,外部接线较少,促使简化实际操作系统结构,进而缩短系统运行的周期,工作效率得到改善。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PLC实用价值,全球PLC均统一使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给不同厂家生产的PLC之间的互换提供了可能,也给PLC的调试提供了方便,极大程度地提高了PLC产品的通信开放度。 1.2 体积小 能耗少 PLC装置是集成电子线路技术的重要应用体现,安装尺寸通常均在10cm以下,重量更是不足150g,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实现基础。同时在实际使用中PLC的消耗功率一般只有个位数,为节省能耗做出了贡献。 1.3 抗干扰能力强 在实际应用中,目前广泛应用于PLC中并且符合国家标准的AS一工总线、 Profibus总线以及Device Net总现场总线与PLC界面之间通常保持良好契合度,为准确通信提供了保障。另外PLC装置采用抗干扰的电路排布与制造工艺,保证在工作过程中抵御电磁、电路的干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PLC系统之间有效通信的展开提供了有效保障。现在的PLC装置甚至采用了多重抗干扰技术,哪怕是置于极端恶劣环境,它也能够正常工作。 2 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2.1 远程通信控制与系统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通用的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他继续结构的控制工作通常是由PLC技术实现完成的。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PLC技术还被积极地运用于自动化系统本身,根据指令完成纠正系统逻辑错误以及排查系统故障等工作,为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的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应用PLC技术的自动化系统会对机器操作的每一步骤展开监控,并在步骤完成后根据完成情况返回累积误差值,当累计误差值超过系统设置的误差允许上限时,表示此时设备运转出现异常,同时该自动化系统也会出现逻辑紊乱,无法继续运转。此时PLC控制系统将自动对逻辑发生混乱的原因进行逐一排查,诊断出问题后立马发出报警通知到用户。PLC的高通信开放度为不同系统的PLC提供通信交流的可能。在保证互联网模块以及信息传输界面正常工作的前提之下即可实现PLC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 2.2 逻辑运算中PLC技术的应用 数字运算是PLC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主要使用数据处理与逻辑运算这两种计算方法。实现诸如数据运算、数据筛选、数据整理以及二进制开关等等功能。运用PLC技术,可以简单高效地完成大量数据的分析、排查、整理,极大地提高了提取结论、对比优化的工作效率。例如现在许多的食品制造企业、电子生产企业甚至交通监管部门,都是运用PLC技术实现对于实时数据的监控。除此之外,PLC还可以充当二进制开关,有效提高软接触点数目,促进自动化系统的优化。 在资源消耗方面,相比较传统继电器,PLC的能耗极低,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高机械化系统帮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劳动力成本激增的今天具有重要价值。在流水线工作模式中,自动化PLC控制系统可以直接运用PLC的二进制开关功能,通过1与0的互变实现由一个工作流程到下一工作流程的转变,避免了另外安装检验装置,简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节省了投入成本。 2.3 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应用PLC技术控制自动化系统指的是系统中的主机、通信、顺序控制、位置控制、参数设置等等工业自动化生产模块均是在PLC技术的控制之下开展工作的。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用户可以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以及生产的具体需求,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具体化的操作对象以及监控对象特点,合理改造PLC控制指令,优化PLV控制模块的组合模式。在尽力减少模块数目以及优化工作结构的条件下,实现对于生产进程的多元化有效控制以及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运用PLC控制系统中模拟参数控制模块指的是通过具体指令的输入,使用PLC技术监控生产过程中某变量的变化,若变量达到一定条件PLC则控制相关机器或装置进行一定操作,直至监控变量没有达到条件为止。例如饮水机的热水装置就是通过监测热水槽中的水温,如果水温低于100℃就显示红灯,并控制加热电路正常工作,及时对热水槽里的水进行加热。在这一过程中PLC需要对水温变化进行实时监控,是一个过程化控制。截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已实现运用PLC技术完成机械工程和自动化设备的监测与控制,PLC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还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乃至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此之外,PLC技术还被积极地运用在了食品、服务、电子、冶金等轻重工业领域,改变了传统生产制造模式,影响着国民的工作与生活。甚至直到现在,PLC的作用领域与影响力仍在不断高涨。 3 总结 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平已经成为评估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衡量国家综合实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PLC技术作为机械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支持,对其进行主动的改良与创新对于工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PLC的价值以及优势作为切入点,对于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的应用开展探究,为全面推广PLC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并对中职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中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让该专业的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建设;优化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并对中职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中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让该专业的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1 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企业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要求较高,需要中职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重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置,科学设置课程进度,完善课程内容,不断地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进行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时,应重视并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中职学校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时,应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特点,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将专业课程进行分类。中职学校可根据专业的侧重点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为社会培养管理型、制造型和设计型等类型的人才。同时,中职学校应重视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社会实际应用情况,根据机械工程市场变化情况,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调整,分析社会对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要求的重点,研究社会新出现的知识和相关技术,让学生及时掌握该专业知识的应用动态情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学校设置专业课程时,应重视新知识和新技术,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先进性。 2 建立实践教学系统 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建立实践教学系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培养。中职学校培养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时,应科学分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建立实践教学系统时,应加大对实验设施和实习项目的投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进行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时,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力的培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3 建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 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知识较多,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该专业人才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对此,中职学校应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的市场需求,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国内外该专业的教学经验,建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教师开展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教学时,可以在初期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让学生牢固掌握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在中、后期,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应用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且中职学校应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大纲,并合理规划教学进度,为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4 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培养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时,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教学。因此,中职学校应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教师的专业性,不断提高学校专业教师的素质,优化该专业教师的结构,以推动该专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时,应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中职学校应开展各项进修项目,让本校的教师到具备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单位进行学习,使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均得到提高,且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中职学校应科学建立教师管理制度,重视年轻教师的发展,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并培养教师不断学习的习惯,使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5 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中职学校培养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时,应鼓励教师积极完善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支持教师积极进行该专业内容的科学研究,提高该专业的技术水平,丰富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中职学校应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该专业的市场需求,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课程规划,并设置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保障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且中职学校应积极应用实验教学模式,增加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实验室建设,为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需要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数量逐渐增多,而中职作为培养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应根据社会时代的要求培养合格的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对此,中职学校应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实践教学系统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以改善教学质量,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过硬专业能力的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PLC的特点,然后介绍了PLC的发展状况,接着介绍了PLC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最后介绍了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PLC技术,应用 一、前言 PLC技术是一种将数字运算与机械操作综合起来使用的控制装置,起源于传统的继电器技术,后来发展成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的PLC结合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二、PLC的特点 1、PLC灵活性、通用性强 对于PLC技术,当工艺过程进行适当修改时,只需将内部程序作相应的修改即可,外部接线的改动量可以很少,甚至可以不必改动,其灵活性和通用性是继电器控制电路无法比拟的。 2、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在PLC控制系统中,大量的开关动作是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的,加之PLC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使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直接安装在工业现场稳定地工作。 三、PLC的发展状况 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编程序控制器,满足了GM公司装配线的要求。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有第五代PLC产品了。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PLC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此时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PLC具有了超小型体积、更高的运算速度、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PID功能、模拟量运算及极高的性价比。 20世纪80年代初,PLC在一些先进工业国家中获得广泛应用。这个时期PLC发展的特点是大规模、高速度、高性能、产品系列化。此阶段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世界上生产PLC的国家逐渐增多,产量也持续上升。这标志着PLC技术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末期,PLC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从控制规模上来说,这个时期主要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出现了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温度、转速、位移等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上来说,生产出了各种通信单元、人机界面单元,这些使得应用PLC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PLC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PLC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 1、PLC技术在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自动化生产中,PLC一般通过模拟参数控制模块、位置控制模块、计数模块、主机模块、通信模块和I/O接口模块六个模块进行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在实际工业生产时,PLC技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具体了解,根据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的动作以及监控的对象,对PLC系统的控制模块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组合,最终以最少的模块和最合理的方式组建出一个功能全面而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确运行和对生产中的灵活控制调整。在PLC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模拟参数模块主要功能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向监控仪表传输控制语句,从而达到改善控制精度的目的,如控制锅炉温度的升降或保温工作,维护热处理的正常进行。 2、PLC技术在控制逻辑运算中的应用 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PLC的另一个巨大作用是进行逻辑运算和数据处理,如开关量的控制、数据位处理、数据转换与传输、数据筛查与运算等功能。通过PLC的运算功能,来完成生产数据的处理,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工作总结,目前大多数食品、冶金以及造纸工业都利用PLC进行数据信息控制;通过PLC进行开关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增加软接触点,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质量,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与传统的继电器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好,控制迅速和维修方便的特点,目前已经基本代替了大部分继电器的工作。 3、PLC在系统控制和远程通信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技术不仅用于控制其他的继续结构,还用于对自动化系统自身进行控制,也就是说,PLC技术能够对自身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和逻辑错误纠正,这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才能够稳定运行。在实际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设备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有自动化系统控制,同时应用系统的检测装置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累积误差进行调整,如果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整个PLC系统的逻辑关系就会穿行混乱,PLC控制系统的就会通过这些混乱的逻辑关系进行故障诊断并报警。在PLC进行不同系统间远程通信控制时,只要保持联网通信模块和信息传输接口的正确性,PLC技术就能进行稳定的远程通信。 五、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1、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对于柔性自动化技术而言,其主要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因而是一种新兴技术,此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技术性操作的自动化进行,还可以在明确加工目标的情况下进行智能操作。因此,将柔性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中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机械领域的工业化发展目标。如今,柔性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将数控技术为核心,同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设备、信息科技技术及现代机械生产技术三个方面,推动了机械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由此可知,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整个工业发展而言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实现生产数量及其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减轻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质量,实现了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产品效益的不断扩大。由此可见,柔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具有全球化趋势。 2、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集成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对目前现有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改进,以确保机械制造过程更为具体化,此外,还负责将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各种技术及其生产信息进行高效集成,以实现机械生产的不断扩大,最终实现集成能力的不断增强。正是由于具有如此多的优势,因此,如今集成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已受到了十分普遍的认可,且在信息集成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集成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集成技术涵盖了众多方面,如数据库集成、质量系统工程以及一些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业系统设计。就如今的发展情况而言,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无论对于产品研发,还是生产和控制都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效益。 3、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智能自动化技术指的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等技术对某过程进行模拟,促使系统能够像人脑一样进行数据的分析或信息的采集,进而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此技术在实现机械智能化的同时,还通过集成化技术实现了控制的自动化,因而可以说是一门集智能技术和集成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综合技术。此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机械制造过程的高效融合,不仅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十分有利,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还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此外,此技术通过神经网络实现信息的识别,因而使得机械系统运行时具有相对较强的自主适应能力,这对于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及其解决十分有利。 六、结束语 在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而PLC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方面。PLC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中有利于机械工程的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联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关联应用,并就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机械工程;自动化;关联 一、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概述 1、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概念 机械工程是结合了机械学、动力学、工业控制学等多个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学科,它以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处理技术等新型学科技术为理论基础,并结合了实际生产中的相关技术经验与技术理论,以用于研究与解决各种机械设备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实际问题。目前,机械工程主要可划分为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使用等若干个互相衔接且互相配合的分支系统。 而自动化技术则是实现机械产品在制造、安装、使用等多个方面自动化的方法与技术,它以工业生产中各类参数的控制为主要目的,以实现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照预定目标进行机械设备的自动加工、自动测量、自动监控等多种功能。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目前,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其主要应用特点有: (1)便捷性 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对于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的较为复杂的流程优化或系统优化问题,利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时,往往面临着处理时间长、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而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借助多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理论,不仅能对相关问题进行优化求解,从而保证了问题解决的方便与便捷,而且能实现机械产品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2)可靠性与安全性 利用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程序化语言和逻辑体系,使机械设备在故障诊断、自动化控制以及机械设计等多个方面,都能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从而保证了决策结果的正确与可靠。而且通过其自动监控与自动保护等功能,还能有效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误操作、误指挥等问题,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械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经济性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极大改善了机械工业生产中的劳动条件,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了人员作业调度的经济性;另一方面,自动化技术还能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加工、自动测量、自动监控等多种功能,从而保证了各种机械设备在运行管理上的经济性,实现了降低设备运行损耗、节省能源的目的。 二、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关联应用 1、机械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最典型的关联应用,即实际生产中所较常采用的机械自动化系统(如下图1所示),它主要由信息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信号处理器、D/A单元、A/D单元等部分所组成。 图1 机械自动化系统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机械自动化系统通过人机接口实现指令信息的输入,然后通过信息控制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以实现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的状态监控与动作调整,从而使机械设备能始终保持在理想的工作状态。而D/A单元、A/D单元则是作为信息的传输和转换单元,通过将生产中机械设备的电压、电流、压力、速度等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各种工作参数的有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中的关联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中的关联应用,是综合利用神经网络技术(BP网络、概率网络、径向基网络等)、模糊理论、改进三比值技术、信息融合技术(D-S证据)等多种自动化技术于一体,不仅能改进传统设备监控与故障诊断方法中的缺陷与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于提高和改进监控效率以及故障诊断的准确率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以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为例,利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获得更多源信息的支持,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而且能同时满足离线诊断与在线诊断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故障诊断信息的多层次性与灵敏性。