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论文:谈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改革 摘 要: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体育教学应当依据学生们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将健康体育理念传播给广大学生。本文分析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体育改革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 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育是以高职生的身体活动为主题的一种教学活动。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并不仅仅是个体的独立活动,而是一种群体性的合作学习活动,目前已经成为以促进高职生的身体健康为目标的一门重要必修课。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应当积极适应当前社会之所需,将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传播给广大学生,对高职体育的教学活动实施全面改革,从而让体育课程成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最为喜爱的课程之一。 一、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当前我国多数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学模式极大地制约了高职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这一教学模式是根据前苏联教育专家凯洛夫的系统教学模式而构建的,该模式主张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所强调的教学重点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技能等“三基”学习,这就极大地忽视了高职生自身的主体性,从而制约了高职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之发挥,导致大量高职生对于体育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 (二)教学组织形式忽视个性差异 我国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一般以教学班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往往会忽略高职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班中,高职生们虽然接受到了一样的教育,但因为各位学生在体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对体育认识的程度不足,从而造成了过于强调共性却忽视了个性之所需,从而无法符合素质教育之要求。 (三)考核制度僵化呆板 现行考核制度制约了高职生体育能力的发展。目前,学期体育考试是当前高职体育考核的重要手段,这类考试主要运用和评定运动竞技水平相类似的手段,从而不利于高职生身心的健康。由于运动竞技的目标是要发挥出高职生的运动能力,这和高职体育的评价目的是相当不一致的。一部分高职生的先天素质较高,即使不练习也能取得好成绩,另一部分高职生先天素质低下,即使不断努力也难以合格,因此,这一考核制度也就违反了注重高职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二、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体育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树立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 在影响到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各个因素当中,决定性的因素是极为落后的体育教学理念。所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一定要转变一直以来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起以终身体育意识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应当依据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注重于高职学生体育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共同提高,从而实现健康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的良好对接。由此可见,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将终身体育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当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有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以及体育基本能力等五个方面的素质。一直以来,因为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极大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并没有得以较好的完成,这就导致一些高职大学生甚至于高职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之认识依然滞留于锻炼身体素质的水平之上。笔者觉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一定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德育教育为先导,不断提升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全面素质,切实改变以往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被动形式,强调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地位,切实将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发展相互结合起来,积极开发高职大学生群体的非智力因素。为此,应当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认真识别与认可每一位高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要想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就要去发现与认识大学生所具有的个性。高职学校体育教师应当更加积极地从学生的优势与不足的背后识别出其所具有的不同的个性化特征。唯有识别出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个性,才能更加积极地引导与教育大学生,使其个性能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不断完善。二是要积极鼓励与支持不同的个性发展。强求一致是十分不可取的教育方式。 (三)结合高职特点开展体育教学 当前,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教育已经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之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愈来愈多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体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复杂工作的能力上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在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改革中,一定要彻底改变以往的体育教育模式,从而让高职生群体的身心素质能更好地适应于其今后职业发展之所需,进而培养出不仅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具有强健体魄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学内容依然是以传统的运动项目为主导,尚未考虑到高职生今后在工作中所应当具备的一些特殊的职业技能,这一现状非常不利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改革以及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的一大目标就是要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四)形成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 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是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体育改革的重要保障。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育评价主要是以体育运动的成绩为主体的,偏向于对结果进行评价,其不足是忽视了过程性的评价。用这一评价方式来衡量全体高职生,就缺乏了对于个体进行特殊性的评价。体育测 试尽管能够对高职生群体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较为准确和全面的反映,然而,对于高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很大。所以,高职体育教师应当从教育的目的性入手,目光不要再仅仅盯着简单的体育考试成绩,而是要积极拓展视野,聚焦每一位高职生,根据学生们的实际状况,将其运动的技术、过程、成绩等均纳入到体育考核体系之中。 (五)打造素质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 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高职生素质之高下,因此,体育教育之成败在根本上就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总体素质。高职体育教师应当适应于当前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与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升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改革总体上起步比较晚,而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则为实施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要以此为基础来重新审视、构建与改革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体系,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把握住当前时展的脉搏,继续深化高职体育改革进程,从而提升高职生群体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技术论文:高职院校在校生就业倾向调研报告——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论文关键词】高职 在校生 就业倾向 就业指导 就业心理辅导 【论文摘要】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做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工作,我们试图通过了解在校学生的就业倾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提高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择业心理期。 一、本次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学生的就业倾向,2008年3月,笔者所在学院特制定了一份针对学院在校生的就业倾向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题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37份,其中有效问卷437份,全部为不记名调查所得。共有197位男生和240位女生提交了调查问卷。其中235人担任了院系或班级的各级学生干部,202人没有担任过任何学生干部。在参加调查的人群中,有184人来自大城市,137人来自小城镇,116人来自农村。其中有245人有各类兼职或暑期工作的经验;但也有162人说很想找兼职工作机会以增加经验,但是找不到;还有30位同学认为自己要以学业为重,没想过要打工或参加假期见习。 二、就业形势与就业心理调查: 在对当今的就业形势的认识和估计方面,绝大部分同学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的事实有清醒的认识。有314位同学认为就业难,就业形势严峻;这对学校下一步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讲是有积极作用的;70位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正常;5位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很好,就业容易,占被调查整体的比例不大。当然也要看到还有35位同学认为不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这说明学校目前的就业指导方面还存在盲区,需要在下学期加大宣传力度,灌输就业难的意识,督促学生重视就业,让他们面对就业挑战,能提前做好准备。 (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同学有较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但也存在部分偏差。 1.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选择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人数最多,达到178人;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自由职业者)的人数有104人;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数,达到86人;期望进入国企的也有44人;排最后的是私营企业,只有24人选择。当今毕业生的一大倾向就是希望进外企的多,考公务员的多,选择私营(民营)企业的反而少。但根据笔者所在学院连续四年的就业统计情况表明,最后能真正进入外企的和考上公务员的人屈指可数,而绝大部分同学最终进入私营企业就业。在我国现阶段,私营(民营)企业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支重大力量,在很多地区的经济总量中甚至超过50%的比重,私营(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矛盾方面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如果同学们仍在这个问题上不面对现实的话,将会增加自己的就业困难。 2.在回答是否期望今后的职业与专业对口时,大部分同学也保持了比较开放的态度。高达293人认为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做非本专业的工作也无所谓。有120人期望今后的职业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但不一定强求;49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只有1人选择非本专业不干。经过入学以来的就业形势教育,以及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多数学生已经明显降低了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大部分同学对今后的职业是否与专业对口已不再强求。只有一位同学选择非本专业不干,在正常范围之内。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了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尽量紧跟市场需求。毕竟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更加贴近市场是它能吸引学生报考的优势之一。 3.在回答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时,有311位同学的首次就业薪酬期望是1000元至2000元之间,其中125人选择1500元至2000元,说明大部分同学的薪金期望值也是比较切乎实际的。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讲,目前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都能开到月薪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水平,各地区间因生活水平差异而略有区别。对于部分专业基础比较扎实,专业技能优异的同学来讲,月薪3000元也不在话下,笔者所在学院外语系就有毕业生因英语口语比较好,被单位高薪聘请,甚至还被单位常年派驻海外担任国外某区域的销售总负责人。另外有17人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1000元以下,58人期望是2000至3000元,23人期望是3000元以上。相对而言,选择月薪1000元以下和3000以上的学生人数都不多,这也说明了部分学生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心理。 4.在毕业后发展城市或区域的选择上,有多达279人选择了留广州或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工作,选择去就业竞争更为激烈的北京或上海的人数只有27人,选择一般城市或回家乡发展的都比较少,选择去西部的更少,只有6人。说明多数同学仍然只是看到了大城市的巨大诱惑力和比较多的发展机会,而没有看到生活在大城市的巨大压力和高昂的生活成本,相比来讲,中小城市在这些方面往往更有优势,而很多同学却对此视而不见。根据笔者所在学院最近四年的就业数据统计表明,对于同等学历的毕业生来说,东莞等地的薪酬水平往往高于广州,略低于深圳,但东莞等地的消费水平却明显低于广州或深圳等发达城市。只有6位同学愿意选择去西部地区,说明学生的艰苦意识和奉献意识还有待加强。“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际上这几年国家和西部地区都加大了对毕业生投身西部建设的支持鼓励力度。因此去西部地区工作,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建议学校在每年春季期间,加大西部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关注西部,投身西部。 (二)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的过程中,在校生也在时刻关注着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条件要求,并能够根据外在变化的形势做出适时改变。 1.在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做前景预测中,有将近338人认为自己的所学专业的前景是有前途的,绝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前途充满信心。同时这个数据也说明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也是比较成功的,基本上跟随了社会对新兴热门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当然也有42位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前途缺乏信心,虽然人数不多,但也说明我们的新生专业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各任课老师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多给学生鼓劲,培养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最终做到学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2.面对就业难,个人态度方面,有230人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说明这些同学在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时,能争取主动。当然也有31位同学仍然希望自己的首次工作就能一次定终身。有66位同学选择了升学深造,其中42人选择参加专升本考试;24人选择参加专插本考试,很显然有部分同学对专升本和专插本的区别还不甚了解,在选择上可能也出现了偏差。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连续4年的就业情况统计表明,毕业生参加专插本考试的人数每年都高达300人左右,每年最终被录取人数在20至30人之间。参加专插本考试,也成为就业分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有51人选择灵活就业;38人选择自主创业。随着政府部门各项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出台,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我们耳闻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例子也不少,主要是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自主创业初期的风险比较大,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3.对于选择先工作的原因,有222人选择了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经济自立;有75人是因为家庭经济需要。大部分同学在就业愿望上,是非常迫切的,剩下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所要承担的心理压力也可想而知。此时各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及时跟进也显得尤为重要。4.在求职过程中选择的求职途径方面,有高达236人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的方式来求职,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现场招聘会还存在迷信心理。通过这几年的就业统计表明,绝大部分同学的工作单位,都不是在现场招聘会上找到的。现场招聘会经常有虚设摊位的现象,而毕业生又盲目追捧,蜂拥而至,一个招聘会下来,能投出六、七份简历已经算是奇迹了,其他时间都被耗费在了寻找单位的招聘信息和排队上。 4.尽管如此,参加招聘会也可以让毕业生提前感受一下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对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期望值是有帮助的。选择依靠就业指导中心的有166人,看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中的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149人选择上网来求职,说明网络低廉的成本和快捷便利的特点也日益得到学生的喜欢,但因为我国现阶段网络上鱼龙混珠,在利用网络求职时要加强分辨,防止上当受骗。有151人选择亲友介绍,说明这一传统的求职方式也还是很受大家的喜爱。亲友拥有广泛的社会脉络,还有独到的求职信息的求职经验,利用亲友介绍来求职,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求职方式。只有20位同学选择报刊,人数很少,实际上,象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都形成了固定的招聘版面出版规律,上面也登载有大量非常吸引人的工作岗位信息,同学们只要稍微留意,往往也有意外收获。 5.在回答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时,252人认为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198人认为是社会经验,183人认为是实际操作技能,114人认为是毕业生的发展潜力,102人认为是毕业生的诚信与修养,86人认为是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72人认为是学校的名气,40人认为是毕业生的专业成绩。绝大部分同学把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增加自我的社会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当作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条件,这是对的,但是毕业生的专业成绩和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选项比例偏低,说明还是有很多同学在低年级的打基础阶段,就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专业学习和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不够重视。对于毕业生的诚信与修养选项的选择人数也不多,说明大学生对个人诚信问题也不够重视。 三、高职院校改善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也了解到了学生对学院目前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症下药,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 1.学校所开的专业课程应能满足目标岗位的技能要求。 虽然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认同度较高,但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却认同度较低,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课程不能满足目标岗位的技能要求,他们呼吁学校更多地给予他们实习实践的机会。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合理的,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动而适时调整,但是具体到专业课程的设置等细节问题上时,则又往往呈现出滞后性的特点。技能训练缺乏,所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校老师走出去,进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的现状,找准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侧重点,以此来指导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同时应通过校企合作组建实习基地、校办企业、毕业生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为在校学生拓宽实习实训渠道,练得一手过硬的动手能力。 2.学校应该改变就业指导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除了开设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园模拟招聘,模拟办公室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就业体验。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具有双向交流特点的就业指导方式,诸如新老生求职经验分享、求职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角色扮演、面对面咨询等新型就业指导方式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各学校应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广东经验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大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向主动择业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和引导。 3.占领就业指导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的就业指导。 随着网络的普及,上网成为了最多人增加就业技能、观点和知识的方式,学校应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网页的宣传力度,吸引学生在网上和就业指导中心多加交流,指导学生多关注网站上公布的各类就业信息,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就业指导网站,特别是要求学生多上网查询了解一些必要的就业常识。配合就业指导网站的建设,可以将普及就业知识和传播招聘信息相结合,通过校级就业指导平台与学生的手机互联,实现网上报名排队、手机短信通知等一体化。其次,学校应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设立就业指导教研室,结合日常专业课、就业指导课、企业实践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平时应多由任课老师或辅导员推荐学生多看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多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暑期工作或平时兼职,以积累个人工作经验。大量事实说明,从事过一次以上兼职或暑期工作的毕业生,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录用机会。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改变就业信息方式,多渠道满足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需求。平时关注和比较少关注学院就业指导信息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这是因为被调查对象是在校生所致。虽然大部分同学已经感觉到了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但还是觉得就业离自己比较远,所以对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信息,特别是招聘信息不感兴趣,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公布渠道缺乏多样性,更新也不及时,内容不新颖直观,这也正是部分同学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假如能在每个统计阶段公布各系就业率、各专业就业率,相信既可以鞭策各系的就业指导工作,又可以吸引人眼球,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4.学校应对重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介入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估算,2008年在广东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50万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干预也显得非常迫切。首先各学校要按比例配齐政治辅导员和心理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院系-班级的心理指导体系,选配具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担任各级就业心理指导员,确保在学生出现就业心理偏差时能有专人及时跟进处理。特别是针对困难生群体,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因为他们的就业愿望比较迫切,很容易放松警惕而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相对来讲比较缺乏,所以更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职业技术论文:浅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传授型 启发性 论文摘要: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只有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与所培养的人才特点紧密联系、和谐统一?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知识广博、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在职业大学课堂上?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如何改革这种“顽固”的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传授型’夕课堂教学结构存在的弊端 我们不能否认传授型的教学模式曾培养过出类拔萃的学生曾造就过德高望重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它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但传授型课堂教学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它对于职业大学的消极影响史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着突出的、绝对的主J作用。教师在氏期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自成系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但正是如此才容易犯程式化的毛病。虽然教者“轻车熟路”却容易走陈规老路没有创新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至今为止我们的教学重视演译、推理对归纳、分析与渗透、综合重视不够表现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教学中过分强调系统、完整很少能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思维空间和余地。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注重调动教师因素的一而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的发挥助氏了学生过多依赖教师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最近对某校数学、中文、历史二个系的25门主干课所采用教学方法作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除了一门课采用了其他教学方法外其余课程百分之百地使用了讲授法。据说这是因为课程学时少而内容多只有教师一讲到底才能把课程讲完。这样木应山师生共同参与变成了教师“自弹自唱”教师成为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消极的知识的“接收器”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讲授过多违背了职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趋成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正确的教学方法必须与这一心理年龄特征相适应。 第四氏期以来即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存在重视课堂知识传授学生主要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忽视实践环节的弊端已经成为学生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羁绊。据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八个方而的不适应①社会实践能力②与人合作精神③抗挫折的心理准备④组织管理能力③自我认识能力⑥选择与批判能力⑦中文写作与外语口语能力。其中社会实践能力排在首位。不少毕业生虽然在学校学了专业知识但山于缺乏实践锻炼而对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筹莫展。 既然传授型教学结构有它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既然我们职业大学强调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动于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为培养目标因而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l.课程目标的能动性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来实现的教师是主泞教师应考虑学生学于卜么学到于卜么水平怎么学‘学生是主体即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形式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兴趣、个性选择学习的方法调节达到目标的速度课堂教学应突破“填鸭子’,的模式实现能力目标模式即用明确的目标吸引学生一让学生自己运用方法去实现目标一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实际操作一学生具有自我生存、发展和超越的能力。 2.课程体系的能动性 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可变的组合不同职业岗位需要设置多种课程少I=有机组合某一课程一也需要形成理论、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要改变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二类体系结构可设置成集群式的四类课程体系即“文化知识类”、“专门知识类”、“基木技能类”、“实践操作类”实践操作类又可以按岗位能力目标分解成几个专门化模块。 3.指泞‘学生独立学习 一个德国学者说今人一个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地学习也只能阅览他自己专业的全部出版物的5 `%。因此课堂教学就不能只传授知识而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善于搜集、提取和加工与木课程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不断去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再者在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独立工作以后继续学习主要靠自己所以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4.要逐渐减少讲授时数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应把传授、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变为引路、泞学的教学方法。过去教师讲授占了教学时数的绝大部分现在应增加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坚持精讲。教师可以只讲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科}5已经写清楚的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预习或自学不必一一复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基础课微积分学l32个学时课堂讨论高达60学时约占45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标准应从每门课的实际出发。需要强调的是讲授时数减少后非讲授的课时仍然必须在教师的主泞作用卜合理使用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5.必须增强讲授的启发性 启发性教学是一个普遍的教学原则。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材实际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引泞学生积极发展思维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的目的变信息传递的申一向模式为双向交流从而使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课程。 6.重视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把师生活动融为一体。可以整堂课进行课堂讨论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系统研究增强教学的科研性一也可作为一个环节对个别重点、难点作短时间的讨论使讲授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在课堂讨论中还可以采用类币罗‘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7.把自学引进课堂 自学时间的增多是职业大学的一大特点。每人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学生自学。这种教学结构教师采取“退居一线”的办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钻研、处理教材到质疑问难从学习方法的运用到学习习惯的培养基木上山学生自己掌握教师只在关键之处起指泞点拨作用。 8.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职业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的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主要是进行专业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必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教学对职业技术教育尤其重要它是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主要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木途径。要办出专业的特色必须紧紧把握培养目标在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方而要切实压缩理论教学内容的学时使实践教学无论在要求上还是在学时上都应该高一些而}}‘内容应该丰富、具体充分体现钊一对性和实用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升华到新的境界使其思路宽、办法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基木理论、培养学生动于、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等多种能力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9.教学效果评价以过程与结果少I=重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卜评价教师工作质量往往以一张试卷定论只看得分结果。现在评价工作质量特别要注重教学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于卜么样的目标于卜么样的方法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否充分发挥同时也要注重教学结果当然这种结果绝不仅仅是考分应该是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具备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山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改变以往的“传授型”模式以适应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课堂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仟务的基木途径能否在教学方法上革旧鼎新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职业技术论文:浅谈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 规划设计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积极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教育信息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内各高校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为背景,对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引言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一个大家的共识,但是要修三条路。首先是心路,观念之路没修通,任何事情都搞不成;其次才是修一个公路;然后你还得修信息高速公路,否则你跟不上趟了,一步落后,将来是步步落后,这个时机应该是抓得非常准、非常好,否则就会耽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学院建设的有力支持下,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接入”的目标,向全院师生提供高质量基本网络服务,部分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平稳运行。搞好校园数字化建设,是事关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大事。一个较为实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路,将对长期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从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数字化校园。内合外联、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引进与开发相结合,优化利用资源,合理使用资金,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1.设施建设是基础。数字校园建设不但要做到需求驱动、设计合理、先进实用、安全可靠,还要留有余地,便于今后扩充和更新。 2.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3.师资培训是关键。数字校园教育系统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 4.政策配套是保障。在学校中发展网上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5.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院的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并最终构造起一个数字空间下虚拟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主机等基础硬件和操作系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 2.应用系统建设。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核心。 3.个性化门户。包括部门及信息门户、个人工作平台,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个性化信息与服务,是数字校园的门面。 4.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安全审计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5.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四、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作,必须有一个严密的规划设计。需如下几个环节。 1.网络架设。校园骨干网使用千兆以太网,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基础设施包括: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建设与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状况,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建设与完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宽带接入网络,使所有教工、学生可以方便上网。 2.构建平台。通过校园网,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校务公开更为透明,校务管理更为便捷。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扩充如下: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鼓励学生自己购置计算机使用学校的网络及各种资源。配备供教师、学生使用的硬软件资源,包括多种服务器、系统软件等。 3.充实资源。办公自动化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或者说实现数字化办公,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 4.网上远程教学。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迫使教育内容、教材形态、教学形式发生显著的变化。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从教师控制的家教式、被动式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学习、双向交流的状态。网上远程教育真正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形成由初级向高级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 5.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储规范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这里数字图书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了,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资源中心。 6.提供服务: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它可以作为借书卡、上机卡、就餐卡、医疗收费卡、洗澡卡、购物卡、门禁卡、存车卡、乘车卡等。它的广泛采用,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大学校园生活,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7.校内FTP免费下载。丰富FTP服务器资源,通过提供FTP免费下载,方便了广大师生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 8.VOD点播。在校园多媒体教学网中应用VOD技术,可以使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的交互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室内通过遥控器、教室多媒体教学终端,利用电视机或其它显示设备即可任意点播存储于主控服务器中的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节目课件,真正做到“任意点播”、“即点即播”。学生也可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中使用多媒 体学习系统,到校园网上获取自己的学习信息。 五、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建设,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但是距离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还很远,数字校园建成以后,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都将依托该平台。这是一场教育的变革,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数字校园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在学院的应用建设上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总体设计时规划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同时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和应用实际分步骤、分模块地实施应用系统的建设,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使网络基础、应用平台、信息资源的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队伍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同步发展。 职业技术论文:试析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专业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以来,通过积极实施校企融合、专业与建筑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施工员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 五个对接 一、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专业建设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1000个左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建设,以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部署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围绕湖北省重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和湖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建筑业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湖北省是全国的建筑业大省,也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从全国范围来看,建筑业也是当前技能型人才紧缺的五大行业之一,建筑类人才培养已被列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计划之中。2011年,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该专业面向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及武汉“1+8”城市圈,服务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建筑业及区域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钢结构产业,培养面向建筑施工、建筑管理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专业建设的思路及目标 围绕武汉城市圈和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支柱产业——建筑业、钢结构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提升专业内涵,凝结专业特色,促进“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按照“四方联动、三层合作、厂校一体”的办学模式,建立和健全建筑类专业理事会保障下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创新“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校企双主体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对应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任务驱动、过程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完善理实一体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为重点,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三双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以“外引内培”为途径,加大“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力度;试点实行多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不断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三年的建设,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成武汉城市圈及大别山试验区建筑行业、钢结构产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区域内建筑行业、钢结构产业的建筑技术研发基地、职业培训基地。 三、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系专业建设的途径 1.专业与产业对接,推进校企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以专业为纽带,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分理事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行业协会、建筑企业、教学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组成。通过政府协调、行业指导,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训及兼职教师聘任、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社会服务培训等工作,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学院、系、专业三层合作,与湖北省一级资质建筑企业——湖北长安建筑有限公司联办长安建筑学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组建校企合作专业性学院——长安建筑学院,合作培养建筑专业人才,开设订单班——“长安班”,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的紧密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构建“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校企双主体共育”的“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2年主要在学校进行学习,同时穿插开展校内外实习,最后1年到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实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原来的每学期,逐步改革为“一长一短一长”3个学段,实现分段循环教学,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分层训练,逐级递进,逐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训练项目,分级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实现了校企双主体共育,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生的职业能力逐级提升,从而构建“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校企双主体共育”的“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依据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基于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以施工员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围绕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全真模拟,在对岗位(群)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和阶段产品特点,进行课程开发,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与湖北长安建筑股份公司、湖北玉环建筑公司等密切合作,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围绕岗位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强化实训环节,加大对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改革的力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操作技能,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围绕岗位职业活动、实际操作技能设置专业课程,从建筑行业的职业?工种岗位或岗位群?实际需要的技术、能力出发,根据国家相关专业规范标准,设计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教学模块,重新构建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于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安装工程公司、专业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单位等,主动适应建筑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安装、管理等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岗位是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次要就业岗位有造价员、资料员、测量员、监理员等。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求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从而对接相应的国家或地方职业技能相关标准。目前,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双证书”的比例已达到98%以上,我们大力推行“双证书”教育,实现“双证”融通的培养模式。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职业技能的教学与学习,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并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及鉴定程序,强化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进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更加适应建筑工程施工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人才要求。 5.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随着社会及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相应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麦可斯研究报告指出:“土建类专业毕业生普遍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是沟通和自学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针对在校学生,严格按照终身教育理念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终身学习情感和态度、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及其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强化德育教育,使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将“被动”学习逐步引导至“热爱”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上,以利于学生将来的成长,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学习“主动”学习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拓展学生学习发展空间。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使所有受教育者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要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既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也要奠定其理论基础、技术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还必须整合所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推进中职与高职教育体系的对接,努力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地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功能和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中、高职课程的相互贯通,使职业技能成果与学习成绩之间实现衔接和互认。通过政府协调、行业指导,推动企业委托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企业职工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有计划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已全面启动实施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我们严格按照建设方案,落实各项建设内容,进一步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方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五个对接”, 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努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把本专业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专业,开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职业技术论文:构建以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培养体系 创新 实践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结合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提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出特色、树品牌。本文结合我院的办学实践,探索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一、坚持科学的办学定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思想,坚定不移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院是全国首批改建的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并实践了“就业导向、市场需求、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基本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主动适应、满足需求,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抓好改革,办出特色,全力打造高职院校的强劲品牌。 在办学定位上,以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需要为前提,以胜任职业岗位为目标,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坚持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定位,培养行业和地方发展急需的“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要求,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在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岗位上的高级“蓝领”的人才。实现学生就业岗位的“下移”,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并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变换职业岗位的需要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设t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群相配套的专业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为新的产业岗位和社会职业流动群体提供新的就业知识和技术支撑。学院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以及冶金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将原来传统的冶金类专业(粉末冶金、有色冶金、钢铁冶金、冶金机械等)进行了改造和调整,新开发了金属材料工程和冶金机械控制技术等新专业。 根据株洲市硬质合金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和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电子器件产业集群的兴起,调整和完善了专业设置,形成了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粉末冶金、金属塑性加工、冶金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工程造价等20多个专业,形成了与区域产业集群配套的专业群。 三、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注重职业基本技能,强化职业核心能力,推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着力构建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完善包括“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工程。二是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注重特色培养。即处理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关系,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共性(统一性)与个性(灵活性)的关系。根据不同的行业要求和定位,把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形成各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三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大批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近几年来,学院与株洲市几十家中小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院实施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实现开放式办学,实施“滚动式,,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每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每年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满足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适应性。二是使“教、学、做”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特色。在教学上实行“三明治”式的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文化课堂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课堂,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在一起,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三是以试点专业建设为基础,形成专业品牌。以精品专业和试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整体带动学院的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例如,以金属材料工程、冶金机械与控制技术等国家级精品专业为龙头,大力开展专业建设、专业开发和教学改革试点,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品牌专业。四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讨学生的技能训练,并建立与之配套的仿真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环境。 四、加强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搞好专业教学改革 学院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搞好专业教学改革。一是重新构建科学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确定适应需求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按照培养目标进行整合、重组与优化,逐步形成集群式、模块式课程模式,如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由人文社会科学模块、自然科学模块、职业技术基础模块、职业技能训练模块组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采用模块教学模式,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取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对高职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开发。学院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的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变化,将相关的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整合开发为一门课程,实现课程综合化。近几年来,学院把140门专业理论课程中的50多门课程有机地整合为16门新的课程,并引人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对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优化。三是突出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毕业时能够“零距离”上岗作好能力储备。如学防织寸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基本技能培养是通过加强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PLC控制、单片机及微机控制四项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来实现的。四是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几年来,学院开展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三级”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冶金机械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课程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其次,大力开展教材建设,学院组织编写了40多门教育部规划教材,50多门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以就业为导向,适度增加了各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 五、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提商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别要通过学术研究和适用技术项目的合作研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地把新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近几年来,学院承担省部级教研和教改课题18项、高职教育研究课题9项、国家级教育规划课题3项、省级规划课题35项、市级规划课题10项。学院还设立院级教研教改课题40多项。与湘潭钢铁公司、涟源钢铁公司等企业开展《旋转式轧机清洗设备的研制》、《原燃料冶金性能测定及研究》、《精炼渣及连铸用辅材性能研究》、《混联法技术创新工艺研究一一降低拜耳法溶出液及精液ak研究》、(无锡曙光CI项目模具研究》等课题研究10多项,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既为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问题,又把新知识融人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学院开展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从1998年起,学院经过长达6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建设的实施体系。一是组建了院级和系级艺术团、礼仪队、摄影协会、读书俱乐部、青年志愿者协会、合唱团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二是重视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文体竞赛,培养团队精神。组建了院级和系级篮球队、足球队、健美操队、田径队等体育团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三是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积极进取、整洁卫生、朴实大方、表里如一、吃苦耐劳的好作风以及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四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纳人教学计划,开设了相关课程,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开展职业道德知识竞赛活动,促进了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培育和提高;五是成立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六是实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工程”,通过学生在接受企业文化的教育过程中,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 七、实行校企合作,走学校、企业、杜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 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学院先后与湘潭钢铁公司、涟源钢铁公司、首都钢铁公司、江西铜业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广西苹果铝业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学院与合作企业建立董事会制度,共同研究和协商合作培养人才,与湖南湘珠化工厂、株洲明日硬质合金公司、株洲精工硬质合金公司等几十家中小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生产管理人员、高级技师与学院相关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发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并与合作企业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技术公关,培养了大批“双师型”教师,提高了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学院与所在地的社区合作,建立与社区的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共建学生社会活动基地、学生到社区挂职锻炼等形式,开展社区共建,共同培养人才。 八、注重学生“执业资格”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等级证书“四位一体”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机制,实现学历证书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相互融会贯通。一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职业岗位实际,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人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二是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纳人教学计划。自建院以来,学院共建立了23个职业岗位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职业技能鉴定所。近5年来的毕业生95%以上分别获得了人事部、劳动部、建设部、等部门颁发的涉及机械、电子、电工、计算机、财会、建筑、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文秘等方面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注册会计师、注册造价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物业管理师等资格考试。 九、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把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重点,一是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从社会、相关企业招聘一批“双师型”人才充实师资队伍。近五年来,学院从株洲冶炼厂、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公司、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等企业聘请了30多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二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学科带头人。选拔了一批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和科技推广能力的教师担任专业学科带头人;三是不断调整师资专业结构。由于高职院校专业和学科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教师的专业结构也要不断调整。因此,学院在引进紧缺专业的优秀人才的同时,还需采取适当措施,强化对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使教师不断地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结构的合理化。四是有计划地让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通过在生产第一线承担技术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通过几年努力,我院“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63%。近几年来,学院有20多名教师攻读了博士学位,引进了30多名硕士生,在职教师有70多名攻读硕士学位。 职业技术论文:关于职业技术院校应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容,校企合作办学教育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及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高职教育应从自身的发展规律出发,积极探索将企业文化更好、更有效地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去,从而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提高综合办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论文关键词:融入;职业教育;企业文化;合作办学模式;规划纲要 一、职业教育融入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了职业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乃至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前所未有。《规划纲要》第六章第一条就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然,《规划纲要》中也突出地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的艰巨性,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七项任务。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二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策略;三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四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职业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五是提出了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六是职业教育投入的政府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规定;七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刚性法规进行了明确承诺。 《规划纲要》文本第六章(十五)明确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是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它不仅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意义深远重大,对于从根本制度层面解决长期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具有突破性,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实施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积极培养为社会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服务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样的目标与定位说明了高职院校必须以特色求生存,靠特色求发展;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强和改进特色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高职办学的特色只能来自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而这就是高职校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必要性。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自己几年的高职教育实践,并从事多年校企合作办学沟通,发现将企业文化很好地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吸收借鉴企业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培养学生企业认知感与认同感,将更有利于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异同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通过物质、行为、制度等各种载体所表现出来的,对包括成员、管理层等所有企业成员、企业甚至股东都发生作用的价值观、信念等指导行为的意识形态。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哲学,其核心是价值观,表现在员工的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因此,企业文化体现在管理理念上,要求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有一致的认同,并通过行为规范对员工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使员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以崇高的职业道德服从企业的规范和需要。 以往我们在学校教育方面更多强调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各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喜欢用怀疑的目光看世界、对待社会问题。处理个人生活问题,处处寻求独立。因为追求个性的发展,常常缺乏企业所提倡的团队精神。所以由于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目前有相当数量的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的要求,甚至对用人单位产生种种抱怨;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反映毕业生与企业氛围格格不入,难以融入企业环境。这样的案例在本校就有:由于新办专业,企业与学校沟通合作不是很默契,没有把企业文化很好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见习及实习阶段问题就暴露出来,学生从根本上抵触见习和实习等教学活动,把企业认为是劳动力的剥削者,甚至厌恶企业,导致学生在企业岗位流失率到达75.3%。由于吸取了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强调对企业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感与认同感,使得学生把自己从入校就看做是企业的一分子,注重思想教育,就大大降低岗位流失率至6.2%。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企业文化灌输,使他们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高职校园文化在许多方面与企业文化相融,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二者有大致相同的内容结构,都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二者对学校或企业内部各自所起的作用也是基本相同的,都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辐射作用、凝聚作用。特别是二者在对象与内容方面的相融性:针对对象方面,在学校接受高职校园文化熏陶的学生终究要走进社会,融入到各个企业中,并成为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将进一步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文化内容方面,如遵纪守法、爱校(厂)如家的思想、团队协作精神、竞争参与意识,追求经济效益观念等都是相通的。要在职业教育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入,就应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企业文化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另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子文化,在追求目标、文化核心、辐射作用和竞争程度上都具有本质的区别,绝不能全盘互套。 三、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途径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文化认同感就必须先培养授课教师对企业的文化认知及认同,长期任职教师必须具有3-5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之外,还要鼓励行业兼职教师到学校讲课,以最新的职业技术来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行业人员以到学院当教师或兼课为荣,兼职教师可在晚上或双休日上课。行业的高水平专家也接受学院的邀请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进行专题技术讲座。同时在制度保障上要制定专门的进修奖励制度及措施,督促专业教师去企业,保障教师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相协调,促使企业愿意接受专业教师轮流每学期到企业工作,并吸收教师成为行业协会会员,建立“教师实践锻炼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并制定督察方式如信访、实地检查、目标考核等。这样的制度保障,使教师下企业活动真正取得了‘实效,从而确保学院教师的教学不脱离企业实际,能把最新行业知识与技能带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其次,专业教学及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必须科学有效地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在课堂教学环节上,不管是公共课或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专业知识技能课程,都必须渗透基本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创业精神等)的教育。在这种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方面,关键就是专业课程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活动环节上,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参观、学习、课后见习、顶岗实习等,使学生进入企业,体验企业文化氛围;在校园活动开展环节,假如把校园文化比喻为一池水的话,那么师生单个个体就好比一条鱼。没有流动,就会死水一潭,鱼就没有生机。引进活水就有利于促进鱼的生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这句诗正好揭示了高职校园融入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意义所在。当然,环境的变化也容易引起水质污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做好洁净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校外的活力因素,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使水里的鱼都得到较好的成长条件,可采取的措施很多,大致可分为:可以邀请企业界人士到学校作报告,与学生交流,传播企业文化理念;请往届毕业生回校园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成长的过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比如演播厅、报告厅、体育设施场地等)与合作企业定期联动开展活动,甚至积极免费为企业提供场所举办国家或国际范围的高规格会议及活动,专业学生参与筹备服务工作,借此扩大学校知名度及影响范围;在专业实践基地张贴企业标语,宣传企业服务理念等。 最后,大力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学生见实习、就业制度。这既是企业文化融入的途径,又是其基础。要促使行业帮助学校建设实训基地、接待学生实习,并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企业为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的新员工,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提供给学院用,以加强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并负责不断更新。在见习、实习方面,学生的工作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由企业招聘和学校推荐共同完成。企业定期向学校公布拟聘用岗位的情况、学生工作的情况;学校则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推荐、联系和落实学生的实习工作。学生还可登录网站直接查询工作实习信息,找到合适自己的招聘岗位并联系企业应聘:也可以自己公布个人信息寻求相应的企业职位。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争取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获得的企业报酬,具体额度学校与企业可商讨制定。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所融入的企业文化才能得以巩固、提高,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技术论文: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给出了围绕一条主线、设立两个机制、搭建三个平台、坚持四个原则、提供五个保障、实现六个结合的改革思路,对提高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 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是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学院结合IT行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办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 我院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的主线);设立二个机制(产学训结合机制及弹性、个性化学习机制);搭建三个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职业技能平台、素质教育平台);坚持四项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原则、以能力为本位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原则、以实用够用为适度原则);提供五个保障(双师型、企校型教师队伍、高效的管理体系、灵活优化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及时更新和优化的教材建设);实现六个结合(课程开发与行业、企业需求结合、能力标准与证书体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模拟训练与实战相结合)。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初步具有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应用上手快、团队合作棒的特色。 1 教学改革与创新 1)坚持“淡化理论,强化能力,体现创新,灵活多用”的教学方针 以强化能力为出发点,对每一门课程进行认真研究,摆脱本科教育模式,重组技能型课程模式。 2)以培养和锻炼能力为前提,针对各种能力的培养,制定不同的活动和培养方案 3)以竞赛促兴趣,长能力 我们规定每一门专业性的课程必须采用案例式教学并组织一次竞赛活动。例如: “盲打大赛”、 “写作、排版大赛”、“计算机组装调试大赛”、“网络知识大赛”、“虚拟招投标”及组织各兴趣小组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各种竞赛等。 4)专业技术课程改革 专业课程体系是单个专业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结的有机整体,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整个改革的重点,其思路就是将目前以学科为主的教育模式,改为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这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必然要求。增设与岗位联系、与认证结合的专业模块,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机制,融入企业文化。 5)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能力本位”不同于传统普通教育的“学科本位”,所以,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施教对象以及有利于职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①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特征,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采取以一个个项目作为主线来展开,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扩充,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②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企业模式和文化。专业技术课大都是应用软件工具或开发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很容易习惯性地形成以操作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依葫芦画瓢之后仍然对编程实质存有困惑。因此,应将企业模式和文化融入到教学中,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打造学生的个性和技术人格,树立培养学生“编程思想”的教学理念,养成企业编程规范。 ③多维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教材外,更多的是教学网站和论坛。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可减轻课堂教学学时的压力,而且通过论坛进行师生零距离的导与学,同时达到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在教学层次上,考虑到学生基础程度的不同,在课堂教学、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中,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层次的同学都要达到最低的标准并向高一级标准努力。 6)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考核的目的是对学生知识与技术掌握的评价,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对于IT学科的专业技术课程,传统单一的笔试考核模式已不再适应了。应注重过程考核,也就是通过过程的监控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原则上多种方式并举: ①全过程监控考核:与传统考核模式相比,全过程监控考核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考核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考核的内容除知识点外,还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完成课程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是对学生的全方位的考察,是一种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②答辩形式进行考核: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学生把握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上面。实践证明,通过答辩,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通过答辩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能较为准确与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③作品评价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操作型课程,如《多媒体创作》、《网页制作》等,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最终能制作出一幅幅作品。因此,最好的考核方式就是评价学生所做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不是能在1~2小时内能完成的。这种考核方式可大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教材建设 教学体系的实施必须有配套的教材作保障。目前部分教材陈旧、知识结构滞后,有些课程根本就没有高职教材,仍然用本科院校或培训教材。因此,教材建设任务非常艰巨。 专业课程的教材要强调应用性,理论以“够用”为度。按照“综合的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去组织教材内容,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中去。客观上要求必须由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软件开发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编写。 为适应二年制软件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的需要,要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结合实训基地具体的设备情况,编写一批具有鲜明高职特色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材,做到每个实践环节有实践教材,并且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 2 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培养“零适应期”软件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观念转变是否到位的问题,也有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既有教学条件投入相对不足问题,也有产学合作没有进入到更高层次合作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面对,采取措施加以认真解决。 1)转变观念,走全方位的产学训合作道路 软件技术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若仅仅停留在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层面上,不能深化产学结合的内涵,就很难实现办出特色的目标。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管理人员和教师深入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在更深层次上去理解产教结合、产学合作的意义,不断拓宽合作的领域,使培养的人才更具特色。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要通过产学结合这个重要途径,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积极开拓教育服务市场,使产学结合渗透到教育全过程,校企合作在教育各方面得到全方位的体现。要建立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即力争通过合作,实现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多赢”。 2)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企业抓就业 从社会、行业、学院三个层面,构建招生、专业培养和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产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岗位分析,科学构建岗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针对岗位工作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就业培训机构,构建就业网络体系。 3)加大投入,建设培养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所要求的基础设施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要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建设功能更加完善的校内实验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体系,以保证各专业“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4)紧密结合“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 为保证“零适应期”人才培养,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考试方法等方面也要进行配套改革: ①跟踪企业,编写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特色教材。学院应根据各专业应用型软件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吸收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编写的教材能反映岗位实际工作特点,能力培养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在教材使用上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 ②教学评估和督察。软件技术学院的生存,主要看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学生也主要靠能力就业。怎样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深入探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③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应用型软件人才要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就必须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企业需要什么,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练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岗位针对性、技术先进性、职业技能性、素质综合性的特点。 ④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采用企业培训模式,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采取仿真模拟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技能在对话、交流中得以提高,使学校和企业实现“无缝连接”。 ⑤进行考试方法改革。考试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已越来越不适应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综合评价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应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试制度: 第一,要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第二,要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突出职教特色; 第三,要建立起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体系,实现学生的“多证制”。 职业技术论文:浅析构建就业导向能力主线的高职教学考核评价模式——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论文摘要:高职学生学习成效评价考核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从理念、机制、内容、方法等几个角度切入,紧紧围绕就业导向,能力主线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科特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考核模式。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就业导向;能力主线;考核模式;学生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与考核,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它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有机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效果的重要检尺。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高职教学改革、质量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自身的目标性要求。作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不可分割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与考核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在切实体现高职课程体系的构成特征及不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构建适应就业导向、利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考核模式和评价体系。 一、更新评价理念,回归考试功能。优化考核机制 学院坚持考试功能回归,注重发挥整体效能,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潜能,注重个性发展,突出能力培养。 1、实行学分制和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强化考核激励机制 学院实行学分制,积极为学习成绩优秀,符合条件的学生办理免修、免考手续.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分层培养的机会,有更多时间自主发展职业个性,体验工学结合。在激励的同时,采取学业退出机制,严格学籍管理,严肃留降级制度以及“首次补考后专业主干课不及格(或无成绩)累计达到3门予以退学”等专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有关规定,激励了广大的学生热情,形成了正确的学习导向,促进了专业技能及职业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改革考核制度,突出动手能力以及职业综合能力考核 学院注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所有单独进行的实习均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考核。考核中将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作为重中之重,占所在实习课程分数总量的70%;强化对综合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的考核,专门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成绩考核意见》,接纳学生实习的单位及企业中的导师直接参与学生考核。学院对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严格把关,采用答辩制,设立专业答辩委员会,专项负责学生毕业答辩的组织、选题、答辩、优秀毕业论文评选与奖励等一系列考评事宜。提倡各系(部)按照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总原则,结合本系(部)课程特点积极实行考试改革。各课程组呈报考试改革申请,教务处会同各系对考核改革方案进行审批后,各课程所在教研室组织实施。改革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或实验完成后呈送总结性材料,成效显著的在全院范围内予以推广或交流。 3、加强职业技能考试管理,实行双轨考核制 职业技能鉴定是考核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学院实行将常规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机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作为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学院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模块列入专业教学计划,分配专项学时,进行教学、培训、考核、鉴定四点一线的统筹管理,学生获得证书给予相应学分,获得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至少一个)方可毕业。这些良性的评价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核心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 4、确立绝对标准和个体标准,实施发展性评价 针对高职生生源素质层次参差不齐的现状,学院注重对学生素质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明确学生的素质优劣及其潜能所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英语教学普遍实行分层教学和分层考核,试卷采用与所学层次的学期授课计划、难度相适应的A、B、c三套试题,并与学分制接轨,突出发展性评价。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通用能力培养课程,积极实行“过程评价法”、“口语考核法”、“个人能力基质发展水平纵向评价法”等,注重对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和个人整体发展能力的考核。 5、注重试后分析的诊断功能,发挥考核评价的动态调控机制 学院注重考试的诊断功能,各门课程严格执行试卷分析制度,试后积极剖析学生重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具有普遍性的失分项和成绩普遍较低的班级进行多角度的原因分析和教学对策调整,切实发挥考试的质量调控功能,确保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学习和能力点的和掌握。 二、以实践技能和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考核内容,使考核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高职教学注重应用能力培养,考核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明确而具体的教学倾向。 1、建立完备的实践技能及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标准 为强化以技能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院各课程组编写了实践技能考核方案,明确了实践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具体项目及其质量评价标准;制订了完备详细的综合实训项目考核标准,明确训练项目名称、训练目标、训练任务、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时问、训练效果要求等,根据严细的训练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训考核,突出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2、寓考于教,教、学、做、评相融合 基于园林、林业类专业课程实践性强,动手程度高等特点及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学院强调考试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重点侧重对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考核,实践能力考核与实践教学过程本身相结合。例如,园林制图课安排学生测绘校园前庭的绿化广场,绘制广场的总平面图、植物种植图,测量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绘制它的平、立、剖面及效果图。这样的项目作业,既是教学内容,也是综合实践能力考核的实质性内容,强化了专业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突显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学考核模式的独有特征。 3、逐步建立课程试题库,推进教、考同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学院主要专业的重点课程组目前正逐步建立试题库,促进专业必需的重点知识、能力点系统化、数字化,为教、考同步奠定基础。 三、以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革新考试方法,突出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 高职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考核方式。考核形式应多样化,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操作技能,实施模块式(理论+技能)考核。 1、考试形式随考试内容改革及课程类型特点灵活变化,主辅搭配 一是理论教学的考核,主要以笔试为主。笔试内容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部分操作技能考核,如画图、定量分析等。二是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以操作技能考核为主,辅以问答口试。考核时按照随机方式从考试范围中抽取题目,让学生分批进行单独考核,在指定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达到指定要求并回答教师问题。三是项目制作教学的考核,以成品的指标测试考核为主。“成品”,包括硬件成品、软件成品和设计制作说明文档,如实用菌、组织培养、育种、插花、园林制图等实训类课程或实训项目,都以“成品”作为最终的课业评定标准。 2、采取多样化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测评 一是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相结合。我们将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结合起来,通过综合评价学生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协作精神、勤状况、操作的规范性)、各类学习活动(实训、课程设计、社会调研)报告完成情况,项目制作的优劣,笔记、心得、答疑、讨论、演讲反映的情况等和课程最后的总结性考试,给出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的最后评价。 二是开卷考试与半开卷考试、闭卷考试相结合。在理论考试中,埘知识部分,多采取闭卷考试,对理论分析部分采取开卷考试或半开卷考试。在实践考试中,往往公开考核方式和能力型试题,允许学生现场查查阅资料、数据,如园林工程、设计初步等课程的考试。 三是课堂考试与现场考试相结合。提倡现场考试,是学院技能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扦插、插花等实训课程,都是直接面对操作对象在现场中进行实践部分的考试。一般由多位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分,再取平均分。实操部分完成后,再回到课堂用笔试或口试的方式进行答辩或回答相应问题。 四是笔试与口试、答辩相结合。在考试中,多采取笔试方式,部分课程灵活采取口试或答辩方式,做到笔试、口试、答辩相结合。 3、突出能力培养和就业导向,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单科个性化考核 几年来,学院各课程组结合学科特点,大胆探索了多种灵活多样的个性化考核方式,突出了以能力培养和就业导向为特点的高职教育特点。例如,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结合本课程在实训基地分段式现场教学,将该课程主要技能分项,每次在实训基地集中教学结束前都要对本次技能操作的重点技能分小组考核;整个课程结束前对各个阶段集中教学的重点技能进行全面考核,实行单人抽签独立操作,强化专业核心技能。 园林植物课改变了以往考试以笔试为主,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老套做法,采取以识别实物为主,识别图片及标本为辅的考试方法。识别实物时在温室的真实实践环境中,结合实物观察回答问题,单人口试,人人过关,加强了学生对园林植物识别、鉴定能力的培养。测量课实习考核以仪器使用、计算和绘图为主。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逐步实现了由单纯的卷面式考核向多角度、综合化考核的转变。课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综合理论知识成绩,专题论文、报告或综合开卷成绩以及课堂讨论、演讲、社会调查等平时表现成绩各占50%、30%和20%。 计算机应用技术考核逐步减少了专业课理论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从传统的卷面考核逐步过渡到上机考试方式,试题从试题库随机抽取,自动组卷。 总之,就业导向、能力主线的教学考核模式,具有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有助于积极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不断加以探索和推广、实践。 职业技术论文:试析以就业为导向,推行职业资格鉴定—基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双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论文摘要:本文总结了在高职院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作用,探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行职业资格鉴定制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引言 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截至目前为止,2003年第一批扩招后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有212万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签约率约为70%,而高职毕业生的签约率只有55%。当前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这种矛盾的现象,说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针对就业的严峻形势,我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2.1促进教学改革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有助于转变职业教育中的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观念。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促进了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在实践性教学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2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要求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开展,提高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助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 2.3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促使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国家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此外,学生在实践操作课中勤于动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4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通过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将使学生在学校及时学习掌握所学专业的技术,在校期间积累“工作经验”,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为应用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利于学生就业飞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就能吸引较好的生源,使学校发展进人良性循环。 2.5有利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2003年开始,在各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增加相应的职业道德内容的考试。这不仅促进了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也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 3.在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困难 3.1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度不高 我国的学历证书由教育部负责,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发主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其他各部委办从各条块需要出发也在发放各自行业的岗位培训证书。这种“证出多门”的现象,导致了现有的各类职业培训证书缺乏权威性,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2就业准人制度控制不严 劳动部制定了1800多个职业岗位,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还不到90个岗位。在我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招收新员工主要是看学历,这种用人制度导致当前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单纯追求高学历,忽视技能的训练,以至于形成了重理论轻技能的教育模式。 3.3职业技能标准未能反映职业岗位新的职业素质要求 目前很多的岗位已由单一技能型向复合型转变,劳动力市场急需 的是复合技能型人才,但目前尚缺乏复合技能型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办法,且服务和管理类的专业大都未列人国家考核范围,高职院校新设的一些第三产业的专业无证可循,有的甚至没有国家职业标准,高职专业与职业资格之间难以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3.4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与职业鉴定标准未能实现有机的融合 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游离于专业教学计划之外,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和考试大纲与专业的教学计划没有很好地衔接,学生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还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缴纳一定的培训及考务费用,这既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厂同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4.促进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与方法 4.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从企业、行业、高校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目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由16.1%增加至31.47%,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十以上学位教师比例由1.2%增加至41.13%“双师素质”教师比率达到73%。学院还开展了全校性青年教师假期专业实践活动,学院现已有239名青年教师深人到行业基层单位和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 4.2调整和完善教学结构,不断提高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 2004年,学院〔43〕号文件明确规定,“在应届毕业生中普及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测试,获取一至两个工种的中级以上技能证书,否则不予毕业”。在这基础上学院又制定了《2005级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书意见》中明确指出,“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至少要有一种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相对应的课程(组),确保学生毕业前能够顺利获得一种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学校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不断调整教学结构。既使广大学生不断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为加强动手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通过职业技能的时刻传授和不断温习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3抓好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 学院教师有着较强的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60项,公开1596篇,出版专著31部,主编、参编教材179部,列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0部。一年来开发新职业标准二个,充实了六个工种的题库,开展专门鉴定课题研究8个、发表了19篇有针对性的论文。计算机技术校企合作研发项目有9项,并通过了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员参与的教学改革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二、三等奖16项。教师通过参加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接触了实际,增进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为服务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4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与指导,大力提高技能教学整体水平 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后,我们要求主讲教师说明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相应的实践环节、能力、素质要求如何体现本技能在整个教程个核心能力中的地位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在2006年以来共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说课教研活动200多场次,从深层次促进了全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4.5满足需求和服务就业,积极推动职业技能鉴定蓬勃发展 学院在满足学生的技能主动需求上,始终如一地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指导学生按照“四个”一致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工种,即与个人在校所学专业一致,与个人毕业后就业取向一致,与个人志向爱好一致及与人才市场需求一致,最大限度的惠及他们的就业。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工种的选择。随着我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有序开展,现在我们每年毕业生双证书年平均取证率在逐年提高,实现了我校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大批合格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 职业技术论文: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初探——浅析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为例 论文摘要:阐述了普通高校市级重点学科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市级重点学科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市级重点学科管理的建设策略,即增强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明晰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机制。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处于龙头地位,在高校的各项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本文结合天津市普通高校的重点学科管理,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为例,分析天津市重点学科管理的内涵与现状,就重点学科的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主体、管理责任、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的内涵 1.1国家关于重点学科建设的提出 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最早提出了建设重点学科的问题,198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概念,1996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211工程”办公室关于下发“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论纲的通知》将国家第一批高校重点学科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通知》仍然沿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称谓,直到2006年10月,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为标志,正式更名为“国家重点学科”。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和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也在随之转变,虽然历经几次改革,但基本上保持了连续性和一贯性,并体现了适应、发展和提升的特点,是使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体制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据此,各省市和普通高校也相继设立了省市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 1.2重点学科管理的内涵 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通知》指出: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财力可能,在高等教育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据此,可以理解为,所谓重点学科,就是重点建设的学科或发展的学科,是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来说,重点学科的管理应当包括学校内重点学科的管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评审和配套措施与政策。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重点学科的管理应该实施项目管理,那么,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重点学科建设一般要经历学科可行性论证、规划与计划、实施与控制、收尾与验收等几个阶段,所涉及的管理技术包括学科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师资队伍管理、设备采购管理、沟通管理与学科整体管理等。重点学科管理必须要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科交叉与整合,注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需求,制定出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的学科发展战略与对策。 2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的现状 经过“八五”、“九五”、“十五”期间持续不断的努力,天津市重点学科管理工作已在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责任、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各个重点学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学科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重点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2.1管理意识不够浓厚 管理意识是影响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管理意识不同于管理计划,计划是提前做好的方案,可以随着情况变化而相应调整, 管理的意识是随时可以产生的,是对管理的思考,涉及到战略、文化、制度、模式、性质等等。虽然教育部在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方面要求实施项目管理,但部分地方与高校并没有完全领会这点,对于重点学科的管理没有从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律出发,管理意识不足,缺少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配置效率较低;对重点学科带头人以及学术骨干等人员的整合不够,人员难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资金管理模式不合理,导致学科建设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等诸多方面。目前,就天津市重点学科管理来说,是缺少主动思考的意识与探索发展的意识。 2.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管理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有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经济的竞争,不是商品的竞争,不是技术的竞争,甚至不是人才的竞争,只要有好的制度,就会有好的人才、好的技术与好的商品,就会有好的经济建设,就能营造好的学科环境,快出成果,创建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当前存在于学科管理制度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而且不同的制度之间也相互矛盾、冲突,致使很多制度无法操作,形同虚设。 教育部针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在不断的更新与调整,部分省市也先后据此调整和颁布了较新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条例,高校也相继制订了系列的重点学科遴选与建设条例,但仍有部分省市与高校至今没有重点学科管理条例,其重点学科管理制度及配套政策的不到位可略见一斑,这也使得重点学科内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如学科内部人员不能自由流动;实验室缺少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或者不恰当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缺少科研合作与交流的机会;重点学科建设缺少动态跟踪等等。总之,由于制度的缺失导致重点学科建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管理主体不够明晰 管理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出发者、执行者,在这里指管理者。管理客体是指管理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即指被管理者。但是根据现有情况,大部分重点学科管理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责权利的不对等以及对于管理的客体一一人、财、物配置的不合理问题。 在重点学科管理过程中,重点学科的管理主体是主导的因素,在整个重点学科的管理活动中起着积极的、能动的作用。重点学科管理的主体无疑是人,是管理者,但是,重点学科宏观管理的专职人才却相对缺乏,重点学科的管理主体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客体的重要性,不能恰当地配置重点学科建设的人、财、物等。另外,学科建设的宏观管理存在多个部门进行多头管理的现象;而对于重点学科的微观管理而言,业务繁忙而又不善管理的学科带头人却被推到了技术管理和学科组织实施的前台。如此一来,便单纯地把学科带头人作为学科的组织者与执行者,事实上,根据现有的管理模式,学科带头人是无法调动更多所需用的学科建设资源的,也就无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信息沟通也不够畅通。 2.4管理责任不够明确 彼得·德鲁克在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写出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管理者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一一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由此可见,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核心就是“责任”。企业是这样,高等教育也同样适用,就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责任而言,处于重点学科管理各个层面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责任都不够明确。首先,重点学科管理的上级行政部门的配套措施与政策不完善;部分高校并没有营造出适合重点学科发展的校园环境;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定向、管理与整合学科队伍方面的作用有待加强。其次,重点学科管理一般涉及学科办、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等多个职能管理部门。职能部门的繁多使得此项管理工作变得繁杂,各主体之间存在责、权、利不对等的情况,不利于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不得不再次思索处于学科建设各个层面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责任。 2.5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重点学科管理机制是重点学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重点学科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重点学科建设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学校综合实力的发挥。尽管教育部提出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为项目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做的不到位,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学科办和系部负责人与项目负责人之间职权责利的关系不够明确,项目负责人不能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对于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不能确保重点学科建设工作高效运作。另外,各高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一些机制,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不能根据需要对既定的项目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项目管理的立项建设缺乏有效的责任制、监控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等。 3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的对策 天津市学科发展虽然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主要表现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多;缺乏顶尖的学术大师;知识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等,尤其是对重点学科的管理还有待加强。为使天津市学科发展紧跟国际国内学术前沿,项目组从学科管理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3.1加强制度管理,促进重点学科的规范性 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规则、规定成为当务之急。如重点学科遴选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等。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例,学院为确保市级和院级重点学科建设,2006年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上制定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科建设暂行条例》、《院级重点学科遴选暂行办法》、《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暂行条例》等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确立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并就重点学科设置、申请与评定、建设与管理、学科带头人职责、学科经费管理及学科检查与评估等方面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确保了重点学科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了学科的协调发展。 3.2实施项目管理,强化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性 在重点学科管理中,应落实项目管理,优化重点学科建设的资源配置。完善重点学科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各重点学科的设置与资源分配,并配备德才兼备的懂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专职人员。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的学科团队对学校科技发展及职业教育现代化日标的实现具有战性意义,培养一批重点学科建设的专职管理人才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重点学科建设才可以根据本学科建设需要统一调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使重点学科建设得到组织的保障,并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建设的动态,避免信息沟通不灵带来的损失,保证学科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在采用立项建设管理模式进行重点学科管理时,努力做到在学科建设成效上,建立岗位责任制;在项目负责人的选聘上,引人竞争机制;在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上,实行淘汰机制和监控机制;在终期验收结果的处理上,落实奖惩机制J。坚持“人才、项目、学科”三位一体理念,倡导大科学理念,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问的界限,鼓励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共建。大力推动人文学科建设,实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 3.3实施过程管理。提高重点学科的科学性 将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纳入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与方向,高校应该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实施的过程中协调与整合重点学科管理者与学科带头人的力量,克服管理与执行的背离现象。在建设过程中体现现实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相统一,南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权领导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实行动态管理与过程管理,对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保持现有重点学科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坚持“规模发展”、“质量提高”、“重点突破”的原则,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科问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在掌握重点学科进展动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重点学科的科类、结构,把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目标管理为主,提高重点学科建设的科学性。 3.4突出结果管理,注重重点学科的有效性 重点学科管理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评价要力争做到科学、公正、客观、全面,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有利于体现优胜劣汰的原则,便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对建设及教学、科研工作进展良好的重点学科,应给予表彰,并继续给予优先支持,对工作效果比较差的,应促其限期改进后作必要调整。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充分征求专家以及一线管理工作者的意见,应便于操作。学科建设工作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问题的复杂系统,要想用有限的指标来评估一个复杂系统,各指标的设定则应以精确的指标内涵与外延相结合,做到科学合理、界定准确。由于学科专业性质不同会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指标设计的内容上应尽可能剔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把不可比因素设法转化为可比因素,对评估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定量分析。指标设计应围绕各学科发展的共性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数据制定,能客观地反映学科的实际运行情况,为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全面了解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提供依据,并为其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职业技术论文:浅析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职教集团、加强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农民扶贫培训工程、推行产学研推相结合和致力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阐述了学院围绕服务区域经济来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办学实践,提出“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产学结合;高素质农业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秉承“为时养器,器为时用”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途径,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主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探索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 2008年初,经省农业厅、教育厅批准,同意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历时半年,学院承担了大量筹建工作,起草了筹建方案、集团章程和系列校企合作协议等文字材料;为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先后与湖南省十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行洽谈;并举办了“湖南省农业厅敬聘袁隆平院士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暨学院专业对接农业产业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举办了集团成立大会;组织召开了集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集团宗旨,明确了集团初步运行机制;设立了集团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和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机业四个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理事长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担任,秘书处设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集团成立后,完成了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是组织了湖南农技人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调研。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湖南农技人才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现状,2008年10月,集团组织三个调研小组,分别对湖南省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现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迅速,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整体功能发挥不充分,社会地位不高,招生困难,农业人才流失严重,发展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优化农业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形成《湖南农技人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的调研报告》,并对调研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集团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省教育厅、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及部分湖南“两会”代表递交了《建议免费培养高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报告》。《报告》提出了三条建议:(1)实行免费培养高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政策,建议省政府借鉴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全免,中央将逐步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由省财政出钱,每年安排高等职业院校纯农业专业免费培养计划5000人。(2)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对高职院校纯农专业实行单独招生,以改变湖南省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类专业招生困难,办学规模小,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极不相适应的现状。建议省财政设立农业职业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加强农业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建议由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全省农业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农业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启动了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2009年8月,学院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后,决定联合实施“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2009年9月,双方各派一名专职人员和若干兼职人员,正式成立“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部,项目部设于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由秘书处负责运作。该项目拟在3年内培养1000名农业领域人才,打造国家援外农业技术人员和高端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国家l4个援非中心及相关农业企业储备和输送高素质农业按术人才。目前,项目部已经完成了签订合作协议、管理制度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系列工作。并从集团内部的湘西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和相关企业员工中选拔学员,拟挑选30—40人进行培训。 二、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一体化 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和提供技术设备,在校园里建设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2008年9月3日,都市花乡有限公司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合作,正式成立“都市花乡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花卉生产基地搬进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花卉生产。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院抓住契机,从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两个专业着手,启动项目承包教学方案,教师带领学生生产水仙花1.5万盆。这一举措,不仅帮助都市花乡有限公司完成生产任务,及时把花卉产品投放春节市场,同时又锻炼了教师,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2008年11月3—6日,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帮助策划都市花乡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一长沙花艺国际交流会”在长沙成功举办,来自日本、韩国、荷兰、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花艺大师出席了会议。在大会组织的插花大赛中,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向竹君、王鉴、朱娇荣获一、二、三等奖。2009年学院再次与深圳百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协议,该公司拟投资400万元,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生产实习工厂,作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同时学院还把自办产业实体基本都剥离出来与专业系捆绑,建立系企一体化运行机制,每个专业系至少负责一个产业实体的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教学效益双重目标。 (二)专业创造性地对接产业 各专业系与合作企业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专业+产业+职业”的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十几个订单培养班级的教学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企业文化,学生前两年半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阶段学习,最后一个学期在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形成了“专业+产业+职业”的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二是“2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植科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以“专业+公司(基地)+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为平台,创立了“2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突出。即以长沙小康园艺园林有限公司(基地)、产学研示范场和校外园艺企业为依托,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全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段,2个学期在校内进行专业基本素质培养,3个学期在系办公司、实训基地和学院示范场进行职业技能训练,1个学期在校外园艺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打破了常规的教学实训方法,采取“师傅带徒弟”、“项目经理带员工”的实训方法,使学生完全融人生产实践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为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5+3+2”任务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动科系按照畜牧兽医工作任务领域,课程教学计划按模块安排,专业课程分专门技术和专业方向两大模块,其中专门技术叉分为种畜、营养、畜牧管理、动物疾病防治、兽药和畜牧环境与畜场规划六个小模块,专业方向分繁育、养殖、兽医、检疫、营销5个方向,创立了“5+3+2”任务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五天课堂教学,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在校内企业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周末两天集中进行生产性实践。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强技能、能管理、会服务、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畜牧兽医人才。 三、建设农民扶贫培训工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2003年l0月,学院主动与省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联系并签订了协议,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3期农民科技骨干培训班,每期培训学员150—200人,培训时间两个月,为全省每个贫困村培训2—3名有一定种养规模和经验的科技骨干。学院党委和行政非常重视农民培训班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选派了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教师们经过广泛调查,周密制订了教学计划,并根据培训班的要求和农民学员的具体情况,精心组织编写了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两套培训教材,共计80多万字。目前培训班已成功地举办了15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2006年以来,学院举办为贫困地区搭建科技平台,“养殖业”“食品加工”“种植业”科技兴村项目创业培训班10余期,培训学员600余人,举办草食动物品改员培训班14期,培训草食动物品改员1000人。学员们通过培训,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乡,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发挥了科技带头人的作用。 四、产、学、研、推相结合.致力振兴农村经济 (一)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近几年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有10个科研项目和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进入直接服务农村经济的主战场。动科系欧阳叙向教授自2002年开始研究推广湘东黑山羊生产技术,该技术先后在浏阳、醴陵等四县推广,初步估算可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植科系肖君泽教授主持的“外源DNA导入水稻育种研究”科研课题,成功地选育了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长晚籼1号”和高蛋白水稻新品种“长早籼9号”两个水稻新品种,两年来通过学院“长沙小康园林园艺有限公司”这个桥梁,在湖南省长沙、益阳、株洲、湘潭、岳阳等10多个县市推广,推广面积达150多万亩,为广大农民带来了极大实惠。 (二)送科技下乡,帮农民致富 为了贯彻落实湖南省“科教兴村富民工程计划”和“扶贫支教工程计划”,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3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下乡扶贫支教。2001—2005年,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持长沙县黄兴镇新冲子村。学院派出了9位教师组成的专家智囊团,指导该村制订村级发展规划,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户科技骨干,指导调整该村产业结构,一年半时间,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4260元,比专家组进村前人均年增纯收入1500多元。2008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长沙市科技局和市委组织部要求,向望城县靖港渔业合作社派遣科技特派员董益生老师。两年来,董益生老师与渔业合作社农民打成一片,重点帮助渔业社解决了淡水鱼深加工问题,使该渔业合作社共获得了100多万元的收益增值。2001年以来,按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选派了13位青年骨干教师到湘西自治州9个市县的乡镇开展扶贫支教工作,深受当地村民欢迎。 (三)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 动物科技系承办学院的“兽医院”,兽医院老师为了解决附近地区农民家禽家畜诊治问题,每年出诊达1000余次。何德肆副教授有12年的兽医服务经历,成为远近闻名的兽医专家。他为湖南省数百家养殖专业户提供兽医技术服务,诊治疾病,近几年为这些养殖专业户挽回经济损失达数百万之巨。他还担任长沙伟嘉集团、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技术顾问,与合作企业研发新产品。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德长沙现代食品技术研究所,早已成为德国BCS有机保证有限公司在中国唯一授权的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根据欧盟、美国、日本的授权,可分别开展欧盟EU2092/91、美国NOP和日本FAS的有机认证。认证涉及的农产品众多,认证项目分布30多个省市(区),为推动中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农业高职院校,主动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和市场开放办学,大力发展与推进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之路,依靠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人才服务,为企业和地方区域经济服务,同时也是做大做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农业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职业技术论文:浅谈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改革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就业引导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性质,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应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现状,从学生愿望、学科教育、社会需求等角度出发,针对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一六届五中全会在” 十一五”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表明了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态度,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也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科技、新技术不断涌现背景下,适应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需要,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近十一年来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在毕业面向社会时感觉所学知识与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存在学生无法以本专业所学知识就业,不得不从事其他工作的现象。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缺乏自身优势,很多院校在学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上仿效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上过分追求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少体现职业技术院校应有的岗位针对性。据有关资料一显示,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近80%从事计算机销售、办公文秘等工作,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局域网维护、网站管理与维护和软件编程等领域工作的毕业生较少。这与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没有竞争优势。显而易见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教学的内容多侧重于知识点的全面系统,而忽视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授及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陈旧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另一方面表现是教学内容多而杂,由于课时量的限制,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授课质量,蜻蜓点水,把一些重要内容一带而过。 (二)办学条件欠缺和教学资源不足 近年来,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硬件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然而,由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各个院校实际硬件投入和配置水平千差万别。很多院校还没有建设校园网,很多涉及网络技术应用的课程都无法开设,相关的实验、实训环节就得不到保障。 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增多,有不少硕博毕业生加入到了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队伍,使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数量、素质得到巨大提高。但是,很多教师是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没有在行业的从业经验,存在职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最后,适合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特点、针对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教材、电子学习资料、网络教学资源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生源质量不高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生源的整体质量有所降。职业技术院校的生源,一般来自城市郊区、农村乡镇,大多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成绩较差的学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更多的学生选择高等教育,选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的基础、能力、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下降的情况。部分学生选择读计算机的动机不成熟,认为学计算机就是玩游戏,面对复杂而枯燥的计算机学习,很多学生就放弃了,这也提高了教学难度。 二、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改革思路 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专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各职业技术院校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上不断改革创新,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断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组织办学,使就业需要贯穿到整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过程中去,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一)针对就业导向设立“精理论、多实践”的课程;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专业的办学思想 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很短,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把握的宗旨必须是适应现实的需要,紧跟劳动力市场就业需要。在开设各种课程之前先做好调查研究。可以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进入公司企业进行考察,把握当前的形势,大胆放弃一些陈旧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紧跟工作需要,尽量缩短工作后的培训周期。 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就业意愿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之间通过竞争培养学习兴趣,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目的。 针对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可以以就业中心月报情况和企业及时反馈的用工信息为培训参考依据,与相关院校企业联合开办培训教育基地。这样可以达到通过为企业定向培训,把合格的员工输送到相应的岗位;同时把培训合格的就业人员向用工企业积极输送的目的。 (二)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师资队伍 上文己提到,近年来随着硕士博士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队伍得到很大的提升。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然而这些年轻教师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不多。同时,从事教育工作后他们还需要继续学习才能满足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加强专业教师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把教师定期送到相应的企业学习和实践,了解和参与项目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全面掌握工作流程,增强实践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应积极提供教师在大学或者国外深造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自学、自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加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相对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有其特有的特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找到其中的规律。职业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教育学生有意识的主动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锻炼。 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是检验学生学完课程后对其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的一个有效方法。设置专题实验,对学有专长的学生和一些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吸纳学生参与,在研究过程中为其布置相关课题引导学生查资料,解决问题,扩充知识面。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以申请,利用空余时间自发的展开实验。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把课堂教学和实际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结合起来,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课程的设制要体现学科特点,为教学机构灵活地制定教学规划,合理地安排教学资源,提供多种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职业技术论文:试析以就业为导向,推行职业资格鉴定—基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双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论文摘要:本文总结了在高职院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作用,探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行职业资格鉴定制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引言 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截至目前为止,2003年第一批扩招后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有212万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签约率约为70%,而高职毕业生的签约率只有55%。当前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这种矛盾的现象,说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针对就业的严峻形势,我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2.1促进教学改革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有助于转变职业教育中的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观念。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促进了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在实践性教学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2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要求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开展,提高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助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 2.3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促使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国家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此外,学生在实践操作课中勤于动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4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通过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将使学生在学校及时学习掌握所学专业的技术,在校期间积累“工作经验”,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为应用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利于学生就业飞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就能吸引较好的生源,使学校发展进人良性循环。 2.5有利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2003年开始,在各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增加相应的职业道德内容的考试。这不仅促进了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也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 3.在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困难 3.1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度不高 我国的学历证书由教育部负责,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发主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其他各部委办从各条块需要出发也在发放各自行业的岗位培训证书。这种“证出多门”的现象,导致了现有的各类职业培训证书缺乏权威性,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2就业准人制度控制不严 劳动部制定了1800多个职业岗位,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还不到90个岗位。在我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招收新员工主要是看学历,这种用人制度导致当前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单纯追求高学历,忽视技能的训练,以至于形成了重理论轻技能的教育模式。 3.3职业技能标准未能反映职业岗位新的职业素质要求 目前很多的岗位已由单一技能型向复合型转变,劳动力市场急需 的是复合技能型人才,但目前尚缺乏复合技能型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办法,且服务和管理类的专业大都未列人国家考核范围,高职院校新设的一些第三产业的专业无证可循,有的甚至没有国家职业标准,高职专业与职业资格之间难以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3.4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与职业鉴定标准未能实现有机的融合 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游离于专业教学计划之外,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和考试大纲与专业的教学计划没有很好地衔接,学生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还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缴纳一定的培训及考务费用,这既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厂同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4.促进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与方法 4.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从企业、行业、高校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目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由16.1%增加至31.47%,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十以上学位教师比例由1.2%增加至41.13%“双师素质”教师比率达到73%。学院还开展了全校性青年教师假期专业实践活动,学院现已有239名青年教师深人到行业基层单位和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 4.2调整和完善教学结构,不断提高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 2004年,学院〔43〕号文件明确规定,“在应届毕业生中普及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测试,获取一至两个工种的中级以上技能证书,否则不予毕业”。在这基础上学院又制定了《2005级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书意见》中明确指出,“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至少要有一种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相对应的课程(组),确保学生毕业前能够顺利获得一种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学校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不断调整教学结构。既使广大学生不断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为加强动手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通过职业技能的时刻传授和不断温习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3抓好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 学院教师有着较强的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60项,公开1596篇,出版专著31部,主编、参编教材179部,列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0部。一年来开发新职业标准二个,充实了六个工种的题库,开展专门鉴定课题研究8个、发表了19篇有针对性的论文。计算机技术校企合作研发项目有9项,并通过了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员参与的教学改革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二、三等奖16项。教师通过参加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接触了实际,增进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为服务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4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与指导,大力提高技能教学整体水平 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后,我们要求主讲教师说明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相应的实践环节、能力、素质要求如何体现本技能在整个教程个核心能力中的地位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在2006年以来共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说课教研活动200多场次,从深层次促进了全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4.5满足需求和服务就业,积极推动职业技能鉴定蓬勃发展 学院在满足学生的技能主动需求上,始终如一地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指导学生按照“四个”一致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工种,即与个人在校所学专业一致,与个人毕业后就业取向一致,与个人志向爱好一致及与人才市场需求一致,最大限度的惠及他们的就业。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工种的选择。随着我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有序开展,现在我们每年毕业生双证书年平均取证率在逐年提高,实现了我校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大批合格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本文作者:张素正 单位:徐州市贾汪中等专业学校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大改革力度。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学校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改变不适应时展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文章结合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规律,构建完整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机电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检查,它对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和实验室开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配置和管理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陈旧。现行的实验教学体系条块分割,实验课绝大多数依附和从属于理论课,并为理论教学服务。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上按各门理论课程的要求而设置,以单一的、理论验证性实验项目为特征,实验学时明显低于理论学时。实验教学没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还没有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先进性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较少。 (二)没有建立实验教学的科学评价体系。目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较多地重视了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实验开出率的评价,对实验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许多学生的理论考分很高,但动手能力很差;还有实验报告的雷同和抄书现象也比较明显,有的同学不动手操作直接拷贝别人的结果而获得高分。这种单一的只看实验书面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的考核方法极不合理,不能客观公正地评判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及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 (三)实验室开放的力度不够。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室开发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开放实验室的数量还是开放时间都远远满足不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 (四)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力度不大。目前的实验师资队伍只能满足验证性实验的要求,无法完成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的前提下,还需进一步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二、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实验教学体系是以学习实验理论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一体的实验课程综合系统,它和理论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获得整合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时,应从学科发展和培养学生能力等各个方面统筹考虑,以学生为本,构建符合以下指导思想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一是树立“大工程”意识,改造原有的实验管理体制和实验室建制,建设一个涵盖完整的具有现代工业体系的实验教学训练基地,既适合工科学生的实训,也接纳其它学科学生的培训。二是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步形成“系统化、层次化、模块化、综合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三是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应用型机电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非常必要。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实验教学层次的创新。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着手,构建创新型的实验教学层次,主要包括基础型实验教学、提高型实验教学和创新型实验教学三个层次。 1.基础型实验教学。这一层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验证课程理论,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工程背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对专业的兴趣。实验内容包括硬度实验、范成实验、直径的测量等常规实验项目。这个层次主要针对低年级知识背景,课程安在一年级。 2.提高型实验教学。这个层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在学科或专业内的综合实验技能,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实验、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液压与气动实验等内容。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时间安排在二、三年级之间。 (二)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创新。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必须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三)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为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需要完整的质量保证制度。 1.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制度保证体系。严格规范实验教学活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过程保证体系。在实验教学内容和选题方面,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增强实验教学计划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精心安排,周密布置;在实验教学的指导上要加强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3.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制定完整的适合本专业教学特点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使其既能反映实验教学现状与教学质量情况,又要繁简得当、可操作性强。实验教学评分机制的改革是整个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不同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归纳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内容的信息量和实验教学效果。通过运用综合性、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寻找适合实验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体系完整,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加强了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机电系毕业论文:科学构建机电专业教育体系 本文作者:王晓艳 单位:舟山航海学校 国家教育部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在服务产业的目标中明确讲道:职业教育要“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按照企业生产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标准,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提高虚拟仿真、模拟现实和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教学实训水平,培养800万技能型人才”,而目前,中职院校的就业形式趋于低迷,其中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是重要原因,造成学生们毕业后还必须经过单位较长时间的训练实习,迟滞了实际工作的时间。 一、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计划的确立与修正缺少科学和严格的态度 在确立机电专业的教学程序和计划时,对那些公共基础课如何安排的把握上往往有着多种不同的方式,公共基础课的安排造成了纷繁芜杂、重叠或空缺的现象。做常见的情况是对公共基础课给专业课让课时:有的中职院校将其课时压缩至最少,考评标准最低,资金投入最少,甚至成了学生的休息课、放松课。 (二)教学计划的实施缺乏严谨的作风与认真的态度 部分学校落到实处的课程和最初确立计划的差别明显;部分学校在有的课程授课时没有达到教学内容制定的课时量和目标,有的甚至连关键课程的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没有讲述完备;少数的中职院校课程安排的内容不但没有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就业岗位的情况来设置,也没有根据这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吸收与技术掌握规律,却根据教师与资金、场地等现有情况,可以安排怎样的课就安排什么课程。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陈旧“三段式”的讲述方式没有进行有效的革新,许多课程其实早已落后于生产要求与就业水平,明确冲着就业的授课制度并未确立。课程因袭过去的材料,较少进行二次开发活动,和社会单位经营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技术脱节,课本模式化,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讲话课本的内容记住,然后再讲述给学生来死记硬背,并未利用自己的了解、观察、感受、操作,把单位采用的先进器械、技能、流程与工作方式吸纳到实际教学里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德国的“双元制”,每学期学生在校一星期理论学习1至2天,在工厂企业做学徒3至4天; (二)美国所普及的在社区进行培训的制度,职校的学生讲学习融入做工当中,将做工融入到学习里去;日本很流行的丰田模式,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左中目标,特别关注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能够合二为一、灵活贯通。 (三)国内中职学校也做了很多务实的探索。如:建教合作教学,台湾地区中职学校注重主动与学业有关的社会团体或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培训机制;体验式教学,通过体验与反思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项目教学法,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三、如何对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优化与实践 (一)提升思想观念水平,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在思想观念上有所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前提。中职院校机电专业要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就需要利用思想、观念的提升为基础,抛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和锻炼紧紧的统筹在一起,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所以,中职学校需要先做号下面的几个店:首先是建立以骨干教师、本专业的知名专家与经营良好的厂家组成俄专业指导小组,用来衡量与参谋几点专业的教学与发展方式。小组的成员们配合学校制定相关培养方案、教学规划,训练场所与实习基地建设、师资投入、教材购置等的指导;其次安排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各大企业进行实地的考察学习,熟悉各岗位的相关能力与岗位的人才引进情况;再次是组织教师对中职教育在教学特点、培养方式、课程内容、实习安排等问题进行探讨,把握好机电专业的具体目标。利用考察参观与学习探讨,能够让学校意识到:中职机电专业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特殊内涵与特点,因此既不可以将其做成其他教育阶段内容的“压缩简化”,也不可以将其做成工作培训的“延伸扩展”,而应该按照机电行业领域与职业岗位的特点,塑造文化技术适合社会发展,技术实践能力学得会、用得上,服务于经营、管理、操作第一线的人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应作为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通过“根据岗位设置课程,把握实践安排教学”的理念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思想观念与培养模式,切实科学规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实践模式等层面的教学,塑造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中职机电专业人才教育模式。 (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按照机电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从教学内容的根本性、学生技术能力的进步与企业岗位的需求,中职院校需要利用详细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规划、课程设置、培养内容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层面做科学的调整和优化,降低课程中的理论重复和内容重复,把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融到实践锻炼里去。利用“精简、优化、增添、统筹”等手段,做好《机械制图概论》等核心专业内容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的安排上,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予以调整,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配备优秀的教师。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审核部门的考试,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用这样的硬性指标来确保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 2.实施项目式的授课方式。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时代的新要求对机电行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中职院校的学生若是想在机电教学内容的提高上直接表现出机电专业能力的全面化与过硬的技术水平。学校应改变以前的陈旧教学模式,多方促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达到一体化教学,将技能培养融合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将内容的讲述和技术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分城两个部分,即教学内容与技术水平,对各个部分再理出具体的标准、要求。如此一来,专业针对性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与目的性的把握更加准确清晰,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加强学生的各方面的技术能力,也可以根据综合职业能力来设置专门的训练课题,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这个课题,来加强学生们的多方面素质技能,以实现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就业能力的提高与机电行业生产经营的要求,使学生就业时能拥有匹配的实践技能和切实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能够在车间进行生产和管理等。 3.突出实践教学。以往的讲课方式,都是从书本再到实践,过多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现在迫切需要扭转的是僵化的“灌输式”课堂语言讲述为现场进行教学、在具体操作里进行教学、师生互相探讨的进行教学,讲练同步,如果能够在现场进行讲述的,尽量不在教室使用板书等方式讲课,而是将大家带到实训场地、手工车间、训练场地等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与切实的掌握,促使学生把知识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实践强化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且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经过训练、通过专业考试获得适宜的职业资格认证。在实习时,可以采用“三个层次”的实训的教学模式:这几点分别为基本技术实训、专业技术实训、综合能力的掌握。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在推进中教学,从基础知识到专业技术,从简单的基本的操作到多种技术的灵活应用。各个层次都要尽量符合工厂实际情况,比如,技术操作实习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机电行业理论之后,选取实际操作能力强教师腊进行讲述和指导,领导学生实施的各种训练操作。经过实际操作锻炼,使学生可以都市实施机电加工作业生产出合格的部件与产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训设施建设是做好机电教学的重要保障,所以,学校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为这两项建设得落实做好保障。首先是对师资队伍的整体待遇的有所提高,能留住人才、稳定军心。要教育打造一大批高能力的高技术水平实用性型毕业生,就必须有一支师德素养高,业务水平强,专业技术高超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利用培训、招聘或交流的方式,组建一支顺应社会发展与专业内容特点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其次是对实验室与培训基地的规划建设与设备配备大力投入。实验室与培训基地是实习锻炼的基本平台,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们学习成绩的优和劣。所以,学校要将实验室和培训基地的建设、相关设备的配置当成日常教学的核心项目来实现,要多方筹资、大力增加投入来用于先进设备与实验场地的建设和完善。比如,建立训练大楼和生产车间,佩奇相关设施,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加工中心与数控车等。同时多方促成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教学模式,把多家优秀企业作为自己的长期实习基地与合作伙伴。可以让这些企业参与教学内容与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为学生进行实地教学和提供实习平台,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学生在其中学到了真技术,经历了锻炼,企业也可以在这些活动里观察、发现与吸收优秀的人才,如此一来,就可以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塑造适宜的环境和专业文化、专业精神 环境与专业文化的塑造与优化可以在大体上划分为两大块:首先是担负全体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管理活动与教学活动的专业文化环境的养成与优化;其次则是贯穿于全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能力素质的养成。这两个部分,就其针对性和效果的最终检验、衡量的内容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专业文化环境的养成,从其御寒的精神层面到培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制度的完善上看,又能够表现在三个层面的意义: 1.打造复合专业特点的系统气氛与认知的学习环境。从机电行业技术的历史严格,来展示通过该技术所塑造的各个技术阶段的特点,以及以新知识、新方法、新器材、新需求等基础上的发展方向,并于中职院校机电专业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所起到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引导、启发、暗示的潜在式的教育效果。对于建校时间较长,专业内容比较全面、技术水平较高的中职院校,也可以将所在地区、学校自身的机电专业的开创与发展经历,和我国机电科技的发展历程融合在一起,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照片展览、动画、文物),讲解建国之后机电技术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数控机床、军备、汽车等机电产品的国内工艺水平,从而产生为祖国的机电行业而努力奋斗的雄心壮志。 2.与校园文化整合一体,营造充满专业特色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如在学校开辟专门的宣传栏、道路两旁、学生宿舍的打听等处设置各类宣传文字,营造一种充满专业特色气氛的环境;在学校的实验室、试验场地与实习车间里,将技术水平、加工程序、操作关键、安全守则、规章制度等做成图表安置于明显处,这样可以让机电专业的学生们在日常活动时就能了解这些内容,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普及,可以让大家逐渐的感受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文化传统;还可以根据专业内容教学的进度,安排各种各样的课兴趣小组实践,提高机电专业学生们的主动性与兴趣,让他们凭借自身能力制作简单的机电产品、零部件等,在重返额的实践锻炼里,去体会工作的劳累和做出成就的喜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对就业的自信,用来营造这样的机电专业教学气氛,让学生们身临其境。 3.创立专业的文化环境,加入机电行业与企业的精神。企业精神的概念,是指现代意识和企业特点相交汇的一类群体意识,是企业所有员工在生产活动的长期工作里渐渐形成积累与优化的一种起凝聚、指导效果的,并为企业所有员工长期记忆、维持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信条,和协调一致的行为规范与精神理念的统称。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在长期生产、人际交往、生存与发展中孕育有特色鲜明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往往以简明却蕴含丰富哲理的文字予以表达,例如编写诗词、厂歌、企业的旗帜、服装与徽章等方式予以展示。它是长期生产的积淀并且是企业经营时在一定条件下的凝结和萃取。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中引入企业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不能是盲目的、表面化的模仿,而是能落到实处的、具有和自身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并能和新的形势需要相一致的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不仅能反应机电行业的技术水平高度,同时也反映着中职院校的教学能力与毕业生的思想水平。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能体系探析 摘要:当今时期,“机电融合化技术”是属于机械装备、电子技术、电脑技术、智能化调控以及讯息整合工艺、综合性工程、测试感应性技术及应侍传感技术等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机电融合化技术专业教学任务是为机电领域培养生产前沿的作业、操控人才。机电融合化专业技工上岗资格证包括检修电工作业员、机床控制员、CAD操控员还有设备养护员等相关工种的上岗证。把机电融合化技术、专业职业数据模块和职业认定证件及工作职责相对应,拟定和机电融合化技术职业相对接的职业功能系统,对于强化职业上岗制度的落实,深化职业高校学生的毕业实践、技术革新活动以及锻炼择业、修业技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机电融合化;技能结构;职业技能;双证互通 “机电融合化工程技术”是属于将机械装备、电子技术、电脑技术、智能化管控和讯息整合技术、综合性工程、测试感应性技术、应侍传感工艺等进行紧密融合的一项组合型技术,其引领着机械装备技术革新的进步趋势,且具备极大的实际运用空间。随着当今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社会上需求大量拥有此项技术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社会上其它常规型的科技人才。 1综合技术型人才 综合性技术人才是将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进行紧密交织融合的结晶,其重点是指在车间产品加工流水线上操作并牢固掌握一项以上过硬技术,能够在加工作业中担任多项专业职责,从事多工种的复合型作业,具备运用交叉型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处理生产实际问题的复合多面手人才,此类技术人才一般存在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加工业、服务型第三产业还有现实社会新兴的高科技创客产业系统,因此机电融合化专业技术型人才正好符合这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模式特征。综合型技术人才是属于一类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它的基本素质特征:其一是具备雄厚的学科理论及业务知识功底;其二是具备成熟的操作经验及较强的处理问题本领;其三是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担当多类繁琐性工作。综合型技术人才的塑造第一须强化基础业务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进而可运用一类整体性思考视野及扩展的眼界来牢固地吸收和运用多类交织型业务技能。 2机电技术融合化技能型岗位分析 机电融合化技能类岗位和其它岗位做比较,其可划归于组合型的新式岗位,需要具备宽厚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功底,具备成熟的操控经验及处理问题的本领。符合其要求的重点操作岗位是:(1)机电装备制作流水线作业人员。需要具备机电装备制作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控制本领、机电装备的运用及操控技能、对机电装备实施组合装配、测试及调控作业;(2)机电装备产品市场销售及售后跟踪服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机电器件的制造原理、组装工序等知识内容,具备对机电装备的现场检验及检修技能;(3)机械装备制造领域企业的机电器件养护及管控人员。规定此类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有识读机械结构图纸及电气工程图纸的本领。 3机电融合化技工人员的职业技能 机电融合化技术岗位资格包括检修电工作业员、机床控制员CAD程序操控员、设备保管员。 4专业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机电应用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技能,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机电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5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机电一体化技工相衔接的职业技能体系 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6结语 综上,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技能体系包含两个职业技能模块:机电设备制造与安装模块和电气设备控制与维修模块。须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技能”模块课程的设置围绕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和行业认证的课程开设,将职业技能模块与职业资格证及工作岗位对应。 作者:吴泽平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探索 [摘要]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尤其是如何使得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确立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培养”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了中高职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创新+技能”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创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和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省高职院校逐年扩大对中职学生的对口单独招生规模。同时中高职教育衔接一体化建设成为当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近30年来,国家及教育部了关于职业教育的1部法律、2个纲要、3个规划(计划)、3份文件和4个决定等政策文件。比如教育部〔2011〕12号文《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2011〕1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反复强调了“协调发展”和“中高职专业衔接”。足见中高职专业衔接成了职业教育政策中的现实紧迫的诉求,也成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不可以逾越的最大障碍。2012年6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到了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明确中、高等职业学校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培养机制尚不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涉及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考核方案等。但是现有资料表明中高职衔接的探索很少涉及这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育现状基于毕业生就业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定位为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应用型人才。这需要做好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体系还有待提升,尤其针对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如何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必须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建设贯穿于中高职衔接体系中。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本文探讨了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2001年,“3+2”分段制高职教育开始开展,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浙江省最早进行“3+2”招生和开展教学的专业之一,探索了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标准的衔接、考核方案的实施等核心问题。目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10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五年一贯制、“2+3”和“3+2”的中高职合作教学,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五年制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不足根据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中高职衔接的五年一贯制、“2+3”和“3+2”培养模式要求课程体系五年贯通,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侧重基础和应用,学生初步建立创新创业概念;高职课程侧重实践和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但是在落实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中职学校执行力度不足,甚至采用一贯的培养模式,侧重学生的技能考证而对理论讲解不足,同时忽略了学生中职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中高职课程注重两个阶段的有机融合,以满足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需求。专业课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目前中职与高职在教学内容上没有考虑系统性,递进关系不清,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知识点讲授不全等现象。例如,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中职阶段学习后到高职阶段需要进一步教学,主要原因是中职阶段这门课教学深度和广度达不到高职要求。 (三)中高职教学模式的不一中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了解知识即可。这种方式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很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它要求不仅“会什么”,而且做到“怎么用”“为什么”。 (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考核机制的缺少中职学校侧重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停留在口头上。而高职院校有各类学科竞赛支撑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高职衔接的这批学生进入高职后学习时间有限,很难再融入高职的创新能力实践平台。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确立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和构建课程体系的起始点。结合机电专业的市场需求和中高职学校的优势,制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机械制造企业及行业,培养机电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的人才,从事机电设备操作、管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机电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的设计,机电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企业生产和品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明确中高职两阶段的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在中职阶段为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等生产一线工作,同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确定学生在高职阶段为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的研发、设备安装调试、检测与管理、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形成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培养”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系统要有机衔接,做好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衔接的贯通,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形成“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教学”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分层递进”的教学体系。按照教学设计分层递进,教学组织梯度推进,教学内容编排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分层递进课程体系。分层递进的设计思路为中高职衔接的学生需要经过基础层—主干层—拓展层—升华层,每一层涉及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这四个层次属于递进关系随着层次的递进,技术和知识的融合度、综合性和创新性要求越高。在中高职衔接的五年时间内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侧重理论与实践相互协调和相互渗透,同步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要求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级在师资、实践条件等方面的区别。在理论教学体系中,中职阶段必须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和部分主干课程的学习,高职阶段需要完成剩余部分的主干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在中职、高职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范围的职业能力,但高职获得的职业能力水平应明显高于中职。通过中高职有效衔接,使中职专业人才经过高职层次教育和培养,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和深化。2.构建“纵横延伸”的课程体系。按照中高职衔接的总体要求,明确中职和高职的培养分工和培养周期的总学时以及学年学时,形成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按纵向和横向开展,说明如下:在纵向课程设置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平台是中高职衔接的桥梁,中高职共同开发8门职业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中高职对接紧密的专业课核心课程(如图2所示),它们贯穿于整个五年中高职课程体系中。全面构建中高职联合开发、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开发机制,实现核心课程建设中高职衔接和共建共享。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工”合一,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目前经过共同探讨确定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电工与电子、机电设备PLC控制与调试和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等课程由中职学校完成并保证课时量,剩余4门课在高职阶段完成。在横向课程设置方面,由于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实训条件,在保证纵向课程基础上延伸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选取可依据当地企业结构组成,也可依据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比如与我校合作的新昌职业技术学校可设置一些课程与轴承行业接轨,涉及轴承质量管理、检测技术等课程,这为了后学生回当地就业创造条件。高职阶段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和创新创业课程作为横向拓展课程。3.构建“分类培养”的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学生就业范围宽。与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合作的10所学校各有特色,同时学生水平和特长差异较大,为强化教育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制定分类培养的方案。目前中高职五年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设置3个方向,分别为工业机器人、机电设备维修和检测与管理。每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限选和任选课程。学生在进入高职前根据各方向的课程设置及自己的特长做出相应选择,高职阶段根据学生的选择做好分类培养。 (三)构建了中高职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目前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构建了包括Dr.Robot工作室、机械创新工作室等在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拥有100多名学生的大型社团“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由于它具有自主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有助于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自2010年开始累计获得108个奖项。这些活动都有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参与。具体内容如下:1.共同参与创新活动。每年的学校技能文化节期间邀请学生来学校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参观学生工作室、参与比赛活动、共同聆听企业或学校专家的讲座等。各中职阶段的学生通过绘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参与专业所在的电气电子工程分院组织的中高职衔接机械创新比赛,对获奖学生给予奖励和升学成绩的加分。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得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进一步了解高职阶段的学习活动,拉近了他们与高职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明确个人目标,尽早适应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2.提高学生对外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创业能力。中高职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与制作后将作品展示给不同群体,以绍兴市科技馆和中小学校等为通道加快了社会服务能力。比如在绍兴市科技馆“携手志愿•对话科技———2015年暑期绍台大学生义工科技交流活动”中,学生拿着作品与台湾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生开发的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擂台使台湾学生目不转睛,而发明和改进的自动盖章机、多功能淘米机、自动压瓶机更是让台湾大学生惊叹不已,纷纷上台体验。这些让学生增长了自信,有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将自己开发的作品积极推荐给中职生甚至幼儿园学生,让他们了解创新设计过程。3.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展。通过中高职学校和企业的联动,高职学校加强了与中职学校紧密合作的当地企业,增加了校外实习场地。在联系好当地企业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在假期参观企业、引导学生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走上社会、走进企业。 三、建立了“创新+技能”考核体系 中高职学生的考核分两个阶段:中职升学学业考核和高职毕业考核。为加强学生学习目的和专业核心知识及技能,学校形成一种灵活且不失主线的考核体系,它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具体分析如下:中职升学学业考核主要由平时考核、升学考试和政策加分三部分组成,明确升学学业相关课程后根据考核情况择优录取。最终升学考核成绩由中职阶段平时考核成绩、升学考试成绩和政策加分三部分组成。中职阶段平时考核成绩主要由10门课程评定,升学考试成绩由专业技能考核和专业综合课程成绩组成,政策加分包括各类各级比赛,其中包括专业每年组织的中高职机械创新比赛。德育考核合格并获取一本中级技能证书是录取的必备条件,但不计入成绩总分。学生高职毕业考核主要包括三部分:(1)学生在高职阶段2年或3年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学分和技能水平;(2)各类考证或创新创业活动达到一定学分的要求,考证包括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和职业能力中高级证书,这些考证必须在中职阶段的证书上获得更高级证书或其他类的中级技能证书。创新创业活动包括中高职五年期间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学生授权专利、各级大学生项目和各级学生论文,并根据级别取得相应学分值。另外学生对多余的学分可以替代一些选修课程,甚至是毕业设计;(3)企业定岗实习。学生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需要达到一定的企业定岗实习时间。中高职衔接是否成功将直接影响生源、教学质量等。我们需要通过努力和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目前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积极与各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系统和考核方案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和实践,同时针对中高职衔接的五年制学生开展了创新创业培养的探索,积极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在中职阶段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积极组织他们参与高职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在五年时间内学有所长,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吕原君 陈琼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系支农服务队实践总结 盛夏的七月,我参加了我们系组织的机电系支农服务队。我们队员通过派发传单,零距离的采访,张贴标语,拉横幅,挂海报,出黑板和专题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意义有影响的暑假活动。服务于农民,使农民获得了实在的农机知识。 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服务社会,实行自我”是人生的一件乐事。社会是需要我的。社会培养了我,然而我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为人民干实事,做有贴亲人民生活的事。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总可以让温暖的花朵灿烂碇放。 “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要好。”这是我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感悟得到的。在支农服务队里虽然很辛苦。做就在这环境里我意识到我们只能去适应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那忙碌的七天“三下乡”的实践活动,随时间而过。在这七天里总有辛酸与欢笑。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农村贫困的生活。目睹了农村存在的各种现象。给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本地人的热情的款代和欢迎。他们说:“我们需要你”这句话给了我无数的力量。我随从的虽然是支农队,我们队伍也搞了一系列宣传与支教等方面的活动。给予当地村民深下了很好的一个大学生的形象。做为一名大学生的我们也一以个大学生的具体行动证明了我们的一切。 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鼓励我去战胜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倒下来,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相信也许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着这短短的七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家的气息缠绕在我的身边温暖着我,给我动力让我前进。这次也是我一次参加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锻炼了我,成熟了我。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技术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1加强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基础。”若想充分实现我国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便需优先转变教学思想,强化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意识,从教师到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迎合一体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和学生均要认识到机电技术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社会实践均需要与社会需求进行准确对接,建立学以致用的而教学思想。此外,教师须认识到唯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效益才能发挥教学的价值所在,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便需将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细化改革,并大胆的付出实施[1]。 2构建精准严密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必须将实践教学进行细化分类并付诸实践行动。笔者主要讲其分为基础性实践教学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要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标准,让教学工作与各个环节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将机电技术一体化改革得以全面推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和系统的技术。2.1完善机电技术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工学结合的课程主要包含着案例分析、辩论赛和情境演示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其有效贯彻与落实能够极大的影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进步伐,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进而使得学生成为一个以技术水平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值得强调的是,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在任何教育阶段都要将实践作为教学的关键进行把控,严格规范学生的实操课训练,让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得到保重,使得学生在新增的综合性实训中得到锻炼,并在毕业后的企业实践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2]。2.2校、内外的实训标准结合。2.2.1校内实训标准。校内的实训锻炼主要指学生在校内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操课训练,这是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必须要为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训教室,并规范实操课的相关规定,让学生能够在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得到良好的锻炼。校内实训课的标准制定要符合机电技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及保养、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与之相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均能都在个人需求上对某一技术活操作进行集中训练,从而扎实的掌握相关技能,并为校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2.2校外实训标准。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必须要让学生接触校外实训,唯有让学生接触企业需求的工作任务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的对实际技术运用的了解。此外,在校外实训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企业对机电技术运用的实际标准,以及让学生更加明确现代企业设备、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方面的现状,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之进行融合,从而最高效率提升自己,并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2.3强化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标准的制定,一方面是深入社会实践中去,另一方面是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中时要充分利用本身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训练进行良好的融合,在各个工厂和企业是单位等包含机电技术类工作的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借此来提升个人的才干,以及培养个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调查:学生需要对本地区或家乡的机电产品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请款、人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从而在实践学习中打开眼界,了解机电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投身与机电技术的学习中去[3]。 3强化机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3.1完善开放性实践教学环境与内容。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要建立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将开放式的运用贯穿于实践规划教学任务中去,让学生能够严格遵循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并全面吸收开放式的规划和设计任务,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让学校与校外企业进行系统交流,并模拟企业的正常运转模式构建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校内亦能够轻松实现社会企业对其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及实现虚拟的“校企联合”,使得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企事业单位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在开放性实践环境的确立基础上,还应对机电技术专业的实践内容进行细化填充,使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吻合。首先,教师可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重组和重构,实质形成六个阶段的技能模块,并在不同模块中构建出不同专业的方向选修内容,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选择内容,实现全方位的教学内容开放。3.2革新实践管理主体,提高管理质量。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优先革新实践管理主体,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学校可以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将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料在网上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这种开放性的实践项目能够让学生在网上实现约课和选课等选择,并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构建出周密的电子档案[4]。学校亦需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管理要求开设实践项目,并在网络管理平台中进行,给予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选择性,在此教学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突显,对学生日后的实践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健全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保障体系 4.1优化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环境。强化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在我国素质教育中早已提出过相关教学标准,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让师生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钻研,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模式,正因如此,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优化过程中便难以有效的推进,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已经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革新与转变。为此,这不仅需要教师要克服重重困难去完善自己,更要学生们认识到优化一体化教学环境对他们的益处所在,从而让师生之间携手共同努力,为一体化教学环境的优化作出努力。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是影响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得以充分实现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无法得到保证便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自身必须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整合,优化教师资源,积极创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即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技术水平协调同步,并能完全满足现代化机电技术专业教学的标准。学校可通过教师资源的“周期交换”实现不同院校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均衡发展,另一方便,亦可以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让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中去,保证教师的实践技术水平能够及时得到更新。唯有如此,才能让机电技术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推进一体化教学建设的稳步实施。4.3规划教学器材与教材,推进教学的顺利实施。机电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在该专业的教材设备和器材运用上还未完全跟紧教育的发展步伐,使得众多学校的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没有得到顺利的实施[5]。为了能够满足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必须周期性的对教材进行及时更新,切实完善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可能使其他院校进行统一,保证机电技术人才实现均衡发展[6]。此外,笔者认为在教材的编排上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中穿插上一定的实操课训练图形,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从而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机电技术工程的良好发展,在机电技术工程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社会机电技术工程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标准。笔者认为,高校要切实推进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发展模式,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作出系统的结合,并积极更新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者:张帆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摘要: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机电学部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基本实验与个性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整合更新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培养理工科学生和实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过程中,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尤为关键。文华学院着力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理工科实习、实训基地的条件不断改善。机电学部联合信息学部成功申报了“信息与机械综合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中心确立了“打基础、强实践、重能力、设空间”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构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1应用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缺少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鉴于此,学院坚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个性化培养为主线,继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继续优化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开放性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面向社会基层,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培养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随着行业的发展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和提升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相对于研究型人才注重理论性知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调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努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它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强调应用性知识的精通和实用。1.2机电专业学科特色机电学部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基本实验与个性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更新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装备制造业,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机电学部守住根本、优化结构、不断创新,将“3D数字化设计”作为特色专业方向,在机械、材料、船海、制造等专业分别开设3D数字化设计相关课程。 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普通民办院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将能力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相结合,实验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基本实验与综合实验相结合,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相结合,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2.1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理论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旧框架,增设部分以行业企业应用技术为背景,且与专业主干课程相衔接的模块化专业课程,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行业发展联系起来。对于部分课程,教师要大胆地整合和更新,构建出全新的、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同时,为实践教学留出充足的学时学分。为了更合理地开设专业课程,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前,不仅深入调查了社会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还广泛征集了往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课程提出的意见,认真听取了专家教授对本专业课程开设的意见。对于理论课实验,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对于课程设计,强调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实施因材施教;对于生产实习环节,着力探讨校内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毕业设计环节,重点抓好论文选题、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环节。 2.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线,根据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机电学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安排,制定了明确的实践教学要求和能力评价标准。同时,他们还为学生设置个性化实践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实践,鼓励学生将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精心安排毕业设计环节,把真题真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这样做,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省开支。 2.3抓好实验课程建设 在实际教学安排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对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整合。同时,相关人员要制订出能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实践教学教学大纲,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讲授相关专业实验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将每个专业的实验分为专业基础实验模块(约35%)、专业实验模块(约20%)、综合与设计实验模块(约30%)和创新模块(约15%),构建了“基础型、专业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型”的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3加强学科建设,开展校企合作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机电学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更新升级传统专业,将3D数字化设计、工业机器人、3D打印与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亟需的专业方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机电学部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抓紧建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打造高水平的实践平台。 3.1走出去“走出去” 即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进行生产实训。机电学部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与此同时,学部还推荐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提高教师能力。 3.2引进来“引进来” 就是将社会优秀企业引入高校,利用企业优势联合组建实验室。学部与企业共同设计培训课程和实践项目,采取学分置换的方式制订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 3.3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学部将“工业机器人”作为特色方向,招收工业机器人实验班,培养“工业机器人”方向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实验班在本专业基础上融入了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课程,密切结合实际,培养社会急需的机电类综合应用技术人才。 4在创新实践教学中实施“潜能导师制度” 机电学部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在实验、实践教学中推行“潜能导师制度”。根据学生自身亮点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设计若干潜能培育平台、参加学科竞赛、参与项目实施,以及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挖掘、培育、激发、提升个人潜能。机电学部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所取得的学分可与培养方案中其他课程置换学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潜能导师,通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潜能导师制,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有利于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发展。 5建立教师与学生双重考核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质量,制定了关于学生考核与教师考核的双重考核体系。学生考核体系由学校教学督导专家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实验,检查学生实验报告批改等了解学生的实验状况,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考核体系主要是对教师实行学生评教与专家评教的综合考核体系。这些措施的落实逐步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为了提高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机电学部结合实际情况,派出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研究院所顶岗实习,强化高层次师资和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引进,采取有效措施培训年轻实验技术人员,努力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6结束语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机电学部以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构建了以学生个性化培养为主线的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新的培养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校内外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实际操作水平也大幅提高,就业后能较快融入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作者:李海华 陈小玲 单位:文华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部 机电系毕业论文:高速路机电体系建设及维护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的工作包含了方方面面,从最基本的日常护理和定期检查到技术性较强的专项升级和系统扩容,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都在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不仅存在IT设备、网络设备,有控制设备、通信设备等,这些设备的维护不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可以操作的;对现有机电工程系统扩容、专项升级没有有效的标准可遵循;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强制性的维护规范。正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后期维护管理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才更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它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加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后期维护管理,才能保持良好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实现其可靠有效的运营。机电系统是目前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交通信息、气象信息、道路状况及相关设备状态信息,起到疏导交通、保证行车安全等作用,因此,只有实施好机电系统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才能顺应当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作用,提升高速公路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后期维护管理 1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机电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系统化设备采月的维修方法和措施。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重点控制”的原则,有计划性的对设备进行预防维护,日常巡检、定期维护这些基础预防维护都是必不可少的,将设备分类,针对比较复杂重要的大型设备来说,需要分级管理,工作人员要遵循严格的维修策略和办法,在保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为工程节约经费。其次,设备维修工作人员都应知道设备维修记录是其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及时的保存和整理分析设备的维修记录。还有,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及时的检测和发现设备故障,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可以配双机备份或镜像硬盘备份,保障供电系统稳定可靠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2维护人员的管理 由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组成涵盖了多个方面,所以其出现故障的种类也比较繁多,特别是遇到某些异常的故障必须马上维修,不然的话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情况就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了维修人员的重要性。比如不建设隧道的百公里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就需要给每个分中心每一个班次都配备一名机电工程师和二名技术工人;如需建设比较大型的隧道的话,那么在原有的人员基础上每个隧道管理所每班次需要添加一名工程师和一名技术工人。公司内部还要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各系统维护讲座和学习,使维护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其业务能力。 3系统定期检查和排除故障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定期检查的工作主要是指供电线路检查、信号及控制线路检查、控制线路检查、设备运行参数检查、系统数据稳定性检查。例如在检查供电线路的时候,需要查看线路的破损情况,检查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电缆的接头和接地,是不是有漏电和接地值超标的情况发生。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故障也分为:一般故障、中等故障、紧急故障、特急故障。例如个别图像突然出现了轻微干扰或是控制信号不太稳定这就属于一般故障;部分图像出现严重干扰或中断属于紧急故障;变压器、UPS/EPS、光传输平台等故障则属于特急故障。 4系统扩容和专项升级 系统扩容和专项升级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主要针对的是硬件和软件。在整体考虑扩容和升级后系统的协调性、兼容性等原因时,就应该要求专业的设计和咨询单位来操作,首先要在这之前准备好充足的工作资料并结合起来制定出完善的实施方案,在系统扩容和升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由于系统混乱导致重要数据丢失的情况,实现系统的平滑过渡。 5维护资料文档整理 维护资料文档管理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日常工作中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关节,但它却恰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护资料文档包括:设备日常护理记录、系统定期检查记录、故障排除和修复记录、系统扩容和专项升级记录、备品备件记录。以系统定期检查记录为例:系统定期检查的工作内容是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和内容、检查出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及后期效果。 结论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初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涉及面广,发展速度快,所以与之相对应的运行维护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化。只有高度重视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管理,不断地加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达到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合理的运营模式,使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者:曾文斌单位: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路达分公司 高速公路机电体系维护方式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模式 1自主维护模式 在自主维护模式下,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单位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的维护团队,同时各类维护设备能够满足一定要求,包括:备品备件、车辆仪表等的配备以及维护机具等。采用自主维护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降低机电设备的维护成本;易于管理,能够实现彻底的维护,具有较快的维护速度;在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上也能得到不断提高。其不足在于:具有庞大的维护队伍,满足工作需要的队伍较难组建;具有较大的设备资源费用,各路段的配套设备需要重复性投入。这种自主维护模式在我国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上使用的不多,在一些规模较小的路段有所使用。 2专业维护模式 将高速公路机电维护工作交由专业维护团队完成,并与维护公司签订合同,规定维护的内容范围。这种模式借助专业公司的技术优势,对机电设备存在的故障做到有效预防,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优点在于:大大节省了投资;减轻了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在机电维护上的压力,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设备管理;专业维护团队专业性强,能够保证复杂故障的及时处理。主要不足在于:设备很难得到彻底的维护,公路运营单位很难控制维护成本,当下都是按照维护工作量来计算成本的。由于利益因素,代维单位进行维修时很难做到系统性,经常进行重复性的维护工作,提高了维护成本;质量的维护管理难度较大,难以实现预防性维护,这是因为,对于业主来说,其实现的目标是设备不出故障;而对于维修单位来说,希望能增加工作量。另外,这种模式下的维修周期较长。 3专业维护与路段维护组合模式 在这种组合模式下,专业公司能够提供技术保障和设备资源保障,提高了对问题的处理能力;路段维护缩短了问题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主要不足在于:维护的界线难以区分,分工也有待明确;路段维护人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公司;对于核心的维护技术,专业公司存在技术保密现象;对专业公司的监控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上来说,这种维护模式结合了专业公司的技术力量与路段维护力量,能够实现预防管理,及时排除故障,以维护为主,维修为辅。不仅提高了维修效率,也能实现良好的维护效果,在成本控制上也有所改善。这种模式在还不够规范的代维市场下成为很多路段的选择。 维护模式的创新 总结通用维护模式特点,结合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应用三级维护体系的维护模式。在三级维护体系中,主体是运营单位自身的维护队伍,分项专业维护公司作为辅助,采用三级管理模式来进行机电设备的管理,分别为:中心、分中心以及收费站。在一级维护中,维护中心负责对全线机电系统实施维护管理工作;在二级维护中完成大部分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这是整个维护体系的核心部分;三级维护是对收费站监控室进行的养护管理,组成人员包括:收费班长、监控人员以及电工[3]。三级维护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增强公路运营单位的竞争力,提高维护质量,具有:维护速度快、成本低、管理方便等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强化路段中控室维护能力 可以看出,各种维护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都很难实现维护效率与效益的平衡。因此,需要进行“克制”的代维,提高路段中控室维护的能力,即:不断减小对代维单位的依赖性,主动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在人员配置和规范制定上做到合理规划,使得路段机电管理部门能够承担更多的维护管理职责。要想提高路段中控室维护的能力,就需要建立一支合适的维护团队,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六到八人为宜,同时,在备件、机具以及车辆的配备上也应该跟进,保证路段维护部门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维护工作。划清代维单位与路段维护部门之间的维护界线,并适当增加后者的维护范围,对于一些专业性要求极高,具有较高培训费用,价格昂贵的设备维修适合交由代维单位管理;根据不同的分工,路段管理处进行维护任务的分解,建立有效的维护规范,提升自主维护的质量。在成本控制方面,要求对代维报修审批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对于不符合代维条件的不应给予批准,减少对代维公司的依赖,挖掘出自身的维修潜力;要定期对报修清单进行评价,总结分析代维单位对故障的解决方案,为今后出现类似问题提供指导。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在公路运营单位内部成立维护工作的监督小组,对代维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考核,评价其工作效果和效率,并及时进行沟通。所有的维护行为都应该有管理处维护部门的参与,尤其是新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结语 如何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实施合理有效的管理,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成为相关管理者研究的课题。对于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维护来说,公路公司要加强内部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力,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采用新的维护管理模式,加大本单位的维护力度,做好设备维护的预防管理工作,保证机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作者:李亚楠单位: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机电系毕业论文:磨机双驱电动机电气控制体系 主要控制功能 励磁控制双驱磨机系统由两台低速无刷的同步电动机通过气动离合器带动两个传动小齿轮,进而带动磨机主齿轮转动磨机。GE公司的高性能正交同步电动机与普通同步电动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电动机转子都有两套相互正交的励磁绕组,一套是正常的D轴励磁绕组,另一套是用于负载平衡控制的Q轴绕组。两台电动机的D轴励磁是相互独立的两套励磁控制系统,两台电动机的Q轴共用一套励磁控制系统。 负载平衡的控制两台高性能正交同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在保持整个磨机系统稳定运转的同时,能准确地纠正大小齿轮间的不平衡及磨机主齿轮的偏心度。负载平衡的控制分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脉冲式释放离合器的气压进行系统粗调;另一种是Q轴励磁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动机正交轴磁场电流来改变负载角进行系统微调。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达到磨机两个小齿轮负载平衡的目的。负载平衡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动态的负载平衡微调是通过调整并联两电动机的正交磁场绕组来实现的。被控制正交磁场电流在增大轻负荷电动机负载角的同时,减小重负荷电动机的负载角,从而达到负载平衡。负载平衡调节器分两级,外环为功率差调节(即粗调),内环为正交磁场电流调节(即微调)。当磨机偏心、坏齿或磨机负载偏移时,通过这样的控制结构,可以快速地完成最小功率差值的调节。在大约±25%的额定电动机功率范围内,系统在电流微调方式下工作。当电动机的功率差值大于预先设定值(一般为25%),如果系统工作在自动模式下,则离合器脉冲调节被触发,通过脉冲式放气、补气的方式进行粗调。粗调可以使负载平衡很快回到5%电动机额定功率的范围内,这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回微调方式[2]。 磨机的润滑、保护和联锁控制系统磨机润滑系统包括主轴承润滑站高压顶起泵、主轴承润滑站低压循环泵、主轴承润滑站小齿轮润滑泵和主电动机顶起泵。磨机启动前,先启动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运行正常后,磨机才能正常启动。当系统主轴承润滑站高压油流低于低设定值时,润滑系统报警,低于超低设定值时,润滑系统故障,要求停止磨机转动(气动离合器分开),但不停主电动机,只有当主电动机顶起泵油压超低,主电动机轴承温度超高,主电动机定子温度超高时,才能停止主电动机运行,同时气动离合器断开。磨机主轴承设有6个PT100测温电阻,小齿轮各设有3个红外线齿面测温传感器和2个PT100轴承测温电阻。当温度高于高设定值时,产生温度报警,高于超高设定值时,磨机自动停机。磨机主轴承设有油膜传感器检测信号,可在磨机运行过程中时刻监测磨机轴瓦和主轴承间的油膜厚度。当油膜厚度低于超低设定值时,磨机转动自动停止。本系统采用Rockwell的ControlLogix50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控制器,通过Modbus方式与上位机(DCS系统)进行通信,系统通过ControlNet网和远程I/O组成现场信号采集系统,由PLC编程来实现对整个磨机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 硬件配置(PLC组成)(1)AL2柜内1756-PA72电源模块1块;1756-L61CPU模块1块;1756-CNBControlNet通信模块1块;MVI56-MCMMODBUS通信模块1块;1756-IB32数字量输入模块4块;1756-IF16模拟量输入模块3块;1756-IR6I(RTD)模拟量输入模块2块;1794-ACN15ControlNet远程适配器1块;1794-IB32数字量输入模块2块;1794-OB32P数字量输出模块3块。(2)AL3柜内2711P-T15C15D1控制面板。(3)AL4柜内1794-ACN15ControlNet远程适配器1块;1794-IB32数字量输入模块6块;1794-OB32P数字量输出模块2块。 网络构成如图4所示,整个网络系统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与上位机通信的Modbus主干网络;二是该控制系统内部的ControlNet网络。ControlNet网是一个开放的高速确定性网络,用于传输对时间有苛刻要求的信息,通信速率可达5Mb/s。通信介质为工业级屏蔽同轴电缆,网络刷新时间为2~100ms,数据发送具有确定性和可重复性[3-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Rockwell的ControlLogix5000和人机界面PanelViewPlus进行控制,下面介绍控制过程。(1)磨机系统磨机系统主画面(见图5)为磨机系统的轴承温度、振动、齿轮红外线温度和轴承浮起油膜的监测画面,点击“1号主电动机允许合闸”可查看1号主电动机的启动条件;点击“2号主电动机允许合闸”可查看2号主电动机的启动条件;点击“气动离合器允许合闸”可查看气动离合器的启动条件;点击“慢驱允许合闸”可查看慢驱的启动条件。(2)润滑站系统润滑站系统由3台高压泵、2台低压循环泵和2台小齿轮润滑泵组成。润滑系统分现场手动控制、现场自动控制和DCS自动控制。(3)干油系统控制当磨机运行时,干油系统自动运行,磨机停止,干油系统自动停止。在磨机运行过程中,当干油系统故障报警时,延时2h停机。(4)主电动机的控制当润滑系统运行正常时,慢驱离合器打开状态下,触摸屏上允许主电动机运行,显示绿色时,可启动主电动机。在启动主电动机之前,先进行启动请求,当两台主电动机运行后,取消启动请求,可通过允许主电动机运行画面查看启动条件。(5)气动离合器控制当润滑系统运行正常,两台主电动机运行正常,磨机备妥,系统无故障时,可启动闭合气动离合器启动磨机,在磨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磨机备妥信号消失时,离合器断开,停止磨机运行;如果有故障跳闸画面中任何一个故障时,气动离合器断开,系统跳闸,可通过允许气动离合器闭合画面查看磨机启动条件。(6)慢驱系统控制慢速驱动装置在磨机检修或更换衬板,主电动机发生故障时使用。慢速驱动电动机在慢驱控制箱上操作启停。慢驱只有当主电动机停止,润滑站工作正常,温度保护系统正常,小齿轮喷射润滑工作,气动离合器断开,慢驱离合器合上,主电动机运行侧限位开关断开时才允许工作。并且慢驱操作箱上的“工作/检修”选装开关放到检修位置,可通过允许慢驱运行画面查看其启动条件。(7)趋势图通过趋势图可查看系统中的轴承温度,以及振动、油膜、油压、油流在1min内的变化情况。(8)参数设定整个磨机系统的运行参数和保护参数都可在参数画面中设定,只有经授权的专业人员登录账户,输入密码后才能进入参数设定画面。(9)实时报警磨机系统的所有报警信息和故障跳闸信息都可在这里查看历史信息,信息前面有“*”表示报警被激活,就是说正在报警状态中,无“*”则说明报警已过。当报警发生时,在触摸屏柜上会伴随有声光报警,是一快闪信号,按动“消警”按钮,报警变为慢闪信号,表示已有人确认过此报警信息,再按一下,报警取消,不再报警,延时15min后,如还有报警信息,则重新快闪报警。只有在登录账户的情况下,清除历史按钮才会显示,点击此按钮,所有历史信息将被删除。(10)故障跳闸系统所有跳闸信息都汇总在故障跳闸画面中,一旦造成故障跳闸,可进入这里查看故障原因,故障跳闸信号是自保持信号,下次开机时需要在触摸屏上进行故障复位。 结语 先进的控制系统是一个现代化工厂的标志,对于企业有着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GE双驱控制系统及ControlLogix系统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德兴铜矿的成功使用,为该矿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操作人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2010年10月底调试投产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并超过设计要求,现在磨矿能力为1300~1400t/h,远远超过938t/h的设计能力。该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情况良好,画面清晰,易于维护,便于操作。根据工艺要求实现设备相互联锁,利于设备的启停及运行操作;利于系统操作和参数的修改;完整的故障报警信息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某一环节故障,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提高了监控与管理水平。 作者:于小环简海峰王全福晏秋单位: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系团总支小结参考 输送新鲜血液的质量。为保证让品学兼优的同学能够顺利地成为党组织的后备军,推优”关系到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团总支指导各班团支部(尤其是08级各支部)将推优工作做到有序化、规范化、公开化,所有的环节都能处于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之下,收到良好的效果。本学期我系先后选出优秀团员推荐其参加“第九届”业余党校学习和“第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充沛的体现了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五四”惩办中,系不少同学被评为“院级优秀团干”院级模范团员”以及其他惩处。同时,系团总支被评为“黄冈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院级“五四先进团总支”日常工作方面,系团总支及时地完成收团费工作,及时完成团员证的补办工作,并能及时更新和完善团员资料。每周如期组织政治学习和每周一歌此外,为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系每月开展一次思想教育大会,使团干的总体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岁月流逝。本学期,白驹过隙。系团总支在系党支部和院团委的正确领导下,系领导老师的关怀以及全系同学的支持下,同时,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锲机下,全院万众一心的迎评工作中,各学生干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做到有序不乱,稳步发展。其具体情况如下。 完善自身建设 一、继续加强内部管理。 本学期,团总支学生干部的一举一动直接代表着团总支的形象。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使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系团总支通过部长例会对内部考核制度进行修改,重新对团总支各学生干部的个人形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学习效果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此外,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各部室例会和主要学生干部例会,继续讨论整个团总支以及各部室内部该周的缺乏之处以及下周的计划,除了每周例会和主要学生干部例会,为了进一步引导和完善各学生干部的思想建设,每月月底如期组织思想教育大会。 二、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松懈 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前沿阵地,团总支所面向的广大团员。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执行力。系团总支在做好大量日常工作的同时,利用每周四的政治学习、周五的每周一歌和主题团日活动、组织生活等形式让全系团员及时了解国家和院、系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密切关注党和国家以及学院的发展动态,努力确保我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松懈。 三、推优评、优工作井然有序;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四、积极投入我院评估工作 为使我院能够高标准通过本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评估,我系团总支上到书记,下到每位学生干部,均积极投入到评估准备工作中。对内,我们对各种评估材料严格把关,包括对每份材料的错别字,我们都一一找出;对外,我们通过政治学习和宣传板进行大力度宣传。 五、积极开展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本学期,为树立我院大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推进青年团员建设,我系团总支坚持围绕“我与鄂职共奋进,我为鄂职添光彩”开展各种活动,这使得我系广大团员从中收益匪浅。具体情况如下: 六、不足之处 1、活动开展丰富多彩,部分活动的参赛人数未达到我们的期望值。 2、本学期,尤其是后期,不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有所下滑,工作激情不够高。 3、部分学生干部办事拘泥于形式,没有创新意识,。 4、仍然存在少数学生干部借用手中的权利放纵自己的行为,学习态度不端正。 5、最后一两个月,部分部室在全院五系量化考核中排名过于靠后,导致我系团总支在院团委团讯量化积分过低。 这一系列的问题将是我们下学期前进的动力,将有待于我们去一一解决。总之,本学期,我系团总支各方面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收获甚多,效果明显。下学期,我们将带着本学期的不足,延续自己的优势,戒骄戒躁,力争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省有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文件精神以及校党委《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闽工院委〔2010〕20号),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我系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先争优活动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扎实建好教学、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大机电学科优势,为海西建设做贡献”为主题,以“整合全系资源,提升教学内涵,夯实学科基础”为载体,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群众、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二、创先争优活动总体目标 (一)推动科学发展。按照中央、省、院党委的部署,结合教学工作整改年、师德建设年等重点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构建和谐校园。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积极引导,主动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工作,努力维护校园安定稳定,促进校园和谐。 (三)服务师生群众。要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学生在育人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关注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解决师生实际困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着力构建有利于师生成才的体制机制。 (四)加强基层组织。要创新工作模式,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改进活动方式,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内容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 (一)“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 教职工先进党组织“五个好”是: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负责人党性强、作风正,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党员的拥护。二是党员队伍好。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能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育制度健全,不合格党员得到及时处置,发展党员工作成效明显,党员队伍结构合理。三是工作机制好。党组织规章制度完善,坚持和完善“”等基本制度,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师生员工的工作环境、学习条件、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五是群众反映好。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师生群众中有良好形象。 学生先进党支部“五个好”要求是:一是支部班子好。党支部班子健全,认真做好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善于团结、带领青年学生共同进步。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政治素质高、是非观念强、精神面貌好,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活动开展好。经常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支部活动,支部建设充满活力。四是制度落实好。认真落实党组织工作规章,坚持“”等基本制度,党组织生活正常有序,党员管理严格到位。五是作用发挥好。较好地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动班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感召力。 (二)“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党章规定,模范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努力做到“五带头”。 教职工优秀党员“五带头”是:一是带头学习提高。积极参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标兵。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实践力,团结协作,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师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帮助师生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师生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有较强的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生活情趣健康;树立良好师德,恪守学术道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学生优秀党员“五带头”是:一是带头努力学习。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向社会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成为学习榜样;二是带头立志成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成长成才意识,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争做成长成才表率,带动同学共同进步;三是带头服务师生。宗旨意识强,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热心社会工作,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及工作中表现突出;四是带头遵纪守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主动维护校园稳定,争当文明守法好学生;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正义感强,敢于同不良风气、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 四、创先争优活动方法步骤 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七一”前,重点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2011年7月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专题来推进活动,组织广大党员争创佳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要通过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等方式,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一)公开承诺。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制定特色鲜明的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党员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6月25日前系党总支成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并制订实施方案,6月30日前各党支部和党员制订活动计划和具体打算。 (二)领导点评。系领导将于2010年12月,对所联系的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三)群众评议。系党总支于2011年2月前,完成对所属党支部和党员个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的群众评议工作。 (四)评选表彰。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于2011年4月前完成创先争优活动各类标兵的推荐工作,2011年“七一”前,做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推荐工作。 五、创先争优活动形式 1、“争当师德标兵”活动。结合学校“师德建设年”大力开展教学标兵和爱心标兵活动。教学标兵:党员教师要带头提高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水平,优化教风,带动学风,形成良好校风;爱心标兵:党员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核心,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营造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 2、“争做成才表率”活动。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争当标兵活动。励志成长标兵:学生党员要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科技创新标兵:学生党员要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活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文明先锋标兵:学生党员要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行为规范的文明标兵;志愿服务标兵:学生党员要带头关心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实施帮困助学活动,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争创成长表率活动,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共同进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争创岗位奉献”活动。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争创“服务标兵”活动。机关党员要按照学习型党员的要求,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切实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争当“服务标兵”。 4、“争创坚强堡垒”活动。要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不断规范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党支部设置新模式,在学生公寓楼、科研(项目)团队中建立党支部,引导党员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拓展学习内容、增进学习成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争创海西先锋团队”活动。要结合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以硕士点授权立项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和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契机,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员在团队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争做贡献、争创佳绩。 六、强化领导和指导 系党政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系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由系总支书记、副书记组长、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工作。 党总支要切实加强对党支部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要切实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始终,把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贯穿始终,把进一步解决影响和制约我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贯穿始终,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更好服务海西建设贯穿始终。 (二)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要通过举办创先争优论坛、召开座谈会、点评交流会等形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对创先争优活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要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创选争优活动,防止走过场、出偏差。 (三)加强分类指导,贴近工作实际。根据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党员、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不同岗位特点,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海西能力,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活动载体,分类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 (四)运用典型引路,宣传工作成效。大力宣传我校、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培育和推广好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系宣传栏、系报、系网页的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机电系毕业论文:机电工程系学生会工作计划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工作理念;具体工作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要努力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办事效率,做到有章可循、条理清晰,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前期有策划、中期有宣传、后期有总结,真正规范起干部内部制度和工作、要必须切实树立团体意识,强调成员间、部门间的分工协调和密切配合、为了加强学生会的自我管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树立学生的民主、竞争、参与管理的意识、开学初我系所有团员证的注册,为了给共青团输送新鲜血液,我系在发展新团员问题上始终坚持把好关,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为了使我系学生工作进展得更为顺利,拥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尤其重要,截止目前为止,我系班干部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两届、作好日常工作、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走过了丰收、汗水与喜悦交加的XX年。我们又踏上*希望的旅途。回头看看那一串串一深一浅的脚印,我们团总支学生会更坚定我们前进的道路。XX年年,经过全体同学的不懈努力,各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各项大型活动和比赛中更是硕果累累。面对这些可喜的成绩,我们并不满足,我们紧记“胜不娇,败不馁”的古训,相信在面对*年的挑战和考验时,我们依然信心十足,精神百倍。 团总支学生会,作为大学里的特殊组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领导、老师、学生沟通的桥梁,更是大学生活中的一支“雷锋队伍”,所以我们不仅要的是一支会做事、有耐心和有顽强一致精神凝聚力的队伍,更需要一个能为老师、同学服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风貌组织。我们也正朝这个目标迈进,新学期开始我们就开始对XX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解决,对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进行积累,并对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更新和改进,发扬我系的优良传统,为此我们要制定新学年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理念 我系干部始终将“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终极目标,要求所有的干部对待工作要有“四心”,即细心、热心、真心、诚心,在工作中严格律己,热忱服务,把同学们的需要当作我们工作的方向,开展活动必须注意操作的实际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同学们参与的广泛性,使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真正成为一个让同学们满意的干部组织。我系团总支学生会工作理念归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1、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客观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考虑、关注广大同学们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平等的、自由的交流平台,努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有利的成才成长氛围。 2、要努力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办事效率,做到有章可循、条理清晰,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前期有策划、中期有宣传、后期有总结,真正规范起干部内部制度和工作。 3、要必须切实树立团体意识,强调成员间、部门间的分工协调和密切配合。干部不仅仅要有干事的能力,还必须要调动广大同学一起干事、干成事的能力。不但要在干部内部搞好团结,也要在干部与各班级方面搞好关系,使我们的干部与班级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作好日常工作 1、为了加强学生会的自我管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树立学生的民主、竞争、参与管理的意识,将于20*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召开本系第一届第二次学生会暨团代会,利用三周时间,同学投票选举的方式做好新一届学生会的换届工作。 2开学初我系所有团员证的注册,为了给共青团输送新鲜血液,我系在发展新团员问题上始终坚持把好关,不求数量,只求质量,本学期为了使我系非团员同学和团员同学对团知识有个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将举行一次团知识竞赛,同时对于在发展新团员问题上,此次团知识竞赛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突破了常规的笔试形式。 3为了使我系学生工作进展得更为顺利,拥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尤其重要,截止目前为止,我系班干部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两届,受到了很多同学和其他系的认可,本学期我们仍然会举办班干部培训班,组织部的同学也会积极配合并作好组织工作。 4一年一度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也将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紧接其上,我系组织部的同学将一如既往地协助系党支部作好业余党校培训班的组织工作。 5每两周一次例会,组织部、秘书部负责每次会议的记录与考勤,干部三次缺席当退出处理,会上总结两周的工作以及布置新工作。 6召开各班班长会议,帮助解决各班的晚自习纪律、晨操考勤并及时反馈到系办。 7定期检查宿舍卫生,每月颁发流动红旗,加强文明宿舍的建设。 8为了更好地为系部作好服务工作,我们将安排两名学生会同学在下午两节课后到办公室值班,协助系部作好服务工作。 9由于上学期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活动上,但却忽略了对于系部橱窗的宣传工作,本学期我们教学楼橱窗将会一个月更换一次,内容形式多样,如遇特殊情况也会做特殊调整。 10扩大亲情工程,让学生也参与其中,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更要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1精心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完善我系特色活动,我系将于六月份开展“变废为宝工艺展”,同学可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实现我系的特色文化性。 2在建设好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本年度计划增建蓝天绘图社。我系大多数同学对绘图非常感兴趣,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我系将邀请专业教师做指导老师,不仅满足了同学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为他们在绘图这一专业中指明了方向。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和文艺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我系将于四月份在全系开展篮球赛、以奥运为主题的拼图比赛。为了宣传五四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四月底举办一个非正式的晚会,取名“红五月”。五月份面向全院展开“舞法阻挡”、“超级智慧班级”。六月份将举办一系列社团成果展。以上活动的时间可能会由于突发事情的出现做出调整。
浅谈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措施。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状况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现状,探讨分析目前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存在问题,并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校企拓展合作空间和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完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就业 指导服务 体系 对策建议 大学生创业就业难是社会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措施。当前,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服务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如何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新体系,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形势分析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客观存在的状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发生变化,经济结构优化发生变化,第三产业主体发生变化。2016年,受到国内经济影响,大学生创业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作为高校毕业生这一就业群体,这将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压力,大学生创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我们通过组织对广州地区有关高校和招聘单位的专题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创业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创业困难主要体现在:创业意识较低,调查结果显示,39%学生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宣传工作开展不够广泛,大学生创业意识缺乏,而且,创业实践基地少,没有机会参与创业活动;创业激情较高,有24%大学生有创业欲望,而且表现比较强烈,大学生创业激情逐年增多,创业人数不断增加,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统计创业人数不到2%;创业环境欠佳,目前,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完全认可和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得到高校、地方政府和家长的大力鼓励和足够的资金资助;创业资金短缺,调查数据显示,38%的学生认为自己想创业,但没有资金支持。处于创业期或准备创业的毕业生,资金短缺是创业重大问题。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资金资助政策,帮助大学生创业融资,但整个资助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二是在就业方面就业困难主要体现在:工作经验缺乏,调查显示,有51.2%学生认为工作经验欠缺是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平时也没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动手能力较差;专业能力不足,有31.4%学生认为个人专业能力不足是求职过程中主要障碍;缺少求职技巧,数据显示,有25.1%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欠缺对就业面试时很不利;冷门专业困难。调查结果有25.4%学生认为社会需求量饱和,对一些专业相当不容易就业;毕业学校歧视,专访中发现,36.7%学生认为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更难,很多大型企业在招聘时,一定要985、211工程院校毕业生,这些要求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较大。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力度不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较低 1.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比较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改革力度不够,未能做到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去设置学科和专业。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得到全面开展。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创业指导课程设置不明确,对创业指导课程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理论体系,有些高校未开设相关课程。创业指导服务观念落后。有些高校还是被动,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对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创业就业指导服务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单一。面对创业就业指导服务问题,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学校给予指导服务工作是多样化、全程化的指导服务,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创业就业政策与形势、创业就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就业需求信息、职业适应能力、就业创业心态调整等等内容。但从目前有的高校的情况看,指导服务内容比较少,这显然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二是创业就业指导队伍较弱。高校创业就业课程指导老师,有的是学生辅导员、有的是行政管理干部,或者兼职教师,这些老师缺乏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综合能力不强,比如很多老师都没有懂得最基本的教育学、法律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又没有了解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所具备的创业就业知识,很难保证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三是创业就业服务形式落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服务老师,受到工作要求和专业知识局限,在全程化的创业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上,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和问题,造成指导工作和服务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 4.高校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未能满足学生需求。目前,高校都能通过各N方式和形式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基地,比如: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但有的高校仅仅是形式上的做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基地数量也不多,仅能供一部分学生实习或实践,未能满足大学生的各种专业学生的需求。 (二)创业政策落实程度较低,创业就业环境未能得到较大的改观 1.产业转型升级不合理。从经济社会角度分析,通过发展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业就业难与经济转型升级速度缓慢有着密切关系,地方经济产业层次偏低是导致对大学生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5.提升创业就业指导服务质量。高校创业就业指导老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和服务作用。因此,一要提升指导老师专业水平。加强指导老师的专业培养和培训,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研讨会,更新知识结构。二要做好兼职教师聘请工作。邀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创业理论专家、创业企业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进校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三要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方式。高校要建立校园创新创业QQ群、微信群,搭建创业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加强创业信息交流,建立创业项目指南库,提高学生创业工作服务与指导的有效性。四要加强个性化创业就业指导。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个性化指导和服务,是做好毕业生创业与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高校要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农村生源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边远地区学生等创业就业困难群体,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好他们的个性指导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全力帮助他们充分就业,实现创业愿望。五要做好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工作,为大学生自觉树立良好的创业就业观,自觉调适在创业就业选择中的不正确的心态,树立务实的创业就业理念,顺利实现创业就业。 6.开拓学生创业就业渠道。高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挖掘发现各个领域的创业就业岗位的就业机会。高校要落实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项目岗位,切实做好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泳鸵怠⒌街行∥⑵笠稻鸵倒ぷ鳌M时,要发挥农业院校的优势,引导大学生到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等领域创业就业,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7.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高校要建设和利用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加强产学联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协同发展,加强产学研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实践活动场所,为大学生做好创业就业准备和实训提供发展平台。高校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培育指导工作,大力促进产、学、研等多方面紧密结合,采用多样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实习实训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提高毕业生创业就业质量。 (二)完善学生创业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良好创业就业环境 1.加强创业就业法律法规建设。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就业法律建设落后问题,国家要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法律保障。构建比较系统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法律体系。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就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问题,加强创业就业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创业就业市场中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对暂时失业大学生给予提供失业保险救济、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等相关指导与服务问题,都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构建完善的创业就业体制机制,加强宏观调控责任,逐步扩大创业就业需求,创造更多的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机会和平台。运用政策倾斜、鼓励投资兴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达到扩大地方创业就业需求。进一步完善企业补贴制度。大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为调动大学生见习单位的积极性,政府要提高给予企业适当补助资金,并根据企业单位接收毕业生实习人数及实践基地设施建设、职业培训指导的情况在财政与税收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资金资助,保障大学生实习顺利进行。 2.加大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宣传,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网络或电视等多种渠道,及时帮助大学生或企业深入了解和掌握国家及地方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业信心,更好地开展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同时,通过创业就业政策的宣传,让社会和家长都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形成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大力宣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以及大学生创业就业典型,树立典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3.解决创业就业困难学生实际问题。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目前大学生创业就业困难的根本情况,出台一些符合地方实际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着力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到达精准扶助创业就业困难大学生,增强他们创业就业信心。提高创业资金资助标准,增加优惠政策补贴和低息贷款,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对于一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要扩大对他们的经济资助力度,提供未就业大学生社保补贴,增加财政资助资金。在大学生就业落户方面,各级政府要消除毕业生流动限制政策,比如取消高校毕业生毕业后跨省跨市区域创业就业限制和取消户口指标限制,以及一些不合理行政管理收费,让高校毕业生扩大创业就业选择的发展空间。 4.加快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充分就业提供基础条件。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要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引导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掉落后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通过企业产业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能增加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就业。 (三)着力拓展学校企业合作空间,强化用人单位社会责任意识 1.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工作。加强企业与高校创新协作,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促进企业发展,为企业培养人才提供人力资源。校企双方给学生提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能力与见识,同时,能够增长大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协同机制可以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也可以为企业产出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在大学生实习见习环节,有的用人单位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实习见习机会,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过多的实习生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秩序,或者担心商业机密泄漏,或者认为学生理论水平虽然较高,但实际经验确实缺乏,帮不上什么忙,在实习见习中会增加工作成本,不肯接收实习生。在这一点上,用人单位应把向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地为社会培养储备人才,以增强大学生实践经验和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3.消除单位选人偏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进行监督,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招聘行为。公开招聘信息,规范招聘程序,杜绝灰色招聘、公示录用结果等程序,为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营造公平、公正、安全与和谐的创业就业环境,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保障机制。 (四)学生个人做好职业规划准备,不断提升创新创业就业能力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大学生要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影响个人职业目标的因素和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初步明确个人将来发展目标,并在大学学习期间根据个人的发展和兴趣情况对规划进行不断比较、修改个人的目标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给自己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创业就业定位。这有利于今后的创业就业目标的实现。 2.转变创业就业观念。毕业生要明确高等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要面对现实,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现实,在创业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退缩,要正确认识理想和F实的问题,做到客观公正地认识社会,适时适度调整创业就业目标,对就业期望值要有一个准确的估算,做到心里有底,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实现创业就业意愿。在创业就业领域方面,不要将创业就业范围局限于少数行业领域里,要拓宽创业就业范围视野,坚持多元化创业就业理念,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 3.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当前毕业生创业就业困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招聘大学生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也要相应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和塑造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参加专业实习和技能实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开拓创新创业思维,培养自身的创业就业竞争力。 4.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从进入大学读书起就要有意识进行创业就业规划,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将来的创业就业做好必要准备。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比如社会企业兼职活动、校内勤工助学活动、参与老师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加强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熟悉各项事务和项目工作流程,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个人创业就业能力有很大推动作用。 浅谈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与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通过自主创办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应该着力加以解决,定量研究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促进社会就业的增加。文章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行研究,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效应 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是指通过大学生自主创办新企业来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大学生(或其他人员)就业。不论是针对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还是已经完成教育的大学生,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倍增效应又称乘法效应,可吸收更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使其获得就业机会,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通过新成立的企业雇用更多劳动者,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新创建的企业会从原本单纯就业的人群中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有效改进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体系、改善创业环境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创业等对策,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 1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各个高校都在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各高职院校也都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千方百计地挖掘就业岗位,以期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参考思路。针对建立和完善机制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问题,有效改进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统计分析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方面的影响因素,实时发现创业薄弱环节。 第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需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但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创业思想较为保守并且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创业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可以很好地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改善学校教育的弱势与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构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评价体系基础上,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利用其知识和技能开创事业。针对高职院校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改变很少有学生愿意投入到大学生创业的浪潮的现状,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向。就可以通过由点扩大成线、由线扩大成面的方式吸纳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到相关岗位,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和氛围。 第二,通过动态地创业观察,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存在大学生创业的素质和知识匮乏的现状。就业观念不开放,无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无法利用知识和技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创新并开创事业,对创业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对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的办法,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加上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覆盖面不够和力度不足,无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经验的掌握不足,创业知识更是缺乏。导致无法开展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 第三,大学生创业缺乏系统的服务平台,无法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加上当前各地设立的服务大学生就业人才的交流中心较为虚设,无法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向。服务平台的相对较少、相关服务人员素质也普遍不高,更加没有办法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难以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相关指导,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当前服务平台难以发挥作用挫伤了社会服务平台建立的目的,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数量逐年累加的问题,无法增加创业拓展就业机会并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创业支持力量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2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实施 创业者通过自筹资金、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创办企业和开展个体经营,通过加强政府的支持并出台相关的鼓励创业的政策等改善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局面。通过创业活动实现劳动者自主就业,并付诸实践。创业拓展就业机会并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改善以往创业支持力量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的问题。通过增加企业数量或开辟新的行业来增加就业岗位,加强政府创业支持的核心力量。不仅仅把鼓励创业作为一个口号,还形成“扶持一个大学生创业,带动一批大学生上岗”的效果。 2.1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 创业带动就是指劳动者创办新企业(包括合作组织、个体经营和项目)能促进就业,因此需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创办的企业越大,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机会越多。创业改变就业格局,在大学生在校教育中要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板块。创业和就业之间存在函数上“一对多”的关系,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逐步摆脱死板的课堂理论教学。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承担起创业教学的任务,开展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使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有利于对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专门为学生设计一些创业计划大赛和企业调研活动等。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2.2提高教学团队中师资人员的素质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入手,提高教学团队中师资人员的素质。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在实践中增加阅历和经验,从有关部门或者企业以及成功人士中聘请专家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在专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系统地对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核心力量。增加实训课的比重,选择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创业导师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前景分析,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把团队建设、公司结构、市场分析和预期以及风险评估等整合成为一套体系,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企业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帮助其建立创业的信心。从而保证学生在今后创业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掌握创业的动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学习。保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一线信息,进一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研究。 2.3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 高职院校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体系、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不断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来实现。这种服务平台应该有助于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和创业的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创业教育教学科研机构和师资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力量,可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真正切实开展相关工作,在老师的带动下组建创业团队。结合国内创业教育的形式和现状进行分析,需要深刻了解和掌握其特有规律。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组织的作用和力量。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压力的缓解,帮助学生培养一些创业者的素质。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成倍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搭建创业活动载体和平台,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创业。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各种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培训活动,并且自愿投身到创业的实践中去。在加强自身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锻炼的同时,缓解就业压力。 2.4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需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扩大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成果。强化全民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从过去消极被动的对待转变为积极去推动,把优秀的理论和方法编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加大创业宣传力度,及时进行内容的更新。建立数据库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沿性。转变关于创业的教育观,充分改革教学模式。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对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进行分析和整合。完善创业服务和培训体系,建立校友数据库。构建包括创业理论、创业实训、创业文化在内的课程体系,提供创业团队进行学习和参考。完善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强与成功创业校友的联系。除此之外,通过培训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导师,邀请成功校友进行讲座。鼓励大学生创业,认真钻研和分析正反案例。积极与政府、企业实体做好协调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业的意愿。不论是针对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还是已经完成教育的大学生,主动学习创业的各项法律法规。注重案例教学,深刻了解和掌握其特有规律。进一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研究,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3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展望 创业带动就业中的倍增效应是指创业者通过自主创业,有效改进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通过新成立的企业雇用更多劳动者,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吸收更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至少需要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大主体做工作。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政府方面首先需转变观念。解决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难以承受数量巨大的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高校方面建立创业师资队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校外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学生方面转变观念并树立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通过大学生自主或以其他合作形式创业,形成“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良性循环,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浅谈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浅谈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 摘 要:我国自扩大高等学校招生以来,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新时期就业工作的新增长点,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先导,创业基地为支撑,创业指导服务为保障,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性,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普遍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我们力图通过教学来提高和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性、实践性,但却没有系统地加以培养和强化,大学生毕业后要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成功,更应注重能力、创新性、实践性。 三、我院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我们实现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更加关注,并且能激发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热情。 四、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在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办法。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创新创业兴趣 1、增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规律。可以定期请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老师做创新创业专题客座,带领教师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使教师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以便在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时,能够有的放矢,从而增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3、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建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大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 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技能竞赛为依托,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依托校园各种技能竞赛,充分发挥创业计划大赛、室内设计作品竞赛、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设计论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课外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与企业联姻,企业走进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除了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必须树立起由创业导向模式向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转变的新理念。只有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不断唤醒、启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创业实践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业领军人物,才能在大学生中塑造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四)重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五)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建立就业与招生的联动机制,用就业水平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形成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六)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开辟毕业生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工作一直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点,今后,我院将在现有基础上,以学生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追求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不断探索就业工作新思路。 业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新形势下,创业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可以成为创业的主体,也应该成为创业的主体。创业教育不仅有助于优化个体素质,激发青春能量,而且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国家的实力、社会的财富和人民的实惠。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主阵地,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推进授业、创业、就业的相互渗透和整体优化;必须树立“大创业”的理念,引导学生强化创业意识,敢于创业、勇于创业,能够创大业;必须进一步注重学用一致,培养学生依靠专业打基础、依靠创业打天下,通过创业牢牢把握就业主动权,提高社会贡献力。 浅谈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浅析当代大学生创业就业难题与解决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开展,高校学生能接受到更为广泛、且更为专业的优质教育。现如今,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同时愈来愈多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与棘手。如何才能在众多创业就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下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创业就业形势、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途径等内容做出分析,旨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正确的创业就业指导与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就业难题 解决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预计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而历年数据表明,大学生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已不是新鲜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更是新时代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总的来说,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劳动力资本水平, 理应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我国整体劳动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更全面、更能满足新经济发展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可能成功就业。但是,现有高校教育培训体系仍比较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 缺乏对学生创业就业行为的深入研究, 因此,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二、大学生创业就业难题及产生原因 “创业”与“就业”的抉择 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会有产生一个矛盾的问题:究竟是要工作还是要创业?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创业即意味着向社会上其他企业发起竞争,而就业则意味着将在浩浩荡荡的人才竞争市场展开角逐。在这看似进退维谷的局面下,不少大学生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中。 首先讨论创业,大学生创业一向被列为国家重点课题,不少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但大多数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 1、大学生创业路形单影只 大学生创业往往是一个或者几个大学同学共同经营管理一家公司,依靠彼此 之间的默契合作与努力工作将公司维持发展下去,较少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得到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帮助与合作。在复杂的行业竞争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显得势单力薄,市场的过度挤压与竞争者的强力竞争都十分容易造成稳定状况的破坏。有些即使能维持正常运营,也未必从中获得利益。 2、眼高手低的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的通病就是盲目选择创业项目。部分大学生创 业计划缺乏对实际及未来情况的规划,凭着对从事创业行业获取利益的可观估计便盲目下手,最终草草收场。也有的尽管对前期规划与市场预期做了较好的分析,但在项目可行性上却大打折扣,往往产生眼高手低的情况。 其次是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普遍。正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复杂的创业模式感到惶恐,他们便会选择更为直观的就业模式。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便一直是困扰国家和政府的难题。面对庞大的大学生毕业人群,究竟应该怎样安排岗位、安排多少岗位。从另一方面说,要想获得良好的职位不能只靠国家,更得靠自己,试考虑大学生不能笑傲职场的原因又何在? 3、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脱节 据了解,8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未来的就职毫无关系。其实,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是为未来就职做铺垫的,理论知识都是为实践打基础的。正是因为不少学生缺乏对实践知识的积累,才导致学生在踏入职场时觉得与专业对口的职位少之又少,同时入职门槛却高之又高。 4、阅历少,心气高。 不少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高学历能带来竞争上的优势,因此应当在岗位选择以 及薪资待遇上从优。因此,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定位较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接受低薪待遇,通常成为降低大学生就业率的两大杀手锏。此外,大学生对本专业的一味依赖让大学生失去了接触其他岗位的机会,例如有些管理学学位的大学生就很难接受从事基础工作的行业。 5、就业规划的盲目性 当代大学生中,很大部分缺少对自己未来的就职规划,思想一直停留在校园 学习的进程中,导致对自身就业方向的极度缺乏规划。不少学生到了毕业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如此盲目如何对自己未来从事事业准备,从而导致就业时的巨大压力,促使就业不顺。 大学生就业的另一大问题就是父母干预。由于学生自身的规划不慎,导致无法就业,此时父母往往扮演救星的角色,不少学生最后总是在父母帮助下“被就业”,而如此这般学生究竟是就业还是帮助父母完成任务就成了最大的问题。若仅仅是为了就业而就业,相信是得不偿失的。 三、创业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途径 1、端正态度,制定规划 想要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水平,必须从大学生本身入手。所有大学生都必须 在大学期间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十分重视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对创业就业的规划并非一朝一夕完成,而是要进行日积月累的修改与完善才能实现。学生应当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日后的就业做准备。而想要创业的学生则应当提前制定创业计划,了解市场信息,尝试模拟经营,收集创业信息。 2、注重实践,拓宽视野 高校学生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学生必须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在达成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实践目标。对每一次完成的实践经历进行总结,从而寻求正确的适合自身的就业方向(或者创业方向)。若学校无安排,则需要自身对市场信息始终保持敏感度,一有实践机会就需要积极出动,只有掌握社会动态,培养职业实践能力,方能在日后就业竞争中运筹帷幄。 3、放平心态,开辟新径 学生在初入社会时一定要放平心态,切不能心高气傲。凡事从基层做起,不断积累经验。勇于尝试,不局限于本专业,开拓多条就职道路。此外,新时代高校学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途径进行求职申请,增加就职机会。一旦有机会时应当努力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阅读推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阅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选择,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阅读保障机制;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线上+线下”阅读设施建设;精心统筹,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实现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章对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阅读推广;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并存,数字阅读、网络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大学校园里,同学们的阅读方式已不局限于手捧书本,而是变得更加多样化、时尚化。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必备的通信工具,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生活、学习、健康等方方面面[1]。大学生身处在网络数字时代,学习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学生已不仅仅局限于安静地坐在图书馆里看书,而是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阅读。同时,由于图书价格的不断上涨,也让一些大学生对纸质阅读望而却步。正因为如此,一些全新的阅读方式,如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等应运而生。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阅读保障机制 在高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教务处、学工处、图书馆等部门经常开展阅读活动,但阅读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学生参与度低,影响不大、效果不佳。为了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开展全年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打造书香校园。 1.1加强组织保障 高校重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把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为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有效开展,高校成立校园阅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书香校园”工作的规划、统筹、实施和考核等工作。该小组由学校校长、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工处、图书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成员。全校形成了由学校牵头、各二级学院、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网络。 1.2加强制度保障 高校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将之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之中,制定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健全阅读活动经费投入机制,党委宣传部、图书馆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经费预算,按照一定比例划拨为书香校园建设的活动经费。高校制定实施培育典型、奖励先进和激励创新的措施,总结阅读推广特色做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图书馆每年评选优秀读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举办优秀读者座谈会。在每年新生进校入学教育中,推荐必读书目、指导阅读成为必上的一课。日常教学中,教师结合所教课程,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督查和考核。 1.3加强队伍保障 高校重视图书管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二级学院建有一支由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的阅读指导队伍,不定期开展交流培训和经验分享。成立大学生读者协会,该协会隶属于图书馆。大学生读者协会秉承着“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的宗旨,营造读书氛围,贴近读者,以书会友,引领读书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创新。 2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线上+线下”阅读设施建设 要打造“书香校园”,就必须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舒适的读书环境,高校把图书馆建设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不断优化“线上+线下”阅读设施建设。 2.1加强网络阅读保障 网络阅读逐渐成为时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吸引大学生的阅读自觉。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由电脑阅读逐渐发展为手机阅读,从文字阅读逐渐发展到图片阅读、视听阅读,这些阅读方式为传统高校图书馆阅读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现在图书馆不仅要有桌椅板凳、空调等硬件设施,还要有24小时免费开放的网络系统,有移动图书馆、微信平台等现代服务手段,建立开放性、分布式的数字信息网络系统,收藏并提供各类数据库,这些是图书馆最基础、最实用的阅读保障。设有移动借阅机,刷移动借阅机上的二维码,就可阅读电子书刊,建有多媒体阅览室、报刊阅读机、音乐欣赏厅和影视欣赏厅。校报、校园网、客户端开设阅读专栏,推荐精品书籍,选登优秀书评和读后感;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定期和推送阅读推广活动,宣传优秀阅读典型。学校图书馆因势利导,加快推进传统馆藏资料的电子化进程。 2.2实现馆际资源共享 由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仍处于传统阶段,高校图书馆很难做到服务全国大学生[2]。图书馆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之间文献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从外馆获取文献资料的服务,同时也提供外馆或个人从本馆获取文献的服务。在本馆数据库资源不全,无法满足本馆读者需求时,也可以通过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多家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普及存在数字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宣传与推介不足,导致师生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另一方面是读者对如何使用数字资源同样不甚了解,需要在技术上加以指导。因此,图书馆应向读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帮助读者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2.3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图书馆有优雅的环境,是最佳的阅读场所,对读者本身就是一种陶冶和熏陶。高校校园内设有读书廊道、校园橱窗和书店。图书馆内有专门的报刊阅览室,订有时政、科普、文化教育等各类报纸。图书馆有读报机,教学楼、行政楼、食堂和宿舍等公共区域设有人民日报电子显示屏,为师生随时阅读各类报纸提供方便。校园主干道、教学楼、食堂等区域布置有读书格言警句、公益海报等,教学楼悬挂有用语用字规范。 3精心筹划,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校园阅读文化是指以校园为依托,以读书活动为目的,以阅读物质、阅读行为、阅读制度、阅读精神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3]。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要突出体现学校的书香特色,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在注重学校阅读推广活动传统的基础上,在开展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开展阅读推广主题活动等方面下功夫。 3.1开展读书节宣传推广活动 高校每年在结合全国阅读推广的主题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开展有特色、高格调、广参与的读书文化节,以“悦读青春”“书香雅韵,执梦起航”等为主题,活动周期为一个多月,形式有游园会、征文征联比赛、文化社区行、名著阅读座谈、魅力职业秀、诗词吟诵会、成果汇演等。读书文化节发扬“书”文化,宣扬读书之美、读书之乐,拉近心与书的距离,让大学生在浓郁的书香中享受大学生活。文化社区行活动中,师生走出校门,走进附近社区,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国学推广活动,内容涉及书法、国学知识猜谜、国画、与“信仰对话”主题宣讲等。学生们徜徉在书韵墨香的氛围中,接受着文化美、生活美的浸润和熏陶。大学生深入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使阅读推广的理念深入广大市民心中,推动了全校读书风气的基础,也推动了全社会读书氛围。 3.2加强图书馆网络平台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阅读网站应运而生,人们的阅读渠道更加多样。高校图书馆应适应大学生网络化阅读的需求,开发更多的网络阅读产品,利用社交网络将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多样化。(1)开设实时咨询服务。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果,图书馆开通了实时咨询通道,有MSN,QQ,也有虚拟咨询平台,学生根据自己需求与图书馆及时沟通交流。(2)开通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图书馆通过微信图书馆最新公告、与读者沟通、自助查询等功能。(3)开通微博帐号。微博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实现及时分享,具有时效性、随意性的特点,可以随时表达当下的思想和最新动态,图书馆及时通过微博更新信息进行宣传与阅读推广活动。 3.3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主题活动 每年“世界读书日”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图书馆和各学院也纷纷举办读书会、读诗会、捐书助学等系列活动。(1)真人图书馆。真人图书馆是对传统阅读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阅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读者通过网络事前了解真人图书的基本情况,读者阅读真人图书馆的方式是通过提问题交流。图书馆在选择真人图书时对真人的能力也要进行综合考虑,选择表达能力强、相对外向的真人图书阅读。(2)读书达人秀。借鉴中国达人秀的理念,融入时尚、竞赛、娱乐等诸多元素,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为阅读找到新的表现形式。(3)阅读氧吧。为了纠正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功利性和被动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学生的日常阅读和心理困惑,运用多媒体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立体式介绍,加强导读活动效果。 4与时俱进,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促进 阅读推广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同时也具有推动作用。 4.1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理论深入人心,阅读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阅读推广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1)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通过参加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提升自我认识,远离强制与服从,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激发,有利于大学生自觉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2)阅读推广活动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阅读推广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可以阅读专业书籍,还可以阅读中外名著和各类喜欢的图书,把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3)阅读推广活动能够调节大学生心理压力。在高校,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时常困扰着大学生,有的压力处于隐性状态,不易察觉,就需要大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进行自我调整,舒缓心理压力。 4.2校园文化建设助推阅读推广工作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沉淀、选择、凝聚所形成的能够体现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气质、精神风貌、道德水准和文化品位[4]。高校结合学校传统,重视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位,“一学院一品牌”“一社团一特色”等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推广活动。(1)导向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有[参考文献][1]田义勇,王宁宁.手机文化地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22):117-119.[2]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12(2):65-69.[3]李翯.高校图书馆建设校园阅读文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4]王凌.大学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N].广州:光明日报,2010-12-25(06).什么样的大学生。高校深入持久地做好阅读推广活动,把大学生引导到健康、积极的轨道上来,引领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向,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起到导向作用。(2)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阅读、文化的有机整合必将净化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提供正能量的阅读文本,促进阅读推广活动健康持续发展。(3)宣传作用。在开展校园文化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宣传,营造深厚的阅读氛围至关重要,让大学生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掌握阅读的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王延光 李志兵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自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摘要: 自媒体是新生代进行信息和传播的主要途径。自媒体的使用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自媒体应用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应有的文化自觉意识来对待自媒体以及创新地用自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自媒体;高校;文化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在科技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每天都有数以万计来自于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的信息。与传统媒体不同,自媒体具有很强的平民化和的开放性。在自媒体时代,每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这对媒体信息内容的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大学生是自媒体使用的最大群体,自媒体的使用在丰富他们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和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创新地把传统教育与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利用自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自媒体在大学生中使用情况及其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据《中国高校微博发展报告2012》报道,截至2012年11月29日,全国注册的腾讯高校微博有接近1万个(李莹莹,2012)。在这1万个高校微博账号中,其中高校机构的账号仅1千多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校内个人注册的用户却接近两亿。为了了解高校学生使用自媒体情况以及自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笔者于2016年3月广西区内几所高校的在校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3份。统计的主要情况如下:1.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情况:电脑普及率为92.5%,手机普及率为96.3%;2.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网情况:电脑上网率为93.4%,手机上网率为98.2%;3.上网的时间情况:每天上网不超1小时38%,1~2小时27%,2~3小时23%,3小时以上12%;4.上网目的情况:浏览校园网23%;浏览非校园网77:%;获取信息21%,浏览奇闻异事及明星娱乐新闻28%,玩网络游戏9%、转发调侃段子12%,发微博微信聊天40%;5.上网对自身影响情况:学到了知识21%,丰富了生活36%,了解到社会的黑暗34%,导致精神的颓废9%;6.通过自媒体与老师沟通情况:经常15%,偶尔38%,从不47%;7.通过自媒体转发正面消息情况:经常18%,偶尔62%,从不20%;8.通过自媒体转发负面消息情况:经常15%,偶尔27%,从不52%;9.对学校在自媒体使用方面引导满意情况:满意36%,不满意26%,从不关注38%。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自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极为普遍,其用途也多种多样,所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学校管理层虽对学生的自媒体使用有所引导,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通过对以上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归纳,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生使用自媒体的时间普遍过长,文化学习受到了影响。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每天上网时间都超过了1小时,上网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仅占21%,而浏览奇闻异事和明星娱乐新闻,玩网络游戏,转发调侃段子及发微博微信聊天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自媒体的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知识文化引领作用。第二,学生对校园官方媒体关注不够,校园主流文化受到了冲击。数据显示,学生上网时浏览校园网仅有23%,而浏览非校园网的却占77:%,这从一角度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的关注的程度并不是很高。学校的重大事件都是通过校园网来,这是营造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途径。如果大部分学生长期不关注校园网,校园的主流文化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对校园的文化建设形成了挑战。第三,自媒体的使用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调查发现,虽然学生通过自媒体学到了知识,丰富了生活,但同时也洞悉了社会的黑暗,甚至有学生因自媒体的过度使用而变得精神颓废,这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第四,自媒体的使用影响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方式。虽然自媒体让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更加便利,但仍有接近半数的学生从不使用自媒体与老师进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到老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与推广。第五,自媒体的使用影响了学生的行为及思维方式。调查发现,利用自媒体转发信息已成为一种常态。不管信息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转发。虽然学校对自媒体的使用做过正确的引导,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正如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自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自媒体的使用自由而缺乏监管,信息海量而良莠不齐,它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果娱乐至上的自媒体使用成为潮流,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这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及主旋律的弘扬都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自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思考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体的延伸(周挥辉,2014),美国作家舒德森也认为,“媒体就是一种文化”。大学是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科学文化教育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大学肩负着先进文化的创造及社会文化推动的重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文件明确要求:“要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侯丽娟,2011)。从这一角度看,大学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自觉地利用先进的媒介进行文化的建设,从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首先,要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在学生人人发微博,班班有Q群,社团发飞信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样化,要想不落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时代潮流,打造官方自谋体平台,如校方微博、微信、Q群、博客、BBS等。唯有如此,才能多方位,立体化地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第二,要创新地开展科学文化主题教育,多渠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富强、民主、法治、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高校作为文化的主推者,更应该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虽已成年,但还有很多人思想不够成熟。在发达的自媒体时代,他们很容易接触到诸多非主流文化,甚至反社会的不恰当言论及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该利用自媒体的便利进行多渠道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主流文化的营造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第三,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媒体应用素养教育,确保他们对校园文化的有效吸收。所谓自媒体应用素养是指使用者在自媒体使用时表现出来的具有批判性眼光、不人云亦云地传播负面信息的素质体现。大学阶段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其进行正确使用自媒体的教育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大V李开复曾说:“在微博时代,如果你有100个粉丝,就相当于办了一份时尚小报,可以在朋友圈子里享受被尊重、被阅读的乐趣;如果有1000个粉丝,相当于一份海报;如果有1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份杂志;如果你有10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份地方性报纸。当粉丝数增加到100万,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那样有影响力。”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当学生们提高了自身自媒体应用素养,学会了辨别自媒体资讯的价值和意义并积极正确地使用自媒体来参与,宣传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的科学文化才能变成主旋律,最终为广大学生形成正面的道德意识提供有利条件。第四,要加大对校园自媒体的监管力度,确保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健康性和纯洁性。在自媒体条件下,学生既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高校管理者除了对学生进行自媒体应用素养教育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对校园自媒体信息的监管,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在学生中传播的自媒体信息具有健康性和纯洁性。总而言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科学文化观的营造和教育,管理者应因势利导,运用先进的自媒体去营造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让广大师生都能共享先进的文化,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甘迎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网络文化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者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给出了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握舆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加强网络监管、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等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见。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网络文化具有大众、开放、自由、互动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交流方法,但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与虚拟性又对传统的校园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网络道德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德育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正常进行。 一、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1.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1)网络文化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能够更好地传播校园文化,引导正确的舆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网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制作红色网站。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优势,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2)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内容。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使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网络的使用,颠覆了传统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展开、微课教学资源的建立使大学生课下的学习更加便捷、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传统的一些社团活动、主题班会可以提前在网络上调研,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就某一个主题展开讨论。(3)网络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可以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其中,通过网络,大学生不仅传递着信息和知识,而且还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1)网络文化威胁着传统的校园主流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网络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手机、i 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无线网覆盖面积的提高,使得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冲击着大学生的视听。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各种思想观念、文化形态互相交融、碰撞。移动网络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性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往往一个信息刚刚发表,就被很多人阅读转发了。而很多虚假的,甚至是诈骗性质的信息也随之被传播到人们面前。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信息,大学生需要以求真的态度来对待,过滤性地吸收接受。(2)网络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大学生更方便的获取信息,也有了新的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但是由于获取信息的手段过于方便快捷,使得许多大学生改变了思维习惯。遇到问题直接在网络上搜索,参加一些创造性比赛也在网络上找模板,甚至考试也带着手机查答案,放弃了原本的深入思考和创新。有了网络,学习一些知识都是通过视频而很少读书,逐步放弃了读书和思考的好习惯。(3)网络使部分大学生过分依赖娱乐功能,影响身心健康。网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供人们放松娱乐。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过于依赖网络,将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泡在网络上。有些学生甚至逃课去网吧或者在宿舍打游戏。很多大学生成了“低头一族”,在宿舍、教室、食堂、操场处处有玩手机的身影,甚至在课堂上,一些学生也是貌似在听课,实际在玩手机。这样过度地依赖于网络,不仅耽误学习,打乱作息规律,影响身体健康和精神面貌,浪费了大把的宝贵时间,还容易影响舍友的休息,破坏宿舍和班级的学习氛围。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措施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应该积极组织校园媒体,紧紧围绕学校师生比较关注的国家大事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撰写相关的文章,引导师生把握好方向。高校应该开辟专门的红色网站、博客或者微信公共平台,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像河北大学的“红色战线”专题网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专题网站,都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功能。 2.与网络文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网络,开展一些新颖的、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可以转移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休闲娱乐的好奇心,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像保定高校开展的“古城保定”网页设计大赛、保职院计算机系开展的“专业技能大赛”都受到学生的喜爱。还可以举办“摄像摄影大赛”、“微信设计大赛”、“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大赛”等网络活动。还可以通过网络举办“我最喜爱的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等的评选活动。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加强网络监管,教育大学生科学上网。社会各级要做好网络监管,创造绿色的上网环境。首先,国家要健全管理法规,加强法制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查处非法网站,对网吧等上网环境严加管理;高校的相关技术部门要加强学校的网络监管,健全校园网管理制度,监控大学生的上网信息,防止错误的、消极的、反动的信息侵害大学生的身心;要定期的举办“大学生安全用网、文明用网”的相关讲座和主题班会、研讨会。 4.建设复合型、专业化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队伍。要想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就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统一指导、各方配合、责任明确、优势互补的网络宣传、网络舆论引导、网络监管和信息员队伍等工作队伍体系。在这个队伍里面,要有网络技术专家做技术支持,更好地进行网络监管;要有班主任、辅导员,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用网地教育;要有文笔好的写作人员和各系的信息员,能更好地进行网络文章撰写,做好网络宣传。在这个队伍里面,既要有学校领导把握全局,也要有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要做到多方协作,齐抓共管。保定市高校里各方面的人员都是齐备的,能监管、能宣传,但是缺乏统一的领导,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明确人员、职责,定期召开研讨会,定期进行网络技术和知识培训。 5.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移动网络的发展可谓是网络的一次革命,使得人人随时随地都能上网。而微信具有简单的使用技术和强大的功能,成为近两年最受大学生喜爱的社交类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扩展功能模块,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受众多、传播高效的特点。保定市的主要高校都已经有了官方的微信公众平台,另外还有一些社团和主题类的微信公众平台。“河北大学青年”微信公众平台是该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师生办实事”的重点工作之一。保职院利用微信平台“2016开学第一课”等微信,有效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保职院计算机系管理号”是学生上课的“考勤小秘书”,可以让任课老师、班主任、系领导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缺勤情况。高校要从“打造特色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把握推送时机,发展校园传播者,及时对传播效果进行准确统计”等几方面进行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师生都对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网络技术在进步,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却是永远的主旋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整合网络资源和传统的校园文化,不断创新,给大学生提供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作者:李洁 滕振芳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学校整体价值观念,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的软环境,是高校文化特色的体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 1986年,“校园文化”这一概念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中首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课题开始被国内众多教育学者展开研究。2004年12月13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标志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一个高起点研究阶段。该《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学校整体价值观念,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整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社会各类因素的影响,因此既有社会化特征又具有高校自身的特色。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1)主体;(2)特征;(3)功能;(4)价值。 1.1主体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指在高校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师生员工。历届学生、历任职工通过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与传承文化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化,得以全面持续的发展。 1.2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高等院校中形成的,因此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典型特征,具有该所高校的鲜明特色,即个性化;因为无法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又具有社会性。 1.3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最直接的功能就是改变校园主体的行为方式,使其有区别于非校园文化主体的个性化特征;此外,由于校园文化的整体性,有利于树立整体价值观,形成无形的凝聚力,增强对高校的归属感,团结一致创造更大价值。 1.4价值 创造知识价值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价值,课堂之外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文化主体对知识的追求,从而加深对课堂之上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校园文化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书本知识之外的社会经验,对适应社会有重要价值;此外,校园文化还具有文化整合的社会价值,校园文化产生于高校校园之中,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较高层次的氛围,不仅仅能够传递文化更容易创造新的文化,社会文化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但是校园文化又引领社会文化更新的方向,两者相互影响,才能够使得社会大文化更积极更迅速的发展。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社会文化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1]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3.1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联系密切,高校是各国文化开放的窗口,文化思潮的聚集地,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有意义有思想的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3.2明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在社会大文化中,注重自身特色,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展和校园规划不断更新与完善,在体现学校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教职员工的群体意识与共同信念,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目标。 3.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高层次人才不仅仅需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使学生提高思想观念、文化修养,改变行为方式,只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使文化对高校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精尖人才。 3.4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提高文化层次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单一,层次偏低,要注重提升文化层次,丰富文化内容才能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丰富校园文化内容,需要在目前以学生文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文化为载体,不仅满足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校园文化层次,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高品位、高格调、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提高人文素养文化,脱离低级趣味,在高校校园环境中,要多开展饱含学术及科学理论色彩的活动。 3.5注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性 高校校园文化从内容上讲,包含了物质、制度与精神三个层面,从主体上讲,包括教师、职工和学生三个主要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性,在范围上应当涉及和渗透到所有领域。[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为人才全面发展服务,不仅是物质层面,更要融合制度,加强精神层面的沟通;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任务,文化的力量可以推动教学可以更高层次的发展,也可以推动后勤行政部门更高水平的服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是构成校园整体的所有成员,不仅学生,学者、教授、员工的广泛参与,才能引导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陈舒洁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探析 摘要:民办高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也是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下的企业文化和教育文化相融合的一种产物。然而当前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积淀不深,需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增添力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中国梦;制度文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目标,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标志和关键支撑,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具有全面引领、境界提升的作用。”高校要认真研究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以大学精神为指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因民办高校社会化办学的因素,造成民办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对文化建设内涵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战略规划和制度保障,精力和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重形式轻内涵,内容仅限于组织文体活动,打造建筑风格等方面;缺乏鲜明个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体系尚未建立,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大多不超过三十年,办学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校园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急切近利色彩,有的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追逐社会流行文化。基于此,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并没有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精神内核,缺少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二)行为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从办学基础和较短的办学历史出发,把教风和学风建设上升到“质量立校”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高度,没有建立起以富有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教育、规范和激励全体师生,建立以良好教风和学风为主体的教与学的行为规范体系。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职能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人为地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置、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因而,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导致校园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三)统一的校园风貌体系尚未建立,物质文化的情操陶冶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虽然起步晚,但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建设方面还是下了力气的。当然,这与民办高校的生源竞争有关,因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要转化成各项具体工作,才能体现出功效。所以民办高校认为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是不断地盖大楼、公寓等教学设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漂亮美丽,这种理念曲解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从而使得校园文化陶冶情操的功能发挥不足。 (四)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知尚存在误区,文化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当前,民办高校从规模和数量上已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社会各界对民办院校依然存在着各类歧视和偏见。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升学观念的影响,孩子就读民办院校仍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以上因素造成民办高校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难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国家引导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政策实施后,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要应对这个挑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建设稳定、健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建设特色大学文化,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我们研究认为,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一)必须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认识水平 一是要提高决策层的认识。要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才能真正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保证大学文化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二是要研究和继承办学的文化和传统。通过编研校史、开展校史教育、学校优秀传统教育等,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进行宣传,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对学校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从而使师生员工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三是要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形成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共建机制。 (二)以中国梦为统领,提高精神文化水平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每个人的梦想的集合。要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合理的梦想,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之间存在多维度的交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这些交集,逐步构建起理想信念教育的“小气候”与“软环境”。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环境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熏陶着学生。通过思想观念的引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生活之中,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三)以教学、科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和品位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大学文化的层次;同时不断加强师生员工的人文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以报刊为载体,集聚校园文化底蕴。 (四)继承和发扬民办高校举办人的精神文化 民办高校的校长(举办人)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他们所具有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能够积淀成可贵的大学精神,他们所具有的超前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熠熠闪光的精神丰碑。如姜维之先生之于西安培华学院,丁祖诒先生之于西安翻译学院,任万钧先生之于西京学院,等等,他们已经成为这些民办高校的人格化象征。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事实也表明,民办高校校长(举办人)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对大学精神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这些创校者们顽强的坚守个人信仰,矢志不渝地从事所钟爱的民办教育事业,是艰苦创业的楷模,廉洁自律的良师,卓越的民办教育家。他们的人格、学识、风范、品质,都整个地化为了大学精神所散发出的思想观念,并产生一种有持续性的校园生活、文化现象,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特质。 (五)发挥民办高校校长的领导作用 民办高校的校长大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基层实践经验、教学阅历等,都担任其他重要的社会职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资源,同时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组织领导能力、改革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长期在高校工作,对师生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能够使学校在主体方面长期保持相同的教育传统和理念,并得以系统地贯彻实施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发展战略。同时,他们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干家,是拥有系统办学理念和思路的理论家。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在他们身上有很完美体现。他们都很注重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并经常撰文探讨办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具有某些共性又各具特色的系统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六)建立校企协同文化创新机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民办高校应以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入、融合企业文化,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做法一是促进学校和企业文化的交流,扩大文化交流的范围和载体;二是促进企业和学校的人员交流,实现人员互聘、资源共享、共同育人,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三是实行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及实行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将校园文化的内容带到企业,同时实现学生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加深对企业的感观认识,以进一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契合度。 三、培育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决定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提升大学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培育方面,笔者认为可做以下探索。 (一)领导治校思想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点 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培植不能令其自我形成,而是需要主动培育。要尊重民办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推进教育观念创新,确立与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推进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尊重学校传统与历史,弘扬办学传统,升华办学理念,要准确定位,明确办学思路;要在突出个性上下工夫,在形成特色上下工夫,积极引领和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 (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心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贯穿学校建设发展全过程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学校的使命、宗旨、价值观,是学校发展观概括性的表述。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要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鲜明特征。例如,西安培华学院确立的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它主要体现了三个内涵:一是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教育;二是教育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教育;三是教育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教育。同时“,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也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升华。 (三)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关键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必须以师德建设为先导,来筑牢大学精神的塔基。要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要让学校成为培育名师和大家的土壤。 (四)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要努力建设宽松、严谨的校园文化,这种理想的文化氛围给人提供包容的、良性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引导教师自由治学,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五)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 民办高校有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善。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容易使教育丧失公益性,依附资本,丧失独立性。因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制度意义更大。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一章八制”的建立,保障大学作为“精神殿堂”的地位,保护大学促进与引导社会发展的大学精神。只有充分利用大学制度的价值理性,通过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用各种规章制度并以此统领教育教学工作,才是体现文化价值和通向深化大学精神的蹊径。总之,将大学精神贯穿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改善校园文化现状,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培育大学精神,全面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拴才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基础护理论文:关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对护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论文关键词:PBL教学;终身学习能力;护理学生 论文摘要:介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概况及应用,综述PBL教学对护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PBL教学对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及终身学习意识的影响。 随着终身学习在世界各国的广泛盛行,培养护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已是当代护理教育工作者必有的教育意识和教学任务,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长期依赖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讲授,极大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 终身学习能力概况 终身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终身学习的一些基本特征,学生终身学习则认为是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上能自主探索,在心理上能自行调节,在思想上能自我教育,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正确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护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应用了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如PBL教学、个案学习法、任务驱动式和启发式等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国际护士联盟发表了题为“转变护理教育”的号召,要求护理教育将是基于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特长和能力的发展,以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国外护理教学不但广泛应用了PBL教学法,并强调了研究性学习方法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关系。 2 PBL教学法概况 PBL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病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通常6名~8名学生1个导师,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分析,导师只起导向作用l。1969年,PBL教学在加拿大被首先引入医学领域,其关键是把对卫生保健的分析作为获取和应用知识的主要方法,以独立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美国的护理教育中将PBL教学法广泛应用于不同层次的教学;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开展PBL教学,且成为学校的特色教学法而被确立。 20世纪末,PBL教学法引入我国的医学院校,随后将PBL应用于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上,并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教学改革中,将护理研究、护理管理、护理伦理重新组合,设置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技能和策略》的综合课程,节省了教学时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护理教育将PBL法应用于护理查房和护理记录的书写中,且在不同层次的护理基础学、临床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等中应用了PBL教学,使得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领域中日趋完善。 3 PBL教学对护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影响 3.1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自主学习也是自我导向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大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构建新的知识。PBL教学是通过提高学习策略水平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PBL教学多问题、多资源、讨论式的民主学习方式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了持久的学习动机,增强对学习的自我责任感。同时,小组学习减轻了学习者的焦虑感,培养了学习者的合作精神,使其充分认识知识、能力、创新素质是在师生互动中得到的,让学习者逐渐掌握了学习策略,并能运用恰当的学习技巧和策略从事有效的独立学习。PBL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2对评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评判性思维也称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PBL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包括对同学、对老师和对课本的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评判思维,增加选择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教师对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予肯定,小组讨论中对病例问题的相互争论,团体的合作,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PBL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轻松的学习环境。学习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情景、小组讨论、自由争论带来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学生在PBL支持性学习环境中,开拓了思路,启迪了各种横向思维,不断挖掘潜力,开拓和丰富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 3.3对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PBL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问题的难易度来安排学习时间、内容和计划,这是一种对学习的控制。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学生总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这种自我控制力指导学习。PBL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常有自我评估知识的需要,要进行评估自己和他人,并进行信息管理的反思及评判性思维,从而去指导和控制其学习行为,锻炼意志的控制力引。 3.4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前提,终身学习意识又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动力。PBL教学中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出现,查找资料中的疑惑,对于其他小组掌握的新知识点以及书本知识与临床新知识的差距等,都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从而培养起终身学习的意识。 4 问题与展望 PBL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PBL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尚待进一步改善,如PBL病例问题的设置要求、PBL教学环境的改善、后进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如何提高小组汇报的效果等。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经典的PBL模式,应将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尽快发展和完善适合我国护理学生的PBL教学模式,提高护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其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基础护理论文: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实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实验将80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随后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经过考核测评,实验组护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在护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能提高护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培训的效果,还能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临床护患沟通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实习前基础护理培训 临床实习是护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护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走向工作岗位重要的阶段。护生从学校走进医院,面临环境陌生及角色的转变,操作技能不娴熟,一时难以适应。为使护生进入医院后尽快地适应医院护理工作,笔者所在学校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以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增强护生的信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在培训过程中如何让护生既能融会贯通分散的基础护理技能,又能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还能在整体护理思想下运用护理程序去思考解决患者的问题,真正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这是在培训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培训模式更强调的是对培训项目进行正确无误的练习与考核,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更好地相结合,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应用于健康保健领域,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新模式。将该理念引入临床教学过程中,以临床路径为平台对临床医学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之为路径式教学法。本研究尝试将cnp模式引入到护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中,利用该教学法系统性、多维性、动态性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实施方法 2012年6月1日至15日,80名2009护理“3+2”高职实习前护生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实验组实施cnp教学方法,落实cnp教学要求: 第一,明确培训项目,根据培训目标结合临床,筛选临床典型案例设定临床护理路径图。 第二,学生科学分组,各选一名组长。 第三,培训前一周教师布置任务,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各组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第四,根据设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图自主进行模拟演练,教师指导。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示教、指导,学生练习。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满分100分,其中临床技能操作70分,理论30分,对比两组成绩。 从两种教学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以看出,实验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p 0.05,有显著性差异。详见下表。 1.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培养了护生评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必须要自己动脑思考遇到的问题,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许多学者认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靠“刻意的训练”。因此,在岗前培训中应用cnp教学法,以典型病例为导向,按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设定临床护理路径图,其中融入了护理基础理论、护理程序、专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模拟演练中鼓励学生向自己提出挑战性问题,引导护生去分析和评判,从而获得最佳的护理方案。同时护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的临床知识进行整合与运用,从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培养护生主动学习能力 cnp教学法以图表形式细化了培训内容和目标,护生清楚地知道每种案例每个阶段的护理重点和时间要求,这样就会促使他们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了护生在传统培训模式中的被动地位。并且临床护理路径图让护生明白什么时间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具有预见性。加之临床知识及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路径图中融会贯通,也大大增加了护生的自信心,从而真正提高了其自主学习性。 3.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有助于实现护生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无缝对接 在岗前培训中应用cnp教学法,不仅强化了临床护理技能,更让护生在临床护理路径图中体验到医院实际护理的运行规律和制度,从而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一个 面的了解。这样不仅缩短学校与实际临床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步入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增强护生的信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另外,这也是培养和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素质与道德观的一个重要环节。 4.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有助于护生充分体验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下,完成整体护理的过程 在实习前培训这个阶段,护生已学完所有的临床课程,但他们在知识整合与融会贯通方面欠缺,致使学到的很多知识处于闲置状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利用护理路径可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各种健康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教学,在模拟解决患者实际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在评判性思维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将分散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完成整体护理,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核心胜任力,从而为更好地走进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护理论文:本科护生参与 基础护理学 实验准备的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生参与《基础护理学》实验准备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08级本科护理专业班级中抽出1个班为实验组,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用物的准备;另外1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实验技术人员提前统一准备用物。结果 课程结束后,两组在统一时间进行护理技能评价和考核,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均相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生参与《基础护理学》实验准备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实验准备 基础护理学 护理教育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学习护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为保证护生更熟练的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我校护理系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指导护生参与部分实验项目的实验准备过程,探讨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式,以提高实验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2月~6月,从本校2008级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班级中随机抽出1个班为实验组(42人),由老师指导护生亲自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另外1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44人)。两组学生入学前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且均通过前期护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相同课程安排及相同老师讲授。 1.2 方法 实验组按照床号(3-4人/床)每次由1名同学提前半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次课的试验用物准备,并按照实验项目安排依次轮流,同时要求确保实验准备的质量。对照组按照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由实验技术人员在每次实验课前统一准备好本次实验所需用物,带教老师完成讲解和操作演示后,护生进行操作练习。两组实验带教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理念,且两组实验教学计划、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均相同。 1.3 评价 以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实验组问卷调查。 实验课程结束后,选取无菌操作技术、导尿法、注射法作为学期末统一考核项目,按实验用物准备、仪容仪表、技能操作、沟通交流、理论知识提问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总分以100分计算。 2 结果 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评价良好的占85.71%,评价一般的占14.29%;对照组对教学方法评价良好的占63.64%,评价一般的占36.36%。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91.26±3.16分;对照组86.94±3.8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实验用物准备是《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中的重要内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中实验用物均由实验技术人员课前统一准备,护生用不着查资料、思考及创新,影响了护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抑制了护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1],导致护生常课后机械记忆用物名称及用途,或忽视其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而通过护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在相对轻松的氛围和老师的讲解中提前认识实验用物,可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求索,大大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护生在实验课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自信和大胆,操作思路更为清晰,操作过程更为流畅。 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参与实验用物的准备,可有效促使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课内容,巩固强化理论知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护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后,在试验课带教老师提问时回答更踊跃,对课本内容更为熟悉;在实验考核中理论知识提问部分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由此说明护生并不是机械的将实验用物分类整理,而是通过提前对理论课的复习和实验课程的预习后,将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验操作流程有更整体更系统的认识,深刻理解每件实验用物的用途及必要性,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护生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是护理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2]。指导护生参与《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的用物准备,一方面有助于加强护生实验操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护生自己主动思考提高评判性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可作为改革护理实践教学的方式之一,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护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 基础护理论文:实践优质护理服务 从落实基础护理开始 【关键词】 优质护理;落实;基础护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是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以整体护理为根本的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这是新时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卫生部在今年初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我科为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号召,开展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 1 基础护理的理念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掀开了现代护理学的历史,现代护理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的重心由“疾病护理”转变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甚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护理活动更注重人的整体性、自主性、生命内在质量的提高。在护理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水平,以科学的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以独立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新理念渗透到护理实践的各个领域,从而推动护理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推行基础护理服务的意义 加强落实基础护理,可以协调、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患者需求,进行健康教育,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总之,做好基础护理,既要有现代护理学的新观念,又要有丰富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知识,真正解决患者的需求,从而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内涵,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提高全程护理质量,得到患者的认可,使护理工作更完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 落实基础护理的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我科收治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老年患者较多,患者大多病程长、并发症多,需多次住院以控制病情发展。患者首次入院时,护理人员均要做到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患者入院的15min内备好床单元,妥善安置,完成病史采集,做好入院宣教。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虑,建立信赖关系。 3.2 实施亲情护理 我科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细节体现品质,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把“亲情”融入护理的全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关怀、尊重的服务理念,在亲情护理行为中,给患者一种依赖感、亲切感和安全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1)密切护患关系,加强沟通,让患者产生亲切感。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职务给予相应尊称,避免直呼床号与姓名,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了人文关怀。(2)加强科室间协调工作,对年龄大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外出做检查及治疗时,由医护人员或陪护先进行预约,然后用轮椅陪同推送检查,避免了患者到处找地方及排队,等候时间长引发的其他危险因素发生。(3)建立军人住院登记本,在节日或生日期间主动送上一张贺卡、一束鲜花,出院后不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延伸护理关怀。(4)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患者满意度。组织护士进行“练兵”活动,定期进行业务考核,让每个护士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对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可采取点名护士为其进行操作,让患者得到满意服务。 3.3 创建“温馨”病房 保持病室及走廊安静整洁,病室物品放置有序,让患者住院期间有家一样的温暖,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护理人员淡妆上岗,微笑服务,每天坚持两次扫床,及时更换脏被服,保持床单元整洁;床头设有呼叫铃,患者如需帮助,按铃,护士会立即赶到帮忙;病室走廊悬挂我国古代名医的画像及简介,体现中医的专科特色;卫生间标有醒目的安全温馨提示,防跌防滑,减少了意外发生,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住得舒适,能放心接受治疗。 3.4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晨晚间护理,每周一进行一次生活护理,保持患者“三短六洁”,协助卧床患者洗头、理发、擦澡等;为行动不便的病人订餐并协助开饭;指导并帮助卧床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翻身叩背及床上关节运动,解决患者的自理缺陷问题,鼓励自主活动,增强其自理能力。在对患者的亲切接触中,可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及时的病情动态信息,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融洽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3.5 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为使患者能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我科制定了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计划,由责任护士定时进行健康教育。责任组长每月组织一次健康教育,讲解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指导,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控制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4 总结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要更好地实践优质护理服务,必须从落实基础护理开始,只有认真落实基础护理,才能更好地把优质服务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个护理人员心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我科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亲情护理,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创建温馨病房,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休养环境的同时,还带给患者全新的健康理念和被尊重、被关注的良好感受,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优质的护理。 基础护理论文:开展优质服务做好基础护理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通过对护理服务的研究,优质服务及基础护理的开展,来塑造护理人员的新形象,从而提高各科室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某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由此来研究分析基础护理的准确性。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有强烈的服务理念,在营造温馨的服务氛围的同时,能提供人文关怀服务,做好每一个细节,并注意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结果: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向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护理人员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拓展护理服务的新内涵,塑造护理人员的新形象,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专科护理的质量,从而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 【关键词】 优质服务;基础护理;临床意义 基础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压疮护理、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口腔护理等,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的的主要内容。医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是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本文将就五种基础护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做简单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基础护理的研究对象 2011年1月,某乡镇医院按照比例选取了9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水平以及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待患者的态度等。其中,共有医生35名,护理人员61名。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对基础护理都保持着科学的态度,这表明医生与护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极为明确。调查结果证明,加强医护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是理清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的关系,提高医护人员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服务的重要因素。 2 五个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含义 2.1 压疮护理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应时刻防止压疮的紧急发生,这也是急诊科科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晚间护理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在护理的过程中进行操作。而要想使晚间护理的服务效果达到目标及需求,要想满足患者的要求,就要在护理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并据此制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再认真地加以实施。 2.3 生活护理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其内容包含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诊疗期间,患者都是需要被关怀和照顾的。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从患病到痊愈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环境、卫生、睡眠、活动等生活内容进行精心合理的安排。 2.4 晨间护理是为了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再次发生,使患者在护理中体会到清洁感和舒适感。医护人员应该在对患者的病情加以了解和观察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治疗和诊断。晨间护理的主要内容便是保持患者病床和病室的清洁卫生。 2.5 口腔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有利于其进行住院治疗及恢复健康的,应积极应对。口腔护理一般采用含漱与刷牙的方式,来预防口腔内微生物的增长或抵触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清除口腔异味,使口腔内部清新与舒适的目的。 3 分析与讨论 3.1树立新理念,拓展新内涵 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是乡镇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护理部要积极宣传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全院护理人员更新观念 ,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 3.2 塑造新形象,提升综合素质 医院应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利用工余时间进行职业道德、礼仪、心理、护理理论、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使医护人员自身的仪态、语言、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有明显的进步,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 3.3 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措施 3.3.1 营造温馨的氛围 注重乡镇医院的文化建设,将现代人文文化融入环境中,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营造舒适的环境,使患者身心愉悦。 3.3.2 提供优质的服务 把患者的需求作为首要任务,以优质的服务流程来完成患者的需求,以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为目标,用以检验服务的实际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3.3 注重细节服务 在细节上做文章,让细节成就精品。坚持推广人性化的服务,让每一份真情填满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在各科的看诊室放置饮水机和一次性水杯,提供给患者使用;在每个看诊位提供患者放置私人物品的空间。 3.3.4 加强沟通和理解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要积极沟通,护理人员要多理解患者的痛苦,给予患者除治疗之外更多的服务,在心灵上多加关爱及慰藉患者。 4 结论 4.1 创新护理模式,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4.1.1 我们现有的护理模式与世界先进的护理模式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并不符合我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追求理念。思想观念对护理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乡镇医院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把基础护理放入护理工作的概念里,这也是对基础护理质量确切有效的保证。 4.1.2 加大对生活护理的管理力度,将基础护理列入各级护理管理者的质量监控之中,强化基础护理的质前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 4.1.3 实行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拓展护理服务新内涵,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并激励护理人员通过多种途径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和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丰富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尤其是心理学、伦理学、交际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知识等,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专科护理的质量。 4.1.4 低投入高产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介于当今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及医疗机构的日益增加,医疗系统的竞争极为激烈,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取得患者的信任,乡镇医院才有深度发展的希望。为了在激励的竞争中取得胜利,乡镇医院必须扎实稳打,保持和谐发展,让人性化服务为乡镇医院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乡镇医院异军突起的核心竞争力。 基础护理论文:运用Excel表格管理护理人员基础档案初探 随着数字技术平台的日趋流行,医院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将由传统的人工管理进入计算机管理的状态,通过运用excel表格对护理人员信息资料进行管理,不仅具有易学、易用、效率高、资料永久性保存、改写启用方便的优点,而且减少了存储空间,达到了快速运算、快速查询的目的,使护理资料的管理更加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未购买护理管理软件的中小型医院均可使用。我院护理人员信息库的建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现将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1 基本资料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我院护理人员由2005年的257人增加到现在的730人,护理部除了监督检查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外,由于大批新护士的进入,组织落实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与技术训练成为护理部工作的重点。为了更好地掌握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我院选派专人对全院护理人员的各类资料进行了完整的收集,运用excel表格对人员进行宏观控制,达到了合理分配、动态调整的目的。收集资料如下:人员基本信息、职称变动时间、各年度考核内容及成绩、继续教育、论文及科研成果、奖惩登记、外出进修、担任授课、开展新业务、差错事故、出勤情况等。 2 信息分区 2.1基本信息区 包括科室、姓名、出生年月、族别、学历、毕业学校、注册情况、注册号、政治面貌、参加工作时间、来院时间、任职情况(在职或聘用)、聘用时间。 2.2职称变动区 职称变动年限及所任职称(例如:2001护理师、2006主管护理师)。 2.3技术考核区 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的考核时间、内容、成绩及名次(例如:{2006.9吸氧95、36}),即第三季度考核吸氧技术,成绩95分,排名36名。 2.4附加项目区 继续教育、论文及科研成果、奖惩登记、外出进修、担任授课、开展新业务、差错事故、出勤情况、新来院人员的轮转等。 3 功能及运用 3.1准确掌握人员变动 近年我院面向社会招聘大量护理人员,护理队伍的不稳定成为护理管理的难点,由于各种原因护理人员流失频率高,手工书写的护理人员花名册经常进行修改,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运用excel 表格具有“填充柄”的功能,将内置序列号批量填充,快速输入序列号,准确掌握人员变动情况。 3.2项目分区清晰,人员对位准确 在excel 表格窗口菜单选项中进行任意拆分或冻结窗格的操作,使工作表清晰明了,方便查询。 3.3灵活运用自定义筛选 在excel 表格数据菜单选项中选择自动筛选功能,对上述各信息区所包含内容可进行任意点击,有利于管理人员查询各区间人员情况;利用自定义选项可以方便查询任意年度区间人员情况。 3.4简化护理人员考核分析程序 利用excel 表格自动求和(∑)按钮,在技术考核区可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自动筛选对分数区间值进行设定,求出各分数段所占比例,对各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及评价,也可通过执行“格式条件格式”,在弹出的“条件格式”对话框中,让数据显示不同颜色,对成绩进行分析,加强了对护理人员三基三严的管理。 3.5快速切换工作表,方便查询 利用excel中三表“嵌套”成一表的工作模块,可快速切换工作表,查找信息方便快捷。 4 运用体会 4.1具有科学性 护理人员技术档案由护理部统一管理,有助于护理管理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业务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同时为护士今后的晋升、考核、评优、解聘提供客观公正的参考依据。 4.2具有动态性 档案记录着每一名护理人员从到医院那天起的工作、学习、技术考核、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的历程。所有资料由护理部设专人负责对具体内容及时进行补充完善,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以确保各项数据的连续性。 4.3具有系统性 信息库为每位护士建立了基本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及各项附加项目区,包含了护理人员的全部工作学习情况。 4.4具有及时性 一是能随时查阅、打印、补充各种信息并获取资料,及时作各种登记、统计工作;二是管理者能通过信息表及时掌握全院护理人员情况,作为奖励、任用、晋级、晋职的参考。 4.5具有准确性 操作方便快捷,获取资料及时,如在护理人员晋升职称时,都要填写护士的基本情况和业务技术状况,以往是发各种表先让护士填写,再进行汇总,既麻烦,又影响护士的工作。应用excel表格使上报的数据及时又准确,而且避免发生遗漏。 护理人员档案信息库的建立,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往的文档式管理,资料占空间较大,经常因管理不善造成资料丢失,查阅费时费力,存档资料书写因管理人员不同,格式及字体各异,不统一,不规范。运用excel表格对护理人员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内容更新、更准确及时等优点,不仅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且有力地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基础护理论文:基础护理对策探讨论文 【摘要】加强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不断缩小医药收入的比例,转变传统的“重医疗轻护理、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观念,卫生部强调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及相关服务规范性要求,为临床护理工作今后发展的走向指明了方向,我院从加强基础护理服务管理入手,把临床护理和常规服务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倡导科学的医院文化,引导医院全员护士角色转变;建立基础护理服务的情景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适宜医院管理的监督、考核办法,引入正负激励机制。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基础护理医院文化角色转变激励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药收入比例的缩小,传统的“重医疗轻护理、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等观念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自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及卫生部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相关服务规范以政策性文件出台后,我院从基础护理管理上下大功夫,运行以来,患者对医院的医护满意度由原来的92.1%上升到97.3%,医疗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就加强临床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策略。 1、要从加强基础护理服务管理入手,把临床护理和常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护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护理服务的科学实施是目前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基础护理服务往往是患者直观感受、且是医院良好形象的体现,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容易忽略、甚至是不屑去认真做的事情。因此要从强化管理入手,明确分级护理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要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分析医院基础护理服务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基础护理试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责任制;护理管理者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贯彻、督导的作用,要努力改变医院“护理配置不足,护理文书繁杂,工作任务繁重,基础护理服务难以满足患者需求”的不良现状,减少护患矛盾,使患者对医疗水平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 2、要倡导有科学理念的医院文化,建立有特色的护理工作新模式。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和精髓。优秀的医院文化不仅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约束性,更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确立,便会呈现潜在、稳定、持久和广泛的作用[1]。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开展临床护理管理,就是要建立独特的医院文化,要有国际化的先进护理理念,这将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来保障促进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要从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宣传入手,既取得公众理解、又争取政策支持。 医院医务科、护理部要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需求,积极配合医院协调各个科室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再集中、再调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辅助科室的护理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重归护理岗位,改进护理排班制和工作流程;要实施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并实施考核,绩效要倾斜到临床一线,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3、要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护理工作者,引导医院全员护士角色转变。面对角色新改变,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我国首次将护理教科书中有关的基础护理内容上升到政策性高度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基础护理工作规范》和《常规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行)明确了护理工作方向、更新了护理服务理念,让护理人员了解当代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做些什么?要注意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目前医院招录的非在编护理人员较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需要系统的培训,才能达到基础护理工作规范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护理部举办多期加强工作责任感、医德感、和患者的亲密感及良好沟通的技巧和适宜方式的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将有助于患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 4、要建立基础护理服务的情景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情境管理模式”理论认为我们在管理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而改变我们管理的方式。要建立情景管理模式,进行因势利导,比如我院开展的“优质基础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选择了开展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较多的神经内科、骨科、烧伤科作为第一批示范病区,为患者提供无陪护服务,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行护理组组长负责制,床位护士、辅助护士和护理员协助配合,护理员工作为护理人力不足的补充,不同层级的护士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完成相应的护理任务,达到全程化、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取消一般患者护理记录,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根据护士执行愿意程度,采取参与、支持、授权、命令四种领导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超级秘书网 5、要建立适宜医院管理的规范、监督、考核的新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制定标准、执行标准是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不论推行任何形式的质量管理模式,都是以制定标准、执行标准为基础展开的,都要重视标准化工作[3]。护士长每日负责常规工作及各项基础护理措施落实和执行标准情况,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周按本院制定标准检查一次和不定期检查,基础护理试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适时进行督查、考核、研讨、评价,鼓励一线医务人员注意发现医院设施、流程安排、制度实施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挖掘工作中的良好建议[4],以促进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扩大基础护理示范病房工作,达到全院推进。同时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试行)》的要求的标准,制定“入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收集、整理、和归纳“调查表”新反馈的患者的建议,修订医院的基础护理细则,改进护理工作。 基础护理论文:提高基础护理教导刍议 首先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爱自己的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放学后,和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这样学生才能尊重你,才能接授你传授的知识。解除师生间陌生和惧怕的心理,针对那些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尽量避免严厉的指责和排斥,而是走进学生们的心里,尽量找出不学习的根本原因,解除影响学生学习的压力因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兴趣,才能上好基础护理课程。 做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护理专业有一定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能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并认识护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护理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和护理,既有分工,又有紧密配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认识,在讲胃肠活动的观察及异常变化时的护理时,特别要讲清楚护士为病人进行二便的护理的意义,在于观察病人排泄物的性状、量、颜色、气味等。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护士工作有很强的科学性,不但体现对病人的关怀,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大小便的观察能够发现排泄物中的异常变化及时为病人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善于提出问题,重视激励因素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尽量让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而活跃。在授课时,营造学习的氛围。要善于提出问题,即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锻炼了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们展现自己的机会。即使答错了也要对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都会积极参与每一个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学生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护理技术操作理论,使学生练有基础。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原理、原则、重点、难点,要讲深讲透。要用具体事例加以阐明论证,并充分联系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操作要领力求简单明了。 这样使学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而达到正规、系统、熟练与全面掌握的目的。授课时,要注意激发学生能够积极思维和自觉掌握知识。教给他们思考问题和推理问题的方法。如讲完脉搏测量后,就提出短绌脉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理解脉搏短绌是由于心肌收缩强弱不等,当心肌收缩弱与心输出量少时虽可以产生心音,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搏动所致。因此,启发学生要同时听心音以判断病情。断进行质量改进的效果,进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从该次实验结果也可以看出,通过绩效考核,护士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指标均高于对照阶段(P<0.05)。 护理管理者根据护士的考试结果,对护士进行培训与管理,并不断监督,定期检查和反馈,可以更好地改进和规范护士的行为,使护理人员产生了提高自身业绩的动力,并相互学习与督促。同时,绩效考核以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为原则,将护士的工作效果与工资合理分配,可以更好地激励护士学习和主动服务的热情。从实验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验阶段,护士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绩效考核还将临床护理管理进行了标准化,且更加科学,其不再以以往的任务完成为标准,而是以护理效果、护理质量为标准,进而完善护理管理。但是,通过2011年的绩效考核制度我们也发现了几点影响因素:首先,护士要提供给患者多种护理服务,每种护理均有各自的测量方法,且有较多的潜在活动,因此缺少反应护士整体服务的指标。其次,护士提供给患者的护理服务,为个性化的且复杂的,护理绩效单纯从结果,或者过程进行评价,均不够客观,需要综合考量。 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护理服务质量与取得的结果并不存在绝对一致。因此,在绩效考核制度中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完善;其次,要完善各项评价体系,加强监督力度,并增加考核对护理人员的激励作用。同时还要重视绩效反馈,护理管理者要建立更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针对不同护理层次进行不同指标的制定,使绩效考核与护士岗位、技术、责任大小、质量、强度、值得道德等彼此符合。 作者:苏洪莲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 基础护理论文:新生儿的身体基础护理介绍论文 1.头发的护理 为防止头皮上皮脂淤积,你应该每天用软毛刷和少量婴儿洗发剂给新生儿洗头发.为防止鳞屑的生成,即使他的头发很少,你也应该将婴儿的头发梳开.如果头皮上已有皮脂淤积,在他的头皮上抹一点婴儿油,第二天早晨再洗掉.这样可以软化淤积的皮脂,使其变得,松动而且容易洗掉.不要试图用手指将其抠下来. 大约12到16个星期后,每天用水给婴儿洗头,每星期用一二次婴儿洗发剂.你可以像托球一样托着婴儿(如果婴儿很轻的话)或者你也可以坐在浴盆边缘,把孩子放在腿上,面对着你,但是小心不要把洗发剂弄到婴儿的眼部.不用担心新生儿的囟门,囟门的上面是一层结实的膜,如果你轻轻地,就绝不会碰伤它的.你不必揉搓他的头发,现在的去垢剂几秒钟就能把灰尘和油渍从头发上清除掉,所以你只要使洗发剂形成泡沫,数到20,然后再将其冲掉即可.洗一次就行了,洗过后,婴儿的头发就是干干净净的了.只要将毛巾浸到温水里,然后取出用它擦婴儿的头发就可以把婴儿的头发洗干净.尽量将泡沫冲净,用毛巾的一角擦干他的头发,注意不要盖住婴儿的脸,否则会使他呼吸困难,并且感到恐惧. 2.皮肤的护理 新生儿不需要肥皂.肥皂是一种脱脂剂,而婴儿的皮肤很娇嫩.他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所以6个星期前只能用水洗.6个星期后,可以用你选择的任何一种肥皂.你也许想要试试一种特别的液体肥皂,这种肥皂只需加到洗澡水里就行,无须冲洗.一定要用沾有肥皂的手指好好地擦洗过所有的褶皱,然后再冲洗干净.将皮肤彻底揩干,潮湿的褶皱部分非常容易导致发炎;绝不要使用爽身粉. 3.眼睛的护理 给婴儿清洗眼部的时候,先把几个棉球在湿水里沾湿,再挤干水分,擦每一只闭上的眼睛的时候都要换一个新的棉球,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 4.鼻子和耳朵的护理 鼻子和耳朵是具有自净功能的器官,所以你不要试图往里面塞什么东西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扰它们.往鼻孔里或者耳朵里塞棉球大小的东西只会把原来就在那儿的东西推到更往里的位置去.让里面的东西自然掉出来的办法要好得多.除非有医生的指导,否则绝不要往婴儿的耳朵或者鼻子里点药.即使你看到了,也不要试图从婴儿的耳朵里往外掏耳垢.耳垢是外耳道里的皮肤的天然分泌物.这种东西是抗菌的,它还能防止灰尘和细小的砂石靠近耳鼓.有的婴儿的耳垢比别的婴儿多,但是掏出来只能使耳朵分泌出更多的耳垢来.掏耳垢会使耳朵发炎,所以不要管它,如果你对此感到有些担心,那么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下.用湿棉花给婴我清洗耳朵和鼻子. 5.指甲的护理 大约三四个星期以内不用给婴儿剪指甲,除非他抓挠自己的皮肤.指甲软的时候最容易剪,所以把婴儿抱出澡盆的时候,准备好一把钝的小剪刀.如果马上就剪,可以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把手指甲和脚趾甲都剪好.但是,如果你害怕给婴儿剪指甲,那就等他睡了再剪.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将他的指甲咬掉,因为你的嘴巴会对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很敏感的,绝不会伤到他. 如果你想要用剪刀,就让婴儿躺在一个平坦的地方,温柔地对他说着话,然后按照指尖的形状轻轻地剪掉指甲.超级秘书网 6.肚剂的护理 婴儿一出生脐带就会被夹住并立刻剪断,只留下5-8厘米的根部.过几天,脐带就干枯了,然后它会脱落. 医生或许会建议你每天用消毒酒精和消毒棉球轻擦脐带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盖好.尽量多让这一部位通风,因为这样有助于加速收缩和痊愈.如果你发现有发红,液体流出或者其它感染的症状,请向健康顾问或者医生咨询.不必等到脐带痊愈之后才给婴儿洗澡,只要洗澡后把它彻底揩干即可. 有的婴儿患有脐疝,但一般一二年内就会痊愈.如果你的孩子患了脐疝,而且还不断扩大或者总不见痊愈,那么请看医生. 7.生殖器官的护理 绝不要试图扒开女婴的阴唇去清洗其内部,只要清洗外面包尿布的部位即可.然而,清洗包尿布的部位的时候,你应该注意要从前面向肛门方向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肛门排出的细菌扩散到膀胱,导致感染的危险. 在为没做包皮环切术的男婴清洗时,绝不要将包皮拉上去.只要正常清洗外面包尿布的部位即可;包皮会在三四岁时自然缩回. 如果婴儿被割除了包皮,家长务必要留心观察阴茎是否流血.做过这种手术后,有的把阴茎包起来,有的则不包,但是不论是包还是不包,医生都会给你特别的指点,告诉你该怎样给孩子洗澡和特别护理.割除包皮后几天之内,阴茎一般都会肿胀并且稍微有点发炎,偶尔还会流一点血,这些情况是正常的,很快就会过去.然而,如果持续流血或者有感染的症状,请咨询医生. 基础护理论文:基础护理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基础护理;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们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基础护理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1创造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兵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学兵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员在基础护理授课过程中既要把操作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又必须完成各项操作示教,而有些教学内容又比较抽象、生涩难懂,加上教员不停地板书和枯燥的讲解容易使学兵学习兴趣不足,甚至感到乏味。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声、光、色及动画等多维度刺激学兵感官,吸引其注意力。如以视频、录像演示常用插管术操作方法,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加深了学兵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直观有趣。 1.2解决重点与难点内容多媒体可帮助学兵建立全面的、多感知的、形象化和多维的知识体系,把平时教员说不清、道不明,学兵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如在基础护理各种给药方法教学中,静脉输液法、注射部位的选择、进针手法是重点内容,传统手段教学中,尽管教员讲授时娓娓动听,学兵也只能是凭空设想,而终难知其究竟。我们将注射部位的血管、神经与肌肉的解剖图扫描入计算机,制成动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清晰地展示出来,阐明了注射部位选择的重要性,诠释了进针角度选择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分解动作的讲解,尤其能够突出演示局部进针的动作,使教学重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础护理日新月异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临床,课堂上如不纳入新的知识,学兵上岗工作后就要落伍。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大大节约了教员课堂写板书、画图、列表、擦黑板的时间,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无效占用,缩短了等量教学内容的传授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又能使新知识更多更快地走入课堂。 1.4便于教学资料的使用与保存多媒体教学课件可打包储存于移动硬盘、优盘或制成光盘,省去教员携带投影、幻灯、挂图、模型等多种教具;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修改课件内容;可将老旧、色彩失真的幻灯片、教学录像片等用扫描仪、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重新编辑与保存,既可有效利用教学资料,又能长期保存有价值的教学资料。 1.5促进教员提高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每位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除努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钻研教学业务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与多媒体制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原理,制作出高质量的、深受学兵喜爱的多媒体课件。我部自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教员的素质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教员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以充分调动。 2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兵记课堂笔记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与快捷性,课件包含的信息量大,课堂教学速度成倍提高,学兵容易出现“跟上教员讲解,就记不上课堂笔记”的情况,从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听教员的讲解分析。因此,教员必须注意合理安排课件的信息量和课堂教学进度,及时观察学兵的听课反应,掌握多媒体播放节奏,简繁得当,每个画面尽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便于学兵记录,给学兵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课后多与学兵交流并听取意见,使多媒体课件始终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地“跟着课件走”。2.2长时间注视屏幕容易产生视疲劳课后调查显示,40.5%的学兵反映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大,长时间注视屏幕容易疲劳。提示教员要注意多媒体课件使用的量与度,课件制作要突出教学主体、设计简单明了、色彩搭配合理。 2.3教学中与学兵的交流相对减少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员常常受限于电脑前,忙于操作鼠标、演示课件,无暇顾及学兵听课反应,导致与学兵的情感交流减少,缺乏课堂互动,无法调动学兵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因此,教员应适当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始终坚持把学兵这个教学主体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教员的能动性主导作用。应重视教员与学兵之间的交流,避免把现代教学媒体当成教学机器,教员则成了只会操作键盘的“机械手”。超级秘书网: 基础护理论文:实训室开放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有序实训室开放对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1~10班449名学生和2015级高职护理1~10班491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自主联系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实验组采用有序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成绩84.06±8.40,对照组的基础护理成绩为79.25±9.5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有序实训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条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解决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有序实训室开放;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1引言 当今社会对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特别是要重点培养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1]。随着着学院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学校实训场地及资源不能适应快速增加,护理技能实训课时少,仅仅依靠课堂开放的时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动手机会,必然影响到护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从而影响到毕业生质量和就业能力,满足不了临床岗位需求[2]。因此需要有序实训室开放,为护生提供了自主训练、反复强化训练的机会,充分挖掘潜能的空间,来提升护理操作技能,为临床培养出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1~10班449名学生和2015级高职护理1-10班491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学生均是参加高考入学的专科学生,平均年龄、入学成绩、基础课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方法 2.2.1开放方法 对照组班级根据自己的自习时间,自愿原则到实训室联系练习基础护理操作,学生自主练习和管理。实验组由实训室统一在周一、周四晚上、周五下午、周六、周日对护生有计划有序对各个班级开放,借鉴医院“三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实训室教师—志愿者—护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主要由护理中心实训室志愿者团队进行开放前、中、后管理,老师协助督导。制定实训室开放方案和实训室开放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实训室开放有序进行,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2.2.2研究评价 比较对照组2014级高职护理的449名护生和2015级高职护理的491名护生的护基操作技能,由医院和学校共同制定的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操作评分标准,由相同的监考老师对相同的常规10项操作进行考核。再通过问卷调查护生对有序实训室开放前后满意度进行对比。 2.2.3统计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表,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量资料采用均差±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3结果 3.1实施有序实训室开放前后护理技能成绩比较 2015级护生的总平均操作成绩明显高于2014级护生,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 0.05). 3.2实施有序实训室开放前后学生满意度情况 实施后学生的满意度(除卫生管理外)均高于实施前,两者比较有差异性(P 0.05). 4讨论 4.1有序实训室开放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基础护理课程教学进度,针对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实训室开放方案和管理制度,有计划在周一至周四晚上、周五下午、周末双休日向学生定时开放相应的操作项目,弥补了护理技能实训课时少的问题。通过实训室课外开放模式的改革,为护生提供了自主训练、充分挖掘潜能的空间,反复强化训练,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护理操作技能,也训练了护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达到了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4.2有序实训室开放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序实训室开放安排的操作项目和时间,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紧密配合,学生自主练习,护理中心实训室志愿者辅助指导,有利于强化操作技能,为临床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从表1来看,有序实训室开放后,实验组2015级护生基础护理技能成绩为84.06±8.40,对照组2014级护生基础护理技能成绩为79.25±9.59,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较实施前的技能成绩有明显提升。 4.3有序实训室开放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有序实训室开放,主要由从护生择优选拔的护理中心实训室志愿者进行自主管理,老师监督辅助管理。志愿者根据训练项目,从准备物品开始到物品交接、实训室开放训练中操作技能指导、安全管理、训练课堂纪律、训练结束后的物品整理归位,必须全程参与,这样充分训练了护生的方法、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3]。 4.4有序实训室开放改变了传统的实训室管理模式 护理实训室对护生的周一、周四晚上、周五下午和周末开放,改变了原有实训室的管理模式,借鉴医院“三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实训室教师—志愿者—护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也锻炼了学生管理能力、沟通交流、随机应变能力、团队协助能力[4],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表2也可看出,有序实训室开放后,学生对实训室开放管理的满意度除了卫生管理,其余满意率均有提高,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护生对有序实训室开放的管理模式是非常认可的。总之,通过有序实训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条件,在提升学生操作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交流沟通等综合职业素养,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实训室管理模式,基本解决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为临床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值得推广和应用,但是满意度都还不算很高,还需探讨更好的管理方案和开放方案。 作者:黄永先 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附属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础护理论文: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分别以班为单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选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选用同伴教育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学生操作技能平均分为(96.43±3.56)分,对照组操作技能平均分为(84.28±5.72)分,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分别为95.83%和66.6%,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同伴教育能够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传统教学;同伴教育教学法;应用效果 0引言 同伴教学是用于检验学习者及其同伴对于内容的掌握与分析的一种教学策略,简单却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参与[1]。同班教学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以小组为单位,同伴教学者为核心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来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升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护理教学质量,研究中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分别采用同伴教学和常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教学质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按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人,其中,观察组男性学生13人,女性学生11人,年龄为22~24岁,平均年龄为(22.9±0.9)岁;对照组中,男性学生为12人,女性学生为12人,学生年龄均为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3±1.1)岁。将两组护理学生的年龄、性别等进行相应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学生给予常规护理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相关培训;观察组学生采用同伴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具体方法:首先,遵从学生意愿进行分组,8-10人一组,选择责任心强、自学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其次,同伴教育者在上课前进行自学和教学,加强练习,提升其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再次,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考核,在开课前,对同伴教育者进行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实行责任制;最后,每个小班选取由2名同伴教育者分角色进行集中示教,指导教师针对细节进行完善,以小组进行学习,下课前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布置本次实训内容作业 1.3观察及评价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实习学生的护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满意度。在护理教学结束后,以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进行评价,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病患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选择(±s)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结果 研究中显示,观察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为(96.43±3.56)分,对照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分为(84.28±5.72)分,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分别为95.83%和66.6%,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 3讨论 过往诸多研究中表明[3-4],护理能力水平作为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体现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临床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各方面的水平,是考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总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对学生日后护理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护理基础知识,提升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同伴教育教学法作为一种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护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的特点是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护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来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在操作时,教师首先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再由同伴教育者对小组内成员进行教学和讲解,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对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效果的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同伴教育教学法作为护理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同班教学者作为该方法中重要的环节,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小组学生进行指导,能够在有效地实践内尽可能解决教学问题,提升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在同伴教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的提升有利于师生间关系融洽,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本次对同伴教育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的研究中,观察组学生操作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对学生是传统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效果不佳;同伴教育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自发寻找答案和正确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操作的信心。结果这充分证实了对同伴教育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护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护理能力,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同伴教育能够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使整体教学环节更加完善,使护理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升学生满意度,可在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金莲 任华蓉 左春芳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 基础护理论文: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思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高职护理专业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期与挑战。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就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用的教材、授课教师、实验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认为只有建立适用于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课模式,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护理服务对象、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对于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优化护士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1]。高职护理专业迎来了巨大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只有进一步加快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新型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医学基础课对高职护理教育而言,是职业技术课的必修基础课程,怎样建立职业基础与护理职业技术课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基础医学教育作为高职护理教育的基础,其成败直接决定了护士专业素质的高低,因此,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就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现状 护理职业教育因其自身特点课程改革相对滞后,一些院校在不断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改革,但仅限于满足学制要求而削减教学内容,总体上仍未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护理设课及教育模式,这种现状越来越不适应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办学特色。目前,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1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 不同院校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在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方面差异很大,对于同样的培养目标,使用不同的课程设置,导致最终的教育效果大相径庭。目前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仍然存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学时分配不合理,基础课负担过重,课时数占总课时比例过大,学生专业课课时数相对不足,导致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受限。基础课各课程多强调单科的系统完整性,知识过细、过繁,过于强化学科,课程体系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为本科或临床专业的压缩,内容局限于固定教材、大纲,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与护理学无关的内容较多,严重脱离临床,更忽视了与其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联系,造成授课内容交叉重复,缺乏临床实用性,专业针对性差。 1.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的为前提、教学原则为指导,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共同进行的一种具有某种特定秩序的教学活动,是开展教学的纽带和方式。为了赶进度,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我国高职护理专业仍多采用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职业素养及良好医德的形成,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员的需要。 1.3使用的教材 教材编写总体上不能适应护理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针对性差,与护理实践联系不密切。护理专业以往多选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的通用教材。近年来,已经意识到这点,尝试改编已有的基础课教材,力求适用于护理专业,个别出版的教材增加了基础与护理临床的结合内容,但多数教材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可读性差,不利于学生的系统性自学和阅读;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内容太多,具有自己独特核心价值的内容较少,缺乏系统性;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2]。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差,滞后于临床,难以满足临床护理的要求。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交叉重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4授课教师 多数教师缺乏护理的临床经验,而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在基础医学领域往往缺乏深厚的知识底蕴。高职护理院校逐年扩招,护生人数多,专业基础教师的队伍并没有扩大;基础课教师每天忙于教学而到临床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不足,造成理论与护理临床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按照整体护理思维的框架教学,不能将临床护理学的新进展、新方法、新技能充实于课堂教学上,跟不上临床快速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滞后于临床实际。 1.5实验教学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医学实验室功能、结构单一,实验教学依附于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认知问题,实验课由各教研室负责,内容多局限于一些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教师实验教学理念陈旧,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人体系统知识被人为分成的诸多学科所分割;实验内容安排欠合理,多年来重复做固定的实验;实验课时安排偏少,只强调实验课的开出率,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操作机会少,忽略了实验课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均与高职护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 2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尝试 2.1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专业性强 我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对基础医学课课时进行调整,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护理学科之间的衔接与有机融合。以“基础医学知识专业化、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化”为原则,寻求改革切入点,形成能力本位、淡化学科设置课程的基本思路。保证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保留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为后续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国外普遍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有机融合”的教育理念,国内本科教育中进行了部分尝试[3-5],国内高职院校也应根据班级人数、不同教学内容,适度引入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来实施课堂教学,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实践反思法、角色扮演、调查汇报、目标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发现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做法。我校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实践,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总结、归纳、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恰当选用、整合教材,编写校本教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选用针对性强与适应性好的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知识构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应淡化学科或课程意识,删除重复的、不必要的理论内容,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通过相互渗透,使学生及早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6]。为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我校将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传统的人体生理学、组织胚胎学与人体解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将传统病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整合为病因病理学基础,自编教材,在护理专业使用,效果良好。 2.4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对于高职基础医学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使学生了解最前沿技术、新知识、新技能,我校基础课教师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老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下临床进修实践;并安排基础课教师定期听护理专业课;定期组织联合教研,教学相长。同时,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有计划地组织落实教师培训制度,让教师不断“充电”。采用自身培养和外出培训相结合方式,不断创造对外交流机会,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进修交流学习。力争培养一支任心强、教育能力强、业务水过硬的教师队伍。 2.5实验教学改革 2.5.1整合、优化实验。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断建立跨学科间相互融合、渗透,我校基础医学教学部将原有教研室的独立实验室进行重新合并重组,成立了综合性的形态实验室和机能实验室。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和优化实验项目,替换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并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开虚拟实验。考虑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实验教学有极大相通性,将原有的课内实验取消,进行实验整合、优化,单独为护理专业开设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统一排课,提高设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体现护理专业特点。 2.5.2加强实践操作考核。为改变护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我校将以往单纯过程评价改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由原来的实验报告、出勤、提问、作业等评价成绩,增加了期末实验操作考核,部门统一组织,教师协作完成,考核项目如:基本常用手术器械识别、血压测量、心音听诊、标本辨识等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结合护理专业的自身特点,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从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师培养、实验教学等方面全面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建立适用于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课模式,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 作者:蔡凤英 沈华杰 李树香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教学部 基础护理论文:高职基础医学临床护理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目的:基于“岗位胜任能力”高职护理专业实施系统课程体系整合的教学改革,教改班学生在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所需时间、适应医院的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所需时间、能较好地进行护患沟通、熟悉某科室的专科护理操作、根据疾病知识为患者做健康宣教5个方面较普通教学班有较大的提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作为新生事物,虽然存在不足,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仍然受到肯定,能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职护理;基础医学;临床护理;课程融合;课程改革 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30年的空白,给社会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护理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种技能教育。这种观念严重地影响了护理学的发展。不少护理教育工作者通过外出考查、国内调查均已提出我国的护理教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有国外护理专家评价中国护理教育落后于美国50年。而学科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因此,要促进护理学的发展,必须进行护理教育改革。这是所有护理界同仁所公认的。随着新的健康观的形成,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卫生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的紧缺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护理专科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健康维护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首先,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的定位比较模糊,没能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其次,课程内容体系为医学本科的压缩版,仍然沿用传统的老三段结构。第三,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第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偏重理论教学。第五,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和落实。第六,教材内容陈旧与21世纪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得以实现。近几年,我国的护理教育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我国的高职护理院校正在积极地进行着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在目前的高职护理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基础医学课程都作为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先期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现代护理改革一致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应该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王娟等人调查发现,在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和原则上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应该为护理专业服务,强调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学习、临床应用相联系。目前普遍存在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两步走,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再开始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存在内容重复、分散,学生易遗忘及思维片面等问题,临床护理课程教师往往要在授课过程中,花大量时间复习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二、我院针对现状对高职护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为了改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相脱节这一现象,我院借鉴国际护理教育理念,打破学科界限,根据人的整体理念,试点探索按“人体系统”来设置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一体化融合”,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紧密围绕现代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及护理专业特点将原有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护理课程相整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方向班级中选择1个班进行试点,将课程体系的组织结构从传统的“基础—专业—医院”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探索实施“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一体化融合”,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项目、任务、人体系统来设计课程体系。即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五官科护理、传染病护理等课程有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同时进行工学交替,课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实现同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减少了传统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重复教学,缺乏内容整合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护理知识,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按系统进行教学实训,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课堂教学和临床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我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完善、课程体系的制订和完善、教材编写、工学交替的实施等各方面做全面的探索和实践,将对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系统性、建设性和可行性的经验,对于改变我国目前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护理教育差距较大、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现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我院建立了全方位的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由校内教学评价和工学交替教学评价两部分组成。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校内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操作技能、学习态度、阶段测验)和总结性评价(期末考核)组成。工学交替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操作技能、学习和工作态度、护理病历书写及汇报、日记、实习手册等)和总结性评价(出科考核)组成。在学评教方面,除了学校常规的学评教之外,在工学交替环节的带教工作方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及工学交替基地的教学人文环境。并召开组长会议及学生会议,访谈了解工学交替情况。 作者:梁冰锋 秦秀红 李贺芝 李志 王顺新 苏倩倩 单位: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护理论文:护理学基础微课教学设计 【提要】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技能操作是培养护生护理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将课程“微课程”化也是护理教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改革的重要措施。微课以其直观的视频、图像,富有感染力的音效、动画,弥补了传统教材设计的缺陷,也改变了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在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之下,对护理学基础的“微课”设计和开发研究显得很有意义。该文就如何围绕重点难点、护理技能操作、案例分析等重新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微课开发中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的经验介绍和总结。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护理;微课;教学设计 随着2010年胡铁生老师关于微课概念的提出,微课以其“短小精致,使用便捷;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半结构化,便于扩充;资源丰富,情境真实”[1]的特点,在很多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开发和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在微课的开发中,84.44%的教师认为“微视频”是其主要的教学呈现方式[3],且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传统授课中,护理技能操作视频一直是学生在护理技能训练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开发微课,围绕重点难点、护理技能操作、案例分析等重新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将会更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那么,设计和开发护理学基础“微课程”时应注意哪些原则,又如何通过微课提高学生护理技能的实践效果,作者在微课的开发和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微课的特点在于其“目标明确、短小精悍”[4],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避免将微课设计成为变相的灌输式授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持续便捷的可循环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学习层、学习能力及学习特点来支配自己的时间,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将是微课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视频还可以在设计中加入练习、课外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避免微课也成为单纯的灌输式授课。 1.1视频的时间长度严格控制在10min以内 据报道,人的注意力集中在10min之内,其对认知信息的接纳和加工将更为高效[5]。因此,微课设计前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解析,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选题是不宜太大,应在有效的时间内解决1~2个重点问题,不要过分追求大而全,一方面知识可以讲透,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至于走马观花地看热闹,做到单位时间的真正有效。 1.2一个重点,一段微课,做好知识的“分点化”教学 应做到“因材施教”,每一段微课视频针对解决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真正的片段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微课设计也是翻转式课堂研发的基础,在设计时一定要有别于传统的授课录像。微课的“分点化”不是将传统的课程零散化、孤立化、盲目地切割不成体系,其在设计时要保持知识的融合创新和知识的连通性,可以根据一个主题、一个问题、一门课程等多系列微课的开发和整合,在“分点化”的同时又做到关联化和体系化[6]。 1.3多种形式展现案例的导引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不但涵盖了护理的发展和理念也融汇了很多临床知识、护理心理、人际沟通、护理管理、卫生法规等多学科内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多手段、多角度地去表达,包括病例图片、音频、视频、电影片段、动画设计等。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护理学发展史时,可以播放一段南丁格尔的电影片段、“5.12护士节”护生授帽的视频、“非典”时《护士长日记》的故事、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感言等;在感动的氛围中,抓住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对护理职业的崇尚感,在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1.4多技术手段展现多种类内容 微课的开发并没有固定的技术软件,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技术软件,如青霉素皮试液配置的计量计算,可以使用数位板;导尿术操作流程展示可以利用视频录像剪辑;PPT讲解的部分可以使用CamtasiaStudio等录屏软件;会声会影制作的视频测提示、标注也可以用来展现学习的记录过程等,只要使微课简明、清晰,技术手段可以不拘一格。 2实践性原则 微课的使用不仅可以用于学生课后的学习,在课堂学习中也可以巧妙地展示和引导。在传统的护理技能操作授课中,由于学生人数、物品和场地的限制,通常是教师先讲一次理论课,然后再安排一次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理论课看不见、摸不着,实践课理论注意事项记忆不清,操作过度模仿教师等情况。因此,在理论课堂中使用恰当的“微课”与临床案例结合突出护理技能操作的实践性原则,启发引导学生对于学习技能操作的兴趣,真正感受到良好的技能操作手法为患者减轻痛苦、配合医生临床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乐于实践、主动探究,达到在思考中实践的目的;在实践课程中也可以加入“微课”,将原有的标准操作教学视频实践教学中学生容易出错的操作动作进行视频剪辑、切割,再配合动画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共享在校园网络中;同时也可以设置手机摄像拍摄的近景场地,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就可以进行操作的自我比对和矫正,提高学生练习的操作质量。 3课题细微原则 对于只有5~10min的微课教学,因其时间较短,所以就要求在内容上要有所创新,“精”而“妙”是教师在“微课”教学设计时所要思考的关键。微课的“精”在于内容的选择上,其可以是教材中的某一重点、难点,也可以是教学中的某一精彩环节。设计时要做到内容上专一、设计上丰富、操作上简便,充分展现出教学的精华部分,既把问题讲清楚,又让学生喜欢,容易接受。微课的“妙”在于让教师观看,能清楚设计意图,领悟其设计之精妙;让学生观看,能通过其精巧的设计、形象生动的讲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7]。比如,在平时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中,作者发现,学生较容易出现“无菌观念不强、容易跨越无菌区”的情况,于是作者针对这一问题专门制作了一段微课,这段微课将学生平时练习和考核中所出现的问题拍成录像和图片逐一列举和讲解,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掌握了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技巧,所以本段微课上传到精品课程网站后受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 4资源的完整性原则 微课的设计不是只有微视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配套资源的完整性。只有教学没有效果的检测,只有视频、案例没有反思和点评教师则无法交流和资源的再利用[8]。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微课使用场合(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类别观众(学生、教师),配备不同的教学资源。微课用于课前,其设计要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容可以回顾先知,唤醒已有经验;微课用于课中的,设计要点在于强化学习兴趣,完成知识的内化,重点解析授课中的重难点、疑点、知识易混淆点;微课用于课后的,设计要点在于知识的巩固、扩展和迁移,内容上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并配有相应的练习,考核;微课用于学生的,教学资源配备上需要有微视频、微学案和微练习;微课用于教师交流的,资源配备上还需增加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微点评等。总之,在目前现代化、信息化改革的浪潮和背景下,微课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将创立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将其应用到《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是提升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便捷而高效的教学方式[9],其虚实结合、知识的动态化、趣味化,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考和体会的感受,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在微课的设计和开发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不但要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有目的地进行资料收集,还要重新进行资源的整合[10]。如何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设计出自主、即时、实用的微课,如何更好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将是每一位教师所应思考的。未来一个颠覆性的课堂,将带来一次教学上新的变革。 作者:尹雅娟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综合教研室 基础护理论文: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 摘要:改革我院高职护理专业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护士就业能力,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论证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优势。 关键词:执业考试 护理专业 基础医学课程 护士资格考试制度和护士注册制度是世界各国护士管理的成功经验。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护理进入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我国护理教育的开展由于多种原因,发展的速度缓慢,管理质量落后世界发展的步伐。2010年7月1日执行新的护考大纲以来,我国加强了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考核,增加了护考的难度。护士执业考试资格制度的不断完善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目标。纵观国内外护理教育及执业考试现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护考综合能力测试要求,通过不断变化的护考大纲和历年护考情况,深入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建立科学、合理、客观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规范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毕业生护考通过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护理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与执业考试接轨并为临床提供优质合格的护理人才的教学模式,在全分院乃至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教学对象为本院12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12级高职护理专业新生中随机挑选2个班作为普通对照班,另外2个班作为实验班。我院同级所有学生均经招生统一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 1.2教学方法 普通对照班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将采用新的理论教学模式,尤其在理论教学中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结合历年考点进行串讲,教学中每一章节每个内容都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历年考点串讲,实验教学和考核中密切结合临床实际。 1.3评价指标 实验结束后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等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 2讨论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我国目前研究针对高职院校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极少。本课题重点解决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与护士执业考试及临床实际脱轨的问题。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卫生职业院校没有统一的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模式,通过对现有的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在护士执业考试和新世纪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下,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而实行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此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护考大纲及历年护考情况、相关病案融入常规教学及考核中,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改革教学模式及考核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护考通过率和就业能力,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就业岗位对高职护理人才标准的需求。本课题研究主要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取证”的内容和要求相对接,推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在护士执考通过率上两班虽没有明显差异,但用人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显示,用人单位对实验班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班。本课题是针对当前全国各类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与执业考试、临床实际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若能广泛推广,对于提高本校应届毕业生护考通过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许燕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 一、浙工大之江学院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课程设计,质量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共7周;工程训练,包含金工实习、数控倍训、电子工艺实习、电气控制大型试珑等环节,共4周;专业认知实习,共1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等,共2月。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在办学投入、实窥设备、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限制下,工业工程专业实五夫教学环节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实五夫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实验室利用率低,缺乏形式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方式;实验多为验证性、演示性为主,缺乏系列化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实五夫教学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相互较为独立,缺乏层次性与有效衔接。根据上述问题,如何在现有的实践条件基础上,理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 二、之江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学院“倍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既倍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IE理论和意识的训}练;又突出现代IE中信息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倍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优化、评价和创新的能力。要理顺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系统化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考虑到之江学院的办学条件限制,即尽可能不添置实验设备的条件下,理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与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开设分层次、多模块、分段式相互衔接、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课程实验相结合、创新实窥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开放性综合创新实窥项目,川衔接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完成将工业工程专业的各个知识点的融合贯通、系统化应用。该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四大模块:基础实践模块、强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以及创新实践模块。其中,创新实践模式是基础实五夫模块、强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之间的联系纽带,将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下的各实践模块下,根据所学知识点,选择相应的创新实践模块,加强工业工程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 2、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模块的开设 在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实五夫条件,开设形式多样、个性化强的创新实践模块。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工业工程专业实验设备,开设开放性综合实验。结合已有的人因工程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对教学、食堂、图书馆、宿舍等场所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人因工程知识,完成综合设计。已开设基于人因工程的教室设计、校园环境的噪声分析、基于人因工程的数控加工中心的分析与改善、基于人因工程的食堂布局的设计、基于人因工程的大学生宿舍盟洗室的设计、基于人因工程的超市收银台设计等开放性实验项目;根据现代生产与物流实验室的特点,开设了微型小汽车等生产线的综合设计,并用ED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结合现有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利用物流仿真软件ED开发了基于ED的食堂排队系统优化、基于ED的超市排队系统设计等,结合供应涟管理软件开发了工厂供应涟管理综合分析、连锁超市配送路线优化、啤酒游戏等综合性实验项目。 在保证正常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在实验中心网贞的实验预约系统上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成员,完成实验内容,提交实验报告。另一方面,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向学生进行全方位开放。课外科技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等“柔性化”创新实窥项目,学生通过实验预约系统提出预约实验室开放的申请,获审核后即可在约定的时间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内容,提交实验报告。通过多层次、形式多样、个性化强的创新实践模块,实现了工业工程各实践模块的无缝衔接,丰富与充实了学生工业工程知识面,同时充分倍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强化了学生工业工程专业的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 3、实践教学考核的建立健全 为了有效实时监控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避免学生的走马观灯现象,摒弃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模块,采取不同的考核内容与方法。基础实践模块重点考核过程的操作能力和总结报告的准确性;强化实践模块重点考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的方案设计以及实验报告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实践模块,尤其是各类实习环节,重点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模块则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自主设计实验方法、组织实验过程、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报告等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的实施,不仅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了有效监督,同时提高了学生在实践过程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总结 为了倍养工业工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创新。通过理顺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了面向学生的多层次、个性化的自我创新实践模块,并针对不同的实践模块建立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使学生工业工程知识得到系统应用,强化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叶海虹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谈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1《产品结构设计》的课程设置规划 本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产品功能的设定、常用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加工工艺、产品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与产品造型有关的通用结构设计知识,使学生掌握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具有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完成简单产品设计中从功能定义到材料选择以及最终的结构设计。 1.1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包括: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②塑料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③钣金类产品结构设计基本原则;④模具基础知识;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⑥产品典型结构。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养学生的新产品开发以及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1.2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①常用塑胶材料基本知识;②常用金属材料基本知识;③常用表面处理知识;④产品结构设计总原则;⑤产品结构关系分析与结构绘图的基本要求。 2《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 2.1选用教材。目前还没有适合工业工程专业使用的《产品结构设计》教材,所以国内普遍做法是选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教材,暂定的教材是黎恢来编写的《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该教材将作者十几年的产品结构设计经验总结而成,系统、精细、全面地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知识及设计全过程,明确了产品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岗位职责,并通过讲解一款电子产品的全套产品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实用技巧。 2.2教学内容。依据工业工程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产品结构设计》分为六大模块,每个模块里面包括若干的章节,各章节之间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有衔接,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模块,主要介绍注塑工艺理论、常用塑胶材料和金属材料基本知识,以及注塑件、钣金件表面处理方法。塑胶的定义及分类方面,介绍ABS、PS、PP、PVC等的应用范围、注塑模工艺条件和化学和物理特性,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注塑件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比如缩水、飞边、熔接痕、顶白、塑胶变形等。金属材料方面,介绍一些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范围,比如不锈钢、铝、铜、镍和锌合金。常用表面处理知识方面,主要涉及塑料二次加工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丝印、移印、烫印、超声波焊接、喷涂、电镀和模内覆膜等表面处理工艺。 ②“塑料件结构设计规范”模块,重点介绍塑料件在设计和修改阶段需掌握的通用设计规范,比如塑料件的料厚、脱模斜度、圆角设计,能够分析塑料件的加强筋、孔、支撑面的使用范围。在细节部分,应了解塑料件文字、图案、螺纹和嵌件设计。 ③“钣金件结构设计规范”模块,介绍钣金类产品设计的工艺要求,包括冲裁、折弯、拉伸、成形工艺,并且让学生了解压铸类产品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在此模块的教学中,应引入企业实际产品案例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钣金件的设计规范。 ④“塑料模和钣金模基础知识”模块,介绍塑料模和钣金模的基本类型及典型结构,包括模具概述,模具的分类、注塑机介绍等,重点讲解的是注塑模结构里面的浇注系统、顶出系统、排气系统和行位与斜顶,以及二板模和三板模之间的区别和应用,以“实用、够用”为度,学生只需了解典型的模具结构,不需要进行后期的模具设计。 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模块,主要介绍壳体形状结构、密封结构、卡扣结构、螺钉柱结构、螺纹连接结构和嵌件连接结构等知识,以及各个特征的定义、作用和设计原则,特别是特征在使用时的相互配合关系。拓展知识方面,要了解塑料零件自攻螺柱及通过孔设计规则,以及模具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之间的联系。 ⑥“典型产品结构”模块,重点介绍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三大产品(电子产品、家电产品和电动产品)的典型结构设计知识。每类产品选取一款经典的已批量的产品作为蓝本,深入解剖结构知识在产品设计的运用。比如电子产品选手机为代表产品,讲解手机产品各零部件的结构、前壳与底壳的止口设计、LCD屏限位结构设计和电池固定结构设计,以及内藏摄像头结构设计。家电产品则以电吹风为例,学生要掌握电吹风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性等,了解CAD软件在电吹风设计中的应用,能对产品塑料件进行结构分析。在此过程中,还要掌握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 2.3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倡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培养产品设计的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实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自觉体验和掌握知识的迁移能力,淡化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通过在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工作,使学生体会具体产品的外观造型和结构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产品结构设计》在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实训的具体应用 在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实训里,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以典型产品的流水线装配设计为主体,总体实训内容分为五个阶段:前期的准备环节、产品设计与组装环节、生产线装配改善环节、三维系统模拟环节、总结交流环节。在这些实训中,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教学,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达到双重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地让学生参与企业模拟项目,融入企业生产实践。在产品设计与组装环节,教师把学生分成六人左右的项目组,根据企业的某一个典型产品布置项目任务书。学生综合考量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际条件和设备,运用产品结构设计的知识,共同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新产品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产品的结构尺寸不能过大,必须与生产线相匹配;结合人因工程学,运用动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在工艺上要符合车间的零部件装配顺序,有利于工序和工位的确定;新产品各零部件的装配要牢固可靠,可以满足多次拆卸而不容易损坏;产品的价格应合理,要用最少的成本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考虑试验的可行性和零部件的可修改性。 作者:李敏 刘璇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1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 大学设置在企业周围,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或者实际的生产岗位,为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打下基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举办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该大学所聘请的所有教授都必须满足他们严格的要求,其规定所有的教授都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且有超过五年的职业实践,其中在高等学校范围外进行的至少三年,还需要在有关的一些应用或科技开发方面取得特殊成就。如此一来,这些拥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有效的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师资队伍还承担着应用型科研与技术转让的重要任务和教学需要。因此,现在应用科技大学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面向应用、面向实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师资水平反映了它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2工业工程专业 2.1工业工程定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它是一门交叉型综合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如果是参照国际工业工程学会的标准来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了很多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比如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等,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对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说明、预测和评价。 2.2工业工程专业所属学科门类 在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等的建议下,工业工程由原先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升级为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地位的提升为工业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已加入中国应用科技大学联盟的广东白云学院全力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的背景下,建设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视为必然。 2.3我国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2.3.1定位不清。部分院校将工业工程专业放在机电学院,简单地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部分院校将工业工程专业放在管理学院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机电基础知识。这两种培养模式,均使工业工程的定位变得模糊,使学生感觉工业工程专业像是“大杂烩”。这两种模式只是简单的机械加管理或者是管理加机械,不能够和其他的一些学科的专门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比如计算机、电子、材料、能源等,如果是这样,在这种形势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这样的人才也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差距大。工业工程类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所有的作业方法和标准时间的制定都是通过不断的进行试验,然后收集出各项实验数据,最后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来的。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明显脱离,教师们照本宣科,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启发式、综合应用性教学。 2.3.2对社会的宣传不够。在工业工程专业得到发展的近20年里,我国都只是注重在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上,对加强该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这一方面缺乏重视,导致社会上的很多用人单位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专业,偶有耳闻的也不知道该专业是做什么的。这让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变得十分艰难,从而对IE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3应用科技大学背景下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建设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各州政府,而各州政府办学校的目的就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所以办学的指导思想、专业设置是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应用实践能力。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教授认为,要想使工业工程专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工业工程专业自身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解决工业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学科,它是在原有基础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中产生的新学科,所以,工业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多,并且这些学科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这为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提出更多的挑战。应用科技大学和普通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更加的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训,在进程上,会把更多的时间安排给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在系统上,基础课程不要求系统,但要求体现出专业优先的原则;在实践中,必须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以实践促进理论的掌握,以理论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在广东白云学院建设应用科技大学大背景的前提下,建设有特色的应用型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3+1”学制。优化课程体系,学生前3年在学校学量的整合后的专业知识,包括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研究、人机工程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质量管理、计算机仿真等。采用“3+1”教学模式不会单纯的压缩课时,反而会增加课时。学生要在3年之内学完原来4年要学的内容,普遍感到学习任务紧张,适度的紧张会促进学生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最后一年深入企业实践,从企业实践中发现问题,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使最后阶段的毕业设计做到“真题真做”。 4基于应用科技大学模式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珠三角制造业的地方特色,围绕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如下应用型“3+1”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重基础,培养出的学生既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又坚实的掌握自然科学基础、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及扎实的专业基础;重综合,培养出的学生既掌握工程技术领域内的知识,又系统掌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既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又掌握相邻学科知识,既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又掌握一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等;重能力,所培养的学生既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又具备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多种复杂问题的能力。重意识,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工业工程意识,即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整体和全局意识、以人为本的意识、创新意识。 4.1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 确定该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机械工程为背景。重点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工业工程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工程技术教育,具备基本的工程与制造技术知识,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建设应用型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有的放矢。为实现应用型“3+1”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生产服务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将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①工业工程核心模块,包括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设施与规划;②生产制造类模块,包括生产服务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如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工程制图等;③经管类课程模块,包括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学等;④数理类课程模块,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等。精选教学内容,为避免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协同审核教学大纲,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使得整个课程体系融为一体。 4.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多渠道提升教师的素质,构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思路,增加教师实践经验,引进具有实际工业工程工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担任教师。 4.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依据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性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多形式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实体企业,参观学习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4强化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 因为工业工程具有很明显的工程属性,所以,一个优秀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既要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训练,操作技能、技巧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学习的能力,也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实际上,这些能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困难,更复杂,一些能力只能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和锻炼,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以融合。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努力将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实验室操作、金工实习与电工实习等多种方式。校外实践需要深入到实际生产一线从基层做起,从操作工做起,通过轮岗了解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 4.5大量开发校外实践基地 应用科技大学模式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的协同培养,学生们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走进企业进行实践,进入企业实践不是做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企业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教学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进入不同类型的企业,同一专业的学生不能超过五位学生到同一个企业实践。这就要求校企合作部门开发大量的校外实践基地。 5结语 在分析应用科技大学模式下,浅析现阶段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和实践进行了探讨。“3+1”教学模式下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刚刚开始,至于培养的效果如何,需要接受企业和社会的检验。 作者:伏开放 洪建波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大学生考试成绩相关性分析 摘要:课程的成绩是衡量一个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储速梅在《基于SPSS的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相关性分析》中提到了分析课程的相关性,得到课程相关性的定量数据[1]。但在得到数据后课程应该如何改善,与教学计划设计预期的差距等方面没有提出解决方案。试图通过课程预期的相关性效果和实际相关性效果的对比,找出具体的差距以及提出改善意见,对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相关性;期末成绩 0引言 课程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是大学教育活动的主要行为,是大学质量与水平、能力与活力的标志[2];所以高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高校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对各类专业各种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设立和安排。因此对课程设置的相关性、合理性进行分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有严格的要求,设立了培养的预期。对预期效果的评价,需要一个比较合适的体系指标。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具体的专业和具体的课程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的完善,学校对课程体系的完善。文章尝试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的方式,通过期末成绩来分析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教学预期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未来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一些建议。 1相关性分析 1.1相关性分析前提条件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理工科,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13级工业工程的学生为研究总体,他们已经完成大学的所有专业课程,并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得到了体现。对相关性研究课程的选择,笔者认为课程的综合成绩是体现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最典型的评价方式。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而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一般应呈正相关趋势,它表明了平时考核成绩好,期末考试成绩应该也较好的规律[3]。李爱凤、陈启买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课程相关性模式研究与实现》中提到针对产生的大量规则提出了适当的约束条件来剔除用户不感兴趣的关联规则,从而为学分制体系下的学生选课提供指导以及为今后的教学课程设置提供参考[4]。因此我们剔除了与期末成绩有相同数据性质的平时成绩;剔除专业实践类课程,因为这类课程大部分以五级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打分,不利于统计分析;剔除公共基础课程因为体现不出专业性的差异。只保留能够体现专业差异性和有较强课程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1.2线性回归方程和拟合优度判定系数成绩数据线性验证。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和判断的首要条件要求是所分析的变量需要是线性的。而判定变量的分布状况是否线性,需要进行拟合度分析,通过判定系数来呈现。以工程经济学为例:对学生成绩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1.15X+55.1,拟合优度值R2=0.93。符合相关性分析的要求。通过SPSS计算出部分课程的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分析1.3预期结果假设高校在设置专业的相关课程时会预先设计好课程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每一门专业课程都会有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和后续的进阶课程。因此从学校设计的工业工程的课程中,我们应该判断出,如果要学好生产计划与控制,需要学好管理运筹学和线性代数。那么反过来我们认为,线性代数、管理运筹学和生产计划与控制这三门课程的成绩应该呈现出正相关的形式。我们通过与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沟通,得到以下预期有较强(R>0.5)正相关关系的课程链:概率与统计->统计学->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精益管理及成本控制。线性代数->管理运筹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1.4结果分析,除了《现代工程制图》和《先进制造系统》的拟合优度系数不高,其余的课程成绩的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都符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的条件 2基于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到的一些结论 一方面由结果可以看出,有一些较强的相关性的课程(R>0.8),在实际情况中,课程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没有承上启下的关联,对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没有体现出支持作用。另一方面由表4可以看出,有一部分课程预期有较强相关性,但通过spss分析后发现实际相关性较弱,符合钱吴永在《工业工程课程体系设置优化研究》分析中提到的部分专业课程群、专业课程之间的开设顺序和衔接存在不足[5]。除以上问题外,其余的课程设计基本都较符合要求。从期末成绩的数据来看,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内容大都能够达到难度逐渐深入、内容较好衔接的效果。 3结语 通过对原始成绩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我们能看出工业工程专业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问题:一是部分课程对整体课程体系脱节,没有相关后续衔接课程。二是部分相关系数较大的课程,其实际课程本无任何相关性,而预期有较大相关性的课程其相关系数偏低。三是对预期有相关性的课程链,部分课程的衔接性体现不突出。由于存在以上三点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对于课程体系严重脱节的课程,要么将课程删除,要么增加与后续课程有衔接内容,或者在后续课程中增加能运用到本课程的知识点或技能。2)对相关系数较高却课程相关性不大的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找出原因。3)对于有预期相关性的课程链进行深入分析,对相关性较差的课程进行完善,增加衔接内容。本次研究给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较好思路的新的尝试方向,仅仅通过学生的原始成绩就能分析出部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分析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就能鉴别出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否具备了学习下一阶段教学内容的必要基础,更主要的是它还具有教学反馈作用[6];同时对于符合预期相关系数强度的课程链,可试图进一步探索专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但是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考虑的不完善,比如课程内容的影响、老师考评学生成绩的影响、分析过程还太过表面等。在后续的研究中会逐步的深入。 作者:李真 廖兴 单位:四川大学 锦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创建有特点的工业工程专业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专业特色南京大学 论文摘要:旨在探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一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等所体现的专业特色,为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和成熟提供理论指导。 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2006年4月),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工程(IE)专业。有迹象表明,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还在不断增加。南京大学是在2003年向教育部申请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在全国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属于新办院校。当年即在南京大学其它专业选拔了愿意转入工业工程专业的23名学生作为第一届学生。2004年正式在全国招生。2007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目前就业情况良好。从着手开办工业工程专业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IE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将无法设计、安排和落实。 1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特点,即回答什么是工业工程以及如何区别工业工程与其它学科的界限问题。说到什么是工业工程,业内人士自然会想到AI-IE(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业工程的那一大段定义,把定义念完之后,非工业工程专业人士还是未能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简单地说,工业工程就是“用技术的方法系统、经济、有效地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这一简单定义首先将IE专业与其它专业区别开来。IE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而其它管理专业(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则不能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1];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在于:①IE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则只能解决技术问题;②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做不到。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这一简单定义背后所隐含的IE学科体系和特点。①交叉性。IE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工程学科[2],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类课程,而且要学习管理类课程,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同时也决定了IE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3]。②系统性。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对系统有着更高、更抽象的见解,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4];这同时意味着IE专业学生能够领导跨学科团队进行工作,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③创新性。从IE发展历史看,一百多年来,这一古老的学科,仍然具有生命力,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创新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5]。这也印证了IE专业的一句行话,“改善无止境”(Itisalwaysabetterway)。④工程实践性。IE专业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来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意味着IE培养的学生具有解决社会系统现实问题的能力。IE重在应用、重在实践,离开了实际系统的应用,离开了实践,IE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充分分析IE特点的基础上,再来描述IE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6-12]。 第一层:公共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学、文学和外语。 第二层:专业公共基础,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 第三层:专业基础,包括运筹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控制论。 第四层:专业课程与应用方向,包括设计改善、分析评价与决策、过程控制和综合应用。 2培养目标 在对IE学科体系及特点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IE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能;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实用的工程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成为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勾画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特色:①强调文理基础。在南京大学办工科,应充分利用南京大学文理见长的优势,这也是大学科交叉的基础,将文、理、工融合起来,要比将技术与管理融合起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②明确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在前面的IE定义中,我们只强调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没有规定用什么样的技术,这就给各个学校的IE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校在开办IE专业时,将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和师资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技术作支撑。全世界各个学校的IE专业几乎都各不相同,其最大不同,就在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文献[13]认为,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包括三大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是其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是其支撑技术。我院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成果,不少教师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科学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经验,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IE的关键技术之一写入培养目标,是恰当的[9],也是符合我院实际的。③明确具体的应用对象。前面谈到,IE特点之一是工程实践性,培养的IE学生在什么行业发挥作用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包括各类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服务业主要是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金融工程,这是我院的强项,可以将许多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④强调从系统级解决问题。作为南京大学培养的IE专业学生,要求能从系统角度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3课程设置 明确了IE专业学科体系和培养目标之后,课程设置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教好每一门课和界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是关键。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IE学科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但不能保证所有任课教师都是IE出身,都能理解IE,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门课,它和IE有什么关系?不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回答都正确。这需要IE专业的教师来回答。 我们可以把IE专业课程体系分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如分析计算模块,课程包括运筹学、高级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技术模块,包括工程图学和计算机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等;经济模块,包括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工程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计量学等;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IE核心模块,课程包括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有实验和设计项目,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也有实验或设计项目,在模块之间也有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还有产业/方向模块,其目的是给学生在某些产业方面更多更强的知识和训练。在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强调,1)要界定清楚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规定课程的学时数、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2)模块之间的衔接和关联,这是体现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超级秘书网 4教学实践 由于IE的工程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强调IE专业的实践环节。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再加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IE实验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各门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已基本确定,但问题在于如何开展实验课,保障实验课的质量,改善实验效果。由于受实验场地、设备资源和时间的约束,实验已成为一个验证过程。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和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在的学生极少经历过社会实践的事实,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工厂参观、短期企业调查、专业实习等,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这虽然加大了教学投入,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5结论 实践已经证明,IE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超过供给。而且,社会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能注意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必将充分发挥IE专业潜能。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成功的基础,但真正的成功还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应注重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本文从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等方面入手,提出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攀西地区企业发展需求的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工程;教学改革;西昌学院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科研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例如清华、北大等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及重点本科教育;二是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兼具科研理论的本科教育,大多数的省属高校为这一层次。三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科研理论为辅的专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既要求有专业技术及动手能力,又要具备向更高层次教育方向发展的理论基础。这种特殊的人才培养要求,一方面在于高校教育和地方企业要相结合,让毕业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出力。另一方面则是保证向第一层次院校持续的人才输送。 (一)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从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最初的定位一般是单一型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或管理人员。而在日后将是集技术、研究、管理于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工业工程专业必须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工业工程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并着重于对系统的优化改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系统的优化改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国内各大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国内工业工程专业主要划分为两大发展方向,一是以机械工程为主干学科;二是以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对课程设置的侧重点有所差别。第一种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是系统工程、工程经济学等;第二种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是管理学、人因工程等;前者以技术类学科为主,培养的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后者则侧重培养管理方面的人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我国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企业、金融银行、咨询服务或政府部门任职。就业可选择岗位包括工业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从事系统规划设计、生产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调查显示工业工程专业已经呈高比例的快速发展趋势,相反其专业人才还较少。毕业生数量满足不了企业需求。有关调查显示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超过70%从事制造业方面的工作,由于专业限制等诸多因素从事冶金业仅占20%左右,5%从事服务业,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数远少于制造业、冶金业、服务业。由此可见,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受到制造企业的欢迎,市场需求很大。 二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西昌学院地处攀西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教学条件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西昌学院专业教师引进困难,这是西昌学院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在师资方面主要依托管理学专业教师团队,同时也有经济学、工程学教师授课。缺乏工业工程的专业教师,这无疑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建设发展。 (二)专业课程设置偏重文科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属文理生兼收,标准学制4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占比大,忽略了技术课程的开设。 (三)实践教学建设落后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又三方面组成。一是实训课程方面:开设有基础工业工程实训、物流工程实训、生产系统管理实训、项目规划设计实训、企业综合管理实训五大实训模块。二是实验室建设:在校内建设了工业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训室、人因工程实训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实验室。三是企业实践方面:在校外与省内外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其不足之处在于,实训项目缺乏创新,由于教学条件所限未完全落到实处。实验室建设刚刚起步。校外企业中适合工业工程专业进行教学的企业数量少。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难以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通过这些训练还远达不到企业对人才要求。 三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改进思路与方案 (一)改进目标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政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改革自身,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本校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攀西地区的企业需求相结合,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做到与地方行业相融、相长、相促、相亲,形成共生共存的互利双赢的办学态势。并着重提高学生面向社会的适应性,按照“社会需要、市场(就业)导向、德育为先、能力本位全面发展”来引导人才定位,以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指向上更加具体。在“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在“应用型”“地方性”“民族性”的政策方针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除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外,注重培养学生毕业再深造的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高的目标。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多项选择。 (二)改进的依据 “应用型本科”是对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西昌学院作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试点高校积极贯彻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政策,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三)改进内容 1.加强师资建设 强化师资力量是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改革的首要目标。具体方式有:(1)完善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充分利用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人员来我院任教。(2)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引进“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优惠政策,对于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给予不占编制、不占岗位的引进政策,优先引进。对于企业行业一线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采用人事制的模式,实行合同聘用制。(3)重点面向社会,招考专业技术人才。继续面向企业、行业一线招考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的技术人才,壮大“双师”骨干教师队伍。深入重点高校,选拔招考优秀本科毕业生。(4)利用社会资源,聘用技能型兼职教师。不断加大投入,从与专业设置相关行业或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课。(5)对原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对技能型教师,要以业务理论进修为主进行培训。对于高学历教师,要以到企业实践锻炼为主进行培训。 2.课程调整及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初衷,学校应该适当增加专业技术培养的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改革课程结构,采取多种课程模式。在校内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讨论参与式、探讨式、科学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并更多地给学生以方法论、发散思维、多维思想等启迪。最新科研成果及前沿知识采用活页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开放设计性、创意型、虚拟现实型等实验。在当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增加网络教学,寻找网络上的相关课程融入到本校工业工程的教学中去,利用其他高校的课程资源,弥补本校工业工程教学刚刚起步的不足。开展案例教学,将生活中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案例记录下来,带到课堂当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讨论研究,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资源共享,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多邀请社会上相关企事业人才、工业工程领域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使学生能够多方面接受知识。 3.实践教学 与校外专业相关的企业加强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能够到企业中去参与工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效利用空余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工业工程的许多学科都是基于实验的研究。西昌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自从2013年首次进行招生,录取人数逐年上升,然而实验室建设却迟迟跟不上。2016年9月才建设了工业工程、质量工程、人因工程三个实验室,可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为毕业设计提供了硬件条件。但相比之下,西昌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在同类院校中仍处于落后水平,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工业工程专业的持续发展。 4.科研建设 科研成果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的科研实力强大,能第一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理念,了解到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而学生参与到科研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让学生学习发明创造学等相关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素质的养成教育。成立工业工程专业科研兴趣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组长,让学生可以自由探讨、交流想法,教师及时给予参考意见收集学生的想法,好的创意鼓励进行实践探索。组织、参与相关科技创新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项目,给学生机会参与到国家级、州级、校级科研项目中去,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科研项目。 作者:刘宇翔 岳良 单位:西昌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CDIO理念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本论文通过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将CDIO理念应用于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从CDIO理念的学习、培养方案的修订、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性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CDIO;工业工程;培养模式改革;项目驱动式教学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以完整的项目研发为载体,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过程,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完成专业知识、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1]。工业工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属性,但工业工程又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学科,它不仅要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且要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特征是综合性[2]。工业工程师需要具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3]。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直遵循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具备坚实的机电工程技术基础,掌握现代工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性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引入CDIO理念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式改革,达到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标准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1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及改革内容 1.1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从近年来需求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要求和就业质量跟踪反馈的信息来看,企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否融入团队两个方面。我校以培养特色鲜明的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机统一,同时学生的素质教育也逐渐被重视,在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各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多为具体的课程服务,实践教学环节系统性较差,没有形成体系,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比例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在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人格魅力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未达到足够重视。 (3)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差距。在知识结构上,还存在不尽合理的问题,课程内容知识更新慢,教学内容偏重经典理论传授缺乏学科前沿动态介绍,部分课程与实践脱离。 (4)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应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里主动参与学习。现有的教学环节很难使学生受到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只是完成实纲或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去学应知应会的知识,科研和各类科技竞赛相结合不够深入,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专业中的拔尖人才培养受局限。 1.2基于CDIO理念的改革内容 基于CDIO模式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关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强调通过项目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4]。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改革,形成以项目驱动为主导的课群。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结合实验课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以课程群组的方式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整合。避免相关课程之间的重复,并综合相关课程知识点形成以项目驱动式的课群。 (2)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基于CDIO理念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紧密结合专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工程实际应用需求现状及时更新和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系统工程培养方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加强课外指导和辅导,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参与实践创新的科研项目,培养其系统的项目设计实施能力及团队合作创新意识。 (3)创新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带着项目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实践学习。重点开展创新实践教学,以CDIO创新项目为载体,教学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参与完成项目从构思、设计、运行到实施方案及措施。 2基于CDIO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1CDIO理念的学习和培养方案的修订 我校专业教师通过学习CDIO工程教育模式,明确其培养目标及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高校CDIO教育模式经验,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特征及我校工业工程特色,修订了2013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设置,突出了创新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内容包括:(1)增加相关课程提升专业知识的集成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增开《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精益生产》等课程。(2)在集中实践环节增加《工程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由专业老师吸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开展《工程培养创新学习团队》课外课内CDIO理念下的实践学习。 2.2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 CDIO理念强调项目驱动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属性及CDIO模式培养能力要求,确定了三个项目类别。 2.2.11级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1级项目要求能完整的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使学生系统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2]。本专业1级项目除了通过工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大四的课内实践环节外,还通过工程培养创新学习科研教学团队课内外开展CDIO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模型,专业老师吸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形成1级项目小组。1级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本专业1级项目的工程训练/内容包括:(1)创新产品方案及设计;(2)节能或环境友好的产品构思与设计;(3)面向人因工程学的产品设计与制作;(4)机电产品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5)电动、液压、气动部件成本分析与设计;(6)电气、PLC、微机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内容 2.2.22级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2级项目以相关核心课程群和相关能力要求为基础,作为1级项目的支撑,2级项目即是对相关课程群的综合,也是对整个教学体系的补充,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课程内容的能力[6]。本专业课程建设项目梳理课程,建立CDIO理念的二级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构思2级项目,建立分层次,重综合,切实际的2级项目驱动式课程群,二级项目主要包括(1)工程设计及工艺优化类;(2)成本与质量控制类;(3)计算机应用类;(4)生产与物流系统优化类。二级项目驱动下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开展课群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同时课程群的专业老师通过课内、外教学环节,进一步扩展、优化、整合3级项目内容,进行课群的综合性2级项目的设计和实现,并培育1级项目团队。 2.2.33级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3级项目是根据核心课程内容需要而设,加强课程知识的理解,加强能力的培养,3级项目主要通过课程设计、实习过程,采用不同方面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本专业带有3级项目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1)提高机械工程基础能力方面的实践环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课程设计。(2)巩固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课内实践采用一人一题(项)的方式开展项目式教学模式,3级项目的类别包括:某产品的质量管理、某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人机工程学设计、人机工程学应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某产品工艺优化、采用MRPⅡ/ERP软件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某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生产流水线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等3级项目,3级项目的开展为1、2级项目的实施打下基础。 2.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 CDIO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于项目、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本专业主要以2级项目驱动下的课程群教师为教学团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将启发式、讨论式、生产实际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创新能力,请企业相关专家进行讲座等方式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及CDIO项目实施。在实践环节上,依托我校渔业生产工艺与装备工程实验实训平台,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以教师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工程培养创新学习团队等方式开展项目驱动式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培养拔尖人才。 3结束语 本专业依据我国工程教育指导方针及CDIO理念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CDIO理念应用于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育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专业提升等方面。根据我专业实际情况从CDIO理念的学习、培养方案的修订、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性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实现了CDIO理念的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促进了学生深入掌握各门核心课程知识、并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工程实践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潘澜澜 慕光宇 潘颖 薛冬娟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本文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民办本科高校应用转型过程中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注重工业工程专业社团建设;考取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通过这些途径拉近了校企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双向就业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途径;效果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随着高考人数的减少,高校的扩张规模基本稳定。民办高校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也由规模扩张期进入到内涵建设发展期。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了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民办本科高校积极响应纷纷申请加入了向应用技术转型试点高校。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突显出应用技术型的特色,加强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从1993年开始在我国高校开始设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民办本科高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也在逐步发展壮大中。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1] 一、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途径 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实验、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2]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增强动手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民办高校可以聘请既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又具有对工业工程专业理论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担任大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效果会事半功倍。学生在“双师型”老师的指导下,能将课本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实习中,活学活用,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突显了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建设。 2、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下,校企合作模式有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实训室进入企业模式、院校国有民营模式和产学研用一体模式等,[3]这些模式有效的整合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实现了合作共赢。大学生顶岗实习深入一线,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既能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又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工业工程专业社团建设 科技类专业社团建设在高校的团委社团中占据重要位置,工业工程专业社团组织成员洞察专业学科的前沿动态,关注专业领域发展的热点,通过团队研究讨论,可以发表工业工程专业相关领域论文,定期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知识讲座,承担着参加校内外科技竞赛活动角色。陕西省高校每年都举办工业工程创意改善竞赛,这给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优秀作品也可以参加“挑战杯”等国家级大赛。通过专业社团的建设,使爱好科技科研的同学进一步加深对工业工程专业的理解,增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 4、考取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 工业工程专业的资格认证有见习工业工程师、工业工程师和高级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业工程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加见习工业工程师的认证。该证书是企业选用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申请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的有效文件之一。考试内容包含了基础工业工程、工效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五个模块,包含了工业工程专业绝大部分专业课内容,这些课程都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认证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也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效果 1、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双师型”老师的讲解,能使学生缩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从而对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 2、拉近了校企间的距离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的现状。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改善和解决,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大学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并投入到现实工作中奠定了基础。 3、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专业社团的建设过程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大家可以共同探讨工业工程专业的相关问题,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通过创新发明、申请专利或等形式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在组队参加竞赛活动中,需要队员之间的分工明确、协作配合,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4、提升了双向就业能力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考取专业相应的资格证书,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肯定,更是反应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也增加了学生就业能力的自身资本,在当今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 三、结语 民办高校已经发展到提高内涵建设的新阶段,向应用技术转型也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方向。工业工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改善进取的精神。通过对以往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观察和了解,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到的新阶段和民办学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原有实习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拓宽学生专业实践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成为有机整体,以培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作者:王维荣 胡贵生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以及建设教师团队的方法,并提出了实施3+X教学新模式。这对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以及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业工程;社会需求导向;教学改革;实践基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因此,面对需求日益增加的人才缺口和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两难困境,中国各个高校在培训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工业工程教学改革,培养出拥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以及高水平的人才走出这一困境,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专业教学模式兼容性不好,有效实施的难度较大。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虽然相应的办学条件、教学模式、科研水平等也不断提高和完善,但是依然滞后于规模的扩张,实验实践教学水平滞后于相应技术的发展[3]。随着经济危机的突然爆发以及我国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在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导致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4]。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市场,失业率迅速增长,再加上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学生也无法在毕业后立即应聘到合适工作。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解决这个矛盾,取而代之的要克服自身教学的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化“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发展以“重能力、重应用”为核心的新培养模式。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为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基地应用相结合的改革方法,并且提出了实施3+X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1.大多数教师承担很重的理论教学,忽视了课程间的联系。工业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往往较综合、交叉性强,不同的专业课程联系很紧密,像人因、设施规划、生产计划等课程彼此交叉[5,6]。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了课程间的交叉性,忽视了课程综合理解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并且实际知识应用能力就会较差,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全面提高。 2.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强。很多专业知识点在一些课程实验中重复出现,对于重复出现的专业知识点,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都浅尝辄止,这种分流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具有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都是对单课程专业知识点的应用,虽然通过实验,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单课程知识点的应用,缺乏对不同知识点的综合协调应用,无法利用实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条件落后,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强的团队。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落后,无法满足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需求,对学生的专业和综合实践缺乏有效平台,难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基本都在校内完成的,没有根据社会需求融入到企业中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另外,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的专门训练,难以建设实践教学较强的教师团队。 二、以社会需求导向的课程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关于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教学过程由独立、分散、封闭的架构体系转向交叉、集中、开放的综合化体系。由注重课堂教学转向更多地关注实验实践教学[7]。在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横纵向联系。以专业课程为主线,改革课程设置,分析现有专业课程中相同的实验内容,是不是存在重复,但是又不重要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重新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的安排,建立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横向联系。