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营销论文:宾馆顾客关系营销探讨 [摘要] 本文在综述关系营销 理论 及其在我国服务业的 应用 的基础上,对酒店营销的特点与关系营销的作用进行了讨论。运用三级关系营销及其他相关理论,提出完善财务层次的关系营销(一级关系营销),稳定 发展 社交层次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开展结构层次的关系营销(三级关系营销)的策略。 [关键词] 顾客 关系营销 酒店业 (2)有形的顾客组织。有形的顾客组织是 企业 通过建立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顾客俱乐部来与顾客保持长久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与消费者的零距离,2000年1月30日海尔推出了国内家电行业第一家俱乐部——海尔俱乐部。海尔俱乐部是海尔集团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建立的一个与海尔用户共同追求国际化生活品质,分享新资源、新 科技 的亲情化组织。在海尔俱乐部里,会员在享受海尔家电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会体味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享受特有的尊贵权益和贴切的亲情服务;品赏到最新的家电 时尚 ,感受海尔家电的国际品质;获得直达个人需求的个性化生产和服务;享受再购买海尔产品的会员优惠;还会被邀请到海尔青岛总部结识天南地北的会员朋友,参加海尔大学的培训;另外还有“一卡行天下”给您带来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增值权益……海尔俱乐部融融的人情味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在短短10个月内海尔俱乐部的会员已突破800万人,使海尔集团与众多海尔用户的关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三级关系营销:结构层次顾客关系营销 结构层次关系营销是企业在向交易伙伴提供财务利益和 社会 利益的基础上,与交易伙伴结成稳定的结构纽带联系。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合作伙伴”或者“客户联盟”。结构性联系要求企业为交易伙伴提供这样的服务:服务对交易伙伴有价值,但交易伙伴不能通过其他来源获得这种服务。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依靠企业销售或者服务人员交际的态度和技巧。它分为企业与顾客(或客户)的结构性纽带和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 (1)企业与顾客的结构性纽带。企业与顾客(或客户)的结构性纽带是企业通过向顾客或客户提供独特的服务来建立起双方结构性的关系。如在厂家——商——经销商的销售体系中,厂家和商不仅仅充当向经销商提供商品的角色,而且帮助销售 网络 中的经销商特别是一些较小的成员提高其管理水平,合理地确定他们进货时间和存货水平,改善商品的陈列;向其提供有关市场的 研究 报告,帮助培训销售人员;同时建立经销商档案,及时向他们提供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等。 (2)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企业与企业的结构性纽带是指两个企业结成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开发、研究、供应、人员等方面互相协作,以促进双方的共同 发展 。 因此, 目前 我国内资酒店企业关系营销改善的重点是:改善“协议”顾客折扣制定标准,开展企业间联合计划,改进对顾客认知管理,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拓展服务信息反馈渠道,正确对待和处理服务投诉等服务 内容 。酒店开展顾客关系营销不应只将眼光局限于酒店内部,酒店同行、行业协会、航空公司、 旅游 网站、政府、社会团体、媒体等单位也应纳入到开展顾客关系营销的体系中来。 五、结束语 从关系营销视角,我国酒店业市场营销的基本现状是:尽管对一些有形组织开展了一点社交层次的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但总体上还只是在财务层次的关系营销(一级关系营销)上形成了一些制度,且很不完善。我国酒店业要完善财务层次的关系营销(一级关系营销),稳定发展社交层次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开展结构层次的关系营销(三级关系营销)的策略。 关系营销论文:浅谈关系营销 [ 论文 关键词] 关系营销方法 [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传统营销理论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营销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关系营销的涵义和本质特征,提出了实施关系营销的方法。 随着市场 经济 的 发展 ,市场营销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传统营销理论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营销环境。传统营销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显。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一些营销学者积极研究和探索出了适应当代 企业 竞争要求的新的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指导思想。 一、关系营销的涵义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营销实质上是企业利用内部可控的资源,对外部不可控因素做积极的动态反应,进而促进产品销售的过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广泛应用,关系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受到广泛的关注。 关系营销原理,是一种融合了换位思考、客户参与以及建立信任等方法在内的综合性营销方法。关系营销方法要求销售人员灵活掌握并运用诸如目标处理、达成协议等技巧。 二、关系营销的本质特征 关系营销的本质特征是: 1.信息沟通的双向性。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即可以由企业开始,也可以由营销对象开始。广泛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可以使企业赢得支持和合作。 2.战略过程的协同性。在竞争性的市场上,明智的营销管理者应强调与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关系。 3.营销活动的互利性。关系营销的基础,在于交易双方之间有利益上的互补。如果没有各自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双方都不会建立良好的关系。 4.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关系营销应具备一个反馈的循环,连接关系双方,企业由此了解到环境的动态变化,根据合作方提供的信息,以改进产品和技术。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关系营销具有动态的应变性,有利于挖掘新的市场机会。 三、关系营销中的关系类别 通常情况下,作为一个公司的销售人员,他必须接触大量的客户,然而按照80∶20原则,销售人员手中的大多数客户可能都不是很重要的,因此销售人员就需要对不同的客户建立不同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才能出色的完成销售任务。 首先是对客户进行划分。客户价值越大,客户的等级就应该越高,就越应该引起销售人员及公司的重视。其次是建立客户关系。通常情况下,客户关系可以分为如下几个不同的水平: 1.基本关系。这种关系是指销售人员只是简单地向客户销售产品,在产品销售后不再与客户保持接触。 2.反应关系。这种关系是指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客户在购买产品或使用产品以后,如果发现问题或不满时及时向公司反映。 3.可靠关系。这种关系是指销售人员在产品售后不久,就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产品是否能达到客户的预期要求,收集客户有关改进产品的建议以及对产品的特殊要求,把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司,以便今后不断地改进产品。 4.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指销售人员与客户持续地合作,使客户能更有效地使用其资金或帮助客户更好地使用产品,按照客户的要求来设计新的产品。 在营销实践中,不同公司因产品和市场的不同,可以分别建立不同水平的营销关系。销售人员可以根据客户数量的不同、产品边际利润的不同等因素,选择建立并维持不同水平的营销关系。 四、实现关系营销的主要途径 实现关系营销有许多不同的途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公司的资源、所处市场的竞争状况、销售团队成员的风格等特点选择不同的途径。这些方法归结起来,可以 总结 为如下几个内容: 1.向客户提供附加的 经济 利益。公司向经常使用和购买本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客户提供额外的利益。比如 3.建立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结构性纽带。公司可以通过向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来建立结构性的关系纽带。比如在流通行业,厂商可以帮助其销售 网络 中的成员特别是一些较小的成员提高其管理水平,合理地确定其进货时间和存货水平,改善商品的陈列或者向销售网络中的成员提供有关市场的研究报告等信息。 4.强化品质、服务与价格策略。产品的品质、质量等是建立营销关系的基础。 自然 推行关系营销的途径也少不了从品质、服务及价格等营销组合方面入手。销售人员一定要加强产品的服务性工作,搞好产品的售前、售中与售后服务,不断提高公司的服务水平。另外,就是要制定合理的价格水平。“互惠互利”是公司进行关系营销的核心,只有这样客户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客户才能成为公司的忠实的顾客,公司的关系营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和明确,独享市场美羹的情形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合作共赢注定成为获取利益回报的必然,这就要求 企业 在从事营销活动的时候,毫不吝啬地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和谐的市场环境,维护稳定的营销关系,以共同获得财富。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关系营销的年代。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在业务洽谈中,重点并不一定是推销产品,而是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以作为日后合作的基础,当顾客感受到彼此已超越一般生意伙伴关系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恒久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基础,再通过各项相关的关系营销活动,保持并加深双方的友谊,才能巩固双方的和谐关系。 关系营销论文:我国社区银行与关系营销研究 社区银行是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的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的是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性的业务关系。从市场定位看,社区银行主要面向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居民进行金融服务,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信贷质量看,社区银行具有信息对称性优势,其内部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市场,同时其自身也是融入到社区生活中的成员,有助于建立忠诚的客户群体,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社区银行被普遍认为是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之路与最佳选择。摘要: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消费意识的转变,对个人理财服务的需求逐渐加大。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资金融通、运用的需要,使各大银行无法很好地应对人们的消费理念,社区银行应运而生。以其灵活性、地域性、创新性,较好地投入到个人金融服务和中小企业融资中。 关键词:社区银行;个人金融服务;关系营销 一、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社区银行发展主要停留在各类商业银行的社区金融业务上,但各大商业银行在开展社区金融业务时存在着有冷有热现象。 一方面,不少具有战略眼光的商业银行已经“蠢蠢欲动”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热身运动”,业务正向社区挺进。在武汉,不少银行竞相分切社区金融这块“大蛋糕”。在武汉市东亭小区、花桥小区、钢都花园等社区,华夏、民生、招商等中小商业银行纷纷跻身其间,争先恐后亮出了“社区银行”的招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正式在广东省各地推出“社区金融服务”。在上海,不仅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争先恐后得把金融学校开到了街道、社区,这些社区金融学校纷纷聘请有影响力的青年金融专家,代表所在的金融机构走进社区,以个人工作室的名义为居民提供理财服务。 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依然对于社区金融这块市场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社区金融缺少深入的研究,认为目前的社区建设尚未成熟,有的还没有形成规模,居民迁入也有较长的过程,甚至担心在社区开设银行网点成本高、收效慢,因此,对进军社区一直持谨慎态度,愿意到社区落户的银行并不多。这些银行营业网点大都设立在市区繁华地带,即使在社区中设有零星营业网点,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社区”概念和“社区金融”意识,大批网点游离于社区生活之外。这些商业银行更像行政事业单位,无论在金融产品上还是在营销手段上并没有真正地贴近老百姓,贴近市场,营销工作针对性不强;在服务品种上还显单一,除储蓄业务外,其他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与社区公众日益活跃的金融服务需求尚有差距。 二、我国发展社区银行存在的问题 就整体而言,社区金融在我国毕竟属于新生事物,处在发展的初期,目前尚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经营观念问题有待进一步转化 尽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实行了商业化经营,但由于改制和产权问题尚未解决,缺乏走出行门融入社区的理念,在经营观念上仍有计划经济的残留成分,体现在服务态度差、产品单一、功能不全等。 (二)现阶段我国的信用环境对社区金融业务的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不仅是广泛存在的经济活动主体信用缺失,使商业银行开展社区金融业务“心有余悸”,而且对银行自身而言,由于以前没有注重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没有客户关系管理,银行对社区的信息缺乏了解,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社区金融服务的内容和效率受到很大限制。 (三)社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社区金融需要兼具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等特点,因此社区金融服务中心应该是一个大超市,客户可以随心所欲地选购称心如意的产品,从存取款、理财咨询、保管箱、消费贷款、各种转账,到收费以及购买保险、债券、投资基金等金融需求都应该在这里得到满足。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不够,所推出的社区金融产品结构显得单一,功能缺乏,使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金融服务的程度与效率大打折扣。 (四)人才缺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金融业务的重要阻碍 我国的客户经理制度刚起步,无论从数量与质量来看都远远不够,且尚处于逐步转型阶段。而社区金融需要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金融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导致目前出现严重的人才短缺现象。 三、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银行必将从目前的社区金融业务演变成独立的中小商业银行。社区银行是我国民营金融机构的最佳选择,也是有效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资金的虹吸效应、填补因国有商业银行撤出而在局部地区形成金融服务真空的重要渠道。现阶段,我国要发展社区银行,就必须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的发展也必须符合事物的规律,不能照搬别人的东西,要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与国情相符合的社区银行。 (一)选择合适的社区银行创造途径 现阶段,我国的社区银行发展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如果进行重新建设,就必须从头开始,这样属于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且发展速度过慢,远远不能满足社区银行建立的需要。所以社区银行的建设应该着重于转行,将现有的商业银行的城市分支、民营金融机构等改造为社区银行。 当前,各个地区的城市信用社,城乡衔接处的农村信用社以及地方政府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变化急需转型,将他们改造为适应当地需要的社区银行,这正好与当前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相统一,易于被金融监管层采纳。同时,由于这些金融机构在当地都有了一定的业务和客户基础,在转型后更容易开展业务,也不用再重新开始寻找客户群。 (二)坚持定位于中小企业和居民个人 我国目前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2000万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创造了75%左右的城镇就业机会,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3%,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区银行扎根于基层,能够充分利用社区的信息存量,较为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在我国,大银行的贷款申请程序极为繁琐,耗时长久,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隐性成本,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资金供给空白。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机构规模小,缺乏补偿制度,不能够适应中小企业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社区银行以其地方性、灵活性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上有大银行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各家中小企业对社区银行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目前,随着住宅商品化以及住宅生活区内服务的物业市场化,各种社区服务应运而生,并且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与此相适应,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的今天,不少居民把自己的就业、家庭收入等着力点聚焦到了社区,但由于缺少畅通的资金融通渠道,常常是不少机动灵活、规模较小、效益较好的生意及市场项目,诸如家庭花卉养植、宠物繁殖、女士美容养颜、家电维修等因资金缺口而成泡影,社区银行可以发挥其地域特色,提供多样化的个人金融服务。 (三)实施关系营销,吸引、保持以及扩展客户关系 关系营销是一种新兴的用于培养持久的、长期的(因而也是赢利更多的)客户关系的可行框架,尤其适应于服务性质的银行业。关系营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可以从核心服务、关系专门化、服务提升、关系定价和内部营销等多种战略角度考虑。通过关系营销可以使银行有机会加强客户关系的针对性,通过了解每位客户的特点和需要,掌握必要的资料和数据,银行可以更加精确地提供专门针对特定情况的细致周到的服务,这就是关系专门化。做好这一点,客户的忠实态度就会得到提高,就会吸引更多的客户来银行进行消费。 (四)实施品牌战略 我国工商界的品牌意识正日益觉醒,品牌战略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商业银行对社区金融这一块全新的业务领域从一开始就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品牌的真正魅力在于它能渗入到社区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区居民不可或缺的帮手和理财专家。由于社区居民的年龄、爱好、收入水平、家庭状况和社会地位不同,需求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居民的需求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银行要善于分析消费者心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品牌定位,其中包括储蓄品牌、贷款品牌、理财品牌等,并随居民的需求进行品牌创新。 如何创建品牌?一是必须打持久的高质量牌;二是以富有人情味的服务方式树立口碑。如农业银行广东顺德支行在碧桂圆分理处发行的碧桂圆业主卡独具特色,具有社区会员、物业管理、银行卡等多重功能,可以说为社区银行融入社区做了有益的尝试。三是实行科技创新。一方面应针对社区特点开发各种尽可能便捷的科技金融产品,如支持社区生活的各种自助交易、自助转账、消费信贷以及网上交易的一卡通、社区卡等;另一方面引入先进的客户管理系统,对客户进行高科技管理,深入细致地创建客户信息库,评估客户的创利能力,针对社区居民的心理特点定准产品品牌,不断创新品牌。 (五)正确处理与大银行的竞争与合作 社区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与大银行的合作。大银行发展的历史悠久,对市场的走向和国家政策的把握有着比社区银行更为精细的了解,其资金力量、客户网络等都是社区银行所不能比拟的。但社区银行却占有地域特性,其灵活性、创新性、人际性又比大银行有更大的优势。所以,社区银行要想快速、稳步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大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六)注重人才的培养 在整个社会和经济演进的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不停的“推陈出新”以满足整个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否则终必遭市场所淘汰。银行因为外界的刺激则必须力争上游,在服务的性能、品质上不断创新。因此,如果组织外界的大环境在变化、在进步,而维系整个组织成败的“人”品质方面却没有进步,势必使组织在可见的未来,丧失了在市场上与同业竞争的能力。当代金融新浪潮虽然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努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也为其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使自身的传统业务和优势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社区银行就应审时度势,在指导方针、经营思想、管理模式、业务活动、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利用其传统优势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去适应新的环境与要求。而这一切的背后首先需要的就是银行员工及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就必然要求银行根据客观变化的要求,适时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保持一支生气勃勃、技能超群的员工队伍。离开了这一点,社区银行的竞争和发展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做好社区银行,不但可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还可以正确合理的引导人们的投资、消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有长足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金融环境,在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眼中,社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比国有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更具有魅力。社区银行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打开社区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也必将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关系营销论文:浅论企业顾客关系营销实施策略 [论文关键词] 关系 营销 顾客关系营销 策略 [论文摘要] 实施顾客关系营销,将帮助企业建立起与顾客间的长期伙伴关系,有利于提高顾客忠诚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从顾客关系营销概念入手,简要分析了企业在实施顾客关系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在经历了从旧 经济 时代向新经济时代的转化,我们正在逐渐步入到后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顾客不再以从前的恶方式购买商品,企业的广告活动越来越难以奏效,企业要达到自身的目标也越来越困难。为什么呢?归根结底就在于消费者日益成熟,消费需求变化迅速,而企业对它们的研究却远远滞后。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企业与顾客之间以更多的交流来相互实现各自的需要与利益。于是,关系营销登上了 市场 经济的大舞台。 一、关系营销及顾客关系营销的概念 关系营销突破了传统市场营销学研究局限于企业短期交易活动的狭隘概念, 强调与有关组织和个人建立长期合作互动关系。2003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关系营销就是与关键成员(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建立长期满意关系的实践,目的是保持他们长期的业绩和业务。营销者通过不断承诺和给予对方高质量的产品、优良的服务和公平的价格来实现关系营销。 顾客关系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中心点和出发点,所以顾客关系营销是关系营销的核心和归宿。所谓顾客关系营销即是指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良好的业务关系的活动。它要求以顾客为中心,重视顾客的需求、渴望,加强顾客服务,不断寻求与顾客之间的对话和为用户解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形成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依赖,扩大顾客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稳定的营销网络迫在眉睫。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在实践中应用顾客关系营销,只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企业应实施顾客关系营销存在的问题 1.对顾客关系营销的组织不善。顾客关系营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可能涉及到企业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涉及到顾客的每一次消费感受,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专门的人员给予保障。然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并没有设置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从而致使顾客关系营销的开展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对顾客关系营销水平的选择不当。顾客关系营销水平的恰当的选择,基于明确的市场定位。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仍把市场看作是静态的和非人际的顾客市场。这就使得企业无法确定顾客价值,难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关系营销水平的选择,直接造成企业整体关系营销水平较低的事实。 3.对顾客关系营销的实施不妥。顾客关系营销是服务、质量和市场营销的结合体,它要求以顾客服务为中心,用质量和长期的承诺来赢得顾客。然而,很多企业却常常将这三者分裂开来。要么是只重视产品质量,结果人情冷落;要么只注重客户服务,结果本末倒置;要么只重视市场营销,结果难以持久。 4.对顾客关系营销的创意不足。创意是顾客关系营销获得持久活力的源泉,只有与竞争对手不同,只有比竞争对手更贴近顾客,我们才能永久地赢得顾客。而大多数企业开展的顾客关系营销活动趋于雷同,无法突现自身优势。 三、企业实施顾客关系 营销 的策略建议 1.建立顾客关系 管理 机构,提供顾客关系营销的组织保障。设立专门从事顾客关系管理的机构是顾客关系营销取得成功的组织保证。通常要选派综合能力强的人担任该部门总经理,下设若干关系经理。总经理主要负责制定企业顾客关系营销的总体策略并使其获得企业整体上的支持。关系经理则具体负责一个或若干个主要客户,维持同客户的良好业务关系。 2.明确 市场 定位,选择适当的顾客关系营销水平。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市场定位策略,要把市场看作是动态的,认识到市场的发展趋势,区分高边际利润的小量顾客和低边际利润的大量顾客,并根据企业的利润水平和顾客的层次选择适当顾客关系营销水平。 关系营销水平有基本型、被动型、负责型、能动型、伙伴型五种类型。企业可根据顾客的数量及其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多少,决定选用何种类型的关系营销水平。如果企业的产品有众多的顾客,且单位产品的边际利润很低,适宜选用基本型,如果企业的顾客很少,且边际利润很高,则宜选用伙伴型。 3.整合营销、服务、质量,构建顾客满意工程。欧洲学者马丁·克里斯托弗等在其著名的《关系营销》一书中提出了关系营销来源于服务、质量、营销三者的整合。企业如果要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就应该在营销过程中向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高质量和较大范围的服务,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将服务和质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从而使顾客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营造顾客高度的满意和忠诚。 4.引入客户关系管理,对顾客关系营销进行持续创新。客户关系管理是一套先进的管理思想及技术手段。通过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可以建立起与顾客之间友谊的桥梁,充分把握顾客动态的需求与期望。而在此基础上,企业就可以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从各层面去满足顾客动态的需求,达到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最大程度的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 四、结束语 展望眼前与未来,在日益严峻的经营 环境 中,实施顾客关系营销,做到让顾客满意,使顾客对企业产生依赖感,创造企业与顾客双赢的局面,将会成为企业在未来顾客争夺战中一个重要的选择。 关系营销论文:谈电信运营商在顾客市场中关系营销的策略及应用 论文关键词:技术进步 产品多样化 电信业 论文摘要: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通信经济学理论,总结分析了我国电信业技术进步的特点、推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电信业运营商产生多样化生产动机的原因。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和通信经济学等理论,对电信技术进步与产品多样化这种现象展开理论分析,并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实例证明电信业技术进步与产品多样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信息技术浪潮席卷整个世界,我国电信业在信息化浪潮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短短的20多年间,我国电信业技术快速发展。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信运营商的经营范围不断延伸,出现了大量的新产品、新业务;另一方面基于新技术的各种新业务的不断推出大大增加了电信产品的多样化程度。这种现象表现为伴随着电信技术进步产品多样化程度逐渐提高。本文结合电信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现行市场条件下,电信技术进步与电信产品多样化的内在关系。 1 电信技术进步的涵义 电信技术进步是发生在电信产业内的技术进步活动,因此需要首先界定电信业的概念,然后依据本文研究方向对电信技术进步概念进行界定。 1.1 电信业的概念 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定义结合国际电信联盟所用术语定义,将电信产业的概念划分广义和狭义概念。广义的电信业是指提供电信服务或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电信业,可简单的将其划分为电信制造业和电信运营业两大类。电信制造业主要包括电信设备制造和电信产品制造,前者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基础设备。电信运营业主要是建设电信网络,提供市内电话、长途电话、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等服务。而从狭义的角度看,电信业仅包括电信运营业,不包含电信制造业。 1.2 电信技术进步的概念 依据技术进步的概念,电信技术进步可以分为广义电信技术进步和狭义电信技术进步。广义的电信技术进步指我国电信企业在近十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的大力引进新设备、提高员工能力素质、引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狭义的电信技术进步是指在电信行业中,电信运营商通过对原有技术装备、生产设备的升级、更新及引进新设备的现象。 从本文研究出发,在本文研究中采用电信技术进步的狭义概念。即将电信运营商依靠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或升级、更新旧设备的现象定义为电信技术进步。 2 电信技术进步下产品多样化的界定 产品多样化又称产品多角化或产品多元化,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即指企业新生产的产品跨越并不一定相关的多种行业,且生产多为系列化的产品。 本文研究的产品多样化是指通信提供商利用现有的核心通信技术,开发出多种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的现象。电信业产品多样化的特点是同心多样化,即在核心技术的支撑下提供多种产品用数字传输技术向消费者提供了大量服务产品,从基本的通话业务、短信业务,到电子钱包、在线支付业务等等。 3 电信技术进步下产品多样化动因分析 3.1 电信业产品多样化推动因素分析 电信运营商生产经营自身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特点,且电信市场竞争及消费者需求结构变化都对电信产品多样化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1.1 电信运营商生产特征推动产品多样化 电信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有着不同与其他产业的生产特征,概括起来说就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边际成本不相关性及成本分布不均性。电信产业内部的这些生产特征决定了电信运营商必须进行产品多样化生产。 电信范围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利用一个综合电信物理网络既传送电话、电报和传真,又传送计算机数据和各类电视图像比独立建设形形色色的网络成本要低,基于原有网络开发和提供一项新业务比单独建网提供一项新业务成本要低。 电信业的规模经济性就是指电信网络、设施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所依赖的网络系统具有规模经济性。随着电信产量的增加,电信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不断下降。单一产品的市场容量有限制约了运营商追求成本优势,故运营商通过产品多样化,扩大市场容量,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从而能有效的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不相关性指的是边际成本与业务量的不相关性,是指在既定的网络容量条件下,业务量的增减与边际成本的关联程度不高。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容量范围内,利用边际成本不相关的特性开发新产品,新产品的出现不会使电信运营商生产成本显著上升,反而会有效的降低企业的平均成本。 综上所述,电信产业内,运营商追求成本优势的动机及电信业生产特征决定了电信运营商具有产品多样化生产的特征。 3.1.2 电信市场竞争推动产品多样化 加入wto后在来自国外电信巨头加剧国内电信业竞争的同时,国内电信业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宣布对中国电信业进行第三次重组。运营商的数量减少,但是实力都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实力差距缩小,整体市场竞争的不平等性得以缓和,竞争三方实力相对更为均衡。重组后竞争主体的运营商都具有全业务运营牌照,可以在电信运营的各个业务领域展开全面的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同时由于电信运营商业务的重叠和通信业市场经过高速发展后,出现了基本业务市场饱和甚至萎缩的现象。这种状况下运营商原有基本业务利润空间被压缩,使得电信运营商的营业重点从增加原有业务市场份额转变为,在保持原有业务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新业务增大市场容量,来推动经营利润的增长。这种来自于外部的动力,推动了电信运营商进行产品多样化生产。 3.1.3 消费者需求结构变化推动产品多样化 消费者是电信业产品的最终购买者,电信运营商利润的源泉,是电信产品多样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一方面,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来了消费者需求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变;另一方面,消费者消费需求多样化要求运营商提供更多种类的通信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直接推动了通信产品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性需求逐渐增加,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趋同性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转变。电信运营商出于为获取利润、占据竞争有利地位的考虑,必须适应这种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变化,运营商通过电信产品多样化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3.2 电信技术进步下产品多样化分析 通过前文对电信业产品多样化的动因分析,可以得知运营商进行产品多样化生产的动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电信运营商生产特点、市场竞争决定了运营商多样化的动机。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电信运营商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消费市场。 3.2.1 成本优势动机下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多样化分析 对于电信行业来说,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特点的存在,在现有市场需求规模下,电信运营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大而递减。电信运营商不能采用边际成本制定资费,否则会出现亏损,假设运营商依据平均成本制定其资费。如图1所示,ac0、mc0是运营商在原有技术生产条件下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d0为市场需求曲线;而ac1、mc2为采用新技术后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需求曲线为d0,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是因为运营商在新技术条件下尚未提供新产品,但是由于成本下降使得资费价格得以下降,所以表现出更大的市场需求;ac2、mc2的进一步下降,则是因为运营商在新技术条件下,进行了多样化生产,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使得市场容量扩大。d2表示的需求弹性较d0大,是因为电信产品种类的增多,导致了消费者需求弹性变大。因此在电信运营商追求成本优势的动机下,电信技术进步会带来产品多样化现象。 3.2.2 市场竞争下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多样化分析 市场竞争的表现分为价格竞争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两个方面。日趋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导致了电信产品资费价格不断下降,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几乎没有企业能高度偏离成本进行定价,因此电信资费的降低最终归因于成本的降低。技术进步能通过两个阶段有效降低运营商平均成本,导致产品多样化,这一点在前文已经论述过,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电信运营商市场份额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因为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无法获得短期成本优势,从而通过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其长期平均成本优势。因为电信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种行业生产设备昂贵、初始投资成本高,运营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一方面能有效、快速的回收设备购置成本,另一方面实现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的目标。在新技术支撑下运营商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新业务,获得先发优势、率先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竞争目的。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一方面,运营商通过技术进步,降低了成本,获得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依靠新技术,向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从而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从而进一步使降低成本。 3.2.3 需求多样性下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多样化分析 消费者需求多样性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提供种类更加丰富的电信产品,才能满足消费市场需求。u1和u2分别表示未采用新技术前和采用新技术后,消费者的总效用曲线,s1,s2则表示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后,电信运营商供给曲线发生了从s1到s2的移动。假设在引入新技术前消费者支付p1价格,可以享受到产品种类数为n1的产品组合;当服务提供商采用新技术后,消费者在支付原有价格p1的情形下,可以得到产品种类数为n2的产品组合,而对应n2的产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c大于未采用新技术时的效用a。如图2所示。 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电信运营商必需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在新技术支持下电信运营商具备了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这使得消费者需求得以满足。 4 结论 通过分析可见电信运营商产品多样化生产是内外力量共同推动的。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电信业技术进步。电信业技术进步影响了内外三种力量,使得企业进行产品多样化生产成为电信业技术进步结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首先来自企业内部的推动力量归结为企业追求成本优势的动机。技术进步从两个层次影响了产品多样化。第一,运营商通过引进新技术缩减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第二,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运营商有能力提供新产品,并且电信运营商生产的经济及成本特征决定了运营商有产品多样化的动机。 其次,技术进步通过来自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推动了电信产品多样化。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成本的竞争,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运营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在技术进步后进一步降低电信业生产成本的方法就是产品多样化。这种来自于市场的外部动力作用于企业产品多样化的过程和来自运营商内部的动力作用机制是相同的。 最后,消费者需求结构变化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了产品多样化。这种作用过程是消费需求结构变化产生了多样化化需求,而满足多样化需求就必须提供新产品。在原有生产技术条件下,运营商无法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使其必须采用新技术,进行技术进步活动。即表述为消费者需求多样化,运营商通过技术进步,提供新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其整个作用过程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运营商多样化生产的动机主要是由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及电信企业生产特征三种内外力量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了满足多样化生产的动机,电信运营商必须进行技术进步活动,这样才能实现其产品多样化动机,并表现为向市场提供多样化产品。产品多样化生产一方面在市场中满足了消费者,另一方面应对了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由于电信行业的生产特征、市场竞争及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都会促使运营商产生多样化生产的动机,电信运营商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这种动机,从而带来产品多样化现象产生。 关系营销论文:教育培训行业客户关系营销策略 摘要:近年来,教育培训行业热火朝天,市场规模急剧扩展,在教育培训行业疾速增长的同时,其营销工作显得有点跟不上步伐。企业需在营销观念上做出改变,多加重视客户关系并将其实际应用,争取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关系营销的相关理论,其次分析了教育培训行业实施客户关系营销的可行性,并针对教育培训行业在实施关系营销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 关健词:教育培训行业;关系营销;策略 一、关系营销的概念和原则 企业与消费者、分销商、供应商、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把核心放在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上,我们称这种营销活动为关系营销。关系营销的本质是在市场营销这个大环境中,与各关系方建立稳定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求彼此协调发展,因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1.主动沟通原则 在关系营销中,一切相关方必需主动进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并积极为彼此解决问题,争取做到合作共赢。企业应建立完善顺畅的沟通渠道,使信息能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客户,同时应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不断对产品、服务或工作流程进行改进。 2.承诺信任原则 任何一笔成单交易背后都体现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关系,企业承诺可以给客户提供好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客户也相信企业可以做好。正是这样的承诺和信任关系,才使得企业和客户的关系积极发展。作为企业本身,更要遵循谨慎原则,一些企业可能做不到的事儿,不要轻易做出承诺,做到言而有信,尊重客户的利益,争取彼此的关系稳定长久的发展下去。3.互惠互利原则企业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要将足够有价值的产品提供给客户,让客户真正有所收获,并愿意继续为企业的产品付费买单。当然企业在与客户合作关系维持期间也会获得相应的收入,赢得企业利益。 二、教育培训行业实施客户关系营销的可行性 1.口碑效应和趋众心理 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比较关注,当亲朋好友见面时,难免不了会谈到孩子的教育。教育行业的口碑效应就是这样在大众群体中传播的。由于重视,当人们在自己尝试去为孩子选择一家培训机构时,不会轻易做出决定,会咨询考虑身边人的建议和看法,以此来规避对金钱和时间成本的浪费。因此,在教育培训行业中,跟风趋众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不难发现好多学员都是同班同学关系,或者是同小区的上下楼的关系,原因就是最初有一两名同学或家长觉得某家培训机构不错,进而推荐给身边可能也有类似需求的家长的。 2.客户关系营销符合行业特质,成本低且效果佳 (1)从企业成本角度看:在互联网如此发达,信息传递如此快的社会,市场上存在着好多营销方式,各营销方式实施的过程都需要极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毫无疑问这推高了产品的成本。然而,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进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相较其他营销方式,关系营销成本低,一旦和客户建立良好的粘性关系,会使后续的营销变得愈加容易,进而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2)从营销效果角度看:好的客户关系能够促进客户对企业增值产品的消费,促进企业整体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口碑效应,增加企业的新客户;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现存问题并积极改正;有利于及时察觉客户真正的需求,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改进、升级和创新。 三、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在实施客户关系营销时存在的问题 1.专业化程度低,无法达成高度客户满意 教育行业的使命主要是传递知识,家长都希望让孩子接收到很专业的知识。比如,硬件上的专业性体现在教学场所是否规范、教学环境是否适宜;软件上的专业性体现在有没有经验十足的教师团队和专业性强的教案、有没有完善的教学保障服务系统等等。现存许多教育培训企业的专业化程度都比较低,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方面都跟不上。首先,企业应具有专业化的觉悟,从改善企业软硬件条件开始迈出专业化的步伐,提升客户体验,进而更好地发展与客户的关系,更好地实施客户关系营销。 2.定位不清晰 教育培训行业具有服务行业的特点,本质上属于服务行业,一般客户对教育培训行业的认知也是以服务为主。但是很多教育培训企业片面强调教师能力和课程质量,不认为自己属于服务行业,常常抱以公立学校的心态与客户进行交流,造成服务上的大打折扣。以不重视和关注服务的心态去做服务行业,自然会困难重重。例如,有少许企业可能依赖一时的强大师资力量在小范围内取得了成就,但很难让整个企业获得巨大成功。还有一部分企业对自身产品定位不清晰,分不清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体,对客户提出的诉求不能有效把握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客户体验下降,同时使客户关系的维护变得愈发困难。 3.客户关系营销理念的认知存在问题 目前,教育培训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的客户关系营销都没有规范成型的发展状态。首先,企业管理者从思想上没有对关系营销做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客户关系营销理念。这可能与教育行业经营人员的构成有关,大多教育行业的经营管理者科班出身于教育学或与其相关专业,对管理方面的经验可能比较欠缺。一般认为,维护一个现有客户的成本仅仅是新签客户成本的八分之一,具体到教育行业,那就是使现有客户续费签约第二年课程的成本远远小于签约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因此,企业在将大量精力放到新签客户身上的同时,更应注重和维护好与老客户的关系,进而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其次,企业内部员工的客户关系营销意识不强。一方面,作为企业本身没有制定相关成型的战略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教育培训企业的员工,尤其是教学团队,大都保留着公立学校老师的作风习气,对学员和家长的服务意识不够强。 四、教育培训行业客户关系营销基本策略 1.树立客户关系营销的企业理念 企业应树立客户关系营销的经营理念,并将其在企业内部取得一致,上到管理层,下到一线的教师团队、销售团队、客服团队。只有企业上下协调一致,全员参与实施客户关系营销,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2.建立企业客户信息数据库 事先了解客户的一些基本信息为后续进行客户关系营销做了准备条件,因此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是很有必要的。客户信息要素的设置是建立数据库的核心。客户信息要素设置包括了客户基本信息、客户背景信息、客户特色信息。客户基本信息包含客户姓名(学员)、年龄、所在学校、年级、班级、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是企业从客户那里获取的初始信息。客户背景信息包括客户家庭及经济情况、家庭所在区域以及区域经济水平、家长职业及收入水平、家长文化背景等。客户特色信息主要指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禁忌等。此外,除了要设置好客户要素信息,还要注意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避免出现由于信息不准确导致的客户满意度下降的状况。客户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还为后期构建客户模型提供了方便,这将益于企业更早地识别客户类型,进而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营销手段,以期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发展客户关系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客户数据的录入和完善更新,不断监测客户的变化情况,维护客户关系。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发展客户关系。(1)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必须不断地把优质的教学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提高企业对客户的价值,尽量满足客户提出的合理的需求,增加客户的满意度。(2)举办高附加值活动:比如可以在孩子学习期间设置开展两三次家庭教育讲座或公益课程,赠送给临近参加考试的孩子一些有价值的复习考试资料等。(3)感情维系:多与家长沟通,更好地维护稳定的客户关系。(4)管理口碑:口碑对教育培训行业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点关注对群体影响力大的客户,同时也要注意维护一般客户的客户关系,减少关于企业负面口碑的传播。(5)树立公众形象。 4.危机管理和问题反馈机制 企业与客户交互过程中,客户可能会因对课程、教师或服务不满,进而产生投诉甚至退费的状况,出现关系危机。危机如果得不到企业重视,会逐渐造成口碑下降、进而导致客户流失。当出现危机关系时,要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并表达歉意,还可以采用赠送礼品、优惠等方式去弥补客户的损失,并承诺类似事件不会再发生,充分表达企业解决问题的决心,赢得客户信任。此外,问题反馈机制的建立很有必要,及时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出处(是工作流程有问题还是管理的不足),并提出对应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成本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执行与否。 关系营销论文:餐饮企业关系营销的重要性 一、餐饮企业关系营销的重要性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服务性特征非常明显,饭菜质量和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顾客对企业的印象。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也反映着经营效果。如果员工对企业有不满意,很可能会把这种不满意情绪带给顾客,这会对企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企业要想使顾客满意,首先必须让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多关注员工的满意状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感到有归属感。同时,员工与员工之间也必须紧密配合、相互协助,如果他们各自为阵,与其他员工勾心斗角,必然对企业发展非常不利,关系营销也就荡然无存。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开展有效的关系营销活动对企业长期发展尤为重要。从外部关系营销来看,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成功,必须要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做到这一点,企业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单一的顾客市场,它还包括顾客市场在内的其它几个市场。即顾客市场、供应商市场、分销商市场、竞争者市场、影响者市场。企业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必须开发和促进与这几个市场的关系。其中,顾客市场是最重要的,其它都是支持性的市场。顾客市场居于核心地位,企业在其它几个市场上的关系营销也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餐饮企业开展关系营销活动就是重视开发并促进这几个市场的关系,从而将企业的营销活动与质量和顾客服务进行整合,以求得向顾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二、餐饮企业关系营销存在的问题 关系营销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被视为对原有营销思想的颠覆与革新,近几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关系营销在国外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国内餐饮企业也开始重视关系营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餐饮企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关系营销理解片面,欠缺战略高度关系营销是一项体系工程,目前大多餐饮企业开展的关系营销活动只是企业营销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的行为,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而其他部门的多数员工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关系营销,更不会去有效的实施关系营销,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对此也是认识不够,没有把关系营销从上到下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当中去。由于在思想和行动上无法统一,最终导致企业关系营销活动陷入困境。 (二)员工欠缺长远眼光,过渡关注顾客单次消费 员工为了在发工资时增加提成和奖金,格外关注顾客的单次消费,至于日后顾客是否再来,会不会成为企业的老顾客,他们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顾客消费时不考虑顾客消费能力和实际需要,过分过量推荐高价位产品,致使顾客产生反感。员工缺乏对顾客服务的意识,过于看重个人利益得失,导致部分顾客得不到满意而放弃顾客忠诚,最终企业流失顾客。 (三)缺乏维系忠诚顾客的机制 大多数餐饮企业只重视来店消费的新顾客,对老顾客往往不够主动和积极,认为彼此熟悉不需要过多关照。对老顾客最常用的维系办法就是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缺乏建立新的吸引措施。这种长期不变的方式会使老顾客缺乏新鲜感,从而对企业失去再消费兴趣。这些老顾客一旦失去,由于口碑传播效应,企业不仅失去直接顾客,还会带走企业原有的一部分潜在顾客。研究资料表明,企业如果再去开发新顾客,所需要的成本是维系一个老顾客的6倍,而企业如果想把失去的老顾客再发展成新顾客,则需要10~20倍的成本。因此,企业缺乏维系老顾客机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非常之大。 (四)与餐饮同行斗争激烈,缺少协作 很多餐饮企业一直把同行视为“冤家”,认为营销就是抢顾客,竞争就是互相残杀。为了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想尽各种办法到其竞争对手处打探情报。甚至有的企业尽可能的夸耀自己,贬低别人。结果导致同行之间无法交流经验,技艺得不到切磋,信息沟通空白,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减弱,整体餐饮行业发展水平上不去。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导致两败俱伤,最终受伤害的还是餐饮企业自身。 三、餐饮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观念,增强全员关系营销意识 关系营销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正确的关系营销观念应是以为顾客服务、建立兼顾双方利益、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合理的价格,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营销效益,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宗旨的。企业只有树立正确观念,才能有效实施关系营销策略。同时,在餐饮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真正参与关系营销的不仅仅是企业营销部门的个别人员,还包括餐饮企业中的其他员工,如前台服务人员、厨师、餐饮服务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等,他们往往代表着企业形象,无形的服务更加能给企业创造可观的额外收入。因此,餐饮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绝不是营销部门的事,从企业的普通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都要树立与外部建立良好关系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关系营销意识,并认识到关系营销的重要性,把关系营销活动当成自己的责任和行为。 (二)建立有效措施,增强员工服务意识 餐饮企业采用激励的目的是让员工对企业感到满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例如,给员工提供工作中的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职务上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企业只有制定出色绩效的标准,才能激励员工个人,使员工认为自己相当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务,不仅使他们安于工作,而且更乐于工作,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同时,针对不同特点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的方法。对员工分配工作时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要奖罚分明,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要通过培训指导,提高员工素质,增加自我激励能力和进取精神;对员工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基本情况记录在案,有针对性的采用人性化的激励措施。比如有的员工喜欢体育活动、喜欢旅游,企业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让员工感到企业像家一样快乐、温暖。总之,企业只有充分尊重员工的利益,员工才会以感恩的心回报企业。企业把员工视为亲人,员工才会真正地视顾客为上帝,从而使企业的服务质量整体得到提高,关系营销才会发挥到实处。 (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培育顾客忠诚度 首先,要了解顾客需要,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必须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向顾客提供超越服务本身价值和超越顾客期望值的“超级服务”,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塑造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以满足顾客感动和感性的消费需求。其次,实行定制营销,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餐饮企业可以根据有特殊需求的顾客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即一对一营销。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顾客建立完备的消费档案,通过顾客的消费档案,来记录顾客的消费偏好、禁忌、购买特点等。这样,当顾客再次光临时,企业就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服务,采取定制营销。再次,制定日常的联络沟通计划。餐饮企业是一个与顾客长期不断接触的行业,需要企业员工、服务人员、甚至是管理人员不断与顾客进行交流。日常联络的目的,不仅是挖掘顾客潜在的消费机会,而且也是了解顾客对产品使用的意见以及竞争对手在顾客方面工作的动向。同时成功的日常联络可以使顾客感受得到企业非常重视的感觉,从而有效的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最后,以情感为枢纽,开展亲情营销。餐饮企业与顾客进行情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给顾客邮寄消费意见卡,赠送一些有关企业文化和纪念意义的精美小礼品,在顾客需要帮助时为顾客排忧解难,邀请顾客参加企业举办的各种联谊会和大型活动等等。所有这些看似细微的行为,却能表达企业对顾客的用心和关爱,并增进顾客和企业之间的感情,更能加强顾客对企业的忠诚。 (四)加强在竞争中合作,促进共赢 由于市场的剧烈变化,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也要与时俱进。把对方视为仇敌,彼此势不两立的竞争格局早已过时。同行之间存在着竞争,但也存在着合作的可能。首先,232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双方在采购原料、市场营销、员工培训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例如共同向外省乃至全国进行本地菜系的联合宣传,共同批量采购原料来降低企业成本,在超出企业接待能力时能够相互介绍顾客等等。其次,不诋毁对方的名声,不搞恶性竞争。企业在竞争中绝不能靠诋毁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样不仅违背商业道德,而且也不可能获得顾客的垂青。特别是一些中高端型的餐饮企业,更应依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吸引,否则,会适得其反。在市场中真正的强者都是“以德服人,以质取胜”的。 四、总结 总之,餐饮企业只有在今后的营销实践中,坚决贯彻关系营销观念并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必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经营效果。 作者:韩丽娜 单位:新乡学院商学院 关系营销论文:地产业关系营销监管思路 本文作者:王锦环 单位: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我国房地产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自1998年,政府取消福利分房政策以来,我国房地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营销思想陈旧。仍然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品为重的传统营销思路,没有转变到以顾客为中心,以关系为重点的关系营销思想上面来。宣传手段简单。通常采用地方性报纸、电视、电台、网站、房展会等作为宣传媒介,企业间的宣传模式雷同,都以产品为重点,突出的是户型、位置、住区规划和交通等生活设施,较少顾及顾客的需求以及产品价值的体现。项目宣传的针对性不强。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目标市场和定位,但企业往往选择大众性媒体进行宣传,没有针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有效的直接宣传,因而常常是投入较大,但收获很小。产品价值含量底,创新不足。开发商当前仍然秉承的是为购房者制造产品的理念,且生产产品过程中采取的技术和创新仅局限于建筑领域,与产业外的合作与创新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产品同质化,价值含量偏低。注重售前的服务,而忽略售后服务。开发商在售前的服务还是能够做的很好,比如良好的销售环境,耐心细致的解答,良好的服务态度等等。但销售完成后,往往将服务职能转给了物业公司,而大多数开发项目是期房销售,在售后到交房这个期间,其售后服务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发商的重视,甚至没有任何服务,这是开发商服务的严重缺失。与合作伙伴形成的是甲、乙方关系,而非互利互惠的长期合作关系。当前开发商与价值链其他节点的企业建立的都是以合同为约束的甲、乙方关系,作为乙方的合作伙伴只是按合同要求来完成规定的事项,对于甲方的长期发展以及经营理念,营销目标并不会予以考虑,因而不能使开发商形成一体化的资源管理,和对顾客一致性的服务理念。 基于关系营销的房地产企业管理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自身营销能力建设,改变传统营销思想,引进先进营销理念,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房地产的营销给出很多策略性的指导,刘香毅(2006)认为房地产企业应该引入体验营销,并针对体验营销给出了一些指导性措施,包括售楼处的建设、参加房展会、样板间设计、客户参与、看房旅游等[3]。齐韦存(2007)提出了价值链营销,所谓价值链营销是指企业提供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一连串“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不断完善、强化企业的内部价值创造系统,以维持持续、高效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而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而不以广告、促销的喧嚣取胜[4]。陆霄虹(2006)提出了房地产文化营销的运作方式,分别从产品和服务文化层次、品牌文化层次及企业文化层次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营销的措施[5]。 韩丽萍(2006)认为房地产企业应该采取顾客导向的营销策略[6]。李广春(2006)认为服务营销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全程服务、全员服务、特色服务和承诺服务等形式[7]。李伟(2007)倡导房地产品牌营销,指出房地产品牌营销的策略包括:实施名牌战略;对品牌进行整合规划,建立品牌管理系统: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推广[8]。笔者认为,这些营销的策略和措施,都应该包括在关系营销的理论框架之内,但又不是关系营销的全部。要引入关系营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转变思想观念。房地产企业引入关系营销,要放弃原有的营销思想,建立关系营销理念。要树立顾客为核心的营销思想,这里的“顾客”不仅仅指的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其他利益攸关方,比如政府、供应商、策划机构、勘察设计单位、建筑商、跨行业合作伙伴等等。企业施行全员营销,任何企业员工都要给顾客一种一致化的对外服务,形成公司特有的文化及企业价值观。 调整公司治理结构。为了适应关系营销的要求,在转变营销思想的基础上,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营销已经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公司全员的日常工作,例如采取管理扁平化,由职能管理向项目管理、关系管理过渡,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管理效率,建立顾客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对顾客的管理效能、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等。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应该充实更加适应关系营销理念的员工、选择善于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强、善于组织外资源管理的人才进入企业,以加强企业营销理念的执行力。加强价值管理。房地产企业要树立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理念,房地产企业是产品价值链的构建者,其不仅有能力,而且有责任实现对价值链的管理。在价值的创造和传递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会对最终价值的创造产生不利影响,而损失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房地产企业也会受到牵连。笔者认为,品牌即为企业价值的助记符,是顾客价值、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的综合反映。开发企业在加强价值管理,不断为顾客提供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价值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手段,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产品价值规范,重新塑造企业很新竞争力,树立企业产品品牌的核心价值。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企业应该逐步放弃与合作方建立的简单的合同关系的思想,在关系营销思想的指引下,与合作企业或者其他利益攸关方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关系的确立,开发企业要逐步将自己的营销思想、价值观传达给合作方,一方面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实现无缝隙合作,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正一种利益一致、目标相同虚拟合作组织,实现组织内外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对消费者形成一致化服务。加强服务意识。开发企业要加强服务意识,不能简单地将售后服务转移给物业管理公司,在售后至入住前,还有很多客户的服务工作可做,比如安排购房者参观施工现场、查看建筑材料、通报项目建设进度、承诺的落实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通过服务不仅加强了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树立消费者对企业、项目的信心,增强顾客的满意度,通过口碑的宣传,为企业带来潜在的客户,并在市场中树立企业良好的声誉。 创新宣传模式。企业在对外宣传时,要突出价值宣传,即突出以开发企业为核心的价值链的优势,通过位于价值链核心地位的开发商的不懈努力,正为消费者不断创造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的价值。无论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即发挥各自媒体的优势,在价值创造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宣传,重点针对目标群体。比如在进行网络宣传时,要发挥网络速度快、实时性强、24小时不间断、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对价值创造的经典环节和过程予以实时报道和宣传,而不是仅仅放些规划图片、户型设计就万事大吉。创新销售模式。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紧跟当前科技发展,在销售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利尝试。例如2011年4月23日SOHO中国携手新浪乐居开展的网上SOHO商铺无底价拍卖取得了成功,有媒体称之为中国房地产电子商务第一拍。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支付应用的发展,销售模式的创新空间很大,开发商的销售模式将会有很多选择,比如网上选房、网上团购、网上竞拍等,而绝不仅仅是建一个售楼中心。笔者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互联网必将是开发企业售房的首选场所。#p#分页标题#e#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日趋严厉,各地方政府限购措施不断出台,房价调控目标逐步落实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要调整经营思路,转变营销思想,把关系营销引入企业管理之中,通过对价值链的管理和整合,为顾客创造价值,努力实现价值链节点的多方共赢,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关系营销论文:关系营销背景下商业银行论文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顾客忠诚影响因素分析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使商业银行的处境挑战与机遇并存。江安琪(2007)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引入了银行的竞争机制,打破了我国之前银行国家控股的格局,唤醒了商业银行的竞争意识,促进了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经营模式等进行学习与借鉴,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转型,同时还拓展了外资的进入渠道,有利于国内的融资。但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业务的争夺,外资银行在某些业务上占据优势,其进驻会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某些业务构成威胁;然后是人才的争夺,外资企业待遇丰厚,是很多有才之士的好去处,无形中抢占了商业银行的人才资源;再是会跟中国的商业银行争夺客户资源,外资企业将与国内的商业银行共同抢占中国的市场份额,特别是一些高端的大客户容易被吸引过去;还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以及监管的难度。外资企业的进入,让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挑战。而国内数量诸多的商业银行,让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维护好顾客忠诚,特别是能给银行带来高额收益的超值顾客忠诚,成为商业银行取胜的重要法宝之一。一些学者也意识到了顾客忠诚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对影响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的研究。胡瑜慧(2006)认为影响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的因素有转移成本、顾客满意、顾客信任以及顾客认知价值。她认为转换成本能提高顾客重复购买率,但不一定能改变顾客态度;顾客满意并不等同于顾客忠诚,只有感知服务质量超出顾客预期才产生顾客忠诚;顾客信任可以增加顾客满意,提高顾客忠诚;顾客感知价值是客户忠诚的核心决定因素,直接影响客户忠诚,且决定了客户满意和信任,应该从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和降低顾客感知付出两方面来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赵凯等(2007)等认为影响商业银行顾客满意的因素有:(1)顾客满意,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是强正相关关系,顾客满意越高,就越容易进行重复光顾和口碑宣传,对银行也越忠诚,而顾客满意的最大影响因素是银行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成正相关;(2)顾客价值,包括产品、服务、人员、形象价值等,其对顾客消费态度和再次购买意愿起决定性作用,与顾客保留时间强正相关;(3)转换成本,包括过程、经济、关系转换成本,对于理性的顾客,只有当顾客利益大于转换成本时,顾客才会维持顾客忠诚。综上所述,顾客满意、顾客信任、顾客感知价值、转换成本是影响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虽然每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和条件有所差异,但是对顾客忠诚都有影响,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的提高,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方案。 二、关系营销背景下维护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的策略 顾客忠诚对商业银行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顾客忠诚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问题。胡瑜慧(2006)认为,提高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的措施有:(1)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2)利用数据仓库,对顾客分类管理并实行个性化服务;(3)对业务流程进行创新;(4)进行内部营销。赵凯等(2007)认为提高商业银行的顾客忠诚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1)提高银行服务质量,降低顾客成本,创造顾客满意和顾客价值,想顾客之所想,为顾客进行量身定做的一对一服务等来提高服务质量;(2)建立顾客数据库并对顾客进行分类管理,实行差别化服务;(3)加强顾客沟通,分析顾客流失原因。由此我们可知,提高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的策略有:客户至上等理念来提高服务质量;建立顾客数据库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跟顾客保持沟通;业务流程创新和内部营销。关系营销主要是建立一个连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让两者建立一种和谐稳固的关系。在中国,“关系”一词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关系不仅仅是血缘、亲缘的联系,很多私人之间的联系都可以称为关系,这就扩大了关系的内涵,也为关系营销的开展奠定了群体基础。在关系营销背景下,维护商业银行的顾客忠诚应该从提高消费者的意识获得消费者信任、建立银行与消费者的联系、提升顾客满意、促进顾客分享和巩固顾客忠诚几个方面来入手。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找准银行定位,打造银行特色,树立银行品牌,赢得顾客信任 我国商业银行数量多,能否在众多银行中脱颖而出并在消费者心中占一席之地,找准定位,打造特色并树立自己的品牌显得尤为关键。一个独特的定位能够让顾客清晰地理解该银行的宗旨和内涵,一个好的品牌能够赢得顾客的信任,让该银行变得可信赖甚至是持续的信赖。例如2013年被评为最佳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中国工商银行,其定位于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其信用卡业务是其一大特色,被《环球金融》评为2014年度中国最佳公司信用卡,其2013年同时获得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评价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第1名,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在顾客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强大的品牌支撑也赢得了顾客信任,让其在2014年继续创造辉煌。 (二)灵活多样地建立顾客数据库,创建银行与顾客良好的沟通纽带关系 营销的第一步是建立银行与顾客的联系,只有建立了与顾客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跟顾客建立高效的沟通并对顾客关系进行维护,减少企业维护顾客关系的成本,因此,顾客数据库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的顾客主要是办理金融业务,涉及少量的实物交易。商业银行在建立顾客数据库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会员信息登记。对于大中型客户实行VIP特殊服务,为其办理VVIP或VIP卡,登记其详细信息,并进行分类管理,但做好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2)有奖信息登记。对于普通客户可以采用有奖信息登记的方法。一些新业务可能需要进行后期的跟踪反馈或促进后期交易,需要对顾客进行维系,可以采用有奖登记让其获得礼品来自愿留下客户信息;(3)对业务资料进行整理。业务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需要维系的顾客进行业务资料的的信息整理,给顾客建立一个数据库。 (三)定期做好客户关系的梳理和维护 促进顾客忠诚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是为客户关系的梳理和维护打好基础。银行业务繁多,种类繁杂,客户需求不同,客户质量也参差不齐。这就需要银行对客户关系进行梳理,可以根据业务种类、业务金额、客户类别等方式进行归类汇总或挑选出优质客户。根据“二八法则”,老客户能够创造银行80%的利润,所以客户关系的维护是银行利润的来源。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维护来提升顾客忠诚:(1)量身定做的纪念日祝福和礼物。对于大中型客户,银行可以根据数据库在其生日、办理业务周年纪念日等特殊日子发送为其量身打造的温情祝福和送上真诚而有意义的礼物;(2)业务温情告知。当银行发行适合该客户的新业务或很有投资理财性质的业务时,可以向客户发送短信进行温情告知,并送上温情问候;(3)送上专属特权。银行可以举行一些特殊意义的促销活动,如发行一款很火爆的理财产品,只有身份证号尾号为1的客户才能购买,满足客户的特殊存在心理。 (四)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人性管理,提升顾客满意 度排队等候一方面浪费客户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消耗客户的耐心,会让客户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管理不当会导致秩序混乱,很损害银行的形象,增加客户的不耐烦与厌恶心理。一方面,银行工作人员要提高办事效率,尽量快速便捷地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做好现场管理,例如提供免费WIFI、放置报纸杂志、播放电视等分散客户注意力;抓好前台服务质量,合理建议业务处理方法,减少客户不必要的排队麻烦;为客户提供开水,尽量缓解客户的焦躁心理。通过这些人性化服务来提升顾客满意度。 (五)鼓励顾客分享,争取顾客“旧人带新客”忠诚顾客 对银行具有很大的价值,银行要努力开发和维护老顾客。一个好的口碑是可以带来新的效益的。银行要努力让顾客进行分享,对银行的信息进行传播扩散,同时让好口碑家喻户晓。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这个时代,银行可以在官网上设立一个分享板块,专门来让顾客进行业务或服务的心得分享。一方面顾客真实的分享心得可以为其它顾客提供参考与借鉴,是了解银行的一大途径,另一方面也对银行的员工有督促作用,有利于员工提高服务质量。好的分享可以让老顾客带新的顾客进来,实现“旧人带新客”的良好循环。 (六)开展地缘、亲缘、业缘关系营销 巩固顾客忠诚关系营销最常用的为地缘、亲缘和业缘营销,银行可以开展关系营销,来巩固顾客忠诚。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地缘关系营销,提高商业银行的价格忠诚和激励忠诚。商业银行可以在银行网点附近的居民区、商业区等展开地缘关系营销,在一些资产业务上开展特色系列活动,主打几款收益高的证券业务,举办有特色的贷款活动,让利给顾客,让顾客感知到银行的让利力度,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开发和维护价格忠诚和激励忠诚客户;(2)开展地缘关系营销,增加顾客满意,提高顾客的懒惰忠诚。懒惰忠诚的顾客一般按照就近原则办理银行业务,地缘关系营销就显得很重要。商业银行可以在网点附近开展地缘关系营销,突出银行的门面,让银行容易被识别;增加顾客间的沟通,及时发现懒惰顾客的不满意之处,适当的做出改善向顾客推荐银行“双赢”的特色银行活动,让顾客获得超值的顾客感知价值,用收益稳住懒惰顾客,实现长期的稳定地顾客忠诚;(3)开展亲缘关系营销,提高顾客满意与信任,获得和维护超值忠诚客户。超值忠诚的顾客是商业银行获利最多且最需要维护的顾客群体,是商业银行顾客忠诚维护之中的重中之重。亲缘关系营销,主要针对员工的亲缘关系开展,银行的工作人员一定认可银行的文化,对银行的业务也熟悉,把银行的业务介绍给亲人,让亲人成为银行的忠诚客户并获得良好的收益,不失为一种好的关系营销;(4)开展业缘关系营销,实行内部营销。员工是银行的宝贵的资源,能为银行创造很多的财富,自身也可以是银行的客户。商业银行可以开展内部营销,让员工成为银行的长期客户,让员工与银行一起成长,让员工享用银行的收益高的业务,把员工变成银行的超值忠诚客户。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市场容量巨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总结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开展关系营销是商业银行的一大趋势。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自己的特色、获得顾客信任,通过建立数据库来建立与顾客沟通的纽带并进行客户关系的维护,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系营销来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感知价值,最大程度地做到让顾客满意,从而提升顾客忠诚。 作者:胡礼文汪子茵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关系营销论文:商业发展关系营销实践 研究表明,商业伙伴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不管持续多久,信任、义务等关系营销的要素对商业伙伴的绩效始终具有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积极影响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经历了一次巨大变革,即人们对商业领域中的合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并将公司与其主要商业合作伙伴的关系视为公司战略和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对关系营销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购买者与供应商或营销渠道组成者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给相关各方带来利益,实现共赢,并且探讨了诸如信任、义务、关系质量和公允价值等关系变量,而且绝大部分的研究都证实了前面的观点,即营销关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事实表明,紧密的关系可以使参与各方更友好地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并且对关系中一些负面影响更容易达成谅解。 关系营销会否带来“副作用”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人们对关系营销产生积极作用的看法太过乐观。比如摩尔曼(moorman)和她的同事们就认为,业务伙伴间高度的相互影响、彼此熟悉以及以往的经历会导致他们无法客观地评价对方。格鲁恩(gruen)和他的同事们则认为,长期合作伙伴可能会产生类似于“你最近为我做了什么?”的想法,这将使他对短期的成本与收益更加敏感。格雷逊(grayson)与艾姆勒(ambler)也认为合作伙伴可能会怀疑别人利用了他或她的信任并因此导致彼此关系的恶化。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深入了解关系营销,尤其应该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关系将如何变化有更多的了解。比如说,一般认为信任是早期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双方发展坚实的长期关系的关键。但有证据表明,在已经建立起来的长期商业合作关系中,信任与业绩表现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相关性。这就意味着营销关系所带来的回报具有递减性。尤其是就其对业绩的影响而言,与强有力的紧密合作关系(信任、义务等)相关的态度、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变得不再重要。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曾对此作了一项调查研究,对象是财富500强耐用消费品制造商中的汽车零配件交易商网络。他们将交易商与制造商关系的紧密程度通过五个尺度(信任、约束、沟通、公允价值和相互依存度)来进行考量,并对制造商销售代表对各交易商的业绩表现评价和制造商与交易商关系的年限等数据进行了采集。其研究结果清晰地证实了关系营销中一个基本的命题,即较好的业绩表现与较强的商业关系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交易商所认识的五种关系变量与制造商所认识到的交易商业绩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回归系数在表示相互依存度的0.53和表示义务的0.63之间变化。同时,统计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以下一些结论: 首先,即使考虑到与时间变化的相互关系,营销关系中的五个变量与交易者的绩效仍有较强的相关性。 其次,对已经建立时间较长的营销关系,这种相关性的强度较弱。 最后,一旦将关系年限与关系变量的相互关系考虑进来的话,年限自身与交易商业绩的相关性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这些结果意味着:当营销关系不断发展并且变得越来越强劲时,关系变量与绩效改进之间就具有相关性。 然而,随着营销关系年限的延长,关系营销过程带来的回报不断缩减,其部分原因是由于关系变量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日益弱化。对沟通和信任这两个变量而言,其作用强度表现为呈抛物线型的变化,而对其他三个变量,其作用强度则基本表现为斜率为负的直线。 应该注意的是,即使在建立时间很长的营销关系中,其关系强度仍与绩效有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所谓长期的营销关系有“负面影响”的说法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了:无论在哪个阶段,强有力的营销关系不会导致绩效的降低。 这也就是说,在一种长期建立的营销关系(商业合作关系)中,对这种关系进一步追加投资所带来的只是边际回报的降低,而不是回报绝对值的减少。这种投资的收益可能比较低,但是它不会降低总体绩效。 谁决定了关系营销的成败 我们可以认定,建立了强有力营销关系的商业伙伴可以期望实现较高的绩效。基本上说,关系营销是一种非常好的战略。但我们不要忘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营销所带来的回报率是不断降低的。营销关系并非不需要成本,而且其发展空间也并非是无限的。 我们必须考虑营销关系的成本,而且这些成本有时会超出预期收益或潜在所得。关系成本不仅仅包含维系关系所需要的经济和心理意义上的成本,还包括放弃选择其他商业伙伴所产生的机会成本。 如果已经建立并受到约束的营销关系的质量已经很好,但为了进一步增加彼此的信任、义务、沟通、公允价值或相互依存度,使双方关系趋向完美,双方还必须花费大量的成本。这样地话,各方的收益可能因为这些投入而有所下降。 同时,事实表明关系营销是一种由文化决定的结构,我们需要努力理解在特定环境下关系营销的哪些要素是重要的,以及这些因素又是如何相互影响来产生更有利的营销关系。比如说在我国,“关系”就不象西方关系营销框架所期望的那样具有约束力。对关系营销要素的深入了解,可以使我们明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成功实现关系营销的积极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建立和维持关系可能会受到的限制。 管理者如何面对关系营销 基于上述观点,以及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所表明的关系营销的优势和局限性,我们建议关系营销的实践者们应勇于向那种认为与贸易伙伴确立不断深化的关系能够带来永久性绩效收益的观点提出质疑。因此我们建议管理者: 第一,应该认识到在运用关系营销理论和战略管理业务关系时,关系营销的边际收益呈现出一种下滑趋势—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建立好的商业关系。 第二,确定建立商业关系所需投入的成本以便更好地认识产出或收益。 第三,区分需要建立的商业关系和需要维持的商业关系这两种形式。这样可以使资源配置更为有效。 第四,制定更加合理的关系营销绩效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判断是否值得对关系营销活动进行投资。 第五,运用对行业惯例的具体了解来判断关系营销活动的市场价值。一些行业从常规交易模式中得到的收益可能比从关系营销模式中得到的收益更多,如在高度细分化和高度商业化的市场。 第六,实行关系营销项目要适应环境的文化惯性。标准化、全球化的关系营销实践是不会有效的。 最后,由于关系营销的总体效应具有滞后性,所以应对其不同时段的营销成果进行评价。 关系营销论文:企业中的关系营销发展探讨 摘要:关系营销理论的建立,使企业营销策略涉及到所有利益相关者,把正确处理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营销活动的核心。本文阐明了关系营销及其本质特征,将关系营销的对象分为顾客、供销商、竞争者、内部员工和影响者,主要研究如何与这些对象建立关系的策略以及如何具体实施这些策略。关系营销的特征是追求同各方面关系利益最大化,这抓住了现代市场竞争的特点,符合21世纪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关系营销;营销理论;战略性;实施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化,传统营销理论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营销环境。传统营销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显。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一些营销学者积极研究和探索出了适应当代企业竞争要求的新的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并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指导思想。 一、关系营销的涵义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营销实质上企业利用内部可控的资源,对外部不可控因素做积极的动态反应,进而促进产品销售的过程,只要营销组合策略应用得当,产品销售就有了根本的保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许多经过精心策划的市场营销组合计划实施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积极探索适应现代竞争要求的营销理论和方法,关系营销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应运而生。 关系营销是以系统论为基本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认为企业营销乃是一个与顾客、供销商、竞争者、内部员工、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相作用的过程,正确处理与这些个人及组织的关系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关系营销将建立与发展同相关个人及组织的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关键变量。 关系营销的概念是有美国营销学者白瑞(L.Beny)于1983年在一篇服务营销的会议论文中首先提出的。但是,对关系营销的研究则是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由发源于北欧的诺丁服务营销学派以及产业营销学派首先提出并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组织结构向网络化转变、战略营销联盟等企业合作形式的推广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等因素的影响,关系营销在80年代和90年代吸引了众多营销学者的研究兴趣,学派纷呈,当今比较有代表性的关系营销理论主要有英澳学派的六市场模型、美国学者摩根和亨特的投入——信任理论、瑞典学者古姆松的30R理论、芬兰学者格朗鲁斯的价值、交换和对话过程理论、美国著名学者科特勒的全面营销理论以及美国学者谢斯的关系营销演变理论等,这些理论以多视角和从不同的侧面对关系营销进行了探索,有利地推动了关系营销研究的深入,也为企业寻求改善营销业绩和在新竞争环境下有效的营销方法提供的机遇。 关系营销的本质特征是:1.信息沟通的双向性。社会学认为关系是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机渠道,良好的关系即是渠道畅通,恶化的关系即是渠道阻滞,中断的关系则是渠道堵塞。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即可以由企业开始,也可以由营销对象开始。广泛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可以使企业赢得支持和合作。2.战略过程的协同性。在竞争性的市场上,明智的营销管理者应强调与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关系。这可以是关系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是关系双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各具优势的关系双方,互相取长补短,联合行动,协同动作去实现对双方都有益的共同目标,可以说是协调关系的最高形态。3.营销活动的互利性。关系营销的基础,在于交易双方之间有利益上的互补。如果没有各自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双方都不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关系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要求互相了解对方的利益要求,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并努力使双方的共同利益得到实现。真正的关系营销是达到关系双方互利互惠的境界。4.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关系营销要求建立专门的部门,用以追踪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关系营销应具备一个反馈的循环,连接关系双方,企业由此了解到环境的动态变化,根据合作方提供的信息,以改进产品和技术。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关系营销具有动态的应变性,有利于挖掘新的市场机会。 二、关系营销战略的内容 关系营销把一切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纳入研究范围,用系统的方法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在此理论指导下,企业的营销策略可分解为:顾客关系营销策略;供销商关系营销策略;竞争者关系营销策略;员工关系营销策略;影响者关系营销策略。其中是员工关系营销是关系营销的基础,顾客关系营销是关系营销的核心和归宿。 (一)顾客关系营销策略 顾客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竞争的根本所在。只有企业为顾客提供了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顾客对产品进而对企业产生信赖感,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忠诚的顾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现在日益重视设计出最好的关系组合以争取和保持顾客。好的顾客就是资产,只要管理得当和为其服务,他们就能转为公司丰厚的终身利益来源。在紧张的竞争市场中,公司的首要业务任务,就是持续地用最优的方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保持顾客的忠诚度。”美国的商业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者可为企业多带来20%~80%的利润;固定顾客增加5%,企业利润将增加25%。那么,企业该如何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促使其成为忠诚顾客呢? 1.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和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目标市场所要求的满足。其基本观点有:(1)顾客至上。企业要把顾客放在经营管理体系中的第一位,站在顾客立场上研究、开发产品、预先把顾客的“不满意”从设计、制造和供应过程中去除,使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企业产生认同和归属感,进而产生顾客满意的群体网络效应。(2)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是顾客满意管理的重要表现,其中包括三层意思:第一,顾客是商品的购买者,不是麻烦制造者;第二,顾客最了解自己的需求,爱好,这恰恰是企业需要搜集的信息;第三,由于顾客有“天然的一致性”,同一个顾客争吵就是同所有的顾客争吵。(3)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为了顾客”要求一切从顾客的角度考虑,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顾客的需要就是企业的需要。因此,企业要根据顾客需要,重视顾客意见,让用户参与决策,不断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最大限度使顾客满意。 2.建立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关系营销是与关键顾客建立长期良好业务关系的种种策略。建立与顾客关系的数据库系统是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第一步,比如,当今盛行CRM系统就可以有效地把各个渠道传来的用户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中。再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共享这同一个客户资料数据库。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赢得顾客,更有利于企业维系顾客。培养顾客忠诚的目的是为了构建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牢固关系,实现长期的顾客挽留。俱乐部市场营销、频繁市场营销、一对一市场营销都是通过构建网上数据库实现的,是解决顾客关系营销难题的比较有效的最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 3.了解顾客的需要,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了解顾客的需要是企业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的前提。通常顾客的需要分为四个层次,(1)期望型需求:指顾客期待你所提供的产品的质量必须是有竞争力的且符合进入市场的标准。(2)表达型需求:指顾客表达出所需产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这些特性也正是企业为满足顾客所愿意提供的。(3)未表达型需求:指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性不作表述。但这些未表述的要求却十分重要。(4)兴奋型需求:指令顾客意想不到的产品或服务的特性。这些特性是产品独一无二,不同于其他竞争产品。事实上,企业的产品从进入市场到赢得定单,从令顾客满意到令顾客愉快,是一个较高和较深的探求,也是营销导向的真正秘密。一个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必须定期跟踪用户的满意水平并确立改进的目标。顾客满意或愉快是企业未来利润的最好指示器。 (二)竞争者关系营销策略 在以往的营销观念中,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一场不宣而战的特殊战争,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在这种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企业为寻求成功,往往不择手段制对方于死地,有时为了取得竞争上的优势,不惜采取低价倾销的策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其实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视竞争对手为仇敌,彼此势不两立的竞争原则已经过时,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而且存在着合作的可能,以合作代替竞争,实行“强强联合”,依靠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双方的利益扩张。在这方面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已有先例。如美国通用汽车与意大利非亚特汽车公司以互换股全的方式实现了战略联合。可以认为,只有通过合作而非低层次的恶性竞争,企业才能提高综合竞争力。这种竞争者合作的企业间关系可视为战略联合,它有利于企业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的同更好的利用其他资源,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合作各方获得比合作前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利益。 合作营销主要有以下形式:1.入市合作。入市合作是最典型的市场调查合作和市场进入合作。市场调查是整个营销活动的起点,是获取决策信息和决策依据的途径。但由于工作量太大、专业性太强、费用太高,往往令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联合起来,就可以避免以上各种不足。2.产品和促销合作。产品和促销合作是指在相同的市场上推出精心组合的产品,并进行促销合作。最常见的是功能型和品牌型的促销组合。如吉利刮须刀配上永备电池同时销售,这是典型的功能型的组合。品牌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著名的制造商与著名的销售商连用品牌、普通制造商与著名销售商同用品牌、普通制造商依托著名的销售商连用品牌、普通的制造商与同档次的制造商共扛品牌等。3.分销合作。分销合作主要是通过渠道建设合作,以强化渠道管理,决胜终端。通过实体流通合作,使产品安全、及时、高效、经济地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即保证社会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客户服务合作,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更好的服务赢得顾客的认可。 (三)供销商关系营销策略 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原料的生产到产品的销售完全独立完成,较为普遍的模式是供应商——企业——分销商——最终顾客,即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获取原材料,通过分销商销售产品。因为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费用和产品由分销商销售产生的分销费用构成了企业产品的成本,因此,一般认为,供应商和分销商会使企业的收益降低,企业与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存在着竞争。但实际上,企业与供应商、中间分销商之间也有共同利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明智的市场营销者会和供应商、分销商建立起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关系。最佳状态的交易不需要每次都进行磋商,而成为一种惯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这种惯例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不少成功的跨国公司就是这种惯例的受益者。那么,企业该如何制定策略呢? 1.求实为本,增进了解。企业应该让供销商充分了解企业的实力,培养供销商对企业的信心,同时必须让供销商充分了解企业的营销战略,特别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营销计划充分传达给经销商,以指定有利于本企业的销售计划,树立与企业长期合作的信念。为了表达对顾客需求的关心,赢得顾客的信任,许多制造商通过经销商建立顾客信任并保证他们通过经销商享受到周到的服务。为促进企业同顾客的关系,企业往往需要经销商密切配合企业的经营战略,采取利益一致的行动,通过经销商来提高顾客满意度。 2.诚意合作,共同发展。建立企业与供销商之间的良好关系,必须以诚相待,共同解决供应与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提供各种资料与建议,促使采购、收货、营销、会计等部门与供销商加强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应接受并考虑供销商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并传达给企业各部门并保证予以合理解决,从而使企业与供销商共存共荣。供销商在与企业的交往中,逐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熟悉起来,会善意的提出产品的改进意见和减低产品成本的措施,当企业采纳经销商的建议并付诸实施时,就会促进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3.讲究信用,互利互惠。企业和供销商之间,必须保持供销的畅通和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企业利益的同时必须保证供应商应得的利益。现代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对待供销商的态度不应为市场供求波动所左右,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重视建立与供应商之间长期互惠互利的关系。供应商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以及价格等,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依靠供应商的支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有助于企业摆脱原材料缺乏和价格不稳定的困境。长期享受公平待遇的供应商愿意为企业提供紧急服务。因此,建立良好的供销商关系对于企业生产具有积极的扶持作用。 (四)员工关系营销策略 内部营销是企业关系营销的基础,其目标是企业员工转向关系营销的新视野,激励员工开发执行关系营销策略。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员工关系企业就无法开展工作,如果企业不能满足其雇员的需要,那么能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之前,员工就已经转向其他工作了。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首先处理好自己内部的员工关系,只有企业内部上下左右关系融洽协调,全体员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成功的“外求发展”,通过员工的协作以实现再资源转化过程中的价值最大化。 1.造就良好的员工信念。员工信念是企业及其员工所公认的、在实践中奉行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确认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统一地、独一无二的并且让人信服的信念可以把大家凝为一体,激励员工不断奋发向上。如IBM公司的组织信念是:尊重个人——尊重组织中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服务顾客——提供全世界所有公司中最好的服务给顾客;杰出——相信一个组织目标是以卓越的方法完成所有的工作。经过长期努力,IBM公司的“IBM就是最佳服务”成为众多员工的组织信念。这种信念帮助IBM在成功路上稳步前进。 2.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气氛。现代社会,不但组织外部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换关系,在企业内部也充满了互相传递信息的沟通活动。因此,在企业内部沟通过程中,企业领导要作风民主,平易近人,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鼓励下属大胆提出批评和建议,消除沟通中的地位障碍,形成轻松和谐的沟通环境和气氛。 3.满足员工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即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使企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满足员工对企业的情感需要,使企业内部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满足员工的成就感,使企业为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和充分成长的机会,并不断根据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他们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五)影响者关系营销策略 当今,企业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到“以市场为中心”,使得社会的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长期形成的以行业为主的竞争方式开始向全方位转向。也就是说,现在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不仅要生产出好的产品,还要迎合市场的需要,同时还能被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所欣赏,取得公众的信任,在社会上塑造一个令人满意、尊敬的形象。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独立地提供营运过程中所有必要的资源,它必须通过银行获得资金、从社会招聘人员、与科研机构进行交易和合作、通过经销商分销产品、与广告公司联合进行促销和媒体沟通。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被更广义的相关人员所接受,包括同行企业、社会公众、媒体、政府、消费者组织、环境保护团体等等,企业无法以己之力应付所有的环境压力。因此,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从事活动,不仅要注意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企业和顾客关系、企业与合作者关系、还必须拓宽视野,注意企业与股东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媒介、社区、国际公众、名流、金融机构、学校、慈善团体、宗教团体等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者,企业与这些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构成了保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事业共同体。与共同体中的伙伴建立起适当的关系,形成一张巨型的网络,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要想成功必须充分利用这种网络资源。 影响者关系营销策略通常可借助公共关系模式来实施:(1)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即企业运用大众媒介和内部沟通方法,开展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基本形式包括举办展览会、经验和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新闻报道、专题通讯、记者专访、记者招待会等。必要是可以“制造新闻”、利用名人发挥“名人效应”;(2)服务性公共关系活动方式:即企业通过向公众提供各种形式的实惠服务,强化企业信誉和形象,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为顾客当参谋,通过热情、周到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消费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3)社会型公共关系方式:即企业利用举办各种社会性、公益性、赞助性活动,塑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提高企业社会声誉,赢得公众的支持;(4)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方式:即企业在人际交往中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进行感情上的联络,为企业广结良缘,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际环境;(5)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方式,即以采集信息为主的,目的是了解民情、民意,了解社会舆论,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咨询,保持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三、关系营销战略的实施 营销实施是将营销策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也是将纸面上的计划、任务落实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关系营销策略的实施,还需要企业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具体来说包括组织设计、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文化的整合。 (一)组织设计。关系营销的管理,必须设置相应的机构。企业关系管理,对内要协调处理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外要向公众信息、征求意见、搜集信息、处理纠纷等等。管理机构代表企业有计划有准备分步骤地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把企业领导者从繁琐事物中解脱出来,使各职能部门和机构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关系管理机构也就是企业营销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沟通和协调行动的专门机构。 (二)文化整合。关系各方环境的差异会造成建立关系的困难,使工作关系难以沟通和维持。跨文化之间的人们要互相理解和沟通,必须克服不同文化规范带来的交流障碍。文化的整合,是关系双方能否真正协调运作的关键。合作伙伴的文化敏感性非常敏锐和灵活,能使活动双方共同有效地工作,并互相学习彼此的文化差异。文化整合是企业市场营销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高级形式。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推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文化可能是鼓励创新、发挥个性及承担风险;而成本领先的企业文化,则可能是节俭、纪律及注重细节。如果关系双方的文化相适应,将能强有力地巩固企业与各子市场系统的关系并建立竞争优势。 (三)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配置。一方面实行部门间人员轮换,以多种方式促进企业内部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从内部提拔经理,可以加强企业观念并使其具有长远眼光。(2)信息资源共享。在采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分享信息资源。如利用电脑网络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企业外部拥有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关系;制定政策或提供帮助以削减信息超载,提高电子邮件和语言信箱系统的工作效率;建立“知识库”或“回复网络”,并入更庞大的信息系统;组成临时“虚拟小组”,以完成自己或客户的交流项目。 关系营销论文:关系营销理论在营销活动中的适用性 作者:郑婷 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各国,服务业市场和产业市场比重越来越大,消费者更加成熟,市场竞争加剧。关系营销理论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理论。 一、关系营销理论的涵义 学者们对关系营销内涵的理解很不一样。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伯瑞(Berry)认为关系营销的实质是“保持和改善现有顾客”,其核心理念是保持老顾客比吸引新顾客成本更低,营销的效果更好。摩根(Morgan)和亨特(Hunt)认为关系营销是“旨在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关系交换的所有营销活动”。其核心是关系交换是否具有生产性与有效性,即是什么导致关系营销的成功与失败。塞斯(Sheth)和帕维提亚(Parvatiyara)从网络化的联系的角度来理解关系营销。认为“应通过合作及合作努力来与选定的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金融机构等相关利益者为了创造价值而建立更密切的互动关系”。我们不妨从众多权威学者的定义和实践中,把关系营销的理论定义如下:关系营销是指买卖双方间创造更亲密的工作关系与相互依赖关系的艺术。 二、关系营销理论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关系营销理论是营销学者对大量企业营销策略、营销行动实践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营销理论。它契合了现代市场中企业的营销实践,对企业经营效果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获得了企业界广泛的响应并得到快速发展。其理论意义表现在,从微观上认识到了企业与顾客相互关系的性质在不断改变,需要牢牢把握老顾客;从宏观上认识到市场营销对范围很广的一系列领域产生影响,需用全局观、网络化观念处理好与各相关利益者的关系,树立大营销思想。在实践上其意义主要为:1.可降低不确定性,减少运营成本;2.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关系营销理论在我国企业应用中面临尴尬 由于对关系营销概念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和误区,这其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有以下几点:1.缺乏关系营销理念,很多企业还只是沿用过去的旧思维,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实施关系营销理论;2.忽视内部关系营销,很多企业把关系营销的“关系”概念理解的过于狭小,忽略了企业内部的营销,从而未能收到很好的企业营销和经营管理效果;3.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企业对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营销并未做得那么细致和深入,对于自身企业的市场定位也不明确,这就造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摇摆”和被动;4.对客户以外的关系主体缺乏明确的认识;5.把产品和服务割裂开来;6.实施基本客户战略缺乏相应的策略。 四、关系营销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策略关系 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经济变化的特点,抓住了目前西方国家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主要矛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这种营销思想对我国企业的营销活动也会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关系营销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基本保证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争夺顾客。要建立与维持同顾客的良好关系,首先,必须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一切从消费者出发,将此观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其次,切实关心消费者利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使顾客利益落到实处;此外,要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密切双方感情。 (二)促进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市场机会一些市场营销专家认识到,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视竞争对手为仇敌、彼此势不两立的竞争原则已绝非上策。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竞争,而且也存在合作的可能,有时,通过加强合作更有利于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首先,企业要树立起通过合作营销也能有利于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的信念;其次,开展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力求开辟新市场;最后,力求通过关系营销减少无益竞争,达到共存共荣的目的。 (三)通过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是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企业的营销活动必然要受到政府有关规定的影响,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上,企业应该持积极的态度,遵循国家法规,以此保证企业营销的成功。 五、结论 关系营销眼下虽是营销理论界和实业界热衷的话题,但传统的交易式营销理论经过了长达五六十年的发展其理论上的统一性、完整性及被接受的普遍性特别是在应用上的简明和可操作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全球市场的多样性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如此巨大的现实情况下,两种营销理论都必有其适用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发展的土壤,两者的互补性决定了两者必将长期存在。关系营销理论必须要吸收成熟的交易营销理论优势来丰富自己的机体。 关系营销论文:关系营销背景下抱怨管理 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生存并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和顾客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影响企业和客户之间关系的因素,为此,我们建立一个因果模型,这个模型包括影响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若干因素。我们选择了三个变量信任、满意度和抱怨管理,前两个已经在关系营销领域有相关的研究,而抱怨管理还很少被关注到。 一、理论与假设 营销理论的相关研究认为,与客户保持长期良好稳定的关系可以帮助一个公司获得满意和忠诚的客户群,进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以及公司战略执行的有效性。[1]然而,营销专家们对形成良好关系的原因存在很多争议。[2]有研究显示,关系营销的基石是信任和承诺。信任和承诺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互信赖、顾客满意、抱怨管理、共享目标能力、沟通转换成本、投入特定资产等。在此,我们选择信任和两个前置变量顾客满意和抱怨管理进行研究。 (一)信任和顾客满意 信任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性因素。许多研究证实,信任是保持二者满意关系的最基本因素。在企业—客户关系的研究中,Parasuraman、Zeithaml、and Berry认为,信任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因素。[3]他们认为,客户能够信任其服务提供商,对他们之间的交易有信心,相信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信息,这些是企业获得顾客忠诚,建立稳定客户群,降低关系终止可能性的重要考虑因素。信任被认为是决定关系、承诺和供应商特定关系的资产投资强度的因素。基于这一点,Morganand Hunt将信任广义地定义为:关系伙伴对另一方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的信心。大多数的营销研究关注了信任的两个组成部分:认知(来自对伙伴可靠性的信心)和行为(相信伙伴的意图、动机、诚信和善行)。因此,我们将使用两个标准信誉和善行来测量信任这一变量。顾客满意,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是指顾客获得商品或服务之后的感知达到或者超过了自己的期望。[4]很多学者已经证实了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度之间存在直接影响关系。由此,我们认为,顾客满意会导致信任的产生,这也是维持长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客户对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满意,他们就越相信这个企业。 (二)抱怨管理 抱怨管理是指当客户提出其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定程度不满意的时候,企业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尽管现在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遵从战略来管理来自客户的投诉和抱怨。Keaveney认为,导致客户转换服务提供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核心服务的失败,其二是企业人员的服务失败。当客户面临一个问题时,他们会选择退出或者抱怨,其口碑传递给其他的企业或者第三方顾客,而当客户收到了企业对其抱怨所做出的回应时,那么客户就很有可能继续留下来。简而言之,如果客户对企业的投诉管理是满意的,那么客户不太可能会终结与企业的关系。基于以上阐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顾客对企业抱怨处理适当的感知会增加他们对企业的信任,顾客对企业抱怨处理适当的感知会增加他们与企业关系的满意度。 (三)关系终止的可能性 我们用关系终止的可能性作为结果变量来评价上述变量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这可以发现是哪种因素增加了所建立关系终止的可能性。很大一部分关于关系解除过程的研究与工业营销和采购集团的工作有关。哈利宁-凯拉提出了关系解除的定义,即“当企业之间所有的活动联系破裂,并且没有资源关系和参与者合约时,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解除了”。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交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想要解除交易关系,那么我们就认为这种交易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了。因此,考虑到建立客户关系的成本,企业会选择那些最适合他们的潜在客户。Duck致力于人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他提出了消费者企业关系结束的四个阶段:对另一方的不满意评价,维持关系的成本超过其收益,双方对于问题的谈判升级,终止关系。因此,关系终止的过程开始于个人认知,然后发展到双方对彼此的不满,结果导致关系的终止。有研究认为,关系终止的主要原因是基本服务、信息提供的失败,受到的待遇不好等。除了这些,导致关系终止的其他因素有评估、决策制定、沟通等方面的失败。毫无疑问,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阻止关系进入解除过程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可以与客户保持较为长期稳定的关系。有研究证明,客户对过去交易的满意程度和对企业的信任会使得客户想要与企业保持关系。另外一个影响关系终止的因素是企业的抱怨处理,客户对企业抱怨处理是否积极的认知会减少他们终止关系的倾向。结合以上关于关系解除的相关理论和定性研究,可以形成以下研究假设:客户对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满意,就越不可能终止关系;客户越信任企业,就越不可能终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客户对企业抱怨管理适当的感知能够降低其终止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可能性。 二、结论及意义 本研究探讨了信任、顾客满意和抱怨管理与关系终止的可能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对企业维持与管理客户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企业要想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且保持稳定的客户群,就要使客户对其产生信任,为此,企业有必要努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这样不仅能获得忠诚自愿的顾客,而且这些客户也不太可能解除这种关系,并且他们还将通过口碑效应帮助企业改善市场信誉。企业还需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这是企业为客户提供有力保障的关键武器,只有质量高的产品或服务才会使得顾客对企业更加信任和放心。再者,顾客满意度会影响到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因此,企业需要努力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信任的缺失将会使顾客转换服务提供商,因此企业任何时候都要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并且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全面质量,这些都会影响到顾客对企业的价值感知。还有,企业为了获得忠诚的顾客群,需要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会给顾客留下特殊的印象,如果客户对于与企业以前的关系比较满意的话,企业就能与客户达成长期稳定的关系。最后,企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系统来倾听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适当的处理,并不断改进企业抱怨管理能力。如果客户对企业的抱怨管理比较满意的话,他们会觉得在与该企业的未来交易中如果出现问题,企业能够尽力去解决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客户就容易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关系营销论文:4RS关系营销的应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橡胶机械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产品日益更新,要求企业的销售能力和销售策略也适应市场和产品的需要,竞争格局的变化,营销也变得复杂多样,其中关系营销在企业中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4RS理论以关系营销为核心,重在建立顾客忠诚,既从制造商的利益出发又兼顾用户的需求,是一个更为实际、有效的营销手段。 [关键词]橡胶机械行;4RS;营销 14RS关系营销四要素 关联(Relevancy)认为企业与用户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建立并发展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和最重要的内容。 反映(Respond)是在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企业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是如何控制、制订和实施计划,而是在于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及时地倾听和从推测性商业模式转移成为高度回应需求的商业模式。 关系(Relation)是在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 回报(Return)是任何交易与合作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一定的合理回报既是正确处理营销活动中各种矛盾的出发点,也是营销的落脚点。 4RS营销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着眼于企业与用户的合作与双赢,不仅积极地适应顾客的需求,而且主动地创造需求,运用优化和系统的思想去整合营销,通过关联、关系、反映等形式与用户形成独特的关系,形成核心竞争力。为合作与双赢、建立关联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延伸和升华了便利性。“回报”兼容了成本和双赢,企业追求回报必然实施低成本战略,充分考虑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益。 为用户提供价值和追求回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客观上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 24RS在营销中的体现 2.1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提出了营销新思路 竞争日趋激烈,4RS营销着眼于企业与用户建立合作与双赢的关系,满足用户的需求,主动地创造需求,通过关联、关系、反映等形式与用户建立独特的关系,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2.24RS关系营销是实现合作与双赢的保证 满足用户需求并保证顾客满意——营造顾客忠诚,构成关系营销的核心。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取得用户满意: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附加利益;提供信息通道。竞争的实质是争夺用户资源,维系原有用户,减少用户的流失,要比争取新用户更为有效。维系用户不仅仅需要维持用户的满意程度,还必须分析用户产生满意感的最终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维系用户。 2.3回报使企业兼顾到成本和双赢两方面的内容 考虑用户愿意支付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益。为用户提供产品和追求回报就会最终融合,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目的。一要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如原材料价格的涨价,配套商品价格的增加等诸多因素,要兼顾用户能够承受的价格,及时生产质量优良的产品,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发展壮大企业,形成良性的循环。 34RS关系营销在橡胶机械中的启示 3.1紧密联系用户 橡胶机械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企业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等与用户建立紧密的联系,向提供长期支持的合作伙伴转变,与用户在战略发展层面、组织层面、产业链层面而不仅仅是在产品上连在一起,从而超越产品的问题而创造一种新关系。可能为用户提供的每种产品、每项服务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因为我们为用户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或是及时周到服务,在更大范围内系统集成和优化组合,从而形成整体上的最优。在帮用户做得最好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互需、互求的长期、牢靠的关联纽带,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用户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减少顾客的流失,以此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 3.2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企业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制订、实施计划和控制,而在于如何及时地倾听用户的希望、渴望和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才利于市场和企业的发展。橡胶工业的发展,要求设备随着工艺的变化而满足生产的需要,不仅仅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橡胶工艺的发展速度,满足与其工艺相同的设备,要追随橡胶工艺的脚步,跟上橡胶工艺的发展步伐,进而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重视与顾客的合作关系 抢占市场的关键是与用户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把交易转变成一种责任,建立起和顾客的合作关系。橡胶机械厂家很重视与用户合作开发新产品,向用户提供橡胶工艺配方和设计方案,卖产品,同时也卖技术,与用户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是实现营销及双赢的有力保证。 3.4回报是关系营销的源泉 由于营销目标强调产出利润,企业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价值,4RS移植到橡胶机械行业,营销将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真正的双赢时代。一是新产品的开发,往往同用户的首次合作,会给予用户极大的低价格,作为对企业的回报,为新产品的销售及宣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二是用户给予企业的回报,往往需要扩大生产,连续购买设备,生产出合格产品,创造更大的价值,在购买设备过程中,企业也有相应的利润,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很多企业都已在实践中运用着4RS关系营销,采用“一对一营销”和“精细营销”的关系模式帮助企业量化管理市场、销售及服务过程,实现员工和各部门合作的协同工作,建立科学的知识管理、价值管理及决策支持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取用户,保有用户及提升用户价值,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关系营销论文:关系营销理论与房地产营销策略 [摘要]中国的人际关系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营销是中国式人际关系活动向市场活动、经济活动渗透的一种自然取向。正因为这样,我国的市场营销活动是从关系营销开始,这和西方国家的市场营销是两条不尽相同的道路,中国的关系营销存在操作层面的问题,需要通过中国的特色文化和习惯进行处理。房地产营销同样可以基于这种基础理论,更加重视关系管理,从而获得营销方式的整体创新。本文从中国文化、文化心理出发研究了中国关系营销在房地产销售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关系营销;房地产;营销创新 0引言 东西方文化中对自我有不同的定义,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价值,自我是独立且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享有的权利,倡导人们尊重自己、重视自我。中国文化讲究集体力量,以集体为主,认为个人在集体中应正确处理和他人和集体的关系,这便是中国式营销理论的文化基础。房地产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营销项目,随着关系营销理论的出现,其在营销策略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尝试。本文就关系营销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围绕房地产营销策略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1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 1.1中国人际关系的自然结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中现有的集体主义也不再是传统思想中的舍生取义和大公无私,目前所倡导的是“大我之中见小我”,构建了一个由自我进而推及家庭、单位、社区、党和国家,有不同层次、远近亲疏的网络,中国的人际关系通常是一种由近及远的“脉络格局”。普通的中国人平日进行自然随缘交往,在建立良好的沟通后,关系会进一步增强,而平时没有联络,到需要的时候才进行的交际,会被说成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并体现于日常的各种关系网络,参与社会活动也是基于关系出发,这成为中国人最明显的文化特征。也因此不难发现,中国人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比较注重关系,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合作与信任的基石,也成为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 1.2中国人人际关系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人的交往,注重的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进行交往活动一定需要媒介物质辅助,这种物质可以是实际的金钱、礼品,也可以是面子、互相协助、帮扶。中国人所讲的面子是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它借助于物的东西来得以体现,但又高于物本身的意义。所谓的人情除了代表人自身情绪反应以及社会的人情交往规则,还代表了人际交往活动中可以馈赠的材料。有时候人情在不用耗费太多资源亦不违反社会法则的情况下就可以送出,对于施与方而言也乐于出手,受赠方接受后依照交往规则进行回赠,在交往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关系。相反,欠了人情而不思回报的人,将被视为异类,会被众人暗地指责,最终被排挤出社交圈。 2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关系 营销合作共赢是西方关系营销的基石。西方国家的商业活动和社会关系也对交往合作有促进作用,但所起的作用并非是决定性的,这与我国的关系营销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在中国的关系营销中,人际关系是重点,是组织机构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石,相较于结构纽带,社会纽带更为牢固。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通过全方位发掘、建立和利用各种社会性纽带,如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等,进行所谓的“五缘文化营销”。“熟人好办事”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最直白的描述或表达。中国的关系营销根植于中国文化,虽实质仍然为开发的关系行为模式,但是这种开发的关系行为模式常常被其他的关系行为模式所掩盖。中国文化提倡因人而异、区分对待,一个组织要与另一个组织建立发展关系,首先考虑的出发点基本不会从合作共赢出发,常常会利用自己的员工与另一个组织内关键人物的私人关系(传承的关系、嵌人的关系或渐生的关系)来建立沟通。企业在招募员工时,在个人能力的考察方面,其社会交际能力、家庭关系、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都是被聘用者重要的考量标准,这也是由我国特有的关系营销行为模式决定的。 3基于关系营销理论的房地产营销创新 3.1顾客关系营销 在市场竞争中,顾客有着较强的动态性,其忠诚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因此,企业需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这样才能够赢得更加稳定的市场。企业可以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客户建立关联,以形成一种互求、互需的关系,从而将客户与企业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减少了客户流失的可能性。企业需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客户建立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要听取客户所提出的各种建议,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切实提高客户在购买中的服务价值、形象价值,要尽可能地降低客户的成本。 3.2房地产内部关系营销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在如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房地产企业要想抢占市场,需要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转变以往的交易营销模式,要逐渐转变为内部关系营销,要从最初的交易转变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要着眼于长期利益,改变以往的单一销售模式。其次,房地产企业要突破以往以产品性能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以产品或者服务带给客户利益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要改变以往的忽视客户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变为高度承诺。这些都是强调房地产企业要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要将服务、质量、营销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与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达到长期拥有客户的目的。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还需要与经营成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挖掘成员间的潜力,通过共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来提高双方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3.3同业间的合作关系 营销房地产企业要通过加强与兄弟企业的合作,来促进房地产业的整体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更加稳定有序,各房企在竞争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关业务方面的合作及信息共享。房地产企业可将下列措施应用到日常的经营当中。首先,房地产行业中相关主体要以互惠互利的理念为指导,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有利于各方业务拓展。其次,房地产业中的相关主体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增进各方的情感,从人情、礼数、道德和情怀等各方面入手,避免相互间的恶性竞争,从而促进房地产的有序、健康发展。最后,房地产企业要坚持公平竞争的理念,各方应该积极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提高各自的经济效益,杜绝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性竞争。 3.4行业与社会公众关系 营销要赢得房地产业监管当局的信赖,必须采取遵纪守法的经营行为。房地产企业是地方经济系统中的一员,其切身利益受到地方经济建设好坏的直接影响。第一,房地产企业要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处理好与地方政府部门、工商企业、居民、单位和团体等各方面的关系,在互利合作、互利互惠中求发展。第二,房地产企业要重视构建、维护自己的宣传平台,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友好地传达自身以质量为本、让利消费者的诚意和决心,并花费大力气做好信息更新和政策解读,随时与消费者需求进行对接,在互联网上抓住消费者的兴趣点,与消费者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第三,房地产企业要维护与自媒体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方兴未艾,许多房地产自媒体动辄拥有百万粉丝,在业内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某个区域的房产销售量。房地产企业要切实以人情、礼情、面子,维护好与这些公众媒体的关系,也是现今房地产营销的必修课。 4结语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创新营销策略成为当下各房企的首要任务。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广大房地产开发商要不断发掘传统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强大影响力,并借鉴关系营销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制定关系营销的相关策略,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张昊 单位:新东润地产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1建立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现今,电力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最大难题是———陈旧的企业管理方法灵活性过低,这便使得管理的质量很难提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之前所开展的企业管理工作都是以职能为依据的,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纵向结构和横向机构所行使的各种权利都是互不干涉的,这一工作形式会使企业中的信息传递以及处理工作非常的不集中,还可能发生重复开展某一工作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存在使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在当今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的环境下,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逐渐取而代之。但是,新模式的管理对企业内部所带来的冲击却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高效、科学的完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并且能够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可是利用这种方式开展工作时必须保证数据来源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企业中人员配置以及工作任务的分工实施适应性的调整。此外,使用信息管理技术来开展工作时一定要保证管理软件和本企业的运营模式是协调的,否则将无法体现信息管理技术的优越性。可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工作者常常忽略了这一工作。因此,我们要想顺利完成管理模式的改革,就一定要高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信息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首先,要改变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企业之前的组织结构过于复杂、冗余,而我们需要将这种组织结构变成扁平化的结构;其次,将实际作业作为工作的重点。最后,一次性收集到完整的工作信息。这是为了促进企业运营活动的并行化。此外,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时,也必须积极的和供应商、客户进行沟通,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方向;同时在管理上大量采用团队管理的模式。这种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引入,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电力企业的潜能,使运营手段更加灵活,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经营状况,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电力企业信息网的建立 2.1网络建设环境 网络环境的具体内容有:用户需求、信息资源、企业组织结构和地理环境。电力企业的规模一般很大,其中涉及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人员总数也很大,且运转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交流量都很多。这便要求企业信息网的质量很高。除此之外,企业可能需要安排一些工作人员到外面进行工作,这便要求有水平较高的移动通信来提供保障。通常条件下,电力企业的资金与技术等各方面都十分雄厚,并且各种所需设施也非常完备。可是,实际进行统一规划工作时却经常发生问题。比如:在通信网络方面,相当一部分机构都有自己的局域网络系统,可是各机构间的网络通信协议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为企业网络环境建设如何将这些不统一的地方有效地连为一个整体提出了要求。同时,在网络环境的建设方面,地理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点。尤其是供电企业,在进行网络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2.2网络操作系统 现今的应用软件十分的多样,但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大都将Unix作为首要的选择,这是由于这一应用软件的完全性以及互联性都比其它应用软件高很多。此外,开展电力企业的数据处理工作时通常都需应用大型的计算机,Unix在这方面的优势也是十分突出的。虽然Unix对于操作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可是我国的电力企业有着大量的优秀人才。这样的工作方式便能够使各个机构的局域网操作系统保持一致。 2.3网络互联技术 主干网络技术:(1)ATM技术。这一技术的最显著优势是它融合了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能够在完成综合数据传输的同时起到路由和互联的作用。并且,有关标准的出台,也使得ATM能够在园区网应用环境中高效的工作。(2)FDDI技术。FDDI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速网络技术,其优点在于容错能力较强。但它在速度方面的限制以及不适用大量语音信息的传送等缺陷将导致其失去市场地位。(3)高速Ethernet。它除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还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上述是三类应用频率较高的主干网络技术的简介,它们的使用范围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企业在确定主干网络技术时必须对自身的运营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可是,现今的电力行业,应用交换技术是主要发展趋势,所以,在选择工作中,一般都会将交换技术作为第一选择。 3企业信息管理软件的规划 3.1影响因素及层次选择 为了最大化的体现电力企业信息网的积极意义,必须高效的开展企业信息管理软件的规划工作。在下文论述中,我们将分层次的介绍信息管理软件规划工作的具体内容。(1)针对单一职能部门。通过部门内部局域网络,对该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模拟,以此来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2)职能机构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将工作的关键点放在机构协作上。所以,软件在运转过程中一定要涵盖所有机构的局域网,并且还要适当的转变企业的管理方式。(3)针对企业全局。这是企业信息管理软件管理的最高层次,需要在企业全局联网以及全面改革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建立。 3.2要求 (1)开展企业信息管理软件的规划工作时必须要有很好的全局观,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企业的竞争力。(2)管理软件的层次切不可脱离企业管理层次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硬件所能提供的环境。(3)电力企业运转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很多,要想处理好这些信息并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就一定要建立规模较大的数据库。所以,企业所使用的信息管理软件一定要支持集成信息和大型数据库的连接。(4)再先进的软件难免会出现漏洞,同时,现代技术发展迅速,及时对软件进行更新升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商进行全面协作。此外,在软件开发工作中,培训工作、软件应用以及售后服务工作的质量也决定着软件开发商的综合能力。因此必须积极的进行交流,让软件开发企业可以掌握电力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及时的对软件实施更新,并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5)企业确定信息管理软件时必须把握好下述几个重点:软件本身质量、用户使用后的反馈、界面美观性、售后服务的质量和用户的使用状况等。 4结束语 总之,目前,相当一部分的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运用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以及Internet/Intranet技术。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尽早建设完成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建设期间,企业会遭遇许多的难题,这便需要我们一一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作者:姜波 单位: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企业信息管理平台设计思路论述 1研发成本与购买成本对比 开发管理软件所需大量的人力投入、技术投入以及时间投入是阻碍中小型企业将信息化运用于企业管理的主要原因。企业为了应对当前社会和经济的急剧发展及变更,对管理软件也提出了更高的功能需求,系统实施、集成,IT规划,支持与维护等方面尤为突出。而大多数企业自主开发的管理软件由于在软件规划时期就对其功能进行了相对固化的调整,这种软件结构很难适应系统在后续时期对上述功能需求的扩展。相对来说,更多的企业由于考虑到人力成本、技术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多重投资,倾向于使用更加便捷、快速开发或取得应用授权等方式来使用管理软件,从而减轻繁琐的开发、部署、培训、优化及维护工作。基于云计算等主流技术所催生的管理软件完美解决了多重成本投入、认知难度、部署难度、平台性的问题,能够灵活运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分配及利用的最优化,让企业能够按照实际需求快速地搭建管理软件赖以运行的软件及硬件资源,并且能够在后期系统技术升级时方便地对软硬件进行增减、更改和部署。基于上述优点,企业选择使用快速开发框架搭建符合企业运营的管理软件将无需承担过高的投资风险。 2使用ExtJS前端技术 在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创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及人类行为思想的新技术开始诞生。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优秀应用培养并改善了人们的前端使用习惯和操作体验。从Web2.0时代兴起到Web3.0时代盛行的Ajax体验,已经逐渐成为WebApp的标配。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前端框架就是JqueryUI和ExtJS。从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来看,ExtJS有着非常接近于C/S模式应用的操作体验。在WebApp中,多标签、鼠标右键菜单、拖拽、Ajax无刷新请求已经成为了ExtJS的代名词。用一个较专业的词语来形容,即Native(本地化应用)。给予使用者良好的操作体验对于一套企业信息管理平台非常重要,这可能会直接关系到生成效率。 3“通用”的底层设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在内部的管理、应用、需求上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的开发有着明显的行业领域性。经过调研多家IT开发企业、大型公司技术部、个人软件工作室的结果看来,最令他们头疼的就是每当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他们总得去重复做一些项目底层的设计和部署。这些底层的功能设计就是一些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权限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字典管理。即使不同行业的企业,这些底层的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搭建一个底层框架,使其包含现有的权限、角色、用户、日志、字典等管理功能,在这套框架基础上,开发人员只需专心地部署公司的业务逻辑,这样能够使得开发过程更加方便、高效、有意义。目前B/S模式的应用,大多以MVC架构为主流。这种架构模式把传统的URI请求对应的物理文件变为URI请求到对应的函数方法,显得更加清晰和简洁,也便于后期人员维护。我们的设计方案也是基于MVC架构扩展开的。基于MVC架构的程序,有着精确的URI格式。常见的比如有:/控制器/方法/模块/控制器/方法无论URI的格式怎样改变,最终的共同点都是请求到程序内的具体方法。为了更加精确地控制权限,我们还为请求的“具体方法”加上GET、POST两种HTTP请求方式判断。再统一编码规范,凡是有数据写入的方法统一使用POST请求,请求数据显示的方法统一使用GET请求。这样一来,读写权限的分离也就基本实现。 接下来就是角色与用户。很早以前,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是以用户与对应的权限绑定的方式来配置,这种方式需要为每个用户都设置一次权限。之后,很多后台引入了用户组的概念,权限与用户组直接关联,用户只需与用户组关联,用户只需要分配对应的组就能拥有对应的权限,而具体权限的配置就只需在组管理内设置。科技和管理水平日益进步,即使使用用户组概念也未必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当某领导既要有A组的权限、又要有B组的权限时,解决办法只能再为某领导单独创建一个组,或者为其再开设一个账号。这只是在角色权限管理中某领导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在实际企业运营过程中,也许有不少的角色需要跨职能、跨部门处理一些业务。为了优化以上的问题,将原有一对多的组与用户的逻辑关系,改善为多对多的角色与用户的关系。权限的分配设置基本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权限的验证。权限与方法相联系,MVC架构的程序每一次请求都是请求到具体方法。相当于每一次请求都需要验证其是否有足够的权限和其身份是否合法。曾经的非MVC架构程序中,经常能见到所有页面都include某个文件,而这个文件就是用来验证权限的。在MVC架构程序中,有一种名为过滤器的模块,每次请求都需要经过它。根据上述的要求,将权限验证的部分写入过滤器之中,就可顺利实现。整套权限管理的框架也就形成了。 根据前文中提到的MVC过滤器,日志的管理思路也十分清晰。日志记录着整个系统的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遇到了某些故障和问题,作为技术人员第一反应就是去检查日志。一个完整的日志,它包含了时间、位置、角色、具体操作、异常信息、日志级别。日志的记录工作由过滤器和异常处理器来共同完成。正常的请求操作的日志全部由过滤器处理记录,而当请求操作遇到异常时,由异常处理器记录该条日志并记录异常信息。整个日志管理功能实际上是分为异常日志和操作日志两部分。一套拥有用户、角色、权限、日志管理的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框架到此也基本完成。 4总结 整套框架没有涉及到任何业务部分,但包含了相对完整的底层功能。因此称之为“通用”。无论是软件公司、自身技术部,基于这套框架来开发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只需要专心实现实际需求、部署公司的业务逻辑,并且按照一定的开发规范,权限、日志、用户等模块就无需再投入冗余的时间成本。 作者:章衡巍 秦林园 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管窥 1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1.1系统的目标要求 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完成必要的任务应该包含很多个模块,尤其是管理档案、物流、财务以及人力资源的模块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模块。 对于系统设计目标有以下几点: 1、要求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人员档案的有效管理以及全面跟踪管理企业员工的基本情况; 2、全面跟踪管理企业的产品,同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显示不同的产品信息; 3、为了安全性,对于不同的管理员要能够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 对于系统设计要求要有一下的几点: 1、扩展性好,方面以后根据需要进行系统功能的扩展; 2、易用性和易维护性,系统的软件操作要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同时系统要便于测试和修改。 3、要满足经济安全性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和最好的安全性能。 1.2系统结构设计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经营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目前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所设计的信息系统包括了多个功能模块。信息中心管理系统是系统的中心组成模块,主要实现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审核相关人员的信息的审核,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公司的岗位设置、工作制度制定、奖惩规定等管理,领导也能够通过信息中心管理更好的掌握公司的运行情况。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是用来管理企业员工,包括对员工进行考勤、办理社保、绩效的考核、人事选拔、人员任命等。财务管理系统用来监控管理企业的财务,筹集、运用、分配相关的资金,包括产品进货款项、销售额、部门消费清单、部门物资统计等,都需要详细记录。 设备管理系统登记分配给员工的工作设备,管理提供给车间的生产设备,以及以下公共的设备。库房管理系统负责清点库存,对各类产品以及原材料登记入库,避免产品脱期或者浪费。接待管理系统负责记录客户的来访资料,包括客户姓名、电话、单位等基本信息;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根据公司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清算等,提高各类物资购买的科学性和合力性,同时实现对出售的产品发货等功能。 生产管理系统负责给相关部门安排生产任务,同时督促管理任务的完成。合同管理系统负责对签订的合同进行记录方便查阅。销售管理系统主要负责记录销售状况,制定季度销售计划等职责。一般,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量庞大,模块数量众多,系统处理的信息流计算复杂。 针对上述的特点以及现在企业的经营特点,本文设计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采用J2EE架构,这种模式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重复使用率高。系统的架构被细化为客户端、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用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2结论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将企业的核心业务、资源规划等内容集成在了一个统一的平台,方便位于不同的用户进行访问管理,符合现代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实时性、交互性的要求。本文提出的基于J2EE开发框架的信息管理技术,能够改进系统的性能,涉及到了公司管理生产、客户资源管理等方方面面,为企业实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经济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平台。 作者:戴园园 单位:上海同济大学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小议企业信息管理中VPN技术的可行性 1隧道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来实现数据的传递,运用隧道技术进行传递的数据能够是数据帧或者包,隧道技术协议将这些数据帧或者包重新进行拆解封装然后使用隧道进行传输。简而言之,即原始数据在传输地进行处理封装,通过通信隧道,到达隧道目的地后再对封装数据进行解包还原。这种技术是VPN进行信息数据传递的关键性技术。 2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就是转变和伪装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转换信息数据,从而保证非授权者不会窥视到这些信息数据内容;在协议栈的任意层都可以应用这种加密技术,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可以有效的加密信息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网络层中的加密标准为IPsec.。主机端到端的加密是网络层中最安全的加密实现方法,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加密技术,比如加密路由器,不加密终端和第一条路由间,这种加密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是因为非法分子可能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来从终端到第一条路由间截获信息数据,影响到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3QoS技术 如果将隧道技术和加密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起来的VPN就比较的安全,并且可以满足互相操作的要求,但是,这种VPN在企业中应用,依然在很多方面不能够符合相关的需求,针对这种问题,就可以将Qos技术加入进来,在主机网络中合理科学的应用QOS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将其应用于VPN所组件隧道,从而实现VPN性能指标提高的目的。另外,VPN的IP地址非常安全,由于VPN加密,其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时,普通用户只能看到公用IP,因此,专用的网络IP是得到保护的。 4VPN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由于VPN的连接特点,用户网络中的内容在公共网络中传输就要进行加密或解密,在此过程中都必须通过协议进行,这样两个私有网络间组建VPN隧道就需要依赖各种不同的协议,IKE协议以及IPsec共同使用为信息数据提供专门的身份鉴别。VPN服务器、VPN客户端以及VPN数据通道共同组建成一个完整的VPN系统,其中VPN服务器即一台用作接受以及验证VPN连接请求的计算机或别的设备等,主要用来处理信息数据的封包、解包工作。 而VPN客户端,即一台用来发起VPN连接请求的计算机或别的设备等,它也是用来处理信息数据的封包、解包工作,最后VPN数据通道,即一条组建在公共网络中的数据连接。为了保证VPN的安全性,企业网络需要安装一种网关,即可以对VPN连接进行管理的设备,这种网关可以是一个VPN软件,当然也能使一个VPN设备。 企业网络的管理者可以对VPN服务器进行设置,对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进行设定,使没有特殊权限的用户无法使用到公司的局域网络,从而窥探到企业的核心机密。而使用了VPN技术,用户可以于任何地点接入英特网对企业的网络服务器进行访问,从普通用户来分析,就是普通用户到企业网络服务器间的点到点的连接,由于数据的传输是靠一条仿真专线进行传输,所以,用户在处理企业信息时,就仿佛在专线上一样方便。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VPN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使用。本文主要论述了VPN技术的相关概念,并且系统介绍了隧道技术、加密技术以及QoS技术,从而更加方便其应用在企业网络中,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网络运行成本、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增强数据创术的安全性,最终为信息化社会的早日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柴冬杰 单位:山西华兴铝业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得到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行业当中,尤其是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增长,使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步凸显,使计算机技术难以满足我国电力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本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力行业的信息管理的一体化运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力;信息一体化 0前言 现如今,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革,电力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的日常用电量不断增加,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十分关键,这就使得电力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化电力生产的要求,因此,如何革新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是电力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迅猛发展,从极大程度上完善了电力企业传统管理过程中的不足,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对电力生产的需求。 1实现电力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需遵循的几个原则 1.1可靠性的原则 电力企业的信息一体化管理能够使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运营情况得到深入了解,还能有效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发展手段。因此,确保信息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及其稳定性非常必要,这就要求了电力企业在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务必切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尽可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或者不被外界任何因素所影响,从而影响了系统的运行。 1.2实用性的原则 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实用性,要求了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系统操作界面应当简单实用,便于电力用户的使用,使这些普通用户也能够通过屏幕对系统进行操作,与此同时,一体化的系统还包括了一些日常操作需要的功能,这些功能必须全面和简明,要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体化电力系统多样性和实用性的相互结合,促进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1.3安全性的原则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以保障企业的生产,能够确保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安全问题成为了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确保系统的安全是电力企业顺利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信息一体化的系统应当具备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的功能,利用这个功能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此外,为了进一步确保系统的自身安全,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阻止病毒以及黑客的入侵。 1.4开放性的原则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开放性的原则是指系统要利用一些标准、通用的网络技术、通信协议、计算机的软硬件等,保证系统在必要之时,能够有效实现自动升级、自动重建或者系统互联等。 1.5实时性的原则 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对电力的实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信息一体化的系统中就包括了实时性功能,帮助系统实时应对各类特殊情况的发生,从而充分保证了电力安全运营。 2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一体化目标 2.1应用电子商务 通过整合电力企业中相关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电力企业的跨应用程序以及自动化营运流程的整合、交易,有效整合了原有电力系统中的分散的应用软件,这类电子商务应用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赢得发展机会。此外,还能利用导入企业应用整合使电力企业的一些内部封闭作业环境与电子商务有效结合,从而促进了企业一体化的信息管理。 2.2整合企业的业务 电力企业应用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全面整合企业的所有业务,能把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以及电力系统中的大量数据相互整合,而系统中相应的应用程序的连结,就是实现整合这些数据的关键。 2.3业务流程管理 电力企业实现了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以后,可以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的所有工作流程进行管理。比如:利用ERP系统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的时候,就要结合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中相应的功能模块来完成,因此,这也要求了电力企业在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务必做好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相关的系统,确保其功能的实用性与整合性。 3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的技术方案 3.1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与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 计算机网络信息与电力企业信息的一体化发展最终的目标就是搭建起电力企业的信息统一支撑平台,安全规划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框架,使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实现系统的高效集成,从而使电力企业在客户、业务、员工工作以及合作单位之间的相互统一,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逻辑层次。第一,客户的表现层。客户的表现层结构主要是建立一个可以满足各个层次的客户需求数据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对普通企业用户的数据、对电力企业全体的员工数据以及对电力企业相关职能管理的部门数据、对企业的管理人员数据。第二,企业业务的逻辑层。电力企业业务的逻辑层起到了对电力企业的数据进行集中交换的作用,并且以此作为基础,帮助电力企业设计出有效的处理联机事务的系统。第三、企业数据的逻辑层。电力企业数据的逻辑层是实现电力企业统一数据建模的重要结构,这一逻辑层能够将不同站点、不同的数据源进行统一的储存与组织,从而使电力企业实现了最大程度上的数据信息整合。 3.2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物理性质结构 首先,电力企业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来支撑整个平台,并且搭建起统一的门户平台来实现电力企业网站的访问。其次,电力企业要规划自身的信息资源,并且按照规划模型的统一,构建起电力企业数据中心。并且确保数据稳定与可靠,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挖掘与分析,这就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具体指标。最后,根据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积极借助相关开发工具以及动态建模等技术,为电力企业搭建一个信息统一管理的平台。 3.3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管理平台 电力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平台能够以最优化、自动化的方式对企业的工作进行管理,能够支持、并发、顺序、分支等形式不一业务流程。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电力企业信息的一体化系统工作流程管理平台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3.3.1软件构件 电力企业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管理平台所包含的软件构件,其作用就是用来对工作流中一些基本的构件进行管理,这些基本的软件构件则是确保企业整个工作流程管理平台的重要部分。其功能主要包括了构建工作流模型、构建执行工作流服务以及构建客户的应用管理。 3.3.2系统的控制数据 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管理平台数据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了工作流的控制数据、控制相关数据以及应用数据等,其中,工作流对数据的控制主要用来控制工作流的执行服务。管理平台中的相关数据为数据的有效控制、状态转换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决定着系统逻辑的发展方向。应用数据是指应用系统程序来操作的一系列数据,这个环节的作用是确保整个流程的流动性。 3.3.3应用数据和其他应用 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与外部应用,虽然不在工作流平台组成部分当中,但是这些外部应用和数据也可以为工作流的产品调用,在工作流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当中,务必考虑不同的应用需求,便于在和不同应用系统交互的时候,能够建立、提供一个标准的API函数及规范应用来实现系统之间不同的交互。 4实现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电力企业一体信息管理的策略 4.1集中管理服务器 若要实现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电力企业则需要将现有的各系统服务器集中,在确保服务器的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对服务器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电力企业对各类系统服务器进行集中化的管理不但能够有效减少企业机房的重建,同时,也是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提与保障。 4.2整合现服务器 电力企业在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可以把那些容量较小、分散的服务器用较大的、功能较强的服务器进行整合与替换。通过对企业服务器的整合,扩大服务器容量利用空间,有效改善服务器性能,进而提高企业服务器系统使用效率,增强服务器扩展性,降低系统维护、检修、升级、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的投资费用。 4.3整合数据 电力企业对数据进行整合,是实现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对电力企业各系统数据进行分类与合并,将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共享、整合,使数据实现集中存放。对于平台产生的一些问题应及时解决,有效降低了数据冗余存储,进而使之在更大范围内也能发挥出电力企业的数据信息效应,与此同时,也充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电力企业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若要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一体化信息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务必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企业的电力系统配置,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力企业的一体化信息管理,优化电力系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作者:宋才华 蓝源娟 王永才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制造企业信息管理建设对策 1信息时代下制造企业信息管理的制约性因素研究 1.1企业信息管理建设水平亟需提升 从某种程度上看,由于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体现在软件应用方面水平较低,其中在信息管理应用上,传统的制造企业难以适应信息化管理。虽然说制造企业对信息软件的基础设施所投入的资金较多,但对于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没有进行科学划分,这样就难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并且,一些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存在信息技术知识更新慢,在一些高端信息管理部门缺乏可行性,这样就使得信息管理水平直线下降。 1.2企业信息化管理资金投入缺乏 从某种程度上看,现阶段的制造企业关于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投入资金较少,有很多制造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信息化建设阶段,要想更好地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这就必须要注重在信息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1.3企业信息管理整体规划缺乏 从整体上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停留在技术性层面上,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作用不大,这样就必然会导致过多依靠信息技术,对于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上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甚至会出现增大额外工作量的情况,信息规划意识不强,在信息建设中的随机性和主观性较强。在信息技术应用、业务流程和战略规划等方面,都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制造企业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企业的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必须要紧密依靠信息管理软件。而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反映出一种整体的管理思想,这就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还体现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管理,若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制度和体制不能很好地与信息管理思想紧密联合,必然造成信息管理难以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1.4信息化人员素质和人员比例较低 从整体而言,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建设,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例如,从基础工程、信息建设软件等方面,其信息管理的难度都是非常大的,而这些都是需要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设计和培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人才非常缺乏,这样就导致了信息管理工程的建设速度直线下降。同时,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全员参与,同时为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科学规划,经过笔者的研究和调查,制造企业的领导者在信息管理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样就使得信息管理建设工作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若是信息管理建设工作缺乏整体性认识和管理意识薄弱,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信息管理建设工作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推动制造企业信息管理建设工作的对策 2.1建设高效的信息管理组织保障 在现阶段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建设工作中,主要是缺乏必要的管理层和执行层,只有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组织体系,才能利用信息管理的方法,加快构建全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进而实现制造企业的信息采集和传输共享。 2.2制造企业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亟需加强 在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能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全面提升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人员比例,切实注重信息管理人员与制造企业成员之间的业务互动,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以此来稳定相应的项目团队。同时,IT技术性人员,必须要学习制造企业的管理和各个业务部门流程之间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制造企业管理方面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制造企业的业务管理人员可定期进行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学习,娴熟运用信息管理软件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信息管理部门的水平。例如,在对于一些核心的技术性人员培养方面,可将信息技术与商业实践两者之间结合,其中便包括一些网际工程、服务器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在制造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必须要切实掌握好各种设备在市场中的销售前景和竞争力,以此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工具,方便今后开展各种战略规划的调整。 2.3制造企业信息建设的规划性研究 一般来说,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性规划就是为了能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实现制造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其中,便包括了企业领导、信息技术专家以及用户等方面的总体战略需求。针对制造企业没有从发展战略和商业利益等方面的角度去思考企业对信息管理方面的影响情况,本文认为,只有实施高效科学的信息管理建设规划,充分利用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信息管理建设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才能使得信息化建设和业务两者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使得信息管理建设工作能对制造企业起到一个更为明确的发展规划作用。 3结语 总体来看,为了能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建设工作,必须分析在信息时代下制造企业信息管理建设工作所存在的制约性因素,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稳步推动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建设工作。 作者:左鹏 单位: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通信企业信息管理及运营成本节约对策 1信息服务的内容简析 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时展的大势所趋,国家的信息化进程也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代表,所以当前,我国各行业都开始了大力度的信息化转变,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经济体制的转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服务系统,通过这个平台的运作,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传递、共享,我们要建立其系统还要加强几方面的能力:①信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指的是计算机的软硬件、实际操作体系,还有相应的操作平台和技术。②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的组织上,我们要做到能够对系统内部和系统外界的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存储、整合、利用,使其能够运用在系统的实际运作中。③应用系统的设计。指的是适用于企业的信息系统,在有需求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传递。这些方面是信息服务系统的重点,也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难点。 2我国通信企业信息资源的现状 我国通信企业的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而且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总体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相对落后,由于信息系统的发展比较晚,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还不够全面,数据库是实现各种技术的实际源头,我们要建立适合于地区性的,具有不同使用特色的网点分布式数据库。其次,缺少指导信息资源开法的战略性规划,目前,我国信息系统的规划,一般是由信息部门独立策划完成的,这是属于信息系统的执行环节,规划内容一般是改进信息系统计算机的软硬件、程序和内容等,在执行部门之上,我们当前缺少大方向的战略规划,简要来说,就是我们需要更高层次的信息资源指挥,对资源发展的统筹安排,发展战略的指定、系统技术的研发、发展趋势判断等,这些因素占着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地位。 3信息资源战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通信企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应努力做好以下的工作:a.做好信息资源利用的战略性规划。部门分割式的管理办法在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起作用。以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成化为目标。通信企业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应从上至下进行,包括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部门中心节点的战略规划。b.搞好企业信息管理建设。虽然目前追求企业数据库的全面建设,但可以先在现有统计与技术数据库基础之上,先行选择技术及经济基础较好的、影响经济全局的重点决策项目,从这些项目起步,逐步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可以提供综合性服务的企业数据库网络系统。 4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积极节约企业运营成本 4.1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关系 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之间的建设应是互动、互利的关系。信息资源建设是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应用系统的大量开发将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多种需求,使之朝着实用、经济、有效的方向健康发展。市场供求互动的机制在信息系统建设领域同样发挥着作用。 4.2正确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将数据的归集完整化 通信企业要确保所有构成生产成本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项目均根据公司成本核算方法得到正确的归集和分配,以真实反映所有自制半成品和产品的成本,确保月度生产成本差异,分析作为节约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可靠依据,确保成本计算表、成本差异分析报表和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报表的准确性,确保所有成本核算报表均经过适当的审核批准。原材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到货并办好入库手续的,月末应付会计根据发票金额以及有关附加费用(运输、保险和关税等)直接记入供货单位的应付账款科目;另一部分是已到货但未办好入库手续的,月末应付会计根据采购部综合业务经理提供的《已收货物未收发票清单》,根据材料标准成本计算未开票的已收材料金额,并暂估入账。仓库按照永续盘存方法进行日常盘点。每月月末日,仓库负责全面盘点,财务部应付会计将仓库提供的材料盘点报表与财务帐的材料科目(数量栏)进行账目核对,差额部分作为盘盈盘亏,应付会计根据标准成本暂计入“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并将待处理流动资产清单提供给物资管理部储运经理、采购部综合业务经理和财务部总经理。对于记入“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的流动资产,物资管理部储运经理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市场采购部门、财务部部、营销部等)负责人查明盘亏盘盈的原因,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 4.3消除成本控制的误区 企业的成本控制不是意味着必须节约,成本越低越好,这是不正确的观念,很多人对成本控制存在误区,认为其控制是对支出和投入的缩减,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通信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有一定的度,通过这个度使服务和控制处于和谐的状态,一味的减少投入和支出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对服务人群造成影响,损害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降低市场竞争力,这样的成本控制是无意义的,所以通信企业的运营成本控制要合理制定,平衡服务、产品质量、资金之间的关系,不能动摇对客户的优质服务。 4.4适当调整成本率,节约运营成本 成本率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是流动性的概念,成本率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竞争状况、市场体系等随时调整,适应当前的整体运营,如果是几年的一贯制,那么势必会导致成本控制不当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将成本率提高,使其成本率和其他非通信企业接近,通过自身的优势和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扩大经营,提高收入,通过这样的有机设定,降低变动成本支出,提高收益的比例,实现运营成本的节约。 4.5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通信成本支出 通信成本构成主要是通信商品的采购价格和相关的采购费用。通信商品基本是由使用部门申请,采购部门负责采购,这种分工合作有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使用部门往往忽视对价格的控制,致使成本率上升,为改变这种局面,采购部门要尽可能多的提供不同档次的可供选择的品种,可尝试大宗采购的招标、集团采购等办法。成本控制经理要监督采购价格的执行情况,并对成本进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为控制成本、增加收益提供一个可能的空间。通信产品的流转部门,要提高各种通信商品的综合利用率。 5结束语 通信企业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其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增长,我们要积极建设通信企业的信息资源,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与利用,建立信息系统,将数据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并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实现高效的企业运转,在建立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节约运营成本,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使通信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使我过的通信状况更加的优化。 作者:祖志华 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分公司信息化服务中心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电力企业信息管理论文 一、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到的信息庞大复杂,其管理好坏对整个电力基建物资管理成效具有很大影响,所以实现高效率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首先应该根据相关合同条款实现物资动态实时管理,并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概括来说,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需要实现以下功能:信息采集录入、数据检索统计、系统安全管理和数据显示打印等等。电力基建物资仓储管理系统通过对设备合同管理实现出入账、催缴业务和信息核查的管理功能,通过对设备接收、分发和专用工具的系统管理实现物资的实时跟踪管理。其中设备管理要从“费用”和“技术”两个方面入手,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基建物资仓储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和输入主要输入的是物资数量、价格、作用、去向等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综合化、统一化管理;数据检索统计主要是按照物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查找,比如通过设备KKS编码建立系统台账,此外系统还能够自动实现物资数量统计;数据安全管理需要设置数据安全证书或者系统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还能够根据用户管理内容不同设置不同访问和操作权限;数据显示和打印为物资管理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实现数据传输和显示功能。 二、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物资管理主要工具,需要处理极为庞大的数据信息,使得管理系统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条理化。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需要实现信息管理的智能化,能够自动形成台账和合同明细账,包括出入库信息、编码、单价、供货部门、项目合同等信息。 (一)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种类分类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按照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设备信息、厂家信息、施工信息等等。信息种类应该是物资最基本的信息,无需加工整理,比如在招投标过程中对合同信息采集和定性,通过输入计算机系统信息进行模型建立,然后根据信息对比结果提高招投标信息透明度。 (二)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采集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采集需要对物资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这项工作是最基本、最繁琐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最为关键和最为重要的环节,信息收集需要将信息明确化,摒弃人员本身意愿和个人倾向,整理采集分布、分散、单一的信息,杜绝信息孤岛产生。优化信息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分类和组合,比如电力企业汽轮、锅炉、热工和电气设备的信息采集需要凭借证书和台账进行集中性管理采集,并且由计算机进行统一编码输入,保证信息公开,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三)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汇总分析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的信息分类,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通过必要的数据分析整理,及时查缺补漏,找出信息不足和错误,减少数据分类错误造成的信息混乱。信息汇总是按照信息本身特点进行总结,及时找出设备采购、计划、合同签订等环节的不同,做到有所侧重,找到客观不足,并且将信息分析透彻。信息汇总还可以采用扫描等手段提高电力物资相关图纸、合同的管理效率。建立网络归档系统,用户可以随意查询、移动、放大文档,并且进行无失真打印。 (四)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修正整改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并不是独立的“死物”,而是不断改变修正的,所以修正整改信息变得十分重要,比如对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的费用支出进行表格化实现费用的图像化,直观直接的估测费用信息,进行查缺补漏,对物资管理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此外,信息修正整改可以验证项目立项、审批的可行性,缓解相关单位查阅信息、资料紧张的局面,为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来源。 三、改进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的几条措施 电力基建物资信息管理是一项综合化、系统化的工作,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工作,而且要求从管理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过程中,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出现管理漏洞,很难全方位利用相关信息,造成工作效率低的情况。 (一)做好物资计划和采购供应,加强物价信息指导工作做好物资计划编制工作,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工期、施工和融资等方面的信息采集,编制工程物资计划需求和计划申请报表,加强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和入库要尽量批量进行,保证物资优质优价,杜绝流通混乱、经营管理环节混乱的情况发生。在电力基建物资管理内部采用责任制,保证责任到人,充分发挥行业整体优势,适当进行调整。无论哪个单位或者环节的变动,都能够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有所显示。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物价信息指导工作,并且作为调整概预算的依据进行物资采购调整。 (二)加强物资标准化管理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某些电力企业虽然采用了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标准化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很难达到“凡事有人管,凡事有标准,凡事有监督”的标准。推广标准化管理需要及时准确收集、整理和传递市场信息,建立起以企业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网络,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上报信息统计报表,充分发挥各级物资部门的机动性,减少基层资金占有率,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由于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十分重要,所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认识和竞争意识十分重要,以物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作为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评定标准。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三)加强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的监督力度,协调宏观和微观方面的调控加强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的监督力度可以增设仓库信息管理和保管员信息管理亮相基本信息,在信息录入过程中调节物资数量的相关字段,减少后期工作量。相关物资出库必须有相关管理人员的签字,确保物资出库情况无误。为了提高宏观和微观方面的调控力度,需要建立内部信息交流和信息平台,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加强实时监控和跟踪力度,实现信息文档自动规划管理,将物资管理系统扩展到体系层次,比如某个仓库的管理人员只要注册身份或者一条口令权限就能够实现远程网页浏览。信息管理需要一个积累过程,数据积累能够提供的分析趋向,为管理提供的数据支持,并且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对于电力企业受影响十分巨大,不仅要求从技术方面进行改进,而且要从管理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和方法,保证企业运行的需要。随着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电力基建物资仓储信息管理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前景,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刘冰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坑口电厂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企业信息管理论文 1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1.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和使用 距今3.5~5万年前,人类使用大脑存储信息,并开始使用语言交流和传播信息。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革命,它标志着人类信息活动的范围和效率的巨大提高,人类的信息活动从此由具体走向了抽象。 1.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创造 文字是代表一定内容的符号,它是逐渐从形象化走向抽象化。最早的绘画文字见于旧石器时期的洞壁,这种文字中的图画是各种事物的记号。后来,在绘画文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表意文字。文字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可以传得更久、更远。对人们历史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 1.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造纸技术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最短的时期内,导致书籍数量出现了增多的情况,并且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印刷技术以及造纸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信息的传送效率以及传播速度,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信技术的普及 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十九世纪的西方开始,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一百年的时间。从电报、电话技术的出现到现代通信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效果也非常好,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先进的技术进行更好的利用,这样能够促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1.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同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到现在已经经过了近百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好,在各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利用这种技术,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2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影响 2.1通讯能力的增强 通讯实力是衡量企业执行情况的规范之一。高速的通讯能力代表着企业可以更加敏捷的对外界的很多突发状况进行处理,同时也保障了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顺畅。从企业最初的发展来看,信息通讯凭借机构之间的语言通讯,直接对话以及电话、电报等形式;后来,网络的广泛运用,研发出了企业内部网络,创建内部网络,对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信息通讯都提供了方便的环境。 2.2工作效率的提高 工作效率的改善是企业管理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很多企业工作中都要进行信息的登记和传送,包含档案管理、存放和传送等。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的广泛运用,企业的工作速度有着飞速的提升。信息通讯更加方便高速,文字处理能力增强,各种资料库能够获取更健全的综合。 2.3办公资源的节约 办公支出对企业的运营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节减了资源的使用。对之前的企业运营来讲,纸质资料的存放要耗费巨大的资源。使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纸张的使用。 3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3.1信息技术改变价值链 信息技术向价值链每一环节渗透,改变价值行为的执行方式和链的本质。它也影响竞争范围,重塑产品,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每个价值链都是由物理部分和信息处理部分组成。物理部分包括所有执行价值行为所需的物理任务。信息处理部分包含获得、操作、传输执行价值行为所需数据的步骤。每个价值行为创造和使用某种信息。例如,后勤行为使用的信息包括:安排承诺、运送速度和产品计划等确保即时有效的传递。服务行为使用服务请求/信息安排电话和订单;产品失效信息使企业能够修改产品设计和制造方法。信息技术同样对竞争范围也有很大的影响。信息系统能使企业在不同地域之间协调价值行为,例如,波音公司利用在线设计和国外的供应商进行工作。信息技术也可以在企业之间创造许多新关系,从而扩展产业竞争范围。 3.2信息技术改变产品 商品由物理以及信息两方面构成。信息方面包含商品特征,运用方式等,如便利性、可保护性以及服务程序。商品物理构成更为关键,不过当前更加可行的新技术是供应商品物理特征时,供应更多的资料。新技术能够把不含有物理构成的商品变为现实,例如电子报纸。最后,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商品处置信息的性能。 3.3信息技术改变竞争本质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每种竞争力,从而改变产业吸引力,表现在:附有材料和商品信息的电子清单使顾客更容易评价材料来源,做出购买决定,从而提高购买力;信息技术复杂软件的购买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从而提高购买力,产业进入门槛;柔性制造系统可以更快、更简单、更便宜地提供高性能的产品,从而影响了替代品的威胁;订单和订货处理的自动化,加剧了销售产业的竞争,新技术在取代人的同时提高了固定成本,导致产业内部为争取客户竞争加剧。信息技术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杠杆。信息技术可以在老企业中创造新的企业。企业在价值链中有多余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将这部分卖出去。例如,sears利用其处理信用卡帐户和规模大的特点对其他企业提供相似的服务。 4结束语 对企业本身以及企业合作状况进行分析,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企业的价值关系,转变企业和其合作方的合作比重,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拟定适宜企业本身的信息技术发展策略,转变企业的工作程序,使其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相配,进而为企业提升竞争优势。 作者:张瑞单位:哈尔滨市烟草公司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创新培训 一、培训方式的创新 体验式教育是以被教育者亲身参与某项活动,通过有计划实施,完成任务并最终获得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体验能够让自己的印象更加深刻,所学知识更加牢固。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主讲教师设计培训方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生动、直观、多样的教案,简捷明了,使相对复杂、深奥的系统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接受。在进行《网络硬件维护及系统操作说明》培训时,利用现场展示及多媒体演示技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及操作技能。在“质量信息系统测试”、“新炼钢生产执行及质量控制”的培训中,本着服务于生产,应用于生产,我们组织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培训,边培训边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LIMS、MES系统涉及23个岗位近300人,投用期仅用2周就正常运行,高质量的培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培训过程的创新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知识更新。根据集团公司发展与建设的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要保证职工培训的持续性。不能一次培训就一劳永逸,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设备技术的更新,实行持续多次培训教育。其二,要保证持续培训的全员性。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全体人员,包括生产操作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层和最高决策层,从生产工人直至处长全员参与,营造学习型企业。其三,做好持续培训的适应性,培训内容适应总公司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结合岗位规范,有重点地加强新信息系统、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制定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上岗资格。 三、教育培训载体的创新 在教育培训中,载体的选择和确立是决定工作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因此在平时工作中一是:定时培植载体,我们规定每周一下午为学习日。二是:开辟网上教育课堂。针对下属单位分散、人员集中较难的特点,我们利用局域网,建立管理网站,开辟《网上知识库》、《技术交流》平台,拓宽知识传授和经验交流的空间与渠道,为职工获取新知识提供一流的学习平台。现在上局域网学习已成为很多职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知识竞赛、岗位技能比武等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学习与工作热情。 四、培训教师选择的创新 质量信息系统涉及系统架构、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络及硬件维护、系统操作等方方面面。随着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信息管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系统正常运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变得很庞大。因此,加强相关培训,充分发挥各技术人员的专长很重要。老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了非常实用的教材,分专业特长开办培训班,效果很理想。先后举办了“计算机常见故障维护知识”、“网络故障判断及维护”等效果良好。通过培训使员工学会了计算机及网格故障判断方法及常用维护知识,在工作遇到问题自己能及时处理,同时减少了设备的维修费用。 五、培训内容的创新 培训内容按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工作岗位标准、生产质量标准、钢铁企业发展目标为依据,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实际技能方面科学而规范的设置培训内容。 1.培训的内容根据集团公司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目标,设置培训内容要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先进性、超前性、预见性。 2.培训重点的转向。企业培训的重点从适应现在及补充知识和培训技能,转向扩展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培训对象的深入。在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个性和个人价值的现代企业培训中,在培训个人技能的同时注重个体的积极性、潜能发挥、人际交往、个人自尊、压力管理等。策划企业群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造就一线员工奋发进取、积极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 4.培训内容的模式转化。适应时代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企业培训内容设置一专多能知识和技能,具体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知识培训、技术培训、能力培训、管理职能培训;特别是新装备、新技术、新技能,质量信息系统的采集分析、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提高、数据网络技术、在线检测技术等先进及前沿技术策划编制培训大纲及具体的培训方案,充分体现业务能力提升的要求。通过以培训形式的创新,在信息管理系统在集团内得到很好应用效果。 培训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重点抓好三种教育培训环节。 1.把好审核关,制定培训计划。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涉及面广,我们对全年的每个教学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的一切要素进行逐个研究,制定出全年培训班授课内容、授课老师及每项教学内容的课时要求,使全年培训计划落实到人,为培训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2.把好质量关,选好培训老师。对于每次培训,我们都能主动与领导专家联系,选择那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人员担当培训老师,我们还在开班期间走访学员,随时收集情况反馈给老师,使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共同把好教学质量关。 3.把好考核关,保证培训效果。培训是考核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考核是对培训效果的验收,是对业务知识技能的巩固。每期业务培训班结束后,我们都要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并进行培训质量满意率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真实的检验。经过不断的探索,质量信息系统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证了集团公司各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素质,为集团公司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质量检验信息管理团队。 作者:宋莉单位:济钢集团计量质检中心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小议电力企业信息管理 一、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点在电力企业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电力是一个传统的行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走高,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客观上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同步发展壮大,然而,企业的管理水平、核心竞争能力等并没有得到相 应的提高。由于电力行业至今仍然带有强烈的垄断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延缓了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紧迫感,因此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信息化就是当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信息化会带来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企业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也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最简单的例证是,企业有实力(资金)才可以使信息化的装备水平不断改进。 信息化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管理水平是基础,信息化是工具和手段。没了基础,手段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定不健全的情况下,信息化程度却很高,这是不可想象的。而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快节奏工作要求,会对信息化的发展自然产生需求拉动。 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水平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二者循环往复,不断促进,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始发展,但当时企业的发展还未达到一定水平,管理水平也未达到一定高度,信息化发展不是很快,到了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到了21世纪,信息化建设无论在国家电力公司、省网公司还是下面的发、供电企业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二、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力量 市场经济是信息化发展的最好土壤。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是多元分散的,决策也是分散独立的,市场主体决策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状况,而信息化为此提供便利、有效的手段,所以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成就,为经济决策服务。 反过来看看目前国内的电力企业,最近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频繁出现以电力行业为代表的垄断行业员工福利居高不下的报道,显然,电力企业已经被指认为垄断行业中的典型。也就是说,电力是目前国内市场化程度最低的产业,因此,电力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乃至管理变革的最原始动力就不难理解了。客观地说,在目前的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条件下,要求电力企业从根本上推进的信息化建设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必然要以管理创新为前提,而管理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又必须要以充分的市场化为前提。 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出路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加快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步伐;而作为电力企业本身来说,管理层必须树立长远的战略视野,切实地认识到市场化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以管理变革为切入点,带动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与构想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1)确立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转变管理方式的辩证关系 业务需求驱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促进管理变革和业务能力的提升。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要获得成功,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化是固化基础管理、活化综合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强化战略管理的重要变革工具;是实现企业发展、控制运营成本、挖掘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的思想。要树立信息技术是管理变革的第一推力的观念,通过信息化来推动管理现代化,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现代化所引发的管理和组织变革同步考虑和改进。 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转变管理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晰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认清电力企业的管理特性,客观评价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认真运用swot等现代管理工具进行深入分析,瞄准国内外先进标杆,实现管理变革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2)注重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和策略 信息化引发企业变革,形成基于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全新企业运行和管理模式,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信息化不是单纯的项目组合和信息堆积,也不是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现有的管理模式照葫芦画瓢式地“数字化”描述,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基础环境的不断调整、变化、发展、再调整、再变化、再发展导致信息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因此要注重建设策略。电力企业还处于改革进程中,信息化建设应实施规划先行、实施紧随、稳步推进的螺旋式递进策略,重点突出对核心业务的支持,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有效结合。 (3)正确把握和运用“一把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在这“一把手工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一把手”在信息化工程中 的组织者地位,而是要把“一把手”对信息化在企业战略中的定位,“一把手”对信息化带动管理变革和创新作用的认识,“一把手”坚定不移地把信息化进行到底的决心,“一把手”将新技术、新理念运用到管理创新中的能力,影响并渗透到企业文化及员工思想行为中,从而使全体员工融人到“一把手工程”的企业氛围中,形成一种强大的企业文化,把信息化作为自我加压 、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和自我创新的自觉行动。 (4)切实加强信息的标准化工作 企业信息化进展到现在,之所以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化过程中忽视信息标准化这项基础工作,如技术平台的标准化、信息编码的标准化等。 企业信息化需要总体规划,需要从最底层的业务流程调整和优化做起。但任何企业级的信息系统都不可能涵盖企业的所有业务活动,因此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是信息化进程中永恒的话题,而标准化则是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成功的基础。 (5)信息安全和运维体系建设是信息化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企业各业务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的同时,构建强壮的it运维管理体系不容忽视。如何将静态的被动式运维管理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式运维管理,使信息技术运维的风险降到最低,是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 总之,信息化发展不能与企业的管理现状相背离。必须仔细审视自身现状,找到信息化的准确定位和恰当的切人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1)总体目标:作业层实现流程网络化,提高工效;管理层实现定量化,提高质量;同时实现决策支持智能化,有效提高企业管治和竞争力。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下列各项工作: ――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体系,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通过数据整合,保证企业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唯一性, ――建立电力企业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支撑平台与通信网络基础平台,创建高效、有序、统一的企业信息技术环境,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完成公司主营业务(财务、营销、生产、人力资源、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建设思路: ――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体系框架。按照“专业开发,应用集成”的一体化建设部署,构建信息系统体系框架; ――通过统一的信息应用集成平台(eai)实现各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业务整合; ――通过统一的企业信息门户(eip),实现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为电力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运行环境支撑平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平台一个中心”,即信息网络平台、信息安全平台、应用集成平台和区域性数据中心。信息网络、信息安全平台与数据中心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适度超前。 四、加快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理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实践规范、有序和高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策略应该以信息化规划实施为依据,创造条件落实信息技术规划类专项计划资金。 2、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管理数据区域性集中处理和存储的要求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各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加快信息安全基础设施(pki)系统及防病毒体系建设,逐步完成数据中心和容灾数据中心的建设。 4、落实信息应用集成平台(eai)和统一企业信息门户(eip)的建设。 5、加快信息资源整合与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电力企业信息资源统一开发利用要紧密围绕电力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这一中心环节,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策略,稳步推进财务、营销、生产、人力资源、工程项目和物流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通过实实在在的应用效果提升企业信息化的价值。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企业信息管理中技术探索论文 摘要:利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将计算机远程终端通过Internet接入公司企业网,从而实现远程网络用户对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安全访问。 关键词:虚拟专用网VPN远程访问网络安全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的发展也日益呈现出产业多元化、结构分布化、管理信息化的特征。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提升,信息管理范围不断扩大,不论是企业内部职能部门,还是企业外部的供应商、分支机构和外出人员,都需要同企业总部之间建立起一个快速、安全、稳定的网络通信环境。怎样建立外部网络环境与内部网络环境之间的安全通信,实现企业外部分支机构远程访问内部网络资源,成为当前很多企业在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VPN技术简介 VPN(VirtualPrivate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络,指的是依靠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和其他NSP(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公用网络中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的技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封装和加密传输,在公用网络上传输私有数据的专用网络。在隧道的发起端(即服务端),用户的私有数据经过封装和加密之后在Internet上传输,到了隧道的接收端(即客户端),接收到的数据经过拆封和解密之后安全地到达用户端。 VPN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数据、音频、视频等服务以及快速、安全的网络环境,是企业网络在互联网上的延伸。该技术通过隧道加密技术达到类似私有网络的安全数据传输功能,具有接入方式灵活、可扩充性好、安全性高、抗干扰性强、费用低等特点。它能够提供Internet远程访问,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企业分支机构、远程用户、现场服务人员等跟公司的企业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此外它还提供了对移动用户和漫游用户的支持,使网络时代的移动办公成为现实。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基于Internet的商务应用在企业信息管理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企业的商务活动,需要一些固定的生意伙伴、供应商、客户也能够访问本企业的局域网,从而简化信息传递的路径,加快信息交换的速度,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决策速度。同时,围绕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企业需要与各分支机构之间建立起信息相互访问的渠道。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应用和日益突出的信息处理问题,VPN技术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VPN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通过将数据流转移到低成本的网络上,大幅度地减少了企业、分支机构、供应商和客户花在信息传递环节的时间,降低了企业局域网和Internet安全对接的成本。VPN的应用建立在一个全开放的Internet环境之中,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网络的设计和管理,满足了不断增长的移动用户和Internet用户的接入,以实现安全快捷的网络连接。 二、基于Internet的VPN网络架构及安全性分析 VPN技术类型有很多种,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实现VPN服务器架构以及客户端连接应用,基于Internet环境的VPN技术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接入方便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企业对VPN的常规需求。 2.1Internet环境下的VPN网络架构Internet环境下的VPN网络包括VPN服务器、VPN客户端、VPN连接、隧道等几个重要环节。在VPN服务器端,用户的私有数据经过隧道协议和和数据加密之后在Internet上传输,通过虚拟隧道到达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经过拆封和解密之后安全地传送给终端用户,最终形成数据交互。基于Internet环境的企业VPN网络拓扑结构。 2.2VPN技术安全性分析VPN技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隧道技术,数据加密和用户认证。隧道技术定义数据的封装形式,并利用IP协议以安全方式在Internet上传送;数据加密保证敏感数据不会被盗取;用户认证则保证未获认证的用户无法访问网络资源。VPN的实现必须保证重要数据完整、安全地在隧道中进行传输,因此安全问题是VPN技术的核心问题,目前,VPN的安全保证主要是通过防火墙和路由器,配以隧道技术、加密协议和安全密钥来实现的,以此确保远程客户端能够安全地访问VPN服务器。 在运行性能方面,随着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激增,信息处理量日益增加,网络拥塞的现象经常发生,这给VPN性能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制定VPN方案时应考虑到能够对网络通信进行控制来确保其性能。我们可以通过VPN管理平台来定义管理策略,分配基于数据传输重要性的接口带宽,这样既能满足重要数据优先应用的原则,又不会屏蔽低优先级的应用。考虑到网络设施的日益完善、网络应用程序的不断增加、网络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对与复杂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权限分配的综合处理能力是VPN方案应用的关键。因此VPN方案要有一个固定的管理策略以减轻管理、报告等方面的负担,管理平台要有一个定义安全策略的简单方法,将安全策略进行合理分布,并能管理大量网络设备,确保整个运行环境的安全稳定。 三、Windows环境下VPN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企业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和Windows系统设计出VPN网络,无需铺设专用的网络通讯线路,即可实现远程终端对企业资源的访问和共享。在实际应用中,VPN服务端需要建立在Windows服务器的运行环境中,客户端几乎适用于所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面以Windows2003系统为例介绍VPN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配置。 3.1Windows2003系统中VPN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在Windows2003系统中VPN服务称之为“路由和远程访问”,需要对此服务进行必要的配置使其生效。 3.1.1VPN服务的配置。桌面上选择“开始”“管理工具”“路由和远程访问”,打开“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窗口;鼠标右键点击本地计算机名,选择“配置并启用路由和远程访问”;在出现的配置向导窗口点下一步,进入服务选择窗口;标准VPN配置需要两块网卡(分别对应内网和外网),选择“远程访问(拨号或VPN)”;外网使用的是Internet拨号上网,因此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VPN”;下一步连接到Internet的网络接口,此时会看到服务器上配置的两块网卡及其IP地址,选择连接外网的网卡;在对远程客户端指派地址的时候,一般选择“来自一个指定的地址范围”,根据内网网段的IP地址,新建一个指定的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最后,“设置此服务器与RADIUS一起工作”选否。VPN服务器配置完成。 3.1.2赋予用户拨入权限设置。默认的系统用户均被拒绝拨入到VPN服务器上,因此需要为远端用户赋予拨入权限。在“管理工具”中打开“计算机管理”控制台;依次展开“本地用户和组”“用户”,选中用户并进入用户属性设置;转到“拨入”选项卡,在“选择访问权限(拨入或VPN)”选项组下选择“允许访问”,即赋予了远端用户拨入VPN服务器的权限。 3.2VPN客户端配置VPN客户端适用范围更广,这里以Windows2003为例说明,其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配置步骤类似。 在桌面“网上邻居”图标点右键选属性,之后双击“新建连接向导”打开向导窗口后点下一步;接着在“网络连接类型”窗口里选择“连接到我的工作场所的网络”;在网络连接方式窗口里选择“虚拟专用网络连接”;接着为此连接命名后点下一步;在“VPN服务器选择”窗口里,输入VPN服务端地址,可以是固定IP,也可以是服务器域名;点下一步依次完成客户端设置。在连接的登陆窗口中输入服务器所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连接上VPN服务器端。 3.3连接后的共享操作当VPN客户端拨入连接以后,即可访问服务器所在局域网里的信息资源,就像并入局域网一样适用。远程用户既可以使用企业OA,ERP等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使用文件共享和打印等共享资源。 四、小结 现代化企业在信息处理方面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互联网络,在企业网络远程访问以及企业电子商务环境中,虚拟专用网(VPN)技术为信息集成与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VPN技术利用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专用网络,从而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性的资源共享和互联服务,是企业内部网的扩展和延伸。VPN技术在企业资源管理与配置、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供应链集中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企业信息管理变革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给企业传统信息系统带来的冲击,提出了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信息系统基本框架及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对传统模式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商务的引入,使得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由传统的封闭型环境转变成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开放型环境。与之相对应的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也由传统的封闭型MIS模式,进化为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模式,企业要在新的环境下立足并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再造企业流程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企业信息系统。 1电子商务环境的形成与企业网络优势的确立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Internet/Intranet网络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商业模式。是基于计算机和软件,以及通信网络基础上的经济活动。使参加交易的买方和卖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厂商、企业,以及所有的合作伙伴在Intranet、Extranet、Internet中密切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在网络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应用。在网络这个载体上,企业可以不分大小,用大体相同的费用在网上进行商品宣传,平等地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大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同时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减少了交易成本。由此,对企业的信息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商务环境的形成,将引起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首先是竞争平台的变化,以网络为平台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冲破传统的实物经济的运作模式;其次是竞争速度的变化,企业借助电子商务运作平台,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及市场动向,并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对客户的需求及市场动向迅速作出的反应;第三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变化,企业依靠资本投入、知识提高和技术进步,迅速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第四是竞争资源的变化,在网络经济下,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就有可能比其他企业先行一步,推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人们可以运用信息资源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大力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企业各种对外的业务活动已经延伸到了Internet上。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信息系统应当支持Internet上的信息获取以及网上交易的实现。为此,必然要求企业建立网络信息优势。信息优势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生存和立足之本。所谓信息优势并不是指企业拥有多少信息,而是指企业拥有多大的宣传商品信息和获取关键市场分析、经营状况、决策支持以及新产品开发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优势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得到,而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谁运用的恰到好处,谁就有可能占据先机。随着网络带宽的逐步扩大,网站已经成为企业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这个信息节点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她会成为企业信息释放与收集最有效的工具,从而成为企业及产品对外的主要窗口。充分利用网站在展示信息方面的能力,将企业的商务信息有序化,通过网站有效地传播出去。同时,借助网站的互动能力广泛地收集大量的反馈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最后,与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以Intranet/Extranet的形式让信息自外向内再自内向外有序流动,形成一个闭环的信息系统,才能真正起到辅助市场和管理决策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 2基于商务网络平台的企业信息的集成化组织 网络时代,企业的经营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具有多地点经营、跨国经营的特点。信息共享成为商务活动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企业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即信息分散、不能共享、多种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共存,导致各个应用部门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难以为高层决策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企业应根据总体信息系统的目标和要求,对分散的现有信息系统域多种硬件、软件产品和技术,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组织、协调或重建,以便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具有共享性和适用性的集成化信息。 (1)网络基础平台的建设。企业以及各种机构必须通过组合和连接不同的系统硬件及系统软件,搭建业务运作的网络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及软件,实现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不断改造和升级网络系统,扩大网络的带宽,让电子商务从理想走入现实。 (2)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搞好信息组织工作。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而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从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地组织好信息,就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基本工作。 (3)按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开发在企业信息基础设施之上运行的企业集成信息系统(EIIS),完成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化建设。信息集成化就是通过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去管理企业最核心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把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把企业内部一个个信息的孤岛整合在一起,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生产型企业重点要搞好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建立从设计到制造和经营管理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即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服务型企业重点要搞好业务处理过程的信息化,既要开发企业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内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还要实现企业与业务伙伴或与客户间的信息自动交换,外部互联的有效方法就是通常讲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实际上,要建立更大范围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4)建立信息中心。在企业计算机应用的一定发展阶段,应建立信息中心,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门。大部分企业对信息资源没有加强集中管理,这就容易带来信息管理的混乱,造成信息的丢失、冗余等浪费,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不准确、不可靠和不及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加强信息管理刻不容缓,而这是需要相应的管理机构来保证的。信息中心是一个集管理和技术于一体的部门,它必须拥有一定的、必要的管理权限来管理和协调企业的信息资源。除了设置信息管理机构外,还需要一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权威人士来领导信息管理机构,即首席信息主管(ChiefInformationofficer,CIO)。CIO是对企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所有方面负责的高级执行官,他们使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 CIO拥有多方面的技术和商务知识,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综合地看问题,能从商业战略角度安排技术设备,提供适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CIO一般由副总经理兼任,在企业中的地位仅次于总经理。在国外,/" 整理提供CIO的设置是非常成功的,也非常普及。在我国,信息管理人员(包括CIO)的地位比其应有的要低,且企业对CIO的了解和认识不足。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推进,我国企业界应认识到CIO的重要性,力图通过设置这一职位,从组织上保证信息管理工作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善信息资源的管理。 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新型信息系统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企业在总体战略设计上应考虑建立与电子商务互相适应的发展目标、业务系统与组织架构,以价值为导向,实现高效、低成本运作,在企业价值链上创造出更强的竞争优势,提升竞争能力和战略形象。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和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经营战略必须走向求变和创新,以灵活性、敏捷性为特征,一切要面向全球化的市场,以顾客满意度为导向。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新型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中,以下两个方面问题值得重视。 (1)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企业内部网系统(Intranet)、外部网系统(Extranet)和企业智能网络管理系统。Intranet和Extranet就是用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Internet,通过企业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资源和网络用户的管理,确保企业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实现企业网站的操作、管理和维护自动化。Intranet/Extranet可以实时连通企业各组织、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反馈的速率。建立全面涉及企业内部产供销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几个主要环节的网络信息系统NIS,全面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是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整体信息优势的措施,也是商务E化的关键所在。 (2)企业的开放式集成化信息系统的构建。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企业传统的经营组织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它们几乎改变着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为此,必须实现电子商务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集成,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信息系统。通过企业网络系统,将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和外部数据有机结合起来,将企业电子商贸系统EC、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系统OA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把来自产品营销、业务开展、新产品开发、生产计划、产品加工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综合,进行深层次应用,形成一个健全的企业新型信息系统。企业新型信息系统通过企业的Intranet和Extranet基于浏览器方式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进行低成本的、即时的、直接的数据传输及操作和共享处理。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及与企业相连的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统一制订生产计划、安排物质供应、组织生产和加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由于这些信息在企业内部及所有的合作伙伴之间都是透明的,因此在计划的制订和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保证计划的实时性。超级秘书网 目前企业的集成化信息系统是一个封闭的自动化系统,将其转化为一个统一的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链,从而实现与供应链中的所有合作伙伴的高效协同运作。完整的企业集成化信息系统应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与客户和市场相关的信息,即它不仅包括企业生产任务信息、设备信息、管理信息、质量信息、库存信息、物料信息和财务信息等,还包括供应商、客户和市场信息。对企业来说,信息将不再有内外之分,而只是被当作企业信息链中的一个环节。企业新型信息系统的应用,既是一个技术实施的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转型和技术知识的创新过程。要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革,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重组。 (1)跨平台运行、支持多种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具备可扩展的业务框架和标准的对外接口的确立。在信息化的浪潮中,许多企业已经投资建立了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并获得比较成功的应用。为了有效利用已有投资,企业将要求新系统能够与原有系统进行集成与数据共享。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间的数据交流与交换将有助于企业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随着管理思想与方法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得任何管理信息系统都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要求,因此新型的企业MIS应当具有一个易于扩展的业务框架结构和标准的对外接口,从而使得对软件的维护、扩展以及二次开发变得非常容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平台运行,即要求同一套程序编码可以在多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上运行,以便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和投资能力选择最佳平台,并且帮助企业顺利实现不同应用水平阶段的平滑过渡。 (2)分布式应用系统、支持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功能的扩展。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MIS软件系统将是超大规模的,它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局域网络服务器上的系统,而是支持分布式应用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同时电子商务时代所带来的巨大信息量需要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处理功能,从而协助人们有效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3)模块化设计与系统实施中的协调管理。系统高度模块化、高度集成企业MIS软件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各子系统及子系统中的各项功能甚至每一个应用程序的高度模块化,以便实现对系统功能的重新组合与配置。同时,系统数据能按照系统的设计传递到相关的模块中,从而达到系统数据的高度共享与系统的高度集成。 (4)高可靠性与安全性以及面向个性化的设计。交易安全有关的客户和企业身份的认定及电子付款是普及电子商务最主要的难点。系统大规模分布式的应用、广泛的网络连接需要企业MIS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强的安全控制。多用户操作冲突、共享数据的大量分发与传递、远程通信线路故障,需要企业MIS具有无比的健壮性、超强的稳定性,并能够对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做出正确处理。对于黑客的入侵攻击、越权操作等现象需要在管理信息系统上建造强大的安全防线。对系统内部数据记录的存取及删改权限的管理、系统操作日志的建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由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运作模式,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MIS软件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世界。因此,要求软件的设计非常灵活。在一些常用模块输入输出界面、运算公式、业务逻辑、业务关联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设置空间,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自行设定建立自己的企业MIS应用子系统。 企业信息管理论文:企业信息管理 摘要:企业决策所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已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的瓶颈,从而引出信息集成技术理念。但单从技术角度来进行信息集成,并不能解决问题。信息集成是一个系统化过程,除了要依靠技术外,还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它实际上是一个深入的企业信息管理问题。 关键词:信息集成信息管理策略企业信息 一、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它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联系结合所构成的开放性的转换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人、财、物和信息。企业的日常运作及发展,必须以获取所必需的信息为前提,而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充分开发利用,会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企业中的信息管理应该包括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分析研究、利用等,其目的是保证企业所需信息的可用性。 1.传统手工阶段 在传统的手工方式中,信息管理的方式就是使用纸、笔来存储,以人员接触和交谈来传递,用语言、文字来输入和输出信息;管理工具无非就是文件夹、资料袋、以及各种标签、摘要卡片等。此时的企业管理主要面向物流与商流,信息因依附在其中而没有单独被企业加以管理,信息管理还没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2.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开始不断地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从最初的财务电算化到办公自动化,再到管理信息系统以至较复杂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等,此时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也是企业逐步信息化的过程,企业使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及相应设备,对企业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以实现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流和能源流,进而通过信息资源开发,如利用OA、CAD、CAM、MIS、MRP、(II)、ES等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信息集成阶段 由于在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并无统一规划和标准,再加上系统开发对技术的依赖以及其它经济和人为因素,以至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大不相同,比如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库从简单的文件数据库到复杂的数据库都有,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异构信息源。尽管这些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分别支持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但企业高层在多数情况下,为完成一项工作,可能需要访问分布在不同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管理系统很明显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而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企业兼并、并购非常普遍的。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否实现交互,如何实现也就成了企业信息管理面临的问题。同时,在现代全球化竞争环境下,无论商务信息如何变化,企业管理层都要能迅速获取关于商务的任何一方面、任何一层次、任何一个角度的信息。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基于企业业务集成的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实现企业整体各部的信息共享,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从企业的整体商务环境出发来整合业务及相关信息系统,如,BPR、ERP、CIMS等。 二、信息集成的技术实现及所面临的问题 信息集成并非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而是要从企业系统出发,保证系统中每个部分、在运行的每个阶段,都能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传送给需要该信息的人。 1.信息集成的技术实现 信息集成在技术上要实现企业系统各部分:(1)互联性(interconnectivity)就是通过接口技术使各部分单独的设备、各种单元技术连接起来;(2)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通过ETL或元数据等技术使企业系统中各有关应用软件或技术功能,彼此理解对方的操作指令并识出相应功能,能够实现相互操作,从而实现修改或共享数据库;(3)语义一致性(SemanticConsistency)指通过SBV(sharedbusinessvocabulary)和格式的标准化,提供给用户一个企业数据一致和正确的视图;(4)会聚集成(ConvergentIntegration)这是信息集成的最高阶段和最复杂形式,它包含了将技术与流程、知识以及人工效能之间的集成。会聚集成将使组织具有对市场机遇快速应变的能力和对本身重新配置的能力。 信息集成将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只有将这些技术通过系统设计和分析并加以规范化实施,才能形成一个敏捷型企业的信息系统。具体的技术有: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Internet技术、电子邮件技术、目录服务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技术、接口技术以及MDM(masterdatamanagement)、BPM(businessmanagement)、EAI(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ESB(enterpriseservicebus)、ETL(extract,transformationandloading)、EII(enterpriseinformationintegration)、ECM(enterprisecontentman-agement)等。 2.信息集成所面临的问题 企业信息集成面临的问题是一个非技术问题,它实质上是管理,“putenterpriseintoenterprisesystem”,即将企业定位到企业系统中。所以仅从技术角度出发,企业在实际开发或应用信息系统时并不会实现所期望的作用。Foxmeyer的系统开发使其破产;MobilEurope在信息系统上投资数亿美元,最后也不得不放弃;Dell为自己投资的系统居然不能满足其新的分布式的管理模式;当AppliedMaterisls发现与新系统相伴随的还有大的组织结构调整时,不得不放弃了系统。一系列的案例使人们开始怀疑在这方面的投资,有的人也把这种失败归咎于技术问题。但Davenport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业务问题。企业在进行信息集成时,往往会把自己对此的理解强加在企业原有的策略、组织结构和文化上,为实现全面集成不惜剥离自己的一些强势业务部门或将原有的定制式的处理过程转向一般性的处理,而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这表明企业进行信息集成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管理水平问题。 三、面向信息集成的信息管理策略 企业信息集成是分层次的,如参考文献中将其分为用户界面、人员、业务过程、应用、数据和元数据五个层次。但对于企业决策层来说,首先要明确的是如何理解信息集成。如今企业的成功主要取决与它的信息意识和对企业内外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企业信息集成,企业要成为敏捷性企业,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透明性(visibility)和灵活性(flex-ibility)。信息集成的理论基础是工程思想和系统思想的结合,它不仅是用技术建立一个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大变革的背景下,地勘行业结构调整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使得地勘单位经营范围日益扩展,逐渐从单一化找矿发展为跨行业综合经营单位。在此过程中,地勘单位具备经营范围广泛、行业背景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再加上地质勘察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地勘单位的业务经营不仅是生产型活动,也是一项科学调查研究工作,衍生出一些财务风险。对此,为了促进地勘单位的稳定发展,要对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类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预控对策,规避风险,进而提高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控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勘单位的主要财务风险 (一)资金筹集成本风险 为了做好地勘单位经营业务,地勘单位要转向金融机构来开展融资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经验不足,缺少专业人才和市场经验指导,使得地勘单位一些投资项目没有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资金损失严重。同时,在筹资中,地勘单位根据日常资金流动情况和期限,匹配对应的金额与期限,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发生资金断裂情况,引发财务风险,还可能出现信用风险。 (二)资金投资回报风险 地勘单位在经营发展中,由于改制时间不足,各项制度与程序尚未落实,在项目投资中的相关决策不够合理,一些内部权利约束力不够,内部控制和审批都不够完善,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投资回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续效益回收问题考虑不足,造成地勘单位投资资金的大量浪费,降低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制约其转型和发展,引发资金投资回报风险。除此之外,一些地勘单位为了可以得到当地财政支持,盲目选择多种类型项目进行投资,没有站在长久角度上对待投资项目,只想到资金支持,而忽略了项目投资折旧与摊销,损失长久效益,引发财务风险。 (三)资金日常使用风险 现阶段,地勘单位资金的日常使用存在一些问题,资金应用随意性较大,资金管理效率不高,使得地勘项目后期资金无法及时回收,引发资金风险。一方面,地勘单位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不足,包括会计制度、风险预警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制度不完善,一些项目科目不够详细,现金流量不明确。另一方面则是受外部环境影响,市场竞争加大,在外界环境冲击下,暴露出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不足,引发财务风险。 二、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控方式 (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提高地勘单位风险管控能力,地勘单位要综合现有资源,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经营业务或是管理系统运行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识别、分析、预测,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财务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风险管控水平,起到提前预防的管理效果。地勘单位要提升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完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加强现金流量预算力度,以现金流为管控重点,通过现金流的精确预算,为财务风险预测和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预警信息,加强财务风险规避支持。除此之外,地勘单位要建立基于财务风险的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协助管理人员分析财务指标和各项财务报表,对项目资金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跟踪,规范资金使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进而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优化项目经营管理体系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地勘单位要加快创新改革进程,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经营特色,精确定位地勘单位业务经营管理,适当调整和优化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以持续性改革为指导方向,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优化,抓紧时展步伐,提高地勘单位规避和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进而促进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地勘单位根据经营管理需求,整合矿权为股权,制定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改变传统单一化经营模式。在此过程中,利用管理方式与经营模式的持续性创新,提高对现代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将财务管理工作结合到地勘单位实际经济情况中,做好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预判经营前景,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中,监控各项经济业务,考核地勘单位当前的经济效益,以达到财务风险控制的目的。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地勘单位转型改制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经营业务蔓延到其他领域中,包括投资房地产或是矿业资产,这就提高了地勘单位内部资金需求。对此,在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控中,为了实现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形成以财务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财务风险管控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中,跟踪和监控各类投资项目的应收款项,加强往来账目的记录与提示,制定针对性管理方式,使得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和监督,形成综合控制体系,集中各类财务风险预控措施,覆盖到各个经济运转环节中,解决会计信息不及时和不对称的情况,规避各类财务风险,进而实现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控的过程中,为了规避财务风险,要剖析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优化项目经营管理体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而提高地勘单位综合财务管理水平。