在具体故障诊断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动化技术以系统得出和获取机械设备的试验数据、常规检查数据、运行检修数据等,以此作为故障分析的数据源,并通过多项试验项目以判断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其次,再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诊断系统模块的故障性质,利用改进三比值技术诊断系统故障的类型,利用模糊理论和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故障的分析与判断等等;最后,再利用专业的自动化软件,并结合机械设备的系统运行情况与检修情况,以综合得出故障的具体发生部位与性质,并提出相应的故障解决方案。 3、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生产控制中的关联应用 (1)开关量的自动化控制。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关联应用,能够对各机械设备的开关量进行逻辑化控制,以保证在开关控制上的组合逻辑、延时逻辑以及时序逻辑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保证了机械设备在多种运行工作条件的自动化控制需要。 (2)模拟量的自动化控制。由于各种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温度、电压、电流、功率等运行参数均为模拟量,其参数值是连续而变化的,难以有效控制与采集。而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将模拟量有效转换为数字量,并加以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各机械设备运行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三、自动化技术在我国机械工程中的未来发展前景 1、智能化 智能化即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中的神经网络技术、模糊理论、专家系统、信息融合技术等来模拟人的大脑,以进行机械生产的自动分析、识别、测量以及控制等活动。 通过智能化的发展,机械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具备决策的优化功能,能最大限度的自行解决系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而且还能实现信息间的高度共享与合理配置,在优化工作参数选择、优化质量控制方案、优化加工路线等多个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绿色化 机械工业虽然是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但同样面临着极大的资源消耗,以及日趋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环境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绿色化也将成为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主要应用与发展方向。 绿色化的核心理念,是将机械设备从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回收等各个环节纳为一个整体,在设备的整个循环周期内,尽量达到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而资源利用率最高的目的,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得到优化与协调。 总结: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机械自动化系统及自动化理论的研究与进步,自动化技术在机械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关联与应用,并逐渐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等方向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浅谈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特点与改善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机械化工程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机械化项目的整体水平,必须提高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的使用。所以机械工程单位一定要明确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并制定改善措施。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运用中的特点,对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特点;现状问题;改善措施 一、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运用中的特点 1、集成自动化技术特点。集成自动化技术是我国主要的机械自动化技术。集成自动化技术是信息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定改进,使得机械工程的全部制造过程可以变得更完善。集成自动化技术最大的特征是将原来的IT技术进行改进,也可以联合自动化和生产相关的信息,进而扩大机械化工程的生产和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集成自动化技术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所以采用集成自动化技术可以协助企业进一步的提高机械管理程度,进而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使用灵活的自动化技术特点。柔性自动化技术是现在发展先进的技术之一,柔性自动化技术是基于在计算机基础上,所以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灵活的使用自动化技术,机械工程生产目标智能化运营管理。因此,采用灵活的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科学和智能的机械工程,进而提升企业的机械化的效率。柔性自动化技术,现在经营范围被广泛使用,并得到了广大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3、智能自动化技术的特点。智能自动化技术是升级版的柔性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一定要在网络的基础上创建的,因此,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是机械工程仿真与控制的过程。智能技术可以作为机械数据的科学解析,也可以收集数据或信息,所以智能自动化技术,能有效的提升机械效率,不断扩大应用的智能自动化技术的范围。因此自动化技术的功能,最大的特点可以替代人工管理,进而节省了部分的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所以,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将成为机械工程的将来发展方向,有必要进一步的加强,以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完善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二、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问题分析 对于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的发展,我国尚处在初级阶段,在机械工程自动化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人才管理,我们的人才管理机制是不实际的,仍采用国外的人才管理方式,并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的人才格局,主要集中高素质的专业员工队伍,雄厚的理论,但实际的技术低。在技术方面,精密机械加工和其他初级阶段的水平来看,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复合加工仍处于追赶阶段。在机械设计,没有即时有效的将科技成果转化,更多的设计文案设计水平不高。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也有一些问题:缺少实际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发展进程中,过于强调理论,都忽略了现实培养人才,造成实际机械工程自动化中,技术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人只知道理论,但在技术上却没有实践经验,只有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以提升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但自动化技术仍然是传统封闭式体系结构。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实际广度,缺少专业的关注和准确的科研投入,并没有具体的管理策略,以此来发展自动化技术。 三.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改善措施 1、采用先进的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领域中,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没有达到高度自动化程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应用并不广泛,基础技术储备不充分,应该尽量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和成熟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技术突破壁垒,达成知识产权。现在在机械加工生产进程中,产生相对大量的部件,并且需要组装,以半自动为主。对于成品应该引入先进的设备,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加工,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良好的经济性。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应提倡成组技术人才,采取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的应用程序的正常发展。此外,自动化的应用不是不同的产品在不同行业中的简单复制,应该集重在于差异化和优化。技术信息、新材料等进一步的发展,将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以追赶和发挥的空间。新一代自动化技术在PC和开放式体系结构的发展,驱动装置朝向交流、数字化方向的发展。通信数字网络的发展,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性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推进工业自动化进程,智能化将占据工业生产十分重要的地位。 2、以信息技术改进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以工业自动化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促进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体现在工业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加速传统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变,完善制造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是不容易的,是经过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从简单到复杂的进程,在整个进程中,自动化逐渐取代手工操作,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开发应用程序性能的做法。我们根据对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机械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有必要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机械制造理论和技术,从教育出发,注重教育部门,根据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作为根本导向,制定相关的专业技术教育,重视应用科学和技术创新,扩大科技投入,优化自动化产业链。要从实际出发,效率和质量相结合,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重视高技术人才培养。坚持以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提高机械自动化教育体系的发展,打破应试教育的限制,完善校企合作,努力培养人才。现在我国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缺少高技能人才,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造成严重影响。 四、结束语 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推动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要立足于机械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和学习,以确保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需求高,现在我国的机械化工程发展不高,有必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以奠定在机械工程可持续发展基础。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有关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探究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中国工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随着中国加入WTO,重工业产业因为技术与生产力落后的原因,始终没有跟上世界同步水平,导致近年来,中国工业生产水平止步不前,而机械自动技术的产生,可以改变这尴尬的情况,帮助中国工业生产重振雄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是指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应用计算机智能自动化生产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不断优化自动生产的过程,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益,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能有效提升生产的流动速度。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 建筑工程作为整个城市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建筑工程是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除了信息化、计算化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引用外,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提供强而有力的帮助,并在工程建设中起到极大的作用。如今,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已取得较大的进步,各种现代化的建筑机械设备大规模使用,成为了现代建筑业的主要生产手段,是建筑生产力的主要体现。 1.机械工程自动化对我国的影响力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全部的技术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上,那就是是否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匹配,是否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工业的发展,而不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看到,我国的当前的国情是,我国是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国外的柔性制造系统完成自身工业发展不断地成熟壮大,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国情,而需要解决的方法就是,根据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 我们国家目前应该在消化吸收、融汇贯通国际上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我们国家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 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的整体情况,相关人士认为应当先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因为该项技术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投资小而且见效迅速,对于目前中国的工业情况而言,是非常实用的技术,有利于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 2.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仅能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军事、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光机电化方向 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发展就是光机电化发展方向,因为在这一方向上,我们可以把整个进行有效的组合,在光机电化系统中,整个系统是由传感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能源、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最重要系统则是光学感应系统,在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中,通过引进光学技术,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优势,就能有效地改进机械自动化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化技术可省过去靠机械传动链连接的各个相关动作部分,改用几台电机分别驱动,或用电力电子器件,或用电子电控装置进行相关动作控制来实现。光机电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拍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能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 (2)智能化方向 智能制造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前景,智能制造的涵义,有众多说法,可以认为智能制造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推理、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基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控制中,解决多种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具有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经验和知识的能力,并能在生产实际中长期发挥作用。 (3)全球信息化方向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机械自动化也在往全球信息化方向发展着,据我们所知,在跨国的并购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全球化的另外两个特征:全球采购与配套、全球设计与制造,相应形成。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如果没有全球的信息网络做为运行环境的支撑,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全球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是否还能继续维持下去。全世界的制造与设计,由于有了更广阔的信息与网络,不仅得到实现,并且能在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全球采购与配套,只有借助了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进行。 3.自动化技术促进机械工程建设快速发展 (1)精密机械 精密机械是高科技制造业的基础,两者互动密切,相辅相成。精密机械工业的推动,可加速高科技产业升级,全面调整经济结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又可相对扩大对精密机械的市场需求,带动机械成长茁壮。精密机械技术包含了NG工具机,超精密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新精密机械技术等领域。 (2)工具机技术 未来工具机产业将以发展高速切削、硬切削技术为主,而高速切削加工机之主要发展项目应以高速主轴及高速进给技术为主。在进给系统高速化方面,未来线性马达之应用应会普及化,故硬加速协助业者进行高速切削工具机相关技术之研发。 (3)半导体制程设备技术 我国半导体工业在过去十年来蓬勃发展,已为半导体工业相关技术扎根,也带来信息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而今由于全球通信息产业日正当中,已有多家国内业者投入所需之Ⅲ-Ⅴ族半导体关键高速及高频元件生制造。目前Ⅲ-Ⅴ族半导体晶园厂量产技术尚在萌芽阶段,生产制程与设备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国湾砷化镓产业已成型,并且成为全球唯一投入砷化镓晶园代工的地区,依各业者规划的产能计算,不仅可拿下近五成的晶圆制造市场,并有机会延续硅晶圆发展模式,再创另一个半导体产业高峰。 当今科技的进步与市场的需求对于机械工程的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这种挑战与机遇共存成为了机械工程发展的动力,在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同时又从各个学科领域中获得新的启示与技术支持提高改进和创新的能力。只要我们在做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研究之后,保障并完善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不断探索,不断进取。那么,机械自动化技术一定会在建筑工程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在保障人民生活工作的同时提高社会的安全、舒适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在广阔的市场需求与人才不断扩充的前提下,我们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更要积极的向国际最尖端的领域学习借鉴,相信我国的机械工程会引领世界。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关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探究 摘要:文章研究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以及落实实验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内容,以期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提供一些参考,提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中职学校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不断提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 一、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在现代中职学校的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有着“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的论述。因此,中职学校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时,应当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职学校在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明确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相关要求,注重教师结构的优化,并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推动我国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性人才。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时,应当结合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对专业的发展需求和教师结构与特点进行仔细分析。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进修,不断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当不断完善教师制度和工作制度,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年轻教师的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即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教学为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面向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各大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在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时,应当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专业理论技术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中职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构件时,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注重研发实习设备和实验设备,为中职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提供服务,同时注重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中职学校培养实践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提供基础保障。此外,中职学校应当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提供社会型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中职学校在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在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性人才。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时,一方面,应当根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自身特点,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设计。中职学校在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时,应当注重课程群的建设,将专业课程进线管系统分类,以实现“培养大型施工祝艟盼没计、制造与使用管理人才”的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当注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动态调整,及时根据市场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调整,使中职学校培养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此外,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时,应当融入当今社会先进的科研项目,及时更新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确保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具备学科前沿性。 四、完善教学体系 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和优化时,应当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结合中职学校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同时借鉴国内其他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游戏经验,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一方面,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时可以采用分段式宽口径教学方式,在前期注重对学生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后期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应当制定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并围绕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日常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不断提升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 五、落实实验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学服务意识不断进行强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倡导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教研教学,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实力。中职学校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大力推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实验式教学,并加大在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不断丰富和完善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在提升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学质量的同时,使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学具有专业特色。 中职学校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优化时,还应当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中职学校应当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全方位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制度,同时完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提升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时,应当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完善教学体系,并不断落实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使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学根据专业特色,提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推动我国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行业的不断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联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逐步的扩大,而其地位也越发显得重要。