同时,实验教学都是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比如人因、立体仓库、设施规划、物流、生产线等,在时间上都有前后承接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实验体系,这种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纵向安排,使学生更易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实践服务。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搭建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通过与校友企业进行融合,建立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比如联合实验室、模拟车间、创新研发中心等,从根本上改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与企业资源共建、互利共赢的目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庞源机械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基地,采取学生轮岗实践的方式,目前已经输送完第一批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获颇大。 3.建立实验实践教学团队。要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需要建设实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联合校企建立教师实验实践基地,联合培养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进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双向发展,派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同时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优秀人才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双向培养,建立一支教学和实验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教师队伍,确保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实现。 三、实施3+X教学模式 对于新的教学模式,采用3+X模式,即教学模式、实验模式、实践模式、教学反思模式,消除传统的单个模式孤军作战状态,进行3+X融合教学。首先,通过与国际进行交流合作,吸收和借鉴各国在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进优秀的教学模式,另外,加强与国内各高校同专业教师们的交流,提高工业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其次,工业工程专业是课程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实验是在实践中有效地创新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前提,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实验教学,建设层次实验:基础知识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类实验教学、自主创新实验教学,通过三个层次的实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再次,培育企业实践基地,搭建学生能力培养的校外平台,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完善与企业的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和完善基地的管理和评估。聘请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学生的兼职教师,配合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与课程和实验结合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对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的事后反思,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教师的过程。实施3+X模式,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和实验实践水平。 四、结束语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及其策略进行改革。本文结合目前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践教学的现状,在专业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专业能力培养进行了再设计,对建设实践基地的必要性进行了肯定,并且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学形式,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加强重视教师团队建设,从事相关的实践工作,增强实践经验。另外,还提出了3+X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是积累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应用能力,真正起到了课程促进实验,实验促进实践的作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作者:刘勤明 吕文元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 一、工业工程专业背景及意义 工业工程(IndustryEngineering,IE)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是一门以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的集多种工程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及韩国、新加坡等的经济腾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开始应用工业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已由最初的传统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金融业、运输业等多个行业;工业工程的应用内容也由传统的工作研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延伸到与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再造等紧密结合的现代制造系统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十分迅猛,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直线上升,同时教育部也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对工业工程的学科建设、办学思想、办学水平等进行规范和评估。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验、深入现场,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须对高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进行改革。 二、工业工程专业相关课程介绍 高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包含工业工程专业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各知识点的综合。其相关课程有“: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通过对影响企业生产效益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包括人因研究、生产线布置及产品制造、生产计划与控制等环节的实验研究和分析,围绕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提出相应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三、工业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原则与方向 工业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有: (1)循序渐进的原则。工业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实验过程的系统性,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验教学应以学生所学知识为指导,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3)可操作性原则。实验内容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状况,又要考虑在一定时期内实验内容实现的可能性,确保实施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工业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引入“启发引导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 (2)增加综合实验内容。以往都是对理论内容的验证进行实验,内容虽然有序,但每次内容比较单一,有些同学老是靠本组同学帮助完成,缺乏学习主动性。增加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内容,则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其学习主动性。 四、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任务、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 实验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主要方法是在IE两个专业实验室及计算机房等实验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教师在现场加以指导。时间为两周,分人因研究综合实验、流程分析研究综合实验和生产计划编制综合实验三个训练模块。 五、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1)人因研究综合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JGW-B心理实验台4台,跑步机两台,功能自行车,噪声频谱分析仪两台,计时器若干只,照度计、亮度计各两台。通过声简单反应时实验等实验项目,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了解人的听觉、视觉、触觉、识记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差异及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上述实验,分别在被测试者处于安静状态和运动后状态(在跑步机上以中等速度跑10分钟后)两种情况下进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疲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逐个检测被测试者对光、声的反应及注意力、动作稳定性等能力,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数据的测试;分析人的听觉、视觉、触觉、识记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差异及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2)流程分析研究综合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小型流水线设备一台、监控系统一套、电视机两台、计时器若干只。通过小台钻的装配工艺流程分析实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人机操作、双手操作、工时评价、测时研究、动作研究等实验手段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主要完成确定流水线节拍、进行流水线的平衡、确定工作地数、配备工人及设计流水线的平面布置等工作任务。实验的基本操作是:逐个进行人机操作、双手操作、小台钻装配等实验,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数据的测试;分析流水线节拍、进行流水线的平衡、确定工作地数、配备工人及设计流水线的平面布置等。 (3)生产计划编制综合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ERP软件一套(网络版)。通过生产计划及物流分析实验,对小台钻的生产进行规划设计,完成小台钻装配流水生产标准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设计、核算单件生产方式下的成本和大量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等设计任务。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正确使用ERP教学软件,进行相应实验数据的录入和归档;制作各种表单;小台钻装配流水生产标准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设计、核算单件生产方式下的成本和大量生产方式下的成本。 六、结束语 通过对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详细的实验项目、内容及要求,为工业工程教学和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 作者:周峰 单位:盐城工学院机械优集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研究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范围的持续扩大,国家对大量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双语课程教学适应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合作意识、交流与竞争能力的人才[1]。工业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它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仍处于建设时期,仍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交流。好在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利用他们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该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竞争意识,为进一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专业型人才夯实基础。同时,在学生未来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2]。当前国内许多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开展的双语教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质量和数量都不能匹配社会发展对该专业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模式、方法、组织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理论上的完善。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入门课程,《工业工程导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对其采用双语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教材选择、双语教学模式、教学考核等方面还缺乏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怎样有效地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检验。本人曾在国外学习,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于2010—2011学年在我校率先开展了《工业工程导论》的双语教学工作。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现将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方向呈现为论文,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相关双语教学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工业工程导论》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工业工程导论》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工业工程是一种将人、设备、物料、环境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评价创新,进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专门化综合技术,内容日益广泛。它既带有鲜明的工程属性,又有着显著的管理特征,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等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通过学习《工业工程导论》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与认识工业工程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方法,从而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工业工程导论》涉及的内容宽泛,以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为例,包括如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工业工程历史、定义和地位,具体有工程和工程教育的历史概述、工业与系统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职能的组织和管理;第二部分是工业工程的职责范围,具体有生产工程、厂址选择、工厂布置、工作测定和设计、财务补偿、作业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和工程经济、人事管理、管理系统设计、物料搬运、分配和路程安排;第三部分是运筹学和大规模系统分析的影响,具体有运筹学、确定性的数学规划、工程项目管理、概率模型、系统概念。所以内容宽泛,跨度大,就我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32学时来看,只能是选择性的重点讲授上述内容的1/3左右。《工业工程导论》部门内容相对有难度,特别是与工程紧密相关的部分,如:制造工程里面的各种加工方式、流程等相对专业的内容,对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有难度。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只是在认识实习时对制造企业有个初步了解,而认识实习只是走马观花,难以取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的课程显得偏难。再者,运筹学、概率模型等又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功底。 2《工业工程导论》双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我校在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时,选择《工业工程导论》进行双语教学的原因如下:首先,工业工程导论部分内容虽然涉及面广,但难度相对较低。其次,工业工程导论是整个工业工程专业的知识基础,进行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两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工业工程与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专业方向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于专业外语更为娴熟,在期望使学生切实掌握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也可通过对外语的大量运用,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1英文教材的筛选 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首选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作为双语教学知识的吸取方,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有着关键的作用。工业工程专业近年来成为工科院校的热门专业,该专业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总体较好。但中学阶段的哑巴英语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口语和听力偏差。同时,专业词汇贫乏是导致原版教材无法直接使用。另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经过语言和语思维的双重转化。考虑到双语教学的特殊性,教材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兼顾对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3,4]。因此,生源好、学生基础扎实的院校,应尽量采用原版教材。原版教材语言地道、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内容详实,能够提供该领域前沿专业知识。在选用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英文的难度,语言过难会导致学生的厌烦,进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原版教材并非完美无缺,有些内容本该简单精炼,却过于详细,书本过厚,价格过高。因此本人在国外将原版教材《工业与系统工程概论(第3版)》,进行了部分影印编册后发给学生作为教材使用。 2.2教学方法的改进 鉴于《工业工程导论》课程涉及的概念、定义、公式、术语、专有名词的数量较多,并且这些术语不仅仅来自管理科学领域,也来自工程技术领域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使用英语讲授对教师和学生都要求很高。教学过程中信息量大,学生在掌握课程的众多知识点之外,还需要记忆大量的专业词汇,并采用英语来进行理解和思维。为保证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课前预习成为必须的过程。在每节课结束前的5~10分钟,在布置该节内容的课后作业的同时,还须安排学生对下一节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双语课程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不能像大学英语授课那样,把对单词、句子和段落的阅读和理解作为重点。只用英语解释会让学生费解,教师还需要用中文讲解,即采用穿插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外,学生更需要主动学习,到图书馆或网络,包括一些专业论坛来查阅相关资料,及时温习并整理已学知识。对于生源一般的普通院校各专业,由于课程的专业性和理论性,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讲授的模式更与实际情况相符。经过4年的摸索,研究者已从最初采用的全英文教授转变为目前的混合型,并且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替代课堂板书,丰富了教学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在听教师英文授课的同时,可与授课老师用英语进行课堂专业知识的互动讨论。授课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主要用汉语讲授,再让学生精读教材后与老师交流讨论,以真正受益。通过这种模式,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借鉴MBA教学中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多种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的优势,真正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2.3多元的考核制度 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仅对整个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机制[5]。或者说,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一方面是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反映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可以督促学习和引导教学过程。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是双语课程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为同时满足大纲和与实际相接的要求,教师要收集和整理很多针对当下中国国情的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因此其隐性和显性的工作量和难度要比普通教师高很多。此外,由于学生外语能力和专业素质存在差异,采用双语教学往往会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产生影响。一些外语基础弱的学生会产生厌恶情绪,教师可能会在课堂上面临更多的难题。为此,需要学校管理者在政策上鼓励教师深化研究、大胆实践,完善教师的奖惩制度,对其超额付出给予认可。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双语课程的考核应同时关注教学过程和最终考试结果,使二者实现统一。建议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灵活运用笔试、开卷、闭卷、半开卷等方法。并可将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及讨论的次数和质量作为评价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文献、撰写外文报告,学期末考核可将口头考试与书面考试结合。书面考试可中英文结合,建议多考主观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有更大的答题自由度,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双语教学的监督机制也需要建立完善,并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议程,从制度层面对双语教学实行管控,制订详细可行的评估细则,对教学大纲、教材的选用、教案、教学进度表、教师准入条件、课堂教学检查、试卷、学生意见反馈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有案可查,有章可循。 3《工业工程导论》双语教学效果 经过连续4届的讲授,从10级学生的反感厌恶,到11级学生的新鲜有趣,到13、14级级学生的适应融合。连续4届的统计数据来看,《工业工程导论》双语课程较好地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的外语兴趣和专业外语水平。从学校近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统计结果来看,工业工程专业的国家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大幅度提高。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学生评教”模块的统计来看:68%的学生反映经过一学期的双语学习,自身的思维和英语水平有显著的进步,学习兴趣大大提高;12%的学生反映课程讲授的速度太快,信息量过多,导致学生的印象模糊,为此,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以12级学生为例,58名同学中,8人通过六级考试,24人通过四级,还有26人未通过四级考试),学生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学生在学量专业知识的同时,大量阅读、理解英语必然难度增大,因此,需要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教学。 4双语课程教学的建议 双语教学中课程选择与学期设置方面。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整体性要求,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相对浅显,且有后续更为深入的专业课程来精讲,是开设双语教学的最佳选择。从授课学期的角度来说,在二年级或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专业基础双语教学应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此时,学生对专业有一定初步了解,并且在英语阅读和理解方面有所积累。关于汉语和外语之间比重的把握方面的建议。目前双语教学方模式包括如下三类:全外(授课英文,教材英文),混合(授课英汉结合,教材英文)和半外型(授课中文,教材英文)。研究者以为,对普通工科院校各专业而言,因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理论性,采用混合和半外式更为合适。对于文科类专业、且生源质量高的学校,可以尝试全外型。在本人的教学中,学期初期更多的采取半外型,学期中后期则采取混合型,因为本校学生的质量层次偏弱,需要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双语课程教学在该校以及国内同级别工科高校仅是起步阶段,许多工作尚在探索中,为使课程质量得到保证,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认真研究,全面设计与规划双语教学的难度、深度和方法,认真备写教案,准备模型及原版参考资料,使双语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相信在师生共同能力下,双语教学一定可以达到预期目的和要求。 作者:徐宣国 李悦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浅析 一、引言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课程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和体制的变化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工程生产实习工作已出现不少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搞好生产实习提高人才质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生产实习模式面临的困境 (一)企业接受高校学生实习的意愿降低,导致难以建立充足、稳定的实习基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多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主要原因是:(1)学生到企业实习,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实践经验缺乏,很难直接给企业创造利润,相反会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不便。(2)一些技术和管理方法先进的企业由于担心企业核心技术泄密而不愿意接待。(3)高校实习经费紧张,付给企业的实习费过低,导致企业不愿接待。 (二)传统实习方式效果较差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有两种:一种是制造工艺生产实习2周,该实习目的和要求是:学生到汽车制造企业去了解一些典型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曲轴、缸体、连杆等零件的制造方法、加工工艺以及企业现场的各种装备、刀具、辅具。另一种是工业工程专业实习2周,该实习目的和要求是:学生到企业现场利用所学IE方法和技术对生产线、生产工艺及生产现场进行改善。上述两种实习分别在大三和大四进行。 1.传统制造工艺实习方式与不足。 目前传统的制造工艺实习方式基本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某一实习企业下属某个车间,由实习企业的工程师简单讲授一下这个车间生产的概况、生产零件的工艺后,就开始带领学生参观生产线和设备。这样的实习效果一般相对较差。原因:(1)一般车间噪音较大,厂方工程师在车间生产线边讲授工艺时,只有在他周边少数人能听到,大部分人听不清。(2)参观时间较短,由于到实习企业参观实习的车间很多,一般半天就要参观实习完一个车间(很多车间实际参观时间在2个小时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要熟悉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管理方式相当困难。 2.传统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和不足。 我校传统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和制造工艺实习方式类似,也是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然后在企业工程师讲解完企业概况、生产线和生产工艺后,由学生在企业现场利用所学IE方法和技术对生产线、生产工艺及生产现场进行改善。一般也是半天实习完一个车间,由于时间短,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实习目的和要求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造成实习效果较差。 三、传统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首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选择好合适的实习企业是搞好实习的前提。近几年我校通过和东风汽车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利用十堰是中国汽车城,十堰市及周边地区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区域特点,以及这些企业有我校众多毕业生,且很多都走向中层以上领导岗位,通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系工业工程专业已经建立了几十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如东风公司发动机厂、东风公司变速箱厂、湖北三环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另外为了扩大实习基地,引入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先进的企业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我们还实施走出去发展方式,如:经过两年学院、系和实习教师的联系、沟通,通过产学研双赢模式,我系每年派出高职称、高学历青年教师下厂锻炼,同时到企业为其做课题,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企业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利用这种模式我系工业工程专业在襄樊也建立了5~6个稳固的实习基地,如日产乘用车公司、襄樊变速箱公司。这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学生在这些合资企业实习时积极性很高。 (二)实习方式的改革和实践 1.制造工艺实习方式的改革和实践。 (1)合理安排实习过程和内容。 传统的实习方式,把实习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完全寄托于在企业现场由企业工程师、指导教师和学生来解决,由于学生人数多,环境差,时间少,这种指导思想是不可行的。为了提高实习效果,我们改变了传统做法,把一部分实习内容放在校内解决,如在下厂之前,在校内安排一天到二天的实习讲课,在教室里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实习的内容。详细介绍与实习现场有关的理论知识,着重介绍实习企业现场可以看到的各种生产线,各种机床、装备和各种典型零部件加工工艺和关键工序,并配以图片和相关视频,使学生在实习前就对所要实习的内容和现场有一个大概了解,配以多媒体教学详细介绍该车间凸轮轴加工工艺流程和特点、每道关键工序和加工方法,如该工序中最后工序用到砂带抛光加工工艺技术,该工序是学生实习时的兴趣点也是难点,教师可结合图片和视频介绍。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下厂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使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合理的生产实习考核内容评价体系。 采用多种方式来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我院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考核内容有四部分:考勤、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和实习答辩,其中实习报告占总成绩50%,答辩成绩占30%,实习日志占20%,考勤为扣分制,缺勤一次扣5分。缺勤时间占总实习时间30%以上时,实习成绩不及格。实习答辩以5人一组进行,答辩时,实习教师提出一些实习现场的工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根据回答的准确性进行评分。另外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也很重要,如,在实习期间经常抽查学生的实习日子,实习日子记录了学生每天实习学习内容。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在实习时认真观察记录,防止日后实习报告相互抄袭。 2.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的改革和实践。 我院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共两周,该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到汽车企业生产现场,把所学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企业现场进行实际应用。但该实习环节在进行时存在以下问题:①企业提供的实习时间较少,一般只是参观性质的。②受企业产量制约,没产量不生产时,该实习难以进行。针对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对现行的专业实习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即,采用上机虚拟实践+企业现场再实践的模式进行。具体如下:上机虚拟实践,事先对学生要参观实习企业的相关生产线每个工位进行摄像,然后利用购买的工业工程体验式应用平台(ISE系统),在此平台上学生利用所学工业工程知识对该生产线完整视频资料进行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分析,即进行虚拟实践,并且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和报表。如:在利用ISE平台分析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视频资料基础上,学生可制作该生产线上各工序的SOP(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产线各工序的标准工时和产线工时、制定各工序的标准作业方法并得到《工序标准作业组合表》,制定生产线的《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产线标准作业组合表》,得到产线现状的《平衡率山积表》,对产线进行虚拟改善得到改善后的产线《平衡率山积表》和《作业改善报告》等。由于这些分析手法和得到的相关分析报表与企业实际所用完全一样,经过“实际案例,虚拟实践”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极大地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到企业现场实习,在企业现场对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再实践,再应用。这当中上机虚拟实践和下厂实习可以相互穿插。采用这种实习模式,实习时间利用率提高,效果提高,学生不再走马观花,学生对实习满意度也提高。 (三)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工业工程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经验,才能较好地传授专业知识,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选派实习指导教师时有严格要求,对没有带过生产实习的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尽量选派有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进行带队指导,另外每年选派没有工业工程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是我校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通过多年的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以东风汽车公司为长期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加强生产实习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外和校内两种资源,改革实习方法,加强实习制度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几届学生实习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和措施提高了生产实习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对传统生产实习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李峰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探究 一、课程教学体系结构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环节。 (一)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的基础。我校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为40学时,理论教学部分的内容包括以下九大部分: 1.概述。主要介绍有关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系统仿真的分类、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如仿真钟、时间、活动、进程等。 2.仿真输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主要介绍系统仿真输入数据的收集方法、分布的识别、参数估计方法、拟合度的检验等。 3.伪随机数的产生及其统计检验。主要介绍伪随机数及其产生方法、伪随机数的统计检验(包括均匀性检验、独立性检验、数字特征检验等)。 4.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的仿真。包括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仿真方法、连续型随机变量的仿真方法并介绍随机过程中关于泊松过程的仿真。 5.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方法。包括实体流图法及其应用举例、活动周期法及其应用举例以及Petri网建模方法。 6.离散事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策略。主要介绍事件调度法、活动扫描法、进程交互法以及三种仿真策略的比较。7.排队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介绍排队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排队系统仿真举例。 8.库存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介绍库存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库存系统仿真举例。 9.仿真结果分析。主要介绍终态仿真、稳态仿真的基本概念,终态仿真的结果分析,稳态仿真的结果分析,多个系统性能的比较分析以及方差缩减技术等。但理论部分涉及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较多,如何将枯燥的仿真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每次有新的理论介绍之前先以一个背景问题引入,从而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理论知识。例如生产系统常常会受到市场需求、原料供应、生产环境、生产状态等多方面随机因素的影响,那么在具体仿真时,这些随机因素如何体现出来?从而引入随机数的产生、随机变量的产生、随机过程的仿真等内容。又如在对一个系统具体仿真时,提问:当采用不同的随机数流,仿真结果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实际中如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科学的结论?从而引入数理统计的内容,将其应用于仿真结果的分析。其次,鉴于工业工程专业的性质,有些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可以适当删减,力求学生理解原理,达到能够灵活应用相应理论的目的即可。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第一次课尤为重要,其实这不仅仅是对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对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是如此。在第一次课中虽然不能涉及太多的课程内容,但在第一次课首先要告诉学生这门课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这门课的理论来解决问题,最好举与实际问题相关联的例子。例如,我在第一次上课时会介绍什么是系统仿真、系统仿真的应用领域、应用系统仿真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同时课堂上演示几个可视化的仿真模型,如流水生产线加工系统仿真、服务系统仿真等,通过一些感性认识,使学生对这门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深化的有效方式,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目前关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流行软件也有很多,比如:Extend、Flexsim、Gpss、Arena、Witness、eM-plant、Auto-Mod等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Witness和GPSSWorld软件。这两款软件在使用上有较大区别。GPSSWorld属于第二代仿真语言,是基于进程交互的仿真编程语言,特别适用于排队系统的仿真。当然这里的排队系统范围也很广泛,比如,订单的到达可以抽象为排队系统的顾客,订单的处理过程可以抽象为排队等待过程,订单处理完成可以抽象为顾客服务完后离开系统等等。通过此软件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因为目前即使是可视化的仿真软件要仿真一些复杂的系统,有时也需要编制相应的程序才可以完成,所以通过GPSSWorld仿真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对于应用其他的仿真软件也有帮助。Witness是由英国lanner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系统。它既可用于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又可用于连续流体(如液压、化工、水力)系统的仿真,可视化效果好,通过Witness开发的系统仿真模型易于理解和控制,为加强学生在学习期间深入理解实际运作系统提供了直观的、可行的实验场景。目前在国内有近60所设有IE专业的高校引进了Witness仿真平台。我校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实验部分为16机时,如果把Witness和GPSSWorld软件的使用连同学生上机实验都放在这16机时完成,很显然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目前的做法是:在理论课的40学时课堂讲授时,安排部分时间讲授软件,边讲解边演示(约8学时),同时将Witness和GPSSWorld软件的学习版先拷贝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安装使用,课下学生自己先练习,同时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上机大作业,具体上机时,教师主要是解决学生在练习或完成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学习版的部分软件功能受限(其实对大多数的仿真已够用),所以我校建立了软件网络互联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宿舍就可以使用正式版练习,满足了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三)实践环节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将仿真技术应用于实践,并解决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因此,实践环节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在1周的课程设计中,提供有关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素材,启发学生利用仿真技术完成系统的分析和改善; 2.在大四的毕业设计题目中,设计一些应用仿真技术的相关题目,如关于企业生产流水线的改善;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大学生创业大赛、工业工程改善大赛等竞赛活动,利用仿真技术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我校在这一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但纯粹采用课堂讲授对于理论教学有时会显得有些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如在介绍系统仿真软件时,一边讲解软件一边进行演示,同时将相关的仿真理论穿插于仿真软件的介绍之中,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和体会仿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也便于学生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课程的教学手段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个别时用到的数学理论)的方式。另外,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将联系方式包括E-mail、QQ号、电话等告诉学生,学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随时咨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大作业”模式,其中大作业包括上机报告和英文文献翻译两部分。上机报告是关于Witness和GPSSWorld仿真软件布置的上机大作业,要求对具体问题建立适当的仿真模型,运行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英文文献翻译要求查找一篇关于仿真技术发展或应用的英文资料,将其翻译成中文,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仿真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应用领域,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的加深、熟悉一些关于仿真的专业英语词汇,便于以后工作和科研的需要。目前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大作业占20%,可考虑加大平时作业成绩的比例到30%,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环节的重视程度及仿真技术动态的关注程度。 四、课程教材的选取 关于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目前还没有非常适合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际情况的教材,原因是有的教材中所介绍的软件不是Witness和GPSSWorld,而介绍Witness和GPSSWorld的教材关于仿真理论部分又介绍得较少,所以笔者给学生推荐的两本关于理论部分的教材为:肖田元等主编的《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以及周泓等主编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关于仿真软件部分的教材为:王亚超等主编的《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witness系统及应用》以及谢毅等主编的《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与GPSSWorld教程》。 五、结束语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技术目前在生产、管理、物流、服务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对该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使其在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刘云 田斌 龚小军 王亚民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1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1)凝练专业特色,准确定位专业目标。各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定位,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2)强化专业和实践教学。各专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适当增加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分,强化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实践、突出专业特色。要保证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理、工、农类专业)。 (3)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在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培养框架。科学合理地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验课、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比例。 (4)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改革公共课程,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自2003年成立并招生以来,高度重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研究工作。2010年,根据学校《云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施意见》,工业工程系在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学习和参照国内外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要求,反复讨论并充分征求本专业教师及学生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2.1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应用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在各级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决策、运营、评价、优化等工作;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基础、管理工程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与控制;接受应用工业工程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规划、开发、设计、运营和评价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能力。 2.2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本国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系统掌握机械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 2.3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 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其主干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等。 2.4工业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工业工程专业要完成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服务)系统实习、工业工程专业综合训练、运筹学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2.5工业工程专业的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有条件的学生在按要求修满规定学分的前提下可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对不能在4年内按要求修完规定学分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后可以延期毕业,但修业年限最高不得超过6年。 2.6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毕业时应修学分为176个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模块35学分,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类课程选修12学分,学科公共课模块20学分,专业基础课模块25学分,专业课模块21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工业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工业工程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既有鲜明的工程属性,也有明显的管理特征。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对各种类型的系统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能够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解决和阐释,使系统优化,系统效率明显提高,并因此具备领导跨学科团队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研究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工业工程学科的课程体系,协调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与工程专业、管理专业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课程体系是平台式和模块式相结合的复合型结构。课程纵向设置包括公共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横向设置以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形成纵横交错的复合结构。工业工程学科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数理统计、工程技术、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其研究领域从制造业扩展到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及政府部门。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其课程体系必须包括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大平台。 3.1素质教育平台 包括公共必修课模块(35学分)和公共任意选修课模块(不低于12学分),这部分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也是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公共体育基础课、政治理论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 3.2专业教育平台 (1)学科共同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I、高等数学II、线性代数与概率论、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实验等5门课程20学分。 (2)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机械制图、管理学、机械制造基础、运筹学、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基础工业工程、工程经济学等8门课程25学分。 (3)专业课模块。包括人因工程学、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欲质量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项目管理、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等9门课21学分。 (4)专业选修课模块。提供CAD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微机原理与运用、市场营销学、应用统计学、控制工程原理、产品开发技术与管理、专业英语、供应链管理、工业工程专业系列讲座等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0学分。 3.3实践教育平台 (1)公共实践模块。包括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军事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共计11学分等内容。 (2)专业实验课模块。包括普通物理学课程试验、工程力学课程试验、电工与电子学课程实验、数据库技术课程实验、运筹学课程实验、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实验、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等,共计12学分。 (3)实习实践模块。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服务)系统实习、工业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毕业实习以及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等,共计22学分。 4问题及建议 工业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培养,培育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虽然我们对云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修订和研究,力求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云南省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认知程度有限,制造企业中几乎不设工业工程部门和工业工程师岗位,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对口就业困难。 (2)区域内缺少以集中化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为工业工程教学提供高新技术教育训练平台的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学生少有机会接受工业工程专业先进技术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3)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学校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课程建设的需求,教学过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知识性,结合实际的案例式教学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不足。要解决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工业工程是系统的综合优化技术,是解决系统优化,提高系统效率的学科专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加强工业工程专业的宣传,让社会充分认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②切实加强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业工程作为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学科,其生命在于实践。学校的实验室是学生实践的第一课堂。 ③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和部门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使该专业的学生广泛参与各种生产、管理和服务系统的运行过程,有机会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获得系统优化并提供系统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和专业能力。 作者:阮建雯 唐秀英 商茹 果霖 顾丽春 杨文彩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电力公司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研究 一、问题分析 1.不够重视。 要想顺利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就需要管理人员加以重视。但是从电力公司当前情况看,高层管理人员还不够重视人力培训工作,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培训工作就是浪费,会增加财务负担,而且在培训之后也不能确定培训的效果,所以,不太愿意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另外,员工跳槽也会造成人力以及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还有的管理人员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期望经过少量的培训,实现良好效果,这是不实际的,这些都导致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投入比较少。 2.信息资源得不到利用。 当前,信息科学不断发展,电力公司也在内部构建电力运行以及电力控制还有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信息资源系统,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电力设备经常会被外界因素所影响,从而对电路正常输出造成影响,使得信息系统与自己的功能并不匹配,导致很多信息系统的浪费,使得企业成本开支增加。 3.考核工作不到位,也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在对人力资源进行教育培训的时候,经常会在最后考核时开展考察工作,但是在完成培训之后的工作过程中,却没有形成一个跟踪式的教育,导致培训没有实用性以及延续性,另外,仅仅把最后考试结果当做考核方式,会导致教育培训没有说服力。培训结果也没有与员工绩效薪酬和员工职业规划进行有效联系,使得员工没有对其进行应用的积极性,给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有效措施 1.树立良好的培训理念。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为了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完成,需要有良好的培训理念,将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当做是重要目标,利用有效培训工作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培训就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实现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所以,电力公司需要利用有效措施提升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重视,构建良好人力培训观念与体系,和企业发展进行有效结合。 2.在培训之前,需要及时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 劳动以及认识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对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所有的岗位实行公开竞聘,有的员工争取到理想岗位,职业生涯也在改变。对机构以及岗位进行重新优化以及组合,这样使得一些岗位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员工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以及个人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很多员工要求评审职称,要求对自己的职业技能进行鉴定,要求开展学历教育培训,这个时候员工有着较多的培训需求。可是这个时候的员工在培训方面的需求是不冷静的,个人培训需求是缺少明确的方向的。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要立足于员工的岗位,结合其岗位需求开展教育和培训,讲求的是实效。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正确引导,把培训期望和培训需求进行有效结合。 3.选择各种模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培训模式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所以,电力公司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结合各种培训效果。在对培训模式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培训人员具体接受能力和培训方向进行决定,另外,还要对培训目的与内容等进行考虑。与此同时,培训环境也会影响学习教育,需要确保良好培训氛围,使员工能够更好对培训知识进行理解。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以及网络培训还有案例分析和知识竞答等各种模式。 4.构建相关信息平台。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的时候,需要将专门的信息平台构建起来,对教育培训过程中员工的成就记录下来,对其做好分类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教育和培训的效率,同时还能对员工进行激励。比如,对于培训教育系统,电力公司可以对其进行专门划分,包括电子资源系统以及网络信息交流的相关系统和培训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于电力资源系统来说,可以将很多专业电子资源提供给员工,引进各种专著文献,使员工视野得到扩展。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讲座的形式使员工增长自己的见识。公司还能够采取访问阅读权限的方式,这样员工可以进行选择的类型就会比较多,能够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阅读。公司系统可以对员工浏览的频率和阅读量进行分析,从而对考核结果进行评定,把员工学习与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结合,将培训机制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其具有积极性。对于网络交流系统来说,主要就是利用企业内部公告与级别不同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员工的级别不管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都能利用这一平台对专项性意见进行反馈,这样员工就能有更高的参与度。公司员工能够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专业考核,通过网络化平台开展现场教育以及学历教育,人力资源部门利用评估结果管理员工,将良好的激励考核机制构建起来。 5.对培训成果进行验收。 为了保证良好的教育培训效果,防止员工敷衍,电力公司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对教育培训成果进行验收。建立考核和奖励机制是其中一个最为常见也是最好的措施。对于在培训的时候表现比较积极且成绩优秀的员工,要提供物质奖励,这样不但能够对教育培训的具体成果进行验收,也能够使员工更加认真地参加教育培训活动,能够使教育培训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为了保证培训的良好成果,还要对教育培训过程之中员工的不同表现做好记录,对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的具体时间和次数以及测试成绩等做好记录。电力公司通过这些培训记录能够对员工培训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找出其薄弱的地方,并在之后的教育培训中调整培训的具体内容,使员工能够实现大的进步。考核机制能够使电力公司对员工具体的教育培训状况进行了解,也能够使员工对自己优势和缺陷进行掌握和了解,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 6.对考核机制不断进行完善,对考核效果进行客观性的评估。 在电力公司中,在对员工开展专项教育和培训的时候,需要对激励考核机制进行完善,考核机制能够实现教育培训措施的彻底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制定合理方案,确保与员工薪酬和职业规划等进行结合,使员工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积极性。利用考核机制,确保评估结果的公开以及客观,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其竞争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电力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公司在市场中的份额也在逐渐提升,这些都导致电力公司的竞争压力逐渐提升,人才教育培训是对竞争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一个因素。电力公司需要对自己人力资源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树立良好的培训观念,选择科学的培训模式,构建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确保人力资源培训的良好效果。 作者:蒋辉 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完善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1.培训意识薄弱,不利于企业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 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是对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为适应经济的不断变化,要随时转换人才策略。很多企业意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的扩大人才的招聘需求,认为只有具备优秀的人才队伍就可以促进企业不断的进步,应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吸纳进来的人才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就进行入职,导致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且,企业设立的人力资源部分,工作职责不清晰,很多企业虽然设立了人力资源部门,但是却不能发挥其六大板块的综合作用,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只是负责人才的招聘和内部员工的报酬管理两个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管理,很多企业都置之不理,或者说企业没有意识到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而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发展企业的培训体系。 2.缺乏有效的培训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体系是日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大,使得培训体系与企业的整体制度出现脱节现象。其实不然,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面对的是企业的所有人员和所有的岗位,是在把握企业的整体情况下对各个部门进行培训管理,这就要求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培训管理当中,都是培训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只有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相互协作才能够促进企业培训管理的完善。同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中,对于培训管理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更多的情况是以企业的硬性要求代替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制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即使有的企业在逐渐的形成适合企业的培训制度,但是由于思想比较固化,使得培训管理制度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导致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随机性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 3.企业培训管理人员缺失 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培训讲师,在现行的企业制度中,对培训体系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差,企业不愿意花费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在培训管理体系中。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管理、报酬管理和培训管理由一人担任的情况数不胜数,在这中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者根本不可能兼顾各个方面,自身的培训技能和知识也不够完善,何谈给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有的企业条件好些会聘用一些兼职的培训教师,或者从企业内部临时抽调出员工进行培训,可想而知其培训水平和对员工的培训质量,培训的内容也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都是兼职教师或者临时培训人员现场准备的,不能保证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措施 1.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建立,培训制度是培训体系的基础。首先要针对培训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并加以完善非常重要,能够指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培训制度的建立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企业要初步拟定培训管理的办法,并经过多方的讨论与研究最终确立培训管理办法并落实到具体的条文规定,分发都企业的每个人员手中。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和实际培训工作流程,将每个实施细节都落实到培训计划中,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人力资源部和企业其他部门共同完善培训计划。在培训管理制度中要注重对评估体系的完善,对于不同的员工评估的出发点和终点也不同,对于基层员工,只要侧重对其本人表现的评估,而对于高层的管理人员则主要侧重对整体团队整体把握情况的评估。其次是对培训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不同与培训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静态的不变的,而管理体系则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包括对培训课程和培训目标等的不断调整来满足培训管理制度的需要。对于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应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将课程分为三类: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对于新进职员首先要进行对本企业文化、政策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普及,即进行普及型培训课程,普及型培训旨在让新进员工对企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其次是对员工技能的培训,以及在岗位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岗位的调动、职位如何晋升、绩效怎么考核等等与职工息息相关的各方面业务的培训。提高型培训旨在通过设置动态课程,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竞争战略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使企业具有人才竞争力。只有将培训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够促进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最后,不管是培训管理制度也好还是培训管理体系始终都要以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因为不同的企业其培训制度必然会不同,如果培训制度和体系即使再好,但是与企业的实际不相符也是空谈,对企业的培训体系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而会抑制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进步,因此遵循培训体系的建立以企业实际出发是根本。 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人才的等级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专业的培训人才,培训讲师是整个培训体系的载体,通过培训讲师来执行培训体系,将培训课程完整的呈现给企业员工。企业应加强对培训管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企业应加大对培训体系资金的投入,聘请专业的培训管理人员,或者通过在企业内部竞选出具有培训授课能力的有效管理人员来组织和实施企业的培训管理活动。培训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以企业培训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根本,开展对基层工作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方式,激发企业员工接受培训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到达提升企业整体的业务水平。企业对任命的培训管理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考核,来保证企业培训的有效性,同时也督促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企业员工的过程中自己也是随时进步的,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和培训的专业技能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三、结语 总之,在当今企业内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构建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快捷手段,也是企业内部高效运行的有力措施,更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冯家欣 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教育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缺乏长远的战略性。 多年来,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实行的是成本领先战略,对“人”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该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也仅仅是业务规模的壮大,但在管理上还是创业初期的一套制度,企业仍然把人力资源停留在一种成本的水平。 2.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一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只注重人才的招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于薪酬,高知识,以及核心技术的员工往往要求比较高,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所以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存在不足。 3.人力资源投资不足。 企业的技术工人文化素质偏低,管理人员知识陈旧,老化现象严重,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的培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并且只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而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另外,企业文化太过于形式主义,职工的责任感和忠诚感成为空谈。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的制定,忽视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往往制度上有处罚的条款,没有激励的条款,或者激励与处罚不对等,权力和义务不对等。 5.人才流失。 员工对企业不满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离职。该企业员工离职,可以从两点来看:一是流失率过高,每年有接近30%的流失率;二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流失人员中占较大比例,无论是专长,还是管理经验,这些人都是企业的中坚力量。 二、加强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实施人事外包。 由于该企业长期注重市场业务发展,对内部人事行政管理投入不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事制度不完善,不能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以及培训的机会,进而大大降低了员工的满意度。 2.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给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降低员工的流动率,让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与企业共同发展。对员工进行培训。由于企业的现金并非很充足,因此在员工的物质奖励方面会有一定的限制,但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资金是可以挤出来的。培训一些仅适用于本企业的知识,提升员工服务本企业的技能,而且不用担心员工学完知识后就跳槽。强调员工的团队建设。精英的要求一般都很高,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民营企业没有那么多资金聘用精英,也很难对精英进行有效管理。我们需要通过员工的团队建设,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3.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 企业员工都是由不同职务层次的人员构成的,毫无疑问,每一层次都要有一部分优秀的人员。整个人员结构犹如一个金字塔,层次越高,人员越少。建立一个人才梯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角度实现:一要从培训师着手,由教务经理进行统筹,为每个培训师制定各自的教育培训计划。二要从业务员着手,由销售经理汇总后和总经理确定该年的业务员招聘或辞退计划,然后根据企业的年度计划,制定各自的营销计划。三要从行政管理人员着手,建立管理服务的考核指标,根据管理效率和满意度决定人员进退去留。四是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结合。从企业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成本最低,很多情况下也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方式。 三、结语 研究表明,企业在招募人员时最好采取内外部相结合的办法。一般来说,对于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可能更多地需要从组织内部获得提升,而高层管理人员在需要引入新的风格、新的竞争时,可以从外部引进合适的人员。 作者:石庆波 单位:贵州造梦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教育培训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1当前教育培训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忽视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归属感 教育培训类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认为自己的企业规模比较小,从业资格低,就忽略了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其实,任何一个企业,哪怕是很小规模的教育培训类企业,必须拥有核心的企业文化。对于教育培训类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文化应该着眼于责任和专业,应该更侧重良心教育和踏实的从业心态。教育培训工作本就是一个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因为对于这类企业的员工,更需要培养责任心和专注度。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培训类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是抱着凑合的态度,只重视增加客户的数量,而忽略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归属感,这样的企业往往给人一种一盘散沙的感觉。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不能齐心协力,这样的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1.2缺少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 前文已经述及,教育培训类企业的业务比较复杂,包括市场销售、产品设计、讲师队伍建设、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所以必须注重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进行差异化的专业化培训,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教育培训类企业往往忽略这一点。很多企业在招聘相关人员的时候,总是抱着差不多的态度,没有意识到不同性质的工作需要特殊的知识背景和技能。一些企业对于市场销售的人员招聘,没有把握好工作经验的刚性需求,认为市场销售是简单的可以速成的工作。一些企业对于产品的设计过于老化,固步自封,长期不创新和更新,造成客户的审美疲劳。教育培训类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讲师队伍的授课质量,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讲师队伍建设的梯度晋升规则,也缺乏讲师队伍的沟通交流学习,导致讲师队伍各自为政,很难发挥团队优势的互补。还有一些企业缺乏对售后服务的重视,在客户购买相关产品之后,完全忽略了对客户的满意度的调查,没有进行售后的跟踪服务,这就很难培养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1.3缺乏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体系建设 国内的很多教育培训类企业,非常缺乏对员工的激励体系建设。很多企业只是简单的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模式,这样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员工的激励体系,是一个大工程。对于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应该实行不同的激励制度。但是很多教育培训类企业对于员工的激励制度非常死板,无法形成高效便捷的激励效果,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最大的发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运作。 2教育培训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2.1管理者必须引导员工共同制定企业的核心文化,并带领所有员工培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育培训类企业从事的教育培训事业,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良心事业,所以企业文化的制定必须着眼于对客户的尊重,对客户的责任,对客户的用心,对客户的深度关注。管理者需要时刻提醒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身体力行,要让客户从各个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归属感的培训,对于老员工是一种强化认知的过程,对于新员工是熟悉和接受的过程。企业管理者还可以不定期举行企业内部关于企业文化的知识竞赛和员工扮演客户的换位思考活动,让所有员工同心协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代言人和实践者,让企业文化内化到员工的内心深处,让企业文化成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粘合剂。 2.2管理者需要针对企业内部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做差异化、专业化的培训 针对市场销售人员,要多进行市场调查,要及时了解市场中客户的真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要让业务优秀的员工分享成功的经验,要让业务不够优秀的员工总结经验教训。市场销售,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定期提供相关员工交流的平台和机会,让从事市场销售工作的员工优势互补。同时,对于市场销售人员,要引导他们关注行业内先进的市场销售模式,学习引进先进的市场销售模式和理念,让企业的市场销售稳居行业的领先地位。针对产品设计人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引导他们设计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的设计,需要企业管理者更多地去引导员工的创新设计。前文已说到,教育培训类产品往往不是实体类产品,而是抽象的知识类产品。而知识类产品,更需要的是专业化和差异化。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牢牢扭住创新的关节点,为客户提供新颖的产品体验,引导客户参与产品设计的创新,在与客户的互动和交流中,实现产品的更新升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产品设计人员,同样需要借鉴竞争对手的产品类型、产品特点、产品设计思路,要消化吸收再利用,形成既符合企业文化又带有企业特色的核心产品群,让客户形成对企业产品的依赖感。 针对讲师队伍建设,企业的管理者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培养企业特色的讲师队伍。讲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培训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培训类企业利润的核心增长点。作为“学生”的客户,最关注的往往是亲自接触到的每一位讲师,他们最关注讲师队伍的专业化和正规化。对于讲师队伍而言,首先要进行专业素质的提升。教育培训,传道授业解惑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讲师的专业素质非常扎实。因此,管理者必须把好讲师队伍质量关,要对讲师队伍进行等级评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要形成完善的末尾淘汰制度。同时,管理者必须搭建讲师队伍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优秀的讲师定期进行示范课的展示,要让优秀的讲师定期和其他讲师进行交流学习,争取实现讲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企业管理者要从客户的实际评价出发,引导每一位讲师找出自身的问题和优点,发挥优势,克服问题,促进讲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要善于搜集行业内优秀讲师的相关视频和讲义、教材、出版物,为讲师队伍的优化升级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针对售后服务人员,管理者要从客户的实际服务需求出发,引导员工更多地关注客户对于产品售后的评价。教育培训类产品的售后服务,更多的是基于对客户的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客户对于产品服务过程中的问题搜集。应该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服务是完全符合客户需求的。任何一种产品的设计,无论如何总是会遭遇客户某种程度的不适应、不满意、不支持。这个时候,管理者要引导售后服务人员主动咨询客户对产品的理解和满意程度,尤其要把握客户对产品的不满意的地方,要掌握产品的设计和客户需求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下一轮产品设计的更新优化升级打下基础。 2.3要建立透明公开高效的员工激励体系 任何一个员工来到企业,都是为了谋求长远发展。作为教育培训类企业的员工,更希望能够在企业长远发展,更容易建立对企业的归属感。因此,教育培训类企业的管理者要针对不同性质工作的员工,建立不同的激励体系,能够留住优秀的员工,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针对市场销售人员,要尽可能地增加他们业绩的提成比例,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要让员工的回报和销售业绩直接挂钩,要把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与自身业绩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要定期通过各种方式奖励业绩优秀的员工,同时关心帮助业绩不够优秀的员工改变理念和工作方式,形成强有力的市场销售队伍。针对产品设计人员,要确立岗位责任制和强化团队意识。既要落实产品设计的高度责任感,又要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创新能力,让产品设计的团队善于整合团队的优势资源。教育培训类的产品,必须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管理者要引导团队形成内部竞争氛围,同时制定等级薪酬体系。 针对讲师队伍建设,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鼓励优秀的讲师,形成讲师队伍的等级考评体系。要定期对讲师队伍进行等级考评,从客户的评价出发,及时提高符合条件讲师的工资待遇,形成高效、有序的讲师晋升机制,要构建讲师队伍建设沟通交流平台,让讲师队伍良性发展。针对售后服务人员,管理者要从客户的实际评价出发,引导他们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及。在售后服务人员的激励体系中,要建立基本工资加额外奖金的制度。客户的实际评价是奖金发放的唯一标准,这样能够真正鼓励优秀的售后服务人员,形成对优秀员工的额外奖励,从而实现差异化的管理模式,让激励制度成为员工竞争的原动力。 3总结 总之,教育培训类企业因为客户、产品、服务的特殊性,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实施科学、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程度地调动市场销售、产品设计、讲师队伍建设、售后服务的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万超丽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企业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培训浅析 1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含义分析 一个企业虽然领导是起着领导和带头的作用,但是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重视员工的地位,发挥员工主体性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企业文化所应承担的“责任”。另外,企业文化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员工的需求,就像企业文化的定义那样,企业文化还应注意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创造价值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所谓价值利益应该是企业的中心,自然也就会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在设定自身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多方的利益,最终需要达到一种和谐,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动力和发展合力,企业才有可能蒸蒸日上。 2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培训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应该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注重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才能更坚固,而人力资源培训也将是传播企业文化的一种方式。 2.1人力资源培训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企业才说,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一个企业员工的素质是决定其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的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就如我们上文所讲,人力资源的培训不禁要注意到企业核心价值的宣传还应注意到员工的个人发展。所以企业培训一定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再者,企业之所以要给员工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通过这一短短的培训能够达到多方的效果。所以很所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不单是是对员工技能的培训,还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宣传。 如果员工能够与企业的文化达成共识,能够愿意接受企业的文化,那必将会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对企业来说收益是极大的。再者,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往往不是一种对知识的灌输,而是一种交流,在一过程中员工也可以提出自身认为企业发展不完善的地方,利用这样的机会就可以使企业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利于企业文化的完善。所以说人力资源的培训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2人力资源培训也是企业文化的培训 很多企业日常的培训很多,但是往往收不到很好的结果。这就是因为这些企业不懂得将很多相似的培训融合在一起。其实有关人力资源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培训是可以合二为一的。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的文化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说,这个企业的制度、管理方式、考核方式、晋升制度等等。而有关人力资源的培训内容也会涉及到这些。比如说,企业对新进员工的人力资源培训,这样培训就必然会涉及到企业文化的东西。再者从培训形式看,目前大部分企业培训的方式无非是:讲授、研讨、讨论、测试等等。那么从培训的形式来讲自然人力资源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训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所以,从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上我们都可以看得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关涉到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换句话说,人力资源培育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培训。 2.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 如上文所讲,企业文化关涉到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但凡涉及到企业的培训多多少少会涉及到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凝聚企业力量的重要工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人力资源的培训去掉企业文化这一环节,那恐怕就将是制度和规范的“课堂”。人力资源培训就变成了规章制度的宣讲。字样的培训是毫无意义的,是资源的极度浪费。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是需要企业文化作支撑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 3结语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培训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两方面都是现代企业十分重视的。研究表明,其实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之间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人力资源培训也是传播企业文化的一种方式。甚至有学者直接提出人力资源培训就是企业文化培训。关于两者到底能不能合二为一我们且不过多的讨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优秀的企业既要重视文化的建立又要重视人才的培训。 作者:卢学智 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的关联性 一、企业培训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企业职工培训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大多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只强调培训人数和全员培训率,而不注重培训效果的现象在中国企业中可以说是一个泛泛的现象。前些年大多数企业,各种培训工作存在重数量、走形式的现象,可以说是在机械地跟着上级公司的年度计划和公司年度计划走。每年要送出各类外出培训(包括各种资格、适应性培训),其中有些培训纯粹是为了完成上级公司的指令性计划,企业没有主动权,根本不能达到按需培训的目的。所培训的内容大多侧重于知识拓宽和技能增长,没有注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培养。 2.企业领导不重视培训,培训计划性和针对性不强有些企业高层认为培训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于一些培训存在应付上级公司的心理,同时也担心,企业掏钱培养员工,会使员工跳槽造成人才流失;有些企业还存在培训计划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培训前没有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没有同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需求有效结合起来,致使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3.教育培训配套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没有建立教育培训配套制度,对培训只重形式不关心结果,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没有将员工的培训结果与其岗位晋升、薪酬待遇,以及职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使广大员工缺乏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动力。那么究竟企业教育培训怎样才能发挥“鼓风机”、“充电器”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使用等几方面予以解决。 二、将企业发展目标与教育培训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企业培训计划体系 1.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制定企业培训计划,必须要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通过企业总体发展目标,可以确定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计划,从而确定培训的近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使得培训符合企业的发展。 2.与员工岗位规范相结合在制定培训计划前,要进行充分地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根据岗位职责和规范,调查各个岗位的员工要达到理想的工作业绩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员工职业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与企业现有人员结构相结合企业现有人员结构和层次分析不仅是企业调整人才结构,培养人才梯队的关键一环,而且也是企业制定人才需求计划的基础,对培训计划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企业教育培训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保障教育培训计划有效实施 企业应从制度入手,在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同时,规范企业教育行为,完善教育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使教育培训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也是保障教育培训计划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关键。 四、建立“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一体化机制 1.根据岗位规范和培训标准,建立同岗位设置相对应的岗位试题库员工人手一册,各项培训管理机构以此为依据组织各级各类考试,使试题库成为每位员工必备的培训手册。 2.制定考试计划,建立考试档案每年单独制定考试计划,随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一并下达执行。完成各级各类考试后,将考试项目、名单、成绩,以及试卷分别建档,存入个人培训档案,使考试工作步入标准、规范、全过程管理轨道。 3.严格考试、考核,成绩与使用和待遇挂钩坚持先考试后上岗、升岗、转岗,实施升转岗考试资质制度。在各岗位推行升岗考试资质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升岗资质考试,考试合格再经过末尾淘汰,确定取得资格的升岗人员,发给合格证书,规定证书有效期限,以此作为今后升岗、竞争上岗的资质证书,凡未取得证书者,一律不允许升岗或参加岗位竞争。 五、重视管理人员培训,加快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 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要求素质较高,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学习,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职业化素质的主要途径。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加强企业竞争力关键所在。对于管理人员培训应注重思维和观念层次的开发,重点培训他们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艺术和管理艺术。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企业复合型人才。加大管理干部培训力度,特别是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和岗位交流培养的力度,提升干部综合协调、把握大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可以选拔一些文化层次高、政治素质强、具有培养前途的生产管理骨干参加硕士学位和双学历、学位进修。加强岗位实践锻炼,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加大年轻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企业、跨专业交流力度,通过多层面、多岗位锻炼丰富阅历、提高本领。加强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对后备干部坚持优进绌退、动态管理,不搞一次选拔定终身,切实提高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由此看来,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如果能扎扎实实地做到实处,就完全可以使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价值得到提升,就能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企业发展动力的“鼓风机”、“充电器”。 作者:王鑫 单位:大唐山东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人力资源管理的茶企培训管理分析 摘要: 在茶叶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动力,为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必须要定期开展人才培训活动,做好培训管理,保障培训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性与可发展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茶企培训管理进行几方面研究。 关键词: 人力资源;茶企;培训 作为中国传统产业之一,茶叶产业近些年来为中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在茶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茶叶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就显得更为紧迫,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也成为了企业留住人才,促进发展的有效对策。 1茶企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现阶段我国茶叶企业人才培训管理的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对人力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专业性人才数量少、人才招聘方式单一等等。全面掌握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制定管理对策,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1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从目前,我国茶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都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一直将管理的重心放在维持社会关系、技术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上,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甚至有些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负担,这种思想对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1.2缺乏专业性管理人才 企业管理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者,但是目前,很多茶叶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方面,缺乏这样的人才,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出现了断层情况,管理者并不了解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结构,以及从业人员的整体知识结构,缺乏相应的管理依据和经验,导致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了竞争优势,无法在艰难的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1.3培训资金不足 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但是现阶段很多茶叶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当然在培训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也明显不足。大部分的管理者都认为,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回报率很低,因此不会投入大量资金。总之,在茶叶企业中,人力资源培训管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管理难度也很大,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明确以上种种问题,客观面对,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2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加强岗位认知能力的必要 在茶叶员工刚刚进入企业的时候,对于茶叶企业运营情况以及岗位具体工作内容的认识并不是很透彻,工作能力会相对较差,开展岗位培训,强化培训管理,能够帮助员工深化对岗位的认知,使其能够快速进入到工作状态。另外,随着企业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内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员工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劳动强度大,此时,合理的岗位培训,能够帮助员工更加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责任,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岗位契合,由此可见,强化培训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2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客观要求 在外部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茶叶企业必须要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是企业资源整合的一部分,强化培训管理,是企业实现内部资源整合的客观要求。通过进行培训管理,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节约培训成本投入,最大限度发挥培训的效果,这是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自身资源整合,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2.3员工再成长的需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不断发展,对员工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员工需要不断的成长,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而培训管理,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参与培训活动,提供自己的能力,管理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有着巨大的约束作用,因此,强化培训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茶企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通过对茶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培训管理必要性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现阶段,结合茶企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与管理途径势在必行,下面针对有关的强化管理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3.1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传统的茶企管理结构比较单一,多半的销售人员以其制定的销售额为目标。例如:茶企为了更多的盈利,多数进行的是茶叶的销售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不太重视企业人员的管理和营销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了更好地应对激烈的茶企市场的竞争,企业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分配结构,以茶文化宣传为基础,进而让茶产品远销国外。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以物流管理、营销、生产为主要环节,同时需要加强对外贸易人员的培训工作。适当的召开企业人才招聘大会,通过在校招人、员工推荐以及广告招聘等形式,吸纳更多为企业可用的综合型人才。茶企需要以培养综合性、素质型人才为基础,从而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构建的任务。 3.2加强企业文化节建设 茶企在保证一定收入的同时,更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由于茶企需要以长期发展为目标,并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促进企业科学和谐的长久发展,因此,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进而提升业务量。茶企在创建企业文化的同时,也应时刻考虑员工的想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充分关心员工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环境。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上下级之间具有严格的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因此,员工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让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通过建立全新的企业文化,可以保证领导更好地对下属员工进行关怀。主要的执行方式有:建立师傅团队,让具有经验的老员工帮助新入职的年轻人开展工作任务,对工作或者生活中的问题提供良好的指导、教育和帮助;其次,应该保证茶企具有一个融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到企业工作都像回到家一样安心。员工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团队合作模式,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更快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减缓工作带来的压力;最后,要加强对茶企文化的宣传活动,充分由于网络普及性的特点。茶企可以通过互联网科学的传播企业文化,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让企业员工之间可以进行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为企业长远的发展作准备。 3.3加强培训 随着众多茶企的建立,茶企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要保证本公司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市场凝聚力,就要不断地提高员工的整体工作素质,保证具有一定的企业向心力。茶是一种极有价值的物质商品,因此,在经营管理时,需要考虑科学、文化历史、人文等方面问题;在销售方面,需要以他人感情为基础,以经营和销售产品为目的,不断增强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茶企销售人员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茶企可以按照不同的工作环境进行培训,比如:采取内部培训,增长员工销售知识和能力;让员工进行实地考察,进而更多的了解关于茶的品质和茶的原产地相关知识;还可以针对小型评茶师团队进行短期培训,进而让员工更多的了解与茶叶有关的文化以及历史意义。 3.4创建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 茶企要想更好地做强做大,需要在管理方面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制定。关于薪酬管理体系方面,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员工在与企业签署契约的同时,要保证其具有一个积极的工作状态,从而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摆脱固有模式的束缚,创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合作结构。企业在制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时,可以适当考虑员工的想法,保证所要发展的方向与员工的愿望一致,进而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促进企业的发展热潮中。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员工道德素质的培养,保证其具有一个积极的工作状态,良好的工作品质,从而在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满足员工心理需要的同时,增强企业的可信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茶企留住更多的人才。第二,薪酬管理体系的制定需要以一定的科学为依据,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满足员工对薪资的要求。根据近几年茶企发展来看,员工流动性比较大,其重点原因就是薪资管理制度不完善,从而导致薪资过低,由于员工无法保障最基本生活,因此采取离职方式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企业具有更多可用的人才,因此,在制定薪资管理体系时,需要以科学为依据。同时,制度要具有一定的鼓励刺激作用,既留住原有人才的同时,吸纳更多社会上的可用人才。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开展:职位体系要规范化、组织结构科学化、战略目标清晰化。在保证以科学为基础,以公平为准则的前提下,制定员工绩效考核项目,保证依法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让薪酬管理体系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以公司发展为目的,从而提高茶企的总体绩效水平,让企业的人才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潜在价值。 4结束语 企业管理能够很好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为企业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茶叶企业也是如此,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强化企业管理,完善管理对策是非常必要的。而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强化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的力度,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培训的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投入成本,总之,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管理者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奠定稳固的人力资源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崔晓杰 仲玥 黄莉 单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效率的提升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借助于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职工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转变职工的工作态度,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文章结合笔者实际研究,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效率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人力资源;培训效率;提升策略 人力资源培训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其中蕴含着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质量的内容。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是让企业内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得以持续提升,尽可能的降低职工之间的个体差异,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培训的途径一般来说包括了讲座活动、视听技术、案例讨论、竞赛比拼、内部网络培训等各种方式。国内企业必须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培训效率。 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必要性 (一)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站在企业内部管理的层面来说,人力资源培训属于能够获得较大回报同时具备较大价值的工作,借助于科学有效的培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职工综合素质能力,转变企业职工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的提升。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属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即便是不能够在短期内看到效益,但站在长远的角度上而言,人力资源培训的回报率很高,同时常常会超出物质投资所带来的价值。 (二)构建良好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进而对内部职工带来积极影响,促成积极健康文化的形成,不断促进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有效的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能够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同时人力资源培训也属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机制是否完善逐渐成为评价企业文化中的关键标准,所以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增强核心企业竞争力 人力资源培训能够让企业内部职工更快的掌握现代化技术和最新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有效的应用。对企业而言,高素质人才是非常重要且珍贵的内部资源,人力资源培训属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人才资源是关系到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必须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建立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合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确保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能够持续健康开展,从而让企业内部职工队伍素质得以全面提升,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现状分析 首先,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实施人力资源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内部职工的工作能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但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即便是意识到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却忽略了人力资源培训机制的构建,部分企业并未制定出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造成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不能科学有效开展,弱化了其实际效果,导致人力资源培训的实效性难以提升。其次,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方式相对单一化。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选择课堂讲授的形式来组织人力资源培训,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职工的参与积极性,也影响到实际的培训效果。大部分企业在培训过程中,不注重培训活动的科学性,仅仅是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一般都采取说教式的培训策略,不重视企业职工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不注重和职工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导致职工处在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下,不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提升,降低了培训的实效性。再次,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目标不清晰。即便是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同时也组织进行了相应的活动,然而因为培训手段和内容选择上的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容易流于形式。在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并未给出清晰的目标,内部职工也不能够明确掌握培训基本内容,影响到培训效果。同时因为部分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不符合,在很大程度上与职工需求脱节,不能够促进职工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造成培训工作目标难以达成。最后,企业职工不积极参与培训。部分职工并未了解到人力资源培训对自己的价值,单纯的将其视作为企业的管理手段,认为人力资源培训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没有丝毫的关系。一部分职工甚至对于培训活动还出现了抵触情绪,这就对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阻碍,降低了人力资源培训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企业职工自身的发展。 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效率的提升策略 (一)积极更新思想观念 坚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必须要尽快更新思想认识,应当在企业管理层、决策层以及基层职工中广泛的树立培训有用的认识,确保每一名管理人员与基层职工都能够真正的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企业要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职工要积极的参与到培训中来,尤其是企业管理者不能够仅仅考虑到眼前利益,必须站在企业持续发展的眼光出发,把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当成是企业的长期投资,从而确保培训效率得以保证。 (二)合理规划培训方案 第一是应当科学的对人力资源培训方案进行规划。建立完善系统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要求必须要将长期与短期培训联系起来,注重专业技能以及企业文化培训,人力资源培训的管理者应当科学规划,把培训目标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联系起来,把企业未来发展和职工个人发展联系起来。第二应当科学进行培训分类,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应当按照各个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以及各岗位对职工专业技术能力的需求予以合理分类,坚持做到培训有重点有针对性,符合各岗位职工的需要。 (三)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首先是进行组织需求分析工作。这是确保人力资源培训效率得以提升的基础和前提,唯有做好组织需求分析才能够保证人力资源培训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才可以把培训活动和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联系起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其次是岗位需求分析工作,这是人力资源培训效率提升的基本保障,唯有开展好岗位需求分析,才可以确保培训主要内容符合职工岗位实际,培训效果能够满足岗位要求;最后是做好职工个人需求分析工作,唯有开展好职工个人需求分析工作,才能够保证人力资源培训能够受到企业职工的支持与拥护,才能够确保培训内容满足职工实际需求,调动广大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培训目标。 (四)提高培训的专业性 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专业性是确保培训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我们应当进一步的促进培训工作专业性的提升。但要认识到,专业性的提升并非是短期的任务,而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与完善。一方面是专业知识的选择,应当邀请权威专家对职工展开培训教育,培训的内容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筛选,建立培训前专业知识甄别小组,保证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另一方面是专业团队建设工作,选择经验相对丰富的职工来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组织工作,同时努力增强自身专业素质能力。对于培训师的选择来说,应当聘请业界知名、经验丰富的培训师,构建专业化的培训团队。 (五)做好培训后续工作 第一应当充分注重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效果评估工作。人力资源培训的实效性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能否符合组织、岗位以及职工的实际需要,这些都必须实施科学的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予以不断完善和调整。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强调效果评估,制定出较为系统化的评估标准体系,应用科学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可以准确反映出培训的具体情况。第二应当推行培训后补充培训制度。在实施培训效果培训之后,必须要结合评估结果来对培训工作予以调整与补充,还需要建立补充培训制度,针对之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予以补充,从而促进培训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企业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企业职工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但是因为企业自身发展实际、职工需求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基于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力度,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者:景晓惠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选煤厂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摘要: 人才资源作为事业单位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重要依托,其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和单位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就当前我国基层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来看,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实不到位、职责与权限分配不明确、人才资源考核与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严重束缚了事业单位的良性运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培训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价值,利用培训的方式来建立和完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人才资源利用率,为单位和人才的双赢提供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 培训;人才资源;事业单位 一、培训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对于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事业单位来说,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正在逐步向个性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位要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来提升单位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对基层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培训能准确定位单位、部门和人员的职能分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当前的基层事业单位以及人员岗位职责分工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推诿现象,严重降低了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通过相关的培训能强化人员对本单位、本部门和本岗位职责和权限的认识,使其明确个人在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责任,优化单位的办事效率。2.培训能深入挖掘和发挥人才资源的价值。人才资源的价值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培养和挖掘。通过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培训能提升单位对人才资源价值的发现,继而通过合理的岗位安排来实现个人与组织发展的最大化。同时,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能强化人才持续性学习的思想,使其能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才能。3.培训能提升基层事业单位的综合办事能力。群众是事业单位的重要服务对象,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事业单位工作情况的重要标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事项的培训和沟通能拉近基层事业单位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打牢人民群众这一发展根基。在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指导下,基层事业单位的机构和人员正在逐步精简,通过培训可以在人员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保障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的稳步提升,实现高效的办公目标。 二、发挥培训在事业单位人 才资源开发中重要性的方法既然培训在人才资源开发中拥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就要结合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创新培训开展的方式和内容。1.注重培训的精细化。事业单位在开展培训之前,首先要把握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所需要准确把握的工作和内容,基于调查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同时,根据日常公共服务过程中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融合到培训方案之中,真正提升培训内容和方向的精细化。2.提升培训的质量。以往基层事业单位培训往往采用宣教式的方式开展,相关人员将一些培训内容机械地进行宣读,对培训内容与平时工作中的具体结合与应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考虑,导致培训效果出现偏差,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事业单位要以人员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将相关的内容传递到人员内心,使其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培训质量的大幅提升。3.注重培训结果的反馈。多数事业单位认为培训以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者会议结束为终点,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培训结束以后还要对培训的结果及其培训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一个真正和全面的把握,通过听取相关人员的培训反馈来吸取培训活动中的一些经验,作为接下来培训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与事之间的稀缺性矛盾愈加突出。群众对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要求的提升和事业单位人员知识、技能方面的有限是一种突出的对立与统一。面对这种矛盾,基层事业单位要不断强化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群众对事业单位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充分发挥培训对于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促进作用,为基层事业单位职能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白春华 单位:宾川县人才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摘要】 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人类逐渐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之中。人力资源,是现阶段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第一资源,会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的经济发展效果。电力企业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对于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升自身总体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本文主要是从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通过对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对策。 【关键词】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对策 0引言 针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开发和培训,是当前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其迎接市场经营挑战的根本途径。电力企业想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就需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的力度,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积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针对人才结构进行合理开发和应用,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的工作优势,产生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1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和开发工作是其关键环节,这是组织人力资源资产不断增值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能够为有效提升现代电力企业的组织效益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1.1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会积极介绍和讲解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观念、战略目标之类的,这有助于不断培育和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电力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向员工灌输企业的整体价值观,积极培养员工们的行为规范,促进企业员工增强对于组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1.2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技术和能力水平 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进行当中,主要是开展岗位培训工作,针对岗位规范和专业能力、专项知识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从而提升岗位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是为了不断提升岗位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使其能达到规范工作的高一层标准,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内容。 1.3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对于企业整体的发展和经营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同时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通过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能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培训与开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些年来,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和现如今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能很好的适应电力企业发展需要。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因为开发培训员工不能直接造福企业,一些公司没有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企业决策者不同意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更不用说把发展员工上升到企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因此,员工培训和开发的推动力仍然相当薄弱。 2.2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投入不够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投资相较于西方先进国家比较低,员工培训经费只占职工薪酬的2.5%,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企业忽视机能培训,只注重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经费不能很好的落实到培训开发技能人员,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对人员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工人参与积极性。 2.3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不仅要在培训和发展方面更加努力,更要营造出注重人才和崇尚人才的分为。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开发体系,通过打通职业发展渠道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工资水平,使生活的更加体面,激励员工学习,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于不寻求进步的员工,没有积极的学习意识,没有发展潜力,企业应制定具有相应的约束和评价机制。通过结合正向激励和逆向激励,可以激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实现先进的发展。 2.4缺少高素质、高执行力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队伍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难以进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负责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人员整体素质发展水平不高,执行力不强。现在,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员工大都是从生产转到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的,了解基本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仍然是留在机器的研究层面上,缺乏对人员的研究,不能够系统、主动的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工作只是敷衍了事,存有做不好也做不坏的消极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 3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策略 电力企业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需要切实有效的采用一些合适的方式和手段,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1增加投入,合理分配培训开发经费 研究表明:“提高10%的劳动力投资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增长了8.6%,一样的价值投入若是放在工具或建筑物上,生产力只能增加3.4“%”,显然,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效率最高是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关键时期,只占职工工资总额2.5%的教育培训资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员工培训和开发的要求,应适当增加投资,按规定分配教育培训基金,专款专用。企业应分配教育培训基金,根据企业经营能力,团队管理,基层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合理分配,建立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用作于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开发;建立人才奖励基金,奖励有杰出贡献的人才;增加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的投资,加强培训建设专业化培训团队,加强企业的培训和开发的后劲。 3.2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培训方法 电力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法。从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培训方法,才能起到真正的培训效果。(1)需要将新、旧两种方法进行全面结合。电力企业中存在着长期从事本职工作的老员工,他们有着自身的一套工作方法,但是同时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力较差,为此,需要将培训方法进行全面调整,使其能有效适应老员工的发展情况,同时符合新员工的发展需求。(2)全面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主要是为了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法应该是能够充分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两方面培训需求和内容。电力企业可以积极邀请专业人员针对具体工作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升员工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积极选派一些优秀老员工投入到日常培训工作之中,针对工作过程中实际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介绍,逐渐提升员工们的综合业务能力。 3.3积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训管理机制 人才培训管理机制,是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能为培训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在建立人力培训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分以下两点进行:(1)需要积极明确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目标,针对受培训人员进行全面划分,主要是根据业务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业绩情况等方面进行的,确立好加分和扣分的各项条件,以此为依据,针对员工进行评判。(2)需要建立起明确的奖惩制度。根据员工的个人表现情况、得分情况,积极开展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工作,针对有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的员工、模范带头作用的员工,可以发放相应的奖金,同时还可以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而针对一些工作过程中有重大失误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惩处 4结束语 电力企业积极吸收各类人才,以及对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是确保企业主导国家经济生命线的根本手段,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技术和能力水平,对于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此,电力企业需要积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和措施,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工作。采用科学性的培训理念,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培训方法,积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训管理机制,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源培训的总体效果,巩固电力企业在国有企业中重要地位。 作者:王晓兵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构建研究 摘要: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人力组织结构的改善,急需构建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别是采取运用了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大大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文章通过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展开讨论和分析,通过具体、详细的阐述,进一步验证了胜任力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实施的可行性因素。 关键词:胜任力;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研究 一、胜任力的相关概述 1.胜任力的概念。胜任力是指和绩效指标相关联的综合性特征,可以有效、准确地将工作中优异者和一般者明显地区分开来。2.胜任力的重要性。(1)胜任力自推出以来,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重点。(2)胜任力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想和经验指导。(3)胜任力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平台,为人力资源的员工培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为人力资源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与传统的人力资源区分 1.基础不同。(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岗位为基础。(2)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重点,以员工胜任力为基础。2.时代背景不同。(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业经济时代。(2)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时代。3.要求不同。(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员工要达到工作标准。(2)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员工要达到优秀的业绩。 三、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开发 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胜任力开发的方法包括:专家评价法、事件访谈法以及胜任力检测法,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可,并应用在众多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其中,事件访谈法最受欢迎,成效与其他方法相比也效果最为显著。1.成立胜任力开发项目小组。成立胜任力项目小组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首要工作,并在开发过程中,得到有力的协调和支持,加强规范、科学的指导工作。2.明确绩效管理标准和目标。要明确企业的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保证工作重点能够体现在核心能力行为上,从而确定出正确的企业胜任力方案。3.选择分析绩效标准样本。在进行此类工作时,要就高效绩效标准和一般绩效标准进行分析和比较,随机抽出一部分人员参与调查。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保证样本中的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或组织。4.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采用行为访谈法的方式来参与整理分析工作,并用录音的形式在现场记录各项胜任力出现的频次。最后通过资料整理与统计工作,得出差异显著的胜任力来作为相关岗位的任职者。 四、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的方案设计 1.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与开发的主要目的便是培育出员工中的胜任力。例如:从某单位的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开发,通过相关的数据显示,其中胜任力排在首位的便是战略性思考,它的胜任力要求在于学习创新上的提高;其次是执行能力,它的胜任力要求在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排在最后的便是管理变革观念,它的胜任力要求在于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培训人员选择。在培训人员内容的制定上,要根据重要性高低来分析得出培训类型。例如:培训类型为自我培训,那么相应的培训便具有重要性较低的特点;培训类型为大规模的集中培训,而且较好地利用外在优势,旨在培养培训者的工作能力,那么相应的培训便具有重要性和可塑造性较高的特点。 五、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是围绕职务分析展开的,主要包括:员工培训、任职资格分析、选拔与聘用、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等方面。1.基于胜任力的职务分析。这是一种以人员为导向的职务分析方法,是将胜任力评价体系和传统职务分析方法进行有机统一和结合,是对以往传统职务分析的继承和创新,体现在五个方面:(1)确定目标岗位和绩效评价指标。(2)确定访谈的相关工作。(3)对样本采取行为事件访谈方法。这是识别、判断优秀业绩者和一般工作者的有效手段。(4)对访谈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整理工作。根据一定的绩效标准,将样本分出优秀业绩者和一般工作者,从而便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发展。(5)验证工作不可忽视。再选择另外两种样本(优秀业绩者和一般工作者)进行再次验证,然后运用行之有效的行为事件访谈法,来检验初次成果是否正确、合理,以确保胜任力工作的顺利实施。2.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工作。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工作侧重于员工的培训过程和培训方案,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体系,可以使人和职位更加匹配和融合;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培训规划,从而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3.基于胜任力的任职资格分析。每个岗位的组织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明确胜任该工作,需要对人力资源的任职资格进行分析。(1)个人的胜任力,是指个人能做的事情以及做该事情的目的。(2)岗位工作需求,是指个人在岗位中的角色扮演。(3)组织环境,是指个人在组织管理中可以做的事情。当个人胜任能力大于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标准时,则胜算较大,大有可能胜任该岗位工作。4.基于胜任力的选拔聘用。基于胜任力的选拔方法,主要是以胜任力为基础的选拔方式。传统的人力资源选拔方式通常很重视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并没有对人员进行深度的剖析和挖掘。因此,基于胜任力的选拔方式更能反映出候选人在胜任工作方面的进展情况,同时在绩效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显著。5.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断获取一定的薪酬水平。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通过专业的水平来获得较高的薪酬。(3)有利于加深培训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培训者的忠诚度,树立为企业做贡献的服务理念。6.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胜任力特征的前提条件便是区分优秀业绩者和一般工作者,所以为了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需要确立一定的绩效标准,真实地反映出培训者以及员工的表现。绩效考核法包括打分法、访谈法以及调查法等等。同时,绩效考核评价可以平衡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可以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加快企业的发展和变革。 六、实施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容易引发的问题 1.不能很好地将胜任力建设和培训体系结合起来。我国相关的学者和专家对胜任力建设做出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但是,将胜任力建设用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体系上则是少之又少。因此,需要将胜任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完整、统一地结合在一起,相关人士要提高重视和关注程度。2.培训需求分析缺少一定的可执行性和时效性。许多组织在开展培训指导工作时,并不重视培训体系的需求分析,而且也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需求评估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人力资源部门还是企业的发展状况来说,是一种互利双赢的模式。3.将培训工作视为短期的工作需要。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拓展性。因此,除了工作的需要之外,也要将培训体系的建设工作增加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推进培训体系的管理工作不断地为企业创造福利、创造效益。 七、胜任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开发 胜任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工作分析和人员选拔两方面内容,有效开发主要包括激励和培训两方面内容。具体如下:1.工作分析。要想胜任力资源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中得到合理利用,就必须加强分析。(1)工作分析的研究对象,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工作表现突的,从而找出一定的优秀业绩者。(2)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符合胜任力的特征和要求。(3)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优秀业绩者和一般工作者进行访谈工作,并制定资料的整理工作,从而便于分析该工作胜任力的特征,同时,也为之后的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4)工作分析中要体现出优秀业绩者和绩效管理标准。2.人员选拔。人员选拔包括两种渠道,一是指将企业外部胜任力高的人招聘到本企业来,并安排到与之匹配的工作岗位;二是指企业内部员工按胜任力高低来进行岗位工作的合理调整。当然,无论是何种渠道,都需要对候选人进行测试和培训。3.激励。(1)建立健全合理、公正的绩效管理标准。①信任是绩效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不断实现的。②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领导要予以员工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推动员工的成长和进步。③绩效管理标准要体现一定的公正性、合理性以及高效性,让员工与企业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2)建立健全知识信息系统,形成逐步创新体制。培养知识型员工,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领导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定期对员工展开培训指导工作,必要时提供出国进修的培训方式,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观念的形成。4.培训。培训的关键主要在于区分出高绩效者和低绩效者的特征,目的在于增强员工的高绩效能力,从而激发胜任力的发展潜能和优势。(1)培训成本分析。当胜任力培训的项目费用超过选拔时的招聘成本时,就应该果断采用招聘的方式,这样在权衡利弊之后,更能节省培训的成本费用。(2)培训过程分析。基于胜任力的管理人员培训内容至少要包括:领导创新思维训练、自我管理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在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之后,要及时开放培训课程。 八、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以企业和个人的胜任力为基础的,将胜任力贯穿于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培训开发、绩效管理等等流程,进而不断完善和推进人力资源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胜任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其中,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胜任力管理以及胜任力整合。1.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规划。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数量规划和人力资源质量等等。其中:(1)人力资源的数量规划是指企业对各类符合胜任力要求的人力资源数量方面进行的规划。要想做好人力资源的数量规划,要根据企业不同的胜任力水平和人力资源规划的总体目标来确定人力资源的数量。(2)人力资源的质量规划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胜任力发展水平的希冀,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胜任力计划,具体可通过招聘和培训等方式进行。2.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要求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发员工的胜任力,进而提高员工的绩效管理。这种绩效管理不但要求对以往的绩效进行评价,而且要包括绩效管理的全过程。(1)绩效考核。要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评价员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胜任力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此外,绩效考核标准也是作为胜任力开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依据。(2)绩效辅助。通过绩效管理方法,分析产生问题、误差的原因,以提供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辅导和帮助。在绩效辅助环节中,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表现,参照一定的经验和数据,对于出现胜任力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胜任力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中的实施势在必行,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中,胜任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社会地位。但是,我们也要不断立足创新、推陈出新,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注入时代创新因素,赋予企业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 作者:高芬 单位: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关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慢慢涌现出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关乎企业发展重要环节,也是体现企业文化的主要因素。企业的生产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形成具有自身文化特色企业精神和物质结构。对于目前的社会形态,企业文化就是人力资源培训的土壤,本文着重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培训 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信仰、标志、名片以及处事习惯等其他组织因素的独特文化,从更大的层面上来讲,企业文化是从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中孕育而生逐渐繁荣。它的发展是依靠人力资源培训和企业文化都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单单扩大了公司的人力资源业务,而且更加开扩了企业文化构建的有效道路。公司的目标是按照他们的企业文化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抓好人力资源培训以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含义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概念是企业在实际生产实践中所掌握的经营理念,不单单体现出企业在相关领域竞争中的形象,更加透露出一种企业的价值体系。企业文化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有其特定的文化要求和价值观、信仰和全体工作人员的认同感,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这些因素也改变成某种行为模式。重视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渗透于企业的各个角落,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而不同的企业文化的一般组织标示,它决定了企业的运营规范和模式,企业文化将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存在。 2.人力资源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企业自己的战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解析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实现工作人员的有效劳动。但一般是指在企业系统内部,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和管理体系,还包括一些课程设计和一些系统评价体系等管理制度,并要求他们建立一个系统能够进行合理操作,进而满足企业的具体需要。所以,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要包括员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培训一些基础理论等一般形式的能力培训;其次,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水平是不同的,按照公司的内部员工需求选择适合企业发展和当前社会情况下上岗培训等内容。 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系 1.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培训的推动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不单单起到指导企业进步的方针作用,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他们需要按照不同员工的需求打造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规划、制度和业务发展的理念,这十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发展一大批可造之材。其一,企业为员工个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员工实现自己的人生职业价值创造良好的平台,让每一个优秀员工都有展示他们的能力的舞台,同时也可以为公司提出许多帮助企业发展的建议;其二,企业也找寻到搭建企业文化的正确道路。 2.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体系和管理系统的集中体现,企业行为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劳动力使用和经营理念来体现和反映,这些行为都可以称作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的关键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这不单单涉及到企业文化的发展,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当中,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因此,人力资源培训的关键是培养员工正确价值观,无论是主要内容,培训时间和场地上来讲,增强员工的个人能力以及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整体素养都是人力资源培训的目的所在。 3.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培训相互影响。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而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从这个角度看来,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企业文化,二者深度融合紧密联结,不仅可以鼓励企业以更具竞争力的方式前进,也更好地搭建了企业的良性循环道路。 三、以建设企业文化为基础制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1.人力资源培训要讲究科学性。 根据目前新的经济形势,通过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需要人力资源规划和业务的发展现状相结合。第一,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要有长远战略,设立与企业紧密相关的企业文化,打造一套合理实用的制度体系,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活动,加强领导和员工之间的交流,营造美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2.帮助员工完成职业设计。 构建基于人力资源培训、业务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应该根据员工的人生价值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力度为全体工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专注于业务需求和工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将培养员工的积极性而让员工广泛参与进来;此外,企业应着重持续改进和扩充更多的管理培训课程,提高资金跟进速度,创立精品课程,切实增强全体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综上,企业若想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寻求长远发展,必须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培训结合起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及整体素质,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达成。 作者:段爽 单位:大庆油田物资公司人事科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国企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愈发的激烈。现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我们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不仅仅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增长,而且还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情况下,国企人力资源培训上的问题进行探析,针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可以为广大国企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者提供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培训对策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但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与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就成为了国企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现阶段来说,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都会面临高素质人才相对较少和普通员工冗余的情况[1]。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在国企内部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培训系统。 1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 传统的国有企业的培训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以技术工人为对象,而对干部的培训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培训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固定,基本上就是内部的培训班或者培训的学校,大多是采用学徒制的培训方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开办了干部管理的研究班,从此企业的培训开始正式的展开。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培训模式正在慢慢的消失,进而成为以企业自主参与的培训或者邀请大学的教授来进行的讲座,这样可以达到拓宽经济眼界、了解宏观的经济政策的目的[2]。在八、九十年代,国企的培训大多是大学主导,但是在目前,我国国企的培训主要依靠于自我教育,高校与企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依托于大学开展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以及培训的课程,并且成立了相应的机制,引领了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2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培训的意识和观念 人力资源培训不是一个可以马上见效的活动,其结果的显现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并且整个持续的过程并不会带给企业立马的收益和效果,因此企业对于培训的感觉也不是十分的明显。因此,许多企业不是非常的热衷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建设,并且对于人力资源的培训投入成本控制的十分严格。仍有一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完整的开发和培训,所以存在着培训时目的不明确,实施的时候不分对象、需求乃至效果的问题[3]。甚至于有一些企业将培训当做一种福利,认为不用工作,只要观光游览、大吃大喝等就等于培训的内容。也还存在着一些企业占用人力资源培训的经费,这样导致一些必要的培训活动无法正常地进行。 2.2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与实际的需求情况不相符 许多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时候没有将企业的管理者技能水平、发展的目标、员工的岗位任职资格结合到一起加以考虑,仅仅只是考虑员工之间的共性,而并没有考虑其个性化的需求,甚至于连员工自身的发展都没有考虑在内。因此,大多数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时候,只是按照外部培训机构设置的课程,总是追逐着潮流,哪项课程流行就开展哪项课程,没有把培训作为一项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内容往往包括许多的方面,素质的培训、技能的培训、知识的培训等[4]。而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却主要针对着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知识领域,在一些别的领域,企业做的根本不够,诸如于增加员工的核心凝聚力、职业道德水平、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因而,企业不仅仅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的技能,还要加强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的培训。 2.3缺乏科学、合理的企业培训考核制度 如今阶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投资不见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如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做出一个评估与考核,从而为下一次的培训做好依据。目前情况下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其一,企业培训考核评价体系的内容单一,措施、手段固定化。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主要分为定量、定性,诸如:事后测试的方法、成本收益相结合、实验控制的方法等。而且对其培训结果的测评仅仅停留在考试层面。仅仅依靠考试来进行评价和考核的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种方法并不能科学、合理的得出基本的结果;其二,国有企业的评估与考核只是停留在课程中向员工传授的技能或者知识,而对一些诸如员工的绩效、态度、行为的改善却并没有涉及到;其三,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估管理记录。目前看来,只有较少部分的企业可以将评估的方法、学员完成的情况和一些测试的内容完整的记录下来。并且大部分企业没有创建自己的人力资源的信息管理平台,因此对于评价培训的效果十分不利。 3有效的开展国企人力资源培训的措施和建议 3.1创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首先,需要不断地强化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一种和谐、信任、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这样才可以处理由于变革所导致的冲突,保证员工可以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企业的发展就如同一个人的发展一样,只有思想文化都具备,才可以将行动力与凝聚力全都彰显出来,形成一种“实干兴邦”的思想,并且可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以及责任感,这样才可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从事于工作。 3.2加大人力资源经费的投入,提高员工素质 国企需要不断地加大人力资源经费的投入,并且组织员工进行针对性、定期性的人力资源的培训,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国企需要构建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系统完整的方案,尽可能的将员工的创造力激发出来,提升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以科学的指导方法来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员工个性化的发展,要使得员工自我价值与企业自身价值得到同步发展。保证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得心应手,这样员工的工作热情才会强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同时,不仅仅需要明确自身所处的经济情况,而且还需要注意观察外部的环境,并且需要及时的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要能够跟得上形式的发展,及时的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企业内部考核、工资待遇情况以及人员的调整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及时的解决,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4总结 总之,国企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力资源的培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国企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必须提高一个认识,不能再将人力资源的培训当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这样,国企才能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依托于人才的力量,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者:李莉 单位: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构建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竞争。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作为人力资源的发展动力,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将从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重要性、结构以及构建等方面进行具体阐释。 关键词:人力资源培训企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替愈加迅速,身处社会潮流中的每一个人都开始感到焦虑,因而作为后盾力量的培训便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这种关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 1、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 1.1有效提高员工素质,增加企业竞争力 身处知识更新换代飞速的时代,知识储备随时都面临着过时的风险,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够避免被时代的潮流甩下,培训无疑便是为工作能力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补给站。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也理应随时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当发现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理应具备的技能或知识储备不足的时候,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企业实际竞争力。 1.2促进员工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培训在直接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必将对员工性格、价值观念等内在素质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种内在素质的提高会进一步激发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助力员工成长。如摘要所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员工的进步也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这种培训在为员工提供成长动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企业凝聚力 首先,企业的内部培训可以让每一位参与者感觉自己是在被关注,这能够很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次,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引导员工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最后,这种共同学习的经历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环境,增加企业的内在凝聚力。 2、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基本结构分析 从培训开展过程分析,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基本结构如下:①前期调研——②制定计划——③实施培训——④成果反馈前期调研首先需要从组织未来发展战略中确定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对具体工作进行了解,决定培训目标。最后通过绩效评价、职能考核等方式对员工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考察,确定培训对象。制定计划就是对培训进行纲领性建设,即根据前期调研内容结合具体的员工特点制定培训方案。培训计划的实施,顾名思义就是具体的实施行动,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员的特点以及一些培训中的特殊情况对原本计划进行调整控制,最终完成培训目标。成果反馈就是运用调查问卷、访谈等科学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估计。 3、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 3.1现行体系的不足 企业高层并没有给予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足够的重视。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这类花费大、见效慢的投资,很多企业高层并不是很重视。他们认为现在人才市场相对饱和,企业没必要为人才培养投入资金。具体培训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是割裂的。很多企业领导并没有将培训当作企业运营的一部分,他们认为培训总是纸上谈兵,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实际收入。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目标不明确,从而使培训与企业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沟壑,起不到培训对于企业发展真正应有的作用。培训成果未能发挥足够的效用。培训成果的转换往往也需要特定的环境,比如说上级的支持、同事的合作、设备的更新等,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营当中,这些条件经常不能得到满足,这在最后就会导致培训成果的流产。 3.2体系进一步构建的对策 从上至下推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首先应该让企业高层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战略性意义,只有高层重视,培训落实起来才能够有力度。做好培训的前期调研工作。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能力以配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相关人员务必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员工实际的工作状态等,然后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量身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活动。只有这样有的放矢,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裂缝,培训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用。完善培训成果评估和风险转移机制。很多企业中,受过培训的人员在得不到相应发展空间的时候大部分会选择跳槽,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培训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企业培训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因此在构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同时,一方面企业必须完善成果评估机制,即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对培训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成绩为其安排相应岗位。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进行适当的风险转移。员工跳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跳槽成本小”,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进行适度的风险转移。譬如可以在进行培训的时候让员工先行垫付培训费,尤其针对一些高额培训。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引擎,虽然很多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培训机构,但是整个社会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其完善程度也是十分差强人意,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依旧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进而使其发挥更大的效力。 作者:杨子幸 单位:西南大学 人力资源培训论文: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问题分析 摘要: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培训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是推动企业发展创新的开端。 关键词: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问题;改进 培训管理在人力资源的总体设计中举足轻重。目前,一般大中型企业中都设有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部门,为企业的未来把好关,谋发展。但是,如今市场结构变化很快,劳动力的分工调整远不如从前那样简单,好多企业的人力资源并没有完全入职,没有做好资源的调配与整合。做好企业的培训工作,是提高企业绩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决策层领导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中决策层的职责是,确定组织的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进行宏观控制。决策层希望企业能够消耗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员工的培训对于企业而言,是看不到即时利益的投资,因而企业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能获得直接收益的项目中。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企业的培训管理资金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工作不能系统开展。很多企业领导认为,培训耽误员工的有效工作,在未出现员工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时,领导一般不会主动提出培训的要求。这种对待培训管理的被动态度,也导致了企业培训管理的“临阵磨枪”式,即只有在需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上,领导才不得不出资培训。因为无证上岗是要影响公司声誉的,是企业资质年审强制要求的。因此,在决策层中领导者的被动态度,导致了当前企业培训管理的滞后性。 2.管理层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层的职责是,把决策层制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中去,对日常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但管理层的培训组织者如果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知识,对培训的内容又知之甚少,内容与实际需要不相符或联系不紧密,就会导致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了节约时间,大部分企业采用授课式的培训模式,接受培训的员工坐在宽敞的会议大厅,请来专业的老师在台上讲解,而员工们则安静地坐在下面,没有互动、没有交流,手里拿着本、握着笔,有的在不停地记着笔记,有的干脆向后一靠,昏昏欲睡。这种单一的、枯燥的、灌输式的培训方式,不但不受员工的喜爱,更不能带来满意的效果,最后只能是流于形式。 3.执行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培训管理中,执行层即指那些接受培训的员工,其职责是在决策层的领导和培训管理层的组织和协调下,把组织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当前,在企业培训管理过程中,受培训的员工才是最重要的群体。通过受训群体思想观念的创新进步和技能的提升,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然而,现实中有许多员工将培训当成了升华自己的渠道,而将企业的利益置之度外,对一些可以获得技能证明的培训,他们乐此不疲,因为通过这样的培训不光为企业带来效益,同时也为员工自己职位提升、薪酬提高和未来发展带来了机会。相反,对一些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他们就表现得极不情愿,加之培训内容枯燥无味,又不加薪,所以培训的效果不好。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的改进 建立系统、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要从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3个管理层次出发,解决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系统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 1.制定长远的目标规划 企业中的决策层应针对培训管理制定系统的战略规划。站在企业决策层的高度,就应高瞻远瞩、统筹兼顾,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采取“临时需要,临时培训”的“现买现卖”战略。企业应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企业培训管理上给予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企业的发展实质是人的发展,因此,培训管理在企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首先要在培训管理的设计与实施中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调整员工工作安排,可以给参加培训的员工减免当期的工作,以保障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此外,企业还应给予培训部门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适当加强企业培训经费投入。从培训所需设备到培训所需教授资源,都应保障其完善性。 2.由“形式化”培训转为“专业化”培训 管理层应按照企业的培训规划进行缜密的培训安排。但培训的目的不是达到形式上的效果,而是从根本上达到培训的目的,实现培训的目标,培养有思想、有技术、有能力的创新型员工,优化企业的培训体制,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1)从培训需求分析入手。 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要通过调查,了解员工对培训的认同度、建议或意见,了解员工实际培训需求,帮助员工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在确定培训需求的前提下,再进行培训计划安排。 (2)在培训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应适宜地修改传统培训的内容及形式。 比如,把“教授式”的业务培训,转化成“互动式”的业务交流。这种开放式的培训模式,不仅可达到培训的目的,还能使员工积极地参与进来,开拓思维,乐在其中。同时,还可借合作企业之力,通过联谊的方式,为员工搭建展现自我、互相学习的平台。这样有利于促进不同企业、同一岗位的业务交流,员工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取长补短,有所收获。另外,对于一些新员工的培训,也可采取这种学习式的培训方法,“先上岗,后学习”,即先派到工作岗位进行模拟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改进。 (3)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培训系统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 在培训效果的评估中,一定要满足评估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当前,由于企业培训体系的培训效果评估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完善企业培训战略管理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培训效果评估的实施与反馈,促进培训管理体系的推进和改进。 3.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荣誉感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髓,是企业精神的体现。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通过与员工的长期交流和在利益、理念等多方面互动下所形成的互相依赖、互相信任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企业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马斯洛理论中人的最高需求。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位员工在企业中都有“如家”的感觉。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让置身于这个企业的员工有着自豪感,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呵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软实力,是企业进步的动力和凝聚力。如果说企业是一个集合,那么,每一个员工都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企业文化由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汇聚而成。同时,企业的文化底蕴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与积极性。在这个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愿意为企业而付出,为企业渐渐强大而骄傲。应为员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营造美好的工作环境。当然,员工的付出也要有相应的回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奖励制度,让员工通过薪酬能看到自己的付出,同时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与企业同存在同发展。 结论 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能力和态度息息相关,对员工的有效培训,有助于企业提升业绩、增强综合实力。企业要正视培训管理的问题,学会如何开发人才、利用人才,如何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如何建设科学的、系统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杨威 单位:中铁一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专科教育论文:高教改革根本出路在于开放大学本专科教育 摘要:高教改革任重而道远,高教改革的根本出路在哪里?本文提出了彻底开放大学本专科教育、实行“三改一破”的方案,即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改面授教学为“幕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开放大学本专科教育,打破大学学校界限,重建高教管理机制和制度。并且,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施本方案下,未来大学办学方式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高教改革;开放;幕课教学;学分制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高教改革措施,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修订大学章程、招生制度放权、推进教育公平等政策,然则其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1-3]。笔者认为,高教改革之根本出路在于彻底开放大学本专科教育,实行“三改一破”,即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改面授教学为“幕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打破大学学校界限,重建高教管理机制和制度。 二、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 取消大学升学国家统一考试[4],而将这个“国考”环节相应地“后移”至大学本专科毕业考试(分专业、分课程),并由国家(而非高校)按其实际成绩统一授予不同级别的文凭和学位。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彻底下放大学本专科招生录取权以后,现有高校的本专科教育部分(不包括研究生教育)实质上变成了依据市场规律的教学辅助性办学机构。在新教学方式、新学分制以及“毕业国考”的总框架下,高等学校将同社会办学机构一样,实行招生录取、专业设置、培训管理等完全自主,届时其在籍学生种类可能包括常住生、网络生、走读生、短训生等多种类型。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其直接意义在于使全体国民都能享有平等、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其本质意义在于将原有的“一刀切”式的、“熬时间”的学历教育改为个性化的“注重结果式”的学历教育。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大势所趋,且势所必然。事实上,大学入学高考早已失去存在的意义,高考入学率已由70年代的4%升至现在的85%,甚至100%(所谓有钱就能上大学),大学入学高考除了存在人为地划分学校等级、人为地制造“一考定终身”等不公平弊端外,其余无任何实际好处可言。 三、改面授教学为“幕课教学” 大学本专科教学方式由“课堂面授式”改为“幕课式”[5],其专业所要求的教学课程(专业可能重新界定)将全部或部分通过“幕课教学”完成,届时大学本专科全部课程均将通过相关机制筛选(市场机制或专家评定),分学科、分专业制作成适合各种类型学生(快中慢)学习的“幕课教学课件”,而同一类型课程的“幕课教学课件”,还应有一定量的不同风格“幕课版本”,可供学生选择。在上述条件基础上,针对大学本专科课程学习,学生存在四个自主选择权:一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学习习惯、适应条件等自主选择“面授教学”方式或者“幕课教学”方式;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学习习惯、适应条件等自主选择“幕课课件”的快慢类型和“幕课版本”;三是对于习题答疑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网上“在线幕课答疑”或者所在校“面授答疑”;四是鼓励高校、研究所、大型企业构建全面开放实验实习课基地,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全面推行改“面授教学”为“幕课教学”的充分理由,在于:一是现代网络技术使优秀教学资源跨越学校、跨越地区,甚至跨越国界共享成为现实;二是“幕课课件”的语音、图像、图片复合制作技术使“幕课教学”效果优于“面授教学”;三是与小、初、高“面授互动教学”之本质区别在于,大学本专科学生具备了自学的基础和能力,“幕课教学”是更加适合的教学方式;四是“幕课教学”确保学生不受上课时间、地点限制,同时还可实现“随机重复听课”。 四、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 改入学高考为“毕业国考”,必须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而推行“国考”与“自考”并轨、国家统一考试认证的新学分制[6],是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改革的最佳途径。已成功实行近30年的国家自学考试[7],积累了一整套国内外公认的管理经验,在自主招生、“幕课教学”的基础上,有效实行“大学毕业国家统一考试”与“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轨,将不失为最理想的选择。所不同者仅在于:一是教学方式由完全自学改为“幕课教学”为主、“课堂面授教学”为辅;二是国家统一专业考试对象扩展到不受年龄、学历、地域等任何限制的全体国民;三是“国考”管理级别(主要指考题及考试组织)将相应提升,如高数、外国语等基础课由国家统一管理,而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可分别由地方政府专门机构或根据学科、专业设置的跨地区专业机构管理。与现有高等教育学分制不同,新学分制是指打破学制及学习过程限制,重新构建以学习成绩“结果”为主、实验课考核、实习课(操作能力)考核、毕业设计、论文考核相结合的学分制管理制度(简称新学分制)。新学分制的根本意义在于:一是对高等教育“毕业国考”中各专业课“国考”成绩进行定量化的学分制认定(如85分以上记5学分);二是对相关必要的考查课(非统一考试或者开卷考试课程)学分制认定;三是对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分制认定。 五、关于毕业文凭、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在打破高等“学校”界限、改革高等教育学历和学制、实行新学分制的基础上,重新规范大学本专科文凭、学位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新机制下,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实行毕业文凭、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制度。毕业文凭是指经过“国考”及新学分制,由国家统一认证颁发的大学本科或者专科证书,简称毕业文凭;毕业证书是各高校自主认定(未通过“国考”)和颁发的专业学历证书,简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由国家按照学生“毕业国考”及新学分制成绩统一认定颁发,学位证书可依据成绩分为3~4级(例如2级工学学士)。保留毕业证书的意义在于,遵循高等教育市场机制,保护高校及各种办学机构的积极性,对一些“排斥考试机制”的学生给予“出路”。 六、关于未来大学办学方式的展望 未来大学将分化为三种办学方式:一是少部分(预计50所左右)具备较强实力及基础的高校完全变成研究型大学(与目前研究院所一样),其主要任务是产出科研成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部分不具备研究能力的教师将被分离出来;二是部分(预计600所左右)具备一定基础及实力的高校将变成研究教学型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主要任务除产出科研成果、培养硕博研究生外,还将作为普通办学机构,依据市场机制不同程度地承担高等教育本专科生培养(包括“幕课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但是这部分高校之本专科教学方面将为适应高教改革之需,逐步推行学生与教师分离式管理(书院制);三是剩余约900所公立高校及400所私立、独立高校除了其中少部分专事“职业技术教育”外,大多数高校将转化为“市场化经营”的社会办学机构或者自动消亡。 七、本方案实施的配套政策及措施 国家一旦采纳并实施《本专科高等教育“三改一破”改革方案》,须制定如下相关配套政策及措施:一是取消高考,下放招生录取权,构建分专业的“国考”条例及办法;二是调整公立大学资助政策,彻底开放高等教育本专科办学,届时将以“毕业国考”达标学生数(一般应以上一年度该校“国考”达标最低标准)作为对所有大学及办学机构(包括民办、私立)资助之标准;三是制定“国考”、“新学分制”方案框架下的国家统一认证的文凭及学位管理条例;四是改革高校评估办法,对其中本专科人才培养方面直接以通过“国考”为主要标准。 八、结束语 打破学校界限,打开大学大门,放活本、专科高等教育是历史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之基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需,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客观必然。 专科教育论文:浅思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教育的地位和教学方法 【摘要】无论在教育教学的任何阶段,数学作为其中的基础性学科,其教学地位都不容轻视.在高等专科教育中,现阶段的培养目标为能迅速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这使高等数学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不可替代.高等数学不仅是大多数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更是专业基础课程,对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及其他学科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各学科与工程中越来越依赖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希望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实效性,促进高等专科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等专科教育;地位;教学方法 前言: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包含了大范围内的数据计算知识与逻辑能力的锻炼,更是其他如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必备知识.但现阶段的高等专科教育教学中,高等数学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使基于高等数学的各个学科领域教学受阻,严重影响着整个高等专科教育水平的发展.虽然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工作者也进行过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诸多尝试,但教学效果仍没有明显的提升. 一、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向人们展示了数学向各个领域延伸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入,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现代化技术,包括手机、电脑、高铁、家用电器,甚至天气预报、航天飞船等,都来自于数学模型的构建与数学的精确计算.因此,科技对数学方面的高度依赖性使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变得更加迫切,在各级院校中,对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遵循“按需施教、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际应用技能的锻炼与专业能力的系统构建,这也是与普通本科教育教学的差异性.因此,一些院校在“够用”的原则上只把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进行删繁就简,将节省出来的教学时间运用于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虽然这种理念有利于提升现阶段的综合素质,但缺乏对后续发展的综合考量.数学是一门极具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学科,尤其是高等数学中,大量的删繁就简难免将学生的学习还原到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对新技术的接收可能受限于不够系统的数学知识,而这种被大量简化的数学知识也无法满足一部分学生希望继续深造的学习需求.学习不能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走.无论是进行自我技能的提升,还是通过学习考取更高学历,数学都是无法回避的重点考察内容.由此可见,在高等专科教育教学中,高等数学的学科地位不可替代,它是多元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二、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教育教学中诚待改革 长期以来,高等数学虽然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在各院校进行着,但由于对其理性认识存在偏差、理论性较强、高度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特点被学生当作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专科学生,很容易出现教师反复讲解而并无实际课堂效果的情况,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构建,更摧毁着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可见,现行的高等专科教育数学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教学目标,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诚待改革. 三、在高等专科院校中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一)正确认识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教学中的目标 在现阶段的高等专科教育教学中,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与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高等专科院校以培养综合型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在校高等数学的教育却沿用以往普通专科高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使现阶段的高数教学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中的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断层,缺乏实用性.在高等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应从对现阶段的高等专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理念与教学目标入手,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以人才的实用性技能提升为主,注重数学的系统性与实用性教育,从而培养专业实用性技术人才. (二)在高等专科教学中优化高等数学教学手段 现阶段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数学教师多毕业于数学专业,对其他学科的专业化知识与应用存在一定的认识缺陷,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与本学科的专业背景相互连接,造成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断裂.教学中以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脱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解答使数学理论知识变得枯燥无趣,从例题的演示、运算到指导,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手段,使教学毫无新意,自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高等专科中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应注重教学手段的优化发展,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需求入手,在发展自身数学知识与相应专业领域之间的知识联系上不断投入,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专业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拓展高等专科教学中高等数学的教学资料 高等专科教学中,高数教学教育虽然内容覆盖面广泛,但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材料的扩充与深化,且教学时间投入有限.虽然教育改革的推进带动了高等数学改革进程的发展,但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分配无法与院校自身发展相适应,使教师在教学中苦于追赶教学进度,对知识的讲解质量和效果没有适当要求.理论上的严肃严谨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等专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与院校本身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改革,针对不同学科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学科内数学知识讲解,在构建全面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本专业涉及的数学知识领域做适当的展开讲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讲解,吸引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本专业实用技能的不断提升.例如,将高等数学中的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极限与练习、常微分方程作为必修知识,保障基础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将多元函数微积分、概率论等内容以选修的形式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会涉及矩阵的相关知识,在选修课内容上就可拓展矩阵的相关代数知识. (四)发展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教育中的教学模式 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不断提到改革中来,但现阶段的高数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仍较为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地位仍未改变,个性化教学的缺失与沟通交流不畅使学生的高数课堂参与度十分有限.加之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不一而同,教师统一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使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育需求.因此在高等专科院校中的高等数学教育改革中,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与创新.其中应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考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分层分级教学都是较好的改革办法.针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进行因材施教,不仅能实现学生的个体综合能力发展,更能合理优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实效性提升,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模式的真正转变.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数学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现阶段的高等专科院校中,多数教师均凭自身教学经验,使教师无法兼顾专业知识与高等数学之间的学科连接,使教学策略上缺乏学科针对性.另外,当前考核形式还沿用传统教学中的限时答卷的形式,试卷内容也是完全脱离实际应用的数学题目,很难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可将对学生的素质考核分成平时表现、开放式成绩与限时考试三部分进行综合评价.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厌学心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结束语:本文以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改革的紧迫性为开篇,重点研究了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院校教学中的改革之路,以求促进整个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革新.在实际教学中,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应充分注重高等数学的正确认识的理解与传达,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趣味性,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开端,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与完善,提升整个高等专科教育的教学质量. 专科教育论文:从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就业方向论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教育分置具有合理性 当今时代,酒店业飞速发展,国内外酒店管理类人才紧缺,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教育为酒店输送了大量人才,人才市场也各取所需,造成了本科和专科在就业方向上的一系列差异,但无法否定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教育分置具有合理性。 一、综述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建立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专门研究现代酒店经营管理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应用专业。专业涉及到现代酒店服务、经营、管理等各层次以及现代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会展、康乐、营销、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领域。 在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产生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已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旅游管理专业下的一个重要的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随着我国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旅游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特别是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尤其是四五星级酒店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在中国酒店管理领域有将近百万个管理职位空缺。即使在国外,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也一直非常紧缺。根据国家旅游局2007年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星级酒店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已有13378家星级酒店,比上一年增长了11.26%。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在中国的举行,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的同时要求也不断提高。 例如国际酒店集团洲际集团成立于1777年,是目前全球最大及网络分布最广的专业酒店管理集团,拥有洲际、皇冠假日、假日酒店等多个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和超过60年国际酒店管理经验。它的一个项目:应届毕业生管理培训--梦想阶梯招聘对象,即国内及国外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的应届或历届学生的招聘和培训,其中招聘标准就有要求一定服务行业工作或实习经验,有基本的领导潜质并且热爱酒店行业。而国内锦江之星是国内知名的快捷酒店品牌,创立于1996年,公司从1997年在上海开创国内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锦江之星经济型酒店至今,始终以中国经济型酒店事业健康发展为己任,一直在为探索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方向不懈努力。其人才理念是德才兼备、人品第一,职业理念是让客人满意、向公司尽责,这些无不是在告诉我们其用人标准,为我们的就业目标引航。可见,无论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都会被需要,只要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 本科,大学本科的简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一般可获“学士”学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是在总体上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同类专业水平相一致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此类专业可分为分段式本科和一体式本科。专科一般指大学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学历层次之一。区别于本科,大学专科教育主要由高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承担,部分本科高校亦开设有专科。两者定义不同,且在酒店管理专业上的培养目标、目的和就业市场都有所不同。酒店管理本科培养适应酒店行业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强实践技能的酒店管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酒店管理专科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是为各类星级酒店、大型餐饮企业及其他涉外接待机构培养从事前厅接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会议康乐服务与管理的高级服务员和基层管理人才。酒店管理专科或高职学生毕业后,应具有适应以上相关岗位的社交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一线部门各岗位的对客服务能力、基层管理能力、产品销售能力和应变能力。开设本专科也是出于对当今酒店市场需求的考虑,可以说,培养酒店管理者的学校也是良苦用心。 众所周知,SEG是瑞士最大的酒店管理教育集团,每年在校生人数超过5500人。旗下五大酒店管理大学都享有较高知名度,而国内知名酒店管理专业院校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青岛大学旅游学院等,我校四川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也列入其中,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5星级以上及国际顶级酒店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酒店管理高级职业经理人,以及在教学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全球都是一直很紧缺的。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见学校既需要培养技术性的酒店人才,又需要培养创造性的酒店人才,以适应需求复杂、层次分明、日新月异的就业市场。 二、本专科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发展的差异 (一)岗位 现如今,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的就业生出现了两者情况。一是专科生却在酒店中、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地向前进;而本科生呢,毕业后却犯了选择恐惧症,“高不成、低不就”的毛病又来了,于是呢,要么在岗位上混时间、犯嘀咕,做起事来也没有了干劲,要么直接跨专业就业,当然,对于职业规划明确的同学来说,旅游、金融等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二)职位 毋庸置疑,本科肯定要比专科更吸引公司或单位眼球,本科的招生分数都比专科的高,从大学的起点上本科生就比大专生优秀,以分数论高下的环境下,高分的高中毕业生是比较优秀的,但这也是相对而言。加之本科生在管理和思维理念上较专科生更成熟和完善,因此,一般来说,本科生在一段时间后职位会相比同届专科生略高或有差距。 (三)薪酬 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酒店这个行业中更是如此。无论本科生和专科生都能依靠自己的体力或是脑力来获得相应的报酬,但当今社会,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普遍要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薪酬更高,但也有另一个说法是目前我国多数人认为:我国存在脑体倒挂,即脑力劳动者的收入比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少。据据统计:1990年上海市大学教师的家庭收入不如上海的农民家庭收入,既使是教授的收入也只接近农民收入的79―100%。但在酒店行业中,一般来说,在一段时间后本科生会比专科生薪酬更高。 (四)前景 目前,旅游、酒店业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产业,2002年我国入境旅游收入突破200亿美元,近20年来,年均增长达20%。从行业特性来看,酒店业尤其需要那些专业度高、综合能力强的中高级人才。这一点对于专科生来讲会更占优势,另外也有调查数据表明,那些语言能力强、具备全球化视野、接受过全球最先进的培训、有实战经验的人才将尤其受到酒店的青睐,这就说出了本科生的优势所在。 三、本专科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发展差异的原因 (一)岗位差异原因 由于部分大学生认为本科就比专科牛,那肯定也认为就业要好于专科,因为身为本科毕业生意识里认为自己比专科优秀,所以自认为就要高专科生一等而不从事服务员的工作,于是就业面窄、就业难。其次:如果统一认识,酒店管理专业不论本科还是专科生,酒店职业生涯都是从基层做起,放下你那原本就不实际的优势而从事服务员的工作,那就业也一样好。毋庸置疑,本科肯定要比专科更吸引公司或单位眼球,本科的招生分数都比专科的高,从大学的起点上本科生就比大专生优秀,以分数论高下的环境下,高分的高中毕业生是比较优秀的 (二)职位差异原因 酒店管理本专科就业时主要都是从基层做起,但由于本科生在校教育中更倾向于管理知识和创新理念的培养,而专科生则倾向于基础技能和服务知识的学习,酒店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既需要复合型、协作型人才,也需要商务型、管理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一般来说,本科生在一段时间后职位会相比同届专科生略高或有差距。 (三)薪酬差异原因 据2014酒店薪酬与福利待遇管理中,其制度制度实行的准则: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支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就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既指专科生中兢兢业业者,又指本科生中脱俗创新者,只要是做的其中之一,薪酬都会较同岗位的人高一些。其制度努力实现的方向是按效分配,唯才是用、唯功是赏的薪酬分配原则,工资结构个人工资收入=职务岗位等级工资+工龄津贴+浮动效益工资,可见从长远来看,本科生凭借其略胜一筹的创造力和专业化知识素养,薪酬也会高过同届的专科生。 (四)前景差异原因 酒店行业作为我国服务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具有较大的前景,市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其中要求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很多毕业生在学校学习了很多管理知识,但对于业务知识涉及较少,由于理论多、实践少,因此无法快速胜任一线的服务工作。因此,专科生侧重与实践的学习就有助于其在岗位上很快适应,但相对的升迁和职位变动的可能性就小或周期较长。但是如果本科毕业生在学校能够熟练掌握一线服务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将会为毕业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具有管理和实践双重技能,也更容易得到提拔和发展。 (五)从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就业方向论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教育分置具有合理性 从本专科生自身来讲,由于每个人的智力、情商、创造力等各有不同,因此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在考试成绩上,高考成绩虽伴有一些随机性和偶然性,比如一部分考生可能超常发挥,但也有考生因为紧张、突发事件等影响了考试结果,但总的来说,高考成绩具有可靠性,因此来分置本专科,另外,在毕业就业后,本专科学生在各自擅长的岗位,也更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从酒店管理专业来讲,酒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最根本的是要靠人才来推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国家在教育培养酒店人才上也要进行分置教育,即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和专科。由上所述可见从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就业方向论酒店管理专业本专科教育分置具有合理性。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专科教育论文: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与用型本科教育有效共享实习基地研究 摘 要:武汉商学院的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而言,拥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有着广泛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但急需与省内具有更大影响力的行业骨干(龙头)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以搭建影响力更大、合作水平更高、接纳学生能力更强、实训内容更具综合性的管理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实习基地 武汉商学院在1986年开始开办专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上,于1996年新增专科旅游管理专业,该校旅游专业已有17年办学积累,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500多名旅游酒店专门人才。近年来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稳定在100人左右,其中,2010级学生130人,2011、2012、2013、2014级学生人数均超过了150人。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先后有20多家兄弟院校来我专业观摩交流;多家酒店企业主动与我们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科本科实训基地。笔者就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 共享实习基地谈点浅见。 一、基地共建单位的基础条件 (一)寻找本地优质企业集团(纽宾凯集团)为校企合作者 纽宾凯集团旗下拥有20多家全资及控股(合伙)子公司:纽宾凯酒店集团(武汉)有限公司、武汉瀛洲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纽宾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十里新航置业有限公司、新航盛置业有限公司、东湖华都酒店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东急百货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国商联商用物业投资有限公司、致达商联置业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星聚点KTV管理有限公司、纽宾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旺斯达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武汉中金汇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元经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合伙的丰泰置业有限公司等。 共建纽宾凯集团实习实训基地是双方的共同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和造就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已迫在眉睫;就武汉商学院的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而言,拥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有着广泛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但急需与省内具有更大影响力的行业骨干(龙头)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以搭建影响力更大、合作水平更高、接纳学生能力更强、实训内容更具综合性的管理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情况 1.专业历史与规模 武汉商学院1986年开办酒店管理专业大专,近30年来已为社会输送了5000多名专业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的人才。2004年开始和江汉大学合办旅游管理本科,2013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武汉商学院后,开始独立开设酒店管理本科,2013年招生108人,2014年年招生102人。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拥有酒店管理本科、酒店管理(专科),国际酒店管理(专科)等3个专业及方向,在校学生700余人,其中本科生310人。 2.师资概况 师资队伍情况: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硕士以上学历 19人,并建有兼职教师资源库,常聘酒店职业经理人、能工巧匠6人以上。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服务大师2名、武汉市职教名师2名、武汉市学科带头人3名,武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楚天技能名师1名,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2名。专业师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突出。 3.科研情况 设有旅游经济研究所,下设旅游规划、酒店管理、礼仪文化三个研究中心,形成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学历结构协调的学术梯队,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各级教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20余项;承担政府、企业管理咨询项目1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0余部。 4.教学设施 校内实训实验基地方面,建有旅游与酒店实验(实训)中心,该中心隶属于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验(实训)中心,拥有前厅实验(实训)室、客房实验(实训)室、餐厅实验(实训)室、酒吧实验(实训)室、形象设计实训室、酒店信息管理实验(实训)室、服务礼仪实验(实训)室、酒店会务会议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茶餐厅、酒店现场模拟实验(实训)室等10个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设备总值1800多万元,可同时容纳300余人进行专业实验(实训)。 (三)学校与基地共建单位已有的合作基础 本专业从2013年开始与纽宾凯酒店集团进行校企合作,武汉商学院把纽宾凯酒店集团作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纽宾凯酒店把武汉商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双方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基础,进行多方面的合作探索和实践。 其一,人才输出与人才容纳的基础。纽宾凯集团拥有酒店、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服务等一流的子公司和相关场所设施,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涌入,本专业的开设能有效节约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酒店管理专业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2013级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开始与纽宾凯酒店联合创建酒店管理创新实验班,按照企业实际需要,双方一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行业技能需求,创设教学实训条件。 其二,社会服务的合作基础。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从2013年开始多次为纽宾凯酒店开设管理人员培训班,讲授课程10余次;专业教师参与开纽宾凯集团转型提升项目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2013年时武汉商学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与纽宾凯酒店集团有限公就已经签署校企合作协议,2015年武汉商学院与纽宾凯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湖北省高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双方就资源共享、项目合作、人才培训、学生实习就业、横向课题研究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二、有效共享实习基地平台 (一)确立目标 1.基于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深化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应用型专业教育的一套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彰显武汉商学院办学特色鲜明,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2.实施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实习评价机制的创新改革,与纽宾凯集团共同制订实习实训阶段的考核标准,构建科学的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 3.校企共建一支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双师结构优良的实践教学团队。聘请纽宾凯集团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举办讲座和进行实习指导,接受武汉商学院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武汉商学院充分利用智力优势和教学资源,为酒店提供管理培训。 4.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学校积极了解纽宾凯集团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不断提高提升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的能力。 5.增进实训基地教学条件建设,提升实习实训装备水平,保障和提升校外实习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6.做好安全和保密工作。学校会同纽宾凯集团做好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人身安全、劳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二)科研合作 现阶段武汉商学院已经承担了《武汉纽宾凯集团十三五规划》项目,在技术创新应用、职业资格认证、科学研究方面都有着较大的科研创新空间。近年来,纽宾凯集团拥有八大重点业务板块,发展十分速度,在现已开展科研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将在酒店连锁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企业筹备筹建管理、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科研合作。 我们将面向区域经济构建行业技术服务与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参与,协同创新,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以我校经济研究所咨询机构为平台,充分发挥师资科研优势,通过承接国家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和行业企业的科研合作,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及实际效用。力争每年完成行业企业咨询管理项目2-4项,每年完成企业培训项目5-6项,充分彰显我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对区域经济的智囊作用。 (三)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在共享平台建设方面,我院实验(实训)中心拥有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着服务社会、资源共享的作用。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要进一步凸显平台的共享功能,面向共享院校学生的开展实践教学,积极帮助其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每年鉴定的人数不少于500人;为合作企业提供技能训练场所,为合作企业进行员工岗位培训,为社会再就业人员的开展上岗就业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类培训人数每年不少于300人。同时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企业咨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智力支持。 要不断拓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与相关纽宾凯集团实现双赢的合作,探讨生产经营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签署合作协议。努力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使生产经营与实践教学达到和谐,形成相互促进的合力。逐步拓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使其成为集生产经营、实训教学、员工培训、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专科教育论文: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专科教育的启示 摘 要: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建校特点、课程设置、以及管理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发现我国专科教育现今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两国高等职业教育,发现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实体――社区学院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国专科教育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带给我们非常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学院;专科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重建过程中,联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法案,认为应该本着教育公平的原则将高等教育提供给所有人,不论民族、性别、肤色和种族,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并且呼吁政府利用税收建立了适合地方各州、学费低廉的社区学院,实现教育公平。社区学院指的是设立于社区的、由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认可并接受其督导的,主要为所在社区的成员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社会性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面服务的教育实体。 一、社区学院对我国专科教育的启示 (一)立法不够明确清晰 虽然意识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规都不够具体化,只是一些比较笼统的条条框框,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法律的实施困难,模棱两可,这就为日后的问题埋下伏笔。 (二)政府投入经费少,专科学校收费高 学校被划分为“985”工程、“211”工程、省重点本科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政府对专科教育的投资远远少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投入,这就不得不使专科学校的收费高昂,政府对专科教育投入不足。虽然普通本科院校建造实验室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政府加大投入无可厚非,但是建设好的专科学院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造实训场所,买进先进的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专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属于一毕业就要上岗就业的技术型人才,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是不足以直接上岗就业的。政府投入不足必然会导致学校高收费,专科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差,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只能望而却步。 (三)传统思想的弊端导致生源不足 我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士为四民之首”传统,对于职业教育一直都存在这或多或少的偏见和鄙薄,有些高中毕业生宁愿选择复读一年然后上一个普通的本科院校,也不愿意去一个很好地专科学院学习一门技术。学生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和未来的职业取向来选择,而不是被这种传统思想给局限住。而我国高考后优先录取本科,然后在进行专科的录取方式无形中将这种重本轻专的偏见给制度化,这使得专科教育生源不足,并且生源的素质也相对的差一些。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专业化 我国专科学院的教师多偏向理论化,教师讲授的知识也多为理论,而实际操作的知识很少涉及,这就导致学生毕业后投入到工作当中后很难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必须进行二次培训再学习,这无形中浪费了教育资源。使得专科教育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只是颁发了一张结业证书给毕业生,没有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可以谋生的实操技术。专科学院的教师更多的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基础知识,通过“专升本”考试,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如何提高我国专科教育 (一)加强立法的监督 社区学院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与美联邦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法案有很大的关系,法案的出台不仅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宏观上的指导,同时也对具体实施办法做了强调和规定,使得法案的实施具有强制力和可行性。我国专科教育也应受到立法保障,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创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法案,用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二)广泛设立专科学院,政府加大对专科学院的投入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还相当大,西部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一大批高级技术型人才,政府更应加大对西部的投入力度,在西部地区成立专科院校,完善西部院校的硬件软件设施,让西部地区的学生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得起学,上得起质量各方面都过硬的职业学院,使得西部地区自行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发展本地区经济。 (三)加强专科院校的师资力量 我国专科院校的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资会培养出高精尖的人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招聘多看学历少看经历,这就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在今后的职业教师招聘中我们应该将经验与实践更多的摆在第一位,因为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学生毕业就面临工作,扎实的掌握好技术应用才是硬道理。当然也不是忽略基础知识的教授,只是更加注重实操技术的培养,两者并驾齐驱,相辅相成。 (四)改变传统观念,为专科学院扩招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但不代表不可改变,读书做官的传统思想一直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专科教育也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有一度专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要好过本科院校的学生。事实表明,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只是两种不同的类型,而没有什么层次上的差别。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但是专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一直令人担忧,美国社区学院取得了不俗成绩,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在借鉴的同时进行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改良,使之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专职教育发展的战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专科教育论文:浅析专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专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有效补充,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本文从自我教学的体会出发,分析专科教育,并提出了提升专科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专科教育; 注册; 启发式 一、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专科教育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又区别于一般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教学规律。从学生的角度发现专科的学生个性鲜明、活泼、有主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比较好学,想通过大学的教育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但是,在专科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发现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一)学习目的性不强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究竟读书是为了什么?通过读书能得到什么?比较多的专科学生可能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拿到毕业证书。功利思想、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学习照样赚钱,而且可以赚的更多,让学生很难静心学习。部分学生金钱攀比习以为常,而品格、知识和能力至上的价值观念并不重要,偏离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 (二)课堂效果有下降趋势 客观上随着近年来试点的专科注册入学制的推广,学生入学基础越来越低,难以听懂教学内容。现有的入学标准是完全放开的,普通具有录取资格的高校完全可以在自有招生名额内自主招生学生。开放的环境,竞争的体制本来是进步的,但是由于现有教学资源远远大于需求,使得高校普遍超常规以完成财务目标为标准而降低入学要求,必然导致入学质量大幅下降。在大学开始阶段对所学基础课程都没能掌握好,以后提高的课程就更不知所措。 (三)教学压力不断加大 专科学校老师课业压力大、课程门类多,在知识难度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还要不断摸索。现在专科教育大多数都是年轻教师,本身就很缺乏实践经验,只能讲授理论知识,与社会脱节比较严重,专科教师也缺乏进修或进入实体行业锻炼的机会,也是造成学生不爱听课的一个原因。 二、专科教育的对策 在时间紧、任务重和师生交流沟通少的情况下,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专科教育培养效果?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启发性教学 1.强调预习工作,以预习带动自习。要求学生独立阅读,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了解章节的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并把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重点突出,提高效率。对没有学好的知识课前及时补上,再从后续内容,知识点间的相关性,鼓励学生适当阅读课外书籍。通过有效的预习和自习,为学习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为辅,学生为主。教与学相互促进,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被动接受固定程式。通过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创新教学。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比较形象,也易理解,清楚的分析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经常与学生联系,通过学生知识反馈来检测措施效果,并给予适当奖励。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搜索相关资料,自我解答相应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金融学专业学习是经济类的一门基础学科,金融知识在学生越来越融入生活过程中逐步得到应用,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社会等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金融领域、经济领域的新成果、新动向,如次贷危机的影响、金融生态建设等。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如作为个人如何避免通货膨胀的影响、如何理财。 (三)应该尽量结合实践和案例 1.教学环节上,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案例)结合起来,一般采用导入法,如金融学中将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实际生产中问题切入课堂,通过集体讨论、情景体验,让每个学生作为“评论员”,老师则作为访谈式或嘉宾式的主持人。 2.教学组织方式上,可采取运用动手操作、模拟交易、观看视频、专题讲座、实地参观、深入调查等多种形式,将课堂和“车间”零距离接触,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训实习项目,如金融学中“点炒实训”、“外汇模拟交易”、“股票模拟投资”、“衍生工具实训”、“手工做账”等,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专业人士到学校讲学。 3.教学执行中,课时安排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授课中老师应多与实践问题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4.开放式教学,师生融为一体。课后作业和考试上增加实践性、应用性元素,注重案例分析和考核。 专科教育论文:高校师范物理专科教育中实验教学的研究 [摘要]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也是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桥梁。在高校物理师范专科教育中,高校物理实验师肩负着重大的职责。为了更好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同时兼顾中小学物理实验教学,高校物理教师可以从培养高校学生的实验主体意识、重视实验的启发性和挖掘教学的创新性三个方面改进高校实验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实验教学的理念,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关键词]高校物理师范教育实验教学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实验是基础,也是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桥梁。因此,如何更好地设计实验并且发挥其作用,是物理学科的重中之重。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实验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日后实际中灵活开展实验教学。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密切地关注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动态,在实际的教学中贯穿对中小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从而让师范院校的学生真正学有所成,既能够掌握基本物理实验的知识,也能够更好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 一、培养高校学生的实验主体意识 在物理学科中,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都是物理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才能。然而,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要成为优秀的实验师不仅要有过硬的实验基础,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主体意识。当高校实验师面对的学生是师范生时,这种实验主体意识一方面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到实验中来,另一方面还包括教会学生在日后的中小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实验设计的主体意识 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教师首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转换实验设计的观念,将实验设计者的身份转化为实验引导者,让学生领悟实验设计的原理,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设计相应的步骤。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也能够让他们在实验的设计中加强对原理的理解。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在刚开始无法适应设计的高要求,而且也有可能因为恐惧而对实验设计充满抵触的情绪。那么,教师应该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勇敢地尝试,善于开发自身的潜力。当学生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主体意识的存在之时,那么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到一个潜在的存在主体,也就是学生们即将面对的中小学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在整个引导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跟学生们分享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引导中小学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 (二) 实验操作的主体意识 当学生掌握了利用实验原理自主设计实验之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之下,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操作演练中体会实验的精髓。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发现现实的种种问题,从而调动了他们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即时性实验处理的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物理实验中,也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中小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让中小学学生更好地进入实验操作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师范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的实验记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以及严谨做事的品质,这样才能在日后的中小学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实验反思的主体意识 对于物理实验而言,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反思也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环节。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不仅要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成为实验的引导者。因此,他们不仅要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还要继续培养实验反思的意识,提高实验反思的能力,在自主反思中更好地领会知识和实验的原理。教师在学生反思的过程中要担当引导者和解疑者的双重角色,既要根据学生所做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又要在学生难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之下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后盾。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师范生在实验反思中的主体意识,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质疑能力以及实验解疑能力。 二、重视实验的启发性 对于高校物理师范生而言,实验教学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要为他们日后的中小学教育提供强大的后盾。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和讲授者应该具备远见卓识,能够很好地控制实验的发展方向,在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前提之下为实验的设计和规划指明道路。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深入的探讨,让实验教学更好地服务学生。结合师范教育的实际,实验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结果的证明,而应该更好地发挥它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和思维锻炼作用。 (一)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实验的重点不仅仅是实验的器材以及最终的结果。相反,物理实验的精髓就在于如何分析整个实验的过程,如何在具体的实验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物理原理。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实现的事情,而是需要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琢磨出其中的套路。因此,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便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动手操作之上,而应该有一种宏观规划的视角,在整个设计和操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分析。当师范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逻辑思维时,他们便能够对物理学科有一种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也能够在日后的中小学教学中有条理有逻辑地引导中小学生开展物理实验。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对于所有的理科学科而言,学科知识的不断质疑和更新是这些学科的独特魅力所在。由于科学在不断地进步,理科学科的知识也面临着不断更新的处境。然而,这种科学研究的推进以及学科知识的更新并不是随空而降的,而是科学研究人员在反思和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这种反思和质疑的精神也不是科学研究人员所独有的,实验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只有当师范生在高校的教学环境中培养了质疑能力之时,他们才能够在日后的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物理学科的魅力。因此,教师应该要时刻关注物理研究领域的动态,然后在具体的物理实验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采用一种陌生化的视角去看待实验中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的质疑和反思氛围中培养物理师范生的质疑能力。 总的来说,高校物理实验师要善于以一种宏观化的视角定位教学,结合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在完善具体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之余,善于挖掘实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挖掘教学的创新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中,物理实验的操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作用,实验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领域优势,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物理实验的创新性。 (一) 借助计算机拓宽实验的渠道 在计算机如此普及和发达的时代背景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引进计算机的辅助。例如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之时,除了传统的运用具体的实验器材开展相关的实验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精美的模拟实验。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虚拟的实验过程不仅能够做到图文并茂,而且能够在一种新鲜的环境中获得一种刺激感,从而增强了对物理实验以及物理学科的兴趣。结合高校师范教育的实际,利用师范生擅长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模拟实验,并且将所制作的模拟实验直接带到中小学的课堂中,既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也能够丰富中小学物理的实验环境。另外,如果教师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电子技术技能,可以对传统的实验进行计算机辅助实验改造,让计算机介入真实的实验中,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缩短了学生所学知识与现代实际技术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二)打通实验课堂和生活实际的脉络 任何的学科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对于学生而言,抽象的物理知识总是与自己相隔一层膜,只有将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生活相联系,学生才能够真正在其中体会到物理的趣味。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也要力图打通课堂和生活的脉络,让学生在专业的物理实验中感受到生活的痕迹。例如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从生活中取材,联系人们往往利用滑板运物的生活现象,设计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和生活的联系中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挖掘日常生活中可以转化成物理实验的例子,一方面利用学生的力量拓宽实验的资源,另一方面提前锻炼物理师范生的迁移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物理师范教育中,实验师在实验教学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结合物理师范教育的要求和实际,实验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实验知识,还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兼顾中小学物理教育的特点,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学生领悟到实验教学的精髓,这样才能培养出兼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才能的学生,也才能真正尽到教师的职责。 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 要:分析了我国高校专科层次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和学生就业情况,指出了在课程设置、教育层次定位、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问题,探讨了如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突出专业核心竞争力,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物流;教育;课程设置;能力培养 1 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及专科层次的办学情况 我国的物流产业将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未来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基于这种预期,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蓬勃发展。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主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仅有几所,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特设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截止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有近360所,其中开办博士研究生层次的高校有12所,开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校有20多所,专、本科层次的高校各占一半左右,至于在其他专业下面把物流管理作为专业方向的高校更是数不胜数。也就是说,全国一千多所高校里,几乎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并且有很多高校还在申办物流专业。 从专业发展背景来看,我国目前开办物流管理专科教育的高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具有交通运输等工科行业背景的高校,比如航运、公路、铁路、民航等专科及高职院校,这些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大多是在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具有物资管理、贸易流通类专业背景的高校,比如原物资部、商业部所属的部分高校,这些高校的物流专业基本是在原物资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是具有电子信息行业背景的高校,比如部分邮电类高校,这些高校更偏重于电子商务基础上的物流专业教育;四是没有任何与物流主体功能相关行业背景的高校,以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为基础而开办的。 2 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生就业分析 2.1 行业背景不同的高校,学生就业差异较大 正如前面分析,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分为以上几个类型,各自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反映在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不同行业背景的高校学生就业差异较大的局面,比如,具有海运或水运行业背景的高校,在港口、货代、船代等部门就业具有明显优势,而具有铁路行业背景高校的毕业生,在铁路及相关部门就业具有明显优势。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一方面是该类高校与以前的办学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该类学校的教学始终围绕着行业背景而展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所以毕业生受本行业企业的欢迎。而没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学生就业的单位较为繁杂,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甚至在专业外就业。 2.2 就业数量较高,就业质量偏低 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较快,物流人才缺口较大,因此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较好,基本都可以在本行业或其他行业的相关岗位内找到工作。但与之对应的就业质量则较低,比如工作环境、工作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关系等方面明显较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大学生就业整体环境的影响外,和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也密不可分,行业发展的低端,造成低端岗位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体。 2.3 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别 由于物流产业在不同的地域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规模差异较大,因此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在地域上存在明显差别。对不同地域的多所高校和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明显随区域变化而变化:沿海港口城市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而内地需求较小;而内地经济总量越大的区域,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经济总量小的区域,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则少。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显然是由于物流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行业特点而造成的。 3 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物流的功能较多,物流产业本身又包含很多不同的业态,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涉及管理、经济、工程技术等许多方面,涉及面很宽。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设置上,除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有意识地重点开设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以外,现在大多数高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大杂烩”型,就是从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的课程里抽出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组成物流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与其他专业严重重复,缺乏反映本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课程,或者虽有该类课程,但课程内容空泛,不够深入,无法体现本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2 课程内容过于宏观,微观研究不足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理论性偏强,基本都是一些空洞的对物流活动的“意义”、“分类”、“原则”、“特点”的简单概括,类似于科普读物,内容过于宏观和常识化、理论化、感性化。为数不多的反映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却需要良好的数理分析能力,而多数高校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以文科为学习背景,识记能力偏强,而定量分析能力偏弱,因此该类课程的讲解也很难深入。另外,涉及企业层面的具体操作流程或者运作过程的内容则少之又少,没有突出企业员工层面必备能力的培养,对微观的物流运作缺乏足够的训练。 3.3 重管理能力的培养,轻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的背景下,专科层次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基本上是操作层面的岗位,因此对毕业生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而对其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并无过高要求。在能力培养上,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操作能力。而目前的专科层次物流专业教育则偏重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而对物流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内容则明显缺失,这与物流行业的需求状况明显错位。反映到现实中,就出现以下现象:企业招不到适用的毕业生,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却充斥市场。虽然多数高校设置有物流实验室作为模拟训练场所,但仅具有认知实习的作用,与物流运作的实际状况差距很大。 4 采取的措施 4.1 强化反映本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课程的设置 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特有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是该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主要标志。如果一个专业没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和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该专业就不能称为“专”业了。那么物流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物流专业是一门多重交叉学科,笔者认为其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技术和信息之上的运作管理能力。没有技术和信息支撑的物流运作管理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样,缺乏运作管理能力的运输、配送、仓储等活动也不是现代物流业的核心能力的体现。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笔者建议采取“经济管理+信息管理+技术装备”的“三大模块”结构。“技术装备”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物流技术与准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初步操作常见的物流技术装备;“信息管理”是指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物流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经济管理”是指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和优化管理能力。“经济管理”模块目前已经十分重视,而“技术装备”和“信息管理”模块是需要加强的部分。 4.2 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确定专业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专科层次的办学主要是以为当地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因此专业课程的课程不能想当然地设置,而是一定要找准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定位,一定要结合行业或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定位来设置专业课程。例如沿海港口城市的物流产业发展一般都依托于当地港口和航运业,因此当地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侧重国际物流,以此为核心开展专业教育,细化国际物流相关的知识体系,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港口、航运方面的人才;内地商贸业发达的城市,专业课程可以侧重于配送、采购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展开专业教育,细化与配送、采购相关的知识体系,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理货员、采购员等职业人才。 4.3 突出岗位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连年扩招的背景下,官方明确把专科教育定位“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是操作型人才,不是执行层次的人才,更不是决策层的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除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的培养外,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培养力度,而不能依旧偏重于理论知识。 5 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下,专科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一定要以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为依托,以就业市场的现实为导向,围绕物流产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能力,更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专科教育论文:“爱屋”说之于专科教育教学 “爱屋及乌”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已被广泛认可,尤其对于专科教育教学而言,这一效应的有效应用将会直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数专科教师感叹专业课难上,学生不重视,纪律不好,成绩难抓。而我认为除了客观因素之外,教师本身的做法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最直接和最重要因素。如何让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和行动,我认为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信息量增大,评判的能力也与日俱增,虽然他们还不会用专业的语言或流畅清晰的语言来评价我们的教育教学,但在他们心里早已从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教育中感受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甚至能感受到我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因此教师不能小看了这些在我们眼中还很稚嫩的学生,要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安排、利用好每一分钟,充分有效地抓住每一次教育的契机,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快乐地收获他们应得的知识与能力。当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能力提高了,他们对教师的认可度也会坚定,也会提升,自然地就会崇拜教师,喜爱教师,达到“爱屋及乌”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善于反思积累经验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高的能手在教育教学中总会有成功之处与遗憾之处,一名教师从平凡到成功除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外,善于反思是成长的必要因素。对于专科教师来说,每名教师都要面对不同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个体,因此也使我们的教育方式产生了N种形式。哪类学生适合哪种教育方式,哪种教育形式最有效,学生最能接受,这些都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每次的实践之后及时反思总结,可以是笔头的也可以用头脑,但要及时并最终有所积累,长久地坚持下来才能练就一副“搭一眼就知道这孩子应该怎样教育”的功夫。当我们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学生所反馈给我们的就会是“爱屋及乌”的教育效果。 三、积极开展有效评价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评价的作用,也作为一项标准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实施。但诚实地讲,除公开课、展示课之外,有多少专科教师在自己课堂上注重评价的作用并有效地开展各种评价了呢?有很多教师问我为什么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英语课,即使他是一名英语学困生?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评价。在每节课的课堂上我都会注重评价,从个体评价到小组评价到整体评价,从口头评价到积分评价到实物奖励,多种方式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肯定自己的重要性,当他觉得自己在你的课堂上是如此被重视之后,怎能不喜欢上你的课。同时教师要注意评价的真诚性,如果我们能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真诚地,发自肺腑地去正面评价学生的对与错,学生绝对会用同样的真诚和爱去对待我们,再一次达到“爱屋及乌”的教育效果。 总之,专科课虽然在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中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多数家长都不重视专科教学,但我们要牢记:恰恰是专科教育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智能,这些是学生现在成长、未来成功的必要基石,我们多做一分,学生就多得十分,也将会受益百分,所以让我们所有的专科教师勤思考、多实践,让“爱屋”说在专科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作者单位 吉林省磐石市牛心中心校) 专科教育论文:《分析化学》在专科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及体会 摘要:《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农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针对该课程授课学时有限和专科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的特点,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建议。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它在数学、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融会贯通的作用,是一切化学基础研究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理科面向21世纪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精神,我校尝试在无机非金属和有机高分子等专业(专科)开设该门课程,该学科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也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练细致的实验技能。然而,一方面,授课学时有限,若重点不够突出则在短时间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专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该课程的综合性很强、计算量大、涉及面广,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学习起来较为吃力。针对这一普遍现象,笔者对分析化学中化学分析这部分内容在专科课程中开展教学,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教学内容方面 1.精简内容。在我校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分析化学》(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主编(第五版))在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基础课程的理论授课学时数为32学时。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为了既让学生初步了解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分析化学的相关内容,又能领会该课程核心内容――“四大滴定分析”,我们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的精简。“精”是本着建立分析化学基本素质以及为其他相关学科奠定基础原则开展的,着重精讲“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滴定法”等内容。“简”是针对专科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以及对理论知识接受能力有限等特点,精简数学计算相对复杂或涉及概念在学生专业之外的内容。 2.突出重点。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突出重点能够事半功倍。课程内容分为主讲与略讲两部分。由于分析化学是一门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主讲内容放在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四大滴定分析方法。主讲内容的教学要求精、深,突出基本概念与共性规律。通过主讲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误差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酸碱滴定法,会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略讲内容,如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只要求学生有一般了解,而且可以因专业、因人而异。考虑到专科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将复杂体系如酸碱滴定中的多元酸和混合酸滴定及相关计算省略或简单介绍,可通过自学结合教师课外辅导的办法进行。 3.紧跟前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也要不断更新,现代分析化学的任务已经由单纯提供分析数据,发展到操作先进的仪器设备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和知识,以解决其他学科提出的新任务。例如,检测卷烟中焦油的有害成分、医学鉴定中DNA的检测、农业产品中农药残余量的检测都离不开先进的分析仪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在相关章节的补充讲解,非常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要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方法方面 1.趣味教学。由于《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多、概念多、公式多、判别式多、计算多,课堂教授内容较为枯燥,对于高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专科学生来讲,学习起来也较为吃力,所以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时,引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在讲授络合滴定的应用时,增加牛奶钙含量测定、自来水硬度的测定等现实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将易操作并且有代表性的实验用于课堂教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例如:酸碱滴定反应中指示剂终点变色。把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入教学过程中,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换位教学。《分析化学》课程是为学生传授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分析化学》通常是以“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进行的。换位教学的方式可分为:(1)设置问题,一般是授课教师有目的提前或随堂提出一个小型专题。(2)学生讨论并发言,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3)教师总结,依据讨论的结果,老师进行现场归纳总结。这一方法的特点是要求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和巩固对重要知识点和复杂概念的理解。如:在讲第4~7章后,我就专门抽出一节课,把这四章的要点一一对应写在黑板上,“四大滴定反应原理―滴定指示剂及指示剂原理―滴定突越的意义―滴定反应的影响因素”等,让学生选择任何一个环节站在讲台上总结异同点并举出相应的实例。要求:讲解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下面同学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回答。在讲到“指示剂变色原理”时,有位同学提出下列问题,“同样是酸碱滴定,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作为指示剂,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什么情况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什么情况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学生们积极讨论,气氛活跃。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学生从开始的被点名上台发言变为后来主动要求发言,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大大增加了他们在公众场合发言的自信和勇气。 三、教学手段方面 《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知识点多、公式和计算题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多媒体对教学的重要贡献是把文本、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表达出课堂空间无法展现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初涉该课程的学生而言,由于对分析化学意义、任务和作用认识不够,分析化学操作过程及仪器设备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所以不易讲清操作过程机理、复杂原理等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阻碍。引入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形象逼真地再现实验过程现象,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考虑到专科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的特点,在讲授公式运用和计算时,应多采用板书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消化知识、理解概念,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在探索《分析化学》基础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对于专科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考虑到《分析化学》这门课程是所有化学课程的基础,涉及大量实验内容,在理论教学之外,适当开展进行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是大有裨益的,建议学校给予关注。 专科教育论文:英国口腔护理专科教育的启示 摘要:英国口腔护理教育比我国起步早,有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独立的资格认证体系和健全的法律法规。口腔护理专科教育在我国已引起很多医学院校的重视,但目前仍缺乏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化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资格认证体系和课程体系。英国口腔护理教育现状研究对我过口腔护理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口腔护理专业;英国;启示 一、英国与中国口腔护理专业的现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口腔护理专业都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正在逐渐发展成熟。英国的口腔护理专业比我国起步早,发展快,体质健全,我国的口腔护理专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中、高职)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护理专业划定了“口腔护理”和“重症监护”两个专业护理方向,这是我国护理行业由大护理转向专科护理的一个标志性的划分,标志着我国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以及护理方向国际化进程的加快。[1]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独立的口腔护理培养体系,没有独立的资格认证体系,该专业通常会以护理专业(口腔护理方向)的形式出现。 二、口腔护理专科教育的必要性 口腔医学“四手操作”发展迅速,具有高质量、高效率、保护医护劳动力的优点。而口腔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相比有其显著的专业特点。口腔疾患位于头颈、颌面及口腔内,其邻近解剖结构复杂,颌面部损伤及口腔疾患易致呼吸道阻塞,导致窒息,危及病人生命。口腔门诊诊疗工作需借助多种设备、器械,使用不同种类的修复材料以及消毒物品,口腔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大小不一,使用的仪器、材料件小但价格高,需要特殊和常规保养。因此,护士除需掌握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以外,还需掌握口腔专科基础理论及口腔专科护理技能。[2]目前,口腔护理工作人员多为普通护理学毕业生,上岗前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且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做边学,才能胜任口腔护理的工作。因此,对口腔科护士进行专科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三、英国口腔护理专业的发展 以前,在英国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人员不需要有该专业相应的学历。在英国,口腔科医生大多是男性,而口腔科诊室都是独立的房间,当男医生给女病人看病时,需要口腔科护士这样一个角色存在来避免某些纠纷的出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口腔护理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正规的培训。自2008年起,所有从事口腔护理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在英国口腔协会(General Dental Council)注册,并接受英国口腔实践范围(GDC's scope of practice)法规的约束。 四、英国口腔护理培养模式 在英国,口腔护理专业与护理学专业是完全分开的,但它们的培养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每一学期都有临床实习的课程,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1。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校学习了相应的理论和操作之后,进入到临床实践环境中,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在临床实践中强化、熟练和提高。很大一部分口腔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也是在临床工作环境中进行。负责技能考核的教师会在相应的时间到各个学生实习卫生机构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是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背景,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看学生能否灵活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教师、卫生医疗机构皆有受益。学生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逐渐熟识口腔科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器械、材料和药物,能够很好地配合临床医生进行各种口腔治疗,逐渐达到该岗位对口腔护士的要求。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可以及时地获知临床上所使用的新的知识、技能、器械和材料,等等。教师可将临床上新的发展应用于对教学活动的指导,可做到教学活动与临床实践无缝对接,人才培养规格符合临床需要。医疗卫生机构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减少了经济支出。 五、英国口腔科工作人员团队 英国口腔工作人员团队由口腔医生(Dentist)、口腔护士(Dental Nurse)、正畸治疗师(Orthodontic Therapist)、口腔卫生士(Dental Hygienist)、口腔治疗师(Dental Therapist)、口腔技师(Dental Technician)和临床口腔技师(Clinical Dental Technician)组成。GDC对每一类口腔工作者的实践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各类口腔工作者分工明确。操作者的实践范围(Scope of Practice)(2013年9月30日版)列出了每一类口腔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知识和技能。[4]这不仅仅是一系列需要完成的任务。在从业的过程中,由于口腔医学技术的改变和个人的继续教育和发展,口腔工作者的实践范围会发生改变。该文件也描述了口腔工作者在注册之后可以发展以拓宽其实践范围的额外技能(additional skills)。口腔工作者可以通过发展自身的额外技能(additional skills)来拓宽其实践范围,也可以通过选择更专业的实践来深入学习专科领域的知识。 为了能够进行额外技能(additional skills)操作,口腔工作者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某些复杂的技能,应该接受有审批资格的教育机构进行的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 如果口腔工作者想要进行实践范围所列出的基本实践,就需要获得允许注册的相应资格。 英国比较注重急救,对口腔工作者也有明确的要求。文件中指出:请注意,患者不管是不是在接受治疗,他都有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发生突发事件。因此,所有注册者都应该接受处理医疗突发事件的培训并且能够进行心肺复苏。 所有的口腔工作者必须遵循相同的工作标准(Standards for the Dental Team):①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②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③获得患者有效的知情同意;④有清楚有效的投诉程序;⑤与同事为了患者的利益团结协作;⑥保持、发展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范围内工作;⑦当患者处于危急状况时,增加对患者的关注。⑧确保你的个人行为能使患者获得对你及治疗过程的信任。[3] 六、口腔科护士的实践范围[4] 该文件对口腔护士的实践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口腔护士为其他注册的口腔工作者提供临床的和其他的协助。口腔护士基本的实践范畴有:①准备和维护诊疗的环境,包括设备。②执行感染控制程序,以预防诊室或实验室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污染。③在其他口腔工作者进行口腔检查之后,记录口腔组织检查状况,并在牙科图表中记录牙齿状况。④准备、调配和传递牙科材料。⑤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操作者提供椅旁协助。⑥保持完整、准确、实时的患者资料记录。⑦为牙科X线片拍摄做好设备、材料和患者的准备。⑧洗牙科X线片。⑨观察、帮助和安抚患者。⑩给患者中肯的建议。如果出现医疗突发事件时,给患者和他的同伴提供帮助。将患者向为其他健康专业人士做出适当的转诊。 口腔科护士在职业生涯中可以继续发展的额外技能(additional skills)包括:①在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方面的进一步的技能;②为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药物镇静法治疗的病人提供帮助;③当具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提供帮助的更高技能;④当有患者接受正畸治疗时,提供更高技能的帮助;⑤拍摄口内和口外照片;⑥灌注和修整研究模型;⑦进行比色;⑧描记头颅侧位相。 执行其他口腔工作者开出的处方时或者在其他口腔工作者的指导下可进行操作的额外技能(additional skills):①拍牙科X线片;②放置橡皮障;③测量和记录菌斑指数;④在口腔科医生检查过伤口后为患者拆线;⑤制作咬合堤和个别托盘;⑥修整可摘矫治器的丙烯酸塑料组件;⑦遵口腔医生医嘱,使用局部麻醉剂;⑧遵口腔医生医嘱,制作口腔保护器和漂白托盘;⑨遵口腔医生医嘱,制作压膜式保持器;⑩根据口腔医生或口腔临床技师开出的处方,取印模(在适当的情况下)。 口腔科护士可以遵口腔医生医嘱或者在结构化口腔保健项目的指导下使用氟保护漆。 GDC明确规定,口腔科护士不可以诊断疾病,不能制定治疗计划。所有的其他技能将由一个或多个其他口腔工作人员完成。 任何一位口腔工作者超出了职责的范围,都将会在GDC网站上进行公布,并把他从GDC删除,不允许其再注册,甚至需要接受法院的审判。 七、启示 1.口腔护理专科的特点要求,口腔护理人员即要有一定的护理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要具备口腔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化的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资格认证体系和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做到产教对接,使得人才培养规格符合行业企业要求。 3.英国GDC对口腔工作人员的管理对我国口腔医学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随着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我国口腔护理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但是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对口腔工作人员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可明确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专科教育论文: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的异同及发展定位 摘 要:医学教育结构的调整与社会卫生需求的变化,给专科层次的医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理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的关系,明确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定位,是决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方向和实现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医学教育;职业教育;高职高专;学校发展定位 我国的医学学历教育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专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专教育)几个层次。此外还有成人教育、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教育等。十多年前,湖南省每个地市均有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十多年来,随着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或并入本科院校(如张家界、郴州、永州),或组建成职业技术学院(如常德、株洲、湘潭、岳阳),或升格为专科学校(如怀化、邵阳、益阳),仅娄底市卫生学校保留至今。在管理关系上,湖南省教育厅将医学本科教育和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归口高教处管理,将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归口职成处管理。笔者所在的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由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独立升格而来的。由于工作需要,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下问题: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如何在医学本科教育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有何异同?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如何定位?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有了些许认识。 一、关于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 医学教育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卫生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而逐渐萎缩,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因其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而受到严格限制,普通医学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难以满足现阶段区域卫生改革、基层社区尤其是农村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这就给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拓展了广阔空间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状况不尽如人意。从数量上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总数虽然明显增加,但质量不高,甚至无证行医在农村随处可见;从学历结构上来讲,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高等、中等医学院校为卫生系统输送了约550万名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占约2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80%,目前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仍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从人力资源分布来看,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大中城市因经济发达,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现象则十分严重;从学历结构分布上来看,大专以上高学历人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基本都是中专学历以下人员,甚至有大量未经医学教育培训的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从而使卫生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要达到3.64人,执业医师1.26人,执业护士1.26人,全国90%以上的医生要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国家《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3至5年内乡镇卫生院医生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分流;对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新进入乡村卫生院的人员至少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一系列硬性规定的出台,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2.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需要大力发展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来支撑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让国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卫生体系,实施卫生行业人才准入制度,配备数量足够的卫生技术人才并保证人才质量。这就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为广大医学专科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3.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更高水平医疗卫生的需求,将加速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升格或萎缩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卫生需求的不断增长,给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不断萎缩,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更高水平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又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因此,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学校将升格为本科院校,培养更高层次的医卫类人才;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难的学校势必萎缩淘汰。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医学类专业以修业年限五年制为主体,现阶段适量保留三年制。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逐步提高医学教育办学层次。”由此可见,属于三年制的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其规模今后将会受到限制。 二、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教育的异同 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医药卫生类专业分为三类,即:医学类、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职业医师为主要目标,主要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普通本科医学院校举办。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归入职业教育范畴,由高等职业学校主办,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县及县以下农村等基层医药卫生工作,或医药院校、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辅助工作。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由此可见,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级卫生职业技术教育是有共同之处又有所差别的。共同之处是在生源与培养目标上基本一致:生源均是高中起点;人才类型是应用型人才;人才层次是大专层次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工作场合是社区、县、乡村等卫生工作岗位;工作内涵是运用成熟的医药、预防、保健等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不同之处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要求低于医学本科院校,而高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从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政策规定所允许开办的专业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以开设医学类专业,如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也可开设医学相关类专业,如护理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而高级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仅限于开设医学相关类专业。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开设的专业较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并可通过专升本与本科院校形成对接。 三、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定位 从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可基本定位于精英教育。但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学术地位较低,专业类别不完备。从现阶段基本国情看,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须面向农村基层,服务社区;必须在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夹缝中找准位置,拓展生存空间;处于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人才链的中间环节,既不能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也不能与高等职业教育雷同,而要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如果只看到学生的市场需求,而看不到深层次的教育规律要求和学校间的强烈竞争,学校可能会随波逐流,形不成明确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 1.培养目标定位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中,确定学校培养目标十分重要。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限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标准,对教与学双方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定了经过在校医学教育后,所培养的医学人才必须达到的标准:具备系统的职业素质,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具备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养成继续教育的习惯;掌握医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医学相关知识,包括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因素知识,具有使用医学信息的能力,了解卫生法规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如此的培养目标才能培养社区、农村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就业需求。 2.发展定位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所开设的医学类专业,就其办学历史、办学条件、教学师资水平、实验实践基地、毕业生质量等与医学本科院校差距较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与本科院校抗衡,但是医学相关类专业的办学,本科院校是相对弱项,这类专业,本科院校一般投入较少,重视程度不够。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这方面就有优势,办学历史相对较长,办学条件相对较强。另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级卫生职业教育相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略占优势。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该重点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尤其是护理类、医技类等专业。做好高职高专的“龙头”,瞄准这个位置,持之以恒,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使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同时考虑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办精几个医学类专业,蓄势待发,进入本科层次教育。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必须明确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异同,准确确定其发展定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学校招生与就业的辐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顺应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按照医学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以长期稳定地与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来定位自身的发展道路。 专科教育论文:医学检验专科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改革实践 [摘要] 针对当前的检验专业专科教育的现状来寻找能够提高当前的教育成果,对现在的相关学科体系进行改革,以新时代需要的培养模式来培养现代的新型人才。根据我国医学检验教育的目前情况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考虑学校一些新专业的现有状况,结合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结果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做法起到了一定的成效,检验专业的教学质量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医学检验;教学改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了医学检验专业的专科教育,发展到目前,检验专业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上面也有了很多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检验专业专科教育也有了新的目标和理念,教育体系也变得多样化。这些改变都对现代检验专业专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配合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的内涵和发展,提高医学检验的临床作用和实践功能,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机制上进行改革。改革的基础是在深入了解医学检验专科教育的本质以及当前的状况的前提下进行的,我们所有的教职工都投入到这样的一场改革当中,去创新和重新制定教育方案、课程安排以及实践内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我们找到了可以长期深入发展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教育培养模式,以科学的发展态度来发展医学检验专科教育。 1 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过去的医学检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格格不入,这样的人才要求对于我们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来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纵观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学技术需求变化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培养目标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原则,构建学校与临床结合、教学与岗位需求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方面,为各级医院,主要是基层医院的检验科、实验室输送实验师(技师),为基层临床一线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2 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传统的医学三阶段论,即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按顺序分阶段进行。其优点是以学科为中心,循序渐进教学,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3]。这样的教育体系对于我国的医学教育发展来说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这样的模式定然尤其优势,那么将来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仍然可以吸取这种模式的精髓来培养医学检验人才。 在肯定过去教育模式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得认清事实,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程设计已经跟不上当前的发展状态,一些缺点和缺陷开始越来越明显,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课程内容还是过于专注知识的完整性,忽略了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教育,这样的人才和当前社会需要的一线技术人才有所偏差。其次,过分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导致一些教学内容重叠化,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过多的重复内容会让学生失去重点,不能把时间放在一个地方,分散了时间的利用率,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1.3 实验教学 科学改变世界,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这点毋庸置疑,但是现代医学检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是全能的,在实际临床检验当中,手动检验还是必要的工作,一些项目只能借助检验仪器,手工操作无法避免,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了手工操作的重要性和地位。 手动检验属于实践性的内容,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了不少的学生只会书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为零,这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上动手能力很差,以至于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却无法胜任这样的岗位工作。目前自动化和智能化检验设备相继问世,固然给检验人员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本来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现在自动化设备代替的手工,在学生实习阶段,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弱化,这样与医学检验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是相违背的。而相关单位在对人才录用的同时,又非常的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这也是相矛盾的地方。 2 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通过对当前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加上对于医学检验教育的现代人才要求解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目标到课程体系再到教学内容,可以说都是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进行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有针对性的,并且在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改革已经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了,让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2.1 确立培养目标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本来就业问题就非常的严峻,加上近年来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导致了高学历人才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医学专业也是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为主要方向,让学生经过学校的几年教育之后能够胜任相关专业岗位,可以在社会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这是所有高等院校都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以现在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现状为基础,深入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内涵,结合现代社会新型人才的要求,以医学检验基础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提升,以学生的未来为己任来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的改革。 2.2 构建课程体系 我们在对过去的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有打破传统局面的决心,把过去的四类课程变成五类课堂群:公共基础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临床医学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各课程群之间不是相互独立没有关联的,我们以系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将各课程群之间进行相互连接和渗透,始终秉持着医学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各课程群的交融,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2.1 加强基础教育,重视终生学习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过去是十年一变,现在基本上年年都在变,因此知识的教育始终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那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怎么样去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学习,自主去学习的能力。未来各专业领域的渗透和交互必然会越来越紧密,因此除了注重现有内容的教育,教育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些其他学科也必须兼顾。 2.2.2 强调检验专业特色,精选主干课程 医学检验学科需要其他的医学学科来作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其他医学学科知识是学好医学检验学科的基础,在对医学检验学科学生进行培养时必须要重视其他医学学科的基础教育。在对医学检验学科的核心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其特色,检验学科和临床学科有所不同,检验学科的实践能力比较强,因此一些比较偏向于纯理论的类似于基础化学、药理学、高等数学等可以进行弱化,相对的分析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则是其核心学科。并且我们不能单独的只关注检验学科的教育,检验学科要以其他医学学科为基础,临床学科相关知识能够为检验学科提供更多的信息,所以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 2.2.3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 专业课的设置除了要把握好理论性的内容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专业课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获得较大的提升,这才是专业课的主要目的。首先,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知识还需要具有前瞻性,融入当前的高新技术,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程度。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以创新和动手为主要目标来进行教学。其次,加大实验课的课程比例,医学检验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将来的工作岗位也是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教育之外还要加大实验课的比例,达到1∶1的状态。立足于学生的操作能力之上进行教学。 2.2.4 坚持整体优化,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前面提到将过去四类课程体系变成五类课程体系,划分之后要注重各体系之间的关联系,保持教学的整体性,内容上既不能过分覆盖又不能有漏洞产生,因此需要体现出个课程群之间的渗透和交互。以教学的整体性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各学科的妥善设置来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顺畅。 2.3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可以说是医学检验的精髓,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并且最直接的提升就是现代学生普遍缺乏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的时候就有了针对学生实验课的一些要求,这说明很早之前我国就开始注重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学科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去不断的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设置,通过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功能。 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性内容非常的多,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验的操作方式,但是学生始终只是停留于听的阶段,没有亲身接触过,因此要想真实的感受和参与实验内容还是需要通过实验课程来进行,而且实验课程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教学过程,通过动手来进行记忆的加深以及细节的把握。 2.3.1 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 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了专项强化训练档案设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培养来进行临床检验操作能力的提升和达标。我们将实验室进行了完全的开放,有相关教师进行管理,其操作流程都规范化,对学生进行组织训练,在一段时间之内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基本操作项目,结束之后接受考核,然后开始下一项,这样进行循环,将所有的临床检验基本操作项目全部完成。针对学生的各种项目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以体现考核的公正性。 在考核方面我们也不是单纯的只注重学生的一次性实验内容,把学生的实验成绩分为平时、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三个部分,以更加真实的体现出学生的真实状态和水平,这样的考核也更加的公正。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实践的作风去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3.2 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 我们开展各项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而各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是独立的,尽管有渗透也很有限,那么如何真正的将教学的各项内容进行融合呢,我们就采用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现有的知识来进行综合实验,或者让学生进创新实验设计环节,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如泌尿系统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特点及结果分析,前清蛋白试剂制备及透射比浊测定方法的建立等实验内容。 3 结语 医学检验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在对医学检验学科学生进行培养时不能只关注他们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略了动手实践内容,通过对现有医学检验专科教育状态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进行,为学生的将来负责,让学生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能够经得起考验,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这才是我们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 专科教育论文:民办与公办高等专科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由三层次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来比较我国民办和公办高等专科教育竞争力状况,得出民办高专院校的教育效率低于公办高校、教育资源少于公办高校、教育竞争力弱于公办高校的结果。基于此,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上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分析了我国民办高等专科教育竞争力偏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民办高等专科教育竞争力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权力 学术权力 教育独立 权力共融 反介入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之相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其中民办教育更是异军突起。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之间的矛盾,也促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但是,民办高等专科教育与公办高等专科教育相比还较为薄弱。两者间存在哪些殊异与差距,在公办高等教育强势发展的态势下如何实现民办高等专科教育的突破与发展,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尽管公办与民办高校都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与复杂性,理论界对民办高等学校的性质尚无统一说法,对民办高校也没有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目前,划分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主要有三种标准:以办学主体为标准;以学校经费来源渠道为标准;以民办高校的产权为标准。为便于分析,本文采取第一种标准。 学界对于评价教育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不尽相同。如孙敬水从教育投入、教育成本、教育产出、教育消费等方面对教育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吴玉鸣、李建霞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教育产出6个方面25项指标比较区域教育竞争力;薛海平、胡咏梅采用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和教育产出4个指标比较研究国家教育竞争力;赵宏斌把衡量区域教育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分为教育资源和效率2个一级指标,继而又划分教育规模、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6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划分32个三级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考虑到因子分析法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与复杂性,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民办和公办高等教育竞争力状况。具体筛选一级指标如下: 师资力量。高校的师资主要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其中,专职教师对各高校教育综合竞争力影响最大,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正如梅贻琦老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考虑到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技术人员,故本研究中师资力量细化评价指标是:生师比、副高及以上专任教师所占比重、硕士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双师型(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专任教师所占比重。 教育规模。地区高等教育规模一般体现为当地高校数和在校生数两个方面。由于本文比较区域内民办高等专科教育与公办高等专科教育之间教育竞争力,因此,笔者选取教育规模的细化评价指标为民办、公办高等专科学校数量,民办、公办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数,平均每所民办、公办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数。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基本条件和物质保障,影响着校教育质量及教育效率,进而影响高校的稳健发展。考虑资料确切性与易得性,本指标的细化指标为院校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量、生均教学仪器价值数。 科研水平。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创新能力。对于高等专科学校而言,其科研水平主要体现在师生的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考虑到资料收集的难易以及专科学校科研能力,本指标的细化指标有师均论文数、师均厅级及以上R D项目数、专利授权及科研成果奖数。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功能,衡量专科层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果(非质量)的指标短期内选用就业率和毕业率两个细化指标。由于就业率指标难以获得统一口径的客观数据,即使各高校招生简章公布其近几年就业率,数据水分也很大。因此,本文只选择毕业率这个指标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能力高低。 二、民办与公办高等专科教育竞争力比较 近年来,民办和公办高等教育发展均很迅速,据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03年民办高校仅173所,在校生共计81万人;公办高校1379所,在校生共计1027.56万人。而到了2010年,民办高校共676所(其中独立学院323所),共招生146.74万人,在校生共计476.68万人;公办高校1682所,共招生515.02万人,在校生共计1755.11万人。7年时间,民办与公办高等教育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无论是从高校数还是招生数来看,民办教育都远逊于公办高校。这一方面表明,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目前阶段民办教育大体上还只能是公办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对两者的差距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尤其是理性地比较两者在教育竞争力各层面差异的程度与原因,了解其优之所以优,劣之所以劣,为未来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一)民办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弱于公办高校 2010年,江西省公办高校在高学历所占比重、高职称专任教师所占比重以及双师型专任教师所占比重上均高于民办高校,在这三个指标上前者竞争优势明显;但在师生比这个指标上,公办高校低于民办高校。(具体数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与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在高职称及双师型专任教师所占比重上高出约4个百分点,差距明显。而在高学历教师所占比重上高出达13个百分点以上,差距惊人。指标中仅在师生比上略低,差距在1个百分点之内。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民办高等专科学校与公办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相比较弱。这一结论并不意外也不难理解。由于历史传承和体制上的原因,公办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工作比较稳定,待遇和条件相对优越,更易吸引高学历人才;同时,公办高校教师带薪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多,在职称评定方面一般也有其指标数量上的优势。相比之下,民办高校教师在就业的稳定性、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等方面都差强人意,而在职称评定方面更难,要层层报批,职称指标较少,高级职称指标尤其少。至于师生比略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目前公办高校扩招幅度巨大,造成学生数量过多;同时,由于观念问题导致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学生数量较少。 (二)民办高等专科学校科研水平低于公办高校 科研工作不能速成,需要知识的不断积累,因此,科研水平指标取自江西省近5年。首先,从学术论文上看,据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统计,民办高校有326篇,公办高校有9670篇,前者远低于后者;师均量上,民办高校师均论文数为0.103,公办高校师均论文数为0.704,前者仍然远低于后者。其次,从厅级及以上R D项目数上看,民办高校师均项目数为0.035,公办高校师均项目数为0.13。第三,从专利权及科研成果奖数来看,民办高校有38项,公办学校有112项。从这些指标来看,公办高校科研水平显著高于民办高校。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公办高校相对更加重视科研工作,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奖励以及职称评定中给与的权重很高。其次,公办高校中高学历及高职称教师数量多,学术氛围好,更容易出科研成果。 (三)民办高等专科学校规模小于公办高校 从高等专科学校数量来看,2010年调查的高校中,江西省民办高校仅有9所,而公办却有37所;从在校生数量来看,民办高校在校生共计43616人,而公办高校在校生共计217619人;从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人数来看,民办高校为4846人;公办高校为5580人。从这三项指标来看,公办高校体量更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创办一所高校审批手续很复杂,前期投入资金很大,而且学校创办后营运成本也较高。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学费收入是其经费来源的最主要部分,政府几乎没什么投入,在学校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之前,不能保证招满学生,办校收益未知,所以很多私营企业或公民个人不愿意投资。另外,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设立态度谨慎,条件苛刻,一些投资者无法达到创办学校的最低要求。由于公办学校数量多,学生选择的范围更广,加上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民办高校文凭含金量不高,所以学生一般更愿意到公办高校就读。 (四)民办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设施不逊于公办高校 笔者收集分析了一些反映高校基础设施状况的数据,从已获得的数据看,公办高校的基础设施总量高,但平均量总体来说较低。具体数据见表2: 与公办高校地理位置相比,民办高校地理位置相对较偏,政府对偏远位置土地的使用权出让政策相对宽松,出让价格相对便宜。因此,民办院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校舍面积也大。同时,民办高校学生总体规模较小,其生均校舍面积较大也就不足为奇。当然,与民办学校相比,公办学校办学历史普遍较长,而学校图书馆藏书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故公办学校生均图书量较高。 (五)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效果(非质量)不及公办高校 从学生毕业率来看,公办高校为90.91%,而民办高校仅为78.66%,显然,前者人才培养水平更高。这一点不难理解,前文已分析,公办高校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高,教师水平也较高,加之社会大众普遍对公办高校文凭的认同度高,学生就业水平预期高,学习积极性也就高。因此,公办高校学生毕业率更高。 由于公办高校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水平都高于民办高校,而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是评价教育效率的两个权重最大的指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办高校的教育效率低于公办高校。同时,通过层次分析法,我们计算出民办与公办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比重值分别是0.335和0.665。这样,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也低于公办高校。同样,由于教育资源和教育效率是评价教育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而公办高校这两个指标均高于民办高校,因此,笔者认为民办高等专科教育竞争力低于公办高校。 三、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建议 自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尽管我国民办高校不仅在规模、数量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在办学水平等质量方面也得到大力提升。但是,与公办高等教育相比,其教育竞争力依然较弱。只有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竞争力,才能实现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和谐发展。 (一)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创办 民办高校在发展之初社会知名度较低,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其办学规模较小,创收渠道少,学校资金主要源于基础投资,资金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办学体量小,无法实现办学规模效应,学校营运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来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而不仅仅是采取税收优惠等资助力度有限的措施。对民办高校征用的土地,政府可以象征性地收取使用权出让费或者低价出租等。同时,政府应对民办高校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或进一步深造给予一定资助或帮助,降低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成本,使更多教师愿意接受继续教育,以提高民办高校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健全民办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有关民办高校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够全面、具体、细化,最终无法贯彻实施。如《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文件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申请国家设立的有关科研项目、课题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同等权利,但现有文件都没有关于民办教师在职称评定、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的确切规定,而这几项对于民办高校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政府应该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法规条例,逐步实现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在教育科研环境、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无差异化,这样才能从内在层面上提高民办高校教育竞争力。 (三)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办教育 相关部门有必要通过社会传媒的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人们认识到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增加高等教育供给的方式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教育多样化的需求,能够为国家培养人才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民办高校具有自身先天的优势,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未必比公办高校差。比如中国著名学府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创立之初都是民办高校,世界著名高校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也均是民办大学,他们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本国甚至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充分体现了民办高校巨大的办学潜力。 当然,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还处在发展中,各方面还不是很完善,社会各界应该给其充分时间并支持他们的发展,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民办高校及其学生。应该帮助民办高校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将问题无限放大甚至全盘否认民办高校的存在,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也不应该存在歧视和偏见。 (四)民办高校应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质量不高就很难持续有效地赢得教育的生源市场,生源不足必然影响到学校运营与发展。为什么很多家长愿意花很大代价将孩子送到一些私立高中上学,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学校教育质量高,高等教育同样如此。因此,严把质量关,走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的道路是提高民办高校竞争力的根本。教育质量取决于师资力量,也就是说,民办高校要想实现办学质量的突破,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当然,优秀的师资队伍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引进。学校招聘人才要舍得投入,通过待遇来吸引优秀人才;二是支持在职员工接受继续教育,逐步成长为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双师型”人才。 专业设置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且专业数目不能过多。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工作岗位,而学生就业好坏跟自己所学专业有较大关系。考虑到民办高校教育资源有限,因此上专业不要追求速度,而应该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以及办学条件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设置的专业应有自己的特色,与公办学校专业互补,以防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学校规划要着眼未来,不要仅仅考虑眼前利益。一些民办学校只追求盈利,盲目招生,乱收费,学费收入对于民办高校固然重要,但不考虑学校办学能力,以盲目扩招来增加学校收入只是一个短期行为。民办高等院校的建设要有树百年基业的长远目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软硬件兼修,尤其注重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才能步入教育发展的正轨,逐步打造出超强竞争力。 专科教育论文: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形势和面临的困境 【摘 要】本文将针对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形式和面临的困境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医学专科素质教育体系,确立未来医学专科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培养目标。 【关键词】医学专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 医学教育类专业是目前我国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同时受到了家长和考生的高度青睐。随着各个学校医学专业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促使各级医学教育体系迅速崛起,然而也造成了喜忧掺拌的局面,即毕业生就业压力猛增,就业难度加大,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办学模式过于陈旧等。而这种局面的出现,首先是因为医学中专教育从中专教育体系中被慢慢剔除或医学大专教育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其次是未来医学教育发展受限,进步迟缓,因此,如何对医学专科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在矛盾中发展、在发展中摸索、在摸索中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一 当前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形势 1.缺乏指导性意见 医生的医学素养标准提高了就等于为医学专科教育套上了绳索,这就迫使医学工作者不得不改变临床医学专科的培养方案和教育观念,更新医学专科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重新规划医疗教学授课内容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如若不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不但培养不出优秀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而且还会降低办学特色。所以,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研究并实施临床医学专科教育改革方案,使其适应社会发展,但改革次重点怎样区别,怎样系统完善执行方案,怎样实现国内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的接轨,这些研究内容由于缺少指导性意见,致使各个学校不能实现统一规划。 2.建立临床医学专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临床医学专科教学的难点之一 为了将卫生中专升级为高职高专,所以学校内部开设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面临着教学模式转换、教育理念更新、师资队伍扩建以及办公设备短缺或者引进不及时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等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临床医学专科教学质量不达标。教育部门、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各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建立临床医学专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尽管卫生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在2002年医学专业创建和设置问题共同了相关文件,但新设立的临床医学专科专业教学质量着实令人担心。 目前,我国临床专科医学教育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新创建或新升级的医学高职高专完成的,而对于怎样监管和控制医学专业的教育质量,构建全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却因为各方面的因素和阻碍,成了这些学校新的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成了我国目前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工作核心和重点,毕竟这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性、协调性都极高的教育工程建设。 二 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面临的困境 1.目前我国医疗市场是对外开放的,并且实现了与国际医疗市场的完美接轨 专业医生标准和要求彻底实行制度化和平价化将会导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逐渐被历史的洪流淹没。随着国外先进医学理念和医疗器械的引进,国内的医疗机构将逐步采用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的管理模式,职业医师考核制度将会更为严谨和苛刻,致使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逐渐被人们摒弃。成人医学本科教育报考条件和限制极多,几乎斩断了所有普通医学专科毕业生接受成人医学本科教育的机会,上述各种因素夹杂在一起,致使了临床医学专科教育黯然失色。 2.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将不能满足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人们对医疗事业的医学质量和服务态度要求的不断增多,各级医疗机构和医院都将录用人员的标准不断提升,将高学历作为录用的基本条件,甚至连社区的医疗保健员都要求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因此,医学专科毕业生常常会陷入就业难的尴尬困境。尽管小的城镇医疗单位还会为专科毕业生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但毕竟条件有限,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医学专科毕业生将面临逐渐被医疗单位所抛弃的境地。 三 医学专科教育今后的发展出路 1.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技术型临床专门人才 所谓的技术型临床专门人才是指以熟练掌握临床医疗技术为主的医疗服务人员,但并不是护理人员和物理诊疗师,而是各个科室以从事诊疗技术操作作为主要医学应用的专门性技术人才。各个专科学校可以依据当地和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明确不同的发展方向,创建与未来医疗事业相协调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国内高职高专医疗的办学特色,为临床医疗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2.将临床医学专业更名为“社区医疗保健专业” 作为临床医学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应是从事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从事医疗保健服务的人员数量、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基本上都达不到相应的医疗标准,因此必须强化专科学校的医学培养力度,加强专科医学毕业生的医学素养,以缓解目前我国医疗保健人员用人紧张的现状。 专科教育论文:新形势下专科教育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专科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不断改进教育管理工作是适应新形势下专科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新形势下专科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期望为广大专科院校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专科教育 教育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空前繁荣,而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随着各类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而这一问题对专科毕业生来说更为显著。专科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在心里素质、基础知识、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更多不足,在此背景下,专科院校只有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合理的教育管理策略,才能推动专科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渐增多和人才市场趋于饱和,专科院校只有在增加招生人数的同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才能使自身办学得到可持续发展,使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目前,专科教育事业还不够成熟,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社会各界对专科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此背景下,专科院校只有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期待和满足社会对专科人才的需求才能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促使专科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因此,只有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培养”的办学理念,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达到学生、家长、社会满意。而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中重要表现途径,教育管理工作尤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专科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就要尊重学生在高校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项工作策略的制定和开展都围绕学生开展,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不断提升专科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强化辅导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一般依靠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这两支队伍,因而专科院校要想改进教育管理工作就应首先强化这两支队伍的建设:1)完善辅导员工作制度。包括工作汇报制度、学生思想分析制度、跟班听课制度和电话家纺制度等等,此外还应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制度,使专科院校辅导员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2)强化辅导员培训。辅导员是执行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不但体现着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新形势下专科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辅导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才能适应工作需要,对此学校应积极组织辅导员培训活动,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促使辅导员改进自身教育教学管理策略,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使其更好地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为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强化学生队伍建设。在开展学生干部选拔工作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自荐、推荐、考核、竞选的方式选举、调整学生干部,并采取学习成绩淘汰制,确保了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还应强化学生干部培养工作,通过党课、讲座等措施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水平,造就一支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队伍,为广大专科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结合实际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对于提升专科学生综合素质和改善教育管理工作成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此,专科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以下活动:1)通过主题班会、纪念日活动、主题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历史使命,提升其精神文明素质,为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强化对专科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一是要通过入学教育、行为规范讲座等为学生树立行为准则,使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行为礼仪规范,二是要强化日常管理,对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指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强化专业理想教育。针对学生不理解专业学习目的和未来就业方向的问题,积极开展专业理想教育,为学生解答在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提升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积极性和对专业学习的信心。 四、完善专科院校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完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对于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专科院校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完善领导机制建设。应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形成党政工团共管、多管齐下的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学校教育管理负责人和辅导员和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人人有责、全面教育的教育管理格局,同时逐渐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教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2)完善教育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根据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院校实际建立全面的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体系,将学生个人、班级院系综合考评指标作为辅导员及教育管理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依据,并通过教学检查、听课、督导和学生测评等方式对教师和辅导员的教学管理行为进行客观评价,督促全体教职人员提升教育管理意识和改进教育管理方法;3)完善教育管理工作机理机制。建立合理的教育管理工作奖惩体系,结合教育管理工作负责人和全体辅导员、教师的工作表现,以及学生评优、奖学金等评价结果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基于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工在优化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积极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优化教育管理工作对于提升专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推动专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专科院校应强化对自身办学特点的剖析,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管理策略。 专科教育论文:新形势下高等专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升温及高考考生规模的下降,高等专科教育出现了明显的躁动和不安,高等专科学校面临着向何处去这个头等问题。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生存、发展成为高等专科学校讨论的重要问题,高等专科教育改革也成为离弦之箭不得不发。 【关键词】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改革;问题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变,各大高校开始了扩大招生规模的浪潮,近年来招生规模逐渐稳定。但是近年来参加高考的生源数量却开始减少。以河南省为例,从2009年起,河南省生源人数开始走“下坡路”,2009年考生总数95.9万,2010年报考人数95.24万,2011年考生85.5万多人,2012年考生80.5万人,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但招生规模并没有减少,2012年河南省计划招生69.3万人,比2011年多了4.2万人。另外,本科院校比专科学校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导致学生不愿意选择专科学校就读,这就出现了有些高等专科学校完成不了招生任务,个别专业甚至出现了无人报考的尴尬局面,出现了严重的生源危机,高等专科教育前景堪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高等专科学校讨论的重要问题。一些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尝试了种种“升本”和“挂靠”的发展方式,但不可能成为所有高等专科学校的出路,不少高等专科学校处于“升本”无望、“联办”受挫的境地。中等专业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消息又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令不少高等专科学校平添了几分前无“救援”,后有“追兵 ”的危机感。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将在充分挖掘高等专科教育困境的根源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高等专科学校走出困境提供一些参考。 2 高等专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专科生就业紧张 学生选取学校和专业时主要看学校和专业的就业前景,在就业市场上本科院校比专科学校具有绝对的优势:一些企业和单位招聘员工经常要求员工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员工在工资待遇和晋升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一些城市通过户口关卡限制专科人才进入。而最需要专科层次人才的基层单位和县(区)级地区却由于种种原因吸收不了专科层次人才。这样的就业状况使得部分高中学生宁可复读而不愿选择专科学校。 2.2 专科学校软件和硬件建设落后 2.2.1 软件方面 2.2.1.1专科学校教师学历结构偏低 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本科生学历的教师占多数,研究生比例较低,博士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主要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专科教师岗位缺少吸引力,因此进入专科教师队伍的往往不是最优秀的本科生,由此带来了工作能力不强、事业心不强、创造欲望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在根本上制约了高等专科教育水平的提高。虽然近几年一些高等专科学校逐渐引进了一些学历较高人才,但常常因为高学历人才在专科学校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导致人才流失现象。 2.2.1.2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较差 高等专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注重实践和知识的应用,这就要求专科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但就目前状况来说,专科院校的师资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既缺乏专业的培训又没有生产实践的经历和阅历,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导致部分专科学生既无足够的理论知识又没有足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导致专科毕业生就业紧张的主要原因。 2.2.1.3学校管理不规范 学生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在学生入学时表现出对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但是一旦学生进入学校后这种关怀便开始降温,个别学校还不时出现侵害学生权益、无视学生合理要求等现象,这些举动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失望之情,出现部分学生选择退学的后果;二是学校重学生日常生活和纪律管理轻学习管理。一些专科学校在管理学生时以稳定为目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过多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引发学生的抵制情绪。但是对学生的学习却较少关注,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严重,学校对学生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导致专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择业;三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缺失。这也是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普遍现状。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稳定时期,大学阶段的价值观的培养将影响学生的一生,但很多高校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数量却忽视学生质量的提高,造成个别学生价值观产生偏差,这不利于学校良好的品牌形象的树立。 教师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注重教师的职业培训。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老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所以对即将成为教师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而高等学校的教师往往都是非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对教师定期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二是对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投入不足。我国高等教育界有个普遍的观念,认为专科就是以教学为中心,不应追求别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使得专科学校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使得教师对本专业的知识更新较慢,从根本上限制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学历人才的引进。 2.2.2 硬件方面 高等专科学校较本科院校而言较为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表现为:校园网络不发达、图书期刊藏书量少、图书补充速度慢、各项设备陈旧落后等,这些硬件是高等专科学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基础条件。硬件条件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其办学水平的提高。 2.3 高等专科学校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不能紧跟市场需要,陈旧专业不能及时淘汰,新兴专业得不到及时补充,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自然得不到市场的青睐。 高等专科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由于专科教育的时间较短,一般为2~3年,整个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实习、实践环节,学习知识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哪些课程、时间怎么安排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些学校安排了过多的公共基础课或者一些可有可无的课程,挤掉了本可以安排专业课的时间,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后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自然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一般学校会先安排公共基础课再上专业课,由于公共基础课占了较多时间,所以有些学校就只能把专业课集中安排在大二或大三进行,这时期由于实习和毕业等较多事务的影响,学生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学习专业知识,造成教学效果不佳,浪费了教育资源。 3 高等专科学校的对策 生源危机、就业危机是新形势下高等专科学校必须面对也必须重视的大问题,高等专科学校想要在严峻形势下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3.1 树立高度的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专科和本科在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上是不平等的。但专科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办学成本低、学制短、调整快、专业针对性强、动手能力强等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占领人才市场以扩大社会影响,赢得社会的支持。只有这样专科才能成为一种特殊的高教类型,而不是本科的补充和配角。 市场经济是重视品牌的经济,高等学校也是一样。学校的品牌效益好就能吸引优秀的生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此,学校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课程、特色管理以提高学校的声望,造就自己的品牌,这也是专科学校提高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3.2 开放办学 一方面专科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利用自身优势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办学规模、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校院合作、校企联合,使学校在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受益”的办学机制中找到新的生长点,扩宽自己的生存空间。 3.3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从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两方面进行提高和优化。鼓励在职教师进入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锻炼以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积极吸引校外相关人才步入校园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重点抓好高职称、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队伍的学历档次和学术水平,优化师资的知识、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同时,为了稳定教师队伍,一方面需要在学校加强尊师重教良好氛围的营造,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创造宽松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3.4 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 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质量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生命主线,是摆脱高等专科学校生源危机和就业危机的根本。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专科生培养质量,是发展改革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 3.4.1 加快硬件建设 专科学校应加大对学校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3.4.2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专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外还要经常邀请一些在某一领域有一定威望和建树的专家或学生感兴趣的名人开展素质教育讲座,用名人效应影响学生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另外,还可以通过实习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素质教育。 3.4.3 加强学风建设 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因此学校应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氛围。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鼓励学生对知识提出质疑等。 3.4.4 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 准确把握专科教育的内涵和属性,根据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优化结构,调整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一是精简公共基础课,加大专业课的比重,调整专业课的时间安排;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要与社会用人部门相衔接,注重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突出行业特点;四是严格教学管理,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教学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考评,保证教学质量。 4 结语 彻底摆脱高等专科学校目前面临的生源危机和学生就业危机困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校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深入开展专科教育改革,不断探索专科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高等专科教育的道路定会越走越好。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构建 摘要:统计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应用型统计专业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分析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体系的构建思想,最后设计出由四个子系统及实践教学平台构成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并提出了该系统实施的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统计学;实践教学系统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统计应用的推广与发展,统计作为处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必备的知识。然而,普通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教育始终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统计学方法在应用中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导致统计学内容体系的变化;第二,信息技术发展导致了统计学软件工具的不断创新;第三,以学生发展及社会需要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变革。这些挑战要求高等学校的统计学,特别是应用型统计学专业教学要转变教育理念,通过案例教学吸收新方法、使用新工具、面向应用与实践。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创新和落实是高等学校应用型统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工作,或在学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统计人才。 1.具备扎实的统计理论和知识水平 具有应用统计思维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构建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发现教师更多地侧重公式的推导、方法的介绍,却忽略了实践的应用,造成学生只是盲目地掌握了一些基本公式,却不知道怎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2.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和知识水平 能够站在更高、更宏观的层次上分析理解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深刻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全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统计专业的学生,包括一些教师只强调统计知识的学习,缺乏经济理论的指导,就统计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得出的结论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3.熟练操作各种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统计工作实践中,使复杂繁琐的统计计算和分析过程变得简单、高效、快捷。由于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欠缺,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较好衔接,使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发挥。 二、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想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具有较强统计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人才为目的,突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于课程实验,也不同于课外实践,它是一个多阶分层递进的实践体系,如图1 所示。 1.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分为三个维度,层层递进 许多高校把实践教学就当做实验教学,仅在一些统计专业课程中开设简单的实验,没有体现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在构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然后再推进专业技能的训练及第二课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方位掌握统计理论的应用。 2.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统计的专业课程主要是讲授统计的整个工作过程,从方案的设计到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分析和解释等理论。采取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的能力,而且能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三、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 根据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想,本文认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应由两条主线和四个子系统及实践教学平台构成。两条主线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贯穿于四学年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课程实践教学子系统、实践教学子系统、创新性实践教学子系统。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1.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 通常,统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两大部分。公共课的设置是从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基础知识体系角度考虑,学科基础课主要从专业学习应具备的基础角度设置课程,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该环节的实践教学子系统主要表现为政治素质及基础知识体系的培养,为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实践教学子系统 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践操作。例如,运用SPSS进行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管理、描述统计分析、参数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使用Eviews和SAS软件建立随机时间序列模型;使用Excel、Eviews和SPSS软件进行经济预测与决策等。 3.综合性实践教学子系统 要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统计人才,除了专业的基础理论介绍外,还要设置一些综合模拟实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锻炼。通过综合模拟、综合设计、综合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去,理解统计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真正了解统计学专业的内涵,提高学生处理统计问题、分析统计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性实践教学子系统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还要能够创新。该实践教学子系统通过课外调研、承接项目、创业策划、系统开发等多种途径,提升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有效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5.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能够保证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有效开展,并能够实时地监控和反馈,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很多材料,包括案例集、习题集、实习手册、实习报告都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平台传递和归档,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实施路径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多构面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加强专业实施教学的组织领导 设立专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组织、协调、监控和评价。 2.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和实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任何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由专业教师和实验员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因此,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和实验员研究实践教学问题,开发和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制订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既要制订总体实施方案又要制订各种专题实施方案,并力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编制与实验相关的书籍 组织专业教师、实验员编写和设计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集、教学项目集、模拟训练课题集、习题集、课题设计集、实践教学CAI课件和多媒体课件,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 5.建立健全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如实纲、实习守则、实习日志、实习鉴定表、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学生课外科研奖励办法、学生科研小组和社团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制度、课内实验报告制度等等。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6.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加强计算机实验室、专业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更新实验教学设备和手段。总之,要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浅谈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统计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首先分析了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总结了统计学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统计学专业;实践 (一)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 客观的讲,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合于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培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何为本科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应”就是反应、适应,“用”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人才从宏观上可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 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应当明确,本科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比如,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和自然科学专门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应用型人才,与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是不能等同看待的,否则,过分强调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势必降低本科教育的质量。 (二)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教育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一方面要求其掌握某一领域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又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观应该是一种整合性的课程观,即吸取知识本位课程观和技能本位课程观的长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依托学科,又能面向应用。可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观,就是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应用导向的课程观是从工作需求出发,以技术活动为主线,设置技术学科和技术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课程目标既要考虑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也要充分考虑应用性人才适应第一线工作的要求。前者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认识能力的提升,后者注重工作过程性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技术学科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注重成熟的、应用技术的陈述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重视理论知识中相关结论的使用而相对淡化部分推导过程,强调通过学生的实践行动,使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观既强调知识的传授,又强调技术的培养,力图通过实践过程使二者进行融合,最后将其内化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三)统计学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 以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地方院校在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时,应当以“课程论”的一般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去创新思考。一般说来,统计学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知识基础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具有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其课程模式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这些学科知识足以能满足一线人才所需的技术和技能的要求,而且当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时,应用型人才凭借其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能够尽快掌握并加以利用。在设计学科知识体系时需要考虑应用型人才职业生涯的需要。 (2)工作目标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要对实际工作进行分析,将工作分解为多项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在能力分解的基础上,以能力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进而形成应用能力培养脉络鲜明的课程结构。 (3)能力培养原则。能力本位是应用型教育对应并区别于传统学术型教育的学科本位的一个重要概念,应用型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为核心,将能力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的每个环节中。区别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的课程授课方式在重视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从做中学,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 (4)素质教育原则。应用型人才处于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工作环境往往复杂多变,变换工作的机遇也会大大增加,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应变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另外,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技术的更新往往意味着一个全新领域的出现,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改进。这就要求应用型人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学会学习,自我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是未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普遍要求。 总的说来,统计学专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突破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思想观念,努力构建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性知识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统计学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和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有效开展统计学案例教学活动,应正确确定统计学案例教学目标,做好统计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案例教学法;统计软件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是对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在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的内容可操作性强。案例来源于经济管理中的实践活动,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因而教学内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可见,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标 1、通过统计学的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著名学者Wells曾经说过:“就像读和写的能力一样,将来有一天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可见,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要学会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以此来说明实际问题。即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也是统计学培养目标的重点之一。 2、通过统计学的案例教学,使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案例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讨论中来,案例是源于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有些案例是成功的案例,有些案例是失败的案例。通过对成功或失败案例的分析,弄清案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宝贵经验。但是,案例教学不能局限于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学习,还应该通过对经济管理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达到分析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目标。 3、通过统计学的案例教学,具体培养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应用中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较大较多,且涉及的计算很复杂,所以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来得出计算结果,进而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中,可以选用的统计软件有很多,如 Excel、Spss、SAS、Stata、Matlab、SPlus等软件。其中,普及率高的Excel是最简单易学的。这些统计软件拥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如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列联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同时,它们都带有很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因而,在要求学生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要会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三、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案例的选择 1、选择统计案例的原则。(1)实用性。统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应以统计学教学内容为基础,密切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统计的有用性。(2)代表性。在选择统计案例时,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学生通过对经济管理中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掌握统计知识和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掌握运用统计理论分析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3)针对性。针对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围绕学生所需掌握的统计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统计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来选择统计案例。 2、选择统计案例的步骤。(1)确定统计案例的课题。统计案例教学强调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统计案例的课题来自于2个方面,一是经济管理的实际问题,二是统计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2)搜集统计案例的素材。在统计案例素材的搜集过程中,应该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搜集。先把要搜集的素材拟成提纲,再根据素材提纲进行搜集,最后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加工整理成统计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搜集素材要如实反映情况,不能胡乱编造。(3)编写统计案例。根据统计教学的目的和课题的要求,对搜集来的素材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成书面材料。一篇统计案例通常包括题目、导言、案情正文、结尾、附件等部分,其中题目是案例内容的集中表现,要与案例内容相符;导言即开头语,简述案例的内容、时间、地点,以激发读者的兴趣;正文是案例的主体,包括提出案例的目标、叙述案例发生的背景材料、描述案例的情节和条件等;结尾一般提出要分析研究的问题;附件即备注材料,通常是对正文的补充。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1、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1)布置学生预习统计案例。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是实际问题的客观描述,对案例进行分析涉及到许多相关知识,教师需要事先把案例分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对指定学习的案例材料提前进行阅读,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在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案例材料,熟悉教学案例的要点,勾勒出案例的框架,提炼出案例的核心理念。具体应做以下准备:对案例情境的把握,对超出案例情节的相关情形进行了解;对问题识别与分析,对资料与数据进行分类和说明,以及制定备选方案和决策;准备教学实施方法,布置学生预习作业,课堂时间分配计划,课题引入与结束等。(3)处理统计案例的数据。因为统计学案例分析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工作,所以在学生熟悉案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指定学习的案例涉及到的数据应用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作出必要的计算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联系起来。 2、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个人通过第一阶段的阅读、分析研究,获得自己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小组讨论阶段。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见解的机会。为了便于开展案例讨论,采用固定分组、自由分组等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组织小组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简单地介绍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切磋、补充,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对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聚焦式讨论,通过各种决策方案的比较形成新的认识。在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代表小组在课堂讨论中发言。(2)组织学生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或途径。其他学生认真听取发言者的讲解,各组组员可以做补充说明。发言的学生讲述结束后,教师要鼓励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阐述看法,让其余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不同的观点。(3)教师进行教学总结。经过激烈的案例讨论后,学生都希望老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教师有必要在案例课结束前,做一个案例分析的小结。小结的目的是说明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分析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小结不是总结某位学生的表现如何、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而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同学们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总之,统计学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如果组织得当,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管理的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的知识及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责任编辑:郭士琪)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论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摘 要:以实际教学为出发点,从学习本质、《统计学》的课程性质,以及培养目标三方面论述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教师、院校方两方面论述其实施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统计学;体验式教学理念;实践;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理念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体验式教学理念顺应学习的本质要求 什么是学习?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由反复经验所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即人的学习“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什么是体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经历。显然,学习和体验之间有密切联系。学习本身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是主体自我感知、亲身经历的过程,它受外界因素影响有限,只有在经历中产生共鸣,才有深刻体会,学习领悟到的东西才更加深刻。因此,学习本就是一种体验的过程。然而,目前大学教育,包括《统计学》在内的大部分课程的教学理念完全忽略学习的本质所在,以陈旧的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式,把知识强行填压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学习兴趣全无,主动学习变成“被学习”,学习目的也发生偏差,出现“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拿奖学金”的功利化现象。 体验式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及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该模式的基本理念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操作的基本流程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实践运用。体验式教学完全打破了现今大学的教育模式,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符合对学生学习本质的要求,为包括《统计学》在内的所有大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鲜思路。 (二)体验式教学理念符合《统计学》的课程性质 首先,《统计学》对实践的高要求与体验式教学理念的核心不谋而合。高教出版社《统计学》第一版前言提到,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课程,它要求学生应具备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统计工作的程序来看,无论是统计数据的收集,还是统计数据的整理或分析都要求学生要有极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如何能搜集整理出有效可靠的数据,怎样得到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真实信息,学生仅从课本和课堂的学习无法真实体会,只有让学生真正与统计相融,就某一问题实地调查走访,动手设计问卷,亲自整理和分析数据信息,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体会,才能达到学习《统计学》的真正目的。另外,从统计方法理论的学习来看,统计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体系,描述统计涉及的指标运用和计算较易掌握,但对推断统计部分的理解难度则较大。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预测的统计方法,它是《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统计思想的基本体现。其中诸如“小概率”原理、抽样分布、显著性水平等核心概念的理论性较强,且以上推断方法的实际运用对统计软件使用的要求较高。如果按照现行教学模式,学生不但会认为这些体现统计学重要思想的概念难以理解、理论枯燥乏味,更觉《统计学》在现实无任何用武之地,开设《统计学》课程也毫无意义。因此,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引入已刻不容缓。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应用,除了能让学生亲临其境、参加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观能动性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它可以有效改变任课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进而更新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新兴的教学手段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认识《统计学》,体会到《统计学》的重要性,更加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 其次,《统计学》的应用性要求体验式教学理念必须引入课堂。在统计学科建设方面,业界曾经提出“大统计”思想,即强调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型的交叉学科,它不但综合了多门自然学科,更与诸如生产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医学领域、气象领域、军事领域等其他社会学科紧密不可分。其实,《统计学》对学生动手实践的高要求恰恰也体现出其应用型的特点。在余明江、丁家云的《论我国统计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向》一文中明确提出,“统计高等教育必须突破传统观念,逐步建立起以现代统计为基础,以信息科学为方向,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为终结的大统计教育观。”诚然,大统计教育观是针对应用型的《统计学》而提出,那么这种大统计教育观又需要通过怎样的教学理念来体现呢?应用型的学科需要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又需要多元立体的教学模式培养,正如前文提到,这种多手段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恰恰是体验式教学理念的体现。所以,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理念能够很好体现大统计教育观的精髓,更应是所有应用型学科积极提倡的全新教学观念。 (三)体验式教学理念符合非统计专业《统计学》的培养目标 我们首先应该给非统计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进行定位。在非统计专业中,《统计学》作为一门看似独立的课程,实则与其他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仅以经管类非统计专业为例,在课程横向设置方面,与《统计学》相关的课程就有《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生产运作管理》、《管理学》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无一例外都是将《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推断方法付诸实践,用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如若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全然不知,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则障碍诸多,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无法运用自如了。因此,《统计学》在非统计专业的定位就是“服务”。在非统计专业中,《统计学》应作为一门应用课程,一种技术工具,服务于其他专业之所学。那么,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的定位恰好也确定了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服务的职能标示了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培养目标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对统计思想及基本理论能灵活运用的同时,还应掌握EXCEL、SPSS等基础的统计分析软件,从而有对现实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除此之外,社会对具备统计素养的人才需要也决定其培养目标的确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数据和现象中寻找出有效的信息则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正如袁卫在其主编的《统计学》教材中提到,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和公司、企业的经营及决策,还是科学研究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理、工、农、医、人文、社会、管理、军事等所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市场对具备统计素养人才的需要给我们《统计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的统计人才。 教育培养目标决定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显然,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制定出一套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而这正是体验式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核心本质。 二、体验式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实施的条件 体验式教学理念的本质即是给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营造宽松良好的互动氛围,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反思,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也给现行的大学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及时转变观念,主动营造良好开放的课堂气氛,创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等交流的平台,保证学生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对学生的评论能做到正确引导、公正评价,为后续的教学模式改革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氛围。其次,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外出实践中,教师必须有充备的事前设计能力,并在整个活动流程中有效组织和管理,对整个过程的节奏能收放自如,控制得当。最后,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对《统计学》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在课本内和课本外做到游刃有余,及时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案例,通过大案例引入、多媒体教学、统计软件应用、课外实践指导四方面达到多元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对院系和相关行政部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验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尤其《统计学》的课程性质更加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际机会和适当的实践场所。除了教师的一己之力,更加需要院系和高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力配合,能积极帮助教师和学生寻找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场所,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只有教师、院系、学校三方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摘要: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统计学是为经济或管理服务的工具性学科,是一门较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了解统计思想,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是目前统计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统计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外合作办学下统计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经管类专业 统计学 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统计学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1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现状 由于中外合作学校的层次不同,对合作办学学生的质量要求也不同。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纳入第一批本科层次,对学生成绩要求较高;有的是纳入到本科二批计划;也有的是纳入到专科层次计划。另外,同批次学生中,英语成绩高的优先录取。比如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自2007年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NMIT)、美国剑桥学院、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和美国克拉克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招收的学生主要是本科二批,高考分数大都在500~600分之间。本文将重点以本科二批层次合作办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虽然是属于同一批招收,但分数差别较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稍欠缺,能力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 1.2 中外合作办学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统计学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作为商业以及工业的一个基本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所以,统计学对于这些专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却违背了设置统计学课程的初衷,主要表现在: 1.2.1 教学内容一刀切,缺乏针对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统计学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有相应的调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院校(包括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校)的统计学教学大纲是参照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内容来确定的,不考虑专业的特点,实例缺少时代气息,不能与专业的发展相结合。 1.2.2 授课方式不够多元化 统计学的授课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方面。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填鸭式”教学,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还不够,在课堂上学生是被“灌输”知识,再加上学生对统计学没有一个实践性的认知,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对于教学手段来说,现在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停顿思考的时间,知识消化吸收不良。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之下,使得学生跟着教师的既定思路来思考问题,学生对统计学逐渐产生了“针对现成的数据资料套用一定的公式进行求解”这样的认识。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与学的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潜在能力,推进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1]。在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3 中外合作办学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现途径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环境下,作为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既要适应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又要克服统计学的教学弊端,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来实现培养创新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目标。从总体看,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的原则[2],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层次突出、差异明显的特点,结合专业对统计学的需求程度,以发挥基本功能为首要任务,使学生在接受和掌握好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3.1 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应用为主,教学目标因人而异,突出专业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它不是个体对静态现实的拷贝,而是个体对动态现实的积极建构。在学校环境中,在同一个课堂上,虽然由于有效的班级划分,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一性,但受原有发展环境和前期累积经验的影响,学生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水平差异[3]。在中外合作办学下的学生的这一差异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也应因人而异。首先,统计学教学需要以推断统计教学为主,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关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需要因个体而异。其次,建构主义认为,已有经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影响个体对外来信息的接受与解读,进而在大脑中建立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意义体系的过程,即个体选择输入信息的过程。而个体选择信息主要有四个标准:第一,有用性,即信息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第二,趣味性,即信息能愉悦个体的心情,为个体带来愉快的体验;第三,可信性,即个体能部分理解信息,信息能在个体已有知识结构中找到生长点,是个体已有经验的合理演进;第四,他人的倾向性,因为在课堂环境下,个体的选择往往要受到所处学习共同体中与之交往的其他个体的倾向性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考虑与专业的相关性,通过增加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其专业发展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没有太多负担的情形下学习对其工作生活都有益的统计学知识。 3.2 多样任务驱动法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一般都是以“中等生”的身份进入大学校园,在一个比较轻松、自由、开放的大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减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任务引导的,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是有效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必备条件。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不是随机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而是在一定目标任务的引导下有序展开的。学习活动的方向性、目的性、计划性既能体现在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中,更具体地体现在每堂课确定的学习任务中。比如在统计学教学的第一堂课,一般都会提到市场调查问卷,包括问卷的设计及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都要用到统计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大作业,并在授课过程中时刻提示学生。但是因为学生现有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任务的难度和类型也要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以前,教师应承认并了解学生的需要状况,根据教学安排,提出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供学生选择。 3.3 改变授课方式,完善教学手段,丰富考核形式 现有教学一般采用合班授课的形式,一个老师面对比较多的学生,虽然能够节省一些资源,但导致师生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采用“合班授课+单班辅导”的形式。合班授课是指由主讲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集中讲授。单班辅导是指对单个班级一一进行辅导,主要是由辅讲教师组织知识回顾、答疑、课堂测验、知识拓展、布置作业。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差异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并能因材施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合作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策略也能够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中得以运用,在坚持异质性组合原则下,通过交往互动的学习活动,为共同体内的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差异性的适宜的学习支持。授课方式的变化使得考核形式也有了一定的调整,结合统计自身的特点,考试应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应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成绩。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试考核及多阶段考核、积分累计考核将成为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浅谈 【摘要】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现行的统计教育机制培养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统计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因而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就业和企业单位很难找到一个专业能力突出,能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就当今统计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模式进行浅析。 【关键词】统计学,才培养,现状,模式 1 培养应用型统计人才的必要性 1.1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必不可少导致企业单位对统计学专业毕业的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当今,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统计教育不再仅仅培养传统意义上的统计学家或者统计工作者,还要培养更多的具有良好统计素养,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具备统计应用能力的从事金融、保险、精算等工作的多元化人才。因此,统计人才培养需要由教学型向应用型转变。 1.2应用型统计人才是社会的重要管理人才。统计学是一种经济管理的活动,社会经济越发达,统计的地位就越显重要。当前,统计学人才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的重要管理者,在社会资本化市场运作中占主导地位。应用型人才是资本市场的主要运作者,是市场价值的主要创作者。统计学人才运用真实、客观的统计信息进行企业分析、预测与决策,并运用于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管理中,将自身的价值转变企业价值,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乃至整个国家的资本积累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统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变化,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提升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统计素质和统计理论知识为培养主线,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培养统计素质高,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统计人才。 2.1具有高尚的统计素养。职业道德是企业招聘员工的基本要求,统计素养更是企业在招聘统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统计人员的诚信、责任心等都是统计工作者统计素养的具体体现。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统计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统计素养的培养理是统计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 2.2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统计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金融、保险、精算、规划、控制等行业,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掌握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善于接受新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现状 3.1理论-实践-应用不能很好的融合。统计学是统计理论很深而应用能力很强的学科,长时间以来,统计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而不重应用,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具体来说,统计学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一般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然后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人为地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不但影响了统计人才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目前的统计教学机制束缚了应用人才的培养。现行的统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学科的细分越来越细,而学科之间的交融却越来越密切,许多的毕业生知识过于专业化,知识面狭窄,缺乏从事现代工作的素质,无法适应现代的工作,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难,企业单位很难找到一个专业能力突出,能为企业真正提供帮助的矛盾日益突出。 3.3缺乏以市场导向为需求培养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什么样的统计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一直是财经院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反应了统计学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产品”偏离了社会需求。 4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4.1理论-实践-应用相结合。当前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实践环节的缺少又使得学生的所学很难和实际工作接轨。因此,财经院校应该(1)重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多学科交叉渗透,如统计定量分析方法特别要与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现代计算软件的应用结合起来;(3)突出“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并举,知能品德兼修”。 4.2统计教育要实现多元化。财经院校要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如(1)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独立实验课程等;(2)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综合性课程设计、专业知识实习等;(3)探索性实践教学,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统计学专业知识探索性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财经院校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弹性教学和考查方法。即在开设必修课程之外,多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专长进行发挥,实现统计学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5 结语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统计教育的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统计知识能有效用于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知识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培养复合型统计应用人才是统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统计素质和统计理论知识为主线,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培养出统计素质高,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统计应用型统计人才。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对统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革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 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一般来说,大众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因此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多年来,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差强人意,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因此,对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当前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足 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目前大部分院校统计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实践学时所占的学时比重都较低,导致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全面顺利开展。 (二)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仍占主要地位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不足,更注重理论教学的研究和教学,重理论推导和介绍,轻方法应用和操作,甚至有些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都相对偏低,这就导致学生对概念公式非常熟悉,考试成绩很好,但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不能结合相应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实践应用能力欠缺,动手能力很差。 (三)实践教学形式陈旧单一 当前的实践教学仍是以实习为主,有的院校会将学生集中派往实习基地进行参观,由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多是讲解理论知识,或进行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简单工作。这样背离了实践教学的初衷,学生大多走马观花,认为与课堂上的学习方式类似,所学的现代统计理论和方法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毫无意义。有的院校不具备实习基地,只能要求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践,以至于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白白浪费了实习机会和时间。 (四)实践教学内容不规范 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不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水平有高有低,导致学生难以适应,而且绝大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无统一教材和教学规范,这就容易造成内容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差,不利于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相适应,也不利于优秀的实践教学内容推广。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实施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 所谓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是通过介绍实际问题中提炼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案例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案例引入、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的过程,对实践中遇到的某些具体问题抽象成统计学案例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深化研究,将教师的引导、学生兴趣、教材的示范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理论知识的必要补充,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国际上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我国的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将目光投向了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更多地结合院校的专业背景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编写案例,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开始接触实际问题,为将来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课题训练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践内容按难易程度和教学要求编制成各种规格的课题,由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课题研究。这里的课题,可以是应用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以是一个社会调查方案的编制实施,例如,在校学生的月生活费用调查,图书馆的利用率调查等,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并且学生能够从中体会课题的完整研究过程,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和深造。 (三)重视统计工具的使用 先进统计工具软件的使用是对传统统计工作的一个变革,也是学生今后在从事统计工作时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至少一个统计分析软件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统计软件的应用不仅仅包括统计软件的操作过程、程序编写和结果读取,更重要的是数据预处理,以及考虑到问题背景后进行的统计模型的选取,这也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指导实践。目前应用广泛的统计软件有SAS、SPSS、EXCEL、R等,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一门专业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极为有益的。 (四)课程实验紧扣理论教学内容 高等院校的统计学专业都会开设统计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如统计学原理、抽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这些课程的理论性强,学生对某些重点、难点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时,不妨针对每门课程划分出相应的实验学时,编制紧扣理论教学内容的实验资料,在讲授相应知识点时,可以在实验室里引导学生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验证式实验,或者安排学生在开放实验研究中进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对抽象知识有个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对各类统计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灵活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基本统计业务能力。 (五)开展假期社会调查活动 社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可以参与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调查活动,也可以采用自行命题的方式进行感兴趣问题的调查,还可以参与一些活动主办方委托的调查。学生通过对某些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能够提高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六)强化校外实习作用 具有校外实习基地的院校尽量与实习单位协商,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日常统计工作中,而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例如,实习基地为某地区的统计局时,如恰逢普查年度,可以给学生进行相关培训之后,选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由单位派出到基层进行相关的普查工作,或者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普查。目前的统计工作大部分开始使用新型的仪器设备,学生在培训中对此接受能力较强,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当学生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对专业知识才有着感性认识,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运用,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学生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有相当大的益处。 (七)严格规范毕业论文环节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进行初步科研工作的开始。选题、分析研究、成果总结和最终成文的过程,能够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也是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体现。 三、结语 以上是关于统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一些看法和建议。在统计学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和应用型统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通过统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来保障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来提高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效运用各种现代统计工具,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 本文将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CDIO理念巧妙的结合,对于国内外统计学发展及CDIO理念做了详尽了解,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必然性,为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CDIO;应用统计学;实践能力 1 统计学的发展及现状 2011年2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设在理学门类中,编号为0714。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统计学成为理学门类下编号为0712的新的专业大类,并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的名称:统计学(071201),应用统计学(071202)。这两件事情使得统计学科终于独立出来,成为能够壮大发展的学科。正如袁卫教授指出的那样,现在是统计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间点,若说“机遇”是美好的远景,那么“挑战”却是摆在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 我国统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的清朝末年,在20世纪中叶(1951年至1978年),我国统计工作与统计教育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直到90年代,我国统计学界才基本统一了共识,发展“大统计”,发展“理学统计”。 在21世纪初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与资本成为21世纪财富的直接源泉,不论是工业领域还是社会、经济甚至是医药卫生领域,对于数据分析处理的需求显著增加,与此同时,统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也凸显出来,人们不相信权威部门的统计结论,这不仅是政府的悲哀,更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个成员的悲哀,也进一步说明,统计工作的工作成效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应该是以下几点:①目前,我国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信息量小、方法不透明,大众无法用同样的数据进行检验;②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报表整理”、“指数计算”等描述统计的认识阶段,统计工作者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③统计人才教育在多年的继承与改革中,依然还没能将“统计实践能力”的教育加以实现;④统计学专业学生在本科的学习阶段,依然对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十分茫然,更谈不上有意识的自我培养了。 2 CDIO理念的发展 “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工程教育领域却得到了极好的发展,不仅有先进的理念,而且具有可操作、易评估的特征,特别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这就是CDIO工程师培养体系。 所谓的CDIO,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教育理念是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理论课程之间有机知识关联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学。而CDIO教育期待达成的目标是:使学生对技术产生的知识源泉有更深刻的理解(Educate students to master a deeper working knowledge of the technical fundamentals),使工程师成为新产品、新系统的创建者和运行者(Educate engineers to lead in the creation and operation of new products and system),让未来的研究人员了解其工作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Educate future researcher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strategic value of their work)。可见CDIO理念所设计的教育目标是逐层递进的,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出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程师,其教育形式在于动手能力,教育目标的落脚点却是关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创新欲望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CDIO工程教育改革项目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院校在校友、公司、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等的支持下,共同发起研究,旨在解决20世纪中叶开始显现出来的,由于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工程教育发展成了工程科学的教学,导致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边缘化,结果学校培养出的本科生工程师们缺少许多现实世界中需要的实践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等。2004年国际CDIO工程教育组织正式成立,迄今为止,已经发展成拥有25个国家81所院校成员的教育协作组织,而且组织成员间的交流仍然十分活跃。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能力大纲和12条准则搭建起的工程师教育的新的框架体系,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理念、在于方法论的性质,因此,CDIO教育理念至今在教育实践中都需要具体实施教育的工作者,认真构建指导教育的“能力大纲”,逐条贯彻12条准则。同时,这个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CDIO作为教育框架存在,而不是教育方法,它没有告诉教育工作者应该做什么。 我国是较早加入CDIO教育组织的国家,2005年起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2006年汕头大学加入CDIO国际合作组织,此后有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院校先后加入这一组织。2007年以CDIO工程教育改革为核心的“汕头大学工学院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新试验区”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11月,中国CDIO网站开通,2009年,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设立了CDIO特色专业,每个专业获得80万元人民币的建设经费支持。中国的CDIO教育改革以这种自上而下的形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目前着手于基于CDIO教学框架的工程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很多,有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汕头大学的EIP-CDIO,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针对IT专业设置的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浙江万里学院提出了基于IEC-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些成果起到了引领示范的效果。此外如熊和平、李曼丽、顾学雍等一批学者致力于对于CDIO理念的研究、解读和做法的介绍,推广了CDIO教育理念,而广大高校教师也自发的开始在自己的教育工作领域中实践CDIO理念,如陈启元等对工科大学生CDIO能力成熟度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张永林、张丽等研究了CDIO理念下统计学课程的教学问题。 正如熊和平所言,CDIO教育理念、教育改革的发展既有好的成果,收到好的社会认可度,也有不求甚解的不足之处,总之,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世界间架起一座桥梁的方法论,它是好准则却不是好兵器。当以CDIO为指导进行教育体系改革时,必须由专业教师将理论和行业实务能力需求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育途径、教育载体、考评办法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 3 CDIO教育理念与应用统计人才培养结合的必然性 从CDIO的教育目的与组成结构意义上看,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工程师的培养,而且同样适合理学应用统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为困扰我国统计人才教育的恰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填补这个鸿沟的工作就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统计人才面对统计对象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具有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统计学科专业人才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稀缺人才,但是仔细观察世界发展的动态,我们会发现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使得统计工作者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极大加强,这使得原来耗时巨大的采集样本的时间越来越少,反过来,却对样本收集方法产生了需求,什么样的样本是信息量大的样本,怎么采集、如何分析是摆在统计学人才面前的重任。这也恰是工业界对工程师们提出的需求,也是触发CDIO教学框架构建的起点。因此说CDIO教育理念对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建立有着现实的指导机能。 4 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统计教育刚刚从其它学科中分离出来的,原有的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还远未建成,更别说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框架。 尽管李壮壮、魏传华、向书坚、陈树良、刘建宏等人都对统计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不同侧面的研究,得出的现实结论基本一致,那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统计人才是当务之急。许涤龙对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做了专门的研究,孙学光等通过对第十五次统计学会议的总结,也使人们对当前我国统计学界研究领域的内容有所了解,这当然也是统计工作者们未来的工作领域。 由此可见,在统计教育领域中存在着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教育间的巨大鸿沟,如何填平它,是统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就现有的资料来看,专门研究统计人才应具备怎样的实践技能、如何培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未有报道,这是值得探究的领域,是统计人才教育必须跨越的困难所在。 5 研究现状 由于本校2012年9月,才招收第一届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所以专业刚刚起步,人才培养方案也在逐渐摸索构建,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人已经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这次参与项目,从初期的选题、立项,到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设定、运行模拟,培养了学生的真正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实践能力,也就是CDIO理念下的实践能力。 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计划以CDIO理念为指导,走访其他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将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与素养调查清楚。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能力培养载体、设计能力培养环节,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学构架,以及评价教育效果和学习成效的机制。 通过我们的努力: ①培养的应用统计人才应具备:1)具有深厚的科技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及较强的科研能力;2)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3)具有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表达能力;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5)通晓国际统计惯例;6)具有现代统计意识、风险意识和国际意识。②最终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理论框架,为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服好务。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应用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能帮助管理者高效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管理决策。然而目前经管类专业的“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着缺乏与统计软件有机结合、老师讲课枯燥难懂、小组作业搭便车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分析了结合统计软件开展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如选用应用性较强,结合统计软件操作的教材;分小组完成课后习题并抽查个人进行讲解,杜绝搭便车现象;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统计学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经管类专业;统计软件;案例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1]。作为一种决策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促进企业管理持续改进、不断创新,因而统计技术能帮助企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有效性,如在设计阶段的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小批量生产等;在销售阶段的营销策略研究、预期销售额的测算、顾客回报率的评价和风险分析等[4]。因而,应用统计学课程被设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对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培养其统计思维,训练其应用统计方法,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社会经济和管理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统计学的教学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其结果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公式概念,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欠缺,不会用统计方法或滥用统计方法的现象特别严重。利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在经济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Excel和SPSS开展统计学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与统计软件的有机结合。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统计软件在统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但目前的经管类专业统计教材基本上都遵循从基本概念到计算公式、例子等编著方式,形式上更像数学类教科书,具有丰富统计学案例及计算机软件如Excel、SPSS等为工具解决统计问题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而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对基础强调得比较多,软件介绍以及上机操作应用较少,学校不安排实验课程或实验课时量较少,这使得统计软件的应用成为统计教学中的瓶颈问题,这一问题与市场的需求相违背。 二是经管类学生数理基础较薄弱,在学习应用统计学前,就对课程产生恐惧感,认为该门课程枯燥难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学生基本上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对概念和公式进行死记硬背。大部分高校统计学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单向灌输方式。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老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在“黑板”上推演,学生则在课堂上“埋头记笔记”,课后“背概念”、“做习题”等,课堂气氛较沉闷,这种机械式“教”和“学”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统计思维的训练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的新要求不相符合[6]。 三是高校经管类课程基本上都采用了小组案例分析或小组作业讲解的教学方式,然而小组内完成作业的往往就一两个同学,搭便车现象无处不在,掌握所学知识点的也往往就一小部分同学,小组作业变得华而不实。 二、结合统计软件开展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应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解释统计资料,并能从中得出结论的基本技能。教师在讲解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应紧密结合这一目标,尽量减少数理上的推到论证,着重讲解统计方法的应用及其在计算机上如何实现,让学生在Excel、SPSS等计算机软件操作过程中去体会数据整理、分析的统计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统计理论讲授的枯燥性,统计软件的将统计数据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Excel2007或2010、汉化版SPSS操作界面友好,操作方法简便、输出结果简洁,还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美化。最重要的是Excel和SPSS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就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省去了人工进行复杂数学计算的过程,也省去了画图的过程与时间。而且Excel和SPSS更注重菜单式操作,不需要编程实现计算,学生更容易掌握。顺应统计学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能力要求,结合统计软件开展统计教学体现了以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的能力。 三、结合统计软件开展统计学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1.选择适用的教材 不要选用数理推导过多的统计教材,而应加强案例教学,侧重介绍统计方法的适用性和对统计软件的输出结果进行解释与推断。国内教材如贾俊平编著的《统计学基础》内容编排得较为不错,注重案例教学,但只有一些基本的Excel操作步骤,缺乏SPSS软件的操作步骤。然而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统计案例,通过Excel和SPSS软件来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消化。比如,讲解关于调查问卷的设计,如果纯粹从理论上讲解问卷设计的方法、原则,难免落于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可以拿些现实中的问卷以幻灯片的形式放映出来讲解、剖析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教学形式更鲜活生动[2]。当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统计学案例的准备以及在Excel和SPSS软件中演示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分小组开展统计学基础学习与课后巩固,并采用抽查组内成员的形式进行考核 对于经管类学生,开展这门课程的最重要意义是使他们形成统计学思维,利用统计学来解决实际的经济和管理类问题。因而在对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的考核,不应仅仅停留在基础理论概念等的考核上,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程度[5]。结合我院学生应用统计学学习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完成作业,抽查个人到讲台完成习题讲解的方法来完成考核。具体的考核方式有以下几个步骤:1)将全班同学按5-7人的规模进行分组;2)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就给各小组布置上机操作的作业;3)安排习题课,从每组中抽点一位同学讲解老师布置给所在小组的作业;4)要求学生不仅小组完成作业,而且组内成员必须掌握解题方法,并且能讲出来让全班同学明白;5)根据学生习题讲解的表现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评定,并把此成绩作为小组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加强了团队内的合作,迫使组内的同学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数据分析、数据解释与数据推断的过程,杜绝搭便车的现象。而且以小组作业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自己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一方面分享了学习经验,巩固了应用统计学的基础,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总结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 3.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生们分析、思考、讨论并作出各自判断的一种教学模式[3]。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法可分几个阶段进行: 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阶段。教师根据课堂教(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40页)学要求选好案例,在理论课讲解完成后,教师将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课外时间了解案例的背景,统计数据的构成,指标之间的关系等。师生双方的充足准备是案例教学成果的重要基础; 2)案例分析讨论阶段。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探讨可利用的统计方法,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案例中提供的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进行决策等。 案例分析过程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过程,教师要善于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吸纳知识、运用知识的主动出击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结论 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应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用适当的教材,使传统的理论教学与Excel和SPSS等软件有机结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分组展开统计课后练习与知识巩固,使学生养成互帮互助、共同分享,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合理设置统计案例,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经管类的应用统计学教师,应结合统计思想、统计软件和统计案例的教学法来进行应用统计学的课程讲授。不仅要有扎实的统计理论基础,还应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从经济管理的专业出发,设计符合学生专业的案例;具备熟练应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加强知识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 应用统计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重视对软件输出结果的理解和分析,对统计分析结果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的解释比工具的掌握更为重要。做到让学生学会用数据来分析管理的现象和经济意义,为决策提供参考的依据。顺应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统计学》是高职管理类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该课程的特点,采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更适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统计学 高职教育 《统计学》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培养学生日常企业管理中的基本统计技能,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处理数据。基于执业能力的应用性教育,《统计学》课程必须打破旧的学科体系和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的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基本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高职管理类学生的特点 (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一,差别较大。 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较杂,包括三校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绝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中。这三类学生入学起点不同,文化、专业素质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教育难度较大。 (二)高职管理类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管理类学生都是文科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对《统计学》、《经济学》等与数学关联性较强的课程兴趣不大,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统计学》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实践 (一)项目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坚持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按照企业管理中统计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1.以企业管理中的统计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2.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3.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5.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职场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二)项目教学的设计步骤 1.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形成若干教学项目。 《统计学》主要培养学生四大基本能力:调查方案设计能力、调查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资料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是:①知识目标: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方法、统计调查的方法、统计整理的方法以及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和常用指标的计算。②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能够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统计资料的整理;能够正确运用EXCEL软件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能够运用静态分析指标和动态分析指标进行统计资料的分析。③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诚信、公平、敬业、服务、团队协作精神。 根据以上学习目标,以统计工作任务为线索将课程内容设计为三个项目:①统计调查;②统计整理;③统计分析。 2.基于工作过程,将各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单元,在任务驱动下,运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实际操作等方法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 3.在任务驱动下,实施教学。 以上只是对项目教学的典型“任务”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设计,接下来要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举例 以下以“统计调查”项目为例说明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 1.项目教学目标。本项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①技能目标:掌握问卷设计技能,调查方案设计技能,调查技巧运用的技能;②知识目标:了解统计调查的作用和要求,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和格式;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和运用;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和运用;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知识。③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 2.项目教学活动设计。首先,教师根据本项目的教学目标设计、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因为统计调查在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市场调查,所以本项目设计的任务可以是以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学校范围内模拟一次市场调查。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调查方案、调查问卷,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方式。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实施小范围的初步调查(调查对象大约10人左右),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对自己所制定的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是否有缺陷进行检验,并对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进行修正。调查方案和问卷定稿后,学生再开始正式的大规模调查。在完成调查后,学生对本项目的成果——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及纠正。 实施项目教学后,考试方式也要进行改革。本课程考试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将统计调查及调查报告和汇报列入期末总成绩中,占总成绩的一定比重。统计调查内容要求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并在班内做汇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考核。整个测试内容不仅检查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更是解决问题、与人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测试,学生在汇报中要通过语言文字的组织,将调查结果进行展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检验和提高。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优势和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案例教学的4个组成环节入手,阐述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在案例教学中提高统计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 统计学;案例教学; 经管专业 1 引 言 经管专业统计学是该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搜集、整理、显示和描述的方法,掌握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发现管理活动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相对于理工科专业的统计学课程, 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更侧重应用,实践性更强,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统计学理论及相关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社会生活和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高校经管专业,许多统计学授课老师毕业于理学专业,授课侧重于讲授统计学基础知识和题目计算,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可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不错成绩,但会经常听到学生有这样反馈:学了很多统计学理论和知识,除了为通过考试拿学分,不知在将来工作中有啥用。另外,在后续课程和工作中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迷茫,不知应用哪些理论和知识去解决。如何使学生将统计学知识和实际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并找到合适方法有效地解决,是经管专业统计学授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情境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在这些应用背景下分析可以采取哪些统计学分析方法,如何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连接统计理论和实践,重点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 2 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环节包括引入、讨论、实践和评价,如图1所示。 与统计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案例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是一门由概念、原理和方法构成的理论课程,具有高度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搜集的数据来源于实践,管理者面临的管理活动丰富多彩、瞬息万变。案例教学将统计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以案例演绎统计学概念和原理,把枯燥的理论概念变为生动的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案例的引入直观具体,可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案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向职业生涯发展过渡的能力 案例中的典型事例,都是为了说明具体问题而设立的,一方面通过案例来诠释统计学概念和原理,另一方面通过对数据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让学生自行发掘数据规律所在,从而提出决策方法,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主要以团队形式工作,通过案例教学的4个环节,不仅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交流、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锻炼,这些素质在经管专业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2.3 案例讨论和案例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学参与性,加深学生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受多年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的统计学课程往往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养成了上课只记笔记,不思考不提问的陋习。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分析、统计方法的讨论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统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3 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遇到的问题 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可,不少经管类院校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始实施案例教学,或开展软件应用实践,安排课时让学生上机分析数据;或进行专题性、综合性实践,在课余组织学生进行针对大学生的社会调查,这在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笔者在实际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时遇到了以下问题,使得案例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3.1 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 担任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往往来自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理论知识较强,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引入环节倾向于结合案例讲解统计概念和理论,而不分析应用背景,讨论环节倾向于对问题自问自答,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实践环节注重软件应用能力实践,忽视综合性实践,评价环节注重卷面成绩,忽视案例参与的评价,使得案例教学变成案例罗列和讲解,流于形式。 3.2 学生不适应案例教学 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有可能是第一次接触案例教学,学生们对教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参与案例讨论和撰写分析报告。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习惯坐着听课并记笔记,课前不准备,课堂上不作为,案例分析和讨论往往依赖于小组中的 “核心”成员,致使案例教学陷入两难窘境。 4 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完善案例教学法的对策 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学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通过案例讲授统计概念和理论。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中要从教学目的出发,重点解释应用背景,同时在案例教学的各个实施环节中,及时发现学生不适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这样才能发挥出案例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 4.1 案例引入环节 案例引入旨在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背景。 例如统计学中“方差分析引论”的学习,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方差分析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使用方差分析,而不是方差分析中抽象的基本概念。引入“对某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调查”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先讨论“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到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结果为年级、学科、性别等;再提出问题“如何衡量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为可调查“月平均到馆次数”。方差分析可以解决的问题是检验某个因素(如年级)对某事物(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是否产生了影响,前提是“因素”应为分类型变量,“某事物”应量化为数值变量,统计概念关系如图2所示,方差分析通过检验不同年级的学生月到馆次数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得到年级是否是学生使用图书馆情况的一个影响因素的结论。 从案例的角度出发,引导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首先掌握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和适用条件,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在达到经管专业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提高了经管专业学生深入学习统计学分析方法的积极性。 4.2 案例讨论环节 案例讨论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讨论和师生交流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统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例如为了加深对方差分析基本原理的理解,提出检验方法比较的讨论题,为检验不同年级的学生月平均到馆次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同时比较4个年级)和均值检验(4个年级两两比较)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异同点在哪。此类基础性论题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课后分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学习资料查阅中实现对统计概念和方法的深刻理解,从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4.3 案例实践环节 案例实践环节旨在指导学生通过完成各类实践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概念和方法,运用所学统计学知识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实践活动包括软件应用能力实践、专题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活动,应按教学阶段依次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进行软件应用能力实践,让学生学会用软件分析数据,帮助经管类专业学生从复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增强统计学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其次,章节学习结束后可进行专题性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新学统计方法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在完成方差分析的学习后,利用案例“本校图书馆使用情况”,要求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收集数据,在专题性实践中掌握方差分析方法的适用情况和应用。统计学课程结束后,可安排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从学科专业的角度观察和发现问题,在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统计分析方法,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比如开展“某企业的员工满意度调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专业行业选取企业进行分析,金融学专业学生可选择某证券公司或某保险公司,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选择某旅行社或酒店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融入专业知识应用的同时,指导学生加深对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难度最大,要求综合运用所学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组织和评价尤为重要,应及时对综合性实践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确定调查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和报告撰写提供建议,并做出评价,提高学生严密思维能力、精确的表达能力以及定量分析能力。 4.4 案例评价环节 评价环节包括案例分析的评价和课程成绩的评定,旨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统计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 针对学生不适应案例教学的情况,可以提供资源帮助解释及示例,并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针对学生实施案例分析出现的问题提供建议、作出评价。例如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整个过程可分为确定调查方案、收集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3个阶段,在确定调查方案时,以“企业的员工满意度”为例,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调查哪些项目以衡量员工满意度,同时要考虑采用哪种分析方法,指标应该设计成什么类型的变量,并从他们提交的调查方案中举例进行分析和评价,避免出现由于设计不当,而导致数据分析过程中无法实现调查目的。让学生深度理解如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融入统计分析思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应用能力。 此外,修改统计学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对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也起到不小的作用。传统教学中统计学的课程成绩只考虑卷面考试成绩,实施案例教学法,笔者采取以下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堂参与占20%,实践活动成绩占30%,卷面考试成绩占50%。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在提高自己统计学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课程成绩,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5 结 语 从案例引入、讨论、实践到评价,在统计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优势,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案例教学的4个组成环节入手,阐述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实施案例教学提高统计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对策。教师除了自身充分准备案例教学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与内容,调整统计学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让学生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这样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高职高专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专门人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职业教育目标的特点,对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的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综合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统计学 教学 0 前言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的科学,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做出决策。由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统计方法的应用几乎扩展到了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对于本科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来说,主要注重于理论教学,而对于高职高专的专业则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具备利用统计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高专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的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对企业对社会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类学生来说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多年来从事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工作,本文试对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5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因此,高职高专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专业目标来决定。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技能,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二十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发展职业教育以来,很多院校开始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统计学教材,目前关于高职高专的统计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是在原有的本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删改,内容陈旧,理论多,案例少,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对高职高专教材的重新编写是目前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取舍。 笔者采用的课本编排的内容为:概述、数据的描述、简单线性回归与相关、统计方法、概率论基础、离散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抽样分布、估计、假设检验等十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些内容已在中学学习过了,比如在统计方法这章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标准方差等,还有概率论基础这些内容都是文理科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删除。另外,抽样分布以及假设检验等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且不是很实用,所以建议删除。适当增加实用的内容,如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静态指数的分析,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增加动态指数的分析,包括动态数列水平指标、动态数列速度指数指标;常用的经济指数,如工业生产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零售物价指数、股票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实用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较为完整地掌握统计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当今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也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可以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或称为单向灌输式的,这样的方法有其优越性: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对所学内容从感知、理解到巩固,都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教师完全控制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正面教育的作用,一个教师可以教授众多学生,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的信息。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教师只注重如何“教”,而不注重学生如何“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应结合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2.1 互动参与式教学法 它是指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它的特征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注重于教学过程中“教了什么”和“学会了什么”,是一种提倡师生交流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师生及学生互相之间开展讨论、交流和沟通;是一种是多向的、互动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单纯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接受式学习改变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新事物的创新能力。总之,互动式教学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比如在讲到抽样方法的内容时,如何理解系统抽样。大家知道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显得较为费事。这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但如何进行系统抽样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的问题: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本班学生的每月消费情况。每班选取两名学生参与调查。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统计学的思想。 2.2 社会实践教学 统计实践是统计理论知识的加深和延续,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从书本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实践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设计的课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确定统计研究的目的,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可以以教师或学生为调查对象,如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调查、大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大学生上网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调查等。对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问卷的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更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校外实践活动主要是指让学生到企业或某一单位进行校外实习,如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规定的工厂实习等。学生可以实地调查,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也正因为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工作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一方面它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案例的解决方案不是惟一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应该选择与实际活紧密相连的,或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有代表性的以及全球热点问题,案例的选取还要结合专业的特色,比如对经济类专业来说,就可以选取恩格尔系数来说明结构相对数。这样经过精心准备的案例让学生对那些众多枯燥乏味的公式、概念产生深刻的认识,感到统计数字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对统计科学的浓厚兴趣。目前可以采用的统计学案例很多,教师也可以自编案例。 3 考核方法 教学效果如何,要通过考核来体现。要改变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改革考核的方法和内容,不仅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基本技能水平,而且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新的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考核由平时作业、实践报告、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级部分构成;(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20%。平时作业有助于相关知识的加深与巩固,特别对于数学学科尤其重要。(2)实践报告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多地体现出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核。(3)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是对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检验,主要是笔试闭卷考试。(4)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另外在考试时可以将繁杂的公式直接给出来,不要求死记硬背,这样就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能够让学生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与实际相关的练习。这样能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测试评价。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金融人才已成为高校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简要阐述了安徽工程大学数理学院统计学专业(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的专业建设实践,介绍了实践过程中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统计学;统计教育;课程设置;应用型人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1929 年以来最大的系统性金融海啸,全球经济放缓,我国经济也遭遇了巨大的压力。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防范金融风险、制订符合经济规律的金融政策已引起政府部门和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单位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国内金融人才,特别是既懂金融又懂统计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稀缺,高校首先应当担当起培养此类人才的重任。[1-3]与此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践需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研究,安徽工程大学数理学院统计学专业(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通过六年的努力,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 我校数理学院于2005年开始统计学专业(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本科招生,专业设置围绕学校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校乃至安徽省风险管理与精算学科的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使金融风险的量化、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更具科学化、系统化。 在专业建设之初,学校就将工作的核心确定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因为培养目标是塑造人才的方向和模式,是衡量人才质量的主要依据。顺应时展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由“人才供给主导型”到“社会需求主导型”的转变,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事关专业建设的成败。专业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为此,结合实际将我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经济学与金融学素养,掌握概率统计、金融工程、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能进行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有志成为高级统计师、金融分析师、精算师的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培养规格要求,使之能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和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2003年11月,高等学校统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布了《统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规范》,条例中明确了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布局与课程结构,对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总的指导思想。[4]为确保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按照“以理论为基础,强化实践应用,突出金融特色”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1.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培养计划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学生毕业要求控制在190~200 学分之间,由必修理论课学分、选修理论课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综合素质学分五部分组成。课程平台结构由四个结构组成。 (1)基础教育课程平台。本课程平台由政治理论、人文社科、军事法律、自然科学(学科基础)、外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课程65学分,选修课程5学分。 (2)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本课程平台由概率论、常微分方程、运筹学、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定性数据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经济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随机过程、试验设计、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利息理论、金融工程、数理金融、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保险学、再保险、风险管理与保险、证券投资分析与案例、公司理财等课程构成。其中必修课程110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 (3)实践教学课程平台。本课程平台由军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内容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抽样调查综合实验、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会计电算化综合实验和“模拟股市”实验等,本平台需修满30学分。 (4)综合教育课程平台。由公共选修课和综合素质实践教育构成,其中公共选修课共设文史、社科、艺术、经管、自然科学、其他共六大类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5学分的课程;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2学分,旨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该专业的课程又可分为三个模块:统计学与数学模块、金融模块、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模块。统计学与数学模块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是基础,在前4学期内完成;金融模块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金融工程、数理金融、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保险学、再保险、风险管理与保险、证券投资分析与案例等,是特色,贯穿2~7学期;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模块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统计软件应用与开发等,是必要支撑,在2~7学期完成。 2.适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新世纪科技发展呈现交叉渗透和数量化的特点,出现了许多交叉、边缘学科。为使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形势,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统计背景的金融人才就必须适时地将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引入课堂教学。 3.重视专业软件的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普及与发展,信息技术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统计学、金融及精算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本专业学生的相关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大部分高校,特别是有数理背景的高校培养金融精算专业学生时,强调了诸如Mathematica、Lingo等数学软件的教学。但是这对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解决金融精算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在学生三、四年级的课程中开设相关专业软件课程,如统计软件SAS、SPSS、R语言、工程软件MATLAB、保险实务模拟软件等,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应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现在大部分金融实体所期望的。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 【摘要】应用统计学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统计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统计实践的能力.本文在分析应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基础上,讨论了在统计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统计学;案例教学 本人在数学系,每年都要为管理学院中工业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土地管理等专业讲授应用统计学,30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感触颇多.首先,课时有限,但内容多,概念抽象,公式难以理解;其次,不同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很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综合以上情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案例引入所讲内容,围绕待解决的案例,展开知识介绍,并最终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统计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统计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包含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的教学方法. 一、应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兴趣属于一种行为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统计学是一门公认的难课程,学生对统计课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采用统计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感到形象、生动、有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每名同学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升华,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统计案例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课程的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赋予了学生充分表现个性的机会. 二、统计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 1.统计学课程的特点 (1)信息量大,结构复杂 首先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分类过于繁杂,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统计实际工作,对统计中的概念含义及作用不能正确理解,如,不少学生对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难以区分.其次统计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并通过对总体现象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来认识它的内在规律性.每一个统计原理都有对应的现实素材,同时又以数学形式来表述.统计推断部分中的不少公式都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如在讲授最小二乘法中的参数的计算公式的推导需要有偏微分的知识,虽然高职的要求是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公式,对公式的推导都不做要求,但这也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每种指标计算一般是按公式去讲授,学生很容易把每种指标孤立地去理解或纯粹作为一种数学公式去掌握,而不能正确理解各指标间的联系及不同作用.再者各章的统计分析方法相对独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指标体系及分析步骤. (2)应用性、实践性强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学科,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学的生命在于应用,统计的价值和魅力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才能得以体现.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的经营和决策、科学研究等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现代统计学教学中鲜明的应用性已成其教学的主要方向. 2.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其效果是不思进取、缺乏新意.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则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有限的,通过例题只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角色是讲解员,强调对学生的“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他要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精选案例,课堂上要组织案例讨论,并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与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淆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不要把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居于主要地位.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在举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要地位. 2.利用多媒体辅助统计案例教学 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贴近工作实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实战能力,特别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思考、讨论、交流和总结等活动,能引导学生把案例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统计学原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也不能代替系统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需要与课堂讲授方式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充分展开案例教学.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地方高校,广西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在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基础上,找准定位,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建设及其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建立起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作为新建地方院校的广西财经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结合该校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围绕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科学制定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广西财经学院实际,我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思想,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体表现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宽口径”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管理人才,其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厚基础”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统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基础,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重应用”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体现了作为方法论、管理工具的统计学学科性质;“高素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养、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以“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教育的思想,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夯实专业基础;二是给足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学时、学分,力求专业主干课能讲深讲透;三是强化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四是突出统计学专业“市场调查与定量分析”核心竞争能力培养要求;五是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更好地适应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从2006级统计学专业开始,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架框要求,按照“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了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双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构建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和经济学、管理学等重在夯实专业基础;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学校各专业统一规定的军训、就业指导等实践课程,模块二则是根据统计学专业要求设置的独立实践实验模块。“双平台”是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修养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平台,以及帮助学生拓宽口径、加厚基础,以适应专业和人生发展的统计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8门,约占理论课程总学分的25%,该模块作为统计学专业核心内容,既保证了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也突出了统计学专业的核心知识、能力培养。“多模块”是以“双体系”、“双平台”为基础支撑,按照统计学科专业的服务方向和人才规格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多个不同的学习模块,即“社会经济统计”、“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与精算”三个专业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三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既突出本方向的知识、能力要求,也考虑到了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1.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突出统计应用主线 从2005级到2009级,我们每年都在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到2008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实验课程学分超过总学分的26%。实践实验课程包括两方面:一是独立实验实践课。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平台,构建以统计核算、分析为主,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相互支持的企业实践课程群,使学生了解、把握企业的创办与整体运作,用数据解读企业经营,此课程群包括ERP沙盘模拟对抗、创业计划实训等。同时,结合统计工作过程,设置了SPSS软件应用、统计分析综合实训等独立实训课程,从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到分析报告撰写进行强化,加强统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的掌握。二是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主要包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如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课内实验,一般安排本课程总课时的1/4课时,主要实训内容为EXCEL、SPSS应用、课程论文等。 2.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实战型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重点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校内实验室建设。这几年来,我校重点建设了一批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并努力使其成为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统计学专业建成了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分室的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以及目前广西高校唯一的市场调查与数据挖掘中心,配备了SPSS、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等先进统计教学软件。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安排统计学专业学生到基地实习,参与实习单位研究项目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吸引和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和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广西高校唯一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职工统计业务及软件应用培训等,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开发,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人才培训和师生科研的基地。 3.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创新平台,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纳入本科教学全过程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等第一课堂,还需要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创业大赛、市场调查和数学建模等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这对于促进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明确统计学专业学习目标,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这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主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一是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立项,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另外,也吸收了一些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广西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实习单位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统计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如会计从业资格、统计职称等,邀请政府部门、企业高管或相关业务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此外,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和成才,我们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各方面进行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4.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现实性和专业特色 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难、分散形式效果较差的现实,我们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逐步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变“放羊式”毕业实习为集中实习为主、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切实提高实习效果。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是改革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将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学生平时的一些竞赛活动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使学生较早了解毕业论文的有关要求及素材积累;二是向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征集部分毕业论文(设计)现实问题选题,并且适当邀请实践基地部分专家或业务骨干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通过毕业论文撰写为实际工作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强调统计学的专业特色,要求论文必须用数据说话,以检验学生综合统计分析能力,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 三、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实践应用 根据统计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以打破“学科本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我们对课程体系的各知识点进行合理梳理、归类,特别是对统计专业课程中内容交叉重复部分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内容归属,合理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课程内容更科学适用。之后,将各门课程按照内在联系和教学要求归并成若干个课程模块,分块建设。制定分阶段课程建设规划,重点是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材料、试题库、课程网站等内容,进而形成了每一门课程完整的课程档案。 在教材的选用与建设方面,对于专业课程,选用理论内容体系较完整、丰富,与经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强,面向21世纪的优秀新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国外优秀教材;对于实践课程,目前部分选用兄弟院校现成教材、实验指导书,部分实训教材通过自编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本专业完整的实践教材体系建设,形成本专业特色系列实践教材,如统计学案例教程、商务研究方法与应用等。这些实验(实训)教材可作为一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步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学专业独立实验教材。 四、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确定后,如何教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鼓励教师探索不同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尝试对《统计学》课程内容进行分模块、与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即将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分解为“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统计理论与方法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两大模块,前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上课,后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和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上课,将统计方法教学与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结合起来。在《统计学》(或《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试行“读(阅读)写(写作)议(讨论)讲(讲课)”教学模式改革。“读”是指在课外阅读统计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数据意识;“写”是指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撰写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小论文等;“议”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实施交互式教学;“讲”是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就统计教材或现实某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教师进行评议。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统计理论方法与非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学习、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改革得到了学生普遍好评,教学效果显著。《多元统计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也借鉴此思路进行了教学改革,采取“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论文”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写”(分析)的能力,强调统计理论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目前,我们正在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分别制定各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案,将“重思想、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门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上述训练,学生应用统计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研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培养高素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探究 论文关键词:机电一体化高职 人才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双证融通 论文摘要:根据国家整体规划,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已经进入快速建设期,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在本地区也将迎来一个高峰期。本文对其专业人才需求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本校及本专业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出了建设“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方案。在本文中,确定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总结了“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也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随着山东省大力推进半岛制造业基地暨北部沿海经济产业带建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业集群均进入了快速膨胀期。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最显著的标志是采用大量的自动化生产制造系统取代了传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式。 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有机结合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食品、医药等行业。可以说,任何产品只要投入工业生产,就必须采用自动化生产制造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否则将没有市场竞争力,而自动化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因此加速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一方面,企业难于招聘到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相应毕业生感叹就业困难,工作难找。分析原因是供非所需,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依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服务地方经济,并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 根据半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对山东省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和胶东半岛大中型机电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半岛经济发展急需的三种职业特色鲜明的机电类就业岗位群,分别是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包装和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带动了食品灌装、包装设备的飞速发展。自从我省做出重点发展食品产业群的重大决策以来。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对灌装生产线人才的大量需求早已初见端倪。 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的核电和风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山东在半岛沿海地区规划了海阳、荣成、乳山三座核电站,并计划在“十二五”末全部投产发电。同时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各大发电集团竞相在山东沿海地区修建风力发电厂。这使得山东省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山东核电、风电产业发展的推进将需要大量掌握核电、风电相关知识的装备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现代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应用技术发展的不断需求,电子组装技术在真个电子整机装配加工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胶东半岛在发展电子信息与家电产业集群的同时,电子组装技术备受关注,据调查分析,电子组装技术产业的人才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未来需要众多电子组装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我们通过以上市场调研,制定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2 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胶东半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 构建“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中两年半在学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最后半年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为地方企业量身打造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人才。因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1.5+0.5+1”正是贯彻分方向教学并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种教学新模式。1.5是指在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到第三学期,学习基础类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技能核心模块,在这样一个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机电类岗位的基本能力。0.5是指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的学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自行选择三个就业方向的一个,进行该方向一系列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1是指在最后一年,学生根据各自选择的专业方向到对口的企业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并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2.2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分方向教学的课程学习中,部分课程专业性强,如没有合适的实训载体,学生难以实际掌握该专业技能,因而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建设了两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在这里实现了部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得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有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部分授课任务,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零距离”接轨。 2.3 实行“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而国家在长期对各行业生产一线和生产过程职业技能的总结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所以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重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可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书和机电一体化技能认证。 3 结语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通过对胶东半岛人才市场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培养特色鲜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仅契合高职院校的服务定位,而且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法”应用的探索与实现 【摘 要】高等职业 教育 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是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为此,要求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程特点,从高职 电子 教学实际出发,在高职电子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 现代 化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根据课程内容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项目教学;应用 为进一步落实 科学 发展 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 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新课程实施的原则是要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探索建立“教学内容模块化、能力培养项目化、实践指导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1.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协作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每人参与的实践与创造活动,它的价值体现主要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2.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的设计原则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具体来讲,要遵守下面的五项原则: 2.1 项目教学的科学性。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有利与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还注意把教师和学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控制在合适的程度,以防师生负担过重。 2.2 项目教学的系统性。项目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职高学生来说,要很快具有创新能力是不现实的,但是使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能够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除了学科的整合,另外还与教师培养、设施设备条件关联,项目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2.3 项目教学的实践性。项目教学和现有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这才是设立项目教学这一课程的最根本的目的。如果说,其他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那么,项目教学则强调让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训练。 2.4 项目教学的层次性。项目教学的开展,决不是为了取代学校现有的学科教学。因为职校学生还处在长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学科教学中的知识、能力训练是他们成长所必需的。不具备一定的从学科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开展项目教学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项目教学”的开展非但不取代,相反还有赖于学科教学的质量。 2.5 项目教学的自主性。项目教学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在“项目教学”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3.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依据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现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作为实施研究的对象,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大致可以分为: 3.1 典型的切削加工项目:可以构建以《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基础》等形成的项目课程,作为第一个学习领域; 3.2 典型的 电子 装配项目:构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操作技能》等形成的项目课程,作为第二个学习领域; 3.3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控制项目:构建以《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作为第三个学习领域。 3.4 典型的机电产品装配、维修服务项目:构建《单片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自控控制系统》、《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第四个学习领域。 这些从一到四的学习领域,按照学制及认知的 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展开项目教学过程。每个项目的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项目任务。组织教师分析项目涵盖的跨学科的知识及涉及到的专业科目,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详细编写《项目(课题)任务书》。 (2)布置项目。分发《项目任务书》,讲解项目要求,使各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3)各工作小组拟订活动计划与方案,教师审核计划。项目小组拟订课题实施计划,设计一份详细的《项目活动计划》,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成果汇报任务,各小组都要有成果汇报.在计划书中学生可随时记录项目进展情况,以便教师随时检查和指导。 (4)项目小组的活动实施,学生动手实践。根据计划,各小组成员开始分头执行各自的任务。学生通过翻阅、取舍、整理资料,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和验证,通过解构单元实体、到实验室做实验验证相关结论、在实习室进行实际装接操作和调试等实际环节,不断提出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请教教师等途径解决问题,最终完成课题任务。 (5)项目答辩与师生评价。在此阶段,通过“项目成果汇报、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组别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共同 总结 ”等程序完成对各小组课题任务完成的评价。并将项目任务完成的评价结果列为项目学习成绩的一个部分。 (6)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教学总结,并把项目工作的结果归档或应用到 企业 和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去,以使项目工作的结果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指导后续工作。 各种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因此,“教学有法,教无常法。教学法选用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适合”为宜。总之,职业 教育 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能力,在发挥教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调动学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要倡导动手实践,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 发展 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 摘要: 培养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是职教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要适应时展,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分析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措施,努力打造科学高效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机制。 关键词: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现状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严重滞后,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所以,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难”,从而造成了“招生难”的局面。但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表面的人才饱和、过剩,恰恰预示着人才的短缺,饱和的是“大陆人才”的饱和,“特色人才”的短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必然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可以从事与电有关的设备的生产、技术改造和维护,自动生产线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数控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等工作。近几年来,各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自动生产线,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片看好。 2建设目标 2.1培养适应机电设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教育,加强工学结合力度,将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提升、能力培养和素养形成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努力培养适应机电类岗位的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2.2应具备的能力 (1)高等数学应用能力;阅读简单英语专业技术说明文件和简单会话能力;进行常见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能力。(2)具备分析与设计常用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3)具有从事家用电器与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能。(4)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实践技能,具备机电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应用能力。(5)具有在相关专业继续学习与深造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 2.3素质结构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2)懂得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勇于实践,锐意进取,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 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3.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产品工艺流程为载体,以行业新技术为重点,保证建设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系统设计课程体系;以真实的产品工艺流程为载体,呈现机电企业生产场景中的操作过程,以新技术为重点,突出核心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及职业素养的训练,改革教学内容;以“工学结合、开放性、标准化、集成化、动态化、高效化、交互式”为原则,构建开放式平台,保证了建设内容的实用性。开发面向学生、企业工程技术员等不同用户、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包。 3.2探索有效的教学形式 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如教师讲授与高职生讨论相结合,布置专题,由高职生讲说,教师点评总结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高职生理解。定期举办相关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开拓了高职生的视野,培养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就本课程中某些重点难点问题,聘请专家举办学术报告,帮助高职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鼓励高职生走出课堂,自觉参加活动、练习,使高职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高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能力。基于这样一条明确主线,学生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而且,整个教案的内容组织注重引导学生探讨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技术的引入背景,注重知识的理解,而非简单记忆。通过对相应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应用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充分考虑到应用机电技术专业技术特征,设计“普适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了应用机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知识传授与提高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切实增强设计能力。基本思路是:按培养形象感知、思想洞察、逻辑思辨意识和相应能力的架构组织教学单元,使学生了解教学宗旨,认识能力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学习与应用中的意义,以及培养训练的方法。然后选择相应的作品加以解剖,按照选定的角度,重点分析其主要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实践训练。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其他课程习得的知识与理论,以及在课外阅读和业余生活中获得体验全部调动起来,共同促进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意识和能力的增长。 作者:刘美荣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现状,着重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简述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及实施的必要性。文章的重点是研究如何在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师徒关系确立、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作详细阐述。 关键词:中职;机电一体化;现代学徒制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专业,它高度融合了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基本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发展潜力非常大。[1]中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向企业输送动手能力强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而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既有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又有较高动手实践能力的维修电工、PLC编程员、单片机编程员等。然而,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2] 一、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比较普遍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授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即理论部分采用纯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实践部分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与更早以前那种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相比,目前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学的开展。但由于中职院校师资力量有限、相关专业设备不够先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以理实一体化为主的教学模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维修电工》为例,该课程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分开教学,由2位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其中理论部分的授课在普通教室完成,实践部分的授课在实训室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学生,却由2位教师进行授课,学生要分别去适应不同教师的不同授课风格,对于本就听课不够积极的中职学生来讲,他们在心理上抗拒这种教师更换给他们带来的不适应感,导致听课更加不积极,进而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得理论与实践部分授课学习脱节。(二)实训设备不够先进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对实训设备的要求也很高,要求实训设备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否则毕业后的学生会很难适应新设备新要求。然而,中职院校受限于投资力度等原因,很难做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设备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三)教学知识体系比较落后除了硬件方面的实训设备需要不断更新以外,软件方面的教学知识体系也需持续更新。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其一,现行的教学内容比较落后。虽然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但由于教材编写、出版等还需一定的周期,使得教材的更新永远跟不上专业技术的发展;其二,教师的知识体系也比较落后。教师不同于企业一线的员工,不能像他们那样经常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不利于教师将重要的专业知识讲透彻,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3](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如今,几乎所有的中职院校都有校企合作,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4],合作大多限于双方领导层的交流访问以及文件纸面上的合作,而且还存在着“一头热”的情况,即校方合作意愿非常强,但是企业方面并不十分情愿或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校企合作中去,从而使得校企合作难以实现既定目标,最终流于形式。 二、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 现代学徒制可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关于现代学徒制,迄今都没有统一确定的定义,但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共识: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依然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础是校企合作,其核心是工学结合,其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我国教育部明确指出: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5]这充分说明了现代学徒制的时代性和优势所在。(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第一步就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中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6]与以往不同,现代学徒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这是前提。校企双方应就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习目标、具体实施方案等细节逐一进行讨论制定,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是一门专业的重中之重。所谓体系,指的是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等组成部分的综合体。[7]目前,绝大多数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三段式,即:刚入学时学习基础课程,然后重点学习专业课程,最后是毕业顶岗实习。这样的课程体系以知识为基础、遵循由易到难的逻辑,但已经不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亟待改革。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依然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展开。首先,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岗位情况划分专业方向: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机电设备维修与售后服务、机电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等4个大方向;其次,根据各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标准;第三,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应拘泥于正式出版物,应将企业员工内部培训内容、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以及学校选用的教材内容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课程的学习情况考核应该多元化,不应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和平时作业、测验。(三)建立师徒关系其实学徒制自古就有,在古代被称之为“师徒”关系。在我国历史中,学徒制对制造业、纺织业、建筑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传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8]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的建立要科学规范得多。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宜采用“双导师”制,即学校里的导师+企业里的师傅,其中,学校里的导师一般为学生的班主任,而企业里应优先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优秀员工担任师傅,且每位师傅所带的徒弟不能超过5名。为了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新生一入学就要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企业师傅。所谓双向选择,不仅仅指的是徒弟有权利选择师傅、师傅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徒弟,还包括徒弟有一定的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习,而师傅也有权利采用自己的方法教徒弟。师徒关系的确立通过签订培养合同来实现,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一定的效力,师徒双方均需严格遵守。(四)评价考核机制首先是对学生的考核。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企业实践,校企双方均需对学生进行双重全程追踪考核。[9]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努力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其次是对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考核。与学生一样,对教师和师傅的考核也需要校企双方双重考核,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制,通过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等多方面共同监督考核,确保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五)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一,政府加强引导。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政府主要起引导的作用,主要包括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两大方面。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制度,采用立法的形式,在法律层面明确各方职责,确保企业、行业协会等全力与学校合作,积极实质地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建设中去;资金保障方面,应通过拨款、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针对学生,政府应通过减免学费、设立奖学金等途径激励。第二,行业积极参与。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是与学校、企业合作制定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共谋职业发展方向、协助职业资格考试认定等。第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要营造支持现代学徒制的社会氛围,使现代学徒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得到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的认可,这样有利于现代学徒制获得最佳的实施效果。 三、结语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传统热门专业,要想继续发挥其“热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动实施现代学徒制,必将使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焕发新的活力。 作者:迟立鑫 张记超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研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怎样从我国当前的实训、实习基地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一条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创新型实训、实习基地的运行模式。与企业合作,重新审定实训实践教学内容,按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实训实习基地运行方案和规范操作流程;和企业沟通交流,商讨订单班培养协议以期实现校企合作。教学能够按照企业的需求来开展,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基本能够胜任企业分配的工作,并且缩短了培养周期。有必要对当前粗放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适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当然,国家也应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来协调在实践过程中显现的矛盾。 关键词:实训实习基地;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 一背景 机电一体化是以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结合机械和电子技术,综合了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系统以及软件编程等技术的一个新兴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和未来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1]。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需求,需要培养大量的高技术机电人才。而作为大有可为的高职教育践行者,如何去探索一种高效的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成为了高职教育工作者反复思考的难题。当前,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要求学校建设功能强大、设施齐全、具有真实企业化育人环境且能服务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即“实训与生产合一”,是指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和兼课教师,企业和学校合作教学共同组织实训教学的模式[2]。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生产功能与实训功能的结合,以生产应用为目的开展实训。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不再仅仅是依靠人口红利来缔造市场的国家,我们的经济需要创新、联动,需要合作共赢。教育应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结合国家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可以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试行现代学徒制[3]。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要建设产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制度[4],要革新生产性实践教学的组织开展模式,将基础实验、生产实训和到企业定岗实习结合起来,构建学校教育和企业实习的实践、实习教育体系,这对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到企业实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建设包括:(一)首先应该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定细则文件,设立良好的沟通环节,为了保证实训基地能够高效的运作,最大的发挥作用。成立由学校、企业和其他相关方的工作小组或者是管理委员会,制定管理的细则以及负责基地的领导和决策权,签订校企合作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为了处理实训基地运作过程中难免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意见分歧,要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比如定期走访实习,企业派人到学校开展讲座,开展交流协商会议。建立系部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联系会议制度,以及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课教员之间的日常沟通制度。(二)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逐渐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教师要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去重新选取教学内容,可以和企业兼课教员商讨实训的开展。不能让学生单纯地上理论课,要结合生产实训重新消化教材,将书本内容和生产实践结合提炼实训内容。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生产实践教学过程,实训和生产是一个延续,一个整体,要能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才能使学生与以后从事的工作无缝对接。(三)建设“双师型”的专兼任教师队伍,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富有激情,可塑性强,要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定计划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激励机制和措施。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进修与培训,到企业由企业来对教师的培训进行考核和评价,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对消极应对者予以适当惩罚。此外,应持续补充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中要有效依托校企合作,要把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实际结合在一起,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根据现阶段一些拥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以及我校机电工程系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成功经验可以探讨一下建设的内容有:(一)管理机构和制度的建设。建立机电工程系和企业负责人共同负责的管理机构,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此作为双方能长期有效合作的法律基础,为了应对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双方要严格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定时开展联席会议及时调整解决中间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实训基地的顺利开展,才能推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改进。(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定期开展沟通会议,对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商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环节的设定,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开发新的教学项目。学校可以提出需求,主动调用企业资源帮助教学的实施[5]。改革班级人数,实施小班教学,分阶段实训和分组实训,保证教学效果。同时,专业教师要结合生产过程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材建设,整理企业的技术和生产资料,按照企业生产规范和流程,编写实训教材和改革教学内容,可以作为学生的教材以及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三)突破传统合作模式,让校园教育与企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学习。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走访实习,了解实习生、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以及企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企业教员抽出时间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宣传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效益和成果,使双方更加理解合作办学的目的,只有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才更有利于合作的进行[6]。 四机电一体化专业订单班的建设 (一)订单班的筹备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协议,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成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由学校和企业的领导总体负责,组织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员成立学徒制工作小组,保障合作项目的实施[7]。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创新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确定适应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相应课程标准、学徒验收标准、学徒管理办法等,以学生的实习工作表现和企业教员的意见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二)订单班的实施首先让学员清楚“学校学生、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实习过程中要把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过程有机结合。实施“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有2年的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1年的时间完全到企业实习工作。资源共享。包括技术力量、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等,特别是高素质的技能师傅和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的互补。学生和教学过程管理。企业要共同全程参与订单班的教学和培养,在校期间要指派技术专家来学校讲座并派技术人员兼职授课,到企业实习期间要指派技术骨干担任实习学生的师傅。④企业技能考核和学校考试并重,实行企业考核学校考试双学分制,确保学徒满足企业和校方的双重要求[8]。 五结语 根据我院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运行的情况表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施使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探求,而且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同时,订单班的实行,学生有很长的时间进入企业实习,近距离接触实际生产和体验职业人生。订单班培养模式使更多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并且能提前适应相应的岗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学生到企业的适应期也缩短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是现阶段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立竿见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9]。校企合作,必然受学校场地、企业设备规模和生产产品结构的设备限制,不能完全实现企业生产和学校教育的对接,无法全面覆盖教学内容;企业的生产和学校的教学安排存在一定的冲突。在现代学徒制试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与企业利益的矛盾,与现行学制的矛盾,经费问题,生源问题,社会认可度等的问题。当然,以上问题单靠学校或者企业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还要仔细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克服困难,只要对人才培养有实质的效果,我们就要不断推进,同时希望国家能重视出台相应的法律,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这种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作者:岳昌华 王华超 单位: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面临的机遇与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及各级各类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智能制造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机遇。本文分析了国内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现状,指出传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调整策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苏南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的必要性。文章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专业能力为目的,进行了对教学体系、实训基地的探索,归纳过去教学经验,制定了契合社会产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模式。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十三五;教学 为了进一步彰显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实践成果与教育特色,国内职业院校都在对教学体系实施积极探索与不断改革。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具有理论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等教学难度,既往的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的手段已落后于时代,更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基于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强调能力、素质为培养基础,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可以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实训予以解决,更加适合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特点。 1.构建适应于产业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 1.1转向模块化发展 高职院校教育应当始终保持自身的教学特色,并强化专业方向,充分发挥职业教学的能量。对此,可实施模块化发展设置:如电气自动化模块化;机电一体化论证、设计、开发模块化;数控机床维修模块化等[1]。不断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进而更好地处理和企业对接问题。教学课程依照模块化发展路径及专业发展与人才供需,为学生上岗实习夯实基础。具体来说,可在课程设置上将模块分成子模块,并让学生在子模块中进行技能训练,以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谨遵数量和时间原则:一般情况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课时应占教学总课时的一半;将实践教学分成课内实验、阶段实训、毕业实习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均和课程同步进行,做到“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提高”,实现持续性的知识传授。 1.2重构教学体系 毋庸置疑,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更需要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针对具体岗位工作所要具备的技能施以具体分析。应当以应用技术为主,加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特别要对教学中的实践能力课程展开进一步整合与强化,最大限度实现技能培养和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以防止出现无谓的重复。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是由整合课程与技能模块课程结合而成,例如在普通加工基础课程中的普通车床,把普通零件加工的过程连接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加工能力[2]。 2.构建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 2.1打造应用型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作为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其作用就在于满足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也能够兼顾科研、培训、服务于社会的需求;满足学生实训中岗位技能的提高,并且以技能评价的办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重视相关应用技术能力,进行社会培训、产品生产等。顾名思义,职业院校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更好地在未来站稳机电产业的岗位。从机电技术的应用、设备维护、电气设计等环节出发,实训基地是把机电一体化中所涉及到的产业技术、设备结合到一起实施综合实训。例如电工技术、电气技术、检测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处理以及系统总装等课程。实训基地的开设,符合十三五期间苏南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实训中得到尽可能的发挥,同时,教师在其中进行适当的引领和辅导,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有关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等工作。 2.2打造校企融合的文化氛围 说到底,职业院校中的实训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教学场所。其文化性质往往存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因此,在开展校企合作时,相关的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就需要涵盖企业文化中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完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三重结构的有机融合。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打造实训基地中有关的文化氛围,以文化氛围为主题。一方面不脱离于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具备企业文化的特色,其价值导向以创新、真实为重点,最大限度上发挥校园文化的技术性与企业文化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参加岗位培训的过程中体现优越性,这也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应用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3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深入,无法脱离企业的支持。对此,应结合苏南区域的产业群特点,理性的制定契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特点,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在这期间,学生应当利用合适的项目载体,及早地去试着接触企业环境,以更快地培养职业素养与岗位能力。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合作桥梁,把企业生产加工、技术改进、设备维护、故障检修等岗位操作嵌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在很好的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能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此外,企业单位也可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中来,并针对具体的岗位要求,设计具有苏南区域特点的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机电一体化专业整体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化,实现校企互赢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应当利用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来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岗位的要求。并且设计优质的项目载体与教学评价体系,利用和企业的全景式合作,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模块,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阚晓清 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Matlab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改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除了经济建设以外,政府开始注意对教育事业的培养,其中表现比较明显的就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近几年来,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社会急需具备优秀机电一体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模式来看,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Matlab;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改实践;应用 1.引言 在政府大力开展教育事业的影响下,很多高校都将教学改革作为完善教学水平的主要手段,逐渐成为高校开展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社会对于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也有所提升,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校必须要对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出Matlab软件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改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想充分发挥出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首先要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效果。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表现出了“机”与“电”的结合,但是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讲“机”、“电”相加在一起,而是通过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机电一体化的效果。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优秀机械加工和机械设计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并且还要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术、电气控制的相关技巧,通过各种手段对机电产品进行更好的控制[1]。既包括了传统的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还加入了计算机专业、电气专业、自动控制专业,充分体现出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机”与“电”相结合。 3.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计划的逐渐完善,很多高校都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采取更加成熟的教学手段去促进学生发展。然而,通过对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析来看,教学计划的设计还是比较传统,无外乎基础教学模块、机械基础模块、电气基础模块、控制基础模块等,从理论上来讲是比较符合现代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但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看,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一致,很难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形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不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也不是学生学习态度问题,而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脱离了现代社会需求,学生虽然能够从课堂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但是并不能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利用起来[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因此在进行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充分发挥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并不是非常的高,尽管在理论教学上已经趋于成熟,但是,机电一体化的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总是差强人意,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和理论的操作性都比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高校在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时候,并没有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很多学生都掌握了丰富的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可是却不能将掌握的知识充分的利用起来,很多知识点的使用方式并没有被理解,只是死记硬背下来应对考试。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发挥出教学改革的效果,还需要一种能够将教学知识连接起来的模块,而这种方式就是Matlab软件[3]。 4.Matlab软件的相关介绍 Matlab软件是一套商业数学软件,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像是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等都可以使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并且还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计算速度上都有所提升。Matlab软件是三大数学软件之一,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不管是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还是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4],只要与数学相关,就都可以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将Matlab软件应用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曙光。 5.Matlab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改实践中的应用 5.1在基础教学模块中加入Matlab的基础入门高等数学是工科生的必修课,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无法提升学生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Matlab引入到基础教学中就能够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计算功能,将复杂的数值简单化,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改善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看法。5.2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在学生充分了解机电一体化的理论知识以后,就应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在学习控制理论的时候,要结合Matlab软件共同学习,利用Matlab软件来进行运算、建模、分析等环节的控制系统仿真,将教学过程中比较繁琐的数据变换、复杂领域交给计算机进行分析,通过Matlab将所学到的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整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实际应用效果[5]。 6.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Matlab能够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模块连接在一起,是原本分散的模块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整合,是学生能够更加完整的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是一种提升。另外,Matlab不仅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中都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也就是说,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依然可以使用Matlab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孙梅 单位: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设计模式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工科专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施行的工学结合已经是各大院校公认的教学模式,必须寻找有效的途径让“工”和“学”形成有机整体,互相促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企业学校双方优势,共同发力。本文探讨一种从精确定位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生产环节需求入手,通过学校向企业提供机械设计服务、零部件代加工生产、工艺技改革新支持等服务,将企业需求引入到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通过企业订单,实时转化并构建专业教学项目,融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增强教师教授内容的时代性,学生以学员和工人双重身份参与教学过程,作为企业项目的承担方,教师和学生的成果同时需接收企业的真实考核,以行业检验确保人才真正具备行业需求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项目构建;企业考核;核心课程 在现代高职教育中,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工科专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工学结合”方法。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逐渐被认识,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通过工作实现的。一是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二是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实现有效的职业学习。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需要系统地解决课程领域的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工学结合中课程载体,也就是项目化教学的项目来源和教学过程,探讨一种实时将企业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由学校师生承担项目,在企业项目完成过程中同步进行教学,由企业最终检验项目结果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课程设计模式。 1企业项目引入 高职教学过程引入企业项目是校企合作的必然形式,也体现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但是能够引进项目对于学校本身条件是有一定要求的,各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区域内企业情况确定各自侧重点。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雅职院)为例,目前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对于机械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很多工厂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在加工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有较大的革新意愿,依据目前硬件实训设备条件和师资力量,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定位于机械设计服务、零部件代加工生产、工艺技改革新支持等方面,将校企合作的企业定位于区域内中小微企业。项目引入时还应考虑项目转化为教学载体的可行性,这是项目能否成功转化为教学项目,为教学服务的重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1项目主导教师确定 项目的实施必须由一名或多名教师作为主导,由于企业项目直接关系到企业利益,有“价格、质量、交货期”的要求,必须由合适的教师承担,由系部统一监管,主导教师即为项目负责人,需要对项目进行合理分工和布置。针对不同项目,负责教师的能力选择也有不同要求,如机械设计类项目应由有设计经验的教师负责,机械加工类则由对加工技术比较精通的教师负责。 1.2项目辐射课程分析 针对不同的项目,完成项目所需专业技能要有准确的分析,并落实到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这一步需要对企业项目持续时间有精确的预期,一种是短期项目,如小批次零件代加工类、工艺改进类、机械设计类项目,可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金工实训》等课程的实训载体,结合实训班级完成,同时也可作为《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教学载体;另一种是相对长期项目,如长期需求的零件加工类,则完全可以作为整个专业教学专业课程的载体。当然,也有一些项目不适合作为教学载体的,则由教师独立完成,不涉及教学。 1.3项目承担班级确定 学生作为工作人员参与到企业项目,同时兼具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契合现代学徒制教育精髓,项目的主要承担班级应以毕业前一个学期的学生为主,应完成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具备专业基础能力。由于学生自身作为工作人员,也促使学生对前期学习知识进行自主复习巩固,对新的知识内容自主构建学习,这在雅职院试点本课程模式以来体现的比较明显。 2转化教学项目 企业生产项目引入后,需要一系列的后续处理才可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由于企业项目往往对时间要求比较急迫,所以项目转化成教学载体的过程尽可能的短,这往往需要一个教学团队参与,因此,在整个工教一体化项目过程中,教学团队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转化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项目分析 主要是项目侧重点进行划分,比如:零部件设计项目,侧重点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零件加工项目,侧重点在《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该步骤其实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进行。划分侧重点之后,承担项目的教师基本也可以确定,并由该教师主导,将相关课程所需知识点罗列,由教学团队中各课程负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述。 2.2提炼教学载体 不同的项目凝练的教学载体不同,设计类项目在充分理解企业需求的前提下,整个设计需求就可以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和以往工科类专业的课程设计较为类似;零件加工类项目由于大多数企业有保密需求,在制作教学载体的时候需要将企业图纸进行转化,制作教学图纸;有的加工类项目只提供实物的,则需要添加测绘制图步骤,这一步骤也可以作为《机械制图》的教学载体;工艺改进类项目在课堂实施时则可作为讨论课程的教学载体。 3生产教学实施方法 处于高职第二学年下期的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在第二学年上期开始接触,在进入第二学年下期的时候,基本专业知识已经具备。在校最后一期的学习是直接产生工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本文论述的课程模式应主要应用于这一学期的课程安排。由于企业项目类型不同,转化不同类型的教学载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有差异,但中心思想均为将企业真实生产场景应用到教学,师生均需转变身份,作为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和操作人员融入到项目当中。以下以一个企业零件加工项目实施做成阐述生产教学实施方法: 3.1下发实训任务单 根据每次实训任务,结合工厂企业的生产模式,下发实训任务单,主要包括实训零件名称,零件图纸,零件材料,毛胚尺寸,实训步骤与技术要求等。 3.2图纸分析 学生根据实训任务单上的零件加工图纸,认真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加工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等。 3.3工艺分析 根据学生的图纸分析,教师结合学生分析的图纸要求对加工工艺进行讲解,并在其间穿插本次实训任务所涉及到的机床基本操作知识和刀具、量具的使用方法等知识点。 3.4涉及指令 根据工艺安排的需要,讲授本次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加工指令和功能指令。 3.5刀、夹、量具选择 根据工艺安排和加工所需指令选择合适的设备、刀具、夹具和量具。 3.6编程加工 首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首件零件加工,并涉及到加工过程中的细节注意事项,然后分组加工,教师现场指导。 3.7成品检测 根据提供的零件检验单对学生的实训操作做出综合评价。根据上述七个步骤完成整个数控机床加工实训的教学过程,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穿插的教学指导,并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 4生产教学考核模式 学生是否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评判标准在企业,不在学校。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认可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本模式设计的课程教学依据载体均来自于企业,企业项目完成后,由企业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即为合格,未通过验收即为不合格,学校不在另行组织笔试或者实操考试。 5结语 工学一体设计模式的实施,将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与学生实训加工过程相融合,校内的第一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第二课堂教学相融合,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实现了教学与企业实际加工生产、职业资格与职业岗位、实训生产与产品生产的紧密连接,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教学特色。 作者:王复阳 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构建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已经陷入一个瓶颈期,对于社会大环境的改革和经济体制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人才需求越来越趋向于技术了,不再是没有实践能力的理论者,而是一个具有经验的专业化素养很高的人才。那么作为机电一体这一专业来说,就更需要这样的要求,目前在专业资源上的缺失也是一个紧迫性的任务。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建设现状 从几年来高职院校所取得的效果来看,成果斐然。在课程改革设置上,人才培养模式下,有了更加积极有效的探索,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去关注。机电一体化是目前产品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必要过程。从现代的企业所要的人才来看,是除了要求原有的一些基础外,更关注的是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但是各个院校之间的办学水平是不一样的,在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上亟待解决。 1.专业设置模糊。在一些院校的专业设置上来看,基本上是要求学生既能够懂电,也能够会机,在于社会上一些企业的要求上不是很符合。其实这个专业的要求并不仅仅是上机操作和懂电路图。还要求的是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属于一种交叉融合的科目,内容也是特别的多和杂,在经过了三年的技术学习之后,会发现该懂的没有懂,没有懂的更是不懂的一个尴尬的局面,失去本身的特色还达不到目标和要求。 2.课程系统的落后。在如今的高科技时代,需要的不是一个单一的人才,而是各种复合型人才,需要的是既能处理信息,又能会检测传感,还可以使用驱动新技术。那么这样的要求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看到的不是很多,换句话说,专业学习和社会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山脱节,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导致学生毕业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定位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和现状,在专业志愿上的定位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改变这种普适性不强的教学手段和目标。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首先的是以需求为主要的导向,调整整体专业设置结构和体系,学校可以跟着企业走,学生跟着专业要求走,立足现状,面向未来,成就自我。建立起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机制;同时转化企业的优势来进行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方式,实现技术的成长性培养和人才重点的培养,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内容 1.立足基础,保证教学的先进性。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机电专业教育资源的建设状况和自身教学的目标,不同类型的企业也是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合理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功能和结构,系统设计多类型,多种需求的人才,在以目前的职业高等院校来说,以小班的教学,还有实际训练时,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都是要考虑的点,以真刀实枪上阵,真实操作环境上机,真正实地完成目标要求,切实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新技术的出现,也需要认真的对待,没有一个对新技能学习的渴望是迟早要被淘汰掉的[1]。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训练作为一个支撑,确保了教学资源有目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企业院校合作,共创教学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整合整个学校的优势教学资源。为企业提供一些学生过去实践操作,在锻炼了学生的同时,还可以签下自己满意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成为自己企业的人才,在整个的资源库的背景下,按照规定的设计原则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面对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人才要求,在面对普通的机床和数控机床,还有电子智能机床等,学生们能够很好锻炼和学习,把典型的应用方案,放到不同机床的例子上,采用现实模拟技术,也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况下,进行一个设计、工作,还有不同视角的观察下,进行的有效、安全的训练。 3.重建专业体系中课程层次。在一般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都是要求学生的能力的提高,还有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内容,比如,要对接施工的现场,了解先进技术,反应典型工艺,教学为一体来实施教学。可以按照专业学习和实践项目结合,即理论加实践,在教育体系中寻求职业需要的平衡,疏通他们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守明确课程质量标准,以实际的要求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专业体系。形成一个多元化,适应性强,包容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能力、项目、任务都是需要考虑到,按照实际的要求,建立机电一体技术专业培养和规划的过程。 4.构建一体化技能培训和考核体系。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行业标准,建立一个多方的平台,如培训环境、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等。在测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数控机床的连接,还有调试等,都是可以进行一个虚拟的在线考核,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理论的学习,在虚拟中,实践着理论的知识,构建一个学习、实践、考核的三方面的学习体系。这样的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是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也为校外的人一个学习的平台。 四、结语 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要不断的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需要一个强大的教学伙伴,为社会,为企业不断服务的能力。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够自主学习,进入一个先进的企业奠定了基础。在设备上的使用和维护,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更新,为了毕业的学生可以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这些都是需要全体的高职院校的努力和企业的帮助,机电专业一体化资源的不断构建,需要逐步完善,需要的是真心实地的去改变,希望此种资源的构建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莫世创 陆英 单位:广西百色职业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建设现状 1.专业设置模糊。在一些院校的专业设置上来看,基本上是要求学生既能够懂电,也能够会机,在于社会上一些企业的要求上不是很符合。其实这个专业的要求并不仅仅是上机操作和懂电路图。还要求的是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属于一种交叉融合的科目,内容也是特别的多和杂,在经过了三年的技术学习之后,会发现该懂的没有懂,没有懂的更是不懂的一个尴尬的局面,失去本身的特色还达不到目标和要求。 2.课程系统的落后。在如今的高科技时代,需要的不是一个单一的人才,而是各种复合型人才,需要的是既能处理信息,又能会检测传感,还可以使用驱动新技术。那么这样的要求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看到的不是很多,换句话说,专业学习和社会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山脱节,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导致学生毕业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定位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和现状,在专业志愿上的定位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改变这种普适性不强的教学手段和目标。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首先的是以需求为主要的导向,调整整体专业设置结构和体系,学校可以跟着企业走,学生跟着专业要求走,立足现状,面向未来,成就自我。建立起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机制;同时转化企业的优势来进行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方式,实现技术的成长性培养和人才重点的培养,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内容 1.立足基础,保证教学的先进性。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机电专业教育资源的建设状况和自身教学的目标,不同类型的企业也是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合理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功能和结构,系统设计多类型,多种需求的人才,在以目前的职业高等院校来说,以小班的教学,还有实际训练时,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都是要考虑的点,以真刀实枪上阵,真实操作环境上机,真正实地完成目标要求,切实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新技术的出现,也需要认真的对待,没有一个对新技能学习的渴望是迟早要被淘汰掉的[1]。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训练作为一个支撑,确保了教学资源有目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企业院校合作,共创教学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整合整个学校的优势教学资源。为企业提供一些学生过去实践操作,在锻炼了学生的同时,还可以签下自己满意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成为自己企业的人才,在整个的资源库的背景下,按照规定的设计原则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面对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人才要求,在面对普通的机床和数控机床,还有电子智能机床等,学生们能够很好锻炼和学习,把典型的应用方案,放到不同机床的例子上,采用现实模拟技术,也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况下,进行一个设计、工作,还有不同视角的观察下,进行的有效、安全的训练。 3.重建专业体系中课程层次。在一般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都是要求学生的能力的提高,还有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内容,比如,要对接施工的现场,了解先进技术,反应典型工艺,教学为一体来实施教学。可以按照专业学习和实践项目结合,即理论加实践,在教育体系中寻求职业需要的平衡,疏通他们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守明确课程质量标准,以实际的要求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专业体系。形成一个多元化,适应性强,包容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能力、项目、任务都是需要考虑到,按照实际的要求,建立机电一体技术专业培养和规划的过程。 4.构建一体化技能培训和考核体系。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行业标准,建立一个多方的平台,如培训环境、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等。在测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数控机床的连接,还有调试等,都是可以进行一个虚拟的在线考核,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理论的学习,在虚拟中,实践着理论的知识,构建一个学习、实践、考核的三方面的学习体系[3]。这样的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是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也为校外的人一个学习的平台。 四、结语 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要不断的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需要一个强大的教学伙伴,为社会,为企业不断服务的能力。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够自主学习,进入一个先进的企业奠定了基础。在设备上的使用和维护,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更新,为了毕业的学生可以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这些都是需要全体的高职院校的努力和企业的帮助,机电专业一体化资源的不断构建,需要逐步完善,需要的是真心实地的去改变,希望此种资源的构建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莫世创 陆英 单位:广西百色职业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中职专业课程机电一体化论文 一、深入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现状 (一)不完善的教学条件 在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中,虽然拥有基本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实训条件。但是,大多数的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倾向于:验证性。缺少大型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实验课程,即:缺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综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针对不完善的教学条件现状,中职院校可以采用与小型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而实现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中职院校中,很少有“双师型”教师,即使是有,存在的比例也相对较小。而对于专业的理论教师来说,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实训教学。所以,中职院校可以采用聘用企业的高资历的员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培训内容。 (三)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定位 在我国部分中职院校中,并没有制定系统的专业定位。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子与机械不能作为一个学科来学习的。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三年之内,准确掌握两个学科的所有知识,是不科学的。从理论的基础上而言,应该制定一个侧重面,或以机为主,或以电为主。 二、专业改革与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构建 (一)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大学的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在专业教育的特征开始,要根据职位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应该把知识的运用作为重点,针对课程进行升级和调整,全面思考和中职的联系,防止重复。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点:首先,把要培育的对象分解到各个教学模块单元。并且要明确各个教学模块单元能够承受的职能以及需要培育的知识与能力。其次,应该调整好教学模块间互相重复和交叉的知识。综合化的课程应该重点培育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该运用“讲练式”的现场教学或者“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最后,课程的整体设置比较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而不是理论知识的完善性与系统性。综上所述,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两方面,即综合化系列的课程与专门化模块课程。1.综合化系列课程(1)机械制图,具体包括原来机械制图的内容,以及添加了计算机协助绘图的内容。让学生把制图、尺寸标注以及公差标注结合在一起。(2)机械设计基础,包括三部分,即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和热处理以及机械原理。这个课程重点是培育学生与机械工程有关的基础知识与能力。(3)传感器技术,具体包括三部分,即传感器的类型、运用以及原理。(4)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三个方面,即计算机的原理、编程以及资料的处理。(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包括三部分,即商品设计的方式、系统的设计实例以及掌控的形式与策略。2.专门化模块课程专门化模块通常是依照设置的方向,融合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对人才需要的状况,在毕业实习期间完成。此模块完成的核心是,在就业之前进行相关培训,为之后的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并且要明确实践性和全面性。师资、设备符合条件的学校,在学校期间就应该完成这个模块。在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分为几个专业的合作小组,学生可以随意进入各个小组。各个合作组需要完成一个子课题。而子课题根据本质的不同能够分为生产加工型、开发设计型以及生产综合型这三方面。师资、设备不符合条件的学校,应该和企业合作,将专业化的模块放入企业中来实行。使得老师和企业员工依照企业的状况,共同完成模块课程的开发和教学。 (二)实践教学课时设置原则 在进行实践教学课时,应该掌握两方面的原则。第一,保量原则。在课时的数量上要占到教学预期总课时整体的百分之四十之上,进而能够较好的展示专业教育的特征。第二,适时原则。依照每个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快速追随教学实践的环节。要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提升实践教学的实用性与教学的成效。 作者:韩立兵 单位:宁夏农业学校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透析机电一体化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 一、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技术应用型院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该模式本身的设计思路来看,它加强了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实现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三者的“共赢”,是产学结合的“高层次形式”。“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企业参与程度深,就业导向明确。“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企业对订单技能人才的培训周期要求比较短,能力结构与技能人才知识的岗位特征明显,学生的岗位适应期短,专业能力要求突出,如何在较短的时期内优质高效地提高专业技能实训效果,实现实习教学环节的“精、快、专”,是“订单式”教育成功的关键。 二、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素 1.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别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点,要求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订单),形成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即学校、用人单位(企业)和学员三方互签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做到相互约束、责任明确。例如:用人单位(企业)可约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重大的违规违纪或学习成绩不能有两科以上补考或不及格等。 2.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准确性 用人单位(企业)和学校应正确定位,共同研究,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准确性,目标确定得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的。用人单位(企业)与学校需共同研究,认真分析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实践知识,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符合用人单位(企业)岗位所需,才能使学校针对培养目标顺利实施教学。 3.高度重视“订单式”办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 “订单式”办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当属其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制度,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它不是订数量,而是订特色、订质量。学校要在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订单式”办学的需要。还要认真分析研究用人单位(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学校要针对“订单”,加大学员管理,无论是学员技能掌握的教学管理还是学员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都应当高标准、严要求。 4.用人单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学员管理 “订单”学员不仅是学校的学员,其实选录后便已成为用人单位(企业)未进厂的员工。学校与用人单位(企业)共同管理学员是“订单”办学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共同要求。在对学员的管理过程中,用人单位(企业)可将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文化等贯穿其中,学员熟知企业规章制度、深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这无疑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订单”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买单与享用”,实现校企“双赢” “订单式”教育实则为借用商品交易中的订单概念,是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和现代经济生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客观要求。借用了新的营销理论,它是人才市场上的“定制营销”。由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异质复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的定制化。既然“订单式”教育是市场需求的产物,那么,这种教育所增加的额外投入,理所当然地要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律来操作。也就是说,学校常规教育投入之外的费用和开销应该由用人单位——企业来“买单”。 当然,这种“买单”实际上是企业人才角色转换培养费用的“提前投入”,它由于能够极大地缩短企业人才的试用期、减少岗前培训费用开支、免除专门的招聘而更具有经济效益,是一项惠而不费的投入(提前“享用”)。企业做的是一种前景非常看好的“期货”。同时,企业在与高校签订“订单合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根据我们与有关企业合作的经验看,我们本着“订单教育,深度参与,适应需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在多方面进行合作。 这些合作的项目主要包括:(1)员工培训;(2)联合促销;(3)咨询服务;(4)学生实习;(5)教师挂职锻炼;(6)实践讲座。以上的合作,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益无害的,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很好地实现了“双赢”。这就是订单教育带来的连带效益(超值“:享用”),企业为订单教育而“买单”是值得的。 四、营造企业文化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氛围 企业文化教育渗透“订单式”人才培养全过程,即为了把企业文化完全融入“订单式”人才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必须致力于在教学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学院为此印制了订单班学习手册,建立了严明的“订单式”培养学生管理条例、行为准则和奖励条例,努力实现校企制度文化相结合。以企业制度文化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学院对“订单式”专业授牌固定教室,将体现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的格言警句悬挂墙壁,引进其企业文化的诸多元素,在校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学院还在《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课和公共选修课程中,融人企业文化的典型实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不断强化“订单”学生的专业应用、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企业也为“订单式”人才的素质培养提供了密切的配合与实践的机会。和学院共同组织了顶岗实习前的再军训,进一步坚定学生的上岗信念,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敬业心,实现理想,描绘人生。我校订单班已创办多届,多个专业招收学生共计数千人,实现了98%的就业率。订单班的毕业生已在企业的各个对应专业岗位上岗就业,大部分已走上助理主管、主管的管理岗位,实现了学院、企业、学生的“共赢”。 五、加强“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工作举措 1.完善、调整院系两级产学研结合工作委员会,更多地吸纳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制订和完善学院产学研结合工作条例,加强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具体管理。完善和修订产学研管理规章制度,调动教职工开展产学研工作的积极性。 3.建立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管理体制。对产学研结合可实行院、系(部)二级管理,系(部)为主的管理体制。学院主要进行发展方面与有关建设的决策与宏观管理,建立督导机构,提供物质与资金政策保障;系(部)具体负责科研活动的统筹和组织,制订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并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探究 摘要:为培养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项目选手,提高参赛选手的英语能力,本文从分析世界顶尖级赛事———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的考核要求、国内技工院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探索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实践方案、效果评价与考核方案。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建设 1世界技能大赛简介 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世界顶尖级赛事,被称为世界“技能界的奥林匹克”。每一个竞赛项目均设金、银、铜奖,而成绩超过500分的选手则会获得优秀表现证书。2010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2013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派出26名选手参加22个项目,吴泳超和曾明智参加机电一体化项目,荣获第七名的好成绩。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代表团参加了29个项目比赛,谢坤和郭杰钊获得机电一体化项目的银牌,创造了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机电一体化项目的最好成绩。总结历届参赛选手的情况可知,只有个别选手的英语水平达到能独立阅读比赛相关文件、撰写报告以及与外籍裁判沟通等能力,其余选手均需在专家与技术翻译的协助下完成,但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可见,英语技能是中国选手亟需提高的培训项目。本文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的教材现状、教师能力水平和现有教学模式分析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旨在为世赛机电一体化项目选手的英语技能培训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 2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考核及能力要求 机电一体化项目是世界技能大赛的传统项目。比赛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安装、传感器调试及PLC编程等。需运用气动、机械、电子资讯技术等知识,以完成MPS的安装及调试。每一名竞赛选手均需要进行为期四天,共22小时的竞赛。对于参赛选手来说,不仅要比精湛的技艺,更要比体力、心理和来自世界各地观摩者的抗干扰能力。由于参赛选手必须是22周岁以下的青年选手,竞赛技术文件又采用英语作为语言,对中国队来说无疑增添了不少难度。只有了解、掌握竞赛规则和技术工作文件要求,才能将其为我所用,并应用到对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中,进而加入到修改和制定这些竞赛规则和技术工作文件中。 3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3.1专业英语教材不适用 机电一体化课程内容较广泛,涉及机械与电气控制的专业知识。现有教材很难满足专业知识的适宜度,内容陈旧,跟不上专业知识的发展。以介绍与机电相关知识的历史、发展、学术论文为主,与实际教学和应用脱钩。基本滞后于实际生产,书中大多是科普性文章。内容单调陈旧,难度深浅不一,无趣味性,教师觉得乏味,学生更难以产生兴趣。 3.2师资队伍水平有限 目前机电专业英语教学缺乏熟练运用英语且精通机电专业知识的专业英语教师。不是由英语教师来担任,就是由机电专业教师来担任。这两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存弊端。虽然英语教师是经过正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培训的,其优势在于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但这些教师缺乏机电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备课与授课的方式与基础英语基本相似,在用词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相对欠缺。而机电专业文章,尤其像世界技能大赛中的竞赛规则和技术工作文件,不能完全用直译或意译,还需要系统的机电专业知识。而英语教师不仅很难将这些知识点讲解或是翻译清楚,更不能用术语解释相关英文词汇,并且不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最新发展,教学时无法将专业知识进行拓展。而专业教师虽然掌握系统的机电专业知识,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对专业词汇的分析和理解较强,能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相融合,但其英语能力相对薄弱,发音欠标准,词汇量掌握不足,在分析句型结构等语法知识方面不及英语教师准确,对英语授课方法不擅长,也无法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3.3现有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目前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仅以词汇教学、句型和语法讲授、文章理解为主,无法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未能与专业实训知识有机结合。在课堂讲授时,教师往往先讲解课文的重点词汇和典型语法,再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和翻译,最后讲解课后习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既缺乏互动,而且降低了教学质量。不仅使机电专业英语教学缺乏专业特色,更未将教学与社会实践应用全面结合。 4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及实践方案 4.1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一项国际化赛事,在考核参赛选手技能水平的同时,也突出了英语综合能力。世赛的所有题目、图纸、模型、评分表均为英文,这要求我们在对选手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时,也要对选手的基本素质及语言能力水平加以重视。 4.2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内容构建 4.2.1制订适合技工院校使用的机电实训 英语教材专业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殊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学习者的需求是专业英语的本质和基础。世赛机电一体化选手的需求是能独立阅读比赛相关文件、撰写报告以及与外籍裁判沟通。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教材可分模块教学。教材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分为:(1)基础与电气安装;(2)电机与拖动技术;(3)电子技术;(4)PLC应用;(5)变频调速;(6)单片机;(7)传感器与检测技术;(8)液压与气压传动;(9)机械知识;(10)数控技术;(11)世界技能竞赛规则和技术文件;(12)世界技能竞赛代表团成员职责;(13)参赛者感想;(14)往届世界技能竞赛试题。 4.2.2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 基于缺乏熟练运用英语且精通机电专业知识的专业英语教师,为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由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统一安排系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培训,分为两类进行。一类是针对机电专业教师进行英语专业知识的培训,另一类是针对英语专业教师进行机电专业知识培训。(2)由各校自行组织,让英语教师参与专业实训教学。使其通过实习教学,先掌握机电专业知识,再掌握对应的英语知识。 4.2.3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的教学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建议 在第三学期进行,此时学生已学习过专业基础课程,初步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针对学生能力和层次,采取分阶分层教学。为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专业英语教学建议在相应实训室内进行。分阶教学,包括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两个阶段。在基础教学阶段中,学习教材中的前四个模块,使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英语能力。在专业教学阶段中,结合学生专业技术的实训成绩,挑选出部分专业技术较强的学生,尤其是备选的参赛学生,继续学习教材中专业性更强的模块。专业教学是基础教学的深化,学生将学习到最新、最具特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参选省技能选拔赛、国家技能选拔赛,甚至是世界技能大赛做准备。 4.2.4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教学中,建议采用行动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细分为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其优点在于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课堂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建议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学习小组以互助学习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4.3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的效果评价与考核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的效果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3.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现象,提倡教师、学生本人、同学一起参与评价。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的优点———反馈调节、激励、诊断反思、记录成长和积极导向的作用。此外,做到课堂评估与阶段性评估相结合。 4.3.2评价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考核以“实用为主,够用为辅,应用为目的”为原则,而评价的对象不仅包含学生,也包含教师。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评价应包含教师素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能力、课堂过程。 4.3.3评价工具与方法 以评价表格为主,如教师观察和访谈表、自我评价表、相互评价表。建议建立学生档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增强自我评价责任感、带动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激励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反思、鼓励合作评价。 4.3.4具体的课程考核方案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课程终极目标是为世界技能竞赛储备人才,选拔尖子生。考核时建议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形成性评价的得分依据教师观察和访谈表、自我评价表和相互评价表;其中,教师观察和访谈得分占70%,自我评价占10%,相互评价占20%。以往,侧重于基础语言知识考查的终结性评价,不仅没有体现职业英语的专业特点。考试内容还与现实生活脱节,实用性大打折扣。 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英语课程考核,建议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训考试。理论考试以教材为核心,重点考核学生对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训考试以考核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如要求学生用英语口述仪器或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故障检修和排除的步骤、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等。通过终结性评价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训知识有机结合。 作者:侴雪 单位: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