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浅谈银行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 一、研究背景: 1978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也随之进行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间,我国的金融体制在本质上表现为“大一统”的银行体制。1979年金融体制改革,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我国从1986年起又陆续建立了一批新兴商业银行,如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即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一些区域性商业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等,借以推动我国银行体系的市场化建设。在此期间,在我国的许多中心城市还逐步建立了城市信用社。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自1979年起,金融开放就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79-82年间,以日本东京银行北京代表处设立为开端,陆续有31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代表处。在1982-85年间,我国开始批准外资金融机构在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的试点,允许它们从事各项外汇金融业务。 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日益增加,在中国的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 单纯的价格比较只能是各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只会打乱金融秩序,致使整个行业利润的降低。因此各家银行从原来的单纯比较价格的误区中走出来,在提高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手段方面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实施客户服务质量管理的意义 首先基于客户分析进行服务质量管理有助于了解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层次与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制定相关的服务流程和准则以便合理的分配有限的资源使企业达到投入产出比的最合理化。 其次可以为银行的长期管理考评提供依据。1998年的金融危席卷了全球,这场危机是由于银行业过度放大的金融衍生产品导致,深究其原因之一是各家金融机构对于管理层的评定标准以短期盈利能力为主要的考核管理能力的指标,金融危机过后很多金融企业将客户的满意度也列为与盈利能力同样重要的长期营运能力评价指标. 再次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提高客户忠诚度,为从而企业带来长期的效益和稳定可持续的利润增长. 最后金融企业是国家的命脉,除了企业责任也担负了很多企业社会责任,提高金融企业的服务水平有利于更好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三、商业银行客户服务质量管理的差距 差距1:管理者认识的差距 这个差距指的是管理者对期望质量的感觉不明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对市场研究和需求分析的信息不准确;对期望的解释信息不准确;没有需求分析;从企业与顾客联系的层次向管理者传递的信息失真或丧失;臃肿的组织层次阻碍或改变了在顾客联系中所产生的信息。 改善这五种原因的措施各不相同。如果问题是由管理引起,显然不是改变管理,就是改变对服务竞争特点的认识。不过后者一般更合适一些。因为正常情况下没有竞争也就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管理者一旦缺乏对服务竞争本质和需求的理解,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差距2:质量标准差距 这个差距指的是服务质量标准与管理者对质量期望的认识不一致。差生的原因主要如下:计划失误或计划过程不够充分;计划管理混乱;组织无明确目标;服务质量的计划得不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差距3:服务交易差距 这个差距指的是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员工的行为不符合质量标准,主要因为:标准太复杂或太苛刻;员工对标准有不同意见,例如一流服务质量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标准与现有的企业文化发生冲突;服务生产管理混乱;内部营销不充分或根本不开展内部营销;技术和系统没有按照标准为工作提供便利。 差距4:营销沟通的差距 这个差距指的是营销沟通行为所做出的承诺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不一致。产生的原因是:营销沟通计划与服务生产没统一;传统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生产之间缺乏协作;营销沟通活动提出一些标准,但组织却不能按照这些标准完成工作;有故意夸大其辞,承诺太多的倾向。 引起这一差距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外部营销沟通的计划与执行没有和服务生产统一起来;二是在广告等营销沟通过程中往往存在承诺过多的倾向。 四、银行客户的服务质量评价与流程控制 1、私人银行客户的服务质量测评 私人银行客户的评价维度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 首先是私人银行业务的品种 银行对于私人银行提供的业务品种是不同的,各银行业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业务种类,但业务品种和产品线越齐全的银行服务带给客人更大程度上的便利,因此会更加得到客户的青睐。 其次是私人银行服务人员的素质 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于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要求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及操作技能,私人银行业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学业和职业背景,往往具备工商管理硕士、法律博士等学位,注册财务分析师、注册公共会计师、律师等专业资格,及资产管理、证券投资、法律、税务、客户关系管理、慈善事业等方面的从业经历,甚至对艺术品和奢侈品都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良好的品味。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私人银行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最后是私人银行服务提供的技术手段 当今是信息化电子化的社会,对于客户的服务手段也从原来的单纯柜台服务提升到了电子化等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对于私人客户而言就更加需要得到24小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解决方案的提供与呈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以及专属的24小时接听的电话银行中心就成为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私人银行客户服务的流程与质量控制 1 私人银行客户服务的核心流程 为了实现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需遵循以下核心流程 参与模式:适应高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并获取高市场份额。积极回应客户的一切问题与需求,合规经营,诚信可靠,在业务领域锐意创新,在投资领域则引领客户放眼全球市场, 以客户为中心:包含友善快捷精准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满足金融需求的解决方案,认同并激励客户与银行全面长期的金融关系,积极的回馈客户。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流程:私人银行业务专为对财富管理有严格要求的尊贵客户而设。凭借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的专业水准和悉心服务,为客户提供完备的理财策划和全面的财富管理。 私人银行各分支行的理财中心为平台,凭借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的专业水准和悉心服务,为客户提供完备的理财策划和全面的财富管理,致力于实现客户的财富增长与安全,同时重视客户的家庭需求和事业发展。 2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神秘人暗访机制:各银行为保证前线部门的工作质量并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对前线业务单位引入神秘人暗访检查形式。在被检查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由被检查单位以外之专业人员以普通客户身份进行业务咨询、开立账户、完成产品操作等,规范记录并分析报告。 暗访目标及标准:了解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以及日常处理工作的一些做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监测服务水准的一致性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银行服务体验;将研究结果作为评价服务人员表现的关键性指标;建立起一个能够持续的、不断提升的服务体系。 暗访人、暗访范围及频率:为确保暗访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银行通常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例如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为其提供神秘客户项目服务。 暗访重点:迎接顾客;产品知识;销售合规;后续服务 暗访报告及后续反馈机制:在完成每季度神秘人暗访后,尼尔森负责整理暗访记录、发现重点问题、完成暗访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并将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发送至银行相关负责人。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现代经济对电力企业客户服务的要求与创新管理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而面对市场多元性对电力客服的方位化、质量化以及个性化的要求,电力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关键词:现代经济;电力企业;客户服务;创新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由卖方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以优质服务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当代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电力企业作为经济性与服务性综合体,其行业特征以及企业盈利本质,要求电力企业以优质的客户服务与管理来拓展企业市场,赢得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电力企业客户服务要求 1.客户服务方位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实现了生产、销售以及服务一条线发展,这就要求面向消费者市场的全方位的服务,要求电力企业在提供客户服务过程中开展面向电力企业自身、市场消费者即客户以及社会的全方位客户服务评价体制,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并对典型化问题如客户电费缴纳难、业务扩充周期长等进行重点处理,做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客户服务个性化 在电能产品同质化的环境下,消费者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面对消费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特征,电力企业必须要以适应于消费者心理要求的销售手段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在营销过程中,人性化接近客户,根据客户要求适度对电力产品以及电力服务走向做适当调整,对客户进行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将有助于电力企业分析市场动态以及客户心理,从而以个性化、人性化以及市场化服务,促使电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3.客户服务质量化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升,自然对电力服务质量提出高要求,在其情况下,电力企业必须以高质优效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这要求电力企业不仅要关注服务范围与服务项目,而且要做到全程为客户服务,及时为客户服务,扩大客户服务方位,延长客户服务时间等,以全面化的高质量服务来实现人们对本电力企业的信任,从而树立电力企业品牌,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创造条件。 二、电力企业客户服务的创新管理 1.更新电力客户服务理念 近年来,随着电力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消费需求变化的加快,电力企业竞争加剧,要赢得市场必须从满足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的服务理念,做到方位化、个性化以及质量化地为客户服务。 2.科学规划客户服务体系 良好的服务机制是展开客户服务的依据,在电力企业客户服务管理中,必须要有适应于本企业发展以及市场变化的机制作支撑。 首先,在电力企业发展大环境下,对企业内部组织进行市场性调整,领导者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人才选拔和利用,以责任制、政绩考核制、岗位制等多项机制来实现对客户人员的管理。 其次,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增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性与协调性,以部门全方位服务,来实现电力企业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电力企业的客户服务是通过流程服务的形式开展的,各个服务流程过程性服务的质量组合形成整体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在在每个部门,每个环节中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管,通过建立健全监督体制,责任负责制等,来保证供电、售电以及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协调性服务。 最后,完善客户服务标准。客户服务标准的制定与完善要以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市场发展趋向为基础,对消费者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推出适应企业发展与消费者心理的服务标准,同时,根据市场变化趋向对服务标准进行调整。 3.创新电力客户服务内容管理 首先,树立品牌意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让消费者买你的产品,首先要让消费者认识并记住你的产品,这就是所说的品牌效应,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同时如此。电力企业作为服务型的行业,其品牌实现,不仅在于自身产品的个性化以及适应性,而且很大成分上在于其客户服务程度,这就要求在客户服务管理中加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以及态度培训,以实现电力企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其次,展开人情销售。在现代市场中,消费者人心回收成为企业赢得效益的一种途径。在电力销售中,一个买电,一个卖电,这就建立了买主和卖主的商业关系,而连接两者的是销售,而人情作为拉近两者之间距离的重要因素,在销售中表现出巨大威力,这就要求客户服务中卖者与买者间建立朋友、亲人的关系,以情感化销售方式,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使电力企业在卖出感情时实现经济效益。 最后,面向市场,扩展销售路径。随着市场多元性发展,单一的销售方式已经不能实现电力产品的卖出,这就要求在电力企业进行销售路径扩展,以企业实际为基本点,适当开发适应于自身发展与优势的独特服务,同时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服务手段,如进行电话销售、网上销售等。 4.提升电力客户服务人员素质品质 客户服务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消费者与电力企业间的交流,所以,要实现交流价值,必须提升客服人员素质,尤其是电力企业前台人员、销售人员以及领导者的素质提升。加强客服人员业务培训,以基本业务水平的提升为关键点,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加强客服人员思想素质培训,使客服人员具备良好的从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创建良好的交流环境与氛围;加强客服人员知识结构调整,以多元性的知识灌输,来提升员工的全面化素质,使其不仅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对行业外知识有所了解,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三、总结 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不仅要依靠产品本身价值效能的发挥,而且需要客服支持,而在多元性的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要获得经济效益,必须更新电力客户服务理念,以科学化的管理来适应电力客服质量化、方位化以及个性化的要求。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浅议企业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企业 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是个崭新的话题,在国内更是一块处女地。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遂成此文,与各位读者分享心得体会,也希冀大家不吝赐教。 何为内部客户服务 内部客户(INTERNAL CUSTOMER),相对于外部客户(人们通常所谓的“客户”)而言,是指得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同事。如你是设计师,工程师就是你的内部客户;如你是工程师,厂长就是你的内部客户。假如你是财务部经理,那么公司高层领导、其他部门经理就是你的客户。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企业里总裁(总经理)高高在上,销售员位于最低层,下属是为上司服务的,即所谓传统金字塔。这一观念在八十年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所谓的倒金字塔(见下图)。即以“顾客满意”为最高价值导向。一线员工为客户服务,中层主管为一线员工服务,高层主管又为中层主管服务。以“服务”为链接方式,越接近“上帝”,对公司的价值越升。 瑞典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前总裁让·卡尔松在其畅销书《真理之时》(MOMENTS OF TRUTH)中强调外部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并且说与其说下级服务上级,员工服务领导,不如说两者是相互服务的(双车道)。他极力主张把传统的金字塔倒过来。 我为内部客户服务,内部客户为外部客户服务。内部客户满意了,内部客户转而把外部客户服务得更好。有人甚至宣称内部服务先于外部客户服务。 最近,国外有专家认为“内部客户”的概念是为了使后线员工(不与顾客直接打交道的所有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有服务目标而虚拟的。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同意后线员工为前线员工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服务好内部客户 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服务不是服务业的专利,而是所有行业的制胜法宝。同样,不仅外部客户才有服务,内部客户服务也不可或缺。 中国 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明哲提出“管理即服务”,“领导即服务”的新理念,而且身体力行,亲自与一线营销人员共进英雄宴。安泰保险集团马来西亚分公司总经理每周一个下午4:00-5:00去员工俱乐部为员工冲咖啡,提供服务。 其次,与外部客户服务一样,内部客户服务的真谛是建立信任,即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应确立信任互动关系。几乎所有客户服务技巧都同样适用于内部客户服务。例如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内部客户服务三要素(3Cs ):关怀(CARE)、合作(COOPERATION)和沟通(COMMUNICATION)。 国外企业界设有专门内部客户服务训练课程以提高内部客服者的服务水平。《内部客户》(DIANE BAILEY着)介绍了21项内部客户关怀(CARE)活动和12门课程概要。强调每个人在内部客户服务链上的作用,检阅了个人、团队和高级管理层对客户关怀文化的贡献。书中阐明了以下一些重要 问题 : 谁是你的内部客户?什么是内部客户关怀?内部客户关怀的好处是什么?内部客户服务链是什么?内部客户关怀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在内部客户关怀中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我们在此援引哈佛商学院MBA的一个案例来说明日本企业是多么重视内部客户服务。 美国沃里科公司管理了15年的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是着名的希尔斯百货公司(SEARS)的供应商。最辉煌时员工达2000人,是该市的重要企业,后来因管理不善,屡屡出现质量问题,次品率达10%,陷入困境。该公司管理层邀请日本三洋公司参股并管理该工厂。日本管理人员到达该厂后,先后办了三件事,令美国人大开眼界。首先邀请电视厂的所有员工聚会一次,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炸面包圈。然后赠送给每个工人一部半导体收音机。这时,日本经理对大家说,厂里灰尘满地,脏乱不堪,大家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呢?于是,由日本管理人员带头,大家一起动手清扫厂房,还把整个工厂粉刷得焕然一新。① 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谈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就不能不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 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迄今至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近代 人事管理、 现代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有没有第五阶段?答案是肯定的。内部客户服务的理念和实践将是第五阶段的重要特征。至于叫什么名称,这不是最重要的。 过去在中国大陆,人们认为人事部门是权力部门、是享受别人服务的部门(有的人事工作者也自认为如此),所以管、卡、压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在国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是权力部门,而是经营部门、服务部门。美国人力资源管 理学 者JOHN GREER说得好:“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光是处理业务。我们将成为更多服务的提供者和信息提供者。”有人甚至进而提出人力资源部门是利润中心。②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面对的主要是内部客户。偶尔也有外部客户。当地政府部门和 社会 团体是不是我们的外部客户?不是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是他们的客户。 人力资源部门的内部客户是谁呢? 每位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业务员。在一个大企业里,各级人力资源部门都有各自的服务对象,不同的室、岗位也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当然有时会重叠。 内部客户服务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最重要工作。服务范畴具体如下: 为高层管理层提供:人力资源规划、投入与产出最优化、处理好员工关系。 为一线部门:提供优秀人才。 为员工提供:技能提升、潜能开发、激励关怀、人员发展。 人力资源经营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内部客户服务 首先要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端正的服务态度和高超的服务技巧。意识是基础和前提。没有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技巧无从谈起。服务意识的提高有助于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内部客户的需求。服务态度是服务意识的表现形式。两者密不可分。端正服务态度,从我做起,从小事(平凡)之事做起。服务技巧是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的开华。技巧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才转化为技巧。 大家都领教过内地酒楼服务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如果你在深圳好世界就餐过,你就感受到什么是优质服务。那里的服务员,在你刚抽出香烟,她就会热情地为你点燃;在你刚迈下大门的台阶,他就会为你拉开车门。享受到海尔的服务的人们就会明白海尔一定会成为百年的海尔。她的售后服务人员不仅为你免费安装,而且为你讲解、示范,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不弄脏你家的地板,他们在进门前立即在脚上套上一个布套。 中国 深圳有家大公司实行干部晋升 考试 制度。每次考试后,人事部门只向其所在部门负责人或本人反馈考试结果(分数)。结果引起种种误会。其实人事部门只要稍加改进服务,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不仅向其本人而且向其部门长或分管领导反馈整个考试的情况(不仅仅是分数),明确未通过者可以来查阅试卷;必要时向其部门长或分管理领导出示原答卷(为题库的安全性起见,应当场回收)。 高超的服务技巧使坏事变好事,小好事变大好事,使内部客户由衷感激。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端正的服务态度和高超的服务技巧就会使我们不断创新,想方设法为内部客户着想。 其次要实行公开承诺制。现在政府都在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深圳市很多政府部门都实行公开承诺制,向广大市民公开办事程序并承诺办事时限。但奇怪的是我们很多 企业 ,特别是大企业却没有实行公开承诺制。基层分支机构人员到(请)总部办事很不方便。 再者,要充分利用内部网(INTRANET)和IT技术。 网络 技术成本低,能提高工作效率,人人皆可用。许多公司把一些人力资源信息如职位空缺、福利信息等输进企业内部网。人力资源部门还更进一步着手创设完善的互动式软件,让员工直接填表、从数据库中获得个人信息,甚至在网络上掂量各种福利项目的长短。当初,ELIZABETH GROVER接手美国着名的ORACLE(甲骨文)公司的工资和福利总裁时,人力资源部谁都没有电脑,所有业务都是手工操作。GROVER于1995年组织实施把灵活的福利项目输进内部网,实现电脑化处理,大受欢迎。 第四,要正确对待投诉,在企业内部全面建立申诉制度 。在中国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不是很健全, 人事部既要代表资方又要考虑劳方的利益,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即使你服务好,被服务者还是认为你做的不够。申诉制度有助于公司经营决策层及时了解员工的心声,也有助于人事部门全面检讨自己的工作,处理好员工关系。当然,人事部门从事内部客户服务应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无原则迁就内部客户。 下面这个范例也许对人力资源经营管理人员搞好内部客户服务具有莫大的启迪: 1990年2月,GE公司机械工程师伯涅特领工资时,发现少了30美元,这是他一次加班的加班费。为此,他找到顶头上司,而上司却无能为力。于是他给当时的公司总裁斯通写信投诉。斯通立即责成最高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此事。 三天后,他们补发了伯涅特的工资,事情还没有结束。他们“小题大做”。首先向伯涅特本人道歉;接着了解“优秀人才”待遇较低的 问题 ,调整了工资政策,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加班费。最后向着名《华尔街日报》披露这一事情的全过程,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企业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企业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郑之炎企业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是个崭新的话题,在国内更是一块处女地。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遂成此文,与各位读者分享心得体会,也希冀大家不吝赐教。 何为内部客户服务 内部客户(INTERNAL CUSTOMER),相对于外部客户(人们通常所谓的“客户”)而言,是指得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同事。如你是设计师,工程师就是你的内部客户;如你是工程师,厂长就是你的内部客户。假如你是财务部经理,那么公司高层领导、其他部门经理就是你的客户。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企业里总裁(总经理)高高在上,销售员位于最低层,下属是为上司服务的,即所谓传统金字塔。这一观念在八十年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所谓的倒金字塔(见下图)。即以“顾客满意”为最高价值导向。一线员工为客户服务,中层主管为一线员工服务,高层主管又为中层主管服务。以“服务”为链接方式,越接近“上帝”,对公司的价值越升。 瑞典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前总裁让·卡尔松在其畅销书《真理之时》(MOMENTS OF TRUTH)中强调外部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并且说与其说下级服务上级,员工服务领导,不如说两者是相互服务的(双车道)。他极力主张把传统的金字塔倒过来。 我为内部客户服务,内部客户为外部客户服务。内部客户满意了,内部客户转而把外部客户服务得更好。有人甚至宣称内部服务先于外部客户服务。 最近,国外有专家认为“内部客户”的概念是为了使后线员工(不与顾客直接打交道的所有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有服务目标而虚拟的。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同意后线员工为前线员工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服务好内部客户 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服务不是服务业的专利,而是所有行业的制胜法宝。同样,不仅外部客户才有服务,内部客户服务也不可或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明哲提出“管理即服务”,“领导即服务”的新理念,而且身体力行,亲自与一线营销人员共进英雄宴。安泰保险集团马来西亚分公司总经理每周一个下午4:00-5:00去员工俱乐部为员工冲咖啡,提供服务。 其次,与外部客户服务一样,内部客户服务的真谛是建立信任,即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应确立信任互动关系。几乎所有客户服务技巧都同样适用于内部客户服务。例如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内部客户服务三要素(3Cs ):关怀(CARE)、合作(COOPERATION)和沟通(COMMUNICATION)。 国外企业界设有专门内部客户服务训练课程以提高内部客服者的服务水平。《内部客户》(DIANE BAILEY著)介绍了21项内部客户关怀(CARE)活动和12门课程概要。强调每个人在内部客户服务链上的作用,检阅了个人、团队和高级管理层对客户关怀文化的贡献。书中阐明了以下一些重要问题: 谁是你的内部客户?什么是内部客户关怀?内部客户关怀的好处是什么?内部客户服务链是什么?内部客户关怀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在内部客户关怀中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我们在此援引哈佛商学院MBA的一个案例来说明日本企业是多么重视内部客户服务。 美国沃里科公司管理了15年的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是著名的希尔斯百货公司(SEARS)的供应商。最辉煌时员工达2000人,是该市的重要企业,后来因管理不善,屡屡出现质量问题,次品率达10%,陷入困境。该公司管理层邀请日本三洋公司参股并管理该工厂。日本管理人员到达该厂后,先后办了三件事,令美国人大开眼界。首先邀请电视厂的所有员工聚会一次,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炸面包圈。然后赠送给每个工人一部半导体收音机。这时,日本经理对大家说,厂里灰尘满地,脏乱不堪,大家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呢?于是,由日本管理人员带头,大家一起动手清扫厂房,还把整个工厂粉刷得焕然一新。① 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谈内部客户服务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就不能不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迄今至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近代 人事管理、现代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有没有第五阶段?答案是肯定的。内部客户服务的理念和实践将是第五阶段的重要特征。至于叫什么名称,这不是最重要的。 过去在中国大陆,人们认为人事部门是权力部门、是享受别人服务的部门(有的人事工作者也自认为如此),所以管、卡、压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在国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是权力部门,而是经营部门、服务部门。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者JOHN GREER说得好:“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光是处理业务。我们将成为更多服务的提供者和信息提供者。”有人甚至进而提出人力资源部门是利润中心。②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面对的主要是内部客户。偶尔也有外部客户。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是不是我们的外部客户?不是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是他们的客户。 人力资源部门的内部客户是谁呢?每位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业务员。在一个大企业里,各级人力资源部门都有各自的服务对象,不同的室、岗位也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当然有时会重叠。 内部客户服务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最重要工作。服务范畴具体如下: 为高层管理层提供:人力资源规划、投入与产出最优化、处理好员工关系。 为一线部门:提供优秀人才。 为员工提供:技能提升、潜能开发、激励关怀、人员发展。 人力资源经营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内部客户服务 首先要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端正的服务态度和高超的服务技巧。意识是基础和前提。没有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技巧无从谈起。服务意识的提高有助于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内部客户的需求。服务态度是服务意识的表现形式。两者密不可分。端正服务态度,从我做起,从小事(平凡)之事做起。服务技巧是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的开华。技巧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才转化为技巧。 大家都领教过内地酒楼服务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如果你在深圳好世界就餐过,你就感受到什么是优质服务。那里的服务员,在你刚抽出香烟,她就会热情地为你点燃;在你刚迈下大门的台阶,他就会为你拉开车门。享受到海尔的服务的人们就会明白海尔一定会成为百年的海尔。她的售后服务人员不仅为你免费安装,而且为你讲解、示范,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不弄脏你家的地板,他们在进门前立即在脚上套上一个布套。 中国深圳有家大公司实行干部晋升考试制度。每次考试后,人事部门只向其所在部门负责人或本人反馈考试结果(分数)。结果引起种种误会。其实人事部门只要稍加改进服务,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不仅向其本人而且向其部门长或分管领导反馈整个考试的情况(不仅仅是分数),明确未通过者可以来查阅试卷;必要时向其部门长或分管理领导出示原答卷(为题库的安全性起见,应当场回收)。 高超的服务技巧使坏事变好事,小好事变大好事,使内部客户由衷感激。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端正的服务态度和高超的服务技巧就会使我们不断创新,想方设法为内部客户着想。 其次要实行公开承诺制。现在政府都在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深圳市很多政府部门都实行公开承诺制,向广大市民公开办事程序并承诺办事时限。但奇怪的是我们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却没有实行公开承诺制。基层分支机构人员到(请)总部办事很不方便。 再者,要充分利用内部网(INTRANET)和IT技术。网络技术成本低,能提高工作效率,人人皆可用。许多公司把一些人力资源信息如职位空缺、福利信息等输进企业内部网。人力资源部门还更进一步着手创设完善的互动式软件,让员工直接填表、从数据库中获得个人信息,甚至在网络上掂量各种福利项目的长短。当初,ELIZABETH GROVER接手美国著名的ORACLE(甲骨文)公司的工资和福利总裁时,人力资源部谁都没有电脑,所有业务都是手工操作。GROVER于1995年组织实施把灵活的福利项目输进内部网,实现电脑化处理,大受欢迎。 第四,要正确对待投诉,在企业内部全面建立申诉制度 。在中国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不是很健全, 人事部既要代表资方又要考虑劳方的利益,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即使你服务好,被服务者还是认为你做的不够。申诉制度有助于公司经营决策层及时了解员工的心声,也有助于人事部门全面检讨自己的工作,处理好员工关系。当然,人事部门从事内部客户服务应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无原则迁就内部客户。 下面这个范例也许对人力资源经营管理人员搞好内部客户服务具有莫大的启迪: 1990年2月,GE公司机械工程师伯涅特领工资时,发现少了30美元,这是他一次加班的加班费。为此,他找到顶头上司,而上司却无能为力。于是他给当时的公司总裁斯通写信投诉。斯通立即责成最高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此事。 三天后,他们补发了伯涅特的工资,事情还没有结束。他们“小题大做”。首先向伯涅特本人道歉;接着了解“优秀人才”待遇较低的问题,调整了工资政策,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加班费。最后向著名《华尔街日报》披露这一事情的全过程,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浅谈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求供现状 【摘要】客户经济时代摆到了中国企业面前,企业渴望大量的高素质的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在对我国现阶段客户服务与管理的人才供求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客户服务与管理职业岗位特征,明确了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前景广阔,而培养现状却是根本性的滞后,提出了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培养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市场自主性越来越强,单纯的产品和技术已经不再能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订单为主导进行企业运作和资源配置的客户经济应运而生。跨国企业无不高度注重客户——这个有限的资源,全球500强企业都将“客户服务管理中心”作为核心部门加以建设,“如何直面客户经济”这一具划时代意义的课题摆到当代中国企业的面前,企业渴望大量的高素质的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 客户服务与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类别的迅速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笔者通过对中华英才网、福建海峡人才网等著名人才网站进行为期6个月的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招聘数据跟踪采集,同时电话(信函)调查、走访座谈了制造业、金融保险业、流通业、通讯业、it数码等数十家企业的相关部门人员,对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求供现状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1 客户服务与管理职业岗位分析 由于各个用人单位对客户服务与管理岗位工作性质、层级名称的设定上虽然各不相同,但通过调查,客户服务与管理职业岗位可分为“两类三型”。 按照工作性质可分为销售类和事务类等两大类客户服务内容。销售类客户服务主要承担客户开发、电话销售、订单服务等销售职能,事务类客户服务则主要承担接听来电、处理投诉、接受订单等事务处理职能。 按照岗位层级可分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三种形式的客户服务与管理岗位(详见表1)。 2 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入世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世界500强企业均有专门的客户服务管理部门等实证展示,通过服务争夺客户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促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所接受。目前制造业、金融业、咨询业、零售业、物流仓储、通信邮政、it数码、广告媒体、电力等行业普遍存在对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数量可观的需求。 2.1 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持续旺盛、前景广阔。 近年来,国内企业将客户服务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加紧建设。客户服务管理中心不再局限于通信、民航、银行保险等行业和大型企业,而是扩展到了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客户服务类岗位不再局限于传统呼叫中心接听来电的座席员职位,而是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稍具规模企业的市场业务部门。 我国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表现出持续旺盛的势头。2004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确定客户服务管理师职业标准,同时强调“国内直接从事客户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估计超过100万人,它不包括间接提供客户服务管理的人员”。据万宝盛华(中国)的年度人才短缺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最紧缺人才排行中,客户服务代表排在第六位。山东人才网的2007年数据库统计也显示:营销类职位高居山东企业需求排行榜首位,而营销类职位中最为紧缺的则是技术营销类和客户服务类两大类职位,客户服务岗位的空缺数为近万个。据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2007年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招聘需求中,客户服务类的岗位需求量是处在第二位。在各大人才市场报刊、人才网站上,招聘客户服务类岗位的广告比比皆是。2008年7~12月中华英才网客户服务与管理岗位每周招聘数平均为2.5万个左右(详见图表1),需求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性。 福建省近年来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表现出持续旺盛的势头。据对海峡人才市场的福建省人才市场供求季度分析资料的信息统计:2005年~2008年,客户服务与管理类人才在福建省人才需求的排行中连续四年呈现上涨态势,在职业需求排行榜上名次一直在前十位之列,期间客户服务与管理类人才需求量占人才需求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5%、2.2%、2.9%、3.8%,2005年~2008年的需求量分别为1.08万、1.55万、2.91万、3.47万(详见图表2、3)。2008年7~12月在中华英才网的福建省客户服务与管理岗位每周招聘数平均为339个。 呼叫中心人员作为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底我国的呼叫中心坐席总数为8万个,2004年底已经达到18万个,到2007年国内呼叫中心坐席数量突破32万个,每年以22%的复合增长率增加。据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报道:目前在整个呼叫中心行业,由于无人可用,坐席平均空置率达到20%以上,依此推算,即有近6万个岗位需求。2005年上海应运而生了首家专门为企业招募客户服务人员的派遣服务公司——“上海维邦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实是形势使然。 优秀的客户服务管理人才更是严重供不应求,成了职场上的“抢手货”,其身价也不断看涨,成为都市新兴白领阶层。据《人才市场报》刊登的上海劳动部门的全日制职工工资指导价显示,客户服务类职位的无论高中低职位的价位均高于同类职位薪资平均水平。有理由相信,随着电子化浪潮和信息技术支持等因素推动和促成,我国客户经济必将进一步发展,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2.2 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质量需求分析。 传统客户服务主要是接听来电的座席服务,致使在很多人看来,与研发等技术类职位相比,客服类职位具备“高中或中专学历即可,似乎门槛相对较低”的错觉。通过对中华英才网2008年下半年客服类岗位各项要求统计,65%以上企业要求有本科和大专学历,其中:要求大专以上是占比重最大的,占职位总数的37.43%,其次是要求本科以上的,占职位总数的28.4%;60.22%的职位要求有客户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 这是因为,从客服人员承担的工作内容和职能来说,职业门槛要求并不低,主要表现在软性素质要求上。 2.2.1 心理素质要求:“处变不惊”的应变力、挫折打击的承受能力、情绪的自我掌控及调节能力、满负荷情感付出的支持能力、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良好心态。 2.2.2 品格素质要求:忍耐与宽容、不轻易承诺,说了就要做到,勇于承担责任,拥有博爱之心,真诚对待每一个人、谦虚、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2.2.3 技能素质要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行业知识及经验、熟练的专业技能、优雅的形体语言表达技巧、思维敏捷,具备对客户心理活动的洞察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专业的客户服务电话接听技巧、良好的倾听能力。 2.2.4 综合素质要求:“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独立处理工作的能力、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客户服务经理层面,企业的门槛就更高了,主要体现在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要求上。通常2~3年以上同行业相关工作经历、较强的客户开发能力是必须,外资企业一般还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 几乎空白的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教育,根本性地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在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迅猛发展的同时,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却不得不面临着同一个尴尬而又无奈的问题——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中华英才网今年上半年客服类岗位各项要求统计,90.96%的职位对招聘对象的专业没作任何要求,只有9.04%的职位提出了如营销、管理、电子等专业的要求。正如有着10余年客户服务从业经验的现任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客服总监的王丹丹女士所言“我们很难从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中找到对口的专业人才”,“造成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究竟在哪里呢?关键就在于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方面”。 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04年确定客户服务管理师职业时,即明确表述“目前,国内大专院校并无客户服务管理专业,只作为营销的一个环节而已”。历经4年,遍查《2008年福建省高考招生计划》和各高校招生计划网页,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仍然几乎是空白。全国范围内基本上都是在相关专业里开设一两门客户服务与管理类的课程,仅有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电力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与客户服务管理方向;福建省仅有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在市场营销专业、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下设有通讯呼叫与客户管理方向。职业教育几乎空白的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已根本性地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只能依靠少数几个地区组织的客户服务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然而短期培训根本无法实现客户服务与管理工作软性素质的要求。无奈之下,企业自己培养或通过猎头挖人,不仅增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更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更是阻碍制约着了客户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社会急需大量专业培养的具备现代客户服务管理理念和现代客户服务管理技能,能够熟练地掌握客户心理、企业客户服务的基本流程和服务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实操技术技能、规划未来蓝图、团队合作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能高效地完成客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理应成为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最主要来源,在高职院校开设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提供大量优秀客户服务与管理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最有效途径,是社会、企业心声呼唤与热切期盼。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客户服务信息系统过程管理与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配网抢修是优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45分钟到现场是北京电力公司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点和难点。下面结合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工作流的方法,对目标进行分解,制定标准流程,探讨区域供电公司配网报修管理的工作流程,突出流程化及全面质量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一、现状 北京电力公司在建立了综合功能的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受理95598热线电话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从提高抢修速度,加强服务监督力度出发,在城八区范围内建成了抢修车辆定位系统(以下简称GPS系统),配置了安装GPS系统的抢修车。 1.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机构设置 第一层:95598客服中心;第二层:二级基层单位报修中心(以下简称报修中心);第三层:班组内勤;第四层:班组外勤(修理人员)。 2.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GPS系统与95598系统不是同时建成的,两者在工作流程上存在差别。95598系统,是班组内勤派工单,而GPS系统的派单功能在报修中心。 (二)95598系统只有两级,班组无法通过网络收到工单,抢修人员处理故障后,只能通过传真的方式将信息反馈给报修中心,由报修中心再把记录填入系统。 (三)95598系统发出工单后,接收方是否收到,无法知晓,由于工单传输问题,造成部分抢修工作延误。现在只能采取发完工单后,再马上打一个电话核实的办法解决。 (四)45分钟到现场,目前在系统上反映的时间为:95598受理时间、值长发出时间、报修中心派发时间、收到传真时间、到达故障现场时间。关键时间点缺乏,不便于责任的判断。 (五)GPS系统只能接收一张工单,无法接收第二张工单,这也是影响GPS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对报修工作流的分析 为了便于客户报修整体目标的实现,要将责任划分明确,进行目标分解,确定8个时间点,7个时间段。 1.时间段图 A点,计时起点,客户放下电话的时间点 B点,95598值班员填写记录后,95598值长发出工单的时间点 C点,工单到达二级报修中心的时间点 D点,二级报修中心发出工单的时间点 E点,工单到达班组的时间点 F点,班组受理工单的时间点 G点,班组出发处理故障的时间点 H点,班组到达故障点的时间点 2.确定各时段目标与责任 对每一时间段做出详细规定,即目标分解,采取过程控制,每一时段的考核时间采取“一般时间消耗+1”的原则,进行界定。 AB段: =2分钟,责任部门:95598客服中心 BC段: =4分钟,责任部门:由当时网络状态决定 CD段:工单在报修中心停留的时间, =2分钟,责任部门:报修中心 DE段:与二级报修中心在同一办公地点的班组 =2分钟,与二级报修中心不同一办公地点的班组 =4分钟责任部门:由当时网络状态决定 EF段: =2分钟,责任部门:班组接收工单人员 FG段: =3分钟,责任部门:班组抢修人员 GH段:班组从车辆启动到达故障现场的时间 =28分钟,责任部门:班组抢修人员 三、制定客户报修管理的工作流程 1.报修流程机构设置 95598系统和GPS系统改进并结合使用后,报修中心直接指挥到每一辆车,可省去班组内勤设置。即三层:95598客服中心、二级报修中心、班组(不包括内勤)。 2.报修流程信息系统 95598客服中心发工单给二级报修中心,二级报修中心同时发工单给班组和对应车辆,车辆通过GPS装置接收,工单处理完毕,由抢修人员自己将故障记录填回信息系统,最后由95598对处理过的工单填写客户回访意见。全部采用计算机网络形式。 3.报修流程职责分工: (1)城区供电所负责辖区内低压电网的抢修维护工作,郊区供电所负责辖区内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抢修维护工作。 (2)社区服务所负责低压配网事故的抢修,包括接户线、户表等。 (3)紧急修理班负责区域电网10千伏事故的抢修。 四、信息联系沟通机制 为了保证整个流程的各环节信息畅通,需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制定并执行如下信息沟通机制: 1、95598到二级报修中心:若4分钟后,工单未被接受,信息系统反馈95598信息,95598电话联系相应二级报修中心; 2、二级报修中心到班组:若4分钟后,工单未被接受,信息系统反馈二级报修中心信息,二级报修中心电话联系班组,若联系不到班组值班人员,找班组的行政主管领导(处级或工区级)。每个涉及故障抢修的部门要留给二级报修中心两个主管领导的电话; 3、班组抢修人员出发后,利用GPS装置返回信息系统“开始出发、到达故障现场、故障处理完毕”信息; 4、收到不属于本部门业务的工单,马上通知发送部门收回,包括收回已发送的GPS工单; 5、报修中心发现某部门或某专业,在某一时间段经常出现车辆忙,造成无法派单或影响承诺兑现时,报修中心及时反映相关领导,协调增加抢修力量; 6、抢修车辆空闲时,若抢修人员由于某种原因(吃饭等),收到工单不能马上出发,提前通知报修中心,报修中心另择其他车辆,但同一工种的人员不能同时有事。事情结束后,要向报修中心说明,转为待命状态; 7、抢修人员发现车辆GPS装置异常时,马上向本部门该项工作负责人汇报,然后按照规定流程安排处理。 为了进一步做好客户服务,我们要坚持以“尽快为用户恢复供电”为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浅谈卷烟零售客户服务与管理 烟草作为快速消费品它自身要求短而宽的销售的渠道。烟草公司一方面需要大量的零售终端来完成消费实现,但是过多的零售终端也将导致激烈的竞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难以控制价格,难以控制市场。在以前的渠道建设中,烟草公司对零售户的选择就是采取密集性的策略,零售户销售卷烟无需任何条件。 但是,显然在市场运作过程中,除了过度竞争外,一些小零售店的存在为烟草公司在管理控制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上增加难度,对营销渠道模式的转变极为不利。因此,在当前的渠道模式中,烟草公司制定了一定的标准,有选择性的确定合理数量的零售户,以达到维护零售户的正常利益,并有效地对零售进行管理。 1、卷烟零售客户服务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1.1、服务专业化程度的差距 在垄断体制的保护下,烟草商业企业在客户服务工作上还存在着客户需求满足的滞后性;对服务标准的执行还存在偏差和不到位;作为服务营销工作主要实施者的客户经理在服务的专业化上还比较欠缺。一是部分服务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够让客户深刻感知到服务的内容;二是服务工作专业化水平欠缺,客户经理大部分工作还停留在基础层面,服务工作还需要向更高的层面提升。 现阶段烟草商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客户经理、电话订货员、送货员、专卖稽查员“四员”为前台的营销服务、订单服务、送货服务、法规服务四大服务体系。但在服务的实施的过程中,服务质量距离现代营销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1.2、、服务有效性的差距 一是零售客户作为卷烟的经销者最主要的需求是获得赢利。由于烟草特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产销尚不能完全做到有效衔接,在客户货源供应上,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存在相对滞后性,特别是部分紧俏货源尚不能实现客户自由选择。二是没有真正将服务工作转化为客户附加价值,客户经理的服务与零售户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1.3、队伍整体素质与客户服务要求存在差距 伴随着国际烟草竞争的逐渐加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零售客户对服务期望越来越高,这对前台人员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客户服务队伍的整体情况看,学历程度在逐年提高,整体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从行业发展要求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基层管理人才相对欠缺,市场化服务理念尚未完全转变,市场服务、团队管理能力和水平与先进单位相比较存在较大差距,直接影响了政策指令的执行效果和市场信息的反馈效率。 组织架构上,商业企业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设置卷烟营销中心、配送中心、督察考评中心、信息中心四个独立部门,构筑扁平化组织架构,形成集中统一、职能明确、专业化分工、垂直化管理的新格局。 业务流程上,初步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系统、简捷、完整、顺畅为标准的服务流程,使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相互融合,实现“三流畅通、四流汇通”。企业内外的业务衔接环环相扣,节节互联。 功能模式上,不断加快市、县两级营销部门的职能转变。卷烟营销中心成为全市系统卷烟销售商流管理的专业化部门,负责营销组织管理、市场调研、需求预测、卷烟采购、品牌培育、订单采集、零售客户服务等业务工作;各区县营销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控制市场、服务客户、培育品牌、带好队伍上。配送中心作为负责物流的专业部门,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流程管理,实现物流环节的降本增效。督察考评中心通过投诉受理、检查督导、绩效考评、情况通报,对网络运行和服务质量实施全面监控。 服务标准上,商业企业不断细化和统一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强化过程控制,实行痕迹化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信息平台上,以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加快信息资源的统一与整合,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中心,使采集的业务信息、客户信息、市场信息,通过统一的信息传递、交互流程,实现跨部门、跨岗位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建设对网络的服务与支撑功能。 2、构建卷烟零售客户服务与管理体系 2.1、情感联系塑造个性化服务 电话呼叫中心是由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支持,它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多种功能集成,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综合服务系统,能方便有效地为客户提供多种个性化服务。如将销售、服务、市场等住处与客户交易集中完成。当电话订货员访问卷烟零售户时,则显示出客户相关记录,如以前订过什么烟,受过什么违规处理,客户级别,甚至生日、爱好、籍贯等。其次,准确的后台数据库为客户经理的现场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客户的个性、气质等特点,客户经理可在走访次数、洽谈方式、服务内容和风络等方面因时、因地、因人来制定,做到最大限度地使客户满意。 2.2、完善服务质量考核激励机制 业企业应围绕自身发展目标,建立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考核激励体制。第一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包括员工的品德、能力、工作态度及工作业绩等。考核指标做到明确具体。第二是完善考核办法,通过上级考评、客户考评、同级考评、下级考评等多个纬度,全面考核服务人员的执行、服务、协作、沟通能力和水平。第三是加大对一线聘用员工的激励。当前,行业聘用员工比例已经达到企业职工总数的1/2强,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高低。由于体制原因,聘用员工的收入待遇与正式员工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调动和激励聘用员工的工作热情是我们应该必须面对的问题。商业企业应从增强员工的归宿感、成就感、认同感、满意度、忠诚度入手探索聘用员工的管理激励的新途径。一是要持以人为本,做到人格上尊重、政治上平等;二是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渠道和方式;三是加大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打通人才流动渠道,为聘用员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加快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五是稳步提高聘用员工的收入,完善福利保障体系。 客户服务体现了“良好的客服形象、良好的技术、良好的客户关系、良好的品牌”的核心服务理念,它要求以专业性的服务,及时和全方位地关注客户的每一个服务需求,并通过提供广泛、全面和快捷的服务,使客户体验到无处不在的满意和可信赖的贴心感受。近年来,烟草商业企业的服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品牌逐渐树立,然而我们不应安于现状,要着眼于未来竞争去思考当前客户服务体系的建立,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效果,紧紧抓住零售终端,打造有竞争力的客户服务商业品牌。 进一步提升全市烟草系统营销“一体化”的工作水平,强化对全市烟草行业经济指标、经营管理、营销策略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建设和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全市烟草系统的现有资源;进一步实现零售客户市场细分,制订细分市场的对应营销策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2.3、建立客户关系档案 客户档案应包括一些基本信息,如店名、地址、负责人、联系方式、经营面积等,还要了解经营资金、兼营情况、经营设施、经营量、周转库存等。更重要的是要为每一个经营户建立一个长期的经营历史档案,积累必要的基础数据,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量化分析。如对客户促销分析等商业智能的应用,测算出每一个客户在一定时间内所需求的周转数,并以此作为订货依据,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2.4、提供保障服务 提供保障服务。通过配备专门做市场、搞营销的市场经理,对客户的投诉进行核实、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通过开通电话订货系统,实现在线访问和在线服务,完成客户订货交易的同时,可以主动了解客户对卷烟品牌、价格、服务、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密切沟通信息。也可以加强宣传卷烟品牌、引导消费、主动营销,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 对零售客户进行诚信等级的评定旨在提高全社会的烟草专卖意识、零售客户的守法意识以及卷烟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深化市场净化工程,为卷烟销售创造良好环境,从而达到整顿规范卷烟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家财政收入,整合客观资源、优化市场布局之目的。 诚信等级的评定内容为客户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程度,客户的忠诚度、贡献度、信誉度以及是否接受烟草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对已经评定出的卷烟零售户“诚信单位”实施动态等级管理,按其经营业绩、守法程度及社会信誉的变化进行升降级。其中升级要严格按照申报、初审、复审、评定、授牌等相关规定执行。升级只能逐级上升。降级是烟草经营及专卖管理部门对被评为卷烟零售“诚信单位”的客户采取定期检查与日常抽查等方式进行跟踪管理。对零售户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一次警告、两次降级的处理。 结束语 卷烟零售客户分类的目的是细分市场、突出服务和提升营销价值,为零售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及服务内容,更有效地满足不同类型零售客户的不同需要,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辨识客户价值和市场潜力,与零售客户共同成长,最终实现公司的整体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浅谈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摘要:介绍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架构、运转模式、推广方案、主要特点和管理难点。 关键词:委托银行;在线充值;长三角电子收费联网;黑名单管理;单位用户转账;如何快速增加客户群体 安徽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也是沟通京、沪、宁的南北重要通道,为水陆交通之要津,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悠久。按照《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5500公里,形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目前已经实现安徽、江苏、江西、上海三省一市的电子收费联网工作。 1 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 1.1 系统简介 现在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主要由账务系统、客服系统、银行系统、清分结算系统、车道收费系统组成。 1)电子收费账务系统:电子收费账务系统主要负责安徽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交通卡用户的账户管理、省内账户的交易管理、外省卡片安徽交易的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2)电子收费客服系统:电子收费客服系统主要负责接受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交通卡用户的业务受理,是系统的服务窗口,目前提供开户、充值、挂失、解挂、换补卡等业务的办理。 3)电子收费银行系统:电子收费银行系统负责处理来自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业务,确保银行网点可以办理安徽交通卡的业务。 4)电子收费清分结算系统:电子收费清分结算系统负责把已经确认交易金额进行金额拆分,将清分账户中的金额拆分到每个经营主体。 5)车道收费系统:车道收费系统主要实现用户的电子收费交通卡的使用,实现交通卡的电子支付功能。 1.2 发行过程 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交通卡的发行主要涉及到OBU的发行;IC卡的发行;道路管理及道路设施;认证机构等部分业务。 1)电子收费交通卡的发行:车辆使用者/用户到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网点或网点进行申购,经过一系列的密钥认证和业务校验后,完成电子收费交通卡的发售工作。 2)电子收费OBU的发行:与交通卡的发行流程类似,车辆使用者/用户到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网点或网点进行申购,经过一系列的密钥认证和业务校验后,完成电子收费OBU的发售工作。 3)交通卡的使用:目前用户可以在安徽、江苏、江西、上海三省一市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过使用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交通卡来进行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支付;对于安装有OBU的车辆,还可以使用已经建成的电子收费专用车道实现不停车的通行费缴纳。所有通行费的缴纳工作,都伴随着相应的验证措施。 1.3 系统特点 1)委托银行:由于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的建成时间较短,为了可以尽快的扩展服务网点,所以采取与安徽省工商银行和安徽省招商银行合作的方式,在银行设置徽通卡网点。为了保障银行网点发出交通卡的安全性,我们采取在线进行充值和验证的方式。银行客户端提交开户、充值申请,高速公路电子收费账务系统接收申请,并进行相应的后台验证,通过后允许其继续进行业务的办理。银行客户端并不存放任何的密钥和账户信息,密钥和账户信息均由高速公路电子中心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密钥的分发和业务的一致性。 2)在线进行充值业务的办理:目前主流的充值方式主要是在线充值和离线充值。 离线充值指的是指充值网点作为独立终端(不经过客服中心)进行储值卡充值的业务。充值终端只对储值卡进行卡片本身的校验,只要储值卡合法,就可以进行充值。离线充值由于未通过客服中心和账务管理系统的校验,因此可能出现卡片信息和账号信息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系统安全风险较高。 在线充值指的是充值网点必须上传充值信息到客服中心,并取得客服中心和账务管理系统的校验成功确认后才能进行储值卡充值的业务。对于异常消费信息系统自动确认,可以减少异常消费的概率;充值密钥集中,安全性风险较低。 3)实现长三角电子收费的联网: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是长三角电子收费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的示范工程。目前已经实现了安徽、江苏、江西和上海的电子收费联网工作,后期也将与浙江进行电子收费联网。江苏、江西和上海的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卡片均可以在安徽省高速公路上使用,在使用时产生的交易记录将实时传递给卡片发行省份,当发行省份确认此交易记录后,将会定期将资金划拨给我省,我省再将这部分资金拆分到各个经营主体。 4)安徽省ETC车道的建设:鉴于我省之前并没有ETC车道的建设经验,为了避免盲目扩展,我省采取先小范围试点,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然后再大范围进行ETC车道建设的策略。目前我省先期开通启用的10个ETC不停车收费车道分布4条高速公路的5个收费站上,分别是沪陕高速合宁段中包河大道收费站与吴庄收费站、沪渝高速公路宣广段的广德收费站、京台高速公路铜黄段的铜陵南收费站、杭瑞高速公路徽杭段的黄山收费站,这5个收费站将先期各开通一进一出2个不停车收费道口。 2 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的管理 2.1 系统管理难点 1)黑名单管理:对于安徽省高速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黑名单的管理在系统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黑名单能否及时下发,对用户的资金进行封冻、降低客户和经营业主的经济损失,是此项的关键点和难点。目前我们采取多种措施: ① 黑名单智能下发:当前系统会根据系统的业务规则进行是否下黑名单的控制,如果满足下发要求,则会在几分钟内就下发新的黑名单数据包。 ② 多种控制参数:如果经营业主希望某个客户暂时不会下黑名单,那可以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这样黑名单将不会自动进行下发,必须在人工确认后才进行下发。 ③ 人工下发控制:通过系统我们可以随时人工进行黑名单的下发和重复发送。 ④ 黑名单下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的监控现在下发黑名单的下发情况,可以实时了解黑名单的下发位置。 2)单位用户转账: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交通卡用户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量,有不少单位用户的车辆比较多,而且每次充值缴费时的金额较大,所以需要为单位用户提供除现金外的其他支付方式。资金转账就是单位用户选择比较多的一种充值缴费方式。现在系统采取,单位资金到账后由相关财务人员人工在系统中录入,再由客服人员将此资金划拨到业务账户上,供用户在高速公路上进行电子支付。目前这种方式还需要财务人员进行人工录入,还没有实现与银行的对接,后期我们将直接与银行进行,减少财务人员的录入环节,减少出错环境、提高转账效率。 3)长三角区域联网服务 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建设,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实现了与长三角其他省份电子收费的联网运行。在联网运行过程中我们遇到如下困难: ① 交易数据量大:在联网运行后,我省的电子收费交易量明显增加,大大超过了系统建设初期的设计需求,后及时对系统进行软硬件升级,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解决了交易数据量大困难。 ② 及时准确与外省进行数据交互:在联网运行后,所有牵涉到跨省的交易都必须每天进行数据交互、每天进行数据清分、每天进行清分对账,而要实现这些,系统必须有稳定性、准确性、自动性。这样每天系统将自动完成这些工作,只有当出现异常时,才由维护人员进行干预。 2.2 如何快速增加客户群体 由于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在我省还是新兴事务,广大用户对其还不甚了解,为了可以快速让用户了解此系统、使用高速动力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经常出入高速公路的单位用户是我们大力争取的对像,我们指派客户经理上门进行宣传,并为其量身打造定制服务。这些客户对像主要有:客运公司、货运公司和快递公司等。同时对于其他客户,我们采取通过广播、电视、高速公路情报板等方式进行大范围的滚动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此项业务。 2)免费交通卡片:想要推行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业务,其中一个必须的前提就是发售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交通卡,为了减少客户对使用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业务的顾虑,促使客户使用电子收费系统,我们采取免费发售交通卡,降低其使用成本,以鼓励其进行电子消费。 3)电子标签打折:电子标签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应该鼓励使用。但鉴于前期省内专用的电子收费车道(ETC车道)建设还较少,所以采取有限的鼓励方式――电子标签半价销售,待全省ETC车道的建设初具规模后,也将进行大力度的促销活动,进一步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的节能减排。 4)通行费打折:为了刺激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电子收费服务带来的实惠,我们推行在安徽省高速公路上使用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交通卡可以享受通行费九五折的优惠,而其他支付方式不享受的政策。此项政策的推广,大大刺激了省内高速公路客户使用电子收费业务,从每天业务办理量不足伍拾,剧增到两百多,而且这种用户量的增加水平一直保持至今。 通过以上几项优惠措施,我们的客户群体现在每天都在大量的增加,用户量已经突破10000个(不包括外省电子收费交通卡在安徽使用的客户),初步实现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业务的推广工作。后期我们还将会加大对政府、事业单位、垄断性国企、其他性质单位和私家车用户宣传力度,并争取更多的优惠服务政策,进一步扩大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业务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我们实现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业务一年一个,每年都有一个质的变化的发展速度,使得安徽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这块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同时也因为发展速度较快,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建设和管理方案还需要通过更长时间的实践检验,一些服务和管理措施也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加强,所以今后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希望通过我们不断的追求、不谢的努力,让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客户服务系统可以全面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安徽省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基于岗位任务的《客户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 摘要:《客户服务与管理》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一门职业能力课。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结合当前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存在了理实脱节的现象。本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岗位任务导向为研究途径,对客户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岗位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逐渐认识到了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并开始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希望通过优质服务的提供及实施,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获得较多忠实客户,从而建立长期稳固的客户关系。同时,各高校也陆续更新和完善客户服务管理课程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掌握本课程相关理论及实践,无论对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客户服务与管理》课程目的及性质 客户服务与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新兴专业素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客户服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其基本概念、客户服务满意度与与客户忠诚管理知识、客户互动等内容。基础知识涉及广、跨度大、交叉渗透等特点。本课程注重先进理念和创新管理机制相结合,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等平台的支持来完成和实现,是一门新兴综合性边缘学科。注重以客户为中心,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在网络环境的推动下立足于管理客户价值,一方面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使教学内容符合社会需求。同时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及实训操练,以培养规范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现代客户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还应把握客户服务的发展趋势,灵活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及业务经营,比如:如何有效地建立客户关系、进行长久维护、以及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理念下如何进行销售、营销以及客户服务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实用型的服务与管理人才。 二、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目前,很多社会人士和学生对客户服务管理认识存在误差:一方面,认为客户服务与管理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工作辛苦,不受人尊重,对这个岗位存在轻视,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及专业技能不重要。另一方面,单一的认为客服工作就是简单的接接订单,回答一些客户的咨询,处理客户疑问及解决响应的难处,主观的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能,都较易胜任。其实抱有这些观点和想法的人都是大错特错,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通过对相关客户服务岗位的招聘网站调查发现,仅湖南省就有2000多个职位,工资待遇2500-8000不等,而且各企业对客服岗位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基于大数据背景,更多时候客服的工作还涉及到了网络客户服务及管理,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客服工作,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客户沟通和交流,获取客户价值,收集有效的客户信息,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客服人员的工作内容有:分析目标客户、沟通客户需求、处理客户异议、解决客户投诉、维护客户关系。具体指:售前、售中、售后3个阶段,包括客户信息收集和整理、客户价值、客户服务礼仪、客户满意度管理、客户忠诚度管理等。 三、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分析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岗位能力素质要求,按照建立客户关系、维护客户关系等工作流程,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使其贴近岗位实际需求。在理论教学上,以模块化形式设计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上,结合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式来设计实训项目。 (一)理论教学 模块一、客户服务与管理概述。主要讲授其概念及内涵、内容、作用、目标等。模块二、分析目标客户。主要讲授产品或服务的特色与优势分析、定位分析;识别现实客户与潜在客户、寻找目标客户的方法。模块三、沟通客户。主要讲授客户异议的类型、处理客户异议的步骤、方法及技巧;解决、处理客户投诉。模块四、客户关系维护。主要讲授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关系维护。 (二)实践教学 实训项目一、计算客户价值技能训练。实训内容包括,分析客户价值大小,计算客户价值。实训项目二、产品或服务特色与优势分析技能训练。实训内容包括,分析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及性能、分析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分析产品或服务定位、分析行业竞争对手。实训项目三、寻找目标客户。实训内容包括,挖掘潜在客户、寻找目标客户的方法、客户的分类及管理。实训项目四、沟通客户需求。实训内容包括,寒暄赞美、通过提问探寻客户需求、将缺点转化成有点。实训项目五、处理客户异议。实训内容包括,客户异议的类别、客户异议处理的步骤、处理异议技巧。实训项目六、解决客户投诉。实训内容包括,分析产生客户投诉的主要原因、处理客户投诉的方法及技巧。实训项目七、维护客户关系。实训内容包括,客户满意度调研、管理及培育客户关系。 四、教学方法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在理实一体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由老师精选大量真实典型的案例,通过展示案例背景资料,针对学习任务设置思考问题。学生在分析案例材料的基础上,积极展开讨论,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陈述问题分析及处理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指正,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及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项目为实践教学对象,把知识融入项目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全程参与,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情景模拟法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服务情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技能。首先,创设有效的情景,讲解任务要求,示范服务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其次,有学生自由分组,选定角色,分组进行练习,对情景进行演绎。最后,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对学生模拟的情景进行点评、考核评价。通过情景表演,使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环境及服务流程。 (四)市场调研法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在客户服务管理教学中运用市场调研法,使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相关资料。比如:了解中国电信、长沙银行等企业客服人员工作程序、服务咨询等内容,感受其沟通技巧。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学生根据客户服务与管理课程要求确定调研主题及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其次,由教师给各小组分配任务,各组成员协作小组长完成实地调研,最后,撰写调研报告、由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演讲、总结成败。目的是通过此项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企业、服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 五、总结 《客户服务与管理》是一门企业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为了适应当前严峻的就I形势,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不断进行创新改革,要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有效对接。教学内容及方法要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出发,使其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风尚、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及敬业精神。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的IT支持体系研究 摘要:文章先界定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构建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的IT支持体系的原则与重点,得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IT支持体系处于单项应用到跨部门整合的阶段。通过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信息技术建设三方面论述现代银行业的IT支持框架,对现代银行业IT支持构成系统性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IT支持体系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IT支持体系 一、 构建IT支持体系的原则与重点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主要分为三类:集团及战略客户、一般机构客户、中小企业及零售客户。其中,集团及战略客户属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点客户。当前,受到信息科技部门资源有限的约束,在IT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应按照客户的贡献度、重要程度等指标进行客户分类管理,为不同类别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客观上,信息科技部门的发展通常会经历单项应用阶段、跨部门整合阶段和战略规划阶段。在不同阶段,IT支持体系的原则也有所不同。 1. 单项应用阶段。在单项应用阶段,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部门的要求集中于技术层面,包括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故障的排除,即“消防队员”的角色。此时,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创新的原则为:(1)保障全行业务安全平稳运行与发展;(2)优先保障重点客户的需求。 2. 跨部门整合阶段。在跨部门整合阶段,在保证数据库安全与稳定的同时,信息科技部门还需要满足用户对高级技术支持和信息及时到位的需求,信息科技部门的目标逐渐转向管理职能。此时IT支持体系创新的原则为:(1)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根据成本和效益相匹配的原则,尽力解决自身和内部其他部门的新的IT需求;(2)在满足重点客户的需求下,解决绝大多数客户普遍的需求。 3. 在战略规划阶段,信息科技部门从技术服务部门转变为跨信息技术和业务的管理部门,并逐渐从支持保障部门过渡到战略部门。此时信息科技部门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并以IT支持驱动业务的发展。(1)保障所有客户提出的合理需求。(2)能够根据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主动提升对客服的IT服务与支持,提升内部管理的效率,增加业务的附加价值、延长业务价值链。 我国银行业正处于从单项应用到跨部门整合的过渡阶段,兼具两个阶段的特点,此时的客户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重点应该是提升信息部门的效率,以保证信息科技部门能够在保障全行业务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解决客户的普遍需求。 二、 IT支持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根据现代银行业的实践,在上述IT支持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与信息科技建设等几方面构建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的IT支持体系。具体地,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首席信息官制度;在组织建设方面能够准确定位并且提供高质量、高效信息服务的信息科技部门;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建立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 制度建设。 (1)人力资源管理。①明确人力资源计划目标。科学制定与信息规划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有利于改变IT部门人力分配不合理,知识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银行业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保证。②合理的人才需求结构。合理的、相互匹配的人才需求结构有利于互不专业人才群体的形成,同时高度细化分工的信息科技团队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经营信息化的目标。③持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信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要企业管理层与信息部门有计划地进行开发与培养,,我国商业银行可使专业人员通过实践,通过持续学习培养信息科技人才。 (2)首席信息官制度。首席信息官制度,即在高级管理层设立首席信息官一职,直接对行长负责,领导信息科技工作,并制定和实现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战略,使信息科技因素能够成为各项相关业务的决策依据,从管理的角度提升信息科技的重要性。首席信息官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技术方案;②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技术方案;③开展企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2. 组织建设。从组织建设来讲,科学的IT支持体系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合理定位IT部门。对于现代银行业来说,IT部门终将成为战略部门。因此,IT部门与业务部门是“鱼和水”的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IT部门不应仅仅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而是应当围绕建设客户中心型的信息化银行这个目标做出变革。 在“互联网+”时代,全社会的经商环境更加信息化,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建成全面信息化的银行。也就是,IT部门除了要负责领导银行的信息化和系统运维之外,还要拟定信息科技发展战略,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的发展作为全行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当好银行的“智囊”,承担传统信息科技技术职能和决策支持部门的职能。 IT部门的职能应当符合目前金融信息化的战略目标,科学划分各职能之间的界限,缩小部门间由于信息传递损失导致的沟通不畅。按照信息科技部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决策支持部门的定位,应当将承担传统信息科技技术职能和决策支持部门的职能划分为:(1)IT系统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维护;(2)维护IT系统数据库;(3)规划IT系统总体功能结构;(4)为企业决策提供IT支持;(5)规范与标准化相关技术标准;(6)企业职员信息化培训;(7)制定、完成企业信息化战略;(8)领导企业信息化工作,再造企业工作流程,推动企业变革。 3. 信息技术建设。“以客户为中心”是银行开展业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商业银行要想从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营销理念就必须从传统的关系营销向现代的服务营销转变。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外延不短扩展,金融机构内部的界限也逐渐模糊,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逐渐向横管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在传统金融业面临着具有较低成本优势的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金融业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宽客户服务渠道,必将成为IT部门信息技术建设的重点。 (1)建设科学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是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越发重视市场拓展与维护,相应的,识别客户贡献度、吸引有价值的客户并维护好客户管理就成为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开发包括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ACRM)系统和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CRM)在内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客户数据整理、分析并用其做出响应的决策,开展相关业务就势在必行。一个具有完备功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常在以下几方面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①促进银行产品创新、再造工作流程、提升营销服务水平;②批量处理、分析客户相关信息;③根据不同需要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④整合分散在各独立系统中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⑤通过多渠道综合比对分析形成统一客户视图。 ①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数据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各独立交易系统中的数据以合意的方式整理、加工、保存、更新,使得各个信息系统的协同运作成为可能。 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流程再造。CRM的理念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从运营、决策等多方面再造流程,对工作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服务创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行为习惯、偏好、运营特点等有针对性的提供差异化服务。 (2)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有利于银行更好地服务客户,进一步拓展银行业务的价值链。不少著名的跨国银行已经将大数据技术应用至风险评估、产品创新、决策支持、差异化营销等多个领域。①风险评估。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增加信用风险输入维度,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动态管理客户的信用风险,降低违约概率,同时预防信用欺诈。②差异化营销。银行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预知企业客户未来资金需求,提前进行预约,提高客户体验。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报告,进行差异化营销,提高客户满意度。③需求分析和服务创新。可以利用整体样本数据,如从客户行业,收入,所在地,行业,资产,信用等各个方面对客户进行分类,依据其他的数据输入维度来确定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产品。④运营效率提升。大数据可以展现不同产品线的实际收入和成本,帮助银行进行产品管理。还可以帮助市场部门有效监测营销方案和市场推广情况,提高营销精度,降低营销费用。⑤决策支持。大数据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为即将实施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归纳出规律,进一步演绎出新的决策。 (3)增加客户服务的渠道。对于银行业来说,电子银行服务能够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提升客户体验,有效降低服务单位客户的成本,是实现多渠道客户服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银行业务较之于传统柜面业务有如下特点:①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银行突破了物理条件对银行服务时间、服务地点和服务能力的限制,使得大量银行业务的办理脱离了银行网点,从面对面的服务方式改为用户通过事先获得的电子证书获得更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②用户的便捷自助操作。电子银行业务将商业银行从大量的固定资产与人力成本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从客户角度来看,电子银行业务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通过电子渠道,客户可以自主办理金融业务,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同时,电子银行服务使得客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办理业务的限制,解决了全球一体化下金融交易可以全天进行,而金融机构还处在8小时工作制下的茅盾。③科技含量的投入使得边际成本低。对于电子银行来说,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功能越多,所提供的服务越安全和便捷,客户黏性就越大,所能吸引到的客户就越多,因而为单个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也逐渐趋于零,形成正反馈。④电子银行的发展提升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而电子银行是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结合的产物,因而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更加需要既懂金融业务,又懂IT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三、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IT支持体系的实现路径 当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高效的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的IT支持体系,应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 1. 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IT人员队伍。(1)培养一支高素质、懂银行业务、IT技术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前台业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以及一些关键岗位配置信息科技部门人员。(2)完善信息科技人员业绩激励机制,拓宽信息科技人员发展空间。建立职务、职级与职称并行的薪酬体系,打破信息科技人员晋升的“天花板”。(3)明确核心能力发展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基于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明确信息科技人员核心能力要求,科学制定信息科技人才培养方案。做好需求管理,加强专家级领军人才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4)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制定更为细分和差异化的培训目标,建立涵盖入职与履职全方位、立体的培训体系。并结合业界最新变化调整培训方案与培训目标。 2. 向首席信息官制度过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已经可以满足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绝大多数需求,正处于从“单项应用”阶段到“跨部门整合”阶段的过渡期。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实现银行业务向信息驱动模式转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客户需求新变化,继续保持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优势,应当考虑建立起首席信息官制度,负责领导IT部门制定、完成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增设一名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履行相关的组织程序和法律程序,审批流程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可采取渐进式方式向首席信息官制度过渡:例如,设立银行信息科技委员会(领导小组),由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任委员会(领导小组)主任(组长),由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信息科技工作。 3. 明确IT部门的定位,构建能够动态满足客户主要需求的组织架构。本质上来说,企业信息化的程度要与企业信息科技部门的定位相匹配。企业信息化程度与信息科技部门的不匹配会造成企业资源的错配,降低了企业资金运用效率与企业的工作效率,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无益,因此应合理调整IT部门在银行业务与经营中的定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IT部门的定位不应当只是“救火队员”的角色。IT部门在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必须更多地了解业务部门的状况,积极疏通业务部门进行信息化整合后的业务流程,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一个共享的数据与信息平台。除了保障基本业务正常运行外,银行业务流程和客户关系管理再造也应该作为IT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还应优化信息科技组织定位,根据银行业务部门的发展需要明确信息科技发展策略,依据内部控制与合规性的要求,建立涵盖IT风险管理、IT审计、IT专业技术的职能部门。提升信息科技的业务支持和决策支持功能。 4. 全面建立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以使用操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主,多个系统间的数据形成了信息孤岛,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应当全面使用能够对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的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ACRM),为业务运营和决策提供支持。 在统一的系统下建立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模块,模块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在统一系统下共享数据相互联系。建立数据仓库,为识别客户贡献度,细分客户类型,管理层决策储备相关数据。同时参照国际通行模型开发符合本行情况的客户贡献度模型,综合考虑与收入成本相关的多个因子,为提升决策水平、开展营销服务提供依据。 5. 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我国商业银行的IT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营销服务水平。一是拓展客户资源。通过对大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我国商业银行可有效扩展客户信息接触面,获得更多市场机会;二是获取全面的客户画像,真实呈现客户身份、资产、喜好、情绪、行为、社会关系等“立体视图”。三是开展精准营销。 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有效识别授信人风险,提升整体的风险防控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可以利用大数据提高决策效率、优化处理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6. 强化电子银行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便捷服务。(1)提高呼叫响应系统的服务质量。在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电话呼叫中心和网络平台咨询服务体系应拓展为跨多种终端设备的交互系统,能够向电话、PC和移动端等多种终端设备提供咨询投诉等服务;(2)提升电子银行的客户吸引力。随着客户对全能银行服务的要求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所能提供服务数量和质量都会影响资金的沉淀量。因此,银行信息科技部门需要与业务部门共同努力丰富网上银行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商业银行能够提供更多元的电子金融服务。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客户服务系统的构建与管理 [摘 要]文章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如何建立互联网化的客服服务系统,重点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工作面临的压力、运营商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架构及如何保障客服系统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客户服务;构建 截至2014年6月,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6.32亿,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兴业务不断涌现,消费者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去享受微博、微信朋友圈、APP等各种网上服务,这些变化使得运营商的服务面临巨大的挑战,用户从依靠营业厅及拨打客服热线逐步过渡至通过PC、手机登录方式进行交流和获取服务。客户行为的变化使得传统通信运营商必须提升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客户服务能力,运用其在技术、业务方面的积累,最大限度地发展与客户的关系,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创造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双赢[1]。 1 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 国内运营商目前都已开展4G业务,全面推广移动互联网应用,但在推广过程中给传统的服务工作带来很多问题。 1.1 通信网络质量引发的客户投诉 随着运营商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网络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实时在线,即使极为短暂的网络中断、延迟都会造成用户感知的下降。当一个用户正在用手机玩网络游戏,或者正在进行秒杀商品活动,网络中断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究其原因有很多,但用户最终都会把责任归咎于运营商。 1.2 客户使用互联网业务产生的资费争议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常常担心会产生高额的流量费用而不敢去上网,也将运营商的流量费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当用户产生高额的流量费用时,往往会质疑运营商收费的合理性。 1.3 客户对运营商产品的实用性与便捷性的不满 相对于微信、支付宝、360手机助手等应用,运营商自主开发的应用在客户体验方面不尽如人意,各种投诉也居高不下。运营商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管道的提供者,正在积极参与内容及平台的运营,力求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层面上,服务内容的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给运营商的压力也在增大。 2 运营商面向移动互联网服务体系的构建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通信运营商必须通过服务创新,构建新的服务体系来化解上述矛盾,为4G业务的运营保驾护航。 2.1 互联网化服务团队的构建 整个服务团队的构建是由管理层和员工构成,新的服务体系的搭建要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1)提升运营商客服人员的素质。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岗位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礼仪规范外,还要不断填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使用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加大实际操作的课程,培训结束后要进行现场考试,考试结果要与员工的绩效挂钩。 (2)提高团队的运行效率。团队能否高效地运行,内部的沟通协作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各种活动、内部竞赛,让大家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提高效率。同时,管理层要更侧重于各类规章制度的优化和重建,为团队营造一个更为人性化、纪律严格的环境,让员工“用心”服务,把企业当成家[2]。 2.2 互联网化服务工具的使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用户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运营商应将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体服务应用到客户服务工作中,构建新型服务渠道。 (1)传统IVR的服务内容中添加语音识别技术,提供更为便捷和精准的服务。如客户提出“我要查询5月的通话详单”,系统便会自动识别并把用户详单为用户进行播报,用户不再需要按键操作,且可以避免由于服务人员能力和服务水平不一致而带来的服务上的差异,提升品牌感知。 (2)应用手机客户端、微信等新型互联网工具。通过这些新型工具可以将单一的声音服务拓展成为融合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全方位的多媒体服务。通过弹窗可以更加简明扼要、及时地产品介绍和促销信息;通过导航可以帮助客户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内容;通过分享达到病毒式营销传播的作用等。总之,互联网时代的服务工作是高效、交互、便捷及低成本的。 2.3 客户综合服务信息管理 通过对用户各种信息的整合及数据分析,最终通过新媒体终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首先是对用户消费行为的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如用户的消费构成、流量的使用量、经常浏览的网址等,定期进行更新,以此作为精准营销的依据;其次是咨询和投诉类信息的整理,一方面要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供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工作流程的优化;另一方面要将整理好的信息录入知识库。这两部分的信息会随着之间的推移而不断积累,不断变得完善。 2.4 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运行管理 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运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服务人员服务标准和服务能力的管理,二是对新媒体服务系统的管理。 (1)互联网客服也要实行7×24H工作制,保证与服务热线的统一。人员角色上要区分VIP客户经理和普通客户经理,VIP客户经理实行专属服务,普通客户经理实行交接班制度。所有与用户沟通的信息都要留存,以备查阅。对于VIP客户,做到一站式处理,直至用户满意;对于普通客户,值班人员要做到耐心解答,如遇交班时未能解决时,接班人员需继续处理。值班长要对工作人员的情况进行观察、督促和记录,对于重要的事项要及时提交上级领导汇报,保证业务开展的顺畅。 (2)互联网客服工具需要不断完善,进行迭代式开发。一方面要定期开展用户体验反馈活动,让用户提供第一手的优化建议,同时对标社会互联网企业的成熟产品,不断优化,提升客户感知。另一方面要加强系统的日常维护,由专业人员对系统的漏洞和缺陷进行查找并及时解决,降低故障率。做大规模活动时,要好压力测试,避免系统因用户量的突增而瘫痪。 2.5 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考核管理 为保证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高效运转,需要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3],通过考核一方面激发工作人员的潜能,让队伍进行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发现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依据。 (1)加强对客服人员业务知识的考核。运营商客服人员应该掌握的技能不仅要包括运营商自己产品的相关知识,还应包括社会主流互联网产品的使用方法、智能手机的操作技巧、社会热点信息等。要定期进行业务知识考试,考试方式采取笔试与实操两种。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员工要进行脱岗培训,如持续考试不合格,则应调离岗位。 (2)加强对客服人员服务能力和营销技巧的考核。主要就是通过日常的观察及对于业务的实际操作,通过抽查客服人员与客户的沟通记录,考核员工的服务能力,并与绩效挂钩,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运营商客户服务系统的互联网化是在时代科技进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双轮驱动下产生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使运营商能够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由于涉及很多新型的业务知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系统,贯彻“互联网化”理念,提高运营团队的运营能力,丰富团队的业务知识,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同心协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电网95598故障报修客户服务运作与管理分析 摘 要:电力企业发展很快,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电力企业建立了故障报修客户服务平台,拨打电网95598这一号码,即可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可以对客户存在的电网故障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采取多种技术对故障进行报修。电网95598故障报修系统可以实现客户之间交互式联系,可以为客户提供信息查询、用电信息以及故障报修等多种服务,这一运作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可以保证客户用电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下面笔者对电网95598故障报修客户服务运作与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95598;故障报修;服务运作;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电力市场发展形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电力企业必须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以及客户的满意度,要从之前的生产导向转变为营销导向的服务理念。在电力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将客户处于中心地位,使生产者可以与经营者更好的联系起来,可以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还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可以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以客户为中心,为其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才能留住客户,增加客户的忠诚度。 1 建立电网95598故障报修客户服务平台的作用与意义 电网95598是电力企业推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其是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提高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电力企业建立电网95598服务平台后,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故障报修的平台,通过拨打电话,即可申请报修,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客户更快的解决问题。在建立95598客户服务系统后,电力企业形成了新的客服体系,可以保证电力系统各项业务更加稳定的运行,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客服一定要提高服务水平,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还要耐心的为客户解决问题,这样可以积极引导客户消费,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利润。95598是服务热线,其提供的业务很多,主要有故障报修、信息查询、投诉建议等,通过呼叫服务中心,客户可以向客服反映情况,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95598服务热线是电力其他营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自动语音以及人工服务两种工作方式,一个窗口可以同时为多名客户提供服务与帮助,其可以在客户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可以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还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保证电力企业可以提供一流的服务。 2 电网95598故障报修客户服务平台的技术组成 2.1 ACD:ACD是一种自动呼叫分配器,其具有分配的功能,可以将客户打进的电话合理分配给坐席客服,这种分配器也具有呼叫的工嗯呢该,其是在交换机的基础上实现各种服务的。ACD可以减少客户排队等候的时间,可以根据客户咨询问题的类型,将客户分配到合适的客服座席,从而更快的为其解决问题。座席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处理投诉以及处理电网故障等,根据不同的故障,又可将其职能进行划分。ACD的主要功能是将客户分配到合适的小组,可以缩短客户等候的时间,在等候的过程中,可以为客户提供轻缓的音乐。ACD可以有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可以解决客户的不同需求,其还具有留言挂机的功能,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2.2 IVR:IVR是自动语音应答技术,其可以为客户提供自动语音导航服务,客户根据语音提示,可以转接到适合的故障检修小组。IVR是呼叫中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为客户电话来访提供语音提示,引导客户选择服务内容和输入电话事务所需的数据,并接受客户在电话拨号键盘输入的信息。 2.3 数据库系统:有关客户数据和业务资料(包括和营销管理系统、调度系统等接口)。有关的用户数据和业务资料,都要存入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中,因此该数据库的处理能力要求也很高。 2.4 录音设备:对客户来电进行全程录音,作为质量监督、检查和处理纠纷的依据。对座席员与客户之间通话自动全程录音,并对录音数据进行全程管理。录音设备作为呼叫中心的辅助设备,实现全程录音和随机调听。 3 电网95598故障报修客户服务运作流程及职责 一般接到工单后,抢修指挥班根据工单上的地址和故障内容判断出处理部门,将工单发送至处理部门节点,电话通知处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知故障内容,故障地址,故障时间,报告故障人员等,还有催办的业务。工单到达一段时间,电话催办处理部门,告知省电力公司故障原因,及未能及时回单原因;故障处理完毕后,工单由处理部门回复,抢修指挥班审核工单内容,包括到达现场时间,故障原因大类,故障原因小类,资产属性,属实性等,故障内容是否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模板回复,处理人员姓名等,电话联系用户,核实是否与工单回复一致,如审核合格,将工单回复到省电力公司。 另外,抢修指挥班还有报告停电信息的职责,将各个部门上报的停电邮件及电话内容,根据停电类型,将内容输入停电信息系统,上报给省公司及国网公司,停电结束时,及时更改停电信息内容及时间等。要保证及时,准确,内容完整。 4 电网95598电力客户服务运作的管理工作 4.1 增强客服人员对服务价值的认识 客户服务作为一种服务体系,应该贯穿客户用电的全过程,它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宗旨,同时能够使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提高,从而为企业巩固了现有客户,同时由于其优质的服务又会得到更多客户的认可,使企业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益,确保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使电力服务人员以及其他成员认识到客户服务的价值十分重要。 4.2 不断地增强客户服务的个性化 一般情况下,客户服务按照销售过程可以分为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同时也包括配套服务以及全程服务。而按照用电客户的需求可以将其分为初级服务、中级服务以及高级服务。依照不同的客户群体可以将其分为个性化服务、差异化服务以及特色服务等。每个客户的需求不同,因此企业客服人员应不断地深化对客户的了解,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各项技术功能越来越强,市场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后,电力企业必须改正之前垄断行业的服务态度,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提供优质的服务。电网95598是故障报修的客户服务平台,其可以为客户解决断电问题,可以为其提供咨询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接收客户的建议与意见,从而帮助企业更快的改革。电力企业一定要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要做好创新工作,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推动电力行业更加长远的发展。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通信运营商客户服务满意度的提升路径与项目化管理体系的建构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通信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相对而言,通信运营商目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模式,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涵盖了全国的通信服务。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通信运营商对客户服务满意度非常的在意,因为三者在技术上势均力敌,唯一能够拉开距离的就是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这也是运营商不断进行客户服务调研和推出新服务类型的原因。未来,必须通过多种路径来提升客户服务的满意度,并且积极构件项目化管理体系,以此来促使运营商更好的服务客户。 [关键词]通信运营商;客户;满意度;项目管理 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导向性的行业,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通信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客户对通信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目前,通信运营商为提高客户的服务满意度,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希望能多方面完成客户满意度的巩固和提升,维持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在此,本文主要对通信运营商客户服务满意度的提升路径与项目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讨论。 1 客户满意度管理概况 对于客户满意度而言,是衡量很多工作的重要标准。目前,通信运营商主打的是服务客户的理念,他们从客户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出发,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客户制定了多项套餐和资费标准,虽然其中仍有绑定业务,但这种绑定在逐步减少,客户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客户满意度的管理,总体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但我国的通信运营商面对的是五湖四海的客户,这其中不仅仅有中国人,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外友人,他们也是客户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群体。在多方面的总结后发现,客户满意度管理概况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多数客户对通信运营商的服务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对于一些强制推行的服务,他们持否定态度,尤其是一些销售人员,在店内不断的向客户推广,基本上已经造成了“骚扰”;第二,通信运营商在客户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当中,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多数的措施仅仅是从自己出发,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并非将客户作为主要标准,这种细节上的改观,日后需要着重进行;第三,通信运营商为客户制定的服务类型和资费套餐,应具备灵活的机制,要随着客户的变化而变化。 2 项目化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要想在客户服务满意度上得到持续的提升和巩固,就必须运用项目化管理体系来完成。该体系主要是将不同的客户作为一种项目来对待,投入专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此来确保客户服务满意度得到持久的提升,并非一段时间的提升。在此,本文主要对项目化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展开论述。 2.1 项目化管理的概念 通信运营商在长久的发展中,逐步意识到客户才是主体,他们表面上掌控了行业的发展和客户的选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想要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来改变客户选择或行业标准,只会得到强烈的反对和否定,届时客户数量持续减少,不仅会催生新运营商的出现,还会导致自身成果持续流失。项目化管理应用到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当中,是通过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段,巩固通信运营商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从概念上来分析,项目化管理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化管理可根据通信项目的临时性,做出一些特殊决定,且不会对未来造成不利影响;第二,项目化管理的复杂程度较高,能应对通信运营商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问题;第三,项目化管理需要一些比较特定的企业环境,通信运营商应满足这些要求。 2.2 客户满意度亟待提升 通信运营商每天都在应对大量的客户,从表面上看,客户满意度还是有所提升的,但在对数据分析后发现,通信运营商每天都在处理大量的投诉和客户的不满。部分处理满意的客户,则会予以肯定,处理不满意的客户,则会告知其他客户,导致通信运营商在客户心中的地位下降。所以,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客户服务满意度亟待提升,需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方法,更好的构建工作体系,确保客户能够得到最需要的帮助。同时,通信运营商在解决客户问题的时候,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缓解。尤其是在资费方面,必须一次性向客户解释清楚,不要等客户上门投诉或者发生不愉快的时候,才进行调解。 3 客户服务满意度的项目化管理提升策略 通信运营商对客户服务满意度的看中态度较高,但采取的手段并不积极。为了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挽回已经失去的客户,应积极构建项目化管理体系,实施项目化的管理策略,确保通信运营商与客户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要将客户作为主体来对待,降低自身的姿态。另一方面,在构建项目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持续的进行优化,不断的加入新的手段和方法,固守老旧的方法,势必会导致通信运营商陷入恶性循环,客户服务满意度也会相应的下降。在此,本文主要对客户服务满意度的项目挂管理提升策略进行论述。 3.1 构建项目化管理体系 通信运营商客户服务满意度的提升过程中,构建项目化管理体系是必要的路径之一,同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应予以考虑。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构建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一项必要工作。在构建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的过程中,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展开。同时,需要结合满意度提升的特点来进行。任何一个商业过程满意度提升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服务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的工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商业过程中获得客户满意的分数;另一类是探究可能存在的服务问题。从调研工作形式来看,经常采用的方式是电话问卷调研,以短信调研、深人采访、渠道调研等形式作为补充,围绕改进质量开展。具有内部管理咨询的特在满意度提升项目中,除了通过评测服务水平来发现问题外,最重要的是深度挖掘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按照管理咨询项目的方式来开展。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在项目启动环节的最初,形成一个结构化、体系化的项目执行思路十分有必要。 3.2 推广管理模式 通信运营商要想更好地稳定客户服务满意度,需要让客户去了解现阶段的项目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要努力的让客户对该种管理予以认同和了解,这样要比单纯地去沟通更加有效。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还要积极推广管理模式。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推广管理模式可尝试从以下几项工作出发。第一,必须成立专项的团队,并且对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培训,要让客户与工作人员接触的过程中,不要产生任何的抵触情绪,必须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稳定客户群体。第二,应加强理念的宣传。在该方面的工作中,需要组织运营商管理人员进行开会研讨,并且加强交流和学习。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应在全国保持统一,但目前各个地区的服务水平不一,导致客户对运营商表现出半信半疑的态度。因此,日后必须加强员工对理念的宣传,确保客户对通信运营商服务有一个高度的认同。第三,提出规范。执行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项目化管理模式,需要规范的流程与相应的规章制度。这里的项目规章制度涉及的范围广,包括各职能部门的划分、项目管理标准流程、绩效考核制度等。第四,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通过引进人才,提高项目化管理人才的素质,提高管理效率。 4 结 语 通过对通信运营商客户服务满意度的提升路径与项目化管理体系构建展开讨论,从现有的工作来看,通信运营商在客户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方面,基本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多数客户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在项目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方面,部分工作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努力,确保体系的健全。 客户服务与管理论文:对我国财险公司客户服务与管理的思考 摘 要:当前我国保险业竞争激烈,而提高客户服务管理水平对提升财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该文通过从我国财险公司客户服务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诚信体系、客户服务体系以及健全客户服务管理制度等相应对策与措施,希望对提升我国财险公司客户服务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财产保险 客户服务 客户关系管理 入世以后,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财险公司作为经营特殊商品的金融机构,它以契约的形式与客户确立起一种经济关系,提供服务并履行承诺。而服务质量的好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够起到争夺有限客户资源和保持客户忠诚度的作用,是财险公司在竞争中立足和长远发展的关键。因此对财险公司如何更好的开展客户服务工作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国内财险公司客户服务与管理现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财险公司都认识到客户的开发和维系工作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当前各大财险公司都将竞争重点从产品、价格向提供优质客户服务方向转变。通过满足客户需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在公司与客户间构建起良好的关系,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吸引和维系更多的客户,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财险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1 树立客户至上的公司发展战略和服务理念 保险行业是一个讲求规模效应的行业,我国的财险公司大都具有规模大、资金以及背景雄厚的特点,因此其公司在发展战略上都立足长远,以打造一流品牌、创建一流服务机构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我国的财险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都在不懈努力,不断提升公司的专业服务水平,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业务工作流程,设置专门的客服部门,从而提供愈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维系了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客户满意度逐年提升。 1.2 对客户服务部门的岗位进行优化、细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财险公司的客服部门在组织机构设置上都日趋健全,逐步建立起一套以理赔管理部经理领导下的、理赔内勤岗、查勘定损岗、保险核价岗、核赔岗、医疗核损岗、理赔客户服务专员岗等诸多优化、细化岗位一起协同工作,不同岗位担负不同的职责内容的客户服务机制,为更好的开展客户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利用信息化、网络化平台,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客户服务 我国的财险公司都依托当前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出各项举措,不断缩短与客户的沟通距离,在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例如客户服务专线的开通、短信客户服务系统的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运用以及公司网站的建立和网上服务的开展等等,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财险公司提供的各项服务,极大的提升了公司客户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 客户服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 2.1 存在问题 中国保险业复业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其在客户服务和管理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发现我国财险公司在客户服务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才能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财险公司在客户服务和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2.1.1 诚信的缺失 保险作为转移风险、补偿损失的一种经济形式,对保险公司和保险消费者而言,诚信是双方履行合同的基础,保险业对信用的要求极高。然而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保险监管制度不够健全以及缺乏行业自律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保险行业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我国财险公司客户服务和管理在缺乏一个社会诚信体系支撑的状况下,很难高效的开展客户服务工作。 2.1.2 客户服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财险公司客户服务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客户服务部在财险公司属于内勤部门,有些保险公司甚至将其归并到理赔部门中。同一线营销人员相比,他们面对客户的机会较少,客户服务的功能很难真正发挥功效。而保险消费者对公司服务质量的感知大多来自那些有销售压力的业务人员,为了追求业绩,他们很难真正将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落实到位,由虚假宣传、刻意隐瞒等引发的保险合同纠纷时有发生,当客户服务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时,就很难让客户对服务真正满意。 2.1.3 客户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多财险公司实行保险人制度,公司对这些保险人的培训重点往往侧重于保险产品、业务销售能力,很少对他们的客户服务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财险公司缺乏一个统一和完善的客户服务标准,对不同客户甚至相同客户服务时常常出现偏差,容易令客户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失去客源。 2.2 成因分析 2.2.1 诚信体系尚未形成 无论是就宏观的国家角度还是微观的保险行业而言,都远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诚信体系。首先从国家层面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当前社会经济活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市场参与者更多的关注于个人利益,而国家的信用法规体系又不完善,无法有效制约失信行为;从保险行业看,虽然国家出台了《保险法》,对保险业的诚信进行监管,但监管制度和监管措施难以有效到位,诚信建设仍待加强。 2.2.2 为客户服务的意识淡薄 虽然我国很多财险公司将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但保险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对服务的要求更高,保险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公司与消费者极易产生纠纷,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客户至上的理念难以实现说到就做到,这其实还是国内财险公司客户服务意识仍嫌淡薄的体现,国外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在对客户服务的意识及管理水平上就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2.2.3 客户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我国财险公司普遍缺乏高素质的客户服务人才,客户服务人员学历大多偏低;同时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上所下的功夫和投入也不足,没有具体、长远的规划,对客户服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客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3 财险公司客户服务与管理应对策略与措施 与其他行业不同,保险业具有自身的服务特征,而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是增强我国财险公司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14年3月,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代表保险行业向社会提出了保险核心价值观理念,就是“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它是我国保险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因此为了更好的完善我国财险公司的客户服务工作,我们应当在借鉴外资保险公司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3.1 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3.1.1 以法治信,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诚信体系的建立,必然需要法律的支撑,它能够有效保障诚信者的利益同时惩戒失信者。当前我国的信用危机不仅只存在于保险业,在我国许多部门法中虽然有针对社会诚信的立法,但很难发挥真正的效力。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信用相关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建立起不敢也不能失信的惩戒防范法律机制,将社会诚信制度并入到法制化管理轨道,只有真正构建起以诚信法律为主、各行业标准为辅的社会诚信体系,才能更加规范我国财险公司的主体行为,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客户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3.1.2 建立行业标准,构建保险业诚信体系 我国的保险行业应当在现有行业法律、法规体系下,尽快建立行业标准体系,从而规范行业行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保监会应加紧制定基于产品设计、公司管理以及岗位职责的行业服务、信用标准等具体行业标准,并在行业标准体系的框架内,保险行业协会和保监会要积极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健全保险行业自律机制,及时对失信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真正构建起保险业的诚信体系。 3.1.3 树立诚信观念,构建财险公司内部诚信文化 我国财险公司应当从内部做起,对公司员工积极进行诚信教育,普及诚信知识,树立诚信观念。要把公司诚信文化建设上升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上,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和讲座,从法律、政策、道德、专业技能等层面提高公司员工的诚信道德水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诚信守约对公司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财险公司的诚信制度,通过制度对从业人员加以激励和约束,诚信文化的树立和诚信制度的建立是财险公司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 3.2 构建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3.2.1 将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根植于员工心中 保险提供的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它以契约的形式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保障,对一份保单而言,服务贯穿于售前、售中以及售后整个过程,服务不再仅仅是客户服务部门的事情,每个员工都根据自身不同的岗位提供着相应的服务。我国的财险公司应当让每位员工都认识到,市场份额与保费额度的争夺只是保险业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获取客户的信赖,不断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最终赢得客户的唯一途径是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要让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根植于每一个员工的心中。 3.2.2 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工作,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国的财险公司应当认识到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的提高,是企业搞好客户服务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让员工既具备保险理论、保险条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在专业方面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同时又掌握高超的服务方法和技巧,能与客户顺畅的沟通,赢得客户的满意。 3.2.3 与时俱进,做好客户服务创新工作 财险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广、内容多,要做好每一种产品的客户服务工作,就必须顺应行业发展的潮流,在服务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售前、售中以及售后客户服务体系。从一种新产品诞生开始,服务就应当在产品中得以体现,产品在设计上能够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而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客户服务工作要贯穿始终,服务项目不断更新,适时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搞好服务创新,就要积极开拓新服务领域,在为客户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提供更加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3 完善客户服务管理制度 3.3.1 建立和完善柜面管理制度 我国财险公司应积极推进柜面标准化工作,推行柜面“零距离”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与客户的面对面服务,为客户提供从欢迎、引领、接待、受理、后台、送客等一系列的流程服务。同时对服务宗旨、业务流程、员工着装、礼仪标准以及语言规范等方面都做出详尽的规定,为客户提供友善的服务环境和便捷的服务方法,满足客户不同方面的需求,赢得客户的信赖。 3.3.2 完善工作岗位责任制度 财险公司的部门众多,而如何紧紧围绕客户服务工作,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相应的制度,做到内容具体、标准统一,是提高公司客户服务质量的关键。例如:业务拓展部门负责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客户服务部门负责受理咨询和投诉、理赔部门负责理赔案件、精算部门负责产品的开发与管理、企划部门或公关部门负责公司形象的宣传等等,各部门在职责明确的状况下各司其职的同时又协同配合,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3.3.3 建立客户服务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我国财险公司应当建立起一套由内及外的客户服务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在公司内部,成立客户服务评估小组,定期对各岗位各员工的客户服务进行检查与考核,根据相应规则制度,做到优奖劣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举,促进员工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同时积极接受社会和客户的监督,通过公开服务承诺、聘请社会监督员、开通客户投诉专线、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大众监督之下完善公司的客户服务质量。
金融服务论文:县域金融服务体系革新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士余在2010年指出“一年多来,试点地区各级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共同努力,建立了有效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和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因地制宜开发、推出了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促进了试点地区“三农”贷款投放的明显增加,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效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显着提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更多的农村和农民从试点中得到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实惠。”试点地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在全国全面开展县域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积累了有效的实践经验,但这些还不足以解决中国县域金融困境。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新阶段,与此相应的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县域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这就对改进和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总体上讲,我国县域金融在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经营机制、监管机制、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与日新月异的“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加强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是新形势下缓解农村和农民贷款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 一、河南省县域金融服务体制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县域金融服务缺失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做好县域金融工作,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尊重市场基本原则,紧紧围绕服务于强农惠农、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来进行。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河南省对县域金融的重视,许多优惠政策不断实施,各金融机构也做了积极探索。例如,2012年4月15日,由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办制定的《河南省2012年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重点阐述中小企业贷款,鼓励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建立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站,选派专职客户经理进驻产业集聚区,搭建银行与产业集聚区企业有效对接、常态长效服务渠道,结合不同企业特点和风险特征,创新设计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但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和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河南省县域金融滞后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而农业是一个投资回报低、周期长的行业,金融部门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三农”,河南省资金瓶颈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少,国有商业银行县域金融业务收缩,各大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农村乡镇网点,导致金融服务网点明显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县域内的资金净流出量非常突出,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金融服务产品缺乏,针对“三农”的金融工具数量满足不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阶段,河南省县域金融服务体制创新正在经历一个由政策供给为主导转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导的过渡阶段,在组织体系上逐渐形成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在服务的工具和方式上也逐渐实现多元化以满足县域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在2009年肯定了河南成为全国农村金融创新试点省份后取得的突出成效:“一是涉农信贷投放增加较多,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内容丰富,适应“三农”发展需要;三是服务方式不断出新,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四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涉农金融机构体制机制得到改进;五是涉农贷款风险分散机制不断完善;六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进,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开始形成。”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河南省县域金融服务体制改革启动晚、进展慢、结构复杂,县域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市场机制不完善;功能缺失;资金供需缺口大;金融服务品种和方式仍落后于县域经济发展等。 二、深化河南省县域金融服务体制创新的相关建议 [文秘站:] 任何一项金融创新的开展和深入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同时也离不开各个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于河南省县域金融服务体制创新尤其如此。2011年,国家在《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河南省“设立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为河南省县域金融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这就要求在推进金融创新过程中,从提高对创新工作的认识;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强化政策激励措施;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结合实际复制推广等方面强力推进河南省县域金融服务体制创新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农业银行,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县域机构,允许在不同地方成立不同股权结构的分支机构,把县机构引进民间资本,农业银行还是控股,即“属地化”,因为一旦职工变成股东,积极性就容易发挥;对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引入多元化股权,利用网点优势,单分小额贷款业务,将其分离;对农业发展银行,应退出商业性业务,对政策性业务先核定成本,再进行该项业务或服务的招投标;而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允许一部分股东逐步达到相对控股地位,将责权利统一于股东,由股东选择符合任职资格的经营者,对主要股东或控股企业加强监管、防止“大股东”掏空。另外,鼓励其它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到农村设立机构,除农发行外,可以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通过与地方政府、中介组织合作开展金融业务,拓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扶持领域。 (二)支持和引导县域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成立资金互助社地方政府应立足河南实际,在县域大力开展相关政策法规和金融知识培训工作,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政府应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进行合理引导,赋予其合法的地位与功能;采取各种优惠税收、利率政策来扶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健康规 范发展;建立多层次的信用监督体制,整合农村生产关系,以期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三)逐步建立政府支持的、以政策性业务商业化经营为主的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这决定农业保险必须走政策性发展之路。河南省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完善组织机构和经营能力。比如进一步开展水稻、棉花、玉米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地方性农业保险体系,抗御旱灾、水灾、虫害,为农业救灾服务。 (四)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复制推广支持试点地区金融机构加强涉农信贷管理制度创新,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茶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种养殖业活体动物等抵押贷款,稳步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结算单、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贷款,例如,在“农村确权办证”的基础上,扩大有效抵、质押物范围,试行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住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种养殖业圈棚建筑物、大型农机具等抵押贷款;鼓励各类信贷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县域的融资担保服务。 金融服务论文: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职责。今天,银监会决定召开“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始终不渝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扩大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切实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其中,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党中央、国务院也明确要从建设资金、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切实向农村倾斜。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更多的是要依靠农村金融。这就要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同时,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要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要完善法治环境,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保护农村金融机构债权;二要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中介机构行为,努力培植诚信文化;三要转变政府职能,维护金融机构经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下面,我就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20__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人民银行牵头的深化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题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制定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后,20__年6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始正式实施。20__年8月,在反复研究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试点扩大到29个省(区、市)。20__年12月,人民银行向国务院上报了《农村金融改革总体规划》,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资金外流问题比较严重,资金不足问题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都比较薄弱,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农民贷款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不健全,信贷产品单一,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发展滞后。四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电子化、票据化程度较低,支付结算体系落后。这些问题制约了当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改革和重新定位,加快构建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认真总结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建立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约束机制强、财务上可持续发展、坚持商业性原则、主要服务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 二是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继续完善农发行农产品收购融资功能,积极参与农业扶贫贷款业务,同时根据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开发性金融业务严格实行分账管理。对政策性业务设立指令性账户,指令性账户实行项目专项管理、单独核算。对开发性金融业务设立指导性账户,实行市场化管理。 三是加快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坚持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使其经营决策和金融服务贴进基层、贴近农村,切实提高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 四是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加快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按照商业化原则,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完善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储蓄、汇兑和支付服务功能。 五是大力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创新。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鼓励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允许社会资金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和参股新设!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适度竞争,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六是加快建立市场化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农村金 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七是结合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充分发挥好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近年来,为发挥好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正向激励作用,真正达到“花钱买机制”的政策效果,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严格考核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截至20__年3月末,完成了9期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的发行工作,共计向29个省(区、市)的2355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1649亿元,占全国选择专项票据支持方式县(市)总数的98,占专项票据总额的99;对吉林、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共发放专项借款2.6亿元。在已发行的专项票据中,用于置换不良贷款1347亿元,置换历年挂账亏损302亿元。总体上看,资金支持政策的严格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资本充足率迅速提高,资金实力显著增强,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营状况下的农村信用社基本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的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 银监会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在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的基础上,用5至10年时间分期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同时,统一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并逐步按商业银行的口径对其计算资本充足率。人民银行将积极支持银监会组织开展农村信用社资产五级分类和资本充足率真实性核查工作,切实采取督促农村信用社强化资本约束、完善拨备制度、提高资产质量的政策措施。同时,人民银行将保持资金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在专项票据兑付考核时,仍以现行资金支持政策规定为准,考核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并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考核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 为继续发挥好资金支持政策对改革的正向激励作用,增强资金支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及时协调、指导、规范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进一步明确兑付考核工作的标准和程序,切实提高考核工作的质量、效果和效率,近日,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联合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指引》,对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在兑付考核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通过健全兑付考核工作的考评机制,督促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增强做好考核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职责。通过严肃兑付考核工作纪律,强化考核责任约束,确保兑付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提高考核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通过建立兑付考核申诉制度,提高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及时兑付专项票据资金。 二是建立动态监测考核机制,推动农村信用社准确把握改革工作重点。通过书面材料审查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改革试点实际进展情况及效果的动态监测和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始终牢牢把握住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的工作重点,努力实现改革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增资扩股和股本金管理的合规性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强化资本约束。 通过加强经营财务指标真实性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通过加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情况的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财务状况和内部管理逐步改善、经考核确已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安排兑付专项票据。对改革力度不够、财务状况和内部管理改进较慢的农村信用社,要列为动态监测的重点,督促其切实采取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三是将省级管理机构履行职责情况纳入专项票据兑付考核范围。省级管理机构要依法尽职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发挥好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服务、指导和协调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引导辖内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上。 同志们,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协作配合,共同努力。人民银行将尽最大努力配合银监会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对改革的每一阶段制定严格的检验标准,给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一个连续的正向激励机制,对可能“下台阶”的农信社实行严厉的约束机制,促进农信社抓住历史机遇,深化内部改革,完善经营机制,增强其资本实力和财务能力,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金融服务论文: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调研 近来年,农村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资金严重短缺、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较突出,制约着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不足 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适应农村金融需求,贷款条件苛刻,贷款品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贷款额度、期限与农民生产消费实际脱节;农村资金流失严重,信贷投入较少;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通过系统上存、资金拆借等方式将大量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或非农领域,农村金融抑制问题较突出;农村金融业务品种单一,服务手段严重滞后,农村支付结算环境落后;农业保险产品发展滞后,农业保险规模小、参保少、理赔难问题较突出。 农村金融市场制度约束不到位。农村金融市场是弱质市场,其规模效益低于城市金融,因而盈利能力偏低。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单纯依[文秘站:]靠市场调节势必形成农村资金外流,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变不到位。部分农村金融机构思想观念落后,仍然沿袭“等客上门”的传统做法,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危机感和客户至上的理念,缺乏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意识,不能积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大力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政策扶持不到位。农业是弱质产业,投入多、产出少,周期长,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低,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因此,在扩大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必须依赖外部力量的扶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对农村金融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风险予以合理补偿。 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不到位。农村金融服务对象是众多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和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对象数量多,地域分散,这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户和农村企业信用信息还没有纳入征信系统,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必须花费大量的信息费用搜集农户信息,农村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必然阻碍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强化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制度约束和政策引导。依靠法律强制和政策引导推动建立农村信贷稳定增长机制,依托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立金融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制度、规则。同时,充分重视财政在激励需求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出台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村。 完善功能,整合力量,充分发挥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基层人民银行要通过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完善对农村金融的再贷款支持,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经济领域。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变农村金融现状,增加低息支农再贷款,加大支农投入量,加强对再贷款投向和使用效果的考核,确保农户贷款稳步增加,支农功能稳步增强。 农村金融机构要转换经营机制,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增强“三农”服务意识,在加强贷款营销、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和降低贷款利率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业务,创新授信和抵押担保贷款管理制度,提高贷款效率。大力开展住房信贷、教育信贷等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创新开发新业务、新产品,逐步推广农民工银行卡、商业汇票、理财、投资咨询等业务,改进和创新支付结算渠道,加快电子化建设,更大范围的满足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 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信用贷款。针对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农户缺乏抵押品的现实,应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重视搜集农户信誉、道德品质等信息,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 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发展农村保险,提高农村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在发展政策性保险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商业保险、合作互助保险,充分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通过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改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提高农村整体抗风险能力。 金融服务论文: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基层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工作 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也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多年来,这项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随着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金融服务在基层央行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目前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成为我们思考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员工对金融服务职能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供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三大职能之一,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同等重要。人民银行职能转变后,金融服务的职能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我们要适应金融改革的要求,转变金融服务观念,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在履行人民银行各项职能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把工作重心从防化金融风险转移到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上来,向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主的方向转变。二是培养人民银行干部职工履行金融服务职责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以及搞好金融服务工作,对强化人民银行职能、履行人民银行职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方面。三是树立大服务理念,要在履行各项职能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仅要服务于金融机构,还要服务于地方政府,服务于企业单位以及广大社会公众,要把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二、健全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在金融服务管理方面,要改进过去那种宽泛的工作规则、粗放的管理制度,促使金融服务工作与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一是健全内控管理工作机制,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的到位,要结合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的工作需要,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完整、有效、可操作。二是加大对金融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服务行为,着力塑造良好的基层央行形象。要建立科学、量化、公开的金融服务考核指标和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注重考核指标的量化、细化,以有利于基层央行的金融服务更能满足客户需求和更贴近服务对象。三是加强内部协调,提升服务合力,本着机构设置精简化、职能分工专业化、整体运作高效化的原则,对内部服务力量进行整合,使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服务得到有效加强。四是完善激励机制,严格按行员职位和实际工作的绩效定工资收入与奖励高低,切实解决员工工作责任、工作量与工作收入不对称的问题,调动员工在金融服务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满足服务对象实际需要。一是改进和完善“窗口”指导方式。总结近几年“窗口”指导经验,完善金融工作例会制度,争取地方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对金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铺平道路;适时召开银企座谈会和项目推介会,进行银企信息沟通,了解不同企业对货币政策的需求和对政策执行的敏感度,研究分析和反馈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终端的作用和效果;建立信贷征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反洗钱、反假币联席会议制度,分析通报存在问题和情况,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使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能够信息共享、风险共防、良性互动,共同维护辖内金融稳定。二是整合调研力量,设立课题研究组,选择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减少低水平重复调研,提高整体调研质量。加强对各项货币信贷政策措施的调查分析,及时掌握并反馈政策实施效果,为金融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和上级行提供具有较高信息含量和决策参考价值的信息服务,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各项操作目标和传导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搭建金融与经济信息平台,定期统计和采集信息资源,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辖区金融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得出客观评价,形成相应对策,增强人民银行统计信息的可用性,满足上级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对金融统计信息的需要。 四、建立基层央行金融服务的社会监督机制,树立央行社会化大服务的品牌。建立金融服务社会监督机制就是要把各类金融服务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让社会公众参与,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各类金融活动的健康发展。一要建立支付结算社会监督机制,将银行结算纳入社会监督之下,严禁压票压汇、无理拒付,截留他行及客户的资金等违规行为,严禁违反规定开设银行账户或利用结算卡压客户开立银行账户,建立畅通的结算渠道,服务地方经济。二是要建立人民币管理社会监督机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做好残损人民币的兑换和人民币反假防假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大社会反假力度,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让人民群众放心。三是推行金融服务首问负责制,解决金融服务中商业银行相互推诿拖延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银行的亲情服务。四是建立区域内金融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披露机制,当好社会公众金融政策和金融法律顾问。 五、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给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人民银行要加强职工培训工作,要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抓好金融服务新法规、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开展经常性的岗位培训和适应性培训,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学习培训环境,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通过开展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体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讲职业纪律、讲职业道德、讲职业责任。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纪律严明的金融服务队伍,适应新形势下金融服务的要求。 金融服务论文:完善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 中行是中国银行在地区设立的二级分行,目前的融资方式包括:本外币流动资金贷款、固定项目贷款、各类贸易融资业务、贴现、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等。20__年,中行将继续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深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方针,在信贷投放客户选择上将做到大中做优,小中做强,用足、用活授信品种,灵活融资方式,重点加大对轮胎及配套产品、汽车、纺织服装、交通运输、水产食品、机电设备、造船、电子等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支柱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将重点加大对开发资质高、项目楼盘好、资金实力大、合作信誉佳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满足广大市民购房的资金需求。初步确定全年新增公司、零售贷款共8亿元。 为扩大信贷投放,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我行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力为企业服好务:一是积极做好与上级行的沟通协调,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行的授信政策支持,满足我市企业资金需求。二是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信贷需求,我行将不断改进授信业务审批流程,继续实行总量和额度管理,加快审批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实施客户经理制,将服务关口前移,深入企业搞好调查研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相应的授信政策,提高授信审批时效。 在全力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我行将注重发挥中行传统业务优势,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多功能服务。首先,充分发挥国际结算业务优势,支持我市外向型企业发展。一方面将主动灵活地开办贸易融资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充实服务力量,大力推广韩汇通、海外代付、福费廷、保函、保理等新业务品种,并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为一流便捷的金融服务。其次,根据我市离日韩距离近,又是“最适合人类居住地方”城市以及出国留学市场兴旺和全市正兴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等比较特点,大力拓展国际卡目标客户和外卡业务市场,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再是,积极发展外汇资金业务,为客户规避汇率风险。利用网络和人才优势,以对公、对私理财业务为总抓手,积极叙做对公、对私代客外汇买卖、远期结售汇、外汇资金管理、代客保值等各种外汇资金业务,帮助广大客户增强风险意识,规避汇率风险,实现资产增值。 金融服务论文: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 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分析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矛盾,首先要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本有机构成高、收益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自然风险大;加入wto后,我国弱小分散的小农户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风险增大。这使得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系统性风险严重。由于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匹配,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因为金融是通过资金的融通、流动创造价值的一种活动,只要是金融组织,就要讲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就要讲回报,资金就要从回报低的地方流向回报高的地方,如果任其自然,就很难逆转这种趋势。1994年到2004年农村存贷差额累计达到40876.52亿元尚不包括乡镇企业存款;2005年为农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共从农村转移了1.87万亿元;2005年底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余额达到8839亿元,并转存央行。在农村资金大量流失的同时,大量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造成农信社"一农独大",垄断地位不断强化。由于缺乏竞争,农信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完全处于"强势"地位,针对农户的贷款利率偏高,放宽利率限制后,部分农信社的贷款利率一浮到顶,1年期贷款利率达到10%甚至更高,和民间借贷利率相当,农民承受的利率压力比较大。 因此,我认为,"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竞争",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提出以下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wto成员国支持本国农业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分散和降低自然风险,进而分散和降低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我国亟需发展农业保险。如果这个基础夯不牢,将不利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 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要坚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原则。农业保险的效率与参与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参与率高,农户需支付的保费就可能比较低,政府的出资也可保持在合理水平。政府给予保费补贴的办法对于提高参保率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如果完全实行自愿保险,农业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会非常严重,参与率难以提高,会出现低参与率与高保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发展农业保险也要根据业务险种承保对象、承保风险和承保责任的不同,分别采取法定强制和自愿保险的形式。我国可以首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采取强制保险政策。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近几年我国进行了农业保险试点,探索了几种模式。我的体会是: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补贴,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无论搞什么模式,其作用都很有限。从我国财力出发,财政补贴还应坚持基本保障的原则,保险标的应主要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主要实行保费补贴。保费补贴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根据各地农业风险状况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财政资金中各划出一定比例份额用于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政府和有关方面给予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可因险种、地区而异,对于生产力低下,保险费占农民收入比重较高的地区,应增加其保费补贴。在保费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到经营管理费补贴。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免征种养两业营业税和印花税的同时,免征种养两业的所得税;对其他涉农保险营业税按5%先征,按3%返还,印花税按0.1%先征,按0.05%返还,将返还的税金充实风险基金。 要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和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分散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 要推进农业保险立法。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大部分具有政策性。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领域都存在法律真空。从国内各个省市开展的多种农业保险试点情况来看,各个地方之间差异很大,目前国家统一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建议:先由试点地方政府、保险监管部门和农业保险公司根据辖区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制定相应的农业保险地方性法规。根据地方性法规试点情况,国务院制定农业保险条例,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农业保险法》。 另外,我国还应借鉴日美等国的经验,适时考虑设立农业风险管理局或类似机构,统筹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一是要对不同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实行差别税率政策,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挂钩,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要想享受税收减免,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支农贷款要达到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之上,否则就不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个比例是多少,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 二是规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每年的新增存款,在扣除准备金和备付金后,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比如20%)用于当地。 三是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限制在县域的金融机构在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可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提高其超额准备金的比例,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 四是重点解决邮储资金流失问题。邮政储蓄银行已挂牌,在成立初期,总行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应重视对"三农"的投入,通过资金拆借、购买重点建设债券和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等融资方式,用于国家级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 农业开发项目;邮政储蓄可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发放"三农"贷款,对存放农村信用社的大额协议存款,当地财政应给予适当贴息优惠;邮储银行可以开办担保类贷款,增加贷款种类,扩大贷款的覆盖面,要充分发挥存单质押贷款的功能,试点小额信贷业务 五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很重要,是现代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应做好以下方面: 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都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有效措施。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要在实践中推进农村金融立法工作,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优化法制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考虑到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可能被淘汰,所以有必要在农村试点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促使存款人增强风险意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需要对它们进行革新、调整和补充。 1.分类指导农信社改革,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农信社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性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 沿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的农信社改革应继续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一批农合行和农商行;对老少边穷、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农村山区的农信社改革,要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改造,不能简单套用现代银行制度模式。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农民意愿办事。要根据市场确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涉农贷款利率,着力解决部分机构因独家经营而将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等问题。 尽快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确保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要严禁省联社指定县联社负责人。省联社不能办成行政性管理机构,应在尊重法人经营权的前提下,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其人才、信息、管理上的优势,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机制,开发适应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的系列金融产品;要重点发展金融咨询、、保管、担保和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加快银行卡联网,实现联合经营。 要合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再贷款,增强农信社的支农实力。 建议人民银行加强农信社的支付结算管理,协调各地农村信用联社加快开发省(市)内农信社通汇系统,解决农村资金汇划难、汇兑难问题。 2.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领域 农发行要按照现代银行的运作要求,根据区域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分支机构。在做好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和专项储备贷款的同时,拓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逐步将农发行支农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要多渠道拓宽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比如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利用邮政储蓄存款、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获得低息优惠贷款等,提高其放贷投放能力。 3.农行可发挥县域金融主渠道作用 一是农行面向"三农"要抓住高端客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规模较大工商企业都是农行的高端客户。只要抓住了高端客户,农行的利润就有保障,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农行面向三农,可以对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作批发贷款业务,间接地为农户贷款。农行还可以对非金融组织(比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批发贷款业务。 三是农行可在农村开办银行卡、、租赁、担保、保管、理财和信息咨询等新产品,满足农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需求会愈来愈多。 四是农行可发挥自身优势,对农村的其它金融组织开展国际国内结算业务和信用卡系统业务。农行还可以参股村镇银行、农商银、农合作。农行有能力作农村金融的支撑、平台和农村金融网络的主要运营商。 综上所述,我认为,"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竞争"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偿等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要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论文: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探讨 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分析,在参考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明确的功能定位,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1.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 1.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1.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1.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1.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 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金融服务论文:谈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分析,在参考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明确的功能定位,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 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3.4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首先,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农村发展慢、农户收入少的问题。其次,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最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金融服务论文:如何简化信息技术 内容提要:目前大多数机构面临的主要信息技术问题是: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复杂性。IT复杂性造成的问题可以通过大幅简化IT系统来解决。简化IT系统,第一步是对当前的IT环境做出诊断,第二步是确定整体目标IT系统,第三步是制定一系列程序以简化IT。在实施这些具体步骤时,还要注意一个重要方面:组织结构。IT简化不应是一次性事件,而应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关键词:金融业 信息技术 自1963年创立以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竞争优势。该公司相信,仅仅采用最佳经验研究或是比照分析并不足以创造持续的价值,要实现积极的变革,需要对经济、市场和组织态势有全新的深刻认识。BCG认为每一个委托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和局限性,因此,仅仅采用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是远远不够的。BCG在全球36个国家设有61家办公室,为全球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在中国,BCG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将实地情况和知识相结合,为消费品、汽车、金融、医药等主要行业的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包括总体战略规划制定、分销业务拓展、品牌战略制定、业务重组规划等等。 金融服务专项是BCG中国业务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CG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和国内银行、保险以及证券等机构提供服务。特别是近年来,公司为几家大型国有银行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改革。 经过多年发展,对金融机构而言,信息技术(以下简称IT)已不仅仅是交易工具,而是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广泛应用于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这一转变给金融服务业带来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IT已经成为许多银行和保险公司CEO的头等大事。 不过,目前大多数企业在IT方面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应对复杂化趋势。复杂程度增加的原因很多,比如出于资金考虑,长期、低回报的IT应用整合项目难以实施;短期商业决策的IT衍生系统不断积累,结果在长期泛滥成灾;过时、低效的系统不被淘汰;新应用软件不断大量嵌入系统,但很少考虑它们对长期IT环境的影响;企业并购之后,IT系统整合的不力。 如果任凭IT系统越来越复杂,金融机构及其客户都将面临严重问题。例如,员工往往只能看到流程的一个部分,而无法从一个屏幕上对客户当前的资产或状态有一个综合认识;员工必须对付各种数据前后矛盾、错误百出的应用软件,每天还必须登陆无数个系统。对客户来说,他们必须面对由于IT系统脱节造成的银行服务的低效率,还要不时往来于各个渠道解决问题——不同渠道所提供的信息往往相互冲突。 此外,从成本的角度,大多数金融机构中IT成本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它任何项目。约有60%-80%的IT预算用于系统维护,而其中又有一半用于新的应用。留给投资和更新的很少。事实上,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在大多数银行,相比资金,IT对员工生产力和士气的影响更为显著。 IT复杂化造成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大幅简化IT系统来解决,这一举措还能将IT总成本降低30%之多,并增加未来IT环境的灵活性。但是,银行该如何实现IT的全面“瘦身”呢? 点清存货,开始行动 简化IT系统,关键的第一步是对当前的IT环境做出诊断。考虑到许多金融机构通过不断的系统升级和一次次的大型项目,已经使IT系统和基础设施层层叠加,因而这一任务本身就相当繁重。此外,基本设计的变化又使得许多机构的IT系统超出最初设计的承受能力。例如,扩展单一产品系统以处理多种产品;扩充单一渠道软件(例如基于分行的软件)以覆盖多个渠道;“升级”基于批次的系统以支持实时交易。 为了在IT系统的所有层次开展这一诊断工作,公司必须找出各个应用软件、界面、数据库和技术设施元素的确切数量和功能——及其期限、规模和长期适用性及兼容性。他们必须积极寻找应用软件在业务流程支持方面的重合和缺口,并仔细分析成本驱动因素和成本分配方式。 第二步是确定目标IT系统。简化工作结束后,你希望整个IT系统走向何方?在这一阶段,关键在于找到长期商业目标,并据此调整IT系统。 第三步是制定一系列程序,对IT复杂性发起猛攻。例如,多元、矛盾的数据来源必须被简化成单一、综合的数据源。功能重复、交叉的应用软件“大杂烩”(往往包含职能缺口)必须被改造成相互协调、灵活机动、反应迅速而精简的应用系统。必须将界面从一个包含多余、缺乏统一标准的点到点连接系统转化为一个拥有核心功能、统一标准的远程界面网络。IT的整体基础设施必须从一个多平台、超负荷功能(缺乏规模)的设计发展成能充分利用规模潜力和新技术发展机会的综合平台。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应当努力清除那些表现不佳、增加了IT复杂性的产品;简化商业流程(例如去除多余任务);通过填补技能缺口、加强责任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最终目标是显著简化和改善整体IT环境,实现高水平的IT统一性。(见图) 在实施上述具体步骤时,还要注意另一个重要方面:组织结构。实际上,组织边界往往加剧了IT复杂化问题,使其更难解决。地区分行、业务部门和其他实体往往有自己IT投资的优先考虑和决策过程,并可能由此产生分歧。因此整体IT简化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重新考察组织与治理结构——最初正是这些结构造成IT的日趋复杂。因此,目标IT环境应当与目标结构结合在一起,后者将带来IT的长期高度有效与简化。 更少意味着更多 虽然大多数银行还在与IT复杂性做苦苦斗争,但少数机构已经开展攻势,并取得了相当成功。例如,欧洲一家银行通过一系列认真策划和兼并实施,成功地避免了IT复杂趋势,而且统一了产品系统,取得了IT成本优势方面的领先地位。与此相似,一家中国银行利用进入新市场的机会,重置、更新和简化了整个IT系统。 产品创新、提高营业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也是IT简化的动力。一家澳大利亚机构在改善客户服务的行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辅助和自助服务应用软件的数量,加强了关于顾客、账户、处理表现和员工的信息整合。另一家澳大利亚公司,在过去7年中将核心产品系统从6个减少为2个、IT网络从12个减少为1个、计算机平台从8个减少为3个。还有一家美国大型银行,目前正着手将其桌面软件从415个降低到40个。 无论IT简化项目最直接的动因是什么,清晰的目标设置很关键。我们曾经参与的一个IT简化项目,其目标是: * 统一产品管理体系,并使之更加合理化; * 更新、整合辅助与自助服务类应用软件,并淘汰过时软件; * 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一步整合关于账户、客户、员工和处理表现的信息; * 统一和建立成像、文件管理和工作流程系统。 经过全面诊断及对目标IT环境和组织结构的认真规划,我们着手实施了一套包含九大措施的计划,以降低IT复杂性。涉及了几乎所有产品领域,包括核心的零售银行产品、管理投资、人寿保险、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300多个主要应用软件和小型软件被一一仔细评估,评估标准包括长期有效性、用户友好性、灵活性、兼容性以及对取得核心业务目标的价值。该计划仍处于进行过程中,在所有评估的软件中,已有70个主要软件(及许多相关小型软件)被淘汰。事实上,这些精简措施与其他措施一起,在一年半内帮助银行淘汰了近25%的主要IT软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成本明显降低。 更待何时 多年前,IT完全是一项后台工作。后来,它也开始走到前台。今天,IT成为连接金融机构前后台的关键工具——通过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ATM机等渠道联系银行各部门及银行和顾客之间。但是许多机构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交互联结系统的潜力,原因是他们建立了层层叠加的界面系统,并试图处理完全不同、互相矛盾的数据库,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但是,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机构整体业绩和盈利能力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这就是要在目前阶段,简化IT显得非常重要的原因。事实上,许多金融机构正在试图构建一种包含更多标准模块、基于专门服务的架构。但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没有对目前的IT环境进行清理,那么这些公司只不过是在现有体系上再叠加一个层次而已,新系统的投资将被浪费。 应当注意,不仅在金融服务机构,而且在许多其他行业的公司,IT简化已经成为CEO的头等大事。例如通用汽车已经将其关键软件从1996年的7000个减少到今天的3500个,这一简化每年将为公司节省10亿美元。IBM在过去十年中,通过简化应用软件和基础设施,使IT支出减少30%。3M公司计划通过五大要素减少应用软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当然,IT简化计划并非全无风险。它要耗费时间和资源,包括财力和人力。同时,由于每家机构中的不同集团可能有各自的利益和偏好,因而关于应当淘汰哪个软件和哪些IT复合产品的讨论会漫长而艰难。讨论有时会转变为争吵。 但是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必须克服这些潜在障碍。有效的IT简化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资源。成功实施IT简化以后,客户服务将变得更迅速、可靠和便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更高,取得的成果也会更大;流程将变得迅速、准确和高效。 此外,IT简化不应是一次性事件,而是持续进行的过程。应当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确保对IT复杂化的警惕。最后,简化IT对降低成本的作用巨大。据估计,由于IT复杂化造成的系统臃肿、低效,使得生产力低下,因此每年全球企业损失达7500亿美元。 已经坚定不移地实施IT简化的金融机构——以及那些刚刚选定正确方向的企业——将因此取得相当的竞争优势。您的公司甘愿落后吗? 金融服务论文:金融服务集团的特点及相关的监管问题 摘 要:伴随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金融业在组织形式和业务运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调规模经济(即扩大规模导致平均成本降低)、范围经济(即扩大生产或经营范围导致平均成本降低)及信息优势的大型金融企业组织——金融服务集团成为金融发展中的热点。与此同时,这种大型金融组织所提倡的“一站式”多元化服务和多线式一体化机构安排也给各国金融监管带来亟待消除的困扰。如何实现相应有效的金融监管成了以此热点为基础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是从剖析金融服务集团的特点入手,探寻其给金融监管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关键字:金融服务,集团特点监管 伴随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金融业在组织形式和业务运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调规模经济(即扩大规模导致平均成本降低)、范围经济(即扩大生产或经营范围导致平均成本降低)及信息优势的大型金融企业组织——金融服务集团(Financial Service Conglomerate)成为金融发展中的热点。与此同时,这种大型金融组织所提倡的“一站式”(one-stop)多元化服务和多线式一体化机构安排也给各国金融监管带来亟待消除的困扰。如何实现相应有效的金融监管成了以此热点为基础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是从剖析金融服务集团的特点入手,探寻其给金融监管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金融服务集团主要特点剖析 巴塞尔委员会在其的《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文件中,将金融集团定义为:主要从事金融业务,并且至少明显地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营活动,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监管当局监管的一类企业集团。这种定义虽普适性强但较笼统。从各国金融服务集团的现实情况而言,金融服务集团是指通过产权纽带或资金结合、人事结合、业务结合等方式所形成的从事多种金融业务并具有整体功能的大型金融组织体系。一般而言,金融服务集团总是具有大型化、国际化、业务多元化、管理一体化等特点,具体分析大致在三个方面: 1.金融服务集团组织结构的一体化特点 排除隶属企业的金融服务集团(如GE金融服务集团),现存所有金融服务集团的组织结构集中在三种类型:(1)全能银行形式的德国模式。其特点为在一个公司实体内实现各种金融业务的完全整合,银行被法律(《德国银行业务法》)允许从事包括存款、贷款、贴现、信托、证券、投资、担保、保险、汇兑、财务、金融租赁等所有的金融业务。全能银行体现出一体化的业务部门系统,能够实现完全的信息共享,有效地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和识别成本,有利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的实现。(2)银行母公司形式的英国模式。其特点为母公司从事银行业务,子公司从事非银行业务,业务可交叉销售但银行与非银行之间彼此分离,非银行收入回流银行母公司。这种模式既可保护银行不受子公司遭受问题时的影响,又可获得多样经营的优势。但因业务非完全整合在信息共享和协同效应方面有所缺失。(3)金融控股公司形式的美国模式。其特点为通过独立的控股公司拥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各子公司都有各自的资本金,互不干涉,但又都通过控股公司实现集团业务的一体化安排。这种模式下银行与非银行成为平等的组成,皆受制于控股公司,控股公司虽统领全局但对各子公司的资本投资责任却是有限的。 可见,这三种典型的组织结构都是围绕一体化的机构设置要求进行的,所不同的是一体化程度的差别。其中,全能银行一体化程度最高,其完全整合的组织构造可以充分实现资本与信息共享,因而在成本方面最具优势,效率也最有可能实现最高。但它的潜在问题是,一旦某项业务失控,体系内风险传染也相当迅速,以致银行整体都脱离不了干系。相比之下,金融控股公司虽在资本和信息共享方面较全能银行有差距但因业务的各自独立,相互间风险的影响反而不大。不过在此前提下要想获得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对控股公司的管理能力要求很高。而对银行母子公司的形式而言,即便银行与非银行业务之间严格区分,由于银行作为母公司故在某项非银行业务出现问题时所受影响仍然存在。三种形式的一体化结构都在试图实现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信息共享得到的协同效应,也似乎都无法回避作为同一个有机整体所应承受的共同风险和压力。此外,这三种形式的一体化安排多通过兼并或收购来实现,因此,由兼并和收购所带来的在业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差异与问题也对它们的一体化运行及相应的金融监管发生一些影响。 2.金融服务集团经营战略的多元化特点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金融服务集团的必然选择,它的实现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许多金融服务集团采取兼并或收购具有经营特色的金融机构来完成整合。以美国信孚银行为例,1980年在其全部的收入来源中有75%是利息收入,而随着美国金融监管的放松,它开始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调整,到1993年它的收入来源中只有25%是利息收入而75%是其他收入。也正是其多元化的业务特色,成为德意志银行愿意耗资100 多亿美元兼并它的理由。可以说,一旦金融服务集团的组织结构确立下来,多元化经营战略就好像嵌入其中的磁石,不断吸收和筛选符合本集团利益的各种金融业务,最终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实现协同效应。 多元化经营战略由于兼顾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保险公司业务等多种业务,而各种金融业务部门的相关利益主体存在结构性差异,因此在各种金融业务的互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利益冲突。Edwards F.R.(1979)指出,只要存在两种或更多的利益,在牺牲一个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另一个利益时,就会存在利益冲突。可见,利益冲突在多元化经营的金融服务集团内有着天然滋生的条件。除此之外,多元化经营战略还可能带来经济势力的集中。多元化金融集团设有各种金融业务单位或子公司,同时还是企业融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企业的控股股东(如德国的全能银行)。这种经济金融资源的高度集中,必然使金融监管者和市场竞争者担心出现势力集中和垄断问题。 3.金融服务集团内部管理的双层多线式特点 金融服务集团的内部管理呈现双层多线式特点,双层是指集团一级的一体化安排和协调工作以及子公司或分部门一级的利润管理,多线是指从集团价值获得的各方面所展开的管理活动,涉及到人力资本整合、基础设施整合、技术整合。信息整合、风险整合、业务整合及市场拓展和研发等等。双层多线式管理的目标在于通过形成管理合力,促进集团协同效应的实现,以获得集团价值的最大增殖。由于金融服务集团结构复杂、业务广泛且多跨国界经营,实际运营中的双层多线式管理并不像所描述的那样清晰。因为集团一方面追求业务多元化,另一方面又强调集团一体化,这两者之问存在很难调和的矛盾。比如其所辖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子公司各自处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之下,要求不同的管理技能,需要保持各自独特的文化,而金融服务集团所希望获得的协同效应只有在上述业务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互补性情况下才能实现,这样的前提下协调起来谈何容易?倘若金融服务集团一味强调其所追求的协同效应,那么集团的内部交易就可能经常存在,这无疑会增加集团风险。 二、金融服务集团的特点给金融监管带来的困扰 金融服务集团的这些特点无疑使其在降低成本、信息共享、分散特定业务风险、扩大利润来源及增强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大而全的企业形式也的确蕴涵着不少潜在的问题,对金融监管形成困扰。 1.风险传染与信誉丧失可能引发“雪球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威胁金融安全由于金融集团是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各组成之间存在有形或无形的联系,例如商业银行向集团内部的投资银行提供证券质押贷款。投资或担保活动等,在这种组织体制下,如果一种业务部门出现财务问题,丧失偿付能力或丧失流动性,可能会传递到集团内部其它被监管或不受监管的业务部门,这一过程就是风险传染。同时,如果金融集团内部的各种金融业务风险不是相互对冲的,各类金融业务风险就可能具有叠加性(例如,商业银行向集团子公司进行贷款,防止这些公司发生信用风险等)。这种风险的表现特征就是“雪球”效应,例如投资银行业务发生亏损时,集团公司为保持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或评级,就必须以集团公司其它业务的资金予以援助。而因为金融市场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主体是将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金融集团看作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将集团内部的各类金融机构视为独立的个体,即使在集团内部的子公司之间建立了“资金防火墙”,也无法成为市场的“信心防火墙”。因而当集团内部某一部门出现问题,将会导致集团整体的形象、声誉和信用能力受到损害。风险传染和信誉丧失的后果可能使集团公司总体偿付能力和稳定性的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破产。而金融业的易传染性又往往可能导致对一国乃至全球整体金融运行的“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性反应,对金融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2.管理不透明导致的信息不准确,加大了监管依据的搜寻难度 因为管理系统的庞杂,集团内部子公司和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集团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的复杂程度,都有可能导致管理透明度下降。不透明管理的金融集团会对金融监管者和那些希望评估集团真实风险状况的利益主体造成困难。比如集团可能将一些此类部门监管严格的业务转移到其他不受严格管制或根木不受制约的部门运作,监管部门所获的信息使其判断为零风险,但实际却存在较大的风险。又比如为了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金融集团可能会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多次使用同一笔资本,常用的形式是交叉持股和各子公司之间相互投资。这样会导致监管当局在对其资本充足性计算时产生对同笔资本的重复计算,得出不符实际的资本保证结果。 3.利益冲突导致的风险与资源配置不当,对金融监管的管理力度把握形成压力 利益冲突在金融服务集团内的表现可概括为:为支持证券价格,银行向第三方不谨慎地发放贷款;向商业银行证券部门,或者是金融集团内部的投资银行子公司所承销证券的发行公司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向证券部门直接发放贷款;通过银行证券部门承销新的证券弥补不良贷款损失;金融集团内部各部门通过合谋从经济上锁定客户,例如银行利用与企业的借贷关系向客户搭配销售其它金融产品,以提高融资成本或通过不再续定贷款限额要挟企业购买它所承销的证券;证券部门将未售出的证券打入商业银行的信托账户等等。以上种种表现所导致的风险不仅威胁集团安全也造成资源配置不当,严重后果显而易见。这些问题对金融监管提出极大的挑战:若管理太死人细,未免有干预微观金融运营之嫌,但若置之不理,资源利用不当及风险的危害又可能铸成大祸。 4.势力集中对金融监管的分业合作和国际合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金融服务集团由于规模大且跨业务领域或跨国界运营,在一国乃至全球金融运行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其所呈现的资源高度集中和势力强化倾向,在经济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当代,似乎更容易操作和实现。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崇尚市场自由、允许混业经营的前提下,对其可能诱发的垄断和风险传染,都应充满警惕。一方面监管在业务、范围上的放松仍会继续,另一方面加强各种业务监管的有效合作以获得对金融服务集团监管信息的整合以及加强国际间金融监管合作以避免金融风险的国际间传染,已成为各国监管当局的共识。 5.金融监管面临道德风险强化趋势的挑战 金融服务集团往往因其在金融业中的重要影响,在与金融监管当局的管理搏弈中会充分运用管理者“太大了不倒闭”(too big to fail )的潜在倾向,为获取高收益而敢于冒大风险。这种道德风险的强化趋向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能够消除金融服务集团的侥幸心理,既有对其过度冒险的惩处又不致造成对金融稳定的威胁,的确是金融监管的一大挑战。 三、针对金融服务集团特点的金融监管设计 金融服务集团将是21世纪金融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是一国乃至全球范围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金融服务集团的运营特点,金融监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把握。 1.适时调整监管法律和体制,使其更加适合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 首先,金融服务集团组织结构的形成最终取决于各个国家允许的业务经营范围的法律限制,对法律限制的取消应具谨慎态度。比如美国1998年花旗集团的组建是在当时分业体制下钻法律空子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但政府批准时附加苛刻条件要求其在两年后出售保险公司股份,使其无法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直至1999年《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颁布后,法律彻底拆除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限制,鼓励“联合经营”,从而使金融服务集团在美国的合法经营得以实现,花旗集团的联合经营也才得以追认。其次在金融监管体制的改进方面。比如为适应金融机构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全能化发展的需要,英国于1997年10月对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正式建立了“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该机构把原有的对各种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的功能集于一身,对英国境内所有从事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业公司实行统一的监管。 1998 年6 月,英国通过了新的《英格兰银行法》,从而使英格兰银行监管银行业的职能正式移交给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立法程序得以完成。英格兰银行放弃了其微观监管的职能,只保留了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符合金融发展的实情,促进了英国金融集团的健康发展。 2.在分别监管的基础上,强调监管的业务合作和国际合作 因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目标、监管重点和方法各有特色,分别监管有利于针对性管理,可以把集团成员之间的风险传染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但在实践中,监管很难将其业务监管对象和其他集团成员隔离。因此,在坚持分别监管的基础上,强调不同业务监管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就十分重要。 1999年,由巴塞尔银行委员会、证监会国际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方形成的联合论坛,发表了《多样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提出合作监管中建议设立主要监管机构,以避免传统监管部门之间搭便车心理造成的某些业务事实上无人监管。文件建议将母公司的监管机构或某主要公司的监管机构作为金融集团的主要监管机构,承担最重要的监管责任。 又因为金融服务集团常常通过兼并收购实施其跨国战略,而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浪潮也使得各国门户开放成为必然,因此对金融服务集团的监管已不能简单归为国内管理。如何在促进竞争的前提下防止垄断和防范风险,多国监管的合作亦是不可或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审慎选择开放秩序的同时,必须针对金融服务集团的跨国经济特征,注意防止恶意收购和兼并,将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有机结合,构建国际监管合作的平台,实现监管信息共享,使它们能够评估市场参与者的真实价值,获得集团管理者经营状况的有用信息,预见并防止金融势力过分集中、防范金融风险的国际扩散。 3.通过监管机制要求在集团的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建立“防火墙”以协调利益冲突 以监管机制控制利益冲突就是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或外部“防火墙”等方式,限制经理或股东利用潜在的利益冲突为本利益集团谋取利益的行为。其主要特征就是要求在集团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银行等部门之问建立“防火墙”。为了发挥这种“防火墙”的作用,应当建立“防火墙”的法律法规及各种遵从规则和程序,并且要安排相应的遵从监管人员来监管对规则的遵从行动。但是,“防火墙”的门槛不能设得太高,以免失去了联合经营的“比较利益”。为改善“防火墙”设施的高成本与低效率的问题,可以考虑:一是以资本为基础进行监管,只允许那些资本状况良好的金融机构,开展新的金融业务;二是通过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对整个金融集团实行“合并监管”。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在大型金融集团经营失败时,及早得到处理,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4.对金融服务集团实施针对性的资本充足管理 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集团常常出现资本重复计算,从而弱化其实际风险的可能。由于不同业务对资本充足的要求不同,如何确立安全性标准金融服务集团面临能否统一化要求的难题。有关监管当局和理论界人士先后提出了完全一体化,部分一体化和禁止内部交易等解决办法。许多监管部门倾向于像对待银行部门的监管那样,在一体化基础上对金融集团进行监管,这就意味着必须将金融集团的所有银行部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合并在一起(扣除所有内部交易后的净财务数据),要求单一的最低偿付能力。比如澳大利亚谨慎监管局(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规定金融集团必须满足资本充足标准,确保每一个被监管的子公司满足各专业监管机构制定的资本充足标准。同时,不允许在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重复利用资本,在计算被监管子公司的资本充足率时,必须扣除其它子公司在该子公司的资本权益,以及该被监管子公司可能面临的损失。由各子公司的实际和名义剩余资本(超出最低资本限额规定的资本)构成的集团自由资本,必须大于零。 5.监管当局必须要求金融服务集团增力口集团组织管理的透明度 透明度是金融集团的一个核心风险问题。一般来讲,监管者可以通过拒绝批准那些组织结构极其复杂,难以进行有效监管的金融服务集团成立,从而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比较好的做法是监管者在批准集团成立的同时,要求集团的子公司必须是一个实体,不能作为“壳公司”或“皮包公司”注册。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监管者有权不发放或者撤消这家机构的经营执照。 6.对金融服务集团内部交易的有效监督 金融集团通常希望利用不同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易,获得协同效应。但是由于这种联系非常复杂,它不仅会导致新的风险,也会导致集团不同部门通过内部交易进行风险传递和现金的转移。监管者对金融集团内部交易的担心主要表现在:资本收入从监管对象不适当地转移;对集团的偿付能力、流动性和子公司的获利能力等产生负面影响;作为一种对监管的对冲,规避资本或其它监管方面的要求。联合论坛于1999年12月《集团内部交易和风险控制原则》,提出了5 条监管的指导原则,各国可以作为对内部交易监管的依据。 7.建立严格的金融服务集团退出机制 为避免金融服务集团强化的道德风险,一国监管体制应在尽可能减少金融服务集团团破产导致的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不能姑息问题和一味援救。 8.对监管定位进行前瞻性研究,适时进行监管体制由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转型 金融服务集团使金融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业的进入壁垒不断下降,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此情况下,按照既定金融机构形式和类别进行监管的传统方式已经很难奏效,由传统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似乎成为一种趋势。所谓的功能监管,即金融监管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发挥的基本功能,而非金融机构的名称;政府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在功能给定的情况下,寻找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既定功能的制度结构(主要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构成和形式)。功能监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可预见性,它可以把不同名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金融机构或其他制度安排置于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而不是像机构监管那样只能根据不同的个案作不同的处理。由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发生变化,因此按照功能要求设计的公共政策和监管规则更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无须随制度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能够灵活地适应不问的制度环境,对于多国监管合作来说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结论 金融服务集团作为一种综合型金融组织,是全球经济金融自由化、一体化发展的企业缩影。它所具有的组织结构、业务经营及内部管理都与过去单一形式的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区别,表现为一体化、多元化及多层次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利润来源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及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方面都发挥着传统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它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尤其对金融监管的冲击。面对金融服务集团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纳的趋势,金融监管必须估计到它对整体金融经济运行的影响,及时调整监管所依据的各种法律法规,始终围绕监管要义——既要强化安全与竞争的金融环境又不能管僵管死,针对金融服务集团的特点,提高业务监管合作和国际监管合作水平,充分重视金融服务集团容易发生的风险传染、利益冲突、内部交易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并从长远出发对监管定位进行前瞻性研究,对实施功能性监管进行科学论证。总之,充分认识综合金融服务的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监管策略,对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稳步转型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融服务论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在支农工作中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经营理念陈旧,金融品种单一,服务手段落后,信贷营销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这一历史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尽快适应当前形势要求,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并获得自身不断发展,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支农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信用社做好金融支农工作,是加快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金融创新必贯穿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推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农村信用社提升业绩和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农民创业热情、创业能力逐步提升,农村蕴藏的巨大市场和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已成为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信用社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经营领域日趋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的需要,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共赢。 二、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特点 新农村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当然,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建设现代农业,除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引导外,只光靠政府资金支持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宽,结构弱势,经济落后的现状,是远远不够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然要依靠金融支撑,为新农村建设“造血”,解决农村生产发展中的实力问题,增强农业生产的竞争力,促进生产发展,让农村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资金需求量大。一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且要做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村日益凸显的现代农业特征,迫切需要大额农贷资金。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特色农业以及特色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信贷的需求量也会不断猛增。二是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走势强劲,迫切需要高效便捷的信贷支持和配套服务。三是农村潜在的消费大市场,迫切需要启动农村消费信贷。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将成为住房、教育、耐用消费品等领域的重要主体,迫切需要消费信贷的拉动。 (二)资金需求周期长。由于农村地区的饮水、卫生条件恶化,公路、电力、通讯、农田水利设施不足,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讯、卫生以及农田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伴随着对农村基础设施领域财政投资力度的加大,对金融配套资金的需求也会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对周期长的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三)资金需求多样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于是贷款就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在地方经济中,中小企业已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涉农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迅猛发展,既迫切需要大量较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信贷产品,又需要在贷款、结算、汇兑等诸多环节获得高效便捷的服务。 上述资金需求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那么,金融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一方面要提供优质的农业信贷服务,另一方面要允许并规范农业直接融资行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农业增收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型农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 (二)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不少农户片面追求数量,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更不注重拳头产品和品牌建设,盲目发展、机械效仿和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比较突出。 (三)农村专业大户和农村产业化企业等普遍存在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在贷款方式上,除对农户以信用方式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外,其余贷款一般都得提供相应的抵押或质押,而农房抵押尚未纳入担保抵押范围,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担保资质不足等,导致农专大户资金需求不足。 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创新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内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应以推进农 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着力点。 (一)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开发适应农村小企业生产和农民消费特点的信贷产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信贷支持。一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抵押物范围,建立和发展不同类型的担保机构,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快对农民住房和宅基地的确权颁证工作,为探索将农民住房和宅基地纳入担保物范围提供条件。针对农村生产发展中贷款难、担保难的实际,要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办仓储抵押、林权抵押、农机具抵押、活体畜禽抵押、应收账款质押、企业经营权质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多户联保等多种贷款模式,使信贷业务更加贴近农村市场,有效缓解了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二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大力开发有潜力、有吸引力的业务品种,以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开办小额存单质押、保险质押以及其它有价证券质押贷款业务。三是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信用社可在贷款利率上实行差别利率,对担保方式的贷款实行高利率,抵、质押方式的贷款实行低利率,对优质客户实行低利率等。 (二)优化金融服务。一是创新服务理念,要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探索建立符合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农村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改进贷款方式,简化贷款手续,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作风,提升涉农服务水平。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农村贷款营销模式,改进完善信贷工作流程。如;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的“阳光信贷、承诺服务”的操作程序。三是积极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业务的宣传推广工作,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的覆盖面;同时积极推广代收代付和理财业务,为农民客户提供了保值增值服务;增设乡镇(村)的epos机和atm机,优化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切实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 (三)创新外部环境,形成良好的协作局面。一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推动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在政府主导下大力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民、民营企业的诚信度,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探索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与农村信用社业务有机结合的途径。 金融服务论文:浅析如何强化与提升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水平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机构陆续开业。在客户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各家金融机构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金融服务方式日渐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决定业务发展质量与速度,而且关系到对外的企业形象和在同行业竞争中的位置。因此,强化与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刻不容缓。 当前农信社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够。由于受传统卖方市场的影响,一些农村信用社尚未及时转变观念,经营上往往沿袭传统习惯思维与做法,现代营销意识不强,整体策划不够,尤其是信用社负责人有“重业务,轻服务”的思想;一些员工对窗口服务、培育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客上门的“官商”作风严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没有完全得到贯彻。 ——专业素质不强。服务窗口的员工素质与金融服务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部分员工办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平时不注重加强业务学习,专业技能不过硬,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改善网点服务质量方面缺少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一些临柜人员不坚守岗位,接待顾客不主动热情;服务用语不规范、不文明,办理业务速度慢、效率低、差错多,给客户造成不便。 ——服务环境不规范。一些信用社门头设计不统一,室内装潢不规范。必需的便民设施不全,如验钞机、饮水机等,柜台内外设施用品布局不合理,摆放零乱,电线乱搭乱接,环境卫生未坚持定期打扫,存在“脏、乱、差”现象。 ——金融产品单一。信用社目前经营的品种较为单一,品牌产品不突出。长期以来,农信社市场定位不明确,没有按照客户的发展潜力、需求特点等变量划分客户群,全面推进中间业务进程缓慢,随着业务量的急剧放大,农村信用社原有的服务水平难以胜任新的业务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竞争能力。 ——监督机制不健全。农村信用社现有的激励考核机制涉及服务质量内容和执行比较单一,主要是针对是否受到投诉。员工的工作质量、服务效果没有准确的评价标准,没有实现与个人收入真正挂钩,致使部分员工出现他行业务不办理、中间业务不、零烂钞兑换不愿意等现象。农信社对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质量没有反馈沟通机制,对违反文明服务规范的员工,也主要采取下不为例、说服教育为主的方式,缺少处罚机制。 提高农信社金融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及时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农信社要想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先机,必须尽快转变过去的传统经营观念。一是要教育引导全员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变其惯有的“官商”作风和“坐等客户”上门的服务方式,彻底转变以农信社“自我”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做到全面发动、全员参与。二是紧紧围绕客户需求,真正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时刻以客户的满意作为农村信用社服务工作的方向和标准,实现服务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干部员工要团结协作,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增强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开展对外优质服务。三是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差别化服务理念,在尽善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从本利分析入手,以效益定取舍,以产出定投入,给予对农信社贡献大的客户更为便捷和优惠的金融服务,从而达到吸引和维持高端客户、拓展利润空间的目的。 ——加强教育管理,提高专业技能。信用社服务要取得质的飞跃,关键在人。一是要通过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和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对广大员工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员工对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的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增强感性认识,取之所长,补己之短;通过举办规范化服务礼仪培训班,组织员工对礼仪知识、文明用语和举止仪表等进行规范化培训,实行集中式、正规化、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实现信用社和信合员工自身的双赢。二是加强会计出纳基本制度的学习,牢固掌握新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开展上岗培训和岗位练兵,定期进行考核及专业技术比赛,提高业务操作速度,使员工熟练准确地操作各种业务。三是以柜面服务为突破口,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以优质文明服务为内容的活动,推广以员工星级管理为核心的规范化服务。实行“挂星上岗、以岗定酬、星薪挂钩”,要求所有干部员工都使用文明用语,严肃统一着装纪律,注重个人仪表干净、卫生、整洁,积极营造优美舒适的服务环境。 ——完善服务设施,营造优美环境。优美舒适、宽松和谐的服务环境是优质文明服务的外在动力。一是要进一步加大科技设施投入。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布设网点机具设备,解决超负荷运行问题;要加快 配备自助农村信用社设备,包括自动存取款机、p0s机等,减轻柜面业务压力;充分发挥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作用。二是要规范营业网点建设。每年集中财力对一定数量的营业网点进行规范、统一的装修,塑造一流的网点形象;配备专门的大堂经理,主动引导客户和提供咨询服务,给予客户有序快捷的业务办理体验,使顾客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介绍信用社的服务宗旨、发展实力、新的举措等,扩大社会知名度。三是配齐营业窗口安全防范设施、自卫工具,建立健全联防系统,并保持安全防范设施工作正常、性能完好。尤其是对已布设的atm机进行安全升级,完善安全防范功能,使已布设的atm机能全天候使用。 ——强化创新意识,丰富服务内涵。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是优质服务的关键,是增强业务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的需要。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贴近市场,围绕客户做好创新文章。员工应当在服务的细节上下工夫。如: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实施量体裁衣式的服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客户,运用规范得体易于接受的礼貌语言;在便民实施上,为客户提供更周到、更适用的服务方式等;建立重点客户和vip客户档案,做好vip客户的走访与维护工作,开辟“绿色通道”,根据客观环境和具体情形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为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利用掌握的各种金融信息,开展其他金融信息咨询服务,通过独具特色的细节服务,形成与众不同的招数,充分显示“以人为本”的精神。 ——建立长效机制,实施标本兼治。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村信用社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采取标本兼治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县联社理事长为组长的优质文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基层信用社也要层层签订优质服务责任书,将各项指标量化、细化,责任分解到人,将服务语言、服务态度、受理业务情况纳入考核内容,避免形式主义;在每年年初的工作安排中,都把优质文明服务工作作为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主线,常抓不懈。二是建立奖励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星级窗口”、“服务明星”等争先创优活动,对社会形象好、服务质量高、存款增长快、经营效益优、深受客户赞誉的星级营业网点和星级服务员进行隆重表彰,并作为本年度评先、晋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对被顾客举报调查属实,或被领导员工发现违反优质文明服务规范的员工,要坚决给予罚款、通报批评、待岗学习、调离岗位等重罚;各个单位要结合每位员工的岗位职责,制定各岗位优质服务工作考核细则,坚持做到按月考核,按季兑现,以考核约束增强优质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在营业大厅设立咨询台、监督电话、举报箱、意见簿等,定期召开企业、客户座谈会,发送征求意见信、监督卡,公布业务发展和承诺服务内容,自觉接受监督;组织社内或社会人员深入到各信用社,通过看、听、查、问等方式,经常对营业网点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明察暗访,并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解决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范化服务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树立信用社优质、高效、快捷、安全服务的良好形象。 金融服务论文: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金融服务工作发展 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金融服务工作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所必须遵守的一条准则。按照这一要求,愈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服务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当前乃至今后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思服务潜在问题,增强忧患意识 “方便、快捷、通畅、准确、安全”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服务”创优质,服务连着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连着各行业生存与发展、连着千家万户、更连着我们金融业的今天和未来,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好坏要由人们来评定,即命运掌握在人们的手中。笔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实际对县域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了解到金融业在服务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问题一有时客户到部分金融网点办一笔业务加之排队需要等候的时间少则十分多分钟多则一小时,办一张银行卡需要等候时间更长;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差、差错率较高,时而引发矛盾;尤其是县级行发行库撤消后,有些金融网点出现现金供不应求,“存款自愿、取款不及时”的问题更为突出。问题二在服务“三农”中“贷富不贷贫”,贷款手续繁琐,信贷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显现的更加突出,致使金融服务产生诸多的矛盾,不少急需资金的业户为发展生产只好把目光投向民间借贷,有些困难业户胆小不敢向民间借贷,只好继续受着资金缺乏的困扰。问题三由于金融网点服务效率低致使部分有钱业户把钱留存在家,从而影响了金融市场流通,势必产生区域性风险;受资金制约农民扩大再生产比较困难,收入无法提高,因此,其购买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有资料显示,占全国近70%的农村人口中社会购买力不到40%,城乡差别拉大,农村与城市居民消费比例差距拉大。迅速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忧患意识已刻不容缓。 二、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服务潜能,防患于未然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对金融服务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苗头性的矛盾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未雨绸缪。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金融服务工作的定位问题,研究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发展空间,实现金融服务工作由具有行政管理色彩的具体操作向科学管理、综合服务、宏观协调方面转变,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层次,推进科学发展观指导金融服务上水平,加强系统维护和账户、现金管理,全面提升窗口服务工作的现代电子化水平,树立现代化的服务新理念。 深入挖掘对“三农”服务的潜能,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把支持农业发展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特别是农村,加快为农民生产发展创造条件的步伐,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激励机制和制度约束,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借鉴国际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让农村金融机构员工和管理者都得到良好有效的激励;用市场化管理服务手段引导农村资金服务“三农”。 三、树立科学发展信心,深入拓展服务功能,以人为根本 新时期的金融服务功能,关键是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服务工作实践。首先,谁能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安全和独特的服务,谁就能赢得客户,也就能赢得较好的效益。也就是说,当人们需要你的时候就在身边,让人们方便地去获取服务,实现人们的愿望,满足人们的需要,维护人们的利益,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和落脚点。诸如,街面的自助快餐店就是如此,当你饿了的时候,随时就可以就餐、方便快捷、热情好客,人们都喜好选择快餐店去就餐。难到金融部门就不能普及到自助快餐店那样方便自如,热情服务吗?笔者认为,服务也要讲科学,讲文化层次。其次,服务应以方便、快捷、通畅、安全为主,当今社会,电子科技在不断进步,当今无论是大人、还是学生手中都有一部手机,无论在什么地方,它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同你取得联系,方便快捷能及时与你沟通。同样,网上银行和自助银行在农村还比较生疏,金融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经常送金融知识下乡,举办培训班为人们讲解金融知识,大力提倡和普及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加快自助银行建设,完善虚拟网络功能,使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更多地承担对外服务功能,不断拉近城乡差别化服务内涵,切实达到方便、快捷、通畅、安全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赢得服务对象满意之目的。 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力时机,加快金融发展步伐,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空间,打造一流的金融服务,塑造一流的金融形象,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提高金融业从业人员素质,强力推行文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能。首先要不断进行岗位练兵,提高人员岗位技能和服务效率;其次要从服务态度、服务水平、考核机制等基础性工作入手,逐 步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高服务的业务尖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人行部分内部业务管理规定急需调整,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电子化发展也要求人行对相应规定重新进行修正,如在货币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现金管理,就必须尽快修正现金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在票据文化建设和反洗钱、支付清算、结算账户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办法也急需完善。同时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规范的、标准化的服务工作规则,着力从外观形象、服务环境、业务流程、服务水平、管理程序、操作规程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挑战,将打造一流的服务作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现已成为金融竞争的焦点和重要的经营战略。因此,靠服务兴行、靠服务发展就必须深入拓展服务功能,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 以人为本、客户至上,不断创新服务理念,由传统的服务方式向现代化服务方式上转变,只有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客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融服务论文: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 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分析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矛盾,首先要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本有机构成高、收益低,受自然环 境影响大,自然风险大;加入wto后,我国弱小分散的小农户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风险增大。这使得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系统性风险严重。由于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匹配,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因为金融是通过资金的融通、流动创造价值的一种活动,只要是金融组织,就要讲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就要讲回报,资金就要从回报低的地方流向回报高的地方,如果任其自然,就很难逆转这种趋势。1994年到2004年农村存贷差额累计达到40876.52亿元尚不包括乡镇企业存款;2005年为农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共从农村转移了1.87万亿元;2005年底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余额达到8839亿元,并转存央行。在农村资金大量流失的同时,大量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造成农信社"一农独大",垄断地位不断强化。由于缺乏竞争,农信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完全处于"强势"地位,针对农户的贷款利率偏高,放宽利率限制后,部分农信社的贷款利率一浮到顶,1年期贷款利率达到10%甚至更高,和民间借贷利率相当,农民承受的利率压力比较大。 因此,我认为,"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竞争",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提出以下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wto成员国支持本国农业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分散和降低自然风险,进而分散和降低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我国亟需发展农业保险。如果这个基础夯不牢,将不利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 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要坚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原则。农业保险的效率与参与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参与率高,农户需支付的保费就可能比较低,政府的出资也可保持在合理水平。政府给予保费补贴的办法对于提高参保率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如果完全实行自愿保险,农业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会非常严重,参与率难以提高,会出现低参与率与高保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发展农业保险也要根据业务险种承保对象、承保风险和承保责任的不同,分别采取法定强制和自愿保险的形式。我国可以首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采取强制保险政策。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近几年我国进行了农业保险试点,探索了几种模式。我的体会是: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补贴,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无论搞什么模式,其作用都很有限。从我国财力出发,财政补贴还应坚持基本保障的原则,保险标的应主要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主要实行保费补贴。保费补贴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根据各地农业风险状况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财政资金中各划出一定比例份额用于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政府和有关方面给予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可因险种、地区而异,对于生产力低下,保险费占农民收入比重较高的地区,应增加其保费补贴。在保费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到经营管理费补贴。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免征种养两业营业税和印花税的同时,免征种养两业的所得税;对其他涉农保险营业税按5%先征,按3%返还,印花税按0.1%先征,按0.05%返还,将返还的税金充实风险基金。 要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和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分散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 要推进农业保险立法。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大部分具有政策性。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领域都存在法律真空。从国内各个省市开展的多种农业保险试点情况来看,各个地方之间差异很大,目前国家统一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建议:先由试点地方政府、保险监管部门和农业保险公司根据辖区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制定相应的农业保险地方性法规。根据地方性法规试点情况,国务院制定农业保险条例,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农业保险法》。 另外,我国还应借鉴日美等国的经验,适时考虑设立农业风险管理局或类似机构,统筹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一是要对不同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实行差别税率政策,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挂钩,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要想享受税收减免,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支农贷款要达到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之上,否则就不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个比例是多少,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 二是规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每年的新增存款,在扣除准备金和备付金后,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比如20%)用于当地。 三是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限制在县域的金融机构在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可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提高其超额准备金的比例,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 四是重点解决邮储资金流失问题。邮政储蓄银行已挂牌,在成立初期,总行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应重视对"三农"的投入,通过资金拆借、购买重点建设债券和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等融资方式,用于国家级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农业开发项目;邮政储蓄可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发放"三农"贷款,对存放农村信用社的大额协议存款,当地财政应给予适当贴息优惠;邮储银行可以开办担保类贷款,增加贷款种类,扩大贷款的覆盖面,要充分发挥存单质押贷款的功能,试点小额 信贷业务 五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很重要,是现代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应做好以下方面: 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都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有效措施。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要在实践中推进农村金融立法工作,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优化法制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考虑到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可能被淘汰,所以有必要在农村试点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促使存款人增强风险意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需要对它们进行革新、调整和补充。 1.分类指导农信社改革,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农信社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性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 沿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的农信社改革应继续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一批农合行和农商行;对老少边穷、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农村山区的农信社改革,要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改造,不能简单套用现代银行制度模式。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农民意愿办事。要根据市场确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涉农贷款利率,着力解决部分机构因独家经营而将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等问题。 尽快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确保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要严禁省联社指定县联社负责人。省联社不能办成行政性管理机构,应在尊重法人经营权的前提下,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其人才、信息、管理上的优势,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机制,开发适应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的系列金融产品;要重点发展金融咨询、、保管、担保和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加快银行卡联网,实现联合经营。 要合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再贷款,增强农信社的支农实力。 建议人民银行加强农信社的支付结算管理,协调各地农村信用联社加快开发省(市)内农信社通汇系统,解决农村资金汇划难、汇兑难问题。 2.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领域 农发行要按照现代银行的运作要求,根据区域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分支机构。在做好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和专项储备贷款的同时,拓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逐步将农发行支农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要多渠道拓宽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比如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利用邮政储蓄存款、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获得低息优惠贷款等,提高其放贷投放能力。 3.农行可发挥县域金融主渠道作用 一是农行面向"三农"要抓住高端客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规模较大工商企业都是农行的高端客户。只要抓住了高端客户,农行的利润就有保障,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农行面向三农,可以对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作批发贷款业务,间接地为农户贷款。农行还可以对非金融组织(比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批发贷款业务。 三是农行可在农村开办银行卡、、租赁、担保、保管、理财和信息咨询等新产品,满足农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需求会愈来愈多。 四是农行可发挥自身优势,对农村的其它金融组织开展国际国内结算业务和信用卡系统业务。农行还可以参股村镇银行、农商银、农合作。农行有能力作农村金融的支撑、平台和农村金融网络的主要运营商。 综上所述,我认为,"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竞争"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偿等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要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论文: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金融服务调研分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农村要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金融服务“三农”依然存在种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如何破解农村金融难题,加强和改进“三农”金融服务值得关注。 一、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时代的必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是基础,有九亿人的农村人口。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总体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概括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三农”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增强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并逐步缩小城乡间的金融服务差异,是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具体体现。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建立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努力消除农村金融抑制,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确保实现三中全会提出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由单一的中国农业银行体制发展到今天,已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等多种金融分工协作,多种融资渠道并存,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的金融体系。