这两门学科主要的研究也涉及到更广泛的内容,如: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控制。而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与国外的交流也越来越紧密。又因为在本国有这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特别多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外国的许多制造业都选择在我国投资办厂。正因如此,国内的工业加工业也像春天的花朵纷纷的建立起来。这一切,都与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前者带动了后者的发展,而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显得重要,能够在实践中把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如何紧密的联系起来,如何有机化的结合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机械工程 自动化 关联 一、引言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是两个本身就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而机械工程它所涉及的领域相当的广泛,比如:国家农业,国家工业,国家交通运输业,能源开采业等等。机械自动化又同时为这些行业提供非常的大的技术支持,使得它们的工作效率有着显著很的上升,从而从这一方面推动了我们经济发展的步伐。自动化则是在机械工程的基础上用机器的自动化代替人工的智能操控,它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手段,用机器的智能化代替人工操作,大量的人力被节省下来,有效的提高的工作上的生产率和生产安全。所以,把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有机的相结合将大大的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水平,同时也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性,尤其是在一些高危险行业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 二、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内涵 (一)机械工程的内涵 机械工程是一门同社会各项生产事业关系都很紧密的学科,而机械设备又可以多方面的应用与很多不同的生产事业,如果从它的功能上来分的话它包含:粉碎型机械、动力型机械、原材料搬运和交通运输设备等等;而按照服务门类的对象分的话它包含:农业机械、工业机械、交通运输等。机械在研发、设计、制造和使用需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工作阶段。所以机械工程能够分成许多个小的分支。比如,机械制造,机械研发,机械维修等等,每个学科之间都彼此的相互交融,互相促进的科学发展体系[1]。 (二)自动化的内涵 定义:自动化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依靠在机器上设定的程序或预先发出的指令在机器自动完成工作,能够比较少的实用人力,甚至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要人力的参与来自动进行生产。简化日益复杂的机械化的操作,是自动化的目的所在。比如:现代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都有应用自动化的简化操作。自动化如学科果要完善的话,还需要现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其中更多的是必须要融入电子学和数学学科的知识。在自动化产生以来,在很多企业在生产加工中都实现了半自动化或者全自动化。这门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甚至连国防事业都有应用,这一学科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联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们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也随之节节攀升,由于这一原因,机械化工程和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更加的密切。要使得机械工业生产产品、生产技术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要将各种各样的机械零件都归入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这一目标实现,我们必须得在机械生产领域不断扩大推广。 国外的发达国家,他们对于自己的自动化生产都设置了比较完善的一整套单元体系,以用来提高工业化的生产,同时在设计结构方面能够自动化的组合和安装,以促进集成化、微型化的控制装置模式的建立。微型便利化的自动化操控装置和一体化电动机装置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操作便利、性能可靠的优势,这种机械工程的自动化发展模式能够大量的节约了劳动力。而自动化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金和能源、提高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自己国家的国防事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能够从劳动生产中解放出来,能够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能够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有了它们才有了今天的我们,想想在短短的几十年前,我们从事的什么样的生产,而如今又是什么样的生产,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一切都要感谢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完美结合[2]。 四、发展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关联的方法 前面我们提到了机械工程和自动化和它们紧密结合的那么多好处,那么我们下面将说说如何发展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联系。现代科技迅猛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从而导致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相结合。目前,机电结合已经发展成为自动化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当今的科技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和国外比起来还落后很多,所以,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跟国外比起来有很多的不足,也因为这样在自动化工程生产产品也会很大方面的影响产品的质量。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国家应该加大科技发展的投入,发展更多的创新人才,从而来使得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完美结合,从而全方位的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 想要事项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有效结合,需要各方面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支持,在软件方面尤为重要,这一切与计算机水平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应该先发展集成化综合软件的升级和分级计算机操控系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生产无人化、自动化。在发展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关系时,首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为首要策略,把理论的研究全面的与系统工程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去。这只是一方面,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重点核心技术的研究,充分的迎合现代化发展对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要求,深入的研究目前的电子计算机操控技术、提高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和提高与此相关联的固件与硬件软件的技术;深入的研究自动化机械工程中相关联的仿真技术,科学的应用数字化的模拟,精确的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自动化系统的计算和实验[3]。 五、结束语 无论哪种技术的开发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认识这一切的来源,而这一切也都是为人服务。所以,要强化自己的科学技术,计算机水品等等,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杰出的人才。机械工程行业既是生产行业同时也是服务行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产业支柱,不管哪个国家都在不断给各类机械制技术创新,而我们国家要想赶上国外先进的国家也要从这一方面下手,革新自身的科学技术和机械制造,从而提升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作为一个企业也一样,把自动化有机的结合在机械工程技术上面,发挥更大的优势,从而更多的节约劳动力,并且提高产品质量用来跟上时展的脚步。为促进我过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浅议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重要性 摘 要:文章对PLC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对PLC的通信功能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具体说明了PLC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现况,为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也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PLC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应用;分析 1 引言 PLC技术是一种将数字运算与机械操作综合起来使用的控制装置,起源于传统的继电器技术,后来发展成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目前,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中,PLC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对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 PLC技术及特点 PLC是目前工业领域单台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典型设备,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编程容易、可靠性高以及不易受干扰的特点。近年来,PLC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软件、硬件以及技术开发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功能越来越强大,系统的兼容性和开发性越来越好,使PLC的性价比也越来越高。现在,PLC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在机械、化工、电力以及冶金等领域,成为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支柱之一,大大推动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PLC技术主要包括过程控制、位置控制、生产监控、顺序控制以及生产管理等,而完成这些复杂控制必须解决控制设备与PLC处理器核心之间的通信问题,而通信技术最重要的是保证通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PLC技术的通信功能是最稳定的,下面对PLC技术进行数据传递或共享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采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PLC的生产厂家为了便于PLC的推广和用户使用的方便,规定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通信协议,这样不仅使不同的生产厂家的PLC系列产品的生产互换性大大提高,还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进行维修,提高了PLC产品的通信开放程度。 2.2 现场总线的接口契合度。大多数PLC生产厂家都生产现场总线,并且在通信领域广泛使用,如目前在PLC中广泛使用并且已经进入国家标准的DeviceNet、Profibus、AS-I总线。这些现场总线与PLC接口的契合度极高,大大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 2.3 简单化的程序编辑。大多数PLC生产厂家为PLC用户设计了专门的计算机与PLC进行通信的软件,进行程序翻译,减轻了用户的编程工作量,使PLC编程不在受限于专业人员,大大降低了PLC编程的准入门槛。 3 PLC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 3.1 PLC技术在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自动化生产中,PLC一般通过模拟参数控制模块、位置控制模块、计数模块、主机模块、通信模块和I/O接口模块六个模块进行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在实际工业生产时,PLC技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具体了解,根据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的动作以及监控的对象,对PLC系统的控制模块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组合,最终以最少的模块和最合理的方式组建出一个功能全面而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确运行和对生产中的灵活控制调整。在PLC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模拟参数模块主要功能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向监控仪表传输控制语句,从而达到改善控制精度的目的,如控制锅炉温度的升降或保温工作,维护热处理的正常进行。 3.2 PLC技术在控制逻辑运算中的应用 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PLC的另一个巨大作用是进行逻辑运算和数据处理,如开关量的控制、数据位处理、数据转换与传输、数据筛查与运算等功能。通过PLC的运算功能,来完成生产数据的处理,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工作总结,目前大多数食品、冶金以及造纸工业都利用PLC进行数据信息控制;通过PLC进行开关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增加软接触点,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质量,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与传统的继电器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好,控制迅速和维修方便的特点,目前已经基本代替了大部分继电器的工作。 3.3 PLC在系统控制和远程通信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技术不仅用于控制其他的继续结构,还用于对自动化系统自身进行控制,也就是说,PLC技术能够对自身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和逻辑错误纠正,这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才能够稳定运行。在实际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设备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有自动化系统控制,同时应用系统的检测装置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累积误差进行调整,如果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整个PLC系统的逻辑关系就会穿行混乱,PLC控制系统的就会通过这些混乱的逻辑关系进行故障诊断并报警。在PLC进行不同系统间远程通信控制时,只要保持联网通信模块和信息传输接口的正确性,PLC技术就能进行稳定的远程通信。 3.4 PLC技术在各个生产领域的重要性 目前,PLC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的标准设备,它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了冶金、化工、交通、娱乐和食品等所有的轻重工业领域,是自动化领域用途最广,也最为重要的控制设备。在2009年,全国的PLC生产件数高达一千五百万件,而2010年的产量达一千八百万件,2011年的最终产品达到了二千三百万件。经统计,这些PLC产品的最终使用的领域如表1所示。 表1 PLC的使用领域分布表 4 结束语 在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而PLC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PLC在各个领域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论述了PLC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为PLC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推广提供了支持。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浅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系 摘要:科技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本文基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分析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关系,并总结了其未来发展策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的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字:机械工程;自动化;关系 引言 机械工程自动化,即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广泛推广与应用,已达到更快速的加工原材料的同时实现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流动速度的加快,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也使得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机械工程的大力发展,也利于自动连续生产,以达到优化生产效率和简化生产过程的目的。就目前我国整体机械化水平程度来看,自动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较低。因此我国还需大力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 1.机械工程概述 机械制造过程中生产必备基础工具为机械设备,依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交通运输、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依功能划分可分为动力机械、粉碎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及物料机械,依照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热力机械、透平机械、仿生机械及流体机械。依照服务产业划分可分为农业机械、化工机械、矿山机械与纺织机械。机械设备须经过不同的工作性质阶段如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应用等阶段,因此,依照工作性质可分为互相衔接配合的几类系统,如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维修、运用等。以上各学科的充分融合发展使得机械工程细化为许多学科分支,各学科的交织发展使得各分支相互促进和渗透。现代化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机械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越发重要。 2.自动化技术概述 自动化技术即指生产过程中主要依赖预设指令或者程序自动完成相应工作,不依赖或较少依赖人的干预。自动化技术来源于人们简化控制过程及实现机械代替人类来实现简单重复工作的目的,及便利人们日常生活如汽车、飞机的使用。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控制系统越发复杂,使得单一的手工控制无法实现。应用数学、电子学等方面的发展也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发展。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单机、局部的生产制造自动化发展为全盘、综合的自动化进程。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都实现了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使得生产环境变得高效、高速、优质。这些企业通常采用了许多自动化装置、电子仪表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而不是仅采用单机的自动化装置。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到了科研、生产、国防等各个领域,且其规模不断扩大,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应用如联合钢铁企业的自动化应用(开采矿山、冶炼、选矿、轧制、运输包装及剪裁)。总之,自动化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并将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关系及其发展策略 3.1.应用现状我国有关自动化在机械工程的应用方面还很有限,在管理和生产方面还采用传统的方式,人才管理机制模式方面大多数企业也是直接由外国引进,这种管理模式表现在理论性强,人员专业素质高,但实用性不高,因为没有形成适合企业自身与中国国情的人才模式,使得其在本土不适用。从机械设计方面来说,现阶段大多设计部分都是照搬照抄,而且设计水平较为低下,且设计常常不能有效转化为具体科技成果。从工艺技术水平方面来说,目前加工初级阶段如精细加工等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复合加工还有待加强。 我国自动化在机械工程方面尽管已经等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实用型人才。最近一段应用过程中,企业大多过分重视理论人才和研究的培养,使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技术应用程度低下。(2)实践经验不足。目前我国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实践经验不足,当然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中,应不断培养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不断在实际中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应用方面,我国实际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缺乏正确的科研投入与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及没有形成特有的自动化的管理模式。 3.2.两者之间的关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中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机械工业采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技术自动化、机械工业产品得到大力发展。零件的机械加工中引入数控、程控、自动化的生产工艺及工程的思想全面引进系统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提高了经济效益。自动化机械装置的一体化及微型便利化进程使得生产过程维护方便、可靠性高、设备的自锁功能使得其无需工作人员的监视和维护。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中电子计算机技术、各类自动化装置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保障了机械工程质量、降低消耗成本、资金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引进使人们不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减轻脑力劳动。所以,自动化技术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展,而机械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自动化迅速发展的平台。 3.3.发展策略 3.3.1.深化机械工程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机械工程自动化系统需要大量的优质硬件和软件,因此,应促进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集成化综合软件的全面发展以实现自动化、无人化的生产。在巩固自动化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中应以注重理论基础研究、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开展新型转换能量技术、装置的研究,新型调速交流技术、理论、新线路、新机电、新器件的研究。优化自动化系统监控检测技术,以提升机械自动化工程中在线检测的精度、可靠性及自动化测试水平、效果。提高自动化机械工程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及数字模拟等技术实现大型系统参数及总体结构的设计及实验、以达到选择最佳参数和系统的目的。 3.3.2.努力提升自动化应用水平。机械操作人员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管理,及管理自动化技术装置、系统中采用的各种计算机等装置。因而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操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否则难以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自动化应用水平。 4.总结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理解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极大的增加了劳动生产率,且便于操作和管理。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探索 摘要:针对江西理工大学当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建设的思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与就业保障体系、专业反馈机制和自行考核评估机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本专业的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研究型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机械工程;专业建设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机械工程人才的孵化器,主要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高等工程科技人才。[1]针对当前机械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应用能力差、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知识结构单一等缺陷,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该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明确建设思路与方案,优化专业结构,加大建设力度。[2]本文结合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探讨本专业的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械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关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 (2)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缺少一种面向未来的精神,过于守成,缺乏创新。 (4)较浅的人文底蕴,大学教育习惯于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专业,忽略了学生在人文、社会和科学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5)渐趋职业化。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局部培养过于职业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还要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造,避免将本科生培养成单一的技术工人。 (6)学分与学知识的矛盾。目前学校各专业普遍实施学分制,并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思想进行学分分配,尽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本着较优的比例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但学生往往在选课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抑或是仅仅为了拿学分而盲目选课,造成很多主干专业课没有选而学分已经达到要求的状况出现,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7)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较低。由于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难以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建设与优化的途径 鉴于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存在,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结构优化,改革教学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 作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近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明确提出其建设思路为立足江西,面向市场,面向矿山、冶金行业,把积极加强发展和培养“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高素质”的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本科生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完善特色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推进科技服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2.