浅谈医院管理机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完善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目的 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方法 分析当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路。结果 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观念未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僵化,综合考核评价缺乏科学的缋效评估体系等问题。结论 要树立正确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和完善医院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建立科学的缋效考核制度及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 【关键词】现代人力资源 管理 意义和思路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组织,人才相对集中,人员的技术专业化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在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人才是竞争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学人才在医院经济发展中将成为关系到事业成败的战略资源。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尽快从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转变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念上来,这已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的原因 目前我国许多公立医院人事部门仅仅是一个行政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阶段,保留着许多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痕迹,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客观上制约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1.1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尤其偏远地区的医院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也是一种具体事务管理。人事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记录员工的进出、岗位的变动、职务的升降、职称的晋升、工资的增长、员工劳动合同管理,等事务管理。被认为是记录式的档案管理,是一种被动的、缺乏创造性的管理模式[1]。 1.2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医院各层级的管理人员缺乏较系统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这是因为他们大都是从临床转向管理岗位,具有较强的医学专业技术,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管理知识。另外,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也制约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管理者一旦从专业技术部门调往管理部门,常常陷于日常事务性管理,就很难有机会得到专门的管理培训和学习,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难于上一个新台阶。 1.3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僵化 (1)医院无真正意义上的人事权。一方面医院自己无权确定编制和人员类型,不能自主录用和辞退员工。另一方面依据医院规模和隶属关系,确定医院的行政级别,由行政级别决定了医院管理干部的职级和待遇。第三,还存在想要的人才进不来,不想要的人出不去的局面,制约了医院整个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2)缺少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对各类人员的总体需求判断不足。由于人员编制更多受到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政策的局限,许多公立医院虽然对岗位人员编制和需求做了初步统计及相应预测,但却未能建立与医院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完善的、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使医院人才的获取、员工的培训教育以及人才的调配使用,存在着走一步看一步的状况。 (3)人才引进缺乏多渠道多方法。随着现代医院的发展,必然产生多学科多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如计算机管理人才,工程管理、经济管理以及心理研究人才等。随着分科的越来越专业化,以及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层次多样化的提高,现医院人员的配备和实际现状亦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1.4医院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流于形式 现在医院一般采取每年集中考核的形式进行年度考核。首先,医院里不论什么专业、层次的人员,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考核笼统,考核形式以主观评价为主,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业绩贡献,形式主义严重,每个人都能获得称职以上的评价。其次,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实际价值难以挂钩,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5收入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机制 一方面,公立医院目前实行的是国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没有真正完全建立起来,使薪酬的激励作用无法发挥,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钻研的精神不足,影响了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必须尽快地适应新的形势,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念上来。 2.医院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思路 2.1转变观念,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原理、工具和方法。从把人视为资本转变为把人视为资源;从被动反应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开发型管理模式;从以事为重心到以人为重心,注重人与事互相适应;把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事部门从执行层到组织决策层。 2.2以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完善医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1)做好医院各类人员的内部需求与外部供给分析,实现医院人力需求与供给平衡。同时还应解决周期内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费用的预算管理,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2)实行动态的岗位管理,扩大内部竞争机制。通过科学的、公平的、规范的员工竞争上岗,使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激励员工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从而提升医院的管理和业务水平。 2.3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强化员工素质。现代医院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提升。组织建立系统的培训规划和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针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从而建立起具有多项技能、多种水平的员工梯队,为医院战略的实现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2.4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及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医院在实施考核中,重点是要针对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按照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风险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要素,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聘任、培训与教育以及薪酬分配等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来切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潜力。 2.5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 (1)选人。有计划、有目的的选人,既不多选,也不少选,更不能错选。因事设人,因岗配人。选择最适合的人,量才适用,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 (2)育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对员工进行终身的持续性培训,提高每个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资本人力资本投资,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3)用人。选贤任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将各类人才放到适合的岗位上,创造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的环境和舞台,并为他们提供晋升和发展的空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4)留人。要制定内外公平的合理的薪酬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医院文化,使每个员工有归属感,并对医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浅谈医院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人力资源是医院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医疗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医院管理者应正确认识、高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优势,使医院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聘用和配置工作、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合理、完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医院管理 医院对员工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单位,对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医院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尽快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一、完善医院人力资源规划 医院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财务状况、医疗水平、人力资源等基本情况,制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根据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设计出有顺序的、有层次的目标方案,确保医院各类人员的内部需求与外部供给平衡。规划方案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战略规划,规定医院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策略;组织规划,是对医院整体框架的设计,如组织机构的设置、调整、评价以及岗位分析、岗位设计;制度规划,是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步骤、管理的制度化等;人员规划;对医院员工总体数量、构成比例、人员流动等的规划;费用规划,是指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审核、结算等。总之,要建立和完善医院人力资源数据库,更好地掌握和控制人力资源的现状,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具体的规划。 二、使人员聘用和配置更加科学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现代医院必须强化人才多样性建设,选聘多种专业技术人员,如计算机管理、心理研究、工程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在招聘过程中要根据岗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招聘方式和渠道。为了确保招聘到的人员能满足岗位需求,除了通过面试、笔试等较传统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对竞聘者的能力进行测试,如人格测试、兴趣测试、情境模拟等。与中低层人员的聘用不同,对高层次的人员,医院应该采用引进方式,以培养为辅。除了选聘方法外,医院管理者还可以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员工招聘活动进行成本效益评估、信效度评估、数量质量评估。接下来,医院管理者要对招聘到的员工进行有效配置,达到能位匹配的最佳状态,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 三、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素质 医院要切实做好员工培训和再教育工作,这是传达上级精神、落实制度要求、传授诊疗经验、展示医学技术的有效途径,是医院做好文化建设、提升医疗水平的有效方式。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医院组织培训应该以员工需求为导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根据医院内外部环境变化,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员工个人层面找出差距确立培训目标。让新员工了解医院制度、战略规划、岗位职责等,让在职员工掌握新的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让医院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培训得到解决,或者是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将来的工作变化做准备。医院要构建系统的培训规划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新培训方式,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估,及时作出反馈,调整培训方法、内容、形式等。总之,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不断壮大和更新医院人力资源的队伍。 四、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员工工作的好坏、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绩效管理是将医院发展与个人协调起来的重要工具。因此,医院要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在构建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将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标准、劳动强度和熟练度、操作难度和复杂度等影响工作质量和速度的因素考虑在内,根据岗位和职位的不同制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方法要考虑到适应性、实用性和成本,确保考核结果准确、公正。此外,医院要及时通知各项考核结果,使员工对自身工作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明确自身优势和缺点,激发工作动机,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于医院来说,考核反馈也是对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指标选择、考核方法应用的一种检验方法,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反应做出相应调整,将真实的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培训、教育、聘任、薪资等的依据。 五、使薪酬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化、多样化 获取薪酬是人类工作的目标之一,薪酬管理也理所当然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主要内容,合理调节薪酬结构、设置薪酬数目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会受薪酬水平的影响,可以说薪酬水平影响医院的人力资源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医院薪酬管理体制的设置要体现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的原则。现代医院采用的薪酬模式是调和性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起激励和稳定作用。并且,医院还可以对员工在业务方面的成绩设置物质奖励和口头表扬、晋升职位、放宽制度等非物质奖励,如创新产品的发明、技术难点的突破、管理效率的提高、医疗成本的降低、人际关系和谐等,医院要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调动起员工的热情。此外,薪酬体制的制定要以医院的人力资源规划为基础,与医院的经营策略为一体,帮助医院实现发展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增加,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导致医院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医院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拥有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超群的医疗技能外,还必须拥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因此,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医院管理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医院发展和生存的作用,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浅谈医院管理机制:医院管理机制理论探讨 1我国医院管理目前存在的十大问题尽管我国的医院管理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模式尚未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重医轻防的现状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医院领导班子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现代医院的需求;三是人才培养和流动还存在不少弊端;四是分配体制上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科学性问题,影响部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五是医院性质、收费标准和政府补助不足的矛盾,从理论到实践都尚未理顺;六是经营管理薄弱,同时存在不合理收费和看病贵的问题;七是行业风气和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八是在医院管理理论落后于管理实践,管理队伍专业化的道路仍然比较遥远;九是医疗质量管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技术建设方面与国外先进医院的差距较大;十是医疗法律尚未完善,特别在医疗纠纷处理方面存在的法律适用和处理办法的矛盾突出。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院管理机制 2.1转变观念加强内涵建设医院管理者必须具备系统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改革观念、服务观念和风险观念根据区域卫生总体规划,调整服务结构,强化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优质服务,以良好的就医环境赢得患者、群众和社会的信任。不断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严格实行各项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经济管理,成本核算,充分利用人、财、物的资源,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2.2完善正常的补偿机制我国医疗机构的补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销售的差价收入。在政府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补偿不足的情况下,药品销售的差价收入对医疗机构确实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医院运营压力的影响下,医院自身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动力不足。 因此,迫切需要全面推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逐步理顺和完善医疗机构的正常补偿机制,明确国家应补偿的部分和医院寻求市场补偿部分,包括合理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鼓励医院通过公平竞争取得补偿。 2.3坚持走科技兴医之路实施医疗技术开发,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开展适宜的先进医学技术,推广应用于临床,并结合本院的技术特色,加强重点专科的学科建设。通过适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果,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开创新的服务领域和新的市场。 2.4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这是提高医院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基础。落实培训规划,配备好学科带头人,建设专业结构、技术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技术队伍,健全考核制度、人才激励制度、人才流动制度,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分配制度,发挥人尽其才的作用。 2.5积极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医疗市场的基本制度。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将形成医疗供需的多边制约关系。医院经营和内部管理要寻求在患者需求和保险支付者之间的平衡,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 2.6构建完善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证体系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新的世纪将会见证以患者导向、质量驱动的医疗体系的成熟。通过以顾客导向、全员参与、标高分析、借鉴经实践证明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如:六西格玛管理和iso管理体系等,构建完善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证体系,是医院管理者始终不懈的追求。 2.7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深入持久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综合治理行业不正之风,以高尚的医德医风为人民健康服务。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篇1 一、公立医院财务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落实卫生健康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新要求 医院财务人员承担着预算、财务、收费、资产管理、价格管理等工作,是卫生健康经济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卫生计生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方案(20142020年)》,提出了在深化医改时期经济管理队伍建设重要且紧迫;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卫生健康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方案(20212025年)》,肯定了上一阶段卫生健康系统经济管理队伍在人员总量、整体结构、业务素质上的进步,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夯实经济管理人员专业基础,为服务健康中国提供智力支持。 2.适应会计改革与发展职能转型新需求 会计职能实现了从传统的算账、记账、核账、报账向价值管理、资本运营、战略决策辅助等职能持续转型升级,会计人才素质明显提升,人员队伍结构持续向好,为行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2021年11月出台《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将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会计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环配廉列入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转变观念、加速转型、创新管理,助推会计工作运用新技术、融入新时代,持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建立分层次和分类学的能力框架体系,创新培养方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管理工作全局。 3.发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管理新效能 公立医院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影响下,经济运行压力加大,良性运营面临挑战。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公立医院要实现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和注重人才技术要素的三个转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还需要建设职业化医院管理团队,打造结构合理、持续发展高水平人才梯队。现阶段公立医院专业化和复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仍然短缺,财务与业务管理脱节、运营成本高、医疗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公立医院财务队伍亟需创新人才建设机制,培养有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及能力,且具备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管理新效能。 二、公立医院财务队伍建设实践 A医院为国家级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目前包括各院区在内财务人员超200人,财务队伍规模较大。近十多年来财务人员学历构成逐渐优化,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4%,硕士占比约17%。因A医院为大学附属医院,受人员编制和晋升制度影响,职称晋升要求高、耗时长,目前医院财务部门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15%,高级职称仅1人。为了优化财务人员业务素养、管理意识、综合协调等能力,建立财务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管理人才队伍,A医院针对财务队伍建设做出如下实践探索。 1.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方案 2020年底,顺应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要求,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五年方案的指引下,A医院财务部门制定了《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方案围绕医院建设目标和财务部门管理目标,设定了财务人才建设的工作目标为完善培训机制、培养青年骨干、突出实践应用。人才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实施财务人员基本能力提升计划、大力推进业务骨干梯队发展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做好青年骨干管理使用,根据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建设方案明确了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和管理的负责人为财务部门负责人,人才队伍日常管理工作及科室培训工作由财务部门内部各科室承担,同时指定专门的科室和人员负责部门层级财务培训工作组织实施与管理。 2.建立骨干人才档案库 (1)青年人才构成分析。A医院以具有高学历和部门优秀员工为主力军,建立青年骨干人才基本档案库,2021年首批纳入人才库的青年骨干共33人,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人才摸底调查,A医院财务青年骨干人才库平均年龄为32岁;36%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其中52%为硕士研究生;58%最高学历专业为会计,18%经济或金融专业,27%为其他管理学专业;在资格证书方面,45%通过会计职称考试,1人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2人通过ACCA考试;在业务专长方面,均具备岗位相关业务专长,如物价、收费、医保、账务处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大部分人掌握经济指标分析、财务分析、运营分析、数据统计分析能力,能应用管理工具,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2)培训意向调研分析。A医院针对拟开展的财务培训调查了青年骨干培训意向,在政策形势与财经法规方面,关注医保政策改革、三级公立医院考核、医院行业发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财税政策;在专业知识拓展方面,重点提出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物价与收费、运营、内部控制等学习需求;在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希望能加强沟通能力、管理统筹能力、财务转型、报表分析、公文及报告撰写等;同时,建议培训以案例分析、理论与实操结合等形式开展。 3.完善多层级培训机制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方案要求,要全面实施基本能力提升计划,即面向领导干部、骨干人才、全体经济管理人员,提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覆盖财务、审计、价格、资产、绩效管理领域。A医院就财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为原则,建立财务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支持财务人员参加医院管理类培训、行业学会或管理部门培训;制订青年骨干培训计划,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轮流担任讲师,课程涵盖各类财务制度解读、财务重点工作、绩效与运营分析等,同时邀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授课。2021年A医院财务部门为青年骨干人才建设开展了如下方面的培训主题。 (1)财经制度方面。梳理了国家与医院层面财务管理制度框架,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进行详细讲解。 (2)内控与监督方面。为了提升财务人员内控意识,就巡视和巡察中的财务工作重点,医院支出审批权限、医用耗材的医院物价准入等进行了课程设计。 (3)运营与绩效管理方面。结合医疗形式和政策热点,着重介绍了试点公立医院DRG实践,DIP/DRG精细化运营管理与绩效管理,病种分值付费下的医院绩效管理,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运营效率指标解读及分析,医院经济运行现状分析,基于DIP模拟入组的病种分析等。 (4)科研能力建设方面。为了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积累业绩,邀请院外专家进行财经类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牵引的研究型管理策略等培训。 (5)财务人员心理健康方面。对财务人员开展压力与情绪管理互动式讲座培训,引导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培养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其健康、快乐地学习工作。 4.人才分组形成管理融合 通过近一年的人才培养,2022年A医院财务部门青年骨干人才增加至48人,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骨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除了定期以培训形式进行知识输入之外,人才培养转向重点突出能力输出。经综合考虑个人专业、岗位、业务专长、发展方向等因素,将青年骨干人才分为4个小组进行培养管理。针对组员构成注重各科室青年骨干均衡分布,业务专长互补,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定期开展管理沙龙、交流研讨、心得分享等活动,逐步提高财务队伍人才的协作能力。 5.强化人才考核应用 A医院定期对财务人才的培养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其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培训情况、出勤率、学习和工作表现、培养期的科研业绩等作为年度考核、岗位聘用等重要参考。A医院对财务青年骨干2021年度业绩成果设计了如下业绩考核指标。 (1)政治素养过硬。政治面貌提升情况:递交入党申请书、转为入党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预备转正。 (2)具备专业基础及岗位胜任能力。学历提升情况:取得学位/学历证书;获得其他学位/学历入学资格;能力提升:通过职称考试、专业技术考试;职称晋升:职称申报、通过职称晋升;其他工作业绩: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提升服务。 (3)综合素质优良。业务交流:在院外、院内、处室内部授课、汇报情况;参加学术团体情况;人才发展:参加国家级或省级交流项目、入选国家级或医院级别人才计划;荣誉奖励: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处室级别奖励。 (4)科研能力提升。学术研究:论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6.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1)立足岗位提升专业技能。青年骨干人才立足岗位在本职工作中发挥专长,从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出发,承担所在科室制度建设、分析报告、专项检查等工作,对服务提升、财务信息系统优化提出改进建议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多名青年骨干在院内外进行授课或汇报,担任国家或省级审核专家。多人通过职称考试、专业技能考试。 (2)项目管理促进综合发展。充分发挥青年骨干力量,鼓励青年骨干人才承担项目管理工作,包括科室内部及跨科室的项目,在项目管理中提升组织规划、沟通协调、管理工具应用等能力。选拔输送多名国家级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自青年骨干培养启动以来,2人列入医院级人才计划,2人参加国家级交流项目,多人获得医院级奖励,等等。 (3)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在学术论文发表、科研课题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以课题研究组形式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紧扣政策、结合实际,兼顾实用性和有效性,鼓励青年骨干承担或参与相关学会、协会的科研项目,近两年财务部门申报科研课题十余项,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三、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强财务队伍人才建设的建议 财务队伍作为经济管理队伍的重要支撑,人才建设需要重点予以关注,落实公立医院人才培养主体责任,推进财务队伍人才建设。 1.持续推进财务转型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医院管理者要思考如何变革医院发展模式,财务队伍也面临着如何抢抓机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需求,持续推进转型升级的现实问题。既要保障财务会计的基础性服务和监督功能,也要以大财务观将财务工作提升到医院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布局和谋划。医院财务应结合医改要求和会计改革导向,扎实基础、创新管理,从收支管理转向价值管理,从记账职能转向增值职能,从日常理财转向战略理财,从财务监督转向风险控制,从报表分析转向业绩管理。 2.重视财务队伍分层培养公立医院要重视财务队伍人才建设,做好育才、引才、用才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财务人才队伍。提升高层管理人员战略决策和领导能力,提升财务部门负责人能力,做好业务骨干梯队建设,做好全体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特别要重视财务队伍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做好青年骨干的管理使用,除了日常岗位工作中传帮带,建议公立医院财务部门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和交流研讨,为人才储备后备军,助力构建标准化、科学化、精益化、服务型的财务运营体系。 3.多元融合促进协同发展公立医院财务队伍要向复合型、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发展,人才建设需要推进两个融合,一是通过不同岗位、科室、职能部门相互协作,补齐短板和弱项,实现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交叉融合;二是医院核心业务与经济活动之间的业财融合,强化业务流程管控和监督,促进预算、成本、绩效、内控管理与医、教、研、防等活动协同高效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和价值创造目标。 4.构建研究型财务管理团队研究型团队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卫生健康经济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公立医院应构建研究型财务管理团队。以贴近实践应用和服务改革发展为导向,在实践工作中及时总结凝练,兼顾医疗行业发展前沿和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公立医院可以采取项目组、课题组等形式积极开展研讨交流和学术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财务人员个人的科研能力和素养,为职称晋升等积累学术成果;另一方面能有效增强财务队伍的协作能力,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晓双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篇2 公立医院资产的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中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却总容易被忽略,是医院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需要提高管理关注度的内容。公立医院的资产范围与管理工作是需要被重视,主要的因为目前的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从工作的协调、运行分析、审计等都出现了很多需要重新规范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制度的完善、提升部门的能动性、对资产财务方面统一管理,增加资产效益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医院的资产管理与医院的发展与业务方面的壮大有着一定的关系。医院想要扩大规模,就要重视资产管理工作,让资产效益的提升,保障医院工作的有序进行,带动公立医院的发展。公立医院的资产多样性特点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是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到、做好的工作内容。公立医院通过经济方面的业务往来和各种事件事项的发展,形成了医院资产,由院方进行管理和控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使用,并作为可以为医院增效的经济方面的资源来使用。以公立医院资产的流动性来细分的话,包括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流动性是指包含现金、存款、投资、和医疗费有关的一系列收款及材料类的资产。非流动性的是指医院的设备、建筑、书籍、工程,还有一些无形资产等。所以,在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这是在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同时也是对于医院财务制度方面进行推进和升级,让医院的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起到作用,提高医院的效益。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公立医院的意义重大,资产管理结构的明确性也是医院财务制度是否做到位的具体体现。这是按照的要求来进行深化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系统,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进行必要的重视,并根据院内的情况做好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保护好国有资产不受损失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基本义务。保证国有资产能实现效益上的增长,是需要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方面需要做的努力。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如果做的好,就可以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带来正面的影响。国有资产的安全,更是公立医院的责任,在对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细节,从资产购进开始的全过程都要严格把关并合理使用,不让国有资产流失,这是需要公立医院亟待解决的事。事业单位的内部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公立医院更要做好健康运行的保障工作。在完善资产管理工作中,要对资产管理进行分类管理,内部的管理制度需不断的进行完善。公立医院的所有资产都需要进行内部强化管控,定期进行盘点,对于资产管理相关岗位人员,要进行系统的培训,要严格按照职责去工作。 二、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路径 (一)完善医院资产管理制度 我国现阶段公立医院的业务量逐渐增加,医院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这对医院来说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就需要更加规范化地管理。公立医院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会购进大量的医疗设备和器材,以及各种类形的资产进入,这期间要做好资产统计,并对整体的流程进行监督与管理。细节上要做到每个环节都进行记录,并及时进行资产的信息化统计工作。对于原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中没有涉及的部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制度补充,分类分项进行制度的完善,以保证在未来的资产管理工作中,能够根据制度进行资产管理工作,这是保障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因为公立医院资产的结构复杂且多样,在资产统计与整个资产管理过程中会需要极强的耐心,按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管理,虽然工作中会有一些难度,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管理风险的关键点,但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对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有所制约,所以要及时的、迫切解决工作中随时发生的新问题。对于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和各科室协调性差等原因,需要根据国家规定进行科学的合理规划与监督管理。对医院资产范围进行清点与分类整理,并对不同的资产类别建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的分工与执行。医院的资产占比需要进行科学的统计,不可忽视。医院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很多部门进行配合工作,管理流程时间长也是其中的一个特点。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一些方法,这些往往在管理制度中不会提到,因为制度是管理工作的指南,但人是资产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所以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如果遇到与各部门的沟通出现问题,就应该首先找出问题出在哪里,然后与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疏通,这样才不会在后续的工作中产生问题堆积的情况。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如果遇到协调上的问题,在沟通时要首先找到自身方面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其他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整理出一套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尝试。如果还是没能有效解决,就需要适当的改进工作方法,以达成工作目标。过程虽然会有些曲折,但这是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中的一个新的尝试,这样才能保证资产管理的有效落实,才能让资产管理制度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加强审批程序的监管机制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制度是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来执行,对于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普通设备、无形资产交由信息科进行管理。房屋建筑类及相关设备归后勤中心管理。专用仪器类归设备科进行管理。图书资料类归图书信息部门进行管理。资产的归属要清晰并且要进行各级分管负责制,指定负责人进行专门管理与维护,在这期间要加强监管机制。医院审计部门是与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对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加强就是对医院资产管理的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要落实到实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对公立医院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以防止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公立医院的审核部门需要健康的发展,这也需要医院对其加以重视。鼓励审核部门进行审计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并做到有效落实,是对医院资产负责的态度。审核部门在执行资产审核时,要从源头开始,进行全线审核,要按国家标准程序来操作执行。公立医院对常规的审批程序要加强监管,医院资产管理方面的经济活动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制观念的培训与指导。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要进行揭露,这样才能维护好医院的形象与口碑,推动医院健康发展。医院内部的审批部门要进行定期的系统内部评审,提升管理意识,加强管理效率。审批部门要使医院的产权、责任、管理等方面清晰化与明确化。在审批程序中找到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完善与优化。审批程序的执行,对于医院内部的科学化管理与控制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审批部门要通过履行严格的程序来自我促进,自我完善,结合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的实施,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带动效益的增长,提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工作新高度。 (三)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会计工作是公立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具体又复杂的工作。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可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加速医院经济健康发展。医院会计人员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符合医院会计岗位的要求与标准。对于医院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要充分了解,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合格的会计人员还要懂得国家的经济形势,及时学习国家财政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医院的运作模式和资产管理情况充分掌握。医院的财务管理职能是综合性的,所以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也相对会较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接受职能的转变。会计人员的专业化在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中也要体现出来,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是会计人员技能中的基础。在从事会计工作之初,就应该充分学习国家针对会计人员设立的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严格的遵守,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对所在的医院负责。在会计工作中,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个人品质和行事作风上。不论在任何时候,会计人员都要保持诚信的品质,不做假、不隐瞒、老实做人、重信用、讲原则,遵守保密制度。行事作风上要客观、公正、不受诱惑、敢于担当、自律廉洁。医院的会计人员要能处理本职工作内的相关事物,有问题需及时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对于相对琐碎和复杂的工作内容,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要知道自己所在岗位对于医院是非常重要,这样就更加有使命感和荣誉感。会计管理者同样也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这对于医院的资金管控帮助很大。会计管理者对医院的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是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涉及医院财务方面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医院外部的财务关系的处理,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协调与维护。医院的财务工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提升,会计人员的组织协调力也要进行强化。在医院会计人员的工作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开展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合理的规避财务风险。在会计岗位中进行财务管理者的培养,对于医院的有关财务问题能够充分的掌握并通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能力做好财务工作。 (四)实现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 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是保障医院资产管理有序运营的必要措施。通过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设计、网络设置等的有效规划和配置,来实现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资产管理中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这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化的收集与分类整理,同时要注意资产信息的实时更新,提高收集过程中的有效性,避免重复劳动。医院资产管理与医院信息中心要进行系统的连接,对于医院资产要做好明确的分类与归档。资产管理信息化对于医院资产管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不仅可以实现资产管理透明化,还可以对现有资产进行存在时间、使用效率、转化效益、归属部门等进行快捷查询,这大大节省了管理上的时间成本,也增强了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更新、及时调整,提高医院资产的使用率和转化率,增加医院的经济收入。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中,会存在医疗设备的闲置情况,在原有的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中由于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所以部门在采购时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设备信息,会出现购买的新设备与资产中的设备功能近似的情况。也会有一些购进设备因无人可以操作使用而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的情况。所以实现医院资产信息化,对于医院资产管理方面是非常实用的。医院的闲置设备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单独设立一个目录,这样可以方便医院内的人员进行及时的查看,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转化,让设备为医院带来更多的效益。将闲置设备目录公开进行再配置,不仅可以减轻医院资产管理的负担,也是一个可以为医院创收的新方式。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将分散的信息能过计算机进行重组,实现资产的标准配置,动态核算,资产调配过程与医院各环节进进实时对接,盘活闲置资产、优化组合、实现资产价值。在资产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要进行思路的调整,要结合计算机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在工作安排上,要明确目标,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管理上要实行统一化管理,与医院信息中心进行系统上的连接。各层级的部门要积极配合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工作,财务部门要在经费上做好盘查与清点。医院资产信息化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的审核,对于资产的归属、价值、来源、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医院资产管理通过信息化的过程可以实现智能管理的目标,这对医院的发展非常有利,同时也是推进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实现数据化的有利证明。 三、结束语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形式对于医院现有资产实行有效管理,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方面推动了医院发展速度。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透明化,对于医院的国有资产使用率起到了提升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化的岗位培训,可以充分了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改正,按照完善后的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分工合作,明确工作范围,对于资产的合理配置也会有更加清晰的工作思路,这对于医院资产的管理的效率提升非常有利。 作者:潘云龙 单位:中山市南朗医院 中山市人民医院南朗分院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篇3 一、研究背景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医改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药品耗材零加成、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分级诊疗机制等政策叠加,以及新冠疫情冲击等使公立医院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和运营挑战,表现在:业务量、业务收入下降,运营成本持续上升,医院亏损情况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60%,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医院运营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PET-CT、手术机器人等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和临床应用,使医疗技术水平获得极大提升、造福广大群众的同时,高昂的投入成本亦使医院必须关注实际运行成本以及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益情况。固定资产的运营管理已成为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运营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 二、固定资产运营管理的主要风险 (一)组织架构不科学,缺乏统一领导 医院的固定资产按资产属性分,主要包括房屋、医疗设备、计算机设备、家具等,具有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地点分散的特点。大部分医院维持资产分散管理的模式,即不同类型固定资产分别由各不同归口资产管理部门管理。由于公立医院的管理层级设置以及条块状管理的特点,通常各个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管领导也不相同,决策上各有侧重。由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各个资产管理部门对于日常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政策的把握和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一定程度上使固定资产整体的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受到了限制。 (二)家底不清不实,产生资产流失风险 固定资产管理基础仍较薄弱,账实不符的情况依然较严重。造成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部分资产形成年代较远,管理人员交替频繁,形成无法说清的历史遗留问题;第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较高,盘点技术手段有限,极易流于形式;第三,信息化程度不高,资产卡片与实物在初始确认时对应的数据信息不精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联动机制,导致卡片与实物本身未能形成准确的对应关系。 (三)内部控制不严,缺乏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不严或疏于监管,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存在内控风险:如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不规范导致廉政风险;部分医疗机构在设备购置前,缺乏充分论证,配置高端大型设备,投入使用后实际患者需求少,设备利用率低,导致设备闲置;购置后不注重规范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设备故障频发,造成设备加速老化,导致设备实际有效使用率低下。 三、应对策略 (一)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组织架构模式 1.资产管理决策机构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组织领导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由党委书记直接负责,其他院领导组成。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要制定资产管理目标、审议通过相关制度和方案,听取采购论证以及管理绩效分析,提出决策意见。 2.资产管理工作机构资产管理工作机构是在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设备、总务、信息、财务等部门组成,按各自归口管理的固定资产类别,组织实施采购验收、维修保养、库存管理、档案管理、报废鉴定、绩效评价等具体工作;组织资产管理单元开展相关培训,监督、评价资产管理单元的管理情况,及时向资产管理委员会报告。 3.资产管理单元所有使用资产的科室都是资产管理单元。资产管理单元负责申请、管理、使用医院固定资产。每个资产管理单元设置一名资产管理员,能够随时参加相关培训,并负责向全科传达,增强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的意识;主动配合盘点清查,及时反馈资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优化意见。 4.监督部门包括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医院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向资产管理工作委员会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情况。(如图所示) (二)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 结合固定资产的特点,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进行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涵盖需求论证、招标采购、验收入库、维修维保、报废处置、清查盘点和绩效评价七个阶段的全过程。 1.七个阶段的流程再造 (1)需求论证。各科室根据以前年度收支情况以及自身业务需要编制预算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针对金额大、专业性强、使用周期长的资产,其投资决策将大幅占用医院资金资源,医院应从适用性、必要性、可行性、效益性四个维度着手进行可行性论证,为形成科学合理的购置决策提供依据。(2)招标采购。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明确资产采购部门的职责,加强采购人员素质培养,完善资产采购制度,优化资产请领流程,严格资产采购准入制度,从源头保证医院资产及时、顺利地服务于医院日常运营。 (3)验收入库。资产到达医院后,及时组织资产多方验收工作,需要安装调试的资产,对安装调试以及操作人员受训情况进行记录,确保资产的质量性能、使用环境、技术参数均能满足请领科室的工作需要。 (4)维修维保。制订医院资产保养计划,以预防性维修保养为主,加强日常设备巡查以及质控工作,保障医疗设备正常运行。资产维修后应进行维修验收,保证资产性能达标。建立资产应急预案机制,及时调配应急资产,加强意外事件下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5)报废处置。处置管理制度应明确固定资产的处置范围、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明确处置权限。资产处置应经技术鉴定部门进行评估是否符合报废条件,按审批权限报批通过后,同时进行账务处理,及时上缴残值收入。 (6)常态化盘点。由资产管理办公室组织牵头定期组织资产盘点工作,制定盘点方案。盘点过程是了解和掌握资产实际使用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查看资产使用状态,寻找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闲置、不当操作、资产丢失等,形成资产盘点报告,持续改进资产管理体系。 (7)绩效评价。医院通过引入无形资产软件开展设备的效益分析,通过初步建立设备绩效评价模块,设定指标,按照规范的程序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绩效分析,优化资产调配,解决资产盲目配置,为医院运营效率提高明确方向。 2.信息化建设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相结合通过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和规则,设计固定资产预算申购、采购、合同、验收、入库、付款、报废流程,明确各项业务涉及的岗位:预算管理岗位、采购岗位、仓管岗位、使用人员、财产会计岗位等的角色分工和职责,根据职责设置权限嵌入信息系统,系统权限各自独立、系统流程环环相扣。通过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各项业务的经办、审批、反馈情况均留有轨迹,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岗位牵制,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强化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四、重点环节的管控由于固定资产运营管理涉及的环节和流程较多,重点就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关键点展开深入研究,包括设备效益评估、采购风险管控以及精益的实物管理。 (一)设备效益评估 1.立项论证阶段的效益评价 (1)对医疗设备购置进行事前项目论证、考察设备投入时应综合考虑以下两点:第一,设备自身的价值;第二,购置后设备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所需的相关投入。尤其是引进大型医疗设备时应结合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空间要求、周边医疗环境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购置之前需要对设备配套软件、零配件以及医院可提供的安装使用环境和设施条件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 (2)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产出情况时,充分调研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以及居民经济负担能力;第二,该医疗设备运行提供诊疗等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收费价格;第三,相关医保政策。拟采购设备的诊疗项目收费行为必须符合物价收费规定;在国家财政补助不到位、医保负担比例低的背景下,高昂的医疗费用超出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将导致就医患者数量有限,设备的实际服务量远低于设备实际运转可承载的服务量,造成设备闲置浪费。 2.运行阶段的效益评价 (1)充分调研了解科室设备的运营现状,做好摸底调查:第一,了解和掌握科室人员构成情况、排班情况;第二,了解科室现有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每一类型、每一台设备的检查适应症、诊疗原理、治疗效果、诊疗流程、每人次的平均检查时间、收费状况、每班次最大检查人次、预约排队的情况以及设备的维修方式及费用。 (2)运用财务指标对现有设备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以设备的年服务量为基础,计算分析设备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净流量、投资回收期等指标。上述指标以每人次收费价格、日服务量、年服务天数、设备年折旧额、年维保费、科室人员工资等为基础进行综合计算,分析设备的经济效益情况。医院可结合上述两点调研的结果,综合分析设备的运营情况,究竟是给医院增加了效益还是增加了成本,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据此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实施采购风险管控 1.强化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医院应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细化采购管理相关岗位的职责、分工及权限。固定资产采购管理不相容岗位包括: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合同的订立与审查、采购与验收、验收与保管、采购与支付等。上述岗位应避免由同一人单独担任,或通过设置审核岗位以及一定范围的轮岗制度,防止出现舞弊风险。 2.规范选择采购方式医院应当在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制度框架内制定医院的采购管理办法,明确采购组织形式以及采购方式的选择。对于政府采购规定可以由医院自行采购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规范采购流程。对于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的确定,应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结合项目特点选择适合的采购方式。采购经办部门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固定资产化整为零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内部审计部门应对采购方式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 3.把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关招标文件对设备的技术参数、关键性能、售后服务等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体现了医院对拟采购设备的需求以及对供应商的要求,是供应商参与投标的依据,也是评标的重要依据。因此招标文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招标采购过程的公平性。为确保招标采购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招标文件中不得存在品牌、型号等有明显市场倾向性的表述,使各个厂家之间形成充分的竞争,通过竞争确保医院能够购置到性价比较高的先进医疗设备。 (三)现代科技助力实物管理 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要求账、卡、物一致,“卡”实际就是标签管理,标签与实物相对应,账与标签相对应,资产账上的数据实际就是标签信息的数据集合,因此固定资产标签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收集数据,是一种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模式。RFID技术应用于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给医疗设备配备电子标签,第一,可以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盘点与清查工作的精确度和效率,保证账物相符,为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创造条件;第二,利用RFID技术进行资产跟踪、定位,节省寻找设备的时间,及时响应,改进资产利用率;第三,对设备每次维护、维修、巡检进行相应记录,既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及分析,又可以预防由于不确定原因造成的设备信息丢失。通过RFID技术实现对设备信息数据的动态掌握,有利于为实现医院资产的优化配置提供准确的数据。 五、总结 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以实现运营管理的质量、效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必须建立高效的管理架构及人员组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科学高效的方法改进、规范流程,在扎实做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各项基础工作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医疗设备投入前期以及运行阶段的效益分析、采购风险控制、实物管理等帮助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成本。各流程依托信息系统建立各环节畅通的数据通道,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一致性,推动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应对医院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杨玥,黄宇,张永勤.北京天坛医院精益化运营管理改革实践[J].中国医院,2020,24(07):71-73. [2]汪丹梅,唐晓东,等.大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7,20(03):222-225. [3]刘彦茜.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8):58-61. [4]韩斌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5,19(09):58-60. [5]葛轶敏,刘明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9):10-11. [6]张亚辉,王肖.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10):154-155. [7]苏泽凤,罗爱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研究——以A中医院为例[J].会计之友,2016(09):113-117. [8]杨玮琛.基于RFID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9):185-187. 作者:谢密密 单位:福建省立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人才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作为保险公司,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重点。根据我国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有非常优秀的领导班子,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干部员工队伍,要有系统的对员工培训开发制度,要营造使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有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竞争激励、考核激励和薪酬激励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绩效管理 随着保险业的开放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中国保险公司面临的是资本实力、业务、客户、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强大竞争,而人才是保险业竞争的根本。怎样应对保险市场的人才竞争,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尽快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这是关系到中国保险业繁荣发展的大事。 一、中国保险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1.人才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决定因素保险公司作为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对推动企业发展和业务、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是在未来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决定因素。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大型跨国保险公司加快在我国的网点布局和本土化进程,其管理和业务人才主要来自于我国的保险行业。在各方对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我国中高级保险人才又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对人才的争夺就可想而知了。保险公司能否在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将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2.人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中之重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尤其是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和运营的人才支持。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设计既要满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也要结合保险公司现实的行业特点、产权结构、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因而不但需要通晓企业管理理论和实务的人才,更需要通晓国际保险公司经营和管理惯例的人才。 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保险人才供不应求 我国目前保险从业人员有120万人,但整个保险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保险市场发展的需求。保险行业的精算、核保、投资、理赔、展业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而我国保险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也仅仅是近几年才起步的。目前我国各方面的保险人才都严重不足,尤其是保险精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了解国际保险市场情况、熟悉国际保险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 2.保险公司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从某种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只要激发人才主体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才才能不断增值。除了在工资收入、各种福利等物质方面需要外,员工的精神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和对成功的需要上。但目前保险公司中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影响了高素质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 3.保险人才的正常流动受到限制 保险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保险人才供不应求的格局必然引致保险人才在不同保险公司间的流动,但是这种正常流动却受到部分保险公司人为的限制。他们一方面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留住保险人才,另一方面对即将离去的保险人才加以种种阻挠,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三、新形势下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竞争形势分析 1.外资保险公司涌入后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诱人的发展前景、培训机会、先进的管理体制和高薪,对保险业内人士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随着业务竞争的升级,对高层次、专业性保险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保险公司现有人才流动、保险潜在人才流失问题不解决,那么中国保险公司难以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 2.保险业经营环境变化对队伍素质提出挑战 当前,保险专业人才的匮乏,将是制约我国未来保险业发展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这既表现在现有人才缺乏和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后日趋激烈的“人才战”,还表现在现行的保险教育观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等有待实现根本性转变。 3.人才竞争向专业化和复合型的竞争趋势发展 其特点有二:一是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化,市场竞争必然使经济、管理的技术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人才发展本身也朝专业化方向提升。二是专业人才的竞争朝高新科技信息、保险营销、精算、理赔、保险法律等专业转移,使人才专业的门类更加齐全,专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人才向一专多能发展。 四、我国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保险公司员工队伍 (1)要建设具有先进性的领导班子。优秀领导者对保险公司至关重要。保险公司的领导者需要在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发挥领导决策作用,需要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完善高效的经营机制,同时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企业要发展壮大,后进企业要摆脱困境,都要求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是优秀的。 (2)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干部员工。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服务性企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尊重人才、尊重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置于管理的首位。通过实施文化管理,确立企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引导全体员工为实现统一、明确的目标而做到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保险公司要建立具有人性化、科学化的激励机制,既考虑人才的物质需求,又考虑人才的精神需求,创造一个尊重员工的环境,对员工实行非强制性的激励和约束。保险公司要发扬民主精神,保持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经常交流,管理层能够认真听取员工意见,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欲望,使员工体会到自己参与创造企业的价值,从而更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要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建立培训开发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培训不仅仅是为了使员工适应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帮助员工提升自我价值的一种渠道,是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开发、培训和使用他们的潜力;其次保险公司要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培养所需的保险事业人才。 (4)要积极营造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一个公司能否充满活力、奋发向上,关键在于它能否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才智。新形势下的人事工作应当建立激励、开发、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要扩大激励竞争的用人机制。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再次,要做好人才挽留工作,以公司自身的影响力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2.建立公司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竞争激励。竞争是激励的重要手段。竞争机制会使员工处于激发的状态之中,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和激励感,强化员工永不满足,促使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首先在用人制度上企业应在管理岗位和任职上实行聘任制和聘期制,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才资源。通过规范的契约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其次在选拔任用制度上推行竞聘上岗,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员工的岗位变换工作之中。重点在领导、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上推行竞聘上岗,一方面激活管理人员队伍,使在岗人员既有被淘汰的压力,更有提高素质、努力工作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奋发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走上领导、管理岗位提供了可能,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发现和掌握一批素质较高、潜力较大,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后备管理人员。 (2)考核激励。考核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考核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激发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是考核的关键。首先,要设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从工作实际出发,设置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程序,以工作实绩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方式上,实施分类量化考核,区别对象,实施不同的考核办法,以分类量化考核的方式考核业绩,以多方评价的方式考核综合素质。在时效上,尽量缩短考核周期, 实施动态考核,提高时效性。其次,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阶段要充分准备,精确操作,深入分析,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领导和管理人员岗位调整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最后,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将考核结果作为激励管理者的重要依据。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时要体现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发挥考核在管理人员甄别、选拔和调整中的作用,增强对管理者的激励力度。 (3)薪酬激励。保险公司应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认真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制度。确定合理薪酬是激励员工必不可少的手段,必须建立起一种把员工同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保险公司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大对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企业薪酬政策上的外部竞争力。在企业内对各个层级要实行差异化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岗位、贡献和绩效确定不同的薪酬待遇,员工薪金要与超额利润贡献、业绩增长、风险收益、市场满意度等考核指标挂钩,适当拉大收入差距。保险公司应努力探索附属于人才资源的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途径和手段,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另外保险公司还要完善企业年金的激励制度。企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效益,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计划一起构成了“一揽子薪酬”,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它所具有的长期激励和保障功效,是其他法定外福利措施所难以达到的。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我国疾病控制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优化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疾病控制;人力资源;现状;优化发展 摘要:目的 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疾控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 方法 比较当前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区别,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加速疾控队伍建设进程。 结果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较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突出标志,是疾控事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结论 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既有利于疾控事业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疾病控制;人力资源;现状;优化发展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公共卫生的主体,疾控人员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大力建设高素质的疾控人才队伍,提高疾控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是各级疾控机构改革发展明确而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目前疾控人才队伍的管理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的进程中也正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对疾控体系现有的人事管理进行思考的同时,提出了建立现代疾控人力资源管理的看法。 1 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现有的疾控机构人力需求和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承担疾病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及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7项主要职能。此外尚需建立相对应的管理、三产和门诊的有偿服务体系。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作业性的,主要包括考勤、人事档案管理、绩效考核等行政性和总务性的工作 [1~2] 。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培训等方面都以行政干部要求统一衡量,这些人事管理制度较多地强调“人治”。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压抑了人的创造性,在疾控机构内部还存在着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人员无忧患等意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已刻不容缓。当前疾控机构的迫切任务是要通过相关改革,成为法人实体,拥有用人自主权,让员工由“单位人”尽快转变为“社会人”,给予员工自主择业的权利,这样疾控机构才可以把对员工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HRM)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它的理念概括地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求进行有效的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提倡“人事管理”是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态度的全面转变。在人本理念指导下,管理者不用把员工作为管理对象,而是合作伙伴。相信每一个员工都能把工作做好,认为虽然分工不同,但大家都是为完成组织的整体目标,并体现出每一个人的价值而努力的。管理者的职责应该是去创造出一种管理境界和氛围,让员工愿意并且能够完成本职工作,为员工进一步发展确立明确的方向。当员工看重自身的感觉,认同管理者的理念和追求,在适当的环境时员工才会释放出空前的热情和潜力。疾控机构要结合总体发展战略和现实人力资源状况,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通过学习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素质,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疾控机构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疾控机构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员工切实地感受到个人发展离不开疾控,把疾控作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理想之地。 3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差异 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较多地强调“人治”,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较多地强调“法治”,而通过制度来稳定、巩固和保障人事管理的具体措施。两者管理的差异主要在于: 3.1 对“人”的假设不同,人事管理是基于“复杂人”的假设,假设人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需求,主张依据这些需求对人进行激励。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一种全新的“价值人”的假设,认为人人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求上进、求发展的欲望与追求。这种假设使组织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放在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满足他们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上。 3.2 对人的看法不同。人事管理强调的是以“事”为中心,只重“事”而忽视“人”。注重人对工作的适应性,认为人应该服从领导,服从组织分配,服从工作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核心,寻找人与工作相适应的契合,认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创造人与组织的价值共同体,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组织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3 管理的着力点不同,人事管理主要着眼于当前人员(岗位)的补充与上岗培训等,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谋求组织的长期发展,追求投入产出的最佳方式,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以激活员工为手段,创造出以十当百,以百当千的积数效绩。 3.4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思考。任何一种管理体制都是在不断变革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只有适用、适应,没有完美无缺。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合疾控体系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我们当前人事改革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疾控人力管理文化应该祟尚稳固、渐进、创新,与之相适应的职位、工作、人(即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强调的是渐变,是相对稳定的,而操作系统中的招聘系统则强调员工的稳定素质,一般从内部提升管理者。 其次,制订有预见性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组织发展的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调整人员分布状况,为组织对人员的考核录用、培训开发、晋升、调整工资等提供了可靠信息和依据,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规划、调整规划和工资规划等。 其三,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工作体系。本着效率最高原则,建立并调整人力资源工作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分析体系,确立每一项工作及其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它是岗位招聘工作的依据,也是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的标准;绩效评估体系,对照岗位分析体系中的具体要求和工作任务安排,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估,薪酬分配体系;组织设计体系,通过划分并确认部门职责,确认工作制约关系和协作关系,保证组织管理制度的贯彻、改进。 其四,形成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好”的机制,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员工的教育培训,帮助员工了解和适应单位组织和接受组织文化,形成并发展本组织的氛围,统一员工的价值信念,提高组织的内凝力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人员的甑选、调整和使用,根据组织的岗位需要,了解人员的素质结构,能力特长,职业适应性,为量力用人,视人才授权提供可靠依据,人员使用还注意双向开发,当员工能任职位不足时,扩大其职位外延,当员工能力有余时,增加其工作内涵;建立完善的人员激励机制,鼓励和关心员工的个人发展,尽量将员工需要导向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上来,这样既有利于促进组织的发展,又使员工有归属感,进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也就是说疾控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要实现疾控机构价值观与员工个人价值观的融合与渗透,使员工把个人追求与实现疾控机构目标统一起来。因此,疾控机构要让员工明确疾控机构的远景目标及价值观,并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技术、工具中充分体现,以规范员工行为。 综上所述,为应对未来随时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应对能力,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显示对疾控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优化发展,才能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为疾控机构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根据最新的一次全国民营企业普查资料,民营企业内部普遍实行家族制管理,已婚企业主的配偶50.5%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9.8%负责购销,已成年子女20。3%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13.8%负责购销。 而在亚洲,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不长,约半数以上的大型企业以家族所有的形式存在。知名的家族更是比比皆是,李嘉诚父子成功的故事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家族企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公司治理结构在一段时间内反而显得简单,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在企业做大后,原先靠亲情维系起来的不明晰的产权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内部争权夺利,不少家族企业内部人才缺乏却又不愿意管理权旁落。许多暴露出的问题表明,中国的家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长挑战和观念升级。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民营企业由于收入低、人才成长环境欠佳,加之家族式的管理对人才晋升等要求的局限,引进并留住人才有一定的难度,使得人才匮乏成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民营企业人才匮乏的症结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得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民营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潜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公司文化和凝聚力,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责任和认同感。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对这一观念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以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人与事的关系为职责,谋求人与事相宜为目标,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强调使用而轻培育,将人视为成本算人头账,而不算人力资本账,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二)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发展迅速,人力资源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民营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作为一个企业不能等到用人时才去找人,而应事先有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的基础之上形成本企业的人员替补计划、招聘计划、退养计划、发展计划等。谁是企业未来的领导人?谁是企业未来的“领头羊”?这是每一个民企老板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许多民营企业业主存在功利主义,有开发培养人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顾虑,对人才只用不养,缺乏充分开发培养、合理使用、有效管理人才的观念。这种观念无疑将企业人才的能力局限在现有水平上,不能有效地挖掘员工潜能,更是对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极大挫伤,其后果必然极大的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三)员工流失快,人才稳定难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机制越来越灵活。很多民营企业老板认为只要有钱,不愁在市场上找不到人。可是他偏偏忘了,骨干人员的离去,带走的不仅是技术、市场及其它资源,而且更可怕的是遗留下来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使得员工心态不稳,进而引发“跳槽”,整个员工队伍流失加大,甚至导致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过快。严重影响了士气及整个组织气氛。有资料表明,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现象十分严重,有的企业员工流失率达25%,以至于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由此陷入了招聘—流失—再招聘的不良循环中。这一方面加大了人力资本损耗,使人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也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难以维持,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对企业来讲,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流动异常,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 (四)人员招聘不规范,方法单一 人员的招聘本身应具有很明显的计划性、程序性和科学性。而我国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规范的招聘规程,在招聘时没有详尽周密的招聘计划,其招聘往往呈现出“现用现招”的特点。结果往往是招聘者重复性地到本地或跨地区的人才市场上去寻找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既费时,又费力,造成了招聘成本过高,而且企业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 另外,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招聘时,往往采用传统的面试法,很少采用笔试法、情景模拟法和心理测验法来考察应聘者的写作能力、分析创造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面试法具有简单、直观、节省时间的特点,但仅靠面试是很难测试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的;加上多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的专业素质较低,在招聘时,往往凭经验办事,重学历不重能力。重应聘者的言谈,不注重考察实绩,甚至以貌取人。可以想象,这样的“伯乐”怎么能够找到真正的“千里马”呢? (五)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目前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的现状是: 1. 历不高 除了一些集团化发展的企业及一些从事高科技行业的人才素质较高之外,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其管理人员多是家族成员或企业的创业元老,而他们当中大部分的学历偏低。 2. 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般来说在民营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者缺乏现货企业管理的基本认识,不大懂得按 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大部分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专业结构单一,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少 尤其在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中,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单纯学技术出身的,知识结构太单一,缺乏必要的相关管理知识。 民营企业如何拓宽提高人才素质途径的渠道,如何通过科学配置,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才整体效应、实现素质与结构的和谐,就显得非常重要。 (六)人才晋升难,发展空间小 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因此,在人才选用和晋升时,最为担心的是这些人才对企业或老板的忠诚。一方面,企业感到原有的亲戚朋友创业元勋的能力、学识和素质已难以胜任企业的持续发展,急需从外部选聘人才。但另一方面又顾虑从外部选聘的人才是否和自己一条心,能否忠于企业,忠于职守。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导致企业以家族成员利益为中心,企业内从财务到人事等核心部门充斥着本家族人士,从而造成近亲繁殖。相应地,则把引进的外来人才放在各种框框的控制内使用,把人才手脚捆起来跳舞。在晋升、培训机会的分配与安排上,不是以员工的能力与实际需要为标准,而是将外聘人员当作“外人”,一律拒之门外。 (七)强调管理,忽视激励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的制定,忽视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把人看成是一种活的资源来加以开发、利用,把激发人的热情、增强人的能力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目标。通过有效而正确的激励技巧,激发出每个人内在的活力,使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把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目前许多民营企业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并以较高的工资收入或其他物质激励方式吸引人才,但在对人才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单一地以增加报酬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忽视非物质的激励方式(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和自我实现激励等),忽视良好的企业组织环境的培育,使得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缺乏归属感。 (八)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 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本身也认识到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培训,结果却是受训者对培训内容兴趣不大,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管理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在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培训目标并没有与岗位相联系。培训并没有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相联系。培训并未与员工个人发展相联系。只图完成任务,办了多少期班、培训了多少人,至于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所应该做哪些培训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培训要求的调查,并且缺乏培训体系的规划,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形式单调,培训方法不适应成人学习特点,培训者专业化素质不高,培训资料和教材缺乏,培训政策不到位等等都给培训工作带来了挑战。 (九)人事法规政策淡漠 我国民营企业中,由于部分企业经理只知道技术、产品与市场的重要性,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较少,所以选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士随意性很强。这些人力资源管理者基本上身兼多职,既不懂劳动人事政策,又没有劳动人事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在管理上根本不考虑人事法规政策,完全依照老板的旨意行事,老板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企业的建章建制、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管理也不健全。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不签,该给员工交纳社会保险的不缴,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买方特点,员工只得接受不合理条件的限制,这就使员工缺乏归属感、稳定感,增加了员工的流失率。更有部分民营企业为了点滴的局部小利,经常大规模的换人,造成人员流失率大20%,员工的基础队伍不稳,事业发展受到影响。有的民企甚至害怕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过长,企业将要给予其较多的福利待遇,而有意借故解雇资深员工,伤害了一些员工的感情。 三、民营企业家族式人力资源管理 (一)家族制企业管理的弊端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家族制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改革过程中,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尚未建立,所以在民营企业中家族制度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整合社会资源的作用,家族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并适应了一定阶段的企业发展需要。这是因为: (1)到目前为止,我国个人和企业的商业信用不足,融资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靠家族血缘关系的支持,融资对象主要在家族和亲朋的范围中,出资人大都来自家族内部,家族内部的信任关系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集资可以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且成本低廉, (2)民营经济在初创阶段,经营上往往不规范,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家族这个利益共同体比较容易支撑小企业度过起步阶段的难关;(2)家族式企业集中决策比较灵活的特点可以使企业抓住发展机会,家族内部的信息封闭有利于企业行动的保密性不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3)民营企业的所有者面对“经营者持大股”、 “企业家(经营者)创造利润”的社会舆论,对请人管理企业不能不多一分疑虑,多一分谨慎。在这种舆论下,职业经理人难以形成健康的职业道德规范。 但是,在完成原始积累以后,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家族制管理的固有缺陷就成为民营企业再上一个台阶的最大障碍。家族制管理的弊端有: 第一,经营者选择面狭窄,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家族制企业选择经营管理人员往往局限于家庭血缘关系中,事实上继续依赖于企业主个人家族成员已经很难保证企业的继续发展了。企业家族围墙弱化了家族以外成员对于公司的凝聚力,家族企业“内部繁殖”现象严重,管理权也大多传子不传贤,传内不传外,家族外成员在企业中始终有一种被排斥和被抛弃感。选择优秀人才的范围狭窄,必然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 第二,集权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企业主个人独断决策,随意性大,影响决策的质量和科学性。特别是在一些私营企业主小有成就时,以为自己理所当然成了企业家,盲目自信,更容易沿用过去成功的经验决策方式。这类家族制企业决策灵活、规范性低,以经验直觉为基础,信息收集、处理、利用无规则,信息沟通方式主要为非正式的偶遇式,信息成果准确度及操作性均较差,对于市场研究、政策分析和管理咨询等现代信息服务非常陌生。粗糙的决策往往不影响他们发迹,但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这种决策会带来无穷后患。 第三,缺乏科学合理的约束管理机制,对家族以外的人员缺乏凝聚力。经营者的权利无制约,缺乏有效的监督,企业不是靠健全的机制进行管理,而是凭经营者主观的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以人情代替制度,使企业管理制度扭曲。过分依赖情感的作用,势必削弱企业管理者的“制度意识”;难以形成制度化管理。在这些民营企业中,许多人才往往是有责无权,大小事只能按老板的旨意行事,存在太多的独裁和专制。这必然会使崇尚科学与民主的人才和老板及原体制发生冲突,由开始重用到冷淡、到不用,最后只能是自动离去。 (二)家族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弊端 1、在人力资源制度安排上,随意性代替规范化 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有别于国有企业,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有它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积极性的一面,但表现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基本人事制度不健全,对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晋升和辞退等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和操作程序,往往凭企业主的以往经验和主观判断,随意性很大,感情多于理智,内外有别。对家族成员因人设职,亲朋好友不管能力高低都被安排在重要的岗位;家族以外的员工岗位设计不合理,职责过大,要求苛刻,一旦违规处罚过重,这样不仅挫伤了非家族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难把高素质人员招至麾下。因此,家族企业在规模扩大以后,必须建立科学、公正的用人机制,用“规制”代替“人治”,任人唯贤,按照制度规范招纳贤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潜力,适应多层次、宽跨度的综合性企业管理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2、在人力资源配置上,重学历轻能力 我国家族企业大多是在城乡个体工商户、各类专业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主文化层次较低。这些企业主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知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纷纷招聘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自己的企业,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这是非常可贵的转变。但在人才认知上,不少家族企业极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唯学历论”。不分析工作岗位需要,不讲究职责分工,不计聘用成本,一味追求受聘者的高学历。以致出现了门卫必须专科毕业,一般操作工必须本科毕业的现象。慕虚名而不求实效,用高学历装点企业门面,作为向世人夸耀的资本。这不仅极大浪费了国家的人力资源,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家族(民营)企业最缺乏的核心员工是:专业营销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和职业管理人员。这类人员并不能完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而必须经过市场经营实践锻炼才能造就出来。家族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较低,人才匮乏,确实需要引进大量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高学历并不等于高素质,如果一味追求高学历而忽视聘用人员的工作经验、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则是舍本逐末。 企业人才配备的关键不在于有多少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关键在于人力资源搭配合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协同优势,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适应,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 3、在人才结构上,重视技术型人才轻视管理型人才 毋庸讳言,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产品在市场上必然缺乏竞争力,影响其经济效益。但很多家族企业人才结构单一,过分注重技术领域,而忽视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家族企业中,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创业者往往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但作为企业主,易陷入经验主义,片面认为有了先进技术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能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利润,甚至为了追求技术先进而进行研究开发。 家族企业大手笔的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注意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统一部署和协调配合,忽视了科学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发展不协调的局面,结果企业虽然有先进的技术能力,产品性能也很好,但由于管理跟不上,成本降不下来,销售上不去,售后服务搞不好,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并没有很大改观。实际上,家族企业规模扩大以后,更为缺乏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策划、资本运营、职业经理等方面的管理人才,家族企业人、财、物的配置,产、供、销的衔接,技术、资源、信息的利用,都离不开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协调,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合适的人才,才能使企业所有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最佳组合,发挥企业的最大潜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在激励机制上,用物质刺激代替精神关怀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的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激励是一项科学含量很高的复杂工作,家族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运用有效的激励方法,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忠诚感。 但在家族企业中,企业与员工之间基本上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企业主对激励的理解十分简单,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加惩罚”,把员工看成是为自己挣钱的“机器”,不仅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手段也过于简单,主要就是物质激励形式,干得好就加薪,做不好则扣钱。从理论上分析,当员工的货币收入达到一定数额后,再增加单位货币收入的边际激励效果将呈递减趋势,金钱的激励功能弱化,激励强度下降,物质激励并不总能起到预期的作用。按照行为科学理论,企业员工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他们是复杂社会系统的成员,不仅追求物质利益,更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企业在物质激励方面,也要进行激励手段的创新,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红利、利润分享、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特别是在精神激励方面,把企业目标与员工利益结合起来,使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使工作本身变得更富有挑战性和开拓性,给员工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创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注重感情投入与人文关怀,在提高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中从整体推动企业的发展。 5、在人才开发利用上,重视人才引进,轻视人才培养 家族企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战略,并在企业中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才能使企业的发展常盛不衰。但有的家族企业有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短期行为较为普遍。表现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上,不愿意自己投资培养,不愿承担人才投资成本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总想坐享其成,挖其他企业人才墙脚;或者等到人员空缺影响正常运作时才急急忙忙向外界招聘,由于时间仓促,很难保证录用人员的质量。从长远看,家族企业必须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与再生机制,以自己培养为主,外来引进为辅,企业的发展规划必须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计划相配套,制定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规划,把人才培养作为部门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员工提供一个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使其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保证家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维持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解决家族企业高级人才流失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人才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作为保险公司,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重点。根据我国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有非常优秀的领导班子,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干部员工队伍,要有系统的对员工培训开发制度,要营造使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有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竞争激励、考核激励和薪酬激励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绩效管理 随着保险业的开放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中国保险公司面临的是资本实力、业务、客户、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强大竞争,而人才是保险业竞争的根本。怎样应对保险市场的人才竞争,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尽快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这是关系到中国保险业繁荣发展的大事。 一、中国保险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1.人才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决定因素保险公司作为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对推动企业发展和业务、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是在未来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决定因素。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大型跨国保险公司加快在我国的网点布局和本土化进程,其管理和业务人才主要来自于我国的保险行业。在各方对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我国中高级保险人才又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对人才的争夺就可想而知了。保险公司能否在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将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2.人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中之重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尤其是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和运营的人才支持。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设计既要满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也要结合保险公司现实的行业特点、产权结构、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因而不但需要通晓企业管理理论和实务的人才,更需要通晓国际保险公司经营和管理惯例的人才。 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保险人才供不应求 我国目前保险从业人员有120万人,但整个保险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保险市场发展的需求。保险行业的精算、核保、投资、理赔、展业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而我国保险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也仅仅是近几年才起步的。目前我国各方面的保险人才都严重不足,尤其是保险精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了解国际保险市场情况、熟悉国际保险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 2.保险公司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从某种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只要激发人才主体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才才能不断增值。除了在工资收入、各种福利等物质方面需要外,员工的精神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和对成功的需要上。但目前保险公司中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影响了高素质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 3.保险人才的正常流动受到限制 保险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保险人才供不应求的格局必然引致保险人才在不同保险公司间的流动,但是这种正常流动却受到部分保险公司人为的限制。他们一方面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留住保险人才,另一方面对即将离去的保险人才加以种种阻挠,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三、新形势下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竞争形势分析 1.外资保险公司涌入后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诱人的发展前景、培训机会、先进的管理体制和高薪,对保险业内人士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随着业务竞争的升级,对高层次、专业性保险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保险公司现有人才流动、保险潜在人才流失问题不解决,那么中国保险公司难以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 2.保险业经营环境变化对队伍素质提出挑战 当前,保险专业人才的匮乏,将是制约我国未来保险业发展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这既表现在现有人才缺乏和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后日趋激烈的“人才战”,还表现在现行的保险教育观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等有待实现根本性转变。 3.人才竞争向专业化和复合型的竞争趋势发展 其特点有二:一是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化,市场竞争必然使经济、管理的技术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人才发展本身也朝专业化方向提升。二是专业人才的竞争朝高新科技信息、保险营销、精算、理赔、保险法律等专业转移,使人才专业的门类更加齐全,专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人才向一专多能发展。 四、我国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保险公司员工队伍 (1)要建设具有先进性的领导班子。优秀领导者对保险公司至关重要。保险公司的领导者需要在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发挥领导决策作用,需要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完善高效的经营机制,同时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企业要发展壮大,后进企业要摆脱困境,都要求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是优秀的。 (2)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干部员工。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服务性企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尊重人才、尊重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置于管理的首位。通过实施文化管理,确立企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引导全体员工为实现统一、明确的目标而做到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保险公司要建立具有人性化、科学化的激励机制,既考虑人才的物质需求,又考虑人才的精神需求,创造一个尊重员工的环境,对员工实行非强制性的激励和约束。保险公司要发扬民主精神,保持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经常交流,管理层能够认真听取员工意见,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欲望,使员工体会到自己参与创造企业的价值,从而更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要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建立培训开发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培训不仅仅是为了使员工适应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帮助员工提升自我价值的一种渠道,是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开发、培训和使用他们的潜力;其次保险公司要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培养所需的保险事业人才。 (4)要积极营造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一个公司能否充满活力、奋发向上,关键在于它能否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才智。新形势下的人事工作应当建立激励、开发、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要扩大激励竞争的用人机制。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再次,要做好人才挽留工作,以公司自身的影响力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2.建立公司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竞争激励。竞争是激励的重要手段。竞争机制会使员工处于激发的状态之中,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和激励感,强化员工永不满足,促使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首先在用人制度上企业应在管理岗位和任职上实行聘任制和聘期制,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才资源。通过规范的契约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其次在选拔任用制度上推行竞聘上岗,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员工的岗位变换工作之中。重点在领导、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上推行竞聘上岗,一方面激活管理人员队伍,使在岗人员既有被淘汰的压力,更有提高素质、努力工作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奋发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走上领导、管理岗位提供了可能,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发现和掌握一批素质较高、潜力较大,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后备管理人员。 (2)考核激励。考核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考核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激发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是考核的关键。首先,要设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从工作实际出发,设置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程序,以工作实绩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方式上,实施分类量化考核,区别对象,实施不同的考核办法,以分类量化考核的方式考核业绩,以多方评价的方式考核综合素质。在时效上,尽量缩短考核周期, 实施动态考核,提高时效性。其次,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阶段要充分准备,精确操作,深入分析,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领导和管理人员岗位调整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最后,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将考核结果作为激励管理者的重要依据。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时要体现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发挥考核在管理人员甄别、选拔和调整中的作用,增强对管理者的激励力度。 (3)薪酬激励。保险公司应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认真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制度。确定合理薪酬是激励员工必不可少的手段,必须建立起一种把员工同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保险公司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大对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企业薪酬政策上的外部竞争力。在企业内对各个层级要实行差异化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岗位、贡献和绩效确定不同的薪酬待遇,员工薪金要与超额利润贡献、业绩增长、风险收益、市场满意度等考核指标挂钩,适当拉大收入差距。保险公司应努力探索附属于人才资源的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途径和手段,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另外保险公司还要完善企业年金的激励制度。企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效益,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计划一起构成了“一揽子薪酬”,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它所具有的长期激励和保障功效,是其他法定外福利措施所难以达到的。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我国疾病控制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优化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疾病控制;人力资源;现状;优化发展 摘要:目的 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疾控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 方法 比较当前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区别,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加速疾控队伍建设进程。 结果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较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突出标志,是疾控事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结论 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既有利于疾控事业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疾病控制;人力资源;现状;优化发展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公共卫生的主体,疾控人员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大力建设高素质的疾控人才队伍,提高疾控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是各级疾控机构改革发展明确而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目前疾控人才队伍的管理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的进程中也正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对疾控体系现有的人事管理进行思考的同时,提出了建立现代疾控人力资源管理的看法。 1 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现有的疾控机构人力需求和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承担疾病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及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7项主要职能。此外尚需建立相对应的管理、三产和门诊的有偿服务体系。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作业性的,主要包括考勤、人事档案管理、绩效考核等行政性和总务性的工作 [1~2] 。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培训等方面都以行政干部要求统一衡量,这些人事管理制度较多地强调“人治”。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压抑了人的创造性,在疾控机构内部还存在着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人员无忧患等意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已刻不容缓。当前疾控机构的迫切任务是要通过相关改革,成为法人实体,拥有用人自主权,让员工由“单位人”尽快转变为“社会人”,给予员工自主择业的权利,这样疾控机构才可以把对员工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HRM)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它的理念概括地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求进行有效的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提倡“人事管理”是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态度的全面转变。在人本理念指导下,管理者不用把员工作为管理对象,而是合作伙伴。相信每一个员工都能把工作做好,认为虽然分工不同,但大家都是为完成组织的整体目标,并体现出每一个人的价值而努力的。管理者的职责应该是去创造出一种管理境界和氛围,让员工愿意并且能够完成本职工作,为员工进一步发展确立明确的方向。当员工看重自身的感觉,认同管理者的理念和追求,在适当的环境时员工才会释放出空前的热情和潜力。疾控机构要结合总体发展战略和现实人力资源状况,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通过学习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素质,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疾控机构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疾控机构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员工切实地感受到个人发展离不开疾控,把疾控作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理想之地。 3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差异 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较多地强调“人治”,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较多地强调“法治”,而通过制度来稳定、巩固和保障人事管理的具体措施。两者管理的差异主要在于: 3.1 对“人”的假设不同,人事管理是基于“复杂人”的假设,假设人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需求,主张依据这些需求对人进行激励。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一种全新的“价值人”的假设,认为人人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求上进、求发展的欲望与追求。这种假设使组织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放在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满足他们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上。 3.2 对人的看法不同。人事管理强调的是以“事”为中心,只重“事”而忽视“人”。注重人对工作的适应性,认为人应该服从领导,服从组织分配,服从工作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核心,寻找人与工作相适应的契合,认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创造人与组织的价值共同体,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组织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3 管理的着力点不同,人事管理主要着眼于当前人员(岗位)的补充与上岗培训等,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谋求组织的长期发展,追求投入产出的最佳方式,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以激活员工为手段,创造出以十当百,以百当千的积数效绩。 3.4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思考。任何一种管理体制都是在不断变革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只有适用、适应,没有完美无缺。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合疾控体系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我们当前人事改革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疾控人力管理文化应该祟尚稳固、渐进、创新,与之相适应的职位、工作、人(即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强调的是渐变,是相对稳定的,而操作系统中的招聘系统则强调员工的稳定素质,一般从内部提升管理者。 其次,制订有预见性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组织发展的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调整人员分布状况,为组织对人员的考核录用、培训开发、晋升、调整工资等提供了可靠信息和依据,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规划、调整规划和工资规划等。 其三,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工作体系。本着效率最高原则,建立并调整人力资源工作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分析体系,确立每一项工作及其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它是岗位招聘工作的依据,也是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的标准;绩效评估体系,对照岗位分析体系中的具体要求和工作任务安排,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估,薪酬分配体系;组织设计体系,通过划分并确认部门职责,确认工作制约关系和协作关系,保证组织管理制度的贯彻、改进。 其四,形成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好”的机制,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员工的教育培训,帮助员工了解和适应单位组织和接受组织文化,形成并发展本组织的氛围,统一员工的价值信念,提高组织的内凝力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人员的甑选、调整和使用,根据组织的岗位需要,了解人员的素质结构,能力特长,职业适应性,为量力用人,视人才授权提供可靠依据,人员使用还注意双向开发,当员工能任职位不足时,扩大其职位外延,当员工能力有余时,增加其工作内涵;建立完善的人员激励机制,鼓励和关心员工的个人发展,尽量将员工需要导向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上来,这样既有利于促进组织的发展,又使员工有归属感,进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也就是说疾控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要实现疾控机构价值观与员工个人价值观的融合与渗透,使员工把个人追求与实现疾控机构目标统一起来。因此,疾控机构要让员工明确疾控机构的远景目标及价值观,并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技术、工具中充分体现,以规范员工行为。 综上所述,为应对未来随时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应对能力,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显示对疾控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优化发展,才能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为疾控机构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形势的加剧,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现,正逐渐成为组织完善、发展与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其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和研究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从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随后历经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无论理论还是研究成果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当前的研究中,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已经前所未有的丰富,如人力资源的依赖理论、成本理论、行为理论和战略理论等,其发展也迎来了新的良机。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分类 如果从分析层次维度方面考虑,人力资源的管理研究主要分为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两个方面。微观研究主要以功能导向为主,其研究对象集中于个体层次,注重研究个体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中所受到的影响。宏观研究的基础立足于组织层次,注重研究组织绩效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中所受到的影响。 如果从管理的实践数量方面考虑,人力资源的管理研究可以分为单一和复合两个层面,无论研究对象为组织或者个体,其都可以依据管理的实践数量进行进一步细化。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向 1、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战略性方向。在20世纪末期,人力资源的管理已经发展到战略性的阶段,人力资源的管理已经逐渐转化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而对于人力资源“战略性”的认识,不同的学者存在有不同的观点,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观点以查德威克与凯培利为代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本质为管理实践是系统和组织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另一种观点以delery和doty为代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本质为管理实践是系统和组织竞争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具体内容包括业绩培训、工作设计、内部职业晋升和利润分享等。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作用,其常见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如表2)。 2、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国际化方向。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管理的国际化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方向也逐渐由国内向国际化方向转变,并在近些年来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是研究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却存在集中和分散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坚持集中管理的模式,认为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关键在于将由美国开发且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理念向国际范围推广,而以瑞克斯与马丁内斯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学者则坚持分散管理的模式,主张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发展应该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管理方法。简而言之,人力资源的管理研究在区域性和国际性的发展方向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其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①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国际化方向关注更多的层面,注重不同的文化理念与社会的价值观之间相互的影响,强调不同文化相互转化过程中管理模式的适用性,以及由经济发展的差别、法律法规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差异等诸多因素所形成的不同学习方法。②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运作所存在的复杂性以及组织个体之间的地域性差异,是人力资源的管理研究在区域性方向发展与国际性方向发展中最主要的差别。 近些年来,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方向以如下四个领域最为集中:①组织个体的区域性差别及其发展规划的设计问题;②人力资源的国际化管理职能问题;③人力资源的国际化管理流程模式开发的问题;④组织个体在不同文化差异下的管理问题。 3、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评估。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完善,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但是具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标准却始终没有统一的模式。经过lam和wite等学者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祖制财务效益具有关联性,但是要想得到准确计算结果仍然非常困难。因此,在实践应用中,依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自行开发适用的管理绩效测评方法仍是组织主要采用的途径。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以如下两种为例: ①人力资源的声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可以以价值来衡量和判断人力资源的管理有效性。因此,组织可以通过管理对象反馈的意见判断个体的业绩有效性。据研究表明,服务对象对管理效果的认同感与组织的效益成正比。而部分专家学者将研究对象定位为精通或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人,以他们认为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为评估依据,判断组织实施管理措施与政策的实际效果。这些研究证明,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取得服务对象的认同和满意,还要在组织的经济效益上证明其有效性。但是很难找到直接的证据表明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对组织的效益有何种程度的影响,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②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必然会给组织带来一定的成本支出。因此,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可以通过比较人力资源所支出的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距进行,或者通过比较不同组织之间的成本支出进行。组织通过逐项核算和比较成本支出,可以监管和控制人力资源的管理绩效,但是由于标准数据的有效性存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确定,所以比较结果的意义和作用也大打折扣,只能作为组织的参考条件和标准。 三、结语 总之,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其理论和实践也要随时展而不断地更新。只有采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与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经过实践摸索的绩效检验,才能真正的实现组织的发展和个体的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全球化趋势发展愈发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以人才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加入wto之后,我国越来越多的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当中,融入到人才的国际流通当中。在国家人才的流通当中,我国虽然采取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但是整体上我国处于人才的“入超”地位。长此以往,将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人才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就非常关键了。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工商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认为人是具有企业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的资源。自此之后,人力资源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的进展,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成果。时至今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理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理论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普遍的理论,但是就人力资源的管理自身而言,学术界对定义和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 以彼得·德鲁克及其追随者为代表,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资源。他们认为与其他的企业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这些是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但是他们却决定了未来企业人事管理的发展方向。正如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所说“传统的人事管理正在成为过去, 一场新的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调的人事管理正在到来。”其追随者舒勒在《管理人力资源》中将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采用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社会和企业的利益。” 以海勒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管理,两者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其涵义并没有区别。罗宾斯和德斯勒也支持海勒曼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罗宾斯认为“人事管理就是研究组织的人力资源以及如何使他们能更有效地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在他们看来,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以斯托瑞为代表的英国管理主义学派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用来显示管理人合法性的一种不同方法,而不是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理念从管理的角度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定义,认为其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工具和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传入到我国。在其基础上,我国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管理哲学之上的人员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尽管不同的学者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上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其研究会随着实践的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展开研究。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上却有着共同的研究领域和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的研究上。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化研究,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化研究,就是指在研究的过程将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一种战略职能,将其企业的战略发展联系起来,着重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用战略性的眼光和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赵曙明教授对这一趋势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变化是把人力资源称为组织的战略贡献者,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逐步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过渡”。wright mcmahan (1992)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作出了这样的定义,认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活动的模式。 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的认识,结合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研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视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理论视角、基于行为观的视角、基于控制论模型视角、基于委托交易成本理论视角。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久发展及企业的长久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其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赵曙明教授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际化也同样使众多管理学者将研究方向从国内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转向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跨国公司之中,这一研究尤为重要。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和两个核心问题研究方向。三个方面主要指跨国文化管理、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和跨国企业母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似性研究;两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管理国际化的雇员和如何建立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其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三)人力资源管理效益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效益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检验依据,也为其改进提供了支撑。人力资源管理效益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杜绝片面、主观的问题。所以在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效益评估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同时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但是就其来源来说却又是历史悠久。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和知识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也必将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必将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的现状与路径 引言 公共部门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人、社会改革的领导者、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对公共部门自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影响到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以及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步伐。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内涵 爱立特·佛来德森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定义为:“职业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由于其拥有的独特专长、关注工作生活质量以及为社会带来的利益,而获得从事某种特定的工作,控制职业培训和职业进入确定与评价该职业工作方式的专有权力”。根据佛来德森的界定,人力资源职业化包含两层涵义: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理论,它不但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知识,而且还涉及心理学、法律学、社会学方面,凡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并具备符合实践需要的技能与管理经验。另一层涵义:社会化。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会带有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特色,不同组织的内部文化也有其各自的特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考虑社会制度、劳动关系、历史文化及企业文化等因素,形成符合国情、民情、融合先进管理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2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现状中的五大缺失 2.1 职业化观念缺失很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受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职业化意识淡薄,还没有把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当成一种职业,而仅仅是一份工作,没有对这个职业和自身发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开发,总是忙忙碌碌的从事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久而久之,工作中无创新、无激情,职业观念缺失,更没有职业生涯管理的意识。 2.2 系统性知识缺失人力资源管理职业需要从业者首先要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即必须拥有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包括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与变革、统计和调查及人力资源管理九大知识模块等。其次是服务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再次是不断自我学习、不断影响别人和帮助别人成长的能力。此外还需要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高效执行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 2.3 权威性认证缺失一般来讲,衡量职业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包涵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制定(胜任力)、职业资格认证、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从业者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其中,职业资格认证以其客观性、可比较性成为衡量从业者职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认证多数由国家行政机构开发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功利性太强,导致培训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培训师资的实际水平不足,教学内容和教材不能及时更新,影响了认证的信度和效度。 2.4 行业准入制度缺失就业准入制度是指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的劳动者, 须经培训并取得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目前,我国人力资源领域尚未实行行业准入制,即只有通过相关资格鉴定,具备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后方可从事相应岗位工作,这就造成我国人力资源从业者队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2.5 职业道德信用记录缺失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中,人力资源从业者的任何不良工作记录、受聘史、受聘业绩等都会有所记录,这对从业者在谋求职业生涯发展时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而我国尚缺乏一种机制,将不具备人力资源执业资格或有违职业道德的从业者清除出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 3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途径 3.1 树立职业化观念,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资格证书。在考核过程中不仅仅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更应加大实践操作的部分。为了维持专业知识水平,对获得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每年参加了一定时间量的人力资源相关活动,包括参加课程、座谈会、研讨会或其他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活动,并发证书,记录在案,以此证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水平和技能不断提高。 3.2 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协会虽然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单单是数量的增加还是不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不单单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领域,是一个由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不同学科展开探讨和研究的专业领域。与技术相比较,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和引进的广度与深度尤为不足。因此,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培训和教育的规模、水平亟待加强。应增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另外,一些专业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开设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基于胜任力的职业培训。 3.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除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外,更为关健的是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赢得了他人对自已的尊重,也为这项职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一个优秀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独特的职业形象: 3.3.1 政治坚定、原则性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区别与一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超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因为公共部门代表着国家政府形象,掌握着公共资源,服务着广大公众。所以在工作中,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坚定正确的政治原则放在工作首位。在重大的政治原则上,不能含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敢于讲政治、讲原则、讲真话,大胆、鲜明地陈述自己人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决不要“看脸色行事”,“跟风走”,“和稀泥”。 3.3.2 热心服务、默默奉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是组织的核心科室,是热心服务部门,服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主动、热情的帮助别人,意味着你要做一些非常细小繁琐的事,意味着你的回报可能不会很高,意味着得到赞赏的常常不是你。所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多想想自己就是一个服务人员,心情或许会好一些。 3.3.3 将心比心、宽容待人在工作中,当与其他部门打交道时,会出现不合拍的想法和行为,为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理解对方的处境和难处,比如,在遇到对职工补偿、赔偿之类的事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是他应该怎么做?与打交道的人是各式各样的人,有的人心直囗快,有的人斤斤计较,有的人爱沾小便宜,有的人爱打小报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多看别人的优点。所以,一个优秀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3.4 严以律己、公平公正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做的事情几乎都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所以在处理各类问题时要保持公平公正,如考核座谈时,能否客观的评价你并不喜欢的人;在职工间发生纠纷时,是否能客观地、不偏不倚的处理;制定规章制度时,是否兼顾组织整体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在人际关系的压力面前,能否坚持原则,从工作出发,为人正直、表里如一。对人一视同仁、处事公平公正。 3.3.5 谦虚谨慎、善于学习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中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分析和研究解决。因此一名优秀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必须怀着谦虚谨慎的心态去学习、思考、去探索、求新,做到学而不厌,常学常新。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看书、网络等学习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 3.4 注重自身职业生涯的开发与管理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常常感到每天在为别人做嫁衣,认为职业发展之路狭窄,什么时候能量体裁衣,为自己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宽阔职业生涯之路呢?其实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之路十分广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逐级晋升、转换到业务部门、咨询顾问,还可成为招聘专家、职业生涯规划教练、职业培训师等新兴的并且前景广阔的职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还是很初步的。因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无论从管理机制上,还是从管理文化上还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都迫切需要全面的、系统的拓展与创新。目前公共部门本身正处于一个不断整合与提升的进化过程之中,从事人力资源职业的管理者应把握好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充分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结合公共部门实际,为公共部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积极发挥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四川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川由于地处我国西部,受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和观念限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中发展缓慢,这会成为制约四川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导致人才流失,制约企业经济长远发展。本文针对四川中小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做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四川中小企业 现状分析 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多万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创造了近60%的经济总量和近50%的财政税收,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企业将向国际化迈进,竞争亦会日趋激烈,而西部四川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除了地域限制、规模限制,还要受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制约。 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日趋体现。人力应该被视作资源并被提供适当的技能、有意义的工作和合理的薪酬。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组织过度依赖机器和技术而不注重适当的人员管理,其生产性和灵活性将不会得到改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并不丰富的中小企业中就更为重要。 1 四川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四川省人口众多,据统计总人口87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其经济总量位居西部第一,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2506.3亿元。其中,中小工业企业数就达11859个,从业人数216.5万人,实现增加值4524.35亿元,占全省gdp的36.2%。由于地处我国西部,本身的地域限制和观念限制,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中发展缓慢。 1.1 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缺乏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虽然许多中小企业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和事务管理的两个内容,而西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但包括了行政管理和事务管理的内容,还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抽样调查四川的中小企业中发现,在中小企业中搞人力资源的人员大多不是学人力资源的专业的,而大多是后来进了企业才慢慢接触这方面工作,而且在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时大多是靠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很少有专业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反映了四川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理论的缺乏。 1.2 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不够 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都是迫于现实业务的要求,而不是站在长远的企业发展的高度来做人才储备,因为他们还没对人力资源的长远发展有正确的认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人员积压和人才匮乏在中小企业中经常出现,许多工作难以持续有效的展开。 在对四川中小企业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仍界定不清,工作内容比较冗杂。集中表现在就机构设置而言,目前大多数四川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由人事部,行政部,后勤部,或经理等人员兼任,只有少数中小企业已经将“人事部”,“行政部”,改为了“人力资源部”,但在职能上并没改变其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就人员配备而言,目前四川中小企业中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很少,即使有大多也停留在凭经验处理,人力资源做的工作也大多停留在员工招聘,培训,档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事务性的管理上,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的人事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定人事制度,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等工作并未真正实施。而在我们做调查中,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这样一些看法:“人力资源规划做了也没多大意义,计划没有变化快,到头来能兑现的不过20%——30%”,“人力资源规划很简单,不就是些招聘,培训,薪酬之类的内容,再加些我们的经验”,“什么都是老总定战略,不用我搞规划” 。如此对人力资源的看法,都是因为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不够,没真正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企业进入稳定成长期以后,人力资源的作用正在日益重要。而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淡漠化认识,使其人才流失严重,正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1.3 人力资源机制不合理 (1)培训机制不合理。现在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想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从而省掉岗前培训。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川地区中小企业大多没有正式的岗前培训而是通过实际工作培训或在工作中慢慢熟悉。虽然可以节省掉一部分培训成本,但是培训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其培训机制得当能使员工提高对工作的认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对人才的培养,不但是对本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2)激励机制不合理。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把人力仅仅视做一种资源,使员工积极性受到抑制。面对不断成长、进步及其需求不断增加的员工,四川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现在企业员工激励考核机制。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员工进入企业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多的还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传统的激励方式是一种物质的简单的激励,现代的激励方式是一种精神的长远的激励。 在我们调查中了解到,这些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仍是采用年终奖、销售提成、发放奖品等传统的手段,而现代的激励方式如股份奖励,教育培训等很少。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教授研究表明,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下,员工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但在良好的绩效评估和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员可以发挥出潜能的80%——90%。这样在传统的只有物质激励,激励机制不完备的条件下,员工的潜能不能完全被发挥出来,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吸引及留住人才。 2 四川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四川中小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储备与重视,离不开对人才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离不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管理,下面将从几点具体的方面谈谈发展四川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2.1 就个体来看 2.1.1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 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其实现的条件在于企业中每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影响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职业爱好与身体特质,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就是影响和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两大因素。现在四川中小企业正在高速转型发展,而企业只是一味的让员工朝着企业实现利益这个目标干事,忽略了员工本身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就会使员工产生一种盲目的工作态度。所以企业应当积极地协助员工,与其共同发现他们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不能简单地运用激励理论,一味地对员工进行物质、精神上的激励,因为在众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特质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调查中,四川某个酒店,为了使员工更好地工作,给每个员工都设计了职业发展方向。其中:员工的方向是领班,领班的方向是主管,主管的方向是部门经理等等。企业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做法,应该扩展开来,员工一入职,直接领导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其岗位就是该员工在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和员工是以心理契约为主要联系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不仅关注员工的贡献,也要关心员工的发展,作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员工有归属感,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1.2 对员工进行个性差异与管理 员工的行为总是人和环境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外部环境中的事件强烈地影响某一特定时刻人们的行为。为了充分了解员工的行为,企业需要知道他的很多情况——过去的经历、态度、个性、价值观等,同时也要了解他行动所处的环境或背景的大量信息,以便为组织管理和职务分析时提供更充分的信息,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比如我国新引进了一种“新卡特尔16pf”测试方法,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教授用了20多年时间研发的,国际上已经流行了50年,并得到管理业内普遍认可的一种测试方法。通过测定对人的个性有着主导影响的16种因素,来综合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通过这个测试,可以发现每位员工的个性特点,将他们进行合理组合,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可以协调员工间的人际关系,达到易于管理的目的。另外,根据测评的结果,还可以了解新录用员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甄别出存在潜在心理问题的员工,起到预警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用人的风险和成本。 2.2 就组织来看 美国管理学家、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c. i.barnard,1886-1961)认为“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人自觉协作的活动或力量所组成的系统”。 2.2.1 建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让员工参与企业效益管理 四川中小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应该树立人力资本的观念,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企业中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员工分红入股,让技术创新者分红入股,让管理者以管理股的形式入股,这样,员工同管理者就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员工就愿意更努力的工作。企业还要注重把企业的目标同员工的价值观相结合,如建立合理的、有一定难度且被员工认同的目标;有效的、公正的绩效评估系统;设计薪酬支付制度以及奖励期望的绩效;设计工作让员工通过工作满足自己的需要;组织个性化,反映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形成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 2.2.2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强调人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感情的,人性理论的发展则证明人是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复杂混合体,因而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其人生价值,就必须健全激励机制。要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实践中要遵循权变原则,采用哪一种激励方式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中小企业的员工激励可利用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事业激励、责任激励、晋升激励等,通过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心理需求、归属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强调人才作为整个公司的价值创造者的作用。 2.2.3 加强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魅力 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管理者是成功企业发展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高绩效团队工作目标的制定、任务的组织实施、对团队现状的把握、成员间的沟通和协调、团队目标的实现等,都是在管理者的领导下进行的。而管理者的领导意识、思维模式、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冒险精神等等,都是领导素质的具体内容,它们直接影响着团队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决定着团队绩效的高低。因而,要构建高绩效团队,首先必须提高领导素质,领导素质是构建高绩效团队的决定因素。 2.2.4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实施 由于四川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源机制不完善等现状,造成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制约。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选择人力资源外包,而这已经成为了管理的一种趋势。即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者组织进行管理。以此能降低人力成本,节约时间,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低层次、重复性的工作解脱出来,而专注比较重要的企业战略性工作;能获得专业性的指导;也有助于中小企业留住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是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能够进行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磨合开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环。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紧密联系,具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复制的。企业一方面要吸收发达国家上百年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方法,学习及科学理性管理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东方文化,创建适合我国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由此,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一、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将其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要让人力资源管理获得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但是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不难看出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几个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无论自身体制的转轨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都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性、作用、影响力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人力资源本质认识不足,尚未树立“人力资本”意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处于较为落后的粗放状态。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少 多数企业管理者单纯把人才看作是成本和劳力,而非资源和智力,对人才只使用不培训,缺乏开发人才、培训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观念,使得企业的人才开发能力只停留在现有水平上,不能挖掘人才的潜能,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开发人力资源潜能的方法过时 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潜能的方法陈旧,手段单一,效益低下。 综上可知,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审视人才流失的隐患,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在当前国际化的经济形势中,我国企业应对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整,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本质。秉承这个理念,我国企业已经将劳动关系法整合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我国企业 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劳动合同法的各项规定,不断改善用工环境,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二)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部门负有招募雇用、培训发展、薪酬福利、员工关系、人事记录、健康安全、战略规划等职能,而且各个职能要相互关联,统一协调。在管理方式上,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每个管理者都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参与者,人的管理应分散到企业中每个管理者甚至是每一个职工身上。每个领导者都要掌握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要懂得了解职工的需要、需求及其心理变化,从而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 (三)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人力资源流动的结果是使人们走出封闭的环境,找到能较原先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而不是将人力资源僵化,以使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从而挖掘人的潜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我们应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企业应制定宽松的有利于人力资源流动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提倡以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尽可能改善和缓解人力资源在分布结构上的不合理以及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使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的企业应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充分重视知识技术等人力资本在分配中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分配方式,对高级管理人员可采用经营者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方式,销售人员可采用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挂钩的方式;科技人员可采用新产品开发的项目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挂钩的方式;一线生产人员可采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方式;鼓励员工参股、持股,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企业要引入竞争机制,要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公平参与竞争。要明确用人标准,细化选人用人条件。公开选人用人的决定过程,杜绝暗箱操作,从而避免和消除人们的怀疑,并可以提高被任用人员的公信力。建立定期评估和用人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要改变用人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减少用人上的失误。同时,吸引优秀人才时,高工资等物质报酬固然行之有效,但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必须依靠组织文化来支撑。因此,建立与完善组织与企业文化非常重要。 (六)建立一体化培训机制 全员性、终身性、多样性、计划性是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企业要使培训切实有效,必须真正建立起培训、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将培训视为企业的义务和职工的权力,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制度上增强职工对培训的认同感,激励职工自觉参加培训,使其积极、主动地提高技能水平,从而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七)完善科学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更加有效和充分的工作绩效的科学考评。在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面,探索建立科学的具有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的量化考核体系、评价方式和方法,把员工的绩效考评与奖惩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依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决定员工的岗位、薪酬、晋升和培训,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浅析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从无到有,经过了起步、过热、调整、回升,现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之一,对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促使中国房地产行业自出现以来基本上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未来几年房地产行业仍将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人才问题普遍成为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 1 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愿景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投资于人力,实现人力资本的升值,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价值。 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适当的组织文化氛围、保留组织所需的人才、明确员工培训的指导方向和内容、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维护并提高士气、培养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献身精神。具体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认清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提高房地产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了积极的态势。诸多房地产企业在人员招聘、战略规划、工作分析、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培训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制约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很多深层次问题。 1.1 从业人员知识层次和专业素质整体较差 现阶段房地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许多房地产企业并不具备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相关员工队伍,从业人员主要由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构成。员工的知识层次和专业素质总体偏低,缺少高层次的项目策划、融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即便是战略多元型房地产企业,大部分员工并不是出身于房地产相关专业,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即使是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领军队伍——深圳万科集团,其从业人员出身于房地产专业的仅占员工总数的30%左右。在工作中,从业者普遍存在业务素质不高,缺少政策和理论学习,有一定的盲目性,人与人之间存在戒备心理,缺少民主气氛和凝聚力,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1.2 人才测评技术和绩效考评应用不到位 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房地产企业中,人才测评常常有四种比较实际的用途:招聘时用人才测评技术评价应聘者对于未来岗位合适程度;晋升时用评价技术来预测候选人在目标职位上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员工培训之前用人才测评技术了解培训对象的发展和培训需求;规划人力资源时用人才测评评价和诊断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人才测评所关心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比如思维能力、责任心、灵活性、全局观等比较稳定的特性。绩效考核也关心诸如责任心方面的东西,但它强调人才在一定时间段里有关责任心方面的实际行为表现。虽然人才测评可以用来客观评价人才的能力和动力以及个性,但是,人才测评和绩效考核所关注的点是非常不同的。绩效考核指的是一种行为方面的表现,能够从外在的言行或者数据指标来观察表现。因此,不能将人才测评简单地替代绩效考核,应采取人才测评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房地产企业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激励企业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3 缺乏有效适宜的利益驱动机制,员工流失各有不同 利益动力机制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核心问题之一,利益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薪酬模式,二是绩效激励体系的设定。 战略专业型房地产公司的利益动力机制比较完善,员工满意度较好。这类公司的一般员工以及专业员工的薪酬水平较高,流动率很低,而小部分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对个人工作以及生活稳定性的考虑。中层管理人员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加之他们丰富的专业水平和经验令一些小型的房地产公司青睐,此类中层人员流动性较高。 专业项目型房地产公司的员工满意度相对较低,流动性大。虽然薪酬制度灵活,能够很好地激励员工,但是他们忽略了员工在追求货币收入的同时对于个人发展空间稳定性的追求。这类公司的利益动力机制没有长期性,结构性也不好,因此员工一般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逐渐向大型房地产公司过渡。 1.4 缺乏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竞争力。品牌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房地产市场由于同质化严重,竞争主要表现在品牌优势和附加值上,因此,优秀的房地产企业文化已成为房地产项目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贯穿房地产实践的全过程。但我国一些房地产企业的人事部门未把企业文化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功能都没有被挖掘出来,没有被作为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科学规律加以总结和应用,职工的责任感成了一句空话。职工个人的价值趋向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必然使房地产企业的奋斗目标经营理念难以达成全员共识,企业精神缺乏鲜明特色,凝聚力明显不足。 2 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和建议 2.1 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留住人才 目前,房地产从业人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他们正处于一个强烈需要自我发展与提升的阶段。房地产行业是以薪资高而著称,可是优厚的薪水、福利可能在一段时间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但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个人的发展与自我提升的要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要依据组织的战略,在与员工全面沟通的基础上,为员工设计富有弹性的职业生涯,尽力为员工创造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空间,包括升迁、培训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其未来的发展空间、自己在企业实现战略的过程中的责任与重要性,不断发挥员工的知识以及技能,使员工切实地成为企业的长期合作者,谋求共同发展。 2.2 建立动态、公平的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 房地产行业要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与运营特点,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动态的绩效管理体系与薪酬体系,增强体系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考虑绩效考核的机会成本,要避免为了考核的全面而增加考核的难度或者增加考核的投入,使考核缺乏可操作性。第二,考核方式不必完全一致,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第三,避免完全量化状况的出现。第四,绩效考核要服从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绩效考核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战略要求进行不断地调整。 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准确地识别和明确客体,并在此基础上注意薪酬设计的多样化。面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复杂工作环节,管理者必须仔细推敲企业某些业务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房地产企业营销过程中策划与销售之间的关系。成功的项目策划会使销售工作仅限于形式,销售工作量大幅度减少,资金回笼速度加快。反之,不具有顾客导向的项目策划则会使销售工作困难重重,销售人员必须在销售过程中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项目进行二次策划、重整。策划与销售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房地产企业会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是动态变化的,这与其他性质的企业策划决定销售之静态关系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只根据销售结果这一表面现象轻易下结论,而必须分清和识别其结果是策划人员的成绩呢,还是销售人员的功劳大。根据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在其业务中具有这种动态关系的还有销售进度和施工工期之间互为条件的关系,物业管理对销售的促进关系等。另外,房地产企业各经营业务性质相异、经营复杂的特点也要求其薪酬设计的多样化。如,为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管理者应在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环节根据员工的劳动量来分配薪酬,在房地产集团公司可以根据出资额或所占股份进行利益分配,对销售人员可以按其销售业绩发放薪酬,对策划类人员可以根据其策划方案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薪酬的分配,对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其对公司的贡献进行薪酬的分配,必要时还可以附以期权激励,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 2.3 企业文化是房地产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房地产行业应该真正的从本企业的实际入手,要对公司发展历程进行提炼,培育适合自身运营特点的企业文化。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建立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员工归属感,这需要领导者与员工充分沟通,共同寻找企业的价值观,有效帮助员工产生对企业的战略以及企业的领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努力培养员工的成就感,当然忠诚度是建立在员工自身价值观的基础上的,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可以影响并引导员工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向着为组织发展战略服务的价值观方向靠拢。另外,这种在企业文化氛围下的沟通,还可以很好地促进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的完善,形成更适合员工的领导方式。 2.4 吸纳人才 吸纳人才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将是新市场形势下房地产业竞争的焦点之一。就我国目前房地产企业的情况来看,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在企业内部应用人才测评技术选拔和挖掘本企业员工中具有培养潜力的人才,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二是吸纳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本,外部的人力资本的吸纳方式,应灵活掌握,如针对高端人才可以实行长期激励措施,分享企业业绩增长的增值价值。三是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不要让人才顶着“天花板”工作,要给人才一个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舞台。 3 结 论 在我国,房地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房地产企业缺乏充分开发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激励人才的观念。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必须要未雨绸缪,随时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方法,为企业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房地产企业要生存、搞活和发展,首先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兴旺发达、基业常青。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概述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变得愈加激烈,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成为目前企业关注的焦点。下面文章就对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做出深入分析。 1.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滞留在人事管理层面,日常的工作就是员工招聘、组织培训、日常绩效考核,和工资的增长审批发放等简单事宜,对员工采取的是命令式和制度化的管理,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的管理的角度出发,只注重对员工的控制。目前的人资管理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用人机制死板,许多优秀人才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没有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缺乏系统的目标和制约制度,对于员工绩效,没有系统的考评制度,考评标准也是模糊不清,即使设定标准,在工作执行时也不能落实到位,制定的标准与相背离,导致可做操作性极差。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很多企业制定的奖励同惩罚机制不均衡,重惩罚轻奖励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非但没有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目前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还缺乏系统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激励方式。 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领域 2.1国际型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向也由国内转向国外,使人力资源同国际接轨,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共享。随着学者对国际人力资源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现,集中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两种模式间产生分歧。赞成集中式管理的研究学者,力争把在美国成功开发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推广应用的全球范围。赞成分散式管理的研究学者则表示人力资源管理要针对地域文化的不同,进行不同管理方法的开发。国际研究人士指出,不同的国内环境要求不同的管理模式,国际同国内的管理模式总是存有差异,其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进行跨国管理时,雇佣外籍员工运作的复杂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是否适应。 2.2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在上世纪末期,有很多学者站在企业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技术、资金成本这种可获得的资源,再不能以不可取代或模仿的方式,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人力资源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因其不同的特征和微妙之处,使得无法模仿,因此,人力资源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这一研究促进了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战略管理,整合和适应是它的特征。所谓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从战略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但不同文献对于战略有不同的观点。舒勒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强调的是不同的竞争战略要采取不同政策组合;伦格尼克霍尔则主要强调企业战略同管理间的作用依存关系;德利瑞则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部分内容具有战略性,内容分别是:正规的培训系统、利润共享、内部的职业机会、结果导向的评估、员工参与、雇佣保证及工作描述。不同的战略观念致使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观点,因此研究人员要更加关注对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2.3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 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方法通常具有规范性,以统计分析和实际调查为依据,其理论包含着管理的实践、目标及结果。以中国研究学家林泽严和外国研究学家的阿瑟论证的管理模式为规范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典型范例。 林泽严针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提出我国企业现存的两种典型的管理模式:一种是家族企业以自我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团队式从人的角度出发的理性管理模式。第一种管理模式,强调的是集权式的控制,把员工当成公司附属品,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最终导致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无章,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第二种管理模式主要体现的是民主化,把管理权授权于团队中受员工认可的人,主要强调的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良好的激励制度,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是企业能够长久生存并前景光明。 阿瑟的控制和承诺的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分权化制定决策、技术工作者的比率、公平程序、管理员及管理者的数目、工资、奖金、常规培训、赞助公益活动的数目为研究的变量,对美国的几十家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最终得到控制模式和承诺模式两种管理模式。他认为众多的管理模式里面,实践中只有控制模式和承诺模式两种管理模式,其中控制模式所强调的是降低直接劳动成本,迫使员工遵守既定的规章及流程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承诺模式主要强调企业同员工两者目标的相互联系,促使员工产生理想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3. 人力资源管理三种管理理论同企业绩效的关系 国际型、战略型、规范型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全部都提到企业的绩效问题,就企业的绩效问题和人资管理两者间的关系而言,国际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要根据企业的差异性区别对待;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强调要把企业的战略同人力资源管理的适配度作为条件;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的是特定的实践同管理政策的相互组合,企业的绩效受特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实践的相互配合的效应影响。全面的分析以上这些观点,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更适合企业的人力管理理论,正确的把握企业绩效和人力资源管理间的相互关系。 结束语: 现代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已不是过去物质资源和资金实力的竞争,人才才是目前最为核心的竞争力,科学合理的把人力资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效益评估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人力资源已是企业要想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稀缺资源,这种理论概念已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并且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倡导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态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显得意义非凡,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人力资管理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具有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将向着人性化、战略化的方向发展,使企业的管理更具弹性,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更具适应性,激励成分越来越多,限制成分越来越少,企业将集中力量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激励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使其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提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石油销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石油销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规划设计不全面或规划缺失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基础要求,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对人员总量、人员结构、知识层次、技能技术、岗位设置等方面发展需求的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性、前瞻性意义。结合岗位需求,制定详尽的短、中、远景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可以挖掘、培养、储备企业发展所需的各层次人才队伍。就实际工作而言,石油销售企业中下游地区公司,没有制定出详尽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设计或设计不全面,造成人才挖掘、培养、使用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培养、选拔、储备企业发展所需的综合性、高素质、多层级、多面手人才,提供不同岗位职责需求的人才队伍的配备与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人员招聘,员工职业晋升,企业岗位设定与薪酬分发等方面,虽然制订了一些制度约束或计划措施,但实际运行中,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制度执行中有所变通,造成制度执行不力或不够彻底,从而弱化了管理效能的进一步发挥,使有规可循,有距可遵的管理制度成为一种条文摆设。 (三)人力资源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方式单一 中石油销售企业作为一个行业整体,内部缺少一套成熟、完整、定型、量化的考核体系。各销售企业,各自为阵,建立颁布自己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不尽相同。目前人力资源考核中,考核侧重于销售完成业绩,对干部队伍"德、能、勤、廉"方面的考核不健全或不完善。没有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各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 (四)人力资源薪酬分配地区不均衡,岗位差距大 薪酬关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吸引企业人员奋发拼搏,积极履职的决定性因素。薪酬分配应该遵循"多劳多得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虽然石油销售企业统一沿用岗位工资制,附以绩效工资、吨油工资补充制。但实际运作中,同属于石油销售企业的不同地区公司之间,不同地区公司同一岗位之间,同一地区公司不同岗位之间,薪酬分配差距较大,加之石油销售企业员工用工性质众多,不同用工性质有着不同的工资薪酬标准,尚未实现同工同酬,薪酬分配有失公平。 (五)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偏重精英培训,培训面狭窄,缺乏精英拓展延伸的再培训再教育 培训是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虽然石油销售企业按照行业发展需求,各部门归口,每年开展一定频次的培训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培训主要针对和集中在少数管理人员精英身上。比如安全、加管、业务、运维、便利店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集中和停留在行业主管哪里,最低到加油站管理人员。培训人数、培训规模、培训层级相对有限,限制了培训效果的进一步拓展。 2石油销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近、中、长期发展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要服从服务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年度人力资源规划和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构建起企业整体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石油销售企业年度人力资源规划要根据企业年度经营任务、岗位需求、技术工种、人员素质为依据,科学决策,制定出详尽具体的年度人力资源规划。这一规划要囊括:岗位设置计划、人员需求计划、人员招聘计划、培训计划、薪酬方案、考核方案等内容。同时,企业要按照自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编制出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方案,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市场变化,要不断做出适当修正。 (二)同步净化政治生态环境,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作为国企,石油销售企业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步参与到净化国内政治生态环境的要求和行动中来,积极反观企业自身,不遮不掩,查找企业中存在的各种丑陋现象。积极执行"明规则",在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上狠下功夫,防范和杜绝人为化,把"明规则"和"明制度"摆在桌面,摆在眼前,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严肃管理、严格执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效能,为企业发展培养人、选好人、用好人。 (三)健全人力资源考核体系 丰富完善考核内容,探索创新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推进企业持续发展。人力资源考核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考核的主体是人,因此要紧紧围绕企业从业人员中不同工种,不同角色的人员进行考核。主要是针对领导干部、各级管理人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考核体系。考核内容从过去的重销售重安全拓展到"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考核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实行末位回炉加工,待岗再培训再教育,再培训结束后重新上岗。所有考核要从被考核对象的切身利益出发,与工资薪酬和相关待遇挂钩,从而激发和调动被考核对象的主管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淋漓精致地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真正把那些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相应的岗位上,实现岗位与人才的绝佳配对。 (四)改进薪酬分配方式,拓展薪酬补充渠道 兼顾公平,倾斜一线。在现行岗位工资加绩效工资、吨油工资的基础上,增添学历工资、技术职称工资、专业技能工资、岗位标兵奖励工资、安全生产奖励工资等多种薪资成分,激励企业干部员工自觉深入学习,投身岗位练兵、提升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实现与企业的同步发展。适度调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岗位之间,数百数十倍工资差距过大问题,兼顾公平,让企业发展利益惠及全体员工。打破身份界限,不同性质的用工之间实行同工同酬。严格遵循"多劳多得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适度合理差距,薪酬分配照顾一线弱势群体,多向一线员工队伍倾斜。 (五)开展精英延伸培训 加大对执行层面和一线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初次培训活动结束以后,参与培训的精英管理人员,不仅要自己掌握培训内容,还要把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向自己所在的部门人员和加油站一线人员,进行深度延伸培训,注重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努力追求一岗多能,一专多红的多面手员工能力建设,扎实不同岗位人员的基本功基础,实现人才强企、人才兴企的培训目标。 作者:马桂莲 单位:青海省石油销售公司新兴贸易分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解释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员管理模式,它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管理哲学的基础之上,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地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以使组织的绩效和个人的满意度达到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将员工作为一种具有潜能的资源进行激励与发展。此外,还重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整个运营活动的支持和配合。1986年Mahoney和Desktop把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分为两个研究分支:宏观和微观。从这个时期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宏观和微观上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这两方面的研究上一直处于互不交融的状态,同时,忽视了不同管理实践之间的匹配与整合。宏观人力资源理研究是在组织层次上进行的,关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功能导向型的,在个体层次上进行,主要研究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个体的影响。20世纪的后十年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变化在于把人力资源称为组织的战略贡献者,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逐步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过渡,学者把人力资源“战略”的本质视为是一种“关系”和一种“适应性”。查得维克和凯培利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定义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政策与组织输出之间的关系”。然而,Delery和Doty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内部职业机会、正规培训体系、业绩测评、利润分享、就业安全、员工意见投诉机制和工作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有三种: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描述型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这三种管理理论都涉及企业绩效,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同。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适配状况为条件;描述型人力资源管理相信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与实践对任何企业都适用;规范型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的组合。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演变。西方管理理论发展趋势是以“能力人”为假设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将起主导作用,包含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非常繁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也是多种多样。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经济发展,并提高生产效率,达到组织绩效。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管理也促进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同企业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一)按人的特点设定相应的岗位人力资源 促使企业进行自我改造,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本经营,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发挥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针对部分人员终身配置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人员数量的配置,一种是其配置是否合适。配置人员数量过多过少都会造成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工作效率地下,要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根据预测的岗位数量进行配置,以竞争上岗的方式实现配置;机构设置还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企业结合自身的状态,对企业的机构进行科学设置。 (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 激励机制和激励方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任务。将物质激励和人性激励完美结合起来,达到明显的激励效果。根据任职岗位的薪级、个人条件及业绩情况确定员工的薪金,并有制度可依,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大数据”趋势的发展给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行业提供了有力辅助工具,但大数据应用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企业管理者要有良好的管理习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自我提升或借助外部咨询机构的协助,筹划好自己的数据库。具有创新方向的薪酬管理云平台可以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薪酬设计,根据市场薪酬数据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使员工感到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达到激励的目的和效果。 (三)强化客户服务心态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一个“专业的服务公司”,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规则。把人力资源组成一个团队,以客户需求设计服务的项目为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的功能是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要完善好各种绩效的咨询工作。人力资源部门要改变过去只重视行政方面的工作状况,要主动参加组织运作,为企业增加更多的附加值。 三、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缺陷 (一)从学术研究成果上分析 理论界探讨的重点在于,怎样把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国有企业的重要任务是人事制度改革、观念创新和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但理论阐述较多,实践性、操作性的较少。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方面的实践性学术文章较少。人力资源是实践操作性质非常强的,易产生理论跟不上实践需要的现象的这样的空白点。另外,仍然存在国外的理论没有和中国的管理实践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的问题。 (二)从各种企业的研究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管理规划的缺失。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着眼于提高经济效益,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然后是人才流动的频繁,人才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福利、薪酬、培训。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偏少,在人才的招聘与员工的培训上较少,难以吸引高技术高水平的人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管理者未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市场竞争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并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另外,国有企业中人浮于事,员工缺乏斗志,对国有企业的前景失去信心,难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员工跳槽,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一些国有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用人制度和裙带关系来选拔人才,使真正的人才被排挤在企业门外,用人制度不科学,难以实现真正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管理规划的缺失、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较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四、人力资源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随着科学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各门学科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依然是一个新兴而又永恒的话题,其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结合以真正实现“好人”的价值着眼,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新进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加速社会的进步,造就富裕社会。 (一)绩效管理成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最关注的部分 对外商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绩效不仅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程度有关,而且同企业使用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积极的联系。可见,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热点话题仍然是绩效管理。 (二)以心理学和经济学视角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管理是一门边缘性学术领域,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应用最为普遍。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心理动机,利用薪酬、福利、培训机遇制定激励机制,满足人的需要,减少人才的流失,使企业得到真正发展。经济学则侧重于进行制度设计,制度科学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劳动定额、工作时间科学化和合理化,已达到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 (三)“大数据”使人人力资源管理 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2014年6月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3)》指出,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SaaS(软件即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将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大数据应用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一个毫无信息化基础的企业需要在应用大数据方面起步,应从日常的管理中注意数据积累和整理,有良好的数据分析的管理习惯为基础,然后自我提升或借助外部咨询机构的协助,筹划好后,建设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如薪酬管理云平台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创新。数据可由自己收集,也可向市场购买数据分析软件和服务。 (四)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各个分支之间互相融合、互相借鉴 在过去的紧20年里,宏观和微观研究上处于隔离状态,在分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克服这些隔离状态,在长远上,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宏观和微观的研究可以相互借鉴。以往的宏观研究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细节,若借鉴微观研究的严谨方法体系和技巧,可以补这方面的不足。微观上可以借鉴宏观研究把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一个目标系统,而不是单个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理解。区分人力资源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避免带有良好主观愿望的人力资源政策却会导致实际执行走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问题。如何建立员工与组织的战略联盟,如何分解组织战略使员工认识到组织的目标,都是研究者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五)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部门已逐渐成为能够创造价值并维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性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企业战略计划密切联系。对于人力资源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长期准备、开发以及谋划。另外,人力资源的变化要保证企业在新的经营环境下保持并维持竞争优势,必须与企业重组的其他领域相匹配、协同作用。 (六)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重心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知识型员工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占大多数,在某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业。因此,企业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的开发与管理必须有别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企业所需的知识型员工,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 作者:徐瑞华 单位:郑州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探索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薪酬分配缺乏竞争激励作用 绝大部分医院仍然在采用国家规定的等级工资体系,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各类津补贴等构成,其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各级别之间差别很小,没有根据各类人员的岗位做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书、做薪酬调查、薪酬激励等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难免造成“大锅饭”的局面,起不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2.选人用人机制不够合理 在目前形势下,有的医院仍采取行政分配机制引进人才,年度制定用人计划,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考试,然后再交由医院进行专业考试等,医院从一开始就没有深入了解认识人才,在一些急需人才的使用上没有自主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根本没有职权,不能迅速及时地为医院补充人才队伍。 二、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1.规范用人机制 建立规范的人员进入程序,加强对新进人员质量控制。医院首先要取得用人的自主权,在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范围内合理地招录人才,丰富选人用人形式。不论内部选拔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在内部选拔时,不仅要看到人才已有的成绩,更要看到他的基本素质、工作经验和培养价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要拓宽用人渠道,敢于打破医院、地区界限,增加公开透明度。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医院创造更多价值。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对医院职工劳动情况的直接反馈。根据医药卫生行业的特点,把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特点一并纳入考核体系。在实施考核中以业务考核,包括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专业技能、继续教育、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等;评价考核,包括上级及有关部门的考核评价,社会评价包括患者、媒体以及社会其他部门的评价;特殊考核等依照岗位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同时在实施考核中做到公正操作,对事不对人,并能将考核结果面向所有的被考核者公开,并及时做好反馈沟通工作。通过绩效考核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薪酬是进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实际的薪酬分配中,要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结合医院专业技术人才自身因素、风险性高等特点,向优秀人才和临床一线岗位倾斜,自主灵活、形式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在稳定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同时,加大奖励性绩效的发放比例,充分体现向高风险、高技术岗位倾斜,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向临床一线倾斜。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4.培育系统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渗透并影响医院管理、经营和人际关系等各个层面,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障。在医院快速发展的今天,部分员工存在思想理念、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等医院文化因子不同程度的滞后,有些甚至已阻碍了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自身发展的当务之急。在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打造共同价值观,增强全院职工的凝聚力,逐步形成既具有时代特点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的管理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在竞争不断激烈的新形势下,医院要强化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施可持续的人才战略。只有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医院才能始终保持活力,在竞争中站稳脚步。 作者:桂振徽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生物专业论文:关于“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课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是推进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四川大学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课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对团队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团队的激励与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生命科学;教学团队;建设 一、前言 1993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成立。基地的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这个目标,根据基地课程的设置情况,由相关教师组成了专业课教学团队。该团队共有教师28人,包括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大学教学名师等,同时该团队还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7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团队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5%以上,有70%左右的教师具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背景,显示了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目前,团队共承担了14门本科生课程,其中核心基础课7门: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这7门课程均为省级精品课程,其中植物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围绕核心课程还开设了系统分类学、动植物生理学、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及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系列课程,形成了以核心课程建设促进系列课程建设的良好建设模式。“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课教学团队以“国家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围绕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以植物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教师梯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改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建设思路。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该教学团队已成为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2008年,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专项经费资助,为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对该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的诸要素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二、团队建设过程中的举措 1.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而本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课教学团队的带头人陈放教授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植物生物学”的主持人,主要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等研究工作。陈放教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科研的地位,以科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堂上提倡新型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陈放教授成功探索出一条“厚基础、重创新”的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路,并因此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在团队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像陈放教授这一类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团队制订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培养、进修规划,着眼于更新和拓展中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例如,提倡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在职攻读学位的教师给予工作量的适当减免;实施教师研修计划,选派拔尖人才、骨干课教师到国内外着名高校、研究机构进行短期和中长期研修,扩大国内国际交流规模。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构建了教师学位教育、学科知识技能培训和高层次研修“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顺应新时期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需要,团队对成员组成进行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做到人才培养与引进有机的结合。从学科发展需求、团队学缘结构要求出发做好人才引进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的有效机制,加大对人才引进工作的支持力度,特别重视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到基地工作。近几年先后从国外引进了10位优秀人才加入团队工作,这些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均承担了多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并开设多个前沿讲座,将学科前沿与专业基础有机地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建立了以课程组为基本建设单位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每门课程以主讲教师为核心成立课程组,根据团队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进行课程组成员的合理组合,并注意及时将具有一定潜力、基础好、素质高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团队中。要求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活动,特别加强对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研究。发挥课程组的合作优势,采取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活动,提高授课质量。团队还积极推动各课程组之间的教学竞赛,加强课程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课程组要积极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前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根据专业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各课程组要积极组 织教师申报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开展具有特色与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的探索,近几年团队成员承担了3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如“生物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建设”;“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立体化教材建设及研究型本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发表了近40篇教学研究论文。同时鼓励各课程组负责人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目前基地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强调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没有高质量的教学,科研肯定很难上去;没有高水平的科研,也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我们提倡、鼓励并支持教师“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将科研成果及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利用科研的强势来促进本科教学。对于生命科学类学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加大改革力度,在实验课的内容设置上增加了综合性实验、自选性实验和设计实验的内容,要求将生命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纳入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将部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利用学院独具特色与优势的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实现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鼓励团队各成员所在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及985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接收学生进入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对于担任学生科研训练的导师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支持。配合国家和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科研方向指导学生申报。近几年,以上述模式进入专业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及研究的学生受益非浅,有近10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文。课程建设的核心之一是教材建设,团队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扶持、资助编写出版了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教材,包括近十本“十一五”规划教材。这批教材不仅体现了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科水平,反映了最新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而且能够满足分层次教学的要求,得到了国内高校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3.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团队建设的根本保障。 教学团队的绩效评价和奖酬体系是推动工作的指挥棒和动力源,是实 现团队共同目标的保证。团队建设过程中采取团队负责人领导下的课程组长负责制,团队划拨一定的活动经费,由课程组负责人具体落实课程建设、教学交流、教改研究。课程组负责人定期组织教学讨论与交流活动,学期末进行教学总结,团队成员参与教研活动、开展教学改革要作为年终考核目标之一。此外,通过教指委、督导组听课并结合学生评教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将教学质量纳入考评内容,直接与职称晋升以及岗位津贴挂钩,切实调动教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在完善团队约束机制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鼓励教师参与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对教改立项项目按1:1进行经费配套;鼓励各课程组负责人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将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发表,对发表的教研教改论文将等同于SCI论文进行奖励;鼓励并资助团队成员参加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教学研讨会与教学骨干培训会,仅2009年就一次性派出11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第四届《生命科学教学论坛》,有5位老师在论坛上作了大会交流报告,受到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2010年,又选派了7名教师参加第五届《生命科学教学论坛》,其中有两位教师作了大会交流报告。在对外交流学习的同时还敞开大门欢迎国内外同行参观访问,并积极承办各类教学研讨会,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有利地推动了团队建设,也提升了本团队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影响。 三、结语 总之,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只是外部资源的投入,还需要团队内部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以及有效的团队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今后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育部、学校、学院的相关政策和教学、科研条件,进一步建立健全团队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团队教师全方位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团队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还将进一步发挥团队的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继续通过编写高水平教材、发表高水平教改论文、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以及接受访问学者等形式推广团队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促进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生物专业论文:商检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初探 论文摘要:教师要正确认识商检技术专业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必要性且有效地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并对商检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生命科学在20世纪后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将成为下个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学科。近年来,生物化学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生物化学课程进入化学类专业学生课堂也已逐渐成为事实。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1999年制定的《理科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中首次列入了生物化学,国内外一些名牌大学的化学化工院系在教学计划中也将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其教学课时及所占学分与有机化学等骨干课程相近或持平。我院也适时地在商检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了该课程。如何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本门课程的整体结构、基本概念及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是进行素质教育,开发潜能,发展个性,进行创新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重要的一环,掌握本学科知识也是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我们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对生物化学的课程改革做一探讨。 1、结合实际,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生物化学作为商检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除了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需对具体章节有所侧重,比如,该专业一些后续课程与蛋白质结构及其代谢关联比较大,还经常接触酶的有关知识与应用,所以这些相关章节的知识就需多花些精力,而有关分子方面的理论就并非重点。生物化学对商检技术专业重在具体实践应用,如在讲解蛋白质含量测定时,要联系农谷类商品的检验技术,以及酶的抑制作用在制药行业和农药等行业的应用。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2.1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衔接 商检技术专业招生是文理兼招,因此学生存在知识结构的差异,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心理要求也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需要,从不同知识层次和心理需求出发,讲授内容要与其各自的知识结构相衔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一般在第一次课中,可以将生物化学课的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以及自己授课的方法计划等简单介绍一下,使学生对该课程体系与结构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明白该以何种态度、采取哪些措施学习该课程。介绍生物化学与商检技术专业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对其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的高度重视。在以后授课中,教师要立足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和联系,突出重点,讲授生化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使学生对其特点和基本知识有一个明晰的理解,并引入生物化学在商品检验技术中的新进展,既能体现专业特点,又能把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新知识、新观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内容丰富,且书本以外的知识更广泛,大有作为,从而提高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2提倡形象化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生物化学是基础课,一般在二年级开设。低年级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仍受高中的影响,他们对一般的化学反应并不感到难学,但对生化机理就觉得比较抽象、枯燥、难懂。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用准确易懂的语言,恰当的例子和形象生动的比喻,结合和谐的肢体语言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学生的感官处于积极的状态,既能现场思维、当课理解,又能记下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改革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教学主体的转变,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上。在课堂上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①在讲授需进一步提升的概念和规律时,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常先提问,引导学生探索,并逐步得出结论;②对一些有质疑的问题,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讨论,达到以疑解惑的目的;③对于一些章节之间或与相关学科之间纵横交错的问题,则采用研究式教学法,安排进行专题讨论或课后撰写小论文;④对于一些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很不方便的章节,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借助计算机特殊的动画功能逼真地模仿出;⑤其中部分内容是学生经过认真看书可以解决、理解并消化的内容,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同时将一些次要的内容,一些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既可保证教学进度,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⑥利用网络教学模式,将相关的教学资料上网,通过电子邮件和BBS建立师生交流论坛,定期答疑。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怎样在教改中更好地贯彻实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一根本性的指导思想,使之与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相适应,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生物专业论文:增强药学相关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引言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学科,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随着研究的发展,生物化学逐步融入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和技术,使之与众多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1]。因此,生物化学也成为现代高校中生物学、医学、食品、制药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对于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是研究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及其在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与药品临床应用的基础学科[2]。从上世纪末期开始,现代药学科学已经从以化学模式为主体迅速转向以生物学和化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因此,对于药学院的很多专业来说,生物化学都在药学学科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 但是,因为生物化学具有一杂(机制复杂)、二多(概念多、内容多)、三性(规律性、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3],所以学生一般都会感到内容抽象杂乱、难以记忆、无系统性,学习难度较大。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二、如何增强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好生物化学,促进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互补性?笔者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介绍生物化学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理解学习的价值。 如上文所述,生物化学在当代药学科学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不同专业方向的药学生来说都是如此。因此,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价值所在和重要意义。例如,生物化学理论可以为新药发现提供合理设计提供依据或者提供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技术可以作为天然生物体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及作用原理研究的手段,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方法;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化药理学和分子药理学的理论核心基础;生物化学中的代谢及调控理论是研究生物药剂学的重要基础。另外,许多生物药物,如抗体类、酶类、基因类等药物已经成为现代医药工业的新增长点,而生物化学相关实用的技术恰恰是现代生物工程制药实践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对不同的药学相关学科专业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现代药学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一门必要的基础学科。 对于教师来说,生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保证传统生物化学理论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学科新进展的介绍;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充分体现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职能[4]。 (二)从教育心理学原理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理论教学来说,最主要的部分在课堂教学的知识讲授上,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从教育心理学的层面来说,很多原理都可以灵活运用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上。比如运用教学感知规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是获得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主要形式[5]。利用感知的规律和特点,把握学生吸收知识的规律,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知识的高效传播。 例如,强度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到。这一规律提示我们课堂讲授时首先做到音量得当,光线充足,板书或者课件的字体要保持一定的大小,演示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使学生能对被感知的对象留下深刻印象的首要条件。 “万绿丛中一点红”这句话描述的是教学感知规律中的差异律,它是指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别。这一规律特别适用于教学中重点内容。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课件中对重点内容使用不同的背景和色调演示,讲授时声音大小、音调语速的高低疾缓的变化,突出对象,便于感知,学生在听课时可以对重点内容加以区分和记忆。 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所感知。在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都是非常复杂的生理代谢反应过程,涉及很多生物活性分子和代谢中间产物,若只是静态讲授难免枯燥晦涩,而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的视听工具就可以使反应过程生动化、连续化、活动化。如笔者在氧化呼吸链内容讲授之后,为学生演示了电子在呼吸链中逐步传递的动画,声情并茂地让学生接受了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组合律是指一些相近的内容可以构成一个系统或者一个整体,成为容易被感知的一组对象。即使零散的材料也可以组合起来,这样易于形成整体概念。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都有课堂时间的限制,往往一大部分的内容需要分为几个课时完成,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讲解时除了细节要解释清楚以外,更加要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影响,阐述清楚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随时回顾以前所学,关联现在所教。例如在物质代谢及调节部分的讲授中,应适时注意前后知识的呼应,用一些关键代谢枢纽物质,如乙酰辅酶a,连接起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几个不同的章节,让学生理解人体的代谢是一个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 对比律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相继或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增强感知效果。如在讲授到核酸大分子由核苷酸单位构成时,可以将其与蛋白质大分子由氨基酸单位构成作比较,将它们的连接方式、书写顺序等都一一对比,使学生加深印象,温故知新。 (三)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除了需要注意讲课的策略和方法之外,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决定最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除了要授之以“鱼”之外,还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尤其对于生物化学课程来说,各种生命活动涉及的大分子和反应途径都涉及许多反应物质和催化物质,比较复杂繁琐。所以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可以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记忆编码策略——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生物化学课程中需要大量的记忆,而记忆的内容多纷繁复杂、没有规律性和逻辑性,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运用一些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技巧,有助于更快速牢固地记住所学内容。 记忆编码策略中有组块、替换、联想等方法。比如,在要求学生记住人体必需氨基酸时,可以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这八种氨基酸谐音替换和组块成一个记忆单位“写一两本单色书来”,强化记忆效果。又比如,在讲授脂肪合成时,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糖摄入多了也会发胖这一现象,更好地理解糖和脂肪代谢之间的联系。 2.记忆保持策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主动性。 记忆的第二个环节和过程是保持。心理学家认为遗忘一般是由信息的痕迹消退、干扰、同化引起的,而记忆保持策略就是要有效对抗知识的遗忘。这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课后复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每次课在讲授新知识点前进行课前复习,结合提问学生的形式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甚至尝试让学生站上讲台,以老师的身份带领同学一起复习。实践证明,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帮助同学复习这一过程,往往主动进行课后复习,更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另外课堂提问也是帮助学生思考、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而如何提问对教学效果影响颇大。一般在一部分内容讲授结束后,可以设置一些综合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启发性提问,如为什么体检时测定血液中的转氨酶水平可以反映人体肝功能的情况,等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3.回忆策略——创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 学过的知识能提取再现出来加以利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只有能够很好地完成知识回忆这一过程,才能算体现出了学习的效果。而教师也需要在这其中使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比如在回忆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或者回答问题或者鼓励他们相互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互动。如林文珍提出,学生在接受比较深奥的知识内容时,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易维持很长时间,而如果通过互动式、开放式的教学,就可以延长学生的兴奋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6]。 (四)结合药学特点,重点突出,特色分明。 生物化学对很多专业学科,如医药、食品、农林、生物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有相通的地方,但更应该各有侧重和特色。在上文中已经探讨了生物化学与药学各个相关专业的密切联系。在药学相关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中,需要突出一些具有药学特点的地方,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生物化学的价值所在。比如,在“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学习中,可以重点介绍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生动的例子有助于学生对重点更好地理解;一些疾病发生原理和治疗方式也可作为知识点强调,如苯丙氨酸羟化酶缺失导致苯丙酮尿症、嘌呤代谢障碍导致痛风等;在讲授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相关技术之前,可以列举一些学生有所熟悉的蛋白质重组药物,如干扰素、生长激素等或者将抗体药物、酶类物质作为“蛋白质”大概念的替换,引起学生的实际应用感,避免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无味。总之,强调生物化学之于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意义时,应避免简单说教,而应该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逐渐体会和理解,从而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 三、结语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医药欣欣向荣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对药学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该能够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够使药学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显示出应有的特色,走出一条适合药学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 生物专业论文: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思考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思考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医学教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后续医学基础课程和诊断学等专业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这些课程的前导知识源泉。如果医学生物化学知识不足,学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产生困难,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化学课程与学生后续专业学科的关系,合理进行适应与专业培养需求、符合生物化学学科特点、能为学生专业学习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的教学内容设计和适合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探索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二、生物化学学科特点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它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临床疾病的诊治方面,如抗菌药、抗癌药物的作用生化机理及体液中特定酶类的检测支持疾病诊断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基础研究方面,如蛋白质和核酸分离、纯化、分析及鉴定等生化技术也已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及药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利用生化这门工具书去更好地学习及扩充医学专业知识,我们生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围绕学生自身特点和生化的学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将生化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互动的实际效能。 三、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不足 课时不足是大专院校课程存在的普遍现象。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周课时仅为3小节,且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各学科的教学课时普遍不足。因此,如何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提供条件才是一个积极的措施。 2.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教改,几乎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把学生看做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特点是:①学得不完整,知识点空泛,知识面脆弱;②惰性学习,无法在需要知识之时运用;③学法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知识。 因此,改变医学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成绩,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四、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 1.职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 生物化学作是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考试内容,所占的分值大约10分左右,所占的分值比例虽然不是很高,却是教学的考试科目和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考试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与理解存在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学生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与生物化学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生物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相应的专业课程成绩的平均分也高于生物化学成绩平均分较低的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反映这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要高于生物化学平均成绩较低的学生。因此,对生物化学知识学习,不仅是学生参加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需求,更是学生进行进一步专业知识学习的知识结构基础,怎样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知识构建,有效地与学生专业特征相适应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是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 2.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比如:疾病产生的内在机制、药物作用原理、疾病诊断的依据和临床检验数据的应用等都与生物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专业课程的知识割裂开来,去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如何开展好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为学生在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是进行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五、教学思考 1.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优化完善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作为前沿科学,其进展快的特点,专科的教材相对滞后,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选好教材,划分知识点。此外,还要注意前沿知识的补充,如在学习遗传信息的贮存与表达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提及学生可能听说过的基因克隆和基因治疗,由克隆羊多莉的来由,展望基因器官移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课后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医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和不自信的表现。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要善于从他们的优点去激发学习兴趣,注意他们的弱点激起其主动学习的斗志。过去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虽可保证教学的量但是没法有效确保教学的质。由于缺乏活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开拓型高素质人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对临床疾病发生的生化机理组织讨论中加深他们对疾病诊治的理解;加强生化基本知识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如在血糖调节的教学中,首先介绍糖尿病的例子,引导学生讲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高血糖及糖尿病”后,由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少许自由讨论时间后让学生充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初步的尝试分析。其次引出用幻灯片制作出“三多一少”的生化和生理病理机理动态的流程示意图来解答问题并顺便说明治疗思路,使学生理解胰岛素促进糖代谢作用,同时联系生理学胶体渗透压及水平衡的生理学相关内容与临床诊治的联系,培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迁移能力。最后用中常见糖尿病患者和尿毒症患者静滴葡萄糖时为什么要加适量胰岛素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促进学生的自学。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形成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有些概念和性质仅仅通过理论讲解显得很空洞,很难使学生深刻理会。而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结合直观的实验现象,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酶学是生物化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酶活力是反映酶的性能的基本指标,但是单纯的理论讲解总显得索然无味、力不从心。通过“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测定”“酶的抑制与激活”等实验,使同学们对酶活力的概念及其测定有了清晰的认识。 生物化学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且发展迅猛的学科,也是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等众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这使得生物化学一方面容易引发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比较难学。生物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但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无济于事,还会抹杀生物化学的活力,使得理论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需要进行理解性记忆,并随时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生物化学实验是加深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的测定”实验中,通过观察在加酸、加碱过程中,酪蛋白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和沉淀——溶解情况的变化,形象、直观地展现出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过程,使同学们切实理解了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和等电点的概念;它能够使抽象的生物化学理论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生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还可化繁为简,便于记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兴趣,开阔视野,更好地引导学生,达到学而有效之目的。多媒体教学还可帮助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有效地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缓解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不断增加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2.教学评价 针对生物化学教学特点,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应将生化课程期评总成绩分解为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20%,对一些在临床工作中能够运用到的知识点,在课前、课中、课后采用提问、讨论或问卷的形式考评。比如为什么运动过后肌肉酸痛,一段时间过后又可恢复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体内物质代谢变化情况如何?为什么痛风症患者不宜吃海鲜火锅?让学生尝试用所学过的生化基础知识来解释临床疾病的生化机理,以有效反馈学生对知识的分解归纳的掌握程度,保证课程教学的作用。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学生通过做实验及课后报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实验报告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的生化基本理论与技术的联系及应用。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70%,教师考前的出题侧重生化基本知识及其迁移应用的考核,考后注重学生的答卷分析,这样方可达到良好的教学互动。 总之,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基层临床实际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生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获得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思路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专业学习和临床实际工作中,真正达到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 生物专业论文:针对中医学专业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体会 针对中医学专业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体会 微生物及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课,具有名词多、描述多、概念抽象、难记忆、难理解等教学特点,理论相对枯燥,实践性不强,是医学院校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1],对于文科生占大多数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过难、过深的东西都不会感兴趣。因此结合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提高他们学习这门课程兴趣和主动性。 中医专业的学生特点是学生家庭以从事医务和知识分子为主,尤以中医名家子弟较为突出;而生源结构中以城市、文科及女生人数相对偏多[2]。据统计我校中医专业文科生能占75%,而女生人数可以达到70%。针对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高教学效果。 1.找到两者共同点—类比(利用优势攻克难点) 医学院校招文科生多,主要是因为中医学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受到了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中医药及相关专业学科具有特殊的人文哲学属性[3]。其吸收了古代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古代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4]。所以可以看出中医学理论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蕴育而出的。而文科生文史知识丰富、善于阅读、思维活跃,考虑这方面因素,文科生能够比较好的理解中医理论。这是文科生的优势。并且中医的基础理论在大一就已经学过了,包括医古文、中药、方剂等课程已经学过,中医对他们的熏陶已经使学生对其很认可了,所以利用他们已知的和熟悉的知识理论来类比性的介绍新的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一些。 例如中医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这种朴素的哲学理念上的,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包括人体内部和环境),而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际上也讲究平衡,讲究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以及病原微生物之间及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这一点使他们的最基本的共同点。所以在讲课时把微免的这些平衡与中医的阴阳平衡进行类比的方式进行讲授,受到学生的认可。在讲消毒和灭菌的这一章时可以强调对于病原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状态,而是我们也要与它们保持平衡,因此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目的,我们是要采取不同的消毒灭菌的方式是来保持这种平衡,而并不是一味的杀死病原微生物。紧接着举一些例子来证明。例如我们生病了,进行输液时,这个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一定是无菌的,因为生理盐水是要进入我们的血循环中的,血循环是没有任何细菌的,为了不破坏这样的平衡,我们注入血循环中的任何药物都必须是无菌的。但是对于人体的有些部位,例如女性的阴道,本身就有大量的细菌,是以乳酸杆菌为主,有些女性经常冲洗阴道,破坏了阴道本身的平衡,反而容易得阴道炎。就这些生活中生动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体的这种微生态的平衡与中医上讲阴阳平衡很相似,无论哪种平衡被破坏都会引起疾病,这样理解起来也就不困难了。在微生物及免疫学的整个授课过程中不时的去穿插一些学生熟知的中医理论知识,可以进行类比。微免课程探讨的就是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最终是——平衡或不平衡。这要求教师大概了解中医理论的知识。 2.在绪论中介绍背景知识 中医专业学生因为没有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上课听不懂。即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起巩固作用的知识观念可利用,阻碍了新的学习与保持,因此提供背景信息及相关的概念将有助于启动他们的学习[5]。例如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本学科的背景知识教学效果较好。对于大多数是文科生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想像力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教师去组织语言,可以通过这几点来将微免的发展简史讲的生动而具体:人类在没有发现微生物时对疾病的看法,以及人类是怎样发现微生物的,以及是怎样把它和疾病联系到一起的,是怎样来寻找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做好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3.增加内容的趣味性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图片、视屏、生活(增加与原有知识相关性)等各种方式来提高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加速剂,是一切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6]。例如介绍培养基时,可以将科赫发明培养基的过程较详细的讲给学生,不单单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而且在这些发明的过程中渗透了很多科学家的优秀的科学素质和道德品质,无形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道德品质有了一定的影响。课堂上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视屏,例如在讲到流感病毒时,播放了一个《流行感冒的发病过程》的视屏,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在视屏中病毒不再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甚至在免疫学中的免疫细胞也是栩栩如生的,是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突然对微免学茅塞顿开感悟。在上的每一次课中去花一些心思来设计好每一次课的引课,也是可以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专业学生条理性的思维可能比理科学生占多数的一些专业的学生稍逊色,但发散性的思维较好,介绍课程中的与人文科学相关的内容,用一些有趣的、能打动学生的历史过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效果较好。 4.介绍书籍网站 阅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活动, 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 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7]。文科生较多的中医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可以通过介绍与之相关的有趣的的内容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课外书籍和网站。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开阔,相当于本课程是一个原点,以这个原点向外发散出去,了解了相关内容,再回到原点,则感觉课本中的内容并不是难以理解和枯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学这门课程很轻松。 综上说述,结合中医专业学生特点,利用其特点进行一些教学方法的改进,的确可以让学生不再觉得微生物及免疫学是比较枯燥、抽象和难学的一门课程。实际上中医学与微生物及免疫学都与哲学有很多联系。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学。在课堂内容中加进些人文性的(包括哲学,科学,思想、人文素质等)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生物专业论文: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及教学特点 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及教学特点 1 引言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时期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起源及进化的科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长期以来,“古生物学”课程一般都在地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地质系设置,而生命科学学院或生物系很少设置本门课程。但古生物学同时也是一门跨生物学和地质学的交叉学科,生物学中的一些系统学问题,如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等问题都有赖于古生物学的研究。本文将介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教学特点以及通过三个学期的教学尝试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 生物科学专业开设“古生物学”课程的意义 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渗透,古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物学中的一些系统学问题,如被子植物的起源等问题都有赖于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国是古生物化石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在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通过古生物学和生物学的交叉研究,相继在生命起源、鸟类起源及被子植物起源等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令世人瞩目。如云南澄江动物群中最早脊索动物的发现、辽西带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的发现等等,这些成果相继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长期以来,“古生物学”课程一般在地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地质系开设,而生命科学学院或生物系很少设置本门课程。由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现代生物学知识,因此在生物科学专业开设本课程,将能使本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进化的地质历程,并及时了解国际古生物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本课程的开设对开阔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认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交叉领域一些重大科学问题,进而发现并探索一些新的问题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 生物科学专业“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地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地质系开设的“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主要是介绍不同地质时期发现的各门类动、植物化石的形态特征,因此主要是形态分类方面的。编写的“古生物学”教材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论主要介绍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类型、生物的演化以及古生物学的任务;第二部分各论主要介绍各门类化石,包括: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古杯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苔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以及古植物等各个门类。 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级以前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动物学和植物学课程,对动、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以及系统分类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古生物学”课程如果还是象地质院系一样介绍系统分类,势必会造成很多重复,学生也会感觉枯燥而没有新意。基于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古生物学”程教学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系统介绍地质时期主要化石门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地质时期生命演化的主要历程。同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野外亲自采集化石标本和室内鉴定研究,增加学生的兴趣。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古生物学”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地质时期主要的动物和植物化石门类;生命演化的五个主要阶段的特征,包括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时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各主要时代生物界的特征以及主要门类动、植物的起源与演化;野外认识地层及化石的产出状况,采集并鉴定、描述和研究化石。 4 教学效果及今后展望 为了进一步拓展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作为教学改革尝试,本文作者于2003年提出申请,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三年级)开设“古生物学”选修课,同年得到学校批准,并于2005年度第二学期在2003级生物科学专业正式开课,共有33人选修了本课程,成为该学期生物科学专业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其后2006和2007年度选修本门课程的人数均达到了50人,从中反映了本门课程在生命科学学院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根据上述教学特点,本门课程理论课主要介绍古生物学基本原理、常见化石类型、重要门类生物的起源与演化、地质时期生命演化的主要历程以及我国古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贡献等;野外实习主要带领学生到广州近郊花都花东镇认识地层和岩性,了解化石在野外地层中的产出状况,亲自采集动、植物化石标本,初步掌握采集化石的技巧,并能初步判断哪些地层中可能含有化石;室内实习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常见化石标本,并亲自鉴定自己从野外采集回来的动、植物化石,然后进行形态描述和初步的研究。 通过三个学期的教学尝试,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总体评价优良,部分学生在本课程的调查评语中写道,本门课程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有重点、条理清晰、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机会多、实践内容丰富,建议多开设本课程并增加课外实习,同时认为任课老师认真、负责。根据同学们的需求和建议,今后本课程还将不断改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所启发,在今后的学习以至科学研究中,在现代生物学和古生物学交叉领域能真正有所建树。 生物专业论文:高职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一门重要的医药学基础课程,也是现在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从分子水平探讨、阐述生命的物质组成和运行机理,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是研究机体代谢的化学机理,对于正常功能代谢和异常代谢情况均从分子水平和化学角度加以探讨。因此,对于药学专业来说生物化学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的开设效果将直接影响药学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但由于生物化学的内容繁多,课程体系复杂,理论知识难且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同时其发展速度快,新知识、新成果更新迅速,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易掌握,教学过程也很难把握。 为此,从笔者自身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及教学现状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课程体系的调整 (一)课程内容布局的调整 生物化学传统的内容布局按照分子结构、性质、功能的叙述生化和代谢过程、特点、调节的动态生化来讲述。这种布局先以化学内容为基础进而讨论各种物质的代谢,强调化学基础的重要性。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化学基础则通过有机化学等先导科目已系统地学习过,在生物化学中再次独立讲解一方面既是重复,另一方面在后面进行动态生化的讲述中前面的叙述生化部分又由于时间间隔而生疏,不得不再次重复。 据此,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将叙述生化内容调整到有机化学科目中进行学习,在生物化学中只在相应动态生化各物质代谢的章节中作复习回忆式学习即可。这样既可配合有机化学课程改革整合,又能使生物化学课的时间多倾向于动态生化和实验技能方面。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同时考虑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课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尽量反映当今化学和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体现交叉综合学科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1]。 (二)重点内容的调整 传统生物化学的重点多放在动态生化中物质代谢的过程上,对于代谢中各化学反应分步详细介绍,这是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但对于药学专业来说,病理性代谢、药物作用机理等内容是为后续课程提供的主要基础。 因此在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重点应在代谢特点和代谢调节上。将代谢过程中复杂的物质分子结构和多重的化学反应进行适当的简化,目的在于说明物质代谢过程的主要走向。而走向的确定即代谢调节的作用是重点内容,不仅要说明正常情况下的调节,也要详细论述调节异常的后果和影响,这是病理学的基础,同时还要专项讨论如何使异常调节过程正常化,这是药物机理的基础。 (三)加强横向联系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中对各种物质的代谢是分别讲述的,这使得每种物质的代谢都有完整的体系。但这种体系往往使各物质代谢的横向联系性被忽略,而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强调这种横向联系。 据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这种联系性内容的学习,除了专门开辟章节进行讲述外,还可以在每种物质代谢过程的内容中穿插渗透其他物质与此物质代谢的联系,以达到加强横向联系思想的目的。 (四)生化实验技术专项 生物化学的研究多运用化学、物理中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专门的生化实验技术。这些实验技术在现代医药学的研究中也广泛采用。尤其是药学中的制药技术和药物分析技术。 传统生化中对部分实验技术多是穿插于相应物质代谢中进行讲述,且内容和体系均不完备,易被忽略。而药学专业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中又少不了会用到这些内容。 鉴于此,在传统生物化学内容的基础上对生化实验技术理论和操作部分作适当的补充,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基础薄弱,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加上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学习吃力,易渐渐失去兴趣和动力。鉴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中心,采取引导启发式教学以改善教学过程。 (一)抓好绪论,介绍生物化学的广阔前景,从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绪论课是一门课程纲要和指引,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内容。对于新课,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兴趣,抓住这点,开好新篇章,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2]。例如在介绍生化发展史时,可介绍近十年来,许多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化学奖奖金获得者就是生物化学专家;随着dna解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遗传密码被解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生物化学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联系生活实际,扩大知识面,与理论内容产生共鸣 例如,在讲解维生素b1与代谢的关系时,可以先介绍1886年荷兰医生艾克曼研究荷属东印度地区普遍流行的“脚气病”为例,让学生对维生素b1的化学性质和缺乏症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又如,在讲解呼吸链抑制剂时,首先给学生讲述古代日本渔夫捕鱼的趣闻逸事:用藤条状的植物在水中浸泡,鱼就会自然死亡,来引出鱼藤酮。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知识点。 (三)联想记忆教学 生物化学中的代谢过程非常复杂,且有很多抽象内容不易记忆,但又必须掌握[2]。如三羧酸循环是生化中非常重要的代谢过程,贯穿整个物质代谢,必须要记下来,但内容繁复,不易掌握,可将其进行简化连成一首打油诗:“乙酰草酰生柠酸,三步反应不可返,四次脱氢两脱羧,一次底物化磷酸,异酮两琥延苹果,回归草酰转一圈”。又如八种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之间没有相互联系之处,如果死记硬背,既枯涩又难记,可根据谐音将其连编成一句通顺的话如“笨蛋携来一两色素”等。既有趣又便于记忆。 (四)pbl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创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现在国际上较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3]。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而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即教师将学习的内容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而学生则通过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等方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来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既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5]。 pbl应用在医药学中就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进行启发式教育[6]。例如在讲述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特点时,可先引入磺胺类药物和磺胺增效剂抑制细菌生长的临床实例,提出问题:为什么磺胺类药物能抑制对磺胺药物敏感细菌的生长,在用药时在用量上有何特点等。要求学生课前分配成组进行合作查阅相关资料,以论文形式给出具体答案。在课堂上进行论述和讨论,形成结论,教师则对其中出现的模糊点和问题作引导性指导,并作最后的总结,肯定学生工作的同时给出最确切的结论。又如,在实验“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资料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用品、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理论结果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结果、对非预想结果的分析等内容。教师对报告作指导性审定。之后按照各组的实验设计来进行实验,详细记录过程及实验结果,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得出最佳实验方案。 pbl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本专业知识和交叉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需要足够的课时来配合完成。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对不同的内容并不都适用。所以将pbl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相互补充,完善教育教学过程[7]。 三、评价体系的完善 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是学习的落脚点,因此课程评价是教学过程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以闭卷考试为主。但由于生物化学内容繁杂,知识点过多、过细,这种评价方式易诱导学生走向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以致“考前通宵忙,考后忘光光”。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即所谓的“高分低能”。因此,要适当降低考试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引入能力培养方式的评价机制以改善这种状况。 考核总评中,期末考试只占一部分,考试题目也以实际应用为主,减少死记硬背的成分;考核总评的另一部分为论文写作、实验预习报告、课外阅读、随堂提问、作业及考勤等。如让学生每人绘制一幅机体代谢总图,要求将所学习的各种代谢过程均绘入图中,并体现出各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保证图纸的简洁。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统筹布局能力,同时又加强了对所学内容的宏观横向联系。 生物专业论文: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的思考 生物无机化学是由无机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化学和医学交叉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在分子水平甚至量子水平上,研究和阐明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配体与无机元素有关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学科[1]。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研究生物体中天然存在的无机元素,二是把金属引入生物体系中作为探针和药物。 1 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很多医药院校的药学专业中,药学教育的模式一直是化学模式。由于,无机化学的理论学习中要求记忆的东西很多,较枯燥,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学不到一半的时候就放松了学习,明显影响学习效果。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进一些生物无机化学的新知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及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将大大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为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培养其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的一些院校的化学系开设了生物无机化学的选修课程。但是对于药学专业进行生物无机化学教学受到学制短、化学课课时少及化学和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差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知识,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的效果。 2 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的内容 在药学专业使用的无机化学教材中,隐含着丰富的生物无机化学教育内容[2](图1),教师要有计划地把这些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与药学相关的知识。因此在备课时,教师需要熟读教材,找准无机学化各章节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知识的结合点。 2.1 绪论部分 无机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课程。在绪论课时,教师适当的渗透一些无机药物方面的知识(表1),将对提高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的生物无机化学的内容相对偏少,但也还是存在足够的可讲的知识点。如,三位科学家由于发现一氧化氮作为人体中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而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一氧化氮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是随血液存在于人体各处,只要有血液的地方就有一氧化氮的存在。一氧化氮参与的生命活动非常广泛,在神经、免疫、呼吸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机体内有很多信号系统,它们可以调节全身的血管网络,一氧化氮可以使微循环畅通,保证含氧血运送到人体各组织和器官当中,让人体血压保持在适当水平。人体内生成的一氧化氮自由基,可以穿透任何细胞,到达任何组织,使信息从人体某一部分,传至其他部分,行使着传输信号的功能。这样使血管扩张,帮助控制血液流向人体的各个部位,以起到保持血管清洁、预防中风、维持正常血压的作用,有效减轻心脏负担,从而达到预防心脏病的效果。这就是一氧化氮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 2.3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们对于微量元素的作用远不如对维生素那样熟悉。然而,微量元素对于生命的作用要比维生素重要得多,生物体本身无法制造出它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所以,缺乏微量元素就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现代研究表明,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化元素至少有十六七种。而人体内有1/4~1/3的酶需要金属离子参与才能发挥催功能,这些金属离子包括fe2+、zn2+、mn2+、cu2+、co2+、mg2+、ca2+等。人们逐渐认识到生命活动无不与金属离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没有金属离子就没有生命。缺乏这些元素,生物体就要发生各种病变。人体的许多疾病,包括一些地方流行病,往往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量有关(表2)。 2.4 配位化合物 在现代医学中无机药物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从生物必需元素到有益元素甚至放射元素都在医学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涉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些具有治疗作用的金属因其毒性大、刺激性强、难吸收等特点而不能直接在临床上应用,若把它们变成配合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药效同时降低其毒性[3-5]。由于形成金属有机络合物提高了化合物的脂溶性,有利于提高其吸收效率,有利于药物分子选择性地进入体内的一定位置。 本部分可以重点地介绍治疗药物如铂类抗肿瘤药物和铋类抗溃疡药物[6-7],诊断药物如核磁共振造影剂、放射诊断药物以及中药研发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2.4.1 铂类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铂配合物抗癌功能的研究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重视[8-10]。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是基于其对癌细胞的毒性[8]。现已确定具有顺式结构的均显示抑瘤活性,其中顺式二氯·二胺合铂,简称顺铂抗癌活性最高。它不仅能强烈抑制实验动物肿瘤,而且对人体生殖泌尿系统、头颈部及其他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与其他抗癌药联合使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目前,我国已生产“顺铂”供应市场。由于“顺铂”尚有缓解期短、毒性较大、水溶性较小等缺点,经过化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现已制出了与顺铂抗癌活性相近而毒副作用较小的第二代、第三代抗癌金属配合物药物[11]。 2.4.2 钆类配合物作为核磁共振造景剂的应用 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已成为当今临床诊断中最为有力和安全的检测手段之一。它对疾病的诊断是通过使用外来的顺磁试剂或造影剂而使得正常组织和疾病组织的1h(主要是水)的共振信号产生差别。核磁共振造影剂使得质子的弛豫时间缩短,从而达到改善组织成像的效果。多数的核磁造影剂均为gd(ⅲ)、mn(ⅱ)和fe(ⅲ)离子,因为它们具有最多的未成对电子和较长的电子自旋弛豫时间。目前临床诊断使用的化合物主要有四种,全部是三价钆的配合物。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每年要进行500万次核磁共振诊断,而其中20%必须使用造影剂,造影剂研究及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4.3 络合作用与中药的研发 在天然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往往药物的粗提物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但是随着纯度的提高,其药理活性逐渐下降,甚至消失。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除去了微量元素等无机成分。由于中药中含有微量金属元素和氨基酸、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等有机组分。而这些有机组分含有多个配位原子,能与微量金属元素通过多种键合作用形成各种复杂的配合物。它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对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使之表现出长效、低毒和药性温和。 实际上,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中的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的共同表现,它们的络合物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药理活性。例如,博来霉素最早由链霉属真菌中以铜配合物的形式提取出来,只有人们改变了发酵条件得到了一系列类似物。博来霉素作为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在头颈癌、卵巢癌等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研究发现,博来霉素需要有金属离子才能产生活性,铁、钴、锰、铜等离子的存在使得博来霉素能够对dna进行裂解。目前较公认的机制是:博来霉素首先与金属离子如fe3+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的博来霉素发生构型的变化,然后与活化分子氧生成活化态,后者对dna进行切割并阻止其复制。 3 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的途径 3.1 制订计划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教育,必须有周密的计划,这一方面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制订计划力求全、准确、具体、可行。 3.2 注重渗透方法 摈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自学式和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上注重以多媒体授课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讲重点、难点,给出一些专题,课后学生广泛查阅文献,根据自己的兴趣,写出相关小综述,课程结束时,在课堂上做专题发言,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这样,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己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综合问题及表达能力。 3.2.1 讲授法 讲授法是目前教师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教育就是在讲授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把与之相关的药学及生物学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2.2多媒体课件展示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生物无机化学相关的知识。在课件的制作上,采用图、文、表并茂的方式并尽可能地增加动画效果,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无机化学课程的积极性。如,讲解叶绿素的结构及其在生物的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时。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形象地感受生命中的化学过程。 3.2.3 学生分组讨论法 鉴于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时少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查上网收集资料等形式,广泛涉猎与无机化学相关的药学和生物学资料,如顺铂类抗癌药物的发现及发展过程、重铬酸钾等重金属污染及其可能导致的疾病等,并在每次课堂讲授结束之前,预留10 min,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或者由学生提出他们没有弄懂或尚未理解的问题大家一起研究解决。这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生物无机化学教学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还需要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和老师、学生的密切配合,重视师资培训及通过教材编写使无机化学教材中具有很多的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知识介绍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生物专业论文: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庆文理学院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实践特点的研讨,对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效果显著。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02年经重庆市教委批准,重庆文理学院设立生物技术专业,几年来,生物技术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合理设置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为措施进行专业建设,使生物技术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在实验设置和内容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构建了“以专业实验技术为龙头、基础实验技术为基础、模块实验技术为补充”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1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 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因成立背景不同,办学特色不同,在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设置方面各有偏重。近些年来情况有了一些变化,随着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各校交流的加强,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内涵及外延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从2005年开始,按照“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建设要求,结合重庆文理学院具体情况,对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在课程优化目标方面,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 (1)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生物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工业、食品、医药、微生物等领域,市场需求范围广。这要求以通才教育为基础,培养厚基础、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应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2)结合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高新技术不断被发现,为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手段。同时,生物技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理论与实验技能,了解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应将最新生物技术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发展趋势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物技术,并提高其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 (3)学生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仅是对理论的验证,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1]。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重在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主动学习、不断进步的优良学风[2]。实验课堂应改变由教师“抱着学生走”的实验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中留给学生较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使学生产生压力,并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高等教育应当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形成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体系的学习,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2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建设的框架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尖端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层出不穷,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紧跟前沿[3]。生物技术专业无论是设备投入还是实验耗材相对较高,要求高校必须加大投入,才能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而加强实验教学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4]。 首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中心,对专业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使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形成4大模块,使这些模块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突出知识的联系性和综合性特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相对完善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结合学科优势,打造创新性综合实验体系。综合实验体系除贯穿基本技能训练体系以外,根据重庆文理学院的专业特色,开设一些具显示度的、切合实验室规模的、包含完整生物制药环节的综合性大实验。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并与课程理论体系配套,为学生提供初步技能实训的机会。实验规模的生产装置与布局反映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并充分利用重庆文理学院现有的生物教学中心技术优势,在实验内涵上体现多学科的交叉与应用,反映科研、生产、工艺一体化研究的思想。 最后,依托重庆文理学院建设重点学科的背景,创建柔性技能型实践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充分结合。利用学科资源,校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物工程中心都直接参与本科实践教学。开设植物组织培养、水产动物良种选育、基因工程、酶工程4个方面的设计型、研究型开放实验,供学生选做。学生依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可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实验的内容也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调整、提炼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整个实验系统适应学科发展及个性培养的柔性。通过研究设计型实验环节,让学生体会生物材料的多样性,感受现代生物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对专业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3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是生物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包括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队伍和实验室装备等的建设。其中教学内容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获得实验技能的根本[5]。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是围绕着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和建立的,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基础实验技术系列、专业实验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技术系列3大类别实验课程,明确本专业基本技能点、专业技能点和行业综合技能点要求。以实验技能性质分类为主线,整合实验课程,使学生明确每项技能的训练目标。 基础实验技术系列涵盖生物学和实验技术的核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训练环节,这一层次也称为基础核心实验。专业技术实验系列涵盖生物技术大实验以及发酵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制药等方面的设计研究型实验,实验内容提前公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专业技术实验系列中学生可部分或全部完成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准备直至实验结果获取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在学生进行上述2个层次专业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对一部分较为优秀的同学安排创新实验环节的训练,创新实验反映学科发展方向及研究热点并带有探索性,参加创新实验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实验室,并可以免修部分相关的综合实验。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从2005年开始,学院对教学计划及实验室管理模式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教学计划方面,集中时间安排综合性实验,并建立了互动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开发出集管理、预习、信息反馈为一体的实验管理信息系统,挂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实验选题、预习、实验室准备、管理之用等。 4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个永恒的主题,生物技术专业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虽然已取得明显的成效。 首先,实验课教学更趋合理。实验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遵循创新性、系统性、连贯性、综合性的原则,从直观性、验证性和巩固性实验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过渡的原则。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定量分析试验和大实验,引入学生自主性实验。在实验内容的顺序安排上由浅到深,相互渗透,循序渐进。实验内容调整后的特点实验内容更加符合生物技术专业需求,内容的分布更趋合理,实验内容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实验效果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其次,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专业技术实验和创新实验环节得到了大大加强,综合性实验由原来的2个增加至10个。开设创新性开放实验机制,有兴趣的学生随时都可以申请开放实验项目,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使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转向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教学到主动去探索寻求科学实践知识。许多学生不满足于实验、实习课程的学习,自发组织各种科技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大二开始就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课外科技立项活动。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再次,将科技前沿融入到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以及课程的合理安排,明确了教学思路,学生易于接受、反映良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生物技术理论课程知识的系统理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开发利用资源生产生化产品提供了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还将科学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渗透到本科实验教学中,部分实验内容直接来源于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最后,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科学生到科研实验室后,从课题的选择到实验的设计等过程都以学生为主,教师仅做必要的指导,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专业理论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应用,让学生专业学习不再枯燥与抽象,特别是课题研究一步步取得进展,解决了一个个难题,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得到了加强,这些都促使学生学生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新知的转变。 生物专业论文:浅谈生物工程专业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对策 【摘要】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技术课程,主要解决工艺控制、过程优化模拟等工程问题,是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实用性强、内容繁复、初学者难于记忆和灵活运用等特点。从课堂教学出发,阐述了该课程在应用型工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中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对策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突出办学特色的关键。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立足于自身教学条件,积极将培养模式与南阳地区经济特点相结合,紧密围绕南阳市支柱产业——生物制药和工业发酵,发展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发酵工艺调控和中药材药用成分提取分离为主攻方向的专业特色。毕业生主要在科研开发、生产监控、质量检测等方向就业,工作中经常涉及到工艺控制、过程优化模拟、质量检测控制等问题。对于这些实际问题若不进行科学的试验方案设计和数据结果分析,将很难在短时间、低成本内得到正确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相关课程。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一门应用领域相当宽广的现代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工程技术和科研试验中常用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教学环节如专业试验、毕业论文和今后在工作中开展产品工艺优化、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该门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2个方面: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试验设计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设计试验的方法,能做到在有限的试验条件下,用最少的试验量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数据处理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采用合理、有效的分析方法,从而发掘出潜在的、有用的信息[1]。 为了提高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应用的能力,笔者对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教学研究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现将几点教学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1讲好绪论,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绪论就像是一部电影的开场,直接影响着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好的开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统计学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在绪论中不仅要介绍学科发展的历史,还应该清晰展示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本门课的任务和作用,重点介绍要学习什么、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该如何学习等。在绪论中应多列举一些利用本门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来强调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如在毕业实践环节,将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知识用于毕业论文的设计和撰写中,以求论文结构的系统性和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在走向科研工作岗位后,利用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知识合理设计科研方案、分析结果,以求在低成本、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通过这些例子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其学习兴趣。 2重在培养应用能力 应用性本科培养的是运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上以行业需求为本位,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兼备技术创新能力[2]。因此,在教学内容组织和知识侧重点的处理上应以结合专业特色、适应行业需要为主旨。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的学科,其原理部分涉及到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在基础课程中已有详细讲述。因此,教学重点放在各种试验设计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上,而方法的理论推导过程可以作为学生自学内容。如讲解方差分析时,将重点放在方差分析的具体步骤上,而偏差平方和分解过程的推导则作为自学内容;在正交试验设计及分析部分,教学侧重点主要放在如何使用正交表及如何对正交试验结果作恰当的分析上,而对于正交表的构成原理、特点仅作简要介绍。 3选择合适的例题,做到熟能生巧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用于生物,还应用于化工、食品、机械加工制造等领域。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举例说明时应选择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在本学科的应用实例。面向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时,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主要从菌种选育条件、发酵工艺控制、目标产物分离等方面选择相应的例子,最好是专业试验或科研中的真实问题,如淀粉酶产生菌选育方案的设计、乳酸发酵条件的确定、茶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本门课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应用技术学科,关键是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自如。对于试验方案设计方法,如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回归旋转试验设计、sn比试验设计等方法,要求能够根据试验周期的长短、原料易得性、条件控制难易、待考察因素水平的数量等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试验方案设计方法。对于所得数据结果,要求能够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发掘出有用的信息。数据分析方法部分有很多公式,如偏差平方和的分解公式、回归系数的求解公式等,若要做到灵活运用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加强公式的记忆,因此多做练习是必要的。虽然现在有很多软件能解决计算问题,但是还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分析过程,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安排一定的练习量,使学生熟能生巧。 4把握前沿知识,扩展学生视野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方法种类多样,在本科教学阶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等方案设计方法,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这些内容是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但并不是本学科的全部知识。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本学科的重要性,可以在教学学时允许条件下,补充知识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向学生介绍旋转试验设计及其分析方法,指出它的作用和优势;对于解决多指标问题的试验设计和分析时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知识[3];在对回归方程求解最优解时引入遗传算法的理论[4];对于试验问题建模分析时引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5]。这些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很多都是近几年才应用到生物工程领域的,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引入前沿知识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5重视上机环节 试验数据的处理计算量很大,完全依靠手算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而现在有多种软件,它们可以对数据作各种分析,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因此,应重视上机环节,要求学生至少掌握1种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用软件绘图、计算,并能正确理解分析结果。例如spss是一个功能全面的统计分析软件,操作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6]。在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学时进行上机操作,要求学生能够使用软件进行平均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回归分析等操作,不仅能增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专业论文:试论生物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在对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内容、学科发展、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入手,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内容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而,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对生命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是生物专业的带头学科。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生物化学实验可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掌握实验课中的各项生物化学实验技能,是目前实验课教学中尚需解决的问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课程程组成员根据历年担任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及所开设生命科学的两个本科专业的特点,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1 改革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和设计性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学科,独立的课程内容,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受到教学模式及经费不足等等因素的限制,教学内容一直未有大的改动,主要是利用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和显色观察等方法进行组织样品中生物活性分子的含量测定,以及利用离心、沉淀等方法制备和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活性分子。这些内容在80年代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满足了当时本科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大部分实验内容已经过时,与理论教学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以往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和教师演示性实验,激发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和操作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达不到素质教学的目的。因此,本学期针对这一弊病作出大胆改革尝试,并得到良好效果。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比如:加入综合性实验动物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动物肝脏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的凝胶电泳,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植物材料并对植物进行干旱和冷冻胁迫,增加综合性实验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在实验课前让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上课前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比如: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酶的知识来使用强碱变性,强酸变性,加热变性等方法在一定催化反应时间后使酶变性失活。 2注重学科进展,加强与科研的联系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各学科的交汇点,尤其是近数十年来,成为生命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己渗透到与之相关的生命学科的各领域,而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探索生命科学服务。所以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和生物技术中心的老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介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和将科研进展在实验中介绍。并将结合我院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课题相关所有用到的实验内容及时引入的生物化学内容上,比如:增加综合性实验植物抗性相关酶测定(sod、pod、cat),植物dna的提取及其分离测定,质粒的dna的提取与鉴定。这些实验是目前科研前沿部分也是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科研课题所要基础,开设这些实验能及时让学生了解科研动态,巩固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尽早的步入科研行列,对提高生命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质的非常必要的。 3 革新实验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课教学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反映这门课程难懂,抽象,给授课老师带来很大难度。多媒体技术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递信息,为解决授课抽象难懂问题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理解,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前,教师上实验课仅用黑板板书,操作也仅做一此简单的小范,生物化学挂图也很有限,这极大的影响了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听不懂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知如何下手,对有此简单的仪器都不会正确使用与操作。学生做完实验后印象不深,收获不大,更不能把实验课和理论课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实验课堂上,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前,先看一段实验操作步骤的录像,然后在实验过程中视具体情况给予纠正,这样可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另外,实验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比如在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page实验中,需要反复进行离心和电泳,空闲等待时间很多。我们利用离心和电泳等待的时间放一此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教学光盘让学生观看。光盘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讲述学生正在做的实验的原理,他们正在做的步骤有什么作用,有哪此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每做一步都会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使之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4 完善实验课的考核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对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以往实验课是依附于生物化学理论课中,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不当回事。从生物化学实验课独立出来成一门单独的一门课后学生普遍重视起来。但是考核方式不完善,实验成绩的考核.过去过分依赖实验报告的优劣.导致学生不汁重实验过程.片而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篇幅和整洁程度.严重制约了对学生综合索质的培养。我们现在考核实验.是综合一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木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而的成绩。在考核方法中.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中的现场考核占30% ,实验理论单独考试占40%。改革后的实验课考核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又保证了成绩评定的的客观和公正性、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价值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展开讨论。但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就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读一两句使可获得教师的首肯,这样的讨论,从表面上看,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说得更严重一点那就是浪费课堂时间。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采取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入式”的教法,而是不断探索新教学方法,更注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其中,“讨论式”教学法是广大政治教师所乐于采用的一种新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其主要模式是: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发言。“讨论式”教学法如果能正确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澄清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讨论式”教学法使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能得到很大改进,能克服应试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的政治课教学实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政治教师都能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而是有少数教师运用此法时仅仅流于形式,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比如某些教师为了显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便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展开讨论。但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就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读一两句使可获得教师的首肯,这样的讨论,从表面上看,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也影响了教学效率,说得更严重一点那就是浪费课堂时间。 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应具备以下条件:(1)讨论的目的已达到;(2)所有学生,包括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3)教师的方法运用得合理得当。那么该如何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使讨论课获得成功呢?笔者想就“讨论式”教学法模式的几个环节即教师拟出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分别谈一些看法。 讨论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因此,教师应该精心拟出合适的讨论题,这是一堂成功的讨论课的首要环节。笔者认为教师所选的讨论题应具备以下条件:(1)要具有代表性,使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而且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2)要选准切入点,使学生有话可说,避免无所适从,无从答起(3)要有梯度,有层次,适合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全班学生都能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达到整体参与,普遍提高的目的。(4)要结合课堂实际,适时使用。如果讨论是在讲授新课前使用,那么讨论题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该堂新课的兴趣;如果讨论是在讲完新课后进行,那么讨论题要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本课知识点,理清各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如果是专题讨论,那么教师应在上一节课后布置本节课的讨论题,并让学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做好社会调查,准备好讨论提纲,以便讨论时有言可发。总之.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是生命科学本科专业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化实验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创新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涉及面广,环节多.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是在以上的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还有很多方面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生物专业论文:产学研结合促进生物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高等院校生物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具备生物科学知识及生物技术手段,能将生物知识和实际应用熟练结合。产学研结合在生物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列举出生物专业现阶段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产学研现状和生物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生物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产学研结合培养生物专业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产学研 生物专业人才 校企 生物教学 伴随着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生物专业已经广泛应用于科技建设中。因此,高校生物专业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高等院校生物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具备生物科学知识及生物技术手段,能将生物知识和实际应用熟练结合。毕业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就职于生物医学、生物制药、生物检疫、生物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针对此培养目标,众多高校针对生物学科的发展,不断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方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旨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应用中,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现阶段高校生物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生物教学培养模式的单一性。目前,多数高等学校培养生物学人才具有培养模式单一的特点。人才培养通常在封闭状态下进行,教材中知识点的讲授已经和教学实践严重脱节,并且脱离了社会需求,高校生物专业人才的供需难以达到平衡。造成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当前众多高校向社会输送的生物学人才,多数以实践及应用能力水平较低为特点,这与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2.学校教学中教育功能的不完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专业人才。但是教育体制的限制使得教育功能具有局限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使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全面扩展,如何把本科生引入创新性的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性的课题。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包含具备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更应当注意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3.高校生物专业产学研结合现状。产学研结合是高校科研、教学和实际生产结合的产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校企的生产情况,另一方面,校企的盈利和发展也带动了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的改善。但目前产学研结合并没有达到广泛开展的预期目的,除部分历史悠久或者规模较大的院校外,生物产业依附于高校的情况比较少见。部分校企在经营规模和生产运营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很难达到与教学结合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企的经营管理模式受到限制。校企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管理模式单一、生产积极性较低等特点。二是难以优化配置校企和教学资源:高校办企业主要功能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高校企业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平台。但高校更偏重于科研和教学,企业生产一般和科研和教学研究相结合,这就使得企业生产有局限性和封闭性。 二、以产学研结合促进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1.树立以产学研为基础的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伴随着“产学研”的提出和发展,高等院校针对现阶段生物学广泛应用的情况,对现有的教学大纲、培养计划作出了相应的修改,更侧重于实验和实践应用环节。众多高校生物专业纷纷提出以培养综合型生物人才为主要目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期获得的教学成果和综合高素质生物人才。 2.建立产学研结合培养生物专业人才的模式。生物专业具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建立产学研结合培养生物专业人才模式是生物 才培养的重点。因此在树立以产学研为基础的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应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创建新型生物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一是建立多种模式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多种模式的实践基地也是生物学科的需要。产学研结合强调教学、科研在生产中结合,但并不指向单一校园企业,建立生物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生物科学专业涉及领域较广泛。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由过去的知识型、专业型逐渐转向能力型、素质型。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实践技能、技巧,也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校企的发展方向偏重于生产经营,盲目追求效益。企业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条件下,顾虑到生产秩序的维护和管理的不便,往往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参与到生产环节,进而忽略了教学的投入。高品质的教学本身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完成,需要实践支持,校企应将教学实践纳入日常管理,积极吸收大学生进入生产中,在实践环节中应制定完善管理机制,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作出贡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一方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的拓展教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创新性思维应用于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另一方面,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以体制创新、教育创新为导向,在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以政治导向、制度创新等方式,通过设定鼓励机制,鼓励学生将自主创新融入教学和科研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应从扩展实践活动着手,首先做到扩大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和生物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联系。其次,教学机构切实发挥实践基地作用。 三是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教学结合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改进。各个高校应以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与实践基地结合情况制定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首先,课堂教学采取cai教学方式,将信息整合并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更加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注重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其次,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实验设计训练,并将实验设计应用于生产实习之中。 四是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生产实践开展,切实做到实验与应用的紧密结合。新型产学研和合作模式的推广产生了与时俱进的效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和应用,是探索产学研发展之路的重点所在;产、学、研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应切实做到“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企业经营模式。校企应发挥自身优势将科研资源整合到生产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保障多方面利益。同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高校应注重培养校内企业管理人员,建立适于企业、科研相结合的人才管理体制,吸引企业外部人才,激发企业内部的能动性、创造性。 三、结语 产学研结合在高校生物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随着产学研的深入和广泛开展,大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传统高校生物教学中教学培养模式单一和教育功能的不完善,并且改善了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的现状。目前,产学研结合培养生物专业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方向,科研在高校校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研的发展必定带动校园企业的发展。校园企业建立高校产学研模式奠定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产学研的深入结合为生物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生物专业论文: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 生物技术专业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基础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从而折射出许多急待改革的问题。为此,基于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以及与该专业本科生的座谈交流和对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高等农林院校应通过明确有别于其他科类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精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尝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教学评价 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满足生物技术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外的生物技术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有337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经过20余年的不断改革和优化,我国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这导致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特别是农林类高等院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2010年,生物技术专业甚至被教育部列入10大“红牌”本科专业。由此可见,从整体上看,我国生物技术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笔者在浙江农林大学开展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座谈交流,还到部分高等农林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其他科类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的界定,生物技术专业以理科为主、工科为辅,是理工科复合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1]。生物技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以培养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承担着将相关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责任。因此,促进生物技术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倍显重要。截至2015年,在全国开设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337所高校中,农林类高等院校占36所。其他科类高等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培养的是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以及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其主要特色是培养大众化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其缺乏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细分,所以难以满足我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对基本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已有36所农林类高等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但是大多没有确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前文所述,尽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已经明确了相对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并不完全适用于农林类高等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从现状看,农林类高等院校往往过于注重学校整体的农林特色,着重于培养传统的农林人才,而对在农林业发展中发挥同样重要作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各高等农林院校在主打自身农业、林业特色的基础上,应结合各自院校的历史发展优势、地方发展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进一步细化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具有农林素养的生物技术专业特色人才,从而发展各具特色的或本校独有的生物技术专业教育。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作为一所多科性高等农林院校,其开设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确立了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知识、掌握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核心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因此,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竭力塑造独具特色的富有生态性和应用性的创业型专业人才。目前该专业已发展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 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研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笔者发现,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在多数高等农林院校并非是主流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模糊。通常情况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研和就业。但是,多数高等农林院校并没有针对2种毕业去向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引导,所开设的课程都是统一的。只有少数高等农林院校为毕业去向不同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有区别的人才培养方案,即针对本科毕业后准备考研深造的学生,设立了考研强化班,并强化了理论性强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针对本科毕业后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注重引导其更多地掌握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等方向的实用专业知识,从而使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了适应不同科类高校和不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应结合各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从满足学生毕业去向的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所谓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首先根据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意图,将其分为工作就业、考研深造、实践创业及其他4类;然后根据这4类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可以为学生未来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服务。第一,针对毕业后意向工作就业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充分发挥“产、学、研”教学模式的优势[2],大力鼓励学生到企业部门、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实习;同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联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外,以细化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为该类学生开设普通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等方向的模块化课程。第二,针对毕业后意向考研深造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大胆借鉴某些高校的成功经验,尽可能为该类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辅导,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例如,可开设相应的辅导班,强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第三,针对毕业后意向实践创业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要求,将学生的学习实践直接引进实验室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或者引导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开展实践,以切实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生物技术专业,其他学科专业也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学习或工作的内容与所学的本科专业并不相关。针对毕业后从事非本专业学习或工作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从该类学生的需求出发,适时适当地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以便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的新兴的综合性生物学科,是现代生物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产物。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6个方面,这些课程从教学的角度又可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部分。 (一)理论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课程主要有“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育种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以及相应的生物类实验课程。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看,对教师来说,在生物技术本科专业4年的教学时间里完成上述课程的教学,显然是任务繁重、困难重重的;同样,对学生来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并吸收理解如此多的课程知识也是不切实际的。为此,目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解决办法是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选择性地开设其中的部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同时,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行。此外,现代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决定了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知识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更新,理论知识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这使生物技术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在设置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时,一定要紧跟生物技术的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理论知识最新、课程内容均衡、教学时间安排合理、专业匹配一致。同时,课程设置还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那么应侧重于设置理论技术类课程;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那么应侧重于设置工程实践类课程。以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为例,其主要通过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的设置开展理论教学。其中,专业基础课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1、2学期,专业必修课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3~6学期,专业选修课则伴随专业必修课穿插安排在相应的各学期。笔者通过对2003~2014级的116名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和在校生开展的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发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等专业课程受欢迎程度普遍较高。学生普遍反映这些课程的系统性强、应用性强,能够学有所用。而“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等专业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则较低。 (二)实践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郑世英在《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充分阐述了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3]。同时,有学者指出,在就业市场竞争愈益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社会生存的重要资本[4]。由此可见,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强调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前,各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仍然只是覆盖课程实验、生产实践、学科竞赛和自主实习等几个方面。可见,通过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培养的做法在高等农林院校尚未得到全面的推广。笔者通过深入了解也发现,多数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过于形式化,再加上部分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低,所以看似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所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为了有效地调动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的适应性,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建设应强调多元化、自主化和时代化。首先,在课程实验方面,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要打破原有的以综合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格局,针对每门专业课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其次,在生产实践方面,高等农林院校要积极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地方行政部门等组织机构合作,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争取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到农林生产一线去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再次,在学科竞赛方面,高等农林院校除了要提供一定的设备和经费予以支持之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将学科竞赛成绩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体系,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参加学科竞赛对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会合作、敢于大胆创新。最后,在自主实习方面,考虑多数高校在本科阶段的第4学年已基本不安排课程教学,所以建议高等农林院校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自主实习安排在此阶段进行;同时,建议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岗位和工作内容等,而学校和实习单位只需做好监督验收工作。这样,可以使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准毕业生亲身感受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氛围,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校园学习环境过渡到社会工作环境。 四、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 (一)现状与问题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或基础教育,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院校广泛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受体,其主要特点就是“满堂灌”,所以培养的人才“平而不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5]。同样,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也不例外,通常是教师一人讲得热火朝天,而学生“各有所为”,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通过与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各年级学生座谈发现,学生对课程教学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①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②课程内容不够吸引人;③教学方式存在部分不足;④教室等硬件条件有欠缺;⑤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反映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想改变现状、解决问题,首先,要改变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推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反转式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其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及网络资源的优势。例如,笔者在“细胞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实施了课堂讨论法。首先,笔者以细胞工程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基础材料,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穿插部分视频展示,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时的注意力。其次,在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后,笔者通过布置自主性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细胞工程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和论述,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后,在学生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和课程论文的撰写后,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某些共通性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以使学生彼此交流各自学到的知识。课堂讨论法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之后的课程教学评价中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五、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 (一)现状与问题 有了好的课程教学模式,还必须辅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和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所以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完善。目前,各高校的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占据的比例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最终的卷面考试成绩[6]。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考高分,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导致部分学生应付完考试便不再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知识遗忘率较高。可见,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缺陷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悖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应改变单一的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多种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既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准确与否,更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并基于这两个方面做出综合评价[7]。 (二)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应对现行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要适当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其次,要细化平时成绩的构成,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并且明确评分标准。例如,如果以百分制计算课程考核成绩,那么可以规定平时成绩占6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4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2部分:①平时表现占40分,主要对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综合表现等进行考评;②实验或课程论文完成情况占20分。将实验或课程论文成绩纳入课程考核成绩,通过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查找文献、筛选资料以及写作表达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此外,课程的期末考试也要打破传统的笔试答题形式,应尝试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8]或网络在线答题等灵活高效的随机测试形式。这不仅能够较为客观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教师的评阅难度和工作强度。 六、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现状与问题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和效益做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形式和激励师生的重要手段[9]。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评价大多采取师生互评的做法。通常,师生双方通过网上教育系统或纸质问卷进行评价与反馈。部分高等院校考虑到学生数量多而采取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做法。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通过师生互评进行教学评价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①参与评价的学生往往抱有应付的心态,而且学生评教难以保证客观公正,考评“全优”的现象较为普遍;②教师对学生评教的结果存在不重视的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馈,个别教师甚至完全忽视教学评价环节。 (二)改革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生物技术专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各高等农林院校应建立符合生物技术专业教育自身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明确教学评价对象的主体应包括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其次,采取师生互评、师生自评、阶段总结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其中,师生互评旨在提高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度,师生自评旨在提高教师、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度,阶段总结旨在提高师生对生物技术专业教育的认知度。为此,浙江农林大学组建了由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学负责人和生物技术专业资深专业教师组成的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由其负责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招生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考评方式、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实施,以及加强对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总之,我国生物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各高等农林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积极主动借鉴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紧随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关注生物技术发展创新的动态,在国家、政府、企业、高校、师生之间搭建起一座生物技术的桥梁,以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向着国际化、高效化、优势化的方向迈进。 作者:王正加 唐永超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 生物专业论文:生物类专业多媒体教学研究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在多媒体教学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的掌握”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7%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更容易掌握,24%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一样,9%的学生认为有困难。“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课堂氛围”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堂氛围活跃,4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课堂氛围一样,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课堂氛围差。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数人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的掌握有很大帮助。这说明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很多学生接受,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能够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并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调查结果表明也有部分学生喜欢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教师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授课方式,能够让他们很好地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分析原因,这一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时接受的大都是传统的板书式授课,对多媒体教学很感兴趣,但是适应多媒体教学有个过程,因此认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更好。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觉得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气氛活跃。多媒体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动听的音频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课件也不止一张,可以增加链接,十分快捷,从而扩展知识面,丰富学习内容。当然从调查结果看,40%的学生表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的程度上实力相当。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方式虽然很好,但是在初高中阶段求高分的大情势下,很多中学采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方式授课但其中传统教学所占比例较大,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课堂后,还没有适应多媒体教学占较大比例的教学方式,从而不能积极响应教师,致使其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需要说的是传统教学有着自身的优点,师生交流多,教师易于把握课堂情况,利于教师创新教学,但是多媒体教学显然优势更加明显。多媒体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动听的音频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传统教学相比,不论是在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上,多媒体教学都明显比传统教学有很大优势,这也是学生喜爱多媒体教学的部分原因。 二、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任课教师制作多媒体的水平”这一问题,46%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制作多媒体的水平高,45%的学生认为一般,9%的学生认为不太好。“多媒体教学对师生交流的影响”一问中,35%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师生交流,26%的学生认为不好,39%的学生认为一般。“多媒体教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影响”方面,37%的学生表示能完全掌握,51%的学生表示部分掌握,12%的学生表示仅小部分掌握。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表示任课教师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高,而且能对知识的掌握有帮助,能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学生也就更加喜欢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方式。还有小部分的学生不喜欢多媒体教学,主要原因是有部分教师课件制作技术不高,制作的课件只是将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形式表现平平,没有新意,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从而无法引起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对学习的帮助”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中5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对学习有很好的帮助,39%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6%的学生认为很少。“对多媒体教学的喜爱程度”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中,52%的学生非常喜欢多媒体教学,42%的学生表示对多媒体喜爱程度一般,6%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对知识的掌握有帮助,又拥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信息量大,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从生物学类专业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喜爱程度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生物类专业中效果非常好。很多学生喜欢多媒体,是因为部分高素质的教师应用多媒体能力较高,能很好地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得文字与媒体信息统一起来,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刺激,这种刺激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影响多媒体教学的因素 (一)学校的硬件设施 “影响多媒体效果的因素(设备)这一问题中”34%的学生认为是音响效果不好影响多媒体的效果,41%的学生认为是投影效果不好影响多媒体的效果,25%的学生认为是计算机故障影响多媒体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软实力 “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中,48%学生认为记不上笔记是影响多媒体的效果的因素,31%的学生认为是音响影响注意力,21%的学生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授课速度跟不上。 五、结论 我院的多媒体教学相当普及,而且大部分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水平很高,学生反映好。传统教学虽有着自身的优点,但多媒体教学显然优势更加明显。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传统教学不容易或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变得简单,可以扩大教学信息量,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现象,具体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感觉学习更加有趣、所学知识更加巩固。当然目前我院多媒体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做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全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所以教师们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教师制作多媒体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还有就是多媒体设备的质量和维护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总之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也会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接受。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以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决定了在高等院校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必须的。 作者:师玉环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微生物专业理论下人文教育论文 一、微生物有没有“宅文化” 信息化和服务型社会的建立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人又时常面对着外界各种形式的压力。为此,很多人都有宅在家里的经验,足不出户享受着各种社会服务或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微生物世界中有没有类似的“宅文化”呢?学生刚接触这个问题时,首先引导他们思考:微生物有家吗?什么是微生物的家?对于像风餐露宿的地衣和随波逐流的水生菌等微生物而言,家也许只是个虚无的概念,但对于寄生菌而言,就具体很多。它们可以寄生在任何生物的体内、组织中,甚至细胞内。这类微生物从寄主中源源不断获取营养,规避着外界不利的环境,最终往往导致寄主的衰亡,从而失去了“家”。事物都有两面性,宅文化也是,微生物里有没有益的宅文化呢?相信此时,很多学生都会有答案。当然,课堂讨论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只有活跃的思维,没有最终的答案,往往会步入到更深的知识领域。就像讨论“宅”的微生物,我们都知道享受宅文化的人也不一定一直宅在家里,微生物是不是也这样呢?答案自然是是,不少兼性营养的微生物就是如此,腐生和寄生状态时而切换,有些寄生真菌还产生了典型的二型现象,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微生物学相关课程如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中才会介绍到的。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宅文化不是自闭的,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外界社会保持联系,那么,宅在寄主内的微生物与外界环境有联系吗?当然有,一些昆虫病原真菌在杀死寄主的过程中,会根据某些与寄主种群波动有密切联系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来判断是否进入到休眠阶段,以此规避可能来临的寄主匮乏期。但它们又是通过何种手段感知外界的环境呢?这就牵涉到细胞生物学、流行学等相关的课程,而且往往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知识就是这样一环接一环,有些专业的学生有时候就不了解微生物学与自身专业有何关联。通过这些看似无关的课堂讨论,他们至少可以体悟到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二、微生物世界的“机器人文化” 乍一看,是否有些科幻?其实不然,机器人文化早已在我们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生产车间里的各种机械臂、家居中的扫地机、跳舞机器人,再如开发中的陪宇航员聊天的人形机器人等。它们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是改善生活品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手,另外,还是人们“懒文化”的一种体现。学生可能会问,机器人文化是人类高度文明的智慧结晶,如此微小、如此低等的微生物会有吗?请大家发挥想象力,试问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有何不同?如何进化而来?真核微生物中有各种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这些细胞器对于真核微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提供着通用能源ATP、各种养分和中间代谢产物等。说到这,可能有人不认同,细胞器不像人体里的各种器官吗,怎么会是微生物创造的“机器人”?让我们回想一下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诞生,它们是如何成为微生物结构的一部分的。简单而言,就是在距今二三十亿年前的地球上,某些个体较大的原核生物将具有有氧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的小型微生物细胞吞入体内,通过长期驯化将其功能化为细胞器来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力。这个细胞器的演化发生在遥远的前寒武纪,但至今还可以找到诸多证据,包括细胞器膜结构、核糖体结构和基因等来证明其合理性。说到这,是不是对微生物有了肃然起敬之感,这么简单的生物就懂得将那些关键功能“包工”给“机器人”。如此说来,人类的“懒文化”不是我们独有的,而是来源于“老祖宗”———原始微生物。另外,微生物当中有没有作恶的机器人呢?从某个角度来看,病毒就是如此。病毒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是一种生命形态,有科学家推测病毒的核心就是从原始生命基因组中剥离的一小段基因所构成的,如果把病毒理解为微生物无意间制造的微生物“机器人”,是不是更形象一些。讨论到这里,有没有产生一种想法:原始微生物可以将小型微生物“机器化”,我们人类可不可以这样做?其实,人们早就开始利用各种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产生各种能源物质等,但微生物毕竟是生物,它要生存,就要消耗营养,产生代谢物,扩增种群,这些必要的生命活动都大大降低了人们安排给它干“正事”的工作效率。可不可以构建微生物“机器人”,让它只做人们设计好的工作呢?这一想法在前几年由海洋微生物学家CraigVenter提出,不过他说的不是微生物机器人,而是“合成”新生物。但由于牵涉到伦理学的问题,此想法应该还处于凝聚共识的阶段。不知这位科学家的想法如何形成,不过这一研究设想可行性是存在的。原始微生物早就在几十亿年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且获得了成功,也为之后高等生物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当然,伦理上的研究讨论有其必要性,我们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三、微生物世界的角色分工 人类关系社会化后,角色分工越发明显,每个人在不同时空中都处于特定角色。每个人清楚地认知和执行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角色,对于社会稳定尤为重要。就如学生在大学中做好学习者的角色,在家里为子女的角色,在社团活动中为组织者、参与者等角色。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当然也存在着“角色分工”。通常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学过微生物的学生自然了解微生物中还有扮演生产者的蓝细菌和显微藻类,它们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陆地上的植被。当然,作为消费者的微生物也同样重要,要知道从原始生命诞生之后的20亿年时间里,微生物在地球生命系统中扮演着所有的角色。如今社会职业角色日趋多样化,新型职业不断涌现,每个人都向社会的其他人提供着某种服务,享受着他人提供的服务,这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微生物有没有这般细化的分工呢?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需求,微生物需要什么呢?各种各样的营养物、稳定安全的生存空间等。这些微生物的需求都有相应的微生物类群提供着,如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碳源、固氮菌提供着氮源、产酸菌溶解矿物质释放矿质元素等。这些微生物提供的“服务”,也早已被人类加以利用,例子随处可见。角色特征是不是就只有人类独享了,有的稳重、有的急躁、有的投机、有的无私。万千世界充满着各种可能,微生物身上自然有这些特征的影子。例如,土壤中分解腐殖质的土生性微生物常年种群密度稳定,而土壤中的发酵性微生物种群就“急躁”地大起大落;偏利共生关系中总能找到无私的一方,而混居在一起的微生物中不乏机会主义者“抢食”其他分解菌通过胞外酶分解的有机营养物。讲到这,有没有找到跟自己有点像的微生物呢? 四、结语 思考力和想象力是各类社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大学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锻炼其思考力,扩展其想象力,培养其创造力。本文介绍了笔者近年教学中一堂课堂讨论的内容,借由微生物来启迪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由于笔者有限的学识,本中引喻如有不妥,大家可以探讨,同时,分享其中孕育的教学思路才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作者:周湘 林海萍 张昕 张心齐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专业论文:生物人才培育探索及实践 本文作者:陈丽丽1王松涛2周会萍1作者单位:1新乡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2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优化课程体系 教材、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建设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3]。我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特色、办学优势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调整教学计划,加强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精品课程建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材方面,我们广泛征集专业教师建议,为学生订购高等教育出版社、工业出版社等最新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同时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利用重组、删减、更新和优化等手段,精简课程中臃肿、陈旧的内容,补充了科学前沿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调整相近课程(特别是专业课)间的教学内容,使其既能相互衔接,又不至于出现内容的重复。同时,还注重双语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旨在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创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新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大为提高。 强化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1)打破先理论后实践、实践依附于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分层培养、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并建立实践性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中,打破单纯以理论构筑教学计划的模式,建立实践教学的完整体系,重视毕业生与社会的对接,并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的训练时间,强化操作技能。(2)结合社会需求,给学生提供在生物技术产业单位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具体岗位,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实习,放手操作,融会贯通。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许多学校都在探索的课题,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4]。我系生物技术专业开办以来,积极探索与校外单位建立互惠互利、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依托企业的生产经验,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对校内教学方式提供有益的补充。目前,已与河南新乡亚洲啤酒有限公司、新乡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新乡拓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互惠互利的新局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一盆美丽的花朵远比一堂照本宣科的理论课更具吸引力。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是“80后”和“90后”,他们喜欢新事物,崇尚新思想,敢于创新。按照“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大胆创新”的原则,我系积极组织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参加新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乡5所高校创新公益设计大赛以及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相关创新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教师是主导,没有一流的师资,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4]。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创新能力。因此,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出有创造力的教师。一方面,教师要谦虚好学,勤于钻研,要多向那些能站在学科前沿,在该学科领域中有突出成就,又能掌握整个学科发展方向的教师学习。要多读各类书籍,特别是有关教育、教研理论新动向的文章,这样才能把握时代脉搏,使自己向创造性的人才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和观念,努力使师生关系成为探求真理的伙伴关系,解决困难的合作关系,摒弃那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权威意识。在教学中要倡导相互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做决定,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我系结合教师自身特点,按照“对内实施培训,对外进行引进”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几年来,分别将相关专业课教师送往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院校进修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同时还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院所引进博士6人,改善了教师学历结构。 “产学研”相结合 充分利用各项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人才培养目标、企业生产和科研特点,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途径[5]。在校内,以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大力推行本科教学导师制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在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修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课,安排学生参加课题研究项目,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规范。从大三开始,在“双选”的基础上,部分学生正式进入科研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研究课题,如让学生加入“一种天然植物型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的课题,这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四年级,在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实验,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实习任务。“学研”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成为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外,以各实践、实习基地为依托,开展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坚持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大力推进产学合作教育。在时间上,学校教学环节与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组织形式上,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产学”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加了理论联系生产、了解社会和就业形势的机会,已成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的重要途径。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随着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相应的实验、实践设备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理念的提升,带动了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实验实践水平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6]。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南京雨润集团从我系招聘生物技术等专业毕业生29名,雨润集团招聘负责人对生命科学与技术系所培养的高素质学生非常满意,并希望今后能从我系招聘更多的优秀毕业生。2011年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荣获“2011年度河南省本科特色专业”称号。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按照特色专业的标准,做强特色专业,进一步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
兽医学论文:小议中兽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中兽医学的课程讲授较难,阴阳五行,八纲辫证,中草药的功能,主治及方剂,学生不易接受,难以理解,必须改进授课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与挂图,原始标本和采药相结合,采取理论讲授和直观教学相结合,改革教学教法,使学生易学,易接受,易理解,充分掌握中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知识. 关键词:中兽医,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兴趣小组 《中兽医学》在畜牧兽医专业中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在中兽医教学中起著承前起后的作用,传统的《中兽医》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相对独立的不可缺少的临床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在中兽医基础和专业课程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中兽医学包括了西医的全部各门类的内容,甚至有些是西医以外的内容,这就是中兽医的阴阳五行,八纲辨证,整体观念[1]等等.是中兽医学的特色理论.随著教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及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於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1.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中兽医教学理论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为核心,为了满足社会人才现代化要求,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在新形势下的教学中不仅要讲授基本知识,更要把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几十年来我国的中高等中兽医学教育经历了以知识教育为主,轻视了实践教育培养人才动手能力较差於社会的发展很不相应,必须向知识—能力教育的转变,进入21世纪的教育模式是从知识—能力教育,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中兽医学》的课程教育实施的是一种计划体制办学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2]重课堂书本的讲授,轻课外知识的拓宽,部分学生眼高手低或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但脱离了临床实践,而且使新一代兽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受到阻碍,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世纪人才的需求,因此,巩固中兽医学的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技能,突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是目前《中兽医学》教学的明确目标和根本宗旨. 2.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随著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专业和专业方向扩展,现行的《中兽医学》教学模式显得过於单一,在满足专业目标培养方面优显欠缺.[3]《中兽医学》的教学虽然充分强调了基础知识趋同的教育指导思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拓宽知识,发展个性和激励创新的教育原则,忽视了能力操作的培养.因此,要强化目标教学,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科目设置.不能一律使用同一「大纲按同一进度授课,而应当区分不同专业,不同班级,根据学科的内容特徵,教师能力的专业特长,学生的层次和专业来选择和运用相对适宜,有所侧重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大纲要求授课.在实施前期趋同,打通基础教学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专业留有充分发展特色的余地,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特点,辅以相关的选修课,实验课,技能实训及社会实践等形式的课程.加强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拓宽方向,发展个性和激励创新.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以我系所开设的《中兽医学》的课程为例,提出相应的课程设置和知识板块与同道共同探讨. 2.1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中兽医学》教学内容较多,阴阳五行,知乎者也学生不易接受,难以理解,给授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中草药这一部分来说教学内容较多,学生要学习400余种中草药,从性味,归经,炮制,功能,主治,剂量等,其难度是很大的,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和厌烦的心理.在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对辨认中草药标本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学生对药物形态缺乏了解,缺乏感性认识.[4]因此,中草药教学在使用彩色挂图和中草药原始标本,就地采集的中草药标本等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又增了中草药药性的鉴别.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授课法,有助於加强学生对药性,药效的理解,能够变抽像为形象,增强感官认识,并可同时拓宽中草药的知识面;其次,有助於在未来的临床用药中,应对各种复杂,繁多的临床证中束手无策,辨证准确而方药疗效平平仄仄的现象.前人曰:「今之医者唯知定方,其药则惟病家取之肆中,所以真假莫辨,虽有神医不能以假药治真病也.医者不知药而用方,其难也将致实.所以临床用药犹如鱼水之关系. 3.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多文化教学课堂讲授是教学的窗口,是人才培养的主陈地,以往教学多以老师满堂灌为主,我认为这种传统的「填鸭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适合现代的教学.应根据中草药的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1学习辨证用药,重在能力培养.辨证用药是临床用药过程,从辨证审因到选方用药是熟练应用中兽医基础知识转化技能,教学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学习辨证用药的过程是:由功效引出适应证,通过教师讲证析因,落实於药性知识,此即大纲中要以功能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的要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相当多的内容属於基础知识范畴,特别是适应症,对学生来说是未知数,几百种中草药名,上千条适应症,涉及临床多学科,学生要一一熟记每味药物,每个适应症都相应地反映著一种或几种综合作用.这种从功能到适应症周密科学的推理演化决非单纯的对应组合,其中性能特点是关键的纽带,熟记药物功能是重要前提.学习辨证用药,重在能力培养,由功效引出适应证,由证认识药性,这种将功效适应症与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施教过程实际是从逻辑思维入手,围绕讲授药物的中心,就客观实际临床应用联系主观抽像思维的过程.在这种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知识系统的能力,起到「明理得法,深入思考的效果,也会使相当多同类性质的内容转化自学内容.从教学目的的方法,效果等多方面来讲,学习并融会贯通「辨证用药是中草药教学的主要方法与任务.3.2认真开展课堂讨论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讲授作为基本教学方法是必要的,对於中草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重点药物的功能等作为课堂精讲必须内容,要讲深,讲透,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达到在课堂上即能完全消化吸收,但是,中草药学教学仅仅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讲授是不够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过程;就学习过程而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觉性是学好中草药的内因,教师指导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所以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中草药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具体教学的实施中要注重采用启式,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草药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善於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觉得需要解决而自己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麻黄性温为什麼可以用肺热咳嗽十八反,十九畏,[5]现代研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等等.让学生带著问题去学习查找有关资料,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在课堂讨论中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学生自觉学习,查阅资料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出现互相讨论,积极争辩的气氛,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有了生机了,教师也通过课堂讨论获得了新知识和新资料,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经验.3.3增加趣味,归纳条理,提高理解和记忆.学生接触中草药课的时候,往往感到药物名目众多,形式单调,内容深奥,难以领悟.针对这些问题,对於每种中草药就其外型特点,名称,含义和来源,以古代传说等作趣味性介绍,使学生对中草药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然后逐步引导,进入药物性能,功效,应用等方面的讲解,教师应善於在平时阅读中积累并合理的运用於教学中,对与大量功能相似的药物,不应照本科,而应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归纳药物功能的异同点,同中求异,从联系与异同的比较中达到对药物掌握的目的;另外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机体系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记忆,对各章节的药物进行纵向和核向的分类顺序整理或归纳列表,提纲挚领,一目了然. 4.开辟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必须注重学生获得知识和掌握的实践技能比较完全的知识,要开辟第二课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利用好课外时间及课外知识的延伸. 4.1社会实践,田间采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到药材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由学生亲自采集,制作中草药标本,一方面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所学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外观特徵,药用部位,使学生对中草药的学习增加了感性化的认识,加深了对药物认识的理解与记忆,巩固了课堂讲授的理性知识;另一方面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对中草药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增加了学习及未来开发,研究的信心.4.2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实践研究能力.实验课是观察自然现象的运动变化,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实验课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加深和扩大知识领域,了解现代研究的进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中草药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合格的中兽医医药人才,就必须增设中草药实验课.科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有利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规律.科研是对某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作深入的探索研究,而教学是对药物性能,功能及应用作系统的阐述.因此,教学要求知识面广,科研要求知识较深,他是知识点与面的结合.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科研兴趣小组,对一些未知的东西进行实验验证,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方法,其次,教师应积极组织科研题目,这是现代中兽医学教育对教师的更高要求,让同学们共同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智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兽医人才. 总之《中兽医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涉及面广,难度大,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这项艰巨的历史性改革任务. 兽医学论文:OBE教育模式在《兽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该研究将OBE引入《兽医学》理论教学中,设计了教学方案应用实践,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该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OBE;教育模式;兽医学;教学;应用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可理解为“成果导向教育”或“结果导向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由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1]。在OBE的教育系统中,教育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清晰的构想,即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够干什么,并通过设计合适的教育结构来促进和保证学生达到这些教育目的[2]。兽医学是研究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兽医传染病学和兽医寄生虫病学。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松散,学习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和就业需要[3]。因此,将OBE教育模式引入兽医学教学中,教学目的更突出,学生能取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对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OBE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设计 1.1 教学目标 兽医学课程开设在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大二学年第一学期(即第3学期),60学时(兽医传染病学36学时,兽医寄生虫学24学时),是以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诊断学、动物免疫学等基础的专业课,是重要的临床实践课程。依据OBE的理念,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疾病的病原体;(2)疾病的诊断方法;(3)疾病的防治措施。 1.2 选取教学内容 2016年学校被认定为应用型大学,制定了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操作实践能力樵则,教师分别从兽医传染病学和兽医寄生虫病学中选取重要内容开展OBE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1.3 教学设计 OBE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驱动力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确定相应的能力评价标准[4-5]。确定教学目标后,反向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口语考试、笔试测验和团队报告3次考核;结合调查问卷了解OBE的被认可度,详见图1。 2 OBE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应用 本文选取15级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52班(30人),以“并殖吸虫病”为例说明教学过程。 2.1 口语考试 课前布置“并殖吸虫病”内容自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教学视频,对并殖吸虫病的相关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殖吸虫的形态结构”内容较简单,课堂上直接提问总结。本部分进行口语考试。 2.2 笔试测验 课堂,学生通过自学列举出并殖吸虫病的几种诊断方法,教师归纳总结如下:(1)实验室诊断:如虫体的形态特征、粪便检查虫卵的特征性结构等;(2)根据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3)根据疾病的病理变化诊断;(4)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辅助诊断等。教师讲授猪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设置问题“并殖吸虫的寄生部位是肺脏,故称为肺吸虫,为何临床上有的病畜会出现神经症状?并殖吸虫在宿主体内是如何发育的,从而引出重点内容“并殖吸虫的发育史”。寄生虫发育史是课程的难点,进行笔试测验。 2.3 团队报告 课后教师布置作业“总结并殖吸虫病的防治措施”。学生5人一组(共6组),任命一名组长。以组为单位,集思广益,由组长整理答案,汇总成报告,作为第三次考核。 3 应用效果分析 3.1 考核评价成绩 大部分学生很好的完成了三个教学目标,考核成绩详见表1。 3.2 学生对OBE教育模式的认可度 教师设计学生问卷了解OBE被任可度。学生均觉得OBE教育模式有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详见表2。 4 讨论 4.1 教学目标 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的教育理念[6],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清楚表达和直接或间接测评,且通过目标可以可以强化知识点,强化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明确专业需求和课程定位,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4.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标反向设计的。将重要的教学目标具体到知识点,明确传达了课程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OBE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学习。同时,提高了学生报告及设计文稿撰写能力和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 4.3 考核评价 量化评分点的设定,要结合整个教学大纲对该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考虑到该课程在教学环节中的定位,有针对性地提炼典型的知识点、技能点,强化该课程该阶段必须掌握的问题[7]。本次实践采用口语考试、笔试测验、团队报告和学生问卷作为评价方式,简单有效,但相对单一。以后授课中可增加网络评价、教师问卷、在线问答等方式,让考核多元化。 5 结语 OBE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反向设计教育体系的新型教学模式[8]。将OBE引入兽医学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考核评价单一等问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责编:张宏民) 兽医学论文:科研在中兽医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摘 要:作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教W与科研,不仅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学和科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和教师能否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和体会,探讨了科研在 “中兽医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旨在发展中兽医科研的过程中,同时提高“中兽医学”教学质量,从而达到科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促进中兽医整个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科研;中兽医学;高校 作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教学与科研,对于高校教师和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教学,即普通教育和专业训练的职能;科研,即发现新知识的职能。众所周知,在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活动关系密切,两者相伴相生。有关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论界专家及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由于科研可以给大学带来名誉和声望,增强知名度和影响力,且具有易量化、评价和比较的特点,因此大学发展至今,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很多国家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1]。目前,虽然上至教育部的文件,下至各个高校的政策,无不认为“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是,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科研中心化、教学边缘化”,“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却比比皆是。 19 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者洪堡明确指出,大学要通过科研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是相统一的。从总体上看,教学是培养大量基础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科研则是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摇篮,大学综合实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上,而且体现在本科教学中,教学与科研两者互相促进,互相联系[2]。在中国,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也曾说过: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 作为高等院校的专职教师,教学与科研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双重任务。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围绕教学做科研也是专任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4]。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对于主讲“中兽医学”课程的教师来说,学校的定位即为教学科研型岗位。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中兽医教师面前的共同问题。如何通过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现将本人一些如何通过加强科研促进“中兽医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在此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科研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各高校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本科教学中,中兽医课程都是按照教材授课。由于中兽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内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奥,如果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而在课程的讲授中,教师把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引进课堂则会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外邪致病中的疫疠时,动物中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都属于疫疠的范围,教师可以结合中药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学生进行讲解;另外,在讲解七情致病方面,可以结合科学研究结果,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体液的异常分泌、神经的异常活动,免疫功能的低下和内分泌的紊乱,进而科学地揭开了情志致病的理论,并引导学生自发查阅相关资料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这样就会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此外,中兽医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目前在中国的兽医领域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究其原因,在于中兽医学没有及时地吸收、引进和创新科研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从历史上看,中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古代到近代,一直都在吸收和消化当代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中兽医科学。而中兽医要想在21世纪再创辉煌,一定要借鉴当今多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并且能够从中吸收精华,从而发展和充实自己。因此,中兽医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活动,站在学科的前沿,不断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成果,并把这些新知识和新成果充实到中兽医教材中去,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创新性和超前性。例如,在讲中药时,可以用现代药理知识解释中药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科研成果,证明某一个化学成分是如何进入机体内,与哪些受体相结合,如何激活信号传导通路,使机体做出如何应答的。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相反,如果中兽医教师缺乏科研背景,只顾埋头翻教材、备讲义,上课就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从而沦为呆板知识传授的教书匠,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科研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然而,教学是双向活动的过程,大学教学不仅要致力于传授现代科学理论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若是仅仅讲授课本上的有限的知识,难免造成对学生思路的限制,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科学研究重视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这些对本科生来讲都是十分欠缺的,这就客观地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从事科研,并且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把学科发展的新技术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引入到传统的教学中去,从而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并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独立地去获取和探索知识[5]。比如,在指导学生“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实验时,可以采用科研中常用的几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对槐米中的芦丁进行提取,并与课本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查阅芦丁药理作用的相关资料;在讲脉象时,可将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结合现代科研成果证明的不同的脉象具有不同的形态,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动态图像,来表达脉搏的变化;通过以上方法,将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变得直观、形象、易懂,并且能够很好地改善课堂中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在讲脏腑辨证时,改变全部由教师讲授的惯例,而是拿出一部分病例,让学生讨论,然后自己进行辨证,而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并且将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贯穿在授课之中,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科研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一所大学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建立起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同样,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水平。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6]。教师通过科研,可以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与最新成果,了解本学科整体的发展方向和最新趋势,了解本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并且能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讲授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能准确地掌握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此外,通过科研,教师能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及时地体现在教学中。例如,笔者通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藿蜂酮免疫增强剂(EPI)脂质体调控Kupffer细胞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和博士后科学基金“麦冬多糖脂质体调节Kupffer细胞活化及分子机制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在科研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课堂上则把科研经验和科研中取得的研究成果穿插在教学中,从而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提高课程质量。另外,当代教学水平高,知名度高的中兽医教师,无一不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并在兽医界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因此,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了科研之源,在教学上就能使所讲授的课程更加生动,内容会更加丰富、翔实,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科研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不仅能够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而且也能够将科研过程中的严谨求实、创新存疑的科学精神带入课程教学,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逐渐养成具有科学精神的学习风气。此外,科研也是一种参与性活动,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各类课题,一方面为学生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并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为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兽医课题组为例,对于不考研、毕业后想直接工作的学生,我们将横向课题中的一部分作为其毕业论文,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科研项目。由于横向课题均是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且大部分是受企业委托而进行的研究,因此,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从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 合,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使学生在就业时增加了筹码。而对于想读研,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我们会将纵向课题中的一部分作为其毕业论文,由于纵向课题大多数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能够与自己以后的硕士研究方向相结合,进行一定的预研工作。此外,还能够从中熟悉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培B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为他们以后从事更加深入的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 五、科研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 科研与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创造成果的第一线,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7]。科研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没有一定的科研项目作为依托,学科建设便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科研是培养人才、梯队建设和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基础和保障。科研成果则是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强劲翅膀和动力,是高校实现整体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科水平和知名度通过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体现出来。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离开了学科建设,科研就缺失了基础与平台,其发展则变为海市蜃楼,此外,科学问题的提出与凝练、科学研究的方向与特色,均来源于学科的建设,并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科研水平与整体的发展情况[8]。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兽医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各农业院校一般只有1―2名中兽医教师,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教师,上“中兽医学”课时,由其他学科教师代替,或是直接取消了该门课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兽医科研水平太差。那时的中兽医科研经费在兽医领域基本排在末尾。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中兽医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兽医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和经费总数在兽医领域也位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外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行业专项等科研项目中也有中兽医领域的专家主持和参与。中兽医人员每年能在多种SC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这既促进了中兽医在国内外的交流,也提高了中兽医的知名度。科研的发展,促进了中兽医学科的发展,使得国内外对中兽医由排斥、否定逐渐变为认可和肯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国际兽医针灸培训班,而且至今仍在继续。因此,科研推动了中兽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六、科研可以改善教学条件 教师所研究的问题,一般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未解决的难题或是对原有技术和理论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从而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因此,科学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建设实验室和改善实验技术条件的过程。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多以及科研经费的增加,购置的先进仪器设备等不仅可用于科研本身,在满足科研需求的条件下,还可以应用于教学,补充和改善教学条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教育部和学校每年都会下拨给学院一定的科研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目前学院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一大批先进的科研仪器,这些设备向全院师生开放。此外,学校还建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这些均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既丰富了实践教学,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科研在补充和改善教学条件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此外,在为教学提供良好条件的同时,教师在长期的科研过程中所总结积累的各种技术手段和科研方法,不仅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应用于设计和改进教学实验设备,从而使实践教学操作简单、节省资源且效果明显。 总之,科研与教学是高校两大重要的基本功能与任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两者缺一不可。而在科研促进中兽医教学方面的工作许多高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或是发展较为缓慢,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只有辩证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才能既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能紧抓科研,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共同促进中兽医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兽医学论文:提高高职《中兽医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摘 要: 《中兽医学》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重要学科,是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由于其抽象且深奥,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本文对《中兽医学》课程进行了简介,对该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了描述和举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掌握中兽医实用技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高职《中兽医学》 现状分析 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身存在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及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在专业课教学中,若仍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则难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职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中兽医学》更是如此。《中兽医学》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重要学科,在动物疾病防治、促生长和保健等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但中国传统兽医学抽象且深奥,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倍感困惑。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掌握更多的中兽医实用技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让《中兽医学》这一宝贵遗产得以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值得重视。 一、课程简介及现状分析 《中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手段,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方药和针灸等部分。中国传统兽医学具有方便、治疗成本低、疗效高、毒副作用少、药物残留低、对畜产品品质无不良影响等优势[1]。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及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传统兽医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虽然中兽医专业已发展成为具有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高层次教育的一个专业,但从培养目标看,这些高层次中兽医人才主要从事学术科研,基本上已脱离中兽医临床诊疗活动,能够运用中兽医传统诊疗技术的人才少之甚少,中兽医许多宝贵的技术和经验已经或正在随着老一代中兽医工作者的相继离世而消失[2]。以培养高层次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应用和传承使命。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并承担这一使命,增强《中兽医学》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中兽医“技能型”人才。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 受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痕迹明显,过于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和做,严重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弱。为培养合格的中兽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必须调整教学模式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调整教学模式 关铜等[3]通过采用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吸取前人经验并结合《中兽医学》这门课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中兽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由于中兽医基础理论深奥且抽象,相对来说枯燥乏味,如将阴阳、五行之间的变化及其他中兽医基础理论通过图像、动画展示,并让学生课下提前观看,让学生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及问题进入课堂,这种课外自学与课内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增强中兽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效果;而对于中兽医辨证论治的学习,则可以采取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完成。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一些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包括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法、角色扮演法等[4]。在中兽医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动物穴位认知教学中,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法,模拟明确标注穴位的动物模型,供学生进行辨认穴位学习;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中兽医诊疗技术,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认识寒证、热证临床症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实验造模法;在中草药认知的教学中,可采用参观法,带领学生亲临中草药种植基地或中草药标本馆识别相应中草药。 三、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在教学中亦被广泛运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教学顺应潮流,兴起主要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这种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灵活生动,在教学设计上丰富充实,在促进学生主动掌握技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增强教学效果上发挥极大的作用,并有效地激发和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能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关键。将媒体素材、网络课程、微课等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到高职《中兽医学》的教学当中,必然会增强中国传统兽医学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中兽医“技能型”人才。 1.媒体素材的应用 媒体素材主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在教师枯燥的讲授中插入具有极强的视觉表现力和丰富的感染力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5]。比如在阴阳五行的教学中,由于阴阳五行的概念及变化规律比较抽象,教师可在网上选取相应的图形图像,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剪切代替乏味的描述;在经络学说的教学中,由于经络的走向与分布相当复杂,教师可选用或制作相应的动画让学生清晰地观察经络的走向及分布;在中兽医“四诊”教学中,特别是“闻诊”中闻声音的教学,即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呼吸音、咀嚼、咳嗽、肠音等,如将各种动物的正常及病理声音录成音频,会更容易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闻诊技术。 2.网络课程的应用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学习内容并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化学习环境[6]。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将网络课程融合到《中兽医学》教学中,将传统课堂的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不想听也得听的局面根本扭转。通过《中兽医学》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学生可以自己选取学习相关技能,并将听不懂的内容在课堂下反复学习,直到弄懂为止,对于《中兽医学》学习当中的疑惑之处亦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讨论。由于网络课程交互性较强,学生的选择权较大,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中兽医学》相关教学内容的课题讲授时间,以便捷的方式传录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相关技能,间接增强《中兽医学》的教学效果。 3.微课的应用 微课作为信息化环境下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主要以流媒体技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成十分钟以内短视频的形式开展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7]。通过微课,学生在课下可以自主学习,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困惑,就可以通过暂停、倒退、重放的形式帮助解决困惑,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记录下来,方便教师堂上提供指导,具有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味道,与高职教育特点相符合。比如在施针技术及电针仪的使用等技能教学中,如将这些技术制成微课,使学生在自己的手机、电脑上随时随地开展这些技能的学习,必然会促使中兽医技能得到广泛传播。 上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使教学从呆板变得生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固定变得灵活,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在增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等方面,信息化教学资源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只能作为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手段,绝不可用手段代替内容和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之时要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才能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高效使用[8]。另外,信息化教学资源需要共建与共享才能充分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高效使用,才能使信息化教学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结语 《中兽医学》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重要学科,在动物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严重偏向学术与科研,基本上已脱离中兽医临床诊疗活动。面对这一局势,培养合格的中兽医“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只有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才能不断增强《中兽医学》教学效果,以期培养更多的中兽医“技能型”人才,将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精髓发扬光大。 兽医学论文:中兽医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型。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抽象,内容繁杂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中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等环节提出来改革措施,为中兽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兽医学;教学;改革 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针灸技术,用于畜禽疾病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病证防治技术是动物疾病防治一种有效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兽医学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中兽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机遇和挑战。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兽医学时我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接受现代兽医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往往造成对中兽医学相关理论知识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无法将相关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此外,传统的中兽医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与现代兽医发展相比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改变传统的中兽医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兽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中兽医学时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内容多、涵盖范围广,几乎囊括了从基础理论到病症辩证及预防治疗的全部内容,而且思维方式又与他们西方医学存在较大差别,对学生接受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既要做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做到学以致用。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设置针对性的中兽医教学内容,在保持传统中兽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应该突出现代养殖业中畜禽疾病特点和传染病防治技术,对有些内容实用性不强,如马属动物的病症等,应予以简单化。同时根据社会的需求,对宠物疾病和经济动物疾病必须给予重视。根据中兽医的实际应用型和畜牧业的发展要求,采取删繁就简,注重应用性,优化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中草药部分重点在药物性味归经、功效和组成方剂,忽略现代中药药理和临床应用,造成学生在临床上不知如何应用。因此,介绍该部分内容时,可以同当前中药药理最新研究发现和临床上一些中兽医产品结合,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增加中兽医学现代研究的新知识、新机制、提取新工艺、新药效、新热点等相关内容。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 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改革和创新,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计算机的三维动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上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例如,在中草药的教学中,涉及中草药种类繁多,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多媒体技术编制中药图谱幻灯片,并结合现代提取工艺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既加强了学生的视觉刺激,同时也加深了记忆。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广播者,而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将查阅的相关资料总结成讲稿或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解,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补充来完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PBL教学法、启发式、发现法和讨论法研究法等新模式也应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课既能弥补课题教学的不足,又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桥梁。为了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为了适应培养目标需要,在中兽医实验项目设置上,使之更贴近临床实践需求:①中药标本设别:通过中药标本的采集、中药饮片的制作和观察,掌握100多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②中药药理学实验:通过开展常用抗菌中草药的体外抗菌实验和赤芍活性化瘀实验,是学生对中药药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③中药制剂学实验:通过散剂、汤剂、丸剂的制作和参观大型中兽医厂,以了解中药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技术;④针灸学实验:熟练掌握临床常用针具和马、牛、犬的常见学位;⑤脾胃虚证:通过建立人工发病模型,观察症状,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综合研究脾胃虚证,认识虚证的本质。此外,通过开放中兽医标本室和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4 改革考核方案,完善评价体系 传统中兽医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这个考核方式只在期末进行一次,造成学生只是在期末突击性记忆,评价不够客观,也忽视了对学生日常学习评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采用了新的考核方式。将评价考核体系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其中,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课堂出勤、课堂测试、阶段理论测试和实验实践这几种方式来进行,重在考核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主要通过期末的闭卷考试来进行。这种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几个轮次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兽医学历史悠久,是现代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兽医学教学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实践需要对中兽医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能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强、精通中兽医知识的畜牧兽医人才。 兽医学论文:中职畜牧兽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 摘要: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它所提供的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教师积极地应对当前畜牧兽医学生存在的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着力采取策略在教学中对其实践能力加以培养。本文便是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于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人才,重点探讨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中职 畜牧兽医 实践能力 培养 策略 中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从本质上讲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教学专业,丰富的实践能力是不仅是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必要保证,也是学生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然要求。所以,目前畜牧兽医学生所呈现出的普遍性的实践能力缺乏问题,受到了中职教师以及社会相关专业人员地广泛重视,加大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刻不容缓。 一、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体系 1、深入把握专业特点 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侧重于为畜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深厚实践经验、熟练操作能力的一线型应用人才,其教学的核心在于技能培养、理论知识应用、职业需求应对。所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特点,以行业需求、市场导向、职业要求为指引,合理设定专业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以理论和实践优化结合为基点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科学地变革。 2、科学安排教学任务 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任务进行精细地划分以及整合,重点体现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地位,比如,可以增加《动物疾病综合防治技术》、《专业综合实训与毕业实习》等课程。同时,教师还要通过穿插开展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教育,致力于推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地交叉实施,比如,教师可以将《饲料学》理论课程安排在饲料加工基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饲料分析与动物营养搭配操作训练。 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中职教师要保证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教学任务的安排实现与专业特点地有效应对,推动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地达成,还可以采用具有强制性作用的职业资格认证测试这一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加强对于实践能力地培养。 具体来讲,教师在安排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测试科目时,应当体现出技术性、操作性、实践性、精细化,比如,设立家畜饲养与繁殖、动物疫病检验与防治、兽医化验、饲料检验与营养搭配等独立性较强的测试项目,而且,这些测试项目中题目的设计,应当偏向于情景化、开放性、综合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测试时间设计为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测试场所设定为畜牧业各相关工厂中,通过分次评分、成绩综合、取平均分等形式,对学生日常实践操作与获得的成绩进行考核,然后评价其是否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以便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求实践机会参与职业实践。 三、开展工学结合专业教学 中职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有赖于良好实践的平台作为支持,所以,中职院校还要努力加强对于实践场地的建设,或者与相关的畜牧业工作部门签订定向实习协议或就业协议,组织开展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专业教学,以缩短学生寻找实践场地的时间,尽量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于网络开办由畜牧工厂、工作人员、学校、专业教授、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时解答学生实践中的疑惑,帮助他们实现实践能力地提升。 结语: 畜牧兽医人才在当前畜牧行业市场日益完善的环境中,成为社会的又一焦点需求人才,中职院校作为培养该专业人才的教育场所,必须遵循该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努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践行力度。 兽医学论文: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摘 要】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其内容繁杂、理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总结了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改善中兽医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中兽医学;教学;改革 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1]。千百年来,中兽医学为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中兽医学不仅对于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医学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现代兽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兽医工作者防控动物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2-3]。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兽医学存在着理论抽象、内容繁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突出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如何提高和改进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效果,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兽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 1 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观念落后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中兽医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过程中根深蒂固,授课过程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习也只注重课堂讲授的内容,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而脱离了临床的应用与实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兴趣的培养。 1.2 教学内容繁杂、抽象 中兽医学内容繁多,主要包括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理论,以及病因、四诊、防治法则、中药、方剂等多个内容。且其中诸如阴阳五行等内容语言晦涩、抽象难懂,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而同时由于近年来课程学时数的不断缩减,现有的课时亦不能满足对全部教学内容的讲授工作。如何精炼教学内容,授课语言通俗易懂,是摆在中兽医学课程教师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1.3 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中兽医学的教学虽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限于该课程的特殊性质,课程相关的直观教学资料相对较少,如标本、照片、录像、动画、模型等,多数课件的制作仍以文字为主,相关知识与理论的阐述仍停留在文字描述阶段,缺少直观教学资料,极大地影响了授课效果,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另外,课堂讲授也多以老师灌输、学生听讲记录为主,课堂氛围死板,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 2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更新教育观念 为了满足现代兽医人才的需求,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兽医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兽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结合对学生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改善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力求使学生在了解一定的中兽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中兽医传统的疾病诊疗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以后的实践生产中运用中兽医相关知识诊断和治疗一些常见的畜禽疾病。 2.2 优化教学内容 2.2.1 删繁就简,精炼教学内容 在目前各门课程学时数普遍缩减的大环境下,仍旧一味的强调增加课程学时是不现实的。为了缓解教学内容过多与学时不足之间的矛盾,精简教学内容,合理取舍是唯一解决途径。首先紧紧围绕中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两个基本特点,着重讲解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如阴阳五行、脏腑学说等,尤其是脏腑学说,让同学从中医角度了解和认识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讲解病因学说、辨证方法、中药及方剂的基本功能和临床应用等,让学生理解如何从中兽医学角度去诊断临床常见畜禽疾病,并合理选择用药。而对内容抽象,难于理解的经络学说、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做适当的简要介绍,同时可适当让同学了解一些兽用中药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2.2.2 重点突出,强调现代研究成果 由于中兽医学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诊断和治疗畜禽疾病的经验总结,而缺少现代科学的验证,这也是近年来中医学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经过现代科学验证的一些理论知识要重点强调,比如中药十八反的内容中,哪些是现代研究证实的,哪些又是经过实验研究后证明是古人对药物功能的误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兽医学的现代研究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改进教学方法 2.3.1 对比式教学法的应用 对比式教学法主要指与西兽医学对比教学法。中兽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兽医学,与西兽医学相比虽然在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均有所差异,在方法论上也有很大区别,但在个别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存在相似之处。由于中兽医学课程普遍被安排在高年级讲授,对学生而言西兽医学的理论和观点已经先入为主,此时能找到中兽医学和西兽医学理论相似的切入点,对比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心的功能时,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可以推动血液在脉道内正常运行,以营养全身。而西兽医学认为心的主要功能是泵血,把血液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为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营养和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心功能的理解和认知,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2.3.2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学生是授课工作的主体,作为任课教师,如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为重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比如在讲授经络学说内容时,根据学生普遍爱好武侠小说和电影的特点,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先让学生探讨一下关于经络腧穴的基本认识,比如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等,然后再从中医角度讲述其具体功能,让学生结合小说中的内容体会任督二脉的具体作用。学生对此普遍反应较好,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使授课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总之,中兽医学课程内容多,范围广,难于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压力均比较大,想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中兽医学的教学现状一定会得到积极地改善。 兽医学论文:学习中兽医学可培养学生的几个能力 摘要:论述了学习中兽医学,可培养学生的5种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及生活态度。旨在清晰呈现教师在讲授中兽医学的过程中,应持有的视角与思路。 关键词:中兽医学;文人素质;教学思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国学为主题的栏目,收视率、收听率极高;书店里,传统文化的书籍更是极大丰富;甚至在国外,许多国家创办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在现代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弥补现代科技的不足,来进一步推动个人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 传统医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已被人们广泛认同[1]。中兽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习中兽医学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中兽医学不仅可以赋予有关生命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感受到许多优秀的品质。一旦这些优秀的品质转化成能力,中兽医学的知识就内化了,即转化成了人们自身的素质,具有不变性。这样的素质,尤其应该被当今的高等教育所重视,应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内在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 那么,学习中兽医学,究竟可以培养哪些能力呢? 1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合二为一”的思考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提炼出可以普遍应用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现代知识分科较细,分到最后又发现学科之间有很强的融合性。但是,如若忽视对学生整体思维的训练,将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在需要的时候整合自己的知识、整合自己的思维。所以,需要一套既分得开又合得起来的理论体系,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训练。中兽医学,就是这样一套理论体系。“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阴阳代太极而总五行”,古人的整体思维就是这样强大,万物纷繁复杂,但都源于太极,所有的东西从中生发,又都可以归于根本。比如五行,古人把时间(子午流注)、方位(五方)、情志(七情)、味道(五味)、声音(五声)、颜色(五色)、植物(五谷)、动物(五畜、五禽)都归到五行中,并按照五行的规律加以认识和利用。这样“合二为一”很容易看到事物的普遍规律。所以,中兽医学这样“合二为一”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直透事物的本质。 2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取象比类”的联想能力 有些学生的知识太过琐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象力不够丰富、思维过于局限,许多知识无法联系起来的缘故。如果,我们的思维缺乏联想,那么,我们的知识也必定是片段的。联想源于对事物本质的清晰感知,如果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联想也就失去意义。 许多学者也都在强调“直觉知识的明见性”,认为这样的明见性,源于生活的始点与本源一旦被人们感知,就无需再多问什么。如昼夜、寒热、男女……也许,这样的联想能力,不是现代人与生俱来的,但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很好的教会我们回归自我,培养我们的明见性与联想的能力[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把世间一切归于阴阳,这样的联想是通过“象”进行“质”的归类的。在当今,知识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整合的时候,联想能力的培养,正是可以使我们沿着一条主线开阔我们的思维。学习中兽医学,便可避免我们思维的凌乱,使我们取象比类的能力灵活而合理。 3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 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源于古人对自然与自身的实践体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若教学不当,将导致许多学生“眼高手低”。许多事情知道,但却难于真正付诸于实际行动,久而久之,凡事只思考而不动手,就成为一种普遍的不良习惯。事实上,很多事情即使想的再透彻,都不如去做一做。实际动手时,还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问题,能力会在解决一件件这样想不到的问题时,得以提高。 中兽医学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源于实践性的探索。所以,在中兽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安排许多探索性的实践内容。如在针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把理论与实践揉和在一起教学。在探索的过程中,一边针刺,一边讲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追求“真与善”的审美能力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也就是说,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个人与社会的进步程度。除了像音乐、舞蹈、绘画这样的纯艺术领域,其他专业领域的美育也绝不容忽视。中兽医学做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古老东方的审美观,她更倾向于朴实与和谐。这样的朴实与和谐,是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基础。 “真”在《说文解字》中的意义是“仙人变形而登天”,是真人的意思(图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旨在激励世人,要追求真理,追求自然而然的本性,才能做正面的事情,产生正面的价值。“真”的哲学定义,也上升到了社会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真”存在于真挚的话语、真心地帮助、真情地行为、有情的物品、有情的事情之中,这样的情感可以对人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可见,对真的追求是审美的高境界。中兽医学便是通过教人如何认识生命,如何内观,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进而回归本真的。这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在对人的塑造方面,所不具备的。 “善”在《说文解字》中的意义是“从口从羊”,是吉祥、美好的意思(图1)。什么样的事情,或者说如何做,才能达到吉祥与美好的目的呢?古人认为,以羊头为象征的首领要威武又温柔,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所遵循的规律,一定是如自然般公正又顺从,才能首尾相连、循环往复。哲学中“善”与“真”的定义框架大致相同,是事物的组成部分,对事物的运动、存在和发展具有正面的价值。而善更倾向于心灵产生的美好感觉,呈现的就是自然的普遍规律,是公正又顺从的,是善的,是可以使心灵产生愉悦感觉的,是可以引领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真是符合规律, 善是符合目的,美是二者的统一。中兽医学就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美的,我们在学习中兽医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审美。 5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当下有许多非医学专业的人喜欢传统医学呢?其实,当代人是被古人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试想:古人生病了,没有X光、没有CT、没有B超、没有核磁,没有任何先进的诊疗设备。有什么呢?眼前只有一片花草、几个石头、几根针,这些看上去很不起眼儿的物件儿,照样可以被我们的祖先物尽其用,解决问题。外界就是这样一个无奈的样子,也许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反观自身,好好挖掘一下自己。所以,古人内观出了一套庞大而智慧的系统,连带身旁的花草石头针,画出了令人震撼的,如同自然的壮美景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的能力也同样需要学习。而中兽医学正是一套可以教会如何思考的学科。她包罗万象,她的范畴早已超越兽医学,她构建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提升多方面的能力。这也正是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兽医学论文:高职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本文论述了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人才梯队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科研创新等建设规划,并对培育团队精神,构建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和加强校企合作等建设实践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需要。 一、教学团队建设意义 高职院校基础兽医学课程包括家畜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兽医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课程,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只有牢固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合理地饲养、繁殖、改良家畜和防治家畜疫病。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对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的整体建设目标是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专业、课程和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的核心队伍。具体建设规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人才梯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科研和教研活动等。 1.人才梯队建设。教学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大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范围和力度。建设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形成梯度,老、中、青结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9人,校外兼职教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高级兽医师1人。到2016年,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要求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达到50%,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达到60%,外聘兼职教师增加到6人,专职教师双师素质比率达到100%。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加强教学团队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行公开课制度、开展教学能力竞赛、优质课评价、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活动。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教师听课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科研新秀培养和考核制度,制定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具体要求。为提升教学团队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采取鼓励措施,督促他们到“211”国家重点农业高等院校攻读学位、进修学习。定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2.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所服务的专业(群)建设坚持与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紧跟畜牧及兽医类相关产业发展的动态要求和发展前沿,把握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以主要就业岗位确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克服按学科设计课程体系的惯性,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认真实践畜牧兽医类专业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质量入手,在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下功夫,全面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合理设计教学评价项目与考核方法,如技术应用课程考试采用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复式考试法;实训考核采用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相结合;顶岗实习考核要全程评价,填写生产实习考核表;毕业考核进行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或综合考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结合动物生产和兽医疫病防治技术岗位技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材建设规划工作。编写符合现代兽医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实用的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精品课程为基础建设公开课程网站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站,着重加强专业群和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相关专业网站合作,多方位互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5.教研和科研活动。教学团队教师围绕专业及其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团队成员要积极申请厅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每年发表1~2篇教研和科研论文。积极进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促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以此扩大专业教师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逐步形成团队的科研优势。 三、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引导教师为企业服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实习空间,工学结合,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团体合作,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方面,注重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的优化组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相互团结协作,才能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工作,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团队成员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具备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教师队伍,以完成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任务。 2.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学团队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因此,专业教师应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要求青年教师每年假期到企业熟悉岗位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并且在职称评定时将到企业实践锻炼半年的经历,作为必备条件。支持教师利用实训基地的技术条件,参与企业课题的研究,积极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或产品技术开发,依此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教学团队建设的综合成效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的。学校和企业是产、学结合运行系统的主体,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技术与产业开发、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合作。学校可聘请企业人员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开设专业。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职业功能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可在企业内建立“场中校”,使学生深入生产一线,接触实践,指派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可在学校设置“订单班”,企业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设立企业奖学金,根据学校实习安排,批量接受学生专业实习;教师为合作企业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开展科研活动,申报科研课题,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网络视频同步教学系统等教学资源;校企双方联合开展企业冠名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就业环境,促进学生的就业。 教学团队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团队带头人应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强,教学经验丰富,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团队成员要积极进行教学研讨,开发教学资源,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加强新技术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内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奖励方式,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学校应加大对教学团队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保证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兽医学论文: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在北京举办 11月2~5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及海外畜牧兽医科研、教学、生产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等560余人参加大会。 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吴常信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农发集团原副董事长区仲生高级农经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教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波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朱伟云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André Aarnink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猪生产咨询委员会主任、推广教育主任Wayne Martin,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热带农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Liang Juan Boo,哈佛大学副教授Haining Shi,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李玉芝副教授,美国蛋品工业中心主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Hongwei Xin教授,丹麦DLG公司技术总监Plamen Nikolov等知名专家作了《工程技术与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动物微生态与粘膜免疫》、《生猪机体氮代谢及其减排调控研究进展》、《保障生态安全的无害化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工程化技术体系》、《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机理及其营养调控》、《环境与福利友好型猪舍系统》、《猪和鸡的小规模生产和市场系统》、《利用水稻秸秆日粮减少瘤胃的甲烷排放》、《粘膜免疫与肠道感染》、《对美国猪舍系统的评估》、《美国蛋鸡产业现状与研发机遇及蛋品工业中心(EIC)的作用》、《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的报告。 会议设立了2个分会场,共有48位国内畜牧兽医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做了内容丰富的专题交流,特邀嘉宾在分会场从本学科角度阐述改善生产的策略与技术,而来自公司的技术研发专家则从具体技术上深入浅出地阐明环境控制设备的优点和效果。 本次大会共征集到论文215篇,录用207篇。有89篇论文参与壁报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20篇。论文集还特别收录了14位专家的特邀报告或摘要。会议首次与中国知网合作将收集到的论文全文及摘要刻录成检索光盘,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与会专家学者之间、企业管理者与青年学者之间就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会议还设置了“付出与回报、才能与财富——谈做人之道”互动论坛和专家答疑互动论坛。 兽医学论文:医生该向兽医学什么 许多人认为动物只有在实验室才能为人类的医疗作出贡献,但动物普同性医学认为,人类和动物患病以及治疗的机理都一样。 电影《周渔的火车》里有一个片段。周渔在火车上晕倒了。同车的人让张强给她看病,张强大声说,“可我是兽医啊!”在美国,兽医圈子里流传一个笑话,他们把医生称为“人医”,所谓的人医就是只给一种动物看病的兽医。 在普通人眼中,给人看病的医生知识更丰富,技巧更熟练,他们也往往更受尊重。但这种观念正在受到挑战。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脏病学家芭芭拉·霍洛维茨决定推翻这一假设。她认为给人看病的医生在很多方面需要向兽医同行学习,不能再把人类医学和动物医学看做不同的领域。在洛杉矶动物园兼职期间,霍洛维茨注意到人和动物病症之间的相似性,从此走上了将兽医科学同人类医疗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人类和动物会得同样的病 霍洛维茨从事心脏病的治疗和研究几十年,但是对兽医知识一点都不了解。像很多医生一样,霍洛维茨与兽医的唯一交集就是自己的宠物得病的时候。但是在洛杉矶动物园的兼职工作让她改变了从前的看法,开始关注兽医的知识。 霍洛维茨发现从抑郁症、性功能障碍到上瘾,几乎所有人类得的病动物都会得。动物会患乳腺癌、黑色素瘤、脑肿瘤、勃起功能障碍和梅毒吗?动物会得强迫症、饮食失调,会自杀吗?它们有吗?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会”。 于是霍洛维茨与美国科普作家凯瑟琳·鲍尔斯联合创造了一个新词“Zoobiquity”(动物普同性),并且合作撰写了一本书:《动物普同性:动物能教给我们有关健康和医疗的何种知识》,书中描写了人类和动物所患疾病的惊人相似性。 许多人把癌症与化学物质和现代生活方式联系到一起,其实动物也会得癌症,两位作者指出,癌症是动物和人类共患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癌症一直肆虐于动物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马易患皮肤癌,大量海龟死于癌症,甚至蟑螂和果蝇这样微小的动物都会得癌症。 动物也会患心脏病,也容易感冒,而且动物还会得我们原以为人类特有的病。鱼会晕倒,土拨鼠会患肥胖症。蜻蜒被誉为昆虫世界的战斗机,可是它们也会体重超标。陪伴着人类的猫和狗更深受肥胖症的困扰,城市里的老鼠也越来越胖,一些宠物龟也是,胖得手脚都缩不进壳里。 而面对压力、孤独和厌倦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会自我伤害。鸟类在落单的时候会咬羽毛;公马在马厩里感到孤独时会啃咬自己,而当它们与母马一起被放到野外时,就不会这么做了。就像人类一样,有些动物也会得神经失调的毛病,一些母猪会得厌食症,饿着自己。面对压力,猫会控制不住自己舔爪子,狗会咬尾巴根或者原地兜圈子,而马会咬自己的肋骨。有些野生动物被捉住接受治疗的时候,会因为精神紧张而猝死。 兽医有时比医生更高明 在《动物普同性》一书的开头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动物园里,霍洛维茨发现一只患有心脏病的金丝猴,其症状非常像一种新近才被人类医学发现的心脏衰竭。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发现两者其实就是一种病。这种症状在兽医领域几十年前就发现了,而且找到了治疗的方法,而医生在2000年左右才在人类身上确认了这种病症。 兽医还熟悉动物的癌症、行为障碍、传染病和其他一些人类也会患的疾病的病理和病因。我们知道人类和动物在基因上高度相似,但是一直忽略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相似之处。从动物身上了解这些疾病,可以让人类想出更好的解决之道。 兽医是真正的全科,涉及的领域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兽医的诊断不像医生一样要利用一系列昂贵的测试仪器,而是通过古老的观察法作出判断。动物也不能像人类一样可以描述自己的病情。兽医必须自己观察动物的体态、呼吸和习性变化再作出判断。这些方法都是人医需要学习的。 虽然兽医的知识能帮助医生找到人类疾病的新治疗方法。但是现在医学界的现状是,医生从来不会看兽医杂志,也不会参加动物医学的学术讨论会。医生一直忽略兽医同行的临床经验,有历史方面的原因。因为医生和兽医在100多年前就分道扬镳了。还有观念上的矛盾,对于人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动物,医学界的认识也不一致。 兽医和医生的合作需要巨大的文化转变,不过现在,对话已经开始了。霍洛维茨去年召开了名为“动物普同性”的学术讨论会,美国的兽医和医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分享各自的医疗经验。下一次同类的讨论会将在今年9月份召开。 兽医学论文: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预防兽医学是研究动物传染性疾病及侵袭性疾病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疾病流行规律、诊断以及预防、控制的原理及技术的科学。本学科主要由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等多个相关二级学科组合而成,研究范围涉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感染对象,深入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是兽医学一级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体现。该学科不仅事关动物保健,还直接服务于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生物制品、兽医卫生行政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1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 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动物来说,预防兽医学对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兽医学实验室特别是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院校培养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人才的基础。⑤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预防为主”动物疫病防控方针的基础。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布局,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准备室、病毒室、细菌室、血清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以及学生教室等功能间。只有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合理布局,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这样才能为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综述所述,通过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兽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教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的分析,阐明了这些因素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和其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预防兽医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议:准确把握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导师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兽医学论文:中兽医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与教学改革 摘要 分析了中兽医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转化为具体内容的途径及方法,以期为中兽医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兽医学;隐性知识;教学改革 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兽医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受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笔者从中兽医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认识中兽医学的隐性知识及如何将其转变为具体内容的途径进行探讨。 1 中兽医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在中兽医学教学中,既存在着大量有关具体内容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行为的隐性知识。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整个中兽医学教学目标得以真正实现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中兽医学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1.1 有关中兽医学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 中兽医学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主要是由中兽医学理论知识的隐性知识所决定的。中兽医学是从宏观角度去研究畜体内在的动态联系和辨证规律,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这决定了中兽医学在很多概念及内容上不同于西兽医学。这些概念及内容对于主要接受自然科学教育的学生,就形成了学习中的隐性知识。如“证”不同于“症”,它不只是对疾病症状的描述,而是疾病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诊断的综合概括,同时还提出了治疗方向,因此“对证治疗”也不同于“对症治疗”、“辨病治疗”;又如脏腑,除了指解剖学上的实质脏器外,更重要的是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不仅仅是现代解剖学中内脏的概念,中兽医所涉及的肾还应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还有一些隐性知识则不能或很难以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示。比如经络能运行气血、沟通上下表里,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但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看不见、摸不着、挖不出;阴阳是对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隐性概括,而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事物;五行以五为基数来解释万物的生克制化关系;气是具有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表现出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也无法直接展现在学生思维中。 1.2 有关教师教授的隐性知识 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知识对其本身而言,都很好理解和掌握,而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如果坚持那种满堂灌和一堂言的习惯,往往使内容过于隐性,学生总是受隐性知识的影响,不易想象和理解,接受就更加困难。如:一味地只从文字或语言上去描述阴阳的内容、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而缺乏图形的形象说明和仿真模拟,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使中兽医学变得枯燥而乏味,缺乏实用性。 2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 2.1 调整教学次序,注重前后贯通 中兽医学的内容包括理、法、方、药四大部分。笔者认为,中兽医学的教学虽然要给学生传授具体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无可非厚,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治学能力的培养[1],因此中兽医学的教学应按先基础理论(理),后辨证论治(法),再到方药,后到疾病防治的次序,学生更易于接受。 首先,专业的技能是建立在基础理论上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只有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之后,对辨证论治的学习才不会难以理解。其次,对辨证和方药来说,应确立“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思想。中兽医治病,是以辨证为前提,再立法、拟方、选药,若倒行逆施,则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畜禽死亡,且中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会因时、因地、因畜而不同,治疗的用药,亦贵在因时、因地、因畜不同,活泼斟情。 同时还应注意,中兽医学的“理、法、方、药”是一环紧连一环的,讲解时不仅要分节分段讲解,而且要前后呼应,互相连贯,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如在讲解脾胃生理功能特点时,还应该和脾胃病理的辨证、立法、用药治疗联系起来。以胃为例:基本功能之一:胃主和降,胃气以下行为顺;病理上:胃气不降,则出现少食,胃脘胀满或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嗳气频频,呕吐等;治法上:或消胀除满,或降逆止呕;用药:多用和胃、降胃气的药物,如陈皮、莱菔子等。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既清楚又方便记忆,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变枯燥为活泼 中兽医学是兽医专业的必修课,基于其理论的隐性性,如果教师讲课时,语言枯燥乏味,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影响其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2.1 制作课件,变隐性为生动。多媒体有着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优点,能把中兽医的隐性理论形象地表达出来[2]。如,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运用到中兽医上可以概括动物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水液代谢的输布、排泄,由于五行中又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单纯的文字书写和讲解就隐性乏味,达不到教学目的。但通过多媒体放映,将大地、山川、河流、兵器、水火的形象按相生、相克规律有机组合,制作成课件,再配上声音和动画效果,使隐性理论变得形象直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比较西兽医学知识,加深理解。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目前,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中兽医学课程一般均在高年级中开设,这时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西兽医学知识,即西兽医学知识成了学生头脑中的固有知识。这些固有的知识常会与中兽医学理论混淆,甚至产生矛盾。如,“心主神”,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脏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生命活动,但根据现代生理学知识,精神意识是大脑的功能,与心无关。此时就要求学生抛开西兽医学单纯的概念,以一种新的思维来接受中兽医理论。但要注意,结合西兽医学理论教学,不是去追求两者的矛盾,而是在矛盾中寻求共同点,走中西兽医结合之路,使中兽医学所隐藏的知识显现出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掌握。如,将“肾主骨”联系到“肾脏参与维生素D”的活化过程,由此可以使学生理解“肾主骨”的深刻含义。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实训机构建设与效用 “双师型”师资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能从事一线学生理实一体化教学,又能从事为企业员工和农民工等社会培训,既肯刻苦钻研学习专业前沿技术,又能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从而不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始终使学生紧跟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创新 在实训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教学观念。更重要的是以发展学生智力,发掘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实训应以“实践为主,注重创新,重在能力培养”,根据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实训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重在动手实践”的启发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训教学中加入创新实践项目,由5名学生为一组,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教师、互相讨论等方式自主设计制作产品,如,传动机构、减速器、模型等,从而不断启发、发掘学生的思维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以技能竞赛带动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技能竞赛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目的,通过实践,发现利用竞赛来带动与考评学生的学习,即“以考代练”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积极性,比以往的考核方式更具有促进力,通过技能竞赛,能更好的展现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风采,反映教师的硬功夫,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校本教材编制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每个学校的实训教学器械不同,根据实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很难制定与之配套的实习教材,使其实习教学难度加大,所以根据学校各工种的教学器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各工种校本教材研究小组,定期交流研究情况,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予以交流和解决。校本教材的编制要求教师要亲身实践研究,并不断总结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开发有效的校本教材,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总结成果,并通过教研平台不断推广,听取意见,积极探讨,使校本教材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反响。校本教材的编制要明确专业定位,确定课程设置,组织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活动和强化技能训练等内容,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科研经验,教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并能促进教师挖掘案例资源,吸纳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解决新教师的困惑,形成了经验共享、相互促进的环境,为学校的实训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实训基地共享 实训基地不仅供学生进行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训的需要,还要立足于技能培训、职业鉴定、校企合作等,实训教学与培训相结合,多功能、多层次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企业员工等提供培训。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突出能力本位,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中数控加工、机械加工、电气技术设备的优势,发挥各专业骨干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术优势,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不仅对本校学生提供实习教学,强化实训练习,突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向本区域地区其它学校教师和学生开放,增强实训基地的辐射作用,实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还要向社会开放,开展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考级服务,还要向各类企业开放,承接各类工种的零件加工,使实训“消耗性”转变为实训“收益性”,根据加工的零件的不同也能不断促进教师进行工艺创新、技术研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认知企业理念。 总之,实训基地建设要不断完善,实训基地负责人应由“双师型”教师担任,并且实训基地要规范合理使用,并制定明确精细化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增加效益,降低成本,把实训基地的效能发挥至最大化。 作者:姜伟军单位: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 机电类论文: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摘要 本文就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期以来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的模式指导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经验及做法,体现了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特色。 关键词 高职 机电类专业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 1 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① 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性强、就业行业口径最宽专业之一,专业技术性、综合性突出,其毕业设计是专业技术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是各单项技术、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从文献、技术资料、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另外对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2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负责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2.1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 (1)时间安排一体。高职教育一般三年制,时间短,教学课程多,把毕业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边顶岗,边毕业设计,时间上得到了保证。 (2)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一体。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也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同时,进行学生岗位指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岗位工作一体。一般来说,课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常见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层次较高的技术应用设计类,比如:RS智能绕丝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钢铁生产火焰切割机PLC改造、基于TPC7062K触摸屏的微生物发酵PLC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类: 高铁用电器组件的装配、单晶炉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橇装式加油机的安装与调试等;维护管理类:变电所系统管理及维护、英派斯跑步机使用及维护等;操作生产类:包装机操作与维护、电缆生产操作流程、计算机主板SMT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极管生产工艺等;技术文献类:硬盘原理及其修复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 可见,每一个课题均涉及不同的行业、企业,且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② 2.2 校内师生双选、校企共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实行双选,教研室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学生选择适合的老师, 而教师选择专业和方向对口的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岗位、教师指导人数集中协调,确定每位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教师一般由企业安排的师傅、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担当,学生把相关师傅信息上报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在走访学生时,要与企业师傅详细交流,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详细情况。 2.3 规范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虽然在内容深度上降低了要求,但在逻辑性、规范性方面对培养学生文字书写、表达水平,提升学生文案处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毕业设计格式一直没有自己独到标准,一直以来都向本科设计看齐。我们在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格式标准。实施中,适当降低语句表达要求,但是论文层次、逻辑条理、文字格式、图表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 多形式组织答辩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采用多样化的答辩方式。大部分在学校周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返校参加集中答辩。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学生,可以申请企业现场答辩,教研室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个别学生因参军、异地工作,采用书面答辩方式,提交答辩报告。 2.5 立体化指导、检查监督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Email等方式加强联系指导、督促,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阶段成果。规定指导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教研室统一组织中期检查,加强检查监督,每月要求指导教师上报指导学生状态数据,如所指导的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企业指导师傅及电话、课题名称、进度等信息,督促教师加强指导。 同时,学校组织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业”专项毕业工作检查,组织教师们交叉检查学生设计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学校教务对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抽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3 成效及思考 采用一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打破由教师出题,学生择题,理论完善,缺乏实践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每人一题,起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相长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专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也体现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高职特色,对实现专业目标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然而,从最终形成的文章上来看,内容上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又不仅是学生简单的劳作总结,而是结合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技术的再学习、再提升、再应用。这种总结性、应用性的文章书写过程,帮助学生在平凡、简单的岗位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深度、广度、设计性、原创性存在不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设计,笔者个人认为称之为顶岗实结更为合适。 可以这么说,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力,为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好了基础。希望不久将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设计能够形成自己的标准及规范,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学实践。 机电类论文: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在机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教学仪器设备主要为了满足某门课程验证性实验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融合了机械、电气、PLC、气动、传感等多种技术,采用了开放式和模块式结构,方便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基本构成、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此装置进行机电类课程模块设计与项目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为例,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1 概述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开进行,其弊端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师教学缺乏新意,上课枯燥乏味,学生听课不感兴趣,上课昏昏欲睡,这样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课程教学难以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适当引入实训设备,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建立专业教室,配备相应的专业设备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设施,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1-2]。 高职高专机电类课程教学大多需要实验实训设备的支撑。传统的教学仪器设备主要为了满足某门课程验证性实验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融合了机械、电气、PLC、气动、传感等多种技术,采用了开放式和模块式结构,可满足《电气控制与PLC》、《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维护》等多门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校在省财政的支持下,面向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引入了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和模块化生产线等设备,并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2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基本构成 2.1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总体结构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由型材导轨式实训台、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部件、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模块、电源模块、低压电器模块、模拟生产设备实训模块(包含上料机构、搬运机械手、皮带输送线、物件分拣等)、接线端子排、各种传感器、警示灯和气动电磁阀等组成。整体结构采用开放式和拆装式设计,学生可以组装、接线、编程和调试由上料机构、搬运机械手机构、皮带输送线和物料分拣组成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2 装置主要模块的基本组成 1) PLC主机:采用了CPU226 AC/DC/晶体管(24路数字量输入/16路晶体管输出)、两个RS-485通信口、EM222(8路数字量输出),在PLC的每个输入端均有开关,PLC主机的输入/输出接口均已连到面板上,方便用户使用。 2) 变频器模块:采用西门子MM420变频器,三相380V供电,输出功率0.75KW。集成RS-485通讯接口,提供BOP操作面板;集成3路数字量输入/1路继电器输出,1路模拟量输入/1路模拟量输出;具备过电压、欠电压保护,电机过热保护,短路保护等。提供调速电位器,所有接口均采用安全插连接。 3) 电机模块:包括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步进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器等。 4) 低压电器模块:配备了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变压器、整流电路、能耗制动电阻、带灯按钮、断路器、熔断器、行程开关、组合开关、转换开关、速度继电器、磁性开关、急停按钮、复位按钮、自锁按钮等低压电器。 5) 气动模块:包括了静音气泵、单杆气缸、双杆气缸、气动手爪、单控电磁阀、双控电磁阀、旋转气缸等。 6) 传感器模块:具备了电感传感器、漫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可区分金属物料和非金属物料、不同颜色的物料。 7) 触摸屏与组态模块:配备了深圳步科EVIEW MT4200工业触摸屏和EV5000组态编程软件。 2.3 装置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3] 1) 机械手搬运机构 当存放料台检测光电传感器检测物料到位后,机械手手臂前伸,手臂伸出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手爪气缸下降,手爪下降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气动手爪抓取物料,手爪夹紧限位传感器检测到夹紧信号后;延时0.5秒,手爪气缸上升,手爪提升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臂气缸缩回,手臂缩回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臂向右旋转,手臂旋转一定角度后,手臂前伸,手臂伸出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爪气缸下降,手爪下降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气动手爪放开物料,手爪气缸上升,手爪提升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臂气缸缩回,手臂缩回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臂向左旋转,等待下一个物料到位,重复上面的动作。在分拣气缸完成分拣后,再将物料放入输送线上。 2) 物料分拣机构 当入料口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时,变频器接收启动信号,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以30HZ的频率正转运行,皮带开始输送工件,当料槽一到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金属物料时,推料一气缸动作,将金属物料推入一号料槽,料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经过时,电动机停止;当料槽二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白色物料时,旋转气缸动作,将白色物料导入二号料槽,料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经过时,旋转气缸转回原位,同时电动机停止;当物料为黑色物料直接导入三号料槽,料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经过时,电动机停止。 3 基于实训装置的课程模块与项目设计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融合了机械、电气、电动机、PLC、气动、传感等多项技术,并面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采用了开放式和拆装式结构,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选用不同的模块组合,满足《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控制》、《变频调速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维护》等多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表1为利用该实训装置开发的课程模块和教学项目。 