虽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的门类齐全,但是由于行业经营战略的定位及县域其它金融组织发展缓慢所致,体现在某些地域仍然显得对支持“三农”经济的资金需求上、金融服务上等方面上的欠缺。比如乾安县是地处吉林省西部的农业县份,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该县幅原面积3600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农业人口20余万人,所辖16个乡镇场(场:指的是良种场、农牧场等),296个自然屯,耕地12万公顷,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0元。而辖内仅有工行、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六类银行性金融服务机构,且仅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在9个乡镇场设有营业网点。要实现三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推动加快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 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城撤并,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xx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xx年减少9811个。在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金融机构在县域的网点也在减少。20xx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xx、20xx和20xx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由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的减少,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不足。截至20xx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就乾安县来说,几年来,中国建设银行乾安县支行在县域全部撤出,县工行、农行在乡镇所有基层网点全部收回,县辖16个乡(镇、场),有7个乡(镇、场)没有任何金融机构,大大高于全国的比例。 (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从金融渠道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城乡资金呈现双向流动特征。特别是从资金流出渠道看,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购买债券、拆借和上存资金等方式。鉴于农村经济产业收益率较低,农户等农村经济主体缺乏抵押担保品,一些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够完善,相对来说,农村贷款交易成本高、风险大,致使支持“三农”资金严重不足。就乾安县而言,农村经济的资金需求全部依赖于农村信用社,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主要靠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也要为金融机构在农村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创造商业上可持续的激励机制。 ( 三)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 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20xx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占比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高的原因除了自身经营管理不够完善、治理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外,乡村债务消化进程缓慢也是其中之一。农村金融机构除了自身经营风险外,在农村地区经营还面临比城市经营更高的系统性风险,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滞后也是金融机构不良款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四)农业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尚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农民缺乏抵押担保物品是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利用部分财政资金引导农村开展抵押担保创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国际上,如荷兰等国家采取财政出资建立担保基金等形式,促进农村信贷发展;美国通过以农产品保护收购价格作为计价基础,要求信贷部门可以用农产品进行抵押担保。但从我国农村情况看在此方面还有待借鉴国际经验,大力推动农村信贷抵押担保创新。此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农村金融发展相联系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改革没有进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农户为主,针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组织平台的信用建设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在农村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由家庭经营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样将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农民工群体建立相应的信用体系,发挥金融支持农民工创业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加强和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对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重新定位,发挥金融服务“三农”整体功能。 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在支农中的主导作用。适当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业务范围。在现有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围绕促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在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工业化进程、支持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农发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资产业务,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发挥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作用。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指导,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股份化、科学化、现代化等经营的力度,支持与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稳定业务关系的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明确农行为“三农”服务方向,增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功能,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力军,是区域性金融机构,应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不断创新金融业和服务方式:在负债业务方面,应研究开发农民医疗保险储蓄、养老储蓄、子女教育储蓄等新品种;在资产业务方面,应研究开发对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切实解决种粮大户、集约经营组织者的贷款难问题;研究开发对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劳务输出贷款等业务品种;在中间业务方面,积极开展各种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等;在服务方式方面,不断创新电子化产品和电子化组织形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二)逐步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不足和辐射不到位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已经从维持温饱的小农经济向小康农业推进,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各地之间差异较大的特点决定了在农村地区所需的金融服务不同于城市金融服务,但为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无论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银行,对那些无任何金融机构的乡镇,逐步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不足和辐射不到位的问题。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金融需求的特点,金融机构可以主要以提供符合农户基本需求,以简单的存取、汇兑和贷款、保险等为主的基础性金融服务,起步阶段要坚持小额、微利的原则,尽可能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三)适度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标准,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垄断容易造成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和资金价格过高,过渡竞争也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可在考虑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和市场容量的基础上,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鼓励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农村信贷市场,逐步形成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服务落后的状况。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农村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可适当优先考虑事实上已经存在多年、并有良好记录和当地群众口碑的各类小额贷款组织,如农村互助基金会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培育民营银行,以及逐步建立起能够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由此,多元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向农村居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金融稳定发展 按照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稳定,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等方面都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力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维护金融稳定,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完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净化农村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农业风险紧急补偿机制等。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风险相关性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急剧上升。为了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美国在2003年颁布了SOX法案,我国在2008年由五部委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些规章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本文将以青岛啤酒、五粮液、洋河股份三家酒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分析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性。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陈汉文等(2008)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或水平。《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Krishnan(2005)认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程度越强,具备专业背景的专业委员人数越多,公司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越低。Ge等(2005)发现,企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Doyle(2006)认为拥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公司其存在实质性漏洞的可能越小。Franklin(2007)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呈负相关。国内学者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吴益兵等(2009)认为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指标会影响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张颖等(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发展阶段、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管理的集权化程度、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的重要因素。李颖琦等(2012)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在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时,引入非国有制衡股东能达到较优的内部控制状态。刘启亮等(2012)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产权性质与地区制度环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发现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相比,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差;而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就越高。 (二)财务风险及其判别 企业财务风险这个概念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有学者认为,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上的不确定性(向德伟,1994)。而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周春生,2006)。这种定义也被称作是狭义的财务风险。本文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采用狭义。在探讨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概念之后,需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Ohlson(1980)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变现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很多学者发现,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相关性(Murphy,1985;Coughlan and Schmidt,1985;Jin,2002;Kaplan,2004)。Stein(2003)认为企业增长速度与破产风险有密切关系。Srinivasan(2005)认为如果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将会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国内的学者章之旺等(2006)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特征、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等是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因素。崔学刚等(2007)研究发现企业超速增长显著地增大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施平(2010)通过研究却发现,企业增长率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于富生等(2008)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高雷等(2011)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规模下,管理层薪酬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有所差别,小型企业管理层薪酬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要比规模较大的企业影响大。除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学者们还重点研究了究竟该如何来评判或者说测度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陈静(1999)和张玲(2000)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提出了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向德伟(2002)则运用Z记分法,选取沪、深8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Z记分法对中国上市公司仍然适用。而考虑到Z计分模型一方面没有考虑现金流情况,一方面样本量较小,周首华、杨济华、王平(1996)在Z计分数模型基础上进行大量样本采集,建立了F分数模型,弥补了Z计分数模型的不足。李秉成等(2005)则提出把“A记分”法用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建立了“A记分法”分析模型。吴世农等(2001)则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Logistic 预测模型的准确度最高。胡锦明等(2009)以 2003年~200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神经网络模型在模型判别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他模型。而任惠光等(2007)以2002~200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从各模型的拟合优度来看,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好于类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优度。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风险 目前,研究二者关系特别是通过实证或者案例的方式研究的文献非常有限。Ashbaugh—Skaife(2008)通过研究发现,在对其他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的前提下,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公司的特有风险非常高。李万福等(2010)研究发现,内控信息披露能减少企业因过度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梅丹等(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负相关。袁晓波(2010)通过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与财务风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ichael K等(2011)通过对保险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传统风险管理(TRM)能力的提升与企业价值之间有正向关系。但是那些获得较高地全面风险管理(ERM)评级的企业,其价值并没有获得额外的增加。 二、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1)青岛啤酒: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啤酒制造、酒技术研发等,目前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其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而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2)五粮液: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有限公司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酒类及相关辅助产品的生产销售。其控股股东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五粮液品牌价值在200强中名列第二。(3)洋河股份: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洋河集团作为主要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洋河系列白酒的生产、加工、销售。公司是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而宿迁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又是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本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指标采用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指数》。同时参考李颖琦等(2012)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见表1)。 2011年根据内控指数得分,青岛啤酒、五粮液和洋河股份的内控指数分别为957.94、895.24、718.75。根据有关具体事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青岛啤酒无论是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还是从重大关联交易和重大诉讼看,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确实最好。其按时了经过审计的内控报告,并且获得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且公司不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也不存在重大的诉讼违规处罚事项。同时,也没有进行内部控制整改。而五粮液公司去年没有经过审计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虽然其公司规模和业绩都很好,但是内控指数得分与同行业、同规模的茅台公司相比差距较大(茅台公司内控指数得分963)。而洋河股份在去年的内部控制自查中发现了问题,并针对发现问题制定了整改计划。洋河股份表示以后将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使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 (三)其他变量控制 在进行案例对比分析时,为了使得结果比较相对合理、可比,需要控制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文考察的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而财务风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中有些因素又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需要重点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控制其他变量的目的,本文首先选择的是同行业的公司,增加了可比性。虽然三家公司的资产规模有所差异,但不是特别重大,资产规模因素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通过分析发现,三家公司在企业文化、公司治理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在股权结构上都是国有控制,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一致。 (四)财务风险程度——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解释 为了测度企业财务状况并便于比较,在对三家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测度的时候采用的是经过改进而更加符合我国上市公司情况的Z计分模型(张玲,2000)。模型如下: 其中:Xl为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2为营运资金占总资产比率 (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3为总资产净利润率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X4为留存收益占资产总额比率(留存收益/资产总额);Z值为正指标,一般认为Z值大于0.9就是财务安全公司,越大财务状况越好。而Z值小于0.5的公司被判为财务危机公司。在0.5~0.9之间为非财务危机公司 在内控指数上的得分青岛啤酒和五粮液高于洋河股份,而在进行Z值测试时得出的结论却相反——洋河股份的得分最高,五粮液次之,青岛啤酒最差。本文所采用的案例公司其Z值得分都在0.9以上,即这些公司本身财务状况稳定,属于财务安全公司。研究发现,对这些本身不存在财务危机、财务状况很稳定的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的持续完善并没有改善其财务状况。也即在该种情形下,内部控制有效程度高的公司,其财务状况并没相应的最佳。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虽然内部控制的缺陷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但是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达到某个水平后,继续完善内部控制——例如引入全面风险管理,并不会再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即内控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只是在某个阶段起作用。如果超过特定阶段,企业想继续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就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改善和努力,而不再是内部控制的问题。Michael K等(2011)的实证研究也支撑了这一点。他们发现,传统风险管理(TRM)能力的提升与企业价值之间有正向关系。但是企业在传统风险管理之后继续完善风险管理,实施全面风险管理(ERM),企业的价值并没有获得额外的增加。结合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用一个图示来表明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更换了测度企业财务状况的模型,即采用考虑了现金流情况的F模型(周首华等1996)进行测度。F模型如下: 其中:X1为营运资金比总资产比率(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比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负债;X4权益市价比债务账面价值;X5=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 该模型的其临界点为0.0274,若 F 分数低于 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若 F 分数高于 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此数值上下0.0775 内为不确定区域。 经过更换财务状况的测度模型进行测试可以发现,青岛啤酒的得分仍然最低,而洋河股份得分仍然最高。检验结果与Z值模型一致,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三、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本身不存在财务危机、财务状况很稳定的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的持续完善并没有改善其财务状况。对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本文经过分析认为,内控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只是在某个阶段起作用。如果超过特定阶段,企业想继续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就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改善和努力,而不再是内部控制的问题。本文只是基于某个特定行业的三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参考性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尚未知。随着我国内部控制指数的公布以及指数数据的不断完善,未来将逐步有条件对该问题进行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来验证本文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探讨 摘 要: 石油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适应国家经济管理政策的强制性规范导向,分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让石油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解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梳理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促进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原则目标;内容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石油在现代生活中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能源,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石油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也越加凸显。在石油企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渐受到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建立健全适合石油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石油企业提升内部管理和实现可持续有效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1 内部控制对石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 20世纪末期,由于美国接连发生的一系列的财务造假的案件,使得美国乃至整个全球各个国家的证劵市场遭到了极大的打击,据美国的相关报告显示,仅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财务造假的金额就使得美国当年的经济损了将尽400亿元,导致投资者的信心备受打击,美国为了打击财务造假进行证劵敲诈等犯罪行为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我国从事种植、养殖业的银广夏、蓝田股份,电网自动控制领域的东方电子等企业都被发现了财务造假的行为。2001年我国颁布了证劵领域的第一个内部法规《证劵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加大了我国在证劵领域的监控力度,但这一法规仍不完善。2003年为了完善和进一步加大对证劵市场的监控,证监会又重新修改并颁布了《证劵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于上市公司发生的各种造假行为,为了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保护到投资者的权益,2006年上海证劵交易所颁布了《上海证劵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为了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保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2009年我国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才能算的上是内部控制研究中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其因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中亏掉了5.5亿的巨款,成为新加坡第二大企业丑闻。这一丑闻的发生让存在高风险的石油企业深刻的认识到,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但是石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使得石油企业的长期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想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把内部控制作为促进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加强企业经济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经济组织的内部契约性更加紧密;二是石油企业的资源是典型的有一点少一点,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合理开采石油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处理好石油价格波动风险,其次要提高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不做偷逃税款等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合理的防范风险可以使石油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2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2.1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经营风险将伴随石油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日趋增长,特别是扩展海外业务令管理的幅度更加宽泛。趋于目前这种情况,石油企业必须进一步推进业务流程的统筹协调,使其面向企业各个层次,令内控体系总体建设平稳运行,优化调整过程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做到夯实基础再发展,着力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就要加强业务流程的管理,为了确保企业运转规范、约束和标准化企业的管理行为,就要建立一个严谨的管理制度,为员工制定符合实情的岗位规范,以实现科学发展。石油企业新时期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实现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涵盖公司管理经营的各个领域,逐渐完善运行相关控制体系,确保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安全性、有效性,与财务报告有关的信息完整、真实,提高整体经营效率,确保公司长久战略发展。 2.2 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新时期石油企业相关原则是:制定制度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应针对企业实情制定制度,根据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点,落实制度的各个环节;同时制度要确保公司合理的设置使机构、岗位的责权分工明确,分离不相容职务,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坚决不能让任何部门或者个人有超越内部控制的这一可能;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平衡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尽可能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同时消耗最少的成本。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业务流程管理办法”的制定和、流程架构和管理标准。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以实现关键控制和重要风险的规范设计,如财务报中的风险控制。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到业务流程中,同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相结合,以实现管理内部的要求;为了使开展流程设计相对容易,可先选取管理相对成熟的加油站、炼油厂业务,利于强化管理界面;为保证流程管理工作能有序进行,要建立管理信息的业务流程系统,并应用于ERP等一系列系统的流程、控制的设计,做到流程设计、控制测试的信息化。 3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3.1 优化内部环境 石油企业一定要立足做到完善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使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合理,令各机构职责权限明确,坚决避免划分不当而带来的权责过于集中、职能交叉或缺失,逐渐完善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机能体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合理的培养开发人力资源,将企业与员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有效的发挥员工创造性和潜能。增强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管理,维护员工合法的权益,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注重社会公益事业,令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加强引导员工自发的实践企业文化理念,使员工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付出行动。 3.2 做好合理的风险评估 在确保财务报告、资产的安全及管理的规范、防止内部投机取巧的同时,还要对在一般石油企业业务流程如石油的勘探到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的预防和筛查。针对各项业务的运行风险、法律法规约束风险、财务报告风险、资金安全风险,以内部控制为基础,建立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体系,促使发展持续进行。 3.3 提升内部控制系数 为使内部控制逐渐与日常管理结合,按照石油企业业务分类,进一步修订内控步骤、控制方案,实施步骤、控制点岗位分开,各司其职,并监督责任人定期检测,及时调整,做好内控职责。同时还要彻底分析ERP系统权限应用状态,强化对ERP系统的应用控制,制定标准来进行ERP权限管理,将内控要求固化到系统之中,开发并定期运行检测权限检查工具,使系统权限配置能经常处于受控状态得到保障。 3.4 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 为改善工作效果和效率,由信息系统管理部来负责加以控制和维护所有信息系统,并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办法,从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及整体层面等方面来规范已经进入使用状态的信息网络。此外,对财务报告的沟通机制要清楚,对所有涉及财务报告的责任应进行明确划分,确保财务部与公司各分支机构的财务部门、首席财务官与所有部门交流通畅;企业管理层与外部及部门之间、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部门与公司各分支机构之间交流通畅。 3.5 做好企业的内部监督工作 为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石油企业应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来作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决定机构,由董事长和首席财务官来领导,作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日常管理部门和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机构运转情况则由行使监督职能的内控部门和审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公司各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日常管理工作均由其设立的相应机构承担。 4 结语 石油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支柱产业的重中之重,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克服各方面的阻力,使石油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下去。争取早日在成为我国支柱企业的同时,也能引导其他行业同时纵向飞速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繁荣我国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由于企业规模小、制度不完善以及认识不足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仅以中小企业在采购、销售两方面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给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以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采购 销售 一、企业内部控制简略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防范和应对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而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的一系列的体系,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执行的、旨在完成控制目标的过程。 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适应性、制衡性和成本效益五个原则。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采购是中小企业的基础,是运营中最重要而控制又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由于自身的一些缺陷,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导致采购成本高、采购质量差、采购舞弊等问题严重,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危机。销售是中小企业的命脉,销售计划或策略不当、客户管理不足、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或欺诈、未经授权发货或发货不符合合同约定,往往会给中小企业带来颠覆性的风险。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上述二个方面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采购业务管理不严格 一是采购成本高。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资金有限,通常进行的是小批量分散采购,在和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缺乏大企业大批量集中采购的优势,采购价格压低的空间小,致使采购成本较高。二是采购流程不合理。中小企业管理层次较少,有些企业采购工作是由销售人员兼任,企业往往根据顾客订单进行产品设计,组织原材料采购和生产,受企业规模、销售额、资金的限制,企业采购较为谨慎,采购方式比较原始、零散,无法获得规模采购带来的效益。三是采购流程中没有设置验收步骤,使得采购与库存之间存在舞弊可能。验货时无验收单,会计只根据厂家提供的供货单进行记录,这样无法检查供货、验货与入库商品是否一致;四是会计对应付账款的重视不够,使得应付账款的管理混乱,无法提供应付账款时间管理,应付账款的拖付,又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商业信誉,为日后的赊销设下了障碍。 (二)销售业务管理不规范 一是销售计划定制不合理、销售手段不成熟、市场把握不准确,没有将销售目标放在优化企业资源、准确把握市场机会上,而是靠拉关系、拍脑袋。如某供应铁路机车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小,要获得大客户的订单很难,为维系和中国南车一家公司的合作,在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的情况下,按照该公司的口头承诺囤积了大量存货,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等原因,该客户的生产计划没有实施,导致该中小企业积压了大量的库存,资金周转不灵,面临经营困难。二是客户信用管理不严谨、付款方式选择不当、账款无法有效回收,使得企业面临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欺诈的损失。2011年,某提供油气回收设备的中小企业,与南方一家客户签订了年度框架合同,约定货到票到30天后付款,该企业按照客户的订单要求,把所需设备都发到了客户指定地点,并开具了销售发票,总额高达800万元,然后等着客户付款。但过了30天,客户没有任何付款的迹象,企业派销售人员跟对方沟通后,才付了200万元,截止2012年底仍有600万货款未收回。三是合同内容严密或有欺诈嫌疑,未经授权对外订立销售合同,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按照企业销售政策制定收款期限、销售价格等,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四是未经授权发货或发货不按照合同规定,导致货物损失或客户与企业的销售争议,阻碍销售款项的顺利收回。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对策与措施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有效控制风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规范企业运营,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建议在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使用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控制程序,梳理采购业务、销售业务流程,找准关键控制点,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采购业务方面 建立健全的采购业务制度,明确规定采购业务的流程,对采购计划做出统一安排,明确审批权限,定期检查和评价,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经营需要。 一是建立采购申请制度,根据采购物品或接受劳务的种类,授予相应的采购申请权利,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采购业务要遵循集中处理原则,避免多次、多头和分散采购,以实现低成本、高效采购,提高管理效率。企业要对采购部门人员实行定期岗位轮换。针对技术性比较强、比较重要的采购业务,应组织采购论证会议,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除零散小额物资和服务外,企业不能将采购业务全过程交由同一机构处理。 二是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明确规定不同物资使用的检验方式,建立专门的验收机构,委派专业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如果验收过程中发现不正常情况,验收负责机构或人员要及时如实上报,追查异常原因,做出合理处理。 三是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明确规定采购不同物资的不同付款流程,委派专门的付款审核人对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进行严格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及时进行付款操作。要注意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的真伪、是否合法和有效。如果出现发票虚假的情况,要在查明原因后,及时上报并处理。企业要对付款的整个过程实行跟踪和控制,如有异常情况,采取拒付款项的做法维护企业资金和信用。 (二)销售业务方面 一是定制合理的销售计划。在明确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当前市场形势进行客观分析,制定出明确的销售目标、回款目标、和其他定性、定量目标;根据目标编制预算和预算分配方案;落实具体执行人员、职责和时间。企业管理层要给销售部门定制客观合理的年度、季度甚至月度销售指标,采用绩效和奖励挂钩的方式,激发整个销售部门的积极性。销售经理要严格执行下达的销售指标,将销售任务合理分配给销售部门的各个员工,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动态、全过程监督,保证销售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二是定制合理的销售价格。企业管理层和销售部门经理要综合企业产品特点、所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合理制定报价和组织研发等生产活动,定制出促进产品发展、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产品价格。 三是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立客户信用动态档案并进行实时更新,对客户整个付款过程实行动态、持续监控,作出划分、调整客户信用等级计划。依据企业信用政策和不同的客户信用情况,拟定客户赊销限额和时限。企业要明确应收款项管理条例,将责任与考核奖惩相结合并落实到位。应收款性催收时,销售部门要将催收(包括往来函电)等记录归档;资金结算时,财会部门要对款项收回进行严格的监督。如遇长久拖欠账款的问题,要采取合适的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利益。 四是订立销售合同。第一,订立销售合同前,要委派专门人员对客户信用状况作出调查评估,可以采用和客户进行谈判、磋商或业务洽谈的方式,对销售定价、结算方式、权利与义务条款等进行关注。如果有重大的销售业务,在谈判时,企业还要委派法律、财会等专业参与,并对整个谈判过程进行相近的记录。第二,企业要明确规定销售合同订立及审批过程。销售合同中应该对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详细规定,合同审批人员要严格审核合同草案。重要的销售合同,要组织企业的业务、财会、技术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共同评审。第三,审核通过销售合同草案后,通过企业的正式授权的人员才能与客户正式签订合同。 内部管控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的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需要在制度建设、权责划分、流程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要统一思想,结合企业实际业务,重视内部管控,合理设计,在规避风险与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建立适合本行业或业务特点的、不影响效率的、简单易行的内控模式。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 摘要: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延伸到企业内部控制领域,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治理问题和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理性选择,应從投资人、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五个维度的内部控制链提出构建方向。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 资本市场造假黑幕问题的严峻f生和普遍性说明现行的以委托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公司治理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方向。而以委托理论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牺牲其他相关者利益为代价的“股东至上”的模式不断遭到质疑。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构建一种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相适应的新型内部控制机制,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一、相关理论及研究假设 1 关于内部控制研究状况的评述。近几年来,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但学者们更多是從审计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是基于审计程序和方法的改进、审计效率的提高、审计成本的节约和审计风险的控制等方面考虑。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内部控制结构中的核心构件是会计控制,控制目标是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以满足外部利害关系人的信息需求。在内部控制研究中,有些学者发现传统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缺陷,于是便将公司管理、公司治理等相关要素嵌入到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中进行研究。学者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虽然有多个视角与切入点,但是很多理论问题仍没有解决。笔者认为它存在以下主要疑问:第一,企业财务造假等违规违纪问题是归属于内部控制问题还是公司治理问题呢?第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空间范围是否应扩大到其主要利益相关者呢?第三,在不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特征的前提下,企业内部控制应如何构建呢?我们认为有必要厘清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重新界定内部控制的空间范围,切实将其空间范围扩大到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突出内部控制的关键领域,從而切实提高其控制效率和控制质量。 2 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之间关系的分析。從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看,公司治理的本质就是为了使企业缔结契约的各方一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获得有效保护,并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约束和管理经营者行为,解决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以及监事会之间的权责划分的企业基本制度。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起点,是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会对内部控制产生不同影响;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处于内部管理监控的位置,服從和服务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本文试图提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命题设想,并围绕其进行规范论证。在研究过程中假设:(1)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等均符合其定义要求;(2)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治理问题和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是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战略目标;(3)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投资者、经营者、员工、债权人、政府等,各类利益相关者不是均等重要,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力、风险和行为特征各不相同,并依次分别设计出内部控制链;(4)各利益相关者均为理性经济人,效用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理性选择 1 從企业契约理论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应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合约的联结,Jensen和Meckling提出企业是不同个人之间一组复杂的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构成的法律实体。这种契约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个人之间的契约,而且包括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在企业这个契约交汇实体中,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都签订了契约,包括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按照交易费用理论,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重视这些相关者利益,便可通过与利益相关者建立纵向一体化关系,降低交易频度,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减少交易摩擦,從而节约交易费用,增强价格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重视其利益相关者,与其保持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心灵契约,形成长期的信任关系,從而节省企业交易成本。其交易成本的节约足以支付承担合理的利益相关者成本,從而给企业带来持久和潜在的利益。 2 從新产权理论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应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传统产权理论即新古典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是股东投入的物质资本构成的,因而企业产权全部归股东所有,企业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新产权理论即利益相关者产权理论认为企业产权并不能归股东唯一所有,不能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企业财产是投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债权人借贷形成的资产、雇员劳动创造的财产增值等共同组成的公司法人财产。公司是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的,并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公司经营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股东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只是拥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的一类,他们只拥有企业的部分资产所有权,而不是全部资产所有权。 3 從人力资本理论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应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资源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在企业财富创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公理,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参与公司治理。随着企业物质资本价值重要性的下降,知识资源等人力资本价值的上升,企业各契约方的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开始削弱,拥有人力资本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力量在增强。 4 從企业社会责任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应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该理论认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法律、道德、慈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认真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开展对利益相关者负社会责任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必要的相关投资和捐助项目。只有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企业才能真正成为担负社会责任的经济组织,获得可持续发展。 5 從企业伦理价值观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应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伦理是指任何企业以合法手段经营时应遵循的伦理规则,是企业在处理内部雇员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等方面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CAUX圆桌会议企业商务原则》指出了商业伦理的基本准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应基于以“共生”和“人的尊严”为基点的伦理观念中。持有企业伦理价值观的学者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每一种权利对企业的决策和行动都有可能产生支持或抵制、积极或消极的不同影响,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开展伦理管理,要做到以德治企,以“双赢”策略处理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内赢得雇员的忠诚,建立良好的雇员关系,对外赢得公众支持、顾客满意、投资者青睐和供应商信任。 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构建 根据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程度不同,下文着重介绍投资人、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五个维度的内部控制链的具体构建。 (一)所有者(股东)维度的内部控制点分析及其控制链的构建 企业的所有者和企业的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人和人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目标利益不一致”、“信息控制不对称”、“责任风险不对称”的所谓“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二者“目标利益不一致”,导致“效用函数不一致”。委托人和人双方其中一方要求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会损害另一方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二者始终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状态。委托人和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委托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单一的,就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多元的,既追求个人收入,也追求权力、地位及在职消费等。当两者利益发生冲突时,人有可能会放弃所有者的利益而追求自身的利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一般而言,由于股东“外部人”不直接從事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经营业绩可能被企业“内部人”行为控制,股东利益可能受损害,所以股东对约束企业“内部人”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有较强烈的需求。 股东为了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必然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事项进行监督性控制,但其一般只局限于企业宏观面或重大事项的控制。股东作为投资人,掌握着企业资产所有权的权益势力,他们位于企业内部控制链的源头。股东为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必然要设定内部控制的方向,其主要控制方向有:资本增值的控制方向、资本保值的控制方向、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方向。 股东要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必须构建内部控制链。包括:确定公司发展战略、确定公司运营的基本政策、聘用独立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确定业绩评价办法与薪酬制度。 (二)经营者维度的内部控制点分析及其控制链的构建 经营者是企业内部控制链中的关键控制者,经理层可分为最高管理层和职能管理层。他们多数是作为纯粹的职业经理人履行职责,但也存在拥有部分股权的经营者参与管理过程。经营者是企业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的提供者,他们投入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技能和服务,一般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物质资本投资者一样,经营者是企业契约最初缔结者之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经营者的自身利益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他们需要在个人事业的发展、工作上的肯定和晋升、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社会地位的提升、较高的薪酬回报、良好的工作环境、掌握控制权等方面得到满足,同时,经营者投入的管理劳动难以计量,表现在其所提供服务的贡献率不易计量,而且其职位越高,计量难度越大。经营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须确保其管理地位的稳固。因此,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和经营绩效等方面应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肯定,尤其应得到核心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员工的认可。经营者主要是为投资者负责,如果经营者的最终经营成果达不到股东的期望值,则可能被股东解雇,從而其潜在风险变为现实风险;企业员工就其职位而言低于经营者,受经营者的管理和领导,但员工是企业的“内部人”,他们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十分了解,如果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活动得不到员工的支持和认可,那么其管理地位的稳固也就难以保证。 经营者作为经营管理团队,它所要控制的企业人员主要是普通员工,所要控制的事项是企业的全部事项。经营者为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应设定内部控制方向。其主要控制方向有:确保员工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员工不做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确保员工所提供的经营信息和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经营者要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控制,必须构建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链:将相互牵制原则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全过程;规范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职责;确定绩效评价办法和奖惩措施;实施工作轮换制。 (三)员工层维度的内部控制点分析及其控制链的构建 企业员工包括普通员工和知识型员工,他们投入企业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使得企业员工在不同程度上抵押给了企业,承担着一定的资本投入风险,主要风险有:自身体能的不断损耗、其他学习机会的不断放弃、很难通过人力资本市场流动来规避因企业经营不善所带来的个人风险。员工是为经营者负责,如果其工作能力和劳动绩效达不到经营者的要求,就可能被经营者解雇,员工的潜在风险就可能变为现实。员工为了降低自己被解雇的风险,必然积极要求参与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员工通过投入人力资本成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主要参与者。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力资本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决定了公司在竞争中的地位。但企业员工处于企业的最基层,所能控制的人员和事项十分有限。企业员工可以控制的人员主要是那些可能损害企业利益或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人员,包括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员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获取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替代的,员工对股东和经营者具有反向监督优势和作用。企业员工所能控制的事项主要是工作岗位职责内的业务活动。企业员工为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应设定内部控制方向,其主要控制方向是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真实及时上报企业经营情况。 企业员工要实现对人员和事项的有效控制,必须构建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链,包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建立有效沟通交流机制,确保员工诉求渠道畅通。 (四)债权人维度的内部控制点分析及其控制链的构建 债权人是企业物质资本提供者之一。债权人向企业投入了债权资本,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從表面上看,债权人的还本付息事项已在借款契约中明确规定,其风险与股东相比较小,但投资人可通过组合投资方式降低风险,也可退出投资,契约的不完备和公司的“有限责任”也可能将投资者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因此,债权人的风险可能比股东更大。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股东会收获很多利益,债权人的贷款会得到偿还;如果冒险失败,公司不能偿债的风险会增加,而股东会得益于有限责任制,不会失去比他们购买公司股份时付出的资金更多的东西。为了规避风险,债权人必须参与企业控制权的分配,以对股东和经营者的行为实施影响。债权人对企业财务方面的控制有明确的动机,吸收债权人进入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已成为各国公司立法的发展趋势。债权人要实现对股东和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必须构建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链,包括债权人(银行)董事制度、债权人(银行)监事制度、债权人(银行)应构建企业诚信档案和评审机制。 (五)政府维度的内部控制点分析及其控制链的构建 政府对企业的投入主要是赋予企业依法经营的权利以及提供各种公共设施。政府主要关注的是财政税收、社会秩序和吸纳就业能力等。在各类企业利益相关者中,政府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首先,政府要实现经济职能必须依赖财政收入,而企业各项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其次,政府的社会职能要求其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提供就业机会,而企业是社会秩序稳定和吸纳就业人员的主体。再次,政府为了施行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必然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和治理企业生产运营带来的环境问题。另外,政府还可能以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运营,即在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同时还作为资产投资者,享有企业税后利润,取得投资收益。 政府要实现对股东和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必须构建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链,包括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公司实施监管,设立公共政策委员会。 (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内部控制框架 为了约束现代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选择,减少舞弊和欺诈、建立安全的经营秩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遵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内部控制框架。(1)企业要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即在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2)企业要统筹构建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即构建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3)企业要树立“全员控制”理念,即由企业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等具体实施的、旨在实现企业控制目标的一种全员控制的理念。股东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最主要推力,股东参与内部控制一般只能对经营者和员工实施控制。股东为了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必然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宏观面或重大事项进行控制。经营者是企业所有者的人,是企业内部控制链中的关键控制者,经营者通过其经营团队对员工实施直接控制。员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通过投入人力资本成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参与者。债权人是企业物质资本提供者之一,债权人对股东和经营者实施直接控制,其内部控制的重点方向是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公允。政府对股东和经营者实施直接控制,其控制的重点方向是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影响和启示:(1)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发现传统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一定不足和缺陷,要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必须重新界定内部控制的范围,突出内部控制的关键领域;(2)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分析,揭示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两者之间关联性,明确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有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和微观基础;(3)通过对企业嵌入利益相关者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分析论证,明确指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理性选择;(4)通过对利益相关者治理背景下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具体构建研究,明确提出其重点构建方向为:投资人、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五个维度的内部控制链,并对五个维度内部控制点进行具体分析,明确了其控制目标、控制客体、控制方向和控制措施等内部控制链构建要领。目前少有文献從内部控制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诸多问题展开研究,本文为补充和完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内部控制理论做出有益探索,同时对企业有效开展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构建提供了现实指导。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问题探讨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蔓延,公司倒闭事件、经济诈骗案件的陆续发生,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内部控制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审计也随之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等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内部控制审计概念及内部控制审计与其他审计关联性入手,深入探讨其本质特征和重要性,分析当前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更好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审; 内部审计; 整合审计 一、内部控制审计概论 (一)内部控制审计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出,内部控制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①。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以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作为主要审计对象,具体内容如下: 1.控制环境。要把握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特别关注财务主管的管理思路及管理态度;财务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人力资源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等。 2.控制活动。在良好的控制环境下,控制活动是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的关键性要素,重点审查财务活动是否有充分的授权审批制度;是否有效执行审批程序;财务不相容职务的设置与执行是否合理健全;账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等。 3.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重点审查相关财务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及时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技术效果。 4.风险管理。重点审查被审单位抗风险的能力,重要管理岗位、资金流通环节、实物资产保管环节等,被审单位抗风险的能力,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防范并提出合理建议。 5.监督。重点审查企业内部财务报告相关资料的审核制度的合理性及是否有效执行;审计与会计执行分离;审计的及时性及有效性;审计人员在不同审计环节的层次性等。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 随着安然等一系列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事件的发生,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而且在预防经济危机、财务报表舞弊等方面也能起到积极的抵御作用。因此,各国企业界和会计职业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审计也日趋重要。 1.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需求 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在分析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揭露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各环节、各领域和各层次的弊端和问题,重点深入研究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识别其严重程度,与管理层及时进行沟通,并提出改进和调整办法,以促进企业各项内部控制活动的健康运行,最终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保障企业各种资产和各项财产的安全完整,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2.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机关、社会公众等,他们主要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执行有效性,良好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规避财务报告风险,依据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企业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及执行的有效性等,判断企业财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进而正确评估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从而为正确行使权力和各项决策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对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而言,监督和鉴证的内部控制行为尤其重要。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审的联系与区别 1.与内部控制评价异同点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董事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自我评价,目的在于发现并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内部控制审计与评价都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但两者在范围、目的、性质等方面不同。在范围方面,内部控制审计仅以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为主,而内部控制评价围绕五大控制要素对企业所有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在目标方面,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而内部控制评价是为了发现企业问题而进行的自我评价;在性质方面,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外部进行的独立鉴证业务,而内部控制评价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全面评价,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服务业务。 2.与内部控制评审异同点 内部控制评审通常存在于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为了能够准确定位审计重点、判断审计抽样规模,从而编制合理的审计计划而进行的内部控制初步评审,以及风险评估阶段对内部控制进行的深度评价。评审结果直接影响到审计总体计划的安排及实施阶段进一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性质。 二者的评审对象都围绕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都采用检查书面文件和记录、询问有关人员、穿行测试等相似的审计方法,为了节约审计成本资源,两者可以开展“整合审计”。尽管如此,两者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独立的鉴证业务,而内部控制评审只是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过于依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规定,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企业既要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要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外部审计。而内部控制审计与评价对象一致,范围相同,只不过是内容各有侧重点。所以,为了减少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应当首先评估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成果,以判定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果是否可以利用及利用的程度。因此,导致很多内部控制审计主体基于现实的选择、成本效益的考虑,尚未充分判断企业内部审计的可利用程度,未能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审计信息反馈滞后,审计领导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现场审计动态,更多地依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导致可能疏忽掉企业内部审计也没有发现的问题。 (二)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和工作程序仍不够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根据调研结果,虽然一部分事务所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事务所是采用随机抽样和外部监管要求的审计方法确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这势必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本质要求和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 当前阶段,绝大部分事务所进行的都是“整合审计”,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尚属理论探讨阶段,导致更多的审计工作重心偏向财务报表审计,而内部控制审计也主要为财务报表审计的风险评估及控制测试提供依据,所以内部控制审计往往偏离方向,未能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如不编制审计计划、审计归档不规范、审计工作底稿混论、审计报告不复核等,很难保证审计质量。 (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内部控制审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建设不均匀,尤其是控制环境较差,管理层认识不到位。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采用“鼓励”政策,陆续有选择性地在境内外上市公司施行,推行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截至目前,只有少数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且只有一部分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审计,大部分企业尚未把内部控制审计提上议程。 (四)内部控制审计运行监管环境较弱 我国现行的内部控制审计法律法规较国外体系落后,仅仅限于在规章层次上有所引导和约束,但这些基本规范、配套指引等相关文件的权威性较差,违规成本较低,导致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 (五)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欠缺 随着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承揽内部控制审计新型业务,由于业务类型有别于会计师事务所以往的法定或非法定业务,导致许多会计师事务所还没有针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定专门的质量控制体系,其审计结果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质量失控,从而极大增加审计风险。 三、对我国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建议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深层次法制化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管理规定正在逐渐规范,从2008年至今,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陆续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可以说,《配套指引》连同《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是,配套指引仍仅限于指引,而非法制化,会驱使企业选择性执行,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对于内部控制审计执行要求、审计方法、整合审计等进一步法制化,以规范内部控制审计业务。 (二)规范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方法和程序 虽然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方法和程序有了适当的指导,但据不完全统计,注册会计师依据配套指引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不同的事务所或不同的项目组执行程序仍然大有区别,可见指引不足够规范,需进一步详细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程序,这样才会大大减少内部控制审计的可操控性,一定程度上降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三)多角度控制内部控制审计成本 为了能够促使内部控制审计及时有效地全面开展,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大前提下,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要尽可能地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首先,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审计,互相利用审计成果。当然,“整合审计”不能相互过度依赖,需要对两类审计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巧妙整合,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内部审计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与外部内部控制审计有重合之处,如果能够借助内部审计的的工作成果,会大大减少审计工作量,需要强调的是,必须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信赖为基础。 (四)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审计运行监管环境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监管部门应该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包括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监督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披露、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监管事务所质量控制设置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考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级机制,并通过建设合理的监督公告制度,发挥监督效用,促进内部控制审计合理运行。 (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体系 为了提高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质量,规避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体系是大势所趋。质量体系主要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两方面着手建设。会计师事务所从整体层面健全事务所组织结构、审计人员质量控制、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审计制度质量控制,在业务层面规范内部控制审计承接业务程序、审计方法及取证程序、明确审计范围等,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业务质量控制。注册会计师的质量控制核心在于加强事务所执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多渠道、多角度培育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执业能力。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浅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部控制实质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衡关系的体现。内部控制最基本的目标是维护企业资产安全、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性发展。 从内部控制的实际功效来看,内部控制的控制重点就是企业风险,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控制关键风险点来实现的。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具有更高层次和综合意义的控制活动。如果离开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则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就无法做到及时发现、有效防控。如此,则所谓的风险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自2004 年年底以来,“中航油事件”5.54 亿美元的亏损、中储棉10 亿元的亏损等国有资产接连不断的巨亏噩梦,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震动。探究这些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正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运行出现了问题,或者没有完善建立、或者缺失有效运行。 因此,在企业经营行为日益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特征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家更需要潜心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致力于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有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模式——政企合一的原则来设立,这种机构设置仅考虑到行政管理上的方便,而忽视了部门间的相互牵制与制衡。这种组织机构长期运行就导致企业一方面滋生了存在的风险无法发现、发现的风险无法应对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企业运行过程中会存在若干空白风险点,无形中形成了腐败的高发区。 (二)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够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很多是靠政府发文、行政命令组建起来的。这样的话,一方面,很多企业领导人思想上只是简单的把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当作一个应景之作,不重视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行为上,没有把自身的职务行为置身于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与防控之下,有意无意的游离于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之外。另一方面,在企业领导人的负面示范作用下,整个企业内部也不能真正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忽视甚至抵制内部审计的事情自然也就层出不穷。 (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再监督。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特殊形式。内部审计部门要监督检查企业内控制度执行的情况,评价内控执行的有效性,提出完善内控和纠正错弊的建议。企业的内部审计执行良好,能够为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提供保障;反之,就会阻碍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就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迸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超然独立的。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其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企业各种违法违规的现象不能做到很好的监控。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够。首先,内审部门无法对企业领导人进行有效监督,事实上使企业领导人成为各种规章、制度无法约束的“自由人”。然后,内审部门对于同级管理部门也不能发挥很好的监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无法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其工作范围自然大大受限,工作职能大大削弱。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强化全员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造就了企业领导人习惯于一把手、一言堂、一支笔的决策方式,在这种思维与行动惯性的驱使下,企业内部很难形成一个规划完善、行之有效的内部监控系统。因此,要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从企业领导人的思想上抓起。坚决改变过去那种企业领导人只占其位、只行其权、不负其责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尤其普遍。因此,要将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企业领导个人的升迁、薪酬等等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企业领导人才会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而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 (二)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依据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制定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企业在梳理各业务流程时,首先要对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分析识别,将企业历年累积的管理问题挖掘出来,并通过风险清单的方式进行明示;其次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通过评估来判断风险的大小及风险的特性等;最后要对症下药,对识别出的风险点,设计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做到不留风险空白点、内部控制全覆盖。 (三)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现代企业制度架构中,内部审计部门是保证企业合法运行、合规运行、经济运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及其职能的发挥。首先,企业内部从决策层到一般员工,必须对内部审计部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足够的尊重。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必须把自我的日常工作置于内部审计的监控范围之内,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其次,必须重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提高其业务素质,采取在岗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要求其在熟练并正确掌握会计准则与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运营特点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另一方面,注意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控,必须使内部审计人员在能够看到企业经营行为缺陷的同时,敢于纠正缺陷、善于纠正缺陷。企业内部人员相互之间都是熟人,在遇到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违反企业规程的人员时,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不徇私性、照章办事,这都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最后,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实际上是企业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火墙与防洪堤。因此,对于内部审计中发现的内部控制设计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加以优化;对于内部审计中发现的内部控制运行中的问题,必须明确责任、严肃处理、绝不手软。如此,则内部控制体系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功效。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动态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经营形势的不断变化,内部控制的重点也要随之发生不断的变化。因此,企业领导人必须时刻注意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再造与优化,确保内部控制职能的有效发挥。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建筑行业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 要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实施。本文从建筑行业入手,对基本规范的适用性、建筑行业实施的必要性、行业风险及内控重点以及内部审计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基本规范 建筑行业 风险 内部审计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这是我国内控标准体系建设的可贵创新与重大突破。基本规范在立足我国国情并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构筑起了中国企业经营风险的“防火墙”,标志着我国企业用以规范发展、规避风险的内部控制指南已初步建立。目前,基本规范即将实施,特定行业实施时应关注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的效果如何等将是下一步深入贯彻基本规范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仅从建筑行业入手探讨实施基本规范的相关问题。 一、基本规范的适用性 基本规范在立足我国国情并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以下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统筹构建了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部控制框架。这些内部控制要素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各种行业的企业。其中,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要素基本是具备通用性的,任何企业建立内部控制都应当遵循;控制活动要素的具体内容需要根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基本规范只能给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南。 同时,基本规范确立了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五项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及成本效益原则。指出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并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因此,基本规范的实施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 综上,基本规范为企业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但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认真分析行业特征、企业实际情况、外部环境等因素,将基本规范具体化、本地化,制定适合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这样才能达到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建筑行业实施基本规范的必要性 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涉及面较广,因此建筑行业有别于其他制造行业,其特性有以下几点: (一)政策敏感性 建筑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高度相关性。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经营环境以及运行机制明显的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国家关于建筑业的政策调整、变化较多,政策波动性较大,因此,建筑业应该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与调整,以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 (二)高风险性 由于建筑产品交易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建筑业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建筑市场交易属于期货交易,即建筑产品的交易过程在生产之前开始。这种生产和交易的分离,决定了建筑市场中的交易一出现就应该是一种信用交易方式,而信用交易方式必然面临着信用风险。 (三)成本具有不确定性 建筑工程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最为复杂的产品生产过程,建造成本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改变而变化,因此造成其成本难以控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当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使施工项目微利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和复杂化。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是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需求,通过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来有效防范风险,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提高经济效益。 但由于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链条较长、基层人员素质较低、建筑项目情况各异等因素影响,建筑行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具有较大难度,目前行业内各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实施基本规范有利于规范建筑行业的内部控制要素,统一内部控制流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三、建筑行业的风险分析及内部控制关键环节 建筑行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战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建筑行业战略风险主要有以下四项: (l)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风险。由于对国家投资政策分析不准确,对政府和民间投资宏观未能合理预计,对未来影响企业的有关因素分析和判断把握不够充分,从而带来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环节的失误风险。 (2) 产业战略选择和调整的主要风险。包括:产业拓展风险,如从房建领域向基础设施领域进行跨专业拓展;进行多元化战略调整风险,如向建材生产和房地产开发拓展,以及建筑业向制造业或服务业方向实现多元化战略调整。 (3)企业并购所带来的管理风险。如合并、收购同行业企业,或收购、并购其他行业企业的行为;进行重大的经营区域调整等等。 (4)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和改制等行为带来的风险。公司组织结构变革、公司的预算调研、测算、分解、执行和考核、重大事项的决策等等,这些带有方向性或给公司带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很大风险。 (二)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影响具体目标实现的风险。建筑企业经营风险主要包括营销风险及项目管理风险。 (l)营销风险:市场调研与分析、项目信息跟踪、项目投标许可与入围、投标报价、合同谈判、工程结算等环节的风险。 市场调研分析包括调查工程项目所在地政治、经济、社会风俗、自然环境、税收等法律及政策规定,还应了解劳动力、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和变化规律,分析市场的潜力与前景。 合同谈判主要是通过签约前谈判明确双方的责任及风险分担,以争取合理的合同条件减轻风险。 投标报价需要根据自身因素、业主因素、竞争对手情况和项目情况综合考虑后报出投标价。如在此过程中对某一环节未充分考虑,企业可能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2)项目管理风险:采购管理、存货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安全控制、质量控制、工程结算管理等方面的风险。 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是企业风险最为集中的地方。由于工程项目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工序繁多等固有特点,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多,风险相应增加,并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 鉴于建筑工程材料消耗和设备购置占总造价的比重很大,所以工程能否获利的关键点之一是采购环节。因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很大,因而不能只看目前的报价,要尽可能对过去和未来的材料价格趋势作出判断,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材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管理,现金流量,相关资产管理,投、融资管理,相关债务和净资产管理,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等方面的风险。一般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应从资本结构着眼,通过对营运过程和投资等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加以确定,必须着重突出对高风险项目、重要管理部位和资金流通等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就建筑企业而言,采购、工程款收付、应收账款的处理和投资活动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较为常见的风险有甲方未按期支付工程进度款,造成资金紧张;甲方拖延结算,使应收工程款迟迟不能回收等。 (四)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印鉴、合同、诉讼事务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建筑工程时间跨度普遍较长,从签约到完工再到结算付清款项,历经十年八载也并非方夜谭。甲方拖欠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拖欠分包或材料款,容易造成多角债务关系。此外长期欠款还牵涉到法律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在此期间经办人调离岗位,继任人不清晰,又没有一套严谨的制度约束,则欠款有可能无法追回。 针对上述风险,建筑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重点在于完善以下控制活动:重大投资决策、工程投标与合同建立、项目策划与成本预算、项目履约管理、资金链管理、安全与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与费用控制、印章保管与使用等。 公司治理机制也是内部控制重点。其重点是建立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切实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经理层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规范企业并购、重大投资、产业战略调整、经营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流程。 四、内部审计如何协助企业实施基本规范 基本规范对内部审计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规定:“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委员会成为必设机构,权力得到扩大。要求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并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计会计账目,更重要的是检查、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和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报告内控制度的执行结果,从而保证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职能协助企业实施基本规范: 一方面,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再控制。通过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和定期的审计活动,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达到消除隐患、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标,以消除影响内部控制的各种因素,它是落实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保证。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要有内部审计来监督执行,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修订并完善制度。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可以发挥咨询职能,为企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构建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确立企业的高风险领域,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建议,供管理层参考,从而起到协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得科学的经营管理对任何单位来讲都更加重要。内部拉制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研究了几点控制方法。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加强内部控制是当前我国经营管理工作重点内容之一,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各项制度的执行,得力的就是内部控制。总结而言,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以及控制程序共同构成企业内部控制。 (一)控制环境 影响某项政策机制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要素称之为控制环境,同一企业控制人员在不同的控制环境下对内部控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认识、态度以及行动。控制环境可分为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控制环境。对于外部环境的优化,主要从政府方面抓好。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环境控制从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下手。 (二)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企业应在经营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实行全面控制的同时,对资金活动应实行重点控制,明确筹资、投资、营运等各环节的职责与分工。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重点,企业一旦内控失效,资金链断裂,将面临破产的风险。雷曼兄弟的破产就值得深思,由于过高的经理人激励制度,管理层为实现短期利益,无视审慎性要求,盲目创新业务,大量操作高风险业务,加之把杠杆机制用到极致,从而当外部环境不稳定时,资产结构调节难度加大,在无法承受时,只能宣布破产。 (三)控制程序 企业管理者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相继制定一系列控制程序与方针,即为控制程序。现行企业控制程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保证企业各项业务和活动记载的准确性;二是全面落实各企业职员的职责,最大限度上规避舞弊行为;三是明确企业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四是建立完善的保护措施,切实保障财产和相关记录的安全性。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一)组织规划控制 企业组织规划控制应着手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现行企业岗位之间具有诸多不相容的职务,一旦将这些职务融合在一起势必造成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因此,应打破这一现状,对联系密切的职务进行分离,如: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另一方面是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为保障各部门和机构工作高效性,企业应使各部门之间相互控制与制约。 (二)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对于我国现行企业而言,其在实施预算控制时应将其贯穿到经营活动全过程,一方面,确立预算经营管理目标,明确预算管理职责;另一方面,依据预算管理目标,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各项机制,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企业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实施全面预算,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活动。 (三)成本控制 现行企业成本控制包括粗放型成本控制和集约型成本控制,这两种成本控制方法对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企业壮大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粗放型成本控制 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保持不变的环境之下,企业通过降低材料的使用量,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所节省的成本。企业开展粗放型成本控制,一方面要原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企业在保障材料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取价格低廉的材料供应商进行采购;另一方面要材料使用的成本控制。企业在实施生产时,应事先对所用材料数量做一个标准规划,切实不断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2、集约型成本控制 集约型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的手段降低成本。一是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二是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生产工艺程序,缩短工艺流程,以此,起到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作用。 (四)风险控制 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各个生产经营过程中,若企业不加以对风险的管理和制约,势必将给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企业主要存在两种风险,即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1、经营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不确定性因素,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企业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针对于经营风险: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生产经营方式,以避免产品滞销、积压、短缺等有形风险:重大经营决策应坚持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处理好社会公共关系,文明经商.遵守社会商业道德和国家政策法规,避免由于消费者、交易商、社会各界及政府方面带来的人为风险;以有利条件进行财产保险。 2、财务风险 我国现行大多数中小企业为满足自身资金的需求,均存在着借贷现象,一旦企业生产经营不良,导致企业无法按期偿还本息,产生偿债风险。因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确保企业能够按期偿还贷款。因此应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从根本上防范各项财务风险,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统合和控制企业整体的有力工具。我们要重视内部控制,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探析 [提要] 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中的普遍问题,并深入挖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政策建议 近年来,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体现了国家作为出资人与管理者对企业能否正常运行的高度重视,已经从宏观调控的角度上试图改善企业运行的整体内部控制机制与环境。从2007年开始,深交所对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也做出了强制性要求进行披露内部控制报告。本文在外部监管环境与业务需求均对内部控制提出显著性要求的背景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的研究与探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主要依“规模”而定,是指与同一行业中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具体还可细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规定的通知》,颁布了关于中小企业判定的最新标准,具体标准结合行业特点,根据企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来划分。 (二)内部控制。国内外学者针对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的研究较多,但是缺乏对内部控制具体定义与概念的界定。我国虽然也开始了一股对内部控制研究的热潮,然而我们目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稍显杂乱无章,往往因为研究目标与定位的差异而将内部控制赋予不同的含义。关于内部控制较为权威的定义,来自于COSO委员会1992年颁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这个报告中,COSO委员会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佳 1、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虽然说资产设备等硬件设施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股东与高层管理人员利益未分离,可以说高管人员的决策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然而,中小企业高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而只是依靠自己的直觉和经验管理企业,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企业陷入家长式管理,企业的权力不受牵制,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 2、诚信原则和职业道德。从古至今,守信不仅是判断个人道德的标准之一,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虽说经济学中理性个体的特性表现为自私自利,可是企业领导者或员工的自私自利心理很有可能会诱导他们发生错误或舞弊行为,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实施。可见,企业所有员工的诚信道德观是有效制定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前提。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不够长远,目光短浅,往往关注眼前的利益,有些经营者甚至为了获得现实利益而背信弃义。另外,企业也不重视员工的诚信职业道德教育,自然而然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和实施。 (二)风险评估缺乏 1、缺乏风险意识。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很差,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出于自身的多年经验作决策,没有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基本上没有涉及到风险事前控制机制的建立,都是直到企业遭遇某风险时管理层才意识到要想办法解决,这样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危险的困境,情况严重者很有可能遭遇破产。另外,中小企业本身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面对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和压力,中小企业的抵抗力很薄弱。可以想象,假如中小企业管理层不考虑风险因素,那么企业的生存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2、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如果中小企业管理层没有风险意识,不重视风险管理,自然也不会制定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而且,我国大型上市公司尚未制定并实施有效统一的风险评估体系,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因素,风险评估是抽象的概念,即使是制定了具体的评估标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会让管理层认为风险评估也不一定管用,自然就不会花大量成本进行风险评估建设,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不完善 1、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层次低。内部控制体系是用于监督管理高层管理人员经营业绩的系统工程,其目标的定位体现了内部控制的职能范围。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最初的目标仅仅立足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渐建立了以相互协调制约为核心思想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从我国颁布的各种规章制度可以看出,我国的内部控制目标定位层次仍然比较低。 2、内部控制立足点的局限性。国内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缺陷。根据现存的研究文献可知,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主要立足于会计与审计的角度,源于内部控制的基本功能——审计和管理,可以说,一旦涉及到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会首先提到财务会计控制研究,把内部控制的范围局限于针对财务会计人员工作范围的控制(李心合,2010)。 (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法规建设不健全 1、内部控制法规不全面,未构成完整体系。与国外颁布的《SOX》相比,我国于2008年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我国的法律法规只强调了不同机构的利益,不具有全面性,也未对实施过程有具体的规定。另外,《指引》中的18项或20项仅仅涉及到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中的四部分,未包括风险评估这一重要因素,而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环节,是确保企业持续经营不可缺少的部分。 2、内部控制的推行方式为国家强制执行,且执行力度不够。我国虽然也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征求意见稿方式,但是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国家强制执行式而不是民主投票式,通过法律手段强制规定企业必须制定内部控制体系,这与我国国情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经济市场不同于西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会参与其中,进行宏观调控,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相对于西方国家的非官方制定形式,我国内部控制法规制定机制不够专业化,缺乏一种自我管理和规范,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作为企业受托者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然而就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很多隐性问题,妨碍了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本文对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行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要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具备产品竞争力和相关市场,而且需要具备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制度,这种管理能力和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来实现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完善与否直接体现了一个企业管理的能力,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将有利于更好的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提高经济效益,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一、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良 控制环境在企业内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根基。目前我国企业控制环境整体较差具体表现如下: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监事会缺乏独立性,实际监督不到位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董事会制度形式化与“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严重,董事会的内部董事比例过大。 2、人力资源政策不科学。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企业内控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合理的人员配置能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发展平台,以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我国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经营管理水平停滞不前,奖惩制度缺乏效率,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有效执行。 (二)风险意识淡薄,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应当重视经营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在进行投资和融资活动时,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缺乏和风险评估程序,看待风险不能达到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注重短期利益,无视风险的情况时有发生,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三)信息收集和传递不畅,缺少良好的反馈机制 信息与沟通系统是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通过信息与沟通系统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使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主要提供财务方面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提供的信息无法量化。目前,我国企业在信息沟通的信息反馈机制起不到制的作用,存在着不健全或者缺乏灵敏性;企业的沟通进程和决策效率受信息传递缓慢的影响严重;管理者很难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信息双向交流不畅,由下级向上级少,由上级向下级多,被动接受汇报的沟通多; 信息交流渠道单一或不完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管理者不能根据准确了解详细情况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等相关的活动。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预算执行缺少约束,越权、不合理授权现象严重。当前,越权和授权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内部。越权和不合理授权都将导致预算无法按照下达计划执行。 2、企业的某些经营活动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制度没有执行,很容易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使企业制定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3、企业可能由于麻痹大意,疏于管理,没有建立企业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针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及时的防范措施。 二、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就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董事会代表股东行使企业的经营权,通过董事会可以约束经理层日常行为,发挥监督作用和潜能,真正保护股东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通过设立董事的决策与监管的支持机构,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发挥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保证独立董事独立行使监督机制,就要防止控股股东通过董事会操纵独立董事的任免,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同时建立报酬激励机制和有效约束机制,使独立董事责权利相对称。通过对监事会制度的改革,重新定位监事会成员在内部审计方面的行权能力,将监事会的责任范围具体化。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首先是对新进员工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培训,使员工具有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建立良好文化氛围。其次通过科学的绩效考评对员工实施晋升和奖励,为优秀员工提供理想的报酬,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保证人员的流动性,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实施淘汰。三是保证岗位的可持续性和连续性,实施关键岗位员工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源政策,有利于降低内部控制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1、充分进行风险事项识别 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要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应付措施,只有先识别出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违背的潜在风险事项。企业应当全面考虑相关的内外部因素来识别潜在事项是机会还是风险,并运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来识别潜在事项。通过应用各种事项识别技术或方法,引导管理者制定战略和相关目标,以便采取行动;而对于识出的风险潜在事项,管理者就要对之进行评估并做出反应。 2、全面进行风险评估 对于目标相关的各项风险,企业在识别出后必须对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这样才能为后续程序提供基础和保证。首先,根据识别结果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分析的角度和项目,将这些风险转换成企业的综合风险,确定风险概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定量的分析风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为下一步消减风险做准备。再次,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最后,推荐风险消减对策,也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 (三)提高控制活动的质量 1、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一般而言,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想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在经营中每个环节都由要有相对独立的人员分别实施或执行。这就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从而实现职务间相互制约,保证经济业务活动按照既定程序运行。 2、严格做好授权批准控制。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以职务分工控制的基础,规定有关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与责任,使业务经办人员并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有关经济业务,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强化预算约束。预算编制应遵循谨慎性原则,把将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结合使用实施互动来完成。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核-预算编制”的运行循环来实现全面预算控制的职能。预算执行应将预算目标的活动都纳入到企业各种管理活动中,通过各种管理活动实现预算总体目标。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反馈预算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最后通过综合效绩考核来实现预算的考核。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及时沟通,提高信息质量 信息和沟通是内部控制中两个内容,它们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企业的各个层次都需要利用信息来确认、评估和对风险。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与沟通制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的及时沟通,提高信息质量。信息与沟通是企业按照战略管理目标收集有效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首先,企业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信息系统,筛选、整理和加工所采集信息,为企业生成可信赖的高质量信息。其次,企业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为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最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同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只有安全有效的信息系统才能为企业决策层收集到服务。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国有企业经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机制转换,市场竞争意识逐渐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才能与之相适应。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发展变化具有自身历史性和特殊性,因此,更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国有企业如何强化内部控制管理。 关键词: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 问题 2012年5月7日,国资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国有企业加快构建内部控制体系。《通知》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经营压力和风险加大,迫切要求企业强基固本,实现规范、稳健、高效发展。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在2008年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导下,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建立了内部控制体制,但是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评价制度、监督机制、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从而导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 岗位职责混乱,财务造假,信息失真,贪污舞弊等现象。 (二)对内部控制管理认识错误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高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认识存在的误区主要有:内部控制管理不重要。当前很多管理者都只重视生产,忽视管理,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内部控制管理越紧越好。部分企业高层过于集权,试图将企业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僵化,缺乏效率,不能面对外部竞争;忽视内部控制管理的积极作用。部分领导者认为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会使企业的成本加大,给企业造成浪费,不能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所起的积极作用;加强企业控制管理会削弱自己的权力。部分领导认为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会使自己的权力被削减,不能控制企业,不能正确领会内部控制管理为企业目标服务的本质。 (三)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组织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模式发展起来的呈多层次的宝塔形,组织机构较庞大。过多的管理层次,会导致管理机构的臃肿,反应的迟钝,从而不利于内部控制管理职能的发挥。不仅使企业管理成本增加,而且运行效率低下。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一)防范风险的要求 对于企业而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有效预防企业风险。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业务比较广泛,企业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正在不断加剧。而采取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够使企业有效的应对各种风险,使企业能够很好地控制经营薄弱和财务管理薄弱环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而较好地规避企业风险。 (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的要求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多建立了全面预算、内部审计、成本收益控制、资金集中使用等控制管理模式,但缺乏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完善的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只有建立一套适应企业全过程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促使企业逐渐消减管理短板、突破管理瓶颈,应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矗立于不败之地。 (三)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来整合各类资源,统一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思想,完善企业的内部各项管理,提升企业的判断及决策能力。从而促进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型,构建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促使顺利实现企业目标。 三、国有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管理认识 国有企业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管理者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企业高层过于集权,中低层管理者要以经营管理目标为出发点,积极配合高管的工作,主动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活动。针对内部控制方面认识的错误,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意义,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培训体系,针对性地对职工加强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培训,促使员工主动参与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只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才能使他们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影响下积极的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保证在最大范围实施内部控制管理。 (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评价制度、监督机制和全面的预算管理等制度。部分企业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方面做得还不错,但常常忽视事后控制。所以,我国国有企业有必要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要建立有效的全过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完善事前控制以便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 目标切实可行;完善事中控制以便使企业活动能够按照决策方向和目标运行;完善事后控制以便企业分析经营管理活动缺陷的原因,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兑现考核结果,找出企业运行过程存在的不足,有效地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对于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完善,最终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的未来目标服务。 (三)强化内部监督和评审 监督和评审是指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对其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监督与评价,有效的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途径,要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得到较好的执行,就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活动进行严厉的全过程监督,并进行合理的考评,以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四)强化企业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强化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点工作。国有企业更需要强化财务控制,加强财务监督和考核。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检查和考核,以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浪费、挪用和贪污企业资产,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合理的检查考核体系是保障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效的执行,使企业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进而使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五)建立和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企业管理不再只满足传统的确保资产安全和查错纠弊,而是追求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保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全面预算作为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能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成为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指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所以,企业应该强化内部预算控制, 建立和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达到协调、计划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的。 四、结语 为了确保企业各种资源的完整及安全和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协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我国国有企业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开展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经济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保证国有企业实现规范、稳健、高效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讨 自从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这一理念以来,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促使企业遵循现行法规,达到财务报告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的目的。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制定与实施内部控制,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重要思想:企业是相互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的连接体,通过合同或者合约等显性契约和事实利益关系内含的隐性契约共同规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为利益相关的个人、组织和团体创造财富。 一、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理论依据弗里曼(Freeman,1984)在管理战略著作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认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命运联系深厚。因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前途均与利益相关者密切相关,利益相关者也能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其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必要的。具体原因在于:(1)企业以外部利益相关者作为投入资源的输入端,经过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经营、运作后,又作为产出的输出端,处于利益链的两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参与甚少。只有通过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激励和约束内部控制者的行为,使得企业在运营和决策行动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利益。因此,在企业的价值链中,为使得这些与企业意义重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2)利益相关者可以为企业带来非凡的经营成果。企业的经营很大部分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开展的经济活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直接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在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时考虑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会减少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预测的能力,有利于企业经营活动更为有秩序的开展,提高对企业的经营能力、经营效率、资产与信息的信任度,帮助企业取得非凡经营成果。 (二)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可行性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展的活动。于而立、刘冬荣(2008)认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内部控制目标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均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的内在动力。在公司的筹资、生产、投资、利润分配等一系列营运过程中,虽然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目标存在差异,分工也不同,在内部控制的制定和实施中作用存在很大差异,但都是内部控制有效发挥作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能做出相应的贡献。内部利益相关者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和客体,离开内部利益相关者谈内部控制活动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的必须考虑的宏观环境,离开外部利益相关者谈内部控制就会失去目标与支持。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使企业经营活动遵循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通过内部控制活动对企业的经营自行进行检查、制约和调整。通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保证了企业的生产、管理等经营活动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与效益,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另一方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了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了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就得到了保护,并使得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获取的信息更加可靠,有利于正确决策,增加获利;再次,有效的内部控制也能保证企业对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使得相关法律法规的得到切实遵守,保证行业内、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三)利益相关者参与内部控制活动的作用机理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内部控制活动同时受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的影响。从信号传递机制看,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如果出现内部控制问题,就会出现一些诸如内部管理混乱、经营业绩差和会计报表失真等征兆,企业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从不同视角看到这些信号。从公司治理层面看,内部利益相关者直接向管理层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汇报发现的问题,综合两类信息,股东大会、董事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公司加强经营管理。从外部监管层面看,外部利益相关者也有机会如审计活动等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把相关信息传递给企业的管理当局,同时和企业的监管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有效运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外两种途径,一方面接受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建议、监督,另一方面更加重视来自内部管理层、监督部门、普通员工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保证内部控制的功能发挥。这是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成分发挥反馈机制的作用,既加快内部控制的修订、完善,也促进内部控制的执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企业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相互呼应,共同促进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内部控制的有序、有效开展也可以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都,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内部控制 刘洋(2010)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时,把公司治理放在突出的位置。从公司治理结构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是企业最高层次的决策机构,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批准、内部控制运行的监督方面担负重要职责。但是,由于我国的企业改造存在特殊历史原因,在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没有很好履行相关职责,表现在:首先,股东大会没有真正代表全体股东的权益。一股独大现象普遍,中小股东搭便车或没有机会几乎不参加决策,这样中小股东的利益易受侵害。其次,董事会构成不科学,董事兼任经理,独立董事流于形式。如在董事会的选举中内外部董事的数量和配比问题上,企业不重视,董事会中高级管理人员比例过大,外部董事的参与程度低,与企业内部控制的人员结构设置原则不符,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在许多企业中,公司高层人员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分兼要职,使监事会这个高层次的监督机构出现监督不得力甚至空壳化的现象,发挥不了应有的监控职能。最后,董事会与监事会行使内部控制权利不到位,对经理人员经营活动的监督不到位,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真正建立。 企业的内部控制中,普通员工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群利益相关者。但是,他们却是内部控制的第一线执行者。如果员工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之外,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职责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也会影响自身利益的获得。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每个阶段后,普通员工很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活动开展的效果进行反馈,也是导致内部控制不到位、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失去了事后控制立刻调整的良机。 (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与实际情况看,政府是推动其发展的一种主要外部力量。 例如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大环境趋势是实行“控制自我评估”, 目的在于促使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 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立法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内部控制立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深化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陆续出台一批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标准,但我国内部控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在内部控制实施监督上,审计与税务是两个重要的代表部门。目前,相关的监督体系虽然庞大,但监督效果却令人不满意,根本原因在于财政、税务、审计等机构的监控分工不明确,工作标准不统一。在共同执业过程中,这些政府监督部门均从各自利益出发进行执法,既存在监督形式化问题,也存在监管查处力度不足问题。 在我国,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诸如顾客、竞争者、媒体等很少能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尽管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不满意,企业的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也不会从自己代表的利益群体出发,给予企业一定的建议和压力,改进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三、共同治理机制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对策 (一)建立以内部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体系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的董事会对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有着决定权,对于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内部控制问题,董事会可以设立一个独立的内部监管机构,统一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三个层次,对企业的管理业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征兆加以监控,一旦其影响或者潜在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则及时汇报给企业经营管理层,再由此部门协同董事会、管理者共同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重复建设的角度看,从公司整体利益角度按任务分工和权力制衡原则进行公司治理结构设置,确保董事会对管理人员监管,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的有效性。为使董事会真正起到监管作用,对董事会成员的来源进行控制,注意内外董事的比例合理搭配,在董事会内部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取决于管理层的意识与态度,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对此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管理者积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环境。首先,企业管理者的内控意识要强,着眼于积极预防,特别是针对管理和财务控制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避免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出现口头化、无效化局面。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员工,对员工的道德行为、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均会产生深远影响,管理者也具控制和被控制的两面,遵守相关的控制制度,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到“从我做起”,起到对员工遵守纪律、忠实执行的表率作用;(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者的素养是事关企业成败,是内部控制成功运行的关键。企业在选择管理者时,既要注意管理者的知识背景、经验,还要注意考察管理者培养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能力。只有形成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从战略高度树立长远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风格,带动全体员工重视内部控制,认真执行内部控制;(3)加强企业内部文化环境的构建。企业文化本身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对企业的经营效果有着显著推动作用。管理层应致力于文化环境的构建,让企业成员理解企业的目标,理解企业对自己行为的期望,自觉执行;(4)管理者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监管。在内部控制运行中,管理者处了在岗位设计、职能考核与监督方面加大力度,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能恪尽职守,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带头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内部控制运行不走调,一贯到底。管理者还应该对员工明确内控活动中的一切细节,包括主体、客体、控制活动的过程等,采取规章制度形式来公示,让员工成为内部控制执行主体,自觉遵守内部控制活动,在每个环节和控制要点、控制标准严格执行,使内部控制活动目标顺利实现。 站在员工角度,管理层可以考虑在让企业各个层次的员工都参与进来,增强主人翁意识,形成一个矩阵型的内部独立监督结构,让每个代表对解决问题的措施有更多发言权。对具有差异性的成员,在内部控制实施中,对内部控制运行效果进行及时考评,通过信息反馈与行为强化,完善、加快企业内控建设。 (二)以外部利益相关者为辅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政府是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政府的倡导下,一方面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方面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实践。随着市场中新问题、新挑战的不断出现,现有的内部控制法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在规范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颁布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新的要求和标准,作为内控措施制定的依据。当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管力度不够时,可以向外部监管机构寻求帮助,给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增加一层保障。财政、税收和审计等组织应该就企业财务及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疑点双向沟通,在有些领域的业务合作方面积极配合,加大对经济信息的联合查处力度,保障外部监督体系的完整。 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应给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予以更多关注。对于企业的违规操作和提供的虚假信息,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联合监管机构对其进行公开的揭露,纳入外部舆论监督,给企业管理者施以恰当的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自觉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结构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方面的相关问题,从提高认识、完善独立性、强化内部审计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对策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管理层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主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管理层报告。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检查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检查企业是否有效执行了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帮助企业堵塞漏洞,改善管理,确保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强化内部审计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意义 1.保证内部审计人员配备及工作的独立性 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需要领导的足够重视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行使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由于当前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的原因,将一些不懂审计业务的关系人员安排在审计队伍中,使审计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缺乏对内部审计的认识,隐瞒一些经营行为,审计人员不能得到可靠的信息。对有领导授权、批准的一些经营行为违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不能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作出的审计结论不能客观、公正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管理层得到的信息与事实存在着偏差。 2.提高资产使用效能,保证资产安全 通过对企业资产管理方面的审计,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提高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得比例最大,需要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各项资产。比如,对存货可以从验收入库、仓储保管、出库、盘点和处置等环节进行审核,审计实物资产动态变化有无审批,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是否相互分离与制约,核实实物资产毁损、流失情况,是否定期盘点、盘盈盘亏报批手续是否完整,是否按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3.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审计,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来讲,控制企业会计核算、经营管理因手续不全、凭证不足、各个环节控制不严而造成的会计资料失真,个人舞弊,给企业造成损失等,由于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能保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因此对企业发展目标过程无法控制。如果内部审计部门在监督机制中具有权威性,内部控制能够得到领导者的足够认识和高度重视,内部控制是可以有效实施的。针对企业内部审计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企业领导者及时给出反馈意见,这样才能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1.强化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成果取决于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遵守职业道德、具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是对审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的知识,有些企业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工程项目审计的能力,因此审计人员应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提高缜密的职业判断能力,做一个复合型的审计人员,这样才能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提高认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规范》中突出了内部审计独立于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规范》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汇报。企业领导要牢固树立内部审计监督就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机制保障的理念、是服务于企业的理念,要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是改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应重视、关心、支持内部审计监督过程及结果。要注重选拔专业能力强、具有协调能力的优秀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 3.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 在以前的工作中,审计人员常常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检查及对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其主要职责就是查错纠弊。随着现代审计的发展,审计的主要职能已经由传统的查错纠弊转移到根据审计结果,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过去,审计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凭证及其他相关资料,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很少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随着现代审计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应从检查和监督职能转变为对内控制度有效性作出评价和提出整改计划,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4.重视信息系统在内控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而信息系统是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应根据内控制度的要求,结合业务范围、技术能力等因素,制定信息系统整体规划,结合内控制度的要求,包括授权控制、不相容职权的划分、标准化程序控制等。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管理流程,防范经营风险,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总之,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它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及时防止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各种漏洞,以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使企业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
《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证监发〔2020〕40号)的发布启动了我国基础设施REITs的发行试点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发〔2022〕19号)对推动REITs进一步健康发展提出了更明确要求。目前已有12只公募REITs产品上市试点,实务中对于REITs会计处理存在不同理解。本文结合准则阐述REITs是否合并资产支持证券计划及项目公司基础设施、REITs基础设施是否构成业务、原始权益人基础设施是否出表、REITs募集资金核算、投资者持有REITs份额核算等五方面会计处理问题,以期为相关主体准确进行REITs账务处理提供参考。基础设施REITs是指依照法律法规以公开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募集的资金设立基金,通过有关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等相关载体持有基础设施项目,由基金管理人等主动管理运营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大部分基金收益将分配给基金投资者的金融产品。基础设施公募REITs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常见主体有原始权益人、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资产支持证券、运营机构(如图1所示)。基础设施REITs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通过将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持有100%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的方式间接持有基础设施项目公司100%股权;二是基金通过以上间接持有方式而享有基础设施项目完全所有权或经营权利;三是为获取稳定的现金流,管理人需要主动管理基础设施项目;采取封闭方式运作基础设施REITs,基金可供分配的90%以上需分配给投资者。综上,基础设施REITs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一定的安全性及稳定的收益率等特点,发行REITs对于盘活存量资产,对于落实《十四五规划》文件中的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服务实体经济有较大的意义。 一、基础设施公募REITs是否合并资产 专项计划及基础设施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规定,结构化主体是指在确定其控制方时没有将表决权或者类似权利作为决定因素而设计的主体,结构化主体通常具有业务范围受限、有具体的明确目的,目的比较单一、股本(如有)不足以支撑其业务活动,必须依靠其次级财务支持通过向投资者发行不同等级的证券(如分级产品)等金融工具,不同等级的证券,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的集中程度也不同等特征。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份额不区分不同风险等级及不含次级财务支持的产品结构设计,因此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不属于结构化主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投资性主体是同时满足该主体是以向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为目的从一个或多个投资者处获取资金、该主体的唯一经营目的,是通过资本增值、投资收益或两者兼有而让投资者获得回报、该主体按照公允价值对几乎所有投资的业绩进行评价。REITs除投资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余基金资产也只能依法投资于利率债等规定品种,符合拥有一个以上投资,公开募集符合拥有一个以上投资者,根据证监发〔2020〕40号文规定,基础设施公募REITs坚持权益导向,REITs实现权益份额公开上市交易,故基础设施公募REITs也满足结构化主体的定义。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及项目公司都为了实现基础设施公募REITs相关活动提供运行设立的不同主体,类似于通道,符合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故基础设施公募REITs合并报表应将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及项目公司股权及对应的基础设施资产合并。 二、基础设施公募REITs基础设施是否构成业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3号》规定,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组合,该组合一般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可以采用集中度测试这种简化判断方法。进行集中度测试时,如果购买方取得的总资产的公允价值几乎相当于其中某一单独可辨认资产或一组类似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则该组合通过集中度测试,应判断为不构成业务。基础设施不出原始权益人报表时,因为基础设施加工处理过程不满足以下其中任一条件:(1)加工处理过程对组合的产出至关重要,且具备以上加工处理过程所需技能的有组织的员工,基础设施资产通常划转时没有专业员工,导致需要管理人额外聘任专业运营管理机构对基础设施进行管理;(2)该稀缺或者难以取代的加工处理过程对组合产出能力有较为明显贡献。故不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导致基础设施处理过程不是具体实质性过程,故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收购基础资产不构成业务。基础设施出原始权益人报表时,构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收购项目资产或者项目公司股权未来收益法下评估价值,即通常构成“单一实体收购”,此种情况不满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集中度测试,REITs收购基础资产不构成业务。综上所述,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收购基础设施不构成业务,按照购买资产的方式,项目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以支付的对价为计量基础。 三、原始权益人基础设施是否出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即控制有三要素。评估控权力要素。在判断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需考虑被投资方设立的目的及被投资方的相关活以及如何对相关活动做出决策。基础设施公募REITs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将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持有100%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的方式间接持有基础设施项目公司100%股权,然后项目公司运营取得收益分配给投资者,从以上基础设施公募REITs设计安排表明表决权不是判断控制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文件中规定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持有的权力通常情况下仅为保护性权力,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相关活动由基金合同安排规定,相关活动包括底层资产的运营决策,底层资产的资本性决策,基础资产的项目扩募,项目公司的融资及项目的处置,能够对基金收益产生最大影响的相关活动是底层资产的运营决策。基金指引规定,基金管理人需主动履行制定、执行项目运营策略等职责,故基金管理人应是拥有权力的一方。评估可变回报要素。可变回报是指不固定的回报,该回报可能随被投资方经营绩效而变化。基金管理人通过主动管理基金资产获取固定基金净资产规模的固定回报及运营效率的浮动回报均属于可变回报。评估是否有能力运用权力影响可变回报要素。需要判断基金管理人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根据《基金指引》规定精神,基金管理人或者关联方应当具有不动产行业研究经验及人员,具有履行职责的运营能力。基金管理人作为主要责任人可以自行履行运营管理职责,即使委托外部机构负责制定、执行运营等职责,基金管理人应当派员负责基础设施项目公司财务管理,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因委托外部机构而被免除。此外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份额持有人也不具有无条件罢免基金管理人的权利,罢免管理人应当经参加基金份额大会的持有人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原始权益人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主要考虑的是直接融资比重,随原始权益人参加战略配售的比例不低于20%,但通常不超过三分之二以上,故基金管理人享有主导基础设施项目相关活动的现实能力。综上,在原始权益人持有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份额未超过三分之二时,通常基金管理人获取了对底层资产的控制,因此原始权益人实现基础资产“出表”。 四、原始权益人合并报表募集投资者 资金是否属于少数股东权益若原始权益人持有超过三分之二时超过三分之二时,则原始权益人未实现基础设施“出表”,原始权益人再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纳入REITs资产、负债,此时原始权益人合并报表上应将募集其他投资者资金在金融负债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不能无条件避免以交付现金或者其他金融资产来履行一项合同义务的,该合同义务满足金融负债的定义。基础设施公募REITs作为封闭式基金,有固定和基金存续期,该基金存续期通常与底层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利剩余期限相近,因此REITs是有限寿命主体。此外每年基金可供分配的90%以上需分配给投资者,基础设施基金的收益分配在符合分配条件的情况下每年不得少于1次,也符合会计准则强制付息要求,综上在原始权益人合并基础设施公募REITs情况下,在后续基金存续期内不能避免交付现金的义务,故在其合并报表上需将募集的资金作为金融负债核算。五、投资者持有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份额是否属于股权投资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准则》规定,符合金融负债定义,但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一是赋予持有方在企业清算时按比例份额获得该企业净资产的权利;二是该工具所属的类别次于其他所有工具类别;三是在次于其他所有类别的工具类别中,发行方对该类别中所有工具都应当在清算时承担按比例份额交付其净资产的同等合同义务。产生上述合同义务的清算确定将会发生并且不受发行方的控制(如发行方本身是有限寿命主体),或者发生与否取决于该工具的持有方。基础设施公募REITs属于有限寿命工具的封闭式基金,且原则上每年都要将可供分配的金额的90%分配给投资者,故上述金融工具对于基础设施公募REITs而言不满足权益工具的定义,对于基础设施公募REITs投资者而言也不属于权益工具投资,同时投资者持有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份额取得的收益产生的现金流量也未满足仅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支付,不能通过现金流量测试。综上所述,投资者持有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份额应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作者:黄海华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钱硕,1989年生,江苏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研究生。 一、问题提出 自2009年创业板开闸以来,创业板一直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截至2012年7月24日,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总数已达346家。创业板企业具有财务门槛低、科技含量高、增长性强的特点,而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性和低财务门槛的特性也决定了其盈利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截至2012年7月18日,3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331家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中预计净利润下降的有115家,占比34.74%,预计亏损的有8家,占比2.41%,两者合计占比近四成。8家预计亏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降幅均超过100%,还有4家业绩预减的公司,净利润降幅在100%左右。截至7月18日,创业板的市盈率已跌至32.21,为今年以来的第三低点,这也是创业板上市以来第三低估值水平。 如何帮助投资者理性分析和投资,如何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以此为基础公正地评价其成长性成为当前尚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上市企业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取能够显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公司治理水平的指标进行量化,将上述量化指标和企业上市后的净利润变动情况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指标筛选和多次回归分析,确定和企业上市后利润变动情况相关性强的指标,借此来帮助投资者快速的了解新发行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预测指标的确定 预测指标要能够代表公司的治理结构、科技含量、盈利能力等方面情况,在阅读了大量创业板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证监会审批文件及创业板上市企业文件指引后,笔者确定了6项预测指标:研发费用占比、技术研发人员占比、独立董事占比、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 三、提出假设 假设1: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和净利润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研发费用的投入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及投放,也是影响高新企业未来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 假设2: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和净利润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同理于研发费用占比,技术研发人员占比也是体现企业创新研发能力的指标,即假设研发团队实力强的企业,在募投资金注入后会有优异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净利润增长方面。 假设3:独立董事占比和净利润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聘用独立董事可以规范公司运营,减少违规关联方交易,提高企业盈利质量,保证企业持续盈利。 假设4: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作为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反应目前股东投入资本的使用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资产质量越好,企业利润水平越趋于稳定增长。 假设5: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相关关系。市场份额稳步甚至快速增长,可以一定程度保证企业上市后产品销路稳定、经营业绩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假设6:应收账款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发行前应收账款增幅越大,发行人盈余管理甚至会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上述手段不能改变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故上市后净利润下降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四、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样本选取 笔者将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后两年内的净利润变动比率作为因变量,以代表上市公司上市后的盈利情况。由于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开闸,符合上市后连续经营条件的须为2010 年前申报发行的公司,符合上述条件的公司仅有36家。考虑到持续经营年限和样本规模,笔者将限定时间延长至2010年2月前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的公司,共有50家。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从金融界及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抽取数据。由于笔者使用Eviews7软件进行模型设立和回归分析,故主要变量均采用英文命名,主要公示如下: 五、回归结果 (一)相关性检验 笔者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经检验,应收账款增长率、技术人员占比、独立董事占比、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四个指标的相关性符号与原假设一致。但是,研发费用、净资产收益率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即假设1、假设4不成立。笔者分析,研发费用投入的经济利润推动作用尚未展现,可能是造成研发费用与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另外,企业为了迎合上市企业财务标准的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导致了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市后净利润增长率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因变量净利润增长率和研发费用占比及ROE这两个指标相关性绝对值较高,分别为-0.169和-0.152,可推断上市前大量非理性的研发费用投入及盈余管理是造成上市后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多元回归第一次回归结果 变量定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NET_PROFIT_CHG:净利润增长率,2011年净利润/2010年净利润。 RSRCH_FEE_GROSS_INC: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值,2008年研发费用投入/2008主营业务收入。 TECH_PPL:技术人员占比,截至2008年年底研发人员/截至2008年年底在职员工总数。 INDEPT_DIRECTORS:独立董事占比,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总人数。 RETURN_ON_NET_ASST: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2008年净利润/2008年末净资产。 GROSS_INCOME_CHG:营业收入增长率,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 -1。 AR_CHG:应收账款增长率,2008年年末应收账款/2008年年初应收账款。 第一次回归结果并不理想,R^2仅为0.09,F检验值仅为0.644585,说明模型整体解释力不强。从单变量看,p值均落在拒绝域外,最接近临界值的变量为研发费用占比这一指标。此外,研发费用和净资产收益率与净利润增长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虽然显著性不强,但这一统计结果仍与原假设违背,并不符合常理。为了发现模型缺陷,笔者进行了Durbin-Watson和残差测试。Durbin-Watson测试在样本规模为50,变量数量为6的情况下的临界值分别为=1.34,=1.77。由于DW统计值为1.737753,位于DW高低临界值之间,故无法对残差项的相关性发表意见。下面为残差异方差性检验的结果: 笔者选择使用卡方检验方法,在5%显著性,自由度为6的单位临界值为12.592,由于测试值Obs*R-squared小于临界值,故无法拒绝原始数据不存在异方差性。 经过上述测试,发现模型本身不存在技术性缺陷。为了优化模型效果,笔者决定剔除营业收入增长率、应收账款增长率这两个指标,主要原因为:上述两指标显著性不强,t统计值最低,分别为0.37、-0.65。 (三)多元回归第二次回归结果 第二次回归结果仍不理想,R^2降至0.07,说明模型解释力度进一步削弱。同时,从模型质量角度看,两个反应模型信息评价标准的指标AIC、SBIC均有所上升,根据信息评价标准理论,上述指标越小,模型效果越好。由于AIC指标具有缺陷,故单从SBIC指标看,尽管解释变量数量有所下降,但SBIC指标反而上升,从-0.649694升至0.765140,根据信息评价标准,进一步说明模型质量不高。此外,研发费用占比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原假设相违背。 为了提高模型质量,笔者尝试剔除研发费用占比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四)多元回归第三次回归结果 在提出了研发费用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后,模型效果仍不理想,R^2仅为0.014,且自变量的t值均落在拒绝域中,分别为0.31、0.78。 六、结论 (一)回归模型 回归结果显示假设2、3、5、6成立,但显著性不强,假设1、4不成立。此外,六项预测指标和净利润增长率相关性不强。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几下几点: (1)样本规模 由于符合上市后持续经营两年这一条件的创业板公司较少,造成数据样本规模不足,使得统计值与真实值相差较远。根据大数定律,随着样本量的增加,估计值会逐渐趋向于真实值,故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较少的先天缺陷限制了模型回归效果。 (2)前提假设 第一次回归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占比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均与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原假设不符。据笔者分析,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为:(1)研发费用投入的经济效益可能不会在短期即两年内得到反映,大量的研发投入在资本化之前会影响企业利润水平,且不同行业专利技术认定考核时间存在差异,故研发费用投入和净资产收益率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故不适宜线性模型。(2)净资产收益率已经消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更适宜于横向比较,而净利润增长率没有消除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和纵向指标相关的可能性更大。 (二)建设性意见 结合创业板公司现状,笔者认为,截至当前阶段,筛选预测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后盈利能力的指标尚不具可行性,这也和证监会推行注册制审核制度遭遇阻力的现状相符。加强券商的尽职调查力度,提升保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控制意识,增加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力度仍是预防创业板上市公司包装上市、保证上市后盈利水平的主要手段。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放松规制对水务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 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对水务行业进行了在民营化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呈现政企高度合一、投资主体单一、无偿供水等特征。为了测定改革之后的绩效,本文通过定性的研究引入虚拟变量对18家上市公司绩效进行测度,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放松规制、市场化、虚拟变量 一、问题提出 自来水产业作为一自然垄断产业,具有自然垄断的一般特征化特征,即规模经济、成本次可加性和网络性等,但在研究自来水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地区的分割,自来水产业呈现局部网络性,可以采用标尺竞争等方法,引入竞争机制,从而为我们采取放松规制的实践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的理论依据。而就我国目前自来水产业状况来说,许多水务公司已经上市,放松规制下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但目前自来水产业总体效率的提高是否是由放松规制的带来的,或者说放松规制是否确实起到了一定性的作用,关于这方面实证性研究作为本文的一个切入点被提出来,希望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采用18家上市水务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模型,引入虚拟变量进行计量分析。 第一,数据采集。本文分别采集2006和2010年18家上市公司的可用数据组成一类截面数据样本。我们都知道截面数据应是同一时间点上的,这里却采用了两个时间点数据的叠加作为一样本,主要是为后文中我们对放松规制绩效的考核而引入虚拟变量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故本文用了类截面数据的说法。其中,补充说明一点是本文原想采用18家上市水务公司未上市前和上市后2010年的数据,只因为数据查找方面的问题,18家上市前数据难以查找,所以本文采用了18家上市水务公司最早可用的数据即2006年数据作为代替。由于数据的不完备,所以在说明放松规制引入竞争到底是否起作用,起多大作用进行测度方面在数据结果可可信度上会存在一定偏差。 第二,模型构建。本文采用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基础,将变量实际代表的意义进行修改从而得到本文说需要的方程。具体如下:∏=其中∏代表企业利润,L代表劳动投入,K代表资本投入。两边取对数则有,ln(∏)=αln(L)+βln(K),引入D,D代表虚拟变量,若D=1则代表放松规制,D=0则为未放松规制,模型方程变为:ln(∏)=αln(L)+ βln(K)+D 第三,数据的计量分析。 在做计量分析时,为了处理上的方便,我们不妨令y=∏ 首先,我们把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为一组打开,可以观察到,资本K变动幅度最大,劳动L和营业利润Y变动幅度也较大,虚拟变量D由于取之特殊呈现,通过观察,容易看出各变量不存在明显的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其次,我们对数据样本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一所示,各检验指标的prob值都为零,说明模型方程不存在单位根。 最后,我们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样本进行回归,结果见表,在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才c4即虚拟变量t统计值和prob值都通过检验,其它值的t值,R值、DW值也通过检验,我们知道我们够造的模型是对变化率的考察,而此时c4为0.67表明放松规制在2006年和2010年对企业利润造成差别可以说十分明显。 三、从放松规制引入竞争视角浅谈应对措施 1、标尺竞争。让全国各地展开充分竞争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供水企业的绩效,当地政府择优录取,政府与企业签订阶段性合同,贯彻效率高质量好的企业进行下一期的经营的理念,提高当地水务企业绩效。 2、直接引入竞争。依据各个生产环节规模经济属性的不同,进行环节切割。可以有市场调节的,都承包给民营企业去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则有国家承担,像管网输送环节,同时可实行双重定价,并定期进行评估,保证企业有效运营。 四、结论 在运用2006年和2010年数据样本计量分析中,计量结果表明这两年规制政策的定性分析效果十分明显,说明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放松规制对企业盈利有显著影响不容忽视。在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一些放松规制方法的同时也为本文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我们将对放松规制对企业盈利造成影响的路径进行量化研究及通过数据收集对其力度做进一步研究。(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及业务范围,认为以资金集约管理和综合金融业务为两大主线的发展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实现财务公司盈利能力的途径及保障。 【关键词】 集团公司; 盈利能力; 中间业务 近30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财务公司作为一个混业式的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和大企业资金司库与商业信用管理的金融功能组织,其业务领域不断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领域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3以上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美国通用电器每年4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它的财务公司,利润总额仅次于花旗银行集团。我国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资金蓄水池”,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等多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如何在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独特的金融机构功能,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我国财务公司能做到的并不多。业内较好的海尔集团财务公司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1.79%和18.95%,有的财务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26%和0.12%,笔者所在财务公司2010年总资产收益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47%和6.37%,行业内收益差别明显,财务公司在集团内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定义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定义和业务范围(略)可知,这些为了发展企业集团而设立的财务公司,在某种意义上,其发挥的就是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与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产业性 财务公司是为大集团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所以财务公司是依托集团公司而发展的,它的经营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该集团公司所在产业经营兴衰的影响。 (二)金融性 财务公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为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提供特殊的商品——货币资金的金融服务。因而,它必须按照国家法律和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进行金融活动,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企业筹集资金,有效利用好资金,创造更好的效益。 (三)企业性 一方面表现为财务公司是集团公司出资兴办的,对企业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它的经营业务必须是为集团公司各成员的业务经营及发展提供服务,其经营发展目标与企业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表现为财务公司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的企业法人,具有企业的一切权力,它开展一切业务必须是盈利的。 财务公司作为一类特殊金融机构,具有主办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三位一体的特殊职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特征。因此,以资金集约管理和综合金融业务为两大主线的发展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拓宽财务公司盈利能力的途径 (一)在与商业银行合作中,积极寻求主动权 财务公司从筹建开始就离不开与银行的合作,很多情况下,与商业银行存在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在合作过程中,财务公司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竞争观、收益观,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积极争取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避免银行坐地起价,充分发挥大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优势,利用财务公司存款业务可增加商业银行存款规模,根据国家货币政策及存款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效益,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情况下要求商业银行对财务公司采用灵活的存款利率,最终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二)建立统一对外支付平台,减少资金体外循环 搭建财务公司代扣代缴税款操作平台,清理成员单位缴税专户,对成员单位的专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与税务局、成员单位形成委托关系,由财务公司一头对外。集中保证金业务,通过银行将所有保证金集中管理,由财务公司集中统一办理。可实现资金零在途,进一步缩减资金体外循环的规模,实现资金运作效益的最大化。 (三)充分发挥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的职能 由于财务公司拥有充足的资金,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财务公司不仅是资金平台,更应该是一个金融平台。依托财务公司,可以把公司金融和产业发展融合在一起,甚至以融促产。可以尝试把财务公司沉淀的资金用来投资理财,发展公司金融,以钱生钱,不仅可利用财务公司来平衡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而且通过对其运作,投资金融,还可以赢得利润继续推动产业的发展。2011年12月28日,中国华电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官网上出现了一则披露过去一年投资收益的信息:“全年投资收益达到 6 000万元以上,其中申购新股方正证券获得投资收益2 050万元,突破财务公司有证券投资业务以来单笔收益最高纪录,收益率高达50%。” (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赋予了财务公司发展中间业务较大的空间,在稳定发展传统业务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中间业务,这不仅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也符合财务公司的长远利益。中间业务作为一项收益稳定、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的金融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强化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优化财务公司的资产结构,对于提升财务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且既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又被视为集团“内部银行”的财务公司,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具有许多天然优势,国航财务公司2005年担任了国航股份企业债券的第一分销商和第一财务顾问,配合发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承销企业债2.6亿元,2006年后,还积极参与了国航A股上市、集团并购及其他重大资产运作等,这些中间业务不仅为财务公司带来了持续的收入来源,而且为国航主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积极参与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 在企业年金管理中,财务公司可积极争取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的资格,直接参与年金管理,为集团的企业年金提供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服务;也可以参股已获得管理资格的机构或担任年金理事会的顾问,间接参与年金管理,分享年金市场快速发展的潜在成果,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投资业务发展。南航财务公司作为南航企业年金管理的财务顾问,为集团企业年金提供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服务,实现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在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机制中,盈利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盈利指标权重进行科学的设置,以此来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盈利能力 评价指标 一、引言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问题,学者们往往是基于各种模型和方法进行研究评论的,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直接研究企业盈利能力的文章并不多见。师萍(1997)运用层析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对总体财务状况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盈利能力。蒋麟凤(2007)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最大,偿债能力次之。这些研究都是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但都没有直接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价,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了彻底剖析,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这四个方面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各盈利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的设置,以此来衡量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数学家 T. L. Sat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将评价对象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分析该对象的性质、所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要素间相互关联程度将要素组合为不同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系统。在每一层次按照一定准则,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标度定量化,形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相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计算要素的权重,确定每一层次中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总目标层次的总排序。 (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选择 盈利能力分析体系包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盈利能力分析、资本盈利能力分析和收益质量分析,具体由一系列反映企业盈利指标构成。 三、构建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 (一)构建层次结构图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由总目标层(A)、子目标层(B)、具体指标层(C) 构成(见表1)。 (二)建立判断矩阵 请财务管理专家对两两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赋值构造判断矩阵。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评定标度来描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见表2。 (三)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 在使用层次分析法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确定判断矩阵各因素的权重。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3。 (四)进行一致性检验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其次,计算CI的值,CI = (λmax - n ) / ( n - 1) , CR = CI /R I(如果CR 由以上结果可得企业综合盈利能力评价模型: Y=0.1254X1+0.3543X2+0.0654X3+0.1351X4+0.0303X5+0.0536X6+0.014X7+0.0152X8+0.08X9+0.0427X10+0.084X11 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最明显的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毛利率。 四、案例分析 通过计算中国石油公司2007-2011年的相关财务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盈利能力做出评析。相关财务指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见表5。 从上例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公司在2007-2011年这5年中,2007年盈利能力最强,2011年盈利能力最弱。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最明显的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毛利率,从表中数据可知,企业的营业净利率和营业毛利率逐年递减,净资产收益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成本费用利润率也逐年递减,说明该企业的成本费用逐年上升,而利润却逐年减少。说明该企业的盈利能力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企业管理层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财务现状,扩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收入,尽量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开源节流,以此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五、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文章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了彻底剖析,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这四个方面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各盈利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的设置,以此来衡量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但不足之处在于现有层次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专家的主观评价,这将导致结果不完全可信。因此对于现有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所在。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探究 摘要: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及经营管理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论述了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分析了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其它因素。 关键词:企业盈利能力 分析 内容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在一定的收入和耗费水平下赚取利润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获取利润是投资者办企业的初衷,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也是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还是经营管理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分析在财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投资者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因为利润是其股利收入的唯一来源,企业盈利能力提 高还可以使股票价格上涨,使股东获得资本增值收益。债权人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因为利润是偿还企业债务的最终来源,只要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现金流入量,即使负债率偏高,也能保证偿还到期债务。经营管理者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因为利润 是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衡量经营管理者业绩的主要标准,此外,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还可以揭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釆取措施加以改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企业利润是国家税收收入的直接来源,企业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获取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因此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实际上,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和营运能力分析也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主要是计算各种利润率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包括以销售业务为基础计算的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以企业占有或消耗的资源为基础计算的资产报酬率指标,以投资为基础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而本文所阐述的盈利能力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从销售业务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属于综合性指标,主要从投资角度反映企业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回报能力。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直接相关,因此,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主要是计算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是对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三是对成本费用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的盈利状况和盈利水平,如果非正常因素对利润影响过大,应该予以剔除。非正常因素包括非正常收益和损失、即将停业的分部或分厂、会计准则或税法变更带来的累计影响等。 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是综合性的财务指标, 它受企业营销能力、收现能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资产管理水平以及回避风险的能力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十分重要。 (一)营销能力 营业收入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营销能力是扩大经营规 模、增加营业收入、提高利润的基本保证。因此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要关注企业的 营销策略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评价企业的销售情况。 (二)收现能力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商业信用己成为企业之间购销活动的主要方式。在商业信用大量 存在的情况下,收现能力便成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时,企业大量的营 业收入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赊销量越大,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之间的差异就越大,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只是账面数字。一旦企业催收货款不利或赊账单位出现问题,企业就会发 生坏账损失,减少利润,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成本费用控制能力 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的余额。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途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增收,二是节支。在销售价格和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利润的最有效途径。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盈利的空间越大,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资产管理水平 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资产规模是否适度、资产使用效率高低等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加强资产 管理,合理安排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资本结构及其风险 资本结构主要指负债与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和稳定,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负债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适度举债不仅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而且可以通过财务杠杆作用提高股东的投资回报。但是如果负债利率过高,会直接减少企业利润,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增加企业的偿债压力,加大财务风险。特别是当负债利率高于资产报酬率时,还会减少股东的投资回报。 四、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其它因素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会形成不同的财务成果。因此,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时,应关注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分析其对利润的影响。 影响企业利润的会计政策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存货计价方法。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 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用。一般来说,如果物价 比较稳定,各种方法计算的存货成本相差不多。但是在物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釆用先进 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比较低,当期利润则比较髙,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结果与先 进先出法接近,其他方法计算的结果则差异较大。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医药企业的市场绩效、盈利能力分析 [摘要] 医药行业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及人类对于医疗技术和药品疗效的无止境需求使得其成为15类国际产业之一。文章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上述研究结论讨论其制约因素。 [关键词] 市场绩效;盈利能力;制约因素 医药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一直以远远高于其他传统行业的速度发展。处于全球行业背景下的中国医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医药行业在近几年整体经济效益下滑明显,从整个行业运行的数据来看,2006年1~5月,医药行业在销售同比增长19.6%的情况下,利润仅增长6.9%。1~9月,医药行业总体销售收入为3374.64亿元,同比增长18.36%,实现利润总额是257.38亿元,同比增长10.44%,利润增速却远远低于收入增速(图1)。我国医药行业要赶超世界领先企业,还会面临更多难题。 本文仅从市场绩效及企业盈利能力方面,以江苏省康缘药业为例,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深入讨论。 1 市场绩效的含义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利润、品种、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效果。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市场绩效本身进行直接的描述和评价;第二,研究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按照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是通过厂商的行为来影响市场绩效。但是如何计量市场绩效,是产业组织理论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市场绩效的衡量 目前,被普遍用来估量产业绩效的方法有三种,即收益率、价格-成本加成和托宾的Q 。 2.1 收益率 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收益率是以每美元投资所赚得的利润为基础,其中收益或者利润是指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收益率的正确计算比较难,有时候还必须做出使最终结果发生偏差的折衷。 资产收益率是综合反映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资产收益率(ROA)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如一年)内创造的收益(利润)与运用的资产的比值,衡量了公司运用资产创造收益的效率。ROA=净收益/总资产=净收益/销售额×销售额/总资产 由此,销售利润是衡量企业的主要业绩杠杆。 2.2 价格-成本加成 为了避免收益率的计算,经济学家使用勒纳指数(价格-成本加成),即(P-MC)/P来衡量厂商业绩。价格-成本加成是将价格P和边际成本MC的差额作为P的分子而得到的。但是这种方法可能很难获得MC的数据,而且容易产生偏差。 2.3 托宾的Q 托宾的Q,是指一家厂商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厂商资产的重置资本的比率,如果Q高,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因而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而言,新的厂房和设备比较便宜。这样企业就可以发行权益,并取得相对于其为购买这些厂房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的较高价格,从而投资支出就将上升,因为企业只需发行少量权益即可购买大量投资品。另一方面,如果Q较低,企业就不愿意购买投资品,因为相对于资本成本而言企业的市场价值较低。如果企业在Q低时想获取资本,它可以便宜地购买另一家企业,从而获得的是已有资本,因此投资支出将较低。 这一业绩衡量方法既没有收益率也没有价格-成本加成用得多。使用托宾Q的优点是避免了估计收益率或边际成本的困难。厂商市场价值通常是加总厂商已发行的证券(如股票和债券)的价值,而获得厂商重置资本的估计会比较困难。 2.4 技术进步贡献率 衡量市场绩效时,还有学者经常采用技术进步指标。技术进步主要是指较快地创造出新产品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在经济生产中,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善。技术进步具体表现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增加产品质量和品种等。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把研究与开发的总支出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话,1975年美国的比例为3∶19∶78。 3 医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康缘药业为例) 根据康缘药业1999年~2006年会计报表资料计算如下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 根据资料分析,康缘公司总资产报酬率2001年出现较高水平11.7%,但之后一直在5%~8%范围内,基本水平不高,而且大都低于行业先进水平13%(据统计资料,2006年国家中型医药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为13.49%,处于较高水平),公司总资产利用效率降低,同时每占用百元资产产生的息税前利润减少,说明总资产盈利能力下降,需进一步分析总资产活力能力下降的具体原因,比如分析销售利润率的变化。 从销售利润率来看,医药行业资料显示,一些世界大制药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相当高,平均值达22%之多,而一般行业的企业利润率达到10%就相当高了。康缘药业在销售利润率方面,2004年出现最高点,但之后两年大幅下滑,与国际医药行业相比,差距较大。 4 制约因素 通过康缘药业总资产报酬率及销售利润率在近几年的变化,从整个医药行业角度分析影响行业效益下降的几个因素: 4.1 政策层面 4.1.1 药品降价行为持续进行自1997年以来,药品降价一直是在医药企业头上的一把剑。2006年,发改委两次降低了部分药品的价格,包括抗感染药物以及抗肿瘤中成药。而且,发改委声称凡是医保目录中的药品价格都将调整。对于民族药及其他特殊类药物约200种,也进行一定的价格调整。2007 年,是“十一五” 计划的第二年,我国中医药产业正处于转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正是中药材市场走向发展和逐步辉煌的转折点,更是一个好机遇,医药行业仍面临较大盈利增长压力。 4.1.2 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医药购销领域一直存在商业贿赂的问题。国家主席在2006年1月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讲话中,将反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六大要务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医药价值链的医院环节,医药代表不敢进医院,许多新药推广受到限制,对于处方药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关于该项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国信证券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中分析说,从去年药品终端市场反应来看,这轮行业整顿的影响非常显著,打击商业贿赂使医院用药规模由2005年21%的增速下降至2006年的6%,明显呈下降趋势。图表1中,2006年医药行业销售与收入曲线中,也能反映医药行业2006年行业效益下降趋势。 4.2 企业层面 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开发以仿制、引进为主。我国医药企业大都仍然是生产仿制药,技术创新药物投入与产出所占比例很少。以康缘公司为例,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盈利率最低,主要利润范围集中在传统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部分,缺乏自主创新产品。 行业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研发创新上。研发投入对于医药产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研发投入成本的主体方面是创新药物开发的投入,创新品牌药品对产业和市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据IMS health数据,2005年全球重量级药物数量已达到94个,2005年前十大品牌药的销售收入已占据全球医药市场的1/10。其中,阿托伐他汀的销售收入高达129亿美元。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还处于粗放式规模扩张阶段,医药产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投入的增长和资本投入的增加,特别是资本投入在产业增长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数据分析显示,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3 成本方面 水、电、煤、汽等上游生产要素持续处于较高的价格水平,使得医药工业成本费用的增长幅度一直领先于业务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康缘公司为例2006年主营业务成本持续处于上升趋势(表2)。 同时运营费用上升,为应对各项医药政策出台实施所带来的冲击,一些企业选择以产定销的经营策略,规避市场风险。但整体医药工业的毛利水平已从2002年的37.2%下降至2006年的30.0%,持续处于下降趋势。 4.4 市场竞争秩序方面 由于近几年跨国医药公司的进入,国内众多医药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这就容易导致恶性竞争的局面。不仅对于医药企业本身无利可图,而且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针对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九忌。 一、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 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忽视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忽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忽视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忽视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资产的运转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忽视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地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浅谈施工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加入WTO之后要求企业的行为日趋规范科学,评价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见的一些分析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整体评价分析的需要,但存在一些不足。要真正做到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有必要对原有关分析指标进行改进,同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有关指标综合权衡。本文从应用财务分析指标进行企业财务评价的角度,针对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存在的一些缺陷,浅谈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缺陷及改进 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等),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自的计量属性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所计算的指标的可靠性。如: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性资产(现时价值)、非货币性资产(历史成本)、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历史成本)、长期借款(截止本期的本利和)、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历史成本)等等; 2.未对资产和负债的内容进行分析:(1)应收款项中是否有债务人死亡、破产等造成的无法收回的坏账;(2)存货中是否有实际成本核算不实,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未按规定进行摊销的情况;(3)是否存在不可能取得收入的“未完工程”;(4)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是否存在前期应摊未摊的费用。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文认为通过改进相关指标,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综合权衡,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改进以下指标: 1.在计算流动比率时,分子可考虑扣除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的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项目,分母可考虑扣除不需企业未来以现金偿还的预收账款; 2.在计算速动比率时,分子可考虑改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账款净额)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分母依然扣除预收账款,即公式为: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预收账款)。由于该比率在计算时除了扣除存货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剔除了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如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3.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时,除了参照上述调整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外,分母――资产总额还要考虑扣除长期待摊费用等。 在改进相关指标的同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来进一步验证企业偿债能力。如构建两种指标: 1.短期债务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2.现金债务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一般而言,企业的负债最终要靠现金流量来偿还,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来佐证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使评价结果更稳健。 二、常见盈利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缺陷及改进 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往往习惯于把会计利润作为主要依据,事实上会计利润是有其局限性的: 1.它的大小受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1)在合法范围内对会计方法的选择,如: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周转材料摊销方法等;(2)人为调剂利润的需要,如:潜亏不及时处理等。 2.会计利润大,却无相应的现金流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单位实现利润不少,但职工工资无法兑现、短期借款无法偿还,企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在施工企业造成会计利润大于现金净流量的主要原因有:(1)已确认为工程结算收入,但未实际收到款项的应收工程款;(2)购置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尤其是前者显得更为突出,这使得企业的应收款项数额巨大,大量资金沉淀在甲方。 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产值利润率等),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从而给出评价的,但是这些指标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与不足。 在施工企业,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显得十分必要。可考虑增加: 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工程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 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利润。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现金流入越多,企业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因为只有真正收到的现金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而非“观念”的利润。 3.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该指标值反映企业全部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利润是多少。 4.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产总额。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高,它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总之,通过相关指标的改进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有关指标等的综合权衡,可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 以上仅是本人针对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常用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的肤浅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也将日趋科学、合理和完善。综合运用,全面分析,更好地为投资者、决策者所用,这才是财务信息提供者的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巧用利润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摘 要】 通过对利润表中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工作业绩作出评价,同样有助于关注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良好运行。 【关键词】 利润表;盈利能力;分析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一、利润构成分析 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将企业的利润表按照其收益来源构成划分为经营性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业务收入。通过上述收益的划分,将企业的利润构成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从而可以判定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A型企业属于正常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最好,属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当然这类企业财务状况最好。而B往往是由于非经常性的特殊情况发生损失而造成的亏损,通过采取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也会加以扭转,故该类企业可望迅速好转。C型企业属于危险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有盈利但非营业所得,而是靠非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故既不能持久,也不会过多。D这类企业在不能获得主营业务利润情况下必导致亏损,该类型企业产品销售获得毛利已不能弥补期间费用的支出,产生营业亏损,继续下去亏损额越多,亏损比例越大,导致破产速度越快。E型企业属于濒临破产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然最终有盈利,但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既不会多,也不会持久。这种偶然性所得,最终还是不能持续企业支出。F这类企业当然难以维持下去。如果亏损累计数据超过所有者权益时即为资不抵债,导致破产,这类企业已无健康可言。 二、利润表构成分析 利润表构成是指利润表中各项目要素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通过分析各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而识别影响利润形成的内在因素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具体分析方法是:首先将利润表数据填入表内,其次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100%,再计算出其他各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后识别利润形成是否正常、各项目比例是否适当、盈利主要来自何方,从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利润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收支结构、业务结构、主要项目结构。通过利润结构的分析可以判断利润的质量,进而为预测未来的获利能力提供依据。 (一)收支结构分析 收支结构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差额及比例。利润与收入(或成本)的比值越高,利润质量就越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第二个层次是总收入和总支出各自的内部构成。显然,正常的企业应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主,而其他业务收入上升可能预示企业新的经营方向;营业外收入为偶然的、不稳定的收入;靠反常压缩酌量性成本、各种减值准备计提过低、预提费用过低而获得的利润,是暂时的、低质量的利润。 (二)业务结构分析 利润的业务结构就是各种性质的业务所形成的利润占利润额的比重。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净收入构成,营业利润又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对于生产经营企业,应以营业利润为主,主营业务利润下降可能预示着危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的上升可能预示新的利润点的出现,高额的营业外净收入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可能是造假。 (三)主要项目结构分析 利润的主要项目是指为企业作主要贡献的各种商品、产品或服务项目。通过主要项目结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获利水平变化的原因。主要项目分散则难以发现主要项目的企业是否陷入了困境。分析为企业作主要贡献的产品或服务项目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市场竞争力,可以反映企业的利润质量。 三、巧用利润表分析盈力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一方面,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要分析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用到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获利率等。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以及盈利模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的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不能仅以历史资料和销售情况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人、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其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关。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质量等,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另外,还要关注税收政策、非物质性因素、利润结构及资本结构对盈力能力的影响 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困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 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发行公司债券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文章针对公司债券在企业盈利能力中的影响,通过对样本企业在2006年~2009年四年间公司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发行公司债券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越然要求,但由于公司债券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债券 企业盈利能力 债券市场 一、引言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是与股票融资、银行贷款相比,我国的债券市场由于受到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的制约,长期落后于其他融资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007年,总理在“两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2007年8月1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正式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2007年9月24日。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发行我国第一只公司债――07长电债,随后,华能国际、大唐发电、万科等上市公司也紧随其后。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企业已经累计发行各种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近4万亿。债券作为一项重要融资来源已给很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有力的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不少上市公司也选择了利用债券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在目前我国公司债券融资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研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后的市场反应,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意义。 二、样本数据分析 笔者选取41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企业2006年~2009年的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等四项内容,通过分析这四项内容在四年间的走势得出相应的结论。41家企业2006年~2009年所发行债券的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分别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样本企业在2006年共发行债券348.36亿元人民币,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出台后,样本企业所发行的债券额度大幅度增加,在2007年共发行债券814.07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共发行债券1902.4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的债券发行额度已经突破2357.17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6.7倍。 样本企业的年末资产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在2006年年末总资产为245.93百亿元人民币,2007年年末总资产为3(18 2百亿元人民币,2008年年束总资产为395 29百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的年末总资产已经达到491.08百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2倍。 样本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是企业税后净利润与融资成本的比值,是衡量企业融资效益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融资成本利润率=净利润/融资总成束×100% 样本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在企业大规模发行债券前的2006年和2007年只有41.79%和28.93%,这说明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其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从2008年企业开始大规模发行债券开始,到2009年末,样本企业的融资成本利润率已经由2008年的123.56%增长至617.89%。这说明企业通过大量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成本要低于其他筹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相应提高。 样本企业的净利润值在四年阃处于波动状态,在2006年企业净利润为10.66百亿元人民币,2007年企业净利润为13 75百亿元人民币,2008年企业净利润为11.72百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样本企业净利润达到15.36百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1.5倍。 由以上对样本企业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发行债券量的不断增长,企业所能得到的发展资金亦不断增长,这对于企业本身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而企业年末资产和企业融资成本利润率的增长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从企业的净利润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发行债券量的不断增长,其净利润在2007年和2009年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在2008年却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冲击,在2008年逐步呈现,使得企业在总资产及融资成本利润率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下滑。 三、公司债券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发行公司债券时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分散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风险及其拥有独特的价格信号功能 1.降低融资成本。企业直接向投资者出售债券时,避开了银行的中介,从而减少了中间费用的支出,一般来说,公司债券市场中介组织的费用相对较低于银行信贷市场。同时,公司债券融资比银行贷款具有规模成本优势,也就是说,企业筹资规模越大,债券的筹资成本越低,大企业及筹资规模大的企业在债券市场上能够以比银行利率更低的成本筹集资金,特别是对那些大型的、有声望的、盈利的、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来说,其规模效应更为明显。 2.提高资奉市场的运行效率。资本市场中保证市场具有高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具有较大的规模和高度的流动性。显然,仅有股票的资本市场必定是低效率和功能萎缩的市场。因为它很难满足投融资双方时不同金融工具的要求,使他们不能通过持有股票、债券比例结构的调配来更好地适应投资者和融资者在资产负债方面的安排,从而缺乏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企业债券市场对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可以减少对银行的过度依靠,同时还可以增加银行的投资渠道。能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增加银行的流通性。所以,发展企业债券对于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3.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风险。股票所具有的高风险性,往往使人们不敢投资。但投资者可以通过高风险的股票和低风险的公司债券、国债的组合,降低资产风险,同时保持较高收益,这既可以提高人们的投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企业融资的渠道。故当不存在债券市场时,利率结构不是市场化的,很难发展有效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包括期货、期权和掉期等。因此,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就没有相应的工具来管理金融风险。当不存在债券市场时。从投资者角度看,他们会面临资产的效益递减效应。投资者只好把钱存在银行,接受一个相对低的回报,或者在股票市场上去承担一个更高的风险。 4.价格信号功能。企业债券定价中包含了比银行贷款更为复杂的重要内容,从均衡的市场价格反馈回来的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债券拥有的独特价格信号功能能够更好地进行金融资源配置,使资金以最合理的成本流向所需企业。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企业债券融资具有其独到的优势、它的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展。发行企业债券有力于资金的集聚,满足企业的不可分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改善或提高了全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促进风险的分担和资金的有效配置,将资金流向边际增长最高的地方。但同时,由于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诸如总体发行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度未形成成熟的债券定价机制等问题,故我国的企业债券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方面还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样本数据中企业净利润不能与企业债券额度同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结论 笔者针对企业债券在企业盈利能力中的影响,通过对样本企业在2006年~2009年四年间业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企业净利润及融资成本利润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债券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资金,进而促进了企业资本的增长,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实现了企业净利润的增加。同时,企业债券也降低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这些同样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2.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诸如总体发行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及未形成成熟的债券定价机制等问题,使得其对于企业净利润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即企业债券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但是没有起到决定走势的根本性的作用。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 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关注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重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关注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注意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着企业运营能力的好坏,也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通常情况下,资产运转效率越高,企业运营能力就越好,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所以说企业盈利能力与资产运转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往往只通过对企业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进行比较,直接来评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视了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忽视了从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效率角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推动盈利能力。 六、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考虑 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的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企业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七、重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 八、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越多,企业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九、不能仅以历史资料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它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如果仅以历史资料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很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判断。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从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摘要]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相关信息,正确做出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文章主要从现金流量表中衡量盈利能力的五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出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盈利能力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情况。作为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补充,现金流量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的关于企业现金变动情况的信息,还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重在分析利用,以便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得到关于企业偿债能力、利润质量、盈利能力、投资价值等许多有用的信息。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指标来进行,本文仅从现金流量表几个主要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来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利能力的高低,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在对企业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时应当首先注意到以下前提:首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现金流量分析的重点。现金流量表准则将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三类,在对现金流量信息进行分析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应当是重点,原因是经营活动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和重点。一般来说,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是为经营活动服务的,而且作为一个健康运转的企业,经营活动应当是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其次,在分析现金流量表时,对未来的预测比对历史的分析更重要。尽管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动态信息,但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毕竟只是历史信息,这只能代表企业的过去。而“买股票就是买未来”,运用外推和经验挖掘企业未来发展的信息比对企业历史财务状况的描述重要得多。 运用现金流量表具体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时,主要从以下五个指标来进行分析: 一、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这一比率主要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当期净利润的差异程度,即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从一个会计期间来分析,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收回现金,这个比率应该小于1。但是考虑到企业是处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之中的,本期的销售收入中有一部分会递延到下期才能收回现金,而本期收到的现金则包括一部分前期的应收账款。如果企业的销售业务没有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应收、应付账款都能够按期支付,存货规模也与上期持平,那么,这个指标应该大于1,因为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中包括了必须要由销售收入来弥补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具体数值根据企业使用的不同的折旧方法而有差异。为了避免因为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出来的折旧额不同而产生的不可比性,报表使用者可以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额,以此来计算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 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应该接近或等于1。如果这个调整后的比率明显低于1,说明企业的利润质量较差(如含有大量应收账款,而且可能存在大量的坏账损失),但是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企业持续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因为只有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时出现了现金短缺,这一问题才会成为突出矛盾。如果这一指标连续若干期大大小于1,并且逐期递减,说明企业的净利润缺乏足够的现金保证,其质量很不理想。而且当这个指标小于1时,企业可能会通过增加债务筹资来满足资金的需要,但这样做势必将导致资产负债率和筹资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二、经营活动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流量总额 这个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占企业现金净流量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越强,财务基础越牢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强;这一比率越低,说明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越弱,财务基础越不牢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从本质上代表了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筹资的途径取得现金,但企业债务本息的偿还仍然要有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三、销售收入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元销售收入中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因,这个比率应该比销售利润率(即:净利润/销售收入)高一些。这个比率高,说明每一元销售收入创造的现金流量多,利润质量比较好;如果这一比率比较低,且连续下降,说明销售收入缺乏必要的现金保证,销售收入中含有大量的应收账款,而且可能存在大量的坏账损失,将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资产现金回报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总资产平均余额 这个指标是对资产利用效率的一种评价,它反映了每一元资产所能够获得的现金流量,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说明了资产的周转速度。从理论上来讲,在各期销售收入基本相当、应收账款均衡周转的情况下,这个指标应该大致与总资产周转率(即: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相等。如果实际计算出的这个指标低于总资产周转率,说明销售收入中有较大比重被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所占用(如含有大量应收账款,而且可能存在大量的坏账损失),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存在,也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五、现金股利支付保证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 这个指标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占企业实际发放的现金股利的比率,说明企业实际用来发放现金股利的资金中,有多少是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这一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这一比率越小,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弱。不过,这个比率较高时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每股股票在当期就可以获取很多的现金股利,因为,股利的发放与企业管理者当局的股利政策有关,如果管理当局无意于用这些现金流量在当期发放大量的现金股利,而是青睐于用这些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从而提高本企业的股票市价,那么,上述这项指标对于企业当期的财务分析来说效用就不是很大。但企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非只着眼于短期利益,从长远发展来说,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投资机会,获得了更高的投资效益,最后最得益的也还是投资者,企业不在当期给投资者发放现金股利,而是用其进行再投资,以获取更大的投资回报,就必然会在以后给投资者发放大量的现金股利,正所谓“舍小钱得大钱”。 以上是根据现金流量表,利用比率分析法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的简要分析。为全面了解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动状况及其他信息,报表使用者还可将现金流量表与其他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将本企业的财务比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标准比率,或本企业历史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出更多、更重要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信息,以便为自己的财务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农行支持“三农”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 县域经济作为“三农”的具体承载者,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作为县级农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提高服务“三农”的效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找准发展的着力点,促进自身业务经营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农行抢战市场份额有利时机,作好规划又是迫在眉捷。目前笔者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浅谈一点个人的设想。 一、对县级农行支持县域经济的认识 1、县级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调整经营策略的明智抉择 经济决定金融,农业银行只有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才能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金融扎根于经济”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银行才有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效益的经济基础,才能分享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也是如此。我行地处晋西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近十年来,全行通过加大机构撤并力度,基层农村网点虽然没有了,但目前我们充分利用发展“三农”业务,来采取农村市场领域,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全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我行的业务经营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 2、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将为县级农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个体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拉动和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使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刺激和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尽而使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了现实的消费需求,最后必将会拉动农业银行在县域有效信贷的稳步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也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3、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县域金融的主渠道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全面开放,中、工、建三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到位,城市金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大中城市现有的优势项目和优良客户在银行间分布基本固定,农业银行如果一味地与其它商业银行共同竞争城市优良客户,不但会使业务成本越来越高,赢利空间也会越来越少。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县域金融市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地抢占县域金融制高点,稳固银政、银企合作关系,在县域金融领域内形成新的经营优势。 4.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必将成为农业银行经营的基石,没有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农业银行系统的全面发展。开拓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的信贷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网络、人员、资金等资源优势;有利于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利于拓展优良客户,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二、县级农业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中的制约因素 当前,县级农业银行在县域金融中虽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不良资产处置后,支持空心化经营,严重制约着银行的发展,按当地实际情况,能准入贷款的大项目几乎没有,小额信贷限制性条款过于死析能源工业能灵活运作,给不发达的支行带来诸多不便。二是由于县域企业经营效益较差,相应的固定资产投入和科技设施投入较少,从而造成整体竞争能力不足。三是县级重点企业较少,而优质个人客户群体较为丰富,由于近几年信贷政策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倾斜,使县级分配到的信贷资源越来越少,制约了县域经济和农行自身的发展。