继承与拓展已有教学科研成果 在继承传统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设备管理专业已有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前提下,紧跟当前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工程机械的最新发展趋势,将本专业向更广更深层次拓展。使本专业成为涵盖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工程机械新产品研发、自动控制、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机电液气一体化工程以及矿冶设备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的极具行业特色的新型专业。 3.以服务地方、行业经济为导向,制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江西省具有矿山、有色、冶金行业背景的机械专业,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理应承担起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找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与地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创新机械类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地方和行业(矿业工程、有色冶金、钢铁冶金)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确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结合矿业工程和有色、冶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学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4.以有色、冶金行业的典型工艺和设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通过校企联合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用人单位的“零适应期”要求,共同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规划,形成能够满足不同用人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专业必修课模块,使每个特色专业方向设有3~5门的特色专业课程。把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教学改革方案,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特色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为主线,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5.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创新型教师 建设开放型、多元化师资队伍,以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为要求,制定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同时,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聘用校外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乃至学术团队作为企方教师,共同参与特色专业的教学工作。 6.建立渐进式、长效性的实践与就业保障体系 积极开展以有色冶金机械、矿业工程机械、钢铁冶金机械为背景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并共同规划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以及实施办法,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围绕特色专业课程,从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实习贯穿到专业课程的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实施毕业设计与科研课题和现场课题相结合的方式,使毕业设计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工程实际。在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参与指导下,实现毕业设计现场化、工程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 7.建立和完善专业反馈机制和自行考核评估机制 经常校正专业建设的正确性。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生源、就业、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和调查,及时了解市场、社会动态、时代需求,做到及时进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保证教学和学生培养质量。将校内教学督导制、助教制由校内延伸到企方,由校企双方共同对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督,使专业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更具有实效性。通过对专业教学、科研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使校、企在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等方面具有实时性、共享性和开放性。 8.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着力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合理使用多媒体,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究,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使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形成互补,出台课前、课中与课后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关规定。进一步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避免重复讲授,提高授课和学习效果,并对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实验手段进行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组合、改造、整合和更新实验,使之成为综合性、设计性、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实验;为本专业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行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加强网络化教学、科研信息平台的建设。设置自学型课程、讨论型课程、工程设计型课程、创业训练课程等,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向互动交流、研究型、开发型教学形式转变。 9.加强教学管理 全面贯彻实施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体系、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学科建设规划、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实验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制、助教制,形成本学科的教学特色。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0.加强学生思想与学业的引导 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思想导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疏通,学业问题进行引导。在学生选课、科技创作、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引导,避免出现学分与知识的矛盾。鼓励学生主动开阔视野,加强人文、社会和科学方面的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 三、结束语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培养矿业工程、有色冶金、钢铁冶金机械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加强教学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教学条件优越、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在有色、冶金行业及江西地区起到引领辐射作用的示范性机械类专业。目前,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包含工程机械、机械电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冶金机械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四个硕士点招收研究生,已建设成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江西省品牌专业,并获批为国家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进而就对机械工程中的设备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断的将PLC技术应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对于有效的提高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工作效率以及有效的推动自动化控制和提高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力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研究与分析机械工程与自踊中PLC技术的应用,进而不断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从而不断的提高机械工程的自动化工作效率。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PLC技术;应用分析 PLC技术主要是一种综合使用机械操作与数字运算的一种控制装置。因此,PLC技术就具有一定的体积小、应用性高以及工作效率高等优势。而不断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对于有效的解决传统机电控制系统的构造复杂、可靠性差以及能耗高等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不断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中,进而有效的促进机械工程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就针对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PLC技术的特点 通过对PLC技术特点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中,进而有效的实现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性能。下面,就针对PLC技术的特点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使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 使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是PLC技术所具备的主要特点。其中,相应的PLC生产商为了有效的保证PLC技术的推广和用户使用到的便利性,就有效的使用了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增加了人们使用的便利性。此外,不断的在PLC技术中使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的流通性,从而不仅能够有效的方便人们对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PLC设备的使用效率。 PLC技术生产厂商为了有效的减轻用户的使用难度,就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PLC技术的程序算法,以此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效率。此外,PLC技术的生产商还专门设计了连接计算机与PLC设备之间的通信软件,进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术人员的使用要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LC技术设备的使用性能。 (三)现场总线的接口契合度 现场总线的接口契合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PLC技术的使用质量。其中,多数的生产商都可生产出一定的现场总线,并且不断的将其运用在通信领域中,以此来有效的提高PLC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PLC技术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机械工程行业的不断快速稳定发展,PLC技术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实现了机械设的自动化生产,从而也就提高了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下面,就针对PLC技术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在机械工程的生产自动化控制过程中,PLC设备主要是通过模拟参数控制模块、位置控制模块等六个模块来有效的达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目的,进而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性能。此外,在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生产中,还应不断的对机械工程的生产过程进行细致的调查,进而有效的对相应的控制对象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相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而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以此来有效的保证机械工程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其中,当PLC技术运用在相应的机械工程的自动化中,其中的模拟参数模块就能有效的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监控,以此来有效的了解整个生产流程的运行情况,从而有效的促进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获得更高的控制精度。而PLC技术对整个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对锅炉温度的控制等。通过对锅炉温度的控制,可有效的保证温度处于一个稳定值,进而有效的促进控制热处理过程的正常运行。此外,我们还可有效的将PLC技术运用在饮水机中,以此来有效的实现饮水机的自动控温目的。 此外,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机械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达到了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从而也就有效的提高了精密仪器的生产精度,从而也就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PLC技术在控制逻辑运算中的运用 PLC技术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还可看成为一个二进制开关,进而通过相应的逻辑运算来有效的对机械工程的生产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进而不断的提高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此外,不断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还可有效的通过控制相关开关量的大小以及数据位的处理等,来达到逻辑运算的控制目的,进而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PLC技术中的逻辑运算功能具有收集生产数据的特性。因此,PLC技术主要用于食品的加工、金属的冶炼以及造纸加工等行业中,进而有效的达到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 四、PLC在系统控制和远程通信控制中的应用 PLC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控制逻辑运算中,而且还可应用在系统的控制和远程的通信控制中,进而不断的达到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其中,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可有效的检查出系统自身所出现的问题,进而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有效的实现对设备故障点的检修与保护,从而不断的促进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PLC技术还可及时的感知故障的发生情况,进而通过一定的逻辑运算功能,来有效的对系统所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报警,从而促进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五、总结 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不断的研究与分析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PLC技术的应用,对于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以及有效的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的目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PLC技术的应用,进而认识到PLC技术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控制逻辑运算中以及系统控制和远程通信控制中的应用,进而不断的促进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从而有效的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目的,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机械工程 发展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关注,提高了对其应用和发展重视程度。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在减少经济投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很稳定。因此将自动化技术高效的应用到机械行业中去是机械领域发展的首要任务,促进我国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1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在社会生产中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在提高产品生产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大重要。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1 装配系统 机械工程中应用自动化的装配系统对机械行业各方面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自动化的装配系统是一种将不规则形状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采取搬运、调试、组合、检验等手段,将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件完成的产品的过程。确保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就是装配工作,应用自动化的装配系统代替了传统依靠人力的技能去操作的复杂工作程序,在节省人力消耗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生产效率,是机械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应用。 1.2 加工系统 在机械工程中应用自动化的加工系统将从多方面提升机械制造工作效率,自动化的加工系统能够自动的进行加工循环工作,另外还能够自动的进行工件的装卸工作。自动化的这种加工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减少了机械生产中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操作失误的事件发生的几率,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1.3 物流供输系统 自动化的物流供输系统在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制造系统中所需要的成品或原料运送到相应的指定地点,使产品运输更加简便快捷,自动化物流供输系统主要表现形式有自动输送系统和单机自动装置等,促进了机械工程的进步。 1.4 信息流 自动化的信息流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等,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指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对其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加以管理的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人员采用计算机的图形设备进行机械设计工作的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主要起中枢纽带作用,优化工艺设计的质量,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并使其标准化程度加深。计算机辅助制造主要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产品生产率。 2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发展要以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如若违背了这一原则,会使我国的机械的自动化应用发展产生偏离,与科技发展脱轨,不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发展情况对自动化技术加以有效利用,才可以实现机械自动化效益最大化,增大国民经济效益。 2.1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引进自动化技术 在将自动化应用到机械工程时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其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引进,防止出现自动化技术引进与实际需求想脱离的现象,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实力,在企业具有良好经济承受能下时再加以引进,确保自动化技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另外我国自动化技术应用虽有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还是符合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有集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已实用为发展的原则,自动化技术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实用性强和适合企业的自动化技术,为我国自动化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将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有效加以利用、改造,在此基础上对自动化技术不断熟悉,实现机械的自动化技能。 2.2 结合国情引进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将其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应用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不能以下完全实现机械的自动化,要逐渐的经历一个过程,一步一步的有规律的进行。有计划的从简单的机械开始应用,然后到复杂的机械全面实现自动化,建立一套健全的机械自动化应用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过程也不是很顺利,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制定符合我过自动化发展的方案。根据时间实际生产需要引进相关设备。在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盘接收,不断学习发展。实现我国机械的自动化全面应用,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的目标。 2.3 为自动化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机械的自动化需要做好其基础建设,加强自动化应用的基础工作和推广工作。不仅要发展主机的应用,还要配套发展零部件和控制系统。自动化应用到机械中的关键就是生产大量自动化水平高和性能优的机电产品。自动化实际生产过程中,在系统的质量耐性和结构等方面都对其有着重大影响,依靠相关产品的技术更新,实现机械与自动化技术结合的良好发展。而其信息的交换、运算和判断等都要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应用,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技术打下的坚实基础,只有在良好的技术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实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实现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3 结论 机械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机械行业的发展,使其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逐渐引入新科技,实现其自动化。将自动化技术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将二者完美结合,健康的走上高效、高能技术之路。
农村农业论文:注重农业技术以及农村经济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农业可否通过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组成的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6.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7.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8.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9.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突出科教改革重视三项任务 1.战略重点和布局 在科技项目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攻关。 "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十五"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对科技的需求,大力发展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增产技术。(2)针对我国农产品品质较差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优质技术。采用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转化等多种途径,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不佳的状况。(3)针对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要求,发展以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效农业技术,着眼于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开发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 劳动生产率。(4)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是国际农业竞争的热点,要针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加速实用化、商品化、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5)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公益性强的特点,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长期定位观测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开展以农机、节水灌溉机具、肥料、农药、农膜为主的支农工业技术研究,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6)发展以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为主的林业科学技术。开展生态林业、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荒漠化综合治理。(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以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体系。(8)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发展区域性综合配套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促进全国农业快速、持续、均衡发展。为提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实施农科教战略西进紧急行动"。 中远期战略重点。(1)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基础理论 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4)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5)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6)改进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7)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此外,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8)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即将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管理水平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2."十五"期间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分流、制度创新为重点,从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调整农业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进发展。 