4 基于实训装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4.1 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安排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造成理论与实践分离,而且实验实训室功能单一,设备利用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我校引入了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并根据现场化教学的需要,将教学环境设计为现场教学模式,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于一体, 使专业教室具有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 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整个一体化实训室面积达150m2,室内配备了九台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一套MPS模块化生产线实训装置,以及46台电脑和投影、音响教学设备,配备了统一的实验桌椅、黑板、仪器柜等,可满足单班课程现场化教学的需要,实现课程教学做于一体,教学场地布置如图2所示。 电脑与操作台区属于基础教学部分,主要用于知识讲解、课程讨论、软件编程、低压电器实训等。实验桌上安装了网孔板,既用于液晶显示器的保护,又可固定常用的低压电器,作电工实训用。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区属于应用部分,既可用于单门课程的实训需要,也可满足课程综合教学的需要,如PLC实训、变频调速实训、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操作等。模块化生产线区属于高级扩展部分,配备了自动传输、立体仓库、三坐标测量、模拟加工等八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采用了以太网和现场总线进行相互连接,侧重于生产线的总体控制实训等。 4.2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路 我校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在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四年来项目组老师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探索了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当属基于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下为实施该教学模式而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 1) 课前根据实训装置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项目,编写教学讲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仿真动画,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这部分工作是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否顺利进行。 2) 在课程教学之初,组织学生到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参观,增加感性知识,了解普通车床、铣床、钻床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以及实际的电气控制电路;了解常用低压电器、PLC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 3) 在讲解电气控制部分时,每个实验桌上放一套常用的低压电器和电工工具,方便学生了解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学习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方法等。 4) 在讲解PLC基础部分时,每个实验桌上放一个PLC和一套常用的低压电器,方便学生了解PLC的结构、接线方法等;方便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调试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电路等。 5) 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分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传、帮、带作用。对于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与较高的要求,安排较难的设计任务,并要求不光自己学会设计和操作,还需要帮助组内的同学完成设计任务。对于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需要加强引导和督促,适当加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于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则需要给予较多的关注,必要时采用强制措施,迫使他们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 加强中间过程考核和期末实践考核,增添答辩环节,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项目组织考核,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计入平时成绩。在期末再安排一次实践考核,随机抽取平时训练过的项目任务,并给予评分,计入总评成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招对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 结束语 将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引入课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整个实训装置包括了机械、电气、PLC、组态设计、气压、传感器等多项知识,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是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另外新的实训设备引入,也需要教师根据实训装置编写合适的讲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这样对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机电类论文: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确定师资建设的方向性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课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剖析了“双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机电类专业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构想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 当前,高职教育己从量的发展转入到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上。“双师”建设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很多高职教育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建设方案。但如何打造一支“双师”队伍,许多高职院校在认识方面还存在不同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双师”队伍的建设成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概念 “团队”这一概念源自企业,后引入教育领域。教学团队是指以教书育人为一致目标,在此前提下明确分工协作,彼此承担责任,以达到某个具体教学目标而组建的知识技能互补的团体。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旨在为完成教学任务,以专业及课程建设为平台,由学校专职教师及行业兼职教师两类教学人员组成的一种教学团体形式。 “双师结构”的概念明显区别于“双师型”和“双师素质”的说法,“双师结构”的对象并非教师个体,而是针对整个教学团队。它不要求团队成员都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重点强调团队成员在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上要相互搭配、彼此补充。一方面,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与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要想使每个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行家”又是实训指导的“里手”,只能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和规划,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另一方面,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其教学活动分阶段进行,在不同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岗位也有明确分工,这就需要具有不同教学特长的各类师资保持一定的比例,相互补充,既要有专门的理论教学者,也要有专攻实践教学的技术能手,还要有理实结合的综合性师资。 成功的职业教育案例表明,只靠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师资难以满足日益更新的社会发展对师资队伍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补充师资队伍,并由他们来传授行业新知识、新技能,是优化高职院校师资的较好方法。事实上,不可能也没必要苛求每个教师都具备“双师素质”。比个人的“双师素质”更为重要和合理的是构建一支人员搭配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避免从身份上认定“双师型”教师,以此来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数量及质量上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的问题,这也反映出国家对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总体要求。 再把范围扩大一些,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这个层面,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成功团队的组合都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建设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以何塞・穆尼尼奥为主教练的足球教练团队,就何塞・穆尼尼奥本身而言,他并没有什么光辉的职业踢球经历,他自己的踢球技能并不怎么高超,在足球技能方面,他对球员的指导作用是很小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当今世界足坛最优秀的教练。除了本身具有在赛场上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之外,他的成功还在于有一个优秀的足球教练团队,包括助理教练、战术分析师、体能教练、门将教练、队医团队等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整体协调运转了,一支球队的建设才能有条不紊,球队的成绩才能提升。而足球教练团队的人员组成正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概念一致,不要求团队每个成员都具备“双师素质”,而是要求团队整体上要配备能力素质各有所长的成员。教育要的不是一个全能教师,而是一个兼顾各方面人才的教学团队。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现状 在高职学校师资建设中强调“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因为高职教育教学的目的为技能传授,不同于本科及更高层学校的学术性研究,这势必需要占据较多的教学比例来进行实践训练。因此,大多数的高职学校都是按照以下模式来构建师资队伍的。 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高职学校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来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形成“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校企合作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的利益和要求,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原则,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从校企合作层面构建“双师结构”队伍。 引入企业技术能手,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高级技术人员,特别是技术能力突出的技师与高级技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从而满足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加强在职教师培养,促进其“双师素质”的形成。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内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参观考察、进修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及管理方法。由师资培训基地或学校聘请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与企业技术能手,开展职业教育理念或教学方法的专题课程培训等。定期安排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参加一线实践活动,同时开展行业及专业调研,使教师了解对应专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将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误区和不足 按照以上的想法和原则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其思路在理论上是很好的,最终的团队人员构建比例也能很好地符合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类教学人员关于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各项指标的要求。然而,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和受教的大多数学生的反映来看,这其中仍有许多不足。 1.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质量难以实现 这里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人员受企业管理制度、用工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不可能利用工作时间到学校兼职授课,因此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担任教学工作。兼职教师在上班之余还要上课,精力有限,积极性不高。而对学校来说,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如果按照兼职教师的时间来安排教学工作,就要打破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是企业的兼职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兼职教师的优势在于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娴熟、对企业生产和市场较为熟悉,但在教学划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还有个别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的目的性不明确,把兼职看成一个挣钱的渠道,上课较随意,不认真备课、写教案,因此,学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整体评价不高。 2.校企合作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的功能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学校与企业共享信息、资源,实现学生将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教育与生产成本,同时,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加强师资培养。 然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让师资的培养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一,校企合作没有有力的政策及财政支持,这些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合作的成效参差不齐。第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难以协调,部分中小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愿意长期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第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没有足够的动力。一部分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企业的投入与收益均不造成影响。受限于这些问题,要想依靠校企合作来完成技能型师资的培养很困难。 3.师资引进门槛高,企业技术能手难以进校工作 局限于高职院校教师人才考核指标中对研究生比例的要求以及对科研能力的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引进师资的时候均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硬性要求,一线的操作型技能人才很难有进入学校工作的机会与渠道,大量的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来到了高职院校,而他们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作用微乎其微。 4.师资转型效果不理想 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促进其“双师素质”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师资转型,但这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局限于高职院校师资考核以及对研究生比例的要求,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难以引进到学校,结果出现了让研究生带实训这样无奈的做法,而且效果并不理想。从主观上看,这些研究生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让他们从事一线的技能实践教学,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情愿;从客观上看,他们没有实训经验,没有一线的加工操作经历,特别是机电类专业的专项技能,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反复练习,光靠观摩、了解、走访、调研,甚至短期的企业顶岗是无法获得提高的。 这里需要强调几点:第一,技能是靠日积月累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的,教师仅凭简单的顶岗学习不可能实现拥有高技能的目标;第二,在实际顶岗学习中,学校的受训教师和企业的管理人员有时会达成一种“默契”,教师项岗学习的过程往往成了一种形式,顶岗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第三,高职院校教师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相对容易,学校本身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是技能鉴定考核的组织者、考评方,教师能较为容易地获得相关技能的等级证书,但往往手里持有技师等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教师实际的操作能力和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第四,高学历人才经过多年的高校培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让他们转型从事一线的技能实践教学,如何从心态上对教师进行转变和引导,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5.办学重点不明,重科研、轻技能 为了能够在办学中获得较为突出的成绩,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较为重视那些容易出成果的建设项目而忽略了内涵建设,没有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办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沿用普通高校本科的相关标准,看重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缺少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不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最终的体现是抓科研,重学术成果,轻基础训练。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下,某些高职院校甚至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大力提倡教师做课题、发论文,在师资建设的导向上走入了一个极端,忽视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本质,走向学术性高校的发展道路。 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建议和案例解读 在原有建设思路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不足,笔者补充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办学方向,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 就高职院校大力提倡教师做科研的问题,笔者曾到美国、加拿大进行职业教育的交流,接触了许多国外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目标和评价标准,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正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指导思想。 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应该泾渭分明。大学就是做学术、做研究的地方,是科研开发的重要场所,而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主要在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出会做事、能做事的专业技能人才。二者之间互不干涉,界限明显,绝不越界培养不属于自己培养规格的学生。高职院校即使在政策引导下升级为本科院校,其本质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而非学术型本科院校。因此,在师资建设的引导上,高职院校应该侧重于会工程应用、能以技能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技能型人才,而不以学历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 2.规范兼职教师的使用 第一,对聘用的兼职教师进行严格考核,明确其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第二,针对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教学经验的情况,重视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理念与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与教学有关的教学文件和规章制度等。第三,促进专职、兼职教师的深度融合,将兼职教师安排到相应的教研室参加各类教学活动。第四,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的考核,通过督导、学生反馈、问卷调查、随机听课等方式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兼职教师。 3.人才引进注重实效,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在人才引进方面,降低学历的门槛,注重个人的实际技能,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引进技术能力突出的技师。以笔者亲身感受为例,目前,企业中35~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员,即使只有中专文凭,但是考虑到全国高校扩招,以及当时中专学校的考试难度,这批人才在今天应该是大学本科,甚至绝大多数是重点本科的学历水平,而他们走进企业一线也成了行业的佼佼者。 笔者学院机电工程系于2014年从某国企破格引进一名钳工高级技师,该教师曾经在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该教师进入学校以后,除了完成自身的实践教学工作以外,还牵头完成了系部实习车间所有设备,包括车床、铣床、焊机等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改变了以往需要外单位协助的被动情况,大大改善了整个系部的实习运转状况。 4.深刻理解“双师结构”团队的内涵,不从形式上强求“双师素质”的培养 “双师素质”的培养很有必要,但是不能为了“双师”的称号而从形式上刻意培养“双师”。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与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与其在师资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双师素质”这样一个称谓而构建师资,不如切实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团队成员各自的特长,物尽其用,这样更有利于课程教学和专业发展。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四个大类组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第一类是理论教学型教师,这是任何一类型的学校都必须具备的师资力量,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所授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并掌握一定的实验实训技能,给学生带来理论知识的引导。例如力学类课程、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通过这类教师的授课,让学生掌握企业各项工作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原理,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第二类是技能教学型教师,他们需要掌握适应企业一线工作所需要的一些专业技能,每个教师至少掌握两种以上的核心操作技术,通过他们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企业生产所需的动手能力,让高职学校的学生一出校门便能直接到企业上岗。 第三类是课改型教师,他们以指导专业建设和承担课程改革为主要任务,需要实时掌握高职教学的最新动态,提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建议与支持,承担课程的开发与创新、精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工作,为教学提供策略和技术支撑。 第四类是科研型教师,高职院校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这类教师主要为企业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与企业合作完成横向科研课题,解决企业在管理、生产、设计、制造等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攻坚克难,并通过这些应用型科研项目推动学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这样一来,从原来的多专多能型的师资培养思路朝一专少能的专攻方向师资建设发展。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在以上四个方向面面俱到,尽善尽美。让教师精通某一方向的教学技能和特长,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真正体现“双师结构”团队的优势。在团队中,做到相互补充、相互支撑,虽然没有完美的个人,却能够组建一个完美的团队。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依托汽车、建材行业,注重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并重。随着机电学院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双导师在理论学习引导和实践技能指导方面的优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室的考勤管理、完善奖惩条例两个方面,探讨了相关改革措施,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学习氛围,以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互促互进的目标。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双导师;自主管理 一、引言 武h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每年免推和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达200多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主要服务于汽车、建材行业,行业背景针对性强、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类似于本科培养中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0年开始设立的,专业覆盖范围逐步从法律、MBA、临床医学等扩展到工程、教育、建筑等学科,其目标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为今后在相关工作岗位从事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入职前获得专业学位已成为从事某项职业的必备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覆盖了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我国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最初以培养理论创新性人才为主,在工程实践技能、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较为薄弱,且在行业应用背景方面强调不够,难以满足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工科专业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以实践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起点高、平台宽、应用广、特色强为特点,不仅吸引了众多应届生报考,还面向企业在职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养。由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且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必须明确其培养模式的内涵,明确培养目标;然后需要构建一支能够紧密协作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队伍;最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使得工科专业硕士在此框架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方面,前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并设法在新理论提出、理论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方面进行突破,是属于“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后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将理论用于工程实践,实现实践创新,并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已全部推行了全日制教育,避免了以往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学习、走马观花的弊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将研究生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目前采用“0.5+0.5+0.5”或“0.5+0.5+1”的培养模式,即利用半个学年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然后在企业从事约半个学年的工程实践,最后依据工程实践情况,提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利用半个学年或1个学年完成毕业论文。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由于涉及企业实践环节,一般由校内导师牵头,通过学院聘任企业研发部门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双方协作,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分别在校内理论学习期间与企业实践学习期间充当主要角色,在实践学习阶段结束后,结合企业的实际工程需求,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或合同,同时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由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项目研发的主要工作,并以此提出毕业论文的方向。 三、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专业学位硕士需具备实践能力,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也要能灵活应用最新科技。专业型硕士理论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授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实践课程主要围绕着各个实验室的科研队伍、设备以及自己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实验室应加强日常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平时做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提前走入工作岗位做准备,打下牢固的基础。规范实验室的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确保实验室成员正常的工作时间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严肃实验室工作作风。例如,实验室采取严格的考勤方法――每天用指纹打卡机分别在四个考勤时间节点的前半小时内进行打卡签到,错过打卡时间不得补签,特殊情况因故迟到的需经负责教师同意并备案后方可补签。实验室每个人应从自我做起,“随手关闭一盏灯,随手拧紧水龙头,随手拾起垃圾,随时提醒他人”,真正做到全员“顺把手”。实验室桌面应摆放与实验室相关的物品,其余不必要的物品不放置在桌面上;摆放物品应整齐有序;不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清洁优美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并且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真正做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保障实验室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率。 实验室成员应遵守实验管理规定,对严格遵守者予以表扬、优先安排项目工作、优先推荐参评各级奖励、年度表彰、特别奖励等。对违反实验室各项管理规定者,按累计扣分,照以下规定处理:凡在一学期内累计违规扣分达5分者提出告诫,应向实验室例会提出书面说明与检讨,进入为期2周的考察期,若态度端正,表现良好,效果明显,经实验室例会讨论,可撤销该次惩罚,并消除5分;被告诫3次者按记10分处理;累计达10分者由实验室例会提出批评并在实验室例会做检讨,同时进入为期4周的考察期,若态度端正,表现良好,效果明显,经实验室例会讨论,可撤销该次惩罚,并消除10分。考察期内表现不佳并仍然犯错者,按相应扣分的双倍进行处罚,当扣分累计达15分者直接由实验室例会讨论,停止其所有实验室学习和研究工作,勒令离开实验室并报学院研工办备案。 四、结语 本项目研究得到了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与华新水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的资助,深入研究了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措施,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只是简单地理论学习,必须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思想和目标,以理论学习为基本,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有效地将机电理论和实践、工程相结合,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管理条例,提高研究生的执行力和规范性,这样才能造就出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特种设备钢丝绳安全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摘 要:在我国,在使用机电类的特种设备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事故,其中钢丝绳断裂就是一项非常多发的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会对设备以及工作人员构成一种严重的威胁。本文根据我国现在的机电类的特种设备中钢丝绳的安全状况为切入点,分析和推进的一种全新的技术,就是应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来检验钢丝绳的安全,从而可以促进机电类的特种设备中的钢丝绳可以高效、安全并且节约的运行。 关键词:机电类特种设备;钢丝绳;安全检验;发展;创新 社会经济不断的迅猛的发展,近几年来在我国特种设备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根据国家的质检总局所公布的相关信息,我们可知,在2008年我国已经办理的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高达521.11万台。虽然特种设备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特种设备的安全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每年都有特种设备问题引起的事故发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上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起机电类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指出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以及对技术的创新。 一、我国机电类的特种设备,钢丝绳的当前使用状况 目前,在我国用机电类的特种设备的钢丝绳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根据公布的具体的统计数据,我们可知,在某年的电梯事故就占据全部特种设备事故总数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在一共八种的特种设备中排名第二。当前我国的使用的电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出的电梯,由此看来对于钢丝绳的更新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然而不能不进行区别就全部的更换钢丝绳,因为这样做就会消耗没必要的巨大的钱财以及人力和物力。电梯的钢丝绳断裂的发生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的安全。根据新闻播报以及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的商场或者公司等地点就发生多起由于钢丝绳断裂而引发的电梯坠落事故,后果严重。 二.我国机电类特种设备的钢丝绳的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 在使用钢丝绳的过程中,主要是由于钢丝绳承受了各种的高强度的力学作用,在钢丝绳开始投入运行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例如断丝、锈蚀、磨损、脆变、疲劳以及形变等,这些缺陷逐渐的积累最终就会导致整条钢丝绳的断裂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钢丝绳的结构非常复杂而且钢丝绳的运行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钢丝绳的检测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在对钢丝绳的缺陷进行检验时是存在弊端的和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使用钢丝绳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浪费以及低效。 根据总结我们知道,钢丝绳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特性,其中包括潜伏性、复杂性以及内部性等,这是一种真正的隐患。我们必须要依靠可靠的科学的无损检测技术来预防以及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三、钢丝绳安全检验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 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的相关工作者都在努力的探索检验钢丝绳安全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努力的去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要在钢丝绳的断裂之前进行及时的更换。一般来说,对于钢丝绳的检验可以分为内部的检验以及外部的检验。其中外部检验指的是应该在平时经常观察钢丝绳表面的情况,比如是否存在腐蚀以及变形的外部缺陷,并且应该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对钢丝绳的直径进行测量,看钢丝绳的直径是否减小,从而来检验并且判断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并且仔细的观察钢丝绳的断丝数和报废标准进行对比。根据钢丝绳的检验以及报废的经验,我们知道钢丝绳的内部的损伤是因为辅食以及正常情况下的疲劳而造成的,这也是大部分钢丝绳失去作用主要的原因。经过一般的对外不得检验不能发现钢丝绳内部的损伤程度,即使是马上锻炼非常危险的地步也是不能很好地发现的。因此,必须要对钢丝绳的内部进行仔细的检验。 比较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夹钳适当的固定在钢丝绳上。在操作过程,必须使用适当的力度以避免造成永久的变形。这种传统的对钢丝绳的内部检验方法有比较多的缺点,比如并没有办法去检验钢丝绳内部的层丝损伤的状况;操作过程非常繁琐,效率低下,各个部位的检查非常的不方便;如果操作不恰当,就会造成钢丝绳的结构遭到破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因为钢丝绳的内部损伤非常的隐蔽,检验人员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经验,就不会准确的发现钢丝绳内部的缺陷。 从1986年一直到1996年,研究小组研究加拿大矿业能源的技术中心时,采用了一种对钢丝绳的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电磁技术,在强磁的技术前提之下,使用电子的检测探头,检测了钢丝绳的缺陷。通过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研究,对对现在已经普遍采用的钢丝绳的性能的监测指标进行了准确的定义。 在对钢丝绳的安全问题进行检验时,应该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所谓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利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存在的缺陷或者这些物质的组织结构存在的差异而促使其物理量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对钢丝绳进行检验时,不损坏钢丝绳的使用性能以及其形态的前提之下,通过精确测量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可以了解并且准确的评价出钢丝绳的性质、质量、状态以及内部结构,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高效的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存在着对钢丝绳进行检验的一些检测技术方法,其中包括电磁检测发、射线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法、以及光学检测法等。近几年来,有许多的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非常有局限性。 对于钢丝绳的内部的检测,我国的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技术高超的检测方法便是弱磁检测技术。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可以的准确的判断钢丝绳的剩余使用寿命以及剩余承载能力的检测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对钢丝绳的内部和外部的断丝、疲劳、磨损以及锈蚀等各种各样的损伤而导致的状况进行定量检测,精准的判断出钢丝绳的剩余使用寿命以及剩余的承d能力,这是一种有力的科学依据,可以有效地预防钢丝绳的断裂事故的发生。并且合理的大大的降低了钢丝绳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钢丝绳的运行的效率。也可以研发新型的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对钢丝绳进行有效的远程监视,进行集中的控制,全方位的分析管理并且创立创新技术体系。可以帮助用户检测所使用钢丝绳的目前的安全状态从而预防钢丝绳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钢丝绳的使用效率。 我国从2008年开始,在对电梯以及起重机的钢丝绳的检验中就开始成功的应用了若磁检测技术,从而确保了机电类的特种设备使用钢丝绳的节约、安全以及高效运行,从而避免了由于钢丝绳断裂而产生的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使用钢丝绳的安全性,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目前的我国的机电类特种设备用钢丝绳的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我们应该不断的努力的去探索并创新合理的科学的钢丝绳无损检测的新方法,并针对现有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完善和优化,这是目前的形式所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传统技术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努力做到自主创新并且安全生产,同时也要注意节能减排并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我国机电类特种设备中钢丝绳的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机电类论文:产教融合下机电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共享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产教融合下的机电类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产教融合 机电类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合作 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之门。”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重要作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和区域产业实际,与企业广泛开展深入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了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本文拟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产教融合下机电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遵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根据教育部对相关专业课程的要求,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课程。由军事理论与训练、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两课、高等数学、实用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等课程组成,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二部分是依托W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群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PLC原理及应用、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实训、单片机电路设计实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训、工业控制技术实训等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 第三部分是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导的校外综合实践课程,设置了毕业实习及综合实践(顶岗半年或以上)校外实习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养成、职业道德。 第四部分是以职业技能考核为主导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由中级维修电工、电梯电气安装与维修操作、低压电工作业操作等考证实训及鉴定系列课程构成,考证实训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作为“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相对应工种的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相对齐全,能够满足该专业学生实训要求。该校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具体如下: (一)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由企业投入资金、设备、教具和教学软件,学院提供场地和配套设施,校企双方共建品牌培养基地。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通力电梯实训基地为例,该基地由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实训场地按企业要求进行改造、装修,企业负责设备安装及调试等。主要设备包括:MX32、MX18马达及模拟控制运行设备;MX14马达及模拟控制运行设备;配套的E-Link5.1电梯管理系统、门机系统等。通力电梯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标准配置专用工具、维修保养等设施,场地营造品牌文化氛围,实现学员在实训中心学习场景与企业实际环境一致。实训基地配置信息化现场教学教室,教室配置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硬件、演示教具,用于订单班教学,同时教学硬件满足对通力电梯员工的培训。 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抓手,由企业制订实训基地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配置标准,为学校品牌订单班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及资格认证,企业参与订单班组班、教学以及实习就业过程,学校则为企业培训学生,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认证,直接在本地区进行企业员工培训,承接企业在本地区的品牌文化推广,达到校企“双赢”的合作局面。校企共建的实训中心成为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品牌推广的基地。企业为学校培训教师,不仅是订单班授课资格培训,而且持续提供新技术、新梯型培训,打造一批始终与企业实际电梯维保过程相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这样,学校和企业的场地、设备、技术、人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为本地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证。在校内建立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双方共享共用,既满足在校生开展实训实习的需要,又承担企业员工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职能;既为通力电梯在职员工提供内部技术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训操作的平台,为电梯行业储备更多的技术人才。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主体为:学院“科研团队+机电创新团队”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以研发产品和生产指导为主,以产品生产组装为辅。对于一些校内难以加工完成的机电零部件,可以寻找在国内有能力提供该服务的企业,进行外协加工。目前已有产品为模块化电子电路开发箱,采用“所见即所得”的研发理念,目前已经应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教学5年,性能优越。开发箱由一块主板和7块插接板组成,可以方便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电子电路设计实训。该产品配套了“理实一体化”实训教材,目前,市面上没有同款产品。产品立体停车系统为景观式立体停车系统,是集机械、电子、传感器、自动控制为一体的教学设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在东盟职教展上获得了国内外嘉宾的广泛好评,可方便地为学生提供自动控制、传感器、电机拖动等课程的实训。产品研发团队按校内外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设计要求,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产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生成与转化。学院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八面玲珑立体停车系统产品”及为学生服务5年的“模块化电子电路开发箱”等,都是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师生自主研发的。通过生产性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连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学生和市场,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全力。 (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创新创业实践区依托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先进理念,以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进行机械创新思维、设计和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及基础教育为目标,通过构建交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推动学院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和就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以期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实践区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机电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科研团队研发中心,并将成果转化以及推广应用,为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人员提供技术培训。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有机电和机械等学科专业的机械加工中心、机电创新协会、产品研发中心等,以创新的思维构建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成果技术转化与创业孵化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科技制作与研发的场所。同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企业引入校园,在院内建立“IT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真刀真枪”在真实课题中得到锻炼。根据专业特色,成立专业社团和学习阵地,举办电子设计大赛、电工技能大赛等专业特色的学习竞赛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搭建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广西“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广西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等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多项作品荣获国家专利。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以通力订单班为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群与全国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已合作4年,企业为订单班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并提供奖学金,学院则按企业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及教材、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同推进学生就业,使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稳定型储备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围绕电梯的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市场营销、安装维修、售后服务等各个工作环节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使专业具有鲜明的电梯特色。通力订单班的课程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集中培训,课程由企业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第二阶段(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定导师共同指导。具体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订单班大胆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一致,R悼纬烫逑涤敫谖荒芰Χ杂Γ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组织过程与企业生产同步,毕业生能够“零距离”上岗就业或自主创业。订单班的师资来源更丰富,采取“校企互动、专兼互聘”的教师聘用方式,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课程及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技术专家、技术顾问等职务,互派人员进入工作站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实质性工作,合作共赢,大大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院在多个专业推广该育人模式。从2012年至201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通力电梯合作培养学生人数108人,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据统计,到通力电梯实习的学生,实习结束留下的学生达75%。部分学生已经成为通力电梯公司的技术骨干,通力电梯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提升的空间。从2011年开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几年间学生整体质量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企业维保技工素质水平;通过近4年实习生的情况来看(见图2数据),实习生留用率高达75%,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电梯公司对电梯人才的需求。 四、校企共享型教师队伍建设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名专业教师到通力电梯南宁分公司参加生产实践;派送2名专业教师到昆山通力电梯工厂参加企业培训;派送2名专业教师到武汉交通学校参加通力电梯员工培训;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给专业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及聘请行业工程师走上讲台,担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这种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做法,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教师了解行业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实现了校企间的人才双向流动。通过这些途径,专职教师的工程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逐渐打造了一支有理论、懂技术、会管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结语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产教融合带来的好处展现出来。首先,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教师队伍技能素质和技术水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承担培养工作及企业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建设;学生提前一年解决就业,毕业实习结合企业工作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很好地解决了学校与企业衔接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与培训,提升师资能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凸显办学特色。几年以来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率达96%,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多数学生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 机电类论文:浅谈VR技术在机电类专业中的应用 摘 要:目前VR技术在诸多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中,VR技术所提供的直观性、沉浸性、互动式的教学体验,对依附于传统教学设施设备上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对如何在机电类专业中利用VR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并对如何促进VR技术与机电类专业建设相结合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VR技术;机电类专业;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实践教学 目前V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中,针对机电类专业教学中某些理论知识、结构原理难懂难学,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足的矛盾,VR技术所具有的良好交互性、直观性、场景逼真性等优势,很好地解决了教与学面临的困境;同时VR技术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机电类专业实训实践内容对场地、材料、设施设备、人员等的限制性要求,这对专业建设面临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的学校提供了解决方案。 1 VR技术概述 1.1 VR技术概念与特征 VR技术集成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是计算机产生的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可以直接观察、操作、触摸、检测周围环境及事物的内在变化,并能与之发生“交互”作用。 VR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沉浸性 使用者完全融入虚拟环境,并且认为该环境是真实的,自己就是该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者由观察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具有主导性。 (2)交互性 改变传统人机交互利用鼠标和键盘的一维、二维交互模式,利用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实际动作,借助特殊虚拟现实设备进行交互,产生和真实世界一样的感知。 (3)想象性 虚拟现实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一个平台,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进入宏观或者微观世界,让使用者完成在现实中由于各种条件制约而难以完成的事情。 1.2 VR技术分类 根据用户参与虚拟现实的不同形式以及沉浸的程度不同,虚拟现实技术可分为三类。 (1)桌面式 利用个人计算机或图形工作站等设备,产生虚拟场景,通过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力反馈器、三维鼠标或其它手控输入设备,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观察虚拟世界的一个窗口,在一些专业软件的帮助下,参与者可以在仿真过程中设计各种环境。 (2)沉浸式 通常采用头盔式显示器、洞穴式立体显示等设备,利用空间位置跟踪定位设备、数据手套、其他手控输入设备、声音设备让使用者沉入其中。 (3)共享式 是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虚拟现实系统,它将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同时参加一个虚拟空间,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 2 VR技术在机电类专业中的应用 2.1 理论教学中的应用---VR课堂 理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VR技术应用于机电类课堂教学主要是依据不同教学内容而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 (1)VRPPT应用 机电类专业课程中,如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动原理等涉及原理、概念等的内容,如果依据传统的课件、视频学生难以理解,借助VRPPT使老师从传统的二维PPT教学转化成3D 教学,依托桌面虚拟显示平台与3D 投影相结合,让平面物体可视化,这样学生和老师就能真实感受机械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VR视频应用 机电类课程涉及到实物展示、加工维修、拆装等内容通常利用图片、视频或者真实物体来进行教学,例如机械制图课程中组合体读图、零件结构认知、装配结构认知等,由于学生位置角度和参与度或者实物不方便拆卸等因素的限制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通过VR技术,构建一个与实物同样的三维物体,如可采用3dsMAX建模,在VRML播放器中使用,或者利QUICKTIME VR等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有极大提升。 一般而言,传统n堂理论教学中利用VR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要课程资源兼容普通电脑和VR 设备,教师可通过普通电脑进行编辑,然后导出编辑内容到VR 设备,即可实现VR 课堂从编辑到授课。 2.2 实训教学中的应用----VR实训室 VR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是该技术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最主要表现形式。VR实训室依托虚拟现实设施设备以及配套的机电类专业课程实训VR 软件,可以完成传统实训难以达成的一些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 (1)弥补资金不足,实训设备陈旧落后。机电类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实训设施设备价格高昂,占地面积巨大,学校资金不足,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导致学非所用,学校甚至租用、借用设施设备进行实训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利用VR技术创造生产现场模拟的实践环境,实训教学不再受场地、设备限制,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 (2)突破时空限制,实训更形象直观。机电类实训过程中,采用VR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模拟还原某个情境或者场景。例如,电工课程中的,触电急救课程,在现实条件下无法完成,学生通过操作VR 设备,可以进行现场虚拟实训,作为真正实训前的“预实训”。 (3)学生自主选择,实训可重复。利用VR技术,学生自助选择实训模块及次数,增强实训效果,不产生耗材成本问题。例如大型机械的拆装,利用VR技术不仅实现产品模型以装配图和爆炸图的形式出现, 同时又能满足机械维修训练, 实现产品的反复拆装模拟。 (4)避免风险,实训更安全 。VR技术可以避免实训环节中的危险风险,提升实训效率,同时节约实训成本。例如,电工电子实训中,电流热效应带来的爆燃,学生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触电风险等。在焊工实训中,不需要真实焊机的情况下,VR设施设备将焊接演练过程中焊枪的位置、速度和角度等进行采集处理,并实时生成虚拟焊缝。 2.3 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实训基地 VR实训基地的打造,可以解决机电类专业面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校企合作很难实质性融入,学校投入难、学生实践管理难等问题。机电类VR实训基地是一个集多个专业的教学实训、VR 资源开发、VR 人才培训、参观体验展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基地。 基地大致布局为:围绕综合功能分区、硬件建设及VR 教学实训软件与配套教学资源的安装与部署等建设需求,含六大区域,即专题展示区、全景教学区、桌面实训区、沉浸体验区、体感交互区及虚拟仿真区。 基地基础功能是: (1)多专业综合实践平台 基地根据不同课程配备相适应的桌面式、头盔式、体感式等各类虚拟交互设备,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定制开发VR 软件、资源等内容,可全面满足机电类专业的实践需求。 (2)VR 人才培训平台 结合机电类专业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可承接周边院校学生及社会人士的VR 技术技能培训,不断满足社会对VR 领域人才的需求。 (3)VR Y源开发平台 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VR技术开发企业等合作开发VR 教学资源,老师参与共同研发VR 软件和配套资源及承接相关VR 资源开发需求;学生可获得实习实践岗位。 (4)VR展示体验平台 基地对本地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开放,学校对VR 技术应用、实践的成果展示,作为学校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品牌的传播窗口。 3 VR技术对机电类专业建设的要求 (1)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教师要对VR新技术的应用有积极的态度,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能把新技术融入到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中。特别是要善于将机电类专业知识、资源等通过VR技术进行转化,不断发现和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教师在传统设施设备上依附的演示者角色向VR技术中要求的指导者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2)教育教学内容重构 根据VR技术的特点重新架构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机电类专业涉及到的理论、原理等复杂深奥的知识或者机械加工技能训练、机械装置拆装技能训练等课程可以采用桌面式设施设备进行教学,对于因时间、空间限制无法讲清的内容,可采用沉浸式设施设备进行讲授等,通过教师参与设计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虚拟现实设施设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3)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VR技术应用使得传统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结构增加了两个变量“教师与设备互动、学生与设备互动”,这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学生适应并善于利用VR技术进行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实践亟待探索。 总之,VR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当中是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未来趋势,其直观、互动、沉浸和可重复性等特性易于教师教学、易于学生学习,是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机电类论文:以学术社团为载体实践高职机电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针对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不高的现象,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学术社团为载体,实践“三阶段、立体型、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采取控制总学分、分层分类教学等形式,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意向学生的需求。创建“社团活动―课程建设―学生训练”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自觉对接和延伸第一课堂内容,开发出融知识、技能、产品和趣味于一体的课程与创新教学项目。开展融科技创新、素质教育、对外技术服务等内容,提升学生创新和就业竞争力,涌现一批优秀毕业生。实践证明:以专业学术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学术社团;高职机电;创新创业 0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和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2]。同时,根据大量企业调查发现,高职机电类学生除了应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然而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如下:高职机电类学生大多墨守成规,禁锢于书上的标准答案而缺乏创新思维和求异精神,这跟重视技能的教育方式有关;学生缺少创新创业的实践,大多数学校的学术社团活动主要针对于少数学生;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和管理还不完善[46]。 随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及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前建立了专业学术社团“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本着“以科技为创新源泉,以实践为创业动力”的理念,积极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通过这些社团活动提升了高职机电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并建成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1实践“三阶段、立体型、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做好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中始终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具体实践中采取控制总学分、课程优化、分层教学、辅修专业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意向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培养的弹性,促进学生自主提高。通过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系统设计,构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三阶段、立体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三阶段”是指创新创业意识融通人文课程体系,创新技术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创新创业训练渗透专业方向课程;“立体型”指以实验实训室、学生工作室为依托的课内外“创新实践平台”,和以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绍兴市科技馆等为依托的校内外“创业训练平台”互补立体型结构,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锻炼提供了保障;“多元化”指创新创业成果多样性和评价体系多元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取得超出培养方案规定的课外学分,可用来替代相关专业拓展课的学分,比如参加竞赛、开发作品、对外服务、、学生项目等获取课外学分,这为学生自主性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加宽松自由的空间,实现了培养目标多样化、课程体系柔性化、培养方式个性化、实践形式差异化。 1.2实践以学术社团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支撑建立的学术社团“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通过科技竞赛、项目互动、对外技术服务等内容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自觉对接和延伸第一课堂内容,开展“社团活动―课程建设―学生训练”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通过社团活动使得学生从“要我学―我要学―我爱学”的过程转变,在离开教师监督时学生能自主学习和管理,从而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课程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 增强社团主体地位。为体现学术社团的地位和价值,成立学生工作室、创新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其中学生工作室设置社团办公区、资料查询区、作品及荣誉展示区、社团文化展示区;学生创新活动中心设置了材料安放区、产品设计区、加工区、装配区,并配备了各类加工机床和工具,满足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要求;Robot工作室配备了机器人开发所使用的软硬件,并展示了开发的各类机器人,包括舞蹈机器人、武术机器人等。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社团文化。管理制度对社团开展的各类科技活动、社团人员分工、社团招新和宣传、工作室卫生等规定了详细的任务和要求。社团的组织机构采用“两长三组一室”,其中“两长”指协会会长和副会长,“三组”指成立的机械创新设计、机电产品控制、机器人三个兴趣小组,“一室”指办公室(设主任一名),下设财务处和宣传处。为了让W生在社团中建立起自己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社团重视文化建设,包括社团发展历程、优秀社团成员成果及毕业后获得的荣誉展示、社团成员在各媒体中的宣传报道等。 学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学院以教师科研平台为依托,建成一支教学团队,配合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制定教师奖励和评职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学院、导师和社团成员的关系如图2所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导师和学生的协同创新,共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开发出融知识、技能、产品和趣味于一体的课程与创新教学项目。通过平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积累,促进了"机器人调试与制作"等课程的改革,实践了“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创新型”一体化教学过程,构建了初级动手训练、系统动手训练、科技创新活动的三级创新教学体系,比如构建了基于燃料温控卡等纺织电子产品的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和基于舞蹈机器人等融趣味一体的创新型教学项目。 以"机器人调试与制作"课程为例,开发出融知识、技能、产品和趣味于一体的机器人教学项目,如武术擂台、灭火、探险游等项目,构建了初级动手训练(掌握机械、电气、传感器及控制软件等基础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表达能力等)、系统动手训练(构建一个较复杂的系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特长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块进行创新训练,实现各类机器人的功能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有潜力的项目给予特别支持和孵化,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技术技能将他们的发明创造由创意转变为有形的创新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三级教学体系。 3) 开展规模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活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每年组织社团成员参加各类学科和技能比赛,通过这些创新创业类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激发了自主学习的激情与斗志,全面考验学生的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社团做好的科技活动包括:每年下半年开学初社团配合做好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指导;每年上半年做好学校技能文化节宣传和组织工作,学生参与度达到专业总人数的70%以上;做好国家和省级各类竞赛的选拔和总结工作,社团成员在做好“传帮带”、参加竞赛和成果总结、社团管理等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和社团根据贡献度给予相关奖励,具体内容如图3所示。 自2010年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术社团成员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技能比赛、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奖118项,学生作品申报专利15项(已授权10项),学生主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新苗计划)5项和绍兴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9项。 另外,对外交流和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除了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能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外,结合专业学术社团的整体实力,开展一些大型普及教育和交流活动,比如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与制作后将作品展示给不同群体,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形成市场开拓和承受挫折的意识,社团通过绍兴市科技馆、各类学校开展一系列对外技术活动,比如“携手志愿,对话科技――绍台大学生义工科技交流活动”“与智能机器人的亲密互动”“科普知识进幼儿园活动”“科学达人秀”等等。 在提高学生创新与对外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学生从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竞赛训练到自主创业的递进学习过程。为推进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学校设置了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并对入驻的学生工作室给予免3年租金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实践机会,对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导师参与策划创业方向和技术指导。目前众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由学生组建的公司入驻了基地。 2成效 多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学术社团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等各项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学生的参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典型成效如下。 1)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提高了学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吸引力。目前基于学术社团为载体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几家合作企业对这个群体的毕业生接受度极高,甚至超越了对普通重点本科毕业生的期望度。目前上海铁路局在本专业中招聘学生数为318人,大型企业来校设置奖学金,比如杭汽轮、罗克韦尔专门为机电类专业学生设置了企业奖学金。大型企业(比如上海铁路局)每年单独或组团开专场招聘会;校企合作单位(比如绍兴旭昌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校技能文化节,组织技术人员参与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开展讲座等。 2) 专业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基于课程建设过程中所构建开放式项目化教学模式、跨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获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成果已经应用于专业的教学活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目前本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和浙江省特色专业,建成5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门市级精品课程,出版10本省级教材。 3) 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在2014年和2015年的浙江省自动化教指委年会上向同行介绍了基于社团开展创新创业的成果经验,同类院校来校参观和交流经验;以绍兴市科技馆为通道开展各类大型成果普及教育活动,得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的大力宣传;绍兴市职教中心、桐乡技师学院、绍兴县机关幼儿园等师生来校参观和学习创新成果。 4) 学生创业活动。近三年来,学生社团中涌现出了如任德铭、钱招利、陈超等一批学生创建的公司,并得到浙江教育报、绍兴电视台、绍兴日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比如由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术社团核心成员创建的绍兴市众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除了对外开展机器人技术培训、技术开发、产品宣传等相关活动外,也积极为社团成员的创新c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机电类论文:中职学校机电类“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究 摘要:现代机电设备大型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类企业对机电类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机电专业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也必须随之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对机电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机电类;双师型;分析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维修和管理的技术和技能,服务于现代机械制造业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对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即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要具有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还应具备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提高中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人才,引进、培养并留住人才关系到中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是各中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占据了半壁江山。但随着我国中职招生适龄人口的变化,各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将面临十分严峻的生源大战,甚至决定了一所中职院校的生存。因此,近年各中职院校都开始将工作的重心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移,大力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而上述所有的建设都需要教师去做,故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就决定了上述工作的质量,决定了一所中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自我反思与评价 自我反思可以帮助青年教师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不足,使自己逐渐走向成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后进行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从而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下次课可以改进。 例如,在教学《机械模具》时,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去理解,但是由于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他们很难将模具的形状在脑海中完全地呈现出来,从而会造成学习效果降低。那么,教师在教学之后进行反思就会找出问题的症结,在下次课上教师就可以拿出实际的模具让学生观看,从而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些知识。 四、机电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能力要求 机电类专业教师掌握系统的机电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在其专业领域内具有娴熟的机电技术应用能力是该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具体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能力 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熟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了解机电行业岗位工作性质和岗位技能要求,能根据机电行业岗位知识要求开发项目课程,掌握现代先进教育技术,会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质量。 (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熟悉机电行业典型工作岗位的技术工作内容,具有机械构造的设计与应用能力、电气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能力、液压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能力等具体机电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动手师范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能亲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三)具备科技推广素质 职业学校的发展必须贴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积极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生命力的所在。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清楚掌握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人才结构,结合当地经济的实际到高校、科研单位引进新品种、新成果及科研项目,以增强学校科技开发与推广的能力,掌握新材料、新设备,并及时传授给学生,在多位一体的教学体制中推广应用,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专业教师应及时经常地到工厂、企业、机电门市部,了解先进的机器设备,及时给学生讲解;应密切配合当地实际设计出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造型美观,有市场竞争能力,受用户欢迎的新产品;平时应多注意积累有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等成果,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可靠度;萌生新的设计构思,开发新产品。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活动,机电专业教师才能掌握社会市场信息,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提高专业课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提高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识,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充分发挥职校在兴市富民中的作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机电专业教师应具备科技推广的素质。 (四)职业素养与职业素质 熟悉行业背景,了解企业文化,掌握行业企业技术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机电类企业主要生产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关注并了解机电行业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不断革新。能及时接受行业企业新标准和新规范,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 五、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双师团队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企业的配合与支持是双师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中职院校可以依据自身实力建设校中厂,鼓励企业在学校内投资建厂,由企业来安排技术人员的指导,使企业技术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对企业来说,在学校内投资建厂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些小型机械的零部件制造、机械设备的简单组装等都可以在校中厂进行,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设备来进行开发研究,减少了企业的设备投入,由企业技术人员来给学生上课,既能够完成学生的实训任务,还能够完成企业的生产计划,再为企业减少成本的同时扩大的企业效益,由此可见,校中厂的校企合作是一共双赢的局面,并且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仅直接影响职业教育职能的实现,而且关系到职业学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的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们的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要想尽快培养出更多受欢迎的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就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机电教师队伍。因此,机电专业教师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积极探索中职教育的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工作中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和实践经验,努力成为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骨干,成为“双师型”教师。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人才需求分析,明确了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建立了依托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的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改革;学生 一、绪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与市场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技能的专科以上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构建能够体现终身学习、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而做好中高职衔接,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在课程体系上也要做好衔接。本研究依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对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索。 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在中职教育中主要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目标以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为主,培养学生具有一线生产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能够热爱本职岗位;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不但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珠江三角洲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型特色制造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以“产教一体,寓学于工”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轨道交通站台、车辆、机车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管理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改造和销售等工作岗位,具备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培养人格健全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中职招生对象主要是面向广东省的中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及本学院的铁路行业背景,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动适应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等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要以轨道交通类企业为主,面向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铁站场和车辆维修制造企业一线。为了做好花都示范园实施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针对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1.典型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分析。本研究对包括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广州铁道车辆厂、日立电梯、广州升华科技、珠江钢管集团等在内的(珠海公司)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企业涵盖了包括轨道交通行业、装备制造等行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或设备涉及机加工设备、起重设备、钢铁加工设备、电梯。企业规模从50人到上万人,调研企业无论大小都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装备水平较高,主要岗位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机、电、液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企业产品或生产设备的主要特点。参与调研的企业都是具有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岗位,大多数岗位对素质总体要求高,需要具备机、电、液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2.人才社会需求分析。由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企业装备水平提高,对机电类人才技能要求逐渐提高,需求数量也稳中有升。无论是轨道交通的车辆修造工厂或是装备制造行业,都具有大量现代化装备,这些设备为了满足各自特定的工艺需要,形态各有不同,但是从设备原理来看,仍就没有跳出基本常见的机械传动机构,或由电力拖动,或由液压气压驱动,控制系统由低压电气控制器件控制,或结合PLC或单片机控制。对维护人员的需求要求是尽量能够掌握机电液综合理论知识,经过几个月的顶岗实习后可以独立处理一般设备故障。从需求数量来看,轨道交通的车辆修造行业、车站设备维护、装备制造业设备装配维护需求人员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增加趋势。尤其是高铁车站设备维护方面,湖南联创公司是开拓性从事高铁和城轨车站设备维护的企业,目前由于车站设备门类众多,维护人才匮乏,企业主要是负责高铁车站设备值守,出现问题再联系不同的生产厂家售后服务。对于高铁车站或其他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目前没有专门的院校为其培养适用的专门人才,考虑到广东省近几年的高铁建设,高铁和城轨等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维护目前来看是人才培养空白,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对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岗位有不同要求,如从事电气设备维修要求具备电工上岗证,从事电梯维修要求具备电梯维修证,等等。 3.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中职教育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者,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突出技能的养成和实际操作,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公共基础课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职业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为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奠定基础,既满足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又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学习。两年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将理论基础知识、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融为一体,遵循“厚基础,强能力”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除了“公共基础课”按照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设置基础性人文课程以外,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精心设置了“机械+电气”双支撑的“专业基础课程”,夯实专业知识的平台性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包,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主线指引下,充分兼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拓展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习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并进一步深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机电类专业为例,主要是依据轨道交通车辆修造企业和站场设备维护企业,分析岗位群的工作职责,针对职责履行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后续技术发展和相应岗位群调整而需要的学习能力开设的课程。 4.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格局是以维修电工的岗位需求安排课程,依据机电设备维保、技术改造所必需的机、电、液核心知识与技能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校内所有课程结束后安排毕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专业选修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考虑针对车辆修造企业或站场设备维护岗位群所需技能不足而开设的课程,这是对专业课的扩展或补充。根据调研分析结果,课程按照能力本位的原则设置,同时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成长的综合基础来搭建课程体系的框架和课程路线,如图1所示。 四、结语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分析,为了做好中高职衔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实践。 机电类论文:应用型机电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各类专业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教育中,关于创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成果,如专业群建设、校企政府三级联动、学徒试点、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等,这些措施不但培养出了优秀的应用型机电人才,而且还有效推进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本文将对这些措施予以分析研究,为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与革新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机电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三级联动;学徒试点 当下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纵深发展阶段,高校发展获得更多自主性,教育规划越来越注重实际需求,专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面对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的双重困境,高校开始大力提倡创业教育以缓解紧张局势。在此种大背景下,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教育也开始引进创业教育,并致力于课程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积极探索和构建。 一、应用型机电专业创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在传统观念中,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教育的技能性很强,此类人才毕业后的走向主要是企业厂矿等单位,创业者甚少。目前应用型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浅显,尽管他们有多种渠道可以获知创业知识,如创业课堂、大众媒体、家庭影响等,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创业并不十分了解。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甚至是落后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也没有提供创业教材。在创业教育形式上,一些课程教师自身并没有创业经验,只是借助一些案例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真正有用的创业知识。此外,校园环境缺乏创业氛围、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课程不成体系等,都是当下创业教育遭遇的常见问题。 二、创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构建 (一)创业素质教育与机电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创业素质教育与机电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研产物。当下专科机电教育探索出一种“1+0.2+1+0.8”四段制人才培B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分两次实施,二年级0.2(2个月)和三年级0.8(约8个月)。[1]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本科应用型机电专业教育,其核心在于边学习专业技能,边参加实训,这有利于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感受创业熏陶,及时了解自身情况以调整专业学习计划,为创业素质的形成与专业技能提升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也应同步增加比重,积极开设相关实用性课程,如“机电类职业生涯规划”“机电创业心理学”“机电营销学”“机电就业与创业指导”“机电创业实训”等,真正将创业教育和技能培育结合起来,强化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 (二)创业意识教育与机电类专业群建设相结合 所谓专业群是指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知识点要求相近,岗位技能要求类似,即要求一定数量共同的实验和实训设备,培养目标相近或者重叠的专业都可以归为同一专业群。[2]机电类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机、电、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发展,推动传统机械制造走向智能型道路,一方面满足制造业提升“含金量”的需求,一方面满足应用型机电专业发展的需求,全面适应市场,这一模式能使高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建设核心专业,在提高教学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教学成本。创业教育与专业群建设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实现专业互补,此种形式不但可以“校―企”合作展开,也可以联合不同院校开展“校校―企”的共同合作,创建校企合作群,使学生在辅岗实习的过程中学会整合技术力量,体验多种企业经营模式,感受市场的需求变化,启发创业意识,掌握多种实用技能,使自己成为更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创业方案规划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从实际情况来看,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大多流于形式,相较于理论层面的创业案例分析而言,大学生更倾向于创业机遇与环境分析、人际沟通技巧、市场分析与营销等的学习,而且他们普遍期望拥有真实创业经验的人来授课。针对这一需求,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应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从事创业方案规划,使大学生在拟定创业方案的过程中,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和解决,既能强化创业意识,又使其形成一定心理预期,避免盲目创业。 (四)优化创业课程,构建实践主导型课程模式 目前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课程模式不合理,在课程结构中,专业课占据重大比例,理论课满堂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到位,此类课程模式难以引导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导致人才技能单一。还有些学校过于注重实操课,学生本就缺乏理论指导,因而在创业操练中体验到的失败总是多于成功。当然,前文提及的创业课程开设较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整体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很难学到有用的创业知识和经验,使创业教育缺乏实效性。基于应用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和需求来看,我们主张构建实践主导型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创建“教、学、练、创”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平台,联合学校、企业和政府的资源优势开发创业一体化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带队的创业课题,以综合能力为考评标准选拔优秀人才参与企业科研团队的项目开发,使学生真正学会怎样应用专业特长,在企业氛围中领悟创业精神。 三、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校企政府“三级联动” 基于当下高等教育的大形势来看,构建“国家制定教学质量、学校修订培养方案、企业构建专业人才评价体系[3]”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已经成为推动创业教育走向实践的有效途径。对于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来说,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把学生推到企业中,令其在经营氛围的感受中激发创业意识,更需要基于这一专业固有的复杂性、技能性等要求,将学生培养成高标准的人才。在联动体系中,政府应发挥自身连接学校和企业的桥梁作用,及时将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传达给学校,使专业教育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开展,有目标性地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积极进取。 (二)学徒试点式实践教学 学徒是传统工学结合的产物,现如今这一形式在和创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融合下,得到了拓展和革新。现代学徒试点教学相较于传统师傅带教的模式,更系统化,流程和操作要求也更加规范化。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教学计划、拟定师资配备标准、确立带教单位、配备实践设施,再到教学监控、反馈和评价,这一系列环节始终都能使学生受到全面保障。创业教育的全程渗透,是学徒试点教学的难中之难,其关键在于如何拟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除了考虑常规要求外,还需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4] (三)构建数字化教学体系 上文建议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但对于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而言,仅从课程模式构建入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持续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创业指导作用。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课堂被搬到线上,数字化教学因其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可重复性成为各种专业教学的新型手段。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应关注两个基本点,一是培养应用型机电人才,二是提供优质的创业指导,而数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当前高校的网络设施已经普及,各个高校可以发挥共享精神,依托网络云端共建一个创业教育教学大课堂,如此一来,这个教学体系不但拥有最全面的创业教育素材、师资力量、就业创业资源,而且还能为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最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平台。这一大型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还可以为不同教学科研团队提供交流渠道,使优质资源实现跨学校、跨地区甚至是跨国家式的共享,令更多师生共同受益。 (四)建设学校外实践基地 在创业教育中,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必须的基本手段。对于应用型机电类人才来说,校外实践基地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和锻炼资源,学生可以从中发现诸多实际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的过程,提升社会认知能力和积极创新的意识。此外,校外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素质都为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三点基本原则,一是稳步拓展,无论地域还是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合作范围;二是保障纵横联系,合作实践应落到实处,深入社会,避免形式主义;三是加强创业教育,以客观案例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创业。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当下,大学生不再执着于就业,大胆尝试创业。同样面临着窘迫就业形势的应用型机电类专业人才,也开始走向创业之路。大学生创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当下社会的就业压力,拉动经济增长,但是能否创业成功却是一道难题。作为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成功潜力是无限的,但这需要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贯穿卓有实效的创业教育,才能使其避免盲目创业,提高成功概率。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高校的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机电类专业中存在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强化对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结合机电类专业课程的具体情况,研究和讨论了具体的培养模式,最终认为只有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比较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机电人才。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机电行业在我国的工业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行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工业竞争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机电类专业则是以培养具备良好专业知识以及较高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机电类人才,使他们具备机械、电子、测试以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在之后的工作岗位中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机电类专业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将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培养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机电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当前机电类专业教学的目标和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可以在机电工程领域从事一些设计、制造、开发等综合性的工作,具体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能够熟练的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学会机电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相关的技能; (2) 有着主动学习和掌握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掌握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信息,具体的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实验研究以及网络手段等; (3) 创造性能力,即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并且能够将这些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4) 较强的决策能力,即可以在大量的设计方案中通过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寻找出最适合的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 (5) 团队协作精神,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单纯依靠个人能力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和他人进行协作,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上述这几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都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生只有在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之后,才能适应当前机电工程行业发展的需要,在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时具备良好的能力,保证机电类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机电工程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1]。 二、 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模式 (一)利用数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相关的数学原理,为科学创新奠定基础,同时可以掌握相关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出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以及空间想象,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 (二) 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专业知识是学生创新精神的直接来源,而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在观念上具备一定的超前性,提升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根据培养模式的需求,强化教学研究和实践,将专业课程作为关键的环节,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三)将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勇于创新,是当前我国从事科研开发设计的后备力量。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确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将创新精神作为衡量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树立符合实际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构建出有助于学生进行创新的良好氛围,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 机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B模式 (一)加强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机电类专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并不能够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对每一次实验都进行总结,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将科研结果引入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由条件进行验证和探索[3]。 (二) 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一般都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教师有计划的将其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部分项目的工作,能够提升学生的钻研热情,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对科研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的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技术动态,同时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和相关人员进行接触,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三) 组织多样化的科技活动 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开展各种科技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比较浓厚的创新和实践氛围,使学生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综合素养在创新实践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要重点分析和把握学生科技活动的方向,将各种等级的科技竞赛和活动进行有效结合,鼓励学生组成各种科技创新团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 结语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这非常重要的作用,机电类专业应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创新精神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导向作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活动,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机电类论文: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分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传统形式的基础学科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已很难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本文就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 高等数学 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的教育,注重人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B,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机电类各专业也不例外,所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以后将在一线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及质量管理等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系统地学习,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这一需求,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学会用严谨的态度和较强的逻辑性去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搞好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现就目前的课程现状做如下分析。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现状 这些年的高考扩招,使得高职类院校中学生的整体基础不是很好,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有的学生是刚刚达到高职建档线,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数学的学科特点,抽象的逻辑思维使得基础本来就差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没任何兴趣。对于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更是毫无认识,他们甚至认为数学是无用的。再加上机电类专业男生较多,男生的数学基础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会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已经丧失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认为无论我多么努力也不可能学好数学。这就导致在课堂上很少有同学会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多数同学害怕老师提问,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起来很困难。 二、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师现状 高等职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很多院校都是有中专升为高职的,这类院校中的教师会延续原来中专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运用上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沿用原来的教学方法,这些也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很多高等数学的教师没有工科背景,对机电类专业的实际技术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地了解机电类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需求,这就会导致在教学中做不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就导致教师只一味地责怪学生基础差,忽略了从自身找原因,不知那些内容更适应专业的需求。 三、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现状 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版本很多,但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针对性。也没有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大部分教材强调的只是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没有考虑这些知识是否和具体专业有关。例如一般都是在复习高中数学函数的基础上,开始讲解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再加上常微分方程和级数,这基本就是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可能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用,缺乏针对机电类的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 四、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手段现状 基于教师现状和教材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多数数学教师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也和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还是以粉笔和黑板为主要的教学工具,很少会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很少会努力开发更适应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资源,有时可能为了教学比赛用一用一些先进的教学软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授,可以设想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再加上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得原本就对数学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难以接受,这样下去也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的现状已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结合机电类各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弱化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专业需求,学生毕业工作的需求,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设置教学内容。教师本身也要了解专业特点,抛开传统的数学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搞好机电类高等数学的教学。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摘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围绕机电类人才培养目标,以机电类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按照中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由学校、企业共同构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大线路,可形成以能力线为核心、课程线为路径、环境线为载体、实施线为手段等多线整合的机电类实践性教学体系。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开发;实施 一、机电类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 (一)以“校企一体、多线整合、学做合一”思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围绕机电类人才培养目标,以机电类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按照中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由学校、企业共同构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大线路,形成了以能力线为核心、课程线为路径、环境线为载体、实施线为手段等多线整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二)以“校企共建、整合互动”的方法建设“产学合一”教学工厂 学校与企业联合设计、共同建设数控设备装调车间、电子产品装调车间等生产性与学习性结合的教学工厂,实现了校企间实践环境与物质资源的整合互动、实践教学师资的整合互动、实践项目资源的整合互动。使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课程内容对接岗位能力要求,软硬件资源优质化。 (三)以“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思路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 依据科学的开发流程,学校开发了机电行业工作情境中的项目化教材、学生工作页、生产型安装操作指导书、评价方案等资源,同时开发信息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空间、网络课程资源,多样化虚拟资源,对实境资源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机电类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校企一体、多线整合、学做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以机电专业岗位群实践能力要求为基点,由学校、企业共同开发的实践性课程,校企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方案等构成,形成以能力线、课程线、实施线、环境线四大线路构成的多线整合体系,体系结构完整。其中能力线指基础能力、专项技术能力、综合实战能力的上升线;课程线含一般实践课程、单项技术实践课程、综合技术实践课程;实施线包含具有工作过程导向特征的课程实施形式,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构建相适应的实践环境,形成“实验平台上的验证式、操作平台上的任务式、单项训练平台上的任务式、实境平台上的项目式”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体系中纵向层级分明、有机联系,横向相互关联、互为依存、共同作用,满足从新学徒―普通技工―熟练技工―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律,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效实施。 该体系体现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理论传授和实践训练场所融合,使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相互交错,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的相互融合,通过设置模块化的“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实现“学做合一”。该模块化的专业核心教学和训练项目涵盖了一般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实践课程模块,整体化的设计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综合技术训练课程将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着重培养专项技能,突出熟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开发以能力为本位的多样化实践课程资源 1.实际工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系统性强。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资源建设是重要内容,应按照科学流程开发实践性课程资源,从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构建,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教材开发,教学任务书和学生工作页的编制,教学实施案例的提炼,分层落实,层层推进,整体深化课程改革。体现了实践课程内涵,课程资源应具有系统性并形成系列的特点。如项目教材、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学生工作页、任务书,用于学生实习的生产型安装操作指导书、用于检测学习效果的课程评价方案、顶岗实习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等,教师共建共享,便于推广应用。 2.信息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形式多样性。在信息环境下,还应开发数字化学习空间,学生可在业余时间观看学习空间的教学微视频、实践操作微视频,形成多样的立体化的课程资源,以供学生巩固学习或提前学习,延伸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课程资源应具有校企共建特征。实践课程的资源主要来源于企业,如零件图纸、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工艺流程、安装指导书、毕业设计的技改项目等。操作视频的操作员是企业人员,操作设备是企业的设备,部分操作工具也由企业提供,操作现场也大都是企业5S管理的真实车间。课程资源建设中校企双方缺一不可。 (三)形成“行动导向、学生主体”的机电类实践课程实施策略 机电类专业一般专业模块应将机电技术领域中必备的技术理论和基础技能有机整合,实现综合化;单项技术课程应将机电技术领域中某种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方法有机整合,突出技术的实现过程,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综合技术训练课程应将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着重培养专项技能,突出熟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建设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理念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为实践课程服务,实现“六合一”,即教室和实验室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合一、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合一、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合一,教学和科研合一。通过创设模拟情境、工程情境和问题情境等教学情境,贯彻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于基础实践课程实验平台的验证式或操作平台的任务式、单项技术实践课程的任务式、综合技术实践课程的项目式,全面开展“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四)以“校企共建、整合互动”的方法建设“学做合一”的教学工厂 1.引企入校,共建产学合一的校中厂。学校引入以常州航天创胜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多家企业,通过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联合设计,共同管理,践行了“整合―互动”式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理念,建立“校中厂”,实现校内多种资源统筹、校外企业市场化运作。 2.合理规划、适度超前,建成对接课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的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除种类、项目、数量的规划论证外,在现场设备布置中反复经过方案、实施、反思的过程,以建设适合班级人数、设备数量能协调、满足课程内容、便于理实一体化操作的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的一般实训室,单项技术训练的实训室、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引进企业生产线,以“生产、教学”为核心,并按照企业生产和管理要求,引入企业文化,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并开展生产性实习,使学生直接体验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制作工艺,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保证实训基地有效有序运行,学校还制订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校内实训基地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适度超前,既适应教学、考工,又适用于产教加工、社会培训,还承担省市技能大赛。 (五)校企共建课程开发团队,提高实践性课程实施能力 为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学校与技术及资源优势明显的企业组建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工作团队,形成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运作机制,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优秀人才共同开展教材开发、课程建设以及多元评价模式的改革;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遵循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宗旨,针对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设计,在内容选取上兼顾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生产性实习。企业人员强化安全意识、不断巩固学生的职业操作规范,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专业教师弥补企业人员对学生教学管理的不足,双方共同配合、相辅相成。 实施教师、工程师“双向工程”。一方面,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技项目,按教师达到项目水平评级,提高教师挂职实践的实效;另一方面,工程师直接参与教学,使课程内容“保鲜”,按工程师授课水平评级,提高兼职教师的质量。教学团队能力的整体提高,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机电类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硕果累累:建成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数控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基地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被评为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点。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机电技术应用和数控技术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开发了《电工技术》《CAD/CAM软件应用技术》等4门课程的数字化学习空间,《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双师”素质显著提高,机电类教师实践性课程实施能力迅速增强,并有5人次在全国、全省信息化大赛及评优课中成绩优异。机电类实践教学理论研究成效明显,共发表与成果相关的论文25篇,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的研究”等4项课题已结题。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余万人,居世界第一。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此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还可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其实践性强的特征,采取多样化形式。如某旅行社旅游产品营销方案、某区域旅游规划方案、旅游专业相关调研报告等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总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乃至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张丹宇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中心腹地的维西,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又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所辖的傈僳族自治县,是迪庆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西素以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饮食文化独特而著称,有“横断山中绿宝石”、“天然杜鹃花园”、“灵灵家园”、“兰花之乡”等美称。 金沙江、澜沧江流经维西境内,怒江离维西县境仅十几公里之遥,与金沙江、澜沧江并肩而流,形成了三江夹两山,两河入两江的地势。县境内从最高海拔4880米的查布朵嘎雪山到海拔1480米的碧玉河,海拔高差3000多米,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立体气候植被带,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貌奇观。境内大江滔滔,峡谷重重,林海莽莽,高原湖泊晶莹透明,构成了奇特的三江自然景观。 全县三大景区中,澜沧江景区以峡谷、雪山、高原湖泊、傈僳族“阿尺目刮”为代表;塔城景区以滇金丝猴、热巴、藏传佛教、生态为代表;保和镇以古乐、兰花、杜鹃、傈僳族对脚舞、饮食为代表,三个景区集中展示了维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特别是叶枝阿尺木刮、塔城热巴、永春地脚舞、维西古乐,可谓是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的奇葩,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维西通往兰坪、中甸、丽江、德钦的公路有5条,有一个旅游开发公司,一家三江并流旅行社,六家酒店,5家涉外定点接待单位。有1600余个接待床位,100余个标间,三条旅游黄金线路和一批通过严格培训的导游队伍和服务人员。 历史上,居住在境内的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依存、互为影响,因而在宗教、民俗、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既有融合又各具特色的特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教育现象。傈僳族特色文化,是维西各族人民长期融洽相处的结晶。 继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香格里拉文化州”战略目标之后,为了使维西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维西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一、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 维西素有“兰花之乡,金丝猴家园”,“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维西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维西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维西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维西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 1、多样性 维西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而雄奇壮伟的"三江并流"核心腹地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的区位,形成维西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维西众多的景观与州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维西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构成旅游资源优势。 3、地域性 维西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塔城、保和镇、叶枝、永春、攀天阁等乡镇的旅游景观已享有一定的盛名之外,在澜沧江沿岸的维登、中路、白济汛、康普、巴迪等乡镇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全县各乡镇几乎都有景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塔城、叶枝两大旅游片区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4、多民族性 维西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云南有51个民族,维西有13个。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维西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5、融合性 在维西,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 6、生态性 维西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横断山中的绿宝石”、“灵灵家园”、“兰花之乡”等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香格里拉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7、潜力性 维西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位于维登乡境内的新化湖、叶枝镇的查布朵嘎等,到如今仍处于未开发状态,应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二、维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迪庆州委、州政府,维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决策,加快了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目前,维西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县城保和镇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县城、塔城镇、澜沧江流域为中心的三大旅游区。目前维西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当前,维西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行业管理差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维西旅游地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 4、开发资金不足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维西县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维西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5、环境管理差 许多景点,由于环境管理差,有损于维西旅游形象。虽然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 6、宣传力度不够 维西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点,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维西每年的旅游宣传资金较低。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维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十一五”是维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维西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维西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旅游源优势及区位优势。 2、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3、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4、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5、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维西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发维西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使维西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以“兰花节”、“阔时节”为契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之机,实现维西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和强续发展。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旅游院校毕业论文探索 教学资源紧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人才需求量的激增,旅游高等院校的发展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旅游高等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有1115所,在校生人数为59.98万人,而高等旅游院校专职教师数为2.53万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较难有精力去承担相关课题。二是毕业论文工作经费不足。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资料和数据的获得不能仅凭借网络上免费的资料,很多时候要获取最新信息和第一手的数据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地调研等工作,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而旅游院校用于支持毕业论文工作的专项经费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生很难从事真实课题的研究。教师行业背景的局限性是导致论文真题率偏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旅游专业起步较晚,早期旅游院校规模小,培养的人才少,因此目前旅游院校的较多教师并非旅游专业出身,旅游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即进入高校工作的,缺乏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践工作能力不够强。上述原因造成旅游院校大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课题只是指导教师的假想题,在毕业论文中会出现假题假做或假题真做的现象。 一、传统模式下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和分散式实习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理论学习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传统模式下的毕业论文一般都是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缺乏行业资深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加之旅游院校本身双师素质教师数量普遍不足,不少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对企业、行业问题的前瞻力,这样学生即使选做的毕业论文是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内容,也往往因为很难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的根本所在,只能纸上谈兵。其次,因为企业怕干扰正常的运营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使得旅游院校难于统一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岗位流动性大,毕业论文很难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学生既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又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算经历了毕业论文全过程,综合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进入社会以后,较难成为企业所需的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并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才。由此可见,现有的毕业论文工作运行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院校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传统模式下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阻碍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不少院校在本科第七学期开设论文指导或论文写作课程,而传统模式中毕业论文的工作大多在第七学期末正式开始实施,到期末放假前必须完成学生的选题工作,在第八学期的前两周就要完成整个开题工作。此时,学生的论文写作技巧并未掌握纯熟,研究目标还较模糊,研究能力也没有完全具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指导教师和学生加倍努力,但仅用一个学期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也是很困难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开始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此时学生面临就业,毕业论文也就被一些学生当成了负担,而且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毕业生更加关注工作问题,忽视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因此,在此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生写论文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不畅、学生不钻研等现象,这样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很难有保证。 三、产学研为视角下构建旅游院校毕业论文模式的思路 面对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改变现有的毕业论文运行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较快提高旅游院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全面提高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实现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一)产学研结合,科学选题,使论文写作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毕业论文题目在毕业论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论文的内容。合适的题目不仅能使师生双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收益和提高,还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开发的可能性。因此,要改革毕业论文模式,优化选题环节,产学研结合,科学选题,使毕业论文真正起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首先,旅游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这个平台,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倡导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内容相统一,以专业实践为背景,与企业的生产科研相结合,将实践成果升华为学生的论文选题,使毕业论文能体现实际意义和经济效益。其次,可以从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提炼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使毕业论文内容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通过做毕业论文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这样,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提高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背景为基础,用毕业论文搭建一个学校与社会、市场连接的桥梁,不仅能使学生从中找到毕业论文课题,而且能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校企合作指导团队,促进毕业论文真题率增长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完成该项工作的关键因素。指导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底蕴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构建、思考、提炼等整个写作过程,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地指导,全面掌控论文写作进度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成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科研、提升素质的重要实践活动,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院校要加强校内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指导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和行业、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通过培训、参加学术会议、挂职锻炼等途径,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强化指导教师实践环节的锻炼,让教师把握旅游行业的最新学术动态,进入旅游学科研究的前沿,使教师能够争取到更多、更高层次的课题,学生有机会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真题真做,毕业论文真题率才能得以提高。同时,学校要积极拓展兼职教师队伍,可聘请企业内部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指导毕业论文,并形成以学科专家、企业高层人士组成的指导小组,由教师、企业资深专家、学生共同组成的论文项目小组,围绕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校企双方取长补短,全程参与毕业论文整个过程,严抓毕业论文每一环节,共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促进毕业论文真题率的提升。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培育优秀旅游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科研、为企业提供技术与管理培训等方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从而维护和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这个长期、稳定的平台上,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先进设备和良好的实践环境,鼓励师生多开展高质量的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活动,并通过活动,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旅游院校应该适当增加毕业论文经费的投入,尤其是扶持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毕业论文项目,为学生完成创新性项目提供经费保障,使学生能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获取最新的、第一手的资料,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四)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采用科研导师制,让毕业论文工作贯穿始终实行科研导师制,可以将毕业论文工作前移,让学生一入校就能在导师的引导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以此为目标收集相关数据,阅读相关文献,参与相关课题,从而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好思想上、资料上的准备。另外,在科研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导师会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能力,合理安排学生参加相关科研活动,进行适度的科研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和科研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能力基础。科研导师制有利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毕业论文的各要素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将学生的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贯穿其中,使所有的教育教学环节不再相互独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夯实毕业论文的教学基础,有效避免学生因时间短促、准备不足、忙于就业、精力分散而导致的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 四、结束语 旅游院校的毕业论文环节,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践和技术创新问题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学生理论水平、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院校应构建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论文模式,使毕业论文成为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进而实现毕业论文真题真做,让学生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求知欲,改变学生过去对待毕业论文冷淡的态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会学习,懂得用新知识武装自己,拓宽知识面,从而在与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增强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作者:龙润湘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民族社区;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族社区人力资源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优劣势,结合调查的结果对如何开发民族社区的旅游人力资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期望能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旅游人力资源是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的驱动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民族社区的人力资源明显不足,成为抑制旅游发展的瓶颈。 随着旅游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提供服务主要载体的人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旅游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快民族社区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民族社区人力资源的研究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人力资源性质做过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生物性,表明是一种活资源,可以替代和发展延续下去的,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特点;第二,可再生性,是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以更新;第三,个体时效性,指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和使用受到时间的限制,具备生命周期;第四,文化性,在地域的差别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文化性,因为每个地域的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质;第五,主观能动性,人是一种具备思维和创造力的高级动物,这就决定了他们能发挥其内在的潜力改造自身和环境的能力;第六,社会性,人是群居的族群,一起的生活必然导致他们之间存在种种的关系。 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研究还比较少,经过期刊网的搜索,发现主要有两个国家课题对其进行直接或相关的研究,第一是杨红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新边疆建设研究——西部边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从文化对人的模塑作用看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文章主要是从民族文化性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民族发展的问题。第二个是梅端智主持的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资助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青南地区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研究》,文章主要是从青南地区藏族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生产及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等角度论述了青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从而提出了一些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本人倾向于杨红英的观点,即少数民族开发是特指少数民族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少数民族的发展能力,促进其经济社会以至少数民族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认为在民族地区进行旅游的开发,要结合民族地区的文化性和资源的独特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开发好少数民族社区的人力资源,为民族社区的旅游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民族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分析 1、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优势 事实上,我国每个民族都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独特性吸引着千百万的异族人,特别是游客,这是一种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而当地的居民就充当了这种资源活动型的载体,参与旅游的人力资源更是动态地展示了这种文化。另外,每个民族存在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一面,正因为这独特的一面,使得每个民族之间出现了百花争鸣的局面。 (1)文化性优势 C.克鲁克洪曾指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们借符号的使用而被学到或被传授,而且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认为是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可以看出,文化不单单是指物质展示出来的那一面,更多的是在人的活动中展现,人的种种思维和行为无不接受着本民族文化的启导和约束,因此都深深的烙上了本民族的印记,具备了一种民族的排他性。外界的人员就算很刻意地去模仿,也无法体会内在的神韵,更没有把民族的文化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因为外来人员一开始就是脱离了该种民族文化机理的培育,这种文化的符号在他们的脑海里是缺陷的。据我们针对民族歌舞表演队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长期外出的本民族人员都没有办法具体地展现本民族的歌舞内涵,他们认为自己对本族文化产生了隔阂。在旅游开发中,这就是一种潜在的差异性竞争优势,紧紧抓住这种异质性的文化,才可能铸造出一种活生生的优质的旅游人力资源,才能在旅游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垄断性优势 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有着垄断性的优势,因为本土的旅游人力资源无论对本族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民间传说、语言等更能精确地把握,在旅游开发和服务中能将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并将其带活,更能把民族独特风情展现给游客,这是外界旅游人力资源无法替代的。比如说侗族的风雨桥和大歌,如果叫苗族的人 来唱侗族大歌或者由瑶族的人去讲授风雨桥的构造,那肯定会大打折扣。 2、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劣势 少数民族一般居住在我国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和外界接触很少,信息交流断层,总体上的素质过低,观念落后,旅游人力资源存量过低等都是他们的劣势。 (1)生产力低下,素质不高,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的山区,生产力很低,和外界交流过少,很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农耕时代,过着一种自足的生活。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他们除了小部分人参与旅游活动,大多数人每天忙于生产劳作,以续生计,无暇顾及别的事情。以贵州岜沙为例,整个村没有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高中教育只有3人,绝大部分人都是小学及以下的学历,他们也没有能力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样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投入的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2)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有着浓厚的急功求利观念,他们觉得对自己有直接的快速得到收益的事情才有做的意义,否则有种排除的意向;而有的民族社区安于现状,害怕也不愿意和外界的社会有过多的接触,害怕给本民族带来变化,甚至采取了一些激进的措施进行抵触和逃避,结果使整个社区慢慢走向更边缘化。贵州岜沙苗寨就是类似这样的社区。 (3)人力资源存量低,不能满足需求 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人数过少本来就是一个瓶颈,面对外界的诱惑,很多青年人一般都在接受完初中教育甚至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这就给当地旅游开发带来了难题,出现了外面的人不愿意进来或者用不上,本地旅游人力资源缺乏的局面。以通道县皇都为例,整个村寨90%的青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结果传统的节日都无法热闹搞起来。可想而知,缺乏了文化载体的参与,旅游开发的展开难上加难。 (4)缺乏高精尖人才 由于少数民族社区整体的素质低,学历结构也不合理,能灵活掌握本地资源和吸纳外界信息的人才少,缺乏能起到很好带头作用的高精尖的人才,在旅游开发中很多方面无法展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参与的旅游活动多是歌舞队、买工艺品,少部分人能开餐馆,但是竞争力很低下,采取的是被动式旅游经营活动,效益普遍不高。公务员之家 三、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1、抓住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整体素质 紧紧抓住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教育优惠政策,合理调配有限的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发展高级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大众的教育,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达到众化教育中又有尖化教育,切合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需要。 2、转变观念,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转变民族社区的观念是有效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的关键,因为观念往往决定思维和做事的行动,而做事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经济收入,生活得到改变与否。所以要积极引导当地政府和人民转变落后的传统观念,主动与外界先进的理念接轨,来武装思维,来指导行动。要做到这一步,既需要地方政府认识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对社区旅游扶持力度的加大,引导人民转变固有的思维,又要人民的积极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和接受新的观念,此外还需要非政府的第三方的宣传与协助,帮助民族社区旅游人才的培养。 3、改善人力资源生存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的存量 改善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两方面。硬质方面,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基地的营造等,良好基础设施的建造,既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指标、培育人才的温床,也是本地旅游发展的载体之一。良好的培养基地不单单传达了重视人才、培育人才的讯息,还是一张具备强势吸引力的招纳人才的明信片。软质方面,主要包括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培训队伍的健全等,良好的政策是改善旅游人力资源生存环境的助推器,只有政策上的重视,才能获得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才能营造一种重视人才的氛围;适量资金的投入,无论是对吸引外来人才,还是培育本土人才都注入了新的动力,培训队伍的健全是培育优秀旅游人才的关键,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资,才能够授之以渔,提高人才的层次和质量。 4、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式开发 由于每个民族所在的地域不同,生产力水平会有差异,价值观等也不一样,形成了相互之间的差异,会通过人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而且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人力资源开发时要考虑到这种行为和习俗的差异,扬长避短,合理地利用差异点,让长处变成强势,短处转成有利点,或者构成互补的形式。 5、引进外界人力资源,“借鸡生蛋”式融合开发 引进外来人才,带来技术和信息,构成人力资源的互补。外界人力资源在观念、技术上都比民族地区的先进,更是时代潮流的领跑者。这种先进模式的引入无疑为民族社区旅游的开发注入新鲜的血液,对外界优秀人才的引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借助外来的“鸡”来孵育出更加多的“蛋”,衍生出更多本土具备特色的人才。 6、扩大职业培训,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力度 各类技能培训,挖掘歌舞、建筑能手。全民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对加快旅游人才的开发也有借鉴的意义,通过政府、民间各种力量开展广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操作能力,同时注意挖掘具备潜能的歌舞、建筑等能手,加以培育,使之成为民族社区旅游人才开发中的栋梁。 7、合理运用民间的社团组织 组织能工巧匠,各类协会,传播民间各业技术。非官方的机构、协会等社团组织站在中间的立场上,更能组织民间的能工巧匠,以团体为形式,通过各种的会议、比赛等活动来促进民间优秀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从而可以有形或无形中为民族社区的旅游输送急需的人才。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 [摘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 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维西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中心腹地的维西,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又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所辖的傈僳族自治县,是迪庆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西素以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饮食文化独特而著称,有“横断山中绿宝石”、“天然杜鹃花园”、“灵灵家园”、“兰花之乡”等美称。 金沙江、澜沧江流经维西境内,怒江离维西县境仅十几公里之遥,与金沙江、澜沧江并肩而流,形成了三江夹两山,两河入两江的地势。县境内从最高海拔4880米的查布朵嘎雪山到海拔1480米的碧玉河,海拔高差3000多米,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立体气候植被带,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貌奇观。境内大江滔滔,峡谷重重,林海莽莽,高原湖泊晶莹透明,构成了奇特的三江自然景观。 全县三大景区中,澜沧江景区以峡谷、雪山、高原湖泊、傈僳族“阿尺目刮”为代表;塔城景区以滇金丝猴、热巴、藏传佛教、生态为代表;保和镇以古乐、兰花、杜鹃、傈僳族对脚舞、饮食为代表,三个景区集中展示了维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特别是叶枝阿尺木刮、塔城热巴、永春地脚舞、维西古乐,可谓是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的奇葩,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维西通往兰坪、中甸、丽江、德钦的公路有5条,有一个旅游开发公司,一家三江并流旅行社,六家酒店,5家涉外定点接待单位。有1600余个接待床位,100余个标间,三条旅游黄金线路和一批通过严格培训的导游队伍和服务人员。 历史上,居住在境内的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依存、互为影响,因而在宗教、民俗、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既有融合又各具特色的特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教育现象。傈僳族特色文化,是维西各族人民长期融洽相处的结晶。 继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香格里拉文化州”战略目标之后,为了使维西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维西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一、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 维西素有“兰花之乡,金丝猴家园”,“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维西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维西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维西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维西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 1、多样性 维西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而雄奇壮伟的"三江并流"核心腹地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的区位,形成维西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维西众多的景观与州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维西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构成旅游资源优势。 3、地域性 维西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塔城、保和镇、叶枝、永春、攀天阁等乡镇的旅游景观已享有一定的盛名之外,在澜沧江沿岸的维登、中路、白济汛、康普、巴迪等乡镇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全县各乡镇几乎都有景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塔城、叶枝两大旅游片区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4、多民族性 维西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云南有51个民族,维西有13个。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维西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5、融合性 在维西,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 6、生态性 维西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横断山中的绿宝石”、“灵灵家园”、“兰花之乡”等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香格里拉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7、潜力性 维西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位于维登乡境内的新化湖、叶枝镇的查布朵嘎等,到如今仍处于未开发状态,应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二、维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迪庆州委、州政府,维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决策,加快了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目前,维西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县城保和镇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县城、塔城镇、澜沧江流域为中心的三大旅游区。目前维西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当前,维西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行业管理差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维西旅游地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 4、开发资金不足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维西县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维西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5、环境管理差 许多景点,由于环境管理差,有损于维西旅游形象。虽然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 6、宣传力度不够 维西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点,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维西每年的旅游宣传资金较低。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维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十一五”是维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维西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维西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旅游源优势及区位优势。 2、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3、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4、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5、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维西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发维西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使维西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以“兰花节”、“阔时节”为契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之机,实现维西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和强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周国星:《香格里拉—维西旅游指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维西县旅游局:《三江并流腹地·灵性香格里拉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外事旅游局:《维西傈僳族自治且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草案)》,2005年3月。 论文提要 二十一世纪,旅游作为新的产业,以无烟工业的角色在全球得以迅猛发展。国家确定迪庆为我国中西部旅游开发重点地(州)之一。随着“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申报、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迪庆州建立“旅游支柱产业”等战略目标的确定,为维西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结合维西实际,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维西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其开发对策,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 1、多样性;2、奇特性;3、地域性;4、多民族性;5、融合性;6、生态性;7、潜力性。 二、维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2、行业管理差3、保护意识差4、开发资金不足5、环境管理差6、宣传力度不够。 三、对策和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2、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3、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4、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5、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初探 摘要: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着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完成时间仓促,指导资金不足,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等困境。主要改革措施包括: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指导 本科毕业论文是中国本科教育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重要平台。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1]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界定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学生运用本科所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对实际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总结,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不仅是高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工作之前的预演。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修订,沿用至今)中,对于学士学位已明确了两条考核标准: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2](P4)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 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 万人、495 万人、559 万人、611 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3](P17)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 余万人,居世界第一。[4](P23)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4]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 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四、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 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 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 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 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 此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还可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其实践性强的特征,采取多样化形式。如某旅行社旅游产品营销方案、某区域旅游规划方案、旅游专业相关调研报告等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总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乃至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旅游专业毕业论文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摘要】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旅游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作为旅游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毕业论文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同时也反映了旅游专业本科培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影响因素,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出发,分别阐述教育过程中三个不同角色面对毕业论文写作时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影响因素;论文考核标准 一、引言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旅游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其他教学环节的深化、补充和检验,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专业教学水平,是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大学学习知识的总结和能力的运用,也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现状分析 (一)论文质量低,抄袭严重 目前,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抄袭现象严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完成多为“东拼西凑”,在网上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一片所谓的论文,各部分联系并不紧密,多以总结归纳为主,毕业论文的创新性较少。 (二)论文写作不规范 如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只用200-300字进行情况说明和写作意义,并没有从根本上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语言表达不畅,论点表述不清、词不达意,结构上学生逻辑思维混乱,无法合理组织,此外还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也并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和表头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甚至有错字、错句现象。参考文献的选取和运用失当,不能从冗繁材料中准确找到有效信息。 总之,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映了学校培养教育方面的不足,如果不找出影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不仅会影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将大幅度降低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 三、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低质量的影响因素 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校、教师、学生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分别担任的监督、指导以及完成的三个重要部分,从学校方面、教师方面以及学生方面来分别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方面 1、缺乏毕业论文的前期教学资源准备 毕业论文的前期教学资源准备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写作的课程设置、旅游专业教学硬件资源、图书馆资料的完善。大多数学校往往从大学最后一年才开始有关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学生通常很难很快掌握。与其他研究型的专业相比,旅游专业更注重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与酒店两个方向,如果仅仅是在课程教学中传授知识并不能更生动、直观、形象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各院校在旅游专业硬件资源上普遍存在明显欠缺,往往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资金不足等原因,对于旅游专业资源建设知识“纸上谈兵”。图书馆的资料也并不十分充足,忽视资料的完善和更新,不能满足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的需求。 2、缺乏毕业论文的有效过程管理 从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到最终的答辩全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管理文件不健全、有些尽管文件健全但在管理过程中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对教师指导情况也不甚了解,由于检测标准的不明确或不合理,难以分辨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 3、缺乏成绩评定的公正和客观 由于毕业论文成绩的不及格导致学生只能结业不能毕业,因此,一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不及格”谨慎和宽容的情况,这无形中影响了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对于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的失衡和不确定性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和消极态度。 (二)教师方面 1、缺乏经验 一方面是旅游实践经验的缺乏,一些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缺少旅行社和酒店管理实践的相关经验,不利于毕业论文的指导;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也缺少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经验,对于论文的选题、论文结构和内容的选择以及论文进程缺少有效的掌控,导致问题的出现。 2、缺乏时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近年来旅游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加,旅游专业师生比例开始失调,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一个教师需要指导论文的学生太多,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 3、缺乏责任心 由于部分教师教学或科研任务繁重或责任心不强,使其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投入不够,表现在他们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缺少过程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等。 4、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与学生指导关系多确立大学的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学期,教师对学生也缺乏了解,对于学生论文选题的兴趣往往不得而知,缺乏有效沟通也导致论文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学生方面 1、缺乏积极态度和兴趣 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都能顺利通过,这也就导致一些学生在面对毕业论文写作时态度消极。在论文选题上,学生对于旅游业热点虽有兴趣,但由于需要花费心血搞调查、文献查找费事等多方面原因,学生最终只选择参考文献充足、但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题目,毕业论文写作动力不足。 2、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毕业论文的优劣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专业学生的考核为试卷形式,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多停留在课堂,遇到问题往往无从应对,过度依赖老师的指导。此外,旅游专业学生校内实践机会很少,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导致了论文写作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3、缺乏充足时间完成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多集中于大学的最后一年,而此时多数学校正好安排学生实习,学生或忙于找工作或准备考研继续深造,外出参加人才招聘会和复习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可以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最后匆忙突击完成。 4、缺乏与指导教师的沟通 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对于主动与教师进行了论文相关事宜的沟通交流存在抵触心理,在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时也无法明确阐述自己对于论文的理解和问题的建议,造成师生沟通障碍。 由于,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无论是在学校监督、教师指导以及学生自身都存在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造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堪忧的现状,积极寻找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提高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的努力,才能改变毕业论文问题重重的现状,才能进一步实现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 (一)学校对于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做好毕业论文前期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高质量毕业论文不是大四一年的工作,也不是教师指导到位和学生认真完成就能直接保证的,如果没有充分的前期毕业论文准备工作,依旧会功亏于篑。学校应该在大学的各个阶段安排不同的与毕业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任务,如文献综述、数据统计方法等,更应将撰写规范应用于日常的作业中,强化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2、对毕业论文实施有效的过程监督和管理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对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做定期了解,完善毕业论文写作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文件,为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和老师所扮演的角色给予积极的文件指导和监督管理,为毕业论文的高效高质完成奠定基础。 3、制定公平、合理、严格、明确、统一的毕业论文考核标准 制定该毕业论文考核标准的目的在于明确毕业论文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公平的评判标准、严格指出毕业论文中的各种问题、针对毕业论文考核的结果造成学生毕业及学分完成情况的影响统一应用于任何学生,明确区分毕业论文的优劣并对其考核结果负责。 (二)教师对于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增加旅行社和酒店业务实践经验 通过增加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充分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更有针对性,也更易发现论文是否能够具有实践的指导性,是否能够实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2、合理安排指导时间 教师应该依据毕业论文的规定写作时间以及学生的人数和在校时间积极合理的安排指导时间,保证充足的指导时间和次数,因材施教,对待论文写作能力不同的学生,有所侧重的进行指导。 3、严格指导毕业论文 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先明确传达论文写作的要求,包括论文的撰写规范等,还应加强写作过程的监督,通过严格的指导,保证学生论文的基本质量。 4、加强对学生兴趣和薄弱环节的了解 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指导方法,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教学,教师可根据旅游学科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论点,要求学生表达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可选择一些重要的旅游文章,要求学生写出摘要和总结,进而发现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兴趣。 (三)学生对于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树立积极的论文写作态度,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 明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写作,重视论文写作过程中知识的积累。通过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发现专业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为论文写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避免写作时消极懒散现象的发生。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毕业论文写作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理论基础,但是如果理论不与实践紧密相连,很难写出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需要学生动脑、动手、用心三者共同完成的。 3、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准备,乐观迎接挑战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应该认真积累专业学习知识、论文写作的各种能力、熟练运用word等办公软件以及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在写作中,应对时间不足等突发情况时,能够更理性更有信心写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4、提高主动性,加强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 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毕竟是第一次独立完成,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更需要多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积极主动面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及时给予改正。 五、结论 目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并未达到实现其培养目标的目的,反映出学校、教师、学生在课程设置、培养教育、日常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影响因素,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出发,分别阐述教育过程中三个不同角色面对毕业论文写作时的对策,学校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过程管理等,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论文指导,学生自身应摆正态度、夯实基础、积极努力的进行论文写作,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加强彼此之间应交流沟通、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产学研视角下旅游院校毕业论文模式探索 [摘要]文章通过对传统模式下旅游院校毕业论文现状的分析,提出旅游院校要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产学研为视角,构建一种新型毕业论文模式,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旅游人才。 [关键词]产学研 旅游院校 毕业论文模式 一、引言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最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他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近年来,相继出现了一些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涉及教育教学的多个环节,但鲜有对产学结合指导毕业论文的研究,在中国期刊网上,以“毕业论文与产学研结合”为篇名的关键词,在搜索到的115篇相关研究论文中,仅有16篇专门探讨产学研结合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文章,而且多是关于化工、土木工程、计算机等工科专业运用产学研结合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缺乏专门针对旅游院校产学研结合毕业论文模式的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对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旅游高校来说,需要更加重视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探索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论文运行模式,以旅游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为背景开展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是实现旅游高校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旅游院校毕业论文模式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不少旅游院校相继出台了一些新制度来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监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所提高,但现有的毕业论文工作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步伐。 (一)传统模式下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式导致论文选题重复率高、题目缺乏新颖性 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论文整个写作过程的第一步。能否走好这第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写作的成败。当前,大部分旅游院校在毕业论文选题这一环节,通常是由指导教师提供论文题目和方向,学生在此范围内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加上高校师资有限,一个教师常常至少要指导七八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因此容易出现连续几年很多选题雷同,甚至出现同一届毕业生中选题相近的现象。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的高校在2004届到2009届的学生毕业论文中,以奥运会对北京旅游业影响为主题的文章达数十篇;而有的高校在相邻的两届毕业论文中出现了《对饭店质量管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完全一样的题目;还有这一届有《论的悲剧原因》,下一届又出现了《论中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等。毕业论文题目如此相似,无新意可言,毕业论文的内容也难免大同小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做论文的兴趣都不大,很难涌现出高质量的论文。 (二)传统模式下教学资源紧缺和教师行业背景的局限性导致论文真题率偏低 教学资源紧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人才需求量的激增,旅游高等院校的发展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旅游高等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有1115所,在校生人数为59.98万人,而高等旅游院校专职教师数为2.53万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较难有精力去承担相关课题。二是毕业论文工作经费不足。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资料和数据的获得不能仅凭借网络上免费的资料,很多时候要获取最新信息和第一手的数据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地调研等工作,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而旅游院校用于支持毕业论文工作的专项经费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生很难从事真实课题的研究。教师行业背景的局限性是导致论文真题率偏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旅游专业起步较晚,早期旅游院校规模小,培养的人才少,因此目前旅游院校的较多教师并非旅游专业出身,旅游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即进入高校工作的,缺乏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践工作能力不够强。上述原因造成旅游院校大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课题只是指导教师的假想题,在毕业论文中会出现假题假做或假题真做的现象。 (三)传统模式下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和分散式实习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理论学习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传统模式下的毕业论文一般都是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缺乏行业资深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加之旅游院校本身双师素质教师数量普遍不足,不少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对企业、行业问题的前瞻力,这样学生即使选做的毕业论文是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内容,也往往因为很难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的根本所在,只能纸上谈兵。其次,因为企业怕干扰正常的运营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使得旅游院校难于统一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岗位流动性大,毕业论文很难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学生既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又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算经历了毕业论文全过程,综合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进入社会以后,较难成为企业所需的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并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才。由此可见,现有的毕业论文工作运行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院校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四)传统模式下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阻碍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不少院校在本科第七学期开设论文指导或论文写作课程,而传统模式中毕业论文的工作大多在第七学期末正式开始实施,到期末放假前必须完成学生的选题工作,在第八学期的前两周就要完成整个开题工作。此时,学生的论文写作技巧并未掌握纯熟,研究目标还较模糊,研究能力也没有完全具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指导教师和学生加倍努力,但仅用一个学期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也是很困难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开始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此时学生面临就业,毕业论文也就被一些学生当成了负担,而且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毕业生更加关注工作问题,忽视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因此,在此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生写论文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不畅、学生不钻研等现象,这样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很难有保证。 三、产学研为视角下构建旅游院校毕业论文模式的思路 面对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改变现有的毕业论文运行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较快提高旅游院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全面提高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实现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一)产学研结合,科学选题,使论文写作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融合 毕业论文题目在毕业论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论文的内容。合适的题目不仅能使师生双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收益和提高,还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开发的可能性。因此,要改革毕业论文模式,优化选题环节,产学研结合,科学选题,使毕业论文真正起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 首先,旅游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这个平台,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倡导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内容相统一,以专业实践为背景,与企业的生产科研相结合,将实践成果升华为学生的论文选题,使毕业论文能体现实际意义和经济效益。其次,可以从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提炼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使毕业论文内容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通过做毕业论文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这样,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提高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背景为基础,用毕业论文搭建一个学校与社会、市场连接的桥梁,不仅能使学生从中找到毕业论文课题,而且能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校企合作指导团队,促进毕业论文真题率增长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完成该项工作的关键因素。指导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底蕴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构建、思考、提炼等整个写作过程,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地指导,全面掌控论文写作进度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成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科研、提升素质的重要实践活动,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院校要加强校内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指导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和行业、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通过培训、参加学术会议、挂职锻炼等途径,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强化指导教师实践环节的锻炼,让教师把握旅游行业的最新学术动态,进入旅游学科研究的前沿,使教师能够争取到更多、更高层次的课题,学生有机会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真题真做,毕业论文真题率才能得以提高。同时,学校要积极拓展兼职教师队伍,可聘请企业内部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指导毕业论文,并形成以学科专家、企业高层人士组成的指导小组,由教师、企业资深专家、学生共同组成的论文项目小组,围绕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校企双方取长补短,全程参与毕业论文整个过程,严抓毕业论文每一环节,共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促进毕业论文真题率的提升。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培育优秀 旅游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科研、为企业提供技术与管理培训等方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从而维护和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这个长期、稳定的平台上,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先进设备和良好的实践环境,鼓励师生多开展高质量的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活动,并通过活动,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旅游院校应该适当增加毕业论文经费的投入,尤其是扶持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毕业论文项目,为学生完成创新性项目提供经费保障,使学生能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获取最新的、第一手的资料,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四)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采用科研导师制,让毕业论文工作贯穿始终 实行科研导师制,可以将毕业论文工作前移,让学生一入校就能在导师的引导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以此为目标收集相关数据,阅读相关文献,参与相关课题,从而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好思想上、资料上的准备。另外,在科研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导师会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能力,合理安排学生参加相关科研活动,进行适度的科研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和科研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能力基础。 科研导师制有利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毕业论文的各要素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将学生的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贯穿其中,使所有的教育教学环节不再相互独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夯实毕业论文的教学基础,有效避免学生因时间短促、准备不足、忙于就业、精力分散而导致的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 四、结束语 旅游院校的毕业论文环节,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践和技术创新问题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学生理论水平、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旅游院校应构建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论文模式,使毕业论文成为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进而实现毕业论文真题真做,让学生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求知欲,改变学生过去对待毕业论文冷淡的态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会学习,懂得用新知识武装自己,拓宽知识面,从而在与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增强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浅谈如何做好铁道工程施工中管理工作 摘要:管理工作是铁道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程以及经济效益。本文将对铁道工程施工技术工作管理的一些要点展开全面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铁道工程施工;管理;组织设计 一施工技术文件及各种图表的管理 施工技术文件及图表,是工程施工的原始依据。如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坏或丢失,就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因此,工程负责人在施工中,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 1各种施工技术文件及图表要设专人负责,分类装订保管,并做好收文台帐,以便施工中查找使用。 2各种施工文件收到后,应仔细地浏览一遍,需要提前做的工作,要及时地通知有关人员(通知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及注意事项要作好记录,以便待查)。 二读懂设计图和复核准工程数量 施工中,读懂设计图和复核准工程数量,也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如因设计人员或施工技术人员的一时疏忽,把设计图中的工程数量、尺寸、水灰比、配合比等关键问题弄错,没能及时上报或处理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施工技术负责人要提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设计图进行复核并作好记录。 1施工技术人员在收到设计图纸后,首先应读懂图,领会设计意图,对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设计单位。 2设计图中采用的定形图、通用图、标准图、专用图等图号的要求,要按规定及时配齐。 3要掌握建筑工程本身的工程数量、建筑材料、结构尺寸及相邻工程的相互关系。 4设计图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核,并作好记录。设计图是否与规范相符或设计中是否出现笔误。设计图是否与现场相符,与概预算相符。从设计图中了解所管工程的有关材料、机具设备。变更设计要按权限及早申报办理签证手续。建立分工点、分项目、上下对口的工程数量台帐;变更设计台帐;临时工程施工方案台帐;过渡工程措施台帐,并及时根据设计变更调整修正。 三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便拉开了整个工程施工的帷幕。工程技术交底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指导工程施工的原始依据,稍有不慎,都会造成窝工,甚至返工。这就要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接受技术交底中,努力办好以下两点: 1技术交底中要有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同时参加。交底中,对各种桩点、水准点的位置,数据要清楚,详细。对设计不完善的地方,在技术交底中要完善,达成共识,并形成交底记录。 2 交底记录中的时间、地点、人员、主要内容要清楚,并妥善保管,作为原始资料,以备待查。 四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工程的总体规划安排,要求施工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部署: 1开工前要对主要材料分工点、项目、件名进行核算,并建立台帐。材料核算包括:三大材、特殊材、专用料的核算,并有固定的规格材料。通过工程数量,较准确地核算出材料用量。 2施工组织内容、格式要符合要求,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说明的编制依据,上报要求,工期安排,施工计划,劳力平衡,材料核算,主要施工机械计划,施工料具计划等。 五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是指导施工工作的技术权威,其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高低,工作责任心强弱,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测量工作中,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才能更好地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1 在施工前的全线贯通复测,并在现场复核设计工程量。 2及时安排对每一细小部位的测量工作,做好包括时间、地点、置镜、测量部位、结果及误差的记录,并经常复核测量,使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以满足施工要求。 3测量仪器要经常保持清洁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校正,使仪器的误差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4基桩要根据需要设置防护桩,并绘制桩位示意图备查。基桩应多设几个为好,确保部分损坏或某种原因不能使用时备用。 六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工程施工,是施工工作的高潮和重点。施工负责人员如何用沉着、冷静和科学的头脑来处理如此复杂的施工局面,使整个工程的施工安排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对其有如下要求: 1有内容完整、严密的施工组织、网络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 2有针对性强、切实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实施性进度计划和安全质量措施。 3 及时送开工报告(附图纸审查记录)。及时作好隐蔽工程的签证、送检工作,对墩基、涵洞基础等隐蔽工程要按规定作好施工记录。有创优规划和创样板工程措施。 4施工负责人要经常深入工地,对重点工序、项目,要亲临现场,对正在施工的工程位置、尺寸复核和操作程度要认真检查,对工程预留孔和预埋件要及时安排按设计位置埋好。 5 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反应要敏感,每当一个问题出现的同时,要联想到因此而导致其它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上报审批。对于需要填写的检查记录和需工程监理签字的手续均应作好纪录、签字,并妥善保管。 七验工中的管理工作 验工工作是对过去的一段时间工作的肯定,及时验工,能找出施工中的不足,得以完善,从而使施工工程尽善尽美。每月根据上级要求报施工进度,每季进行验工计价,并在上报施工进度和验工前,要对已完工程进行收方测量,核算工程数量。将工程完成数量,连同其断面图、计算单交领导审查签字后上报,并留底妥善保管备查。将已验工数量汇总及时登入台帐。 八工程实验 1对钢材、水泥、半成品等主材应认真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实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对混凝土、砂浆应先送材料进行实验,确定其施工配合比。 3 混凝土、砂浆应按规定制作试件,妥善保管,到期及时送检。 4填土密实度要按规定进行检验。 5 实验资料要分工点、件名,分类妥善装订保管,并建立台帐。 九资料 工程施工资料,是该项工程的灵魂,作为原始的依据,应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整理保存: 1各种资料要内容完整,条理清楚,书写工整,并分类保管。 2工程日记分工点、件名建立,内容要准确完整。 3施工中要注意记录和积累有关资料,以备编写技术总结和工程小结。 十竣工文件及总结 1工程基本完工后,根据上级要求,及时整理有关资料,提出技术总结和工程总结。 2主体工程竣工后,即由主管施工的技术人员按规定要求整理原始资料、凭证和数据,着手编制竣工文件,并在短时间内拿出底图及有关资料报审。 3抓紧办理竣工手续,不要拖泥带水,力争一次办清。 十一工作交接 1施工中遗留的问题,因某种原因不能正常上报的,要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2移交手续要有移交说明(移交说明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备品以及工作中注意事项),交接双方应共同签字,主管领导在场。移交手续应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及主管领导各保管一份。 此外,工作中要善于区分主次、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讲究工作效率。上报资料、报表要及时、准确。善于处理工作中的纵横关系,与施工员、业务员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不能光凭经验、想象,片面主观地去解决。在熟练掌握工程施工有关安全、业务知识的同时,更要多看、多动、多写,把在工作中自己的经验,别人的经验,国内的经验,国外的经验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在工作上,不断地完善工作方法,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管理素质,尽善尽美,逐步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我国道路与铁道工程3S应用综述 摘 要: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新技术,使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结合3S技术的最新发展,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航测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道路与铁道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兴建和运营管理不同阶段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道路与铁道工程;GPS;航测遥感;GIS 一、勘测设计阶段3S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导航或定位的技术系统。目前国际上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包括美国的GPS,俄国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等,我国也自主研制了“北斗”卫星导航广域增强系统。其中,GP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技术的最新进展代表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1.航测遥感技术的应用 利用航测遥感技术测绘大规模大比例尺(以1:2000比例尺为主)地形图,建立数字地形模型,已经成为新线铁路勘测设计的基础数据;遥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综合信息填图已成为绕避地质灾害、确定铁路线路走向不可缺少的控制性因素。航测遥感技术取代了繁重落后的地面测图工作,改变了铁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引起了铁路勘测设计发生了革命性飞跃,成倍地提高了铁路勘测的速度,大大缩短了勘测的周期,提高了铁路勘测设计的质量。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在铁路和公路工程的勘测设计中正得到愈来愈多地应用。将GIS用于铁路和公路工程建设可以保持各种数据的统一、规范,便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GIS和RS结合,可以获得三维地理信息的遥感图像信息,并利用其进行纵横断面分析、坡度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三维铁路和公路工程设计、桥梁设计、景观设计等。 二、施工阶段主要以GPS的应用为主 (一)采用静态GPS建立高精度平面工程控制网 在桥梁和隧道工程中,目前最为广泛的是应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当前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跨海段长达31.5km,海上无任何自然岛屿,其平面控制采用静态GPS按B级精度的要求施测;乌稍岭隧道全长20k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其洞外控制也采用GPS技术,现在该隧道已经全线贯通交付使用。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都说明,利用GPS技术进行大型工程的控制测量,不仅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精度需要,而且能够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 (二)通过GPS高程拟合建立高程控制网 目前,GPS高程测量精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无法准确获取各点的大地高和高程异常值。较常用的计算高程异常方法是:利用测区里的若干个已知水准点,采用解析内插、曲面拟合等方法确定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进而求出各点的高程异常。数座特大型桥梁工程测量的试验分析表明:在小范围的桥梁工程区域内,当地形较为平坦时,利用2~3h的GPS静态观测成果,经过拟合计算,可获得二等精度的高程成果;而利用1~2h的观测资料,可获得三、四等精度的高程拟合成果[9]。 (三)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工程放样 GPS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除了建立施工控制网外,近年来随着RTK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工程放样中也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放样的计算工作量和外业观测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工程施工中,利用RTK技术直接放样点位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定线放样、纵横断面测量、地形图测绘以及工程变形监控中。在杭州湾大桥、东海大桥和苏通大桥的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RTK技术进行宽海域的桩基施工三维定位测量,不仅解决了超长距离施工定位的难题,而且提高了测量定位的精度,通过专门研制的海上GPS打桩定位系统,还可以实现测量定位的自动化,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四)GIS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 GPS在道路与铁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已很普遍,而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较少,但也有成功应用的实验。例如,以深圳地铁变形监测数据和各种图面资料作为信息源,利用GIS软件及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基于GIS的地铁变形监测管理分析系统,并应用于地铁施工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营管理阶段3S技术开始得到应用 (一)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正得到广泛的应用 大型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一直是道路与铁道工程运营管理阶段的重要课题,目前,利用GPS技术正在成为变形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例如,虎门大桥GPS(RTK)实时位移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整桥3个方同的x,y,z位移和大桥的扭转角,并能对各点的数据进行记录回放[11]。GPS监测大桥位移的实时性和高采样率的数据为大桥的状态分析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也为大桥的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使大桥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二)遥感技术开始得到深入认识并开展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利用航测遥感技术完成了大量的既有铁路复测和地质病害调查工作,对成昆、宝天、宝成等10余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基、地质病害较严重的既有铁路重点区段和重要工程进行了遥感地质病害调查,从而为铁路工务管理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信息保障。 (三)GIS在铁路公路的养护管理中正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十年来,铁路部门先后完成了哈尔滨等多个铁路局20 000多公里既有铁路复测和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建立了先进的工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由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研制的基于GIS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铁路设备管理,管界图、综合图、速度图、大桥略图等17个子系统,涵盖了铁路工务部门的主要业务,目前已在乌鲁木齐、北京等多个铁路局得到推广应用,为工务系统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实验教学是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从培养铁道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出发,对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原则、模式及层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道工程 实验教学 体系 构建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魄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铁道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铁道工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铁道工程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结合铁道工程专业实际情况,着力构建一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铁道工程专业教育包括理论教育和实验教育,理论是实验的指导,实验既是对理论的验证,又是创新的源泉,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环节,学生才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和总结在管理各环节中的规律并能够提出新问题,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实验环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传统的铁道工程专业的教学侧重理论教学,不太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处于从属地位,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特点是理论性、讲述性和灌输性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老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实验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展需要。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实验教学,构建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根本途径。 2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适用性。实验教学的规划与开展首先是要以铁道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学生所学即为行业所用,实验内容要满足专业及行业的需求。 2.2 安全性,铁道工程部分实验过程需要在加温、加压的环境下进行,甚至使用高速运转设备,因此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也是实验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3 经济性,铁道工程实验室对设备的配备要求较高,但是也要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完成,同时也要挖掘学校固有资源的使用潜力。 2.4 统一性。统一性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的各个过程中,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大纲、指导书等要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对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评定。 3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3.1 实践导向型。铁道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适当增加实践性环节,如布置一些实践动手的大作业,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思考来阐释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如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独立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方案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环节的设置,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3.2 学生自主型,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意义便无法体现出来。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要改变传统的学校安排型、教师做主型教学体系,不能再让学生被动的、强迫的接受规定的实验课程,应该让学生不只会模仿更要懂创新。为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设备选取、实验数据采集和实验结果分析总结都应以学生参与为主。另外,实验室应向学生全方位开放,不仅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实验设备和实验流程,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进行理论实践与科学探索,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3 教研结合型。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实现教研的良好互动。依托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使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能不断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实验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也将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创新的平台。 4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铁道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从四个层次进行:专业感性认识实验、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体系的四个层面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后一个层次是前一个层次的发展,每个层次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每一层次实验项目由课程提出,并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实验的功能的层次性,确定具体的实验项目内容。 4.1 第一层次:专业感性认识实验。设计专业感性实验环节,其目的是提高铁道工程专业学生对铁路轨道、铁路路基、铁路选线等方面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实验环节为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现场参观,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也可以邀请现场专家进行讲座、座谈。这属于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实验,是铁道工程专业知识进行现场观察、了解的认知过程。 4.2 第二层次: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首先要有利于发挥其辅助专业课程学习的功能。为此,要根据铁道工程专业各主干课程学习的需要,开设系列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可针对每一门主干课程开设一门实验课程,编写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这些实验课程的内容是相应主干课程的核心知识,其作用是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单一课程实验可以采取操作型实验,也可以采取模拟型实验。这些课程实验体系的设计应突出核心实验,并根据核心实验形成扩展实验的层次结构。在重点抓好核心实验前提下,根据学科层次结构和课程关系,围绕核心实验向外扩展,建设好相关的扩展实验。 4.3 第三层次:专业综合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也要有利于发挥其促进知识融会贯通的功能。为此,要根据铁道工程专业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此类实验并非某一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而是多门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通过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4.4 第四层次: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还要有利于发挥其促逃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应以铁道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知识体系为基础,开设设计性实验项目。此类实验由学生根据铁路工程实践发展的需要,在本专业主干课程知识体系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实验项目,自主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比较而言,设计型实验强调系统性或个性化设计。教师主要起引导、指点和评价作用,引导学生在独立设计过程中,综合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手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类实验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亦可由一个人完成,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应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无论从经费投入、队伍建设、配套完善等方面看,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除制定出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外,还应制订实验教学大纲和编写实验指导书,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总之,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是一项较新的、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究和解决。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摘 要: 本文以企业调研入手,从行业需求出发,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合铁道工程行业需要的铁道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加上职业元素演化而来,以“学科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适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没有系统化和根本性地体现其职业特性。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构建课程体系时,仍然没有脱离基于知识传授的学科化课程的束缚,这样势必会影响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该方案由工作任务分析导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成为行动领域,再考虑到教学实际转换配置出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完整性、协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该方案的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 明确专业定位是一个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正处于蓬勃发展,2007年10月,国务院第一百九十五次常务会议批准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调增至12万公里以上。主要措施有:1.大力发展客运专线,新建客运专线1.2万千米以上,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2.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新线,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3.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地处华东地区的上海铁路局作为东部铁路建设的主战场,2009年建设项目更是创造多项历史纪录,完成的建设投资将超过200亿元,而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更是达到2200亿元,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全年开工(包括拟开工)项目达到18项。另外,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已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总里程将达5000公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就江苏而言,仅“十一五”期间,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在2010年前要完成82公里1号线南延线和2号线建设任务,启动建设3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已经开工建设,无锡、常州地铁1号线也在规划中。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发展,给铁路线路施工与维护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铁路线施工、养护手段也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纯粹的人力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而大型施工、养路机械化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线路施工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型施工、养路机械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激光和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装备,新装备的大量投入应用急需大量的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的25家特大型施工企业的用工人员需求量在1万以上,另外我校所处的上海铁路局工务系统每年急需仅大专层次的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技术人才800多名。而上海铁路局管内尚无开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专科层次的学校。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给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之上,经过综合分析论证,我院明确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全路铁道施工企业、上海局工务系统及城市轨道系统,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现代铁路线路技术及发展方向,特别是2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特点,熟悉铁路养护流程,具备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操作技能,能从事铁路的机械化施工、养护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做法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岗位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结构的对接。主要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组成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对典型的企业(如上海铁路局工务段、机械段、工程局等)进行走访和调研,以实践专家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了解毕业生在企业所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内容。同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获悉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的同时请企业人员填写工作任务描述表,把掌握的一手资料记录下来。从工作任务描述表及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得到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实例,并经过分析概括,将主要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工作任务实例合并,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32项,这些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统一到一个个行动领域之中,便形成了所有的行动领域。与此同时从简单到复杂按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并根据深度访谈获得的信息确定了专业行动领域的难度等级。在充分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水平及师资条件等因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加工与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有的是将多个行动领域转换成一个学习领域。经过转换配置与企业论证,开发出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11项。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保证学生跨职业学习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力的加强,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学习领域共设计了三部分: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如表1) 表1 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四、思考与体会 通过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及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所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本质思想真正体现了“工作怎么做,教学怎么教”,特别强调“做中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来的。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非常适合职业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教材迫在眉睫。现在使用的职教教材,一般以学科系统化为模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与理论脱节,学与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所以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材迫在眉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应先编写以职业技能及相关技能知识为内容的单元模块,再以这些单元模块为基础进行整合,形成各个教学项目,以覆盖同一领域不同职业或不同职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实训教材应重在如何做。理论教材要针对培训技能的要求编写。教材编写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课始终围绕专业实训这个核心活动,打破学科系统化的模式,按实际工作过程,做到“少、精、浅、实”,不求完整,但求实用。 3.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想让我院培养出来的铁道工程专业人才更具竞争力,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1)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使骨干教师掌握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进行研修、顶岗锻炼,提高教师从事专业技术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的能力,使教师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2)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在苏州及周边地区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课,促进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也课程教学工作,构建兼职教师库。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需提供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是“教学工厂”,是“生产型”的应突出其教学功能和学习功能,应为课程服务。在校内实训基地里面:学生专业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业务的工作室;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者,是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学生完成的学习成果就是生产出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浅谈铁道工程施工若干问题 摘要: 本文在简单论述审核设计资料、施工的测量及新奥法施工的基础之上研究了网络技术在接触网改扩建工程的应用,并指出网络技术在施工中运用的深刻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关键词:铁道工程;工程施工;网络技术 1 引言 铁道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经济效益。 2 审核设计资料 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之前要做好设计图、土石方数量等设计资料的审核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 人员有时候会凭借个人工作流程的熟练经验去操作,难免因为一时疏忽把工程量、尺寸和水灰比等重要问题弄错并及时的上报,这些细节问题的则是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进程和质量,更会造成经济利益的大量损失。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做好施工前对设计资料的审核工作,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施工人员要在接收到设计图的时候,认真的分析图纸中的内容,对图纸内容有疑问要及时的和设计单位沟通,做到对图纸的含义清楚明了。其次是要根据设计图中采用的定型图、通用图和标准图等图号的要求按规定及时的准备,准确的把握建筑工程的工程数量、建筑材料、结构尺寸和相邻工程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要对设计图进行复核并做好记录,首先是检查设计图是否存在笔误,检查设计图是否符合规范和是否和实际施工情况以及概预算是否适合。要从设计图中准备相关的材料和及其设备,如果要对设计图进行更改应当及时的申报办理签证手续。 3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是指导施工工作的技术权威, 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首先要选择一些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丰富,同时还要有高低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施工技术人员,保证良好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的进度。其次是在施工前对水准路线、线路中线及工程数量进行复核。参照设计资料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并作好记录。基桩是控制线路走向及标高的重要桩在施工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损坏丢失。因此根据需要, 结合现场地形设置护桩, 并详细绘制桩位示意图。确保部分损坏或某种原因不能使用时备用。及时安排对每一细小部位的测量工作.做好各项记录, 使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以满足施工要求。准备好水准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测量工具,以保证的施工的过程中测量的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测量仪并要保持仪器的干净,定期对其进行校验,使仪器的误差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4 新奥法施工 所谓新奥法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自承能力, 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士为主要支护手段, 及时地进行支护, 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 使支护与围岩形成联合受力结构共同作用, 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指导施工。它主要采用全断面的开挖方法和侧壁导坑环形开挖法等,开采方法的采用是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来选择。一般采用的辅助工法组要是降低地下水位的井点降水法达到防止地面下沉的目的和防止涌水的注浆工法。新奥法施工技术在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城市浅埋地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日本的粟山、大贯、北四番丁城市隧道和横滨市地铁区间及横滨地铁车站等。联邦德国是当今地铁工程中较多地采用新奥法技术的国家。他们不仅在地铁区间隧道应用, 而且还在多层多跨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中广泛应用, 如慕尼黑车站、法兰克福站, 埃森、渡洪、纽伦堡地铁车站等, 其施工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在美国华盛顿地铁.法国里尔地铁。南朝鲜汉城地铁、香港地铁等也被广泛采用。浅埋地铁区间和车站隧道的施工方法众多,且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着,我国应当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施工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创新,大力支持施工的科学实验,形成一套属于适应我国实际情况,具有本国特色的施工方法,以推进我国地铁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5 接触网改扩建工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 5.1 利用网络技术安排施工计划 既有铁路线改造是在不中断行车情况下, 多专业同时施工, 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有效控制, 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 总体把握施工项目, 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把复杂的施工内容合理有效的组织起来, 并能迅速反映不断变化的现场情况, 及时调整和修定, 如果仅凭以往的经验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就会较大, 甚至行不通。网络技术在兰武二线既有电气化接触网改造过程中的成功应用, 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每个车站、每个区间、每处拨接地段都必须编制一份进度网络图, 将所有影响因素罗列编排在图上, 然后出关键线路,并据此安排施工。这些网络图的应用使得施工过程可控有效, 理顺了施工关系, 降低了工程成本。 5.2 运用网络技术, 优化施工方案 网络的优化, 是在关键线路上选择效率最高的方案, 缩短其持续时间,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停电天窗点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准确的把握,并对本专业项目和其他施工单位的专业项目做好对比,理出逻辑关系,在同一个项目中做好至少两个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方案的调整,以保证工程预期目的的实现。在施工方案中要明确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对天窗点的程度有效的把握以及对恢复运营怎样做好过渡措施等一系列工作要明确。 6 结语 总之,在铁道工程的施工中做好设计资料的审核、施工测量、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保证施工进程与质量的关键。另外施工负责人员要用沉着、冷静和科学的头脑来处理复杂的施工局面, 使整个工程的施工安排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是极为重要的,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论析地下铁道工程测量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摘 要:文章介绍了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现状和一些工程测量新发展方向。主要从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定向测量GPS控制网测量、铺轨基标测量等方面,论证了提高地铁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的新途径。 关键词:地下铁道 工程测量精度设计 工程测量是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的必要工序。随着我国地铁、轨道交通 事业的发展,工程测量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地铁由于其在建筑物、构筑物稠密地区修建,精度要求较高,施工线路长、施工单位多,又给工程测量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新的测量仪器及新的测量方法均在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就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现状和主要技术方法,由生产实践实际要求出发,作一些介绍和论述。 1 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分析 地下铁道测量工程的测量精度设计是根据工程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精度、设备安装精度和贯通距离等诸多因素确定的,它不仅要保证隧道和线路贯通,而且要满足线路定线和放样的精度要求。 (1)地下铁道测量的首要任务是保证隧道贯通,因此在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中,合理地规定隧道贯通误差及其允许值,是地下铁道测量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目前在地下铁道测 量中使用的测量贯通误差要求,大都来自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它是根据山岭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的实际统计资料计算出来的。该指标应用在主要采用盾构和喷锚构筑法进 行隧道施工的地下铁道中,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是否科学值得商榷。一般认为地下铁道贯通测量误差应根据设计所给定的限界裕量(安全空隙)和隧道结构联结处的允许偏差两个主要因素来确定,当然还要考虑测量仪器设备的精度状况。如设计一般给定的隧道结构限界裕量每侧为100mm,则这100mm的限界裕量中应主要包括施工误差、测量误差、变形误差等。 (2)地铁给定的高程安全裕量比较大,一般为70―100mm,因此根据目前测量仪器和设备状况以及隧道结构的竖向允许偏差,很容易满足贯通误差设计要求,但考虑到地下铁道整体道床铺轨对高程精度的要求,高程贯通测量误差确定为±25mm.同样采用不等精度分配方法,将高程贯通测量误差分配到高程测量的各个环节: 其中: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中误差 ±12mm 高程传递测量中误差 ±8mm 地下高程测量中误差 ±12mm 则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mh为: mh=±18.8mm<±25mm 2 定向测量 (1)在地铁中,采用全站仪、垂准仪和陀螺经纬仪组成的联合作业方法进行竖井定向,该方法摆脱了传统悬吊钢丝的联系三角形法,不仅克服了受城市地铁施工场地狭窄制约,图形强度不易提高,占用井筒时间过长等缺点,而且采用双投点,双定向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测量 检核条件,又提高了定向精度。在地铁复八线测量中所使用的GAK―1陀螺经纬仪标称精度为一次定向中误差为±20mm″,实际作业时定向边的陀螺方位角和其改正数的测定误差,则定向边陀螺方位角误差可达到±8″。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引进GAOS自动陀螺经纬仪定向系统,不仅操作方便,定向成果可靠,提高了定向精度。 (2)当隧道埋深较浅时,则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和向地下传统坐标和方向,同样布设双导线加 强检核和提高精度。当隧道贯通距离较长时,还可采用在隧道上钻孔,通过钻孔投测坐标或测定投测点陀螺方位角的方法提高定向精度。 3 GPS定位技术测量 (1)早在1990年5月北京地铁复八线就采用GPS进行首级控制测量,控制网由10个点组成,布 设成单三角锁形式,该网采用两台WM100单频接收机观测,异环闭合差为1.73ppm―2.89ppm, 边长中误差为±2.1mm,点位中误差为±3.5mm. (2)1994年由于城市建设的影响,原有GPS控制点有的被破坏,有的发生变形,需要对原控 制网进行扩充,并对原控制点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为此,在原GPS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新网共选设了13个点,其中3个点为一等点,7个点为旧点,新增6个点。 考虑到地铁测量误差分配到GPS测量的误差精度要求(相邻点位中误差小于±10mm),为加强控制网整体强度,1994年采用一次布设,两级观测、整体平差的原则设计和布设GPS网 .一级网由两个重叠的大地四边形组成,二级网为一级网下加密的三角锁。 4 断面测量 在地铁隧道中断面形式多样(包括矩形、直墙拱形、椭圆形、传统形、圆形、变截面6种 ),一般要求直线段每12米,曲线段每6米测量一个断面,并根据隧道不同的断面形状,在断 面上选择与行车密切相关的位置测定其与线路中线的距离。过去很多单位采用人工直接丈量 的方法,精度低,速度慢,工作非常繁重。随着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的发展,断面测量仪面 世后,断面测量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但该仪器不能实行一站多断面测量,而且价格昂贵,很多单位无经济能力问津。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应用,采用全站仪、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和觇牌组成断面测量系统 进行断面测量,利用该系统进行断面测量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将全站仪和觇牌安置在隧道中线点上,首先测量置镜点至欲测断面中线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并将水平角置零,然后就 可连续依次测量多个断面测量点水平角和垂直角信息,并自动传输到数据采集器之中,并通 过计算机经运算既可求出待测点与中线距离。最终以数据表格和断面图形式输出观测成果。另外,为保证测量的断面垂直于中线,在觇牌上安置有简单照准装置和水平度盘装置,不管是直线、圆曲线还是缓和曲线段,都可以根据事先计算好的觇牌至仪器方向与断面夹角值标 定出断面方向。另一种方法是将全站仪或觇牌安置在隧道内任意位置,即测量仪器或觇牌在 非线路中心进行断面测量。该方法利用任意安置仪器或觇牌的点与线路关系,通过计算机确 定断面里程和议程,从而进行断面测量。上述两种断面测量方法速度快,使用方便,而且可 以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测量仪器设备,具有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铺轨基标测量 铺轨基标是高标准轨道混凝土整体道床的轨道铺设控制点,精确地测设铺轨基标是保证 轨道施工质量的关键。即将颁布实施的《地铁施工验收规范》中地铁轨道验收标准要求:平面上轨道中心线与基标中心线允许偏差为2mm,轨道方向在直线上要远视直顺,用10m弦量允 许偏差1mm,在曲线上远视圆顺,用20m弦量正矢,根据曲线半径圆曲线,允许偏差为1―3mm ,缓和曲线允许偏差为2―5mm,高程上轨顶标高允许偏差2mm左、右股钢轨顶面水平允许偏差为1mm,在延长18m的距离范围内,无大于1mm的三角坑,轨顶高低差目视平顺,用10m弦 量不大于2mm;道岔精度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满足里程位置允许偏差2mm,导线及附带曲 线允许偏差1mm,附带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允许偏差为1mm,轨顶标高允许偏差为2mm,全长范围高低不大于3mm. 从上述地铁轨道验收标准不难看出,由于为节省工程造价,地铁限界预留的安全裕量比 较小,线路在隧道中调整空间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地铁轨道验收标准主要对铺轨基标中线与指导隧道施工的线路中线或结构中线的偏差作出规定。同时,为使线路圆顺,对单位长度 相邻铺轨基标间的相对精度也提出了要求。根据轨道验收标准,我们总结制定了铺轨基标测设精度要求和基本方法。 5.1铺轨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为保证线路圆顺和基标相对精度,对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的测设精度制定如下要求: (1)控制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两控制基标相邻边长间夹角平差后的值,对设计值而言误差不得超过6″,基标测设的角度测量中误差<±3″;基标高程测量的水准路线闭合差小于8 L mm;距离测量误差直线 段小于1*/5000;曲线段小于1*/1000. (2)加密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直线段纵向误差每6m小于6mm,曲线段每5m小于5mm,偏离中线小于±1mm;相邻基标高差小于±2mm. (3)道岔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道岔铺轨基标位置横向误差不大于±2mm,主线、侧线交角较差不大于±10″,高程误差同加密基标。 5.2铺轨基标测设基本方法 由于地铁施工时车站控制点一般从地面直接投测,精度比较高,加之车站线路一般为直线,线路与站台间距限差要求很严,不易在车站进行线路调整。 (1)中线调整测量和精密水准测量 以“铺轨单位”两个车站中的中线控制点为起算控制点,与在区间隧道内的原有施工中线控制点布设通过左、右线的附合导线。如左、右隧道之间有联络线,则应布设结点网。平差后导线点坐标和原来坐标比较,当其较差不影响隧道限界时,即可用这些中线控制点进行下一步控制基标测量工作。如果影响隧道限界时,则应会同设计等有关人员改移或调整中线至允许误差内的合适位置上。 在“铺轨单位”中布设一条通过左右线的精密附合水准网,在区间埋设精密水准控制点(尽量利用施工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为100―200m,精密水准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施测,水准网闭合差小于8 Lmm(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千米计)。 (2)铺轨基标测量 控制基标的测设。利用调整后的中线控制点测设控制基标,控制基标分为初测、串线测量和调线测量三个步骤。 ①初测:根据事先计算的控制基标测设数据,用坐标法测至地面,并精确测定其位置。 ②串线测量:对“铺轨单位”中的控制基标进行串线测量,检测控制基标间角度、边长等几何关系是否满足设计精度要求。当控制基标间几何关系超限,并与线路存在较大偏差时应进行调线工作。 ③调线测量:调线前,先在室内计算控制基标间夹角实测值与理论值较差β,β值超 过6″时,可根据β和控制基标间距计算出控制基标在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改正值δ,然后 在现场对β超过6″时所涉及的控制基标进行归化改正。归化改正时要照顾到相邻基标改 正值的相互影响,往往仅改正一个点就可使相邻点几何关系满足要求。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还很不平衡,尚跟不上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充分利用新技术及地面测量先进技术设备,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宽工程测量服务新领域,开创工程测量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而努力奋斗。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地下铁道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及沉降分析 摘 要:在城市地铁施工中,保证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安全非常重要,为了安全施工,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监控量测。文章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苏州街站,介绍了地铁施工中监控量测的目的及项目、沉降变形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关键词:地铁;安全施工;监控量测;沉降变形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工程苏州街站,站位位于海淀南路与苏州街交叉路口,站位与海淀南路基本平行(东西向),车站北侧苏州街以东为亿方大厦(13层)、海淀区机电设备厂住宅楼(11层);苏州街以西为六层住宅;车站南侧苏州街以东为五层建筑物,苏州街以西为航天长城大厦(15层)。 苏州街站为直线侧式车站,总长195m,其中两端为双层双跨单柱结构,长166.0m,宽22.5m,覆土厚度为6~7m;中间为单层双连拱结构,长29.0m,宽16.4m,覆土厚度为12m左右。车站主体双层地段及风道挑高段采用“PBA”法施工,单层地段采用“中洞法”施工,风道标准段采用“CRD”法施工。 2 监测目的及项目 2.1 监测目的 苏州街站监测方案设计以安全监测为主要目的,同时考虑积累地下工程施工经验、验证修改设计参数、对地层参数进行反分析的需要。 2.2 监测项目 苏州街站双层主体结构采用“PBA”工法施工,目前主要进行导洞的开挖支护施工。依据导洞的实际施工情况,监测项目主要有地面沉降监测、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导洞拱顶沉降、导洞收敛等A类必测项目。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围岩土压力量测、初支格栅应力量测等B类选测项目。降水水位监测由北京地质工程公司负责实施。 3 沉降变形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3.1 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选用了苏州街站地表沉降量最大的D1-3测点(累计沉降量为19.01mm)进行分析,在进行地表第一次监测时,监测值与初始值相同。随着导 洞的开挖,地表沉降按规定的频率进行监测,地表沉降监测变化曲线见图1。 从测点变化曲线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测点有两个明显的沉降区域,时间分别相对应于主体下部导洞开挖通过时间和上部导洞开挖通过时间。 ②第一个沉降区域时间明显较第二个沉降区域时间长,这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合。下部导洞因主要位于砂卵石地层,施工进度较慢,持续时间较长;上部导洞拱部因主要位于粘土层,施工进度较快,持续时间较短。 ③第一个沉降区域沉降速率较第二个沉降区域沉降速率小,这主要是因为上部3个导洞施工进度均较快,对地表的影响较大;而下部3个导洞因施工进度快慢不一,通过该测点位置的时间相差较多,沉降速率较小。 ④导洞全部通过后,地表沉降值即趋于稳定,这说明影响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为洞室的开挖。锚喷支护完成、洞室成为闭合的稳定结构后,对地表的影响将明显较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应为每一循环开挖的时间和洞室闭合成环的时间。 ⑤因为上部导洞和下部导洞开挖过程中,对地表沉降有一明显的分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后续的扣拱施工中,地表将出现另一次明显的沉降。 ⑥“PBA”工法施工的暗挖车站,地表沉降值及沉降速率有明显的分界,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很难找到一个函数(无论对数、指数、幂函数)将所有的沉降进行模拟。 ⑦D1-3测点所处断面沉降见下列数据。 D1-1:13.74mm D1-2:18.21mm D1-3:19.01mm D1-4:17.48mm D1-5:11.33mm 3.2 拱顶沉降规律分析 选用与地面沉降测点位于同一里程的上部中导洞拱顶沉降点F2进行分析,F2测点累计沉降值最大为11mm。为便于分析,进行曲线模拟,我们取沉降值的绝对值做出沉降曲线,见图2。 对该曲线进行了回归分析,模拟曲线函数为。从沉降曲线图及地表沉降曲线图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上导洞拱顶沉降值小于地表沉降值,这主要是因为地表沉降值是由于多个导洞开挖时引起的,但拱顶沉降主要为单个导洞开挖后引起的沉降。 ②从沉降曲线图中知道,在初步沉降后,又出现了一次较大的沉降区域,这是因为F2测点位于风道挑高段导洞与车站主体导洞相交的地段,风道挑高段后期施工导洞开挖时引起又一次较大的沉降。 ③因为F2测点沉降受多个导洞开挖影响,造成了模拟曲线的与实际的沉降曲线相差较大。 4 对监控量测工作的体会及建议 4.3 对今后监测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①苏州街站暗挖车站双层结构施工有6个导洞之多,拱顶沉降测点、收敛测点、地面沉降测点较多,监测工作量很大,而且地表监测受交通影响较大,建议统一制定围岩稳定的标准值,即地下无施工时,监测值达到一定的标准即可停止监测。 ②加强对各测点的分析。沉降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应加强对监测数值的分析,了解引起沉降的主要因素。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浅谈铁道工程项目前成本控制 【摘要】:介绍了铁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和几种方法,提出了如何进行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铁道工程;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进行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种消耗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收人,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创造出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1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 (l)全员控制 项目成本是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与项目的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班组,也包括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成本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形成项目成本的全过程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投标阶段,要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实施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过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总之,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1.2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2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1.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责、权、利相结合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性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合理。最后在成本控制中出现的业绩,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1.4节约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首先,严格按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执行,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监督和限制;其次,提高施工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率,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2.成本控制的途径 成本控制的内容就是对工程项目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控制,其有效途径可以从降低成本着手,确保项目目标成本的实现。 2.1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二是对材料价格的控制。 (l)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定额中没有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根据上期实际消耗量,结合当月具体情况和节约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过了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堆放、仓储的损耗。 (2)材料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由于材料价格是由材料原价、材料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材料运费及损耗费等组成。因此,在控制材料价格时,选定合格的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合理组织材料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费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2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控制与材料费控制方法相同,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 按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的定额工日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项目工长,由项目工长进行包干控制。 人工单价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项目经理与施工班组的人工费承包合同来确定。人工费的控制除了采取上述办法外,还必须从项目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2、3线及富余人员等方面加以控制,以节约人工费支出。 2.3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组成。为有效控制台班支出,要合理的安排施工,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施工组织不当而引起的设备闲置;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的利用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做好上机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工作,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2.4运杂费的控制 铁路工程的运杂费是指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机电设备等由材料厂运到工地的料库所发生的费用。它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其他有关运费和材料管理费等。 控制运杂费应在保质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材料的装卸和运输,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减少或避免重复搬运。 2.5管理费的控制 现场管理费在项目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项目具体使用和开支时弹性较大。所以管理费的控制与核算都较难把握,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项目机构要合理配置,力求精简,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核定项目管理费开支指标,项目经理在规定的开支范围内有权自主支配,超计划使用则需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 控制项目机构的招待费,要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出招待标准,从内部做起,严格控制。 企业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管理费开支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逐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找出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3.搞好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 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3.1搞好成本预测工作 成本预测是提高项目效益的前提。为了使施工项目的各级领导掌握主动和运筹帷幄,对施工的经营活动及其可能达到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到事前心中有数,并为达到预期的目标采取有利措施进行控制,把事后报帐变为事前算帐,进行有目的的管理。 3.2搞好成本控制 搞好成本控制除前述外,还应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项目的财务管理,搞好基层成本控制,要始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严格资金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支出; (2)严格验工计价,正确反映施工成果,推进优质优价和现场验工的计价方法,把验工计价与工程质量挂起钩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3)施工中应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进度、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3.3加强成本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必须遵守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严格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未完施工工程成本与已完施工工程成本、承包工程成本与专项工程成本的界限,不准挤列、少计、漏计、估列工程成本,以及以预算成本代替实际成本进行的成本核算。 3.4开展成本分析 工程成本分析应采取定期分析与经济分析、针对性分析与全面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工程成本综合分析和单项专题分析。只有通过开展成本分析活动来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拟定整改措施,才能推动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结束语 工程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向成本要效益,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观念是项目经理应牢固树立的思想观念。因为工程项目的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营目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运用经济规律组织施工,以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搞好工程成本控制的同时,还要开展增产、节能降耗的活动,以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降低成本,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如民工队伍的使用管理、验工计价的审核管理、材料的采购管理等,企业的整体效益才能得到提高。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论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 【摘要】铁道工程建设作为我国主要的道路建设项目之一,其自身的建设安全程度与风险管理必须受到重视。现阶段铁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本身存在问题,铁道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作为铁道建设部门应该大力加强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关键词】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风险 一、铁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引发的风险 1.1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道建设与施工前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隐患和问题,导致铁路建设工程整体性的发展出错。铁路施工工程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这种工程建设主要依赖线路工程系统、通讯工程系统、信号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系统、设备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施工与协调发展,在这些工程设备与项目中,有任何一种没有调整好或者是准备充分就会引起发展的不足,导致施工企业和铁道工程单位出错,降低铁道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前期准备工作对于铁道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发展动力。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后续单位的作业,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亦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安排和质量控制,进而影响运输安全。 1.2违规违章施工 在施工中都存在违章施工和违规施工这种现象,违规施工和违章施工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因其自身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会导致铁路施工发生不可预期的事故或者后期的发展产生障碍。一些铁路建设项目发生事故后会发现其实存在违规违章建设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在事前得到控制。究其原因,是由于某些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章制度,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方法去操作和施工,影响了施工工程的质量,导致线路没有达到预期的承载力,降低了线路强度,从而引发事故。 1.3随意变更施工计划 铁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预先设计过程中的不可预期因素导致的建设障碍造成了施工计划的变更,施工计划的前期编制因为自身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产生许多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建设单位为了弥补和修正这些缺陷,必须要做出计划的更新和变更,这就对计划产生了很多影响,导致了施工计划的安全受到了影响,因为某一个点的改变或者更新很可能产生很多新的风险与问题,铁路施工本身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过程,因为某一个细节的变化很可能对整个铁道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扩大建设风险,降低安全程度。 1.4施工基础管理及施工组织薄弱 我国在铁道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进行全面化的管理和维护,对组织管理和组织创新也进行了全新的发展定位,但是因为组织中人员的配给存在差异,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存在高低和好坏,对铁道施工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和破坏,很多人员因为自身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所以不能胜任当前的工作职位,工作职能也存在不足,导致了工作发展的水平降低。铁路施工的基础工作和基本管理环节因为需要整体人员的互相配合,所以人缘素质不统一,人员工作能力不协调会导致整体工作能力的涣散,降低组织协调性和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还会引起较高的施工机械故障率和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的降低,对施工人员的心态是一种考验,降低了施工调度的整体协调能力,留下了安全隐患。 1.5现场监管不合理 现阶段的铁道建设施工现场是系统化的一个整体工作环境,如果采用单一化的各部门独立负责制度,对铁道建设的现场管理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个人管理能力也存在能力的高低,会引起组织管理的整体性不足。在铁道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安全防护人员本身缺乏专业素质和专业性的知识,在技术性问题和专业化水平上欠缺一定的知识,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扩大。 二、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存在的原因 2.1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差 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带动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对设备和施工单位的工程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工程素质的滞后导致了施工中设计与实际施工的矛盾,最终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留下安全隐患。 2.2工作作风不谨慎 施工管理单位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没有意识到安全和其他工作的关联,没有对施工单位进行及时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两者都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把握不到位,关键岗位的人员任用上缺乏公正性。从而出现了施工的准备工作不完善、违规施工、计划不科学、监管不力等后果,施工安全管理不合格,安全性也没有达到标准。 2.3施工缺乏整体意识 铁道施工本身是一个系统化和复杂化的施工过程,因为缺乏相应的科学化管理所以导致整体性较差,施工单位没有整体性管理的意识,从而导致各个部门施工作业的流程和步骤无法实现全部统一,部门之间缺乏配合,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途径 3.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道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整个过程都必须保证在安全的操作下进行,而且对待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一种“安全第一”的理念和思想,端正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工作意识,改进工作模式和方法,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有效资源,严格审批每一个施工步骤,科学管理施工工作,每一位员工要尽可能的遵守工程建设规章制度,稳定好工程建设的步伐和节奏,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自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文化水平,将工程建设的安全防范工作放到最重要的地位,采用科学和可靠的模式与手段进行管理。 3.2保持施工安全管理的先进性 因为施工技术的标准逐渐提高,因此施工技术工艺也要相应的提高,根据现阶段施工工程过程中的一些要求的投入相应提高,铁道工程建设施工各个部门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利用资金充实科学设备的购买和技术设备的储备,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改善工程施工的不足和缺陷,提高施工要求,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为铁路施工工程提供安全的保障,降低工程整体的风险,还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仪器进行信息的储备和安全管理,提高现代化程度。强化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整体合作,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施工部门在考虑有利于施工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管理部门的要求,管理部门也需要考虑到施工部门的特点,相互协调,寻找最优化的合作方式。 3.3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 目前铁路项目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施工点非常多,遍布全国各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以此来为铁路施工服务。改变以前采用的分散、机械的重复式作业方法,采用集约化、规模化作业。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铁路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求,采用集中或分段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3.4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把关 对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以此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铁路施工的工程质量。针对铁路建设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投入相应的力量进行人员的培训与教授,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帮助铁道施工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全新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充足的技术保证和支持。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浅谈地下铁道工程测量技术 摘要:我国的地铁工程浏量工作在近些年有了长足发展,很多先进的测量技术在地铁测量工作中得到应用。文章介绍了地铁测量的特点和新的测量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下铁道;测量 l 引言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诞生在1 8 6 3 年的英国伦敦,距现在已有1 30 多年,在这130里,世界地铁交通有了飞速发展。我国从1 9 6 5 年7 月在北京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至今,天津、上海、广州地铁陆续建成,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紧张状况。北京、上海和广州新的地铁线路目前也正在加紧施工,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全国20 多个城市酝酿的地铁建设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作为地铁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地铁测量工作也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2 地下铁道测量的特点、内容和精度要求 地下铁道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形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地下、地面、高架三种方式的轨道工程体系,在城区它埋设在地下,在郊区它是地面或高架构筑物。 2.1 地下铁道测量特点 (l) 地下铁道工程浩大、投资大、工期长,一个城市地铁建设要根据近期、远期客流量先作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测量工作不仅要考虑全局,也要顾及局部,既要沿每条线路独立布设控制网,又要在线路交叉处有一定数量控制点重合,以保证各相关线路准确衔接。 地铁工程有严格限界规定,为降低工程成本,施工误差裕量已很小,设计采用三维坐标解析法,所以对施工测量精度有较高的要求。 (3) 测量内容多,与地面既有建筑结合紧密。各测量体和线路联接密切,地上、地下测量工作要保证万无一失,除了要进行施工放样,贯通测量以外,还要进行变形监测等项工作。 (4) 测量内容多,与地面既有建筑结合紧密。各测量体和线路联接密切,地上、隧道及车站内的控制点数量多、使用频繁,应做好标志,加强维护,为地铁不同阶段施工及后期测量工作提供基础点位及资料。 (5) 地铁位于城市,沿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能见度差、隧道埋深浅,地表沉降变形等都会给地铁施工测量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2 地下铁道测量工作 地下铁道测量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和运营阶段全部测绘工作。地下铁道测量工作除了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与地形数字资料满足规划、设计需要外,还要按设计要求标定地铁线路位置、指导施工、保证所有建、构筑物位置正确并不侵入限界,以及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线路、建筑结构、周围环境的稳定状况进行变形监测等[1]。 地下铁道测量的主要工作如下: (l) 地面、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 地铁线路带状地形测量和管线调查; (3) 地铁线路地面定线测量; (4) 地铁车辆段测量; (5) 地面、地下联系测量; (6) 隧道和高架线路施工测量; (7) 铺轨测量; (8) 设备安装测量; (9) 竣工测量; 环境、线路、结构变形测量。 2.3 地下铁道测量的精度及其依据 地下铁道测量的必要精度,这是一个需要研究讨论的题目,北京地下铁道一、二期施工拟定了明挖方法施工测量的精度指标,现在第三期暗挖法施工测量精指标如下: 地面GPS控制网的点位和相对点位误差≤±10mm。 沿地下铁道线路布设的地面精密导线网的点位和相对点位误差≤±8mm。 从精密导线点将坐标传递到竖井旁的近井点的点位误差≤±10mm。 ④ 从地面近井点通过竖井向地下隧道内传递坐标的误差≤±5mm。 ⑤ 从地下竖井底通过横通道将坐标传递到线路正线隧道内的坐标测量误差≤±5mm。 ⑥ 地下隧道内的控制导线最远点的点位误差≤±15mm。(一般为500mm的地下控制支导线)。 ⑦ 地面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精度限差8/L(L为公里数)。 ⑧ 从地面向地下隧道内传递高程的误差为≤±3mm。 在建立地面控制网估算精度和贯通测量的精度估算时,还要留些裕量,那么各项测量精度还要适当的提高。 3 地面平面控制网测量 地铁平面控制网分首级GPS控制网和二级精密导线控制网。在满足规范前提下,平面控制网点还应布设合理、灵活,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应按原测精度对控制网进行定期全面复测和不定期局部复测,确保网形结构的连续、稳固和使用。因此,点位的选埋和维护是地面测量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3. 1 GPS控制网应收集的基础资料 测区中央子午线、坐标系转换参数、椭球参数、起算点已知坐标、测区高程异常值、测区的平均高程。这些基础数据为保密资料,应严格按照保密协议交接、签收和使用。 3. 2 精密导线网 精密导线点应尽量沿地铁线路布设成直伸形状,形成挂在GPS点上的附合导线、多边形闭合导线或结点网。选点和观测是控制精密导线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工作的重点是精密导线的选点和观测,难点是选点工作。根据地铁线路附近GPS网点位的分布通视情况,车站、竖井的设计位置,经过现场踏勘后可以初步在线路平面图上绘制精密导线网形,根据规范和测区环境条件详细制定出外业测角、测边以及高程联测作业方法等。 3. 3 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探讨 近年来,由于设计技术发展、施工工法进步,测量设备更新,根据具体情况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形式不一,部分指标突破规范要求。如用GPS网一次布设完成平面控制、个别地段加密精密导线点与主网一起施作完成的布网形式,代替地面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 盾构法施工的广泛应用,区间竖井较少,由此布设的地面精密导线网平均边长远大于350m的规范要求。这些情况结合了工程实际,使用方便,同样满足施工要求[2]。 3. 4 新线建设与已有线路结合部位控制点较差处理 在地铁设计线路的交汇处,新建的地面控制网必须与原网进行联测,会出现同一个点在不同时期的控制网下有不同的坐标,处理坐标较差方法为:高等级起算控制点位尽量选择一致,以减少系统误差。当较差较小时,既有线采用原坐标,新线采用新坐标而对施工加密点、隧道洞内控制点进行强制平差;当较差较大时(不能大于50mm 的规范规定) ,实测交叉部位处既有线路在新线控制网下的中线坐标提交设计进行解决,使设计和施工在一坐标系统下,从而解决控制点较差问题。 4 地下铁道工程测量展望 伴随工程测量技术的变革和进步,地下铁道测量工作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G PS 定位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激光准直和扫平仪、全站仪与计算机组合测量和数据处理系统、施工变形测量监控量测自动化系统等新技术都在地下铁道测量中得到应用。随着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今后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随着城市地铁交通事业的发展,地铁建设的地下铁道工程测量技术也将会从理论到实践,有进一步完善发展,新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学习一点冻土区铁道工程施工技术 本文在分析多年冻土的特性以及多年冻土地区铁道路基工程和桥涵基础工程所采取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铁道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是解决路基施工的技术关键,对多年冻土地区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也作了一些陈述。 冻土特点;施工技术 笔者通过学习研究,了解了一些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基本常识。我国有很多地区是冻土地区,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面积占全国国土的八分之一,原来是我国唯一一个不通铁路的省区,青藏铁路的成功修建,作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民族交往和社会发展、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政治和经济意义。学习一点冻土区铁道工程施工技术,大有裨益。 一、多年冻土的特性及其对铁路施工的影响 冻土是一种有其特殊性的土体,冻土的特殊性在于冻土的物理特性与稳定密切相关,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且性质不稳定。冻土还与土中含冰量有关,而含冰量又直接与温度有关,它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造成冻土的力学特性发生巨大变化。冻土在正负温度交替变化过程中水分产生剧烈的相变,伴随产生土体体积的变化,表现在工程建设中就是冻胀和融沉变形。多年冻土具有的流变性、融沉性和冻胀性对铁路建设影响严重。 上图:青藏铁路通车后,列车在千年冻土区奔驰 由多年冻土引起的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融沉、冻胀和冰椎、冻胀丘、融冻泥流、热融滑坍、热融湖塘、沼泽湿地、厚层地下冰等不良地质现象。融沉是指多年冻土融化,使建在多年冻土区的建筑物地基变形和破坏,主要表现为路基下沉、路基向阳侧边坡和路肩开裂及下滑、路堑边坡溜塌等。冻胀是土体冻结时产生的最重要的物理一力学过程,是因为水由液体变成了固体,体积膨胀增大而产生的,表现为地表的不均匀升高变形。 二、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施工原则 对于路基施工而言,保护冻土,控制融化,破坏冻土原则是路基施工应该遵从的原则。 (1)保护冻土原则指应用该原则设计、施工的路基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保持其热稳定性。即人为上限始终控制在指定的深度范围内,保持其下卧多年冻土的冻结状态。 (2)控制融化原则是指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允许所设计的路基基底(或边坡)多年冻土逐渐完全融化或产生局部融化,而且经融化下沉变形量计算,可以将融化速率和深度控制在路基稳定性所允许的变形范围之内。 (3)破坏冻土原则是指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将基底(或边坡)多年冻土融化或清除(全部或达到设计深度),并将融化后的水份疏干。 三、多年冻土地区的桥涵基础施工技术 1.多年冻土地区桥涵地基的设计主要要注意保持冻结,允许融化两大原则。桥涵基础施工的重点是拼装式基础施工和现浇基础施工。基础拼装是工序中的一项重点与难点,为了有效的控制基础拼装的正确就位与平整度要求,施工中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1)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拼装,从入口端开始依次拼装成型; (2)拼装前放出基础的轮廓尺寸,并在构件上标出中心线及吊装顺序的编号,以确保基础的正确就位; (3)垫层顶面严格找平,以确保基础均匀受力,同时做到基础的顶面高差满足设计要求; (4)拼装过程中,为了精确控制基础块的正确就位,技术人员采用经纬仪现场控制每一基础块的就位; (5)为了保证涵节拼装的顺利进行,在基础拼装完成后立即按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沉降缝的施工。 2.高原多年冻土区现浇涵洞基础施工与内地普通涵洞的施工方法基本类似,我项目队施工时采用在搅拌站集中拌合,利用运输罐车运至现场,主要不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年冻土区明挖勘姻赌然溅吐觉佣的剧田显早强耐久吐混凝土。 (2)在水泥方面则选用了水化热较小的水泥。 (3)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控制较严。为了有效控制其入模温度,要求现场有试验人员进行旁站,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进行严格测量。对拌合物温度达不到要求的,则要求调节水温重新拌合。为了保证砂石料拌合前的温度要求,在寒季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站搭设有暖棚,并在暖棚内生有火炉,对暖棚内的温度做到严格控制,并及时做好记录。 (4)对混凝土的养护要求较严格。当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便及时采取防风防冻措施,采用蓄热法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抗冻强度后(七天左右)才能拆除模板。 四、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施工技术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施工多是在一些高原地带,这些地方的一些地段的河流中存在有害离子的侵蚀,部分路段还面临着强烈的风沙磨蚀。它具有低温早强、耐腐蚀、高抗冻、高抗渗等高耐久性能,另一特点是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不损失。负温达到极限时,混凝土也基本冻结,强度停止增长,但气温回升时,水泥颗粒继续水化,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混凝土灌注后,采取适当的加热和保温覆盖措施,较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施工。 1.原料选用。拌制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寒季施工的要求,水泥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不得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等碱性材料混和使用,拌制混凝土用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它易冻裂物质。 2.原料试配。要根据混凝土使用部位及地质条件、原材料情况、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使用环境温度、最大水胶比、拌合物和易性要求等具体情况选定。 3.拌制过程控制。耐久混凝土应集中拌和供应,禁止分散拌和。试验室在每次开盘前应提供当次的施工配合比。拌制设备宜设在温度不低于10℃的暖棚内,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应用热水冲洗拌和机。 4.混凝土浇注。浇注混凝土前,应采取防、排水措施。浇注时应分层进行,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10℃。浇注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隔时,其间隔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灰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允许时间己超过时,应按浇注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记录。施工缝的平面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应满足规范要求。 终上所述,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铁路工程技术难度大,在施工中要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施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多年冻土地区施工有效工期短,因此要快速施工,保护冻土上限不被改变。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端技能型人才 前 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的骨干专业,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使之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动力。自2008年起,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铁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形成了符合专业实际、切合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铁路特色的“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学工融合”为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知行并进”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通,强调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懂设计、精施工、善维护、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铁路施工企业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和铁路运营企业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按岗位能力和职责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三是适应生产一线,试行“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灵活组织教学,采用“九周学段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涵 一、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以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并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技能鉴定项目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教学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系统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5.以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每学年四小学期制,即每半年分两个小学期(亦称学段),每个学段为9个教学周,原来的寒暑假时间不变。上半年以“五一节”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下半年以教学周9周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三年按12个学段安排教学,每学段按9周安排,不包括放假及机动。1~4学段采用并行排课(独立实践课程除外),5~10学段(顶岗实外)根据专业特点串并结合,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一般在一个学段安排完成。 三、充分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校企文化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秉承“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以校园文化传承铁路铁路文化,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半军事化”管理的职业特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将企业文化、学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习,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素质,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四、建立“三维度”教师考评体系,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教师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三维度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扎根课堂、深入一线、放眼行业,打造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引领技术前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形式多样化、校企联合一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高速铁路检测省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工程软件训练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实践效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就业呈现高质量 2009年,我们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09级的学生中遴选40名学生组建了“试点班”。随后,在2010级组建2个试点班、2011级6个班级全面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试点班的师资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自编的工学结合学材,按照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将铁路行业39个技术标准融入14门课程标准中。 教学实施采取模块化的形式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结合工程进度灵活施以“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分别于第5学段在中铁一局西宝客运专线项目部,第6学段在中铁七局巴达铁路项目部,第7学段在中铁十九局合蚌客专十一工区进行3个月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专业课现场教学、技术服务;第11学段设置顶岗实习,将40名学生分至中铁八局20个工程建设项目部。实践表明,“专业+项目+服务”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创新“两联合、三共享、三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根据铁路行业特点,以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实现“两联合”,即联合开展工程技术研发、联合进行专业人才的全过程培养;“三共享”,即人力资源共享、物力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三对接”,即系部与分公司对接,教研室与项目部对接,专业专任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全程与铁路企业进行了多层次紧密型合作办学,校企深度合作呈现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性格局。 3.专业成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8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隧道工程》教材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铁路隧道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2010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铁道工程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高速铁路检测基地被列为省级实训基地。2011年,主持铁道部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截至目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全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43家,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3%以上。 4.综合素质 通过在铁工专业9个班的改革实践,涌现出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及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超过9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学院三好学生96人、优秀学生干部94人、优秀学生180人;优秀团员156人、优秀团干19人;国家奖学金3人、励志奖学金57人,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学金累计达360人。 结 语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2011 包头)、人民交通出版社主办的铁道工程类专业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1 北京)、铁道出版社举办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2010 石家庄)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受到了省内外同类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来我院交流、学习。 2012年,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鉴定和铁路企业反馈后,一致认为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并为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典范,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铁道工程施工若干问题研究探讨 【摘 要】:铁道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经济效益。文章探讨了审核设计资料、施工测量、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铁道工程;施工;问题研究 引言 铁道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经济效益。 l审核设计资料 施工前准备工作中对于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图、土石方数量等)要认真进行审查、核实。因为在设计或施工中难免出现设计人员或施工人员一时疏忽,把工程数量、尺寸、水灰比、水准点标高等关键问题弄错而没能及时上报或处理,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施工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并作好记录。 施工技术人员在收到设计图纸后,首先应读懂图,领会设计意图。对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设计单位。设计图中采用的定形图、通用图、标准图、专用图等图号的要求,要按规定及时配齐。要掌握建筑工程本身的工程数量、建筑材料、结构尺寸及相邻工程的相互关系。另外,设计图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核,并作好记录。设计图是否与规范相符或设计中是否出现笔误;设计图是否与现场相符;与概预算相符;从设计图中了解所管工程的有关材料、机具设备,变更设计要按权限及早申报办理签证手续。 2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是指导施工工作的技术权威,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首先要选择一些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丰富,同时还要有高低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施工技术人员,保证良好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的进度。其次是在施工前对水准路线、线路中线及工程数量进行复核,参照设计资料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并作好记录。基桩是控制线路走向及标高的重要桩,在施工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损坏丢失,因此根据需要结合现场地形设置护桩,并详细绘制桩位示意图,确保部分损坏或某种原因不能使用时备用,及时安排对每一细小部位的测量工作,做好各项记录使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以满足施工要求。准备好水准仪、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以保证施工的过程中测量的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测量仪并要保持仪器的干净,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校验,使仪器的误差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3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工程的总体规划安排,要求施工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部署: (1)开工前要对主要材料分工点、项目、件名进行核算,并建立台帐。材料核算包括:三大材、特殊材、专用料的核算,并有固定的规格材料。通过工程数量,较准确地核算出材料用量。 (2)施工组织内容、格式要符合要求,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说明的编制依据,上报要求,工期安排,施工计划,劳力平衡,材料核算,主要施工机械计划,施工料具计划,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 4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工程施工,是施工工作的高潮和重点。施工负责人员如何用沉着、冷静和科学的头脑来处理如此复杂的施工局面,使整个工程的施工安排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对其有如下要求: (1)有内容完整、严密的施工组织、网络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 (2)有针对性强、切实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实施性进度计划和安全质量措施。 (3)及时送开工报告(附图纸审查记录)。及时作好隐蔽工程的签证、送检工作,对墩基、涵洞基础等隐蔽工程要按规定作好施工记录,有创优规划和创样板工程措施。 (4)施工负责人要经常深入工地,对重点工序、项目,要亲临现场,对正在施工的工程位置、尺寸复核和操作程度要认真检查,对工程预留孔和预埋件要及时安排按设计位置埋好。 (5)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反应要敏感,每当一个问题出现的同时,要联想到因此而导致其它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上报审批。对于需要填写的检查记录和需工程监理签字的手续均应作好纪录、签字,并妥善保管。 5路堑开挖 5.1土方开挖方案 土质路堑开挖前先施工堑顶天沟,以防施工中地表水冲刷边坡,施工中路堑开挖底面随时保持排水畅通,以防浸泡路基。 土质路堑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纵向分层拉槽施工。路堑边坡按设计坡率一次成型,避免超欠挖。每段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相应的路基坡面防护工程施工。 5.2石方开挖方案 一般地段石方开挖: 根据地质资料及现场探坑调查,挖方段石方主要为IV类强风化红褐色粉砂岩,以及大块孤石。根据现场情况,开挖应根据不同地质,不同开挖断面,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开挖方式,对深度小于4m,机械开挖较为困难的路堑,拟采取浅孔爆破,深路堑采用深孔爆破,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坡率,其它部位采用松动爆破。开挖前,先进行爆破试验,选取最佳爆破参数。大块孤石根据厚度及大小选择炮孔数量及装药量,爆破后,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刷坡,修整路面。①纵向分段开挖。对路堑堑壁不厚的一侧,根据现场地形条件,适当地选择一处或几处将堑壁挖通,钻孔,则在上部钻孔,采取分段台阶爆破。②纵向错台分层开挖路堑开挖平均深度在10m以上时,采取自上而下分成两层依次进行。③分层拉槽开挖。对于路堑深度在15m以上时,开挖可分为5m左右一层,以最上层顺线路中心拉槽开挖,槽宽以挖装机械施工所需的工作场地为限。当中心槽前进5m左右就横向开挖。上层进行5m以后,下层可拉槽跟上,即分层拉槽开挖。④石方爆破设计。爆破时起爆网络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起爆网络,炮孔排列和起爆顺序,根据断面形状和岩石性质,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采用V型或梯形起爆网络,导爆索引爆。 5路堤填筑 5.1施工前准备工作 路基填筑前对现场进行认真勘察,特别是高填土地段,需严格核对现场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有无不良地质地段(如坑穴、泉眼、局部松软等),清除植被及有机土质,填筑段地面横坡在1:5~1:1.25时,按施工规范挖筑宽度大于1m的台阶,台阶施工采取水平分段、高度分层施工。地面坡度陡于1:2.5或基底有松软地层,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处理。半填半挖和陡坡地段,或地下水对路堤稳定有影响时,采取引排措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渗加固措施。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职业教育应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 论文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误区;改革途径 论文摘要: 农业职业教育要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就要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出发,充分认识三农问题,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一、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改造的误区 农业相对效益较低,使农业职业学校或学院的涉农专业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弱势,为了追求生存、发展,多数学校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老专业改名、新专业设置,目的是为了吸引生源。但忽略了与之配套的相关改革,改造后的专业大多数换汤不换药,新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实习基地数量少、规模小,甚至没有,专业课教学依然存在“实验室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 2、教学环节的弊端 专业变化快,课程设置跟不上步伐,征订教材教师参与少,教材与实际需要和学生能力脱节,学生水平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教师水平评价仍然是传统的方式(教案的规范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领导的印象等),使工作缺乏推动力,教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导致教师队伍新技能欠缺或技能熟练程度不高,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技能训练不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又缺乏特色和职业能力,毕业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新名称、新专业在招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中,生源又会陷入困境。 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1、充分认识三农问题 众所周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在政策上给与诸多照顾优惠,使其待遇有所改观,但我们看到大中城市大多选择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况且城市本身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与城市富余劳动力的竞争中多处于劣势,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仍然是城市的贫民阶层,低成本、低风险的土地将成为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况且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终也只能靠农民自己,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并带来机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农业将成为一项新型产业,同样也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来改革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农业发展趋势表现在由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优质高产高效,产品系统转向名、特、优、稀、新、少,林果牧渔各业及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工厂化基质栽培技术,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的走向。以上各项战略均对农村从业人员的种类布局、技术结构和能力的层次规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优秀科技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畅通阻碍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效益的提高。职业教育应密切关注“三农”需要,实施全面的、多元化的专业和培训,同时加强与之相配套软硬件建设。抓住机遇,以优质“产品”迎接挑战。 2、走出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构建与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新体系。该体系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能力需求,自制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强调适用、够用,突出实用性、体现地方化、模块化和现代化。设置区域性或乡土性专业课程,组织编写适合地方特色的实用教材。结合实际增减课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手册及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教材的选择要依靠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专业教师。至少有内行教师和德才兼备的人员参预订购教材事宜。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等于丧失了办学生命力,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客观真实的环境,增加学习接触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业务能力。 突出“应用性”的 教学内容。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体现知识能力的“岗位针对性”。教学过程强调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加强基础专业技能训练、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内容。 (3)启用教学能力评价模式。评价机制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更是教师能力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把学生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删减当前的理论考试,把单独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水平的测试方式。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上将传统的文化课教室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理论课堂,将实训基地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这样既对学生实行了“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使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又对教师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推动作用。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无论是改造老专业还是设置新专业,教师能力欠缺是改革的最大障碍。育人先育师,教师的专业培训,应当成为专业建设的前提,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新专业建设相匹配,新专业才具有生命力。 学校体制、政策对能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学校应以实绩作为能力标准、待遇标准。取缔效益甚微的岗位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一劳永逸的待遇,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奖罚制度,建立、健全鼓励扶持政策,使全校职工个个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支持、鼓励实训基地建设中教师技能的创新、名特优品种的引进、示范、试验。农业受天时、地利的影响明显,允许一二次的失败,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探索、创新。支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指导专业户或自办实体。以实体和专业户的效益、学生能力展示评价教师能力,并作为评选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依据。奖励应倾向于技术含量高、难度大、艰苦、能力要求高、对学校发展影响大的工作和岗位,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全体职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鼓励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在节假日深入各行业一线参加生产、管理实践活动。经过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积极采取引进人才、校企联合等完善师资队伍。 (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农业职业教育要办好,就要确立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自己的实训基地上依靠它的技术优势、人员优势,建立一套与专业对口、科技含量高的实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练,学有所得。而且该实体能对外营业,效益可观,使基地具有较高的示范性和较强的辐射功能,以此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走出了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农业教育论文: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专多能、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论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 论文关键词:农业 物流人才 教育教学体系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核心是形成先进的农业产业链。将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农民收入低和农村的生产方式、观念是密切相关的,今天的农村生产经营仍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分散、跟风经营的高生产成本,销路不畅的瓶颈现象,堪忧的是,农村有资源却贫穷。解决“三农”问题亟待在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化、深加工;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结构绿色生态链,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物流。 中国是农业大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人才何在?如何培养?如何发展、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并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目前由于物流业在我国正向着现代化迈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农业物流人才教育领域更是缺乏规范化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因此从教育体系的构建入手,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决心为契机,结合现代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围绕农业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四大方面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探求培养高素质农业物流专业人才的途径已势在必行。 农业职业教育要真正培养出能够带动农业、农村、农民摆脱贫穷的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应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首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在职业教育中淡化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专业的口径,增强专业的弹性,加强专业间的交叉性和互联性。今天中国农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更需要既懂农业又懂市场运作、产业经营、销售、管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第二,加强实践环节,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农业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针对农村经济落后、复杂的现状,构建农业物流教育体系一定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适应、分析、判断、经营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的基础;第三,广大的生源应该立志于农、取之于农,立足于农、服务于农。因为解决“三农问题”无论以人为本还是抓经济源头,聚焦点是要有农业规模、循环、生态、绿色经济的建设者。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者欲从教育教学领域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是一项富有时代使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之处。具体应该体现在三个比较优势上:农业产品产业链规模经营比独立经营和单品经营农产品所具有的成本效益优势;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独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理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传统产业(农业)和现代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相结合,具有古典精粹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优势。 总之,按照我们现有的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新型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职业教育应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 论文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误区;改革途径 论文摘要: 农业职业教育要走出专业设置的误区,就要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出发,充分认识三农问题,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一、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改造的误区 农业相对效益较低,使农业职业学校或学院的涉农专业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弱势,为了追求生存、发展,多数学校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老专业改名、新专业设置,目的是为了吸引生源。但忽略了与之配套的相关改革,改造后的专业大多数换汤不换药,新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实习基地数量少、规模小,甚至没有,专业课教学依然存在“实验室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 2、教学环节的弊端 专业变化快,课程设置跟不上步伐,征订教材教师参与少,教材与实际需要和学生能力脱节,学生水平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教师水平评价仍然是传统的方式(教案的规范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领导的印象等),使工作缺乏推动力,教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导致教师队伍新技能欠缺或技能熟练程度不高,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技能训练不到位。 由于上述原因,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又缺乏特色和职业能力,毕业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新名称、新专业在招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中,生源又会陷入困境。 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1、充分认识三农问题 众所周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在政策上给与诸多照顾优惠,使其待遇有所改观,但我们看到大中城市大多选择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况且城市本身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与城市富余劳动力的竞争中多处于劣势,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仍然是城市的贫民阶层,低成本、低风险的土地将成为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况且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终也只能靠农民自己,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并带来机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农业将成为一项新型产业,同样也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来改革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农业发展趋势表现在由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优质高产高效,产品系统转向名、特、优、稀、新、少,林果牧渔各业及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工厂化基质栽培技术,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的走向。以上各项战略均对农村从业人员的种类布局、技术结构和能力的层次规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优秀科技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畅通阻碍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效益的提高。职业教育应密切关注“三农”需要,实施全面的、多元化的专业和培训,同时加强与之相配套软硬件建设。抓住机遇,以优质“产品”迎接挑战。 2、走出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构建与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新体系。该体系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能力需求,自制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强调适用、够用,突出实用性、体现地方化、模块化和现代化。设置区域性或乡土性专业课程,组织编写适合地方特色的实用教材。结合实际增减课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手册及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教材的选择要依靠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专业教师。至少有内行教师和德才兼备的人员参预订购教材事宜。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等于丧失了办学生命力,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客观真实的环境,增加学习接触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业务能力。 突出“应用性”的 教学内容。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体现知识能力的“岗位针对性”。教学过程强调结论和应用,教学重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用”,加强基础专业技能训练、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内容。 (3)启用教学能力评价模式。评价机制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更是教师能力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把学生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删减当前的理论考试,把单独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水平的测试方式。有说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上将传统的文化课教室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理论课堂,将实训基地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这样既对学生实行了“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使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又对教师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推动作用。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无论是改造老专业还是设置新专业,教师能力欠缺是改革的最大障碍。育人先育师,教师的专业培训,应当成为专业建设的前提,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新专业建设相匹配,新专业才具有生命力。 学校体制、政策对能力的发挥和积极性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学校应以实绩作为能力标准、待遇标准。取缔效益甚微的岗位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一劳永逸的待遇,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奖罚制度,建立、健全鼓励扶持政策,使全校职工个个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支持、鼓励实训基地建设中教师技能的创新、名特优品种的引进、示范、试验。农业受天时、地利的影响明显,允许一二次的失败,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探索、创新。支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指导专业户或自办实体。以实体和专业户的效益、学生能力展示评价教师能力,并作为评选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依据。奖励应倾向于技术含量高、难度大、艰苦、能力要求高、对学校发展影响大的工作和岗位,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全体职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鼓励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在节假日深入各行业一线参加生产、管理实践活动。经过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积极采取引进人才、校企联合等完善师资队伍。 (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农业职业教育要办好,就要确立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自己的实训基地上依靠它的技术优势、人员优势,建立一套与专业对口、科技含量高的实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练,学有所得。而且该实体能对外营业,效益可观,使基地具有较高的示范性和较强的辐射功能,以此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走出了一条“凭实绩体现质量,以质量创造品牌,以品牌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招生”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农业教育论文: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专多能、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浅析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高吭 李玉柱 姬江涛 贺智涛 李心平 貌建华 罗四倍 论文关键词:行业人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面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已势在必行。通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农机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队伍的调整与完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本专业教学团队于2003年起,在“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和河南科技大学教改课题的资助下,以河南科技大学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试点,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建设点建设为契机,系统地开展了“农业机械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研究。 教学团队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研,走访了日本筑波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同类高校。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会议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典型模式,树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观念。走访了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坤达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强豫农业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洛阳卓格哈斯机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多份,对毕业生的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教学改革思路 树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合作教育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确定了“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一个强化、一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突出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凸显办学特色优势;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工学、农学、管理学齐备的多学科优势,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开设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结合多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全程互动主要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具体实施方式有:(1)利用科研与生产提升办学条件。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共计入校经费1000余万元,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研制成功各类实验样机如切割器实验台、风扇实验台、犁体外载测定装置等12台,价值60余万元。通过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专业课实验内容的50%以上。(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夹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等38周的实践环节,强化了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建设了若干个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习训练。(3)生产实践发现的问题反馈于科研。针对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械、玉米秸秆处理、玉米根茬处理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功耗,解决了双行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主机宽度较大,田间作业开道困难等问题,正是生产实践对科研的反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丰富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将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以实际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心得丰富本科生教学内容。(5)用科研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到研究项目中来参加课题工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用。要求专业教师在进行校基金与校实验技术开发基金的研究中要有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针对农业机械行业的新发展、新需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低年级学生统一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高年级学生主要强化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5%,实现厚基础教育。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5%。创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以现代农业装备设计技术和先进农机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农机设计与制造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农机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五、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农业机械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尽早规划,分步实施,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学术造诣较深、基础理论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逐步打造一个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采用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策略,鼓励硕士学位的教师读博的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内条件好的重点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筹划下,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对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师进入科研梯队,锻炼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在培养期结束后,都有较大的提高,成为合格的学术、学科带头人。 六、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近两年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优秀与良好占90%以上。普遍认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在对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优秀与良好占91%。毕业生对多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可以发现,除了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之外,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100%。这几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路线的正确性。 农业教育论文:论析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 论文关键词:乡村教育运动;高等农业教育;农村 论文摘要:从历史的视角,探索在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兴盛与改革、知识分子走向农村与农村建设结合等教育实践,以期对当代高等农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曾经兴起过一场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大规模乡村教育和建设试验,形成了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在乡村教育实践中,各高等农业院校和众多博士纷纷走向农村,以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推广为基础,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与建设试验。如北京大学农学院的罗道庄乡村建设试验区,金陵大学农学院的乌江试验推广区等,在农村先后设立的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区有193处。通过连续多年的乡村教育建设试验,积累了通过教育和科技改造乡村、建设乡村的宝贵经验,而且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这一运动持续十余年之久,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仍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而且高等农业院校责无旁贷。2006年12月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及全国农林院校在河北农业大学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座谈会,进一步明确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向和社会服务职责,坚持走“太行山道路”,使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为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现实启示。 一、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勃兴和农业学科调整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体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为适应乡村教育运动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或建设学院,有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置了为农村培养人才的涉农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学院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安徽农村合作研究训练院、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总会专科学校、上海农村服务专修科等多所,这些学校都带有农业教育或农村教育的内容,聘请农科大学的教师前去任教。一批学校增设了涉农专业或农业学院增设了服务农村的学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办理农艺、园艺、机械等职业师资科,如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奉命令举办园艺职业师资科;1934年燕京大学正式成立农村建设科,1930年成立的江苏教育学院附设了农事教育专修科。一些大学还设置了农业教育系。如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福建协和大学农业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学院乡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等,根据教育部1939年的规定,一些大学设立的与农业培训有关的农业专修科、乡村教育科等统一改为农业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中开设了乡村社会学、农业合作、农村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等贴近农村实际的课程。 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许多教育家关注农村教育和建设问题,创办了一批农村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增设了农业教育学科,使得近代农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涉农学校、涉农学科快速增加,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快、更有效地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教育、乡村教育人才。 二、乡村教育运动带动了知识分子走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硕士和高校的教授学者为主体,他们以其拳拳报国之心,走出高楼深院的象牙之塔,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向农村,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农民为伍,为农民服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靓丽景观。 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联合赵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下乡的开始。1929年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更是延揽了相当数量的一流知识分子。在各乡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设试验区中,都有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如在农业和乡村教育方面,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冯锐,衣阿华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业工程专家刘拓,康乃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傅葆深;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陆志潜;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学日本的原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锦,留法归来的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副主编孙伏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担任政法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的矍菊农等等。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杨开道教授,康乃尔大学教育硕士、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坟教授,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任章元玮教授等等均参加了乡村建设实验;还有一批农业专家被乡村建设学院聘请讲课。这些参与乡村教育运动的博士人数,已很难统计准确,它以定县、南京晓庄和山东的邹平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国的博士下乡运动。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改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乡村教育与建设尽心尽力。 以洋博士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与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从城市走向农村,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做学问与做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走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农”的工作,尤其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改造乡村卫生条件,推进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那种敢于走出城市,走出书斋,走到乡村与农民结合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教育运动实践,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如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如何为农民大众服务的途径。他们走向乡村献身乡村教育的精神值得进一步倡导,他们的行动为今日知识分子走向农村、建设农村做出了榜样。 三、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家们认为“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乡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人到乡村教育运动。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试验中,尽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乡村教育流派的观点和实践,“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改进农业、改良乡村生活”是三条途径是共同的,因此,农民教育、农业教育和农事推广工作,成为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正如黄炎培所说:“我们要以新农业推行到普及到农村,而农村经济农村自治也都是相连不可分的。于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农业教育就变成到农村去作一种整个农村改进运动了。” 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专家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大学农学院和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博士、农业科学家纷纷走向农村,加人到乡村建设的洪流中,他们不但参与了各种教育团体建立的乡村试验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许多农科高校、大学农学院利用农业学科和技术优势,以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为基础,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开展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 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区,由南京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冯锐担任其农业教育部主任,傅葆深教授担任乡村教育部主任,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也参加了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等单位,在1926年共同开辟了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由职业教育家黄炎培负责,成立乡村改进会,建立农艺实验场,推广金陵大学农科的改良品种,进行农业新品种的实验、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组织合作社等。1931年,梁漱溟在邹平县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学院也汇集了一些农业教育专家,并与山东大学在济南合办实验场以改良农业生产。 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在乡村教育中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农学院在京郊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实验区”,其组织办法大纲中规定:农业推广教育业务既包括教育事业,也包括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包括农村成人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儿童简易学校,社会事业包括农业科学之推广、农民知识之提高、农民自治之提倡、农民生活之改良、农民健康之促进。可见,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农村建设试验。 而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赢得了国内外关注。自金大农科创办以来,就采用美国农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制度,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先后建立了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和乌江试验推广区,其中乌江试验推广区是1930年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其宗旨是:(1)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试验区的乡村建设。(2)作为金大农学院农业推广工作试验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民。(3)作为金大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习地。 试验区成立以后,成绩卓著,名声在外,许多机关团体相继前去参观和考察,认为乌江“讲求实际干的很好”,所进行的事业,使农民获得了利益,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生产上的合作事业,还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改良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活动,都对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试验区成为了金大农学院的实验实习场所,帮助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形成了双方良胜互动。 四、启示 1.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从事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机械化”。但自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04年发端于威斯康星大学后,不仅为当时美国其他州立大学所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从此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近代农业教育家过探先认为,农业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识的人,为现在的农业谋发展、为现在的农业谋福利罢了”。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的宗旨,在辅助农民,改良农业,发展农村”。高等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改良农业、改变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只有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才能使农业人才、知识、技术通往农村,使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2.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结合仍需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互动提高。高等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前提是要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符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学院式的研究,往往容易脱离实际,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不能为实际所用和被实践检验。乡村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专家走出书斋,深人农村,就会使高等教育和农村生活打成一片,从中不断修改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并获得新的研究课题。这不仅可以使农村的发展直接得益于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而且也使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不断提高,达到“和谐发展,互利双赢”之目的。 3.农民素质的提高仍是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乡村教育运动中,尽管各教育家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潜河径创办的“农村服务专修科”,晏阳初在定县创办的“平民学校”、“平民职业学校”、“平民教育讲习所”,陶行知的“乡村工学团”,梁漱溟的“乡村服务人员培训部”等等,都是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知识水平。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农民的素质更决定了农村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村富,则中国富。而农村的兴与富,最终依靠的是大批有知识文化的新型农民。 农业教育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院校大学生性别认知的调查与对性别教育的思考 试论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作者:张延华 姚江林 徐燕 周磊 论文摘要:以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陛别满意度、性别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期望对高校性别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男女大学生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有所帮助。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总体比较满意,男女生的性别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别观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基于高校性别教育的相对缺失以及大学生对于性别教育的强烈需求,建议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尽快开展性别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性别;教育 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进步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性别教育在高校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和阵地。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性别满意度、性别观念和性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期望对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性别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所启示。 一、调查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对象为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共调查学生200人,收取有效问卷1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5%。其中男性30.3,女性69.79%;年级分组方面,大一42.1%,大二46.7%,大三10.8%,大四0.5%。全部问卷资料经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二、结果分析 1.性别满意度 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比较满意。其中认为非常满意的占39.0%,比较满意的占47.2%,说不清楚的占8.7%,比较不满意的占4.1%,非常不满意的占1.0%。男生和女生对于自我性别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的满意度比女生高,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持“非常满意”的占61.0%,持“比较满意”的占35.6%,而女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持“非常满意”的仅占29.4%,持“比较满意”的占52.2% (见表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对自己的性别满意度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别。 2.性别观念 (1)对性别歧视的看法。调查显示,对于“你是否认为现实社会中有性别歧视现象”时,绝大多数认为有性别歧视,比例高达93.8%。在这一点上,男女生无显著差异,一致认为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2)对性别平等的看法。对于男女平等,《墨西哥宣言》早就作了比较权威的界定:它是指男女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的平等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都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权利,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早已成为一种现实。时至今日,社会现实和公众观念层面上的“男女平等”究竟如何呢?受访大学生中84.0%认为“有了进步但还没有完全实现”,认为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占11.9%。 (3)对部分传统性别观念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男性学习能力天比女性强”和“男性受教育程度应该比女性高”的说法,被调查者大多数持否定态度。对于“男性应该有更广的交际面”和“男性比女性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持传统肯定态度的占大多部分。 (4)婚姻家庭观念。近年来,在大学女生中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不胫而走,这既反映了部分女大学生择偶标准的变化,同时也折射出女性应该固守婚姻家庭角色的传统观念。在全体被调查者中,对“对女性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不同意”者占64.6%,“同意”者占22.7%,“说不清”者占12.9%。而对于女大学生而言,65.9%坚决否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但持“同意”态度的女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20.7%)。进一步分析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上的差别不显著。这说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虽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勇于开拓事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更具现代性,因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对女性而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持否定态度。少数学生持同意态度,反映出部分女大学生在社会竞争面前的退缩和无奈,以及陈旧观念和社会压力带给她们的认知变化。 在婚姻家庭观念上,对于“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不同意”者占64.6%,而对“女性应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丈夫”的观念,大部分也持“不同意”态度(56.9%)。另外在家庭的家务分工上,对于“结婚后女性比男性应该承担更多的家务”的观点,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受到了挑战,持否定意见的居多,“反对”和“强烈反对”之和占到61.6. % (5)性别角色特征比较。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证明,“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是有抱负的、有独立精神的、富有竞争性的,女性是依赖性强的、温柔的、软弱的”。勇敢、坚强、理性通常被认为是真正的男子汉品格,而温柔、贤惠、感性常被认为是具有女人味,这就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性别刻板印象。本次调查发现,男性角色特征排名前六位的依次为粗犷、刚烈、冒险、包容、进取、坚强而女性角色特征前六位排名依次为:贤良、温柔、弱小、细致、坚强、包容。可见,两性角色特质中坚强、包容是共有特质,这与调查中属于中性特质的主要集中在排名前四位的进取、坚强、包容、冒险有着一致之处。大学生选择男性角色独有的特质主要是粗犷的、刚烈的,而选择女性角色独有的特质则按重要性依次为贤良、温柔、弱小、细致。 研究表明,大学生对男性角色观认同更趋传统,将男性描绘为粗犷的、刚烈的、冒险的、包容的、进取的、坚强的;而对女性角色观认同既体现了传统观念影响(贤良、温柔、弱小、细致),同也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性(认为女性坚强、包容,而这是以前男性的独有特征)。可见,大学生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特征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刻板观念影响,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并且已出现中和的趋势,发展出相对中性的性别角色特征。 3.对开展性别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比较迫切,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41.8%,认为“有必要”的占51.0%,两项之和占到了92.8%。 三、对性别教育的思考 1.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总体比较满意。男女大学生存在一定差异 性别教育是使男女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是如何使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何为男人?何为女人?男女两性对于自己的性别满意吗?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总体比较满意,性别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同时发现,男大学生的性别满意度比女大学生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男大学生的职业角色与性别角色的关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有利于他们增强自信和确立较大的自我发展目标,而女大学生却会因性别角色和职业差异的矛盾冲突产生困惑,由此会成为她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2.性别观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1)大学生主张两性平等、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呼唤性别平等早日实现。大学生大都认为性别平等虽然有了进步但还没有完全实现,现实社会中性别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男女平等”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愿景。调查发现,在人际交往和就业方面体现“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观念比较明显,而在学习能力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男性学习能力天生比女性强”和“男性比女性应该拥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的说法持否定意见。近年来,政府在促进女性教育与就业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社会为女性成长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社会生活中涌现出大量优秀女性人才,凡此种种使得大学生看到女性的学习天赋和职业能力并不亚于男性,应该也可以通过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在婚姻家庭观念方面,无论是择偶观、两性社会地位还是家务分工,都体现出对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 (2)传统性别角色特征呈现模糊化,双性化课题值得关注。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男性角色观认同更趋传统,而对女性角色观认同既保有传统观念,又具有现代倾向。男女性角色特征的某些概念特征已经模糊化,“中性”以及“双性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其实就是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的双性化人格的表现形式。“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者看来,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一个个体身上得到很好的融合,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陕西师范大学李少梅1998年对319名男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证明,“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次之,最差者是未分化者”。可见,双性化教育有利于减弱性别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有助于形成大众化的性别意识,值得深入研究。 3.农业院校开展性别教育迫在眉睫 性别观念和行为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正值青年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性别角色选择和定位的困惑。在社会民主化和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性别态度和性别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未来家庭的质量、未成年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程度。性别教育就是要使男女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校开展性别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性别问题的理解,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强化性别平等和社会和谐的意识,为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客观认识自我、理性认识社会的性别视角,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男权制度历史的国家,文化和传统对民众影响至深,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同时,新中国女性解放运动自上而下推进的历史也使得性别平等在法律层面和公众观念层面出现不对等,科学性别意识的引导、理性性别行为的塑造还需时日。多数农业院校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受“重男轻女”等传统思想影响较重,部分地导致农村学生性别刻板印象浓重。而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农业院校多囿于传统,在校园精神上存在保守倾向,师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相对欠缺,校园文化活动还缺乏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因此,相对而言,农业院校开展性别教育的形势更严峻,任务更重。 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性别意识懵懂不清,性别观念受传统影响至深,对“男女平等”等某些性别问题的看法还停留在经验感知阶段,缺乏深入分析与理性应对的能力,这与高校性别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同时,调查也表明在校大学生对于开展性别教育课程的需求非常迫切。长期以来,高校缺乏“因性施教”的理念,对学生实施的是“无性别教育”。由于缺少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女大学生的性别视角和心理需求,更不可能专门为女大学生营造成才的氛围和成才的条件,当女性潜能未被挖掘出来时,“无陛别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大氛围中可能就忽略了女性成长的空间拓展和潜能开发时机,这就会给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带来滞后性影响,进而影响男女大学生发展的同步性。 我国政府在2001年由国务院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高校贯彻“因性施教”的原则,就是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的标准,主动塑造和发展个体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性别个体的整体心理水平。在具体路径方面,正如学者闫广芬所指出的那样,要将先进性别文化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去,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包括有形的制度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等,也包括无形的大学的教育理念、校风、学风、教风等学校风貌的建设等。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便利的措施之一。目前,少数大学开设了部分性别系列选修课,但从全国来看,性别教育课程建设还是处于起步孕育阶段。我们应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把性别教育课程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可以加强教师性别意识的培养,鼓励性别教育融人课堂;开设性别教育公选课程,举办各种性别教育知识讲座,通过开展“女大学生风采展”等第二课堂特色活动营造校园性别氛围,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性别问题调查研究,多层面、全方位地普及和渗透性别教育,强化新时代科学性别意识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素质提升。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科技推广与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思考 摘要: 农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我国人们生活的基础模块。而农业科技则是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据。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了解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面就“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工作”进行一下探讨。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 我国发展希望都寄托在未来的创新人才身上,而创新人才的科学培育离不开青少年的教育模块。即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可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能够确保青少年实现健康成长。农业科技推广是科研发展创新的拓展延伸,也是培育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借助农业科技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发展农村青少年科技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主力军作用。 1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在推进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农业科技是我国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源头之一。其包含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农情信息,为我国青少年带来充足的科普条件,把农业知识有机贯穿于各类学校教育中,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青少年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农业科技的内涵知识、对农业生产进行观察体验,有利于其身心实现健康发展、增强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有效培育其科学创造精神、提升其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兴趣与探求欲望,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我国青少年产生的积极影响。 2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进展 开展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是落实农业部和共青团中央“十二五”《共同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框架协议》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重要举措,从2011年开始,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开始认定,在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中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我国青少年在实际进行科普工作过程中可以借助很多机构,如:科技展示园、农业嘉年华平台活动、农场大观园、农业科普基地等,其中休闲农业科普基地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农业科普基地不但能够向我国青少年普及农业的技术知识、动植物生长环境、生态养殖感官认识等,还能够让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环节,增添了解、学习的趣味性与探索欲望。下面我们用深圳光明区的农场大观园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内容,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案例】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形态,既可以发挥特色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又满足休闲需求,增进青少年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的体验,达到农业科普的目的和作用。光明区的农场大观园根据功能分区可开展的科普资源活动如:经济动物养殖区,其建有生产区、亲牛园、自动挤奶大厅、通过展览、示范讲解、品尝等形式,开展奶牛生产、饲养、挤奶等科普内容,使青少年实地了解奶牛生产概念和技术、奶牛饲养营养搭配知识、奶制品生产链及自动化生产的优势等;瓜果蔬菜及花卉区,通过展示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技术、基质培养等让青少年了解植物品种的多样性、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及现代生物育种知识等;还有其他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普展示,都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学习更多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 3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议 3.1凸显农业科技研究的特色进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动 农业科普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即其活动的具体内容,其内容的优劣能够决定该活动是否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参与兴趣。为了不让农业科技科普活动变成形式化活动,我们要对活动的展示内容进行完善改进,根据农业科技的各种发展特点,进行各种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1)我们可以举办观察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对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试验过程或者成果进行观察,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与研究兴趣,加强其观察能力。(2)我们可以举办体验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到农业的具体管理生产工作中,结合农时农事的不同管理阶段,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田间管理并了解现代农业设备的简单操作,激发其动手操作兴趣。(3)我们还可以举办探索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某一内容进行探索,如:做实验、查资料、做记录等,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思考能力。(4)我们还可以举办应用类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让青少年选择蔬菜、花卉、畜牧小动物、鱼类等的种植和领养。培养其参与农事活动的兴趣,提高对农、牧、渔等不同领域的了解和基本管理技术特点,提高应用的实践效果。总之,有趣的体验和科普活动,传递的不仅是每一份“农产品”都来之不易的理念,也是影响青少年爱惜粮食,珍爱生命的教育主题,更让他们发现、经历农业科技背后的精彩,实现科学素质潜移默化的整体提升。 3.2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将科普活动的合作机制进行完善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可以凭借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强与我国各大高校的合作力度,建设相应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组成具备专业农业知识、能进行科学传播的队伍,让其发挥三种功能。(1)第一项需要发挥的功能,根据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需求,规划出与其能够实现有效结合的科普活动形式。该农业科普活动需要具有专业代表性,同时还要契合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需求。(2)第二项需要发挥的功能即其联动效能,该机构可同时担任组织宣传活动的任务。(3)第三功能,即可以充分发挥该机构农业科技科普活动的优势,能够有效推广、宣传农业科技成果、传播相关农业专业技术信息等。 3.3借助大众传媒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与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宣传推广 农业科技推广传播力度能够对其科普教育工作最终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想要对我国青少年起到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与传统传播媒介,这样才能够将农业科技理念与成果向大众进行展示传播。其中我们可以利用的传播途径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媒介,即:期刊、电视、网络、微信、报纸杂志等等。如此我们才能够增强农业科技科普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 4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有关内容,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目前农业科技推广在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该科普教育工作的详细进展。同时并针对其有关特征提出了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与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工作的建议,如:发挥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将科普活动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凸显农业科技研究的特色,进行多元化青少年科普活动;借助大众传媒加大宣传推广有关农业科技科普活动等等。 作者:刘彦侠 单位:廊坊市农业科技站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 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培养模式 摘要: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意义,承载着培养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人才的重任。以创业教育为契机,加强大学生人才培养,可以提升学生品格、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笔者通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性的分析,提出“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创业教育组织实施提出对策和建议。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来袭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作为人才储备库和资源库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方向也悄然发生着转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场合中多次提到创业及其重要意义:“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可见创业不仅能够缓解新形势下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创造工作岗位、转化创新成果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指导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农业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源数量和质量逐步下降、教学经费投入偏少、专业思想不牢固、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一直存在。 1创业教育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提高生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2]。在一份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中,运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3.56(单样本检验值t=3),处于中间值偏上水平[3],说明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值得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1.1创业教育理念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平台 参加创业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锻炼提高的过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了解创业的基本内涵、基本政策、企业运作、市场竞争、企业文化、资本经营、团队意识等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等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比如现在采取的比较多的形式———企业家进校园讲创业活动,学生通过与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地交流,能够直面企业家的风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遇到的困难,也必然要去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通过阅读思考、积累、剖析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1.2创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倡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企业,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某农业高校的一份针对学习自主性的问卷调查中,总体状况均值水平为2.78(t=3),其中学习态度仅为2.38[4]。说明目前大学生在自我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过实践方式加强。在创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剖析,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找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对策与办法,大学生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不断积累,不断发现与解决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此良性循环,积累实践经验,为成功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3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发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业教育的推行及其理念有利于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没有按部就班的理论,更没有可套用的模式,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实践,极大地启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对象,从创业计划、创业要素、创业类型、创业过程、创业融资、创业管理、创业风险、创业者个人素质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审慎斟酌与思考,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求同存异、启发思维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人品质形成的过程。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每个有创新意识的个体提供平台,为其铺平道路,也要充分激活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显现的个人能力和创新思维。 1.4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本身与社会实践、基层一线结合紧密,需要随时关注动态发展、变化趋势、信息更迭等。通过创业教育将脑海中的创新点转化成实践成果,每个环节中都考验着创业者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将抽象的创新点和思维逐步转化,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进而提高了实践能力。 1.5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是所有创业教育必须倡导的理念之一,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会带来1+1>2的效果。在一个团队里,所有的个体各自发挥所长,承担着不同的分工与任务,各司其职、各展所长、通力协作。团队协作能够较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荣辱与共观念、互相帮扶精神和顽强拼搏意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较好地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协调等组织能力。 2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5]。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四个基准点,三种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理论体系教学、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创业实践训练、后期追踪反馈为四个基准点,实施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三种路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独特优势。 2.1四个基准点 1)以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中的讲授是获取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形式,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播,特别应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价指标等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设计,充分发挥系统理论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基础课的安排,注重实践环节的落实,注重对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同时,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和研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体验中对理论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尝试,拓宽知识面,培养敢于批判的自由学术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2)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三类主要形式,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以增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导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创新研究项目、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作、撰写创业报告、开展创新型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载体,充分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与刻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3)以创业实践训练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通过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可以较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实践一线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二次创造的过程,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学校或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型项目的基础实践设计和基础性实践实训,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训练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加大实践训练的比重,让大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走进基地和一线,走进企业内部和核心,通过最为直接的感官进行学习的再提升,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4)以创业教育后期追踪反馈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作为创业教育培养机构的高校在完成大学教育之外,其并未完成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应该继续进行后期追踪、加强反馈、统计分析。通过后期追踪形成人才培养报告,以此来指导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其不断地得到完善与提高。比如:2015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温思美对国内17所高校近6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教育的调查,其中“三低”(创业率低、创业层次低和创业成功率低)是摆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大挑战,其中“大学教育对创业帮助”观测点在10分制的评分中还不到3.0分,为所有观测点的最低分。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局限于大学教育阶段,更要注重终生学习和后期持续培养工作,这种倒叙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2三种路径 1)学科优势与专业背景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刘某某为例,该生为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后攻读动物科学领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该生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也曾获得省级、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该生硕士毕业时,放弃了高薪的饲料厂职位、体面的大学教师和令人羡慕的公务员等工作机会,到珠海斗门农村,养殖南美白对虾。创业路上充满艰辛,靠着坚定信念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摸爬滚打,勤奋执着,矢志不渝,愈挫愈奋。通过两年创业努力,已经在当地水产养殖领域初具规模,创造千万财富,水产养殖事业也正以蓬勃的态势高速发展,成为了该校毕业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范。2)高校创业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该校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扶持,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红满堂”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刀阔斧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每年经费投入过300万。截止2015年,共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室103个,有55个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有45个企业正式注册落地。学校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政策扶持和场地,孵化大学生创业实体,推进校园创业环境建设,提高创业者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与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孵化园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3)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广州某高等农业院校为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该高校自2011年起,与广东某大型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某某创新班,针对该企业的农科专业特点,实行订单式创新型人才培养。该模式主要采用“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型办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进入该班的学生,由公司从大二开始资助学费及住宿费,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锻炼,学生毕业后,公司优先录用,为毕业生在集团发展提供空间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管理上,采取精细化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人担任班主任,每1~3名学生配备1名导师。在教学上,除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理论教育外,还涵盖管理、营销、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课程,力图打造该农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三种路径均取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刘某某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是学校主导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校企合作订单式联合培养,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又博又专的优秀创新型人才,这三种路径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迸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6]。 3组织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3.1保障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 机制建设是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开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院校可依托农科专业的资源优势,开展适合学校特点的创业教育式人才培养,以其为突破口,将创业教育及其理念融入其中。加强教学条件和资源平台的整合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室、孵化基地、图书馆、高校联盟等资源,开展创业项目宣讲、论坛、沙龙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受大学生欢迎的微博、微信、BBS、APP、O2O等新媒体平台和线上线下形式,积极参与创新型人才教育;充分发挥农业院校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校友等资源的作用;逐步提升对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认知程度,在制度、管理、队伍、硬件、环境、经费等多方面加以倾斜。 3.2激励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个体工作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等,能够对系统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进行调节,起到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7]。在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创业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考虑恰当地运用机会均等、阶梯晋升和破格提拔等措施,对人才进行规划和培养,公平竞争、惟才是举,特别是对非常之才、特殊之才等稀有杰出人才应该不拘一格,以激励促成长,以激励促成才。 3.3约束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约束机制是为了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体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8]。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应该如此。根据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学科特点、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多方面实情设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合理的约束机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让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中来,也能够让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得到更好地培养,真正使教与学融合统一,共同发展。 3.4转化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 成果转化机制是进一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成果展示能够起到模范引领作用,发挥扩散效应,持续保持创新型人才新鲜血液的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教研室、教研团队等资源平台,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如论文、专利、创新项目、实践教学成果、基地建设特点、学科竞赛优势、学术讲座成果、素质教育成果等进行互动展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对技术型专业技能的培养,尝试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联合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结合创业教育理念,遵循创新培养规律,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全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作者:李伟 林佩云 陈雄锋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农业教育论文: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摘要: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很多优秀的农业文化,这些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智慧。茶叶作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茶叶农业职业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入手,谈论分析茶叶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茶叶农业教育在互联网+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总结文章。 关键词: 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网络教学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茶叶作为其中一种,若能利用好互联网+,在当下茶叶农业的职业发展教育中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我们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拓展的眼光去认识茶叶农业教学模式的问题。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推进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大趋势。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互联网+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适应互联网+新趋势。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能够为祖国培育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村茶园建设。因此,只有利用好互联网+,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茶叶农业职业教育。 1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符合当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有助于实现传统茶叶到社会教学的转型。社会越是发展,我国对于茶叶精神、农业信仰、学习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利用好互联网+显得尤为重要。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业职业教育的学术文章已经越来越多,社会正逐步重视茶叶农业教育。从85年的几篇论文逐年增长到上百,直接反映出我国对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当然,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之间都需要相互连接和沟通。要想创新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模式,我们只有把握住互联网+的精髓,才可以更好地在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中将其传承和发扬。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探究我国茶叶农业职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把握住互联网+的核心,有效带动茶叶农业职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水平提升。总之,茶叶农业技术以一种创新形式在延续着传统的精神,换句话说,茶叶农业技术是不会消亡的,它代表的是我国的传统精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会变得更好。 2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 2.1茶叶农业职业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我们对于相关茶叶农业的人们做了一个调查(如表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真正懂得茶叶农业技术的人才并不多,大多都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教育,相较城市,利用互联网+模式学习的茶叶技术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如今,诸多职业学校的领导对于茶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视度不够,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并缺乏茶叶播种实地操作。 2.2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缺失 缺乏专业茶叶技术知识是影响农业职业教学的一大因素。作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要想具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对于茶叶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当下,诸多农业职业学校没有重视人才的管理,将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种资本来投入。只是一味地让职业教师给学生讲道理,重复一样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茶叶的专业知识已经革新,如今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若农业职业学校依旧遵循传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欠缺互联网+茶叶技术的最新知识。这将会增加农业职业学校的流失,影响互联网+下教育模式的全新定位。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要想掌握茶叶农业技术,就必须要寻求复合型人才,指导职业学校。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我国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不能再止步不前,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3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措施 3.1加大支持力度,更新互联网+观念 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农业职业教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原有的茶叶农业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创新。首先要提升茶叶技术上的课程设置,而不能纸上谈兵。茶叶农业职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是我国农业教育价值的体现。茶叶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同时应当强调实践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否则很有可能遇到实际的问题时也会束手无策。在这当中,政府和学校应当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从增强茶叶农业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入手,制定相关条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茶叶农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资金的投入,充分保证互联网+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才能让茶叶农业职业教育不断往前发展。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让教学更加有趣和高效。譬如利用互联网+课程的形式,扩散覆盖面。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形式,搭配多媒体设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重新设置教学时间,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走出校园,去茶叶农业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提升上去。 3.2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茶叶农业教学和以往不一样了,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没有好的师资就没有一切,所以学校要切实提升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对教师来说,要让茶叶农业职业教学的课程更加规范化,茶叶农业职业教学的教师,应至少有茶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经验,严格招聘流程。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专业地指导学生,传授专业的茶叶农业技术。在培训教师时,要着力体验式教学,将互联网+技术贯彻在茶叶农业职业教学中,真正的发挥互联网的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有利于茶叶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互联网+引入农业职业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促进茶叶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为职业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挖掘传统茶叶技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曾志娟 单位: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农业教育论文:农业继续教育培训有效教学 摘要: 农业继续教育是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业发展中起着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培训基地进入了一个误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轻视或忽视了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必须在培训教学上狠下功夫,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作者通过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和实际参与,认为用“有效教学理念”来指导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农业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有效教学;培训效果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是对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参与,甚至英国、美国、法国等众多国家开始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强有力地推动这一工程,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行业继续教育工程的范围、对象、要求和方式。上世纪6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邀请各国专家成立了“继续教育工程国际专家工作组”,对各国继续教育工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讨和论证,并介绍和推广了先进经验。此后,我国也相继开始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程。农业系统自1979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在抓好农业领导干部培训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此可见,农业继续教育在农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工作实践中,很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作为继续教育实施主体的培训机构进入了一个误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教学形式单一,双师型教师匮乏,部分课堂气氛死板,轻视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培训基地如何在操作层面保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参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必须在培训教学上狠下功夫,不断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里,通过我本人对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和实际参与,认为用“有效教学理念”来指导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1基本概念 1.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其具备三种特征: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1.2有效教学培训与传统继续教育培训 传统的农业继续教育培训一般采用直接的教授式方式,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有着课堂上的绝对权威性,属于知识传递型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培训一般采用构建问题情境、学员自我探索、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学员学习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堂相对传统而发言较轻松活泼,属于知识建构型的培训方式。 2有效教学理念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前期筹备 2.1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 农业继续教育教学设计应根据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确定教学培训目标,细化到各个知识点,培训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适度性和实用性。包括创设情境模式、学员自主探索、协同学习、评价效果等。例如:《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课程讲授中,分组创设栽培中各个环节的情境,利用道具让学员自己参与模拟栽培全过程;《果树的修剪技巧》课程讲授中,在理论知识讲授结束之后,开设田间实践,让学员通过理论教学内容自己做枝条修剪,相互检查和评价,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最后做课堂效果评价,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2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原则 在农业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中,有以下3个原则需要遵循:一是注重人际关系与教学环境的融洽性。大家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若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造欲望和创新才能。同时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情、学生信任,可以导致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相反,不和谐的、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易酿成消极的、沉闷的课堂气氛。二是教学的要素要适应学员需求。教学要素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即: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影响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与指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主要是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教学目的反应的是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条件。我们做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员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选择适合学员需求的老师,设置符合实际的教学课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员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收到好的培训效果。三是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学员是继续教育培训教学中的学习主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继续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继续教育基地等培训机构在设计各项教学活动时,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学员参与平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有效教学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学员分析 2.3.1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情分析 包括学习的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两个部分的分析。起点状态分析包括3个方面。①知识上:学员的认知基础。如:预防兽医课程的难易程度要针对上课对象是否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②技能上:学员已有的学习能力程度,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③素质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专业技术人员均为成人,一般地学习态度较为端正,教学工作重点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潜在状态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和可能性。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适宜于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完成学习。如:学员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应,教师应该怎样应对。 2.3.2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分析 一般地技术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学习中带有指向明确的动机,同时其对过往的经验有很强的信心和依赖,有着很强的速成学习心理。 2.3.3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特性分析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一般是在全年的工作过程中完成的,主要表现为插曲式、问题式、即用性、结果式等学习形式。 2.4教学素材使用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压缩、实践内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介,一般地倾向于充分调动学员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其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如在《蔬菜嫁接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中添加操作技术视频,在实践课程中设置嫁接手操课程,增强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2.5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模式主要分正规教学模式、非正规教学模式和高适应性教学模式3种。正规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堂讲授模式、开放课堂模式和模拟教学模式;非正规教学模式包括实训式模式、研修式的培训模式;高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专题讲座模式,讨论交流模式,互助学习模式,活动学习模式,竞争比赛模式,才艺展示模式等。一般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应多采用高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从近年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采取“专题讲座+讨论交流+活动学习/互助学习”或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显著。 3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继续教育培训的后期实施 3.1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作为培训方要构建一种和谐、轻松、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讲解式、对话式、讨论式、发现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员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3.2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中一般分为学员评价和教师评价。 4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农业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不同于一般性学校的师资队伍,在构成上较为复杂,有双师型的专职教师,又有农业行业的技术专家;有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也有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他们的学习经历和实践经验各不相同,师范类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为了能更好地让教师队伍掌握好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更好的开展各项培训工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应该启动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为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有力地智力支撑。第一,提高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方式有计划地选送系统内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第二,邀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服务工作。通过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活动,增强专业教师队伍力量。第三,发挥乡镇涉农干部、农机农业大户、农民科技能手等基层人员的实践技术优势,通过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才能达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教学,作为培训机构,需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开展学情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选择高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学员自动学习,进行适时的教学效果评价,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李闻珠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农广校
高级会计论文:新时期高级会计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会计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特别是高级会计师人员不断面对来自市场、公众,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技能、新法规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新时期条件下加强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提高高级会计师人员的执业水平,培养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素质能力的各类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级会计师 继续教育 思考 1 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的意义 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是知识与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它既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构建会计诚信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又是会计人员了解新的财经法规,学习会计准则,不断更新财会知识,提高专业水准的一项重要举措。 1.1 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的需要。 一方面社会对高级会计师人员的数量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对高级会计师人员的素质和多种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社会要求高级会计师由记账型向管理型和网络化转化,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结合的模式转化。所以开展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是适应上述种种形势的需求,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次的需要。 1.2 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是各项新准则、新制度和新规定贯彻执行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陆续了具体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的贯彻执行要建立在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基础上,而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职高级会计师人员理解这些规定时遇到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对这些规定推行的阻碍非常大, 因此,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的深入,是帮助会计人员理解并适应新规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的需要。 1.3 高级会计师人员自我完善拨高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会计制度也不断更新完善,这就要求高级会计师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合理和灵活地对新的经济业务进行职业判断,为单位正确决策提供服务。 此外,也是高级会计师人员权利和义务的需要。 2 我国高级会计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高级会计师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并且初具规模,这为我国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教育模式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依然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 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高级会计师人员需要更新和学习的知识将成倍增加,会计作为专业技术工作,其从业人员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继续教育。但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集中表现为:一是接受继续教育的主体——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对继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对继续教育重要性和应承担的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终身学习观念更未真正植入每个成年人心中,因而缺乏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继续教育的企业管理者——部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的管理者的观念滞后,他们较都重视员工职前的学历,对于高学历期望过高,而对于继续教育往往热情不足。 2.2 对继续教育的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是继续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继续教育的根本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颁布了许多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和法规来保障继续学习的权利,但实践中很多规定没有落到实处,如没有对企事业单位在继续教育中的权利、义务、时间、内容、经费、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确而有力的规定,对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管理也不够明确,财政主管部门对未完成年度继续教育人员的制约措施也不到位,缺乏强制执行力和约束力。 3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政策研究与对策建议 面对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市场化、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内容多样化的新情况,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有必要对继续教育的相应配套政策和实施措施进行研究,并在实践过程中使其不断完善和提高。为此,我们提出具体思考意见如下: 3.1 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 良好的社会氛围,是顺利开展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的社会基础,会计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首先,要争取会计行政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促使行政资源转化为支持会计教育培训的动力;其次,要争取高级会计师人员所在单位的支持配合,促使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重视,支持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最后,要争取相关部门在师资等方面的支持配合,如大专院校、财税部门、会计学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等配合,实现资源共享。 3.2 要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学习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传播知识技能也不能局限于一次性培训过程,而应是可持续性的知识服务支持系统,应为学员提供终身学习服务。并且鼓励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实现创新型的学习。 3.3 要转变管理思路,完善制度建设 建章立制、依法管理,是做好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制度保障。新形势下,我们认为要从完善办学模式、完善师资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完善档案制度入手,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运行。具体建议是: 首先要全方位、多渠道选择优秀师资,择优聘请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师资资源信息库,构建开放的师资网络。其次要严格教学日常管理,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完善教学管理。最后要建立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制度,探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 3.4 要加强政府引导,改进监督保障机制 继续教育工作应当实行政府主导与单位组织相结合,个人履行义务与自觉学习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归结为:政府调控、行业指导、社会参与、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管理运行机制。具体设想是:①依法实施继续教育,政府要在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法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②改革管理方式,政府在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履行宏观职能,积极改进原有的管理方法,实现规范管理。③建议成立高级会计师继续教育委员会,加强继续教育管理力度。在财政部门中设立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委员会将有利于加强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力度,该委员会的智囊团和决策机构,由教育界、会计界、会计学会和财政部门的高层人员组成,总体上以教学、科研单位的会计专家为主,同时吸收大中型企业高级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参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可以设在财政会计管理部门下。成立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可以减轻财政部门的管理任务重、人手少的压力,另外,由专家运作继续教育委员会既可突出教育的专业水平,又可集思广益,使工作效率得以不断提高。继续教育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责应是:负责制定继续教育制度、培训单位资格审查、培训教材编写、培训过程监督检查及培训效果的分析评价等方面。④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高级会计师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法定职责,确保继续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高级会计师员继续教育是高级会计师人员学习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关系到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和高级会计师作用发挥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必将引起高级会计师人员继续教育的创新。 高级会计论文:高级会计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会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级会计学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出现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到目前为止,有关高级会计的定义、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高级会计学的理论问题仍是空白。我们认为,既然高级会计学已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列入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体系中,就有必要首先回答这类问题。本文拟就此谈谈我们的意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高级会计的定义 高级会计学是以高级会计为研究对象的,要对高级会计学有一个清晰、总括的认识,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高级会计概念。那么什么是高级会计呢?它究竟高在哪里?与一般意义的财务会计有何区别?另外,高级会计指的只是高级财务会计,还是融管理会计为一体的广义高级会计?这些问题在研究高级会计学时已无法回避。下面我们先将我国学术界对高级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列示与比较,然后再在探讨界定高级会计的重要意义之后,提出我们对高级会计的界定。 (一)我国理论界对高级会计的界定 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高级会计即为高级财务会计,也有的学者认为高级会计一词难以捉摸、不好解释,因而将其界定为"特种会计"或"特种业务会计"。我国现已出版的高级会计学教材中对高级会计进行的解释都比较含糊,如: 1.“本书(指《高级财务会计》承 接《中级财务会计》一书的内容,对一些专门的会计领域,也是比较深奥的会计课题展开论述”(见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前言)。该书简述的内容为公司会计(含股东权益会计、所得税会计、清算与重组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折算、物价变动会计和租赁会计。 2.“中级财务会计限于论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即通用的课题;高级财务会计则是针对上述各种专题(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出现的股票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清算、集团公司、跨国经营等经济活动---本文作者加),对有关问题加以阐述”(见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高级财务会计》前言)。该书阐述的内容为不同组织形式有特色的所有者权益会计、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特殊的财务报告、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和一些特殊的财务会计专题 (包括寄售与分期收款销售、 租赁、房地产、退休金、所得税、期货交易、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换算以及公司的重整、改组与破产清算)。 3.“企业特种会计是指企业一般会计业务以外的特殊业务会计.本书所论述的企业特种会计问题可分为三类:(1)特殊的财务报告问题。如控股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分店经营时的汇编财务报表,有海外分支店和子公司时的外币报表折算,以及通货膨胀情形下对财务报表数据上的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消除和和调整。(2)企业会计中比较特殊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如分店经营,合伙会计,外币交易会计,分期收款,专营权及寄代销业务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等。(3)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等特殊情况下的会计问题。如企业破产、解散和清算,以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资产评估等”(见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企业特种会计》前言)。该书还认为,由于国外的高级会计还包括非企业会计的内容,因此将该书定名为高级会计学是不大恰当的。 4.“这种研究、应用和修正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以及创建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亦指高级会计学--本文作者加),用核算和监督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特殊经济业务’,向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提供更为真实有用和相关经济信息的会计学科,我们称其为高级财务会计”(见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学》导论)。 此外,我们还参阅过由谢诗芬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学》(湖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和向泽生主编的《高级会计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但他们均未明确地界定过高级会计,而只是说高级财务会计学是"系统讲授财务会计中的高尖理论与方法 "(谢诗芬主编),"我们就财务会计中最核心的问题和经济改革出现的新业务、新问题编写了这本《高级会计学》"(向泽生主编)。 从上述不同论点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高级会计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这不仅表现在高级会计的范围上,即高级会计应否包括管理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内容,还表现在对 "特殊经济业务会计" 的认识方面,即高级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分野的标志是否就在于"一般"与"特殊",高级会计是否就是指特殊业务会计。 应当指出,高级会计一词源于英文的advanced accounting,在国外的会计教材体系中,有关这一概念的内容既有专门论著,也可散见于一般财务会计(即financial accounting)之中。但是,从我们见到的国外原文版教材中,很难找到对高级会计的定义性描述。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对高级会计的界定也很笼统,一般将其解释为特种会计,认为高级会计主要是将会计原理运用在非一般会计事项方面,是对会计原理所作若干更深入的讨论与运用(参见台湾辅仁大学会计系高松教授所著《高等会计学》自序)。也有的学者更进一步说明,由于高级会计阐述的是一般财务会计不能包括的业务,所以其内容有的较难,有的则不难,不能将其全部归为复杂的业务事项(参见台湾政治大学郑丁旺教授所著《高级会计学》)。 由上述可以看出,对高级会计作出清晰、准确的界定,是会计理论研究中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界定高级会计的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通过深入的分析,从最基础的角度给高级会计下一个切合实际的定义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 可以界定高级会计的外延,概括高级会计的本质特征、从概念这一基础环节奠定对高级会计进行研究的逻辑基础。 2. 可以在明确概念的前提下,将高级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尤其是与一般财务会计进行比较,以期在比较的基础上对高级会计、广义财务会计乃至整个会计学进行深入探讨。 3. 可以用明确的高级会计概念及建立在其上的相关理论,更好地指导业务实践,在解决我国会计改革面临的难题方面发挥作用。 (三)我们对高级会计的界定 根据我国当前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我们倾向于将高级会计定义为:高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种会计,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对现有财务会计未包括的业务、或者需要深入进行论述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它与传统财务会计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 深入理解这一概念,还需要进行下列补充说明: 1.高级会计属于财务会计系列,因为: (1)它也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2)它也是以合法的会计凭证为记录经济业务的依据;(3)它也是依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并编制对外报表;(4)从本质上看它也是以记录经济业务为手段而全面介入企业经营的一种管理活动。总之,它在会计方法上与一般财务会计完全一致,也符合财务会计的一般特征。 2.高级会计与一般(中级)财务会计的分野主要表现在业务范围方面,即高级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些是一般财务会计不包括,或者不经常发生的业务事项,主要是一些特殊经济业务和特殊经营方式企业的特殊会计事项。将这些业务单独归为一类,我们即可将企业单位经常、普遍存在的会计业务与不经常、不普遍存在的会计业务划分开来,将前者归为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而将后者归为高级会计的内容,并将二者描述为财务会计中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这样划分一般财务会计和高级会计能够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保持一致,也易于被广大会计界所接受。当然,在高级会计中还包括对一般财务会计内容需要深入论述的部分,但这些内容有一定深度,远非一般财务会计所能涉及。 3.高级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的区别还表现在对会计业务反映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方面 。高级会计反映的业务有些只发生于某一特定时期,且既可能发生于所有企业,也可能发生于部分企业,总之属于一般财务会计所不能完全包括的业务事项。将这样的业务归为高级会计的内容,可以给一般财务会计以完整的外延范围,使其有更为完整、清晰的体系,也使高级会计在核算范围、内容方面的特殊性得以明确体现。 高级会计学是专门研究上述高级会计业务的一门学科。它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是本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但从 现在的情况看,它的出现与发展,确实对一般财务会计学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其结果是以专门对一些特殊会计业务进行研究、表述的高级会计学弥补了一般财务会计学的不足,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学的完整体系。 二、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一)高级会计学理论基础的特征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提示,一般财务会计的理论首先应当是四项会计基本前提(或称会计假设、会计假定)和十二项一般原则;其次才是与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密切相关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基本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的其他内容和行业会计制度,是在会计假设划定的框架内,以会计原则作为指导思想而建立的指导会计业务实践的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可以将四项基本假设和十二项一般原则视为财务会计学的核心理论。会计理论界在以此为核心进行理论研究时,都将会计假设视为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即认为它是建立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同时,也都将会计原则视为会计理论的另一重要内容,即认为会计原则是在会计假设指导下控制会计实务、制定会计行为规范的信条。 众所周知的另一事实是:在本世纪中叶以后,美国会计界放弃了以会计假设为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研究方式,代之以财务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以财务会计目标、会计报表构成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资本保全为核心的会计理论框架结构。按这种思维方式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效,已为国际会计界所认可。 现在的问题是,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以会计假设为核心与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是何种关系,这已成了人们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我们的看法是:以会计假设为核心和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理论全系产生的背景和适用的范围是有区别的,两者的结构和包含的内容也不相同,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两者具有互相结合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以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以一定的前提条件为支撑,其范围必然要受前提条件所制约,很难容纳超越其前提条件的内容;这样,当会计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新的经济业务超越了前提条件的限定后,以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就很难支撑下去了。而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由于冲破了会计假设的限制,处于一种可以包括更加广阔范围的境地,因此,它也就能在变化了的会计环境中发挥作用。实际上,美国会计界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他们从研究会计假设起步,而在环境发生变化后随即建立了一套以会计目标为导向的会计理论体系。国际会计准则理论框架中只将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作为基础性假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的说明》中也只承认继续经营、一致性、权责发生制三个基本会计假定,同样是使财务会计适应环境变化而对会计理论进行的必要修订。这也就是诸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业务事项中很少有一般财务会计业务而多数属于特殊会计业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我们的看法是: 由于受假设限定范围的制约,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基本前提的会计理论体系只适用于一般财务会计,应当是中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有了更大范围的适应性,可以容纳高级会计,因而可以被视为整体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但是,从实践的结果看,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并没有将以四项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全盘否定,它们都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两套理论体系除存在外延大小的区别外,还有内涵丰富与否的差异,因此它们能够适应不同会计层次的要求而存在,并随着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而变换自身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会计原则方面,后有专门说明)。 我们认为,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承认并认真探讨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从会计理论的原始性,基础性环节上更为全面地认识会计理论,在完成会计工作的初步转轨、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指导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发挥作用;但是,当客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各种超越会计基本前提的经济业务大量涌现以后,势必要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增添一些新的会计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因此,我国会计界对高级会计业务的深入探讨,正是这种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必然是会计理论研究更加深入,财务会计学体系更加完整、健全。有鉴于此,我们想从以四项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和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结合、互相转化的角度来探讨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介于两种理论体系之间的衔接部有着非常丰富的的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级会计学理论基础的特征,应成为进行高级会计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线索,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会计假设松动,是高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 此处的"松动"有两层含义,一是原有的客观条件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难以用原有的方式限制和解释;二是原有的条件为客观形势所限,被彻底否定。会计假设的松动只是会计理论发生变化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原有的会计前提条件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经济环境的表现。我们可将会计假设的松动与形成的高级会计的各项业务结合起来说明: 1. 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表现为实践中产生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由此形成分支机构会计、合并会计报表、分部报告、基金会计等特有的会计事项。 会计主体假设主要是设定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即限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但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出现的会计业务已向这项假设提出了挑战。比如,已构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集团出现后,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已具有双重性,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已处于了一种模糊状态;如果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本身也是一个大企业,下设若干个表现为独立会计主体的分支机构、若干个负责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事业部和若干子公司时,其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就更加难以掌握;还有,近期出现并快速发展的以基金为主体的单位和以各种基金为主体的会计核算(如西方的基金单位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也很难用传统的会计主体理论予以清楚的说明。在此情况下,只是一般地说会计主体与企业法人主体不是同一概念、说会计主体会随情况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层次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我们的看法是,在当前情况下,会计主体假设已随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内容,实践促使会计这一假设有了松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超越该前提条件的分支机构会计、合并会计报表、分部报告(也可解释为分片报告)、基金会计等新的会计业务。我们应将这样的会计业务归为高级会计的内容。 2. 持续经营假设的松动表现为实践中有些企业难以持续经营而需要重组或解体,由此形成了企业清算、破产与重组的诸会计业务。 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不会进行解体清算的前提条件,企业要在此基础上组织会计核算。但是,企业在未来的时期内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多种因素,也就是说,现代经济中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随时导致企业解散、重组或者破产。显而易见,企业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这种情况,都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综观国内外所有的高级会计学教材,都将企业解体、重组、破产作为必述的内容,其道理也在于此。我们的看法是,持续经营假设为一般财务会计业务设定了前提条件,而这一假设的松动,亦即非持续经营而形成的会计业务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高级会计学的内容。 3. 会计分期假设的松动表现为实践中突破了以年度为核心的会计期间,由此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跨期摊配事项和损益确认事项。 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等距的会计期间,为分期确定企业经营损益设定了前提条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会计分斯都是重要的,它是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也是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但是,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出现的新的经济业务也波及到了这一假设,从而形成了依赖这一假设不能解决的一些会计事项。比如,由于企业有特殊的跨期摊配事项,由此而形成了所得税费用的跨期摊配;由于只以会计年度为对外报告的期间而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报表作用者的需要,由此而有了中期会计报告和以企业清算期为特殊报告期的特有报告事项;另外,期货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与发展,已使现行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难以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这些业务都要求依据各类事项而确定出独特的损益确认期限,因此也就有了对期货、期汇等业务进行核算和报告的专门规定等。由此可知,超越常规,亦即等距期间前提条件的松动,也形成了一些一般财务会计难以容纳的会计业务,它们也是高级会计的内容。 4. 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表现为实践中由于存在不同货币而引发的外币业务、币值不稳而引发的物价变动由此形成了外币业务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 众所周知,货币计量假设已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受到巨大震撼。会计要以货币为共同计量单位的含义已由同一企业拥有不同货币而转化为"记账本位币假设";货币的币值不变含义也由持续的物价变动而否定,陆续出现了物价变动会计的几种模式。在此情况下,记账本位币制度下的一种货币被另一种货币所计量的事实,已很难再用货币计量假设说明;而物价变动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又强烈地冲击着建立在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之上的历史成本原则,使会计界在痛定思痛之时不得不寻求新的会计计量方式。很明显,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使外币业务会计和物价变动会计成了现实的会计业务并由高级会计处理。 此外,还有一些与上述事项交错并生的会计业务。如会计主体、货币计量假变化而形成的外币报表折算;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假设变化而形成的企业合并;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假设变化而形成的以套期保值为核心的期货、期汇会计,等等。 有必要说明:对一般财务会计业务的解释还应依赖于四项会计假设,我们是在承认会计假设存在的前提下探讨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的;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划分一般财务会计与高级会计的最基本标志在于其是否在四项假设的限定范围内,在此范围之内的会计业务属于一般财务会计的内容,超过设定范围的则应将其视为高级会计的内容。 我们还可以从国际会计准则的某些规定中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的说明》第六条指出"编制财务报表要以某些会计假定为基础。因为承认和使用这些假定是不言而喻的,一般不再对它们作特别说明。但若不遵守这些假定,则必须予以揭示,并说明其理由"。国际会计准则《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第23条中指出:"财务报表的编制,通常是根据企业是一个经营中的实体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营的假定,从而,是在假定企业既不打算也没有必要实行清算或大大裁减经营规模。如果有这样的打算和必要,财务报表就可能必须按照不同的基础编制,然而要是那样做,就应当说明所采用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是否使用会计假设,使用哪些会计假设,是有条件的;如果全面承认四项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范围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只能适用于一般财务会计;而由于高级会计脱离的四项假设全面限定的范围,因此也就需要单设学科,专门阐述了。 (三)会计原则的强化和延伸使新会计业务有了固定的处理地方式,从而促使高级会计学单独成科。 会计原则的强化,是指原有的、建立在会计假设基础之上的会计原则面临新的经济业务而更进一步发挥了它原有的作用,将其指导思想式的信条贯穿于新的经济业务之中;会计原则的延伸则是指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原有的,建立在会计假设基础之上的会计原则将其适用基础扩大范围,从而又在会计处理方面产生了新的效应。 在以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中,会计原则与会计假设是密不可分的.会计理论界曾为之作过探讨,诸如哪些原则与哪些假设相关,哪些假设的延伸形成了哪些原则,等等。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在原有会计假设发生变化后,与之相关的会计原则是否仍在发挥作用。我们的看法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假设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会计原则的作用不仅没有随之而削弱,而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它们的加强来自于弥补会计假设变动后出现的理论空缺的需要,同时也是促成高级会计业务真正成为财务会计处理惯例的理论依据。可以说,高级会计学的形成与会计原则的强化、延伸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 我们从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中可以看到,原有的会计准则(或指四项会计假设之外的会计信条)被归纳为财务报表质量特征的判别依据,即在会计假设发生变化的同时它们非但没有发生依附性的变化,反而在新的理论体系中得到了肯定与发展。这也应是对上述理论的证明。我们在此以国际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的内容为基础,将与高级会计学理论基础有关的会计原则的强化、延伸情况分别说明如下: 1. 相关性原则。当会计资料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时,会计资料就有了相关性,因此也就要求会计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对外报出。我们认为,下面的会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来说是相关的:企业合并和破产清算方面的资料;新出现的期货业务、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带来的利益和风险;企业融资租入资产(未取得其实际产权)的实际利益与风险的转移;企业形成集团化经营后,非法人实体的经济实体的结合状况及其经营成果;企业在用两种以上货币进行业务经营时发生的外币业务,等等。所有这些业务必须按照相关性原则的要求予以会计处理并适时报出。可以说,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相关性原则的作用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也正因为如此,高级会计的形成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 重要性原则。如果某种会计资料的省略或发生差错会影响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的决策,则该种会计资料就具有重要性。据此可知,企业集团的综合会计资料是重要的,期货、衍生金融工具等风险较大的业务信息也是重要的,租赁资产的特有利益、风险转移信息是重要的,披露企业年度报告以外的中期信息、分部信息也是重要的,等等。因此,对外报告出合并会计报表、中期报告、分部报告,报告有关期货、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对融资租赁事项采用特殊原则记录和报告,以及以特有的方式报告企业有关合并、解体清算的会计信息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所有这些,都在促使会计在新的经济环境中采取积极措施、运用新的方法来处理并反映上述有用信息,这就使高级会计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有了内在动力。 3. 如实反映原则。如实反映原则要求会计如实反映理当反映的经济事项,它也要求在财务资料遇到不足以如实反映所拟反映情况的风险时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对有的事项可以不予反映(如企业内部产生的商誉);对一些事项则应予以确认但应揭示其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着差错的风险。这条原则要求企业即使面对确认、计量方面的风险,也必须反映一些新出现的经济业务,这就使高级会计需反映的业务事项有了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从而促使高级会计在处理方法和披露方式上不断创新。 4. 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不仅要求同一时期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报表可以相互比较,也要求不同时期的会计报表能够相互比较。为此,它要求企业之间、企业内部采用相对稳定的会计政策,并在会计政策变化时揭示出变化的原因和对当期会计资料的影响。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会计核算的相关性、重要性如实反映原则还要求企业在会计计量方面进行历史成本与市场价格的比较。我们认为,这应当是可比性原则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延伸的突出表现。成本与市价比较不仅存在于对企业期末存货的计价方面,而且还是资产评估,企业合并、兼并等会计处理的基础。从高级会计的角度来看,物价变动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企业合并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外币业务汇总损益的确认与计量,期货、期汇交易的盈亏确认等,都和这一原则的延伸有关。从另一角度看,会计处理方法在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一致性,要求会计界逐步统一已有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正是在这种要求和制约之下,才逐步形成了一些新的会计处理惯例,构成了高级会计学的基本内容和现有体系。我们还认为,可比性原则的延伸为计算由于物价、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或潜在损益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这也是高级会计学建立、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5. 审慎原则。审慎原则的核心是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必须考虑到许多事件和情况下必然会有的不确定因素在对外输出信息时,不抬高资产和收益,也不压低负债和费用。应当说,新的经济环境又对这条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这条原则要与中立性和可靠性原则相结合,不仅要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还要按照谨慎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形成的利得和收益。这就要求会计面对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经济业务,或者是另外一些重要的经济业务,采用特殊的确认、计量方法,即各种损益虽然没有最终形成,但却要进行提前确认的业务事项。比如:外币业务的汇兑损益,期货交易损益,物价变动时期的特殊报表,等等。事实上,国际会计界通行的以市价(而不是成本与市价孰低)作为外币项目的计价标准,及时确认外币交易的汇兑损益就是这条原则延伸和修正的体现。从理论上分析,除一般财务会计的加速折旧、提取坏账准备和存货变现损失准备、按成本法核算长期投资时价值永久性下跌等关于损失和费用的确定方式之外,有很多预先确认损益的事项已体现于高级会计之中,它构成了高级会计学理论基础的又一组成部分。 6. 配比原则。这一原则虽未列于国际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的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之中,但它在会计处理中,尤其是进行成本核算、确定损益时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我国会计界将它作为会计核算中计量和确认的重要原则加以阐述。我们认为,这条原则在新的环境下又有所发展,比如,套期保值的期汇、期货事项与被套期保值事项的配比,所得税费用与应纳所得税额之间差额的跨期配比,以及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时数据的跨期配比,等等。可以说,上述难题的最终处理依据的是配比原则,各种新的处理方法的形成及其不断完善,则是配比原则的强化和发展。 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条原则要求如果会计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经济事项,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考虑它们的法律形式。也就是说,如果实质性的内容超过了外在形式的限制,那么会计应以实质性内容为依据进行记录和报告。从现行高级会计学的各个版本看,有很多内容与这条原则有关。比如,企业购受股权益后的各法人主体与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主体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会计报表内容的不一致;合并会计报表报出的销售收入额与法律上认可的集团各企业的销售收入汇总额不一致;融资租赁资产被承租方确认为资产核算有悖于资产所有权转移的要求;一般提及衍生金融工具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及其与其相近的期货合约价值,并不符合传统资产、负债的条件,却也要作为表内事项反映,等等。这些事项都是当前会计界最棘手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原则则是实质重于形式,由此而形成的系列会计业务同样构成了高级会计的主要内容。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上述诸会计原则的强化和延伸在高级会计各业务的形成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们理应被视为高级会计学基础理论的构成内容;还应指出,现阶段的会计原则(指国际会计准则理论框架中的会计原则)已与早期的会计原则(会计理论框架建立之前的会计原则)有了极大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客观经济环境变化在会计原则方面的反映,而正是这种变化弥补了四项会计假设松动产生的理论空缺,形成了一种的新的理论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述的高级会计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延伸,高级会计学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学问,它与一般财务会计学共同形成了财务会计学完整体系。 三、高级会计学的研究范围 根据前面所述高级会计的定义,我们认为高级会计学的研究的范围应是一些中级财务会计学一般不涉及或者需要深入论述的"特殊会计业务"。结合我国会计实务和会计教育的情况,我们倾向于将这些特殊会计业务按一定标准归为不同类别,分别作些说明,这样有助于人们对高级会计学研究范围的认识进一步具体化和对象化。 (一)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 一般财务会计学多是只论述以一个企业为主体的会计业务,具有会计主体单一化的特点。而高级会计学则注重论述由于会计主体假设松动而产生的多层次、多系列的会计主体及其业务。这样的业务主要表现为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会计,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分部报告、内部转移价格和外币报表折算会计,也可以包括国外非盈利组织会计中的基金会计。 这样归类首先说明的是,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有很多超越一般财务会计的特殊业务,需要高级会计予以处理与解释,例如总部、分部之间,母、子公司之间,各分部、各子公司之间的往来业务等;其次进一步提示的是,在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的会计业务中,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一般是在中级财务会计学中讲述的,而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主体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会计业务,应当属于高级会计学的内容。我们认为,将高级会计的业务范围作如此划分,既有利于高级会计业务的具体实施,也有利于对高级会计学的深入研究。 还有必要指出,国外的高级会计学教材大都将非盈利组织会计纳入高级会计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但从我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教育现状来看,我们认为作为与盈利组织会计平行的另一大类会计--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还是单独设置、作为中级会计学中的一门独立课程较好,因为这样处理易于为我国会计界所接受,有利于指导我国预算会计的业务实践。 (二)仅在某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 实践中有些业务,如期货、期汇、外币和租赁业务,仅在某些企业中发生,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按照中级、高级会计分开的原则,将此类超越一般财务会计内容的特殊业务归为高级会计学是顺理成章的。 我们认为,进行这样的划分,着眼点在于一般财务会计学主要是讲述所有企业普遍存在、且内容相对稳定的会计事项,这样可以使中级财务会计学的内容更加整齐、规范,易于深入论述,便于从具体业务中推导和归纳其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而对企业因经营上需要而从事的非一般会计业务,也就是较有特色的会计业务,就有必要另设课程,分开阐述了。 在国外的高级会计学教材中,有很多版本并未将这样的内容纳入高级会计学的体系之中,而是将其归为中级财务会计学(如租凭业务和一般外币业务),或者是归为国际会计学(如期汇会计)。 有的内容则在会计学教材中很少见到(如期货合约会计)。我们认为,我国的高级会计学教材首先要着眼于我国的现实需要。在我国,商品期货业务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已经有所涉及,外币业务在大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更是普遍存在,租赁业务在国内业务中发展也很快,所有这些都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实践中已经或正在不断产生一些新的业务,对此类业务的会计处理完全由传统的财务会计来承担实在是“力不胜任”,很难满足客观需要,而将其列入我国的高级会计学教材之中,我们认为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尽管在我国现阶段有些业务还没有开展,如期汇业务,对各种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会计处理也只处于探讨的阶段,但随着人民币经常性项目可兑换业务的开展和资本性项目可兑换业务的试行,对期汇会计进行深入的论述已显得非常有必要。因此,我们认为将这样的内容写在我国高级会计学教材之中也是非常适宜的。 (三)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 此处所说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是专指诸如企业解体、破产清算时,企业合并和改组时,或者是社会发生较大的物价变动时产生的会计业务。这类业务的特征是,虽然企业清算只是个别企业的事情,但应将这种业务在会计期间上特殊看待,即将清算的起止日期专门作为一个特殊的会计期间处理;而物价变动虽涉及的企业多、范围广,但在会计处理上还有"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资料"和"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之分,因此也应紧紧抓住其在时期方面的特征,将其划分为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总之,此类业务具有时间性的特点,处理此类业务"时期"概念特别重要。这也可以看成是会计环境在时间上的表现。 在国外的高级会计学教材中,一般都包括企业清算方面的内容,而通货膨胀会计则多见于国际会计学教材体系内。我们认为,国外高级会计学与国际会计学有很多相互穿插、重复阐述的内容,而我们在引进、吸收国外的有关内容时,应当作深入的分析研究,使之更好地适合我国的实际;根据我国会计教育的特点,对这样的内容进行再次归类,将通货膨胀会计的内容纳入高级会计学的体系之中比较妥当。 (四)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会计业务 这里讲的特种经营方式企业主要指股票上市公司,同时也包括合伙经营企业和合资经营企业,这类企业的特有会计业务主要指股票上市公司在组建和经营期间的信息披露和中期报告,也应包括合伙企业会计和合资企业会计在股东权益方面的特有内容。 在国外的高级会计学教材中,有关股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见诸于公司经营过程中的会计报表及其注释、与每股净收益相关的财务指标计算部分,也有一些内容由于与公司董事会报告中的财务问题有关,因而在财务报告中一并予以说明。但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指导业务实践,我国的高级会计学应当把阐述的重点同时侧重于公司组建时的信息披露和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并要紧密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突出我国股票上市公司的特色。 (五)一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 这里讲的特殊经营行业并不是我国一般提及的工业、商业等,而是指诸如租赁公司、期货公司及与之相类似的经纪人公司等在业务经营上有独特之处的行业。对于这些行业,我国的会计制度尚未深入涉及,其业务处理也较为复杂。但由于这样的会计业务与承租企业、期货投资企业等的会计业务相对应而存在,双方有着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因此我们也可将其纳入高级会计学的内容,分散在各对应事项的章节中加以阐述。 四、高级会计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按上述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围建立的高级会计学涉及领域较广,而且难度很大,因此,确定或者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此处不准备对研究方法做全面、系统的论述,只想就在研究高级会计、选用研究方法时应考虑的问题作些分析。 (一)以中级财务会计学为起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由于高级会计学是会计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或高层次的研讨班中开设的课程,因此,一定要处理好与中级财务会计学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二者都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紧密衔接。 按上述要求,高级会计学所述内容既要与中级财务会计学相区别,又要对其进行补充深化,使两者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这一点不仅要表现在各章节内容的安排设置上,也要体现于各章节的具体内容之中。比如,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并按不同于中级财务会计学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范围更为广泛的例题演示等。 (二)以各个有特色的会计业务为核心,进行专题研究 与中级财务会计学不同,高级会计学的体系是由一系列专题组成的。在对每一专题进行探讨时应遵循的原则是:问题一经提出,就要尽可能将其交待清楚,既不回避难点,又不故弄玄虚;如果所阐述的问题会涉及另外的会计业务,如期货投资企业与期货经纪公司、租赁业务的出租人与承租人,则尽量在说清一个方面问题的同时也把另一方面的相关内容介绍清楚;对一些内容相近但又有区别的会计业务,如期货业务与期汇业务、企业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等,则尽量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相同与相异两个方面说清理论、探讨实际业务处理中的特殊之处。 (三)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重视业务分析和实例演示 与中级财务会计学相比,高级会计学在理论阐述与应用业务举例之间的关系结合方面也有其特色。众所周知,中级财务会计的理论大都集中于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的解释,各会计要素的说明,以及对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由此也就形成了中级财务会计学理论部分相对集中(集中在教材的第一章和各章中的第一节),实务部分大都在以后各章、各节中说明,理论阐述与处理方法演示界限分明的结构体系。但是,高级会计学不仅有着不同于中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各个专题中还有其各自的基础理论和与专各题事项相关的会计理论、特有处理方式等。可以说,高级会计学中各专题的内容在与之相关的确认,计量等方面都有理论上的独特之处,也有与其实际业务联系紧密的、各具特色的业务处理程序、方法等,这样各个专题就形成了一个个与共同理论大相径庭的专门系列。为此,恰当处理高级会计学各专题中理论阐述与业务处理之间关系非常重要,而以业务分析为中心,侧重于实例演示应是正确的选择。 (四)进行多方位比较,坚持"洋为中用",着重分析我国的实际问题 这里讲的"多方位比较",主要是进行国外经济法规、国际会计准则、国外的其他习惯性做法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比较,目的是通过比较认清各个专题的规律性和已取得共识问题的处理程序、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我国现行做法与国际通行做法的异同及其原因。"洋为中用"强调将国外的做法加以介绍,并在基础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尽可能吸收国外方法的优点,经过"嫁接"为我所用。按此要求,我国的高级会计学不应是国外教材的编译本,而是经过加工、处理后,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基本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作品。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我们应当在进行高级会计学的研究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国内国外都有,差异不大的业务,主要按我国的法规、制度要求解释; (2) 国内国外都有,差异较大的业务,在阐述基本做法的同时进行国内国的比较说明; (3) 尽量按我国现行财会法规的要求设置、使用各个会计科目;按我国会计人员的习惯使用会计术语,使内容易读易懂; (4) 对一些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结合紧密、且我国急需引进的业务处理方式,要说透说细,并要深入、全面地阐述关于实施这方面会计业务的看法。 以上只是我们在研究高级会计学时遇到问题的一些想法,在此提出意在"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同行们共同关心,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恳请各位同行对文中的不妥之处批评指正。 高级会计论文: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之我见 【摘 要】 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是2008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以打造客观、公平、公正、严格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制度为前提,以构建科学、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评审制度为基础,形成以理论基础、业务能力、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创造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考评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正高级会计师; 资格; 评价制度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中把探讨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作为2008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前,辽宁、广东、河北等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申报评审办法,并已运作试行,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探讨建立全国统一的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以打造客观、公平、公正、严格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制度为前提 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客观上要求申报者具有运用财政、会计、财务、税务、经济法律法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就决定了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的评价,必须实行“凡进必考”,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申报评审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评审。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应参照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办法,由国家财政部负责命题并组织实施,考试时间可与全国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一致。 为确保正高级会计师考评的客观、公平、公正,报考正高级会计师的财会人员须提供相关的原始资料以证明自己具备评审条件,并由设区市的会计考办会同本级人事部门职改办审查无误后,报省会计考办。不提供相关原始资料,或者提供的相关原始资料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级考办不应为其办理报考手续。 二、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以构建科学、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评审制度为基础 (一)科学界定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参评范围 正高级会计师是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术造诣深,有较高知名度的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有指导本专业高级人员的工作能力,其资格评价范围应从不拘一格的选拔优秀会计专业人才出发,给广大财会人员一均等的竞争机会,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促使会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合理流动,真正实现会计正高级职称评价的客观、公正。《河北省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中规定的参评范围为:全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和财政系统会计管理工作的人员。具体规定为企业必须是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是副厅级或编制200人以上的较大事业单位,财政系统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在设区市以上会计管理机构工作。《辽宁省教授、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中规定的参评范围为:全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高级会计师。基于此,笔者赞同广东省的做法,即正高级会计师的参评范围为在全省从事会计工作的在职高级会计师,这种不以企业事业单位规模大小和机关性质为限制条件的选才理念,不仅广开了才路,同时也使会计系列与其他系列在正高级职称申报评审范围上趋于均等化、和谐化、人性化。 (二)建立考前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接受公众的监督 考生在考试报名前要由单位在显著位置就报考正高级会计师应具备的条件,该考生已经具备的条件,包括学历、取得高级会计师的任职年限、论文、成果等条件公示7天,无异议后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连同相关资料一并报送会计考办。评审通过后,省级人事部门要主动在当地报纸上予以公示,使正高级会计师的考评从考试报名到评审结束均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运作。 (三)为确保正高级会计师评审的公开、透明,建议在评审申报程序上再加一把锁 以往的正高级会计师评审,评委们看到的除任现职评审表、年度考核表、外语、计算机、会计实务合格证为原件外,其他的均为复印件,即使复印件是虚假的,只要设区市职改办盖上章,签上字,到了评委手里也就成真的了。为此省级职改部门应合理界定设区市人事局职改办的原件审查权,让评委们在评审过程中能够看到申报者的原件,特别是论文成果,这样做也为日后答辩奠定了基础。对于申报者提交的原件,人事部门要妥善保管,严防丢失。总之,在正高级会计师的评审过程中,严格条件和程序,宁缺勿乱,以确保评审质量,把财会人员最为关心的事办好。 三、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形成以理论基础、业务能力、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创造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考评体系 根据这一思路,凡报名参加正高级会计师考试以及考试合格申报评审的高级会计师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政治、职业道德条件 综合河北、广东、辽宁三省的规定,笔者认为正高级会计师的政治、职业道德条件应统一为: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并提供准确、有效资料及证明。 (二)学历、资历条件 参照三省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会计专业(含经济、统计、审计等相近专业)学历,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5年以上的学历、资历条件,以及不具备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在担任高级会计师工作期间业绩特别突出,符合破格条件人员,可以破格参加考评的规定。笔者以为:具有跨门类双大专学历的人员,应按大学本科毕业生对待,但必须有一个财经专业(含经济、统计、审计等相近专业)的大专学历,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7年以上。 对于不具备规定学历(大专及以下)和资历(任高级会计师满3年,不满5年或7年),但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同)、部级以上“三三三”人才中的一、二层次的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设(区)市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得省部级财会科研成果三等奖(等级内额定人员)以上的奖励人员,可破格申报正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和评审。 (三)外语、计算机条件 已经试行考评的三省都要求申报者参加全国职称外语,全国或省职称计算机统一考试,成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按相关政策掌握。 笔者意见:在涉外单位工作的会计人员应该要求外语考试,并且考试必须达到合格线,其他会计人员的外语考试仅作为参考条件,这样才能让财会人员走出与本职工作关联性不大的敲门式考试误区,腾出更多时间研究业务,并在本职业务上有所建树。关于职称计算机条件,鉴于目前计算机已经普及,且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助手,凡申报正高级会计师评审的人员,都应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并且达到国家或省定合格线,不应再按岁数设置免试条件。 (四)继续教育条件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会计人才的重要举措,正高级会计师更应该重视此项教育。目前河北、辽宁两省未对此作出规定,按照财政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参照广东省的做法,笔者认为,正高级会计师的申报者,在任现职期间,应立足本职工作,参加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以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者提交课题研究;或者报考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的全国统一考试财务会计科目合格,并经省级财政部门确认,折合继续教育学时;或者参加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合格,不论哪种形式,都必须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 (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 由于财会人员所在单位不同,岗位情况各异,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难以准确量化考核,建议将不便考核和难以考核的事项纳入考试范围进行书面测试。笔者结合不同会计岗位的实际,参照三省的相关规定,就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考核,拟订为: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精通会计政策,通宵国际惯例,参加过全国统一会计制度、准则、法规、办法的制定;或主持设计、起草、参与制定省级贯彻国家会计政策、法规、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 2.主持一个地区、行业,或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能够运用现代会计管理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主持和参与单位经营管理、经济预测和决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资金筹措、运用等,能够处理财务管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具备在本单位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制定起草过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得以实施并在业内认可。 4.为大型技改项目、基建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编制可行性报告,获得政府批准,投资回报率较高。 5.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会计工作动态,制定对策,解决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6.在本专业、本岗位业绩突出,并获得过设区市政府级以上荣誉称号两次和省部门级以上荣誉称号一次。 以上均需要提供准确、有效的资料及证明。 (六)业绩成果条件 笔者以为,财会业绩成果,尤其是获奖的科研成果应为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财政部门、社会科学联合会、财政学会、会计学会、预算研究会等正式机构颁发的奖项为准,否则,不予认可。 综合三省规定,正高级会计师申报者任现职期间,工作业绩突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会同经济、工程、科研部门进行工程经济项目课题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获得设区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级内额定人员)以上奖励。 2.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开创性地提出本专业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完成国家或者省下达的财会科研课题,获得省部级调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或省部级三等奖两项以上。 3.参与国家财政部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研究,取得国家财政部认可的重要成果并受到嘉奖。 4.主持或者参与研究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经营机制,推行现代会计管理方法,形成研究成果报告,获得省部级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一项或者二等奖二项。 以上均以奖励证书和有关证明材料为准。 (七)论文和著作条件 论文、著作是衡量和评价正高级会计师理论水平的重要依据。目前河北、广东和辽宁三省资格评审中,均不同程度地要求申报者任现职期间,公开出版财会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一部,或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篇不等,或本人撰写公开出版的省部级本专业学术、技术教材20万字以上或者两次主持编写省部级标准并已颁布执行。 为体现公平,笔者认为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所提交的论文必须是在国家级issn或cn刊号的财会刊物发表独立撰写的每篇不低于2 000字的专业论文5篇以上,其中全国核心刊物不少于2篇;或者在省级issn或cn刊号的财会刊物发表独立撰写的每篇不低于2 000字的专业论文8篇以上,其中全国核心刊物不少于3篇;或者撰写公开出版的不低于20万字的财会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一部前三名的作者;或者两次主持编写省部级标准并已颁布执行。在财会刊物专刊、增刊上发表的论文,在申报论文篇数时不予承认,让花钱买版面、请人、虚挂姓名等职称申报者的不法行为失去立足之地。 高级会计论文:高级会计理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高级会计理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高级会计是对传统财务会计内容的一个延伸和补充以及开拓的会计事务,把实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对会计领域的复杂业务和特殊业务进行理论上的详细阐述。它比传统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高的要求,充分提出实用性和重要性,把培养学会利用会计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加强对经济发展中对较为复杂的相关问题和会计业务分析和判断,制定可行的方案,为领导提出决策服务和增大经济效益服务。 一、高级会计的定义 高级会计师是在原有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特殊事项作出处理的方法和理论的总称。它的含义有以下几点: 1、高级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范畴之内 企业会计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种方式组成,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以编制对外报告,管理会计是从内部管理控制和预算两个方面为内部管理提供会计信息。高级会计仍然是以解决经济事项对外报告等问题。比如,物价的变动,是会计探究物价改变到达一种程度的条件下对外会计信息问题,跟财务会计报表把企业作为会计主体,进行研究怎样在以少数报表为基础,编制出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都是为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人们提供有关集团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信息,以满足财务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2、高级会计是对企业面临特殊事项的处理 传统的财务会计所处理的经济事项经常性发生的是一般事项,比如,对存款和投资、固定资产等的核算。高级会计所处理的是特殊事项,是企业经营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和特定的条件下出现的突发事件,像企业在面临着破产的情况下做出的重组时间和清算等等。 3、高级会计采用的方法和理论 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理论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和理论的修正,传统的财务会计涉及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这些理论问题,都必须严格的依照四项基本会计假设,当会计所在的经济条件和客观原因发生改变后,出现打破四项假设这种特殊事项时,高级会计就产生了。像这种特殊事件的出现要引起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发生变化。比如,原来的会计实体无法满足经营活动时,破产清算的新会计方法和理论就会随之出现。当随着物价的波动对货币计价假设中隐含的币值稳定假设进行冲击时,就必须有新的会计模式代替旧的会计模式。 二、高级会计产生的基础 在会计界会计假设被认为是自我证明的会计环境命题,这几个世纪被认定是正确的推论。在一些国家的会计理论中,假设经常被认为是原则得以生存的一种假定。人们研究的会计理论是要确定原则和假设之间的联系和会计方法和原则、假设他们之间的关系。企业会计的方法和关系经过几个世纪的较为稳定发展,它是在会计假设和其所在的经济环境大体一致,没有出现特殊事件,即是与假设不冲突的环境,这是人们不断研究的结果,客观环境的改变,多种超越假设的经济业务出现,肯定会增加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高级会计对特殊事件的处理方法和原则与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它是源于特殊事项对会计所作假设的一种背离。高级会计指在会计的客观经济条件环境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引起了假设松动后,人们对特殊事件进行方法和理论研究的结果。 三、高级会计的内容构成 1、高级会计形成的基本原则 以四项假设和经济环境的关系为理论基础来确定高级会计的内容范围。前面已经说过,经济环境的客观改变造成假设松动是高级会计产生基础。划分传统会计和高级会计的标志是它们的经济业务是否在假设限定的范围之内。属于四项假设范围内的是传统会计的研究范围,背离四项假设的是属于高级会计范围。这是因为背离后所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是传统的会计无法提供的。之所以把合并会计、外币会计、破产会计和物价变动会计等化为财务会计就是考虑到这一点。 上面从理论上论述了高级会计产生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判别标准是:在四个假设之内的是传统会计内容,超出的是高级会计内容。但是,传统会计阐述的是在四个假设的基础上的一般事项,但有的并没脱离四个假设,没有普遍性,处理的难度较大,如租赁业务、商品期货等。像这样的业务也归于高级会计。 2、高级会计应涵盖的内容 根据上面的原则,可以划分为这几个方面:商品期货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外币会计等。 四、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1、对主营业务盈利大小能力的分析 ebitda是息税前利润的英文简写,它是对一家企业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越大越好。即那个公司的ebitda指标越高,说明这个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能力就越强,也会提高盈利的质量。 因为ebitda指标除掉了折旧政策的影响、资本投入的不同、所得税政策和不同摊销的影响,可以直接拿来衡量公司的资产创造利益的能力,能使不相同的公司在统一的口径下进行准确的衡量:主要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2、对亏盈平衡点的分析 亏盈平衡点又称为保本点和零利润点,是指全部成本所生产产品的产量等于企业的全部销售收入。它是亏损和盈利的平衡点的一个界限,当销售收入大于这个平衡点时,企业就是盈利的,当小于这个平衡点时企业就是亏损的,等于这个平衡点时,企业是处在一个不亏不盈的状态,它是进行本量利的关键。 3、对生产决策的分析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当中,会出现有的产品因为价格偏低,成本较高,或者是因为一些政策的原因,造成这部分产品没有盈利,甚至还会出现小部分的亏损,是否因为它的亏损和盈利空间太小而停止生产这种产品的决策。根据传统的成本法,假如出现计算成本的亏损,就必须立即停产,但是有可能也会造成错误的决策。下面有两种方法来进行判断,一是依据决策分析生产理论:决定某产品是否应该生产的决策依据在于,这个产品能不能提供贡献毛利润。只要这个产品可以为企业创造和贡献毛利润,并且这个产品的毛利润大于零,就可以继续的生产这个产品,反之就要考虑停止这个产品的生产。二是根据产品单位销售的价格对该产品进行生产决策。 总结: 长时间的实践证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外,还要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会计工作管理。要对不同的事情采用不同的会计工作管理方法。高级会计理论的出现,不仅为企业解决一些复杂事情时提供了办法,还能为企业更大的效益带来了一种保障。 高级会计论文:企业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困境与出路 [摘要]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水平也在稳步提升,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大部分企业更是迈出了国门,走向了国际。因此,面对竞争不断激烈和强化的今天,我国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完善和建设,才能保证自身实力得到进一步强化。财务作为企业经营中的基础环节,现阶段我国企业中由于缺少更为专业的高级会计人才,因此更应该加强对企业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对其培养,进一步强化企业稳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不断满足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发展方向。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对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以期不断完善企业发展,使会计工作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高级会计人才;困境;出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济体制在现在社会的推动下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济和国际也在逐步接轨。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企业中相关高级会计人才也在经济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反映出现阶段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短缺现象十分严重。高级会计人才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但是现在我国高校逐渐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级会计人才的专业水平差距加大,虽然一部分会计人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高级会计人员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1]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对高级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改善其发展现状,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 1企业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重要性 1.1高级会计岗位在企业基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企业的发展,现在高级会计人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职能范围逐渐从传统财务管理过渡到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在企业的发展中,要求高级会计人才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一般情况下,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内部组织的协调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上。组织协调能力需要高级会计人才要在企业全局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和企业中生产、营销等部门进行更为效的管理和协调,从而帮助企业形成更为有效的合作模式。而财务管理能力则是要求高级会计人才要充分地了解各种筹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对各种筹资成本进行核算,以便找出对企业发展最有力的方式,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筹资。同时高级会计人才还应该掌握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种有效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决策进行选择。[2] 1.2企业对创新型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个企业想要不断得到发展,就要保持创新,没有相应的创新,企业就难以得到发展。对于企业或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没有创新,就意味着企业丧失了竞争能力,这对企业的收益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行业不坚持创新,那行业也将失去基本的发展方向。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由于和世界上先进的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仍旧处于落后的状态。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创新意识一直不强,特别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高级会计人员作为企业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如果工作的过程中不保持创新,将难以带动整体企业的发展。[3] 2企业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困境 2.1企业管理层对会计智能的定位存在不合理性 阻碍现代高级会计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在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的智能定位还存在较明显的偏差。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人员的智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展,而是长期停留在传统工作模式下,也就是负责企业财务收支工作,没有对其他工作进行重视。这就造成这项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相对比较低,对企业的经济决策工作难以发挥作用。长期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能力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更是不利于将其应用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 2.2企业会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会计管理体制主要是财政部门进行管理和实施的,财政部门不仅包含对从业资格认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工作的管理,同时还包含很多细节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财政部门却主要关注与对公共财政工作的管理,缺乏和企业中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并且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也十分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有针对性地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 3企业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策略 鉴于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国外先进工作方式的研究,笔者建议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3.1提升企业高级会计人才的工作标准 想要对高级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进行提升,首先要加强对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对高级会计人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发现,我国虽然一直对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但是由于在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数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质量,因此导致现在高级会计人才的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想要将高级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各高校在进行招收的过程中就应该提高标准,同时也要及时地对自身教育方式进行完善,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使会计工作水平和自身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审查工作,进一步提升各项专业资格的工作标准,优胜劣汰。通过这种方式,相信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将得到更稳定的发展和提升。[5] 3.2提高高级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和情操 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同时大部分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会引导会计人员进行弄虚作假,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情操受到严重的影响,工作中将很容易产生不良风气。那么为了更好地将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我国也应该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考核工作,从根本环节上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对职业道德奖惩机制的制定,企业中一旦出现违反工作纪律的人,要按照相应的惩罚标准严格处理,严重的还应该让其担负刑事责任。同样地,对于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规范的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鼓励方式,提高其工作热情。 4结论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同时也对高级会计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发展中高级会计人才的问题所在,希望通过笔者的深入研究,对相关单位和企业工作者的会计工作能其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希望今后国家能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高级会计人才的建设机制和监督体系,从而全面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作者:翟皓姝 单位:沈阳绿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高级会计论文:高级会计人才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一、透过调查分析所得出的高级会计人员培养措施 (一)以培养实践型人才 作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育目标我国现在已经有超过近百个会计学硕士点,加之其余硕士点设立的会计学方向,可以看出,现今许多院校都具备培养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能力。但这些院校应当设立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院校应以培养综合实践型会计人才为目标。而在会计学方面拥有重要地位及影响的综合性院校及重点财经类院校,应当以分类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既注重培养具有优秀潜力并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从事会计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也要注重培养综合实践型的硕士研究生,直接服务于社会企事业单位。会计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偏重培养综合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导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从硕士研究生的从业意愿来看,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将近九成的会计专业学生都希望成为实践型人才,并且多数选择在毕业后便开始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准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对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一般的高等教学研究机构都并不十分乐于接受硕士毕业生。因此根据调查的结果,不难发现,硕士生毕业后,只有少数人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多数的学生都会倾向实务方面,而且,会计学博士的毕业生,也未必一定会选择高校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部分博士生还会放弃学术研究工作,进入金融行业或政府部门工作。另外,社会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素质及能力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实践型的会计人才应当具备创造性、实用性、外向性及通用性等优势。通用性主要指学生在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够担任各种行业与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实用性主要指将所学知识在工作中加以运用的能力。创造性主要指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更加灵活、多方面应用的能力。外向型主要指在现今的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具备国际经济交流必备知识、对国际通行会计理念指标有详细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与语言沟通能力。受到生源与学制等多方因素的制约,本科的教育已经难以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应当由研究生队伍来进行补充与完善。 (二)设立体现专业特点并融合多学科的课程体制 研究生的课程体制是建立知识组织结构的关键点,而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体制及结构是研究生创新工作的前提,所以在进行课程体制的设立时,首先需要建立起走在学科前方的研究生核心课程,其次是对有利于自学的选修课程进行具体规划。另外,还要建设起有助于课程创新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立需要以满足专业知识需求为主,同时尽力与其他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通过对于调查结果中知识需求内容方面的分析,反映出了的社会经济背景对高级会计人才的新要求,就是需要综合性实践型的人才,不但对知识的深度有更高的要求,对知识的广度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是不论在高校教师组别或企业事务所组别都得到了共识的观点。在对知识需求内容的调查中,企业组的需求值与教师组的需求值是基本持平的,代表企业事务所组与教师组的观点基本一致。因此,应当加强对于实践技能课程及专业财务知识的课程设立,而且设立的课程需要彰显出专业的特色,并与多学科融合。因为硕士教育是以大学本科教育为基础的进阶教育,所以这部分学生在专业能力与自身素质上,本身就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也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在硕士的学习阶段,主要就是针对以上总结出的社会能力及素质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培养,科学的设立专门化的教育。由于会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定位是培养综合性实践型人才,所以硕士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向学生提供更加高级别,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直接可用的会计技能及知识,使得毕业生未来能够为会计专门领域提供更加精准、专业、有价值的服务。会计学专业可以分解的主要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几类:财务会计、现代会计理论、审计与咨询、会计电算化。课程体制主要分为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相关专业选修课。在这些课程中可以适度削减公共必修课的学分比重,让学生有更多空间对选修专业课程进行深造。将课程进一步细化后,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方面,可以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体系研究、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国际商法、逻辑学及多元统计分析等。专业必修课可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审计理论、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理论、现代公司理财、财务分析及成本管理会计等。专业选修课方面,需要依据专业方向来进行选修课程开设,可开设的课程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税务筹划及会计内部控制设计与评价等。针对公司理财的方向则可以设立公司管理、投资学、报表分析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三)增设对于差异性显著的能力及素质的培训 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在领导能力、判断管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及决策能力等方面对会计人才素质重要程度进行调查时,企业事务所组别与高校教师组别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教师组别的平均值均普遍低于企业事务所组。因此,需要针对差异性明显的环节设立相应的课程,以满足教育及企业各方面的综合需求。其一,是对于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培训。在对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进行讨论时,应当明确了解,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这些素质包含:自身的事业热情以及对热情的传递,引导他人、帮助他人的有愿望,表里如一、公正、自我约束的人格,给人鼓励与希望的能力,充满好奇心,乐于学习新的事物,值得信赖,敢于承担风险等等。为了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在研究生的阶段就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对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主持专题活动与小组讨论的机会,应当激励每个学生多说,在任何讨论活动中都不要只做倾听者,应当更多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清晰的阐述。其二,是书面表达及语言方面的着重培养。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并且善于与外界进行交流与沟通。另外,要确保能够在未来,用自己的思想去驾驭市场及企业,这也要求学生有高超的分析能力与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意识强、缺乏交流沟通能力及文字运用水平偏低等情况,要对学生的“心理学”“逻辑学”“写作”“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加强教学。这些综合能力的强化可以在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贯穿,而且平时要要求学生多写一些分主题的研究向文章,最后进行综合性考试、上交总结性论文。其三,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现今的研究生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压力,比如学业方面的压力、生活方面的压力、交际方面的压力以及就业方面的压力等等,研究生的整体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对于其未来的工作业绩以及在社会上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想要有效加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的几个层面入手:第一,是树立起学生的责任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于个人的生活与学习都产生更加高层次的追求,并且更加明确研究生教育对于人生的价值以及含义,进而树立起更加正面、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维持热情进取的个性。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转变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坚韧不拔、不怕苦难、敢于承担。拥有这些良好的品质,学生必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二,要让学生懂得从小的事情做起,现在的研究生普遍都具有好高骛远的特点,自恃过高,所以很容易造成在社会上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所以要给学生灌输从小事做起的概念,特别是会计这样需要良好思维习惯及细心度的工作,需要让学生明白,做好生活中最基本的小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培养细心度及观察力的最直接渠道。第三,是让学生养成自主解决困难、分析问题,以及自我约束、自我重视、自我鼓励及自我警醒的良好习惯。经常进行自我的检查、反省,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确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正,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便能够逐渐向严谨负责、积极进取、不怕困苦、热情自信的良好心态,这对于学生克服自己的盲目、懒散、草率等不良品质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社会的实践工作当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切身了解到行业及企业的工作概况、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实际能力高低,对于这些方面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便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找准自己在企业中以及社会上的定位。所以,学校应当将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单位签订实习的协议。定期选派学生队伍,到基地去进行实践,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加强对社会概况的认知,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的掌握社会实践工作中需要进行解决与研究的难题,这样既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认知及心理调节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观察事物及解决难题的能力。其四,是科研究新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方面,虽然企业事务所组的分值明显低于教师组,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对创新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任何行业与企业的发展与改革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始的,只有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够在工作遇到问题时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这样的人才解决问题的效率要比思维一成不变的人高出很多,硕士研究生现阶段的主要走向分为两类,实践工作的走向与进一步深造的走向。各类院校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依照人才自身的特点,为其安排更加适合自身的走向,才能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结语 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都对高级会计人才提出了更多、更全面的要求,所以会计专业院校及涵盖会计专业的院校,都要制定出更加全面、有针对性、适合会计专业发展的教学计划,不但需要注重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职业道德等社会生存必须的能力也需要进行着重培养,只有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社会技能的全面综合性人才,才能够进一步推动会计业的发展,让会计这一核心职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作者:刘天权单位:广东省出版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高级会计论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 【摘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复杂变化,高科技、新能源、新资产、新会计环境、新会计专业名词的出现、变化、发展,会计指标体系不断更新、分类、延伸,对经济运行、会计环境、会计指标体系、会计处理核算方法、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及自身道德修养都提出了更高、更广泛、更尖、更专业的要求。 【关键词】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指标体系;职业判断 一、会计人员要适应新环境 要使会计人员(会计师、高级会计师)面对复杂的会计环境做到客观、公正、准确的反应经济的运行,把握新的会计环境下、推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新财务指标体系,仅仅由会计师从最初的会计要素确认(比如: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再逐步到编制会计分录、登记入账,结账,对外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形成财务报告及分析,靠这些环节去把握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会计师也做到了准确无误,但是如果面对难以界定的会计现象,比如判断一项固定资产、金融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单单从账面价值大小是很难做出判断的。因为不同的固定资产、金融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与目前的市场价值,公允价值是分不开的。如果抛开市场价值、公允价值去核算,有时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但是在这种账务处理的关键时期,如果没人去把关,重点排查,找出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加以职业判断、并一一攻破,从而尽快解决问题,是不行的。因为会计账务处理本身的时间性很强。这个时候就需要有高级会计师承担并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在监督上述基础工作完成的同时,尽快做出账务处理,形成财务报告,及时公布于众。 二、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是2003年由人事部、财政部为了加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素质,改革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单一评审办法,探索科学、客观、公正公平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评审办法而制定的。考试时间是210分钟,实行开卷考试,题型也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考察面很广,每年的内容稍有增减。涉及资产减值的判断、收入的确认、企业控制、合并、财务报告编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企业单位会计、会计法律制度、资金筹集、财务战略目标等相关内容。考试案例里面也涉及了最基础的基本知识。比如,材料采购验收程序,出纳的职责,现金管理的规定,如果一个会计人员没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不能完成的。但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更多考察的是会计人员灵活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的程度,前沿会计的发展态势,目前经济运行、市场行情的把握程度,一名高级会计师所具有的独特职业判断能力。 三、高级会计师平时更注重职业判断 作为一名高级会计师,平时的工作离不开各项会计指标体系的核算和特殊情况下的职业判断。比如,“2007年6月1日,A与C签订设计合同,约定A为C设计设备,合同总价款5000万元,该项目于2008年4月1日完成,完成后由C验收,C自合同签订之日起5日内支付合同总价款的40%,余款在该项目完成并经C验收合格后的次日付清。2007年6月4日,A收到C支付的总价款的40%。至2007年12月31日,A整个项目完工进度为70%,实际发生设计费用2500万元,预计完成整个项目还发生费用700万元。A就上述事项在2007年确认劳务收入5000万元并结转劳务成本2500万元,A认为,合同总价款剩余部分基本确定能收到,认为收入已实现,应按合同总价款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首先A的账务处理不正确,如果按照一般收入确认条件可以,但这是劳务交易合同,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应当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正确的会计处理应为A在2007年确认劳务收入3500万元,并结转劳务成本2240万元。这道案例体现了高级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而非简单的账务处理。 随着客观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延伸和新兴起的太空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太空经济是指包括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市场)会计环境,财务报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迫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处理时应采用新的会计方法和新的会计思想。会计环境的内外变化同时也导致了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及披露的需求变化,而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不论是会计师还是审计师,如果他们所出具的财务报告、实际报告不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的需求,或者是旧指标体系,旧核算方法,就不能真正客观公正的反映经济运行的发展态势。因此,做到正确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就需要会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更新、更高、更专业的会计前沿知识,去丰富、完善、发展由于会计环境不断变化所导致的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使更多的投资者获得准确的会计信息。这就涉及到应准确把握和应用会计指标体系和新的会计专业名词。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并且将资产的账面价值调减至可回收金额,在剩余年限内按正确的方法摊销。但是对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和账务处理更需慎重和全面把握。例如,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就应该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这里的严重是超过20%,非暂时性是指连续6个月。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这都是根据一些经济现象和市场因素加以归纳,进而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如果某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化情况如下面三个阶段:100—96—65—80,第一阶段因为未构成严重,它的账务处理应是:(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第二阶段已构成严重,超过20%,应计提减值准备,账务处理应是:(借:资产减值损失35,贷:资本公积4,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31);第三个阶段又恢复了,应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账务处理应是:(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贷:资本公积15)这些新知识,处理账务的新技巧就必须及时学习,不断更新,在关键时刻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高级会计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时代,万事万物都出在不断更新,演变之中,不论你从事哪种职业,如果不注重知识更新,是寸步难行的,尤其会计行业。目前虽然我们与国际会计在逐步接轨,但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种种差异。我们要把握当前很好的机遇,充分利用网络、电脑知识,加强会计理论方面的学习,积极关注会计前沿动态,使自己具备发展、开放的意识,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研究、精通本专业的学习和提高;取得单位领导的支持,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培训机会,它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很好的课堂。各单位主管领导、各地财政部门、人事部门也应该把提高会计专业技术水平作为一向重点工作来抓,给会计专业人员提供更多、更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每次培训真正落到实处,每个人都能了解到会计界的最新动态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励会计人员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勇气。有了这种主动学习的愿望,会计人员就能克服掉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勇于面对新知识的浪潮和挑战。 五、与将参加高级会计师考试的朋友共勉 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说过,要想做一个好的推销员,你必须和你推销的产品谈恋爱。我们要想顺利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也必须和书本谈恋爱。每天应抽出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均有进度,最好参加一次辅导班的培训,把老师串讲的内容听懂,做到举一反三,遇到属于某个知识点的难点,再去查证更详细的资料。平时要有针对性的多作有标准答案的案例和跨章节的练习题,独立完成后,再核对,找出问题所在,这样逐一攻破,尤其考前两个月,更是学东西的最好时机,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无论是谁,只要掌握了这些应试技巧,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都会成功的。人生中有许多事情充满了未知,也有很多事情并非我们一己之力所能解决和决定的,但是要用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只要认清了自己选择的前进方向,不放弃,就没有人能阻止你,直至成功。 高级会计论文:创建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透析 现如今,国内各大院校都在培养会计人才,但是其结果不容乐观,大部分的会计人才并不具有处理综合业务的能力,但与此同时,国内对于高素质的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对于人才所具有的知识面要求也更加具体。这也反映了我国会计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高层次会计复合型人才。2.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工作对于维护和稳定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管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人才的培养是确保会计工作保持其职能的重要条件,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企业日益增多,资本的流动性日益加强,会计的地位也更加重要。 关于复合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的认定———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规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要求企业的会计不能仅仅做好记账算账和最初级的信息搜索工作,而是更多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现在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已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登账做账的基础知识技能,而更注重对于已有的会计数据的分析,利用其帮助企业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为企业已有的财富增值。从会计走向管理,这就是目前我国所亟需的战略型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也就是高级会计人才。从《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高级会计人才也就是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具体解释———培养四种人才。(一)着力培养造就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处理综合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会计的发展从来都是和经济相生相伴的,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活动与国际日益密切,会计就必然做出相应的改变,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一般比其他小型企业业务技能更加熟练,因此应该将他们作为着力培养的对象。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是指会计人员必须适应大环境的变迁,发展成为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熟悉市场运行规律以及财经法规规定,并且掌握金融、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其还必须具有国际视野与沟通能力,能及时了解国际动态,学习国际先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科学的决策分析。(二)大力培养国际上认可的专业型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从一开始,便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而存在。他们为社会公众提供鉴证服务,虽然受托于企业,但其高度的独立性使其具有超然的公信度。注册会计师通过其职业行为,为社会和谐与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是指那些基础知识牢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悉并且运用国际财经法规与规则,处理国际会计事务,并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执照的国际会计市场的从业者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在日趋成熟,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对具有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的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也必然会大幅增大。(三)倾力培养造就具有能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评价一个人,通常是从德与才两方面来说,会计学术带头人也是如此。会计学术带头人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坚持诚信公正,具有很强的职业自律性,能不为外界所诱惑,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有了良好品德的人才能继续探讨他的才能。会计学术带头人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日益接轨的今天,会计学术带头人还必须具备与国际会计优秀人才沟通交流的能力与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合作交流能力,不断创新会计理论与实践,带领其他会计人才实现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四)着力统筹利用各类会计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类会计人才是我国会计队伍的基础,也是主体,对于人力资源,我们应当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对于各类会计人才的培养,是构建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体系的重要环节,更可以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长足发展。 致力于构建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不甚完善。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全面的人才培养框架。(一)要从源头看起———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全国各大院校是会计人才的主要输出系统,从现在的局势看,我国的会计人才数量大而不精,即高等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达不到我们需求的质量水平。因此首先应该从各院校的课程改革着手,现有的教育培养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人才的高质量需求了,我们必须立足于培养会计人才的全方面素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专业课教学,应该结合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拓展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独立探索与创新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学科辐射范围的专业知识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培养过程中做到理论之间的相互贯通,兼容并蓄。此外,对新的《会计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点必须高度重视,那就是对会计人才国际化的要求,因此,在各高等院校的课程改革体系中,应强化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国际经贸、法律等课程的教学,使其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沟通交流能力。(二)对于实践技能的加强培训。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会计尤其如此。因此更加应该通过在岗实践、脱产培训等方式培养会计人才的应用能力。2003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我国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这是一种针对学生两种能力———应用性和理论性能力培养的特有学位,现在国内许多院校都已经开设了这种专业型会计硕士的课程。它是对现有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大补充,对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三)建立高级会计人才的常驻后备军。任何一个系统的持续运营都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旦失去动力,系统就会面临瘫痪的风险,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系统亦是如此,而会计人才的常驻后备军就是这个系统的动力源泉。因此,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挑选怎样的后备军。1.会计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企业的总会计师成为后备军中的最重要的两股力量。会计行业的领军人物往往比其他会计人员具备更加先进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框架,同时他们的领导才能更是使其成为后备军中一员的重要原因。财政部致力于培养会计行业的领军人物成为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的行为除了对构建后备军系统的重要意义,还将会为会计行业带来更加重大的影响。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的作用往往是预想不到的。他们通常是整个行业走向的带领人,决定着一个行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会计行业领军人物的走向将会成为会计行业新的风向标,此举对后备军队伍的影响将是长远的。2.注册会计师中的优秀业务人员也是后备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是使其突出于其他会计人员的重要优势,因此,对注册会计师国际化水平的培养将更具有针对性,即着力于提高注册会计师承担国际业务和参与国际会计事务交流的能力。(四)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能力评估体系建设,并以此有针对性的提出继续教育方案。继续教育是高级会计人才培育的另一大措施。高等院校的会计毕业生,在已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经过实践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提升,才能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此外,对企业的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其整个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业水平,使其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长久的贡献。在此,必须注意的是,会计人才能力评估体系对继续教育的作用,完善的评估体系可以使继续教育的效用大大增强,完善各方面的教育缺失,从而对整个体系至关重要。当然,复合型的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最基础的是依靠会计工作者自身的努力,其必须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良好的自制能力与高度的创新能力。这样,在国家的大力改革与推进下,在会计人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才会完成其应有的历史任务,实现会计的不断发展。 作者:仇凯霖 姚晖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级会计论文:谈高级会计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运营管理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地位及重要程度受到管理层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高级会计视角分析和推动运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运营管理;高级会计应用 近年来,规模以上房地产企业集团大多建立了运营管理部门或类似内部机构来控制和应对风险,但是房地产行业发展时间短、知识积累与管理经验普遍不足,在行业高速发展同时,出现了企业较弱管理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管理需求的矛盾。无论企业将风控着眼点放在项目开发进度与工程质量上,还是放在土地资源获取和市场拓展上,都不能形成全面、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难免顾此失彼。笔者认为,要快速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运营管理的能力,急需在企业运营部门中引入并应用高级会计实务知识,完善企业运营体系,分析如下: 一、运营部门要制定并完善企业整体战略及其配套的经营战略、职能战略与财务战略,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战略管理:拟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经决策层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组织管理:根据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建立健全集团组织架构体系并持续优化; (三)制度管理:组织企业制度汇编,根据实际经营管理需要及时调整优化,跟踪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四)授权管理:制定组织授权手册,明确内部各部门、机构的权责事项,随时根据政策变动进行调整优化; (五)流程管理:根据组织授权手册,制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起、审核、审批流程,配套建立智能办公体系; (六)信息管理: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引进、开发、应用适合集团的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并组织内部操作上线,确保软件信息化系统运行正常,内部信息流畅通; (七)决策管理:分类建立会议决策机制,完善会议目录,优化会议过程,按项目总控计划组织召开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关键决策会议,记录并跟踪推进各类会议决策事项; (八)岗位任管理:根据组织授权主导建立岗位责任制,编制岗位说明书并定岗定编; (九)目标管理:根据集团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指标,分解落实各项目公司、子公司、集团职能部门年度、季度、月度经营指标中的核心目标,并负责签订目标责任书; (十)对标管理:不断分析行业发展、竞争对手以及自身的情况,进行研究、预警,对企业决策层提出相应的建议; (十一)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库框架,引导并督促各分公司、各项目、各职能部门进行知识、经验沉淀,保持线上知识库的实时更新; (十二)协同管理:对常规工作中部门间推诿扯皮、边界不清事宜进行协调,对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关键节点、重大事项进行提前协调,确保能按期完成; 二、组织开展企业投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 (一)项目启动管理:项目启动前期确定项目分期方案、项目关键节点,组织各职能部门按分工权限测算项目各期收入、成本费用支出、项目投资收益、项目投资峰值、现金流回正点等,汇总出具项目启动策划书; (二)年度资金预算:组织制定年度资金计划,预算收支平衡,定期对资金预算计划执行进行跟踪收集、统计整理、考核; (三)资金管理:根据年度预算资金需求,审核资金部门制定的融资计划,对重点融资项目进行跟踪,根据新增融资时间节点及存量贷款到期转贷纳入每月工作计划并考核完成情况,对融资渠道拓展进行跟踪及预警; (四)资金成本控制管理:对融资利率进行跟踪,对综合利率超出目标年化平均利率进行分析预警; 三、引导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一)预算目标:建立以资金预算为核心,以销售预算与成本预算为支撑的全面预算目标体系; (二)预算组织:建立预算责任中心,以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为基础构建三级预算责任主体; (三)预算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建立业务层面和财务层面的预算控制,组织预算分析会议,反馈执行偏差,根据实际提报管理层进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考核审批; 四、绩效管理与考核 (一)计划管理:对总控计划模板、标准工期进行优化,编制年度项目开工计划、销售推盘计划,审核各项目编制的总控计划和非项目专项计划并进行年度调整; (二)绩效目标:定期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标准,制定高管、各分子公司年度奖惩方案、部门年度核心指标奖惩方案并根据达成情况进行兑现; (三)绩效辅导:对计划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季度、月度分析,通过绩效手段进行引导和提升,针对各部门、项目在工作目标达成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形及困难、出现延期风险时,参与制定纠偏措施及方案,促进工作项达成; (四)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各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跟踪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执行情况; 五、目标成本管理 (一)分析影响利润、成本的变动原因,在目标成本执行过程中及时分析评估出关键点对利润的影响并进行预警; (二)定期验证各分子公司、项目目标利润实际执行情况,汇总集团整体目标利润实现程度; 六、内部控制与激励 (一)督导和检查公司各部门的基础管理工作,促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审核内控内审部门的工作计划,推动相关部门对集团各业务环节全方位实现有效管控,防止差错和违纪现象发生; (三)通过项目跟投、众筹、奖金池等方式完善奖惩手段,以建立健全绩效激励机制,促进集团整体绩效目标的达成。 最后,因为各企业内部运营管理部门的权限和在组织架构中的层级不同,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提炼的这些方法未必适用各类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开发规模的房地产企业集团,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运用现有的高级会计实务知识来丰富和完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推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日照安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高级会计论文:企业生产经营中高级会计理论的应用 【摘要】 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首先要做的是企业,而高级会计理论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管理的高级会计理论的应用是特殊的企业财务管理柔性基础。这就要求企业要正确把握先进的会计理论的实用性和重要的文化、先进的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的应用,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业务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高级会计理论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企业生产;经营;高级会计;理论;应用 1 高级会计理论概述 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维护企业正常运转的最重要因素是财务状况。只有当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合理管理,企业才能正常运转。高级会计是整个企业财务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级会计师是专业和苛刻的,他们的作用也是最大的财务管理。高级会计师的主要职责是解决一些企业中存在的特定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管理问题。高级会计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足够的关怀和耐心。 2 高级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会计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基于会计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会计专业是一个实用的专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对复杂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解决方案,促进企业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分析了基于企业成本、产品价格的会计核算,可以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如果企业成本损失,应停止生产。所以作为高级会计师,风险更大。 3 高级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应用 3.1特殊会计主体的业务 作为企业的一般财务会计,所需的工作通常比较简单,主要业务是监督和重复核算。高级会计理论主要是一些特殊的会计应用和处理科目,如一些会计活动超越单一的会计实体。主要内容和类型包括企业决策作为会计分支的核心内容应该在会计主体的变化,独立的能力,通常由企业合并会计方法,从而形成一个合伙企业会计,会计也能完成业务报告,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合并,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3.2特殊会计期间的业务 在高级会计工作的情况下,无法避免的事故会发生,例如,经营状况很差,甚至企业破产问题,会计人员应在企业的特殊时期,为企业会计、业务分析报告的标准方案,这些都是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应对高级会计师严重,无论企业如何发展,做一个好的工作,只有公司的财务工作,其他部门将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可以正常运行。高级会计与一般传统会计专业不同的是,高级会计师在会计准则的实施更高的任务,在企业的特殊情况,甚至破产阶段提出对企业可持续管理的建议,在企业的高级会计,是最大的风险责任的同时,但收获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发挥支柱作用。 3.3特殊计量方式的业务 在高级会计专业,所使用的测量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的商业会计,还可以为物价变动会计,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外汇业务操作,需要严格按照价格和当时的经济条件和不同的汇率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时间,在必要的时间记录或报告的形式总结。这也是高级会计师的任务之一。只要情况与物价变动有关,就要根据当时物价和汇率的变化向领导汇报,要求下一步。在这方面的业务,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同时也给企业会计和其他金融企业管理,这些企业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高级会计师需要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一些表面上的基本工作,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工作要做的能力,这是高级会计所需的基本素质。 4 影响高级会计理论在企业中应用的问题 4.1高级会计人才的专业水平并不高 高级会计本身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许多地方具备了传统会计所存在的缺陷。高级会计主要适用于特定的环境当中,由于理论和实际联系不紧密,所以它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变通去为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并进行更有效的服务。好比一些上市公司,对于高级会计不是直接使用理论进行培训,而是将高级会计应用和实践相结合,对会计人员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主要采取了应用理论去支撑实际的思想。企业在对高级会计人员进行选拔的时候,往往都十分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并会积极地进行检查。但是,许多大型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虽然看起来对高级会计人员要求甚高,但在面试过程中还是比较容易满足要求。而在小企业当中,一般没有这种高级的会计人才。 4.2未曾充分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目前,在我国的企业当中,会计人员和高级会计要求本身存在很大的差距,会计人员比较多,但是整体职业素质都不高,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其实都不具备做会计的能力。而高级会计要求高,在企业中承担很大的风险,在培养这些人才时候会很缓慢,也比较困难。由于这些高级会计退休较晚,所以他们的平均年g较大,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或全新发展机遇的时候,会很难进行适应,给企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阻碍。因此,当前我国企业应该加大力度,着重培养一些年轻的高级会计。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并着重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知识。例如,一些高科技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对于新科技的知识面比较缺乏,因而在对其进行理论教育的时候,要与新科技进行融合,让其产生较强的实用性,进而培养适合企业的综合人才。 4.3企业本身未曾给予高级会计工作充分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在不断的扩大,高级会计的应用效益也逐渐上升,由于企业文化和外部环境有紧密的联系,以至于企业财务工作也在跟着变化。很多企业的领导者,没有放正态度去认真对待高级会计的工作,也没有重视高级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其对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一些领导者优先选择把工作交给普通的财务会计,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往往解决不了复杂的问题,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没有丝毫的促进作用。因此,经常会给企业的领导者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会计的作用不大。以上市公司为例,很多对于复杂的会计问题,企业会直接交给高级会计进行处理,一方面能为企业正常运行起到较强的维护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高效激发普通会计的上进心,让他们朝着高级会计的方向努力,积极督促自己获得进一步提升。 5 推动高级会计理论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的有效措施 5.1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高级会计是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提高高级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普通会计人员的奋发性,企业应该为高级会计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适宜的环境中努力工作,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高级会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分析,通过适当的调整去跟上时代的进步。同时,企业可以根据高级会计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为了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可以制定一个考核制度,对高级会计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检查,激励高级会计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企业也可以提供理论实践的环境,为会计工作提供便捷,同时,也能给其他会计人员带来前进的动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5.2集中培养一些年轻的优秀会计人才 随着企业的发展,高级会计的人才需求量也在的不断地增加,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一些年轻的会计人员,并促使他们成为企业的可塑性人才。在培训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注重实践分析,要充分结合不同企业的不同案例进行分析,使得会计人才能够更快的融入自己工作的企业环境中,在企业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对不同情况的反应和对数据的敏感度都能够很好的把握。企业在会计人员选用的方面,可以适当选择刚毕业的学生进行工作,在工作中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和认可度,进而为企业形成强大的人才后备资源。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维护着企业的经营。而高级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转中起到主导作用,为企业的每一步行动提供决策依据,能够算清企业在业务中的利弊情况。为此,各大企业也应该重视起高级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集中培养一些年轻的高级会计,提倡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这些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高级会计论文:高级会计师审计的风险与预防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级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来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文章分别从被审计单位、高级会计师职业环境以及高级会计师自身素质和执业水平几个角度分析了高级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级会计师队伍建设、审计方法、内部控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防范措施。 【关键词】 :高级会计师;审计风险;预防 【引言】:高级会计师审计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物,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提出意见,并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民间审计已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使得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越来越大。 1.高级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成因 1.1 审计风险的定义。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 将审计风险定义为: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而审计风险又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公允可以接受,但实际上会计报表却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认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不能接受,但实际上是公允的风险【1】。 1.2审计风险的成因。 1.2.1审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1.2.1.1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1.2.1.2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但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 1.2.1.3法律环境的影响。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衍接,审计人员就会失去统一标准,增加风险机会。近年来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I务中,因种种原因而引发的诉讼事件不断出现,审计准则中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谨嗔”和“适当的职业关注”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今后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法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审计工作人员面临的风险将日趋增大。 1.2.1.4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被审单位经济活动记录都已变成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然而储存在电脑中的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修改、删除或转移,而且并无明显的痕迹,从而也就加大了审计风险。 1.2.2审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1.2.2.1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审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因此对人的要求就相应较高。如果审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职业道德水平较差,那么审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则就会造成很大的工作失误,而形成审计风险。 1.2.2.2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技术方法落后。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审计人员就必须追求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平衡。他们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而抽取的样本及其代表的整体主观结论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可能存在一定偏离,从而形成一定审计风险。 1.2.2.3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有许多的被审计单位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影响对其经济活动记录的会计报表真实性、合法性,进而加大了审计风险【2】。 1.2.2.4被审计对象的复杂化。现代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谋求发展,所进行的交易也就日趋复杂化,这就使得会计核算中记录不恰当业务的可能性就随之增大了,从而审计风险,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发生偏离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2.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审计风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审计人员个人素质的高低,因此审计人员应当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并树立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以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2.2优化审计方法。 在方法上,可以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各种方法。如审阅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有关书面资料的仔细观察和阅读,来查明有关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和有效,适用于各种书面资料的检查。它是最基本的技术方法之一,但审阅法不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方法,运用审阅法常常只是提供审计线索,为了更好地收集审计证据,必须将审阅法与其他审计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交叉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这样所获得审计证据不论从数量上还要从质量上都显得更为充分,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3】。 2.3加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被审计单位应从加强经济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激励制度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经济活动经济资料合法性合理性。 2.4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 法律法规和法律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是非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随时都会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对我国现行的有关审计的法规应除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方面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完善。 结束语 高级会计师审计风险主要由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事务所质量管理和法律环境等因素产生。为了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会计师事务所要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引入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和复合型人才,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改进事务所质量管理,并且需要相关部门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使得审计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高级会计论文:信息时代下高级会计师的体系建设分析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已经加剧,对企业高级会计师体系建设进行研究非常重要。本文简述了高级会计师的相关概念,介绍了高级会计师体系的作用与发展,对信息时代与建设高级会计师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并探讨了信息时代下高级会计师体系的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级会计师;体系建设 前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为高级会计师构建良好新型体系提供了可靠依据。因此,在信息时代环境下高级会计师应掌握利用新型技能以及新型知识理论来帮助提升自身实力,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约束自己,确保能以保持最佳状态投入到会计工作总,促进企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1高级会计师的相关概述 取得高级会计师的资格需要各方面的条件,在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学历和专业能力方面,高级会计师需要有本科以上学历,会计专业,从事会计工作需要获得高级会计师资格证5 年以上,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需要精通计算机操作,此外,还需要有继续学习的能力、相关经验以及专业方面的论文汇报等。通过这些条件可以提高高级会计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和技能,是为我国提供高水平的人才的必要保证,这些条件需要严格贯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高级会计师在信息时代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作为信息的提供者,高级会计师如果一成不变,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持续给自己充电,学习新的知识,就会退化,也就不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多变的时代下,高级会计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如网络等媒介,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 2高级会计师体系的作用与发展 信息时代环境下,高级会计师具备的财务管理方面技能是信息时展与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一种产物,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会计行业也踏入了一个新时代环境[1]。因此,在不断发展的信息环境下,会计行业的发展也充满了生机。 (1)高级会计师体系是信息时代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 处在信息时代下,办公软件、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新型做账系统等均被应用在当今会计管理工作中。传统做账方法是通过手工完成,从记账到算账,最好再到报账工作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而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使会计师体系采用了新型的会计信息化、新型技术来进行会计工作核算。从而使会计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准确,在进行会计工作中所用的方法比较灵活,进一步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 (2)高级会计师体系的建立能帮助会计职能实现转型 会计行业中广泛运用了信息技术,从客观角度而言,其促进了国内高级会计师群体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企业、单位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投资相关数据及标准,企业能通过这些会计信息数据以及会计报表来分析投资活动的风险率、可行及可靠性以及利润回报率,从而为企业、单位经济增长以及控制经济风险提供可靠保障。 (3)高级会计师体系以及高级会计师是企业单位的关键资源之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环境下,作为全新衡量基础以及衡量标准的是知识这一因素。通过对企业财务相关需求以及企业核算工作的准确性进行全新了解,从而帮助衡量高级会计师具备的理论知识以及会计技能水平。