四是信贷审批效率低下。由于对县域经济信贷需求研究不足,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客户与重点企业适用同样的业务流程,不适应中小客户时效性强、快用快还的特点,使中小客户拓展的力度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三、县级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1.发挥比较优势,巩固提升县域零售业务市场 一是理顺零售业务管理体制,统筹全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在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群体多,分布广,零售业务资源丰富。农业银行网络先进,发展零售业务优势明显。要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在信贷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配置上,电子设备、网点改造等投入,坚持分配与培养并举,加快充实金融、营销类的人才,增强县级农业银行零售业务饿竞争力。 二是积极支持县域个体生产经营业主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批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加工、批发零售的个体经营业主迅速崛起。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客户群。我行的工作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连续发放小额信贷1000万元,现已全部收回没有一笔沉淀贷款。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授权授信、担保方式、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快推广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新产品,扩大支行审批权限,增加经办机构,支持县域个体生产经营业主快速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优质个人客户群,推动县域消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金钥匙、金穗卡和金融超市的品牌优势,积极培育“信誉良好、忠诚度高、回报丰厚”的中高端个人客户群。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县域消费经济的发展。 2.完善信贷运行机制,加快拓展小企业业务 小企业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相当部分小企业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技术含量高,赢利能力强,专业化、集群化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已经成长为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群体。重点选择具有区域行业竞争优势、产品市场销路好、具备成长性的优质小企业客户聚集区域,大型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以及与集团客户相关联的配套型、加工型和高新技术型小企业集聚区,建立一批经营小企业贷款的精品支行或特色机构。要根据根据县域经济小企业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积极创新服务,为小企业量身打造特色产品,实行灵活的贷款担保方式,适度扩大小企业贷款抵押品范围,满足小企业多样化饿金融需求。 3.积极支持县域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 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县域经济改变落后面貌的主要推动力量。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宏观调控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优选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营销突破,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壮大自身经营实力。 4.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县域中小企业客户众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金融需求尤其是贷款需求旺盛,而“期限短、要求急、周 转快”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本着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的原则,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5.创新金融产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 近几年,县域经济加速发展,金融需求巨大,而县域金融市场发展不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因此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县域特点的金融产品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深入推进依法治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是全面提升领导能力和依法治税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有力保障,是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地税机关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重要执法部门,必须坚持聚财为国、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要求,通过制度建设,将税收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工作规范化,并通过责任制落实到每个岗位,明确工作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加强执法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实现制度、机构、岗位、人员、责任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一种工作机制,使行政权力运行始终处于公开、透明、可控的良性循环中,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为此,要切实提高领导能力,切实履行税收执法的责任,正确行使税收执法的权力,必须做到: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征管质量,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纳税服务作为长期以来一线征管的税务部门。我们有如下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规范执法行为 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执法部门,必须清醒认识权力,忠实履行责任,增强执法意识,规范执法行为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税务干部有着依法治税的权力,这种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发挥税收的聚财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而不能用来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因此要增强执法意识,规范税收执法,提高执法水平,首先应清醒认识权力,科学配置权力,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第一、清醒认识权力。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改革传统公共管理制度方面取得很大成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初步解决了政企不分,职能交叉等问题。政府行政程序不断简化,行政行为不断规范。但也要看到,经济是基础,财政税收是最重要的保障手段。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占财政收入的80%以上,而当前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复杂,人民群众对物质的需求不断增长,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强烈,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深思为政之道,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挑战,行政执法能力遇到的新考验、市场经济择优汰劣和等价交换规律、契约法则的深刻影响,我们税务机关依法治税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税收人员在征管的环节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容易发生权钱交易的不廉政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行使税收执法的权力。 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的自觉性。严格守法,认真执法。权力和责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责任,没有权力,责任无法履行和落实;只讲权力,不负责任,权力得不到制约。权力滥用,损国害民。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权力神圣,责任重大,应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构建和谐社会。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认真思考如何以纳税人为本,如何按照法律法规为纳税人服务,为国家聚财服务。 第二、正确行使权力。各级税务机关要规范执法,强化监督,努力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任务,也是依法治税的核心内容。我们应把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税收中应着重研究和掌握的问题,运用好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努力提高税收业务管理和内部行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规范化管理是正确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精细化管理是减少执法随意性、简单化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将会制约税收事业的发展。 2008年,我省地税系统认真开展了“征管基础建设年”活动,征管基础建设,包括征管体制、手段、办法和责任制度走上规范化轨道,完善考核制和学习竞争机制;强化责任意识、税源监控;夯实征管基础,清查征管漏洞,推广税控装置;改革征管模式,完善征管办法,加强文明服务,推动诚信纳税等,特别是强化了法律意识,规范工作流程,落实责任追究,使“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得到遏制。2008年分局在市局正确领导下,结合“规范管理年”活动,以对干部严要求、税源严管理、廉政严监督、制度严考核的“四严”措施全面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大力弘扬湖南地税精神。有力促进了分局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但今年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走势的一年,根据省、市局税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分局实际,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税收科学管理和执法水平,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确保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为长沙市、岳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完成各项任务,正确行使纳税权力,应进一步抓住制度规范、管理到位、责任落实这些方面做文章。 1、制度要规范。应具有简洁、实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各项业务工作有操作规程,各个税种管理有相关制度,包括发票管理,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2、管理要到位。对外,以税收稽查为手段,打击偷漏税及恶性欠税,震慑涉税犯罪,进一步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对内,要完善管理机制,实现目标精细化、程序精细化、制度精细化、分工精细化、考核精细化。在行政管理方面,机关部门内部要协调运转,管理制度要健全,包括工作规则,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运转流程,各项考核评估办法及党风廉政建设等。3、责任要落实。针对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制度,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严肃执法执纪,切实规范内部行政程序。 第三、科学配置权力。税务机关应深化改革,把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税收工作中着重研究和掌握,运用好科学管理具体方法,努力提高税收业务管理和内部行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规范是对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规范化是推进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前提和基础。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执法出现随意性、简单化、淡化责任,疏于管理,会制约税收事业的发展。 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的最佳组合。组织收入的潜力主要来自科学有效的管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税收管理,存在着征纳双方权责关系不清,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缺乏制约等弊端。不但造成税收的“跑、冒、滴、漏”,而且对机关队伍建设也产生不利影响。反映比较强烈的“吃、拿、卡、要、报”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都与权力配置不科学等弊端有关。通过征收改革、会计改革、机构改革等迈出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步伐之后,在征收管理改革等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征收服务厅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也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服务水平,改善了征纳关系和纳税环境。 科学配置权力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和机制。过去靠专管员管户制度来进行税收征管,“一人进厂,各税统管”,集征收、管理、检查三者于一身,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难免不滋生腐败现象。通过建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建立了科学配置权力,防御腐败滋生的四道防线:变上门收税为自行申报,形成收税人与纳税人的分离防线;变分散征收为集体征收,形成税务人员内部的分权防线;变手工管理为微机管理,形成计算机程序化运行的机控防线;变随意稽查为有序稽查,形成了稽查各环节相互制约的监控防线。我们分局为加快征管改革的步伐,近几年从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案件查处等税收工作各环节入手,又进一步建立起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深化人事、分配方面的改革,认真落实公务员各项制度,针对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建立考试录用,考核晋升的激励竞争机制;针对人员不流动,结构不合理,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建立以辞职、辞退、培训、交流为内容的新陈代谢机制;针对腐败现象,建立起勤政廉政约束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等,从而科学地配置和使用权力,有效地推进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建立。 第四、防止滥用权力。税收管理位于税收征管的前沿,经常与纳税人打交道,承担着税法宣传、税收监控、纳税评估等职能。为防止滥用权力,要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大培训力度;要加强廉政教育,推行能级管理员制度;要加大工作考核力度;要强化对其权力的监督,置于相应监督制约之下。要根据税收征管法及税收管理制度,制订更详细的制约办法,不定期进行抽查、明察暗访,发现有不廉洁行为或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的,要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定期换岗,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税务人员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与他们遵纪守法的水平和执行法律的程度。要加大力提高依法治税水平,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使税收执法规范化、法制化,坚决破除重权轻法、以权压法的旧思想,提高依法办税、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提升领导能力,防止权力滥用。 提高征管质量 职责明确、流程细化,将规范执法的理念贯穿到对所有纳税户的执行行为之中,则会使税收管理质量全面提升,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因此,要提高领导能力,大力实施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从制度上努力实现有法必依。要按照“依法设置、加强管理、有利服务、讲求效率”的要求,合理界定税收管理各个工作环节的职能,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位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既要进行权力分解和制约,又要确保各环节的衔接,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各种管理规程,促进税务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管好税源是抓好税收的关键,也是基础管理的重点。地税部门要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征税,大力压缩欠税,应收尽收,均衡入库,保证质量”的工作思路,建立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制度,使收入规模、速度、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税收调节职能,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我们分局着重围绕组织收入方面的分析管理、评估、考核做文章,不断提高税收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要注重分析。注意准确预测经济形势。严格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分行业、分区域、分性质、分隶属、分税种进行深入的税源调查,分析经济形势,分析税源现状,分析增减原因,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应收尽收,足额入库。 二要加强管理。全程监控税源变动情况,按照户籍管理“零漏管”,依法征收“零欠税”,税源管理“零滞后”,业务操作“零缺陷”,岗位协作“零障碍”,税收服务“零距离”的征管工作原则,对一般税源同步监控,对异常税源跟踪监控,对重点税源重点监控,实施分类管理,强化重点管理,创新管理手段,严格管理制度,特别是落实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确保对征管基础的“精耕细作”,征管过程的“精雕细刻”,征管质效的“精益求精”。 三要抓好评估。为有效规范纳税行为,重点是抓好纳税评估制度建设和健全指标体系,达到“三化”,即全面建设评估模型,力求纳税评估科学化;尽快应用评估软件,力求纳税评估效能化;统一规范评估流程,力求纳税评估标准化。 四是要严密考核。科学评价收入质量,制订并落实税收宣传、税务管理员、纳税评估、“一户式”管理等单项考核办法,通过实行纵向监控、横向监控和重点监控,强化目标考核、责任考核和项目考核,进一步细化指标,严格标准,加强环节监控,确保收入质量,圆满完成税收任务。2008年,我局采取了“局长负全责的领导责任制,征收科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目标管理制,后勤科室服务一线的促收责任制”,圆满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征收入库占计划任务的121.01%,同比增长35.69%。我局今年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遵照省局和市局领导的指示,我们要将荣誉转化为“三力”来促进分局工作的开展。“三力”:即将荣誉转化为完成收入任务的动力;转化为激发干部职工的活力;转化为提高服务水平的能力。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履行税收工作职责。做到应收尽收,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 《税收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全国地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范本(试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形成税收执法责任制的统一框架和制度体系,其设置岗位全部是执法岗位以及与执法直接相关的管理岗位,地税“范本”设岗位46个,岗位职责以高度概括方式,按业务类别逐条列明岗位需办理的工作事项;地税为203条,详细描述了遵循各项要求,涵盖了工作程序中与执法有关内容、权限、时限流程、顺序环节、政策掌握、文书使用等,我们应原原本本贯彻执行。 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依法治税的重要载体,是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我们依照“范本”统一制定的制度定岗定类,依法设岗,责任到人,履行职责,真正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通过找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我局根据规范管理的内容,从税收征收、干部队伍、行政事务三方面全面修改和制订了38项规章制度,建立了规章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督查考核体系。 要深入推行执法责任制,加强税务队伍建设十分必要。通过推行执法责任制,不仅暴露并解决了前段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责任追究的明细化和提高责任追究制度的严肃性,进一步促使干部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在工作中公正规范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促进廉政建设。使税务系统干部弘扬地税精神,确立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境界,文化素养,增加凝聚力、责任感,激发工作活力。 以公正执法为灵魂,文明诚信为基石,以纳税服务为手段,建设法制、诚信、为纳税人服务的税务机关,必须加强法制建设,用公正执法灵魂贯穿税务机关,培养税务干部。具体培养三种意识:一是法制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征纳关系,依法处理税收领域各种关系,一方面严格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确保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行使执法权益接受法律约束,不滥用职权。二是制约意识,引入ISO9000管理理念,使各项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三是权力意识,建立执法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公正执法能力。 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我们分局建立干部定期法制培训制度,坚持不培训不提拔,不培训不上岗,不断提高税务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按照注重综合素质,提升执法能力,创新培训方式,实施全员培训,促进终身学习的要求。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经常性的培训格局,使干部成为懂法律、经济,擅长税收、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理想宗旨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聘请办税形象综合评议员、政务公开业务监督员,进行“税企对话”,建立“黄牌警告投递箱”,进行各种方式的监督制约。在部门形象上,着力体现治税的效果,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队伍建设好,规范管理好,信息技术运用好,执法服务好,完成任务好,廉洁勤政形象好”的“六好科所”评比活动。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拓展税收文化载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程,巩固依法治税成果,展示地税部门的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形象。 以规范管理活动为着力点,分局不断培养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清正”的地税职业道德修养和“忠诚奉献、公正勤廉、求是创新、兴税报国”的地税十六字精神;进一步培养干部队伍立足岗位奉献、崇尚文明服务,营造良好的部门形象。孔子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中层干部素质的高与底,是能否带好队、收好税的关键,为此,2008年分局以提高中层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抵御腐蚀能力为目标,以分局干部轮岗为契机,做到各部门专业配置、知识互补、分工科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的整体功能作用。让干部参与决策,尊重干部民主权利,形成共同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努力方向,寓教育于分局各种形式活动中。“润物细无声”,提高凝聚力、向心力,使税收执法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优化纳税服务 实施执法责任追究制后,税务人员在观念上实现了从重权力向重责任的转变,改变了重数额轻程序的错误认识,建立了严格按法定秩序和时限办税的责任意识,纳税服务优化,规范执法和文明服务受到好评。 为加强诚信建设,用文明征收体系规范税务机关,我们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社会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公正执法能力。为加强服务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分局实施纳税服务多样化,实行特事特办,专事专办,以解纳税人燃眉之急;实行“延时服务”,窗口有专人值班,加班加点为纳税人服务;“提醒服务”,对未正常报税企业,逐一电话提醒,防止过期罚款;“上门服务”,主动上门进行纳税服务。 为营造规范有序的税收环境,体现征税与纳税的良性互动,构建一个互信、平等融洽、和谐的新型税收征纳关系,切实用好权、履好责、服好务。分局为纳税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征纳沟通尊重纳税人,维护纳税人的权益,互信互利,提高征纳双方的互信度、认可度、理解度、配合度、和谐度,同时实施集约化管理,降低征税成本,将一窗式服务理念应用于全部税收领域,搭建电子办税服务平台,硬件配置、网络互联、软件应用,均提供技术支持,节约征税成本。分局注重程序化运作,提高征纳效率。讲程序、重流程、抓规范,进一步加强征、管、查各岗位衔接,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做到按程序运转、按制度管理、按岗责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优化纳税服务,机关工作做到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上门服务做到个性化、礼仪化、社会化,确保纳税服务优质、高效、周到、快捷。 当前,我们分局正在不断探索和建立推进依法治税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水平,以统一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税收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考核,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切实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全面提高领导能力,推进依法治税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不懈努力。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营造和谐税收环境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税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要充分发挥税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以营造和谐税收环境为目标,大力改善税收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为纳税人服好务,为企业发展服好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好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改善税收环境,服务好纳税人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职责定位由管理执法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并把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列为办税服务标准,着力构建规范的税收服务机制。 逐步建立起规范统一、协调一致、多元有序、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逐步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税收服务中,大力推行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和“一窗式”办理涉税服务事项。改善服务方式,把优质服务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不断拓展税收服务的新领域。 (二)营造公开公平的办税环境。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规程、税务违章处罚标准、税务廉洁自律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发票领购办法、服务承诺等全部予以公开,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政策公示牌,公开个体工商业户税负,设置滚动式政策咨询触摸屏,方便纳税人查询各类税收政策,使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监督之下。对税收征管中反映和发现的涉及有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不查实不放过,对查出的问题不分清是非不放过,对违纪人员不处理不放过,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三)营造诚实守信的纳税环境。开展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A、B、C级纳税人。把纳税服务与纳税信用等级相结合,试行纳税人分类管理。根据纳税人的不同信用等级给予有针对性的激励(或限制)措施:鼓励和引导诚实守信行为。在执法上做到公开透明、平等对待。在服务上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积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起征纳双方诚信互信机制,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好企业发展 (一)重点企业挂点服务。选定重点企业为挂点服务对象,实行挂点服务,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提合理化建议。定期举办“企业发展与税收服务”座谈会,广泛征询在优化税收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给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为税收稳定增长提供可靠的源泉。 (二)招商引资企业跟踪服务。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引资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企业需要哪些服务,就服务到哪里,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好交通、质检、电力等诸多困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加强对破坏投资发展环境的责任追究,努力实现服务执法“零投诉”。 (三)彭励发展企业政策服务。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效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法定减免税审批制度,简化纳税人减免税审批手续,缩短法定减免审批时间,实行减免税事项集体审批制度,杜绝各种自行减、免税行为。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三、营造和谐环境,服务好弱势群体 (一)开展致富帮扶。要积极参予开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帮扶活动, 帮助调整农业结构、修路架桥、整修泵站、救济贫困户和失学儿童、兴建温馨家园、开通有限电视,实行扶贫和扶智相结合, 提高驻点村人均纯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二)参加公益捐助。将扶贫帮困进行延伸和辐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为希望工程、为残疾人、为下岗职工、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积极捐款捐物,踊跃参加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和“扶贫助学”等活动,充分展示高尚的人格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落实税收优惠。运用税收职能,扶助弱势群体。对下岗、残疾人员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免收工本费,减免税收。对不够起征点的个体户减免税收。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关于对工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工商银行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不当“局外人”,不做“壁上观”,不断加大对全市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信贷扶持力度。2016年,贷款已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额的“半壁江山”,为我市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立下“汗马功劳”,连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最佳单位”,连年名列全省县级工行综合实力“十强”,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工行现象”。该行的巨变,来自他们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志气和骨气,来自他们不屈不挠、永无止境的进取和实干,来自他们驻在地方、心系地方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才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勇往直前、脱颖而出,才使他们的事业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才使他们不断地创造辉煌、实现跨越。同样的环境下,工商银行能够创出如此佳绩,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观念,还是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成功,思想认识的每一次飞跃,都始于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有新观念,才有新作为,有新思路,才有新出路。工商银行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面对的是全行贷款不良率高、收息率低、转化空间狭小。因为效益不好,一直畏贷、惜贷,因为畏贷、惜贷,业务不断萎缩。但银行只有放贷才能挣钱,只有挣钱,才能发展。该行通过认真的调查思考,认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保证银行赢利和可持续发展两者不应是一对“矛盾”,而应是一种生死相依的“鱼水”关系。为此,提出“抢抓机遇、膨胀总量,实现地方经济和自身效益同步增长”的思路。观念新,一新百新;观念变,一变百变。正是从人人挂在嘴上、但不是人人能落实到行动的观念转变上,该行找到了快速崛起之路。“地方发展我发展”思路的提出,使他们把握了政府、银行和企业利益的最佳结合点,使他们把重点放在全市重点工程、利税大户和招商引资项目上,不断加大贷款投入力度,使得信贷业务越做越活,“蛋糕”越做越大。观念的转变,还在于该行勇于破除畏首畏尾、狭隘保守意识,树立“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意识,对看准了的事情敢于探索,敢于突破,迎着风浪干事业,克服困难求突破。正是由于敢于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陈旧思想观念,工商银行才能在竞争中始终领先一筹,快人一步,成功实现赶超发展。 机遇,还是机遇 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待机遇,他们成功的经验是抢、是抓、是创,因而“馅饼”总是掉在他们那里,机遇总是眷顾他们。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谁把握住了机遇,谁就把握住了先机。工商银行成功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抢抓机遇,始终牢牢把握机遇,不让一个机遇溜走。一方面,该行紧紧抓住国家产业政策和上级行的信贷政策调整的机遇。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贷款投入点多的机遇。既有力支持了我市的赶超发展,自身信贷规模又得到快速膨胀,不仅为该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地方、企业和银行“三赢”的局面。机遇总是偏爱有所准备、捷足先登的人,总是垂青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的人。每年年底,为了抢先了解下年度信贷政策和投向重点,该行都组织精干力量靠在省行,随时掌握最新动态,提前筛选项目、编制材料,等到正式信贷政策下达,其他行才开始运作时,因为抢先一步,该行已经开始上报贷款项目,极大提高了申批成功率。 创新,还是创新 创新是发展不竭的动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企业,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要创新,就需要有过人的胆略和勇气。事情总是这样,如果事事要先看有没有文件规定,有没有上级领导说过,或者此事有无先例,此路有无前人走过,顾虑大于考虑,想法多于做法,永远得不到快速发展。该行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从体制和业务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体制上。业务上,更是注重金融产品创新。他们不在上级政策中寻找“不能做什么”,而是在政策中琢磨“还能做什么”,凡是政策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干的,都紧紧把握“底线”,最大限度地利用政策。在跑政策的过程中,如果一级一级请示汇报,很多机遇就会在按部就班中丧失。为此,该行创造性地提出“倒跑”策略,直接奔省行跑政策,先了解哪些项目可以投放信贷,争取省行同意后再按程序上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革出活力、创新促发展。该行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 效率,还是效率 工作目标确定后,必须要有先人一步的措施,快人一拍的办法,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收到更多的成果。这是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经验,也是工商银行赶超发展的重要经验。该行树立强烈的时间和效率意识,对上级的各项政策反应快,行动快,什么政策、蕴含什么机遇、如何向上争取,都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从而把众人争夺的机遇留在地方,把各地渴求的资金抢到地方。正是由于始终领先一筹,快人一步,该行才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抢先。 实干,还是实干 实干出实绩,实干出效益。工行近几年的惊人发展、变化,主要是他们有一种埋头苦干、不图虚名的实劲,有一种迎难而上、无所畏惧、不为困难所屈服的实干精神。同样的环境,甚至不如别人的基础,工商银行能够干出成效,就在于他们把功下在“实”处,把劲使在“干”上,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辛苦,迈出了比别人更快的步伐。为了随时掌握上级的各项信贷政策,该行一位副行长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靠在省行,每个月都要往返省城四、五次,一年要跑十几万公里。他们的工作真正达到了“夜以继日”,不分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只要工作有需要,随时出击,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效果不收兵。正是靠着这种嘴勤、腿勤的实干精神,该行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第一,才取得今天的辉煌。在他们看来:山之险峻,只能增强攀登的胆略;海之深邃,更加坚定探索的信心。他们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满意的赞扬声中,体味到的是顽强拼搏、孜孜以求的工作热情带来的惬意回报!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关于综合性科技刊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综合性科技期刊作为组成大科技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应充分发挥杂志媒体的优势.走出狭义科技的范畴,积极渗透到与科技息息相关的经济领域,为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等提供服务。以媒体的视野,发挥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等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成为各地交流经验的平台。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系,为当地的科技局长开辟了“创新大讲堂”栏目,使科技局长的工作思路和声音能在杂志上进行广泛地交流、引起争鸣,为其他地区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借鉴。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3结束语 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综合性科技期刊的生命源泉,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这条命脉,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虽然,综合性科技期刊覆盖面小、发行量少、出版周期长,但以其科技的独特视野、深度报道态度观点鲜明、重复阅读率高等特点,在如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仍有一片天地,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建设镇位于我县西北部,辖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2.3万余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集镇商贸繁华,交通便利,治安状况较为复杂。一年来,我所把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巩固 严打整治斗争成果、提高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局势驾驭能力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积极探索,边打边建,初步建立起以党委、政府为领导,以派出所为核心,以群防群治力量为基础的打防控一体化,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今年1—6月份,全镇共发刑事案件17起,同比下降55.3%,以往比较突出的打架斗殴案件发6起,比降66.7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体系建设的基调上,将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为政府行为,取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而不是靠派出所几条枪就可以完成。因此,我所在对辖区治安状况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向镇党委、政府多请示、多汇报,取得党委、政府对派出所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为政府行为,形成以党委、政府牵头领导,以派出所为核心协调,以社会各阶层力量为基础的防控体系建设框架。一是专门成立了由镇分管综治副书记为组长,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动社会各界防控力量。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定期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党委、政府协调解决,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三是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镇政府在镇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专门拨出开展防控工作专项经费8000元。 二、在体系建设的内容上,根据辖区治安特点,建立了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㈠突出点的防控。点的防控就是把辖区需要重点防控的对象(如重点部位、重点人员)作为整个防控体系的点来进行重点防控,提高派出所对这些点的情况掌握和控制能力。点的防控在整个治安防控系中处于支点的位置,是防控的重点。我所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点的防控。一是增设治安报警点。在辖区治安复杂地区和重点村增设一个治安报警点,进一步方便群众报警。同时,使派出所对辖区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二是建立防控支点。将辖区内28个重点单位、行业、场所作为防控支点,逐点建档,跟踪管理,以加强派出所对这些重点防控支点情况的及时掌握。三是针对重点人员建立控制点。在可能涉嫌犯罪人员、逃犯等列控对象周围,通过布建耳目等手段,对其进行全方位秘密控制,及时掌握动态。在今年夏季百日会战初期,通过加强点的控制,先后抓获上网逃犯高忠东、高忠玉两人。 ㈡抓好线的防控。点的防控需要线来连接,线的防控抓好了,也就巩固和加强了点的防控。线的防控在整个体系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是防控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线的防控,主要是通过加强路面巡逻,起到威慑作用,提高防控能力。一是组建镇治安巡逻队。目前有队员4名,主要负责对辖区治安复杂区域和重点路段的治安巡查,加强线上防控,强化打击现行犯罪的力度。二是组建护村(厂、校)巡逻队。以村治保会、厂矿和学校保卫科为依托,共组建14支75人,有选择、有重点地义务开展治安巡逻。三是规范巡逻方式。针对辖区治安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确定巡逻防范的重点路段和区域,组织民警、巡逻队员进行车巡、步巡。同时,将巡逻分为2个时段:白天为常规段,由责任区民警带领一名巡逻队员结合日常工作在本辖区巡逻;夜间为重点段,由2名民警带2名巡逻队员对重点区域开展巡逻,以夜间巡逻为主。开展治安巡逻工作,提高了辖区的“见警率”和“管事率”,增强了公安机关对社会面的管控能力,在控制三类可防性案件、控制公共场所发案、提高群众安全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建设镇公共娱乐场所较多,打架滋事等案件时有发生,通过开展夜间治安巡逻,此类案件大幅下降。今年入夏以来,集镇所在地的歌舞厅、一保岬、六保岬冷饮点等公共场所发生打架案件2起,其中1起被当场制止,发案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6.7%。6月19晚12时许,池某在相约酒吧过生日时与同在该场所跳舞的郑某因小事发生争吵,二人及其朋友共十余人,矛盾逐步激化,有可能酿成群殴事件,被巡逻到此的民警及巡逻队员当场予以制止。6月23日凌晨2时许,巡逻人员在建设粮站院内当场抓获正在撬盗摩托车的陈维满、罗上铃,从中破获盗车案件3起。开展巡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使民警认识到改革旧有的警务模式的必要性,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今后总体警务制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㈢开展面的防控。面的防控就是对整个社会面的防控,在整个体系建设中,点和线的防控是重点,但仅有点和线的防控,这个体系是不健全的,只有加上面的防控,整个体系建设才是完整的。我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面的防控:一是着力编织情报信息网。通过布建治安耳目和信息员,形成一张布局合理、覆盖面广、触角灵敏的情报信息网,及时掌握辖区内的各种治安信息。二是努力构建三级联防机制。初级联防即“户户联防”,本着“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指导思想,在相邻的店铺或农户之间开展联防,互相照看。3月24日上午,建忠村民吴士昌在联防守护中发现吴学榜家中有一行迹可疑少年,经盘问将其扭送到派出所,从中破获盗窃自行车案件3起。二级联防为中级联防,由责任区民警分头负责,广泛开展村与村、厂矿与村、学校与村的联防机制。三级联防为周边联防,与毗邻的本县广平、文江、奇韬、太华及永安市槐南乡等周边地区开展广泛而有针对性的治安联防协作机制,达到案件协查、信息共享、共同防控的目标。通过建立三级联防,使派出所对社会面的防控能力大大增强。三是抓好治保调解会建设。加强对两会业务指导,每月召开治保调解主任例会,充分发挥“两会”作用。各村成立了调解小组,聘请3—4名德高望重的群众作为调解员,及时调解纠纷,把矛盾化解在本村,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今年来全镇12个治保调解会共调解民间纠纷23起,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三、在体系建设的特色上,突出加强了流出人口管理。 加强人口管理是治安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人口管理上,我所注重从源头上开展防控工作,在加强常住人口、外来人口的基础管理,以及违法青少年、所外监管人员、两劳释放人员等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重点管理的同时,突出加强了对流出人口的管理。近年来,我镇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人数达数千人之多,在促进我镇及流入地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使我镇治安形势出现新动向:一是流出人口在外违法犯罪增多;二是无人监护的在校学生参与违法活动增多;三是农村纠纷矛盾及家庭婚姻问题时有发生。对此,我所在今年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奔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中,将派出所是否要开展流出人口管理作为一个主题,组织全所民警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虽然上级公安机关没有要求流出地公安派出所对流出人口进行管理,而是以流入地公安机关为主,流出地公安机关协助管理,但管好流出人口可以有效预防流出人员违法犯罪,促进流入地公安机关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流出地、流入地的治安工作和经济发展。于是,我所决定率先将流出人口管理作为派出所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并取得了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支持和配合,成了我所抓治安防控建设的一个特色。主要做法是: ㈠建立台帐,对流出人口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即:及时掌握、核对流出人口的底数及流向。对流出人员的姓名、年龄、原籍住址、流出时间、流入详细地址、从事职业、经济情况、现实表现、发复函情况一一作了登记,建立完整基础台帐。⑴由责任区民警深入各村详细了解流出情况,并登记造册;⑵通过计生办办理流动人员婚育节育证掌握育龄人员外出情况;⑶通过镇劳务站掌握流出人口从事职业及分布情况;⑷每学期到中小学了解学生父母是否外出及流入地址、从事职业;⑸每月核对流出人口一次,即依托村治保主任和户口协管员对每月流出人员变动情况进行重点掌握登记,与派出所进行核对;⑹及时掌握流出人口返乡时间、返乡原因,对流出人口做到底数清、去向明。目前,全镇现共登记流出人口2937人。 ㈡防范在先,对流出人口开展法制教育和培训。一是在每年春节后,由派出所和计生办集中一定的时间对拟外出打工、经商的人员组织进行一次法制教育,组织他们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并逐人发放派出所统一编印的宣传手册,提高流出人员的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流出人员在外能够遵守法律法规,为流入地经济发展作贡献,在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流出人口在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节育证明》、《外出务工人员证明》时,由派出所和镇综治办与外出人员签订《流出务工、经商遵纪守法责任书》,要求其在外出期间能遵守法律法规。三是对集中输出劳力和流出人员较多的地方,在流出人员中指定组织能力强的人为义务法制宣传员,一方面配合流入地公安机关对外出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及时掌握流出人员表现情况并及时反馈。四是在每年年底外出人员大量返乡之际,依托村治保会和责任区民警对流出人员进行再教育。 ㈢跟踪管理,确保管得住,控得严。主要是强化与流出地公安机关的联系和信息反馈。流出人口在外违法犯罪不在少数,我所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对流出人口进行分类管理,将流出人口分成四类:一类是指一般群众;二类指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三类是指需要纳入视线人员即重点人口;四类是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对一类人员仅一般掌握,对二、三、四类人员由派出所逐人寄发通报协查函到流入地公安机关,向其通报基本资料,提供相关信息,请其将有关对象纳入视线,重点管理。对流出人员较集中的省内三明、沙县、泉州、晋江、石狮、厦门等地,我所与所在地公安机关有针对性地签订互通情况、共同管理的协议,建立协作机制,使流出地流入地共同承担管理责任,确保建设籍流出人口少发案,不作案。对流出人口实行分类管理、通报协查制度,不仅为流入地公安机关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供服务,同时还直接服务于本辖区的治安防控。减少了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㈣亲情帮扶,努力为流出人口排忧解难。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流出人口均有一个担忧和一项困难。担忧的是大人都外出了,家中老人孩子缺少照顾,孩子容易变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困难的是在外打工经商,人生地不熟,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怎么办?我所想流出人员之所想,急流出人员之所急,与相关部门一道,对流出人员提供亲情般的帮助,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验。一是主动与学校配合,将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加强教育和监护,及时发现其不良行为,对个别有轻微违法行为人员逐个与老师成立帮教小组及时帮教,同时对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查处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定期主动上门家访,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决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后顾之忧。二是为外出人员提供法律帮助,力所能及保护流出人口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外出务工遇到的实际困难。流出人口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协调,为流出人口提供“娘家”式的支持。如在三明打工的高某在为老板干了半年后,老板找了种种理由克扣高某二个月工钱,我所民警在下村时听到高某的诉求后,民警当天就同劳务站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反映这一情况并通过劳动部门解决,同时向三元警方通报这一情况,最后在三元警方和劳动监察部门的干预下,被无故克扣的工钱终于如数领回。高某对此感激不尽,写了一封感谢信寄到我所表达谢意。 ㈤微机管理,提高流出人口管理的科技含量。为了做好流出人口管理,我所在县局户政部门的协助下,开发出流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流出人口微机化管理,并与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租赁房屋管理系统共同构成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流出人口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5月20日,责任区民警在下村调查中发现在三明富兴堡养猪场务工人员林起绵近日返乡,常出入娱乐场所挥霍,行为反常。通过微机检索其经济状况并结合调查情况,发现此人有盗窃嫌疑,即与所在地派出所联系,从中破获1起2600元现金被盗案件。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 摘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的职能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高校没能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因此,地方高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转换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人才培养,地方政府也要坚持政策保障,以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双重发展的目标,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经济服务 作者简介:田秀红,女,1973年8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伴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人才、科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为高校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高校所具有的功能和优势,决定了地方高校可以而且应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撑,以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相互发展的“双赢”目标。 一、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部门,其建设和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又离不开地方,它依托于地方的存在而存在,并伴随地方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接,以促进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双赢。 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也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的行政型教学管理体制及办学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部分高校尽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力度远远不够。地方高校由于缺乏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仅仅注重于传统的校内教学与科学研究,从而忽视了服务社会的职能。此外,由于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重视力度不够及财力有限等原因,对高校提供的资金及物质支持非常有限,导致高校发展及服务社会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不利于激励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三、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1、地方高校首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观念决定行动,思维决定出路。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行动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一向被人们誉为“象牙塔”的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缺少对社会、对市场的了解,更缺少对社会服务的理念。因此作为地方高校,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思考,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破除为办学而办学与社会脱节的传统思想,要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意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等优质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地方高校要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最终要通过人才才能得以实现。当前地方高校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高校既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条件;既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又要结合地方市场需求。要把学科建设融入到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及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来;要立足于地方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将那些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浪费资源、不适应市场需求、脱离地方实际的专业停办、转型。在人才培养上,要着力培养出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综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高校要坚持走“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推动产学研合作成为重中之重。规划指出,要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努力把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地方高校要紧紧把握住这一大好良机,把产学研相结合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高校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项目,要集中优势资源,组建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要不断寻找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这样既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又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地方政府要重视高校建设,加强与高校合作,为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提供机制保障。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智囊团。高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建设直接关系到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此,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协调作用,加强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建立起高校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机制与平台,引导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发挥外事职能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摘要:近年来,南安外事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外事为民”,地方外事服务中央整体外交、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探索外事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神秘封闭向透明开放转变,由偏重政治向政经并举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使地方外事工作更加走近基层,贴近民众。本文阐述了南安地方外事工作服务经济的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外事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外事;服务;经济 一、南安外事工作服务地方经济情况 (一)借助友城交流平台,深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以民族英雄郑成功为纽带,1995年南安与日本平户缔结友城关系,两市除官方友好互访外,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交流,同时还积极探索两市青少年间的联谊交流事宜,不断寻找互利共赢合作平台。同时,南安外事部门通过海外侨社、上级外事部门等,积极探索与澳洲、欧美等经济互补强的发达国家(地区)缔结友城,以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搭建经贸活动平台,不断扩大对外经贸成果。几年来,南安借世界南安青年联谊会、世界南安同乡联谊会、国际郑成功文化旅游节、凤山文化旅游节等涉外平台,积极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在首届南安·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和北京第十届世联会签订了27个投资项目,总投资约504l元。 (三)主动服务,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各级外事会议、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和服务,杜绝公款出国旅游不正之风,促进全市对外交往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四)提升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1、简化手续。对全市明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侨资企业等800多家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确认因公出国(境)重点扶持企业,简化出国(境)审批手续。 2、减轻负担。停止收取护照签证代办费,鼓励民营企业循因公渠道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商贸活动。 3、优质服务。推行一站式窗口服务、重点团组专人跟踪落实等,3年来,有21家企业136人次循因公渠道,成功前往美国、卡塔尔等国参展,达成金额可观的贸易协定。 4、构建平台。“6·18”期间,主动对接“日本国技术成果展”通知我市相关项目的产业企业,构建技术创新、学习交流平台。 二、南安地方外事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外交、外事观念难以适应“大外事”格局需要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单位主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外事工作已经成为日益社会化的工作。但是,长期以来地方外事工作上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外事部门的工作就是“迎来送往”的礼宾接待以及办办证照手续的简单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把“外事无小事”与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认为接待国(外)宾责任重大,凡事都有上级指示,只要照办,不出差错就好;有的认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经济部门的事,对外事部门是软指标,有无成效无关紧要…… (二)外事工作者的素质制约着外事工作的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充分利用外事资源,促使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关键取决于外事工作者,其个人修养、知识水平、思维思路及工作状态等直接影响着地方外事工作,而大部分地方外事工作者水平良莠不齐,外语水平有限,难以适应当前对外交流合作需要。 (三)民营企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强烈愿望受限 南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920多家,随着经济转型的加速,民营企业“走出去”国际化发展战略意识渐强,很多民营企业家把目光投向海外。目前,他们可循因私、因公渠道出国(境),大部分国家对因私商务考察申请把得严,签证通过率低;因旅游受时间、地点、项目限制,循旅游形式商务考察与目标要求差距大,效果大打折扣;循因公渠道出国(境),各级文件对出访人员身份、出访目的、路线行程、考察成果等要求十分严格……很多企业家到国外发展的良好愿望被迫推迟,甚至耽误。 三、南安地方外事工作思路探索 (一)在认识中转变观念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达到空前的紧密程度,真正形成了全球化分工、全球生产布局、全球消费的高度全球化时代。在后危机时代,经济一体化将继续深化,外事工作将贯穿于这一过程对外交流的始终,在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国际交流、民间交往中都有“外事”的影子。这就要求外事干部要转变观念,立足全局,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化等待服务为上门服务、改单一服务为多种服务,在服务中拓展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空间,在服务中发挥外事管理、协调、参谋的职能。 (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1、借助涉外活动平台,宣传南安政策环境、优惠措施,增强外商投资信心,构建有利南安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与境外社团联系合作,邀请海外企业家来南安参观考察。 2、融外宣于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合作中,争取更多国外企业家到南安投资,借团组出访宣传南安经济状况,引导重要外宾和国际友人参观考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三)发挥外事部门职能优势 1、进一步简化因公出国(境)团组、港澳多次往返通行证审批手续,缩短办结时间,提供优质服务;推介apec商务旅行卡,为民营企业循因公出国(境)广开便捷渠道;畅通“请进来”的绿色通道,当日办结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入境申请。 2、对出国(境)从事招商选资、技术与设备引进、项目推介、经贸洽谈、参(办)展、签署重要协议(合同)的团组及与当前“扩内需、保增长”任务密切相关的其他出国(境)团组优先审核办理,并在年度出访计划安排上适当倾斜;对重大出访项目、重要出访团组提前介入、跟踪服务。 3、加强与涉外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掌握企业经济发展动态,在对外交流中着重推介南安各项特色产业。 (四)加强外事干部队伍建设 外事工作政策性强,关系国家形象,全面提高外事干部队伍的素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外事工作人员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要努力加强学习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进取意识。要致力于外事工作的长远发展,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摘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应注重科研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高校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宝贵资源,地方政府应积极开发利用。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宝贵资源,如何协调好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 一、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高校为地方经济提供人力、智力支持。(1)由于学生联系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便利,学生在学校驻地就业的概率会高于外地。近几年来,驻保高校平均每年都有数万名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其中大部分留在保定或河北其他地方,这为地方经济建设输入了优质的人力资源。(2)高校富集的科技人才和比较完备的科研条件更是发展地方经济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如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驻保高校与众多省、市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研发体制,除了为当地政府、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外,还有许多科研成果被直接运用到当地的生产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增长。高校的基础建设及其建设过程中采购原材料、聘用建筑工人等,这些会直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发展也会带动当地的餐饮、娱乐、文化等相关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和扩大就业。 3.高校学生消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据调查,2008年国内在校大学生年消费支出最高的达到20900元人民币,而年消费最低的也有2700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9124,57元。依据保定消费水平估算,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年均消费额至少在5500元以上。仅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四所大学为例,其在校生规模超过十万人,对保定地区经济产值达到6亿元人民币。同时各高校举办、承办各类考试活动、学术会议等也给地方带来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考生、参会人员的直接、间接消费也是极为可观,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 二、完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高校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适合”的人才 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1.结合现实,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既有应用型,也有研究型。研究型,即学术型,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即以培养实务型人才为目标。各高校应针对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本科、专科教育应当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2.根据社会需要,合理设计课程。课程设计关系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课程设置应合理有效。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现实需求,不断更新,以求及时传授学生最实用、最新颖的知识。其中应包括大量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课程数量应该既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又让其有学习压力,给予学生自学空间,以锻炼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3.重视社会实习,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高校各学科要重视社会实习,通过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切实锻炼,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并且要重视实习的成效,即社会实习结束后,应统一检测学生实习结果,可以考虑采用统一考试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业务领域选择作答。 (二)高校科研工作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具有人才集中、设备齐全、信息灵通和学科优势,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应借助其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深入、实际地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1.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高校科研工作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切实转变那种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强化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坚持实际性和应用性,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自身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 2.引导科学研究的内容向经济建设倾斜。高校科研机构要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引导教师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身研究的着力点和立足点。引导教师等科研人员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和主攻方向,尤其是侧重于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把高校科研工作办成当地经济建设的“智囊团”。 3.加强科研与地方的现实联系。高校要引导教师走出校门,加强理论部门与实务部门的交流联系,促进课题成果转化。同时畅通学校与地方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联系渠道,通过各种形式推介研究成果,使其发挥实际作用。 三、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具体措施 1.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稳定对话机制。协调好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双方及时互通信息。一方面,高校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科技等方面的需求,并快速适应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需要全面了解地方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情况、科研进展情况,以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因此,应当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稳定对话机制,定期就经济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发现二者结合点,寻找合适的共建模式,实现双方共赢,协调发展。 2.建立“高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系统”。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的直接使用者,有资格对高校教育质量做出评价。而用人单位的评价信息却是长期以来最难以收集的信息。应当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高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系统,依托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让高校教育直接与用人单位对接,即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一个中介,双方及时进行信息沟通、状况反馈,从而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第一,疏通毕业生反馈渠道,直接获取毕业生质量的社会评价;第二,为高校科研提供研究范畴;第三,学生可从中发现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此“高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系统”可以先在区域内的大学实现,今后形成全国联网,各高校可以通过与他校情况对比,提高自我。 3.创建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实践教学是理工科类学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直接涉及到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地方政府在支持高校教育方面,应面向本区域高校相关专业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基地为本区域各类学科领域创设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以供本区域高校的学生集中到基地参与实训、实践。并且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允许大学生入驻,政府给予宽松政策,让大学生直接创业,让其提前直接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基地可以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更多机会。 4.加强高校与地方的高层次人才交流。高校教师等理论研究人员与社会上有实战经验者是高校与区域互动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高校与地方的人才交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到实践部门挂职锻炼,对实践部门从理论研究角度进行调研、指导,同时也可以深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发现、提高自身不足;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家等具有实战经验者也可走进校园充电,丰富所需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兼职教师教授实践课程、传授实务知识,更新高校教师结构。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拉近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可培养出两栖型人才,为促进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提供人才保障。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式 摘 要 高校学科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应是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目前这种机制还不太完善,服务模式也没完全形成,但高校在服务途径与方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经济发展 服务途径 服务方式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是企业改革的驱动器,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因而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中心。早在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龙头工作,从其建设内容上来看,包含了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决定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 1 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1.1 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近几年虽然开始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国地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而在西部如西藏、新疆、宁夏等地区,其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对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1.2 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的设立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如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为首钢培养人才,湖北汽车学院主要为二汽培养人才。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科研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对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的人才来源和帮助其开展科技创新的高校也是单一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是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2 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2.1 科技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 (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水平高,实验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学术思路新颖,而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第一线,生产能力强、销售网络畅通,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较好,所以与高校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或出于想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往往直接面对社会公开招标,而高校教师由于集多种优势于一身,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成功率还不高,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也不健全,且起步晚、发展慢,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风险抵御能力也较弱等,这些都使科研成果转让和推广困难重重。 (4)直接参与重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重大工程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利用多学科优势,参加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中国武汉光谷、政务信息化建设、武汉轻轨等多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重大项目的建设。仅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 (5)创办科技公司。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企业专司生产、科研院所负责研究的模式,导致了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应用主体,缺乏技术的吸纳能力,使得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高校以创办科技企业的形式自我构建技术的吸纳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现阶段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6)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7)政策、技术咨询。一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开展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四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资源开发。 2.2 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途径 (1)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产品进入市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产品”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的支配下,长江大学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为社会培养8.8万名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教学、临床医疗、行政管理、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很多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专家、基础教育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和企业家。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突破20%。 (2)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快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3 结语 在学科建设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学科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双方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可拉动科研、凝炼特色、锻炼队伍、提升研究平台,并提高学科建设层次。同时,还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科知名度。但作为高校,在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中要占主导地位,不能被动地跟随着市场走,必须遵循学科建设的自身发展规律。 目前,高校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很多,但还未形成固定的高效模式。这需要形成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有机化学课程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有机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基础知识为起步,涉及有机化学操作技术的实用型课程。《有机化学》课程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问题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能够满足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为此,课程组结合《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对课程如何进行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贯彻“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模式;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能力;产研结合,促进企业发展”的“三赢思想”,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培养为依托,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优化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建立了企业技术服务机制,为社会培养了学以致用的实用人才,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课程的基点应该是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课程组依据企业生产需要,确定教学内容;模拟企业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进行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生)产(教)学结合,优化了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实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1依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课程内容 在不同类型的化工企业就业,对于《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为了改善《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课题组将《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统一教学内容,拓展模块则根据在相关化工企业调研的结果,针对专业方向、就业倾向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性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要求。 1.2模拟企业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 课程组在课程建设顾问的指导下,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开发《有机化学》课程体系,以知识应用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贯穿,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项目,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探索学校学习与企业生产的一致性,课堂与车间的一致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1.3坚持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很重视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企业参加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业生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以化工企业真实生产场景为学习氛围,以真实产品生产过程为学习内容,由学校指导教师、外聘企业教师共同进行指导。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以新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全过程,企业把学生当员工来管理,实现课堂与车间、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能力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培养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课程组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技前沿知识,将研究型实验引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等方面积极进行学(习)研(究)结合探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1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技前沿知识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课程组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前沿知识渗透进日常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只有不断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革新,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2将研究型实验引入实践教学 通过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工艺性、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的能力。特别是将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实验,这种近距离对接,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从科研精神方面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开放有机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在自主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社会培养勇于探索、不畏失败、追求真理的实践型人才。 2.3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由教师负责的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申报国家专利;鼓励学生参与由教师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自主创新完成小发明、小创造,锻炼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产研结合,促进企业发展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基本职能,高校教师的科技研发可以有力的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课程组响应学校号召,与区域化工企业开展技术对接,进行(生)产(科)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1将企业生产难题转化为教师科研项目 与地方小型化工企业相比,化工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院校在智力资源、科研条件方面有明显优势。为地方小型化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可以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对小型企业来说,依靠自身能力无法独立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委托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借助高职院校教师联合攻关来完成。同时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文献查找、样品分析测试、专利申报、技术资料撰写等服务。 3.2利用教师研究成果提升企业生产能力 来自企业实际需求的横向课题,通过教师攻关研发,获得研究成果,进而又应用于企业生产,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对学校来说,通过教师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扩大了学校影响,锻炼了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有效的培养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4、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产、学、研结合,课程组在《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师资队伍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服务企业机制得到完善,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 4.1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渭南海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伟高级工程师这样评价,近年来,我公司每年暑假都接收来自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的生产实习学生45-90人,并且每年都留下部分优秀实习学生在我公司就业。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来公司后很快就能承担起有机合成操作等岗位工作,说明了学校教学和就业岗位的对接良好。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或班组长,正在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有机化学》课程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很重视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4.2教师队伍的实力不断增强 课程组教师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申报教研、科研课题,进行学术研究,参加企业技术改造,进行产学研结合。近年来,主持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8项,完成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延长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北采油厂横向委托技术改造项目2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得授权6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1项。研究制作的部分教学模型、仪器产品投入教学使用,提高了教学效果,推广至附近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孙宾宾老师的部分科研成果被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中的螺共轭效应和异头效应》一书中,转化为教学资料。孙宾宾老师为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横向开发的部分技术成果被企业采用,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4.3产学研结合实现良性循环 如何能够与企业建立稳定、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众多合作企业中,课程组与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该公司距离我校2公里左右,是一家地方小型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各种精细有机化学产品的生产。2007年初课程组和该企业合作开始,目前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课程组为企业提供无偿技术咨询、无偿方案设计、有偿产品研发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无偿短期见习、无偿生产实习等服务。双方通过为对方提供服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近年来,课程组老师为地方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文献收集、产品研发、样品测试等服务三十余次,协助地方化工企业开发新产品2个,其中“光致变色螺环染料合成工艺改进与开发”项目已经完成实验室研发阶段,进入中试阶段;开发的“一种便携式紫外线监测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企业为学生提供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企业技术人员还积极支持学校老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参与研究。 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合作机制得以建立,初步实现了“学生、教师、企业”三赢的良性循环,有力的促进了《有机化学》课程的建设,服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论文: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医药生物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伟大实践,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为此,我们积极转变办学理念,将素质与技能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为培养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实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改革和实践。 1 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要注重实用性和医药特色,顺应我国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区医药生物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理论、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为培养目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和科研创新应用技能训练,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既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又具有医学和药学相关知识技能,富有敬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能在医药生物行业从事科技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实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人才。进一步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优质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综合能力。 2 医药生物技术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2.1 构建合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实现与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依据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原则,课程设置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以必修课为主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以专业核心技能课为重点(细胞培养、基因克隆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以医药专业基础课为背景(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以选修课为补充(实验动物学、生物技术制药和免疫检测技术等),辅之以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合理运用虚拟实验,以课题设计、探索性强的科研小课题代替传统的教学实验,以课题设计报告、科研小论文或口头ppt汇报等代替实验报告。建立《生物技术大实验》核心技能培训模块,使学生在下实习点前得到实验技能的系统强化,有效缩短学生在实习单位的适应期,增强毕业生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如将“多肿瘤抑制基因在本地区常见恶性肿瘤中变异的研究”用于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教学等,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紧跟生命科学前沿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倡导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鼓励推行开放式、pbl等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互动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一直以来酶工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讲授式教学,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近两年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对“酶的应用”章节采取“学生自主授课”的教学方式,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的“教与学”,学生在这种教学角色的转换中,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方式。我院现有两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和一门校级精品课程,教师100%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教学,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实验教学,大大提高授课的趣味性、可视性和精确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通过网上答疑、演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无限的重复学习机会,弥补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延展学习范围,扩大专业知识覆盖面。我院教师自主研制的课件在各级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得一系列奖项。 2.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科研实践和项目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以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我院历年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生物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资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广西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这些项目的获得极大地促进了本专业学生教学实践和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近年实验教学中心和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投入200多万元购置和更新了部分仪器设备,实验室原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提供良好平台和条件。注重加强校内外交流与合作,借助区内外同行优秀的科研实验平台和生产科研资源,坚持毕业生回访,重视校友会建设工作,稳固和扩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单位,目前,我院已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等地建立了十多个包括生物制品研究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大学的科学实验中心或研究所、三甲医院的科学研究机构等拥有较好科研、实习条件且关系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还将继续加强对外交流,密切与区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毕业实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过程,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质量。 2.4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我们也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地方及周边地区科研院所和大型科技企业的人才、设备、课题资源,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如将学生带到广西植物研究所现场教学“植物标本观察与野外考察”,将学生带到污水处理厂见习“酶工程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毕业实习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院毕业实习采取医学科研模式、临床实验室模式和生产经营型模式等,以适应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科研实验型人才、临床应用型人才和生产经营型人才的目标。为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际,并保证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我们精心遴选实习点和指导教师,规范实习程序和实习教学环节,明确实习任务,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及实习生保持密切联系和信息畅通,对学生的开题、实习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毕业论文等采取随访、中期检查、校内教师评阅和毕业论文答辩等多种方式全程跟踪和监控。近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其中08-11届毕业生的论文在学校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均获一、二、三等奖,并且囊括了各等奖项的前几名。 2.5 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大学生人才培养导师制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选择学历高、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大学生导师队伍中,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大学生人才培养导师制,强化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注意引导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技术特长、性格特点等,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到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引导学生组织科研兴趣小组,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缩短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时间。我院教师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不少学生大学期间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实验并公开,得到科研实践能力的历练。我院学生今年积极申报广西教育厅创新创业计划,8项课题获资助,标志着我院学生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学校团委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在近三年校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自然科学类竞赛作品中,生物技术专业约有130人参与,获得立项项目占全校总数的37%,获奖项目占全校总数的40%。我院亦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专设了“生物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首批立项18项,其目的是进一步提供本科生和指导教师相互沟通的渠道,改善、协调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发挥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直接参与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引导大学生进入生命科学前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培养科研基本素质、启发创新性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我院学生的作品在“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系列奖项。 2.6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打造医药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高水平教学质量,高水平教学质量需要高水平师资队伍。我院医药生物技术学科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医药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三种素质(科学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以及师德)和四种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外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鼓励教师在职读研和晋升高一级职称,多种方式和多条途径促进教师的在职提高和学科在区内外影响度的提升。聘请生产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有教学能力的管理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急需的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医药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7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掌握专业职业技能和满足上岗要求,也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我校近年注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以富有高尚情操内涵的文化主题活动激励和感染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多元的校园环境,营造一种平等、共容、和谐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此外,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戏剧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改革考试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加大形成性考核的比例,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献查找、口头书面表达和生物医学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系统思维和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 3 医药生物技术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医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本专业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近30人,2009、2010届毕业生升硕率创我院的历史新高,首次就业率均超过92%,专业就业对口率高。毕业生目前大部分活跃在泛北部湾经济区生物医药行业第一线,并逐渐成长为所在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迄今为止已连续招收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学生12批共797名,已培养出8届共530名的医药生物技术人才,通过回访了解到我院毕业生绝大部分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他们对我院毕业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的精神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给予了高度肯定,希望继续接收我院的实习生和毕业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有不少学生在生物医药专业领域成为自主创业成功典范。学生毕业后不忘母校培育之恩,一如既往地关心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为广西区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问题探析: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供应链管理越来越被各国企业所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供应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供应链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利用互联网络处理日常的业务、交易。企业通过网络面对整个世界,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供应链就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围绕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 在信息时代“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信息是企业的生命”。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不同部门、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把全世界连成一个巨大的供应链网络,使信息及时共享变得可能。电子商务面向企业整个供应链管理,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订货周期、改善信息管理和提高决策水平。整合了上下游企业,构成一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消除了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了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供应链观念淡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003年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1省市200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理解。由此可见,国内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接受程度还很低。只立足于企业内部的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这样,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从而失去了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的可能,这严重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效率。所以,企业观念的改变是影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根本问题。 2、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当今,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增长的减缓和来自国内和全球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否发现、创造、培养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它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企业本身具有核心竞争力,对供应链中其他企业才具有吸引力,供应链业务伙伴关系才会稳定持久。但是,在目前,中国企业能认识到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已难能可贵,能够有意识地去规划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且逐步付诸实施的企业基本上没有,特别是我国的中小企业。 3、贸易伙伴之间的协作问题。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实质上通过电子物流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联结起来,在整个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健全,不少企业产品质量差、交货不及时、可信度较低,企业间形成供应链联盟的广泛信任和依赖关系的基础不够牢固。此外,缺乏一个良好的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也是贸易伙伴之间协作的障碍。没有合理的绩效分配,各企业自然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取整个供应链的最大利益。因此,良好的供应链协调战略势在必行。 4、技术障碍。企业间的每一笔贸易都伴随着产品的运动和信息的运动。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都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接收、提货、仓储等,信息共享成了企业间实现协调运作的关键。因此,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变得日益重要。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商品条码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支付系统,构建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而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企业内部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企业也仅限于较大型的企业,而采用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 三、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对策 1、加强企业管理,树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观念。企业电子商务最为关键的是“化人”,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料进行有机的重新的整合,而对人的转化却是最为困难的。为此,我国企业必须树立电子商务意识,主动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给企业所能带来的真正价值,并清楚认识到电子化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及企业经营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积极促进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发展。 2、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之本。坚决消除“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其核心能力,创造供应链上竞争的整体优势。 3、建立信任/合作机制。解决电子商务供应链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信任/合作障碍,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完善以下三种机制[7]: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 4、加强信息化建设。供应链要实现协同商务,必要的条件就是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有良好的电子商务的基础。这就需要每一个企业强化信息观念,对员工信息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相应的机构,从长远角度来规划和发展信息化事业。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问题探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重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分析,论证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重组的必然性,探讨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重组实施的措施和策略,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重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重组 一、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构成的电子网络环境下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从商务活动的角度分析,最完整、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电子商务开展的前提条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理论与实务的人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系列化、系统化电子工具是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以商品贸易为中心的各种经济活动是电子商务的对象。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是商品生产供需关系的形象表达。 而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科技充分发展,产品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它涉及企业内部和相关企业的各个方面的管理。 二、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分析 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Arthur Anderson公司对互联网顾客的调查,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运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在电子商务实践中,供应链经常被忽视或者未能很好地得到管理,结果导致许多公司由于较差的供应链管理业绩而失去顾客甚至倒闭。亚马逊公司就曾为其物流不畅付出过高昂的代价。从根本上说,缺少了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也不可能实施。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新特点。(1)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其表现为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商品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及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它使供应链具有了新的特点。(2)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结果是高效率。它可以扩大供应链管理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供应链管理中的差错等。(3)智能化。在供应链管理自动化的进程中,智能化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个新特点。(4)柔性化。柔性化本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这就要求根据客户需求的多样性,灵活制定和实施供应链管理。(5)运作模式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转化成利润、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为了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管理进入了以客户及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因而企业的供应链逐渐由“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运作。(6)横向一体化与联盟化。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的“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转变,使企业利用外部整个社会的资源来快速相应市场,而企业本身只做核心的业务,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市场利益而紧密合作。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供应链联盟正在蓬勃兴起,它正在逐步替代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的位置。 电子商务促使供应链重组。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出新特点,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促进作用和企业对重组效益的追求,迫使企业采取提高竞争力的新方法――对原有供应链进行重组。(1)业务流程重组(BPR)理论已经成为一个泛化的概念,一方面,它包括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另一方面,它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同样适用于企业之间。它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与生存方式的首要途径。(2)与以往的市场竞争特点相比,电子商务环境下竞争又有了新的特点: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面临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迫使企业进行供应链重组,以适应客户的需求。(3)电子商务的应用促使供应链重组。电子商务模式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它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由于电子商务的应用,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大增加,信息流速加快,企业之间为保持业务过程的一致性和协同化运作,就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必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可以认为,供应链流程重组,是电子商务推动业务流程从企业内部流程重组向企业外部流程重组发展的结果。(4)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供应链重组的效益。通过供应链的重组,可获得更加精细、敏捷、柔性的企业竞争优势,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巨大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改进决策;提高市场地位;时间压缩;柔性提高;减少浪费;利润增加。供应链重组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供应链重组成为必然选择,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竞争。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重组实施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重组的实施原则:重点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最高领导层的参与和重视至关重要。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重组的实施步骤:成功实施供应链重组,可以使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流程相匹配,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竞争潜力。(1)从整体上把握供应链的重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工作流程设计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部门重组,而且要把流程的工作特征考虑到相关企业中去;(2)分析和评价现行供应链管理,为将来的重组找到一个“比较”的基准;(3)确定关键的供应链重组项目;(4)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5)设计和建立适应电子商务运作的供应链管理的原型系统;(6)取得合作伙伴的支持和配合,由于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允许有个先后顺序,但是应该着重做好具有重要关系企业的协调工作,首先得到它们的配合,否则供应链的整体协调就难以保证。 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重组中主管人员的培训:加强主管人员的培训,其目的是要提高组织中各级主管人员的素质、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适应由于供应链重组带来的新的挑战和要求,从而保证供应链的重组能够顺利进行。 持续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供应链自身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的内外部危机都时常存在,需要对供应链管理不断加以完善。(1)降低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不确定性: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牛鞭效应”引起的不确定性和物流供应时间延迟累积效应导致的交货期的不确定性。(2)及时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外部危机处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顺利实施的保障,当供应链合作伙伴遇到危机时,就会对供应链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来自外部的危机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3)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内部危机处理:内部危机指的是源于合作伙伴内部的危机,主要是指供应链联络人员的突然变化和对要求和目的的误解,对于这两个问题,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致力于各方完全有效的合作关系向良性方向的发展,而不是用来要求加快交货速度和争论价格或者催交订单和发票。为了解决关系发展中出现的危机,一方面要花时间来维护如前所提到的关系,另一方面大部分时间能用来增加价值,这样供应链管理的成果就可以得到各节点企业认同,从而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 四、结论 本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重组进行了研究,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商务的应用又使得供应链管理从“推式”向“拉式”转变,其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也向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体系转变。为了实现电子商务和实施供应链重组,企业需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在实施供应链重组时,应该重视人的培训及观念的转变,克服供应链管理过程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解决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内外部危机,通过合适的手段,把危机变为机遇,从而持续加强供应链管理。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问题探析: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分析 [摘要]21世纪的竞争并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管理正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因此,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企业在新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 管理分析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作为商业贸易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已风靡全球。同时消费者的需求特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也出现了经济一体化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的飞速膨胀;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要求,强烈的冲击着原有经济管理模式深刻的变革。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深刻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并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管理正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因此,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企业在新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新特点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供应链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确立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因此电子商务为推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管理、发展电子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为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呈如下新的特点: 1.管理信息化 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 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集成虚拟企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 4.物流系统化、专业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上升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其经营的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流活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管理。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随着供应链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有如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客户关系 电子商务使竞争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加强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企业可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留住现有客户。 2.有利于促进现有业务增长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同时,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对供应链中各企业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供应链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开拓新的客户和新的业务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会从中获得利益,企业产生新的业务增值,成本降低,实现“双赢”目标。 4.有利于提高营运绩效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能使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使客户能够获得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最大增值。 5.有利于分享需要的信息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交易涉及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供应链中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从而有利于各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同时也便于顾客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 6.有利于快速反映顾客的反馈信息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全天候的工作,及时了解顾客的反馈信息,不仅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时间效力,而且还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忠诚度。 三、对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展望 电子商务对于制造和分销的重要性无疑是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如果以高速和低成本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e-chain)就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E R 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04级班)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证劵公司客户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本文阐述了基于JSP技术的证券客户系统的开发过程。该系统使用在j2ee环境下,使用java编程语言并结合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开发的一套证券客户管理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具体实现。文中首先根据证券业务流程,对证券系统的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系统的逻辑建构模型,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对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系统实现了证券行业需的基本功能,包括发展中客户、已有客户等三大功能模块,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基本实现了证券客户系统的开发目标。 关键词: 客户; 管理 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信息化、自动化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信息化已基本完成,而在国内这也是目前政府倡导的发展方向。证券公司的竞争,不仅包括资金和智慧的搏击,而且还渗透着技术、信息的角逐。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国广大证券公司决策层普遍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对证券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迫在眉睫。中国已经加入WTO,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各行各业已经制定了逐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中国的证券公司与成熟、强大的国外投资银行实力相差悬殊,必须尽快优化和变革业务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引进和消化国外券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体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高水平、集中式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持和促进管理和业务模式的变革。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1信息处理这一功能与数据处理系统相似,包括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查询等功能,主要提供给一线业务执行人员。 2.2辅助事物处理包括辅助计划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认识管理等等,主要辅助中层管理人员,为其提供定期的统计、综合分析报告。 2.3辅助决策即用一定的数据模型模拟企业动作的过程,根据大量历史业务数据描述企业经营走势、预测未来经营状况,辅助高层领导决策。 3 功能需求分析 3.1已有客户信息管理。包含客户的个人资料和其他,例如姓名,电话,住址,QQ,邮箱,职业,资产量,手中的股票或是其他的一些产品,访问时间等。 3.2发展中的客户。包括发展中客户个人信息加,包含购买品种意愿,客户观点(忧虑),是否需要参加公司活动(投资者教育活动),是否已经回访,何时回访,是否预约时间办理业务(开户或转户,或购买何种理财产品),预约何时等一些功能。 3.3为更多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可以连接公司网站获取最新资讯,以便客户经理给客户留言。 3.4及时了解客户的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 4 可行性分析 4.1技术可行性。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并不需要太高,首先,系统硬件应具备一定的运算和存储能力,例如采用Inter Pentium 4(处理器),256MB(内存),80G(硬盘)等配置的计算机;其次,系统硬件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例如采用原装配件以及UPS漏电保护器等。再次,系统的硬件应支持网络功能,例如配置10M/100M网卡等。以上的要求对于在线考试是不成问题的。 4.2经济可行性。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可以从投入和效益两方面进行研究:系统的投入。本系统的开发主要是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设备,只要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升级和扩充就可以了,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企业本身就有计算机专业维护人员,在硬件的升级和软件的安装上是不会耗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的。而且企业还拥有较多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在系统应用上不需要过多的培训,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培训的成本。系统的效益:系统建成后将扩大企业的销售规模,增加一定的消费群体,进一步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从经济上衡量是切实可行的。 4.3营运可行性。本系统对企业的整体组织机构、现有人员、设施等没有太大的影响,只需对一部分教师进行简单的培训就会熟悉系统的操作。并且企业内各部门的人员对新建系统均表示支持和配合,给新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系统在营运方面是可行的。 5 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对系统功能所做的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数据库。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本节将根据上面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上面的设计规划出的实体有:用户信息实体、发展中客户信息实体、已有客户信息实体等。 6 开发及运行环境 计算机必须满足的条件: 硬件环境:处理器P4 2.0G以上,内存512M以上,硬盘40G以上。 本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名称为db_kehu。数据库db_kehu中包含9张表。 7 系统登录模块 系统登录分为经纪人和客户二个权限,经纪人登录后可以添加客户基本信息和查看客户留言。是在系统被访问之前,要对进入系统的用户进行安全性检查,防止非法用户进行系统破坏数据及威胁系统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只有合法的用户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方可进入系统。 8 发展中客户信息管理 包括添加、删除功能;显示发展中客户信息,这里发展中客户信息资料包括:购买品种意愿,客户观点(忧虑),是否需要参加公司活动(投资者教育活动),是否已经回访,何时回访,是否预约时间办理业务(开户或转户,或购买何种理财产品),预约何时等一些功能。该模块是为了记录每位操作人员的业务资料的基本情况,也是本系统重要的数据之一,主要是为今后经务人对业务资料进行查询和分析的依据,要求经纪人将业务资料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9 已有客户信息管理 此模块功能和发展中客户信息管理相类似,客户基本信息包括ID、客户类型、投资喜好、资产量、所持产品等相关信息。主要是为今后经纪人对手中已有客户信息资料进行查询和分析的依据。 10 留言板设计 留言板是一个比较简单却是很直观的信息/存放系统,它提供了一个和浏览者交流、沟通的平台。现在许多网站都有留言板,它可以收集浏览者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在留言板系统中,客户可以登录后可以对产品进行咨询。同时在后台管理中,经纪人登录可以对用户留言进行管理。其整个系统的功能如下: 10.1浏览者发表留言; 10.2经纪人查看留言; 10.3经纪人回复留言删除留言。 整个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可以将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发表留言模块、查看留言模块、经纪人回复修改、留言设置、留言管理、退出登陆模块。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XToolsCRM在线客户管理系统 XToolsCRM系统是企业通过登录互联网账号来使用的企业信息管理工具,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日程任务管理、销售机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订单管理、产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营销日报管理等,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生成各种业务报表,通过互联网可以给客户群发短信、邮件等,是一个管理客户资料、管理销售团队、管理分支机构的企业必备工具,目前也支持移动方式,手机版CRM也已经推出。 XToolsACC在线电子账本系统 XTools推出的在线电子账本,区别于在线的财务管理软件,它是专门为中小企业高层设计的纪录各类账务流水的电子记账本,通过记录每日收入和支出,使得现金、银行等账户明细一清二楚。 目前,该功能已经涉及企业内部管理方方面面,包括: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产品管理、库存管理、电子账本等。该产品设计紧贴中小企业主的需求,以易用性、工具化特性获得在20~300人规模的2000多家中小企业的持续租用,在线使用人数接近4万。 XToolsCRM产品特色 易用性:XToolsCRM的数据展示让操作者容易使用.软件的易用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数据的展现方式。一个优秀的信息化软件产品在人机交互上的考虑是非常成熟的,有实力的公司往往会成立一个专门的人机交互设计部门来完成产品的人机交互设计。 技术先进:XToolsCRM采取先进的Ajax技术,在用户使用B/S软件的时候实现局部页面刷新,让用户像使用C/S软件一样舒服、流畅地使用B/S软件,用户操作更加简单。 安全性:首先,XToolsCRM提供使用的协议,是https://不是//。别小看这个“s”,这表明所有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是加密的。如果不加密,网上可能有很多“嗅探器”软件能够轻松获得您的数据,甚至是您的用户名和密码。实际上网上很多聊天软件账号被盗大多数都是中了“嗅探器”的“招”了。 XToolsCRM采用多服务器增量备份,服务器之前异地备份,避免物理损伤带来的数据危险。XToolsCRM采用服务器安全证书,并且采用独有的安全技术“URL数据访问安全码”,确保数据的安全。 应用功能齐全:系统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日程任务管理、销售机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订单管理、产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营销日报管理等,所有的功能设计都建立3000家企业成熟应用的基础上。 用户应用体会 XToolsCRM以其强大的功能、易用的人机界面和及时优质的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目前的正式租用客户已经涉及到互联网、化工、建筑、餐饮等40多个行业,成为3000多家中小企业用户的成熟选择。 IT企业客户管理:北京怡和佳讯的冯总最终选择了租用方式,XTools成为他的目标。选择XTools的原因是,通过1个月的试用,销售人员和管理经理达到共识:XTools所提供的功能实用,且操作简单,能满足企业需求。很快,这种月租型的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用户管理和销售管理的效率。管理着客户服务的祁先生对于操作XTools各功能非常满意,他说:“全国各地的办事机构的客户资料、合同情况我能实时掌控,解决了公司快速扩张时面临的管理问题。” 广告客户管理:铁道出版社的李总负责销售公司所有的广告产品,他觉得租用CRM非常易用,每个人每天和客户联系的情况一目了然,每天新建立的客户、每天新签署的合同、每天新增的沟通记录、每天的日程行动等,想看谁的就看谁的。李总说:“CRM系统能够在企业实施起来,是因为销售人员愿意使用,因为产品易用,不会给销售人员带来负担。” 旅游行业客户管理:开封的三毛旅行社在一年前,就开始使用起租用型的XToolsCRM。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做客户信息的录入,将行业客户按类别分开,当进行促销时,就可以在系统中查询信息后,针对这些行业客户进行有特色的服务。 在推出一些特价项目时,就可以根据在系统中查询出曾经预定过飞机票的人员,直接发送项目介绍的短信给他们,并附带机票特价信息。这样一来,既方便了老客户对旅游新项目的了解,又能带动旅游团的增加,从而为旅行社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机械制造业客户管理:上海隆梁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是上海有名的销售物流机械装备的公司,由于自己的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销售人员也分布在各个分公司,客户的信息需要实时掌握。魏家东毫不犹豫选择租用本软件管理自己的客户。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线客户管理系统的九大利器 在线月租型的客户管理软件是企业通过登陆互联网账号来使用的销售管理工具,此系统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销售机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订单管理、产品管理等,目前成为成长型企业优化销售体系的必备工具。主营在线CRM的Salesforce在美国非常成功,而XToolsCRM是中国最优秀的在线CRM之一。 在线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系统)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成长型公司的青睐,这种在线使用软件的方式使成长型企业管理的重点从忙于应付内部管理转移到拓展新的业务增长上,真正使企业摆脱为管理而管理的局面,软件系统的每个功能都带来对原有工作的优化,甚至于优化到销售人员的每个销售行为。 北京讯鸟软件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业务增长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呼叫中心中间件的领导者,对不同办公场所的人员管理、众多项目的跟进等内部管理难题促使讯鸟总裁吴益民先生迫切希望通过实施月租型XToolsCRM得以快速解决。 吴总通过近一年的应用,了解到解决销售管理、客户管理问题的“九种武器”。 客户视图 吴总一直希望有一个系统可以查找任何客户完整的历史记录,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客户的联系方式,他希望在一个页面里面,能够完整看到客户的所有信息,包括:历史交往记录、相关销售机会、合同回款情况等,而不需要另外开启窗口查看,吴总看到XToolsCRM的界面设计,感觉非常满意,XTools符合自己的查阅习惯。 实际上,大量的销售人员的数据日常录入基本上是通过“客户视图”添加进入系统的,添加数据非常方便,并且没有脱离“客户视图”页面。而且,销售人员可以同时打开查阅很多个客户的完整数据,这对于销售人员穿插联系客户,同时处理众多客户数据提供便捷。 吴总经常通过“客户视图”页面,直接点击联系人的邮件地址、手机号码、QQ或者MSN,可以给客户发送邮件、短信息、即时信息等,同样显示出与客户沟通的快捷。 营销日报 销售人员的管理一直困扰吴总,吴总希望不定期了解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情况,如果让销售人员每天都写述职报告,实际上也比较浪费时间。 XToolsCRM的营销日报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销售人员每天的销售日报CRM能够自动生成让吴总惊讶不已,因为系统会自动提取销售人员每天录入的数据,在一个页面分类展现出来,这些数据包括每个销售人员新增的回款、合同、新增客户名称、新的历史记录和参与任务情况等。通过这个工具,吴总随时了解到异地或者出差人员的工作情况,当然也可以看到销售人员工作量是否饱满,吴总感觉,营销日报功能对自己的日常管理确实必不可少。 热点客户管理 “热点客户管理”实际上是符合中国企业管理者习惯的CRM创新功能。 讯鸟公司呼叫中心技术优秀,潜在需求者众多,对潜在的客户需求需要更加细化的整理和管理。每个月不断有新的可能成交客户涌现出来,销售人员和管理者需要从CRM系统中上万客户里面直观查看或快速记录对这类客户的历史沟通情况,并经常把已经成为正式用户的客户和没有希望成交的客户调整下去,让那些近期可能成交客户一直动态地显示在工作台界面最显著的位置。 群发短信 群发手机短信解决的问题是快速简便的通知所有客户,包括:价格的变化,新的优惠政策,节日问候等,XToolsCRM的群发更具特色,群发可以通过条件搜索,从成千上万的客户资料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客户群进行群发。 另外,定时的短信发送也是XToolsCRM的特色功能之一,在特定的时间发送包括日程、任务的短信息提醒。 五大报表 五大报表包括企业销售状况总表、销售综合汇总表、人员签署合同明细表、客户回款明细表、人员回款明细表。这个功能对于管理者非常有用,讯鸟公司的管理者通过五大报表看到去年和今年的同期销售情况的对比,看到不同销售人员不同时间的回款情况、合同情况、费用情况等,看到不同时间客户的合同额明细、回款额明细等。以前需要财务人员花上几天统计出的数据,管理者只需要点击鼠标即可完成。 五大报表实际上是销售情况的俯视图,实现了从不同视角来分析销售情况,为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吴总评价:“通过五大报表,想看什么就有什么!”。 网上线索挖掘 网上线索挖掘是一个及时获取从网站来的销售线索和客户需求的工具,通过CRM生成一个表格,把网页表格贴在讯鸟公司自己的网站上。这样通过网站客户提交的信息直接进入CRM系统里面。这样,客户提交的订单,客户提交的投诉,客户提交的销售需求都会及时看到并快速处理。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深入人心,网上线索挖掘工具使XTools在线CRM锦上添花。 项目跟单 项目跟单一直困扰很多企业,专门的项目管理软件又过于复杂和昂贵,通过XToolsCRM里面的项目管理,使每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能够通过日程、历史记录、决策关系图等,让团队工作更容易协调和有效执行,同时让管理层及时了解每个销售人员对项目的工作情况,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会议汇报的方式,解决了信息滞后和错漏的问题。 在项目跟单过程中,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关联公司的多个联系人,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多个人员,通过项目视图,大家都可以看到谁为哪个关联公司曾经作了什么,要做什么等。 这样,讯鸟公司全国各地有上百个项目同时进展,销售经理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已经到达了关键环节,哪些项目滞留了多天还没有进展,帮助项目经理抓住重点,集中精力突破难点。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功能使客户可以自定义CRM系统里面的所有的下拉选择项,讯鸟公司对自己的客户有不同的行业、阶段、来源、种类划分,讯鸟公司自己修改这些下拉可选项目。 产品管理 如何让销售人员快速了解搜索到产品的型号,产品的系列,产品的价格是非常必要的,XToolsCRM设计产品功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多层的产品分类,树型的分类展示和选取等方便销售人员在制作订单时一目了然。 结束语 北京讯鸟公司业务在不断增长,并进入到多个国家的呼叫中心市场。讯鸟中间件在国内多个高端大型商业呼叫中心的稳定运行,充分保障了客户的赢利基础,公司为阿里巴巴、Elong等呼叫中心提供的讯鸟中间件,创造了中国单点最大支持座席数案例。 北京讯鸟公司应用XToolsCRM近一年的时间,吴总体会到XToolsCRM不断的升级,吴总说:“CRM产品不断的频繁升级,这是租用CRM最大的好处,XTools在这个方面做的非常的出色!”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工商客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随着各家燃气企业的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营理念的更新,工商客户作为燃气企业重要大客户,构建一套适合燃气工商客户自身特点的管理应用系统,更好的为工商客户提供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 1工商客户的特点 (1)通常将工业、商业、宾馆、机关、学校和部队等非居民用户统称为工商客户。户数占比不多,影响很大。工商客户的用气量所占比例很大,供销差集中。 (2)工商客户分布范围广且分散,但用气量大,部分用户的用气高峰明显,特别是在冬季用气高峰期,对燃气调度影响显著。及时掌握这部分用户的用气情况,对调度工作意义重大。 (3)在抄表服务方面,采用人工抄表方式配以日常检查,已逐步凸显不便。特别是频繁的日常检查极易和用户发生冲突,事件处理也颇费周折。同时由于抄表周期较长,不易及时发现计量仪表故障,导致计量损失较大,对燃气企业的供销差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4)由于利益驱动,在工商客户中,一直存在很大的非正常用气。部分用户特别是个体经营者,非正常用气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事前、事中控制非常必要。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预防非正常用气的工作困难重重。 (5)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在燃气企业总营业收入和利润中占有重要比重,从客户细分的角度出发,需要为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服务。 2CRM简介 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即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CRM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CRM的目标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企业的成本。CRM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CRM作为一套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和决策方法。利用CRM系统企业能搜集、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从而知道什么样的客户有什么的需求,真正作到“一对一”的服务,同时还能观察和分析客户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及企业利润得到最优化。一般情况下,按照CRM系统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操作型CRM、协作型CRM和分析型CRM。 (1)操作型CRM可以帮助燃气企业实现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流程自动化,达到利用IT技术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的目的。通过实施操作型CRM,企业最终将建立起一套“以客户为中心”的运作流程及管理制度,同时有助于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销售、服务、市场开拓部门的业绩也将明显得到提升。 (2)协作型CRM又称为渠道型CRM。目前各家燃气企业与客户的接触渠道日益多样,除了传统的营业窗口、面对面的现场社区服务外,E-mail、传真、呼叫中心和互联网等其它渠道也成为燃气企业与客户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将客户与企业的各种接触渠道进行整合,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接口与后台支撑系统、业务管理平台以及其它的外部系统实现互联,使客户的同一个服务请求可以在各个相关系统平台上得到统一的展示。构建“多渠道接入,全业务服务”的统一的客户接触门户是协作型CRM所要完成的任务。 (3)分析型CRM,往往叫做BI(商业智能),将包括以上两种CRM类型的功能,并同时提供商业智能的功能,最终使得企业将宝贵的客户信息转变为客户知识,将企业原有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到客户知识管理系统的高度。通过建立数据仓库、运用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大量的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消费模式,并对客户进行分类(如根据客户的当前贡献与潜在贡献,寻找对企业最为重要的大客户),从而能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制订相应的营销战略,开发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燃气企业实施CRM系统,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即:操作型CRM,协作型CRM,分析型CRM。 3应用实例 3.1系统实施背景 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现有130多万居民用户,6000多工商客户,年供应天然气超过6亿m3。工商客户用气量占全市总用气量的60%以上。公司从1997年就开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2001年对原有系统进行过一次升级改造,其工作流程是以“面向生产管理、帐务管理”方式来组织实施的,作用在于把公司业务流程(业务、计费、维修、投诉和客户信息管理等)实现计算机管理。2005年开始建设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期项目,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目前实施的CRM系统二期项目进行了功能升级和完善,将公司所有的业务系统整合为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集成了工商客户管理系统、客户帐务管理系统(抄表收费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市场发展系统、呼叫中心热线系统、生产调度管理系统(SCADA系统和GIS系统)、入户安检系统、合同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公司网站等。工商客户管理系统作为CRM系统的重要业务子系统,是公司专为工商客户构建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3.2总体设计目标 系统按照以下设计目标进行构建:(1)对工商客户自申请安装、设计、施工、抄表收费、催费、安全检查、使用情况分析、增容改造和拆除等进行以客户为主线的全过程管理。(2)对燃气计量器具自购入、安装、使用、巡查、更换、检测和维保等以计量器具为主线的全过程管理。(3)与工商客户相关的管理业务(安检和稽查等)进行全过程管理。(4)以上三个方面业务为基础,对系统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生成清单、报表和图表)。能实现与公司现有GIS系统、SCADA系统、远传抄表系统、用友系统和市场发展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 3.3系统网络架构 采用B/S结构设计,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见图1),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端上只要有浏览器(Browser),数据库安装在服务器端,浏览器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3.4总体功能结构 3.5系统功能模块 工商用户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包括:客户管理、抄表管理、计量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安检管理、维修管理、稽查管理和接口管理等。 3.6功能模块描述 3.6.1操作型CRM(OperationalCRM) 操作型CRM的实施,就是在已建成的客户信息资源平台上构建流畅的核心业务流程,提供可靠、平稳和快速的客户服务支撑体系。系统涉及的业务主要围绕客户服务的流程展开,包括新客户发展、气费抄收、安检、维修和稽查等各项业务受理。 3.6.1.1客户管理 实现从申请、勘察、收费、设计、施工、验收、点火通气和建档等工作流程的全过程管理,并可对重点客户和大客户及可调峰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3.6.1.2抄收收费 使用抄表机来存储用户的抄表信息,并将抄表信息与CRM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上传及下载,从而减少数据录入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燃气费、工程费以及各种业务费用的实时缴费和银行托收,并对重点客户计划用量进行管理。 3.6.1.3计量管理 记录抄表可能存在故障的信息,进行故障表信息核实。对需要进行故障判断的气表清单逐个进行标记处理,生成现场维修单。故障气表现场处理,记录更换配件,更新表具信息。以气表为条件,统计数月用气量,包括机械表和电子表的累积用量和实际消耗量。 3.6.1.4工程管理 受理新工程申请,从公司设计院现场勘察和市场部审批,填写现场测估报告和工程预算,工程施工和集体拆除等全过程管理。涉及工程进度、工程材料、工程设计和工程款项等整个工作流程。 3.6.1.5维修管理 对燃气设备维护与管理,通过呼叫中心系统接受维修工单,对已接收的工单进行派工,对现场施工完成的工单,现场处理结果录入系统。 3.6.1.6财务管理 管理客户的支付账号及支付合同的合同号等相关信息,包括公共事业客户的账号信息,并独立生成结算文件。根据结算中心要求,生成结算交换信息,导入结算中心返回的结算结果,进行记账操作。对预付款登记和变更管理。 3.6.1.7稽查管理 通过抄表和计量信息分析,判断可疑偷盗气信息。已实现自动远程抄表的用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短信,及时获得偷气、死表等非正常用气信息,以及断电、欠费等报警信息,便于派人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现场检查。对有违章用气(偷盗气)行为的工商客户现场取证,影音电子档上传到系统,生成维修(整改)任务单,记录相关处罚信息,补气,赔偿情况。 3.6.1.8安检管理 对客户安全检查情况存档,包括客户设备的安检,管线的巡检。根据抄表本号、指定区域,编制安检计划。立管信息管理,记录无表具立管理检查,表房巡查结果。整改单信息录入,隐患整改回访管理,安检信息存档。 3.6.1.9接口管理 (1)与GIS系统接口。建立管网(立管)与客户信息的关联。每一块气表与立管建立对应关系。实现方式可采用EXCEL批量导入或界面录入。 (2)与SCADA系统接口。运用SCADA系统远程采集数据,用作抄表数据或与抄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采集模式可以选用以下方式:①实时模式:通过厂家提供接口控件,直接读取远程数据;②定时模式:厂家系统定时将数据写入交换数据,工商客户管理系统定时提取;③脱机模式:厂家系统将数据导出EXCEL格式文件,由工商客户管理系统导入。 (3)远传抄表接口。根据实际需要,通过RTU(远程终端控制系统)对用户现场表具的累计流量、区间流量、压力、阀门状态、流量开关状态等运行参数进行采集,通常燃气计量仪表包括罗茨流量计系统、涡轮流量计、皮膜式燃气表等几大类,接口差异较大,需要对现场使用的计量仪表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接口技术方案。 (4)与用友系统接口。与财务用友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在市务发展部建档时,提取用友系统已建气表档案信息,计量管理换表后气表出入库信息写入系统。 3.6.2协作型CRM(CollaborativeCRM) 在已建成的热线呼叫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下述功能,建成协作型的CRM。 3.6.2.1集成短信平台 通过短信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如停气通告,服务介绍等。与呼叫系统结合,实现电话、短信催费。 3.6.2.2与公司网站中的客户服务功能集成 将公司网站中的客户服务栏目和热线呼叫系统集成,实现热线呼叫系统中的停气通知在公司网站上实时的,网上的在线投诉自动传递到呼叫系统。3.6.3分析型CRM(AnalyticalCRM)分析型CRM是CRM系统的“心脏”和“大脑”。通过对客户的资料、销售数据进行采样,构建数据仓库。利用挖掘技术(DataMining),商业智能(BI)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使之成为信息。以BI技术为基础,围绕客服的话务和业务数据,建立数据中心和业务分析模型,进而提高客户服务的分析和挖掘能力,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质量和速度。可实现如下功能: 3.6.3.1客户消费潜力分析 根据客户的历史消费数据以及客户的基本特征信息,采用预测工具和数据挖掘算法对客户的未来消费潜力进行预测,可以按不同时间段(如月、季度、年或任意时间段)、不同业务类型、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以及不同地区等分析角度,从总体上对客户消费潜力情况进行多维分析及预测。 3.6.3.2窃气监测 随着燃气用户的不断增多,个别用户特别是个体经营者,窃气、恶意欠费等行为时常出现,给公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除了采取必要的行政法规之外,采取更积极的技术防范手段,通过数据挖掘对客户用气分析与预测,进行窃气行为的监测与防范。 4结语 “以客户为中心”是新一代企业的经营服务理念,专门针对工商客户自身特点设计开发的工商客户管理系统正是围绕这一服务理念构建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工商客户作为燃气企业重要客户之一,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在燃气企业总营业收入和利润中占有重要比重。工商客户管理系统的投用,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创新,促进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更好的为工商客户提供了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服务,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作者:施明 单位: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供应链与客户管理系统达到整合必要性 【摘要】供应链的出现,使商业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彼此孤立的点,而是一条条线组成的整个网络结构;供应链的出现,也让我们必须对客户关系管理这个概念做出全新的理解和诠释。本文以传统意义上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局限性为切入点,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阐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整合的必要性,以及整合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整合 一、从CRM的发展过程看CRM的局限性 CRM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接触管理”(contractmanagement,CM),即专门收集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信息。90年代初演变成包括电话服务中心与客户资料分析的客户服务(customercare)。此后一些公司又逐渐研发了销售自动化系统(salesforceautomation,SFA)、客户服务系统(customerservice support,CSS)以及销售现场服务等典型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集成计算机电话集成(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CTI)、呼叫中心技术。从CRM系统的形成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最初CRM只关注核心企业全面外部关系,此后由于企业认识的局限以及各功能模块的固化将“客户”简单地理解为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然而随着供应链的出现,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最终用户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企业的“价值链”之中,核心企业不仅要处理来自最终用户的信息,更要分析来自供应商、合作伙伴的信息,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最终成效。 由此可见,传统的CRM(见图1)在提高企业收益,提高所在供应链的效率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如何来克服这一缺陷,如何更有效率地把CRM这个管理上的伟大成就应用到供应链上呢?这就需要对CRM进行改进,把服务对象由最终消费者进行向前的延伸,结合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拓展CRM的概念。 图1传统的CRM流程简图 二、CRM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管理的结合,使供应链管理思想由以前的“推式”转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供应链管理,也就是更加重视客户。也就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大前提,透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有效益地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对从原材料供应商、中间生产过程到销售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信息及资金的双向流动进行管理;强调速度及集成,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即时信息可见度,以提高效率。 同时两者的结合实现了企业间相互信任,保证信息高质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使各企业同步协调高效率地为顾客提供具有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顾客个性化。SCM集成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配送优势、响应优势、成本优势,通过建立与他们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流安全顺畅流动。供应链管理系统与CRM的整合实现整体优化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关键顾客和合适顾客提供个性化、高价值产品和服务;获得顾客信任与顾客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促进CRM成功,使顾客、企业和股东价值最大化。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 三、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整合过程 把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整合之后,得到如下的概念模型图(见图2) 图2供应链管理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概念图 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与客户管理整合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营销和供应链的调查。企业要了解他们客户价值的主导者、客户需求、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供应链设施和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之间的连接点和切断点。 (2)决定一体化管理的目标。根据企业的财政目标,企业决定一体化管理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要注意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目的。 (3)分析和确认差异。这里,企业要分清分析目标和调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然后确认他们的强点和弱点。 (4)确切的阐述整合战略。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企业将决定怎么接近一体化管理,即决定实行方案。企业要决定他们用什么方法来追求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最优化。同时,也要考虑一体化带来的效益。 (5)计划初步一体化和培训。根据一体化管理战略,企业可以确定实行战略的初步计划。初步计划围绕从系统一体化到新库存计划系统,而且为了一体化管理初步的成功,培训是非常关键的要素。 (6)决定实施顺序。企业要重视初步一体化,而且要建立逻辑的初步一体化顺序。 (7)设立评估指标。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这个过程影响到整个一体化过程。如果企业实行不合理的评估指标的话,投资将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设立评估指标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而且需要不断地改善。 (8)跟踪结果和修正目标。企业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评价计划实施结果。这种标准或者建立在企业一体化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或者是竞争者的绩效水平或者两者皆有。根据实行的结果,企业可以再建立自己的目标。 四、小结 供应链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融合,在很大程度实现了供应链以及企业的透明化。单方面来讲,客户关系管理是专注于销售、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方面,在这方面会更全面、更进一步。同时它的运作可以完善供应链管理流程。CRM正是通过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努力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从这个角度也是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一种提升,并实现最终效果的提高。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系统运用思索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的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通讯以及计算机作为核心并且日新月异,伴随着我国信息资源不断开发以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也进入到了一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在这样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中,我国企业必须要面临自身经营环境日益多变复杂这一情况,特别是对网络化时代这一背景下,企业需要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需要而得到良好发展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直在为企业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 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特征 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展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活动,和过去传统的企业活动相互比较,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虚拟性表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虚拟性的表现,这一表现往往是借助互联网所具有的信息处理这一强大功能,从而将远距离中对服务和产品查询实现,对产品和企业的设计进行了解,甚至能够使消费者自身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之中去,所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虚拟性就表现在能够通过互联网使买卖的双方在远距离之外进行联系和接触,销售方也可以借助这一个渠道和方式彻底的将对于中间商依赖彻底的摆脱,节约了渠道费用这一投资。第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交易费用比较低。由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自身采用了信息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方式来进行商业事务的处理,所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很轻易的将信息处理实现,并且这一信息处理是按照各自需求这一形式进行的,与此同时,互联网通信的费用不是人们所臆想的按照地理位置远近的不同而进行增减的,这也就使得互联网这一领域和平台中进行各种商业的活动信息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不管是在小企业中还是在大企业中,我们都能够凭借相似成本跻身全球的电子化市场中去。第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全球性。由于互联网连通了整个世界,并且将整个世界信息进行交换和传递,所以,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开展,那么,交易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地理区域限制,也就说明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全球性。第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效率高节奏快的特征。由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容量很大,其在互联网上进行传递的速度也很快,这些都已经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否能够将整个商务活动效率和节奏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我们都知道,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革命已经对电信业、传媒业以及金融服务业多个领域发展和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于现代的企业日常经营又能够产生哪些影响呢?下面笔者就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这已经成为了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下的企业市场营销进行研究中不能忽略的一部分。近些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足够使人们将过去那些传统时空观念进行改变,以计算机作为根本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定会对企业自身内部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和改变,特别是那些功能相当强大的大型企业,一定会面临那些专业性强而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的各种挑战,过去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都是金字塔的结构,金字塔形的企业组织结构特点就是从企业自身最高层决策人员到企业最底层的员工,企业最高层的决策人员也就是金字塔的塔尖,而最底层员工也就是金字塔的最低端,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位置上,一个金字塔形就能够将这种组织结构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而金字塔中间的层次比较多,也就是过去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一直起着下情上呈和上情下达的重要性作用,是最高决策者和最底层员工的沟通管理渠道。所以,企业自身的中层管理人员运作方式和素质都对企业管理的效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是,在过去那些传统的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现象,也就是企业中层的职能得到了过分的细化,中层的管理人员也就十分复杂,再加上管理人员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这也就直接造成了企业自身的信息失真率比较高,信息的传递速度比较慢,往往会使管理人员容易进行错误的决策,产生错误的判断。伴随着我国市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我国网络和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种企业的金字塔形结构已经不能够使企业以一种更灵活、更快的方式来对顾客和市场不断的需求进行满足,与此同时,这种企业结构模式也不利于企业自身员工之间进行交流,也就妨碍了企业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利用,网络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过去的传统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改变,主要以扁平式的结构将金字塔形这一模式进行了取代,扁平式结构使企业自身内部组织的形态逐渐趋于虚拟化、扁平化和分散化,企业的每一个职能部门自身都能够直接的面向市场,讲究柔性,进行自主管理,因为网络已经将企业的中层管理这一重要的角色进行了担当,企业自身的管理层次也就少了,所以,也就将企业信息管理反馈的速度加快了,从根本上将企业中的官僚作风消除了。扁平式的企业结构模式对横向交流的适应远远多于对纵向控制企业管理需求的适应程度。这也就使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层对于信息流高速应变性也变得有些许扁平化,互联网主要通过将通信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对企业的纵向组织结构产生了影响,扁平式的模式更像一个蜘蛛网,和金字塔形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扁平式模式上面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会发生自身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企业实行整合营销就是指因为企业的营销信息自身具有双向互动这一特性,也就使得消费者能够真正的进行企业整个营销过程的参与,消费者自身所具有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加强了,那么,消费者在整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地位相对于传统的营销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在企业整合市场营销中,首要策略就是企业的消费者策略,企业要进行营销,首先就是要进行目标消费者的确定,在确定了目标消费者以后,企业才能够对目标的消费群进行了解和接近,从而能够找到那些互动的、有效的传播和沟通途径,企业的营销传播过程中的终结点和出发点都是将消费者作为根本导向的。企业整合市场营销第二个策略就是方便性的策略,企业的方便性策略主要是指企业将固定分销渠道忘却,对消费者享受服务和购买商品过程中方便性进行充分的重视,这已经成为了企业提升自己竞争能力重要的一点,同样又是企业的营销传播在自身品牌忠诚度的经济条件下,进行消费者自身就是企业自身的服务的上帝这一观念最为基本的表现。在企业整合营销的过程中,沟通策略就是第三个策略,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充分重视和应用的企业在不断地尝试各种营销手段的同时,往往会发现很多营销手段都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消费者并不会对自己的产品产生兴趣,更加不会停止关注自己的产品,其实,原因并不在于企业自身的产品上面,而是企业忽视了沟通策略,企业需要将品牌、服务以及商品信息不断地灌输给消费者,并且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消费者愿意将自己对产品的意见和感受反馈给企业,这样就能够真正的形成一种企业、品牌、服务、商品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也就是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背景下企业整合营销的沟通策略,这一策略已经成为了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营销和传播更高的一个层次,沟通策略的实质其实就是双向传播。 四、结语 由于互联网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用和普及,这也就将全球数字化进程进行了推动,在互联网这一技术上得到良好发展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直在各个方面都向传统的企业进行挑战,所以,传统的企业不仅要进行自身内部的组织结构重新的设计,将市场营销改变,更加需要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一新环境中加强企业本身和其他的企业共同的发展,和其他企业之间必须要有合作和竞争这两种意识,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正在对我们企业进行重新的塑造。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在线客户管理系统的九大利器 在线月租型的客户管理软件是企业通过登陆互联网账号来使用的销售管理工具,此系统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销售机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订单管理、产品管理等,目前成为成长型企业优化销售体系的必备工具。主营在线CRM的Salesforce在美国非常成功,而XToolsCRM是中国最优秀的在线CRM之一。 在线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系统)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成长型公司的青睐,这种在线使用软件的方式使成长型企业管理的重点从忙于应付内部管理转移到拓展新的业务增长上,真正使企业摆脱为管理而管理的局面,软件系统的每个功能都带来对原有工作的优化,甚至于优化到销售人员的每个销售行为。 北京讯鸟软件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业务增长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呼叫中心中间件的领导者,对不同办公场所的人员管理、众多项目的跟进等内部管理难题促使讯鸟总裁吴益民先生迫切希望通过实施月租型XToolsCRM得以快速解决。 吴总通过近一年的应用,了解到解决销售管理、客户管理问题的“九种武器”。 客户视图 吴总一直希望有一个系统可以查找任何客户完整的历史记录,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客户的联系方式,他希望在一个页面里面,能够完整看到客户的所有信息,包括:历史交往记录、相关销售机会、合同回款情况等,而不需要另外开启窗口查看,吴总看到XToolsCRM的界面设计,感觉非常满意,XTools符合自己的查阅习惯。 实际上,大量的销售人员的数据日常录入基本上是通过“客户视图”添加进入系统的,添加数据非常方便,并且没有脱离“客户视图”页面。而且,销售人员可以同时打开查阅很多个客户的完整数据,这对于销售人员穿插联系客户,同时处理众多客户数据提供便捷。 吴总经常通过“客户视图”页面,直接点击联系人的邮件地址、手机号码、QQ或者MSN,可以给客户发送邮件、短信息、即时信息等,同样显示出与客户沟通的快捷。 营销日报 销售人员的管理一直困扰吴总,吴总希望不定期了解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情况,如果让销售人员每天都写述职报告,实际上也比较浪费时间。 XToolsCRM的营销日报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销售人员每天的销售日报CRM能够自动生成让吴总惊讶不已,因为系统会自动提取销售人员每天录入的数据,在一个页面分类展现出来,这些数据包括每个销售人员新增的回款、合同、新增客户名称、新的历史记录和参与任务情况等。通过这个工具,吴总随时了解到异地或者出差人员的工作情况,当然也可以看到销售人员工作量是否饱满,吴总感觉,营销日报功能对自己的日常管理确实必不可少。 热点客户管理 “热点客户管理”实际上是符合中国企业管理者习惯的CRM创新功能。 讯鸟公司呼叫中心技术优秀,潜在需求者众多,对潜在的客户需求需要更加细化的整理和管理。每个月不断有新的可能成交客户涌现出来,销售人员和管理者需要从CRM系统中上万客户里面直观查看或快速记录对这类客户的历史沟通情况,并经常把已经成为正式用户的客户和没有希望成交的客户调整下去,让那些近期可能成交客户一直动态地显示在工作台界面最显著的位置。 群发短信 群发手机短信解决的问题是快速简便的通知所有客户,包括:价格的变化,新的优惠政策,节日问候等,XToolsCRM的群发更具特色,群发可以通过条件搜索,从成千上万的客户资料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客户群进行群发。 另外,定时的短信发送也是XToolsCRM的特色功能之一,在特定的时间发送包括日程、任务的短信息提醒。 五大报表 五大报表包括企业销售状况总表、销售综合汇总表、人员签署合同明细表、客户回款明细表、人员回款明细表。这个功能对于管理者非常有用,讯鸟公司的管理者通过五大报表看到去年和今年的同期销售情况的对比,看到不同销售人员不同时间的回款情况、合同情况、费用情况等,看到不同时间客户的合同额明细、回款额明细等。以前需要财务人员花上几天统计出的数据,管理者只需要点击鼠标即可完成。 五大报表实际上是销售情况的俯视图,实现了从不同视角来分析销售情况,为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吴总评价:“通过五大报表,想看什么就有什么!”。 网上线索挖掘 网上线索挖掘是一个及时获取从网站来的销售线索和客户需求的工具,通过CRM生成一个表格,把网页表格贴在讯鸟公司自己的网站上。这样通过网站客户提交的信息直接进入CRM系统里面。这样,客户提交的订单,客户提交的投诉,客户提交的销售需求都会及时看到并快速处理。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深入人心,网上线索挖掘工具使XTools在线CRM锦上添花。 项目跟单 项目跟单一直困扰很多企业,专门的项目管理软件又过于复杂和昂贵,通过XToolsCRM里面的项目管理,使每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能够通过日程、历史记录、决策关系图等,让团队工作更容易协调和有效执行,同时让管理层及时了解每个销售人员对项目的工作情况,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会议汇报的方式,解决了信息滞后和错漏的问题。 在项目跟单过程中,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关联公司的多个联系人,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多个人员,通过项目视图,大家都可以看到谁为哪个关联公司曾经作了什么,要做什么等。 这样,讯鸟公司全国各地有上百个项目同时进展,销售经理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已经到达了关键环节,哪些项目滞留了多天还没有进展,帮助项目经理抓住重点,集中精力突破难点。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功能使客户可以自定义CRM系统里面的所有的下拉选择项,讯鸟公司对自己的客户有不同的行业、阶段、来源、种类划分,讯鸟公司自己修改这些下拉可选项目。 产品管理 如何让销售人员快速了解搜索到产品的型号,产品的系列,产品的价格是非常必要的,XToolsCRM设计产品功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多层的产品分类,树型的分类展示和选取等方便销售人员在制作订单时一目了然。 结束语 北京讯鸟公司业务在不断增长,并进入到多个国家的呼叫中心市场。讯鸟中间件在国内多个高端大型商业呼叫中心的稳定运行,充分保障了客户的赢利基础,公司为阿里巴巴、Elong等呼叫中心提供的讯鸟中间件,创造了中国单点最大支持座席数案例。 北京讯鸟公司应用XToolsCRM近一年的时间,吴总体会到XToolsCRM不断的升级,吴总说:“CRM产品不断的频繁升级,这是租用CRM最大的好处,XTools在这个方面做的非常的出色!”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基于B/S结构的客户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摘要:为了提供给优质客户管理服务,本文结合当前成熟的Web服务技术,对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重点分析、讨论了构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需求和系统模型,设计开发了客户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和系统功能模块。 关键词:B/S结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模型 一、引言 伴随市场激烈的竞争,消费者所需要的服务越来越细化,消费者渐渐出现了分级,开始出现了大客户的概念。尽管大客户仅占客户总数两成左右,然而其提供的业务收入或消费额却占总收入的八成左右,甚至更多些。构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企业大客户的满意度,还可以对企业自身的客户资源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市场价值链,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从系统角色划分出发,设计和实现了基于WEB技术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实际使用,满足了客户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同时对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该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 B/S(Browser/Server)模式结构是采用HTTP为传输协议,以对WEB数据库访问为中心,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并连接后台的数据库。构成B/S模式的结构有三级:第一层为客户端的浏览器,通过它实现后台与客户的交互,并最终将查询结果进行输出,客户端向目标WEB服务器提交访问服务器的请求,然后WEB服务器采用HTTP协议将相关的信息传给客户,客户的客户端接收后,在WEB浏览器上进行显示;第二层WEB服务器为功能层,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客户的各种应用,即WEB服务器将客户提交的请求接受后,和后台数据库进行连接,首先处理申请,再把处理结果向WEB服务器进行返回,并最终传输到客户端;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为数据层,应客户的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单独实施各种的数据操作。 三、系统设计 (一)系统模型构建 依据项目经理制的原则,对于所有的重点客户,均要有对应于重点客户部的客户经理,维护管线中心的维护经理,客户网络服务中心的项目经理,还有和客户具体应用有关的各专业设备的技术支撑经理,其一同为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在这几种服务中,会有各种交叉,并且人员也会伴随公司调整而变动,然而客户的名称通常是稳定不变的,所以一定要确定以客户为主要的核心,实施权限的划分。权限主要划分成两个级别,即系统管理员和使用人员。所有的部门经理都是系统使用人员,对客户信息的使用和维护是不相同的;而各有关部门领导则属于具有较高权限的系统使用人员,其不受行业划分或客户地域所约束。依据上述功能需求,能把该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划分成三个模块,即:系统管理员使用模块,部门领导使用模块,以及普通用户使用模块;实施参与模块的人员角色分别对应是:系统管理员,部门领导,以及普通用户。 (二)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管理员主要担负部门领导用户、普通用户以及客户名称的创建,当完成员工账号的创建后,应授予此账号对其工作范围内实施管理客户信息的权限,如果员工工作有了新的变化,那么还需修改其权限;每次构建了一个新的客户,那就就要对全部与此客户相关的员工的账号设置相关的管理权限。此外,系统管理员还担负信息公告、管理全部客户信息以及文件上传管理等权限。部门领导能浏览全部的客户信息,同时能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批示或评价。普通用户能够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全部客户信息进行查看,删除及修改提交的客户信息,但对系统管理员整理的客户信息不能进行删除或修改。因此,系统管理员具有最大的管理权限;部门领导具有比普通员较大的信息查看权限,无修改及上传信息的权限;普通用户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信息查看权限,在有限期限内可以删除或修改自己提交的信息。 四、系统实现 本客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部门领导、普通员工、以及系统管理员这三种权限进行开展的,其在同一个登录界面进行登录,在依据所拥有的权限级别,进行相关权限功能模块的操作。(一)系统管理员。因为本系统平台涉及到多个部门、多种专业,要实现多种资源的共享,所以,系统管理员担负着比较重要的职责,其具有的权限最高。普通员工、部门领导的账号均通过系统管理员来生成,同时依据其各自的工作职责,设置不同的权限;当新增了一个的客户之后,就需为此客户设置一个虚拟团队;对于各部门普通员工提交的客户情况,系统管理员依据客户维护或营销的具体情况,进行客户阶段性信息系统的编写工作,提交至系统里,假如不需要整理,那么系统管理员就直接将资料转移至客户阶段性信息中,与此同时,系统管理员还担负上传文件、维护公告信息、交流平台等工作。(二)部门领导。相对于部门领导来讲,本系统主要发挥着监督员工工作与信息参考的作用,所以,部门领导对客户信息的查看不受限制,能够对所有客户信息进行查看,同时还能够点击客户信息里的“评价或批示”按钮,有针对性的对客户进行评价或者批示。(三)普通员工。当普通员工登录后,能查看两部分的信息;一个为系统里该员工工作职责范围内全部客户的信息资料,普通员工可以对这部分的客户信息进行查看,但不可以实施任何的管理,假如需修改,那么就需要利用交流平台,把资料或修改意见提交至系统管理员;另外一个为该员工自身提交的、尚未被系统管理员处理的信息,对于这部分信息,普通员工可继续实施修改或删除操作。 结束语 本系统依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对于普通员工和部门领导来说,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等特点,各种用户能进行正常的管理和操作。伴随客户信息不断地增加,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逐渐变成了领导指导重点客户工作,维护经理实施高效维护,客户经理成功营销,以及客户和部门经理通畅交流的一个共享平台。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CRM客户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的开发和应用 摘 要:本文就从CRM客户管理系统概述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应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研究了CRM系统的设计开发。 关键词: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小企业;B/S结构 1 CRM客户管理系统概述 CRM客户管理系统包括经营理念与软件技术两大模块,其中又以用户为中心研发实施CRM客户管理系统。优质便捷的服务吸引了更多固定客户,企业业务优化管理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CRM客户管理体系通过获取真实有效的客户信息,并加以分析为客户提供最为迫切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CRM客户管理体系还可以对客户消费习惯和行为进行观察统计,并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相融合,优化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追求共赢。CRM应用在中小企业中主要是为了增加营销收入、减少营销周期、降低营销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增强企业竞争力。 2 中小企业应用CRM系统的两大必要性 CRM不仅是一个标识,它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对中小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具有重要作用。 2.1 提高顾客忠诚度 稳定的客户可以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流失一个老客户,可能需要好几个新客户才能弥补企业损失的利润,而品牌市场营销是提高顾客忠诚度最为有效的方法。中小企业通过利用CRM系统,对客户资料和消费信息进行详尽的分析,为客户提供最为切实的服务需求,逐渐建立起与客户双赢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利用顾客群的钟爱,进一步扩大市场,促进顾客忠诚度的形成。 2.2 提高产品价格稳定性 在市场上,很多产品的价格往往需要随着市场行情、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等因素而发生很大的波动。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像太平鸟、红蜻蜓、阿依莲等这样的品牌店却很少见到价格波动的现象。这是因为这些产品已经形成了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理已经形成了价格区间,且消费者在购买时考虑的并不是价格,而是品牌。CRM数据分析可以很好的对市场做出准确判断,降低了市场调研成本,也为企业制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合理的自身定位,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产品价格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企业未来经营收入的稳定性。 3 CRM系统的设计开发 CRM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管理层面,CRM都会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和更高层次的应用。但是,在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CRM客户管理系统更加适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就需要对其设计理念和开发过程进行不断改进,使其能够朝着更加“接地气”的方向发展。 3.1 设计理念 B/S结构:本文主要通过利用B/S结构来实现CRM系统的研发设计,以达到企业员工在内部或远程使用联网计算机的效果。通过IE进入CRM系统,对该系统的动态数据进行编辑与监察管理,并运用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对销售客户进行管理,整体提升管理绩效。 B/S结构就是指浏览器或服务器的结构,是一种基于因特网技术对C/S机构进一步的优化改进。这种结构下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WWW浏览界面,部分事物逻辑会在前台呈现,但主要的逻辑处理还是归属于后台。B/S结构主要是利用因特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综合浏览器衍生的多种语言模式,以通用浏览器代替专业软件达到操作目的,减少研发资金,是一种新型的系统构筑技术。 原先的C/S结构采用的是开放式结构,但是系统开发初期的开发性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端口软件,没有为客户提供真正实用的开发环境。而B/S结构建立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企业内部的浏览器可以直接接收来自WEB浏览器终端的访问,企业内部员工通过WEB浏览器都可以实现体系内部资源的编辑与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减少了系统维护升级的费用和工作难度。 系统软件的升级改进呈现出一种频繁化趋势,B/S结构的优势逐渐凸显,不再约束于用户规模和分支机构的数量之中,弱化了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区别,所有的操作只需要接入因特网就可立即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极大程度上缩减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费用。B/S结构的主要优点可概括为:降低了系统维护工作难度、降低了系统硬件匹配要求、降低了系统升级难度。 3.2 数据库架构 中小型企业的数据管理批次相对较少,数据读取少,因此,选用Accese作为中小企业CRM客户管理系统的最佳处理方式,保留SOL数据转化端口。但是,微软的Access不能采用服务器进行查询,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的弊端就会凸显。从安全层面来说,SQL Server要比Access的安全系数更高.但由于Access更利于系统创建和配置,可以更加便捷的对数据库进行调用查阅,因此,诸多中小企业会采用这种架构。Access作为客户关系数据库的开发投入使用,不仅有桌面数据库的功能,也延续了关系数据库的优势。 总而言之,把Access作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也可以把其改为SQL Server是最佳的选择。因为ASP页面与后台并无多大联系,它的ADO是封装好的对象模型,开发人员在面对不同的数据库时工作量会减少很多。 3.3 系统模块目标设计 本文所要设计的ERP系统建立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基础上,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模块: (1)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模块主要有: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资金的流入流出,客户投诉处理,生产、加工、发货、调度计划与清单等等。 (2)OA模块主要分为:通讯录、考核、万年历、工作日记等等。 (3)综合模块主要分为:物品购进、员工档案、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等。 (4)沟通模块主要分为:QQ、论坛、贴吧、公共微博微信、公告栏等等。 (5)邮件模块主要分为:收发邮件、删除、已发信箱、草稿箱等等。 (6)系统模块主要分为:关于系统、资料修改、重新进入或退出系统、密码重设等等。 (7)系统设置主要分为:个人资料设置、数据删除或备份、文件浏览、用户信息管理、最新通知等等。 3.4 数据安全维护 (1)MD5应用在前期登录密码中,由于目前尚未出现破解此加密的方法,因此,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登录密码的稳定安全。 (2)对Access进行加密处理,未经认证禁止数据库下载数据,并设置防盗密码。 (3)ASP被VP5 进行Dell封装,程序文件与调用代码进行分离以保证用户数据的稳定安全。 4 结束语 中小型企业融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匹配的CRM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任重道远的CRM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真正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决策,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从根本上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才能使中小企业在新时代经济竞争中居于上风!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专业贸易公司视角的客户管理系统优化分析 摘 要: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国内专业贸易公司普遍性的遇到了利润下滑、市场萎缩的经营困局,在此条件下,本文结合专业贸易公司的业务特征,对贸易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核心部分客户管理进行了分析,在提出当前我国专业贸易公司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构建高效客户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贸易公司;供应商;客户管理 作为专注于进出口贸易的专业贸易公司,随着近年来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对贸易商服务要求的提升,都使得传统的基于信息优势的贸易中间服务其获利空间日益逼仄,业务规模不断萎缩。 一方面,贸易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跨国企业为进一步压缩成本均加强了制造中心的采购端伙伴关系建设,将采购链逐渐延伸到了生产企业,同时进一步调整了全球产品价值链分配格局,利润向设计、包装和运输环节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这使得专业贸易公司基于信息优势的采购优势难以维持,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另一方面,作为本土制造企业,也在成本上升、利润微薄的背景下纷纷引入供应链管理措施,缩减了产需端的对接流程,同时压缩了贸易中间环节的可分配利润水平。两方面作用下,作为专业贸易公司,其既不能从生产制造环节上节省开支也不能在销售环节上完全掌控市场,难以再通过常规的方式和路径保持业务规模和利润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尝试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和格局特征,立足于专业贸易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现实,从贸易公司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客户管理上,分析和阐述贸易公司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并为公司建立专业贸易服务型高效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出优化措施,为我国众多贸易公司降低经营费用、增加效应规模,形成行业优势竞争力提供帮助。 从目前我国众多专业贸易公司的业务实际看,其供应链管理中客户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过分强调价格优势的供应商选择标准 目前贸易公司的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虽然引入了信用评价和供应商风险识别系统,但是在具体业务的供应商选择上,依然以价格最低化和利润最大化的选择标准为最高追求,而总是有意无意的淡化风险、信用、综合资质等方面的选择权重。或者说,一般的贸易公司尚缺乏一套对供应商信用、价格、供应能力、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系统从而实现合理价格选择,特别是供应商的价格、信用与供货能力等相关参数出现矛盾时,公司现有的评估体系尚缺乏一种科学的综合分析能够在多家供应商中进行识别与选择,这使得供应商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同时处于供应链内的各企业,由于作为合作伙伴的加工贸易企业与供应商,为了各自企业的利益,在价格和信息方面经常处于搏弈状态且存在利益冲突,也容易积累违约风险。 二、贸易公司海外分销的终端需求客户培养能力偏弱 一般的贸易公司依托本土化优势,在国内直接需求客户的挖掘与关系网络建设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与经验,但是在相关产品的海外分销上,由于对市场的熟悉程度差、资金投资能力限制、海外贸易服务竞争优势较弱等原因,贸易公司在出口贸易中往往愿意选择海外贸易商进行产品海外渠道销售,而很少能够直接针对海外终端客户进行贸易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销售速度与资金周转速度。但是以国外贸易商为主构建海外销售网络,会因为贸易商的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巨大等原因导致销售网络的稳健性极差,同时即使选择进行分销,也往往由于国外贸易商处于买方市场,而难以签订到符合公司预期的长期合同。或者说,国内的贸易公司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种良好的模式,能够直接发掘海外终端需求,这与一般公司长期以来忽视海外终端客户培养有关,当然也与国外产品销售市场渠道销售模式的根深蒂固有关。 三、共赢为基础的伙伴关系有待强化 贸易公司的供应链由于其业务特征决定了供应链模式属于共生网络模式,其客户较为松散,在此条件下加强伙伴关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就是公司与客户间共赢机制的形成。从这一点上讲,当前贸易公司业务中,为客户提供增值能力而体现公司核心价值的服务尚相对缺乏,公司服务的可替换程度高,无法体现出独有优势。共赢机制的缺乏,使得公司业务部门和高管必须拿出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与客户关系的经营中。多年前高管满天飞拜访客户、靠人际关系维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依然是公司的重要方式。公司高管疲于奔命,而客户流失度依然较高。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相关伙伴关系管理理论,未来国内贸易公司提升客户忠诚度,扩大客户网络覆盖能力的关键点就在于建立高效供应链模式下的客户管理体系,具体的方向可归纳如下: 1.建立基于供应商综合评价的选择模式 以往以价格为标准选择供应商和采购商的策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经济目标,但是这种策略选择会形成一种相对松散和碎片化的供应商网络,特别是在供应商的价格、信用、应变能力、技术能力等指标存在差异的条件下,以价格最优为标准在可能造成违约风险的同时,难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与粘性,也不利于建议一种长期伙伴关系,难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与客户网络的成熟。 因此,国内贸易公司应该将供应商选择的重心从价格策略向价值策略转移,加快建立能够综合反映供应商情况的评价系统。对供应商的选择,不但要审查所提供产品的价格、合格率、交货期、合作态度,还要了解供应商经营产品的状况,经营效益,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服务状况,市场占有率,发展潜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注意企业文化是否有冲突,合作的积极性等,并构建能够综合评估供应商的评价体系。评估体系可参考“Q.C.D.S”系统,即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四维评估系统,供应商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可按表1设计, 通过该评估体系企业对所有供应商有一个公平、客观、统一的评判标准;然后在优选出来的供应商中与他们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并对企业内部不合理的购流程进行优化,加强公司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性、集成性、同步性。 当然,上述综合评价体系在执行初期存在一个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需要公司对具体供应链的信息做全面了解,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可以考虑综合系统与现行系统实行并行运转一段时间再实现全面过渡。 2.加强供应商管理,提升供应商粘性 在科学选择供应商基础上,公司应进一步重构贸易供应链中的伙伴关系模式,与经过综合选择评价后遴选出的目标供应商签订合同后,应致力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持多层面的信息共享,通过高效信息网络的有机连接,使得供应商能够及时使用相关信息来协调他们的供货与买方的需求和计划相匹配,以实现信息对接的无缝一体化,加强企业供应链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可以参考的策略包括: (1)长期合同管理 与优选供应商签订一份较长期合同。长期合同的签订使得供应商把公司的生存与自己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可以为公司储存一部分原材料,不会因为原材料涨价,找不到货源,而影响供货。供应商也不会担心产品滞销的现象出现。如有一些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公司也可以先不进行提货,暂时存放在供应商处,以节约库存成本。 (2)引入竞争机制 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以加强供应商管理强度。因为考虑到只选择一家目标供应商,一旦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唯一的一家供应商无法供货,公司将出现违约与资金损失,因此常规产品与销量大的产品的目标供应商可以选择2-3家,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还可以有一家备选供应商。而且可以战略性的让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努力提升技术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 (3)建立供应商长效沟通机制 公司可以根据往年的销售记录,在年初制定全年的采购计划,并把这一预测报表分享给供应商,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做好准备提高产能。并在每个月月底与供应商开电话会议,对每月的购量进行总结,比较全年采购计划。对供应商在技术,生产方面的问题给予支持如产品更新等,这样不仅显示了对供应商的高度信任,而且公司也最大程度的掌控了市场,提升了采购效率。 (4)建立积极有效的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 公司应该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系统绩效考核分析,考评周期可以设计为一年两次,考评内容包括来货批次合格率、来货抽检缺陷率、来货使用报废率、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采购价格成本率、表现的合作态度、参与本公司的产品改进与开发项目、售后服务等,对考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问题点,分析不可控因素。对于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限期改进意见。通过绩效考核,不断改善整供应商管理强度,增加T公司与供应商的紧密度。 3.加大与客户间的双赢分享强度 在公司的共生网络供应链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共赢机制的建立,提升客户忠诚度以保证伙伴关系网络的稳定。公司应该高度统一思想,特别是高管层,要有意识的进行共赢机制建设,要能够接受暂时的利润下滑和出让,应该从总经理高度制定与客户与供应商的双赢分享机制,并有意识的加大分享的强度和范围。通过加大分享,形成适当的供应商激励,提高客户忠诚度,刺激供应商与T公司合作的积极性,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具体的激励措施可以考虑价格激励、订单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新产品、新技术的共同开发激励等方面(详见表2)。 4.拓展海外终端客户的销售网络 海外分销环节终端客户开拓能力不足,意味着海外分销网络的不稳定和利润水平的相对较低,这既不利于T公司提升竞争力与利润水平,也无法为国内客户提供有效的销售渠道从而降低服务质量,T公司应该有意识的加大海外终端客户的培养,可以考虑通过海外供应商网络实现对销售网络的推广,加大终端客户订单的利润分享强度,借助于国外市场专业渠道开拓商的能力加大分销网络建设,也可以针对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通过设立外国分公司实现国外市场的本土化,以提高对海外市场的熟悉程度。 作者简介:胡君杰,上海理工大学MBA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CRM客户管理系统的开发计划与组织实施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从市场角度还是技术角度,CRM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要想更快的获得成功,就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以客户为中心,而CRM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则可以在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下建立起企业统一、专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帮助企业与客户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研究,并给出具体的组织方法,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系统实施;系统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户关系的管理理念已经在各个领域都有所运用。企业在运行中搞好客户关系就会提高客户对企业自身的满意度,让企业保持较高的客户群,这样在企业中客户收益与潜在收益就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中企业运行CRM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失败。因此在实际中就需要对CRM客户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认真地研究,为企业和客户同时创造最大的利益。 1. 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定义和内涵 首先,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指得是在实际中对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作出改变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体制实施主要是在市场营销中进行的,在实际中它以提供周到快速的优质服务来吸引并保持客户,同时还对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管理以降低企业发生的成本。企业在运用CRM主要是通过运用CRM的技术软件与配套系统来实现的。在企业中运用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有利于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手记、追踪以及分析,并且可以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另外,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还可以对客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优化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促使二者共同取得最大的利益。 其次,企业运用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通过这个系统来协调各方的关系。这点主要体现在企业进行的售后服务、全国区域销售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以及企业同行之间出现的竞争关系,这样企业在长远的发展中就具备了一定的优势。CRM在企业中既是进行管理的一套完整体系,又是一种软件技术,在企业中使用这项软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企业的销售成本、缩短营销的周期以及加大销售收入,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开拓新的营销领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 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设计分析 2.1 CRM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实现 CRM系统的设计理念就是赢得发展、保持提升企业客户的价值。运用到企业中就可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来开发并赢得客户资源,帮助企业保持和发展客户关系,以以提高在实际中企业客户的价值,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运营模式。而CRM的技术实现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销售营销以及客户服务这三个部分的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其次是对客户沟通时需要用到的一些手段进行集成与自动化处理,最后是对这两个部分的功能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从而产生客户智能化,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决策支持。 2.2 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实施 在企业中要实现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就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管理方面做出改进,其次是对新管理模式要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在这两个方面,保证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其改进管理。而在改进管理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⑴对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业务运作的流程重新组合。因此在实际中就需要对企业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查调整并分析,在内外方面都来征求企业有利于企业流程的良好建议。在改进企业流程与目标流程时可以采用调查表和访谈的方法来实现。⑵对企业进行持续的改善,从而来形成企业中比较稳定的文化。在实际中发现很多企业实行的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结果和预期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到底都可以从管理上来找到这些原因而不是技术上。因此在企业中除了运用信息技术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善企业的日常管理,并为企业改善客户关系做出一定的努力。⑶在企业管理中建立起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以便优化理顺企业的业务流程,对流程中企业的岗位要客观地去设置,并且还要明确相应的岗位职位,完善并落实岗位职责,同时也建立起来对岗位考核的指标体系。⑷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企业要做好管理工作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当发现企业中存在一些问题时,需要鼓励员工去解决,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来支持企业的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鼓励员工做其中细致具体的工作,以促进企业的CRM客户管理系统。 2.3 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软件的设计分析 在设计CRM时,首先需要注意这是一个应用型的产品,在实际中不能以技术为指导,因此必要要采用应用主导。这是由于CRM本身也是软件产品,因而在设计时就很容易由技术来主导了。技术上发生的任何突破变化,都会在应用上带来一定的变化,而CRM是应用型产品,在设计时就要以运用作为主导。尤其是那些通讯产品,由于技术的进步就会给企业造成更加严重的市场竞争。 其次是需要考虑CRM客户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经济的集成发展更加有可能。因此在考虑CRM客户管理系统时就不能在仅仅从软件本身来考虑了,还要考虑到其与库存、财务等模块一起使用的可能性。否则的话在企业中就会出现企业既买了财务软件,又买了CRM软件,如果二者之间没有连接方式就不会实现连接,因此在设计CRM软件时,就需要明确知道企业的客户目标,从整体上来确定企业的目标群。之后在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来做出产品的一个基本定义,例如产品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怎么解决以及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针对目标客户群来建立起产品的具体构架。然后在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产品,并做出产品的代码和测试工作,完成产品的版本,同时软件商还要注意在此时搜集客户的意见,对产品进行升级,通过企业的销售与服务,最后把产品销售给客户。 3. CRM客户管理系统的实施要求 在设计CRM客户管理系统时,首先要注意让产品具有易用性。在现代情况下,软件的操作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还需要根据企业的特色来做出一些具体的个性化设置,根据客户的角色来分角色设置,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初期实施CRM客户管理系统的障碍难度。其次是要根据角色的要求来提供一定的个性化的配置,以便让每一个使用者都有能力运用软件,因此在设计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软件的功能符合角色的设置。最后是为企业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企业还没有完全转化过来一些习惯和观念的时候,就需要给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在培训和实施的过程中为企业找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中建立并运用CRM客户管理系统,不仅需要企业在实际中以客户为中心,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客户的需求,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但是还要注意CRM客户管理系统是一个应用型的软件,在实际设计时不要倾向于技术方面。这样在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使顾客获得最大的利益,符合当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潜在客户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 要:物流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潜在客户管理系统,是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分析潜在客户价值、制定客户策略、挖掘潜在客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潜在客户管理系统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现存多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对潜在客户管理的现状,结合物流行业市场竞争环境下,物流企业对潜在客户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行系统功能分析,并提出设计方案。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潜在客户;物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客户需求,通过市场细分之后对目标客户群进行清晰定位,由此来扩大其市场份额,确立潜在客户是企业扩大市场的重要阶段,通过对潜在客户需求特点的分析,极大提高了潜在客户转变为交易客户的可能性,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潜在客户管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系统背景 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挖掘目标客户是企业扩大市场的重要途径,对潜在客户价值进行科学分析是对客户持续跟进与否的重要依据。潜在客户群体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客户,在面对这些差异性的客户时,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客户策略,以利于实现客户的价值的最大化,并且得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这样才能使得客户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2 需求分析 本系统是基于物流行业背景下的潜在客户管理,因此了解潜在客户的特征,是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根据对实际业务流程的调研分析,潜在客户管理模块需要实现对潜在客户基本信息、价值评估、客户策略、客户跟进、需求方案以及客户分配和用户管理七大模块的功能。 3 总体设计 本系统功能设计基于物流行业背景下的潜在客户管理,因此结合物流行业客户服务的需求特征和内容,设计了整体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 3.1 功能模块 物流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潜在客户管理系统各模块功能如下: (1)基本信息管理:本模块对潜在客户基本信息进行全面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潜在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业务员基本信息的数据安全维护工作,操作人员可以在本模块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制定、更新、撤销和浏览等操作。 (2)潜在客户价值评估:客户价值评估模块根据客户需求来分析客户价值。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根据前期收集的潜在客户资料对潜在客户的价值进行评估,为客户策略制定工作提供依据。并且通过报表使企业更加直观的了解客户的价值信息本模块包括按运量、地区、行业等条件分析客户价值。 (3)客户策略管理:客户策略管理模块主要对客户策略进行管理,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对客户策略基本信息的管理,在与潜在客户沟通之后,按其需求制定解决方案。 (4)客户跟进管理:客户跟进管理模块为本系统不可缺少的模块之一,通过客户跟进管理模块能够及时的获取客户的情况反馈,了解客户跟进的主题,阶段,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等,主要用于实现:客户跟进的更新、创建、搜索、撤销等功能。 (5)需求方案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对客户需求方案的管理,根据对客户情况的深入了解,不断的与客户进行沟通,依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客户需要的方案,实现对需求方案的制定、更新、撤销、浏览等操作。 (6)客户分配管理:本模块实现对客户的分配管理,根据客户特点的不同为其分配最合适的业务人员,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7)用户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用户信息的安全管理,现用户信息的维护以防止被他人盗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2 潜在客户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根据潜在客户管理系统中的客户信息管理模块、潜在客户价值评估管理模块、客户策略管理模块、客户跟进管理模块、需求方案管理模块、客户分配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七大模块的协作关系,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3.3 潜在客户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通过潜在客户管理系统的建立,企业可以形成一套对潜在客户进行科学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以往对潜在客户管理中存在的客户跟踪盲目性、方案制定缺乏针对性、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潜在客户管理模块是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是物流企业对客户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并从整体角度进行系统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目的是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企业供应商与客户管理系统的界面管理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到了较高的层次上进行应用和管理,如何解决企业对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的效益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系统的界面管理理论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对于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的系统界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并用供应商管理系统SRM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管理模块分别阐述了其中包含的界面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从中了解界面管理与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效益。 关键词:系统界面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 根据管理学科的发展,原来界面由工程技术术语转向管理学科的发展应用,形成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界面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工程学角度看,界面主要是指系统组件和设备的接口,当系统中的组件或者设备连接时,它们的连接部分就是界面。从管理学的视角来考虑,界面是指经济社会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磨合或者相互作用情况,是针对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管理模块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管理。对应用供应商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系统的分析来看,它们的界面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者模块之间连接的界面;另一种是企业与外部连接的界面。客户界面属于企业与外部连接的界面,供应商界面也属于企业与外部连接的界面。从供应链的视角分析,生产企业的上游是零部件或者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是产品客户。所以,供应商界面和客户界面是企业供应链的两个重要的外部界面。由于两个外部界面的社会分工的差异性,使得企业对于客户和供应商管理的目标不同,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各方之间的沟通不畅和效益损失。为避免界面的缺点,出现了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商管理(SRM),分别管理客户界面和供应商界面。在界面管理中,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分别对应客户界面管理(CIM)和供应商界面管理(SIM)。在企业针对不同供应商和客户交易过程中的交流的界面管理来看,供应商关系管理目的是降低供应商界面管理的成本,而客户关系管理是为了降低客户界面管理的成本,进而加强信息的沟通。供应商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联系,加速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实现信息的低成本、高效率传递和共享,最终达到企业内外部界面的共同优化。通常来讲,很多企业大都实施了上述系统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系统管理界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界面模型。 一、供应商界面管理(SIM)界面分析 1.与供应商交流界面。当前,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大都采用“战略联盟”的方式,建立了繁杂的合作关系,并引入了日趋成熟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对供应商实行科学的管理,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如,自2004年,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强制企业遵守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这种认证的目的就是要求供应商和生产商生产符合社会责任的服务或者产品。这是随着市场机制的进步,市场逐渐转变为卖方市场的表现,也是人权观念和消费者权益的体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必须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利用供应商管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之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原因是企业不了解对方的业务状况。很多企业过分高估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尊重甚至恶意挤压其他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互相埋怨,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最终导致冲突产生和资源损失。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如企业领导之间的战略讨论,以及普通员工之间的业务交流,都能促进企业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优化企业和供应商的界面。因此,企业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化为供应链管理,为了加强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对于供应链的管理超越了单个企业的所有权,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实现规划和控制,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界面优化。 2.供应链上的SIM界面处理。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核心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并为供应链创造价值,最终实现供应商和主体企业的有效协调和合作。进行供应商关系管理同企业资源计划一样,都需要针对供应链的企业流程再造。最首要的是,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要转变思维模式,从供应链整体思考问题。整体化观念是供应链优化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前提。在供应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加强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和服务,能够促进供应链管理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早期供应商接入(ESI)来自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它表示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就允许供应商参与。之后这种方式被引入西方国家。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并利用先进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实现与供应商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人是企业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人的组织是联合研发的关键。 二、客户界面管理(CIM)界面分析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模式已成为卖方市场,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很难对企业有全面的了解。信息的不对称普遍存在于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一个企业的了解仅限于通过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客户关系管理界面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经常调查客户的需求,并听取客户的意见,对于新老客户实现科学的管理,因此客户界面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客户关系管理中企业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在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或者服务过程中,保证客户的隐私安全。客户界面的良好协调,目的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使客户对企业产生好的评价和印象,稳定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有利于企业的营销和开拓市场,使企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了进行良好的客户界面管理,有必要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和分析客户的需求。企业的客户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应当对客户区别对待。在客户关系管理中,也存在一个二八法则,即20%的客户能够为企业创造80%的利润,这些客户就是企业重点管理的领先客户,剩下的客户就是企业的一般客户。目前很多信息管理方面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中,便于企业对客户进行科学地了解和分类。如数据挖掘技术、信号传递技术。如在汽车行业中,如果我们已经从知识库中知道客户对零部件的需求情况,就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特点和需求频率,把一些备件储存在离批发商和零售商距离不等的仓库中,以有利于快速发运。 企业SRM系统和CRM系统都是企业的核心,SRM系统直接连接采购供应,而CRM系统与销售部门相连,这两大系统甚至与企业的生产部门的制造系统密切关联。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计算机等设备,能实现信息的搜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操作,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并提高企业的效益,属于一种人机系统。各个系统界面管理和无缝连接提高了企业信息沟通的速度。企业SRM系统和CRM系统是为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出发点是客户的需求,是对企业过程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已达到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综上所述,现代企业以界面管理作为指导思想,应用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和界面管理等工具,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了企业经营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难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燃气客户管理系统中的使用 摘 要: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CRM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已经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这一研究领域体现着越来越大的研究价值。同时,数据挖掘技术在燃气公司CRM中的进一步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必然会给CRM带来更为广阔的。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 数据挖掘 燃气公司 1 数据挖掘问题的提出 对于数据挖掘来说,数据库是基础,而数据工程又在整个数据库中站了很大的地位,对一个要进行数据库营销的企业,其首要的解决目标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最好的转化,从而分析和利用这些有效的信息。 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燃气企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数据,促使真正能将这些数据用于营销实践的却是凤毛麟角。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中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分析人员或业务人员越来越发现,当真正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数据时,又觉得无从下手。对于燃气公司来说,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天然气原始数据普遍存在着很多质量问题,使后续分析无法进行;二是随着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的落成、陕京二线的完工以及西气东输二线的动工,在我国的北方,必将以西气东输管线和陕京管线为主要干线,这些地方的差异造成分析人员的沟通障碍。 2 CRM问题的研究进展 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在现阶段电子商务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商业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客户关系管理引起了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客户关系管理有着广泛的市场价值和研究价值。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客户忠诚,而保持客户忠诚的关键在于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如何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这就需要对客户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但要高效地执行客户关系的管理,真正把其理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因而学界把技术、理论和实施称为客户关系管理的铁三角。在技术方面,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等。 3 数据挖掘技术在燃气客户管理系统的使用 3.1 数据挖掘与CRM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指从大量的、不完整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可以做到分类、估值,预言、相关性分析或关联规则、聚集、描述和可视化等功能。因此,在燃气公司的营销活动中,应该把维护老客户与开发新客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维护老客户上面。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重“售前”与“售中”,轻“售后”的行为,尽量避免因售后问题,造成老客户大量流失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办法来密切与客户的关系,从而促进销售。 而燃气公司CRM中的数据挖掘就是通过定制化,定制化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追捧,其体现的是企业的数据库营销能力。通过数据挖掘,不仅要拥有更多的数据,条目更加明晰,而且还要有数据挖掘分析的能力,从数据中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最终服务好客户。燃气公司的CRM系统把三方面统一起来,包括市场、销售和客户管理。利用数据挖掘理论和技术创建描述和预测客户行为的模型,优化燃气公司CRM流程,以实现燃气公司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3.2 数据及获取 3.2.1 客户数据 客户数据是指与客户相关的数据。传统理论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描述性数据、促销性灵气、交易性数据。燃气公司的客户数据主要通过天然气供应商和直接客户获得。当然,对于燃气公司而言,客户数据还应该增加售后类数据。 3.2.2 描述性数据 描述性数据是指燃气公司客户的静态数据。主要有客户姓名、性别、收入等基本信息以及客户消费习惯、特殊爱好等行为信息,还有燃气好肥信用等级、潜在燃气消费指数、客户类型(潜在的、现有的、流失的)等信息。 3.2.3 交易性数据 交易性数据是指与客户发生了交易行为后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燃气耗费的时间、地点、金额、产品的规格以及付款方式等。 3.2.4 售后类数据 售后类数据是指客户完成一笔交易后,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如投诉、建议、评价等。主要包括对产品的评价、对服务的看法、对工作的建议、遇到过的问题以及其他不愉快的经历、申请退货的记录,甚至投诉记录等信息。 3.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是以某一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针对业务需求,分析数据之间潜在的内在联系,设计出数据库的结构并建立数据库的过程。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验证设计,常用的设计技巧有数据完整性设计、表冗余设计等。 3.3.1 客户数据分析 根据前面对燃气客户信息的分类,就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1)中心数据库,采用了B/S结构图,公司所有相关人员在这里能够找到有关客户的所有信息。 (2)公司的领导、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呈现不同的视图),可以上网查询这些数据。 (3)他们也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上传与客户的联系情况,其他相关人员也可以在网上看到这些可以时实更新的上传数据。 (4)公司所有相关人员,都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与客户相关的所有信息,这对于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保持与客户的联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具有很大的帮助。 (5)为后续的客户分析、数据挖掘等提供基础数据。 3.3.2 数据库的设计 根据前面的分析,客户具有四类数据,我们设计四个数据库,分别以客户编号作为主码,以便数据库之间建立关联。并且增加以客户姓名、编号、业务员编号、业务员姓名、联系时间、交易金额等多种关键字的布尔运算的检索功能、这样将能最快速便捷的找到相关的数据。 4 结语 面对信息社会中数据的爆炸增长、“丰富的数据与贫乏的知识”问题的日渐突出,人们迫切需要将海员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相知识。数据挖掘为这一迫切需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CRM是适应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关系营销理念的新型管理模式,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应用领域。数据挖掘及其在燃气客户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的关注领域。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推进县级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思考 县级人民银行在经历职能转换后的一段适应过渡期后,已逐步适应央行履职要求,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当前县支行队伍的实际状况与履职需求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之处,如何整合现有人力资源,积极应对岗多人少等突出矛盾,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保证县支行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县支行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央行人力资源现状及分析 (一)人员结构老化,非业务人员占比偏高,人员进出机制不畅,影响县支行履职 以富民县支行为例,该行现有员工20人,其中:行政管理、党群纪检、后勤服务、档案文秘、人事总务、科技信息管理等综合类人员10人,占比50%,业务人员10人,占比50%,其中基础业务类人员7人,综合业务类人员3人,部分业务人员还兼负党群工作;40周岁(含)以上13人,占比65%,40周岁以下7人,占比35%,员工平均年龄42周岁,最低年龄28周岁;具备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员5人,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25%,其中4人为2002年后招录的应届毕业生,1人为98年从农行调入。自2002年来支行共有3人调出,调动均在人民银行系统内,其中2人为主要领导调整,1人调入昆明中心支行。人员缺少资源的更新流入,更缺乏流出的代谢渠道,队伍犹如缺乏流动的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人才的匮乏更是使县支行只好从“矮个”中选择“人才”使用,不利于县支行提高履职能力。 (二)发展空间有限,员工进取心不强 如,富民支行股级(含)以下干部中,具备中级职称8人,占比40%,2002年以来,由股级干部提拔为科级干部仅4人,且其中2人为非领导职数,而对于多数员工而言,能提拔为1名正股长已是县支行职业生涯中较高的目标了。县级支行领导职数、职称职数受指标限制的现状使部份员工缺乏上进的动力,认为工作保平安、名次不落伍即达到目标了。 (三)职工收入水平相对递减,员工积极性难于调动 近年来,经过2006年工资改革、2008年规范津补贴和2011年工资完善和改进三次较大规模的工资制度调整后,县支行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相比2002年均有较大程度提高,但由于县支行人员经费与工资计划的不匹配,费用总额逐年减少,形成了有工资政策无经费指标的尴尬,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又不断推高了县支行的行政成本和职工个人的生活成本,导致了职工的相对总收入实际下降。目前县支行员工收入与当地金融机构同级别员工相比已是末位,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与各金融机构同级别员工收入相差更大,作为人民银行员工的优越感降低了,员工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 (四)岗位苦乐不均,但薪资差异不明显,薪酬制度的不完善,以至于工资的激励功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随着县支行的岗位整合的不断深入,业务调整和人员结构出现较大矛盾,加上县支行人员老化问题,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岗位苦乐不均、忙闲不均的问题,工作技能要求高的工作岗位往往无人愿意承担,更多的时候需要组织做工作。按照现行的工资制度,员工工资主要与工龄、职称、职务有关,对于不同岗位工作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干好干坏等因素则没有给予充分体现,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绩效工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工作成效,同样也存在着以职务和职称为主的考核,只要是同样的职务和职称,绩效工资就是同样的标准,而不论其所在的岗位和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为之所付出的工作量。这样的工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完全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首先从职务上来说,同样的职务,员工基本倾向于工作量和风险较小的岗位。如中支机关的科长和县支行的行长同样为正科级别,但是工作性质、工作量和承担的风险存在着很大差别,但是绩效工资反而是县支行行长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级别的职务,工作量和风险责任也没有与之相对应。如县支行任非领导职务的科级干部与担任部门负责人的中层干部,其工作量和风险责任与工资水平反而成负相关。其次从职称上来说,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也没有与其工作岗位要求和工作量水平对应。如一个股室长工资甚至低于一个不任行政职务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而两个岗位相比而言,显然是股室长工作量和担当的风险都较为很多。 (五)员工教育培训机制适应性不强 县支行限于自身师资力量的不足,自行组织的培训较少,而上级行组织的综合培训主要集中于行领导,且次数也不多,对一线人员的往往都是业务部门关于是系统业务操作上的培训,对于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基本上没有,近几年开展的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与考试与实际工作关联度不高,员工花了不少时间学习考试,但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不大。 (六)内部管理不科学,不利于提高履职能力 一是信息调研工作过多过烂,如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应的反馈等,办公室、货币信贷、调查统计等部门均须上报,有时造成重复劳动;二是内部管理工作占比偏重,不堪重负。县支行的人员除去行领导外,工作人员数在20人左右,部分行甚至更少。须设置纪检监察联络员、工会小组长、党小组长、文明创建联络员、科技安全员、法律事务联络员等岗位,部份业务人员还兼任党、工、团工作。以富民县支行为例,除去3位行领导外,全行在职职工17人,大都一人多岗,最少兼任1项,最多兼任5项。另外,业务部门也要开展“文明集体”、“职工小家”等创建活动,要开展内控制度自查工作、党群及廉政知识学习、廉政建设等,分散了业务部门的精力。三是部份业务工作无相关法律支持,超出县支行能力范围。如现积极推动的农户信用档案收集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主要是为涉农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但金融机构并未将信息档案作为信贷决策的参考依据。这里面有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在体系建设方面缺乏硬性的法规和制度支撑,金融机构的配合更多的是在行政要求下的应付。又如,县支行支付结算推广工作任务也很繁重,然而,县域企业如果没有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等支付结算工具的“需求”,人民银行结算工具的“供给”只是无效“供给”而已。 二、推进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心,提升基层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简单说就是人事管理,其实包含了人力资源工作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内容。就人民银行基层行实际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招募与配置。首先要改变目前县支行员工招录基本上由中心支行组织完成,县支行根本无权参与的局面,让县支行能够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实现所进为所需,真正为县支行配备其所需的人才。其次改变片面追求高学历的招录理念。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部分高学历的工作人员不能适应基层行工作实际,县支行中不乏对高学历人员是眼高手低的评价。县支行的大部分工作岗位其实要求的是具备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注重的是实际动手能力,不需要很高的理论素养。而将综合理论素质较高的高学历人才放到这样岗位,其结果就是岗位与人员的错位。二是薪酬管理方面。要改进现行工资制度,逐步改变以职务、职称为主的工资模式,积极推进岗位分类管理工作,科学划分岗位类别,以事设岗、以岗用人、按岗定薪,真正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解决县支行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中层干部作为县支行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应给予更大的重视力度,要加大对中层干部补贴,完善激励机制,严格奖惩制度,拉开奖励档次,加大力度鼓励对县支行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把奖励与晋升晋级挂钩,真正实现“奖励奖该奖之人,晋升晋该晋之士”。三是培训与开发方面。根据县支行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实用技能的培训,同时要更加注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开展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促进员工知识和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其劳动能力得到增强和发挥。物质的激励作用是短暂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才是一个人工作的主要动因,让工作带给员工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才能长久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使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达到员工个人和央行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加大对县级支行的支持力度,明确县级支行职能定位,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强化金融服务 首先应明确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县域金融核心部门,在配合地方政府组织、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应加大对县支行的费用扶持力度,特别是在人员经费方面应当给予更多的倾斜力度。其次建议中心支行将县级支行的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职能上收,简化对县支行工会、党支部、团支部的考评工作,不硬性要求县支行职能股室开展“文明集体”、“职工小家”等务虚性工作,既解决了“同级监督”乏力的问题,又减少了留于形式的文字报告,便于支行集中优势兵力开展“主业”工作。最后建议中心支行根据县域经济金融特点、县支行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情况,对县支行实行业务授权制度,并根据职能任务分配相关配套人员费用和工作经费等,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坚持“有需要才分配”的原则,不普遍撒网式地下达工作任务,应根据各行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是否参与,避免县支行为完成一些不合理任务而胡乱编造,应付了事。 (三)改革人事制度,优化人员配置 一是实行能进能退的用人机制,鼓励提前退休、实行竞争上岗、绩效考评等多种配套措施和多种途径使不适应或拒绝履行工作职责的人员退出现任岗位,出现人员不足问题时可以用合同工代替,腾出位子招录一批精通金融、计算机、法律等方面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县支行,注入新鲜血液,焕发生机和活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改变后备干部的长期备而不用的实际状况,给予后备干部更大的成长空间。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全面推行岗位轮换,突破干部管理体制上“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建立中心支行与县级支行人员“下派上挂”的双向流动机制,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改革思路,上级机关的人员应基本从基层行选拔,给予县支行人才向上的流动渠道,让县支行的员工能看到自己发展的广阔前景。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建筑企业的数量开始呈集合数倍向上攀升,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开发,及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探析,再结合现今我国人力资源中的管理论,进一步提出有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发与创新的办法和对策,从而进一步加强及推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企业 人力资管 开发与创新 对策与建议 现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看成是企业间综合实力的竞争,也可以看成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目前,由于我国大多建筑企业长时间受到计划体制的制约,导致相关建筑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及管理时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得企业在进行其他资源管理时受到极大的制约。本文以我国建筑业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创新为重点分析问题,主要对开发与创新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 1、许多建筑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由于其领导部门的思想陈旧,管理技术不到位,再加上领导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从而使得领导部门忽视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许多建筑企业只是看重了企业发展中的效益与利益,常常忽视了人才的重要,只把人力资源部门当成了一个普通的事务性小部门来看待,并且常常把一些日常工作交给一些工作能力不高的人员去完成,这便使得很多基本工作无法被灵活完成,而是只能被人依靠死板的条条框框去处理,这便直接导致了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缺乏了人性化。 2、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测评、考核等工作时,很多企业都缺乏专业性、科学性的管理模式,而且由于这些企业一般都不具备准确性较高、定量性较强的有机性工作指标,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起到应尽的作用;由于企业在进行业务工作时流动性比较大,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在接受考核时得不到准确的发挥;一些企业在招收工作人员时,很多新人都是通过关系进入企业的,这便直接导致了企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参差不齐。 3、通常情况下,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都会造成人力资源总量超于预计总量,从而出现人力资源浪费或是人力资源结构互相矛盾的情况。而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分工后,经常会出现工作量大但劳动生产量低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多工作人员心态浮躁,经常对工作应付了事,而工作能力高的人员又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这便使得工作结构矛盾差异大,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频频发生。 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的对策 1、对人力资源管理做出明确且完善的规划。人力资源部门是建筑企业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它的地位和其他部门一样,需要相关的负责人拟定严格的管理规划,特别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便需要负责人结合现今建筑业的实际行情来对管理政策给予全新的规划,同时再将国际的建筑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与我国建筑企业所具备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与创新,创造出更加符合我国现今形式的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模式。 2、树立好良好的企业文化。一个建筑企业想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以优秀的管理方式和优秀的技术为前提才能办得到,而所谓的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企业奋飞时所需要的翅膀,它的重要性并不低于管理模式与技术手段;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工作人员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归属感,也能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能让企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所以,这便需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对于企业文化给予一定的重视,在符合企业规模与员工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做出一定的创新与改革,通过现今网络的庞大消息库拟定出更加符合企业的文化方案。 3、建设完善的福利待遇。对于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因为无论是何种企业,只有最大程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个企业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向前发展,所以及时对员工福利做出变革与创新是一个企业在发展中必须经历的道路;而从企业发展中的管理模式以及经济能力来考虑,可以给予不同阶级不同能力的员工相应的福利待遇和薪水补助等,让员工能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工作热情;而在进行薪酬制度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岗位与不同工作阶层的特殊性和技术性等,让工作环境变成一个竞争的环境。 4、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提高相关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能力,依照实际情况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教育培训,让工作人员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而一个建筑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的要求同样很高,因为建筑行业不同于销售行业,它对技术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 5、提高对人才的重视。提高对人才的重视度,建立并巩固人才观,积极做到人才观的创新。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只有在树立良好的人才观同时,抓住人才,懂得运用人才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企业之一的建筑企业,在其进行发展的同时应该及时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对于企业内部工作能力高,业务效率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重视与运用。 6、积极带动人力资源部门的发展,努力做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依然延续着老一套的模式,这便使得其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出现诸多的弊端。而对于人力资源部门能做到及时创新、及时改革则可以更好地带动人力资源部门的发展,从而推动管理与技术的双发展。 结束语:在我国建筑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资源,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工作体系。一个企业只有在合理地运用人才,懂得分辨人才时才能更好地将企业做大,并延续发展下去。