转制改革的方案设计框架。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将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 分类指导。目前对农口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院所定位,分类指导。对从事农业、林业、气象、水利水文资源、生态环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灾减灾、节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及应用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对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分析测试、质量标准等的科研机构,要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具备研究开发优势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性企业或进入企业。 抓大放小,适当归并。根据未来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单位专业结构分布情况,应在专业重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依托综合性科研机构,稳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农业科研队伍。保留若干个研究院,按非营利机构运行,由中央管理;归并若干个科研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企业;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中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若干个科研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并转化。 促进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变,同时,配套进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 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通过组建国家级或地方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高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集聚农业最优秀科技人才,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 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 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九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停留在常规耕作技术与经验上,同国外开展的以计算机为主的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较,还有相当差距。在利用化学调节剂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方面,有的专家认为与国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与少耕理论风靡全球,而我国的土壤科学基础研究还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的肥料利用率稳定在50%-70%,而我国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减产科技 据专家估计,我国植病生物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虫行为机制、害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害虫与天敌间的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产品产后运输、贮藏、保鲜、加工设施和技术也有很大差距。据估计,北京因粮食储藏条件而导致虫蛀、霉烂和其他侵害损失的粮食总和达500万公斤。每年约有15%的生鲜果蔬损耗掉,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 植物生物技术 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畜牧业科技 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农田灌溉技术 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 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农业机械化技术 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农业信息技术 计算机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从世界范围看尚属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农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林业科学技术 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 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到20世纪中叶,农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应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启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并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2.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巨大的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幅的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为特点。 3.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们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更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战略思路和目标 1.战略指导思路。要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抓好农业增产技术,又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总体目标。"十五"期间要把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到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五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35%、55%、55%和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着提高。到2020年,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是: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六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 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为农村经济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带动辐射面涉及全国范围。为农村国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农村农业论文:沿边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外向化农业是沿边地区农业发展趋势,是迅速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必由之路,也是“兴边富民、提前翻番奔小康”的希望所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沿边县(市)同全国一样面临着在国际市场重新定位的问题。我省具有农业优势,又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应对入世挑战,就应以这些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外向型优势农业。(一)按照比较效益的原则,选择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外向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农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竞争。沿边各县(市)必须瞄准市场需求,从资源、区位等优势出发,抓紧培育一个或几个品质优、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建设一批有规模的专业化农产品基地。要因地因时制宜,用最好的资源发展最具优势的产业。沿边县(市)开发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发展绿色食品的条件得天独厚,要把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作为重中之重,培育全省最具特色、最有规模的优势产品;沿边县(市)多草原、饲料来源广,适宜发展畜牧业,要把畜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传统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引进,开发“盘踞半壁江山”的优势产业;沿边县(市)多地处寒带,森林覆盖率高、山区半山区面积大,林产品、山产品种类繁多,要充分挖掘珍稀野生动植物及药材养殖和加工潜力,构建独具冷凉特色的优势经济格局;沿边县(市)与俄罗斯接壤,全省有3045公里左右的边境线和20多个边境口岸,要加快发展俄罗斯市场需求旺盛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扩张出口创汇的优势群体,特别是要根据俄方市场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调整和扩展具有竞争优势的蔬菜、水果、食用菌、药材、畜禽、绿色大米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从而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外向型优势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 (二)找准优势互补和共同利益的结合点,广泛开展中俄农业合作,提升外向化农业竞争力 ##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同属于黑龙江流域地区,该地区开发条件得天独厚,不仅国家关系友好,经济要素互补,并且是东北亚区域中自然资源最丰富、潜力最大、后劲最强的地区。20__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未来几年也将加入世贸。入世后,两国都面临着一个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定位的问题。把我省与远东地区放到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中考察,加速、加强我省与远东农业合作,不仅有利于振兴两国经济,也有利于促进东北亚,乃至亚太经济的崛起。中俄双方在农业、牧业、林业、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很大的互补性。比如农业,俄远东地区不仅有丰富的可垦土地资源,而且有巨大的粮食、果菜、食品的市场需求,每年谷物缺口80万吨以上、饲料缺口300万吨以上,蔬菜、水果、肉产品缺口均在40万吨左右。而我方则有发展种植业的技术、经验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有大量的商品粮需要寻找销路,完全可以成为俄罗斯的“米袋子”、“菜篮子”、“果园子”。这就要求沿边县(市)要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通过区域合作逐步融入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大趋势中。加大对优良种苗、珍稀品种和农业生产加工技术设备的引进力度,建立跨地区、有特色的优良种苗培育中心。大力鼓励外商带项目、资金、技术、市场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农产品仓储、运输和贸易等龙头企业,借助外力改造传统农业,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认真贯彻“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组织和引导农民、民营企业家开展种植业、林业采伐合作,开发绿色食品、自然药品,实现集约经营,并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良种、技术、设备和劳务,全方位增强区域农业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 (三)兴建产地市场,开辟境外市场,全力构筑辐射性强、开放度高的外向化农业市场体系 ##省的邻国俄罗斯消费品市场进口商品占60,大都是轻工产品、生活日用品和各种副食品,这种互补性经济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其对接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边境贸易。沿边县(市)必须紧紧抓住同俄罗斯经济互补性强这一关键,及时获取国际市场特别是俄远东市场发展变化的最新信息,建立上下贯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构建外联市场、内结农户的区域性营销体系,带动农村经济结构整体升级。要转变观念,引导农民走进市场和适应市场,搞好服务,用更多的精力抓流通,使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出、卖得好价钱,实现增产增收。抓好现有市场配套完善,加强粮、果、菜、食用菌、畜牧等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并向跨区域、远辐射、大规模、高档次方向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对俄出口商品种类,加快市场多元化的步伐,在巩固俄罗斯远东市场的同时,迅速向西伯利亚及俄罗斯腹地推进。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订货会、贸易洽谈会,采取各种形式和措施把当地农产品更多地推向区内外、国内外市场。搞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参照国际惯例和准则,完善检测手段,实现与国际接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绿色通道,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发展大生产、大流通,通过市场来推动规模经济发展,通过扩大规模适应市场。在品种质量、贮藏加工、包装运输、营销策略上狠下功夫,使沿边口岸县(市)蔬菜、水果等比较优势尽快转化为竞争优势。要十分重视发挥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发挥各种各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作用,为他们创造、提供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育强育大龙头企业,延伸外向化产业链条 当前,国际农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大型的、跨国的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只有组建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才能与国际强手相抗衡。而沿边地区的经济要向深层次、广领域发展,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内地商品的“中转商”,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加快构造进出口产品生产的加工体系,为沿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我省沿边县(市 )多数是农业县(市),工业基础薄弱,要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就要把农村第二产业调整的重点放在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农产品加工业上,向精深加工延伸,向名牌产品拓展。要把创龙头、育龙头、护龙头作为重中之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广泛吸纳民间闲散资金和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先进人才,扶强扶壮龙头企业,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升,增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扩大农户经营外部规模,与本地农业的主导产业相衔接,重点开发高技术、高起点、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果蔬、肉制品、山产品、食品等保鲜、精深加工系列,实现农产品的升级换代。大力开发出口创汇新品种,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扶持和鼓励组建农业企业集团,赋予优惠政策和进出口经营权,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建立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要把农产品加工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走工业依托农业、反哺农业的新型乡镇企业之路,创出一批优势农产品,带动沿边口岸县(市)农业的发展。 (五)优先安排资金,用足用活政策,为发展外向化农业提供支持保护 外向化农业必须在适度有效的经济保护下,才能得以快速推进。要实行资金、政策、产业倾斜,要出台必要的资金扶持、税费减免、信贷投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外向型优势农业发展。一是资金向基本定位的优势项目倾斜。鼓励社会、集体、农户投入和招商引资;各级政府尽量集中财力,扶持优势经济重点项目建设;金融部门的农业贷款,也应重点投向优势项目,特别要努力保证对优势“龙头”企业的流动资金供应。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加大对水利和生态环境的投入,重点发展以棚室、日光节能温室、微灌为主要内容的设施农业,做好小流域治理、造林绿化、退耕还林工作,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优良品种、技术、设备引进推广基金,促进农业技术引进和推广。二是实行政策保护。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要求,按照WTO运行规则,结合沿边县(市)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激励政策,营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充分运用WTO“绿箱”政策,增强政府对农业的投入。WTO农业协议免除削减的国内支持措施共12项,对应分析,我国尚有6项是空白,其它的支持量也还有限。调整和加大“黄箱”政策支持。入世谈判确定“黄箱”补贴不高于农产品总产值的8.5,目前我们的补贴还不到农产品总产值的2,而且原有的补贴还可以调整。建立农业保险体制。加大争取国家给予的政策性支持和补贴,帮助农民化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三是加强法制保护。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法规,走“依法治农、依法护农”的道路,依法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农业的安全。特别是要加强优势主导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加工、运销环节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保障外向化农业的快迅发展。 农村农业论文: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思考 【摘要】 我国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废水污染和工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成农业建设和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针对当前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情况,加强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推进农业建设。 【关键词】农村;环境法;政策 【正文】我国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表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应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加强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群众等广大公众环保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环境保护是我国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很重要的领域,也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农业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的后劲。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土壤污染严重、土地质量退化,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给食品安全构成隐患由于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以及工厂企业“三废”超标排放,导致我国1.5亿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呈现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复杂情况,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欠收和有毒物超标的情况屡有发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1995~1999年黑龙江、江苏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生药害2000多起,药害面积达200多万亩,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工业和生活污染导致的环境酸化问题也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环境。酸雨(pH 5.6)从1985年的约175万km2扩大到1993年的280万km2,受重酸雨(pH 4.5)影响的区域由1986年重庆和贵阳等局部地区至1993年扩大到南方广大地区。环境酸化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如森林、草地的衰亡,土壤酸化板结,农作物减产等。 农膜污染的面积也逐年扩大,1995年已达到64913万公顷,农膜年均残留率约20%,平均每公顷达60公斤。 2、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养殖导致的水源污染日趋严重,难以有效控制,造成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使之失去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水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 农村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全国1995年是1978年的4倍。2003年的每亩化肥投入量从1980年的每亩12.3斤(折吨量)提高到43.1斤,比1980年高出348%.而且,目前盲目偏施化学氮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现象比较严重,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的富营养化,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国农村养殖业排污量剧增,目前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 湖北省每年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约2亿吨,其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是工业和生活污水的5倍以上。 农作物秸秆污染。我国每年秸秆产生量约6.5亿吨。由于缺乏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秸秆的经济实用技术,且产业化水平不高、出路不畅,造成秸秆的大量焚烧和废弃。不仅浪费了生物资源和能源,而且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体,给居民生活和交通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湖北省每年产生约3000万吨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不到40%,很多都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使4 540万hm2耕地受损,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4.3%.水土流失从黄土高原向其他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扩展,使我国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从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在南方省区的丘陵与山地(母岩以花岗岩、砂岩、砂页岩、红色粘土及碳酸盐岩类为主),以水蚀形成的劣地及石质坡地为标志的土质与石质荒漠化土地,呈小面积斑点状分布的型式,当地群众常以“红色沙漠”、“白沙岗”、“石漠”等名词以形容其土地退化。其侵蚀方式以面蚀及沟蚀为主,在花岗岩地区还有水蚀与重力侵蚀共同作用的崩岗侵蚀,在碳酸盐岩类地区溶蚀是主要的侵蚀方式。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生存环境恶化,威胁农民健康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农村有3.6亿多人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工业的转移,导致近郊污染加重;村镇及工业建设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实施,使得农民生活条件雪上加霜;小作坊式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 据2005年做的典型调查,9省三县74个村105项做了调查,其中40%村庄没有集中供水,6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晴天是车拉人,雨天是人拉车,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90%的垃圾是随处丢放(访谈者认为:“显然这样一种人居环境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5、农村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增多,环境污染引起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工厂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日趋增多,农民往往难以寻求法律途径,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 而且,有关环境纠纷往往涉及者众多,处理困难,例如屏南榕屏化工厂造成屏南县溪坪村环境污染,1700多村民身心健康、财产损害严重,事件、纠纷与诉讼历时十多年难以解决,等等。 (二)造成农业环境问题的原因 农村环境问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仅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及其他有关社会经济因素,才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面广量大的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以及日益增加的畜禽养殖业排泄物所带来的污染。化肥、农药及其他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见效快、效果高、面广等特点保证了作物的增产丰收,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费用,因此,使用种类日益繁多、范围日益扩大、用量增加。但是,由于低效率的或不合理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乡镇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安置富余劳动力,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乡镇企业在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技术、方式和生产工艺落后,许多采用土法生产,生产能力低下,设备陈旧,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跑、冒、滴、漏”严重,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浪费大,“三废”污染严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近忧和远患。乡镇工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已接近或超过50%,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一个突出问题。另外,由于受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国家明令取缔关停的“十五小”和“新六小”企业还有反弹现象。 3、农村的贫困伴随着落后的生活方式不少贫困的农村地区都缺少燃料,由于没柴烧,不少地区挖草根、剥树皮、折树枝甚至乱砍滥伐,在一些地区,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部分地区覆盖率不足5%,甚至在1%左右。由于粮食与燃料的压力,贫困地区人民居住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商品经济难以发展,为了生存不得不以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靠山吃山”,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传统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村生活废物的种类、数量都不断增长,包括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等许多难以降解的物质,但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生活废物的收集处理设施远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农村既没有垃圾存放点,也没有处理场所,农村生活废弃物随意排放,最终成了污染源,严重地污染了水源和土地,有些农村“脏、乱、差”现象突出。 4、工业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城市生活污染的转移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在农村,工业固体废物占用农田、侵占河道、随处焚烧等现象屡见不鲜。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但是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工业固体废物(很多是危险废物)长年堆积,而固体废物处置标准不高,管理不严,不少工业固体废物仅仅做到简单堆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贮存状态,不符合安全处置标准,2002年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24.2%,1996年到2002年危险废物累计贮存量达到2633.9万吨。 