高级会计师以及会计体系能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提供更准确、更安全可靠的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做出准确决策提供有利保障。因此,高级会计师以及高级会计师体系是企业、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中不能缺少的重要资源之一。 3信息时代与建设高级会计师体系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级会计师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价值不断提高。高级会计师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引导作用。能够对企业具有的资源进行最佳配置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高级会计师对市场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高级会计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为高级会计师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设备和信息来源渠道,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信息时代与高级会计师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促进。 信息时代使高级会计师体系的管理方法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办公软件、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使得管理手段有了更高水平的发展。促进体系运行更加便捷、快速,规范信息来源渠道,使得所得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及时。同时,在信息r代,高级会计师的工作更加丰富,其工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账、算账,而是在企业之间经营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各种有利资源快速方便的搜集各种信息,对每种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公司提供正确的政策,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也适应了在信息时代下,企业经营模式需要不断升级优化的需要。此外,高级会计师对企业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影响。高级会计师能够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工作经验,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最后,高级会计师体系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高级会计师体系,企业可以对其财务状况以及资源利用状况有一个清晰的掌握,使企业能够稳步发展。 4信息时代下高级会计师体系的建设策略 4.1运用信息化的战略 在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在信息时代下,对信息的收集和政策的制定对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高级会计师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运用信息化的战略对建设高级会计师体系非常重要。通过信息化的战略是高级会计师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促进高级会计师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4.2优化高级会计师管理方式,提高高级会计师能力和素养 时代在不断变化,为了使高级会计师能够与时俱进,企业需要对高级会计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利用信息时代优势资源为高级会计师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此外,高级会计师在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也要积极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体现高级会计师的价值。 4.3更新会计管理的思路 企业要及时更新会计管理思,通过各种资源塑造新的会计工作流程,使得高级会计师能够在其工作流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展现自我价值,提升自身能力。同时,需要增加会计师工作的透明度,通过新的管理平台对会计师的工作加强监督,促进会计师工作的不断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更新环境下,国内会计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及传统会计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颠覆。作为企业、单位中的高级会计师,更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会计理论知识以及会计操作技能,在信息时代下学会利用网络条件、计算机技术等新型技术来帮助解决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构件良好的高级会计师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水平,不断充实自己,完善高级会计师体系,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 高级会计论文:探究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思考 摘 要: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是提升会计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高级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高级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经验,对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进行思考,以期起到不断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效果。 关键词:高级会计 监督 管理体系 思考 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需要针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管,要在保证企业经济运营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经济企业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基于此,文中主要对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一、当前阶段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不深入与审核不到位 就经济企业而言,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必须要保证科学性与时效性要求,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理念与操作模式问题的影响,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并没有十分完善,工作岗位与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间没有进行深入的信息交流,严重缺乏相互性监管,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一派,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优化与落实依然停留在表面,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同时,企业内部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权利比较有限,严重缺乏统一性与整体性,在没有监管或者是考核的情况下,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很难切实发挥自我功能,企业内部会计的核查、复核等工作也只停留在表面工作。 (二)企业内部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工作人员素养问题 在当前全新经济形势下,经济模式不断变化,企业内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相对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管理职员过程中,只是将职工的业绩考核、工作成绩、资金回报率及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主要评估依据,对相关数据指标没有及时进行采集考证。甚至部分管理工作人员为了完成工作目标,选择作假业绩,欺骗大众,导致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报告中问题百出,企业每年都会定期组织财务会计人员参与职业素养与技能培训活动,但是此种培训工作依旧是形式主义,会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提升。 二、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高级会计建设制度 经济企业若是想要提升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工作质量,就需要对企业内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w系的构建进行完善,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内部固有的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如:企业高级会计工作模式、岗位调整、工作人员的整改等。在创新改革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模式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企业经济运营活动。在实际开展监管工作时,将信息化企业内部财会管理体系有效融入至会计工作中,结合大量数据信息对企业内诸多账目进行核查,逐一审核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账目,充分借鉴优质的审核方法,及时摒除一些不良问题,有效将价值信息融入至企业会计账目管理监管工作中,以此来有效带动企业的经济发展。在整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方面,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大量资源信息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在相关监督管理体系中,将有限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潜能的无限激发。企业方面需要正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予以利用,使其更加贴合企业经济发展,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优化企业会计管理机制 企业方面需要充分依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构建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整体财务情况的监管与审核、财务工作人员的监管、企业内部经济项目资金风险的评估等。企业在调整优化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时,需要针对上文提出的内容进行科学细致的编纂。在企业财务系统的监管工作还设计到对企业经济生产行为的监管,资金投资成本的预算监管等。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充分依据国家提出的相关法律机制,规范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增删体系内容,进而不断提升企业内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时效性。 (三)不断强化企业内会计监管工作人员的素养 企业内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作为落实会计监管与管理体系的重要载体,其对监管体系的落实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完成质量,因此,企业在实际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制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养。其一,企业需要对内部会计工作人员于监管工作人员的聘用进行细致严格的管控,保证聘用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及时构建科学完备的岗位竞争制度。通过对工作人员聘用环节的控制,有效预防以权谋私或者用人不问人的德才,而是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其二,企业要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涉及到专业技能的考核,还要从职业道德与素养等方面进行培训,促使企业内会计工作人员在不断强化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工作技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完善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运营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企业内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因此,企业需要及时完善其体系,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进而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级会计论文: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正高级会计师是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系列的最高级别,目前只在部分省份开展试点申报评审。正高级会计师申报评审完善了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体系,为高级会计人才提供了进一步晋升和发展的空间与机会。但是,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的申报难度也是很大的。文章通过对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申报条件和基本要求的分析,指出在申报评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申报参评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申报;评审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职称只设置了初级(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副高)三个级次,与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相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体系是不完整的,一直缺少正高职级。这种不够完善的专业技术职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薪酬待遇、职务级别、晋升空间等。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于高端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部分省份逐步探索开展了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在实际申报评审中,一些财会人员不熟悉申报条件和基本要求,没有能够及早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影响了正常的申报和评审。笔者在2015年通过申报评审取得云南省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结合接受财会同行咨询问讯的经验,指出在申报评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拟申报参评人员借鉴参考。 一、开展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的意义 我国从2005年起全面开展高级会计师(副高)全国统一考试和评审工作。随着取得副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的人数逐年增加,财会人员对于更高层次的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向往和追求越来越强烈。正高级会计师是会计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最高级别,相当于高校教师系列的教授。自2003年深圳市率先开展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评审试点工作以来,全国至今已有辽宁、河北、江苏、内蒙古、云南等15个省份开展了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的申报和评审试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有900多人通过申报和评审获得了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这是不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体系,形成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逐级递进的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改革的重大举措。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结束了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系列没有正高职级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将为广大财会人员提供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发展的空间,为加快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奠定了基础,并将极大地激发广大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二、申报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硬性)条件 (一)可以申报参评的人员范围 从多数省份试点情况来看,本省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申报参评,但不包含行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专技人员也不属于参评对象。 (二)学历和资历要求具备的条件之一 一是获得博士学位,并担任高级会计师职务满5年;二是获得硕士学位,并担任高级会计师职务满5年、从事会计工作满8年;三是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并担任高级会计师职务满5年、从事会计工作满10年。需要注意的是,除达到破格条件外,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人员不能申报参评,担任高级会计师职务年限及从事会计工作年限应由所在单位提供相应的证明。 (三)其他应当具备的基本要求 一是有的省份要求申报者参加当年《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如重庆市、河北省等,其他大多数省份不要求考试或考核;二是履现职(聘任副高级会计师职务)期间的年度考核均为称职或合格以上;三是除符合免试条件并提供相应证明外,要求取得职称外语考试A级合格证书和计算机考试(正高级)合格证书,有的省份已取消职称英语和计算机的考试要求;四是持有有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要求 (一)总体要求 多数省份要求申报人员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水平,精通本专业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熟悉国内外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有指导(副)高级会计师工作的能力与经历,是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会计专业学术带头人。有人认为这一要求比较“虚”,难以具体体现和提供相应材料。实际上评委专家是很容易从申报者的工作业绩和科研学术水平中找到相关证明依据的,因此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显得非常重要,拟申报者应当提前3-5年潜心研究并积极发表成果,按照具体的要求来准备和组织科研学术材料。 (二)科研学术材料的具体要求 以云南省为例,一是要求独立出版专著1-2部;二是在省部级以上会类专业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会计专业论文5篇以上,其中全国核心期刊不少于2篇;三是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或获得省部级研究成果二等奖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专著和论文的内容必须是会计专业方向,的载体是财会类学术期刊,全国核心期刊以时的“北大目录”为准,专著应有ISBN统一书号,字数不少于10万字;的刊物应当具有ISSN或CN刊号,在增刊和论文集发表的一般无效,每篇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有的省份要求3000字以上)。但实践证明,仅仅达到这些最低的基本要求是不够的,要让自己具有足够的竞争实力,完成的科研成果应当是质高量多比较好。 (三)怎样做好科研和学术研究工作 正高级职称对于参评者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水平要求很高,可以说大多数拟申报者就是在这方面难以达到相应的条件,以致不得不望而却步。当然,撰写专著和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求申报者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开展研究;所谓科研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对专业工作的认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如果你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又找不到地方发表,那就是再想“正高”也只能是个梦想。所以,拟报评人员应当提前3-5年积极撰写和发表财会专业论文或专著,并积极申请主持或参与省、厅、市等各级财会课题研究。如果论文或专著能够获得省部级奖项,也是最好的实力证明。 四、申报者应当具备的业务经历与工作业绩 申报者应当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有较高的专业分析水平、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会计实务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经历。这项要求从总体上看也比较“虚”,难以提供比较具体的支撑材料。但是,这项要求又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如果你在单位组织或参与过公司上市、企业改组改制、重大投融资等方面的工作,或组织指导过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大中型单位开展财务会计业务工作,或主持完成省级以上重大会计科研课题,或被聘担任过省级以上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经济论证、咨询专家,或负责主持起草地方性会计法规、全省性财务会计管理办法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绩突出、成效显著、获得较高评价的,就可以总结出来经所在单位签章证明后作为支撑材料提交。 五、申报参评材料应当全面完整 申报评审材料是评委会评定申报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重要依据,拟参评人员应当慎重对待这一环节的工作。实践证明,申报者用足够的时间来认真梳理、组织、撰写、整理和报送一套全面完整的参评材料是非常有用和值得的。申报材料应当分为三个部分来组织整理和装订报送。 (一)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主表 要求填写和报送一式二份,手写或打印均可,表格部分的内容根据自身情况据实填写。其中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是难点,要求撰写聘任副高职以来从事会计专业技术工作的主要情况,因有字数(一般2000字以内)限制,应当抓住重点,突出亮点,分层次列出小标题予以总结,主要反映申报者的工作业绩、能力水平、突出贡献以及典型事例等,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目的在于让评委会专家能够客观、公正、全面地对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做出评价。 (二)各种学历证书、奖励证明及反映个人业绩能力的材料 提供复印件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职称)部门审验公章,按照目录顺序编制页码,制作封面单独装订成册。在向评审委员会报送该册材料的同时,还需要提交原件以便现场对应核实。 (三)科研论文及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此项材料一般较多,宜单独装订成册。主要提供聘任副高职以来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和学术成果复印件,每篇文章均应复印期刊封面、目录、正文和封底,每页均需加盖单位职改部门审验公章,并在报送该项材料时提交期刊杂志原件和成果结题证明以便现场对应核实。 六、申报评审的主要环节和程序 根据各省份当年的关于报送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符合条件的财会人员可直接组织材料申报参加评审。各省份评审委员会一般按照“资格审查-面试答辩-组织考察-评审表决-授予资格”的程序来安排并通知申报人员参加各阶段的评审。资格审查在报名参加评审时由评委会根据上述基本要求核实是否符合要求,其余环节和程序由评委会按期逐项开展。 (一)参加面试答辩 面试答辩是多数省份开展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资格考评的重要环节,一般采取自我简介和专家提问的方式进行,最后由答辩小组根据申报者的综合表现予以评分。自我简介应当简明扼要,主要介绍自己的专业成长、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等,突出介绍自己的亮点和重点,一般不超过10分钟;答辩组专家结合申报者的自我介绍和申报材料的有关内容,一般提出3-5个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要求申报者就自身情况、申报材料、论文观点和当前财会热点等主题来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般不超过30分钟。对于国际国内涉及财会领域的经济热点问题,没有事前的充分准备和广泛的新闻阅读是难以应对和回答的。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申报者应着正装参加面试答辩,切不可随意应付,这既是对评委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举止仪表的一个综合反映。 (二)评委组织考察 面试答辩结束后,由评审委员会根据申报者得分确定进入下一环节人员名单,同时评委会人员将分组到申报者所在单位对报评者进行全面考察。考察内容主要是申报者的政治素质、廉洁自律、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在单位及行业的影响力,以及申报者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等。考察组到达申报者所在单位后,主要走访单位纪委监察审计部门、组织人事财务部门、分管财经工作的领导等,最后形成考察报告提交评审委T会。 (三)评委会表决评审 根据资格审查、面试答辩、单位考察等环节的综合评分和评价情况,由评审委员会组织开展最后的评审工作。评审工作由该省份本届正高级会计师评委会全体成员参加,通过对每位申报人员的测评和考量,最后由评委会对申报人员进行投票表决,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评委投票同意的则通过评审,授予正高级会计师职称任职资格。任职资格从表决评审通过之日起算,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兑现相应待遇则应从所在单位聘任之日起算。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解析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 摘 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的电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表面上看,纯技术的研究工作将电子科学技术推向了一个高峰,但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说,如果不进行一定的理论研究,将会对电子科学技术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原因在于,电子学习技术需要强大的实践为基础进行研究,但需要一定的理论进行辅助,这样研究出来的技术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群众,不至于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对多值逻辑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多值;逻辑;电子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多值逻辑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不符合之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科学技术的大幅度进步。多值逻辑逐渐的被人们所认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我国在多值逻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电子科学技术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现阶段的一些成果已经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工作情况,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探索。本文就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进行一定的解析。 一、研究多值逻辑的意义 (一)许多逻辑问题本身就是三值的 多值逻辑与一般的逻辑有很大的不同,多值逻辑强调“值”的数量。一般的逻辑观点只有一值,而多值逻辑认为,很多的逻辑问题本身就是三值的。从表面上看,多值逻辑与原有的一些逻辑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但在科研人员细心研究之后才发现,多值逻辑与我们原来所接触的逻辑并没有冲突。例如:信息处理及PL人等课题中的“真”、“假”、“无定义”三态,电机控制的“正转”、“停”、“反转”,三态,数值界限常可区分为“正数”、“零”、“负数”三类,等等。这类问题用三值逻辑处理比用二值逻辑处理更为自然、方便。由此可见,利用多值逻辑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电子科学技术来说,多值逻辑是非常适合的一种思考方式。 (二)对数字系统故障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过去的工作中,电子科学技术一度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虽然现阶段的发展幅度较大,但并没有刚开始那么强烈。对于电子科学技术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像这类高精度的技术,一旦在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全局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其中,数字系统故障一度成为了阻碍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难题,令众多的科研人员束手无策。但是在采用多值逻辑来思考的时候,就简单的多,而且顺利的将问题解决。数字系统的故障诊断需要考虑有故障与无故障时的状态,只用0、l两个逻辑值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多值逻辑。另一方面,若用多值逻辑电路来构成二值数字系统,其多余的逻辑值可用来使系统成为容错、自校验、失效保险或故障安全的数字系统。由此可见,对于多值逻辑而言,不仅仅能够提高电子科学技术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将电子科学技术中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为其发展提供较大的动力。 (三)前景较为广阔 对于电子科学技术而言,前景的广阔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但多值逻辑却让很多人持有担忧态度。毕竟,某种纯理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达到一个巅峰,之后就会停下来,人们会将目光投向其它理论。多值逻辑之所以从开始一直到现在都非常的受科研人员的青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多值逻辑的前景非常的广阔。无论是客观方面,还是主观方面,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广阔,主要原因在于,人的思维过程是很难用二值逻辑来模拟的。但多值逻辑中的多阂值逻辑却能较好地模拟神经元的工作。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问题中应用多值逻辑的前景十分广阔。由此可见,未来的工作需要将多值逻辑进行一定的深化和加强,这样才能让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更加健全,在科学领域当中,获得更大的突破。 二、多值数字系统的信息密度高 科研人员在研究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多值系统的信息密度较高,这就从客观上对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便利。对于电子科学技术来说,任何一个环节的计算都必须达到非常精确地效果,而多值逻辑在除了能够运用多值的方向进行思考,还可以让多值数字系统的信息密度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当这种数字系统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时,可以大大节省集成电路的基片面积。例如,已经在Int e l8 087数字数据处理机及i A PX-432计算机中使用的四值ROM,每一位相当于二值ROM的二位,而所占面积增加不多,从而使整片集成电路节省基片面积31%。 三、集成电路的功能日益增强而体积日趋缩小 在研究电子科学技术的过程中,集成电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科研人员在集成电路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得集成电路的体积不断的缩小,有的甚至缩小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另一方面,集成电路的功能却丝毫没有降低,反而与体积相反,伴随着体积的缩小,集成电路的功能不断的增强,使得现阶段的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较为高端的水平。再结合多值逻辑之后,就会将原有的一些问题有效解决,发展的更加健全。一般来说,前者的引线数要多,后者则要求减少引线数。这一矛盾严重地影响了集成电路的发展。二值逻辑已很难解决这个向题,而多值逻辑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向题。由此可见,对于多值逻辑而言,不仅仅只是一种理论,它能够对电子科学技术产生实质化的积极影响。我们需要对多值逻辑充满信心,并且进行一定的深化和加强工作。 四、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 从以上的阐述当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多值逻辑对电子科学技术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而且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值逻辑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多值逻辑而言,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自身的强化使得多值逻辑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在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之间建立某种良性循环,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五、总结 本文对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进行了一定的解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已经密不可分,而且二者呈现出相互促进的状态,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可以在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方面,获得一个更大的建树。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实验室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科技与技术行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扩展起来。而光电子实验室也是构建电子科学技术实验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本文针对电子实验室建设的环节,阐述了光电实验室的用具、设计与制作的程序等内容,并根据现状提出了未来实验室的新主张。 [关键词]科技水平;电子实验室;设计与制作;新主张 目前,随着我国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专业设置方面也进行了不断地改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身便是的电子器件、激光、微电子等专业的组合与推陈出新的成果。它是一个宽口径、新生代的专业。并且一直是我公司研究的核心方向,拥有一支科研先进、学历资深的强大队伍。在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用性与实践性都相对较强,不管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还是未来共同富裕的实现,电子科技都已经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目前光电子实验室是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及其重要的一步。 1实验项目的设置 根据我公司的现状,设置了以激光电子为基础贯穿整个光电子实验室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各种的实验器材与设备。经过深思熟虑与各部门的讨论研究,再结合公司周围的建筑环境,明确了应建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项目的研讨,抽取项目中的四个实验,作为确定测量激光以及技术的项目,其中,实验以“光电子物理基础”为依据,来测定激光增益、激光线宽、以及激光纵横模。而另一方面,将以“光电子技术”为依据,主要项目是技术方面(包括电光调制技术、倍频技术以及激光调Q等)。 2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制作 公司通过走访了国内的几所科研公司的实验室,根据与实验室的领导谈话,得知并了解了这些公司电子科技实验室的一些状况与创新之处。我们也明确了并规划了属于自己的电子实验室设备配置的基本蓝图。 在测定激光增益这一项目过程中,发现我国内光电实验的方法都是各持己见、截然不同。比如:就拿放大法来说,有些科研人士是透过一个放大器并根据激光器所输出的激光,然后分别进行输入光强大小与放大器输出光强大小的测定,再根据最后的结果,求出所得的增益系数。另一些则在采用此方法时,也不尽相同。他们测试增益系数的方法是通过内损耗法而得。也就是把损耗输出片插入腔内,并且,根据该损耗片旋转的角度变化与损耗片上光反射率所发生的改变,然后,对损耗片上所输出的光强以及损耗片旋转角度变化关系曲线的测定,通过数据,就可以很快的求出小信号的增益系数,除此之外,还可以求出一些参数(如:腔内所损耗的以及饱和光强的参数等)。 但是用这种方法来测试机构是比较的复杂的,并且在数据处理方面,工作量与时间量都比较大,按照客观的标准,我们可以换另外一种方法来测试激光增益,那就是内损耗法。一般公司的光电科研室,大多数都使用染料调Q的方法来进行激光调Q,目前,工业化进程较快,并且工业生产中,激光的应用现状与调Q都比较的稳定与先进,基于这个原因与现状,我们采用电光调Q技术,并且已经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电光调Q的实验基本的方法与操作原理。 确定了我们所采用的实验设备方案之后,下一步,就是依据所使用的状态与情形,明确与规划好实验设备的基本参数以及测量操作过程的精确程度,然后,就是设计新版的实验操作仪器结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所以,根据使用的状况,我们对某些结构又开始了更精确与先进的改进,例如。当我们在采用内损耗法时,如果激光增益的损耗片旋转角度为@时,那么,放射光束的旋转角度就是2@。这就是为什么光探测器不能跟损耗片放在同一个旋转驱动轴上的原因。为了能够确保损耗片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与反射光束探测器运转方向一致,在我国许许多多的实验装置中都是采用一套齿轮系统。然而,我们测试反射光时,是直接地用我们所设计的一条长条形的光电池。但是,这并不影响实验的内容与结果,如果损耗片在旋转的过程中,使反射光束不脱离光电池,那就万无一失了。这样不仅使实验装置更加的简洁,而且也降低了制作材料的成本。还有就是,三套装置的空间都较小(包括激光横模的测量、激光线宽的测量、激光纵模的测量)。在我们设计的过程,会将我们采用的同一种激光源(He-Ne激光)放置在同一个实验箱里面。激光就会被光反射器各自的引到不同的测试光路里面。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 在我们推出新的实验装置时,我们会用微机采集测试代替之前设备中,使用函数记录仪收录实验的数据。例如,如果在测量增益,损耗片上的反射光强度与其旋转角度的相关曲线,或者在测量激光横模时,光强的分布曲线,透过计算机的程序掌控步进电机运动,光探测器所测得的结果会通过模数转换被串口输进计算机里面去。这样曲线与数据表文件都会在计算机的荧屏上显示。为了能够使操作员通过计算机读取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处理,在实验结束后,可以将数据拷进自己的硬盘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操作员对实验数据的敏感度与精确度,同时,还能更加熟练的操作相关的软件,如:Origin或者Matlab等。为了确保实验测试的精确度,如果我们测量激光线宽时,可采用多光束干涉法,并在我们新设计的实验装置中用CCD成像代替之前实验中通过拍照来记录的感光底片,输入计算机里,这样相关的程序读取荧屏上显示的数据以及图形文件。 为了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枯燥的心绪,在实验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上其他有趣的项目。如果是进行电光的调制实验,操作员可以把电光晶体上测得的电光调制曲线进行适当的调节,然后,增加正弦信号,并通过调节直流偏压来观察信号的失真状况。紧接着,我们可以把MP3中一些通俗歌曲的音频信号传送到电光晶体上,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进行播放,在此过程中,操作员不仅可以领略到光通讯的整个过程,还可以感受到波片旋转过程中信号失真的具体状况。 3电子实验室目前使用的现状 目前,电子实验室主要开放对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技术员。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倡导操作员积极动手试验,以提高他们对基本实验的方法与技巧熟练度。本实验室除了对专业的技术员开放外,还可以开放其他对电子科学感兴趣的员工开设实验(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设有“现代光学实验”一课,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设有激光原理实验课程)。实验室除了能够完成实验任务外,还能帮助技术人员的研究其他的实验活动。并且,还想使实验室的设备更加简单化,以便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如把电光调制系统更进一步的简单化,完成了混沌信号光通讯的研究,还有采用了脉冲调Q激光器,进行了激光烧蚀制备纳米材料的实验研究。 4下一步的规划 在光电子实验室里,由于里面设备的局限n生,技术操作员只能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实验项目,由此可看出,光电子实验室在功能方面还有待完善。根据我公司的计划,在实验室的空间里,也新设了其他的实验项目(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的“现代光学基础)这个实验项目跟普通的物理实验相差甚远,主要针对公司电子实验室的特点而设置。 它所涉及的领域比较的广泛,包括一些显示光学技术、光电检测、眼视光学等较先进的实验项目。为了能够使技术操作员的视野更加的开阔以及更多的实验供他们选择,在不久的将来,我公司将开设一些创新型、高科技的实验项目,其中,就包括新型激光器件应用、光纤通讯等实验项目。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摘 要 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出发,以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以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直接上岗型人才为目标,从实习基地建设和定向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之路。 关键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基地;定向培养 2000年6月,国务院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明确提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1]。大力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克服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短缺,抓紧培养集成电路专业人才方面的重大举措。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和企业对集成电路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校企合作体制的实施和更深层次的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校企合作体制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毕业生在准备就业的时候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能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行业背景和企业需求,为培养直接上岗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重要专业分类。河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集成电路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两大类课程,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又包括电路设计和版图设计。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授,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加工工序(如硅片的清洗、氧化、光刻和扩散等)、集成电路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如全定制、半定制、CPLD和FPGA等)和集成电路基本单元的版图结构(如电阻、电容、BJT管和MOS管等)。虽然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也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但是实验软件落后,以及与社会生产实际相脱节的状态十分严重。这里以集成电路版图实验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集成电路版图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经费的限制,只能通过免费或者低级的版图绘制软件来完成实验教学工作。由于使用软件功能上的落后,没有办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对版图进行设计规则检查和电学规则检查,不能清楚地知道设计规程检查文件,不明白版图后仿真和电路图与版图的比较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不知道实际生产中相关元件的版图绘制方法,只能简单地绘制出某个元器件的版图,造成学生只是学习到了版图设计中的一点儿皮毛,相关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2 校企合作方案探索 实习基地的建立 2003年7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通知中要求高校要大力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学改革[1]。为了培养应用型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了解企业需求,河北大学跟北京芯愿景软件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这既能让学生接触到先进的设计软件,增长自身技能,又能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 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又制定了详细的实习基地实施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暑期毕业实习。学校的毕业生需要在大三之后大四之前的暑期进入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习的工作。实习基地建立之后,企业可以接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进入单位实习并对学生提供培训。学生要严格按照企业的上下班制度等要求自己。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掌握了实际生产中相关元件的版图实现方法,明白了集成电路产业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和实现方法,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双向选择,深入了解。在暑假毕业实习完成之后,企业对实习的学生进行了综合评定,学生也对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大四下学期毕业设计阶段进入实习基地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保障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这既能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又能为企业本身培养所需的人才。 最后,除本科生的实习以外,还对集成电路工程的硕士生制定了实习计划,并聘请了北京芯愿景软件有限公司的两名高级工程师担任学校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对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硕士生进行联合培养。企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培训方案,以满足各自的需要。 定向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也是为了为合作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实现双赢。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以及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应该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从专业课开始到专业选修课,都融入了实际生产中会用到的相关内容。 如在数字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以及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两个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凡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版图设计部分的内容时,都融入了芯愿景有限公司的相关书籍或资料作为补充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在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时是如何进行综合考虑的。在数字集成电路综合实验和集成电路CAD课程设计这两门实验课中,采用芯愿景公司的软件和素材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芯片制作过程中模块安排、虚拟结构单元、数字单元、模拟单元、有源器件、无源器件以及布局布线的相关知识,加深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认识。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两门课程的开始过程中,从企业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入课堂帮助任课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以上一系列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对集成电路设计流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到了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为合作企业培养了所需的人才,使企业减少了招聘风险,降低了成本。 3 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化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更是一次记忆深刻的体验,是一次写在记忆中的成长经历[2]。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半年多来,经过20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检验,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中自己还存在哪些方面的欠缺,校园里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实习经历虽然短暂,但是学生收获颇丰,最终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笔者深信,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致力于把合作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带给学生的将是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待遇优越的就业岗位,带给企业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就业生力军和企业品牌的进一步推广。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进行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紧紧抓住“产学研”的建设思想,把课程教学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课堂内容在室外的延伸,把“产学研”本身就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产学研;微电子;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2002年9月,2003年正式开始招生,设定了微电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目前已开设的专业方向为微电子技术,以微电子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为主要发展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我们广泛地参考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及国内其他重点大学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建设,目前已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有半导体器件原理与测试综合实验室、半导体工艺实验室和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达到了国内部分一流高校的微电子专业实验室水平。十年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我们在本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做了大量的有益尝试,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一、拓宽专业方向、夯实专业基础 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过程来看,为了突出专业方向,以往专业建设中我们往往设置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但每门课程的课时数较少,同时压缩了电子专业基础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数,造成学生基础课没有学好,专业课太多而每门课课时数过少以致学得囫囵吞枣,也就是专业基础没掌握牢,专业课更没有学好。而大多数用人企业却需要大量工作在生产现场,能够处理生产当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掌握丰富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这些人才所应掌握的知识不是一两个专业能够培养的。因此我们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上不追求过新、过尖,注重拓宽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通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设置不过窄、过深,给予了学生比较宽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各种研究方向,同样由于现在微电子技术发展很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很短,专业课不要求讲得很深,主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主要业务范围和处理问题方法。这样培养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了解本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便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迅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特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天津工业大学本科培养及学士学位要求制定。方案中规定了本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应修读各类课程学分的最低要求,是审查本科生学习计划、认定毕业资格、授予学士学位的主要依据。根据服务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建设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体要求,对本专业调整了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教学计划,制定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加大培养方案的宽松度与灵活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减少必修课程,增大选修范围,使培养方案有更大的灵活性与适用性。学生可以在培养方案框架内,参考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建议,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自主选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大的空间。(2)重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建体现学科发展与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大力度重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拓宽专业的内涵,增大专业方向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基本上按照学科大类构建学科大类基础,按一级学科构建专业基础,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重组专业方向课程。(3)加强实践,将“实践、探索、研究”融入教学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本专业实践环节在学校和学院的公共实践课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专业课程专题设计和专业系列性实验等实践课程。专业课程专题实践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课程专题实践的题目采取由学生自拟、专业委员会审核的制度来确定。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课程设计采取组队的形式,由3~4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小组,互相分工合作完成设计。本课程专题实践在第6学期开设,为期8~10周,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采用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管理,最后以实物演示和论文答辩的形式结束。开设专业系列性实验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阶段性实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系列性实验课主要依托本专业的实验、实践平台来开设,分别于第4、6、7学期为学生开出。第4学期的实验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实践平台的结构和框架,并提出一些专业上的问题,告知学生要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第6学期的专题实践以设计型专题实践为主,使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实际系统硬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制作和调试。第7学期的实验以综合性设计为主,熟悉芯片级、板级和系统级设计方法和步骤。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大力加强实习教学环节,拓展一批校外实习基地,才能使学生走出去,学得成,真正做到学有专长。在校内,我们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方面随时性、方便性的优势,配备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全天候开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在校外,我们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为天津滨海新区企业服务,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的广阔空间,目前我们在社会上选定“天津南大强芯半导体芯片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森特尔新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海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工大海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等一些相关的公司、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协作关系,让学生到公司、企业参加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实践,这样的实习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四、开拓“产学研”模式的特色人才培养 随着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其强大的功能集聚优势开始迅速形成,这为天津市相关电子产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目标之一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集聚国内外研发资源为主线,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研发转化环境以及高效并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流水平的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以滨海新区为产业聚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型高科技产业,将加快滨海新区的总体建设步伐,奠定天津滨海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龙头地位。同时,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因此,作为服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学科,在天津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我们已初步建立微电子专业方向,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自己显著的特色,培养的学生在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达到“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实现,我们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研工作中的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方式上加强针对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不断由校内向校外,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在教学效果上通过嫁接、转化、推广和应用新科技、新工艺,培养出大批能熟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搭建竞赛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改革,本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为此我们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建立了基于基础实践层、提高设计实践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创新专题实训层四层金字塔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本专业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通过参加不同竞赛,由浅入深地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确保本专业全体学生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和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竞赛掌握电子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指定题目的竞赛培养复杂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通过参加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培养软件设计方面的能力;通过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等不限题目的竞赛和课外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培养大学生面向实际项目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从优秀的学生作品中培育参加全国挑战杯这样强调创新性和工程化的竞赛。在各类竞赛培训和指导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步提高。通过参加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为学生就业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进行了“产学研”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紧紧抓住“产学研”的建设思想,把课程教学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课堂内容在室外的延伸,把“产学研”本身就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鼓励广大教师将学科优势与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和向教学转化,进一步优化了专业必修课教学内容,调整选修课课程结构,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本科教学之中,对于培养本科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摘要:从国家、地区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湖北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讨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及具体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体系;微电子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理论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因此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学科背景及问题分析 1.学科背景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它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一般是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新型技术学科,主要涉及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相关的技术与工艺。[3]由于实现信息化的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因此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此外,从地方发展来看,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以光通信、移动通信为主导,激光、光电显示、光伏及半导体照明、集成电路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电子信息产业在湖北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北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2007年,完全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建设专业方向为微电子技术,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和光电子器件、系统(激光器、太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相关工作。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微电子产业的人才需求为牵引,遵循微电子科学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发展脉络,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微电子专门人才,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微电子人才的迫切需求。 2.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理论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想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建设配套的实验教学平台。然而目前人才培养有“产学研”脱节的趋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较少。建立完善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前提。 二、建设思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实验平台和专业课程实验平台。基础课程实验平台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电子实验和计算机类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平台即微电子实验中心,是本文要重点介绍的部分。在实验教学体系探索过程中重点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创新”的微电子人才培养理念。微电子人才既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基础物理、固体物理、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等),又要求具有较宽广的系统知识(包括计算机、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微电子实验教学环节强调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同时兼顾本学科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协同训练,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微电子实验教学体系,将“物理实验”、“计算机类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微电子工艺”、“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课程设计”、“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微电子专业实验”、“集成电路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相互贯通,有机衔接,搭建以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兼顾半导体工艺与集成电路设计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半导体的产业链涉及到设计、材料、工艺、封装、测试等不同领域,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要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为了扩展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适应范围,实验教学必须涵盖微电子技术的主要方面,特别是目前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半导体工艺两个领域。 第四,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推动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与国内外科技同步发展。倡导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教研相长,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融化到教学内容之中,以此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三、建设内容 微电子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是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我国微电子技术人才紧缺,尤其是集成电路相关人才严重不足,培养高质量的微电子技术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微电子学科实践性强,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关的测试分析技能和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等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将利用经费支持建设一个微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具体包括四个教学实验室:半导体材料特性与微电子技术工艺参数测试分析实验室、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性能参数测试与应用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科技创新实践实验室。使学生具备半导体材料特性与微电子技术工艺参数测试分析、微电子器件、光电器件参数测试与应用、集成电路设计、LED封装测试等方面的实践动手和设计能力,巩固和强化现代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在微电子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培养学生具备半导体材料、器件、集成电路等基本物理与电学属性的测试分析能力。同时,本实验平台主要服务的本科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同时可以承担“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10余个本科专业的部分实践教学任务。 (1)半导体材料特性与微电子技术工艺参数测试分析实验室侧重于半导体材料基本属性的测试与分析方法,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半导体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相关的测试方法与技能,包括半导体材料层错位错观测、半导体材料电阻率的四探针法测量及其EXCEL数据处理、半导体材料的霍尔效应测试、半导体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高频MOS C-V特性测试、PN结显示与结深测量、椭偏法测量薄膜厚度、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实验等实验项目。完成形式包括半导体专业实验课、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等。 (2)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性能参数测试与应用实验室侧重于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基本特性、微电子工艺参数等的测试与分析方法,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半导体基本理论、器件参数与性能、工艺等的理解,掌握相关的技能,包括器件解剖分析、用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交(直)流参数、MOS场效应管参数的测量、晶体管参数的测量、集成运算放大器参数的测试、晶体管特征频率的测量、半导体器件实验、光伏效应实验、光电导实验、光电探测原理综合实验、光电倍增管综合实验、LD/LED光源特性实验、半导体激光器实验、电光调制实验、声光调制实验等实验项目。完成形式包括半导体专业实验课、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 (3)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侧重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硬件描述语言、Cadence等典型的器件与电路及工艺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设计流程等,并通过半导体器件、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的仿真、验证和版图设计等实践过程具备集成电路设计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能力。以美国Cadence公司专业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为载体,完成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版图设计、工艺设计等训练课程。完成形式包括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集成电路设计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上机实践等。 (4)科技创新实践实验室则向学生提供发挥他们才智的空间,为他们提供验证和实现自由命题或进行科研的软硬件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包括LED封装、测试与设计应用实训和光电技术创新实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所设计器件或电路的研制并通过测试分析,制造出满足指标要求的器件或电路。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训练,加深对所需知识的接收与理解,初步掌握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对工艺技术及流程的认知与感知。完成形式包括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创新实践环节、生产实践、毕业设计、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和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各类科技竞赛及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等。 四、总结 本实验室以我国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人才需求为指引,遵循微电子科学的发展规律,通过实验教学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系统了解与掌握半导体材料、器件、集成电路的测试分析和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技术等技能,最终实现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范围广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微电子专门人才的目标,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微电子人才的迫切需求。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摘要]经过数年的发展,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未来的生存发展。文章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工程技术对经济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美、英、法、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由于注重加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其工业化崛起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目前应用前途很广,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之一。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收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学生,到现在已有一届学生共近50名学生顺利毕业了。现在回眸总结这几年我校在电子科学与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体会,总体上看,这届毕业生不仅实践动手能力很强而且理论基础扎实,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许多环节中仍然存在不少不足。其中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在人才培养的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理念,同时实验设备及手段还不足,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人长期从事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定及教学工作,切身感觉到提高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质量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满足服务于未来社会行业市场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更快和更多地为社会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级应用人才。为了达到上述这一宏伟目标,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满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社会需要,找准定位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问题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作者认为,给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一定要突破管理理念,树立真正的市场理念,扬弃固定模式,瞄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市场需求的现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依靠我校师资、信息等优势,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因此,作者认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目标是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一定创新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适应市场需要。为此,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注重提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和竞争能力,真正培养出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兼备特长、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复合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旨在规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行为,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2011年,我校“微电子技术实验室”获得中央与地方高校资金资助,总金额达3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实验条件,对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必要的改进,达到有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实验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由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基楚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三个模块构成。配合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 (一)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这类实验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测量方式、方法、常用仪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选择、读数方法等,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基楚实验。 这类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题目自行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参数和所用的仪器仪表。通过此类验证性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综合设计性实验。 这类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开设多种综合型实验,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保证一人一组。在开放时间内,学生可以到实验室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及爱好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不受规定实验项目的限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电子与信息系统领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信息、电子等行业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适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专门工程实用技术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较宽口径的专业,其内容涉及到电子和科学工程两个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科学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信息系统和集成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在设置专业方向上,应从培养素质性、通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出发设置专业方向,可以设置应用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两个方向,相应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按需调整。 四、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我校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材”与211院校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在于高考分数较低,这就有可能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二是学习不够刻苦。教学中如不注意克服这两种劣势,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材”也有其优势:一是就业压力迫使他们要勤奋学习;二是城市生源偏多,家庭各个方面条件较好,相对而言,见多识广,接受新信息、新事物反应快,动手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作者认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因材施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学习方面,通过各种活动,如聘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成功的企事业家等来校作专业指导和学术报告等,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成才的紧迫感;做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在新生军训的同时,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律教育和专业教育,帮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针对不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设立奖学金、组织各种学习竞赛,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开设各种强化班和补习班,帮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激发成才的欲望。 (二)在生活方面,通过严格管理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坚持封闭式管理和开放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纪律约束,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队伍建设,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组织开展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展开心理教育,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心理跟踪档案,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指导作用,及时调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有效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学校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和知识的需求。 五、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方面,应着重处理自身师资和外聘教师的管理和培养问题。首先,应坚持聘任制和严格考核考评制度,并以此转化为竞争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回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和进修机会。教师有了能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教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化的途径,自然能安心工作。培养出本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建立本校的核心教师队伍。通过聘任高水平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外聘教师(教授)或专家为学科带头人,以他们为主来构建教研室,开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目前本学科教师都具有985高校博士学位。 总之,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针对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发展、市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是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如果能够切实转变教育质量观,以社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借助于其新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完全可以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市场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专本业2007级学生的成绩统计分析表明,学生每门功课的平均合格率在94%以上,平均优秀率在70%以上。这说明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能力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预期效果。同时在全国和省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200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李智同学和肖超军同学获湖南赛区竟赛一等奖,邓超爱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奖。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实习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习基地缺乏、实习岗位安排不合理、生产实习的学生管理模式与评分模式矛盾、生产实习反馈机制欠缺、校外分散实习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为生产实习课程的建设、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生产实习;学生 生产实习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它是与今后的职业生活联系最直接的,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将完成学习到就业的过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是校内教学的延续,校内教学的总结,而且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学生的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和责任心、使命感的过程。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学习企业工人和现场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树立刻苦钻研精神;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以及电子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等一系列的过程;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生产组织经营管理方式和质量的过程控制;培养劳动习惯、组织纪律性和敬业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专业学生,我们采取集中实习为主(学校安排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学生自习联系实习单位)为辅的组织方式,目前生产实习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生产实习基地缺乏。由于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不能从事技术类的活,不仅难以给企业带来利润,而且还给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生产实习,造成了生产实习基地建立困难。 2.生产实习岗位设置不合理。由于生产实习的时间较短,企业在安排生产实习岗位时会有很大的难度,往往会出现企业将学生当劳动力使用的现象。虽然此类生产实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组织纪律性和敬业精神,但是对于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感觉实习工作的实际情况与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出现情绪不稳定,身体不适应的诸多情况。 3.生产实习的学生管理模式与评分模式的矛盾。生产实习实施过程主要在企业完成,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而实习评分模式往往以校内指导教师评分为主,企业指导教师评分为辅,两者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导致企业指导教师管理学生困难,影响了生产实习的效果。 4.生产实习时间不合理。生产实习时间不合理会严重的影响生产实习的效果。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原来安排在第七个学期的17~19周,此时很多学生面临着考研、公务员考试和找工作等相当多的事情,严重影响了生产实习的质量。 5.生产实习反馈机制欠缺。生产实习结束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总结和讨论,没有及时改进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6.校外分散实习质量难以控制。校外分散实习(指学生个人脱离分院统一安排,个人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行为)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监控。 二、有效的解决方法 1.建立动态生产实习基地。我们往往要求实习基地是大型企业建立的,并且能够长久使用,甚至这已经成为评价实习基地好坏的标准。大型企业能够安排较多的学生,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容易;大型企业一般技术力量较强,有利于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大型企业设备较先进,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但是,大型企业对普通高校的依赖较少,校企之间很难有深度的合作,往往会将学生当劳动力使用。生产实习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落脚点则是“生产”,所以,我们认为既能达到教学目标,又能紧跟产业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就业的企业才是适合学生生产实习的基地。要摈弃一劳永逸建基地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经常性地关注和寻找适合实习的企业,积极寻求和建立广泛的社会化联系,寻找最佳结合机会。在研发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企业文化等方面实地对企业进行考察,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产品更新情况,以便对学生有个初步培训。实习结束后再通过企业调查和学生座谈了解实习效果,决定是否将其列为下一年度的基地名单。 2.建立多实习岗位和岗位轮换实习模式。以中国计量学院电子专业的学生在浙江正泰中自工程公司围绕控制系统与仪表产品开展的生产实习为例,经过校企领导多次有效沟通,确立了部件生产(部件装配、测试)岗位、仪表生产(仪表装配、测试)岗位、系统生产(系统装配、测试)岗位以及产品研发岗位(研发流程介绍),并进行轮岗。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组织形式,学生以分散的实习小组为单位,在研发、生产、测试等至少三个岗位上进行轮岗实习。每个岗位配备企业指导老师,同一小组学生一周内在岗位不同阶段进行流动学习,基本可以了解掌握该岗位的组织方式、工作流程等内容,大大提高了实习的效果。通过实习,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结合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光电技术的实际应用,学习、了解研发管理流程和常用测试设备的使用,还可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生产组织经营管理方式、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质量的过程控制,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不会对企业正常生产带来太大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3.学生管理模式和评分模式改革。针对生产实习的学生管理模式与评分模式的矛盾,我们加强了学校指导教师对生产实习过程的监控。在学生校外实习期间,分院里安排了专职教师进驻实习企业进行管理,更好督促学生熟悉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学习企业的组织机构及生产组织经营管理方式,了解技术方面的研发和管理方法,了解社会对技术的需求动态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师工程实践经验。 我们对原来的生产实习评分模式进行了改革,修改了评分标准,强化企业指导教师的评分比率。在生产实习结束时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组织生产实习答辩会,评定学生的工作态度、学习能力、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并给出答辩成绩。将生产实习评分分为四方面:出勤率、生产实习答辩成绩、实习记录本质量以及实习报告本质量(所占比例为20%、40%、20%、20%),综合后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 4.生产实习时间调整。我们调整了生产实习的时间,将实习时间调整为第七学期的短学期,也就是暑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5.建立了闭环的生产实习反馈机制。利用问卷方式对学生开展实习情况调研,了解学生对生产实习教学的期望、实习中工程能力培养的实际感受以及对生产实习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生产实习期间每周召开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座谈会,对学生生产实习状态以及生产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解决,建立了有效的生产实习反馈机制。 6.规范校外分散实习,有效控制分散实习的质量。严格把关校外分散实习申请。首先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校外生产实习申请表》。学生接受单位必须与本专业相近,学生接受单位与学校同时指定双方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同志作为指导教师,按照学校培养方案和该实习环节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然后提交《中国计量学院光电科技学院学生校外生产实习的承诺书》,经校内指导教师审核后,由学科负责人和学生所在系部和分院批准后方可执行。 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在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严格按照实施计划的进度进行毕业环节的教学任务。校内指导教师必须每周向学生所在院系部汇报学生实习情况。在校外自主进行实习的学生,必须在该实习环节规定的结束时间前返校,并按规定撰写实习记录本与报告本;同时提交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填写的《中国计量学院实习单位意见反馈表》给校内指导教师。 对于实际过程表明无法正常进行实习或不能保证质量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及时向系和分院,以采取有力措施或终止学生在校外自主实习环节,并做出妥善安排,由此导致学生延误学业由学生本人负责。严格对学生在校外自主进行分散实习的审批,强化管理以保证学院教学和教学质量。 三、结语 本文在分析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实习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习基地缺乏、实习岗位安排不合理、生产实习的学生管理模式与评分模式矛盾、生产实习反馈机制欠缺、校外分散实习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动态生产实习基地、多实习岗位和轮岗实习模式、调整生产实习时间、建立了闭环的生产实习反馈机制以及规范校外分散实习,有效控制分散实习的质量等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终为其他专业生产实习课程的建设、改革提供了参考。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本文从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详细解读了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并与省内外相关高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比较,突出专业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办学特色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并详细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 一、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 目前,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庞大的微电子、光电子、光伏和新能源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的分布不均,分类较细,且发展变化较快。另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既有劳动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大公司,更多的是小公司和小企业;既有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更有合资、独资的外企。因此,社会需求与本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还会继续存在。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领域的宽厚专业基础知识,熟练实验技能,能掌握电子材料、电子器件、微电子和光电子系统的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和设计技能,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该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光电材料及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工程技术人才。并且结合我校“大工程观”人才培养特色,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培养适应微电子和新兴光电行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三、本科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参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以及专业下设微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两个本科培养方向的思路制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工程能力,使毕业生能满足长三角地区微电子、光电子和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需求。微电子方向的课程设置专注于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面,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则偏向于光电信息、光电材料与光电器件方面。 四、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 要实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并结合我校学科发展方向和特色,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省内外几所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最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培养方案的模块化设计。在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时,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和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下,专业培养方案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三个模块,下设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在前两年学习相同的课程,到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选修各自方向的专业课。由于两个方向的不同培养要求,因此在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方面设置限选模块,每个专业方向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 2.改革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因此,在保留了原有电子信息类专业通常所开设的电子类课程外,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如EDA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删减了原先与物理类相关的一些课程,如物理学史、原子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并删减了一些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如C++程序设计、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分方向限选模块,两个专业方向对应有不同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3.优化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整个专业教育中的主干部分,微电子方向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开设有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与技术、工艺与器件可靠性分析、半导体测试技术、现代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模拟等课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围绕光电材料和光纤通信方向,开设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光纤传感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课程。另外专业课程里面还设置有专业实验,通过加强实验环节,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 五、与省内外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别 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各大高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服务于不同的区域经济,这就要求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区域化、差异化。我们分析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这五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不仅使我们能学习到其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也可以发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定位。各个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区域经济要求确定专业的发展定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定位于能从事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乃至电子集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浙江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光通信、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人才。苏州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在培养能够在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等领域从事各类系统级、板级和芯片级研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南京理工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是突出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徐州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定位在培养能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我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于服务长三角地区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培养能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开发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系统、电子集成系统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通信电子电路、EDA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应用、现代DSP技术及应用等专业课程。浙江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开发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的能力,开设了电路原理、模电数电、通信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光纤通信原理、光网络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课程,以及电子线路CAD实验、单片机综合实验、通信原理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大型实验、微电子基础实验、半导体器件仿真大型实验、集成电路设计大型实验等实验类课程。苏州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与开发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从事各类系统级、板级和芯片级研发工作的能力,开设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线路CAD、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VLSI设计基础等专业课程,以及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信号与电路基础实验、电子线路实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等实验类课程。南京理工大学培养学生从事光电子器件、光电系统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开设了信号与系统、光学、光电信号处理、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光电成像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线路、电视原理等专业课程。徐州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与开发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能力,开设有信号与系统、光电子学、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伏材料等专业课程,以及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我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备能力,开设有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原理、MEMS技术、微电子工艺原理与技术、薄膜材料及制备技术、工艺与器件可靠性分析、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模拟、EDA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以及近代物理实验、专业实验等实验类课程。 3.人才培养特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注重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方面能力的培养。浙江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苏州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电路与系统设计、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南京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徐州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电材料与器件方面能力的培养。我校的人才培养注重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联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实践型较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力、增强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本专业在人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联合培养机制,能较好地改善这种状况,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就业率;联合培养机制 一、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电子信息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牵动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实践型较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要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我系学生的综合实践力、增强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作为我院的一个新型专业,在人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比重有待平衡。电子科学技术专业至今已招生四年,今年迎来第一批毕业生,就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看,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条件,较偏重理论基础教学,实验环节较少。显然,书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必须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力与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满足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实践教学的不完善构成了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一个短板。 2.毕业设计的题目与学生就业取向不甚吻合。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经常存在教师开出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就业取向不甚吻合的现象,这很可能导致学生被动从事毕业论文设计。由于教师开出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偏重于理论计算或是模拟仿真,学生难以从事实践锻炼,学生感觉不到毕业设计对日后工作的作用,造成学生不愿投入精力,积极性不高,最后会导致很多本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毕业设计工作,最后却不得不由教师代劳。因此,提高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的就业取向的吻合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学生就业优势的体现。 3.继续深造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未来研究方向结合。在众多的毕业生当中,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这些深造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专业及研究方向会更加细分化,其研究方向也与未来导师的研究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当学生毕业设计题目与未来研究方向不太一致时,可能也会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会出现应付毕业设计现象,严重降低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针对目前现状,我们提出了一些改革理念及改革思路,探索能够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与内容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为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或工作环境起到一个良好的衔接作用。 二、改革理念及思路 1.改革理念。立足于在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培养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学院乃至学校的长远建设与发展。 2.改革思路。针对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联合培养机制能较好改善这种状况。 毕业设计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最直接的手段。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在学完全部课程以后,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型训练,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型教学环节。该环节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关系到一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一名毕业学生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适应社会需要。通过与实习企业达成协议,让学生选择与实习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学生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自身的兴趣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去完成毕业设计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在企业做结合实际的毕业设计,让学生更容易适应以后的新的工作环境。应届毕业生在第七学期结束时基本都签定了就业协议或是在用人单位实习,因此在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中,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设计是可行的,也是培养快速适应企业工作需要优秀毕业生的最佳时期,这种培养方式是一种“准定单式培养”。另一方面,加强指导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由于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为新办专业,实验设备方面较弱,有些教师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但教师理论基础功底扎实,须加强指导教师进行工程实际能力,才能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对于已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可以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题目在研究(设计)院(所)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充分培养其科研能力。 但是对于以上各环节,尽管学校或学院在开展相关的工作,但是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获得预期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具体的实施细则上还不够完善,导致实施结果并不理想。 改革内容:(1)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将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依据其就业取向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考取研究生(或不签约就业打算来年继续考研)进一步深造型和签约就业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并结合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适合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2)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联合指导企业基地。我校地处长三角经济活跃区域,半导体方面的大中型企业数量较多。就杭州市及周边地区而言,就有数量较多的有关电子科学技术专业领域的企业,因此有优越的校企联合优势,可依托本地签订多元毕业设计联合指导企业基地。(3)鼓励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联合,增强工程实际能力,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由于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为新办专业,实验设备方面较弱,有些教师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但教师理论基础功底扎实,需鼓励指导教师加强工程实际能力,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 方案:(1)在充分调研用人企业和往届毕业生工作需要的基础上,确定电子科学技术相关专业大类多元毕业设计联合指导企业基地的模式。(2)基于多元毕业设计联合指导,在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的同时使指导教师的工程实际能力得到再提高,结合实际确定设计题目。(3)对教师申报的毕业设计题目要严格把关,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本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势,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题目选择尽量要结合学生的就业取向,与本专业联系紧密,工作量饱满,能够在毕业设计期间完成或有阶段性成果。 实践:提出这种设想之后,我们与浙江缙云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联合指导,部分学生选择去该公司进行实习,部分学生与本专业老师开展课题研究,还有部分学生考取外校研究生,选择与未来导师进行课题研究,预先进入课题研究阶段。通过学生的自由选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都非常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设计,最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成果如下: 1.由于设计题目能够与学生的就业取向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由于毕业设计采用与相关企业联合指导的运行模式,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3.由于毕业设计题目能够紧密地与企业具体实践工作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就业后的工作中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工作的快速“无缝对接”。 结论: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实践型较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力、增强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本专业在人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联合培养机制,能较好地改善这种状况,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践平台优化研究 [摘 要]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是人才培养体系中介于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之间的重要环节,是学员在本科学习期间从理论分析模式转向工程应用模式最重要的结点。为了满足合训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深入研究合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授课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学科点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优化学科点综合实践平台的方案,方案包括建立合适的教学机制,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章程等措施。 [关键词]实践平台 电子技术 教学机制 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是人才培养体系中介于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之间的重要环节,是学员在本科学习期间从理论分析模式转向工程应用模式最重要的结点。基于此,学科的各类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建设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电子技术类课程在我校的开设历史已有几十年,其建设和发展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层次,但是面对新的转型形势,尤其是在2012年明确开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合训专业后,课程建设的不足和实践条件的薄弱显得愈发严重,特别是基于该系列课程和新开专业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有必要在“统一筹划”的基础上加大建设的力度。 一、基本情况 (一)环节设计零散,资源不能共享 目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课程设计及本科毕业设计等自主创新实践活动在时间和形式上相互独立,衔接不紧密,缺乏连续性,专业体系结构不完整。当前学科竞赛和课程实践教学工作缺乏交融,两部分工作属不同人员负责,工作缺乏统筹规划,资源没有有效共享。最终造成的局面就是综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没有在已有的基础上出发,一切都是从零起步,学科竞赛所积累的成果没有回馈到大众教学环节中来,没有发挥其本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管理机制松散,教学效果不佳 电子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多采用导师负责制,各教员在培养方式及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别,随意性较大。统一有效管理机制的缺乏根本无法保证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首先,管理机制的松散造成学员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学员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最多只有1个月左右。时间不充足,再加上重视不够,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学生学习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管理机制的松散造成在选题方面大部分都不够规范合理。好的选题对于学员实践能力的锻炼至关重要,但是实际现状是,每年仅有20%左右的选题难易适中且切合电子技术学科实际。最后,管理机制的松散造成学员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不能线性连接,递进培养。现在的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十分难堪,前期的单元实践简单敷衍,中期的课程设计模块训练不能达标,后期的毕业设计更是缺乏基础,无从下手。 (三)基础条件薄弱,培养质量不高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是新开课程,其建设工作是从零开始。课程设计安排在第七学期实施,两周完成,要求每名学员应用“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EDA技术”、“单片机原理”等课程内容,独立设计制作和实现一个特定功能的电子系统,对实验条件及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资源共享,教学形式开放,使更多学员能够从中受益,急需改善实验室硬件资源环境,建立有效管理体制及资源共享平台。 基于上述现状,必须在更高的层面上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的总体要求,统筹规划各类教学实践环节,探索综合管理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形成浓厚的“电子创新“氛围,提高培养质量,提高综合效益。 二、建立一套合适的教学运行机制 相较于这两大实践环节的沉闷现状,本学科点面向全校学员开展的实践创新活动却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对电子创新的热情。 (一)电子科技创新月 每年3、4月,学科点举办电子科技创新月活动,历时一个月,至今年已连续举办五届。通过电子科技创新月活动,学员们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得到深化,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实践动手和组织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团结协作和努力拼搏精神得到进一步深化,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一批能力素质较高的学员脱颖而出,为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积蓄了力量。 (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近年来,各类以学员为核心的学科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在各个层面广泛开展,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活动依然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对理工科类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极大的牵引和推动作用。 因此合训学员的培养也可以参考并借鉴电子创新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学员动力不足,设计制作综合实力偏低的问题。 1.第三学期。这时的合训学员刚刚进入大二,除了已经开设过的C语言课程外,电子方面的课程都还没有开始,实验室开设40学时的公共选修课《电子系统设计》进行基础培训,能使学员提前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认识常用电子器件,掌握焊接技术、单片机编程技术等。 2.第四学期。学科点组织全校范围的电子科技创新月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参赛学员须完成简单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参赛学员以大二学员为主,大三优秀学员为辅,这样可以在团队中以长带幼,发挥好传承作用。 3.第六学期。学习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通过本课程,学员应能结合“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及“通信原理”等所学的电子类专业课程,并利用电路设计仿真软件、EDA技术及常用测量仪器仪表等工具独立设计并制作出一套完整的电子系统。 4.第八学期。进行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从学习阶段到实际工作阶段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毕业生全面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资源 要优化实践教学平台,“教”这一环节极其重要。首先要制订完善规范的教学标准,包括教材、课程标准和各种辅助资料,其次要有一支过硬的教学指导团队,确保学员在硬件、软件、理论、仿真等等环节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指导导师,同时教员也要不断的扩充视野,关注电子技术学科的前沿动态,在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课题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拓宽思维,对系统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1.建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进度表、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等教员使用的教学资源管理。 2.建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综合题库,可供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题。选题方面,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对于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可以自己提前拟定题目,自主选择指导教师,然后和指导教师确定最终题目。另外学员也可以从综合题库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学生自选题目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员的创作热情,题库中的资源应结合生活或部队武器装备实例,难易适中,既能体现电子技术学科的特点,又能让学员能够学以致用。 3.建立学员自学所需的各种教材、元器件手册、软件使用教程、仪器使用方法教程等。 4.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章程,为给学员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实验室全天开放,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教员和学员的积极性,每天都要安排值班人员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 四、结语 本项目所优化设计的综合实践平台,可应用于大部分的基层教学单位,特别适合于工程实践性强,同时承担创新活动、竞赛的单位,推广应用范围前景广泛。本项目若能与学科网站对接,资源共享,全校乃至全军的电子技术爱好者都可以从中获益,同时教员、学员通过网站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进行教学互动。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计算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研究范畴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学科。本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0、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大,电子信息类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宽口径应用型专业,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领域内的一门主干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培养目标上的优化调整 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院校应在能力要求与课程设置上不拘传统,有一定的突破:是在基于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教学计划的原则下,应针对学院与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应突出本专业在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生产实际,有创造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应在制定目标上突出本地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 2、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2.1、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地位 从目标定位和实际情况出发,必须逐渐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地位,在大学理工科专业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是专业课程及基础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因而必须加大这些课程的教学课时数,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学好这些基础课程;英语是全校的公共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类专业本科生今后发展必须要求掌握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必须加强英语的基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为后续的双语教学及全英语教学创造条件。 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她是体现该专业特色与方向的主干课程。我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数据库等。因此我院大力加强了这些课程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2.2、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 专业设计能力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进行电路设计、研发、测试所具备的必要的实践能力,它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研发、设计知识。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想在学校里具备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和要求上,毕竟不太现实。不过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作品设计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毕业作品设计的选题方面,指导教师应根据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器件方面的发展,选择一些具有前沿知识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在毕业作品的实际制作上,应将学生力所能及的知识运用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力求作品在性能、技术方面的作出创新,突出展示作品在设计上的闪光点。三是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应突出综合性和前沿性,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知识高度和深度,尤其在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的论述方面,从资料查阅、信息搜集、前沿知识的再学习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一定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以上毕业设计阶段的三个方面的培养,学生在专业设计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其进入社会,打下专业基础。 2.3、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且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通识教育课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增加了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疆历史、高等语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必修课及选修课,要求选修素质教育课不低于10学分,涵盖文学、美学、音乐、书法、社科、写作等各类人文素质课程。 同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积极参加校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及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口语、演讲等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公民。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必须选修其中一门课程,体现了为学先为人的教学理念。通过人文社科基础课与理工基础课相结合,公共人文选修课与学科选修课相结合实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文化素质培养目标。 2.4、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学不致用”的状况,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实践教学环节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要贯穿整个学程,并增大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按照“多样化、综合性、分层次、重创新”的原则,一是注重专业实践与课程设置相结合;二是通过课程实验加强专业实践能力;三是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四是不断改进实验方式,推进开放实验教学;五是延伸课程内容进行技能认证;六是补充和强化社会实践环节;七是加强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的支持;八是结合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构建了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专业技能培养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我们形成了多层次的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一层次是专业技术基础的动手能力,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开展《办公自动化》、《应用程序设计》等模块的技能训练,同时开设电工工艺实习等,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锻炼动手能力。第二层次是针对专业技术方向开设专项能力训练。其功能是巩固和强化课程中重点内容、方法和原理,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专项能力。这部分训练以课程设计为主,辅之以技能认证。如《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等。第三层次是针对专业结构开展工程应用能力的全面训练,其功能是掌握相关领域的软硬件、信息系统和工程应用的设计、分析、组织、实施的基本方法,全面促成学生对本专业某一方向具体认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如社会实践、参加各类大赛竞赛、高年级开设的《网络工程与技术》、《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等。第四层次是针对专业领域进行综合训练。包括科研训练、工程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逐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完成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方向的“三级跳”。 为此,要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实习平台。校内实习平台,采取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制,实习内容、方式、手段、课程比例由相关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确定。部分实习可以采用自行开发的实习平台,一方面自行开发的平台更经济,也能达到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自行设计实习设备,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建立校内校企合作实验室。利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和设备,企业的技术、管理模式和人才力量,建立校内实验室。将企业的典型案例整理为实训案例,企业定时派出人才进行技术和项目管理上的指导。 在合作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充分发挥生产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院与许多软件公司、电信企业等建立了实习基地,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搭建了平台。定时派学生赴企业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注重熟悉企业管理制度、了解企业文化和接触基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发流程。 2.5、师资队伍建设,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思想水平;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教师,带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3、结束语 做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这对努力探寻新形势下开展高等学历教育的路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也为充分发挥教育引领教育科学发展的发挥出积极作用。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摘 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微电子以及集成电路等专业领域的具有扎实理论技术、较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专业建设的有效进行,不仅是促进专业与时代要求进行紧密贴合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创造更优专业学习条件与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现阶段的结构特点,围绕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阐述,就其有效实施对策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实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电子相关领域进行研究、教学或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与其他传统专业类似,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也主要分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两阶段,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地方是:基于这一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理论课课时较少,实验课程得到增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及应用能力。 一、现阶段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结构基本特点 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宗旨有了大致了解,在对专业建设的有效开展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此专业的结构特点进行详尽分析。 (一)基础教育的重视。就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结构来说,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是其一大特色,主要开设了高等数学、普物实验、英语和计算机文化训练等课程。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是一门涉及领域较广的专业,这样一来,在数学、物理以及英语、计算机等方面都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理论的强化。减少、缩短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并不意味着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在理论教学总学时减少的条件和前提下,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体现出强烈的强化基础理论教学趋势,即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吸收效率,如对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基础以及实验指导的基础上,形成宽厚有效的专业基础。 (三)实践环节的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教学体系中为数不多的实践课时较多的专业之一,除了几乎每门专业课都开设了相应独立的实验课程之外,还会定期安排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训效果。这些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严格的科研训练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综合,为学生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条件,促使学生了解、掌握研究的整个过程。 二、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基础构成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从专业的结构安排来看,虽然具备了专业训练的条件,但是专业建设效果依然不明显,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径过宽,特色不明显。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是理工结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知识面较宽,包括了无线电物理学、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将其分为两个方向,学生从大三开始选修相应课程。虽然这种培养模式比较有利于学生将来选择就业,促使其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但是从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都与电子信息工程或是电子科学技术,甚至和计算机等专业差别不大,口径过宽,特色不明显。 (二)师资力量有限,硬件缺失。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算是新兴专业,加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器件以及新技术层出不穷,有着扎实专业基础及教学经验的教师较少,刚从学校毕业的缺乏系统教学经验的硕士研究生居多,师资力量有限,结构合理性不足。 (三)实验力度不足。就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实训和实践环节来说,虽然占据了大部分课时,但是课程实训及实践的内容太过于单一,并且专业性及难度需要加强。从专业实验的具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都是验证型实验,学生要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试验箱,进行连线、开电源、观察现象以及记录现象即可,完全没有设计型、研究型实验的项目或内容,尤其是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也不够。 三、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的有效措施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市场发展的推动,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各个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各大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着力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但是从专业建设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专业口径过宽、师资力量有限以及实验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就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有效进行的措施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突出特色,加强专业方向建设。针对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建议结合各校的实际师资条件以及专业教学环境,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可能突出专业方向,如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或者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方向的划分,强化落实相关实践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及应用性,促使实践教学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质量。除了上述措施以外,还应以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为基本教学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及效率,构建独立有效的实践体系,确保实验场所硬件配置的有效性,尽量保证开放的时间;其次,还应加相应实验室的文化建设,转变考核测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还应明确实验教学具体内容,摆脱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引起研究型实验;最后,教学还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小组与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的有效进行创造氛围。 (三)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在师资力量不是特强的情况下,建议理论老师和实验老师不分开,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就该专业课程建设或教学体会进行交流;其次,学校还应加大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及技能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对新兴的技术及设备进行学习和了解,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层次,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及专业建设的有效进行,奠定师资基础。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先导课程,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教学内容博精兼备、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启发创造性思维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对该学科内容与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在专业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博精兼备;职业规划 “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课时少,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该课程作为专业先导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作指引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如何让本课程符合专业发展及未来就业趋势的变化,将课程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出特色,让学生有所收获,并对学生后续学习有指导意义,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课程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要博精兼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多个专业方向。因此,该专业概论涉及的知识面广,涵盖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纳加工等多个方面,且每个方面理论比较抽象,对于大一学生来讲,理解非常困难。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有所选择,突出重点。但是,如果将教学内容分割开来,缺乏系统性,学生则很难对该学科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综合考虑课程总体结构,明确各个课程模块在总体结构中的定位。同时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精选、整合和精简,在“广而博”和“少而精”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实现让学生既可以形象了解专业概况,又能较容易了解到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部分内容可以选取专题讲座式教学,将内容分成几个专题。在保持基础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同时,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对涉及到的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应用作简讲,安排2个课时,使学生认识到该学科所要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宽。而微纳加工工艺应重点讲、精讲,安排6个课时,使学生便于理解学科的基本方向。重点内容可以分几个部分来讲,对于概念、应用、发展前景等部分,重点讲应用,如应用微纳加工技术制造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 2.以实例为先导的多样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根本保证,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学生能够学好一门专业课程,并达到学有所用的基本前提。举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最新应用成果,或身边的事物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看得到实实在在的应用,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神奇。本学科涉及到高新技术,可以列举一些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比较新且比较有趣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兴趣。讲授过程中应从简单应用入手,逐步到高新技术,让学生产生一种对知识渴求的强烈愿望与积极探索的兴趣。如太阳能电池等半导体光伏发电技术在国家绿色能源战略上的地位,微纳传感器件尤其是硅微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微镜、气体传感器、微陀螺等器件也已在汽车、手机、电子游戏、生物医疗、传感网络等消费领域得到的应用等,使学生能及时掌握半导体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对于概念和理论模型内容比较枯燥,缺乏直观形象的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PPT、Flash等多媒体软件、实物模型、生产录像等教学手段进行模拟教学。也可以将专题分派给几个学生小组,要求学生通过课下提前查阅和搜集资料,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老师加以引导补充,最后由学生整理写成小论文、专题资料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相互间讨论,补充知识,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讨论中训练了思维方式,并通过问题的最终解决而获得一种成就感、自豪感,进而也激发了他们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了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走进专业实验室,通过对实验室的观摩,可以了解专业实践内容,这样更明确、直观,学生会有想动手的欲望。 3.正确理解专业课程体系,方便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面向未来就业方向,横跨微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子信息等有关领域内知识,就业面广。电子科学与技术在能源、信息、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是该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方便学生对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结构有更清晰的理解,对后续课程的选择学习有目标,更理性,使所学知识成系统,又不失广泛性,使学生可以对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真正地高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二、教学反思 1.探索循序渐进式教学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所涉知识面很广,很多概念十分抽象,原理难以理解,推导过程涉及数理知识既多又深。不能急于求成,将知识体系分割开来,这样学生将很难跟进,教学内容安排应该是循序渐进,层层加深,循环上升,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体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关联性是系统层次之间普遍存在多样性联系和相互作用,它的直接结果是引来问题的复杂性,对学习产生难度。只有将层次性和关联性同时考虑,精心合理安排,才能化难为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兼顾教学艺术和学术水平 该课程的教学是集学术性和教学性于一体的活动,学术性是该类课程的根本属性,没有科研学术做支持,没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无法体现该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同样,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注创造性,在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系统性与面向生活世界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真正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教师和学生要学会“去教材化”,不再“迷信”教材,不再唯教材马首是瞻。在参考教材的基础上对讲课内容进行补充更新,侧重加入发展成熟的新理论、新知识,突出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做到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让学生学会怀疑,懂得思考,设法探索事物的本质。 3.启发创造性思维 鉴于该专业的研究方向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研究的前沿和竞争的焦点,该课程除了介绍该专业领域内的常用理论基础,还需注重专业思维的训练。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中,一定要详略得当,深浅适宜,由浅入深,深入浅出,部分内容要方便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为此要寻找知识体系的关键点,通过比较、归纳、整理、综合等手段透过知识升华学生能力,为学生创造综合联想、知识迁移、求异思维、发现问题和发挥创造思维性的机会,但不面面俱到,要留有余地,启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看起来多而杂的知识,当整理形成网络时,就变成了一个整体。多维立体交叉关联的事物,启发多维立体交叉式的思考。这种多方位的思索,多角度的透视,多层次的重组,将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认识的“临界点”,这一点一滴的启发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基础。 三、结束语 学生最关注的是自己的未来发展,如果通过该课程能让学生对自己在专业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就可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不至于盲目、迷茫。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可塑性很强,大学知识不同于中学,学生有强烈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关键时期。随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专业发展是必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该文阐述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讨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与教材选择等。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以下简称“电科”)专业是以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工程专业。作为电科专业教育中重要内容的光电子技术,不仅是当代信息技术两大支柱之一,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持续焕发着生命活力。而让光电子技术保持如此强劲发展势头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广泛应用,例如激光器与新型光电探测器的应用的人你还。另外,诸如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光子晶体及相关器件、超材料及相关器件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及器件等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国际上光学与光电子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门方向。由此可见,学习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相关知识,不仅对电科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就业方向的确定具有积极的影响,也为那些将来希望从事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储备。然而,根据笔者的调研,虽然国内许多重点大学的电科专业都开设了光电子技术课程,但很少有大学专门开设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这门课程。而由于光电子技术的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教学课时又往往有限(一般为32或48个学时),因此在光电子技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教师往往重视光电子技术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教学。该文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内容、应用及发展等方面说明其在电科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教学经验,研讨电科专业中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教学方法。 1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简介 光电子材料是指能产生、转换、传输、处理、存储光电子信号的材料。光电子器件是指能实现光辐射能量与信号之间转换功能或光电信号传输、处理和存储等功能的器件。自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在短短的50多年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经历了从红宝石激光器的发明,到半导体激光器、CCD器件及低损耗光纤的相继问世;从各种光无源器件、光调制器件、探测与显示器件的小规模应用到系统级集成制造实用化阶段;从大功率量子阱阵列激光器的出现再到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和光纤传感器的诞生。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并正在不断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实际需求的引导下,各种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层出不穷,性能也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微米及纳米级加工技术的成熟,新型的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异常活跃。纳米光电材料、光子晶体、超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器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未来光电子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在当代信息产业与科学技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这门课程不仅应当单独作为一门课程独立教学,而且应该作为重视工程教育的电科专业的核心课程。 2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研究 2.1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与教材选择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不仅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例如光电子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等,而且与实际应用结合精密,因此,本课程宜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在课时安排方面,作为电科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总课时应不低于32学时(2学分),理论课学时不低于26学时,实验课不低于6学时。 另外,在教材选择方面,由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是光电子技术中的一部分内容,而目前国内关于光电子技术方向的参考书籍很多,其中亦不乏一些光电子技术课程的经典教材,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安毓英主编的《光电子技术》[1],西安交通大学朱京平主编的《光电子技术基础》[2]等。虽然这些光电子技术参考书中或多或少都会介绍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材料与器件,但是,目前专门介绍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的教科书却是少之又少,市面上仅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侯宏录主编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3]一书。加之,该书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较深,基础浅薄的本科生很难驾驭。由此可见,对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这门新兴课程而言,设立统一的教材并不合适。因此,笔者建议该课程的讲授教师根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内容,自行编写该课程的讲义与课件。 2.2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 按照电科专业的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也应该突出“工程”内容。传统的光电子技术教学中所重视的原理、定律与规律等内容,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教学中要弱化;而传统光电子技术教学中往往被弱化乃至忽视的光电子材料与光电子器件的相关知识,要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如此才能保证在有限理论课时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由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主要应用于光电子技术之中,因此,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与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者建议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理论教学的章节设置按照光电子技术的章节设置进行。以笔者讲授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理论课程(共26学时)为例,该理论课程共被分成了绪论(2学时)、激光原理与典型激光器(5学时)、太阳能电池(4学时)、光通信器件与材料(5学时)、光探测器件(5学时)、光电显示器件(3学时)与光存储器件(2学时)等七个章节,这七章内容基本囊括了光电子技术中光产生、光转化、光传输、光探测、光显示以及光存储等各个重要环节中最为典型的器件以及所用到的材料。另外,在每章内容的设置上,也尽可能突出“工程”内容,弱化“理论”知识。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笔者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教学中各章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简介以及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简介。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简介中,向学生介绍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与考试方式与参考资料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意义、内容、侧重点有一定的认识。在光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简介中,重点向学生介绍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与光电子技术的关系,并通过对光电子技术的概念、特征、发展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对光电子技术以及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二章激光原理与激光器重点介绍几种典型激光器的材料、结构与工作特性,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激光原理简述、典型激光器与激光器的应用。在激光原理简述部分,由于多数电科专业在学习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之前已经修过激光原理等类似课程,所以该部分内容为简略介绍的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回顾激光的特征、历史与光辐射理论等知识点。而第二部分内容典型激光器是本章内容的重中之重,在该部分内容中,将依次向学生介绍固体、气体、液体与半导体这四大类激光器中的典型激光器的结构、特征与工作特性等知识。由于发光二极管与半导体激光器结构与工作原理上的相似,在介绍完半导体激光器后,可以顺理成章地介绍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与特征。另外,本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激光器的几种常见应用。 太阳能电池虽然是光电探测器中光伏效应的一种特殊应用,但是由于它在现如今光电子技术产业以及光电子器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良好的发展趋势,该部分内容被独立成一章。在第三章太阳能电池中,主要分两小节给学生介绍,第一小节介绍当今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了解当今能源资源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研究与应用的迫切需求,然后介绍太阳能利用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第二小节正式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特性等知识。 第四章光通信器件与材料主要介绍的是光通信系统中所用到的有源与无源光器件。本章内容共分为两小节:第一小节介绍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的结构、导光原理、发展历史,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二小节正式介绍光纤通信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类光电子器件以及构成这些器件的核心材料。在光纤通信中,最重要的器件当属光纤,所以,本节开始就着重介绍光纤的相关知识,包括它的结构、原理、分类、特征参数与传输特性。然后,又将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其它光电子器件分为有源与无源器件两类,并分别介绍了这两类光器件中的代表器件:掺铒光纤放大器与波分复用与解复用器。最后,在本章结尾还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中其它几种常用光器件,例如光耦合器、光衰减器、光环行器等。 第五章光探测器首先介绍了光电探测器的物理效应、性能参数、噪声;其次,按照光电探测器物理效应的不同一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外光电效应探测器(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与内光电效应探测器(光电导、光电池与光电二极管)。教学的重心仍然放在对探测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特性等方面。 第六章光显示器件重点介绍四种光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与电致发光显示器。 第七章光存储器件主要介绍了现如今最常用的一种光存储系统―― 光盘系统以及其中最总要的器件光盘。 2.3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实验教学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课程的教学要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并重点介绍理论课上讲解过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6学时,开设的时间最好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以保证学生在实验前已对实验器件与实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实验项目的设定方面,既要保证与理论课程内容的相辅相成,又要尽量避免与其它课程实验项目的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许多大学的电科专业都已经将激光原理一课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并配备了相应的激光器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教学中再次引入激光器的实验内容,不仅消耗了宝贵的实验时间,实验效果也会大大降低。 下面跟大家简单介绍笔者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教学(6学时)中的实验安排。 (1)实验内容:共包含六个实验项目,它们分别是:光控开关实验、光照度计实验、红外遥控实验、PSD位移测试实验、太阳能充电实验与光纤位移测量系统实验(每个实验1学时)。各实验中都应用到了一个或几个核心光电子器件,这些光电子器件基本涵盖了学生在理论课程中所学到的最为重要的几类器件,例如光控开关实验应用到了光电探测器中的光敏电阻作为核心元器件;而红外遥控实验中用到了发光二极管光源与红外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 (2)实验要求:以往的光电子技术实验往往重视现象的观察与定性分析,但经笔者调研,这种实验方法很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动手能力,因此,在对原有的实验指导书进行改良后,笔者自行编写了实验的指导书,并在每个实验项目中加入了一些测量与定量分析的实验内容。例如太阳能充电实验,原来的实验指导书只是观察太阳能充电的效果,但是,在新改良的实验指导书中,要求同学测量不同光源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并要求学生分析比较其差别。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实验方式:分组实验,共同撰写实验报告。这样,不仅提高实验效率,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考核方式:根据每位学生实验完成的情况与实验报告撰写的情况综合评分。 3 结语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与现代科学的研究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电科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为电科专业学生提供着良好的就业竞争力与科研基础。本文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内容的分析,讨论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在电科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根据笔者自身的授课经验,提出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在电科专业中的教学形式、课时安排、教材选择以及理论与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地方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研究与探索 摘要:从分析我国地方高校课程设计目前现状出发,针对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课程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电子专业 课程设计 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要解决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然而目前的情形是,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的需求,动手能力地方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较差。基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由于我校属刚升本科院校,属地方高校,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学生整体素质较重点高校有一定差距。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计教学在我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素质,形成职业岗位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1 现状分析 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该专业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特点一是口径宽,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二是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性强,既有硬件也有软件,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走向基层的工作岗位要求很快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然而受长期资金短缺和实验实习条件的限制,对我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从实验和毕业设计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课程设计的建设。 长期以来课程设计普遍存在几点不足: 其一,内容不合理,同一门课既不跟踪新技术发展变化又不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目标等因素多变,多年用一个题目 其二,设计题单调,几十个学生用同一个题目,抄袭现象严重,课程设计的效果不明显。 其三,教学模式单调,理论多而结合实际少。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程设计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各门学科一个综合性考察。课程实验与课程密切配合,目标单一明确,并有配套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指导书,而毕业设计持续时间长,各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题目。毕业设计不能代替课程设计,而课程设计则是对毕业设计起到补充作用。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选择专业综合性课设内容既要结合前修课程,以巩固教学内容,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新颖性,因此我们考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选择本专业成熟的、有特色、适合教学的科研项目作为课设内容。课程设计中以老师提供选题和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尝试在课程设计中内容上进行不同课程的交叉设置,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中以老师提供选题和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就是鼓励学生自主思维,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在各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老师都要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而不想自主选题的学生可采用教师的题目。 教师的指导充分体现个别答疑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原则。在指导过程中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大组集中分析讨论的方法。老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同时要善于发现一些个别错误,并采用个别答疑的方法及时纠正。这种共性和个性问题的结合,合理地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确定学生题目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题目要尽可能多地涵盖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对于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尽量涉及,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扩展。 2)难易适中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特点、知识结构等因素,题目设计不合理。题目太难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太简单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3)实用性 提供实践平台供学生对比分析和试验,通过实践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的体会、理解, 有利于学生了解实际工程的特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发现抄袭者,可适当的给予扣分等处罚,从而避免偷懒和高分低能的出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引导、检查、把关、和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每半天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避免消极怠工情况的出现。教师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对于缺席三分之一以上者没有成绩。设计成绩完全依照每位同学在设计中的表现,与理论课成绩无关,使同学清楚大家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面临同样的机遇和挑战。查阅资料、收集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解决一项难题、达到研究目标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实验中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撰写报告,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3 结语 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增强新本领。利用实验中心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备、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人与物的最佳配置,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工业创新论文:试析民办普通高校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论文摘要:根据对全国170多所已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的调研,结合德强商务学院的实际,本研究把该学院的电气工程专业作为本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提出了自己的“3+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符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四个教育平台”和“十个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2012年该专业毕业学生的相关统计表明,采用这种“3+1”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都有显著提高。 论文关键词:工业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要求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对系统可能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的产物,它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很快向世界其他许多工业化国家传播。迄今为止,发达国家的实践都证明,工业工程的普及和应用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工业工程在我国是一个年轻而又处在蓬勃发展中的学科,它伴随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近10年,工业工程在我国发展迅速,所以国内目前已有17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黑龙江省目前有6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他们分别是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开设)、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2001年开设)、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2004年开设)和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2007年开设)。其中,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是唯一的一所民办普通高校。在5年时间的实践中,围绕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笔者依托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对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下面是笔者对民办普通高校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报告。 一、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起的他们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的实现方式,它规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体现出的是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的组合,其中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必须使之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 根据国家专业目录中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要求,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应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使他们成为将来能对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培训,要具有对工业工程的管理系统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初步的能力[2]。该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管理学和机械工程(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主要课程包括电工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或电子、冶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运筹学、管理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要求学生要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掌握系统管理中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能,要具备某一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的基本技能。 经调研,在全国170多所已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该专业分别设在高校的机械与电子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学院、航空港工程系、工程技术学院、海洋学院、采矿工程系、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机械汽车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电子机械系、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机电与动力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等系或学院。在主干学科中,主要涉及机械、电气、冶金、采矿、制药、汽车和食品加工等。 从我国全国范围看,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培养模式: 第一种是以上海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为代表的机械类四年制本科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将工业工程专业设在他们的机械院系,其工程技术教育依托于其原有机械专业。在这种模式下,他们的机械工程方面的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第二种是以天津大学为代表的管理类四年制本科模式。天津大学将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依托于他们的管理学院。他们要求,学生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再学习和掌握工程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再了解一门工程学科(主要是机械工程)的知识内容,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第三种是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五年制双学士学位模式。在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前3年在他们的机电工程专业或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学习,然后品学兼优者再在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学习2年管理专业的课程。通过5年学习,成绩合格者毕业时获工学与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第四种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六年制本硕连读模式。 第五种是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东北大学等为代表的以电子、冶金、化工及其他相关专业为依托的四年制本科模式。在这些院校,其培养模式既体现了很强的工业工程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各自所依托的专业的特色。 以上学校其历史、专业优势和行业背景等都不相同,所以其培养模式就呈现出多样化的状况。可见,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自己的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科定位,如何探索出一条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专业定位 我院工业工程专业设在我院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在深入研究国家专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根据我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对该专业的专业定位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开设本专业的各高校对于该专业所依托的专业选择虽然不尽相同,但机械工程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以电子电气专业为依托的并不多。但是,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要求有电子电气背景的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我院是一所以商科为特色的地方高校,管理、金融和会计等学科专业可以对工业工程专业主干学科中的管理学进行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我们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下设的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已开设多年,实验条件齐备,师资力量雄厚,可以对电子电气工程学科有很好的支撑。 综合上述分析,我院就把电气工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把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在研究电子电气产品的生产制造流程上,主干学科为管理学和电气工程。由于专业定位准确,由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所以该专业的招生规模近几年就不断扩大,已从2007和2008两届的20多人快速地增加到现在的平均每届80人以上。 2.“3+1”的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应具备较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对工业工程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此,经过几年的探索以后,我们提出了一个“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学好相关基础理论。我们给学生开设了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部分专业方向课,同时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第4年即第7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未通过的则重新进行培训。学生的生产实习期满后,根据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在第8学期再安排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在该实习期间,根据自己实习的内容,学生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毕业后,对于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企业会将他们留下来。 通过此种模式的培养,尤其是通过最后1年的在企业的实习,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等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因而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3.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依据,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单元,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课程设置应以“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为原则。为适应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将我院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设计成“四个教育平台”和“十个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平台中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数学、体育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公共选修课为任选课,主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具与语言、艺术与体育、卫生与健康和时事政治教育等相关课程。按规定,在公共选修课中,每个学生至少要选修其中的3门课程。通过对此平台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可以接受到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教育,也可以接受到数学、外语、写作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该平台中的课程教学要求是在第1至第4学期完成。 学科基础课和学科选修课为学科教育平台中的两个模块。其中,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中主要包括工程图学及CAD、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管理学和运筹学等,主要在第2至第4学期开设。学科选修课中包括本学科中的共同课程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主要有管理类课程、电气类课程、机械类课程、经济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等,要求从第3学期开始开设,到第6学期完成。 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三个模块共同构成了专业教育平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内容。其中,专业核心课中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效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和“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5门课程,涵盖了该专业的核心内容,相继在第4、第5和第6学期开设。根据目前社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该专业的内涵,我们为之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生产管理方向上的“工业企业现场管理实务”“企业资源计划原理与应用”“成本控制”和物流管理方向上的“先进制造系统”“现代物流设备”及“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等课程,在第6学期开设,学生可限选一个专业方向进行修读。通过该专业方向上的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具备在某一专业方向上的初步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学生还可以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中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组织行为学”“生产系统仿真”“安全与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学”和“会计学”等来学习。安排本模块课程的学习,意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及其发展动态,增强其适应性。本模块课程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要求在第7学期的前8周完成。 能力教育平台的学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有基本能力教育、就业能力教育和综合能力教育三个模块,其中包括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专业实习、职业资格培训、就业指导和毕业设计等。在职业资格培训方面,要使学生经过培训能获取“见习工业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能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上述各教学平台的学分分配情况见表1。 4.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必须确保实践教学的学时,并且做到4年不断线。同时,还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在我院,工业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了6:4。理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同时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践教学则突出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依托院内的实验室和院外的实训基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其中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做到了4个学年8个学期不断线,并把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能力培养的重要补充。我们每学期都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来授课,或请他们为学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专业竞赛、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及撰写科技论文等。为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还设立了创新学分,以使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实践内容方面,我们注意循序渐进,即先做验证性实验,然后逐渐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过渡。我们对每门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尤其加大了电气工程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学时。我们重视与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和协作,注重以企业生产实际为背景来设计教学案例和实验实训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与产业对接的实践教学的体系。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够走进企业,能把企业的生产车间作为他们的第二课堂。如此之后,学生就能根据实习内容完成他们的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论文,就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等都得到较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就能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经过5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我院特点的 “3+1”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符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四个教育平台”和“十个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012年毕业生情况的统计数据表明,采用“3+1”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专业实践技能,都有显著的提高。2012年我院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学生共25人,其中70%以上的学生都通过了行业资格认证,都取得了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其中更突出的,有两名学生被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有一名学生获得了省级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一名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期间即被选派到天津去学习丰田的生产方式;他们的以企业的生产实际为背景的毕业论文还被评为我院的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工业创新论文:浅析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与区域整合研究 [论文关键词]工业设计 创新平台 区域整合 区域经济 创意产业 [论文摘要]论述了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的重点内容。从区域整合角度,分析和谐构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应利用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实现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分领域推进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打造优势突出的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区域经济结构升级。 随着科学技术与知识的不断发展,以工业产品设计为核心的工业设计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纺织、电子信息、运输装备等行业,可有力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带动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对工业设计的创新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不仅是在工业设计自身知识体系与理论方法上的创新研究,更是在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方向与内容上的倍受重视。例如,湖南省依据本省产业发展格局,首度提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方案,并取得一定效绩。因此借鉴首创省份的发展特点,提出全国范围内发展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依据区域自身产业格局与经济发展特点,加速区域整合。通过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复合系统,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有力提升,并对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发展意义深远。 1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内容 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包含着设计创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为全国各地设计行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系统、方便、高效的与工业设计有关的创新契机。这个平台增强工业设计对产品、企业和产业竞争的支撑能力,成为全国设计行业、制造行业与工业设计院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搭建技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信息沟通与服务的平台。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构建产销学研紧密结合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1]。通过国家规划与政策的引导,自主开发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并进行成果转化,实现市场化运作。建立工业设计院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培养既有技术创新理念,又具有实践设计经验的高端工业设计人才,集技术、人才、成果和产业于一体。 2)构建行业设计中心。围绕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立足中国产业发展现状,选择中国发达地区工业设计基础较好的机械及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家电产品、IT产品、交通运输装备以及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动漫等产业作为工业设计的重点发展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业设计中心。根据全国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分领域、分专业推进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着重发展与产业结构关联度高、基础优势明显的设计中心[2]。 3)构建创意产业园。采用集聚设计创意企业、提升设计创意环境的方式,建设产品研发设计、家具设计、工业陶瓷设计、展示设计直至传统手工艺设计等为发展重点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集聚区,创建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产业聚集园区。 4)构建工业设计品牌建设工程体系。品牌工程建设的目标是明确企业的品牌战略和品牌结构,梳理组织与品牌的关系,强化品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明确品牌的定位、品牌内涵和品牌口号;进行品牌工程建设的系统规划,为后续品牌建设工作提供行动指南[3]。通过系统的品牌建设工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产业和产品。 5)构建合理有效的设计创新管理机制。重视设计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健康发展专利事业并给予资金扶持。嘉奖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发展有关键性推动意义的设计,严惩一切剽窃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等工业设计创新项目,使优势产业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主导产业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2从区域整合发展角度看工业设计创新平 台构建 2.1区域整合的含义与作用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区域整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子系统,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通与交换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复合系统[4]。区域整合是相互毗邻的地区之间彼此长期联系,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上的联系。区域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共享与融合的过程,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整合。通过区域整合,可以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加速区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输,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区域整合发展是区域发展演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因此,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领域整合发展,参与更大范围的地域分工成为必然趋势,是发挥城市与区域最佳效率的重要机制。 区域相互作用,有的是有序的,有的是无序的;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区域相互作用的有序关系可以加强区域合作系统内部各区域、各要素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保持系统内部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利于互相协调、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竞争,增强区域整合发展系统的内部活力,最终实现区域和谐发展的目的。而区域相互作用的无序关系造成区域间过度回流、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生活成本上升等,产生区域相互作用的负效应,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区域整合,消除区域相互作用的负效应,使区域间的无序关系向有序关系发展,达到区域整合和谐发展的目标。 2.2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和谐构建促进区域经济的 发展 通过区域整合,可以加强不同区域内部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有助于此平台建设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如北京、深圳、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达地区工业设计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壮大,有助于建设适应现代设计教育、产业结构、人才培养、技术发展、行业需求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发达地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的和谐构建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及不发达地区工业设计的发展,因此,通过区域整合,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区域整合的根本动力是区域利益,如区域经济利益,区域社会利益,区域生态利益等多种利益族。利益族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利益,其他社会和生态等利益是通过经济利益可以体现出来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和谐构建,通过产业运动对不发达地区会产生更多因素渗入,区域内部因素发生变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变,区域经济就会进入更新发展阶段,发达地区通过对不发达地区原料、能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使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形式,扩大经济辐射,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和谐构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发达地区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两大战略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两大战略产业[5]。科技和文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大驱动力。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两大产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平台建设中加大对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尤为重要。然而,与高技术产业不同的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是文化,提升产品或服务价值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其文化内涵。文化是产品与服务增值的原动力,这一原动力突破了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技术垄断,为后起区域的跨越式崛起提供了文化图强的理论依据。近一个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中,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并付诸实践,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保障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个性化需求,对区域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立足区域特点,合理建设平台构架,最终利用工业设计的创新平台,实现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打造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区域经济结构升级。此外,在平台建设中,打造自我品牌、区域品牌和民族品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树立起民族优势品牌,提高竞争力。 工业创新论文:生态工业园区与技术创新 摘 要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出现及其日益的发展壮大,它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推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料消耗最小化的系统技术的发展;使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化、系统化;催化绿色技术革命。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技术创新 1996年10月,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对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这样的定义:一个有计划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工业系统,寻求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力图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出现及其日益的发展壮大,它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凸现出来。生态工业园区要求企业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 1 推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生态经济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与物质流动模式相关,原有的物质流动模式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转向对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关注。回收利用型技术的物质流动模式可以表示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通过对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在加拿大Burnsde工业园区,通过回收废纸然后外运供其他公司生产衬垫板,另一家包装公司则重新利用电脑公司的过剩的聚苯乙烯;它还拥有各种回收和再利用公司,处理颜料盒、丝带重新涂墨、轮胎翻新和家具翻新等;另外还使用银回收系统回收印刷工厂的银;同时园区内的19家化学品生产销售公司还联合进行化学品交换。 在美国,查塔诺加(Chattanooga)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重新利用老工业企业的工业废弃物来减少污染和增进效益。如将旧钢铁铸造车间改造成一个利用太阳能处理废水的生态车间;紧邻的肥皂厂则循环利用废水;而肥皂厂旁边是利用肥皂厂副产作原料的一家工厂。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工业网络。Choctaw生态工业园区则基于园区所在地丰富的特定资源,也就是俄克拉何马州大量的废轮胎资源,通过采用高温分解技术将这些废轮胎资源化从而得到炭黑、塑化剂和废热等产品。 在我国,天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将汽车生产中的废钢及其它边角废料回收后,通过熔炼等加工过程制成钢锭,再提供给丰田模具工厂作为其生产模具的原料。另外,针对食品饮料业能源消耗量大且稳定的特点,天津开发区开展了企业内部和行业间的蒸汽梯级利用;并进行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共生合作,构建废水代谢链条。还致力于雨水的收集和再生利用;致力于垃圾分拣和再生,使危险废物实现资源化;以及有机废物堆肥化处理、剩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也是一个成功的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例子。园区由设备加工、塑料生产、建筑陶瓷、铝型材和绿色板材等5大行业组成。根据技术可行性及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附属企业组成5个相对独立、相互共生的工业生态群落,通过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交换,构成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生态链网络。在这其中,有3条属于闭合循环的生态链:环保仪器设备厂生产的产品在消费后报废予以拆解,其中可以再利用的零件供维修用或回到企业供生产用,不可再利用的零件经五金加工厂回炼成金属原材料,重新生产零件供给厂家生产仪器设备;可降解塑料厂产生的废塑料进入塑料添加剂厂用于生产增韧剂,然后返回可降解塑料厂供生产使用;绿色板材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树皮、木屑等,通过加工成生产板材用的胶黏剂,再次返回板材厂生产使用。园区内企业的废弃物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废物排放,而且还能吸收消化园区外的塑料废物、废旧五金等,不仅如此,每年还可通过节省原料和能源、处理废物使得成本降低、再利用废物等方式获得相当高的经济效益! 从这些闭合循环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园区企业间利用彼此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经过加工后重新返回系统循环使用。这种循环生产的理念,充分带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更很好的体现出了工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有效利用的理论。 2 推动了物料消耗最小化的系统技术的发展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彼此利用“废物”,使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从而使物料消耗达到最小化。具体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而物料的消耗绝对减少。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主要包括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其中,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提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将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厂作原料;将粉煤灰出售,供铺路和生产水泥之用;炼油厂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给石膏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减少了火焰气的排空;酸气脱硫生产的稀硫酸供给附近的一家硫酸厂;炼油厂的脱硫气则供给电厂燃烧。另外,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向电厂输送冷却水用于冷却发电厂的发电机组,而发电厂产生的蒸汽回头又供给炼油厂;热电厂同时也把蒸汽出售给石膏公司和市政府;热电厂的脱硫装置使燃烧气体中的硫与石灰石产生反应,生成石膏供应给石膏材料厂作为原材料。而炼油厂生产的多余的燃气,又可以作为燃料供给发电厂和石膏厂。由此可见,通过对一系列的能减少物质消耗、封闭物质流的技术的应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极大地节约了相关公司的成本,并且带来了许多新的收益。据测算,在这些交换中产生的共生物料量大约相当于Asnaes电厂每年购买的煤量(200万t/年),亦或相当于Statoil精炼的北海原油吨数(480×104t)。由此可见,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再利用网络,实现了绝对减少物料消耗的目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减少了污染。从生态学角度说,卡伦堡表现了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的特征:生物体消耗其他生物体的废物和能源,彼此之间共依共存。 另一方面,产值相同的前提下,单位产值消耗的物料相对减少。鲁北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内部包括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3条密切相关的生态产业链,这些产业链通过系统化、网络化,协同、共生,构成了一个生态型工业系统。 具体来讲,以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为例。在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简称PSC)中,磷矿与硫酸制取得到的磷酸与合成氨反应制得磷铵,副产品磷石膏送往水泥厂生产水泥。富含SO2的水泥窑气送往硫酸厂生产硫酸和液体SO2,液体SO2用作生产溴素的原料。硫酸送往磷铵厂用于磷铵的生产。以煤矸石为燃料的热电厂产生的电力和蒸汽供各厂使用,锅炉副产的炉渣、炉灰作为混合材料生产水泥。在这个系统中,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用于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而硫酸又再返回用于磷铵的生产,上一层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了下一层产品的原料。使得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循环利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弃物排出,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系统。这使得对磷矿的开采降到了最小的程度,同时也避免了对硫矿以及石灰石矿的开采,使对物料的消耗达到了最小化。据测算,它的磷铵成本比同类企业的产品成本低30%,水泥成本低20%,硫酸成本低50%。 我国山东鲁北工业园区创新出了3种关键性技术,以实现系统内部的物质与能源的循环与转换,这3种技术为: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磷石膏分解技术;补加高硫煤、窑外分解及控制氧化气氛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应用,实现了整个鲁北生态工业园的完整链接与运行,进而实现了降低物料消耗、综合利用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这种生态工业模式也必将进一步推动节约型技术的系统化发展。 3 使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化、系统化 治理整个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单个工业企业的环境问题截然不同。在生态工业园区出现之前,前两代工业园区的企业彼此独立经营,缺乏企业间副产品与废弃物的有效流动和再利用,缺乏环境治理技术上的相互合作机制,致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并且环境污染严重。 对生态工业园区而言,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够再局限于对一种有害废物的处理上。如在处理污水时,不能简单的只处理水污染问题,因为处理污水的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污泥。在处理某个成员企业的废弃物时,还要考虑到是否可以进行交换再利用,处理方法是否可以在成员企业间形成贯通的链条。这就要求环境治理技术要系统化。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成员间应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治理技术的链条。如供水——收集污水——污水处理——有害废物存放和处理——垃圾填埋,就是一个简单的环境治理技术的集成。 根据各生态工业园区所采用的环境治理技术的不同,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均采用现有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综合,使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或者称之为一个集成;美国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就属于此种类型。另一类是针对自身生产的特点,采用新开发的一整套技术,从而使环境治理技术达到系统化。广西贵糖生态工业园区可作为此类型的代表。 美国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集成现有技术,形成了一个生态型工业体系。它将回收的废旧塑料品直接供给塑料制造公司作为原材料。抽去废旧轮胎中的钢丝后,将其粉碎成橡胶颗粒,通过传动带输送到联邦循环技术公司进行高温热分解,得到塑化油和碳黑;而钢丝在集中处理后,作为钢材再利用;塑化油经管道输送到塑料制造公司加工处理,成为可用的塑料。塑料再经管道传送到两家公司,一家公司以此生产塑料标牌,另一家用来生产彩色胶片。碳黑以浆的形式经管道输送到另一家公司,以此生产小型硬胶轮胎。由此可见,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将这些废旧物资的回收与处理技术集成化,充分利用废弃物,使其分解后回收再利用,有效的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生态循环网络,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贵糖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业为主体,兼容了甘蔗种植业、造纸业和酒精业以及热电厂。众所周知,制糖业本身是一种排污多、污染重的行业,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制糖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制糖企业造成的污染和浪费一直是该行业比较难以克服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贵港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引进制糖业以外的其他相关企业,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工业链系统,成员企业间均存在着输入和输出的相互依赖关系,物质和能量在这条生态工业链中被系统化的利用,十分有效的提高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净化率和转化率。例如,在制糖工艺中输出的废糖蜜,被酒精厂酒精车间作为资源用来生产能源酒精或食用酒精,酒精车间产生的酒精废液经过浓缩、干燥和补充必要养分后,制成复合肥,这样就使废糖蜜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造纸中段的废水(碱性)与热电厂锅炉的含硫烟气(酸性)通过除尘脱硫塔进行中和反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水的重复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废水的排放。总之,贵糖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除尘脱硫、回用水工程等系统化的环境治理技术,形成了包括处理废水、废气、生产水泥、轻钙等副产品以及利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酒精废液制造复合肥、向园区制造系统提供回用水的一个环境综合处理系统,充分体现了其环境治理技术的系统化,极大程度的解决了区域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 4 催化绿色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按创新的新度来分,可区分为重大技术创新和渐进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是指由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创新。渐进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原理无重大变化的产品和技术改进。重大技术创新可以是单元技术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同时涌现数种技术甚至是整个系统层次上的创新。后者亦可称之为蔟状式创新。IT业的技术创新形式就属于这种情况。众所周知,IT业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领头军,其技术的更新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往往一夜之间就会涌现出数种新技术,淘汰掉前一天还十分盛行的技术及产品。这就是典型的蔟状式创新。 由生态工业园区所引发的绿色技术革命就属于蔟状式创新。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当今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人类需要超越现代技术,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绿色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治理污染技术和改善生态技术。由此可见,绿色技术不仅要解决之前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还要防止未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园区成员间在物质和能量的使用上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或食物链,以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物最少化。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改进现行技术,使技术向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企业纷纷致力于发展绿色技术。在生态工业园区这样的大环境下,绿色技术是如雨后春笋般大批量的涌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蔟状式创新。这直接促成了整个系统层面上的绿色技术革命。 在小区域范围内,由于生态工业园区是以生态工业链为基本结构,园区企业间的排列结构类似于生物链,均存在着物质的输入输出关系,这就直接决定了园区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将以蔟状式涌现为主要特征。以日本腾泽(Fujiaswa)生态工业园区为例。为了实现由末端治理技术向减少废物和降解废物方面的转化,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目标,园区迫切需要一系列的绿色适用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腾泽(Fujiaswa)生态工业园区的上属公司EBARA公司开发出了各种废物转化新技术,主要包括硫化床气化燃烧和处理系统、烟道气处理系统、太阳能光电池系统、风能涡轮发电机、污水加热交换泵以及新型的燃料电池技术等。通过应用这些绿色技术,使得园区与传统的工业系统相比,估计降低40%的能源消耗,降低30%的水消耗,减少95%的废物排放和30%的二氧化碳排放。 对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讲,绿色技术的创新更不会是以零星出现、散状分布为特征的。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不断涌现及发展壮大,为了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目的,企业对绿色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而为了实现物质在整个社会系统内的良性闭合式循环,势必要求绿色技术形成一条绿色生产工艺的链条,主要包括水的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再循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生态工业模式需要无害化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势必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要实现这些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政府、园区、企业的相互促进,从政策、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积极的配合。 工业创新论文:我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摘要:入世后,国外汽车企业以低成本为基础进行价格竞争,争占我国汽车市场。我国轿车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能力开工不足、管理技术落后、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为增加我国轿车竞争力,应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实施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主题词:汽车工业;成本管理创新 在近年的世界汽车市场上,汽车巨头的激烈竞争集中体现在降低成本上。各大汽车集团纷纷聘用有“成本杀手”称号的人担任要职,以成本管理创新为手段,以低成本为基础,以价格竞争作为抢占市场的法宝。作为当今世界上具有最大潜在汽车市场的中国,入世的未来几年,汽车工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将受到全方位的冲击和震撼。价格竞争是入世后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之间无法回避的竞争。因此降低汽车成本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必然选择。 1、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国外汽车企业的挑战 1.1、国外汽车企业以低成本为基础进行价格竞争 国外汽车企业进入新兴市场一贯以成本战略为基础,采用低价格的竞争策略来抢占市场。从运用价格竞争战略的效果看,低价格可以使一个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瓦解顾客对其它品牌的忠诚,进而开辟自己的品牌及占领市场份额。因此,国外汽车厂商纷纷谋求如何降低成本,来满足价格竞争的需要。 在进行价格竞争的策略上,国外汽车企业在我国入世后,已开始重视对适应我国市场的经济型轿车的开发与研制。近期,日本汽车企业推出了9个品种20余种型号的经济型轿车,售价均定位于7000—8000美元之间;福特和戴—克公司推出了售价在7000—8000美元之间的经济型轿车;奔驰公司也先后推出“经济型速度之星”和“经济型短跑运动员”等小型轿车。这些经济型轿车的价格定位均与我国《“十五”规划》中要开发的经济型轿车的定位相仿,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些轿车的进入将给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 1.2、中外汽车企业的成本比较 将中外汽车企业的成本做一比较,我国汽车企业则明显处于劣势。以日本为例,丰田公司以“只有降低成本才是至高无上的原则”为出发点,创造了“JIT生产方式”,始终把降低成本作为追求的目标。在1974年6月—1976年12月间,该公司降低成本金额高达650亿日元,其后,该公司年成本降低对利润的贡献均保持在10%以上。 随着日本三大汽车企业纷纷采用“JIT生产方式”,日本汽车企业的成本逐年降低。1998-1999年,日本汽车三大公司的销售成本率有两大公司呈现下降。丰田公司从1998年的78.3%下降到1999年的77.1%;本田公司从1998年的69.1%下降到1999年的67.7%。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也在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一汽集团的销售成本率从1998年的86.2%下降到1999年的85.7%;东风集团从1998年的88.2%下降到1999年的82.7%;北汽、上汽集团也从1998年的92.9%、75.7%,下降到1999年的90.2%、74.7%。 上汽集团是销售成本率最低的厂家,仅为74.7%。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其主打产品——“桑塔纳”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71%、年产量达到22万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其次,价格较高、科技含量较高的“别克”轿车的旺销,对整个企业集团的销售成本的降低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上汽集团提出“可比产品成本要达到每年下降5%”的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别克”轿车的销售价格高于国外市场价格,使上汽集团增加了销售收入,降低了销售成本率,但随着入世后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内外轿车价格逐渐趋向一致,会导致上汽销售成本率的提高。 虽然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呈现缓慢降低态势,但与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汽车企业销售成本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数十种车型,绝大多数是引进或仿制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产品,需要向合作方支付大额的技术转让费、高价购买关键零部件以及承担外方人员高工资;二是虽然引进的20世纪80年代的生产线的技术和产品已成熟定型,但生产批量未达规模经济点,导致巨额固定成本居高不下,从而直接导致我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成本率提高。 2、我国汽车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2.1、问题 2.1.1、生产能力普遍开工不足 我国汽车企业在设计产量上均达到了汽车组装线的经济规模产量,但实际产量普遍未能达到规模经济点。截止2000年底,我国已建成具有年产各种汽车300万辆(轿车年产120万辆)的生产能力,但2000年全年只生产各种汽车206万辆,占生产能力的68.6%。轿车产量达60万辆,为生产能力的50%。表1为2000年我国主要汽车厂家生产能力利用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上海大众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的轿车生产能力利用率较高,为73%;上海通用、长安奥拓、东风神龙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30%左右。生产能力利用率的严重不饱满,直接导致车均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我国汽车企业实际生产量未能达到规模经济,也导致汽车价位过高,从而抑制了市场的需求,使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了“需求不足市场容量小企业规模小不经济、成本高价位高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 汽车工业是规模经济显著行业,对生产成本影响最大的是生产批量,若产量达到设计年生产纲领,产品价格下调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轿车市场的需求量只有60—70万辆。盲目要求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达到年产轿车100万辆的规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市场的需求制约了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 英国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过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成本所做的分析结果表明:1条汽车生产线的最小、最佳规模是年产6万—10万辆。因此,我国汽车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先使单条汽车生产线达到最小最佳规模(年产6万—10万辆)后,再通过组建同等经济规模的生产线,扩大生产量来达到生产线经济规模。其后,在需求增长和扩大出口的情况下,达到年产100万辆的企业经济规模。 2.1.2、企业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的管理技术落后首先表现在我国企业本身的管理基础较弱,多数企业是由国有企业通过重组、参股或控股方式发展起来的,管理层大多来自计划经济结构的国有企业,较大部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素质。 地方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独立自主的管理能力的发挥。我国汽车企业面对的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各地政府均对本地的汽车企业进行保护,对外地汽车进入本地市场设定了各种各样的壁垒。这不但导致汽车企业进入外地市场时要付出高额成本,同时也抑制了当地汽车企业提高自身管理创新能力的主动性。 2.2、机遇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提出,要“加大汽车工业战略重组力度,以一汽、东风、上汽集团为基础,培养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此为契机,可改变我国汽车工业各自为战、缺乏宏观调控,以企业和地方的局部利益而牺牲全局利益的现状,拉开中国汽车工业大重组的序幕,使企业上规模、上效益。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还提出了“在5年内重点发展排量1.3L,售价8万元左右,百公里油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经济轿车”的宏伟目标。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现已具备研制低价位经济轿车的能力,因此,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 3、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成本管理方法创新 3.1、变革成本管理思想实施成本战略 成本战略有别于传统的成本降低方式。它是紧盯市场目标,以成本为竞争中心,通过使用独特的技术、借助有利的原材料购进渠道及利用规模经济的特性来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在同业中成本最低,以低于同业竞争对手的售价来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的战略。 建立低成本地位,使企业在确定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上具有决定权或成为降低成本的主导者,则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超额的利润。 成本战略要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特性,进而设立该产品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预先限定产品成本的最高限额,规定制造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成本不准超过这一限额,然后要求设计、工程、外购材料等部门通力合作达到目标成本。成本战略要求只有在最后工序达到成本降低额的目标后,才能进入实际制造阶段,否则仍要通过多重循环挤压成本,以使实际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目标。 成本战略将改变成本的立足点,将其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产品的策划、构思和设计阶段;从业务链的下游转移到源头。直观地说,在设计阶段就对将要发生的产品成本进行虚拟核算,可以使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 成本战略中关键的是确定目标成本,即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为实际目标利润而必须达到的目标成本值。其可表示为:目标成本二期望销售价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是企业允许的最高成本额。 期望销售价格可在与同业竞争对手的同类商品中进行比较得到,要同时考虑到其它企业类似产品目前拥有的市场份额、可能达到的市场容量、企业自身销售物流系统是否完善(销售网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商品战略等。目标利润必须兼顾多种因素,不但要从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出发,还要考虑到企业的长期投资计划、研究开发计划、中期利润计划以及内部留存收益运用计划等因素。 3.2、提高劳动增值率 更新观念,杜绝浪费,提高劳动增值率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生产浪费可分为以下7种。 a.生产过量的浪费,最典型的是工作超进度,造成产品的积压,增加和产生挪动或堆放产品的工作; b.窝工造成的浪费; c.搬运环节上的浪费; d.加工本身的浪费; e.库存的浪费,库存越大,资金占用越多; f.操作上的浪费; g.制成次品的浪费。 在小批量、多品种混合生产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次数改变多,使生产浪费变的更加严重。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求缩短设备的切换调试时间,随时根据生产需要切换调试设备,以适应后工序的生产指示或客户的需求,做到生产中各工序的现实需求与产品的最终需求合拍。第二,要缩小搬运批量,即使各工序能按很小的批量切换生产,如果向下道工序的搬运批量较大,就不能避免搬运在途或加工等待在途,搬运批量应配合生产批量的缩小而力求缩小,其理想状态是“按件搬运”。第三,要采用“U型生产线”与“多功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即配合设备的小型化,使各工序的距离变短,作到“进出一致”原则,即取出与投入再加工的工位位置一致,消除回头再取加工物件的无效损失。第四,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工多能化”,使员工具有操作前后各个工序设备的能力,可达到少人化的目的,又可以提高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3.3、增加劳动附加值 成本战略的另一主要方面是,劳动思想更新,减少无效劳动,增加劳动附加值。 任何车间的生产劳动都可如图2一样划分,将现场劳动划分为“浪费”、“不增加价值的劳动”和“增加附加值的劳动”三部分。虽然增加附加值的有效劳动所占比例较低,但只有这部分能改变产品质量和组装加工的方式。也就是说,这部分在制造零部件或产品时,可对原材料或半成品等加工对象付出劳动,创造出附加值,即劳动增值率。严格地说,没有附加值的劳动也应视为浪费,因为它们没有提高或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只会增加人工成本。属于浪费的劳动应立即消除;对不增加附加值的劳动,要合理安排,加以改进,尽量减少其所占比率,提高劳动附加值。 3.4、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取决于采购上的创新,导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汽车产品材料费用一般占售价的35%—60%,是产品成本中最直接、最基础的部分,所以,要想降低材料成本,首先应按产品逐一认真核对数据。 在材料采购、产品配套零部件采购中,应导入市场竞争机制,企业所有的采购业务,包括生产产品的直接零部件、材料、非直接物料(机械、设备、房屋、服务以及维修等),都应该归口采购部门统一采购。 采购部门将所需采购的项目分类,将非直接物料归为一类;对直接生产配套零件则尽可能组成系统或总成一并采购,通过扩大每批批量值可取得较低的采购价格。 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首先,可以参照QS—9000质量标准体系,给供应商打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按市场竞争的方法可取得成本控制范围内合理的较低的配套价格。根据上海通用公司实践统计,选择几家合格的供应商经过几轮竞价,一般情况下价格可平均下降5%—10%。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工人操作的熟练、产量的增加、合格品比例提高等因素的变化,可要求供应商逐年调整供应价格。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汽车企业还可利用WWP、GPS全球采购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质量同等、价格更低的零部件,使汽车产品在成本上有竞争优势。 工业创新论文:基于集群式创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 摘要:党的十六大,把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战略提到议事日程并逐步实施。然而,如何认识“东北现象”的原因,如何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升级和产业振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从集群式创新的角度,以集群式创新的竞争力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现状及其成因为基本点,来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产业升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群创新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升级 一. 集群式创新的竞争力优势分析 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升级路径。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产业集群能够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合作创新等优势,从而成为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进而促进区域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正如波特所指出的,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 集群式创新,是指以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合作关系而产生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平等开放的创新的网络组织形式。从其构成来看,这个网络包含有一系列的创新网络结点。这些结点往往与某一产业相关,包括了各类企业,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者,生产上有互补性的企业,下游的渠道和顾客,以及在知识、技能、技术上相关的企业,还有各种机构,如提供教育、培训、相关信息以及研究和技术支持的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订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等社会机构,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机构等。在发展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中,这些企业或机构间已建立了持久的联系,形成了良性的互动结构。其中,基于社会资本优势的创新合作,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从集群式创新的竞争力优势来看,由于强大的社会资本优势使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而且,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等因素,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遍在的合作行为,又导致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互补,降低了创新的风险。这一切导致了“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使默会的知识更容易扩散,创新更容易发生。与此同时,集群式创新网络有利于新企业的衍生。集群的规模越大、产业的价值链越长、企业集聚的程度越高,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往往越发达,衍生企业也就越多。这些衍生企业常常把公司的选址靠近母公司,利用原来的关系网络和共享的信息开展创新活动。从现实的发展来看,硅谷的创新正是由以企业的衍生为载体而不断产生和扩散的。在硅谷的70家半导体企业中,有近50%的企业是最早建立的费尔柴尔德公司的后裔,在这些后裔中,诞生了诸如英特尔、国民半导体公司等世界电子信息工业产业的先导。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技术和产业的自我激励的发展过程,促进了硅谷的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高,相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产业升级缓慢和产业振兴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衍生机制出了问题。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现状 从整体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 至30年以上。大多数国有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相当薄弱,很少能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从机械行业来看,东北三省尤其是沈阳,号称全国的总装备部,其制造业曾经是新中国制造业的骄傲。然而,现在却步履蹒跚,经济发展缓慢。我们知道,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它一方面担负着为制造业及其它行业提供先进技术装备的重任,其所提供的技术装备性能是否先进、质量是否优良、成本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造业及其它行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又联系着材料、电子和零部件加工等行业。在机械行业中机床尤其是数控机床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产业,其水平的高低和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当今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机床最多的国家,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80年代中期以前,占有全国市场份额的70%。然而,从产品本身来看,大多数属于中低档产品,其中数控机床的的拥有量只占5%,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与现时大多数企业产品积压和开工不足相对应的却是每年20~30亿美元的设备进口,其中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纺织机械、胶印设备、数控机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都依赖进口。这样,就形成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错位,从而失去了市场优势。然而,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基础薄弱和创新能力低下相对应的是老工业基地也一直在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但结果却是不断地重复“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以及“落后——改造——再落后——再改造”的技术发展怪圈。无论是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是竞争优势都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经济——技术相脱节的问题也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产业升级和振兴乏力。 三.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现状的成因 造成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缓慢和振兴乏力的因素很多,诸如资金供给约束、经济结构障碍等,但在笔者看来,更为重要的因素就在于社会资本的缺失和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 1.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缺失 从社会资本与创新环境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能力不足和区域创新乏力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本薄弱和有效的创新环境缺失。社会资本薄弱,是指区域内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缺乏基于信任的合作基础与相互联系的纽带,无法形成合作的创新网络。这种社会资本与创新环境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之间横向关联度低、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如前文所述,企业间的频繁的交往、联系与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知识共享,降低交易成本。但老工业基地的企业,长期以来倾向于和政府之间的纵向的、传统的和封闭的联系,忽视跨企业、跨产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倾向于企业的单向突进,因而无法共享社会关系网络所带来的创新聚合效应。也就是说,尽管大量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个区域,在地方上连接成片。然而,在生产上却相对独立,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任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由于企业间忽视合作的效用而片面地强调竞争,在行为上“万事不求人”,企业间“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企业之间不但无法像国外发达地区的企业那样,通过合作网络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合作,从而在互动和相互学习中不断创新。相反,在市场竞争中非但难以合作,甚至相互拆台,导致技术、信息和各种隐含经验类知识流动严重不畅甚或断流。特别是当企业技术开发的基础水平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时,企业独立的技术开发就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总体水平的提升。事实上,企业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开展什么经济活动,它的行动都首先是一种社会行动,总要受社会的限定。它总是嵌入于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这个社会网络与经济网络共同构成了集群内部的创新网络。 第二, 从企业与相关机构的关系来看,企业与相关机构(大学、中介组织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和知识流动严重不足。我们知道,在一个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促进了知识流动。也就是说,在我国现有的创新体制下,企业只有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密切联系,才能诱发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作为大学和研究机构只有与企业密切联系,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的及时转化为商品,实现技术创新的双赢。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看,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合作比例与全国平均比例相比还比较低。特别是在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与科研机构及大学之间开展合作创新,是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这不仅可以消除技术创新的低水平重复,而且可以加速产业升级,摆脱所谓的“东北现象”。 第三,从产业联系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形成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和配套体系,产业间的联系薄弱,从而使东北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象“孤岛”一样悬在这里,形影相吊,没有或少有就近配套企业,只能靠历史上形成的家底和增加新的投入在苦苦支撑。从“一汽”来看,由于孤悬东北,使其创新性研发成本必然比拥有创新网络的兄弟企业要高,获得同样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也要比那些处在汽车产业聚集区或接近汽车产业聚集区的汽车企业高。 2.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与政府政策失灵 为促进本地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家和当地政府都制定了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与发展知识经济的规划。然而,在诸多的规划中主要遵循的是线性思维模式,即存在着就技术谈技术的倾向,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如何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开发新技术,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特征,忽视了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政府常常把技术创新过程看作是一个管道,认为只要有R D投入,管道的另一端就应该有产出。而且,对技术发展的评价指标也主要依赖于R D投入和产出的多少,忽略了技术创新本身应该是一个复杂的、互动学习的社会化过程。当发现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缓慢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时,不是从克服制度缺陷上找原因,而是希望通过提高创新意识、加强技术进步指标考核等方面扭转局面,结果往往劳而无功。 从产业发展规划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刚性生产的影响,政府在经济规划中或是凭经验办事或是盲目效仿,往往不能和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企业的真正需要。同时,政府至今仍停留在用“支柱产业”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西方六七十年代的认识水平上,片面地强调地区比较优势, 从而造成各省产业优先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这种结构趋同使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技术的关联度低,也没有形成基于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这样,不仅弱化了技术创新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加剧了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而加大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导致创新乏力。与此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于重视主导产业的发展而忽视甚至忽略了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发展的倾向。然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持久成功的产业都不是孤零零地单独存在的,而是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产业集群既包括主导产业也包括有竞争力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不发达或创新能力较弱,主导产业也不可能发达。因此地方政府要让自己的重点产业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注重对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及其创新能力的培育。事实上,当今的区域发展已经不完全是如何利用资源条件来选择那些支柱产业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而是如何在区域的历史和产业文化基础上形成某个专业化的特色产业集群,进而构筑一个有特色的地方生产系统和创新系统。这时合作战略与竞争战略同等重要,因为决定一国或一个地区竞争力的绝不是一国或地区的的一两个大企业,而是该国、该地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产业,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又取决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国或地区工业化的过程正是产业层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的过程。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面向集群式创新的政府公共政策 作为集群式创新网络,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组织和自依赖的过程,但这种自组织过程并不排斥作为创新网络结点之一的政府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实的状况下,更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政府对创新主体企业行为的替代。恰恰相反,地方政府政策作用的基点是为企业或产业的创新创造一种有效的区域环境。 1.营造有利于培育本地企业家和创新的产业文化氛围 创新网络的有效运行和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文化,即知识的水平流动与配置以及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由于多年来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我国的学者和企业存在一种把知识分为可用知识 (功用知识)和不可用知识(价值知识)的倾向,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层联系。这种过于重视可用知识而忽略价值知识的倾向,使得可用知识建立在一种脆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学科领域内忽略了价值知识在营造文化氛围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即学科以外的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利于创新的成分——强调一律性、成败论英雄、小富即安以及忽视个性化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上述两种文化倾向,导致了创新文化的缺失。而事实上,有效的创新文化对区域或集群甚至一个国家的创新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提高和维持本地区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把激励创新的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从现实来看,创新文化的建设主要应从教育入手,重塑人们的价值观,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营造创新网络所必须的信任环境 信任是创新网络得以形成和有效运作的基础。信任的缺失将极大地影响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阻碍。因此,在信任环境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及相关机构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合作的信任环境。 3.营造有利于区域合作创新的制度环境 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调整和体制变革,它为各类创新活动主体追求持续创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有利于提高创新及经济运行的效率。我国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在制度安排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合理乃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实际上,创新主体间的网络化联系也离不开制度环境的支持,在市场竞争的社会里,要促使创新主体间乐于交流合作,必须要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以平衡各方利益,从而降低交流障碍。因此,如果不能在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上为交流合作各方之间的信任建立保障,必然会使创新主体间存在过多的猜忌防备,影响合作的进行。与此同时,互惠是合作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关键,建立在互惠之上的合作才具有持久性。政府可以通过对于集体行为的规范和合作报酬机制的设定平衡企业间的利益,达到企业间在合作中的互惠互利。因此,必须营造有利于区域合作创新的制度环境,以重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联系,以产业集群战略和集群式创新网络提升东北的产业竞争力。 总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当地政府而言,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关键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振兴,而不是企业解困。为此,其政策作用的基点应以机制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把重点放在扩大就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从这一点来看,促进产业集群和集群式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将是一种有效的模式。 工业创新论文: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探索及启示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先进的公共管理意识、体制和模式。本文分析了园区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论证了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以及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并在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立足本国国情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对外辐射的制约因素。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以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特区开发思想为指引,一大批各级各类的开发区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动力源。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就是其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由邓小平同志首倡,1994年2月26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北京签署《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创造了两国政府之间合作进行土地成片开发的案例,并由于协议中对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规定而使这次合作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如今,八年过去了,园区不仅按照预定的设想运转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而且由于其在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方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价值而受到政府、经济界和社科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园区建设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从内到外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行为创新——经济发展。 一、 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 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首先体现为政府公共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从管制思维到亲商思维(服务思维) 在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权利本位、亲商思维、服务理念。在亲商思维的指引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所谓亲商思维是指园区行政部门以为客商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同时使园区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核心,它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亲商思维把政府——工商业——人民利益三者统一于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工商业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能力,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园区管委会将亲商思维溶入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亲商观念的培育,园区各部门依靠高效的招商网络,建立了无微不至的客户服务体系,充分尊重客户的意愿,为客商提供快捷、简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同时采用敲门法的“国际招商网络”,即有的放矢地主动招取优质投资项目;建立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即园区管委会给予客商确定、清楚、快速的答复,一旦承诺,务必兑现;提供有吸引力的特殊政策;确立为我而用的招商标准。园区依靠新加坡经发局的国际招商网络,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由浅入深地逐步形成点一线一面一化的园区发展高新技术的招商策略。亲商思维改善了园区政府形象,提升了政府信誉,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世界产业巨头落户园区,从而形成了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的园区发展格局。 2.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 国际贸易中的公正观念。互惠观念、谈判协商观念本质上都与规则观念紧密联系。全球化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就是要按规则办事,公正、公平、互利。通过协商谈判的途径解决纠纷和难题。政府应制定与世贸组织的原则相一致的游戏规则,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地把政府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政府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使政府理念由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法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法治经验的引进一一借鉴——运用,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形成工业园区完善的法制环境。其内涵表现为: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专家治园的规划管理体制。园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行专家治园,公开公布政府的园区规划,然后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行政首长只处理违规申请和上诉案例。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以杜绝腐败。 其次,完善和明晰园区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和园区实际需要,园区管委会共编制了18项管理办法,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才十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性收费目录搏动管理办法、公积金管理办法、国家公务员实施细则、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等等,将园区公共管理纳入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的轨道。 最后,执法透明化。园区制定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明确规划管理的内容。程序和工作时限,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园区投资环境,使客商清楚地了解园区管理依据、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执法主体与外商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对称。管委会依法治园的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受到了普遍好评,增强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3.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思维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公共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目标木单纯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而且也包括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园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人力资源是新加坡唯一的资源”是新加坡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它将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来开掘和利用,其内涵体现为:充分有效地发现城市内外、国内外人力,做到人尽其才;提供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条件,知识更新和再培训的条件;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借鉴,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粗糙的管理方式,把人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形成了“人力资源是工业园区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环境是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投资环境”的理念。园区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管理中,其基本特点体现为:寓简明于透明之中,寓灵活于规范之中,寓亲商于服务之中,寓动态于有序之中。这一管理方法在建立精干高质量的公务员队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技术队伍的引进等方面效果显著,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使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分散型服务向一条龙服务转变;从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服务转变。 二、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 政府体制改革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的外力要求,一是由内向外地表现为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动机。政府体制创新亦是一个过程,表现为: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奠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地位。 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实践的中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进行体制创新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1.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加人世贸组织必将加快我国政企分开的步伐,使企业逐渐脱离政府的行政控制,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同一竞争平台上,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随着我国加入MO,政府经济职能又被赋予了新的内蕴,这体现为:引导,政府应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寻找发展经济的最佳路径。调控,政府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扶持,在WTO制度规范的框架下积极寻求发展本国工业的途径,在全球化浪潮维护 国家的经济主权。 园区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借鉴和创新优化了园区投资环境,吸引大批跨国企业落户园区,三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已形成了适合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投资产业结构。 2.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政府转变职能应以社会本位为导向,应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要求作为自身价值的参照体系,不断依据社会变量决定自身的结构、权限及其运行方式的转变,把政府全方位控制社会的冲动减小到最低限度。政府主要是社会的服务者、协调者和一定范围的干预者,社会才是主导者,因而评判政府职能的标准将不完全依仗效益和效率,而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逐渐趋向政府公共政策化、公共管理社会化从而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通过参与式民主给公民授权。”在这样的政府中,公共管理的职能部分地甚至完全地转移给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政府从公共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不仅自身可以达到消肿减肥的目标,而且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更小的政府——更好的服务是园区管委会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中轴。首先,更小的政府。园区管委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仅设立七套常设机构共12个局和1个非常设机构,定编120人,却承担了相当于市一级党政机构和近百个部门和职能,实现了对外(新加坡20多个政府机构)接轨,对内(苏州市及省,国家)接 口的要求。同时,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立了高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既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又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的法治化、公开化、民主化。其次,更好的社会服务。园区管委会的社会职能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营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良好的园区生活环境。 三、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巨动 现代公共管理以社会需求为起点,以成本——效益分析工具,通过体制创新以满足社会福利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它表现为:经济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 1.经济发展呼唤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用脚投票选择投资领域。在全球化环境下,跨国公司根据区域投资环境可以随时将生产转移到法律透明度高、劳工法律松、市场机制完善的区域或国家。跨国公司这种用脚投票方式的微妙方式不仅仅要求而且迫使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体制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树立亲商理念、法治理念、从刚性行政转向柔性行政。 园区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和经济管理经验,正是希望通过对其借鉴、消化和吸收,在园区尽快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创新来构造新的招商优势,并为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构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必须依靠体制创新为先导。园区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即成为国际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以及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超前试验区,以“管理示范”和“产业辐射”有效带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就必须“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体制改革为先导,探索出一条以注重功能效益的体制供给来取代单纯的优惠政策,进而形成新一轮经济成长驱动机制的新路。 2.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完善政府过程功能,从而使政府输出功能符合社会生态环境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体制创新赋予了政府理念、体制、行为新的内涵。 首先,高瞻远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园区依据产业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的研究,提出园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原则是“先二后三到二三并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当发展高效益产业、高就业产业;提出园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立足苏州,依托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 其次,亲商思维下更快捷的服务。园区建立上海——苏州工业园区的海关绿色通道。在上海海关和园区海关之间建立电脑联网,使园区的进出口实现直通与口岸式管理,从而极大提高通关速度,方便了客商;园区建立起由网络化职业介绍系统、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的劳动力价格系统、法制化的管理系统等等。 3.经济发展为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制度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从而形成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的良性循环。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经济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严格,借鉴新加坡裕廊镇规划模式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已在金鸡湖畔初现。 园区对新加坡经验的大软件和小软件借鉴已基本完成,园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园区之一。在此基础上,园区又树立了新的战略目标;通过体制创新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园区。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求通过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借鉴和体制创新,从而形成制度供给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否定之否定的良性循环。 四、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对外辐射的制约因素 园区八年来的实践证明,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以制度的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立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对外经贸厅先后在苏州举办了“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研讨班”,对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应该看到,这种辐射的力度是有限的。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由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领域扩展,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方兴未艾,加入WTO则构成加速这一改革进程的外部动因。在这种有利的宏观条件之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要求仍要受到种种现实情境的制约: 第一,从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来看,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存在着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体制创新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变革,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恰恰就凝结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当中,实际地调控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它们曾经有过存在的充分理由,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作用于当下人们的活动。因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对于体制转变的紧迫性的认识,对于改革将要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一定区域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状况和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条件,成为制约体制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影响到园区经验对外辐射的接受程度,同时意味着学习园区经验同样有一个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的问题。 第二,从体制创新的外部条件来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实践探索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能否争取到有利的外部条件支撑构成园区经验对外推广的第二重制约因素。园区作为中外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一开始就获得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从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到双边三级联合协调体系的建立以及被赋予的一系列“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功能性优惠政策,为园区的运作营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园区作为一个新建的城市实体,是按照一种全新的模式来设计和运作的,它的资金的投入巨大而先天的负担很小,使其得以高起点发展,高效能运转:园区以150人的机构编制规模创造了130多亿元的GDP。园区的实践告诉我们,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任重道远。 第三,从体制创新的外部空间来看,我国目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权划分方式影响着地方政府对于体制创新的能动作用及其形式空间。园区的成功探索为发展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积累了新的经验,即这种互利合作也可以在两国政府之间展开,通过共组的国家财团进行运作,从而拓展了国际经济技术的形式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思想解放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由此推而广之,对我国的对内开放和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也不无启示。问题在于,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集权型的政府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明确的职权划分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行双重的垂直领导,这势必制约地方政府对于体制创新的能动性和这种创新的形式空间。园区经验的对外辐射推广有赖于地方政府积极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和中央政府的适当授权。 工业创新论文:创新发展模式 注重项目实效 大力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 大力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化项目带动战略的重要平台,是实现闽西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创新发展模式,注重项目实效,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乡镇工业集中区成为新的增长点,成为新的经济板块。 一、创新发展模式,吸引多元投入 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主要以市场机制集聚生产要素。政府主要通过规划、协调、服务、政策等宏观手段予以正确引导。为此,要重点抓好三个创新: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工业集中区可在经济上与政府分离,独立承担经营责任和收益风险。按照“标准化建设、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加强对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引导,使集中区管委会逐步由履行行政职能过渡到社会化运作、规范化服务。 二是创新投资主体。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吸引多元投入,解决集中区建设资金问题。在集中区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资公司,主持和经营管理工业开发园区和集中区的建设。投资公司实行多元化的资本结构,按照自主经营、滚动发展、自我壮大的要求,进行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式的运营。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措集中区建设资金。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和投资主体参与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建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在集中区内建造多层标准厂房。 三是创新发展空间。完善并落实“飞地工业”政策,对一些不具备工业发展条件的山区乡镇,可从整合土地资源入手,鼓励其引资在异地举办工业,借助相邻乡镇的工业集中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二、注重项目实效,优化入区项目 项目是衡量一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生命力之所在,能否引进批好项目落地生成,是检验工业集中区办得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必须把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在项目优化、项目引进上来。 一是选准好项目。按照项目工作原则,理性把握工业投资引导,力求各类集中区建设项目适应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业已形成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需要,使储备、落地、生成项目更具前瞻性、有效性。 二是拓宽项目生成渠道。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利用外资和区域协作、激活民资和现有企业延伸做大等途径,促进项目在集中区落地生成,特别要重视引进一批本市现有产业及企业配套加工等拓展性项目在集中区发展。加强与市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有条件的乡镇工业集中区还要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加工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出口创汇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全方位提高集中区的项目质量和引资水平。 三是集约土地利用。新增乡镇工业企业应当全部进入集中区生产,集中区之外符合规划要求的现有乡镇工业企业,要充分利用集中区的扶持政策,通过腾地拆迁等方式,逐步集中到工业集中区里的标准厂房内,促其在集中区内发展壮大。要通过调整工业布局,集聚优势资源,建好、用好集中区标准厂房,提高集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节约土地资源,增强集中区吸引力、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吸引招商引资的关键性因素。要采取各项措施,改善乡镇工业集中区投资、经营、生产环境,重点要在优化三大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广泛宣传《龙岩市促进投资与企业发展的有关规定》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政策措施的影响力。对市里出台的有关政策及配套文件执行情况要作专项督查,切实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中梗阻问题,促其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展乡镇集中区的瓶颈制约,出台一些新的政策,特别要发挥财政对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积极导向作用,对重点工业集中区和进区发展的企业应给予激励政策,在融资、税收、贷款贴息、搬迁补偿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乡镇集中区建设实施经济目标和工作目标双考核制,真正做到强激励、硬约束,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责任意识。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改变过去那种重项目引进服务轻项目生产经营服务的倾向,努力使投产的项目有钱赚、赚大钱,使项目业主有追加投资的内在驱动力。加快技术创新、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不断提高集中区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集中区内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推行领导挂钩乡镇集中区挂钩制度。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 三是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表彰;对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对阻碍乡镇集中区建设的不良现象,要加以曝光,坚决纠正。 工业创新论文:连续浸没式微滤技术(CMF—S)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创新与应用 【摘 要】 以冶金工业废水作为水源,采用连续浸没式微滤(cmf-s)的工艺技术,运行跨膜压差小,能耗低,膜元件使用运行寿命长。“多介质过滤器+微滤(cmf-s)”的工艺技术组合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系统,模块化设置,占地小,节省空间。而且微滤为多孔膜,且膜孔径为0.1μm,相比超滤技术不易堵塞,反洗时效果好,运行周期长。 【关键词】 连续浸没式微滤 反渗透 超滤 1 引言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淡水资源的紧缺及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及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多数工业行业企业普遍存在废水排放量大,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低及污水资源化程度低等现象,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 邯钢充分意识到了污水资源再利用,资源化的重要性,在2004年就成功引进了“负压浸没式超滤 +反渗透”的水处理技术,利用冶金废水再利用的中水制取生产所需的软水及精脱水。该技术由于工艺需求,需鼓风曝气、抽真空动能消耗高;且负压式超滤的膜通量低,占地大,存在设备的一次性投资高等缺点。而管束式超滤由于膜材质限制,膜丝脆,不如浸没式超滤膜丝韧性强,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对反渗透预处理工艺的研究和探讨,在二软水的建设中,选用了由西门子的cmf-s连续浸没式微滤替代超滤的方案。根据多年的运行管理经验,供水车间通过方案优化最后确定采用“多介质过滤器+cmf-s连续浸没式微滤+反渗透”的组合工艺,来水水源为以冶金工业废水回用处理后的中水进行深度处理再利用,生产出满足生产需要的软水、脱盐水。 2 原有工艺技术组合 2.1 “负压浸没式超滤+反渗透”的水处理工艺技术 2.1.1 工艺流程 以冶金工业废水为水源,在邯钢第六、第七软水站采用负压浸没式超滤+反渗透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1.2 该系统的不足之处 (1)该工艺预处理系统采用负压浸没式超滤的膜通量较小,工艺设计要求膜使用量大,占地大,工艺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较高。(2)负压浸没式超滤,由于工艺的需要,需对该超滤系统的膜丝进行不间断的鼓风曝气和抽真空,造成系统运行过程中能耗较高。(3)超滤系统反洗过程的鼓风曝气为膜丝外曝气,膜面污染物去除率低。(4)负压式超滤采用的是膜箱组合,膜丝直接与进水接触,容易断裂,且断丝测试必须请专业人士。(5)膜元件损坏时,无法确认破损膜束及无法进行完整性测试。 2.2 “管束式超滤+反渗透”的水处理工艺技术 2.2.1 工艺流程 以冶金工业废水为水源,在邯钢第三软水站,采用管束式超滤+反渗透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2.2.2 该系统的不足之处 (1)该工艺预处理系统采用的加压管束式超滤,工艺要求的跨膜压差高,能耗高,同时膜的使用寿命短。(2)加压管束式超滤,膜元件材质为pes聚醚砜材质,膜丝脆,韧性不强。(3)加压管束式超滤,其膜孔小,易堵塞膜孔,运行周期短。(4)膜元件损坏时,无法进行完整性测试及单支膜束的确认。(5)超滤进水采用“澄清池+无阀滤池+多介质过滤器”的组合占地大。 3 改进后的工艺技术 3.1 工艺技术流程 以冶金工业废水回用水的中水做水源,在邯钢第二软水站采用“连续浸没式微滤(cmf-s)+反渗透”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减小占地,延长运行周期及膜使用寿命。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3.2 工艺特点 由于该系统的水源为冶金工业废水经过初步处理后的产品水中水。冶金工业废水经过初步处理后的产品水中水,其悬浮物、硬度、大分子颗粒及有机物经过一定的去除。但是,由于冶金工业废水的特点,水质变化大,细菌、有机物含量高,cod含量及氯离子含量高,源水水质对设备的抗污染性要求高。管束式超滤存在膜元件韧性差、抗污染性差,同时由于运行压力高,膜元件的使用寿命相对时间短等缺点,而负压浸没式超滤存在产水通量低、一次性投资高、能耗高、清洗污染物去除率低等缺点。我们通过方案优化,决定采用“连续浸没式微滤(cmf-s)+反渗透”的工艺组合。 根据中水水质的特性,总结多年我们对双膜法运行积累的工作经验,对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系统进行了多次改进。经过反复论证,方案优化,最终结合目前三、六、七软水站的工艺技术,确定了最终方案。将在三软水设计中的絮凝剂、石灰乳、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方式取消,并在七软水的浸没式超滤设计上增加了多介质过滤器,去除细小颗粒、胶体等杂质,避免堵塞微滤膜。 由于邯钢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工艺已设计了絮凝、沉淀、过滤的工序,并投加了相关的药剂,因此,二软水在设计中去除了相关的设计,减少投资费用。而为了起到对微滤膜元件的保护,避免生产水中偶尔出现的大分子颗粒及杂质对膜丝堵塞及损坏,在微滤进水前设计了多介质过滤系统。 连续浸没式微滤(cmf-s)由于采用的是微滤,因此运行跨膜压差小,能耗低,同时由于膜元件在低压状态下运行,运行寿命长,一般cmf-s的膜元件使用寿命为7~10年。连续浸没式微滤(cmf-s)的高密度填充,使之占地小,节省空间。由于采用的是微滤,为多孔膜,且膜孔径为0.1μm(超滤为非对称膜,膜孔径小于微滤膜),因此在运行中,微滤相比超滤不易堵塞,反洗时效果好,运行周期长。 4 使用效果 通过在2010年,在邯钢二软水站采用西门子的连续浸没式微滤(cmf-s)作为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工艺技术,目前岗位已运行将近4年,从运行数据分析,微滤安全经济运行,设备运行平稳。微滤技术可去除颗粒大于0.1μm的固体颗粒,去除水中的胶体、细菌,满足反渗透进水水质,进水sdi≤3,浊度小于0.2ntu。反渗透系统运行周期平稳,段间压差增长速度曲线平稳,污堵情况同其他软水站情况相同。 5 结语 邯钢引进西门子的连续浸没式微滤(cmf-s),由于此工艺技术占地小,高密度填充,适合应用于大型水处理水站,这为邯钢今后建设提供了管理的经验及技术支持。二软水是邯钢东区初次使用微滤技术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系统,为双膜法岗位的工艺技术优化与改进提供了方向及借鉴。 工业创新论文:浅谈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创新设计 摘要:当今社会正高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进程,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创新设计对此将大有裨益,其实际意义不仅将现有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本身更是一种保护与传承,赋予其新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将从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开发模式、创新思考等多方面入手,对改造与创新设计提出建议与方案,为旧工业建筑的“新生”出谋划策,使其独特的精神特质与背景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 改造 创新设计 近几年,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现象,从北京“798”到上海8号桥见证了这一场旧工业建筑改造的风暴。这些旧建筑在改造后散发出了崭新的活力,逐渐从落寞又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闪耀出新的光芒。旧工业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社会缩影的载体,依旧难以抵挡时光流逝所造成的“被遗忘”,而改造与创新设计正是使它们经历着一轮新陈代谢,从外观、功能、格局、体量等多方面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与审美观,却不失其本身所独有的文化传承及历史意义,这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人文价值是一种延续,如何将旧工业建筑重新发挥光和热,在保护与传承的同时,成为促进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积极因素。 一、旧工业建筑的现有价值 1.1历史文化价值 旧工业建筑是历史、文化、社会缩影的载体,其在历史的长河上曾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见证着一段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崛起与发展,能够激起人们的回忆与憧憬,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创新设计能够重新激发人们对于旧工业建筑乃至一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2经济价值 旧工业建筑空间结构大都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排架结构,如若拆除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破坏生态环境,这不仅是建材的损失,在后期环境整治方面更是一笔不晓得开销。当下,旧工业建筑中大部分是功能上无法达成需求,而并非建筑寿命到期或是结构损坏。因此,只要合理利用旧工业建筑宽敞高大的空间进行功能置换,就可以重新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 二、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方式 2.1置换功能 旧工业建筑通常是已经丧失了原本的使用功能,而功能置换是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创新设计的首选。改造前后的功能之间可以有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也允许毫无关联,最重要的在于新功能与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特点互相匹配。改造是可以将旧工业建筑的整体空间大幅度的改造为现代化生活用途的建筑设施,如大型卖场、奥特莱斯等,而成社区式的或成片的旧工业建筑群,则可以将功能置换为产业园区、博物馆、会展场所、集散中心等。 改造过程首先需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和修缮,而外观设计本是旧工业建筑的特色,是一种独特的风情,而内饰可针对其置换后功能进行改变。 1980~1990年代,北京“798”工厂(原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逐渐走向没落,自2002年开始,由于低廉的租金以及其本身大体为东德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吸引了大批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群落。在“798”工厂,空置的厂房被各个艺术家进行充分的改造,保留了裸露着的蒸汽管道、通风管道,而对残破的外墙面则进行重新设计。时代与历史、活泼与宁静,都在建筑空间里穿插与交融。 2.2重组空间 夹层是最为常用的空间重组的手法,一般是在原有空间中添加横板或竖板对空间重新分割,使原先单调的、分割不合理的空间改造为层次丰富、利用率大的新空间。旧工业建筑由于其原先生产性质的特性,而往往具有非常大的跨度和进深,建筑中心部分的采光问题是此类旧工业建筑的通病。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其原本的空间形态,因此加入中庭可以更为灵活的使用空间,既可以整合周边不同的功能空间,还可以改善采光条件,又同时满足交通组织和景观方面的要求。 空间扩充也是空间利用的手法之一,一般是针对新功能所需在原建筑内部或外部进行空间增设的方法,包括垂直加层、水平扩建和发展地下空间等。 2.3艺术设计 1)整旧如旧,对旧建筑墙面进行还原,修整后的新墙面可以采用新型材料的仿真技术进行高度模仿。整旧如旧同时也是保留建筑原貌的方式之一,部分建筑的外貌便是其建筑本身历史文化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原真性和可读性。无论是对建筑结构进行扩充和还是重新规划格局,都需将风格与原先保持一致,形成统一,感觉不出其有新建的痕迹 2)新旧对比。新旧对比是运用当代的新型材料、审美观、结构布局对旧建筑进行全面改造,与原先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这样能使结构更好的适用于当代的功能需求,具有修整工期短、工艺简单成熟的特点。 3)新旧交织。新旧交织一般是指在旧建筑原先风格上增加一些当代元素,两种风格各占一定的比例,这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合理的调配与把握。例如可以保留工厂的内饰,保留通风管道、水泥墙面的简约、粗狂风格,而在功能布局上增加典雅风,例如开设咖啡馆、主题餐厅等。将两种风格融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视觉创新。 三、旧工业建筑的创新思考 3.1旧工业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 以旧建筑选址固定的角度考虑,如何将旧工业建筑更好的融入周边环境,是一项难点。与周边环境融合更容易形成产业园区、办公中心等社区式的建筑群,旧工业建筑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取决于其本身的外观风格以及内部功能,所以在改造与创新设计时,需要更多的考虑周边环境以及周边产业链。 3.2旧工业建筑外部造型改造 新老建筑元素的碰撞,能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巨大反差体现出了历史到现代的变迁。而新老建筑元素的如何交融又是一门学问,是整旧如旧还是新旧对比抑或是新旧交融,这需要设计者在设计时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调研。新旧风格的碰撞,使建筑产生跨时空的美感。 3.3旧工业建筑节能改造 旧工业建筑的功能置换一般是向民用建筑的功能进行改造,因而在改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节能这一需求。设计时可以考虑对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同时运用新型的保温材料等。 四、结语 建筑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活史书,它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记载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而旧工业建筑则更多的记载了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许多工人阶级所无法忘却的记忆。所以,当今社会对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创新设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资源,力争建筑所蕴含文化的留存。所以设计者在考虑旧工业建筑的新规划时,需要顾虑的有很多,而政府在其中如何促进与激励,则是广大设计者的共同期盼,是否可以共同开发或者放款规划以及土地管理政策,一切为了旧工业建筑的新发展而努力。 工业创新论文: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障碍因素分析 1.文化因素。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既从这种文化中吸取养分,又受到这种文化的制约和束缚,其主导意识、价值观、行为模式,无不透出这种特定文化的底蕴,其创新目标、创新行为也必然受到这种特定文化的影响,最终导致创新成果也受其约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抑制现代创新意识的理念。 2.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企业有比较规范健全的基础管理是管理创新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企业要么规模太小,老板包揽一切;或者是民营企业,管理比较灵活,但家族制特征明显;要么是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生产厂、车间、班组,从总经理到部门经理、科室主任、科员,至少都有四五层组织机构,其严重的官僚化倾向,不仅迟滞了企业内部信息流的速度,而且容易造成信论文联盟//息流动过程中的严重流失与失真,给企业决策与管理带来严重的隐患。 3.员工的阻力。由于创新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因而也会受到来自企业内部员工的阻力。因为他们担心失去现有的地位、收入、权势、个人便利或其他看重的福利。 4.企业外部因素。管理创新既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首先,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样的管理需要,然后才谈得上管理创新。其次,生产力水平状况对企业创新主体的创新素质、能力的发挥也有约束作用,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约束着创新条件的具备程度。 二、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1.建立优秀的工业企业文化。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融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学习、借鉴、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管理创新,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新模式。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精神和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文化含量和职工的整体素质。 2.强化基础管理。企业管理创新是对现有管理基础的继承和发展。要把握企业明天发展的主动权,首先要抓住今天。事实上,建立和完善以前应该完善而没有完善的基础管理,如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对企业本身来说,也是管理创新。 3.建设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时代,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客观要求企业和个人持续不断地及时更新知识。真正出色的企业,都是把企业建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未来理想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出现,是企业制度的一次创新。 4.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内外部环境,这种环境不但要营造出一种适合创新的氛围,激活企业上下的创新意识,而且要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产品、技术、经济领域的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进行创新。企业管理的创新蕴含于整个管理过程中,企业综合自己的内外部环境,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起属于企业自身的网络平台,力求管理更合理、更科学,走出一条独特的企业管理创新之路。 工业创新论文: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探索及启示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先进的公共管理意识、体制和模式。本文分析了园区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论证了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以及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并在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立足本国国情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对外辐射的制约因素。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以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特区开发思想为指引,一大批各级各类的开发区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动力源。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就是其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由邓小平同志首倡,1994年2月26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北京签署《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创造了两国政府之间合作进行土地成片开发的案例,并由于协议中对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规定而使这次合作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如今,八年过去了,园区不仅按照预定的设想运转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而且由于其在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方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价值而受到政府、经济界和社科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园区建设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从内到外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行为创新——经济发展。 一、 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 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首先体现为政府公共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从管制思维到亲商思维(服务思维) 在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权利本位、亲商思维、服务理念。在亲商思维的指引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所谓亲商思维是指园区行政部门以为客商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同时使园区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核心,它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亲商思维把政府——工商业——人民利益三者统一于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工商业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能力,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园区管委会将亲商思维溶入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亲商观念的培育,园区各部门依靠高效的招商网络,建立了无微不至的客户服务体系,充分尊重客户的意愿,为客商提供快捷、简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同时采用敲门法的“国际招商网络”,即有的放矢地主动招取优质投资项目;建立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即园区管委会给予客商确定、清楚、快速的答复,一旦承诺,务必兑现;提供有吸引力的特殊政策;确立为我而用的招商标准。园区依靠新加坡经发局的国际招商网络,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由浅入深地逐步形成点一线一面一化的园区发展高新技术的招商策略。亲商思维改善了园区政府形象,提升了政府信誉,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世界产业巨头落户园区,从而形成了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的园区发展格局。 2.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 国际贸易中的公正观念。互惠观念、谈判协商观念本质上都与规则观念紧密联系。全球化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就是要按规则办事,公正、公平、互利。通过协商谈判的途径解决纠纷和难题。政府应制定与世贸组织的原则相一致的游戏规则,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地把政府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政府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使政府理念由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法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法治经验的引进一一借鉴——运用,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形成工业园区完善的法制环境。其内涵表现为: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专家治园的规划管理体制。园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行专家治园,公开公布政府的园区规划,然后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行政首长只处理违规申请和上诉案例。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以杜绝腐败。 其次,完善和明晰园区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和园区实际需要,园区管委会共编制了18项管理办法,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才十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性收费目录搏动管理办法、公积金管理办法、国家公务员实施细则、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等等,将园区公共管理纳入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的轨道。 最后,执法透明化。园区制定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明确规划管理的内容。程序和工作时限,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园区投资环境,使客商清楚地了解园区管理依据、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执法主体与外商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对称。管委会依法治园的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受到了普遍好评,增强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3.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思维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公共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目标木单纯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而且也包括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园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人力资源是新加坡唯一的资源”是新加坡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它将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来开掘和利用,其内涵体现为:充分有效地发现城市内外、国内外人力,做到人尽其才;提供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条件,知识更新和再培训的条件;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借鉴,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粗糙的管理方式,把人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形成了“人力资源是工业园区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环境是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投资环境”的理念。园区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管理中,其基本特点体现为:寓简明于透明之中,寓灵活于规范之中,寓亲商于服务之中,寓动态于有序之中。这一管理方法在建立精干高质量的公务员队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技术队伍的引进等方面效果显著,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使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分散型服务向一条龙服务转变;从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服务转变。 二、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 政府体制改革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的外力要求,一是由内向外地表现为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动机。政府体制创新亦是一个过程,表现为: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奠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地位。 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实践的中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进行体制创新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1.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加人世贸组织必将加快我国政企分开的步伐,使企业逐渐脱离政府的行政控制,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同一竞争平台上,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随着我国加入mo,政府经济职能又被赋予了新的内蕴,这体现为:引导,政府应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寻找发展经济的最佳路径。调控,政府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扶持,在wto制度规范的框架下积极寻求发展本国工业的途径,在全球化浪潮维护 国家的经济主权。 园区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借鉴和创新优化了园区投资环境,吸引大批跨国企业落户园区,三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已形成了适合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投资产业结构。 2.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政府转变职能应以社会本位为导向,应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要求作为自身价值的参照体系,不断依据社会变量决定自身的结构、权限及其运行方式的转变,把政府全方位控制社会的冲动减小到最低限度。政府主要是社会的服务者、协调者和一定范围的干预者,社会才是主导者,因而评判政府职能的标准将不完全依仗效益和效率,而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逐渐趋向政府公共政策化、公共管理社会化从而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通过参与式民主给公民授权。”在这样的政府中,公共管理的职能部分地甚至完全地转移给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政府从公共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不仅自身可以达到消肿减肥的目标,而且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更小的政府——更好的服务是园区管委会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中轴。首先,更小的政府。园区管委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仅设立七套常设机构共12个局和1个非常设机构,定编120人,却承担了相当于市一级党政机构和近百个部门和职能,实现了对外(新加坡20多个政府机构)接轨,对内(苏州市及省,国家)接 口的要求。同时,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立了高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既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又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的法治化、公开化、民主化。其次,更好的社会服务。园区管委会的社会职能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营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良好的园区生活环境。 三、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巨动 现代公共管理以社会需求为起点,以成本——效益分析工具,通过体制创新以满足社会福利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它表现为:经济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 1.经济发展呼唤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用脚投票选择投资领域。在全球化环境下,跨国公司根据区域投资环境可以随时将生产转移到法律透明度高、劳工法律松、市场机制完善的区域或国家。跨国公司这种用脚投票方式的微妙方式不仅仅要求而且迫使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体制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树立亲商理念、法治理念、从刚性行政转向柔性行政。 园区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和经济管理经验,正是希望通过对其借鉴、消化和吸收,在园区尽快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创新来构造新的招商优势,并为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构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必须依靠体制创新为先导。园区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即成为国际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以及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超前试验区,以“管理示范”和“产业辐射”有效带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就必须“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体制改革为先导,探索出一条以注重功能效益的体制供给来取代单纯的优惠政策,进而形成新一轮经济成长驱动机制的新路。 2.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完善政府过程功能,从而使政府输出功能符合社会生态环境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体制创新赋予了政府理念、体制、行为新的内涵。 首先,高瞻远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园区依据产业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的研究,提出园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原则是“先二后三到二三并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当发展高效益产业、高就业产业;提出园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立足苏州,依托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 其次,亲商思维下更快捷的服务。园区建立上海——苏州工业园区的海关绿色通道。在上海海关和园区海关之间建立电脑联网,使园区的进出口实现直通与口岸式管理,从而极大提高通关速度,方便了客商;园区建立起由网络化职业介绍系统、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的劳动力价格系统、法制化的管理系统等等。 3.经济发展为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制度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从而形成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的良性循环。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经济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严格,借鉴新加坡裕廊镇规划模式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已在金鸡湖畔初现。 园区对新加坡经验的大软件和小软件借鉴已基本完成,园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园区之一。在此基础上,园区又树立了新的战略目标;通过体制创新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园区。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求通过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借鉴和体制创新,从而形成制度供给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否定之否定的良性循环。 四、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对外辐射的制约因素 园区八年来的实践证明,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以制度的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立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对外经贸厅先后在苏州举办了“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研讨班”,对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应该看到,这种辐射的力度是有限的。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由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领域扩展,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方兴未艾,加入wto则构成加速这一改革进程的外部动因。在这种有利的宏观条件之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要求仍要受到种种现实情境的制约: 第一,从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来看,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存在着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体制创新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变革,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恰恰就凝结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当中,实际地调控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它们曾经有过存在的充分理由,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作用于当下人们的活动。因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对于体制转变的紧迫性的认识,对于改革将要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一定区域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状况和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条件,成为制约体制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影响到园区经验对外辐射的接受程度,同时意味着学习园区经验同样有一个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的问题。 第二,从体制创新的外部条件来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实践探索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能否争取到有利的外部条件支撑构成园区经验对外推广的第二重制约因素。园区作为中外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一开始就获得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从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到双边三级联合协调体系的建立以及被赋予的一系列“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功能性优惠政策,为园区的运作营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园区作为一个新建的城市实体,是按照一种全新的模式来设计和运作的,它的资金的投入巨大而先天的负担很小,使其得以高起点发展,高效能运转:园区以150人的机构编制规模创造了130多亿元的gdp。园区的实践告诉我们,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任重道远。 第三,从体制创新的外部空间来看,我国目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权划分方式影响着地方政府对于体制创新的能动作用及其形式空间。园区的成功探索为发展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积累了新的经验,即这种互利合作也可以在两国政府之间展开,通过共组的国家财团进行运作,从而拓展了国际经济技术的形式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思想解放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由此推而广之,对我国的对内开放和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也不无启示。问题在于,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集权型的政府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明确的职权划分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行双重的垂直领导,这势必制约地方政府对于体制创新的能动性和这种创新的形式空间。园区经验的对外辐射推广有赖于地方政府积极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和中央政府的适当授权。 工业创新论文:工业设计创新设计心理学作用探讨 摘要: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工业设计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实用基础上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工业设计的视觉效果与创新性,消费者的心理开始对工业设计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探讨了消费心理对于工业设计创新的引导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创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工业设计创新所关注的内容与日俱增,消费者对美的鉴赏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也变得更高。良好的工业创新设计能兼顾产品功能和很好的视觉效果,从而更好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在这一层面上,设计心理学就会发挥作用。设计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起着绝对的引导作用。本文将设计心理学和消费品工业设计结合分析,在一定的范畴内,探讨设计心理学对工业创新设计的影响。 1设计心理学 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界也是如此。但是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过程中,理论上缺乏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设计的发展。设计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种,在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对于工业设计的创新也有着心理引导的作用。心理表达能够让设计更具有灵魂,将设计心理上升到工业领域,将工业创新与艺术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吸引大众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设计心理学在不断的发展中,成为一门非常受关注的新兴学科。在工业设计中,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利用设计心理学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使产品得到创新与质感的提高。 2产品的工业设计创新 工业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在充分了解工业设计的概念时更要懂得创新的必要性,这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结果。在上世纪80年代,工业设计就有了比较权威的定义。工业设计需要合理的训练体制,专业的技术知识,敏锐的经济与视觉感受,建立在专业知识非常完善的基础上,赋予材料全新的理念,在结构上得到创新。整体构造、形状、色彩以及装饰都能焕然一新,在品质和风格上也能得到升华这就是现代工业艺术设计。工业艺术设计实际是一门多元化的课程,多种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审美观念相当于设计心理学而存在,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大众对于消费品的高要求,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工业设计的生产与创新。工业设计的创新与大众的消费需求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利益也是相互平衡发展的。 3消费需求心理主导工业设计的创新 工业设计的创新与大众的心理需求是分不开的。大众通常最直接关注的就是产品的功能性与质量。科技在不断发展,大众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审美观的不同对于产品的设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设计中所运用的创新理念是否达到审美的要求,对于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是很关键的影响因素。在工业设计创新中,设计师本身的认知与美学心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创新就要着重于集优点于一身,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大众精神内在的需求。设计师的审美与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设计创新的进程与最终产品的呈现模式。设计师必须汲取新事物,将最新的思想融合到工业设计中去,以了解工业设计的功能性为基础,在形式上做好掌控,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形式,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合理的分配设计模式,尽量在各个方面将产品设计做得更加完善。 4工业设计心理学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与人是分不开的。工业设计的策划与创造,设计师的主观意见和思维是占首位的。产品的最终设计往往都是设计师来决定的,所以设计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应精通设计心理学,以更好的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来设计产品。工业设计的创新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精益求精。工业设计心理学对工业设计的创新也有着引导作用,恰当的心理表达能够让工业设计更具有灵魂。将设计心理上升到工业领域,工业创新与艺术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吸引大众,在大众的消费需求满意度上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5国外设计心理学应用的启示 相比国内,工业设计在国外的发展比较早,由于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随之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设计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工业设计做出的贡献非常多,所以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课程备受推广,知识体系相对来说非常完善。在我国,工业设计应在满足大众的最低需求上,追求更加个性化的设计,迎合现代化的发展,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产品的设计必须凸显消费者的审美理念。设计师应积极研究不同类型的工业产品,在不断的创新工业设计中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为国内工业设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消费者对于产品使用后的反馈也要重点关注,具体在工业设计创新中,就是要关注什么样的创新意识更受大众欢迎,产品还有哪些不足,消费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购买此产品的等等,从不同的产品使用者分析得到相应的消费心理。专业化的工业创新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自身发达的生产技术,将设计出更多的经典产品,以满足大众对于消费品的高要求,同时还能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工业设计的生产与创新。 6结束语 设计心理学对于工业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设计心理学更有利于让工业创新形成统一的整体。顾客对于工业设计产品的要求早就不仅是停留在产品质量上,产品外表也受到重视,良好的工业设计创新可以吸引顾客更多的注意。工业设计的创新不仅是凭第一感觉,而是要将形态与特征结合当时的心理共同呈现出来,不仅要满足大众的审美,也更要符合大众的心理,因此设计心理学在不断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用。 作者:李维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工业创新论文:工业设计发展创新能力策略 摘要: 目前,我国产品的需求量很大,而从导致了国内的工业设计发展可谓是非常迅速。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创新现状,并详细提出了如何解决我国工业产品设计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的方法,并为针对我国的未来工业设计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创新;科技;文化 当前,虽然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很快,但是在其发展中还是存在着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创新力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创新这个问题,从而使得中国工业产品的制造模式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这成了工业设计当下极其重要的问题并且决定了中国工业设计的未来前景是否光明。 一、工业设计的创新重要性及我国创新现状 1、工业设计的创新重要性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生产为前提的造物计划,是设计人的生活方式,更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创新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生产力,只有大力的在工业设计这个领域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从用户与企业双方的角度解决产品的概念、造型、色彩、结构、功能、人机界面等方面的具体问题,[1]简言之,工业设计的根本是创新,创新可以更好的让科技和文艺相结合,这同时也是提升产品质量的根本举措。 2、我国工业设计的创新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迅速提高下,我国的工业产品设计发展的很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其首要问题便是创新力不足。 1)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推行了一些创新政策,以便推动我国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建设。2010年7月,工信部等部门联合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对促进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工业设计创新有积极作用。但是工业设计创新没有上升到国家创新战略,原因大体上可以有两点:其一,缺乏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其二,国家没有出台具体创新产业促进政策,如财政、税收、融资等。 2)企业设计创新意识动力不足 目前,一些大型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比如:联想、格力、海尔等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因为资金充足,品牌效应的发展,所以相继成了工业设计部,介入了产品的生产和设计以及销售等方面,因此大大的提高了其产品的价值。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存在很多中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在“克隆”国外的产品和生产技术,由于工业设计模仿与抄袭成本远低于创新成本,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更多地选择回避工业设计创新。 3)企业类型限制了创新 当前,很多大牌其生产产品都使用代工厂的模式,自己掌握了产品核心的技术,在别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组装,从中赚取劳动力的成本。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很低,存在着很多企业都是代工生产模式,贴着欧美产品的名片,用着它国的技术,自己只是出劳动力来生产和制造,这些企业可以说是没有市场压力,因此很大的程度逃避创新。例如富士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核心技术是美国的,生产厂却是在中国,其主要工作是生产和组装苹果的产品,却没有苹果的核心技术。 4)产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表现的缺失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设计的产品并没有很好的融入文化,市场上仅仅存在一些旅游商品具有传统文化特色,这是远远不够的。现阶段,我国要想从制造转变成创造,必须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大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工业设计创新理念中真正表现民族底蕴,而不是在产品表面上进行宣传。 二、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不足的应对策略 1、从宏观层面构建工业设计创新立国战略 工业设计要想在未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我国必须要将工业设计创新纳入国家创新战略。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了扶持工业设计这门产业,然而仅仅有这些是不足够,因为中国作为未来的制造业大国以及未来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强国,我国也必须尽早构建工业设计立国战略,同时政府要给以工业设计帮助,其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帮助该市吸引和聚集人才,比如:无锡目前已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主题园区——无锡工业设计园区,集聚了大量优质的工业设计创新资源。政府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各产业需求和应用工业设计创新成果。[2]政府还可以建立创新平台,用以鼓励设计群体进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2、在设计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创新 具体的文化运用在设计中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种:①在工业设计产品的造型上可以运用传统的文化造型,比如中国的甲骨文等;②在产品的材质上可以使用中国的本土的原料,比如竹子等;③在色彩配色上可以在工业产品上的一部分使用中国标志性的中国红。产品设计的民族文化应用不仅要体现在表象上,还要体现中国特有的思想,可大体上分为儒家和道家。思想是设计的灵魂,并且指导着设计。众所周知的日本品牌无印良品,其营造了一种具有东方韵味,体现了日本民族文化。 3、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一个产业的发展依靠教育。工业设计这门学科在80年代只有20所高校开设,2014年,高校开工业设计专业的将近有200多所,由此可见,工业设计这门学科已经在高校普及了。在信息化时代,工业设计教育不应该仅仅从本专业角度去培养学生,应该在多个交叉科目方面去指导学生。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拓展学生在科学、艺术与人文性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多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兼容并蓄,此乃培养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实现创新的基础。此外,高校可以尝试发展建立项目创新基地,并且利用一部分的课程时间,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去基地进行产品设计操作实践。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去理解产品设计,把创新的理论直接运用到实践上,一方面他们去学习老师在课堂说的工业设计理论创新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基地进行操作练习。这样的教学体系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高校的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应该会有所提高。 作者:汪天雄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工业创新论文: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 1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现状及特征 1)工业设计开发能力匮乏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主要表现在设计师、设计资源及设计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团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且品质及档次低;2)缺乏品牌形象设计与营销传播是提高中小型企业知名度的主要阻力,其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企业形象的统一规划和设计,整体形象混乱,营销观念落后,缺乏对消费者及市场的深度研究,目标市场模糊,营销方法单一,不注重品牌形象建设与维护,设计传播力度广度不够等。 2工业设计产业集群与中小型企业设计创新 2.1工业设计与产业集群 2.1.1产业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则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公司、企业、相关机构、支持体系等,因共同性和互补性而形成的地理上接近的相互联系的群体。据其定义,产业集群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知识机构、服务机构,具有主体地域化聚集、高度专业化分工、社会化竞合的市场特征。综上可看出,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是特殊地域、同业交往、行业文化、产业技术链和价值链等的集中、融合,其实质是分工、合作、竞争、创新、知识共享和文化共通。 2.1.2工业设计及其产业化分析 工业设计是以批量化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工学、美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延伸化的工业设计还包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咨询与开发等创新活动,其目的在于为产品、开发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随着工业设计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工业设计逐步摆脱工业产品这个载体而从生产向服务、流通领域扩展,呈现出产业化特征。从工业设计的性质来看,工业设计具备产业形成的条件———规模性、商业性、组织性,是从工业产品生产环节中分离出来的服务于制造业的服务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其核心是创意和文化;从产业要素来看,工业设计产业化要素应该包括外部环境因素、产业集群要素、政府要素;从产业链来看,工业设计产业链不是一个单向的线性结构,而是一个循环的网状结构,工业设计产业链由设计教育、设计资源、设计创意、生产制造、营销传播、分销渠道、消费者等构成,并且通过一系列运作将工业设计创新的价值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销售商、售后服务通过信息反馈指导下一代新的产品开发,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2.2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设计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审视中小型企业工业设计创新现状,通过对工业设计产业化及集群经济的理论研究,笔者主张,工业设计产业在经历专业化到规模化发展后须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所谓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就是指大量高度专业化、个体独立在整体上却相互关联的工业设计企业(包括工业设计公司、企业、高校组织等)以及与工业设计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依据专业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区域内柔性聚集并形成的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型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对于提升区域工业设计创新,带动区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2.1工业设计产业集群是中小型企业工业设计创 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有效组织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设计创新项目日益庞大、技术日益复杂,再加上工业设计创新不是简单的孤立事件,而是系列化和群体化现象,对中小企业而言,仅凭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很难独立地、系统地完成整个创新过程。产业集群专业化的高度集中,既具有内部规模优势,又具有外围支持体系,同时在集群过程不断产生集群效应,不断提高区域内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故而在工业设计创新的过程,既能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自身优势,又能克服中小企业在工业设计创新过程中人、财、物等创新资源的不足,因此,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工业设计产业集群优势,是实现其自身工业设计创新的有效形式。 2.2.2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 产业集群聚集了大量专业化的工业设计公司及与工业设计产业链相关的企业,聚集后的资源共享对于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提供更大的优势,[5]主要表现在:1)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分工和协作减少了企业自身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资源的分散,同时集群内的企业存在不同的优势,可实现优劣势互补;2)工业设计产业集群中的集体学习机制,形成产业内部的学习和创新机制,为中小企业互动式、开放式学习提供了可能,进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不足;3)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化有利于降低中小型企业设计创新的成本和风险;4)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化有利于降低中小型企业设计创新的成本和风险;5)工业设计产业化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扩散与转移,产生协同效应。 3基于工业设计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模式 随着创意产业及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每个城市由于地域、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层次不齐,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程度也表现出巨大的不同,如北京、上海等地与湖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等地工业设计的创新水平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的不同发展工业设计产业。依据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的特点及工业设计产业的特点,总结了2种以工业设计创新为主线的创新模式。 3.1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创新模式 该模式适合江苏、浙江、广州、深圳、湖南、湖北等以外向型制造业为主的省市。 3.1.1政产学研概述 根据上述分析论证,结合产业集群的特征,笔者认为产学研能够很好地实现优劣势互补,是促进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和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途径。但正如广州美术学院的童慧明教授所说,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仅仅依靠“产学研”是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政府,因此主张在政府主导形式下的产学研,即政产学研。政产学研是指在政府主导作用下,综合利用产出主体———企业(本文中指中小企业)、学习的主体———高校、研究的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三者不同的实践资源、知识资源、科研资源等各自的优势协调,满足三方利益,形成一种教育、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3.1.2政府主导的必要性分析 1)工业设计市场及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需要政府主导。目前,江苏、浙江、广州、湖南、湖北等地工业设计市场及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善,反映到市场上就是空喊口号,造成市场上表面繁荣,我国提出工业设计产业的系列化政策已有30余年,但真正在做工业设计、真正利用工业设计提高企业创新程度的企业又有几家,我国企业设计创新在世界创意经济体系中又有几份提高?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大部分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对工业设计创新的理解不够,缺乏工业设计自主创新的思想。对比60~70年代的日韩,日韩工业设计的振兴是正是通过政府参与并建立起设计先行、设计立国等相关策略才取得其当今设计制造业的国际地位。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振兴也需政府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对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进行规划,做出主导型榜样,从而引导中小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工业设计创新经济具有巨大的经济推动和社会带动效应,但前提是工业设计必须孕育于完善的市场机制中,需要政府进行一系列规划,包括宏观的工业设计创新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层面的工业设计运行与交流平台等,也包括微观中的市场准入条件、运作方式、政府扶持政策、设施建设、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与质量评估等等。2)行业自身特征需求政府的主导作用。工业设计创新是一项综合性要求很高的活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仅需要大量费用的支持、市场环境的支持、也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支持,而这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显然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政府从工业设计整个产业链入手,在相关环节进行相应的支持,只有这样中小型工业设计创新才有可能实现。 3.1.3产业集群下的政产学研创新模式模型 这种政产学研是在工业设计产业集群的理论背景下提出的,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等理应成为工业设计产业集群的主体,利用产业集群的网络知识数据库实现中小企业的设计创新。在此基础上引领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和工业设计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辐射周边省市,该模式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工业设计创新的推广与交流、设计人才与教育、设计文化的营造等之上,在政产学研的基础上,具体措施如下:1)依据城市情况打造工业设计产业链聚集区,形成工业设计区域相对集中,营造设计氛围;2)加强政府主导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及数据库建设;3)建立完备的工业设计人才教育与培养体系;4)政府加大对工业设计研发的投入;5)借鉴国外设计产业发展模式,将设计融入城市,打造设计之都;6)政府主导建立专业的中小企业孵化、融资、咨询等服务体系。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笔者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模型。1)整个框架构成了工业设计产业集群模型,在产业集群中存在政府部门、产学研集合体、服务性机构等,他们通过政府主导的设计服务性平台建立起彼此的关系(黑粗箭头线所示);2)在政府主导模式下,政府向产学研部门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体系,保证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够顺利展开,见图中政府部门同产学研集合体之间的关系;3)在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过程中,产学研各主体利用各自自身优势,在协调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为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完成自身职责。 3.2政府引导下的市场驱动创新模式 该类模式适合工业设计产业市场已经相当成熟、经济、文化、教育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等城市。受这些城市的整体影响,中小企业对工业设计创新有相对足够的认识,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独特的设计文化和氛围,产业发展已形成稳定的发展模式,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设计创新,在这种环境下,就要由政府主导变为政府引导,走市场主导的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模式。在上述城市中,当地的制造业己形成数目巨大的中小企业规模、设计产业园、创意产业园,产业集群的趋势正向集群品牌发展,对设计发展有迫切的需求。因此该城市中小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以研究市场变化、消费者行为为前提,通过设计创新不断强化设计在品牌建设中的中心位置;2)政府应针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金融、基础设施、基地等扶持,引导当地企业发展设计;3)规范设计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4)政府应引导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以保证工业设计产业的良性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小企业打造设计与品牌,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要提升这些城市中小企业的设计和品牌,就要建立完善地从设计咨询与服务、工业设计原创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品牌营销与传播的完整工业设计产业链体系。工业设计产业园中应包含这些体系,在这种产业园中,政府引导、设计机构及科研组织、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等应真正搭建起专业化数据互动平台和运营平台。对于上述模型做以下分析研究:1)从工业设计产业集群系统模型来看,市场驱动、政府引导创新模式的关键在于政府对网络平台的构建与监督;2)集群中主要的因素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知识机构、设计机构、网络平台建立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巨大设计产业网络;3)集群主体通过集群化优势对中小企业实现设计创新。 4总结 工业设计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走产业化道路是对创意产业背景下工业设计发展的准确定位,工业设计产业集群是弥补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劣势而进行的提升性策略研究。中小企业工业设计集群化、规模化是必然发展的趋势。 作者:朱炜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势在必行。因此,高等院校在制定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更是要培养研究生求实创新、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2]。 1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多遵循灌输式教学,这种单向学习模式存在明显的“三少一多”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而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启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实践性强的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立足于口腔医学并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激发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将科研能力训练与临床能力培养贯穿于全过程,将有助于培养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促进整体口腔医疗水平的提升,为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 2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2.1口腔医学硕士生培养模式单一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方式是精英教育。目前口腔医学本科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相对来说散乱,缺乏系统性。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目前分为两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4]。以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作为案例分析,口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理论学习后即进入临床各科室轮转,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基本上是“见缝插针”;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理论学习之后的主要任务是进入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缺乏参加临床实践的机会。这两种培养模式最终将导致“复合型”医生的培养目标落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天忙于临床工作,即使提炼出临床问题,也难以付之科学研究;反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则难以获取与基于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同时在毕业后临床实践能力较弱,较难胜任临床需求。 2.2研究生自身创新观念薄弱 作为培养主体,长期以来,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已经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掌握现有的知识。其结果是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的能力很强,知识应用能力很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当前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理解知识的学习现状必将损害探索知识的能力。迫于一些现实的需要,研究生学习目的是为了文凭或毕业,而不是为了真正的从事临床工作或相关科学研究。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为了拿学分,顺利毕业而已,在临床工作中追求跟随式完成导师交待的任务,在科学研究中照搬前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不懂更不敢提出自己创新性的观点,展开原创性的科学研究。 2.3导师队伍质量亟待加强 随着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数量逐年扩大,尽管各个学科在建设过程中,都有涉及到导师队伍建设,但由于资金缺乏以及渠道单一,其建设成果就显得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老师少,学生多[5]。导师由于分身无术,无暇对学生亲自一一进行有效地指导。其二是老师自身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导师因自身原因不关注学科学术前沿的追踪,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固化,不能与国际或国内前沿接轨,从而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故步自封,严重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导师与学生之间往往缺乏相应的互动和讨论,导师没有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培养的过程中去,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热情。 2.4缺乏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是研究生进行各类创新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环节中的重要环节[6]。按照培养的内容可以分为3种:教学实验平台、科研实验平台以及开放式交流合作平台。每个平台的正常运行均需要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然后在研究生教育尚不成熟的发展阶段,除在“985”及“211”等少数院校外,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培养条件相对落后。口腔医学院现有“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但由于高层次课题项目和研究经费的匮乏、师生科研积极性不高、指导力量薄弱等,平台硬件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交流合作平台中,由于学术氛围不浓厚,和大师面对面的机会少,各兄弟院校尚未搭建学术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得研究生缺乏学习交流的渠道,局限了学生视野,进一步削弱了创新性思维的实践。 3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3.1改变培养模式,采取跨学科学习 采取“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临床+科研的交叉培养模式。根据口腔医学学科特点,此培养模式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理论学习+临床科研早接触(第一学年)。研究生在进行每周五天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利用周末时间进入临床以及科研早接触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接触临床问题,科学学位将进入公共平台实验室查阅文献,提炼科学问题,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2阶段:临床实践或科研开展(第二学年)。该阶段采用“4+3”的培养模式。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周4d开展临床实践,其余3d提炼临床中的科学问题,进而查阅文献,与导师进行讨论沟通,制定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选题。学术学位研究生每周4d集中精力与实验室开展科研,其余3d主要用于临床技能的训练及临床科研问题的思考。第3阶段:社会实习+科研产出(第三学年)。该阶段的前半部分主要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产出,针对第二部分的临床/科研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科研论文撰写、投稿、发表的培养过程。此后,学生将进一步完全进入社会实习阶段,根据需求,逐步完善临床/科研技能,直至逐渐适应日后工作。加强跨学科学习与研究。口腔医学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强的融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涉及材料学、生物学、力学、计算机智能模拟等多学科知识。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有助于形成从多学科领域发现、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对研究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7]。 3.2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提出科学问题并借助实验实践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重中之重是对科学问题的凝练[7]。大多数研究生还处于被动学习的惯性思维模式状态,缺少自主创新、主动思考的意识,压制了创新思维。为了更好地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和临床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变聚敛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宽对知识掌握的广度。科研过程中导师团队或科研小组要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和学术讲座,激励多阅读文献,多交流学习,勇于批判,不怕失败。同时加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交流讲学的力度,开阔眼界,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循序渐进地激发科研潜能和培养创新思维[。 3.3组织一主几辅的异质型导师组 导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若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自身就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利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下挖掘出创新潜能。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导师队伍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根据信息与决策理论来说,导师队伍的组成越是多元化,导师队伍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就越丰富,对外部环境就更加敏感,对复杂问题的解决也就更有思路[9]。根据知识网络理论来说,导师异质性团队之外存在着若干个和相应导师相对应的知识网络。导师队伍可以依从这些知识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拓宽了导师队伍知识面。根据社会嵌入理论来说,由异质性导师队伍成员和其背后的跨组织网络构成了许多“结构洞”,从而为导师队伍提供信息优势。因此,组织一主几辅的异质型导师组,提倡异质团队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全面培养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重视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加大研究生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的力度,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10]。 3.4改善培养环境,建立口腔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 升级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购买科研文献数据库,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信息平台。在临床资源上,需要充分口腔专科区域信息卫生系统平台,实现“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为核心”的医院医疗资源共享;实现各级口腔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信息串联;实现区域化口腔专科诊疗信息资源实时共享,为口腔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研究提供数字资源。同时需要加大力度购买科研文献数据库,让导师及研究生能实时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术氛围。大力建设科研平台与教学实验平台。在科研及教学实验室引进高端的实验仪器、设备,聘请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对研究生进行公开授课、示范及实际指导。继续加强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完善口腔医学形态与机能实验室及口腔医学综合技能实验室等平台管理。建立专门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网站教学资源丰富,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继续完善科研平台建设,根据项目要求,增加仪器设备及技术人员。同时在科研平台设立“研究生创新奖学金”专项,鼓励研究生作出原创性的科学研究。 4结语 知识创新时代的到来为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及时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的全面、深刻的变革,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完善教学手段,为培养口腔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构建一个完备的体系。 作者:陈珍 宋锦璘 罗文萍 张燕 张红梅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目的:以临床医学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培养模式的差异,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构建出临床医学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符合度更高的岗位胜任力的新型课程体系。方法: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分类培养可行性深入探讨,采取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改革、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以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等措施,并通过广泛调研进行改革成果满意度的检验。结果: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导师对学生核心能力评价优良率达90%以上;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了满足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注重临床能力培养的需求。结论: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凸显了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目标需求,构建了满足社会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医学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和发展医学科技双重任务,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除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基础理论等综合能力外,核心能力提高可更好地胜任未来岗位需求。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对研究生成长成才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1]。教育部要求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重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课程质量作为评价学科发展质量和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2]。因此,实施符合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及需求的各具特色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本文就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核心能力作一探讨,现作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国家、省部级和校级针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相关文件;界定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和核心能力的相关概念;我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1.2方法 1.2.1课程体系优化通过分类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改革、完善分类考核机制等措施实施,探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分类培养的可行性。1.2.2文件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针对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国家政策和相关文件;把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分类培养要求;全面了解国内外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研究现状以及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从而总结目前我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2.3问卷调查法针对不同对象、核心能力培养的差异性,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类型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针对自身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满意度,如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科研条件、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和师资队伍;以及导师和培养单位对不同类型研究生核心能力的评价,如学术学位型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素质评价和专业学位型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以及医学专业素养的评价。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等[3]。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发放95份问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放96份,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发放59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发放71份。 2结果 2.1临床医学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差异 过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突出问题是侧重于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而对其临床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不能胜任相应的临床医疗工作。针对这种状况,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术学位型”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专业学位型”侧重从事实际工作,以培养具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相应的“学术学位型”培养的核心能力注重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专业学位型”培养的核心能力注重在临床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临床专业技能体现在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2.2课程体系的优化 2.2.1培养方案的完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位设置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分类修订培养方案。分别修订了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取消以前按专业分别制定的培养方案,而制定了统一执行的培养方案,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各专业课程按选修课程安排;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学术学位培养方式以理论学习和教学科研为主;专业学位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培养过程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切实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2.2.2课程改革的加强硕士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学术学位总学分要求为26学分,专业学位要求为20分;在教学方案上,原专业课程集中理论学习第一学期,经修订后,专业学位型课程教学采取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相结合;在教学安排上,原专业学位型按各专业方向自行安排临床轮转,修订后,统一安排临床轮转,不少于33个月,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并每月安排不少于两个半天的集中学习;课程设置中,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案例库建设,建立了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强化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创新,学术学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突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国际性,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更突出临床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临床医疗新技术,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并积极推动慕课(MOOCs)、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在医学创新平台课程中的应用,目前已建立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选课、成绩查阅、教学管理等。2.2.3课程考核制度和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在考核方式上,以知识考核、过程考核和创新水平考核等方式为主,一般采用“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方式;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采用临床能力考核和答辩,如出科考核、阶段考核和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答辩;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体现在学术性和创新性;而专业学位论文体现在其临床应用价值,论文选题需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文献综述或病历分析报告;建立了相关课程管理制度,如《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研究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和《研究生培养专家督导工作规定》等制度,对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质量督导、评价考核等作出严格规定,为实施分类培养研究生课程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标准,建立了“开-选-授-评”四环节全流程管理机制,规范、严格的课程分类审查机制。2.2.4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支持教师学术交流、访学、社会服务和优秀导师的经验交流,加强了现有导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聘请和合作等方式组建了合作化导师团队和培养平台,目前我校已与六家国家首批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所在医院签订了长期稳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通过深化教师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提升了导师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2.2.5课程满意度调查从培养方案定位准确性、课程体系专业性、科研条件先进性、教学资源多样性、教学效果有效性和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进行硕士研究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研,整体来说,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均达90%以上(见表1、2)。2.2.6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从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素质评价以及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单位和硕士生导师调研。整体来说,导师对学生满意度较高,优良比例达90%以上。但学术学位中,优秀比例不高,尤其表现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专业学位中,优秀率较高(见表3、4)。 3讨论 立足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战略目标,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4]。但随着医学学位类型的调整和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核心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生成为关键,而其中课程教学是关键环节。医学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既需要问题意识、科研能力,更需要实践操作、临床能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很大区别。纵观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课程设置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研究生能力的发展[5]:(1)课程目标缺乏差异性,医学学术学位探索创新能力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差异不明确;(2)课程内容纵向比较缺乏层级性和新颖性,科学学位前沿性内容不够,专业学位情景性内容不足;(3)教学过程管理不规范,缺乏教学过程监督;(4)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学术学位教学缺乏互动性、自主性和探究性,专业学位教学缺乏体验性、操作性和反思性;(5)课程体系缺乏开放性和国际性,学术学位资源共享机制不足,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专业学位的联合培养、临床考核和规范培训机制不全,缺乏行业标准、岗位胜任和职业发展能力等。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提高核心能力、具备良好的岗位胜任能力的课程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我校作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改革试点单位,在长期的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突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培养特点,切实提高了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满足社会卫生健康事业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针对目前分类培养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问题和难点,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改革创新,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教改成效。首先,依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医学行业标准,使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目标性更强,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6]。在课程设置中,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学位注重研究生对学科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培养,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强调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其次,不断引导和鼓励医学行业深度参与医学人才培养,发挥其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医教协同、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并通过培养和引进,组建了高层次、国际化、跨学科专业的教学团队,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水平。为更好地了解课程体系改革对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我们展开了课程满意度和核心能力评价调研。经分析发现,学生目前对课程整体满意度均较高,尤其体现在培养方案定位准确性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而相对问题集中在希望更多地开展学术活动;导师对学生核心能力的整体评价优良率达90%,但学术学位型导师评价的优秀率不高,集中表现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总之,近年来,立足于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坚持《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的贯彻,通过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凸显了高层次医学人才分类培养的目标需求、课程教学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综合性和基础性作用以及不同培养模式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特色,构建了“深化改革、坚持服务需求”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新型课程体系。针对调研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钱志刚 李正红 周继红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培训模式阐述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有了创新意识、创新思想才能形成创新行为,从而产生创新效应,并取得创新结果,实现自主创新[3]。超声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每年让研究生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超声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创新特点;鼓励研究生多与专家进行交流,使研究生直接感受其创新过程,领悟其成功经验和创新精神。积极创新的人应该勇于突破,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学会用与他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模式,以事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的突破。研究生培养区别于本科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科研能力的培养上。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能力、科研的创新能力、科研的动手能力、科研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以及英语论文读写能力[4]。科研基本功的训练是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或解决临床问题为前提,密切结合临床工作,要求研究生在繁杂的临床工作中,保持敏锐的科研洞察力,随时随地发现问题,从细微处入手,找出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思考其是否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并作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此外,还应培养研究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查阅文献获取科研信息的能力是超声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能力。医学科技情报资料反映了国内外医学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是科学工作者了解同行工作、追踪国际最新动向的窗口,也是确定或调整课题方向的重要依据[5]。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鼓励研究生养成每天查阅文献的习惯,专门请医学检索教研室教师向学生传授查阅文献的方法和技巧,使研究生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认真查阅文献,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的进展动态,摸清前辈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萌发新见解。我们还应要求每位研究生多写综述、科研标书等,使其在获取科技信息方面得到更多的经验积累;还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能力,英语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研究生获取国外文献资料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每两周组织一次外文文献抄读学习,由研究生担任主讲,就近期查阅的文献进行重点汇报,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通过让研究生学习查阅文献,使其及时更改研究内容,提高科研水平。 建立立体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超声医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超声图像的成像和观察都在一个动态的状态下进行,例如从不同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观察同一器官,这是超声相对于其他影像检查手段的优势,同时也是研究生学习的难点[6]。在临床工作中,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研究生将显示屏上的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进行概念转换,从而建立研究生的立体思维,改变其单纯的平面思维概念。帮助研究生建立立体思维,首先要让研究生凭借积累的解剖学、病理学及成像技术知识等去辨认二维图像,同时进行逆向思维,使研究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虚拟的三维人体组织结构,然后让研究生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判断,最后达到诊断的目的。整个影像成像诊断过程就是一个“立体—平面—立体”的变换过程。 兼顾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提高研究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完善的人格,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医德教育,将医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的临床实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对医学研究生进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训练,使其明白一些基本的问题,如面对患者时何种穿着是得体的;如何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如何平等对待富裕和贫穷的患者;如何形成严谨诚实的科学态度。超声医学研究生是我国超声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多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对超声研究生的培养应从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能力、超声思维模式和人文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联合培养。作为医学教育者,应顺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创新改进,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超声医学人才。 作者:程文 韩雪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学硕士论文:中国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课程规划现状研究 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发了《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明确将医学学位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并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两级。课程学习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桥梁,是研究生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其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 一、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硕士学位的考试课程和要求:(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一般为三至四门;(三)一门外国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规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及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5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根据以上相关文件规定纷纷尝试着建立各自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通过对我国几所医学院校典型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多数仍在沿用临床医学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并与之产生相应的问题: 1、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未充分发挥。目前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般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大部分组成。在规定修习的学分中,大部分课程为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小。 2、课程内容标准化。各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有同一趋势,尤其是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几乎每个医学院校都把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以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外国语交流能力。政治理论课均开设两门,即自然辩证法概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为主,因此,学位授予单位的教学计划中有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基本效仿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的课程设置体系,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对临床医师所必需的临床技能和职业态度相关内容的培训。这样致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虽然占用了研究生接近1/5的培养时间,却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4、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与本科生学习内容重复过多。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模块体系与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雷同,大部分公共必修课程在本科生阶段已经学习,而且多数是传统的学校开设课程。专业课由各教研室自行组织实施,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开设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选修课,涉及临床医学前沿进展的课程内容少之又少。 二、国际社会对医学教育及未来医生的要求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于2002年公布了“医学教育全球基本要求”(GMER),规定医学毕业生进行医学实践必须具备的7种能力,即职业价值与态度、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1999年美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规定住院医师应具备以下6项基本能力:1、病人治疗;2、医学知识;3、职业精神;4、以系统为基础的实践能力;5、基于实践中的学习和提高;6、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2007年2月,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董事会规定,任何一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必须将以上6种基本能力融合到其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当中,为住院医师提供与所有临床专业和亚专业执业有关的专题教育。2003年英国医学总理事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未来的医生”的报,报告中指出医生必须培养自己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医学生必须培养自己未来将承担的对病人的、同事的以及社会的责任所需的合适的素质。这些无疑显示出,新时期对未来医生的发展要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对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状况以及国际社会对未来医生素质要求的分析思考,我们不难看出国际及各国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已经意识到了新时期一名合格的医生所需的素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群体保健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进行反思。我国现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要,迫切需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套新的面向素质提高的符合新的能力结构要求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设计。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并进行分析调查。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20名进行临床医学临床专业技能重视及掌握程度调查。结果520名硕士研究生问卷,成功回收500份,500份问卷中对临床专业技能非常重视的270名,占54%;较重视的130名,占26%;一般的88名,占17.6%;不太重视的12名,占2.4%;临床专业技能掌握程度,500名硕士研究生中熟练掌握的380名,占76%;较为熟练的80名占16%,一般熟练的17名,占3.4%,不熟练的13名,占2.6%。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进行临床技能实践操作的机会受医院、患者、教师及学生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强化及转变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授课模式,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实践操作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强化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关键词】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前,随着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数量一致在不断增长,受各种软件及硬件设施换环境的影响,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都有很大的制约,现阶段,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是各大高等医学院校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当前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笔者通过对某高等医学院校2014及2015年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问卷进行相关调查,目的是为探讨当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展开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20名进行临床医学临床专业技能重视程度及掌握程度调查。进行问卷调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2014级280人,占总人数的56%,2015级220人占总人数的42.3%,大内科专业270人占51.9%,大外科专业230人占44.2%,男性286人,女性234人。520名硕士研究生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从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实践方面着手,重点是看对临床技能实践重视程度、影响临床技能实践的因素和怎样提升临床技能实践水平这几方面入手,设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问卷调查表,对问卷调查对象使用匿名自行填写方式。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SPSS18.0进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检验(%)和t检测(χ珋±s),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20名名硕士研究生问卷,成功回收500份,500份问卷中对临床专业技能非常重视的270名,占54%;较重视的130名,占26%;一般的88名,占17.6%;不太重视的12名,占2.4%;临床专业技能掌握程度,500名硕士研究生中熟练掌握的380名,占76%;较为熟练的80名占16%,一般熟练的17名,占3.4%,不熟练的13名,占2.6%。 3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的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都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学中要将理论和实践并重,要着重加重对学生临床实践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基于此点,分析高等院校对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情况和教学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对高等医学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及意[1]。高等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学应当着眼培养临床医学中高水平综合性人才方面考虑出发。临床医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高等医学院校针对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疗工作的服务水平[2]。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进行临床技能实践操作的机会受医院、患者、教师及学生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强化及转变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授课模式,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实践操作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强化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作者:刘巍 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 医学硕士论文:浅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摘要]分析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并”的必然性,并从基础理论与临床训练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规范的考试制度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实施“双轨合并”的情况。阐述了我校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同时论述了北京、上海“双轨合并”培养模式成功的典范。并就加强人文素质、医德素养、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课程体系,严格执行考核体系合理设置分流制,根据研究生毕业时的具体情况建立不同的学位授予标准提出建议。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双轨合并;培养模式 居于我国高等教育最高位之一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目前正面临教育改革的考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5年5月下发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文件,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育而言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临床医学是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从2015年起我校开始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文件-《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立了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制定了临床医学特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案。进而促使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制度的相接。最后期望实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同时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双轨合并”培养模式。 1“双轨合并”培养模式必然性的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共同目的均是临床实践工作能力的提高。此外,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具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的临床工作能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培育方式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为实行“双轨合并”培养模式赢得了可能。近年来,在卫生行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部分高校开展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并”的试行培养模式。如今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仍普遍存在,这与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相违背。以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科研能力为辅,同时注重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医德修养的“双轨合并”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趋势的产物,有利于防止重科研、轻临床现象的产生,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医疗人才。因此,从培养培育方式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看,实行“双轨合并”培养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2“双轨合并”培养模式的现状 2.1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能力训练课程两部。其中基础理论课以学分制并形成了“模块化”,包括公共必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外语、选修课4大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为确保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训练的时间,均安排在第一学年晚上及周末进行课程学习。临床能力训练,即是入科室参与临床轮转。依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文件要求制订临床轮转准则。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的内容,包含管理患者、采集病史、汇报病情、体格检查、开具医疗文件,参加值班、门诊和急诊抢救等;同时承担见习、实习医生或低年资住院医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完成至少1名本科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学术讲座、技能培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业务学习。最后达到掌握临床技能的要求,掌握相应专科常见疾病多发病治疗常规以及门、急诊常见疾病诊断和处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即临床能力训练)的时间不少于33个月,并通过考核获得《临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2.2考核体系 2.2.1基础理论课程考核 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必须通过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成绩后方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选修课课程考核则由二级学院独立自行组织,并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决定具体考核方式,成绩分为及格与不及格两个等级。考试成绩不及格者于一年内可补考一次。 2.2.2临床能力考核 临床专业能力考核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和结业综合考核进行,主要考查研究生的临床分析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类型有出科考核-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考核,同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还需提交一份关于本身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及其他各方面情况的小结及详细记录;年度考核-由临床培训基地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重点考核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该年度临床业务能力、工作成绩、完成培训内容的时间和数量;结业综合考核-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结束后,参加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结业综合考核。临床能力考核内容有病史采集、操作水平、诊疗水平、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既有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品德与素质的考核内容,也有对其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 2.3学位授予体系 研究生必须完成以下几点,才可以提出学位授予申请:完成学校培训课程所提供的课程和学分要求,并通过相关考核,并取得合格;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及格,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完成一篇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的学位论文或病例分析报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授予申请条件者方可申请毕业答辩。达到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的文章发表及外语水平条件,且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3“双轨合并”培养模式的典范 首批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试点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自1998年开始就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在职申请学位人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和在职申请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工作有机结合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为社会输送了合格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较早的地区之一上海,目前已初步形成“双轨合并”的培养模式。除此之外获得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其他高校(如首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有的初步建立了“双轨合并”培养模式,有的仍在“双轨合并”培养模式的道路上探索。基于教育部、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借鉴以上成功的范例,近年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纷纷探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方案,期望实现“双轨合并”的培养模式。如沈阳医学院以及一些军医院校和地方医学院校。 4思考与建议 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内容大致有课程学习、临床轮转、临床能力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由高校各临床院系负责临床能力的训练、考核以及质量监督等,隶属于教育系统管辖。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外语和临床实践等,由卫计委下属的培训基地负责各项工作,隶属于卫生系统。因此,“双轨合并”培养模式需要教育部和卫计委相互协调,协同配合完成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首先,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除了注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能力之外,学校应同时开设人文素养、医事法律、医患沟通以及应用心理学等论坛,全面提高临床医师的综合素质。其次,若考核不严格,那么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考核(如基础课程考试、出科考试、毕业考试)都应该严格执行,避免人情分,杜绝走过场现象的发生。考核应及时公布考试成绩,不合格者进行补考,补考未通过者实行分流机制或重新进行学习。再次,应该根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时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具有执医资格),建立不同的学位授予标准。最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要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能力,也要有高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科研能力,但又区别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临床和科研二者并不矛盾,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医学进步的目的。 5结语 “双轨合并”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兼顾的培养模式,是以培养临床-科研-教育兼备的复合型高素质医疗队伍为最终目标的培养模式。“双轨合并”培养模式保证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医学教育改革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处于探索阶段的“双轨合并”培养模式,仍面临着各种挑战。期望通过完善各种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将“双轨合并”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立元;陈旭;罗娆珊;徐霞飞 单位:桂林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摘要】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硕士研究生较本科生培养更加注重独立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专业人才形成的关键阶段。为了适应医学飞速发展的形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加速医学研究生成长,首都医科大学探索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实施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养并轨制度。新的培养模式将使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基于这种新培养模式的转变,作者提出了包括招生遴选、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多样化、研究生学习方式转变等7方面的教与学的建议,期望对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医学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硕士研究生较本科生培养更加注重独立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专业人才形成的关键阶段。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终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其从事的职业神圣,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毋庸置疑的是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时至今日我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仍然存在局限性。在医疗实践中,医疗模式也随着临床及科研的不断进步而发生转变,我们经历了从过去的经验医学模式到现在的循证医学模式,未来的医疗模式将转向精准医学模式。诊疗模式的更新以及人力对疾病认识的进步迫使医学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医学生们尤其是研究生们,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及日新月异的诊疗技术,其成长之路注定充满艰辛。很显然,医学人才的成长是在无时不刻地更新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逐步成熟的。医疗人才之路真可谓“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内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着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培养形式包括3年制(本科生毕业后考研)、7年制(本硕连读)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要具有初步的临床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毕业后获得毕业证及学位证。为了适应医学飞速发展的形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加速医学研究生成长过程,尽早担负起临床一线工作,正在试行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即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养并轨模式[2],通俗讲就是在3年研究生培养阶段,研究生要按住院医师培养大纲及研究生培养大纲要求,除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外,尚需完成相关的临床科室轮转,并开展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答辩,最后获得研究生毕业证、研究生学位证、医师资格证书、3年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即所谓“四证”),这种培养模式的初衷是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素质、临床与科研并举的复合型人才,有效缓解目前医疗资源紧缺与巨大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 可想而知,较之过去的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将使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将承载更大的压力与挑战[3]。对于教学管理部门,也需要出台全新的培养方案,譬如研究生课程设计、临床轮转表的制定、毕业论文的要求、考核及奖惩制度的建立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有效监督及科学评价。对于研究生而言,学习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张,既要顾及理论知识学习,又要重视临床实践及毕业论文工作,应充分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处理临床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应对各种考试等等。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与研究生一起讨论科研的时间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将必须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从事科研工作时间,对研究生临床工作的指导必须见缝插针。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探索比较适宜的教与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对圆满完成培养工作是颇有裨益的。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期望为这种新模式的顺利实施献言献策。 第一,加强入口管理,提高招收门槛。为了减轻研究生在陪期间的临床工作压力,应该对有报考研究生意向的本科生,在毕业前一年实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的预适应训练,适当增加临床实习强度,实现本科生培养向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过渡。研究生入学考试也适当增加“三基”培训内容考核,这样将具有一定临床实践基础的本科生入选,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压力,在面试阶段应重点考核临床专业能力,并增加心理抗压能力的测评,以测试考生适应高强度学习的能力。 第二,教学管理部门要精简基础理论授课内容,将部分理论授课内容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之中。根据专业需要,精选必修课项目,尽量压缩理论课学习时间,部分课程可通过网络学习,完成考核。应关注学习的实用性,充分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应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能力培养,避免只会看书、不会看病的弊端。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1,4],为研究生提供全天候、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手机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通讯功能,扩展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未来的“互联网+”将在研究生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应充分利用手机的互联网功能,大力开发用于研究生学习的APP软件,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自由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延长学习时间。同时应制作各种视频课件,便于研究生在线学习,增加学习的直观性。 第四,研究生应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新的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在基础理论、临床、科研之间统筹安排、均衡发展,这就要求研究生一定要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分清主次,保证按计划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深刻领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刻内涵。 第五,临床学院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小讲座。内容涉及临床及科研的各个方面,不拘形式,简明扼要,易懂易学。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各种临床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六,研究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建立恰当的培养及考核方案,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指导团队,实施教研室负责制。增加考核的频次及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扬长避短,促使研究生的培养向个体化“精准”模式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第七,研究生导师应实时监测研究生培养动态,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毕业课题。由于研究生在临床轮转阶段任务重,导师与研究生交流时间减少,导师很难及时掌握研究生学习动态。为了加强与研究生沟通,导师应尽量多找研究生谈话,了解研究生学习动态及存在问题,并给予适当心理疏导,还可以与研究生通过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交流。为了提高研究生在本专业的临床工作能力,应让研究生尽量抽时间参加导师所在科室的教学查房,并与导师一起出专家门诊,这样有助于快速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导师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研究生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及学术讲座,以便开阔研究生科研视野。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时,应尽量选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课题,并充分考虑研究生完成论文所需的时间及工作量,确保论文的进度及质量,使研究生能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综上所述,研究生培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师队伍、研究生等诸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既要兼顾临床能力的培养,又使科研素养的训练不被偏废,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 作者:张星虎 王拥军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全国所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已于2012年9月开始由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招生,相应带来的是,原来硕士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势必受到影响。建立新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调整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与教育专家联系的有效途径,在师资培养和医学检验技术研究生教育中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提供适当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提升研究生整体素质。 1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教育部于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原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代码1003)中的医学技术类(1010)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级学科,为医学门类中11个大类之一。医学技术类(1010)下设: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和听力语言康复治疗技术等8个专业。目前国内大约有112所学校设置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4年全国共招生近10000余名),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致有:医院临床实验室(包括医学检验科和科研实验室)、科研院所、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体外诊断企业和商业化独立实验室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去向,即选择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由于各地、各校具体情况不一,这部分学生占各校每年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各不相同。 目前全国举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中,有68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28所。根据新的专业目录,全国所有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相应调整,例如,突出了“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特性而相对缩减了“临床医学”知识的传授,以符合国家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随着上述调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今后医学检验技术(代码101001)专业毕业生欲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没有相应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硕士学科专业可以报考。为此,在经过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校际协作理事会”的讨论,向教育部申请增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授予理学学位),以满足包括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内的所有下属“医学技术”门类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全国所有院校已于2013年9月开始招生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按常规应于2016年毕业,将于2017年1月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招生目录公布。因此一方面原有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另一方面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的培养,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也是广大医学技术类学生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之时,这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环境和社会的稳定。 2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1)建立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及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新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完善医学检验专业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一方面使原来在改革之前就读临床诊断学的研究生能够继续良好的学习和深造,毕业后能够被用人单位接纳,如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新的改革实施之后,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能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改善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模式,推进了医学检验技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转变的新形势和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和需要,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社会。 (2)改革课程教学,将“转化教学”的新理念,融入整个教学中,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模式。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医学检验专业的特性,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深化学生对检验专业的认识和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探索探究和改革创新、发明创造的能力,扩宽检验专业覆盖的范围,更有助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多样性和进一步的深化,使其能更好地辅助临床医生做出诊断。 (3)在研究生中开展“服务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创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树立服务意识,注重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深化检验知识的学习,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能够联系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的心智和价值观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4)开展教育交流及教育评价。加强教育交流,能够增进各学校间的了解和友谊,进而促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及不同教学改革经验和信息交流,推动各个学校建立直接联系及联合举办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应进行教育评价,首先通过评价,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成效,促进医学检验教育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其次对教育成本、投资和效果进行评价,确定教育投资的合理回报和收益率;而且教育评价是学校间竞争的需要,使学校能够创新教育结构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3研究的方法 (1)首先到各个院校开展调研组织专家充分讨论建立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及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新的培养方案。(2)精心设置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临床检验诊断学及医学检验技术方向,将本学科最新进展知识、技术融入教学中。(3)改革教学方法,将“转化教学”、“服务性学习”新理念充分体现在专业教学中。(4)组织教育专家参与医学检验技术教育的决策,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教育计划的制订,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5)实施教育评价:覆盖教学各个环节,其重点是对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状况的评定。(6)开展教学交流:提供适当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随着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推进,实时转变医学检验专业的硕士生的招生制度及教育模式,为医学技术类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力求培养医学检验高层次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对检验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导师与研究生积极参与,及时反馈改革成效,适时调整教育策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科学研究为重点,人才培养为根本,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重点突出本专业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专业知识的应用,增强了学生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研究生整体素质,探索出了培养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国家研究生改革培养模式相呼应。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发挥了学科优质资源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西霞 王晓春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医学硕士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1评价和考核 专业型医学硕士的培养需要一套恰当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我国多采用多级制,主要包括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3]。轮转科室通过成立考核小组,负责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科室的轮转;轮转至一半时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技能、总结汇报等,合格后进入下阶段的轮转;所有科室轮转完成后进行毕业考核,形式与中期考核相同,内容包括所有轮转科室涵盖内容。但各单位制定的考核体系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国家也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使得多级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目前有人建议,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的临床训练制定量化指标,如管床数、患者数、病种、手术或操作的数量等,并随时进行考核。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质量约束体制,可以予以尝试。专业型医学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和考核是培养的重要核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2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三种类型,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器官系统定位的课程体系,其各有优缺点[4]。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采用学科课程体系,专业型医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来进行设置的,普遍缺乏临床思维、技能以及职业化素质的培养。专业型医学硕士应该首先学习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临床思维和技能,其次是医学前沿和方法类课程,再是实验技术和交叉学科课程,最后是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最终建立起以素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本科化特征明显,缺少启发式、讨论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模式。尽管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思维不够活跃,不善于发现问题。网络教学、模拟教学和标准化病人教学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在国内,华西医院是最早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和考核的院校之一,它让研究生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这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学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各个学科整合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结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3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是专业型医学硕士应具备的核心专业素质,它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表现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操作能力,能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和疑难病。大多数院校通过病例的规范书写、体格检查、临床操作、医患沟通以及临床紧急事件处理的培训来提高临床技能[5]。但是专业型医学硕士在临床轮转期间很难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其进行轮转指导,这影响了他们临床技能的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重道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保证他们有完备的科室轮转体系对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其次培养单位应转变观念,完善培养制度,科学制定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规划;最后专业学位导师也应该清晰认识自己的的教学责任和义务,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最终从多方面、多层次使专业型医学硕士临床技能的提升达到最优化。 4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和临床是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专业型医学硕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还应具有科研创新精神。但是很多医学院校往往忽略了专业型医学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安排、课题研究、临床轮转及毕业要求中,都对他们创新性培养的比重进行一再的压缩。而且许多学生由于临床工作繁重,缺乏足够的时间从事科研,有的导师也因为工作繁忙,疏于管理和指导,使得他们的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各院校需要改善培养模式,建立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导师队伍创新精神的教育。但专业型医学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别于科研型硕士,其研究课题应该与临床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应当能够应用于临床,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现有知识思考,提出新的想法,并且要对学生的科研思维进行引导,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注意事项,在实验工作开展时结合实际对相关科研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5医德 医以德为本,无德不为医,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至关重要。专业型医学硕士作为一种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类型,将医德教育纳入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内教学管理部门、导师和学生都普遍将教育学习重心放在提升临床技能上,医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19所国内首批开展专业型医学硕士教育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调研结果表明[6],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忽视对学生的沟通技能、职业态度方面的教育。而在一些注重医德教育的院校,其内容大都是一些枯燥的课本理论知识,没有从实际中教会他们如何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德环境文化和导师队伍医德素养建设,转变教育理念、探索适合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床能力、医德素养得到协调发展。总之,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施,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将会提高我国临床医疗总体水平和服务质量。但是目前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的培养仍然缺乏成熟的经验,应从多方面进行改革,确保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健康发展。 作者:向征康清杰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微创外科的培养 1培养医学研究生微创外科技术意识的方法 1.1微创外科技术认知方面的培养 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微创外科是临床外科的一个基本观念,如同无菌观念一样,是对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任何一名外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这一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种领域,如妇科、脑外、泌尿外科、骨科等。应当理解什么是微创外科技术,即具备对机体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美容、且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小的医学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以及自然通道手术等。而工作经历也影响对微创外科技术的认知,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其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微创外科技术,也有更多的机会对微创外科技术进行实践。而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对微创外科技术则知之甚少,因此首先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微创外科技术。 1.2临床实践中培养微创外科技术的意识 目前微创外科技术发展迅猛,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而医学研究生由于对微创外科技术的理解上存在误区,认为微创外科技术作为新技术,必须有丰富的传统开放手术的经验或临床经验才能开展,其操作难度大,作为学生难以掌握。因此,失去对微创外科技术的学习热情,或者仅是被动地接受,导致他们更热衷于参加传统的手术方法,而对微创外科技术敬而远之。因此应当消除研究生对微创外科技术的错误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首先,在临床实习工作中,让他们对比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如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美容等,体会微创技术应用的巨大优势;其次,定期进行微创外科技术讲座,培养学生的微创外科技术,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观或作为助手参与微创外科手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微创外科技术难度及手术操作过程,切身体会微创外科技术优势。腹腔镜对手术视野有放大作用,可以更清晰地展示难以辨认的解剖结构。让学生认识到其实微创外科技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对初学者来说甚至比开放手术还容易掌握。最后,可以定期播放常见手术录像,讲解手术步骤及相关手术涉及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和手术层次,反复地强化微创技术的优势及其操作的技巧,达到在意识上主动接受微创外科技术的作用。 1.3研究生课题中微创外科技术的兴趣培养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两方面:临床实践和科研方法,而科研需要选题、综述、实验、论文书写等。因此导师在研究生选题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对微创外科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知道微创外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选题先让学生查阅微创外科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查阅文献,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微创外科技术方面的视野,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其微创外科技术的意识。确定微创方面的研究课题后,应发挥学生的网络文献检索的技术特长,要求其写出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了解学生对微创外科技术的了解程度,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或让其查阅文献。通过反复的文献查阅,医学研究生对微创外科技术的理解和认知方面就会大大强化。 2微创外科技术的技能培训 通过培养学生在意识上能动的认识微创外科技术的内涵以后,紧接着就是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微创外科技术。微创外科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微创外科技术多借助内镜、器械以及特殊的工具进行,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器械的应用;其次,微创外科技术操作是通过内镜摄像系统在监视器上形成平面图像进行操作,图像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视线与手术操作不在同一方向上,而且器械多,需要很精准的手眼、手脚协调配合;最后,微创外科技术往往使术者失去“手感”。各个器官组织的质地、组织特点不同,需要不断地训练培养手感。因此,针对这些特点,需要在以下方面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微创外科技术培训。 2.1微创外科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医学研究生培养阶段,轮转的科室应根据本科室微创外科技术的特点,结合本科室的临床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与现状;通过授课或现场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微创外科技术的原理及技术操作要点,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掌握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掌握微创外科技术治疗各种疾病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方式的选择;掌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原则,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相关知识。通过对学生开展微创外科、腹腔镜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到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外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许多现有的有创手术都将被无创手术或更先进的治疗手段所取代,过去许多的手术禁区或高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的手术将变得简便、安全和精确。这些基本知识应在工作中反复强化,使学生有较强的意识进行微创外科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顺利开展微创外科技术。 2.2微创外科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 微创外科技能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首先可以通过模拟训练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训练,如分离、切割、缝合、打结等;其次可以通过一些模拟训练系统进行和临床实际相近的训练,如微创技术模拟训练系统进行基本的操作训练,通过捡豆训练基本的器械操作,通过应用猪肉模拟进行镜下的缝合打结分离技术等。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训练考试系统可进一步训练掌握内镜微创技术,使微创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而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则能让医生进行实战操作,其训练更接近临床真正的手术环境,还可以通过动物试验手术室进行真正的微创技术训练,通过反复的技术训练,使学生掌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基本技术,达到熟练掌握微创技术的目的。 2.2.1通过手术及视频演示进行训练 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后,医学研究生对微创外科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安排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师进行微创技术手术演示或视频演示,进行现场讲解,并讲解手术的体位及手术者、助手的站位,讲解确定手术方案的依据、具体手术方案、详细的手术步骤,以及手术中如何辨认手术解剖、手术的注意事项等。使医学研究生详细地观察手术的全过程,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及感受微创技术,解决培训或临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2.2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训练 经过上面系列学习及培训后,学生掌握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但临床实践的感受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应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让学生懂得微创技术强调整体治疗观念,尽量减少损伤程度的手术操作是微创外科技术的前提,组织损伤对手术来说是绝对的,而程度是相对的。要在临床实践中实现总体上的微创或少创,而不应为盲目追求切口小,而致显露不充分造成副损伤;也不应片面追求速度快而造成医源性损伤或病变探查处理不彻底;更不应顽固坚持保留器官而遗留重大隐患。追求相似或更佳疗效下的整体微创为微创观念的根本。而具体到操作方面,先从助手开始进行临床实践培训,然后逐渐过渡到一助,进而向术者逐步过渡,由微创技术熟练的老师负责带教,从手术器械的准备、机器导线的连接,到具体的手术步骤,例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等。该阶段的培训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微创外科技术,对其独立从事微创外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3结语 总之,通过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微创外科技术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微创医学理念,时刻能想到对患者实施微创技术;而微创外科技术的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微创外科技术并很好的应用,是医学研究生适应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 作者:靳小建卢榜裕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普通外科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实验技术课教学的探讨 1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验技术水平是综合实验技术课带教教师必备的素质 医学综合实验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知识是一切创新的根本,是创新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实验教学针对的是求知欲望强烈且思维非常活跃的硕士生,如果仍用陈旧的知识来教学,已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要求实验教师一定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所承担教学内容的历史和现状,还要不断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作者所在院校在实验内容设置时,要求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内容增加到实验中去。由于知识更新很快,教师在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后,能很快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内容中去,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2认真做好预实验和实验试讲 每个实验都有多种影响因素,在实验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不可预计的问题。所以为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实验前必须做好预实验,详细了解每一步实验的原理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多次预实验不但可以发现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还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这样才能在上课时掌控全局,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实验试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研室要执行严格的备课制度,在实验课开始前要组织集体试讲,集体备课,一是督促每位教师认真备课,二是对每位教师提出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师要提前准备好PPT和备课笔记,板书设计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课时要辅以图表加以说明,使学生可以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所在院校在综合实验技术课开课前两个月开始准备,每位教师用1个月的时间做预实验,记录好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第2个月准备PPT及集体备课,每位教师通过试讲发现的不足之处应及时改正,优点可以让其他教师借鉴。 3根据研究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汇聚了许多学科实验技术,要求自主编写具有学校教学特色、满足研究生需求的实验指导教材。韩艳非等建议实验教材应采用活页式的教材,内容应该是不断更新完善的,编写的教材应该结合本校的科研现状,在保证医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前提下,根据大多数导师和研究生课题的需要设置实验内容。此外应介绍实验室可以开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争取做到内容丰富且与时俱进,让研究生学习经典实验技术的同时对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作者所在院校在Westrenblot实验课讲授中,利用实验室新购买的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系统,在孵育二抗后就不用传统的曝光洗片方法,而是改用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系统检测。对自主编写的活页式实验教材进行了完善,增加新的实验流程、知识点和技术关键等介绍,这些改进都受到了研究生的一致好评,明显地激发了硕士研究生掌握新技术的兴趣。 4授课时重点介绍科研方法的交叉与联系 授课教师不但要对书本里的知识掌握好,更要求具有较高的实验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随着近年来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增多,需要掌握的新技术新方法也越来越广,这些都要求课程的设置更加具体化,授课时注重科研方法的交叉与联系。通过知识的相互联系进行讲授,让学生增强记忆,也可以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研思维,最后必然会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进行蛋白质电泳的时候,可以结合DNA电泳讲解,分析垂直电泳和水平电泳的区别、两种凝胶性质的区别等,以此增强学生的记忆。 5改革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无论是实验报告还是笔试考试都不能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而且经常会出现抄袭、编造实验数据的情况,为了真正考察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应该建立一个新型的考核体系。作者所在院校在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建立的考核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情况和值日情况;②实验课动手能力评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具体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验报告成绩,重点是看分析和讨论部分,这部分内容的书写要求研究生必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验课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笔试考试,采用开卷、查阅资料的形式,锻炼研究生在具体地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扩展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力。通过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可以全面地评价实验课的效果。 6课后询问研究生听课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学督导作用。虽然授课前教师都会认真备课,但是由于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不同,反馈可能不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和学生们交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有侧重点的讲解和引导。此外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检验学或药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操作能力稍强一些,如倍比稀释、PCR一些常用的实验方法都已经掌握,在给这些专业的研究生上课时应该多讲一些关于实验设计或是学科交叉的问题,帮助他们扩宽科研思维,但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来说,由于本科阶段基础实验接触的很少,必须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开始学习,比如移液器的使用、液体的配置等,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研究生的反馈意见,问卷内容包括理论课的讲授评分、实验课的讲授评分、教学方式评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评分等。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的效果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总结教学得失,改进不足之处。 7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遵义医学院在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的教学紧跟科研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实践证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实验教学改革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帮助实验带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保证研究生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白国辉刘建国朱姜刘坤祥李晋单位:遵义医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育 一、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 部分老师在一些课程的讲解中过多重复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而本领域的新进展涉及很少或基本没有涉及。学生对于重复学习本科阶段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能获取研究生阶段应该具有的新知识,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部分教师在讲授中仍然采取本科阶段的满堂灌模式,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基础医学硕士生教学内容的陈旧单一和教学模式的僵化现象,我们在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的同时还要求、鼓励老师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求老师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将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模式上多应用讨论式和PBL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导师培养,规范导师遴选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学质量。一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应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研究生教育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近年来,为了提高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质量,我们大力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不断充实提高导师队伍中博士、教授的比例。目前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达到85%;在大力引进高水平导师的同时,我们还注重现有导师的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将年轻导师送到国外著名高校进行交流和培训,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目前,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中具有国外交流学习经历的比例已达到65%。在注重导师培养的同时,我们还规范了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我校每年举行一次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根据制定的相应规则,对基础医学硕士生导师申请者应具备的科研和教学等条件严格把关进行遴选;每位导师的招生名额根据导师在研的基金层次和经费数额进行分配,无基金的老师不允许带教研究生。这些措施保证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能得到优秀的导师地指导,并有充裕的研究经费为其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做支撑。 三、实行研究生教学督导制度 我校成立了研究生教学视导组,定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听课评教,每年进行研究生教学中期和期末检查,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和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每年定期举行研究生教学工作例会,对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做法进行交流和学习;定期举行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收集来自教师和学生对研究生教学的合理建议,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基础医学硕士生的教学活动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 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就已经开始间断在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并开始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活动。随着招生量的增加,科研平台的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成为影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校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基础医学科研平台的建设,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免疫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能充分满足从分子、细胞、器官及动物整体水平的医学科学研究。借助这些科研平台,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可以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活动,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五、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学术交流能力,我们在校内不同的学术平台定期举行读书报告活动,不定期邀请国外、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到校做学术报告,鼓励导师资助研究生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使研究生及时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获得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了解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开拓思维而且能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张世忠赵云任东明骆碧云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研究生培育 自2009年开始,郑州大学开始招收两年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保证培养的质量,结合近年来带教体会,特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两年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 1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 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定位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基础、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系统的临床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按照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所规定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临床专业硕士“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常见病,达到卫生部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1]。 2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模式 根据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有关制度和规定,结合临床实际,我们对两年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临床基础理论强化学习期。为入学后的三个月时间,采用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对所有学生进行临床基础理论强化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引导他们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专业相互联系,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获取问题的答案。第二阶段是临床实践、工作期。本阶段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阶段,共一年半时间。期间又分为临床相关学科轮转期半年和本专业工作期一年。由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1GGJS-014)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具有较高诊疗水平的临床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此阶段的临床研究生,一定要加强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实践[2-3]。第三个阶段是毕业考核期。为毕业前的三个月时间。通过临床病案分析、临床操作考核、临床论文撰写与答辩等,综合评价学生两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 3两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经验和体会 3.1始终加强英语教育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医学工作语言,医学知识的新进展和新理论大多是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获得,对医学研究生来讲,良好的英语能获取最新医学知识。笔者多年来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课程教学,针对两年制临床研究生这个具有较好基础的特殊学生群体,可以使用中英文对照的双语教学。应用英文版的课件,讲解中贯穿中英文结合的语言授课,让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英语水平,要求学生查阅英文文献,作好读书笔记,每月进行一次英文的读书报告会,逐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文听、说、读、写、译能力。 3.2创新能力培养是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预测国家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的科研潜力无穷,关键是如何科学培养和挖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是创新,离开了创新,就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4-5]。为此,我们经常组织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导师、中青年归国人员给他们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如何选课题,如何创新,如何保证课题的新颖性。在临床工作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这样不仅可达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更加锻炼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有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3.3临床能力的培养是核心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要进入医疗第一线,今后可能会成为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所以要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临床能力应是理论知识、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实践操作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期间,我们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安排临床相关学科轮转期半年。对每一名学生均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轮转。临床科室要成立考核小组,学生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科室要负责出科考核。专科培训结束,学科要对其进行专科考核。研究生经过轮转和专科训练后,医院要考核其综合临床技能,合格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即本专业临床工作。此阶段,学生要在导师的直接带教下进行工作。 3.4导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成长的榜样通过实行导师责任制,学生与自己的导师联系加强,这使得两年制研究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过程的培养都得到了保证。导师的理论知识、学术造诣、临床技能、科学研究的态度都是研究生学习的榜样。研究生也能从长期与导师的接触中,学到导师做研究、做医生的方法和经验。在科研方面,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有研究价值的方向,也可以让学生延续和拓展导师的科研项目。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还是治病救人的医生,一定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临床工作中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高层次的导师群体,也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前提条件。完善考核制度,督促导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业务及科研水平,时时刻刻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充分发挥导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研究生选题的原则与方法 摘要:医学硕士研究生选题要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几大原则。在选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选到适合自己的课题,从而初步实现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入门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硕士研究生;选题;原则与方法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科研领域,更没有过科研经历,所以,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课题就比博士研究生要难。因为博士研究生经历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锻炼和科研经历后,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最终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科研选题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并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题原则 1.重视查新。科研贵在创新,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的工作。因此,当有一个好的构思和构想以后,一定要注意前人是否做过同样的工作。这就需要通过查阅中、外文文献进行比对。只有前人未做过的内容才可以用来立题。 2.科学性。科研即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科研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活动。因此,科研必须做到有理有据,即必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有科学理论依据的研究。此理论依据就是相应的文献支持。科研选题和立项必须要以充足的文献作为支撑。 3.创新性。创新是医学科研的灵魂,是整个工作的“亮点”。看一个立项是否有创新,可以通过查新来确定。创新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可以是方法的创新、模型的创新和理论的创新等等。 4.实用性。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说,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临床应用前景方面。也就是说,在立项过程中,所设计的课题最后解决的问题或用到的方法最好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即使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至少应该是经过后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应用于临床,或者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 5.可行性。科研选题的可行性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实验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这是关键的可行性。只有整个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做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也才有可能顺利实施整个课题操作。其次是方法是否可行。因为硕士研究生本身大多没有过科研经历,对于一些高端的或本校不具备实验设备的方法,就难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要尽量避免。还有就是经费的可行性。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国家和学校匹配的经费只有几千元钱,如果在科研立项过程中,检测项目和方法过多过杂,难免会有大量的试剂和耗材的支出,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导师有足够的可支配的经费使用。而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的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来说,可支配的经费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设计的课题耗费过多,难免会使课题研究搁浅或最终被放弃。 二、选题方法 1.选题的工作流程。要从程序上做到先积累资料、选题意向、查新,而后确认选题方向、立题,最后严谨审查上述选题原则,即审视是否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2.实践积累中选题。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有科研经历或从事过临床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如果曾经有科研经历,则在以前的科研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以前的科研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新的科研立项。如果是从事过临床工作的人员,那么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有可行性,同样可以作为科研选题的方向。 3.理论积累中选题。我们在不断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只要是已经刊发的文章一定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高级别期刊的杂志上的文章,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有预见性的问题或待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的立项意向。高级别的期刊上的文章所提出和阐释的问题往往更能紧跟科研前沿,更能代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4.学科的边缘交叉区选题。医学虽然可细分为很多学科,但这些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时,如果这些学科本身跟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相近,则可以把这些新内容尝试用在自己的学科中来使用,进而作为自己的立项来源。 5.移植和引用。机体的各大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而每一系统中的各个器官的联系则更为密切。比如消化系统,如果用于研究胃癌的一些技术、方法、指标等,在胃癌的研究中得到了肯定的效果,那么,也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技术、方法、指标等来研究肝癌,他们很可能也会得出同样的研究结果。以此类推,对于实在不知如何下手来立题的研究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6.从学术争论中选择课题。国内外每年都举办很多学术性会议,这些会议的议题多是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有争议的问题,这些同样可以作为选题的来源。 7.在各级项目中选题。我国每年都会出台很多平台的项目申请,包括国家级的、省部级的、市厅级的等等。针对这些项目的申请,都会推出一系列的项目指南,指出了一些重点资助的方向和范围,而这些重点资助的方向和范围也基本都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从这些方向和范围选题的话,更能紧跟国内科技发展前沿并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 总之,硕士研究生阶段是迈入科学研究大门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不能期望自己在毕业之前会做出多少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科研成果。但这一阶段却是必须要走而且最难走的,尤其是从选题到立题,完全是在自己所知不多且没有足够自信时就必须完成的。因此,只有遵循上述几个原则并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学硕士论文: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为卫生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前教育背景迥异,年龄不齐,所以在管理上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本文从揭示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的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医学硕士研究生管理中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政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政工作;问题;对策 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前教育背景迥异,年龄不齐,思想上较为成熟,所以在医学研究生管理上应该做到有所侧重、有所差异,而不是像大多数高校一样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实际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成为了研究生管理出现整体散漫、缺乏合力、管理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等现状的主要原因。针对医学研究生管理中的这些问题,作出初步的研究分析及对策。本文将传统研究生管理方式与当今研究生现状的比较和阐述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生活和身心发展特征及管理现状与问题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提出较为系统、可行的管理方案。 1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背景 1981年开始实施学位制教育时,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只有医学硕士一种形式。而今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需要,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又进一步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硕士、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等多种方式。因此,随着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多样化,自然研究生生源有适应性变化[1]。从医学研究生个人履历看,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各大高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工作数年脱产学习人员、在职人员。具体存在以下差别:应届、往届毕业生的医学临床实践相对较少,实际工作能力较低,基础知识较扎实,对于学校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可以很好地遵守,但是临床工作能力较差,操作技能欠缺;工作数年脱产学习人员和在职人员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但理论知识比较陈旧,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学校和导师的管理的服从性较差,较松散。只有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因材施教,才能最终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2]。 2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素质教育有待加强,施行德育工作困难 当前研究生管理工作存在工作人员不稳定、研究生导师职责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等问题,尤其近年来研究生人数剧增,辅导员数量愈显不足[3]。依旧靠有限的研究生辅导员和专职管理人员来承担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将导致管理程度不够深入,德育教育质量低下。作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单元的院系、班级,也因人数逐年增加而变得组织松散,管理也仅仅停留于传达信息的水平上,缺乏专对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 2.2管理模式松散,信息传递困难 研究生由于人数众多而且年龄和阅历的多层次性,导致其群体内思想的差异性较大,在整体上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加之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和科学学位硕士在完成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后,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各个实习医院开始实习,而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并将较多的时间投入在实验室工作中。对于辅导员来讲,研究生们的时间不一,且已经开始实习的医学研究生工作时间内请假困难,因此使得传递信息、调动研究生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工作的积极性相对困难。 2.3实习医院与学校沟通缺乏,培养计划执行困难 大部分学生是在学校的附属医院进行实习,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在省内或省外的各大医院进行实习。导师队伍组成复杂,上至院长、书记,下至主任、副主任医师。由于学校各院系辅导员资历较浅,组织的活动或制定的方案很难得到各实习医院的导师和领导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每年学校都会针对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比例不同,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以便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各科室会因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缩短转科和做实验的时间。这样就直接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执行困难,培养出的研究生质量严重下降。 3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改进方案及对策 医学硕士研究生管理的问题既有研究生教育的内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又有其外部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因素,两者通常十分错综复杂地交织和纠缠在一起。因此,辅导员在面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时,除了首先要认真进行理论研究以解决认识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寻求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与方案。 3.1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医德医风教育 近年来,随着医院中的消极事件频繁发生,无疑是对我们所提倡的实事求是、团结友爱、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等精神产生冲击,使得医学研究生们对救死扶伤的精神产生质疑,这将是培养新时期的优秀卫生事业人才的重要阻碍,因此提高医学生素质刻不容缓。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通过开展医德医风和道德教育的知识讲座,既可鼓励学生党员为同学们树立良好榜样,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还可加强医学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②利用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丰富及学生间了解较深更容易发现问题的优势,对学生党员可作为辅导员的助手,经过短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进行学生间的自我心理疏导,从而加强了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通报、早关心、早解决”,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③近年来,研究生中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在推荐优秀共青团员时可将心理健康和道德观的考核也纳入院系推优的标准之中,通过党支部的建设,真正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发展。 重视课程内容的设置,在安排好专业课基础上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内容[4],对于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辅导员应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兼顾研究生年龄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学科专业的分散性的特点,在第一学期(学年)的在校学习生活之余,增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引导,尤其是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使得学生有意识地自我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导师的精神境界、品格情操、职业操守、治学态度等都通过其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5]。因此,利用导师的模范作用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是一个极好的尝试。应多注重选择医德高尚且技术良好的医生作为导师,充实于导师队伍中,导师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可言传身教地去引导学生,更加利于因材施教,引发学生的共鸣,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代新人[6]。 3.2管理模式网络化,分群分组的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腾讯QQ和移动飞信的普及和功能的改进完善,校园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尤其是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研究生和辅导员增加比例失调,各大实习医院存在分布地区不一的现象,使得重要信息仅仅依靠同学间相互告知、告示栏通知的效率低下。这时以班级为单元的通过QQ群和飞信群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将电脑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有机结合,在原有研究生班级基础上,由辅导员、系干、班干为主建立一个系级群,再进一步以班长为中心建立各班的班级群。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系级群召开院系学生干部会议、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并由班长通过各班的班级群将信息及时发送给各班所有同学。同学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在群内后,在线的研究生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马上收到,进行讨论和信息反馈,而辅导员也可以在线进行提示和总结[7];而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信息的研究生,也可以在事后及时打开手机短信或登陆 QQ 查看记录,了解讨论过的信息,然后再发表意见[8],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辅导员既可第一时间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又可实现工作时间、地点的机动性。在形成网络式信息群的同时,还成立了以同一实习基地、专业为单元的研究生组的日常管理体系。将研究生按实习医院、专业分为研究生组,8人一组,组内推选1名研究生为组长,负责本组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日常管理,同一个班级的相互联系。设立研究生组之后,除日常管理外学院可以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大大丰富了研究生业余生活,提高了研究生管理的效率,也使得原有班级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职能大为增强[9]。 3.3完善管理团队,提高培养计划的可行性 绝大多数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隶属于各大实习医院,对于医院领导的服从性较好,因此可以通过聘用部分医院领导和具有威信的导师加入到研究生培养管理队伍中,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增进学校和实习医院的联系和交流。在这种以导师的安排和引导为主的研究生培养中,对于研究生培养计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研究生导师可以及时通过医院领导反映到学校,以便学校做出及时调整[10]。由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导师为中心的研究生团队,这种培养模式之下,研究生对其导师在实习和科研培养中的指导的服从性较好,而导师也能够根据实习科室的具体情况,给每个研究生制定一个更加可行的转科计划,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为培养计划实施提供了基础。学校要赋予导师与其职责相适应的更多的权利,在研究生招生、奖学金评定、毕业审核等关键环节给予导师更多的自主权和控制力,充分调动导师参与的积极性,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提出也让导师培养管理研究生的方法变得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管理中的地位[11]。 综上,本文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根据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管理经验,通过浅薄之见,略对研究生思政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索。作为医学硕士研究生,担负着发展医学科学,直接为人类生命和健康服务的神圣使命,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医学硕士论文:PBL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讨论PBL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阐述相应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法 医学硕士研究生 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 一、PBL教学法与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实践模式相符合 循证医学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将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以及患者的价值取向三者完美结合。循证医学被誉为医学实践领域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种基于证据进行决策的医学实践模式。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之一。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综合分析和小组集中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启发、交流互动、评估和总结。PBL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取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了研究生运用知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PBL教学法“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寻找证据、协作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研究,遵循证据的决策,关注实践的后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的理念以及“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的实践模式不谋而合。因此,不少教育工作者将PBL教学法引入研究生循证医学的教学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医学硕士研究生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也是循证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有两种:一种是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使用者,另一种是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证据的使用者,通过“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的模式来实践循证医学。作为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医学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成为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证据”的核心是质量,故“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实践的关键。高质量证据是指采用了足够的防止偏倚的措施来保证其结果的真实性、并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被认为是临床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为循证医学提供了首选的高质量证据,为医学实践提供了全新、真实和可靠的医学信息。张静等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普遍对循证医学抱有很大兴趣,高达97.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实践循证医学。张静等认为,除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循证医学相关技能应用,即临床最佳证据的制作和证据的评价方法、原则等。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医学硕士研究生通过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在医学硕士研究生中广受欢迎。 三、PBL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循证医学的教学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教学特别适于引入PBL教学法。首先,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操作性很强,学生必须积极发挥学习自主性,充分参与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常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题目、制定研究计划—检索文献—筛选文献—文献质量评价—资料提取—资料分析—解释结果,撰写报告—论文投稿—修稿—。在上述每一个环节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笔者就以这些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而完成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教学,宜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符合PBL小组教学的要求的。2011年7月份至2012年12月,笔者应用PBL教学法对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撰写的教学。笔者成立了“系统评价/Meta分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包括导师组以及2~3名硕士研究生学员。导师组成员包括临床专业导师、流行病学方法学导师以及有(发表SCI论文)经验的硕士研究生三方面人员,分别负责从选题、方法学以及具体操作细节方面对硕士研究生学员进行教学指导。尤其在选题、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分析这几个关键环节中,充分应用了PBL教学法。具体如下。 (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题。选题的优劣是决定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成败以及能否成功发表的关键。由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还有限,对学科发展方向把握的敏锐性还不够,因此,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工作主要由导师(尤其是临床专业导师)主导。基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导师组提出候选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题目,硕士研究生围绕候选题目查阅文献、自主学习。然后,召开选题评估讨论会,硕士研究生汇报自己对候选题目的初步评估意见,包括选题的临床或科研价值、可纳入的原始研究文献数量是否充足等。最后,导师组指导教师在学员们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对候选系统评价题目作出最终评估判断。在此过程中,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围绕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题进行文献检索。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是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基本要求。尽管很多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也学习过文献检索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操作,对于文献检索仍是生疏的。围绕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进行检索,远比空泛的检索练习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笔者给学生讲授一些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以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接着,指导学生围绕选题进行文献检索实践,并围绕检索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集体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检索策略的学习,导师组构建了“缺血性脑卒中的检索词有哪些”这个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硕士研究生通过文献检索,全面搜集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文、英文检索词,并提交导师组,导师组评估后汇总正确的检索词,然后反馈给所有硕士研究生学员。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文献检索学习,硕士研究生熟悉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值得注意的是,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必须能获取文献全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文文献获取还是有较大障碍的。有一部分英文文献可以直接从学校图书馆购买的外文全文数据库中获得。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获得的英文文献,则指导学生在相关学术论坛求助,甚至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原文作者求取文献等方式获得,以此培养学生获取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需要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知识,故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之前,需要先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强化教学,讲授相应的研究方法学知识,以打下扎实的流行病学基础。然后,围绕在资料提取和文献评价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学习。例如,对于评判纳入的研究“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教师构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什么是随机分配?能够真正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断文献中使用的分配方法是否真正的随机分配方法?必要时如何与原文作者联系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等自主学习,并在小组讨论会上汇报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分析与评论,由此,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而掌握“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的评判标准,并在后续文献质量评价中活学活用。通过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学习,以点带面,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流行病学方法学知识的理解,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的方法和技巧。另外,随着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型的增多,相关统计学方法发展也很快,一些新的统计学方法甚至难以找到相应的指导教材,这就给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提出了挑战。对此,应鼓励硕士研究生通过多渠道获得统计学方法学习资源。 四、教学效果 自应用PBL教学法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评价/Meta制作小组教学以来,8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论文写作水平、英语应用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具体如下:(1)论文写作能力:参加学习以来的一年半中,8名硕士研究生共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循证医学英文论文12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中文学术论文8篇,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2)科研水平: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加深了对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开拓了眼界,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了科研素养。8名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的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并分别协助导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厅级科研课题2项;还有1名硕士研究生协助导师成功注册软件专利1项。(3)英语应用能力:由于硕士研究生在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检索和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也使用英语语言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而且在SCI期刊投稿的过程中必须使用英文与编辑沟通,因此,8名硕士研究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浅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已位列全国人才市场需求前三名。随着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从营销毕业生的就业情形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开设了市场营销这个热门专业。总结其原因,除了学校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分析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已成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 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都是照搬那些成功院校的培养模式,缺乏自己院校的专业特色,即使有也只是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具体落实。 1.1 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相对滞后 高职院校都实行教学计划制度,每学期的课本都是提前预定好的,大部分都是几年前的课程版本,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相关内容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很多新颖的内容,学生无法在课本上看到,只能靠老师在课堂上予以补充和完善,无法呈现系统、全面的介绍。 1.2 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不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选拨有了更高的标准,高学历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企业比以往更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但在目前的院校中依然是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培训,其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 1.3 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当前我国高校与外界企业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不太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具体运作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营销实战经验,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也不能与企业营销实践进行有效对接;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学、科研等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有些教师虽具有实践经验,但也只是在企业兼职过,所学得的内容都不够全面、专业。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从事实践教学的大部分都是职称不高或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 1.4 课程设置上不够科学合理 高职教育的定位是“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种定位,对全面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高于本科院校,更强调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很多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照搬或压缩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一些信息化的课程,影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更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在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衡量更看重其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的课程内容上比较欠缺,甚至是空白,严重忽略了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团队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5 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调 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主要仍延续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另外还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但是有更多的先进教学工具没有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或是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常用的形式,没有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无法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 1.6 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实习单位落实比较困难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校内有配套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投入经费明显不足,现有的实训基地更多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或检查,也有一些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是一个大教室放置几十台电脑,而且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根本无法起到真正让学生利用的作用。 实习基地是弥补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不足的重要实践教学载体,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企业不景气,考虑到成本因素,拒绝接受学生实习,实习单位落实困难,或者说把接收学生实习当成一种任务,不让学生接触重要部门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事务,以防泄露商业秘密。因此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成了特定业务环节的临时打工者,不能够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情况,导致实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建立科学系统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应包含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三个方面: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技巧能力。所以课程应结合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来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紧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加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 2.2 学校政策上予以支持 学校政策的支持应加大对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可通过建立多个校内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营销模拟实验,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给学生充足的实训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2.3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水平。可以选派一些理论扎实、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骨干到企事业单位任职,具体从事经济管理活动。或者从企事业单位聘任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积淀的优秀管理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所以要改进人 才质量评价体系,既要注重教师的学历、职称,又要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 2.4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对市场营销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的支持,同时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帮助企业提高决策实施效果,这是一种双赢。对于企业而言,可利用学校师生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节省了费用;对于学生而言,实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形式主义;对于学校而言,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的标准会更客观。 2.5 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坚持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的原则,构建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型教学方法。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教学、图式教学、微机训练、讨论训练、课后作业、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演示、情景模拟等手段,营造出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实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真实的环境中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在“做”中自主地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将来的职业生活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和理解。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浅析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改革和思考 鉴于市场营销这一专业人才的缺乏和需求,因此在中国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早已展开,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向市场输入了大量高素质的鲜活血液,使得市场营销专业拥有者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很多中职学校在此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硬件配备、培养理论以及学生实践等各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企业的预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解决这类问题,严重者将会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 一、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理论培养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过于“笼统”,简单来说,由于理论中对于市场营销的概念过宽,因此导致了很多学生和教师都难以明白自己的目标定位在哪里,长期下来,导致学生空有似是而非的驳杂理论,难以在实践中运用,此外,还造成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中没有闪光点的存在,从而引起了营销市场中人才的缺乏。 2.教学模式的问题 中职学校中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化,被称为“填鸭式”教育,具体来说,即教师在讲台前讲课,学生们围着老师倾听,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在于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围绕老师,这样的后果导致学生们对陈腐无聊的课堂失去兴趣。即便教师运用营销中的一些案例,大多也是老师提出,讲解分析给学生听,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比较弱,课堂上的笔记大多是教师语录,达不到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营销技能的效果。 3.教师本身问题 中职学校的教师中,从没有踏出校门实际进行市场营销工作的占了很大比重。这样的现象造成的恶果就是教师们只会讲,实际实践经验几乎为零。这样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不是夸夸其谈之辈,就是纸上谈兵之徒,再加上教学任务本身比较繁重,教师面对营销市场出现的问题尚且棘手,更不必谈学生了。很多学生在步入企业之后发现学校学习的理论与实际出现的问题完全脱离,进一步造成了学生难以胜任营销工作现象的产生。 4.课程安排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关于课程的学习上,学生从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到专业课程,需要一个过度的时期,这样的好处能够系统的完成知识层面的衔接,然而实际状况则不然。实际上,中职学校安排的过渡性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比重并不合理,导致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高。另一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有许多重复交叉内容的出现,造成了重复,浪费了课程学习时间。 5.营销实践问题 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征,然而大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大多是在校几年内上课,临近毕业之前安排实地实习,这样的弊端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此外,大多数中职学校都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实训基地,即便少部分学校有,也与市场中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学校本身对实践方面的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按时完成课本教学的任务就万事大吉,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资金的投入未将实训基地划入预算。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实践经验过少,难以促进市场营销业的发展壮大。 二、关于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的几点建议 1.理论培养方面 改变上述问题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更新学校的教学观念,辩证性的把握市场营销专业的走向,防止教学内容空洞化现象的产生。而且要明白,大多数中职学校培养出的市场营销人员在步入市场初期做的都是基层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学校学习中这些基础技能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特别是专业技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步入企业的初期有立足之本。 2.教学模式方面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把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继而养成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只有拥有了自我的创造性,才能在市场营销工作中具有竞争力。此外,严格完善学生对老师的测评制度,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逆转老师与学生的重心地位。 3.狠抓师资力量 为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不知如何在工作中使用的情况产生,因此对于教师也应该严格要求,因为现下大多数老师专业化程度并不高,而且都没有实际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于市场营销的认知多半还停留在书本上。所以,对于师资方面,不能仅仅考虑教师的教龄或者学历因素,要深刻认识到市场营销专业的特殊性,将教师们的实践指导能力作为招聘教师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也可以每学期聘请一些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人员定期给学生们上课。 4.课程计划方面 在课程安排方面,基础课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必须科学的安排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重,并且将课程进行合理整合,避免学科之间过多交叉、重复的现象产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效率。 5.学生实践方面 首先,学校要将实践作为教学任务中重要的一环,然后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学习中穿插实践内容。此外,学校应多与市场企业联系,每学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内进行实习,只有将课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达到企业对营销人才的期望值。 三、总结 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在近几年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在企业对营销人才需求日增的今天,如何让更好的培养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也已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专业建设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与思考,并为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与建议。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此问题的重视,市场营销专业的科学性建设会越来越完善,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法 研究 [论文摘 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能否有效地在课堂中开展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对实现高等教育的素质培养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案例教学是实现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研究如何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对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师生优势互动 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接受。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改变了授课中 “自我说教式”的讲解和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意师生间的密切沟通、双向交流,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又由于案例本身是有一定情节的典型事例,有很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改变了被动接受学习的习惯,为主动进取创设了条件。 1.2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抄、课后学生练、学期结束考试,没有生活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可能记住了市场营销的概念、内容、策略和方法等,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而案例教学把案例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去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增强生活体验。多种案例又蕴涵着各种理论知识点,理解了案例解决方法就可以深入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分析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去帮助学生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激发思维,努力创设思考的空间,激发想象,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事实上市场营销案例的答案本身就不一定是唯一的,因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答案自然就不会相同。所以应重视让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分析的具体思路正确与否,而非答案的唯一。这样学生将从中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锻炼,从而学会求知、做事、思维、创新。 1.4 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案例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辨能力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对那些固定的理论知识、原理和规则的获取和掌握。借助于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讨论技能,提升学生将思想准确、及时地对外描述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参与讲座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达到培养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能力的效果。 1.5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一般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各有分工,而案例分析成果评定是以小组为单位,因而要求各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这种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营销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学生工作后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这样的能力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很难实现。案例教学作为一项群体活动,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2 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2.1 明确教学目标 即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手段和标准。教学目标可分解,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营销活动中什么层次上的什么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生解决营销问题时所显现的能力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的改变,又要考虑学生的条件和状况。 2.2 精选市场营销典型案例 上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案例选择要紧密联系现实企业营销实践,收集真实的、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运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又可以了解社会营销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精心设计讨论话题 讨论话题的充分准备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出现课堂秩序的混乱。选取适当案例后,教师应在充分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任务。设计任务时,要由易到难,不求过于复杂;任务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分析时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同时,任务设计要与案例内容所反映的理论相一致,不可牵强附会,往往一个案例可以用来说明多个理论,教师需对此进行把握。 2.4 案例的讨论 针对所收集的资料与学生事先学习的知识,进行现场案例的论述和分析讨论。通常情况下,案例分析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能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集中群体的智慧,使得案例分析角度多样 化、观点全面化和方法周全化。这样可节省时间,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和知识经验等进行合理分组,既要防止“一人操办”,还要防止“搭便车”。一般来说,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5 人左右为宜,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与组织。 2.5 总结评价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教师应做简要总结,归纳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其进行评价,对好的思路与独到见解加以肯定,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进行再次分析和讲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合作讨论的过程。 3 对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3.1 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参与讨论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3.2 要鼓励创新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答案,这是好事,对于教师要加以鼓励,而不应对学生设定框框,更不能否定学生加以指责和批评。 3.3 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具有突出的优点,但市场营销是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仅用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还应与其他教学法如讲授教学、模拟教学等相配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将其组合,以实现市场营销教学目标。 3.4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继续培训制度 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目前情况,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案例教学水平和能力。要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水平。 3.5 建立市场营销案例库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需要解决案例建设问题,建立市场营销案例库特别是本土化案例库是当务之急。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许多营销问题都与国外的不太相同,本土化的市场营销案例能反映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更具有现实意义。 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要难易结合,与高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相适应。第二,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效性,使营销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以减少理论的滞后性。第三,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激发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营销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3.6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教学场所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以课堂讨论为主,缺乏真实感。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营销知识,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去了解、熟悉营销实践。学校要建立固定的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场所。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 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 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论文摘 要】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本文对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市场营销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与市场营销实务操作技能,能够从事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战略与战术实施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近年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连续位居榜首,同时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半年至一年后的离职率同样位居前列。一方面,现在学生实际就业率不高,“毕业即失业”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几乎每个企业都苦于招不到合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不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 一、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是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认识的偏差。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知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教学质量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至于实践则是毕业以后的事。二是实践中的畏难情绪。相比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三是管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不清晰,投入不足,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师资相对薄弱 营销作为动态的高速发展的专业,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利用学科原始的、传统理论,往往不能完全解释实际问题。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全程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实践经验会提出较高要求。相对而言,营销专业在国内是个较新专业,结合很多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该专业教师主要有两大类,一部分是年轻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另一部分是年龄稍大的教师,大多是从教其他学科转教营销专业。从整体来看,相当比例的教师缺乏足够的市场营销实践经验,不能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三)实习流于形式 由于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众多,学校无法安排那么多学生到企业集中实习,大多数集中实习都是组织学生去企业走马观花地参观。而一部分学生的校外实习单位是自己联系的,这就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方面,不管学生是否真的在实习,只要在实习期满时开具一份实习证明即可完成实践教学环节,致使校外实习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和作用;另一方面,学校也无法对校外分散实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检查。因此,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习基本上都流于形式了。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一)更新思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理论课程设置上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按照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在掌握营销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开设有效的职业技能实践课,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走上社会大舞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上岗工作。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须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教授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高专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显着区别,这也是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较强理论功底、较强实践技能知识和实践技能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之一。由于青年教师大多从事理论教学,企业营销实践经验较少,因此要鼓励教师在做好课堂知识讲授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我认为可以以下途径考虑:一是在市场营销专业骨干教师为企业服务时,带领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到企业观摩,二是定期选派教师轮流到所服务企业顶岗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积累营销实战经验,提高教师的实务能力,三是积极聘请企业营销高管或知名的实战营销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来学校授课或指导实习。四是引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三)建设营销沙盘决策模拟实训实验室 一方面,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但令人担忧的还不是短板,而是木板之间的接缝。“接缝”代表经理人的各项能力的衔接和综合运用的情况,衔接不好就会出现失误,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用营销沙盘决策模拟系统代替具体实践,相当于给木桶盛满了水,短板及裂缝很快就会显现,并得到指导 老师的修补。另一方面,建立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实验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困难以及实习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不足。营销沙盘决策模拟系统能够引导学生参与一个复杂的市场营销模拟过程,这就好比一个游戏,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获得市场营销知识,加深对营销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新时期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探讨 随着经济稳步增长和科技日新月异,中职院校的教育应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适应不同岗位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所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一理念也非常适用于新时期的中职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所以学校应该转变以往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自身的就业优势。但是从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情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欠缺性,本文就这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 一、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理念落后。虽然中职院校在教学上一直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但是在中职院校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中却往往没有在实践上有较大的投入。一些中职院校认为市场营销课程应该注重理论教学,当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后,实践也就不会成为一件难事。从实际效果来看,中职院校的这一教学理念是相当落后的,如果说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理论课程来进行教学的话,那么高职、本科院校比中职院校理论教学更有优势,这就无法突出中职实践教学的作用性,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实践教学目标尚不明确。随着市场营销这一专业的热门化,无论中职、高职,还是本科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市场营销这一专业。尤其是中职,原本自身的教学师资力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营销的教学条件,只是盲目地跟风开设专业,这就导致了中职营销专业没有形成明确的培养目标,也就不能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市场营销教学没有具体地对实践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没有真正把实践教学纳入到市场营销教学计划中。(3)实践课程教学条件匮乏。中职教学本身的教学条件不充足,无法满足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尤其是对实践有较高要求的市场营销课程更是存在着教学条件无比匮乏的状况。实践教学的开展没有配备专用的教室,还停留在运用理论教学的教室来走形式的教学。另外,中职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也并不多见,只有少数的学校建立有实践基地。这种实践教学条件无法促进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 二、新时期下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建议 (1)转变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现代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企业十分关注人才为其带来的优质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是需要技能型人才。要想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应该转变以理论课程为主的教学理念,主动制定实践培养的多项计划,并积极向学校争取较多的资源为学生开展实践课程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把所学到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消化巩固,从而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程应该与实际营销活动接轨,以营销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与实践营销相结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该包括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业务开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结合实践来进行专业基础技能培训、综合技术能力培训、岗位就业能力培训等多方位培训相结合。学校应该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进行着重培训,其包括普通话、语言、形体、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类相关市场营销知识的竞赛、辩论赛、社团活动等,有条件的中职院校可以邀请营销专家为学生讲解专业的市场营销知识,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更多有关市场营销新动态。(3)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要想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不可或缺地就是实践学习。实践学习最佳途径就是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培养关系,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工作实践。学生可以进入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暑期实践或者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营销情况,企业所在行业市场的营销环境,以及在营销过程中的几大重要关键点,同时培养学生的推销能力、洞察能力、谈判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学生今后的真正就业打好基础。实习基地的建立是企业和学校之间互利双赢的成果。但是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是需要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多方努力,才能建立起一座完备、成熟的实习基地。 新时期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应该摆脱传统的理论基础教育为核心的方式,应逐步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市场营销实践的条件,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打造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的中职市场营销学生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目标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市场竞争力,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以靖边县为例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一、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靖边县从2000年开始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工作,截止2011年底全县共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97家,成员总人数达4200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5万户,合作社资产总额9500万元。合作社经营服务情况良好,全县合作社年统一销售农产品总量14万t,年销售生猪7992t,年销售羊肉432.5t,年销售牛奶900t,年销售兔子3万只,年销售总额2亿元,年农资服务量2.77万t,年农资服务额1.4亿元,年服务业总收入46万元,2011年底抽样调查示范社入社成员较当地农户人均增收500元左右。 一是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达到发展,全县合作社共发展规模化生产基地15万亩,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注册商标10件,绿源泉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5000亩。 二是农产品产地市场初步建立,目前5家示范社已建成产地批发市场并投入运营,年交易额达1600万元。 三是产品整理贮藏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目前3家示范社已建成集产品分级、整理、包装为一体的产后营销服务体系并投入运营,建成冷库20门,产品整理车间3处。 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以出售原产品为主,产品缺乏整理分级包装等,产品增值能力差;二是加工运销能力滞后,全县合作社资金实力薄弱,缺乏加工实体,合作社除了具有产品产地集散能力外,几乎不具备运销能力;三是城市销售窗口、网络营销理念还未形成。 二、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效果分析 1.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农业竞争力 合作社通过发展无公害等标准化生产,增加了农业科技含量,提高了产品产量与质量,东坑镇兴农洋芋专业合作社、席麻湾同富马铃薯专业合作社2007年先后建立了15000亩、10000亩马铃薯生产基地并对基地和产品进行了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基地平均亩产2000kg,产品平均市场占有率90%以上(普通马铃薯市场占有率仅为68%),平均每千克售价较普通马铃薯高出0.1元左右;全县合作社注册了“绿源泉”辣椒、 “统万”马铃薯、 “马莲坑”散养鸡、“芦源”羊肉等特色品牌,发展了本地特色品牌,促进了产品销售, 2.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东坑镇兴农洋芋专业合作社2007年通过对马铃薯产品贮藏、包装,每千克较普通马铃薯售价高出0.15元左右;东坑镇宝丰蔬菜专业合作社2011年发展销售包装2800t,平均每t包装增值40元,发展红萝卜清洗制冷1800t,平均每t增值120元;红墩界绿源泉蔬菜专业合作社年蔬菜贮藏保鲜量5000t,平均保鲜期3个月,年蔬菜贮藏保鲜效益80万元,年产品包装量8000t,年产品包装效益60万元,年蔬菜脱水10000t,年蔬菜脱水加工效益50万元,产后服务中,调解了淡旺季,增加了经营效益。 3.合作销售产品环节,减少了流通费用和中间商盘剥,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 2008年,东坑镇兴农洋芋专业合作社、席麻湾同富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全年合作销售马铃薯产品3万t,平均每千克较当地一般马铃薯售价高出0.01元左右,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0万元。红墩界绿源泉蔬菜专业合作社2010年全年统一销售“万丰泉”辣椒等蔬菜4.7万t,使辣椒产品商品率提高,实现了产销两旺,全面推进了辣椒产业建设。 三、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 1.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进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生产优质高效农产品; 二是对基地和产品进行认证;三发展名特优产品;四是注册产品商标,创立特色品牌。 2.农产品产后营销体系建设 一是产品整理、分级,对马铃薯、蔬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整理分级,实行分级定价;二是发展包装,对产品按产品分级进行包装,对加工品进行包装;三是发展产品贮藏,充分利用土窑窖、建立冷库、发展罐藏;四是发展产品加工,合作社开展淀粉、粉皮加工,蔬菜脱水、腌制;五是运销服务,发展产品配送系统。 3.综合应用促销方式 一是人员促销,召开产品推荐会,介绍本地特色产品,增进顾客认知,吸引消费者;二是广告促销,利用传单、户外广告、新闻媒体对产品进行宣传;三是充分利用产品包装图案文字、商标设计等对消费者进行宣传。 4.拓展销售渠道 一是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实现产品直销;二是设立城市销售网点、窗口;三是建立大中城市商销售关系;四是开发本地市场,发展分销商。 5.创新营销观念 一是发展网络营销,利用互联网优势,对产品进行宣传销售;二是实施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与超市学校建立销售关系;三是实施订单农业;四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观念,进行市场调研及需求分析,结合自身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以求获得市场认可。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基于PBL教学法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从量的扩展进入质的提高阶段,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推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在新形势下适合市场需求变化,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改革教学模式,探索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如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市场营销专业主干课程中,并有效整合其他教学方法,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pbl教学法分析 1.pbl教学法的含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问题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授之以渔”的教学法。起源于医学教育,后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强调在预设的复杂的问题情境中以小组形式探讨、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pbl的核心思想:学习内容以现实世界问题为主线设计,将5—8个学生形成一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和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只是学习的启发者和激励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直至学生找到答案。学生在发现式学习中,依靠探究知识本身获得独立解决问题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2.pbl教学法的优势。传统教学法:教师以书本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教与学的互动不强,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即使是案例法,也是教师先讲授内容,在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后进行案例分析或情景模拟。 pbl教学法:学生是学习主体,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内容的重要参考,教师是引导者,主要进行课前规划,选择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的活动及对学生活动的响应。学生将学会如何获取知识,进行独立自主式学习,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从中学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 3.市场营销专业选择pbl教学法依据。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交叉性学科,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营销理论更新速度加快,营销的现实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综合性知识;同时教学过程中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学生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非常适合选择pbl这种教学模式。 二、基于pbl的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进行了pbl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并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培训平台向全国推广,借鉴他们的pbl活动流程,结合自身营销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了pbl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1.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分析。我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行的是“3+1”人才培养模式,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等四大平台,建立了动态的课程体系,形成“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三年内完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网络营销三条专业“生命线”。在营销管理、网络营销两个专业方向上科学设置专业选修课,使学生能根据未来就业方向获得相关行业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 pbl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学生已建立起经济管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对营销经典理论有一些了解,对营销问题有一定的判别能力,为此,pbl教学法的应用应选择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进行,如市场营销学、现代推销学、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服务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pbl教学法实施的步骤。(1)情境问题的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的现实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观看最新视频内容,然后再提出问题,对于不明确的相关概念和术语进行解释。(2)问题的界定。小组成员进行初步的讨论,统一认识后确定一组需要解决的问题。(3)小组的讨论(头脑风暴法)。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调动各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让团队成员畅所欲言,各种想法进行碰撞,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辨别问题的主次,确定需要运用哪些知识,提出自己的假设。(4)问题的分析。对小组讨论提出的所有问题深入分析,找出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拟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进行组内分工。(5)学习目标的确定。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制定学习目标,找出为了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以及小组所欠缺的知识,明确下一步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知识内容。(6)独立学习过程。每个学生根据小组制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图书馆、校园网等资源独立进行资料的收集、领会、整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拟定解决问题提纲。(7)学习报告的提交。小组汇总组员学习内容,学生讨论,辨析和整理与初始问题有关的资料,对知识点进行深入讨论,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达成共识,确定报告的结构和分工,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及对问题的解答,整合及评价所获得的知识等方面。 3.pbl教学法实施的前期准备。(1)pbl教学法培训。pbl法完全颠覆传统教学方法的思维模式,这需要师生转变观念,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挑战很大;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讲解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指导编写pbl教案;教师再对试点班级学生进行实施细则说明,取得学生的认同和支持。(2)pbl实施分组设计。30人班级分为5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推选1名组长,1名秘书,1名计时员,教师设计出基于情境的问题样本和评价标准,学习小组设计出学习记录本,列出各阶段的学习档案。其中问题设计难度很大,是对教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考验。(3)争取学院的政策支持。pbl法的实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尤其在问题的设计阶段,教师要大量收集现实中的热点营销情境问题,找出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案例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营销问题,可见工作量很大,争取学院的教改立项支持,并在工作量核算上加倍,在年终给予奖励,学院的支持力度是该项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三、pbl教学法实施效果 pbl教学法的全面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支持和配合,在学院现有的传统教学体系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渐进,小范围成功后,总结经验再推广。我们是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部分章节进行试点,针对营销战略、品牌策略和定价策略教师设计了“3q大战之是非”、“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利弊”、“中国房价是涨还是跌”等情境问题,通过视频引出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后进行了大量准备和自主学习,提交的学习报告内容丰富,质量较高,学生感到收获很大,但是由于小组成员结构和投入时间不同,各组的完成质量有差别,教师在思维转变、问题的设计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方面有待提高。实践证明,pbl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是有效的,可以逐渐完善该教学模式,并在营销课程中推广。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初探 当前高职院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基本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按此要求,高职毕业生应是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人”。但现在的高职生被称为“工具人”,高职院校也就成了“职业培训所”“工厂学前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虽然市场营销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一致,但是课程设置各异,说明各校对本专业的现状和知识结构的认识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结构来探讨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一、市场营销专业的社会背景 (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历史变迁 市场营销专业是高校较为年轻的专业。市场营销学是20世纪初首创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企业经营管理学科。1980年之前我国高校教育很少涉及市场营销的知识教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才引人市场营销的课程教育。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市场营销依托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国外的市场营销观念逐渐被认可、接受,相应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日渐系统化、专业化。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商品经济逐渐体系化,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营销行为成为市场流通主角,市场营销观念逐渐本土化。纵观市场营销三十几年的发展,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由刚刚接触市场营销到模仿照搬西方的营销观念,发展到今天的在学习西方营销观念的同时,不断的创造与革新,出现适合本土经济特点的营销观念。例如,海尔的营销经验进入大学课堂,丰富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内涵。 (二)就业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很大。近几年市场营销人才在各类招聘中名列前茅。大量的商品需要走向市场,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及外资企业,都需要市场营销人员把他们的商品或观念推向市场,这就催生了高职学校基本都有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在招聘会中出现这类人才需求两旺的现象。但是,在就业率高的背后也出现了学生经常换工作岗位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昭示高职类学生对工作、社会认识让人们质疑。本文是在市场营销在教学内容及能力培养方面进行反思。 (三)高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设置现状 高职学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服务人才。由于营销的特殊性,市场营销人员需要的知识与能力较多,属于复合型人才;同时,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提出挑战。从山东省二十几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目前设置的课程倾向于应用型,倾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而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较少,课时设置随时变动,学生对人文课没有兴趣,导致有的人文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 二、基于培养目标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结构 市场营销专业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才能达到“够用”的标准?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让学生适应岗位的工作,完成企业工作目标?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学生掌握既专且博的知识。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最合理的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还要使学生持续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人文素养知识 1999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杜威主张,职业教育应力求促进个人的发展,学校教育应使学生在其一生中的各个时期有从事多种职业、体验多种生活的可能性。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要求学生在职业生活中继续学习以服务和适应社会,“终身教育思想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1]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社会人”为目标,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知识平台。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岗位需要较宽的知识面,人文知识涉及精神领域,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道德、语言知识等内容。人文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来的修养、道德思维、人际交往价值观能品格。从近几年学生在单位的认可度不高的情况看,有必要为学生补上人文知识这一领域。首先,从高职生来源看,入校分数呈现日趋下降的状况,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人文知识存在较大欠缺。其次,由于人文知识的欠缺,高职生的课堂的教学互动效果很低,有少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不符合大学生素质要求。最后,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需求看,纯粹的专业知识不能应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需求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人文知识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数学校对人文知识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 (二)专业基础知识 “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的”[2]。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这类课程的知识要为学生就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奠定基础。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岗位与岗位群的技术含量会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再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从业人员不可能在一个岗位上“从一而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与能力。这是学生成为“职业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对应专业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应紧跟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不断调整和适应。 (三)专业技能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了解、认识与掌握专业进行的服务与指导。这部分课程必须与实践课紧密结合,体现职业性、应用性和针对性。为了更好地适应与完成岗位任务,除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有专业核心知识,它是出色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大多都设置了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技巧、市场营销学。由于市场的发展,专业知识需求不断更新,因此专业课程在内容上不断调整,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适应现在的岗位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上体现社会人和职业人的特征。本着“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法,精细设置每一个具体学习任务,通过在实践教学中让知识转化为学生需要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过程中丰富所需知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更多地获取与职业或专业活动相关的知识,提高职业实践技能,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样的学生走出校门,外在的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学生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 三、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现状的错位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一)市场需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指导,以职业为特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所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的学术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面临多变的挑战与机遇,能创造性的工作、学习。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需求更多的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以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也使这一专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成为就业空间最大的专业。但是,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传统,重视技能训练,创新能力不够。学生只掌握专业知识,其他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这说明高职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二)学生素质现状 从近几年高职生的来源看,高考录取分数呈下降趋势。在中学,从学校到家长学生都受“升学率”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普遍缺乏。高职教育应针对上述情况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现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人文素质课程设置较少且陈旧。随着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推广,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及课时安排再次受到排挤,处于边缘化状态。学校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对这部分课程不再重视。学习是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为将来工作能力、个人发展而学习的意识非常普遍。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缺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从而对工作认识不够全面。新生的素质现状呼唤课程设置对人文知识的加强。 (三)合理的课程设置 基于整体素质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职业能力,这一切源于合理的课程设置。首先,合理设置人文素质课程,增加课时和增加属于人文精神的课程内容如文学、美学、哲学、社会情感与价值衡量和商业文化等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和团队意识。其次,注重专业基础课在内容上的整合与更新。市场营销专业与社会接触密切,所以像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营销礼仪这些课程进行整合,避免在内容上重复;同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内容,如数据库营销知识适当增加,丰富学生的市场营销知识。同时注意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对接。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针对性。工具性较强的课程如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公共关系、外语等,突出他们的实践性;最后,专业技能课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实训场地的建设有待加强,工学结合落实到位,真正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结构分析和课程设置的探索,力求在高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当下的市场营销专业,从知识结构的依托——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完善我们的培养目标,完成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力争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关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但是,大量的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分析原因可知,在营销类人才供不应求的现实背景下,中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是因为毕业生数量过剩,而是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导致社会需求巨大但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就业岗位的尴尬局面。 一、中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不清,认识存在偏差。市场营销专业性很强,中职生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基于这种培养要求,中职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管理学、经济学、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学、广告学、推销原理与技巧等课程,了解产品的技术信息,以及提供真实的经济实操场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人们对中职营销专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营销专业就是培养推销人才,只要口才好就能将营销工作做好的阶段,这样的定位使得中职学校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只重视口才与推销,忽视了专业基本原理、产品知识的学习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虽然市场营销专业不像机电、汽车制造、数控等专业要求的动手操作能力那么强,但是它的技能性亦要求具有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然而,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结构很不合理,老师大多数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专业基础扎实,但由于他们没有参加过营销类工作,对实际的营销工作流程和技巧都不熟悉,实践教学能力很差,这些老师培养的学生有理论无实践,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不符,这样的师资情况与培养模式与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不符。 (三)难以建立与营销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企业希望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从事市场营销领域中多种岗位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推销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等,但是这些能力仅靠课堂学习和训练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如果建立与营销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不仅可以获得实际营销工作经验,而且也培养了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虽然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购买过多的硬件设施,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为了防止商业机密的泄露、减少用人成本,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意愿并不强烈。中职学校不能强制企业自觉承担培训现代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建立与营销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工作难上加难。 (四)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有待改善。营销专业的实践性要求老师实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甚至要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市场情景,解决相应的问题,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营销人才。但是,由于师资结构的不合理等原因,很多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现在中职学校流行的一句话:“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就很能说明这个现象。 “纸上谈兵”似的教学、黑板上“营销策划”,说起理论头头是道,但真正接触实际问题便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解决。 (五)人才培养缺乏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要求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必须紧紧围绕就业,以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岗位能力为优先发展目标。同时,企业对营销类毕业生的用人要求是员工既要有营销知识,又要对所从事的行业知识有相当的了解。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对产品知识的学习比较宽泛,对相应要从事的行业知识却不甚了解。他们所学习的相关营销理论知识作为一般理论的市场营销知识尽管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然而太多通用的理论往往不太适应具体的、特色性的产业或行业,不具有针对性,这样培养的营销人才没有行业特色。 二、针对目前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找准市场定位,按需培养人才。市场营销职业分类有以下几种:市场营销理论人才、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和市场营销服务人才。企业对于营销理论性人才的需求很少,而对于营销实践人才需求却很大。由于中职教育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教育,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和普通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后者以培养营销理论人才、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策划人才为主,而中职则以培养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和市场营销服务人才为主即以培养推销员、市场调研员、分析员、销售内勤、售后服务职员等为主。所以,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计划的开展,都要以培养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和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 (二)改善师资结构,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师资水平的高低、师资结构合理与否,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道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步,一方面,对于学校专职老师,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定期对现有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派教师到企业或更高层次的院校进修,为他们提供机会,深入到企业、社会进行调研,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这些兼职教师必须真实来自企业营销工作第一线,对于营销工作的流程和发展方向了如指掌,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三)政府参与“校企合作”, 共建合格的实训基地。目前“校企合作”步履维艰,企业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量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单凭中职学校一厢情愿,“校企合作”难以实现,这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发挥政策引导职能,对积极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等政策优惠。