而如何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做好,这便是管理者需要不断分析的一大问题,如何做到管理中的创新更是一个企业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基于GERT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时间和费用风险管理 摘 要: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受重视,开发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利用随机网络技术建立该开发过程的GERT网络模型,并对其仿真求解,获得该培训开发过程中的时间和费用概率分布和各种统计特征值,随后计算这些参数的期望和风险度等,从而提供时间和费用定量化分析,以期为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开发计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开发;GERT网络模型;模型求解 一、图示测评技术的理论介绍 (一)GERT方法概述 这种方法是在PERT(计划评审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决策节点,不仅将活动的各个参数,如时间和费用等设为随机性分布,而且其各个活动环节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也具有随机性,即活动按一定概率可能发生或者不发生,相应地反应在活动开始或结束的节点或枝线也可能发生或不发生。在网络的表现形式上,增加了决策节点,并且节点之间具有回路和自环存在。 随机网络的建模要素是活动(弧)和节点,其仿真过程可以想象成一定的时间流、费用流和性能流。通过各项活动,并受到节点逻辑的控制流向相应的活动中。每次仿真运行,就相当于这些流从源节点出发,经过相应的节点和活动,执行相应的事件,最后到达网络的终节点。由于网络中可以选用具有各种逻辑功能不同的节点,可能导致三种流只经过网络中的部分节点和弧,并到达某个终止节点。网络中活动和节点都有时间、费用和性能三种参数。每个活动上既可赋给弧本身所具有的三种参数,即该项活动本身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消耗的费用及经过本活动所产生的性能参数。同时,每项活动上还具有累积的三种参数。 根据活动在网络中的位置,从源节点开始,时间流、费用流和性能流经过一定的路径,到达该活动时,所有途经活动上三项参数的累计总和。例如,在网络中某项活动完成时,在该活动上可以得到从软件项目开始到此活动完成时刻的周期、累计费用和到此时已达到的性能值。 (二)GERT网络的解析算法原理 从理论上讲,把信号图原理和矩母函数的特征结合起来就形成了GERT网络的解析算法的基础。 信号流图是以网络图形式表示所研究系统(或问题)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线性系统的建模和分析工具。由于信号流图的特性的存在,可以利用解信号流图的拓扑方程的方法,得到信号图中任意两个节点的等价传递系数。在GERT网络模型中,任意两个节点的枝线实现是有概率的,且完成该枝线所需要的参数有着自己的概率密度或概率分布,分别对这些概率密度(或分布)求积分从而得到该参数相应的矩母函数。 GERT网络解析法的基本思路就是先对各项工作定义其自有函数,再求出其等价传递系数,接着结合矩母函数的基本性质,即可繁衍得到网络的所有参数。 二、运用GERT技术进行开发活动成本费用和时间的分析 (一)开发活动成本费用和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 现在对于时间和成本的研究,已经将成本和时间均视为一种资源投入,其两类资源的投入在供应链、研发、流程运作中具有替代性。例如,在研发中,若是企业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既可以节约研发时间,当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时,则可用时间来代替,即延长项目的完成时间,正因为这种替代关系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内,会存在一个最佳的成本和时间值。同时随着时间的压缩,需要投入的物质资源会越来越大,这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造成的。本文在后面的研究中将假定时间对成本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k(k>0,为常数),上述情况如图1所示。 实际生活中,完成某项活动的时间t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把它视为一个随机变量,相应的成本费用也能看成一个随机变量。这样就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来得到另一个的密度函数。 首先来回顾高等数学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设随机变量T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t),且C=c(t),其中c(t)为单调可导函数,则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g(c)为: 其中,h(t)是c(t)的反函数, 现在假设人力开发培训过程完成时间T具有概率密度函数f(t),成本费用为时间的线性函数c=a+b+t,根据以上定理,成本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a) (二)关于时间、费用因素的GRET模型的解析 1、推导互斥性GERT模型的解析算法 结合上述所得概率函数,根据矩母函数的定义,成本费用的矩母函数为 将(a)代入上式,并令t=■ ,从而计算得: 结合GERT算法的相关规律,含有时间和成本费用两个参数的矩母函数为: 2、定义GERT模型中的各个支线的传递函数如下: 3、求出互斥型GERT模型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传递函数 通过信号流图理论中的梅森公式,还可以求出互斥型GERT模型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传递函数Wij(s)。 4、求得项目实现概率 由始节点至终结点的传递函数为WE(s1,s2),根据矩母函数的性质,则终结点实现的概率PE为: 则始节点至终结点的等价矩母函数为: 5、根据矩母函数来求相关指标 求得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过程完成时间和费用的均值、方差和风险度分别为: (三)GERT解析算法在战略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意义 本文针对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的开发策略,来进行分析其培训计划所需要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从而在开发前能合理估算人力资源开发完成时间和费用,从而根据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安排。例如:某企业需要一批营销策划者,则需从已有的人员中进行筛选和培训,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实施计划前,应该考虑企业需要此岗位的迫切程度、人员工作时间的空闲适宜度、流动资金的周转情况等等,鉴于GERT技术所含的时间和费用参数的分析,笔者认为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测算人力资源开发过程完成时间和费用的估算的,以下将结合GERT解析法的原理和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特征进行数据分析。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首先分析企业对员工能力的需求,即设置岗位(终节点),既可以在已有员工中选中合适的员工,进行岗位调离,又可以针对性的设计培养方案,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再通过考核。若考核合格,则进入相对应的岗位进行工作;若为不合格,则再进行修改方案进行再培养。这些步骤的进行可以采用GERT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其解析法来求得这项培训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的概率,也能求出实现其目的的预期期望值和风险度,从而能帮助企业合理安排时间和预算支出。 三、建立模型,实际运用 设XX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过程GERT模型如图2所示,各活动参数如表1所示。假设完成培训开发活动所需要的成本费用和时间的线性函数。现在通过GERT模型的解析算法来求实现节点4时所需要的时间、费用的均值、方差以及他们各自的风险度。 解:该培训开发过程中的费用为时间的线性函数,可得其活动完成时间的剧目函数MT(s1)和费用的矩母函数MC(s2)如表1所示,由此可得其对应的传递函数W1、W2、W3、W4和W5。 该GERT模型中有两个路径可以从节点1到达节点4:1234和14,有一个一阶回路232,?驻=1-W2W3。 路径一:P1=W1W2W5,?驻1=1-0=1 路径二:P2=W4,?驻2=1-W2W3 由梅森公式 由上式可求得节点4实现的概率PE和等价矩母函数WE(s1,s2)分别为: PE=WE(0,0)=1 计算出的这些指标表示:该项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计划肯定会实现,无论是直接换岗或是培训后再上岗,均能保证公司有符合资格的人匹配相应的岗位;整个筛选和培训的过程最佳估计数大约为64天,离散程度即风险天数大约为22天,风险程度为34.5675%;达到目标最佳期望值会花费114785.7元,离散程度即风险花费为6538.3484元,风险程度为5.6%。 说明该种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活动的风险偏小,如果企业在时间和金钱方面能控制在风险范围内,是可以通过这种模式进行培训开发的,关键需要将这些参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如对该岗位人员的需求迫切程度、近阶段公司的经营情况、员工是否有时间和精力来接受培训、同期可控培训花费的流动资金的具体情况等,选择合理的时间段进行该项开发活动,从而能够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情况下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提高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摘 要] 一般来说,商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应始终围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来开展。一是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二是实行公平竞争的聘任用人制度;三是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五是创建学习型企业。 [关键词] 商业企业 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 对大多数商业企业来说,人才缺乏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但与其说缺乏人才,不如说更缺乏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应建立人才机制,重视吸引人才、开发人才、激励人才。商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应始终围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来开展。 1.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对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使用、调动、升降、薪酬、福利、退休等,实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规范人员流动,防止无序跳槽。 2.实行公平竞争的聘任用人制度。聘任用人要通过公平竞争,使用各类人才应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引进企业急需的掌握现代商业管理理论知识和具有实际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注重不要机械地制定用人标准,不能单纯地用年龄、学历、经历作为招聘人才、使用人才的惟一依据,应大胆使用各种确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3.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培训的目标是让每个员工对企业的总体服务战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为顾客服务的自觉性,提高服务技巧。因为,在制定培训方案时,应把企业经营服务理念贯穿培训的始终。这种经营服务理念需要在日常具体服务中加以体现,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要根椐不同类型的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职责作用不同,来进行不同的培训。应特别重视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因为他们不仅直接和顾客交流,而且直接参与服务活动,他们的素质和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到业务的进行,企业的形象和服务水平主要通过他们体现出来。对一线员工要加强素质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业务技能训练教育,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提高服务水平,为满足顾客需求的愿望为己任去经营,并在长期的工作中,锻炼成为专家型服务人员。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应注意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操作队伍。 4.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体制。一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商业企业要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全体员工贡献聪明才智,就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商业企业要设计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将员工的收入与他们的工作业绩相挂钩,激励的方式可采用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要加大对一线员工的激励力度,使他们意识到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相反的,他们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他们对顾客的服务态度就会变得消极,并将这种态度传递给顾客,对企业形象造成损害。二是建立有力的约束监督机制。激励和约束如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乏约束的激励是无法达到激励目的的。将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人员都严密有序地协调起来,形成一整套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衡监督机制。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关心和监督企业的重大决策及企业的发展状况,敢于对企业的不良现象和重大决策失误进行揭发斗争。 5.创建学习型企业。营造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将企业培养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学习型组织”。通过这个“学习型组织”,员工之间进行广泛深入有效地沟通,相互学习和交流,以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能被清晰地理解、认同和接受,并转化为企业员工自觉的行动,不断交流与总结中形成企业的独有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进而将这些知识、技能运用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关键要素和关键环节中去。相反,如果没有一个“学习型组织”,就不能够进行持续学习,不会有知识积累,那么不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通过内部开发还是外部获取,都是难以实现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先导,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过程。核心竞争力处于不断演变的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它的领先地位会丧失。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而实现创新必须依靠一个“学习型组织”来支持和保障。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需要一个支持其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组织机制,一是有一个扁平化组织结构,以使决策权的下移和平等的信息交流;二是组织具有开放性,信息与资源在企业组织内部共享;三是组织具有亲密合作的关系,团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方法探析 摘要:本文以提高基层央行履职能力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的改革措施和完善方法。 关键词: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一、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存在的矛盾与不足 基层央行人力资源是指在基层央行从事金融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的人员所具有的体力、智力和心力的总和,是基层中央银行中最重要的资源。虽然职能调整以后,基层央行根据履职特点采取多种措施,使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体制、外部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基层央行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结构性矛盾。(1)人员结构欠合理。整个央行系统人员分布成“正金字塔”型,总行人员数仅占人员总量的1%,县级央行员工占央行总人数的47.2%,而业务量的分配自上而下成“倒金字塔”型。(2)职称结构欠合理。高级职称的人员量偏低,2006年末地市中支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仅2.5%,县级支行仅占1%,远低于总行规定的10%的水平。而基层央行初、中级职称人员总量偏多,地市中支的中级职称人员占比高达61.1%,已超出总行规定的50%的占比水平。(3)专业结构欠合理。专业人员比较集中在经济金融专业,中级职称人员中研究、会计、工程类比例不足15%,既懂经济金融、又懂现代公共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4)知识生产力不足。虽然近几年招聘了一批大学毕业生,由于高校的专业划分过于细化,也偏向理论,使得这部分人员入行后的“培养期”越来越长。此外,专业知识基础较弱的员工,由于学习能力不强,自我开发能力较差,更新知识的动力不强。导致基层央行难以跟上新形势、应对新挑战。 二是人员配置矛盾。(1)高素质人才引进渠道还不畅通。由于机会多、信息密集的大城市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到中小型城市,导致地市以下基层央行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引入渠道有枯竭趋势。(2)人员编制矛盾突出。随着央行业务的发展,岗位越分越细,具体操作人员紧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以县(市)支行来说,国库2.0版本的运行将原来3个岗位细化成为了11个岗位,由于县市支行多年没有引入新鲜“血液”,使支行人员紧缺的程度进一步加剧,不少支行无法按照要求配置人员。(3)各部门间人员配置还不平衡。如某沿海发达地区中心支行下辖的6个县(市)支行中,从事行政管理、党团工作、纪检监察、货币发行、保卫等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46.2%,比重过高,对“研究型”央行的建设造成一定影响。(4)人才配置还比较粗放。由于没有科学的职位说明书,导致“错位”使用还时常发生,如:有的统计、研究方面的人才长期在操作型的岗位上,人才“浪费”现象还不能完全杜绝。 三是管理理念矛盾。(1)基层央行现有人事管理执行的是行员管理制度,既不同于公务员制度,也不同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具有定位不准、制度不稳定的特点,与现代人力资源理念差距较大。(2)现有的人员流动管理仍然比较传统,基本遵循“要人―分配―使用―退休”的程序,没有开发人力资源的要素,人的潜力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励。(3)基层央行员工培训不够系统,与金融行业的实际联系紧密性不够,培训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学与不学无明显差别。(4)员工职业生涯理念比较淡薄,长期抱着“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想法,直接影响工作主观能动性。(5)基层央行按部就班意识浓厚,创新能力不强,履职能力的提高还跟不上央行业务发展的步伐。(6)绩效评估不够合理、科学,职位分类不够明确,工作忙闲不均,“水煮青蛙”效应明显。 二、影响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 人民银行成立以来,基层央行人员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特点。一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军队复转退人员是基层央行主要的新鲜“血液”,尤其在八十年代初期和这之前,基本没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央行工作;二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人行和工行两行分设,一批有经验的业务骨干随着业务划分流向工商银行;三是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按照“人随业务走”的原则,一部分年轻、高学历的专业人员划拨到银监会。这些都给基层央行的人力资源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和压力,客观上造成了基层央行的员工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技术职务偏低、传统业务人员偏多的局面。 (二)制度原因 一是基层央行体制不明确。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人民银行存在着“一行两制”的局面。总行属于公务员管理体制,其他分支机构既“比照”公务员又参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实行的是行员管理制度。由于国家对此种管理体制并无法律或政策上的规定和说明,基层央行定位具有不确定性,增加了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难度,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二是基层央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传统色彩”浓重。基层央行人事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总行1996年7月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员管理暂行办法》,在内容和形式上较多地参照了国家公务员管理模式,体现的是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其特点是重监管、轻开发、轻引导,习惯于使用组织行政命令形式对员工进行管理调配并加以监督,而对员工自身潜能的发现与开发缺乏理性引导和教育培训。 (三)组织文化原因 组织文化决定了员工的地位,员工的职业生涯很大程度上是被其所在的组织文化左右的。由于长期而又浓重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少基层央行存在“家长制”的管理模式和“家族系”的员工组织结构。这种发展滞后的组织文化给予员工发展的机会比较有限,使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积极开拓的带头示范效应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四)个人素质原因 个人的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发展起来的、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领域具有天然权威性,不少基层央行的员工养成了养尊处优、居高临下的思想,缺乏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志向,其自我完善、自我投资的动力明显不足。这就必然使基层央行难以承担起员工知识更新与素质提高的任务。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原因的束缚,基层央行的教育培训主要由总行统一规划、统一内容,其对象也多是中层以上领导,培训需求最强烈的普通干部职工很少有充电的机会。随着央行职能的不断深化,基层央行员工,特别是学历低、年龄大的人员素质与时代的要求矛盾会更加突出。 三、提升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满足基层央行不断发展的需要,在综合考虑组织发展目标和人员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依据现有条件,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使工作人员能胜任本职工作并不断有所创新。作为央行一线的基层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快人民银行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步伐,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达到人和事的恰当配合,全面提升人员智力和激发组织活力,从而提高组织效能。 第一,积极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实施人才兴行战略。基层央行要充分认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投身于央行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坚决杜绝“只做改革被动接受者”的思想。在研究和探索中,要树立人力资源是具有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活”资源的理念,以基层央行独特的视角来研究央行人事制度改革问题。 第二,合理整合内设机构及岗位,实现人员优化配置。一是要进一步合理整合内设机构。对于职责相近或交叉的内设机构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政出多门的弊病,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合理整合岗位。通过撤、并、兼岗位,对任务不够“满”、工作量相对“少”、工作职责相对比较“轻”的岗位进行有效重组,有效解决基层央行人手紧缺的问题。三是要大力引进竞争上岗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要积极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做好规划和宣传,实现竞争上岗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员工的职业上升通道。四是开展双向聘任,优化人员配置。按照“因事设岗、能兼则兼”的原则,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机制,引入末位淘汰制,实行由行长聘任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聘任一般干部的制度。 第三,实施职位分类制度,探索“以岗定酬”机制。首先,进行职位分类,编制职位说明书。(1)开展职位调查,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饱和度、程序、权限和重要性等。(2)按照岗位性质不同,将基层央行的岗位分为分析研究类、外汇管理类、金融服务类、综合管理类、党群机构类等五个职组,将各个职位细分为关键、重点、一般三个职级。(3)科学地编制职位说明书,明确各职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工作流程,实现科学管理。其次,实行以岗聘人、以岗定酬、岗变酬变的制度。逐步建立符合不同岗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分级分类薪酬管理制度,形成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实现优效优酬、特岗特酬,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约束功能。 第四,改进约束机制,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基层央行要将物质激励与感情激励相结 合,对工作表现突出,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给予嘉奖;各级领导要身体力行,努力贴近基层员工,贴近他们的内心生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以职位分类和岗位说明为基础,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相应的主要业绩指标,避免“大一统”考核指标,对每位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与绩效考核。要以考评结果作为晋升、奖惩的主要依据之一,从制度上遏制寻租现象,实现人员晋升、奖惩的公开和公正。 第五,加强人员流动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流动机制僵化是行政机关普遍存在的缺陷,容易导致人才知识的单一化,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增加部门、岗位和任务之间的流动性,有利于开拓员工的视野、积累经验,有利于提高基层央行员工的岗位适任能力和工作能力。为此,基层央行可通过细化干部交流制度,努力实现交流对象、交流方式的规范化。干部交流中,要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注重对四十岁以下的优秀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的“复合型”能力、全面主持工作能力的培养。 第六,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基层央行应按照新形势下的履职要求,及时调整教育培训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的需求分析,积极探索适合基层央行的教育培训工作模式。无论是长远规划,还是短期培训目标,都要以提高央行履职能力为中心,遵守“高低搭配、长短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骨干培养与全员培训相结合、业务培训与综合教育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远程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强化培训效果,提高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加大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培训奖励制度,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舆论向导。 第七,培育团队精神,努力打造央行特色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基层央行要结合地方特点,引导全体员工使之形成具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伐的整体,努力打造和谐的央行文化,引导员工树立风雨同舟的团队精神。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基于德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常用手段和企业内部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中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构想 摘 要 企业发展,人才先行。德国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中保持先锋地位,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功不可没。作者于2016年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下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resden)访学,在此期间深入了解了德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常用手段和企业内部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本文深入探讨德国企业相关成功经验在中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移植,对如何孵化、招募和保留酒店人才,推动酒店长久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德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手段 德国企业内部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中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开发手段 (一)研讨并达成协定 Agreement 德企组织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关于未来发展规划的研讨(企业全体人员参与的研讨每年需至少开展一次),研讨结果需以文件形式记录。该手段需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设计讨论议题,协调参与人员时间以及组织讨论(通常持续两小时)。有鉴于此,中国酒店可于每年年底或开年之际,一方面由决策层(高层管理人员如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等)召集酒店质检部、人力资源行政部、财务部、市场销售部、工程部、房务部、餐饮部等各个业务部门的管理层(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层(基层管理岗位员工)和操作层(一线服务人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就酒店新一年度重要发展方向、目标、战略和实施计划展开探讨,并于会后就探讨共识形成纲领性文件。另一方面各业务部门在酒店代表会议结束后召开部门全员会议,就酒店年度发展纲要结合本部门具体实际开展筹议,细化本部门工作目标和执行要求,制定相应年度工作计划,并于计划执行过程中定期常态性召开会议了解实施进度、实施困难和其他相关意见,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扎实高效推进。 (二)工作丰富化和授权 Job Enrichment and Job Enlargement 德企在资深员工寻求工作的一些变化时会考虑给予员工一些新的工作任务或者工作职责(权力),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成效。汲取德企经验,中国酒店一方面可合理增加资深员工岗位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可给予优秀员工其相应上一层级职位的某些岗位权限。如酒店总机话务员的工作任务通常为负责酒店电话的接线工作,保证准确、迅速地转接所有来电至相关业务部门,而其岗位工作任务鲜少直接涉及酒店业务处理内容,长期大量重复基本的电话转接工作会令话务员对工作产生倦怠。因此针对对酒店业务运转非常熟悉的话务员可让其在基本的转接线工作任务中增加酒店客源市场拓展以及酒店客房、会议、餐饮、宴会销售等内容,并对其工作成效给予相关工作评价、职位晋升和薪资提升等激励措施。又如针对工作表现优异的餐饮部服务员在考虑将其职位晋升为上一层级的餐饮部主管前就可增加其部分工作权限,如授予编制服务员排班表,监督服务员出勤情况、仪容仪表和工作规范,以及向厨师长提出有关餐饮制作、销售建议等的工作职权。 (三)岗位轮换 Job Rotaiton 德企运用轮流转换员工在企业内部岗位的方式降低员工对工作的厌倦,使之全方位认知企业各部门运作情况,培养企业多面人才。中国酒店在培养酒店人才,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才(决策层和业务部门管理层)时可考虑借鉴吸收此方式。如酒店在计划提拔相关人员为人力资源总监前,可安排其进入各业务部门(质检部、财务部、市场销售部、工程部、房务部和餐饮部等)轮岗工作,使其更清晰了解酒店组织架构,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及技能要求,以及员工的培训需求、薪资和晋升诉求,使其在晋升后能够更准确地制定人员编制、晋升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奖惩制度,更容易把握处理人事投诉、劳动争议等问题。 (四)导师及同伴指导 Coaching and Mentoring 德企业经常会采用导师及同伴指导等手段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企业邀请经验丰富、高资质、可信赖的外部专家入驻企业协助处理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也会从企业内部发掘高水平员工,委派其与其他员工一起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帮助、指导其他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中国酒店在餐厅管理改革过程中可积极采用导师指导方式。现阶段中国酒店餐饮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餐厅特色和餐厅品牌不突出。众多传统的中国酒店经营者过多注重酒店客房的经营和销售,而对酒店餐饮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认为酒店只需为客人提供足够种类的用餐选择和用餐分量即可,并且无需做过多相关宣传,所以导致酒店餐饮不够精细化、特色化、没有广告效应,造成酒店客人更多选择外出酒店就餐,而酒店外客人因缺乏对酒店餐饮的认知亦不会将酒店餐厅作为用餐选择。为解决此问题,酒店可考虑邀请明星厨师入驻酒店餐厅,一方面请明星厨师考察餐厅运作,并在此基础上融合酒店和酒店所在地特色,研发招牌菜品,改造餐厅外观和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请酒店公关销售部门就明星厨师入驻酒店餐厅及时做广泛媒介宣传,打造具知名度和个性化的酒店餐厅。 同伴指导则可作为提升员工英语水平的手段。目前酒店员工总体英语水平偏低,不能自信自如地与外宾交流,影响外宾对于员工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的评价,继而影响酒店声誉和形象。鉴于此,酒店可从内部发掘英语水平较高的员工,委派其与水平薄弱的员工于同岗位工作,亲身示范使用英语进行对客服务,分享英语学习经验,监督同伴英语学习。此种同伴分享激励式的学习方式可较大提高员工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学习效果。 二、企业内部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德企业内部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具体路径,可划分为企业项目内晋升(Project Career Pathway ),技术专家(Expertizing)和管理培训生(Management Trainee)发展通道。管理培训生制目前已在中国酒店业广泛应用,以下着重探讨中国酒店如何借鉴采用企业项目内晋升和技术专家发展路径。 (一)企业项目内晋升(Project Career Pathway ) 企业项目内晋升是指人才参与企业制造特定产品的临时项目,通过项目助理、项目统筹、管理助理、项目经理的路径进行职业晋升,临时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结束后,项目人员有可能进入企业正式岗位,此种路径深受应届高校毕业生欢迎。中国酒店业目前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通常采用管理培训生的培养方式,此种方式通常针对某个具体管理岗位,为培养全面型管理人才,酒店可吸收毕业生参与运营项目。如酒店与各大社会团体、企业合作举办各类活动项目,可招收高校毕业生进入项目工作,进行创造性策划,协调部门内部及与其它部门合作。待其工作能力达到职业经理人标准、建立业界良好的关系网络后委任其为项目经理,主持整体策划,监督计划实施,发现潜在和现实的危机向酒店决策层及时提出预防和消除意见。通过项目操作管理的实践,毕业生能够迅速熟悉酒店各部门运作,拥有庞大的行业资源网络,具备统筹掌控能力,能够胜任酒店正式业务管理岗位工作。 (二)技术专家(Expertizing) 德国企业重视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对具有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人才专门设置专家岗。中国酒店行业正面临激烈的竞争,为使酒店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急需熟悉酒店各方面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指导企业提升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目前中国酒店总体薪资水平较低,难以吸引高水平人才进驻。鉴于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薪资水平,可考虑运用德国模式特设指导酒店运营的专家岗位,并给予此岗位受聘人员丰厚薪资,以此可极大地解决酒店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 企业发展,人才先行。将德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常用手段和企业内部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成功经验在中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移植,能够孵化、招募和保留酒店人才,推动酒店长久可持续性发展壮大。 (注:本论文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探讨 [摘 要]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的竞争也逐渐成为企业之间最为关键的竞争环节之一。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促使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教育培训 引言 电力企业要想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要改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增加重视程度,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对人才的集约化管理,从而提高最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要建立起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重要性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将企业需要的高端人才吸引到企业中,通过完善的管理策略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以此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用人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相关统计表明,企业的创新活动涉及众多技术领域,进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变用人理念,这给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因此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实施。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只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现阶段,企业员工具有非常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具有流动性的职业生涯,显然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为了留住更多的人才和激发其潜能,企业不仅应该和员工签订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契约,还应该与员工建立稳定的心理契约,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2、创新培训理念,奠定培训的思想基础 培训是职工更新知识、获得信息、开阔思路、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电力企业是一个智能型、知识型以及高新技术型的企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运用到电力生产过程当中。生产技能岗位的培训应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并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简单易懂、科学实用为培训准则。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促使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电网企业一定高度重视这种培训活动,学习和制定各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因此,必须把满足企业发展对员工品质、能力、素质的需求作为员工培训的目标,把员工的教育培训与企业的长h发展结合起来,前者服务于后者,从而通过人才的培养,智力成本的投入加大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职工教育培训策略 3.1 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制定严格完善的制度规章,给员工一个行为准则。在管理过程中,纪律与秩序是管理的最重要的。只有员工服从管理,才能安排其进行各项工作。首先,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做到精简化和高效能的原则,低企业内部岗位的职责任务以及绩效都要做好详细的说明,从而让每个职工和部门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应该承担的义务,避免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其次,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不能够照搬其它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其管理办法,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运行情况和员工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建立起合理的岗位晋升制度,这个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要提升企业内部的晋升快空间,建立起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3.2 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 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在适当的岗位,才能够实现人尽其才,充分的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同时,通过创建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能够充分的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遗余力的为企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人力资源的创新开发管理制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加强对电力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创新;第二个是对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在薪酬鼓励方面,首先要对电力企业内部当前的实行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与公司绩效考核紧密联系的员工激励机制,建立的薪酬制度要体现出职工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不同薪酬。其次,要不断探索薪酬制度的激励模式,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在企业实行按劳分配、按岗位分配的年薪制,对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再次,也要相应的加大对企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企业要根据员工的能力、资质、岗位、绩效等因素,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从而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有效留住优秀人才。最后,电力企业要根据各个部门职工、各级岗位职工职能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性质的考核,全面创新电力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让电力企业的职工都参与到绩效考核体系中来,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 3.3 制定合理的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实施多样化的培训手段 培训和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电力企业在员工技能培训时,应该围绕企业的产品结构、产品升级、技术引进以及技术革新进行,针对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职业发展一体化的培训工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前提和基础。在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之前,需要详细了解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然后以此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同时,在培训之前,电力企业还要制定起系统的培训计划,制定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培训计划。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首先,对于新员工,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然后定期对其学期情况进行检验。其次,提升员工的主动学习意识,并采用激励机制提高其学习热情。最后,电力企业可以聘请外来有技术的人员对职工实施培训,增强职工的知识技能。在培训内容上要进行创新,充分向职工传达现代化的电力企业工作方法和理念,提升他们在后期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对成绩优异的员工可进行适当的鼓励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员工的动力,使被动变为主动,让员工愿意参加培训,愿意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4、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的开展,更能够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因此,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并完善各项改进策略,才能够保证在新时期下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关于电子政务视阈下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研究 摘要:政府部门作为储存和具备大量人力资源的社会公共组织,加强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在简要介绍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在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原则基础上,结合蕉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具体实践和案例,就政府部门在推进电子政务进程中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方面的参考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 政府部门 人力资源 开发 管理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政府服务能力与需求期望的提高,大量的应用软件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政府部门,我国政府部门服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化、标准化快速提升,早已全面进入了电子政务时代。电子政务时代,人力资源作为政府部门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不但没有动摇,反而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在新时代和新阶段,加强电子政务视阈下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一、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 1.市场化原则 在推进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坚持市场化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等政府部门人才管理与开发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价格机制和“成本-收益”原则理念,具体来讲就是在确定公务员和行政管理人才的规模以及实现内部协调的过程中,要确保管理成本符合或小于市场交易成本。为此,一方面要努力精简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规模与数量,实现人事匹配和精简优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改革和打破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垄断性供给机制,在政府部门供给侧引入市场竞争,从而最大可能地降低政府部门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官僚化、形式化作风。 2.法制化原则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按照法律依据进行。在推进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坚持法制化原则,就是要努力做到:一是把政府部门公务人员的开发和管理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增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行为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从而确保公务员制度等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制度的完整与尊严。二是要切实通过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政府部门公务人员的权利和地位,使得政府部门公务人员合法的权益和经济、政治、工作、生活福利待遇得到有效保证。三是要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理清政府部门公务人员与政府部门、管理服务对象、管理服务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电子政务背景下政府部门及公务人员更好地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提供法律依据。 3.民主化原则 由传统官僚体制向民主行政体制发展,从而通过广泛参与和授权来克服官僚行政异化现象,是现代公共管理的一大特点和重要趋势。因此,在推进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坚持民主化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积极转变传统行政上存在的“人大于法”、“潜规则大于明规则”等观念和现象,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部门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和民主做法,一方面,要充分信任和支持政府公务人员,通过参与、授权等方式给予公务人员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法纪来明确公务人员的行为边界和底线,防止公务人员滥用权力和贪污腐败。 二、电子政务视阈下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 1.高度重视技术人才 电子政务时代,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应突出对技术型人才的高度重视。在重视电子政务技术人才方面,蕉城区有成功的案例。比如:蕉城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不断为技术型人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所需的工作经费全部列入区本级财政预算,对专项开支,区委、区政府都召开专题会议给予研究解决,有效解决了建设经费、机构人员等问题。二是有效整合机构和人力资源,形成管委会统一领导,区联动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加大电子设备投入,仅2015年,新中心工程装修、设备配备、智能化系统建设等各项费用就达620万元。四是在电子化建设方面,建立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三个平台(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蕉城分厅、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平台)和四个系统(网上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监控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叫号预约、自助查询、服务评价、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等智能化功能,使得中心的软硬件设施都得到了全面改善。 2.努力激发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就是要努力激发政府部门人才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电子政务方面的技术管理人才,离不开深度的智力参与和全力的精神跟进,因此必须努力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一是要对政府部门技术管理人才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时间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和科学绩效考核,使其工作待遇与工作成绩、表现挂钩。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将政府部门技术管理人才的薪酬收益与岗位、职责、级别等挂钩,并设置一定的津补贴和奖金激励制度。三是要积极通过自主权授予、精神鼓励、专业培训、环境改善、职务晋升等方式对政府部门技术管理人才实现有效激励。例如:蕉城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各入驻单位根据区政府要求统一制作授权书,对入驻中心办事窗口进行授权,做到人员、职能、授权、监管到位。对每一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规程进行规范,办事指南要求许可单位、许可依据、许可条件、申请材料、许可程序、法定时限、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依据、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十公开”,做到详细具体、简单明了。同时,先后制定出台《进驻单位窗口及其工作人员管理与考核办法》、《中心窗口及其工作人员月绩效考评办法》等管理制度。采取“日值班巡查、周例会点评、月考核评比、季度评选流动红旗、年度绩效评估”等方式,打造中心标准管理模式。强化考评成果运用,给予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每月平均400元的绩效津贴,季度获“流动红旗”给予1500元的奖励,年度考核心单列20%的优秀指标给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产生了良好的激励和促进效果。 3.严把关口,为政府部门招聘多元复合人才 随着电子政务和发展和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政府部门对多元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政府部门在进行电子政务人才招聘过程中,要努力筛选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现代多元复合人才。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招聘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应聘人员的信息技术基础、信息管理能力、综合行政能力、依法治理能力、创新服务意识等因素,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录用和选拔专业性的技术型人才充实政府部门力量。当然,在人员的管理上还需要落实岗位职责,强化人员岗位意识,如蕉城区切实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明确了管委会主任为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各自分管工作,为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强化了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 三、结语 现实已经证明,在电子政务的新环境和新视阈下,政府部门应更加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为政府部门中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制度管理和约束的前提下,高度重视电子政务技能培训工作,持续提高现有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子政务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水平,积极为建设“规范、便民、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现代人力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当前加强会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对策 【摘要】会计人力资源指的是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所应当具备的技能,具体包括职业技能、道德素养、知识框架等等,因此加强会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具备丰富的显示意义,本文从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加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会计 人力资源 管理 开发 一、会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会计人才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契机,会计在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工作,但是又会受到文化、地域、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也只有全民认识到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和影响,才能够为会计从业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更多的人服务,这样会计工作才能够持续开展和发展下去。 其次,会计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主题,知识经济时代,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会计人才在社会生存与成长的重要条件,因此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为自身创造汇报,利用自己的劳动来说创造财富是社会的重要主题。 再次,随着新《会计法》的颁布,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到了新的重要程度上,新《会计法》全面规范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与法律约束,它是从业人员的法律保障,也为会计工作者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与行为准则要求。 最后,市场对信息的需求催生会计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这来源于:市场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在知识经济的市场主旋律下,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使得投资者与企业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表现出更多的重视,也就是说会计从业人员的质量与水平也要随之形成匹配,符合市场需求;企业管理的要求,会计工作者在会计岗位上是工作的主体,其专业素质、地位和工作条件对工作质量及信息的提取供应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国家的需求,会计人员对于企业信息的整体提取可以帮助国家政府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人力资源工作开展情况,还能够使用多种方式来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程度,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所以说不仅仅是社会进步的需求,新《会计法》的出台也同样对会计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会计行业非常重要的改进方向。 二、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措施 当前我国企业内的会计从业人员状况并不稳定,这不仅仅表现在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不足,也包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会计技能培训,更不具备从业资质证书,因此普遍对于会计知识的掌握不足。此种现状最终在工作质量上表现出几点不足:会计账目数字模糊、内容混乱;费用开支、财务收发等内容手续签办严重执行不足;各类费用和开支项目混乱,不符合常规内容,认为篡改严重,管理混乱;业务素质较低,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求执行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多数企业中都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较多,因此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此类状况,这对于会计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是有益的。 (一)学习财经法规,熟悉财会知识 在日新月异的政策形势中,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不断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因此更应当不断学习国家最新的会计方针政策,学习业务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够始终减持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规范,做到不在工作中迷失自己,严格按照工作的规范要求自己,这样才能避免在事业中走弯路,清楚自己的方向。 (二)根植职业道德,提升道德素养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处理个人、企业和国家质检利益冲突的行为规范,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角度而言,主要需要从五个方面对会计从业人员加以约束: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对岗位保持忠诚,热爱工作并努力钻研以适应社会要求;守法办事,公平公正,严格按照法律规范办事,保证所有工作内容都符合规范,信息准确详实;自尊自爱,公正廉洁,会计人员要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和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与原则,绝不徇私舞弊;细心决算,保证服务,即坚持朴素的生活与工作作风,以勤俭持家的理念管理自己的工作,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与业务状况,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管理财务工作,提高管理效率;胸怀大局,创新进步,会计人员应当统筹全局,正确处理利益冲突,坚持个人服从整体,随着社会大局的不断变化随时调整自己适应社会节奏发展。 (三)坚持继续教育,改善业务素质 会计工作专业性较强,设计的内容繁杂,需要财务、理论等各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上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在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想展现出高水平的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就应当不断对其开展继续教育,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执行:首先开展在职培训,对会计人员定期进行短期业务训练和考核,在学习中保证工作质量;其次对会计人员开展脱产进修,使其在高校或单位中开展长期的专项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最后鼓励参加职业技能资质考试,鼓励不具备会计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再学习,以科学的专业培训考取从业资质,确保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三、总结 总的来说,会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适应时代形势的重要工作,也是保证我国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与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认清当前的实际现状,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读个方面着手进行强化,才能够真正实现会计工作在我国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与时俱进与创新性同步。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从人力资本角度浅谈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进行了分析,从多个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专家将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给构建了起来,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讲,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用人力资本来转化人力资源,且科学运营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管理概述 在《管理人力资本》一书中将人力资本管理的概念给明确提了出来,传统的人事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狭窄,结合某个特定的问题来开展人事管理活动,没有确定统一的目标,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人事管理职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管理协会集中探讨了如何借助于人力资本管理,将人力资本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促使生产水平得到提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也开始研究如何用人力资本来转化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框架 人力资源要想转化为人力资本,需要进行科学的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分别相当于输入和输出;企业生产中,和物质资本类似,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创造价值。除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会影响到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之外,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人力资本角度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一)科学选择员工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基础的一个环节是选人,要结合企业战略目标来科学选择人才;不同的发展阶段内,战略规划也是不同的,那么在人才选择时,就需要匹配战略目标,科学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结合行业环境来科学选择,不同的行业环境,也会对企业选人造成影响,因此,就需要对行业环境综合分析,结合企业定位,选择适当层次的人才,将人才选拔策略给科学制定下来,避免滥用或者流失人才。要充分考虑人才市场供应情况,企业无法操纵人才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但是要充分依据市场供求现状来选择人才,结合具体情况,对人才招聘计划科学调整;市场状况较好时,对人才招聘数量适当增加,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而状况不良时,则对招聘人数适当减少。此外,为了促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还需要将长期、短期的人才需求给纳入考虑范围,结合人才战略,来对人才科学选择和储备,以便促使人才需求得到满足,做好合理优化的储备和配置。 (二)精心培育人才 通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实施,需要对员工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水平大力提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更新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以便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所适应;因此,就需要大力培训员工,促使员工的责任感得到强化,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首先,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将以人为本理念给贯彻落实下去,增强员工的集体责任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每个员工都能够依据企业规章制度来约束自身行为,遵纪守法,共同为了企业目标而奋斗。 其次,科学分析员工能力现状;只有科学分析员工能力现状,方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结合员工的水平差异,来分类培训。可以将能力测验以及工作态度调查等方法给运用过来,以便调查员工的水平是否符合于企业目标要求。 然后,培训内容;企业有着多样化的岗位,这些岗位对员工有着差异化的要求,那么企业就需要结合岗位情况,按照专业化的原则来对培训内容科学制定,保证每一个员工都能够适应自己的岗位。对于企业来讲,通才、全才并不是其最需要的,而是培养出较多的专业人才,这样方可以创造出最大的岗位价值。要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结合具体人员和状况,来选择针对性的培训方式;一般采用自主培训的模式,这样更好的实现培训目标,还可以结合发现的问题,来对培训方案及时调整。 (三)合理使用人才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员工的聪明才智给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企业就需要将用人机制给科学构建起来;因材适用是用人机制的主要理念,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安排最合适的员工。将一系列人力资源开发手段给运用过来,包括学习、培训、激励等,促使潜在的人力资源得到形成,然后借助于用人机制,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促使企业正常稳定的生产和运营。 首先,要因事设岗;部分人才有着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学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可以适合。如果在不合适的岗位上安排人才,就会浪费资源。因此,在对人才素质进行关注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人才拟任职岗位和团队特点充分考虑,将团队成员的学历、年龄等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保证人才能够匹配于拟任职位,以便有效发挥人才能力。 其次,工作目标需要富有挑战性。尽量设置合理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并且给予相应的挑战,这样方可以将员工的工作热情给激发出来。如果设置了过高的目标,员工努力也无法完成,那么员工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而过低的目标,员工可以很容易完成,也会产生懈怠心理。因此,工作目标的制定十分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来讲,要借助于一系列开发、管理手段,将人才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合理选人、用人,提高人才专业技能水平,匹配于企业发展战略,以便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较多,基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小企业必须要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长久以来都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它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管理系统 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企业的成败,很长时间以来中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都不够重视。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本的构成核心是劳动者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人力资源是自然投资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人力资源的目的是教育与发展,中小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若是能有效处理好对于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们从人力资源与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发,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1.1中小企业特性 中小企业是相当于资产的规模、经营的规模以及人员规模的经济单位。若是从定量标准而言,企业的资金、公司人员、公司盈利都是决定因素。而就定性标准而言,欧美国家中英国、法国、美国、德国都遵行的是此类标准,定性的标准是:独立经营权、市场份额。国际上的定量标准与定性结合,考虑了行业特点,兼顾标准的简洁性,明确划分了企业的规模与标准,有利于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指导,有利于部门间的情况掌握。 中小企业有着几方面的显著特征:其一是投资的主体与所有制的多元化,其二是高密集度的劳动化,其三是优势地区的集中化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在企业规模上东部地区的生产产值高于西部地区。 1.2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发展、生存、振兴就必须要参与国内国际的竞争,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地位。我国基于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国际竞争力较弱,在企业冲击下发展更为困难。企业的发展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才能使得企业可持续化发展。人力资源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标准以及财富准则,而承载着技能的人力资源决定着企业的市场价值。人力资源战略保证着中小企业的战略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与人力资源战略息息相关,人力资源的系统化管理保证了企业的合理激励政策。 1.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机构的发展达不到人员的配备水平,一些家族化的小企业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大力任用亲人,人才的合理选拔削减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阻碍了人才发展,员工晋升机会小导致了人才的流失。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以及员工的培训意识不强。在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中,绩效考核以及薪酬激励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需要以可持续的发展目光,积极评价工作平台的高效性,推动员工的技能与自办的增值。 2如何改善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环境 2.1建立人才吸引机制 小企业在人才吸引方面有着各种困扰,与大企业比,中小企业体制灵活,发展潜力较大。人才在企业中的发展机会较大,在人才的吸引方法上应当扬长避短,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由于历史的发展以及社会原因,中小企业认为自身的人才缺乏,导致技术方面对人才有着格外的依赖,人才的管理机制方面很难稳步发展。中小企业可以从薪资福利、企业文化、股权等方面构建人才机制。中小企业可以建立底薪加奖金的模式,能者多得,鼓励人才能够更多的为企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社会福利改革建设,按照自身条件构建人才体系,帮助个人解决就业、子女的上学与就业,以人性化的管理增强企业的归属感。 在人才的吸引中,企业应当顺应潮流,建立有吸引力的股权政策。中小企业长久以来都缺乏重要的文化建设认知,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激励会远超物质的激励效果。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2转变人才使用观念 很多中小企业本质上是家族制的企业,由于都是家族成员的加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纵然举贤不避亲,但是所有的人才的培养若都是论亲疏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所以说需要多方面进行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从企业的内部选择人才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才市场、当地政府、同行业等地方进行外部人才选聘。 2.3建立人才激励政策 首先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鼓励员工的工作,其主要表现为工资的奖励以及罚款方面的惩罚措施。企业需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体系,确定精准公平的激励制度,发挥人的潜力,提现科学性,制定相应政策。 人才的激励同样包含政策激励、情感激励以及信任激励、竞争激励等。所谓政策激励是鞭策企业的员工朝着公司的大方向稳步前进,情感激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旨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信任激励是企业、领导对于员工给予信任,对其委以重任,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以及信任心。激励措施存在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就性别比例而言,女性更看重的是当前的薪资,更吸引男性员工的是企业的发展。企业应当考虑员工的差异性以及各方面的需求,最大化的发挥激励作用。 2.4优化与变革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团队工作中的规范,是企业员工必备的涵养以及素质,是指导员工待事接物的宗旨与准则。中小企业往往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员工之间缺乏应有的向上力。新时代的发展中应当重视文化管理与思想管理,员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才能拥有充足的竞争力,这必须要充分优化组织结构与规章制度。企业文化指的是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的信念、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的作用,根据企业的自身性质,判断企业的文化类型,同时考虑企业的构成人员、外部环境等,这些都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体现了企业的特征。 3结语 在人力资源的需求期,更多的企业发展的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发展,自然而然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更加严格。经分析知晓,人才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未能真正丰富人力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小企业必须要完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机制,争取早日步入正轨。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企业资源,在生产力要素中居于首位。近些年来,为了与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与业务发展要求相适应,各地区农村信用社都在加强建设人力资源。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意义,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势必形成了人的竞争。也可以认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一群高素质水平的员工队伍。随着我国目前全面开放的金融业,在金融机构中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并且这一情况已经蔓延至农村。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正在历经着重要的变革。其中,最关键的便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一、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的需求 (1)社会环境的要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深入进行改革,传统思想理念出现了重大转变,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改革不会遭遇较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众望所归。 (2)农信社自身向商业银行的改革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阶段,不可避免的需要付出改革代价。但是,假如无法对人力资源问题有效解决,不仅不能确保改革成功,还会在今后的改革中付出巨大代价。 (二)完成农村信用社社会使命的需要 党和国家赋予了农村信用社新的使命就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党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便是农业,困难集中在农村,焦点为农民。农村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支持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组成了中国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缺乏高水平的学习型、复合型人才,就无法完成国家赋予其的重要使命。 二、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人员结构矛盾,部分员工素质较低 当前农村信用社人员总数较多,长时间能进不能出,造成由于人多而增加机构,员工队伍臃肿;并且员工年龄体现出老化特点,综合素质较低,年轻且有活力的员工比例很小。同时,拥有一定技术、善于经营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造成发展业务速度缓慢,创新能力极差。随着金融发展中很多新业务、新产品的大量应用,以及对应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使得人员结构矛盾。 (二)不够完善的绩效考评与薪酬激励制度 缺少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对激励的导向推动作用进行了扭曲与削弱。在绩效考评与薪酬制度方面,近些年虽然农村信用社制定了很多绩效考评制度,增加了考核力度,但是分配收入还是无法与员工个体需求差异的激励方式相适应,员工缺乏提高自我能力的热情,考评无法有效激励约束员工。 (三)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水平不高 (1)员工缺乏培训意识。组织壮大发展的主要力量便是员工,组织发展的重要方法便是加强员工培训。但是,对于目前农村信用社员工来说,并没有彻底肯定培训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来说培训是一种负担,无法联系自身状况从客观角度理解培训的价值,针对组织培训,仅重视有考试的培训,缺乏全局理念,这样就影响了培训效果。 (2)需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评估效果。农村信用社在培训时,往往仅注重形式,过分强调统一的培训课程以及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忽略了评估培训效果。在培训实际过程中,不同的员工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知识能力,他们所理解的培训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农村信用社在培训内容上一味重视培训技能以及一些专业短期培训,相对很少培训员工素质以及开发潜能,不能站在员工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这样阻碍了扩展员工的积极性。针对培训效果,更加重视考核,评估员工培训以后能够对其自身和组织发展起到重要意义,培训内容还有哪些问题,这些都是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可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培训过程中,建设培训内容、评估效果和反馈制度方面缺乏较强力度,评估培训效果的唯一方法就是考试,很少对员工培训后采取必要地跟踪考察,阻碍了实施员工培训计划。 三、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对策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要想从战略角度对农村信用社人才问题进行审视,积极培养人才,提高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当确定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农村信用社人员应当清楚认识到金融业的最大财富并不是资产规模,也不是当前的客户资源,而是人才。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的主要内容便是构建人才第一的理念,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关注人的能动作用,把培养与应用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构建科学的人才观,管理者应当扩展人才选择范围,形成选人的新思路。转变培养人才的传统理念,打破选择人才的旧方式,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帮助农村信用社成为一个学习型团队。 (二)尽快改革劳动用工制度 构建一个干部可上可下、员工可进可出、充满活力的管理制度,把劳动人事传统管理转化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上,有效保证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分级定岗,竞争上岗,建立效率较高的用工系统,具体按照管理干部的权限。二是按岗定资,根据工作成绩晋级,构建合理的提高工资机制。农村信用社根据岗位不同责任明确不同的岗位工资目标。三是按需定编,依效计酬,构建科学的分配收入机制。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人均存、贷款等数据对人员编制积极核定,并定期更新数据,科学、及时配置人员。 (三)增加培训力度 当前,农村信用社拥有较大规模的系统人员,整体队伍素质水平低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对这一情况有效转变,必须调整队伍以及培训系统的方法,一方面将一些素质低,与岗位不适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淘汰,尽快引入一些高素质人才,利用调节人员增量进而转变整体素质较低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已经形成的农村信用社主体队伍,需要联系实际,借助系统性的培训逐渐提升人员素质。有针对性地对银行知识、管理学理论和金融法律法规积极培训。 (四)制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引用人才要勇于打破常规,不拘泥既定格式,广泛吸纳人才,为人才创造展示才华的舞台。管理者需要拥有广阔的胸怀,在农村信用社系统中产生尊重知识、重视人才,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氛围,最大程度体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虽然新员工在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但是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老员工在思想上形成了限制,但是却拥有丰富的经验。按照新老员工的特点,合理对二者进行搭配。积极组织不同侧重点的培训,鼓励员工积极学习,把员工培训与再学习,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投资,把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作为企业发展的引擎。 四、结束语 随着不断深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以及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越加突出了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结构矛盾,对其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不断对人力资源积极完善,希望对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论文:浅议招标人员队伍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对企业的招标人员队伍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经营管理,说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组织及利用。在企业的众多资源中,招标人员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招标人才,如何发掘招标人才、留住人才并发展人才,从而为组织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招标;人力资源;管理 招标是应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有组织地开展择优成交的一种相对成熟、高级和规范化的交易方式。它是招标人在依法进行某项适宜于竞争性活动过程中事先公布招标条件邀请投标人投标,并从中择优选定中标人以实现投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经济行为。 招标是由少数核心员工所控制的,他们每个人都能为公司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若无法对这些核心员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激励,不仅无法提高这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反而会造成人心浮动人员流失的现象。当前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招标队伍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核心员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绩效、留住人才,这是整个行业均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及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建立在经济学以及人本思想指导之下,贯穿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力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同时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成为每个企业管理者必修的课题。 随着人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人才的数量是客观有限的,因而如何吸引人才,如何保留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最高效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人力资源的主要原则如下:第一,灵活性原则。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必须要灵活,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第二,激励原则。激励理论是目前比较新的理论,激励原则主要是以精神以及物质鼓励为主,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第三,科学合理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其他的物质管理不同,因而需要一个较完整的科学合理体系,需要一定的人性化,要考虑人的心理变化特点。 二、招标人员队伍的人力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招标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在企业中专业从事招标及相关专业的工作的人员,包括了企业的招标人员、招标师,造价师(员)、投资咨询师等业务队伍。招标行业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不同。这个行业更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招标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门槛的服务型行业,而且更多的是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娴热的专业技巧、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道德品质。对于该行业来说,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良好的人才队伍和人才结构意味着招标服务的业务质量和业务品质。所以招标这类行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发展,招标行业的人才资源是招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招标行业的人员的专业来自各种专业。但是在行业的职业资格方面有较严格的准入考试,比如招标师的考试、注册造价师考试等等。而且在工作当中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和职业培训,以及经验的积累和沟通能力的培井。才能逐步胜任本职工作,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招标人员。招标行业本身也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拥有稳定的专业的招标队伍,是招标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实施有效的招标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招标企业涉及的行业广泛,包括有房建、市政、公路交通、水利、水电、电子信息等等,基本涵盖了所有的行业,招标专业类型又包括了设计、勘查、监理、施工、可行性研究、造价咨询等,涉及面非常广,要求招标人员具有较为全面的业务知识和经验积累,保证招标服务的质量。因此,招标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比较广阔的知识面才能够胜任。招标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思考,如何培养高综合素质的高端型的复合型人才,非常有必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出一批符合行业特点的优秀招标人员。 四、加强对招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1.建立公平、效率的企业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人力资源为主的招标工作,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应当建立起符合人力资源发展的全面薪酬战略,按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首先管理层或者领导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积极推动企业薪酬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企业将改变稳定的、传统的薪酬体系,将没有激励效果、没有绩效考核的薪酬转向相对浮动的、基于绩效的薪酬战略,使薪酬福利与绩效紧密挂钩。全面的薪酬可以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薪酬两大类。外在薪酬主要是指可以量化的物质性激励。而内在的薪酬是指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型的精神性激励。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应当在内外激励上寻求符合自身公司特点的薪酬体系,民营企业可以在外部薪酬体现优势,而国有企业薪酬在内在薪酬、精神激励上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除了建立体现按贡献取酬的内外公平薪酬制度外,在招标工作中,还应当考虑个人绩效考核和团队绩效考核有机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合理搭配。只有这样,薪酬才能真正发挥激励与约束的功能。 2.优化人才培训机制 优化人才的培训机制,是招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问题。由于技术的更迭速度快,企业的设备以及生产方式也不断地革新,由此所带来的重要问题即是如何提高招标员工的能力以及素质,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招标人才培训机制便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法。企业需要重视招标人才的入职前培训,设立专业的部门分管人才的入职前培训工作,在员工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之后,在将其安排至具体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规范化的人职前招标培训,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基本了解,也有利于员工快速地掌握招标职位的工作内容,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3.完善运行机制,促进管理的全程监督 企业要建立并完善招标采购的相关运行机制,注重建章立制,坚持制度为先,制度管人的宗旨,使招标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和企业实际,招标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尤其要高度重视监督工作,要承担起对招标进行监督的相应责任,绝不能出现监督的真空。各监督部门要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要深入招标采购的全过程。形成相互分离同时又相互牵制的管理流程,努力形成内外结合、分工合理、职责明晰、大力推进招标工作的公开、透明运行、制约有效的招标工作。 4.规范招标文件,提高招标质量 招标质量的关键是招标文件编制。招标项目管理部门领导要重视招标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制定公平合理、客观的评标标准,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评标中的不公正和少数人的主观臆断,避免出现歧视性与排他性条款,给所有符合条件的潜在投标人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使其享有同等的权利。确定合理报价范围,应通过市场调研,进行询价,拟定一个合理的参考价,设置合理价的下限和上限。最低价以货物成本价加合理利润为限,最高价以预算价为限,通过控制合理报价,在评标前去除不合理的超低价竞标和避免恶意串标行为。招标的目的是公开、公平、公正,不应违背市场形成价格的规律去强行压缩投标单位合理利润,过低设置控制价,导致投标人无利或少利可图。 5.拓展信息渠道,建立投标单位信息库 企业招标信息除主要通过企业招标网进行外,还要增加和同类型企业交流,扩大投标单位信息量。招标单位要不断拓展信息的内容和渠道,应用网络平台,对涉及招标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增加投标单位的竞争力,以避免围标、串标,串通、陪标等现象,提高招标的竞争性。 6.加强对业务骨干、领军人才的培养 企业要及时发现业务的好苗子,选拔出一批并可以大力培养的业务骨干,造就高素质人才。选派一批政治思想强、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的有潜力的人才参加行业领军人才培训,主要是敏捷的思维,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方面的培养,甚至对企业管理方面的学习。充分挖掘高素质人才的潜能,培养出一批业务骨干又能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做出成绩的人才。 五、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类型企业的发展,招标人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人才的数量是客观有限的,因而如何吸引招标人才,保留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最高效用成为企业招标人力资源管理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企业招标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完善招标人才招聘体系、优化招标人才培训机制、重视薪酬设计以及招标人才合理布局等途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地发挥以及利用员工的智慧,从而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招标人力资源配置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更新,不仅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要兼顾企业员工的能力以及心理状态。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员工的能力以及付出,因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变成为企业的核心环节,只有真正做好了招标队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地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及企业的长足发展。
网络管理论文:网络广告认识网络管理和网管软件 在计算机网络的质量体系中,网络管理是其中1个症结环节,正如1个管家对于于大家庭糊口的首要,网络管理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那末,怎么给自己的网络选择适合的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网络管理软件呢? 网络是新经济时期的基础设施,信息传递、办公、营销、服务、交换、文娱等各种流动均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网络的质量直接抉择了社会糊口以及经济糊口的质量。在计算机网络的质量体系中,网络管理是其中1个症结环节,正如1个管家对于于大家庭糊口的首要,网络管理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那末,怎么给自己的网络选择适合的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网络管理软件呢? 网络管理 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色是范围不断扩展,繁杂性不断增添,异构性愈来愈高。1个网络常常由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子网组成,集成为了多种网络系统(NOS)平台,并且包含了不同厂家、公司的网络装备以及通讯装备等。同时,网络中还有许多网络软件提供各种服务。跟着用户对于网络机能请求的提高,如果没有1个高效的管理系统对于网络系统进行管理,那末就很难保证向用户提供使人满意的服务。 作为1种很首要的技术,网络管理对于网络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网络中最首要的问题之1。 实际上,网络管理其实不是1个甚么新概念。从广义上讲,任何1个系统都需要管理,只是依据系统的大小、繁杂性的高下,管理在整个系统中的首要性也就有重有轻。网络也是1个系统。追溯到一九世纪末的电信网络,就已经经有了自己相应的管理“系统”,这就是整个电话网络系统的管理员,虽然他能管理的内容无比有限。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可以说伴同着一九六九年世界上第1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的发生便发生了,当时,ARPANET就有1个相应的管理系统。随后的1些网络结构,如IBM的SNA、DEC的DNA、SUN的AppleTalk等,也都有相应的管理系统。无非,尽管网络管理很早就有,却1直没有患上到应有的注重。这是由于当时的网络1是范围较小,2来繁杂性不高,1个简单的网络管理系统就能够知足网络正常管理的需要,因此对于其钻研较少。但跟着网络的发展,范围逐步增大,繁杂性增添,之前的网络管理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系统范围的日趋扩展以及网络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1方面使患上网络的保护成为网络管理的首要问题之1,例如排除了网络故障更为难题、保护本钱上升等;另外一方面,如何提高网络机能同样成为网络系统利用的主要问题。尽管可以通过增强或者改善网络的静态措施来提高网络的机能,比如增强网络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采取网络交流等新技术来拓宽网络的带宽等,然而网络运行进程中负载平衡等动态措施也是提高网络机能的首要方面。通过静态或者动态措施提高的网络机能分别称为网络的静态机能以及动态机能。而网络的动态机能的提高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即“网管系统”来加以解决的。 1般说来,网络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于网络状况进行调剂,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使网络中的各种资源患上到更为高效的应用,当网络呈现故障时能及时作出讲演以及处理,并调和、维持网络的高效运行等。1般而言,网络管理有5大功能,它们是:网络的失效管理、网络的配置管理、网络的机能管理、网络的安全管理、网络的计费管理。这5大功能包含了保证1个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功能。 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主要由4个要素组成:若干被管的(Managed Agents);至少1个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1种公共网络管理协定(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1种或者多种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其中网络管理协定是最首要的部份,它定义了网络管理器与被管间的通讯法子,规定了管理信息库的存储结构、信息库中症结字的含意和各种事件的处理法子。目前有影响的网络管理协定是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以及CMIS/CMIP(the Co妹妹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Protocol)。它们代表了目前两大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其中,SNMP流传最广,利用至多,取得支撑也最广泛,已经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详见技术部份)。 网管软件 网络管理的需求抉择网管系统的组成以及范围,任何网管系统不管其范围大小,基本上都是由支撑网管协定的网管软件平台、网管支持软件、网管工作平台以及支持网管协定的网络装备组成。其中网管软件平台提供网络系统的配置、故障、机能及网络用户散布方面的基本管理,也就是说,网络管理的各种功能终究会体现在网管软件的各种功能的实现上,软件是网管系统的“灵魂”,是网管系统的核心。 网管软件的功能可以归纳为3个部份:体系结构、核心服务以及利用程序。 首先,从基本的框架体系方面,网管软件需要提供1种通用的、开放的、可扩大的框架体系。为了向用户提供最大的选择规模,网管软件应当支撑通用平台,如既支撑Unix操作系统,又支撑Windows NT操作系统。网管软件既可以是散布式的体系结构,也能够是集中式的体系结构,实际利用中1般采取集中管理子网以及散布式管理主网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网管软件是在基于开放标准的框架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应当支撑现有的协定以及技术的进级。开放的网络管理软件可以支撑基于标准的网络管理协定,如SNMP以及CMIP,也必需能支撑TCP/IP协定族及其它的1些专用网络协定。 网管软件应当能够提供1些核心的服务来知足网络管理的部份请求。核心服务是1个网络管理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大多数的企业网络管理系统都用到这些服务。各厂商常常通过提供首要的核心服务来增添自己的竞争力。他们通过改良底层系统来补充核心服务,也能够通过增添可选组件对于网管软件的功能进行扩充。核心服务的内容良多,包含网络搜寻、查错以及纠错、支撑大量装备、友好操作界面、讲演工具、警报通知以及处理、配置管理等等。 另外,为了实现特定的事务处理以及结构支撑,网管软件中有必要加入1些有价值的利用程序,以扩大网管软件的基本功能。这些利用程序可由第3方供应商提供,网管软件集成水平的高下取决于网络管理系统的核心服务以及厂商产品的功能。常见网管软件中的利用程序主要有:高档警报处理、网络仿真、策略管理以及故障标记等。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体系结构、核心服务以及利用程序3者之间是互相联络、密不可分的。体系结构提供1个系统平台,1个多种资源有机联络的场所;核心服务提供最基本、最首要的服务,就象糊口中保持人正常生存的部份;利用程序知足具体的、个性化的需求,有如糊口中不同人的不同习气以及喜爱。 网络管理论文: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 摘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管理要求,针对网络管理层次多、设备种类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解决方案。方案以TMN为基础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强调接口的开放性,强调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强调网络化和对各种体系结构的兼容性。为网管系统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 通信网络; 网络管理系统; Q3适配器; SNMP; TMN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及电力企业运营走向市场化的需求,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新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例如SDH、光纤环路、数字程控、ATM等,都纷纷涌入电力通信网,使网络的面貌日新月异。新设备的大量涌入表现出通信网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功能日益强大,配置、应用也十分复杂。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功能、新技术及技术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可选择的设备越来越多,造成电力通信网中设备种类的复杂化。技术的发展使某些旧的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交融。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网络交换、ATM设备等。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P电话等。今天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电力通信业务已从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扩展到高速、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业务,例如计算机互联网、广域网、视频传送等。电力通信网的结构也已从单一服务于调度中心的简单星形方式发展到今天多中心的网状网络,以保证能为日益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需求服务。 此外,由于网络规模的限制,电力通信网实际上是一个小而全的网络。小是指网络的业务量不大;全是指作为通信网所有环节一样不少,而且电力通信网地域广大、数量繁多。由于规模的原因,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传统上一直都是不分专业统一管理,每一位通信管理维护人员都必须管理包括网络中传输、交换、终端各个环节上的设备,还包括电源、机房、环境等网络辅助设备,同时还要管理电路调配等网络业务。 由于电力系统行政划分的各级都设置电力调度,电力通信网又被人为的划分成不同级别、不同隶属关系的网络。一般来说,电力通信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主干网分国家、网局、省局、地区4级;地区网又分为地区、县级网。各个级别的网络根据隶属关系互联,各行政单位所属的网络管理、维护关系独立。而且由于传统的原因,上级网络的设备维护工作多由通信设备所在地区的下级网络的通信管理人员负责。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分离,集中运行,分散维护。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网络,这样一些苛刻的管理要求,唯一的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具有综合业务功能、综合接入功能的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网管系统)。 早期的电力通信网管理方式简单,由于通信设备的功能单一、智能化水平不高,自动化管理表现为监控系统,具有监视通信设备运行状态,实时通告设备的告警和运行异常信息,远程实时控制设备的主、备切换等功能。随着电力通信网的发展,作为新一代通信网基础的智能化设备出现后,产生了网元管理系统,它除了对设备故障的监控功能外,还包括对设备性能、配置及安全的管理。时至今日,网元管理系统的应用在通信网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已随处可见。随着通信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通信组网的灵活性越来越大,通信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网络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1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设计原则 1.1全面采用TMN的体系结构 TM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门为电信网络管理而制定的若干建议书[1],主要是为了适应通信网多厂商、多协议的环境,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的问题。TMN包括功能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及Q3标准的互联接口等项内容。通过多年来 的不断完善和发展,TMN已走向成熟。国际上的许多大的公司(例如SUN,HP等)都开发出TMN的应用开发平台,以支持TMN的标准;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也宣布接受Q3接口标准,并在他们的设备上配置Q3接口。国内的公用网、部分专用通信网都有利用TMN来建设网管系统的成功范例,例如:全国长途电信局利用HP的TMN平台OVDM建设全国长途电信三期网管;无线通信局利用SUN的SEM平台建设TMN网络管理系统[2]。TMN的优点在于其成熟和完整性,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体系中最为完整的通信网管标准体系;TMN的不足在于其复杂性和单一化的接口。这些问题在网管系统建设中应该加以考虑。 1.2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 在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流行的网管系统的标准以解决TMN接口单一的问题,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好处,尤其在强调技术经济效益的今天,这一点更为重要。 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所构成的网络管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CP/IP网络的管理标准,SNMP网络管理系统实际上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厂商,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都支持SNMP的标准。因此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应该将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作为网络管理的标准之一,尤其在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目前出现了新发展的网管体系和标准,例如对象管理组织OMG的CORBA体系、基于Web的网管体系、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等,这些新的技术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总之,对于电力通信网这种组织结构分散的网络来说,网管系统对各种体系的兼容性很有必要。 1.3采用高水平的商用TMN网管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基础 网络管理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特别是像TMN这样的系统,而综合业务及综合接入功能的要求又增加了系统的难度。依照标准的建议书从基础开发做起的方法无论从时间、经济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可取的。高层网管应用开发平台是世界上具有相当实力的厂商,投巨资历时多年开发出来的商用系统,目前比较成熟的有SUN公司的SEM、HP公司的OPEN View、IMB的NetView等[3]。每一种商用系统都为建设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协议接口及信息数据库开发的工具和方法。利用商用TMN网管平台作为核心来构筑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屏蔽了TMN网管系统的复杂性,可大大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分开的成功率。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来说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当然,商用化高层网管应用开发平台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因此对于规模小、层次低的通信网,采用一些专用的自行开发的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可能更为实际。 1.4网管系统的网络化 网管系统互联组成网管网络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从长远的观点来讲,电力通信网管应接受异构网互联的观念,即不同层次、不同厂商甚至不同体系结构的系统之间应不受阻碍的互联,组成一个具有广泛容纳性的网管网络。 规定一种或几种统一的标准互联接口作为系统互联的限制约定是目前网管系统之间互联的最可行的方法,如采用CMIP的Q3接口、SNMP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作为网管之间互联的标准协议接口。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限制可能会有所改变,例如:CORBA技术的应用会对目前的状况产生影响。虽然统一接口有系统花费大的不足,但是统一接口在数据互联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可互操作性机制是网管系统互联的基础。完善的安全机制是网管系统互联成功的保障。网管系统还应支持与网管系统以外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实现数据共享。 1.5综合接入性 网管必须满足各种通信网络、通信设备的接入要求,兼容各种制式、各个厂商的产品。 TMN网管系统本身支持的标准接口有限,能够直接接入TMN网管系统的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并不多,大量通信设备的接入依靠网管系统提供的转换机制,网管系统通过协议适配器这样的网管部件,将通信设备上的五花八门的管理数据接口转换成统一的网管系统支持的标准接口(例如Q3适配器,SNMP PROX等),实现网管对通信设备的接入。对于设备种类繁多的电力通信网,这个环节尤为重要。 对于网络层次多、设备分布广、智能水平低的电力通信网,如果全盘依照TMN的方案,势必造成系统十分庞大,整个网管系统变得很不经济。因此,选用一种综合接入能力强、成本低的网管系统直接面向大量的通信设备,将通信设备集中转换,再通过标准接口送入TMN高层次网管。建立综合接入网管系统来完成接入的任务对电力通信网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案。 对于大量中等以下规模的网络完全可以依靠综合接入网管系统的功能来管理网络,既可实现通信设备的综合接入,又建立了网络的分层管理,一举两得,而且这种方案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对于系统已经在建的大量的监控、网元管理系统来说,也可以采用先将其改造成综合接入网管系统再接入高层TMN网管的方案。 1.6完善的应用功能及客户应用接口的开放性 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是否完善、丰富,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适应网络的变化,总之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是否能得到用户的认可,是网管系统成败的关键。 应用功能的设置应该能由用户来选择,用户的应用界面应该满足用户的要求。这要求网管系统除了具有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的能力外,重要的一点是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接口应具有开放性,应能支持满足应用功能接口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不改变基础系统的情况下不断推出新的应用功能、用户界面,满足用户的要求。由于电力通信网采用行政划分的管理方式,各级用户的管理功能要求的不一致性更大,应用功能开放性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1.7网管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 网管系统应实现电力通信网的一体化管理,即各种功能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统一设计,采用统一的界面风格,采用一致的名词术语。用统一的管理操作界面去操作控制不同型号、厂家的同类功能设备。在同一个平台、界面上监视、处理网络告警,控制网络运行。 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独立性,系统不应依赖于某个设备制造厂商;网管系统应能保证所有的厂商都得到同样公平和有效的支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通信系统本身的发展,确保不会因网管系统方案选择限制通信系统本身。这一点对于多样化特点十分明显的电力通信网尤为重要。 1.8网管系统的人机界面 首先,对象化的思想应该贯穿在网管界面的设计中。将图形上的元素及元素的组合定义成图形对象,将图形对象与它所表示的数据对象、实际的通信设备串联起来,实现实物、数据、表示界面的统一。这种对象化的设计方法保证了网管系统数据和界面的统一,保证了网管系统对被管理系统的变化的适应能力。对象化的设计观念应推广到网管系统人机界面的各个方面,例如:语音申告、媒体管理等。 其次,网管系统的界面应不断采用新技术加以更新、改造。界面是表示一个系统的窗口,界面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对系统的第一印象,影响人们对系统的使用。引入新的技术,提高系统界面的功能、界面的可观赏性、系统的易使用程度是网管系统成败的又一关键因素。 GIS是目前实用化和技术经济性能都比较高的一项可视化信息技术,GIS采用对象化设计思想,支持地理信息数据,支持多图层控制,采用矢量化图形方式。GIS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表示界面方面应用广泛,在表示与地理信息有关的数据界面时尤其优秀,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可以采用GIS技术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管应用界面。 Web是一种影响非常广的、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用方便的数据浏览界面,Web支持的数据包括文本、图形、图片、视频等,支持数据库的浏览,而且支持的数据种类和数据格式还在不断丰富。利用Web的优势作为网管系统的信息媒介是一种非常明智 的选择。 2电力通信网管系统方案 2.1需求分析 在选择网管系统方案时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决定,如网络管理要求、通信系统规模、通信网络结构、技术经济指标等。网络管理要求应是确定网管系统方案的首要因素。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网管的配置越高、功能越全越好,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对通信设备的实时监控,那么最佳方案是选择监控系统。在完成监控功能方面,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准确程度都较复杂的网管系统要高。同样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通信设备的信息,只需要建立网元管理系统即可。但如果是一个管理一定规模的通信网络而且提供通信服务的管理单位,那么就应该选择能够涵盖整个通信网的网管系统。 2.2网络设计 初期的网管系统一般只注重网络某些部分(如通信设备)的管理,其主要原因是通信网管系统在发展初期一般依赖于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各个层次: 网元数据采集层:网元(设备)的数据接入、数据采集系统。 网元管理层:直接管理单个的网元(设备),同时支持上级的网络管理层。这一层主要是面向设备、单条电路,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内容。其直接的结果实现设备的维护系统。 网络管理层:在网元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网元之间的关系、网络组成的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从网络的观点、互联关系的角度协调网元(设备)之间的关系;创建、中止和修改网络的能力;分析网络的性能、利用率等参数。网络管理层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支持上层的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层:管理网络运行者与网络用户之间的接口,如物理或逻辑通道的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用户接口的提供及通道的组织;接口性能数据的记录统计;服务的记录和费用的管理。 业务管理层:对通信调度管理人员关于运行等事项所需的一些决策、计划进行管理。对运行人员关于网络的一些判断的管理。这一层管理往往与通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其功能包括:日志记录,派工维护记录,停役、维护计划,网络发展规划等。 网络管理系统应当是全网络的,对于面向用户服务的规模较大的通信网络,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网络、服务、业务等层次的管理上。 2.3系统功能 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故障管理:提供对网络环境异常的检测并记录,通过异常数据判别网络中故障的位置、 性质及确定其对网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性能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能对网络及网络中各种设备的性能进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确保网络本身及网络中的各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配置管理:建立和调整网络的物理、逻辑资源配置;网络拓扑图形的显示,包括反映每期工程后网络拓扑的演变;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传输链路;设置和监视环回,以实施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 安全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对运行和维护人员实现灵活的优先权机制。 2.4系统结构 为了保证网管系统能较好适应电力通信网的特点,满足电力通信网的管理要求,网管系统应能兼容多机种、多种操作系统;应能设计成冗余结构保证系统可靠性;应能充分考虑系统分期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档次的网管系统的需求。网管系统的组成见图1。 图1网管系统组成框图 Fig.1Frame of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网管系统可采用IP级的网络实现系统中各硬件平台之间的互联,利用现有的各种管理数据网络的路由,组织四通八达的网管系统网络。 数据服务器:是网管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存储载体,用于存储和处理管理信息。 网管工作站:为网管系统提供人机接口功能。它为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来操作各被管设备或资源,并以图形的方式来显示网络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统计数据,同时运行各种网管系统的应用程序。 浏览工作站:通过广域网、Internet或Intranet网接入网管系统,提供网管系统数据信息的浏览功能。 协议适配器:完成网管系统与被管理设备之间的协议转换。 前置机:通过远方数据轮询采集及网管系统与采集系统之间的协议转换,实现对各种通信站、通信设备的实时管理。 网管系统的软件由管理信息数据库、网管核心模块、若干应用平台、若干网络高级分析程序及数据转换接口程序组成。 管理数据库:负责存储和处理被管设备、被管系统的历史数据, 以及非实时的资料、统计检索结果、报表数据等离线数据。 网管核心模块包括管理信息服务模块、管理信息协议接口及实时数据库; 通信调度应用平台包括系统运行监视、运行管理、设备操作、图形调用、数据查询等功能。 图形系统实现网管系统图形应用界面,包括图元制作工具、绘图工具、图形文件管理工具、数据库维护工具等。 通信运行管理应用平台提供网管系统所需的各种管理功能,包括运行计划管理、维护管理、报表管理、权限管理等。 网络高级分析软件包括网络故障分析、性能分析、路由分析、资源配置分析。 3结语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起步比较迟,相对于公用网和其他一些专用网都落后了一步。目前,在电力通信网中未见真正的规模比较大的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的运行管理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一些随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引进的网元、网络管理系统。随着网络规模、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示出目前这种状况的不适应性。从事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开发的建设者们有能力、有决心解决好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焦群,男,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及网管系统的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焦群(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南京 210003) 网络管理论文:网络管理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的趋势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简单认识网络管理软件中的一些热点技术,去分析下一代网络管理中的一些新技术运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管理技术 CORBA技术 B/S结构 XML技术 SNMP协议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用户已不再满足于网络连通性的要求,他们希望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安全性访问网络。但是,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壮大,为网络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维护日益庞大的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保证所有网络资源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必须有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支撑。网络管理系统中技术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网络管理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1 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热点 网络管理系统多年的发展,目前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的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开放性 随着用户对不同设备进行统一网络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各厂商也在考虑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实现设备对网管的支持。 1.2 综合性 通过一个控制和操作台就可提供对各个子网的透视、对所管业务的了解及提供对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的支持,也就是通过一个操作台实现对互联的多个网络的管理。此外,网络管理与系统管理正在逐渐融合,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界面,提供对网络、系统、数据库等应用服务的管理功能。 1.3 智能化 现代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的维护和操作越来越复杂,对操作使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工维护和诊断往往花费巨大,而且对于间歇性故障无法及时检错排除。因此人工智能技术适时而生,用以作为技术人员的辅助工具。由此,故障诊断和网络自动维护也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早的网络管理领域,目的在于解释网络运行的差错信息、诊断故障和提供处理建议。 1.4 安全性 对于网络来说,安全性是网络的生命保障,因此网管软件的安全性也是热点之一。除软件本身的安全机制外,目前很多网管软件都采用SNMP协议,普遍使用的是SNMP v l、SNMPv2,但现阶段的SNMP v l、SNMPv2协议对于安全控制还较薄弱,也为后续的SNMP协议发展提出挑战。 1.5 基于Web的管理 基于Web的管理以其统一、友好的界面风格,地理和系统上的可移动性及系统平台的独立性,吸引着广大的用户和开发商。而目前主流的网络管理软件都提供融合Web技术的管理平台。 2 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现阶段网络管理软件中的一些技术热点,我们可以去展望今后在网络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术,以期带动网络网络管理水平整体性能的提升: 2.1 分布式技术 分布式技术一直是推动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其技术特点在于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对应,它没有中心,因而不会因为中心遭到破坏而造成整体的崩溃。在分布式网络上,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数据可以选择多条路径传输,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基于分布式计算模式推出的CORBA是将分布计算模式和面向对象思想结合在一起,构建分布式应用。 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通常按照Client/Server的结构进行构造。其中,服务方是指针对网络元素和数据库组成的被管对象进行的一些基本网络服务,例如配置管理、性能管理等。客户方则是面向用户的一些界面,或者提供给用户进一步开发的管理接口等。其中,从网络元素中获取的网络管理信息通常需要经过CORBA/SNMP网关或CORBA/CMIP网关进行转换,这一部分在有的网络管理系统中被抽象成CORBA的概念。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运用CORBA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标准的网络管理系统。 2.2 XML技术 XML技术是一项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地统一现有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多种管理接口。其次XML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充分控制网络设备内嵌式管理,确保管理系统间,以及管理系统与被管理设备间进行复杂的交互式通信与操作,实现很多原有管理接口无法实现的管理操作。 利用XML管理接口,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从被管理设备中读取故障信息和设备工作状态等多种管理数据的操作。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软件,包括第三方管理软件与网络设备间进行管理信息交换的能力和效率,并可以方便地实现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集成。 而且由于XML技术本身采用了简单清晰的标记语言,在管理系统开发与集成过程中能比较简便地实施,这样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反而还会降低整个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 2.3 B/S模式 B/S网络管理结构模式(B/S模式)是基于Intranet的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在B/S模式中,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网络。其工作原理是网络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在B/S模式下,集成了解决企事业单位各种网络问题的服务,而非零散的单一功能的多系统模式,因而它能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B/S模式借助Internet强大的信息与信息传送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意客户端实现对网络的管理。而且B/S模式结构可以任意扩展,可以从一台服务器、几个用户的工作组级扩展成为拥有成千上万用户的大型系统,采用B/S网络管理结构模式从而实现对大型网络管理。 2.4 支持SNMP v3协议 SNMP协议是一项广泛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是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获得支持最广泛的一个网络管理协议。SNMP它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简单性,因而比较容易在大型网络中实现,可以帮助网管人员管理TCP/IP网络中各种装置,没有繁复的指令,概念上只有“存/取”两种命令。其优点是简单、稳定和灵活,也是目前网管的基础标准。 SNMP协议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推出的SNMP v3是在SNMP v1 、SNMP v2两个版本的基础上改进推出,其克服了SNMP v1 和SNMP v2两个版本的安全弱点,功能得到来极大的增强。 适应性强:适用于多种操作环境,既可以管理最简单的网络,实现基本的管理功能, 又能够提供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满足复杂网络的管理需求。 扩充性好: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模块。 安全性好:具有多种安全处理模块。 尽管新版本的SNMP v3协议还远未达到普及,但它毕竟代表着SNMP协议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它完全有理由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SNMP v2的替代者,成为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 3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管理技术也会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而不断向前进步,从而为众多的网络提供方便、快捷和有效的管理。 网络管理论文: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 为规范分公司网络的使用,减少病毒对网络的侵害,确保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严禁私自将微机接入信息网络,需要接入新的微机时,必须通知科技中心,以便将新入网的微机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 2.每台入网微机必须安装Cnetman客户端软件,由信息中心将微机的网卡MAC地址与IP地址进行绑定。 3.每台入网微机的工作组和计算机名称必须规范,能够显示该微机所在部门和责任人。 4.如微机涉及公司机密,由微机责任人申请,所在部门领导和分公司总经理签字,经信息中心备案,进行IP地址保护,不受 Cnetman软件监督。该微机的安全由微机责任人和所在部门领导负责。 5.不得更改微机的硬件配置,不得擅自更改微机的操作系统,严禁设置不带口令的完全共享。 6.不得安装与工作无关的游戏、股票等软件,更不得安装使用用于攻击和窃取用途的黑客及木马软件。工作时间不得使用微机从 事与工作无关的事宜。 7.必须安装科技中心指定的防病毒、网络管理客户端、网络安全等软件。 8.必须将与工作相关的重要文件及数据保存两份以上的备份,以防丢失。 9.严禁私自设置Internet各种服务。 10.10.对互连网的访问,只能访问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操作;对于电子邮件的附件,应经过防病毒软件杀 毒后,才能打开;不收取陌生邮件。 11.科技中心网络值班人员必须随时通过Cnetman对网络进行监督,将网络的异常报警记录在值班日志里,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12.科技中心的网络管理系统只能设置一个具有最高权限的超级用户,其它用户均为管理用户和一般用户。 13.科技中心的管理用户和一般用户如需对终端用户进行远程指导和远程维护,需要请示部门领导批准,由超级用户分配指定的权 限,工作结束超级用户应立即将权限收回。 网络管理论文:企业网络管理中的商业价值 当今面临信息化经济的挑战,企业应加快在电子商务和网络经营方面的发展,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其业务架构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之上,越来越多的核心商务过程需要基于网络进行,例如,超市的收银系统、库存系统,银行的信用卡系统等等。在网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之时,网络是否拥有持续的可用性和出色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业务系统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业务人员的素质,网络、系统、数据库、应用等环节都将对业务产生影响。一个不稳定的网络对于商场POS这样的业务系统来说是致命的:一个因网络不通而被拒付的客户,他首先看到的是这个商场的服务质量,而不是网络质量。因此,网络不能被孤立地对待,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企业的一个部分。对于一个信息化的企业来说,网络就是业务,人们必须从业务的角度来看待网络管理,高效率的网络管理手段是业务的成长保障。 一、网络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在一些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网络管理问题: 1、重建设投入轻管理维护。在进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一些企业存在着误区,他们对机房、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等硬件舍得花钱投入,有时甚至达到非名牌、国外品牌不买,而对于网络管理和系统维护往往重视不够。“重建设轻管理”几乎是MIS(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病了。在某超市企业整洁敞亮的计算机房里,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Hub摆放有序,但是一谈到网络管理,技术主管却大倒苦水:以前只有几台计算机搞搞进销存、人事、工资等前后台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开始建设LAN,联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多,网络所承载的业务量也越来越大,发生故障的机率也越来越高,现在,原来的管理办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了。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必须加大软件的投入,引入高效率的网络管理手段。 2、网络管理工作的深层次思考。顾名思义,网络管理就是管理好网络,确保网络的畅通。但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企业的高度信息化,使企业的绝大部分业务流程如EDI、ERP、CRM等都在网上进行。这就对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保证网络的连通就可以,还应有全局的目光,提供高附加值的网络应用服务,包括提高网络的“业务快速提供能力”、“业务质量保障能力”和“运行维护管理的低成本运作能力”,以适应和满足业务的开展。有位网络管理员曾这样向我介绍他的工作:就是保证网络通信是可靠的,能及时响应网络故障,解决问题,安装一些服务器端共享软件等。从他说的话可以看出,在重视技术服务的同时,缺少与业务的沟通,缺少对业务流程的监管。而现代网络管理的目标就是体现业务的规则。 3、网络管理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以“问题驱动”、“出现问题后再解决”的被动工作方法,是很难适应一些需要及时响应业务的企业的要求。市场竞争要求网络部门的工作要从被动维护向为业务部门、为市场主动服务转变,网络服务质量要从内部测评考核向真正的用户感受转变。网络部门要围绕公司经营决策和业务发展,加强网络运行分析,开展网络延伸服务,为市场策略的制订和调整提供有效的支持。围绕业务部门的需求,分析网络服务存在的问题,确定网络优化的重点,采取一系列改进网络服务的措施。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系统的运行环境也相应的发生改变,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这就要及时引入智能化管理的手段,如Cabletron的Spectrum,可以管理所有基于SNMP的网络设备,实现网络分析、智能故障预警,在网络层面解决服务工作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网络管理工作还要开展网络信息流量的监控和分析,及时掌握公司采用的新业务策略的效果,为公司调整策略提供支持。可以说通过网络管理为企业发掘新的商业机会,这些工作是信息化经济时代,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对网络管理的要求。 4、不兼容带来的网络孤岛现象。首先出于商业原因,硬件设备厂商对网络管理信息中的私有部分进行相互信息封锁,使得各自提供的设备管理工具和网络管理平台,对竞争厂商的设备管理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如果选用了不同的硬件设备厂商的产品,就不得不配置多个相互独立的网络管理系统,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网络管理系统之间出现孤岛的现象。 另外,在现实中,各个企业的网络结构也不尽相同。它们或许是一个几乎没有远程办公的小型的LAN;或许是以FDDI(或ATM)为主干,以太网、Token Ring、无线网,并有远程访问,甚至建有WEB站点的混合结构;或许是一个分布式环境,该环境中有许多运行于各种平台的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甚至是一个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混合环境。企业所开展关键业务流程如EDI(电子数据交换),要求供应链上的上、下游厂商的网络必须互联互通,但是因为彼此采用不兼容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所造成的孤岛效应是可能存在的,已经严重影响网络系统对业务支持的能力,造成企业的业务处理、管理控制和战略管理不能很好地与外界沟通,也使企业在MIS的投资上产生浪费。实现网络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不菲的代价,目前解决管理孤岛的最佳途径就是引入全面的网络管理系统NMS,对构成企业IT环境的所有资源实施端对端的可靠管理,简而言之,就是以现有企业IT资源为中心,对复杂的异构环境同时使用LAN管理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 二、面向业务的全面网络管理系统 NMS NMS就是为网络装置提供的典型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可根据各自的面向对象和管理性能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简单系统。这些系统是针对具体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包括一些较为简单的产品,如pcAnywhere,或者也可能是一些管理用户特定资产的系统,如Oracle数据库。就单个系统来说,它们都很有价值,完全可以解决具体问题,且成本不高。 第二类是LAN管理系统。这些系统提供范围较广的功能性,它包括网络管理系统和系统管理系统。这类管理系统的产品包括HP's OpenView、Novell's ManageWise和Microsoft's Systems Management Suits(SMS)。对拥有小型网络的公司所需的LAN管理方面,HP's OpenView在大多数方面超过SMS和Novell's Managewise,特别在集成性、可扩展性、问题管理和自动检测上得到用户的首肯。 第三类是企业管理系统。这类系统的典型代表是IBM's NetView和Cabletron's Spectrum.这些管理系统能在统一管理平台上实现包括企业应用管理在内的网络、 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多方面的管理。 在企业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网络就是业务。如何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业务也是人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全面的网络管理方案能够帮助企业确保网络与服务的可用性,减低网络维护和运行成本,增添新的业务机会,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等,使网络真正成为全面服务于业务的网络。 三、企业网络管理中的商业价值 一般来说,企业在网络管理方面的投入将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回报,包括网络的高可用性、IT的投资回报率(ROI)及拥有成本(TCO)、企业的高附加值等方面。这也就是网络管理的价值。 1、网络的高可用性。网络的可用性是指网络不间断运行的能力。高可用性可能意味着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持续操作。一方面要求网络设备本身具有高可靠性(以平均无故障时间来衡量),另一方面从网络管理入手,来实现一个高可用性的网络。网络的高可用性(包括应用和服务的可用性)对企业业务的影响是十分显着的,需要及时响应业务的企业,必须要确保网络高可用性。网络不可用引起的业务损失在不同的企业会有所不同。一般地,实效性越强、业务越关键的系统,停机所带来的损失越大,例如超市前台收银,后台管理系统、银行ATM系统、证券电子商务系统、旅客定票系统等。评估网络可用性对业务的影响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网络不可用造成的损失=(全年网络非正常时间/企业全年作业时间)×企业全年收入例如,一个年营业收入为3000万的公司,其网络可用性为98%,即非正常时间占全年营业时间的2%,那么每年因为网络不可用造成的损失约为2%×3000万元=60万元。 2、IT的投资回报率及总体拥有成本。在中国的信息化过程当中,很多企业需要别人的经验,需要了解信息化的先进管理思想。大多数企业已经知道网络能够给他们的企业带来利润,但是上一个适合企业的IT系统到底要花多少钱?市场上众多的IT产品到底哪些最好?选择的IT系统好用吗?什么是功能全的IT系统?价格怎样考虑?他们心里没有底,他们需要一个好用又买得起的IT系统。归根结底,他们是要合理、经济地控制好IT投资,尤其是在投资中控制好总拥有成本。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经济评估机制,对各种存储方法做投资回报率(ROI)和总体拥有成本评估。 绝大多数企业上信息系统时都是这样花钱:信息化的最初需求不是企业级的,大多数公司都是从部门做起,比如,财务要进行电算化,仓库需要管理等,因而最初的需求是面向功能的。但是这种起步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信息孤岛,怎么办?开发接口。这样一来,跨部门的业务成本提高了,产生的结果似乎是用了信息系统后,不但没有省钱反而花钱更多了。这就是没有认真考虑总拥有成本的结果。 企业究竟该如何投资?购买信息系统的钱应该花在什么地方?很多人认为购置一个信息系统,大部分钱应该花在购置硬件平台、软件、咨询、实施和服务上。而根据总拥有成本的概念,购买软件、硬件、咨询服务的投入,只占整个投资的32%,而更多的费用投入在系统的网络管理、技术支持和培训方面。按照上述观点建设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可以在良好的总拥有成本下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另外,IT的投资回报率也与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关。高效率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他们用于“救火”的时间,使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3、网络管理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所谓高附加值,是指通过全面的网络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增值部分,它有别于减少网络故障造成的损失和降低拥有成本这两种情形。 通过对企业IT系统实施全面的网络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这方面提供的空间非常诱人。例如,通过分析企业WWW服务器的用户访问情况,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来访者对公司哪些产品、服务、技术更感兴趣,发现潜在的客户和市场;在Internet网上提供新的服务(如电子商务),扩展企业的业务空间,使网络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确保网络的服务等级,确保业务系统的服务品质,从而提升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等。 全面的网络管理为企业带来的“高附加值”很难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计量,这部分价值随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的网络管理策略而变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分的价值将远大于前面所讨论的两个环节。 网络管理论文:浅论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关键词:电力系统 通信网络 网络管理系统 q3适配器 snmp tmn 论文摘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管理要求,针对网络管理层次多、设备种类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解决方案。方案以tmn为基础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强调接口的开放性,强调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强调网络化和对各种体系结构的兼容性。为网管系统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1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设计原则 1.1 全面采用tmn的体系结构 tm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门为电信网络管理而制定的若干建议书,主要是为了适应通信网多厂商、多协议的环境,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的问题。tmn包括功能体系结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及q3标准的互联接口等项内容。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tmn已走向成熟。国际上的许多大的公司(例如sun,hp等)都开发出tmn的应用开发平台,以支持tmn的标准;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也宣布接受q3接口标准,并在他们的设备上配置q3接口。国内的公用网、部分专用通信网都有利用tmn来建设网管系统的成功范例,例如:全国长途电信局利用hp的tmn平台ovdm建设全国长途电信三期网管;无线通信局利用sun的sem平台建设tmn网络管理系统。tmn的优点在于其成熟和完整性,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体系中最为完整的通信网管标准体系;tmn的不足在于其复杂性和单一化的接口。这些问题在网管系统建设中应该加以考虑。 1.2 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 在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流行的网管系统的标准以解决tmn接口单一的问题,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好处,尤其在强调技术经济效益的今天,这一点更为重要。 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所构成的网络管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cp/ip网络的管理标准,snmp网络管理系统实际上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厂商,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都支持snmp的标准。因此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应该将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作为网络管理的标准之一,尤其在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2 电力通信网管系统方案 2.1 需求分析 在选择网管系统方案时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决定,如网络管理要求、通信系统规模、通信网络结构、技术经济指标等。网络管理要求应是确定网管系统方案的首要因素。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网管的配置越高、功能越全越好,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对通信设备的实时监控,那么最佳方案是选择监控系统。在完成监控功能方面,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准确程度都较复杂的网管系统要高。同样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通信设备的信息,只需要建立网元管理系统即可。但如果是一个管理一定规模的通信网络而且提供通信服务的管理单位,那么就应该选择能够涵盖整个通信网的网管系统。 2.2 网络设计 初期的网管系统一般只注重网络某些部分(如通信设备)的管理,其主要原因是通信网管系统在发展初期一般依赖于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各个层次: 网元数据采集层:网元(设备)的数据接入、数据采集系统。 网元管理层:直接管理单个的网元(设备),同时支持上级的网络管理层。这一层主要是面向设备、单条电路,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内容。其直接的结果实现设备的维护系统。 网络管理层:在网元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网元之间的关系、网络组成的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从网络的观点、互联关系的角度协调网元(设备)之间的关系;创建、中止和修改网络的能力;分析网络的性能、利用率等参数。网络管理层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支持上层的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层:管理网络运行者与网络用户之间的接口,如物理或逻辑通道的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用户接口的提供及通道的组织;接口性能数据的记录统计;服务的记录和费用的管理。 业务管理层:对通信调度管理人员关于运行等事项所需的一些决策、进行管理。对运行人员关于网络的一些判断的管理。这一层管理往往与通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其功能包括:日志记录,派工维护记录,停役、维护计划,网络发展规划等。 网络管理系统应当是全网络的,对于面向用户服务的规模较大的通信网络,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网络、服务、业务等层次的管理上。 2.3 系统功能 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故障管理:提供对网络环境异常的检测并记录,通过异常数据判别网络中故障的位置、 性质及确定其对网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性能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能对网络及网络中各种设备的性能进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确保网络本身及网络中的各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配置管理:建立和调整网络的物理、逻辑资源配置;网络拓扑图形的显示,包括反映每期工程后网络拓扑的演变;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 传输链路;设置和监视环回,以实施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 安全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对运行和维护人员实现灵活的优先权机制。 2.4 系统结构 为了保证网管系统能较好适应电力通信网的特点,满足电力通信网的管理要求,网管系统应能兼容多机种、多种操作系统;应能设计成冗余结构保证系统可靠性;应能充分考虑系统分期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档次的网管系统的需求。网管系统可采用ip级的网络实现系统中各硬件平台之间的互联,利用现有的各种管理数据网络的路由,组织四通八达的网管系统网络。 数据服务器:是网管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存储载体,用于存储和处理管理信息。 网管工作站:为网管系统提供人机接口功能。它为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来操作各被管设备或资源,并以图形的方式来显示网络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统计数据,同时运行各种网管系统的应用程序。 浏览工作站:通过广域网、internet或intranet网接入网管系统,提供网管系统数据信息的浏览功能。 协议适配器:完成网管系统与被管理设备之间的协议转换。 前置机:通过远方数据轮询采集及网管系统与采集系统之间的协议转换,实现对各种通信站、通信设备的实时管理。 网管系统的软件由管理信息数据库、网管核心模块、若干应用平台、若干网络高级分析程序及数据转换接口程序组成。 管理数据库:负责存储和处理被管设备、被管系统的数据, 以及非实时的资料、统计检索结果、报表数据等离线数据。 网管核心模块包括管理信息服务模块、管理信息协议接口及实时数据库; 通信调度应用平台包括系统运行监视、运行管理、设备操作、图形调用、数据查询等功能。 图形系统实现网管系统图形应用界面,包括图元制作工具、绘图工具、图形文件管理工具、数据库维护工具等。 通信运行管理应用平台提供网管系统所需的各种管理功能,包括运行计划管理、维护管理、报表管理、权限管理等。 网络高级分析软件包括网络故障分析、性能分析、路由分析、资源配置分析。 3 结语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起步比较迟,相对于公用网和其他一些专用网都落后了一步。目前,在电力通信网中未见真正的规模比较大的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的运行管理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一些随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引进的网元、网络管理系统。随着网络规模、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示出目前这种状况的不适应性。从事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开发的建设者们有能力、有决心解决好这些问题。 网络管理论文:网络管理技术及电信管理网的开发 李增智 蔡 伟 唐亚哲 摘 要:网络管理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当前几种网络管理技术和TMN基本概念,然后讨论了TMN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及TMN开发工具引入的必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开发实践讨论了TMN管理者和的开发,最后对电信管理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网络管理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网络中采用的先进技术越多,规模越大,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就越复杂。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的管理技术是分别形成的,但到后来渐趋同化,差不多具有相同的管理功能和管理原理,只是在网络管理上的具体对象上有些差异。 通常,一个网络由许多不同厂家的产品构成,要有效地管理这样一个网络系统,就要求各个网络产品提供统一的管理接口,即遵循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这样,一个厂家的网络管理产品就能方便地管理其他厂家的产品,不同厂家的网络管理产品之间还能交换管理信息。 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设计时,就定位在是一种易于实施的基本网络管理工具。在网管领域中,它扮演了先锋的角色,因OSI的CMIP发展缓慢同时在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多厂商环境下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的驱动下,而很快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 SNMP的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每个网络节点上存放一个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由节点上60(agent)负责维护,管理者通过应用层协议对这些进行轮询进而对管理信息库进行管理。SNMP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简单性。它的设计原则是尽量减少网络管理所带来的对系统资源的需求,尽量减少agent的复杂性。它的整个管理策略和体系结构的设计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SNMP的主要优点是: ·易于实施; ·成熟的标准; · C/S模式对资源要求较低; ·广泛适用,代价低廉。 简单性是SNMP标准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大型的、多厂商产品构成的复杂网络中,管理协议的明晰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这又是SNMP的缺陷所在——为了使协议简单易行,SNMP简化了不少功能,如: ·没有提供成批存取机制,对大块数据进行存取效率很低; ·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机制,安全性很差; ·只在TCP/IP协议上运行,不支持别的网络协议; ·没有提供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通信的机制,只适合集中式管理,而不利于进行分布式管理; ·只适于监测网络设备,不适于监测网络本身。 针对这些问题,对它的改进工作一直在进行。如1991年11月,推出了RMON(Rernote Network Monitor)MIB,加强SNMP对网络本身的管理能力。它使得SNMP不仅可管理网络设备,还能监测局域网和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等信息,1992年7月,针对SNMP缺乏安全性的弱点,又公布了S-SNMP(Secure SNMP)草案。到1993年初,又推出了SNMP Version 2即SNMPv2(推出了SNMPv2以后,SNMP就被称为SNMPv1)。SNM-Pv2包容了以前对SNMP的各项改进工作,并在保持了SNMP清晰性和易于实现的特点以外,吸取了CMIP的部分优点,功能更强,安全性更好,具体表现为: ·提供了验证机制,加密机制,时间同步机制等,安全性大大提高; ·提供了一次取回大量数据的能力,效率大大提高; ·增加了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从而支持分布式管理结构,由位于中间层次(intermediate)的管理者来分担主管理者的任务,增加了远地站点的局部自主性。 ·可在多种网络协议上运行,如OSI、AppleTalk和IPX等,适用多协议网络环境(但它的缺省网络协议仍是UDP)。 ·扩展了管理信息结构的很多方面。特别是对象类型的定义引入了几种新的类型。另外还规范了一种新的约定用来创建和删除管理表(management tables)中的“行”(rows)。 ·定义了两种新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Get-Bulk-Request协议数据单元允许检索大数据块(large data blocks),不必象SNMP那样逐项(item by item)检索; Inform-Request协议数据单元允许在管理者之间交换陷阱(tran)信息。 CMIP协议是在OSI制订的网络管理框架中提出的网络管理协议。CMIP与SNMP一样,也是由管理者、、管理协议与管理信息库组成。 CMIP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管理模型的。这个管理模型表示了封装的资源并标准化了它们所提供的接口。如图2所示了四个主要的元素: ·系统管理应用进程是在担负管理功能的设备(服务器或路由器等〕中运行的软件: ·管理信息库MIB是一组从各个接点收集来的与网络管理有关的数据; ·系统管理应用实体(sys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ntities)负责网络管理工作站间的管理信息的交换,以及与网络中其它接点之间的信息交换; ·层管理实体(layer management entities)表示在OSI体系结构设计中必要的逻辑。 CMIP模型也是基于C/S结构的。客户端是管理系统,也称管理者,发起操作并接收通知;服务器是被管系统,也称,接收管理指令,执行命令并上报事件通知。一个CMIP操作台(console)可以和一个设备建立一个会话,并用一个命令就可以下载许多不同的信息。例如,可以得到一个设备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所有差错统计信息。 CMIP采用基于事件而不是基于轮询的方法来获得网络组件的相关数据。 CMIP已经得到主要厂商,包括IBM、HP及AT T的支持。用户和厂商已经认识到CMIP在企业级网络管理领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它能够满足企业级网管对横跨多个管理域的对等相互作用(peer to peer interactions)的要求。CMIP特别适合对要求提供集中式管理的树状系统,尤其是对电信网(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的管理。这就是下面提到的电信管理网。 二、电信管理网TMN 电信管理网 TMN是国际电联ITU-T借鉴0SI中有关系统管理的思想及技术,为管理电信业务而定义的结构化网络体系结构,TMN基于OSI系统管理(ITU-U X.700/ISO 7498-4)的概念,并在电信领域的应用中有所发展.它使得网络管理系统与电信网在标准的体系结构下,按照标准的接口和标准的信息格式交换管理信息,从而实现网络管理功能。TMN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使管理功能与电信功能分离。网络管理者可以从有限的几个管理节点管理电信网络中分布的电信设备。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M.3010建议中指出,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是提供一个有组织的网络结构,以取得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OSs)之间、操作系统与电信设备之间的互连。它采用商定的具有标准协议和信息的接口进行管理信息交换的体系结构。提出TMN体系结构的目的是支撑电信网和电信业务的规划、配置、安装、操作及组织。 电信管理网TMN的目的是提供一组标准接口,使得对网络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及对网络单元的管理变得容易实现,所以,TMN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网管各部分之间的互连性的要求。集中式的管理和分布式的处理是TMN的突出特点。 ITU-T从三个方面定义了TMN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即功能体系结构(Functional Architecture),信息体系结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和物理体系结构(Physical Architecture)。它们分别体现在管理功能块的划分、信息交互的方式和网管的物理实现。我们按TMN的标准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对TMN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 功能体系结构是从逻辑上描述TMN内部的功能分布。引入了一组标准的功能块(Functional block)和可能发生信息交换的参考点(reference points)。整个TMN系统即是各种功能块的组合。 信息体系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管理信息模型和管理信息交换。管理信息模型是对网络资源及其所支持的管理活动的抽象表示,网络管理功能即是在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实现的。管理信息交换主要涉及到TMN的数据通信功能和消息传递功能,即各物理实体和功能实体之间的通信。 物理体系结构是为实现TMN的功能所需的各种物理实体的组织结构。TMN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具体的物理体系结构,从功能体系结构到物理体系结构存在着映射关系。物理体系结构随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在物理体系结构和功能体系结构之间有一定的映射关系。物理体系结构中的一个物理块实现了功能体系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块,一个接口实现了功能体系结构中的一组参考点。 仿照OSI网络分层模型,ITU-T进一步在TMN中引入了逻辑分层。如图3所示: TMN的逻辑分层是将管理功能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映射到事务管理层BML(Business Management Layer),业务管理层SML(Service Management Layer),网络管理层NML(Network Management Layer)和网元管理层EML(Element Management Layer)。再加上物理存在的网元层NEL(Network Element Layer),就构成了TMN的逻辑分层体系结构。从图2-6可以看到,TMN定义的五大管理功能在每一层上都存在,但各层的侧重点不同。这与各层定义的管理范围和对象有关。 三、TMN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 1.利用TMN的开发工具开发TMN的必要性 TMN的信息体系结构应用OSI系统管理的原则,引入了管理者和的概念,强调在面向事物处理的信息交换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如前所述,TMN是高度强调标准化的网络,故基于TMN标准的产品开发,其标准规范要求严格复杂,使得TMN的实施成为一项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工作;再加上OSI系统管理专业人员的相对缺乏,因此,工具的引入有助于简化TMN的开发,提高开发效率。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TMN标准的开发平台有HPOV DM、SUN SEM、IBM TMN平台和DSET的DSG及其系列工具。这些平台可以用于开发全方位的TMN管理者和应用,大大降低TMN/Q3应用系统的编程复杂性,并且使之符合开放系统互连(OSI)网络管理标准,这些标准包括高级信息模型定义语言GDM0,OSI标准信息传输协议CMIP,以及抽象数据类型定义语言ASN.1。其中DSET的DSG及工具系列除了具备以上功能外,还具有独立于硬件平台的优点。下面将比较详细论述DSET的TMN开发工具及其在TMN开发中的作用。 2.DSET的TMN开发工具的基本组成 DSET的TMN开发工具从功能上来讲可以构成一个平台和两大工具箱。一个平台:分布式系统生成器DSG(Distributed System Generator);两个工具箱:管理者工具箱和工具箱。 分布式系统生成器DSG DSG是用于顶层TCP/IP、OSI和其它协议上构筑分布式并发系统的高级对象请求0RB。 DSG将复杂的通信基础设施和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提供构筑分布式计算的软件平台。通信基础设施支持分布式计算中通信域的通信要求。如图4所示,它提供了四种主要的服务:透明远程操作、远程过程调用和消息传递、抽象数据服务及命名服务。借助于并发的面向对象框架,一个复杂的应用可以分解成一组相互通信的并发对象worker,除了支持例如类和多重继承等重要的传统面向对象特征外,为了构筑新的worker类,DSG也支持分布式对象。在一个开放系统中,一个worker可以和其它worker进行通信,而不必去关心它们所处的物理位置。 DSG提供给用户用以开发应用的构造块(building block)称为worker。一个worker可以有自己的控制线程,也可以和别的线程共享一个控制线程,每个Worker都有自己的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通过SAP与其它worker通信。Worker是事件驱动的。在Worker内部,由有限状态机FSM(Finite State Machine〕定义各种动作及处理例程,DSG接受外部事件并分发到相应的动作处理例程进行处理。如图5所示,独占线程的此worker有三个状态,两个SAPs,并且每个SAP的消息队列中都有两个事件。DSG环境通过将这些事件送到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中来驱动worker的有限状态机。 Worker是分布式的并发对象,DSG用它来支持面向对象的特点,如:类,继承等等。Worker由worker class定义。Worker可以根据需要由应用程序动态创建。在一个UNIX进程中可以创建的Worker个数仅受内存的限制。 管理者工具箱由ASN.C/C++编译器、CMIP/ROSE协议和管理者代码生成器MCG构成,如图6所示。 其中的CMIP/ROSE协议提供全套符合Q3接口选用的OSI七层协议栈实施。由于TMN在典型的电信环境中以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控制和管理物理资源,所有被管理的资源均被抽象为被管对象(M0),被管理系统中的帮助管理者通过MO访问被管理资源,又根据ITU-T M.3010建议:管理者与之间通过Q3接口通信。为此管理者必须产生与通信的CMIP请求。管理者代码生成器读取信息模型(GDMO文件和ASN.1文件),创立代码模板来为每个被定义的MO类产生CMIP请求和CMIP响应。由于所有CMIP数据均由ASN.1符号定义,而上层管理应用可能采用C/C++,故管理者应用需要包含ASN.1数据处理代码,管理者工具箱中的ASN C/ C++编译器提供ASN.1数据到C/C++语言的映射,并采用“预处理技术“生成ASN.1数据的低级代码,可见利用DSET工具用户只需编写网管系统的信息模型和相关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文件,然后利用DSET的ASN C/C++编译器 ,管理者代码生成器即可生成管理者部分代码框架。 工具箱包括可砚化生成器VAB、CMIP翻译器、ASN.C/C++ Toolkit,其结构见图7。用来开发符合管理目标定义指南GDMO和通用管理信息协议CMIP规定的应用.使用DSET独具特色的工具箱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更快、更容易地进行应用的开发。DSET在应用的开发上为用户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个典型的GDMO/CM1P应用包括三个代码模块: ·、MIT、MIB的实施 ·被管理资源的接口代码 ·后端被管理资源代码 第一个模块用于处理与MO实施。工具箱通过对过滤、特性处理、MO实例的通用支持,自动构作这一个模块。DSET的这一部分做得相当完善,用户只需作少量工作即可完成本模块的创建。对于mcreate、m-delete、m-get、m-cancel-get、m-set、m-set-confirmed、m-action、m-action-confirmed这些CMIP请求,第一个模块中包含有缺省的处理代码框架。这些缺省代码都假定管理者的CMIP请求只与MO打交道。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DSET工具箱又提供在缺省处理前后调用用户程序的接入点(称为User hooks)。当某CMIP请求需与实际被管资源或数据库打交道时,用户可在相应的PRE-或POST-函数中加入自己的处理代码。例如,当你需要在二层管理应用中发CMIP请求,需望获取实际被管资源的某属性,而该属性又不在相应MO中时你只需在GDMO预定义模板中为此属性定义一PRE-GET函数,并在你自己的定制文件中为此函数编写从实际被管设备取到该属性值的代码即可。DSET的Agent代码在执行每个CMIP请求前都要先检查用户是否在GDMO预定义文件中为此清求定义了PRE-函数,若是,则光执行PRE-函数,并根据返回值决定是否执行缺省处理(PRE-函数返回D-OK则需执行缺省处理,否则Agent向管理者返回正确或错误响应)。同样当Agent执行完缺省处理函数时,也会检查用户是否为该请求定义了POST-函数,若是则继续执行POST-函数。至于Agent与MO之间具体是如何实现通信的,用户不必关心,因为DSET已为我们实现了。用户只需关心需要与设备交互的那一部分CMIP请求,为其定制PRE-/POST函数即可。 第二个模块实现MO与实际被管资源的通信。它的实现依赖于分布式系统生成器DSG所提供“网关处理单元”(gateway)、远程过程调用(RPC)与消息传递机制及MSL语言编译器。通信双方的接口定义由用户在简化的ROSE应用中定义,在DSG中也叫环境,该环境定义了双方的所有操作和相关参数。DSG的CTX编译器编译CTX格式的接口定义并生成接口表。DSG的MSL语言编译器用以编译分布式对象类的定义并生成事件调度表。采用DSG的网关作为MO与实际被管资源间的通信桥梁,网关与MO之间通过定义接口定义文件及各自的MSL文件即可实现通信,网关与被管设备之间采用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协议来进行通信,例如采用TCP/IP协议及Socket机制实现通信。 第三个模块对被管理资源进行实际处理。这一模块根据第二个模块中定义的网关与被管设备间的通信机制来实现,与工具没有多大联系。 四、TMN开发的关键技术 电信管理网技术蕴含了当今电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软件开发的最新技术,如OSI开放系统互连技术、OSI系统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分布式处理、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以及高速数据通信技术等。电信管理网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巨大的挑战性。 工具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减轻了TMN的开发难度。留给开发人员的最艰巨工作就是接口(interface)的信息建模。尤其是Q3接日的信息建模问题。 Q3接口是TMN接口的“旗舰”,Q3接口包括通信模型和信息模型两个部分,通信模型(0SI系统管理)的规范制定的十分完善,并且工具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较多,因此,当我们设计和开发各种不同管理业务的TMN系统时,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学,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针对不同电信领域的信息建模问题。 为什么说建模是TMN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呢?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在那些先有国际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后有设备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存在一致性的信息模型的,例如目前SDH和七号信令网的TMN系统存在这样的信息模型标准。但即使这样,在这些TMN系统的实施过程,有可能由于管理需求的不同而对这些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在那些先有设备而后才有国际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的设备,而且有的电信设备就无标准而言,由于不同厂家的设备千差万别,这种一致性的信息模型的制定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近年来标准化组织国际电信联盟(ITU-T)、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网络管理论坛(NMF)和ATM论坛等相继颁布了一些Q3信息模型。但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稳定的交换机网元层的Q3信息模型。交换机的Q3信息模型提供了交换机网元的一个抽象的、一般的视图,它应当包含交换机的管理的各个方面。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换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交换机的类型不断增加,电信业务不断的引入。我们很难设计一个能够兼容未来交换机的信息模型。如今的交换机已不再是仅仅提供电话的窄带业务,而且也提供象ISDN这样的宽带业务。交换机趋向宽带窄带一体化发展,因此交换机的Q3信息模型是很复杂的,交换机Q3信息建模任务是很艰巨的。 五、TMN管理者和的开发 下面结合我们的开发工作,探讨一下TMN管理者和的开发。 1.管理者的开发 基于OSI管理框架的管理者的实施通常被认为是很困难的事,通常,管理者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位于人机之间的图形用户接口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接收操作人员的命令和输入并按照一种统一的格式传送到第二部分——管理功能。管理功能提供管理功能服务,例如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记费管理,安全管理及其它特定的管理功能。接收到来GUI的操作命令,管理功能必须调用第三部分——CMSI API来发送CMIP请求到。CMIS API为管理者提供公共管理信息服务支持。 大多数的网管应用是基于UNIX平台的,如Solaris,AIX and HP-UX。若GUI是用X-Window来开发的,那么GUI和管理功能之间的接口就不存在了,从实际编程的的角度看,GUI和管理功能都在同一个进程中。 上面的管理者实施方案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首先是费用昂贵。所有的管理工作站都必须是X终端,服务器必须是小型机或大型机。这种方案比采用PC机作客户端加上UNIX服务器的方案要昂贵得多。其次,扩展性不是很好,不同的管理系统的范围是不同的,用户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的用户都希望在X终端上来行使管理职责。因此,PC机和调终端都应该向用户提供。最后由于X-Window的开发工具比在PC机上的开发工具要少得多。因此最终在我们的开发中,选择了PC机作为管理工作站,SUN Ultral作为服务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管理者划分为两个部分——管理应用(management application)和管理者网关(manager ga teway)。如图8所示。 管理应用向用户提供图形用户接口GUI并接受用户的命令和输入,按照定义好的消息格式送往管理者网关,由其封装成CMIP请求,调用CMIS API发往。同时,管理者网关还要接收来自的响应消息和事件报告并按照一定的消息格式送往管理应用模块。 但是这种方案也有缺点。由于管理应用和管理者网关的分离,前者位于PC机上,后者位于Ultral工作站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须通过网络通信来完成。它们之间的接口不再是一个参考点(Reference Point),而是一个物理上的接口,在电信管理网TMN中称为F接口。迄今为止ITU-T一直没能制定出有关F接口的标准,这一部分工作留给了TMN的开发者。鉴于此,我们制定了管理应用和管理者网关之间通信的协议。 在开发中,我们选择了PC机作为管理工作站,SUN Ultral作为我们的管理者网关。所有的管理应用都在PC机上。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来选择不同开发工具,如Java,VC++,VB,PB等。管理者网关执行部分的管理功能并调用CMIS API来发送CMIP请求,接收来自的响应消息和事件报告并送往相应的管理应用。 管理者网关的数据结构是通过编译信息模型(GDMO文件和ASN.1文件)获得的。它基于DSG环境的。管理者网关必须完成下列转换: 数据类型转换:GUI中的数据类型与ASN.1描述的数据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消息格式转换:GUI和管理者网关之间的消息格式与CMIP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协议转换:TCP/IP协议与OSI协议之间的相互转换。 这意味着管理者网关接收来自管理应用的消息。将其转换为ASN.1的数据格式,并构造出CMIS的参数,调用CMIS API发送CMIP请求。反过来,管理者收到来自的消息,解读CMIS参数,构造消息格式,然后送往GUI。GUI和管理者网关之间的消息格式是由我们自己定义的。由于管理应用的复杂性,消息格式的制定参考了CMIS的参数定义和ASN.1的数据类型。 管理者网关是采用多线程(multi-thread)编程来实现的。 2.的开发 的结构如图9所示。 为了使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模块化、系统化和简单化,将agent分成两大模块——通用模块和MO模块——进行设计和实现。如图所示,通用agent向下只与MO部分直接通信,而不能与被管资源MR直接进行通信及操作,即通用agent将manager发来的CMIP请求解析后投递给相应的M0,并从MO接收相应的应答信息及其它的事件报告消息。 的作用是代表管理者管理MO。利用工具的支持,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分为八个步骤进行agent的设计和实现,这八个步骤是: 第一步:对信息模型既GDMO文件和ASN.1文件的理解,信息模型是TMN系统开发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对信息模型中对象类和其中各种属性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实际的TMN系统来说,其信息模型可能很复杂,其中对象类在数量上可能很多。也就是说,在设计和实现agent之前,必须作到对MO心中有数。 第二步:被管对象MO的定制。这一部分是agent设计和实现中的关键部分,工具对这方面的支持也不是很多,特别是涉及到MO与MR之间的通信,更为复杂,故将MO专门作为一个模块进行设计和实现MO和MR之间的通信以及数据和消息格式的转换问题,利用网关原理设计一个网关来解决。 第三步:创建内置的M0。所谓内置MO就是指在系统运行时,已经存在的物理实体的抽象。为了保证能对这些物理实体进行管理,必须将这些被管对象的各种固有的属性值和操作预先加以定义。 第四步:创建外部服务访问点SAP。如前所述,TMN系统中各个基于分布式处理的worker之间通过SAP进行通信,所以要为agent与管理者manager之间、agent与网关之间创建SAP。 第五步:SAP同内置MO的捆绑注册。由于在TMN系统中,agent的所有操作是针对MO的,即所有的CMIP请求经解析后必须送到相应的M0,而基于DSG平台的worker之间的通信是通过SAP来实现的。因而,在系统处理过程中,当进行信息的传输时,必须知道相应MO的SAP,所以,在agent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为内置MO注册某一个SAP。 第六步:agent配置。对agent中有些参数必须加以配置和说明。如队列长度、流量控制门限值、agent处理单元组中worker的最大/最小数目。报告的处理方式、同步通信方式中超时门限等。 第七步:agent用户函数的编写,如agent worker初始化函数、子函数等的编写。 第八步:将所有函数编译,连接生成可运行的agent。 MO模块是agent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部分。这是由于,一方面工具对该部分的支持不是很多:另一方面,用户的大部分处理函数位于这一部分;最主要的还在于它与被管资源要跨平台,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通信。MO模块的设计思想是在MO和MR之间设计一个网关(gateway),来实现两者之间的消息、数据、协议等转换。 MO部分的主要功能是解析,执行来自管理者的CMIP请求,维持各MO的属性值同被管资源的一致性,生成CMIP请求结果,并上报通用agent模块,同时与MR通信,接收和处理来自MR的事件报告信息,并转发给通用agent。 MO部分有大量的用户定制工作。工具只能完成其中一半的工作,而另一半工作都需要用户自己去定制。用户定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PRE-/POST-函数。PRE-/POST-函数的主要功能是在agent正式处理CMIP请求之前/之后与被管资源打交道,传送数据到MR或从MR获取数据并做一些简单的处理。通过对这些PRE-/POST-函数的执行,可以确保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被管资源的运行状态。PRE-/POST-函数分为两个层次:MO级别和属性级别。MO级别层次较高,所有对该对象类的CMIP操作都会调用MO级别的PRE-/POST-函数。属性级别层次低,只有对该属性的CMIP操作才会调用这些函数。DSET工具只提供了PRE-/POST-函数的人口参数和返回值,具体的代码需要完全由用户自己编写。由于agent与被管资源有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不同的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编程结构和运行效率,如果是同步方式,编程较为简单,但会阻塞被管资源,适合于由大量数据返回的情况。异步方式不会阻塞被管资源,但编程需要作特殊处理,根据不同的返回值做不同的处理,适合于数据不多的情况,在选择通信方式时还要根据MO的实现方式来确定。比如,MO若采用Doer来实现,则只能用同步方式。 第二类是动作、事件报告和通知的处理,动作的处理相对比较容易,只需考虑其通信方式采用同步还是异步方式。对事件报告和通知的处理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对事件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事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由哪一个事件前向鉴别器EFD(Event Forwarding Discriminator)来处理等等。比如,告警事件的处理就可以单独成为一类。其次,对每一类事件需要确定相应的EFD的条件是什么,哪些需要上报管理应用,哪些不需要。是否需要记入日志,这些日志记录的维护策略等等。 除了这两类定制外,MO也存在着优化问题。比如MO用worker还是Doer来实现,通信方式采用同步还是异步,面向连接还是无连接等等,都会影响整个的性能。 如果MO要永久存储,我们采用文件方式。因为目前DSET的工具只支持Versant、ODI这两种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OODBMS,对于0racle,Sybase等数据库的接口还需要用户自己实现。MO定制的工作量完全由信息模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决定,一个信息模型的对象类越多,对象之间的关系越复杂(比如一个对象类中的属性改变会影响别的类),会导致定制工作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大大增加。 者agent在执行管理者发来的CMIP请求时必须保持与被管资源MR进行通信,将manager传送来的消息和数据转发给MR,并要从MR获取必要的数据来完成其操作,同时 ,它还要接收来自MR的事件报告,并将这些事件上报给manager。 由上述可知,与被管资源MR之间的通信接口实际上是指MO与MR之间的通信接口。大部分MO是对实际被管资源的模拟,这些MO要与被管资源通信。若让这些MO直接与被管资源通信,则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由于MO模块本身不具备错误信息检测功能(当然也可在此设计该项功能,但增加了MO模块的复杂性),如果将上向发来的所有信息(包括某些不恰当的信息)全部转发给MR,不仅无此必要,而且增加了数据通信量;同理MR上发的信息也无必要全部发送给MO。 ·当被管资源向MO发消息时,由于MIT对于被管资源来说是不可知的,被管资源不能确定其相应MO在MIT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从而也就无法将其信息直接送到相应的MO,因而只能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信息。这样一来,每当有消息进入MO模块时,每个MO都要先接收它,然后对此消息加以判断,看是否是发给自己的。这样一方面使编程复杂化,使软件系统繁杂化,不易控制,调试困难;另一方面也使通信开销增大。 ·MO直接与被管资源通信,使得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得不到保障,在性能方面也有所下降,为此,采用计算机网络中中网关(gateway)的思想,在MO与被管资源建立一个网关,即用一个gateway worker作为MO与被管资源通信的媒介。网关在的进程处理中起到联系被管资源与MO之间的“桥梁”作用。 六、总结与展望 Q3接口信息建模是TMN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目前,各标准化组织针对不同的管理业务制定和了许多信息模型。这些模型大部分是针对网元层和网络层,业务层和事务层的模型几乎没有,还有相当的标准化工作正在继续研究。业务层和事务层的模型是将来研究的重点。 除了Q3接口外,TMN的接口还包括X,F,Qx接口。它们的Q3接口相同也包括通信模型和信息模型两个部分。各标准化组织几乎没有针对这些接口的规范。F接口和具体的一个TMN系统的实施密切相关,没有必要对其的通信模型和信息模型进行规范化。Qx是不完善的Q3接口,它是非标准的厂家专用的Q接口,虽然在管理系统的实施中,很多产品采用Qx接口作为Q3接口的过渡,但是随着标准化进程的推进,Qx接口将逐步被抛弃。电信工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宽带网络使得分布系统互连成为可能,使得不同的电信服务公司和运营公司相互竞争、相互合作来向用户提供服务。在这种环境下,整个电信网络管理将涉及到不同的组织以及它们的管理系统。基于TMN的多域管理(TMN-Based Multi-Domain Management)将成为未来电信网管的重要研究方向。X接口位于两个TMN系统之间,对它研究是基于TMN的多域管理系统的重点。 TMN有技术上的先进、强调公认的标准和接口等优点。但它也有目标太大、抽象化要求太高、信息模型的标准化进程太慢、OSI满协议栈的效率不高等问题。TMN自身需要进一步发展。在网络管理技术方面,除了TMN一种体系结构以外,还有ITU ISO的开放分布处理(ODP),OSF的分布处理和管理环境(DCE/DME),NMF的OMNIPoint,OMG的公共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RBA)以及TINA-C的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TINA)。目前,CORBA技术越来越被电信、网络部门接受和采用。CORBA体系结构是对象管理组织OMG为解决分布式处理环境中,硬件和软件系统的互连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CORBA适用于业务层和事务层的管理应用。对于下几层(网元层、网元管理层和网络管理层)而言,还没有比TMN更好的体系结构。TINA体系结构是基于分布式计算,面向对象以及电信和计算机业界的其它和标准,如ODP,IN,TMN和CORBA;它将电信业务和管理业务综合到同一种体系结构中,是电信业务与电信网络技术无关,从而使电信业务的开放与管理不受多厂商设备的影响。虽然TINA处于发展中,还不很成熟,但它是未来电信体系结构的最终方向。 网络管理论文:网络管理 校园网是一种教育科研网络,它构建在多媒体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之上,为校园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服务,是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局域网络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只有合理、有效的网络管理才能使网络技术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服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的经验,现汇报如下。 1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 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依托于校园网络的建立,因此,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管理与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可循,才能使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做到有条不紊,才能保证整个校园网络的一体性和连续性。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措施,因此规章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具体、全面并且切合实际,制定出了制度就要要求校园内的师生严格执行,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 维护好硬件设备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基础 高校校园网络中,服务器是正个网络的命脉,如果出现硬件方面的故障,就会导致整个校园网络无法运转,陷入瘫痪;而某一台计算机的硬件有问题,则会到这这台计算机无法使用,影响到学生上机实训。所以,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校园网硬件的日常保养及维护、维修工作。 网络管理论文:网管员必读—跟我学SNMP网络管理 说起网络管理,恐怕大部份人立刻就能想到局域网的组建、服务器的配置、美萍网管巨匠之类的软件使用和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保护等工作,而至关多的中小范围局域网管理员素日里的工作也就是不断地安装操作系统以及利用软件、查杀病毒、数据备份、计算机以及网线、网卡的故障排除了等等,在良多非专业人士的眼里似乎这些就是网络管理的全体,而在至关多的网管论坛上,这些也都是大家讨论的重点。但是,严格地说来,这种工作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管理,它们只能被称作系统管理或者者系统保护,充其量它们只是网络管理中的1个很小的并且缺少技术含量的部份,而真实的网络管理则离不开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定。 因为SNMP网络管理的学习其实不像普通的系统保护那末简单,它不仅请求咱们的网络管理员要深刻了解网络中的交流以及路由装备,还请求咱们能够透辟认识SNMP协定原理,所以这类管理方式在大部份中小范围局域网中的运用其实不多见。但由于SNMP是目前在计算机网络顶用患上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定,所以咱们可以确定的说:1个连SNMP都不清楚的网络管理员就绝对于不是1个好的网络管理员。本文中笔者将率领大家1步1步地去学习SNMP网络管理,尽可能减少枯燥的理论知识、加大实践力度,将本来恍如遥不可及的SNMP拉到大家的身旁,让大家切身体会到SNMP网络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首要意义。 初识SNMP网络管理 SNMP的英文全称是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中文名为简单网络管理协定,是1个基于TCP/IP协定的网络管理标准。SNMP网络管理包括两个部份:网络管理站(也叫管理过程,manager)以及被管的网络单元(也叫被管装备)。网络管理站一般为1台安装了网络管理软件的计算机,可以显示所有被管装备的状况,咱们1般称之为网管工作站;而被管装备则种类繁多,包含交流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和打印机等等,被管装备上的管理软件咱们称之为过程,用于回答管理过程(网管工作站)的查询。图一显示了1个使用两台SNMP网管工作站进行网络管理的拓扑结构。 在图一中,两台网管工作站上面分别安装了SNMP网络管理软件,以对于局域网中的所有的被管装备(交流机、路由器、防火墙以及服务器)进行管理以及监控,而被管装备上面则运行着过程,因而整个网络的管理就能够集中在这两台网管工作站上面来进行了。 图 一 SNMP网络管理包含3个组成部份:管理信息库MIB、管理信息结构SMI以及SNMP网络管理协定。管理信息库(MIB)中寄存的是被管装备的所有信息,譬如说被管装备的名称、运行时间、接口速度、接口进来/发出的报文等等,当前的管理信息库版本为MIB-II;管理信息结构SMI用于定义管理信息库MIB的结构以及表示符号,限制在MIB变量中允许的变量类型,指定对于这些变量命名的规则和创立定义变量类型的规则;而SNMP网络管理协定则是管理过程(位于网管工作站上)以及过程(位于被管装备上)之间的通讯协定。 SNMP网络管理定义了五种报文操作: GetRequest操作:用于管理过程从过程上面提取1个或者者多个MIB参数值,这些参数值均在管理信息库中被定义; GetNextRequest操作:从过程上面提取1个或者多个参数的下1个参数值; SetRequest操作:设置过程的1个或者多个MIB参数值; GetResponse操作:过程返回1个或者多个MIB参数值,它是前面3种操作中的响应操作; Trap操作:这是过程主动向管理过程发出的报文,它标记出1个可能需要特殊注意的事件的产生,譬如说从新启动可能就会触发1个Trap陷阱。 前面3个操作是管理过程向过程发出的,后面两个操作则是过程发给管理过程的,其中除了了Trap操作使用UDP一六二端口外,其他四个操作均使用UDP一六一端口。通过这5种报文操作,管理过程以及之间就可以进行互相之间的通讯了。 在看完SNMP网络管理的3个组成部份以及5个报文操作的介绍后,可能仍是(文秘站:)有良多的读者依然对于SNMP感到比较抽象,没有瓜葛,大家现在可以不用太寻求对于这些概念的感性认识,随着我1步1步地往下看就好了,稍后咱们会用实例来给大家提供感性的认识。 网络管理论文: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中GIS技术应用的价值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把有线电视管理系统建立在gis技术与网络上已是现代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的必然要求。gis技术在空间数据以及属性数据等各方面的优势,对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有了新的高效的解决方案。gis系统可以完成对有线电视用户的管理以及收费系统管理,实现了系统多功能服务与网络的融合,逐步成为了一个通用的有线电视网应用平台。 【关键词】有线电视 网络管理 gis技术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镇的不断扩张,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有线电视也以迅猛不及的速度深入到了城镇人民的生活中去了,由于用户数量不断增多,有线电视的网络业务的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业务涉及的城镇面积也越来越大。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系统,它已经无法完成现有的设备线路管理以及故障排查等工作,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行商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更加有效地网络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网络中gis技术的使用为运行商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 1 gis技术 gis技术是用于采集存储和搜索分析以及显示出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可以分析并且处理无数的的地理信息数据的一种通用技术。由硬件、软件和数据、人员以及方法这五个主要部分构成了gis技术应用系统。 1.1 硬件 gis技术应用系统的硬件有:gis技术操作所使用的所有计算机资源和数字化仪以及扫描仪和绘图仪等等外部的设备。 1.2 软件 gis技术操作中所使用的所有程序都属于gis应用系统的软件。它主要由计算机系统软件以及地理系统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部件有输入和处理地理信息的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工具以及支持地理的查询分析等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主要是用来提供存储以及分析并且显示地理信息等。 1.3 数据 一个gis应用系统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数据,所以系统的地理数据一定要准确而且合理。在比较固定的空间gis传送和显示以及gis的空间上的输入主要用的是栅格这种表现形式。现在为了完成日渐复杂的查询处理,很多的gis系统使用的是矢量这种方式进行空间的存储以及管理,栅格和矢量是最常见的两种表示方式。 1.4 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构成要素是人员。gis是一个动态的地理模型,与一幅地图是不一样的,对系统的组织管理和数据的维护更新等等都需要人员的参与,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仅仅有系统的软件硬件和数据是不够的。gis的系统人员有设计和开发以及维护的技术人员,还有利用gis系统解决专业领域任务的专业人员,掌握并用gis来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的人员素质是gis应用技术的关键所在。 1.5 方法 gis应用系统的最后一部分是方法,就是空间信息的综合分析方法模型。gis就是通过模型对无数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些模型是通过对专业领域内的对象和过程进行大量的研究总结出来的。 2 gis的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 gis的有线管理构架是客户端/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形成的一个混合结构。以c/s结构为主的子系统主要有基础地图和用户管理以及网络设计等等,以b/s结构为主的子系统主要是网络运营。这样的混合结构,不但可以使gis技术的优势在有线网络公司的局域网环境中得到发挥,还可以改善网络设计等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利用互联网在线使用浏览查询等网络服务。 在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局域网中,用户可以使用客户端提交登录请求以及信息,服务器响应并确认登录成功之后,会话服务器就可以为用户做初始化的工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拥有的的权限,访问比如说基础地图和网络设计以及网络运营和用户管理等等功能。gis服务器从数据库以及文件服务器中存取用户编辑请求的数据来处理用户访问期间的任何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客户端,也可以利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利用它的在线,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功能,比如说浏览和查询以及统计功能,它们使决策高层能够方便及时了解网络的运营情况,最重要的是这些功能可以完成网络部门对远程的操作运行的任务。gis服务器可以接收web服务器的用户请求,然后集中处理。web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来提升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服务水平,通过提供有线电视网络在线地图信息服务等等。 3 系统的实际应用 gis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有 很多的作用,下面我们只简单的了解其中的一部分。 (1)有辅助设计和规划的作用。我们传统的网络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即使我们已经做了许多的实地勘察工作。比如说有些地方的架空线路过于复杂,不合理建设就会经常出现,因为我们仅仅依靠几本竣工的资科,基本无法做到对资源的全盘考虑。gis信息系统可以提供详细的网络分布以及资源情况给我们的网络规划人员,对规划设计的精确合理提供了依据,gis的建立基本上可以解决那些问题。 (2)有空间查询和统计的作用。我们可以使用gis系统进行搜索以及复杂的查询有线电视网络的各种资源,有线电视网的拓扑关系也可以直观全面地把显示出来,并且统计结果是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的。 (3)有提升系统的集成能力的作用。gis系统收集了不同部门的数据,使这些数据的利用率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各部门的运行效率和管理以及服务性能。 4 结束语 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中gis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许多传统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比如说解决了网络规划以及管理运营中的问题,有线电视网络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这都为有线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100 网络管理论文:网络管理相关问题探析 【摘 要】本文探讨了网络管理的内涵、网络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网络管理员易犯的几个错误,并分析了网络管理中常遇到的物理故障和逻辑故障以及排查方法。 【关键词】网络技术 网络管理 障碍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网络上各种网络设备的运行程序统一管理不太可能,系统需要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和被管理对象。网络管理员需要有宽阔的技术背景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系统和设备的配置和操作,需要阅读和熟记网络系统中各种系统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以便在系统或网络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判断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使网络迅速恢复正常服务。 二、网络管理相关问题 1.网络管理的内涵 网络管理就是指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其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持续正常运行,并在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 2.网络管理员的主要任务 (1)管理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是管理员工作重点,对路由器、交换机、硬件防火墙及线路的管理,对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进行书面和电子文档的归档存储。 (2)网络服务器的管理。配置和管理服务器属性,安装和设置tcp/ip协议和远程访问服务协议,安装和管理dns服务器,安装和配置网际命名服务器wins。安装许可证服务器,为终端服务客户颁发许可证,管理本地和远程式终端。对服务器上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充实与更新,更新/company/" 企业的网管们常常对多个服务器使用相同的密码,密码十分泛滥。也许就密码本身而言,安全性很高,但是一个秘密,如果人人都知道那么它也就不算是个秘密了。 (2)服务器保护措施不足,恶意软件泛滥 服务器恶意软件大约占到了所有安全漏洞的38%。大多数恶意软件是由黑客远程安装的用来窃取用户的数据。大多数恶意软件是定制的,所以它们不易被杀毒软件发现。网络管理员查找服务器恶意软件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在自己的每台服务器上运行一个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软件,而不仅仅是核心服务器。 (3)没有定期做好备份工作 并不是说做备份有多么困难。问题是很多时候你会因为忙乱而忘记了他们。 (4)忽视安装重要的更新 粗心大意的忽视更新安装会导致许多网络的垮台。某些更新和补丁有时会打断重要的应用软件,导致连接故障,或者干脆瘫痪操作系统。因此你应该在部署之前彻底的测试这些升级程序,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5)忽视管理口令的精心设置 虽然多元认证等在网络管理中日益流行,绝大多数企业依旧在依靠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网络系统。不良的口令策略以及粗枝大叶的口令管理会成为安全系统最薄弱的一环,让恶意攻击者无需多少技术即可侵入你的系统。 三、网络管理常见故障 1.物理故障 物理故障,一般是指线路或设备出现物理类问题或说成硬件类问题。 (1)线路故障 在日常网络维护中,线路故障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约占发生故障的70%。线路故障通常包括线路损坏及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 排查方法:如果是短距离的范围内,判断网线好坏简单的方法是将该网络线一端插入一台确定能够正常连入局域网的主机的rj45插座内,另一端插入确定正常的hub端口,然后从主机的一端ping线路另一端的主机或路由器,根据通断来判断即可。如果线路稍长,或者网线不方便调动,就用网线测试器测量网线的好坏。如果线路很长,比如由邮电部门等供应商提供的,就需通知线路提供商检查线路,看是否线路中间被切断。 (2)端口故障 端口故障通常包括插头松动和端口本身的物理故障。 (3)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 集线器或路由器故障在此是指物理损坏,无法工作,导致网络不通。 (4)主机物理故障 网卡故障,笔者把其也归为主机物理故障,因为网卡多装在主机内,靠主机完成配置和通信,即可以看作网络终端。此类故障通常包括网卡松动,网卡物理故障,主机的网卡插槽故障和主机本身故障。 2.逻辑故障 逻辑故障中的最常见情况是配置错误,也就是指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错误而导致的网络异常或故障。 (1)路由器逻辑故障 路由器逻辑故障通常包括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等。 排查方法:路由器端口参数设定有误,会导致找不到远端地址。路由器路由配置错误,会使路由循环或找不到远端地址。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和路由器内存余量太小,导致网络服务的质量变差。 (2)一些重要进程或端口关闭 一些有关网络连接数据参数的重要进程或端口受系统或病毒影响而导致意外关闭。比如,路由器的snmp进程意外关闭,这时网络管理系统将不能从路由器中采集到任何数据,因此网络管理系统失去了对该路由器的控制,或者线路中断,没有流量。 排查方法:用ping线路近端的端口看是否能ping通,ping不通时检查该端口是否处于down的状态,若是说明该端口已经给关闭了,因而导致故障。这时只需重新启动该端口,就可以恢复线路的连通。 网络管理论文:如何通过价值网络管理创造商业企业竞争优势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价值网络管理的基本理论,探讨了沃尔玛如何通过数字化关联网络支撑体系和网络化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来协调和管理价值网络,以快速响应顾客需求,降低运作成本,赢得竞争优势。 关键词:沃尔玛 价值网络管理 竞争优势 通过编织和精心管理合作网络赢得利润优势,已经成为国际大型零售企业竞争的重要方法。作为业态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零售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单独依靠自身实力,已经难以应对竞争性微利时代的要求。通过纵向和横向合作网络的构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才能保持零售企业稳健经营,赢得竞争优势。沃尔玛通过合作价值网络的管理创造竞争优势的经典案例,给予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从价值链管理到价值网络管理 价值网络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演变与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形态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有机的链型整体。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服务提供商以互利互惠、互信互补的原则,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位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实现了成本的最低化。然而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却忽视了在市场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顾客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价值网络管理便应运而生。 价值网络管理模式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从波特的链式思考提升到网络思维,是传统供应链模式在当今电子商务社会的一种提升。价值网络管理模式的本质是围绕顾客价值重构原有的价值链,使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不同的主体按照整体价值最优的原则相互衔接、融合、动态互构。同时,它将处于多个竞争地位的不同企业所在的供应链进行相互连接整合,增加了对竞争对手的管理,从而将链型管理转化为网络状管理,弥补了供应链管理的薄弱环节。 沃尔玛价值网络管理 沃尔玛(wal-mart)百货有限公司,是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1962年在阿肯色州创立。沃尔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更是最大的百货零售公司。它在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500多家零售单位,包括折扣百货店、超级购物中心和山姆俱乐部。其中业务范围主要在美洲、欧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全球顾客人数达到1.4亿,员工超过160万人。 沃尔玛价值网络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作龙头,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价值网络体系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价值流和工作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核心企业与客户、分销商、供应商、服务商、竞争企业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沃尔玛基于供应链的价值网络管理模式在实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很多企业所学习和效仿。但更重要的是沃尔玛总能先人一步更新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沃尔玛价值网络管理特点是把顾客纳入价值创造体系中,并把他们的要求作为企业活动和企业价值取得的最终决定因素。通过价值网络,企业可以及时捕捉顾客的真实要求,并将其用数字化方式传递给其他网络伙伴。不仅如此,将顾客纳入企业价值创造体系中,可以不断为企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有助于企业明确竞争优势动态演化的趋势。 同时,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对其价值网络管理起到支撑作用。其中最精髓的是以下四大原则: 太阳落山原则 :沃尔玛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在当天落日前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得拖延。 超值服务原则 :要向每一位顾客提供比他们原想得到的更多的服务,并寻求改进。 十步服务原则 :只要顾客在十步距离范围内,员工必须主动热情打招呼,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薄利多销原则 :采用低价销售的原则,降低每件利润,提高总利润。 重视客户需求,有“天天平价”和“满意服务”的口号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沃尔玛才能在价值网络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做到领先。 (二)数字化关联网络支撑体系 沃尔玛特别注重对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这方面的成功在于其销售和采购数据的及时集成和实时共享。这样,沃尔玛就能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客户的真实需求,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大大缩短了沃尔玛的供应链。沃尔玛主要应用了以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销售时点系统(pos)、 自动补货系统(ar)、条形码技术等。 除此之外,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是不得不提的一项技术,这是数字化关联网络的重要内容,沃尔玛很早就使用了此项技术,利用edi与其供应商通过电子通信传递数据信息,实现电子数据交换,产生托运单、订单和发票的电子化,得知最新的订单、存货和配送情况的技术。使用这项技术后,沃尔玛将原来分散的业务进行了整合,提高总体的规模效益。数据显示,edi给沃尔玛带来的间接效益达到总贸易额的3%到5%。 卫星通信系统是沃尔玛用于数字化关联网络的另一项重要的技术工具。公司的大部分数据都可以通过主干网和通信卫星传递到数据中心去。同时,通过全球卫星系统,沃尔玛总部可在一小时内对所有门店的库存进行盘点,重要消息和进行远程沟通。 正是有了上述众多相互配合的信息技术工具,使沃尔玛能进行快速反应,将时间充分利用,以压低成本的方式来获取最大的利润。从而使沃尔玛的规模效益明显,形成了强大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和良性循环效应。 (三)网络化物流配送系统 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是值得称颂的“无缝物流”系统,这是保证沃尔玛达到最大销售量和最低成本的存货周转及费用的核心。 沃尔玛在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沃尔玛的自营车队确保物流的高效。沃尔玛拥有2000多辆卡车,一年能运送75000吨货物。通过建立运输网络,可以保证在48小时内使货物从仓库到任何一家的店门。同时,沃尔玛应用数字全球定位系统(gps)准确对车辆进行定位,统一调配。其次,高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物流的质量。沃尔玛最早的自动补货系统采用条形码(upc)技术,电脑系统自动分析并建议采购量,使得自动补货系统更加准确、高效,降低了成本,加速了商品流转。 (四)开发合作价值网络的协同效应 具有核心能力的生产厂商、供应商是价值网络模式的微观基础。沃尔玛十分重视与厂商、供应商的关系,它认为价值网络管理的整体竞争力来自于价值网络成员的竞争力的协同效应。沃尔玛在与厂商、供应商关系处理上,实行的是相互合作,共生共荣的双赢关系。其主要做法是:由供应商提供优质产品和低廉价格,由沃尔玛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交换。 沃尔玛价值网络管理带来的竞争优势 以上研究表明,沃尔玛的成功关键在于其价值网络管理的成功,是顾客订单信息流、高效物流、薄利多销式的快速现金流的完美“三流合一”,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连锁业扎稳脚跟,愈做愈强,立于不败之地。表1列出了沃尔玛近年销售额和利润率一览表。沃尔玛的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沃尔玛通过强大的价值网络管理创造竞争优势。 (一)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总成本 价值网络的规模经济效应能够通过降低客户总成本提高价值让渡效率。以物流配送为例,沃尔玛通常围绕一个区域性配送中心密集建店,强大的配送中心可以支持120家门店,服务500 公里半径内的店面。沃尔玛在众多小镇的密集布点能够有效地发挥物流中心的规模经济性。物流环节的规模经济与高效的系统共同作用降低了沃尔玛的物流成本。沃尔玛85%的商品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运输,其配送成本不到销售额的3%,而竞争对手则达到4.5%~5%。沃尔玛因此可说服供货商支付物流补贴,将物流活动交给其物流体系完成,从中获取物流利润;统一采购配送也保证了沃尔玛商品价格在市场上的优势,使其获得竞争主动权。 (二)风险对抗效应,稳定的价值让渡 沃尔玛的风险对抗效应主要体现在其抵抗内部风险上。降低内部风险是指通过价值网络内部运作降低组织间的风险水平,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环境控制。沃尔玛通过其稳定的网络组织与众多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关系,譬如宝洁公司、皇后公司等一些知名的大企业。战略联盟模式使得网络成员,特别是纵向链的各环节企业的利益和目标一致,从而降低了沃尔玛与其供应商及顾客交易中的信用风险与违约纠纷风险。沃尔玛内部风险的降低保证了整个供应系统的稳定性,进而也增强客户价值让渡的效率。 (三)粘滞效应,提高顾客的依赖性 粘滞效应也称为锁定效应,是指客户放弃原有价值网络,转换成为其他价值网络的客户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沃尔玛价值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先进的网络营销理念,表现在其价格优势和优质的服务,尤其是其“天天平价”和“一站式购物”, 不仅仅让顾客满意,还使顾客对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保证了客源的充足,提高了其竞争优势。 (四)速度效应,节约顾客宝贵的时间 速度效应指的是价值网络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快、更及时的服务。研究表明,顾客对速度的要求将超过货币成本和品质,保证供应的速度和时间上的准确将成为企业战略的首要目标之一。沃尔玛在价值网络上能够产生速度效应,它的快速反馈系统使原先在时间和流程上处于先后关系的职能和运营环节得以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这些环节在空间上是分布的,在时间上却是是并行的,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响应速度,缩短了客户需求反馈的周期。沃尔玛通过构筑网络内部的信息平台,大大提高网络成员之间交换信息的速度。充分发挥速度效应,节约顾客宝贵的时间,是沃尔玛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成本优势更多地是建立在向上游厂家实施价格打压而降低采购成本基础上的,是一种典型的外生优势,而外生性的低价战略决不会构筑一个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持久竞争优势。相比之下,沃尔玛通过其建立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传输信息平台上的先进物流科技来整合供应商资源,构筑合作价值网络,获得了比竞争对手更低的经营成本优势。这种内生性优势,是沃尔玛采用总成本领先竞争战略而获得,形成了其所向披靡、不可取代的核心竞争力。学习和借鉴沃尔玛价值网络管理的做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零售管理论文:加强零售商业企业库存管理控制分析 摘 要:合理的库存结构是实现有效销售的物质基础,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防止潜亏和长足发展的关键。库存控制是零售企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国内零售企业库存管理水平低,突出表现为:畅销商品断货、滞销商品长期积压、库存记录不准、库存量不安全、库存周转率差等问题。传统零售企业在商品引进时不注意与自身商品经营相结合,没有按品类统一规划适合企业经营的商品组合,并对这些商品组合进行有效的陈列、淘汰更新、促销及补货。 关键词:库存控制;订货管理;库存结构 1 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岗位管理职责不清,权限分配不合理 商业零售企业库存控制尤为重要,可是岗位的权限分配不合理,职责不分,各部门人员不能认真履行职责。例如:库存管理员不按照商品的时间顺序发放,造成商品的过期;商品的录入人员不能及时入账,造成账实不符。 1.2 进货管理与销售管理相脱节 进货与销售相脱节直接影响企业营业收入的实现,采购部门没能按照当前的市场情况,合理的安排采购计划,造成适销商品断货、滞销商品积压,严重与销售相脱节,企业存货周转率低。 1.3 存货控制中的监督考核体系不到位 商业企业大量的库存商品,监督考核体系不到位,是会造成白条抵库、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库存商品的账实不符。 1.4 不能正确利用存货管理系统,库存商品结构不合理 商业企业的存货管理软件较多,企业不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好软件,造成实际工作与管理系统相脱节。 2 如何解决企业存货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不相容职责的控制 商业企业根据存货管理流程,制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其权限进行合理分工。严禁采购与审批,采购与验收、管理与记账、审计与管理为同一人员兼职。 严把进货关,对大宗商品进货实行事先申报,层层把关。必须经业务员、商场经理、总经理三级签名同意后方能进货,对外付款由总经理审批制,避免盲目进货,多头付款,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办法。 2.2 加强存货采购管理,防治与商品销售脱节 商品销售的实现与库存商品的质量、结构关系密切,库存商品是否适销,库存结构是否合理,怎样才能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制定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与商品本身性质有关。商品本身价值的高低,保存期限的长短,销售数量的多少,均影响库存采购计划的制定。以生鲜、食品、日用百货为主的商品库存要求高周转、速度快,这类商品进入商店后,两周内必须实现销售,如经过跟踪,两周内不能实现销售的,必须采取措施,改变陈列或加大促销措施。服饰家电类商品花色品种多,确定时间为一个月,一个月内单品种必须实现销售,如一个月内仍未实现销售的,必须与供应商协调调换新品,或加大促销措施。 (2)与商品的保质期有关。商品保质期管理关键是商品周转过程各环节必须严格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所有与商品接触的各环节员工必须遵守保质期管理的要求,规范操作,才能达到勤进快销、高周转的要求。收货时,所有非生鲜类商品的保质期必须执行最短保持期限制的工作原则,确保商品有足够的销售时间。柜组补货时,必须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逐一检查商品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 (3)与商品销售管理有关。正常销售情况下,商品的期限与商品本身的性质和保质期有关,但是对脱销、滞销商品应该根据其情况来确定其期限。滞销商品是指那些已经入库但在一定时期内未实现销售的商品。这些商品一般情况下以新品居多,但也有因市场变化商品进入淘汰期,导致一定时期内没有销售的旧商品。零售商店的商品品类多,通过跟踪商品进店后的销售情况,可有效区分商品是否存在滞销情况,因此控制一定期限内未销售的商品库存,并分析对策才能解决好这类问题。 (4)与供应商合作的好坏有关。零售商业企业和供应商存在利益冲突,在商品适销的时候,供应商会限量提价供货,零售企业应该根据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合理控制好库存。一些适销商品应该在淡季多进,已备在旺季的时候脱销浪费。 2.3 库存商品定期淘汰制度 对长期(三个月以上)不动销的商品果断淘汰,制定具体淘汰原则,促进库存结构的合理。 3 建立健全存货会计核算制度 现在商业零售企业一般使用存货管理软件,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存货管理系统,杜绝人为操作,利用软件及时了解商品的供求关系。库存管理数据准确,才能对所有基于数据的判断有意义。因此基于系统的基础数据必须从系统性的角度进行管理,所有与数据相关的上下工作环节要建立一种相互校验的工作关系,层层有人审核,层层有校准,这种方法的贯彻实施可确保库存数据准确。以此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及时。财务部门根据存货管理提供的基础数据,严格审核,对进货付款实行账期制度,账期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资金计划的合理安排,另一方面,也提高企业的商业信誉。 预提削价商品准备金制度。按照核定的比例,预提削价商品准备金,用于抵补处理有问题商品的损失。 4 建立存货的监督考核体系,优化存货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为使库存管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库存管理规律,从健全制度入手,堵塞漏洞,建立相关的监督制度。 (1)进货风险责任制度。规定进货人所进商品毛利不能低于一定的毛利率,商品销售与进货人利益挂钩,造成商品积压而形成的经济损失由进货责任人承担一定赔偿责任。 (2)大宗商品监控制度。对大宗商品进货设监控卡、登记商品的进货时间、品名、数量、付款方式、月销情况、库存等,由业务处进行跟踪监控,以免因大宗商品积压而形成有问题库存。 (3)定期库存商品排队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库存商品排队,分适销、脱销、滞销等几大类,通过商品排队监控库存结构,及时采取调整补充,压缩处理等措施,保持库存的合理性。 (4)特种商品临界报警制度。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有保质期、有效期的商品实行临界报警制度,各商场设报警员,建立台账,逐笔登记,并于临界期前向经理报告,及时采取换货、退货、优惠销售等办法妥善解决,避免过期造成损失。 (5)处理商品报批制度。对应处理的有问题商品由小组列出清单,商场经理拿出处理意见报主管经理,并由财务、业务、物价等职能处室有关人员现场考查实物逐笔定价,报总经理审批后方能处理。 (6)库存商品定期盘点制度。每月对库存商品盘点一次,列出盘点清单,财务处进行检查,看盘点是否正确,是否有白条抵库,对过期、滞销、残损商品限期解决,对盘亏商品一律按售价由责任人和商场经理一并赔偿,确保财产真实。 (7)经营者离任审计制度。对经营者的离任进行全面审计,包括库存是否真实,结构是否合理,应收账款以及经营成果等,经核实后方可离任。经营者对经营期内造成的库存损失负全部责任。 (8)建立库存指标考核体系。根据管理要求确定的库存管理指标主要由库存商品的经营现状,原定目标、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变化率等主要指标构成,成为库存管理的强制指标,指标如下。 总体库存运行质量指标: ①库存周转天数=360/库存周转次数; 库存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 ②库存天数=库存金额/日平均销售额×100%库存金额; ③库存品种数(sku数):考核期内有库存的品种数; ④总商品品种数:考核期内确定必须经营的品种数。 库存期限管理指标: ①滞销品比率=x天内无销售的商品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②超期库存比率=x天内未销售完的商品金额/库存总金额×100%; ③保质期指标:货架商品剩余保质期长度不得低于保质期长度的1/3; ④库存记录准确率=库存记录准确的商品数/总盘点商品数×100%。 库存数据管理指标: ①断货比率=断货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②畅销品断货比率=销售前n个断货品种/总商品品种数×100%; ③低库存品种比率=库存天数低于m天的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④高库存品种比率=库存天数超过x天的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⑤负库存品种比率=库存金额为负数的品种数/总商品品种数×100%。 库存结构管理指标: ①动销率(商品出勤率)=有销售的商品数/总商品数×100%; ②销售同比增长率=(本期销售额/同期销售额-1)×100%; ③毛利存货周转比率=毛利率×库存周转比率。 以上各项库存商品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化了库存结构,消灭了潜亏因素,保证了经营的良性循环。 商业信息系统不断优化,库存商品管理系统应随库存管理的要求,不断优化数据结构与分析系统,大量的分析统计工作必须依靠信息系统来完成,减少人为操作,为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提供依据,为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更准确信息。 零售管理论文:试论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 论文关键词:零售企业 物流信息 管理系统 论文摘要:我国零售业物流环节信息管理水平落后,是造成商业经营成本过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零售企业尽快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针对我国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零售企业的承受能力、使用能力等具体情况,研发信息产品要按照“以较低成本满足基本功能”的原则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做到实用、够用、好用,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零售业企业物流管理的突出问题—信息化程度低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零售业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顺应流通业发展的趋势和市场要求,不论在管理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在经营场所上,相比以前的大小百货店,增加了超市,连锁店,便利店等多种形式。在管理和统计上逐步摆脱了手工操作,普遍使用电脑、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在交易与货款支付上,普遍采用了pos系统,增加了银行卡支付、商场消费券支付、客户信用消费、网上支付等多种方式。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人和新经济形态的出现,特别是加人wt0,这些都使得我国的零售业企业逐渐暴露了与国外同类企业的较大差距。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落后的物流配送形式制约着销售模式的更新。近几年来,国内的零售业企业在网点的数量与规模上有了长足进展,但企业新服务产品的开发依然严重不足。大多数的零售业企业以一般的柜台销售和批发、零售为主,由于需求信息资源的缺乏,造成服务同质化,并直接导致了各商业企业相互之间的无序竞争:价格战、盲目投资追求规模以及其他一些非正常竞争手段纷纷出现。 面对商贸流通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各零售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上述情况的严重性。近年来,大多数的零售业企业都在从各门店的柜台零售和批发销售两种基本业务向多种增值服务转型:如向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个性化销售和送货上门等方向发展。从上世纪末期开始的amazon, ebay, dell以及国内的8848. com, dang-dang. com等一大批btoc厂商便是这种新销售模式的代表。但当这种销售模式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同,并且开始产生较大销售额的时候,各类零售业企业物流能力的不足之处也随之表现出来。 毕竟虚拟空间完成的只是营销工作,即使营销和支付工作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了,但产品最终需要一件一件地送到客户手里,这必须依赖发达的物流网络才行,也就是说销售模式能否更新,营销效益能否最终实现,决定于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 第二、落后的物流配送形式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过高。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组织比较复杂,在不同的地区拥有大量的分店、连锁店的大中型零售业企业,它们的经营管理成本相对于同等规模的国外企业有时甚至高出了近50%。主要原因是周转物流不畅造成资金利用率低,表现在各项成本当中,又以企业存货管理成本和从企业的中心库到各地的经营部之间的运输配送成本为主要部分。笔者曾对重庆市几家大型国有零售业企业,如:重庆新世纪百货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百货集团等几家大型企业进行了实际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它们的经营管理成本大大高于同等规模的国外企业,其中从企业的中心库到各地的经营部和客户之间的配送成本最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车辆装载不恰当和在配送过程中路线往复太多,空驶率过高造成。据统计,针对现有的产品的配送存在平均高达49%的运输空载率。 第三,落后的物流配送形式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根本原因恰恰就是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低下。由于没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管理模式的支撑,运作不规范,操作随意性大,粗放型管理必然造成物流成本大大增高,而高昂的成本又导致盈利水平低下,进而影响企业无力对完善物流网络给与必要的投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我国零售业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低,导致了与国外同类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正是近年来国外”超市、连锁店”、“大卖场“等频频进人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企业对物流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是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特点 物流系统,是由多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以商品为工作对象,为完成商品流通为目的有机结合体。物流系统分为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等(如图1),本文所述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指的是商业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内各相关概念可用下图表示(图1) 商业企业,特别是零售业企业引进商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后,就能使其所拥有的各类产品在配送的全过程中得到监控,能够对各个环节现存的操作问题进行优化,用信息化管理代替原有的人工管理,从而对各个环节上的运营动态状况、和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有了解、预见的能力。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针对自身的个性化需求,选择最优的配送组织方式和配送工具,通过掌握信息的优势,为自己的客户提供高效、快捷、个性化的配送服务,强化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现阶段国内零售业企业的物流已深人到千家万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零售业企业,直接面对瞬息万变市场,面对日益复杂的分销和配送体系,深感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迫切性。在去年的一次关于lm(物流管理)的权威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中表示物流管理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的占绝大部分(66% ),而认为现在企业没有必要去关注和实施的几乎没有,可以说大部分的企业都认同物流管理信息化思想与系统的价值。可见,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已经成为当前物流企业的普遍共识,迅速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势在必行。 三、研发适合国内现状的物流管理信息产品 1、世界通行的系统软件与中国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距离 目前与物流信息管理类似的软件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oracle, sap为代表的、由传统的大型erp软件企业生产的软件产品,其产品功能强,复杂程度高,适用于大范围、多品种,业务复杂的大型商业企业,特别是全球范围分销的企业和国内大型分销商及物流商。另一类是以exe, manugestics为代表的专业性企业生产lm专业性软件产品,尽管在国外这类软件使用效果较好,但该软件所要求的使用背景是信息化管理比较成熟的企业和地区,且价格不菲。 但我国目前具体情况是: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许多产品主要在省属地区内分销。尤其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产品结构不是特别庞杂,如果使用各类erp软件发展而来的大而全物流软件,类似杀鸡用牛刀,成本和维护费用过高,功能浪费严重,并不很适用。如果照搬美国lm系统,这类软件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对使用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国内一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现有的初级阶段信息化管理水平又无法与之相适应,加上lm软件与管理流程紧密连接,要求软件商对管理流程非常了解,使得物流软件要求的本地化程度较高,故而纯粹照搬先进系统难以发挥软件应有的功能,因此也不适用。 2、国内用户对物流管理信息产品的选择倾向 根据对物流软件市场的调查及企业用户需求的分析,我们发现,用户对物流软件的功能中得以下几项尤为关注: —存货管理、数据交换与配送管理受到关注。调查显示,有高达94. 3%的物流企业内局部地使用了管理软件,而且用户对物流管理软件最为关注的功能是存货管理和数据交换,其关注率达到41.4%和36.4 %,其次配送管理,达到31. 4%,再次证实了软件产品市场的潜力,并为产品的开发方向提供了参考。 —关注成本与实用功能。目前市场上物流管理软件的操作复杂程度与价格和用户期望存在着一定差距。由于物流管理软件的使用对象有很多素质相对较低的员工,如果操作界面或方式太复杂,往往会给系统的应用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多数操作人都喜欢操作简单、与本地、本行业物流业务联系紧密的软件。在物流环节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今天,企业对物流软件的成本也愈加敏感,许多更倾向于低成本的ti’服务,而不再青睐大投人超前的管理系统。44. 5%用户对物流管理软件的价格可承受范围为50万元以下,以较低成本达到基本功能,是多次市场调查的结论之一。 3、研制开发经济实用的物流管理软件 针对上述国内零售业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的现状,基于国内用户对物流软件的要求,要迅速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就必须研制开发经济实用的物流管理软件。即开发具有以下特点的软件产品: 1)软件价格合理,功能贴近实用:相比于现有许多几十兆甚至于几百兆大型物流管理软件,应该注重开发成本低、代码量较小的软件。设计时避免功能“大而全”,突出企业常用的基本功能,降低软件价格,才能让软件提供商“卖得掉”,用户企业“用得起”。 2)硬件环境要求低:企业在投资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时,硬件投资占绝大部分,而硬件的配置通常是由所使用软件的需求制定的,开发对硬件环境要求较低的软件,可以大大降低投资额,从而规避风险,降低总成本。 3)数据交换能力强:在进行企业间交易时(如大量的批发客户)由于一个企业往往会为多个生产厂商及客户服务,而每个生产商用的管理软件可能不一样,因此其数据格式、单据形式也不一样。这意味着,企业工作人员将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录人以满足不同客户数据和单据格式的要求,大大增加订单的出错率,降低工作效率。而这正是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现实情况。所以,所开发的物流管理型系统要有与多套不同软件的接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无缝电子数据交换,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4)界面友好、易于使用:考虑到物流管理软件的使用对象有很多素质相对较低的员工,必须采用一目了然的图形化界面,操作简单,信息提示尽量采用日常语言,开发完善的帮助系统和配套的在线帮助网站,协助培训员工。同时要求系统对误操作的容错能力强,不会因为无意的错误操作,导致数据损失。 5)数据类型丰富、安全性强: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企业已有的mis系统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为了很好地兼容和管理已有的数据、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标准化的丰富的数据接口,支持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特别是比较老式的数据库)。同时针对不同的用户和权限应该采用多重认证,数据传输中应该使用128位数字加密技术,从而有效地保证数据安全。 6)突出行业特色,安装升级模块化:随着物流功能的进一步细分和专业化,物流软件也必须突出行业特色(如配送管理软件就应该突出,寻求最佳运输路线,计算货物拼箱体积,合理利用运输空间,优化调度运力等功能)。在突出行业特色的基础上还应该采用模块化方式制造和销售。使得用户可以灵活的购买与本行业相关的,特别是现在的运作中最急需的特色功能模块,以后有条件或有新的需求时,再购买具有扩展功能的模块。企业采用模块化,循序渐进的方法,组建和完善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进一步减少初期的投资以降低风险。 总之,按照“针对本地企业实际需求,以较低成本满足基本功能”的原则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就能有效地补充、整合和提升国内商业企业现有的信息管理资源,赢得大量的用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零售管理论文:浅析零售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在21世纪,应用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被国际企业普遍重视。而我国引入物流管理这一概念的时间较短,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对其应用比较有限,并且存在运作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低、物流成本高、信息共享低以及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零售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物流管理观念落后、与供应商合作不畅以及信息技术落后。为有效实施物流管理,国内零售企业可以从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寻求对策。 关键词:零售企业 物流管理 配送 信息技术 战略合作 我国零售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4年12月底,我国商业和物流业向外资完全开放。物流管理作为我国零售企业和国外同行业竞争的利器,已经得到国内大多数零售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国内零售企业已在运作的物流体系普遍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出现了以下带有共性的问题: 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低 物流效率低在零售企业的突出表现是缺货率高。根据罗兰•贝格与 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我国绝大多数大型零售企业都是在原来的国营商业企业基础上改制而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而全”的经营思想仍然禁锢着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的头脑。在“肥水不流外人田”思想的支配下,一些在物流方面毫无擅长的零售企业开始自办物流,另一些企业则仍习惯于依靠自己原有的储运力量。零售企业自办物流,在仓储、运输、劳动力、设备等方面的直接投入浩大,场地、设备的运营、保养费用以及商品周转占用资金等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由于零售企业主要业务集中于市场营销,对储运业务了解不多,加上市场的波动性,使各个企业分散的储运资源利用率不高,车辆装载率低、仓库空仓率大,整体物流环节效率低下,也进一步造成企业总体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上,许多零售企业持利益对立而不是利益与共、共同协作的心态。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大多处于第二阶段——向供应商要利润。为了获利拼命积压上游供应商的利润空间,比如收取进场费、促销费、管理费等通道费,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了纯粹的异常紧张的竞争关系。 在利益方面,零售企业往往无休止地追求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与供应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争取“双赢”的战略协作关系。一方面尽力压低进价,一方面向供应商索取名目繁多的包括进场费、促销费、广告费等在内的通道费用,并采取拖延货款,压占供应商流通资金等违规做法。特别是一些超级终端航母,更是在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上处于上峰地位,不是正和博弈的双赢关系,而是“你死我活”的针锋相对。 在诚信方面,零售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2002年国内发生的“华榕超市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曾两次进入“ 评估机制,这个链条很快就会瓦解。 提升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物流作业模式,拓展了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条件的物流运作范畴,为现代物流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新的物流经营理念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破土而出:及时化战略(jit)、快速反应战略(qr)、连续补货战略(cr,continuous replenishment)、自动补充战略(ar,automatic replenishment)等等。这些物流战略和技术的出现都与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得益于此。 但是,目前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化可以说“叫好不叫座”,炒得热火,用起来却差强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了“一步到位实现‘大而全’的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思路,以至于在实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过程的可控制性等工程问题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提升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应当把握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实用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应用信息技术并非越新越复杂越好,而应以实用为首要原则。我国零售企业要量力而行,因为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意味着企业高额资金的支出,并伴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产生很强的流通资金约束力,还要占据一定的设施、设备、专业人员对其容纳、对接及日常运行进行看管维护。所以,我国零售企业一定要选用跟自身匹配的信息技术,避免掉入“信息陷阱”。 兼容性和适当超前原则 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一些零售企业已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系统建设往往受“大而全”方案指导思想的制约,使一些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但对外还是较为封闭的,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在internet日益普及的时代,这样的信息化系统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将会出现互联互通困难,造成信息不通畅,影响配送业务的进行。因此,实现物流信息化一定要注意企业内各部门间的兼容性以及与供应商的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否则信息化的优势将无法发挥。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更新换代很快,因此在应用时要把握适度的超前性。 持续性和持之以恒原则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信息化是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核心之一。由于我国的零售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所处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化不能追求一种模式和一步到位。应根据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针对不同的用户环境,采取高、中、低级(宽带、无线、拨号、电话、传真)的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技术逐步实现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因此,对零售企业来说,要对信息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升级,并保持持续的投入。 零售管理论文:从整合的角度论我国零售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的集中管理 【摘要】 资金问题是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集团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手段,可有效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作用,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借用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理论,以s零售业集团整合过程为基础,深入分析在整合中如何实施与完善内部资本市场资金的集中管理,为企业集团资金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集团 目前,世界经济竞争方式主要以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竞争模式为主,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兼并、重组等方式,逐步形成且发展出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这些集团的运作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他们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外部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投资者与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与激励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在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同时,由于集团内的资金一开始分散于内部各个经济主体,集团总部可能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局面,下属的各个企业又追求不同的经济利益,甚至不少股东把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资金被任意挪用或侵占,这些都造成了集团资金管理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企业集团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有效性,实施集中管理模式,促使资金均衡、顺畅的流动,是我国企业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借用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理论,以s零售业集团的整合发展为研究基点,分析在整合中如何实施与完善内部资本市场资金的集中管理,从而真正发挥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效用分析 企业集团为了追求整体的利益最大化,需要将下属各投资机构产生的现金流集中起来进行重新分配,以提高内部投资效率。这种资本、劳务和技术的再分配使得企业内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内部市场,有产品与劳务的内部资本交易市场;信息技术和人才的内部知识产品(人才)市场;资本配置的内部资本市场。前两者是指集团内部的实物流动,后者是指集团内部的资金流动。实物流动一般伴随着资金流动,因此内部资本市场是内部市场的核心,也使得内部资本市场理论逐渐成为研究企业集团内部资金配置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在内部资本市场里,企业集团能够把资金按从较低收益向较高收益的用途进行重新配置,即把投资从边际盈利水平较低的活动转移到较高的活动。由于集团总部拥有控制权,某个下属公司运营产生的现金流可能会被用于具有更高报酬的另一个下属公司的投资。换言之,一个分公司的资产可能被用作另一个分公司的融资。单个分公司之间在竞争稀缺资金,而母公司的工作是在竞争的多个下属公司间权衡优劣。威廉姆森(1975)把内部资本市场的这种博弈描述为:多分部企业的现金不会自动地回到它们的源泉。在许多方面,现金流向高收益用途的配置是多分部企业最根本的贡献。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意义在于,它将分公司或下属企业的资源置于统一的所有权之下。在内部资本市场中,单个分公司不再直接从外部出资者处筹集资金,而由母公司与外部资本市场交易,并由母公司在整个集团内部全盘调度,母公司与分公司在内部资本市场交易。母公司将根据它所观察到的下属企业的真实状态来决定资金配置的方向,这意味着母公司有时愿意将较差分公司的资金转移到更好的分公司中。如果不存在内部资本市场,则这种收益在集团是得不到的。因此在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上,母公司充分拥有控制权,而且能有效监督分公司,由母公司来主导内部资金配置创造价值。由母公司集中管理的内部资本市场是一种更优的融资和投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还可以提高集团整体的经济效益。这项融资方式也是企业集团所特有的。不仅不用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可以保持集团的现金流量,而且不发生筹资费用,降低了管理成本。 当然,内部资本市场的规模存在边界,与企业不能任意扩大一样,随着内部资本市场的扩大,总部的信息处理成本、监督成本会随之增加。如果超过了与外部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则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用优势就不复存在。 二、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因与重点 (一)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因 我国企业集团要想有充足的资金谋求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功能。然而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集而不团、内部失控、协调力下降的矛盾,因此只有采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才能实现资金合理配置。资金集中管理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使集团减少了债权人的部分风险,增加了金融机构对公司的授信水平,扩大其筹资渠道,提升了社会形象;2.增强对旗下公司的调控能力,统一管理各下属公司的收、支资金情况,以便动态监督其运营状况,保证企业集团各下属公司的项目投资与集团母公司的经营战略相一致,便于编制预算;3.整合资源,化零为整,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节约交易成本。 (二)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还应该了解资金集中管理的重点 主要有: 1.以企业的经营发展要求为目标。企业集团应把资金集中投放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对竞争成功具有决定性的项目上,从而形成超过竞争对手的差别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不是在所有方面平均地运用其资金。所以,内部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保持与经营相匹配的适度资金,保持现金资产和负债在期限、币种、利率上有一个合理的结构。 2.以均衡高效为标准分步骤实施。 (1)收集信息,搭建平台。在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搭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把握整个集团的资金实时动态情况,监控重大、异常的资金调动,清楚、及时地为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2)统一结算。建立统一的集中结算平台,与银行网银系统对接,实现资金的集中上收,根据预算自动下拨和内部自动转账。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结算系统与资金集中监控系统彼此结合,减少实际资金流动,提高资金周转率。(3)引入并重视集中管理下的风险运作。合理利用理财手段,较好地在集中管理的模式中规避风险。借贷资金、委托贷款、相互投资与经营、资产置换等是目前集团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常用的理财手段,资金集中监控、资金头寸分析、缺口分析、投资组合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等是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让资金集中管理发挥出预期的功效。 3.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进行实时调整。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根据行业特点和本集团的资金运行规律而决定的。高度集权的资金控制策略,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和统一调配较好,但不利于发挥下属公司的积极性,若配套措施不到位,可能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适用于经营品种单一、现金流稳定、有比较固定的上下游资金链的集团公司;较低程度的集权控制策略有利于调动成员企业积极性,但又存在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降低、沉淀资金比例大、资金使用成本高等固有缺点,适用于多元化经营的集团企业,或现金流不十分稳定的行业,或刚刚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企业集团的初期。 集团公司只有根据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的程度、行业的资金运行规律等实际情况明确资金管理的集权程度,才能使集团公司的资金聚而不死、分而不散、高效有序、动态平衡。 三、我国零售业集团整合过程中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集中管理的应用 内部资本市场是业务经营多元化、组织结构多单位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内资本筹集和分配机制的市场。基于我国国情,许多企业集团成员之间正从原来的行政控制向以资本为基础的市场控制转变,迫切需要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内部资源的配置,特别是资金的调配。其整合外在表现为政府推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却是内部资本市场替代外部资本市场的次优选择。本文将以s零售业集团为例,针对集团整合的不同内容,分析其内部资本市场资金的集中高效管理。 (一)组织结构整合,实施层次管控,采取资金统一结算,方便资金内涵信息的传递,产生经济效益 s零售业集团组织规模较大,且业务单元较多,为了避免出现管理部门因信息劣势而出现“总部超载”现象,在整合时建立“集团总部——事业部——经营公司”三个层次的管控模式。一线中设置超市商业、百货、生产资料、购物中心、物流等事业部,并逐步将事业部的业务与其下的上市公司进行整合,加快事业部法人化改造,将集团中同类型业务实现统一管理。二线中建立企业清查中心、审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作为集团整合的辅助监督机构,来维持整合程序的正常进行,给资金集中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证。故采用资金统一结算,实行“收”、“付”分账户管理,收款账户只收不付,付款账户只付不收,各下属企业每天在固定规定的时间将营业收入存入结算中心,由结算中心统一调拨。原则上所有经营性付款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对外支付,利用对账方式加强内部往来,不仅有规则地收集与反馈了各事业部的运作信息资料,而且可帮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投放到位,为企业集团整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人员与文化意识整合,以分散风险和协同人力资源为出发点,统一理念,采取集中融筹资,盘活内部资金,减轻人工成本的负担,从而合理调剂资金余缺,稳定集团发展中的资金供给 s零售业集团对集团总部及事业部管理人员实施竞聘上岗,做好人员分流,成立业绩考核部进行业绩考核。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创新与包容并举的企业文化框架,逐步改变了国有企业集团人多效率低的局面,完成了集团与子公司形象上的有机统一,促进集团在资金管理上形成“占用房产讲租金,使用资金讲利息,进行投资讲回报”的绩效意识。这些举措适应了该集团对内组合式发展,对外扩大企业联盟、合纵连横、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在很大程度上要求集团除了外部寻求投资者以外,更应该严格实施资金集中筹集、使用、内部贷款等,盘活资金存量,进一步增加融资数额,节约交易成本和降低人力成本,从而使集团总部稳定内部资金流量来满足自身的战略规划,避免因缺少资金、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经营危机。 (三)业务规划和资产重组整合,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采用集中预算与风险性合理评估,以业务优势来融通内部资金,规避企业运作风险 s零售业集团对所属的业务、品牌、资产进行整合,保留企业优势经营效应,逐步实现优质资产的集约联动。集团上下认清每一时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内容,同意内部资本市场在资金配置上优先考虑该业务的资金需求,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和资金运转速度,降低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对于核心业务的开发,认真实施集中预算管理制度,先对土地、建筑物、租金、设备购置、运营成本(人工成本、折旧摊销)等逐项分析,拟定预计数,并结合同类型或相似型项目的运作,寻找可能出现的问题,比较计划与实际的差异,抓住控制的节点与关键点,加强定期检查和数据评估,努力避免集团内的无效竞争,尽量保证集团运行的事前风险控制。 四、面对整合,完善我国零售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金的集中管理 (一)把资金集中管理与集团的业务流程再造、管理信息化相结合 运用业务流程再造来调整企业内部的分工体系,减少中间管理层次,改变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分割、职责不清的状况;应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管控,从而提高连锁经营中资金使用的决策度和准确度,改善集团跨地域连锁经营的资金瓶颈状况。 (二)把资金集中管理与妥善处理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特别是银行)的关系相结合 通过现金池等方式来实现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补,使集团有充足的资金为内部各投资项目融资。同时,通过投资机会的排序和内部资金再分配来强化控制力,缓解集团整体和各个下属公司的融资矛盾,转变主要依靠外部贷款来发展项目的状况,优化资金结构。 (三)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上,逐步将内部银行与结算中心合二为一,建立财务结算中心 财务结算中心作为企业集团的一个管理部门,负责整个企业集团的日常资金结算,代表集团筹措、协调、规划、调控资金。还可以把结算中心融入财务公司,并且设立投资部门,发挥财务顾问、投资策划、信息咨询的作用,为集团集约优势、组合发展更好地提供资金服务。 零售管理论文:关于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型零售企业 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 论文摘要:我国大型零售企业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中不断的遇到了新的问题,迫切需要运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文章从我国大型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模式出发探讨了其开展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构建了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表述。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和创新,是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系列活动。 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实际上包含了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四个环节的管理。这四个环节组成一个环环紧扣的知识活动链,知识在其中不断运动,并发挥效用。 二、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本文将从我国大型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其开展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我国大型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员工文化程度较低 大型零售企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往往教育程度较低,多数为初中、中专文化,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大量非熟练员工的存在 大型零售企业的大部分员工,诸如收银员、打包员、理货员及其他销售人员等,经常在雇用之初是工作经验很少或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3.员工流动频繁 对于大中城市的大型零售企业来说,一线人员中的外来务工人员颇多,他们往往由于各种原因流动频繁,对企业忠诚度不高。 4.员工在顾客面前的显现率高 无论是收银员、打包员、理货员还是其他的销售人员只要是在当值就几乎无时不在与顾客见面,他们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企业销售业绩和顾客满意度。 (二)我国大型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模式的问题 1.人力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型零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投入意识淡漠,把人力作为企业的成本,等同于一般的生产要素。在员工培训方面精打细算,舍不得投入,人员培训投资被管理层作为影响短期效益的成本而放弃。 2.员工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大型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网点的增多,对零售人员的需求也比较急切。许多大型零售企业对所聘用的员工只是进行一次短期的简单培训或者不经培训直接上岗,由此造成许多员工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不仅引来了顾客的抱怨和不满,更影响了企业的销售利润。 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也不重视员工的后期培训。培训是一项连续性的活动,新设备的引进、法律的变化、经营环境的改变这些都使培训和再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公司所希望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离职率。实际上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3.培训效果不理想 (1)培训的内容往往不能与一线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一方面,一线员工的培训由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进行,主要是企业规章、企业情况的介绍,根本不能涉及专业岗位技能;另一方面,企业聘请的培训讲师多数为知名的学者教授等,这些人的知识往往以理论和宏观角度为主,不容易被受教育程度低的一线员工所吸收,且一线员工最需要的是非常微观的实战教育。 (2)培训方式不合理,使培训成为员工的负担 由于顾客对零售企业营业时间的连续性要求,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营业时间一般是从8:00至20:00,周六周日照常营业,企业一般都必须雇用至少两班全职员工进行倒班。这要求员工在身体和心理需承受持续性的、较大的工作强度,员工工作之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进行身体和心理的恢复。目前,大多数零售企业采取的是课上讲材料,课后考试的模式。这样的培训方式在员工看来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负担,所以出现很多畏难情绪和应付心理,这样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人力资源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水平较低,同时,知识获取的渠道有限且质量不高,知识共享的渠道不畅通,员工主动创造知识的能动性小。因此,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管理体系来支撑各层次人员的知识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三、构建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就是实现知识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知识管理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的软件系统,是一种集管理方法、知识处理、智能决策和组织战略发展规划于一身的综合系统,是知识管理的实施平台。根据知识管理流动模型,可以建立大型零售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1.知识界面层 知识界面层的核心是企业知识门户。企业知识门户就是访问企业知识资源的统一入口。可以说,“企业知识门户”是一个平台,该平台是知识加工平台、决策平台、知识与获取平台的集成,它使企业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更加流畅 2.知识应用层 员工主要在该层次上工作,通过该层次使用知识、与其他员工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实现知识分享、应用与创新。主要包括: (1)知识地图。描绘了企业的知识资源存量、结构、功能、存在方位以及查询路径等。 (2)知识搜索系统。根据明确的员工身份与诉求,回馈恰当知识结果的搜索引擎,更为强调知识的准确、标准,强调通过互动机制如评价、交流、修改、维护等进行搜索结果的自我学习,以达到知识搜索的智能化。 (3)实时交流系统。在oa应用中实现短消息服务,使邮件系统、oa应用可以自动向移动电话和其它sms设备发送短消息、电子邮件消息,提醒、催办、通知等。该系统特别适合员工数量庞大的大型零售企业。 (4)工作流管理平台。工作流管理平台就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使企业内许多繁琐复杂的办公流程、业务流程自动化。 (5)电子培训系统。提供员工自我培训系统、实时培训系统、网上交流及讨论系统、员工考核系统,岗位工种培训、新员工培训等课程。该培训系统的对完善大型零售企业培训机制,减少培训费用,降低员工的培训压力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6)文档管理系统。使大型零售企业的采购、营运、财务等业务间能够交换客户数据、销售数据、财务数据;使企业领导可以随时查看每月的财务报表数据和销售报表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3.知识存储层 知识存储层的核心是企业知识库。其功能是整理和组织现有资料和信息,使得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员工可以方便地共享文件、文章、项目文档、技术资料、市场信息、iso文档、合同、客户资料等企业文档,实现知识共享与团队协作。 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具备了这种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系统就能将知识管理的理念真正的植入企业管理当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竞争上升到了知识的层面的竞争,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创新能力,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而言,现有的人力资源水平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模式制约着其竞争力的提升。如果能导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系统,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就能够克服原有的不足,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知识存量、创造力和竞争力,推进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零售管理论文:零售企业IT管理研究 摘 要:零售企业it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零售企业的发展和效率。列举了零售企业it管理的主要要素,零售企业的it管理关键点和难点。通过结合零售企业的实际业务进一步阐述零售企业的it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信息系统;it规划;企业管理 1 企业it管理主要内容 1.1 企业级的it 规划 企业的战略目标为it规划明确了方向,而it规划也可以为企业战略做有效的补充,两者应该互为促进和依靠。在企业快速发展之前,就为未来的企业建设it平台,这就是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可是就算是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很多企业往往在高速发展的过程对it系统还是不够重视,只有在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发现it无法提供有效支持时才被动进行it系统的升级,而被动的it升级往往时间紧迫,无法进行充分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更无法高度细化业务的需求,最终很可能导致it项目的失败,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倒退。很多企业it部门人员都抱怨是老板对信息部门的不重视,其实这就是企业it部门的失职,因为it部门没有让企业高层了解it的作用、没有用足够的案例来说服决策层,引起企业决策层的重视。 企业it规划一般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程度和规模,一般制订规划要超前当前企业自身情况.it规划的制定和小幅超前实施,可以让企业在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增加动力,减少拖累。 1.2 选择it建设模式和合作伙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t系统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核心管理技术的重要工具,在进行it建设时时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还要考虑管理问题。it建设模式一般有三种:企业自行开发、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企业使用it产品。