由此而污染的农田已达100万亩,加重了耕地矛盾的突出。 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盲目追求经 济的发展,重开发利用,轻生态保护,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少数地方农村的小矿点林立,有的甚至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废渣石乱倒乱弃,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突出表现为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方式导致资源的浪费、植被生态破坏、地层塌陷和水土流失。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万吨煤塌陷率就在1000m2~3000m2 间,平均塌陷率为2000m2. 5、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 (1)在农村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观。广大农村的基层领导和基层组织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奔小康的同时,往往忽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受到的宣传教育的机会较少,缺乏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同时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和权利意识。 由于贫困和发展落后,使得农村地区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较大,贫困率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加上机构能力比城市地区薄弱,严重制约农村地区的发展,而长时期的不良土地利用方法和不正确的发展战略,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又加重了贫困。 (2)落后的农村环境,主要是由于城乡之间环境差距不断加大,这是现实制带来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由于长期存在的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不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使得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更为突出,其实质在于城乡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特定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作用,是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 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使得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大量人口被滞留在农村,从而加剧了农村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很多农村居民无论从绝对意义上,还是从相对意义上,都还处于贫困状态,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压力,从而无力顾及污染控制;在二元社会结构的作用下,农村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农业是主要产业,相当多的人是以农业为生的。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增加了面源污染的控制难度;面对差距悬殊的二元社会结构,农村中的精英分子竭尽所能流向城市,从而导致农村中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掌握环境知识的能力较弱,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村面源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 (3)农村与乡镇建设缺乏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环境综合质量低。农村与乡镇在发展中,土地规划使用中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不充分,没有合理处理好工业区、居民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关系,形成工业区、自然保护区和居民区混杂的局面,致使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造成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有的农业与农村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农业用地、农民建房用地随意性大,农业废弃物随意排放,常出现“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局面。并且,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4)农村环境管理缺乏有效的综合管理机制和制度,环境监督管理、保障体系不健全。对于量小、面广、变化快、差异性大的农村环境污染源,我国环境法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机制和制度。而且,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牵涉的部门多,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而按照现行的分部门监管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综合管理系统。同时,农村的环境保障体系仍比较薄弱,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能力建设不足,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人员队伍、执法手段、资金都很缺乏,而由于农村地大面广,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发生在广泛地区,发现困难,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有关职能部门在监管或执法时往往力不从心。同时在农村也缺乏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机制、途径与基础。因此,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困难。 (5)农村环保执法的监督机制需要建立。随着环境执法的发展,监督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它是保证环境执法依法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环境执法责任机制、执法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的建设还十分不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缺乏制度性保障。 二、我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规定 (一)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律体系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律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旨在调整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表现形式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主要由国家和地方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所组成。主要包括: 1、宪法。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第二十六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九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第十条)。 2、法律。我国《环境保护法》(1989)对保护农村环境保护作了基本的规定;《农业法》(2001)对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作了专章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矿产资源法》(1996)等环境资源法律也对农村环境保护作了规定。 3、行政法规。主要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土地复垦规定》(1988)、《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等。 4、地方法规。例如《湖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3年2月13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1993年2月25日公布施行)等。 5、部委规章。例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等。 6、地方政府规章。例如,《湖北省农产品基地环境管理办法》(湖北省政府人民政府令第180号,1999年9月1日施行)等。 7、其他政策法律规范性文件。例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等。 (二)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律的主要内容 1、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规定《农业法》(2001)规定,发展农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农业生态环境治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规定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规定,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问题,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发展县域经济要选择适合本地区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的特色产业,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编制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这项涉及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准备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2、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规定《环境保护法》(197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农业法》(2001)规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 《水污染防治法》(1996)规定,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溉,应当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第三十七条)。使用农药,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必须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第三十九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将农村固体废物防治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关注保护与改善农村环境。1995制定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增加了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要求,规定从事畜禽规模养殖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首次将农村生活垃圾纳入管理范围,强化了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第四十九条)。既将农业和农村的污染问题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避免出现法律调整空白;又可以考虑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法律控制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条件,通过授权立法方式交由各地自行规定。 3、土地利用规划和耕地保护的规定《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十七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二)提高土地利用率;(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五)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第十九条)。《土地管理法》规定对耕地实行严格保护,《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了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三、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政策法律思考 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做出了“要启动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要指示;曾培炎副总理2005年4月提出,要统筹城乡环保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务院在最近发出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专门提出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国家近年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今后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将有几项重大举措:第一,启动农村小康建设环保行动计划。用5至10年时间,使农村现在的水源地、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一些重要环境问题要有比较大的改善。第二,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大力开展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从而使当前农村环境条件和社会基础比较好的一些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协调发展。第三,结合我国当前“菜篮子”基地的建设,加大对“菜篮子”基地建设的环境管理,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好环境方面的有关工作。第四,加强有关法制法规的建设,特别是针对当前规模化养殖以及相关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今年要在立法方面加强工作。 旨在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江苏省、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成都市、湖南省常德市、安徽省绩溪县等已不同程度开展了示范试点工作。 为了促进城乡环境的协调发展,应根据农业和农村的特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村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认识,依法加强领导和监督管理,制定和落实计划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要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认识,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将农业生产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纳入环境保护工作重点范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环境。 各级政府应当按照环境保护法和农业法的规定,把农业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落实环境保护资金,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液、废渣、粉尘、恶臭气体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各级环境保护和农业管理部门,应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将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纳入管理工作的内容,指导和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发以及示范和推广工作。强化各项农业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 走城镇化发展之路。建立垃圾清运及集中处理系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规划、有重点、分期分批帮助农村建立垃圾存放池、公共排水道、生态厕所等,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指标纳入领导年度目标考核中去。 (二)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对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应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二是以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打造各种循环经济链条,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建设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推广养殖场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粪便还田;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行“猪—沼—果(草、渔)”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 目前,在农村污染中,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较为严重,可以说养殖污染已是农村水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对此,各地都在积极寻求对策,在国内也已有不少“变废为宝”的办法,如用畜禽的粪便生产沼气,制成有机肥,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的林农牧复合经营工作等。 (三)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规定已经难以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应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订、修订纳入立法规划。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与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管理的实际需要,对《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关于进行修订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修订,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同时,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发展,组织制定和修订地方农业环境标准。加强农药、化肥、农用薄膜、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的环境无害利用的规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制订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环境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特别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和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强制淘汰工艺设备制度、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禁限制度等,有效预防和控制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对违反该法的各种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抓住重点,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的环境管理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要紧紧抓住土壤污染工作,严格执行相关环境:(1) 申报登记,明了情况。要加强土壤污染源的申报登记与调查工作,摸清农村土壤污染物的产生来源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污染者依法提出监督管理要求。(2) 规范颁证,严格监督。从事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经营许可;对违法经营者,要依法严肃查处。(3) 制定预案,防范事故。应当抓紧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保部门备案;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环保部门应当及时报告人民政府,由政府采取防止或者减轻危害的强制应急措施。(4) 严格控制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要按照法律规定严格控制危险废物、城市垃圾、工业废物的污染;对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应依法排除危害、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 (五)建设机构和队伍,提高监督管理能力,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环保部门根据本地区农村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监督管理网络,同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环境管理人员,加快农村环境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六)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认识和能力结合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形式多样地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内容和有关知识。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加入到小康环保行动中来。并认真组织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人员、环境研究机构专业人员和有关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社会,结合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和专题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执行、遵守和维护能力,共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农业论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以农立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农业不举,百业不兴。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甘泉县委书记雷增高认为,甘泉是农业县,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最大限度地发展农村生产力,关键在于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对于指导我们搞好农业及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是我们搞好“三农”工作的一个法宝。我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以上,经济的快速发展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去年,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018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对全县当前来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经济、政治问题。只有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才能推动全县经济腾飞,才能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因此,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是我们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县各级干部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并要深入村、户进行宣讲,让广大农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文件精神,把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力做好“三农”工作上来,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调整思路,制订产业发展规划,筹措产业发展所需资金,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坚定不移地搞好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通过切实增加收入,调动和焕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和干劲,充分发挥他们增收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夯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要全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首位。一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困难、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与“三个代表”的要求相比、与十六大精神要求相比、与建设延安经济强县和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农民群众致富的愿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分析形势、审视县情、寻找差距,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敢于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的勇气和胆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要树立新的条件观。甘泉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县份,近年来全县干部群众努力转变观念,顺应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蔬菜、畜牧、林果三大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事实教育和鼓舞了全县的干部群众,使大家认识到,只要转变思想观念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就能走出加快发展的新路。因此,一定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客观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三是要树立市场观念。市场是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必不可少的链条。当前,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民收入对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把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来抓。具体讲,就是要做到抓思想转变,发动农民寻找市场;抓优势项目,依靠效益引入市场;抓科技投入,依靠质量赢得市场;抓行政推动,依靠服务开拓市场。从而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四是要树立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的思想观念。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关心农业、重视农业、支持农业、参与农业。形成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合力,努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求突破,在增/!/加农民收入上见实效,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完善。农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用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必须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我县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做到“坚持一个思路,推行两种模式,突出三大产业,抓好四个重点,强化五项措施”。坚持一个思路,即菜牧富民的发展思路。两种模式,即菜牧复合型经济和果牧复合型经济。突出三大产业,即突出蔬菜业、畜牧业、林果业。抓好四个重点,即一是大力建设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全县116个村,要按照菜牧复合型和果牧复合型两种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发展蔬菜专业村和畜牧专业村(养猪、养羊、养鸡、养牛专业村等)。蔬菜专业村要力争做到户均两座大棚菜、两座弓棚菜、两亩露地菜,10—20头猪或10—20只羊,使70以上的农户走上农业生产以菜为主、以牧为辅、以菜带牧、以牧促菜、相互补充、良性发展的路子。拐沟村要大力发展畜牧专业村,凡是发展养猪、养鸡为主的畜牧专业村的专业户,必须达到农户总户数的70,养猪专业户户均养猪不得少于40头,养鸡专业户户均不得少于20__只,养牛专业户户均不得低于4—5头,养羊专业户户均不得少于50只。通过大力加强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和专业化建设,逐步实现农户小基地、区域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格局,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要和建设专业村密切联系。菜牧复合型的专业村,蔬菜面积粮经比例要调整为2:8。以饲料畜牧业为主的拐沟养鸡专业村、养猪专业村户数和畜种数量达到建设专业村要求的,粮经比例调整不受限制。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养羊、养牛专业村,70以上的户达到建设专业村数量发展要求的,要大面积发展种草,保证饲草有充足来源。三是制定户、村、乡三级产业发展规划。全县116个村都要按照既定的奋斗目标,在认真调查研究,吃透乡情、村情、 户情的基础上,制定户、村、乡三级发展规划,切实做到规划落实到户、产业实施到户。