其次,中职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达到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实现实训的目的。第三,企业要转变思想,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校企合作”。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他的创造力比物力、财力的收益要大得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远比招收毕业生再培训他们更加经济和实用。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中职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够,老师一味的念讲稿和依赖ppt会减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营销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小组实践等手段,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随着教学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中职老师要不断进修,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五)结合行业特色,培养专精尖营销人才。许多中职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本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而营销专业的发展要依托这些优势学科,形成行业特色。单纯的学习营销知识看似可以胜任很多行业的营销工作,但是什么都能做意味着不专业、不够“精”,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营销专业一定要结合特色专业,形成某个行业的营销专业,培养某个行业的专精尖营销人才。比如,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的特色专业是水产养殖、 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化等专业,所以,该校应当发展水产品营销专业,专做水产品营销。这样在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他们不仅仅要学习营销知识,也要学习相关的水产知识。这样的人才既有营销技能技巧,也具备产品的相关知识,正是企业所需的人才。 只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合格的实训基地,提高教学技能,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构建学校与用人单位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就会迎来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也定会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专精尖人才。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摘要为了市场营销专业能更好地为培养地方急需的营销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的进行分析,来进一步寻求合理的、为一般的非具有特殊指向性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所能普遍接受的课程设置方式。 一个学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标志着这个学校的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的深刻程度。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念和认识。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市场在我国民众的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市场营销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乃至居民的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更清晰明确的对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加以研究,寻找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设置,以使这个专业能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服务。 1 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 为了寻求较好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方式,需要提到一个认识问题,即高职应否开设市场营销专业。虽然在实践上高职院校已经有了多年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事实,但在一些人的心理上仍然认为,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专业,它涉及到营销哲学理念、营销思想、营销策略、营销方法等等一系列具有深刻内涵的课程内容。而从高职学生的学苗状况看,基本是高考成绩很低,理解问题能力很差的那部分高中毕业生。以2010年秋季入学录取分数看,满分为750分,而录入一般高职院校的考生分数为350分左右,分数低的只有200分左右。以这样的成绩,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接受、认知能力都是不可能达到学习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要求的高度。尤其是这部分学生已经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养成了不爱思考、不爱学习的不良习惯,让这些学生来学习掌握市场营销理论、思想、策略、方法都必然存在极大的困难。 这种想法表面上看似有着合理性,但其显然忽略了几个现实问题。首先,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社会既需要高层次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和营销理论研究人员,也需要大量从事基层工作的普通的营销业务人员、调研人员和其他与营销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不需要掌握高深的营销理论,而只要经过必须的理论培养,具备较强的营销综合能力和基本的营销素质就完全可以胜任企业赋予他们的基础性营销工作任务。一个营销经理与一个营销业务员的理论深度要求毕竟不可能一样。而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和社会责任就是为国家培养基层工作人员,培养高层营销管理人员的任务应该由本科院校或者更高的教学单位来完成。至于高职市场营销学生的未来发展,则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的一部分。其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是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工作人员,它不要求进行大量的成体系的理论传输,它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会采用不同的适合学生状态的教学方法比如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同时还会采用更多的实训、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如何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而市场营销专业也是一门实战性极强的专业,这一点正与高职教育的特点不谋而合。正因为这样,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是完全合理的、可行的和必要的。甚至还可以说,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市场营销人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基层市场营销工作人员的培养责任。 2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现状和对其分析后的认识 我们既然认为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是合理的、可行的和必要的。那么为了让这个专业能在培养出地方急需的营销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就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现状加以分析,来进一步寻求出这个专业课程最为合理的、为一般的非具有特殊指向性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所能普遍接受的课程设置方式。 我们都知道,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照搬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到探索按照高职自身培养目标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历程。虽然各个院校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说这种探索仍然还在进程中,远远没有找出适应自身特点的路径。为了对这方面问题加以研究,我们搜集了二十所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资料,我们看到,除去基础课和选修课,这二十所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课程竟达七十五门之多。其中有四十门课程只有一两个学校开设,还有师门左右课程只有三至五所院校开设。其中,除了个别的院校具有特殊的专业指向性,为某一特定的行业或企业培养人才以外,其余均是面向社会培养营销人才。据此可见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混乱状态。同时,也可以看到各院校对课程设置的探索以及从模仿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课向根据高职自身特点设课转变的痕迹。另一方面,从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请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在设课中加大了实训、模拟和实践教学时间以外,还会发现多数院校在设课中不约而同的集中于某几门课程。其中,被选取次数较多的课程如表1: 中国论文联盟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像管理学、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法规、广告实务、基础会计等课程,绝大多数院校已经开设,对于像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基础、公共关系、营销策划、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推销技巧等课程有半数或接近半数院校正在开设。这些课程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十七门之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种课程设置的取舍时各院校根据市场或实践的要求总结出来的呢?那么进一步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确定几门必须设立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而对于其他一些课程,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市场和培养方向以及地区特点有自己确定。但应该说明的是,我们并不认为上列课程都应设为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统一的核心课程不宜过多,应保持在十门以下甚至更低一些为宜。因为过多则无法显现各院校的特色,过少又无法显示该专业的共性。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应以下列课程为核心课: (1)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主要内容有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时,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也是市场营销专业最基本、最综合的思维训练课程。场营销课程的主要包括营销的基本概念、环境分析、购买行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及产品定位、产品策略、分销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等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这一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研究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工商企业市场营销及其规律性,分析和讨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各种营销策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 (3)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调查与预测主要介绍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调查方案的制定、调查表的设计制作、各种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资料的整理方法分析方法等。是企业了解市场和把握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市场预测与市场调研对市场营销工作的意义;掌握各种调查方式方法,并具有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市场调查的能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侧重于分析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应用较多的调查方法。同时,按照市场调查及市场预测实践的整体要求,介绍相关工作的特征、原则、程序等。 (4)营销法规。营销法规市场营销专业必须学习掌握的一项课程内容。包括劳动法、经济合同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票据法、商标法、产品质量法等。学习本门课程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与营销有关的法律知识,在营销活动中遵守法纪,依法营销。 (5)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分为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二者都是市场营销学说的理论基础。但考虑高职教学的时间限制和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建议应有选择地教授微观部分。通过这一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厂商经济理论,能对营销总所遇到的问题有一个较高层面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6)营销策划。营销策划课程主要介绍营销策划理论、战略战术以及营销策划技术型操作层面内容。具体包括:市场营销策划基本理论、stp营销战略、营销环境分析、产品组合策划、品牌战略与品牌策划、成本定价、渠道策划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营销策划的一般程序和各种策划技巧,并能独立承担小型的营销策划活动。 (7)推销技巧。推销技巧课程从企业销售人员工作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推销的过程和相关技巧,以及销售人员的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推销观念,了解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方法能力和业务素质,掌握正确的推销方法,从而具备较强的推销能力。 (8)商务谈判。商务谈判课程主要介绍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谈判方法和谈判技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把握谈判局势、控制谈判方向、争取更好的谈判结局的能力。 (9)基础会计。基础会计课程应包括会计记账的一般原理和会计报表两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会通过数据和报表分析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状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10)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和消费者环境。这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课程,每部分内容从基本概念入手到阐述相关的理论,从对消费者行为特点的说明到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分析,并相应地提出有关问题对经营者的启示,以便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消费者角度考虑消费问题,也为学生毕业后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提出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应统一开设的核心课程,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办得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开设哪些课程只是一小方面,而重要的还是要看这些课程如何开设。我们主张,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与其培养目标相符合,而其培养目标不应好高骛远,而应以培养营销一线的推销员、业务员、调研员为基点,以其能经过实践锻炼向中高层管理层发展为目标。 3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究竟应如何开设具体的课程,我们认为必须适应各院校所面对的具体地域的经济发展和行业特点具体安排,而这种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按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高等职业教育的着眼点是为地方培养职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所以,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必须充分考察地方经济发展和面对的行业市场的特点、方向和趋势。对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也就是要熟知本地急需的是哪种类型哪一方面的营销人员,按此进行课程设置。当本地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也应按市场的变化灵活地对除专业核心课程之外的课程进行灵活调整。中国论文联盟 (2)以就业为导向,按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在社会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专业教育就必须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就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努力。但一个专业的学生能否完全就业,实质上就是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的内容等是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其中,课程设置决定了教学内容,在对学生就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主张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注重灵活、实用、综合。要能够反映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新理论、新技术,无论是传统的市场营销知识还是新出现的市场营销知识,只要是实际需要的,可以付诸实践产生实效的,都应该纳入教学内容。 (3)以推进课程整合,减少重复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为标志进行课程设置。如果观察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会看到有很多内容重复的课程,也有很多与本专业培养方向关系不大的内容,按照知识体系该部分是应该讲授的,但按照高职授课的要求“实用,够用”来说,就没有必要讲授。这样,就会发现有必要对市场营销的全部课程进行充分整合,一门课程只选对专业培养有用的部分拿来授课;不同课程中共有的相同内容可以确定在哪一门课程中讲授,其余课程一律删去不讲;不同课程可以合并在一起授课的就坚决将其合并。同时要求专业教师一起研究确定每门课程应该授课的内容,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 (4)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模式取代知识型课程体系为标准进行课程设置。知识型课程体系来源于本科教育,在高职教育中使用也是高职教育模式移植于本科的一种表现。但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适用于高职教育,其与高职以能力为本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特征不相一致。因此,人们不断寻求适应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现在,理论与实践并重同时突出应用的课程模式引起了高职就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种教育模式,既强调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又注意知识的传授,能够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职业人才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采取此种模式。 (5)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进行课程设置是高职的职业教育性所决定的,高职教育的性质要求必须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与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劳动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融入教学内容,市场营销职业标准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三级标准,标准中规定了该级的知识只要求和能力要求,取得了那一集职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达到了那一级职业标准。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设课,为学生毕业后进入营销行业并能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以上四个方面之外,借鉴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先进经验,与国际高职教育接轨,也是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方向。我国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与发达国家同一专业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表现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表现在教育理念上,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在我国的土壤上成长发展起来的,具有自身的特色,合乎我国经济现阶段的发展状态和市场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我国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必将也必须赶上发达国家的高职同类专业的水平。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目标与原则 应用本科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坚持市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工商企业及服务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产品推销、市场调研、客户服务工作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学生应在具有市场营销专业必备的市场调研、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产品与价格管理、渠道管理、促销管理、销售管理、网络营销管理等营销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重视对学生基础概念与基本理论、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由顶岗实习、专业公司实践、因纳特市场营销软件操作和实训课程构成。 1、学生顶岗实习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学期安排可实行四学期制,第1、2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第3、4学期以工学结合及实践教学为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接近5:5,进行顶岗实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顶岗实习可以分为毕业实习和第三、四学期的实习两部分。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学生能够总结出推销员、营业员、市场调研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等就业岗位的职业标准,教师也可以据此引入推销员、营业员、客户服务国家职业标准,根据不同的就业岗位,进行应用性、综合性(整合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 2、专业公司实践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所有专业搭建平台,倡导“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建设个会所,创一个品牌”。管理工程系目前有东亚旅行社和齐工商贸有限公司两个专业实习,这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专业教师与专业公司负责人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市场调研活动、参加企业技术活动等,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工程任务课程化”的课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专业公司的实践及参与情况应体现一定的学时与学分。 3、因纳特市场营销软件操作和实训课程 软件模拟教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利用计算机所模拟和营造的情境,训练学生作为营销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营销综合管理能力。构建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重视软件的应用。从大一开始到大四,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 (三)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开设创新教育系列选修课、加强创新性实践教学活动等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优化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在制订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实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应构建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融合、德智体美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科学地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先修课与后续课、知识与能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为此,市场营销专业即将安排跨专业选修、跨系别选修和公共选修课程。 三、对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思考 (一)培养目标保持“三个一致”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与社会需求一致,与学院培养目标一致,与行业标准相一致。 (二)坚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道路 校企双方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为一线企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项目策划,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四、小结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探析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摘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了房地产策划师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探讨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房地产 市场营销专业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1房地产策划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就业空间广阔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界衍生了一个特殊的新兴职业——房地产策划师。据住建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65%的房产企业急需策划人员,有90%的企业出现岗位空缺。”这表明,目前中国从事房地产策划工作的人员还远远不够,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随着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策划师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智联招聘十大热门职位。 2005年3月为了满足对房地产策划师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房地产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将房地产策划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将房地产策划师共分为四个等级。 房地产策划师可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投资分析、开发、策划、销售工作;在房地产估价机构从事估价、咨询工作;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经纪、销售、咨询工作;在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土地拍卖行、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相关岗位等等多种工作。 2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特征 2.1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房地产市场营销及策划理论、销售与管理基础理论、规划设计等知识,锻炼房地产市场调查、项目策划、房屋销售技能及管理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 2.2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 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房地产策划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等。这无疑为创建富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3.1科学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知识主要课程可以设计安排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房地产概论、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市场策划、房地产商务谈判及推销技巧、公关礼仪、房地产定价理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理论、房地产经纪实务、建筑概论、房屋结构与识图、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建筑工程概预算、物业管理、房屋维修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开发经营、经济法实务、房地产法律法规等课程。 从事房地产策划与销售管理等工作,对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房地产营销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要求较多,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内外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与材料等基础知识。房地产项目开发早期就较多涉及到与房地产营销后期的协调,如售楼处包装、样板房建设、销售培训内容等,但随着房地产营销意识的深入,房地产产品本身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而确定房地产产品定位,从营销角度出发指导规划设计已成为普遍做法,这就要求房地产策划师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 3.2加强校内“房地产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房地产产品概念展示厅(配置房地产主题概念的模型、效果图、沙盘及展示设备),满足形成房地产概念资料库,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建筑产品从认知与运营等方面的教学需要功能; 建设概念设计实训室(配置概念设计用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设计资料库),满足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等基本技能的实训功能; 建设房地产营销实训大厅(配置楼盘沙盘,洽谈桌椅,销售管理软件及其它售楼道具),满足开展销售策划与销售实务技能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房产营销业务房地产网上交易与交流平台,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样板间实训室,通过建筑构造、装饰构造节点剖析与展示,满足房地产产品销售、建筑构造、装饰构造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训需要,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物业设备实训室(配置各类物业设备,包括消防系统,楼宇智能化运行系统等),满足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设备运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提供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员工上岗培训需要。 在加强院内“房地产实训中心”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通过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并储备了急需的人才。 3.3加强《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是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策划、销售等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可以帮助分析房地产市场,掌握策划与销售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本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尝试。 1)自编教材、建立教材群,并重组课程内容,与房地产行业对执业人员的职业认证要求结合起来。采用“双教材”教学,即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 2)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实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边讲边练、社会实践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模式创新与实践 摘要: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学校应对以“课程置换”的方式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模式的创新进行深入研究,采取个性化分析、合理确定选题、深入企业调研实践、撰写市场营销计划书、进行测评认证等五个步骤开展应用型本科cmat认证,并对实施效果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积极探索在本科院校有效推行“双证制”的途径。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资格认证;cmat认证;课程置换;应用型本科 近年来,市场营销一直是人才市场招聘的热门专业,全国已有515所高校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且每年以10%~20%的幅度增长,因此,营销人才既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又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为适应企业用人制度对营销执业资质的要求,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了职业资格认证,针对实际情况,采用最优的认证模式进行培训,提高“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有效实施“双证制”的重要保证。 现行cmat认证模式分析 市场营销职业管理人员执业资质规定了三个等级:市场营销总监、市场营销经理、市场营销经理助理。市场营销经理助理是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协助部门经理完成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是营销专业毕业生最先从事的职业岗位。 现有的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认证考试(简称cmat)在分析市场营销经理助理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知识与能力考核的内容,主要由营销原理和营销实务两个模块构成。经理助理级别的评定方法采用百分制,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采用闭卷笔试形式。目前,cmat助理认证已在全国多所高校举办,来自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和社会学员通过认证已在市场营销经理助理的职位上发挥作用。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已学过cmat培训的两个模块的理论知识,9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cmat认证,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课程置换”方式进行cmat认证模式的创新,是将营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市场营销专业实施“双证制”的新尝试。 市场营销专业开展cmat认证的模式创新 从2009年开始,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中国市场学会批准,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申请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无须参加cmat考试,而是以“课程置换”的方式,考核评估依据学校教务处开具的该学生《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任意一门课程的校级考试成绩为准(课程考试成绩不能低于60分),同时撰写一份《营销计划书》,经过评审合格后即可颁发证书,其认证培训的流程如图1所示。 该模式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调研计划,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企业第一手资料,处理和分析数据,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撰写《营销计划书》。能够锻炼学生的市场调查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市场营销专业以课程置换开展cmat认证的实践 黑龙江科技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营销技能训练,实施了“课程置换”的cmat认证新模式。该项目从第四学期的第14周开始,二年级的学生已有《市场营销学》、《现代推销学》、《消费者行为学》等专业课为基础,cmat认证相当于本科生的学年论文,学生按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导师,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具体步骤如下。 进行个性化分析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并对自身的成长经历进行描述,对性格特征、处事风格、兴趣爱好进行自我剖析,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为其大致选定某一个行业的研究方向,指定参考书目,制定为期3个月的认证实施计划,让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加深对选题行业的认识,最终确定个性化的cmat专业学习计划。 合理确定选题研究选题是《营销计划书》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好的选题可使学生的调研容易实现,资料的收集和写作相对容易。一般先针对企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供若干选题方向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专题,也可自由选题;确定选题后,要向指导教师上交6~8篇相关参考文献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选题细化为宜于调查研究和可操作的子题目;子题目确定后,学生围绕课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拟定调研计划并收集相关的二手资料,研究选题一般在第17周之前完成。 深入企业调研实践分为两个环节,第17周由指导教师进行集中辅导,对《营销计划工作表》和《营销计划——决策指南》进行讲解和指导,并对企业调研工作进行前期准备,如明确调研计划、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与企业人员接触的注意事项等。这个环节中确定调研企业很重要,可通过实习基地或由学生自主联系;第18周进行集中调研,教师可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全程指导,学生在获取第一手资料后,可以利用暑假实践机会深入了解企业,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学生的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可以在暑假期间独立完成,指导教师要与学生及时沟通,给予指导。 撰写市场营销计划书市场营销计划书的撰写在第五学期的前5周完成,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将市场调研报告和已完成的《营销计划工作表》和《营销计划——决策指南》交给指导教师,根据营销计划写作大纲的要求,师生共同确定写作提纲,按照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和行动计划三部分内容进行撰写,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数据要利用统计学软件和图表进行处理。报告结构要完整,分析要充分,选择同一企业不同题目的学生可以互相研讨。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对提交的《营销计划书》进行最后把关。 进行测评认证在9月末,汇总学生置换课程的考试成绩,并到教务处盖章后,将考试成绩单、学生的《营销计划书》和认证费统一交到中国市场营销资格认证培训办公室,由中国市场学会指定行业内知名营销专家组统一进行评审,成绩合格者颁发“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美国市场管理协会(amma)营销人才评价标准已与cmat评价标准达成互认,通过cmat考试的学生还将获得amma证书,cmat-amma联合认证更能体现证书的国际性、发展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具有更高的获取价值。 目前,我校已有多名专业学生选择“课程转换”的认证模式,选题涉及连锁经营、零售、轿车市场、消费品市场、网络营销等不同领域,完成了《营销计划书》的写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完成后两年的专业学习帮助很大。实践证明,在市场营销专业以课程置换方式进行cmat认证模式的创新具有可行性,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增强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对cmat价值的认可,有利于cmat认证在本科院校的进一步推广。 以课程置换开展cmat认证应注意的问题 要做好学生的选题工作(1)选题不要过大,应具有可操作性。选题若过于宽泛,学生便无从着手,研究的针对性就差,获得资料的难度也大,最后往往进行不下去。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选题,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比如,选择某一市场或企业某一产品的研究比较容易,第一手资料容易得到,也有研究意义。(2)选题要有价值和时效性。选题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应是企业或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或焦点问题,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选题要新颖,有一定的创新性。(3)选题应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一致。这样教师就可以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为学生提供研究资料,同时,学生也可为教师的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使研究成为教学相长的过程。 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cmat认证重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应制定有效的师资培养规划,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可到高校去“盯课”;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可去企业挂职锻炼。在鼓励教师以老带新开展企业营销培训、项目咨询的同时,可引导教师将咨询项目的经验与cmat认证项目相结合,实现教师科研与cmat认证的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市场学会应更多地组织相关的师资培训和企业调研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提高cmat培训的实效。 要加强指导教师全过程管理以课程转换方式开展cmat认证,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此,师生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加强全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对于选题、调研、写作、提交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与学生一起完成任务,真正帮助学生在全过程中受益,并形成口碑效应,使cmat认证能够长期开展下去。 要建立稳定、充足的实践基地《营销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学生必须深入企业调研。实践基地建设是cmat认证项目成功的关键,也是制约cmat认证开展的“瓶颈”问题。要动员各种力量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分散性的实习单位,拓宽实践渠道。同时,可以聘请企业人员担任第二指导教师,制定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的各种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调研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市场营销经理助理人才的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试论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学生期望 双语教学体系 构建 措施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双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期望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了符合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系统,最后给出了所构建的双语教学体系实施的一些具体措施。 在国际商业交往频繁的今天,对于国际化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要培养国际化的营销人才,除了掌握国际贸易及国际营销方面的知识外,还需掌握国际化的语言,这就使得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系已进行了一些双语教学方面的尝试,但主要针对的是经贸专业。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从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出发, 按照系统化的原则, 构建了一个完整有效的双语教学体系。 1双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期望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双语教学是指在市场营销本科课堂上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进行的学科教学与交流。其目的是通过课堂上的真实语言环境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市场营销专业英语, 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 最终使学生能够用英、汉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市场营销学科的学习、思考与研究。 1.1双语教学现状。 通过对经管系08级和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08级国贸专业部分同学的访谈,我们归纳分析得知我系双语教学情况如下 第一,我系75%以上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认为双语教学就是采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英语和汉语)来教授一门课程,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表示我们的教育方式趋向国际化,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能提高。 第二,25%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理由是开展双语教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 本文系湖南科技学院2010校级教改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xkyj2010003)的研究成果]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有50%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认为有一定必要开展双语教学,这样可以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整体水平;另外有25%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理由是听不懂。 第三, 40%的同学觉得我系双语教学情况一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老师的英语水平有限,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够高,除了专业英语课程外,其他专业课程大多只是停留在对一些术语的英文表达及解释,也没有一门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进行讲授。20%的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觉得我系目前双语教学的情况很不好,基本上没有采用双语教学;30%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觉得我系双语教学实施情况不好,存在的问题是外教老师缺乏、系统性不强和互动沟通欠缺。 1.2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期望。 通过对学生回答的归纳,我们总结得出学生对我系开展双语教学的期望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双语教学的针对性要强; 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师资力量的积聚,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双语教学; 提高双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提高对学生的要求,给他们压力迫使他们适应双语教学。 通过对现状及学生期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结合学生特点,构建有效的双语教学系统,加强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设计与管理。 2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双语教学体系设计 , 是指为实现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目标, 而对整个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双语教学活动进行规划与安排, 并根据实践获得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活动的系统化设计过程。 通过对已开展双语教学学校实践经验的总结,并结合我系目前的教学现状,我们采用过程论的分析方法和基本思想,为我系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双语教学进行了教学体系的初步设计。过程论认为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看做是一个过程,一个过程一般包括输入、转换和输出三个要素,那么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也应该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为确保实现期望的教学效果,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因素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就是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管理。因此我们所构建的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系统、教学过程系统、教学效果系统以及教学管理系统四个方面。 2.1教学资源系统设计: 我们所涉及到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以及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在整个双语教学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的配合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师资是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因素。最后,教材是双语教学系统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 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是载体。 首先,作为双语教学主体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对双语教学有一定的兴趣,也渴望在专业领域内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能够主动学习,积极面对学习的困难,有毅力。 其次,双语教学教师要求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对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发展趋势、理论发展动态等有较全面及时的了解。同时这些教师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听说表达能力,能灵活驾驭两种语言的运用。同时,双语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角色,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条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 促进其发挥主体作用。 第三,我们所设计的教材不仅包括传统的教科书、还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或讲义、复习题、练习题、参考文献等在内的教学材料系统。教科书应该选择英文原版教材,且能基本概括学科理论, 或者是能反映学界形成共识或权威性的分析框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鼓励双语教师积极编写详细规范的双语教案 ,并制作配套的双语教学课件, 使双语教学更具针对性。 第四,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与学生的阶段性特点相符合。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和实践经验有所不同。从大一到大四,学生所接触的专业课程从少到多,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在英语方面,大一学生刚经过高考英语基础较好,大二和大三阶段由于还有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而大四已不再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依据以上特点,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宜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程设计方面,应以大学英语课为依托,对英语要求较高的专业基础课实施渗入式双语教学,而对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程则采用以原版教材为载体的体验式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选择的双语教学内容尽量要新颖,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时内容的理论性应由弱到强,由具体到抽象,由术语到句子再到文章,以便克服双语教学中使用外语工具的不利因素。 2.2教学过程系统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主要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双语教学模式,循序渐渐,从易到难,从术语的英文表达及翻译到教学课件及教案的双语化,两种教学语言比例也由少到多,最后能达到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进行双语自由切换的状态。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应视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类别、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状况、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以及语言目标而定。 2.3教学效果系统设计: 教学效果方面主要就是课程考试的双语化,即考试形式的改革,将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与专业英语运用能力考核相结合,实现考试形式的双语化。一是可以从试卷制作到考核方式都加入双语成分,可先从名字解释或选择题开始,然后再到简答或案例分析,作者曾经在国际营销课程中进行了实验,发现同一道题目,采用英语和汉语答题的正确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二是对学生双语学习过程的评价 , 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在课堂/课外讨论中的发言及讨论的次数、质量、水平确立为评价内容 , 鼓励学生撰写英文报告、论文、方案。 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保证双语教学工作的质量,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体系设计还应增加对整个教学管理体系的设计。在设计教学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和相关院系建立的管理制度,制定独立的双语教学方案,完善对双语教学课程的激励机制、规范双语教学老师的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双语教学的管理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对教师的激励, 在政策上鼓励教师深化研究、大胆实践, 制定双语教师的薪酬方案, 使他们的超额付出得到肯定和回报;二是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管理机制, 把双语教学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 从根本上稳定双语教学模式, 可成立双语教学管理部门, 制订既详细又具实际可操作性的评估细则, 对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准入制度、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课堂教学检查、试卷、学生意见反馈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案可查。三是建立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即根据双语教学目标的要求, 对双语教学全过程和结果展开有效监控, 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和效果, 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作出的价值判断。 3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结合专业特点、学生背景、教学资源条件及市场需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方法。 3.1选聘具有双语教学资质的教师。 具体的做法是,一方面在本系现有教师中选择具有专业英语教学经验或具有较好英语听说能力的专业教师,以国内进修访学或国外进修、或到具有成功经验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或者进行英语授课培训等方式培养在职双语教师。另一方面可以对外招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担任双语教师,或者与其他具有一定实力的高校进行双语教师资源共享的方式以达到拥有合格的双语教师的目的。 3.2组建双语教学实验班。 双语教学应该从大一开始进行,所以在大一学生进校分班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将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组成一个班。在大一第一学期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双语内容,在学期结束后,以双语方式进行考核,并对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进行摸底,然后依据学习兴趣和双语考核成绩组建双语教学实验班。 3.3依据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选择双语教学课程及教材。 双语教学应从大一开始渗入,第一学期选择以“管理学原理”做为双语教学试点课程,因为这门课程属于管理类专业最基础的一门课程,现有的英文教材以及所设计的词汇都容易没接受而且它所涉及的内容也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容易理解,所以采用双语教学较为合适。第二学期可以微观经济学为依托开展双语教学。第二学年可将市场营销学作为双语教学课程。第三学年则宜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行过渡, 如“外贸函电”、或“营销英语”。同时也可开设“管理沟通”、“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必修课的双语教学。大四上学期开展“求职英语”和学生课程实践的双语教学。选取适合各阶段教学的教材。可选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推荐使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及法学专业原版影印教材的通知》所推荐的教材, 还可参照国内高水平大学正在使用的英文教材, 必要时可根据教学需要对原版教材进行删减集成, 自己编写教材, 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辅助教材。 3.4依据课程特点选择双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涉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双语比例分配和教学手段及方法的运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实践性都比较强,因此教学组织应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主张团队式、体验式学习。教学内容方面,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课程不宜采用过多的外语教学,以免影响学生的理解, 比较适合的教学外语使用比例是 20 %~30 %, 让学生熟悉专业术语和对应的外文名称。大三可以增加为50%以上,大四主要针对求职需要以听说训练为主。教学手段应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学方法方面应形成一定的学习制度,课前预习,课堂前十分钟复习性提问,课后总结归纳整理,并适当进行检查督促。开展多种多样的双语教学活动 , 发挥各种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的优势,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3.5建立独立的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双语教学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应从整个双语教学系统进行必要的监控,建立包括对学生和老师的考核系统和激励机制,以促使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4结束语 双语教学是提高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工作适应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并在师资来源与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审定、教材选用、教学方式优化、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最终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试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市场营销 创业 [论文摘 要]近十年,创业成为热门话题。创业教育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各类高等院校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然而,本文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其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瓶颈,探索培养模式改革。 一、引言 经济发展催生自主创业,创业也促进经济繁荣。创业教育也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并成为各类高等院校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另外,随着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高职院校有必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市场营销的专业特点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因而,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加快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具有良好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本文以营销专业为例,探索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 创业能力是一种自我开发、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创业能力是知识、技能经过类化和概括化后形成的稳定的心理范式。创业能力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程度的能力,它可分为思维能力和经营能力两类。思维能力是创业的基础,它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意识、心理品质和思维模式,主要体现为创业意识、联想迁移和创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经营能力是创业的核心,它是指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主要体现为营销专业能力、控制和调节能力、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理财能力、社会知识及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等。对于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最根本就是将这些能力转变为学生经营零售店、网店、某行业产品的销售等企业实体的能力,以及将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以下瓶颈。 1.思维能力方面 (1)创业意识 受到传统意识和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忽略了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选择较多,许多家长对孩子创业不够支持,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害怕创业失败后承担不了风险,因而影响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意愿。 (2)创业品质 目前大部分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者创意不足,在创业中暴露出独立性不够、自我约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主动学习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由于社会文化和生长氛围的影响,新一代的学生创业者心理成熟度较低,合作能力较弱,无法适应创业的竞争需要。 2.经营能力方面 (1)师资队伍匮乏 各高职院校教师都面临缺乏创业实践经历的尴尬。创业能力培养又偏偏注重创业实务,没有亲身经历,简单的照本宣科根本无法使学生领悟创业的精髓和实质。这就导致大部分院校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教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创业环境 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时并不拥有技术或发明专利,而创业形式和行业选择面较广,很难形成固定的创业基地或创业园,更难找到具体的项目资金支持。另外,大部分的学生创业者均为白手起家或初次创业,创业资源匮乏,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各方面支持,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给予相关的支持。 (3)课程整体设计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对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理解,所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也就无法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有的高职院校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才会涉及;也有的高职院校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学分制,但效果不明显,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经营能力无法得到系统性的培训和提升。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创业教育一般分为创业启蒙教育、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专业教育三个层次。我国的高职院校创业能力培养也应该包括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该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 1.创业思维培养 (1)创业意识培养 创业意识培养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寻找创业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地将创业思路渗透到各课程教学和教师教学思想中。所有课程教学中都要传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人生与社会价值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出良好的创业意识。另外,可以通过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现身说教,以提升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2)创业品质素养 从学生进入校园的入学教育开始,就应积极开展职业与创业认知教育。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创业或职业规划类课程教学,通过一些简单真实的创业项目(例如校园拍卖会、学生超市、报亭、饭店等),不仅使学生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产生自我提升的信心和意愿,也能让学生认识创业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主题研讨会等方式,向学生大力宣传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及所需要的品质素养。 2.经营能力培养 (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些高职院校(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已实行教师企业脱产实践制度,这样有利于教师企了解相关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并提高其职业能力。然而,这样依然无法满足创业的需要。如果学校和政府部门以政策或制度来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创业,将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采用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以强化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 (2)创业环境 高职院校、政府和社会要切实为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通过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家共同引导的方式,为每个创业项目提供具体的策划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其次,提供资金帮助和政策优惠。撰写创业策划书向学校递交申请,学校组织有企业运作经验的老师和企业家进行评估,批准后由学校或政府奖励一定的资金。公司在学年结束时清算,本金归还给学校或政府,盈余捐给慈善事业。最后,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超市、报亭、饭店等小型经济实体,低租金,让学生自主经营,体验创业全过程。 (3)课程整体设计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创业教育要把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意味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营销专业创业型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求能在每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中,都强化学生经营自己、管理他人的实践。另外,还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创业学》、《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创业实务》、《创业社会常识》、《团队训练》、《创业心理和技能》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业思维能力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创业计划》、《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策划实务》、《公司法与合同法》、《企业财务基础》、《创业融资》等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此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计划的组织和开展各种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争取在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以真实创业项目贯穿始终,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势必要改革课程考试考核办法。在营销专业课程考评应以操作考评为重,同时考评学生的知识和品质。根据项目的运营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予以科学考评。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有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有利于经济繁荣;即便没有创业的毕业生也既实现了自我的提升,又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广大高职院应主动克服目前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种种困难和瓶颈,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建设具备创业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并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及策略探讨 一 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综观世界各国,工程应用性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多样[1],比较典型的有:德国是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澳大利亚强调工学结合(IBL)的专业教育;我国台湾地区是一种实务导向的专业教育;CDIO国际合作组织提出了国际工程教育框架的专业教育等[2]。特别是德国应用性本科教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学体系的特点是[3]:在办学理念上,直接指向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始终坚持“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突出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十分重视需求导向。我国传统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理论重于实践,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理论(知识、学术)导向”的教学体系[4,5];从理论上看,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定位、本质与特征,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专科教育的关系,卓越工程师教育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和产学研结合等问题仍处在探索之中,科学合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因此,开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教育理论体系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本文基于石油工程专业现状、特点以及石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层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及基本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 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与指导思想 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中国石油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石油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重在培养适应中国石油工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好的工程基础理论、较宽的石油工程专业知识、基本的实验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后备工程师,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井建井工程、采油工程、油气藏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施工设计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领域的工作,为将来成长为卓越的现场石油工程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与指导思想,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过程中,应大胆开展教学改革,围绕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向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1 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建立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制定人才培养学位授予实施细则。采用“3+1”培养模式,“3”是指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的时间达到三年,“1”是指学生在校外学习实践的总时间为一年。采用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指派一名学校导师和油田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共同指导在油田企业的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 以强化石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创新课程体系 大力改革原有石油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石油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本着“较厚基础、较宽口径、注重实践、强调应用”的设计思想,对相同相近学科课程进行大类整合,避免划分过细。为保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须加大专业课程比例。具体可以采取“模块”与“平台”相结合的模式,即“两大模块+四个平台”。其中,“两大模块”为“学科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在“学科基础模块”上设置“公共课程”和“学科课程”两个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方向模块”设置“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个平台,强调学生的二次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与专业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那些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的内容、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腾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能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本领。 3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在传统的教学中,主张培养知识型人才,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思维培养只强调聚合思维,理解和消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及理解和消化教师讲授的内容成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应提倡和强调卓越工程师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系统性教学模式,在融合各种教学模式的合理要素的基础上,注重表达对教学情境的可变性及多样性的关注,充分渗透教师动态教学实践能力的诉求,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赋予充分的发展空间。一年一度的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以石油工程类专业发展的最新方向为目标,结合石油企业的实际和工业实况为设计题目的基础,增加了更多的创新元素,综合培养了石油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是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极佳模式。 4 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构建和完善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特别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革新实践教学理念,在摸清实践教学环节基本资源的基础上,做到从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到实践经费的落实等各方面都要全面合理地体现实践环节在整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与作用,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7,8],也是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其教学设施条件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完整的实训基地应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应适应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核心,在探究实训基地的功能、特征、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模式。 5 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根据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必需条件之一。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石油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参加企业的课题研究工作,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学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6 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国际视野 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SPE等国际学术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随着石油市场全球化的趋势,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在国际化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时间安排要合理、专业英语的内容要细化,具体到石油工程各个方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统一等解决办法。合理化的建议能够使学生从听、说、读、译等方面得到提高,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一、引言 随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钻采技术与国际的接轨,各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项目需要越来越多,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海外油气市场需要我们石油人能有一门通用的语言进行交流,为了培养国际型人才,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大石油高校在目前国际化的形势下,积极主动地承担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 石油工程专业属于油气勘探开发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面对国际化市场的需求,石油开发理论的技术人才要求能够用英语进行自由交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该有目的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石油工程专业英语作为最基础的专业课程与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笔者就所承担的专业英语在教学手段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与石油其他的专业课相比,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及学习动力不足。与目前石油国际化的形势相矛盾,因此,归结起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连续性,把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安排在大三期间,作为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实际上是在大三才接触专业课的学习,在很多专业术语还没有完全了解掌握的情况下,学习专业英语是不妥的,代课老师往往是先解释中文是什么意思再来讲解英文的,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种情况导致上课效果不佳或者直接不能消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过于广泛 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主要是油藏工程、钻完井工程、油田化学等方向的课程,受教师所擅长专业的限制,而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囊括所有专业课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解自己不熟悉领域的英语内容时,可能不够精辟,学生理解更不容易,有的教师甚至在挑选内容时,主要讲解自己熟悉的知识内容,其他内容减少或者不讲解。 另外,就目前国内高校的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师而言,年纪较大的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但其英语水平有限,而年轻教师往往与之相反。如果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上课,一般都是比较传统的“三步骤”:先是讲解专业词汇,然后是通读全文,最后是逐字翻译。这种模式导致课堂单调、沉闷,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特别是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更难跟着老师的节奏来进行学习。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合理 专业英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且学生很少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能力,因此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目前的教学手段一般是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模式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在于信息量大、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而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照本宣科,学生感觉上课像走马观花,来不及消化。更有甚者,教师一节课结束,黑板上没有板书,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好。 (四)考核方式单一 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翻译为主,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最后突击记忆也能顺利过关,甚至能得高分,这种突击方式,记得快,忘得也快,往往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单一的考核方式也使学生脱离了这门课程上的培养计划,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教学解决的方法 针对目前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在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提出以下几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教学目标的重新界定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由传统的以翻译为主的教学逐步过渡到读、说、听、写全方位的训练,侧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培养其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和用英语表达专业内容的技能。一般每上一单元的内容,可以找一些相关主题的听力材料来进行听、说的练习,能够使所学单元的专业词汇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并且根据所学专业课的内容,合理的安排专业英语课程的时间,一般专业英语的学习安排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进行。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课文内容,使英语和专业知识得到很好的结合。 (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目前,学生就业的方向都会具体到钻完井工程、开发或者油田化学等,因此,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或者兴趣方向,把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细化,具体到石油工程钻井专业英语、石油工程油藏工程专业英语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以后的就业意向,选定相应的专业英语内容学习,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提高。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统一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专业文献的阅读与专业英语的交流集为一体,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专业内容的能力。这种交互式讨论能到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另外,可以进行课堂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来讲解自己写的论文摘要或者一小段论文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同时,逐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考试的分数不能作为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唯一标准,考核的目的重在测评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专业英语的考核可以通过拟定一个石油工程专业方面的题目,让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即兴回答,并且教师提问进行问答式交流。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论 一是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的课程安排在专业课的学习之后,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词汇,使英语与专业知识很好地结合。 二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细化,具体到石油工程各个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专业英语学习内容。 三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统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及英语应用的能力。 四是改变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提高我校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质量的思考 摘要:通过对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截至目前的就业情况分析,指出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质量不高。为此提出了加强石油精神教育,建设学习型教研室,实行学业导师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等几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 学习质量 《黑龙江省教育厅学生处、高校维稳办2013年工作要点》中指出,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二是指导推进高校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习实训力度;三是落实就业状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的制度。为此,通过对本校高职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找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改革和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率,对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发展都将十分有利。 1 本校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截至2014年12月1日,本校已与中海油能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三方协议的石油工技术专业学生的比率不到20%,计划专升本学生的比率将近40%。 2 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9月份开始,各石油单位相继开始校园宣讲和招聘,招聘的主要专业是石油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和生产过程自动化。经与招生就业处指导老师和企业主要招聘人员座谈获悉,签约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成绩不理想,学习质量不高。 2015届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中,无挂科记录的学生不到20%。男生平均成绩超过80分的寥寥无几,超过70分的不足30%。面试过程中被问及专业知识时,学生的回答不够自信、不够精确、不够深入。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系统性,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不仅与之不适应,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并且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是倾向于培养技术人才、专业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更应该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中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3 提高本校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质量的措施 高职学生学习质量的应包括知识水平、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三个方面。知识水平是基础,实践技能是高职学生的特色和关键,职业素养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三者相辅相成。鉴于学校实际教学条件,提高学习质量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石油精神教育,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石油工程涉及到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等许多领域,无论哪个领域都属于艰苦行业的范畴。因而,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拥有献身中国石油事业的远大理想,拥有健康的身体,本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努力学习,最终投身于石油事业。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石油精神教育。比如,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陈列馆,观看反映石油工业艰苦创业历程的记录片,坚定学生爱石油、学石油、献身石油的信念,使其形成爱国、爱党、爱集体、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利用广播、网络、橱窗等宣传阵地,宣传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当石油精神进入了学生的头脑,伴随学生进入了课堂,相信他们一定会用青春的汗水攻下每一门课! 3.2建设学习型教研室 所谓学习型教研室,是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通过创新,在教研室内部建立开放式互动的学习和学习共享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教师的潜能,全面提升教师的“学习力”,从而促进教研室包括专业教师的自身变革和持续发展。学校教育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在学习型教研室里,全体教师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以业务技能为导向,强化实际工作能力,共同铸就高职教育的高品质。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各种教育科研活动,从而掌握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3实行学业导师制 学业导师制既适应了学生转型期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因个性培养的理念,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发现不足和特长,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选修相关专业课程,为未来的就业选择合适的方向。由于专业导师的人数有限,高职学业导师制不可能像研究生学业导师制一样,采取个案指导的方式,而是以平时辅导功课、答疑解惑为辅,采用以学业导师讲座为主要的导师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关注特点,进行不同的讲座。比如学校历史概括介绍,专业介绍,主干课程介绍,面试技巧介绍等等。 3.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首先育人,其次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强化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3.4.1建立融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当随时注意学生的听讲情绪,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热情、积极、良好的情绪,不能只盯着幻灯片或者教案,而是用眼神与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和重视,这样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思考。 3.4.2采用探讨的教学方式 高职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基本上都是男生,同时理科生的特点是性格活泼、好动,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使其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既学习了知识,拓展了思维,又激发了深入学习的欲望,进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在引导学生探讨时,要鼓励学生发言,对于有创新性的发言给予表扬,对于不可实现的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等等,总之让讨论激烈、有序、有意义!最后切记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作出归纳总结。 3.4.3采用视频短片等多媒体方式 石油工程技术由于其专业性、针对性和不断改进性,很多概念晦涩难懂,使得教学显得呆板和枯燥,进而是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为此通过播放现场操作或技术应用的视频短片,不仅形象明了,而且声色并茂,使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 3.5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 目前,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极其普遍和严重,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尤为重要。家长为学生买手机的初衷是联系的方便,同时是手机上网的便捷性,而上网的目的是因为互联网强大的知识传播能力,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素养。除了上网,玩手机就是玩游戏或者聊天,对于此类学生,任课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并要求其关掉手机,净化课堂风气。同时教师应该注意授课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避免学生“无事做、听课无聊”而玩手机打发时间。但并不是说手机在课堂上一无是处。当学生想要重温教师的讲授过程,可以开启录音功能,课后进行复习和再学习;如果记录笔记的速度赶不上教师的授课速度,可以通过拍摄功能,便于课后补齐补全笔记,进而系统学习。 3.6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 3.6.1建立职业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和考评机制 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包括:大一注重专业认知,树立职业目标;大二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大三注重职业综合能力训练。考评机制不能只停留在卷面上,而应该动态与静态考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成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师生共同评价,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3.6.2通过校企合作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通过让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从而形成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的育人机制,使学生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强化专业知识,边做边学,边学边思,做学思相结合,提前适应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 3.6.3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通过项目研究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理解、学会竞争和合作。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进而渗透到实际工作中。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高职石油工程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效果评价 摘要:职业技能大赛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方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职业技能大赛能够优化学科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有利于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效果评价 0 引言 同普通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别,普通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在学生学习阶段,考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考核督促手段,而职业教育则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大赛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近几年来提出的评价教育教学建设及发展的思路,并在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技能大赛带动教学方法改革 一般来讲,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是高职高专技能大赛开展的主题依据,毕竟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未来都是要从事相应的工作。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实用技能。并且职业技能大赛,还带动了相关教学任务的变革,任务导向型教学、项目教学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认可。对于传统培养方案,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创新,通过组织技能比赛,将专业的核心知识融入比赛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亲自参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交流协作组织能力,为学生掌握实际职业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职业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而职业学校教师则是这一目标的具体实现者。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高低,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高低。多数职业院校中的教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从教的“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教师。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接受大赛的锤炼,使“理论型”教师成为了解最新科技、懂得市场规律、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的“双师”。在赛前训练时,可以按照企业的操作规范、评分标准进行指导;在企业强化训练时,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双师型”结构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参赛质量、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可有效地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教师能够对教材的把握更加的精准、有的放矢。 3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3.1 技能大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进来,人人都能进行实际操作。可将职业技能大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技能培养和考核,根据大赛成绩替代课程的考核,使职业技能大赛能够涵盖石油工程类所有专业。并将此作为学生评优、考核、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之一,让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 3.2 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 另外,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具有职业竞争意识。好成绩的取得与日常扎实的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等密不可分。在比赛过程中能够控制好比赛节奏、认真有序完成操作步骤不但能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还能让学生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与竞争意识。 3.3 技能大赛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加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备受企业的青睐。现在用人单位希望聘请掌握专业知识、拥有自身能力、能够服务于企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优秀毕业生。 4 职业技能大赛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的影响 4.1 技能大赛能够深化校企合作 根据学生技能大赛的成果,企业尤其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专业人才。行业、企业会主动联系职业院校,从企业实际出发提出合作培养意向,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选拔优秀毕业生,以此来建立合作关系。 4.2 技能大赛能够加速实训基地的建设 技能大赛的题目往往是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在技能大赛训练过程中,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最佳场所,为取得好成绩,各参赛学校都购进了先进的设备,这加快了实训基地设备的更新换代。反过来,实训基地建设的加快又促进了教师、学生技能的提高,因此技能大赛和职业学校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5 小结 综上所述,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对于促进高职石油工程类专业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在职业技能大赛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教师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会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此外,通过引进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提高了和企业的密切协作水平,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职业技能大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非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效果 摘 要:对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为了加强和扩宽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旨在培养与从事石油行业相关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课程内容专业性强,学生知识储备差异,很容易在实际教学中产生脱节,教学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工作实际探索了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课时,采用“模块推进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手段,将该课程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石油工程专业 石油工程概论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对东北石油大学勘查资源工程、地球化学、经济管理等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特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油藏渗流物理基础、钻井工程基础、油田开发设计基础与分析方法、采油工艺原理、提高石油采收率等,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1],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但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多,内容专业性强,有些概念抽象,加之学生知识储备有较大差异,因此教学难度大,甚至在教学中产生了脱节情况。针对课程设置的内容,既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2~3]。 1 目前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主动积极性差异。近几年来,我校加快了各专业教学进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集中精力学习基础课程,有些学生在大学阶段较多接触到了跟石油工程领域相关的知识,而有些学生连基本的石油工程专业知识都不了解,所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在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无视这种差异,对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授课方法,这会出现学习好的而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想了解更多,学习能力差或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跟不上而失去兴趣。这是非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强的课程,要求在理论学习中及时应用和实践。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当自己去应用或解释问题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实践应用出现脱节。当要求学生用理解的语言解释或描述说明一些石油工程方面的问题、机理时,学生就脑袋空白了。 (3)学时少与授课内容多的矛盾。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造成了不相匹配的情况,如果面面俱到,教师们感觉课程内容讲得不够深入或部分内容讲不完,很多授课内容很难完整地讲授出来,如果教师讲课内容多,学生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无法消化吸收。 (4)概念抽象、原理复杂。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涉及到地质工程、油层物理、渗流力学、油气田开发工程、油田矿场机械及计算机软件等,所涵学科领域多,专业知识理论也多,需要的理解的概念更多,而且像注水方式、油气渗流、完井方法等等这些概念比较抽象,钻井、采油、提高采收率等这些原理也比较复杂,面对这些知识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有的情况下,即使教师有意讲解,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有的学生认为这些知识感觉像“无字天书”。这样的话,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效果 2.1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的设立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石油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起到了技术支持的作用。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对象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完成专业知识的衔接,如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对石油钻井工程基础理论、油田开发、采油工艺、动态分析理论进行重点讲授,使之与地球化学专业的地质知识理论相衔接,形成“在哪找油、如何找油、如何采油、如何调整、如何提高采收率”连贯思路,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的培养。 2.2 改革教学方法及效果 (1)模块一“理论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式讲授、师生互动的授课模式。这个模块结束后,使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增强。 (2)模块二“专题研讨教学”。针对重点部分,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重点专题的搜集调研,加之学生自己的分析理解,在课堂中,由教师组织所有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这个模块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回馈反映在专题研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了解了些许科研思路和方向,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3)模块三“参观和操作室内实验室,参观露天设备实物教学”。如果单纯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教室完成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所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觉得陌生,抽象很难理解,甚至乏味。通过教学相关单位的协调,安排参观时间,针对授课学生特点组织安排学生参观和操作内容。比如:如何把埋藏在油层中的油采到地面,如果让学生进实验室和参观露天采油设备,亲身体会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模型、流程模拟设备、钻井采油工具设备、现场施工图,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工作的原理,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实践和口头、书面调研反馈,所有学生,无一例外一致表示通过参观和操作实验室设备、原理,学到了很多知识,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大加深了理解。 2.3 改革考试方法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石油工程方面基础知识,加强和扩宽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得学生掌握石油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的同时,学会使用和应用石油工程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体现在考试方式上。考试既要检阅学生的理论水平也要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笔试和平时测试。两者都及格这才视为考试合格。而且我们改变了一下考试的时间,在平时上课我们随机进行阶段性测试,如描述钻井工艺流程、绘制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曲线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到期末集中突击,这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 3 结论 通过上述措施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非石油工程专业概论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差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时少与授课内容多的矛盾、部分概念抽象、原理复杂、教学脱节等问题。相信在以后教学中,教师会更加自信,通过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石油工程类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探索 摘要:高校实验室开放运行可以促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实验教学中心根据石油工程类专业实验室的特点,从实验室开放形式、开放管理运行、开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石油工程类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石油工程;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工程能力;创新 高校实验室开放运行可以促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对实验室的开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尝试[1-4]。石油工程类专业实验室涉及大型、精密设备较多,对安全要求高,而且对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其开放管理模式与一般基础类实验室有所区别。石油与天然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石油工程类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模式。 一、专业实验室开放形式、教学内容和方法 1.实验室开放形式。从提高学生创新和工程应力能力、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等方面而言,石油工程类专业实验室的主要开放形式有:规定学时外的实验室开放、面向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开放、面向专业技能训练的实验室开放、面向非石油专业的共享与开放等[4]。第一种形式,对于不能在一个批次内完成的实验,分批次、分时间进行实验室开放;同时面向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以选修实验课程的形式开放实验项目。第二种形式,根据学校实施的“万、千、百、十”四个层次逐层递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和中心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开放相应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第三种形式,通过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设计和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实践环节的实验内容,开放部分实验室让学生利用石油工程设计软件或专业实验设备进行设计。第四种形式,利用中心石油类实验室对校内机械、电子、安全等10余个专业的本专科生开放,实现非石油专业学生的石油工程基本认知实习,满足大石油工程教学体系的需要。同时,面向市内尤其是大学城高校共享开放中心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和部分实验室。 2.开放实验教学内容。在开放实验室教学内容的构建方面,按照因材施教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根据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加强科研、工程和企业应用的密切联系,及时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加大模拟仿真与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6]。例如,根据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和石油工程等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与专业特殊性,结合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自主研制了部分设备并依据设备特点开发了相应的系列实验项目,面向学生开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开放实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开放形式,改进了相应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同,尤其是石油工程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开放实验室,对实验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促使实验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探索合适的、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内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和仿真实际结合,实现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中心在开放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师生互动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目标驱动开放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开放实验教学、渐进式教学等综合教学方法,满足了不同兴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开放实验教学。 4.开放实验教学考核。针对不同的开放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中心采用了实验操作、汇报答辩、实验报告(论文)等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侧重于从学生的创新实验方法和结果、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报、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得到发挥,对实验室开放的兴趣增加。 二、专业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 中心隶属于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主任负责制,中心下设实验分室、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型设备共享中心。中心教师实行专兼结合、相对稳定、定期评价、分类考核、合理交流的管理机制,由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管理,中心负责考核聘用,确保实践教学尤其是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正常运行[5]。 1.开放运行模式。中心所有仪器设备面向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开放,大型仪器、高精仪器面向社会开放。同时,实验室实行每周7天和每天8+2小时运行,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系统,然后在中心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实验。周末和节假日,中心安排专人值班,保证开放和运行。中心利用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功能模块承担各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开放分为“基于项目的开放”和“基于场地的开放”两类。“基于项目的开放”流程是:中心开放项目申请教师或学生申请项目中心管理员审核学生实验过程管理。“基于场地的开放”流程是:中心开放实验室及项目学生申请中心管理员审核学生实验过程管理。学生在进入开放实验室前应预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好实验实施方案,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注重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实验技能、创新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并做好开放情况的记录和实验室安全工作。指导教师或实验教师根据开放实验和科技创新活动,在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块中提交对应开放项目相关的成果。各个实验室负责人于每学期期末提交本实验室的开放总结。 2.开放管理制度。学校在保障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重庆科技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参加开放实验须知》、《重庆科技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保证了实验室开放的规范性。中心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实验室高效开放、规范运行的管理办法与细则,如《实验教学开放管理实施细则》、《大型设备共享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外合作交流实施办法》、《低值易耗品采购与领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促进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开放过程中,实行进入开放实验室登记制度,要求进入实验室人员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并且加强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学生使用前应先接受培训,取得上机资格后方能操作。对于损坏仪器设备的,按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处理。同时,为鼓励师生参与实验室的开放工作,中心专门设置了实验室开放基金,为实验室开放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费用和学生的奖励费用,从物质方面激励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过程。 3.开放过程质量监控和考核。根据教学改革要求和石油行业发展需求,每学期由中心分批次组织相应学科的实验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审查开放实验教学内容,保证开放实验教学内容的质量。学生实验预习、过程和结果均需老师签字认可,对预习过程不认真和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差大的学生,要求重做或补做。每学期期中召开学生座谈会,期末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和学生对开放实验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及时改进开放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心实行专职人员考勤制度,实行8小时坐班制,同时加强了考核。对于专职人员,在期末由考评小组根据考核办法对其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设备维护以及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实验室开放工作进行考核;对于兼职人员,要求每人负责1~2个专业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实验项目开发、开放实验指导等工作,在期末主要考核其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指导实验开放项目的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 4.开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环保的理念,制定了中心环境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实行实验室开放安全目标责任制,确定安全总责任人,层次落实责任。实验室规则和安全规程上墙,装有自动灭火系统,配备了消防器材,走廊安装有自动报警装置,实现了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四防”功能。 同时,每学期对中心人员和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并进行相应的考核,使所有人员熟知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中心实验室备有废物废液收集桶,废物、废液分类收集并集中处理,降低开放实验过程中实验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人身危害。 三、初步效果 1.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促进。由于开放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自主性得到体现。同时,将开放实验教学纳入学分认定,使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从而产生了一批创新成果,如近三年,中心学生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55项,申请专利25项,获得授权6项。 2.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生通过中心的开放实验教学环节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如,近三年中心学生参加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8项,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同时,通过学校委托第三方公司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质量调查结果显示,石油企业对我校石油类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高,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3.实验室设备得到较好利用。通过将台套数多的实验设备进行相对集中放置和开放,将精密、大型、贵重设备进行整合集中管理成立大型设备共享中心,对校内外开放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中心的实验设备整体利用率达91%以上,较开放前有很大提高。 四、结语 1.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对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索非常必要。 2.专业实验室开放对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多的付出,同时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专业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目前还存在诸如实验室开放不彻底,实验人员晋升激励机制欠缺,开放维护费用较高等方面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普通高校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与思考 摘要:随着近几年高校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步升高的趋势,各高校招生石油工程专业分数也越来越高,以高分考取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通过对普通高校石油工程专业在校学生目前学习现状调查,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石油工程专业;就业率;前景 石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是一个国家的现代经济发展命脉,石油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物资能源,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进行工业生产,还有航天军工都是需要石油作为基础的能源和原料。石油的深加工产品,石油通过化学手段分离出来的汽油、沥青等一系列的化工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广泛的进行应用。可以说,哪个国家掌握了石油的供应权和定价权,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国家掌握了世界的经济命脉。因此,在目前就业压力之下,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比较好,更多高考学生选择了石油工程专业。 一、近几年石油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走势分析 以2010-2012年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在天津地区招生为例,石油工程专业平均录取分数2010年520分、2011年529分、2012年554分,长江大学属二本招生,但石油工程专业录取分数在天津地区高出一本分数线平均15分之多。可见石油专业的录取分数可以说是逐年升高,石油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就黑龙江而言,近两年一直持续在580到590之间,在2010年分数线一直持平在580左右,是因为在理科专业选择的时候,技术是核心,所以理科学生更喜欢选择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总体分数上调的原因是因为现在世界能源紧缺,加上之前的不合理利用和开采,人类可利用的能源已经越来越少了,而石油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中东战争的爆发导致了石油价格的上涨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世界工业的发展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我们没有核心先进的技术支持,可以说国际油价高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阻碍,没有先进的技术就会受制于人,先进技术的掌握更加要有优秀的人才,所以这个领域人才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走势 目前石油专业的对口就业率为百分之九五以上,前几年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达到了100%。 在2010年之前,能源资源比较充足就业情景还是比较乐观,可以说是就业率能够达到百分之百,但是在2010年以后,2010年以后世界能源短缺,对人才的需求量就减少,由于前两年热门专业各大高校进行扩招,现在石油行业的岗位缺口都已经补上,所以对人才的需求就已经有点饱和了,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金融危机可以说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金融危机对大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就业.危机严峻的环境下,石油产业公司都要面临着一些问题,大型公司都要控制成本,压低成本,在这些人当中,人力的成本是他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石油企业的岗位大约减少了有8%,在10年到13年一直是一个就业低谷,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扭转,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开始逐渐好转,尤其现在的汽车行业发展的比较好,所以近两年石油专业的就业趋势会有回转。 三、普通高校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整体学生状态比较懈怠,尤其是在专业课方面,专业课的枯燥和无味让学生感觉很厌烦,尤其是在没有严格的监管的情况下,学生在心理上就不重视,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求在期末及格就可以了,不去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领域方面的探究。 对于以高分考取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有良好的学习基础,有良好的未来就业优势,从高考“高压”状态进入大学“低压”状态,很多人在学习上一下子放松到低点,出现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专业课不够重视,一般都是能逃一节是一节的原则,还有就是对学习态度不认真,学生上课以敷衍为主,所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精深,只有对表层知识的理解。课下没有完善的监督体制,所以课下作业的完成草草了事,还有东拼西凑的情况会出现,对知识没有一个精准的把握,石油专业本身的专业要求就很高,尤其是在以后的学习应用中。 根据以上情况,每年这个专业都会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步伐,在综合考试中会有大概5%的淘汰率,这部分学生不能对知识进行最终的应用,只能转行去干其他的工作,这不但是对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近年来石油专业的发展大起大落,有好有坏,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会迷茫,不知道毕业后的形势是什么情况。其实行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个人能力的完善和充实才是我们进入大学学习的目的,不要因为行业的问题影响学业,要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业务发展。 结语 中国石油的发展态势还是向良性方向发展,而且不要只是注重单一产业链条的发展,要进行多产业的发展和延伸,石油延伸技术的发展也是很重要。在将来就要开展石油产业链条的发展,所以要进行各个产业链条的学习和了解,所以在技术引进方法还要加强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的学生,就要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开展多重教学方式,不要拘泥于课堂,要走出课堂进行实际的操作。石油领域人才的培养要有严格的界限,不要滥竽充数,所以在人才的选拔和人才的优势培养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如果选择了这个专业就是选择了一个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 摘要:“地质类”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类专业基础课,提高“地质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及工作后综合解决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非常重要。针对“地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三个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如何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投入、优化教学手段、加强随机提问和理论联系实际等五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改善该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石油工程专业 “地质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一方面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如油藏工程等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然而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对这一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很多学生看来,“地质类”课程是地质专业学生学的课,与他们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也正是基于很多学生的这一想法,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越是这种情况,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紧迫性就越迫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探讨了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地质类”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地质类”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类专业基础课。该类课程目前我校设置了油田地质基础、石油测井、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这三门课程,从不同侧重点讲述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条件、油气藏特点与分布规律,油气层综合识别与评价,储层研究与评价方法,各类地质图件的编制,储量计算基本方法等。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油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油田地质方面的正确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油田勘探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地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石油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在石油工程领域内从事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生产管理与施工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主要有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钻井工程,另一个是油气田开发工程。很多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钻井与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提高采收率以及油气田增产改造措施等工作,只有“三大”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只要这些课程学好了就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觉得“地质类”课程仅仅是一类锦上添花的课程,没有多大意义。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表现在: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上课没有几个人做笔记;总是希望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不要超出课本内容且与最终考试有关;课后基本不复习或思考问题;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上课基本上就是要个学分,以达到毕业要求。正是这一“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该类课程不够重视。 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地质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以“板书”为主,演示图表不规范,而且信息量有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易引起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在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许多教师把多媒体作为教科书的翻版,一页一页低着头顺着多媒体往下念,没有发挥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真正作用。可以说是只念不解,基本不考虑学生课堂气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的看书、有的玩手机、有的睡大觉,根本谈不上取得什么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以后的现场应用。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单一地强调如何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家,认为学生只要将书本知识掌握好了就可以满足以后学习或工作的要求,那就大错特错。现在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授课时只讲书本上的内容,很少将所讲授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油田生实践相结合,很少讲授学科前沿理论,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该课程。造成教师好像很卖力、学生好像很无奈的困境,其实教育如果解决不了学生的尴尬,那就是教育的尴尬。 三、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读一样的书,听一样的课,同一个老师讲解,而学习成绩却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是:是否用心听,是否与老师产生共鸣。 人类从不厌倦于对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只要这些知识能够指向他们心中悬而未决的巨大疑问。针对学生不够重视“地质类”课程的情况,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主要要讲授哪些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与后续相关课程的关系等,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置及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地质类”课程石油测井为例,首先应该从测井手段的提出、石油测井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后续开发地质课程的关系入手,讲述石油测井在石油工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授过程中再配合油勘探开发实例,对比分析石油测井技术的应用与油田勘探开发效果的关系,必定能够唤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油田地质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也需要以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几年笔者在课程第一节课绪论部分讲完后,总是花一点时间,用具体事例给学生讲: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严谨的作风,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计划,没有可行的措施,没有吃苦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将不会有突出的表现,甚至会被社会淘汰。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效果。 2.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多媒体的使用像做大会报告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意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是传递的信息量大,另一方面是演示的图表规范,节约了老师在课堂上绘制图表占用的时间。但是,如果把所有要讲的内容全部集成到多媒体里,学生就会产生视力疲劳感。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如果再辅以“粉笔+黑板”的传统手段,在黑板上将重要知识点予以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必然会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3.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就像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在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们有些教师仍然延续上个世纪大学精英化教育的思维,想象着学生应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平时的样子与觉得该怎么样去比较,这种思维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大的障碍,如果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与学生建立联系。 教师上课,学生听不明白或不够重视,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教学这个环节过程中,学生是上帝,上帝没有听懂,上帝没有错,我们的教师都是高职称、高学历,所讲述的知识与方法肯定也没有错,那么唯一错的就是内容层次安排、言辞清晰度及知识密度出现了问题,导致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被传递。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投入不够,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才能把该门课程学好;没有下工夫把该门课的知识结构与层次理清;没有下工夫思索针对现在个性化很强的学生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热情、教学技艺,这个感受就会被传递,学生就会热爱这个老师,爱学这门课,同时这种感受也会向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缓慢滋养。 诚然,现在大学教师压力比较大,不但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许多科研任务,同时又要应对考核发表科技论文。但大学的主体是教学,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事实,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消极教学的借口,况且教学、科研、并不矛盾,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难点仅仅在于教师如何去很好地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4.加大课堂随机提问力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不间断地提问无疑非常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们可以采取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当场回答;也可以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下一节课随机请多名学生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逐一点评,对回答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进行鼓励。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证明,上课经常提问到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 5.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力结合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不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及时地把自己科研中遇到的与所讲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场实例带入课程,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油田地质基础课程油藏类型部分过程中,笔者在讲授完一种油藏类型的定义及书本典型案例之后,都会将自己熟悉的某油田实际的该类型油藏进行详细解剖,引导学生寻找书本理论定义与现场实际油藏特征的差异性。然后还会给出一组地层数据与油层数据,让学生利用软件绘制出该油藏的剖面图和平面图,并分析油藏特征,同时简单讲解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所采取的不同开发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质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四、结论与认识 “地质类”课程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给他们传授的是找到自己生活之路所需要的才能与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对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认识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目前包括石油学院和许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出现主题写作不规范,技术路线的模糊,缺乏独立意见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正确的思想,加强监督和控制,延长时间的毕业论文,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 人才培养 质量管理体系 一、目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题目过大或范围过宽 主题是起点的完成毕业论文,直接确定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多本科论文大而空,缺乏针对性,如常见的评论文章,学生为了填满字母数字和长度、论文写作、何时东拼西凑每个理论和技术都尝过,停止,没有给出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是一个陈词滥调,老生常谈。这个话题缺乏针对性,油田生产实际的严重破坏,不能很好的生产和服务。 2.论文缺乏独立见解,没有创新 许多老师在毕业设计期间不给学生安排具体的任务,就把他以前的科研成果报告甩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内容消化完一个纸;或评论类论文,学生只是一个简单的回顾以往的研究结果,文献列表,大部分的参数和主要观点从文献资料,没有结合实际油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不管怎样,这个毕业设计,不仅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更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原因分析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学生的重要性的认识毕业论文是不够的,时间和努力是不够的 因为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即。第八学期),学生毕业不久,和石油工程学生当时大多都已经签署了一项合同,找到工作,毕业设计成绩并不严重,但学生将通过研究生;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这个阶段在忙在双选,无心也无力顾及的毕业论文,有一些学生在这个时期为研究生准备复试,很难缓解实现和写毕业论文。上面的条件使学生毕业论文的关注明显不够。 2.指导教师能源短缺,不给予足够重视,本科毕业论文 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一些高级教师,承担责任的指导博士、硕士,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在科学研究和指导工作的研究生以上,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指导本科生,导致很多大学生在硕士或博士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第二,近年来招生的学生/教师比率太高,个别教师指南每年将近二十名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每次都是一个中型会议,针对性不强,第三,一些教师的责任感不够好,而不是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位置,敷衍了事或对学生放任自流;第四,老师讲,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能力和质量不为主要指标来评估老师,和津贴补贴、促销评估无关。 3.管理不到位,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尽管各高校有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规定,但是在实施细则是非常不完美的,和学校虽然设立了一个质量DuDaoZu高级专家,但是许多专家不是石油工程专业,他们的毕业论文管理只停留在格式和文学,以及如何决定链接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督力度不够,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和标准,管理流于形式,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不具有约束力。 4.一般教育忽视和削弱了专业 在过去在职业教育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主题划分过细,专业部门太窄,先前的石油工程分为钻井、石油生产、发展的三个方向,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来就业限制,所以最后和合成的一个专业,统称为石油工程专业,所以学生三个方向课程掌握,这种一般教育使教学过程大量额外的专业课程,拓展了教学内容。所以一个问题,一个是学生的负担,二是课程,时间短,每个课程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学生学习,这几乎是一个蜻蜓水。这导致培养学生从培训目标,穷人专业素质、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以限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改善措施 1.端正思想,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大多数学生在没有进入毕业论文研究之前,对毕业论文充满好奇和向往,指导教师应该适时地向学生灌输专业思想,涉及论文相关知识时,及时向学生渗透,有一些研究前沿的问题应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去研究和探索,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另外,生产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千方百计要他们去尝试解决。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深知毕业论文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2.提前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延长毕业论文时间 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深度,调整进入毕业论文阶段的时间,以免与本科生考研和毕业分配相矛盾。为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和深入地研究,建议将毕业设计的开始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结束(大三的课程结束后),考虑部分学生可能有考研的打算,所以可以采取弹性管理,最晚也要在第八学期开始,原来第八学期的5周课程可以在第七学期完成。原则上,有条件的学生提前开始毕业设计,没条件的学生也至少有一整个学期进行设计。时间上的保证,可为有效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提供保障。 3.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发挥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规范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在论文实施和写作过程中由指导教师全程指导,负责修改,规范格式。教师在选题方面要全面把关,题目选好后,教师的任务是指导,不是包办,要鼓励学生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自己去组织实施,要让学生放开手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让学生明白做毕业论文不仅仅是要完成一篇论文,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应将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能力和指导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在津贴补助、评优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 4.加强管理,措施到位 学校将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模式改为学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学校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宏观管理,负责出台各类管理文件及规定,并监督、检查、评价各系整体贯彻执行管理规定的情况和成效;系是管理的中心,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结合专业具体情况,制定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实施细则,并随时监督、检查各专业教研室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研室是毕业设计的工作重心,组织教师开展指导工作,保证毕业设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成果的质量。 四、结语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锻炼和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最集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训练。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石油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摘要】石油类《工程流体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利用流体的流动规律解决石油类资源在开采运输过程中的有关实际工程课题。由于石油类资源物性有其特殊性,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不同于生活中广泛接触的固体受力,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难以从宏观切入到微观,遇到了如模型不理解、分析规律难以掌握、实际运用不灵活等问题。结合石油工程学院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现状,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希望能对后续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 石油教学 学习 改革 近几年随着后备储量持续增长,我国的石油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就要求石油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扎实先进的专业知识。石油工程专业有其自身浓郁的行业特点,其目标是培养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气储运等方面人才。在油气勘探开发储存运输过程中,存在广泛而复杂的流体流动现象,所以工程流体力学一直以来都是石油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 一、上好“绪论”课 “绪论”是教材的开篇之言,通常对全书有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包括内容的设置、该学科的发展简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动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备课,形象生动地上好绪论课,使教师在后继的教学工作中事半而功倍。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讲好“绪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1.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三个层次呈递进状态,乐学是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兴趣能推动学生独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而且在学习中主动克服困难,排除干扰;2.可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流体知识运用到专业课中,使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3.可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吸收最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对个人求学生涯的整体规划,优化职业生涯。 二、定位教材,扩展内容 很多工科院校都开设了工程流体力学,针对不同的专业,流体力学的学习侧重点肯定不一样,那么对于石油工程专业而言,流体力学知识服务于钻井、采油,偏重于工程运用,所以在讲授过程中不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只需了解就可以,更多讲解与专业相关的实际运用,那么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了。广泛阅读流体教材,选择与专业最匹配的教材是首要任务。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版本内容不同的教材,在定位教材后,难免教材在编排上不是尽善尽美,那么就要对选定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可以加深加宽知识体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讲究课堂内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工作来,对于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完善,工程流体力学侧重于应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研究方法也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基本规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学,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这门课的学习方法。所以需要教师讲究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不至于感到知识晦涩难懂,继而失去学习兴趣。例如:每次上课前提问回答上次课的学习重点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同时给了学生收拾情绪的时间,以利于新课的讲授;在上课过程中对于有散发性的问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章节内容相对简单易懂,可以促使学生自己上台讲授,一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学通学透,另一方面建立学生强大的自信心。 四、积极收集反馈信息 一方面在课间与学生主动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最广化地获得反馈信息,润滑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及时布置练习,既要起到巩固的作用,又要充分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然后有的放矢的解决难题。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必须精心研究习题内容,布置有代表性的习题,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然后尽快批改作业,在知识遗忘的截止时间前纠正错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 五、善用多媒体工具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原本的板书形式慢慢远离学生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教学,在充分享受信息化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接受程度。目前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教学虽然信息量大,但对于较大的信息量,学生难以全部接受,更容易形成抵触心理。在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后,得到的结论是:善用多媒体工具――用于展示图片、动画和教学影像。 将板书与多媒体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板书用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多媒体展示流体复杂的流动状态与工程实际运用,便于学生的理解接受,最大化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重视实验课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心理,做实验敷衍了事,写实验报告只用粘贴复制就可以了,无论数据合理与否,应付交差就完事了,数据不正常也不思考,实属本末倒置。流体力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力学分支,实验探究不仅是教学的内容,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手段。加强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概念的构建、有利于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定律的导出、有利于结论的检验、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流体力学中很多经验公式,都是大量做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现在实验课均是实验教师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学生参照实验指导书依葫芦画瓢做一遍,遇到问题依赖于教师,不主动思考,完全失去了做实验的意义。 七、结论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思考是永无止境的,作为一线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实践,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实践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习工程流体力学的过程充满乐趣与动力。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石油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油田特点和就业方向的论述,认为应采取调整课程设置、多渠道引进人才、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传统实践教育与开放创新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等改革举措,培养服务于地方、实践性强且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现阶段石油行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石油工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根据我校“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地方性、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以西北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依托,2011年我校成功申办了石油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为全面落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加强我院本科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革。 一、创新人才培养 石油工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国际性行业,同时也是一个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最多的部门之一。我国石油工业迫切需要石油工程高等院校能不断提供大量思想素质高、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毕业生还应具备应用这些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开拓创新精神的也必不可少。这是整个石油行业对所有石油院校培养的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院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了油气田开发地质、油层物理、采油工程、钻井工程、油藏工程、渗流力学、油田化学、钻井液工艺原理、油气储层保护、提高采收率原理、采油新技术、钻井新技术等一系列石油工程所需的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 针对我校“应用型和地方性”的办学特点,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我院的石油工程毕业生基本都来自西北地区,有利于油田人才的稳定,因此将我院的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定位为西北部油田。通过对西部油田特点的初步了解,有些油田属于“三低”油田,即“低渗”“低压”“低丰度”。如长庆油田,它的渗透率比较低,有的区块甚至达到了超低渗。针对这些特点,我院以我校第二次教学改革为契机,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改革和调整,即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一些关于低渗透油田开发的课程,如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概述、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出综合素质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学生,满足现在石油企业发展的要求,我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行多渠道引进、专兼结合的模式。 1.从高校引进应届毕业生。毕业生作为教师的优点在于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科研经历,可塑性强,但相对缺乏实践知识。 2.从其他高校调用一些有一定科研能力且学历层次高的教师来我院任教。这些教师具备了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科研能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 3.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做我院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易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 4.我院自己培养一些“双师型”教师,采用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我院通过这四种方式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具备现场生产的实践知识。在这支教师队伍的带领下,培养出能够学以致用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以满足油田开发发展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 根据本科教学要求,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院设置了从基础课程的实验如“电工电子学”,到专业课程的实验如“流体力学”“油层物理”“钻井液性能评价”“采油工程”“渗流力学”,再到生产实践如“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等一系列实验教学和实践实习活动。同时我校正准备筹建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设备与油田现场的实际生产设备相对应,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在校培养的学生到了生产一线就可以直接上岗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有个整体认识,我院新增设了专业认识实习。通过石油工程知识讲座,对石油现场、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讲解并观看视频,对石油工程专业所学和所用有了初步认识。对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做先导性教育,增加学生后期专业课学习的接受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创新分析”能力,我院新设开放性实验,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和想象做一些创新实验。 四、结语 根据我校“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地方性、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结合石油行业人才需求,以服务地方为宗旨,我院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都进行了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手脑并用、创新分析”能力的优秀学生,为石油行业提供了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石油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石油工程相关专业课程《油田化学》、《钻井液工艺原理》与专业基础课《胶体与表面化学》等联系非常紧密,本文在讲授专业课及相关基础课时,引入21世纪的新技术――纳米技术,结合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层的教学要求,对继续教育学生的培训教学,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学校教改项目,探索该领域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改思路。 [关键词]石油工程 课程 教学 改革 探索 前言 中国文化最高深意之所在,在于“中国人所谓通天人合内外,亦可谓即是自然与人文之会合”[1]。中国儒家好言人道,即人文,缘于儒家经典《周易》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在我国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谓与我国传统学说是一脉相承的。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对于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的教学,在强调理论的同时,除了要与实践相结合外,还要与人文会合。作者从事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恰逢盛世,有幸参与学样的教改研究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现以曾讲授过的石油工程专业课《油田化学》、《钻井液工艺原理》及其专业基础课《胶体与表面化学》等课程为例,结合相关课程以及目前已完成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以及教学改革项目,探索高校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改思路。 一、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 《油田化学》是石油工程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油田钻井、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及原油集输等过程中的化学问题的科学。油田化学其实由钻井化学、采油化学和集输化学三部分组成,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化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各种类型的油田化学剂来解决油气钻进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改造油层及油水井,改善原油在管道中流动状况,以及分离油气水,提供高品质原油,减少油田采出水对环境的污染。虽然这三个部分是不同的体系和过程,十分复杂,并且有各自的发展方向,但是它们又是相互关联的,绝大多数体系属于或涉及到胶体分散体系(属于纳米技术的范畴)。 《大学》八条目,以格物致知为先。朱子《大学格物补传》有,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虽然石油工程本科生开设了《胶体与表面化学》等基础课,但实际使用的教材中,胶体理论知识部分中所讲述纳米材料较少,内容较少,且与实际结合得不够,讲授时安排的学时也很少。其实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纳米技术日新月异,已经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追踪了相关学科在纳米技术方面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方向,补充讲稿,完善教案。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纳米技术 纳米是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相当于10个氢原子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材料涉及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等领域,被公认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新型材料之一。纳米材料现已发展到人工组装合成有纳米结构的材料。 纳米技术在油田化学中经常用于钻井液完井液的暂堵剂以保护油气层,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可以利用纳米材料的光催化作用,将采油污水中的油和高分子进行光催化和光降解,使其达到回注地层及外排的水质要求。利用纳米技术甚至可以从水和空气中清除细微污染物,从而提供更清洁的环境和更高质量的水。 三、教改探索 (一)教学探索 作者将自己平时积累的学习及科研经验,应用到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在本科教学中,先侧重基础知识讲解,然后再讲授胶体的各种性质。在给硕士生讲授《现代钻井液技术》以及给博士生讲授《高等胶体化学》时,作者也将纳米技术等先进技术引入进来。针对学生们将来的工作,要求学生了解各油田的情况,使每一位学生能更快更好地了解未来的工作。 在本科生教学过程,针对纳米材料的特性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可用作涂料,涂层粗糙度小,表面光滑细腻;而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可以防紫外线,可用在遮阳伞的防紫辐射。女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是引入纳米材料的化妆品,有同学提到互联网上的天价纳米金护肤品的广告。作者在讲解到《胶体化学》中溶胶的光学性质时,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金溶胶的颜色。金溶胶粒子逐渐减小时所对应的颜色从红色到蓝色,其实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金属银在50~60纳米时,也可以呈现黄色。学生们看了PPT后一目了然,除了不会再受不实广告宣传影响外,对本课程的学习更加投入了。此后提问的学生多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学生们的期末考试成绩普遍好于往届。对硕士生及博士生的要求则要求更高一些,除了要求他们对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纳米技术有所了解外,还要求他们能够结合专业知识,研制出可用于石油工程专业领域的纳米材料。 在针对来自现场的学生进行培训时,作者则是与学生多互动,既了解了各油田的研究现状,又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提供参考意见。例如,在讲解部分黏土矿物对采油工程的影响时,特别提到在深部地层的油层有时会存在绿泥石,而绿泥石中可能有一定含量的铁元素,在进行强化采油时,不适宜采用酸化作业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一些培训的同学曾在某油田承担过两项酸化作业,但在施工后却发现油井产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经学习后发现,就是由于未进行黏土矿物的组成分析。 (二)创新探索 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中,作者与本科生一起完成了“钻井液用超细颗粒的研制”。在近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本着“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不以师自居,鼓励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同时检索文献。用孔子的五步学习法启发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与研究生们一起研制出了多种钻井液用超细颗粒,并获得黑龙江省石油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在学校的教改项目中,作者还与其他师生一起共同学习和共同实践,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四、结论 钱穆先生曾说:教与学平等,共一业。师与弟子亦平等,共一生命。教者学者在其全人生中交融为一,始得谓之是教育[1]。作者一直认同钱穆先生的“能于教者中得一学者,则成为一不寻常之师。终其身惟有一大事业斯曰学”。孔子也说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我等虽是教者,但应以学生为本,同时也以学习为终生职业。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启发式教学在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为顺应新的形势发展,石油石化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如果能够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主体。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石油工程 教学 一、前言 为了顺应石油石化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化发展环境,公司应当储备高水准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怎样给石油石化公司储备大量高水准应用型人才,成为石油石化高校必须处理的问题。高水准应用型人才第一应当拥有雄厚的理论基础,掌握此类知识应当借助专业必修课程的合理教学。教育质量高低往往能够影响到人才自身素质高低。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取相应的启发因素进行逻辑组合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的过程中带着强烈的主动性。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建议 (一)客体方面 1. 培养对启发式教学的正确观念 首先,要对启发式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启发式教学历史悠久,“启发”一词最早源于《论语・述而》篇,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处“愤”表示希望获取知识的迫切心理。“启”表示点拨、诱导。即为从教育过程之内,老师第一步应当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从中进行点拨。可见,启发式教学即为按照教育目标、内容、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及发展潜力,借助不同教育渠道及措施,通过启发诱导途径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推动学生能够由原来的灌注式教学模式慢慢解脱出来,推动学生变作学习主体。 2. 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在系统分析学生现阶段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对其进行启发和诱导,将问题当作基本落脚点,强调解疑,分析解决的方法,将内容当作落脚点,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探索科学合理的激发手段。 (2)要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突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为主体性产生的重要基础及渠道,应当从教育过程中充分展示学生的参与观念,推动其能够具备充分的时间,尽可能地保证其主体激活状态,推动其树立主体观念。 (3)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要设想多种方案,以备应变,防止生硬刻板的教学程式。从具体操作环节内,也许将产生部分出乎意料的现象,让老师措手不及,出现此类现象,能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因噎废食,始终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自拔。 3. 结合课程理论与工程实践 石油工程专业中课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非常紧密。从具体教育环节之内,想要推动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整个教育过程中,从维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借助现有知识,开展各种各样的综合性实验,同时能够自主规划,学生能够自由搭配,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随之师生一起制定具体计划,通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从具体过程中一一应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多层面的综合训练,从而使学生的科研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二)主体方面 1. 提升学生思维的启发程度 启发式教学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思维的方法,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其核心,主要为“启”字,教育工作应当将其当作关键环节对待。从启发过程中,应当积极贯彻落实主动性原则、通融性原则,要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能够通过以问引思、以辩促思、以变发思、以景诱思、以情激思等不同的手段。 2. 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性 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主体性本质观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所谓主体性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思维和实践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性为主体性的重要前提,能动性为关键组成部分,创造性为最突出的展示。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的根本目标。从实际教育过程之内,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手段,推动教师产生应有的影响,强调学生自身主体地位,能够借助老师的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获得发展。 如以“泵效的计算与分析”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说明,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地质因素、设备因素和工作方式的比较,让学生课堂讨论:影响泵效的各种因素有什么显著不同,并以此推导出相关计算公式。接着可以启发学生“泵效的提高是由什么决定的”?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逐步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进一步拓深,点出学习本课的内在主线:掌握抽油井泵效的概念――影响泵效的因素――提高泵效的措施。 3. 强化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为非常乐观的意识倾向,不但为主体性非常突出的外在展示,同时为主体积极性、能动性、自主性的重要前提及推动力,从心理活动及具体操作过程内能够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培养和激发兴趣的关键是要制造诱因,其方法是:①明确学习内容的意义,把学习目的和工作目的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上进心,使其产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②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发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分析其逻辑性和系统性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③运用表扬与鼓励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强化其学习需要,从而促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 三、结论 通过启发式教学确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地位,培养与激发了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与锻炼了创新意识。90%以上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不仅学生成绩越来越好,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石油工程专业论文:石油工程专业钻井生产实习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钻井生产实习是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展钻井生产实习工作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钻井工程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培养其创新意识。系统分析了目前钻井生产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钻井生产实习改革的措施,并重点对实习内容与实习计划改革作了详细论述,分析了钻井生产实习改革的初步成效,对于提高钻井生产实习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产实习 主要问题 措施 效果 钻井生产实习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 深入油田钻井现场, 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 达到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专业技能的过程[1]。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钻井基础理论的理解与认识,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并加强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 生产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认知度,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石油事业, 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 一 、钻井生产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钻井生产实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井队施工情况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受实习时间限制,学生实习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难以系统掌握钻完井工艺流程。 2.学生意识不足,不够重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育的影响,或因实习动员不足,学生普遍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对生产实习不够重视。 3.实习预习不够。实习之前学生对钻井现场认知不够,导致学生在现场看到众多钻井设备、工具与工艺后一头雾水,难以快速理解消化。 4.由于实习人数较多,钻井现场噪声较大,现场讲解效果得不到保证;在学生实际演练阶段,学生操作时间和次数受到限制,难以深入理解。 5.缺乏专业的实习指导教材,学生获取实习知识不够系统,且教学方式单一,大多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指导学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考核方式机械单一。实习考核一般根据学生出勤、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等进行成绩评定,学生压力感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及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油田要求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既能系统掌握石油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进行工程设计、生产施工、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经营管理, 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3]。在这样的形势条件下,迫切需要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提高石油工程专业钻井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基于上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钻井生产实习改革。 二 、钻井生产实习改革探索之举措 与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职工培训中心共建钻井生产实习基地,同时兼顾钻井管子站、机修厂、泥浆中心和周边井队。实习基地钻井设备与工具齐全,可以真实模拟钻进与起下钻过程,学生可以动手操作,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钻井工程理论的理解。 实习前应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 激发其求知欲望,并加强实习安全教育;在实习前通过讲座、放映钻井视频等形式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课,加强学生对钻井生产实习的预习;给学生配备专用实习教材,并选派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实习指导老师。实习过程中,丰富教学方式,通过室内讲解、现场演练、知识抢答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钻井工程理论的理解。 此外,石油工程学院重点针对实习内容与实习计划作了较大调整,具体如下: 根据实习内容安排与计划需要,将实习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大约20人。实习基地设有四个主要实习岗位,各小组均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在每个岗位轮流实习两天。 第1~2天在第一岗位实习主要了解钻完井工艺流程,由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技术师傅结合设备与工具进行讲授,讲授内容包括钻完井施工工艺、设备与工具、施工参数设计、浆体性能测量与混配等,讲解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踊跃提问,互动良好;学生参观了钻井工具陈列室,现场技术师傅给学生详细介绍了常用钻头、取芯工具、打捞工具、井口工具、井下测量仪器等工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学生普遍感觉收获较大。 第3~4天在第二岗位主要学习井控相关理论,熟悉井控相关操作。井控工作一直是钻井公司及钻井作业队的头等大事,指导老师通过板书讲授、放映录像、现场观摩等方式系统介绍了钻井井控相关知识,包括各种防喷器的类型与安装、防喷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防喷器的操作与使用方法、远控台和司控台的功能与操作、井控管线和阀门的识别与使用、井涌发生后的关井措施等。通过讲解与提问,学生基本掌握了井控设备与工艺,深化了对井控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此外,指导老师还结合中石油11·23特大井喷事故讲解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以及危险程度,提醒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 第5~6天在第三岗位主要进行场地工实习。场地工是学生毕业上岗首要的见习岗位,现场技术师傅首先讲解了钻井队各岗位的岗位责任制,让学生明确场地工主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并从钻杆的材质、尺寸、扣型等出发,系统介绍了钻杆、钻铤、钻头、地面设备与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现场技术师傅结合钻井泵、泥浆罐等循环设备介绍了钻井液循环流程,并详细介绍了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除气器等泥浆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学生了解了泥浆工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责任制。 此外,现场技术师傅从柴油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出发,给学生系统讲解了柴油机及钻井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的工作方式、动力传递等内容。通过第三岗位场地工的实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场地工的岗位责任制和一些地面设备、工具的作用和操作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钻完井设备与工具的理解。 第7~8天在第四岗位主要进行钻工实习与操作。学生在了解了钻完井施工工艺以后,通过现场技术师傅的讲解,认识了钻台上的一些设备与工具,如钻井绞车、转盘、液压锚头、卡瓦、提升短节、吊卡等。现场技术师傅通过亲身示范B型大钳上扣与卸扣和起下钻等操作,给学生系统讲解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逐一指导每个学生进行实际演练。学生操作过程完全模拟现场钻井,轰鸣的柴油机、高速旋转的转盘、配备齐全的钻井队伍,学生如身临其境,对于深化学生对钻井工艺的理解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为学生毕业上岗奠定了基础。 第9天实习内容为防喷演习,模拟现场井涌工况。现场技术师傅们穿戴整齐,分工有序,真实模拟了钻井队各岗位如何配合来进行井控操作,并在各小组抽调6名学生进行亲身模拟,最后现场技术师傅有意放喷,通过观看井喷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岗位责任制和井控工作的认识。 第10天实习内容为到周边井队参观钻进过程、起下钻过程和下套管过程及固井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参观学生了解了多种施工工况下的工作状态与内容。 业余时间实习指导老师还带领学生到钻井管子站、机修厂和泥浆中心去参观,系统认识了钻井相关设备与工具以及泥浆的混配方法和性能测定方法。 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如实习态度、纪律、出勤、现场考核结果、实习笔记、实习报告以及实习知识考试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既保证了公平公正,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钻井生产实习改革探索之成效 通过实习考核与学生反馈发现,较以往实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掌握了钻完井工艺流程,深化了对钻井工作的认识 学生在学校学习钻井理论时缺乏联系实际,往往比较枯燥。本次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在钻井职工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和实际操作,系统全面地了解了井场相关设备与工具,掌握了钻完井施工工艺流程,并观看了井控录像,进行了防喷演习。通过参观周边井队的钻进过程、起下钻过程和下套管过程及固井前的准备工作,深化了对钻井工作的认识;通过到钻井管子站、机修厂和泥浆中心的参观,再次深入认识了钻井相关设备与工具以及泥浆混配和性能测定方法。钻井生产实习不但使同学们对钻完井工艺、钻井设备与工具、钻井岗位责任制有了系统的认识,而且深化了其对钻完井工程理论的理解,为学生毕业上岗奠定了基础。 2.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现场,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次实习不仅是钻井现场相关知识的讲解,而且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基地同学们第一次站在钻井平台,第一次认识井口工具,第一次动手应用B型大钳进行钻杆上扣与卸扣,第一次亲自进行起下钻操作,第一次参加防喷演习……,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却是对每一位同学综合素质的考验。在操作演练过程中,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感受了油田企业钻井文化,加深了对企业管理的认识 实习过程中,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天气状况如何,现场技术师傅与实习指导老师总是劳保穿戴整齐,安全措施配备良好,讲解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过程标准规范,学生感受了油田企业钻井文化,并加深了对企业管理认识。 4.通过实习, 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 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结语 1.钻井生产实习是结合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深入油田钻井现场, 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 达到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专业技能的过程。应根据石油工程专业特点和学生知识结构,合理设计实习内容与计划、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实习过程中多措并举,以促进生产实习质量的提高。 2.通过系统分析钻井生产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特点进行了钻井生产实习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应在钻井实习资料与考核方面进一步完善,开发钻井生产实习模拟系统与考核系统,进一步提高钻井生产实习质量。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综述 一、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形式。本文采用的直接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除上述方法外,还采用了间接调查法,如电话访问、上门访问、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数据统计、文献整理等调查方法。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调查对象为2011级、2010级、2009级、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被调查学生占行政管理专业总人数的77%,其中2011级78份,占总问卷29.2%;2010级80份,占总问卷29.96%;2009级55份,占总问卷20.6%;2008级54份,占总问卷20.2%。分析结果如下:第1题:您当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总体来看,最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中,因为喜欢而报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个年级几乎都是35%以上。被调剂到本专业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重,说明当初招生的时候,行政管理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以兴趣报考和被动调剂而来学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学习、使这两类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点。第2题:您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优势是什么?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在考公务员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理论上或者表面上也许是这样,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国家招录公务员情况的观察以及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公务员考试科目的设立与专业教育的脱节问题造成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无任何优势,而且招考职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三、启示与建议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确立,大学生择业和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所以,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找准定位。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决策。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非专业优势。2.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4]。“顺从”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分配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挑选就业地域和企业类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民经济比较吃紧的社会环境里,应当理智的把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灵活的处理面临的机遇。3.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5.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6.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5]。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7.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作者: 王永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民办高校是把“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决定了学校必须高度跟随社会人才需求情况,重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基本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实践性是该专业的基本特征,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实践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基本的目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行政管理方法和工具。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办公辅助工具,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引入实践教学,教授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定量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积累,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后的工作要求。 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公众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行,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服务业意识都有较大的改善,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而实践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更是要把这类基本理论内化为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如何在职场中言行得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举止得体,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尽职尽责,只有形成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才能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摆脱“官僚”意识,向合格的管理人员角色转变,并实现由传统的“行政”向现代的“管理”、“治理”角色转换,才能符合服务型政府、企业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培养具备行政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作为地方民办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不仅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大门类学科,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策划组织、协调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真实工作场合中体会,才会清楚自身缺点,发现问题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真正去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交流;设立四个实践教学板块:专业实践、课堂实验、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采用六种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科研课题、基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1.教学。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模拟重现典型事件的场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启发、归纳总结,让学生讲所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实现学以致用,并从实际的案例中获得启发,学会归纳总结基本的知识规律,得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化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当做好做足课前的功课。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包括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对案例的探讨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达。 2.实验。实验室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某种理论和假设。实验教学主要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模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实验、情景模拟实验。电子政府实验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模拟政府结构组织和工作流程,形成精简的政府运作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环境中政府组织的基本结构和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政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利用所学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身临其境,或者担任模拟情境中的某个角色,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情景模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习分为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毕业实习是大四阶段安排。学年实习主要利用寒暑假,或者学生课程较少的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整个大四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合适时间自行完成。实习是学生在教师或者具备深厚实践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事物的具体工作,并从中得以感受、体验工作氛围,验证和修补课堂所学知识,收获相应工作感受,从而调整自身工作态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时间教学方式。实习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实习基地,并安排专人对实习进行跟踪指导,制定实习后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4.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回顾和总结,它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通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的重要学习反馈方式。 作者:梁妍婷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研究 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 从贵州省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毋庸置疑,它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极大的差距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欲求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任重道远。总体来看,贵州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工业发展落后,城镇化建设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经济发展面临着全面挑战。“十二五”期间,在以交通、水利、通信、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问题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人才严重匮乏。同时,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在非公有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长期以来由于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原因,贵州省是传统社会特征保护完好的一块土地,但这也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民族间的交往受惯例的影响还比较强,严重制约着省内外信息流通与技术推广,使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停留在传统秩序之内。但在近几十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民族间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沿袭下来,新的不和谐因素也凸显出来,从而导致构建新型的、健康的民族关系秩序成为地方社会建设所需。 (三)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双重自治制度使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表现出特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在维护政治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贵州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规范和加强———明目张胆的贿选现象,民族势力、宗族势力干预选举的现象,无序参与的现象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诸多现象表明地方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需求:第一是基层民众的政治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公民参与教育严重缺位;第二是缺乏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缺乏有组织、协调和团结能力的地方精英;第三是体制弊端尚未消除。 (四)地方生态建设的需求 贵州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地表崎岖而且卡斯特地貌占有相当比例,加之近年来在实施“跨越式”发展规划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正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看到的盘县煤矿开采对森林田地的破坏、龙里县发展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凯里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等都是鲜活的例子。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了贵州省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同时也说明贵州省生态建设难度大,生态保护的难度更大。一方面需要研发新技术,制定科学规划来改造自然面貌,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培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于贵州省来说也是现实之需,至于说保护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在此姑且不论,仅仅针对我们在调研中所看到的具体事实作以说明。近年来,贵州省已经在逐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计划,以此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此项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制约因素:第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第二是专任教师缺乏;第三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各主管部门配合程度低;第四是各主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我们调研的惠水县好花红小学、麻江县的下司小学、花溪区的孟关小学均存在上述问题,尤其表现在师资方面,在这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虽然排进了课表,也走进了课堂,但却没有专任教师,往往都是学校临时聘请的民间艺人在承担此项工作。同时,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任务究竟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宗教事务局还是由学校来负责,各单位或部门分别承担何种职责,发挥何种职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贵州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缺口大,根据贵州省“十二五”人才开发研究报告获知,2008年贵州省人才总量已达到192.39万人。按照人才类型分解为:专业技术人才78.22万人、技能人才52.7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7.54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9万人、党政人才16.26万人;预计到2015年人才总量将达到249.5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85.29万人、70.73万人、51.17万人、22.74万人、19.35万人,人才总缺口为56.89万人;预测到2020年人才总量将达到307.0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91.3万人、88.1万人、79.41万人、28.2万人、20.1万人,人才总缺口为114.63万人。上述数据显示在未来5~6年时间内人才总量缺口超过百万,而贵州的实际情况表明,本省人才外流严重,弥补人才缺口的现实途径主要是依靠引进,而依靠引进必然加大财政负担,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紧张。缓解这种紧张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适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土高校的潜能,通过改革创新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贵州省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需求,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需求都是地方社会自身难以满足的,必须求助于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发展对人才和各种技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来实现,依赖于有现代观念和技能的人才来实现。 二、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省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 贵州省民族院校共有4所: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更名为凯里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其中有三所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贵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1988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在50人左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系,2001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为在50人左右,该校还设置有行政管理成人教育专业,招收本、专科学生,招生规模每年在100人左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政治历史学院,但是只有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由上观之,贵州省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民族院校共2所———贵州民族大学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每年的毕业生为100人左右。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招生、轻培养。 由于现代高等教育直接与学校的经济利益挂钩,招生数决定了财政拨款额度,所以各高校普遍在每年招生时的力求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更多招生指标,但是学校的配套设施、配套管理远远达不到现代高等教育要求,致使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低。贵州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分别设置在二级学院,但是二级学院没有独立的财政支配权,致使真正的教学机构常常处于尴尬境地,很多创新计划和方案难以实现。 2.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贵州省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有些高校的学生进校四年时间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的实习、实训或实践,以至于他们毕业之后不清楚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配备、财政预算、中长期规划等,他们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之中。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考取了公务员或者是选调到各级地方政府,他们也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去学习、熟悉老一套的地方政府管理,更不用说创新地方治理模式。 3.重教学、轻教研。 虽然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都设置有教研室,但这些机构基本上从事的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编写课程计划、征订教材、安排教师课程、检查教师撰写的大纲讲义、了解学生对老师授课评价、组织命题评卷登分、组织听课评课、撰写学年工作总结等,而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梳理、衔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地方努力不够。其结果是没有成型的教学团队,教师授课杂乱,难以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教材体系设置不科学,有些学校甚至在行政管理专业开始物理、化学课程;有些相近科目由于是不同教师讲授,某些章节内容重复教学现象普遍;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诸多现象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挂科现象普遍。 4.重学分、轻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按照规定要修满170学分左右才能毕业。前三种课程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以及一些公共课,修完这些课程加上毕业论文等基本上已经足够修满学分,专业选修课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重心基本放在理论课上,一种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难以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 5.重目标、轻激励。 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通常强调的是是否有大纲、教案、讲义,是否按照教学进度授课,是否给学生安排有作业,是否完成规定听课评课数量,是否按时授课,是否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是否完成了教材安排的全部教学内容,完成了这些指标,没有出现所谓的教学事故,则年度考核就在合格及以上等次,年终可以全额领取绩效奖,而且有些学校的绩效奖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大锅饭”式的奖励方式,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差异不大,人为控制现象严重。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对教师激励严重不足,致使教研、教改、创新教学几乎陷于停顿。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使教师获得成就感,无法使教师把教育教学作为自己毕生最热爱的事业。 三、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能够适应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以后,地方院校的管理权限从中央部委下放到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地方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地方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取决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水平。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总体目标,把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作为专业综合改革的关键。在管理体制方面,秉承民主管理理念,坚持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和环节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在培养模式方面,改革传统封闭式、填鸭式的象牙塔培养模式,采用“5+3+2”的“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本专业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安排50%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安排30%分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实习、实训,安排2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团队 由院系领导牵头,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认真梳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征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删减一些课程或重复的章节,增加一些前沿性的、实用性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可以将开设的课程科学而又合理地进行分类,使之形成课程群。具体分类如下:管理学课程群(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政府学课程群(包括《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民族学课程群(包括《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课程);政治学课程群(包括《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课程);法学课程群(包括《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等课程);现代技术学课程群(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写作学课程群(包括《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在此基础上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协调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避免重复教学的问题。 (四)开辟实习基地,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尤其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所以应该在民族地区广泛开辟实习、实践、实训基地。贵州省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有其他市的自治县和民族乡,可以为行政管理专业师生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平台。基地建设应该采取共建的方式,由各校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而且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第一是要定期开展活动,让该专业师生参与、了解、学习地方政府的运行过程,研究地方政府面对的改革与创新难题。第二是要将研究的结果、方案反馈给当地政府,以便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基地建设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把握学科前沿,加强科学研究 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聘请知名专家来学校指导科研和专业建设,选派贵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到合作学校考察学习。力求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范围。同时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不断扩大合作学校的范围,尤其是加强与国内民族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民族院校的资源,组建跨校科研团队,建立合作机制。 (六)广开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分流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学生毕业之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培养阶段就要本着“统一培养、分类指导、注重能力、合理分流”的原则,科学预测,合理培养,便于分流。结合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对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实际,特别是随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展开,大批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广大农村迫切需要技术服务与管理人才。因此,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按照“4+3+2+1”模式引导毕业生分流比较合理的,即:40%的学生进入各级各类公务员队伍,30%的学生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20%的学生进入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行列,1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 作者:饶义军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以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其实施效果,得出本科院校应健全行政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完善人才绩效评价制度,摒弃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强调大众教育的重要影响力,本科院校在不断扩大其规模的同时,提出以实现管理效率、成果最大化为开展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1]。由于本科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包含的内部结构趋向于复杂化,使得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加之大部分本科院校仍然存有“教师乃立校之本”的传统观念,致使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比重较低,且许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受自身工作经验的制约,在未能充分掌握高层次行政管理工作内涵与规律的前提下,贸然开展日常管理工作,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能力与学识无法满足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实际发展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 1专业化发展目标 对于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专业化的本质为发展历程中展现的动态性特点[2]。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包括:其一,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组织机构,实现该组织机构的深度成熟。其二,明确行政管理人员从业要求与标准。其三,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专业自主权。其四,引导行政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自身行业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其五,促使行政管理人员掌握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教育管理技能与理论知识。其六,接受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行政管理专业培训与教育。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成功进入“专业化管理者”的行列,并促使行政管理人员在不断科学认识所属职业本质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增强其专业理论素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稳定性。 2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专业性。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具备的知识体系协调性差,无法满足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知识底蕴的实际要求。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在我国,制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不高[3]。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此类问题多表现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存在设置重复、层级多等现状,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分工不科学,并且仅强调经验管理的意义,而忽视了合理管理、系统化管理的现实作用。第二,缺乏岗位专业化发展意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自身对工作满意度低等情绪的影响下,存在离职意愿,其中,拥有处级及以上职务、拥有硕士等高等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而其出现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薪酬待遇等无法满足其对职业生涯的渴望。目前,我国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实施现状不尽合理,尽管培训项目较多,但其主要集中于政策与教育理论的探索层面,而尚未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课程,诸如沟通技巧培训、礼仪知识培训、文件整理能力培训、公文书写能力培训,等等,所以,此类本科院校的现有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失去了对自身工作岗位的兴趣,无法在日常工作中激发其自身的工作热情,造成行政管理工作处于低效率、低质量、低专业化的状态。第三,教管兼任问题大。受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任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脱节的影响,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在优秀教师中挑选能够兼任行政管理人员的教师,而此类教管兼任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行政工作或教学工作中,致使本科院校无法及时实现改革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完成管理任务与教学任务,但是,随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管理内容和涉及范围日益复杂,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之间经常发生角色冲突,使得教管兼任教师的精力较为分散,无法提升教学质量与行政管理水平。 3专业化发展策略 第一,健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推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保障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高素质与专业性。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充足的培训机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机构,激发行政管理人员获得更高学历的积极性。可采取建立行政管理学科的方式,相应提升其在行政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即在实施行政管理人员高学历化制度的基础上,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攻读。为了提升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的有效性,院校管理人员需在此方面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增强专业化培训课程的目标性、系统性与计划性,以自身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与资源条件为基础与前提条件,综合考虑培训效果与人才培养的现实作用。其二,实现培训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开展的专业化培训课程需同时涉及人际沟通、礼仪知识、管理方法、公文写作等不同层面,以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具备多种工作能力与素质[4]。第二,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与推行,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在增强自身专业化程度的同时,发挥保障与引导作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本质特征要求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职业性,需要各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与人员准入制度,并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于入岗前参加系统培训,只有在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之后,才拥有基础的任职资格。以本校的发展需要、规模与未来发展方向为立足点,将管理、科研、教学任务作为有效依据,在可操作、实际、透明、科学的原则下,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的应用效果,确保薪酬待遇等能够与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知识水平相吻合[5]。第三,摒弃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为减少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的消极影响,应适当减少或消除教管兼任现象,促使教师能够专注于研究与教学。首先明确教管兼任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诸如行政管理人员暂时性缺失等,不可将此种教学方法发展成为普遍现象[6]。对于涉及学术范围、发展方向较小的部门或岗位,需注重聘用专职员工,以便提升学术研究教师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本科院校还需充分重视学术委员会的中心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其监督、提醒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效用[7]。 4结语 在推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尽管本科院校面临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的现实条件,亦需注重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应根据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引导行政管理人员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专业化培训机遇,在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人员聘用机制的基础上,督促、保障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有助于实现增强综合教学水平的目标。 作者:唐成龙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996-1997年,教育部将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学大类变为隶属于新设立的公共管理学大类,并改名为行政管理。这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更名和更改隶属关系,行政学偏重理论分析,行政管理学则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更偏重实践性。然而,在行政管理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不断完善。 一、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国外的行政管理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一半的时间在校外实践学习,加拿行政官员培训学院的学习计划超过70%安排在校外。而我国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偏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导致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也不高。不仅如此,实践教学体系在我国还不是很完善,如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需要什么建什么,缺少针对性的环节,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过于单一且流于形式,实践经费支持不足等。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动手能力较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 2、缺乏有力的实践教学措施 许多学校为了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特意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但这些制度和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的贯彻落实,执行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难度大。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而教师起着从旁指导的作用。无论是实践、实验还是实训,学生在完成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没能给予相关信息的支持,最终容易导致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失控。二是实践教学监督管理难度大。在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管理多为“放羊式”管理模式,学生误认为实践教学就等同于放假,这种现象是缺乏实践教学监督和责任机制直接造成的。三是实践教学考核难度大。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实践教学情况的考核往往是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很多学生都是互相抄袭或网上下载,在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大一统”和“一刀切”的不良反应,最终导致实践教学考核停留于纸面,起不到实际效果。 3、缺乏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众所周知,任何专业的实践教学都需要健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制度作保障,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很多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少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实践、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学习规范建设,这是很多学校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一些学生会选择网上下载、抄袭或闭门造车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报告或设计,最终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运作效率,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目的[1]。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工作人员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常见的现象是一个老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很难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并且加大了教学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实践教学目标的落实存在一定困难。三是缺乏物质基础和财力资源。许多学校增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原因是该专业运行成本低,几乎不需要建设实验室,不需要承担校外实习费用,然而,过去传统、落后的教育条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专业发展要求。 4、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建设,并保持相对稳定,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实践效果就难以保证,虽然许多高校充分意识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与政府、企业和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校外实践基地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一是合作单位“不需要”,由于实习时间短,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学生到实习单位不能帮太多忙,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实习单位增加“工作量”,因此,很多实习单位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二是学生到合作单位学不到“真金白银”,很多合作单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到企业进行的实践,只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一些行政事务的核心很少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参与。 5、缺乏优质的实践教学师资 目前,各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影响了实践教学成效。一是专职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许多院校的专职教师是刚毕业的应届硕士和博士,他们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但是没有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和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教学意识,实践教学能力和策略有待提高。二是有经验的兼职教师偏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的制度还未健全完善,经费没有保障,导致聘请不到优秀的兼职教师,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三是实验人员人手不够。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层次的实验人员稀缺,很多实验室是一人身兼数职,既是实验老师又是技术员,还同时是管理员。这些都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行政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 二、完善行本科院校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思考 1、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各学校应通过深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学校要摈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意识,与时俱进,树立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把握实践的内涵,树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指导意见、考核标准、奖励措施等规章制度。再次,将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课程体系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体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2]。总之,学校要结合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特点,制定完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 2、细化实践教学措施,注重人才培养效果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实践教学应该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坚决杜绝“放羊式”的管理模式,改善“网吧式”的机房环境,遏制“茶馆式”的教学课堂,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注重人才培养效果。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规范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实践行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二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客观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找到一个实用型、创新型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考核效果,达到实践预期目标。通过考核来调控实践教学。 3、强化实践教学保障,夯实实践教学物质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具体来说,应从经费投入、组织机构、实践基地等方面提供可靠地、充足的支撑保障。一是要加大对实践教学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落实分级投入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资金投入比重逐年增加。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提供教学保障基础。二是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主抓实践教学工作。该机构作为常设机构,要全面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监控、实效评价和经费使用等。 4、升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行政管理是一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要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要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方针,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校外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稳定性强,类型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不断满足学生社会实习的需要。同时,要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此外,也要鼓励教师深入实践基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好的开展本职工作[3]。 5、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组建一支思想作风硬、业务素质强、理论素养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制定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通过改善工作量计算方法、更新薪酬分配制度、优化职称评定政策,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二是建立完善高校与合作单位的交流机制。学校尽量多推荐骨干教师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学习和挂职锻炼,并参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业务流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开办讲座,或者以导师的形式承担一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努力学习国外的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号入座,争取早日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需要各高校人才管理和培养者敢于突破与创新,在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会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教育效果将越来越好。 作者:刘武阳 江毅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探索 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概况 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8年设立,围绕学校“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定为:立足许昌、辐射周边的行政管理方面理论研究的“领头羊”、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实践改革的“助推器”,为许昌市及周边地区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政府改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根据许昌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的管理理念、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4人,50~59岁1人、40~49岁3人、30~39岁5人、20~29岁3人,教师的学科专业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有效保障了本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收学生67人,专业开设7年来,共招收学生381人,已毕业学生265人,目前在校学生116人。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并以河南省内招生为主,生源较为充足,一志愿上线率较高,近年来招生规模较为稳定,一般在4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在企业从事行政、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具体,缺乏专业特色。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定义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是一种指导性意见,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简单照搬照抄了这一意见,使得培养目标与规格表述不够具体。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设立之初,也采取了同样的阐述方式,使很多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性质和特征、自己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从事的职业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核心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一般都是立足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存在着“面太广、量过大”的问题,即课程涉及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看似知识覆盖内容丰富,实际上却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程;二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概论和原理类理论性课程开设的比例过大,而诸如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操作类实践性课程开设的比例很低。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之初,而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缺乏对口专业教师等原因,部分专业选修课并没有开设起来,使得学生选择余地很窄。 (三)教学方式不灵活,脱离社会现实。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且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依赖教材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科和专业发展动态的引入,使课程教学缺乏深度和前瞻性;忽视了现实行政实践的发展,不能做到课程知识讲授与行政管理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理论讲授的方法,形式较为单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曾存在上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增设了专业见习、行政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还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四)实践教学不系统,影响专业技能。行政管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不系统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二是实验室数量少,阻碍实践教学的开展;三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足的问题,部分学校只是在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开设了实习基地。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加强的过程,在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逐年加强。 (五)师资力量不雄厚,制约专业发展。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多采用原有专业教师代课的形式或聘请其他院系的教师授课,导致授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结合不紧密。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经历,在贯彻落实实践教学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开设之初,专业教师只有4人,一些专业课程由法学、思想政治等专业的教师授课,而文秘学、电子政务、经济学等课程则聘请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授课,目前仍缺乏有行政实践经历的教师,仅有两位教师具有高校行政工作经验。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进行定位。要理清培养思路,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形成清晰准确的专业定位,即明确行政管理究竟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能力,行政管理的专业优势体现在哪里,学生毕业后具体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做什么工作等。在具体的目标表述上,在贯彻国家对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以明确和细化,从思想观念、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和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详尽的培养目标不仅为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指明方向,还可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未来何去何从,对自身发展有更合理的规划和认识。 (二)立足区域发展,培育专业特色。国外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大都注重突出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国内部分重点高校也开始着力打造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品牌。新建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就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发展,合理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在学术研究与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办学优势,打破“千人一面”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顺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办学特色建设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要避免因刻意追求特色而违背教学规律的偏执做法。 (三)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知识结构。要重新审视区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编排与整合。一方面要把握住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不断补充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沿性课程,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知识全面、前瞻性强的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不断整合、精简与强化,进一步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竞争力;此外,要适当增加行政法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等内容,尤其注意与行政管理课程的衔接与结合,并加大工具类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方法与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要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说教式的传统授课模式,积极探索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实习质量,要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和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大师资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要积极引进行政管理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知名度、科研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提升教师队伍发展的潜力;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课程进修,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的联系与合作,聘请有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派遣教师外出参加挂职锻炼,努力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 作者:张磊 单位: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与实践相脱节 狭义的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而广义的行政管理则指一切社会组织,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在职能范围内所进行的一切组织活动。目前从学科角度而言,将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具有普遍的共识,即将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机关的管理行为。但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即公务员的选拔制度却与此专业定位有着严重的滞差。无论是2005年的《公务员法》还是2007年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都明确了进入公务员系统只能通过统一的考试制度。以目前的考录比例,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因此,许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因找不到努力方向而迷茫。由于不能深刻领会专业的学科内涵及涉及领域,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亦不高,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只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品牌对生源及就业的影响较大 行政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在中国高校恢复设立的,其学科体系相对而言并不成熟。而各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近十几年从地方政府所属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其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均不高。行政管理专业在这些院校又多为新设专业。这些因素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考生报考不积极。以笔者所在的金陵科技学院而言,其行政管理专业的多数生源来自于校内调剂。而在就业时,多数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还是倾向于录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毕业生。严峻的招生及就业形势,使得这些院校的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环境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单纯来自教师的讲授。实践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实践的地位及形式不明确。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十分强调实践性,但从课程的设置而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例较高,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则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的形式亦比较单一。课内实践主要体现为案例分析,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入案例,但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课内实践。而所谓课外实践,由于受到实习基地等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在实际岗位中真正得到锻炼,社会调查也不能充分展开,只停留于利用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完成实践报告的阶段。 4.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行政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该专业绝大多数均为教学型或研究型的教师,并未有行政机关的实践经验。对于不以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而言,似乎问题并不是太大。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存在着不少的困难。由于专业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不能了解行政管理的现实,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方面捉襟见肘,从而导致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实习制度不健全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现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合理设计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而评价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则为就业率。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如果仅从学术角度对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以考公务员为主,这就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而现实中的情况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在行政机关工作,而大多数却在企业中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既能胜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中公共行政管理的工作,又能在企业中从事企业行政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属私人部门,政府行政管理属于公共领域,因此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则是充分协调企业与公共部门(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在专业定位中,除了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夯实,还要突出公文写作、信息处理、组织协调、政策分析等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培养。 2.重视专业的品牌建设 专业品牌的提升在于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起点较低,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在校园内进行封闭式的科研和教学,缺乏学术活动的参与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因此,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学科的人才建设,大力引进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及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努力增加专业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逐渐积累专业教师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3.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一方面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课内教学实践的成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判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具有时效性、积极意义的案例,如以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以美国政府的“停摆”事件组织学生讨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功用,使学生认识到行政管理并不空洞,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一门学问,从而重拾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但案例毕竟还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酌情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更加逼真的手段,增加学生对行政实践的感性认识。这有赖于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及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学生在课堂内就可以进行模拟实践,模拟政府机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将学生的课外实践落到实处。课外实践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保障课外实践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时间是必须的。不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将实践安排在大四,并采取“放羊式”的自主实习方式,这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考研与实践相冲突,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接纳程度。因此,课外实践的安排应该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为宜,且应由学校组织正规的专业实践,多联系实习单位,由实践指导教师带队实习,并进一步明确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教师要积极与实践单位沟通,鼓励引导学生去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包括批发文件、操办会议,甚至独当一面地协调部门关系等。对学生而言,从这样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既提高了行政管理机能,又了解了当前社会的用人趋势,发现自己与实践所需能力的差距,提早认清就业形势,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还要将课外实践常态化,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总之,这些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体验是校内学习不能得到的,学生要通过一切实践机会使自己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4.不断优化实践型师资结构 优化的途径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要走出去,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有计划地聘请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资深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行政理论与行政实践的对接;教师应有意识地参与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过程。目前,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民主化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亦应积极为此创造条件,重视决策过程中专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创造条件,让行政管理的专业教师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如此,既为社会服务,又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此外还要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积极承担公共部门的横向课题。因为这些研究项目最直观地反映了我国行政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通过研究,为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学校还应有计划地派遣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去行政部门挂职锻炼,或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将实践成绩纳入教师的职务晋升及职称评定体系。 作者:刘霆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作为专业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专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与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也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思学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最早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的美国,将现代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①。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国际通行做法,抑或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所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历史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不同,又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不同,体现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行政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处境,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处境基本相似,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遵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围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展开。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潮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量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上的行政管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供需矛盾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日益显现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成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通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学生就业能力,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包括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市场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那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其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决定教学”的思路,行政管理专业应从社会需求考虑,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比重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比较优势。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还没有形成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导向不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其表现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应用性导向不明,其与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二致,即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如果说对一些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话,那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十分模糊、空泛。实践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是照搬了教育部和一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做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专业特色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设计和全盘思考,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趋同、体系庞杂、层次混乱等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1.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家的专业设置目录里,行政管理专业被安排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1997年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取向转为管理取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延续性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管理类、经济类、定量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尴尬状况。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尽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课程设置中大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却使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全”的局面,在几乎相当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下,知识杂而不精,缺乏专业性,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类课程所占比例为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专门化知识技能课程不到20%,明显偏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甚至出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学生,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其他管理专业学生的困境。3.课程设置趋同且随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拥有的资源不同、条件不等,但基本都遵循原国家教委统一的专业规范甚至照搬某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重点大学相比,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雷同,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作相应调整。而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受制于师资条件,其课程设置甚至视师资情况而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不足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1.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长期以来,在“以校园教师为环境、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不重视案例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运用。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③。同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被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和课时较少,实验教学开展滞后,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现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其必须立足于自身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且每年公务员招录数量有限,明确要求只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仅有很少部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幸考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在企业里从事执行性综合管理与专门服务的行政管理人才。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公关人员等;二是培养能够胜任市、县、乡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或城市社区人员、村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执行性综合管理、应用写作、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公共关系、会议活动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目标相符。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模块”就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模块和几个方向模块(如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模块、公务员考试方向模块等)。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管理学基础方面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课程,如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课程和一些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类课程。2.课程设置应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破传统的统一设置课程的思路,除了按专业性质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外,应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优势学术资源,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和办学优势,确立不同的学科取向。如财经类院校突出政府经济管理,理工类院校突出电子政务管理,农林类院校突出农林管理,海事类院校突出航运管理,矿业类院校突出矿山安全管理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一些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如管理学取向的院校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等课程;经济学取向的院校突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弊端,必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首先,要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加强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抓好案例库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室和案例实验室等。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1)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必要的实践课程和课时量。要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2)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软件建设,如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岗位实习、挂职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凸显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挂职、实习、交流等方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和企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学、专题讲座等活动。 作者:张玉磊工作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在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却非常薄弱。本文重点论述了该类课程实验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的意义,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为例,对实验教学环境进行设计,提出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 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培养愈益重要,但定量分析类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甚至实验教学缺失,在许多高校是一个常见现象,这极其不利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培养目标的达成[1]。 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材料(数据)进行操作处理,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2]。它对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一般是文科生,定量分析类课程理论教学中的一些公式、定理对他们而言,常常显得晦涩枯燥[3],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操作中,看到分析结果,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2.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对多数文科生而言是深奥的。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强记硬背,是一种机械式记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通过实验教学中的实例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4]。 3.有助于收获新知识。课堂讲授的知识往往来自教材,而将知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常常会让学生学到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5]。例如,统计课程教材主要介绍一些公式和推导过程,但实现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软件往往拥有更多信息,会让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进行补充性学习,获得课本外的知识。 4.有助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定量分析过程诚然可以按照理论通过手工计算得到一些分析结果,但这在大数据时代越发显得不具可行性。实验教学一般是借助一些数据处理软件来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于将研究设想变成现实,对学生论文报告的撰写和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有巨大帮助[6]。 二、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环节缺失。据笔者对所在城市八所部委属高校的调查,只有两所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个别定量分析类课程开设了实验教学,其他学校都是理论讲授。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相对薄弱,可以预见其他高校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难以令人满意。 2.实验教学所占课时比例过低。本地区开展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一些学校,其课时量最多占该课程整个课时量的四分之一。在和同行交流时,笔者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实验教学课时量不足,很难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 3.实验教学内容随意。目前,管理类定量分析教材较多,也有一些分析实例可供学生操作学习,但结合某一专业针对性较强的实验教学内容却非常缺乏,由此导致准备一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 4.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往往安排在机房,由于机位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常常会安排一个专业的学生集中在某一时段上机实验,容易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并不连贯,出现所学理论几乎忘了时才被轮到上机实验的尴尬情形。 5.缺少对实验教学学业表现的有效考核。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难以简单地采用笔试方式来考核学业的表现。一些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学业考核要么忽略,要么简单化,如完全依据出勤率来评定,不能准确地衡量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6.实验教学并未延伸到知识运用环节。定量分析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检验这类课程学习效果的指导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考核,都难以真正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业评定时,到实验教学考核就算结束,难以督促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形成定量分析能力,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三、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1.教学计划中科学设定实验教学课时比例。为了让实验教学有稳定且充足的时间,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要设计一定比例的实验教学课时。一般而言,至少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2.准备好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前须充分备课,根据单元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有关素材和实验数据,形成一个与理论知识匹配、与专业联系紧密的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3.在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单元后及时开展实验教学。教学时间安排上,避免前期集中理论授课、后期集中实验教学“两张皮”的教学计划。在排课时,应统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度,做到理论学习后尽快实施与之相关的实验教学,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连贯性。 4.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学业表现评价办法。实验教学学业表现既要看结果,但更要看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学生出勤、实验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果主要看编写的实验报告,它们在实验教学学业评定中所占比重分别是20%、40%和40%。 5.完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考虑到“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实际调查研究能力三个方面,其成绩评定应由对应的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实验教学成绩、调查实践成绩(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构成,分值分别占到40%、30%和30%。 四、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 1.严格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进行督导检查。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如果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就如同一纸空文,因此,学校应健全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对实验教学和日常课堂教学给予同等重视程度的督导,保证教学计划全面落到实处。 2.加强实验教学硬件建设。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的资源要求较高,这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3.建立促进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激励机制。实验教学一般是小班制,所以在计算课程工作量时,要将大班制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区别对待,适当提高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系数,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国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困难重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借助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而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这一理论是当今管理学领域的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已经被广泛运用,对创新高校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出现职业倦怠 新建本科院校人员编制不足,行政管理更是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抢抓国家高校大扩招的机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普遍从三五千人扩大到了一万甚至两万人以上。在办学规模翻番的情况下,师生比是办学的硬性指标,教师数量一定要保证,而行政管理人员数量没有标准,因此几乎没有增长,但因为学生和教师数量翻番带来的各项事务性工作也必然大幅度增加,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因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缺少规划,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也较为落后,这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人岗不能相适应、人员内部流动不畅不能人尽其才、绩效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实现奖优罚劣,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工作动力不足,职业发展期望渺茫。不管是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的升本前的老职工,还是年龄一般在35岁左右的升本初期聘用的新职工,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职业倦怠。 (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路径狭窄 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年龄分化严重,50岁左右和30岁左右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30岁左右的多是升本初期规模扩招之后录用的。随着规模稳定之后,人员更替日趋缓慢,特别是因为年轻人多,每年退休的人越来越少,同时上升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不少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也加入到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竞聘中来,使本来就有限的中层管理岗位更加稀缺。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职员制在新建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实行,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只有职务晋升一条发展路径,但处级和科级岗位都很有限,行政人员的发展路径非常狭窄。一大批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的研究生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的情况在新建本科院校很常见,职业发展受阻不仅影响了工资待遇的增长,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或离职现象。 (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发展路径不畅 自从新建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不断提升之后,新进的人员一般都是硕士,偶尔也有博士(包括一些人通过在职进修获得博士学位)。相对于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专业性比较强,因为毕竟接受了至少6年以上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但现实中,新建本科院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或辅导员(不少行政管理人员是辅导员转岗的)时并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专业众多,五花八门。而比较对口的专业,比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人员比例较低,一般不足30%,并且存在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另外大量专业不对口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有专业发展的要求,希望在原有的专业上有提升、有建树,但存在需要阻碍因素。比如读博,许多学校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需要;比如评职称,行政管理人员(“双肩挑”的除外)只能评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成果也需要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主,这就让那些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园林、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们非常为难。同时,高校的不少行政管理工作技术含量低,属于简单重复劳动,对不少博士、硕士来说没有挑战性,也很难有成就感。 二、双因素理论视域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策 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抱怨,减少消极懈怠和职业倦怠,这也是保证每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对高校来说也是如此。这些保健因素包括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政策,如绩效考核、薪酬待遇、岗位调整、进修深造、轮岗挂职等;也包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如上班地点的便捷、办公室的舒适度、办公设备的现代化、校园环境的整洁、同事关系等。而激励因素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工作本身,包括工作岗位职责、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就感、工作成绩的认可、工作的自主性和职权以及职业发展等等。这些因素得不到满足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效率和工作表现。 高校要有一流的管理才能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否则再优秀的教师与科研人员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会不断流失。许多国有企业的衰败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们不是缺人才、缺技术、缺品牌,而是缺管理,特别是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高校的内部管理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创新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 (一)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 保健因素是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高校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的情况下。保健因素旨在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也就是使员工愿意留下来工作而不跳槽,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和“一视同仁”。具体来说,首先,高校要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改革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现法治性、竞争性和公平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破除编制管理的歧视性和打破绩效考核的平均主义。核心工作是建立体现工作业绩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待遇制度以及职务晋升制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当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突破分别是实现编制管理备案制和实行职员制。其次,高校要积极构建安全、稳定和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为长途奔波的教职工提供交通班车和临时宿舍。再次,高校要为教职工提供专门餐厅、托儿所、哺乳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等,建立提供培训的员工学校和丰富业余生活的俱乐部等,也可以借助自身优势与政府部门共建幼儿园、中小学,方便教职工子女入学。最后,就是针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收入低而房价高的现状,积极向政府争取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或者提供集体公寓作为过渡。 (二)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激励因素是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如何,是许多复杂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管理的激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激励,就是充分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就是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工作人员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是知识型管理者。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是自我实现,即通过工作获得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应有的社会认可,这些是超越物质需要的更高追求。在高校,普通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工资待遇比专业教师低,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也比专业教师低,而且专业发展和职业选择也比专业教师狭窄很多,他们更需要自我实现的平台和机会。为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制度性激励,给予行政管理人员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岗位的选择性。 新建本科院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对各个行政管理岗位进行职责梳理,编制岗位说明书,特别是要依据工作需要明确学历、专业要求,避免一刀切,特别是本科生能做的工作就不应该非要硕士、博士来做,否则既是人才浪费,也会让招进来的新员工很快就产生厌倦。高校的行政管理岗也要进行轮岗,一方面涉及人财物的关键岗位必须轮岗,一般5年要轮岗一次;另一方面一直从事同样工作,包括从科员晋升为副科L或副主任科员等但工作职责变化不大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轮岗,轮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8年左右,不超过10年为好。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体系建设,及时对做出贡献、业绩突出或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感、责任心和成就感。同时,及时了解行政管理人员的诉求和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了高校领导者对普通工作人员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也是自我实现的关键问题,尊重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选择和进行适当引导是最好的方法。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平等的发展权利,在职称评审、进修深造方面给予和专业教师一样的机会,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 三、结语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加快进入普及化阶段,重点大学无论在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还是在内部行政管理上都比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很多,而新建本科院校要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必须依赖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此情形下,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水平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加紧迫和重要。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鉴于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入手,积极探索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法、换位教学法等,同时对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模式 从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由此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缺乏实际竞争力。而目前社会层面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既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注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我们应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传授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20世纪20年代运用于哈佛商学院。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推广。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行政学院资深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指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因此,案例教学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考和应用为载体,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标共同构成了案例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模式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堂主体,案例则成为教学的客体。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通常成为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和学生享有共同的控制权,甚至学生的控制权更大一些,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处于次要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可以扮演“导演”的角色,不采取直接讲授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观点和看法作出评价,并且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和实践中,美国始终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美国高校案例教学和模拟案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有1400多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精心制作的,这已成为肯尼迪政治学院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典型的案例,最好能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案例。案例的选择应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围绕具体案例的特定情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导入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和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进而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讨论法。除了典型的案例教学法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专题讨论法。教师可以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列出一些与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学生们可以自行组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广泛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各个小组形成讨论稿。在教师专门安排的课堂讨论中,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阐述观点,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这样的课程讨论一般每门课可进行2~3次。在培养公共管理创新人才中,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道什么”到“怎么知道”转变。在这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导读”小班课程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见下表。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在1999至2000学年,斯坦福大学总共开设了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21%为只有1名学生开设的课程,52%为只有8名及不到8名学生开设的课程,75%为只有15名及不到15名学生开设的课程。这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课程创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所喜欢学科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教学课程。而在我国的许多高校,小班课程常常因为教育投入和成本的原因被取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教育部门反思。 3.“换位”教学法。“换位”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的换位思考。具体表现为:教学中的主客体即师生间的换位;教学客体之间即学生与行政管理者之间的换位。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着去扮演老师的角色,从实践中去体验接受知识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去扮演行政管理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因此,目前国内外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专业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目标,国内许多高校从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的筹备、实验室的建设等各环节入手,为开展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实践环节的学分须达到总学分的30%。学生的实践教学集中在社会调查、电子政务实务、人才招聘模拟训练、大学生心理和性格测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模拟、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实习等方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借助实验平台来进行电子政务等模拟实验。由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具有实际操作、互动体验、学以致用等特点,对提高学生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处理政府事务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购买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的相关软件来实施操作。通过模拟体验,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政府电子政务的具体运作流程,同时也能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给政府管理流程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2.倡导双循环教学模式。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双循环教学方式。“走出去”是指专业教师可以到政府部门、企业、公共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生动教案,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见习、教育实习等方式参与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然后在实践中带着具体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这样会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在这一点上,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为了鼓励教师结合所讲授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比较政府》课程的主讲教师带学生到厦门市监察局开展调研,实地了解现实政府运作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同时,有一些高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一些政府官员或者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来授课,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向学生传授政府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就目前专业培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政府、企业部门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使学校未来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组织开展适合专业需要的社会调查活动。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处。如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先后组织学生围绕“转型时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等课题先后在厦门市、福建省、广东省及其他相邻省份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写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实地调研收获很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国外,无论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自称是“三无”学校――无文凭、无教材、无专职教师。该校强调为用而学,学生在2年零2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一半时间是在校外学习。加拿大行政官员培训学院,更强调实践教学,其中30%在课堂内,70%在课堂外,其教学原则就是培养会做事的人。英国伯明翰大学在长期的公共行政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更强调实践导向,更注重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由重视知识到强化技能的特点。由此可见,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业的积极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理论,又能迅速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就无从开始。对专职教师也可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去进行挂职锻炼。同时,高校还应鼓励和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去国外的大学访学,也可以去国外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实地的调研,使教师既通晓理论又能增加实践经验,这样即可更大程度上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众所周知,目前国内高校的教师教育的角色正在被逐渐弱化。由于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许多教师忙于科研项目的申报、忙于科研论文的撰写,因为如果这些科研硬指标完不成,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岗位聘任,最直接的结果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不能得到晋升。而被我们认为教书育人的真正角色定位反而出现错位。如果长期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专业培养造成影响。以下表格数据或许能让我们看出一些其中的端倪。通过对上表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与他们的学历水平、职称高低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真正应该扮演的教书育人的角色正逐步被过渡到边缘地带。这种角色错位最终可能会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因此,当前我们应积极促进高校高学历的优秀杰出教师、知名学者、教授向教育者角色回归,使大学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与科学研究的角色实现融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当我们把目光投入国外的公共管理本科教育时,确实国外的一流大学都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美国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师,由在研究、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担任。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著名大学中,教师中有的当过白宫顾问,有的曾担任过政府部门长官或州政府行政长官,有的至今还是联邦政府某个改革委员会的委员等。这些教师既对公共管理理论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又有非常丰富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这一切都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实践教育的理念和逻辑,将实践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采取有效的整合方法,把实践教育纳入培养方案中,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师资配备、资金支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唯有此才能逐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对本科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尽快适应学校的发展及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个人素质亟待提高。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在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上都在不断适应社会新需求,如亲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1]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近几年,我国涌现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质量和办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如今,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育改革正向较大规模和较深层次转型,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以适应这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队伍建设也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也需要与之匹配。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2]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对高校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实现影响更为重要,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支柱。在当前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如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和政治素质,需要具备新理念和掌握新的信息管理工具。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发展基础薄弱,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影响到高校工作运转的效率和执行力,甚至影响到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水平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现代化进程。[2]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在高校教育大目标下,立足于高校办学目标和行政管理要求,以效率、质量、专业为目标,以业务、服务为导向,构建开放性、特色型、服务型、专业性行政管理队伍。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与原因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时间短,发展之后又面临着办学困境,在科研能力方面难以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难以和高职院校相比,在办学质量提升、特色凝练、人才培养、教工队伍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许多现实性问题。在新形势办学目标下,应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改革,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办学理念和创新理念,紧跟时展和办学目标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竞争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 1.管理方面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管理队伍建设水平低下,管理效率低下,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招揽人才,纷纷打出解决人才家属的招聘条件,将人才家属放置在行政管理岗位,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科研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贯彻执行。 2.观念方面如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制约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企业相比,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业务专业化程度不够,服务意识改革和理念更新相对比较落后,这与高校的竞争环境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态有关,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机构,高校和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也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变革,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和需求 3.激励问题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待遇与贡献不匹配,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工资细化程度不够,行政管理权力泛化、存在双肩挑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待遇与教师差距较大,与新的办学理念有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客观上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改善的动力。 4.业务问题如行政管理人员缺失专业系统学习和知识培训,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业务技能不足等,影响了高校整体办学目标的发展。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办学理念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世界各国高校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今的高校办学,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不断上升,因此,新建院校的办学初期就应重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以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和办学的经济效益。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该系统涉及目标层、建设层、实施层和评价层。其中,提升策略对应实施层,是一种带有具体操作的提升策略,受到目标层和建设层的指导,应以评价层为依据和信息反馈,使提升策略更加有成效。 依据图2,本文提出具体的以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1.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 以办学目标为要求,以分类管理为出发点,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当前,新建院校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都沿用高校的旧体系,导致对行政管理人员激励不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使薪酬体系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相挂钩,注重行政管理服务薪酬水平与学校发展水平、地方政绩的协调增长,对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分类分系列制定岗位责任、业绩、贡献挂钩的绩效薪酬,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尝试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薪资体系并存的工资体系,增强薪酬待遇的吸引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2.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保障机制 黄剑青指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存在的困境有:“行政管理工作本身缺乏吸引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3]保障机制的构建应立足长远,强调行政管理人员的长远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因此,前期投入成本可能会大,这就对高校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要制定长远计划安排,以保障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如带薪培训、绩效福利等,甚至脱产学习,从而为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提升解决后顾之忧。 3.引入企业式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应以企业为师,不断增强竞争服务意识,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可以逐步推行资格要求和岗位证书制度,如轮岗制、带薪培训、资格认证考核,对优秀贡献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企业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4.加强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制度建设 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为基础,加强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机制等改革,突出业务服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岗位职责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树立以业绩、成果、贡献、能力为导向的岗位考核意识,采取差异化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方式,建立岗位适应的多系列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分级流转、优胜劣汰的动态聘任管理机制。慎重引入行政管理人员,除了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外,新建本科院校还应该重视对行政管理岗位的资格要求,严格考核新聘行政管理人员,而不是将行政管理人员简单地作为一种招聘教师的附属搭配,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总体素质。 5.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满足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 当前,信息管理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水平,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实施岗位轮换和业务交流,加强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实施量化管理,提高信息化能力,适应高校信息化管理要求,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能,建立多目标的激励和管理发展机制。 6.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考核是激励机制的关键,应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分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各系列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择优聘任,竞争上岗,实行不同内容的支持模式,鼓励行政管理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岗位作用。 四、结论 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需要从激励机制、培训方法、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改善和提升才能取得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式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相结合、信息管理能力建设、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归因与解决策略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其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正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列举了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高校相比,发展历史短暂,经验不足,而且同类院校数量很多,一起步就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竞争日趋激烈,既要逐渐缩短与老牌高校的距离,又要在与同类院校的比拼中取得先机,不落下风,因此,必须在办学资源、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文化底蕴、行政管理体系等各方面加大改革力度。[1] 其中,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这一切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群体的心理冲击较大,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调适或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归因 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特指高校专职从事行政工作的并不包括“双肩挑”的校领导或校部机关、二级院系中层领导(因这些人本身就具有专任教师职称)。[2]新建本科院校基层管理人员在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中,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压力逐渐增强,由此产生了种种的心理健康问题。 1.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情绪消沉、焦虑、恐惧、人格障碍等心理状况。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倦怠心理、焦虑心理、压抑心理、压抑心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难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因为自己的岗位带有明显的服务性、从属性、辅助性,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自惭形秽。 (2)倦怠心理。倦怠心理主要表现为职业枯竭。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使得无法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疲倦感,具体到工作中,表现为常常会抱怨有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会抱怨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会觉得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等。[2] (3)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烦郁,甚至出现易激动、爱发脾气等过激的心理反应。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拍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而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量大,时间长,工作质量要求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极易产生焦虑心理。 (4)压抑心理。压抑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态度冷淡,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长此以往则可能发展为郁郁寡欢,使人变得颓废、沮丧和消沉。新建本科院校枯燥乏味、循规蹈矩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限制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体自由和创造性,极易产生压抑心理。 (5)吃亏心理。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看到同等学历、同时参加工作的同志因从事专任教师工作或从事其他岗位很快就晋升高一级职称或提拔了职务,而自己则是“原地踏步走”,经济收入微薄,生活清苦,认为自己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吃了亏,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进而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工作缺乏积极性。 (6)依赖心理。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习惯于长期形成的“按部就班”、“惟上是从”的工作方式,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被动与主动的辩证关系,依赖领导,一味地顺从、盲从,即使有不妥之处也不提出异议,工作毫无创造性。 (7)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多半是自己与周围环境失衡,某种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迁怒与自己年龄、文化、能力和地位等条件相似,而在某些方面却优于自己的人的消极情绪。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嫉妒大都发生在同事之间,如同事取得成绩,受到表扬,得到提升等,不是见贤思齐,而是把自己的过失与不利归咎于同事,进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1.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极影响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个人创造性、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反之则会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1)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非正常的心理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发挥。心境不好,人的思维活动就会凌乱无序,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工作热情,失去内部动力,工作处处被动,不仅工作质量低下,还容易给单位工作造成重大的失误。 (2)影响个人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容易自我封闭,把自己围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与周围环境“隔离”起来。遇到困难和失败不能冷静对待,不能认真地剖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而经常迁怒于他人。不能正确、诚恳的接受领导的批评,误以为领导求全责备,对待自己极尽苛刻,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一段“离心力”,损害自己与同事、与领导之间那种真诚的情谊。 (3)影响个人创造性的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是琐碎、繁杂、程序性强,长期从事这样工作的人会处在既紧张心理压力又大的环境中,如不能及时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就很容易对工作的厌倦和怠慢,逐渐消退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期望,导致工作创造性不足。 (4)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整天沉闷在焦虑压抑、忧郁愤懑、自轻自贱之中而不能自拔,不仅精神上萎靡不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最后结果必然是身心俱衰,越来越不适应于工作需要,既是对个人事业的损失,也是对单位发展的损失。 1.3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工作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是有着诱发各种群体心理问题的共性因素,也有新建本科院校特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同时也有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特定人群自身的因素。 (1)队伍构成复杂,人际关系复杂。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多校多层次合并升格的地方院校,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地方性师范院校升格而成,升入本科院校后以教师教育为主;二是由多个高职、专院校合并后组建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结构复杂,有的是原大专层次学校的行政人员,有的是原低层次办学实体的内部员工,有的是教学岗位的转岗人员,有的是引进人才的随调家属,随着学校的扩招,还有一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3]这几种类型的行政管理人员自然而然的分成几个群体,因学校合并、升格后的利益调整不自觉地割裂了上述几个群体,人际关系复杂,带来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不和谐。相对而言,原办学层次较高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占据了较大部分的中层干部岗位,脱离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行列,而一些原来办学层次较低的行政管理人员本来是原学校的中层干部,但合并升格后却成了一般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以上种种使得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滋生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和压抑心理,懈怠消极地对待工作中常带有不满情绪,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官本位意识较强,职位晋升较难。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地方政府行政扶植下组建的,特别是属于“省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管理体制的学校往往被当地市委市政府当作是一个工作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管理中保留了比较浓厚的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痕迹。[1]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而言,他们晋升科级、处级职位与专任教师晋升讲师、副教授的道理一样,是解决待遇的唯一途径,许多老牌高校都建立了科学化的制度,使行政人员晋升职位规范有序,充满人文关怀。但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干部选拔机制忽略了高校的特点,按照地方政府干部任用的理念及方式选拔任用学校的干部,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难度增大,变数增多,同时,部分学校由于干部职数问题没有与地方政府理顺或是学校组织工作没有常态化,有的学校居然数年时间里没有一名科员晋升科级职位,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尽管工作出色,但由于组织耽搁,到了准备提拔的时候已经超龄,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产生了压抑失落、愤懑倦怠的心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等级分明,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上投下了“上尊下卑”的阴影,没有争取到一官半职的觉得低人一等,导致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另外,由于自觉位卑言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教学轻管理,缺乏认可与尊重。新建本科院校“重教学科研轻管理”倾向较之老牌高校更明显,一些人认为行政管理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人人都能做、会做,甚至认为只有无法胜任教学、科研的人员才去做行政,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缺少认可与尊重,从而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只是附属品,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缺乏职业认同感、工作安全感和满足感。 (4)分配政策不均,工作地位与薪酬待遇低。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学校在分配制度上向教学人员大比例倾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提高专任教师待遇的政策,教师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社会上,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如专任教师和中层管理干部;在学生眼里,他们的地位和专任教师也大不一样的。这使得他们心理不平衡,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5)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工作压力大。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步伐较大,原有的人员结构已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对机构、人员进行了精简,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一方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有些人不能正视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就会情绪低落、失落迷茫,注意力分散、工作热情减退。[2] (6)岗位考核不合理,挫伤积极性。新建本科院校许多都处于制度建设中,由于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许多高校关于教学、科研的奖励办法或条例不断推出,却难看到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关的奖励制度。行政管理岗位考核上长期以来一直延用着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察,过于单一笼统,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着“大锅饭”或“轮流坐庄”的现象,考核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挫伤勤勉工作的行政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吃亏心理和倦怠心理,整体工作效率降低。 (7)重使用轻培训,工作能力欠缺。新建本科院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学校,许多人没有系统地接受高校管理方面的教育,而学校的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的重心都放在专任教师身上,普遍不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进修。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既不能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4] (8)角色认知不准确,自我调节能力低。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工作的服务性、从属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有的人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当自己的某种需要(如尊重需要、待遇需要、名誉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自我调节能力低,不善于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正确分析,不够淡定,对诱惑的东西缺乏免疫力,心理容易被影响,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及时调节心理以适应客观环境。 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领导层面必须充分重视、寻找根源,制定对策;同时,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要立足于自身,在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完善知识储备结构、增强办事能力的同时,努力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健康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大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2.1学校层面的解决策略 (1)优化学校环境,畅通晋职渠道。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是多所多层次学校的整合,因此要兼顾多群体的利益,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良好学校环境。建立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实际的干部选任机制,畅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职渠道,以人文关怀的精神解决干部选任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心理压力。学校要发挥高校在心理学科方面的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适时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宣泄渠道,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学会一定的解压技巧以及策略,让其不良心理得以化解。 (3)合理提高经济待遇,改革考核制度。新建本科院校的分配制度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新的分配制度改革要顾及到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个群体,合理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缩短与专任教师的距离。在干部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应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职级制,逐步向专业技术系列靠拢,淡化以官为本的思想。学校要依据工作性质、工作层次、工作特点的差别制定明确、具体、量化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体现岗位与职责挂钩,业绩与待遇挂钩。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层次参差,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抵抗心理疾病的免疫力。 2.2个人层面的解决策略 (1)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许多来自较低层次的学校,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因此,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深入认识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增强职业认同感。 (2)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来源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因此,要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摩擦、误会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该表现出一种宽大的胸怀,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要团结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相反的人一道共事,以锻炼自己求同存异的能力。 (3)科学调节不良心理,保持良好心态。不良心理一旦形成,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调控和转化。一是转移弱化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令人愉快和高兴的心情上来,弱化、淡化不良心情;二是娱乐对抗法,即适当参与一些唱歌、跳舞、体育活动等娱乐性活动中来,促使不良心境自然消失;三是超脱升华法,即跳出原有的圈子,以更高、更广、更远的角度对导致不良心理的心情做出新的理解,使自己的精神得以解脱,并利用新的情绪冲动,把它引向积极有益的方向;四是自我宣泄法,即合理宣泄、自我安慰,及时把自己从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氛围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对处于组织的底层,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在正视现实中学会放弃,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心态,学会在竞争中生存。[5] (4)广泛汲取各种知识,形成健康情趣。常言道:无知滋困惑,有识养精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增长才干,开发潜能,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博学多采,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培养各种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较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挑战,才能树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康的情趣。健康合理的情趣一旦形成,就会对自己起着定向和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工作产生积极、稳定、持续的影响。 3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的发展,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有必要更多地关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学校要及时出台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此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缓解和消除压力,使其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效地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而行政管理人员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独具魅力的个性和坚强的心理品质,以开朗、稳健、幽默、自制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去迎接和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力地推动学校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 要:在高校各项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变化的形势下,笔者主要阐述了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中出现的培养人才目标及课程设置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可行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家教育部曾经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定性为:培养具有行政管理能力,具备政治、法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能够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轻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1]。 2.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 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方针较为一致,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在进入社会后针对具体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让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3.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中80%是理论类教学课程,而技术培养、操作能力类课程不到20%,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而忽视实用。课程设置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如此比例不协调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对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动手能力极差。 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教育目标进行,积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精选主干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优化课程设置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会出现强调课程设置改革却忽略教师授课内容方法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及经验水平制定有重点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讲授课理论与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专业的知识;结合国外优秀教学理论,及时向学生讲述国外科研最新动态;并且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 2.改革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作为每学期的学习成果考核往往存在着偏重考核书本基础理论的问题,这样的考核办法不能对学生学习成果起到真正的检测作用。 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2]。完善期末考核试卷的试题内容,强调试卷考核的信度以及区分度,试卷考核应综合涉及认知、理解、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各方面内容。平时考核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作业布置设计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尽量布置具有实际性和研究探讨价值的论文。 3.创新教学方式 采取案例讨论法以及专题谈论法开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讨论法是要基于基本原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在充分讨论中促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深入挖掘,对知识熟练掌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专题讨论法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对观点给予总结归纳,巩固课堂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制定实践课程计划,联系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实践提供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后让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聘请机关工作人员举办专业讲座,讲述在企业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和通过何种途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案例,普及实践知识。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从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与专业定位初探 摘要:结合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新思路,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定位,对以造价员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定位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从2003年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来,工程造价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006年开始设置至今,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已招收500余人,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相应地,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2007年、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超过15%,为工程造价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 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我院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一)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和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工程咨询公司、中小型设计院(所)和监理公司等咨询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业主单位。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被要求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伴随当前社会工程造价业务领域不断拓宽,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也应胜任资产估价、司法仲裁与鉴定、银行抵押贷款、保险公司担保等多种工作。 (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造价从业人员能力要求:(1)具有编审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投资估算、审核并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能力;(2)具有对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优化的能力,并能编制工程概算、工程预算;(3)具有编制工程招标标底价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能对标书进行分析评定;(4)具有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管理的能力,能编制工程结算、决算;(5)熟悉工程合同条件,能熟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索赔、保险等问题;(6)具有运用计算机确定、管理工程造价的能力;(7)具有组织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各类计价依据的能力;(8)熟悉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我们通过职业资格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分析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1)就能力而言,工程造价学生到毕业时应具备各专业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能力;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能力;管理工程项目的能力;开展工程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管理的能力;以及关于工程变更索赔的实践应用能力。(2)就知识而言,学生应掌握土建、安装和装饰的识图知识;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懂得经济、管理、财会与审计等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作为一个社会人,还必须具备适应社会变化、职业变更、技术更新、个人发展等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要能够拿到“双证”。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能持证上岗。建设行业明确规定,获得专业技术与管理型的职业资格证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工程测量、材料试验等工种的技能型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通过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因此,我院与天津市建设委员会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建设事业专业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包括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和测量员等职业资格培训,并取得了很好的通过率。 (三)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人本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职业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应变创新能力以及经验态度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灵活性和弹性化相结合。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德育、体育、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土木工程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cad、技术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工程造价电算化、安装工程识图与预算。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工程材料试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建筑cad绘图实训、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同时设置了两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院公共选修课)和两门专业选修课(施工组织与设计、建设工程监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注重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叠,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与用人单位和定岗实习基地相关人员座谈,我们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造价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于是,我们在建筑识图部分大量减少画法几何比重,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我院全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破除静态单方向陈述知识的教学状态,基于职业为中心进行课程组织,逐渐试行弹性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课堂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元整合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是:(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强化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落实“双证书”制度。(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弹性化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二)具体改革措施 我们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综合采用了任务引导向型思路,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例如,对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突出技能培养,以“用”促学。我院成立了测量兴趣小组,并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向设计、策划和辅导实验为中心。对建筑构造课程,有些章节采用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现场参观,通过现场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对工程结构的感性认识,又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抹灰、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并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此外,我们也改革了考核方式。考核改革的重点是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淡化记忆型考核。课程考核按照理论课、实践课分别进行。理论课根据课程内容采用闭卷、开卷、口试、考察和小论文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实训课主要采取“任务法”进行考核,即用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全面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一门课可采用多个任务进行多次评估,将平均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 在专业技能训练模块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的课程,都增加了实训环节,而且实训形式多样。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与学生技能鉴定考取中、高级测量工相结合,学生学习和技能鉴定两不误;建筑构造增加认识实习、施工组织及各科预算(包括土建预算、安装预算等),都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预算软件课程大量增加了上机操作学时。通过增加实训环节,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工作,其他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也能马上胜任工作。 总体而言,高职层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训的规模与巨大的社会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人才培养工作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符合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提高。我院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上不断探索和尝试改革,希望把该专业建设得越来越好,培养出更多适应现阶段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关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提高的现实,开展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问卷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汇总,提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建设性建议。 论文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 职业教育 社会需求 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 一、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趋势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我国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投资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建设市场对造价工程师的需求随之迅猛增长,而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相对缺少,已引起各方关注。 我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都造成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太窄、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等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国际水平比起来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国外,甚至很少做到能动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更难找出有人能优化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这些都说明了原有的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建筑大市场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所以对从业人员必须制定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并监督实施。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智高能的人才”。从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出发,对造价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造价工程师除应具备工程师的技能素质,以及工程造价(投资)的分析与控制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应具有经济与金融的基础知识,经济分析技术,项目管理技能,经济与建筑法律知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等,才能适应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要求。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涵盖了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范围,由工程造价计价、招投标、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组成,培养具有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工作岗位技能,面向建筑行业主要从事造价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当前,有很多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然而,培养出的学生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相关职业的职业化基本训练”。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要体现出职业化这一特点。目前,很多造价专业学生不能胜任与专业有关的相关工作,知识结构偏向理论,缺乏实际操作、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向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出了不少新挑战。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和方法。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重新整合课程设置,形成以培养核心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改革与研究,力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使工程造价专业能主动适应建筑行业人才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二、社会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针对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问题,2009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师生,组织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要求调查问卷活动。调查对象面向湖南省建筑业协会中各类大、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67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问卷从不同的角度人手重点调查建筑业企业用人标准的倾向问题。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力与素质有何要求?以下是对调查问卷整理的结果。 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 从调查的结果得知调查显示,95%的建筑业企业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但数量并不多,这跟建筑业企业本身的行业特点有关。建筑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一般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需求是根据其所承接的项目特点来定的,根据统计数据。一般中小型企业更希望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具有多种综合技能。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每个企业的用人标准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忠诚、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多数企业都更青睐于用得上、留得住、动手能力强、工作有闯劲的员工。根据问卷调查,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程度以责任心为最高,占34.5%,其余依次为竞争意识与能力为33.5%。适应能力为24.6%,思想品德为12.1%,实干精神为21.5%。意志承受力为l0.9%,这表明,企业在选用人才上更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能力。因此,高职学校应全面、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深刻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及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认为,职业能力不是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整合而成的。 再看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各企业对这一专业的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造价员证、监理员证、工程cad证、计算机等级证等。证书要求是基础,能力要求是核心。企业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外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专业化。熟悉相关工程造价专业知识、懂得相关的施工流程与规程、对国家的政策、企业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分析与把握。 (2)操作手段熟练化。表现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达到相应的水平:网络操作、制表操作、统计分析等操作达到相应等级水平。 (3)写作水平:包括书法良好,会撰写各种报告,并能按要求写出个人工作总结、会写各种公文及论文写作水平。 (4)外语水平:包括外语语种、口语与听力的熟练程度。 (5)服务他人的主动性及工作的积极性——敬业精神。这不仅是许多企业在测试专业人才时所用到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更是一种严格的要求。 (6)灵活的应变能力。遇到问题能沉稳思考、妥善处理。 可见,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与实务,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设性方案建议 根据调查的结果,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根据社会对学生的职业化要求,构建特色化专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1.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目标应该明确: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以服务地方、行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双证融通、产学结合,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是水利类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的设置是根据市场需要(主要针对政府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咨询单位等从事造价、监理行业)和学校特点定位为: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主,但同时要掌握好建筑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全能型造价人才。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2005年10月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素质全面、基础宽厚、技能多元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按强化素质课、拓宽基础课、优化专业必修课、加强实践课的思路设置教学课程。 (1)构建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体系 构建理论和实践交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围绕理论基本知识点,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综观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应该培养专业基本能力、职业应用能力和可转移能力。根据三大能力体系。分别结合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设置三个系列课程;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以适应就业方向的能力要求。 第一大能力是专业基本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英语测量、工程cad等专业基本能力。 第二大能力为专业应用能力。学习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预算或标底编制、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招投标文件应用等。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能力是学生可转移技能的培养。我院强调学生可转移的技能培养,设置了素质拓展学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职业规划能力、交流能力(书面、口语和图形)、信息处理技巧、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和信息技术等技能。这种教育模式加强了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了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 (2)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 学校的专业建设应特色化,建设方向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课程设置和体系与行业、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结合方面。应形成一个反映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为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专业教学计划中,重点安排职业技能教学的课程,适应造价员、监理员等不同的岗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性课程,其比重应超过80%,而且,专任教师中一部分应该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使专业技能教学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使的学生满足社会的要求。围绕教学培养目标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基本出发点,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以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的编制工作为核心,培养三大能力体系(专业基本能力体系、专业应用能力、可转移技能),围绕职业技能证书的知识调整教学体系,使毕业生能够快速、准确高效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高职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以下简称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研究道路、桥梁、隧道、港航等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专业,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涵盖的内容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进度款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工程造价专业在高职院校经历了十年的发展,至今已经为行业企业培养了诸多相关岗位的高技能从业人员,如计量员、造价员、采购员、合同管理员、监理员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日益完善,增大了相关岗位人员的需求,并且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调查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为同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从业人员队伍现状 (一)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从目前行业用工情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普遍存在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勘察设计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占总数的65%,但他们从业年限大都在10年之内,缺乏深厚的专业技术底蕴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从项目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仅占总数的20%不到,大部分岗位由非专业人员担任,他们不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而且人员稳定性不够,流动性较大。例如,广西人才市场交通运输厅分场2011年12月统计的数据显示,广西在建施工项目中,大专层次以上的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仅占12.8%,非专比例高达87.2%,结构极不合理。 (二)行业知识不全面。一个工程项目造价的组成非常复杂,它不仅涉及项目本身,还涉及项目的资金来源、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财政税收政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要具备与工程造价组成有关的管理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的知识。目前,大部分从业人员只知道依据国家颁布的定额及相关编制办法规定来完成各阶段造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而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合同管理与索赔、风险分析与管理等方面了解甚少,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分析能力和洞察力不够。当今科技创新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从业人员只有对市场材料和机械的规格及价格、实施工艺过程充分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造价分析。但是,许多从业人员自我提高和继续教育意识淡薄,市场分析能力不高且洞察力不够敏锐,长期处于“闭门造车”式的工作状态,编审能力无法提高,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管理。 以上可以看出,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仅就所在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谈一孔之见。 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办学沿革及现状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龙头专业,兴办于2002年,迄今有8届毕业生近600人,现有在校生近400人。该专业拥有较为完善的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其他专业共用的专业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基地于2008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实训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专业上课需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该专业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8年开始施行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顶岗实习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及实施内容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这也是下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三、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指把学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办学的特点,同时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内容如下: (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各门实践课程虽然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知识传授为主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重大转变,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仍未能有效融合在一起,未能实现一体化教学;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之间关联不大,没有实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我们可以加入企业元素,对于工程造价、工程招标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竣工决算等主干课程,让行业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承担教学任务,把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理论教学与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实践教学高度吻合,通过融会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一体化目标。 为实现系统化教学,对于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我们统一以企业某真实项目为背景进行系统开发与建设。即打破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同一项目各阶段所完成的不同工作任务为路线,开发实训项目并制订考核评价标准,使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系统化,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各课程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面向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与其他专业共同使用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它积极发挥着为学生提供实训操作场所、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功能,但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仍尚未开展。 为使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借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广泛利用与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各企业之间的熟络关系网,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为依托,以实践课程建设为载体,与企业共建共享互赢的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我们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及工作任务重新进行场地的规整、设备的配备,由企业添置软件及相关规范,为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提供技术和师资条件,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和职工培训。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可直接将校外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交流合作能力及创新探索能力,企业可以聘用学生为其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 (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服务求发展、贡献谋支持”为原则,充分利用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资源,回报行业企业长期对专业建设的支持,将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统合起来,在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第一,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的科技成果也有了转化的平台。第二,协助完成企业的工程项目任务,为企业分忧解难,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完成工程结算资料及竣工决算资料等。第三,以专业教育资源为基础,开展社会人员转岗培训、技术培训、预算员等工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使专业教育融入社会、行业和企业中。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及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应建设由校内、校外教师组成的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第一,对于现有校内专业教师,鼓励他们提高学历、提高职称,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参加专业培训班,考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交通运输部甲级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到生产一线参与工程技术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一线岗位的需求情况,为我们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第二,聘用在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建设。评价体系是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的检验,也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应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组织机构;其次,确定重要的考核指标,如学生“双证书”获得率、顶岗实习适用度、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再次,构建评价体系工作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通过对这套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更加全面、市场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更加成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程度不断增强,及时解决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应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为导向,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内容、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专业教学团队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开拓创新,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使其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未来站稳脚跟。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职业能力下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实践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高效结合,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职业能力的视域出发,系统分析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材、课程考核方式、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打造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等举措,以期完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践教学;职业能力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者的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对劳动者的综合就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也都普遍开展了实践教学,但大部分财经类高校的实践教学的目标仍然定位在对学生的从业能力(即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就是综合职业能力(亦称关键能力)。而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作用日益凸显。 2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个人在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具备的相应知识、技能及经验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对某项工作或者项目的推进及其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职业能力主要涵盖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基本职业能力通常指个体的学习、表达、辨别、感知及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则是指完成某一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专业素质。而职业综合能力,亦或称为关键能力,是指在不同职业之间转换时所具备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决策阶段:具有通过项目计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概算的能力以及造价信息的管理能力;设计阶段:具有依据工程规模、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情况,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能力;招投标阶段:依据工程项目情况适时调整报价的能力、具有编制投标书并参与具体投标的能力。施工阶段:具有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计算施工阶段工程量的能力,并能够对施工期间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竣工验收阶段:具有依照项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测标准,对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和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能力。 3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工程造价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而来,属于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实践技能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1]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层面: 3.1校内外实践活动 当前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自发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实验、校企合作实习以及各类学科竞赛等。自发社会实践指学生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寒、暑假,自己与居住地附近的施工单位进行联系,进行为期2~3周的实践锻炼。专业课程实验指在学校专业实验室中,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专业教学大纲进行的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活动。比如认识施工图、CAD绘制施工图、工程量计算等方面的训练。校企合作实习指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习。校企合作是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科竞赛。各类学科竞赛一直都备受高校、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推崇。例如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广联达算量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在比赛中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3.2师资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对其任课教师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具备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而目前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存在的较为突出现象表现为:一是大部分专任老师都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专业实践技能方面相对比较欠缺。这与多数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乏社会和企业工作实践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二是虽然学校也会从企业中聘任有资质的技术骨干做为兼职教师,但是由于这些外聘教师在教学时间和服从学校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可靠的保障,造成学生的学习有数量没质量。[2] 3.3课程设置 工程造价专业对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实践性较强。就目前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来说,现状仍不尽合理,表现在:一是课程教学安排中仍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时明显不够,远低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实践教学活动应占总学时的50%以上,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二是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不能达到契合。究其原因在于设置培养方案时没能对工程造价专业相关岗位群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偏重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忽视了对应用型课程的安排,从而造成与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相脱节。 3.4实践教材 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还取决于实践教材是否完善及科学合理。工程造价专业使用的教材一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地区适用性。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根据建筑行业发展与更新迅速的特点,结合教学的需要,对实践教材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实践教学的内容为专业人才目标及规格做好服务。如果实践教材知识陈旧、不能及时跟上建筑行业发展的调整变化,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势必会打折扣,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相应的锤炼和提升。 3.5实践教学模式 在不少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课内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的三阶段教学模式仍不鲜见。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三分理论+七分实践”是最佳教学方法。[3]课程讲授上如果过多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很多学生感到虽然理论知识容易理解,但仅依靠理论知识,势必会导致实践环节无法顺畅地运行,最终会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脱节,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校将理论知识的教授视作首要任务,从而忽视实践教学。另外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环节,一些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仍然侧重理论性和学术性,而轻视对实践能力的运用。 3.6实践教学管理 学校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监管缺失,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活动效果的另外一个因素。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往往首先考量的是审核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监控实践教学成果,却容易忽视对实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动态跟踪、以及每个实践环节运行情况的管理与评价。教学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良好的监管与管理,也会影响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4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优化举措 4.1把握培养“双师型”教师导向,建立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 高校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将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培养与引进“双师型”素质教师,建设一支过硬的实践教师师资队伍。[4]一是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访问学习,以便能及时了解目前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5]二是提倡和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教师层面来说,做到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兼备,可以更好地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加以更有效地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因此可以得以提升,使学生成为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2以实践教学为主导,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从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紧紧围绕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6]在确保职业能力完整性的前提下,拓宽和调整学科设置的课程思路及理念,及时调整及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要确保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实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专业技能和相关职业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4.3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由于目前90后学生是本科在校生的主力军,他们更愿意通过主动、娱乐的形式来获取相关知识,因此,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并用就成为一种理想的方式,如采纳灵活多样且趣味盎然的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模拟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7]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最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事先设定的学习任务,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及关键能力)的目的。 4.4以实践应用为中心,不断完善实践教材 关于实践教材的选用,除了延续由专业教学团队来编写实践教材外,还可以尝试邀请相关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实践教材的编写中,并与经验成熟的公司企业共同开发相关网络课程建设,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可以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实践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以期编写出更符合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教材,以期实现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4.5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以此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育。考核成绩既要反映出学生一贯的课堂表现,又要反映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尝试采用以下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上课出勤、回答问题等环节)+期中成绩(课程实验成绩、实践活动成绩等)+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比20%,期中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40%。这样考试结果能基本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反映出教学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果提供可信的参考。 4.6树立职业能力培养主旨意识,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首先,高校应做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主要是在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进行实训锻炼,因此高校在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层面力度应加大,努力打造系统和高质量的一体化实验室,使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来开展相关的实训锻炼,积累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更加理性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其次,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对接,积极合作,建立和培育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资源。此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应涵盖对实践教学目标、计划、大纲、实施和教学效果等一系列环节的全面监控与评价,做到各个环节并重。而不是只针对实践教学中的某一环节的监控与评价。因此,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5结语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对高校而言,亟需建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助力实现应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程造价专业鲜明的系统性和实践性,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高校应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材、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全方位夯实和完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高效培育和提升的目标。 作者:李侠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在基本投资方面加大力度,对于工程建设人才需求在逐年加大。作为培养工程建设人才的院校,肩负着重担,社会需求的工程建设人才既需要掌握工程技术,又要掌握工程造价理论与经济知识,能够从事工程造价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中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院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工程造价;教学模式;探索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快速推进,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均在大力发展房地产,随之而来的是带动建筑业蓬勃发展,社会对工程建设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逐渐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脱离出来,形成单独的专业。社会的需求,引领各大院校的工程专业招生一度成文热门专业,但是因培养模式的落后,教学方法的陈旧、课程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等原因,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需要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符合现阶段需要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岗位直接面向企业的工程技术岗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是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目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首先应明确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经济学知识,熟练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现代工程造价的理论与方法,在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方面得到实践的训练,具有独立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与实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进行融合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这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简而言之,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扎实专业知识,胜任工作岗位。从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多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方面的工作。各院在设置工程造价专业时,应借鉴在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引导下,教师才能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二、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教师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应用能力的前提。目前大多数元宵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的系统性不强,老师只教学自己所授课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其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融合性,授课老师并为考虑这一点;部门学校直接沿用其他学校的课程体系,并未根据学生、学校的情况选择教材。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并不能对于工程造价形成整体性的思维。建筑工程是一个整体,学生所学知识分散,理论与实际脱节,很难综合运用专业知识。鉴于这种现状,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要转变思路。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综合的知识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充分考虑职业岗位与能力的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师可先行调研企业目前的需求,对工作岗位进行汇总,并提炼出核心的工作任务,再依据教学规律融合到课程体系设置中去。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前提保障。 三、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与目标。现阶段,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实际的项目经验;还有一些外聘的教师在企业任职,虽然实际经验丰厚,但是在教学方式与水平上较为欠缺;部门教师忙于教学,未涉列最新的工程项目知识;教师整体队伍科研水品较低,在高水平的刊物上鲜少有关工程技术、科技开发的,课题研究也较少。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的关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学生的关键。面临目前的现状,各院校应通过多方面的改进,加强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在薪酬制度上,为教师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高水平教师的加入,同时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稳定性。其次,加强教师的培训与交流,为教师搭建培训的平台,教师的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方法、理念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让教师经常与工程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不是任何一位老师可以独立完成的,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团队力量才得以完成。 四、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工程造价专业中。这是多年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弊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这类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应用在实际项目中。这对于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提问法等。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度过,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教师也要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多媒体一体机在教学中的使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有许多理论课,这些理论课的学习,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领悟其中的内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通过音频、视频等,更加生动、形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情境。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应该灵活掌握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校企结合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生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工程造价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建筑一线。鉴于此,可以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探索与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作为新的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水平管理人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按照计划将校内课堂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进行合理安排,适当增加校外学习的课时。学生在学习了工程造价方面的课程后,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可以安排由学校教师带队去企业现场进行讲解学习,企业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负责人进行教学。两边的教学者进行合作教学,这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个方面,各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 六、结语 因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加大。鉴于我国各院校的教育发展现状,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在逐步完善。各大院校只有先明确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自身条件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改进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共同努力促进工程造价专业的高速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建筑人才。文中的观点仅为各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探索教学改革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韩琪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下工程造价论文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核心课程教学全能型比例18%(根据多个学校调查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总体比较年轻,刚出校门的研究生比较多,普遍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较少,在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诸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广联达造价软件应用全部能教的教师较少。这类教师对工程造价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难以融会贯通,很难在实训环节全面指导学生。此外许多工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大都是高校到高校,没有经历过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加上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欠缺,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少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大多数招生人数较多,而教师往往严重缺编,部分高职院校为应付教育厅检查不惜伪造数据,通过虚填兼职教师人数来达到师生比。经过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年课时量达到600学时以上,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上课备课,缺少学习培训以及参加校外实践的机会与精力。 (二)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机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迅速,很多院校招生规模暴增,在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必须每隔两三年深入企业一段时间,才能把行业最新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面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高实践性要求,与之相对应政府与学校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每年在省教育厅筹划下虽然有一些教师企业锻炼机会但也是相对较少,比例有限,面对庞大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群体,通过如此狭窄的渠道获得实践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三)高职院校教学相关领导认识误区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停留在介于高中和本科大学之间地带,管理高度行政化,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甚至担心教师在企业锻炼能力提高,不再专注教学,不好管理,这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一些高职院校领导认为教师大量出去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学校课程没教师带,在本来教师相对较为短缺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显得捉襟见肘。还有些学校高职院校系部领导工资系数取决于系部教师工资的平均数,如果出去锻炼教师较多,个人的收益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一些高职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出去企业锻炼,有些教师在外面工资薪酬比在学校还高,容易影响军心使在校教师无法专心教学。为此一些领导视专业教师在企业兼职锻炼为洪水猛兽,甚至要求专业教师在学校实行坐班制。 (四)一些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职业惰性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纯粹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出身的并不多,大多数由土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类专业转入,能够带本专业一两门课程就觉得比较吃力,如果要成为本专业行家里手,能带建筑工程概预算、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核心课程就必须花费很长时间自己摸索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教好这些课程。这些外专业转入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满足于上好一两门课,即使有企业锻炼的机会也出于个人面子问题不愿意进入企业从基层预算员做起,这些心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这类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三、三明治模式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践能力素养在教中学 教学相长,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能够使用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比较体现实践能力的课程主要有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这几门课程只有深入实践、参加过实际工程项目才能熟练掌握技能,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把知识讲透,讲得深入浅出。青年教师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会发现实践能力的不足,这是“三明治模式”的第一步,通过理论教学发现自己的不足,据此获知需要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通过注册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取行业准入通行证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进入企业的通关证。注册造价师考试课程分为四门,这四门课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应该努力通过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只有通过了造价师考试才能较为方便地在企业兼职,也相对在行业有较多的话语权,能够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造价文件。 (三)进入企业锻炼承担企业项目任务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二步。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应该每隔三年或者五年进入企业锻炼一年后再回来教学,高职院校应力求建立这样的教师培养机制。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之后,力争参加项目,比较合适的是进入造价咨询公司,直接从事一线工作,诸如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跟踪审计、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等。通过这些工作的磨练,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可以比较深刻地掌握工程计量计价,定额使用换算技能,这在学校的教学中是很难领悟的。另外在企业从事实际工程造价项目时候,能够体会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经验,甚至现行定额无法解释的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项目,对一个造价项目可以从破土动工到竣工验收整个环节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工程结算时,面对施工单位结算资料的造价审减问题,审查工程量,审查取费,审查单价,审查变更索赔等资料,都可以学习到很多工程造价实践知识,这些专业实践知识将会进一步强化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回校任教把实践经验总结成为专业实训资料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三步。在学习到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回到学校后进一步进行总结提升,这是专业实践技能回炉重铸的过程,可以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把工程结算资料、工程商务标投标文件等这些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资料整理成实训资料,从而在指导学生实践时能真题真做。特别是一些工程商务谈判,一些工程审计中定额的理解分歧,一些工程合同纠纷以及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等造价案例,是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宝贵经验知识,当专业教师把这些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用于教学,教学过程也能够栩栩如生,高度仿真工程现场。 (五)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兼职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四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明确提出“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之外,如果能在企业兼职成为建筑公司技术顾问、项目经理或者造价师事务所合伙人其实对教学也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在企业兼职的同时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工程实务,并可以利用企业工作的身份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联系实习、就业单位,这其实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措施。特别是工程造价专业教师从事企业兼职工作,如果涉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审计等问题可以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工作的助手搭档,引导学生真题真做,快速进入到工作角色中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工程造价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普遍实践能力培养欠缺的情况,采取“三明治”模式进行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使得大量青年教师或者缺乏实践经验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企业兼职”这样的模式获得和提高实践能力,从而使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能够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是一条可供参考的较为科学的途径。 作者:胡凯 郑睿 余勇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论文 1架构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对造价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两门课程《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出版的《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教材,内容大同小异。为避免重复教学,有必要加以区分。笔者认为,工程估价应侧重造价的确定,重点教授工程量的确定。而工程造价管理侧重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学习估价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各阶段计价的方法以及造价的控制。在理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划分教学模块,整合教学内容。 2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教师 工程造价类课程和实践联系紧密,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去企业挂职,参与实际项目造价的编制与审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再回到课堂讲授时可结合实际项目的例子言之有物。同时,作为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了解最新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及时反馈给学生。工程造价类课程由于周期性会有有关造价的新法规,新政策的出台导致课程需要不断更新。如2013年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对于08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44号文变革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等。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讲课内容,更新课件,重新选用新教材,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重视前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培养 不少同学学习造价的障碍不在于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本身,而是专业基础课没有打扎实,比如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由于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土木工程系教师,在授课内容也参照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导致学生学起来觉得难学而产生厌学情绪,能够抓住重点学习的学生较少。其实,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同学而言,不需要会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也不需要会施工技术,只需要看得懂图纸,懂施工技术而不是去现场施工。而造价类课程首先需要学生看得懂图纸,在进行造价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懂施工技术,因此,必须重视专业基础课程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后续造价类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4抓好后期理论与实战结合的专业课教学 工程造价类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计价的原理,各阶段造价的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施工结算与决算)。工程造价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工程中,穿插一些工程实例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可选取教学楼作为造价编制的对象,从前期造价的编制到后期施工阶段造价的核算结合本省定额来实施。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可粗略一点,不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或无代表性的施工方法,让学生对工程造价的计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基础工程和钢筋工程等隐蔽工程,一定要通过实物观察、照片对照、三维建模等手段来还原图纸的真实面貌。后期结合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夯实理论知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尽可能真题真做,手算与电算结合,对比两种方法,找到差异,为后期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设计和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宜采取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学。课程设计,宜从最基本的图纸讲解开始,有针对性进行辅导,也可以采取在线答疑的形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课程设计完毕,学生实际已完成一份造价文件的编制的实际操练。广联达软件的学设主讲老师外,还应配备多名辅导教师,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广联达图纸应尽可能选用实际工程图纸,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参加广联达举办的造价类的竞赛来促进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软件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造价类软件的操作能力。 5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师的培养和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因而有必要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实现企业开放,直接在企业顶岗实习开放性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当完成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理论学习后,让企业造价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课程设计或学生到企业作为造价专业人员助理从事造价的工作。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室,让双师型教师或具有造价工程师资质的老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面向社会承接工程造价业务,学生参与造价项目。 6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工程造价类考试应紧密结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自1997年实施造价工程师考试以来,每年10月份均设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考试,因此可建立真题题库,工程造价类考试试题直接从题库提取,按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来考核学生。但最终成绩的评定不能仅看卷面成绩,还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广联达上机和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等。综上所述,理顺《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关系,建立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有利于工程造价类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分工明确去教学;工程造价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参加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采取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上机操作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立工程造价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工程造价工作室等,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撑;结合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改革考试内容,并将实践环节也纳入考核的范围。工程造价类课程知识庞杂,实践性强,如果按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对该类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希望通过对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推动整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全面改革创新,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作者:曾淑君 单位:文华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职业竞争力的提升 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分析 对于造价员岗位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能够识读工程图纸、会计算工程量、会编制清单报价文件、会进行成本控制、会使用工程造价软件等职业能力,并且要具有吃苦耐劳、讲究诚信、责任心强的职业素质。根据学院对毕业生单位的走访调查发现,拥有过硬的工程造价基本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学生,是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并能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同时企业也给出了对我们教学上的一些宝贵建议,例如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缩短走入社会的不适应期;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吃苦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针对部分毕业生在职业竞争中的这些薄弱方面,文章认为有必要将这些薄弱能力继续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加强,尤其是在工学结合、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引起重视。 2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 2.1优化工程造价专业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围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工程造价岗位的能力需求,选择典型项目,在对岗位(群)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造价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灵活,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多变的需求。针对课程内容,以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进程,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推行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课程,同时增加前沿技术(如BIM软件)等建筑数字化、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2.2继续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 首先,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又走出校门到实际工程造价岗位接受实战训练,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众所周知,基础理论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而岗位的实战训练则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实战技能的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种培养方法,能够在实战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其次,将工程造价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引进校园。职业资质是从事本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基本标准,是对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3。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应资质是被企业认为学生具有一定职业基本能力的外在证明。所以,提前让学生在学校中就熟悉和了解并拥有了工程造价专业相应的职业资质,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据调查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改进实习实践环节。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1。所以,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实训条件基础上,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切实保证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用而且会用,获得职业竞争力,这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基础。增加具有特色的实训环节,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能够在现场或者模拟现场进行教学。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增加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的课时数,以及学生在顶岗实习前的工程造价综合实训等。通过实践环节力度的加大和形式多样化,让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顶岗工作,或者通过很短的实习期也能顺利胜任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生就省去了许多培训的宝贵时间。其次,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没有局限性,形式要灵活,只要能到教学目的,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3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上的能力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提高。在如何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问题上,增强工学结合和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工程造价行业岗位的人才。 作者:王晓 陈登智 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电力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浅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内容:调研区内电力工程造价行业人员就业情况、人才结构及主要岗位职责、调研高职专科层次的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表现及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二)调研方法:企业走访、电话访谈、专家座谈、问卷调查。 (三)调研对象:电力行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电力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工程师、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会计等。 (四)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回收归纳———信息分析———信息补充———建议及对策 二、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评价调研及结果分析 (一)调研企业的人才结构 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查显示:相关企业工程造价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0%,大专学历(高职)占56%,中专占2%,本科占32%。 (二)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岗位及要求 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主要职业岗位为: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招投标、资料管理。其中,造价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制工程预结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资料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写施工方案、绘制图纸、协助编写投标书、资料的分发和收集整理;施工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对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负有重要责任;监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检查承包单位的人力、材料、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记录;复核从施工单位获取的计量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总包及施工单位工艺进行检查及记录,对质量检查及记录;对结构主体质量进行旁站监督,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和做好简历日志及有关监理记录。由此可见,虽然不同的职业岗位分工清晰,但能看得懂图纸,熟悉图纸是各岗位最基本的要求,沟通协调能力和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是各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综合素质高,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加之实践能力较强,对相关行业还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优势。 (三)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现状 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安排变动性较大,施工企业对新进的毕业生主要安排在施工员、资料员的岗位上,造价单位根据毕业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安排。我院的毕业生一般会被分配做配网或主网工程,工作5-10年后,其中有能力的一部分毕业生将被提拔到经理的岗位上。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需求目标是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四)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工作评价分析 1.能吃苦耐劳但理论基础较薄弱 通过调查,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大部分都比较能吃苦耐劳。虽然一些工地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是都能克服困难,坚持工作。但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对工程技术、工程管理、过程经济、电气设备、电力生产概论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理解和解决一些工作任务时较吃力。 2.单项能力不错但综合能力欠缺 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在电力工程专业某些课程和某些模块学得很好,单项能力较强,如工程计量、工程计价或工程结算等。特别是近两年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一批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区、全国的高职技能大赛工程造价项目比赛,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的集中培训让部分学生的一些单项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由于工程造价工作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复合型工作,包括识图能力、工料法计价能力、清单计价能力、熟悉招投标法、熟悉合同,会应用软件进行算量与计价等等都需要一个人能综合熟练应用。因此,在综合能力应用这块,我们的毕业生还有所欠缺。另外,对于通用技能,包括识图能力、学习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专业人才的一般能力。多数企业普遍认为识图能力、学习能力特别重要,为关键能力,而外语应用能力只在某些岗位上有要求,这说明企业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有识图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特别是电力行业的工程施工标准比一般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要高,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优质高端的材料被使用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材料更新换代非常快,需要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紧跟技术前沿。 3.踏实肯干但动手实践不足 通过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工作态度端正,踏实肯干。但是,由于电力工程设计和建设要求规格很高,在校动手实践机会不多,能够参与真实工作情境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对接的实践欠缺,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因为不熟悉工作或害怕与师傅沟通而表现出动手实践能力欠缺。其次是计算机应用如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工程造价电算化相关软件应用不够熟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4.比较敬业但沟通协调能力不足 很多企业对所需要的人才,除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也希望毕业生能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查显示,对于自身的工作,我院工程造价大部分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比较敬业。但在遇到不懂、不清楚或者需要与别的工作人员对接的时候,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比较腼腆,语言表达技巧有所欠缺。 三、新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评价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清晰知道目前用人单位对相关人才需求重点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二是复合型。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复合型,即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引进复合型人才,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因此,企业特别是优秀的大型企业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复合型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围绕这两个重点,在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上做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一)制定切合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避免盲目拔高或技能滞后。(二)充分拓宽学生就业选择渠道,专业课程设置处理好“专”和“多”的关系。(三)兼具“其他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李静 马桂芬 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能力培养 摘要: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性、应用性能力的人才,而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虽能熟练运用课本知识,但缺乏足够的创新,不能更好地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这就与工程管理专业的目标背道而驰了。本文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 0引言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有综合性、应用性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加贴近工程,更加接近实际。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我国建筑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学校近年的就业状况来看,许多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大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开始有脱节的迹象。因此,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就成了此专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够较快融入到就业岗位的关键。 1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学校没有制定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我们从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各所高校中了解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被高校重视,各种实践培养计划也通过各种方式应用到教学当中,如单位实习、课程结业后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该院工程管理专业紧追时代潮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视,在实习、课程设计以及相关软件的学习方面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实践方案实施的深度和广度同国内一些知名高校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某些应当安排实习或者课程设计的课程因为课时问题而没有开设,或者因为课程冲突而选择放弃开设。该院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只开设了土建、装饰以及安装三个方向,但也只有土建方向完整的可以上完一个学期,装饰和安装由于时间原因只开设了半个学期,使得学生对这两个方向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工作单位的要求,更别提学院没有涉及的市政和园林这两个方向的课程及实践环节,使得一些市政园林单位望而却步。除此以外,学院并没有开设相关算量软件的必修课程,而是把它作为学生课后练习的手段,使得学生不能系统、熟练地掌握算量软件的操作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也大大浪费了这些教学资源。安排工地实习的时间过短,相对于项目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实习的真正意义。种种问题的出现,都指向了该院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不系统、不完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基础,亟需从学院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寻找突破。 1.2校内外实践性教学不能协调一致 据了解,我国一些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把实践环节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本从算量软件、测量认识实习以及已完工程认识实习等方面着手,校外实践则是把学生安排到具体的工作单位进行实地实践。由以往的经验来看,校内实践因为强制性的缘故,学生执行的较好,掌握的也比较透彻,但是校外实践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自由度较高的缘故,学生应付的居多,很难从中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应加大对校外实践的监督,使学生切实地从校外实践中受益,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3校外实践的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实习单位的特殊性,它需要把学生安排到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现场。这就加大了学校安排实习单位的难度。此外,一些造价工程师在算量的时候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刚进单位实习的学生大多对实际工程造价工作接触不深,对于复杂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套价规范又不得不向他们请教,这就对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他们对这方面有所抵触。种种原因使得学生的校外实践质量不高,难以达到学校既定目标。 1.4基础理论知识难以同实践环节真正有效地结合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其实践环节的教学多依附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没有考虑到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没有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培养计划的重点,指导思想仅仅是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和认识生产,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安装造价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只需要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会套定额计算工程造价,没有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没有设置复杂情况来考查学生独立解决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创造能力,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5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入职造价行业有许多的硬性条件。一些拥有造价员从业资格证书或者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很容易被用人单位认可,获得应聘机会,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从业经验以及执业证书,入职有一定的难度。该院尚未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是否拥有从业资格证书也没做硬性要求,仅仅依靠学习成绩以及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作为评价指标,其可比性和可信度并不能完全被用人单位信服。对于那些全国性的英语四、六级以及计算机等级证书不能体现其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因此,把从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列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计划中是极其必要的。 1.6学院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对其他土木专业有所差距 该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地位同土木专业有一定的差距,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日后工作的重要保障,从本专业的教学、经费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来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目前,一些本专业的配套设施尚未落实到位,工程管理实验室的部分软件过于陈旧,迫切需要更新换代,这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尚未达到预期目标。 2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提高工程造价实践能力的研究 2.1系统的教学体系 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教学体系,因此可通过以下四个阶段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提升:①基础理论知识传授阶段,设置该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三四年级的专业实践奠定基础;②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阶段,该阶段旨在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熟悉的程度,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③应用性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现实存在的问题,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④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将学生安排到单位进行锻炼。通过在工作第一线的实践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认识自己尚存在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让自己在日后的职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对于刚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工程项目的认识基本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教师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塑造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老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带入,紧密联系实践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意识。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讲台上说出自己对工程项目的认识,老师在台下通过启发、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迪,这更有益于学生拓宽思路,意识到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3实践教学环节及其内容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一方面,按照本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其实践能力发展的平台,将实践教学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育培养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对以往的实践性教学进行反思,科学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适宜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反馈,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过程考核,将实践性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2.4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要紧密同时代联系起来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谁能够解决好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谁能够提出新的管理模式,谁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因此,指导思想要紧随时代潮流,实现实践教学的三个替代: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替代培养机械式的动手能力;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替代传统的仿真教学模式;③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替代古板的课堂教学模式。 2.5不能忽视教师素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 教师资源优劣是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指标,它对于本专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及时更新,因此要求教师除了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外,还要求他们能够不断地对其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对课程的内容、学科发展动态、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规律等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将其消化整理成浅显易懂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只有具备工程造价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承担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任。学校可以按计划分别将教师送到建设领域的相关企业进行包括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工程造价知识、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实践考察,再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带回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其对本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校也可以利用各企事业单位现成的资源,聘请有经验的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作为学校的校外指导教师,定期给学生开设专业性讲座和进行校外实习指导。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也要紧抓实践,实现理论实践两不误。应注意的事项有:①贴近工程实际,面向生产第一线。涉及学生的实践内容必须要增强其实行的可行性,提高与工程项目的关联程度,贴近工程的实际特点。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模拟实际工程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既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又为日后更好地融入工程企业,参与工程管理奠定了基础。②进行仿真实践,打破空间束缚。由于符合实践性教学的的典型工程往往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变得可遇不可求,因此仿真工程实践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不仅能够突破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活动中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又能够灵活地设置变量,达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目的。通过模拟仿真实践,学生既能初步了解造价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也可通过工程仿真训练掌握工程软件计算思路与技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实践的运用。③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化意识。工程管理专业的资格考试主要有造价员、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当前本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应与以上资格考试的基本考点相适应,并且学校安排的实践项目的内容也会有意识地向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靠拢,让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可以从理论到实践对工程管理类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有所了解,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受到适应社会的熏陶,增强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④依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来制定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及标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说,由于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所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方式也是各式各样的,比如,参加造价综合实践的可以提交造价咨询报告;参与施工管理实践的提交项目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参加工程管理等。学生在上述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以及上交的成果报告的质量可以作为教师评判打分的标准。 4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既应是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又该是本院办学的一大特色。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确立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构筑科学、合理、可实践性强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要在筹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训室等硬件设施上下足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工程造价实践性教学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工程造价的实践训练活动,又能加速培养应用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最重要的是,它对于传授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鼓励创新及发展个性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新模式的转变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钟莹 武平 单位: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技能抽查措施 摘要:通过分析技能抽查的政策及实施情况,从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考核、竞赛、培训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技能抽查的措施,从技能抽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上述应对技能抽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技能抽查人才培养课程标准 为全面提升湖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抽查,教育厅于每年的10月份,组织抽取全省高职的5个专业,并随机抽取有该专业的各院校的10%的毕业班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排名,并向全社会公布,并做到与学校申报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结合,与学校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结合。对对抽查合格率低于60%的学校进行黄牌警告,对无故不参加考试和第二次考试合格率仍不到60%的学校,取消该专业的招生资格。用学生的平均专业技能水平作为评价该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专业2014年和2015年被连续抽中两次。 1技能抽查的实施 工程造价专业的抽查项目分为房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房屋建筑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三个核心模块,模块一:定额的应用;模块二:工程量清单编制;模块三:工程量清单计价。公路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两个核心模块,模块一:公路工程施工图预算;模块二: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水利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四个核心模块,模块一:编制基础单价;模块二:编制建筑工程单价;模块三:编制安装工程单价;模块四:编制工程总概算。以工程造价房屋建筑工程为例,技能抽查标准题库题量97道,技能抽查每道题目的编写都是基于学生解题加答题时间为1至2小时设计的,每道题目都很综合,要参考查阅的资料也比较多,学生若对题目不熟练,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技能抽查考试监考很严格,高压,规范资料繁多的现场要完成题目的解答编制是很困难的。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的学校若平时不注重技能抽查题库的学习训练,抱有侥幸心理,等到抽查专业确定,被抽考学生的名单确定之后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集中训练突围是不现实的,风险非常大。再者技能抽查本身对学生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将技能抽查融入日常教学与人才培养,形成一种常态,这样既能随时从容面随技能抽查,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相关技能。具体如何积极应对,将技能抽查融入日常教学与人才培养,形成一种常态,我系工程造价专业做了以下尝试。 2应对措施 2.1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修订课程标准 首先,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修订课程标准。以我系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方向为例,通过分析《工程总价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开发目标和抽查内容,确定与技能抽查相关的3门课程为《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造价软件》,研究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造价软件》的开设在第5个学期,造成一个矛盾的局面是,被抽中的学生在造价软件课程还未完成学习的情况下要去接受技能抽查考试中该模块综合技能的考核,所以将《造价软件》课程的开设时间提前,人才培养方案作出相应修订。在原有的课程标准中,加入技能抽查考试题库的相关标准,并融入课程教学中。 2.2编写印发技能抽查教材 以学校牵头,制定政策,组织编写技能抽查的教材,并编写好参考答案,技能抽查的题库是公开的,但没有参考答案,各专业以专业带头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共同编写针对题库的参考答案,统一标准,确保技能抽查题库教学的准确性。该教材在相关专业学生大二开始学习《建设工程定额原理与实务》课程时就购买分发,作为课程学习的辅助练习书。 2.3多方式将抽查题库及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 将技能抽查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技能抽查涉及的上述3门课程教学的课堂上将技能抽查的知识点、技能点作为教学重点,进行真操实练,并严格按照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系统地考核。具体方式一是以技能抽查题库的试题作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由其扩散开进行教学,二是将技能抽查题库试题作为课后作业题,要学生在CRP空中课堂将作业上传,教师进行批改,题库的完成情况及进度一目了然,有据可查;三是,将相关课程的综合实训周实践课程的任务选取以技能抽查题库为载体,直接从题库中抽取编写。 2.4多方位考核 对学生技能抽查题库的掌握及相关标准技能的落实情况要严格把关,进行多方位的考核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将与上述与技能抽查相关的3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补考试题、毕业补考试题确定为从相应模块的技能抽查题库中随机抽取,在巩固学生相关技能的同时能很好的督促学生学好相关课程;在参加技能抽查前,学校先自行进行模拟抽查考核,及时总结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2.5组织技能抽查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系部围绕技能抽查及技能大赛的考核点来组织技能抽查竞赛活动,制定合理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上面技能抽查教材的使用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战比赛,一方面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与飞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丰富其临场经验。 2.6重视技能抽考前培训工作 俗话说“临阵磨刀,不快也光”,技能抽考前的培训是非常关键的。将被抽中的学生集中起来培训,安排相关专业老师全天候指导,制定具体的课程表,展开技能抽考前培训工作。开展集中培训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摸底考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在培训前期,指导老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抽考方式、抽查的内容与要求、评分标准等。此外,指导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技能操作的诀窍和要领,强调测试时要注意的问题。培训中期,进行专项训练时,指导教师应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上机和实操练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或老师的帮助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逐渐熟练。在培训后期,以技能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和操作的规范性。同时开展内部抽检,针对被抽查同学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后一阶段安排专门的针对训练。对基础差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采用手把手、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指导。 3结束语 通过落实上述应对技能抽查的措施,使技能抽查形成一种日常教学常态,我院在2015年湖南省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抽查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证明上述应对技能抽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进一步以技能抽查为契机促进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将技能抽查标准更好地融入课程教学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作者:欧阳洋 文雅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浅谈 摘要:职业学校注重技能的形成,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是工程造价教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信息化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对工程造价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考核方法 教职成[2015]6号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的原则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重在技能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训室实训,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有所欠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人才目标的设定要围绕工作岗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编制工程预结算文件、工程招投标文件的应用型人才,而学校的老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较少,缺乏实践经验,校企合作,引企入校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按照“校企合作、人才互聘”的原则,一是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有典型项目时,教师能够参与其中,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能把企业的新知识、新成果带进课堂,缩短了理论课程与实际工程的差距,能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二是落实“能工巧匠进职校”活动,学校要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技能水平的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促进学校实践技能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引企引行入校,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公司对外承揽检测任务,对内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双方开展有效的师资互培互聘、技术研发等工作。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教学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为学生、职工、教师训练和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设施、设备。 二、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方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给学生一套结构比较简单的图纸,要求学生先识图,再做预算。在看图的过程中,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土方工程算量、基础工程算量、混凝土工程算量、砌体工程算量、屋面工程算量、装饰装修工程算量6个主要学习项目。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从根本上实现了“工”与“学”的一体化. 三、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是技能型、应用型的课程,而现在理论课时占的比重较大,而实训课时占的比重较小,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现有的课程体系是分学科开设,学科又多又杂,教材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理论知识的课程开设太多,教材内容偏难。工程造价教学改革改革必须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的开设要围绕实际工作技能展开,减少基础学科的课时,增加技能型课程的课时,减少管理型课程的设置,增加技能型课程的实训环节。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贴近实际,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造价中越来越为广泛的使用,但有些学校工程造价专业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甚至没有机房进行机算的训练。我建议增设工程造价软件这门课,加强上机实践操作,掌握工程算量软件及计价软件,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算量及计价的能力。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进行手算与机算,并分析有无较大的出入。利用定额计价及清单计价编制预结算文件或招投标文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运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如何让学生在脑中构建三维模型是工程造价中的教学难点。现在许多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的校园,有的学校还开发了教学仿真软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将情景真实化,施工工艺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可以采用动画或视频进行动态的演示,施工图纸的识图也能更快捷,促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内容。仿真软件能够构建三维的立体的可视的建筑物模型,图纸、模型、尺寸三者对一,有效解决工程算量中识图、理论知识讲解及公式说明等教学重难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理论考试一般是闭卷考试,受考试形式及时间的限制,只能考核一些概念、简答或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注重理论而忽视技能的测评,应改革现有的考核方法,我建议学生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两部分组成。理论成绩占到三成,实训成绩占七成。理论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及职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察的是学生对现有理论知识的认知,职业技能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工程算量的能力,可以选一套简单的施工图纸,时间为3到4个小时,出几道代表性的算量的题目。工程造价专业改革是以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学校和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通过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使学生毕业就能适应岗位,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 作者:刘晓新 单位:聊城市技师学院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课体系创建实践思索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大部分借鉴本科院校或者普通专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包括课程名称)上存在着大量沿用、套用的痕迹。直到2006年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的颁布,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各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工学结合上大胆探索。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工程造价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重庆市为例,一是开办院校和招生数量较多。目前开设有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院校共13所,2009年工程造价计划招生1327人,实际招生2986人,位居第二,仅次于护理专业实际招生人数(3055人);二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沿袭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土建预算,安装预算较少涉及,而社会紧缺的是水电安装预算方面的人员;三是课程体系较多侧重于单项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四是出现了基础理论薄弱、专业口径窄、终极性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极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与造价员职业岗位相适应,具有“识图——工艺——计量——计价”综合技能,同时学生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手,对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和重新架构。 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根据多年来的行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研,本专业学生主要到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预(结)算及投标报价工作,或到建设单位、房地产企业、工程造价咨询与管理部门从事工程造价的分析、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按照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造价员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获得造价工程师初步训练,具备编制、审核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概算、预算、结算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会进行工程招标书和工程投标书的编制,即“能识图、懂工艺、会算量、熟计价”(简称“四位一体”),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而言,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如表1所示。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为本的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不管是基础课程体系还是实践课程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能识图、懂工艺、会算量、熟计价”。同时,作为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高等教育,不能重复中等教育的技术水平要求,应更注重新兴技术、高级技术、复杂技术的选择与整合,准确把握市场对造价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可持续发晨原则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在培养学生中出现了基础理论薄弱专业口径窄、终极性教育的倾向,过分追求职能的培养,忽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综合能力低,对未来适应性差,这种倾向极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工程造价环境与计价方式的变革,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学生具备从造价员提升为造价工程师的潜质和素养。 (三)素质优先原则 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造价咨询公司中,造价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才能够保证做好相应的工作。具体而言造价员应该具备: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忠于职守,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商业贿赂;②遵守工程造价行业的技术规范和规程,保证工程造价业务文件的质量;③保守委托人的商业秘密;④不准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执业;⑤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时,应当主动回避;⑥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⑦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计价行为,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举报。因此,在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中,要体现德才兼顾,德重于才的思想,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态度及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多元合和整体优化的原则 工程造价专业是适应工程建设造价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知识体系是跨学科和专门化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工程与管理的统一、识图与工艺的统一、计量与计价的统一。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和整体优化的策略思想,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工程造价课程内容体系,以造价员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职前培养阶段打造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雏形”,获得高职教师从教的学历要求,职前培养和人职教育阶段可以申请实习证书。企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学习、考试,申请临时证书。执教相应时间,经过不断的职后培训,高职教师可以申请初级、中级和高级证书。每种类型、等级的证书都有相应的鉴定标准和考核内容,以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线,贯穿整个教师培养过程,实现培养的一体化。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关于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问题研究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技术应用性很强且和社会紧密结合的新专业。为了满足企业对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上手”的要求,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工程造价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环节、教学环节和应用实习环节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工程造价;课程设置;专业技能;造价实习 工程造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实用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目前这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与经济活动脱节,专业实习力度不大等。专业特点决定了这类专业要专业方向与培养方向十分明确,要求学生既有相当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充足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上岗后就会计算工程量、会做概预算。本文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了研究。 1、课程设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所学课程的科目非常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1专业应用性要强 在保证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应用而非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重视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上应侧重技能应用的培养,避免过多的理论知识。 另外,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面向注册造价工程师层次,对于专科生的培养,可以面向造价员层次,制定与执业资格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使得我们在人才的培养上,面向人才市场,并与“职业资格制度”相接轨。 1.2实践教学课程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突出安排实践课程,留出充分的实践时间,精心建立立体完善的专业实践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在保证工程造价理论讲授课时的同时,再安排一周至两周的时间学习工程造价的电算软件,最后再安排四周时间去施工单位或造价咨询单位做实习。对于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也要设置一周时间去生产实践-这样就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 2、课程教学环节 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动手能力强不强,与理论知识扎实与否有很大的关系。个人认为要把好教学环节这一关,要注意以下几点: 2.1教材的选择 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众所周知,2008年,我国的造价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出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模式由传统的定额计价转变为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学生授课时应选择与实际相适应的教材,最好选用2008年7月份以后出版的教材。要修订过的教材,教学内容应引入新的规范,与之对应的合同管理和工程招投标也要有相应的变动,保证给学生的信息是最新的信息。第二,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对二本、三本和大专、二专的学生,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要有区别。二本学生自学能力强,但是动手能力差;三本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大专和二专的学生基础不好,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因此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选,在选教材上要特别对待,体现出差异。第三,注意教材的质量。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由于评职称的需要,现在出版的教材很多,比如说一本书内容有十章,就可能会有十个编者,那这样的书的主题思想来可能就比较乱了,还会有很多错误。 2.2课程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作为边讲边练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动手能力,以便达到增强专业技能的目的,同时要以实际工程案例贯穿教学始终。等到课程结束后拿出一到两周时间做实际工程,借助特定的项目,以训练为主要形式,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态度并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的。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上手。 2.3适时适度做小结 “适时”是不到火候不能说出教师的见解,学则最恰当时间会收到“柳暗花明”、“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度”是点评不宣过细,但也不宜太简单,根据对学生知识水平分析和个别差异的掌握,既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挫伤处于茫然状态的学生的积极性为度。要以“学”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发提问,通过讨论共同寻求解法。 3、应用实习环节 实习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尤为关键。因此在实习前应制定完备的实习指导计划书,明确规定实习的目的与要求、实习内容和实习环节、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的评定及实习工程的简介。充分利用学校建立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提倡学生利用寒暑假、节日长假和周末等进行顶岗实习。 实习时,必须要准备好定额、标准图集、单位估价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等,引导学生熟悉各式各类施工标准图集和构造详图,并要会看现在流行的钢筋平法图。然后准备几套正在进行施工的建筑施工结构图和水电安装施工图,要求学生做好施工图预算。同时也方便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澄清疑问。不过每套图纸最好都有专家完成的工程造价及标准答案。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实地参观、见习,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图纸,安排学生到图纸所指工程现场施工工地上参观实习,收集资料。请施工人员现场讲解,使学生更具体、明确地把握建筑施工与结构构造要求。最后手算完成后,用“电算”,即用软件去检验计算的准确性,这样就将手算与“电算”相结合起来了。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为工程造价专业类学生建立的实习基地和学校的基建处、校企合作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节假日和寒暑假还可以去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结 语 以上是笔者从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要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很多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程造价专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成教育革新以及运用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借鉴德、美、英等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各个专业的不断细化,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人才培养必须了解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明确教学培养目标,结合高职特色进行课程和内容设置,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建筑结构》课的教学应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鲜明的对立观点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在教学中应强调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只重视岗位技能的培养可忽视理论教学。实际上前一种观念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而后一种观念又忽视了理论教学,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是摆在《建筑结构》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有必要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分工逐渐细化的新形势,在原土建专业的基础上分支出来的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的问题上必须慎重,只是在原有土木工程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简单地删加,很可能成为一个“畸形”的土木专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专业。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建筑结构”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是能够识读结构施工图,熟悉相应结构的构造要求,为今后的工程造价计量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精选,做到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结构抗震。因此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等问题;砌体结构主要介绍些材料的性能、受压构件的计算及混合结构墙、柱的设计;钢结构则主要介绍钢材的机械性能、钢结构的连接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上四部分每一部分单拿出来就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所以内容多,知识面广,而且这门课中公式多、符号多,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对概念、构件的破坏过程理解不清,而这些内容本身就具有连贯性,一部分学不好理解不透彻直接影响后面章节的学习效果。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由于力学基础知识较少,更是感到难学;目前适合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建筑结构》教材较少,大多数都是把混凝土部分、砌体部分、钢结构部分、抗震部分叠加到一起,没有突出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所以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如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有关构造规定要着重讲解,而对于材料的设计原理则作为一般了解内容;又如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对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内力计算和截面配筋计算等教学内容就可以简单介绍,只要求学生适当了解肋形楼盖中梁、板在荷载作用下的作用即可,而对肋形楼盖板、梁的构造要求则应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来讲授。所以在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对理论计算部分可少讲,重点介绍清楚规范中的构造措施及其做法。 增加“平法”识图教学内容 识图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其难点。但是,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限制,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完成,作为新入学的新生对建筑工程的构造还不甚了解,所以只是记忆了部分制图规则,还不能灵活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中去。平法施工图尤其如此。所以在学完建筑结构课程后,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构造有了较清楚地认识,这时候再结合“平法”制图规则去识读施工图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建筑结构课程必须将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否则,这一核心能力将出现“盲区”。教学中,我们讲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种结构类型房屋结构施工图的图示与识读方法,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平法施工图为主。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已被实践证明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我校区还没有属于工程造价专业进行结构方面研究的实验室,而教材中的很多公式和结构的破坏过程来自于实验,这样就造成了教学中实验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要实现这一目标,采用模型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该法不同于一般的展示性课堂模型教学,其特点是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现以“建筑结构”课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为例,来分析比较课堂讲授法与模型活动教学法的课堂组织路线、特点和效果。 1、课堂讲授法 1)课堂组织路线 介绍工程实例—构造要求—实验研究—基本假设—公式推导—公式应用举例—布置作业。 2)特点 整堂课都由教师讲解,在黑板上画图形及公式推导,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由于多根受力钢筋或构造钢筋在同一平面上,只能画出一根来表示,较为抽象,学生不便理解,特别是构造钢筋的布置和作用只有强记,学生普遍感到枯燥难学。 3)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该法适合理论推导,对条理明晰的公式推演尤其效果较好,对本科教育较为适应。但对以培训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类专业,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由于对工程技术课程不要求达到设计深度,只需了解设计计算原理,更主要的是要看懂图纸,明白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法。因此,若还是生搬硬套工民建专业惯用的课堂讲授法,对高职高专类工程造价专业是不合适的。 4)效果分析 该法对于公式推导部分是非常有效的,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替代。但对于其他部分教学效果不好,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识图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没有体现出来。在更复杂的梁和板的配筋设计或预算中出现的漏筋的情况更多,特别是现行平法图配筋表达方法学生更是无法下手做预算。这些现象的频繁出现与只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有着根本的因果关系。 2、模型活动教学法 1)课堂组织路线 介绍工程实例—照图制作梁、板模型—分析构造要求—讲解受力钢筋的计算方法—布置作业计算受力筋—按作业结果制作模型 2)特点 课堂组织由教师先讲解基本要求,以学生制作模型为核心,在制作模型中理解构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讲解理论计算作铺垫,课后学生把作业模型化进一步加深理解。 3)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模型活动教学法是使学生在制作模型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的教学方法,与高职高专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是相吻合的。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就是一个施工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把实际中获得的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就容易使学生达到“上手快、实际能力、操作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素质要求。 4)效果分析 从以往的经验看,学生对现场工程实习都比较感兴趣,几本没有缺席的现象,而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学生缺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以认为学生是比较喜欢实践活动的。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课,因而这种教学方法较容易被学生接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到主动的认知。同时,制作模型的过程也是施工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习结构知识还能学习施工知识,是一种综合训练。施工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探索新的工艺,这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实实在在的。在课堂讲授法中,学生作业出现的错误问题,通过模型制作将不会发生,因为有些钢筋不可能架在空中。可以预计采用模型活动教学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模型活动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理论公式推导就不能用该法来实现。在使用该法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灵活应用。 模型的制作在工程上是经常出现的,大到一个城市的规划,小到一个局部建筑构造,通过模型把复杂的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是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学活动也是需要通过教师把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简单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模型、制作模型必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直观的知识,最难理解的是抽象知识,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知识,这一过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模型来实现。 实践动手能力强是高职高专类学生素质要求的重要方面,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多数情况只停留在口头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方法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能有效结合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一种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的教学法。 加强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如带领学生深入工地参观学习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施工现场的结构构造,学生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随着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紧密结合工程造价人员的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持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笔者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的部分环节,进行了初步的课改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使教学内容更合理,教学模式多元化,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上手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测绘的本质和内涵,接着介绍了在现代测绘的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具体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测绘的本质和内涵,接着介绍了在现代测绘的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具体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民办应用型高校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随着测绘学科的发展,非测绘专业原有的知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测绘的需要,作者通过分析测量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通过教学实践的验证,得出其可行性与必要性,为今后测量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1.引言 《工程测量学》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概预算等专业的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老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建设对测量人员"懂测绘、会应用、能测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进行,课时压缩得越来越少[1],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成为每一名测量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非测绘类《工程测量学》教材的安排都按照: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民用建筑工程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线路测量与桥梁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监测和竣工图的编绘等来编排。 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表明,80% 以上学生在施工企业从事施工技术工作,它要求学生具有 "放线""抄平"及地形测量等职业能力[2-3]。但是由于课时量的压缩导致与土建类专业结合紧密的测设(放样)部分,只有极少课时甚至课时为零,造成"学"与"用"的脱节。因此,对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测绘知识增加而课时减少的矛盾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一般包括理论课教学(含课内实验)与测量实习两部分,课程内容基本兼顾了传统与现代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随着测绘"新理论""新仪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但是随着高等学校课程的改革,在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比如按照学科设置工程测量学的理论课时应该安排在60个学时才算合理[4],但是多数高校在课程改革后课时数都减少了不少,以WF科技学院为例,目前建筑工技术和工程概预算专业课时只有48个,刨除因法定节假日而减少的课时,实际上课时长还达不到48学时。 2.2 教学内容陈旧,与生产脱节 在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严重滞后于实际测量工作的需要:如在生产中已普遍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测设工作,而在教学中仍以介绍光学经纬仪、钢尺量距等内容,明显滞后于生产实际,导致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与"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此外,测量实习内容以测绘地形图为主,而实际上,非测绘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接触到的是施工测设工作,很少专门从事测图工作,而在校学习过程中对测设和施工测量的锻炼则明显不足! 2.3仪器设备老化,跟不上科技的进步 测量仪器是工程测量学教学必不可少的设备,它的数量和先进性直接影响《工程测量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此外工程测量教学中许多仪器比较贵重如陀螺全站仪、超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许多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民办院校甚至不愿意投入这么多资金,造成仪器落后,品种不全,教师上课时只能简单地用图片介绍,从而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 另外,随着高考扩招,班级逐年增多,仪器由于常年使用经常损坏,却得不到及时修理,存在误差较大的严重问题,有些甚至已经没法使用,造成学生实验结果不准确,以至于迷惑不解,甚至对测量方法产生怀疑。以WF为例:13级土木有18个本科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1个专科班,都需要用到测量仪器,仪器的使用率较高,维修效率跟不上。 2.4考核形式单一,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水平 传统的工程测量考核方案是平时成绩+课内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这样的考核方法不利于考查学生的实践技能,比如实习过程中同组的6-8个人有些同学能够按照课前要求进行实验,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实训只是借用同组其他人的测量成果,不能反映出实习的真实效果,同组实习数据都是一样的,这会造成吃大锅饭的情况,成绩好坏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影响不大,打击了好学生的积极性。 3.《工程测量学》教学实践改革的措施 为了解决以上矛盾,拟从以下各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3.1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 为了解决内容多课时少和教学内容陈旧,与生产脱节的矛盾,专业教师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合理取舍有关内容,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选学内容,对教材上已经过时的内容,予以删减。对于新的测量理论和测量技术属于了解和选学的内容,比如GPS测量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让非测绘专业同学对测量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也可以节省课时学习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知识。 3.2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对于仪器不足的问题,学校层面上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深入生产企业调研,准确定位生产中常用仪器的型号和种类,充分利用有限资金购置与生产对接急需的仪器。对于部分特别贵重的仪器,比如超站仪、测量机器人、垂准仪等,可以同仪器的生产企业合作,采取展销会的形式,由校方提供场地,仪器生产商展摆仪器,并委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讲解。这对双方来讲都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仪器生产商通过展销调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学校不仅节省了资金,同时也达到了让同学们认识了解先进仪器的目的。 3.3多途径考核,避免一考定"生死" 鉴于传统考核采用平时+实习+期末成绩的局限性,对此进行细化:平时成绩以课堂出勤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实习成绩为避免同组人员吃大锅饭的现象,采取教师与组内成员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即专业老师针对实习的结果的正确性给出相应分数,同组人员根据操作过程付出工作量的大小,给出一个阶梯化的分数,二者所占权重各占50%;对于期末成绩可以采用试卷的形式,或者其他能反映专业能力的方法。例如,WF科技学院,鼓励在校专科生报名参加测量员考试,凡是取得测量员证书者,提出申请可以不参加最终的结课考试,期末成绩按照优秀对待。此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学习举行的测绘技能大赛,凡是能够取得三等奖以上者,同样可以不进行期末考试,成绩依然按照优秀处理。 4.教学改革的成果 从2013年开始进行的教学实验以来,共经历了12级建筑工程技术,12级工程概预算,12级工程测量与监理及12级土木工程(还未毕业),这几个专业学生已经参加工作或者正在工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讲看,现在的学生要比改革之前从事测量工作时,上手更快,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独立从事测量工作。由于实行以证代考,多数的专科学生在毕业之前已经拿到测量员证书,通过顶岗实习,使所学知识有一更大的提升。部分同学因为在顶岗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毕业之后只要愿意就可以到单位上班,称为一名正式员工。 5.结束语 实践证明,WF科技学院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的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改革,是成功的。在改革后的教学体系下,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测绘理论,增加测绘技能,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生产实际的需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符合WF科技学院"素质教育五项工程"----思想品德提升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应用文写作与口才锻炼工程、社会实践工程、身心素质训练工程中,要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的"三能人才"的要求。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 摘要: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作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缺少相应的实践性课程,学生们学习过多的理论知识却缺少户外学习的时间,最终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有严重的限制作用。因此本文笔者决定基于此主要来探究当前阶段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的问题。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探究 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创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课程建设的内容以及成果。对于测绘学专业的学习来说,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们掌握相关的理论课程体系学习;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相关仪器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深化理论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重视由多元化的模块构成 对于工程测绘的课程体系创新与改革来说,要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课程创新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分阶段教育、多层次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规划并且制定相关的工程专业培养体系,根据大一年级以及大二年级专业培养体系不同来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利用基础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则应当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特长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以及专业。例如当前测绘工程专业主要分为六个专业方向:大地空间与空间定位方向、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航天航空测绘方向、卫星应用工程方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方向等。学生选择课程体系应当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个性化的发展特征来选择专业体系,最终实现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新课程体系重视整合性,强化学生基本技能以及技术的应用 新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突破传统的限制,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注重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在尊重学科之间差异化的前提下,找出不同学科体系当中的内在联系,将内在联系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我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学科知识,开拓创造性思维模式。 现阶段,部分学校所设置的测量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数量较少,最终学生们在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虽然掌握了全面的理论性知识,懂得了各种机械的使用方式,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实践性经验,最终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性巩固。因此当前首要的便是应当增加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性课时数量,让其能够通过课堂时间掌握一些真正的实践性经验,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各个课程计划学时 新课程体系重视对各个学科的无用课时数量进行一定的优化与调整,笔者通过网络上的搜索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学测绘学专业课程当中很多学校逐渐开展了课程的压缩工作,通过对优化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大纲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误差理论以及测量平差基础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课时数量缩减了26学时,将传统已经在社会淘汰的测绘方式进行了削减,引入了现代化的测绘方式以及误差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认为能够在有效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并且掌握更多的适合社会就业的知识体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测绘学思维方式。 四、重视实践与科研,强化自学实践能力 在大学阶段,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仅仅依靠上课阶段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测绘工程专业需要我们一方面能够了解各方面理论知识,大地测量学、误差分析、高程、高差的学习等,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相关测量仪器的使用。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时间往往比较紧张。 因此现阶段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应当重视实践性环节的开展,丰富实践与科研来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 开展实验平台,通过数字测图实验平台、工程测量实验平台、基于网络的综合实验平台建设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在测绘学专业当中,学生们在了解DS、DJ测绘仪器通过平台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仪器的整平、读数、和使用方式、原则等,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接触到真实的仪器,为我们提升课程学习的兴趣奠定扎实的基础。 y绘工程专业的课程创新需要重视实践性创新,以实践性创新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打下进入社会就业的基础,同时通过实践性创新来增加学生的见识,为学生培养扎实的测绘学基础。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笔者主要从当前阶段我国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随着现阶段测绘工程专业的火热程度逐年上升,测绘工程专业需要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测绘学基础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以及测绘学思维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基于社会需求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结合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现代化的课程理念、现代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来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非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非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工程测量》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途径:完善测量实训环节,推进教学方式多元化;开展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和催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完善考核体系,健全指导体系,建立反馈机制。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创新;开放式 《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和土木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性非常强。《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有着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而言,众多的测量知识特别是测量仪器是全新的、陌生的,只有通过测量实训,才能验证和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测量仪器、工具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它不仅向学生传输知识和技能,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已毕业的2011级和2012级以及未毕业但学过《工程测量》课程的2013级和2014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且深入建筑施工企业、各大院校进行调研,剖析非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对非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有效性探索。 一、《工程测量》课程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工程测量》课程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中验证性、演示性实训偏多,且偏向测量类、而角度、距离坐标放样等测设类实训少,与实际工程有偏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形式不够多样化 非测绘工程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传统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训两大块,且实训项目内容陈旧,课内实训项目在安排上未突出层次感,未能达到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集中实训还是经纬仪测大比例尺地形图项目,未开展数字化测图。 3、实践环节考核形式不够公平、科学 课内实训考核主要是以课内实训报告的成绩为依据,集中实训考核主要是以集中实训报告和实训数据成果为依据,然而在抄袭现象非常严重的情形下,这样的考核方式显然不够公正、科学。此外实训项目一般都是团队合作完成,以上的考核方式未考虑到团队精神的考核,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 4、实践环节的测量仪器设备的量和质以及维护力度有待提高 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又是非测绘工程专业,于是在测量仪器设备的投入上就比较有限。有的学校为了追求量,而一味地降低质,以至于在学生实训过程中,经常出现仪器无法操作的情形。而有的学校却只有光学水准仪、经纬仪,连现在工程上已经普遍使用的全站仪都没有。在维护方面,没有适宜的测量仪器设备所需的存在条件,维护人员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就上岗。 5、未突出“个性化培养” 由于是非测绘过工程专业学生,实践项目基本上都是教师提前设定好的,每个小组的任务都一样,没有给学生课余时间提供自主验证的项目。没有给对测量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提高平台。 6、教师的数量和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发展较快,测绘人才紧缺,其次为了满足评估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使得许多年轻高学历教师是踏出校门又跨进校门,由于没有经过大型企业和社会的强化训练,大型项目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二、《工程测量》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立 根据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调查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工程测量》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由测量实训环节、课外创新活动、评价体系三部分组成。 1、完善测量实训环节 (1)实训项目内容和课时的改革。传统的实训项目的设置大部分都是基础性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演示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且经纬仪的使用类项目占课时较多,但经过问卷调查,目前实际工程中使用经纬仪较少,水准仪、全站仪、GPS接收机较多,而能够熟练操作全站仪的学生人数却不多。针对调查结果,本次教改κ导教学环节进行合理配置,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这个项目为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意境的分解,包含基础、综合、设计和创新型四种类型的实训。其中基础、设计、综合类型的实训项目将涵盖在《工程测量》课程的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训中,面向所有学生,创新型实训项目的设置是针对工程测量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业余时间合理借助开放的测量实验室自主研发或在测量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突出个性化培养。 课内实训项目内容的设置将偏向水准仪、全站仪、GPS,即加大水准仪、全站仪、GPS使用项目的课时,相对缩减经纬仪使用项目的课时,且增加测设类项目。由于是非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测绘新技术(GPS测量技术)项目课时数不宜安排过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基础上,了解测量先进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传统集中实训项目为经纬仪测大比例尺地形图,然而随着全站仪、GPS的广泛使用,微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地形测绘越来越自动化,数字化测图则因运而生,其比传统的经纬仪测大比例尺地形图劳动强度小,错误率小,绘得的地形图更加精确、美观、规范,于是应将集中实训项目调整为数字化测图。 (2)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演示指导,跟踪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此学习方式太过被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据调查结果,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几乎都有WIFI可以使用,且最常用的互动平台是微信平台,于是可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的仪器操作和使用过程、成图软件使用过程等制作成教学录像,上传到微信平台上供学生随时随地、不限次数的学习,反复熟练仪器的操作过程,加深记忆。如此实施以后一方面可使在校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测量技能仍然很强,另一方面给已毕业的学生再次想学习测量技能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微信平台上除了上传教学录像外,还可上传高端论坛上的院士报告,让对测量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及时了解测量界新动态,新发展。其次对于全站仪的使用,除了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测量实验室借用仪器练习后,还可建议学生利用全站仪模拟器来熟悉操作,这样双管齐下,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多种不同品牌及型号的全站仪的操作方法,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站仪的购买和维护费用。 (3)实训场地的建设。①校内实训场地建设及管理。a、大地基桩引出点的设置。西安翻译学院地处翠华山脚下,整个校园高差颇大,地物类型繁多,是一个很不错的测量实训场所,非常适合进行工程测量实训。于是我们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个大地基桩引出点,学生可以根据这个点位的正确坐标确定其他点位坐标,不再使用虚拟假设点位坐标。b、测量风雨实训场的建设。工程测量课程的课程安排一般是理论和课内实训交替进行,便于理论知识的吸收与实际操作的升华。测量课内实训都安排在室外进行,几年的测量教学下来发现测量实训教学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往往不能及时安排实训教学,对整体的教学效果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建设全天候的实训场地,类似于为体育课建设的室内风雨操场,可以建设测量风雨实训场。c、测量实验室的管理。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推进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室指的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开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实训教学层次。第一,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自己没有掌握或者不够熟练的仪器;第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学计划内未完成的实训项目;第三,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自我设计的测量实训,验证自己的设想;第四,实验室可自行设立自选实训项目,学生通过自选项目参加到指导教师的项目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有助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仪器的检验校正工作中,可将对测量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吸收进来,和实验室教师一块对测量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检验校正,一方面减轻了实验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对学生测量技能的提高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为了及时了解每台仪器的最新情况,可以建立设备档案,即将每台仪器的基本信息(设备名称、设备分类号、院编号、采购日期、制造号、规格型号、来源、厂家、价格、现状、经费科目、发票号等)均输入EXCEL数据库作为基本资料,另外,每台设备完好状况也要单独标注。如果实训过程中发生故障或损坏,应及时在数据库中更改完好状况,作为仪器维修保养的依据。其次对于每台仪器发生的故障、维修时间也要做好记录,作为设备将来报废的依据。 ②校外实训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有助于巩固学生课本知识,强化其创新创业等实践意识,在相关基础技能的训练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校企合作是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这种校企合作,可以达到“双赢”,一方面在企业有用工需求时,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学生,供企业选拔和录用,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来西安翻译学院做专题讲座或参与到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中。除了在企业设立学生实训基地,后续校企双方在遵循“互惠互利、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高”的原则下,还可以尝试多种产、学、研结合模式,比如共建实验室,搭建与企业、教师科研项目沟通和互动平台,合作办学等。 2、课外创新活动 (1)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实现“转型”教育,培养、滋生和催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鼓励指导学生开展一些与工程测量相关的大创项目,如楼群沉降观测项目。 (2)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挑选对测量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成立科研小组,和教师一起完成纵、横科研项目以及探索创新型实训项目。 (3)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和测绘仪器厂商进行专题报告,使同学了解生产单位的需求和测量技术的前沿技术,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的方式,将测量实习与测量生产任务相结合,开展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产学研基地,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很好的平台,特别是测绘仪器厂商,在签订仪器购买协议前,和厂商洽谈,可把做专题报告作为购买仪器的前提条件,让其每年免费为学生做一两次报告,通过聆听报告,使学生及时了解仪器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4)假期在岗实习。学校在组织学生定岗实习时,会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而我们学校没有测绘工程专业,所以由学校来统一安排进行专门的测量实习可能性不大,学生可在工程测量课程完成后,利用假期通过各种途径去测量现场参与测量过程,综合运用测量知识和技能,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 (5)测量竞赛。通过参加校内竞赛、省级竞赛和国家级竞赛三个层次的竞赛,最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评价体系 (1)完善考核体系。为了杜绝实训成果的抄袭,在给定已知数据时,采用学号或组号关联数据法。课内实训成绩评价指标由技能测试、实训报告和成果以及平时成绩组成。集中实训项目都是一个大项目,需采用团队工作模式,除了要让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针对共同任务,分工协作,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因此可适当地加大过程考核力度,从学生实训期间的学习态度、知识的掌握程度、团结协作能力、学习效果以及最终的实训报告和数据成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健全指导体系。构建高效、优质的实训指导体系对于学生的实训尤为重要。指导体系的构建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可通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制度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建立。 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可由理论教师和有生产经验的工程人员组成,形成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人员可从实习基地的依托单位选派,也可聘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参与教学,他们能够将实际工作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保证学生将来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然而近几年,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发展较快,测绘人才紧缺,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有一定难度。若把年青教师派到生产单位去培养,又需要占用较长时间,所以,可先通过实训基地对年青教师进行技能培养,然后送到生产单位再进行生产实践训练,将会大大缩短实训时间,提高实训效果,节约教师培训成本。实训基地要根据学校特点,因地制宜,注重挖掘自身潜力,用较少的代价解决测绘教学中大部分实训问题。此外对于年青教师还可采用导师制,给每位年轻教师配备一名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或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年青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创新活动,使年青教师早日成为双师型教师。②指导制度。为了使学生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对于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在实训现场,监督学生的实训过程;对于学生自主开发的创新性实训,实验室实行值班式。③平台建设。为了方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探讨实训问题,我们通过现在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方式进行交流。 (3)建立反馈机制。为了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先进性,反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反馈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的反馈,学生通过网上评教平台对实践教学内容、教师指导方式、态度、水平等、实验室的相应制度的评价,另一部分是教师的反馈,教师可对实践教学内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反馈意见汇总到教学管理部分,然后进行改正完善。 三、小结 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非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了开放式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其由测量实训环节、课外创新活动、评价体系三个环节组成,通过在学生中试验,《工程测量》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主要研究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现状,并对其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 工程测量是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较强。工程测量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利用测量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我校目前有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及工程管理三个专业开设了本课程,学生需要在两周左右的实习学时设置下系统掌握测量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难度较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有必要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一、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 (一)教学现状 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都采用了学年制教育模式,学生需要在固定学习时间内完成设定的学习课程,课程开授时间、讲授内容基本固定,具体到某一课程,相同专业学生需要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课程的学习,学生类似生产线上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完成加工的产品,教学模式灵活性不足,压抑学生学习个性和创新能力,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现阶段国家高等院校测量实习延续大部队模拟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要在指定区域内通过导线测量和普通水准测量,绘制单幅1∶500地形图,并在区域内完成道路圆曲线与建筑物的测设任务。这些实习内容对应用型本科毕业生面向的工程单位显得单一,并且对不同专业来说基础部分重复,应用部分淡化。 (二)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改革受到学制式教育的影响。现阶段,高等教育大力提倡开放式教学以及学分制教学,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学制式教育给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很多阻碍。固定是学制式教育的最基本特点,在测量实习中,表现为时间固定、地点固定、经费固定,然而测量实习面临着不同的课程设置与天气因素,将工程测量实践固定设置在学期末或二年级暑期,限定条件不够灵活,一些优化改革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探索缺乏本质上的突破。 2.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高校持续扩招,导致参加测量实践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多,给测量实践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指导教师相对学生数量缩减,单个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从原有的15个左右增加到150人,增加了实习教师的负担,不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开展,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内容调整 通过对就业学生反馈信息的总结分析,发现非测绘专业学生从事专业测绘工作的几率不高,但是却有很多毕业之后短期从事测绘工作的情况,学生要掌握扎实系统的测绘理论,同时具有熟练精湛的测量技术与方法,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测量工作实际充分结合起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根据非测绘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变化,测量实践教学也应该适当调整,从测图训练逐渐转变为对测绘技术的应用训练,并将测量实践教学划分为穿插训练和集训。 1.课间实验。长期以来,不同专业测绘课程实践实验内容都是相同的,无法适应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可以将课间实验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课程实验有水准仪、水准仪测量、经纬仪、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水准仪和经纬仪校正等,选修课程包括三四等水准测量、地形图测绘、测设缓和曲线与圆曲线主点、观测建筑物/深基坑变形和全站仪使用等。通过选修与必修的划分,要求所有专业都要完成必修实验,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选择符合自身专业技能需求方向的选修实验,有所侧重。 2.集中实习。非测绘专业测量实践教学也应该顺应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适当增加相关专业地图应用训练,例如数字化全站仪测图正在逐渐取代经纬仪测图,使用能够高精度采集绘图信息,同步记录传输的测绘数据终端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同时利用通信接口,将测绘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电算化分析处理,结合电子屏幕人机交互编辑补充,直接生成电子地图,而利用电子地图,还可以开展一些针对学生测量实践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实践教学普遍应用教师预留实践课题,采用“学生动手+教师辅导引导”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规模大,而实践教学时间、设备、场地等资源有限,导致很多实践操作都无法真正开展,只能由教师演示,学生走马观花看个大概,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在今后的测量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开展多样化的实验实习,将常规实验与多媒体演示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学生操作与教学演示同步进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些测量实践耗时较长,需要投入较多的仪器设备和资金,给学校带来了较大压力,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巩固实践教学效果,在教学实习中引入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而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制定解决方案,自己动手,锻炼学生测量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快,要学校购置所有的最新设备和贵重设备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寻求和当地测量设备销售商的合作,由销售商向学生讲解、演示各种新型测量设备原理和使用方法,学生在开拓视野、接触新技术、更新知识结构的同时,销售商也借机更好地宣传了自己的设备产品。 (三)实习成绩评定体系改革 传统的测量实践教学的实习成绩评定一般都采用小组为单位的评定方式,每个小组由4―5个学生组成,通过小组内的比较权衡进行综合评定,而小组之间的横向比较相对缺乏,评定体系不甚合理,各方面角度比较单调。考察学生实习成绩时,不仅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实习成果与实习报告,还应该注意观察实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动手能力强,见解独到,应该给予适当加分,同时还要抽取小组内的2―3名学生进行考察,了解其实习基本知识、仪器操作表现,作为学生和小组的成绩评定组成。 (四)e极建设实习基地 学校应该将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上升到和实践教学、实习仪器设备同等重要的地位,测量实习需要在一个固定的独立适用场所,并提前设置埋设三角控制点、水准点,积极建设地形测量测图基地、水准测量基地以及缓和曲线、圆曲线测设实习基地。为了使实习基地能够满足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并能够容纳多个班级作业,同时节省实习经费,需要对场地进行多方考察、反复论证,充分利用校内地物地貌、工厂等场地,建设符合需求的校内实习基地。 实验室建设方面,不同的学校情况与基础导致测量实践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产生了较大的差别,通过多年实验室建设经验的总结,认为应该采取多方式、多渠道的实验室建设方法,积极争取学校资金投入,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将仪器添置和更新区分对待,保证常规教学仪器,并重点投入重要综合性仪器,少量多次购置高精尖仪器,或者寻求和仪器制造厂商之间的合作,为仪器制造厂商提供展示、新产品的机会条件,积极引入生产实践中没有的先进仪器设备,为学生开拓眼界,同时积极寻求和其他学校、院校的合作,共享实验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互通有无,减轻实验室建设的资金压力。 三、结语 基于应用型本科非测绘专业测量教学实践现状,积极探索非测绘专业工程测绘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认为需要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三方面入手,提高测量实践教学实效性。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新形势下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摘 要:“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随机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的测绘工程全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对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测绘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改革措施,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测绘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此外,信息化测绘对测绘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测绘工程专业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目前,我国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无法适应当今测绘专业发展的要求。基于此,为了提高我国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该文结合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1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 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测绘专业英语是我校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既是一门语言课,同时又具有明显的专业课特征,这决定课程在测绘人才培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成为一门前沿学科,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大多以英文表述;没有过相应的专业英语能力,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技术与装备,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较好地利用英语开展测绘领域的相关工作,因此掌握测绘工程专业英语,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工作等十分重要。 1.2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英语四六级有一定的要求,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对英语有一定的重视,学生的精力大多用于准备四六级。对于专业英语缺乏相应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上专业英语课的时候,看其他课程的书籍。此外,学校对专业英语也缺乏相应的引导,而忽视了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于强调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即认为专业英语对自身专业的提高没有太多的帮助。 1.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讲授法,主要以黑板板书教学讲解为主,通过对教材进行翻译的方式进行讲解。黑板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讲授课程为中心,缺乏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比较被动;另外传统教学方法过分注重专业词汇的教学,忽视了基本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翻译和写作能力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 2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2.1 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需要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通过主讲教师去引导学习学习,是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学习,每讲课应对上讲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结束时对下次课内容提要,利于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应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互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适当增加一些课堂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2 教学方式的更新 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基于教材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收到限制。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讲老师应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以课本知识为主,结合网络上最新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能过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应应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师生的互动性。 2.3 以科研论文为引导的教学模式 随着测绘的步入信息化阶段,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材面临一些局限性,如教材大多编写了若干年之前,其涵盖的知识相对陈旧,不能准确的反映新形势下测绘技术的前沿知识,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了以科研论文为引导的教学模型。科研论文向导主要是指以测绘学科进3年的国内外学者发明的最新综述论文为基础,综述论文一般反应了学科的最新动态,是作者对某一领域的总结。对本科生而言,通过在课堂上对综述性论文进行深入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国内外最前沿的学术论文,能有效的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的了解,同事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对提高本科生对科技论文的阅读能力,进一步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基础。 3 结语 当前测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该文对《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前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以上仅仅是作者近年来进行的一些初步尝试,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测绘领域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提高测绘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技能迫在眉睫。本文从数据量、时效性、学科交叉和自动化程度四个方面分析了测绘专业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面向测绘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具体内涵,并针对测绘领域的特点与需求,提出了几点改革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满足信息化测绘的要求。 关键词:测绘工程;计算机技能;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通信等各种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测绘学科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传统的手工模式进入了信息化测绘时代[1]。信息化测绘技术是在对地观测、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等支撑下的有关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更新、共享和应用的技术集合[2-3]。与传统模拟测绘和数字测绘相比,信息化测绘强调信息共享性,以及服务的网络化、智能化,而计算机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测绘的重要基础。为了满足信息化测绘对测绘工作者计算机技能的要求,提高测绘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技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尽管各高校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实践能力对测绘专业的重要性,并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4-5],但大多数高校仅停留在通过在培养方案中增加计算机类课程的层面,简单在培养方案中融入计算机课程,并不能从根本层面锻炼和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为此,本论文旨在从信息化测绘对计算机实践技能的需求、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等多个角度,探讨研究新形势下测绘专业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内涵和模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测绘的需要。 一、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下,测绘从数据采集、管理到分析显示整个环节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测绘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数据量巨大:传统的测绘数据采集仪器随着技术进步,其性能和方式在不断提高,如综合运用光机电技术形成的测量机器人应用于大型构筑物的变形监测中。此外新型数据采集传感器不断涌现,为测绘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如卫星遥感成像传感器、三维激光扫描仪、手机等。这些传感器不仅采集速度快,而且部分传感器处于持续监测状态,积累大量的信息。海量的空间数据管理靠人力难以实现,而计算机比较擅长执行具有高度程序化的工作,适合于处理海量测绘数据。 2.时效性高: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测绘已经应用于许多动态监测领域,包括自然灾害监测、卫星精密定位与定轨、大规模车辆监控等。这些领域对数据采集及更新频率要求非常高,例如滑坡监测与预警是指通过测量机器人实时观测监测点位置动态,分析滑坡发生风险。各类动态监测都要求数据的分析具有高时效性,否则难以达到预定目标或因未能及时监测而导致重大损失。计算机在此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能实时处理数据并分析结果。 3.多领域交叉:当前测绘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一方面为各种应用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另一方面空间分析方法逐渐成为一种补充分析手段。测绘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逐渐呈现出多领域交叉的特点。如气象监测中,在数据层面既涉及气象专有数据(云量、温度、风向等),又涉及测绘数据(DEM、行政区域等),而在模型层面,气象模型和空间分析模型结合使用。无论是数据还是模型层面,专业领域与测绘领域的结合必须依赖计算机。 4.自动化程度高:当今的许多重大工程和应用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具有环节多、准确度高、工作量大等特点,如果全部靠人力参与,会导致经济成本过高,而且由于人的感官及身体条件限制,无法保证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而带来工程问题。因此大部分工程或应用都对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使得计算机的参与不可避免。 当前测绘的上述几方面特点使得测绘行业从业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实践水平,进一步增强了高等院校培养测绘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二、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内涵 计算机实践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测绘专业高等教育来说,它包含更具有针对性的内涵: 1.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制作各类文档和数据图表,熟悉计算机网络通信知识和技术,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础理论。 2.掌握测绘相关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够理解和处理主流的数据类型,包括GPS定位数据、GIS矢量数据、遥感影像、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等。懂得基本的专业数据分析知识,如坡度坡向计算、影像校正等。 3.掌握一定的程序开发基础,至少掌握一种程序开发语言,在面对一些定制或特殊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时,能够独立利用编程方法解决。 4.建立运用计算机解决测绘专业问题的思维方式,针对待解决的复杂的理论或应用问题,能够先从概念层面将其抽象成数学问题,再在执行层面设计成计算机处理流程。 三、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1.理论课程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在开设测绘专业课程时,注重理论知识讲授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对所有专业课程,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尽可能设置一定比例的课时让学生参与上机实践。选择课程中具有代表性但计算过程复杂的知识点,编制程序设计任务库,使学生独立地运用编程平台和开发语言实现指定功能。同时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讲解如何利用程序设计解决专业问题,讲授内容包括以下环节:问题的数学建模、功能分解、数据结构建立、代码编写等。 2.建立适应测绘专业的全面计算机课程体系。根据测绘专业的学科特点及行业需求,制定合适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涉及应用计算机基本操作和高级编程设计等多层次内容,如编程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网络通信。可参考的课程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GIS软件设计与实现》。通过课程的讲授,使测绘专业学生掌握通用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 3.设置综合课程设计。当前学生经过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后,基本能掌握软件的使用与程序设计技能,但通过总结学生反馈发现,大多缺乏应用计算机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经验。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与团队协作能力,设置基于分组协作式教学的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围绕测绘各环节,设计适合于实践能力锻炼的程序设计任务,分组完成综合程序设计,锻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活动。在正常的专业培养体系外,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创新训练活动。学校内部各机构常组织一些大学生课余科研活动,例如作者所在单位提供了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平台,学生可以自由组队申请,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此外,也可以鼓钛生报名参加国家级或省市等组织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大赛等,既能提供相应的活动条件,又营造了学习的氛围和压力,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结论 本文针对信息化时代对测绘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的要求,分析了测绘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探讨了其具体内涵,并提出了几点改革与完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有利于更全面理解与实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知识的能力。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交通特色下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在交通特色背景下,从实际出发,分析当前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实现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与纵横项目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的模式。对交通特色的传承和测绘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通特色;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是各大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其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次综合性的教学实践重要环节。测绘工程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从事教师的纵横向项目和企业生产。毕业设计质量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成了关键。许才军等利用转变培养模式对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进行了探讨;张小红等利用近五年的本科毕业设计对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进行分类调查与分析。鉴于此,本文在交通特色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1.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在交通特色背景下,华东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05年增设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前几年,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良好,近些年,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呈现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 时间无法充分展开。第一,当前就业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仍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毕业设计和保证做毕业设计所需的时间。第二,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每年大约有25%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最后一学期,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要准备面试,缩短了毕业设计的时间,致使毕业设计所需的时间无法保证。第三,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最后一学期,学生有两周的毕业实习,占据了毕业设计的时间。②选题和指导方式缺乏互动性。目前,学校毕业设计选题致使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较为被动,即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课题或方向列出几个题目,然后由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选取,最后由系部根据选题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第一,教师出题具有盲目性,题目的适合度和难易度不够,大多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和感兴趣的题目。第二,学生选题的盲目性,由于系统的限制,先到先得,有一种抢先选题的心理,致使学生只能字面了解题目,无法深入了解。第三,没选定题目的学生由系部作统一调整,这种选题更具盲目性。 2.交通特色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我校出现的上述情况,本文对测绘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措施如下:①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根据测绘工程的培养计划,第七学期的14周全面结课,可以提前安排毕业设计,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充裕的时间。②毕业设计与纵横项目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大二或大三就参与自己的纵横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工程设计和研究的能力。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从自己所做的项目中拟定题目,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指导老师必须根据测绘工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题目分成难度适中、且具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设计题目。③毕业设计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在测绘工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下,毕业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学生可以选择企业的一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协助指导,同时,学生可以与指导老师商讨毕业设计选题,这样保证了毕业选题的实践用性。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一些用人单位在实践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且加深用人单位和学生相互了解,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④学校严格把控毕业设计和答辩质量。加强对毕业学生的管理,要实现严格的考核制度,指导老师要分阶段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且进行中期抽查,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督促,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 3.结论 在交通特色背景下,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质量,亟须进行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本文针对我校测绘工程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从时间、师生互动和管理上采取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测绘工程毕业设计的质量。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 要 基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特点和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文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两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核等方式进行理论教学体系改革,注重相关课程的衔接,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调整实践环节比重、构建一体化实习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等一系列措施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了学生对现代测绘技术、道路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 道路勘测设计 测绘工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道路勘y设计”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①与测绘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交叉融合,现代道路勘测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测绘技术。测绘工程专业不同于道路桥梁专业,相比学习路线设计,学生更愿意学习如何测绘、测设道路,更注重学习路线勘测方面的实践技能,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不利的,与我校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因此,探索出一种适合测绘专业的“道路勘测设计”新教学模式显得非常必要。结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特点,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主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展开。 1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存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合理、与现实情况脱节等问题。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和专业水平,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理论教学改革措施。 1.1 结合专业特点,注重相关课程的衔接 “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理论知识宽厚的课程,结合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置时,应注重相关知识结构的联系,做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灵活运用先进测绘技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应该在以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工程制图、工程地质、测绘工程CAD、摄影测量学及GPS原理与应用为基础的专业课程开设后再设置。同时该课程还应与后续课程,如工程测量学、变形监测技术等专业课程紧密相连。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将零散的知识有效联系起来,掌握道路设计方法和现代测绘技术,熟悉并能合理运用相关路线设计和勘测规范,成为既懂工程,又懂测绘的复合型人才。 1.2 推进道路勘测一体化,优化教学手段 道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教学方法,是将道路勘测设计与测绘技术结合起来的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数字化道路设计的主流技术。②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现有普通测量实验室、精密测量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地图与遥感实验室四个实验室,配备现代化教学辅助器具和专业教学软件等教学基础设施,完全能满足道路勘测一体化教学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多媒体形式进行讲解,内容丰富直观,同时增加实验课时,学生首先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带状地形图测绘生成数字地面模型,然后利用纬地三维道路设计软件进行路线设计和动态设计成果输出,最后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道路定测与施工放样,能使学生全面清楚地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整个过程,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3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道路勘测设计是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项目驱动教学法。③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将教学内容融会成6个典型具体项目,如表1所示。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完成道路勘测各项相关项目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主动查找相关技术规范,主动学习项目相关软件,扎实掌握数字测绘技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实现项目驱动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1.4 整合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开展适用于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自成体系,整合教学内容。笔者侧重于道路线形设计与道路的选线、定线两部分的讲述,中间穿插相应技术规范的讲解及技术设计书的编写。道路选线、定线章节引入道路测绘新技术,不再照搬全书。结合工程实例,让学生充分了解与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全过程,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具体的工程模型,便于理解。课堂讲授时将6个项目布置在相应知识环节,注重知识点的内在关联,部分内容可作为开放性实验项目,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进行实验。 以往的考核方式重考试、轻学习,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重点放在学习过程的考核,采用一体化项目驱动法教学后,考核方式改为项目完成情况占25%,学生仪器和软件操作占5%,课程作业及考勤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因此,学生期末突击学习应付考试的情况大幅度减少,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2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通过对道路勘测实践环节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道路勘测实践存在着与现实脱轨等方面的问题,已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的要求。“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要立足专业特点,面向工程实际,并且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1 调整实践环节比重,合理安排时间 根据本课程特点以及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采用形式多样、要求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应加大实验课时,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重点章节内容紧密结合相对应的目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需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增加1周时间的课程设计环节,设计数据应来源于工程外业搜集的资料,然后学生独立进行道路线形设计,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将实习时间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3周,在课程结束之后立刻进行,避免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切实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⑤ 2.2 推进一体化实习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我校测绘工程实验室拥有测量机器人、GPS CORS站、GPS接收机、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先进测绘仪器,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测绘仪器应用于道路勘测实习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现行的道路勘测一体化作业方式,测绘工程专业构建了GPS-RTK+全站仪一体化实习模式。将GPS、全站仪与传统的测量仪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优势互补,不仅保证和提高了测量精度,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可实现实习模式的最优化。通过一体化实习,使学生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加强校企合作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提高“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近几年,我系建立了省级测绘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与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地质测绘院、湖南省勘察设计院等专业对口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协议,聘请企业在职高工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为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我系与企业密切合作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做到了实习时间有保证、指导到位,确保学生的实习效果,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并将实践中的问题引进课堂,加强教学针对性。 2.4 开展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课程学时有限,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我们还在校内开展了测绘技能大赛、道路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自己自由组队,在给定工程条件和工程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统一设定活动规则并设置不同的奖项,给获奖同学颁发证书,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对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路线设计软件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切实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结语 本文从“道路勘测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基于测绘工程专业和本课程的特点,对课程教学做了统筹安排,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一体化实习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进行改革。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专业认证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课程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对专业认证起着最基本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测绘专业认证的补充标准及其要求,结合贵州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办学情况,讨论了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问题。 关键词:专业认证;测绘工程;课程体系;讨论式教学 基于《华盛顿协议》框架的工程教育认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学位和工程教育人才质量互认的国际认证协议,其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质等效”措施,使各成员国对相同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和工程从业人员学位及能力相互认可,这对于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提升被认证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是十分有利的。