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有些企业是这个行业的绝对领先者,在管理、经营技术上都是行业标准的创造者,这类企业一度成立自己的开发部门来开发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细化,很多企业更愿意通过选择合作伙伴来实现自己的it规划。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将it运维等与行业核心经营管理技术关联不大的业务外包出去,企业信息部门则更侧重于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和产品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和业务流程优化服务。 不同的it建设模式对应不同的it管理方法。自行开发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取得正确的业务需求,it部门容易被业务部门误导,长期如此则可能使得信息系统不能正确贯彻公司的管理思想;合作开发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是却需要加强项目管理,控制开发的质量;选择it产品则需要广泛的选型,且不要盲目追求新产品和新技术,应以适合本企业,产品稳定、成熟为宜,不要成为it厂商的实验品。 2 it项目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融入到了企业的所有核心业务。就零售业来说,pos-mis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商业智能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网站、网上商店等,信息系统已经覆盖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以及企业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 对企业来说,这些系统首先应该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关联,数据共享,流程互动的,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利用率。可是目前很多企业的各个系统是由各个部门分别组织实施和管理的,缺少统一规划,而且系统之间没有数据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这样不但对企业的it投资是一种浪费,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资源集中利用和流程的优化,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信息部门,向公司告知危害,并消除信息孤岛,行业上称为it治理。 3 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的匹配以及持续优化 信息系统的实施,尤其是核心业务系统的实施越来越与企业管理关系密切,很多企业都把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作为管理变革的重要部分。在实施信息系统之前,都会重新设定组织架构,重组业务流程,并期望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的变革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可是很多企业往往在实施了新的系统后大失所望,认为系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首先,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它的成功需要公司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统一思想、统一目标,一起努力才能完成,不仅仅是信息部门的工作。其次,信息部门在大多数时间是为业务部门服务的,可是在信息系统实施这个特殊时刻,应该是公司新的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第三,信息系统应与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匹配,不能落后于管理水平,也不能太超前于管理水平,以适当超前为宜。这需要信息部门充分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和需求。第五,信息系统的应用、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样,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第六,信息技术也是不断发展的,新的技术会不断出现,逐步成熟,持续的应用,也能不断为企业提供新的支持。 4 建立企业数据中心 信息系统的大部分价值都是在数据上体现的,信息部门的绝大部分价值也是在数据上体现的。为企业提供准确、有用的数据是信息部门的目标和职责。 首先,信息系统应该统一企业数据源,将财务、业务、信息数据统一起来,采用相同的统计口径,制定数据统计的规范,让决策层看到放心的数据。其次,信息部门应该研究行业特点,制定企业常规报表体系,满足企业日常工作的数据需求。第三,信息系统应该研究数据,挖掘数据,找出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价值的数据。做到主动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而不仅仅满足需求。 5 综合利用资源,避免企业it投资黑洞 it产品和技术更新非常块,供应商也会不停的向企业推销新的it产品和技术,如果信息部门追求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企业对it的投入将会一年比一年多,甚至是跳跃的增长,企业信息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预算,不要盲目追求最新的产品和技术,避免陷入it投资的黑洞。 权衡企业投资与产出,在保证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合理控制it建设成本。企业对it的投资不同于其他投资,it产品更新换代很快,贬值也很快,有些it投资看不见、摸不着,很容易被忽略。这都需要信息部门的管理、评估,消除信息孤岛,避免it的重复投资,保证现有it系统的实施效果,尽量发挥现有it设备和系统的作用等。 6 软件、硬件、网络系统运行保障 信息系统是一个时刻不停的高速运转的系统,任何时候都有设备在以10000转/秒的速度在运行,而企业所有的业务支持系统、业务数据都在这些设备上,企业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些系统和数据。所以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非常重要。 建设维护管理人员架构,确保出现任何故障都能及时响应并快速恢复,不宜总部管理过多的分支机构。做好培训,让操作者知道it设备的简单维护管理,尽量避免故障的产生。建立数据备份方案,保证数据的安全等等。 总之,现代零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成本不断提高,企业与企业间商品、供应链等越来越同质化,企业要想生存、发展,赢得竞争,更多的是在比拼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管理技术,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与经营管理技术的不断结合,使得信息系统已经可以左右企业的发展甚至生死,在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it管理的优劣可以决定信息系统在企业的作用,做好it管理,不但将减少企业的一个拖累,更加为企业发展增加一个助推器。 零售管理论文:零售业逆向物流管理策略探讨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因此,零售企业需要对物流过程进行控制,特别是合理、有效管理逆向物流,以提高运行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本文在分析零售业逆向物流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有效管理策略。 关键词:零售业 逆向物流 管理策略 逆向物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逆向物流是指对那些由于环境问题或产品已过时的原因而产品、零部件或物料回收的过程。它是将废弃物中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拣、加工、分解,使其成为有用的资源重新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广义的逆向物流除了包含狭义的逆向物流的定义之外,还包括废弃物物流的内容,其最终目标是减少资源使用,并通过减少使用资源达到废弃物减少的目标,同时使正向以及回收的物流更有效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零售企业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零售企业强化竞争发展优势需要对物流过程进行控制,特别是合理、有效管理逆向物流,通过不断改进企业经营资源整合过程的物流绩效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好的企业价值。 逆向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 随着物流业的深入发展,产品召回法规以及退货、报废产品回收和再利用的加强,逆向物流这一概念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增加顾客价值、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并将逆向物流的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使之成为压缩成本、提高利润的着眼点。促进逆向物流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政府的环境立法、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直销渠道的产生、供应链中的力量转换。 (一)政府的环境立法 政府的环境立法有效推动了企业对其所制造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如美国议会在过去的几年中引入了超过2000个固体废品的处理法案;199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强制回收某些物资的法案;欧盟制定了包装和包装废品的指导性意见,并在欧盟成员中形成法律。意见中规定了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包装材料的方法,并根据供应链环节中不同成员的地位和相应的年营业额,提出了企业每年进行垃圾回收和产品再生的数量要求。 我国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今后还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行业对环境保护和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的法律责任,规范其经营活动,逐步将逆向物流的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发展,许多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这种现象在计算机行业非常明显。新产品和升级换代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向市场,推动消费者频繁购买。当消费者从更多的产品选择和产品功能中受益时,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消费者拥有更多不需要的产品,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包装、更多的退货和更多的浪费问题。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增加了进入逆向物流的物资以及管理成本。 (三)直销渠道的产生 直销电视购物、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商品直销得到了快速发展。直销压缩了渠道成本,但是也增加了退货的可能性,其中的原因包括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消费者得到的实际物品与在电视或网上看到的商品不同,或者对商品不满意等。直销渠道给逆向物流带来了压力。一般零售商的退货率是5%-10%,而通过产品目录和网络销售的产品的退货比例则高达35%(eisenhuth,1997)。由于直销渠道面对的顾客是全球范围的,退货物品管理的复杂性就会增加,管理成本也将上升。 (四)供应链中的力量转移 买方市场的形成导致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买家在供应链中处于强势地位。处于供应链下游的节点企业比如零售商,可以拒绝承担未售出商品和过度包装品的处理责任,而将这些责任交给上游的节点企业。事实上,很多零售商确实就是这么做的。在美国,大多数返还给上游供应商的商品(要么来源于消费者,要么是因为未售出)都被最初的供应商收回,由他们对这些产品进行再加工和处理,供应链中的逆向物流变得频繁、重要起来。 零售业逆向物流的发展困境 (一)逆向物流成本高、影响大 零售企业退回的商品或过期报废物品的流动与正常商品流的方向刚好相反,即从消费者超市供应商制造商。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美国零售业的退货价值约占商品零售总额的6.3%左右,以美国2000年商业零售总额约为10060亿美元推算,零售业退货的价值每年高达数百亿美元之巨。有专家估计我国总的逆向物流成本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20%以上,而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6%(目前美国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0%),达到3.39万亿元。 在互联网的繁荣背景下,宽松的退货政策成为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和消除顾客网上购物顾虑的重要手段。以传统方式销售的商品的退货率,不同产品之间差别很大:图书的退货率达到30%,消费电子产品为4%-5%,大众商品为4%-15%。而网上销售的商品退货率通常高达50%,尤其是像服装之类“冲动性购买”的商品。网上退货每年要耗费电子商务公司几十亿美金。为了能与网上零售业务一争高下,其他零售商开始采用“包客户满意”的传统承诺,这将引发退货率进一步攀升。 据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估计,逆向物流可吞噬企业高达35%的利润。低效的逆向物流供应链及其对利润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例如,大量的货物被退还到仓库意味着企业要准备额外的仓储空间,并且还加剧了废弃物料的产生。 另外,还常常存在退回的货物“污染”新产品的风险。这个问题在医药业与食品行业尤为突出。卖家与顾客之间界定模糊的退货政策会导致退货流程过于松垮或者过于复杂,从而拖延退货的处理时间并消耗宝贵的资源。同样,逆向物流部门与其他部门比如公司财务部之间对责任的划分不清以致无人担责,都将影响公司对退货进行适当和及时的处理,从而给现金流及客户满意度带来负面影响。 (二)逆向物流的复杂性、分散性与不确定性 复杂性、分散性。逆向物流发生一般表现无序、少量,难以统一集中向物流中心转移;另外,退货商品或报废商品处理过程复杂,从而导致逆向物流的管理也很复杂。当发生顾客退货的情况时,需要把被退货品当成特别的货品来处理。退货流程会涉及很多方面,具体处理方式视诸多因素而定,比如退货原因(例如货物本身有瑕疵还是顾客不喜欢)或是退货时间(比如处于销售旺季的货物或是已过销售季节的货物)。 不确定性。与正向物流按量、准时和指定发货点是其基本要求不同,逆向物流产生的时间和数量是不确定的。它受消费者的退货要求与商品销售速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处理的效率、效益低。逆向物流中的商品通常缺少规范的包装,又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许多商品需要人工的检测、判断和处理,效率低下。 零售业逆向物流的主要形式 零售业逆向物流主要有两种形式: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退货逆向物流是指下游客户将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根据销售协议规定将接近有效期限的产品、或者有瑕疵的产品退回给上游供应商,其流程与常规产品流向正好相反。回收逆向物流是指将最终客户所持有的废旧物品,或者他们不再需要的物品,回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过程。表现形式如下: 消费者因商品不能满足要求(如商品缺陷和品质有问题、商品部件缺少、无法正常使用、商品过期等)在各零售门店退货、调换;各门店因商品积压、商品滞销、商品过期等将商品从门店撤柜并退回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情况将部分商品退还给供应商;供应商因产品质量问题、包装问题等主动要求从零售企业撤回产品,各门店按要求将产品撤柜并退回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退给供应商;配送中心因储存、保管、运输不当而造成商品损坏、变质、过期等,将部分商品退给供应商。 零售业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策略 由于逆向物流中回收品的成本高、影响大、处理难,以及处理过程中的复杂性、分散性、不确定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许多回收品需要人工的检测、判断和处理,极大地增加了人工的费用,同时效率也很低下。因此,需要有效地管理逆向物流,充分挖掘零售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价值。 (一)完善产品质量 逆向物流伴随着正向物流,要减少进入逆向物流的被退货品,必须完善产品质量。企业必须对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做适当的改变,在产品的质量、服务、成本等方面进行改变,从而把质量完善的产品引入市场。这可以采取供应链管理思想,制造商、批发商、分销中心、零售商共享消费者需求信息,采取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cpfr(共同计划、预测、补货)减少退货品的产生。顾客退回认为有缺陷的商品,企业通过分析商品缺陷,找出原因并通过物流信息系统不断传递到管理阶层,管理者可以在事前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管理,在以后的生产中避免出现这样的缺陷产品。 (二)增加服务投资 部分退货来源于消费者对产品没有信心,零售商应与供应商合作,增加服务投资减少顾客退货。如某电子公司的家电部门发现半数退货品的运转情况良好,这说明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了解不够,在使用电子产品时还需要更细致的服务,他们就着手改进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同时建立客户热线,帮助客户解决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疑问,减少退货品的产生。同时,供应商给零售商一定的补贴,让他们来承担此类退货处理责任。而采取让零售商自行承担退货风险政策的公司需要防范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公司没回收或销毁的产品可能会被拿到二手市场上销售,进而对公司的品牌及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三)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在逆向物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合适的信息系统能将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帮助企业满足客户期望,使商品的生产、销售有的放矢,减少商品的回退;并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建立诸如退货跟踪、库存管理等强大的内部流程,及时处理退货。同时对产品和零部件使用条形码, 实时跟踪产品状况和损坏信息,避免商品积压、商品滞销、商品过期,减少退货品的产生。 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追踪回流物品,把握逆向物流的动态,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差错,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成本,从而提高逆向物流系统的效率。零售企业在设计自己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时,应利用正向物流网络,在完善正向物流信息网络的同时逐步构建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同时还需要考虑信息系统应有足够的柔性,能够应付逆向物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例外情况。 在合理构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零售企业应加强对逆向物流信息的管理。企业应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对退货原因进行分析,为供货商提供产品质量以及商品性能的改进方案等资料;还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逆向物流信息,及时调整企业的商品经营策略,更快更好地解决营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产品设计考虑逆向物流的需要 在产品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逆向物流的需要,使其便于将来的回收和利用。例如,广州川田科技有限公司进行pos机显示器设计时,按德国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方案需要100余枚螺丝,他们借鉴中国家具结构的卯榫接合方式的框架结构,大胆改良,结果只用2枚螺丝。设计装配件时考虑减少装配过程中螺栓的使用数量,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就会大大降低产品的分解成本,加快产品的分解和收集过程。 (五)建立专门的逆向物流管理中心 集约化处理已成为逆向物流管理的主导方式,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都设有专门的逆向物流管理中心——退货中心。设立逆向物流管理中心,将日常逆向物流渠道上的所有产品送到这里进行分类处理。这样一方面可提高退货产品的处理速度,降低逆向物流的成本,加速退货产品资金的回收;另一方面,集中处理退货产品还可大大减轻各门店和供应商的工作量,充分利用各门店和卖场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收集掌握与退货产品相关的商业动态。 (六)挖掘潜在的可回收物资 对于一些滞销商品或是性能状况较好的回收商品,经过适当的加工、包装、处理后,可再次出售。有时再售的价格会高于原销售的价格,例如每台售价34.98美元的uniden无绳电话被退还给制造商后,制造商把这批电话卖给一家回收公司,而该公司把这些电话经过翻新改造后,再以适当的零售价格在墨西哥市场上重新出售。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及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零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通过与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高效地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价值。而零售企业有效管理逆向物流,能够促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零售管理论文:沃尔玛物流管理对我国零售业的启示 【摘要】沃尔玛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由一家小型折扣店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它的物流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成功的经验也对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沃尔玛 物流管理 零售业 沃尔玛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在20世纪90年代一跃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沃尔玛的连锁店几乎遍布全世界,并以其优质快捷的服务、惊人的销售利润、先进的管理系统而闻名全球。沃尔玛的快速成长,与其卓越的物流管理思想及其实践密切相关。 一、沃尔玛之所以成功的诀窍 1.完善的配送体系 沃尔玛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唯一使公司获得可靠供货保证及提高效率的途径就是建立自己的配送组织,包括送货车队和仓库,配送中心的好处不仅是使公司可以大量进货,而且通过要求供应商将商品集中送到配送中心,再由公司统一接收、检验、配货、送货,比让供应商将商品分散送到各分店更经济。沃尔玛前任总裁大卫·格拉斯曾说:“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沃尔玛的配送中心一般设立在100多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基本上是以320公里为一个商圈建立一个配送中心,这样就可以让一个配送中心满足100多个附近周边城市销售网点的需求,而且运输半径相对较短,也比较均匀。 除了高效的配送中心,沃尔玛还建立了自己的车队进行货物的配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沃尔玛运输部费用最高,这意味着,车队节约的费用越多,整个供应链中节省的钱就越多,让利给消费者的部分也就越多。因此沃尔玛对运输的管理很严格,每次运货都把卡车装得满满的。沃尔玛还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车辆控制,在任何时候,调度中心都可以知道这些车辆在哪里,离商店有多远,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运达。 2.高新技术的快速引进 沃尔玛对技术的探索和认识在各零售连锁企业中是最突出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引进,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沃尔玛的工作效率,而且成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早在 1977年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就花了几亿美元,安装完成了沃尔玛第一套真正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这时候起,改进就从未停止过。1983年,沃尔玛采用了pos机,销售始点数据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各部门物流信息的同步共享;1985年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1986年的时候它又建立了qr快速反应机制,主要功能是进行订货和付款通知业务,沃尔玛公司还把零售店商品的进货和库存管理的职能转移给供应商,由生产厂家对沃尔玛公司的流通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即采用生产厂家管理的库存方式(vmi)。到了1988年,沃尔玛拥有了全国最大的私有卫星通讯网络。此外,沃尔玛在信用卡和条形码设备使用上,也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顺应数码时代的需求,沃尔玛应用数字化工具,导入了新经济管理模式,从而获得新的竞争能力。目前沃尔玛的新型交互式网站仍在建设之中,据美国著名的经济权威杂志《商业周刊》的网络专家分析,这项措施将使沃尔玛相当于新建了25个新商场,同时也使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选择范围扩大了将近两倍。 3.强大的产销联盟 一般的供应链中都是生产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创造性得建立了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模式。在生产商的品牌力量和零售商的渠道力量角逐中,沃尔玛以事实证明了渠道为王的正确性。宝洁公司是最早加入这种合作关系的公司,所以,一般也把这种合作模式成为“宝洁—沃尔玛模式”。沃尔玛的低价政策在开始实行的时候受到了来自于宝洁公司的强烈抵制。他们因为有巨大的品牌力量,不同意沃尔玛的低价要求。但最后沃尔玛以拒绝销售作为威胁,迫使对手妥协。现在,宝洁公司能够通过网络系统及时地了解到自己产品的销售情况,甚至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和沃尔玛联系。同时,有宝洁营销人员常驻在沃尔玛的总部,负责随时处理订货需求,在双方结算中实现了etf转账结算,避免了支票的时滞和错误。现在,沃尔玛已经成为了宝洁最大的经销商,而沃尔玛通过这种方式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并且提高了效率。 二、沃尔玛的物流管理思想对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物流观念急需转变 观念支配行动,物流观念落后是零售业的物流发展滞后的根源性原因,我国零售业物流观念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物流高科技的应用上。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在建设及应用方面存在着两种极端的心态。有许多零售业者认为自己的物流活动运营的很好,而不必再向比较先进的物流设施、器具及技术耗费巨资。但若长远考虑,对于商品种类及数量都很繁多庞大的零售业,早期的巨额投资却能带来运营一定时期后总费用的降低。另有一部分零售业者是新技术的热衷者,往往不结合实际地生硬搬套。 二是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上。许多零售业者持利益对立而不是利益与共、共同协作的心态。在利益方面,零售业者往往无休止地追求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不注意与供应商结成伙伴关系,争取“双赢”。一方面,尽力压低进价,一方面,向供应商索取名目繁多的包括进场费、促消费、广告费等在内的通道费用,还拖延货款,压货经营,占用供应商流通资金。在信息方面,许多零售业者把已掌握的信息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与供应商共享,使得供应商无法获得零售商的库存和销售信息,结果商品成本提高,零售业的商品竟争力也就降低了。 我国零售业在构造其物流系统时,一方面,要灵活,注意物流系统和零售业实际的配套建设;另一方面,要不断吸收新的理论付诸于应用,加强与供应链上下两端供应商和客户的紧密关系。 2.基础设施和设备有待加强 “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具备必需的基础设备和设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许多连锁企业物流缺乏规范,各种编码缺乏标准,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装卸单元化程度低,托盘的利用仅限于企业内部,作业无电子扫描装置。配送中心对半程序化问题的决策更是没有建立,使连锁企业mis系统不完整,反过来又使配送功能低下。 3.针对未建立配送中心的零售企业的建议 对于已达到一定规模的连锁企业可以考虑自建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与店铺面积有一个相适应的比例关系,从世界连锁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一个便利连锁公司,在拥有20个店,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时,就可考虑建配送中心;一个超市连锁公司,在拥有10个店,总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时,就有建立配送中心的必要。随着零售业向连锁方向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显得越来越重要,配送中心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源泉之一。 而一些中小型的超市公司往往在资金、设施和人才等方面遇到不少难题,开展配送业务问题较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服务水平。随着企业向专业本土方向的发展,连锁经营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的配送服务适合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性质,部分连锁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将会是较理想的选择。 零售管理论文: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基于财富管理机制的研究 在各新兴商业银行蓬勃发展、 市场竞争不断升级、 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的市场环境下, 客户需求重新组合, 行业竞争更趋激烈, 银行服务的买方市场己经形成。与此同时, 受来自证券、保险和基金的挑战, 再加上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营销理念指导下参与市场竞争,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顾客, 获得竞争优势。建设与发展商业银行的现代零售业务,对推进国内商业银行管理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强化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银行现代零售业务的重要性 (一)加快发展银行零售业务是客户需求多样化的客观需要 虽然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但我国经济却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一枝独秀,居民收入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稳步增加,个人金融消费现象愈加明显。随着居民金融知识的增长,他们的个人金融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特别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营利性、便利性以及敏感度也越来越高。如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约有70%的居民认为目前银行开设的服务项目还不够用, 希望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 特别是在银行零售业务方面。因此, 银行应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向顾客提供真正需要的金融服务,创造出一批稳定的客户群。 (二)加快发展银行零售业务是利率市场化博弈的结果 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使得企业和银行间的博弈越来越尖锐,许多优质大企业给银行的利率下浮,下浮到银行不能接受,如此一来企业就发股票,银行盈利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的利率风险,减少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低资本消耗型业务创造了条件。通过发展零售业务,银行可以为高端客户设计不同利率组合的投资理财产品包,在规避利率风险的同时,为客户获取高收入,为银行带来相应的高额利润。 (三)加快发展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方式与业务结构调整的需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企业“金融脱媒”的现象。大批优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大降低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股票市场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正在加快复苏,短期融资券市场也在迅速扩容,直接融资市场比重的提升不可逆转。数据显示,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融资对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二、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中的财富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正随着经济发展、 财富效应扩散、 财富管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财富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经营管理机制逐渐在我国银行业出现。一般来说,作为个人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财富管理模式是银行利用所掌握的零售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分析客户自身的财务状况,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理财方案,为优质客户提供现金、证券、保险、信贷、投资管理,以及税务、财务计划、退休、遗产信托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进而帮助客户实现理财目标的一系列过程。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已经逐步接受并采用了财富管理模式,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国内财富管理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传统个人理财服务、财富管理模式、私人银行业务。国内银行业的实践表明,目前国内的银行大多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以中国工商银行设在浦东的财富管理中心为例,目前该中心联系的100万以上的客户208户,管理金融资产57150万元;50万以上核心级客户422人,管理金融资产73229万元。在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里,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贵宾客户数量已经达到8万多人,管理资产达到1000多亿元。作为国内最好的国有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无论在客户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待改善。比如,目前美国花旗集团为100 多个国家的2 亿多客户提供包括个人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和资产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务,平均每位客户的产品数在全球同行企业中排名第1。在亚太区,花旗拥有最大的私人银行服务网络,办事处遍及11 个国家和地区,区内所管理的资产近600 亿美元。另据统计,到2005年底,瑞银华宝管理的私人银行资产已经达到20,160亿美元,居全球第1位;巴克莱全球投资者集团的私人银行资产在15,130亿美元,居第2位。可见,国内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长期的客户积累和发展。 (二)财富管理的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营销学角度看,品牌效应是企业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各商业银行在发展零售业务时也不遗余力地推出各自的品牌,包括招行推出的“金葵花”、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这些品牌已经赢得了较高的市场认知度,但从运作后的实际状况分析,不少财富管理的品牌并没有打响,大多数优质客户甚至不了解财富管理的真正含义,高端渠道简单地沦为向高端客户销售产品的渠道,更无从谈起真正实施财富管理机制。 (三)零售业务的管理机制有待改善与提高 零售业务的开发、营销、管理缺乏整体战略。在开发上,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推出比较快,但只限于总行的业务平台,分行和支行越往下越弱。新业务的真正推广在于支行。在营销上,没有整体的营销手段,一项新的零售业务推向市场各行其是,这不仅加大了费用支出,而且营销手段没有力度。在管理上,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开发、营销、管理3个环节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乏整体协调配合。 具体到营销管理层面,虽然总行要求网点客户经理加大使用个人营销管理系统的力度,提升客户的识别率和交叉产品持有率,实际上系统信息数据更新滞后、功能不完善,不能对优质客户进行有效的细分,从银行的角度对客户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个方面的贡献度进行评价,也不能客观反映客户经理的服务、成本及效益。从客户经理管理考核角度,现有的考核主要以销售产品为基础,没有形成以客户为基础的统一的评价平台,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与产品销售挂钩,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现象发生。从长远发展来看,只有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进行的财富管理才能最终留住客户。 针对以上关于发展财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企业战略中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模式的具体战略分析 从国际银行财富管理的实践经验来看,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相应的战略,具体表现在客户、产品与服务、管理与人才等竞争优势因素上。 (一)聚焦于高端财富客户,把握客户偏好 财富管理的服务对象就是富人,少数的高端客户为银行创造的利润远远大于一般客户群体的利润贡献。富裕阶层的主要特征是: 1.高学历;2.服务业和新兴行业;3.掌握和运用的资源较多;4.领导消费新潮流。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未来20年是富有阶层形成的关键时期,估计将有数亿人进入这一行列。其中,包括科技企业家、金融行业里的中高层管理者、会计师等各类社会专业人员、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上述客户群体必然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争夺的焦点。客户经理必须主动深入高档商务区、高档社区开发客户资源。加强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不同程度的业务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并从机构、人员配置、培训、资金和技术投入方面进行必要的支持和配合,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客户开发和业务发展。 (二)着力于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营销 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的战略武器是“高、精、尖”的金融产品。国内银行从事财富管理,必须向客户提供面向一生的完整客户理财计划,包括提供从最保守到中庸到最积极的产品。产品设计上要灵活多变。以中信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该行的理财产品开发设计以稳健为主调,采用“核心(稳健) +卫星(创新) ”的配置思路。稳健类产品主要以拓宽产品线、丰富投资范围为主要思路,积极拓展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和信贷市场等投资方向;创新类产品重点研究中高端客户专属产品,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发行,在客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产品的主动管理和资产配置,逐步由单一产品销售向不同资产配置的财富管理方案转变。 建立高标准、规范化、私密性的高端服务。从国内商业银行来看,网点与网点之间、不同区域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针对高端渠道制定一套统一的服务模式,力求在所有的财富管理中心与网点实现服务流程的一致性,这样才能让客户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注重高效、精细化的财富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财富管理的宏观管理机制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一方面在总行层面基本完成了财富管理组织架构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时也在各省级分行层面设立了贵宾理财中心或者财富管理中心,并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制定贵宾理财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特别是在财富管理系统建设上,各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级别的财富管理中心或贵宾理财中心应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如尝试研发自己的金融理财产品、具有某些产品的定价权,针对高端客户提供专享的投、融资产品和渠道等,这些都有利于财富管理模式下的零售业务的发展。 在风险管理模型的设置上,由于零售业务的特点就是客户和交易数量庞大,特别是对于金额数额较小的交易,零售业务风险管理流程模型的准确和交易的自动化成为提高成本收益的关键。中国目前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成,各家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需要设计自己的风险模型。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开始时间不长,缺乏足够的数据量;同时,由于没有严格的数据录入和校验流程,数据质量非常差,私营企业的小业主由于避税,通常还会隐瞒收入,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目前银行业务风险模型建设方面的困难。这使得定性的分析和人工的判断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会很重要,这样也就对客户经理与中后台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零售管理论文:北京零售业组织管理研究 [摘 要]结合北京零售业组织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北京零售业的规模水平,实现北京零售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全力提升现代化、规范化、特色化和国际化水平,推动北京流通业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零售业;组织管理;现代流通业 1 北京零售业组织管理现状 1.1 北京零售业市场结构状况 (1)批发零售业的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呈逐年增长之势。1978年以来,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直保持逐年增长之势。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96年年末突破1000亿元;2002年年末再上一新台阶,突破2000亿元;2006年年末又越过一新台阶,突破3000亿元;2008年年末已超过4500亿元,达4589亿元,同比增长了20.76%,并且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上海市,跃居全国内地城市之首;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96—2008年每6年增长一倍,预计2010年年末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部分年份的年增长率超过20%。 与此同时,在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的零售额从1978年以来也一直保持逐年增长之势;1998年年末接近1000亿元;2003年年末接近2000亿元;2008年年末已超过4000亿元;在1988—2008年每5年增长一倍,预计2010年年末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北京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年增长率也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部分年份的年增长率也超过20%。 (2)批发零售业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先降后升。从1978年以来,北京市批发零售业的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先降后升,先是从1978年的92.08%逐年下降到1987年的79.4%,之后3年略有回升;1991年又开始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历史最低点(67.46%)后开始回升,但仍未超过90%(1978年和1979年均在90%以上)。在此期间,北京市批发零售业的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1986—1991年基本在80%左右,1993—2002年(除1997年)基本在72%左右,2005—2008年基本处在87%~88%。 (3)批发和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大幅上升。北京市批发和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在2000年、2001年和2003年均不足55%,2002年和2004年均不足60%,而2005年、2007年则上升到70%~71%,2006年、2008年虽有所回落但也达到68%左右,2005—2008年这4年的均值比21世纪初上升了15多个百分点,升幅达27%以上。这表明,近几年来,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0%左右是由批发和零售企业(主要是零售企业)来实现的,非企业(包括个体户)所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在大幅减少。 (4)小型批发和零售企业的零售额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并超过大、中型企业。2000—2002年,北京市不同规模的批发和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企业零售额的比重的排列顺序分别是大型、中型、小型批发和零售企业,其中在2001年和2002年,大型批发和零售企业所占的比重在65%左右,远大于中型、小型批发和零售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在21%和14%左右)。而从2003年开始,小型批发和零售企业所占的比重达到50%以上(最高的2006年超过63%),排在大型、中型批发和零售企业之前,并且大型批发和零售企业所占的比重降到了41%以下(其中2005年和2006年只占1/3左右),而中型批发和零售企业所占的比重更是大幅减少至5%以下(其中2008年不足0.1%)。 1.2 北京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状况 (1)连锁零售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连锁零售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北京市的连锁零售企业总店到2008年年底已达153个,比2001年的84个增加了82.14%。全市连锁零售企业所属门店总数2008年年底为6799个,比2001年的门店总数(1627个)增加了317.89%;2008年平均每个连锁总店拥有门店44个,比2001年拥有的门店平均数(19个)增加了1倍多。到2008年年底,全市连锁零售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35820人,比2001年的从业人员数(113258人)增加了19.92%;2008年年底平均每个连锁总店的从业人员数(888人)比2001年的平均每个总店的从业人员数(1348人)减少了34%左右,但在2002—2008年,平均每个总店的从业人员数变化不大,在850~950人波动。全市连锁零售企业的总营业面积在2008年年底达到了5520406平方米,比2001年的总营业面积(1384012平方米)增加了298.87%;2008年平均每个连锁总店的营业面积为36081平方米,比2001年的平均每个连锁总店的营业面积(16476平方米)增加了118.99%。到2008年年底,全市连锁零售企业共实现零售额1174.31万元,比2001年的零售额(189.5436万元)增加了519.55%;2008年年底平均每个连锁总店的零售额为76752元,比2001年连锁总店的平均零售额(22565元)增加了240.14%。 (2)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零售额所占比重先升后降。2001—2008年,北京市连锁零售企业共实现的零售额占当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先升后降,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近2倍,2003年达到2001年后的历史最高值(37.59%),从2004年开始呈下降之势(虽然期间的2005年和2007年有小幅反弹),但到2008年仍占?1/4?以上。与此类似,2001—2008年,北京市连锁零售企业共实现的零售额占当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企业零售额的比重也是先升后降,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近1.7倍,2003年达到2001年后的历史最高值(70.27%),从2004年开始呈下降之势(期间2007年曾有所回升),但到2008年仍占1/3以上。 (3)超市等四种经营业态占全市连锁零售企业的主体。2001—2008年,从经营业态来看,在北京市连锁零售企业中,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加油站这四种经营业态所实现的零售额基本上占全市连锁零售企业当年零售额的80%以上。四种经营业态中,超市所实现的零售额基本上占全市连锁零售企业当年零售额的30%以上(2001年和2004年零售额超过48%),在不同经营业态中位居首位;百货店和加油站所实现的零售额占全市连锁零售企业当年零售额的比重基本呈上升之势,2008年两者均达到18%以上;而专业店所实现的零售额占全市连锁零售企业当年零售额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基本呈下降之势,由2002年的56.61%降至2008年的19.62%,降幅接近2/3,2009年后有可能在这四种经营业态中降至末位。 2 北京零售业组织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2.1 打破行业垄断和部门分割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这正是发达国家在反垄断政策上转变的直接原因之一。需要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并且清理现有行业法规。促进形成统一零售业市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规则,同时要有保证实施法规的执法和监管体系。 2.2 制定鼓励零售企业兼并、联合的政策 对于零售业来讲,企业兼并能减少零售企业的数量,提高市场的集中度,扩大企业的规模,从而能较好地发挥零售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解决零售业内低效率竞争的问题。对于不具备组建企业集团这种紧密性联合方式的企业来讲,也可以先通过建立起较为松散的联合关系,采取统一联网、信息共享、统一退换保修商品等方面的合作。这有利于减少零售企业间的无序竞争,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零售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在制定这方面的政策时,需要注意的是推动零售企业并购、联合应以经济手段为主,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达到目的,而不能单纯采用行政手段来进行扶持甚至直接进行干预。 2.3 制定适度的市场壁垒政策 为遏制零售业过度竞争的进一步扩大,政府应当提高进入零售业市场的准入标准。这既可以控制零售业数量上的盲目扩张,又能提高零售业的规模效益。只有用适度的进入壁垒将低素质和低效率的零售企业拒之门外,才能为具有发展前景的零售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对于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零售企业,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同时,为了规范市场,达到发展经济、促进消费的目的,应根据不同区、县和不同行业设置不同的进入壁垒标准。 零售管理论文: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及业务流程再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连锁零售企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过程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开始的。物流管理主要是针对货物运送的一个管理,准时发货、准时到货的一个过程。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中心管理的一个环节,它通过供应链将企业外部的一个外延进行合理融入,从而提高整个物流管理的原有能力。而业务流程再造就是现代化新型组织的一个观点,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依靠分析组织流程,设计创新型的组织物流,以此提高整个连锁零售企业的工作实效,从而发挥更大的工作能力,提高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度,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对于业务流程再造,主要的就是流程。流程主要是通过对各种业务的性能与作用的不同结合的一项业务活动,连锁零售企业的业务流程主要有三个种类。第一个种类是非增值活动,企业的产品从入库、出库、装卸、分拣以及运输的整个的过程。第二个就是增值活动,增值活动主要是产品的售卖的过程,还有生产材料的选购和与客户的交流服务过程,这属于增值活动。第三种是无效活动,是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对于产品的检查无效,产品报告没有作用,对于企业不能起到辅助作用的一些活动都视为无效活动。在业务流程再造中,对于企业的无效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同时减少非增值活动,提高增值活动的效率,加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流,增强连锁零售企业的整体实力。对于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管理,在整个物流管理系统中,主要是由信息技术、物流设备以及工艺来完成整个物流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不仅是针对一项活动而形成或运行的,它的整个系统是针对整个零售企业的物流运作以及企业作业流程规划的一个综合性实行。整个物流管理系统与企业的运行效率的高低挂钩,同时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效果。 1连锁零售企业的运行现状 连锁零售企业在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作为一个热点行业,首先就被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展现来存在。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作为比较先进的零售经营模式,它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零售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别主要是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的盈利性组织,而连锁零售企业主要是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中间商。由此表明,连锁零售企业主要是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 2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情况 零售企业在整个市场经济中,主要是依靠库存,货物量进行整个企业零售过程。库存首先影响的就是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储存情况,零售企业的售卖商品为了能够满足快速销售的条件,它的时效性必须要高。零售企业作为一个近年来的新兴行业,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零售企业首先就要面临缺货或者抢不到货的现象。同时,近几年,零售企业为了能够减低成本提高效益,往往会选择大量的竞购产品,但是这会造成之后的库存量过大,不能及时销售完产品,而这就会造成售价降低,影响零售企业的收入。 3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与业务流程再造情况 3.1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路线设计情况 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配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同时加强托运者与货物接受者能够与物流业者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时交流,明确货物走向,确保货物送到的时间。为了提高物流效率,我们进行了最佳路径的设计,结合GIS与GPS的使用,以花费时间最少的路径为主要规划进行了最佳路径的设计。最佳路径主要是根据时间来断定,而最短路径对于道路的实时情况并不关注,这可能会影响货物的送达时间,所以最佳路径的设计不单单是根据路线来进行时间计算,而是根据传统公路阻断回传与通报系统相结合,能够实时了解道路情况的一个最短路径设计。 3.1.1明确基础设计目标 对于流程的设定,选定基础设计目标就是进行流程的再次明确,确定总的设计思路,制定的最终目标以及整体设计的发展方向。如何成功进行业务再造,第一步就是明确设计方向,如何有效进行方向的确定,主要就是了解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再造业务流程专项部门、确定流程改造的起点、制定适合零售企业发展的基础设计方针、对企业业务再造的可行性进行计算。 3.1.2业务流程现状分析与再造目标 通过进行业务流程现状的分析,确定业务流程再造目标作为第二步业务流程再造目标,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对零售企业运行流程的整体环境以及运行的基础部门还有它的内在运行竞争力进行了解,发现存在不适合零售企业的业务流程问题,从而确定业务流程再造目标。 3.1.3明确业务流程再造方案,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何明确再造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案,首先就是业务流程改造的步骤,确定好每一步的改造路线,能够确保改造流程的顺利进行;其次就是对于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案建议,不能用宏观的,要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明确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方案实施的成功。对于在业务改造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要明确出现问题的前后关系,有一个轻重缓急之分,先解决近期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确保及时解决,将业务流程再造的好处表现出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1.4业务流程方案落实程度与后续完善情况 整个业务流程改造的实施过程中,要确保员工对于每一项业务流程改造工作都能够有效实施,确保工作效率,同时对地域业务流程的后续完善情况加以关注。业务流程再造并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问题是会一直出现,整个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延续性工作,整体的改造工作完成后,对于后续的使用,运行情况要加以关注,对于之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3.2业务流程再造情况 根据之前的路线设计以及应用情况来看,在路线一开始的起始点如果没有明确的路线确定,在第一次计算中,可能会出现多个点的重复出现,增加计算的点数运算,加强路线长度,可能会影响之后的路线设计。在之后的路线构造途中,如果以一辆摩托车为位置开始点,那么之后的每一个点都算作终点,计算各个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图表来计算各个距离,再做进一步的参考,再对各个目标之间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成功避免了在整个路线的计划过程中进行路线重复计算,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为了避免在运送过程中货车出现问题,我们要在物流运送的路上,进行固定路线配送,明确每一个据点的路线,如果在配送途中,出现紧急文件需改变路线及目的地,要及时进行专业调整,避免路线混乱,在路线改变的过程中,要进行明确的计算,不能单单依靠人脑的记忆来进行改变,要根据实际路线情况,进行路线改变,确保货物准时准点送到目的地。 4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问题解决措施 4.1改善连锁体系 对于连锁零售企业,它的零售据点首先必须保证在两家或者两家以上,对于这些零售据点要进行集中管理,对于这些零售据点有完全的控制权,是属于同一个管理者的,连锁零售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商店相似性。连锁体系的四个特征:(1)连锁零售企业的控制权必须是集中拥有并控制的;(2)连锁零售企业不能是分散管理的,必须明确管理方式以集中为中心;(3)连锁零售企业必须具有商店相似性;(4)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据点在两家或者两家以上,采购、销售与产品生产线必须是一致的。 4.2供应商的战略管理实施 整个连锁零售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是各个运行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员工的工作效率。每个部门之间的职能与责任不同,为了连锁零售企业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连锁零售企业先要稳定与更新的就是企业的管理体系,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连锁零售企业的主要发展并不是创建更多的加盟店,而是更好地创新整个管理体系。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改造需要明确企业的整体组织的运行方式,同时明确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的不足,明确解决方式,通过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了解,创建出适合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将企业的整个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整个员工的能力,带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4.3加强货物的管理程度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货物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对于货物的管理不出现空缺,加强企业的货物管理,在货物的入库、出库、运送的过程中,确保不出现问题。对于货物的管理方式,首先是进行相对应的货物管理体系改变,对于货物的库存情况要记录准确,确保货物的库存天数是在货物成本有效控制的程度内,保证货物的成本能有效得到保障。其次对货物进行的经常性的管理中,要建立相对应的绩效指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对库存量进行及时的盘查,明确库存量指标,改变合作伙伴与连锁门店之间的关系,通过在销售过程中进行的毛利率的相关计算来提高货物管理,加强企业营运能力。 4.4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能够帮助我们挖掘出一些潜在的顾客,同时提高企业的信任度,通过可预测的方式来增加企业货物采购的渠道以及更多的服务。有效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资源,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能够使企业在更加快速的大经济发展环境下得到更多的信息,以此来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行。4.5提高物流配送人员的素质在整个物流运送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对于现在任职的物流运送工作人员,要对他们进行业务知识更新与能力培训,同时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对配送人员的工作能力要进行严格的业绩考核,对各方面能力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标准,提高整个物流配送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强企业整体实力,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5结语 连锁零售企业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它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发展连锁零售企业,加强连锁零售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果,加强企业的整体发展实力,需要我们更好地进行连锁零售企业的创新性改革,才能更好地进行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 作者:李巍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零售管理论文: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摘要: 现代社会,我国商业经济活动频发。在信息时代中,信息化营销理念日益凸显出来。营销战略的落实,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很多商业活动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展开。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面对电子信息环境,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战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商业利益。随着国外大型企业和电商淘宝的兴起,其发展态势非常强劲,对商业零售企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企业需要转变营销策略,加强营销战略的电子商务化,可以使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可以在提高营销成本的基础上提升交易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样企业竞争力也会更强。 一、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 由于各国经济交流频繁,各国经济领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面临着严重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零售企业很少受到竞争力的冲击,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不需要营销战略也可以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涌入了很多知名零售企业可以制造很多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先进的营销战略理念对我国零售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零售企业营销的电子商务化冲击力较大。面对这种大环境,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主要表现是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剧烈,世界人口多,他们的消费群体大,消费潜力大,因此我国市场赢得了欧美国家的青睐,大批国外零售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这使得国内零售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外企业在受到挫折后,不需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就激化了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现代商业领域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业交易,并且其效果显著。网络平台的营销行为可以使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效率也会更高。 二、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探析 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对零售企业的战略管理策略的探析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企业的营销水平也会提高。 1.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中的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这种传统思想的转变非常必要。零售企业需要面对客户群体销售。从顾客方面加强优化对顾客的服务,可以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在主动出击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能够符合时展的需要,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科学管理观念的落实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从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完善,在此基础上不同环节可以发挥不同效果。细节是关乎企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为了让消费者获取不同的体验,应该从细节方面科学落实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会大大提升。另外,零售企业环境设施的完善,可以让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增强。 2.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零售企业主要是以实体店的形式销售商品,这种销售模式可以让消费者的实用价值增强。消费者在享受销售服务的过程中,商品的附加值也会大大增强。零售企业中的重要环节就是顾客购买商品背后的服务。顾客第一次购买商品可能是偶然因素,但是顾客经常去企业购买商品和企业的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零售企业需要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在员工服务意识增强的情况下认识到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即顾客忠实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服务意识的增强需要以顾客为主要服务对象,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应将顾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顾客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从而得到顾客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工作也会更加科学有效。 3.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训。商业零售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员工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后,对顾客的服务意识也会更强。商业零售企业主要的培训目标包括:员工要科学判断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并对自身的价值要有全面的认知。员工提升顾客服务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员工和企业沟通后可以加强对员工专业服务技能的强化。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营销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各个不同岗位的员工承担着不同责任,按照员工的不同岗位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商业零售企业的各项能力。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担负着为顾客服务的职责。企业管理层对他们的培训需要强化沟通能力和个人责任,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促使商业零售企业工作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可以增强企业的营销效果和竞争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商业零售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加强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非常重要。文章首先分析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再从“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周丽 单位:泊头职业学院: 零售管理论文:商业零售企业战略管理探究 摘要: 现代社会,我国商业经济活动频发。在信息时代中,信息化营销理念日益凸显出来。营销战略的落实,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很多商业活动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展开。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面对电子信息环境,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战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商业利益。随着国外大型企业和电商淘宝的兴起,其发展态势非常强劲,对商业零售企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企业需要转变营销策略,加强营销战略的电子商务化,可以使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可以在提高营销成本的基础上提升交易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样企业竞争力也会更强。 一、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 由于各国经济交流频繁,各国经济领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面临着严重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零售企业很少受到竞争力的冲击,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不需要营销战略也可以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涌入了很多知名零售企业可以制造很多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先进的营销战略理念对我国零售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零售企业营销的电子商务化冲击力较大。面对这种大环境,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主要表现是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剧烈,世界人口多,他们的消费群体大,消费潜力大,因此我国市场赢得了欧美国家的青睐,大批国外零售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这使得国内零售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外企业在受到挫折后,不需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就激化了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现代商业领域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业交易,并且其效果显著。网络平台的营销行为可以使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效率也会更高。 二、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探析 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对零售企业的战略管理策略的探析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企业的营销水平也会提高。 1.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中的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这种传统思想的转变非常必要。零售企业需要面对客户群体销售。从顾客方面加强优化对顾客的服务,可以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在主动出击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能够符合时展的需要,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科学管理观念的落实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从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完善,在此基础上不同环节可以发挥不同效果。细节是关乎企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为了让消费者获取不同的体验,应该从细节方面科学落实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会大大提升。另外,零售企业环境设施的完善,可以让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增强。 2.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零售企业主要是以实体店的形式销售商品,这种销售模式可以让消费者的实用价值增强。消费者在享受销售服务的过程中,商品的附加值也会大大增强。零售企业中的重要环节就是顾客购买商品背后的服务。顾客第一次购买商品可能是偶然因素,但是顾客经常去企业购买商品和企业的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零售企业需要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在员工服务意识增强的情况下认识到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即顾客忠实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服务意识的增强需要以顾客为主要服务对象,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应将顾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顾客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从而得到顾客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工作也会更加科学有效。 3.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训。商业零售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员工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后,对顾客的服务意识也会更强。商业零售企业主要的培训目标包括:员工要科学判断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并对自身的价值要有全面的认知。员工提升顾客服务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员工和企业沟通后可以加强对员工专业服务技能的强化。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营销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各个不同岗位的员工承担着不同责任,按照员工的不同岗位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商业零售企业的各项能力。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担负着为顾客服务的职责。企业管理层对他们的培训需要强化沟通能力和个人责任,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促使商业零售企业工作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可以增强企业的营销效果和竞争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商业零售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加强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非常重要。文章首先分析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再从“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周丽 单位:泊头职业学院 零售管理论文: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专业化分析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行业发展迅猛,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互联网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我国零售企业面更新更强的挑战。对于任何一个行业企业而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正是针对上述现状探讨构建零售企业科学合理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关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人才培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零售行业发展迅猛,基本每年都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速度。虽然近几年以来,我国传统零售行业不断国外优质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冲击,和中国互联网经济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但是,零售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要部分。当前的零售市场的发展态势对于零售企业来说机遇与威胁并存,要想抓住机遇避免威胁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的重要途径,一是优化产品,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提升运营管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于是,如何构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通道,培养符合零售企业目前和未来几十年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了零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思路。 一、我国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 零售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2012年以来,我国零售行业发展有所减缓,零售百强增长速度低于15%,而中小型零售企业年增长速度在10%左右。超市和百货业的综合利率偏低。传统零售业正在面临严峻挑战。 二、我国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现状 在传统零售业发展的严冬期,零售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挑战,其重要的发展契机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经营模式与思念的创新变革,二是是否具备优良的运营管理人才。 1.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流失严重 2004年我国零售行业市场对外开放以来,国外优秀的零售企业纷纷涌入,零售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同一市场的人才人竞争中,中层管理人才如店长、区域督导、采购经理、品类经理等流失率达到20%左右。基层运营管理人才如防损员、导购员、收银员的流失率较之更甚,通常流失率可达到20%,有些零售企业的基层人员流失率可达50%。 2.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在零售行业运营管理人才流失率大的现状下,与其并存的管理难题是人才需求的缺口大。虽然近年来,零售业的经济增长有所减缓,但是零售企业仍然不断新增店铺,需要更多从事零售管理的人才满足店铺运营的需求。 3.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难度大 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企业自主培养。一方面是全国高校中设有连锁经营或零售经营的专业较少,另一方面是社会对零售管理岗位的认识片面,不愿意选择该专业进行学习。因此企业需要自行培养人才,而对于一些中小型零售企业来说,培养人才无论是从课程还是师资以及经费而言都是困难的事情。 三、构建行业引导、校企合作模式的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专业化培养思路 1.零售行业的旗舰企业应作为行业的标杆,共同构建零售运营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机制 目前,我国百强零售企业均有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企业院校,有相对完善的培养机制和较强的培养能力。依托行业协会共同开发一套高效的人才培养标准或技能操作标准,从而大力提高行业内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提升行业内人员的技术素养。同时,行业企业可向政府、主管部门争取一定的政策支持,多方整合,从社会服务的高度进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2.构建零售企业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培养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单凭企业一已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尤其对于中小企,因此我零售行业协会可以引领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使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充分结合。一方面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一方面解决零售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将企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前置于学校的学习过程,实现学生毕业就上岗,具备企业中基层运营管理人才的工作能力,胜任工作岗位,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成本。目前来说,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方式有:(1)毕业招聘,即学生通过毕业招聘进入企业工作。(2)实习招聘,即学生在实习期间如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进入企业工作。(3)订单培养,学生在入校时进行人才甄选,签订协议,形成独立行政班级,学生在校完成两年或三年学习后进行企业工作。(4)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和社招员工入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明确学生学徒双层身份企业与校方共同设计教学计划,工学交替,完成培养计划。 3.构建行业专家与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人才培养队伍,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能力 对于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师傅或专家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技能缺乏,课堂组织能力相对不足,而院校教师具备高学历,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驾驭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师资的相互整合,形成理论实践均强的师资队伍。一方面企业导师可以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一方面企业可以聘请院校教师为企业在职员工进行理论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水平。这种“双师”型人才培养团队的建设,既符合国家教育部倡导的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同时对零售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和企业管理技术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的实施策略有:(1)企业专家进学校支持校企合作学生的课程教学。(2)学校教授进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管理咨询和项目化课程训。(3)校企专家教授共同研究企业发展横向课题,树立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标杆性地位。 4.结合岗位需求,开发科学合理的行业专业化课程和高质量教材 通过课程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通过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构建适合企业人才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的前置性培训。(2)充分结合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关的技术指标,使课程内涵与实际应用相一致。(3)结合行业执业证书进行课程设计,使得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或员工既通过了教学考核又获得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一举多得。 5.加大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吸引优秀学生进入零售管理行业 作为零售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大投入,其投入的方式包括:(1)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争取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或经费支持,从而大力提高了合理的经济基础。(2)企业可建立校企合作订单班,并投入相关的经费支持班级的活动。(3)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中校企共同设立奖学金制度,鼓励优秀学生积极学习获得优异成绩。(4)企业可设立日常实习机制,为兼职实习生提供合理的工作报酬,对于实习过程中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5)毕业后留企业工作一定时期的校企合作学生可提供年限服务奖励或学费返还奖励。(6)设立管理培养生薪资计划,将院校毕业生或实习生与普通社招员工的待遇有效区别,提升优秀人才的保有率。(7)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提供奖教金,或科研经费。从而使更多的优秀教学资源向企业人才培养聚拢。此类经费的投入大大增加了校企合作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依赖感,为学生未来进入企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建设适合我国零售企业人才的培养的科学化专业化模式,是目前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充分与各大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紧密合作,从政策、合作模式、教学内涵、师资队伍、经费等多方面加大投入是进一步实现优质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 作者:龙昱 单位: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互联网金融论文:浅析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公有领域的保护问题 摘 要:近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呈现出知识产权入侵公有领域的迹象,一些公司将行业内部分公有领域的信息进行计算机软件登记保护等。本文将从知识产权法的公有领域的界定出发,论述这些行为是否属于知识产权侵占公有领域的行为,提出加强保护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公有领域,维护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的平衡的建议。 关键词:公有领域;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限制 一、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公有领域保护中的问题简述 近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传播,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互联网以其技术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优势,给金融信息服务业注入新的血液,带动了金融信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一时之间,互联网金融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行业的迅速发展刺激企业之间竞争加剧,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其中,一些企业利用行业内共同积累与创造的成果进行软件登记等,阻碍了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公平竞争,具体而言: 其一,对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及行业内的公司而言,目前国内金融软件产品的功能模块以及信息的组织形式是由整个行业内的各个公司共同努力总结、创造,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和需求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而形成的。近来,部分汇集了大家共同努力的信息成果被某些公司进行登记,这对其他公司是极大的不公平。而且,这也严重削弱了行业各种创新成果产生的基础,阻碍创新的竞争产品的推出,不利于行业内公司集中精力进行技术和服务创新,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二,对上游数据供应商而言,在金融信息服务企业使用的数据和信息中,证券信息主要来自上交所、深交所等单位,行业信息主要来自统计部门。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对这些数据并没有独创性,也即没有对这些数据享有著作权的基础。 其三,对金融信息软件用户而言,某些公司利用行业内共同积累与创造的成果进行软件登记,通过设置知识产权壁垒而排斥市场竞争,限制金融信息软件用户的选择权,会损害广大用户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利益。 二、知识产权法对公有领域的界定 关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对公有领域的界定,需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考量。 (一)理论上公有领域的界定 关于公有领域的含义,在我国学者之间存在非常广泛的争议,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有领域是指原来受法律保护但后来因过期而不再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客体。这种解释主要是从保护期限的角度论述了公有领域的特征,并强调处于公有领域的智慧成果是不受保护的。广义上的公有领域则不限于此,还包括其他内容。例如,有学者认为,公有领域是知识产权法不予保护的思想及其他智慧成果。比如,政府文件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作品中不受保护的思想内容,不符合双边条约或多边条约规定的保护要件的外国作品等等,都处于公有领域。在我国,学者们比较倾向于广义的解释,如有学者认为,“公有领域基本上指不受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或者知识产权效力所不及的材料方面”,还有学者认为,“公有领域是从专有权中剥离出的可以为公众自由利用的部分”。 因此,在对“公有领域”这一概念作解释时应注意把握如下特征:第一,从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角度而言,公有领域是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领域;第二,从公众的权利角度而言,公有领域是社会公众可以自由利用的领域;第三,就客体而言,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有领域是针对智慧成果而言,而不是针对土地、房屋等有形财产;第四,从范围上而言,公有领域包括已超过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智慧成果以及不符合法律保护要求的智慧成果等。因此,在此我们可以将公有领域定义为:公有领域是指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可以为社会公众自由利用的智慧成果的集合。 (二)实在法上公有领域的界定 在立法上,我国对知识产权法的公有领域的界定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表现,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著作权法中的公有领域。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法不适用于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规定著作权的保护“延及表达 不延及思想、过程、原理、数学概念、操作方法等”。这些规定将法律法规等纳入著作权法中的公有领域,并且思想、原理等也被界定为著作权法中的公有领域,公众可以自由利用。除此之外,超过著作权法保护期限的作品也即进入了公有领域。 第二,专利法中的公有领域。我国专利法规定,对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不授予专利权。因此,在专利法中,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动植物品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获得专利权而不受保护;超过保护期限的发明专利不受保护;不符合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等条件的发明成果不受保护;不按规定办理专利申请手续的发明不受保护;不符合国际公约或双边条约规定的保护条件的发明不能受到保护。这些规定都属于对专利法中的公有领域的表述。 第三,商标法中的公有领域。我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带有民族歧视性的,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第十一条规定,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但以上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第十二条规定,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中规定的不得注册商标的情形,其原则恰恰是因为侵犯了商品或服务的公有领域,如果对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等注册,则除该注册商标持有人外的其他企业被剥夺了使用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等的权利,有悖于法律的公平正义理念。因此,未注册的商标一般不受商标法保护;不具备显著性的或者后来显著性退化的普通词汇及图形不受商标法保护;未依法办理注册手续的商标不受商标法保护;不符合国际公约或双边条约规定的保护条件的商标不受商标法保护;超过保护期限而未续展的商标不受商标法保护。 此外,在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其他领域,法律也对公有领域作了具体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法律对公有领域的界定是列举式的规定,必然存在一些法律漏洞或随着社会发展出现法律空白。因此,在判断特定标的是否属于公有领域时,还需结合公有领域的概念、特征等理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对于上述软件登记行为是否构成侵占公有领域的分析 如前所述,公有领域是指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领域,处于该领域的智慧成果可以为社会公众自由利用。公有领域是社会公众可以自由利用的领域,它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一般包括已经超过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智慧成果以及不符合知识产权法保护要求的智慧成果等。 判断上述利用行业内共同积累与创造的成果进行软件登记的行为,是否入侵了知识产权法的公共领域,首先要看是否属于法律明确规定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表面上看,该种软件不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的不具有著作权的客体。但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是作品,而构成作品的核心是具有独创性。而该金融软件产品的信息组织形式和功能模块是由行业内各公司共同努力总结和创造,根据客户的需求长时间不断完善而形成的,并不是某些公司独立创造的结果,所以并不 具有独创性。如果其进行登记的软件的某些功能模块、软件表现形式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的作品具有差异,并且系其独立创造的结果,那么可以就该功能模块、软件表现形式进行保护,而不应就软件整体进行著作权登记。否则,将限制行业内其他公司的使用权,是对其他公司的不公平,这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构成障碍,也不利于保护软件的消费者即证券、信托等中介机构以及个体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目前,部分公有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被某些公司进行著作权登记、计算机软件登记,严重削弱了行业各种创新成果产生的基础,阻碍创新的竞争产品的推出,不利于行业内公司集中精力进行技术和服务创新,也不利于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对整个行业发展构成了极大阻碍。 四、关于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公有领域保护的建议 在互联网与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由此催生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知识产权法的公有领域,维护整个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公共利益,达到公有知识与知识产权的平衡,这些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公有领域的保护 作为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智慧成果可以为社会公众自由利用的领域,公有领域的保护,是保护人们的创作之源,以及保护社会公众的文化权利的基础。维护公有领域不受知识产权法入侵,方能使社会公众能够合理利用社会文明成果,从社会文化的进步中分享福利。尽管在知识产权法中公有领域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显示意义,但目前在国内外的相关事件中,侵占公有领域的行为比比皆是,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下转第54页)(上接第52页)益,使公有领域陷入空前的危机。因此必须明确公有领域与知识产权的界定与界限,维护公有领域与知识产权的平衡。 (二)维护公有领域与知识产权的平衡 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是针对人类的智慧创作物而言的两个方面。知识产权就是由智力劳动者在公有领域的元素上施加智力劳动后产生的具有新价值的成果,而依法获得的专有权利;公有领域则是公众依据法律规定可以自由使用的智慧创作物所组成的集合。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领域。正确认识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知识产权制度能否得到更多支持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知识产权制度如何完善的问题。一方面,知识产权是从公有领域中分离出来的,就是对公有领域的圈占,知识产权所有人从中获得独占利益,就是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侵占。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对公有领域的贡献减少了,使许多本应当为公众共享的智慧创作物在很长的时间内被私人独占。 长期以来,我国比较侧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比之下,对公有领域的关注则比较少。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保护确实更加重要。但是公有领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权利、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对公有领域的保护是万万不可忽略的。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公有领域更加容易受到知识产权入侵,金融信息软件登记的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保护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中的公有领域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信息服务业,呈现出公有领域更易遭受知识产权入侵的特点,因此更应加强保护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中的公有领域,维护公有领域与知识产权的平衡。 第一,在理念上,纠正长期以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而忽略公有领域保护的观念,重视对公有领域的保护。之前只强调保护知识产权,没有保护容易被知识产权入侵的公有领域。由于知识产权是私权,权利人必然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公有领域是公共利益,没有特定的受益人,因此,在公有领域受到侵犯时一般很少有人会站出来施以维护。 第二,在立法上,进一步地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限制或者减少人们将公有领域的元素直接地或者只是作少许加工后获得知识产权,以排除普通社会公众使用而达到独占利益的目的,平衡保护知识产权与维护公有领域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司法上,从司法观念上纠正片面强调知识产权的“强保护”理念,切实根据现行法律进行案件审理,不随意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的解释,维护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的在司法上的平衡。 作为我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技术业,与作为率先开始数字化的行业的金融业,信息服务行业在金融业具有明显的优势,金融信息服务业产业的发展空间无限广阔。在此背景下,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中,平衡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的利益,既能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行业内的公共利益,才能形成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良好氛围,使行业内企业各尽其能,公平竞争,锐意创新,切实提高用户满意度,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和服务投资者。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业的应对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等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融资、定价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商业银行应大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业;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基本问题 (一)概念 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为现有的金融模式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形成一个既不同于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体制,称之为“互联网金融模式”(internet finance model)。谢平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从融资模式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但与传统直接融资模式相比,互联网融资模式具有信息量大、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借助技术的手段使得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让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传统信息中介失去存在意义,从而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 (二)特征 1、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强。当前经营模式下,传统商业银行无法高效应对小微企业和部分个人客户的业务要求,导致对某些客户的金融排斥(人们在金融体系中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包括社会中弱势群体缺少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缓解金融排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2、交易信息相对对称。传统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获得投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较高,收益与成本不匹配。互联网金融通过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任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都会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系。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能够较全面了解一个企业或个人的财力和信用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当贷款对象违约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公开违约和降低评级信息等方式,增加违约成本。 3、资源配置去中介化。传统融资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信息经常不匹配。资金需求方无法及时得到资金支持的同时,资金供给方也不能找到好的投资项目。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不再需要银行或交易所等中介机构撮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去中介化作用明显。 (三)分类 模式一:互联网企业或传统电商直接提供金融服务。互联网企业或电商依托于电子商务平台提供金融服务。早在2000年,沃尔玛就开始在增值服务,特别是金融服务领域寻求突破。沃尔玛先与有资质的金融服务公司或银行合作,为消费者办理可充值的预付借记卡,利用购物返现刺激用户办卡。由此获得的大量现金沉淀充实了沃尔玛的运转资金,降低了财务成本。沃尔玛还设法向消费者提供转账、支票兑现、账单缴付以及小额商业贷款等金融服务,从中获得服务费收益。成立于2010年的阿里小贷是中国首个专门面向网商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巨大空间。2012年11月11日,淘宝光棍节促销日当天交易额达191亿元,是全国最大单体百货商场新光天地年销售额的2.9倍。 模式二: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网络借贷。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是借款人在网站上展示资金需求额、用途、期限以及信用情况等资料,放贷人选择提供一定借款。全球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zopa于2005年在英国运营。我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宜信成立于2006年,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50万。国内的p2p网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有几百家,具有代表性的是拍拍贷、陆金所、信而富、红岭创投等。 模式三:众筹融资(crowd funding)。众筹融资是项目发起者在网站上展示项目,投资者根据相关信息选择投资项目,其快速发展使互联网金融具有了传统投资银行vc/pe的融资功能。于2009年4月成立的美国kickstarter公司,通过网上平台为设计、音乐、电影、游戏等领域的创意项目融资。截至2012年,已为2. 4万个项目筹资2.5亿美元,共吸引了200万名投资者。我国第一家众筹网站“点名时间网”成立于2011年5月,截至2012年7月已为150个项目融资300万元。受法律等因素制约,我国还没有股权类众筹网站。 模式四:传统金融业通过电商平台做金融。银行或贷款公司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批量获得优质的客户资源,实现信贷全流程的网络化和集中化操作。2012年,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为代表的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纷纷成立了有别于信用卡商城的全程综合电商平台,产品种类涵盖了金融类及非金融类产品。依托自身的客户资源和品牌资源,让个人或企业客户在平台上自由完成电子商务交易,为银行带来新鲜的用户、客户的金融信息和金融消费。 二、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的挑战 首先,银行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随着新金融势力涉足并不断蚕食银行的业务领域,金融替代效应日益显现。银行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表现为客户流失严重、中收渠道受到挤压、资产业务竞争加剧等。从本质上来说,风险的根源在于新金融势力凭借平台的优势垄断了客户的“三流”信息,银行对客户信息获取的渠道被技术性阻断,从而无法针对客户快速变化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创新。 其次,银行面临着优势被蚕食的风险。长期以来,银行在政策红利、资金成本、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四个方面相对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互联网金融业态下,新金融势力凭借日益扩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近乎零成本的平台信息获取方式,逐步占据了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方面的主动。如果新金融势力能够取得金融牌照,具备政策红利,即使没有吸储权限,仅凭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沉淀也可立即转化为资金成本优势。 最后,银行存在着转型发展和拓展中收的需求。当前银行存贷利差日益收窄、转变盈利方式、发力中间业务的需求也日渐紧迫,下一步转型的重点是发展轻利差业务和拓展中间业务,以摆脱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和降低业务风险。借助电商平台,银行希望改善客户体验来加强拓展中收的客户基础,并培养客户在平台消费或交易的习惯,来丰富拓展中收的渠道来源。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注意的问题和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总体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速度虽快,但交易量相对较小,短期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四点:首先,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自律,业务发展不能钻法律空子和监管漏洞,应以支持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其次,互联网金融企业应积极创新,不断嫁接金融服务与信息科技功能,探索新业务领域,与传统金融业务模式形成互补。再次,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利用自身资源,打破地域界限,吸引更多客户,操作尽可能“傻瓜化”。最后,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系统安全建设,保障交易者的资金、信息安全。从社会环境看,人们应给予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加开放、宽容的态度。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突破地域、行业限制,鼓励金融业竞争,维护好社会金融生态环境。 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仍有优势。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实体银行可建立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传统商业银行除提供存贷业务、财富存管业务和为支付结算提供媒介外,还为社会提供流动性保险,支持正常经济活动。一些金融业务需要专业人士经验判断,信息技术无法完全替代。面对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向,转变发展观念,积极调整战略。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深度整合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提高业务水平,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的冲击,获得新发展。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为股东创造价值。 互联网金融论文:高等院校开设《互联网金融》公共选修课程的探索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开设互联网金融课程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该公选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以及其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还指出了在高等院校开设互联网金融课程所要克服的困难。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课程内容 综合素质 金融学课程是理论性、时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经济和金融快速发展,社会上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了解金融发展现状、掌握金融技能的人才,解决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稳定的问题。在高等院校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是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必然要求,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各种技能,发挥个性优势,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拓宽就业渠道起到积极作用。 现阶段金融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借鉴先进国家的课程设置,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通过开设前沿创新科学的金融学课程,重视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在高等院校开设《互联网金融》选修课程,系统地、有侧重地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案例模式,比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理论和实践异同,介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让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整合金融市场信息,与金融市场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养成不断更新知识系统的习惯。 一、开设《互联网金融》选修课的目的和意义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网络社交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风起云涌,余额宝、p2p、网络金融社区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机构正在迅速崛起,互联网和金融业强强联合对传统运营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传统金融的挑战,必然推动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开设《互联网金融》公开课课程具有如下目的与意义:一是为了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学生普及知识,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外延,讨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让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走势。三是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理解互联网金融贷款模式、第三方支付、众筹等模式的创新与挑战。四是全面认识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介绍金融大数据分析与互联网金融,发挥学科交叉教学的作用。五是培养学生用思辨的思考方式分析新时期下金融市场风险,完善市场监管,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 二、《互联网金融》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体系设置 (一)教材的筛选 互联网金融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尚未有系统的教材可以直接采用,本课程的教学材料由相关的专著和市场信息整理而得。本课程使用三本相关专著:一是罗明雄、唐颖、刘勇合著的《互联网金融》,二是盛佳编写的《互联网金融第三浪:众筹崛起》,三是芮晓武和刘烈宏合著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版)。这三本专著较为系统全面地诠释了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所取得的成就与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二)教材内容的安排 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互联网金融的概况、内涵和外延,第二章互联网金融浪潮回顾,第三章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第四章p2p网贷,第五章众筹兴起与发展,第六章大数据金融,第七章互联网金融机构模式分析,第八章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与监管。课程内容介绍上以中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兴起与发展为主线,重视与美国互联网金融业模式做比较。 (三)教学手段的利用 在教育思想上,本课程强调创新性、实用性、研究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以期对传统金融教学系统做有益的补充和拓展。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下:一是课堂讲授,以生动精辟的语言讲述互联网金融知识,启发学生多做前瞻性思考和研究性探讨。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纪录片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声、光、色,更强烈地刺激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观点,并通过项目讨论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考核最 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等组成。各部分成绩均以百分制单独记分,加权平均记为最后成绩总分,各部分权重分别为总成绩的35%、65%。平时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在学习本课程期间要求学生写课程学习心得、课堂作业、课堂考勤。期末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以论文的形式考核。为确保论文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确定课程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课程开设所面临的难点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两个原本不相干行业之间的合作、融合,互取其长。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提供了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的特点:金融服务高效化、便捷化、低成本化、长尾化和大数据化。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出现了第三方支付、人人贷、电商+信贷、众筹、传统金融信息化、直销银行、互联网金融门户和虚拟信用等多种模式。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案例可谓目不暇接,日新月异,如何精挑细选,如何精辟生动地讲解,紧密联系实际,需要授课者做大量细致的学习和准备工作,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这样一个新兴边缘课程,必要时请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客座讲授,有利于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最新动态,增强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使任课教师获益匪浅。互联网金融课程本身主要体现了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金融学与金融创新、财务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交叉互补应通有机结合。多学科的内容要求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考虑现代金融实证和实用性,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推广案例教学、专题讨论等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方式,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好知识的持续性与变革性的关系,教学内容既保持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又不断吸纳新知识、新信息,对该领域发展的前沿信息不断更新升级。 互联网金融课程的学科交叉的特点对选课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课程对多个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的特点,在选修本课程前,对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监管等课程要有必要的了解和学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开设课程时可以考虑此公选课程主要面向大三和大四具有一定金融学和经济学基础的学生授课,保证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达到教学质量要求。 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对公选课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尤其是对于课程涉及的教学资料和工具的购置应予以支持,对于优秀的公选课要给予适当的褒奖和奖励,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打造精品课程。高校应重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做兼职教授或讲座讲授,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现代金融形式,其并不仅局限于为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市场,而且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核心服务领域。其作为一门与金融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学生按照兴趣选择一个跨学科课程,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加强对金融市场信息的反映。本课程的开设有必要顺应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甚至是超前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学习新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尽力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互联网金融论文:浅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财务公司的启示与应对 摘 要:互联网金融在去年引起了社会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关注,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何在此背景下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出发,分析其2013年受到热捧的原因及对商业银行、资金需求方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从财务公司的行业特殊性出发,通过加强内部建设、夯实资金归集、紧抓市场转型机遇等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独特价值链,进一步发挥财务公司价值,协助实体经济更好地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关键词: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金融改革;价值链 随着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也在不断深化,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其实并不能称为新产品,但在2013年,这种金融模式在“宝宝”们的带领下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也对传统金融行业发起了挑战。 央行公布的2014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在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创新高的同时,人民币存款减少金额达9402亿元,与之对应的是互联网金融等理财渠道规模的激增,存款搬家现象已得到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重视。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1月货币基金规模大增2054亿元,增幅高达27%,总规模逼近万亿元大关,虽不能与我国百万亿人民币存款总量相提并论,但无可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步伐已较想象中的快速。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具有存在形态虚拟化、运行方式网络化的特点,而这也正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上的本质区别。从业务的开展渠道及实质来看,无论是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金融服务,还是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向金融机构渗透,都可以算作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 很多人把2013年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但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出现,根据发展的速度可分为两波浪潮——第一波浪潮以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的出现为标志,网上银行、网络证券交易、网络保险便属于这一行列;第二波浪潮以社交网络、移动支付为代表,比较常见的有支付宝等第三方交易、金融机构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以及p2p网络借贷。 二、“宝宝”们红火的背后 从上述描述可知,互联网金融其实早已渗透大众生活的多个方面,但为什么直到2013年“宝宝”们的出现,公众才给予那么大的热情和追捧?我们认为这里包括了两方面的原因——较高的收益率和较大的投资欲望。 1.高收益的吸引。从社会舆论、产品宣传中不难发现,“宝宝”们主打的是流动性与收益性的优势,其能给予客户相当于活期存款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息收益,在不设交易金额门槛、流动性好、甚至给予保本承诺的情况下,大众没有理由拒绝这一产品。 但上述收益的实现是以下面的三方面因素为基础:第一,2013年金融业资金面较以往收紧,拆借利率整体上扬,余额宝等产品以货币市场基金为投资对象,其价格与同业间利率有直接关系,由此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收益提升;第二,互联网金融的发行成本及运营成本上较商业银行低,为提高投资者收益创造了空间;第三,在跑马圈地战略下,互联网公司愿意提供相应补贴,这里包括了可计算的及过往积累客户所花费的不可量化投入。 2.公众增值保值的需要。公众理财意识的提升,使互联网金融受到热捧:首先,货币市场基金与银行活期存款利差较大,在目前公众的认知中,货币市场基金的安全性基本等于存款,投资互联网金融不仅相当于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还多了电商的一层保障;其次,公众投资渠道有限,针对零散金额的金融产品更是稀少,大众对提升闲置小额资金的需求较大,“宝宝”们的出现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再次,经过多年的客户培育,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受到了大众肯定,为大范围的互联网金融推广打下基础;最后,在社会物价攀升的背景下,大众增值保值的需求激增,特别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一族,其与父辈相比经济压力更大、金融风险接受能力更强,愿意主动改变“负利率”的现状,据统计,截至2013年末80%余额宝参与者为30岁以下人群。 三、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给 业银行带来最直接、最严峻的挑战是推动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工作的开展及服务水平的提升。过往,“二八法则”使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资源配置上有一定的倾斜,而现在,受互联网金融“长尾效应”的影响,商业银行有必要提升一般客户的服务能力及其资金议价能力,这里除了常规的存款利率外,还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及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控制和减少“存款搬家”现象。从贷款的角度来看,虽然目前p2p网络借贷受投资者对其潜在风险的担忧,可接受程度比不上存款及理财业务的推广,但在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互联网金融文化的成熟,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2.财务公司无法独善其身。受监管条例限制,财务公司客户范围仅为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但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无论是市场还是企业的金融选择都将发生变化。对企业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其对投融资渠道的接受程度,未来融资工作将向更为多元化发展,同时,由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独立开发和运作能力有限,其部分收益的实现将通过金融机构转嫁到资金使用者身上,带来融资价格的提升,上述这两点都将会对财务公司的服务水平和资产运作水平带来更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未来对传统金融业务领域的渗透也将更为深入,倒逼金融机构提升业务发展、运营管理、产品服务、风险管理等水平。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财务公司的机遇与应对 1.加强自身建设,跟上市场发展步伐。目前,外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需要及动力十足,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出于竞争的考虑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通过勤练内功、提升实力来巩固自身优势及作用,一方面是针对集团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好新产品研究和储备,尤其是涉及新增业务范围的业务(例如去年红火的货币市场基金属于有价证券投资类业务,需要经营范围核准),以适应市场发展步伐,享受业务开展所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加强外部新产品研究及员工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对市场新动向的敏锐度,适时开展产品引入与衔接。 2.价格、服务两手抓,夯实资金归集基础。财务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加入到市场竞争当中,在外部资金运用收益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如何巩固已有资金归集规模进而实现资金池的进一步扩大将成为工作的核心。 一是构建差异化利率定价模式。在资产负债定价方面,财务公司大多采用“跟随”及“让利”策略,差异化定价比例较低,但随着市场利率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必要对系统内不同单位进行差异化的评级及定价,发挥价格导向对成员单位融资选择的引导作用,提升自身资产的安全性及资金运用的效益性,增强集团公司对其资金管理能力的信心和认可。 二是努力提高客户粘性。一方面加大系统开发建设及推广力度,提高成员单位财务人员对系统的依赖性,巩固结算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加强资金安全监控与资金信息分析,作为财务公司与外部商业银行相比最大的业务优势,能通过给予集团公司外部金融机构无法复制的资金监控服务和资金流管理,从另一个角度发挥财务公司的功能,以“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争取资金的进一步归集。 3.紧抓市场改革机会,完善自身独特价值链。目前利率走高的情况,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存款保险等制度的建立,刚性兑付的神话将会破灭,公众、企业将会重新审视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各类金融产品风险性,整体市场向更为理性的状态靠拢。对金融机构而言,出于风险与收益对等的考量,除了会逐步推出更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外,在项目选择上也会向稳健、成熟的项目倾斜,这对财务公司成员单位而言将是有利的融资因素。 为此,财务公司应紧抓上述机会,一方面扩大与外部金融机构合作,把产品引入作为渠道拓展的一种方式,并在过程中探索开展自身的投资业务,进一步发挥金融平台优势;另一方面运用金融人才及熟悉集团情况的有利条件,与成员单位建立战略合作框架,提供一揽子金融方案,协助单位更多更好地选择除传统银行业务以外的金融产品,使财务公司的金融介入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还能参与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协助其更好地开展资金融通、资金管理及财务公司工作,提升在此当中的独特价值。 互联网金融论文:浅谈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本文结合当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三种主要模式即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论述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对互联网金融一个做出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机遇 挑战 模式 在中国平安中期业绩会上,董事长马明哲宣称将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合作,“三马”联手共同建立合资公司,合作试水互联网金融,引发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笔者试图从理性的角度探讨一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三种主要模式。 互联网金融从服务的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是一种广义的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乃至手机银行都属于这类范畴。在这一模式下,传统金融服务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在时间和空间上外延了银行服务。从狭义的层面,互联网金融只包括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前者典型的应用模式有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信贷、众筹网络等,后者是网络形式的金融平台,包括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基金、保险销售平台等,这一模式多为电商向金融行业的渗透。p2p信贷的概念p2p信贷是一种个人对个人,不以传统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借贷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在发展空间方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可通过两类中介进行:一类是商业银行,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应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利润、税收和薪酬。互联网金融能够替实体经济节约这部分交易成本,那么其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在获取客户能力方面,互联网金融比传统金融有更强的集聚效应,更容易传播和扩大影响力,针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快的响应能力,互联网企业若有一定的客户交易数据还能为金融交易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支持。 在成本方面,互联网金融同时具备成本优势,还不受限于区域发展,像腾讯、百度、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若从事金融业务,将会比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在用户拓展上更有优势,更容易展开零售批发型金融业务,比如基金、理财产品的购买与交易,互联网企业的流量入口优势比传统金融公司会强许多倍。 中国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也验证了这种预测。 首先,网络小额贷款发展迅速。2010年成立的阿里小贷已累计为13万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规模260多亿元。其次,2007年8月中国第一家p2p信贷公司——拍拍贷成立。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p2p信贷公司总共超过300家,行业交易总量高达200多亿元;各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则已将财付通做得风生水起,新浪的支付科技公司已尝试发行“微博钱包”。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传统金融业会抵制这种新兴产业的发展。马云这种明星企业家针对金融业的攻击性口号,让传统的金融巨无霸会对互联网企业产生敌意,让互联网金融创业企业过早面临本来不必要的竞争威胁。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相同点都是资金的交易,都存在风险,都需要掌握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这方面,传统金融公司往往有更好的经验积累和团队优势。 其次,金融行业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就是,各类金融业务一般都有特定的牌照和准入条件,这方面的限制性政策与互联网的自由创新特点有着天然的冲突,互联网企业如果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从事这种受限的业务,需要更灵活的适应力。金融毕竟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金融的管制都非常严,准入门槛也非常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何逾越一些准入门槛的障碍,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现实难题,一方面需要与监管机构有更好的沟通,另一方面也会考虑从业者的耐心和智慧。 另外,互联网金融本身也有诸多问题,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这一模式由于行业本身的不确定性一直处于非监管的“真空”状态,也成为互联网金融最突出的风险。我国在这些方面尚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外部监管及法律 范缺失,行业自律不完善。目前,我国在监管制度及法律规范方面尚不存在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容。不但监管处于缺位状态,行业自律也极为松散,仅有少量机构加入中国小额贷款联盟于2013年1月25日颁布的《个人对个人小额信贷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行业自律公约》。二是信用信息交换较困难,违约成本低。国内的信用环境和信用信息系统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为不利。目前,互联网金融公司尚无法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各公司之间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完全依赖各公司自身的审核技术和策略,独立采集、分析信用信息。三是技术存在潜在风险,平台安全面临考验。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对接虽然大大提升了业务的便利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较为突出的信息和资金安全问题,即使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正规金融网络化平台,也还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业态,其发展时间虽短,但发展势头迅猛,对于该业务的运行特点、面临的风险、发展趋势,特别是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短时期内尚难以定论,还需时日加以观察分析。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摘要: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展开研究。首先,对互联网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与建议。希望相关策略的提出有利于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共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共生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日益发展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问题。其中,涉足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这些企业积极借助自身原本的平台优势,以迅雷掩耳之势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面对这种冲击,商业银行不能视若无睹,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予以应对。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展开探索、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概述 互联网金融具有如下典型特性,成本低廉的扩张优势;受众广泛的普惠模式;开放性的服务平台;以客户体验为根本的发展理念;自由透明的信息交互。互联网金融为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果,为互联网企业亦或是金融机构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向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如下,1.获得了政策上的鼓励及支持。在“克强经济学”的影响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市场的地位不断得以提升,而市场地位的不断提升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2.随着网络技术、支付技术及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开始相信互联网金融,并选择使用互联网金融。3.我国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供需失衡现象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契机。4.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互联网精神向金融领域拓展、延伸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有人断言,商业银行即将被颠覆,互联网金融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冲击。更有人断言,假如互联网金融进一步持续发展,那么它必然会取代目前的直接融资以及间接融资形式。商业银行、交易所等一系列金融机构均将不再会起到任何作用,甚至是连中央银行目前的货币发行功能也极可能被取代。上述断言到目前为止也只能是一种猜想,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金融确实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严重冲击。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也必须积极做出应对。 二、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一波又一波冲击,商业银行不能坐以待毙,应在现实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加强电子银行建设,应对互联网金融 电子银行对银行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影响显著。电子银行是信息时代抢夺市场的必要措施和手段。电子银行是弥补城商行跨区经营网点不足的重要手段。电子银行有利于增加客户粘性和拓展销售渠道。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电子渠道方便、快捷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应不断加快个人金融部传统产品向电子渠道的迁移,扩大电子渠道支持传统网点交易的覆盖范围,积极推动电子渠道从交易接入向互动式综合营销平台转型。商业银行应制定电子银行的发展战略规划,丰富电子银行的服务手段和提升服务能力,调整架构,成立电子银行部,加强人才建设。在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下,其电子银行必然会得到更好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电子银行才能更好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有学者认为,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需从如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提高电子银行产品的创新能力,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电子银行产品;解决好安全与效率的关系;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电子银行产品;积极参与电子商务。 (二)加快自助渠道建设,提升ATM市场份额 商业银行的自助渠道虽然无法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但其快捷性及方便性是互联网金融所无法取代的。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建议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快自助渠道建设,积极提升ATM的市场份额。继续加大ATM、BST设备的投放,在增加依附式设备的同时,继续抢占市场,加快离行式设备投放进程,充分发挥自助设备的业务分流作用,弥补物理网点不足的现状。每新建一个重点物理网点,配套建设2个离行式自助银行。一方面,要加大依附式设备投放。单台日均超过120笔的网点,要考虑将原自助区内的BST调整为壁挂式,腾出机位增设ATM,如自助区内没有空间,要考虑在大堂内增设大堂ATM。新建或新装修网点,600平米以上网点,应配置(或预留)5~6个机位,600平米以下网点应配置3~4个机位。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大离行式自助银行、离行式设备的投放,实行项目化管理。县支行确保设立1家离行式自助银行,城区设立4家离行式自助银行。各行应在客流量大、交易量大、大型社区、专业市场、城乡结合区等区域设置离行式自助银行,必要时可考虑建设大中型离行式银行;在客流量大的居民区、核心商业区、大型超市、百货商场、高校连锁超市等区域设置离行式ATM;在大中型社区、证券公司营业厅、人流量大的超市、高档写字楼等区域投放BST设备;同时要注重打造社区金融服务站,通过社区银亭投放ATM和BST,全面延伸商业银行的渠道触角,宣传商业银行的自助渠道功能,弥补网点不足的短板。 (三)加快物理网点软件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还应切实抓好物理网点的软件工作。这也是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网点转型要继续加快、突出抓好网点软件转型,真正将网点打造成业务发展的“桥头堡”和“主阵地”,提升网点效能和整体竞争力。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一步转变观念,夯实网点转型思想基础。通过对各网点的一对一辅导、座谈和网点转型通讯等平台,提高全辖网点转型人员尤其是基层管理者主动转型意识,更多关注网点队伍建设、功能完善和流程整合等机制转变,确保业务指标的稳定性,保持转型的成果。2.加快新线流程整合,完善网点服务功能。根据商业银行工作安排,加快推进新线流程整合,提高业务处理电子化、集约化程度,改进内部操作和服务流程,有效释放人力资源到销售服务一线,增强网点销售服务力量。在人员素质、业务流程等方面,应加强对机构的指导与帮辅,完善网点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结售汇业务、消费信贷业务在基层网点的开办,提高基层网点竞争能力、盈利能力。3.持续落实网点销售服务流程,提升网点服务质量。加强对辖内网点人员全员服务销售流程学习督导和考试考核工作,对各网点销售服务流程落实工作进行严格评估、验证、总结,根据省行制定的服务销售流程落实情况验收方案,进行突击检查验收。4.强化网点个人金融队伍建设。一是强化个金队伍专业职能。大堂经理作为网点服务销售流程运转枢纽,应着重于厅堂营销及厅堂服务的组织、管理、实施;理财经理定位于依托网点、理财中心,负责销售全产品线个金产品,着重维护中高端客户;消贷经理定位于以个人贷款产品为抓手,对外拓展客户资源,同时负责营销其他个金产品,如存款、中间业务、银行卡等;二是加大送教上门力度,组织业务、产品、营销专家直接面向网点进行培训,持续开展政策宣讲、交流座谈、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实现网点个人金融业务培训的全面覆盖,重点从操作技能、服务意识、业务能力、营销技巧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培训,快速提升网点业务水平。5.进一步深化公私联动,带动个金业务转型发展。深化与公司板块联动,共享三级财富管理体系资源,深入推进客户互介营销模式,为个人理财、薪等业务带来目标客户。设定关键联动指标,例如客户群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公司业务沟通优势,协调公司条线联动承担薪、公务卡、个人中高端客户发展等指标。 (四)谋求与互联网金融共生,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起步得益于银行的合作。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丰富了投资渠道。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行储户的无形流失。商业银行支持互联网金融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商业银行协助P2P平台降低违约风险。商业银行参与监控互联网金融的流动性风险。事实上,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二者在未来不应选择敌对,应在共生的基础上进行和谐发展。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两者是系统内的共生单元,两者包含同一的共生要素和利益诉求,两者作为共生单元相互间存在质参量兼容。两者的共生环境正在不断改善。为促进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良性互动发展,具体可从如下几点入手,1.致力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立两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大方向。2.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构造公平有序市场。3.融合新兴模式,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化和平台化水平。4.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专业实力的培育和提升,做好对商业银行市场职能的补充。5.合力共建征信平台,促进行业内评估方法标准化。6.以合作为基础分别推进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 三、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在做好传统金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加快加强电子银行建设,应对互联网金融;加快自助渠道建设,提升ATM市场份额;加快物理网点软件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谋求与互联网金融共生,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唯有如此方能继续保持商业银行的优势,与互联网金融产生优势互补。 作者:陈泽茵 单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浅析 摘要:企业战略与主营企业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源,为了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本文针对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分析的研究,将以GEM模型构建为基础,以互联网金融竞争力指标分析为框架入手,根据该类模型各因素的数据收集与计算结论,对GEM模型下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展开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视角;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GEM模型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商业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以中国新经济增长驱动力存在。从另一方面看,在互联网商业领域中,无论是存款支付,还是理财结算,都达到了互联网与信托与消费的融合,使传统缺失的金融业市场成为现实,凸显出强大的竞争实力。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从互联网基础设施、企业战略主营业务、国际市场等方面建立DEM模型,以此对互联网金融技术升级,以及创新性金融服务等进行分析。进而对互联网金融商业精神进行塑造,促进互联网金融生态化的演进。鉴于此,加强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GEM模型构建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分析框架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一种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实现的金融业务的模式。该模式中包括许多功能,比如资金融通、理财服务、支付投资、信息中介服务等。与此同时,根据产业竞争力中的基础、企业、市场等三个要素,建立GEM模型[1]。其中,这几项要素中,还包括两个小要素,从而构成要素对。第一个要素对是基础要素,主要包括互联网资源,金融基础设备两个部分。其代表的是金融业领域发展中的资源池和创新源。第二个因素对,指的是企业要素,该项要素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战略,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营业务,该项要素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业生产效率。第三项要素对是指市场要素,包括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以及国际互联网金融市场,体现了互联网金融业市场前景和市场需求量[2]。GEM的模型构建,其优势在于采用了数据量化的形式进行分析,将互联王金融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六部分。建立GEM模型后,其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可信度高。GEM模型数据分析法的运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资源、设施资源、主营业务、战略结构、国内与国际市场等六个影响要素进行赋值。如表一所示,第一,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咨询结构的因素指标,做出关于主观与客观的级别评定。第二,统计好各个因子的最终得到的分数,并将二级指标与对应权值作乘法运算,进而计算出相对应的单因子得分数值[3]。第三,统计三个因子对应的得分数值。第四,将因素对分值相乘,转换为线性分值。可见,互联网金融市场一旦在六个因素上出现短板,都会削弱整个企业竞争力。 三、GEM模型各因素的数据收集与计算 GEM模型各因素的数据收集,包括两种方式,分别为互联网网民电子邮箱中的调查问卷,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数据。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数据,DEM模型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DEM的得分为468.53。互联网金融市场不同影响因素的得分值如表二所示[4]。各因素得分值在8分左右,那么GEM的分值在640分上下波动,互联网金融业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若因素得分值接近10分,DEM的分值接近1000分,其竞争力处于国际领先。本次调查的分数,处在六级与七级区间,说明目前国内的金融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与国内拥有较强优势,仍有一段差距。 四、基于GEM模型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分析 (一)资源竞争力分析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互联网金融资源包括劳动力公给自已,以及技术人员资源,二者的水平超过金融业劳动力,以及技术人员平均水平,。其发展于互联网形成之后,依靠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互联网金融的创业周期不长,并且就业门槛较低。因此,吸引大量的人才选择金融行业。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其能够降低社会的就业压力,金融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得到公司的专业培训,从而去提高专业技能,有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5]。通过财金通的有关报告可知,其对新生的行业与政策十分关注,其中表面90后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求职意向较强,较多的90后大学生选择进入金融行业。据相关调查,毕业大学生选择进入金融行业的人数达到13.28%,由此可以看出,金融行业的人才储备充足,并且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薪资待遇十分优厚,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计算机的使用技能,网站构建能力,新技术、金融产品的开发能力,以及对于金融风险的管控运行能力等,对于金融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6]。互联网金融人员,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操作,从而去简化金融交易的流程,节省交易时间,高效的对客户的资金进行和搜集、分析、处理等,需要同时进行征信类产品销售,以及金融业务的整合,从而去拓展新的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互联网金融设施资源竞争力 我国的经济市场在不断变化,互联网金融设施资源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其具有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互联网金融未设置物理网点,无需大量的柜员,从而去节省大量人力成本,此种轻资产、无边界的金融模式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并且拥有较大的开拓空间。通过设施二级指标可知,金融行业的支持系数较低,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依靠互联网经济而发展。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宏观调控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行业协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仅在指导与服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较大,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能够提高金额的操作效率,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7]。互联网金融能够补充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扩大销售市场,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节约人力资源,能够快速的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增强我国金融行业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据调查可知,2014年我国的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的营业额达到1238.5亿,通过手机进行金融交易的营业额达到33.2亿,通过第三方网络交易的营业额达到80863亿,相对于上一年而言,交易数额明显上涨。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交易金额,包括移动支付59996.5亿,P2p网络借贷2546亿,以及权益众筹4.5亿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程度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活性远高于传统金融的活性,其客户群体范围巨大,但是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高收益,成功的吸引大批投资者,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 (三)互联网金融主营业务竞争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行业的主营业务不断增加,同时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强。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第三方支付、金融、理财、P2P网贷等,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具有高效性与时效性,弥补了传统交易方式的不足。第三方支付业务,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促进了商品的买卖,体高了交易的方便性,使得用户不用出门便可进行购物,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我国于2015年3月颁布第三方支付正是进入互联网金融业,而在2015年双十一,支付宝的营业额更是取得震惊的成绩,成为不可超越的目标。而支付宝属于第三方支付的代表,主要应用于网络购物、金融活动交易等方面。P2P网贷发生于2007年,其是由国外引进,其能够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信贷服务缺乏,并且市场供给不足。P2P网贷主要包括信息中介模式、平台服务模式、债券转让模式等。P2P网贷经过九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简单的模式,逐渐转型为本土化发展模式,已经完全适应了我国市场,以及社会发展形式。P2P网贷属于高收益的业务,截止到2014年,网络用户已经达到397.2万人,从网民的总体数量分析,其具有较大的未来发展前景。我国的互联网P2P网贷平台越来越多,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例如,人人贷互联网金融公司,旗下业务关系29个省,并且在省内开展下属门店,促成的交易达到796万次,成交的借贷金额超过100亿,人人贷的注册用户超过200万人。根据微信公众号平台显示,我国的众筹平台已经超过250家,并且综合类金融平台的融资规模占全部融资规模的百分之八十五。网络众筹的项目规模占比较大,主要有智能科技、影视娱乐、音乐书籍等,都属于网络众筹的项目。对于综合类的众筹平台,其发展国模较大的平台都具有强大的电商背景。例如,淘宝众筹、京东众筹等,其都拥有强大的电商背景,综合实力较强,融资能力较高。 (四)互联网金融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力 社会的发展,网络科技的进步,互联网金融的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金融企业受到巨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投资难、融资难的困境,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意的进行转账、缴费、借贷等,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为互联网用户带来极大方便[8]。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引进全能型的互联网金融人才,运用高科技去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时刻观察金融市场的动态,设置合理的产业结构,打造能够长期发展的金融战略,从而去促进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战略目标是,建立科学的企业产权结构、理性的进行市场竞争、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较高、传统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在可控范围之内,从而去保证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战略结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解决诸多困难,从而去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与设备,相对于传统金融较为完善。第三方支付的形式进入金融交易领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平台,引入大量客户,从而去扩大市场份额。(3)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交易,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服务渠道,客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产品选择,从而去实现金融交易的实效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金融产品、销售、服务、交易流程的相互连接,从而去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4)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技术流程更新、创新服务产品、改善销售模式,从而去促进金融交易。例如,各大银行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工行的电商平台、交行的交博汇等。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金融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主要是由于网络平台的无界性与快速性,快速的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及时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从而去满足客户的需求,拓宽销售领域,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需要引进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人才,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通过网络高效的进行操作,从而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金融企业发展。 五、结论 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而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源,为了降低互联网金融业的高风险性的同时,提升其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效率与市场占有率,本文针对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分析的研究,是从基于GEM模型构建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分析框架入手,结合了GEM模型各因素的数据收集与计算结论,对GEM模型下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展开了论述,分别包括互联网金融资源竞争力、互联网金融设施资源竞争力、互联网金融主营业务竞争力、互联网金融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力、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力、互联网金融国际市场竞争力等重要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份借鉴,进而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协同发展。 作者:孟令超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 摘要:“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现今,每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高频出现的一个词“互联网+”,同时,“互联网+”这种基于互联网的运行和发展理念,衍性出许多交换型的经济形态,互联网金融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经济学中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加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金融活动;金融市场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经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互联网+主要是基于互联网上的一种交换型经济形态,它主要包括:创新理念、制造行业、生态农业、智慧科技、高效物流、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等,几乎是涵盖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提出“互联网+”这个发展理念,甚至于几乎每年都要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行动规划,“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广泛的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一种细分形式,体现了“互联网+”所有的共同属性,但互联网金融在本质属性上还是金融,既有其特有独立的属性,也有属于经济的交换范畴的特性,它依附于“互联网+”的模式存在,又和“互联网+”的其他模式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互为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一旦离开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依托于实体金融经济而存在的,它是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在互联网上的高度融合,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格局下,金融加互联网的结合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和潜能的,那么,如何发挥好互联网金融的这种功能,其核心竞争力到底在经济学领域中有哪些优势,都是需要我们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要作为经济强国就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做支持和后盾,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其中也包括经济和金融领域,而且业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力量而存在,那么,自从互联网技术从产生、推广再到应用以来,在金融包涵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革命式的影响,使得金融在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和飞跃。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形态的存在,也成为金融发展的一种源动力,它与金融信息、金融制度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在金融业中,信息是关键,更是核心;技术是动力,更是趋势;制度是基础,更是根本。做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有着现代金融发展的所有必备特征和属性,互联网就是一个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产生信息的大平台,信息作为金融的关键,互联网就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成为了传递金融信息的高效平台,金融领域的每次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支持,互联网作为当代技术革新的主要产物,无疑也极大的促进了金融领域的物质技术结构,成为了一种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关键性技术力量。除了互联网技术上的特有属性外,互联网金融在制度上也有了许多创新和发展,如:监管制度、支付制度和运行制度都有着革命性的改变。总之,现代金融是在信息、技术和制度这三大支柱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设。 二、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技术基础 (一)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 刚才谈到了技术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可以说,任何时期的金融模式的转变和发展都是与物质技术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而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金融,每发展一步,都是靠着产业技术上的革新所打牢的基础,在特定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就是直接建立在特定条件下的物质技术结构之上的。那么,物质技术结构实际上是金融业的一个基础,而互联网技术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和根本,已经完全改变了金融的发展模式,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式的变革。 (二)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二是大数据应用;三是云计算模式,这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三个大的分支,同时也构成了互联网影响金融发展的三大核心技术。互联网技术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运用于金融领域,主要是通过网络生成和传播金融信息;对金融信息的组织、处理和检索;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供需信息的直接匹配;以支付形式为基础,对资金进行转移和支付等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主要运用了“互联网”的交互、关联及P2P等技术。 三、经济学中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被广泛定义为第三种金融模式,主要还是要为实体经济所服务的。所以,在金融服务中的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大难题,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所遇到的难题,要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难题,我们必须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交互性、网络性、平台性、平等性和可选择性是互联网本身的多重属性,其中主体还是人与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技术只是供给服务的一种方式,最终这种应用的可行性关键在于人,是人的思想意识支配了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所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更要有一种约束和控制人的思想意识的契约精神,也只有实现这种约束与控制,才能更好的解决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实,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加上在监控制度上的制约,就会大大降低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并推动金融业向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迈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所以,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上的一种突破,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 (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应用价值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为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产业功能价值。1.服务成本大大降低。在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如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业务都已经上网运行服务,极大的降低了服务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成本。2.服务领域的扩展。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的一种金融形态,它拥有网络的一切属性,自然也传承了网络的突破空间、地域和营业固有模式的限制,可以无限制的扩展空间和领域;3.服务工具种类繁多。自主移动理财终端和移动自媒体金融服务终端等,都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主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工具,尤其是手持终端云端化,更是安全快捷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根据国际监管规则,运用云金融风控系统,对风险系数和风险概率进行预判和计量,避免发生系统性较强的风险;资源配置上的创新。降低了因中介导致的成本、时间等方面的损耗,使需求双方突破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制约,以更快捷和更低廉的成本对接。4.交易方式上的变革。传统交易模式都是以现金交易为基础的,而互联网恰恰可以完全颠覆这种模式,以电子支付的形式完全取代现金交易模式,传统模式中支付终端都在银行,而现在的支付终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在各个互联网用户的手中,达到移动终端的要求和标准。5.衍生出多种金融产品。“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广阔的平台效应和巨大的客户资源优势,将数以万计的闲散资金,通过网络平台汇集到一起,进行理财的一种模式。再比如:“碎片化理财”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的优势,使个人手中细微的资金以“碎片化”理财的模式进行理财,达到支付方便、成本低廉的目的。6.互联网金融信誉体系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功能,大力发展小额融资服务,建设金融融资服务机构,制定相关融资服务制度,加速打造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平台,提升中国经济的信誉和创造能力。七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打破了现有监管机构的不兼容状态,在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服务上进行了金融革新,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进行了创新改造,促进限互联网企业与金融领域的良性竞争。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互联网+”的一切共同属性,虽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的表现形式,但它的优势和特点已经广泛被人们所认同和接纳,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发展迅速,业已成为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便捷安全快速的交换手段和形式,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方便大家以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对其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有一个更完整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作者:张涛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要: 互联网金融是新时展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形成和产生在当代社会乃至今后将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但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文章就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作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宏观经济;影响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环境下,互联网逐渐成为市场各大主体经营发展的方向,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行业也逐渐成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对于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型的产业形态,以融合了互联网的优势,借助互联网工具,有效地实现了社会资金的快速流通,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但是互联网金融在融合互联网优势的同时,也结合了互联网的劣势,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动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兴的意识形态,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要趋利避害,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互联网金融可以造福群众,真正地服务社会。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介绍 所谓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一种新型业务模式,这种业务模式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符合了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以及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它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束缚,借助互联网技术,金融业务双方可以实现快速的资金服务,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行社会发展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所带来的效益也越来越大,在我国宏观经济中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积极发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避免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在现代社会里,市场各大主体纷纷将目光转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金融行业的竞争,有助于金融业务模式的转变,促进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风险问题,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有利影响 1.推动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是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不可否认,这种产业形态的出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竞争,使得金融交易成本下降,大大地提高了金融业务交易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拓宽了金融投资理财渠道,以往,从事金融服务的机构只有银行、证券以及保险三种,由于从事金融服务的机构比较少,使得社会资本的投资、理财服务渠道比较狭窄,使得大量货币沉淀到银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拓宽了金融服务渠道,人们选择从那与社会投资、理财的途径日益多样化,使得社会消费活跃度不断提高,从而带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资金持有者可以直接选择或组合选择需要的金融产品,并直接完成交易,节约了交易双方的事件,为企业、个人提供了更便捷的融资渠道,为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2.活跃市场经济 互联网金融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企业作为我国市场主体之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这个平台来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从而活跃市场,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而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获得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二)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对于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型业务模式,利和弊是共存的,在互联网金融带来有利一面的同时,同样也潜在着许多问题,威胁到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而言,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监管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及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也威胁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如违约风险,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在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往来时,交易双方之间会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一旦出现违约,意味着受害方资金受到威胁,从而挫伤他们的投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现代社会里,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趋利避害是当前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较大的漏洞,而要想推动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构建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匹配的法律法规,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确保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要成立专业的专业监管机构,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执行监督,从而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必须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二)强化风险管理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风险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而要想规避风险,就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在利用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时,金融机构必须全面做好风险评估工作,要全面评估该项金融业务风险系数,并制定风险紧急预备方案,同时,要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加大信息安全宣传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是通过一个虚拟平台来完成的,然而在这个虚拟的平台环境下,交易双方在业务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从而造成利益损失。而要想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大信息安全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对于金融机构,要定期维护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系统,杜绝一切潜在安全风险存在,在开展业务往来时,要主动告知客户谨防上当受骗,要利用各种途径宣传互联网金融需要主义的一些事项,从而提高信息安全性。作为客户,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不要在公共环境下泄露自己的隐私,要注意保护好隐私,尽量避免在公共环境下使用隐私信息。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安全杀毒软件,定期杀毒,从而保障网络系统安全。 (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违约问题的存在会阻碍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现行社会发展形势下,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实际,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全面、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央行要完善个人征信,互联网金融机构要加强信用跟踪,要全面了解客户信用,从而有效地规避信用风险。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金融覆盖广、效率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当下,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而要想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结合互联网金融环境来有针对性的加快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作用,使得互联网金融真正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纪国栋 单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快速发展。从当前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提供了许多的帮助。本文主要从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从发,浅析一下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意义,希望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来看,小微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小微企业的存在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模,同时也会增大地方的就业几率,减轻地方的就业压力。但是我国小微企业在融资方式和途径上存在许多问题,一度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不过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互联网对小微企业进行融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也为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 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性融资,另一种是外援性融资,本文以外援性融资为例,来分析一下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不管是刚刚起步的还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的,企业内部资产少是显而易见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小微企业不得不通过融资来维持企业的发展。由于小微企业的规模小,所需的融资金额也不大,大约10万左右,然而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动特别快,只能通过短期的资金自主来维持企业的发展,时效性特别强。除此以外,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是有限的。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缺乏必要的抵押资产,比如少甚至没有的固定资产,企业自身内部还没有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和管理运营体系,对外承受的风险也大,因此,在银行进行贷款很难,只能去寻求其他高成本的融资渠道比如民间借贷的方式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使得企业得以运行[1]。所以,综上所诉,规模小,短贷、成本高、时效性强、风险大等就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特点。 二、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意义 1.提高了小微企业和投资者信息透明度 在传统的企业融资的模式中,通常在信息传递这一方面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使得大多数小微企业需要融资的信息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中进行传递。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运用,尤其是在金融行业。众所周知,开放性,信息量大、高效性等是互联网最突出的几个特点,所以,我国的小微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这个网络平台快速地将自己需要的融资信息传播出去。而且,在互联网金融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金融产品的所有信息,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获得相关的信息的不便之处,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者的信息透明度;还可以让投资者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详细的了解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让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度的提升,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给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帮助,最大限度的整合我国社会中的闲置资金,进而让小微企业经济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2.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从金融学的角度来讲,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交易成本,一部分是贷款利率[2]。首先,小微企业的交易成本。互联网支持小微融资时,可以将小微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金融这一个平台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来,比如小微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状况,以及信息情况等,间接将投资者和小微企业之间的评估考察环节省略掉,既让借贷双方的信息实现对称化,也对小微企业相关的融资流程进行了简化,节约了双方的融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其次,就是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在我国传统的金融模式里,小微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的产品相对较少,因此,为了让企业可以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的运转,不得不选择那些具有高贷款利率的金融产品。但是,在小微企业有了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以后,小微企业在金融产品的选择方面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多家的贷款利率来选择最适合企业现状和发展的产品,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3.促进小微企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与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相比,我国的小微企业不管是在企业的运营管理方面,还是在内部的财务统筹和风险应对力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企业经营管理上的规范统一性,风险控制力差等。即使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这也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信贷没有差别,至少,在融资企业的信用状况这一方面的要求还是相一致的。因此,小微企业为了得到大量的资金需求,就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这样一来,小微企业为了能够及进行改进和改革,比如说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增强应对企业风险的力度,加大监管监察的强度等,以此来提升企业的信誉,防止为企业的融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而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路径 为了进一步提供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稳定性,借助互联网金融体系,升级实际金融管理效果。要积极发挥贸易融资的优势,避免小微企业由于资金链条的断裂而产生影响。因此,在应用互联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度分析和整合,从而提高管理控制措施的完善程度。不仅要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预估,也要对管理体系和金融运行结构予以有效认知,建立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提升小微企业融资项目的整体水平。第一,要正确评估小微企业市场风险,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融资机制和路径。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的优势,高度整合数据和信息,升级审批流程的基础上,也能进一步提升风险把控的效果,从根本上提高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项目的实际效率,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整体管理工作的全面升级创造有利条件。第二,要积极规范网络金融结构和管理体系,伴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小型企业融资平台和载体也逐渐增多,网络渠道作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机制,要在优化借贷行为的同时,对合理化定价机制和风险可控措施展开深度整合,建立健全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新格局,稳妥推进管理进程。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集聚、扩散和管理机制,为融资结构的全面升级奠定坚实基础。第三,要积极优化融资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利用创新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全面优化,也为提升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准提供保障。也就是说,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和经营者的现代化融资理念,才能更好地应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提高投资、经济以及财务管理实效性,用更加长远的眼光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全面升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融资方式的枷锁,而且互联网金融的信息量大、成本低、效率高和普及快等优势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变得更加便利。除此以外,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给小微企业融资的途径、选择空间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行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为我国的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 作者:刘东明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互联网金融论文:高职互联网金融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 文章分析了社会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能力需求,指出了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文章详述了高职院校应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四方面来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进而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路径,如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组成,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夯实基于“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高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互联网金融主要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并提供中介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专业人才的大量短缺。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课题组2016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来5~10年内,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缺口将达百万人以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金融人才已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一、互联网金融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互联网金融具备金融和互联网两种属性,这就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既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对业务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常见风险有较强的防控能力;又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技术知识。因此,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创新。 二、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规范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按照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来设置课程,促使课程结构与岗位能力相匹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1.夯实基础,强调能力。高职院校应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基本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在加强信息技术与金融产品交叉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实践,突出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三、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行业,教育部2015年才将互联网金融专业新增在高职高专目录中,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只有及时关注行业需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高职院校应将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第一,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现代金融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高等数学、商务礼仪、互联网金融概论、金融市场调研、经济、金融法规与案例等课程。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其互联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第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金融数据分析、网贷与众筹、互联网金融支付、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征信知识与实务、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法规等课程。这类课程设置的学分相对较高,通过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专业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营销、金融数据分析、系统运营、移动开发、征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第三,专业实践课程分为实验课和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应独立设置,如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IT综合技能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可采取“工作室”或“小组制”进行,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实地调研与业务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课程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由理性认知转向感性认知,教师将实践活动引入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第四,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也叫专业方向课程。职业院校应设计模块化的能力拓展方向,如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系统运营等方向。互联网金融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行业迫切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能力拓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互联网金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培养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合理分析、科学规划,高度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实践等模块之间既相对对立,又相互补充。只有学科之间、行业之间互相渗透融合,才能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第二,体现技术性和信息化特色,突出金融科技的应用性。在互联网时代,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金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降低了金融创新的成本和难度,扩展了金融创新的想象空间和覆盖领域。互联网金融主要提供新渠道,将传统的各类金融互联网化,没有从根本上变革金融业的生产方式;金融科技则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打造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技术性、信息化的课程,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应用性,促进科技与金融从分立走向协同共赢。第三,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在互联网金融专业中独立设置实践课程,如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和IT技能综合实践课程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应安排在学生进入订单班之前,由订单企业进行对接,为期1~2周。学生在行业师傅的带领下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提前体验未来的工作,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指导未来的工作选择。IT技能综合实践主要以“工作室”和导师制的形式进行,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参与技能考核,从而有效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路径。第一,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组成,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入名师(高校名师)补充师资力量,引入名家(企业骨干)充实专业实践力量,引入名生(知名高校高材生)完善师资专业方向。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由学校和行业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工作由行业专家和教师共同完成,其中,50%以上的订单班课程教学由订单企业一线专家承担。第二,夯实基于“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和混合所有制形式下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第一,加强校企合作,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机制;第二,每月常态化走访行业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第三,持续吸引更多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并大量引入企业最新技术和案例充实课程教学内容;第四,深入探索“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二阶段按照专业方向推行“校内导师+行业导师”的学生专业、职业发展指导机制;第五,在优化订单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与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保障学生的优质就业、对口就业。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第一,教师应根据课程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合作式学习、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角度扮演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教师应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授课,如课程网站、案例、项目实例、视频教程、微课、阅读材料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可通过“工作室”或“小组制”等多种途径,采取生产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形式,指导学生完成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应用开发、金融产品营销方案设计、推广方案设计、客服流程设计、网站开发等任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四、结语 在构建科学的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高职院校对接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人才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明确了学校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目标和定位,也促进了校企间的合作与交流。高职院校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这不仅可以培养企业满意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对口就业的机会,从而促使互联网金融专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熊建宇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优化 摘要: 本文以阿里小贷为案例,阐述其交易结构、风险收益及风险管理措施,发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2013年3月在时任国家总理的大力推行下才有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阿里小贷联合上海东方证券推出了国内首单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道路。然而该创新性的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缺乏、各项制度的不完善、整个经济环境和投资者落后的经营观念,都给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放缓了该创新项目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阿里小贷案例,为我国其他行业或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指导,为我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信用评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开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 (一)必要性分析 我国资产证券化在2014年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并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势推进下,资产证券化市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升温,存在着巨大的创新性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开展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必要性分析非常有必要。 (1)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有效盘活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优质小微资产。近年来,我国的电商平台在所有交易平台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的龙头企业有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和腾讯等。仅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国际在2015年11月11日当天的总成交额就达到500亿元人民币。这些电商平台上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其小额贷款的需求非常大。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则以互联网的大数据为依托平台,为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充分盘活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优质小额资产。 (2)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杠杆。中国现阶段的企业中有9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但由于自身资质的影响获得融资的难度很大,难以从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获得融资,限制了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恰恰能为中小企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有利于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中的中小企业由于各种监管政策的融资规模的限制难以发展壮大,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但这样的融资方式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且入门标准较高。而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为这些企业提供一种直接融资的渠道,有效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发展现状 2013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在两会上首次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成功揭开了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大幕。2014年,国家正式大力推进经济体制转型,金融财富重点由原先的房地产开发逐渐转向金融市场领域,“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利率的市场化也传来了利好消息。这些都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不断增长,且涉及更多非传统的领域。同时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体制改革,进一步使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且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能将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散,充分保证小额投资者的利益。 (1)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于2005年被确定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试点,并分别开展了住房抵押贷款和信贷两方面的资产证券化。该阶段我国主要应用资产证券化的主体为银行、证监会合作并主导的部分企业,但由于监管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曾停止过一段时间。直至2012年《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的颁布,资产证券化项目才由试点转变为常规业务。2015年起,国家层面对资产证券化项目大力扶持,各种利好政策不断推出,刺激了国内该项业务的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5年底,我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项目1386个,涉及金额近6000亿元。 (2)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发展现状。政策方面:2005年确定建行和开发银行为第一批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发展试点;2014年颁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为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提供充足有力的法律依据。市场发行方面:2013年7月,阿里小贷与上海东方证券联合推出国内首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产品“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首次将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进行有效的融合;2015年9月,京东京东白条,成为国内首例以个人消费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2015年12月,新兴电商发行“嘉实资本分期乐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证券,为国内首单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互联网金融下资产证券化项目,主要面向年轻群体。 三、案例分析 (一)项目简介 “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由阿里小贷和上海东方证券于2013年7月份联合推出的国内首单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产品,是响应同志“互联网金融”的领先企业。该项目共注资16亿元人民币,但因国家证监部门的融资杠杆不得高于金资产一半的规定,特利用证券化项目进行了五十亿元的融资,解决了资金的缺口问题。截止2014年7月,该项目累计循环贷款额达400亿元,参与接待人员数量超过160万人。 (二)阿里小贷资产证化的收益分析 (1)优先劣后的分层收益分析。根据资产风险和利益的不同,专项管理者采取优先劣后的利益分配模式,并将投资者分为优先级、次优先级和次级投资者,其认购分配比例为0.75:0.15:0.1。在这种利益和风险均分层级的分配机制下,当回收资产只达到总发行量的六成时,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本金将得不到保证;回收资产达到总发行量的110%时,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本金与利益均能得到保证,并能保证阿里小贷的本金支出。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阿里小贷选择的证券化项目一般要将不良率控制在2%以下。从中也可以看出,阿里小贷和投资者双方保证共同利益的关键是获得稳定且高质量的基础资产。在20%-50%的借贷利率环境下,所有收益中要有6.5%和11.5%的利益优先分配给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再加上3%左右的管理等其他费用支出,会使得资金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阿里小贷的资产证券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阿里小贷的资金周转率和循环利用率,从而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成本。 (2)不良率的压力测试。根据前文所述,不良率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基础资产分别在理想和悲观两种极端状态下对不良率进行压力测试。其中,理想状态是指资金的使用率为98%,利率为18%;悲观状态是指60%的资金使用率和10%的利率。理想状态下,当不良率达到9.2%时,次级投资者的收益将得不到保证;达到40%以上,次优先级投资者的利益才会受到损害。在悲观状态下,即使不良率为0,次级投资者的本金也不会得到保证,不良率达到8%时,其本金将全部损失;当不良率超过36%时,次优先级投资者的收益会见损;不良率达到54%时,次优先及投资者的本金将全部损失,同时优先级的收益也得不到保证。但在实际的项目发行中,这两种极端状态出现的几率很小。阿里小贷通过对基础资产不良率的动态监控,会随时对基础资产进行调整。当不良率超过5.5%时,会及时调整项目的入池最低标准;当不良率超过8.5%时,将进行不良基础资产的催收工作;当不良率超过10.5%时,将停止项目的发行,并提前回收款项并进行利益的分配。 (3)相应的风险管理举措。资产证券化运行中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因素主要有信用风险、现金流预测风险和利率波动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阿里小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一是严格审核基础资产,对平台上的阿里巴巴、天猫和淘宝等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检测,充分了解借款人的资金动向,详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程度,从源头上遏制风险。二是信用的双重增级,该项目在内部采取优先劣后的层级制度,次级投资者只能进行最大10%比例的投资,且只能是阿里小贷定向发行,从源头开始注重基础资产的高质量性和稳定性;在外部由专业担保公司作为担保和资金的补充支付方,优先保证优先级和次优先级投资者的利益。三是基础资产的实时监控,阿里小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对超出设置的预警的部分进行资产的重新整理,同时还有充足的风险拨备资金作为预备保障。四是投资者准入门槛的逐步提高,优先级、次优先级和次级投资者分别对应不同的证券投资认购的起点,优先级的认购起点为500万元人民币,次优先级投资者的认购起点是2000万元人民币,次级投资者的投资只能由阿里小贷进行定向发行,不同层级的投资者匹配不同的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 (4)阿里小贷成功实施的意义。阿里小贷实施的意义总结起来有四点:有利于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业者融资困难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充分发挥了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以及盘活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优质的个体和小微企业的沉淀资金。 四、案例揭示的问题及创新启示 (一)揭示的问题 (1)监管制度尚未完善。阿里小贷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依据是《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中将资产的证券化正式转为常规业务,而不再只是试点业务。但是该项管理规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下的资产证券化并没有较为完善的详尽规定,同时阿里小贷作为国内第一单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试点,是以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由于小额贷款存在极大的特殊性,监管制度更应完善。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进,资产的证券化项目会越来越多,更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资产证券化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信用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现阶段的资产证券化项目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企业,他们的信用评价对基础资产的质量有关键影响。但是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起步晚,并且不完善,这使主要的目标群体在传统的融资领域中很难获得发展。而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则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信用的评价机制。 (3)基础资产的“数据+客户”化程度较弱。数据及其分析运用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内容,对互联网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了解基础资产的信用等级,完成高质量的融资网络模式。对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其自身发展相对较晚,并且受众范围较小,缺乏足够的基础资产,合适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工作很难开展。但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数据+客户”的模式指日可待。 (4)产品流动性不足。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创新性高,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的未知风险。阿里小贷优先级投资者仅为国内信用良好的投资者,且只能在深交所进行业务交易,产品的流动性大大降低。这就需要投资者不断更新互联网金融风险意识,理性投资。 (二)阿里小贷成功的创新启示 (1)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我国传统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大多由信贷资产组成,如信用卡业务、住房抵押贷款及高速路回收款项等,其周期较长,资金周转率和使用率都较低。而阿里小贷则开创了以小额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先河,其资金周转率和使用率相对较高,能有效盘活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优质的小额贷款。 (2)交易结构为循环购买模式。阿里小额贷款为债权性资产,其周期相对较短,为方便客户随借随还,和传统的长期性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很难匹配。因此阿里小贷的交易结构为循环购买模式,即有回款时再经审核通过后继续为基础资产进行循环使用,以此来保证基础资产总额的相对平衡,方便投资者的频繁交易。以小微个体为主要目标群体的互联网金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单位量小和流动性较强,因此互联网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中会产生限期错配的现象,阿里小贷的循环购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证券周期长而还款周期短的错配现象。从另一方面讲,同质性的基础资产有利于标准化,从而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率和周转率。 (3)业务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阿里小贷通过自动资产筛选系统进行常规管理,对不良资产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充分保证了基础资产的安全性,并通过支付宝平台进行归集和支持服务。此外,“互联网+大数据”也应用到基础资产的信用评价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方便快捷地列示出借款人的订单情况,诸如历史交易记录、资金使用记录和信用评价等信息,对借款人的借款信用和还款能力有着较为直观的感受。阿里小贷的成功也对风险管理有所启示,例如应将参与项目的基础资产的不良率控制在2%以下;应对投资人和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具体详细的评价;必须重视整个环境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平衡的重要影响力。 作者:李佳珂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风险隐患与机制 内容摘要: 本文在总结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并构建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旨在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风险因素;风险防范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其业务模式经历了数次创新,已从单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发展为集P2P网贷、股权众筹融资、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等多项金融功能在内的多元化模式,并对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体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规模在持续增长。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的主要业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代替商业银行成为支付业务的主体,但在支付清算领域,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未摆脱对传统支付清算体系的依赖,因此该模式下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由包括电商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商业银行构成。然而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大批诸如余额宝、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范围与参与度都有了显著提升。以P2P网贷平台为例,《2015年P2P网贷行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突破4900家,贷款余额达到5800亿元,成交额更是突破万亿大关,实现了同比258.6%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也在不断攀升。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电子支付领域的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其中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业务涨幅最为明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5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生电子支付业务748.53亿笔,金额1919.7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15%和93.26%。其中,移动支付领域累计发生业务82.04亿笔,金额84.7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88%和485.82%。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因素 (一)经营主体风险 金融市场风险。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因素的波动极易对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的运营产生影响。以第三方支付的财富管理平台为例,较高的收益率是此类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获取稳定资金来源的根本保障,因此此类互联网金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金融市场因素的敏感度极高,一旦金融市场因素发生变化,此类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的资金来源就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因素的波动通常较小,因此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隐患通常不大。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主要依赖大数据、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获取金融市场信息,然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通常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因此,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在向个人或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过程中,容易因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设计不当而造成信用审核结果失真、信用风险不断积累的不良后果。信用风险一旦爆发,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破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即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取充足资本应对到期债务或资产增长而形成的风险。造成流动性风险的因素通常是多方面的,就我国互联网金融而言,其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业务模式均存在诱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投资者都是具有较高风险厌恶倾向的个人投资者,因此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将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的资金链。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持续经营的根本保障,但是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任一风险隐患的出现,甚至是任何不利消息的传出,都极有可能引发投资者大规模的挤兑,进而导致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的法律风险集中体现在第三方支付以及P2P网贷等业务上。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本质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担保,进而在业务平台积累大量可用以投资盈利的在途资金,这一点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极为类似。然而,《商业银行法》已将吸收存款明确规定为商业银行的专有业务,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业务显然超出了其界定。再者,作为民间借贷网络中介的P2P网贷业务也存在与之类似的问题。我国现有的《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等一系列与贷款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均未对个人对个人的贷款进行法律界定,因此P2P网贷业务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很难得以明确,该类业务也缺乏必要的金融管制,加上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此类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隐患十分突出。 (二)消费者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即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通常具有较高的风险厌恶性,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率通常是影响其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现如今,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理财意识普遍有限,加上监管法律的缺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安全通常得不到必要的保障。近年来,包括“网金宝”、“淘金贷”等在内的多家知名网贷平台非法集资问题的曝光,更加突出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风险的严峻性。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以缺乏专业投资意识的普通民众为主,在监管法律缺位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信息透明度普遍不高,因此消费者通常难以掌握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真实风险信息。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金融创新进程的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平台极易通过信息技术的包装,赋予互联网金融产品更高的资产收益率与风险率,以吸引更多资本的流入,进而加剧互联网金融产品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将加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消费者风险。信息泄漏隐患。为了确保资金来源渠道的合法性,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会要求消费者进行实名注册,部分平台还会要求消费者将账号与个人银行卡进行绑定。如此一来,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者的身份信息、资金状况、账户信息等私人信息便会实时上传至网络,在缺乏必要信息保密技术的前提下,消费者的私人信息极易被盗用或篡改,甚至还有被卖给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机构的可能。然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保密技术提出的要求极高,普通互联网金融平台难以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确保消费者信息的绝对安全,一旦发生信息泄漏,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者将面临的风险难以预估。法律空缺。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具备有效约束力,因此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大多缺乏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业务操作不合规现象十分常见,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安全风险隐患显著。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有效监管法规的缺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通常还面临较高的资金追偿风险。不同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没有纸质凭证作为依据,消费者的投资金额也通常较小,因此,一旦遭受不当损失,消费者追回损失资金的机会较小,只有在追偿金额远高出法律诉讼成本的前提下,消费者才会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难度将越来越大,因为监管法律空缺造成的消费者风险隐患也会逐步扩大。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 发达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已经走过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其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已相对成熟,各国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方面也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其中,加强个人信用体系与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已成为各国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共同策略。以美国为例:一方面,美国金融市场已经构建了包含多家权威商业化评级机构在内的个人信用体系,在包括P2P网贷在内的多项互联网金融业务中,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只是作为中介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融资模式,而并非充当民间借贷平台参与其中,有效降低了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的法律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美国早已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其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制定了严格的金融法案,有效保障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基于此,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一)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风险防范机制 创新互联网经营主体担保模式。现阶段,为了保障充足资金的流入,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通常会采用担保经营的模式,为消费者的投资进行担保,进而积累了大量信用风险隐患与流动性风险隐患。因此,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必须创新其担保模式以实现风险转移。以P2P网贷业务为例,其经营主体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保险机构、风险抵押物等形式改变原有的担保经营模式。一方面,P2P网贷经营主体可以与第三方保险公司合作,通过为消费者购买资金安全保障险、信用证保险等保险产品,用保险替代担保,将自身积累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另一方面,P2P网贷经营主体还可以通过引入风险抵押物的形式,要求贷方根据借贷规模提供相应抵押物作为担保,同时约定P2P经营主体有权处置贷方抵押物以支付贷款本息,以此实现担保风险的分散。需要注意的是,P2P经营主体要合理规避贷方一物多押现象的出现,及时为抵押物办理抵押登记。搭建风险联合防范体系。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发展至今,已达到接近5000家,其业务也已逐步渗透众多传统行业中,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经营主体共同积极构建风险联合防范机制早已成为降低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助力互联网金融行业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各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需要合作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共建消费者黑名单,从整个行业的角度降低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各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还需共同搭建行业信息平台,并聘请专人对该平台进行维护,在定期行业动态的同时,积极对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与金融市场风险的事件与消息进行回复,以实现风险的联合防范。 (二)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机制 制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律缺位是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扩大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风险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复杂程度与风险隐患远高于传统金融产品,现阶段由于我国现有的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内的各项法规均不能适用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因此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频频遭受侵害。为了构筑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机制,必须首先制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明确规定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信息披露义务的同时,针对侵害消费者知情权、隐私权的行为制定严格的处罚条例,确保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公平性。建立消费者培养机制。互联网金融对于我国广大金融消费者而言仍是一个新鲜事物,广大金融消费者普遍缺乏必要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其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培养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识别能力。需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培养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相应监管部门加大教育投入,更需要相应监管部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的监督,确保相关金融产品风险信息的充分披露。唯有如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投资风险才可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陈伟 博士生 付丽娜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学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必须牢牢把握金融市场变化规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具备互联网工具的运用能力、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以及更强的沟通和创新能力。因此,本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的大环境下,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提高教师自主性、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实训教学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及移动通讯技术实现资金高效、便捷、安全融通的一种高效率新型金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将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由金融机构专用内联网延伸到社会公用互联网,更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而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不仅包括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还包括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消费金融、股权众筹融资、网络借贷以及互联网倒逼传统金融而形成的产业升级等方面。金融学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紧密相连、应用性极强的社会学科。毕业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必须牢牢把握金融市场变化规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创新的不断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本科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如转变教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等,但收效甚微。随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人才缺口的矛盾日趋激化,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应届毕业生在学历和能力上无优势 金融企业一般不重视基础人才培养和储备,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在短时间掌握所有必备技能,带来客户资源,创造岗位价值。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本科应届毕业生在技能掌握及资源方面远低于研究生和已有工作经验的低学历者,就业压力较大。 2.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严重滞后 本科生教学大纲的修改一般为5年,有的甚至时间更长。对于普通社会学科,这种改革或调整时间能够满足学科发展需要,但对于呈几何级数发展和变化的金融市场,这种调整速度远远滞后。并且普通高校一般教学管理严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课程,灵活性较低,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变化需要。 3.传统实训教学形式单一僵化 目前,普通高校实训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模拟操作和公司实习。模拟操作是利用软件进行模拟外汇交易、模拟炒股,仅为交易系统简单运用,基本不涉及互联网金融服务内容。而公司实习一般选择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实习内容一般为资料整理、产品面对面推销,很少涉及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创新的内容。这种实训教学形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要求 由于高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环境的差异,本科生毕业时与真正社会需求必然存在一段距离。但毕业生必须具备适应工作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创造价值。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金融学专业人才而言除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外,还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 1.互联网工具的运用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直接工具包括电脑、移动设备等互联网工具的运用。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包括网上证券交易、网络理财保险业务、网上银行、网络信息沟通等,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相关软件。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编程、投资建模等知识技能。 2.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可以挖掘企业运营环节中的各种潜在价值,提高运营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大数据为金融行业提供信息基础,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也使得动态的风险评估成为可能。因此,要求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具备深度数据挖掘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 3.更强的沟通和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从业人员与客户从面对面的直接沟通转变为网络平台的间接沟通,沟通形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求从业者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自我推销能力和对客户的吸引力、通过已知信息对客户的风险及信用水平的判断力、对客户购买和投资欲望的激发力等等。另外,学生在毕业时需要打破传统金融思维模式,不仅具备对新事物获取和接受的能力,还需具备自主创新意识。 三、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的大环境下,本科院校应该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整合现有资源,体现互联网金融特色。在人才培养中以提高学生互联网金融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教师自主性,将课堂讲授、校内实践、校外拓展相结合,培养学生金融实践综合能力。 1.提高教师自主性 在本科教育的规范化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高校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已有教学大纲授课。这种授课方式对于变化创新速度较慢的诸如理工科、文学类专业来说能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但对于金融学这类创新发展速度较快的专业来说则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因此,本科院校应该给予金融学专业任课教师较高的教学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金融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飞速发展的金融市场。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为提高本科毕业生互联网金融实践水平,本科院校应不断优化金融学基础课程。金融学基础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两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统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计算机基础与编程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基础课程的实训优化主要体现在对于每一门专业课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方面。比如,在数学和统计学中增加以网络为手段的数据搜集、整理及分析的内容,培养学生深度数据挖掘和信息筛选、处理的能力;在计算机基础与编程等相关课程中增加网络平台运用、投资建模,以及金融网络平台建设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在管理学中适当增加管理沟通内容,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在金融学中增加虚拟货币发行内容,提高学生对货币管理的认知;在金融市场学中增加金融产品设计、营销方案策划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证券投资和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中增加现有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及风险分析内容,提高学生风险评估能力;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增加典型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案例分析内容,也可由学生设计相应产品,初步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营销投资能力。 3.优化实践课程体系 专业实训课程优化包括校内实践课程优化和校外实习优化。校内实践课程优化可以从手段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从优化课程手段来看,可以从传统的实验室固定场所固定设备教学向实验室外非固定场所固定设备转变,借助手机移动设备终端,提高教学互动性。从优化内容来看,除了传统的模拟股票投资外,还应加入多种教学内容,如投资理财方案的设计。可以组织学生结合专业理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分别从银行、券商、贷款公司角度为个人、家庭、企业等设计投资理财与资金运用方案,强化计算机运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金融大赛,参加国内各类型金融模拟大赛,如模拟炒股、模拟期货、模拟外汇交易大赛,参加银行组织的金融产品创新大赛,提高学生实盘操作及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校外实习优化主要从实习内容入手,学校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尽可能增加与互联网金融相关实习内容,增加学生互联网金融工作体验感。 作者:段文博 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互联网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探析 摘要: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介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因素,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希望对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决定了其逐渐的渗入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去,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十分迅猛。放眼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亦促进了金融行业进入国际互联网金融的时代,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较之前而言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互联网金融的这种迅猛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亦是需要面对非常之多的风险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金融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支付、信用中介、资金融通的金融形势。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安全、高效的互联网对传统金融业进行创造性变革。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在于包容和开放[1]。互联网金融运用社交网络等媒介,将人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开放、自由、平等的平台,资金的供需双方能够充分获取自己希望获得的信息。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由过去的网上银行向第三方支付、企业网络贷款、个人网络信用贷款等方面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具有创意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向市场。 2.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未知性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大量行业政策还有待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政策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余额宝和专车服务为例,余额宝是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还能随时将余额宝内的资金用于消费或转出至银行卡,这是与传统货币基金最大的不同之处。余额宝已经推出即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但当时的余额宝尚处于金融监管的灰色地带,一旦央行禁止该类型产品的存在,余额宝很可能成为非法金融产品。随着央行正式宣布鼓励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余额宝才有幸获得了继续发展的机会。于此相比,专车服务则在市场急速扩大的时候被各地交通运输部紧急叫停,专车市场瞬间被推翻。由此不难看出,政策未知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对政策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2.2监管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体系制定的,尚未覆盖至互联网金融领域,而互联网金融快速扩张造成了严重的监管漏洞。首先,互联网金融尚游走在法律与监管的灰色地带,还是以余额宝为例,虽然其在问世后便引爆了市场,但余额宝仅是中介平台,自身不留存任何资金,消费者的资金在购买余额宝后直接对接天弘增利宝基金。余额宝的规模现在已经突破数千亿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资金一旦出现问题,会对社会安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2]。其次,P2P网贷平台跑路现象屡禁不止,仅2016年1月就出现了106家问题P2P平台。P2P网贷平台的跑路潮和提现困难正式监管措施不到位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的。 2.3传统金融业的反击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扩张引起了传统金融业的高度警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金融业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反击。从银行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体系。从证券公司角度来看,各大证券公司开始推行网络开户,保险公司也开始采取网络销售的方式推广保险产品。我国对传统金融业的管制较为严格,造成银行等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时力不从心,但大型传统金融企业在社会形象、顾客口碑、营销方式等方面具有互联网金融平台难以企及的巨大优势[3]。同时绝大多互联网金融企业是轻资产公司,资金总量的限制使他们不可能大规模设立网点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直接对抗。随着未来银行利率管制的开放,银行存款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利率差会进一步缩小,从而加剧金融业的市场竞争。 2.4信息安全性有待提高 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然而互联网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网络安全问题是制约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互联网用户。计算机病毒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有限,但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所有交易都通过网络完成,一旦运行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受到计算机病毒攻击,很可能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系统瘫痪。(2)软硬件设施水平差。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大多为小型公司,这些公司在规模、资金总量等方面极为有限,为了降低成本,软硬件设备的水平相对较差,这就造成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当交易量集中至某一时点时,服务器会因信息量过大发生瘫痪。其次,交易平台无法抵抗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客户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风险。 3.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识别 3.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互联网金融业造成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各项政策法规正在紧锣密鼓的中[4]。一旦某项政策或法律法规禁止互联网金融某个分支,将对这个子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实际中,传统金融业仍是金融政策制定和监管的主要对象,这些规范、监督制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兼容性有限,因此互联网金融处于法律与监管的盲区,政策与监管措施的不完善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违法成本,刺激了行业内不负责任现象的发生。 3.2信用风险 信用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互联网金融而言,其经营主要是依靠互联网,相比传统金融业,它并没有实体网点,这既是巨大的优势也是明显的缺陷。完全网络化经营能够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但同时也更难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问题尚处于空白,行业门槛低,这就造成了大量互联网金融公司存在诈骗、跑路等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隐瞒交易过程、结果与直接窃取客户资金两个方面,然而无论哪个方面都会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进一步加剧行业混乱。 3.3经营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首先,行业内部竞争呈现白热化。互联网金融业市场容量巨大,越来越多资本正在进入这个行业准备分一杯羹。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国P2P借贷平台共有3657家,是2014年P2P借贷平台总数的两倍以上。其次,来自传统金融业的反击。传统金融业在中国有数十年的发展时间,对金融市场的熟悉度更高,且客户基础更强大,这是互联网金融业在短时间内难以匹敌的。 3.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没有遵守操作规范、系统故障、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造成的潜在损失风险[5]。互联网金融对计算机和互联网具有较高的依赖度,数据安全和网络稳定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然而互联网随处可见的病毒或木马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同时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是由传统金融行业跳槽而来,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适应新技术、新功能,因此很可能因操作失误造成损失。 4.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建议 4.1完善行业法律法规 虽然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时间较短,但是其影响力和影响面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完善行业法律法规迫在眉睫。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大量技术问题,因此制定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需要互联网监管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完成。现行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尚未能覆盖所有子行业,这不仅会增加消费者损失,还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考虑到互联网金融的特殊性,既要对经营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规范,也要注意不能扼杀了其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充分听取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意见,并实时掌握该行业的发展状态[6]。 4.2加强行业监管 从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行业的组成部分,只是与传统金融业相比具有了互联网属性。所以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中必须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互联网金融在优化金融体系中具有突出贡献,对其监管力度必须适当,过松则无法达到预期监管效果,过紧会造成活跃性下降。互联网金融涉及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互联网货币基金等,虽然国内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措施,但总体而言还是偏少,这就要求监管部门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潮流,密切关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防止出现失控。 4.3加强行业自律 互联网金融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这极大提高了监管难度,这也是造成监管政策迟迟难以出台的主要原因。外部监管不完善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加强行业自律,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P2P借贷平台发生跑路潮后,消费者对P2P网贷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造成真正有实力、有信誉的P2P借贷平台难以吸引消费者,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必须尽快成立自律协会,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互监督。自律协会定期组织自律协议,安排专门人员对成员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通过航悦自律协会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外部监督的漏洞,净化市场环境,还有有效避免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5.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不是对原有金融体系的破坏,而是促进中国金融体系良性发展的必要推动力,只有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畅有序组织开展,是确保我国企业顺利实现最优化生产经营发展状态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择取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现存问题;改良对策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事业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入,现代计算机学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的引入运用,使得我国企业实际面对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开展路径发生了深刻变革,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业务开展模式背景之下,想要在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的真实市场环境中长期维持稳定有序的经营发展状态,必须借由采取和实施适当类型的干预控制手段,有效改善优化我国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研究资料显示,会计信息化是我国现代企业具体开展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切实做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保障和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水平的显著提升。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简要阐释。 一、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概述 会计信息化,就是在全面引入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实践背景之下,将我国企业以往长期存在的传统性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工作业务模式,逐步向电子信息化,以及网络共享化的技术形态方向进行发展演化。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我国企业能够借由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形态的运用,确保企业内部现有的财务会计数据信息资源要素在全部业务部门之间顺畅有序的传递和共享,并且在充分整合运用企业内部各类型财务会计管理信息要素,以及经营业务信息要素条件下,能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的科学制定,提供稳定充分的支持保障条件。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在全面充分整合我国企业现代性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业务开展模式背景之下,实现计算机科学应用技术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业务活动之间的充分结合,并且最终建构形成具备充分开放性和高效性的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实际面对的复杂多变的真实性市场经营发展背景之下,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的建构和稳定有效运行,能够借由对企业内部现有各类财务会计数据信息资源要素的系统化、全面化,以及科学化的解读分析,保障和促进我国现有企业的综合性市场竞争能力水平,以及经济收益获取水平的改善提升,创造和提供稳定且充分的支持条件。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我国信息化社会建设实践背景之下的衍生产物,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共同支持背景之下,实现了我国企业内部现有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监督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目标,有效扩展了我国企业内部现有财务会计数据信息要素的传输实践空间。 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存问题 第一,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重视程度明显缺乏。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工作的重点任务,在于全面且系统地认识和梳理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背景之下,各类型现有财务会计数据信息资源要素的基本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系统组织实施模式、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法、基础会计制度的影响作用,以及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工作基本特点。