四是大力加强农村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现已组建的蔬菜公司、乡镇农工商公司,积极支持干部职工和社会自然人组建龙头公司,带动生产经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把生产与市场用合同的形式结合起来,使各种专业化生产逐渐形成公司 协会 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使各类公司和协会、农户组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强化五项措施,一是大兴领导实抓,干部实帮,群众实干的“三实”作风,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研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问题。二是实行部门(单位)一把手包村工作责任制,机关工作实行“三三制”,即抽出三分之一的领导、三分之一的干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村组开展帮扶工作,严格落实包村工作责任、强化包村工作措施。三是围绕为每家每户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确定一至两项致富的产业项目、掌握一至两门适用的生产技术、落实一套帮扶的工作措施,深入实施政策宣传到户、思路调整到户、产业实施到户、服务落实到户、增收体现到户的“五到户”工程。四是实行部门(单位)包村、领导干部包户责任制。部门(单位)包村负责抓好一至两项主导产业,突出建好专业村。部门(单位)领导实行“531”结对子包户,即正科级领导结对子包建5户,副科级领导结对子包建3户,一般干部职工结对子包建1-2户,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的包村工作责任制。五是严格考核奖惩,落实目标责任制。按照《甘泉县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等9个目标责任制和考核管理办法,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实行重奖重罚。对70以上的村实现专业村的乡镇实行重奖。对工作不扎实、完不成任务的乡镇、部门、单位严格处罚,公开兑现奖惩,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功过分明、人人平等的奖惩激励竞争机制,激励全县上下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确保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文秘站版权所有 群众观点是我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性质决定了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自己作为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更需要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检验工作成败的标准。一是要强化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农村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强化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农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伟大创造者,农村的各项工作,要靠农民去完成,要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而奋斗。三是要强化一切相信群众的观点。我们应坚信大多数农民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不能因少数人素质不高就否定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一味埋怨群众素质差、觉悟低、不听话,错误地视他们为“刁民”。四是要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观点。农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能颠倒主仆关系,以“官”自居,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到群众中去,把握农民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把农民群众的困难作为我们的压力和动力,把农民群众的愿望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把农民群众的好建议好办法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同时,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参与的条件,有监督的权利。 五、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农村工作涉及面广,农村情况错综复杂,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方针政策,分析研究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满腔的热情、求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认真做好农村工作。一是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搞好生产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越来越大,行政命令、行政干预的作用逐渐弱化,农民正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因此,农村工作要跳出传统的“催”和“要”的圈子,由行政指挥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由号召命令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要加强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二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农村工作做得好坏,最终要通过广大农民群众来评判。农村工作,群众最直接、最客观、最有发言权。要自觉主动,诚心诚意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尊重群众的自主权和创新精神,虚心向群众学策略、学办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三是要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运用说服的方法、示范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做群众的工作。要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记为民之托,常兴为民之举,实实在在帮助群众理思路、调结构、兴产业、解难题、促发展,以扎扎实实的行动缩短与农民群众的距离,以各级干部作风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农业论文:建设新农村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 “十一五”时期,农业部计划要在全国80%以上的县级区域建立起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力争整体运行功能接近同期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而今年农业部即将启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也都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支持。由此可见,尽快建立功能齐全、体系完备、高效共享、反馈灵敏的农业信息体系,以推进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为中心,强化资源共享,健全应用系统,延伸服务网络,实现服务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在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一是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97%的地(市)和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发展农村信息员22万人;31个省区市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二是农业信息资源总量不断丰富,信息采集体系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努力,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布设了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在农业各行业和农业服务领域建立了近40条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基本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处理。相继建立了生产、市场、进出口等50多个数据库,信息资源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方面,能够客观反映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为信息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三是推进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农村信息资源。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相应规划、缺乏投资主体;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渠道不畅、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信息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针对性不强;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农民难以承担农业信息化较高的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我们必须使包括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善。到2010年,我们要建立起科学、完备、高效、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一是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对农业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二是要整合农业、农村市场的信息资源,建立农业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大型数据库,加快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三是要促进农村信息双向流动渠道的畅通,使信息的双向交流不应仅局限在互联网上,要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小册子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一是要确保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创造多元化投入的政策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二是要健全制度,立足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国家信息化导向,在深入总结农业信息化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信息化制度建设。三是要切实加强农村信息队伍建设,重点培训基层农业信息工作人员,逐步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队伍,使农村信息化队伍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 农村农业论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我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创举,是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尽快富裕农民,早日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平罗县农村经济开始步入快车道,农业产业化也逐步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经营形式。其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农工商、内外贸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分析平罗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紧紧围绕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了粮油、蔬菜、养牛、养猪、养禽、养羊等商品基地建设,依靠科学技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单产,增加总量,提高效益。第二阶段是围绕建立商品基地和主导产业,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尤其是在一批经营大户的带动下,农户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由过去的单一种养业开始向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方向发展。积极从事流通贩运、粮油、蔬菜、皮毛绒加工、商业、建筑、运输等业,全县农村经济开始步入总量增长与结构不断优化的路子。第三阶段是近年来,县委、政府采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户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走规模经营的路子,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数量规模及科技含量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框架。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从总体情况来看,平罗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具有区域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即以小麦、水稻、玉米、葫麻为主的粮油业,以猪、牛、羊、禽为主的养殖业;以皮毛绒加工为主的皮绒业;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蔬菜业;以防护林、经果林为主的林果业;以精养鲤鱼、草鱼为主的水产业。1998年,六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6%。 二是农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围绕主导产业,初步建成了以水稻、温棚蔬菜、林果、牛、猪、羊、禽、水产品和栈羊育肥等十个相对集中稳定的生产基地。种植水稻7.37万亩,产量达到34845吨,分别占全县总播种面积、总产量的86%和84%;蔬菜基地种植蔬菜2.5万亩,产量达12万吨,分别占全县的37%和5%,其中建成节能日光温室3721座,占全县节能日光温室的85%。养牛基地牛饲养量达7.65万头,占全县牛饲养量的73%;其中出栏3万头,占全县的74%;养羊基地羊饲养量达8.8万只,占全县羊饲养量的22%,其中存栏5.1万只,占全县的22%;栈羊育肥基地年饲养量11.2万只,占全县羊饲养量的28%,其中年育肥出栏5.8万只;养猪基地猪饲养量9.9万头,占全县的54%,其中出栏5.15万头,占全县的54%;养鸡基地鸡饲养量212万只,占全县鸡饲养量的58%,其中出栏154万只,占全县的62%;养渔基地鱼类养殖面积645亩,占全县水产养殖面积61.7%,鱼类产量97吨,占全县水产品产量的55%;经果林基地面积1万亩,占全县经果林总面积的54.9%。 三是农副产品加工、流通、销售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乳制品加工、粮油加工、蔬菜脱水、皮毛绒加工、淀粉生产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了蔬菜批发、粮油交易、皮毛绒交易等集贸市场,重点培植和发展了粮食系统、供销系统以及各乡镇农副产品流通公司、个体流通大户,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农贸市场为依托,贯通县内外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网络。到一九九八年底,全县各类经营大户发展到438户,其中年销售收入1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2家,年销售收入1万元以上的有19家。其中:粮食加工企业65家,油类加工企业28家,蔬菜加工企业9家,食品及其它加工企业7家,产值达1亿多元。全县基本形成了主导产业带动型、加工企业带动型、市场引导型、专业流通组织带动型等农业产业化类型。初步建成了以华夏公司为龙头的皮毛绒加工;以琪乐冷饮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乳制品加工;以平罗植物油厂为龙头的油料加工;以宝丰清真牛羊肉屠宰批发市场为龙头的清真牛羊肉屠宰加工;以平罗绿源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番茄加工,以中南工贸有限公司、绿源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脱水蔬菜加工;以天神宝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枸杞全粉加工;以县造纸厂、亚麻厂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其范围涉及粮油、蔬菜、鲜奶、饮料、皮毛绒、造纸、亚麻等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同时,全县17个农村乡镇成立了农产品流通公司,各村也成立相应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民间流通组织、个体流通商贩数量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到1998年全县建成粮油、蔬菜、畜产品、煤炭、建材五个专业批发市场,各类农产品专业、批发、集贸市场达到14个,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3亿元,成交额上千万元的有5个,其中城关蔬菜批发市场年蔬菜上市量7万公斤以上,交易额达4多万元;四个粮油交易专业市场年粮油交易量达1万公斤以上。全县农产品流通率达到6%以上。 四是品牌开拓意识逐步增强。全县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知名度的新的名牌产品,如琪乐冷饮、宝丰清真牛羊肉、黄渠桥羊羔肉、沙湖牌面巾纸、姣妮牌卫生巾、天神宝枸杞粉等。如琪乐牌冷饮,现有4个系列43个品种,产品辐射宁夏、陕西、甘肃等地。天神宝公司生产的枸杞全粉被国家科委等四部委评为优质新产品。 五是资金和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加大。1998年,县、乡用于农业投入达11万元,比上年增长3.5%,发放各类农业贷款1.45亿元。在科技扶持上,目前全县共拥有农业技术人员661人,建有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9个,乡镇技术服务站12 6个,村科技服务站145个,各类专业协会26个,发展会员2347名。全县建立科技示范乡3个,示范村24个,示范队145个,示范户145户。近三年,县上先后投资26万元用于推广节能日光温室、小麦覆膜穴播、水稻旱育稀植等新技术。1998年共培训农民1.9万人次,其中85%的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了2门以上实用技术,全县新技术覆盖面达到96.8%,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1%,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6%,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市)标准。顺利通过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验收。 总之,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199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农业总产值达3.4亿元,比上年增长8.9%。粮食总产达2.5亿公斤,保持了自1986年以来,连续13年增产的好势头。成为全区第一产粮大县。肉类总产达到186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4.3%。水产品产量达到16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7.3%。乡镇企业总产值达9.8亿元,利税986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21.8%。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63.89元,比上年增长15.1%。按收入来源分劳动报酬收入人均369.57元,占15.%,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人均1946.22,占79%,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1594.16元,占64.7%,第二产业纯收入人均74.8元,占3.%;第三产业纯收入人均277.26元,占11.3%。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人均148.11元,占纯收入的6%。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平罗县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和发达地区相比,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低,速度慢,尚属初级阶段;农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子慢,农产品基地,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不明显;龙头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弱;许多产业仍然靠出售初级原料或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增值不够;农村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及奋斗目标 平罗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加之连续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农业生产后劲显着增强,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今后几年,平罗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围绕“六大”主导产业,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基地建设,扩大市场流通,建好4个成交额过亿元的综合批发市场,5个产值在1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布局合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竞争优势明显,产加销相互衔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到2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个亿,农副产品综合商品率达到75%,农副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元,全县农村有6%的农户, 7%的耕地,8%的农产品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根据全县农业资源潜力,现有基础和开发前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是:粮油、畜禽、皮毛绒、蔬菜、林果、水产六大主导产业,依托六大主导产业,建好粮油、水稻、牛、猪、羊、禽、蔬菜、水产、林果等十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好粮食、油品、淀粉、乳品、皮革、毛绒、蔬菜、畜禽、屠宰八个方面主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城关、二闸、宝丰、通伏四个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培育1%的农户为流通运销经营大户。通过举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打破过去产加销相脱节的格局,逐步建立起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相结合的新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企业联合经营方式,采取多层次、多种经济成份的形式发展贸工农、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组织。推进农业生产格局向市场导向、科技领先、提高效益方面转变。利益格局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济一体化方向转变。体制格局向城乡一体、多层次经营、新型合作经济转变。搞好农业产业化龙头、基地、农户三要素的有机结合与联系,合理配置资源,发展农村生产力。 1、抓龙头、带基地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服务配套的综合功能。建立龙头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要立足于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托平罗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市场吞吐能力强的优势,突出抓好粮油加工、肉食品加工、蔬菜批发、脱水、玉米淀粉、绒毛皮革加工、水产品公司、乳制品加工等8个方面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参与产业化经营。打破所有制界限、地域界限和行业界限,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农业、农技、畜牧、粮食、林业、水产、商业供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其技术、人才、基础设施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带动起以老灌区为主的粮油生产基地;以城关、前进、周城等乡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以沿黄和沿山各乡镇为主的牛、羊养殖基地;以周城、姚伏、前进、六中等乡为主的养猪基地;以高庄、下庙等乡为主的养鸡基地;以县城以南为主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以两个国营渔场及养鱼大户群体为主的养渔基地。同时,要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竞争能力,发展拳头产品,通过合同或契约等形式,加强企业与农产品基地的紧密结合,搞好利益分配,使生产基地真正成为农品加工企业的第一原料车间。从而,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商品生产,推动县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抓科技 兴产业 培植主导产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平罗县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粮油、畜禽、皮毛绒、蔬菜、林果、水产六大主导产业。而振兴这些产业,尽快把产业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关键在科技。因此,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重点抓好科技培训、良种繁育推广、信息服务、物资供应、资金投入五大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林、牧、渔、水利、机械、农资、金融等部门服务功能,集中人财物资源,县上重点培植农林牧渔业高科技示范区,乡村培植高科技示范村、示范队,大力推广吨田、双千田、立体套种、玉米种子包衣、节能日光温室、小弓棚瓜菜、青贮氨化、暖棚养畜等新技术,在全县培植一批高科技、高起点、高标准优质主导产业示范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产业开发带,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联结成产业大军,形成产业优势,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充足原料,以适应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延伸和经营方式变革的需要。 粮油产业:是平罗县最大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要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加快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的建设,抓好小麦、玉米、油料(油葵)的生产,建好水稻生产基地,开发建设优质大米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大荒地的开发利用力度,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发展粮油深加工,巩固提高粮油专业批发市场,提高粮食的商品率,实现增加粮油总量和加工增值的目标,到本世纪末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5亿公斤,进入全区前列。 畜禽 产业:以秸秆养牛示范县为契机,抓好肉牛生产基地、肉羊生产基地、栈羊育肥基地、生猪生产基地、肉鸡(蛋鸡)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狐、兔、鸭、等名、优、稀产品,积极扶持现有的琪乐冷饮有限公司、登山乳制品有限公司、光大禽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畜禽龙头企业,办好城关生猪定点屠宰厂,扩建宝丰镇关清真肉食品屠宰场,提高其知名度,扩大其加工能力,提高畜禽转化增值效益,力争畜牧业收入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份额中占到1/3以上。 皮毛绒产业:搞好崇岗、下庙两乡的绒山羊基地建设,提高绒毛品质,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宝丰皮毛绒交易市场和华夏有限公司龙头组织,新建华夏公司梳绒厂,形成群体优势,增强竞争力。蔬菜产业:憘依托国道和南、北、中大市场的蔬菜经济带,围绕北门批发市场,大力发展以节能日光温室和小弓棚瓜菜产业,突出抓好综合配合技术的应用,搞活瓜菜上市流通,不断提高瓜菜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蔬菜产业收入要占到农户收入的2%以上。 林果产业:憘认真实施“兴果富民”工程,重点建设唐徕渠系、11国道两侧的林果基地,创出名优果品,占领县内外市场。积极扶持发展优质枸杞基地建设,增加名优新产品,创办果汁加工企业,带动林果基地的发展。 水产业:稳步发展精养鲤鱼、草鱼,大力发展特稀鱼种,扶持发展生态养鱼,实施“水上小康”工程,逐步提高水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3.抓市场 促销售 市场做为联系生产与流通桥梁,对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一步抓好现有的城关蔬菜批发市场、富民市场、北门市场、北门农贸市场和姚伏、黄渠桥、宝丰等集贸市场和五个粮油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今年应进一步发挥好玉皇阁农贸市场、宝丰清真牛羊肉市场的作用,在全县初步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网络,以销促产,搞活流通,加快农产品向商品化方向转变的步伐。 4.抓政策 增投入 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建好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培植销售市场,必须要有人财物和政策的投入。