在我国,施行注册测绘师制度和推行工程教育认证几乎是同步开始的,此举旨在构建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通过推进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立与注册测绘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提升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认可度和竞争力。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以全票通过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国。2016年6月2日,在吉隆坡大会上,中国又以全票通过,被确定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达到了国际“实质等效”要求,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了一大步,对推动国内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具有时代意义。 一、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现状及其意义 2012年3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被纳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6月,作为试点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第一个通过了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截止目前,我国已经进行了2012、2013和2014年三次完整的测绘工程专业认证,通过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11所高校,详情可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官方网站查询。目前,我国鼓励相关高校和测绘人才培养单位自愿申请测绘专业认证,此项举措旨在促进中国高校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和做法进行测绘人才教育改革,对目前高校测绘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最终为培养高质量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测绘人才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同时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测绘教育还是建立高校测绘教育与注册测绘师制度相衔接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测绘教育,一般都强调专业教育的完整性,忽略了测绘教育的工程背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工程背景”,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手段,正好可以规范高校测绘教育,促使高校进行测绘教育改革,向着为国家培养注册测绘师的方向发展。 二、专业认证条件下的课程改革 从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的要求来看(相关标准详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官方网站),一个专业要通过认证,其课程设置不仅有类型、性质和数量的要求,还要注意协调不同类型和性质的课程比例,更重要的是整个课程体系要能支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为学生毕业能力的达成起到支撑作用。这决定了专业认证核心是以学生学习产出为衡量尺度,一切教学过程都应当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展开。经过研究,我们针对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开展了以下教学改革措施。 1.树立以“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过程强调要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即遵循“以成果为基础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教育理念。OBE强调五个方面:(1)学生学到什么成果;(2)为什么让学生学到这些成果;(3)如何帮助学生学到这些成果;(4)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学到这些成果;(5)如何保障学生学习到这些成果。从OBE强调的五个方面可以看出,工程教育认证核心不在于学校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同时还强调为使学生能持续不断地学到预定成果,教育方还必须采取措施使办学条件持续改进,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评价和反馈。为此,国内高校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平台,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紧跟时代前沿动态,适时开展教学改革,将人才培养目标分解到学生毕业要求中去,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促使学生各项毕业能力指标的达成,并记录教学过程和各利益方的反馈信息,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合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教育认证统一标准要求各专业必须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自身定位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课程设置要能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为此,必须通过充分调研并和企业界及其他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得到来自各界的反馈信息并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动态调整,这样才能最终制定出既符合社会及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专业及学科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贵州大学经过调研和深入研究,确定了培养目标定位是“立足贵州,辐射全国,放眼世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面、地下及三维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精密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空间大地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和人文素养,能够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开发、地理信息采集加工与应用、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测绘工作以及管理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2)具备胜任国家基础测绘工程岗位、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开发、精密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测量、地理信息行业等领域的测绘工作能力;(3)具备领导和协调团队工作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创新、科研以及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5)进行测绘生产时,能充分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使测绘生产与自然界协调有序进行。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我校近年来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导,以培养注册测绘师后备人才为目标,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了调整优化,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3.兼顾就业,设置个性发展为特征的整体优化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工程教育认证规定,各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必须能够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要求明确给出毕业生毕业五年内的职业发展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达成度目标,课程作为教学的最基本单元,应该为学生具体毕业能力达成提供基本支持。因此,要使学生达到预期毕业要求和达成培养目标,就必须首先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唯一的测绘本科及硕士人才培养机构,其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考虑了工程教育的认证需求,同时还兼顾了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就是以学生能力产出为导向,并将学生需要达成的各种“能力”理解为是能够胜任不同部门和领域从事测绘相关岗位的工作,所以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又按照能力分类设置了不同的课程选修模块。比如,学生如果想到矿业领域就业,则除了在学科大类中选修必须的课程之外,可以到“矿业领域课程模块”中去选修包括采煤概论、工程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土地复垦与环境保护、地球科学概论、爆破技术等与矿业领域就业紧密相关的课程,即可有效支撑学生在矿业领域就业能力的达成。又如对于那些打算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同学,则可在“考研课程模块”中选择现代数据处理、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值分析和现代空间大地测量等与研究生教育相接近的课程即可(具体设置详见文献)。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通过适当引导,还可以起到就业分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改革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果说良好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毕业能力的达成提供了支撑,那么课程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这种支撑的保证。为达成各项毕业要求,显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行不通的,因为在这种模式下,课堂完全由教师来掌控,学生学习过程是被动的,由于缺乏“参与”使得课下打瞌睡和玩手机的学生不在少数。要实现OBE模式,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笔者有幸在贵州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对我校2014级测绘工程专业尝试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的“讨论式教学”试验。这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是:首先由教师进行一定学时的传统课堂授课,授课之后留有一定的学时,通过事先设定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延伸课题作为“作业”,学生在准备一段时间(2―3天,最长一周)后在课堂进行分组发言和讨论。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教学方式。通过准备过程,学生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并试图解决,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和表达的能力,更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掌握学科前沿的欲望。一些学生在准备“作业”的过程中还将发现的问题申报了学校SRT项目,大大超出笔者当时的预料。笔者教学试验经历表明:只要设法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并最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则我们的课堂就可以得到无限延伸和拓展,而学生也必将在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终身受益。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以《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为试点,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并逐步在其他课程中实施和推广。改革的核心是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比如,在上述“讨论式”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助教(研究生担任)则记录下这些情况,并按一定标准进行打分,最后将这部分成绩按比例计入该门课程的总成绩。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未在课堂发言的同学,则要求针对发言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提交文献阅读报告,对这部分同学,也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报告成绩计入课程的总成绩。另外,鼓励学生申报与课程相关的SRT项目和自主探索开展测绘实验项目,对于这部分学生则给予适当的附加分数。总之,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有相应的课程考核方式加以支撑,否则必将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注册测绘师制度已逐步走向正轨,但是国内高校测绘教育与测绘职业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有效配合和建立与注册测绘师制度相衔接的高等测绘教育和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各高校做了积极探索。以国际工程教育为背景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为高校测绘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和可供借鉴的模式。近两年来,贵州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按照测绘专业认证标准并兼顾注册测绘师制度以及学生就业需求,对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整个课程体系同时兼顾了专业认证和毕业生的就业实际需求。在教学中,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核心在于将“以学生学习产出”为最终目标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中去,为此采用了“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意识及创新能力,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引领课堂教学。以上是我们针对测绘工程专业所做的一些课程改革探索,希望借贵刊平台和广大同仁交流学习,共同促进高等测绘教育事业的发展。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实现 摘要: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探讨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建设思路。对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技术路线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资源库 网络信息技术 0引言 2010年教育部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当年有数控技术等11个专业开展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其建设目标是: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1]。教学资库的建设工作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各优质教学资源,搭建一个开放式、集成化的教学资源网络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 我国的测绘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在2010年共有204个专业点,其中全国有120所高职院校开办测绘工程技术专业[2]。因而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势在必行。在2011年教育部教高司函[2010]275号文提出了开展“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遴选工作,在国家层面正式启动了第一个测绘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1建设目标 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和资源集成开发技术,体现测绘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实现学校、区域间的优质资源共享,为全国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与自主考核、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校企联合进行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无障碍的支持,开发和建设一个能代表国家水平、反映现代测绘工程技术应用水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测绘高等职业教育和测绘职业培训提供现代化、远程化、系统化、实时化的“教学解决方案”。 2建设思路 坚持“以用户需求为根本,整体顶层设计为引领,先进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势互补兼顾区域和行业的团队组成为基础”的建设理念,以可扩展性、共享性、便捷性和高可靠性为原则,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信息化为载体,为开展“四类教学”――高职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职测绘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社会化测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学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开发现代化、远程化、系统化、实时化的“网络化教学解决方案”,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管理和学习平台。 教学资源的形成基于“技术与方法先进、服务生产实际、适合专业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原则,联合不同区域和具有不同行业背景并举办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和测绘、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企业,共同开展调研、规划建设框架,共同制定资源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建设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标准、课程、素材等教学资源,采集相关院校和典型企业的特色优质资源,逐步形成先进实用、开放通用、标准化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资源平台、技术交流资源平台、实训管理资源平台、就业指导资源平台及培训指导资源平台。资源建设时,一方面针对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就业与服务面向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适性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同行业特殊性要求,增加专业方向应用教学内容模块,构建普适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资源方案。 结合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强调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的专业特点以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为支撑,开发虚拟测绘仪器操作系统、仿真测绘工程作业环境、虚拟测绘项目作业流程,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操作训练,为部份高职院校解决先进测绘设备缺乏的问题。 3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实现 3.1 系统框架构建通过对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调研,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面向的用户包括: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为满足上述用户不同应用需求,共享型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五层架构进行设计,即用户目标、测绘职业技能标准、教学与学习解决方案、学习指导和教学资源,如图1所示。 为了满足教师教学、在校学生学习、企业培训和社会学习者自我学习的需求,实现测绘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学设计为引导,建设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素材级教学资源。 专业级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专业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岗位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实践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办学基本条件标准、社会服务等内容;课程级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授课视频及多媒体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技能训练指导与考核、习题和试题、工程案例等;素材级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案例资料库、影像视频库、动画库、图形库、行业标准库、行业法规库、职业资格认证资源库、虚拟实训项目等。 3.2 系统应用功能设计面向测绘专业教师、测绘专业学生、企业(测绘、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业)和社会学习者(测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分设教师执教与提高中心、学生学习中心、企业培训中心、社会人员自主学习中心四个子中心,作为四类用户的学习入口。各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用菜单形式引导用户完成学习,确保各类用户在登陆系统后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目标。功能菜单结构如图2所示。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面向“卓越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结合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当前测绘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详细阐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并初步建立了考评体系。完善测绘专业实践培养方案,为培养测绘类卓越工程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测绘工程;实践教学;卓越计划 一、前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主导的教改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个与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具有“实践性强、专业涵盖宽及依赖工具”等特点,随着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历了“模拟测量”、“数字化测绘”,并逐步走向“信息化测绘”,每个阶段均离不开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2]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测绘专业课程普遍被压缩,还存有一部分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体系在当前的教学计划下很难保证较为系统地完成测绘专业培养目标,更谈不上实施“卓越计划”。 实践教学是测绘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环节。笔者根据培养测绘类卓越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改革方案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不断整合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面向卓越计划进行实践教学科学定位,逐步推动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二、目前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存有一些问题。 1.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部分传统测绘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很少使用,以致课程教学内容老化,很多教材目前还未涉及现代测绘仪器装备技术,无法让学生及时熟知新的知识,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离。 2.学校实验设备的更新得不到保证,教学实习仪器陈旧,无法接轨现代测绘需要的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内容,很难实现技术领先和卓越。 3.校内实习场地狭小,综合实习困难,实践教学环节松散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在校期间很少到生产一线参加工程实训,缺乏对测绘工程项目的整体认知,更谈不上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及方案 1.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测绘学科的办学经验,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并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实施“3+1”的培养模式,即3年学校集中学习,期间穿插进行企业实习(计入对应课程学分);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论文(设计)。在企业充分参与下,联合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工程专业人才[3]。重视校企联合平台在测绘实践体系中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缺点;根据测绘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参照国家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调整课程设置,制订合理的实践计划,建立有特色的测绘实践体系。在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培养具有“信息化测绘”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采取相对自由的实践模式,在实习过程中采用引导式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关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建设开放式校内实习场,拓展实践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利用校内现有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各类实验室的共享与开放。充分发挥各专业原有实习基地的作用,促进学科交叉建设与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专业兴趣和团队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教学单位和实验室的教师在不影响日常课间实习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时间和人员。这种相对灵活、宽松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了较为开放的实践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个发挥平台[4]。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校内教学信息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技术优势,让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脱离物理时空的限制,构建虚拟化的实验室环境;还可利用校园网将一些常规实践操作性过程进行视频播放,学生可以随时查阅。根据开放式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建立开放式实践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缓解实践教学设备不够的问题,实现校内教学实习的现代化。 (2)通过学科专业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教学。我校很早就尝试通过举办测量技能大赛来促进测绘专业实践教学,会同相关测绘仪器公司联合举办了9届学校测绘技能大赛,并在中国测绘学会举办的3届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全国测绘技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举办测量技能大赛,建立了大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自我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测绘数据采集及内业处理工作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同时,还能发现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测绘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加强测绘工程基础的实践环节培养,通过课程相关专题设计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数字测图实习为例,在课程教学结束后举办一次软件应用比赛,让学生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扫描矢量化过程,还能在数字测图外业操作的基础上,能够应用软件进行大比例尺图式符号的设计,熟练掌握地物、地貌的绘制方法。结合学科专业竞赛,学生迅速从一个在校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成一个企业工程师的角色。 (3)产教研结合,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属于应用性人才,培养善于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产学研结合是途径,建立校外实践中心可为学生参加实际生产作业奠定基础。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应挑选一些技术实力强、项目类型多的单位,这样的单位涉及的科研课题多、项目类型全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广泛接触课题的机会,实践操作技术正规,可给学生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加强实践教学,我校与多家测绘企业签订了联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测绘行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框架协议,共同制订了专业培养方案、企业学习方案,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将与实际工程联系密切的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到企业讲授,学生现场观摩和实习,参与到企业的工程设计、运营组织管理,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企业导师定期来校讲座或增设“工程实例型”选修课程,将典型的工程案例和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及时引入课程教学。指导集中实习或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突出工程教育,注重能力训练,以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科技开发及项目组织管理能力、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对促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极为有效。 (4)基于导师轮换制度的测绘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以校内外实际的纵向和横向课题为依托,以项目总负责人为导师制度,导师轮换制度的核心理念在于各测绘小组间导师定期的轮流交换。通过校企联合的运作模式,项目总负责人做整体指导和讲解,实施分组作业的导师引导模式,各分项负责人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技术设计、现场踏勘、组织人员设备、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和成果提交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了解该类项目从开始到最后成果的验收的整个过程,也是宏观认知项目管理的过程,使学生100%接受工程训练和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同类型项目的把控能力[5]。 四、实践教学过程考核 学校和企业通过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监控与结果评议相结合,对实践教学质量是否达标进行评估。任课教师(包括实验室人员、指导教师)对每门课程是否达标负责,要求任课教师对学生实践进行过程评价和考核。实践考核对象应从实习小组细化到每位学生,全面考核学生的测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考核可以很好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合理的考核机制可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习的积极性[6]。 五、结语 “卓越计划”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改革举措,测绘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前进过程。为实现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测绘学科工程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在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通过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地方高师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 要]相比工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地方高师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能迎难而上与实力雄厚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一样担任为地方培养测绘工科类人才的责任,是一种荣誉和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只要正确面对差距,循序渐进,勇于改革尝试,探求符合市场需求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制订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合理的测绘专业教师团队,不断改善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形成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专业,培养出满足广西测绘市场需求的测绘高级技术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引言 21世纪,随着数字地球、智慧城市的建立,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大改革项目的启动以及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遇到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广西积极参与“一路一带”,以及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整个广西对于测绘人才的容纳量也随之逐渐增大。根据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我区高校能提供的测绘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西经济建设和测绘市场对高层次测绘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我校作为广西设有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两所本科院校之一,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对壮大我校的测绘专业队伍,提高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一)适应国家政策的需要 2007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同颁布了注册测绘师制度的有关规定及配套实施方案。测绘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测绘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和评价标准。[2]依据测绘注册师考试大纲要求,各高校的测绘工程专业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主动适应注册测绘师制度。2010年,为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印发《关于成立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和专家组的通知》(教高厅函[2011]6号),正式启动了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测绘领域卓越计划的实施,促使高校测绘专业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测绘专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共同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 (二)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广西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广西的工业建设、交通建设、城乡建设和能源开发等将会突飞猛进。“十三五”期间,广西的公路、铁路、水利、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将纷纷上马,在建设广西的过程中,亟须从事地形测量、城市建设测量、道路及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等掌握最新技术的高端测绘人才。[3] (三)测绘行业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信息化,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测绘学科由传统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测绘行业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应用领域不断变广,测绘学科的内涵不再局限于控制、测图和施工放样,已扩展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经济、国防等建设提供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撑。[4]测绘学科已从单一学科逐渐走向多学科的交叉,其应用已扩展到与空间信息分布有关的众多领域,渗透、融合于各行各业之中。 (四)学校学科综合发展与适应高校应用转型的需要 我校是以文、理为主的地方性师范类院校,测绘工程专业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工科类专业之一,也是非常年轻的专业,于2012年首次招生。学校要适应高校应用转型、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必须要注重学科的全面发展。测绘学科本身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5],可为学校应用转型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建典型范例。 三、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广西继桂林理工大学之后开设有测绘工程专业的第二所本科院校,由于学校本身的师范类特点,测绘工程工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学生认知问题 学生普遍认为测绘工程属工科专业,应开设在工科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潜意识中不太接受或认可师范类院校内的测绘工程专业;其次,也由于学生对传统测绘行业的艰苦性有一些认识,测绘专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入学时不是自愿填报而是调剂到该专业,所以他们从心理上比较排斥测绘专业,没有学好专业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耗费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大一大二主要以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为主,且这些基础课大多数由外院其他专业的老师上课,由于基础课的老师不太清楚课程跟专业的关系,致使很多学生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导致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很吃力。 (三)师资队伍问题 近几年,本专业一直没有测绘专业的博士生应聘,应聘的硕士生也是女生居多。因此,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比较缺乏,专业教师的男女比例也不太平衡。目前,测绘专业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的,本身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素质,而且,测绘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基本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具备工程实践综合素质的教师非常少,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科研压力,他们很难能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教学中。此外,由于专业教师偏少,经常出现同一个班的多门课程由同一个教师授课的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审美疲劳”,缺乏听课积极性。 (四)实践实习问题 测绘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安排大量的实践环节。以文、理为主,师范专业为主的师范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略显薄弱,很难满足工科类专业的要求。此外,由于校园面积有限,校内缺少专业的实习基地,很多课程实习不能很好地开展;也由于学校没有相关的测绘资质,教师很难申请到测绘方面的工程项目,学生普遍缺乏接受工程实训的锻炼机会,学生野外实习不能较好地结合项目开展,很多时候就变成了走过场,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效果。 总的来说,就目前情况看来,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得到充分实现。 四、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针对目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改革。 (一)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根据我校的生源状况,学生入校一周内的某个时间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召集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座谈,回答学生在专业上的一些问题及困惑。但专业思想教育不只是入学时的事情,而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系统工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自身的不断成长,其对专业的认识会受到多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专业思想教育是本专业教师需要长期重视的事情,跟专业课程教学一样重要。以往,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都被认为是学工部的事情,为了从本质上改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本专业要求专业教师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班主任也由原来的学工老师担任改为专业老师担任。只有长期不懈地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以及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本专业定位培养应用型的测绘技术人才。目前,由于大一大二通识教育课程过多,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大三学年,因此,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满足课程之间的完全衔接,前驱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不明确,导致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连续性较差。建议课程体系改革增加二级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安排的灵活性,同时,为保证专业知识的连贯性,建议每门课程集中在半个学期内完成讲授。比如,按知识的连续性,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应先于GPS原理与应用和摄影测量学,但由于时间所限,有时测量平差基础会和GPS原理与应用或摄影测量学在同一学期开设,致使学生学习GPS原理与应用或摄影测量学需要用到平差知识的时候,测量平差基础还没学到相关内容。如果将测量平差基础集中安排在上半个学期,GPS原理与应用或摄影测量学安排在下半个学期,知识的连贯性问题就能比较好地解决。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测绘专业共有教师7人,其中讲授测绘专业课的老师4人,教师中本硕均是测绘专业毕业的只有1人,师资队伍明显薄弱。为了改变不能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现状,必须要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求老师要有足够的测绘实践经验,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兼职聘任行业专家授课,也需要陆续将专业教师派到测绘行业各相关单位挂职锻炼。通过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两支教学队伍:一支由本校教师组成的队伍,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结合承接测量工程项目,完成测量专业教学任务;另一支由测绘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的队伍,以组织学生参加单位的工程建设为主,结合课堂教学,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学中除学习理论知识外,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6]长期以来,在师范院校的背景下,非师专业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7]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强调操作与应用,很多课程在课堂学习后都有课程设计或野外实习,它是连接理论和实际应用的重要纽带,把课程的主导者从教师转到了学生,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8]当前,在高校应用转型的驱动下,学校日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场地、经费等原因,用于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到位,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投入不够,难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注重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2.实践软、硬件环境建设:在现在仪器、设备、场地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逐步添置满足日常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加强校内实习场地和校外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此外,部分贵重仪器由于数量限制无法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这种局限于老师演示的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测绘工程人才,可采取开放实验室、举行测绘技能大赛等机制来改善实践教学软环境。 3.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估体系建设: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教学管理中侧重强调对教学“量”的监督检查,往往忽略了对教学过程“质”的监督管理。[9]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并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实现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监控和成果质量评价。 五、结束语 整体而言,相比工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地方高师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能迎难而上与实力雄厚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一样担任为地方培养测绘工科类人才的责任,这是一种荣誉和机遇,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只要正确面对差距,循序渐进,勇于改革尝试,探求符合市场需求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制订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合理的测绘专业教师团队,不断改善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定能形成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专业,培养出满足广西测绘市场需求的测绘高级技术人才。 测绘工程专业论文: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独立学院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背景,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的实践经验为例介绍了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对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测绘工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 是高等教育体制和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创新[1]。近年来,开设测绘类专业的独立学院逐渐增多,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得到社会认可,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中国就业结构型矛盾突出,解决的重点是培养能够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具有一定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能力。独立学院的民营机制使独立学院从成立之初起,就植入了面向市场的“基因”,因此它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去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2]。 另外通过对测绘行业的调查,发现测绘单位对本科层次的就业者普遍评价为“眼高手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足;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为,实际动手能力较强,吃苦耐劳,但后续发展困难,普遍存在理论功底不足。从这一情况可知,现在的普通高校习惯于“学术性”人才培养,而且普遍以学校升格为“研究型大学”为追求,相对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高专则偏重于实践训练,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因此在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中间的层次是人才需求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这正是我国独立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发展的契机和动力所在。 目前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但针对于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常态的有效研究较少见。 津桥学院是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作为云南省独立院校中唯一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院校,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建立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掌握基本原理,又具有很强实操能力的学生。本文结合学院的实践,对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1 当前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是沿用母体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而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又达不到母体水平,造成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经过总结,主要问题是:①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以母体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重基础”“宽口径”为目标;②课程设置不合理,沿用母体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课程设置陈旧,重理论轻实践;③评价方式单一,普遍还以卷面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难以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色;④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轻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实践学时数量少,实践质量差;⑤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教师基本以年轻专职教师、母体学校教师及外聘离退休教师为主,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⑥创新创业重视度不够,一味认为独立学院学生成绩差,忽略科研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2 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培养目标定位 首先,既然在定位上要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津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建立之初,就确定既要坚持本科学业基本标准和相对完整的培养周期,又要发挥高职高专在专业应用教育上的优势。要与普通本科“重基础”,“宽口径”相区别,但又要注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涵盖通识教育、基本技能教育、专业能力教育及综合职业能力教育的全方位培养[3]。其次要坚持适当错位、差异发展。必须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才能保持自身的特色和发展。将本科生的教育分为四阶段[4],制定逐层递进的“阶梯式”培养目标,完成四个能力层次的培养: 一年级本科生以通识教育为主,主要进行基础课、综合试验、假期社会调查等的学习训练。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在课程数量上基本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当,但在学习质量上适当降低要求,对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可适当拔高培养,为考研做准备。 二年级本科生以基本技能教育为主,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内的通用基础技能,如仪器操作技能、数据成图等。开设《测量学》、《测量平差》、《数字化测图》等专业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学时量大,配以大量的实验和实习,学科竞赛等,强化学生主要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本科生以专业能力教育为主,即专业领域内某一岗位必需的单项专业能力,如数字测图能力、GPS测图能力等。开设《GP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与行业应用联系较多的专业课程及课程实验实习,适当给学生提供校外实践锻炼机会。 四年级本科生以综合职业能力教育为主,即能胜任本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必需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基本的科研能力等。安排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训练,以“导师制”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生产、科研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2.2 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对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全面认识和调研,听取一线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意见,结合专业与教学特点、师资队伍、学生生源状况,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深入研究,总结优点,发现问题,深化改革。与昆明理工大学的培养方案相比,基本保留主干专业课程,对部分课程的前后顺序适当调整,以符合培养的规律;删减《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重复交叉、陈旧过时的课程;增设《测绘软件》、《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等反映专业最新发展技术的课程;增加《控制测量》、《GPS》、《遥感》等课程的实践学时;增设《工程建设监理》、《地价评估》等可以扩大就业面的选修课程。 2.3 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独立学院的生源虽然学习成绩有差距,但这些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比较强,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创新创造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在考察学生学习效果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考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测绘专业的各门主要专业理论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卷面笔试、调查报告、课堂辩论、论文、上机实操、PPT报告考查等;在课程的实验实习考核方面,对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做出较高要求,对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考核;在专业实习中,除了学生实习报告成绩外,占有评价重要份额的是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表现。随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实践课程是知识和思维向能力转换的过程和方式[5]。津桥学院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突出位置,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35.6%,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 ①制定了完善的实践环节。逐步构建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有机结合的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②实践体系规范化,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制定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明确各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规范、要求、实施进度、质量监控、效果评价等。 ③加强实践基地建设[6],把测绘工程实验室、实训基地作为学校基本建设的重点加以建设,不断加强和改善实习、实训条件。通过长期建设,一共建成校内外课程实习基地3个,其中江川测绘实习基地有各类控制点100多个,控制面积达15平方公里,可以完成专业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GPS、数字化测图等实习。 ④建立校企合作机制[7]。要树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积极拓宽实践性教学渠道,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采用“校企交融互兼互聘”模式[8],使得学生能真正接触到本地高水平测绘工程企业和高水平的测绘工程师,掌握实用的测绘技能,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与福建地质测绘院、中海达、南方公司、云南省绘纬测绘公司等许多生产和科研单位合作,由他们提供任务和场所,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来共同培养人才。 2.5 “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 以“双师型”素质为要求[9],构建培养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 2.6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作为工作在测绘第一线的人员,要使用各种先进的测绘仪器,面对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因此要具有一定地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此外大学作为知识结构形成的重要时期之一,必须要树立一定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发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并采取得力措施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奖励科技发明制作和公开发表作品;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查,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学院设有专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实验室免费对学生开放,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研究;设立创业孵化区,为创业的学生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辅导。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津桥学院在教育培养质量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竞赛成绩优异,完成三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考研率达到6%,就业率达到99%,创业率5%,毕业学生分布于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得到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但是探索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细致地研究和实践工作,以上的一些成果还存在片面性,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只要继续坚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经过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建立并逐步完善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新体系。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与专业定位初探 摘要:结合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新思路,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定位,对以造价员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定位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从2003年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来,工程造价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006年开始设置至今,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已招收500余人,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相应地,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2007年、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超过15%,为工程造价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我院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一)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和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工程咨询公司、中小型设计院(所)和监理公司等咨询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业主单位。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被要求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伴随当前社会工程造价业务领域不断拓宽,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也应胜任资产估价、司法仲裁与鉴定、银行抵押贷款、保险公司担保等多种工作。 (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造价从业人员能力要求:(1)具有编审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投资估算、审核并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能力;(2)具有对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优化的能力,并能编制工程概算、工程预算;(3)具有编制工程招标标底价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能对标书进行分析评定;(4)具有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管理的能力,能编制工程结算、决算;(5)熟悉工程合同条件,能熟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索赔、保险等问题;(6)具有运用计算机确定、管理工程造价的能力;(7)具有组织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各类计价依据的能力;(8)熟悉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我们通过职业资格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分析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1)就能力而言,工程造价学生到毕业时应具备各专业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能力;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能力;管理工程项目的能力;开展工程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管理的能力;以及关于工程变更索赔的实践应用能力。(2)就知识而言,学生应掌握土建、安装和装饰的识图知识;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懂得经济、管理、财会与审计等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作为一个社会人,还必须具备适应社会变化、职业变更、技术更新、个人发展等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要能够拿到“双证”。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能持证上岗。建设行业明确规定,获得专业技术与管理型的职业资格证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工程测量、材料试验等工种的技能型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通过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因此,我院与天津市建设委员会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建设事业专业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包括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和测量员等职业资格培训,并取得了很好的通过率。 (三)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人本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职业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应变创新能力以及经验态度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灵活性和弹性化相结合。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德育、体育、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土木工程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cad、技术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工程造价电算化、安装工程识图与预算。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工程材料试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建筑cad绘图实训、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同时设置了两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院公共选修课)和两门专业选修课(施工组织与设计、建设工程监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注重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叠,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与用人单位和定岗实习基地相关人员座谈,我们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造价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于是,我们在建筑识图部分大量减少画法几何比重,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我院全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破除静态单方向陈述知识的教学状态,基于职业为中心进行课程组织,逐渐试行弹性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课堂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元整合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是:(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强化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落实“双证书”制度。(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弹性化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二)具体改革措施 我们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综合采用了任务引导向型思路,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例如,对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突出技能培养,以“用”促学。我院成立了测量兴趣小组,并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向设计、策划和辅导实验为中心。对建筑构造课程,有些章节采用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现场参观,通过现场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对工程结构的感性认识,又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抹灰、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并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此外,我们也改革了考核方式。考核改革的重点是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淡化记忆型考核。课程考核按照理论课、实践课分别进行。理论课根据课程内容采用闭卷、开卷、口试、考察和小论文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实训课主要采取“任务法”进行考核,即用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全面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一门课可采用多个任务进行多次评估,将平均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 在专业技能训练模块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的课程,都增加了实训环节,而且实训形式多样。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与学生技能鉴定考取中、高级测量工相结合,学生学习和技能鉴定两不误;建筑构造增加认识实习、施工组织及各科预算(包括土建预算、安装预算等),都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预算软件课程大量增加了上机操作学时。通过增加实训环节,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工作,其他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也能马上胜任工作。 总体而言,高职层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训的规模与巨大的社会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人才培养工作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符合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提高。我院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上不断探索和尝试改革,希望把该专业建设得越来越好,培养出更多适应现阶段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关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提高的现实,开展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问卷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汇总,提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建设性建议。 论文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 职业教育 社会需求 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 一、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趋势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我国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投资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建设市场对造价工程师的需求随之迅猛增长,而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相对缺少,已引起各方关注。 我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都造成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太窄、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等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国际水平比起来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国外,甚至很少做到能动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更难找出有人能优化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这些都说明了原有的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建筑大市场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所以对从业人员必须制定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并监督实施。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智高能的人才”。从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出发,对造价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造价工程师除应具备工程师的技能素质,以及工程造价(投资)的分析与控制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应具有经济与金融的基础知识,经济分析技术,项目管理技能,经济与建筑法律知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等,才能适应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要求。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涵盖了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范围,由工程造价计价、招投标、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组成,培养具有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工作岗位技能,面向建筑行业主要从事造价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当前,有很多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然而,培养出的学生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相关职业的职业化基本训练”。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要体现出职业化这一特点。目前,很多造价专业学生不能胜任与专业有关的相关工作,知识结构偏向理论,缺乏实际操作、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向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出了不少新挑战。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和方法。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重新整合课程设置,形成以培养核心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改革与研究,力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使工程造价专业能主动适应建筑行业人才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二、社会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针对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问题,2009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师生,组织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要求调查问卷活动。调查对象面向湖南省建筑业协会中各类大、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67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问卷从不同的角度人手重点调查建筑业企业用人标准的倾向问题。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力与素质有何要求?以下是对调查问卷整理的结果。 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 从调查的结果得知调查显示,95%的建筑业企业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但数量并不多,这跟建筑业企业本身的行业特点有关。建筑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一般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需求是根据其所承接的项目特点来定的,根据统计数据。一般中小型企业更希望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具有多种综合技能。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每个企业的用人标准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忠诚、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多数企业都更青睐于用得上、留得住、动手能力强、工作有闯劲的员工。根据问卷调查,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程度以责任心为最高,占34.5%,其余依次为竞争意识与能力为33.5%。适应能力为24.6%,思想品德为12.1%,实干精神为21.5%。意志承受力为l0.9%,这表明,企业在选用人才上更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能力。因此,高职学校应全面、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深刻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及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认为,职业能力不是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整合而成的。 再看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各企业对这一专业的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造价员证、监理员证、工程cad证、计算机等级证等。证书要求是基础,能力要求是核心。企业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外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专业化。熟悉相关工程造价专业知识、懂得相关的施工流程与规程、对国家的政策、企业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分析与把握。 (2)操作手段熟练化。表现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达到相应的水平:网络操作、制表操作、统计分析等操作达到相应等级水平。 (3)写作水平:包括书法良好,会撰写各种报告,并能按要求写出个人工作总结、会写各种公文及论文写作水平。 (4)外语水平:包括外语语种、口语与听力的熟练程度。 (5)服务他人的主动性及工作的积极性——敬业精神。这不仅是许多企业在测试专业人才时所用到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更是一种严格的要求。 (6)灵活的应变能力。遇到问题能沉稳思考、妥善处理。 可见,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与实务,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设性方案建议 根据调查的结果,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根据社会对学生的职业化要求,构建特色化专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1.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目标应该明确: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以服务地方、行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双证融通、产学结合,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是水利类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的设置是根据市场需要(主要针对政府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咨询单位等从事造价、监理行业)和学校特点定位为: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主,但同时要掌握好建筑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全能型造价人才。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2005年10月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素质全面、基础宽厚、技能多元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按强化素质课、拓宽基础课、优化专业必修课、加强实践课的思路设置教学课程。 (1)构建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体系 构建理论和实践交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围绕理论基本知识点,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综观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应该培养专业基本能力、职业应用能力和可转移能力。根据三大能力体系。分别结合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设置三个系列课程;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以适应就业方向的能力要求。 第一大能力是专业基本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英语测量、工程cad等专业基本能力。 第二大能力为专业应用能力。学习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预算或标底编制、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招投标文件应用等。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能力是学生可转移技能的培养。我院强调学生可转移的技能培养,设置了素质拓展学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职业规划能力、交流能力(书面、口语和图形)、信息处理技巧、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和信息技术等技能。这种教育模式加强了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了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 (2)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 学校的专业建设应特色化,建设方向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课程设置和体系与行业、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结合方面。应形成一个反映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为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专业教学计划中,重点安排职业技能教学的课程,适应造价员、监理员等不同的岗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性课程,其比重应超过80%,而且,专任教师中一部分应该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使专业技能教学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使的学生满足社会的要求。围绕教学培养目标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基本出发点,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以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的编制工作为核心,培养三大能力体系(专业基本能力体系、专业应用能力、可转移技能),围绕职业技能证书的知识调整教学体系,使毕业生能够快速、准确高效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高职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以下简称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研究道路、桥梁、隧道、港航等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专业,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涵盖的内容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进度款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工程造价专业在高职院校经历了十年的发展,至今已经为行业企业培养了诸多相关岗位的高技能从业人员,如计量员、造价员、采购员、合同管理员、监理员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日益完善,增大了相关岗位人员的需求,并且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调查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为同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从业人员队伍现状 (一)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从目前行业用工情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普遍存在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勘察设计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占总数的65%,但他们从业年限大都在10年之内,缺乏深厚的专业技术底蕴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从项目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仅占总数的20%不到,大部分岗位由非专业人员担任,他们不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而且人员稳定性不够,流动性较大。例如,广西人才市场交通运输厅分场2011年12月统计的数据显示,广西在建施工项目中,大专层次以上的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仅占12.8%,非专比例高达87.2%,结构极不合理。 (二)行业知识不全面。一个工程项目造价的组成非常复杂,它不仅涉及项目本身,还涉及项目的资金来源、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财政税收政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要具备与工程造价组成有关的管理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的知识。目前,大部分从业人员只知道依据国家颁布的定额及相关编制办法规定来完成各阶段造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而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合同管理与索赔、风险分析与管理等方面了解甚少,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分析能力和洞察力不够。当今科技创新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从业人员只有对市场材料和机械的规格及价格、实施工艺过程充分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造价分析。但是,许多从业人员自我提高和继续教育意识淡薄,市场分析能力不高且洞察力不够敏锐,长期处于“闭门造车”式的工作状态,编审能力无法提高,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管理。 以上可以看出,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仅就所在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谈一孔之见。 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办学沿革及现状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龙头专业,兴办于2002年,迄今有8届毕业生近600人,现有在校生近400人。该专业拥有较为完善的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其他专业共用的专业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基地于2008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实训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专业上课需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该专业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8年开始施行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顶岗实习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及实施内容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这也是下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三、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指把学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办学的特点,同时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内容如下: (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各门实践课程虽然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知识传授为主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重大转变,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仍未能有效融合在一起,未能实现一体化教学;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之间关联不大,没有实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我们可以加入企业元素,对于工程造价、工程招标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竣工决算等主干课程,让行业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承担教学任务,把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理论教学与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实践教学高度吻合,通过融会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一体化目标。 为实现系统化教学,对于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我们统一以企业某真实项目为背景进行系统开发与建设。即打破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同一项目各阶段所完成的不同工作任务为路线,开发实训项目并制订考核评价标准,使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系统化,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各课程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面向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与其他专业共同使用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它积极发挥着为学生提供实训操作场所、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功能,但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仍尚未开展。 为使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借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广泛利用与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各企业之间的熟络关系网,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为依托,以实践课程建设为载体,与企业共建共享互赢的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我们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及工作任务重新进行场地的规整、设备的配备,由企业添置软件及相关规范,为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提供技术和师资条件,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和职工培训。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可直接将校外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交流合作能力及创新探索能力,企业可以聘用学生为其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 (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服务求发展、贡献谋支持”为原则,充分利用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资源,回报行业企业长期对专业建设的支持,将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统合起来,在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第一,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的科技成果也有了转化的平台。第二,协助完成企业的工程项目任务,为企业分忧解难,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完成工程结算资料及竣工决算资料等。第三,以专业教育资源为基础,开展社会人员转岗培训、技术培训、预算员等工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使专业教育融入社会、行业和企业中。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及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应建设由校内、校外教师组成的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第一,对于现有校内专业教师,鼓励他们提高学历、提高职称,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参加专业培训班,考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交通运输部甲级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到生产一线参与工程技术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一线岗位的需求情况,为我们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第二,聘用在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建设。评价体系是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的检验,也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应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组织机构;其次,确定重要的考核指标,如学生“双证书”获得率、顶岗实习适用度、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再次,构建评价体系工作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通过对这套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更加全面、市场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更加成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程度不断增强,及时解决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应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为导向,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内容、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专业教学团队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开拓创新,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使其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未来站稳脚跟。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职业能力下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实践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高效结合,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职业能力的视域出发,系统分析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材、课程考核方式、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打造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等举措,以期完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践教学;职业能力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者的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对劳动者的综合就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也都普遍开展了实践教学,但大部分财经类高校的实践教学的目标仍然定位在对学生的从业能力(即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就是综合职业能力(亦称关键能力)。而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作用日益凸显。 2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个人在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具备的相应知识、技能及经验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对某项工作或者项目的推进及其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职业能力主要涵盖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基本职业能力通常指个体的学习、表达、辨别、感知及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则是指完成某一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专业素质。而职业综合能力,亦或称为关键能力,是指在不同职业之间转换时所具备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决策阶段:具有通过项目计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概算的能力以及造价信息的管理能力;设计阶段:具有依据工程规模、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情况,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能力;招投标阶段:依据工程项目情况适时调整报价的能力、具有编制投标书并参与具体投标的能力。施工阶段:具有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计算施工阶段工程量的能力,并能够对施工期间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竣工验收阶段:具有依照项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测标准,对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和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能力。 3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工程造价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而来,属于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实践技能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层面: 3.1校内外实践活动 当前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自发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实验、校企合作实习以及各类学科竞赛等。自发社会实践指学生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寒、暑假,自己与居住地附近的施工单位进行联系,进行为期2~3周的实践锻炼。专业课程实验指在学校专业实验室中,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专业教学大纲进行的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活动。比如认识施工图、CAD绘制施工图、工程量计算等方面的训练。校企合作实习指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习。校企合作是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科竞赛。各类学科竞赛一直都备受高校、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推崇。例如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广联达算量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在比赛中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3.2师资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对其任课教师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具备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而目前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存在的较为突出现象表现为:一是大部分专任老师都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专业实践技能方面相对比较欠缺。这与多数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乏社会和企业工作实践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二是虽然学校也会从企业中聘任有资质的技术骨干做为兼职教师,但是由于这些外聘教师在教学时间和服从学校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可靠的保障,造成学生的学习有数量没质量。[2] 3.3课程设置 工程造价专业对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实践性较强。就目前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来说,现状仍不尽合理,表现在:一是课程教学安排中仍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时明显不够,远低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实践教学活动应占总学时的50%以上,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二是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不能达到契合。究其原因在于设置培养方案时没能对工程造价专业相关岗位群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偏重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忽视了对应用型课程的安排,从而造成与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相脱节。 3.4实践教材 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还取决于实践教材是否完善及科学合理。工程造价专业使用的教材一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地区适用性。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根据建筑行业发展与更新迅速的特点,结合教学的需要,对实践教材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实践教学的内容为专业人才目标及规格做好服务。如果实践教材知识陈旧、不能及时跟上建筑行业发展的调整变化,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势必会打折扣,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相应的锤炼和提升。 3.5实践教学模式 在不少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课内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的三阶段教学模式仍不鲜见。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三分理论+七分实践”是最佳教学方法。[3]课程讲授上如果过多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很多学生感到虽然理论知识容易理解,但仅依靠理论知识,势必会导致实践环节无法顺畅地运行,最终会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脱节,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校将理论知识的教授视作首要任务,从而忽视实践教学。另外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环节,一些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仍然侧重理论性和学术性,而轻视对实践能力的运用。 3.6实践教学管理 学校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监管缺失,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活动效果的另外一个因素。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往往首先考量的是审核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监控实践教学成果,却容易忽视对实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动态跟踪、以及每个实践环节运行情况的管理与评价。教学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良好的监管与管理,也会影响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4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优化举措 4.1把握培养“双师型”教师导向,建立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 高校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将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培养与引进“双师型”素质教师,建设一支过硬的实践教师师资队伍。[4]一是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访问学习,以便能及时了解目前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5]二是提倡和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教师层面来说,做到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兼备,可以更好地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加以更有效地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因此可以得以提升,使学生成为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2以实践教学为主导,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从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紧紧围绕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6]在确保职业能力完整性的前提下,拓宽和调整学科设置的课程思路及理念,及时调整及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要确保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实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专业技能和相关职业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4.3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由于目前90后学生是本科在校生的主力军,他们更愿意通过主动、娱乐的形式来获取相关知识,因此,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并用就成为一种理想的方式,如采纳灵活多样且趣味盎然的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模拟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最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事先设定的学习任务,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及关键能力)的目的。 4.4以实践应用为中心,不断完善实践教材 关于实践教材的选用,除了延续由专业教学团队来编写实践教材外,还可以尝试邀请相关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实践教材的编写中,并与经验成熟的公司企业共同开发相关网络课程建设,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可以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实践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以期编写出更符合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教材,以期实现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4.5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以此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育。考核成绩既要反映出学生一贯的课堂表现,又要反映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尝试采用以下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上课出勤、回答问题等环节)+期中成绩(课程实验成绩、实践活动成绩等)+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比20%,期中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40%。这样考试结果能基本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反映出教学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果提供可信的参考。 4.6树立职业能力培养主旨意识,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首先,高校应做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主要是在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进行实训锻炼,因此高校在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层面力度应加大,努力打造系统和高质量的一体化实验室,使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来开展相关的实训锻炼,积累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更加理性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其次,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对接,积极合作,建立和培育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资源。此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应涵盖对实践教学目标、计划、大纲、实施和教学效果等一系列环节的全面监控与评价,做到各个环节并重。而不是只针对实践教学中的某一环节的监控与评价。因此,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5结语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对高校而言,亟需建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助力实现应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程造价专业鲜明的系统性和实践性,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高校应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材、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全方位夯实和完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高效培育和提升的目标。 作者:李侠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在基本投资方面加大力度,对于工程建设人才需求在逐年加大。作为培养工程建设人才的院校,肩负着重担,社会需求的工程建设人才既需要掌握工程技术,又要掌握工程造价理论与经济知识,能够从事工程造价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中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院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工程造价;教学模式;探索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快速推进,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均在大力发展房地产,随之而来的是带动建筑业蓬勃发展,社会对工程建设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逐渐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脱离出来,形成单独的专业。社会的需求,引领各大院校的工程专业招生一度成文热门专业,但是因培养模式的落后,教学方法的陈旧、课程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等原因,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需要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符合现阶段需要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岗位直接面向企业的工程技术岗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是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目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首先应明确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经济学知识,熟练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现代工程造价的理论与方法,在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方面得到实践的训练,具有独立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与实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进行融合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这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简而言之,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扎实专业知识,胜任工作岗位。从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多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方面的工作。各院在设置工程造价专业时,应借鉴在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引导下,教师才能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二、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教师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应用能力的前提。目前大多数元宵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的系统性不强,老师只教学自己所授课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其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融合性,授课老师并为考虑这一点;部门学校直接沿用其他学校的课程体系,并未根据学生、学校的情况选择教材。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并不能对于工程造价形成整体性的思维。建筑工程是一个整体,学生所学知识分散,理论与实际脱节,很难综合运用专业知识。鉴于这种现状,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要转变思路。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综合的知识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充分考虑职业岗位与能力的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师可先行调研企业目前的需求,对工作岗位进行汇总,并提炼出核心的工作任务,再依据教学规律融合到课程体系设置中去。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前提保障。 三、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与目标。现阶段,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实际的项目经验;还有一些外聘的教师在企业任职,虽然实际经验丰厚,但是在教学方式与水平上较为欠缺;部门教师忙于教学,未涉列最新的工程项目知识;教师整体队伍科研水品较低,在高水平的刊物上鲜少有关工程技术、科技开发的,课题研究也较少。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的关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学生的关键。面临目前的现状,各院校应通过多方面的改进,加强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在薪酬制度上,为教师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高水平教师的加入,同时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稳定性。其次,加强教师的培训与交流,为教师搭建培训的平台,教师的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方法、理念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让教师经常与工程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不是任何一位老师可以独立完成的,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团队力量才得以完成。 四、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工程造价专业中。这是多年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弊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这类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应用在实际项目中。这对于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提问法等。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度过,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教师也要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多媒体一体机在教学中的使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有许多理论课,这些理论课的学习,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领悟其中的内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通过音频、视频等,更加生动、形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情境。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应该灵活掌握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校企结合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生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工程造价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建筑一线。鉴于此,可以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探索与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作为新的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水平管理人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按照计划将校内课堂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进行合理安排,适当增加校外学习的课时。学生在学习了工程造价方面的课程后,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可以安排由学校教师带队去企业现场进行讲解学习,企业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负责人进行教学。两边的教学者进行合作教学,这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个方面,各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 六、结语 因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加大。鉴于我国各院校的教育发展现状,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在逐步完善。各大院校只有先明确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自身条件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改进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共同努力促进工程造价专业的高速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建筑人才。文中的观点仅为各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探索教学改革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韩琪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下工程造价论文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核心课程教学全能型比例18%(根据多个学校调查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总体比较年轻,刚出校门的研究生比较多,普遍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较少,在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诸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广联达造价软件应用全部能教的教师较少。这类教师对工程造价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难以融会贯通,很难在实训环节全面指导学生。此外许多工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大都是高校到高校,没有经历过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加上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欠缺,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少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大多数招生人数较多,而教师往往严重缺编,部分高职院校为应付教育厅检查不惜伪造数据,通过虚填兼职教师人数来达到师生比。经过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年课时量达到600学时以上,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上课备课,缺少学习培训以及参加校外实践的机会与精力。 (二)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机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迅速,很多院校招生规模暴增,在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必须每隔两三年深入企业一段时间,才能把行业最新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面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高实践性要求,与之相对应政府与学校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每年在省教育厅筹划下虽然有一些教师企业锻炼机会但也是相对较少,比例有限,面对庞大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群体,通过如此狭窄的渠道获得实践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三)高职院校教学相关领导认识误区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停留在介于高中和本科大学之间地带,管理高度行政化,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甚至担心教师在企业锻炼能力提高,不再专注教学,不好管理,这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一些高职院校领导认为教师大量出去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学校课程没教师带,在本来教师相对较为短缺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显得捉襟见肘。还有些学校高职院校系部领导工资系数取决于系部教师工资的平均数,如果出去锻炼教师较多,个人的收益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一些高职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出去企业锻炼,有些教师在外面工资薪酬比在学校还高,容易影响军心使在校教师无法专心教学。为此一些领导视专业教师在企业兼职锻炼为洪水猛兽,甚至要求专业教师在学校实行坐班制。 (四)一些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职业惰性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纯粹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出身的并不多,大多数由土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类专业转入,能够带本专业一两门课程就觉得比较吃力,如果要成为本专业行家里手,能带建筑工程概预算、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核心课程就必须花费很长时间自己摸索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教好这些课程。这些外专业转入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满足于上好一两门课,即使有企业锻炼的机会也出于个人面子问题不愿意进入企业从基层预算员做起,这些心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这类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三、三明治模式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践能力素养在教中学 教学相长,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能够使用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比较体现实践能力的课程主要有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这几门课程只有深入实践、参加过实际工程项目才能熟练掌握技能,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把知识讲透,讲得深入浅出。青年教师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会发现实践能力的不足,这是“三明治模式”的第一步,通过理论教学发现自己的不足,据此获知需要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通过注册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取行业准入通行证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进入企业的通关证。注册造价师考试课程分为四门,这四门课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应该努力通过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只有通过了造价师考试才能较为方便地在企业兼职,也相对在行业有较多的话语权,能够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造价文件。 (三)进入企业锻炼承担企业项目任务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二步。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应该每隔三年或者五年进入企业锻炼一年后再回来教学,高职院校应力求建立这样的教师培养机制。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之后,力争参加项目,比较合适的是进入造价咨询公司,直接从事一线工作,诸如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跟踪审计、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等。通过这些工作的磨练,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可以比较深刻地掌握工程计量计价,定额使用换算技能,这在学校的教学中是很难领悟的。另外在企业从事实际工程造价项目时候,能够体会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经验,甚至现行定额无法解释的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项目,对一个造价项目可以从破土动工到竣工验收整个环节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工程结算时,面对施工单位结算资料的造价审减问题,审查工程量,审查取费,审查单价,审查变更索赔等资料,都可以学习到很多工程造价实践知识,这些专业实践知识将会进一步强化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回校任教把实践经验总结成为专业实训资料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三步。在学习到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回到学校后进一步进行总结提升,这是专业实践技能回炉重铸的过程,可以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把工程结算资料、工程商务标投标文件等这些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资料整理成实训资料,从而在指导学生实践时能真题真做。特别是一些工程商务谈判,一些工程审计中定额的理解分歧,一些工程合同纠纷以及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等造价案例,是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宝贵经验知识,当专业教师把这些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用于教学,教学过程也能够栩栩如生,高度仿真工程现场。 (五)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兼职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四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明确提出“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之外,如果能在企业兼职成为建筑公司技术顾问、项目经理或者造价师事务所合伙人其实对教学也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在企业兼职的同时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工程实务,并可以利用企业工作的身份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联系实习、就业单位,这其实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措施。特别是工程造价专业教师从事企业兼职工作,如果涉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审计等问题可以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工作的助手搭档,引导学生真题真做,快速进入到工作角色中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工程造价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普遍实践能力培养欠缺的情况,采取“三明治”模式进行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使得大量青年教师或者缺乏实践经验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企业兼职”这样的模式获得和提高实践能力,从而使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能够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是一条可供参考的较为科学的途径。 作者:胡凯 郑睿 余勇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论文 1架构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对造价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两门课程《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出版的《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教材,内容大同小异。为避免重复教学,有必要加以区分。笔者认为,工程估价应侧重造价的确定,重点教授工程量的确定。而工程造价管理侧重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学习估价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各阶段计价的方法以及造价的控制。在理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划分教学模块,整合教学内容。 2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教师 工程造价类课程和实践联系紧密,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去企业挂职,参与实际项目造价的编制与审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再回到课堂讲授时可结合实际项目的例子言之有物。同时,作为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了解最新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及时反馈给学生。工程造价类课程由于周期性会有有关造价的新法规,新政策的出台导致课程需要不断更新。如2013年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对于08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44号文变革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等。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讲课内容,更新课件,重新选用新教材,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重视前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培养 不少同学学习造价的障碍不在于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本身,而是专业基础课没有打扎实,比如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由于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土木工程系教师,在授课内容也参照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导致学生学起来觉得难学而产生厌学情绪,能够抓住重点学习的学生较少。其实,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同学而言,不需要会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也不需要会施工技术,只需要看得懂图纸,懂施工技术而不是去现场施工。而造价类课程首先需要学生看得懂图纸,在进行造价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懂施工技术,因此,必须重视专业基础课程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后续造价类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4抓好后期理论与实战结合的专业课教学 工程造价类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计价的原理,各阶段造价的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施工结算与决算)。工程造价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工程中,穿插一些工程实例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可选取教学楼作为造价编制的对象,从前期造价的编制到后期施工阶段造价的核算结合本省定额来实施。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可粗略一点,不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或无代表性的施工方法,让学生对工程造价的计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基础工程和钢筋工程等隐蔽工程,一定要通过实物观察、照片对照、三维建模等手段来还原图纸的真实面貌。后期结合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夯实理论知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尽可能真题真做,手算与电算结合,对比两种方法,找到差异,为后期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设计和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宜采取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学。课程设计,宜从最基本的图纸讲解开始,有针对性进行辅导,也可以采取在线答疑的形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课程设计完毕,学生实际已完成一份造价文件的编制的实际操练。广联达软件的学设主讲老师外,还应配备多名辅导教师,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广联达图纸应尽可能选用实际工程图纸,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参加广联达举办的造价类的竞赛来促进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软件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造价类软件的操作能力。 5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师的培养和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因而有必要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实现企业开放,直接在企业顶岗实习开放性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当完成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理论学习后,让企业造价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课程设计或学生到企业作为造价专业人员助理从事造价的工作。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室,让双师型教师或具有造价工程师资质的老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面向社会承接工程造价业务,学生参与造价项目。 6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工程造价类考试应紧密结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自1997年实施造价工程师考试以来,每年10月份均设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考试,因此可建立真题题库,工程造价类考试试题直接从题库提取,按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来考核学生。但最终成绩的评定不能仅看卷面成绩,还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广联达上机和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等。综上所述,理顺《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关系,建立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有利于工程造价类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分工明确去教学;工程造价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参加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采取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上机操作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立工程造价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工程造价工作室等,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撑;结合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改革考试内容,并将实践环节也纳入考核的范围。工程造价类课程知识庞杂,实践性强,如果按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对该类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希望通过对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推动整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全面改革创新,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作者:曾淑君 单位:文华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工程造价专业职业竞争力的提升 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分析 对于造价员岗位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能够识读工程图纸、会计算工程量、会编制清单报价文件、会进行成本控制、会使用工程造价软件等职业能力,并且要具有吃苦耐劳、讲究诚信、责任心强的职业素质。根据学院对毕业生单位的走访调查发现,拥有过硬的工程造价基本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学生,是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并能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同时企业也给出了对我们教学上的一些宝贵建议,例如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缩短走入社会的不适应期;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吃苦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针对部分毕业生在职业竞争中的这些薄弱方面,文章认为有必要将这些薄弱能力继续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加强,尤其是在工学结合、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引起重视。 2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 2.1优化工程造价专业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围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工程造价岗位的能力需求,选择典型项目,在对岗位(群)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造价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灵活,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多变的需求。针对课程内容,以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进程,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推行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课程,同时增加前沿技术(如BIM软件)等建筑数字化、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2.2继续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 首先,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又走出校门到实际工程造价岗位接受实战训练,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众所周知,基础理论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而岗位的实战训练则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实战技能的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种培养方法,能够在实战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其次,将工程造价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引进校园。职业资质是从事本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基本标准,是对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3。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应资质是被企业认为学生具有一定职业基本能力的外在证明。所以,提前让学生在学校中就熟悉和了解并拥有了工程造价专业相应的职业资质,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据调查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改进实习实践环节。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1。所以,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实训条件基础上,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切实保证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用而且会用,获得职业竞争力,这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基础。增加具有特色的实训环节,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能够在现场或者模拟现场进行教学。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增加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的课时数,以及学生在顶岗实习前的工程造价综合实训等。通过实践环节力度的加大和形式多样化,让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顶岗工作,或者通过很短的实习期也能顺利胜任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生就省去了许多培训的宝贵时间。其次,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没有局限性,形式要灵活,只要能到教学目的,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3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上的能力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提高。在如何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问题上,增强工学结合和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工程造价行业岗位的人才。 作者:王晓 陈登智 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电力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浅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内容:调研区内电力工程造价行业人员就业情况、人才结构及主要岗位职责、调研高职专科层次的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表现及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二)调研方法:企业走访、电话访谈、专家座谈、问卷调查。 (三)调研对象:电力行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电力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工程师、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会计等。 (四)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回收归纳———信息分析———信息补充———建议及对策 二、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评价调研及结果分析 (一)调研企业的人才结构 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查显示:相关企业工程造价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0%,大专学历(高职)占56%,中专占2%,本科占32%。 (二)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岗位及要求 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主要职业岗位为: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招投标、资料管理。其中,造价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制工程预结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资料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写施工方案、绘制图纸、协助编写投标书、资料的分发和收集整理;施工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对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负有重要责任;监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检查承包单位的人力、材料、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记录;复核从施工单位获取的计量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总包及施工单位工艺进行检查及记录,对质量检查及记录;对结构主体质量进行旁站监督,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和做好简历日志及有关监理记录。由此可见,虽然不同的职业岗位分工清晰,但能看得懂图纸,熟悉图纸是各岗位最基本的要求,沟通协调能力和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是各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综合素质高,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加之实践能力较强,对相关行业还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优势。 (三)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现状 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安排变动性较大,施工企业对新进的毕业生主要安排在施工员、资料员的岗位上,造价单位根据毕业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安排。我院的毕业生一般会被分配做配网或主网工程,工作5-10年后,其中有能力的一部分毕业生将被提拔到经理的岗位上。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需求目标是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四)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工作评价分析 1.能吃苦耐劳但理论基础较薄弱 通过调查,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大部分都比较能吃苦耐劳。虽然一些工地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是都能克服困难,坚持工作。但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对工程技术、工程管理、过程经济、电气设备、电力生产概论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理解和解决一些工作任务时较吃力。 2.单项能力不错但综合能力欠缺 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在电力工程专业某些课程和某些模块学得很好,单项能力较强,如工程计量、工程计价或工程结算等。特别是近两年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一批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区、全国的高职技能大赛工程造价项目比赛,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的集中培训让部分学生的一些单项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由于工程造价工作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复合型工作,包括识图能力、工料法计价能力、清单计价能力、熟悉招投标法、熟悉合同,会应用软件进行算量与计价等等都需要一个人能综合熟练应用。因此,在综合能力应用这块,我们的毕业生还有所欠缺。另外,对于通用技能,包括识图能力、学习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专业人才的一般能力。多数企业普遍认为识图能力、学习能力特别重要,为关键能力,而外语应用能力只在某些岗位上有要求,这说明企业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有识图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特别是电力行业的工程施工标准比一般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要高,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优质高端的材料被使用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材料更新换代非常快,需要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紧跟技术前沿。 3.踏实肯干但动手实践不足 通过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工作态度端正,踏实肯干。但是,由于电力工程设计和建设要求规格很高,在校动手实践机会不多,能够参与真实工作情境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对接的实践欠缺,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因为不熟悉工作或害怕与师傅沟通而表现出动手实践能力欠缺。其次是计算机应用如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工程造价电算化相关软件应用不够熟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4.比较敬业但沟通协调能力不足 很多企业对所需要的人才,除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也希望毕业生能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查显示,对于自身的工作,我院工程造价大部分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比较敬业。但在遇到不懂、不清楚或者需要与别的工作人员对接的时候,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比较腼腆,语言表达技巧有所欠缺。 三、新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评价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清晰知道目前用人单位对相关人才需求重点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二是复合型。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复合型,即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引进复合型人才,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因此,企业特别是优秀的大型企业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复合型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围绕这两个重点,在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上做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一)制定切合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避免盲目拔高或技能滞后。(二)充分拓宽学生就业选择渠道,专业课程设置处理好“专”和“多”的关系。(三)兼具“其他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李静 马桂芬 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能力培养 摘要: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性、应用性能力的人才,而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虽能熟练运用课本知识,但缺乏足够的创新,不能更好地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这就与工程管理专业的目标背道而驰了。本文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 0引言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有综合性、应用性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加贴近工程,更加接近实际。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我国建筑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学校近年的就业状况来看,许多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大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开始有脱节的迹象。因此,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就成了此专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够较快融入到就业岗位的关键。 1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学校没有制定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我们从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各所高校中了解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被高校重视,各种实践培养计划也通过各种方式应用到教学当中,如单位实习、课程结业后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该院工程管理专业紧追时代潮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视,在实习、课程设计以及相关软件的学习方面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实践方案实施的深度和广度同国内一些知名高校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某些应当安排实习或者课程设计的课程因为课时问题而没有开设,或者因为课程冲突而选择放弃开设。该院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只开设了土建、装饰以及安装三个方向,但也只有土建方向完整的可以上完一个学期,装饰和安装由于时间原因只开设了半个学期,使得学生对这两个方向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工作单位的要求,更别提学院没有涉及的市政和园林这两个方向的课程及实践环节,使得一些市政园林单位望而却步。除此以外,学院并没有开设相关算量软件的必修课程,而是把它作为学生课后练习的手段,使得学生不能系统、熟练地掌握算量软件的操作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也大大浪费了这些教学资源。安排工地实习的时间过短,相对于项目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实习的真正意义。种种问题的出现,都指向了该院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不系统、不完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基础,亟需从学院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寻找突破。 1.2校内外实践性教学不能协调一致 据了解,我国一些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把实践环节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本从算量软件、测量认识实习以及已完工程认识实习等方面着手,校外实践则是把学生安排到具体的工作单位进行实地实践。由以往的经验来看,校内实践因为强制性的缘故,学生执行的较好,掌握的也比较透彻,但是校外实践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自由度较高的缘故,学生应付的居多,很难从中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应加大对校外实践的监督,使学生切实地从校外实践中受益,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3校外实践的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实习单位的特殊性,它需要把学生安排到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现场。这就加大了学校安排实习单位的难度。此外,一些造价工程师在算量的时候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刚进单位实习的学生大多对实际工程造价工作接触不深,对于复杂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套价规范又不得不向他们请教,这就对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他们对这方面有所抵触。种种原因使得学生的校外实践质量不高,难以达到学校既定目标。 1.4基础理论知识难以同实践环节真正有效地结合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其实践环节的教学多依附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没有考虑到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没有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培养计划的重点,指导思想仅仅是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和认识生产,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安装造价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只需要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会套定额计算工程造价,没有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没有设置复杂情况来考查学生独立解决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创造能力,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5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入职造价行业有许多的硬性条件。一些拥有造价员从业资格证书或者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很容易被用人单位认可,获得应聘机会,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从业经验以及执业证书,入职有一定的难度。该院尚未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是否拥有从业资格证书也没做硬性要求,仅仅依靠学习成绩以及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作为评价指标,其可比性和可信度并不能完全被用人单位信服。对于那些全国性的英语四、六级以及计算机等级证书不能体现其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因此,把从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列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计划中是极其必要的。 1.6学院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对其他土木专业有所差距 该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地位同土木专业有一定的差距,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日后工作的重要保障,从本专业的教学、经费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来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目前,一些本专业的配套设施尚未落实到位,工程管理实验室的部分软件过于陈旧,迫切需要更新换代,这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尚未达到预期目标。 2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提高工程造价实践能力的研究 2.1系统的教学体系 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教学体系,因此可通过以下四个阶段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提升:①基础理论知识传授阶段,设置该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三四年级的专业实践奠定基础;②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阶段,该阶段旨在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熟悉的程度,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③应用性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现实存在的问题,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④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将学生安排到单位进行锻炼。通过在工作第一线的实践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认识自己尚存在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让自己在日后的职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对于刚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工程项目的认识基本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教师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塑造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老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带入,紧密联系实践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意识。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讲台上说出自己对工程项目的认识,老师在台下通过启发、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迪,这更有益于学生拓宽思路,意识到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3实践教学环节及其内容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一方面,按照本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其实践能力发展的平台,将实践教学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育培养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对以往的实践性教学进行反思,科学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适宜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反馈,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过程考核,将实践性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2.4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要紧密同时代联系起来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谁能够解决好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谁能够提出新的管理模式,谁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因此,指导思想要紧随时代潮流,实现实践教学的三个替代: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替代培养机械式的动手能力;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替代传统的仿真教学模式;③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替代古板的课堂教学模式。 2.5不能忽视教师素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 教师资源优劣是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指标,它对于本专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及时更新,因此要求教师除了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外,还要求他们能够不断地对其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对课程的内容、学科发展动态、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规律等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将其消化整理成浅显易懂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只有具备工程造价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承担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任。学校可以按计划分别将教师送到建设领域的相关企业进行包括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工程造价知识、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实践考察,再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带回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其对本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校也可以利用各企事业单位现成的资源,聘请有经验的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作为学校的校外指导教师,定期给学生开设专业性讲座和进行校外实习指导。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也要紧抓实践,实现理论实践两不误。应注意的事项有:①贴近工程实际,面向生产第一线。涉及学生的实践内容必须要增强其实行的可行性,提高与工程项目的关联程度,贴近工程的实际特点。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模拟实际工程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既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又为日后更好地融入工程企业,参与工程管理奠定了基础。②进行仿真实践,打破空间束缚。由于符合实践性教学的的典型工程往往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变得可遇不可求,因此仿真工程实践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不仅能够突破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活动中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又能够灵活地设置变量,达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目的。通过模拟仿真实践,学生既能初步了解造价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也可通过工程仿真训练掌握工程软件计算思路与技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实践的运用。③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化意识。工程管理专业的资格考试主要有造价员、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当前本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应与以上资格考试的基本考点相适应,并且学校安排的实践项目的内容也会有意识地向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靠拢,让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可以从理论到实践对工程管理类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有所了解,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受到适应社会的熏陶,增强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④依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来制定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及标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说,由于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所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方式也是各式各样的,比如,参加造价综合实践的可以提交造价咨询报告;参与施工管理实践的提交项目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参加工程管理等。学生在上述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以及上交的成果报告的质量可以作为教师评判打分的标准。 4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既应是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又该是本院办学的一大特色。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确立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构筑科学、合理、可实践性强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要在筹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训室等硬件设施上下足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工程造价实践性教学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工程造价的实践训练活动,又能加速培养应用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最重要的是,它对于传授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鼓励创新及发展个性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新模式的转变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钟莹 武平 单位: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技能抽查措施 摘要:通过分析技能抽查的政策及实施情况,从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考核、竞赛、培训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技能抽查的措施,从技能抽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上述应对技能抽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技能抽查人才培养课程标准 为全面提升湖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抽查,教育厅于每年的10月份,组织抽取全省高职的5个专业,并随机抽取有该专业的各院校的10%的毕业班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排名,并向全社会公布,并做到与学校申报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结合,与学校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结合。对对抽查合格率低于60%的学校进行黄牌警告,对无故不参加考试和第二次考试合格率仍不到60%的学校,取消该专业的招生资格。用学生的平均专业技能水平作为评价该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专业2014年和2015年被连续抽中两次。 1技能抽查的实施 工程造价专业的抽查项目分为房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房屋建筑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三个核心模块,模块一:定额的应用;模块二:工程量清单编制;模块三:工程量清单计价。公路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两个核心模块,模块一:公路工程施工图预算;模块二: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水利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四个核心模块,模块一:编制基础单价;模块二:编制建筑工程单价;模块三:编制安装工程单价;模块四:编制工程总概算。以工程造价房屋建筑工程为例,技能抽查标准题库题量97道,技能抽查每道题目的编写都是基于学生解题加答题时间为1至2小时设计的,每道题目都很综合,要参考查阅的资料也比较多,学生若对题目不熟练,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技能抽查考试监考很严格,高压,规范资料繁多的现场要完成题目的解答编制是很困难的。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的学校若平时不注重技能抽查题库的学习训练,抱有侥幸心理,等到抽查专业确定,被抽考学生的名单确定之后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集中训练突围是不现实的,风险非常大。再者技能抽查本身对学生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将技能抽查融入日常教学与人才培养,形成一种常态,这样既能随时从容面随技能抽查,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相关技能。具体如何积极应对,将技能抽查融入日常教学与人才培养,形成一种常态,我系工程造价专业做了以下尝试。 2应对措施 2.1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修订课程标准 首先,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修订课程标准。以我系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方向为例,通过分析《工程总价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开发目标和抽查内容,确定与技能抽查相关的3门课程为《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造价软件》,研究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造价软件》的开设在第5个学期,造成一个矛盾的局面是,被抽中的学生在造价软件课程还未完成学习的情况下要去接受技能抽查考试中该模块综合技能的考核,所以将《造价软件》课程的开设时间提前,人才培养方案作出相应修订。在原有的课程标准中,加入技能抽查考试题库的相关标准,并融入课程教学中。 2.2编写印发技能抽查教材 以学校牵头,制定政策,组织编写技能抽查的教材,并编写好参考答案,技能抽查的题库是公开的,但没有参考答案,各专业以专业带头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共同编写针对题库的参考答案,统一标准,确保技能抽查题库教学的准确性。该教材在相关专业学生大二开始学习《建设工程定额原理与实务》课程时就购买分发,作为课程学习的辅助练习书。 2.3多方式将抽查题库及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 将技能抽查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技能抽查涉及的上述3门课程教学的课堂上将技能抽查的知识点、技能点作为教学重点,进行真操实练,并严格按照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系统地考核。具体方式一是以技能抽查题库的试题作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由其扩散开进行教学,二是将技能抽查题库试题作为课后作业题,要学生在CRP空中课堂将作业上传,教师进行批改,题库的完成情况及进度一目了然,有据可查;三是,将相关课程的综合实训周实践课程的任务选取以技能抽查题库为载体,直接从题库中抽取编写。 2.4多方位考核 对学生技能抽查题库的掌握及相关标准技能的落实情况要严格把关,进行多方位的考核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将与上述与技能抽查相关的3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补考试题、毕业补考试题确定为从相应模块的技能抽查题库中随机抽取,在巩固学生相关技能的同时能很好的督促学生学好相关课程;在参加技能抽查前,学校先自行进行模拟抽查考核,及时总结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2.5组织技能抽查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系部围绕技能抽查及技能大赛的考核点来组织技能抽查竞赛活动,制定合理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上面技能抽查教材的使用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战比赛,一方面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与飞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丰富其临场经验。 2.6重视技能抽考前培训工作 俗话说“临阵磨刀,不快也光”,技能抽考前的培训是非常关键的。将被抽中的学生集中起来培训,安排相关专业老师全天候指导,制定具体的课程表,展开技能抽考前培训工作。开展集中培训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摸底考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在培训前期,指导老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抽考方式、抽查的内容与要求、评分标准等。此外,指导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技能操作的诀窍和要领,强调测试时要注意的问题。培训中期,进行专项训练时,指导教师应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上机和实操练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或老师的帮助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逐渐熟练。在培训后期,以技能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和操作的规范性。同时开展内部抽检,针对被抽查同学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后一阶段安排专门的针对训练。对基础差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采用手把手、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指导。 3结束语 通过落实上述应对技能抽查的措施,使技能抽查形成一种日常教学常态,我院在2015年湖南省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抽查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证明上述应对技能抽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进一步以技能抽查为契机促进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将技能抽查标准更好地融入课程教学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作者:欧阳洋 文雅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浅谈 摘要:职业学校注重技能的形成,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是工程造价教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信息化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对工程造价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考核方法 教职成[2015]6号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的原则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重在技能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训室实训,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有所欠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人才目标的设定要围绕工作岗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编制工程预结算文件、工程招投标文件的应用型人才,而学校的老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较少,缺乏实践经验,校企合作,引企入校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按照“校企合作、人才互聘”的原则,一是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有典型项目时,教师能够参与其中,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能把企业的新知识、新成果带进课堂,缩短了理论课程与实际工程的差距,能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二是落实“能工巧匠进职校”活动,学校要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技能水平的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促进学校实践技能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引企引行入校,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公司对外承揽检测任务,对内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双方开展有效的师资互培互聘、技术研发等工作。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教学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为学生、职工、教师训练和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设施、设备。 二、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方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给学生一套结构比较简单的图纸,要求学生先识图,再做预算。在看图的过程中,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土方工程算量、基础工程算量、混凝土工程算量、砌体工程算量、屋面工程算量、装饰装修工程算量6个主要学习项目。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从根本上实现了“工”与“学”的一体化. 三、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是技能型、应用型的课程,而现在理论课时占的比重较大,而实训课时占的比重较小,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现有的课程体系是分学科开设,学科又多又杂,教材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理论知识的课程开设太多,教材内容偏难。工程造价教学改革改革必须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的开设要围绕实际工作技能展开,减少基础学科的课时,增加技能型课程的课时,减少管理型课程的设置,增加技能型课程的实训环节。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贴近实际,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造价中越来越为广泛的使用,但有些学校工程造价专业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甚至没有机房进行机算的训练。我建议增设工程造价软件这门课,加强上机实践操作,掌握工程算量软件及计价软件,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算量及计价的能力。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进行手算与机算,并分析有无较大的出入。利用定额计价及清单计价编制预结算文件或招投标文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运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如何让学生在脑中构建三维模型是工程造价中的教学难点。现在许多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的校园,有的学校还开发了教学仿真软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将情景真实化,施工工艺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可以采用动画或视频进行动态的演示,施工图纸的识图也能更快捷,促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内容。仿真软件能够构建三维的立体的可视的建筑物模型,图纸、模型、尺寸三者对一,有效解决工程算量中识图、理论知识讲解及公式说明等教学重难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理论考试一般是闭卷考试,受考试形式及时间的限制,只能考核一些概念、简答或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注重理论而忽视技能的测评,应改革现有的考核方法,我建议学生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两部分组成。理论成绩占到三成,实训成绩占七成。理论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及职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察的是学生对现有理论知识的认知,职业技能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工程算量的能力,可以选一套简单的施工图纸,时间为3到4个小时,出几道代表性的算量的题目。工程造价专业改革是以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学校和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通过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使学生毕业就能适应岗位,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 作者:刘晓新 单位:聊城市技师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工程造价专业课体系创建实践思索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大部分借鉴本科院校或者普通专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包括课程名称)上存在着大量沿用、套用的痕迹。直到2006年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的颁布,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各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工学结合上大胆探索。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工程造价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重庆市为例,一是开办院校和招生数量较多。目前开设有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院校共13所,2009年工程造价计划招生1327人,实际招生2986人,位居第二,仅次于护理专业实际招生人数(3055人);二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沿袭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土建预算,安装预算较少涉及,而社会紧缺的是水电安装预算方面的人员;三是课程体系较多侧重于单项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四是出现了基础理论薄弱、专业口径窄、终极性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极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与造价员职业岗位相适应,具有“识图——工艺——计量——计价”综合技能,同时学生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手,对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和重新架构。 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根据多年来的行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研,本专业学生主要到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预(结)算及投标报价工作,或到建设单位、房地产企业、工程造价咨询与管理部门从事工程造价的分析、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按照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造价员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获得造价工程师初步训练,具备编制、审核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概算、预算、结算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会进行工程招标书和工程投标书的编制,即“能识图、懂工艺、会算量、熟计价”(简称“四位一体”),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而言,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如表1所示。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为本的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不管是基础课程体系还是实践课程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能识图、懂工艺、会算量、熟计价”。同时,作为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高等教育,不能重复中等教育的技术水平要求,应更注重新兴技术、高级技术、复杂技术的选择与整合,准确把握市场对造价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可持续发晨原则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在培养学生中出现了基础理论薄弱专业口径窄、终极性教育的倾向,过分追求职能的培养,忽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综合能力低,对未来适应性差,这种倾向极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工程造价环境与计价方式的变革,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学生具备从造价员提升为造价工程师的潜质和素养。 (三)素质优先原则 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造价咨询公司中,造价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才能够保证做好相应的工作。具体而言造价员应该具备: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忠于职守,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商业贿赂;②遵守工程造价行业的技术规范和规程,保证工程造价业务文件的质量;③保守委托人的商业秘密;④不准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执业;⑤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时,应当主动回避;⑥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⑦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计价行为,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举报。因此,在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中,要体现德才兼顾,德重于才的思想,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态度及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多元合和整体优化的原则 工程造价专业是适应工程建设造价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知识体系是跨学科和专门化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工程与管理的统一、识图与工艺的统一、计量与计价的统一。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和整体优化的策略思想,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工程造价课程内容体系,以造价员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职前培养阶段打造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雏形”,获得高职教师从教的学历要求,职前培养和人职教育阶段可以申请实习证书。企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学习、考试,申请临时证书。执教相应时间,经过不断的职后培训,高职教师可以申请初级、中级和高级证书。每种类型、等级的证书都有相应的鉴定标准和考核内容,以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线,贯穿整个教师培养过程,实现培养的一体化。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成教育革新以及运用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借鉴德、美、英等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各个专业的不断细化,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人才培养必须了解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明确教学培养目标,结合高职特色进行课程和内容设置,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建筑结构》课的教学应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鲜明的对立观点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在教学中应强调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只重视岗位技能的培养可忽视理论教学。实际上前一种观念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而后一种观念又忽视了理论教学,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是摆在《建筑结构》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有必要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分工逐渐细化的新形势,在原土建专业的基础上分支出来的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的问题上必须慎重,只是在原有土木工程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简单地删加,很可能成为一个“畸形”的土木专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专业。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建筑结构”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是能够识读结构施工图,熟悉相应结构的构造要求,为今后的工程造价计量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精选,做到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结构抗震。因此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等问题;砌体结构主要介绍些材料的性能、受压构件的计算及混合结构墙、柱的设计;钢结构则主要介绍钢材的机械性能、钢结构的连接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上四部分每一部分单拿出来就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所以内容多,知识面广,而且这门课中公式多、符号多,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对概念、构件的破坏过程理解不清,而这些内容本身就具有连贯性,一部分学不好理解不透彻直接影响后面章节的学习效果。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由于力学基础知识较少,更是感到难学;目前适合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建筑结构》教材较少,大多数都是把混凝土部分、砌体部分、钢结构部分、抗震部分叠加到一起,没有突出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所以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如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有关构造规定要着重讲解,而对于材料的设计原理则作为一般了解内容;又如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对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内力计算和截面配筋计算等教学内容就可以简单介绍,只要求学生适当了解肋形楼盖中梁、板在荷载作用下的作用即可,而对肋形楼盖板、梁的构造要求则应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来讲授。所以在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对理论计算部分可少讲,重点介绍清楚规范中的构造措施及其做法。 增加“平法”识图教学内容 识图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其难点。但是,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限制,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完成,作为新入学的新生对建筑工程的构造还不甚了解,所以只是记忆了部分制图规则,还不能灵活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中去。平法施工图尤其如此。所以在学完建筑结构课程后,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构造有了较清楚地认识,这时候再结合“平法”制图规则去识读施工图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建筑结构课程必须将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否则,这一核心能力将出现“盲区”。教学中,我们讲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种结构类型房屋结构施工图的图示与识读方法,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平法施工图为主。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已被实践证明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我校区还没有属于工程造价专业进行结构方面研究的实验室,而教材中的很多公式和结构的破坏过程来自于实验,这样就造成了教学中实验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要实现这一目标,采用模型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该法不同于一般的展示性课堂模型教学,其特点是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现以“建筑结构”课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为例,来分析比较课堂讲授法与模型活动教学法的课堂组织路线、特点和效果。 1、课堂讲授法 1)课堂组织路线 介绍工程实例—构造要求—实验研究—基本假设—公式推导—公式应用举例—布置作业。 2)特点 整堂课都由教师讲解,在黑板上画图形及公式推导,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由于多根受力钢筋或构造钢筋在同一平面上,只能画出一根来表示,较为抽象,学生不便理解,特别是构造钢筋的布置和作用只有强记,学生普遍感到枯燥难学。 3)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该法适合理论推导,对条理明晰的公式推演尤其效果较好,对本科教育较为适应。但对以培训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类专业,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由于对工程技术课程不要求达到设计深度,只需了解设计计算原理,更主要的是要看懂图纸,明白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法。因此,若还是生搬硬套工民建专业惯用的课堂讲授法,对高职高专类工程造价专业是不合适的。 4)效果分析 该法对于公式推导部分是非常有效的,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替代。但对于其他部分教学效果不好,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识图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没有体现出来。在更复杂的梁和板的配筋设计或预算中出现的漏筋的情况更多,特别是现行平法图配筋表达方法学生更是无法下手做预算。这些现象的频繁出现与只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有着根本的因果关系。 2、模型活动教学法 1)课堂组织路线 介绍工程实例—照图制作梁、板模型—分析构造要求—讲解受力钢筋的计算方法—布置作业计算受力筋—按作业结果制作模型 2)特点 课堂组织由教师先讲解基本要求,以学生制作模型为核心,在制作模型中理解构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讲解理论计算作铺垫,课后学生把作业模型化进一步加深理解。 3)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模型活动教学法是使学生在制作模型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的教学方法,与高职高专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是相吻合的。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就是一个施工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把实际中获得的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就容易使学生达到“上手快、实际能力、操作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素质要求。 4)效果分析 从以往的经验看,学生对现场工程实习都比较感兴趣,几本没有缺席的现象,而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学生缺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以认为学生是比较喜欢实践活动的。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课,因而这种教学方法较容易被学生接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到主动的认知。同时,制作模型的过程也是施工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习结构知识还能学习施工知识,是一种综合训练。施工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探索新的工艺,这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实实在在的。在课堂讲授法中,学生作业出现的错误问题,通过模型制作将不会发生,因为有些钢筋不可能架在空中。可以预计采用模型活动教学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模型活动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理论公式推导就不能用该法来实现。在使用该法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灵活应用。 模型的制作在工程上是经常出现的,大到一个城市的规划,小到一个局部建筑构造,通过模型把复杂的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是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学活动也是需要通过教师把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简单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模型、制作模型必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直观的知识,最难理解的是抽象知识,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知识,这一过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模型来实现。 实践动手能力强是高职高专类学生素质要求的重要方面,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多数情况只停留在口头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方法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能有效结合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一种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的教学法。 加强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如带领学生深入工地参观学习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施工现场的结构构造,学生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随着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紧密结合工程造价人员的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持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笔者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的部分环节,进行了初步的课改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使教学内容更合理,教学模式多元化,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上手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关于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问题研究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技术应用性很强且和社会紧密结合的新专业。为了满足企业对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上手”的要求,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工程造价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环节、教学环节和应用实习环节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工程造价;课程设置;专业技能;造价实习 工程造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实用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目前这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与经济活动脱节,专业实习力度不大等。专业特点决定了这类专业要专业方向与培养方向十分明确,要求学生既有相当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充足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上岗后就会计算工程量、会做概预算。本文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了研究。 1、课程设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所学课程的科目非常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1专业应用性要强 在保证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应用而非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重视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上应侧重技能应用的培养,避免过多的理论知识。 另外,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面向注册造价工程师层次,对于专科生的培养,可以面向造价员层次,制定与执业资格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使得我们在人才的培养上,面向人才市场,并与“职业资格制度”相接轨。 1.2实践教学课程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突出安排实践课程,留出充分的实践时间,精心建立立体完善的专业实践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在保证工程造价理论讲授课时的同时,再安排一周至两周的时间学习工程造价的电算软件,最后再安排四周时间去施工单位或造价咨询单位做实习。对于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也要设置一周时间去生产实践-这样就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 2、课程教学环节 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动手能力强不强,与理论知识扎实与否有很大的关系。个人认为要把好教学环节这一关,要注意以下几点: 2.1教材的选择 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众所周知,2008年,我国的造价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出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模式由传统的定额计价转变为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学生授课时应选择与实际相适应的教材,最好选用2008年7月份以后出版的教材。要修订过的教材,教学内容应引入新的规范,与之对应的合同管理和工程招投标也要有相应的变动,保证给学生的信息是最新的信息。第二,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对二本、三本和大专、二专的学生,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要有区别。二本学生自学能力强,但是动手能力差;三本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大专和二专的学生基础不好,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因此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选,在选教材上要特别对待,体现出差异。第三,注意教材的质量。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由于评职称的需要,现在出版的教材很多,比如说一本书内容有十章,就可能会有十个编者,那这样的书的主题思想来可能就比较乱了,还会有很多错误。 2.2课程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作为边讲边练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动手能力,以便达到增强专业技能的目的,同时要以实际工程案例贯穿教学始终。等到课程结束后拿出一到两周时间做实际工程,借助特定的项目,以训练为主要形式,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态度并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的。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上手。 2.3适时适度做小结 “适时”是不到火候不能说出教师的见解,学则最恰当时间会收到“柳暗花明”、“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度”是点评不宣过细,但也不宜太简单,根据对学生知识水平分析和个别差异的掌握,既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挫伤处于茫然状态的学生的积极性为度。要以“学”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发提问,通过讨论共同寻求解法。 3、应用实习环节 实习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尤为关键。因此在实习前应制定完备的实习指导计划书,明确规定实习的目的与要求、实习内容和实习环节、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的评定及实习工程的简介。充分利用学校建立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提倡学生利用寒暑假、节日长假和周末等进行顶岗实习。 实习时,必须要准备好定额、标准图集、单位估价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等,引导学生熟悉各式各类施工标准图集和构造详图,并要会看现在流行的钢筋平法图。然后准备几套正在进行施工的建筑施工结构图和水电安装施工图,要求学生做好施工图预算。同时也方便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澄清疑问。不过每套图纸最好都有专家完成的工程造价及标准答案。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实地参观、见习,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图纸,安排学生到图纸所指工程现场施工工地上参观实习,收集资料。请施工人员现场讲解,使学生更具体、明确地把握建筑施工与结构构造要求。最后手算完成后,用“电算”,即用软件去检验计算的准确性,这样就将手算与“电算”相结合起来了。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为工程造价专业类学生建立的实习基地和学校的基建处、校企合作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节假日和寒暑假还可以去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结 语 以上是笔者从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要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很多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闻实践论文:培养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思考 国内新闻学教育发展非常快,相关研究也不少,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国际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2004年清华大 学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他的教学中有六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对话式练习、作坊式课业、大篷车课堂、案例学习法、情景模拟练习和新闻现场练习等。他引进了“学在路上”的教学理念,带着学生重走长征路,到孔庙讲新闻学,探访楼兰古城等,在课外实践中借鉴美国新闻学教育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受到多方好评。然而,“清华模式”在国内的新闻采访课教学中还只是个案。 根据检索到的论文及国内引进、翻译的西方新闻学原版教材(如《新闻报道与写作》、《创造性采访》、《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等),可以了解到发达国家新闻实务教育中的一些理念和模式。美国的本科新闻教育就是培养记者,有三个突出特点,即以实务训练为本位、以社会科学为依托、以人文主义为目的。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创立新闻学院以来,新闻采访写作一直是美国新闻专业学生必选的四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培养目标,即课堂课程教学、校内传媒工作机会、校外传媒工作机会,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很多大学都办有自己的媒体,方便学生实习,还进一步要求学生到新闻机构实习,如马里兰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学期在新闻机构工作。加拿大的新闻教育普遍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如从基础报道训练如采访技巧、新闻写作,到一系列的制作课程,而且要有实践经验,要求有两个半年的实习期,广泛涉猎社区报纸业务和电视纪录片制作等。日本的新闻学教育同样强调实践重要性,朝日新闻、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从2000年开始接受实习学生,并作为制度确立下来,实习时间为半年,记2学分。① 鉴于国外的新闻学教育和国内“清华模式”的经验,根据笔者所在国际新闻专业的实际情况,尝试设计了新闻采访课程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使之成为具有强烈好奇心、高度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分析力的人。 构建新闻采访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英语采访实践四个部分。 课堂实践 利用课堂做一些简单的采访练习,如用电话预约采访等。具体设计如下: 校园实践 校外实践 英语采访实践 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美国的新闻实务课教学提供了一些借鉴,教师只有十分之一的时间上课,接下来就是由教师出各种各样的题目让学生去独立完成,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点、讨论和个别辅导。提倡自学和小组讨论,学生六七人为一组,教师配备2个,一个是大学的专职教师,一个是兼职辅导老师, 由新闻界资深的记者和编辑担任。②以此为鉴,扩展、延伸新闻采访课堂空间,实践课堂可以在教室、在校园、在社会。通过营造采访环境以及让学生真实地进入采访环境,学习如何进行新闻采访。 教学方法上,需要注意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教师参与学生的采访小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从学生进入“新闻现场”问第一个问题开始,教师记录下学生的采访活动,并在学生采访结束时给予评价。要求教师能够对每个学生进行至少一次有针对性的辅导。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结合经典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分类采访的内容讲授中,选择典型新闻事件,让学生学着作为职业记者来进行模拟操作。 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投入采访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程成绩分散在学期中间,让学生放弃最后考试背背书就拿学分的思想,特别增加实践环节在成绩中的比重。如采访校园陌生人写成的采访报告,作为期中作业;采访新闻业界人士并写成采访报告,作为期末作业的一部分;采访小组的新闻稿件也作为最后成绩的一部分。 最后,建立课程的讨论区或网站,把教学资料上网,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实现开放式教学。 总之,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英语采访实践四个环节入手,循序渐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新闻实践论文:创新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2010)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提供优质的培养机制和管理。欧美关于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论,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英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向职业化教育靠拢。英国女王大学本科教学就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美国一流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如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新闻学等专业,也大力提倡在职业化训练的基础之上培养创新人才。[1](p74) 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的研究,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操作性。笔者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进行归纳分析,在“以人为本,知行并举”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提出创新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培养模式。 一、创新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 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指在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这是构成新闻传播创新素质教育的四个主要内容。 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树立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理念: 1. 在教学哲学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 2. 在教学目的方面,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塑造其创新性人格,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3. 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专业知识与科技、人文知识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4. 在教学过程方面,以师生双主体的交往与互动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和科研创新活动来获取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5. 在教学方法方面,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6. 在教学评价方面,在对学生评价时,采用“诊断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培养”的有机融合。 为此,提出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素质提升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纲,以知识传授为目,以职业技能为用,以教学创新为体,以学生兴趣为源,开发学生潜能,增强竞争优势,培养善于管理的信息传播人才和精于信息传播的管理人才。 二、建立系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通过对国外著名大学创新能力培养及课程设置的研究,根据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特点,建立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平台(如下图),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平台由专业培养体系、教学“软件”平台和教学“硬件”平台组成。[2](p152-153) 专业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适当精减课时数,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明确要求本科毕业必须选修一定实践创新学分。同时,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纳入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建设之中,逐步使大学生能力培养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和过程之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软件”教学平台主要包括:1.理论课和实验课程建设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2.设立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指导纳入课程建设;3.开展假期业界锻炼,业界锻炼制可让学生拓展眼界,了解社会需求,接受社会考验,提前适应社会,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使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4.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为学生的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上述教学平台,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硬件平台的建立和整合,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教学保障。 三、构建以四个课程平台为基础,互动式为特色的教学模式 根据创新实践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要求,突破原有的专业课程结构,重新构建四个课程平台,即课内教学活动(含实验教学)、课外创新活动、校内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创新与课程平台相对应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1.课内教学活动:一是实施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二是实施应用需求驱动下的“讲授、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 2.课外创新活动:一是开展研究课题驱动下的互动式科研活动,二是开展实际问题驱动下的互动式科技竞赛教学活动,三是开展创业计划驱动下的互动式创业演练活动。 3.校内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主题驱动下的互动式人格塑造活动。 ⒋ 校外实践活动:开展应用项目驱动下的互动式社会实践活动。 (一)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 为了使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能有效顺利开展,要注意以下问题: ⒈精心设计课题。设计选题时,既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让所有的学生有事情可做,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让学生够能做得了事,还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喜欢做事。 ⒉明确各自责任。设计课题的目的是要实现团队学习、分工合作、共同提高。大作业选题设计时,要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安排,形成人人参与、团队合作的学习共同体。 ⒊发挥学生的主动。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组织互动式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⒋强调学习成果形式。学习成果需要按大作业要求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并在班级内交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认知系统化的目的。 ⒌建立学习评价标准。学习评价标准既要起事后评价作用,还要起到事前引导作用。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大作业与小作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⒍策略性评价学习成果。在学习成果评价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学习他人长处的良好习惯。通过自评、互评和辩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和加强,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变书本知识演绎推理性学习为问题解决式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需求驱动下的“讲授、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 ⒈讲授:通过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⒉模拟:通过情景的角色扮演模拟,以及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启发学生领悟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⒊实践:通过各种实践,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理论化的技能还原到实际操作中;使学生掌握新闻传播专业领域的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对媒体等环境的深入了解,熟悉媒体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将一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操作中,以达到教学与实践相得益彰的目的,最终使学生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通过“讲授、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能够达到以下效果:一是通过互动式教学建立了各种学习共同体(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并有效地实现了“合活动学习”,即通过合作式活动,使学生从被动记忆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将外在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直接经验,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与能力方面,而且在价值观、态度、情感等方面,都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 二是有效地实现了教学重心逐步向学生主体的转移,由教师为主导的讲授过渡到师生合作的互动式模拟,最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三是有效地实现了课堂内教学向课堂外教学的延伸,实现了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研究课题驱动下的互动式科研活动 研究课题是创造让本科生有机会在做研究中学习和提升,有效解决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问题。科研课题来源要不拘一格,有学生独立申报的省大学生创新项目、校大学生创新项目、学院本科生科研项目,还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院每年从教学经费中拿出一定数量的费用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专门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每年3月进行一次本学生科研项目申报。 活动流程主要包括: ⒈学院组织教师提出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围绕项目进行申报或自主选题; ⒉学生课外阅读文献和资料,并查找更多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阅读,阅读分精读和泛读; ⒊准备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文献和资料的主要思想、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⒋开展报告与研讨活动,学生报告,相互讨论,教师总结和点评; ⒌学生根据研讨的情况,进一步归纳并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⒍对于提出的研究问题,学生课后(包括假期)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⒎ 形成研究论文(报告)或作品。 (四)实际问题驱动下的互动式课外科技竞赛教学活动 通过举办各种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活力、学习激情和比学赶超的动力。课外科技竞赛主要是技能作品类竞赛,如dv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摄影比赛、大型活动策划比赛等。 活动流程主要包括: ⒈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课外科技竞赛,并做好参赛前的知识的教学和培训,要求学生掌握竞赛的方法和步骤; ⒉学生明确课外阅读选题的策略及相关要求,并查找更多相关文献和资料,必要时还要开展市场调查; ⒊分小组进行实际选题的创作,并做好竞赛成品; ⒋每个小组向全体学生进行汇报,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然后要由教师总结和点评,最后将修改好的作品提交给竞赛组委会。 ⒌每个小组根据汇报的情况,进一步完善竞赛作品。 以上阶段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整个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分析问题,在分析中发现问题的本质,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创业计划驱动下的互动式创业演练活动 创业计划为创业教育构建了一个演练的平台,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探讨成为必要和可能。围绕着创业计划开展的创业演练活动的实质是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精神和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和探索者,很多学生在创业计划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每一种创意都在创业演练活动中得到了模拟实施和评判,训练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六)文化主题驱动下的互动式人格塑造活动 主要通过四类校园文化主题,着力构建一种学习、对话、开放、探究、反思、创新的校园文化。 ⒈学习型校园文化主题。学术讲座、杰出校友座谈、师生沙龙,学术节、读书活动等文化主题活动都营造出了学习型校园的浓厚氛围。教师的研究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相互交融激荡,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物质文化内涵。学生置身其中,可获到精神世界的升华和行动上的见贤思齐。 ⒉对话型校园文化主题。在每年举行的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与名师面对面等文化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校园这个共同家园中通过文化对话、沟通与创新,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⒊探究型校园文化主题。组建专业学生社团和各种兴趣小组等学生组织,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系列化的科技创新活动,发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加,从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开始,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需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⒋娱情型校园文化主题。文化创意比赛和各种征文比赛等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好形式。校园文化风、新闻采风、广告节、文化创意节等既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追求新事物、新思维的兴趣和能力。 在这些文化主题中,教师发挥着文化导向的主体作用,学生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主体作用,教师学生共为主体,既能避免校园文化中学生单一主体产生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同时也能使教师在文化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进而更新自我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4](p3) 教师是校园文化中比较稳定的主体,只有实现对学生主体的有效整合,才能通过师生的互动,努力塑造创新人格。 (七)应用项目驱动下的互动式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基于实际应用项目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了实际工作流程,感受了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认识了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实践了运用已有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学实践教学新形式 作者:吴雨蓉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一、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首先,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对新闻学专业缺乏了解,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课程体系与现代媒体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大比重设置新闻学概论、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传统新闻类课程,而对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程和新媒体课程的设置却显得欠系统。同时,新闻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课时数较少,学生的新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策划能力得不到针对性训练。 其次,很多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有直接新闻实战经验的教师。很多新建新闻学专业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转行而来,毫无新闻学专业背景可言,更不用说实践能力了。由于很多专业教师缺乏媒介实践的第一手经验,往往是书本知识的现学现卖,实践能力与一线实践教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还有,和其他文科专业相比,新闻学专业实验实训需要的硬件设备投入较大,建立设备较齐全的实验室动辄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学校办学经费长期不能满足该专业建设需要。[1]现有的部分实验设备由于先前选型不当,利用率低或被长期闲置。同时,由于实践经费的不足,很难与校外媒体建立长期合作的对口关系,学生实践途径很单一,有时学校把实践压力转嫁给老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地理位置的劣势也给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未来就业带来不小的障碍。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地处距离省会和信息中心城市较远的内陆城市,所在地的新闻传媒机构无论数量和规模上都不及一线和省会城市,而有限的新闻机构大多人员饱和或机制不灵活,同时,经济发展和媒介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导致私营文化传播类企业类型比较单一,数量比较少,层次也比较低,想建立一批常态化和高层次的实习基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实践教学新理念———加强基础、强化应用、多领域培养、多渠道实践 (一)保持理论教学优势,重视专业实践教育管理部门和所在院校必须更新文科师范教学的传统理念,对新开设的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采取应有的重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专业知识的讲述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又要探索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放松对学生的理论素养提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锻炼,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应是我们构建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指导思想。 (二)扩宽实践口径,体现“大媒介”观如今,传媒机构类型和传播方式正在进行革命性改变。社会为新闻学毕业生提供的实践岗位已经不单单局限在新闻机构,可以说一切属于媒介传播的岗位都是我们专业的对口岗位。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新闻学就业形势的严峻,加上学校级别和地域劣势,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很多毕业生无法进入新闻媒体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学专业如果仅以新闻专才作为培养目标,显然不现实。[2]因此,我们的实践教学应摆脱单一新闻媒体平台的窠臼,把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体现多学科和“大媒介”观。比如在实践领域上可以从新闻传媒拓展至广告、电影、数码产品制作、商业传媒、企业传媒等,这种“大媒介”的实践理念真正体现信息社会学科交叉的特点,也真正能把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综合理论所学运用到实际,是符合新闻学教育趋势的。 三、建立新闻学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灵活性和持续性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高效性得益于一套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层次、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里面最重要的两点是方法灵活与连续性。所谓方法灵活,即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媒体和社会。所谓贯穿全程,是指注重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同时段、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连续设置,从而使四年的专业实践教学形成一个有效、连续的体系,真正保证学生实践技能的全面性。同时,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我们把实践教学学时从原来22%增加到30%。 1.针对性的课内实践课内实践是围绕课程理论内容展开的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消化课程的理论内容,掌握新闻专业应具备的采、写、摄、录、编、播等基本技能。《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等课程教学,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强化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带领学生采访高考、车展、秋菜买卖、新生军训等新闻事件,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现场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新闻眼、如何采访、如何摄录等,或指导学生制作合成广播电视节目,让学生在新闻实训中学习,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 2.灵活的第二课堂除课堂教学外,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也是我们实践教学的良好示范。如每年一次举办的大学生记者节活动,通过学生电视纪录片、电视短剧、电视音乐片和电视专题片的展播及评奖,使学生得到新闻业务的全面训练,提高了综合能力。还有不定期举办的主持人大赛、摄影大赛、DV作品大赛等,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大有裨益。此外,经常邀请新闻界人士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与业界人士“面对面”,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前沿。“请进来”的同时“走出去”,通过组织学生去媒体参观,使学生对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机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对新闻采编流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兴趣。当然,第二课堂实践也同样要形成常规化和连续化,并考虑纳入教学计划,效果才能显著。 3.常规的小学期见习小学期见习的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走入社会、进工厂、进社区、下农村、走入各行各业、了解国计民生,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新闻工作实践的了解。 4.总结性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广泛了解我国新闻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增强感性认识、加深知识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必要的材料准备,为毕业后奔赴新的工作或学习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p#分页标题#e# (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实践基地多元化,创新与媒体互动形式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初始平台,同时可以有效解决专业发展中存在的设备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在建设实践基地过程中,我们努力打通多种渠道,实现实践基地多元化,同时创新与媒体互动形式,巩固与媒体实践基地的长期互利合作关系。首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联合党办、团委和学生会把校园广播台、校园网、校报、校刊等利用起来,同时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宣传部的一些重要宣传活动。其次,充分挖掘省内外的媒体资源和社会资源。不仅与媒体单位合作共建,还在很多单位组织、工厂农村等建立了广泛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对不同实习基地进行横向和纵向开发,最终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衔接紧凑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有效解决了学生无处实习、实践基地单一等问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用多元化的角度来定义实践平台,从电台电视台到报社、杂志社、网络公司、出版业、电影业、音像业、广告业、数码产品制作业、网络传播业,只要对媒介传播类人才有需求的岗位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实践平台,这个思路是符合传媒发展趋势和本专业实际情况的。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建设有赖于一种双向互利的合作关系。关注传媒发展前沿、主动参与传媒机构发展是我们保持与实习基地合作关系的一个得力措施。比如我们会定期对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或报刊的栏目进行监评,或从读者角度对其改版提出更专业的意见。我们还与媒体合作,帮助他们策划有关大学生的一些节目,或者设立媒体的校园通讯员,这样即增加了学生参与媒体实践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实习基地从中也有所收获,真正体现了与实习基地的“双向互动”性。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业界与学界共育人才高质量的实践教学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的进人机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引进大量高学历、强实践的人才,这种情况下,“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就被提上日程。首先,我们要求每名专业教师都必须进入传媒机构或传媒企业学习或顶岗工作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充分熟悉自己课程范围的业务操作,同时了解业界实践的新动向和新知识,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去。此外,为了解决眼前实践教师缺乏的情况,我们聘请新闻机构的资深记者、编辑和管理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即实现了师生与媒体的零距离接触,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种高校和业界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非凡。 (四)创新考核机制,改革成绩构成比例,推行成果评价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讲,怎么考,他就怎么学。所以,考核机制的创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给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评定合适的分数,激励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来,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原有那种以卷面考试形式为主的成绩评定方法,加大平时成绩构成比例,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加大实验成绩的比例。这种评价方式意在引导学生加强平时的知识运用,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 其次,推行成果评价方式。以前我们对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以及课程学习以外的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项目的效果检验大多采取教师评语的评价方式,这种方式过于程式化和含蓄,不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挥和展示。推行成果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内实践作品、校内外重大活动项目中的成果、媒体见习和实习的成果作品进行集中项目验收、作品评分或者成果展示,对于社团报刊、网站和校园电视台的节目成果进行类似于信息反馈和受众调查的师生评价,使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实践改革要点研究 摘要: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新闻信息传递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和无边界化,因此新闻传播学开展双语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虽然已经有一部分院校开展了该专业的双语授课,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该专业双语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就其授课时间、内容、教材、方式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改革路径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较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进行双语教学的要求,将全国高校双语教学工作由自发、无序推向主动、规范的阶段。即使如此,我国大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仍处于试行阶段,各院校也在对双语教学进行不断探索,还需不断完善、改革与创新。因此,本文就新闻传播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等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新闻传播双语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一、新闻传播学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根据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所给的定义: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意指在学校中能够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在我国,双语教学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农、医及经济等学科,文科相对涉及较少。但在社会学科的部分学科中,新闻传播进行双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双语教学是新闻传播媒介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新闻报道的同步性以及无边界化使得“地球村”成为现实。而在新闻传播学教学中,双语教学已成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新闻采访、现场直播或新闻写作,新闻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国际语言已成为基本的职业生存能力。更深一步来说,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加强新闻敏感度,及时掌握并分析外文资料,随时了解信息的最新变动情况。其次,开展双语教学是提高新闻传播学教育水平的手段之一。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新闻传媒业提供优质的后备人才,而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提高外语能力不仅指语言能力,也非普通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而是以提高外语能力为基础,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英语新闻阅读》这门课程为例,“新闻阅读”是这门课程的重点,语言媒介不再是我们所熟用的汉语,而是英语。前提是我们需熟用此种语言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新闻“阅读”,通过此门课程我们不仅能提升阅读能力,也是对跨语言领域、跨文化领域的一次次新闻解读、分析。最后,在新闻传播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也符合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目的。现今,中国各个方面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不论是经济实力、社会文化,还是政治的民主化进程都在不断向前推进,但由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分歧,信息传递的不到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全面甚至有误解,而这些声音大多来自西方媒体。那么想要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与态度,就需要增强自身国际传播的能力,培养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运用常用的国际语言适时进行新闻报道、新闻写作、发表评论等,从而传达真正的中国声音、中国态度,逐渐改变我们在国际传播中被动的局面。新闻传播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可以纯熟运用常用国际语言的能力,树立跨领域文化思维的意识,高质地实现国际传播的工作者。 二、新闻传播学进行双语教学的模式 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开展的前提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并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来看双语教学的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其一,沉浸型教学模式,即课程的教学过程完全使用汉语以外的语言开展,此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水平要求都较高;其二,渗透型,即在教学工作中以汉语为主,适当穿插使用英语,主要体现在关键词和关键问题的非汉语言的讲解与背景解读,或者对一些外文词语的中文含义进行解读;其三,交替型,即交替使用中文与外文两种语言,在两种语言的运用上不分主次,在理解中文内容时适当使用英文进行补充,在讲解外文内容时适当使用中文进行解释;其四,演示型,即在专业内容授课过程中,主要以中文教学为主,针对一定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时间用外文进行教学;其五,选择型,即通过开设选修课,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外文双语教学。这五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开设双语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师资力量、所处环境等,选择相应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优势力量,使大多数学生能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授课时间 何时开展新闻传播学的双语教学,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重要问题。很多人都赞成应该从大二或大三开展双语教学,认为此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专业知识的积累,也经过了英语四六级的打磨,较为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其实不然,不同地区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时间点,应该结合实际来开展。例如,贵州地区的学生,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高考之后是这些学生英语能力较强的一个时间段,如若此阶段不开展双语教学,而且外语学习方面的督促相对减少,到了大二或大三英语能力有可能不增反减,如若能在进入大学之后适当地开展双语教学,既是对英语学习的督促,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专业基础知识是每个新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都能用到的,所以针对此类学生,开展一贯而终的英语教学模式较为合适。当然,从大一开始进行双语教学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合适,应选择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教育专业课程,从一开始建立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与国际接轨。 (二)授课内容的选择 授课内容应系统化、模块化,与实践相结合。就《英语新闻阅读》这门课程而言,更应该与实践紧密结合。新闻具有时效性,所以英语新闻阅读在进行授课时,在不失双语授课根本的同时,应以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新闻热情,将英语与新闻专业知识良好地结合在一起。另外,在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授课内容,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教材的选用 适当地进行本土化的改革现今,很多院校的新闻传播学双语授课仍然选择的是英文原版教材,对学生学习最根源与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十分有利。但英文原版教材授课并不适用所有学生,比如偏离我们的现实情况、费用高昂、知识架构相对于国内的教材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掌握等。面对此种情况,必须对教材进行本土化的改革。但我们在进行教材本土化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其一,教材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对英文原版教材进行“修改”,而是在不改变知识体系的前提下,遵循作者原本授课意图的同时,将教材调整为适合当下学生使用的教材;其二,教材本土化可以适当选择当下环境的案例,让教材与实际联系更紧密;其三,将中西文化进行更好的融合,在教材本土化过程中注意对不同文化的注解。 (四)将多媒体教学更好地运用到双语授课过程中 当下,很多院校的授课过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么针对授课难度较大的双语教学更应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难以避免出现授课发音不准等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与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图像于一体,可以将学生带到情境当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一时间将原汁原味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但仅凭多媒体教学是不够的,缺少反馈与互动,此时更需要老师来面对面地进行答疑解惑,将发现的问题一起进行讨论,才能最大限度地收获知识。很多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也是如此,那么新闻传播学的双语授课更应如此。 不难看出,我国很多院校新闻传播学的双语教学的授课还处于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与各个院校已形成的精品课还有一段距离,因此需要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授课模式、方法、手段,将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发挥出最大效果,与国际接轨,培养出更多满足当下国际形势的新闻工作者。 作者:滕程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初探 新闻传播类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已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教育部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全国有15个专业被亮起“红牌”,其中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2个新闻传播类专业位列其中。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新闻学博士童兵,谈及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对口就业问题,也坦言,复旦大学相关专业对口率在40%左右,清华大学在60%左右。新闻传播类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固然有新闻传播人力资源市场供过于求等外在因素,但更折射出新闻传播类专业自身人才培养方式的问题。新闻传播机构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往往是重“术”轻“学”,而新闻传播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则较为重“学”轻“术”。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侧重的不一致,造成了用人机构、教育单位、专业学生“三输”的局面。为此,改变新闻传播院校在教学中重“学”轻“术”的倾向,构建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成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性教学以实现掌握熟练技能和形成较强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技能的学习、训练和运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既包括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也包括实验室的实践教学。而新闻传播类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考评等五大要素。 一、教学目标:能力本位 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与连贯性,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新旧之间的联系。以能力为本位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其教学目标要求十分明确,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一般会通过与新闻传播机构的联合调研,确定相关职业与岗位所需能力结构,并将岗位新闻传播人才能力结构图转化为专业教学目标,以满足新闻传播一线需求的岗位能力为中心,设计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教学内容。教学中,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并重,相互配合,共同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岗位能力服务。在理论知识传授上,虽然离不开相关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传授,但会结合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调整教学内容,会涉及多学科的整合,而不是着眼于单一学科知识系统地讲授,主要是按照新闻传播岗位能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而在新闻传播实习实训中,侧重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依据实际传播需求,进行整合处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为完成某一项实际或仿真的新闻传播任务,需要学生具备知识的运用能力、问题的理解能力、角色的扮演能力以及任务的胜任能力,而在这类能力的运用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传播理论,提升传播素养。 二、教学方式:工学结合 注重理论知识讲授,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与新闻传播行业缺乏必要的联系纽带。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之间存在脱节,是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方式的一个主要弊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在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中双师型素质教师的缺乏。在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中,院校教师懂传播理论不熟悉新闻操作;聘用来自行业的教师,懂新闻操作不熟悉传播理论。虽然教育部和力推新闻传播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实行高校与新闻单位人员互聘“千人计划”,加大力度逐步推动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结合,但是在人员互聘之后将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将学生新闻传播类知识理论的学习与新闻传播的实践实训结合起来,结合的效果主要看能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对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认识;能否让学生在看到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后,提高他们学习新闻传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否让学生通过与新闻记者的接触,跳出校园学习的局限,增强对社会新闻传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体会新闻传播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否让学生在新闻传播的职业指导与职业训练中,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他们新闻传播工作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否让他们在实际工作的锻炼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传播责任心和新闻传播判断力;能够让学生借助实践岗位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对口就业率。 三、教学内容:项目导向 传统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大多按学科架构形成教学体系,按章节结构传授教学知识。此类教学内容主要注重的是知识理论的传授,而不利于学生新闻传播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参照新闻传播业务实践中的工作流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符合学生今后工作环境的项目,以项目为导向,重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内容中的项目开发,主要以新闻传播中产品与服务为载体让学生能够学会完整的完成新闻传播工作流程。因此,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开发,需要做到以新闻传播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参照点,确保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核心构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技能;另外,需要为学生设计围绕项目运行的所需要的综合化教学情境,以保障项目的仿真度或者真实性。项目确立后,对于承担项目的小组,需要对学生的角色基于真实新闻传播岗位的不同进行分工,并要求学生按照“明确任务、提出计划、组织实施、检验评估”等新闻传播工作流程展开项目实施。在真实或者模拟的新闻传播工作项目中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受教师的外部控制,而是变成了一种自我控制,学生可以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有意识的行动,锻炼学生从多种可能性的行动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锻炼学生对新闻传播工作任务的结果预测预判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意识。以项目为导向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其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获得新闻传播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能力与行动能力,特别是新闻传播行业最为看重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管理:加强反馈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教学管理而言,主要在于加强教学反馈工作。传统的新闻传播类教学,其教学反馈较多以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主;而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中在组建中,需要以教学反馈作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条件,认为教学信息反馈是提高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学信息的反馈收集与传统理论讲授型有所不同。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由于教学场所不固定于教师,有时甚至是在校外,因此,教学反馈信息的获得具有随机性,而这也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增派人员,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实践性教学反馈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参照有关院校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一般来看,教学反馈信息的搜集,分为三个阶段:实践活动开展前的教学策划信息搜集,实践活动开展中的教学开展信息搜集,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教学总结信息搜集。而如果从实践性教学反馈信息的来源来分,又可以分为实践单位的反馈信息、教师实践的反馈信息、学生实践的反馈信息。实践单位的反馈信息,主要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行业新闻传播产品与服务的实际生产营销情况;教师实践的反馈信息,主要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实践的反馈信息,主要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个人职业能力是否在实践性教学中有所提升。 五、教学考评:行业评估 依托教学管理搜集的反馈信息,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展开评估,是判断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的考评,肯定存在不同。新闻传播类专业原有的教学考评,必须基于实践性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革。比如,将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改变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评价。又如,将评价方法从之前的理论考试总结性评价,改变为项目结果的总结性评价与项目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而为了保障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性教学评价真实反映实践教学过程,最有必要的改革就是将之前单一的以院校、教师为主的评价,转变为传媒院校与传媒单位的双主体评价。特别是随着国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不少主流媒体开始与新闻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联合培养人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团队、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当然,也就包括了共同制定新闻传播人才实践性教学评价标准。参照相关职业的人才培养办法,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人才实践性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大多是由院校与行业联合成立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在其领导下,院校可以将教学的内容融入评价标准中,而新闻行业可以将实践的要求引入融入进来,并有可能引入通行的职业准入考试制度,以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证等相应的行业准入资格考试,作为学生结业的重要标准,实现学生毕业时同时拥有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保障。 作者:纪富贵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 新闻专业个人实践回顾 实习相当于学习,而不是一份工作,在实习期间可以学到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在实践中吸取一些经验,那么如何写好实习报告呢?大家可以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则范文,请阅读新闻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一关于有线电视新闻台 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新闻台是全球首个全日二十四小时以广东话广播的新闻频道,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有线电视新闻台更是香港首间建造“全数码新闻中心”的媒体,率先带领香港进入全数码广播。 二实习前的准备 因为有线新闻台没有在内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它的节目。也可以说对它根本不了解。上网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很有限。对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学院老师对它的介绍。不过,在出发前,多留意有关香港的新闻,看tvb和亚洲电视的新闻,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对新闻媒体的制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实习临出发前,还要注意检查好自己的证件是不是已经办好,行李是不是带齐。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会给实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实习工作 这次能去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新闻环境,有线新闻台是我们更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闻台报到的时候,港闻部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第一句告诉我们的就是:“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态度。”而且他还补充说,来实习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电视台不会从头开始教我们。这翻话,是个指引,也是个提醒,他让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个星期内,能学到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也是我们学院,还有他们对内地学生的印象。 港闻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说港闻部(也叫assignmentdesk)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半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assign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 在港闻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一般都是以观察为主,高等法院,政府总部,教统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后独自做采访,也上手得比较快。 每天晚上十点左右,记者就要打回台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访什么新闻。在新闻量多的时候,一个记者一天内做五条新闻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在内地媒体实习的时候绝对无法想象到的。 而team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香港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钟到1分半钟。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香港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李国章。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李国章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会有收获。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李国章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io又表示说李国章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李国章出来接受采访。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李国章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李国章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中国戏曲、sars系列,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最大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传播学中博弈论方法的实践意义论文 摘要: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具有方法论、学科拓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博弈论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质和量上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新闻理论界对博弈论的理解存在狭义、广义与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三个层面水平。我们可从哲学意义、方法论意义和建构意义三方面,认识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运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博弈论方法 问题的由来 新闻传播学比之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所要论及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博弈论方法,就表现得比较典型。 将博弈论与新闻传播学相交叉的思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最热烈的时候,新闻理论界尚无人提到。后来新闻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心理学、新闻学与美学、新闻学与社会学等的研究,开始陆续出现。但新闻理论界在新闻交叉边缘学科研究过程中,一直没有很好地重视新闻传播博弈学的研究。作者在199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一段时间,涉猎了一些有关博弈论的论著,产生了新闻学、传播学与博弈论之间关系的简单联想。这种联想主要是对新闻文化学建构来讲的,从新闻文化的外延角度来看,新闻传播的竞争生态研究,不能缺少博弈论的思想。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有关博弈论的书籍开始增多,后来出现了普及性的博弈论读物,这些书籍大都将社会生活、经济领域、历史经验等方面内容,与各种博弈类型相类比,说明博弈论的道理,但也带来某些副作用,即博弈论的庸俗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博弈”一词在新闻报刊、文章论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新闻传播与博弈的关系,真正被新闻传播理论界重视,是在2004年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上,会上提出“传播即博弈”的观点,并存在争议。2008年10月,孙光海、陈立生的《传媒博弈论》由三联书店出版,有论者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把博弈论引入传媒领域的成功力作。 从新闻传播理论界涉及新闻传播与博弈论关系的话题,或在文章论著中有意识地使用“博弈”概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狭义基础上的理解。仅仅从传媒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博弈。如《传媒博弈论》一书,“将四大主流门户网站、两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四大城市的13家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大媒体平时新闻报道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环境进行分析,从新闻到版面到受众再到发行,通过大量案例剖析与实战推演,总结出各大媒体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从而制定最佳策略。内容包括网络媒体博弈、都市报博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热点新闻与冷门新闻、大新闻与小新闻博弈等”。当然,从最严格意义上来看,该书许多内容还停留在下文所提及的第三种认识上。但就分析比较到位的有关传媒博弈的内容来看,完全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体之间竞争策略着眼,探求媒体的生存之道。 二是广义基础上的理解。从博弈论的广义思想出发,来探讨新闻传播领域中,如何把握新闻活动的规律,有学者称之为“大博弈的思维观”。实事求是地说,新闻传播理论界在这方面的论述还较少。人们由于对博弈论的跨学科性质意义尚不十分了解,所以对这种广义理解还持较为消极的态度。传播与博弈是两个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传播不能用博弈观点去研究。小约翰将博弈论研究归入人际传播理论,说明他已经把博弈论纳入到传播学视野了,不存在谨慎与否的问题。小约翰在《人类传播理论》的前面部分特别提到传播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即所有社会科学理论都存在传播的问题,传播学强调传播的双向性,恰好说明了与博弈论的紧密联系。另一位讨论者强调:“用博弈论解释一般传播现象的做法不可取。”这是基于“传播即博弈”这一命题而得出的观点。应该说“传播即博弈”是不对的,但“传播之中有博弈”,“博弈之中有传播”,在一般的传播现象中存在部分博弈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们注意到,在正常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理性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那种强调博弈论研究对象必须是理性的,从而认定传播学一般现象无法以博弈论进行解释,不尽妥当。我们知道,传播模式研究的前提,也要求理性的状态。[论文网] 三是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理解。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或传统哲学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意义层面,来使用“博弈”概念。诚然,博弈论研究确实离不开这些因素,但所有事物间的这些因素,不一定都是博弈论所讲的博弈。也有在互动反馈意义层面,来理解博弈的,比起前者进了一层,然而也不十分确切。如诸多文章中的“不同文化与黄色新闻的博弈”、“媒体道德与新闻价值的博弈”、“新闻规律与媒体利益的博弈”、“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博弈”、“政府与新闻界的博弈”、“博弈海量信息”等。其中有些文章也道出了某些新闻传播博弈行为,但存在将博弈论泛化的情况。如有论者把主观上的意识与客观上的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念或做法与某一具体的观念或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这都是与博弈论不相契合的。我们只能说是直觉地使用了博弈这一名词,而没有从博弈论的理论角度去进行规范的研究。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专门提倡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博弈论方法,而是力图客观地思考博弈论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究竟能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起到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建构作用,甚至形成新闻传播博弈论这一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可能性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尔1931年提出不完备性定理:第一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在内的形式系统中,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第二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的形式系统自身不能证明它本身的无矛盾性。这个定律虽然是针对数学来说的,但是其革命意义远远涉及科学哲学、逻辑学,而这种情况也注定要影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诚然,新闻传播研究中,也不能将博弈论看做是无所不能的理论。我们研究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可能性,目的主要是运用其基本思想,扩展研究视域,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最合适的地方,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从新的角度描述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规律,调整我们的传播行为,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博弈论最基本的思想,其一,在同一活动中,某事物的行为效果如何,有赖于它事物的行为。其二,是均衡概念。其三,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指行动者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决策选择策略的目的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作决策时可能往往是有限理性。其四,博弈论是竞争与合作的游戏,一般有协议契约。根据以上的简单概括,随之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过程中,有没有相类似的情况?其一,在同一新闻传播活动中,双方各自的行为要视对方的行为而定?其二,均衡概念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实现?其三,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不是理性的?情况允许的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否是追求的目标?其四,竞争与合作的契约关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建立?答案是倾向积极的。 有了上述基本思考,我们再从更大一些的方面来探讨运用博弈论的可能性: 哲学意义。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经济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的普遍性、基础性。虽然,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平行四边形”合力作用,但归根结底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立统一。 博弈论之所以在经济领域呈现出活跃的情况,人们之所以在各类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中发现博弈的因素,是因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交往关系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交往关系决定的。因此,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包括新闻传播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亟须建立一套新型的适应这一体制状况的文化产业伦理。目前可以定义为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就和博弈论中核心理论之一的“均衡”概念相暗合。每一次新闻传播策划、新闻报道活动或具体的新闻传播行为,都存在博弈论的问题,因为在某一次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之间、传受之间等,都有一个行为对策选择的问题,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不追求个体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可能追求的就是整体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如我国文化产业的双赢策略,即博弈论的“均衡”。公益与私利、赢利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一直存在,博弈的均衡可达到社会发展的和谐。 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也有一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问题。 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博弈论最初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筹学下面的对策论。后来应用于经济领域。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西方经济学前沿领域的博弈论,已逐渐变为一种占主流地位的基本分析工具,人们十分重视其方法论意义。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史子集中博弈的思想无处不在。过去曾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数学,而社会科学的基础可以是博弈论。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正确,但是至少应该承认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传播应用学派的传播模式研究,实际上相当于博弈模型。在我国较为流行的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瑞典人斯文·温德尔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许多传播模型十分典型地体现出这种情况。该书第一版介绍了35个传播模式,第二版介绍了66个传播模式。除了个别早期线性模式外,在控制论的反馈概念出现之后,传播模式越往后越具有博弈的性质,甚至可以这样说,研究当代传播模式离开了博弈的思维,其研究是存在欠缺的,虽然其模式可能并不能完完全全解决实际中的所有问题。 理论建构意义。新闻学、传播学以及中国化的新闻传播学,从它们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建立在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日益融合的时代,在需要破除自然与社会科学鸿沟的时代,谁也不能断然否定新闻传播学领域可以不要博弈论的参与。作为与社会实践互动频繁、联系紧密的社会科学之一的新闻传播学,从来不存在其他学科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由于受经济学的影响,人们思考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时,可能认为仅仅反映在传媒的经营管理上。这种狭义的理解,导致产生了博弈论不适合一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观点。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中重视运用博弈论,并不是要求新闻传播理论“范式”像经济学那样转向博弈论,并把它作为核心的理论分析工具,而是在理论体系建构中,对博弈论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中合理的内容,吸纳到基础理论中来。更重要的是,将博弈思维作为指导理论研究的一个窗口,扩展新闻传播理论空间。当然,也可以建立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博弈理论”,进行专门的新闻传播学新领域探索。 结语 新闻传播研究对博弈论产生兴趣已有多年,但是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被吸纳与运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对博弈论尚不太熟悉,对博弈论的理解也参差不齐,甚至还存在部分抵触心理,致使研究成果的质与量不甚理想。新闻传播研究需要理论创新,对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路径。研究新闻传播博弈论,对理论研究者提出了知识更新的更高要求。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内部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博弈论无论在广义、狭义还是方法应用上,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关键在于我们的观念。 新闻实践论文:媒介融合中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探析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各种媒介融合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媒介之间的融合变得越来越紧密,成为了新的趋势。新闻的采集、加工和制作等传播活动,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为了适应这种时代变化,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实践教学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让中国的互联网遍布大江南北,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媒介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给高校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和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一、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重教学轻实践 教学体制改革,使得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多,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新闻教育专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在新闻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虽然没有任何的新闻从业经验,却也走上讲台,给学生们讲授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讲授得多,实践教学讲授得少,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实践训练和实践经验,一方面,这会使学生在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无法快速适应;另一方面,从人才输出这一项来看,也会对整个新闻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时代严重脱节 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严重滞后,专业导向上一些课程内容仍然以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单一的媒介介质进行区分,对于当前不同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涉及不多,这样一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过于片面,缺乏媒介融合的整体思维。而学生因为专业选择和专业分业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也很难适应,缺乏跨专业学习的能力。而这种专业分业的细化,不仅导致了不同媒体的实践课程学习和设置变得繁复,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 (三)专业实践课程单调,设备陈旧 因为办学条件的限制,有的高校不会为实践课程配置专门的教室。而有的高校虽然具备配备专业实践教学实验室的条件,但是因为专业分业的关系,实验室之间是相互分离的,不能实现共享。同时,虽然媒介技术已经迅猛发展,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但大多数高校在专业实验室的配置上还停留在非常落后的阶段,也就无法满足当前教学实践的需求。 二、当前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体独领风骚的局面,而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形式来生产和传播新闻的媒介融合正逐渐成为趋势,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高校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上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活动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对现有教学形式进行改革。 (一)当前媒介融合需要全能型人才 媒介融合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形式共同运作进行新闻生产和传播,这就需要更加全能的人才。新媒体时代的交互性让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新闻接受者,而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者,都可以参与新闻的和制作,新闻从业人员也不再只负责新闻报道,还应该在这个人人可以发声的时代,对新闻加以引导,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新闻背后的原理。 (二)需要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学历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也给新闻界的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新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懂得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解读和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立体式的报道和呈现。这种可以跨行业、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 (三)掌握多种新闻传播方式 新媒体时代,与过去传统媒体不同,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还有网络、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体并存,媒介平台可以提供多种新闻产品,而它们之间也逐渐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因此,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只掌握一项媒体技能,还要了解各个媒体的优缺点,针对新闻事件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最优的传播方式。所以,当前新闻传播所需要的是既精通专业又掌握技术的人才。 三、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 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都做出了新的探索和改革,以此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一)“2+2”培养模式 “2+2”培养模式是指本科的前两年进行全科专业的培养,大三、大四再进行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如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当前采取的就是这种培养模式。 (二)个性化培养模式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它通过对经济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教学模块上的不同设置来培养专业型人才,同时还设置了个性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眼界,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教育能力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已成为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变化,高校在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面对全媒体时代也应该做出改变,首先要提高实践教学技能。高校应注意对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锻炼,应经常为师资队伍提供相关新技术的培训及讲座,不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同时,应该多吸收一些有技术经验丰富的新老师,并搭建兼职教师平台,让更多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教师为学生授课,进而提高学生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 新闻传播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它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对其他联系较多的专业有所了解,如经济学、法学、计算机专业等。新媒体时代需要的是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专业性强、基础好、知识丰富”的全能型人才,因此,高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应该做出调整,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应该注意将与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彼此之间进行结合,让它们能够在教学实践设施建设和使用方面有所合作,打破过去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三)加强对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过去高校对于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存在重教学轻实践的现象,其实践教学设备也严重滞后于当前的新媒体发展,有些实践实验室之间还不能实现共享,这些都制约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高校应该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地增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新闻敏锐性。 作者:霍慧娜 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新闻实践论文:校园电视新闻相结合实践意义探索 【内容摘要】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高校在广播电视新闻类人才培养上需要改变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的状况,创新教学方法。文章以出镜报道课程为例,探讨其与校园电视新闻相结合,打造教学实践模式的切实意义。 【关键词】出镜报道;校园电视新闻;实践意义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旧媒体之间的关系从抗衡逐渐转化为互助相融。在《新媒体时代也是主流媒体的新时代》一文中,作者提出在信息量爆炸的年代里,新闻媒体的制胜法宝依然是内容为王,重内容、强现场、拼立场。在融合发展之下,今后媒体不分新旧,只剩两种类型: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媒体和没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媒体。如同2017年各类经典文化节目的兴盛现象一样,具有精神引导、意识先行、直击心灵的文化表达形式在当下开始发光发亮。高校新闻类课程的教学,同样需要寻找到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培养模式。 一、出镜报道形式的广泛应用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以最快的方式抵达汶川,在镜头前与全国观众进行交流,直击现场情况、报道最新进展;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中央电视台派出大量记者走上街头,采访不同人群,引发全民探讨关于“幸福是什么”的问题。这些报道中采用的主要形式为“出镜报道”,这种报道形式能够将电视机前的观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拉得更近。出镜报道始于1963年11月22日的下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丹•拉瑟直击现场,报道了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电视机前的观众被真实而具有冲击力的新闻现场所震撼,从而应运而生了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出镜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以旁观者、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叙述新闻事件,并进行相关采访与评论的一种报道形式。出镜报道形式的出现,为电视新闻增加了“人情味”,主要体现在:第一,传播主体的人格化。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出镜记者作为人格化的传播主体,既是传递者又是解释者,观众正是通过与他们建立的传播关系来接触和接收信息。第二,增强了新闻的个性化色彩。出镜记者通过丰富的语言组织形式、独具特色的个人感受角度、不同的报道风格构建,使每一次出镜报道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特征。第三,人际化的传播样态。随着出镜报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记者将模式化的口头表达转化成人际化的交流形式。记者将镜头设想成是某个特定观众,通过具有交流感的语言,把复杂的内容简明扼要、富有个人情感地表达清楚,实现一种拟态的“面对面”交流。在当代新闻报道中,出镜报道已经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尤其针对突发事件而言,这种方式使记者在新闻事件与电视观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缩短了观众与事件之间的距离,其对新闻的真实性、可信度、现场感、逻辑性、深度性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近年来,将出镜报道课程训练带入课堂已成为培养广播电视新闻类人才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如何将已储备的知识结构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成为此类训练课程的瓶颈。不少新闻专业或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会选择去相关媒体实习,但由于实习时间短、实践经验少,很难接触到重要的采访、核心的工作,这些都会影响实践质量。除了借助地方媒体实习外,校园电视台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离学生最近的天然实习基地,校园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不仅在引导校园舆论、建立师生信息沟通平台、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出镜报道训练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合理将出镜报道课程训练与校园电视新闻进行结合可以达到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出镜报道课程与校园电视新闻结合 所谓出镜报道课程训练与校园电视新闻相结合,是将课程进行“三三四”分割,即三分教、三分论、四分做。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提出过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指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使其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学习,强调讨论式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出镜报道课程调整方案与对分课堂践行目的的相同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与做更好地结合。在课程设置上,30%的课时进行理论教学和方法普及;30%的课时需要学生将课下收集到的新闻素材或线索在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模拟现场报道的场景;40%的课时让学生融入新闻事件,以小组形式完成出镜报道。课程与校园电视台合作,主要利用40%的课时,成立出镜报道小组,承包每周一个主题的新闻报道系列节目。学生需要负责素材收集、现场报道、后期编撰与制作等一系列完整工作。在教学中教师的具体操作是:第一步由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了解基本的出镜报道理论知识。从发展起源入手,到表现形式、操作方法,最后深入实践意义的探索,让学生不局限于如何去做的层面,而是在做之前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完成之后想要实现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第二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大小事件,鼓励学生养成收集素材、日常记录的习惯。现代科技设备之发达,一些录音和视频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收集与保存。每一堂课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所收集的素材,票选出最有新闻价值、最感兴趣的两条新闻进行事件现场模拟与小组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可以在倾听他人与表达自己两个方面不断提高沟通能力。第三步初期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校园,从主题事件开始演练,后期对一些校园突发事件或社会事件进行快速报道,并制作每周一期的新闻报道节目。例如,参与每年的新生军训、毕业典礼、教学科研会等报道与制作。第四步回归课堂,让学生对本期出镜报道的训练以及节目制作进行讨论与总结。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结合所学理论,从新闻角度、新闻价值、报道思想、采访提问、语言表达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为下一次训练中报道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三、课程结合模式的实践意义 出镜报道课程训练与校园电视新闻结合的这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证明,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四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工作会议暨教师教育创新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提出了核心能力素养“SCIL”结构的培养理念。本文所提出的课程训练很好地将这一理念融入其中,以达到人才有效培养与课堂实效提升一箭双雕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 课程与校园电视台结合,并承包每周一期的主题报道、栏目制作,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其有目的地去完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每一期节目的制作与思考,让学生自主发展相关专业能力,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效果。例如,题材选择、新闻报道角度、采访沟通技巧、后期稿件编撰、画面剪辑与制作等专业技巧的训练。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方向性的引导作用,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闻职业的特征包括求真的职业责任、公正的职业操守、关爱人民的职业精神、克服困难的职业作风,按照新闻职业人才的要求,并结合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信息素养 随着课程的深入,从初期的校园动态,可以逐渐扩大报道范围,从校园内到校园外,甚至放眼世界,聚焦国际重大事件。但所有的新闻报道方向与角度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从新闻入手,培养学生形成“新闻嗅觉”,不仅可以训练如何收集信息,还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有效信息的筛选与信息价值的判断的能力。在每一期新闻报道的主题探索、筛选、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逐渐改变校园教学与社会分割的状态,使学生形成从校园出发、立足于国际的新闻视野。 (四)打造学生的领导力素养 关于大学生领导力素养的打造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知能力,即反思本人的行事风格和领导经验,了解优势并弥补不足。出镜报道新闻栏目每一期节目的收视反馈,以及课堂总结都需要学生反思自己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提出调整方案,在每一次总结梳理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第二,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解决和管理冲突、通过谈判寻找到合理解决途径、授权他人等能力。在小组合作完成节目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沟通问题,例如小组分工矛盾、时间分配协调、采访人物的沟通等。通过每一次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可以提升学生应对不同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能力。第三,灵活的适应能力,包括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团队合作、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面对不同的受访人群或风格迥异的采访环境时,学生要适应当下的突发状况,借助团队的力量快速解决问题。对于不同的新闻主题从不同视角进行探索,挖掘最有新闻价值、最受人关注的角度。训练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新闻视角、发掘新的新闻主题,可以提升他们对于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了解,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实效 课程与校园电视新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程中,从被动听课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探究、自主操作的训练模式,在积极有效的训练中收获知识、技能、情感等,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出镜报道课程从理论出发,在实践中深化,在经验里总结与提升。与校园电视台的合作,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在课程中融入校园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加大了实训的力度,实质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一种新的尝试。在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将课堂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与社会相连接,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努力与探索。 作者:颜缤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新闻实践论文: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全媒体能力成为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业务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创新,才能适应媒体发展的要求。本文从课程体系建设、全媒体教学平台建设、开放办学等多方面,探讨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 关键词:全媒体;人才培养;创新 全媒体新闻实践方兴未艾,全媒体业务能力成为媒体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全媒体记者要熟悉和掌握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规律、传播特点和传播技能,一人独自完成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制作。而当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普遍落后于新闻传播业界的实践,适应全媒体要求的新闻传播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就可行的培养路径作初步探讨。 一、全媒体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它决定了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应媒体职业要求。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课程体系应该有大的改革,才能培养出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人才。首先要淡化专业界限。在国内有些高校新闻传播类各专业间的壁垒正被打破,教学内容实现了跨专业融合,甚至实现了校内跨学科的合作培养。这一改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走在了前面,他们的“2+2”培养模式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这种培养模式要求新闻传播学科各专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任选一个非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并系统修读所选专业的主要课程。[1]虽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经验不是所有的新闻传播类院系都能借鉴的。但至少这种思路带给我们启发:在新闻院系内部应该着力打破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间的壁垒。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不分专业,专业课设置可以完全一致,大三的时候再根据学生的发展意向,适当体现不同媒体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同侧重。其次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要达到的效果,使实践教学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改变目前很多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流于形式的状况。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也要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特别是适应媒介融合要求的新闻业务课程。除了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摄等相关课程外,各专业都要开设《网络新闻写作》、《网络编辑》、《网页设计》、《融合报道》、《数据新闻》等课程,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多媒体新闻报道任务,能够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提升其品质和价值。[2]即使是传统的理论色彩比较强的课程,也要注重和新闻业界实践的密切结合,将理论融合在实践中,使理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只在于采集和新闻信息,它还需要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提升其品质和价值。同时,媒体的细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精确区分新闻市场、实施行业新闻的分众传播已成为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再次要及时实现课程更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传播业界不断创造出新的传播形态,媒介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重组。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形成的,多年来延承不变,已经和当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严重脱节。定期更替不适应新闻实践当下要求和发展趋势的课程,开设一批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新课程,成为全媒体记者培养的前提条件。 二、全媒体教学平台建设 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技术训练尤为重要,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要朝着“全能型人才”转变。[3]搭建全媒体教学平台、开展全媒体实务类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是办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建设全媒体教学平台最重要的是建设全媒体实验室,训练学生利用多渠道采集、加工、处理信息,实现与纸质出版衔接的加工、制作、排版流程,以及与广播电视及网站内容制作相衔接的数字化加工、制作、管理流程,实现新闻出版的整体策划、整体实行,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能力,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工作要求。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将全媒体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验室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目前来说,可以建设课程微博、课程微信,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互动与深化,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累积新媒体使用经验,提升全媒体实践能力。 三、与媒体合作办学 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专业实践,特别是媒体一线的实战锻炼。这种媒体实践不仅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所急需的。、教育部于2013年秋学期启动了新闻单位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人员互聘的“千人计划”,为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单位的合作,为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机遇、搭建了平台。老师进媒体。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媒体挂职或定期观摩、考察,参加媒体的编前会、选题策划会等,投身一线新闻实践活动,追踪业界新闻业务变革,将最鲜活的实践内容和业界最新动态带到课堂。以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保证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记者编辑进课堂。由媒体指派资深记者,和专业课老师共同承担诸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学生进媒体。积极建立实习基地,力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进行传播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熟悉媒体和传播公司的业务流程,强化专业意识,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媒体的业务交流活动,开展学生评报等专业活动,保持课堂学习与新闻实践相一致。学生办媒体。建立三个必备的学生新闻实践工作室:报编工作室、视频工作室和网络工作室,为学生搭建日常的媒体实践平台,做到人人参与,在新闻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众包新闻合作。与相关报社、广播电视台、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等媒体、机构合作,由社会单位提出产品的制作线索和制作要求,新闻传播院系的师生负责实施,实现双赢。 四、加强校企合作 在传统媒体处于守陈的态势下,新媒体和企事业单位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媒体实践这一块,各院校相关专业都很重视,但和企事业单位公关宣传部门的合作很不足,应该说是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的一块短板。加强校企合作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符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规律。具体来说,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微信营销、文化传播等公司开展实质性合作,输送学生到这些公司从事具体业务,也可以在学院成立工作室,将这些伙伴公司的业务拿到校内做,甚至拿到课堂上做。将供给侧和需求侧无缝对接,使人才培养不至于和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实习的渠道也完全可以拓展到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使学生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宣传要求和工作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求学期间就有针对性地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五、案例库建设 在信息化环境下,知识的获取、疑难问题的解决都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依靠教师。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大的变革,教师角色也要重新定位,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方法,是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重要教学方法。可以组建案例库、开发研究小组,从新闻业界的实践中研究、提炼教学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的案例库应包括新闻采访案例库、新闻写作案例库、新闻编辑案例库、新闻评论案例库、广播新闻案例库、电视新闻案例库、专题片案例库、新媒体传播案例库、广告案例库、新闻摄影案例库等10个案例库。 六、毕业论文改革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饱受诟病的问题,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也普遍存在抄袭等现象。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理论阐述来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甚至将此与学生的学位授予相挂钩,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弊端。在毕业生中推行以作品代替毕业论文的改革,是适应新闻传播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毕业作品可以是毕业生公开发表的一定数量或字数的新闻作品,并辅以相关文字说明,也可以是虽未刊播但达到一定要求的音视频作品,或者是针对某一广电媒体或新媒体的创设或改版总体方案及样片等。总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诸多实现的路径,其核心就是真正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同时满足传播技能掌握上的全面性要求。 作者:王业明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新闻实践论文:新媒体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路径 摘要:当今时代,媒介新技术不断的发展,媒介格局、媒介生态发生显著的变化,媒介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收集、加工、制作等新闻传播活动的步骤、要求及信息传播的方法必须要加以变化,才能符合新媒体的发展,这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及新闻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本领提出了更新的挑战。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媒介融合给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进行了探索,并相应地提出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实践教学革新;新闻学专业 我们处于向多媒体进发的时期,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所以这个时代也可称为全媒体时代或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新媒体技术快速成熟,以电子化及数字化为特点的全新媒介使传媒生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当今传媒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媒介融合,而固有的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进步,是传媒界正在面临的一项深刻及关键的变革。 1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对实践教学部重视 在近几年高校学生增加及办学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我国的新闻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11年底,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20万人,教学部门高达975个。很多具有高学历的青年老师毕业于新闻院校并进入工作岗位中,没有经过媒体实践的锻炼,不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及实践本领,专业教学缺乏实践训练。 1.2设置新闻专业的课程不能紧跟时展的需要 首先,固有的新闻教育中,专业导向是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指向,以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等单一媒介介质进行区分,不重视当今不同媒体间逐渐融合的总体形势,缺乏媒介融合的思想。专业间分业比较显著,学生不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及跨专业学习的本领。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媒体,对同一种实务技能进行课程的划分,也必然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及教学内容的重复。在新媒体阶段,这种课程体系所塑造的学生的专业本领不能很好的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设置新闻专业课程时,或因为没有及时转变老师的思想,或受有限的专业实践平台条件的制约,我国很多的高校面临轻实践课程、重理论课程的状况,实践课程很少,导致实践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实质性的锻炼及改进实践动手能力。 1.3专业实验室较为单调,且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前于建设 因不同的高校具备有差异的办学经济状况,高校新闻院系不一定开设专业实验室。尽管某些高校具备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室彼此间也具有相互分离的情况。例如,摄影实验室、报纸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等,这种彼此无关联的实验室不能使融合性实验教学得到满足;另一层面上,媒介技术逐步发展,革新速度快,我国高校目前的专业实验室装置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实践教学的要求。 2新媒体视阙下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媒体人需要掌握的能力是资讯整理、跨媒体传播策划、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能力及“融合新闻”的制作本领等,都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准则额。目前很多综合类高校新闻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综合性新闻传播人才。“一专”指的是深厚的新闻传播知识的能力,“多能”表现在多媒体技能及多学科环境,在媒介融合的时期,单一的专业技能不能符合媒体工作的需要。从新闻传播学可采用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的角度上出发,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制度创新的两个关键点是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制度的塑造及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制度的引入。 3媒介融合时期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途径 3.1加强教学思想的创新及专业教师全媒体实践技能的训练 面对新媒体背景,高校新闻教师团队面对着实践技能迈向全媒体发展、知识系统重新组装的紧急状况。首先,高校应注重专业间的彼此结合,分析新闻专业及与媒介息息相关的专业在实验室建设、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在新闻专业师资队伍中引入具备多媒体技术背景的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带领本专业老师学习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增强其全媒体实践的本领。 3.2创新考察形式,增加融合媒体实践课程的比重 我国媒介技术的高速进步及高校专业课程安排的周期性存在很大的冲突,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前于新闻专业课程内容。媒介融合环境下。我们必须结合未来的发展安排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同时,还应增加融合媒体实践课程的比重。 3.3改进教学装备,努力搭建融合媒体实验基地 建设交互式的新媒体教学实验背景。媒介融合时期的新闻专业应打破固有的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以媒介形式为根据,努力构建跨媒体、多功能的融合媒体实践教学基地。并不断的更新平台的教学装置,努力实现前沿性及时新性。 4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期的到来,媒体融合逐步发展,作为国家文明程度的象征,新闻传播对社会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力及地位得到了更多的社会人士的关注。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逐步进步、满足全媒体时期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及前所未有的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坚持理想、改革创新及放眼世界,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颖 胡倩倩 牛超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新闻实践论文: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当今时代,媒介新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媒介生态、媒介格局急剧演变,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新闻采集、加工、制作等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则、流程必须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这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实务技能以及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对当今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新时期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媒介融合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1)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教学理念陈旧,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在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学生扩招的背景下,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1]大量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从新闻院校毕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未经过媒体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和业务经验不足。据华中科技大学吴廷俊、王大丽对我国五所著名的新闻学专业的65位在职教师的调查,其中只有18位有新闻业务实践经验,仅占总调查对象的27.97%。[2]在大部分具有高学历的专业教师看来,新闻实践教学内容的学理性不深,简单易学,学生毕业后经短期培训即可胜任相关工作,相较于实践,学生更应在学校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结果是教学内容往往纸上谈兵,学生应用能力不足。此外,教育部考评高校的重要指标是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评职晋级考核也以学术研究水平和成果为依据,鼓励学术研究型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教师对业务实践的重视程度。 (2)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未与时俱进。首先,传统新闻教育中,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指向基于专业导向,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单一媒介介质形式划分,忽略了现今不同媒体间日益融合的总体态势,媒介融合思维匮乏。专业间分业较为明显,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同一种实务技能根据不同媒体分设课程,也必将造成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在新媒体时代,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能力难以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其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或因教师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或因专业实践平台条件所限,我国为数不少的高校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课程的现象,实践性课程和学时偏少,结果是实践教学虽然存在却流于形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3)专业实验室单一,且建设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专业作为人文社科学科,开设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专业的原因之一。因各高校办学经济条件存在差异,专业实验室并非高校新闻院系“标配”。即使是具有专业实验室的高校,实验室设置方面也存在着相对独立的普遍现象。例如,报纸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等,这种相对独立的实验室无法满足融合性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我国高校现有专业实验室设备老化现象较为普遍,无法满足新时期实践教学。 (4)地方院校缺少与媒体沟通联系,社会媒体实践基地多以传统媒体为主。因所在地区的媒体欠发达,我国很多地方新闻院校缺少与媒体沟通和联系,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践平台,毕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另外,现今我国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毕业实习单位以传统媒体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新媒体实践能力较弱;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及新媒体机构接受实习能力有限。 二、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人所必须具备的跨媒体传播策划、资讯整合的能力、“融合新闻”的制作能力以及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等,都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两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3]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定位和办学实力,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侧重。传媒类高校可以将第一种人才类型作为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整合传播意识、综合策划、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等,地方综合型高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后者,主要培养学生多媒体技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应成为当下多数综合类高校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一专”体现在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多能”体现在多学科背景和多媒体技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媒体工作。从新闻传播学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造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 三、媒介融合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1)加强专业教师全媒体实践技能培训和教学理念更新。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新闻教师队伍面临着知识体系重构、实践技能向全媒体化发展的迫切形势。首先,高校应加强专业间的内部融合,探索与媒介技术相关的专业与新闻专业在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合作,将具有媒体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到新闻专业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带动本专业教师学习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提高其全媒体实践技能。其次,高校新闻院系应加强与新闻业界的业务交流“融合”,创造条件支持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到新兴媒体进行中短期的实践锻炼,掌握全媒体实践技能和业界的发展动态;同时做到“请进来”,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人引入新闻实务课堂、定期开办业界前沿讲座,专业教师要与业界媒体人经常性地讨论媒介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改进新闻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2010年,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简称:MJC),实行高校与媒体双导师制,这可为新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范式借鉴。当然,在尝试将业界媒体人引入新闻实务课堂的实践中,应在教学方案的制定、遴选教师的标准、教学方式方法探讨等环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2)构建多层次媒介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课内实训与专业实验、校内外实践平台为主的多层次媒介融合实践体系。 1)开设适应时代形势的媒介融合专业。美国密苏里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媒介融合专业,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新时期,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应及时改变对专业求精求专的陈旧教学观念,改革以往以单一媒介设置专业的陈旧做法,着力建设媒介融合专业。 2)革新专业实践课程以及考查方式。我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周期性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新闻专业课程内容往往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必须具有前瞻性,在课程设置时应洞察未来几年内媒介的发展趋势。同时,要提高融合媒体实践课程和学时的比重。在实践课程考查方式上,以实践作品为评判依据,并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以融合新闻实践为主的尝试和锻炼。 3)建立校内外多层次的实践基地。在校内媒体建设方面,高校新闻院系要和学校宣传部门密切沟通协调,着力构建以校园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双微(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为主的多层次的校内媒体实践平台。在履行高校对外宣传职责的同时,平台也将成为新闻专业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新闻的试验田”。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特别注重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以此提高对外宣传的信息传播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锻炼学生新媒体实践能力,笔者所在的高校在这方面工作成果较为突出,每天及时更新的图文、视频信息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加强校外媒体实践基地建设,将校内实验平台与校外媒体实践基地在业务上进行衔接合作,鼓励低年级的专业学生在校内实验平台实践,最后一学年的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到校外媒体实践锻炼,要扩展校外实践基地渠道,特别是让学生到新媒体机构锻炼学习。 (3)更新教学设施,着力建设融和媒体实验平台,构建交互式的新媒体教学实验环境。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已不是简单的单一媒介信息采集和编辑整合,应打破传统教学实验平台设置以媒介形式为依据的藩篱,着力建立多功能、跨媒体的融合媒体实践教学平台。平台的教学设备要及时更新,力争做到时新性和前沿性,同时要注重平台与业界的衔接,在业务流程和工作环境方面模拟真实的媒体工作模式。要把融合媒体实验平台打造成为课内外实践与实验、校内外实习的综合性平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平台为新闻实践教学服务。 作者:赵作为 邢晓梅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新闻实践论文:电视新闻采访的实践策略 一、做好充分地新闻采访准备工作 (一)采访主题及采访背景的准备 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它的开展需要新闻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在采访之前就应该明确采访对象是谁,清楚本次采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需要获得哪些信息等。在此过程中,采访者首先应该确定采访主题,熟练掌握本次的主题内容,并能够根据主题内容确定采访对象,与被采访者提前进行沟通,促进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能够将采访内容与新闻宣传口径进行统一有效地结合,采访者应该有针对性地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了解与此相关的国家政策方针,从而有效地掌握电视新闻的宣传思想。面对这一境况,采访者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对我国社会民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定位。除此之外,采访者还应该对本次采访的背景进行了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新鲜元素不断涌现出来,社会中的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因此,为了提高采访效果就应该对采访内容进行提前查询和了解,掌握新闻事件的实际状况、类似报道以及国家对于这类情况的处理态度,并根据查找到的信息对该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对待。 (二)准备好采访内容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 所谓的采访内容准备指的是针对采访提前计划出要提出的问题,对于被采访者的回答也要做出预测,这样才能够针对被采访者的回应进行有效地应对并做出应对方案,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提高采访效率。当然,在采访过程中由于环境原因或者是事件突变出现一些意外事情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事件的发生会给采访者带来严重地工作阻碍,因此,采访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技能,培养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做好应对措施。同时,采访者还应该做好瞬息万变的准备,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做出应对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回应,并对自己的采访内容和判断进行有效地调整。通过提前准备不但能够培养采访者的胆识和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采访者的工作经验。 二、掌握扎实的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一)善于创设新闻采访的良好氛围 为了提高采访质量,应该营造一个良好地采访环境,这是确保采访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提前条件。采访环境能够影响被采访者的心情,能够决定采访的配合度。而在采访过程中,如果有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被采访者则会保持愉悦的心情,紧张不安的情绪将会消失殆尽,这对于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良好地促进作用。所以,在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者要提供一个宽容的采访环境,有效地激发被采访者的兴趣,积极配合采访工作。例如在采访开始时,可以利用老朋友见面的形势开展采访,先引入被采访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能够活跃采访气氛,拉近采访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采访工作的开展。 (二)学会尊重被采访对象 采访者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能够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因此,在采访工作中,要学会尊重被采访对象,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在采访的时候要入乡随俗,避免出现不礼貌的行为。除此之外,在提问的时候要对采访对象的职业进行有针对性地访问。例如一些年轻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快速完成采访任务在采访中工作只顾着提出采访问题,而忽略了采访对象的回应情况,这样就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等严重、尴尬的采访局面。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学会尊重和聆听至关重要。 三、善用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 (一)巧妙设计采访问题,明知故问 问题设置是新闻采访的核心,问题设置的好坏程度会直接影响收集到的信息质量。所以,在设置采访问题的时候要巧妙地进行设计,将采访问题的内容尽量细化。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采访中使用明知故问的采访方式,当自己心里知道答案时,通过向被采访者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引导,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时,还要避免问题过于抽象化,这样不利于回答,内容过于表面。 (二)合理控制采访情绪,不急于捕捉答案 新闻记者的情绪与新闻采访的质量息息相关。一些刚刚入职的新员工来说在面对采访的时候往往会存在紧张不安的情绪,这样会制造压抑地采访气氛,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同时,有些新闻工作人员采访态度过于傲慢,采访中总是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这样会让采访对象反感,出现不配合的现象。因此,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摆正自己的位置,用良好的工作态度开展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采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并保证新闻采访的质量,从而促进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李霞 新闻实践论文: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 近些年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稳步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传媒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总值达11361.8亿元,首次超过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同比增长15.8%。[1]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也给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事业要紧跟新闻传媒业发展的步伐,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已适应当前媒体发展态势。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性教学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够促进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互动性等优势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它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而且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给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新媒体中丰富的信息可以为新闻传播实践性教学提供资源,新媒体手段可以拓展新闻传播实践性教学的空间,新媒体还可以激发学生新闻传播实践的自主性,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互动性,使得实践性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虽然明确了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但是没有制定实践性教学具体的实施细则,教师在进行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规范可循,再加之在实践性教学中缺乏对教学过程的约束机制,使得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些因素都导致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目的。此外,我国很多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一些教师只是曾在新闻媒体实习过几个月而已,直接从新闻媒体转行进入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教师不多,由于相对缺乏丰富的媒介实践经验,教师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上往往浅尝辄止,学生对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报刊类新闻实践性教学相对较多,新媒体实践性教学少 近些年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迅速扩张,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新闻传播专业,而一些高校却存在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相关设备配备不到位、资金不足等问题,教师在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上更愿意选择相对容易操作且成本较低的报刊类的新闻实践活动。此外,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任课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也主要是来自于报刊类媒体。这些因素导致在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中报刊类新闻实践教学相对较多,而针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实践教学相对较少,特别是新媒体实践性教学更少。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教师在进行新闻传播实践性教学时,较多采用的是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相结合的传统方式,学生处在比较被动的地位,参与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热情并不高。此外,单一性、灌输式教育方式在各高校的课堂上仍比较常见,许多教师的死板式教学方法使得这门有趣的学科变得索然无味,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这是在进行实践性教学设计时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在校大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处于群体之中,群体传播信息快,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大,大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在进行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善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索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具有前瞻性,高校应该把握新闻业界发展的趋势、改变以往新闻人才培养落后于新闻实践的被动局面,实践教学不拘泥于课本与理论,并且与社会媒体紧密衔接,探索多渠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新路径,将会为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储备需要的人才。[3]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要紧跟媒介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的路径。 (一)将新闻传播专业课堂前移,与新闻媒体实践直接对接 目前很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跟新闻媒体有密切的合作,比如实习基地的建立、项目合作的展开等,新闻传播院系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保持与媒体行业的充分交流,将新闻传播专业的课堂前移,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媒体最新的发展状况,学习新闻实践技能。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之外,可以带领学生去新闻媒体与媒体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交流,还可以邀请新闻记者走进高校课堂,分享自身的新闻从业经验和心得体会,使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与媒体实践紧密结合。 (二)借助校内资源,开展校内新闻实践活动 在校期间新闻实践机会少是困扰很多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一个问题,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调动一切资源最大程度给学生提供校内新闻实践的机会。高校校内实习的机构主要有学校电视台、学校广播台、学校网站、院系网站以及校级报纸、院系报纸等部门,这些校内媒体可以给高校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目前一些校内媒体的实践并门槛不高,但是学生不了解这些媒体的进入渠道,教师需要和这些校内媒体及时沟通,实时给学生提供校内媒体实践的信息。此外,教师可以在新闻传播课堂上借鉴情景模拟等方式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新闻实践性教学,还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针对校内会议、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进行采访报道,并及时对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加以指导,拓展新闻传播课堂教学的范围。 (三)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实践性教学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媒体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人才。虽然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也在积极进行实践性教学,但是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新鲜事物能够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新闻传播实践性教学的方法要勇于创新。教师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以引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建立课程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关注当前新闻传媒业最新发展,将动态案例引入到新闻传播教学中,积极与学生开展实时互动,不断创新新闻传播实践性教学的方式。 (四)积极搭建新媒体实践平台 从近些年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来看,报刊类媒体对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有限,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人才需求相对较多,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对新媒体传媒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不能仅是局限于对学生传统媒体新闻实践能力的培训,要注意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实践技能。在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中,要利用有限的资源积极搭建新媒体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多参加新媒体行业的新闻实践,为学生将来从事新媒体新闻工作打下基础。 三、结语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日常教学需要将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理解新闻工作,增强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培养符合当前媒体诉求的新闻传媒人才。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实践性教学路径。(本文系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教学改革项目“体育院校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齐亚宁 新闻实践论文:财经报道领域数据新闻的实践 摘要大数据技术催生“数据新闻”的诞生,在大量可信的数据中寻找新闻线索,分析数据背后的社会经济形态,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生产模式。通过对《羊城晚报》“财经数据眼”栏目新闻报道的研究,探析我国数据新闻在财经领域的报道实践。 关键词数据新闻;财经报道;羊城晚报;财经数据眼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席卷全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新闻传媒领域,大数据技术催生“数据新闻”的诞生,在大量可信的数据中寻找新闻线索,分析数据背后的社会经济形态,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尤其在财经新闻领域已多有实践,数据新闻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重视。国内媒体在数据新闻领域已多有尝试,笔者将以《羊城晚报》“财经•热闻”板块“财经数据眼”新闻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国内媒体利用数据新闻进行财经报道的实践。 1数据新闻的概念界定 大数据虽然是一种新兴技术,但数据在新闻报道领域的运用可追溯至19世纪上半叶。早在1821年,《卫报》就通过形象化的设计图展现和报道了曼彻斯特地区学校的学生数量以及学费等情况。早在21世纪初,“数据新闻”这一概念就开始出现在国内学术文章中,被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2007年以来,关于数据新闻的学术文章出现井喷,成为新闻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何谓“数据新闻”?目前,国内业界和学术界并没有对数据新闻进行清晰统一的定义。在2010年8月举行的首届“国际数据新闻”圆桌会议上,数据新闻被定义为“一种工作流程,包括下述基本步骤:通过反复抓取、筛选和重组来深度挖掘数据,聚焦专门信息以过滤数据,可视化地呈现数据并合成新闻故事。”在《数据新闻学手册》一书中,对数据新闻这样定义:“数据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区别或许在于将传统的新闻敏感和使用数字信息讲述一则好故事的能力相结合而带来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会出现在新闻报道的任何一个阶段,使用电脑程序自动处理信息收集和组合的过程,而这些信息来自政府、公安局和其他公民机构,数据新闻能够帮助记者使用数据图表讲述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同时提出,“记者和编辑利用充裕的数字信息,将传统的新闻敏感和引人入胜地讲述故事的能力相结合。”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数据新闻逐渐受到业界重视,尤其在财经新闻领域多有运用。国外知名财经媒体如彭博社、《金融时报》《经济学人》都进行了为数不少的财经数据新闻报道,而国内门户网站、传统纸媒、广播电视也开设了财经领域的数据新闻栏目和内容。笔者将以《羊城晚报》“财经数据眼”栏目为研究案例,分析国内数据新闻在财经报道领域的实践。 2《羊城晚报》“财经数据眼”栏目报道分析 “财经数据眼”栏目是《羊城晚报》“财经•热闻”板块于2017年开设的财经数据新闻栏目,截至2017年5月31日,该栏目已经合计刊发了10余篇报道,笔者将以“财经数据眼”栏目的财经数据新闻报道作为样本进行观察,梳理出数据新闻模式在财经报道领域的应用。 2.1“财经数据眼”栏目数据新闻报道内容 “财经数据眼”栏目选题较为多元化,涉及内容多为泛财经题材,由于《羊城晚报》是一家大型综合性晚报,并非专业财经媒体,报道内容多选取接地气、贴民生的综合性财经选题,包括贴近民生的影视娱乐、旅游、医药等产经新闻,也囊括宏观经济、上市公司经营、股票证券、理财投资等较为专业的金融新闻。“财经数据眼”栏目选取的财经题材具有贴近民生、紧跟热点、时效性强等特点,比如,栏目开篇报道《数据揭秘票房风云:这边银幕数年飙三成勇夺全球老大,那边票房增速创十年新低,八成观众叹惜欠佳作》在2017年初刊登,以2006年-2016年的国内电影市场票房数据为切入点,观察票房数据背后影视行业发展情况,展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中国出境游井喷数据揭秘出境游那些事儿》《仿制药申报大降超六成创新药越来越多中国造》等报道专注产业,也和读者生活息息相关,《去年我国贡献全球经济增长1/3》《近百位珠三角企业大佬谈转型升级七成企业愿坚守本业求突破》等则立足于宏观经济、企业经营,选题立意各有特点。 2.2“财经数据眼”栏目数据新闻报道形式 与传统的财经新闻相比,“财经数据眼”栏目在数据新闻可视化上不断进行尝试。以《数据揭秘出境游那些事儿》为例,报道以8个图表配合文字梳理中国出境游的现状及趋势,以折现图反映中国出境游数量“井喷”的10年,以圆饼图反映出境游的性别比例和购买产品比例,以柱状图反映中国人出境游中跟团和自助游的占比,让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出境游的发展趋势。《年报数据看广东上市粤企捷报频传》则以8个图表展示2016年广东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由此反映广东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篇报道中,“财经数据眼”栏目开始寻求更为丰富的传播渠道,在移动端以H5页面的形态进行传播,读者可以在移动端直观地看到这篇长达4000余字的报道最精华的部分,同时还增加了部分交互功能。 3财经领域的数据新闻实践发展 数据新闻的特点,是通过观察热点背后的数据,探寻数据背后的热点,将数据背后的新闻事实呈现给读者。如何利用数据实现信息增量,且让信息更好地表达,是媒体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3.1追求越来越可靠的数据来源 对于媒体而言,实践数据新闻报道首先要有可靠、权威的途径获得海量的数据。数据新闻之所以真实可信,来自于其反映的现状和趋势预测都是给予海量可靠的数据的,新闻报道的价值就体现在媒体获得可靠数据的渠道,换言之,从业者获得的数据越独家、可靠,分析越权威、准确,其报道的价值就越高。 3.2对媒体从业者能力要求提高 新闻报道模式的每一次变革,对媒体从业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数据时代对媒体从业者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媒体不仅仅是数据的采集者,只告知受众数据是什么,同时也要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数据,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联系”。财经媒体要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这要求从业者要对不同的数据的关联性和对比性进行分析总结,将复杂混乱的数据信息以简单清晰全面的形式呈现给受众。以《数据揭秘出境游那些事儿》这一报道为例,当作者看到“中国出境游人数已实现连续12年刷新历史纪录”“仅2015年上半年,访日游客就为日本贡献0.1%GDP”“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占据澳GDP总数的6%”3个来源截然不同的数据时,作者将这些数据联系在一起,得出“中国的‘黄金周’正在变成世界的‘黄金周’”的结论。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比中国、德国、澳大利亚的出境游旅客数量,解释为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消费国”。除了探索和分析数据背后的新闻价值,数据新闻的另一个要求是对趋势进行预测,这也要求从业者对所报道的领域有较深入的认识。“数据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材料,帮助读者阅读理解,也不只是局限于通过数据表层去发现新闻线索呈现给用户,其实数据本身就传达一种信息,而且其蕴藏的信息内容是无法估量的,利用数据进行预测可以获取到容易被忽视却又蕴含重要价值的信息内容。” 3.3增强数据新闻可视化应用 对于数据新闻来说,简明清晰的数据可视化应用是一重要优势。“数据新闻的呈现形式有数据可视化、静态信息图、动态信息图、交互图,对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多维度解读,明晰的呈现是数据新闻的独特优势。”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很多,但如何选择准确美观的可视化应用,考验着媒体从业者操作数据新闻的能力。以《数据揭秘票房风云》一文为例,该文章以数据新闻的方式解读过去10年的票房数据,其中包含大量的数据图表,包括以折线图表现2006年-2016年国内票房,以柱状图表现票房补贴变化,以柱状图表现动画电影占比等,让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近10年国内观影市场的变化。概括而言,财经图表有两个优势:直观简洁、形象翔实,为了更好适应视觉文化时代的要求,可谓“一图胜千言”。 作者:莫谨榕 单位:羊城晚报社经济编辑部 新闻实践论文:新闻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各阶段的实践性教育;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明亮启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实践性教学课程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地区的新闻教育比较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地位、创办中英文报刊供学生校内实习使用、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则经常举办民意测验及市场调查,理论结合实际、图书资料专业的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实习、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蓬勃时期、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写作实习报告,归纳经验与教训、台湾目前也存在新闻实务师资缺乏的问题、台湾各校均重视新闻实习的硬件建设、台湾的新闻学界与业界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等,具体请详见。 实践性教学课程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理念、管理实施、效果评估等,攸关新闻教育的成败。目前中国大陆新闻标的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在媒介找不到工作,而业界需要的人才学校又不能提供,产销严重不对路。这表现了新闻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学界、业界缺乏沟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 台湾地区的新闻教育比较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地位。新闻实践性教育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学界与业界,检验学校教育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不同,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本文着重考察台湾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与特点,以期大陆高校新闻教改可以有所参考与借鉴。 一、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各阶段的实践性教育 根据郑贞铭教授的观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可分为教育的奠基时期(1949年——1970年);发展时期(1971——1990)与蓬勃时期(1991——至今)。 在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也就是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初步获得发展,社会对专业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间,台湾成立了政治作战学校新闻系、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政治大学新闻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新闻系等系、所。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写作能力、文、史、哲素养的培训,强调学界与业界的合作交流。各校都注重实习制度,比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将实习分为一般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实习包括:创办中英文报刊供学生校内实习使用。中文为《学生新闻》周刊,由三年级学生轮流负责采、写、编、校、广告、发行等工作,每人实习两个月,每周出版一期。英文月刊为《政治前锋报》,由四年级英文组学生担任采、编、校、发行等工作,配合新闻英文课程的教学。政大创办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台供广电组学生实习使用,学生制作的电台节目每日中午二时至四时向外播出,闭路电视则仅在摄影棚操作,不对外播放。选修新闻摄影的学生可使用摄影部的设备。政大还与中央日报开展合作,中央日报木栅与景美两个地区的采访工作,交给政大四年级学生负责,采访新闻报送中央日报采访组使用,每人实习两个月。政大的毕业实习从1960年起改在寒假期间进行,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可供实习的二十五家传播机构中进行选择,为期一个月。这些机构包括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联合报、台湾广告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国电视公司等等,这些台湾知名的媒体和公司,均愿免费为政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新闻事业机构与新闻界人士还为政大捐赠十三种奖学金,显示出当时学界与业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他以培养“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新闻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除讲授理论外,特别重视实习。将实习制度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的具体做法是,各专业的学生逐年有实习课程。三年制学生(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从二年级开始实习,五年制学生(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从四年级开始实习。报业行政、编辑采访、印刷摄影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印刷实习工厂编印《小世界》周报。《小世界》周报每期出版4开1张,经费由学校负责,参与实际工作的人员大都由该校学生参加,完全是义务性质,包括评论、编辑、采访、副刊,绝大部分是同学执笔,老师只从旁辅导。其他如发行、广告、印刷、校对,也都由同学负责。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则在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电影电视摄影棚和小剧场做节且,这在当时的台湾是一个创举。图书资料专业的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实习。而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则经常举办民意测验及市场调查,理论结合实际。校外实习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根据专业到各机构实习。世新学校的培养方式在当时颇有影响,成舍我先生以私人力量投巨资兴办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摄影棚等,购买最新设备供学生使用,使该校学生以动手能力强而著称,在台湾的广电专业、电影制作专业中脱颖而出。这也映证了郑贞铭先生说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如医学院的教育,需要第一流的设备,第一流的仪器。学习者必须在学习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干,才能赶上时代潮流,培养出第一流人才。廉价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这是我们探信不疑的”。 1971——1990年是台湾新闻教育的发展时期。这段时期,台湾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新闻事业的规模与技术都有较大提高。十一年间成立了辅仁大学日间和夜间部大众传播学系、中华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政治大学广告系和广播电视系,铭传大学大众传播系等十七所院系。政治大学先后招收新闻学硕士与博士,标志着台湾新闻教育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的一套完整体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除重视实习之外,各学校都积极筹资购买最新的广电节目制作设备和电脑排版系统投入使用。为解决实务性教学人才短缺的问题,各校纷纷聘请在媒介有实践经验的本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压力。此外,台湾的新闻界学者也积极担负起对媒介监督、建言的角色,和业界人士合作,积极推动了台湾公共电视的建立与有线电视法的制定。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蓬勃时期。自从国民党在80年代末解除戒严与开放报禁之后,报业、电视、电台均对社会开放,台湾新闻媒介数量激增,对新闻人才需求殷切。台湾同时鼓励私立大学的建设。到2001底,台湾共有24校70个传播相关系所(公立26个,私立44个),其中大学部40个,硕士班28个,博士班2个。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显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随着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台湾新闻院校及时开设了电脑排版与设计、电子媒介原理与制作、多影像媒体和电脑多媒体制作等课程,并积极改进教学实习设备,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建成了编采自动化实验室、世新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制版、电子分色、电脑排版、印刷机械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较好的体会了传播科技带来的革命,不至于和现实脱节。 对于当前的实践性教学,笔者咨询了历任台湾世界新闻大学校长和朝阳科技大学教务长、人文学院院长、传播艺术系主任的林念声教授与原铭传大学教师、现任台湾《旺报》驻厦门记者张彦清博士,了解到目前大致情况:台湾新闻院系平时十分注重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学校有专人负责联络各类传播机构。在实习之前,教学负责人员必须落实每家单位能接纳几位实习学生,最后作出统计,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到广电媒体、网络、报社、广告公关公司等去做各项工作,不会浪费名额。实习过程中,学生每天都要求写实习日志,记录当天所做事项。学校负责实习的教师要与每个单位的带实习的人士取得联系,并寄出一份实习鉴定表请其填写打分。当然成绩与评语都承诺保密,以保证不以面子、人情打分,具有一定真实性。如果实习单位对某一学生的评语和分数过差,学校老师会与实习单位联系。并调查实际情况,因为有时不排除会因一些主观原因导致不公正的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写作实习报告,归纳经验与教训。一些学校会召开实习成果汇报会,对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一些学校会把实习成绩计人某一科的成绩,比如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等。以鼓励学生抓住实习机会,多出成绩。当然,随着学校的扩招,媒介公司有时也无法容纳过多的实习生,一些学生只能到台北以外、或是一些小型的私营公司去做实习。 台湾目前也存在新闻实务师资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具有广播、影视学专业博士级的实务人才。由于新闻传播实务界中经验丰富的人士不见得具备台湾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师资聘用标准,很多实务性课程都只能聘请媒介人员担任。但这些人士因为业务繁忙,不一定能很好地承担课程任务,而且课后也没有时间与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辅导。为解决这个矛盾,一些学校采用了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方式,选拔硕士阶段已经具有良好动手能力(能独立制作广电节目、纪录片等)的优秀青年,送他们到国外攻读博士,然后回校任教。教育界人士也时常呼吁业界能更多反哺学界,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交流机会。 二、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明亮启示 综上所述,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台湾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创办初期,各校就形成了校内实习、毕业实习或校外实习的传统。各新闻院系均设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实验室供学生实习使用。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进行管理。政大新闻提出的“在做中学”已成为新闻界教育的共识。各高校在实习管理、评估方面的制度方面已较为成熟。 其次,台湾各校均重视新闻实习的硬件建设,不论是创办初期开设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展时期购买先进的广播电视、电影制作设备,还是繁荣时期更新数字设备、搭建网络平台等等,各校始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充实教学,跟随时代进步,使学生保持较好的竞争力,不至于落伍。这也充分说明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是普通的文科专业,有心办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须在财务上给予保障,因陋就简式的教育。培育不出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也不符合现代化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要求。 第三,台湾的新闻学界与业界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台湾各校十分重视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除有专人定期与媒体保持联络之外,学界成立协会或举办学术研讨会时。都会积极邀请业界代表参加。积极参与业界的新闻在职培训,并对节目进行监督与建议。从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开始,一些新闻业界的人士就积极参与教育并提供奖学金资助,知名媒介愿意免费为新闻院系师生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借机扩大影响或培养自己所需人才。比如近来一些报纸在大、中学生中开展“校园记者”行动。资助学生采访并拿出一定版面刊载其作品。一些电视台开展“校园征才”活动。选拔优秀学生进电视台,先做助理记者、编辑。并灌输公司的价值观,使之与公司更容易融合,自己也可培养所需人才。这样的合作,于双方都有好处。 高纲在谈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时明确指出,新闻教育要与新闻实践融合。新闻界与业界融合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联手改革新闻实务教学体系,二是联手打造实践教学基地,三是联手推进双向交流机制。在这三个方面。台湾的新闻实践性教学均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新闻传播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它不以培养会动手的匠人作为最终目的,新闻传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掌握媒体特性、善用媒体,为社会物质精神文明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不过,这与重视新闻实践并不矛盾,因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媒体,我们不能想像不会用枪的战士能在战场上打好仗,我们也不能想像没有受过良好新闻实践性教育的学生会适应2l世纪社会的需要。 新闻实践论文:云计算时代的新闻传媒行业信息安全实践 摘要:云计算是当前业界最受关注的技术和业务理念,特别是针对处于风口浪尖的新闻传媒行业来说,云计算的出现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以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信息安全建设为例,从云计算理念和规范入手,突破传统的技术约束,以一种全新的技术架构来完成新闻传媒行业的信息安全建设,使其更具有时代竞争力。 关键词:云计算;传媒;信息安全 随着知识经济以不可逆转的力量推动着时代的车轮飞速前进,人类社会也正经历这前所未有的快速变革,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20年以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成果超过近5000年文明创造的总和;在新世纪刚过去的10年,经合组织GDP50%以上是依赖于知识经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甚至超过了80%。 正是在这样的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大环境下,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广西日报”)顺应时代,抓住机遇,整合出版资源,做大做强经营性文化产业。努力开创和发展包括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全方位覆盖的全媒体传播和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驱动技术,成为引领传媒业迈向新时代的关键因素。 1 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自从2009年底转制为集团企业后,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日新月异,广西日报在信息化工作深入应用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业务层面。随着广西日报业务的不断丰富和扩展,业务模式正在开始逐步的转型,主要是“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型、从“组织媒介”向“大众媒介”的转型、从“宏观内容”向“微观内容”的转型。业务模式转变对信息系统支撑并适应业务转型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管理层面。企业化管理体制对业绩和效率要求更为明确,同时对投入和成本的控制也较事业单位时期更为严格,信息科技工作量化管理本身就是个业界难题,如何有效地治理信息系统,规范管理,降低成本,也是信息化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第三、技术层面。WEB2.0时代,新一代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P2P、RSS、博客、微博、WiKi、播客等资讯传播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将迅速成为推动传媒领域技术革命的关键因素,信息科技工作不仅要将如此众多的新兴技术学习、消化、吸收,更要将技术和实际业务工作结合,无疑为信息科技工作增加了工作压力和难度。 综上所述,如果仍然延续传统的信息科技工作模式,将不能适应集团业务转型和发展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信息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广西日报决定整合IT核心系统,规范相关业务流程,打造先进、灵活、安全的IT系统,具体需求如下: 第一,采用创新的云计算模式取代传统C/S或B/S计算模式,整合现有业务系统至统一运行平台,并采用松耦合思路进行协同整合,突破各IT系统的区域和边界限制,为业务系统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引入成熟先进的IT管理体系和规范标准,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制定包括系统生命周期、技术服务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自身IT管控体系,为信息科技工作配套管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建设严密、协同、灵活的信息安全体系,切实有效保障业务连续性,为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提升资源利用率,优化系统性能价格比,降低系统总拥有成本,真正实现少花钱,多办事。 2 信息安全建设总体思路及安全实践 2.1 信息安全建设总体思路 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广西日报的信息安全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期项目以建设私有云为主要内容,第二期则是在一期的基础上,建设私有云和社区云的混合云为主要内容。总体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2.2 总体技术架构 在传媒集团信息安全建设中,云计算的最关键技术,就是如何整合计算处理、数据存储和网络传输三大子系统。在传统的C/S或B/S计算模式中,往往这三者是松耦合的,而在云计算环境中,这三者是紧耦合的――通过高速的宽带网络虚拟化技术,将处理资源及存储资源紧密有机地整合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必须使处理、存储、网络三大子系统实现以下关键功能: 第一、处理资源虚拟化和网络化。处理资源主要包括CPU、内存及系统总线,通过虚拟化技术将CPU、内存抽象出来,作为虚拟资源池,再通过虚拟化网络将各资源池联通,并通过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资源调度,做到即可多个物理资源整合一个逻辑资源,又可将一个物理资源分割成多个逻辑资源,如现在流行的InfiniBand技术就是将传统封闭的PCI/PCI-X/PCI-E总线网络化的实例。 第二、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化。存储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在线、近线甚至离线存储资源,主流存储产品均支持各种网络化解决方案,包括SAN、ISCSI、NAS等,可以非常便捷地用网络管理的思路来管理存储系统。先进的存储产品可以支持虚拟化或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无缝迁移、灾备、数据消重等重要功能,如现在流行的FCOE技术就是将封闭式存储数据传输迁移到高速以太网的实例。 第三、网络传输宽带化和标准化。和传统计算环境相比,云计算环境中,网络传递的不仅是传统的IP业务数据,更多的将是各种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极强的实效性(纳秒级)、高可用性(99.999999%),并且要求网络具备极高的吞吐能力(万兆级)。同样重要的是,在传统网络中,IP数据是无连接的,而云计算环境中,网络传输应保障端到端业务的可靠性,所以要求网络面向连接特性更为严格。这使云计算环境中核心网络和传统的局域网、广域网、园区网有本质的区别。如现在流行的零丢包非阻塞式网络就是云计算核心网络的实例。图2为广西日报私有云建设总体技术架构图。 2.3 安全的云计算环境 在论述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性时候,有必要明确的是“安全云”还是“云安全”的概念。“云安全”是信息安全领域最近炒得比较热话题,但是,“云安全“是各安全厂家借鉴了云计算的共享协作基本理念和思路,用在各自的信息安全产品的更新和协作上。使其产品能够更快速灵活的应对各种潜在和突发的安全威胁。因此,“云安全”只是一种理念,在业界有相当一部分资深人士认为“云安全”原理上甚至只是分布拒绝式服务攻击或僵尸网络攻击的反其道而行之。而“安全云”的概念和范围则要比“云安全”要广得多,技术深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安全云”是完整的云计算环境中的信息安全体系,不仅是理念,还包括了各种管理标准、技术架构。因此,在建设安全的云计算环境光考虑云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要结合管理、技术、业务,建设并完善整个云计算安全体系。图3是广西日报的安全云体系架构。 建设广西日报安全云计算环境考虑了三方面,一是云计算技术架构,二是传统信息安全体系架构,三是引入了国内外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先进的安全标准的最佳实践。这使得广西日报私有云安全体系建设较有成效,切实保障了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3.1 云计算环境下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在广西日报云计算环境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如表1所示。 2.3.2 统一集中安全认证/授权/审记 云计算环境中用户最大顾虑可能是云计算打破了传统信息安全的边界概念,无边无际,看不见摸不到,如采用传统的基于边界和各系统独立的安全思路,可以设想下这样的场景:云计算无边界限制,入口众多,各系统权限分立,安全标准不统一,缺乏事后追溯和跟踪审记,必将给云计算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私有云计算环境中,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统一审记(即AAA安全体系)是极为关键的。 统一入口可以通过建立统一云门户实现,用户在统一业务门户登陆后,通过统一认证产品,集成LDAP和数字证书等多因强认证技术,对用户提供安全的单点登录服务;用户成功登录后,由统一认证系统根据用户角色和业务系统安全规则进行集中授权;用户进行业务操作时或者登出后,由统一认证系统在后台记录下用户的操作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可支持操作回溯,通过对认证、授权、审记的统一集中,根本上改进了云计算环境下存在的安全隐患。图4为云计算环境下集成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2.3.3 可信计算体系 安全云可信计算体系包括可信身份确认、可信资源安全列表、异常操作行为检测等内容。可信身份确认可以采用PKI数字证书信任体系,确保参与云计算的各方的双法身份;可信资源安全列表可采用云安全技术,建立私有云可信安全列表,同时,可通过安全云快速部署异常行为检测功能至各主机和应用防火墙,通过云计算的灵活性和管理弹性,实现自适应、自防御的安全云。 2.3.4 数据私密性完整性 可借助基于开放性较好的SSL或SSH等安全技术,对云数据传输进行加密,采用HASH-1对数据进行校验,如安全级别要求更高,可采用数字证书签名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在实际云计算生产环境中部署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如果用户数比较多或业务流量大,SSL性能应通过硬件加速来提升,二是CA中心自身信息安全要特别注意,建议CA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通过RA来和吊销证书。 2.3.5 业务连续性保障 对于生产业务,云计算环境需要确保其业务连续性,业务连续性主要包括系统高可用性、灾备和相关的业务切换管理体系。需要对涉及到所有环节,包括虚拟化的主机、存储和网络等各种资源和业务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业务应用做完整的评估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实现系统无单一故障点,同时需要制定出当严重故障发生时业务切换计划,并采取定期演练验证和改进措施,云计算环境中业务的业务连续性架构如图5所示。 2.4 云计算环境对异构客户端的支持 广西日报由于新闻传媒业务的特殊性,必定有较多的移动用户和各种异构终端需要随时随地访问各种前端业务应用,云计算的特色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完美地支持不同类型的用户和各种异构终端,包括传统桌面PC、笔记本电脑,也包括各种操作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当然,完美支持iPad、iPhone等时尚数码终端也必不可少的。通过私有云的桌面虚拟化技术将前端界面展示和后端数据I/O的职能分别剥离,让统一的界面扩展到几乎所有类型的终端,显著的降低了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投入,规范了标准的用户界面,简化了终端管理,对于二期扩展到混合业务云提供也了坚实的支持支撑。如图6所示。 3 云计算实施后的效益评估 第一,利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充分整合前台和后台计算、处理、存储资源,极大地提升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硬件采购成本、管理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进而显著降低了总拥有成本(TCO)。 第二,通过集成统一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从根本上改观了云计算存在的安全性的隐患,确保不同安全级别的业务应用能够在安全的区域内稳定可靠运行,结合数据保护和业务连续性保障,形成了云计算环境下信息安全体系,为业务提供了坚定稳固的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统一了用户界面,支持各种异构客户端访问,改善了用户体验,提升了用户满意度;通过先进云计算的技术创新为广西日报业务转型提供有力地支撑,为广西日报树立了本地区乃至国内的行业领先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统计学本科论文:SPSS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论文 一、SPSS软件的基本特点以及数据文件的建立、导入与导出 李春喜教授主编的第五版生物统计学教材中,前一章内容分别为概论。结合SPSS特点,在讲授本章内容的同时,SPSS上机实验课应设置为SPSS软件的界面介绍、基本特点和作用,数据的建立、导入与导出部分。SPSS软件的特点与作用: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orStatisticProductsandServiceSolution)软件是于1968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USA)的三位研究生研发而成,并以此名创立SPSS公司。该软件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具有较强的统计功能和强大的作图功能,特别是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大量的、烦琐的、专业的和复杂的数据统计分析,是国际上认可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其可广泛应用于统计分析(例如均值比较、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以及统计图形(例如柱状图、散点图、饼状图等)的制作和编辑。在介绍这些功能的同时,打开SPSS窗口,兼并介绍SPSS视图窗口中标题栏、菜单栏、数据单元格显示、工具按钮、数据视图和变量视图的一些简单用法。数据文件的建立:SPSS软件打开之后,会进入数据编辑窗口,新建一组数据后可将变量依据实验内容进行命名,并选择输入数据的基本变量类型(例如数值型、逗号型、句点型、科学计数型、日期格式型、美元型、定制货币型和字符串型等)。数据文件的导入与导出:SPSS可以导入SPSS(*.sav),Exce(l*.xls),dBASE(*.dbf),ASCⅡ(*.dat,*.txt),Access(*.mdb),Lotus(*.w*),Foxpro(*.dbc)等数据文件,以及各类SASS数据文件。即从菜单选择File中选Open,弹出OpenFile对话框,文件框内显示以选择所需文件后缀类型,之后选择对象,单击打开(O)按钮,或双击对象文件,从而将文件导入。同样文件的导出通过File中的save/saveas(保存数据对话框),选择保存路径,键入文件名,确定数据类型,单击保存(S)按钮,其导出文件。 二、应用SPSS软件的基本统分析 教学材料第二、三章内容为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概率和概率分布,结合教学内容SPSS上机实验课应设置基本统计分析课程,该部分包括数据汇总报告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方面的内容。基本统计分析可通过菜单栏的分析(Analyze)窗口进入,点击分析栏之后,鼠标放置数据汇总报告(Reports)栏,即可显示分层报告(OLAP—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数据汇总(CasesSummarize)、行汇总报告(ReportSummariesinRows)、列汇总报告选项(ReportSummariesinColumns)。其中分层报告主要用于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方差、偏度系数等统计描述;数据汇总可用于对编辑窗口中的数据在结果窗口中罗列出来,以便浏览和打印,同时也可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行汇总报告可罗列原始数据,其格式是以观察单位和统计量为行标目,以报告变量为列标目;列汇总报告主要用来生成按列显示统计量计算结果的报告,同时也可以完成许多统计计算。当鼠标放置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Statistics)位置后,选中响应的功能即可进入频数分析(Frequen-cies)、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s)、探索性分析(Ex-plore)、多维交叉表分析(Crosstabs)、比值分析(Ratio)窗口从而根据自己的目的进行响应的数据分析。 三、应用SPSS软件的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 生物统计学基本知识熟悉之后,在随后在课堂教学中会开始进行统计推断和方差分析部分的内容。SPSS实验课在此部分结合课堂教学相应的设置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上机内容。均值比较可通过菜单栏的分析(Analyze)窗口进入,点击分析栏之后,鼠标放置数据均值比较(Com-pareMeans)上即可显示相应分析栏:平均数基本分(Means)可用于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按分组变量计算因变量的描述统计量值,如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度等统计量,并显示结果;单样本T-test(One-SampleTTest)单样本t检验主要用于样本平均数和已知总体平均数的比较;独立样本T-tes(tInde-pendent-SamplesTTest)可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总体平均数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配对样本T-test(Paired-SamplesTTest)用于配对计量资料的比较,检验配对样本差值的总体均数与0的差异有无显著意义,以及配对样本是否相关方差分析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其中单向方差分析(One-WayANOVA)可通过均值比较(CompareMeans)进入,其用于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和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也可进行多个处理组与一个对照组的比较。多因素方差分析可通过分析栏里的多因素方差分析(GeneralLinearModel)选项进入,进入之后会设置四个不同要求的选择: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Univariate)可用于一个因变量受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影响的方差分析;多因变量方差分析(Multivariate)主要用于多个因变量受一个或多个因素变量或协变量影响的方差分析;多因变量方差分析(Multivariate)对同一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混合效应分析(VarianceCompo-nents)用来估计每个随机因素对因变量方差的贡献。在分析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方差分析。 四、应用SPSS软件的回归和相关分析 在方差分析之后,李春喜教授主编的第五版生物统计学教材第七章内容为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根据课程设置,SPSS上机实验课最后应设置为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内容。回归分析包括线性回归分析和可转化的线性回归分析。其中线性回归分析包括一元、多元线性回归,其可通过分析(Analyze)中的Regression选项进入,进入之后可通过选择Linear选项进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可转化的线性回归分析,是将非线性数据通幂指数、倒数、等转化,转化为可线性回归的数据,从而进行分析,其可通过Regression里的CurveEstima-tion选项进入。相关分析是一种将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反映到数量上,从而说明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分析。SPSS软件中可通过分析(Analyze)中相关(Correlate)里的Bivariate选项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当实验要在进行排除其他变量影响下的两变量相关分析时,可通过选择相关(Correlate)里的PartialCorrelationAnaly-sis进行偏相关分析;而当研究问题涉及变量较多,众多变量间的相似性和信息交叠使得我们难以从中提炼出主要信息时,可选择相关(Correlate)里的Distances来进行距离分析。五、总结本人依据生物统计学的实际教学经验,将李春喜教授所编生物统计学第五版教材的教学内容与SPSS统计学专业软件的基本功能相结合,对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全部在SPSS软件中进行操作应用。通过SPSS实验教学与生物统计学课堂教学的相互照应,必将加深学生对本门的掌握程度,同时在以后的现实应用中也必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建辉 张黛静 姜丽娜 邵云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统计学本科论文:新办统计学本科人才培育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统计学在各个行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国家关于健康改革和国防的政策到对预期寿命、婚姻、教育和体育的态度,统计信息在很多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统计学也被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在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可以说统计学的应用遍及了各行、各业、各部门.因此,社会对统计学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经湖南省学科办批准,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办了统计学专业,于2011年秋季开始正式招收统计学全日制本科生,由于统计学是新办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上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吉首大学数统学院统计学专业为例,拟对吉首大学的特点和办学条件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对统计学人才的要求和借鉴别的院校相同专业的办学经验,对目前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做出分析和探讨. 1新办统计学专业的院校特点 目前,全国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大约有很多所,像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等,这些知名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已有很长的办学历史,有很好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不管从硬件、还是从软件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吉首大学地处边远的西部民族地区,当地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办学地域的特殊性,使吉首大学面临的困难比其他高校相对更多,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不管从办学条件、办学经验还是办学历史上与那些名牌院校相比差距不小.统计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处于摸索时期,在教学管理、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经费等软硬件条件上都远远落后于那些老牌院校,并且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在生源质量及就业等方面都赶不上那些老牌院校.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广泛适应社会需要的统计人才,是统计学专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1].但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目前要达到统计学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似乎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吉首大学作为民族地区的地方性高校,不能不顾自己的实际,不可盲目模仿和复制其他大学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和自我价值发挥的舞台. 2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2.1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和适应能力,能在金融机构(含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机构)、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从事统计分析、风险管理、数据分析以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性专门人才,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2.2统计学专业培养规格要求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学习,学生应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统计学、数理金融、保险精算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经济与金融、保险与精算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备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具体来说,学生应获得如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2.1知识要求(1)系统掌握数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2)掌握扎实的经济金融或保险精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初步掌握数理金融、保险精算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的热点和重点问题.(3)掌握计算机科学和统计计算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2.2.2能力要求(1)具有对经济与金融、保险精算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数据采集方案及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能力.(2)熟练使用至少一种统计软件包(如:Matlab、R、SPSS等),有较强的计算与分析能力.(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外语成为交流和获取新知的工具.(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2.2.3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团体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经济、金融法律和法规.(3)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形成文理融合的知识结构.(4)具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构是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关键,因为课程体系结构既关系到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学科知识结构,又关系到怎样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和素质.不同高校的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不少差异,我们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正常合理的.如果硬性规定统一,将会严重束缚统计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阻碍各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长[2].为实现统计学专业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积极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注意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区分统计学与数学专业特色,加强各种学科知识互为联系、互为补充,重视实践应用,偏经济、金融方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设计,实现三结合,即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有机结合,专业主干课与专业方向课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3],注重统计学、数学、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等主干学科的综合应用. (1)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设计基础》、《概率论》、《数理统计》等等,加强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和计算机学习,全面提高该专业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水平.因为统计学是以数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只有数学和计算机学扎实了,才能培养出掌握现代统计方法的学生.这类课程的学习在入学后前3个学期内按设置计划完成.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将为学生进入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 (2)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主干课程.如《统计学原理》、《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随机过程》、《统计软件》、《贝叶斯统计》、《统计计算》、《试验设计》、《数学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等,培养学生的现代统计方法和思想,掌握系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理论. (3)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及选修课程.突出人才培养的特点并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教师专长进行分专业方向教学,具体分为经济统计和保险与精算2个方向.经济统计可以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证券投资分析》、《金融数学》、《统计预测与决策》;保险与精算方向可以开设《数值计算方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回归分析》.由于统计学应用的广泛性,且不同行业和领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统计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统计学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因此,除了开设上述统计专业方向课程外,还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开设相应的统计专业选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可将《生物统计》、《非参数统计》、《数据挖掘》、《密码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列入专业选修课程中,供学生选学.其开课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由本校专业教师且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授,也可以由在统计相关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士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邀请知名的专家教授来讲学或作报告的形式. 4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统计学专业是与实践联系紧密、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本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则,合理安排和组织观摩/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4.1观摩/社会实践 在第4、5学期各安排观摩/社会实践,均不占教学计划时间,可采取以下形式:(1)观摩和见习.第4学期学生到工厂参加考察,了解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参加考察的学生必须做好相应记录,事后写出相应报告或召开座谈会相互交流;(2)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每年至少进行1次社会实践,每次完成1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4.2课程设计 在第5学期安排抽样调查的课程设计,第6学期安排统计软件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数据采集方案及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次课程设计的写作时间为期1周,有任教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完成1篇论文的写作. 4.3课程见习 在第5学期安排1次课程见习,共1周.通过课程见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金融、保险、精算等行业相关部门的一般流程、内容、手段、组织和运行规律,进一步了解行业法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内容包括听经济金融、保险精算等部门从业专家的报告,完成见习报告. 4.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占用教学周共8周,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写出实习报告或总结. 4.5毕业论文 在第8学期完成毕业论文,时间为6周.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知识水平的测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安排具有毕业论文指导资格的教师全程指导,要求学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论文的开题、写作、修改与答辩.毕业论文的写作,严格按照学校及学院关于毕业论文的相关规定完成论文(设计).总而言之,吉首大学新办的统计学专业应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借鉴各类高校的办学经验,结合自身办学实际,走自己的道路,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为民族地区经济金融服务的人才,为西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献出一份的力量. 统计学本科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地方本科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本文以嘉应学院统计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例,阐述了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意义、建设经验以及进一步深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实践教育基地;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通常将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强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以专业知识的应用、专业技能的检验提升为导向的实践教育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1]。实践教育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高等学校孵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近几年来,嘉应学院统计学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工作,积极探索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本文结合嘉应学院统计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问题。 一、建设实践教育基地的意义和作用 (一)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2]。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认真研究与探索的课题之一。嘉应学院统计学专业与梅州市统计局、国信证券、广发证券梅州营业部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经过多年建设,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将经验总结为“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拧成一条线”,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综合、直观的实践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强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强调“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把对学生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作综合统一的考虑,使这两种教学的培养目标互相补充。依靠梅州市统计局等实践教育基地作为载体,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认知实习、业务实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开拓了统计专业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并且吸收在课堂中无法学到的新知识,使得学生在实践教育基地强化了学以致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有利于统计专业教师开拓视野,改进课程教学质量 地方本科高校教师的学习经历基本是从高校中来、到高校中去,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经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应用型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提出了应用型要求,要求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以及综合素质能够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以我院统计学专业为例,我院通过建设梅州市统计局及梅州市六县两区统计局等实践教育基地,我院统计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教育活动,使得学院统计学专业教师有机会与数据的第一手获得者接触。借助统计局这个全社会最大、最权威的数据收集与中心这个平台,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检验专业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教师也在相应的指导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统计学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对数据的认识,进一步对专业的课程安排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据此改变教学的内容和策略甚至修订新的人才培B方案。统计专业教师带队参与实践,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拓宽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统计业务能力,更清晰地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自身所提出的各种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而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切合实际需要和社会需求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 嘉应学院统计学专业与广发证券梅州营业部、国信证券、广发证券梅州营业部等企业单位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统计专业的师生到企业参加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和交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有利于建立学校与政府部门间的合作 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通过建设学院、学科与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实践教育基地,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也为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搭建合适的平台。除了建设企业类型的实践教育基地,政府型的实践教育基地也应该是地方本科院校努力建设和维护的实践教育基地类型之一。还是以梅州市统计局实践教育基地为例,在学院与梅州市统计局共同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后,一方面我院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梅州市统计局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我院的统计学专业教师也给统计局的员工开展了统计报表写作技巧、统计学原理等统计原理和统计方法方面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互惠互利的交流活动有利于加强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教、产、学、研各方面的深入合作。统计局实践教育基地为我院提供了一个适合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的平台,使得我院专业教师更好地将实践教育任务与理论教学任务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将教学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结合。 (五)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统计学专业学生在实践教育基地实习期间,锻炼了统计业务能力,提高了职业能力和自身修养,使得他们能够尽快适应行业要求。我们学院有不少学生由于在实践教学中表现优秀被企业认可,被招聘为企业的员工。 二、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经验 (一)实践教育环节与培养目标相适应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院不断探索研究更为适合应用型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育环节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统计学专业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后,我们要求基地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反映统计行业的要求。因此,统计专业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其应用到具体问题中,一方面检验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组织,悉心规划每一次实践教育活动 对于每次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实践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学院都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规划。实践结束后,需要学生根据此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使得实践教育活动真正达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 (三)学院与实践单位重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一次教育实践能否真正达到目的、取得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还取决于学院为其制定的教育实践方案和实践单位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所提供的实践平台的开放程度和完善程度。学院与实践单位在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上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希望能够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达到相应的目的。学院重视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指定了基地的负责人,对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充分的规划与讨论,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践方案。实践单位重视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指定了单位负责人,配合学院对实践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 (四)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教育实践活动 在实践准备期和实践的整个过程中,都有专业教师的全程参与。专业教师不仅是带队教师,更是实践过程中学生与实践单位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在带队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和学习社会对专业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及时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与反馈,对实践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对每一次实践做出相应的总结。 (五)依托统计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 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为双方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奠定了条件。依托统计学实践教育基地,除了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之外,双方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项目合作。根据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都应主动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利用统计学实践教育基地的设施和环境,通过科研立项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合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嘉应学院统计学专业和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实践教育基地,合作申请了林业发展及保护等专项基金。通过项目合作研究,统计学专业教师的统计业务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2.学术交流。一方面,学院聘请了实践教育基地的专家参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参与实践课程的制定和改革等工作。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和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之间开展学术交流,互相开展学术报告等活动,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在产学研方面合作效果明显。 3.培训。一方面,我们学院利用教学优势和专业优势,给建立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我们学院专业教师也到建有实践教育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得专业教师尽可能向“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策略 嘉应学院统计学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统计学专业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模式,在研究基础上加强了对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管理,从而将统计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对师生较为开放的实践平台,把实践教育的内涵真正落到实处。近年,依托统计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也收到了良好效果。我院统计学专业在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数学建模和挑战杯等学科竞赛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基地规模有限,基地不能同时容纳过多学生参加实践;实践过程中学生与单位间沟通有时缺乏通畅性;实践教育培养体系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而且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需要做好各方面工作才能深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有所反思,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提出一些策略。 (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部分统计学实践教学基地设备陈旧,一方面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另一方面有可能威胁到实践教学的安全。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实践教育的需要。 (二)加强与实践教学单位的联系 梅州市六h两区统计局有不少实践教育基地距离学校偏远,需要学院派专门老师和实践教育基地联系,商讨实践活动事宜,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制定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 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育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育体系,将实践教育活动分解到各学年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穿插。明确在每一个实践教育活动中学生所能达到的实践目标和掌握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的匹配程度。 (四)加强实践教育基地规范化管理 一方面,要将实践教育基地的日常管理纳入常态化、规范化,从经费投入、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保证实践教育基地的有效运作;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与实践单位的沟通交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开展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等交流活动,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五)加强学生实践思想的培养 学生是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实践教育活动能否取得真正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平时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就应该强调实践教育在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树立实践思想,最终达到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践教育的目标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实践教育的价值。 四、结束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只有稳步推进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保证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健康有序进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更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和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需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双方的通力合作,需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完善和发展。 作者简介:叶运华(1979-),男(汉族),广东梅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统计学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科学。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理及相关专业知识,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科学领域。在社会经济实践中,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管理过程,决策的正确性都显得尤为重要,而决策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数据的支持和数量分析方法的正确运用。 一、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功底存在欠缺。现在许多高校在经管类专业招生时是文、理兼收,同一个专业内文理科学生共同学习。由于高中文理分科教学,文科生的数学功底相对薄弱。从近几年的数学高考大纲来看,与理科相比,文科去掉了所有的概率、排列组合等相关知识点,同时对大部分的统计内容都只了解层次,而这一部分知识都是经济统计中的基础部分。即使同为理科学生,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难度要求也不相同。学生对数学基础的掌握程度不同,使得统计学的学习效果差异明显,容易导致课堂上有的学生认为内容非常简单,有的学生却像听天书一样,无法理解。 (2)学科思维方式不同。统计学作为一门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涉及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多门数学理论,特别是在推断统计部分,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与统计学要求恰恰相反的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追求的是创新能力与创造性,体现形象思维,因此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这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受不到统计学的乐趣,进而对统计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3)对统计学学习缺乏重视。高校学生大多根据兴趣选择自己的专业,在选择了经管类专业后,大部分学生认为统计学与自己专业关系并不密切,与未来升学就业距离更加遥远。在实际教学中,统计学因大量应用数学知识而被认为是一门枯燥难懂、不易学的数学课程,甚至有学生认为统计学比高等数学还要难学。相当一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了文科专业,跟数学没有关系,进而对统计学的学习非常不感兴趣,对统计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y计学和其他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大二或者大三开课,学生课程负担较重。同时,这段时间往往学生也在努力学习,争取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同时,学生认为统计学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联系,学得好与不好关系不大,而且也不是考研主要科目,所以对统计学的学习缺乏重视。加上学习考证压力较大,时间精力有限,导致对统计学学习要求停留在及格就好的学生大有人在。基于以上种种情况,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2.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依赖多媒体。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公式、图表以及数据,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往往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讲授。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视觉冲击力强等种种优点,但是由于提高了讲课速度,教师在课堂时间内可以讲授大量知识,反而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进而使学生无法完全记忆、领会、消化所学知识。同时,由于教师按照多媒体设置好的内容讲解,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式与内容,与学生缺少及时的沟通与互动交流。 (2)过分重视数理推导。统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其他应用型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相比,大部分教师还是侧重于基本数学原理的讲授。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统计学涉及的数学理论知识,往往从概念讲到公式推导,再到例题讲解和习题的联系。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这种过分重视数学推导,缺乏统计应用方法讲授与统计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使得统计课程与现实脱节,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缺乏专业针对性。目前的统计学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统计理论进行介绍,而这些理论知识无法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无法理解统计学对经管类专业的支持作用。在教学方法方面,大部分教师不进行区分,不管哪个专业都是用同样的教材、教案,甚至是相同的案例,不去考虑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重视程度,甚至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4)考核方式单一。目前统计学课程的考查主要是以闭卷的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考试模式严格依照教学大纲,主要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公式为主,可以充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却无法考查学生对统计学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方法也导致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3.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课程教学不连贯。高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两门课程,市场营销专业还开设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开设了“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上述课程都是统计学课程或者是统计学的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内容。各高校现在往往是不同的课程由不同的教师负责,多数教师只关注于自己所教学的课程;学校在制定课程标准和培养方案时也没有通盘考虑课程之间的联系与相关性。由于相关课程教学不连贯,很容易导致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大量重复的内容,每门课程所独有的内容也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浅尝辄止,无法进一步深化学习。 (2)教学实验、实训环节安排不合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作用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广泛存在。首先,目前的统计学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知识作为一项补充,学时普遍较少,且课时设置不合理。其次,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的手工计算为主,实验手段落后。最后,实训课程欠缺。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验课程,都应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为目的,而实训项目则是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好的方式。但是目前高校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训项目设置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 二、对策与建议 1.强调人文统计,培养统计思想 统计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小组工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理思维方法的重要课程,它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所提供的帮助远远大于统计知识本身。统计学为人们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从数量方面认识世界的具体方法。因此统计学属于方法论科学。因此,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统计教学应注重人文统计、统计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统计素养,树立正确的统计观念。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让学生注重统计思想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统计思想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统计地看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运用统计来进行定量分析。 2.统一教学大纲,提升教学水平 目前,学校往往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之后开设“经济统计”,之后继续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 “计量经济学”等课程。而推断统计在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中都有涉及,抽样方法等内容在市场调查与统计学中都是主要内容,而回归分析也出现在“经济统计”和“计量经济学”中。所以在编写统计类课程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时,应注意前后的连贯性,突出每门课程中特色的部分,避免重复知识点的出现。 在授课过程中,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量数据的呈现、图表的展示以及课堂练习可以使用多媒体,而公式的推导、习题的解答过程应采用板书的形式,这样可以控制课堂进度,既提高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 3.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应用 经管类的统计学教学不是培养统计学专家,而是培养掌握一定的统计技能,具备应用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数理公式的教学是不合时宜的,而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与具体专业相联系,让学生迅速掌握统计的应用。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会有更好的效果。 4.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增加教师科研项目 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验课程的课时。如果没有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试验,则课堂教学中只能采用小样本的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讲解,效果不明显,应用性不强,只能停留在理论介绍的层面上。因此,合理的实验课时和统计软件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在加强试验课程的同时,实训课程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感兴趣的方面,选择一个需要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分析的现实问题进行实际操作,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再到选择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并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可行的实训方案,同时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案例积累,为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授课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5.改进考核方式 在学习评价环节,应避免单纯地使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要把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包括进最后的考查范围内。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用小组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查。实验课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提交分析报告。而实训课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提交报告。而利用最后的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每一种考查方式按比例计入最终成绩。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单纯书本知识的掌握不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才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本科层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应该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培养能够运用定量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统计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合格人才。 统计学本科论文:旅游管理专业T―generation统计学本科教学实践探索 [摘 要]T-generation是新兴的“旅游一代”,其面临着跨学科学习环境、多元方法论学习任务。统计学作为量化研究范式的重要研究方法,是T-generation完成后续跨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课。在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下,T-generation对本科统计学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致使教学效果不佳。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合理化教学目标、主观心理调试、改善客观因素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T-generation;统计学;教学研究 T-generation(即“旅游的一代”)面临着跨学科学习环境。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是我们开展学术研究、剖析生活世界的两种基本研究范式。兼具质性和量化研究学术鉴赏力是T-generation本科阶段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统计学是开展量化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如何针对T-generation的特征提升其统计学的学习效果,对于其开展后续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一、T-generation特征及其统计学本科教学现状 (一)T-generation是跨学科学习的一代,面临多方法论学习任务 T-generation是旅游学科新兴的一代,他们从本科开始,整个学习经历都在旅游学科中完成,肩负着旅游学科研究范式与方法论反思、方法与技术进一步规范化和严谨化的使命。旅游管理被确立为一个学科的时间并不长,因此第一、二代从事旅游研究的学者本科阶段都是在诸如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其他专业中就读的。当第一、二代旅游研究者在从事旅游研究时,都具有“支撑腿在母学科,前进腿在旅游”的特征。即他们往往从母学科的主流范式出发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这使得前旅游研究存在多范式并存的局面。T-generation与此不同,他们从本科开始就在旅游管理专业接受学习,并不具有“母学科支撑腿”。前辈开创的旅游研究多元范式并存的局面给他们造就了跨学科学习的环境。因此他们“在专业上必须精深兼广博”。为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增加学术共同体的对话能力,在本科阶段,每一名T-generation都需要积极学习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培养全面的学术鉴赏力。统计学是做量化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学习、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是形成量化研究学术鉴赏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T-generation的必要条件。 (二)T-generation本科统计学学习主观能动性低下,教学效果不佳 从主观方面来说,我国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高考招生中普遍文理兼招。那些在高中具有文科背景、学习高等数学等先导课程受挫的学生往往会把这种挫折感带入统计学课程中,在学习之前就先入为主地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抵触心理,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从客观方面来看,当前国内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本科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性、专业性不强;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这些客观因素又进一步抑制了T-generation对本科统计学的学习兴趣。 因此从主客观方面共同着手激发学生对本科统计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T-gen-eration统计学本科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教学实践中的对策探索 如图1所示,在合理化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进行主观心态调试和客观因素改善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客观因素改善和学习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共同提升教学效果。 (一)针对学生特性定制合理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并非越高越好,关键在于实事求是、量身定制。T-generation需要在本科时期积累起多元范式研究成果鉴赏力,但不需要也不可能精通每一种研究范式。针对此情况,我们应该明确其本科统计学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统计学思维、了解统计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破解一些现实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深入浅出的原理阐述是必需的,但过多的数理推导和公式计算会加重学生对统计学的畏惧心理,应该避免。对于那些在本科阶段就对统计学表现出较大兴趣的、想要深钻量化研究的少数学生,教师可为其开列书单,引导他们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学习,并且他们还有机会在研究生阶段学习高级统计学课程。 (二)利用第一堂课进行全面心理调试 第一堂课是介入干涉学生抵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的最佳节点。近三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那些在第一堂课就充分释放了对统计学学习的心理压力,并激发起学习兴趣的学生,只要教师在后续课堂上对其积极性稍加维护,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持续到课程结束。极个别从第一堂课就旷课、放弃统计学的学生,即便后来迫于校规返回课堂,由于缺乏第一堂课的心理干预,后续学习效果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第一堂课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对学生学习心态进行积极调试。首先,通过一些经典的统计学运用案例生动直观地解答学生“统计学可以做什么”的疑惑,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本课堂使用过的描述统计引发的地理大发现案例、美国总统大选预测案例、质性文本的定量化分析案例等,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都有明显成效。第二步,向学生展示统计学的知识架构全景图,让他们知道统计学究竟是什么?本课程的学习范围和重点为何?有了这样的知识框架全景图,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清晰定位自己的学习进展,避免盲目性。例如,学生在明白了统计学有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之分后,在学习描述统计的诸多概念、分析指标时更能忍受其枯燥性。因为他们清楚,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推进到更有意思的推论统计部分。最后,明确告知学生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及考核标准,让其明白即便不擅长高等数学也不会影响其在本课堂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充分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贯彻框架式教学、案例教学及互动教学法 框架式教学可以避免学生迷失在细节中而产生乏味感、挫折感。学生在统计学入门打基础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繁多的概念。教师如果缺乏串联各零散知识点的全景式框架介绍,则学生很容易陷入细节中倍感繁琐,产生“这有什么用”的质疑。框架式教学要贯穿整门课的教学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第一堂课时向学生介绍整门课程的框架结构;第二层次为在讲授每一章节前向学生介绍此章节的整体框架,让学生在繁杂的概念中找到串联学习的支架。力求做到每一章节在正式讲授细节前都能用一张图或一个具有层次感的表格把该章节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整体展示。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经常返回到此整体框架图,让学生明白该知识点位于此一知识体系的何种位置。 巧妙地、多层次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知识点的讲解,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专注力。第一层次也是最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运用于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本文强调的是第二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即每个章节开篇的案例导入法。教师要在课前做足功课,为每一章内容都找到一个贴切、生动的导入案例,可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读懂这个有趣的案例,学生往往会积极地紧跟教师步伐,投入到后续的课程学习中,也能更好地忍受一些枯燥乏味的概念学习。例如在讲解描述统计的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时,笔者用描述统计引发的地理大发现案例作为先导案例,引起学生的较大兴趣。在后续的较为枯燥的具体指标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集中精力、饶有兴致地完成。又例如在讲解比较枯燥的时间数列分析指标时,可以将最近一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的相P内容作为先导案例让学生阅读,然后问他们是否真的读懂了其中所提及的各种指标?并指出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现代公民,要参政议政的前提是能读懂统计公报。而要真正读懂它,就需要学习本章的时间数列分析指标。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具体的知识点讲授可以事半功倍。 贯穿互动教学法可以避免教师自说自话的“满堂灌”,也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时充足的情况下,最好的互动方式无疑是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一些统计实践的相关项目并做报告。在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坚持每节课的课堂提问。可以采取课堂互动计入期末考核成绩等方式激励学生主动与教师探讨问题,而非一味地由教师被动提问。经常进行课堂问答互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专注力。从学生每一次期末匿名教学评价留言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对经常性的课堂问答表现出一定的压力,但笔者认为这并非坏事。课堂上保持适度的(而非过度的)压力与紧迫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四)通过案例与练习提升实践性与专业性 统计学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具体的量化研究方法,向学生充分展示它的实践性与专业性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主要实现途径有三:其一,通过案例带入。例如在讲授统计图表的分类与制作时可以引入《2015中国自由行市场报告》等最新的行业资讯报告。在与学生分享一手行业资讯的同时也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了统计图表的实践运用。其二,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后训练项目进行。例如在讲解统计指数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表1编制该旅行社近两年的销量、价格及销售额总指数,并对其销售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综合判断该旅行社的业务发展趋势。如果课时允许,可让学生自行组队、选题,完成一个用统计学方法破解专业问题的项目并在课堂上作报告,则效果更佳。其三,在课时充足时可增加运用软件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统计整理内容时可以穿插EXCEL软件教学内容,在讲授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可穿插SPSS软件教学内容。 三、结语 T-generation面临着跨学科学习环境,统计学是其实现跨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课。针对T-generation对本科统计学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致使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本文从合理化教学目标、主观心理调试、客观因素改善方面提出了实践对策,并运用于教学实践。近三年学生对本课程的匿名教学评价均为优秀(平均分为94分,学生考核成绩也较为理想,统计学逐渐摆脱本学院“挂科金牌杀手课程”的形象,可见这些对策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上有具有一定成效。 统计学本科论文:Excel统计功能在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Excel软件提供的统计功能涵盖统计学的大部分教学内容,且操作简便,可作为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笔者参考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详细介绍了Excel常用统计函数和统计方法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并结合理论知识对统计结果进行了解释,提出充分利用Excel软件来辅助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Excel软件;统计功能 统计学是生物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大多数高校已把生物统计学列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对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日后进行科研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应用统计软件来辅助生物统计学的理论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Excel作为常用办公软件,除具备较强的图表和计算功能外,还提供了大量的统计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利用Excel的统计功能,可快速、简便地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相关等多种统计分析,从而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强化了教学效果。Excel的统计功能虽不如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强大,但具有易学易用的优势,适用于统计学的初学者,可基本满足本科生的教学需要。 一、Excel统计函数简介 (一)统计函数的插入 Excel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和统计函数,将这些函数结合起来应用,可显示出Excel的统计分析功能。[3][4]在Excel 2003菜单中的“插入”项,选择“函数”。或在2007及以上版本中,在“公式”菜单项选“插入函数”命令,之后在“选择类别”栏选择“统计”,即显示大量统计函数。 (二)常用统计函数介绍 1.统计学参数或特征数的计算 数据的标准差、平均数等特征数均可由统计函数计算得到。反映集中性的函数包括AVERAGE(均值)、GEOMEAN(几何平均数)、HARMEAN(调和平均数)、MEDIAN(中位数)等;反映离散性的函数有:DEVSQ(离差平方和)、STDEV(样本标准差)、VAR(样本方差)、KURT(峰度系担┑取 2.数据分类 FREQUENCY函数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表达式为:FREQUENCY(Data array,Bins array)。该函数为数组公式形式,运行显示出一个分组的频数后,还需选中所有结果的显示区域,按F2键,再按“Ctrl+Shift+En?鄄ter”组合键,方可求出所有分组的频数。[5]FREQUENCY的操作步骤因分类资料的性状而有所差异。A. 质量性状资料:在函数对话框中,“Data array”一栏输入分类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地址,“Bins array”一栏输入分类标志值所在单元格。B. 数量性状资料:确定好分类的组数、组距和组限后,将各组的上限按升序输入工作表,在“Data array”和“Bins array”分别输入相应的单元格地址。 例:现有35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需按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及格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等级人数。考试成绩为数量性状资料,首先按升序将各组上限按升序输入工作表(60、74、90)形成一列,插入FREQUENCY函数,在“Data array”输入成绩所在单元格区域,在“Bins array”输入各上限所在的单元格区域,确认后即可计算出不及格的人数( 3.概率函数 概率函数可直接计算出给定参数条件下各理论分布的概率值(P)。[6]常用函数有BINOMDIST(二项分布)、POISSON(泊松分布)、NORMDIST(正态分布)、NORMSDIST(标准正态分布)、TDIST(t分布),FDIST(F分布)等。 例如,BINOMDIST函数的功能为计算给定参数条件下二项分布的概率值。函数表达式:BINOMDIST(number_s,trials,probability_s,cumulative),其中num?鄄ber_s为试验成功的次数,trials为独立试验的次数,prob?鄄ability_s为试验成功的概率;cumulative为一逻辑值,用于确定函数的形式,取值为1和0。Cumulative如果取1,结果显示至多n次成功的概率;如为0,则返回恰好为n次成功的概率。 4.t 检验 TTEST函数功能为返回t检验的概率,以此来判断假设检验的显著性。函数表达式:TTEST(array1,array2,tails,type),其中array1为第一组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区域,array2为第二组数据的区域,tails为分布曲线的尾数(双尾或单尾),type表示t检验的类型。函数运行后得到t检验的概率值(P),如P 5.相关和回归系数计算 CORREL函数功能为计算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以此来判断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和性质,表达式为COR?鄄REL(array1,array2),array1和array2代表进行相关分析的两组数据。利用INTERCEPT和SLOPE两函数可计算线性回归系数,函数表达式分别为INTERCEPT(known_x′?鄄s,known_y′s),SLOPE(known_x′s,known_y′s),其中known_x′s、known_y′s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集合。INTERCEPT函数可计算线性回归的截距(a),SLOPE函数可计算线性回归的斜率(b),从而得到线性回归方程:=a+bx。 二、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 (一)分析工具库加载 Excel的分析工具库具有较强的统计分析功能,但此功能通常未默认安装,需加载后使用。 1.在Excel 2003中,在“工具”菜单中单击“加载宏”,在弹出对话框中选中“分析工具库”即可,之后“工具”菜单中即出现“数据分析”条目。 2.在Excel 2007或更高版本中,单击左上角的“Office按钮”,选择“Excel 选项”,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加载项”,然后在“管理”栏中选择“Excel加载项”,单击“转到”,最后在“加载宏”窗口中选中“分析工具库”,之后在“数据”菜单中即出现“数据分析”条目。 (二)常用统计方法介绍 分析工具库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相关、F检验等多种统计方法。[3][5]每次使用时,按照各统计方法的格式要求输入原始数据,单击“数据分析”选项,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统计方法即可。 1.数据分类 将各组的分类标志值(质量性状资料)或上限值(数量性状资料)输入工作表,在“数据分析”中选择“直方图”;弹出对话框后,在“输入区域”选择分类数据的单元格地址,“接收区域”选择分类标志所在的单元格,运行即可。 2.描述统计 输入数据资料,在“数据分析”中选择“描述统计”,运行后即可得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等常用统计量。 3.t检验 t检验包括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双样本异方差假设检验。如进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弹出对话框后,分别在“变量1区域”、“变量2区域”输入两组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地址,之后在“输出区域”选择某空白区域,确定即可。运行结果包括平均数、t值、df、单尾和双尾概率(P)、临界t值等信息。若P 如进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值检验,需先进行F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判断两样本所在总体方差是否同质。步骤:分别在变量1、变量2输出区域选择相应单元格区域,运行结果包括方差、F值、单尾概率(P)、临界F值等。如P 4.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包括单因素、无重复双因素、有重复双因素三种类型。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弹出对话框中,在输入区域、分组方式、输出区域分别输入相应信息后,单击“确定”即可。输出结果包括平方和(SS)、df(自由度)、MS(均方)、F值、F crit(F临界值)、P值等信息(表1)。如P 0.05(或F 5.回归与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在“数据分析” 菜单选择“回归”, 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Y值、X值、置信度、输出区域等信息后,运行即可得到回归截距(Intercept,a)和回归系数(b)(表2),从而写出回归方程。根据回归系数的t检验结果或方差分析的F检验结果,可判断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否有效。[7]由表2可知,a(Intercept)=-1.382,b=5.503,回归方程为:=5.503x-1.382。由回归系数的t检验可知,P=0.00004 三、结语 Excel软件提供的统计功能基本涵盖了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且对于生物统计学的初学者而言,具有易学易用的优势,可作为本科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在每章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应紧接着介绍Excel的统计功能、操作步骤和结果解释,把课程理论教学、实际案例分析和软件应用有机结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运用Excel的统计功能来辅助理论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统计学原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数据的能力,从而使得生物统计学的学习变得轻松。在今后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实践中,应紧密加强Excel软件应用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并考虑将 SPSS等专业软件逐步引入教学中,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处理复杂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学本科论文:针对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认知和渴望使得知识和人才成为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社会各方面对统计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开设统计学专业的时候要根据时展的要求作出适时地调整和创新,促使自己所培养的统计学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本文以针对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为题,分析了此专业的的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等几方面的内容,对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作出更深层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培养适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高校;统计学;教育改革 一、统计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数学类专业的统计学,其的教学和课程设置应更加具有钻研性和实用性,通过对我国各个高校的统计学专业的设置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高校只有根据自己学校的发展现状,在原有的统计学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设置明确的研究方向才能更好满足人才竞争的需要。目前统计学专业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统计方向、市场调查方向、金融统计方向、风险管理方向。从研究方向的分类就可以更直接的看出社会对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和类别设置,不仅仅局限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利用现代的信息科学技术更好地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21世纪是集人才竞争、科技信息及知识经济为一体的一个新型的发展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各个高校开办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合时展的专业型和应用型必须具备以下素质:首先,应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因为理论专业知识是基础,其是为更好地作出统计分析和预测打基础的,是培养专业型以及复合型人才的根本。 在此基础上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科研创新促进统计专业更加适应时展要求。其次,通晓计算机操作、有写作和表达能力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因为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为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且良好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我们对外交流合作,是学好统计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是进行对外交流的必备条件可以更好地应用外语编写的软件,确保信息更加准确。最后,具有现代统计意识和风险意识;统计人员在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对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尽量减少风险损失。 三、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对统计学专业的知识摄取主要取决于专业课程设置上,其是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了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并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我们确定了统计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后就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统计课程的设置要与其研究方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其专业具体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和科学人文素质课。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确定课程设置的比例,有的放矢的M行课程配置和学习,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两个关注点:其一是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其二是为了实现统计学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在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下,我们要学会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一次来调整和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实现有机的结合。需要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多应用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学本科论文:医学本科生《医学统计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为训练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复杂医学现象的分析能力,通过分析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对《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构建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本科生 21世纪开始的第三波全球医学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统计学》本科教育中,对本科生的培养多强调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养成和锻炼是极为不利的。目前,在许多权威性的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统计推断应用有缺陷的高达62%。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只有30%的学生可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1]。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及责任意识等关键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实践教学模式正是顺应高等教育理念而形成和发展的。 1 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实践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说慕萄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再次发现"、"重新组合"、并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1.1国外实践性教学模式 1.1.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给学生充分的实践训练时间。国外教学增加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在总学时的比例,同时增设综合型实验课程,学生在实践中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美国的大学课程计划中,实践教学比例在30%以上[3]。 1.1.2改进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贯彻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外大学注重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方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与他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如爱尔兰高校稍大的作业和实验都是2~5人一组共同完成的,学生自行决定目标,切割工作量,分配任务[4]。 1.1.3注重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学校开拓多种科研渠道,学生与教师一起参加某个课题的实验研究,使得学生真刀真枪从事科研训练。如麻省理工大学认为学生应被教授看成年轻的同事,及时给予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1.2国内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理念落后,重视不够[5]。把本科实践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方法和手段单一,内容陈旧。我国本科高校实践处于简单的操作和参观阶段,学生实际设计和操作机会少;评价标准不科学,体系不健全。大多数本科院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系统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无法对实践教学质量做出公正科学的评价。 2 《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进行《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于训练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事物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实验手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医学统计学》教学采用理论课与实习课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增加实习课在医学统计学总学时的比例。我校《医学统计学》理论教学48学时,实习课教学22学时,实习课比例接近2:1。 2.2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2.2.1"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每一种新的统计学方法时,不仅仅局限于书上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实际问题的分析。讲解过程中,教师事先设计多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首先由学生先思考,并提出自己思路,教师再适当的加以引导和启发并进行及时总结。 2.2.2注重《医学统计学》综合实习,训练学生的统计思维。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增加实习课教学比例的同时,进一步加入两次课的(共计4学时)综合实习环节,依托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数据,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实习课中老师从中加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行切割工作量及分配任务,并完成统计分析报告,最后每组派1人向全班汇报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在综合实习课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学生进行匿名调查,有79.7%的学生认为综合实习对今后工作很重要。 2.2.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开辟实践教学新途径。实践教学综合性强、时间紧,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教学是现代化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我校《医学统计学》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我们以此网站为依托,开设医学统计学网络课程。同时设置学生交流平台,教师及时了解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学实践。 2.2.4采用反面案例引领式教学方法,强调医学统计学实用性。理论课教学中设计3学时的资料综合分析及辨析课,指导学生分组查阅某一种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对"医学统计的误用"进行辨析,并分别给出统计描述(包括统计表、统计图)以及统计推断的误用率。以反面案例引领式教学,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辨析,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强调统计学的实用性。 2.3改革考核方式,同时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课考试和实验课考试。理论课占80分,包括平时成绩10分,理论考试70分。实验课占20分,为学生综合实习中分组完成的统计分析报告得分,团队得分为每一组学生的最终得分。这种考核方式把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使得实验考核成为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3 结论 《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注重强化实验手段,增加实习课在《医学统计学》总学时的比例,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反面案例引导式教学,注重综合实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发问,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统计学本科论文:一般本科院校统计学本科实践环节的系统设计与优化 【摘 要】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极强且以数据说话的学科,因此,其人才的培养模式就不能过于学术化和理论化,有必要加强其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开发挖掘数据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数据解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积累。一般本科院校应用统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程,本文仅从统计学专业实践环节来论述如何进行系统设计、优化与融合。 【关键词】实践教学环节 系统设计与优化 统计学 社会经济发展的数字化、数量化和网络化等新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对一般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型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进一步把以前的单一基础、适应面窄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和广泛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突出应用性,应以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为依据,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保证毕业生有好的出路。按照“基础、实践、应用”多维立体化的应用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关键在于实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系统设计与优化。而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设计与优化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和层面,本文仅从实践环节来论述如何进行系统设计与优化以提升本科层次教育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与优化的目的在于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各个分支领域、各课堂教学、各实验环节、各考核环节以及各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多角度、立体化的整体功能,以提高学生的水平、教育水准和就业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而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与优化是一项动态的、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用全局的整体的思维和富有成效的改革创新的理念,同时还要理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水平是否适应课程内容;学生基础是否跟得上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与集中实践学生的关系;专业教育与交叉应用的关系。对于统计学这门应用极强、应用面非常广的专业来讲,其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和优化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实践教学环节做的不够深入细致和扎实,就无法发挥统计学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解释数据的各种优势,从而就会削弱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影响其发展,不利于其就业,同时也无法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高,因而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和优化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和优化 实践教学,包括毕业论文、社会调查、认识见习、学年论文和课程设计等,是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应用知识、理解知识、深化知识、检查知识、整合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对社会、生活、工业生产有直接作用的能力。同时,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与优化就不得不加大设计、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设计、整合和优化的路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层面、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系统。 根据发达国家培养统计学本科人才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对统计学专业实际需求情况,在教育部统计学教学规范的大框架下,结合本校和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构建统计学专业实践、实习和实训的综合系统。我们认为统计学专业的实践综合系统可从培养的需要和四年不间断的实践中建立起来,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生涯规划实践子系统、知识应用实践子系统、综合能力实践子系统和创新开发实践子系统。具体结构框图见图1。 二、统计学专业实践系统的系统设计和优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从科学合理系统的实践系统可以看出,实践系统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多维度、多要素的复杂综合系统,通过多年研究、探索和实践,外加精心设计才能形成了较为适合一般院校本科层次统计学培养的实践系统。但任何系统、任何方案都是死的,还需要管理者、具体实施者、教师和学生等主体进行精心组织和扎实推进才能达到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综合系统,建议可采取如下方法: 1.构建强有力的领导小组、组织机构、管理机构 没有良好的领导、强大的组织和高超的管理艺术就无法适应应用型统计学本科人才的培养,也无法把实践教学环节做到卓越。应设立由校、院、系各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实践领导协调小组,并制定第一责任人,形成“一把手”工程,全程参与和监控专业实践环节的前期调研、方案策划、方案形成、具体实施、过程把控、矛盾处理以及结果的评价等。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 再好的方案和系统,如果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将是不可能实现的空中楼阁。 3.参与教师要有热情、激情和真情,在参与过程中教师应有积极的心态和富有创造力。 教师是第一责任人。在具体实施的实践人员是实践环节能力实现系统优化的关键,再好、再系统、再完善的方案,如果没有优秀甚至卓越的实施者来负责实行、组织和实施,也就一无是处。因此,作为领导和管理者应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激励措施,并引导他们进行实践环节的总结、研究,同时让他们也参与实践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并形成自己相对完善、系统的理念。 4.师生的良好配合 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些活动大多时候都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的,所以两者之间配合度是高质量完成集中实践环节的重要保证。 5.实施方案的制定要详细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既要形成总体的实施方案,又要拟定各个子系统、各个具体实践环节的专门实施细则,加大激励和处罚机制,并力求做到有规必依,精细化管理和可操控性。 6.集中优秀教师编写设计指导性用书 集中优秀教师和实验员编写和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性用书、教学案例库、模拟库、习题集、课程设计集、程序设计集、多媒体课件,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 7.建立健全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如实纲、实习守则、实习日志、实习鉴定表、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学生课外科研奖励办法、学生科研小组和社团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制度、课内实验报告制度等。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8.加强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 切实加强统计与咨询实验室、数据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新实验教学设备和手段,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9.教学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必须要有学校、学院和系室的配合保证,这样实践的经费、场所才有一个强大的保障。实践教学环节也离不开教学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必须要资源的配合,而且也需要校外资源的合理挖掘和利用。认为要办好统计学专业必须具备下列一些必要的条件:①师资队伍精良;②统计模拟实验室齐全到位;③要有丰富的文献资料;④要有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开发相适应的具有良好环境的和可视化的设备设施和手段。 统计学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统计学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 步入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时代,校企合作成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走在前列,文章结合本校校企合作现状,对统计学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成,存在的难点及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改革 0 引言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逐渐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1]。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为“中间型”人才。这类人才既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既有较强的岗位竞争力,又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力。 应用型本科统计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其就业与企业需求的变化密切关联。然而,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该专业依旧以理论课程体系的讲授为主,理论过多,实践实训教学过少,这将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轨,毕业生适时的实践实训体验不足,应用与创新能力掣肘。破除该窘境,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成为职业化过程中必然的有效的选择。那么,进行适需适时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针对应用型本科统计学学专业,剖析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基本结构,从企业利益、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角度分析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施过程遇到的难点与不足,从而提出统计学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措施,为统计学专业,甚至是经管类其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基本构成 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资源、教学师资及教学场所的不同,统计数学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子部分[2]:学校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及企业课程,表1为统计学专业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基本构成。 1.1 学校课程建设 这类课程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由学校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其教学活动及教学场所则在校内进行,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得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在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承担着对学生理论体系,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建构。这类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统计学专业学生增强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基础。从岗位到岗位群的角度来看,这些课程在岗位竞争力上与统计学专业有着较强的关联度。因此,在市场导向中,这类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及课程实施过程也需要进行重新整合与设置。 1.2 校企共建课程建设 这类课程体现了统计学专业的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从表1的课程列表来看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专业课程,即统计学专业在不进行专业方向及模块分类情形下,能够进行校企合作,具有实践部分体现的课程,比如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等课程;另一部分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比如有经济统计学方向,则开设国民经济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等课程,金融统计方向则开设金融时间序列、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 对于校企共建课程而言,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很难独立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只有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进行该类课程的建设,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 1.3 企业课程 本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率先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四进行两个学期的企业实习。第一学期为专业实习,第二学期为毕业实习。对于统计学专业而言,学生通过相关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学习对市场统计业务及数据分析项目有了初步认识,在初次就业中具备了企业、政府等所需要的常见统计方法,熟悉了基本的统计工作流程与操作技能,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学校在第六学期开设了仿真模拟实训教学,为期6个星期,让学生进行连续时长的集中实训,了解岗位的基本职责与岗位技能。大四到企业之后,则完全由企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考评,学生在企业实际岗位上进行工学体验。学校教师则担任专业导师,进行衔接工作--及时解答学生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序化整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难点与不足 广东白云学院统计学专业按照技术及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开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部分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方,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在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中,企业为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企业数据、企业项目、统计实操等服务,相应地,企业希望能够获得对等的回报。值得注意的是,校企合作的组织与实施已经下放到各二级学院。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基本情形表现为: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希望校方能够为非数据类型的公司提供一些数据或统计业务上的处理方法与结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数据分析公司,它们更多地希望校方能够将本校的一些数据项目给他们进行处理,或者希望能够购买他们的服务产品,比如数据平台、数字服务、数据培训等。这样一些企业在合作上缺乏互惠互利的合作基础,导致对合作积极性不高。此外,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太愿意接纳实习生及管理实习生难度过大。《Team》杂志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也表明,超过70%的企业不愿意接纳实习生[3]。因此,由于企业与学校间直接利益兼容的缺乏,可能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部分课程在完成校企合作共建过程中,还是以校方为主导,无法真正将企业需求落到实处。换而言之,此时,统计方向部分课程在统计模型或统计方法上只能按照传统的使用设计好的实验数据作为实践项目,导致校企合作课程成效偏低,学生无法体验真实复杂的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应用及创新能力得不到及时的训练。 2.2 合适的企业师资缺乏 企业拥有具备丰富职业及岗位技能的员工,熟悉相关的业务流程及操作,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企业员工很大部分未从事过教学工作,当被聘为合作的企业导师时,往往不善于或没有更多精力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引导与训练。统计学专业课程,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到最后的应用各个环节,既包含了数据、统计专业知识及计算机软件操作等多重知识系统,又蕴藏着对数据处理的经验与技巧。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导师可能只会讲授计算机实现及结果解读;有的虽然讲解了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也进行了实际操作,但是往往讲解词不达意,或解释模糊,致使学生不明所以。企业导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没被发挥,则大大降低了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学习的成效。 2.3 课程建设的范围有限 由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将其分为三部分。对于校企合作课程,教师们自然会主动寻求校企合作,而学科及专业基础课(校内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本身就存在难度,因而被忽略的是该类课程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适合统计学专业的合作企业数量及投入共建课程的经费限制,加上统计学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也很难进行所有课程的校企共建。 2.4 课程建设定位不明确 校企合作中,部分共建课程过于简单化,演变为了企业为主导的培训课,教师的工作仅负责学生学习的跟踪及考核;部分课程则在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大纲与计划的编写环节,由于企业导师的企业性质,课程则部分或全部由在校教师完成。这些均是课程分工不明确,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安排不合理带来的弊端。 2.5 课程建设的理念理解不到位 众多教师认为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企业的情景、案例或是项目。而实际上,校企合作的理念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实现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4]。在课程建设中,若过于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企业需求,急于完成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表面工作,忽视人的素质发展,最终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2.6 共建课程实施存在冲突 一方面,由于本校要求在三年集中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及专业平台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并在大三期末完成为期一个半月的校内集中实践。课程实践安排紧凑,同时还要兼顾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及均衡教学的特点,这必然导致共建课程相冲突。统计学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专业课程都安排在了第六个学期,包括非参数统计、随机过程、市场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等扎堆呈现。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课时总体有限,其课程在实践环节中必然相互冲突。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分配无法充分考虑或兼顾到企业的产生经验规律及企业导师的活动实际情况。企业导师在承担某课程教学内容过程中可能与其他企业导师或者教师在时间上产生一定的冲突。 3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策略 3.1 细优化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管理方案 目前,本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由各个院系负责安排与实施,教务处仅进行审核与批准。由于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导师进行独立单元的课程设置,必然导致与学校通识课、公共课存在冲突。应该由教务处部门依据“实践优先”原则,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协调。此外,由教务处、校企合作办等部门对校企合作制定课程实施管理细则,进行教学管理及共建课程考核,促进校企双方导师规范教学,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收获,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2 固化师资双向培养策略 目前,校方在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推行青年教师暑期进行企业实践教学与驻点,鼓励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轮岗,学习并承担一定的企业任务,深入企业前线,了解企业与市场发展,直面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结构,检验教学效果,提高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因此,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应加大对青年教师下企业的鼓励,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此外,进一步强化企业导师岗前培训机制。对承担实践教学过程的企业导师岗前培训,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一定的指导技巧与方法,提高教育技术,以期形成良好的企业实践教学环节。 3.3 充分考虑企业利益 对于院校方,积极寻求企业合作的利益点,充分考虑并尊重企业在校企合作课程实践体系改革与建设中的付出,支付相应的合理的报酬,这也是建立校企双方长效发展的基础。此外,在进行校企课程共建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利用到企业资源或是涉及到商业机密等,应针对课程建设权益、商业机密保护等进行更加有效的合同保护及制度保证,增强校企合作互信,使实践教学集中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适时变化,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 3.4 充分考虑企业主导地位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中要求课程以企业为主导,充分考虑到企业及市场的需求,由企业提出课程建设的要求及思路,学校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在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中进行实现。由此以来,达到了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操作应用能力,同时,还提高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3.5 多元化设计,更加合理安排共建课程 对于校企合作课程,其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根据学校整体课程设置及各企业导师的企业时间安排,设计不同形式的合作形式。主要表现为企业导师共同组织教学形式、分别承担教学任务形式、校内教师企业教学形式等。设计多元化课程形式不仅避免了时间上的冲突,又能根据课程特征、企业导师特征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此外,通过提前设计不同形式的共建课程,使得教师及企业导师在分工过程中变得明确,合作效率得到提高,充分将各个课程实践应用训练落到实处。 4 结语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职业化不可避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共同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效的管理方法及制度保障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岗位竞争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统计学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摘 要: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统计专业的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口径窄、单一化、理论型、知识陈旧等不足,从而导致培养的统计人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提出应用统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措施。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统计学 人才培养方案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11年3月22日将作为二级学科统计学提升为“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1]。新的专业目录分类将分散在各个学科下面的统计学集中起来,将统计学作为一级学科,而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生物卫生统计、金融统计、应用统计等作为二级学科进行建设[2]。此改革之后,各高校纷纷开设和发展统计专业,许多地方性二本院校也卷入了这股浪潮之中。 据我们对近两年的应用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看,统计专业的应用主要面向中大型城市的中大型企业,当地区域和地方企业对统计专业人才需求甚少,或者说当地区域和地方企业对统计人才的运用仅仅是初步的、最基本的,也就说统计人员在当地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上的作用未发挥出来,然而中大型企业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又达不到,继而形成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一旦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必将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从而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发展[3]。 那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既突出应用又着眼点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继而实现地方院校和中心城市重点高校的错位发展,保证人才的出口和入口,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统计专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地方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 (一)口径窄。主要指培养的学生就业口径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的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但近几年,随着统计的发展,统计学的应用已不再单一地面向机关事业单位,来自企业的统计专业人才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一些新型行业部门给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尤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地被需求和重视。我们急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二)单一化。指课程设置单一和考核方式单一。课程设置单一主要指专业拓展课程方向单一。统计是一门工具,服务于各行各业,统计的应用必定要求了解一定领域的知识背景。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基本上是不管什么课程统一闭卷考核,导致学生考前一个个死记硬背,把统计学当成纯文科来学。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考前压力,而且根本实现不了课程教学目标。 (三)理论型。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现有的统计师资队伍和实验室条件限制,人才培养依然是注重理论,忽略实践。一来,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地方高校师资队伍本就比不上中心城市的高校,教师多缺乏实践技能,又由于地方高校经费紧张,教师的进一步进修和提高受到限制。二来,地方高校的经费紧张必然导致实践教学条件的匮乏。基于以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难免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四)知识陈旧。近几年随着统计专业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和数据科学的到来,市场对统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地方高校统计专业教师结构老化,学习和进修受到一定限制,统计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大多未能赶上市场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走上正轨、稳步向前;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正确指导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学生的就业才有保障。 社会需求决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继而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专业设置的基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为指导方针培养统计学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务必符合市场的需要,既要在某一方面具有宽厚的应用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各种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技术,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保证学生的就业。 (二)根据市场需求完善课程设置。统计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应用服务于各行各业。我们的课程设置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作为首要目标,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最终导向。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统计学专业人才时,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统计专业的职业方向划分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方向课程,即专业拓展课的设置应该多元化。如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拓展课程:金融统计方向、社会统计方向、商务统计方向、管理统计方向等。金融统计方向可设置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货币银行学、保险理论与务实等课程,社会统计方向可设置统计案例分析、描述性统计等课程。 (三)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4]。应用统计学作为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务必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建设。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务必向实践教学倾斜,深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专业实践协同、课程实践教学与课外团学活动联动。按照岗位能力要求,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实践项目,确立实践课程,建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推进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精减验证性实践,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开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实践。最终形成“四年满打算,四年不间断”梯度式逐渐提升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实践到提升实践再到关联课程综合实践,从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到社会调查再到校企合作的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另外,我们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周开展各种学科竞赛、专业资格培训、创新创业训练、职场招聘模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和就业技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地域因素的限制,在引进人才方面本就具有一定劣势,因此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在待遇和福利上应该给予更多优惠政策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对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进修机会,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读硕、读博、学着访问;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既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校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接轨,又能帮助教师形成科研项目,实现生产、科研与教学一体化;引进企业中的优秀统计工作人员为兼职教师或是请他们做讲座。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主动更新知识和观念,由理论型教师向实践型教师转化,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 统计学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 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并从中得出结论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严重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统计学 教学探索 案例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并从中得出结论的方法,研究的是来自各领域的数据。①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一些经验规律来为未来的决策经营提供依据,统计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部也将“统计学”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统计学”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存在严重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在推进地方性院校向应用型本科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统计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成为许多统计学老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1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统计学中存在着一些抽象的概念并且涉及到较多的公式和计算,和数学课程有点类似。有些内容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数理基础,例如讲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概率论基础,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什么叫置信水平,为什么在假设检验中会犯两类常见的错误,如果学生对置信水平,原假设,备择假设这些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那么就很难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这些统计工具进行灵活应用了。而讲到线性回归时,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来理解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同时,与其他经济学理论课程相比,统计学课程更强调逻辑性和推理性,缺乏趣味性,比较枯燥,部分学生不了解统计的用途和作用,认为自己和统计的距离比较遥远,因而认为学统计学没有用,因而不想学。 (2)学生数理基础薄弱,畏难情绪严重。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而且以文科生居多,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之前的微积分,概率论课程学得不太好,因此看到数字和公式较多的统计学,下意识地将其归类为一门数学课程,认为“这是一门数学课程,我肯定学不会”,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为自己不学统计学找到了借口。在笔者和学生的交流中,有的学生反映自己碰到数学类的课程必定挂科,所以统计学肯定是学不好的。再加上地方性院校学生一般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佳,②统计学学的学得不好,也就不足为怪了。 (3)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方法论的课程,其生命力在于应用。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理论的讲解和统计公式的推导,使用的语言过于过于专业化,④对统计指标背后的统计思想挖掘不够深入,学生不能理解统计指标背后的统计思想和经济含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死记硬背公式,不能对统计指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进行解释,也就不能利用统计指标来分析经济问题了。这无形中也进一步加深了统计学就是一门数学课程的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在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同样的案例反复讲解于不同的专业,不能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最新经济管理类案例,做到与学生专业的紧密结合,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教材的选用存在一定难度。虽然《统计学》的教材很多,但是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基本没有针对经管类学生的专门统计学教材。现行的统计学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强调公式与计算,内容深奥不够通俗,部分案例过于陈旧。贾俊平教授等编著的《统计学》教材教师认为较好,有excel和SPSS的操作步骤,单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该教材的推断性统计部分公式较多,案例过于陈旧,不具备良好的示范作用,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畏惧心理。 2 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1)引入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跟时事,精选一些最新与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案例或新闻,通过案例将统计学理论与经济时事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白统计学在经济专业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如讲到数据的概括性度量时,可以引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对比民众的吐槽来说明平均数的局限性,从而说明众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也可以通过经典的消费函数来解释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相关概念,深入浅出的解释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感受到统计学确实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统计实践。在讲解描述性统计学相关的知识时可以给予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设计经济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并收集数据,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出调查报告。在讲解推断性统计学时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搜集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等。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当增加上机课时,要求学生能够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一个工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闭卷考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许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考前突击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并不能理解相关的概念和统计指标。而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类的学科,更应当注重的应该是学生的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当改革现有的闭卷考核方式,采取综合考核的形式。综合考核应当包括知识体系的考核以及技能考核。知识体系的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和闭卷考试的表现。平时成绩的考核一方面从学生听课及回答问题的表现,另一方面通过Kahoot平台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技能考核则包括学生的调研报告和平时上机课的表现。调研报告通过分组调研,撰写调研包括的形式进行考核,上机课则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完成要求的作业,课后撰写实验报告。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力的体现, 是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第一要务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双师型”教师具备丰富的经济常识,综合素养较高,对行业前沿动态把握准确,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更能发挥作用,能够传授给学生行业中最新的应用性技能,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双师型”教师阅历较为丰富,能够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做到与课本知识行业发展的及时对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方法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问卷,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搜集数据。二是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搜集到的直接或者间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从中找到规律,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推断分析,对分析出来的结论能够进行合理解释。对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探讨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过程以及最后的考核方式都要围绕着两个能力的培养来进行。当然,统计学教学中还有很多的问题与困难,统计学教学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深化教育改革,实现地方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兼具学识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 统计学本科论文:预防医学本科生对《医学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认知评价的调查分析 摘要: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打破时间、地点限制,使教学内容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为学生《医学统计学》提供了多渠道、多视野的自主性学习环境。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和认知程度较高,积极性评价也非常好。建议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的优点来组织教学工作,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网络 《医学统计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学好《医学统计学》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解决与统计学有关问题的技能等帮助极大。但该课程中公式多、理解难,统计方法介绍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因此学生常感觉“学,而不会”。实践性教学是《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巩固理论教学知识,同时能提高统计方法应用技能的有效教学安排。因此,积极探索《医学统计学》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课题组在预防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医学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践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基本要求,统计软件(如SPSS)的操作要领,以及实践学习报告撰写要求,等给学生作简洁明了的讲授,时间为40分钟;然后,教师布置案例讨论题,案例涉及内容基本覆盖讲授理论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中要求学生利用教师制作的网络课程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获取优秀的《医学统计学》网络课程授课视频和课件,对课堂上讲述的内容进行再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针对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环节,自主探索、寻求、交流问题的答案或解决的办法,包括利用统计软件对案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做出推断结论。学生完成案例讨论练习后,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作点评并给出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或问题的参考答案(60~80分钟)。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3~5题统计学方法运用的案例应用分析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相关教学网站反复学习作业涉及的教学内容和课件,同时还可能通过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交流平台,随时随地与其他同学、老师、统计学爱好者等交流自己观点和见解,以便有效高质量地完成实践学习报告的撰写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认知评价情况,为更好地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信息。 一、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于2015年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班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46人,其中男生17人,占36.96%,女生29人,占63.04%。 2.调查方法。先行访谈并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在《卫生统计学》基础统计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学生匿名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调查内容主要除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等一般情况外,主要是对《卫生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认知和评价等。 3.统计方法。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逻辑性检查、纠错和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46名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学生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非常认可的,其中认为该教学模式学习交流的互动性和广泛性好占97.8%,其次是认为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占91.3%。但认为该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认为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占95.6%,见表1。 2.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46名调查对象中,认为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巩固统计方法理论的理解和提高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三个方面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较高,分别为86.9%、82.6%和85.6%;对提高统计学课程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统计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能力四个方面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也分别达76.1%、69.6%、76.1%和71.8。但认为对提高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仅为56.5%,见表2。 三、讨论 网络辅助教学借助互联网有关功能和交流平台所建设的教学、交流讨论等各种应用子系统和工具,实现对传统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多媒体讲授或加课堂讨论)和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指出实践要求、学生课堂完成作业或讨论、或再加撰写实践报告)等教学方法、方式和环节进行支持或辅助,其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教学形式上的跨时空性打破了上课时间、地点的限制,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也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为《医学统计学》提供了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境[1-3]。研究表明,网络辅助教学使教材展示丰富生动,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跟踪与管理,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有力工具[4]。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中采取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较高,对其优点有较好的认识,如认为该教学模式学习交流的互动性和广泛性好占97.8%;同时也能较好认识到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如认为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占95.6%。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比较甚至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最高(86.9%)。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5]。同时,也认为该模式对巩固统计方法理论的理解和提高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是比较甚至非常有帮助的。但有56.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对提高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帮助甚至无帮助,这可能与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际工作较少,于是将统计学知识运用少,未能充分体会到作为一门工具的重要程度有关,也可能与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不高或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或资源质量不高有关。 四、建议和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来临,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变革意义以及目前统计学专业教学的现状[6],医学统计学的教学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的优点来组织教学工作,以满足有不同需求和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但针对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等问题,我们必须优化网络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专业学术信息新颖的高质量医学统计学知识,才能实现高质量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统计学本科论文:探讨医学本科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改革 摘要: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医学知识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学科,是医学本科专业基础学科。但医学本科学生反映较难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如何调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加强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倡导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统计软件、网络教学等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改进医学本科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医学统计学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医学研究中,由于生物现象的变异较大,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实验或观察结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医学统计学运用统计学原理,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索其规律性,并以适当的方式将研究结果表达出来。对于医学本科专业学生来说,医学统计学不仅可以提高其专业学习能力,而且能加强其临床实践中阅读文献和进行科学研究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高等院校都把医学统计学设置为本科专业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是医学知识与数理统计相结合一门学科,逻辑推理性强,教学内容抽象。因为本科专业医学生没有较完备的数学理论学习,所以学生反映较难掌握这门课程,不懂怎样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如何调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笔者对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观点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医学统计学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没有将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很多学校没有认识到扎实的医学统计学基础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保障,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与医学专业没有直接联系,从而忽视这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 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强调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注重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高校通过对学生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学统计学是从事医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经得起检验的医学科研结果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统计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推断的基础上。高校应指导学生提高对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从而使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二、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 1.增加开设医学高等数学、医学数理统计等相关数学课程。医学统计学是一门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学科,然而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却不在医学本科专业开设数理统计这门课程。这使得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缺少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深刻理解统计学理论内容,只会生搬硬套,滥用医学统计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适当地设置医学高等数学、医学数理统计等相关数学课程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有助于拓展学生考虑问题方法,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准确的理解和运用医学统计学的相关知识。 2.适当增加或删减医学统计学相关教学内容。(1)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包括很抽象的理论知识,如烦琐统计学公式推导。同时,这部分内容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时,而且学生感到这部分内容非常枯燥难理解,降低了学习兴趣,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概念混淆的现象。所以应适当调整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删减烦琐冗长的统计学公式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重点介绍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原理、应用条件和应用范围。(2)有关学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期刊医学论文对统计学的误用率高达30.25%。在教学内容中恰当增加的这种错误案例,使学生深刻了解科研实例错误根源,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用统计学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避免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不同医学本科专业相对应的实际例子,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更深刻理解相关医学统计学知识。 三、倡导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而且实践性强的课程。传统的LBL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直接接受知识。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课程内容条理清晰地传达给学生,但学生感到这门课程内容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建了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到新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从而主动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医学统计学中非常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和复杂逻辑关系的统计方法,同时占用学生的大量的课余时间,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用LBL教学法讲授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使学生深刻理解内容的内涵和应用方法。对于学生有一定基础可以理解的内容,尤其是案例分析内容,可以采用PBL教学法。在采用PBL教学法时,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布置案例作业,教师课上多利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通过讨论、自学指导等多种方法,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工作中能科学地搜集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书写科研论文。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统计软件、网络教学等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 目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发展迅速,充分利用多媒体、统计软件和网络教学等计算机技术,处理复杂冗长的统计计算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手段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传授给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医学统计学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首先,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呆板的表现形式,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等资料来进行教学,能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楚的医学统计学中抽象、生涩、陌生的难点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课件演示代替传统板书,不仅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多媒体课件可放在学校公共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反复学习相关知识。 2.统计软件的应用。医学统计学有大量以数学为基础的统计算法,学生数学基础较弱,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难以掌握。而医学本科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掌握对医学统计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更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统计算法。但实践中如果没有统计计算,就没有办法得出统计推断结果。目前,使用广泛的统计软件(如SAS、SPSS和STAT软件)只要了解统计分析的原理,无须了解统计方法的各种算法,即可得到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在统计软件的教学过程中,不是重点介绍统计算法或编程,而是重点围绕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讲解,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通过统计软件学习,使数学功底不够的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学习和应用中,更好地应用医学统计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大量期刊中存在误用医学论文误用医学统计学知识,越来越多的医学高等院校和学生开始认识到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以上总结的四点改革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使学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取得新的进步。 统计学本科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研究 [提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但结合具体专业探讨如何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面临着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困境,如何抓住机遇,构建经济统计与地方经济相融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实现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红河学院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在地级城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找准与地方支柱产业需求的结合点,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提供高效服务。本文旨在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结合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持续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许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至今为止招收了三届,在办学上面临着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困境,要克服困境,找出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应用型经济统计人才为主,专业定位应以地方经济社会经济统计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立足地方,服务基层,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型,培养学生应用统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近年来,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了不断尝试,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但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依然是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缺少全真环境。 (二)缺乏实践实训环境,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经济统计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实践性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实践实训环境的支撑。 1、校内、校外实践方面。在建设校内实验室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我校的做法比较传统,仅依靠电脑和网络软件,仿真环境和模拟场景严重不足,与先进院校相比,差距较大;校外实践、实训场所较少,实习场地的功能不全,学生想全面深入地实习比较困难。 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大多缺少行业、企事业管理实践经验,同时现代企事业之间的竞争,对实践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事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高校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真正深入生产一线,介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过程,使得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3、实践教学考评效果不理想。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外实习是通过深入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际进行观察和学习。我校在实践教学考评方面,考评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首先,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一般根据出勤情况、实习中的表现,所上交的实训报告或小论文判断;其次,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及应有的激励机制,由于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我院专业教师人数较少,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跟踪检查,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4、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在实践教学方面,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而我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真正从事经济统计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在指导实践实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师资队伍匮乏,实践经验不足。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以后,不断发展新专业,急切的增加专业数量、扩大招生规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学生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专业教师数量增长严重滞后,个别高校的部分专业甚至出现二三个人支撑一个专业的现象。目前,红河学院经济统计专业就面临着这样的办学困境,连基本的专业教师都无法保障,更谈不上保障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在现有教师中,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具有实践背景的“双师型”师资的匮乏是制约当前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瓶颈。 (四)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推动校企互动发展的措施力度不够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都设在地级市,办学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就我校而言,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校企合作项目上,仅仅满足于跟企业合作办学,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培训上,没有形成办好应用型专业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此外,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存在政策上的诸多障碍。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一)准确定位经济统计专业办学目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应用型为导向,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实践能力训练。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又懂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统计人才,其毕业生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人才,应当既能胜任企事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从我校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上,专业设置要考虑到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特点,还需考虑到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应立足“边疆、民族、地方性”,学校要紧扣“地方性”的要求,把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内嵌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面向的服务范围是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同时辐射周边,乃至全国,服务层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课程体系要全面考量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市场取向,专业方向课程的具体设置可以依据专业方向的实际要求来进行选择。 (二)深化经济统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彰显专业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教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增加就业砝码,增强就业能力,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彰显专业特色。现以红河学院经济统计专业为例,研究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多途径创造实践教学条件。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是句空话,实践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是我校经济统计专业能否真正办出特色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多途径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尽可能缩短毕业生毕业后的适应期。首先,积极与学校争取资金,筹建各种模拟实验室;其次,积极与社会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合作培训关系;最后,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地方统计部门等洽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2、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经济统计应用型人才。要提高我校实践教学质量需要做到:一是要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和熟悉经济统计实务操作,可考虑分批次让教师带薪去企业锻炼的形式,增强教师自身的统计实务处理技能,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二是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统计实践水平,支持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三是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提高年轻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四是聘请公司、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重视实践成果考评。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仅要重视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及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既要有量化考核,又要有质的考核。考评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如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进行,还可以采用以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代替相关课程,也可采用现场演示、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介绍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全面考核实践教学成果。 4、充分恰当的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统计专业毕业生要学会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核算的方法、指数的方法、统计预测法、经济计量方法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强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以我国经济运行真实数据编写案例,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积极开展统计实验,将理论方法的教学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因地制宜,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的人口、农业、经济普查,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育稳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我校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以培养为主,以引进为辅,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教学队伍。从目前我校来看,师资普遍比较年轻,教师基本上是出了校门进校门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这种关门教学,很难适应培养有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存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和实际工作部门参加实际锻炼,不断增强实践经验,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专、兼结合的开放性的师资市场,有目的的从企业和实际工作部门选择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经济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建设一支既是教授又是实践专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专业学者请进学校,请进课堂,给师生作讲座,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发挥经济统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功能,做好产学研结合。我校培养经济统计专业人才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所以在学科专业的设置方面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才能办出特色。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教学要做好,而且科研也要做好,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要切实改变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脱钩的现状。我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地方企事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地方统计部门等联合,实现共赢。企事业由于有了高校的技术支持,在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化等方面为企事业提供便利;而我校的教师,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或者实习实训等提前接触企业,缩短了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这一切将对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以及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积极的效果。 四、结语 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转型发展,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可以与企业、证弧⒁行、保险、地方统计部门等行业联合培养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培养制度,促进经济统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与产业结合,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以此来达到真正培养市场需求的统计人才。我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办学功能向应用型发展:第一,确立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共同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校发展的资源不足等问题;第二,以应用研究为方向,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服务关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和智力支持;第三,继续发挥多学科交叉和专业群建设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紧密结合。 统计学本科论文: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统计学课程开设的思考 摘要:统计学在生物制药专业本科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我院统计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关统计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希望对生物制药专业统计学课程本科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制药专业;统计学课 一、统计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现状 生物制药是指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为原料,综合利用生物学、物理化学、现代药学的原理和方法,生产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该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应能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基本原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某种生物药品的药效。当今制药领域对药效评价的经典方法是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其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能否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并灵活运用,对学生毕业以后能否胜任制药专业相关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也成为衡量一个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专业技能水准的重要标准。目前,虽然包括生物制药专业在内的大部分药学相关专业都已开设统计学课程,但是生物制药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存在令人担忧的状况。一方面,统计学都是作为专业选修课甚至公共选修课程来开设,导致教师轻视该课程的教学;同时,讲授统计学课程的教师基本只具有生命科学专业背景,授课教师统计学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难以取得让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统计学课程本身枯燥乏味、公式繁多,推导过程复杂,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使得统计学成为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及格率最低的课程,让学生完全掌握统计学原理的教学目的成为泡影。 二、统计学课程需采用合适、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完全不能适应21世纪大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复杂、枯燥、专业性极强的统计学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如何采用适合统计学本身的教学模式是个耐人深思的课题,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感受,提出几点自己的认识。 1.注重对统计思想的培养和传递。重视统计学方法的讲解,特别是统计学公式的推导,而忽视统计学思维的培养,是现在国内统计学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端。大多数主讲老师认为统计学的核心是数理统计,是建立在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应用上。不可否认,数学是统计学的基础,其在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统计专业学生,因为他们毕业后并不需要提出新的统计模型与验证,而只需运用统计学思想来分析制药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一个类似、形象的比喻,学习统计学就像使用手机,我们只需要掌握手机的操作与应用,而无需了解诸如手机制造过程中如何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转换的具体机理。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统计思想的挖掘和传递,注重对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当学生具有了统计思维能力,自然就加强了对统计方法学习和利用的主动性。 2.突出基本原理,强调应用。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不同,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重点是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避开统计学复杂公式及其纷繁芜杂的推导过程,重点突出基本原理的介绍,以及常采用的统计检验方法(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在生物制药领域应用的具体前提。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选取合适的生活统计案例。案例教学是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如今案例教学法已在中国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目前在生物制药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晦涩难懂的药学或者医学案例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一见到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国外经典的统计学教材均采用平实、生动的生活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更有利于激发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促使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统计学知识在自身专业中的应用。因此,适当增多生活中统计学案例应用的讲解,或者在介绍一个深奥医学案例使用统计学具体某种方法之前,讲解一个与之类似的生活案例的应用,会让学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4.重视现代统计软件的应用。现代统计区别于传统统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先进统计软件的广泛应用。与此相适应,统计课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学生至少能熟练操作一种统计软件。现代统计软件的应用是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指导学生进行统计实践最主要的途径,充分体现了统计课重方法重实用的特点,并能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分析处理问题。因此,在生物制药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可以将统计理论课程与统计软件应用课程同时进行,每讲解完一个统计方法,便可进行统计软件中相对应使用操作的讲授,让学生在统计软件的操作中深刻理解统计方法的原理与精髓。 5.选取国外优秀的统计学教材。国内统计学教材大多具有趣味性差、案例匮乏、实用性不强的特点,国外教材非常注重实际应用,每一部分都引入大量的生活中常见实例,不知不觉地把读者引入统计专业知识的殿堂。这些教材几乎都摒弃了烦琐的数学推导,大部分只介绍基本公式,少数则采用纯文字描述的形式来介绍统计学,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统计学;而且它们都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统计软件来进行操作,课后也有大量配套的习题让读者自己去练习,以加深对统计学方法的理解。因此,在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统计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国内优秀教材与国外优秀教材结合与并重的方式,会大大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若直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多数学生不高的英文水平可能是个障碍,因此采用经典的翻译教材是个好的选择。根据本人教学的经验及感受,如下几本优秀的国外教材可作为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统计学课程的参考教材:《统计学的世界》(戴维斯・穆尔 编)、《统计学》(David Freedman)、《爱上统计学》(尼尔・萨尔金德)。 6.改革考试方式――加强统计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和考核。传统题型有利于统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但也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最终考核中,应该加大对统计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和考核,具体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教师平时应多注意收集不同应用领域的相关案例,同时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提示和约束,尽量避免出现像传统计算题的解题要求,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去选择和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结论也不一定是唯一的,以充分地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可分为阶段性测试、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三种形式。阶段性测试和平时测试主要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以某一种统计学方法讲解为中心完成一篇论文,并在课堂上以PPT形式向大家汇报其论文内容,完成课堂提问、回答的环节后,对其论文计分。期末考试则采取A、B卷分卷命题、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分主观性命题和客观性命题两种形式,主观性命题有简答、辨析、论述和材料分析题,试卷评阅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客观性命题主要是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同时应建成习题库,以备同学们练习。 三、结语与展望 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广东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可以进行改进的几点个人思考。当然,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环节可以进一步挖掘和优化。只要我们教师针对统计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摸索适合生物制药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规律,相信对于生物制药专业本科学生来说,统计学虽晦涩,但也可做到易理解、好运用。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摘要: 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于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农业科技进步造就新产业和新产品,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遇到的挑战,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对策与建议 截至2015年底,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的同时,资源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污染严重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农产品存在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市场风险大、质量差、价格低、销路不畅等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保质保量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关键。 1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可以使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减少资源的约束,提高农产品的产出量、商品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开拓产业新领域;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可以引领高产量、质量优、效率高、安全又环保的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能更好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 走高产量、高质量、产品安全、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为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在网络环境下推广的新型农业技术以及综合有效的防灾减灾等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的广泛运用,确保了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1.3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就现阶段来说,世界新兴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正在经历着意义非凡的革命阶段。一方面是农业和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普通农业向网络化农业转型,实现了“互联网+农业”;另一方面,农业技术的创新牵动着生产技术的升级。广义讲,食物生产的研究从植物扩展到微生物,不仅有陆地生产还有海洋生产,这些科技发展会帮助人类提高地球的空间利用而生产出更多物质财富,还有高产量、高效益的种植、养殖业的壮大等。总之,世界农业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不断创新并得到应用,作为大环境下的中国农业,必须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世界农业技术和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潮流所淘汰,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能力,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挑战 2.1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应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滞后、农民收入低等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农业生产、农民文化水平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还未建立健全。 2.2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 据调查,我国科研投资强度为2%左右,而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比例大概为0.7%,两者差距较大,农业科研投入总量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农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大众性、基础性的产业,其科研投入总量与其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应得到更多支持和保障。 2.3农业科研人才的严重缺失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科研人才。从近几年来看,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研究条件差、环境恶劣、待遇较低,导致相关人才严重流失。我国近十年专业科研人员的流失率约为职工总数的20%左右,学术顶尖人才和学科领头人、新兴学科专业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建议 3.1加快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 “十三五”规划指出,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健全技术推广创新体制,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强融合农业与网络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依托现有的相关农业机构,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为主,并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心及各级农业科研创新推广机构。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并具有国际高端农业水平和具有国家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 3.2加大投入总量,优化投资比例模式 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总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才会出现科技创新,其农业与经济等部门才能统一协调发展。为了响应“十三五”规划要求,应合理完善财政体系中农业领域的支出结构,改革农业资金投入使用以及运作方式,健全财政体系农业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引导金融资本以及农业企业加大科技的投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方面发展。改善农村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业基础科技经费投入。 3.3重点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要建立完整的农业科技培训系统,培育农业领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聘请农业高级专家授课,提高我国农技人员实际生产指导能力;大力宣传农业科技的优越性、公益性,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这个行业,培养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才队伍;要建立农技研究推广奖惩机制,完善工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重点体现公益性、基础性的农业科研单位特点,制定分级分类管理和岗位绩效要求的收入分配与奖励制度。 作者:刘艺玮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企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摘要:用科技引领农业的发展,培育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是化解我国农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的关键。而农业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企业员工创造出来的,并通过不断的维持与发展逐步形成和稳定的。农业科技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成为了企业战略决策的核也要素。 关键词:农业科技;企业人才 1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间从资本到业务、从管理到运营、从技术到人才等,各个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其中科技型企业升级改制更加快速化。当前,湖南省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新的市场发展要求,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当前全国大力发展乡镇旅游观光农业,在这一背景下,农业科技企业当前面临着更为苛刻的市场需求,市场需要特色更为鲜明的产品,农产品或多或少需要带有一定的“土特产”或“家乡味”气息。因此,农业科技企业其所产产品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这是当前企业既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其面临的重大困难,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企业较多,但农业科技企业则并不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较大。农业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农村地域内的资源、要素和市场的适应性越来越差,几乎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反而对要素等在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中流动的要求日益强烈,这就要求以先进的技术、规范的管理等来推动湖南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2农业科技企业人才开发的普遍性问题 人才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可开发性,以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开发为例,由于受到公司产业发展背景所人才资源状况的影响,致使当前人才资源呈以下特征。 2.1人员素质两级分化。 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前管理层人员近150余人,企业总人数260余人,从这一客观来看,当前公司管理层人员数量超出了实际生产与研究的人数。从近几年招入的人员来看,所招岗位中,研发与高层管理者诸多,而生产与实践者占少数。对于管理层的员工其素质要求较高,而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的整体素质则不作要求,或低要求。这从入职者的学历层次就可以见得,当前公司生产线员工普遍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还有些员工除了会讲地方湘西语言以外,连普通话都不会,造成沟通难和管理难。 2.2前线员工流动性大。 一个企业,员工流动较大,则说明这个企业的不稳定性明显,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将产生极大的阻碍。由于公司当前的一线人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当前九成员工为农民身份,员工对于企业文化、个人愿望、公司制度与流程等了解较少,他们也不得关注,通常只关注眼前利益和得失,什么地方工资高就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工资高就什么时候选择性去这个地方。 2.3人员本土化严重。 由于农业行业人才的特殊性,致使当前的人才流动频率高,造成了人才市场化的机制冲突。人才开发、培养、管理等机制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是最为明显的现象。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了管理上的需求,在选择人员与使用人员方面,通常都是采取最直接、最简单、最便利的就地取材的方式,从地方本区域走快速化渠道招聘员工,这些通过快速渠道进入公司的员工占公司所有员工的多数。 2.4核心人才难以留住。 由于公司地处湖南湘西地区,民族特色浓厚,地区当前较为贫穷,还未赶上发达地区的生活水平,再加上公司员工薪酬与绩效之间总是无法对接起来,致使相互脱节的现象明显。 3农业科技企业人才开发对策 3.1树立人才开发新理念。 企业人才开发,首先要明确其开发工作对于该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有什么样的帮助。农业科技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既要看清当前所面对的经营环境、同时又要弄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并且还要进一步了解企业未来是否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培养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人才开发的根本目的,同时培养人才持续竞争优势也是人才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即培养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替代性高技能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简而言之,人才是公司获取未来竞争力的必然因素。 3.2强化企业人才开发的作用。 若要使人才开发工作有效,或者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就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从人才开发的历史演变和现实來看,不同公司,不同类型的公司,人才的角色扮演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公司的不同阶段也会出现如此现状,不同的角色对公司的增值效果不一样。公司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各项设施发挥好,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首先要为人事相关部门配置足够的资源,如增加人员数量,提供系统培训等,更要不断转变人的观念。人事部门则要适当减少对其他事务处理的资源和时间投入,要使全部精力用于人才培养、开发、吸收工作,将资源和时间投入到专业服务中去,与公司发展战略导向同步,使部门成为公司的核心,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方案,实现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和使用,从而使人才开发的价值得到最全面的体现。 3.3重视员工职业发展,突出企业培训重点。 从研究来看,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人才开发与技术培训体系同样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人才开发过程中,公司所组织的相关培训没有针对性,现有的技能培训方式和手段相当单调,培训时间智囊,次数少,并且参加培训的员工是否有收获,是否能够用培训内容指导实践,这些后续跟踪工作没做到位。这就必定会使公司员工培训流于形式,员工真正想要的培训没有,不想要的培训又必须应付,培训工作无效。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作者:鲁劲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谈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对策 1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般来讲,农业劳动力素质能对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与整体素养,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农业经济增长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结构不科学等情况,需要加大农村从业人员的科技培训力度,并打造新型农业人才。进一步实施农业科技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流动、开放与协作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尽全力减少科技人才流失。充分依托当地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等机构并发挥机构内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当地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2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附加值 2.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转化率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一般来说,现代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具有见效缓慢、公益性强、周期长与风险大等多个特点,不能单纯依托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来发挥其实效性作用,需要积极加大政府的投入,并确保开发主体的地位,充分结合当前市场调节的相关办法,积极鼓励企业与其他民间组织参加相关产品的研发研究工作,进而有效节约现代农业科技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并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能。二是从当地生产实践出发,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需要从当地生产实践出发,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实现农业科技的研发与转化并重。并将农业科研开发与和市场推广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纠正长期以来重视学术而轻视利用、注重研究而轻视推广的倾向,并逐步加大关系到当地国计民生的现代农业科技的投入,适当使用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切实调动当地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持续升级。 2.2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附加值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推动农产品实现深加工,让农产品加工链条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延伸,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要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投资力度,并注意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整合当地优势加工业资源,以畜产品、粮油、水产品等相关领域为中心,并且创建技术研发的机构,强化农产品技术的推广与研发,强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大产学研的培训与合作力度,推动相关产业工程的有效实施,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相关高校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的高效协调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的贡献效能,增加农产品的加工业在整个农产品总产值内的比重,并确保农产品在加工业中成为农业支柱,促进农业专业化与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3创建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3.1强化基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对当地推广服务机构以及资源加以整合,并且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措施,为农业科技的顺利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农业社会化与标准化服务体系,为科技推广提供情报与信息,强化网络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3.2对农业技术进行系统分类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对农业技术加以分类,对类型不同的农业技术,由当地不同的农业推广组织与机构,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推广。农业技术是科技产品,主要包含私人技术、半公共技术以及公共技术。对公共技术来讲,具有风险性与公益性,这决定了推广技术与转化技术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对于半公共技术来讲,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相互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并且尽量防止出现政府过分干预的情形;对私人技术来讲,需要市场来进行优化,形成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 4结语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任重道远,只有采取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附加值,创建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等措施,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真正为“三农”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一五”期间,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52%。同时也必须清醒意识到,迈入“十二五”,世情、国情、农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迫切需要科技。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几年,中国粮食生产虽然已经取得“八连增”的巨大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趋势不可逆转,城乡居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最终依靠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迫切需要农业科技。