借由开展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工作,能够明确揭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基本功能项目构成体系,同时还充分揭示审计业务环节切入接口,以及会计数据档案数据信息要素的基本要求,在充分满足手工会计业务操作模式背景之下,还能充分揭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专有功能,确保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组织开展。然而,受多种多样的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尚未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工作的充分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预期效果的顺利获取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影响。 第二,企业内部现有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存在局限性。遵照目前已经获取的调查研究数据信息资料、我国企业内部现有的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大多对企业财务业务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业务实践技能具备较为充分的学习掌握,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均尚未实现对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基础性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全面清晰掌握,客观上引致我国企业内部现有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在自身实际具备的综合素质表现状态方面具备显著的参差不齐特征,客观上导致我国企业内部现有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实践人员,无法实现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应用技能的全面清晰认识,导致在实际组织开展的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无法保证和具备稳定且充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给我国现有企业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佳预期效果的顺利实现,造成了显著的不良影响。 第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性。调查显示,我国企业想要在会计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建设和业务运行实践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必须切实做好会计信息化系统在具体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和促进各项基础性的控制和设定目标均能够顺利实现,然而,受多种多样的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我国企业在具体建设和运行会计信息化业务系统过程中,尚未建构形成科学系统有效的过程性管理控制机制,导致我国企业在实际组织开展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业务运行过程中,无法始终保持其最为充分的系统性和稳定性,给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最佳预期效果的顺利实现造成了明显的不良阻碍。 三、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改良对策 第一,切实提升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我国企业想要在实际组织开展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业务运行工作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必须借由采取适当类型的改良控制措施,改善提升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要借由不断改良完善我国企业内部现有的培训内容体系和培训工作机制,不断强化针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从而显著提升我国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 第二,切实改善优化企业内部现有会计信息化建设从业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建构发展水平。为确保我国企业内部现有会计信息化建设从业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改善提升,我国企业应当结合现有会计信息化建设从业人员的自身基础素质建设发展现状,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实施培训督导,继而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建设事业综合性组织开展效果的不断改善提升,创造和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条件。要立足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化组织开展水平,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从业人员的日常表现和工作规范性展开过程性和动态性监督管理,确保实际组织实施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获取到最优化的预期效果。 四、结束语 针对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本文择取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概述、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存问题,以及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改良对策等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阐释,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赵蕾 单位:云南工商学院 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摘要]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会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当前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建设能力,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对于会计工作的开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会计工作更加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工作要求也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途径 会计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工作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会计工作的质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工作面临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化的经济环境也让会计工作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做好会计工作,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做好会计工作是当今会计工作的重要问题。 1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化不够了解 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意识和行为方面的共同努力,想要做好信息化的会计建设工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会计工作中具备远见卓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意识到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所以,会计工作的开展中,需要会计相关管理人员认识到信息化工作对会计工作的导向和影响。但在当前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存在很多问题,且对于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认识,会计工作人员还存在一些欠缺。在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延续着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缺乏对外界会计工作的全面了解,同时,在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繁忙等,缺乏对当前会计工作形式和工作环境的了解,对于新的会计工作环境和工作中面临的挑战还不够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现。 1.2会计信息缺乏安全性、完整性 在会计信息化管理方面,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问题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一些企业内部针对会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已经建立起相应的会计信息工作系统,但在进行信息化会计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会计信息完整性不完善、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障不足以及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差等问题,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性解决的重要问题。会计信息的安全和质量关系着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命脉,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是为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但在当前一些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中,还缺乏相应的信息质量保障,需要改进。 1.3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 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当前,很多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专业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一些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工作对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会计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较少,运用信息化系统工作的能力不足。此外,在面对现代化会计信息管理工作方面,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对信息化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会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重要表现,需要在会计工作中不断进行改进。 1.4企业管理系统没有和会计信息系统有效结合 在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中,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和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结合,这样才能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当前,在会计工作的发展中,很多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系统与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还没有实现融合。会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很多工作内容都需要与企业的具体工作产生沟通,实现信息的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保障会计工作的质量,还对会计工作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系统之间的融合和信息沟通交流,对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2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健全管理体制 在会计工作的发展中,当代企业要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提高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和管理标准,提升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强化对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意识的培养,让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会计工作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运用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代企业可以在会计工作内部加强培训,培训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工作意识和信息化技术的知识,全面提升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在制度领域,在未来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当代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提高制度建设标准。针对当前会计工作中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内部要增加相关会计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建设对会计工作的影响,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标准。 2.2加强网络系统安全建设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通过严格的网络系统,实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的整体标准的。针对当前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安全性、完整性不足的问题,当代企业在会计工作中要做好网络系统的建设工作。企业内部要配备专门的网络工作人员,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建设和维护,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同时,相关人员要研究企业会计工作的要求和发展情况,针对会计工作的发展需求,做好会计信息完整性方面的工作,并通过网络软件系统实现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支持。 2.3全面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针对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的情况,当代企业在企业会计工作中,要做好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一方面,要强化对现有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会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培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当前会计工作形势的认识,更好的激发会计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在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中,还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力量,为会计工作的发展招聘新员工,提高会计工作团队的活力,从而提高会计工作团队的整体现代化工作意识,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养。 2.4建立电子会计档案数据库,有效结合企业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 针对当前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企业会计系统与企业整体管理系统融合度不够的情况,当代企业要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做好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企业内部要在网络系统建设方面做好融合、推动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规范企业电子档案建设,尽快完善企业电子档案的内容,提高电子档案建设的质量,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当代企业要打造更加便捷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系统之间的融合能力。 3结语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相关人员还需要从制度、人员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更好的推进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 作者:杨阳 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云会计下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 一、云会计的基本概念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与软件服务商完全不同。成功的获得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一些相关的业务信息系统是他们的根本目的,同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他们衡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即他们并不关心是谁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信息系统在完成过程中要经过多少步骤,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后的结果,对其中的过程并不关心,他们只需在对信息系统满意之后为其进行付费,最终就能够享受这种成果。换而言之,从企业用户的角度来看,云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在自己对信息系统满意之后对其进行付费然后就能够使用的一种服务,对它的交易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的。虽然从实质上来看云会计是一种虚拟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但是企业用户却将其视为透明,云会计给企业用户的感觉与在企业内部建立于本部门、本系统的信息系统是一样的,因为两者所能够为企业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是一样的。 二、云会计的体系结构 建立云会计信息系统势必就要与数据资源、网络储存的基础设施以及能够开展会计服务的应用软件联系起来。从云会计能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以及企业在实施云会计时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看,云会计的基本体系结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5大层次: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基础设施层以及硬件虚拟层。通过图1来展示云会计提供的功能服务与云会计建设的关系。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在整个云会计信息系统当中每一层的构成都有相对应的服务。例如在云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的核算、管理和决策系统,以及统一访问门户(Portal)和另外一些跟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联的业务系统的建立都是由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SaaS)来建立的;云会计的数据服务和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环境服务平台的建立都是由平台即服务(PaaS)来建立的;企业的数据资源的建立和整合是由数据即服务(DaaS)来建立的;云会计当中的应用环境,包括存储和数据中心两方面的建立是由基础实施即服务(IaaS)来建立的;服务器集群的建立是由硬件及服务(HaaS)来建立的,建立服务器集群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形成弹性计算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最终能够顺利形成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云会计信息系统。同时,统一访问门户(Portal)的建设是为了实现相应的服务目录的管理,最终使企业用户能够和云会计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服务有一个相对应的连接。在云会计的体系结构当中,每一层构成的云会计服务商既可以来自于一个又可以来自于多个,例如,可以向多个服务商来购买储存空间,也可以找多个服务商来购买云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不同的模块,这些都是可行的。 三、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的中心转移到经营管理方面来,而外包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以及服务是有助于企业各方面发展的,因为使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1.成本方面 云会计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是以软件的形式提供的,同时企业使用也比较方便,企业不需要参与到制作过程之中,只需按需付费,并且付费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企业既可以按需购买,又能够根据企业所使用资源的多少或者时长来计算。这种方式就让企业摆脱为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支付昂贵的费用,只需按需或按使用量去支付相对更低廉的费用。这种方式结束了企业一次性的投资运行模式,让企业的营运成本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其他方面,就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企业在资金问题上的压力,同时关于设备成本折旧的问题也不再需要企业考虑,这样就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并且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消息,这样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2.管理和维护方面 从整体上来说,云会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源开发和程序设计的服务提供商,另一部分是使用这种模式的企业用户。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方面来说,这种明确的分工合作方式方便企业用户的管理,同时,服务提供商的专门化和规模化的特性也决定了技术能够最新化,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模式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技术革新,企业的技术应用也就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这样既能够让企业适应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的步伐,又能够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和门槛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综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服务供应商也对服务的售后问题处理较好,在运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其咨询,均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即使在运用过程当中出现问题也不再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去花费经历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既节省了会计工作人员的时间,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 在过去,企业会计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为传统的会计信息化需要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购置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企业也需要找软件供应商购买会计信息化软件产品,而购买、安装和维护的成本也比较昂贵,且过程比较复杂,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使用。所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硬件、软件和网络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也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这种方式就让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聘请更多的人员,花费更多的资金和时间。而使用云会计之后,此类问题便能够得到基本的解决,因为云会计所采取的方式是租赁,不需要企业去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样就节省了企业的开支,另外软件供应商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企业也就无需为这些基础设备去花费额外的资金,从而能够让企业在最大限度上节省资金,同时也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最终能够让企业集中精力去处理一些对企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工作,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扩展与可靠性方面 云会计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之上的,它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云会计也具备了云计算的一些特点,例如当有故障的时候能够自动的进行切换,设备在升级的过程当中会计信息服务不会因此而被中断,物理硬盘无法对存储容量进行限制,能够及时提供数据容量的扩充以及负载均衡,这一系列的特点就能够保证动态调整可以及时应用在运用云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当中,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了企业规模增长的需要。同时,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以及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服务器集群,这些服务器所放置的地方既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多处,其主要的功能是对会计信息化当中的软件和数据进行存放。企业的数据都是由专业的团队进行管理的,这就比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更加安全和可靠。 4.应用方面 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意味着在信息世界里出现又一次分工,那些应用层的人员再无需关心底层的计算环境,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关心产品的研发工作。在企业内部运用这种云会计信息系统既能够快速上手,又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进行变更,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同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与银行、客户以及供应商等机构进行联络,但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功能较弱,与这些机构进行协同困难很大。而云会计这种方式,能够将这些需要长期进行协同的机构与企业进行集成,这样能够与之进行便捷的联络,企业会计信息的附加值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云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云会计信息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危机,在企业的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对供应商依赖过大 如果企业要应用云会计信息系统,那么企业对云会计供应商的依赖性会相当大,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企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一旦有任何变化企业势必也会受很大程度的影响。要是供应商所提供的云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够及时响应,甚至停止运行,那么对企业的影响和冲击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2.云会计的信息孤岛 由于目前我国的云会计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其所能够提供的服务目前也仅仅停留在在线记账和对现金进行管理等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之上,暂且还无法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融合,这就容易造成云会计信息孤岛的现象。 五、总结 总之,尽管云会计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认真对待,同时企业的数据也不能完全透露给供应商,一些命脉的数据还应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作者:刘洋 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监管论文: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中的金融监管问题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非金融支付中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非金融机构的监管经验,并结合最近新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就如何更好地规范引导非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监管问题;国外经验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支付服务的不断分工细化,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共有的网络效应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融合。传统的支付服务一般由银行承担,如现金服务、票据交换服务、直接转账服务等,而新兴的非金融机构介入到支付服务体系,借助技术与业务融合趋势及其专业优势,逐步由信息处理支持服务发展到金融信息服务处理业务,进而发展为直接从事支付清算业务。这种有效延伸拓展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支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的支付工具的推广,这个领域固有的问题逐渐暴露,新的风险隐患也相继产生。本文主要就如何规避这些风险,规范非金融机构经营进行分析研究。 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发展现状 (一)非金融机构市场交易额规模飞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成熟,电子商务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第三方支付业务更是快速发展。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从2004年以来我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迅速增长,交易规模由2004年的72亿元上涨到2008年的2,743亿元,相比2007年的976亿元,增长181%。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数量逐步增加,风格逐渐成形,综合型领军。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监测报告》调查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底,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数量达到320家。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业务种类覆盖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和票据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付等各种业态。其中,在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市场份额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电子支付。艾瑞将第三方支付企业划分成以下七种类型:综合型、资源型、创新型、特色型、行业型、外资型和微小型。目前的市场中综合型企业,如支付宝、财付通这样的企业占主要市场份额。 (三)第三方支付的广阔前景。自2005年以来,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年年保持翻番增长。其支付领域主要集中于网络购物、电信缴费等。随着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支付领域逐步扩展到了航空票、信用卡还款、股票基金等领域。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推出的《2008~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显示,目前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额占网上支付(包括所有通过网络进行的支付,如个人/企业的网上银行支付、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网上支付等)交易额不足0.1%,与传统网上支付方式相比,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额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国外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监管 国际上,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市场发展较早、较快的一些国家,政府对这类市场的监管逐步从偏向于“自律的放任自流”向“强制的监督管理”转变。美国将类似机构(包括非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界定为货币服务机构。自2000年以来,美国已有40多个州参照《统一货币服务法案》颁布了适用本州非金融机构货币服务的法律。欧盟在2007年了《境内市场支付服务指令》,从维护客户合法权益角度出发,要求具有资质的机构有序、规范从事支付服务。主要做法包括: (一)实行有针对性的业务许可。美国已实施的《统一货币服务法》强调以发放执照的方式管理和规范从事货币服务的非银行机构。要求所有从事货币汇业务的机构都必须登记注册,获得许可并接受监督检查。欧盟2000年的《电子货币指令》和2007年的《境内市场支付服务指令》等规定,各成员国应对电子货币机构以及支付机构实行业务许可制度,确保遵守审慎监管原则的机构才能从事此类业务。英国2000年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要求,对从事电子支付服务的机构实行业务许可。欧盟就从事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的机构先后制定了《电子货币指令》和《内部市场支付服务指令》等,并于2009年再次对《电子货币指令》进行修订。这些法律强调欧盟各成员国应对电子货币机构以及支付机构实行业务许可制度,确保只有遵守审慎监管原则的机构才能从事此类业务。 (二)设置必要的准入门槛。美国的《统一货币服务法》从投资主体、营业场所、资金实力、财务状况、业务经验等方面做出了要求。欧盟的《境内市场支付服务指令》对支付机构的资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国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及相关法律除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外,还对这类机构的注册资本金与自有资金构成、业务活动和投资限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三)建立检查、报告制度。美国的《统一货币服务法》明确规定,从事货币汇兑等业务的机构应当接受现场检查;变更股权结构必须得到批准。这类机构必须维护客户资金的安全、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不得从事类似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不得擅自留存、挪用客户的交易资金。这类机构还应符合有关反洗钱的监管规定,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等。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应采取合规性检查等必要措施,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四)通过资产担保等方式保护客户利益。美国的《统一货币服务法》对货币汇兑机构提出了担保和净资产的要求,以保护公众的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规定这类机构的投资方式必须得到许可,投资种类和比例应符合相关要求。欧盟的《境内市场支付服务指令》要求对客户资金提供保险和类似保证。2009年再次修订的《电子货币指令》强调支付机构应严格区分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并对客户资金提供保险或类似保证;电子货币机构提供支付服务时,用于活期存款及具备足够流动性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自有资金的20倍。英国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要求对从事电子支付服务的机构实行业务许可,并且电子货币机构必须用符合规定的流动资产为客户预付价值提供担保,且客户预付价值总额不得高于其自有资金的8倍。 (五)加强机构的终止、撤销和退出管理。美国的《统一货币服务法》规定,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终止、撤销业务许可或要求从事货币汇兑等业务的机构退出该业务领域。欧盟的《境内市场支付服务指令》没有对支付机构的设立与撤销做出规定,但明确规定可以就若干情形撤销对支付机构的支付清算业务许可。 我国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相关问题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显现。 四、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中的主要问题 (一)超出范围经营。非金融机构在工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多数为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服务、计算机网络服务、智能IC卡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开发、电子数据处理服务等。从经营范围的表述来看,未经许可的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清算业务并不具有合法性。 (二)关联关系复杂。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取发行与渠道建设和后台系统分离方式开展支付清算业务。 (三)沉淀资金使用备受关注。由于缺乏具体管理措施,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清算业务时产生的沉淀资金已经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类机构使用沉淀资金的情况包括:委托贷款给关联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和直接进入资本投资等。而且新兴支付手段的大量沉淀资金带来的风险,也增大了洗钱、套现、赌博、欺诈等非法活动的风险,信用卡网上套现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且虚拟货币对实体货币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一定冲击。 (四)业务制度建设不规范。非金融机构制定的支付清算业务制度办法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等参差不齐。许多非金融机构尤其是资金较小、技术较差和能力缺乏的机构既不重视规章制度建设,也不知道如何开展制度建设。 (五)核心技术认定缺少规范。非金融机构对技术安全认证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甚至不了解支付清算业务技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要求。许多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清算业务时并未取得权威部门或者专业机构的技术安全认证。 五、结合《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在非金融机构监管中要借鉴和改进的地方 2010年6月22日,央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市场准入条件,实行业务许可证制度,还规定了支付机构在规范经营、资金安全、系统运行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随着《办法》的出台,我国对非金融机构的监管也将逐渐完善,而其中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非金融机构监管的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出台相关细节监管法规。《办法》的有效执行仍需后续出台相关细节的监管法规,例如支付企业的资金沉淀问题。《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而付款者肯定会使用多家银行账户,这时就要求支付企业要在不同的银行账户之间不断进行划算和结账,会增加成本和费用,影响效率;此外,还有对外资企业的从业资格、及支付公司在具体行业的从业范围和资质等都需要考量。 (二)完善对整个行业准入,以及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服务的终止、撤销和退出管理。 (三)加强行业的自律管理,完善和规范业务制度,对从事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的核心技术要有权威部门或者专业机构的技术安全认证。 金融监管论文:国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一、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基于金融监管部门是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这一国情,回顾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必须着眼于行政改革的大背景。 1.全球行政改革潮流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影响。1978年后,中国金融业进入了现展轨道。但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在1978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并未呈现出“去监管化”的特征,相反,金融监管体系得到了强化。这是因为,中国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认识和接受有一个时间过程,滞后于同一时期的欧美国家行政改革。从理论界的反应来看,直到本世纪初期,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国家遭到普遍质疑和批评时,国内仍有很多学者将其视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倡导仿照欧美国家的做法,打造中国式的“企业家政府”。尽管没有系统性移植这一行政模式,但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化”的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之中,成为政府改革的主流方向之一,如公共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公共交通等领域。当这些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遭遇挫折时,支持者们则坚持认为这并非“市场化”的失败,而恰恰说明了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作为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金融监管部门也逐步接受了市场化的理念,分业监管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 2.引导型政府模式下的金融监管改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选择了引导型政府模式,有学者认为,“引导型政府”模式是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形态之一。但因为缺乏理论自觉,引导型政府模式一直处于“不自觉前行”的状态,不过,它所投射出的“影像”在中国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已经清晰可见。在引导型政府模式之下,中国政府为金融业的发展实施了诸多制度移植及制度创新,仅用了20-30年左右的时间,就建立起了多元化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也逐步成熟,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为主要特点的金融监管体系。按照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市场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集中监管阶段(1978-1992年)、市场分业经营模式下的分业监管阶段(1993-2003年)和市场综合经营萌芽下的分业监管阶段(2003年以来)。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业发展进程,不难发现金融监管烙上的政府行为印记。中央政府作为金融产业的最高监管者,对金融监管的体制、模式、机构、规则进行总体规划,有意识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运用,对金融市场利益进行分配,不断调整金融体系建设及风险防范方面的发展思路与战略布局。 3.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金融监管改革路径选择。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批判集中反映了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认识,尤其是对市场力量过度参与公共治理的反思。对此,“新公共服务”改革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引入公众的力量,使公共行政回归关注公共利益的原有轨道。在金融监管领域,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对自身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再平衡。可以看出,金融监管变革的总体方向和行政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未来改革也必然受到行政改革的影响。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行政改革面临的形势和要解决的问题更为繁冗复杂,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既有经验和模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表明了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和不成熟。但全球化使各主要国家面临着一些同样的社会治理问题,中外行政改革在特定的时点上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主张,这也标志着中国的行政改革逐步走向了理论自觉。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更前瞻的立场上,关注当前各主要国家“强化对市场监管和约束”的主流趋势,推动金融监管改革步伐,既要健全完善市场,也要未雨绸缪,为政策执行预留足够的弹性空间,加强政策微调,防止因为监管乏力而诱发金融危机。 二、对未来金融监管改革趋势的展望 1.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将得以强化。出于对效率和权威的追求,人类社会在进入后工业阶段之前,社会治理始终保持着中心-边缘的结构形态,体现在政府、市场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上,20世纪以来的历次行政改革都是围绕着如何倚重其中一种力量而展开的。一方面是政府和市场独治的失败,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断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行着新一轮的选择,但管制型政府的治理模式终将被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所淘汰。后工业化社会对原有社会形态的解构和重构,消解了中心-边缘社会形态的存在基础,社会治理呈现多中心,政府、市场与公众在越来越多的“场”内产生交集,唯有合作和沟通才能实现三者之间的力量平衡。因此,在后工业化社会,服务型政府成为公共行政的唯一选择,金融监管改革也必须在政府、市场与公众间作出平衡。 2.公众在金融管理事务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把公众的力量提升到与政府、市场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后工业化社会公共行政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平衡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现新的社会治理结构的平衡。在金融监管领域,英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泰勒提出了着名的“双峰”理论,认为金融监管并存着两个目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旨在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与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或市场崩溃;二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目标,通过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防止和减少消费者受到欺诈和其他不公平待遇。金融危机过后,各主要国家普遍意识到金融消费者保护缺失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不同程度加强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美国在美联储之下创设了相对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集中行使原本分散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职权,以克服金融监管机构在保护消费者方面的角色冲突、消除监管套利;英国和澳大利亚早在危机前就已经成立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专门机构;我国也分别成立了隶属于不同监管部门的保护机构,初步形成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体系。随着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未来,金融消费者将会越来越积极主动参与到此项工作之中,这要求金融监管部门要在建立利益协调、对话协商机制等方面发挥好组织引导作用。 3.中央银行的职能地位将更加突出。新公共服 务改革通过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扬弃,阐明了管理和服务的辩证统一关系。金融危机之后,各主要国家分别强化了中央银行对金融监管地位,人民银行也适时提出“金融管理与服务并重”的主张。事实上,即使是在去监管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期,中央银行也没有完全剥离金融监管职责,这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无论中央银行是否被确定为金融监管当局,都必须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发挥主导作用、将金融体系发展和风险的监测分析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建立比传统意义上“最后贷款人”更为广泛的危机管理框架等。 4.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责将更加明确。只有在地方的层面上公共事务治理才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公众需要,金融监管工作也不例外。地方政府是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民间资本不断涌向金融领域,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责任必将得到进一步明确。未来,地方政府应当着重在整合监管资源、提高专业化监管水平、加强与中央监管机构的分工配合、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等方面加大力量投入。 5.金融监管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由于公众需求的变化,公共产品(服务)的种类和范围在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金融市场的逐利性和金融系统自身的结构特征,决定了金融系统的创新特征,新的经营理念、新的营销手段和利润产出模式层出不穷,同时金融体系的内生风险及其传导又极易造成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这给金融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和压力。金融监管工作必须能够适应金融创新的节奏,不断增强对新事物、新领域的掌控和管理能力。 三、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中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也必须循着社会发展的轨道,从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和金融监管变革中汲取有益经验,并呈现出与国情相适应的自身特点。 1.兼顾好市场繁荣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金融监管改革要适应国情需要,兼顾好促进市场繁荣发展和稳定市场秩序的双重目标。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机构改革。要转变监管方式,打破政府对金融资源的垄断,进一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将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切实将职能转向金融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要引导市场进一步走上法治的轨道,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为市场发展营造公平、高效的政策环境,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2.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013年8月20日,国务院在《关于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中,同意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参加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制度平台,促进金融监管政策的趋同或相互融合,重点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交叉性金融产品和跨市场金融创新的协调,加强联合行动,强化信息共享,防止监管真空和过度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在建立中央层面的部际协调监管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督促地方政府履行好对金融机构出资人职责,防止其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对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行政干预,提升监管机构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和化解能力。 3.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金融危机表明,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方式。中央银行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责,必须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大环境负责,除了通过执行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等传统途径来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外,还应该在金融机构信息搜集、信息披露、与专业监管部门合作参与制定规则、必要时采取联合行动等方面拥有特定权力,监管的范围应该包括一切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本文来自于《现代经济探讨》杂志。现代经济探讨杂志简介详见 4.更加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公众在社会治理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的角色,通过有计划的金融教育,合理的制度安排,公众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金融治理事务之中,真正成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应尽快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将对消费者适当有效保护列为监管目标。在立法上,有必要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核心法律,并将制定《金融消费法》提上立法日程,确立监管机构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方面的法律地位,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作为维护公众信心、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在机构设置上,有必要建立统一、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进一步完善多元化保护机制,逐步建立起事前控制—事中调节—事后救济的操作性较强的保护机制,赋予监管机构对违规金融机构的调查及处罚权力。 金融监管论文:中美金融监管体制比较 摘要:本文从金融监管主体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美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并将两者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借鉴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基础上。中国应建立适合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比较 一、金融监管体制概述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金融活动施加影响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结构的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基本要素:首先是体制参与者,即由谁监管和对谁监管,核心是金融监管机关的设置、职责职权的依法定位;其次是如何监管,即为实现金融监管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体制的各种参与者按照一定方式有规律地相互作用,以完成特定的目的。可见,对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涉及到对金融监管机关组织构成、职权的分析、金融监管机关对金融机构作用机制的分析等。 根据监管主体的多少,金融监管体制可分为一元化监管体制与多元化监管体制。前者是独家监管型,即只有一家执行金融监管的机关,实行高度集中的单一型监管体制。后者是多家监管型,即执行金融监管的机关为两家或两家以上共同分工负责进行金融监管。实行这种体制的国家根据监管权限在中央与地方的划分的不同,又可分为一线多元监管体制和双线多元监管体制。实行一线多元体制的国家或地区,金融健全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关负责监管。这种体制实际上是以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为主题开展工作。实行双线多元体制的国家主要是联邦制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代表。其基本框架如下: 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 在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中,美国的监管体制被公认为是最健全、最完备、最具代表性的,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Financial Service8 Act of l999),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金融服务产业的新纪元,美国金融监管也最终形成了现行的双线多元监管模式。这种新的监管体系顺应了金融服务业混合经营、金融集团的发展趋势,在制度上实现了金融监管的创新。由于美国处于世界头号金融强国的地位,因此。对美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考察研究,将在构思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策略等方面提供诸多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比较复杂,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银行发照注册并进行监督,即实行双轨银行制度。在联邦一级,有财政部通货监理局、联邦储备系统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三大银行监管机关。在州一级,各州都有各自的金融法规和银行监管机构。现分述如下: (一)通货监理局 通货监理局是美国资格最老的金融监管机构,它是根据(国民银行法)于1863年建立的。只有向该局注册的银行才能称为国民银行。通货监理局在技术上受财政部指挥。不过实际上它的活动与财政部没有正式联系_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通货监理局的主要职责是审查国民银行的注册和分支行的设置,审核银行的合并,收集国民银行业务的统计数据,并进行与国民银行体系有关的各项经济调研工作;制订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法规,并组织贯彻执行;检查国民银行的资本营运、贷款结构和数量、存款安全程度和贷款利率水平等经营情况,对经营管理混乱或违反金融法规要求的,有权命令其停业,进行清理整顿,有权撤换国民银行的正副行长和高级负责人员。通货监理局每年需向国会报告工作情况。 (二)联邦储备系统 联邦储备系统是根据1913年(联邦储备法)成立的,该系统有以下3个机构: 1、联邦储备委员会 联邦储各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金融政策,此外还要规定金融规章、制度,监督管理下属的联邦储备银行和会员银行的业务。监督货币的投入与回笼:执行有关管制银行控股公司活动的法令,并作为联邦政府的人。 2、联邦储备银行 每家联邦储备银行都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由参加的会员银行认购。所有在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都必须是会员,而在各州注册的银行则可以自由参加或退出。 3、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联邦储各系统中指导公开市场业务的最高决策机构。委员会每四至五周在白宫开会一次,决定公开市场的方针政策,通过买卖政府证券、联邦机构证中国改革券和银行承兑票据以及买卖外汇等办法来调节市场上的银根。此外,还设有供咨询的顾问委员会。 (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建立于1933年。其宗旨是为了保险存款。防止个别银行的信用危机扩散到其他银行而设立的。按规定,只要是联邦储备系统中的银行都要求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未参加联邦储备系统的州注册银行是否参加保险可以悉听尊便。该保险公司的职责除了接受存款保险外。还包括审核检查批准投保银行的经营范围。设立分支行等:考虑投保银行送交的统计、报告;帮助面临破产的银行调整经营方向,组织清理和安排银行破产时资产清理。债务偿还等。为了保证在联邦政府支持下的保险存款得到偿付,解除向银行挤提的风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还享有在紧急情况下向财政部借入资金的权利。 (四)州银行当局 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州注册银行。这些机构同时管理州内其他金融机构,如储蓄存款协会、信贷和金融公司等。一般来讲,它们的具体职责范围基本与通货监理局一样,各州之间略有区别,共同责任如下:批准新银行的成立,开设或关闭分支行机构,以及控股公司在州内的业务范围:审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帐册: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消费者与贷款者的利益。一般州的监督机构对银行的监督采取放松态度,许多银行都愿意向州银行注册,纽约市区银行尽管业务遍及全世界,但它们大部分是州注册银行。基本框架如下: 从上述分析可知,尽管各金融监管机关互有分工,各负其责,各有自己管辖的范围和重点,但各机关职责互相交叉重叠之处是明显的。例如,国民银行须接受通货监理局的监督,但所有的国民银行必须假如联邦储备系统并且参加联邦存款保险,因此,国民银行属于三个不同的联邦监管机关的管理职权范围之内。那些参加存款保险的州会员银行必须同时接受联邦储备理事会、联邦存款 保险公司和州银行监督机关的检查和监督,分别向三个金融监管机关上交经营报告和统计资料。 三、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实施金融监管: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从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中分离出来,分别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格局。200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接管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而中国金融监管也形成了现行的多元化监管体制。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按照金融监管的分工,银监会主要负责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以大银行业为口径,银监会成立了监管一部、二部、三部、合作金融监管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自上而下相应设立了省局,市分局、县(市)办事处体制。而证监会和保监会则分别负责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业的监管;内部设立了相应的监管部室,自上而下则建立了相应会、局(省、市、计划单列)的体制。银监会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着重加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负责金融体系的支付安全,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这种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表明,除中央银行负责宏观调控外,其他几个监管机构都是集中于相对行业的微观规制层面,选择这种监管体制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及时达到监管目标,有利于提高“机构监管”的效率。其基本框架如下: 四、中美金融监管体制比较 中国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异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 因为各国经济、社会、政治体制各异,信用发展程度不同,各个国家的监管模式相当多样化。而且,各国金融经营模式和其监管模式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可能实行统一监管,采用混业经营的国家也可能继续分业监管。从监管模式来看主要是有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而中国和美国采用的都是分业监管模式,虽然两国的经营模式不尽相同,但监管体制仍然坚持分业监管的模式,也就是将金融机构按金融市场划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三个领域,在每个领域分别设立一个专业的监管机构负责全面监管。美国自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银行业走向了全能化,但是其监管体制仍然维系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伞状监管,它不仅存在不同金融业务的监管主体还存在着不同级政府设立的监管主体。银行以及储蓄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由货币监理局、美联储和存款保险公司三大联邦级监管机构和各州监管机构共同负责。证券经营机构主要受联邦政府法的管辖。而证券交易委员会是基于证券交易法设立的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信息披露、证券交易所柜台交易和证券业协会等履行监管职能。美国的保险机构则由所在各州保险监管局负责。中国的分业监管情况在前面阐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但是,分业监管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如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差,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地带:监管机构庞大,监管成本较高,尤其针对全能银行进行的分业监管,容易产生重复监管问题。 (二)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 按照监管主体的标准划分,金融监管模式可以分为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功能监管按不同金融业务的种类进行监管,如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分别由一个监管主体的不同职能部门或由不同的监管主体按照不同的业务领域进行监管。对一个给定的金融活动均由同一个监管者监管。目前实践中的功能型监管模式表现为三种模式,即统一监管型、牵头监管型和伞形监管。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允许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经营多种金融业务,如存贷款、保险承销和经纪以及投资银行等。但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并不开展业务,其主要职能是向联储申请执照、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进行行政管理。对应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伞状结构,美联储被赋予伞型结构监管者(Umbrella Supervision)职能,并且与财政部一起认定哪些业务属于允许金融控股公司经营的金融业务。在伞型监管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的银行部分由财政部货币监管总署、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监管,证券部分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保险部分由州保险监管署监管。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州保险监管署被统称为功能监管者(FunctionalRegulators),如图4所示。 机构监管则按不同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中国目前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监管模式。这种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表明,除中央银行负责宏观调控外,其他几个监管机构都是集中于相对行业的微观规制层面,选择这种监管体制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及时达到监管目标。有利于提高“机构监管”的效率。就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而言,从其实际运行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统一了监管框架,加强了监管专业化,提高了监管效率,而且还有利于中央银行更加有效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但是,近几年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迅猛,金融业开放加快,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其本身所固有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五、结语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时有其独到的优势,如可确保每家银行随时处于层层把关、处处防守的严格监管之下:多元监管体制使金融监管机关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又互相竞争的微妙关系,使任何一个监管机关都很难由于接受贿赂或受政治权势的左右而滥用权力、无原则地放松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但这些有时的实现并不是无条件的,需要各金融监管机关之间密切配合、有机协调。各金融监管机关应在取得监管政策上的一致,避免金融监管规章制度上的矛盾或冲突,在监管过程中,相互磋商、有权相互索取金融检查与调查资料及各自拥有的统计资料,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流。但实际上,没有一个监管部门拥有全部信息和权威以监控系统性风险,无法识别并制约个别金融机构危害整个金融系统稳定以及影响实体经济的不当行为,这在本次次贷危机中得到明显印证。此外,不同监管机构之间很难采取高效率的联合行动以解决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突发性问题。美国所采用的功能性监管也导致了不同监管者在特定事项上的监管重叠。 当然,美国在金融监管方面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的。但借鉴和吸收必须经过加工、改造和融合的过程。如果一味照搬而未消化并融为机体的一部分,那么整个体制内各个系统必然出现冲突和排异而导致体制运做的失败。所以立足于我国实际。在融合中充分吸收和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设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必然之举。唯有如此,所设计出的体制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合拍、与历史文化基础协调,具 有适应变革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利于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这才是最优的体制。 金融监管论文:浅论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改革 本文主要对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监管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金融创新的大背景做了介绍,接着概括了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浪潮持续高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等前推后涌层出不穷,极大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金融业又是一个与国民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敏感性行业,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因素,这就使金融监管成为必然。次贷危机以后,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金融业界的主旋律;因此,如何在做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做好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发展,已成为一个金融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削弱。金融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间的传统业务界限,各机构涉足领域广泛,进行大量业务与工具创新,增加表外业务,一旦创新活动突破金融机构原来的规定的行为边界,但监管当局也没有明文限制,这就使原有的监管法规效力下降、监管手段、监管方法过时,监管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监管有效性被大大削弱。如果新推出的金融产品超出法律规定的界限,但却被市场普遍接受,那么原来的金融法规就完全丧失效率。金融创新可能产生一些模糊的产权关系,导致风险监管失效。比如:某些以境外货币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工具涉及货币所在国、交易发生国、交易者所在国等不同对象,各国对风险责任的认定不同,有可能导致这些金融创新没有任何约束。某些跨国金融机构的子公司的风险监管不确定是属于子公司所在国还是属于母公司所在国家。一些混合金融产品的创新涉及交叉性业务,比如储蓄保险既涉及储蓄业又涉及保险业,这样很容易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真空”。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使得当前金融监管制度往往已滞后金融创新的步伐,使监管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这就迫切的需要金融监管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创新监管理念 金融监管应以市场法则为依据,以市场激励的方式来确立市场秩序。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确立是一个自然扩展的过程,它是随着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结构、法律环境、企业规模、资金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如何强化市场运作机制的功能是最好的金融监管。目前金融监管的关键是如何在观念上从以往的“命令与控制”转变到“市场激励”上,即金融监管,政府仅是市场裁判或规则执行者,而不是市场的参与者,更不是市场的主事人。 适应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需求,积极调整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应该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监管首先要真正保障投资人、存款人的利益,不再把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稳健运行作为单一的目标。 树立监管效率观念,努力降低监管成本。要改变监管不计成本的观念,实施监管时必须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在监管制度的设计与监管执行中都坚持贯彻成本最小的原则,尽可能地降低监管成本,降低监管的资源占用。 增强监管风险意识。在监管过程中强调监管的依法性和有效性,坚持监管行为的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监管行为,确保监管行为自身的合法、合规性,防止金融监管违法、失当行为的发生。三、创新监管方式 金融监管的工作不是以传统的方法来衡量而是以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分析。如任何规章,生效前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收益超过成本的规章才能被通过;生效后每一年进行成本收益评估,掌握规章对金融活动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分析规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绩效或金融监管目标。对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不是先设计标准,而是采取选择性的方法:如绩效标准,市场激励和信息战略。这种监管方法的改革要求废除那些限制市场效率、增加个人与企业负担、有失公平的和过时的规章制度。 强调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基础作用。要在努力调整金融机构产权安排的同时,积极建立金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促进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弱点,和纠正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要加大对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内控制度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创新业务的操作制度,防止金融创新的衍生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当局要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审计部门的联系,共同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建设。 积极建立市场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建立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金融机构有关经营情况公开性,同时要通过积极推行银行信用、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市场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发挥市场制约作用,共同推进金融监管。 建立中央银行监管与委托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定期对金融机构实施外部审计,弥补中央银行监管在人力和技术上的不足,确保金融机构经营信息的真实性,发现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共同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四、创新监管手段 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推进金融监管电子化进程,实现监管机关与被监管机构的电子联网,实时监测金融机构运营,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监管信息,提高监管应变能力;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完善非现场监管运作体系,运用特制软件,对金融机构非现场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比,归纳管理,并最终形成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判断,为进一步的金融监管提供依据。积极稳妥地建立金融机构资信评级体系,对金融企业定期进行资信评级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发挥市场约束功能,实行区别监管,促进金融机构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总之,金融风险会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否则也不可能保证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但金融监管不是金融抑制,而是不断地推出新的监管理念、监管法规,通过金融改革不断的完善监管。 金融监管论文:我国金融监管问题探讨 从关注资本制度的顺周期特征,到逐步引入反周期机制和相应的工具,完善反周期监管措施以提高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自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先后发表了三个重要的监管指南,都与调整金融监管从顺周期监管向反周期监管转移有关。 扩大监管范围,减少监管豁免,强调全员监管为降低监管豁免对金融危机的深度和规模的影响,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已就加强金融监管、扩大金融监管范围达成了共识。美国政府认为,所有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严重风险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受到严格监管。因此,应将监管范围扩大到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企业,除银行控股公司外,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也将被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围。而欧盟则认为,混业经营的银行体系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自我膨胀,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承担主要责任,必须强化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 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成为共识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来看,在2009年4月举行的G20伦敦峰会上,与会成员国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将金融稳定论坛扩展为金融稳定委员会,并赋予后者更强的制度基础以及促进金融稳定的更宽泛职能。同时国际国币基金组织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个以G20为重要平台,以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主要支柱,以国际证监会组织、巴塞尔委员会、八国集团等为主要辅助的国际监管合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而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危机爆发以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呼声高涨。欧盟和美国的改革方案都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加以强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密切协作成为各国的共识。 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的金融监管也慢慢和国际接轨。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受到的主要冲击在于外需下滑带来的出口需求下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金融监管没有问题,相反,为了履行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金融市场也需要逐步对外开放。在这种背景下,审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金融监管框架不完善虽然我国金融监管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环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调整自己的金融监管体系,何其相比,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显得不够完善。首先是宏观金融监管执行者的定位问题。央行的目标定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的规定是:央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但对于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监督又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承担,这种目标与手段不平衡的现象不利于宏观监管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宏观金融监管在跨行业维度上的问题。这主要在于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大规模开展混业经营,同时又有很多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同质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跟不上金融市场的变化,导致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三是宏观金融监管在跨时间维度上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本要求缺乏动态性监管和逆周期性监管。 (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与金融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及一些与金融监管有关的部门规章制度。我国没有专门的金融监管法,如果将这些零散分布的作为金融监管依据的法律法规统称为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话,这个体系也具有巨大的缺陷。首先是法律法规覆盖面不够广泛,如私募基金和产业基金,就没有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其次一些法律法规条文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另外,金融立法滞后,金融立法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立法缺乏前瞻性。总之,我国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三)金融监管标准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差距较大,协调性不够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金融的国际化趋势尤其明显。金融的国际化要求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为使金融监管更具公平性,让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具有同样的约束,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一些权威国际组织公布了一系列金融监管的指导性文件,这些指导性文件都是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但是,我国由于金融业发展起步较晚,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也较多,使得我国现在的监管机构对一些发达国家监管部门所不能容忍的问题放宽了监管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时承诺的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时间的临近,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标准,争取早日和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接轨,增强国际监管的协调性势在必行。 提升中国金融监管水平的对策建议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针对在这次危机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金融监管的最新成果。针对我国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完善宏观金融监管框架体系危机后各国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思想均是加强宏观监管的审慎性,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也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完善宏观金融监管框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重新明确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定位,扩大央行权限,以监控系统性风险。尽管央行已经依法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缺少一个监测并防范宏观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专门机构。可以借鉴美国扩大美联储权限的做法,扩大央行权限,赋予央行识别、监控、预警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职能。其次,强化逆周期金融监管和动态性金融监管。2010年1月13日,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这是强化逆周期金融监管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而为了强化动态性金融监管,我国可逐步全面采取动态拨备的制度。 (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强有力的监管体制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巴塞尔核心原则》明确指出,适当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是必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公共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体系。针对缺乏监管的监管对象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将现行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形成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体系。其次,要加快制订有关法律的具体实施细则。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只有实施细则明确了,金融监管才能落到实处。同时,在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时,必须提高我国金融立法的前瞻性和适用性。 (三)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我国金融监管的监管主体多,并且金融监管的协调性较差,这会在金融监管的工作中形成监管真空,必须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首先,健全“一行三会”联席会议和磋商机制,进行渐进式的金融监管改革。我国目前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加 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上,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金融监管主体。其次,扩大金融监管协调的主体。借鉴西方国家建立有效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经验,我国可以成立一个体制健全的金融监管协调组织。该组织除包括“一行三会”外,还应包括行业自律组织。同时,我们还必须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标准,和国际接轨,努力按国际金融监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金融监管论文:论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改革 论文关键词: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理念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对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监管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金融创新的大背景做了介绍,接着概括了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浪潮持续高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等前推后涌层出不穷,极大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金融业又是一个与国民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敏感性行业,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因素,这就使金融监管成为必然。次贷危机以后,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金融业界的主旋律;因此,如何在做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做好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发展,已成为一个金融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削弱。金融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间的传统业务界限,各机构涉足领域广泛,进行大量业务与工具创新,增加表外业务,一旦创新活动突破金融机构原来的规定的行为边界,但监管当局也没有明文限制,这就使原有的监管法规效力下降、监管手段、监管方法过时,监管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监管有效性被大大削弱。如果新推出的金融产品超出法律规定的界限,但却被市场普遍接受,那么原来的金融法规就完全丧失效率。金融创新可能产生一些模糊的产权关系,导致风险监管失效。比如:某些以境外货币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工具涉及货币所在国、交易发生国、交易者所在国等不同对象,各国对风险责任的认定不同,有可能导致这些金融创新没有任何约束。某些跨国金融机构的子公司的风险监管不确定是属于子公司所在国还是属于母公司所在国家。一些混合金融产品的创新涉及交叉性业务,比如储蓄保险既涉及储蓄业又涉及保险业,这样很容易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真空”。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使得当前金融监管制度往往已滞后金融创新的步伐,使监管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这就迫切的需要金融监管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创新监管理念 金融监管应以市场法则为依据,以市场激励的方式来确立市场秩序。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确立是一个自然扩展的过程,它是随着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结构、法律环境、企业规模、资金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如何强化市场运作机制的功能是最好的金融监管。目前金融监管的关键是如何在观念上从以往的“命令与控制”转变到“市场激励”上,即金融监管,政府仅是市场裁判或规则执行者,而不是市场的参与者,更不是市场的主事人。 适应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需求,积极调整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应该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监管首先要真正保障投资人、存款人的利益,不再把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稳健运行作为单一的目标。 树立监管效率观念,努力降低监管成本。要改变监管不计成本的观念,实施监管时必须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在监管制度的设计与监管执行中都坚持贯彻成本最小的原则,尽可能地降低监管成本,降低监管的资源占用。 增强监管风险意识。在监管过程中强调监管的依法性和有效性,坚持监管行为的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监管行为,确保监管行为自身的合法、合规性,防止金融监管违法、失当行为的发生。 三、创新监管方式 金融监管的工作不是以传统的方法来衡量而是以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分析。如任何规章,生效前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收益超过成本的规章才能被通过;生效后每一年进行成本收益评估,掌握规章对金融活动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分析规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绩效或金融监管目标。对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不是先设计标准,而是采取选择性的方法:如绩效标准,市场激励和信息战略。这种监管方法的改革要求废除那些限制市场效率、增加个人与企业负担、有失公平的和过时的规章制度。 强调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基础作用。要在努力调整金融机构产权安排的同时,积极建立金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促进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弱点,和纠正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要加大对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内控制度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创新业务的操作制度,防止金融创新的衍生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当局要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审计部门的联系,共同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建设。 积极建立市场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建立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金融机构有关经营情况公开性,同时要通过积极推行银行信用、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市场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发挥市场制约作用,共同推进金融监管。 建立中央银行监管与委托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定期对金融机构实施外部审计,弥补中央银行监管在人力和技术上的不足,确保金融机构经营信息的真实性,发现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共同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四、创新监管手段 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推进金融监管电子化进程,实现监管机关与被监管机构的电子联网,实时监测金融机构运营,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监管信息,提高监管应变能力;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完善非现场监管运作体系,运用特制软件,对金融机构非现场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比,归纳管理,并最终形成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判断,为进一步的金融监管提供依据。积极稳妥地建立金融机构资信评级体系,对金融企业定期进行资信评级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发挥市场约束功能,实行区别监管,促进金融机构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总之,金融风险会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否则也不可能保证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但金融监管不是金融抑制,而是不断地推出新的监管理念、监管法规,通过金融改革不断的完善监管。 金融监管论文: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对有问题银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破产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银行体系的特殊性以及脆弱性又要求在引进破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建立两者间合理的协调机制,通过内外约束机制在维护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效率,为银行机构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关键词:商业银行;破产制度;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一、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必要性 1.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必要性:效率。 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传统上是国有银行垄断,一方面银行的经营活动受行政干预明显,另一方面银行的经营亏损也主要由国家来承担。国有银行一直未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立起银行的破产机制。但随着商业银行业的市场化,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等各种投资形式的商业银行机构不断出现和发展。在各种商业银行林立的竞争局面下,已经有并将有更多的商业银行机构会由于经营不力而出现资不抵债,甚至出现挤兑银行的现象。因此,在中国商业银行领域建立规范的市场退出制度,尤其是破产制度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银行破产制度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但也会增加银行体系的整体效率。 2.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必要性:稳定。 首先,银行业是一个具有较大脆弱性和很强负外部性效应的行业。着名的“DD”模型(Diamond and Dybvigr,1983)说明,银行的基本功能是将不具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的资产,但是正是这种功能本身使银行容易遭受挤兑。而且一家银行的破产倒闭可能诱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出现银行恐慌。另外一方面,银行体系还支撑着整个社会的支付结算体系。如果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就可能会破坏了整个支付结算体系,并通过货币信用紧缩影响经济增长。 其次,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而一旦进入运行,又会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如果一家商业银行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其他类似的金融机构的进入障碍就会加大,竞争就会减少,这意味着银行市场具有自然垄断特征。为了避免出现强大的金融寡头,需要金融管制(Meltzer,1967)。 最后,银行业存在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体现为贷款,而商业银行的负债则体现为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储户的资金并保证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由此产生了柠檬问题(Akerloel970)——在金融市场中具体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解决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监视”问题,只能由没有私利的政府来提供金融监管这种准公共产品,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和安全。 3.建立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协调的必要性:兼顾效率与稳定。 首先,在银行业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进行协调是必要的。很显然,建立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和金融监管之间有一定的矛盾。金融监管强调的是金融稳定;而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建立,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债权人和投资者利益。所以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之一正是要避免出现商业银行破产现象,这也正是在银行业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进行协调的必要性所在。 其次,在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之间建立协调机制是可能的。一方面,破产制度的建立是对金融监管的补充,或者可以说是金融监管的一个组成部分。破产制度建立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有问题的银行机构破产,而是建立一种市场的惩罚机制,对银行机构提供一种警戒和压力,督促市场上的商业银行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而这也正是金融监管的宗旨所在。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也是建立银行业破产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破产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破产,而相反是为了督促金融机构以避免出现破产,有效完善的金融监管很显然有力地促进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金融稳定是各国监管的目标之一,但它不应该成为监管当局的最终目标,金融监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金融稳定的基础上,追求金融效率的提高,并由此实现社会净福利的最大化。如果把金融稳定划分为个体稳定和全局稳定,短期稳定和长期稳定,当他们出现矛盾时,显然全局稳定与长期稳定比个体稳定和短期稳定更为重要。银行机构破产制度的建立,可能从短期来看对某些个体机构会出现不稳定,但对整个银行体系的长期稳定却是非常必要的(杨德勇,2000)。所以,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建立和金融监管从根本目的来说是一致的,它们一个从外部进行管理,一个激发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为实现金融体系的健康安全有效运行共同提供制度基础。 二、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现状。 20世纪的最后几年,海南发展银行和广国投等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揭开了中国金融业市场退出的序幕,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破产制度已经开始在中国出现,这无疑是中国金融体系在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进步。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转型经济国家,中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真正建立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表现在: (1)以弱并弱。如海南28家城市信用社在市场退出中选择了由海南发展银行收购的方式,以弱并弱。拖累了接受并购主体的业务经营,最终海发行也陷入关闭的境地。(2)增加了风险。对问题严重的银行处置时由国家银行进行整体业务托收监管,没有剥离不良债权,免除了原经营者清收不良债权的义务,不利于追究其责任。原出资人承担损失不够,形成较高的道德风险。(3)行政干预过多。在商业银行退出方式中采用政府行政撮合,没有利益基础的并购,会导致并购双方之间内耗增加,降低了经营的效率,而且使政府付出了成本较高,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会产生消极的影响。(4)退出过程中监管不透明,监管成本过高,破产机制没有制度化。 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商业银行产权不明晰问题,我国破产法规建设落后的问题,但笔者认为,缺乏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也是破产制度在银行业乃至金融领域迟迟未能建立的重要原因。 2.我国对银行业金融监管的现状。 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历史并不短,监督力度也不小。但总体来看,对银行业的监管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法》等相继出台,使我国的金融监管向法制化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实施。 结合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建立,目前中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还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金融安全网。广义的金融安全网由金融监管当局的谨慎性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手段和存款保险制度三部分构成。金融安全网可以发挥风险防范、风险补偿、危机救助处理等功能,起着金融业稳定器的作用。谨慎性监管缺乏,必然出现更多有问题银行面临破产危机,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定受到挑战;而风险补偿和危机救助措施的缺位,更使有问题银行的退出和破产给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冲击。然而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公开的存款保险制度,因此我国的金融安全网是不完备的。 (2)强调市场进入的限制,而对银行运营监管落后;过分强调外在约束,缺乏破产机制的约束。我国的商业银行对市场进入的管理很严格,门槛很高,但对银行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监管不够,而且金融监管过于依赖监管当局的外在约束,而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措施和市场约束机制重视不够。在 没有破产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很多银行机构很有可能并不按照谨慎性原则遵循外部监管要求和建立内部监管制度,甚至可以通过政府的救助获取违规经营的收益。例如对中银信的处理,尽管其股东的原始投资已经完全丧失,但在对其的收购协议中,原来股东仍然按照1∶1的比例得到了偿付。这无疑助长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违背了金融监管的初衷。 (3)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对风险的监管不够全面,技术手段低下。我国商业银行至今所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因此金融监管也主要侧重于对信用风险的监管。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中国市场,银行业竞争的升温,我国商业银行将涉及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除了信用风险外,还会面临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影响,但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明显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在风险识别、度量和监测方面科学性不够,与国际上先进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方法相比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必然会引起银行业的动荡和混乱,并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破产制度迟迟未能正式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缺乏有效的配套监管措施,而商业银行监管落后的一个很大原因也在于监管并没有真正面向市场和效率,没有破产制度的引入,银行监管很难达到银行业整体效率提高和银行业整体稳定的目标。 三、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及其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如上所述,在我国银行业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破产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银行业的监管法规和措施没有完善,不敢贸然在银行业引进破产机制,以免造成银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混乱。所以,在我国,建立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与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是必须同时进行的,只有在建立了真正有效的金融安全网的前提下,才可能完全建立起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并进一步促进监管的力度。我们一方面需要从两个领域分别着手进行改进与完善,另一方面更需要二者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1.首先,要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1)在放松市场进入限制的同时,加强对商业银行运营的监管。我国一直对商业银行的进入设置非常高的壁垒。与此对应的是中国的银行市场退出壁垒也很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真正的破产退出市场。这也并非中国独有现象,从世界各国来看,高进入壁垒必然伴随高退出壁垒,而退出壁垒的降低也要求市场进入壁垒的放松。例如,美国在1945—1980年间,对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和业务范围、利率进行了严格限制,其间发生商业银行倒闭107家,1981年以后随着这些限制的取消,到1992年,退出市场的银行达到1524个。日本在1945到1990年间,没有发生银行退出事件,此时期日本对银行采取了市场进入限制和利率业务限制,1990年到2000年,日本共有超过35家银行退出市场,而此期间日本银行的上述限制均取消。 所以,一方面为了在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破产制度,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也应该降低。另一方面,在破产机制建立起来后,进入壁垒的降低将伴随银行倒闭和破产的增加,要避免给中国的银行体系以至于国民经济带来影响,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运营监管是必然选择。 (2)参照国际金融业监管的标准,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既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法规体系,设置合理的监管机构;又要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作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指出市场约束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必要补充。而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公开信息披露,因此,商业银行公开的信息披露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竞争加剧,银行监管方式改变,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改善我国的信息披露是大势所趋。 (3)健全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在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同时,实行全面的风险监管。由于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因此,监管当局在制定监管指标时就要充分地考虑到各种风险,对各种风险的程度都进行监督,而不仅仅局限于对信用风险的衡量和化解。建立信息传递控制机制和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识别评估和控制银行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将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 2.在完善监管的前提下在我国商业银行引进破产制度。 (1)尽快制定颁布有关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在关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过程中,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和经验,同时要结合我国的经济金融现实,尤其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在原则、程序、方法上有别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破产法,在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市场退出的界限与标准、市场退出后金融机构员工善后措施、市场退出的主持者及其权力边界、市场退出的程序等方面应做出特殊规定。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了避免一家银行的破产传染到其他银行而产生银行倒闭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必须在有问题银行和健康银行之间建立起一道“防火墙”。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要防止挤兑风潮和金融危机,维护公众信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虽然该制度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问题,但在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实际存在着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一般所说的几种类型的道德风险:银行高风险投资、存款者削弱对银行监督选择约束、监管当局放松监管和存款保险机构放弃对有问题银行的救助,前三类道德风险在我国已经存在,甚至可以说这些道德风险超过了在存款保险制度下的同类风险,所以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状况是利大于弊的。在对待存款保险制度的收益和弊端问题上,关键的是应该如何减小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例如,建立私人和政府两级保险机构,私人机构承担正常时期的破产保险,政府承担危机时期保险;实行差别保险费率;确定存款保险的最高限额等,而不是放弃存款保险制度本身。 3.进一步加强破产制度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1)从机构设置完善二者之间的协调。 存款保险公司的建立肯定会成为银行体系监管部门的有力补充,从而形成以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存款保险机构为主体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但是,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督职能又和其他几个部门不大相同,它主要是为金融机构创造一种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它的职能直接定位于对金融业的风险状况监管及对有问题的和濒于倒闭破产的金融机构进行救助和破产处理。为了使存款保险机构与其他监管部门之间更好的协调,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可以在存款保险机构内部建立一个独立、权威的金融风险监控部门,专门对金融风险进行研究、控制和处理,这样,一方面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拥有用于风险监管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把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各自独有的职能中去,但同时通过信息共享机制,也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准确、及时的监管信息。 (2)通过商业银行破产制 度建立金融监管中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职能不仅在于事后及时补救,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事前风险防范的机制。存款保险机构是按照经济利益的原则而建立的保险公司,它在执行政策使命的过程中,是按照经济利益的原则来展开业务活动的,因此,存款保险公司为避免风险银行破产而支付大量的赔偿金,势必要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对投保银行进行风险发现和约束,一旦发现风险超过警戒线,就会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各国存款保险机构都要求投保银行接受它的检查和指导,并对经营不善的银行提出警告,如美国FDIC就十分重视事前防范银行倒闭,在投保协议书中就明确要求各投保银行必须定期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其他专项业务报表,并无条件接受FDIC的不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从运行程序完善二者之间的协调。 在对商业银行的日常监管中,主要由现有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根据审慎性原则实施监督管理,对违反监管法规的银行采取监管措施,同时包括银行本身的措施和对银行经理、董事和股东的措施,此外,主要监管部门还拥有银行许可证的发放和吊销的权力。在此时期,存款保险公司应该配合监管机构在商业银行的风险预防方面协调监管,充分利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各方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一旦在有问题金融机构宣布倒闭以后,应该将其统一交给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处置。此时存款保险公司作为最大的债权人被赋予接管人的职能,负责对投保银行监督、检查,对发生支付风险的银行提供资金援助,物色、联系其他银行对濒临倒闭银行进行购并和对退出市场的银行进行清算处置等业务。 金融监管论文:论金融稳健统计与金融监管 【论文关键词】 金融稳健统计 巴塞尔协议 金融监管 【论文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估计偏高,因此影响了对金融稳定性的衡量。本文讨论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如何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应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的财政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金融风险相互传递所带来的风险。这对于中国构建稳健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金融稳健统计在衡量金融稳定性中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风暴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性。随着金融业趋向全球化,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加强,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也在增强。此时,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稳健统计成为了新时期维护国家经济稳定、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必然要求。 在货币与金融统计中,对金融稳定性的审慎分析包括金融监管统计和金融稳健统计。其中,金融监管统计是从微观层面上,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监管和统计,衡量的是个体风险;而金融稳健统计则是从宏观层面上,对各个金融机构的集体行为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统计,衡量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即系统风险。 金融稳健统计,是一个国家检测宏观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工作。其核算基础是《国民经济核算》《国际会计准则》和《巴塞尔协议》,在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的监控方面,金融稳健统计遵循审慎性原则,坚持《巴塞尔协议》中的CAMELS标准,它包括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收益与利润状况,流动性和对市场的敏感程度。金融稳健统计涉及的统计对象包括存款机构部门、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部门、住户部门、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其中,对一国金融稳定影响最大的当属存款机构部门。 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因此,巴塞尔协议始终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90年代中期来,由于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尽管《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但国际银行业存在的信贷风险远未消除。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即便在银行资本充足和资本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流动性出现问题也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在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III)的最终文本,并要求各成员经济体两年内完成相应监管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虽然目前来看,我国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巴塞尔协议新标准,但是从长远看,我国金融业分步骤地实行。 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指导意见》统筹考虑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要求,设定了三个层次的资产充足率监管标准:一是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二是引入逆周期超额资本要求,三是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 二、金融国际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损失准备计提严重不足,因此导致估计的资本充足率严重偏高。此外,对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银行,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并在许多方面放宽了标准。这些问题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伴随着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各国都在不断地对金融监管进行调整,适合国情的、有效的监管框架是促进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维护公众的信心的关键。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在开放发展中应一些做必要的调整,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的对策有: 1、监管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监管活动应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警防范转变;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监管行为;从注重金融机构外部监管向注重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及加强行业自律转变,实现社会联动监管;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转变控制金融风险的思路,从目前以防范风险为主的监管向支持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的监管转变。 2、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协调配合: 加强综合监管力度,不断提高整体监管的水平和效率,从整体上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应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对有些业务和有些领域应当实施联合监管和综合监管,要充分发挥银、证、保之间有效的政策协调的信息共享机制的作用,从整体上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3、完善金融法律体系,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对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体而言,立法之后会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付出高昂成本。如不尽快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填补金融监管的法律空白,外资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优秀人才,有可能发现法律漏洞乘虚而入,从而引发恶性行业竞争,影响金融秩序。 4、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为最终的同一监管创造条件: 建立有效的金融金融监管体系是一国金融健康运行的必要前提。但是一国选择何种金融监管体系模式或金融监管体系变迁的路径则取决于其经济、金融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在西方各国监管的发展的发展中,英国、美国的金融监管最具有特色。尤其是监管机构和监管内容的变化最能反映出金融监管制度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加入WTO后,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将越来越多地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风险管理;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将会面临外资金融机构全方位的竞争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金融机构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对策,不仅需要注意各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提高,更需要注意其安全能力的保障,因此,新时期下金融机构业务,需要我国的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与时俱进,更需要我国的货币金融统计工作加强金融稳健统计的基础,为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加强金融体系对抗风险的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金融监管论文:电子货币网络银行对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电子货泉、网络银行发展迅速,尽管学术界仍没有准确的界定其确实的含意,但其发展之迅速对于传统的银行模式提出了挑战。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电子货泉、网络银行对于其货泉政策、职能、地位及作用均会发生深入的影响;如何有效地施行中央银行对于电子货泉以及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也刻不容缓。 1、电子货泉发展对于货泉政策的影响 电子货泉产品,主要被设计用来替换流通中的通货,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流通的通货是整个货泉供给的1部份,因而对于流通中通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货泉供给,影响最大的是狭义货泉M一。许多国家都将M一定义为:流通中的通货加活期存款。因为流通中的通货在M一中占的比重较大,因此电子货泉的替换作用会对于它发生较大影响,而其他层次的货泉供给,如M二以及M三,因为流通中的通货在其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影响也较小。电子货泉对于M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范围;(二)中央银行对于商业银行所请求的筹备金范围;(三)传统上对于M一的定义。 在现代银行体制下,存款是通过对于基础货泉的再创造进程而发生的,货泉供给等于基础货泉量与货泉乘数之积。基础货泉等于流通中的通货加之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筹备金数量。电子货泉对于流通中通货的替换作用会通过3个途径影响M一:(一)因为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而影响M一;(二)通过扭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筹备金数量而影响M一;(三)通过货泉乘数对于M一发生影响。 因为电子货泉的替换作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范围会缩小,中央银行1般通过公然市场业务调理货泉供应量,缩小的资产负债范围将会加大调理难度。 在货泉需求方面,流通中通货的减少加快了货泉的流通速度,依据货泉数量理论,电子货泉的替换作用使患上应用通货进行交易的次数减少,因此对于货泉的需求减少。而电子货泉在信誉创造方面的作用,又使患上对于货泉的需求处于不不乱状况,从而致使利率波动。依据凯恩斯货泉需求理论,货泉需求与利率直接相干,利率的波动反过来又致使货泉需求的不不乱。这样金融当局在应用货泉政策工具通过影响利率而施行货泉政策时,会因为上面的反作用而使利率的传导作用减弱。 电子货泉的发展会逐渐减弱人们对于流通中通货的需求,降低通货在广义货泉以及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使患上只盯住基础货泉的货泉政策效率不可防止地大打折扣。 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泉供给者,其进行创造存款货泉的存贷流动,提供货泉供给的数量,都树立在基础货泉这个基础上。基础货泉及其增减变化直接抉择着商业银行筹备金的增减,从而抉择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泉的能量,而电子货泉对于流通中通货的替换作用使患上这类能量减弱。电子货泉的发展不可防止地使传统的基础货泉结构以及内涵遭到冲击,如果电子货泉对于流通中的通货只是完整的替换作用,那末只需将电子货泉余额加入到基础货泉中,即基础货泉应由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筹备金、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以及电子货泉余额3者形成。然而,因为目前发行电子货泉的机构可能不是中央银行,因而电子货泉尚无起到对于创造货泉发生作用的高能货泉的作用。同时因为电子货泉的信誉作用,也使患上它的创造货泉能力与传统的存款货泉创造能力不同。 电子货泉的发行,扩展了货泉供给主体,加大了货泉乘数,对于现实货泉供应量发生影响,使货泉供应在必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央银行的节制,从而使货泉供应愈来愈多地遭到经济体系内部因素的安排,和市场因素的安排。货泉供应内生性的增强,请求中央银行的货泉政策及货泉供给体系进行变革以及完美。 2、电子货泉与金融监管 目前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含市场准入、市场运作进程以及市场退出。其中市场运作进程监管又包含资本足量性监管、活动性监管、业务规模监管、贷款风险监管、外汇风险监管、筹备金管理以及存款保险管理等几个方面。 电子货泉的发行使流通中的货泉需求减少,减少了金融当局的货泉发行数量,从而减少了金融当局的铸币收益。 电子货泉的活动性也一样影响电子货泉的发行范围以及余额。其发行的范围越大,可用于结算的余额就越多,但同时也请求有更多的传统货泉随时筹备赎回至关数量的电子货泉。这1点请求中央银行有足够的货泉贮备,以便应付可能呈现的人们对于某1电子货泉系统发生的信念危机。因而,电子货泉的发行以及流通对于中央银行的货泉政策提出了挑战,对于货泉当局的货泉供给调控能力提出了质疑。 中央银行不但应该有效节制电子货泉的发行数量,还必需对于电子货泉的发行主体以及电子货泉的种类进行必要的限制。目前,国外主要有下列几类发行机构:银行、受管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然而多数国家发行电子货泉的机构主要仍是信誉机构,这—点无比首要。咱们认为,在中央银行制订电子货泉的监管措施时,应该首先斟酌电子货泉发行机构的信誉等级,并依据其信誉等级抉择获取电子货泉发行资历、发行电子货泉的数量、种类以及业务规模。而电子货泉发行机构的信誉等级应该每一年进行核定,考查的指标可以选择资本金、已经发行电子货泉的数量及其余额,流通速度、外汇交易额、筹备金以及存款保险等内容。 另外,要对于发行电子货泉的机构,尤其是发行电子货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必需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进行平等的节制与监管,对于其发行的电子货泉余额请求在中央银行存有相应范围的筹备金,以便加强对于货泉供给的节制。固然,目前世界上发行电子货泉的大多数国家对于电子货泉的发行机构没有额外的筹备金请求,依然依照现有金融业的规则进行管理。但从风险节制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将电子货泉以及传统货泉区别开来,分别制订各自的筹备金率,更有益于中央银行货泉政策的不乱。 为了实现对于电子货泉信誉创造功能的有效监控与测度,还应树立1套完备的监控体系,增添对于货泉需求和货泉流通速度的定量测度,以便节制货泉供求,使货泉政策患上以有效施行以及贯彻。 3、网络银行与金融监管 网络银行通过因特网或者其它公用网络与客户直接联络,进行各种资产、负债业务或者表外业务,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不同。网络银行拥有利便、快捷、超出时空等特色,它所使用的运作工具更是有别于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的发展相适应,电子货泉在其业务传递中盘踞了主要的地位。过去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以及单据等将全面电子化、改用电子货泉;所有银行业务文件以及办公文件也将完整电子化,采取数字签名、数字验证技术以及公共钥匙密码技术等;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络则直接使用数据通讯以及网络传递等方式。 网络银行的整个交易进程几近全体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交易对于象变患上难以明确,交易进程更为不透明。因为多种缘由,银行对于客户的了解常常是不够的,这也加大了贷款监测的难度。网络银行业务的展开,使习气于集中管理的金融监管当局以及监管轨制变患上难以适应这1新变化。尤其在对于网络银行业务规模的划分上,到底采取1个甚么样的标准以及尺度,显然是必需最早斟酌的问题。 通过计算机与网络,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这1端传送到地球的另外一端,大量资金的突发性转移无疑加重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而网络的快速传布特征,会使这类波动迅速蔓延,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不不乱。例如,大量资金短时间涌入某个国家,会造成该国汇率以及利率的大幅波动,造成该国本币的急剧升值或者贬值,乃至会影响该国的货泉信誉,造成该国金融市场的激烈波动。而这类波动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造成整 个金融市场动荡,乃至全世界经济动荡,金融风险演化成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动荡与衰退。网络银行资金的大范围快速活动还将致使中央银行难以准确了解其资产的实际情况,造成信息不对于称,使风险集中,速度加快,风险情势更为多样化。显然,传统的金融稽核手腕尚没有无比合适网络银行金融监管的法子。 在网络银行眼前,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现场监管将变患上苍白无力。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的延伸,扩大了金融业务空间,也使金融监管的规模变患上更为广泛,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监管力度。网络银行主要通过大量无纸化操作进行交易,不但无凭证可查,而且1般都设有密码,使监管当局没法搜集到相干资料做进1步的稽核审查。同时,许多金融交易在网长进行,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使确认该笔交易的进程繁杂化,监管当局对于银行业务难以核对,造成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应银行实际经营情况。 因而,就稽核方式而言,在对于网络银行进行具体稽核时,报表稽核应该成为重中之重。而报表稽核的首要性以及效力性,使患上报表格式的统1化以及数据转换接口的标准化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因为过去整个金融系统的电子化建设计划不统1,各家银行的电子化水平良莠不齐,软硬件系统缺少必要的兼容性,非现场监督电脑体系网络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同享程度很低,这些均在必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力。同时因为稽核指标体系缺少层次性以及统1性,致使宏观以及微观监管指标比例呈现失调。所以,中央银行在对于网络银行制订相干的法律法规时,应该首先斟酌整个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的全面计划,树立统1以及规范的非现场监督体系,将报表格式标准化,并按银行会计数据管理规则树立科学的监控指标体系,从而到达非现场稽核以及报表稽核高效准确的目的。报表稽核的结果也可作为电子货泉发行机构的信誉评级根据。 与传统银行的信息表露不同,对于网络银行的信息表露请求应该更为严格,尤其要强调其信息表露的公然性。所谓信息表露是指网络银行及时向公家其经营流动以及财务状态的有关信息,优良的信息表露轨制可以促使投资者以及存款人对于其运作状态进行充沛的了解,影响他们的投资以及存款行动,以免可能酿成的被动。然而因为种种缘由,现有的银行信息表露内容以及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跟着我国金融企业逐渐实现股分制,并终究步入上市公司的行列,对于于那些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上市金融机构,更应该遵循“公然、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准确地表露其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态。 除了上述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外,网络银行还面临下列几类风险,如法律风险、信誉风险、管理风险以及网络犯法风险 4、结论以及建议 依据上面的分析可以患上出下列结论:电子货泉的快速发展对于金融体系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传统货泉政策体系发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而电子货泉以及网络银行业务的展开对于金融监管的内容以及法子提出了挑战。 电子货泉的发生减少了原有系统的风险,使患上封锁以及孤立系统因为信息不完备而酿成的风险基本解除,但同时也派生出1些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使患上风险更为难以测度以及节制。 新的电子支付系统发展的症结是要有总体计划,触及的部门也不但限于金融当局,咱们要将电子支付系统及电子商务触及到的有关法律、中央银行的货泉政策、监管内容法子、税收问题、电子货泉的发行体系的树立等统1计划,分步施行。 电子货泉、网络银行的发展应斟酌如下问题:由金融当局统1计划,严格管理;树立1套与之对于应的法律法规,以明确消费者、商家、银行以及清理机构的权力以及义务;在发展电子货泉的同时树立起对于电子货泉发行、流量、统计的监控体系及认证中心;对于电子货泉与货泉政策、货泉政策中介指标、货泉政策工具和其他相干的理论问题要深刻钻研,以化解可能的金融风险。 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应重点斟酌下列几方面的问题:将网络银行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畴,树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轨制;完美现行法律,补充合用于网络银行业务的相干法律条文;加强网络银行的信息表露轨制,以便促使网络银行的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订网络银行的安全标准,树立安全认证体系;结合网络银行业务的特色,完美现行金融监管办法;加强国际间的网络银行监管合作;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以及水同等。 金融监管论文:重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探讨 摘 要: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不仅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而且使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通过对西方国家金融监管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提出了重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几点建议。这些建议有:顺应国际潮流,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分离;设立专门机构,建立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体系;明确监管目标,充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改进监管方式,使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有机结合;加强法制建设,强化金融监管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方式;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业的开放是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后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方面也都作出了相应的承诺并且已经付诸实施。金融业的这种进一步开放,必将使我国的政治与法律环境、市场环境、金融商品价格杠杆作用以及金融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等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给我国的金融监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若我国的金融监管不能适应这种新的格局及其带来的各种变化,必将给我国的金融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将结合国际金融监管的趋势及国内金融监管的实践,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重新构建作一探索。 一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所谓监管就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相应地,金融监管就是指通过立法和管理条例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资金的价格、市场准入、分支机构的设置以及市场退出机制等方面实施限制,其目的是为了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地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业发展。 由于各国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法律与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所采用的金融监管模式也不尽相同。若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作为标准,各国的监管模式墓本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集中监管模式和分业监管模式。所谓集中监管模式,就是将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是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从实行集中监管模式的国家的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监管机构并实施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管。所谓分业监管模式,就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一般是由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责任。如果对这两种金融监管模式作一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这么两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其一是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与监管职能的相容性问题。我们知道,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首先是作为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而存在的,若认为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职能与实施金融监管职能相容,一般会采用集中监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央银行不仅是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同时还是金融监管的实施者。反之,若认为中央银行不应兼容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与实施金融监管职能,则通常会采用分业监管模式。在分业监管模式下,中央银行则主要行使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职能,而由其他专门的监管机构来实施金融监管职能。其二是中央银行如果要实施金融监管时,是仅仅实施对银行业的监管,还是实施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管。在集中监管模式下,中央银行不仅是金融监管职责的实施者,而且是惟一的监管机构;它不仅实施对银行业的监管,而且还实施对保险业、证券业的监管。而在分业监管模式下,如果对银行业的监管是由中央银行而不是由一个专门的银行监管委员会来实施,中央银行也只能实施对银行业的监管,而不能对保险业、证券业实施监管。 考察当今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世界多数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监管权力越来越趋于集中,而且也倾向于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去,由一家专门的监管机构实施金融监管。英国是实施金融业集中监管的典型代表,过去多年来一直由英格兰银行承担着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监管的职责。但是,自1996年巴林银行倒闭以来,鉴于其暴露出来的监管方面的缺陷,英格兰银行增设了一些分支机构,分化职责,实施就近监管;为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成立了资本与批发市场部和专家运作部,建立了质量保证系统,强化了英格兰银行的现场检查。在此基础上,1997年5月,英国大臣又宣布了对金融业监管实施重大改革,最重要一项是由调整后的金融监管委员会接管英格兰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该委员会于1997年10月成立,成为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施全面监管的独立集权机构。这样,英格兰银行今后就只侧重于实施货币政策目标,控制通货膨胀,而较少考虑金融监管和操作;投资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受到证券与期货管理委员会和中央银行双重管理的制度也不复存在,从而减少了管理上的成本,并适应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界限模糊的发展需要。日本也拟将金融监管职能从大藏省分离出来,设立单独的“金融监督厅”,对金融业实施统一的全面的管理,从而实现财政与金融监管的彻底分离。美国的金融监管是以机构重叠而闻名于世的,其中央和地方两级均有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权;同时各级又有若干个监管机构共同来完成监管任务。这种模式兼顾了地方利益,使之可实施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的监管政策,并可减少监管的空隙。但多重监管机构的并存,也使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具有多种监管标准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的效力;同时机构的重叠,使重复劳动增加。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简化或集中监管机构的呼声一直很高,虽然多头监管的模式至今仍然保留并运作着,但在各界提出的改革议案中,倾向于把各监管机构统一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级监管机构的观点占有绝对多数。 金融监管趋于集中统一的这种潮流,将给过去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赋予新的内容。在这种趋势下,将会使中央银行越来越集中执行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的职能,而逐步放弃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职能;在对金融业的监管方面,也将会通过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来实施全面统一的金融监管,而不再是过去那种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分业监管。尤其是在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国际化的潮流越来越影响各国经济、金融状况的条件下,这种趋势将快速蔓延。 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呈现出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为了适应这种局面,中国人民银行于1982年设立了金融机构管理司,负责研究金融机构改革,制订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置和撤并等。后来又从该司中分设出条法司、非银行机构司和保险司,原金融机构管理司改称银行司;另外,还成立了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司。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突出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责。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赋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职权。 为了加强国家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1992年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监督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8年3月撤销了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其职能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根据1998年7月23日证券监管机构体制改革方案,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对全国证券、期货业进行集中统一监管。随着我国保险机构的增多及保险业务的不断发展,1998年11月又专设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对保险业进行监管。 伴随上述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立及其运作,我国的金融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法制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金融监管已向法制化迈进;金融机构的业务稽核检查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的经营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金融监管的基础性工作正在趋于完善,金融秩序大大好转;制定和实施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及其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及其中国金融业本身的局限性,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 1.金融监管目标不够明确。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管制行为,必须有明确的监管目标。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金融监管目标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不同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一种宏观目标,是借助货币政策工具迅速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货币稳定。而金融监管的目标则是一个较为具体的目标,它突出强调的是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然而,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目标并没有突出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1986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首次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金融监管的目标。该条例规定: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其金融业务活动都应当以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这一监管目标的核心就是为经济发展和稳定货币服务。1994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规范金融机构管理,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1995年5月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中,又提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监管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的特征。金融监管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又要承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任务;既要保障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又要促进经济发展;既要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又要保障商业银行的合法利益。简言之,金融监管的目标就是通过监管各类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以确保国家各项金融政策的贯彻实施。这实际上是将金融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等同看待,是强化了货币政策目标,弱化了金融监管目标,从而也就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 2.金融监管独立性不够。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于1997年 9月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规定:促进有效银行监管,必须具备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以及提供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机制等基本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监管的各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应享有操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的资源。但从我国目前作为金融监管机构主体的中国人民银行来说,虽然其相对独立性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总的来讲仍然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之一,不论在名义上还是在实际上,在制订和执行政策、履行其职责时,都比较多地服从政府甚至财政部的指令。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理应具有“超脱性”和“工作上的自主权”,但监管实践中却很难不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当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实施金融监管触动地方政府的利益时,地方政府往往对监管施加压力,从而弱化了监管作用。此外,中央银行集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于一身,也使金融监管绝对地服从于货币政策目标,从而削弱了金融监管的相对独立性。 3.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差。从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来看,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模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三个部门共同承担金融业的监管责任。但是,这些部门的职能缺乏严格、科学的界定,相互间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常常互相牵制。而且在这种分业监管模式中,中国人民银行处于核心的地位。这就是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虽然负责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但是它们也必须与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保持一致,尤其是在意见不一致时,要服从中国人民银行的意向。这不仅使这两个监管机构对证券业、保险业实施监管的能力弱化,更为重要的是当这两个行业出现问题时,没有明确的责任承担者,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管实施者。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组织机构仍然是按照计划管理模式设计的,突出的问题是:负责审批的不负责监管和检查;负责现场检查的又不负责审批和日常监管;各职能部门都有权代表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实施处罚,在实际操作中各自为政,条条布置多,块块负责少,使各分支机构很难统筹安排监管任务。这种状况常常导致监管过程脱节,多头、分散、重复监管现象严重,既没能形成整体合力解决监管问题,又使监督环节出现诸多漏洞,给被监督者以可乘之机。 4.金融监管措施不力。考察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的实施情况,无论是监管手段和方式,还是监管内容和标准都存在诸多问题。从金融监管的手段来看,由于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因此,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并辅之以适当的经济处罚形式表现出来。目前,虽然基本金融法律已经出台,但与实际工作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再加上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管工作还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大大影响了金融监管的权威性。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受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影响,自我监管能力极低;金融同业公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我国也极为少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也是少之又少,并且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 白,中央银行的主要监管部门相当大一部分精力是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活动监管较少,金融检查和稽核也常常忙于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所起作用相当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等都没有一套全国统一的具体的量化标准,衡量金融机构行为的客观标准和奖惩办法都不明确,监管标准随意性很强。 三 面对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局面,面对世界金融集中统一监管的趋势,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笔者以为,必须尽快重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顺应国际潮流,实现中央银行“两项职能”的分离。如前所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放松管制使许多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的国家纷纷摆脱政府的管制和法律的限制,实行混业经营;又由于金融机构间的激烈竞争以及金融工具、金融交易手段不断创新,导致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利率风险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传统业务的操作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国家将金融监管的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实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分离。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把保证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作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这样做的现实基础是:其一,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庇护下,我国银行似乎不会倒闭,风险管理、保护存款人利益等意识淡薄;其二,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还没有实现以间接调控为主,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有赖于中央银行强化金融监管并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监管无疑是被当作货币政策工具或确保货币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一个手段来使用的。因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也不可能分离。 但是,在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之后,伴随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金融企业原来垄断经营的市场格局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金融市场体系的扩张速度将会大大加快,金融市场细分化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将导致金融机构单方面决定资金价格的局面不复存在;金融商品和投资需求多元化趋势将会加强,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创新也将成为金融机构经营的主旋律。此外,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监管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突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使金融监管能够真正发挥它的功效,笔者以为我国也应该实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两项职能的分离。 2.设立专门机构,建立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体系。根据目前国际上通常做法,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不外乎这么四种情况:其一是中央银行兼行金融监管职能,对金融业实行全面监管;其二是设立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一一金融监管委员会,由其独立行使金融监管职能,对金融业实行统一监管;其三是设立多个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别实施监管;其四是中央银行兼行金融监管职能,但仅仅实施对银行业的监管,而保险业、证券业则另设专门机构实施监管。上述四种监管模式中,第一种模式将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集于中央银行一身,通常会弱化金融监管,使金融监管成为货币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一种工具;第三种模式虽然能够发挥专业监管的优势,但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难度较大,而且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之间的冲突亦较多;第四种模式虽然将银行业的监管交由中央银行来承担,减少了机构设置较多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的负担,但在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同样会出现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其结果常常是其他金融监管机构较难以独立行使监管职能,出现摩擦时要服从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目标的要求,专业监管能力减弱。只有第二种模式,笔者认为既能有效行使金融监管职能,又不会出现监管机构独立性、协调性弱化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联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组成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由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对我国金融业行使集中统一全面的监管。 3.明确监管目标,充分保障债权人利益。总的来讲,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主要有两个,即: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就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言,这里的债权人就是指存款人、证券持有人和投保人等。在金融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普遍存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比债权人拥有更为充分的信息,这就使得它们有可能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将金融风险或损失转嫁给债权人。为了防止债权人利益受损,国家需要通过金融监督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就维护金融稳定而言,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经营的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货币资金,而且其经营活动是以本身就包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信用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金融机构的经营具有内在的风险;另一方面,金融风险本身又具有较强的连带性和易传播性。为了控制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以维护金融稳定,国家需要对金融业实施严格的金融监管。这两个目标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并购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使金融风险大大增加,因而目前各国基本上是将维护金融稳定放在首位,但同时也要兼顾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按照1995年3月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目标基本上也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制订的,但在我国金融监管的实践中,维护金融稳定做得较多、较好,但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较为欠缺。这与过去多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一直在国家的庇护下经营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会越来越显现出来。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必须兼顾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最为紧迫的就是要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金融监管当局来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将银行倒闭造成的社会代价降到最低限度,而且还在于它的存在为监管当局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必要时采用果断措施消除了后顾之忧。当然,其突出的意义还是使债权人利益得到了保障。 4.改进监管方式,使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有机结合。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变,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目标监管,其核心是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和信息,正确地认识和判断最新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领域,尽早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监管负担。为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预防、控制和化解风险的功能,我国的金融监管方式也应由过去粗放式监管向风险目标监管转变,必须使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成为有机的整体。但从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方式来看,虽然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都被运用着,但都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且非现场监测的作用更加有限。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自身行为的影响,非现场监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科学、规范化的非现场监测体系、法律体系和风险监控指标;建立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会计报告制度;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等先进作业工具,发挥其网络监测作用;尽快实现由事后发现和化解风险向事前预警和预防风险转化,健全非现场监测评级与信息披露制度,实现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的协调一致,真正使非现场监测成为现场检查的目标导向,现场检查成为非现场监测的基本依据,最后形成统一的监管结论,采取统一的监管行动。 5.加强法制建设,强化金融监管的功能和作用。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从金融监管的内容来看,一般应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从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法来看,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则主要运用金融 稽核手段来进行。从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来看,主要集中于市场准入监管方面,市场运作监管较弱,市场退出监管几乎是空白,而且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 我们知道,法律体系是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主要保障和归结点,把监管工作建立在严密、系统的法律法规之上,使监管工作依法进行,并以此保障监管行为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统一性,这既是金融监管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因此,国家应尽快适应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这些法律法规既能够涵盖所有的金融业务,又具有严密性、配套性和协调性,并且还要严格执法。另外,还要结合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中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接管的具体程序以及接管的具体措施,要明确金融机构的解散原因和程序,金融机构合并、分立、破产清算的形式、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等,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稳定金融。 金融监管论文:谈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启示 论文摘要:阿岱尔·特纳在英国银行家协会2009年度国际银行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危机发生之前所谓“市场能够自我平衡”、“金融创新能够完善市场并且具有绝对价值”、“市场约束有效”等等我们曾奉为圭臬的理论假设,是极度错误的。我们必须吸取教训,进行“激进式改革”一一改革监管风格,改革银行监管方式和改革银行经营模式。特纳的这一言论对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改革进行了精辟的概括。 论文关键词 英国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市场约束 一、危机后英国金融改革概况 在金融改革立法上,英国金融改革立法迅速,2009年2月21日《2009年银行法》(Banking Act2009)生效。与此前的各个银行法相比,这一法律具有以下特点:(1)赋予英格兰银行在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时以更大的责任和权限;(2)在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会下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Committee)。其职责是判断金融风险的性质,关注金融风险的形成和发展,制定和实施金融稳定战略;(3)进一步强化英格兰银行对支付系统的监管;(4)设立特别应对机制(Special Resolution Regime),以便对陷入危机的银行进行快速的干预;(5)更加有力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2010年6月16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公布了更为彻底的全面改革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提案。 二、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制度完善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英国财政部《改革金融市场》的白皮书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改革建议:一是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Councilfor Financial Stability,CFS),以取代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监管局在2006年3月设立的“三方常务委员会”(The Tripartite Standing Committee)。金融稳定理事会是一个法定委员会(statutorycommittee),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由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监管局三方组成,对议会负责,由财政大臣担任理事会主席。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宗旨主要包括:(1)通过定期磋商和讨论,及时发现金融市场上的风险;(2)协调三方制定的金融政策;(3)增加金融市场上各类信息的透明度。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金融服务局的职能。 然而,财政大臣乔治·奥斯公布的全面改革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提案更为彻底,即FSA的职能将由三个机构取代,分别是: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下辖的金融政策委员会,主管宏观经济风险;央行下辖的风险管理局,负责监管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业等的风险。这一方案意味着英格兰银行将从FSA那里接管金融监管职责,成为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而英国财政部则保留最后时刻的否决权。 事实上,这也是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13年后“重回老路”。FSA是上轮英国金融改革的产物。1997年工党政府上台后,决定设立金融服务管理局。自此以后,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就呈现财政部、央行、FSA“三足鼎立”的局面。“但三者并没有明确分工,没人知道究竟是谁负责。”而按照最新的监管改革方案,央行的权威将被重新确立。 (二)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白皮书对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明确提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密切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企业”。这些企业往往规模非常大,它们的业务牵涉到方方面面,对广大的市场主体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大型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危机,都会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重创。虽然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不鼓励政府限制金融企业的规模、不鼓励对金融企业具体业务的干涉,但向这些重量级企业提出适当的要求则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向这些企业灌输关于社会责任、市场纪律、资本金要求、危机应对策略的知识。这些知识和理念部分带有约束性、部分只具有引导意义,但这确实可以更好地减少这些金融企业存在的风险,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二是完善防范管理系统性风险的制度,包括:(1)改进会计制度,增加金融体系的透明度;(2)提高金融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完善批发银行市场的基础设施。 (三)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笼统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危害是普遍的和深远的,批发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都深受其害。但是不同于批发银行业务,普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更依赖零售银行业务,他们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更大,其利益受损的情况更为严重。白皮书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强调政府在实施金融监管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尽量减少他们的风险和损失。 而财政大臣乔治·奥斯公布的全面改革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提案则提出了成立独立的消费者保护局。无独有偶,美国的改革方案要求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为消费者提供简明清晰的资讯,防止“不公平和欺诈性交易”,并促进公平、有效率和创新性的金融市场服务。英美两国的改革说明了加强消费者保护已经称为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英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一国的金融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中央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责。但是在现实运作中,各国中央银行所具有的法定权限大小不一,这既取决于各国立法进程,也取决于各国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例如在崇尚自由竞争的美国,以往是没有中央银行的,充当央行的美联储其历史并不算悠久。但是金融危机的积累和频繁发生,会对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和相应的立法产生刺激,迫使各国强化金融监管机制,从而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中央银行的职能也在这一进程中逐渐强化,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考虑到现代金融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先考虑到现代金融与其他行业的交叉重叠特性,传统上仅仅关注银行业的金融监管也显得不足,迫切需要理念和立法上的创新。再加上传统上央行的监管权限显得过小,受到的限制过多,显得束手束脚,可以调动的监管力量和监管资源有限,难以有效约束银行的行为,在频繁的金融运作中显得力不从心。从英国等国家的金融改革来看,中央银行的权限正在进一步扩大,其监管范围狭小的问题正在被克服。具体到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也同样存在着监管权限不大、监管范围狭小等问题,这就需要借鉴西方金融业的经验,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加强金融立法,明确并扩大央 行的监管权限,只有扩大央行的监管权限,才能增强央行的监管能力,从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二)加强审慎监管 考虑到现代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和连锁性,金融监管部门有必要将监管关口前移,多做一些前瞻性的监测工作,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免金融危机出现时疲于应付。从英国北岩银行危机来看,监管部门的疏于防范和玩忽职守是酿成危机的重要原因,正是监管部门的失职使北岩银行的风险一步不累积直到爆发。这一案例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也有重要启示。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大多是从央行分离出来的,其分离设置的理念不可谓不明确。但在监管工作中,仍然存在监管资源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监管人员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国金融业在入世冲击下更是显现出竞争力的不足和安全性的不足。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多向西方国家学习金融监管经验,让更多具备胜任能力的人走上监管岗位,而不是滥竽充数。同时应在实际工作中将监管关口前移,及早发现隐患、解决隐患,而不是只是在事后寻找补救措施。通过多种措施实现审慎监管以后,我国金融业的风险就能够得到更好地控制。 (三)加大对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保护力度 由于现代金融知识越来越繁杂,越来越具有专业性,普通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和专业人士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双方的信息也很不对称,这就导致普通消费者在金融专业人士面前处在相对弱势地位。在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上,只有建立了严密规范的保护机制,让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得到切实可靠的保护,金融市场才能向纵深和长远发展,而不至于被瓶颈束缚。保护主体利益原则是金融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也强调必须重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完善法律规范,加大力度保护消费者利益,规范金融运作程序,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发展出多层次的、健全的金融市场,构建规范的金融市场秩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金融监管论文: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本文结合开发银行几年来接受监管机构监管的实践,分析了监管部门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内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一、目前监管部门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市场准入监管。监管机构依法对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查和审批,对其业务范围和职能定位进行界定。 (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年度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以及接受监管机构非现场监管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审查和考核。 (三)合规性检查。对照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检查设置或变更事项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超授权、超范围经营,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手续是否完备,业务经营状况是否合法合规,内控制度是否完善等。 (四)日常的非现场监管。根据政策性银行定期呈报的报表、报告,主要从五个方面的监管指标:贷款投向指标、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及总量控制指标进行业务分析和监督。 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对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法规不健全,没有一部完整的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只有根据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方向问题。国外对政策性银行都是先立法、后建行,不管是国际上成立政策性银行时间较早的美国、加拿大和德国,还是成立时间较晚的日本、韩国,都制定了自己的政策性银行法,如美国的《国民银行法》、《银行法》、日本的《政策投资银行法》等 (二)非现场监管很多指标是参照和沿袭商业银行的标准,需要调整和修改。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监控报告一般都分为七个部分,其中指标的设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内容和指标没有根据其发展状况和国际惯例作相应的调整,而是照搬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 (三)监管手段落后,监管质量和效率不高。近年来,监管机构先后开发了具有不同特点、覆盖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版本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其问题主要表现是没有针对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特点而专门开发监管程序和系统,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效率不高。 三、监管建议 (一)尽快制定《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法制化、规范化。在制定法规时,一是要根据政策性银行的不同特点和业务范围,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性银行条例或法律,明确政策性银行的定义、性质、职能和任务,组织模式,业务范围和基本业务规则,与商业银行的关系,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二是完善对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使监管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保证政策性银行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监管指标和内容,从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走向风险性监管为主。 目前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年度经济发展规划,考虑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和融资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目标及业务特点,分别制定适合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的专门监管指标和内容,应坚持合规性和风险性并举,以风险性为主的指导方针。因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能够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金融法律、法规开展业务,建立了比较完善和完备的贷款程序及规则。鉴于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期限长,大部分在5—10年,有的长达20年,所支持的行业如电力、铁路项目的借款人的法人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建议监管部门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结合近年来开发银行的发展情况,一是取消目前对二级法人再贷款余额等指标的考核,修改完善存款和利润与计划数完成情况等监督指标;二是增加政策性银行是否及时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贷款投向是否合理,内控制度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保证国家信贷资金的安全,贷款的期限结构和资金来源结构是否匹配、能否控制资金风险,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等内容。 (三)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更新监管理念,使监管与服务、指导相结合。需要加强对监管人员进行稽核审计专业培训,可采取国外银行监管部门进修或到政策性银行跟班操作等形式,提高监管人员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监管人员了解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知识、法律、会计和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也可以从各政策性银行中选拔一批熟悉业务和具有稽核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监管队伍中去,实现监管队伍的专业化,造就和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熟悉金融方针政策、能够运用国际银行监管准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精通政策性银行业务的监管队伍,提高监管水平 (四)建立信息系统,实现监管手段现代化,提高监管效率。要根据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和业务特点,开发专门的监管信息系统,将该系统与政策性银行的稽核预警系统连接起来,在保证开发银行商业秘密的基础上,能够对相关业务指标进行查询和分析,实现预警指标数据采集、汇总、加工、传递的电子化、网络化,使监管工作程序化,提高监管工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减少相关人员的重复劳动。 (五)充分利用内审部门和外部审计单位的审计信息和结论,逐步发挥市场约束、社会监督和银行自身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开发银行为了尽快实现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近年来主动接受财政部、监事会等外部审计的检查审计,还主动聘请国际上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业的审计和诊 断,同时对分支机构实行垂直稽核审计,增强了稽核工作的权威性。监管机构应大胆利用财政部、审计署、监事会、会计师事务所和稽核专员的审计信息和结论,有效促进政策性银行合规经营与稳健发展,更好地支持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作贡献。 金融监管论文:我国金融监管的完善 论文摘要 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金融业的繁荣,而金融市场固有的失灵和缺陷亟需公权力予以监管。这种金融监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在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同时保护消费者利益,最终促进构建公平、有效的金融市场。 论文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安全 功能性监管 一、序言 “金融监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金融监管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金融监管的对象和内容十分宽泛和复杂,涉及金融交易的内容、途径、市场、行为以及各种相关服务,而狭义上的金融监管,侧重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包括金融机构及其所从事的各项业务活动在内整个金融业所实施的监督管理。” 本文所讨论的金融监管限在狭义意义上来讨论。 二、我国金融监管现状与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单一体制。即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以及保监会分别主要负责货币政策、证劵期货业监管、银行业监管和保险业监管。这种分业监管的体制在以往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利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化解风险,但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分业监管不适应现代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模式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的结果,混业经营成为主要经济体金融业和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趋势。” 因此在如今金融业市场分业监管的模式不能解决金融各个行业交错复杂产生的各种状况。且混业模式下的经营,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机构可能经营多种业务,涉及多个行业,这就可能造成重复监管,监管冲突的问题比如银行业从事保险业务,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等等,这就容易出现监管盲区或重复监管的情况。 从目前我过的监管体系来看,一行三会各成体系,各有标准和目标,各部门之间容易冲突,监管对象要承受各个监管部门的压力,交易成本增加,不利于交易有效率的进行,长期如此,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非常不利。 (二)机构监管逐渐暴露出问题 机构监管是监管当局对金融业内不同机构实施监管的制度安排。这与我国的问责制有很大的关系,每个机构分配了具体的任务,明确职责,我国的行政机关大多都是这样的模式,而对于如今的金融市场却不太适合。单一机构的监管模式适应于金融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品种少,业务量小,这样的监管有利于明确职责,提高效率。但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金融品种丰富,每个品种所涉及的行业不止一个,金融风险较高,机构监管将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特别是我国正处于金融行业转型发展的阶段,市场比较宽松,金融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构监管已不能适应我国目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 (三)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我国当前各个监管机构之间协调监管事务主要是通过“联系会议制度”,仅仅是为了便于沟通信息,而没有建立实质的联合监管,这也是很多学者都谈到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这与我国分业监管的体制有关,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明确,如银监会监管的事务涉及到保监会,会对保监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但并不在银监会职责范围内,即使问责也问不到银监会。似“九龙治水”,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我国金融监管完善建议 (一)我国金融监管应坚持的理念 1.金融监管建设应服务于金融活动 我国经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时代,以前经济问题是由政府一手主导,计划操作,如今市场经济下,在金融监管这一块应尊重市场本位的前提,再去谈监管,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稳定的经济秩序,相对应的金融监管的法律应坚持这样的理念,为了更良好的竞争环境,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金融活动,而不应以传统家长制的作风来一手操办。金融监管应以市场为基础,运用市场机制规范金融活动。 2.金融监管应兼顾公平 英国经济学家Michael Tavlor提出了着名的“双峰”理论(Twin-peaks):“认为金融监管存在两个并行的日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二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目标。 这里的消费者即投资者,其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一直以来是金融活动坚持的原则,而在我国金融活动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最佳践行,不利于营造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环境,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且金融监管机构代表着一种公权力,相对于其他的私权力,金融监管机构更有力量和权利,更有条件去做到兼顾公平,在金融监管活动中应领头引入兼顾公平的理念,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3.以金融安全促金融效率 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的初衷和最重要目标。但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长久以来呈矛盾状态。例如金融危机的治理会陷入一种循环,即“金融危机—强化金融安全,加强监管—克服危机,经济发展—强化金融效率,放松管制一经济繁荣,盛极而衰一金融危机—新一轮强化金融安全,加强监管—克服危机一新一轮强化金融效率,放松管制……” 如邢会强教授提出的三足理论: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中加入消费者保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来相互牵制,相互制衡,这样才能找到一种平衡点。笔者认为,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当然这种金融安全目的是为了金融活动更有序的进行,维持良好的金融秩序。从而借金融安全来提高金融效率,良性竞争会更有效率。 (二)金融监管完善具体建议 1.金融监管以市场为导向 金融监管应为金融市场服务,我国的金融监管融入了过多的行政化的色彩,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用单纯的行政手段来驾驭必然是不可行的,金融监管应该以市场导向作为出发点,为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并且要维持好金融安全。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是金融监管的缺位,因此完全以市场自身来调节亦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政府以市场为基础,把有形的手于无形的手相结合,使金融市场有序持续的发展,尊重金融行业本身市场规律,不能把金融监管当成单纯的行政事务来完全,要融入市场,服务市场,尽量不要采取强行命令性的要求,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性,应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来发展金融,把握好底线来维持金融安全,这不仅仅只牵涉到金融行业,还会波及到 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如有些学者提出过的适度监管原则,即金融监管主体必须以保证金融市场调节的基本自然生态为前提,尊重金融市场的规律,运用有效的监管措施增进金融效率,以此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2.分业监管模式向功能性监管模式转变 “功能性监管是指从对特定金融机构的监管转向特定金融业务的监管,是监管部门职能性、功能性监管方式的改变。” 这种监管方式以美国为代表,比较适合于混业经营的金融模式,是金融水平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比较常适用的一种方式,它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解决混业经营、金集团化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能针对金融业务的互相交叉现象层出不穷的趋势,实施跨业务、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 我国金融行业正呈现混业经营的趋势,分业监管的方式逐渐不能适应混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对于金融创新、金融交易的的效率问题是个比较大的障碍。由此,可逐步推进分业监管向功能监管模式转变。 3.建立监管机构之间良好的协调机制 由于机构监管的方式,各个机构各自为营,未形成系统的协调沟通机制,这对于现在界限越来越模糊的金融行业现状,办一项金融业务常会关联到几个机构,需每个机构的批准,步骤复杂,过程较长,不适应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建立系统的协调机制。首先,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一行三会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监管信息平台,这样可以提高监管的效率,降低成本。其次,可建立联合的监管机构,类似于现在一些行政部门联合办理业务的平台,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或者一个地点就可以找到各个相关的办事部门,这种方式目前在国内一些地方试点并在推行,尤其是对于金融行业,笔者认为这更是有必要的,金融行业信息变化迅速,一个重要的信息可能决定是否盈利亏损,因此其非常追求效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利益,像这样的联合监管机构,可以在金融行业中试行。“例如意大利政府在中央银行、股票和资本市场监管委员会、国家垄断局等相互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建立“常设协调委员会”以最大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克服监管分散的缺陷。” 4.保护消费者利益 在金融监管中引入公平的理念,具体表现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金融行业与货币息息相关,金融市场中投入的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消费者的存款和投资,因金融消费的范围与需求如今在不断的扩大,这个市场已经初步的形成并在快速不断地壮大,在金融水平发展较高的国家,保护消费者利益是金融监管的目标之一,如果众多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就会动摇金融市场的根基,所以消费者在金融活动不应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而目前就我国的情况来说,信息极度的不对等,利益得不到保护,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金融业务的不熟悉,给金融商品提供者利用信息优势欺凌消费者提供了渠道和机会。针对目前我国在金融监管中,除民法中仅作原则性规定外,没有专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条款或者是专业的机构这一现状。可借鉴金融水平发达国家的做法,如美国专门设有金融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即打破银行垄断的一些业务,比如小额账户额外管理费,以及监管机构过多的维护某些金融机构的利益的现状。当然,这也与我国金融业中存在较多的国有独资或者控股的金融机构有关,因此,从核心来说金融监管机构应该转化理念,认识到消费者保护中心的趋势,打破垄断的局面,消除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不平等的局面。 金融监管论文: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摘 要】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信息很难共享,监管部门金融监管理念落后。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确立适度监管原则,完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金融监国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自由化。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金融动荡发生越来越频繁,1987 年华尔街股市崩溃、1992 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7 - 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开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2011 年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直接影响到全球股市、期货市场、原油价格等各个方面。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内容和理念,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社会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衍生品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以及信息分享机制不畅给金融监管带来的障碍,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促使美欧各国探寻和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和规则。 ( 一) 《巴塞尔协议Ⅲ》。 受到了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催生,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通过了《巴塞尔协议Ⅲ》,新的巴塞尔协议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为了创造出更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协议主要做了以下修改: 第一,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增强资本质量; 第二,提出新的计量指标,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三,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提高整个银行业在危机中的恢复能力; 第四,引入杠杆率指标,把控银行风险敞口。 ( 二) 美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两级多头式监管”,中央和地方两级都拥有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权力,多个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构对金融行业进行分业监管。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2010 年 7 月,美国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 重建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其对金融监管制度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1) 组建联邦级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 ( FSOC) ,负责识别和防止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系统性风险,促进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2) 组建全国保险监管局( ONI) ,主要履行保险行业的监督、咨询、建议和信息交流等职责。( 3) 成立全国银行监理署( NBS) ,负责对所有联邦特许存贷款机构、外国银行实施审慎监管。( 4) 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 CFPA) ,将原先分散在不同监管部门的消费者保护职责予以归并,统一执行保护消费者权益职责,对金融产品提供机构进行检查,对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金融机构和市场行为实施处罚。 二、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 ( 一) 金融行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中国加入 WTO 之后,金融行业逐步对外开放,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模式业也开始带有一定的混业特征。 首先,监管当局对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一个金融企业的法人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业务。1999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同年 10 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000 年 2 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又联合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获准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2001 年 6 月,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保险业务。其次,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子公司混业经营,即一个金融集团或者非金融集团通过控股或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在集团内部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混业经营在提高金融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 二) 金融创新的发展。 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开展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这些业务本身来源于证券业和保险业,“银证通”、“银券通”等银行业务品种的使用使得大众通过银行网络就可以直接进行证券投资。保险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混业经营的势头尤其明显,新的涉及多个金融业务领域的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如投资联结保险就横跨保险业和证券业两大金融业务领域。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 一) 中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外,基本不存在其他金融机构,1986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初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此时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一种单一监管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托、证券、保险在内的各种金融机构相继建立,并逐渐形成了混业经营状况,分业监管的模式逐渐确立。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将证券监督管理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监管,证券机构的审批仍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1993 年底国务院公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分业监管模式形成的政策基础,该决定要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实行分业管理。1998 年中国保监会的成立,将保险业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2003 新设立的中国银监会取代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负责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监管。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转变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不断完善有关金融机构的运行规则,更好地发挥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可能引起“监管套利行为”,即被监管对象有空可钻,逃避监管。并且分业监管体系基于金融机构的分类进行个别监管,实质上是对金融市场的分割,这种分割增加金融体系的成本,阻碍了资金的自由流动。 为了对金融市场进行统一、高效的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于 2004 年签署了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依法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并履行相应职责,保监会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备忘录建立了信息搜集与交流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向其监管对象收集信息和数据; 其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密切合作,就重大监管事项和跨行业、跨境监管中复杂问题进行磋商,并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需定期交流的信息由三方协商确定; 其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互相通报对其监管对象高级管理人员和金融机构的处罚信息; 其四,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建立对外开放政策的交流、协调机制,并互相通报在有关银行、证券、保险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的活动信息和观点。 ( 二) 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1、确定适度监管原则。 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存在监管不足和管制过度并存的现象,金融法治带着明显的行政主导性,适度监管原则要求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干涉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权和金融自主权,要通过制度和规则使金融机构得以稳健经营,只有当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等严重问题时,才对其采取某些强制措施。为达到这一目标,金融监管法治要完成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化。 2、完善金融监管模式。 从巴塞尔委员会 2010 年通过了《巴塞尔协议Ⅲ》以及美国2010 年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 重建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可以看出,当前的国际金融监管更注重控制风险,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各国对金融行业监管体制的变化也越来越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综合监管。 中国“一行三会”式的监管框架经过多年实践,相互间竞争越来越突出,协调却日益欠缺。虽然有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但该机制只是在现行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下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权宜之计,缺乏国家层面的法律支持,联席会议做出的决定强制力和权威性不够。因此,在改革目标上应逐步将分业监管模式转变为综合型监管模式。在机构设置上可借鉴以美国,考虑组建隶属于国务院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识别和防止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系统性风险,促进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以目前的监管模式,各监管机构之间信息很难共享,国务院设立的金融监管部门要负责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证各监管机构的信息沟通、共享。 金融监管内容应从合规性的机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的功能性监管转变,加强事前预警防范。银行业作为整个金融行业的主体,应参照《巴塞尔协议Ⅲ》新修订的监管准则作出相应的调整。对证券业及保险业,由于这类行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特点,要重点加强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 3、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反映,随着资本的国际流动不断加快,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单凭以国别为基础的金融监管不足以控制风险。目前国际社会调整国际金融监管的有关规范主要有三类: 一是巴塞尔体制下对国际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中国在 2009 年成为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 二是 WTO 的《金融服务贸易协定》,该协定1999 年3 月开始生效,这意味着在金融服务领域要逐步实施自由化,WTO 在未来的金融监管协作与合作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是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该组织由世界银行和美洲国家发起,开始的宗旨是帮助发展拉美市场,1983 年,该组织正式成为全球性组织。 该组织的宗旨是: 通过交流信息,促进全球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各成员组织协同制定共同的准则,建立国际证券业的有效监管机制,以保证证券市场的公正有效; 并共同遏止跨国不法交易,促进交易安全。中国证监会在国际证监会组织 1995 年的巴黎年会上加入该组织,成为其正式会员。 参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对于我国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吸收国际金融监管的先进理念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使我国的金融监管逐步迈入国际化的轨道; 二是进行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制定,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下维护本国的利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防范金融风险。基于此,随着区域经济体的发展,我国还应积极加强与东亚邻国、东盟等区域组织及其成员的金融监管合作,促进双方监管当局的信息共享,防范区域内金融危机的发生。 金融监管论文: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一) 银行风险 在银行和贷款者之间有着契约,贷款者到期必须连本带利归还银行。银行和储户之间也有契约,到期之时银行向储户还本付息。可是,银行两边的契约的“硬度”不一样。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契约比较“软”。企业还不出钱来,银行只能靠法律手段逼债,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只好等这家企业破产之后多少拿回来一些。我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更软。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银行一筹莫展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可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就“硬”多了。除非银行破产,否则储户完全有权力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银行把许多家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5)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6)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7)声誉风险:该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银行不能不发放信贷,可是,只要资金出了银行的大门就有收不回来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绝对避免坏帐是不可能的。坏帐是银行经营的风险成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应当用自身的利润来冲销坏帐损失。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资金流通链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麻烦。可是,如果银行的呆帐、坏帐越来越多,甚至资不抵债,总有一天这个问题会被揭露出来。一旦有一家银行失去了资金流动性,就会导发金融危机。 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这家银行储蓄的老百姓往往最后得到消息。当老百姓得知他们的血汗钱有可能被银行给赔掉了,他们的反应非常简单干脆:尽快把自己的钱取回来。由于任何银行都必然把相当一部分资金发放中期或长期贷款。没有一家银行能够立即全部返回所吸收的存款。如果众多的储户一涌而上挤兑,马上就把这家银行搞垮了。银行关门势必拖跨许多相关的企业。由于银行之间存在着各种业务联系,一家银行出现的挤兑风潮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结果,金融风暴的冲击一波连着一波,最终酿成一场社会风暴。 由于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的可能,一旦某个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即使政府出面干预也未必能够挽救这个机构破产(例如英国的巴林银行)。当大规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即使国际力量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制止危机的蔓延(例如墨西哥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非常复杂,一家金融机构出现的危机会牵连到其他金融机构,例如,1974年英国由于房地产景气消失而出现银行业危机。日本在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崩溃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会损害公众对整个金融体制的信心,发生挤兑。例如,墨西哥和泰国金融危机。这种负的外部性在区域金融危机中表现得非常严重。[2] 银行业务的本质决定了它需要承担各种类型的风险,因此了解这些风险并确保银行能妥善地计量和管理风险是银行监管的重头戏。 (二) 金融监管的目的 银行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银行的自有资金在其全部资产中只占很小的一个比重。当银行放贷、投资的时候,主要是在拿别人的钱做生意。按照国际标准,银行的自有资金应当不少于8%。也就是说,银行中92%营运资金都来自于存款和借入资金。如果银行的坏帐超过了资本金,以后再赔钱的话实际上是在亏损别人的钱。因此,一旦储户知道银行坏帐很高,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他们势必会尽快提出自己的存款。如果大量客户挤提存款,将使银行迅速丧失资金流动性。 一般企业亏损倒闭只不过影响与这个企业相关的员工,可是,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相当多的民众,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危机蔓延的程度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不同部门是有差异的,但以银行领域最为严重,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Fama认为,如果单单从事资产管理,货币兑换和支付的话,根本不需要对银行业进行大规模的监管。但是,由于银行还进行着把非流动资产转化成流动负债,通过监督贷款和信号传递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对银行业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否则,金融市场失灵可能会让银行面临恐慌性挤兑。[3]为了平息动荡,中央银行不得不扮演最终支付者的角色,动用国库来稳定局势。一家或者几家银行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最后势必要全体纳税人来负担,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也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应当防患于未然,严格实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许多文献一致认为,金融监管可以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因此,为了保护民众的利益一定要对金融机构实行比其他企业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 美国联邦储备法明确规定,美国的银行监管制度的目标是:维持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竞争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日本国普通银行法》规定金融监管是以银行业务的公正性为前提,以维护信用确保存款人的权益,谋求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为银行业务的健全而妥善地运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为目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规定金融监管的目的是:在政府一般经济政策范围内促进货币稳定及信用,有助于经济成长。在金融管理局认为公共利益所必要时可随时对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或对该金融机构提供建议,并要为确保该要求或建议的效力发出指示。 比较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可见,美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目标比较 具体,切实。美国金融监管强调对存款者的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维护有效的金融体系内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如果从条文上来讲,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基本上都差不多,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保证所规定的监管目标顺利达成。 (三) 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及时关闭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的主要理由如下: (1)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银行危机具有一般企业危机所不具有的蔓延性或传染性,如果某一家银行发生信用危机,出现挤兑,储蓄者会同时怀疑其他银行的信誉,有可能导致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崩溃,造成整个金融体制的大混乱。 (2)商业银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大量资不抵债银行的存在是货币流通体系的一大隐患,因为一旦商业银行信用危机蔓延,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倍数放大效应将使得大量货币突然退出流通,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萧条。 (3)及时关闭资不抵债银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向现有银行发出信号:政府的确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对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政府隐性补贴导致的呆坏帐进一步积累,有利于银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率。 (4)只有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才能维系储蓄者对整个银行系统的信心。 银行的自有资本代表了银行股东的金融权益。它可以用来缓冲可能出现的损失。应当以现有风险为基础来计算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会遭遇到各种风险。如果发放的贷款不能收回,那么就难免出现资产损失。银行应当用日常的收益进行抵付。如果日常收益还不能支付资产损失,那么就必须动用银行自有资产。如果银行的损失超过了自有资本总量,那么就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允许银行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 在银行监管过程中,最怕的就是银行的经理们说假话。由于种种原因,明明他们放出的贷款已经不可能收回,成为坏帐,但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法在银行帐目上做成正常。明明是已经资不抵债,在帐目上却看不出来,似乎一切正常。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银行自有资本10亿元,吸收存款100亿。税后营业收入3亿,坏帐1亿。那么扣掉坏帐损失,该银行的利润还有2亿。银行处于正常盈利状况。如果该银行的坏帐达到3亿,那么该银行就没有任何利润了。如果坏帐达到13亿,实际上,这家银行已经把它的本钱加上利润统统赔光了,那么这家银行就应当关门了。无论如何,也不应当把民众储蓄的资金也亏掉。假若金融监管机构发现银行的坏帐总额已经接近它们的自有资本,那么,及时让这家银行关门破产,不会对整个金融体制构成任何威胁。银行损失的是股东们的自有资本,储户的钱并没有损失。 怕就怕银行不说真话。通过造假帐,一直亏到20亿、30亿才被发现。就是叫这家银行破产,把它的经理都抓起来,它的自有资金只有10亿,赔光了之后还差几十个亿。怎么办?老百姓把他们的血汗钱放在银行里,如果不明不白地就不见了,当然不会答应。如果政府不出面解决问题,就难免影响局势安定。所以,一旦金融监管失误,最终还是要政府出面来收拾局面。所以,在金融学中,中央银行被称为“最后贷款者”。所以,及时搞清楚银行的坏帐状况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银行已经出现了较高的坏帐率,为了避免破产的命运,该银行的经理人员有可能掩盖真相。通常他们希望再争取一些时间,也许能够在今后的投资中赚取更高的利润来补上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就象输了的赌徒一样,产生了一种激励,为了能够再赌一把,他们必然会产生报假帐的动机。同时,他们会更热衷于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如果赢了自然好,如果再输了,就要闯大祸了。 因此,必须提高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度,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向监管当局报告真实数据。在亚洲金融风暴当中,韩国、日本的许多金融机构掩盖了大量不良资产,直到出现了严重的支付危机时监管当局才发现问题,但是已经无可挽救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知情权、金融机构报表的质量、统计制度等方面都不如韩国和日本。各类金融机构做假账、说假话的现象相当普遍。从表面看来国有银行的各项指标都不错,但是各级金融机构的谎言掩盖了系统性风险。幸亏我们的金融系统还有较高的资本流动性,否则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就一定要对违规行为有非常清楚的惩罚措施。金融行业不仅需要准入准则,更需要退出准则。如果银行违反规则就要有人来出示黄牌警告,直到出示红牌,把违章的金融机构及时罚下。在足球比赛中,出示黄牌或红牌的都是一个裁判员。在金融监管体系中,负责出示黄牌的应当是信息非常灵通的民营的存款审计公司和存款保险公司,而最后出示红牌的应当是中央银行。若要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处理那些经营不当的银行必须要及时、果断。一旦银行资不抵债,立即清理出场。否则,越拖毛病越大。 (四) 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多元化 金融监管的要害是信息的真实性。如果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够保持其独立性,那么在各级政府机构的干预下就很难保证在监管过程中取得真实信息。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25条“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第一条原则强调:“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组织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且享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资源”。这是国际上有关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权威表述。 依照现行法律,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独立行使职能,其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须“在国务院领导下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督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为杜绝各级地方和部门政府对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干涉,保证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银行监管时享有必要的独立性或摆脱政治方面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已改变分支机构按 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在全国设立了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监管。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央银行一直在强调真实性监管。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各级银行的报表的真实性。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金融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因此,必须改进现有的法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制度,塑造真正具有独立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 因为金融监管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很复杂的工作,如果不是独立性很强的专门机构,就很难有效地承担和进行这种工作。 因为金融监管涉及社会各方面利益,如果监管机构没有独立性,其监管过程和目标易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那就很难做到公正、公平。 因为金融监管机构是政府系列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如果它不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其监管行为及其目标就难以摆脱政治上的干预和压力而单纯化,其监管对象即金融机构也很难按商业化原则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多元化。反腐倡廉的监察机制就是这样,除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之外,还要有反贪局、检察院等多种监督管理机构。单一的监管机制既不可靠,又缺乏效率。如果只有一个监管体系很容易出现信息渠道堵塞的问题。当前,贪污腐败风气甚坏,一旦负责监管的官员无能或者受贿,就很难取得准确的信息。不法奸商、贪官污吏们塞几个红包就“搞定”了。只有金融监管多元化才能够防范在金融监管领域出现行贿、受贿,从而保证金融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我们必须建立强制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应当明确规定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等级,哪些信息应当向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哪些信息必须向公众报告,从而保证金融监管当局和民众的知情权。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竭力避免单一的金融监管渠道。美国金融监管系统内属于联邦政府一级的机构有四家: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监理室。克林顿政府为了精简机构,在1993年计划成立一个新的“联邦银行委员会”以取代四家监管机构的功能。按照这个计划,联邦储备银行将只负责货币政策,不再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坚决反对这一合并,他的理由并不复杂,“单一机构的设立将使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出现官僚主义失误。”直到今天,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仍然是多头分立,互相监督。由此可见,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监管也不能只依靠单一途径。由此可见,多元化监管是取得准确信息、维护金融秩序的必要条件。 (五)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上的主要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毛病有:监管方式单一,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缺乏监管的激励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罚手段,监管力度不够。 第一,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尽管负责监管的人数不少,各种监管制度和规定的条文也很清楚,但是,由于监管渠道单一必然带来信息不畅通的弊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不仅承担着金融监管的任务还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宗旨上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央银行的多重目标常常相互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相混淆。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中央银行监管部门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在多重目标中举措不定,缺乏独立执行监管政策的条件。 第三,靠什么激励机制来实行有效的监管呢?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它们说假话的成本很低,说真话的代价却很高。在当前说假话成风的环境中,法不治众,央行监管局以及下属的各分行、支行监管处的人为什么要在监管过程中得罪人呢? 第四,在1998年金融监管的重点是违规监管,1999年监管重点是真实性监管。这些都很必要。关键问题是即使查出来违规事实,发现了假话又能怎么样?就是明知某个银行坏帐逐渐增多,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呢?前不久,规定银行贷款负责人要对贷款终身负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假若银行真的出现了坏帐,拿这个行长怎么办?他就是这么点工资,难道杀了他不成? 由于国家承担了应由银行承担的风险,银行又承担了企业的风险,因此,银行利益并不取决于对风险的检测、评估等一系列财务指标,而是受监管标准和程度的左右。这种非量化的监管方式给监管部门甚至监管人员留有极大的弹性发挥余地,使其可以凭借人为的裁度相机处理国家和银行、银行和企业的矛盾,并使之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 目前,无论是哪一级的金融机构,只要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营业的,最后,出了问题统统由中央银行来负责。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央银行轻易不会发给金融机构营业许可,弄得在许多地方融资渠道不畅通,另一方面,背在中央银行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 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由来已久。每当有学术讨论会,总有许多学者严肃地指出上述问题,但是,大多数批评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下文。正是由于对金融监管体制本身没有进行认真的改革,使得金融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金融系统大大小小的危机层出不穷,“四面起火,八方冒烟”。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司就象救火队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如果再不重视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只怕等到金融风险积累在了一定程度,有朝一日集中爆发出来,就要吃大亏,闯大祸了。 金融监管论文: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改革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浪潮持续高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等前推后涌层出不穷,极大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金融业又是一个与国民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敏感性行业,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因素,这就使金融监管成为必然。次贷危机以后,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金融业界的主旋律;因此,如何在做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做好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发展,已成为一个金融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削弱。金融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间的传统业务界限,各机构涉足领域广泛,进行大量业务与工具创新,增加表外业务,一旦创新活动突破金融机构原来的规定的行为边界,但监管当局也没有明文限制,这就使原有的监管法规效力下降、监管手段、监管方法过时,监管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监管有效性被大大削弱。如果新推出的金融产品超出法律规定的界限,但却被市场普遍接受,那么原来的金融法规就完全丧失效率。金融创新可能产生一些模糊的产权关系,导致/!/风险监管失效。比如:某些以境外货币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工具涉及货币所在国、交易发生国、交易者所在国等不同对象,各国对风险责任的认定不同,有可能导致这些金融创新没有任何约束。某些跨国金融机构的子公司的风险监管不确定是属于子公司所在国还是属于母公司所在国家。一些混合金融产品的创新涉及交叉性业务,比如储蓄保险既涉及储蓄业又涉及保险业,这样很容易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真空”。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使得当前金融监管制度往往已滞后金融创新的步伐,使监管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这就迫切的需要金融监管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创新监管理念 金融监管应以市场法则为依据,以市场激励的方式来确立市场秩序。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确立是一个自然扩展的过程,它是随着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结构、法律环境、企业规模、资金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如何强化市场运作机制的功能是最好的金融监管。目前金融监管的关键是如何在观念上从以往的“命令与控制”转变到“市场激励”上,即金融监管,政府仅是市场裁判或规则执行者,而不是市场的参与者,更不是市场的主事人。 适应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需求,积极调整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应该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监管首先要真正保障投资人、存款人的利益,不再把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稳健运行作为单一的目标。 树立监管效率观念,努力降低监管成本。要改变监管不计成本的观念,实施监管时必须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在监管制度的设计与监管执行中都坚持贯彻成本最小的原则,尽可能地降低监管成本,降低监管的资源占用。 增强监管风险意识。在监管过程中强调监管的依法性和有效性,坚持监管行为的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监管行为,确保监管行为自身的合法、合规性,防止金融监管违法、失当行为的发生。 三、创新监管方式 金融监管的工作不是以传统的方法来衡量而是以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分析。如任何规章,生效前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收益超过成本的规章才能被通过;生效后每一年进行成本收益评估,掌握规章对金融活动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分析规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绩效或金融监管目标。对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不是先设计标准,而是采取选择性的方法:如绩效标准,市场激励和信息战略。这种监管方法的改革要求废除那些限制市场效率、增加个人与企业负担、有失公平的和过时的规章制度。 强调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基础作用。要在努力调整金融机构产权安排的同时,积极建立金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促进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弱点,和纠正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要加大对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内控制度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创新业务的操作制度,防止金融创新的衍生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当局要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审计部门的联系,共同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建设。 积极建立市场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建立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金融机构有关经营情况公开性,同时要通过积极推行银行信用、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市场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发挥市场制约作用,共同推进金融监管。 四、创新监管手段 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推进金融监管电子化进程,实现监管机关与被监管机构的电子联网,实时监测金融机构运营,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监管信息,提高监管应变能力;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完善非现场监管运作体系,运用特制软件,对金融机构非现场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比,归纳管理,并最终形成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判断,为进一步的金融监管提供依据。积极稳妥地建立金融机构资信评级体系,对金融企业定期进行资信评级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发挥市场约束功能,实行区别监管,促进金融机构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总之,金融风险会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否则也不可能保证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但金融监管不是金融抑制,而是不断地推出新的监管理念、监管法规,通过金融改革不断的完善监管。 金融监管论文:网络经济与功能性金融监管 网络经济的呈现是由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传统经济中交易模式与经济运行方式的历史性变革。金融体系是基于解决市场不完整、信息不对于称问题以及节俭交易本钱的请求应运而生的1种轨制支配。跟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经济中的金融体系面对于市场不完整程度、信息不对于称状态和交易本钱大小的变化,也出现出动态的变迁状况。可见,网络经济与金融是技术与轨制整合与分散的结果。技术与轨制因素进入经济学家的钻研视线,是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所产生的深入变化的回应。作为经济金融学首要分支的金融监管理论,置身于网络经济中时,也必然要拓展其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技术以及延续发展的轨制。金融中介功能观无疑为咱们“提供了1种更加不乱以及持久的参照构架,尤其是在1个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中更是如斯”(Merton,一九九五)。与此相应,功能性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便纷沓所致。本文拟就网络经济与金融的几个首要特征,基于技术与轨制的互动瓜葛,从功能角度透视网络时期金融体系及其监管的发展趋势。 1、网络经济与金融:技术与轨制整合与分散的体现 (1)网络经济及其特征 网络经济(Network Economy)是社会的出产方式以及交流方式以网络情势组织起来的经济形态,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乌家培,二000)。跟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范围、交易半径的不断扩展,使患上交易费用上升,为降低交易费用,技术与轨制不断演进,于是网络技术便发生了,网络经济在2者的互相作用下也应运而生。1般而言,深刻理解网络经济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加以掌控。 首先,在宏观层次上,网络经济拓展了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内生变量,轨制变量被引入的同时,知识与信息作为技术变量,其权重日趋提高,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气力。网络经济有3大规律,它们安排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进程,即:(一)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按此定律,计算机芯片的功能每一一八个月翻1番,而价格则以半数降落;(二)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卡夫法则(Metcalfe Law),此法则说明,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网络效益随网络用户的增添而呈指数增添;(三)信息流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正反馈效应”,它使患上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可见,网络经济不是扭转而是强化了传统的经济规律,使有益于技术进步的轨制支配和技术自身成为经济的主导。 其次,在微观层次上,因为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大大扭转了交易费用,网络经济中的产品、企业组织、市场结构等都产生巨大的变革。 网络经济是伴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发生出来,因此缭绕国际互联网发展起来的1些新兴行业是网络经济不可缺乏的1部份;另外,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也扭转了过去传统的交易方式,使患上互联网成为传统经济1个便捷的交易平台,因此原来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的交易流动演化成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易流动也是网络经济又1首要组成部份。网络经济中的产品多为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的经验性和高出产本钱、低复制本钱(也可说高固定本钱、低边际本钱)的特色抉择了企业组织的经营行动以及产品市场结构(范里安、夏皮罗,二000)。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须调剂其组织结构,传统组织纵向1体化的信息优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型结构;市场竞争则导向范围优势、差别定价以及客户为核心的原则。 (2)网络金融及其特征 所谓网络金融,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实现的金融流动,包含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流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流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妹妹erce)发展需要而发生的网络时期的金融运行模式。因而,它是网络经济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技术与轨制互动的体现。 网络技术的冲击正之前所未有的速度扭转着全世界金融业的业务规模以及组织情势,它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信息以及交易费用,按传统金融理论预测,作为解决信息不对于称问题以及节俭交易本钱的金融中介,在数量上应显著降落,但是现实的不符合对于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众多新兴的金融工具与中介机构纷涌而来,使患上整个金融体系格局产生了剧变:首先,金融业务立异频繁。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抉择了它的立异性特征。为了知足客户的需求,扩展市场份额以及增强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需不断进行业务立异,这类立异在金融的各个领域都在产生。比如在资本市场上,电子通信网络(ECNs,Electronic Co妹妹unication Networks)为市场介入提供了1个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交流信息以及进行金融交易的平台,有了ECNs,买方以及卖方可以通过计算机互相通信来寻觅交易的对于象,从而有效地解除了经纪人以及交易商等传统的金融中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其次,金融中介机构与市场出现出动态的产品——发展互动瓜葛。默顿指出,这类瓜葛是“金融立异螺旋”的1部份,它推进金融体系朝着1个充沛效力的理想目标演进。在网络金融前提下,1方面,技术的进步与变迁降低交易费用;另外一方面,立异引发市场范围以及交易量的扩展反而会增添交易费用。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创造形成新市场基础的产品以及加大以存在产品的交易量来匡助市场成长;反过来,市场通过降低出产这些产品的本钱来匡助中介机构来创造新的更为“个性化”的产品。总之,中介机构与市场的瓜葛,静态地来看是两种竞争性的轨制支配,但动态地来看则偏偏是互补性的瓜葛:2者彼此相互加强,相互增进。另外,面对于不断变化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旧的金融监管方式以及规模已经远远不能见效,网络金融监管必需基于1种持久而不乱的法子与框架进行,功能性监管便责无旁贷地承当起此重担,本文的后半部份将对于此具体加以分析。 (3)网络经济与金融:技术与轨制的整合与分散 网络经济与金融是在缭绕为节俭交易本钱而不断演进以及立异的技术与轨制的互动进程中呈现的。立异的轨制能够提供本钱更低的安全功能(如家庭、保险轨制)以及经济功能(如公司制、股分制),这是轨制变迁所节俭的交易费用I(新古典意义上的);立异的技术则会减少由轨制变迁带来的交易半径扩展而发生的交易费用Ⅱ(由新古典意义上的交易费用派生而来的)。有益于立异的轨制支配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气力,而技术对于轨制拥有能动作用,技术立异在边际上推进合作秩序的扩大,使更有效力的市场交易方式以及经济组织结构的发生以及演进在技术上成为可能,技术的突破会成为轨制演进的动力。 技术与轨制整合与分散的源泉在于由相对于价格的变化引发的本钱收益结构的变化和进1步扭转着人们的观念及行动。网络经济与金融恰是以信息网络技术革命为先导,这类技术变迁引发了交易自身相对于价格的变化,具体说就是扭转了人们之间进行交易的本钱以及信息结构,于是,基于人的经济行动的微观结构比如 银行业结构以及商业交易行动也相应产生变革,而交易微观结构的扭转进而请求行动规范的扭转和法律结构的改革,终究也将引发监管结构的扭转。可见,网络经济与金融作为1种轨制立异首先来源于技术变迁诱发的相对于价格的变化,而这类变化带来的新的收益促令人们进行进1步的技术立异。 2、网络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功能性金融监管 网络经济与金融时期,技术与轨制的整合与分散的速度远弘远于传统经济,它是立异的“峰聚”时代。立异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因而,网络时期的金融监管请求应更加严格与科学,面对于时刻都在变化的业务、机构以及市场,必需追求1种更加不乱与持久的监管理念,从而实现监管本钱最小化的最优目标。 (1)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 在如何解释金融体系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取得者默顿等人的“功能观点”给咱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金融体系的功能性观点首先指的是1种概念性的分析框架,这1分析框架的基本含意有两层:1是揭露金融体系所能施展的基本功能是甚么;2是以基本功能为“概念支架”(conceptional anchor),分析跟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以及施展这些基本功能,金融体系的基本轨制支配,也即金融机构及其形成的市场、金融监管的基本情势会产生甚么样的变化。 功能性观点的两个基本论点是:一.金融体系的功能相对于于金融机构来讲更具不乱性——也就是说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二.金融体系的轨制支配随功能而变化——也就是说,发现新的更有效力的功能实现方式是金融立异、金融体系轨制支配产生变化的主要动力。 默顿等人认为,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肯定的环境下,跨时空配置经济资源。而这1最基本的功能又可进1步细分为6大核心功能,它们分别是: 一.为货物以及服务的交易提供1个支付系统; 二.为从事大范围的技术上不可分的企业提供融资机制; 三.为跨时空、跨行业的经济资源的转移提供便利; 四.为管理不肯定性以及节制风险提供了1种手腕; 五.为调和各经济部门的扩散化决策提供价格信息,如利率以及证券价格; 六.为解决信息不对于称以及鼓励问题提供法子。 这些功能中的每一个功能都知足1个基本需求,而且很少产生变化。然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即为实现基本功能所作的轨制支配却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这些不同取决于传统的经验、规章、技术水平及其他因素,例如美国的股票市场在企业投资中的作用比起德国以及日原本要首要患上多。功能的实现方式还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由于技术的进步、竞争的加重使患上发现新的、更有效力的功能实现方式成为可能。例如,支付方式从银行券逐渐演化到支票,然后又演化到现在的电子划账系统;签发支票的特权由商业银行扩大到投资基金,所有这些都是随技术进步、竞争加重而不断地发现更有效力的功能实现方式的努力进程。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新的环境下,为了寻觅新的、更有效力的功能实现方式,金融机构老是在不断地进行金融立异,而跟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理论的发展和学习效应的作用,金融立异有日趋强化的趋势。金融立异不但使金融交易技术日益繁杂,而且使交易本钱以及金融服务业的进入壁垒不断降落,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线愈来愈隐约。 (2)功能性金融监管:网络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 在网络金融时期,技术与轨制的整合与分散使患上金融机构业务界线日益隐约,依照既定金融机构的情势以及种别进行监管的传统方式已经经很难见效。由传统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就成为1种必然的趋势。所谓的功能监管就是,金融监管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流动所能施展的基本功能,而非金融机构的名称;政府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在功能给定的情况下,寻觅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既定功能的轨制结构(主要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形成以及情势)。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优势在于: 一.传统的机构监管把现有的金融机构看做是给定不变的,公共政策以及监管规则的目标是如何维护现有的金融机构能够生存以及发展下去;与之不同,功能监管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有效力地实现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的金融轨制结构上,政府监管部门制订的公共政策以及监管规则是为了增进轨制结构的必要变化,而不是试图维护以及保持现有的轨制结构。因此,功能监管拥有必定的超前性以及可预感性,它可以把不同名称的拥有相同功能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轨制支配置于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而不是像机构监管那样只能依据不同的个案作不同的处理。 二.因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很少产生变化,因而依照功能请求设计的公共政策以及监管规则更拥有连续性以及1致性,无须随轨制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能够灵便地适应不同的轨制环境,这对于于多国监管合作来讲拥有特殊的意义。 三.功能监管的1致性以及连续性,也减少了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的机会主义行动,这类机会主义行动致使了资源的挥霍,并使监管机构的监管没法充沛施展作用。 综上所析,功能性金融监管是网络金融监管的必然选择,这对于于我国树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有很大的启迪与鉴戒作用。 金融监管论文:我国央行金融监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构想 一、我国央行金融业监管中的薄弱点 1995年有关金融“五法一决定”颁布以来,我国的金融法律建设日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逐步理顺,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对促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的金融监管与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监管相比,仍然显得很薄弱,表现为: 1、没有形成规范、连续和系统性的监管。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尚未实现规范化和系统化,还没有真正实现持续性监管,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和处置系统。金融监管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分散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缺乏各种监管手段的有效配合,缺乏对监管信息的综合运用,缺乏对风险的跟踪监测,从而导致监管成本的提高和监管效率的下降,使金融风险得以积聚和扩散,最后忙于事后救火处置。 2、没有将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作为监管重心。 过去我们对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重视不够,监督不力,往往忙于外部监管。特别是对金融机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班子的职责,对董事长、行长的职责不够明确,对其行使职责的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检查不力,其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精力,但监管效果并不明显。经验证明,外部监管不能代替金融机构的内部有效控制,也不能成为金融机构内控的补充。金融机构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加上有效的金融监管,才能保证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3、金融监管缺乏应有的严肃性。 对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没有达到监管标准的金融机构,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使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对违法违规经营的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没有依法严肃处理,有些被关闭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仍可以在其他金融机构甚至是监管部门继续任职。这足以说明,金融监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亟待提高金融监管的严肃性,树立中央银行监管的权威。 4、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健全。 虽然去年底国务院颁布了《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对危机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仍然主要采取撤销(关闭)这一行政方式,而尚未建立危机金融机构顺利退出的市场配套机制,结果使各级政府和中央银行为此投入大量的救助和处置资金,由此不仅增加财政和货币稳定的压力,同时也助长了“道德危害”。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金融机构稳定退出市场的处置和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的关闭破产程序,在防范风险的蔓延和扩大,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5、金融监管支持系统薄弱。 金融监管的组织领导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高效运行的监管组织系统。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法律真空,操作性较差。没有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信息库,缺乏金融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系统。没有实行审慎会计制度,不能真实反映被监管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盈亏状况。社会中介机构的金融监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 二、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最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监管目标是: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这个目标在表达方式上虽然与他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都是一致的,就是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尽管这个基本目标没有改变,但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国际银行业的巨大变化,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监管方式与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金融监管当局进一步认识到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金融监管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在实施合规性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风险监管。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逐渐认识到,尽管有些金融机构能够遵从监管当局制定的各项监管规章制度,但是仍然不能确保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相对于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大部分金融法规制度的更新具有滞后性,从而使其有效性常常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加强合规性监管的同时,开始注重风险监管,注重对风险的早期识别、预警和控制,尤其注重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注重考核金融机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2、在不断完善对银行传统业务风险监管的同时,强调对银行创新业务风险监管。近些年来,金融机构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网络化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上述业务在创造更大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大的风险,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安全造成的冲击也更为直接和猛烈。因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加强对传统金融业务风险监管的同时,开始注重对银行创新业务风险的监管,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法规和操作指引,以规范业务发展,督促金融机构防范和控制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为完善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的监管,特别是其市场风险、对方违约风险及操作风险等风险的监管,提供了许多参考性文献、国际最佳实践及主要原则。 3、强调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单个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基本保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已得到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关注。历史上许多银行都因治理结构不良而导致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的银行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一些亚洲国家的银行在金融危机过后痛定思痛,都致力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并将这种改革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少国家根据理论和实践成果,专门起草并了关于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引或原则。 4、强调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许多国际金融组织及金融监管当局都把亚洲金融危机部分地归结为亚洲国 家的金融体系不透明,因此提倡和要求各国最大限度地充分披露金融信息,增加金融运行的透明度。不能充分披露金融信息,使存款人和投资人不能对银行的风险做出及时、客观的判断,使监管当局不能及时监测、评价和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使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放松,金融风险不断积累。 5、强调反洗钱与防止金融犯罪。随着制贩毒等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犯罪分子利用银行体系从事洗钱活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趋势使传统的银行要为客户保密的制度受到冲击。许多国家制定专门的反洗钱立法,不仅从道义上,而且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金融机构在防止犯罪分子利用金融体系从事洗钱活动方面的职责,强调金融机构要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要及时全面了解自己的客户,要具备识别判断客户的程序和能力,金融机构不得提供无业务背景的资金存取、转移等银行服务,对认为可疑的交易要及时向有关当局报告。 此外,国际金融组织和许多金融监管当局特别关注和强调内部控制和风险监管、审慎监管、并表监管以及各国监管当局的合作等。分析研究这些发展趋势,对于我国重新审视金融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作用。 三、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接轨的构想 加入WTO后,如何更新监管理念与方式,与国际惯例和标准接轨,迅速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是摆在全体央行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央行监管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工作重心都应该大胆更新和调整。 1、毫不犹豫地清理、修订、废止与国际惯例相悖的金融法律、法规文件,加强对国际金融监管规则与标准的学习和人才培训,提高我国加入WTO的适应能力和接轨效果。去年底,中央办公厅文件指出,要在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和我国对外承诺的基础上,抓紧制定既能严格履行我国对外承诺、又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保护和发展我国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是对全国而言的总体要求,我们金融监管部门也必须做好这项工作,要迅速对现行的法律、法规及规章进行清理,按照法制统一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对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规定,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使我国的金融法律和金融监管手段符合国际通行做法,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要培养人才,提高金融监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是《WTO协定》,其中1997年底,有70个成员国达成了一项新协议,即《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定》,于1999年初签署生效,标致着全球金融市场开放迈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我国加入WTO组织,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信息市场将面向世界逐步放开,我们的金融工作者,特别是中央银行的监管干部必须全面掌握这一协定的内涵,掌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要分期分批对广大监管干部进行培训,做到熟悉规则并能熟练地运用规则。要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和深厚的金融知识并能掌握国际通用规则的综合性人才和专门人才。 2、明确金融机构功能定位,把住市场准入关,优化银行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防止“先天性缺陷”问题。首先,明确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有利于科学制定各类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有利于形成合理的金融布局和适度竞争,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保障金融机构自身的稳健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有利于确定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和监管重点,合理分配监管资源,提高监管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平。第二,市场准入是金融监管的首要环节,把好市场准入关是保障金融机构稳健运行和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只能批准高质量的金融机构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进入金融市场,并根据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审慎性标准,审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以防止金融机构盲目扩大经营规模而发生恶性竞争,防范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第三,金融机构是否能稳健、安全经营,关键在于其自身能否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目前,国际上监管当局非常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说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实现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央行的监管责任不在于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而在于督促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如果金融机构没有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或者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就应当介入,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展和蔓延。第四,由于金融机构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基础,我们就必须着力分析和判断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否优良,内控机:制是否合理和完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是否称职,特别是要明确金融机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班子及其成员各自的职责,使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3、更新监管理念,坚持审慎性会计原则,实施并表监管、资本控制与风险处置等多种强有力的手段与措施,将金融监管纳入市场约束的轨道。金融机构属于经营特殊商品的高风险企业,其资产价值和财务成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取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价值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其真实风险的判断。因此,我们必须实施审慎性会计原则和审慎监管标准,运用这些原则和标准正确识别、衡量和控制风险,确保银行稳健运行。随着金融机构业务和机构的多元化与国际化,以及银行控股集团和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并表监管已成为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可以说并表监管是判断金融监管部门是否有能力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标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特别强调,监管者要有能力在并表的基础上进行监管,包括审查银行组织直接或间接从事的各项银行和非,银行业务,以及其国外机构从事的业务。同时并表监菅为金融监管部门从资本要求方面控制商业银行风险提供了可能。面对国际舞台,我们必须建立金融机构稳定退出市场的处置和保障机制,以便应对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问题。融监管部门要针对金融机构所存在的不同风险及风险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逐步加强的措施加以处置,包括纠正、救助和市场退出。具体的处置流程是: 这些处置措施要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一些强制性措施既要慎重又要果断,要区别不同情况实施。如救助性措施包括:调整决策层和管理层,实施资产和债务重组,外部注资,变现资产,股东增资,冻结大额开支和股息红利分配,停止部分业务,以及实施兼并、合并等。对难以挽救的危机机构,要及时采取市场退出的处置措施,以防止演变为系统性或区域性金融风险。 4、接受新技术渗入金融领域的严峻挑战,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的技术力量,密切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打击网上银行的金融犯罪,防范网上银行的资金风险。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使传统的金融业务面目一新,同时给金融部门带来的风险也不可低估。当前总领时代潮流的要算网上银行,在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早已普及,我国正方兴未艾,对金融工作者特别是金融监管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网上银行是基于全球电子信息系统基础上运行的金融服务形式,电子信息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是网上银行最重要的系统风险;我国目前法律对计算机犯罪的界定比较粗略,新业务的开展难以避免带来法律滞后的风险;当银行把业务流程搬到网上以后,客户就可以挑选到任何银行去办理业务,银行对客 户资信状况的把握不像原来那样直观和详细,导致客户逃债行为的增加,这种虚拟的信贷关系无疑给网上银行增加了信用风险。针对网上银行的风险问题,金融监管的任务是:健全网上银行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营造有法可依的外部环境;督促网上银行强化内部管理,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查堵漏洞;加快混业监管体制改革的步伐,强化网上业务创新的管理力度;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的技术力量,建立网上银行业务审批和监管机制;密切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交流与切磋网上监管的措施与经验,共同承担对网上银行跨国业务的监管任务。只有这样,才能防范网上银行的欺诈风险,确保网上银行的安全便利,促进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 5、建立以法律体系为主,组织体系、信息系统、审慎会计制度、社会信用、社会中介等为补充的金融监管支持系统,强化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针对当前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法律真空的问题,系统地清理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规,完善金融监管法律结构,参照国际惯例尽快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如存款保险制度立法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等。对金融监管组织领导体系的要求是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严格执法、高效运行。在信息系统方面,首先要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的《加强银行透明度》、《信贷风险披露最佳做法》的要求,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防止因信息不透明或不对称而出现投资人蒙受损失、竞争有失公平、滋生腐败等负面作用,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其次是要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信息库和信息库管理办法,形成金融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系统,减少金融监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主动性。第三是要求金融机构普遍建立和使用审慎会计制度,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必须采用审慎会计标准,运用审慎性会计原则正确识别、衡量和控制风险。第四,必须建立健全单位及个人信用信息登记系统,以适当方式披露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记录,加强社会诚信教育,打击逃废债行为,整治社会信用环境,维护金融债权安全。第五,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对金融机构实施审计监督,发挥外部审计师、外部会汁师、律师和外部评级机构的金融监管补充作用,提高金融机构评级、金融信息披露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市场约束性。最后是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工作的再监督机制,以保证金融监管执法的公平、公正、廉洁、高效。 金融监管论文:谈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改革 论文关键词: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理念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对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监管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金融创新的大背景做了介绍,接着概括了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浪潮持续高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交易方式创新、服务创新等前推后涌层出不穷,极大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金融业又是一个与国民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敏感性行业,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因素,这就使金融监管成为必然。次贷危机以后,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金融业界的主旋律;因此,如何在做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做好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发展,已成为一个金融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削弱。金融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间的传统业务界限,各机构涉足领域广泛,进行大量业务与工具创新,增加表外业务,一旦创新活动突破金融机构原来的规定的行为边界,但监管当局也没有明文限制,这就使原有的监管法规效力下降、监管手段、监管方法过时,监管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监管有效性被大大削弱。如果新推出的金融产品超出法律规定的界限,但却被市场普遍接受,那么原来的金融法规就完全丧失效率。金融创新可能产生一些模糊的产权关系,导致风险监管失效。比如:某些以境外货币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工具涉及货币所在国、交易发生国、交易者所在国等不同对象,各国对风险责任的认定不同,有可能导致这些金融创新没有任何约束。某些跨国金融机构的子公司的风险监管不确定是属于子公司所在国还是属于母公司所在国家。一些混合金融产品的创新涉及交叉性业务,比如储蓄保险既涉及储蓄业又涉及保险业,这样很容易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真空”。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使得当前金融监管制度往往已滞后金融创新的步伐,使监管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这就迫切的需要金融监管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创新监管理念 金融监管应以市场法则为依据,以市场激励的方式来确立市场秩序。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确立是一个自然扩展的过程,它是随着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结构、法律环境、企业规模、资金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如何强化市场运作机制的功能是最好的金融监管。目前金融监管的关键是如何在观念上从以往的“命令与控制”转变到“市场激励”上,即金融监管,政府仅是市场裁判或规则执行者,而不是市场的参与者,更不是市场的主事人。 适应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需求,积极调整金融监管目标。金融监管应该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监管首先要真正保障投资人、存款人的利益,不再把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稳健运行作为单一的目标。 树立监管效率观念,努力降低监管成本。要改变监管不计成本的观念,实施监管时必须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在监管制度的设计与监管执行中都坚持贯彻成本最小的原则,尽可能地降低监管成本,降低监管的资源占用。 增强监管风险意识。在监管过程中强调监管的依法性和有效性,坚持监管行为的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监管行为,确保监管行为自身的合法、合规性,防止金融监管违法、失当行为的发生。三、创新监管方式 金融监管的工作不是以传统的方法来衡量而是以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分析。如任何规章,生效前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收益超过成本的规章才能被通过;生效后每一年进行成本收益评估,掌握规章对金融活动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分析规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绩效或金融监管目标。对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不是先设计标准,而是采取选择性的方法:如绩效标准,市场激励和信息战略。这种监管方法的改革要求废除那些限制市场效率、增加个人与企业负担、有失公平的和过时的规章制度。 强调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基础作用。要在努力调整金融机构产权安排的同时,积极建立金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促进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弱点,和纠正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要加大对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内控制度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创新业务的操作制度,防止金融创新的衍生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当局要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审计部门的联系,共同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建设。 积极建立市场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建立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金融机构有关经营情况公开性,同时要通过积极推行银行信用、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市场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发挥市场制约作用,共同推进金融监管。 建立中央银行监管与委托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定期对金融机构实施外部审计,弥补中央银行监管在人力和技术上的不足,确保金融机构经营信息的真实性,发现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共同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四、创新监管手段 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推进金融监管电子化进程,实现监管机关与被监管机构的电子联网,实时监测金融机构运营,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监管信息,提高监管应变能力;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完善非现场监管运作体系,运用特制软件,对金融机构非现场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比,归纳管理,并最终形成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判断,为进一步的金融监管提供依据。积极稳妥地建立金融机构资信评级体系,对金融企业定期进行资信评级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发挥市场约束功能,实行区别监管,促进金融机构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总之,金融风险会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否则也不可能保证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但金融监管不是金融抑制,而是不断地推出新的监管理念、监管法规,通过金融改革不断的完善监管。 金融监管论文:对当前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协调发展分析 一、我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还须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1.相对于中国的实体经济需求而言,中国金融创新的供应仍然处于短缺状态。迄今为止的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数量扩张是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尽管在某些指标上我们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在同一数量级或规模水平上用效率的尺度来衡量,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上。 2.在具体业务内容上,我国金融创新总类和完善程度不够。首先,我国金融负债类业务创新和资产类业务创新发展严重不平衡。银行存款等负债业务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竞争相对激烈的业务领域。而在我们的资产类产品以消费贷款、银团贷款等为主,欧美银行业很流行的平行贷款、分享股权贷款、组合性融资等品种还未出现。其次,大部分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上更多的是对赢利金融产品比较关注,开发规避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力度和重视不够。一些具有重要风险管理特征的金融工具,比如互换交易、期权交易等等在人民币业务基本没有。 二、相对来说,我国在采用稳健的金融政策和管理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机制还是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金融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效的信息披露是加强市场约束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目前关于信息披露的规范只有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颁布前制订的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个别金融规章,以及在《会计法》、《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其他法律法规中的一些零星规定,这些规定不仅零散、而且缺乏可操作性,存在很大的漏洞。 2.金融机构退出规范机制不合适金融发展。我国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规定主要散见于《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既不系统,制度设计也过于简单和原则,并且缺乏对金融机构退出后的补救制度。在随着国外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形势的复杂化,金融机构的退出、国外金融机构退出波及国内分支机构的问题将涌现,市场退出制度规定的不足在将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妨碍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建立。 3.在金融发展自由化和国际化下,面对金融机构的相互渗透,传统金融业务界限日趋模糊,金融机构逐步从分业经营过渡到综合经营。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根据既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类别进行分业监管的传统方式,对于不断进入外资综合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差,存在不能及时、有效发现风险的实际问题,更加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业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极为不利。 三、从次贷危机中我国应如何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 我国金融业发展应该从这次次贷危机中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问题中得到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1.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是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完善的关键。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是引领金融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但是金融创新也会产生新的风险,使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下降,使金融监管的效率下降或完全失效,如果监管当局监管不得力,控制不当,会给金融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危害和破坏。而金融监管就是为了使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于法规之内,从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次序的安全稳定。金融创新会促进金融管制的变革。由于规避监管产生的金融创新打破了原来的均衡状态,使金融环境发生了变化,且产生了新的风险。而当金融创新可能危及金融稳定时,金融管理当局理所当然的调整对策,对金融业采取新的更为严厉的管制,在对金融创新本身进行安全和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新的监管措施来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2.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要继续坚持审慎监管的原则。因为从金融业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系统性的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未来的发展中,在监管上加强监管信息的沟通和政策执行力度,避免出现虚假混乱的现象,进一步在监管队伍建设方面思考和提高。在金融创新对于金融危机方面。我们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具体情况,不但要从金融创新和国有型管控平衡协调发展。而且金融创新要围绕实体经济,围绕实体经济的创新,我国银行业如何促进和支持经济的增长。银行业的创新和竞争力提高,是我们中国银行走向国际化必经的途径,从创新的角度还是要关注我们系统性的风险,尤其是跨国界的风险传递。总之,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可控的两者的协调问题,要在这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 3.结合我国金融业具体发展情况,做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大部分还是美国本身经济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必要性,而且应该认识到我们在金融创新上远远落后于我国本身经济高速的发展,对于我国作为国际上大国很不协调。我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了我国的金融创新一定会更加高速和开发的发展。在总类和金融产品完善上进一步发展。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发展金融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用理性客观的态度进行金融创新。在金融监管上,根据我国目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法规和措施。应该将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监管网之内,从各个角度加强对衍生业务的监管,将衍生业务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应该在加大金融风险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协调监管能力,建立统一监管和职能体制。应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金融市场管理者和参与者交易的透明度,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规避风险。