尤其是政府各部门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按照产业政策,区域规划和发展市场经济要求,从立项办证、土地审批、资金信贷、供水供电、基础设施建设、户籍管理、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并通过财政杠杆调解作用,逐年增加对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每年安排一部分资金,采取周转使用、按期偿还、滚动发展的办法,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金融部门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资金信贷重点。对发展前景好、信誉好、效益好的龙头企业要重点扶持。各乡镇及农村合作基金会也要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创办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同时,要积极争取区、市扶持产业化发展资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5.抓领导 求实效 农业产业化是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行业和部门,必须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县、乡党政一把手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战略重点,切实抓紧抓好。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农村工作领导具体抓,部门、乡镇领导抓具体项目落实的良好局面。一是要全面推行县乡领导抓产业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措施、一套班子、一套实施办法,纳入县乡领导年度考核,真正做到有责任,有考核,有奖罚。二是县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人要抓好1--2个农业产业化典型,从龙头企业到基地建设,一抓到底,认真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三是为了加强对全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协调、指导,县委政府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规划,搞好信息、技术、人才、资金、项目考察论证等服务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四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和具体任务要求,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突出实效,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农村农业论文:谈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要着眼于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大幅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机制;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切实打破城乡隔阂,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赋予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良性发展机制。 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我国是通过国家强行征用的方式而非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土地从农民手中征用过来,然后把土地转让给新的用地者,用于城市用途。而且这种转化通常是被垄断的,这种做法在世界各国是非常鲜见的。国家强制性地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农民在得到一定补偿后,便永久丧失了土地的所有权。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批农民变成了失地农民。据估计,目前中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国家强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既保证国家建设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必须完善有关法律,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动用征地权。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必须完善征地程序,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必须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根据现行法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不能出租、转让和抵押等。目前法律的规定已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只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只要在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控制之上,应该通过市场开发商和土地所有者进行平等的谈判,而且不一定涉及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要改变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做法。农民入股也可以,合营也可以。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机制 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工农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替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根据国际经验,此阶段不同国家从各自国情出发,都采取相应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尽管现在农村人口还占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但就我们国家的财力来讲,我国在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的实力。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必须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要继续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要大幅度向“三农”倾斜。 为此应该切实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过去我国农业财政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工程的比重较大,而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取消农业税以后,要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 切实打破城乡隔阂,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城乡关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甚至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城市很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农村的发展,农业和农村很多问题的解决,更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带动和反哺。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40%,发达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则在70%以上。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时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可以预见,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比较乐观的预测是,按照1995年以来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4个百分点的速度,20__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0.6%,2020年达到65%;较为保守的预测是,按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0.9个百分点的速度,20__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6.3%,2020年达到55.2%。从就业结构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按每年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计算(1981—20__年的20年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年平均下降1.3个百分点),到2020年,农业就业比重将由50%下降到35%左右,产业与就业结构偏差将进一步调整。未来20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 推进城镇化一定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是城市带动农村的最重要的体现。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要高度重视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重视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应该有效服务于全社会。城市政府应把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进城农民视同常住人口对待,应把外来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逐步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赋予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目前,农村 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会落空。 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头,即使这样,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投入还是低水平的,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是把过去乡镇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的资金上收到县财政,由县财政统一发放,这种做法对保障教师工资发放有明显的效果,但这项政策从总体上看仍囿于现行体制框架之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问题。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后,学校公用经费依然严重不足,预算内补助虚列现象普遍,危房改造资金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教育债务负担沉重,偿还难。要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真正实现政府办农村义务教育,必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文秘站版权所有 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农村卫生事业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医疗价格不断攀升,农民医疗负担重,有病看不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很普遍。从调查看,医疗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居民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全部调查农户中,医疗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8.5%,大病户家庭则占了30%左右。目前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还很低,平均补偿比例仅为30%,即使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还远远不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从总体来看,政府农村卫生投入严重不足。1998年—20__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由110.34亿元增长为151.16亿元。同期,政府对农村卫生机构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由1.02%下降为0.69%。国务院已经提出,到20__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当前,特别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完善新型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 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对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实行社会救济。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医疗救助的支持力度。要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良性发展机制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不能仅仅依赖城市的带动和工业的支持。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即使城市化能够顺利推进,能够缓解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2020年农村至少还会有5亿以上的人口,2030年至少还会有4亿以上的人口,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农村最终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必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产量增长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消费增长的需要,每年均有缺口,产销自给率将会下降。1996年在罗马联合国世界政府首脑粮食会议上,我国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为95%,进口约占5%。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粮食供给不能指望过度依靠国际市场,尤其是口粮,粮食自给率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可承受的水平上。确保粮食安全应包括三项具体目标:一是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基本自给水平;二是通过进出口调剂、库存吞吐,最大限度地保证粮食市场供求平衡;三是保障特殊群体的食品安全。 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农村二、三产业和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渠道。20__年我国农村有4.9亿劳动力,其中转移到乡镇企业的有1.35亿。在可预见的将来,即使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进一步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汇合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农村农业论文: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意味着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农业和农村工作将迎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目标,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重要职能作用。[本文出自中国文秘之家-] 一、把改善生产条件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改善生产条件,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农村生产发展打牢物质基础。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不懈地以此项工作为己任,通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增加对沟渠路、桥涵闸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行成片连块规模开发,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率。 二、把培植支柱产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培植支柱产业,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就是为生活宽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农业综合开发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贷款贴息、有偿无偿资金扶持相结合、投资参股等财政投入和补助的方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受益群体,使广大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三、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措施。推进科技进步,就是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就可以有力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要始终把科学技术融合到各个项目建设之中,并且逐步增加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和其他项目科技措施资金的投入,一方面购置农业机械和科技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一方面进行科技培训,增强科技意识和技能,同时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四、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要保护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实现村容整洁的美好家园。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土地治理项目、生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项目、长防工程项目等项目的实施,把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与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治理。不仅可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还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把增强参与管理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增强参与管理,就是要让农民自己参与到各项建设事业中,就是体现了民主管理的和谐局面。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建设要为农民的民主参与和管理提供平台,在项目规划和实施中,采取公示和监督制度,让农民充分参与项目建设,在项目竣工后,让受益农民对工程进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项目效益。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要用财政资金支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自己来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既增强了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和行为,又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村农业论文: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农业税问题研究 一、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农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税费改革后的现行农业税以农业总收入为征税对象,按计税土地和常年产量为计税标准,不仅属性模糊,而且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主要是对商品流转额(增值额)或者是对生产、经营所获利润及其他性质的净所得征收。我国现行农业税从税种属性上来说,不属于按净所得征收的所得税,不属于按商品流转额(增值额)征收的商品税,也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财产税,更不是调节因客观原因形成级差收入的资源税(因为农业税也调节了因主观原因形成的级差收入)。如果非要论现行农业税的属性,笔者以为,长期以来,农业税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政府以过度汲取农民剩余为目的的行为目的税。 (二)现行农业税税负较重,几乎把农业利润全拿走,有时甚至伤及税本首先,我国当前的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农业生产中物质投入急剧增加,农业物耗的大量增加导致了增产农民不一定增收甚至减收。因此,农业税以常年产量为计税依据的负担率早已不能反映农民真实的负担水平。更何况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常年产量刚刚根据改革前连续5年农作物的平均产量进行了调整,最起码近几年“增产”与“减产”应该是并存的。其次,从农业税实际负担率来看,“九五”时期,我国农业税实际负担率只有2.6。仅就这一数据本身来看,不仅低于以前的几乎各个时期,而且的确也比我国目前任何税种的名义税率都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农业税实际负担率是当年实际缴纳的农业税占当年实际产量的比例,而不是当年实际缴纳的农业税占实际销售额或农业纯收入的比例。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市场信息不灵导致农产品商品率和纯收入率都不高,当年农业实际产量与实际销售额或纯收入差距都较大,因而,以实际缴纳的农业税占当年农业产量的比率来说明农业税实际负担率,这一数据的说服力并不强。事实上,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来自农业的人均纯收入仅有1000多元,如果扣除劳动力成本,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所得寥寥无几甚至为负数。 (三)横向比较来看,农业税的征收致使农村居民的税负高于城镇居民统计资料表明,20__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这说明农村居民的负税能力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而现行农业税的征收致使农村居民的实际税负却高于城镇居民。首先,如前所述,农业税税率偏高。其次,现行农业税不设起征点,而现行增值税对城镇工商业者中的小规模纳税人规定有起征点,如销售货物的起征点是月销售额为20__-5000元,折合年销售额为24000-60000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农产品销售额根本达不到这一起征点。再次,农民购进农业生产资料所含增值税税款不能抵扣,这在农产品价格和商品率较低的条件下,等于是由农业生产者负担了绝大部分从农业生产资料产品加工环节转移过来的增值税税款。最后,农业税与适用于城镇居民的个人所得税进行比较。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城镇居民工薪收入的免征额为800元(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提高到1200元),相当于年收入9600元,月工薪收入超过800元只就超额部分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例如,月工资收入为1300元(800元 500元),相当于年收入15600元的个人,每月只需纳税25元(年纳税300元)的个人所得税,其负担率仅为1.9。远低于现行农业税8.4的税负。再从经营者角度来看,以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与个体工商户相比较。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体工商户以每一纳税年度的生产、经营收入总额减去与其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中,第一级次为: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0元,税率为5。即使以含劳动力成本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比较,个体工商户的税负远低于农村居民。 (四)现行农业税税种设置不合理首先,现行农业税(广义)分农业税(狭义)和农业特产税两块,“两税”不重复征收,其中,农业特产税以品目繁多的应税农业特产品的实际收入为计税依据,其税率一直略高于农业税税率。尽管我国农业特产税的开征有其历史背景,然而,现行农业“两税”并存的税种设置,在如今粮食生产产量大幅度提高且丰年有余,价格竞争已经使农业特产作物与粮棉作物的收益平均化的情况下,加之现行农业“两税”又并未覆盖全部农业品种(如养殖业不纳税),导致税负轻重不一,这既不符合公平原则,也扭曲了税收对农业经济结构的调节功能。随着农业市场化,调整种植结构是经常的事。现行农业“两税”并存,也会因“两税”的频繁调整而增加征管难度和成本。其次,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现行农业税依然单独立法,设独立税种,使城乡二元税制得以延续,这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农业税制改革建议 (一)我国农业税制改革原则 1.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两个方面。这就要求农业税制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农村地区之间、农民个体之间的税负公平,而且要考虑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税负公平。 2.轻税原则。在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前的一定时期内,农业税制改革必须坚持轻税原则,即在相同收益下,农业的税收负担应轻于工商业,农民的税收负担应轻于城市居民。 3.简便原则。农业税的纳税人量多、面广且分散,课税对象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同时征管手段落后,征管工作量大、难度大。农业税制改革应力求简便易行以降低农业税征收成本和遵从成本。 4.确定原则。确定原则是指课税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征税人员不得随意更改、任意专断。 (二)我国农业税制改革具体设想第一步:近期(至少5-10年),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公平、轻税、简便和确定原则,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税制。 1.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考虑到远期要统一城乡税制,我们不妨参考现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6或4的征收率,分2年(1年降低1个百分点),逐步将农业税正税税率降至5,附加税保持正税的20不变,综合税率为6。6的综合税率只是一个上限,经济发达、财政状况较好的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实施更低的税率乃至于免征农业税。 2.对农业税设起征点或免征额。农业税起征点或免征额应以每亩计税土地为单位,其数额大小充分考虑常年产量的多少、每亩土地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的生计扣除额等要素综合确定。笔者建议农业税起征点或免征额以每年 每亩土地300元左右为宜。 3.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扩大农业税征收范围,对养殖业等征收农业税。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征管难度,降低税收成本,而且有利于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市场适应性,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4.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实现计税土地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常年产量,常年产量一定5年不变;合理确定计税价格,在倡导折实征收的同时允许缴纳实物,折实还是征实可由农民自由选择。 5.建立科学的耕地认定与分级制度,妥善处理毗邻地区同等耕种条件土地的农业税负担相差过于悬殊的问题,促进农业税地区之间负担公平合理;制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把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农业税按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计税客观造成一部分地多农民负担高于改革前的负担部分减下来。 6.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特困地区可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改进农业税减免方式,灾歉减免应尽量做到先减免后征收,社会减免必须实行先减免后征收,确保减免政策及时兑现到户。 第二步:远期,取消农业税,在对农业和农民实施诸多税收优惠的前提下统一城乡税制。 1.改“城镇土地使用税”为“土地使用税”,扩大其征收范围,农业用地作为其中的一个税目。使用税中农业用地应区别非农业用地适当实行税收优惠,并以纳税人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山林地、草地、水面、滩涂等土地的面积和等级,按照差别定额税率征收土地使用税。 2.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到农业生产领域,并以消费税与之配套调节。借鉴国外对农业征收增值税的做法,对那些生产经营较为集中、且规模较大、具有较好的组织性和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农业大户,如国有农场、农业种植、养殖大户等作为一般纳税人,适用13的优惠税率,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有关规定计税;对那些仅拥有小片土地,生产规模较小的农户可作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6或4的征收率,并按年设置起征点。小规模农户年农产品销售收入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起征点的设置应使绝大部分或全部小规模农户免征增值税,这既体现了对小规模农户的税收优惠,又减少了税收征管的难度,降低了税收成本。至于一小部分收入高、增值税调节不到位的农产品,如烟叶、毛茶以及海参、鲍鱼、鱼翅等贵重食品,可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进行二次调节。文秘站版权所有 3.对农业生产经营所得征收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农业生产经营所得征收所得税是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也都已经将农业生产经营所得列入了征税范围,并对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规定了相关的税收优惠。 4.除上述税种外,按国家统一税收制度规定,农民还应缴纳的其他各税也应在坚持上述四原则的条件下进行调整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