近年来,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问题屡禁不止;“红心鸭蛋”、“多宝鱼”、“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又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此外,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动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等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新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种养,全面升级农业产业。 确保生态安全迫切需要科技。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再加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急需加强资源环境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加快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确保产业安全迫切需要科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农业领域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主要来自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竞争的核心。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的水平,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量仍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要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减少国际农产品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冲击,就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质能源和资源环境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产业化,加快农业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有效增加科技储备,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力争占据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面对需求刚性增加,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农业发展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空前提高。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若干重大举措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轮”驱动,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轨”运行作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论文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任务艰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我国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经费分配和过程管理办法,突出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必须建立适合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做到有破有立,改革是手段,建立是根本,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夺取农业科技制高点、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等基础性工作。着力提高农业知识创新、生物技术领域、机械化技术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公益性农技机构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定位,积极推行“三权归县”,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全面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强水利、林业、气象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以及技术合作组织等,积极发展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多元推广模式,并给予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同等的政策支持。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按照农业科技用人规律和基本需求,分别构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骨干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辅助人员培养基地和高水平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构建、科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农广校和科研推广单位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 浅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改革现状及对策 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生产活动,同时是一种经济活动,农业在三大产业中处于基础地位,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在不同的农业技术领域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效果是创新的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及应用,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加快农业进步并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第一,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既表现在其应用的农业科技是首次成功使用的新技术,或者是通过改进现有农业中的某些技术,从而得到更加完善的并且具有更加明显效果的技术。又表现在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创造性地把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的实践活动中,实现技术形态的转化。 第二,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涉及许多相关环节和方面,加上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较大,众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得创新的结果呈现出不确定性,这也就意味着创新本身具有风险性。 第三,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回报性。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对国内农业生产的保护政策将受到严重冲击,农业科技创新将是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达到占领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其高回报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阶段性。农业科技创新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创新内容,这也是农业技术创新和生产不断进步的结果。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农业增产;以杂交种为重点,生物技术开始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全面兴起;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的综合运用,环保、安全的农业生产和技术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标志。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新技术的有效应用。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能动性,同时,转化劳动者的技能;科技创新加速了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资料的物化,使生产工具更加便捷先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劳动对象的效能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科学更先进;科技创新还可以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经营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不断增加,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近年来的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使单位农产品产量得到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改善,劳动强度减轻,并节约了能耗,改善了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的,是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1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技术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农业科技体制不断深化,科技投入持续增加,重点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加快,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下大力气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积极鼓励和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组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素质,农业科技基础和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统计局的《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指出,2011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5166公斤/公顷,总产达到57121万吨,已经达到了丰年有余的水平。 2.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是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满足了农村与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需求,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二是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示范、科技宣传、技术咨询、科技下乡等多种途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文化素质;三是科技产业化推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科研单位创办的科技企业管理逐步规范,科研与开发形成了良性循环,增强了科研单位自身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适用性较差,一些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可行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4]。 2.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方面利用率、生产效率、劳动产出率偏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较落后,其产生的主要的原因。(1)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不多,大量成果均属无效供给[4]。这又归结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我国目前还是政府主导型,不是市场主导型,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贯穿于农业科研中从选题立项到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结果就是选题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2)农民采纳新技术的条件和能力有限,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最终需求者,但要使农业技术顺利地推广到农民手中,就农民本身来讲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同时,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如果太高,他们也会消极对待农业技术科技成果;此外,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耕种的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不利于农户采用新技术。(3)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我国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部门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应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由于各种原因,三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3.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原则和方向 3.1.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 利用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其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思想和江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等指示精神,把农业科技实力变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使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现状,借鉴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我国实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当前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路径选择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2)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原则。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既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充分发挥其技术功能,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最佳、成本最佳。(3)引进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原则。既坚持推广我国已有的成熟技术,又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既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又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 3.1.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形成适应各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创新模式,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向综合化迈进。21世纪农业科技将在探索农作物、林草业、畜禽、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奥秘,以及挖掘生产潜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高产、优质、多抗和高效目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现代农业科技要与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不断渗透、交融,从而形成新的科学交叉点和生长点,拓宽农业的领域。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带来了农业知识经济领域的扩展。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产生一批新的高技术产业群。 (3)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两个支柱产业。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主导21世纪产业的基础性技术将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呈现出相互渗透,齐头并进的新局面,而生物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无疑将会成为21世纪举足轻重的两个支柱产业。 (4)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兼顾生态、技术和社会经济效益并具有持久性发展能力的集约化、多样化、综合化农业发展和经营的体系,能围绕防治污染、保持生态平衡、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再生潜力,支撑农业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技术体系。 (5)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大大加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国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愈来愈频繁,协作攻关的项目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未来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方式能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而且技术交流和新技术转让将会更加制度化,将建立起更加持续发展和平等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3.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业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首先,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体系[6]。其次,要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应确保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各级科技三项经费的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政策应确保落实,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总量[7]。再次,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应向具有研发能力的优势机构和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倾斜,通过政府投入导向,引导研发机构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2)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农民素质确立“人才强农”的基本国策,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观念。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寻找新策略,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创新思路[8],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员;农村中小学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开设一些农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利用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利用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中等农业教育要重点扶持农村急需而又薄弱的中、初等专业技术教育项目;高等农业教育要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为农村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农业技术人才。 (3)将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必须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结合区位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本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面向市场需求,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做到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4)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突破口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及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支撑,在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方便的区域,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的高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8]。同时要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可以说是科技走向千家万户的紧密结合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组织形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途径、提高农业和基层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吸纳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5)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制定指导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性文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加工或流通型龙头企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企业和龙头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4结语 21世纪是我国农业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面向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时机,结合我国国情,加快农业技术改造,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加速发展。 作者:任秀梅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宗旨、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等现实需要,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上应用型导向不明、课程体系设置上缺乏专业特色、教学方式上实践性不足等矛盾。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途径构建起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行政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导向 世纪之交,在我国高校合并潮和追求“大而全”的办学取向影响下,行政管理专业不再是重点大学的专利,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也热衷于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然而,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在专业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形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严重地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因此,如何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其从以快速扩张为主要标志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进入到内涵建设阶段的重要动力。 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作为专业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专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与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也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思学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最早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的美国,将现代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①。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国际通行做法,抑或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所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历史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不同,又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不同,体现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 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行政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处境,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处境基本相似,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遵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围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展开。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潮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量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上的行政管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供需矛盾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日益显现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成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通病。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学生就业能力,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包括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市场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那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其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决定教学”的思路,行政管理专业应从社会需求考虑,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比重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比较优势。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还没有形成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导向不明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其表现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应用性导向不明,其与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二致,即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如果说对一些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话,那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十分模糊、空泛。实践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是照搬了教育部和一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做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专业特色 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设计和全盘思考,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趋同、体系庞杂、层次混乱等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 1 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家的专业设置目录里,行政管理专业被安排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1997年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取向转为管理取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延续性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管理类、经济类、定量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尴尬状况。 2 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尽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课程设置中大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却使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全”的局面,在几乎相当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下,知识杂而不精,缺乏专业性,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类课程所占比例为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专门化知识技能课程不到20%,明显偏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甚至出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学生,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其他管理专业学生的困境。 3 课程设置趋同且随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拥有的资源不同、条件不等,但基本都遵循原国家教委统一的专业规范甚至照搬某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重点大学相比,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雷同,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作相应调整。而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受制于师资条件,其课程设置甚至视师资情况而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不足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 1 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长期以来,在“以校园教师为环境、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不重视案例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2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同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被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和课时较少,实验教学开展滞后,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现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其必须立足于自身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且每年公务员招录数量有限,明确要求只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仅有很少部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幸考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在企业里从事执行性综合管理与专门服务的行政管理人才。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公关人员等;二是培养能够胜任市、县、乡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或城市社区人员、村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执行性综合管理、应用写作、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公共关系、会议活动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目标相符。 1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模块”就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模块和几个方向模块(如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模块、公务员考试方向模块等)。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管理学基础方面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课程,如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课程和一些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类课程。 2 课程设置应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破传统的统一设置课程的思路,除了按专业性质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外,应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优势学术资源,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和办学优势,确立不同的学科取向。如财经类院校突出政府经济管理,理工类院校突出电子政务管理,农林类院校突出农林管理,海事类院校突出航运管理,矿业类院校突出矿山安全管理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一些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如管理学取向的院校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等课程;经济学取向的院校突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弊端,必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 1 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首先,要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加强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抓好案例库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室和案例实验室等。 2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1)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必要的实践课程和课时量。要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2)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软件建设,如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岗位实习、挂职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凸显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挂职、实习、交流等方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和企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学、专题讲座等活动。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摘 要: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公文处理、计算机操作、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是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确立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不断加强实践教学、逐步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行政管理;核心能力;培养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较为广泛,“主要是流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外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行政相关岗位的工作”[1]。根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从业要求,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公文处理、计算机操作、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构成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能够从管理岗位实际需要出发,使该专业毕业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在与其他专业竞争中会显现极大的优势,迅速提高就业率”[2]。行政管理本科教育要注重本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准确定位,科学确立培养目标 各高校应根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社会需求,结合区域发展情况,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对所办行政管理专业进行准确定位,确立相应的培养目标,避免专业设置上的“趋同性”。 (一)审视专业发展定位 在知识架构上,应以管理学、行政学为基础,不应过于强调政治学和法学;在人才适用领域上,应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主体,不应过于强调党政机关;在从业岗位性质上,应定位于基础管理工作,而不应过于宽泛;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而不应过于笼统,如高素质人才、高水平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因此,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应以培养具备管理学、行政学方面知识,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从事基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 (二)合理设置专业培养目标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且高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高校应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确定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民族地区高校可着重培养能够从事民族地区事务管理的行政管理人才,政法类院校可着重培养司法体系的行政管理人才,医学类院校可着重培养卫生行政方面的管理人才。 二、突出特色,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目前我国开设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很多,尽管“各高校拥有的资源不一,条件优劣不等,但同一专业所开课程基本雷同,并且一成不变”[3]。合理设置能够支撑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是问题的关键。 (一)突出管理学特色 尽管行政管理学已被纳入公共管理学科,但“当今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尚没有摆脱政治学对它根深蒂固的影响”[4],在课程设置中政治学类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突出管理学取向,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管理理念、良好的管理能力为中心来搭建专业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论型向应用型的转变。 (二)突出实践性特色 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但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倚重理论学术类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实践应用技能的传授与培养”[5]。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加突出实践性特色,不断增加管理定量分析、文书写作、办公自动化等实践性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突出模块化特色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着明显的政府管理偏向,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以政府管理为中心的单一化特征。但从目前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分方向设置课程模块,如政府管理模块、企业行政模块、社会管理模块等,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四)突出专业化特色 “各地各类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办出有特色的行政管理专业,避免与其他学校同一化”[6],如农林类院校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可多设置林业行政、土地行政方面的课程,医学类院校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可多设置卫生行政方面的课程,财经类院校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可多设置经济行政、财务行政方面的课程。 三、重视应用,加强实践教学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共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增加实践类课程内容的比例 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中,除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外,还应增设实践类课程,以及在一些课程中增设实践环节:不仅要增加如社会调查与统计、管理定量分析、公文写作与处理、电子政务等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还要在本专业的课程中增加实践性环节,特别是传统的理论性课程,如行政学原理、政府经济学等。 (二)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作用 专业实验室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应立足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作用,开设如电子政务、管理定量分析、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与处理、人力资源测评等课程实验,为学生搭建模拟锻炼的平台,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 (三)加强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对实践教学而言,“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性,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专业意识”[7]。各高校应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实习基地,定期组织观摩和实习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接触,了解不同组织行政管理工作的环境和要求,熟悉行政管理运行的步骤和程序,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从业能力。 四、强化师资,优化教师结构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不仅要充实教师数量,还要不断优化结构,逐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一)充实教师队伍的数量 课程是开展专业教育的载体,类型和数量众多的课程需要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来承担,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由于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突出特征,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需要构建一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机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不断改善教师队伍职称、学历、专业等方面的结构。注重引进具有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员,改变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化的现状;多引入一些高职称、高学历的公共管理学科人才,提升教师队伍发展的潜力;多聘任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较高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从业者担任兼职教师。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 注重团队建设,强化制度保障,鼓励教师探索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结合。当前高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丰富,社会实践匮乏,对实际行政管理过程缺乏认识和了解。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专题调研、挂职锻炼等形式,使教师积累行政经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五、创新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努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出优秀人才。 (一)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宗旨,结合课程性质和内容,联系中外行政实践,积极引入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努力实施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考核内容和方式 要改变采用单一的书面考试、偏重理论识记的传统做法,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考核内容上,立足专业基础知识,突出专业核心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在考核方式上,可引进面试、口试、行政案例分析、行政专题调查等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重视学生第二课堂 学生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途径。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通过参加辩论赛、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活动等,加强对自身能力与素质的认识,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促进理论知识和现实实践的结合。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一项基本任务。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准确定位核心能力,有效地进行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行政管理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浅谈信息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现代化”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在信息背景下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也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参与进来。但相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民办高校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信息时代;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也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行政管理直接服务于教学、科研,在学校管理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作用。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化,行政管理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和复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民办本科院校的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行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问题显得越发重要。 一、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是保证高校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作为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规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学投入等都与公办学校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都是体现高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基石,为高等院校实现、优化其教学科研、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等职能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因此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尤为重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行政管理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管理事务的内容、难度迅速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管理模式从传统的手工模式向半手工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管理模式变革,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成为高校管理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的根本,对于民建本科院校来说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着综合协调、检查督促和后勤服务等多种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民办本科院校中,行政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硬件设施投入大于软件设施投入 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民办本科院校的经费大多数是自给自足,没有政府作为投入和支出的支撑。教育经费的投入更倾向于有形资产,如校园面积、教学大楼、图书馆、运动场、实训室等,校董对软件设施的投入较少,在观念上更倾向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发现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行政管理方式有一定的需求,也在逐步缓慢完善,但在行政管理运行的过程中,依然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依赖性较强,手工或者半手工半自动的管理方式为主。 (二)管理系统功能单一,不全面 以前的民办高校在日常行政管理中,信息传达手段主要依赖电话、QQ、飞信,这三种方式虽然有着快速、及时、跨越地域空间的优点,但却不能简化行政手续的办理,在具体事务的办理过程中一样要到各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尽管当今的民办高校一般都配备了教务、协同OA系统,但因为费用投入不够,在功能上不是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特有的特点进行模块设置,导致系统功能不够全面。同时,教务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经过跟后方管理人员协商之后才能逐步完善功能。很多时候因为系统功能的不完善,同一项行政工作重要反反复复,导致行政管理效率的低下。 协同OA系统从字面理解“协同”应该是协助、共同参与的意思,但目前民办高校的协同OA系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大多数用来公告、通知等,如请假手续不能通过OA系统完成审批手续,需人到各部门完成审批手续。 (三)观念落后 信息化对高校行政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作为一线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于行政管理方式、内容的变化,不能主观上做出调整去迎接,有时甚至还带有抗拒情绪。许多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秉着多做多错不如少做少错的观念开展工作,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他们在较大程度上仍受惯性思维的影响,高校行政工作处于消极状态。 (四)不重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1、行政队伍素质不均衡 在民办高校中,高层管理人员认为行政人员是负责学校琐碎事务的一群人,可有可无,或者是认为行政管理工作是任何人都能做的,工作内容无难度,机械上传下达。在岗位招聘过程中降低了对行政岗位人员的要求,从而让一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人员加入到行政队伍中来,他们中有年老的离退休人员,有刚刚踏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也有从其他单位转入教育行列的外行人员,这样的畸形组合使得行政队伍总体素质水平偏低。 2、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奖惩不当 在日常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强调的更多是奉献和惩罚,奖惩不得当。民办高校的行政人员工资待遇较低,加上在重教学轻管理的体制下,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工作热情不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没得到发挥,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自然没办法得到有效提高。 3、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低 现实中部分民办高校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开支,在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等方面重视不够,导致民办高校的教职工总感觉低人一等。长此以往导致包括教职工对民办高校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无法把学校的兴衰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加上领导和决策部门在职务评聘、进修深造等方面都大幅度向教学倾斜,更是极大挫伤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建议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解决: (一)注重管理系统投入、功能的开发和完善 管理系统的投入、功能的开发和完善必须在综合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整体规划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时,注重培养学校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为管理系统的开发、后期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二)设置合理的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在许多民办本科院校中,实行的是校一院二级管理,在参照公办行政机构设置的同时,应考虑民办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把大部分权利下放二级学院,使得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明确校级和院级的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工作职责,科学分工,避免出现同一个事情各部分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三)更新管理观念 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新型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背景下,行政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做出调整,主观上接受改变,主动学习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遇到新问题主动交流和学习,把新式的管理方式作为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利手段。同时,要注重培养和内化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摆正自己的姿态,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把老师和学生当作是物一样来管理,要多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归属感、认同感 管理的关键是人,一支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在民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重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附属品的观念,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应有的尊重;其次改革原有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明确划分权利和责任,做到奖罚分明,从而充分调动行政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再次,建立多渠道的晋升、交流、学习机会,缩小与教师的差距,以达到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目的。 最后,允许行政管理人员在一定范围能轮岗,体会不同的工作岗位,意在找到自身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岗位。 当前如果民办本科院校不能解决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问题,那势必高校员工流动性大这个头痛问题将会成为制约民办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关心和解决行政人员的生活和待遇问题,尊重每一位教职员工,缩小等级分化,建立学习和晋升的平台,让员工自觉把自己与学校的荣辱与共联系起来,让每一位员工乐于奉献、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行政管理视角下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摘要]本文借助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人才引进、学生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行政管理 民办普通本科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民办普本),是由独立学院经过借助母体高校办学的“依附”期、增强办学自主性的“独立”期、向民办普通高校“转设”的过渡期等三个时期近十年才完成的。 在十年高速且独特的发展同时,产生了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各种问题。 一、人才引用问题 人才是21世纪最为珍贵的东西。在学校内人才的引进大致分为教师和行政人员,但这两类人才的内部需求却有很大的不同。 (一)教师方面的引进 作为学校里授课的基础,在教师方面,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已是功成名就,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不为金钱所动;还有一方面,作为民办普本,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是靠当年的招生及学生的学费为主。没有更多的资金用来雇佣更多的成名大师,而教师上出现问题,就出现教而不好,学而不成的现象,久而久之,生源就成为问题,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在教师的引用上,应以老带新。建学初期,应该用中低资金聘用兼职教师,把学校的立项课题给资历经验较老的教师,带领一个年轻教师组成团队来完成。这些教师大多对于金钱都不是很在乎,他们更看重的是学术成就,这样就以最少的资金,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二)行政人员方面的引用 学校里的日常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防止人员的流失。在行政人员方面,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金钱、职称或各种奖励等方法留住优秀的行政人员。 二、学生管理问题 在任何学校,学生都是学校的基础。作为学校的根本,学生的管理问题是所有学校中最大的问题。 1.日常管理 当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他们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学校有着密切关系。加强日常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沟通管理 沟通的力量是伟大的,作为学校的任何一分子都应该重视沟通的力量。第一,领导和下属的沟通;第二,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第三,教师与学生沟通;第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3.重大事项(突发事件)管理 重大突发事件,应做到及时上报,不隐瞒不避讳。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就在于及时和冷静,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任何一个单位、企业、学校乃至整个国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今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中,制度问题却成了一个大问题。 1.日常性制度 日常性制度不健全,常规工作无制度可言。 2.周期性制度 周期性制度不明确。例如每学期开始上课就应该看到本学期上课的所有课程、时间,本学期什么时间考试,什么时间放假,什么时间做档案整理等。这些周期性的工作是每个高校每年都应该做的工作。 3.突发性制度 建立健全突发性制度体系,就是所谓的防患于未然。而现在很多高校是把每次的突发情况做案例,做分析,但没有做好下次再发生同类事情的准备。 作为民办普本,硬件建设上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可以达到教学要求。但在软件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加强。不光在人才引用、学生管理等方面,想要在现在生源大比拼的时代里,得到更好更优的生源,就要在更多的方面进行加强,为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提要]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自恢复重建十几年来,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教学模式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在简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路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在1996~1997年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做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之中,并命名为“行政管理”。由此可见,行政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发展史并不长。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社会与政府机构的转型与改革,一方面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 首先,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增强该学科的活力。截至2011年5月,国内共有34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行政学类的本科专业,由于该学科在中国起步晚、发展历程短,目前只有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有限的高校在该专业师资配备、教学方面走在前列,相比之下,其他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平衡,参差不齐。所以,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入手,能够促进该学科与国外教研的对话与接轨,使之适应于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诸领域的发展要求,最终有助于推进其自身学科体系的完善。 其次,对于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本科生而言,该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如果能够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把实践性与创新性结合起来,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该专业的积极性、激发其时代使命感与职业责任感,又有利于加强在校本科生的行政管理修养与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的要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再次,对于全国高校而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模式创新,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从表面看来,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好像已经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探索一种兼具创新性与针对性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有助于使高校行政管理学科由当前的“注重理论”向“注重实践”转变,推动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合理化、师资配置科学化、学生培养专业化,逐步与国外接轨。 最后,对于政府与企事业单位而言,在政府机构改革与企业流程再造的背景下,探究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新模式的着眼点在于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行政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人事选拔与机构重组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以更好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企业的绩效水平。 二、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路径 1、依据行政管理专业属性,推崇案例教学与“情景仿真模拟”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准确定位行政管理专业,依据学科特点授学是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立足点。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其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通过这种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行政管理专业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等学科领域,跨度非常大,可以说“行政管理专业是多个学科的综合体”。行政管理学专业本是一门实践性与适应性较强的专业,然而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理论性过重,而理论性较强的科目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笔者建议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辅之以“情景仿真模拟”。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从某些晦涩难懂的理论中解脱出来,接触活生生的案例,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应聘请有关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当地政府机关中的公务员现场进行“模拟企业招聘”或“公务员模拟面试”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角色的扮演,并能针对疑惑问题当面请教企业或政府部门的有关人员。 2、改革教学内容,按照市场与政府的需求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行政管理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广,笔者所在的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管理学类、行政学类、政治学类、经济学类、社会学类、法学类共六大类。行政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通常意义上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定位是为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培养行政管理人才,然而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各专业在报考政府机关职位时基本上都站在同一起跑线,因而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丧失优势。此外,当大中型企业在招聘经济、秘书、法律等专业的职位时,行政管理专业自身庞大的学科体系导致该专业针对性不强,缺乏自己的特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都懂一些,但又不是很精通,往往处于尴尬境地。笔者建议可将行政管理专业细分为企事业单位方向与政府管理方向,同时灵活地增设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行政管理企事业单位方向中,整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学等课程;在行政管理政府管理方向中,设立市政学、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行政管理学等课程,这样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学科的实用性与适应性。 3、改变“填鸭式”的课堂授课方式,减少对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过度依赖,适时改变师生角色。长期以来,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教法”轻“学法”;整个过程贯穿于课前、课中与课后。在课前,教师认真备课;在课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讲授教材内容;在课后,教师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以充当学习成绩。教室中的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一方面极大地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师生容易沦为这些教学设施的“奴隶”。教师把所要讲授的内容全盘搬到投影仪上,学生不假思索地抄课件,做笔记,省略了问题的思考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大脑思维的惰性因素增强。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应该以人为主,以机器为辅。在讨论案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扮演主导角色,教师点拨答疑。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在课堂上掀起一场热烈讨论的学习氛围,并适时地抓住机会与学生尽可能多地互动,启发学生的心智。 4、突破传统的行政管理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实践教学。高校对于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往往重视知识理论的传授,忽略心理素质,智能结构的培养。国内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校外的实习基地少,不能满足学生岗位实习需要。相反,国外公共行政教育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例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有一半时间在校外学习,加拿大行政官员培训学院的学生有70%的时间在课堂外。行政管理专业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类似的人文科学在国外地位较高,不少国外顶尖大学成立专门性研究院,如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等。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笔者看来,高校一方面应重视起课外实行基地建设,申请专项资金搞好学校的电子政务实验室以及企业文化与战略研究室;与此同时,也可将研究生教学运用到本科生教学中,锻炼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定期定量组织学生到行政机关、公司企业等实际部门,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实习,使学生了解行政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方法,以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此外,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官员来校作专题报告,营造该专业领域的学术与实践氛围。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提高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从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出发,总结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质量问题提几点建议,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 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 我国自在改革开放后恢复了行政管理学科以来,全社会对其建设和发展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综合型大学纷纷开设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看,其人才输出尚不能满足社会对高水平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暴露了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的缺陷。本文从教学和科研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对如何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的问题的原因做简要分析,着重提几点建议。 一、注重师资培养和教育资源整合 师资培养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当前,国内很多大学都积极探讨新形势下行政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并不断应社会需求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其教育方法和手段也逐渐趋向成熟。但从总体上看,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一些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从学校到学校”的就业路径使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学内容单调,科研素材匮乏,整体效果不佳。 因此建议:首先,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引进计划中注重实践能力,即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高校应为在职教师创造更多的再学习条件,鼓励教师到政府机构挂职锻炼;第三,与政府机构进行各类合作,聘请具备教学能力的政府工作人员做兼职教师,并定期为教师做实践技能培训;第四,把实践工作经验和实践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考核要求之一。总之,就是“引进来、送出去”,使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整体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科学地制定和完善培养目标 国内很多高校,在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的目标定位中,提到要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即注重学生要在达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能力强、素质高等一般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对社会的适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培养阶段不能定位过高、过广。要求学生通过几年的本科学习,学生就担任政府及相关机构的高级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够现实,因为,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理论的东西是不能一蹴而就地转化为“生产力”的。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有必要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笔者认为,本科阶段还是以知识和理论普及为主,同时,有效地开设实践课程,给学生充分地了解社会的机会,在实践中修更多的学分。而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则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保证实践教学的长效性 针对社会需要,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基地,或有了对教学实践平台的经费投入却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长效机制,产生不了实际效益,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行政管理教育应是需求导向型的,不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会导致就业困难,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 因此建议,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以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为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上取得新的突破性发展。首先,不能忽视实验室建设,在注重资金投入的同时,做成本效益的综合分析。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横向考察和学习,引进先进学习软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验室教学,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个教学平台。其次,加大对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积极与社会相关机构联络和合作,为学生拓展实践学习场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安排。 四、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学科理念落后与前沿思想、学科体系不科学、课程设置单一、特色不突出、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必须在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实施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几年来,我们不断摸索和研究,总结了几个较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第一,以时政要闻为主题的课前演讲环节,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评,演讲内容也可以作为本课教学案例。这种课堂学习形式不仅能丰富教学的内容,还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第二,类似“Seminar”形式的双向互动研讨课,即学生和教师平等参与某一话题,双向自由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观点总结和理论归纳。这种方式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以特定教学章节为主题的“Team Work”活动,即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角色模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们普遍反映这形式很好,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并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力。 总之,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在探讨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需求,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不断探索和思考,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学习兴趣激发探析 摘要:公共经济学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公共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针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为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建议。第一,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该体系与其他课程的衔接;第二,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同时要把现实的例子应用到理论中,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合理的设置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习兴趣 引言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同时,和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都存在交叉领域,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其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国外,随着凯恩斯主义的逐渐兴盛,政府广泛地干预经济,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诱使经济学家们从过去单纯研究政府收支本身,转变到从更广泛、更深层的角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的体系要重建,职能要转变,行为方式要调整,效果评判标准也要发生变化。这样,客观上要求有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因此,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生进行公共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尚不深人,对于该学科的许多问题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因此,造成公共经济学教学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也阻碍了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在国外,公共经济学虽然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但由于语言上的原因,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在英语国家广泛流传。在国内,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人所知。目前,在中国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的专业大多在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政策)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共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因此,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要求必修该课程。众所周知,不同学院培养学生的定位和目标是不同,因此,有必要区分不同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在这个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个公共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明确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给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授公共经济学课程,试图说明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说明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中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各个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明确规定要把基础课程的学科导向与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使得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严谨和科学。公共经济学一方面对政府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政府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政府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体系,以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说,公共经济学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积淀和能力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政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文科生,数学基础不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凡涉及到数学公式、数学推理和图形就感觉困难,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具体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公共经济学要求先修的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不像经济学院本科生接受过严格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思维的熏陶,加上公共经济学教材涉及的许多理论涉及内容广泛,综合性较强,这也无疑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教学,应该与传统财经类经管类院校所应用的方法和体系方面有所区别,应该更加注重把现实的案例融入课程理论中。 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致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没有运用经济思维去分析政府经济行为。在给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政府收支等相关理论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理解和思考政府经济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并要求学生强行记忆知识点,对于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却涉及很少,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重熏陶经济思维习惯,脱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也淡化了课程的现实魅力。第二,从教学手段来看,过于单一,从书本到书本,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型”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不少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代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公式,为应付考试而学,最后考完就忘了,纯粹是为应付考试在学习公共经济学。教学手段的缺陷造成不能达到公共经济学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造成上面两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任课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达到教学目的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些老师总认为公共经济学理论性强,大多借助多媒体以课堂口授为主,偏重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脱离实际运用,造成学生只跟着老师翻PPT的感觉,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灌输教育,而学生参与法、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的方法运用甚少。教师没有充分给学生主动权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发言上面,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多数偏好实践性和趣味性强的课程,对枯燥和空洞的理论性太强的课程体系缺乏兴趣,学生也难以理解。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对课堂要求的差距造成学生不喜欢公共经济学这门课程,因此,公共经济学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当。目前,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基本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对动手和实验能力的考察体系,也缺乏在课堂上让学生具体分析现实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评价,这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而这是不符合教学目标多维化发展趋势的,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政府经济管理人才。在单一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期末考核不当。现存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综合成绩折算期末总成绩,而且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得比例较大。而与此同时,期末考试卷面知识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反而可能助长平时懒散、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等不良倾向,既不符合教学目标,也有违公平规则。老师这种长期不良的考核方式,在一届届学生中形成认知,也极大地降低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整体课程设置衔接不恰当。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但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只简单了解浅显的经济学概论,缺乏一定的经济学思维训练,还有的学生没有预修过经济学基础就来修公共经济学课程,这从根本上增加了学生对公共经济学相关知识理解的难度。现行教学对所有专业采用同样教案,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公共经济学与其他课程必然会有知识点的重复,虽然一定的重复能起到学习迁移的正向作用,但重复过多或授课体系设置不当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轻视学习的心理,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如果一门课程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这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不成功的。在分析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定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和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后,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这种教学局面,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兴趣。 1.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该体系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增强学生的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减少公共经济学知识点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在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学习过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应鼓励要在大一和大二安排学生修完微观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再修公共经济学课程。另外,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少讲或不讲地方公共经济一章,以免与地方政府学课程内容重复,另外,对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知识点也要有所侧重,免得与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重复太多。也就是科学设置公共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和后期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根据前期和后期课程的设置,作相应的调整。 2.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同时要把现实的例子应用到理论中,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理论性较强,涉及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与收入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知识包含了现代经济学的应用。在讲授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忌教师只照搬书本、给学生读PPT,而是要把现实当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和政策融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些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当中,可以引用“小组专题讨论法”。所谓“小组专题讨论法”是指把公共经济学抽象理论的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部分并分别设置不同的“学术专题”,将这些学习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人数与课时总量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五人一个小组),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学习小组最终必须把学习成果向全体学生展示,让学生在快乐中品味学习的幸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章,分别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某一种公共产品(公共医疗服务、自来水等)的运行和供给效率问题专题讨论,(2)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私合作制问题专题讨论(交通领域等)。在对公共支出理论一章中,可以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公共支出不断增长趋势的探究,(2)国际上类似国家公共支出增长的比较研究。在对税收理论这一章中,可以设置讨论专题:(1)中国税收结构优化问题探讨,(2)美国与中国税收结构的异同研究。在政府规制理论知识一章中,可以设置专题讨论:(1)中国政府规制历史发展及其原因讨论,(2)某一行业政府规制的国际比较研究(食品业规制等)。总之,在“小组专题讨论法”过程中,大约给学生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原则上要求每个小组开三次碰头会。专题讨论需提交一份研究报告,约3 000字左右,同时每个小组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演讲课题。讲完之后有5分钟时间互动交流,可以有三名左右同学向小组主讲人提问,然后教师总体作评述,最后教师结合课题报告、演讲效果评价该小组专题讨论的综合成绩。 3.教师要合理的设置公共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考核体系相互影响。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考核体系的设置,良好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内容设置上面,要多增加课堂学生发言分析具体问题,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给学生机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性强的章节,也可以应用试验课程。 期末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公共经济学考核习题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最终评定学生的成绩。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和日常考外,还在教学中用“小组专项讨论”及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另外规定每个学生选择一本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名著选读,在学期末完成所选读名著并写一份2 000~3 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时也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权重,要求把公共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所选图的明著结合起来,选读书本大致在奥利弗・威廉森、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亚当・斯密、哈耶克和大卫・李嘉图等著名经济学家的作品。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在具体评定各种考核形式权重设置方面,要多增加“小组专项讨论”结果和课堂中具体问题的发言的权重。通过这种多种手段的综合测评外,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在学习公共经济学过程中,学生切实得到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加。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课程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还应该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在问题的能力培养。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正在向有特色一流水平大学迈进,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拓展建设,也离不开相关重要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一所在海洋、水产和食品方面有特色的大学,公共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把公共经济学课程真正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用性课程。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行政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综述 一、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形式。本文采用的直接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除上述方法外,还采用了间接调查法,如电话访问、上门访问、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数据统计、文献整理等调查方法。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调查对象为2011级、2010级、2009级、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被调查学生占行政管理专业总人数的77%,其中2011级78份,占总问卷29.2%;2010级80份,占总问卷29.96%;2009级55份,占总问卷20.6%;2008级54份,占总问卷20.2%。分析结果如下:第1题:您当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总体来看,最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中,因为喜欢而报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个年级几乎都是35%以上。被调剂到本专业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重,说明当初招生的时候,行政管理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以兴趣报考和被动调剂而来学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学习、使这两类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点。第2题:您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优势是什么?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在考公务员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理论上或者表面上也许是这样,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国家招录公务员情况的观察以及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公务员考试科目的设立与专业教育的脱节问题造成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无任何优势,而且招考职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三、启示与建议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确立,大学生择业和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所以,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找准定位。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决策。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非专业优势。2.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4]。“顺从”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分配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挑选就业地域和企业类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民经济比较吃紧的社会环境里,应当理智的把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灵活的处理面临的机遇。3.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5.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6.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5]。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7.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作者: 王永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民办高校是把“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决定了学校必须高度跟随社会人才需求情况,重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基本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实践性是该专业的基本特征,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实践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基本的目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行政管理方法和工具。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办公辅助工具,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引入实践教学,教授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定量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积累,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后的工作要求。 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公众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行,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服务业意识都有较大的改善,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而实践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更是要把这类基本理论内化为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如何在职场中言行得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举止得体,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尽职尽责,只有形成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才能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摆脱“官僚”意识,向合格的管理人员角色转变,并实现由传统的“行政”向现代的“管理”、“治理”角色转换,才能符合服务型政府、企业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培养具备行政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作为地方民办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不仅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大门类学科,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策划组织、协调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真实工作场合中体会,才会清楚自身缺点,发现问题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真正去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交流;设立四个实践教学板块:专业实践、课堂实验、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采用六种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科研课题、基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1.教学。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模拟重现典型事件的场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启发、归纳总结,让学生讲所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实现学以致用,并从实际的案例中获得启发,学会归纳总结基本的知识规律,得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化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当做好做足课前的功课。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包括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对案例的探讨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达。 2.实验。实验室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某种理论和假设。实验教学主要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模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实验、情景模拟实验。电子政府实验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模拟政府结构组织和工作流程,形成精简的政府运作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环境中政府组织的基本结构和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政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利用所学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身临其境,或者担任模拟情境中的某个角色,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情景模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习分为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毕业实习是大四阶段安排。学年实习主要利用寒暑假,或者学生课程较少的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整个大四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合适时间自行完成。实习是学生在教师或者具备深厚实践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事物的具体工作,并从中得以感受、体验工作氛围,验证和修补课堂所学知识,收获相应工作感受,从而调整自身工作态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时间教学方式。实习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实习基地,并安排专人对实习进行跟踪指导,制定实习后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4.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回顾和总结,它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通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的重要学习反馈方式。 作者:梁妍婷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研究 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 从贵州省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毋庸置疑,它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极大的差距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欲求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任重道远。总体来看,贵州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工业发展落后,城镇化建设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经济发展面临着全面挑战。“十二五”期间,在以交通、水利、通信、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问题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人才严重匮乏。同时,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在非公有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长期以来由于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原因,贵州省是传统社会特征保护完好的一块土地,但这也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民族间的交往受惯例的影响还比较强,严重制约着省内外信息流通与技术推广,使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停留在传统秩序之内。但在近几十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民族间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沿袭下来,新的不和谐因素也凸显出来,从而导致构建新型的、健康的民族关系秩序成为地方社会建设所需。 (三)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双重自治制度使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表现出特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在维护政治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贵州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规范和加强———明目张胆的贿选现象,民族势力、宗族势力干预选举的现象,无序参与的现象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诸多现象表明地方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需求:第一是基层民众的政治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公民参与教育严重缺位;第二是缺乏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缺乏有组织、协调和团结能力的地方精英;第三是体制弊端尚未消除。 (四)地方生态建设的需求 贵州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地表崎岖而且卡斯特地貌占有相当比例,加之近年来在实施“跨越式”发展规划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正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看到的盘县煤矿开采对森林田地的破坏、龙里县发展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凯里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等都是鲜活的例子。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了贵州省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同时也说明贵州省生态建设难度大,生态保护的难度更大。一方面需要研发新技术,制定科学规划来改造自然面貌,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培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于贵州省来说也是现实之需,至于说保护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在此姑且不论,仅仅针对我们在调研中所看到的具体事实作以说明。近年来,贵州省已经在逐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计划,以此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此项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制约因素:第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第二是专任教师缺乏;第三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各主管部门配合程度低;第四是各主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我们调研的惠水县好花红小学、麻江县的下司小学、花溪区的孟关小学均存在上述问题,尤其表现在师资方面,在这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虽然排进了课表,也走进了课堂,但却没有专任教师,往往都是学校临时聘请的民间艺人在承担此项工作。同时,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任务究竟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宗教事务局还是由学校来负责,各单位或部门分别承担何种职责,发挥何种职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贵州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缺口大,根据贵州省“十二五”人才开发研究报告获知,2008年贵州省人才总量已达到192.39万人。按照人才类型分解为:专业技术人才78.22万人、技能人才52.7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7.54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9万人、党政人才16.26万人;预计到2015年人才总量将达到249.5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85.29万人、70.73万人、51.17万人、22.74万人、19.35万人,人才总缺口为56.89万人;预测到2020年人才总量将达到307.0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91.3万人、88.1万人、79.41万人、28.2万人、20.1万人,人才总缺口为114.63万人。上述数据显示在未来5~6年时间内人才总量缺口超过百万,而贵州的实际情况表明,本省人才外流严重,弥补人才缺口的现实途径主要是依靠引进,而依靠引进必然加大财政负担,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紧张。缓解这种紧张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适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土高校的潜能,通过改革创新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贵州省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需求,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需求都是地方社会自身难以满足的,必须求助于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发展对人才和各种技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来实现,依赖于有现代观念和技能的人才来实现。 二、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省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 贵州省民族院校共有4所: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更名为凯里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其中有三所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贵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1988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在50人左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系,2001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为在50人左右,该校还设置有行政管理成人教育专业,招收本、专科学生,招生规模每年在100人左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政治历史学院,但是只有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由上观之,贵州省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民族院校共2所———贵州民族大学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每年的毕业生为100人左右。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招生、轻培养。 由于现代高等教育直接与学校的经济利益挂钩,招生数决定了财政拨款额度,所以各高校普遍在每年招生时的力求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更多招生指标,但是学校的配套设施、配套管理远远达不到现代高等教育要求,致使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低。贵州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分别设置在二级学院,但是二级学院没有独立的财政支配权,致使真正的教学机构常常处于尴尬境地,很多创新计划和方案难以实现。 2.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贵州省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有些高校的学生进校四年时间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的实习、实训或实践,以至于他们毕业之后不清楚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配备、财政预算、中长期规划等,他们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之中。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考取了公务员或者是选调到各级地方政府,他们也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去学习、熟悉老一套的地方政府管理,更不用说创新地方治理模式。 3.重教学、轻教研。 虽然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都设置有教研室,但这些机构基本上从事的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编写课程计划、征订教材、安排教师课程、检查教师撰写的大纲讲义、了解学生对老师授课评价、组织命题评卷登分、组织听课评课、撰写学年工作总结等,而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梳理、衔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地方努力不够。其结果是没有成型的教学团队,教师授课杂乱,难以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教材体系设置不科学,有些学校甚至在行政管理专业开始物理、化学课程;有些相近科目由于是不同教师讲授,某些章节内容重复教学现象普遍;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诸多现象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挂科现象普遍。 4.重学分、轻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按照规定要修满170学分左右才能毕业。前三种课程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以及一些公共课,修完这些课程加上毕业论文等基本上已经足够修满学分,专业选修课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重心基本放在理论课上,一种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难以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 5.重目标、轻激励。 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通常强调的是是否有大纲、教案、讲义,是否按照教学进度授课,是否给学生安排有作业,是否完成规定听课评课数量,是否按时授课,是否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是否完成了教材安排的全部教学内容,完成了这些指标,没有出现所谓的教学事故,则年度考核就在合格及以上等次,年终可以全额领取绩效奖,而且有些学校的绩效奖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大锅饭”式的奖励方式,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差异不大,人为控制现象严重。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对教师激励严重不足,致使教研、教改、创新教学几乎陷于停顿。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使教师获得成就感,无法使教师把教育教学作为自己毕生最热爱的事业。 三、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能够适应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以后,地方院校的管理权限从中央部委下放到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地方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地方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取决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水平。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总体目标,把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作为专业综合改革的关键。在管理体制方面,秉承民主管理理念,坚持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和环节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在培养模式方面,改革传统封闭式、填鸭式的象牙塔培养模式,采用“5+3+2”的“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本专业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安排50%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安排30%分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实习、实训,安排2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团队 由院系领导牵头,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认真梳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征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删减一些课程或重复的章节,增加一些前沿性的、实用性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可以将开设的课程科学而又合理地进行分类,使之形成课程群。具体分类如下:管理学课程群(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政府学课程群(包括《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民族学课程群(包括《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课程);政治学课程群(包括《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课程);法学课程群(包括《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等课程);现代技术学课程群(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写作学课程群(包括《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在此基础上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协调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避免重复教学的问题。 (四)开辟实习基地,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尤其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所以应该在民族地区广泛开辟实习、实践、实训基地。贵州省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有其他市的自治县和民族乡,可以为行政管理专业师生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平台。基地建设应该采取共建的方式,由各校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而且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第一是要定期开展活动,让该专业师生参与、了解、学习地方政府的运行过程,研究地方政府面对的改革与创新难题。第二是要将研究的结果、方案反馈给当地政府,以便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基地建设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把握学科前沿,加强科学研究 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聘请知名专家来学校指导科研和专业建设,选派贵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到合作学校考察学习。力求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范围。同时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不断扩大合作学校的范围,尤其是加强与国内民族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民族院校的资源,组建跨校科研团队,建立合作机制。 (六)广开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分流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学生毕业之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培养阶段就要本着“统一培养、分类指导、注重能力、合理分流”的原则,科学预测,合理培养,便于分流。结合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对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实际,特别是随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展开,大批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广大农村迫切需要技术服务与管理人才。因此,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按照“4+3+2+1”模式引导毕业生分流比较合理的,即:40%的学生进入各级各类公务员队伍,30%的学生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20%的学生进入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行列,1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 作者:饶义军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以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其实施效果,得出本科院校应健全行政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完善人才绩效评价制度,摒弃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强调大众教育的重要影响力,本科院校在不断扩大其规模的同时,提出以实现管理效率、成果最大化为开展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1]。由于本科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包含的内部结构趋向于复杂化,使得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加之大部分本科院校仍然存有“教师乃立校之本”的传统观念,致使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比重较低,且许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受自身工作经验的制约,在未能充分掌握高层次行政管理工作内涵与规律的前提下,贸然开展日常管理工作,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能力与学识无法满足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实际发展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 1专业化发展目标 对于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专业化的本质为发展历程中展现的动态性特点[2]。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包括:其一,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组织机构,实现该组织机构的深度成熟。其二,明确行政管理人员从业要求与标准。其三,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专业自主权。其四,引导行政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自身行业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其五,促使行政管理人员掌握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教育管理技能与理论知识。其六,接受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行政管理专业培训与教育。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成功进入“专业化管理者”的行列,并促使行政管理人员在不断科学认识所属职业本质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增强其专业理论素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稳定性。 2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专业性。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具备的知识体系协调性差,无法满足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知识底蕴的实际要求。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在我国,制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不高[3]。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此类问题多表现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存在设置重复、层级多等现状,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分工不科学,并且仅强调经验管理的意义,而忽视了合理管理、系统化管理的现实作用。第二,缺乏岗位专业化发展意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自身对工作满意度低等情绪的影响下,存在离职意愿,其中,拥有处级及以上职务、拥有硕士等高等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而其出现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薪酬待遇等无法满足其对职业生涯的渴望。目前,我国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实施现状不尽合理,尽管培训项目较多,但其主要集中于政策与教育理论的探索层面,而尚未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课程,诸如沟通技巧培训、礼仪知识培训、文件整理能力培训、公文书写能力培训,等等,所以,此类本科院校的现有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失去了对自身工作岗位的兴趣,无法在日常工作中激发其自身的工作热情,造成行政管理工作处于低效率、低质量、低专业化的状态。第三,教管兼任问题大。受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任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脱节的影响,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在优秀教师中挑选能够兼任行政管理人员的教师,而此类教管兼任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行政工作或教学工作中,致使本科院校无法及时实现改革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完成管理任务与教学任务,但是,随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管理内容和涉及范围日益复杂,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之间经常发生角色冲突,使得教管兼任教师的精力较为分散,无法提升教学质量与行政管理水平。 3专业化发展策略 第一,健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推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保障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高素质与专业性。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充足的培训机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机构,激发行政管理人员获得更高学历的积极性。可采取建立行政管理学科的方式,相应提升其在行政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即在实施行政管理人员高学历化制度的基础上,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攻读。为了提升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的有效性,院校管理人员需在此方面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增强专业化培训课程的目标性、系统性与计划性,以自身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与资源条件为基础与前提条件,综合考虑培训效果与人才培养的现实作用。其二,实现培训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开展的专业化培训课程需同时涉及人际沟通、礼仪知识、管理方法、公文写作等不同层面,以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具备多种工作能力与素质[4]。第二,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与推行,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在增强自身专业化程度的同时,发挥保障与引导作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本质特征要求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职业性,需要各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与人员准入制度,并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于入岗前参加系统培训,只有在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之后,才拥有基础的任职资格。以本校的发展需要、规模与未来发展方向为立足点,将管理、科研、教学任务作为有效依据,在可操作、实际、透明、科学的原则下,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的应用效果,确保薪酬待遇等能够与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知识水平相吻合[5]。第三,摒弃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为减少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的消极影响,应适当减少或消除教管兼任现象,促使教师能够专注于研究与教学。首先明确教管兼任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诸如行政管理人员暂时性缺失等,不可将此种教学方法发展成为普遍现象[6]。对于涉及学术范围、发展方向较小的部门或岗位,需注重聘用专职员工,以便提升学术研究教师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本科院校还需充分重视学术委员会的中心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其监督、提醒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效用[7]。 4结语 在推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尽管本科院校面临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的现实条件,亦需注重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应根据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引导行政管理人员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专业化培训机遇,在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人员聘用机制的基础上,督促、保障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有助于实现增强综合教学水平的目标。 作者:唐成龙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996-1997年,教育部将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学大类变为隶属于新设立的公共管理学大类,并改名为行政管理。这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更名和更改隶属关系,行政学偏重理论分析,行政管理学则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更偏重实践性。然而,在行政管理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不断完善。 一、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国外的行政管理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一半的时间在校外实践学习,加拿行政官员培训学院的学习计划超过70%安排在校外。而我国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偏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导致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也不高。不仅如此,实践教学体系在我国还不是很完善,如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需要什么建什么,缺少针对性的环节,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过于单一且流于形式,实践经费支持不足等。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动手能力较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 2、缺乏有力的实践教学措施 许多学校为了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特意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但这些制度和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的贯彻落实,执行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难度大。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而教师起着从旁指导的作用。无论是实践、实验还是实训,学生在完成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没能给予相关信息的支持,最终容易导致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失控。二是实践教学监督管理难度大。在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管理多为“放羊式”管理模式,学生误认为实践教学就等同于放假,这种现象是缺乏实践教学监督和责任机制直接造成的。三是实践教学考核难度大。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实践教学情况的考核往往是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很多学生都是互相抄袭或网上下载,在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大一统”和“一刀切”的不良反应,最终导致实践教学考核停留于纸面,起不到实际效果。 3、缺乏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众所周知,任何专业的实践教学都需要健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制度作保障,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很多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少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实践、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学习规范建设,这是很多学校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一些学生会选择网上下载、抄袭或闭门造车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报告或设计,最终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运作效率,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目的[1]。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工作人员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常见的现象是一个老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很难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并且加大了教学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实践教学目标的落实存在一定困难。三是缺乏物质基础和财力资源。许多学校增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原因是该专业运行成本低,几乎不需要建设实验室,不需要承担校外实习费用,然而,过去传统、落后的教育条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专业发展要求。 4、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建设,并保持相对稳定,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实践效果就难以保证,虽然许多高校充分意识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与政府、企业和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校外实践基地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一是合作单位“不需要”,由于实习时间短,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学生到实习单位不能帮太多忙,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实习单位增加“工作量”,因此,很多实习单位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二是学生到合作单位学不到“真金白银”,很多合作单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到企业进行的实践,只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一些行政事务的核心很少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参与。 5、缺乏优质的实践教学师资 目前,各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影响了实践教学成效。一是专职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许多院校的专职教师是刚毕业的应届硕士和博士,他们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但是没有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和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教学意识,实践教学能力和策略有待提高。二是有经验的兼职教师偏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的制度还未健全完善,经费没有保障,导致聘请不到优秀的兼职教师,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三是实验人员人手不够。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层次的实验人员稀缺,很多实验室是一人身兼数职,既是实验老师又是技术员,还同时是管理员。这些都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行政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 二、完善行本科院校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思考 1、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各学校应通过深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学校要摈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意识,与时俱进,树立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把握实践的内涵,树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指导意见、考核标准、奖励措施等规章制度。再次,将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课程体系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体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2]。总之,学校要结合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特点,制定完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 2、细化实践教学措施,注重人才培养效果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实践教学应该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坚决杜绝“放羊式”的管理模式,改善“网吧式”的机房环境,遏制“茶馆式”的教学课堂,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注重人才培养效果。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规范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实践行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二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客观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找到一个实用型、创新型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考核效果,达到实践预期目标。通过考核来调控实践教学。 3、强化实践教学保障,夯实实践教学物质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具体来说,应从经费投入、组织机构、实践基地等方面提供可靠地、充足的支撑保障。一是要加大对实践教学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落实分级投入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资金投入比重逐年增加。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提供教学保障基础。二是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主抓实践教学工作。该机构作为常设机构,要全面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监控、实效评价和经费使用等。 4、升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行政管理是一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要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要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方针,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校外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稳定性强,类型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不断满足学生社会实习的需要。同时,要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此外,也要鼓励教师深入实践基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好的开展本职工作[3]。 5、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组建一支思想作风硬、业务素质强、理论素养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制定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通过改善工作量计算方法、更新薪酬分配制度、优化职称评定政策,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二是建立完善高校与合作单位的交流机制。学校尽量多推荐骨干教师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学习和挂职锻炼,并参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业务流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开办讲座,或者以导师的形式承担一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努力学习国外的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号入座,争取早日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需要各高校人才管理和培养者敢于突破与创新,在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会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教育效果将越来越好。 作者:刘武阳 江毅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探索 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概况 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8年设立,围绕学校“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定为:立足许昌、辐射周边的行政管理方面理论研究的“领头羊”、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实践改革的“助推器”,为许昌市及周边地区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政府改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根据许昌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的管理理念、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4人,50~59岁1人、40~49岁3人、30~39岁5人、20~29岁3人,教师的学科专业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有效保障了本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收学生67人,专业开设7年来,共招收学生381人,已毕业学生265人,目前在校学生116人。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并以河南省内招生为主,生源较为充足,一志愿上线率较高,近年来招生规模较为稳定,一般在4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在企业从事行政、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具体,缺乏专业特色。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定义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是一种指导性意见,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简单照搬照抄了这一意见,使得培养目标与规格表述不够具体。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设立之初,也采取了同样的阐述方式,使很多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性质和特征、自己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从事的职业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核心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一般都是立足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存在着“面太广、量过大”的问题,即课程涉及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看似知识覆盖内容丰富,实际上却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程;二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概论和原理类理论性课程开设的比例过大,而诸如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操作类实践性课程开设的比例很低。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之初,而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缺乏对口专业教师等原因,部分专业选修课并没有开设起来,使得学生选择余地很窄。 (三)教学方式不灵活,脱离社会现实。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且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依赖教材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科和专业发展动态的引入,使课程教学缺乏深度和前瞻性;忽视了现实行政实践的发展,不能做到课程知识讲授与行政管理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理论讲授的方法,形式较为单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曾存在上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增设了专业见习、行政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还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四)实践教学不系统,影响专业技能。行政管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不系统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二是实验室数量少,阻碍实践教学的开展;三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足的问题,部分学校只是在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开设了实习基地。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加强的过程,在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逐年加强。 (五)师资力量不雄厚,制约专业发展。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多采用原有专业教师代课的形式或聘请其他院系的教师授课,导致授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结合不紧密。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经历,在贯彻落实实践教学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开设之初,专业教师只有4人,一些专业课程由法学、思想政治等专业的教师授课,而文秘学、电子政务、经济学等课程则聘请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授课,目前仍缺乏有行政实践经历的教师,仅有两位教师具有高校行政工作经验。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进行定位。要理清培养思路,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形成清晰准确的专业定位,即明确行政管理究竟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能力,行政管理的专业优势体现在哪里,学生毕业后具体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做什么工作等。在具体的目标表述上,在贯彻国家对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以明确和细化,从思想观念、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和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详尽的培养目标不仅为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指明方向,还可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未来何去何从,对自身发展有更合理的规划和认识。 (二)立足区域发展,培育专业特色。国外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大都注重突出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国内部分重点高校也开始着力打造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品牌。新建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就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发展,合理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在学术研究与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办学优势,打破“千人一面”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顺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办学特色建设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要避免因刻意追求特色而违背教学规律的偏执做法。 (三)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知识结构。要重新审视区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编排与整合。一方面要把握住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不断补充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沿性课程,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知识全面、前瞻性强的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不断整合、精简与强化,进一步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竞争力;此外,要适当增加行政法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等内容,尤其注意与行政管理课程的衔接与结合,并加大工具类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方法与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要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说教式的传统授课模式,积极探索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实习质量,要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和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大师资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要积极引进行政管理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知名度、科研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提升教师队伍发展的潜力;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课程进修,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的联系与合作,聘请有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派遣教师外出参加挂职锻炼,努力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 作者:张磊 单位: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与实践相脱节 狭义的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而广义的行政管理则指一切社会组织,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在职能范围内所进行的一切组织活动。目前从学科角度而言,将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具有普遍的共识,即将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机关的管理行为。但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即公务员的选拔制度却与此专业定位有着严重的滞差。无论是2005年的《公务员法》还是2007年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都明确了进入公务员系统只能通过统一的考试制度。以目前的考录比例,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因此,许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因找不到努力方向而迷茫。由于不能深刻领会专业的学科内涵及涉及领域,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亦不高,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只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品牌对生源及就业的影响较大 行政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在中国高校恢复设立的,其学科体系相对而言并不成熟。而各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近十几年从地方政府所属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其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均不高。行政管理专业在这些院校又多为新设专业。这些因素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考生报考不积极。以笔者所在的金陵科技学院而言,其行政管理专业的多数生源来自于校内调剂。而在就业时,多数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还是倾向于录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毕业生。严峻的招生及就业形势,使得这些院校的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环境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单纯来自教师的讲授。实践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实践的地位及形式不明确。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十分强调实践性,但从课程的设置而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例较高,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则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的形式亦比较单一。课内实践主要体现为案例分析,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入案例,但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课内实践。而所谓课外实践,由于受到实习基地等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在实际岗位中真正得到锻炼,社会调查也不能充分展开,只停留于利用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完成实践报告的阶段。 4.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行政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该专业绝大多数均为教学型或研究型的教师,并未有行政机关的实践经验。对于不以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而言,似乎问题并不是太大。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存在着不少的困难。由于专业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不能了解行政管理的现实,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方面捉襟见肘,从而导致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实习制度不健全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现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合理设计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而评价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则为就业率。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如果仅从学术角度对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以考公务员为主,这就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而现实中的情况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在行政机关工作,而大多数却在企业中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既能胜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中公共行政管理的工作,又能在企业中从事企业行政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属私人部门,政府行政管理属于公共领域,因此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则是充分协调企业与公共部门(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在专业定位中,除了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夯实,还要突出公文写作、信息处理、组织协调、政策分析等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培养。 2.重视专业的品牌建设 专业品牌的提升在于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起点较低,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在校园内进行封闭式的科研和教学,缺乏学术活动的参与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因此,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学科的人才建设,大力引进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及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努力增加专业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逐渐积累专业教师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3.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一方面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课内教学实践的成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判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具有时效性、积极意义的案例,如以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以美国政府的“停摆”事件组织学生讨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功用,使学生认识到行政管理并不空洞,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一门学问,从而重拾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但案例毕竟还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酌情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更加逼真的手段,增加学生对行政实践的感性认识。这有赖于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及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学生在课堂内就可以进行模拟实践,模拟政府机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将学生的课外实践落到实处。课外实践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保障课外实践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时间是必须的。不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将实践安排在大四,并采取“放羊式”的自主实习方式,这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考研与实践相冲突,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接纳程度。因此,课外实践的安排应该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为宜,且应由学校组织正规的专业实践,多联系实习单位,由实践指导教师带队实习,并进一步明确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教师要积极与实践单位沟通,鼓励引导学生去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包括批发文件、操办会议,甚至独当一面地协调部门关系等。对学生而言,从这样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既提高了行政管理机能,又了解了当前社会的用人趋势,发现自己与实践所需能力的差距,提早认清就业形势,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还要将课外实践常态化,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总之,这些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体验是校内学习不能得到的,学生要通过一切实践机会使自己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4.不断优化实践型师资结构 优化的途径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要走出去,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有计划地聘请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资深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行政理论与行政实践的对接;教师应有意识地参与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过程。目前,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民主化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亦应积极为此创造条件,重视决策过程中专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创造条件,让行政管理的专业教师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如此,既为社会服务,又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此外还要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积极承担公共部门的横向课题。因为这些研究项目最直观地反映了我国行政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通过研究,为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学校还应有计划地派遣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去行政部门挂职锻炼,或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将实践成绩纳入教师的职务晋升及职称评定体系。 作者:刘霆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作为专业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专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与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也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思学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最早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的美国,将现代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①。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国际通行做法,抑或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所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历史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不同,又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不同,体现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行政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处境,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处境基本相似,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遵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围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展开。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潮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量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上的行政管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供需矛盾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日益显现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成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通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学生就业能力,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包括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市场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那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其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决定教学”的思路,行政管理专业应从社会需求考虑,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比重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比较优势。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还没有形成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导向不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其表现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应用性导向不明,其与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二致,即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如果说对一些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话,那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十分模糊、空泛。实践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是照搬了教育部和一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做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专业特色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设计和全盘思考,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趋同、体系庞杂、层次混乱等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1.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家的专业设置目录里,行政管理专业被安排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1997年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取向转为管理取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延续性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管理类、经济类、定量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尴尬状况。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尽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课程设置中大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却使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全”的局面,在几乎相当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下,知识杂而不精,缺乏专业性,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类课程所占比例为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专门化知识技能课程不到20%,明显偏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甚至出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学生,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其他管理专业学生的困境。3.课程设置趋同且随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拥有的资源不同、条件不等,但基本都遵循原国家教委统一的专业规范甚至照搬某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重点大学相比,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雷同,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作相应调整。而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受制于师资条件,其课程设置甚至视师资情况而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不足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1.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长期以来,在“以校园教师为环境、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不重视案例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运用。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③。同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被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和课时较少,实验教学开展滞后,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现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其必须立足于自身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且每年公务员招录数量有限,明确要求只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仅有很少部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幸考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在企业里从事执行性综合管理与专门服务的行政管理人才。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公关人员等;二是培养能够胜任市、县、乡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或城市社区人员、村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执行性综合管理、应用写作、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公共关系、会议活动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目标相符。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模块”就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模块和几个方向模块(如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模块、公务员考试方向模块等)。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管理学基础方面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课程,如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课程和一些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类课程。2.课程设置应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破传统的统一设置课程的思路,除了按专业性质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外,应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优势学术资源,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和办学优势,确立不同的学科取向。如财经类院校突出政府经济管理,理工类院校突出电子政务管理,农林类院校突出农林管理,海事类院校突出航运管理,矿业类院校突出矿山安全管理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一些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如管理学取向的院校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等课程;经济学取向的院校突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弊端,必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首先,要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加强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抓好案例库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室和案例实验室等。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1)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必要的实践课程和课时量。要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2)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软件建设,如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岗位实习、挂职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凸显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挂职、实习、交流等方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和企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学、专题讲座等活动。 作者:张玉磊工作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应用电子论文:浅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 本文阐述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置改革的几点建议,并介绍了作者实施新课程设置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高职 电子技术 课程设置 改革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目的就是为现代电子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地推进,要实施课程改革,就要明确改革思路、找准改革方向、理顺改革主线。要依据社会需求即学生就业情况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研究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其中课程设置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应该深入研究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理清改革的思路,进行教学实践,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完善。 一、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高职院校一般是中职升格或高校主办的二级学院,高职的课程设置一般也是由中职加深或大学的课程简化而来的。从层次上一般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三个层次;课程安排上采用按照学科体系设置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往往是只重视理论传授,不适合高职教育,不适应高职以技能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不能跟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也脱不了上述的通病,还有自身的不足,归纳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点。 1.按照学科体系安排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往往重视的是知识的严密性,严格地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安排对于本科生也许没有问题,但这绝不适合高职教育,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理论固然很好,但是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掌握不了,也不需要掌握,他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有用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这样的安排往往理论课比重过大,实习、试验、实训环节不完善。 2.重设计、轻装配和维修。我们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是大学课程的简化版,从大学课程简化而来的课程设置一般是重设计轻装配和维修。大多数课程开设是为设计服务的,电路原理讲得很深奥,但这些深奥的原理对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需要,他们将来从事的大多是装配、检测、维护和维修等工作,即使到设计单位,也是从事一些设计的辅助工作。所以掌握装配、检测、维护和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往往被轻视。 3.重功能、轻工艺。在现有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一般是只重视电路功能,不重视工艺。这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观,在学校,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如何实现电路的功能,而在企业,我们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是被要求能够看懂工艺文件,并能按照工艺文件进行装配,我们的毕业生还被要求能够编写工艺文件,设计工艺流程,改进工艺方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教材的问题,有教学条件的问题,有教师的能力的问题,但主要还是观念上的问题,课程安排者主观上重功能、轻工艺。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设置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这一思路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把握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2.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冲破原有课程体系,删除陈旧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过远的课程内容,增添新知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几门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配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在课程内部采用项目化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任务为引领,力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锻炼和技能训练。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从复杂程度上由浅到深,任务应是为学习而设计的任务,能够承载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4.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实训课课程体系。以校内实验、工种实训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基础,结合参观学习、社会实践和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 职业技术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了大力的课程改革。在充分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规划了新的课程设置,这一方案已在新生班级使用。新的教学计划见附表。现就新方案的课程设置做如下说明。 1.采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和选修课程这三个层次设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及文化基础课程,主要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为专业主干课程,用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选修课程是专业拓展部分,用以开拓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门化学习。 2.专业核心教学与实训项目和选修课程以课程的形式展开。但这里的课程并非原有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是原有的多门课程的整合,是有机地融合而非机械地叠加。 3.专业主干课程已设计、装配和维修并进的方式展开。在保证设计方面够用的条件下,加强了装配和维修等课程,并开设了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和电子产品维修技术等综合课程。 4.为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技能,每学期都安排了不同种类的工种试训,从第一学期开始,有钳工实训、照明电路安装实训、电工仪器仪表使用试训、电动机控制试训、smt实训等等。 5.考工与教学融合。把学生的等级工考核和考前培训安排在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在毕业时既拿到毕业证书又拿到等级工证书。把等级工考前培训纳入实训计划,第四学期考中级维修电工,第五学期考中级仪表工,第八学期考高级仪表工。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诸多方面,课程设置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一些思考,也做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一点经验,也有一定的反思;课程改革的路还很常,还有许多是要做,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把课程改革工作做好;当然,课程改革的路有很多条,有许多的改革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做得更好。 应用电子论文:试析中职 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课题组的探索,经历了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核心课程体系的确定、课程标准的编制等实践,开发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有利于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索;实践 浙江省推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两年来,笔者一直参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有了许多经验与思考,在此与大家共勉。 一、参与专业调研,明确课改方向 专业课改离不开对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教学现状的调研。调研是开展课改的基础性工作,是课改的第一步。课题组对调查问卷和调查对象的抽样进行反复推敲,最后形成一套相对科学、完整的调查方案和具体的调查问卷。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①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对现有中职毕业生的评价。②中职毕业生就业分布、适应情况和稳定情况,毕业生对在校专业学习的感受和评价。③中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现状、师资队伍状况和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④专业教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途径的评价和建议。⑤中职在校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学习动机和学习意愿,对自身的评价及未来发展的思考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回收948份。并对部分企业、学校、学生进行了深入回访。召开了针对校长、专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进行的座谈会二十多次。实地走访了100多家有关电子行业的相关企业。 经过调研了解到以下信息:①企业对毕业生的未来需求:未来3年内,多数企业(55%)都表示会增加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数量。②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企业适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维修、装配、调试、质检等四个方面,可见:企业适合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于生产一线。③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企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对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较高,其中吃苦耐劳是排在第一位的,选择比例达到了80.3%。从专业素养来看,企业最为看重的是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企业对员工的道德和能力素养要求是十分明确的,这也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④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课过多、实践操作偏少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问题比较集中的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课太多,实践操作太少,选择比例在55%以上;二是文化课多、专业课少,选择比例近40%。同样,在问及制约专业课教学的最大瓶颈时,有57.1%的专业负责人选择了课程结构不合理和教师能力不适应。⑤专业教师常用教学方法和学生需求调研还发现,教师当前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例如,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而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模拟场景教学法。⑥教学模式改革遇到很大的问题和困难。专业教师认为推进项目教学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学校实训设备设施不足,57.7%的专业教师都有此反映;二是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56.8%的专业教师有此反映。 通过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职业能力要求,了解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思,以便根据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得本专业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为省电子行业发展服务。 二、参与工作任务分析会,与企业专家零距离接触 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本专业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通过“岗位定位和工作任务分析”会议,初步确立了“元器件准备”、“装配”、“检测”、“调试”、“总检”五个工作项目,明确了核对型号、元件成型、分类排序等15个工作任务,并列出了具体的职业能力。 专业核心技能决定着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及教学项目的开发,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也是满足行业企业对专业需求的重要体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结构和布局相对比较复杂,涉及电子产品的制造、电子产品的使用与维修及电子产品的营销等行业,在具体的专业能力上也就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专业要发展,就必须确定核心技能,然后在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而不是所有领域都普遍发展或盲目自由发展。因此,明确专业核心技能及核心课程就显得非常迫切。 通过调研及工作任务分析,应用电子技术的核心技能是: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能、电路图的识读技能、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技能、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明确了专业核心技能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必须把握电子制造业和相关行业发展趋势,既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原有专业的建设水平,又要有步骤的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不断拓展专业方向。 三、参与核心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课程标准的编写 1.依据核心技能,确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的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或核心技能)为基础来设计。尽管有了上述的理论支撑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定位,但要真正形成专业核心课程,这对于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且最了解学情的专业骨干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碰到了一些比较纠结的问题,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1)问题一:知识体系与行动体系的转变问题。现有的专业课以知识体系呈现,而调研发现学生更乐于上以行动体系呈现的专业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解决办法:传承专业优点,重组课程结构。在我们这个专业中,《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老牌专业课,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性。但也存在着理论深奥、实践缺乏的弊端,教师上课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对于纯理论性的知识不感兴趣。如何传承它不可或缺的优点,又能增加实践,成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这就需要我们把知识对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进行序化,寻求两类知识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地叠加。核心技能提供了一个将其进行排列组合的参照系,我们组合平时经验,重新确定课程,重组教学内容,把一些必需的基础知识点落实到《元器件与电路》、《功能电路的装配与调试》两门新确定的课程中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教师教,实现了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的跨学科整合。 (2)问题二:实践与理论脱节问题。现有的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训课存在着纯理论、纯实践的问题。 解决办法:围绕核心技能,优化项目设计。在传统的教学中,《电子工艺》课与新课程的改革理念最相符,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有的学校已经开始项目教学的尝试,开发了一些校本教学项目,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正是有这些可贵的先行者的尝试,课题组决定将《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列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核心课程突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精简传统教学门类,改变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以跨学科的方式重新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3)问题三:忽视专业发展问题。课程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何用更好地接轨行业发展? 解决办法:关注发展动向,开发综合课程。为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岗位工作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课题组围绕核心技能培养而设计的符合学生认识规律、适合课堂教学的《protel应用与pcb制作》、《电子技术综合与应用》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软硬件合一,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别是《电子技术综合与应用》中的生产流水线可以说是核心技能的综合体现,使学生更具发展后劲。经过行业、企业专家、高校课程专家、专业课教师等多次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和论证,达成共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元器件与电路、功能电路的装配与调试、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protel应用与pcb制作、电子技术综合与应用。如果说核心课程是规定动作,那么,专门化方向课程就是自选动作。各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原有基础,立足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设体现地方经济特色的专门化方向课程。 2.团队分工协作,编写课程标准。 (1)借鉴经验,明确编写思路。确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的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的改革思路。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特色及各成员在实践中的经历,借鉴了前期课改的成果与经验,从而明确了编写课程标准的思路。 (2)整合资源,团队分工协作。依据行业专家所提出的核心技能,比对现行的教学课程,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行业企业专家的建议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重新构建教学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形成课程标准。多次学习研讨后,课题组进行了分工,选取专业特色较强的五个学校,由每个学校的一个骨干教师牵头,分别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尽管大家有了各自的任务、课程的名称与方向,但完成的思路、格式、内容都各有各的风格。当然,也出现过一些分岐与争论,最后作出了调整。 第一,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间的分岐。由于课程内容由工作任务分析表来确定,大家对于工作任务分析表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都作了推敲,对于哪一个工作任务、哪一项职业能力应该属于哪一门课,大家在争论中存在分岐。考虑到各门课程的内容、课时的均衡性等问题,通过大家讨论协商,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拆分,根据任务的逻辑性,分别归类于各门课中,避免出现一门课的容量很大,而另一门课的容量较少。 第二,课程内容交叉、重叠的分岐。在确定课程内容中,笔者认为“知识的总量没有变,但知识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内容编排上,有的内容重复出现而有的内容却有所遗漏。有的功能电路就是一个电子产品,存在着内容的交叠性,而工作任务分析表中没有出现,但对于这个职业来说非常重要,大家都没有编排进去。我们既要避免内容的重复性,又要关注到每一项职业能力的落实,这就需要多协作,多沟通,多反思,以避免上述现象。 第三,教学内容的筛选、排序间的分岐。与职业能力对应的教学内容存在着多样性,如《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中列出了20多个电子小产品,确实都有趣味性、实用性与可实践性。但作为以核心技能为基础确定核心课程内容,要围绕本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排序、取舍,合并同类项,有的则作为选修或删去。《电子技术综合应用》中的生产流水线更是五花八门,侧重点各有不同,课程中要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根据专业需要选用具有典型性与通用性流水线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较为复杂的工作关系中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行动的综合能力,制定课程标准。 第四,内容编排、格式上整体性的分岐。由于大家分组完成,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内容编排、格式等方面存在分岐。除在平时多多沟通,协作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外,在单独的五门课分别完成后,课题组利用暑假集中讨论,以达到统筹兼顾、总体整合,合理编排内容与标准的目的。课程结构设计,既有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宏观课程结构设计,又有核心课程内部的微观课程结构设计;既体现了职业岗位工作特点,又注重学生职业成长规律。 3.专家指导,完善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导方案。完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初稿后,请教了课程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等,他们提出了修改意见,课题组进行了精心修改后才完成。 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的过程,是专业发展的过程,我们开发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必将引领专业不断发展。课程改革任重道远,需要要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和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 应用电子论文:试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企业聘不到高级技能型人才矛盾的关键。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际,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看法。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内容、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是建立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参照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修订而成的。实践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设计的项目少、且往往以理论设计为主,毕业实习以毕业设计论文为主、设计制作为辅,应用性不强。 (二)安排不够合理、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往往编排在某些课程的实验中,且课时量严重不足,实训场所、师资力量缺乏,一个教师需要同时指导几十名学生实验、实训,教师讲解、演示几乎占用了一半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学生只能模拟教师重新验证一遍。 (三)重视程度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的具体表现是,实践教学考核的随意性。多数实践项目的考核,都是与相关的课程一起综合评定完成的,实验、实训成绩比例通常不足课程成绩的一半。因实践场地受限、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对实践课学生的管理难以到位,学生有没有操作、操作过程和结论有没有错误,教师难以辨别,只要学生上了实验课,实践考核就算通过。实践考核成为学生最容易通过的项目。 二、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在专业建设中,注重“以实践性、技能型为主”的培养目标,确立了“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调试、测试技术,电路设计与pcb技术的制作技术,现代电子设备的维护技术”等三项专业核心技能。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以核心技能课程为主线,设置专门的实践技能课程,设立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实训、电子测量与技能训练、现代电子设备维修、电路设计与制板protel、autocad、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等实践技能课程。 在实践技能内容的安排上,将实践内容分配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等几个层次,建立一个与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从基础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 改善、更新原有的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实验室,增加电子仪器设备的品种;新建电子工艺设计制作实训室、电子综合实训室、创新实验室;开发仿真实验室,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的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操作场所。 注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步步高、广州瑞通千里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电子类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毕业前能够直接参与实践工程项目,以缩小学校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差距,加快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进程。 (三)实践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的转化。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设计实训转化,如将“串并联电路分流、分压关系的验证”改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及测试”,“日关灯电路的测试”改为“日光灯的安装与测试”等;大幅度增加实训项目内容,如“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印制板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等等。这些实训项目的改革,强化的不仅仅是实践教学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的技能。 2.改革实训主导地位。从“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动手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变革为“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以专业知识的转化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为目的,鼓励学生实训过程的多样化、实训结果的规定性和独创性结合。如:在“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制作”的实训中,只给出“将220v/50hz交流电压变换为输出6v稳定直流电压”要求,由学生自我完成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制作。学生可以采用分立元件设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设计;可以是固定的6v直流电压输出、也可以是包括了6v的可调直流电压输出;可以是先仿真再进行实物制作,也可以直接进行实物制作;可以采用万能板安装制作,也可以自制印制电路板后、再进行安装制作。不拘一格的实训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的结合。对于较复杂的实训项目,训练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操作相结合的本领;即复杂的实训设计制作项目,先运用protel、autocad、multisim7等软件进行设计仿真,得出最佳结果时再进行实际制作。通过“电脑设计-仿真-改进设计-制作-完善-创新”这种仿真实训与真实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缩短设计制作的时间,降低设计制作成本,提高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成功率,同时有利于学生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4.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制定好各门课程的实训大纲,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40%总课时),加大设立实训项目,合理安排实验、实训项目,使实践教学内容来自于课程理论,但又有所突破。鼓励学生自己构思、设计、完成实训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采用开放实训场所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实训场所,完成自己设想的项目或需要巩固的技能知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电子竞赛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层次的电子竞赛,使学生在竞赛前的培训和竞赛过程中,巩固和升华电子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社会团体-电子协会为平台,在业余时间开展电子知识讲座、电子作品小制作、电子产品维修、学生优秀电子作品展、获电子竞赛奖励学生的经验交流等活动;不定期地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进行阶段性讲课、讲座或实训指导,注重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利用假期让学生去校外电子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践辅导,学生在电子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实践工程项目,大大缩小了学校教学和实践工作的差距,真正做到学校教学与实际的衔接、扩展。 多方位、多渠道的实践教学,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进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毕业之后的就业率。 (四)实践成绩评定的改革 采取实践教学单独考核、实践项目分项考核、竞赛成绩列入考核(创新考核)、实践项目和实训报告综合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力度,使之对实践课教师和参加实践课程的学生都起到促进、提升的作用。 实践项目分项考核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实训项目的内容要求,对学生进行逐个现场操作测试评分。实训报告考核的主要内容:条理是否清楚,实训的内容、测试方法、实训结论、改进创新方法等是否齐全。创新考核是指根据学生参加各种层次电子竞赛的情况(完成情况、获奖名次等),进行不同的加分。 三、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一)教师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实践性课程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近年来,我院教师编写出版的实践性教材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multisim7.0仿真设计、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等;其中,由我院教师主编的实践性教材《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入选为国家级“十一”规划教材,并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获全国电子信息类高职高专优秀教材二等奖。 (二)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和江西省的各类电子科技竞赛活动,并获得较好的成绩。近年来,学生参加江西省及国家级各种电子竞赛获得多项奖励:其中12人获得一等奖、25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2次获团体三等奖,1次获团体第3名。 (三)毕业生的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由于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团队合作意识好、专业素质高,使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且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结束语 高职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实。 应用电子论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医用电子仪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医用电子仪器》课程重实践、重应用的特点,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对《医用电子仪器》课程部分内容实施“以现象为导向、常见故障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法改革。通过课堂测验、问卷调查及追踪调查获悉,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学生印象深刻,维修技能有较大提高。案例教学法符合教学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医用电子仪器的故障分析与解决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医用电子仪器;常见故障;课程改革 《医用电子仪器》是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医用电子仪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电子学、微机原理等课程为基础,着重于医用电子仪器的构造、原理和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医用电子仪器》教学一般采用先介绍仪器结构、电路工作原理,后实验验证的方法,很少涉及仪器的故障维修或涉及不深。传统方法虽然能够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但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最大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造成学生分析、寻找仪器故障原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医用电子仪器》课程进行了改革,具体思路如下:明确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医用电子仪器维修工程师所“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对医用电子仪器故障现象能够分析其原因并正确解决,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在讲授医用电子仪器原理和电路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加入与一线岗位相关且能够解决仪器故障的内容,以仪器故障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对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努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开拓其维修思路。 基于上述思路,我们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以2007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的96名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医用电子仪器》课程改革。 “以现象为导向,常见 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案例的内容 我们结合教材与实验室仪器情况,收集医用电子仪器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建立维修案例库,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课程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突出仪器故障现象,引导学生思考。(2)精选仪器维修案例,精讲并供学生讨论分析。(3)附上练习题,作为学生作业题。 (二)实施步骤 1.学生自学。课前先让学生自学讲义,然后在仪器故障的引导下,自学教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仪器原理、构造的基本知识。 2.教师精讲。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从课程标准出发,围绕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讲授重点、难点,以仪器故障现象为导向,对仪器常见故障进行详细分析。要求教师对仪器的原理、结构、故障现象及故障解决方法等非常精通,能够随时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3.布置案例作业。以仪器常见故障为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对教师精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班上作幻灯片演说,内容包括仪器故障现象、分析思路、解决方法以及体会。 4.教师总结。讲评案例作业,对学生维修思路和解决方法进行评价,总结仪器维修要点和技巧,给每个小组评分。其他小组听讲,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给出评价分数。最后,由教师所评分数、其他小组所评分数及组内互评分数作为小组案例作业的成绩。 (三)实施对象 选择2007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班共96人作为实验对象,把《医用电子仪器》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脑电图机、电子血压计等,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第二部分是心电图机、监护仪等,采用“以现象为导向,常见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 (四)评价方法 由两部分组成,用课堂测验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进行考试评价,其中,期末考试分别按两种教学方法出两道大题,各为10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同时分别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学生、学院共同监督课堂授课质量,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结果 (一)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以现象为导向,常见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问卷调查 对2007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班发放学习效果调查问卷96份,回收95份。有86人对案例教学法持肯定态度,认为该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吸引力,这部分学生占总数的90.5%。有84人认为该方法提供了自学空间,提高了自学能力,这部分学生占88.4%。有88人认为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拓展了维修思维,有助于就业,这部分学生占92.6%。认为案例教学法没有效果,没有提高自己能力的学生有5人,占5%。 (三)督导评价 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学院督导组专家多次进行现场观摩,得出结论:此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对真实的维修案例进行分析,按照岗位工作要求考核学生,学生动手实操技能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追踪调查 对正在维修岗位实习的2007级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班60名学生进行调查,认为案例教学法讲授内容记忆深刻,对提高自己医用电子维修的实际技能有帮助,应该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学生有56人,占总数的93%。 讨论 (一)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以现象为导向,常见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的初步实践表明,它有以下优点:(1)使学生将被动式、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式、探索式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以现象为导向,联系常见仪器故障分析讨论,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更快、更高、更新的学习方法和目标,它既有一定的让学生自学的自由性,又有作业的限制性,能做到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3)学生完成案例后,有一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增强了学习信心,培养了专业兴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布置不同小组学习不同案例,可避免互相抄袭现象,这是传统作业难以做到的。另外,小组现场汇报案例作业,锻炼了小组成员的幻灯整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其他小组成员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评估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结合实验室仪器,个别故障需要人为设定,讲义的编写要具有引导性。(2)实验室要经常开放,方便学生课后做实验。(3)案例汇报占用时间较多,教与学进度普遍紧张,有时需要用到课后时间。(4)为防止个别学生偷懒,需要在小组中选定能力够强的组长,带动学习兴趣较低、能力较低、自律性不足者,以组间同学互评、组内同学互评作为激励方式。 我们认为,“以现象为导向,常见故障为中心”案例教学法在《医用电子仪器》课程教学上具有一定的优异性,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教师作为组织者进行“教”,两者紧密联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通过典型仪器故障分析,获得应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表达的技巧和与人协作的能力。在日后的教学中,仍需要推广这种案例教学法,并在实践中对其不断加以完善。 应用电子论文:浅析建筑行业内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教育系统工程 空中乘务专业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本文从专业人才需求出发,经过岗位分析,进行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之后论述了建筑行业内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践表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引言 教职成[2011]9号文《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以建设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我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探索“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人才市场需求,铸造建筑特色的专业品牌。作为广东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值连年提高,其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对楼宇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维修、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面向行业就业,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配备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从而构建适合建筑行业需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出发,根据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 1.专业定位。在建筑行业,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领域产品的技术性能尚处于开发改良阶段,调研表明毕业生主要去向在电子产品设计、样机制作、调试维修、生产线产品制程技术指导、质量成本控制等岗位。依据“工学结合”关于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的理念,针对这些专业工作岗位,将其工作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产品方案选择、电路原理设计、控制编程、电子线路制作、调试、测试、文件编写等。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要面向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作,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具有电子线路设计与产品制作工艺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智能建筑电子产品的工程应用、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为建筑行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我们采用“411”模式,即第1~4学期完成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各专项技能的训练,第5学期通过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证训练等综合课程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6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完成职业素养的全面形成。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实际工作岗位出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视理论前沿新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拓展,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构建虚拟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通过真实项目设计教学内容,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得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维修、技术服务等能力逐步形成。 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后,我们重点从改革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反馈信息,以及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技能竞赛情况,我们认为需要提高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测、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加强pcb制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smt技术工艺,因此结合专业定位和企业岗位实际调研制订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在专业课程中设置针对电路分析、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编程与调试、测试测量等技能的教学,以及积累电子产品工艺的设计和管理经验,如电子产品表面贴装(smt)工艺、pcb制板等内容。针对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软硬件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测试,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共26门专业课程,其中4门集中实训课,占总学时60%以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电子cad、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单片机应用设计、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试训练、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在专业知识技能拓展方面开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集成电路应用、高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vb程序设计、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等课程。在课程的微观教学设计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中形成能力,掌握知识。例如在《单片机应用设计》课程中从开发仿真到模仿真实产品项目开发,在电子产品开发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单片机开发、测试工具设备、加工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开发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分组,为学生分配角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实践教学环境构建。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和电子材料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主要承担表面贴装(smt)加工工艺实训、pcb线路板制作工艺实训和电子线路应用实训。配备的设备有:数控电路板雕刻机、热转印线路板制作机、腐蚀机、沉铜器、手动焊锡膏丝印机、真空吸笔、再流焊机、放大镜和热风拆焊台等加工与返修设备。通过实践培养pcb板制作、smt贴装等工艺技能,另外可满足教科研和学生课外兴趣制作项目中的电路板加工。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主要承担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配备有计算机、单片机和fpga实验箱、仿真软件(proteus),可使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的测控应用电路设计和编程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环境中得以验证,从而加速产品开发和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可支撑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电子cad、单片机应用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等课程。另外该实训室是教学科研项目设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科技文化创新活动、课外兴趣制作的主要平台。电子材料室主要支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展的实训教学项目,储备电子元件材料,库存系列阻值的电阻、电容、二三极管、ic芯片、及各种接插件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特色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以专业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艺设计管理经验的积累为目的,为教学提供实践环境,注重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角色的转变,以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搭建通向企业职场的桥梁。 3.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保证,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模式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双师”素质的养成。因而我们注重教学团队在知识结构、工程项目实践以及教科研等方面的进修、培训、提高,为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的调研和专业定位,合理地选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构建了适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从岗位工作过程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通过率达到96.61%,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2010、2011两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应用电子论文:旅游行业应用电子商务论文 一、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分析 1.与旅游产业和产品有很强的契合性。首先,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很强,需要交通、邮电、商业、轻工、城建、文化和文物等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因而进行决策时,除要考虑向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及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外,还要满足各相关行业的需要。旅游电子商务可以把众多的旅游供应商、旅游中介、旅游者联系在一起,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及旅游相关行业可借助同一网站招徕更多的顾客。新兴的“网络旅游公司”成为旅游行业的多面手,将原来市场分散的利润点集中起来,在优势互补基础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形成银行、旅游中介商、旅游产品生产者、旅游者四方得利的共赢局面。其次,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贮藏的特点,其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完成的,避开了现代电子商务中配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而且旅游产品具有信息性的特点,旅游产品的销售过程实际上是产品信息的传递过程,所以旅游产品最适合发展电子商务。 2.有利于旅游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创新经营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极大降低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 首先,降低了旅游企业的交易成本。据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CH中国电子商务指数报告》的测算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比传统交易方式节省11.61%的费用和9.34%的时间,这与美国莱曼兄弟投资公司经济学家易斯的研究结论相同。易斯的研究指出两点:网上销售商品的平均价格要比零售商店同样的商品低13%;网上零售价格将随网上购物等“电子交易”的增加而下降。 其次,降低了旅游企业的信息传播成本。网络媒介具有无时间地域限制、无时间版面约束、内容详尽、多媒体传送、形象生动、双向交流、反馈迅速等特点,网络营销无需付出店面租金成本。 最后,减少了旅游市场的中介成本。电脑网络形成的“媒体空间”取代了“物质空间”,“虚拟市场”取代了“传统市场”,旅游企业和消费者可进行直接交易,节约了市场成本。旅游企业还可以应用电子商务创新经营模式。首先,旅游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吸引新顾客。作为新的营销渠道,由于网上定购比较方便快捷,不受时空的限制,扩大了市场“空间”,增加了吸引力,互联网可吸引那些在传统营销渠道中无法吸引的顾客到网上定购。其次,旅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可以与旅游者进行交互式沟通,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旅游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服务需求,旅游企业可以及时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旅游者需求,设计新的旅游线路或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旅游经营方式的改进也为旅游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3.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的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反映在旅游业上,就是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个性化的旅游线路、个性化的旅游经历、个性化的旅游纪念品等,加上不断改善的高速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从而加剧了这种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在我国旅游业4000多亿元的产值中,有90%来自于商业散客和家庭自助游,说明这是一个潜力极大的市场。显然,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而这恰恰为旅游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和低成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以类似“定制”的方式去满足众多的远距离、小批量的旅游消费需求。 4.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入世后,国外旅游服务公司长驱直入,凭借成熟的电子商务经验,它们引发的决不是简单平等的传统旅游竞争。据一些业内人士预计,一旦旅游市场全面开放网络旅游迅速成熟,那么,全国现有的十数万大小旅行社90%将不复存在。我国旅游企业只有积极参与运用电子商务,适应国际旅游需求的新特征和国际旅游交易的新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二、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2001年,我国各类涉及旅游类网站已达5000个。但据2009年Alexa分析目前所实现的旅游电子商务还限于各种票据、住宿预定、旅游线路预定及发送电子邮件等,只有1%的网站实现了网上付款的方式。也就是说总体上仍停留在上网查询和预订,下网进行交易和结算的阶段,在内容提供、服务方式和网络技术等方面与旅游电子商务尚有很大差距。用电子商务的概念来衡量,我国的旅游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1.环境因素。尽管近几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但网络发展环境与旅游电子商务开展所要求达到的规模还相距甚远,网上的消费者也多为高收入或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用户多分布在沿海城市,东部沿海普遍高于西北内陆地区。据中国互联网格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但调查还显示,49%以上的网民是不具有支付能力或支付能力较低的青少年(年龄在24岁以下),许多人属于旅游电子交易中的“无效”用户。 2.法制因素。旅游行业现有的管理规范制约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曾颁布了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以及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关处罚条例,但对旅游电子商务活动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对网上活动进行网络监管、网上交易纠纷的解决方式与手段、旅游网站的经营业务合法性等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这些都需要不断地对行业管理规范进行扩充和完善,使之更适合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并推动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3.交易因素。由于缺乏法律约束和相应的管理机制,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网络技术的不完善和电子商务法规的不健全,虚假信息,获得非法利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诚信危机,影响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一些网民,出于好奇或恶作剧心理,在网上定购了相当数量的旅游服务,但却不付款购买,增大了上网企业的信息处理量和网络管理难度,扰乱了旅游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4.安全因素。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旅游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网上支付等手段还没有找到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电脑病毒和非法闯入等均构成对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威胁。很多的用户不愿意进行网上支付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信用卡等资料会被网络黑客窃取造成损失。除此之外,网上做交易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用户认证程序,用户大量的隐私被暴露在网上,这使得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公众不愿意进行网上交易。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国内旅游企业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旅游预订用网络,付款交易用传统方式。电子商务的快捷性、低成本性等特征未能得到体现,使旅游网站基本停留于提供信息的初级层次。 5.观念因素。从企业角度讲,电子商务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旅游企业所完全接受,网上促销、网上预定,尤其是网上结算,在我国众多旅游企业来说还是件比较陌生的事。许多企业对上网促销的宣传和营销效果缺少认识和体验,即使已经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所作的准备和相应的调整也不够完善。从消费者角度讲,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心理传统而保守,很多人只相信“眼见为实”,而不愿接受网络商品,而这种消费心理定势又非一朝一夕能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应对策略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应成为全国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组织者,在旅游信息网络建设、旅游信息开发、旅游信息网络上的电子商务等各个方面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制定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总体规划,确定其法律地位,以促进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和旅游信息开发。另外要加快制定、完善和修正旅游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如有关电子合同的法律,要对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对数字签名、电子商务凭证的合法性予以确认,对电子商务凭证、电子支付数据的伪造、变更、涂销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定,消除制约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瓶颈。同时逐步完善网络安全性控制,加强对网上黑客的防范并制定相关打击电脑黑客的法规。 2.尽快解决网上支付及其安全问题。国外电子商务发展得好,与信用卡使用的普及和全国网络化是密不可分的。国内各大银行应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利益和发展趋势,尽早介入旅游电子商务以抢占先机,为旅游企业的网上营销提供信用担保。旅游企业也应积极与银行合作,普及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电子支付方式,使网上付款变得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同时安装确实有效的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保障网员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使上网人员对网络安全有信心。 3.引导和培养民众网上消费的观念。电子商务离不了消费者的参与,消费者对它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的进程。美国的电子商务之所以发展较快,与它们现有的社会条件和消费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美国邮购和电话订购比较成熟,消费者习惯使用信用卡交易。中国恰恰缺乏这种环境,消费者习惯银货两讫的交易方式。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当运用舆论工具,引导和培养人们的新观念,调动消费者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4.运用传统旅游企业强大的产业资源。目前,旅游网站的经营中,产品优势、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均未形成,而这些弱势恰恰是传统企业的优势。因此,只有巧妙运用传统旅游企业强大的产业资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站可以与旅游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借助资本运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旅游网站利用互联网平台,主要面向营销环节,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而传统旅游社主要面向操作环节,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提供接待保障。旅游电子商务将给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是中国赶超世界的一次绝好机会。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将彻底改变现代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随着上述一些瓶颈问题的解决和相应对策的实施,中国旅游业的电子商务时代必将来临。 应用电子论文:应用电子专业网络课程设计探析 一、应用电子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其基本要求如下: 1、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根据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网络课程建设,要以网络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网络课程建设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2、师资队伍建设 网络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网络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3、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准确定位网络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大力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并积极探索用现代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并留有根据技术发展及时补充和更新的“接口”,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二、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专业目标定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既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将科技成果或宏伟蓝图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体魄、爱岗敬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学生在具备电子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楼宇智能化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方案调整 逐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企业调研、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反馈。现已完成对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另外,根据我校建设全国示范高职院校的要求,制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示范建设方案、专业规范和核心课程标准。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企业调研、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反馈,我们建立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新型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符合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应用电子技术毕业生的新要求。 三、应用电子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1、网上应用电子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 网上应用电子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是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作全新的、全面的应用电子核算的教学软件,严格按应用电子核算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分步骤进行模拟操作;建立单项应用电子实验操作模块,同时设计综合的业务操作规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电子核算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电子业务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的应用电子操作及要求,了解应用电子核算和应用电子监督职能的实现过程及步骤。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操作,使同学们掌握供、产、销过程中的应用电子核算流程,做到全过程的应用电子实务一体化。教师要带领学生拓展应用电子专业业务知识水平,培养学生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理解应用电子业务,适应信息社会给传统应用电子业务带来的冲击。这也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掌握应用电子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互联网的运用,掌握应用电子软件的操作。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形式与目的。 ①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依托承担的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研究最新成果,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和过程中,开展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 ②着重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在阐述问题与讲授的过程,主要地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对那些学生似懂非懂的,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自学、课中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答疑。 ③采取工程实例教学模式,即以完成一个一个的工程实例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教学过程还将大量结合事例来介绍理论以及模拟相关环境;同时,让每一位都学生参与到习题库和案例库的开发建设,有益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④采用自主研发创新激励法。以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两种驱动方式,组织开发兴趣小组,营造良好的自主研发创新氛围,带动全班同学积极学习。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特别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⑤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学生带着任务,边学习边实际动手操作,以完成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实际的工作中训练职业技能。将Multisim、Protel等仿真平台融入教学内容,训练了学生利用先进计算机仿真手段设计电路的能力。将职业技能培训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切实加强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结合课程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电子技术科技活动和科技服务,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第一,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优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我们加大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更多地应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正在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智能化的题库和练习系统等教学辅助系统,增加了更多更好的标准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第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来充实课堂的内容,使其内容具体丰富。目前我校多媒体教室所拥有台式电脑、示频展示台、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分运用图表、案例,特别是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提供了保障。在教学和学习模式的改革上我们还尝试了建立专业教学网站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直接阐明学习任务,提出学习的具体要求,通过学生自学并参加讨论交流,同时教师进行启发答疑、联系总结等来完成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强调在学习中,通过阅读、练习、测试、讨论等方式从记忆、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掌握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分析和研究实际生活中有关的问题。 四、教学效果 课程的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教学互动发展,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显著。课程组成员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课程整体建设,发挥了理工科院校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一体化协同发展,注重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与协作,注重技术创新和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受到校内外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作者:张鉴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论文: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既全面推动了农业科技技术的发展变革,又促使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且发展趋势日趋体现出电子化、数字化与信息化等显著特征。与此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了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深入阐述电子信息技术基本涵义的前提下,认真探讨了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以期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策略 0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形势日益严峻。对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目标:即优质、高产、高效。当前,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正全面快速发展,这为我国加快农业技术革新、更好应对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与挑战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特别是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发展,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产生强大的助推作用。在如此环境和背景下,我们如何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而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升级换代和技术革新,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质量、效率以及现代化水平,已成为了很多专家和学者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全面探讨了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与措施,以期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有所帮助。 1电子信息技术的涵义 所谓电子信息技术,就是指研究信息产生、收集、存储、传递以及处理等过程,并积极采用新兴科技、信息的技术之一。通常情况下,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就是指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硬件、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讯、网络等技术来实现的。目前,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与进步,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范围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张,很大程度上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及方式,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从世界范围而言,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现代科技之一,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势必会大大优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处理、应用,进而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对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2当前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困难及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依然极为缓慢。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落实。这些困难及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虽然我国很多地方已充分认识到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但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农业气象预报、农业网站建设等方面,对在农业机械领域中应用还体现为重视程度不够,也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如此一来,就势必导致电子信息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且使得我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在农业机械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日益加大,这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2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作为保障,尤其需要配备大量的研究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和相关实验设备等作为保障。从我国的范围来看,在农业机械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远远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3与实际相脱节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农业机械信息化的水平还较为低下、革新步伐缓慢、实用性不强等现象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的生产、质量、效率及运用的有效发挥。从我国实际来看,其根本原因主要就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同农业机械实际应用环节不相适应,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比如,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业机械仅仅适合在平原地区应用,而对山地或者丘陵地区的农业机械及其信息技术研究成果相对比较少,因而不利于更好地推广电子信息技术。 3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必须积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确保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稳步有序推进。 3.1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和水平 在新的时期,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的生产者、实践者,只有进一步提升农民的能力水平,切实加快农业机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步伐,才能使农民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此,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等活动,扎实做好农业机械的后续服务,切实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认真解决现代农业机械在农村推广的困难和问题,逐步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3.2加大农业机械信息化投入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虽然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得到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应用,也取得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比,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还比较低。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切实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全面推动农业机械信息化取得实效,促使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在农业机械中得到全面广泛应用,并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3.3实现与农业问题的有效衔接 农业机械的信息化研究,必须紧贴我国“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只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机械在开发、销售、应用、管理、维修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质量与效率,才能提升农业机械在组织、管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水平。这样一来,就可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水平,进而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问题,也更加有利于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三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变化,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及其范围逐步得到扩展,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不断加大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以求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遇到的困难及问题,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马明春 张新颖 单位:磐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磐石市农机监理站 应用电子论文: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由制造中国向创造中国迈进,我国进入创新的关键时期。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企业对产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势必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相应调整。作为高职院校从事应用电子专业教学的教师,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的调研,如何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如何做出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制订出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安和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是应用电子专业人才是亟待研究改革及解决的问题。笔记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深入调研和对有关(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的能力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审视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训条件、考核方式等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了解该专业面向的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识图、识别电路、仪器仪表的操作能力,具有解决应用电子技术所对应的维修、装配、设计及工艺改进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电子技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知识;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事电子产品方面的设计生产、检测、维修、管理和销售等工作;有一定的工程方案制作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技术型人才。 二、专业教学模式的建立 1.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引企入校,用学校资源换取企业为人才培养服务,也可以说为学院购买企业服务,如,探索为企业提供优惠的实训厂房、为进入学校的企业享受教育用电的优惠政策等,学院利用这些资源换取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实习实训项目、兼职教师、勤工俭学岗位等。校企合作不仅能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不足问题,而且能获取校企合作更大的主动权。二是与企业合作共建“工作室”“工程研究院”等技术型平台,再通过项目方式将专业的兴趣班、优生培育方式与工作室、工程研究院融合在一起,实现实训室、工作室、研发平台三者结合,也能将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学院专业教师、学生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体现和感受现代企业的职业氛围与现代管理的思想理念,通过通过“6S”管理理念,明确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了解或掌握电子技术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理论,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的中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行为能力。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和践行校企合作的“六个对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教师角色与师傅角色对接,思想素质教育与职业文化素养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对接,能力考核与企业评价对接,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对接。首先是学院和企业实行“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样学校就可以从企业聘请高级管理者和技术能手作为电子产品生产测试、生产、维修等实习实训的现场指导教师,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智能电子产品中应用到的新技术。 3.建立“工作室”项目导学的模式。 所谓“工作室”导学模式,就是为优秀教师、技能能手建立教师工作室,为教师搭建教研教改和技术研究的个人平台,工作室建设采取校企共建、学院自建、校校共建三种方式,分研发型和教改试验型,为专任教师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并通过制订和实施《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教师工作室考核办法》等制度,明确工作室的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任务以及工作室的考核与评价办法引导教师做“立地”的科研,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良与创新。以实际产品作为项目,并以该项目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分支比较多,不同的学校定位,必需结合服务相关行业与地方经济,以专业复合方向为突破口,以工学结合、模块化进行课程体系整合。构建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三个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模块。 涵盖电子元器件、电路、测量仪器和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如,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设计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等,通过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这个阶段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5:5,做到理论够用,而实践课程以实验认证性为主,辅以简单模块的实训课程,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为后续专业模块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2.专业模块。 该模块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紧跟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动向,以项目为载体,项目中要体现现有的电子技术最先进的课程,如智能卡技术、SOPC编程技术、ARM嵌入技术、DSP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将项目的引入、过程和考核紧密结合,做到理实一体化,达到教学做三合一。 3.专业方向。 体现专业的前沿性、先进性等特点,以公开课、专题报告的形式作为专业方向课程的载体,介绍电子技术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知识。通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四、实践教学方式改革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将校外实训条件向校内转移,一是引企入校构建校中厂的实践条件建设模式,二是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建立“工作室”“工程研究院”等专业技术平台方式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以任务为中心将实践环节分五个阶段完成:一是认识实习;二是适应性岗位实习;三是职业技能鉴定专业训练;四是生产性岗位实习;五是就业性岗位实习。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叠加递进的方式来训练和培养。以产品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建立课程教材网络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建设专业对口的、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实践教学由过去的模拟教学转变为在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下的教学。同时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在技能训练实践性教学环节当中,要求组织学生实训过程中,严格遵守现代企业的“7S”管理要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强化考核与评价 考核办法对职业教育的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教学模块,提出一种动态考核办法,笔试与面试的比例随教学模块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时,考核以笔试为主,面试为辅,总成绩由平时成绩、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组成。专业模块则以面试为主,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笔试;专业方向课以提交论文的形式考核,面试主要是实践操作考试;平时成绩由过程评价成绩(25%)+教师与学生互评成绩(10%)+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考核成绩(15%)组成,做到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改善学生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理论不重实践的现象。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要坚持教考分离原则,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提高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质量。 六、结语 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复合化方向整合课程体系,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多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作者:周柳奇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论文:国际贸易应用电子商务论文 1分析电子商务的内涵 凡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营销、生产、流通、销售等活动都属于电子商务范畴,它不单单是在互联网上的交易,电子商务囊括了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用来增加价值、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原材料采购查询、产品展示、产品储运、订购出口、电子支付等贸易活动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电子商务由多个贸易环节组合而成,完整的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买家、卖家、银行等金融机构、配送中心、认证机构、政府机构等机构都会参与其中。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2.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运输体制的影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构建一个功能强大的物流系统,该物流系统集物流、仓储、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于一体,通过查看该系统信息可以获知整个国际贸易物流情况及物流贸易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根据查询结果即可对国际贸易的运输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国际贸易的运输体制随着电子商务的渗透发生了变化。 2.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易形式的影响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交易模式,需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贸易往来,电子商务平台对信息量有很高要求,它是一种综合了资金、商品、信息、物流等环节的贸易流通模式,该运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单向物流的形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空间。 2.3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易范围的影响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有效扩大了国际贸易的交易范围,使地区与地区、地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的联系更为紧密,即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贸易往来,在同一时间可以进行多项贸易交易,不会出现时间冲突,使国际贸易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国际经济的交易范围得到了有效扩充。 3分析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应用 在进出口商品过程中,企业常常通过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商品的商检、报关、运输投保、结保险、汇等相关工作,极大的减少了时间、人力、物力的损耗,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交易环节,有效降低了交易费用和流通成本,进一步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节奏。国际贸易业务主要包括贸易关系建立、商业谈判、电子合同签订、订舱租船、报检、报关、申请许可证、货款结算、配额管理等贸易环节,整个贸易过程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在国际贸易进行过程中,会涉及到生产企业、外贸企业、流通企业、海关、税务、金融等机构,要想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就需要这些机构的相互配合、协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EDI方式、Intemet方式和Intranet方式三种方式。EDI方式指的是电子通讯方式,企业会通过标准的电子数据格式将估价单、进货单、报价单、清款对帐单、出货单等商业文件传送给交易企业,该种通信方式可以消除企业间的空间障碍、降低数据的流通时间,人工誊写商业文件的差错也会有所降低。Internet方式指的是国际互联网,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进行产品推销、购买商品、信息咨询、金融服务、商务洽谈等一系列商业交易活动。通过互联网消费者还可以与企业进行网络购物、网上法律服务、网络广告的贸易往来,可以使我国社会资源得到高效配置。Intranet方式指的是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内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进行商务谈判、订单、促销、发票、海关申报单、提货单等日常经济信息的往来,并可以进行文件签署、电子付款,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广泛应用。 4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电子商务领域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还未发展成熟,电子商务领域没有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律体系的规范性、系统性仍有待提高,在进行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缺乏规范性文件作指导,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时无法可依。 4.2电子商务具有较低的信用水平在电子商务领域没有建立成熟的信用制度对其进行有效规范,电子商务中货款支付的安全性偏低,该模式下产品质量也没有一个可靠保证,电子商务的信用水平偏低,如何构建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已成为发展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必须考虑的问题。 4.3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大规模从事国际物流产业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国际贸易的物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物流企业信息化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无法确保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4.4企业国际贸易信息化技术水平偏低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国际贸易信息化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信息传递网络化、网络化办公等办公方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因素对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 5促进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发展策略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一系列应对策略,为促进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1)完善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体系,明确我国各级政府、消费者、企业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中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使国际贸易纠纷的处理有法可依(2)构建科学的电子商务信用保证体系,使其适合于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水平(3)大力发展我国国际物流运输产业,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对货物运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有效监管,实现单据电子化、标准化、网络化(4)要加大电子商务的自主研发能力,夯实电子商务基础,加强外贸企业信息化建设。 6总结 电子商务的运用使国际贸易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地区与地区、地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的联系更为紧密,缩短交易周期,扩大交易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洁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论文:微课应用电子商务论文 1.“微课”的定义 “微课”,就是通常所说的“微课程”,将视频作为教学最重要的载体,使其能够将相关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的相关环节进行讲解,并且能够将这一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微课”的产生,使得高校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能够将其运用到教师的授课过程当中,并且还能够将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使相关的课程内容能够更多的展现形式。 2.电子商务课程 电子商务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专业,主要是以电子信息的相关技术为工作手段,对其进行商务上的应用,同时还将管理学、营销学、现代物流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其能够对网络的建设维修、产品的营销策划等进行工作,甚至是与客户进行工作的交流。但是,由于高校学生在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学习,也就导致学生的技术水准较低,因此也就需要提高相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微课”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使用特征 3.1课程时间短“微课”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视频,而电子商务课程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视频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解。“微课”的上课时长最长的不会超过10分钟,这样就能够保证电子商务课程的学生能够保持兴趣,不会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效率往往会比40分钟的课程高的多。 3.2课程内容少和传统的电子商务课堂相比,“微课”所涉及的问题较为集中,能够将课堂的主题更好的表达出来。使用“微课”进行电子商务的教学,能够使教学的内容显得更加精简,避免复杂的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3.3课程资源容量小“微课”所涉及到的电子商务的视频与资料等,它的资源容量不过几十兆,而且视频也都是通过相关的网络媒体进行播放的,这就保证相关的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地进行课例、教案以及课件的观看,同时还能够将其存储到手机或者是笔记本电脑上,使学生、老师能够对其进行反复的研究思考。 3.4课程资源使用方便在“微课”中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主题明确完整的,都是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视频作为教学的主线,对其进行教案的设计,搜集课堂上所能使用的课件与素材,同时还能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反思改进,考虑学生的意见,然后形成相应的电子商务资源包,构造完整的教学资源环境。 4.如何让“微课”在电子商务课程上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4.1构建出更容易操作的“微课”学习平台根据相关的脑科学家的研究,人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工作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人类的大脑就不能再次进行有效的工作,因此电子商务课程的“微课”设计时长一般都不会超过10分钟,最好的是3至5分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实证明,视频时间超过10分钟的话,就会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产生厌烦的态度。不仅如此,如果相关的“微课”学习平台的造作过于复杂的话,就有可能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因此也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构建出更容易操作的学习平台,使其能够进行更好的操作与学习。 4.2将“微课”学习进行更深层次上的开放由于“微课”属于开放性的学习资料,再加上电子商务课程自身的开放性,这就要求相关平台的开放程度足够大,才能支撑起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如果开放性的程度较低的话,就无法保证相关课程软件的升级,导致电子商务课程在“微课”上的知识不能得到有效传播。因此,要想保证“微课”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就必须将“微课”学习进行更深层次上的开放,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应用“微课”进行电子商业课程的教授。然而,如果只是将“微课”进行表层的开放也是远远不够的,要能够将课程视频的代码直接嵌入并开放,要能够将“微课”平台分享到空间、“博客”或者是“微博”上面,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相关的教学课程。 4.3扩大“微课”引导的吸引力相关的任课教师要能够将“微课”引导的吸引力进行扩大,使高校的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的时候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扩大“微课”的吸引力主要指的是扩大其引导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平台本身的能力。仅仅依靠“微课”平台,也许能够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的学生,但是他们的关注点也仅仅是“微课”这一平台,一旦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其失去兴趣,这样对电子商务的课程学习没有多大好处。因此,要不断地提高“微课”在娱乐方面的能力,创造一些与电子商业课程相关的小游戏,将游戏对高校学生进行开放,而且还要能够方便学生的操作,这样就能够提高电子商务课程的有趣性。不仅如此,还要能够不断地吸引更多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微课”的学习,不能将相关的课程当作私有,要和更多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不同学生、教师之间能够进行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交流,使其能够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 5.结语 虽然很多的教学人员都知道使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真正投入使用的学习人员却很少。很多的教师人员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微课”,应该怎样将“微课”与实际教学进行联系,甚至是不知道该怎样将相关的电子商务的教学视频进行播放,这样就导致了“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很小。因此,相关的任课教师要能够将自身的能力进行提高,努力将自身的“微课”知识进行扩充,只有这样,才能将“微课”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电子商务的教学。 作者:李元吉单位: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 应用电子论文:高校应用电子教学的经验研究 一、提高实验课时比重,在实验中继续提高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实践工作,动手能力比理论知识来得更实际。理论知识学习得再多,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上也不能转化为动手能力,所以在应用电子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成绩差的同学可能设计不出电路图,但这并不意味着照着现成的电路图,用电烙铁和电子元器件他也做不出东西来。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科学家杨振宁通过分析别人做实验留下的报告,研究发现了连做实验的人也没有发现的新理论。提高应用电子课程的实验课时比重,在实验课程中进行分组竞赛,看谁做好。在简单的电路焊接实验中,让学生知道小小的电烙铁加松香,同样的图纸大家做出的东西怎么差距这么大,让学生知道即使是基本功,练就起来也是要下大工夫的。将实验课中要动手的环节分解,让同学们认真练习,让同学们有成就感。让他们知道即使是高科技的实现也离不开技工人才动手能力;让他们知道即使是我们国家的火箭、卫星、载人飞船的制造也离不开技工人才。只有让同学们明确将来的就业定位,他们才有学习动力,才能保持学习兴趣。 二、多参加竞赛,让同学们认清差距 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每年都有举办,各级别各档次的都有,可以多让学生参加竞赛。在比赛之前,学校内部举办选拔赛,参照比赛项目制订教学计划,平时组织业务能力比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到了比赛现场,让学生了解比赛的项目中就有将来工作中会用到的东西,通过比赛,可以看到平时实验不规范的地方,通过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对学生和老师都很有益处。 三、动手能力的提高也会提高对理论知识的需求 一遍一遍重复的实验固然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随着动手能力的提高,学生也会有厌烦心理,适时地让他们了解这些实验中浅显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带着理论知识再回过头来做实验,他们会有新的认识,甚至会提高对理论知识的需求,这时候插入高阶理论知识的教学将事半功倍。每学一点理论就将它们加入到实验中,让实验渐进复杂,有人会有疑问:这个过程会很长吧?一门课就一个学期时间是不是不够啊?没错,时间肯定不够,但教改是一个专业的系统工程,专业课程是前后衔接的,一个老师不是只教授一门课,只教授一个年级。这就要求专业老师要熟悉整个专业的教学流程,要能够教授全专业的所有课程。只有这样专业教师才能系统地进行教改,而不是拘泥于自己的一门课程,闭门造车空谈什么精品课程。 四、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忘记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处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职业道德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将来从事职业的岗位需求,该岗位在整合产业链中的地位,爱岗敬业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有参照学习的对象。很多学校近几年都添置更新了教学设备,教师的工作量也因为先进教学设备的引进有所降低,但老师不能产生惰性,特别是上机课,有老师就直接开网让学生上,学生没问题老师也轻松,这种做法很不可取。高职院校的教改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应用电子课程是电子通讯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石,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影响后续课程,对学生本专业就业岗位影响也很大,高职老师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 作者:吴康刘艺美单位: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论文:应用电子专业实践回顾范文 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和两个月的紧张培训,让我学会了电路图的分析和工作原理,当看到一份电路图是能自己分析出各个不分电路和工作原理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学会了家电的维修思路和故障的排除方法,学会了基本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和各种机器拆装方法和技巧。能自己独立的维修机器。 课程设计的背景:根据以前的经验,生产实习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及其他任何专业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训练,认真抓好生产实习的教学工作,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的重要环节。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非常缺乏实践的动手能力,为了现在的毕业生能更好的接轨,能更快的适应的公司的要求,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胜任自己的岗位,我校决定行一次有效的毕业生实习。 课程设计的目标:掌握家用电器的各个部分电路的分析和工作原理,学会家用电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和维修的思路。 课程设计的内容:在毕业之前于2年在电子有限公司实习过一个月,通过实习对电视机的生产过程和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未来趋向等方面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通过短短的两个月的培训,像一个小小的切口,通过它,我看到了什么是优秀,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客服的好员工。两个月里,从原理到实践,那么多优秀的维修工程师熟练地讲着自己工作中的经验。谈到公司,谈到工作,他(她)们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谈起未来,谈起我们,他(她)们言语里尽是关照。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的大学生,我很清楚的知道,眼高手低是我们的通病。所以,在自己动手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我更乐意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做起,比如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等。每位师傅对我都能尽心尽力地指导和帮助,都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容忍我的很多欠妥之处,一点一滴的温暖让我很感激她们。 实习期间,除了浅层次地学习了专业技能外,我还感受和体会到了很多技能之外的东西。首先是客服人员的敬业和那种生机蓬勃的工作氛围。走进这样的一个集体中,你的心会不由自主地年轻起来,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大家快起来,远远的脱离了我们学校以前的那种懒散、自由的作风,而你的工作态度更会变得努力、认真,再认真一些,再努力一点。也许,这就是一个集体的凝聚力,这就是一个企业写在书面之外的“特殊文化”! 要想长久的留住客户,绝对不是靠压低价格,还要靠品牌和实力,服务和硬件才是创造品牌、增强实力的途径啊!竞争如激烈,我们靠什么胜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企业要跟随市场的发展,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要提供什么,我们必须提供给客户n+100个最优的服务!我们必须有熟练的维修技术。 其次,还有几个小问题,我觉得应该注意一下:大家要尽量做到开单时书写字迹清楚,不能太草,应该让录单人员能比较容易辨认。 当然,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是“井底之蛙”之见,如有冒犯之处,实属无心,请多包涵。 应用电子论文:技术专业项目应用电子论文 1项目载体与其承载知识的关系 项目载体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承载和提供相应信息的实物或事务。在整个教学任务的实施阶段,教师、学生围绕着项目载体而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为了达到对学生的既定培养目标,项目载体所承载的知识和信息应符合的特点如下。 1.1项目载体是新知识的载体 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学生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因此,教育的性质就决定了项目载体必须是新知识的载体。这个载体上所承载的知识类型必须与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知识的深浅程度必须与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多是面对课本和黑板,凭借教师的讲解来展开想象,内容缺乏形象性,学生很难建立起相应知识的概念。教师讲解费时费劲,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但在项目法教学中,采用了研究型学习模式,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极大地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最终通过项目的成功完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项目载体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且涵盖一定的教学内容,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载体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方向)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中,教师选择超外差式收音机为项目载体,在这个载体中,涵盖了正弦波振荡电路、共射放大电路(选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射极输出器、功放电路等知识点,而这些都是教学计划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在教学中,通过将项目分解成共射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射极输出器、功放电路等若干个子项目;采取先简单、后复杂的项目实施顺序,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既使各子项目所涵盖的知识紧密联系,同时又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项目实施方式,教师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由学生亲自进行项目制作,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操作中、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子项目的同时,既是对前面所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及巩固的过程,也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了通过这些项目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实践证明,合适的项目载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教学效果很好。由于该载体所承载的知识深浅程度与初次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适应,知识应用与实践获得了完美结合,因此把超外差式收音机作为知识载体进行项目教学是比较成功的。 1.2项目载体是新技能的载体 在“超外差式收音机装配项目”的教学中,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每个子项目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根据电路原理、元器件的特性,进行元器件的检测、焊接;并进行电路调试,排除故障等。整个过程,学生不仅要懂得电路原理,而且从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要求,因为像收音机一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很多电路故障都是由于焊接技能不熟练和调试错误造成的,所以,要顺利地实施项目,每个学生都要熟练掌握焊接和调试技能。通过这样的动手过程,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使受教育者既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了相应的技能,从而达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 1.3项目载体是新教学模式的载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活动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间接获得知识。而以项目载体为基础的项目教学中,学生则是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知识。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教学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所以,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角色已经不适应现代高职高专的项目教学。项目法教学体现了专题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研究型学习特点,由此决定了项目法教学的教学模式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由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在围绕项目进行,而项目载体所承载的信息必须要适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以超外差式收音机为例: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比较抽象的概念,使很多学生普遍感觉较难理解和掌握。采用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后,教师不再着重于静态工作点概念的讲解,而是通过项目载体,让其成为完成项目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学生们通过反复测量、调整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静态工作点的感性认识,再经过教师从理论上对其阐述和归纳,学生便很快牢固地掌握了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概念。这种先感性、后理性的学习过程,彻底突破了传统的知识认知规律,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了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法,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2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适应现代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全新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创新了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方法的革新,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而作为项目法教学的骨干,项目载体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项目载体,“项目教学法”就只能是空谈,难以成为现实。因此,项目载体必须承载着一定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新教学模式等,合适的项目载体成为达到既定课程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作者:杨少昆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论文:关于教师应用电子论文 一、对待电子书包的态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教育体制是否适应电子书包这个问题上,评价体系的平均值为2.87,是最低的,这说明教育体制中评价体系是最阻碍电子书包项目推行的问题。因此,建议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和考查中,减少应试的成分,更多强调对素质和能力的考查。 二、电子书包在各学科的应用方法 1.语文:读书园地,累积语言 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应用为中心,大量阅读。而电子书包为语言的阅读与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必读篇目、泛读篇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在电子书包上开设读书园地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可进行如下操作: (1)各抒己见。 教师推荐值得阅读的同一主题或文体的篇目,大家自由阅读任何篇目,进行赏析或者批判。 (2)师生共读。 选择点击率最高的篇目进行师生共读,进行深度赏析。 (3)奖励阅读之星。 为了鼓励在读书园地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根据活动中的活跃度或者学生的推荐,推选出“推荐之星”(推荐篇目被选为师生共读篇目)、“阅读之星”(阅读篇目多)、“赏析之星”(赏析深入、透彻)。 2.英语:听说读写,全面贯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因为缺少实际应用的环境,所以经常会出现“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情况,但借助电子书包,可有效改变这一状况。 (1)改变作业形式,增加学生说的机会。 英语作业的传统形式一般是抄写单词,朗读预习等,但随着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后,学生逐渐掌握了录音、录像等操作。因此,教师可将作业形式改成“请读一读,说一说,并录下来”、“请演一演,并录下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充分说的机会。同时,让平时胆怯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开口说英语的成果,这样也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实现从“开口对自己说”到“开口对大家说”的逐步过渡。 (2)自主听读,自我检测,避免滥竽充数。 电子书包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均衡的自主听读的机会。同时,在学生听读完后,教师应设置相应的题目检测其听读情况。这就避免了在集体听读中,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情况。 3.数学:复习检测,即时反馈 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掌握程度各不相同,但数学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全面掌控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均衡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但是,借助电子书包的数学题库中的即时反馈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大部分的数学题都有量化的标准答案,教师可借助电子书包了解每道题的班级整体掌握情况,也可以关注到个别仍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再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灵活选择辅导的方式。 4.科学:认知小工具,画龙点睛 科学课是学生认知世界、探究世界的一个入门学科,但受到课堂环境的限制,学生只能被动地在书本上去认知世界。电子书包优化科学课的方式就是其认知小工具。例如,在科学课上,“虚拟人体解剖”、“3D人体结构”等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电路专家”、“物理机械”、“荧光物理”等小工具又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等。在科学课上,一个关键知识点只需要一个关键的认知工具来画龙点睛,让学生自主探究以代替教师的叙述与讲述,这样也达到了科学课所提倡的,让学生去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 作者:何涛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新小学 应用电子论文: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电子论文 1以“体系性”的视野,在整体层面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我们虽然已有多年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发经验,但在整体层面如何结合职业人的成长规律和岗位的职业能力素质要求,实质性地促进专业知识、技能、技术、职业素质与基础管理的有机融合,进行一次新的探索。认真、扎实地到企业、行业中调研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的规格,对湖南省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结构中具有明显的人才层次要求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群从社会学和教育学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开发与之相匹配的“层次化、模块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即对接应用电子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开发设计、轨道电子等岗位群,解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典型岗位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素质模型分析表,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典型岗位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和素质的能力等级要求,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优化由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生产制造、技术服务、设计开发和轨道电子等课程模块。建立健全由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拓展、职业素质测评构成的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开设国际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等课程和国际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将学生素质培养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以职业人培养为中心的岗位对接、能力递进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从整体层面以“体系性”视野构建中职、高职、四年制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使我们开发的湖南省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更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 2以“开放式”的视野,在方法层面搭建职业能力素质成长模型 虽然我们有多年的学校管理和决策经验,但如何在企业的功利性与学校的公益性之间寻求平衡,在方法层面切实地解决现代职业教育跨界问题,还是一次新的尝试。即校企合作办学,涉及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学校制度的问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涉及的基于工作学习和基于学校学习的问题;而职业教育本身,涉及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解决现代职业教育跨界问题上,我们要发挥一线教师和企业员工集思广益的智慧协同一致地探讨如何基于“素质冰山模型”搭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成长模型。基于此,我们每年组织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与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部、行业协会等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合作,到珠海伟创力、南车时代等行业企业调研,深入分析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轨道装备制造产业体系,获取人才数量、层次和结构的需求及趋势,遵循职业人的成长规律,借鉴主流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实践效果的重要工具(即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以岗位群为线条的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素质的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即根据调研报告,归纳岗位序列。然后依据岗位序列梳理出业务要点、工作要项;根据工作要项,按分级标准梳理出各级别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让一个工作要项的全部内容被不同能力等级的技能人才合理分担,即对于同一专业中职、高职毕业生在从事一项工作任务时,工作要项所涉及的能力高低和范围大小这两个维度应给予清楚的界定。然后,进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力要素分析及提炼。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等级对工作要项的能力要素进行分级分析定位,确定相应的业务行为应掌握的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及素质,形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力素质模型等级。最后,对接电子信息产业链的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四个环节,对技术工等技能岗位、工艺员等技术岗位、班组长等管理岗位三条应用电子职业人职业发展路径中电子产品调试岗位、产品装接等岗位进行职业素质能力分析,确定了职业人的三种成长线路:一是工序路径,二是技能技术提升路径(操作工—技术员—工程师),三是管理提升路径(组长—主管—经理即从单项管理到综合管理的提升)。以真实企业“人、机、料、法、环”五个生产要素为基石,遵循“技能、技术、管理”三条职业人职业发展路径,构建“操作工—技术员—工程师”为主轴的三层级职业能力素质成长模型。 3以“国际化”的视野,在教学层面形成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理念、方法和途径 尽管我们有多年的国际合作经验,但如何适应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教学层面进行认真的学情分析和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职业资格标准,还是一次新的布局。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必须遵循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指向,认真分析学情开发出适合职业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智力特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为此,我们设计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理念、方法和途径,基于能力素质模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流程如图3所示。即以职业能力素质成长模型为理念,梳理职业岗位的结构、工作内容,划分岗位群或职业仓,明晰职业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行为调查,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类(分为隐性能力、显性能力)和分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结合行业国际标准,获取与岗位能力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工作内容转换来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分为知识、技能、素质)和分层(分为中职、高职、四年制高职);最后,在教学层面明确专业定位,构建课程课程,组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形成教学标准。除此以外,还要采用与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和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紧密相关的国际通用的产业标准、产品标准、生态标准等,实现专业教学标准“国际化”。综上所述,通过剖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教学标准构建过程,在职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梳理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搭建职业能力素质成长模型;以“体系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视野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地提出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形成从职业中来的系统化的专业教学标准构建方法。这将有利于提升湖南省职业教育的水准,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在未来激烈的高水平的国际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作者:刘红兵首珩陈庆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论文:高职应用电子论文 1第二课堂指导方法 (1)建立组织机构,提供场地。应用电子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开了必要的实践,许多内容学生就很难学懂、学好。而学校配合课堂教学所开设的实训实践课,往往受学校经费条件的制约和学时数的限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感到迫切需要一种组织形式,把学生分散的实践活动集中起来,既便于他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互帮互学,也便于教师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 (2)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光有组织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更多的学生自愿自觉参与,并持之以恒地开展活动。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只有具有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积极参与,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通过电子创新协会把新成员和老成员形成一对,有能力的老成员手把手地教新成员如何理解电子组件,学习如何使用仪器来检测坏的电路板,进行简单的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找的都是些比较简单,能一学就会的项目。获得收获的新成员很快就能消除对电子技术的畏惧感,增加了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信心。然后,增加难度,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电子产品原理,维修一些小家电,如吹风机,电磁炉,收音机,空气净化器,热水器等,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专业的能力,进而体会到的成就感。此外,根据学生在协会中显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作为选拔进入各种技能比赛的参考。由于参赛是对学生技能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很好的一个平台,也是招聘单位看重的内容。学生为了能够参赛就得更加努力,这样也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3)培养骨干,以带动其他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学生自己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从第一课堂观察学生选择对象,到第二课堂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组织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学生骨干显得非常重要。通过骨干引领学习可能达到比老师讲授更好的效果。 (4)建立产品意识,深化实践内容。建立产品意识,这是对学生在实践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每完成一个项目设计,就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把自己的设计或创意转化为产品,这要经过几个哪几个方面。其中哪些部分由社会力量来完成,哪些方面应该通过学生自己完成。我们鼓励学生主动去了解当地的工业环境和就业岗位,当地工业的技术水平,也使学生了解还有哪些相关学科和基本技能要学习掌握。这样做是使学生在第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总之,开展第二课堂的建设,你应该先建立一个组织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所,它是让这个活动可以进一步,持久的继续进行的前提,而框架搭建后,教师主要作用是起到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安排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第二课堂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 (1)组织建立对电子技术有浓厚兴趣的电子创新协会,选拔一批不错的大一新生,利用课余及晚自修时间,制作项目,每周三下午老师辅导,请专业老师,授课内容主要学51单片机编程和项目设计。以模拟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分组。每组3~4个人,1个人负责编程,一个人负责电路设计,一个人负责文档,这样能锻炼他们的默契度和团队合作能力。同上一样选拔一批不错的新生,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做项目不提供项目相关的任何资料。每组发一个题目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上交实物可以上网查资料。另外,可以每组选一个组长(主要分配组内工作和知识点整理)。电子创新协会以“要做事先做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本理念,以“普及电子知识,开展科技活动,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为宗旨,以“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采用“自学为主、指导为辅”,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方式,全力促进成员高素质、高能力的成才。通过电子创新协会组织的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电子创新能力,通过协会活动方式的第二课堂为学生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2)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利用第二课堂,召集五六位基础较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有关资料,并为他们解答了一些难点问题之后,把一部分第一课堂的讲课的任务交给他们。如在《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的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中挑几个扩展内容的实训任务让学生讲解,每个任务由一位同学担任主讲。由学生给自己的同学讲课,其效果有些比老师讲课的还好。这种讲课方式的学生事后都深有体会,一些人表示通过准备为同学准备讲一次课所获得知识进比听课多多了。通过这种活动,一批第二课堂的骨干队伍便自然形成了。受到锻炼的学生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平时都去注意了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新的动态,主动地收集在课内外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与经验。从这些事实可以表明,第一课堂中让老师和学生十分头疼的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很好的解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而主动学习的要求和能力不断提升。 (3)针对生活中某一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让学生完成一个具有同样功能完整的,可销售的,有经济效益的产品。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体会到完成一项产品开发到成品销售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时间去做调查研究,他们可以发现做一个真正的产品并产生效益,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还要学习供应链管理理论,也要掌握电子CAD,基本的网页制作,图片处理等技能,连平时应用电子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能涉及的机械和模具知识技能等也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这些实际的调查了解,学生知道了针对专业涉及岗位能力的要求,也有了目标和动力,自主学习的学风很快形成了。 3总结 基于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需要第二课堂的辅助学习,经过第二课堂磨炼的学生不仅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本领和社会适应能力,他们一出校门很容易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情况远远好于其他学生,甚至很快被用人单位委以重任。只有安排好辅助专业课程的第二课堂学习,才能使高职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满足高职生培养目标的需求。 作者:徐迅成葛海江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电子系 应用电子论文: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电子论文 一、在验证性真实实验中,充分利用白板的展示功能,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学实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验证性真实实验,这类实验是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验证所学的原理和知识,达到深化理解、加深记忆的作用。验证性真实实验中,相当一部分需要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显微镜的特性导致实验现象只能一个人获知,造成学生对实验结果是否正确难以知晓。有效应用白板的展示功能,把显微演示装置连接到电脑上,通过白板实时显示某位学生的观察结果,教师和其他学生可进行对比和分辨对错。对于其他非显微镜实验,利用摄像头实时显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实验结果能够统一,实验结论也更容易获得。由于是学生实时获得的实验结果,因此教学效果比用传统课件展示视频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二、在验证性模拟实验中,有效应用白板的生成功能,真实再现实验操作 验证性模拟实验是通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验证已有的实验结果。这一实验结果是已知的、确定的,但需要教师、学生通过相似性原理,用模型代替原型去获得实验结论,并类推到原型,从而加以验证,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验证性模拟实验。在此模拟实验中,学生作为捕食者,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张代表环境的色彩,多次重复捕食和生殖过程,得出与环境色彩越接近的生物存活率越高,最终形成生物的保护色。利用白板的无限克隆功能,能够很好地解决不同色彩的个体繁殖后代的数量问题,结合白板的定时功能、屏幕显示的色彩碎片的随机性和一致性,可以有效地统一学生的捕食行为,避免出现个别学生集中精力去寻找某些色彩纸片的问题。 三、在探究性实验中,通过白板的交互功能,显示整个实验过程 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现象和本质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科学认知过程一致,符合初中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它既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获得解释或者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操作中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生物材料及相关仪器装置等展开实验。利用白板,结合网络,可以在计算机上利用仿真和虚拟显示等技术,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由于网络内容的广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实验对象,而不仅限于传统课件中教师的预设内容。白板只是教学工具,是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使实验更容易开展的辅助手段,学生的自主参与、动手完成才是实验不可或缺的,不能把实验教学完全依赖于白板。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白板的整合和生成,实现从制作课件到利用资源,有效应用白板,提高教学效率的总目标上。 作者:曹喜军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四十八中学 应用电子论文: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电子论文 一、加强课程设置的整合性,构建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开放式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核心,因为课程设置即教学内容的确定,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阶段,学生进校以后按部就班,分阶段学习,修完所有的课程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学的所有课程都是预先安排好的,没什么可选性,很难确保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为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多样性需要,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建构。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而言,以现有的实验设备、实训条件、教学资源为基础,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能力及就业方向,将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分解为嵌入式系统、光伏新能源和应用电子三个专业方向,形成“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开放式课程体系。这三个专业方向,有着相同的专业基础要求,如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如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开设自动检测技术、电子CAD、C语言编程、单片机原理、ARM处理器工作原理和接口、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等课程;光伏新能源专业方向开设自动检测技术、电子CAD、C语言编程、半导体物理基础及应用、光伏发电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光伏组件生产封装技术、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等课程;应用电子专业方向开设自动检测技术、SMT技术、电子产品工艺基础与管理、电子CAD、C语言编程、单片机原理、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电视原理与接收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以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等形式出现。学生入校以后,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从而选择不同课程。所有涉及到的理论性课程、实训性课程、实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通过课程的整合,利用相同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达到相互统一,从而构建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开放式课程体系。 二、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都对实践教学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增加了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往往只是片面地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等,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仍普遍存在问题,要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完善实践课程的设置,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要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立足于市场需要,把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最新的发展动向,了解企业对学生基本职业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最新要求,积极与相关单位、企业人员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结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确定一个内容明确、可操作的、与专业发展紧密相连的实践教学体系。 2.利用各种资源,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还是集中在校园内,所以不能把希望只是寄托在校外实习基地上。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我院建有一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一个省级无线传感系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一个与无锡康捷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教学工厂。另外,拥有电工电子、电工维修、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LCD、光伏新能源应用、PLC应用等多个实验实训室。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建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构建具有“一个目标,二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连贯,五个保障”特点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合,校内培养和校外实践锻炼相结合;搭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应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这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框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连续三年不间断的实践技能训练。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我院利用学校的理事会制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信捷科技、康捷电子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利用暑期或业余时间,可以走出课堂,走向实践教学基地,亲身去感受企业的管理和工业运行模式,亲身体会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督促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实践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开放式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板书形式,老师一边在黑板上写,一边讲,学生坐在下面听。这种方式缺乏新颖性和新鲜感,学生听时间长了往往容易走神和分心。开放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板书形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1.利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安装到每个教室、实验室、实训室,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料等进行图、文、声、像、数字化处理,制作教学软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弊端,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还可以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2.利用校园网络系统,采用网络教学。 利用校园网络系统,设置教师个人网上教学平台,以电子邮件、BBS等的形式,在网上进行作业批改、在线答疑、学术探讨、思想教育等活动,极大地拓展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四、构建开放式教学评价体系 开放式教学,在其评价体系上也应当是开放的。在传统模式下的考核方式通常是分数考核,老师的教学,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均以考试作为终结。而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中,教学的考核办法应该打破这种情况,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方面实现多元化。开放式评价体系,由单一评价、集体评价、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组成。单一评价,指在闭卷、理论性考试中实行的、由任课教师依据标准答案对学生考试进行的评价。集体评价,指在技能性训练课程中实行的、由多名教师对学生作业或考试进行的评价,以此克服教师个体评价的片面性,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校外评价,是指对校外获奖成果的认可。综合评价:综合单一评价、集体评价和校外评价,形成学生基本的学业成绩;综合学生参与各类竞技活动的成绩,包括学生的课程学习竞技、文化素质竞技、校外参赛竞技以及社会实践竞技的成绩,一方面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和各类评优的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将学生的各种竞技性成绩按有限学分的要求进行量化,纳入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 五、结语 总之,要在高职教育中构建应用电子专业的开放式教学体系,需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等多方面作出改革与努力。 作者:许卫洪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硕士论文: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 作为思政方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品格的学科,缺乏实践检验或没有经过实践强化的理论,是难以在人们的心中扎根并变成指导人们行为的指南的。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不但可以加深研究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更能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以后实际教学或管理中遇到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但是,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2009年才启动的新的研究生培养形式。尽管该教育形式在欧美各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实属新生事物。因为是一新生事物,虽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对这一培养模式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却微乎其微。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实践教学应如何进行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尚缺乏成熟的经验。因此,为了满足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践教学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是检查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质量,培养研究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发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不足,是促进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和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各高等学校已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环节纳入研究生正常教学体系,也计入研究生必修课学分,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实际运行起来有时常是一种形式,没有规范的教学理论与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研究生参与的实践次数还会因种种原因减少,甚至存在有应付的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很难达到该环节对研究生的训练目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是,对研究生来说,还产生了轻松拿学分的误导。 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在四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研究生实践教学的体系,主要包括:1)学校内的实践教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有两年学制,要让他们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实践能力得以充分提高,可采取以下两种基本形式:一是让其担任兼职辅导员,协助班主任管理本科生的日常事务;二是可以让硕士研究生跟随其导师参与一门课程的部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导师能够发现学生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帮助其纠正问题。这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得到提高的实践教学形式。2)社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学以致用、锻炼能力的一个重要舞台。不少高校重视理论教学,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足够的重视。社会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既可以让硕士研究生利用假期和无课的时间参观考察,又可以让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开阔他们的视野和眼界,能让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高校应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大纲,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3)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利用研究生社团或其他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开阔视野,培养个性,展示技能,丰富文化生活,服务社会。4)建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的固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学院和导师三管齐下,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筛选范围。通过实践、比较,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农村、工厂企业作为研究生固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并将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协议的形式固定下来。5)重视教学实习。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亟须加强的是教学实习这一环节。大多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经验缺乏,而专业实习环节是研究生补充实践经验、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成效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毕竟理性认识要以感性认识为先导,没有亲身感受和体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势必会大打折扣。另外,专业实习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的主要来源渠道。因此可以说,抓好专业实习环节是达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硕士生培养类别成功转型的关键。根据我校师范教育的优势,加大教学实习的力度。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同时不但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也要重视研究生育人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6)毕业论文的写作。既要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查阅资料,理论研究能力的提高,也要重视学生研究方法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培养研究生善于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鲁东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等硕士点。自学院开始招收培养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起,学院就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教学实践这一工作,专门成立了研究生教学实践指导小组并配备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来指导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今天,随着学院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研究生培养也将由摸索期向规范期转轨,这对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作者:王翠芳单位:鲁东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教育硕士论文: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与分析 一、为全面解决农村教师匮乏问题,2004年国家教育部推行了“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计划 2006、2010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该政策,继续扩大了培养规模,显示了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规定“:推荐学校要按照推荐免试条件和程序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1]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选拔过程很公正,就读农村教育硕士的大学毕业生其综合素质都很高。被推荐的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大都能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计划,无论是上课还是带训练队都能传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能给学校输送新的血液。但政策要求的“培养高校要对其进行网络跟踪指导学习”落实不到位,多数学生认为,任教期间培养高校完全没有跟踪指导,也没有向他们推荐过书籍、资料等文献,而且网络资源、电话跟踪等规定的落实情况都不到位,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期间没安排导师,造成任教期间没人指导学习,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期限(5年或4年)有些长,多数学生更倾向于三年(含脱产学习一年),即“1+1+1”的培养方式。 二、研究生导师具有知识传递、道德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基本功能 [2]关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导师的选定方面,通过调查发现,2007级、2008级和2009级的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前大多数都没有导师进行跟踪指导,直至进入培养高校脱产学习那年,才由培养高校指定,学生在选择导师的环节缺少自主性。而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的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前已经由高校安排了导师,甚至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即农村任教学校一个导师,培养高校一个导师,双重指导[3],这样“既有利于农村教育硕士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4]”。 三“、培养环节执行情况”中要求最严格的是学位论文的撰写,在选题与开题、评审、答辩环节上,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很严格”;其次是对课程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它是研究生专业知识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5]。由此可见培养高校对农村教育硕士在态度上还是比较严谨的,没有对他们敷衍了事。通过调查发现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主要是本人的教学与工作经历,他们在选题时所遇到的困难依次为:选题来源匮乏、专业知识基础差、选题角度难定、导师指导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教育硕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其次是对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再次是文字表达能力比较欠缺[6]。这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本来在写作上就有一定困难,再者由于任教期间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必然导致选题时遇到种种困难。农村教育硕士在脱产学习时需学习各科课程、完成各类作业,另外家庭琐事分散一部分精力,写作时间大大减少;其次写作功底不深也是造成“时间紧张”的重要原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多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能比较全面地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观念,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某些科目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将课程与农村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与实际工作有些脱节。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依次是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际操作,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更好地去解决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三类系统建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提升教育硕士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鉴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环节,去掉那些从教育学硕士培养计划中拿来的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8]。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较差,如班级容量较大、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不足等等,因此多数农村教育硕士认为学到的东西挺好,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在课程比例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教育理论课程过多而实际应用操作课程过少;第二是政治课所占比重过大,与其他课程的课时比例失衡;第三是在关于英语课程的调查中,有64.6%的学生选择了“根本没必要学英语”。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任教三年中几乎用不到英语,他们认为以后的教学也不会用到英语,英语课程占了大比重,势必会减少其他课程的比例分配[9]。另外,作为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用性也不强,他们将来的工作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体育课多数为室外课,并且农村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多媒体设备不普及,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不多,因此,建议将英语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为选修课比较合理,这样更适用于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某些高校与以前(指本科阶段)内容衔接很好,既不重复,又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升,因此,相关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课程结构,而且还要对课程内容仔细审查,避免与以前(本科)的内容重复。 五、脱产学习后的提升程度是培养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因素之一 尽管多数学生认为脱产学习后不能较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多数学生感觉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原任教单位领导也感到尤其是带队训练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他们带回来了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用简单的器材可以练出佳绩,用相同的器材可以练出花样,使原来枯燥的训练变得有生机有活力,运动员们的训练热情也提高了很多,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体育教学环境简陋、体育器材不足的现实困难。说明农村教育硕士在经过脱产学习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总体能力得到了发展,与“硕师计划”设计初衷基本吻合,不足之处是在脱产学习过程中教学能力没有得到理想的发展。 本文作者:张东岳田惠林工作单位:河北郑口中学 教育硕士论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摘要 教师是汉语国际教育“三教”(教材、教师、教法)问题中的关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国际汉语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教育师资的培养中,如何理解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非常重要。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是:普适性为第一性,针对性是第二性。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培养汉语师资中才能处理好从培养理念到教育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问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汉语师资 普适性 针对性 一、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崔希亮(2010)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的“三教”(教材、教师、教法)问题中,“教师”是问题的关键,解决了“教师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解决教师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事实上,教师问题也一直是汉语教学界关注的焦点,只是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如火如荼地展开,师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以至于它可能成为汉语国际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此时汉语教师问题也就成为热点问题。 几年以前,我们还在用“对外汉语教师”来指称针对母语非汉语教学的师资,现在人们日渐趋向于用“国际汉语教师”来指称。在学界印象中,一般认为前者立足的是国内汉语教学,后者则是立足于国际视野,这样理解当然无可厚非。吴应辉(2010)提出要建设国际汉语教学学科,但是将汉语国际传播与之区分开来,指出国际汉语教育包括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含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现在有一种或隐或显的意识,那就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育师资培养只是针对国内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或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好像就是对此观点的佐证。 传统的对外汉语师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或适应当今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这是事实,但在师资培养问题上,如何理解汉语教学师资培养中的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非常重要,这对解决汉语国际教学中的“师资瓶颈”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实际培养的操作上更具指导意义。 二、教师培养回顾 我国自2007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身影就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屡屡出现,每年派往海外担任汉语教师的志愿者,汉硕是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汉语教师?这个问题是多年以来关于师资培养的核心问题,汉硕是不是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以往的研究和讨论可以概括为“意识说”、“素质说”、“能力(知识)说”、“技能说”几种观点。各种观点说法不一,多因为视角或立足点不同,但各种说法却又大同小异,如从业的个人基础就被描述为“专业意识”、“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等不同说法,内容实质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落脚点不一样,如“意识”、“素质”、“能力”属于个人内涵,而技能则是体现在行为上的素质。张和生多年来关注汉语教师的培养问题(张和生、鲁俐,2006),在论述汉语教师素质培养时就认为汉语教师基本素质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汉语本体知识、中华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语言教学技巧,这实际上又是从素质角度打通了上述几个层面。 国家汉办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可以说是上述各种说法的集大成,它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要求有知识、有技能、有方法、有素质,涵盖了上面各种说法。《标准》的“前言”明确说,《标准》就是“针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描述”。 无论是各种说法还是《标准》的描述,对汉语教师的业务要求实际上可以用“体”与“用”两个方面来概括:专业知识(能力)是“体”,教学技能乃至跨文化交际、对外交往与协调等是“用”。汉语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体”的功底,又要掌握灵活可行的“用”的技能,才是合格的汉语教师,这也是有效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关键。“体”、“用”兼备的汉语教师,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汉语教学,我们认为这就是国际汉语教师的普适性。所谓各种环境,不仅从大的方面指国内、国际的环境,也指某些具体的环境,如学习者母语背景环境、不同教学类型环境等等。 目前国内汉语教师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方向),二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前者有硕士、博士两个层次。现在一般印象都认为前者是立足国内,后者针对的是国外。我们认为这种理解是失之偏颇的:两者的不同是学位性质不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学术型”或“研究型”的,后者是专业学位,目前也只有硕士层次。然而,二者有一个很大的相同点就是“出口”。可能的话,毕业以后他们都要从事汉语教学,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样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又出现一个误区,那就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培养中重“体”,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重“用”。如果单从教学上看,只有“体”不会“用”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同样,“体”不强又何以“用”呢?在此情形下,要培养出优秀国际汉语师资只能是空谈。所以,当前汉语师资培养的症结是没有培养出“体”、“用”兼备的普适性师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缺乏统一的教学计划,因师设课,培养方案普遍缺乏实践环节,所以不能满足需求。而专业硕士在培养中大量课程是实践性的,而且有一年时间的实践要求,但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或功底不扎实,光有技能也不能满足高端需求,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李晓琪(2011)在考察了英美国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后发现,这“普通语言学与英语语言学”等“体”类的课程也占有相当比例(约占20.17%),由此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提供了参照,认为“语言学”类课程的地位是基础必修课,因为语言学和汉语的知识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综上,无论什么途径,都应该培养出既具备“体”的能力又掌握“用”的技能的普适性汉语教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环境,无论母语是汉语背景教师还是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都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否则就有违设置这一专业硕士学位的初衷。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汉语教学中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学习者母语背景、不同媒介语、本土教材、特殊教学对象与环境乃至特殊国情与文化等等,教师根据普适性教学原则、方法、手段,并调整自身教学经验,以适应特殊情况,却仍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通过专门的培养与训练才能满足教学要求,这种满足专门需求而对教师进行“体”与“用”的培养与训练,就是汉语教师培养的针对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就应该根据需求进行针对性训练。 通过上文我们对汉语教师普适性的讨论,现在可以明确,以往语言学专业的对外汉语方向与汉语同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并不是普适性与针对性的矛盾,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也不是针对性不强导致的结果。我们认为,应该梳理清楚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这对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普适性是第一性的,针对性是第二性的:普适性属于基础层面,针对性属于提高层面;普适性要满足普遍要求,针对性是满足特殊要求。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培养汉语师资中才能处理好从培养理念到教育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问题之间的关系,而不至于纠结于学科概念与范畴等形而上的观念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作为一名第二语言教师,除了要具备语言教学的“体”与“用”的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还应树立现代语言教学理念、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并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所以,汉语教师的培养首先就要基于这样的普遍认知,培养出来教师就是要放之四海皆可用,而不是只能用于某种特别环境与适用某种特别对象。过去“对外汉语”方向的培养主要是立足国内,今天全世界有3千万人在学汉语,国内最多只占其中1%,汉语国际教育大视野是必须树立的,这也更突出了普适性的重要性,不能再区分出着眼国内和立足国际,只有拥有了大批合格的普适性教师才能满足国际汉语教学的需要。所以,普适性在汉语教师培养中是第一性的,针对性作为对特殊情况需求只能是第二性的。 如果把教师培养形象化的话,那就是一座塔,普适性是塔基,针对性是塔尖。普适性是基础,只有具备了汉语教师基本的“体”、“用”,才有应付各种特殊需求的基础,才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也可以说,没有普适性就不会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从教学需求来看,无论在什么环境、对什么对象、开展什么教学,都会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所以,普适性是满足普遍性教学需求的前提,而针对性是对特别需求做出的反应,是在普遍性原则下对特殊性进行的处理。对这两方面的认识决定我们培养方式的处理。在一般状态下,我们只能按照普适性原则培养汉语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特殊需求来培训和培养针对性师资,前者是常态的、按部就班的、长期的,后者则是非常态的、定向的、短期的。后者的实施,如果针对性项目或任务非常清楚,也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乃至“本土化”方式培养。但无论怎么“定向”,普适性也是基础,针对性只是特色更突出,不可能脱离普适性,只考虑针对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客观上具备开展针对性训练的条件,如已经掌握作为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及教学技巧,具备对象国的语言与跨文化交际基本素质。尤其是后一点,是其他专业出身的汉语教师不擅长的。所以,在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完美结合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具有天然优势。 教育硕士论文:特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及培养目标 摘 要 国家为了给农村基础教育提供更好的教学,特别培养了特岗教育硕士。因此,笔者对特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以及培养目标加以阐述,对培养特岗教育硕士提供建议。 关键词 特岗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构建依据 培养目标 我是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问题牵涉我国农村的整体建设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特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以及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开展阐述。 1 特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1.1 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基本特点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1]所以对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探讨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从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生理发展方面来说,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成人的脑部和身体发育已经基本成熟,身体各项技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成人的可塑性与中学生或大学生可塑性相比状态相对较弱。但是,成人的学习能力和目的性比中学生稍强,他们能够主动约束自身进行学习,在思维方面趋于成熟,了解自身的需求;从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说,首先,成年人的感觉和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是处在成熟的状态,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控制自我意识。其次,成年人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生活阅历较多。他们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兴趣是什么,情感和意志等意向已经形成,对很多客观事情的感知和把握总体强于全日制教育硕士;从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社会发展的特点来说,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是特岗教师为了更好的深造而来的,他们对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是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特岗教育硕士主要面对的是农村以及贫困地区的学生,他们对农村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综上所述,从生理角度、心理角度以及社会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成人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概念和较明确的自我意识,在对自身的知识建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1.2 特岗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理论 教师专业化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不断的专业教育,获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2]作为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在思想、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也可以说是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专业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对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时必须强调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和特岗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性。国家开展特岗教育硕士这项政策也是为了让特岗教师在专业上有更深层的造诣,从而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对于特岗教育硕士来说,从一个高校的毕业生到初入教育界的新手教师,而且是处在农村以及贫困地区教师,针对他们的培养,必须关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必须与其它教育硕士培养有所区别,同时更加考虑特岗教育硕士的自身特点,所处的环境,所用的资源等等问题。特岗教师为了让自身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得到理论化的升华去攻读特岗教育硕士,在他们的培养上一定要将理论赋予实践之中,实践驾驭理论之上,是当前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首要任务。 1.3 新基础教育对特岗教师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革,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我国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也有了新的要求。“新基础教育”要求每一位教师参与学校变革实践,而且要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理解与领悟这些理论,逐渐使自身成为自发的、由新理念作为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这是教师进行改革、思考、探究不可或缺的一步。[3]而对于特岗教师的培训也应按照这个要求实施。与此同时,我国在2011年开展的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这项措施的实施,也是为了满足特岗教师对高层次教育的迫切需求,让特岗教师边工作,边学习,也可以说边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边进行实践学习,并且可以获得硕士学位。特岗教师面对的都是基础教育的学生,特岗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基础教育的水平。在一轮又一轮的新课程改革中,这些教师的培训无法彻底满足发展迅速的教育实践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的使命是打好生命的底色,孩子的心灵底色是明朗还是灰暗;是欢乐但没有追求还是欢乐同时迎接挑战,把克服困难当成最大的欢乐?”[4]这都取决于后天对其的培养。基础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这些决定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特岗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展业素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基础教育改革。 2 _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实施,我国对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特岗教育硕士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的开展。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对于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起到重要作用,是特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出发点。确立合理有效的培养目标是各培养单位培养特岗教育硕士的前提也是首要任务。因此,在本节中笔者主要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和特岗教育硕士自身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展开。 2.1 从高校特岗教育硕士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分析 在宏观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指导下,高校培养目标主要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基于明确的价值取向,学校自主确定自己所要培养的学生目标类型,各高校直接指导学校办学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高校培养目标也可以说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中,我国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能力集于一身的人才,各高校根据国家的培养目标,也都比较统一地要求培养具有一定教育科学理论基础的一线基础教育人才,以及都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需要。但是这个培养目标很模糊,并没有具体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也没有去区别培养的人具有怎样的特点、性格、素质等。在特岗教育硕士的身份上,他是兼具特岗教师和教育硕士两层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他与普通的教育硕士有根本的区别。同时特岗教育硕士又是主要针对农村以及贫困地区,对服务期满3年的特岗教师更高层次深造的一项特殊政策,既然他是一个为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殊政策,在其培养目标上就应该体现特殊性。 (1)高校培养目标应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特岗教育硕士就是国家为了留下特岗教师设定的一项政策。同志曾指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但是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尤其是在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从这个讲话中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培养特岗教育硕士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高校在制定特岗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这一特点。 (2)高校培养目标与具体区域发展相结合。特岗教育硕士是由特岗教师衍生的,特岗教师政策主要就是面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项特殊政策。实施的范围也是特定的。在这种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物资缺乏,师资缺乏的现状下,每个地区具体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带有各自的独特性。从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独特性,而这些都是教育活动持续发展的基础。 (3)高校培养目标要与学校办学相结合。对于培养特岗教育硕士的高校来说,在当代学校转型的背景下,高校的校长、教师不再是纯粹宏观教育政策的执行者,都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基本情形进行自主办学,自主发展。学校可以在国家颁发的教育政策指导下,自主确立高校的培养目标。那么对于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各高校也应看到现在发展的新需要,特岗教育硕士在身份上既是特岗教师又是学生,所以在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上也应体现双重性,这样对之后的教学任务有很大的帮助。 2.2 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自身要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自身要明确为什么要继续学习。无论是为了获得硕士学位的文凭,还是为了今后更好的转行,都要了解自身学习这个特岗教育硕士的目的。 在这个特岗教育硕士特殊的身份中,要了解到国家对于培养特岗教育硕士的需要,农村以及贫困地区对于特岗教育硕士的需要。对于特岗教育硕士自身来说,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其次,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要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学习中要虚心向辅导的导师学习,从自身的角度为自己的教学实践考虑。最后,多思考,多琢磨,提高自身的同时思考如何将所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实践中,达到最大的效果,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对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应该着重从其特殊性的切入点来进行培养,根据其构建依据制定切身可行的培养目标,一个合理的培养目标是一切方案施行的前提,也为特岗教育硕士的发展提供保障。 教育硕士论文: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代社会中,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在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全日制教育硕士应运而生。本文以SX师范大学为例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希望能对教育硕士的就业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 就业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 互联网时代社会飞速发展,除了研究型人员外,我们对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显著增长。但是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类型与互联网时代需求的综合型、应用型高水平人才的要求有很大出入,因此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全日制教育硕士在此背景下也开始出现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成就一批一流教师,是国家和人民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殷切期盼。 2010年7月教育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份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的第十七章主题便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且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 教师的受教育情况、学历背景等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很大。学历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基础,因此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最初专业硕士教育主要针对在职人员展开,培养方式为非全日制。[2]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硕士需要更多优秀的应届生源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在职教师。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2009年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培养名师为宗旨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以来,报考和录取人数逐年递增,尤其是近两年来教育专硕比学硕在人数上更是翻了几番。 二、教育硕士的就业情况 (一)就I现状 自从2010年我国开始招收教育硕士以来,录取人数逐年递增。从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2014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 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75%。研究生招生 6213 万人,同比上年增长 163%。毕业研究生 5359 万人,比上年增加 222 万人,增长 433%(2014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数量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已然进入了教育大国的行列。与此同时,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一再被大家提及。高校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用人单位选拔的日趋严格使得原本定位为高端人才的研究生的稀缺性得不到很好的彰显。甚至有报道称局部地区研究生首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3]教育硕士是我国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的就业情况不仅关乎个人,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将以SX师范大学2013、2014级教育硕士的就业情况为例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二)影响教育硕士就业的因素 1.社会因素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还是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二者占比超过60%。但由于目前SX教育行业已经接近饱和,大专院校对教育硕士的需求很少,而公立高中特别是优质高中在招聘时也都将条件限制到985、211等重点院校,再加上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政府机关的招聘中教育硕士可考取的对口专业几乎为零,因此SX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就业面变得更加狭窄。大量的教育硕士不得不下滑到初中、小学、私立高中、教育培训机构等就业。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其他省市相比,该省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上很多学校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认可度不够高。 2.学校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该省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校所学知识与工作适应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学校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结构不合理。SX师范大学没有开设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特有的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据悉该学校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专业课与学术型硕士完全相同,甚至连实践课也没有区别。虽然根据该学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课程原则上不得低于一年,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学校只安排了半年的实践课程。并且理论课程多为专业基础课,与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重复性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以说学校的培养与教育硕士的培养要求和社会需求存在很大程度的脱节现象。 3.个人因素 当然,个人因素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就业中影响也非常重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硕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校的教育硕士有接近一半的人是跨专业的,也就是说其本身的教育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有很大的不足。我们还发现该校很多全日制教育硕士选择读研仅仅是为了缓解毕业压力,推迟就业时间。虽然绝大多数教育硕士入学之初都多多少少对硕士生活进行了规划,但由于学风一般,学校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管理也比较宽松,大量的教育硕士因为自制力不够强并没有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上。 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人缺乏就业竞争力。其次,教育硕士的心理原因尤其是择业观对就业有极大影响。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许多教育硕士普遍感到较大的就业压力。然而与就业压力巨大不相称的是虽然8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就业最重要的是能力,但是有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缺乏信心。另外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的择业观依然很传统很保守,很多人都将有编制的教师当做就业最主要的目标。然而很多提供编制的公立学校每年只招收一两名教师,甚至更多学校已经连续几年没有招聘。面对如此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状况,教育硕士应当及时调整自身的择业观。其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无编制的区别已经越来越不明显,教育硕士大可不必为了一个所谓的“铁饭碗”忽视其他的就业机会。 (三)对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的建议 1.个人方面 S着研究生的扩招和毕业人数的增多,就业难已成为事实。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教育硕士最主要的就是从自身因素出发,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教育硕士应当调整自身定位,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考上研究生不是学业的终点,而是进入社会的起点。广大教育硕士不能自认为抱着研究生的学历就可以高枕无忧,而应当给自己制定一个翔实的专业素质提升计划并严格完成。尤其是要注意增加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全日制教育硕士应当适当降低自己的期待,注意与社会的需求结合,主动出击,了解就业市场,不妨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于编制不要过分执著。 2.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当严格贯彻落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要求,切实推进“双导师”的培养模式,积极引进一些优秀的一线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为优秀教师的技能。其次,学校应当开发出专门针对教育硕士,能切实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课程,减少不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尤其是要落实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习工作,必须确保学生有至少一年的实践经验,不能让学校的培养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最后,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方面应当紧紧贴合市场需求,不能盲目扩招。 3.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主要是政府和用人单位对教育硕士就业的影响。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应当在政策制定方面多出台一些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政策,可能的情况下为研究生开辟一些绿色通道,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方面,首先应当消除对教育硕士的偏见,注重能力的选拔。不要简单地因为不是学硕,不是211或985的学生就将教育硕士拒之门外,应当从多方面考量教育硕士的能力。其次,用人单位还应消除性别歧视,确保男女机会均等。 教育硕士论文: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但是,在教育硕士实际培养过程中却出现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学术活动;师生配比不科学,导师关注度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实践考核形式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意义,增加学术活动;提高导师重视程度,改革教导方式;健全管理机制,科学进行实践考核。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专业硕士 困境 培养对策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借此机会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促进高校进一步发挥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更专业化的人才需求。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内涵 2010年教育部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详细介绍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该培养目标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第一要“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第二要“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全日制教育硕士是硕士研究生层面上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自然应该具备一名硕士研究生所拥有的理论水平和学术研究素质。同时,应用型人才是专业硕士的发展目标,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强调的实践体验是探究性实践[1],全日制教育硕士需要熟练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对全日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同时注重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困境 (一)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学术活动。 目前,我国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法仍然以讲授法为主。讲授法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师生互动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在讲授教学中,教师以语言为媒介,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而言,不宜过多地采用讲授法。很多全日制教育硕士在本科阶段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缺少教育学的专业训练,对教育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只停留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些内容,讲授法不能使学生有效理解和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同时,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教学实践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与在职教育硕士不一样的是,全日制教育硕士没有工作经验,对讲授的教学内容的理解缺少实践经验的辅助,不能将所学理论直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影响其理论学习的深度,使得培养效果甚微,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体现得不明显。另外,全日制教育硕士刚刚起步,在课程设计、教师配备等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教学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做到循序渐进,这些都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形成阻碍。 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培养的特色是突出实践,在实践不突出的情况下,高校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术能力培养十分松懈。在教育硕士的学习过程中,一大半时间是在学习基础课程、深入实践学校进行教学实践、撰写毕业论文。他们很少重视学术活动,高校很少专门为教育硕士提供专家讲座。与学术型硕士相比,全日制教育硕士很少参与导师的课题中,导师在分配科研任务时对教育硕士信任程度不高,在这种环境下,教育硕士唯一能够参与学术能力培养的途径只有写论文。培养教育硕士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都沦为空谈。 (二)师生配比不科学,导师关注度不高。 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扩招速度加快,专业硕士的人数不断增加,以扬州大学为例,在设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点的学院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人数已经接近全日制硕士人数的一半,虽然教师数量也有一定增长,但学生数量增加的速度远远高于教师的增长速度。在导师、学生的配比上,甚至会出现二十个学生配对一个导师的现象。导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工作所能够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导师的引导和认同。一方面,一些教育硕士的导师缺少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研究范围与中小学的第一线实践有一定的距离,对教育硕士实践方面的指导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教育硕士学制比较短,一般为两年,这给导师设置了难题。往往只有到了毕业论文撰写的时候,才会与学生交流,所指导的范围局限于毕业论文。平时所撰写的课程论文,某些导师很少进行指导,学生所能获得的只是任课老师打的分数,缺乏导师对这些论文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的视角等方面具体的评价和指引。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实践考核形式化。 教学实践是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内容,虽然教育硕士普遍认为教育实践对其帮助很大,但教学实践仍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管理机制。当前,我国具有教育硕士学位点的高校基本都会建立教育硕士的实践平台。然而,这个实践平台只是提供了教育硕士参与实践的机会,高校并没有加强对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的重视。全日制教育T士从实践开始到教学实践结束这一阶段,高校很少过问这些学生的情况,而是直接将学生的实践交给实践学校。因此,教育硕士在碰到实践中的共性问题时,没有相互交流、共同解决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实践的效率[2]。在实践结束后,对学生的考察是以学生在实践中所写的教案和心得为主,附上校外实践导师的评价,评价往往以对学生的肯定为基调,不能反映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从这几个方面获得的评价信息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学生所提交的教案并不能完全说明学生是否具备合格的课堂教学水平,一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借鉴甚至抄袭优秀的教案上交学校,学校不能正确了解学生教学实践的发展状况。除此之外,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毕业考核中,并没有教学实践能力的相关内容,对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可行路径 (一)突出教学的实践意义,增加学术活动。 “学术是高等学校的逻辑起点,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3]。教育硕士作为高等学校的组成部分,应该对实现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承担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获得硕士学位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可以推断,全日制教育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只是一个方面,学会如何研究才是根本。因此,在对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大学术活动的比例,这对学生深入理解教育相关理论并将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好的促进功效。 在操作层面上,教育教学实践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可采用教学观摩、辅助教学、试讲、说课、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专业实践[4]。例如在课程教学时,任课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的内容,组织教育硕士开展小组科研活动,让学生根据兴趣阅读课堂教学的拓展内容,帮助理解教育理论。并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协作。在学生结束课程学习后,导师可以引导他们结合个人的研究兴趣,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使他们学会在实践中思考,为日后教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同时,邀请教学名师为教育硕士开展专题讲座,对教育硕士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培养教育硕士成为研究性的教学专家。 (二)提高导师重视程度,改革教导方式。 各自的导师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的核心人物,导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学术思维的缜密性。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仅限于学术和实践方面,对研究生的思想、情感、其他能力都有指引的意义。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要注重其学习能力以外能力的发展。 首先,高校要制定一些措施提高导师对教育硕士的关注程度,例如可以适当增加对教育硕士的投入,增加的投入与导师的教育工作质量直接挂钩,提高教育硕士在导师心中的地位,促进导师加大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投入。其次,在对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导师与教育硕士都需要认真对待,保障制定的内容可以实施,导师要以学生的个人意向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水平对其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可以邀请中小学中的优秀教师共同参与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的设计,使得这个培养方案更具有实践意义,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拓展中小学教育资源,在理论指导下形成完整有效的实践培养方案。最后,导师需要调动教育硕士主动参与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研究生教育要以研究生为本,要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件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自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因此,应该鼓励研究生通过研究生会等自治组织定期开展读书沙龙,由导师推荐书籍,教育硕士根据书籍的内容撰写读书心得,并在读书沙龙上相互讨论和交流;举办学术论坛,以教学实践问题为主题,与实践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相关问题并由导师讲评该主题问题的实质。以这些创新的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教育硕士与导师、全日制硕士之间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教育硕士在学习、实践、个人发展等各个方面提供有效的意见。 (三)健全管理机制,科学进行实践考核。 第一,教育实践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重点,完善教育实践管理工作首先应将教育实践贯穿于整个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制为两年,可以将理论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到了第二学期就开始让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生参与教育实践,到实践学校辅助校外实践导师的教学工作,例如听课,批改中小学生的作业,参加各教学活动等。第三学期,可以正式走上讲台讲课,延长在课堂上的试讲时间,增加他们真正进行教育实践的机会。第四学期,学生可以减轻实习的压力,安心撰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同时,学生长期在实践学校中见习实习有利于培养的连贯性的发挥。第二,在实践管理工作中,应当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实践工作负责。该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教育实践的过程有一定的掌握,及时解决学生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考察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实践中的情况。第三,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毕业考核中增加教学实践内容。在教育硕士的实践活动结束时,组织一线教师和高校教育方面的专家走进课堂,对教育硕士进行严格的实践考核。同时,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以贴近教育实践为前提,解决中小学中存在的实际的中观、微观问题。培养他们成为既掌握实践能力,又拥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专业教育人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学生、学校、实践单位三方共赢的局面。 教育硕士论文:实践取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重构 [摘 要]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内容有明显的学术化倾向,建构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专业必修课程内容是当务之急。学科教学知识是优秀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知识,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应以历史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进行重构,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同时兼顾校本历史课程的开发、实施的指导与实践。 [关键词]教育硕士,实践性知识,专业必修课程,学科教学历史 自2009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研究生大规模招生以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诸如“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等问题,①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问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建设也要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施良方认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确的选择”。②全国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的专业必修课程有四门:“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和“学科发展前沿专题”。这四门课程的设置需要从“教师理解”“课堂教学”和“学生体验”三个维度来理解:1.“教师理解”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任课教师在研究《方案》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所领会的课程,即任课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理解。2.“课堂教学”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任课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运用相关教学材料、组织学习活动并与学生交往对话的整个过程。3.“学生体验”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学生通过研习任课教师提供的专业学习材料以及在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后所获得的体验或W习经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实践性”。“实践性”决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目标定位,也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硕士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建设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就必须突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来源于中小学教育实践并回归到中小学教育实践。 有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①这给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定位和实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体系都是依托培养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进行的”,“在学科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学术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制约下,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专业性、技能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被淡化”。②美国一些大学则运用NBPTS(美国全国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标准构建教育硕士的专业课程内容,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NBPTS提出了教师专业的五项核心主张:1.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承担责任;2.教师熟悉所教科目的内容,并知道如何把它们教给学生;3.教师有责任管理和组织学生学习;4.教师能系统地对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③据此,美国明尼苏达―杜鲁斯大学教育学院为教育硕士设立了与NBPTS五项核心主张相一致的课程,针对上述NBPTS第一项和第五项核心主张,该校设置了“系统情境中的教与学”和“领导、变革与合作”等课程,确定了教育硕士与同事在课内外的合作活动和在社区开展的工作;针对第二项核心主张,设置了“教和学的基础:课程理论与设计”等课程,确定了现场教学、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经验联系起来等运用理论于实践的活动。④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也“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为在职人员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能力,重视培养中小学教育的专业管理人员。每个研究方向的课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各专业的基本理论或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专业拓展类课程、选修课程(在其中学生必须修习几门专业方向内的课程)、专题研讨课程(专业方向内理论或实践中的热点问题),⑤课程设置较为突出研究方法类课程。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以“运用理论于实践”为核心目标重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十分必要的。 实践取向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于历史学科教育的实践能力,同时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理论特征。专业必修课程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专业理论层面,历史学科教学方向有自己的学科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专业学位课程必须建构较为系统的老师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知识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必须达到优秀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与课程教学知识。2.实践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必须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并能够有效搭建起“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桥梁,专业必修课程的落脚点是历史学科教育实践。3.理论与实践交互的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实施的着力点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从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中抽取出学科教育的理论特征,又能把掌握的专业理论语用到具体情境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历史学科教学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知识 美国学者舒尔曼最早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俗语,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的核心知识,具有实践特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由课程知识、内容知识、学习者知识、情境脉络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教育目标等经过教学推理行动形成的,⑥这种推理行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程知识”等静态的知识进行理解、转化、教学、评价、反思并产生新的理解,才能产生学科教学知识,这种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的合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Cochran、DeRuiter、King等人发展了舒尔曼研究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中的“knowledge”一词的含义应是“knowing”,该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教师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背景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四种类型知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Cochran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定义是:“教师对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①具有实践性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合金;2.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3.是一种内隐的知识;4.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表现。由于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承担着培养“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而促进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应当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致力于历史教师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取向”的特征。就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基础是掌握必备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即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和历史的语言表述必须是专业的,但是有了这些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能必然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历史教师,其中最为关键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如何把历史和学习历史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经验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 (二)依据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实践性知识已有的水平 我们通过对上海、江西和甘肃三所师范大学新入学的62位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发放问卷,主要从基本情况、学生时代历史学习体验、本专科期间专业学习、历史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等四个部分进行调查,发现如下: 1.生源构成以应届本科生为主,大部分教育硕士没有教师从业经历。 2.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中学生时代经历的历史教学策略对于其对历史教育的理解影响比较大,大学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论教师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的阶段。 3.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本、专科期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综合化程度不高。 4.历史教育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认为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两个方面:(1)学生方面:中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中学生阅读量有限,学生史料的查阅和辨析能力偏低,等等;(2)教师方面:缺少有效指导中学生的策略性知识,文献史籍阅读量不足导致对教科书解读不深,依赖网络资源,难以把握教学内容,对学情分析不足,不知道如何唤起中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历史意识,教师历史专业知识的欠缺,对中学生管理纪律等方面缺乏经验,课堂讨论容易偏离轨道,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等等。 调查发现,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的知识均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状态,历史学科知识的欠缺、学科教学知识都严重不足,而最为突出的则是后者。 施良方教授认为,一般说来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以下标准:1.“注意课程内容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c相适应”。②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与中学教育历史课程内容最大的不同是专业性的,参照国际上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可以从参考以下三个要素来选择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 (一)参照《教师专业标准》和《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标准》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师(2012)1号]。强调中学教师要以“能力为重”,认为合格的中学教师需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这套标准主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体规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其中,“专业知识”部分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专业能力”部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而2012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也特别强调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其课程内容设计指向实践性的原则是:“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主要参照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培训课程的内容,并在专业能力部分提出了“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要求。上述两套标准的颁布,为合格历史教师和优秀历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因此,在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强化“历史专业知识”,获取与“历史教学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内容,要对学科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科教学(历史)教育硕士成长为优秀中学历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国外历史教师的专业标准也为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2005年,美国伊利诺伊州颁布了详细的教师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资格证获得者,必须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并决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从“教职人员的总体要求―教师标准―社会科学核心标准―历史学具体标准”四个层次提出要求,强调历史教师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后,还必须具备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历史学研究方法和专业理论。①这个标准强调,合格的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历史学本体性知识,但前提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个性发展与学习、差异等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2006年,澳大利亚历史教师专业标准项目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历史教师课程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参与作了规定,对专业知识提出的要求是:1.教师需要知道的学科知识;2.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如何学习历史文化;3.教师要知道他的学生。②其中的第二条,则相当于舒尔曼所说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对历史专业教育硕士而言,第二、三条是直接指向历史教学实践的,应该是重点学习的知识。 (二)参照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最新成果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一致强调历史本体性知识,认为教师的知识体系主要由历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包括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但是近年来,一些青年研究者以不同水平的历史教师为个案开展的质性研究发现,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在实践中呈现出个性化、情境化、默会性和综合性特征,这些研究为历史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分析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已有的水平和学习特点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固然要服务于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如果课程内容不能与学生已有的水平和学习特点有机结合,对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也不会很大。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他们学习的特点,并尽可能地使课程内容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在未来成为高素质的历史教师,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具有较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优秀历史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新入学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以应届本科生为主,他们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这种现状与优秀中学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已有的水平出发,注重基础性,确保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四)面向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 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要面向真实的专业生活,理论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必须能够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中,备课、上课、考试评价、听评课、日常管理都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完成的专业事务,也是历史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绕不开的内容。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T士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历史学科课程研究与教材分析”“历史学科教学与案例分析”“历史学科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和“历史学科教学发展前沿专题”四门课程。这四门课程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历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指向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2014年以来,我们已在上海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两届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发现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尤其缺乏将历史学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能力,也即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很有必要以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整合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提高他们教学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历史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在实践中体现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一节历史课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抉择。因此,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可直面这些问题,以案例教学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教育部教指委规定的四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应该有一定的交叉,如都包含历史课程目标与内容、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教学实施、历史教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但又各有侧重,因此,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也应注重联系,并有所侧重。“历史课程研究与教材分析”课程主要解决历史课教什么的问题,具体包括历史课程与教材的基本内涵和编制的基本理论,理解历史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熟悉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体系,形成较高的教科书解读能力,并具备独立从事对教科书不同类型内容进行分析解读的研究能力。“历史教学与案例分析”课程主要解决历史课怎么教的问题,具体包括掌握历史教学设计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流程,形成历史教学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流程并在实践中运用,具备独立从事案例研究的能力。“历史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主要指向历史课程、教学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如何测量与评价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历史课程评价”“历史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历史课堂教学测量与评价”“历史教师评价以及我国历史学习测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等。这四门课程的核心内容都必须指向以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与其他相关课程有效衔接和沟通。“历史教育前沿专题研究”主要了解历史课程、教学、评价与研究方法等不同方面最新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动态,并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历史课程、教学、评价与研究方法等专业领域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并训练文献综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知识无疑应当是学科教学知识,但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并实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是优秀的历史教师不可缺少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国家历史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客家史和苏区史领域的研究很有特色,因此,在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贯穿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容,对教育硕士硕士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的研究生对这方面内容特别感兴趣,通过“王阳明与赣南地域文化”“客家迁移史与客家文化”等高中校本课程案例学习,比较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硕士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作者简介】王从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姬秉新,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与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教育硕士论文: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研究 摘要: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明确的职业导向,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强弱是评估其培养质量的尺度,因此,有效落实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的特点,从导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分类培养、实践基地“轮岗”培养、课题引领综合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科教学美术;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为应对社会经济转型期对高层次行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教育部自2009年起,首次把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向应届本科生开放。此后,教育部出台一系列的文件,调整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不断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在硕士研究生总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逐渐压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来扩大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另一方面不断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范围。 转型期的专业硕士有其明确的职业针对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因此,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强弱就是衡量其职业素养的一杆标尺。教育硕士是专业硕士的一个分支,笔者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 一、提高教育硕士导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既是研究生的日常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同时又是亲密的合作者。导师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强弱,也是研究生能否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 培养专业硕士的初衷,源自长期以来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薄弱,因此,两年制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质的改变,但导师队伍的建设还需要走很长的路程。以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为例,很多导师从学术型导师中分离出来,部分导师同时带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放在一起无差别培养普遍存在;其次,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技术第一”的理念根深蒂固,传承导师的绘画技能和技巧成了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日常训练的重要课程,专业硕士的“专业性”被曲解;第三,不了解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纸上谈兵”,针对性的培养落不到实处。 笔者认为,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导师队伍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每年轮流选派1―2名导师到中小学或教科所任职,时间为一年。全方位了解基础美术教育动态,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二是经常深入实践基地的一线课堂,定期参加美术教研活动,参与教学研讨、评课议课、案例分析、研课磨课等;三是专业硕士导师队伍中应该加大年轻教师的比重。“在遴选过程中,应在考察其基本素质、学术水平等前提下,特别突出其业务实践水平和能力,要把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业务水平的年轻教师充实到我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以保障这支新生队伍的可持续发展。”[2]年轻导师更易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没有过多的行政事务干扰,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 二、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分类培养模式 近年来,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应届本科生居多,此外高校教师、教育部门管理人员、中小学美术教师也有一定的数量。入学前职业、年龄的较大差异,在目标定位、学习方式、专业需求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如果用一套统一的模式无差别培养,将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积极性。因此,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其专业背景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入学的专业背景一般有三种,美术学(师范)专业、美术学(非师范)专业、非美术学专业。美术学(师范)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入学前已经完成了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教育知识、美术技法的系统学习,入学后课程设置应以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提升训练课程为主,辅以教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资源开发等课程。教育实习注重管理工作、磨课研课、评课议课、诊断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美术学(非师范)专业背景的研究生,第一学年要补修美术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年,前半年主要以见习为主,听课、观摩、集体备课、授课、撰写教学反思等,后半年和师范专业同步。非美术学专业的研究生,其课程应分为三部分:一是美术教育基础课程,建构学生系统的美术教育知识体系;二是美术技法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美术素养;三是补修一些美术类选修课程。其教育实习和美术学(非师范)专业同步,但要加强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与美术技法的使用能力。 三、实践基地的“轮岗”培养 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类别中实践教学有6学分,占总学分的17%,因此,在实践基地的学习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二课堂”[3]。在基地进行的教育实习,是在双导师和校校联合下开展的教学实践,共建双方应严格按照拟定好的管理制度和实习计划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以“轮岗”形式开展的“影子研修”。即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以“影子研修”的形式一对一“跟岗”实习学校优秀老师,可以是校领导、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亲历“跟岗”对象参与的教学管理、教学实践等具体活动,及时撰写“跟岗”笔记和心得体会,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升华教学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借助每年的“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选派教育硕士参与“顶岗”实践,到中小学独立完成一学期“被顶岗”老师的全部教育工作,同时完成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研究报告、优质课教案和视频等相关任务。当然,研究生培养部门如果能够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参与“顶岗”的教育硕士带着课题进入中小学课堂,探究性地、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工作,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就会真正得到强化。 四、课题研究带动实践能力 课题研究是教育硕士学习科研方法、懂得学术规范的必经之路,教育硕士的课题“应根据‘实用、创新、复合’的要求,着重于应用课题的拓展或现实问题的解决,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领域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4]以应用型为主的课题必须依托于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尝试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应用型的论文、案例、教学反思或研究报告,甚至成为学位论文。应用型课题研究依托于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最后成果又会反哺实践,而研究过程和实践过程都需要学生对自我的严格约束,以及不断尝试和探索的精神,因此,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学术氛围将是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快速提升的保证。 总之,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涉及诸多因素,如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实践基地的优劣等都会影响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又有别于其他学科,更需要相关单位的通力配合,共同为研究生营造一个开放、高效、上进、充满关爱的环境,教育硕士的培B才能真正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教育硕士论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策略 【摘 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激发行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是影响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本文针对当前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这一现象,论述了激发学习动机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针对现状分析了激发学习动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策略。 【关键词】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激发;培养 一、学习动机在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习动机是指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从教育学的角度,人们更乐意将之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联系起来。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动机,人们更乐意将之归于非智力因素,认为它是对人的学习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动力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持之以恒的决心、增加坚持不懈的毅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不可忽视。现在一些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面临一些经济压力,这迫使他们到校外从事家教以及其它兼职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保证学习。有些教育硕士研究生自制力和自我意识不强,从而使他们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不够。作为一名教育硕士研究生,在面对各方面压力和困境时,调动和激发自我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二、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存在的问题 学习动机的多元化。所谓学习动机的多元化是指研究生学习动机是复杂而多样化的,即学习活动往往受多种动机的支配。有的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是由于自己对某一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将来能谋求一个理想的工作;有的则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将来能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几种动机同时存在,但在一定时期总有一个主导性动机起支配作用。 内部学习动机明显不足。依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操纵的愿望等引起的活动动机,它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学习活动的推动作用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优先培养其内部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有一定可变性。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促使研究生学习动机在内容、强度、类型等方面,随着间的推移、社会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个人的经历及家庭等因素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另外,研究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学习动机表现为由近景性学习动机逐渐向远景性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 三、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策略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在学生没有或很少有学习动机时,教师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这种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已经具备了潜的学习动机,在没有表现出来,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它转入活跃状态,把学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才是。 (一)创造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 这是从动机产生的外在原因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外部条件包括优秀的导师队伍、浓厚的学习风气、活泼创新的学习环境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反馈等等。这些条件的满足会激发我们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从而使自己产生比较强烈的学习动力。但是这些外部条件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存在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寄望于这些外部条件就能直接提高研究生学生学习动机,而是在我们教育工作者正确的指引利用下,充分发挥这些外部条件对于学生的正面积极影响,这样才不会显得生硬,让学生不是刻意的从中获得学习动力,才会让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变得自然而富有生命力。 (二)利用内部因素,激励学习动机 运用自我教育法强化研究生学习的意识。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的方法。”它是在主体意识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觉、主动型的教育方法,是研究生本身的内在动力起作用。这种内化作用比外力作用的效果更佳,它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层次,发挥着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等被动式教育方法所难以发挥的作用。它可以直接强化研究生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培养研究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培养研究生学习动机的关键环节。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可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保证学习取得成功。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一,热爱学生。“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态度和蔼可亲、充满爱心”的教师上课。教师爱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学好功课就对不起教师辛勤栽培的内心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热情和自觉性。第二,满足学生合理偏要。当学生某些学习需要如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合理的学习需要,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机。第三,调节学生情绪。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也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启动和激励的作用,能提高智力活动的效果。因此,导师要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情绪状态,善于引导和调节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取得优异学习成绩。 作者简介:邱坤(1992-),女,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2015级研究生。 教育硕士论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海外实习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1~2016年参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实习项目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探讨海外实习经历对学生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影响。调查发现,学生在当地教学单位的指导与监督下,大部分能够独立进行教学。海外实习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尤其在锻炼个人意志品质、拓宽国际视野、提高专业能力方面表现比较明显。另一方面,海外实习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在面临就业时,专业对口的优势并不突出。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海外实习 专业发展 一、引言 自2007年起,我国稳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研究生教育,呈现方兴未艾之荨8米ㄒ抵荚凇芭嘌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专业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07),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并将专业实习视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专业实习一般有海外实习和国内实习两种方式,海外实习主要是赴海外教学单位进行汉语言文化教学的顶岗实习。较国内实习而言,海外实习教学对象数量较多,学生能在非汉语环境中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更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 近年来,如何充分发挥海外实习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国内和海外实习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如:张小玲,2013;汪雯婷,2016;吴方敏、陈颖,2016);一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遇到的普遍问题等,这部分研究多集中于对某校的海外实习模式或者某一项目进行个案分析(如:肖国珍,2014;沈玲等,2016;冯康静,2016)。总体而言,现有研究缺乏对海外实习外在影响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海外实习结束之后的跟踪研究。 本文以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组织实施的赴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志愿者项目为例,以参与该项目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该专业学生参与海外实习的基本情况以及实习结束后的发展变化,从而探索海外实习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具体影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选取2011~2016年参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习生为研究样本。基于样本质量和调查对象信任度两个方面的考虑,本文使用目的抽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在调查问卷的设计方面,主要借鉴国内外针对海外实习的相关文献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将问卷分为基本信息、海外实习前的准备、海外实习具体内容、海外实习对个人综合影响、对专业能力的影响、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等6个方面,采取在线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4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81.25%。 (一)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所涵盖的志愿者项目,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孔子学院项目和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项目为主,且以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这两个批次为主(占总体数量的76.92%)。从学生参与海外实习时所在的年级来看,以一年级和二年级为主,其中二年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3.85%,超过一半。 在询问调查对象是如何获知海外实习项目时,回答通过“所在学校公示通知”而了解并参加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5%,说明学生参与海外实习的渠道主要是学校,且保持一种“学校――学生”的单向形式。另有15.38%的学生是通过“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官方网站”了解到信息。 在回答“是否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这一问题时,仅有7.69%学生的答案是“毫无经验”。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在出国之前,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这与上文提到的一半以上学生在二年级时出国有着密切关系。 在询问调查对象参与海外实习的最初动因时,有46.15%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不足一半。而在其他动因中,比例最大的是“扩展国际视野”(32.69%),其次为“提高英语水平”(13.46%),两者相加也是46.15%。也就是说,在参与海外实习之前,许多学生并不是抱着“提高专业能力”的想法报名,而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提高其他能力。 (二)海外实习基本情况分析 从教学时长来看,大部分学生海外实习期间的课时量很大。有48.08%的学生表示,他们每周的教学时间在10~20小时之间,另有23.08%的学生每周教学时间在20~30小时之间,两者共占到总体的71.1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量比较大,参与教学的时间很长。 从岗位性质来看,学生在海外实习期间,受当地政策和规定所限,多承担助教职责,在工作中要接受所在教学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并辅助当地教师进行教学。这种辅助工作的具体形式则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有些教学单位汉语教学需求量较大,当地原有教师资源不足,实习生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多,甚至可能要承担多个教学单位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学单位需求较小,实习生的实际教学任务比较少,独立教学时间也比较短。在本文所调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项目中,由于当地汉语热不断升温,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教学资源仍不同程度缺乏,因此大部分实习生都能有独立教学的机会,而未参与独立教学的仅占总体的9.62%。有42.31%的学生表示独立授课的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有38.46%的学生表示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更多,能够独立进行当地教学工作。这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实习锻炼,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从教学对象来看,实习生的教学对象普遍年龄偏小,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在调查中,有29人次表示主要教学对象为小学生,有22人次表示主要教学对象为初中生。总体来看,低于15岁的教学对象占总体一半以上。 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当地语言政策和相关规定的影响,统编教材较少,大部分教学单位采用自主设计的教学材料。本次调查中,有28人次表示,在海外实习期间,实习生主要采用自己设计的讲义进行教学。这对学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海外实习综合影响分析 依照研究设计,本文从海外实习对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影响、对专业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就业选择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采用分级打分的方式针对海外实习对个人综合能力的影响进行统计。我们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感受,从“-5”到“5”对综合能力的多个方面进行打分,5分为积极影响最大,0分为无影响,“-5”为消极影响最大。通过这种设计,我们将海外实习的影响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海外实习的综合评价很高,认为海外实习对自己的个人能力起到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例如,对全部6项打分在3分以上的学生占总体的81.73%,而打负分的仅占1.60%,且负分仅出现在职业发展规划和用人单位态度两项上,最低分为-3分,并没有达到最大消极影响。 具体来看,从横向上比较,在最高分5分的项目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个人品质、国际视野、团队协作,比例分别为53.85%、44.23%和28.85%,而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并列第四位,比例为26.92%。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海外实习在个人综合能力上起到最大积极影响的是个人品质和国际视野,而非专业能力。 从纵向上来看,在专业能力这一单项里,既没有负分也没有0分,有40.30%的人打了4分,26.92%的人打了5分。这表明,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海外实习对专业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积极影响很大。 此外,在职业发展规划这一单项中,不仅有3.85%的人打出“-3分”的消极分,3.85%的人打出“-1分”的消极分,还有21.15%的学生认为海外实习对这一项毫无影响。也就是说,有28.85%的人认为,海外实习影响偏向消极,没有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起到帮助,甚至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其职业发展规划。这是其他单项都没有出现的一个结果。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海外实习的作用持积极态度,且这种积极影响主要集中在个人意志品质与专业能力的提升上。同时,海外实习的消极影响较小,仅有部分学生认为与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无关,或者有一些阻碍作用。 为进一步分析海外实习对专业能力的影响,本文要求调查对象就海外实习前和海外实习后的专业能力变化进行对比打分,即根据个人经历,从0~10分对自己进行评估,0分为最低分,表示缺乏这方面能力,10分为最高分,表示这项能力自我评价最高。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来看,调查对象对参与海外实习之前的自我评估加权平均分在5.2~5.5分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总体上有一定自信。另一方面,m然没有打0分的情况,但5分及5分以下的人数比较多。其中“组织课堂管理能力”一项比较突出,打分在5分及以下的共计27人,占总体的51.92%,说明有大约一半的人认为,在参与海外实习之前,自己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差。而打分集中在6分及6分以上的项目中,则是“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这一项人数最多,共计36人,占总体的69.23%。 从表3来看,调查对象自我评估在海外实习之后有明显的提升,加权平均分在6.98~7.87分之间,最高一项“跨文化交际能力”为7.87分,对比表2,是提升最大的一项。此外,没有2分及以下的情况出现,甚至在“组织课堂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中还出现了10分的最高分。这说明,海外实习之后,学生的专业能力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最突出的是“组织课堂管理能力”一项,打分在5分及以下的人数由之前的51.92%下降到1.92%,而“汉语课堂教学能力”“汉语课程组织设计能力”“师生沟通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也比较明显,分别从原来的48.08%、48.08%、46.15%和46.15%下降到5.77%、5.77%、7.77%和7.77%。而7项能力中打分为6分及以上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体的80%,说明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海外实习结束之后,自己的专业能力取得了明显进步。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表2中“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得分相对较好,而在表3中得分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最高分。 总之,参与海外实习项目的学生在实习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其中对基本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最为突出,其他能力相对较弱;实习之后,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这种提高综合体现在教学能力、课程组织设计能力、师生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个方面。这种能力提高不仅是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提高,也体现出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而高级水平不断完善的特点。 (四)海外实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 在海外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生了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实习结束之后,这些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等,也值得关注。本文采取从0~10分打分的方式,要求调查对象从自身选择出发,对他们在进行就业选择时所考虑的具体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估,0分为完全不在意,10分为重视度最高。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在进行就业考量时,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仍然存在一些共性。总体来看,“个人兴趣”和“薪资水平”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两个方面,打分在6分及以上的分别为38人和44人,占总体的73.08%和84.62%。最不受重视的是“用人单位与本专业的对应情况”,共计23人打分在5分及以下,占总体的44.23%。这说明,有大约五分之二的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对专业对口并不太重视,而是更看重其他方面。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展专业实习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海外实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生以国内高校推荐为主要渠道,经由国家汉办派遣,进入以中小学为主的当地教学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习中,学生在当地教学单位的指导与监督下,大部分都能够独立进行教学,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海外实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且表现在多个方面,尤其在锻炼个人意志品质、扩展国际视野、提高专业能力方面表现比较明显。此外,由于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有所不同,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专业能力的发展上也存在不同。对比参与海外实习前的状况,学生在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最为突出。 第三,海外实习对学生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部分学生认为,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客观限制,海外实习对其职业发展规划存在一些阻碍。 第四,尽管海外实习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面临就业时,专业对口的优势并不突出。许多学生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工资待遇和个人兴趣。 (张书文 李柏令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200030) 教育硕士论文: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的思考 摘 要 以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下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为出发点,分析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实践,提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措施建议,包括发挥院校主体作用、实现招生考试突破、优先重点领域培养、强化两个场所实践、突出三个能力提升、推进四个方面协同。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硕士;培养 一、问题提出:国家新一轮职业学校硕士层次人才培养改革启动 201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66.38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其以上教师4.14万人,占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比例6.24%。在硕士学位及其以上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07万人,占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98%。可见,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主体,但其在专任教师总量的比例偏低。这与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不符,需要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级教师的培养。 2000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有30多所高校招收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累计招收教师1.8万余人,毕业1.4万余人。招生人数从首批的982人,到2013年的2579人,增加了近3倍;招生专业从最初的39个增加到100多个,涵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240多个(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包含321个专业),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和学历层次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颁发的是偏重研究的学术学位,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是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应以培养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职业胜任能力为重点,更适合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培养,这需要重新审视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工作。 为适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为中等职业学校造就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高层次“双师型”师资,2015年7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确认结果的通知》(学位办[2015]28号),批准45所院校首批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试点工作。自2016年起,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即将考试并入学,需要试点单位进行系统的培养方案的设计,培养出真正适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师。 二、历史沿革: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全面提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人才的能力,需要改善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全面提升在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同时也需要引进一批专业技能扎实、熟悉职业教育方法论和教学法的新任教师,在源头上保证职业教育教师胜任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互补充的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借用的是学术性学位。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院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基本采用学术硕士所设课程的基础上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方式,授予的是不同学科专业的学术学位,侧重学术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培养。而就职业教育的专业属性而言,不是学科性专业,它总是与从事该职业的人的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是对相关职业领域里的职业群或岗位群的从业资格进行高度归纳概括后形成的一种能力组合。职业教育专业的这一职业属性反映在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即与职业的工作过程所具有的一致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即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1]。显然,专业学位的性质更符合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实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的培养转到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来。 我国从1996年开始在学位系统中增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7年起正式招生),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获取硕士学位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不同的是,学术学位重在培养创造知识或技术的能力,为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储备人才。而专业学位重在培养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由于定位准确,在1996年分设两个培养方向(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专业领域。学科教学从包含6个专业方向扩展到包含11个专业方向,很好地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硕士层次优质教师的广泛需求,为我国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教育管理人T。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作为教师教育的一个范畴,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体系完备上来说,教育硕士已经在纵向上包括了中小学、学前教育等领域;在横向上,从普通教育扩宽到同一学历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急需提高专任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需求。 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具备完备的体系,纵向上有初等职业教育或在普通院校中的职业技能课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从长远来看,要在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制度的建立可以按照“两步走”的路线进行,第一步可以在现有的教育硕士专业类别下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通过先行先试,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的培养规律。第二步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求,逐步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制度。 三、经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实践 德国职业教育榈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并无明显的衰退,前总理施罗德和现任总理默克尔都明确表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就是职业教育。好的职业教育必须有好的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在德国,要想取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必须参加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参加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具备高等教育入学资格,必须具备至少12个月的工作经历,这段工作经历要与所学的职业学科相关。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是为期9个学期的大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课程主要包括职业领域中的职业科目(相当于我国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第二学科和学校中的教学实践。职业科目课程是对职业技术专业科学领域的深入学习。第二学科可以为普通学科,如数学、物理、政治、英语、体育等;或是与许多职业领域都相关的一门科目,还可以是侧重职业教学的教育科学,必修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劳动教育和工厂教育等。第二阶段是实践性教学培训,以预备性服务形式进行,一般为期18个月至24个月。内容主要包括在职业学校听课,在职业学校接受一名有经验的职教教师的指导,尝试独立组织课堂进行教学,以及参加由教育部在师范院校组织的教育理论和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法研讨课。预备性服务结束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第二次考试通过,将获得到职业学校从事教学的资格。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既具有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保证了接受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但即使是这样,德国在大学实施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后,还是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主要观点是来源于工程科学知识与工人学习如何工作、生产、操作、维修技术系统或机器的知识基本上是不同的,工程师作为实践者所获得的知识也是不同于他们大学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性知识[3]。同时,对专业教学论的学习也存在异议,专业教育论本应是职业教育教师的核心能力,但在大学课程学习时,专业教学论未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实践教学培训过程中学习的是实际的教学方法,没有系统、连贯的学习专业教学论。 20世纪90年代,为改变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这种情形,德国几家提供技术领域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的院校开始改革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学科,在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中,给予教师实践性知识,注重培养其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或培训(行动导向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核心内容,重构了职业专门化学习课程与一般职业教育学、教学法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的培养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一方面,需要满足职业教育的工作特点,突出技术性,强调熟练掌握生产一线工作的实际技术技能,能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符合师范教育的特点,突出学术性和师范性,强调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 四、明确方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相关建议 (一)发挥院校主体作用 培养院校要强化主体和责任意识,统筹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提升研究生培养整体实力。培养院校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导师通常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过工程师工作经历,熟悉技术知识和熟悉技术发展。或建立由校内导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导师和行业企业技能实践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指导团队。培养院校应拥有必备的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的实习实训条件,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基地。培养院校要加强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订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反馈机制。 (二)实现招生考试突破 职业教育教师要求在职业性、专业性和师范性上三性统一,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还需要专业技能和职业经验(生产一线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学技能,如果按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来进行入学考试,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来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显然与培养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考试上要对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进行改革,实行综合素质考试、专业知识测试。加大培养院校自主测试和面试的比例,专业知识测试由培养院校自主命题,内容要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实施招生计划单列管理,单独录取。在全日制攻读职教硕士研究生中,实施紧缺行业相关专业职教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吸引专业学科毕业生和在职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报考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优先重点领域培养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才的培养既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又要引领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在我国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的战略转型期,国家要加快发展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重点培养这些领域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适应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职业教育又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需要结合地方重点产业、优势产业进行合理布局。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能支持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技能人才培养的紧缺“双师型”教师。 (四)强化两个场所实践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学生,大多接受了严格的专业学科训练,具有较好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这些学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要来源,但由于缺乏与企业生产实践等职业情境保持紧密接触,实践操作技能不够导致教学与产业脱节,培养出的人才不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只有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到真实生产环节去工作、锻炼、实践,通过到企业实践掌握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强化职业实践的训练,才能为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教学技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过程中,让研究生到职业学校去实践,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带领下,参与集体备课,单独进行教学设计,单独组织课堂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强化教学技能的提升。 (五)突出三个能力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教科研能力。这就需要培养院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开展应用导向的教学活动,着重培养研究生将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与教学资源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步提升。建立校内外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实训实习基地,实施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支持研究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六)推进四个方面协同 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离不开培养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参与。培养院校招生培养要有效对接地方职业教育教师需求,密切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优化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形成职教硕士教育协同培养机制。一个研究生不应该只由一名导师指导,而应该吸收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优秀人才全方位参与培养过程,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每个研究生应该有多方参与的导师团队进行指导。地方政府要做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科学预测硕士层次教师需求数量,优化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委托高等学校开展职教硕士研究生培养,保证职教硕士研究生能够顺利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上工作。鼓励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教师培养,为研究生提供企业实践岗位和实习指导。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攻读职教硕士,要积极引进具有职教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学校就业任教,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实习岗位和教学研究条件。 教育硕士论文: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总体数量相对较大、生源结构复杂、报考动机多样化、专业满意度相对不高,普遍具有基础理论薄弱、专业技能缺乏的情况。而高校培养模式的相对缺失进一步加大了这一人群的学业和就业困境,改善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的处境要从高校培养和自我管理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跨专业 学前教育硕士 现状 困境 对策 学前教育专业目前是较热门考研学科,其原因有:政策的倾向,就业机会大;学前教育从2010年开始才被真正重视[1],领域本身存在的问题较多,值得研究改进;诸多大学开始招收较多数量的学前专业硕士,提高了考研几率;学生自身喜欢学前教育,认为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或就业前景等。而调查得知,大约35%的学生并不满意目前的学业状态,对未来表示担忧;22%的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在“一般”范畴;只有12%的学生对专业环境和专业发展感到“非常满意”,愿意竭尽全力学习、为学前教育事业作贡献。 一、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与本硕一致的学生相比,跨专业硕士有一定的优势,如好奇心强、兴趣点广、思路开阔等,根据何运信等人对跨专业学生与本硕一致学生差异化的调查显示,跨专业研究生在新思路新视角方面优势比本专业学生高出10%左右[2]。跨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交叉学科的融合,但是也存在着理论知识欠缺、学术研究遇阻、技能缺乏、就业前景不乐观等一系列问题。 (一)学业困境 1.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不足 跨专业学生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欠缺,调查显示,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中超过95%的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机械式记忆来应付考试的,与接受过3-4年学前教育学习的的学生相比,这部分人的学前教育理论严重不足;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匮乏,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幼儿园教师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3]。而调查表明,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几乎没有院校对学前教育硕士进行技能测试,而且在整个硕士阶段也几乎没有院校开设钢琴、声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技能课程,这些原因导致90%以上的毕业生未接触过学前教育技能的学习。 2.专业成长与高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脱节 具体表现:(1)学前教育理论课相对较少。调查显示,将近70%的学生认为理论课学习不充足,导致他们处于“懵懂”或“基本不理解”状态,表现出“还没跨入学前教育门槛”的状况。(2)专业技能课的设置短缺。对学前教育硕士的培养,必须采用系统的理论学习、技能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然而调查显示:90%以上的高校没有设置专业技能课,未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技能课程设置的短缺直接影响跨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据调查,95%以上的即将毕业的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没有任何的专业技能基础。(3)幼儿园实践观摩机会的缺少。调查显示:大约8.6%的学生去过的次数超过5次,20.3%的学生去过3-5次,30.4%的学生去过1-2次,超过40%的学生从未去过幼儿园进行实践活动。(4)导师培养方案实施中存在的盲区。调查显示,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大约44%的导师没有针对跨专业学生进行专门设置培养内容,大约67%的实际培养活动未对跨专业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或者有意识考虑。对“一知半解”的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来说,如果没有导师培养方案的倾斜,将会比较困难地适应培养节奏,调查显示,大约70%的学生表示“跟不上”导师的培养思路、“不理解”导师的培养内容、“不适应”导师的培养方式。 (二)就业困境 1.止步于大中专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之外 通过对近三年招聘简章的分析得知:具有学前教育本科办学资质的公立高校不再招聘应届硕士,只招聘博士或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取得一定职称评定的硕士;具有学前教育大专或中专办学资质的公立院校,招聘一定数量的硕士,但是80%以上的院校在专业上要求“本硕一致”;另外,民办三本院校中60%以上的院校要求“本硕一致”,民办职业院校目前为止未有专业一致的要求但是这方面的要求已初现端倪。对于学前教育科研机构而言,每年招聘的人数非常少,除了“本硕一致”外,他们对应聘人员的理论基础、科研能力等都有一定要求。 2.难以跨入幼儿园门槛 首先,自身不愿意或不适应幼儿园工作。跨专业硕士去幼儿园的情况不乐观,从毕业生的角度来说,95%以上的硕士毕业生对去幼儿园工作表示“心有不甘”,不情愿去一线进行教学工作;92%以上的毕业生表示难以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由于缺少大学四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没有音乐、美术、绘画、钢琴方面的专业技能培养,没有在幼儿园实践的经历,他们往往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学活动中玩教具的选择、使用及制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不知所措,从而不适应幼儿园工作。其次,幼儿园不愿聘用。多数幼儿园选择聘用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的专科毕业生,而非硕士生。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不希望招聘到学前教育硕士,原因集中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差、心气高、不便于管理等方面。比较而言本、专科毕业生接受过3-4年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有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对工资待遇要求相对较低,也能接受较强的工作强度,年龄相对偏小、更能吃苦而更方便于管理,工作稳定性高。 二、关于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发展的建议 (一)对高校硕士培养的建议 高等院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跨专业报考学前教育硕士,通过网站介绍和服务热线等方式使考生在报考之前得到尽可能多的权威信息,清楚跨专业考研的利与弊,客观而真实地介绍跨考后在学习、生活、将来就业和发展中会面临的各种情况,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要制定严格选拔、宁缺不滥的录取制度,不能一昧地进行扩招;重视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的特殊性,不能“一刀切”,例如针对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和专业技能缺乏的问题,可以设置一定的选学课和技能培养课;建立结构化、层次性的毕业鉴定制度。就是要将毕业资格分层次、细致的对学前教育硕士应该要完成的课程理论、专业技能、实践观摩、学术研讨、论文成果等项目细致化、标准性量化。 (二)对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的建议 首先,做好跨专业学习准备,科学规划硕士生涯。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规划好硕士阶段的学习生活是圆满完成硕士生涯的重要保证,要认识到自己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欠缺和差距,做好需要更加努力学习的心理准备;清楚硕士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设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规划好理论与专业技能学习、幼儿园观摩和调研的时间分配与园所选择等事宜。其次,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注重专业技能发展。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充实基础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既能有利于进行科学研究,也为以后进入幼儿园就业打下了基础,针对普遍存在“零基础”的情形,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加强舞蹈、钢琴、绘画、声乐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再次,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一线进行观摩实践。去幼儿园实践,能够充实和融合学前教育理论,因为只有深入到一线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去幼儿园实践,有利于学前教育基本技能的学习,因为通过对一线教师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模仿能够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另外,要转变就业观念,开拓发展方向。不能好高骛远,要设定合理的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不能盲目追求高福利、较轻松的工作职位,要从底层做起;开拓发展方向,激活发展前景,不能盲目跟从、陈规守旧,比如:针对目前幼儿园供小于求的现状,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最后,立足于本行业,献身于学前教育事业。调查表明:43.6%的研究生把“经济收入”放在就业选择之首,仅有12.6%的研究生选择“为社会发展做贡献”[4],未把工作当作事业,学前教育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需要大量的人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教玩具、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学前教育产品开发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面对机会和挑战,应该发扬自己思路灵活、眼界开阔的优势,立足于学前教育行业,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教育硕士论文: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本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进行了调查,得出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对教育硕士学位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和进度安排不合理、教育硕士培养机制运行不完善等问题,在从教育环境、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三个维度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硕士 培养 现状分析 1 教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 1.1 问卷编制 本研究在查阅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阅和借鉴了2008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编制的《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金玲的《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余云珠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研究》后,编制了《教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初版)》,在征求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部分教育硕士培养导师、在读教育硕士和对问卷进行试测的基础上,对《教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初版)》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教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1.2 样本选择及调查实施 本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湖南大学(985名校)、湖南师范大学(211高校)、湖南科技大学(普通一本)、湖南文理学院(普通二本)四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读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导师及长沙市部分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8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获得有效问卷23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4%,符合统计学要求。其中有效调查样本的情况详见表1。 表1 教育硕士调查样本情况分布表 1.3 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了前述四所具有代表性湖南省高校的50名教育硕士导师、150名教育硕士生和50名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到了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策。 2 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硕士培养制度。但仍存在着对教育硕士学位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和进度安排不合理、教育硕士培养机制运行不完善等问题。 2.1.1 对教育硕士学位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学而优则仕”,在我们所推崇的孔孟之道中,重学术轻技艺的思想更是盛行,中国教育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一点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首先,在读教育硕士自身对教育硕士学位认识不足。本研究在对在读教育硕士决定报考教育硕士原因的情况统计中,有约78%的在读教育硕士是因为“考不上学术型的,没有办法”,有约14%的学生是因为“其他”原因,仅有约8%的学生是因为“对教育硕士专业很感兴趣”,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对教育硕士学位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足。 其次,硕士生导师对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湖南省前述四所高校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培养重视程度的调查情况来看,有约14%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和学术型教育学硕士“一样重视”,约15%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的重视程度“略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约50%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的重视程度“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约11%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可见近六成的教育硕士导师对教育硕士的重视程度是“低于”或“远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从而体现了我国大学在追求高标准、高要求、高目标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有上层次、上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搞科研,攻占“高、精、尖”领域的制高点,忽视了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1.2 课程设置不合理,强调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硕士培养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学习的趋势,这一点在本研究的表2 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调查中得到了印证。 表2 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调查 从表2中可以看出,认为通过教育硕士阶段学习,个人实践能力有“显著提升”的仅占总人数的约22%,而认为个人实践能力提升不高或“没有提升”的占总人数的78%,这间接反映了我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对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2.1.3 教育硕士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教育硕士招生录取工作普遍实行的是联考笔试和专业面试相结合的两阶段考核。其中笔试部分侧重对考生基本素质的考查,而专业面试则更强调从专业的视角考核考生的专业能力、工作状况、专业背景和基本专业技能等,两个阶段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然而从本研究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国教育硕士招生过程中“笔试定录取”和“复试走过场”的情况仍普遍存在,这直接反映了我国教育硕士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2.2 教育硕士培养问题原因分析 (1)教育支撑环境欠缺导致教育硕士地位尴尬。目前,我国各大用人单位尚未意识到教育硕士教育对员工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和长远性,在员工报告专业教育硕士的员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行政或经济手段阻止本单位员工报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导致绝大部分在职员工放弃了接受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机会,加上高等院校对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收取普遍高于学术型研究生,而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门槛普遍低于学术型研究生,间接地影响着报告人员的积极性。可见,我国当前教育硕士的教育支撑环境仍旧欠缺。而教育支撑环境的欠缺直接导致社会公众对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的误解,认为教育硕士学位教育是第二等级的研究生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地位颇为尴尬。 (2)教育结构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硕士在纵向和横向方面的发展都极端不平衡。从纵向上,对强调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教育仅开设到硕士研究生层次,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才刚刚起步,缺乏与专业硕士层次的衔接;从横向上看,经济发达地区的专业硕士培养院校较多、生源质量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业硕士培养院校少且生源质量差。专业硕士教育结构的发展部平衡直接导致我国专业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不高。 (3)单一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专业教育硕士培养会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满足不同社会背景人员的需求,然而我国当前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的单一培养模式仍偏重理论教育,轻视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对不同群体学习需要的刺激性远远不够。 3 提高教育硕士培养效果的建议 (1)转变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培养研究实践型人才。本研究认为我国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试研究型教师,即在读专业教育硕士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教学实践来提升和完善其工作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能力,促使其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真正培养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学者型”和“专家型”的教师,最终成为教育大家。 (2)加强教育硕士重要性宣传,完善教育硕士法律法规。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积极引导新闻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网站、手机报等电子媒体积极宣传专业教育硕士培养在教育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专业教育硕士学位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学术型教育硕士和专业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的不同,从而正确、客观地看待专业教育硕士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教育政策、法规和战略的设计者,应从全盘考虑,统筹规划不同区域的专业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在研究专业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规律和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指导性明确的专业教育硕士学位管理发展政策。 (3)创新专业教育硕士的招生培养机制,形成时代特色的教育硕士质量观。由于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社会背景的教师,这就要求专业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必须根据社会实际,创新专业教育硕士的招生培养机制,形成时代特色的教育硕士质量观。在专业教育硕士的招生过程中充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的同时,在笔试和复试过程中着重考查考生的个人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在培养过程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对教学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应用实践性强的特点。 4 结束语 教育硕士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获得了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我国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针对教育硕士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我国广大教育学者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对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制定教育硕士管理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教育硕士论文: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编写 摘 要:编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编者应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教育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缺乏长远的战略性。 多年来,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实行的是成本领先战略,对“人”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该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也仅仅是业务规模的壮大,但在管理上还是创业初期的一套制度,企业仍然把人力资源停留在一种成本的水平。 2.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一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只注重人才的招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于薪酬,高知识,以及核心技术的员工往往要求比较高,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所以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存在不足。 3.人力资源投资不足。 企业的技术工人文化素质偏低,管理人员知识陈旧,老化现象严重,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的培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并且只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而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另外,企业文化太过于形式主义,职工的责任感和忠诚感成为空谈。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的制定,忽视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往往制度上有处罚的条款,没有激励的条款,或者激励与处罚不对等,权力和义务不对等。 5.人才流失。 员工对企业不满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离职。该企业员工离职,可以从两点来看:一是流失率过高,每年有接近30%的流失率;二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流失人员中占较大比例,无论是专长,还是管理经验,这些人都是企业的中坚力量。 二、加强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实施人事外包。 由于该企业长期注重市场业务发展,对内部人事行政管理投入不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事制度不完善,不能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以及培训的机会,进而大大降低了员工的满意度。 2.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给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降低员工的流动率,让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与企业共同发展。对员工进行培训。由于企业的现金并非很充足,因此在员工的物质奖励方面会有一定的限制,但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资金是可以挤出来的。培训一些仅适用于本企业的知识,提升员工服务本企业的技能,而且不用担心员工学完知识后就跳槽。强调员工的团队建设。精英的要求一般都很高,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民营企业没有那么多资金聘用精英,也很难对精英进行有效管理。我们需要通过员工的团队建设,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3.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 企业员工都是由不同职务层次的人员构成的,毫无疑问,每一层次都要有一部分优秀的人员。整个人员结构犹如一个金字塔,层次越高,人员越少。建立一个人才梯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角度实现:一要从培训师着手,由教务经理进行统筹,为每个培训师制定各自的教育培训计划。二要从业务员着手,由销售经理汇总后和总经理确定该年的业务员招聘或辞退计划,然后根据企业的年度计划,制定各自的营销计划。三要从行政管理人员着手,建立管理服务的考核指标,根据管理效率和满意度决定人员进退去留。四是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结合。从企业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成本最低,很多情况下也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方式。 三、结语 研究表明,企业在招募人员时最好采取内外部相结合的办法。一般来说,对于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可能更多地需要从组织内部获得提升,而高层管理人员在需要引入新的风格、新的竞争时,可以从外部引进合适的人员。 作者:石庆波 单位:贵州造梦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教育培训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1当前教育培训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忽视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归属感 教育培训类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认为自己的企业规模比较小,从业资格低,就忽略了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其实,任何一个企业,哪怕是很小规模的教育培训类企业,必须拥有核心的企业文化。对于教育培训类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文化应该着眼于责任和专业,应该更侧重良心教育和踏实的从业心态。教育培训工作本就是一个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因为对于这类企业的员工,更需要培养责任心和专注度。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培训类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是抱着凑合的态度,只重视增加客户的数量,而忽略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归属感,这样的企业往往给人一种一盘散沙的感觉。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不能齐心协力,这样的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1.2缺少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 前文已经述及,教育培训类企业的业务比较复杂,包括市场销售、产品设计、讲师队伍建设、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所以必须注重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进行差异化的专业化培训,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教育培训类企业往往忽略这一点。很多企业在招聘相关人员的时候,总是抱着差不多的态度,没有意识到不同性质的工作需要特殊的知识背景和技能。一些企业对于市场销售的人员招聘,没有把握好工作经验的刚性需求,认为市场销售是简单的可以速成的工作。一些企业对于产品的设计过于老化,固步自封,长期不创新和更新,造成客户的审美疲劳。教育培训类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讲师队伍的授课质量,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讲师队伍建设的梯度晋升规则,也缺乏讲师队伍的沟通交流学习,导致讲师队伍各自为政,很难发挥团队优势的互补。还有一些企业缺乏对售后服务的重视,在客户购买相关产品之后,完全忽略了对客户的满意度的调查,没有进行售后的跟踪服务,这就很难培养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1.3缺乏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体系建设 国内的很多教育培训类企业,非常缺乏对员工的激励体系建设。很多企业只是简单的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模式,这样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员工的激励体系,是一个大工程。对于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应该实行不同的激励制度。但是很多教育培训类企业对于员工的激励制度非常死板,无法形成高效便捷的激励效果,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最大的发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运作。 2教育培训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2.1管理者必须引导员工共同制定企业的核心文化,并带领所有员工培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育培训类企业从事的教育培训事业,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良心事业,所以企业文化的制定必须着眼于对客户的尊重,对客户的责任,对客户的用心,对客户的深度关注。管理者需要时刻提醒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身体力行,要让客户从各个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归属感的培训,对于老员工是一种强化认知的过程,对于新员工是熟悉和接受的过程。企业管理者还可以不定期举行企业内部关于企业文化的知识竞赛和员工扮演客户的换位思考活动,让所有员工同心协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代言人和实践者,让企业文化内化到员工的内心深处,让企业文化成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粘合剂。 2.2管理者需要针对企业内部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做差异化、专业化的培训 针对市场销售人员,要多进行市场调查,要及时了解市场中客户的真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要让业务优秀的员工分享成功的经验,要让业务不够优秀的员工总结经验教训。市场销售,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定期提供相关员工交流的平台和机会,让从事市场销售工作的员工优势互补。同时,对于市场销售人员,要引导他们关注行业内先进的市场销售模式,学习引进先进的市场销售模式和理念,让企业的市场销售稳居行业的领先地位。针对产品设计人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引导他们设计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的设计,需要企业管理者更多地去引导员工的创新设计。前文已说到,教育培训类产品往往不是实体类产品,而是抽象的知识类产品。而知识类产品,更需要的是专业化和差异化。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牢牢扭住创新的关节点,为客户提供新颖的产品体验,引导客户参与产品设计的创新,在与客户的互动和交流中,实现产品的更新升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产品设计人员,同样需要借鉴竞争对手的产品类型、产品特点、产品设计思路,要消化吸收再利用,形成既符合企业文化又带有企业特色的核心产品群,让客户形成对企业产品的依赖感。 针对讲师队伍建设,企业的管理者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培养企业特色的讲师队伍。讲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培训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培训类企业利润的核心增长点。作为“学生”的客户,最关注的往往是亲自接触到的每一位讲师,他们最关注讲师队伍的专业化和正规化。对于讲师队伍而言,首先要进行专业素质的提升。教育培训,传道授业解惑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讲师的专业素质非常扎实。因此,管理者必须把好讲师队伍质量关,要对讲师队伍进行等级评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要形成完善的末尾淘汰制度。同时,管理者必须搭建讲师队伍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优秀的讲师定期进行示范课的展示,要让优秀的讲师定期和其他讲师进行交流学习,争取实现讲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企业管理者要从客户的实际评价出发,引导每一位讲师找出自身的问题和优点,发挥优势,克服问题,促进讲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要善于搜集行业内优秀讲师的相关视频和讲义、教材、出版物,为讲师队伍的优化升级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针对售后服务人员,管理者要从客户的实际服务需求出发,引导员工更多地关注客户对于产品售后的评价。教育培训类产品的售后服务,更多的是基于对客户的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客户对于产品服务过程中的问题搜集。应该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服务是完全符合客户需求的。任何一种产品的设计,无论如何总是会遭遇客户某种程度的不适应、不满意、不支持。这个时候,管理者要引导售后服务人员主动咨询客户对产品的理解和满意程度,尤其要把握客户对产品的不满意的地方,要掌握产品的设计和客户需求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下一轮产品设计的更新优化升级打下基础。 2.3要建立透明公开高效的员工激励体系 任何一个员工来到企业,都是为了谋求长远发展。作为教育培训类企业的员工,更希望能够在企业长远发展,更容易建立对企业的归属感。因此,教育培训类企业的管理者要针对不同性质工作的员工,建立不同的激励体系,能够留住优秀的员工,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针对市场销售人员,要尽可能地增加他们业绩的提成比例,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要让员工的回报和销售业绩直接挂钩,要把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与自身业绩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要定期通过各种方式奖励业绩优秀的员工,同时关心帮助业绩不够优秀的员工改变理念和工作方式,形成强有力的市场销售队伍。针对产品设计人员,要确立岗位责任制和强化团队意识。既要落实产品设计的高度责任感,又要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创新能力,让产品设计的团队善于整合团队的优势资源。教育培训类的产品,必须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管理者要引导团队形成内部竞争氛围,同时制定等级薪酬体系。 针对讲师队伍建设,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鼓励优秀的讲师,形成讲师队伍的等级考评体系。要定期对讲师队伍进行等级考评,从客户的评价出发,及时提高符合条件讲师的工资待遇,形成高效、有序的讲师晋升机制,要构建讲师队伍建设沟通交流平台,让讲师队伍良性发展。针对售后服务人员,管理者要从客户的实际评价出发,引导他们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及。在售后服务人员的激励体系中,要建立基本工资加额外奖金的制度。客户的实际评价是奖金发放的唯一标准,这样能够真正鼓励优秀的售后服务人员,形成对优秀员工的额外奖励,从而实现差异化的管理模式,让激励制度成为员工竞争的原动力。 3总结 总之,教育培训类企业因为客户、产品、服务的特殊性,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实施科学、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程度地调动市场销售、产品设计、讲师队伍建设、售后服务的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万超丽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研究院所人力资源培训论文 一、基于企业文化理念的人力资源培训中的内涵 在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研究院所的培训包括对员工工作技能的培训和对员工价值观的培训这两大方面。对员工工作技能的培训主要是让员工具备岗位工作的能力,并不断发展员工的各方面能力,为员工以后的升职和任命做好硬件准备。这样做,既可以不断地提升员工的价值,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可以给员工以期望,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员工价值观的培训,主要是通过培训的方式,将研究院所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内化于员工的价值体系,建立牢不可破的心理契约,我们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员工的身体,而是员工的一颗愿与研究院所共存亡的心。 二、企业文化理念在研究院所人力资源培训中的实现 1.员工分类化培训 优秀的员工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学习加以锻造的。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员工考核中应当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始终,将软性的企业文化融汇于硬性的管理制度中。培训前应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对不同的员工取不同的培训策略。对于老员工,应该努力克服其对企业文化的熟视无睹,巩固和加强研究院所价值观共享,增强研究院所凝聚力。而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应当在其形成自有观念前就灌输本行的研究院所目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愿景及该行全部业务流程,使其自然而然地融入研究院所。此外,培训模式可以采取一些较灵活的方式,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将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员工并使其影响员工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产生对组织的依赖,使其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尽心尽力做好自身的工作。 2.员工的职能培训要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结合研究院所的发展需要和自身的兴趣爱好而规划的,可以说,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的一种价值向往,一种内在需要。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要不断地满足符合研究院所和员工双方发展的需求,我们对员工的培训就一定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发培训体系。研究院所为员工提供的物质方面的福利是短暂的,而提供的符合员工需求的培训则是一种对员工的终生福利。研究院所的培训开发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未雨绸缪地为研究院所培养人才,输入人才,使研究院成为行业人才最向往的平台。增强了研究院所的吸引力,增强了研究院所员工的竞争力,才能达成研究院所与员工的“双赢”。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院所的培训对员工和研究院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强调对于研究院所员工价值观的培训,采用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员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提高工作技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更好地认同研究院所的价值观和价值模式,缩短研究院所价值同化的周期,并用自己学到的本领更好地为研究院所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研究院所的目标。 作者:袁方辉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研究院所第七研究所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人力资源培训与企业文化论文 1、企业文化以及人力资源培训的科学含义与特点 1.1企业文化的特点 1.1.1人本性人本性是企业文化最为显著也最具突破性的特点。企业的发展是以人为基础的,人是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如果企业文化和“人”相脱离,那么企业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企业在塑造自身企业文化的过程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对于员工地位的重视程度,使员工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自身的认同感,更好的发挥员工的主体性作用,让员工能够更好的参与到企业建设中来,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1.1.2创造性创造性是企业文化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创造性能够帮助企业塑造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吸引力。所以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化规划,并将企业发展的规划和企业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相互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1.1.3和谐性除了创造性与人本性之外,企业文化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环境和谐化。环境的和谐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员工的健康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融合“和谐文化”的理念,通过加强企业高层领导与企业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升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和理解度,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氛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1.2人力资源培训的含义与特点 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课程,以及实施体系和评估体系。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员工素质的培训以及理论知识的培训等。通过人力资源培训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的提供适应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获得能够充分适应职位需求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企业可以从全局对员工的职业兴趣以及才能特长有一个主观的判断,从而能够为员工安排更加合适的职位以发挥其能力与创造性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企业还能够定向获取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人力资源培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需求导向性。 2、人力资源培训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2.1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集中体现。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培训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最根本部分就是围绕企业的价值观进行培训。人力资源培训中培训的主体、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形式和培训的地点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助推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得全体的员工都可以更加清楚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忠诚度与依存度,从而使得企业文化能够更加深刻的贯彻到经营行为中。 2.2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推进 企业文化能够正确的引导企业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能对人力资源培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有效推动人力资源培训的进行。人力资源培训过程必须能充分的结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人力资源培训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企业在探索人力资源培训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逐渐在员工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员工时刻以一种追求进步、紧跟时代步伐的心态参与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实现高效人力资源培训的目的。 2.3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够帮助新员工更好的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更快的融入到企业的氛围中,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推动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为了打造企业健康的价值体系,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员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应该坚持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是培育素质更高,品质更佳的员工,这一点也是和人力资源培训的最终目的相互契合的。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是共通的,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特点,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对于企业发展的双重推动。 3、企业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培训的措施 3.1以企业文化为先决条件科学制定人力资源培训的规划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的培训也要紧密的结合时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效果。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养工作之前一定要从全局角度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培训规划的制定一定要和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紧紧的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员工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双丰收。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制定要把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以保证人力资源培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制定还要把企业发展的目的和人力资源培训的目的相互结合。不仅要立足当下还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要注重社会效益的提升。所以说,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一定要把企业文化的传播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让员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企业的文化价值体系,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持续助推企业的发展。 3.2形成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培训氛围 人力资源培训一定要创造出健康、科学、突出企业文化的培训氛围,党的十八大“人才强国”的战略提出后更加凸显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在内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使企业的员工充分的认识到学习进步的重要性[4]。另外,企业还要构建高层领导与基层职工交流的平台,让领导能够及时的了解员工的需求,同时也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企业职工的紧迫问题,这样能够促进企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化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积极的开展座谈会、意见汇报和评比表彰等活动来培养优秀的企业人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打破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人才培训模式。建立良性的人才使用机制,为所有有能力、有想法、有抱负的知识型员工提供广阔的舞台以及发展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3实行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职业设计 新时代的人力资源培训要深入的贯彻落实“特色化、分类化”的培训特点,要更好的发展员工的个性,提高员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发挥。同时企业在进行职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把员工的需求同企业的需求相互结合,深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从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层次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与职业兴趣等问题出发满足员工发展的个人需求,达到人力资源培训在个人层面与组织层面的一致性、合理性与全面性。要让员工充分的体会到主人翁的优越感与自由感,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的放松,更加的自如,更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优势,既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能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4以企业文化背景为依托,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人力资源的培训是一个长久、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但是人力资源培养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壮大的必经之路。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让企业员工紧紧的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知识经济的需求。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培养的机制,并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的重要依托。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一定要不断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的体系,要不断的融合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大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在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对培训的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培训的课程内容一定要和工作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把网络技术应用于培训过程中,让培训和高效的信息时代产物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另外,企业还可以把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员工的表现以及培训考核的结果作为员工晋升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以促进员工更加认真的投入到人力资源的培训之中,提升员工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视程度。 3.5以企业文化为标准,建立人力资源培训的评估机制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的好坏以及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否能够切实地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需要相关的评估体系进行检验与认证。所以在企业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评估体系的建设。新时代条件下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培训的评估机制中必须把员工对于培训的评价,以及培训结束后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度作为考量人力资源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于这一系列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能够清楚的得到人力资源培训的效果,使高层了解培训的有效性。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对企业员工的工作习惯、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等问题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是否贯彻落实到了员工的工作之中,有没有切实的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企业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培训应该更能够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更能适应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求,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4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人才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进步的软实力更能够彰显企业的内部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如何实现企业文化以及人力资源培训的双重发展,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的问题。新时代的人力资源培训一定要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进行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氛围的营造、职业设计的打造、培训机制的完善以及评估机制的建立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的双赢。 作者:伍贤达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电力企业培训人力资源论文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特点及现状 电力企业决定人力资源培训对象,主要是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安排指定的人员学习、受训,这样很容易使员工认为自己参加培训只是为了工作岗位的要求以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并没有考虑到个人的自我需求。而且,大多数受训的生产骨干人员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无法离开岗位进行培训,因此企业会指派其他岗位或者并非该专业出身的人员进行培训。这样的话不仅会严重浪费培训资源,也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培训积极性。正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导致很多员工无法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态度都是敷衍了事,培训效果不理想。 二、进一步改进、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管理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流程管理 第一,应准确定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明确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应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使员工被动培训向主动培训转化,并且高效整合不连贯、零碎的培训内容,实现人力资源培训的系统化管理。应将资源分散、分头组织的局面转变成集中统筹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人力资源培训的有效价值。第二,应高度重视员工培训的流程管理,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的针对性、目的性。具体而言,首先应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角度分析,合理预测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同时应分析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考虑员工需要掌握哪些能力才可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其次,应从提高员工现有水平的角度分析,想要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还需要哪些技能。在明确培训需求分析后,应有计划、目的地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严格监督各项培训措施的实施,并且合理评估培训效果,从而确保人力资源培训的实效性。 2.积极创新人力资源培训模式 针对目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式单一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尽可能丰富培训形式,积极努力探索新的培训思路,建立全新的培训模式,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培训理念,开展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的培训活动。如,“体验式”、“自助式”、“文化大讲堂”等方式,平时也应多组织一些比赛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或者也可以开展“全员拓展”的培训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人力资源培训队伍中,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度、归属感及凝聚力。 3.进一步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安排的合理性、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应结合员工在工作中、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体系。比如,在案例解析时,培训师应多选择一些学员身边切实存在的问题,如新工具的使用、事故案例分析、设备更新及改造等。在讲解生产技能类的课程内容时,培训师不仅应该讲授生产技能的方法,同时应亲自示范标准的使用方法,并且让学员们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才可以确保培训效果。 4.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 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是检测、评估培训效果的重要措施,培训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员工的态度、行为及观念比较抽象,很难准确观测,也很难评价,但是知识、技能是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比较容易进行评价、观测,因此电力企业应定期测试员工的技能水平。企业只有有机结合员工培训以及培训测试,并且将培训考核的结果和员工的收入以及职位晋升相结合,才可以使员工真正重视培训工作,转变对培训工作的态度,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新时期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电力企业应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制定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积极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建立合理的培训激励考核机制,确保人力资源培训的实效性,为电力企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综合型技术人才队伍。 作者:胡汉群 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培训企业人力资源论文 一、企业员工培训重要性 在目前经营环境中,发展企业培训是现实的需要,企业培训是一项可以得到更大产出的投入,也是最具价值的投资,通过培训,使企业具有创新的活力,不断与时俱进。另外,通过合理的企业培训,可以使员工对企业具有责任感和归属感,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信赖,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带领员工向着共同企业目标而奋斗。一个企业具有明确的价值准则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也更容易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二、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培训都是培育人才的措施,企业员工培训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工作的应对。员工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采用加强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能够更多培养多元化的员工。因此,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能力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定经营和管理,企业部门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的各方面关系,保证企业内外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其一,人力资源组织职能能够让企业更快更好发展。通过树立正确人力资源培养方向,制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倡导人力资源培训的教育功能,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其二,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能够更充分的将员工兴趣与员工培训工作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效率,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三、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有效性研究 (一)人力资源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人力资源培训的收益是培训开发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员工和团队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因为其一员工工作的效率提高,其二企业为顾客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增加了企业长期效益,其三是团队的合力收益,通过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了团队的工作绩效,发挥了整个团队优势。将人力资源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M=([P×A1×T1)+(G×A2×T2)]—(Ave×Num)M为人力资源培训的总收益;P为每年员工的工作贡献对企业的平均收益;A1为员工的数量;T1为员工的工作时间(年);G为每年团队的工作贡献对企业的平均收益;A2为团队的数量;T2为团队的工作时间(年);Ave表示员工的人均培训开发成本;Num为接受培训的员工数量。上述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细致的对培训收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采用了量化分析方法,对总体收益分析有一定参考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上述数据采集的局限性,具有一定难度。 (二)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效果评估分析 效果评估是人力资本培训开发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有众多方式可以评价培训开发在何种程度上增进知识能力、改变工作的行为表现,影响企业的基本绩效。然而很少有企业能对其培训开发项目开展恰如其分的评估。在许多情况下,这并不是落后的管理造成的,而是由于落后的业务实践造成的。培训效果评估分析是培训评估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可以了解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于成功的培训开发可以借鉴,对于不理想的经历可以吸取经验。并且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客观评价培训工作。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一般包括:员工反馈,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四方面。 (三)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反馈系统分析 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培训的效果反馈,不能是单方面传递信息,浪费培训成本。在实施培训反馈系统的时候,一要建立正确的反馈概念,二要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包括行政部门的一线反馈路径和各部门内的二线反馈路径。三要保证反馈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四)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激励系统分析 激励系统是组织与员工的一种沟通模式,也同样是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激励的目的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开发员工内在潜能,创造良好企业内部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绩效。具体来说,可以有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及员工持股奖励,目标及绩效信息奖励,荣誉、榜样奖励,成长奖励,危机奖励等等。在激励系统中,要注意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及公正考核制度,注重情感激励,和企业文化激励。并且,对于员工要进行个性化激励,才能极大发挥出激励对员工的正作用。 四、结束语 在如今知识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培训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成为企业紧迫性选择。通过上述对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成本—收益分析,在效果评估,反馈系统和激励系统上要注意一些措施,更好的促进企业在创新中的发展。 作者:甘露 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校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民营企业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论文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问题与分析 (一)培训与需求脱轨。第一,与其他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上投资的资源较少,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相对不足,基本只能满足目前的企业发展需要,而无法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第二,民营企业的培训体系一般不是十分的健全,在进行的每一次培训中,都是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直接培训,且企业培训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属于领导填鸭式培训,没有针对员工的具体特点和业务能力需求分析进行培训活动的实施,第三,对于员工的综合能力的培训尚未形成规章制度,培训的频率和培训时常都是基于民营企业现有的资源进行的培训活动,缺乏长期的战略视角。 (二)培训与开发不配比。企业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属于企业规模较小的主体单位,在具体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上,民营企业根据员工的层级结构,一般采取了差异化的培训和开发活动。该现象主要是说,民营企业的底层员工仅仅熟悉自己工作任务内的操作技术,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手段以及企业的长期产品和业务发展方向等方面没有清晰的认识,相反,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讲是由民营企业家的家族人员担任,该类企业人员虽然对企业的整体管理以及长期的战略发展有明确的理解,但是对于企业的具体层面的业务却模糊不清。 (三)计划与评估分离。民营企业在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的时期,往往由于企业现有管理制度的非完善性,而导致在此期间缺乏培训的监督工作,即培训的实时互动及反馈。部分企业的培训完全交给培训机构管理,企业自身没有或没有及时地对受训员工的培训效果做出评估,企业内部培训的评估也多只是培训后的评估,该评估没有建立在具体培训过程的考核,是一种片面的培训实施评估措施。此外,有些民营企业基于自身资源的可利用性,通常采取临时培训的实施活动,这种培训对于企业员工的技术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其他方面,诸如管理能力、沟通技巧以及企业文化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临时性的培训活动由于培训过程的不完善,以及非常规的强化培训活动,最终使得临时培训在企业中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这种情况需要民营企业需要在以后的培训开发中得到解决。上述分析了民营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没有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专业化程度低;民营企业家对于权力高度掌控倾向。 首先,民营企业大多是以企业家的多年努力经营形成的,这类企业多以第三产业的生产类和服务类企业为主,由于技术的非刚性化需求以及市场定位的原因,这类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培训意识往往是忽视的,在具体的生产经营中,人力资源一般还是被作为成本来进行培养和开发的。基于非资产化的人力资源视角,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过程中投入的资源占收入比重很少。其次,在民营企业建立初期,领导们更多的是注重企业的基础设施、厂区建设等硬件的管理上,却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导致人力资源部门的制度不健全,职能不明晰。其人力资源部门一般属于可有可无的企业单元,即使在有人力资源部门的民营企业内,其部门内部的设置不具有科学性,具体有人力培训管理人员、人力培训人员的配备缺失,部门的具体管理范围的界定相对模糊,从部门人员角度讲,配备的人员也很不专业,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专业训练,很多都只是停留在人事的事物性工作和简单的劳资福利。最后,培养与企业战略配套的人力资源队伍是民营企业在人力培训和开发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长期性的工作内容,以此来开发出为企业贡献出更多的人力资产,最大限度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贡献水平。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从意识上转变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认识。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问题,应转变人力成本的概念,把企业内部员工视作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来经营,在此观点之下,企业应该把经营收益中的一部分拿来作为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使用,从投入的角度保障人力资源培训的质量和实施过程。此外,民营企业的规则制度应考虑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单元,把人力资源管理当成企业的一种制度来执行,定期开展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训活动。 (二)从实施上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评估机制。企业要做好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就应把它视为一项系统,进行循序渐近的工作,即采用一种系统科学的方法,使培训活动能符合企业所要达成的目标。在培训评估方面,负责培训的组织应制定一个具体适用的评估程序,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工作确定、培训与开发项目评价、标准评价方案的设计、培训控制、对培训的评价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三)从内容上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民营企业管理者在考虑现实利益的同时应该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注重培训与开发并举。要让一线员工不仅仅是“Know-How”,而且要做到“Know-Why”;让管理人员不仅做到“Know-Why”,而且要做到“Know-How”。员工的培训是企业进步的关键人才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培训企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和强调培训。只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才能使培训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即使员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发展动态增强其归属感和忠诚度。加强对员工开发的重视和员工潜能的开发,首先选择优秀的潜能培训开发师对员工潜能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培训开发师必须具备深厚的心理学素养了解人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特点等各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有可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完善。 作者:刘玲 杨志 单位:重庆医药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职业培训机构中的作用 职业培训机构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够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建造专业学科基地的有效教师团队。而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教学团队进行职能的周密、严格考核和各项职能的高效执行、开放的管理观念和公平的激励效果才能对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有效的激励效果。因此职业培训机构必须认真思考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动培训机构内部的各种层次的改革效果,建设出有效果的人力资源战略、薪资管理、绩效管理机制来强化引导机构内部对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等重大决策;必须认真思考推动培训机构对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攻克,通过调动整个机构内部的积极心态和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办学效益与教育质量。 二、职业培训机构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没有深入人心 当期,我国的职业培训机构绝大多数没有设立专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般还是由办公室来执行机构的人事管理职能,主要是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层和股东层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机构发展的推动力,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偏向于自身的投资有效性,致使机构在人力管理方面表现出方法不合理、程序不规范、制度不合理的现象。就算是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机构,往往也是拘泥于传统思维,没有真正达到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中所希望达到的效果。职业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还是处于以处理事务为核心,管理工作仍然局限在对岗位调整、人才招募、档案管理、年终考核等日常性管理,没有将人才作为培训机构所拥有的可再生的主要资源,因此人力资源被消极的人认为是机构的运营成本。人力部门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压制了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机构的价值和教师的价值都没有在运营环节得到实现。 (二)教师团队学历等结构层次不正常 教师自身的学历和专业分布是衡量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团队素质的重要数量指标。《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规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但通过现实调研现实,目前属于职业培训机构分类的绝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距离行政规定的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教师年龄趋向于年轻化,缺少具有较多教学积累的教师,整个年龄结构上呈现断层现象。同时,“双师型”教师素质不高,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师团队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 现阶段由于大规模互联网科技和新科技的崛起,所有岗位的知识更新速度进入加速通道,因此教师的个人知识更新速度需要大幅度提高,让其培养教育的内容更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对于绝大多数职业技术机构而言,教师的素质不高,其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严重的匮乏。而相对的职业教育机构本身也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师培训和进修机制,给予教师的后期知识更新方案和培训方案缺失,以至于很多职业教育机构自身的知识落后于整个市场经济,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具有实用性和创造力。 三、提高职业培训机构中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对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职业教育机构必须转变思维,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必须时刻保持有先进的管理思维和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眼界。我们虽然看到绝大多数职业教育机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但是要认识到职业教育机构的独特性,在运营过程与其他传统产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要从人才管理角度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运用的整个机构的未来发展中去。机构应当从以盈利为目标的传统思维转变到以人才为资源开发的新兴思维,机构要努力营造出尊重创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强化服务意识的培养分为,逐渐发展出一种能够吸引高质量教师人才的管理培训机制。 (二)完善职业培训机构招聘制度 职业培训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招聘管理制度,明确其中的程序和方法。在招聘过程中,不应该一味的只追求高智力、高学历,而是应当从职业性的特点出发,注重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技能水平,从“双师型”素质的角度来分析每个老师是否能够适合学校所规划的教学发展方向,并结合职业培训机构的特性以独特的人才测评方法选择更加能够倾向职业培训机构的人才。另一方面,职业培训学校的确存在着教师团队人才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因此必须注重建立起兼职教师的聘任,以建立相关人才备选库为中心,当出现没有预备情况下教师离职时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人才备选库中快速进行补足。 (三)增强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的机构培训工作 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机构层面,对于职业培训机构教师的培训重视不足。因此,职业培训学校必须立足教师这职业的革新,认真规划学校对教师的使用和培养,不能因为师资流动性太大的影响而很少给教职工培训的机会。机构必须从长远发展出发,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以及进修,能够为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作者:姜玉燕单位:温州市就业训练中心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培训理念优化人力资源论文 一、人力培训的基本原则 为了有效创新培训理念及优化利用人力资源,则应把握好人力培训的基本原则,并在把握培训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保证理念创新的科学性、合理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创新培训理念时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1)学以致用。在实施人力培训工作时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特点,避免出现形式化的培训,确保培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让培训工作能够为企业管理、员工的发展服务。例如,可以根据员工较为欠缺的技能制定相应的培训标准及培训计划,以便有效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2)全员培训。著名的木桶理论指出企业的生产或经营水平是由最差与最弱的环节决定的,因此在企业中需要实施全员培训,以便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及改善培训效果,避免形成短板效应。(3)兼顾个体与整体。在培训员工时注重统一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有效开发员工的特长与潜力,让员工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有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及工作能力,使综合素质较高的个体能够组成高效团体,从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创新培训理念优化利用人力资源的措施分析 1.创新培训主体与培训对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创新培训主体与培训对象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确保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1)创新培训主体。人力资源培训中的培训主体主要为企业中的培训者(培训教师)。如条件允许,则企业可以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建立起培训讲师制度,并同时在加大人力资源培训投入的基础上配备专管人力培训的部门,由兼职或专职教师共同完成人力培训任务。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本单位中道德修养较高、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员工作为后备培训讲师,并选择适当时机对此类老员工进行培养,让老员工选择成为兼职或专职人力培训讲师。同时也可外聘大学教师或科研人员参与人力资源培训,及时解答培训对象内心存在的疑虑。此外,应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参与培训的教师不断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优化培训内容及创新授课方式,让培训对象可以深受其益。(2)创新培训对象。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学习更是无止境,要保证有效利用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则人力培训对象不仅应包括普通员工,同时还应将管理层人员纳入培训对象的范畴。对于层级不同的员工,其培训内容也应当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对于新员工,则培训内容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老员工的培训内容则以技能提升为主。此外,领导层人员的培训内容应为企业运营之道与管理之道。在考核培训成果时,应做到一视同仁,避免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以便通过公平公正的培训考核让企业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作用。 2.创新培训模式及方法。对人力培训的模式及方法进行创新有助于提高培训对象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当员工能够自觉参与培训并积极学习职业技能时,就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1)创新培训模式。在创新培训模式时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需求,保证培训模式可以满足发展需要,例如可以采用体验式或同步式模式。同步培训指的是保证实践与学习的同步性,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人力培训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培训效率。也可以将工作环境的模拟现场与培训现场结合在一起,由培训者对工作要点进行统一讲解及指导,使员工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之感,及时掌握职业能力。实施体验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培训对象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员工能够在培训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体验培训时可以先让员工自行组建团队,随后让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各显其能,共同完成任务。(2)创新培训的具体方法。可以针对培训特点适当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及远程学习等培训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利用计算机进行培训时,培训者可以根据计算机对员工特质的分析结果适当调整培训方案,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多媒体是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该方法有效结合了多种视听手段,包括录像、动画、图表或文本等,有助于增加员工对于培训内容的印象。此外,远程培训有助于集中处于分散状态的各类企业信息、专业讲座,便于培训者与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 3.创新培训计划。创新培训计划是保障人力资源可以得到优化利用的基本条件,只有对培训计划进行创新,才能够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并同时促使人力资源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1)制定系统性及全面性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目的、要求、具体安排、方法及主要内容等,做好培训安排与计划有利于有序实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此外,要对培训实施的总体计划进行细化处理,如明确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或不同项目的培训内容、方式等,保证培训的实效性及针对性。(2)创新培训计划时应保证企业培训能够在职业管理、职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应保证培训计划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及发展需要;其次,应保证培训计划能够在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整体组织目标之间起到协调作用,兼顾员工个人与企业集体两者的利益。第三,制定培训计划时应考虑时空上能否实现有效结合,尽量保证短期、中期及长期培训能够实现互补,脱产培训、在岗培训及岗前培训之间可以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保证制定的培训计划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及超前性,以便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3)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培训之间的关系,将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组成部分,并利用企业文化精髓对培训计划进行完善,从而增强员工凝聚力,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人力资源的前提是进行有效的人力培训,而创新培训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的优化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理念进行创新,则必须积极引进多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同时考虑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 作者:庞珊雨单位: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人力资源开发与公务员培训分析论文 一、如何进行公务员培训 1.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发展与变革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欧盟各国公务员培训体制和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革。积极关注和了解欧盟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新的变化,学习和借鉴欧盟国家公务员培训中新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我国公务员培训方法的改革,提高培训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公务员培训领域的新变化 1.1.1欧盟事务成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洲问题已完全进入各国政府高层次行政管理的范畴,这对各国政府的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各国培训机构针对这种需求,开设了大量与欧盟事务有关的培训课程。欧洲行政学院还专门为轮值国公务员开设处理欧盟事务必备的核心课程。各培训机构都普遍开设了谈判技巧课程,谈判技巧成为各国高级公务员的必备素质。 1.1.2紧密结合本国政府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 各培训机构都把本国政府公务员的现实需求作为培训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培训课程。以荷兰公共行政学院为例,他们为确定新的培训战略,在2004年底,对国家公务员的培训需求进行了专项调研,力图搞清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个层次的公务员胜任本职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同时,还借鉴、参考了欧盟其它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经验,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战略。 1.1.3网络远程教学成为新的培训热点 e-learning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词汇。在欧洲,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5%,各培训机构十分重视利用互联网开展公务员培训。例如,荷兰行政学院根据政府某部委的需求,开发了网上案例教学课件,案例涉及一个事件发展的10个环节,经过短暂的集中授课,要求学员随着事件的发展,在每个环节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教师在网上进行辅导和答疑,经过3-6个月的网上学习,提高学员的行政能力。这种把网上学习、教室学习和案例教学紧密结合的形式,扩展了培训的空间,为广大公务员提供了参加培训的新途径。 1.2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的教学改革 1.2.1对学制和课程进行重大调整 学制改革总的原则是:教学与实习交替进行,使实习活动与教学内容相互补充。具体安排是:学员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年安排一次4-5个月的实习,一次到中央政府,一次到相关企业。对于教学课程,他们也在进行调整,把主干课程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有关欧盟事务的课程。该课程是向学生提供欧盟的各个组织和机构的各方面业务知识,包括欧盟基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决策机制、欧盟机构与各成员国的关系,还包括各成员国政府间合作、部际协商程序及与法国行政部门的联络等,目的是使每个高级官员能够随时妥善处理与欧盟及其它成员国的关系。 第二单元是地方行政管理课程。这组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法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操作程序。 第三单元是公共管理课程。公共管理作为必修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 第四单元是学员毕业前的专业化升华,通过一系列综合案例作业,考察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他们还将继续保留学员毕业排名制度,学员根据自己在排名中的顺序,选择未来工作的部门和岗位。 1.2.2案例的开发与教学 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把案例教学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教学方式,注重案例的开发与研究,案例教学的方法也颇俱特色。在访谈中他们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案例来自法国政府有关部门遇到的真实的事件,比较翔实地反映了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案例教学的特点。这个案例是法国某省发生的公务员集体罢工事件。事件的概要情况是,在法国,省一级政府发生劳资冲突的事件并不多见,但在1998年时,布列塔尼省一位新上任的省长在处理一个具体问题时与公务员工会发生分歧,引发了为期2天的公务员集体罢工事件,此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的案例都是从政府部门直接获取的真实案例,学员在2年的学习过程中要作100个左右这样的案例,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训练,培养学生在复杂的事件中,准确识别信息,对突发事件快速做出决策的能力。 二、根据我国的国情,如何进行公务员培训 2.1加强对公务员培训的综合管理。要进一步强化公务员培训管理职能,积极制定公务员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培训施教机构实施;积极制定公务员培训制度、考核考试制度和公务员培训证书管理制度;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加强对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的业务指导;对各单位组织的公务员培训班实行单位申报人事局。人事局参加全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考核、验收工作。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作为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要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2.3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公务员处理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各单位不但要在时间上支持公务员采取各种方式学习,更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2.4切实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国家公务员培训,全面提高国家公务员能力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成立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检查指导。教育培训部门负责处理公务员教育培训的日常事务。 总之,提高国家公务员培训的质量,是培训工作的关键。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公务员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管理能力,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适应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和重点,“需要什么,学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人力资源论文培训论文:政府人力资源培训论文 摘要:建设效能政府,人是根本,不断提高效能政府的人才素质是培训的主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建设效能政府同人力资源培训的密切关系,对于在建设效能政府中的人力资源培训提出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效能政府;人力资源;培训 现代政府应该是工作效率高,清正廉明、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努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加强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建设,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行政改革和效能建设的推动者就是政府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对于建设效能政府的意义重大,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一、效能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及培训对建设效能政府的意义 (一)效能政府建设的必要性 1、政府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提高政府效能一直是政府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在新形势下政府效能更加成为政府不容忽视和必须面对的问题。政府效能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政府的社会职能增加,社会责任增大对于政府自身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政府效能低下必然会带来不必要的内耗,政府就不能很好的完成社会职责,对于政府的对外形象和我国政治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形势要求。建设效能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这一系列改革的实质都是对于效能政府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措施和方法。 (二)培训对于建设效能政府的意义 培训是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效能政府建设的关键主要是人,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建设效能政府的前提和基础。在政府的人员队伍建设中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突破政府效能瓶颈的主要因素。正确、适当的发挥培训的作用,运用高效、实用的培训方法将成为政府效能提高的强大推动力。确定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选择适宜的培训方法、确保所培训的内容用于工作、确定可行的培训方案,都为建设效能政府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培训方法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实践法 实践法是通过让公务员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操作、体验,掌握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方法,此方法在政府培训中应用较为普遍。这种方法将培训内容和工作实际直接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公务员培训的有效手段。 实践法的主要优点:一是经济,受训者边干边学,一般无需特别准备教室等培训设施;二是实用、有效,受训者通过实干来学习,使培训内容和受训者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而且受训者在“干”的过程中,能迅速得到关于他们工作行为的反馈和评价。实践法具体包括如下方法: 1、工作指导法。这种方法是由一位有经验的直接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者进行培训。这主要适用于刚刚工作的新成员,为使其更好的工作,一般由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行为道德较好的主管人员进行指导。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指导具体,效果也较好。 2、职务轮换。职务轮换是有计划的按照大体确定的期限,让员工或管理人员轮换担任若干种不同工作的方法,从而达到考察公务员的适应性和开发公务员多种能力的目的。职务轮换是通过横向的交换,使管理人员或普通公务员从事另一岗位工作。使他们在逐步学会多种工作技能的同时,也增强其对工作间、部门间相互依赖关系的认识,并开拓对组织活动更广阔的视野。 3、特别任务法。通过为某些受训者分派特别任务对其进行培训,此方法常用于管理培训。如行动学习,是让受训者将全部时间用于分析、解决其他部门而非本部门问题的一种课题研究法。受训者4-5人组成一个小组,定期开会,就研究进展和结果进行讨论。这种方法为受训者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经验,可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制定计划的能力。 (二)模拟法 模拟法是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实际工作中可利用的资源、约束条件和工作过程模型化,公务员在假定的工作情况中参与活动。学习从事特定工作的行为和技能,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模拟法的具体方法如下: 1、案例分析法。以现实问题为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把实际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使培训者有机会对相应的情况进行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实践,以提高培训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或实例)教学,通常有三个目的:作为讲课的补充,用以说明政府管理中的某个概念、原则和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作为受训者讨论和分析的练习,用以培养和发展受训者的能力和技巧;作为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测试的方法。 2、角色模拟法。为培训者提供真实的情景,让某一受训者扮演某些特定的角色,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表演,再让其他培训者对其表演的情况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培训者换位思考问题,体验各类人物的心理感受,能够训练受训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游戏法。由两个或更多的受训者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相互竞争达到一定目标的培训方法,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活动方式。由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这种培训方法能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使人员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开拓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法是员工培训中常用的一种辅助训练方法,常用的游戏如“沙漠遇险”、“海上沉船”、“红黑游戏”等。 三、对于建设效能政府中人力资源培训的建议 (一)灵活、合理运用培训方法 根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人员素质等综合因素,灵活、合理地运用培训方法。一项培训可以将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培训方法,既可以消除培训的枯燥感,也可以使培训达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1、在岗培训。让一个人通过实际做某项工作来学会某些技能,提高工作能力。主要方法有教练或实习法,是基层操作人员培训常用的方法,也可设立助理职务可用于培养未来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有工作轮换和特别任务法都适用于在岗培训。在运用这些方法中要注意实施培训的人应当接受严格的训练,掌握必需的培训资料;对被选做培训教师的人进行有关指导方法的全面培训。 2、新公务员的培训。新公务员的培训主要侧重导向活动。对刚被聘入政府、对内外情况生疏的新公务员指引方向,使之对新的工作环境、条件、人员关系、应尽职责、工作内容、规章制度、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使其尽快而顺利地安下心来,融合到政府机构中来投身到工作中去,进入职位角色。从长远来看,导向活动有利于培养公务员的组织归属感。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新员工的焦虑与困惑;确立恰当的工作期望;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学习或补充新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树立正确的态度与观念,以利于更好地领导、管理下级;提高管理人员在决策、用人、沟通、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通过传递信息、改变态度、更新知识,达到提高管理能力的目的。根据管理人员的培训目的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可以综合运用模拟法和游戏法等方法,注重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培训变被动为主动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服务于人的发展理念。与被动式培训相对应,主动式培训最根本的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人既是培训的过程,也是培训的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人是主动式培训的核心要素,培训根据工作中人的需要而设立,是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传统的以事为中心,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突击式、速成式的“培训”,基于政府战略目标下受训者的合理要求和兴趣而进行。与以往的培训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式培训是基于受训者在政府战略目标下合理范围内的自愿和兴趣。培训内容根据相关主体的主动协商合作而设置。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受训者的能力,促进人和组织的协同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人员培训模式 1、从单一的技能培训转向全方位培训。在传统的培训中,培训内容一般是针对一项具体的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而进行的。而在现在乃至未来的培训中,不仅要求公务员掌握其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掌握沟通技巧、团队工作技巧等诸多方面的技巧,甚至包括技术技能、领导艺术、人员管理、战略计划等各方面的知识。 2、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做到公平、公正地去评价是培训改革的基础,可以提高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查培训效果、培训目标实现的程度,以便于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鞭策公务员积极努力地学习。采用的评价形式是多方面的,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四)建设学习型政府 落实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政府要不失时机的构建学习型政府,全面提升政府员工的整体素质,努力营造公务员成长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要使每个公务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强化公务员的学习欲望,灌输“求知犹如求生”的思想;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比内容更重要;要提高公务员非认识性学习的能力,提倡无意识性学习。只要能坚持下去,我们的政府就一定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一个学习型的人才队伍就一定能形成,那么政府效能的提高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效能政府的建设关乎政府社会责任的完成,关乎人民利益的实现,甚至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除了体制的因素外,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政府提高效能的关键和瓶颈。对已有公务员和新入选的公务员进行多方位、有效的培训是提高政府人员素质的可行、有效的途径。只有一个积极、健全的政府人员培训体系,才能成为建设效能政府的后盾,不断培养出更多符合政府和社会需要的公务员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那么建设效能型政府的一大关键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