审计环境随之改变,内部审计工作对象相应改变,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已由财务审计拓展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管理审计范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内部审计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大数据时代同步升级,以适应时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内部审计的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审计方式方法也需要相应地变革,从而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有效提升。 一、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拥有多种特性,通常用4V(即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表示,即体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 二、大数据时代我国内部审计的SWOT分析 随着信息的数量和类型增加,大数据为内部审计人员提高业务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在审计过程中使用大数据也面临许多问题。 (一)S优势 1.内部审计具有本地优势。内部审计扎根企业内部,熟知企业运行情况、财务状况和管理状况,能及时获取真实可靠的企业业务活动信息;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随时掌握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动态,实施实时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以便采取应对措施。2.内部审计有整改优势。审计署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提出“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对内部审计发现且已经纠正的问题不再在审计报告中反映”,此条款减轻了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顾虑,消除了业务部门对内部审计的抵触,提高了企业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W劣势 1.内部审计独立性弱。内部审计,顾名思义是隶属于企业内部,由企业管理层直接领导,与业务部门平级的部门,这种结构设置限制了内部审计业务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2.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技术方法落后。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定位、认识没有得到更新,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方面不能跟上时代变化,内部审计人员更多地擅长财务收支审计,缺乏计算机审计技术、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管理审计、风险审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 (三)O机遇 1.国家体制机遇。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组建标志着国家着力推进审计现代化,维护审计的权威性,提升了审计地位,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社会环境机遇。随着全民投资意识、规范意识的逐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内部审计职能、作用有了更深入、清晰地认识,对内部审计有了更多地关注与认可。 (四)T挑战 1.内部业务方面。新修订的《规定》对内部审计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义,增加了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审计,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措施及年度业务计划执行情况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审计,境外机构、境外资产和境外经济活动审计等职责。这一修订对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外部威胁方面。社会审计组织推出了内审外包,并在某些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或内部审计能力不足的单位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存在性和重要性构成了威胁。 三、大数据时代我国内部审计的变革之路 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迫切需要战略格局和职业担当,需要树立大局意识、统筹意识,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步伐,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大数据时代审计新要求。 (一)工作理念变革方面 以往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依靠内审人员工作经验及工作敏感度来选取样本进行调查,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这种审计思维主观性强、工作效率低、风险程度高,无法充分发现和提示问题。只有转变内部审计思维,创新内部审计发展理念,并融入到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中,充分运用统计技术、信息手段来实现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从识别单业务风险向全面识别风险转变,把握好非现场时间,利用好数据报警功能,实现审计效率、质量双提升,从而提升审计成果,规避审计风险。 (二)管理模式变革方面 为应对日益严格的管理规定、日益增长的业务量,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和多样化的管理系统来实现管理的高质高效,如ERP系统、SAP系统、MES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数据量可能以TB级计。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子数据,传统的审计模式已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只有依靠模式创新,优化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形成审计队伍专业化分工合作,突破当前审计瓶颈,拓宽内部审计业务范围,延伸内部审计工作深度,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要求。 (三)审计方式方法变革方面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内部审计带来了后发优势,通过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实现数据挖掘、数据提取、数据分析,让大项目审计、全面审计成为可能,实现审计监督的连续性、及时性,使内审人员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评估项目的轻重缓急,优先审计风险等级高、影响程度大的项目,及时预判和防范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提升内部审计软实力,实现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另外,企业可以根据运营状况,开发适合本企业的审计办公软件,实现审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各项参数,使审计软件更加契合企业实际,更能体现风险预警功能,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风险点,减少审计盲目性,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 (四)推行内部审计对外开放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对外开放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公开,以审计结果公示、业务培训、交流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大内审在企业内部的宣传力度,让管理层、业务部门了解、认识、理解、配合甚至主动推行内部审计,借舆论监督之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内部审计业务开展更为顺畅、高效,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稳固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定期与不定期根据实际情况出具问题清单、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职能,提升内部审计的被接纳度,同时将内部审计工作好的想法、做法、经验推广出去,树立内部审计良好的职业形象,扩大内部审计影响力,实现内审的增值作用;主动吸取各层级人员对内审工作的需求、建议,选择性地将其纳入内审工作计划,加强与其他部门、人员间的关联、互动,体现出内审工作的及时性、亟需性。 (五)建立协作配合机制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干部使用管理,反腐倡廉,资金、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加强与纪检监察、人事、财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打破狭隘审计观、项目审计观,打通各部门之间的屏障壁垒,实现部门间互联互通互促,发挥部门间的监督合力。达到拓宽内部审计人员知识面、技能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拓宽内部审计机构业务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实效。 (六)加大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运用 内审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成果运用,否则内审工作的意义就荡然无存。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分析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寻求解决方法,从而做到不断改善;按照规定将内部审计查出的不属于内部审计职权范围的违反国家规定或有关法律等问题线索和有关事项移送有关主管部门,完善处理程序,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审计整改机制,实现内部审计工作闭环,将内部审计工作效果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对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体制机制层面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杜绝问题的重复出现。 参考文献: [1]王若菡.SWOT分析法下的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 [2]陈人杰.内部审计环境之SWOT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3). [3]吴葵英.大数据对当前审计工作的影响与应对建议解析[J].经贸实践,2016(01). [4]楚磊.浅析大数据对企业审计的影响及对策[N].中国审计报,2016-11-02. 作者:陈启萱 单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系统研究 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度加强社会的进度,经济信息的发展主导市场的发展。依照计算机网络技术,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发展开来,逐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发展,促进企业结构化逐步调整,改善企业外部安全环境氛围。加强企业信息应用的规划,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形式中逐步转变出来,加强企业财务规划的管理配置,提高企业财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财务安全管理级别。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依照企业财务经营管理标准,加强企业实际发展变化的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研究,提升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能力。依照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发展变化分析,认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一)数据安全问题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需要安全管理级别。依照企业信息发展变化,对企业进行预期分析,采用开放是的互联网环境,提升企业安全级别,处理企业各种安全问题。企业将财务数据信息管理放置于企业互联网内部,这样方便财务安全的管理。但是,这样依赖信息存储的方式,会造成企业数据信息过分依赖企业存储,如果出现各种存储故障,就会影响企业的数据准确度,数据库的破坏会影响企业内部信息发展的安全性级别。 (二)软件质量参差不齐企业财务应用软件完成各种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存储。财务软件的安全性是有效控制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工具。依照信息存储、传递、分析,提高企业安全软件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企业在各类软件应用中可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然而市场中,企业财务管理的种类良莠不齐,企业无法依照企业财务信息,区别企业软件功能水平,无法确定企业安全级别。企业开发部门为了有效提高财务管理软件的兼容性,将其企业的故障率,往往会造成企业软件的信息泄漏,这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级别,造成企业数据信息不稳定,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 (三)财务业务数据更新脱节企业在分析财务业务数据状况的时候,往往从财务数据入手,直观的分析企业数据的基础来源,依照企业财务数据标准,确保企业的综合战略意义标准。依照企业财务数据对企业财务级别进行编制,客观性核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要求。财务业务数据之间的联系较低,业务运营和上报数据之间存在偏差。财务工作人员在数据测算和接收过程中是被动的。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业务不了解,不熟悉,造成录入数据错误。录入数据不合理,无法按时完成工作,造成错误频发,企业财务业务数据脱节,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成本,造成企业运营过程中数据出现严重不合理的现象,这是不利于企业综合发展的。 (四)财务指标考核单一企业财务数据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和预测,造成企业的财务单一,只能从单一角度分析到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对企业的综合经营水平无法进行估测。因此,无法全面的对企业整体状况进行分析,无法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决策标准,无法支持企业数据变化核考核。 二、财务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落后财务管理思维在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的环境下,逐步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从国际化角度,分析财务多元化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多元综合资源配置,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决策发展目标,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速度。 (二)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在发展经营中,需要确定企业的发展现状,依照企业传统发展过程,对企业财务进行必要定位,确定企业财务的管理目标,逐步提高企业综合利润,扩大企业综合规模,确保企业依照现代快速发展标准提高企业综合资产经济建设,确保企业资本利益,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抵触心理状态,加强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确保企业决策利润的最大性。 (三)加强财务内容变革加强财务内容的统计分析,伊阿好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要求,确保财务数据管理标准,对企业隐形资产、未来资产进行有效预测,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创新变革内容。其中,包括财务管理变更内容,改变企业财务的资本结构优化,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过程。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生产标准,确定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综合经营规模的扩大,实现对财务资产的快速变更管理。 (四)提高财务软件创新管理根据市场发展标准分析企业财务软件应用水平,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对企业财务内容进行衡量。在软件基本功能上,分析企业财务满足的基本状况,逐步提高企业财务运行发展效果。通过宇互联网的远程调控分析,确保企业业务之间的紧密沟通,确保财务数据之间的联系,提高财务系统创新效果。通过加强财务数据安全级别,确保财务高效稳定发展。引入企业财务数据防护方法,依照数据库标准对现代软件进行安全考核,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环境级别。运用法律手段,提高企业维护的合法效益,运用安全技术能力,依照科学管理标准,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级别,实现财务指标的准确性,构架和谐的科学发展管理体系,有效的预测企业发展标准,提高企业经营发展数据的规划。 三、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管理方案 (一)采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合理的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多层次、过结构管理保护系统,最大限度的确保系统基本安全。运用电算自动化,采用网络财务安全管理系统,对各类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在网络用户账户分析中,操作口令如果被控制,财务管理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超级用户的访问,确定用户基本权限,制定有效的专用登陆用户核登陆密码,实行多方面的逻辑登陆认证方法。登陆后的时间也应当进行限制,通过超级用户限定,确定用户的实用权限,。入侵者主要是对账户进行入侵,通过口令提高安全级别,防止无法入侵性效果。创建一个用户名欺骗访问者,不设定安全权限,提高安全效果。 (二)采用多级结构的安全管理系统变准化的多级结构适合安全化系统管理。依照防盗级别记性操作控制,确保机房内部设备的温度核湿度,自动安装双路电路电源系统,组建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级别,依照网络结构进行局域分析,确保网络构建标准,提高企业多级结构的安全管理。 (三)采用多元访问设置端口在网络操作过程中,通过运用访问控制方法,确保安全保护效果。依照操作级别,在开机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直接启动系统。上网过程中,需要输入口令对系进行验证,当系统识别用户合法性的时候,才可以进入系统。否则,就不可以上网。进入网络后,需要对系统资源进行分配,依照用户访问权限进行核实,在系统设置统一的前提下访问,否则不可以访问。数据的存储和修改过程中,同样需要数据权限进行处理,防止非法入侵的可能,提高会计信息电算化的控制效果,确保信息的核算标准,降低信息丢失量。 (四)对财务信息管理进行可靠解密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管理需要可靠的硬件设备配套,通过数据传输信息的功能分析,确定网络可靠性级别,依照数据信息的目标级别,确定财务数据信息的远程访问和远程通信,提高通信网络的设备动态实时监管标准。依照网路设备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备份,确保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磁盘完成设备热备份核热处理,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级别。依照财务信息量对企业管理进行安全评分审核,设定合理的子系统,提高财务信息管理的安全水平。 (五)附加病毒防御功能会计电算网络依照局域网级别进行划分,通过区分信息类别,划定信息级别,依照企业负债水平,分析企业财务结算标准,确定不通销售支出、信息处理水平。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的结算权益量,对不通的销售标准进行信息支配管理,提升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管理,确保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通过信息加密提高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级别,依照财务应用方法核方式,确定企业财务控制口令的基本程序,依照不通保密级别,分析有效提高企业财务功能的正确运行标准,提高会计电算网络的稳定性。对财务信息访问网络进行实效的管理,依照计算机操作标准,确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防御抵抗能力。通过预防核分析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可入侵的标准级别,确定客户端入口防范水平,其中包含职能病毒防范系统。利用扫描技术提高病毒文件的消除,当服务器无程序存储的时候,病毒存在在无盘中,一旦有文件写入,服务器就会对写入的文件进行传播感染。一旦程序运行,就会造成病毒拓展,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循环。另外,为了有效提高网路的安全级别,需要根据信息网络水平,提高网络信息局域网的安全级别,实现可靠性运行管理。依照网络监控系统,对访问量进行控制管理,分析网络数据资源、网络性能标准水平,分析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确保网络安全,提高密钥安全性,增强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效果。依照安全性策略,确保财务信息安全效果,依照网络资源创新发展,提升资源配置管理,确保程序的正规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条件下,财务的安全管理既需要传统的财务管理规划,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变革,更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技术,提高财务信息软件的应用,逐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级别,实现资源安全管理,保证网络资源、财务管理资源程序的有效运行。 作者:孙婉宁 张桂杰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 1财务管理系统的简介 财务管理系统在传统模式下以会计业务为主,再扩展了一些简单的业务,主要是人为管理操作。而现代的财务管理系统杜绝了简单操作繁琐化的问题,引进了计算机系统软件,成为了企业乃至政府部门核心的一部分,不仅功能齐全,如财政预算,应用范围广,还具有高效率和高质量,所以倍受推崇。 2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 由于软件环境的改变和用户需求的不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修改,分为程度维护和数据维护两个方面,此时修改的难易程度就指系统软件可维护性的高低。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就需要提高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以此降低系统维护的费用。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较差主要是因为程序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只着重于软件功能的需要,而忽视了一些内部非功能的需要,致使程序之间过渡、转换就存在很大问题,所以程序设计时我们应当注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它应当便于理解,便于测试,还具有高扩展性,灵活性和可嵌入性。 3提高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可维护性的措施 糟糕的系统维护需要耗费大量额外的费用进行系统的维护,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研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在长期对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可维护性的探索研究中我们发现,以下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实用性。 3.1加强系统用数据库的定义财务管理系统中及其重要的是账务处理,为了将用户数据抽象出来便于系统程序进行处理计算,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将用户数据收集,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具体详细的分类,当使用时,只需要引用其设置好的类别科目就好,这样一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数据分类恰到好处,不重复,不赘余,同时也不能遗漏,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解决: 3.1.1“账簿”名称由系统自动生成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每天都会有很多的账目,来自于不同的工作人员或是来自不同的小部门,由于账目过于零星,个人的习惯的不同,在账目记录时使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往往导致最后汇总的账目凌乱,不便于整理和统计,而且容易产生错误,不利于经济业务的反映与监督。这一点我们决定仿照身份证的编制,全国十三多亿人口,采取系统自动生成的方式,身份证号绝对绝无仅有,才能很好的实行其他个人业务的实名制。在账簿的账目生成时也采用系统生成的方式是极好的,例如,以公司编号开头,加上账目输入人员编号,加用户编号,加产生日期时间,这样产生的账目名称就能很好地反应出各种信息,账目与每一项收支情况一一对应起来,不但很有条理便于处理,还方便出现问题时核对与查证。 3.1.2增加会计科目类别字段前面我们提到过将数据与程序分开,能够便于管理和处理,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不直接使用数据,而趋向于用科目来做金额比对处理,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使用户不用修改程序就能提取出需要的科目进行数据局对比和修改,我们在设计时将会计报表作为系统默认的数据文件,会计报表是账目核算时常用的方法,能直观反映一段时间各科目数据的变化和不同科目数据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起以会计报表为基础定义的数据库,这样把程序修改转移到数据维护上,实现了数据和程序分离的同时,也实现了报表和程序的分离。根据会计报表定义的数据库编制产生的程序,适当增加会计科目类别字段,以报表的形式输入输出,而改变数据时也以可以直接在报表中进行,这简化了财务管理系统的维护。 3.2加强系统软件的初始化功能早些时候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初始化主要指的的会计软件的初始化,那时人们主要采用手工设置的方法来完成初始化,工作人员根据厂家提供的程序进行符合自己需要的修改,包括科目的设置,初始值的设定,难度较大,对工作人员的程序读写能力要求较高,初始化之后软件才能正常进行日常的数据统计处理,也就是说,初始化不仅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初始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之后财务管理工作能否正常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各种企业模式和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业务内容在不断变化,对财务管理系统初始化越来越频繁,甚至需要一些功能模块的二次开发,这就向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系统软件初始化功能。我们根据财务管理一些基础业务的需求,直接将这些处理方法写入源程序,并且写入了大量的自定义的模块,用户不需要进行程序修改,可以直接完成初始化,再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自定义模块写入其他的功能计算,如果在彻底改革的情况下,重新初始化,便可以写入新的功能,方便且迅速。在源程序的设定中,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初始化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结构定义。根据自己公司或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工资结构定义各种工资项目。这种定义比较单一简单,也模式化,用所有的收入减去所有的支出,按照员工编号顺序输入,就完成了定义。(2)工资输出文件项目的指定。一般存在两种情况的报表,离职或在职的,通过软件自定义窗口使用编号将自己的工资报表从已定义的项目中提出。(3)工资分配方式的定义。不同的企业根据员工的业绩还有不同的奖励或惩罚机制,需要在设定时将具体的分配方式写入。 4结束语 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可维护性的提高能够大大促进财务管理计算机软件的普及,扩大使用范围,有效提高企业或政府部门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全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所以希望能够引起广泛高度的重视。 作者:龙佩舒 单位:同济大学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浅析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一、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 1.预算管理实际效果不理想。 和传统物流企业不同,现代物流企业更加重视建设和使用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以完成对各项业务流程的准确对接。在此基础上,许多物流企业开始进行产业链整合,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对业务收支、服务成本、现金流等进行统一的财务预算。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预算环节设置过多、企业财务状况缺乏公开透明性、财务预算账务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部分企业出于减少人工成本的考虑,使得实际的财务预算可操作性不强、管理混乱,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和预想的效果相差甚远。 2.会计核算分工不明,情况复杂。 会计核算在物流企业的财务核算中居于核心地位。目前,国内物流企业虽然发展迅速、数量众多,但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有能力垄断定价的大型物流企业较少。这使得现代物流企业在规范及细化会计核算模式时面临不小的障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在会计核算中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二是许多物流企业没有针对自身的会计核算业务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对一些舞弊行为较严重的会计业务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核算。三是大部分的物流企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没有对会计业务进行明确分工,经常一人身兼多职,情况复杂混乱。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物流企业日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3.流动资金管理混乱,利用率低下。 流动资金管理是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物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对流动资金的管理还比较混乱,资金闲置和资金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流动资金利用率不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中高层管理人员仅靠基层财务人员编制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流动资金收支现状,对资金具体的使用方向和成效却不甚了解;而且由于财务报表有一定的滞后性,致使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作出决策。二是物流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其分支机构众多且所在地分散,这使得总公司无法准确掌握流动资金在各分公司和各业务环节的分布情况,易造成流动资金预算不准确、分配不均、调配不及时、管理混乱的局面,从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率。 二、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优化策略 1.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当前,很多物流企业已经建立了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企业对这一体系的贯彻执行不够彻底。为此,物流企业要对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具体包括:财务部门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全程参与企业目标和决策的制定,确立自身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分解预算指标,将各项指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个人,明确指标控制部门的权责及利益;对收益、现金的流入流出及成本费用的预算进行严格控制;及时反馈和评价财务预算的执行效果,如果产生偏差,采取措施及时纠正,确保实现财务预算的目标。 2.构建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要求物流企业在确保资金使用及财务独立自主的权利不发生转移的前提下,实施集中的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全面预算、财务分析、财务人员委派等方案,使企业能对自身的经营和流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控制,有效处理总公司与下属分支机构间的财务管理关系,既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集中财力,又能激发分支机构的生产积极性。 3.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对物流企业实行信息化财务管理,有利于信息顺畅流通,从而使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判断,整合自身财务资源,实时在线处理相关业务,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物流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将网络财务逐步纳入整体资源规划系统中,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优化财务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充分发挥财务职能,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利润和价值的最大化,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作者:王晖冯广益周博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系统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工会经费收入不断增长,职工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工会经费使用效益正日益受到各方面关注。然而一直以来,基层工会的财务只进行简单的收支核算,缺乏系统的财务分析,这给进一步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基层工会财务分析,建立和完善科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客观地反映基层工会财务状况,进一步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基层工会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工会领导往往注重工会经费收入,轻视工会财务管理与分析。基层工会财务人员大多注重收支核算,轻视财务分析。新《工会会计制度》没有设计工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而与工会相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设计的财务指标,难以套用到基层工会的财务分析上,也不能完整反映当前基层工会财务收支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对预算编制的规范性要求不严,缺乏财务分析指标考核约束现在各基层工会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总的来说,预算编制粗糙,人为因素很大,没有详细的说明。在实际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即使出现一些不可预测因素,也不去调整预算。上级工会考核基层工会很少有财务分析指标约束要求,致使基层工会在编制预算和决算时很少考虑要进行财务分析,在实际执行中,招待费、旅游费、差旅费、各项补贴占去了很大比例,真正把工会经费用在维权支出、岗位技能竞赛、有益身心健康文体活动上的比例却很少,即使有较大的维权支出比例,开支内容往往也是粗放的,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三)财务人员难以参与工会管理,缺乏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条件由于现在许多基层工会的会计人员大多是兼职的,有的是委托记账,他们基本上不参与工会经费管理的研究,因此日常的做账与报账工作都非常被动,即使进行财务分析也只是简单地进行数字堆砌,难以由此找准问题的要害,也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其科学性、真实性大打折扣。 二、基层工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建议 (一)财务分析指标的确定为做好基层工会财务分析,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这些指标应具有应用性、可比性,指标体系应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收支情况、资产使用情况等。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指标。基层工会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时,必须设计三项指标: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完成率,本年收支差异额。分析实际执行与年初预算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写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详见表一。 2.收支情况分析指标。基层工会主要收入是拨缴经费收入、会费收入与行政补助收入,基层工会主要支出是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因此基层工会收入、支出的财务分析指标可设计四项:本年收入增长率,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特别关注拨缴经费收入、行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这两项指标),本年支出增长率,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特别关注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三项支出各占总支出的比率)。此外在各种功能支出中,招待费、人员经费、旅游考察费等经济分类应控费用往往占较大比例,因此要设立应控费用指标。根据实际可设招待费比率,人员经费(工会干部的工资及各类津补贴奖金)比率,旅游考察比率等指标。工会财务人员应利用这些指标分析各种支出的结构,各项费用的比例,掌握基层工会各种支出和费用的结构变化情况,从而给决策提供依据。详见表二。 3.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指标。基层工会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资产管理一直是工会财务管理的弱项,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因此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分析中对资产使用情况的分析不能忽视。反映资产使用情况的指标有:可用资金存量、固定资产利用率、各类固定资产比重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分析,可以考核基层工会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及利用情况。详见表三。(二)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基层工会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分析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收入支出情况,资产使用情况,并对发现的主要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工会财务人员应根据财务报表、工作计划等资料,结合所设置的一系列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要以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为基础,采取指标绝对数与相对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项指标已完成情况、未完成原因,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绩的经验,存在的问题。报告结构应有条理层次,报告的数据要真实可靠,报告意见应客观、中肯,报告总结应全面有重点,建议应有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配套措施基层工会财务分析报告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上下重视,转变观念,建立一系列考核约束机制。 1.工会预算要发挥约束作用。工会预算是做好财务分析指标的基础。基层工会预算一经批准,就不得随意突破调整,各项收支要严格按预算执行。收入预算一经确定,就要积极抓好工会经费的收缴清欠工作,保证工会经费收入稳步增长;支出预算一经确定,就要按预算要求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不得随意支出。 2.上级工会要发挥监督作用。上级工会要结合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确定财务分析指标,根据财务分析指标对基层工会进行量化考核(如维权支出不得低于一定比例,招待费不得高于一定比例等)。促使基层工会重视财务分析指标建设,发挥财务分析指标在财务管理和预决算中的核心作用。 3.财务人员要发挥参谋作用。财务人员在账务处理中对一些具体费用要按规定、按真实性原则列入相应支出科目,不得随意列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涉及较大经费开支项目,工会领导要征求财务人员的意见,财务人员要当好预算执行的参谋,根据财务分析指标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与实现 1主要问题 1.1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和简单落后的财务系统并存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在各大医院已经基本普及。大量的信息化工作覆盖在了医疗方面,如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system,PACS)等。这些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财务系统在多数医院只是从以前的手工记账转变到计算机存储打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这种状态跟医院高度的信息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医院现成的内部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图1A)。所以,提高财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成为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需求(图1B)。图1财务系统融入HIS系统前后的网络拓扑图(略)注:A:相互独立的财务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网络;B:财务系统加入医院信息系统网络 1.2严格的预算计划和落后的预算控制手段并存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必须合理利用自己的资金,这些都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因为决策层了解预算的重要性,所以每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十分细致严格。但是在平时的财务工作中,控制手段却并不完善。比如,借款使用的是纸质借条,通过扣除一个固定科目达到借贷平衡,还借款的时候再根据借款使用情况,在借方的预算项目中扣除。这套流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到年底清理所有未还借款的时候,往往发现有的预算项目中剩余的经费已经不够偿还借款,可是经费已经使用了,最后只好想办法填补这些账务。因为一个单位的预算科目可能有上百种,会计凭账本和借条是不能及时发现预算超支的情况的。这样落后的执行手段显然与预算的本来意义相矛盾(见图2A、图2B)。所以必须提供更先进的方法才能够及时反应预算科目的经费情况。 1.3严格的审批和落后的信息反馈并存预算的执行情况对管理监督部门应该是透明的。管理部门应该能随时了解相应预算科目的情况。目前多数医院主要是通过财务部门统计数据形成报表给上级机关,不但给财务部门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信息反馈也不能做到十分及时。 2系统总体要求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原来的财务系统基础上,新的系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借款信息能够随时统计并防止借款因预算用完而无法偿还的情况;预算支出余额不足及时报警;预算科目不同层次统计;实现电子账本,淘汰老式经费本;方便网络查阅预算信息;数据安全。 3系统构架 医院的财务数据跟HIS数据一样,属于医院内部业务数据,安全性十分重要。医院的HIS系统一般都是运行在独立的网络上,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比如我院就有两套网络系统,一套是校园网,连接Internet,另一套是HIS网,与校园网是独立的。HIS网络中的计算机都有严格的制度和强大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控制,把感染病毒和人为破坏的几率降到最低,保持HIS网络的安全。如果财务系统运行在HIS网络上,不但在安全性上比互联网更有保障,而且在HIS系统机房的良好环境下,系统和数据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得到良好的保证。这样,不但使财务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扩大了财务系统的使用范围,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我院的HIS系统是基于ORACLE数据库的,而老的财务管理系统采用的也是ORACLE数据库,因此,开发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老系统的一些优势功能,不用建立新的数据库实例,只需对表空间进行调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开发工作,而且因为都是采用ORACLE数据库,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不会造成额外的压力。在客户跟数据库的联系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即Clients/Server(C/S)和Brower/Server(B/S)。C/S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每个客户机都必须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直接跟数据库连接,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读写数据库中的内容。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该结构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是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层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等)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便于维护、修改和升级方便[1~4]。根据系统的特点,会计客户端使用人员较少,使用地点固定,输入输出较频繁,且要求数据库反应快,所以采用C/S结构比较合理;而普通用户查询自己的电子账务,使用地点遍布HIS系统覆盖的每一台计算机,并且使用人员多,故使用B/S结构较为方便。 4系统分析 要使程序设计贴近实际工作,同时还要使数据库的结构能够满足要求并且科学合理,就必须详细分析系统更加细微的功能,绘制出系统的流程图,这样才能把后台数据库和客户端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兼顾系统的工作效率:(1)系统需要录入每个预算科目的预算数目,预算可以在年初加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平时进行追加和减少,所有操作都有记录可以查看。(2)每次会计办理报销等手续时,系统能自动计算预算余额,如果余额不够就会报警提醒会计。(3)使用电子借据,把借款和某预算科目绑定起来(见图2C),当每一笔借款借出的同时就冻结绑定预算科目的相同数量的金额,直到还款的时候再自动恢复,这样就避免了借款数目大于预算余额的情况出现。(4)借款可以分批分期偿还,同时系统能够方便地统计借款情况,查看过期未还的借据。(5)系统先计算出所有最细科目的借、贷和可用余额等数据,再依照科目代码的逻辑关系统计各种层次预算的使用情况,并形成报表。(6)会计可以自由定制统计科目,建立统计报表科目模版,方便日后的常规统计工作。(7)普通用户根据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可以在HIS系统的任何计算机上查询到自己预算使用情况。图2预算使用和借款的示意图(略)注:A:没有借款的预算;B:有借款但是未绑定科目的预算;C:把借款绑定到预算科目后的情况 5系统实现 因为我院HIS系统是军卫一号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如果我们选择Oracle数据库,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技术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并且该数据库系统的各方面性能非常出色,所以我们这套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也采用Oracle数据库。虽然Oracle可以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开多个实例,运行多个数据库。但是考虑到HIS系统的压力和财务数据的重要性,我们把系统安装在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上,并采用冷备份和数据归档并用的方式来保障数据的完整备份。在网络设置方面,合理规划虚拟局域网(vlan),充分利用使用vlan技术,不仅能够隔离广播、提高网络速度,还能加强网络安全和方便管理。虽然财务数据库服务器跟众多的HIS服务器都部署在网络机房,且都直连在核心交换机上,但是通过使用vlan技术,可以使他们在逻辑上属于不同的网络,减小因为在同一个广播域而产生的相互干扰。PB是强大、灵活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尤其适合开发C/S结构的程序。在财务客户端的开发中,大量使用PB的数据窗口技术,这样做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使开发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程序的功能方面。 6系统效果 此系统的开发完全是根据财务部门的要求而来,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经过实际操作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反复试用和修改,所以是一套非常实用的系统(见图3)。图3系统部分功能流程示意图(略)除此之外,该系统的结构和软件有很多的优点:(1)财务部门可以摆脱以前使用的经费本记账手续,各部门也不再需要使用经费本。把每个经费本变成一张磁卡,通过使用磁卡在财务部门办理报账、借款。(2)由于该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是接入到医院HIS系统网络,所以各单位能够利用内部网络和计算机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而医院相关管理部门也同样可以及时得到相应的经费使用信息。原来运行HIS的客户端只要安装软件就能够查询预算情况,变成财务的客户端,而医院不必为此添加任何设备。(3)使用电子借据结合纸张借据,在电子借据上绑定预算科目。这样不但可以及时方便地查看借据的情况、统计借款信息,而且还可以在借款的同时自动从绑定的预算中扣除,避免了长时间未还借款,又继续使用预算,到年底发现预算余额不够还款而超支的情况。(4)可以根据财务部门的需要,自动形成相应的经费使用月报统计,极大地减轻了以往会计手工统计月报表的工作。 7讨论 HIS系统的网络平台上除了可以运行财务系统,还可以运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内部信息化系统,这种优势在很多单位是没有的。因为大部分单位的网络都接入因特网,内部的财务、业务等重要数据考虑到安全因素是不能够接入的。而医院的HIS系统多是专门铺设的网络,跟互联网是物理隔绝的,这就在安全方面有了先天的优势。如果严格控制接入HIS网络的计算机,再加上完整的制度和技术手段,就能够进一步加强内部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这也是医院内部相关人员通过HIS网络的计算机查看预算情况和使用磁卡替代传统经费本的物质基础。有的单位已经实现了磁卡替代经费本,但是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内部的安全的网络环境,不能在计算机上方便地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十分的不方便。 因为这个财务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在同 一个网络中,可以把HIS的相关财务软件、药品物资管理软件安装到财务部门的计算机上,方便对资金和物资的统计和管理;同时也为今后实现在财务系统中调用HIS中相应的财务数据,全面实现数字化医院提供了物质基础。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及途径分析 一、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工程概述 目前,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特点,物流企业管理在系统化的理论下,进行环节之间的相互控制并加强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所谓的系统性,也就是将物流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与发展。目前,物流企业在系统性方面主要表现的特征是: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以网络技术作为核心支撑,物流信息之间能够通过这种技术达到及时的沟通与联系,同时能够实时生成信息,利用这种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之间的及时共享与交流,将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连接,促进物流企业发展效率的提升。 二、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研究 (一)概述。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财务环节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目前,物流企业发展比较迅速,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在不断的出现,导致这一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长,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系统化的财务管理逐渐向综合化的财务管理转变。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同时面临着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影响,必须加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应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发展。(二) 财务管理系统化是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的关键。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中的一个环节,为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服务,所以它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作用,在整个物流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管理系统化是关键的环节,同时,在企业发展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中,财务管理水平属于关键因素,所以,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系统化的研究与发展。(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主要内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要具备一个完整的系统,首先,要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促进财务系统的完善,坚持客户成本和企业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同时,要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次,针对财务管理的特征而言,经济全球化是财务系统形成的背景,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着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种基础上财务管理流程得到优化,财务资源能够进行整合,同时,能够协调控制物流活动。在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内容上,国家颁布财务方面相关的制度范围比较广,收益管理、资金管理以及成本管理都是其中涉及的内容,财务管理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是广义上的财务。从系统化的财务管理来研究财务,财务管理系统主要有计划、控制、决策、评价等重要环节。 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实现途径 (一)目前,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物流行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促进和实现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利用整体的思想处理财务管理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系统化的思想下,最主要的就是将物流企业的管理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与管理,这种整体上的管理不是各个环节简单的相加,而是实现整体大于部门之和的情况。在物流行业管理系统化中,企业的管理活动是进行管理的主要对象,坚持系统论和方法论的原则,用最好的管理规划对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二)就整个物流企业的管理系统来讲,具有大规模化、复杂的结构、较多的影响因素、受外界影响较大的特点,这些特点组成了物流管理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管理子系统之间具有关联性,能够通过这种关联实现信息的共享,以便对市场信息、财务信息以及经营情况进行及时的获得,对经营的生产、采购、销售和财务中的投资、融资、营运以及分配等多个环节的盲目性有减小的作用,保障管理环节在面对快速的市场变化时能够进行及时的反应,针对变化给出应对措施,以此达到市场发展的机会,将生产的成本和其他方面所要用到的资金成本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也就能够保障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三)财务管理在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时,需要同时应对来自内部和外界两方面环境的变化,内部环境主要是科学组织企业的资源,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进行财务问题管理时需要管理人员具有比较专业以及战略性的眼光,所以,财务管理人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需要管理人才将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和长期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建立比较符合物流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系统。另外,财务系统同时需要应对企业外界对财务环境的影响,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四)在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中,系统工程的原理是进行财务管理主要遵循的原则,物流企业的发展比较迅速,但它的财务管理活动比较繁杂,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在这种系统化的原理下,这种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有效组织了物流企业资本运作的各个重要环节以及要素,建立比较有效的秩序和运行规则,能够解决财务状况中的问题,也能对财务管理中的资本问题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减轻财务管理中各种资源的浪费情况,以更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保障物流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财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五)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各个模块功能的完善,财务管理的模块主要包括资料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纳管理、往来管理、期末处理、报表管理、账簿管理、财务分析以及系统管理等几个版块的内容。资料的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查看其中的增减情况以及其他变动和折旧方面的状况;出纳管理主要是指对现金以及银行存款方面具有一定的收付职能;对往来账目进行分析、核算、预算、决策就是往来管理;期末处理是在进行下一期的事项处理时,总结这期间会计经营活动的情况;报表管理主要是输出、编制和定义报表;账簿管理是进行账目的详细记录,为后期的查账工作提供方便;财务分析属于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即分析和整理财务数据;系统管理主要是对一些基础参数进行设定,是每个系统都不能少的功能,在物流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要将这些模块的功能充分发挥,不断完善这些板块的功能,促进物流企业中财务管理系统化的形成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企业也在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必须完善和优化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优化配置各种财务资源,对资源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加强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研究与发展,促进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的发展,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作者:蔡丹红 单位:福建华威商贸物流有限公司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深究异地财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的多年持续高速发展给广大企业创造了非常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很多企业的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突破了单一组织、单地域经营的模式,成为具有多种组织形态、跨多个城市、地区、甚至跨全球的企业。这种变化给企业的异地财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规模的扩张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信息,对集团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作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一、异地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企业规模扩大、特别是分散到各地后,单一企业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跨地域管理需求,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面。 1、财务制度贯彻困难、信息失真 不同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差别,总部对不同分子公司的控制力度也有差别。最理想的是能做到会计制度的统一贯彻,做到集团内部统一会计科目、会计期间、核算币种;能够对集团内部不同行业的下级公司,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为下级公司的个性化、特色处理予留充分的空间;能使得全公司的财务处理和管理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上,而各级公司又具有独立的财务系统。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不完全统一,合并报表比较困难,传统上主要以报表方式传递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层层报送,经过了中间层加工处理,缺乏真实性,企业总部无法准确地了解各地分支机构的真实运营状况和信息,无法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2、信息滞后 多地点办公的企业、跨地域经营的集团,上级单位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集团内下属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各类会计统计及审批工作很难及时迅速完成,一张合并报表可能要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跨单位、跨期间查询统计较困难,即时的溯源查询无法实现,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 3、监控困难 集团总部无法及时了解分支机构的资金状况、资金控制不力、费用支出失控、既定预算不能严格执行、预算的控制作用无法得到保证。成本核算和过程控制是管理中的盲点,对下级单位的财务管理采取“黑盒”方式,导致财务管理成本过高,对下级的考核、控制难以收到实效。 二、内部交易复杂,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需人工对账,不但容易出错,而且耗时费力。同时企业缺乏一套完整全面的财务分析体系,在数据及时、信息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维度和指标的分析,为企业控制经营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考核评价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提供指标全面,体系完整的分析报告。 以上这些问题,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只有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建立快速准确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建立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财务管理模型。 1、系统建设的目标 异地财务管理解决方案的总体目标是: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推行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务和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对整体的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管理、控制和优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该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从核算的角度,集中核算单位账,集中核算处理业务,通过从最低层直接获取数据来集中数据加工处理过程,将会计的核算与监控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建立一套账,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核算与管理控制制度等方式来实现集中管理和监控。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全面财务管理和控制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根本保证。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发展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方案,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本任务。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健康的资金流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资金管理从编制资金计划开始,到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资金运作所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来达到加速资金运转,降低资金风险的目的。 财务管理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成本费用的管理,既达到满足经营活动的需要,又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真正实现“开源节流”。用严格的业务流程、完善的标准成本建立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已有的财务和业务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的分析和评价。建立起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据此评价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绩效、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和经营成果。满足集团公司用户需求,进行总公司和下属单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分析、诊断和监控。 2、实现的具体方式 集团和全体成员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集中存放在总部服务器上,由总部统一制定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统一制定会计科目体系、编码原则、核算币种、会计期间等基础设置和报表格式,成员企业建账时可以自动继承总部制定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可根据自身特点个性化地修改明细科目,解决了总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发挥总部计划、控制作用。 加强集团整体运营的计划性,实现对任意经济事件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杜绝不合理事件发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财务系统应同时满足集团及下属不同业务单位财务核算、管理与决策的要求。 加强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包括各种资金预算、费用预算等,合理编制预算,通过对下属各业务单位项目执行情况的跟踪、核算与管理实现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控制,有效控制部门、项目费用,降低成本。 由于企业的分支机构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地理跨度大,管理系统的维护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议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软件系统,以降低终端和分支机构的维护工作量。 同时,所选用的软件系统必须满足:集团级、公司级多种参数选择控制,集中管理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支持多币种核算,支持单主币、主辅币两种核算体系,在实现集中核算的同时,满足企业内部不同核算需要;并且业务信息能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生成凭证前会计人员可以选择审核或不审核),减少人工干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同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最低层会计核算数据向上层直接汇总,数据信息不经过任何中间层的加工处理;可以在系统内跨单位、跨期、溯源查询多单位数据,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决策的准确性。 (1)不同的应用模式 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比较典型的异地财务管理的应用模式有两种,以分别满足不同管理特点的集团型企业。 (2)线式集中应用模式 在线式集中应用模式下,整个集团应用一套NC系统,一套主数据库。集团总部设置主数据库,集团本部和下属各单位都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的形式登录到总部服务器进行在线操作,各单位业务发生的数据实时进入到主数据库,集团可以实时监控下级单位的业务执行情况。此种模式适用于管理高度集中的集团企业,集团核心资源集中调配和监控,会计政策等基础规范集中制定,下级单位只能执行集团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各分支机构集中对总部数据库进行访问,总部的数据流量较大,对网络线路的要求比较高,适合于总部网络线路比较好的企业。 (3)分步集中应用模式 分步集中应用(数据复制)模式下,集团应用多套软件产品、多套数据库。总部设置主数据库,下属各单位也设置数据库,通过数据复制的形式将下属单位发生的业务数据传送到主数据库,达到周期性监控的效果。适用于核心业务集团监控、其他业务下级单位具体执行、集团只作周期性监控的集团型企业。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下属各单位的日常操作针对于分布在各地的二级数据库,所以总部数据库的压力较小,相应对网络线路的要求低一些。二级数据库数据向总部数据库的复制工作可以避开网络高峰时间,如可以设定到晚上自动进行复制,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一级数据库主要完成数据的归集、储存、加工、整理,反映、分析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全面状况。负责收集相关数据,编制旬报、快报、月度和年度会计报告;编制财务会计信息手册;编制年度财务成本预算;编制经营活动分析报告;积累历史生产经营数据等信息。是集团领导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数据依据。 二级数据库是二级公司信息网子系统,负责本公司及其直属单位的数据加工处理,其功能和工作范围与集团数据库相似。 各种与财务系统相关的生产、供应、销售、人事劳资、质量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实物量、价值量、质量等方面的指标数据,通过相应的接口,转换到财务系统数据库中,与财务核算数据合并成为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基础。 异地财务管理系统,是集团化企业保证异地机构业务运营灵活及时的条件下,通过财务杠杆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工具,能够有力促进集团业务的良好发展。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新经济社会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知识经济;模式创新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现代企业财务制度滞后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因此对现有财务运作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建立新型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已是当务之急,提出了知识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新目标和投资融资、财务分析、风险管理、成本核算、资本结构优化等创新思路。 1转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势在必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的深化、各方面监督体系的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方式手段都在发生变化,正从单一部门的专业管理、传统意义中的报帐记帐算帐向为企业决策参谋转变这是因为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以无形资产为中心地位的资本结构的形成改变了企业资产的结构,使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财务管理从传统的财务资本管理转向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与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经营显得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事后算帐、轻事前预测。即偏重于事后的因素分析、盈亏比较,这种管理方式对于评价单位经营效果及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固然有效,但较之事前预测防患于未然,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2)重专业管理、轻整体优化。财务管理本是涉及多专业多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但传统管理重条条管理、轻沟通协调,这不仅不利于企业整体效益优化,而且容易发生财经违法乱纪问题。 (3)重资金管理、轻资本运营。即偏重于帐不错钱不差,缺乏通过资本运作、资产重组提高效益的思路,在新形势下其弊端不言而喻。 (4)重指标完成、轻管理创新。即只要指标完成就皆大欢喜,侧重于指标检查,忽略过程监督由此造成基层单位缺乏对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管理手段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重帐面平衡、轻动态分析。即以帐平为好,缺乏精细化管理,但这种重视帐面静态平衡、轻视对财务状况的动态分析的管理,不利于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 2.1手段先进化 知识经济时代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进一步信息化和数字化,使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如MIS(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应用使财务管理趋于严密,排除了大部分人为干扰因素,减少了管理的随意性,同时也可以为非常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财务管理的优化和简化;还有诸如系统模型与模拟、战略信息系统等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高效益、柔性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 2.2目标多元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知识势力和知识劳动的高效益等创造财富;此外,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还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人财务管理目标中;同时,对于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等等,满足这些集团的利益需要,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强化企业和获得高效益。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然走向多元化。 2.3管理交叉化 传统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一直强调的是权、责、利分明,为一种直线式管理。而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同时知识具有共享性,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相关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其财务管理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即企业财务管理已不是专属某个企业部门,更不是以简单的财务部门为单位,而是要以企业整体为单位,这种整体构成是横向职能部门的财务组合与纵向职能部门的财务组合互相交叉,并与其他各部门的管理互相渗透交叉。财务管理交叉化不但能充分挖掘企业的财务潜能,同时也能充分利用与自己相关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优势。 3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3.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超利润目标管理”等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原有资本结构的变化也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仅属于物质资本的拥有者股东,而应归属于其“相关利益主体”;另外,企业要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理应维护契约的公平陛和有效性,使“集合体”中的各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知识最大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和财务管理的核心。 3.2企业投资融资活动的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为此,企业投资应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出发,以是否给企业带来知识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动力为投资效益评价标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的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因为知识资本正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 3.3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 由于知识信息等要素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对知识价值的确认以及量化需要有更科学合理的方法。为此: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需要创新,要通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知识转化为高智力,再使高智力转化为独特策略、构思,进而形成各种新设计、新工艺、新产品。这种规模个性化生产要求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成本,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反馈系统、作业流程电脑化、灵活制造及网络经营等一系列新技术,使企业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这就要求企业成本的控制方法应由传统的制造成本管理向作业成本管理转化。 3.4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创新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增强财务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无形资本、知识资本等的合理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合理确定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通过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 3.5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创新 针对知识资本化的难以确定性、知识资本管理的风险性、知识资本的时效可变性,企业应该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将知识资产的培育和智力、信息等知识的资本化及知识资本的日常管理、处置等纳入科学的风险管理中。企业应采取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对于非专利技术、商业信息、管理技术等知识资本,由于其有效价值的不确定性、资产生命周期的可变性更加明显,企业应该采用风险回避和风险分摊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公务员之家 3.6企业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因此,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对知识资本的分析,要从知识资本的投入、现值评估、风险管理到定期编制报告着手,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知识资本方面的培育情况和投资收益的情况,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知识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同时,应设立一系列的知识资本考核指标,如知识资本的筹资率、利润率、成本率、增长率、损耗率等。 4结束语 传统的财务管理内容、方式、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否则就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时,关键是看清并强调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将“知识最大化“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目的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建设平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化。方法利用先进灵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工具,开发基于C/S(Client/Server)结构的财务数据库和客户端。结果通过使财务的信息化可以对预算控制起到辅助作用,HIS网络的特点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不但方便了预算的监控,而且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结论本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满足了财务部门的需要。 关键词:预算控制;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数据,监督控制预算的使用,对财务部门和决策层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医院对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不够重视,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1主要问题 1.1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和简单落后的财务系统并存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在各大医院已经基本普及。大量的信息化工作覆盖在了医疗方面,如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system,PACS)等。这些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财务系统在多数医院只是从以前的手工记账转变到计算机存储打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这种状态跟医院高度的信息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医院现成的内部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图1A)。所以,提高财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成为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需求(图1B)。图1财务系统融入HIS系统前后的网络拓扑图(略)注:A:相互独立的财务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网络;B:财务系统加入医院信息系统网络 1.2严格的预算计划和落后的预算控制手段并存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必须合理利用自己的资金,这些都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因为决策层了解预算的重要性,所以每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十分细致严格。但是在平时的财务工作中,控制手段却并不完善。比如,借款使用的是纸质借条,通过扣除一个固定科目达到借贷平衡,还借款的时候再根据借款使用情况,在借方的预算项目中扣除。这套流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到年底清理所有未还借款的时候,往往发现有的预算项目中剩余的经费已经不够偿还借款,可是经费已经使用了,最后只好想办法填补这些账务。因为一个单位的预算科目可能有上百种,会计凭账本和借条是不能及时发现预算超支的情况的。这样落后的执行手段显然与预算的本来意义相矛盾(见图2A、图2B)。所以必须提供更先进的方法才能够及时反应预算科目的经费情况。 1.3严格的审批和落后的信息反馈并存预算的执行情况对管理监督部门应该是透明的。管理部门应该能随时了解相应预算科目的情况。目前多数医院主要是通过财务部门统计数据形成报表给上级机关,不但给财务部门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信息反馈也不能做到十分及时。 2系统总体要求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原来的财务系统基础上,新的系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借款信息能够随时统计并防止借款因预算用完而无法偿还的情况;预算支出余额不足及时报警;预算科目不同层次统计;实现电子账本,淘汰老式经费本;方便网络查阅预算信息;数据安全。 3系统构架 医院的财务数据跟HIS数据一样,属于医院内部业务数据,安全性十分重要。医院的HIS系统一般都是运行在独立的网络上,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比如我院就有两套网络系统,一套是校园网,连接Internet,另一套是HIS网,与校园网是独立的。HIS网络中的计算机都有严格的制度和强大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控制,把感染病毒和人为破坏的几率降到最低,保持HIS网络的安全。如果财务系统运行在HIS网络上,不但在安全性上比互联网更有保障,而且在HIS系统机房的良好环境下,系统和数据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得到良好的保证。这样,不但使财务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扩大了财务系统的使用范围,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我院的HIS系统是基于ORACLE数据库的,而老的财务管理系统采用的也是ORACLE数据库,因此,开发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老系统的一些优势功能,不用建立新的数据库实例,只需对表空间进行调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开发工作,而且因为都是采用ORACLE数据库,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不会造成额外的压力。在客户跟数据库的联系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即Clients/Server(C/S)和Brower/Server(B/S)。C/S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每个客户机都必须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直接跟数据库连接,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读写数据库中的内容。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该结构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是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层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等)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便于维护、修改和升级方便[1~4]。根据系统的特点,会计客户端使用人员较少,使用地点固定,输入输出较频繁,且要求数据库反应快,所以采用C/S结构比较合理;而普通用户查询自己的电子账务,使用地点遍布HIS系统覆盖的每一台计算机,并且使用人员多,故使用B/S结构较为方便。 4系统分析 要使程序设计贴近实际工作,同时还要使数据库的结构能够满足要求并且科学合理,就必须详细分析系统更加细微的功能,绘制出系统的流程图,这样才能把后台数据库和客户端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兼顾系统的工作效率:(1)系统需要录入每个预算科目的预算数目,预算可以在年初加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平时进行追加和减少,所有操作都有记录可以查看。(2)每次会计办理报销等手续时,系统能自动计算预算余额,如果余额不够就会报警提醒会计。(3)使用电子借据,把借款和某预算科目绑定起来(见图2C),当每一笔借款借出的同时就冻结绑定预算科目的相同数量的金额,直到还款的时候再自动恢复,这样就避免了借款数目大于预算余额的情况出现。(4)借款可以分批分期偿还,同时系统能够方便地统计借款情况,查看过期未还的借据。(5)系统先计算出所有最细科目的借、贷和可用余额等数据,再依照科目代码的逻辑关系统计各种层次预算的使用情况,并形成报表。(6)会计可以自由定制统计科目,建立统计报表科目模版,方便日后的常规统计工作。(7)普通用户根据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可以在HIS系统的任何计算机上查询到自己预算使用情况。图2预算使用和借款的示意图(略)注:A:没有借款的预算;B:有借款但是未绑定科目的预算;C:把借款绑定到预算科目后的情况 5系统实现 因为我院HIS系统是军卫一号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如果我们选择Oracle数据库,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技术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并且该数据库系统的各方面性能非常出色,所以我们这套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也采用Oracle数据库。虽然Oracle可以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开多个实例,运行多个数据库。但是考虑到HIS系统的压力和财务数据的重要性,我们把系统安装在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上,并采用冷备份和数据归档并用的方式来保障数据的完整备份。在网络设置方面,合理规划虚拟局域网(vlan),充分利用使用vlan技术,不仅能够隔离广播、提高网络速度,还能加强网络安全和方便管理。虽然财务数据库服务器跟众多的HIS服务器都部署在网络机房,且都直连在核心交换机上,但是通过使用vlan技术,可以使他们在逻辑上属于不同的网络,减小因为在同一个广播域而产生的相互干扰。PB是强大、灵活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尤其适合开发C/S结构的程序。在财务客户端的开发中,大量使用PB的数据窗口技术,这样做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使开发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程序的功能方面。 6系统效果 此系统的开发完全是根据财务部门的要求而来,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经过实际操作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反复试用和修改,所以是一套非常实用的系统(见图3)。图3系统部分功能流程示意图(略)除此之外,该系统的结构和软件有很多的优点:(1)财务部门可以摆脱以前使用的经费本记账手续,各部门也不再需要使用经费本。把每个经费本变成一张磁卡,通过使用磁卡在财务部门办理报账、借款。(2)由于该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是接入到医院HIS系统网络,所以各单位能够利用内部网络和计算机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而医院相关管理部门也同样可以及时得到相应的经费使用信息。原来运行HIS的客户端只要安装软件就能够查询预算情况,变成财务的客户端,而医院不必为此添加任何设备。(3)使用电子借据结合纸张借据,在电子借据上绑定预算科目。这样不但可以及时方便地查看借据的情况、统计借款信息,而且还可以在借款的同时自动从绑定的预算中扣除,避免了长时间未还借款,又继续使用预算,到年底发现预算余额不够还款而超支的情况。(4)可以根据财务部门的需要,自动形成相应的经费使用月报统计,极大地减轻了以往会计手工统计月报表的工作。 7讨论 HIS系统的网络平台上除了可以运行财务系统,还可以运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内部信息化系统,这种优势在很多单位是没有的。因为大部分单位的网络都接入因特网,内部的财务、业务等重要数据考虑到安全因素是不能够接入的。而医院的HIS系统多是专门铺设的网络,跟互联网是物理隔绝的,这就在安全方面有了先天的优势。如果严格控制接入HIS网络的计算机,再加上完整的制度和技术手段,就能够进一步加强内部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这也是医院内部相关人员通过HIS网络的计算机查看预算情况和使用磁卡替代传统经费本的物质基础。有的单位已经实现了磁卡替代经费本,但是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内部的安全的网络环境,不能在计算机上方便地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十分的不方便。 因为这个财务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在同一个网络中,可以把HIS的相关财务软件、药品物资管理软件安装到财务部门的计算机上,方便对资金和物资的统计和管理;同时也为今后实现在财务系统中调用HIS中相应的财务数据,全面实现数字化医院提供了物质基础。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基于SQL Server的财务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异地备份 摘要:数据库备份是数据库安全的重要保证。以天财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为例,分析其后台SQL Server为数据库的数据构成及变动情况,提出每天中午和下午分别对账务和收费的当前数据库进行两次自动异地备份的策略,并利用SQL Server的数据库维护计划功能和文件同步软件Second Copy来实现备份。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库;异地备份;自动化 1 SQL Server及在天财系统中的应用 Microsoft SQL Server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引擎,也是一个高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基于多线程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既能支持小型数据库,也能支持企业级大型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具有在整个LAN内部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功能,免去在应用程序内部保证完整性的必要[1]。基于以上特点,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后台程序和数据库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管理系统。随着SQL Server使用越来越多,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通过对数据库的定时备份可在一定程度保证SQL Server 数据库的安全。 我院从1999年开始使用天财高校财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账务和收费管理,它基于C/S模式、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其客户端安装天财公司的应用程序,其服务器端就是运行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的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数据直接表现为帐务系统数据库gxcw35和收费系统的数据库xssf40,其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等由天财软件首个客户端程序安装时系统初始化自动产生。系统所有业务数据均存储于这两个数据库中,也必须依靠两个数据库的正常运转。由于各种原因,服务器(操作系统)崩溃或Microsoft SQL Server系统崩溃既不可避免又不可预测,如何保证系统数据安全是系统运行中必须解决的严重问题。因为一旦系统崩溃,要人工逐条重录数据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利用SQL Server提供数据功能,定期备份数据库是比较可行的防止系统发生故障的方法,它能有效的恢复数据,这也是最简单的确保能恢复大部分信息的方法[2]。 2 备份策略确定 2.1 SQL Server数据库备份方式 按备份数据的范围、来源,可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三种方式,三种方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2.2 备份策略的选择 建立一个完整的备份策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1)备份范围:备份哪些数据库;(2)备份方式:采用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中的哪一种;(3)备份周期(或频率):每周、每日、每时进行备份;(4)使用什么介质(磁带还是磁盘),存储到哪里;(5)使用手工备份还是自动备份以及决定哪一级别的自动化;(6)备份需要保留多长时间[1]。 在天财系统的数据库中,既有数据不再发生变动的历史数据库(如过去年份的帐务数据gxcw35_2006等;已完清费用的已毕业生的收费数据xssf40_2006等),也有数据几乎每天都发生变动的当前数据库(包括帐务数据库gxcw35和收费数据库xssf40两个)。对历史数据库,采用手动方式做一次完全备份即可。由于学校规模中等,其SQL Serve是小型系统,当前数据库的SQL文件所占空间不大,同时也为了以后数据恢复方便,采用完全备份的方法。 定期备份虽能有效恢复数据,但最后一次备份之后到故障发生之前的数据还是要丢失;同时备份太频繁,将耗费太多的系统时间和存储空间,所以需要确定恰当的备份周期(或频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对当前数据库,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分别进行两次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备份文件要占用存储空间,所以只存储数据恢复的必要文件并适当冗余,确定当前数据库备份文件保留3天。 虽然SQL Server 2000支持数据库动态备份,但备份总要耗费系统开销,同时也为了从时间概念上简易区分具体业务,当前数据库两次备份时间分别确定在每天中午刚下班后和下午要下班之前。为了确保每次的所有实时数据都能被完整备份,应事先让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了解备份时间,以便在备份前能结束该时段各自的工作,从而方便数据恢复。 备份到本地磁盘通常是最快的方法。如果要将数据备份到本地磁盘,一定要使用一个和你的数据或事务处理日志文件分离的物理磁盘,建立专用文件夹,该文件夹不要和操作系统放、SQL Server系统在同一逻辑分区,制订好备份路径和名称。在安装系统时,就作好规划,如C盘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D盘安装 SQL Server 2000,E盘上建立专门文件夹用于存放备份数据。同时,当服务器或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发生崩溃时,本机的备份数据很难读取并用来恢复,所以备份数据不能仅仅本地存放,必须异地存放。即使备份到本地磁盘,备份文件也需要即使复制到其他计算机、移动硬盘或光盘,否则即使能恢复部分数据,也还要输入较多数据。 手工备份,虽然可以灵活地选择备份方式、备份时间、备份目的地、备份文件存在方式、备份文件名进行备份,但是手工备份一次只能对一个数据库完成一种方式的备份,同时要求管理员熟悉SQL Server 的基本操作。因为每天至少要对帐务和收费两个数据库各进行两次备份,所以不宜采用手工备份,宜采用自动备份。自动备份,是指利用SQL Server 2000提供的数据库维护计划,让系统定时对指定一个或多个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 综上,选择对帐务和收费数据库自动每天分别进行两次定时完全备份到异地计算机的策略。 3 备份策略的实现 (1) 利用SQL Sever的“数据库维护计划”将有关数据库定时自动完全备份到当前SQL Sever服务器的指定文件夹。 运行SQL Sever“企业管理器”进入控制台根目录界面,单击对应服务器cwserver,单击其下的“管理”,右击“数据库维护计划”选择“新建维护计划”,建立两个数据库维护计划。两个维护计划都是对帐务系统当前数据库gxcw35和收费系统当前数据库xssf40进行备份,只是维护计划1的备份时间是12:30,维护计划2的备份时间是17:30分。 “新建维护计划”过程中,在“选择数据库”时,选择用户数据库gxcw35和xssf40。在“指定数据库备份计划”时,勾选“作为维护计划的一部分来备份数据库”和“完成时验证备份的完整性”,点选“磁盘[K]”作为“指定存储文件的位置”。单击“调度”后的“更改”,出现“编辑反复出现的作业调度”工作界面,“作业频率”选择“每周”,并选择星期一至星期五,在“每日频率”中点选“一次发生于”并调整时间到确定的备份发生时间12:30。“指定备份磁盘目录”中,点选“使用此目录”,并调整为设定文件夹E:\sjbf,勾选“为每个数据库创建子目录”,勾选“删除早于此时间的文件”并将时间调整为3天。[3] 新建维护计划完成后,系统很可能会提示Sql Server Agent服务未启动,先点确定完成计划设定,然后找到桌面最右边状态栏中的SQL绿色图标,双击点开,在服务中选择Sql Server Agent,然后点击运行箭头,选下方的当启动OS时自动启动服务。一旦服务器启动成功,Sql Server也将启动,其的数据库维护计划将定时启动,自动完成数据库备份。 Sql Server将在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中午12:30和下午17:30分别对数据库gxcw35和xssf40自动备份,将备份文件存储到E:\sjbf下与数据库同名的子目录下,其备份文件以数据库文件名加上备份时间的方式命名,如gxcw200711231732.bak,并将删除早于当前日期3天前的备份文件。 (2) 将服务器cwserver的E:\sjbf文件夹共享。 (3) 利用文件备份软件Second Copy,将服务器的备份数据复制到异地客户端计算机。 Second Copy是一个文件备份软件,它会常驻在System Tray系统托盘,你可设定每隔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几天)自动执行一次备份工作,它会依你指定的时间间隔在后台作业,自动帮你将重要的文件或是整个文件夹备份到指定的目录。除了进行简单的复制,程序还可以将要备份的文件压缩到 Zip 文件,以及使源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保持同步。 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并启动文件备份程序Second Copy,建立两个方案,分别将服务器上gxcw35和xssf40的备份文件复制到其上。 建立方案时,选择“个性化设置”;“源文件夹”选择时,单击“浏览”通过“网上邻居”选择服务器cwserver的共享文件夹E:\sjbf下的gxcw35文件夹,即源文件夹为\\cwserver\sjbf\gxcw35;“目标文件夹”选择时,单击“浏览”选择本机的F:\sjbf\gxcw35为目标文件夹;“频率”选择时,选择“当文件更改时”;选择“精确复制”方式即可。另一个方案中仅将“源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选择为\\cwserver\sjbf\xssf40 和F:\sjbf\xssf40,其他选项与另一方案完全一致。 当该客户端计算机启动后,Second Copy就常驻系统托盘,当源文件夹中文件有新备份文件后,会自动将新备份文件复制到目标文件夹中,同时还自动会将目标文件夹存在而源文件夹中不存在的过时备份文件删除,保证目标文件夹和源文件夹同步。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自动化定时异地备份策略能满足所用系统数据安全需要,其实现方案简单可行不需要任何编程,同时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需备份数据库、备份时间等。采用上述方案自动化定时异地备份,基于SQL Server的帐务和收费数据的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结合客户端程序的异地备份,系统正常运行也能够得到保障。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J2EE下财务管理系统应用探讨 内容摘要:财务管理系统是财务工作信息化的基本工具,它作为工具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输出、分析、预测、决策等有重要意义。全文首先介绍了基于J2EE的财务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然后分析了其具体应用:主要有账务处理,电子转账,财务管理中退库单的管理,帐表打印等。 关键词:J2EE;财务管理;账务 基于J2EE结构的财务管理系统,以B/S三层服务器模式为基础,通过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立体管理,它具有开放性、实时性、远程性、易维护性等特点。 1基于J2EE的财务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J2EE(即Java2平台企业版)是由Sun公司主持推出的一项中间件技术,它基于分布式网络的思想,为多层Web应用系统提供了容器平台来进行分布式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共享服务,其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客户端、Web层、业务层[1]。图1-1为标准的J2EE层次结构: 图4-1 J2EE的组件结构 基于J2EE的财务管理系统,其总体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基础层,或系统层,它与财务工作本身没有关系,但是它是整个系统的基本,如系统设置、建立、备份等;业务层,负责处理日常会计人员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基本信息管理和业务管理,前者如总账科目库、支出科目库、收入科目库等,在业务管理上有、账目单据管理、账本及报表管理、收入支出计划等。该层面对财务系统的主要使用人员;管理层和决策层,主要为高层提供数据支持,不涉及到具体业务。在系统的实现方式上,以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三层结构为基础,其中WEB服务器处理页面工作,应用服务器处理EJB中的计算分析工作,数据库服务器管理系统数据。 2基于J2EE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应用 有了详细的数据库规划,然后应用java开发,才能使得财务系统满足日常需要,如账务处理,打印账表,科目管理,会计报表等。 2.1数据库设计 财务系统的业务流程是以会计业务为基础的,即在发生经济业务之后,做会计凭证的设置,并按照会计要素对会计凭证进行划分与确认、成本核算,同时将其记录在日记账簿上,到期末做分类账,根据分类账余额及发生额编制会计报表,并应用于财务分析。对于财务系统而言,其主要由以下几个表构成[2]:①余额库,用来存储会计科目的,包括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各种余额及发生额等;②凭证库,用来存储会计凭证的,包括凭证日期、凭证序号、科目代码、金额及摘要等,③系统库,用来查看已使用财务软件的人员信息,包括操作员名称、工作内容等,④会计分录库,保证月末生成固定的结转会计凭证,包括凭证序号、科目代码、计算公式等。⑤操作员库和用户系统库,储存储操作员信息和系统信息。 2.2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分为以下几部分:①凭证输入。即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业务凭证录入,如购货发票、销售发票、转账凭证、工资支出等。一般而言记账日期只能延后。②修改记账凭证,当凭证录入错误并已经退出“记账凭证录入”时,用此功能进行修改。当然在财务软件中,凭证输入和修改可以合二为一。③结账,月底凭证录入完毕后,运行“结账”功能,系统自动进行结账的账务处理。结账主要用来计算存货账、发出应收帐等,并将期初额、期末额、本月发生额计入相关信息表,供使用方查看统计分析。④打印记账凭证。此功能替代手工的编写记账凭证。当凭证录入到系统后,需要根据财务的实际需要将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打印出来。该功能要保证程序和打印机的打印接口的实现。⑤会计分录、自动记账、撤销自动记账。财务系统在月末时都需要进行余额结转,如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等。 2.3电子转账内容的设计 会计业务中存在最多的凭证就是转账类,如:每月提取折旧费,按月上交税金,按月发放工资,月底结转管理费用到损益账户等,因此在财务软件的帐务处理系统中需要专门设置类似“自动转账分录定义”的模块[3]。其基本思想就是将类凭证的摘要、借贷方科目,金额的来源或计算方法预先设置定义好存入计算机,并用不同的“分录号”标记命名。转账业务发生时财务系统根据“自动转帐分录”的分录号,自动调入该“自动转帐分录”,并根据预先定义的金额来源或计算方法自动取数,填制相应的金额、产生凭证。这样避免了大批量的凭证录入工作。转帐前必须将所有凭单登帐,转帐后须将生成转帐凭单登帐。在具体操作时,用户需要选择有余额的科目(多选),结余科目(单选),凭单日期和凭单号,要填写的只有摘要。用户可以选择把金额转在老凭单上或者是转成一张新凭单。转帐可以连转,如果用户转了一张凭单以后,这张凭单将要重新登帐,那个这一年又有了没有登帐的凭单,按照转帐条件本应该不能继续转帐的。同时转账是在全年账本都登帐以后才能进行,如果有某个月的账本没有登帐,那么将不能转帐。 2.4财务管理中退库单的管理 当有一些款项需要退回国库或者上级部门时,需要填写退库单。根据退库单的不同,其录入的内容和显示的形式略有不同,如电汇包括以下信息:付款日期,付款单位全称、账号、开户银行、汇出地点(包括省市/县)、汇出银行等;收款人信息全称、账号或住址、汇入地点(包括省市/县),汇入银行等。它应分为以下几部分:退库科目设置,第一次进入时必须设置要退库的科目,它的操作基本同入库操作,所不同的是:入库设置的是支出科目,退库单设置的是收入科目;退库单的制作也分为单张制作和批量制作,其操作方法与入库单的一样。只是要注意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入库单位,一个是收款单位;制作好的退库单要经过复核才能转成记账凭单;具有多功能查询功能。其操作流程为:点击退库单录入进入退库单位选择页面-选择一个单位进入退库单录入页面-选择一条付款单位记录回车-自动填写单位全称,账号和银行信息后,转到收款单位全称处-选择一条收款单位记录回车-自动填写收款单位全称,转到收款单位帐户处-选择一条收款单位银行信息记录回车-自动填写收款单位账号和银行信息,转到金额(小写)-填写金额回车-双击款名,从弹出的页面中双击选择款名信息-自动填写款名,款号-填写退库原因-保存。 2.5帐表打印 主要有以下功能:①可以按定义的条件打印出相应的流水账。如要打印3月份的其他应收款,需要输入相应的结账余额或起止日期,查询出后流水打印。②总账,当本月所有的凭证都录入完毕并与流水账审核一致后,即可打印总账。③材料明细账。用户如果将材料也按明细账管理并设有相应的数量科目代码,可打印出材料明细账。建立数量科目代码时计量单位一定不能为空,否则总账将不平。④债权债务明细表。选择完会计分录后,显示出要打印的债权债务明细表。包括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发生日期、备注、余额。其中发生日期最为主要,它记载的是债权债务的起始日期,对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⑤科目代码表,辅助代码表。此项根据财务系统需要,对系统内的科目代码进行归类,方便管理人员使用。
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从提升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多样性和精准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以及强化鼓励惩戒、分析评价等方面,提出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受信息不对称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作为破解相关利益各方信息不对称、强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内涵是以特定区域内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或机构为核心,在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下,依靠现代化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这些服务机构或中心平台开放性、服务公益性或有偿性、技术便利性和实用性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化网络及运行体系[1]。一个运行高效、服务精准、功能多样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对于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概况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统计数据①,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74个,其中:具备信息服务功能的平台91个,占比52.3%;具备技术服务功能的平台81个,占比46.55%;具备创业和培训功能的平台为48个和60个,占比分别为27.59%和34.48%;具备融资服务功能的平台仅17个,占比9.77%(由于功能的综合性,各类平台统计占比相加大于100%)。省级及以下行政层级也逐步设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它们与非政府主办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体系,服务于各类中小企业。以辽宁省为例,2018年辽宁省评出10个地市25个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其中由企业设立的专业性平台19个,劳动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设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3个,高等院校设立的人才培养型平台3个。除此之外,辽宁省省级层面还建立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信用企业公共服务、中小企业网络融资、企业综合办税等一系列综合性、专业性平台;省内各地市均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平台,为省内中小企业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趋势、办理各项业务以及实现资金融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我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为全面、准确掌握我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搜索关键字“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在搜索结果中选取48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对设置主体、运行模块和服务功能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主要特点 1.平台建设以政府主办为主。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根据主办单位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办服务平台和非政府主办服务平台。其中政府主办又可细分为由中央主办、地方主办两类,非政府主办则可细分为民营企业主办、由政府部门指导与指定相关企业独立经营两类[2]。从调查对象来看,政府主办的服务平台46个,占比95.8%;民营企业主办的服务平台2个,占比4.2%。在政府主办的平台中,省级政府平台19个,占比39.6%,直辖市平台4个,占比8.3%,地市级及以下平台23个,占比47.9%。2.平台功能呈现多样化。国内许多城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具备政策、产业分析、需求收集、专家咨询、企业家培训以及创业、投融资、信息、法律等服务功能。从信息和企业培训来看,97.9%的样本平台具备政策法规功能;81.3%的样本平台能够提供网上培训服务;19个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家指导,占比39.6%。从企业服务来看,29.1%的样本能够收集、公示企业需求;95.8%的样本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服务机构名录;20.8%的平台接入政府部门网站或平台,针对有关设立变更、资质认定、年检年审、税收财务等业务开启网上申报、网上预约等功能,为企业提供较大便利。从对企业展示来看,62.5%的样本平台具有品牌营销模块,针对地区优质企业的优质产品进行展示,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从融资担保来看,36个样本平台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占比75%。3.平台信息更加完备。调查的48个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除个别非政府主办的专业化平台外,其他平台均朝着中小企业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目标积极推进。一方面,设立政务信息频道,内容涉及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社会服务、行业动态、社会民生等信息,从而为企业了解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要求、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研判行业发展现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扩大中小企业服务信息的,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针对企业人才培训、人力资源管理设置网络报名支持、视频培训、活动宣传以及人员招聘、创业服务等功能。此外,增设中小企业数据库信息查询、咨询功能,更大地方便了不同群体按照规定条件进行查询,从而为地方产业政策制定、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平台功能地区差异较大。从对48个样本平台的调查来看,省级、直辖市服务平台信息更加详实,功能更加全面,加载的链接也更加多样。地市级及以下级别的平台则多以政策信息为主,在服务功能方面相对欠缺。而民营企业主办的服务平台专业化特征更强,尤其在融资、税务、法律等专业领域服务更加细化、更加精准,但政策信息方面不足。从区域分布来看,服务平台大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平台功能更加丰富,例如4个直辖市、广东省、浙江省、深圳市等。反观中西部在平台数量和服务功能方面则相对有限。2.平台运行便捷度有待提升。国内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尤其是省级平台、发达城市平台建设实现了各项功能、各项服务、各种信息的“能收尽收”,但这样也形成了平台网站内嵌套各项功能网页、政府网站的局面,导致企业在寻求服务、查找信息、办理业务时需要跳转多个网页。特别是对一些金融产品、服务审批项目,由于数目众多,主次和分类不够明确。例如,国内一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公布的投融资产品逾百种,服务审批项目近千种,企业在寻求产品和服务时虽有了更多选择,但也增加了选择和操作的难度。3.平台服务功能有待加强。从平台信息来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信息数量多、覆盖面广,其中以国家政策和反映政府部门工作成效的信息居多,这与一些地方政府网站信息趋同。反观反映企业优势,收集企业需求,促进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银行与企业对接等方面的信息相对较少。从平台的服务功能来看,许多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虽设置了人才培训、专家咨询、融资服务以及网上办理业务等功能,但实际效果不明显,人才培训更趋向于商城模式,的多为培训课程通知和培训收费情况;融资服务内容除个别平台提供了一些信贷产品信息外,其他平台多与服务机构内容趋同,主要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信息,且以面议形式为主,致使平台网络化服务优势弱化。从企业培育方面来看,国内中小企业平台对企业指导和规划作用有待完善。尤其对于提升企业融资、设计、管理以及市场开拓能力方面仍显不足。 三、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运作模式及升级构想 (一)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概述 1.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当前,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Mirasapo”,其网站包括封面特辑、政策信息、经营者专家新闻、社区以及商业创造等五大板块;补助金、助成金申请网站、IT导入辅助金网站以及关于政府改革、企业家培训等一系列网站与平台联接。平台创建目标是建一个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载体,旨在实现基于数据的更有效的中小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可以一次性向主管部门提交电子信息,实现具有共同ID的各种管理程序的通用。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支持措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将根据个别企业需求和情况进行推荐和提供。同时,在线程序获得的数据将通过工作人员的分析而得到有效利用,并以此来提高行政服务质量。2.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特点。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具有以下三方面典型特点:一是具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由国家组织和自营组织组成。二是平台建设政府介入较多,包括最近日本中小企业厅提出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发展和升级方向”,这也充分印证了日本政府对平台建设的指导性较强。三是具有中小企业诊断制度,这是日本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中独特的制度,可提供高素质服务人才,从而增强平台对企业发展的指导作用。3.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内容多而复杂,目标不明确。平台既涵盖金融、财政、税务等方面政策,包括企业案例、专家新闻以及小企业申请补贴、培训等方面内容,但在扶持小企业的精准度方面有待提高。二是嵌入平台的多个网站上贴有类似信息,导致客户在使用平台时会感到困惑。三是平台网站运作复杂,难以衡量网站效果。在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站上除几大板块和涉及企业申请补贴、政府改革信息以及企业经营者培训外,还设有电子邮件、电子杂志等信息,信息的繁杂增加了平台运行的难度,又影响了政府部门对平台运行效果的评估。 (二)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升级构想 基于以上特点和问题,日本中小企业厅最近提出了“升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构想,即打造“Mirasapoplus”(ミラサポplus)。其改进的出发点是要净化网站基本功能,更容易查找和使用所需内容,并进一步加强在线管理程序功能,实现从搜索到应用一站式服务,提高便利性。改进的具体目标是要提高程序的便利性,使中小企业经营者更容易接收管理服务。提高信息传播敏感性,使每个经营者都能轻松找到符合需求的政策措施、相关案例以及高度专业化的支持组织。提高支持措施质量,加强数据的研究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经过升级改进后,对于中小企业经营者等外部用户,可通过申请电子网站门户,来实现申请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技能,申请专家派遣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申请经认证的支持组织来得到多方面的政策、工具支持;通过应用支持功能,为中小企业经营者提供信息管理服务和各种站点信息共享服务以及一次性API;通过传播与各种申请有关的信息,为中小企业经营者提供系统导航、案例导航以及管理人员业务管理的可视化等服务。对于行政机构的服务,则通过报告功能和建立数据库群来实现对累积数据的有效利用。除能够检索诸如补贴之类的提交数据之外,还可以增加公司信息、统计数据等定量数据,并进行组合分析。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力图达到以下效果:一是实现业务流程一站式。改进前,中小企业通过平台进入管理能力改进计划、制造业补贴、IT引进补贴、认可的支持组织等一系列站点后,需要多次输入相同的信息进行申请注册,增加了企业经营者的工作量,也使办理业务比较麻烦。改进后,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在登录的每个站点进行预先注册,减少了信息输入工作。二是实现智能精准对接。中小企业经营者在输入企业基础信息以及人力资源开发、资本投资、业务继承和感兴趣的政策信息后,系统会进行协调筛选,并建议使用行为相似的其他用户的信息进行自行推断。同时,系统具备模拟功能,在使用建议的支持措施的情况下,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模拟,提升企业运用政策措施的效率。三是实现综合分析。行政部门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实现对中小企业整体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从而为政策、制定和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有力支撑。 四、完善我国中小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多样性与精准性相统一 一方面要拓宽信息的覆盖广度,将金融、财税、工商、环保、质检、发改委、工信委等的政策、信息、网上办事链接纳入平台,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经营者需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点面结合,在实现面的广覆盖同时,也要有点的精准对接。可借鉴日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运作模式:第一,可开展专家定向辅导,通过行业专家的把脉分析,有效地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和发展建议。第二,可建立案例分析框架,通过各类诸如如何发展、如何管理、如何享受优惠政策、如何获得融资等典型案例,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支持。第三,探索开发支持措施模拟,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者选择的政策措施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模拟,从而确保经营者能够准确选择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 (二)坚持便利性与安全性相统一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构建要定位在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节上。因此,可仿照日本“一站式”服务理念,在平台上“一次注册”,可登录其他相关链接网站,实现一个ID能够办理多项业务的目标。通过“一次注册”,不但减少了在不同网站上输入企业基本信息的次数,而且企业信息安全也能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还应简化平台网页设计,对于各项信息、产品和服务可按需求、按部门或按企业从事的行业进行分类,从而简化操作,提高效率。 (三)坚持鼓励和惩戒相统一 加强融资服务建设,促进银企信息对接。探索建立企业“白名单”和“黑名单”,整合多部门认证,将有市场、有技术、有信誉、有发展前景且符合税务、环保、工商、质检等部门要求的企业列入“白名单”进行公示,与之相反的则列入“黑名单”进行公示,此举旨在鼓励企业在加强管理、提升资质的同时,促进银企精准对接,便于金融机构选择潜在客户。 (四)坚持分析与评价相统一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构建既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也要服务于政府机构的形势研判和政策制定。因此,在构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增加对中小企业基础数据的整合分析,有效分析区域内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从而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优惠政策,创新政策工具。此外,针对平台运作还应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定期评估服务平台运行效果,力求能够及时发现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完善。此外还应建立市场分析和展望框架,有效拓宽潜在中小企业创业者视野,促进创业就业。 参考文献: [1]张丹丹.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究[J].现代交际,2017(5):65-66. [2]陈露,寇静.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根本原因[J].商,2015(20):186-187. 作者:宋慧中 李万超 冯啸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和 企业会计准则 建造合同 之比较 【摘要】自2003年《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出台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相比,《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相关会计科目发生了一定的变动,本文通过比较,试图进一步明晰二者的区别,以提高两个准则在实际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建造合同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颁布 为了进一步规范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于2003年9月25日颁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并于2004年1日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施工企业执行。同时规定,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时,不再执行1992年印发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新颁布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以下简称《建造合同》)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因此两个准则在一些科目的核算上有很大相似之处,但前者又在一些科目的设置上做了改进,使得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详细。在此对《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相同核算内容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两个准则都设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等科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在《建造合同》的基础上增设了“周转材料”、“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推销”、“临时设施清理”、“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和“机械作业”科目。 二、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比较 对主营业务收入,《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的核算标准相同,即必须首先合理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计。在计量和确认建造合同的收入和费用时,首先应根据本准则规定的判断建造合同结果能否可靠估计的标准,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计。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应区别以下情况处理:(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在会计处理上,核算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时,把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期末,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对主营业务成本,《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核算方法相同:按规定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时,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同时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毛利”或“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在新的《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由于“工程施工”下新设了两个科目,因此之前的《建造合同》中对毛利的核算科目由“工程施工-毛利”改为《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的“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两个准则对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主要差别在于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建造合同》的核算是设置“预计损失准备”科目来核算建造合同计提的损失准备,把在建合同计提的损失准备,记入“预计损失准备”的贷方,在建合同完工后,将“预计损失准备”的余额调整“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而在《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应按相关工程施工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可见,预计损失准备在《建造合同》中进入成本,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则将其列为管理费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改动。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这两个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这两个科目应无余额。 三、不同核算科目的比较 除去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在“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这两个主要科目中,《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的规定基本相同,只是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稍有变化。 “工程施工”科目核算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确认的合同毛利记入本科目的借方,确认的合同亏损记入本科目的贷方。合同完成后,本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对冲后结平。 合同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合同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合同所发生的、不易直接归属于合同成本核算对象而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人工费用主要包括从事工程建造的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工资性质的津贴等支出。材料费用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成本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机械使用费主要包括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支付的租赁费和施工机械的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费用,主要包括有关的设计和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材料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 间接费用在发生时一般不易直接归属于受益对象,这些单位如果同时组织实施几项合同,则其发生的费用应由这几项合同的成本共同负担,因此,间接费用应在期末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合同成本。在会计实务中,间接费用一般应设置必要的会计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合同成本。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人工费用比例法、直接费用比例法等。 由于需要对一些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凭证以正确分配这些费用。比如工人工资、奖金等的费用分配表,以及原材料等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的表格。这些资料主要是由企业自己编制,另外还需有相关的发票、收据以及银行收付凭证等;机器费用的分配,就需要有机器工时的使用记录,以及由于安装拆卸等行为产生的费用清单、发票及银行凭证等;租赁机器进行施工的,还需要有机器租赁的合同,以及租赁金交易过程中的发票、银行转账单等凭证。 在会计核算上,《施工企业核算办法》在“工程施工”下增加了“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两个明细科目,施工企业履行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在“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下进行核算,确认的合同毛利记在“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之下。而在之前的《建造合同》中由于没有这两个明细科目,所有发生的成本和确认的毛利都记在“工程施工”科目下。 两个准则中“工程结算”的核算内容和会计处理都相同。该科目核算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当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时,根据结算单所列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合同完工后,将“工程结算”余额与相关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对冲,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期末“工程结算”无余额。本科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按工程施工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在以上几个科目的核算中,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工程结算”科目的核算,其重要的前提是完工百分比的确定。之所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是因为建造合同的施工期一般都比较长,通常都跨越一个会计年度,为了核算和反映当期已完工部分的合同收入、费用和利润,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而才采用了完工百分比法。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前提条件是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建造合同划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建造合同,判断其结果的条件不同。要得到完工百分比,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确认方式,获得合同的预算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成本的数据资料,或者实际完成的施工量及施工总量。 新增的另外几个科目中,“周转材料”核算施工企业库存和在用的各种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建造合同》中对这类材料的核算是借记“工程施工”,贷记“周转材料摊销”(分摊的周转材料摊销额)、“银行存款”(支付的周转材料租赁费)等科目。新的核算办法设置“周转材料”科目,下设“在库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三个明细科目,并按周转材料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对周转材料的领用、摊销和退回以及周转材料的报废,分别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要求施工企业对在用周转材料、部门退回仓库的周转材料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薄上进行登记,从而规范了施工企业对材料的管理。 “临时设施”核算施工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而购建的各种临时设施的实际成本。施工企业购置临时设施发生的各项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通过建筑安装才能完成的临时设施,发生的各有关费用,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本科目。同时,又设置“临时设施清理”明细科目核算临时设施的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等情况。在《建造合同》中,临时材料是在“工程施工”的间接费用中进行会计处理。 “机械作业”也是一个新增科目,下设“承包工程”和“机械作业”两个明细科目,其核算办法也有些变化。《建造合同》的核算是借记“工程施工”或“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机械作业”。《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办法是把发生的机械作业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科目。月份终了,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分配和结转:借记“工程施工”或“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而在《建造合同》中没有这个科目,只设“工程施工”科目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械作业进行核算。由于没有“临时设施”科目,当然也没有“临时设施推销”、“临时设施清理”科目。 四、结束语 以上是对施工企业的几个主要的会计核算科目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颁布前后不同的会计处理做的比较说明,但存在一点疑问: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补充报表项目及编制说明中第二条要求在“存货”下增加“其中: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反映施工企业在建施工合同已完工但尚未办理结算的价款,而又在第四条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项目下,增加“其中: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项目,反映施工企业在建施工合同未完工部分已办了结算的价款。两者性质类似,而核算科目却相差很多,据此,似乎把“已完工尚未结算款”放入“应收帐款”较好。总的来看,《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之前的《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核算科目,使得核算内容比以前更细致,从而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监督起到更大的作用,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产生了便利。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会计核算 论文摘要:本文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业务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特点入手,详细阐述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费用的估算,最后总结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1 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业务 房地产是房产与地产的总称。房地产开发可将土地和房屋合在一起开发,也可将土地和房屋分开开发。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是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它既是房地产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房地产商品的经营者。进行的主要业务有: 1.1 土地的开发与经营。 企业将有偿获得的土地开发完成后,既可有偿转让给其他单位使用,也可自行组织建造房屋和其他设施,然后作为商品作价出售,还可以开展土地出租业务。 1.2 房屋的开发与经营。 房屋的开发指房屋的建造。房屋的经营指房屋的销售与出租。企业可以在开发完成的土地上继续开发房屋,开发完成后,可作为商品作价出售或出租。企业开发的房屋,按用途可分为商品房、出租房、周转房、安置房和代建房等。 1.3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的开发。 1.4 代建工程的开发。 代建工程的开发是企业接受政府和其他单位委托,代为开发的工程。 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特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施工企业不同。其经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开发经营的计划性。 企业征用的土地、建设的房屋、基础设施以及其他设施都应严格控制在国家计划范围之内,按照规划、征地、设计、施工、配套、管理“六统一”原则和企业的建设计划、销售计划进行开发经营。 2.2开发产品的商品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全部都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按照供需双方合同协议规定的价格或市场价格作价转让或销售。 2.3开发经营业务的复杂性。 所谓复杂性包括两个方面:(1)经营业务内容复杂。企业除了土地和房屋开发外,还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经营业务囊括了从征地、拆迁、勘察、设计、施工、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2)涉及面广,经济往来对象多。企业不仅因购销关系与设备、材料物资供应单位等发生经济往来,而且因工程的发包和招标与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发生经济往来,还会因受托代建开发产品、出租开发产品等与委托单位和承租单位发生经济往来。 2.4开发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 开发产品要从规划设计开始,经过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七通一平、建筑安装、配套工程、绿化环卫工程等几个开发阶段,少则一年,多则数年才能全部完成。另外,上述每一个开发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上开发产品本身的造价很高,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 2.5经营风险大 开发产品单位价值高,建设周期长、负债经营程度高、不确定因素多,一旦决策失误,销路不畅,将造成大量开发产品积压,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3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费用估算 经营房地产投入资金多,风险大,在项目的规划阶段,必须对项目的投资与成本费用进行准确的估算,以便作出经济效益评价、投资决策。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过程就是房地产商品的生产过程,因而其投资估算与成本费用估算不可截然分开,应合二为一。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与成本费用估算的范围包括土地购置成本、土地开发成本、建安工程造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及开发期间的税费等全部投资。 房地产建设项目各项费用的构成复杂,变化因素多、不确定性大,依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而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其投资和费用构成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言,投资及成本费用.由开发成本和开发费用两大部分组成。 3.1开发成本 共有八项: 3.1.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出让金的估算可参照政府前期出让的类似地块的出让金数额并进行时间、地段、用途、临街状况、建筑容积率、土地出让年限、周围环境状况及土地现状等因素的修正得到;也可依据所在城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城市基准地价或平均标定地价,根据项目所在地段等级、用途、容积率、使用年限等因素修正得到。 3.1.2土地征用及拆迁安置补偿费。 (1)土地征用费。国家建设征用农村土地发生的费用主要有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水利设施维修分摊、青苗补偿费、耕地占用税、耕地垦复基金、征地管理费等。农村土地征用费的估算可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2)拆迁安置补偿费。在城镇地区,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依据法定程序,将国有储备土地或已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土地出让给房地产开发项目或其他建设项目使用。因出让土地使原用地单位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新用地单位应按规定给以补偿。它实际上包括两部分费用,即拆迁安置费和拆迁补偿费。 3.1.3前期工程费 前期工程费主要包括:(1)项目的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所需费用。一般可以按项目总投资额的一定百分比估算。通常规划及设计费为建安工程费的3%左右,水文地质勘探费可根据所需工作量结合有关收费标准估算。(2)“三通一平”等土地开发费用。主要包括地上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费用、场地平整费和通水、通电、通路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量,参照有关计费标准估算。 3.1.4建安工程费 它是指直接用于建安工程建设的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费(建筑、特殊装修工程费)、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给排水、电气照明、电梯、空调、燃气管道、消防、防雷、弱电等设备及安装)以及室内装修工程费等。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建安工程费可采用单元估算法、单位指标估算法、工程量近似匡算法、概算指标估算法以及类似工程经验估算法等估算。 3.1.5基础设施费 它又称红线内工程费,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道路、绿化、排污、排洪、电讯、环卫等工程费用,通常采用单位指标估算法来计算。 3.1.6公共配套设施费 它主要包括不能有偿转让的开发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支出。其估算可参照“建安工程费”的估算方法。 3.1.7不可预见费 它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依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前述各项费用估算的准确程度,以上述1~6项之和为基数,按3%一5%计算。 3.1.8开发期间税费。 开发项目投资估算应考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所负担的各种税金和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征收的费用。在一些大中城市,这部分费用在开发建设项目投资构成中占较大比重。应根据当地有关法规标准估箅。 3.2开发费用 开发费用是指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关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3.2.1管理费用。 可按项目开发成本构成中前1-6项之和为基数,按3%左右计算。 3.2.2销售费用 它指开发建设项目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或委托销售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1)广告宣传费。约为销售收人的2%一3%; (2)销售费。约为销售收入的1.5%一2%; (3)其他销售费用。约为销售收入的0.5%一1%。以上各项合计,销售费用约占销售收人的4%一6%。 3.2.3财务费用。 它指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为借款利息和其他财务费用(如汇兑损失等)。 3.3投资与成本费用估算结果的汇总 为了便于对房地产建设项目各项支出进行分析和比较,常把估算结果以汇总表的形式列出,格式略。 4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估算的作用 一是筹集建设资金和金融部门批准贷款依据;二是确定设计任务书的投资额和控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三是可行性研究和在项目评估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依据。 5、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由于其经营活动的特殊情况和管理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施工企业相比,会计核算有如下特殊情况:产成品的种类多,核算方法不同;产品成本的核算复杂;经营收入及其相关税金的核算不同。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谈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 摘要: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汇总、加工、处理系统,而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任务计划、资源分配和业绩考核系统。预算管理在进行任务计划、资源分配和业绩考核过程中,都必须以会计核算数据为基础。本文以此为前提,讨论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对预算管理的影响以及基于预算管理的需要,如何构建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关键词:会计核算 管理 体系 规范 分析 1 会计核算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影响分析 根据对历史数据的依赖程度不同,预算编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量预算:二是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假设历史将会重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适当的增长,编制预算;零基预算则立足于未来,按照逐级深入的方法,以因素分析的理念,编制预算。 以增量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时,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对企业的预算编制存在如下影响: 1.1 历史核算的稳定程度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一般来说,以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应该具备五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但如果企业的历史数据的核算方法、核算口径。甚至会计主体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则作为核算结果的历史数据在各年之间没有可比性,从而难以总结历史规律,也就无法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 1.2 历史核算的口径决定了企业预算编制的明细程度。 1.3 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决定了企业预算编制的公允程度。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主要是指会计确认和计量遵守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情况。 可见,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对于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的预算管理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使以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对历史数据的依赖也是难以避免的。正常经营的企业按照零基的方法编制的预算。也需要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使编制的预算更加合理。 2 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 中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一直处于改革变动之中。很多企业没有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政策不细化、不明确、不规范,会计科目不统一,对许多会计事项的处理还大量依赖各级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而会计人员往往会作出有利于完成预算指标的会计判断甚至操纵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情况下,预算考核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异化比较普遍。因此,要真正发挥预算考核的激励作用,就必须规范会计核算基础。 2.1 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 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会计人员、档案、核算的管理制度,内容庞杂。一般来说,会计管理制度包括:①会计岗位划分及岗位责任制管理办法,具体包括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岗位划分,各岗位的责任范围等;②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包括会计部门管理人员和核算人员的任职资格、招聘、岗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等内容;③会计工作交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知识的交接和会计资料的交接。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就业人员的低流动性,企业并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交接管理办法。其结果是,当最近几年会计人员的流动性显著提高时,会计人员交接手续不完善的问题非常突出,很多企业的历史会计信息不完整、会计政策不连贯、会计科目不统一,给预算的编制和考核带来了很多问题;④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材料的形成与归档。会计档案的分类、排列与编目。会计档案的保管与统计,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等内容;⑤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包括软件的选择、系统初始化、密码管理、系统维护等内容;⑥会计检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检查的内容、会计检查的周期、会计检查的组织实施、会计检查结果的使用、会计检查结果的反馈等内容。 2.2 规范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会计科目而轻视会计政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会计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会计政策不规范,就会使一个集团公司内部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其作为预算考核的依据缺乏合理性基础。笔者在长期从事预算管理咨询和会计核算咨询的实践中注意到,许多集团公司甚至不了解相关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目前,由于预算管理主要集中在损益预算领域,所以,基于预算管理的需要,规范会计政策首先需要规范与损益确认相关的会计政策。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确认政策;二是成本、费用的确认政策及成本费用的划分;三是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无形资产摊销政策;四是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五是存货与短期投资发出计价的有关会计政策。 对于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来说,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包括两种情况: 2.2.1 所有纳入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范围相同。这类企业一般具有高度的行业专门化特征,全集团内部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行业,如中国的电信行业、发电行业、供电行业等等。集团公司能够从全集团公司出发,全面制定标准、详细的会计制度。 2.2.2 纳入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范围不相同。这类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在这类企业内部,包括很多种业务种类。如制造、施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如中国的一些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实业公司等,集团公司不能制定标准的会计制度,这就要求集团公司强化管理手段,提高对子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制定差别化的会计政策。但要强调的一点是,从预算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出发,控股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一般应该由集团公司制定,至少应该由集团公司核准。 2.3 统一的会计科目 在大型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各责任中心会计科目的相互统一性和预算科目与核算科目的统一性,是减少预算工作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强化预算考核的前提。有的企业的预算由各部门编制,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数据难以汇总,难以实施考核。如在预算管理中,规定非设备修理费不得高于修理费的15%,但是,在会计核算中,并没有按照非设备修理费和设备修理费进行明细核算,考核只能依靠修理部门的统计数据,结果出现了由被考核部门提供考核用信息的逻辑悖论,难以发挥考核的作用。 所以,要使预算管理规范化,必须实现会计科目统一化。 ①由控制预算管理的最高层次企业制定会计科目,并明细到一定级次;②在已经规定的会计科目级次上,下级企业既不能增加科目,也不能减少科目。只能在最末级下设科目,以保证数据的汇集能够自动完成;③各级企业设置科目的明细程度以满足本级企业的预算管理需要为最低原则。如,集团公司在进行预算考核时,如果要单独考核下级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则会计科目的设置至少要能够满足单独核算业务招待费的需要。 2.4 固定的会计报告制度 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必须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入的因素分析,并报告企业的预算管理当局。固定的管理会计报告是企业预算分析和控制的依据。固定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①预算分析指引。②管理会计报告表格体系,主要是明确在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中,分别向哪些级别的管理者报送哪些明细报表。一般来说,在日报、周报中,主要向最高层报送现金流量信息:而在月报、季报和年报中,要向各责任中心报送本单位的预算完成情况,向公司的最高层报送全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非预期差异,还要详细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报告。③报告周期及时限,主要明确每种报告类型的上报时间。如日报在当日的次日上班后一小时内上报,周报在下周一早上上报。月报在次月前三个工作日内上报等等。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试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 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我国会计制度仍处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由此造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着较多问题,就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目前适用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房地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等,如何在门类众多的制度、准则、规定之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改进现有会计核算方法,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是会计人员的职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目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 1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 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的复杂性 房地产商品的销售包括两种,一种是自行开发并销售,另一种是事先与买方签订合同,按合同要求进行开发。对于后者,应按照建造合同的标准进行收入的确认。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商品,由于其开发的周期较长,耗资巨大,其商品具有较高的价值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商品销售往往采用预售、分期收款销售等多种销售方式。房地产商品销售的前提是首先取得预售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在此基础上,一般要经过签订预售合同并预收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确认、收取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销售环节。因此,房地产收入的确认同其它的生产收入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以结算账单提交买方并得到认可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标准,该规定比较简单,宜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但没有反映销售的实质,理论上不够合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规定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实务中如何运用这一标准则比较混乱,核心问题在于应在哪一环节确认为收入,其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商品房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 1.2 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成本与售价的不配比性 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并开发完成到确认收入短则1~2年,长则4~5年,必然使得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呈阶段性不合理;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资金,并发生大量费用计入当期;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即使开发产品已预售完毕,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其结果是为配比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 其次,房地产开发商品的成本载体是整个建设工程,而销售则是按楼层或户型为单位,这样就造成单个楼层或户型的售价明显与其成本不配比。如同一结构的房屋,低层建筑施工成本低于高层建筑施工成本,但销售时低层售价却高于高层售价;又如“丁字形”楼房虽然同楼层成本一样,由于朝向不同,其售价相差也很大。 通常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结转方法是:按当期竣工后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除以总开发建筑面积,得出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然后再乘以销售面积得出本期销售成本。这样均摊计算的结果没有考虑房屋楼层、朝向的因素,得出的经营成果不具有真实性。 1.3 收益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业绩 房地产企业投入产出周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表现在会计年报中往往是业绩波动较大——项目建设期内业绩不佳,验收售出后,大量预收款确认为收入,期间间隔在一个会计期内还好,但一个项目往往要跨4、5个会计期,故不适用一般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如净利润指标就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其真实经营情况,尤其是上市公司,极可能误导投资者。一个经营情况很好的开发公司,其净利润可能很小甚至是负数,但有大量的在建工程和很好的预售情况,现金流状况极佳,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同理一个盈利的公司也可能正危机四伏:面临着因施工质量导致的巨额赔偿,大笔银行贷款到期而无力偿还,尚未结清的担保金,由于市政规划调整,地价变化导致的土地风险等等;故此,评价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绩,千万不要以指标论好坏,应透过指标看实质,看其资质信誉、实力、现金流量、资产质量,还有更重要的表外风险等等。当然,这有赖于我们会计界同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与充分披露。 2 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对策 2.1 正确确定和应用收入确认标准 房地产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应符合两个标准,即法律标准和专业标淮。 (1)法律标准。法律标淮是指我国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房地产销售必须符合的条件或标淮:如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进行投资开发的,以及权属有争议的、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买卖。凡是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即使房地产商品已经开发完毕,甚至取得了相关报酬,并转移了风险,也不能作为收入予以确认。法律标淮是专业标准的前提条件。 (2)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指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标淮,即收入确认的4个必要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企业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上述规定中,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实质的转移为标准,理论上比较合理,但由于房地产业销售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实际工作中收入确认带来了困难。 笔者认为,房地产销售合同是在房屋尚未建成竣工前的预先销售行为,不论是否收取了款项,均不属于实际发生的销售业务。因此,签订预售合同并收取预收货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能作为销售实现依据;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则如同一般工商企业产品销售合同一样,从法律意义上讲也只是一种合约,房屋未经买方验收认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给买方,不符《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有关规定,故也不能确认收入;购买方取得商品房产权证的环节较为特殊,尽管房地产商品最终是以产权证上权利人主体的更替为所有权变更的主要标志,但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根据规定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证,并办理领取预售许可证、在工程获得有关部门竣工验收领取销售许可证、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并向客户收取房款、交付买主办理入住手续的情况后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且产权证的办理涉及到房地产管理、土地管理等政府有关部门,办妥产权证书的时间并非开发企业所能控制。如果此时确认收入,会导致收入滞后,同样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所以,尽管房屋产权证书是房屋所有权的标志,但并非是确认收入的必要条件。 2.2 引入计划销售价格的概念,使销售收入与成本配比 建议引入计划销售价格的概念,解决销售成本结转错位,与销售收入不配比这一特殊问题。即当开发的房屋达到可销售状态时,企业根据成本、市场、地段、楼层、朝向等因素制定一个计划销售价格,作为成本分配标准。 (1)实际售价成本率法,是在季度前两个月按实际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等于季末销售成木的方法调整。具体操作顺序是:分类明细账按开、竣工时间相同或相近且一并办理决算的项目设置账户,在此分类明细账基础上,再按计划价格相同的房屋分类设户,价格不同的分别设置。季度前两个月可按分类明细账结转成本,即按分类明细账记载的当月实际销售额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当期成本结转数,对销售房屋只登记数量,待季末将未销售房的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月末留存成本,用倒挤的方法结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发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优点是可以减少工作量,缺点是季度前两个月受房价影响会产生一定误差,且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较详细的成本资料。 (2)计划售价成本率法,就是始终按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进行结转。只要是开发建设工程已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就可以把商品房成本按楼栋、楼层、单元予以确定,甚至可以计算出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因此可以按单元设置账户,也可以把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相同的商品房归类计入同一账户。销售成本按单元设置账户的房号直接对号入座结转,按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归类设户的,可按销售面积乘以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得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结转工作量较大,但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提供信息可靠及时,并能将结转成本工作量分散在日常工作中,适用于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 2.3 扩大信息披露内容,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中的信息含量 (1)增加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的信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的比例一般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能否拥有土地储备以及土地储备的成本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拥有大量优质低价的土地储备的企业来说,土地成本低本身隐含着巨额的利润,在土地出让市场向招标拍卖过渡以后,相对于其它公司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良好的增长,从而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信息使用者通过企业披露的土地使用权总额无法判断其土地储备的信息。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土地储备量及取得成本情况的披露是必要的。 (2)增加分项目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我们建议应在其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分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即以企业每一开发项目为基本单位,披露其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房地产收到的现金、购买工程物资以及支付工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此提高其现金流量信息的有用性。 (3)重视质量保证金及风险的披露。房地产开发行业特性——具有高风险,应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得到充分的揭示。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为房地产商品的质量提供保证,但鉴于房地产商品的长期性、高价值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质量保证金与一般工商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不同之处在于其保证金的数额更大、保证期限更长。因此,应由企业根据所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取质量保证金,计入工程成本,以提高应付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在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揭示其各种风险,而不应仅限于抵押风险,即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表附注中应增加风险披露的内容,就企业尚在开发的土地、工程项目等面临的开发风险、筹资风险、土地风险等进行说明,提高风险的透明度。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论如何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我国中小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推动科技进步等发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难度增大,加上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问题不解决,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困境。笔者做了大量相关的研究,结合从事的职业,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几点对策。 2003年,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提出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和资产总额为核心指标的评定标准,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四部委又对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进行调整,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特征为:一是所有制结构灵活多样,投资主体多元化,船小好调头,发展迅速;二是我国中小企业近几十年的发展都是依赖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获得成功,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工人工资的大幅度增长,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型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提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企业摆脱低附加值、重复性投资生产的重要出路;三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达,内部地区相对落后;四是中小企业涵盖范围广,分布地区分散,主要是各地方的乡镇企业;五是中小企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窘境,一些小企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很难与大企业相抗衡,且短时期内,很难转变这种态势。以上五种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了很多,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洗礼,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各项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然而,各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人员配备不齐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我国大部分企业基础较差,对管理不够重视,造成会计机构设置层次不清晰、分工不具体等问题,有的微小企业为了解决成本,甚至不安排会计人员或者安排自己的亲戚担任会计,有的甚至是一点儿会计知识都不具备,更不用提持证上岗了;还有一部分采用的会计外包的方式,兼职会计问题严重,流动性强,管理性差。同时,还存在着会计人员学历层次低、会计人员老龄化、会计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缺乏一方面与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和重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规模小,激励方式有限,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不够,造成会计人员招不来,留不住,发展不好,人员不稳定,跳槽现象严重,这些都对企业会计核算水平造成了直接影响。 1.2核算主体不清晰,违规问题严重 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同时也有产权不明晰,管理不规范的劣势。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投资方和管理方混为一谈,产权不明晰,都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由于有些企业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不按照规定记账,造成会计核算中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不设立账面,以票代帐,或者账面管理混乱。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些企业用记账的方式操纵利润,或者用收入不计入账面、虚增成本等手段逃税,给国家带来损失。有些中小企业不按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分类,而是根据自己需要尽快处理等等,这些操作都没有认真执行相关规定,而是按照经营者的意图随意更改账面,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另外,还存在着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交易时愿意和合作方执行较低的价格,会计记账时采用不合规的收据入账或者根本不入账,不仅仅违反会计制度,也有悖于法律的要求。 1.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或不完善或根本没有,有的企业虽然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财务制度健全,但在执行中形同虚设,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一些企业经营者虽然看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企业小,觉得时机还不是很好,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有的管理人员素质无法到达建立完善制度的程度,制度不健全对企业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给企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不仅造成内部管理混乱,造成企业资产流失,人员流失,会计失真,无法为经营者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对外部管理和监督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很难独立的处理会计问题,而是受制于老板,按照经营者的意图调整会计,无法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1.4对会计档案重视不够,会计资料保存不善 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按照要求将会计档案保存好,既没有专人负责资料的管理,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存放,造成大量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随意堆放,到账会计资料损毁、丢失的事情经常出现,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比如上市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等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2.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 当前,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会计核算执行不严格,会计信息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因为应加强以下几点工作。 2.1建立相关会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水平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相关会计机构,同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安排和企业规模相匹配的会计人员,招聘会计人员第一需要人数要充足,不能仅仅配备一名人员应付会计工作,第二综合素质要高,一般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规模较大的企业甚至需要中级职称以上的会计。会计人员绝不仅仅是记账这么简单,还有对日常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了招得来、留得住这些会计人员,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对留下来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尤其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他们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账簿设置,照章纳税,加强对日常账面的处理的练习,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 2.2规范会计日常工作,提高工作能力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核算主体的管理,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会计核算范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提供给管理者、经营者和有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处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企业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到工人工资的发放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做好风险防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使会计信息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准确的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企业发展前景。 2.3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完善企业各项制度 如果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者的水平不能同步提高,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弊端就会逐渐显现,比如岗位设置不合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就会妨碍内部控制指标的实现。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做不好,会计监管不力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随着规模的扩大,加强对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外部监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决定了不能依靠企业自身的自律来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管,更多的还是依靠来自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管,对中小企业进行会计规范,所以按照有关要求,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建立完整的会计制度,对于没有按时按规定建立账簿体系的要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账目和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浅析新经济时代小企业会计核算 论文 关键词:新 经济 时代 小 企业 会计 核算 论文摘要:小企业的蓬勃 发展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企业伴随着起灵活性的同时是其自身会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企业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骗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2005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 1.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小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如在提交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将城建税、 教育 费附加和综合基金混为一谈,一起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内,提取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结果,将这笔会计业务应分别在“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都在“应交税金”中核算。 1.2乱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固定资产在短期提完折旧后,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就等于了“累计折旧”的余额。对此,有的会计认为,这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同,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固定资产部分的列示己没有意义,即“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为零。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的余额填上去或不填上去,固定资产净值都为零,为了省事,会计人品干脆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部分,什么也不填,既不影响此表的平衡,又能节约编表时间,可谓一举两得。更有甚者,在下年度换新账时,总账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也被取消。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虽已提完,或已提足,但企业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有的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而将总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抹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3费用开支无标准。小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老板们也理直气壮,反正是花的我自己的钱,会计管不了。企业内部如此,企业与企业间也是这样,没有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出差费、业务费和广告费上。 1.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小 企业 的 会计 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小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我们说除了亏损企业,凡是有利润的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后,会计人员都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合理、规范的分配,不但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而且也是会计核算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2.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2.1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2.2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首先,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 经济 合作组织会计制度》的及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从而使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3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索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索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教育 。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 2.4积极开展委托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2.5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正确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符合界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只能在二者中仅选其一,既不可各取所需,也不能交叉混用。小企业同样要遵循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 历史 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任重而道远。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首先要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模式,加强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其次,财政部应指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健全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要严肃处理,加强外部监管力度;最后,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改进税务人员对于小企业的态度,加强其对小企业的核查工作。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企业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而会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精细化管理不仅能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促进企业内部的管理升级。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效益优先的时代,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企业只有全面推行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就是结合预算管理理论,把企业视为一个完整的市场,以目标收入和目标收支差额倒推出目标成本总额,然后根据项目和责任部门的不同职能,进一步倒推成本,把目标成本划分为若干个成本单元,使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责任部门构成一个细分的成本模块。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视为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风险可控为基本前提,以精细、科学、规范、严密为准则的一种管理方法。 三、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1.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势必会涉及到管理目标的设定、绩效考核等环节,这些目标和考核标准的设定就要求财会部门能够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因此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是实现整个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比如,企业可以建立精细化的会计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同薪酬、奖惩相挂钩,给予辛勤工作或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奖励,给予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的员工相应的惩处。 2.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举措 现行的会计法律和制度,比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等,仅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一般会计处理要求和原则,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而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完善会计规范体系,明确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指标和各项岗位职责,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到“岗岗有标准、事事有规范、人人有职责”。 3.是提高企业会计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在组织设置、人员安排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细化,减少会计管理制度上的漏洞,落实对会计人员的有效监督。会计人员在遵循精细化管理流程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自身的工作职责和行为规范,从强制性的制度要求变为会计人员的普遍认知和自觉,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企业会计执行力自然水涨船高。 四、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会计行为精细化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工作重点内容,因此,促进会计行为精细化管理,建立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符合相应法律法规,对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填制的过程中,要确保原始凭证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能够通过原始凭证来客观反映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实现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 2.会计制度精细化 会计制度精细化要求企业必须按照严谨、实用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体系,通过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来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条不紊。首先,要构建符合企业内部操作和管理规范化的会计业务制度体系,一方面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反过来更好的为企业的经济管理业务服务。然后,会计制度精细化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住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切实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最后,会计核算工作的每项业务、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要做到有章可循,并且在会计制度中明确规范岗位要求和职责,并且实现岗位和程序之间的相互制约和补充,推动会计制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3.会计分析精细化 会计分析主要是对统计资料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的会计活动,通过找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企业取得经营成果的原因,来实现对改进措施的分析和为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指导。会计分析精细化需要明确会计分析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内部公告、标语、文件和会议等方式让企业管理人员了解会计分析,实现会计分析同企业管理达到平衡。另外,在实施会计分析的过程中,要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健全各级分析组织,确保会计分析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4.会计绩效考核精细化 会计绩效考核精细化是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绩效考核功能的基础,在会计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考核结果要与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这也是调动广大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有效方法。针对会计主管而言,绩效考核指标要能够对主管下属部门绩效情况进行客观反映,比如员工能否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以下属部门绩效情况来直接决定会计主管的绩效,这样可以促进会计主管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并且对下属部门加强管理和督促作用。针对会计人员而言,因为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如果出现违法违纪或会计差错等行为,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会计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是涉及岗位职责、责任心、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减少会计人员渎职、粗心、职业倦怠等情况的发生。 5.会计控制精细化 企业完善的会计控制,不仅要有科学的组织结构,还需要具备相对应的会计控制体系来支撑。第一,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内部凭证要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不仅可以对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活动做好记录工作,而且能够对已发出的凭证编号加以控制;第二,完整的簿记制度。在实现内部凭证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第三,严格的核对制度。具体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之间的核对等,通过严格的核对制度来及时发现并改正会计记录的错误,确保账实相符;第四,会计控制要以预防为主,查处为辅,尽量避免因对错误和舞弊的查处影响到企业正常业务的开展,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关键点来实施控制;第五,注意相互制约。在横向关系上,每项业务必须经过两人以上或独立的两个部门来实施完成,在纵向关系上,每项业务要经过不隶属的两个岗位环节,以此来实现会计业务的多方面制约。 作者:刘万忠 单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建筑企业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摘要: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加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对会计核算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各种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建筑;会计核算;对策 一、引言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度量,是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核算,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具体内容包括账簿登记、财产清查、报表编制等。毋庸置疑,建筑施工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其内容主要包括整体成本核算、预算,其项目工程周期长而且形式较为多样,难以做到规范化管理,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好会计核算,以便为企业后续发展和经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核算工作不规范,基础薄弱。成本核算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最关键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观察和研究表明,多数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基础不扎实,工作多流于表面,不能很好的与企业实际情况完美结合,尽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建筑企业会计账簿的核算、启用和登记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工作实践中,会计账簿的管理仍漏洞百出,账目设置随意,资产记录不详等问题屡见不鲜,这就会导致当企业有两个项目的内容同时转入到结余项目中,余额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无法准确反映企业会计核算实际工作。众所周知,票据和账目在会计核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对于票据的制作过于随意,账目管理较为混乱,不能严格遵循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来执行。第二,会计信息传递滞后。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准确性,一是及时性。这两个特点也是确保会计核算工作可靠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经济活动较为复杂,对于收集、分析和总结会计数据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施工项目或工地较为分散,容易造成信息传递的延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滞后性。另外,多数建筑项目都在外地,具有远程和流动多变的特点,这也会给会计信息的传递带来不确定性,导致合同、协议、决算无法及时的传递到财务上,也影响了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无法及时掌握会计信息,把握收付款情况,也容易造成款项付出超支、坏账、漏税等方面问题。另外,对于还没有完全实施会计核算信息化的中小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会计信息记录和传递相对滞后性更是无法避免。第三,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毋庸置疑,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的成本支出进行成本核算,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成本核算脱离实际。例如施工企业在周转材料会计核算的处理上,主观选择性就较强,对于可以采用分次摊销和分期摊销的材料,施工企业通常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摊销方式,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建筑施工项目一般都较为复杂,为了增加灵活性及降低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采取大量授权的模式,即项目经理制度。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往往会造成监管不力的现象。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相对于财务成本核算控制更关心的是企业现金流量,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流于形式,往往是围着项目转,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利益采用虚列费用,隐瞒收入等方式,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缺位现象非常普遍,主要原因仍是管理者对会计内部控制的不了解和不重视。工作实践中,会计内部控制也仅停留在表面,监管不严格,在收入和费用等的收支上、账务的记录与核对上非常混乱,企业会计核算形同虚设。 三、做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第一,强化会计监督机制。会计原始记录不细致,使得成本核算难以开展,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足之处就是原始记录的不够细致深入。施工企业和其他行业相比,会计信息更为复杂且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所以要贯彻实行分级核算,实现公司到分公司再到项目的三级核算制度,同时对工程成本和工程价款进行分段核算,按照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另外,提倡引进ERP等技术,对工程材料、财务数据等进行全面监控,落实会计电算化等方法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及时。第二,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是有效提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其行业特征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会计核算体系,形成有效的会计。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明确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确保工作流程切实按照既定程序来开展,大力提升工作效率,促使核算型的会计工作向管理型的会计工作转变。施工企业还必须夯实会计核算工作的每一个节点和环节,使得管理模式趋向制度化和程序化,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促进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第三,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而言,内部控制的作用极为重要,只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才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复杂的行业特性要求其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企业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和稽查制度,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行为,强化对财务风险的管控,确保施工企业通过会计核算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从根本上杜绝舞弊行为,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第四,推进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企业会计核算不及时,信息传递效率低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共存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大力推行现代企业信息化工作,构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提升企业信息的传递速度,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同时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对会计信息的综合利用效率。此外,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离不开系统操作人员培训和监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将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输入核算系统,还需要系统管理人员及时做好系统维护,同时要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及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为企业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晓晖 单位:西山煤电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浅析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企业税收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它对我国税收制度结构的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这一转变过程中,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收入核算、票务管理、现金流、利润核算、纳税方式等多个方面上。为了能够帮助企业更快适应“营改增”的这一变化,保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会计核算;影响 “营改增”是我国企业税收制度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并在近些年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营改增”的实行不仅有利于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还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出现,它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也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随着“营改增”试点的不断增加,其存在着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部分企业在实行“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规避“营改增”会计核算中的风险问题,加强“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影响的分析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对企业成本核算方式的影响 在还没有开始实行“营改增”之前,通常企业的成本都以价税合计数为准,其中主要包括了真正成本和进项税额这两种。在实现“营改增”以后,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是根据所开具的进项税发票与销项税相抵去进行核算的,其中的抵扣金额主要是由供应商开具专用发票的能力进行决定的。不仅如此,“营改增”的实行,还在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核算方式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2.对企业收入范畴核算的影响 在没有“营改增”前,我国的营业税范畴和增值税范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营业税主要属于价内税的范畴,在它的计算过程中,价税是不分离的;而增值税则归为价外税,它的计算过程价税是分离的,企业所缴纳营业税通常都时由工程的造价所决定的。而“营改增”的实行则有了较大的变化,成本的入账价值和进项抵扣额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实际需要缴纳税务也变成了不含增值税的工程造价来决定。 3.对企业发票管理的影响 增值税发票是原始凭证的一种,它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只有在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在还没有实行“营改增”之前,企业所缴纳营业税并没有涉及到不增值税发票的相关内容。而在“营改增”实行后,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则与交易双方的经济利益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企业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变得更加严格,其使用过程和使用范围也逐渐规范和完善起来,在增值税发票开具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增值税发票的种类、时间等相关信息的准确性。 4.对会计业务和会计科目的影响 “营改增”实行后,对会计核算人员的要求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实际的会计核算还涉及到一些特殊业务,例如: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设备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试点纳税人差额征税等。除了会计业务上的影响外,对其会计科目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它在原有科目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专栏,例如:在“应交税费”中添加了“增值税留抵税额”、在“应交增值税”的科目下,增加了“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等。这些的改动都是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一种考验。 二、应对“营改增”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影响的措施 1.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营改增”的适应性 “营改增”的实行虽然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只要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就可以快速的适应“营改增”到带来的税务环境变化。在其应对措施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企业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制度是实际工作的重要指导,只有保证会计核算制度的科学性,才可以更好的指导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针对“营改增”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会计核算制度调整,让制度更好符合改革后的工作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提升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保证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 2.调整会计核算方式,优化会计核算流程 “营改增”的实行让企业的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可以更快是适应这一变化,必须进行企业会计核算方式的调整和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首先,进一步的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细化,从以往的整体核算逐渐转变为单独核算,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3.加强队伍建设力度,提升队伍综合能力 “营改增”在很多的程度上推进着我国社会税收制度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有着针对性的培训去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巩固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每一为工作人员都可以符合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需求。 4.从长远的角度进行企业规章制度的调整 “营改增”是我国社会税收制度势在必行的工作,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及时的做好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的调整,积极应对“营改增”实行后所带来的新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对很大企业来说,“营改增”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企业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好相关的整改,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人才,从小规模的转变到大规模的更新,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营改增”的这一转变必定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企业应该做出积极的应对,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调整会计核算方式,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并注重对会计人员队伍的培养,引入更多综合性高素质人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作者:孔令云 单位: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陈四楼煤矿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营改增对烟草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摘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我国税务制度发展及进步过程中尤为重要,是我国税务制度体系中的主要模块,能够降低我国现代的税率及社会行业的成本负担。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营改增实施的目的和意义,之后对营改增对烟草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相应的影响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烟草企业;会计核算;影响及策略 0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营业税及增值税两者相互并存导致出现多种问题,比如监管障碍、重复征税等,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我国2012年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具有良好的成果,在2016年总理也提出了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此次改革为社会企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烟草企业。为了能够使我国烟草企业健康的持续发展,本文就全面分析营改增对烟草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并且对相应的策略进行研究。 1实施营改增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传统税收政策一般使用增值税收及营业税收两者相互结合的原则,此种税收结构没有合理性,首先,税收及增值税收的同时进行,其在纳税方面会使增值税收没有充分发挥,以此影响到税收政策的完善性。其次,增值税收及营业税两者同时进行,会制约到税务管理工作,并且导致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所以落实营改增政策,不仅具有必然性,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此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历经的阶段。实施营改增的主要意义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能够完善税收政策。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以后,能够避免企业出现重复纳税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企业纳税人负担问题,使我国税收政策更加合理,完善税收政策。另外,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我国第三大产业中的大部分产业都处于增值税收范围中,在扩大增值税收范围的基础上,还有效降低了由于税负不均匀对企业导致的不利影响,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我国企业能够健康的持续发展。最后,对于服务企业和交通企业来说,传统缴纳营业税收和增值税收过程中,因为属于缴纳双重税收,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但是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能够降低税收机制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操控性,从而为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营改增对烟草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2.1经营成果方面 根据合同的价格约定,从价内税变为价外税,企业的定价机制并不会发生变化,在此前提下,营改增实施对烟草企业收入、利润及其他费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首先,减少房屋租金。在实施营改增之前,企业房租收入根据收取全部价款计入到其他业务中,根据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在营改增之后,房屋租金收入改征增税,流转税税率不变,根据不包含增值税价款进入到收入计量中,降低企业收入,以此减少营业税金。其次,降低可扣除成本费用。在税改前,企业根据价税合计金额入账,能够在所得税之前全部扣除;在税改后,企业产生的费用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只能够将抵扣之后的价值作为所得税前扣除。总体来说,营改增后,烟草企业的税金降低,净利润增加,税利总额没有明显的变化,以此降本增效。 2.2财务管理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烟草企业要对招标价格信息进行深入的阐述及分析,明确对比价价格的内容,也就是税前的价格,报价单位的不同,那么增值税税率也就各有不同。并且如果部分报价单位没有对是否是增值税明确的支出,那么就不能够使用增值税开发票的方式进行。另外,实现合同发票类型的明确,一般合同条款中对待正规发票及普通增值税发票都表示认可,但是从企业利益角度出发,如果合同中的总额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增值税的税率和其发票数量就成正比,也就是说在增值税税率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其发票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那么能够抵扣的增值税也就越来越多。所以对于合同中的细节要认真进行明确,从而避免出现一系列的合同纠纷。 2.3企业税负方面 在营改增政策落实之后,因为烟草企业及运输业、其他相关服务具有业务往来,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一定金额的增值税发票,使其能够替代税负的金额。但是和烟草行业有关的涉税业务大部分都不能够开出增值税发票,所以也就不能够进行税负抵扣,企业的税负也不能够降低。以烟草行业总体的销售金额不发生改变为基础,降低增值税额度,从而提高总税额的缴纳,但是并没有降低相应的营业税,从而导致烟草企业税负不断提高,那么企业成本必然会增加。 3烟草企业的解决对策 3.1正确评估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部分地区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的成效显著,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创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评估体系。企业财务部门还要创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现有的税收制度,全面规划企业实施营改增的全部工作,不仅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还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提高企业人员的能力 为了能够使企业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适应全新的税改政策,烟草企业就要重视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素质的全面培养。在烟草企业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素质对企业在营改增制度背景下的发展及管理具有一定的联系,影响着烟草企业的利益。在此基础上,烟草企业管理人员还要重视会计核算,对相应的会计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使他们具有增值税发票管理意识,从而做好专门的增值税发票的管理,保证烟草企业增值税抵税能够顺利开展。 3.3加强税务筹划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的背景下,烟草企业要重视税务筹划工作,根据改革的势头降低企业的税负,以此避免纳税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利用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税负。比如烟草企业的运输业务使用哪种方式,自营车辆或者委托运输,根据营改增税收政策计算两者的税负差别,根据实际的计算结果对其进行调整;另外,利用采购业务降低企业的税负,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传统的营业税缴纳供应商变为小规模或者一般缴税人,服务、技术、资质、信誉及质量不变,烟草企业要对供给价格及实际采购价格进行重新计算,从而降低税负。 3.4加强会计审核 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烟草企业要使用更多的增值专用发票实现进项税额抵扣。但是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全面合适增值税业务报表,并且创建完善的增值税收账目。比如销售环节,增值税销项税额要根据相应的税收制度进行核算计税工作,和销售相关的业务也要根据相应的制度进行核算计税工作。在进行税额抵扣过程中,相关的核算项目要根据税率设置,并且针对税改后的税率改动业务,都要根据相应的税务制度得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如采购和租赁业务,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纳税的压力。 4结语 通过上述可以了解到,营改增为烟草企业的管理及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政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烟草企业就要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此降低营改增政策的影响。企业要重视发票的审核及企业工作人员能力的提高,并且加强税务筹划,从而实现企业税收管理体系的健全。 作者:卢雅云 单位:台州市烟草公司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企业会计核算目标与会计核算体系问题 摘要:企业的会计核算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的经济活动涉及范围一般是比较广的,其主要是以政府、企业、相关利益人员以及投资人员的利益为主,通过对这三者之间的利益进行相互权衡,以便建立起和谐的会计核算体系。在本文中,对会计核算目标与会计核算体系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企业会计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目标;会计核算体系 一、企业会计核算目标 企业会计核算目标实际上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会计核算目标进行相关问题的解析。(1)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资本的税后利润(Rc)。如今的现代型企业需要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必须是以营利为根本目标。首先,企业的发展必定是靠资金的拥有者发展起来的。投资者主要是将自身的闲置资金以投资的方式进行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根本目的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根据于此,企业纳税之后的利润就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在本质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的企业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企业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是在于企业资本利润的归属问题。资本主义企业是以私人利润为主,而社会主义经济的企业则是以利益共同分配为主要原则。(2)企业经营的前提性目标—职工的薪金收入(Ri)。如今,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成本是物质资源的购买成本及劳动力的成本。企业要往长远的方向上发展一定是需要大力引进人才,给予员工一定的福利,以便让员工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员工的薪金属于企业需要付出的老动力成本,反过来员工的薪金收入是属于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要在市场中存活,必定是具备强大的资金运行企业的各项业务,有充足的收入支付员工的工资。同时,这可以将其视作是企业经营的前提性目标。(3)企业经营的社会性目标—国家的税收收入(Rs)。企业是社会属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纳税经营一方面试弥补企业经营中所消耗的社会成本,另一方面即是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社会这个强大的主体进行生存,经济活动的对象即是社会群体,因此经营成本除了自身的发展需要,还需要通过纳税的方式回馈社会,以实现企业、社会的循环效益,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 二、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1)企业税后利润会计核算体系。企业在其经营的过程中,税后利润会计核算的利益主体是资本所有者,最终的收入是税收利润,其中向外付出物质及劳动力的成本,这就是非常直接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严格控制成本的支出及建立起完善的成本预算体系,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用数学模型形象化呈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实际上,税后利润会计核算体系的服务主体是资本所有者,而在劳动者和国家的利益上思考,则是一种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体系。(2)企业薪金会计核算体系。这个体系的主体是企业员工的收入,实际上也是属于企业的效益。在这个体系当中,企业需要尽量减少物质的耗费成本,充分合理分配员工,将员工进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并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上的跟踪及培训,以实现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最大化利润,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员工自身的利益与福利,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企业税收会计核算体系。这个体系的主体便是国家或政府是重要的利益主体。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涉及许多繁杂的业务,直接导致了企业税后核算的困难与繁杂。这个体系最终是实现国家的税收。在税收会计核算体系当中,对企业消耗的成本需要进行严格细密的计算,以保证企业的最大利益化。然而,通常情况下由于企业资本的持有者不同,税收会计和资本所得的会计是一定会产生矛盾的。这主要源于利益分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是,两者的税收和税后利润都可以随着税利之和的增大而增大,以确保利润核算的正确性及最大化。 三、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 (1)建立建全会计管理制度。在信息化快速普及的现代化社会,企业必须是建立建去哪全面的会计管理制度,充分保证企业内部的安定,才有可能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企业需要对会计岗位的职责进行严格的明确及划分,并且实施岗位责任制,企业根据充分利用人才,对员工的权利进行明确划分及约束,对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绩效提出明确的要求,以确保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进行;其次,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规范性的管理,才能快速建立起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企业需要明确对会计核算和会计部门管理的任职资格的审定,严格对外招聘相关人才,以充分保证会计核算的高效进行。同时,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及定期进行业务上的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的能力,以跟上企业的用人要求;最后便是需要做好会计的交接工作。这包括有关会计资料及知识方面的交接,并对会计档案进行有效的保存与管理,便于企业后续的使用及查询。(2)创建规范性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指的是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企业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市场发展的趋势或是企业本身的局限性,一般是比较重视会计科目的发展,往往会忽略会计政策的相关情况。然而,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企业缺乏相关规范性的会计政策,企业中的会计信息会失去对比性,并不具备科学合理的核算依据。因此,规范性的会计政策涵盖的会计工作需要遵循的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编制报表的基础以及会计期间等,同时需要具备具体的会计政策,一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3)加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管理力度。企业在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性,并且对企业成本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并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成本管理系统,实现企业效益的保障。企业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成立监督管理的体系,对其会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管控。 四、总结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财政制度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企业会计就显的更加的重要。因此,企业应妥善处理会计工作相关情况及明确会计核算的相关目标,以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作者:施睿剑 单位:南通交通建设投资公司 企业会计核算论文:如何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较快,特别是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数量增幅最快,随着市场环境更加有序规范和透明,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总体环境正在改善,财税政策不断优化,但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有很多,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得不到应有重视,大多数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较多,未能充分发挥规范的会计核算对提高企业长期经济效益所带来的作用,本文以调研一家中小企业为例,对其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如何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小企业会计准则 中小企业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国际上对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没有的统一的界定,多数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都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划分。我国在2011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小企业作出了划分。体现在第一、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第二,既不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五千万家,影响着我国经济趋势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不可或缺的。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各种政策措施不完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企业都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近些年来针对经济发展需要我国财政部门也在努力致力于完善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及准则。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姜洁(2013)全面分析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具体适用范围和内容的相关条款的变化,认为新准则简化了小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简化了小企业会计核算,更方便于小企业理解和实际操作,同时这些变化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与税法等相关法律更加协调一致。马琳(2014)认为我国在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上应着眼于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制定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上应该依据以下这些原则:差异化原则、谨慎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以及客观性原则。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方面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观点:张永利(2014)认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制定工作,应该在详细的调查实际状况,充分考虑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按照“精细管理、强化内控、经济适用”的思路进行,在完善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过程中应该贯彻稳定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特点 2011年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活动的行为准则,根据长期的社会实践总结得出中小企业会计规范明显具有普遍性、约束性、发展性的基础特征。普遍性是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实施的基础;约束性是指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作为评价会计行为的明确标准,对于违反会计核算规范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发展性是指会计核算规范会随着经济环境的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和完善,因此,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也必须随着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作相应的调整。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一)中小企业提供的会计核算信息失真 通过调查陕西省数十家中小企业会计部门,发现在会计核算中违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会计信息质量无法满足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等要求,企业许多业务处理并未严格遵守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存在人为调高管理费用的现象,例如A公司业务招待费的核算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业务招待费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包括招待客户用餐、住宿费等,由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该公司2012至2014年近三年业务招待费实际支出分别为9.13万元、11.57万元、12.24万元,但是由于超出了抵扣额度,因此公司主管授意将一部分业务招待费计入销售人员的差旅费,最终入账的招待费用分别只有4.215万元、5.895万元、6.205万元。这样做法会直接导致企业账面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无法体现企业真实实际绩效,引起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部门设置不健全 在会计核算机构设置方面,由于大型企业非常重视财务工作,认为财务部门是体现企业企业价值核心部门,所以在大型企业中会计核算机构设置比较规范,会计核算机构的设置相对合理完善,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然而通过调查陕西省数十家中小企业,发现由于公司规模较小、主营业务单一,虽然在这陕西省数十家中小企业中都有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但大多数财务核算部门设置简单,会计核算力量不足,会计人员数量配置不足,通常仅设有2-3个岗位的人员:一个会计主管、一个出纳、一个会计。通过对人员访谈其中出纳岗位来负责库存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等资金收付,1个会计岗位来负责公司基本的账务工作,工资核算、申报缴税等工作有时视情况由会计或者出纳兼任处理,公司会计岗位之间缺少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公司在资金运用上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很多资金收支工作是由公司所有者直接授意来管理的,资金使用的过程没有有效的的控制措施,企业对资金的管理缺少科学性。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预算,通过相关调查后发现未设立合理性预算体系,监控与决策等方面缺少专门的岗位支撑,这样势必会制约着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使得会计核算工作不能真正发挥出其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方面效率低 通过调查陕西省数十家中小企业目前会计核算体系后,发现由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观念落后,对会计核算作用不够重视,企业也没有树立科学的的会计核算理念,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手工记账等会计核算方式,相关的先进的计算机电算化软件设备与设施仍旧没有在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得到真正有效地运用,无法为企业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低下、错误率高、人工成本高、销售无预期和存货积压等现象,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手工记账方式使得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的无法及时有效的传递给企业管理者,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及时反映,大大降低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四、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措施 (一)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中小企业应该根据其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用于本企业财务会计制度。除此,政府应积极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并建立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规范履行部门职能、提高行政公共服务能力;其次,税务部门作为组织实施税收征收管理且经常性与企业接触的监管部门应该规范纳税服务行为,监督检查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在税收执法检查和税收征管方面督促中小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税务机关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简化税制方式来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对一些账务处理规范、符合优惠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较低税率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规范发展,降低和避免涉税风险。 (二)建立健全中小型企业会计机构设置 中小型企业应合理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这不仅有利于明确分工和各个岗位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利于会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作用;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工具为会计核算工作服务,促进会计核算电算化,通过运用会计电算化这种先进的手段,能够有效的避免会计人员重复记账的工作,还能降低会计凭证的错误率,大大提高了记账凭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提高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中小型企业应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制定出完善的培训方案,加强对企业会计等相关从业人员对各项法律法规、会计准则、部门规章等学习培训,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规定和要求都能够被会计人员所熟练掌握,提升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企业管理者也应该建立定期对在岗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制度、加强绩效考核,提高会计人员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能力、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五、结论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总体经营环境较差,影响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融资困难、市场准入、税收等因素。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目前实际情况科学分析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规范合理的方法改进会计核算,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贺鸣 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篇1 2019年1月,按财政部要求《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原则,确立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新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新会计制度相关要求及时优化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受到的影响 (一)为单位优化内部控制工作指明了方向 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态势看,目前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环境较为复杂,机遇与挑战明显增加。为了长远发展,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就自身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开展有效的改革,而《政府会计制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对新会计制度的研究与应用,能够较为有效地帮助事业单位走出内部控制工作在当下面临的困境,为内部控制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 (二)提升会计信息数据处理加工的质量 目前,在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下,事业单位处理、加工数据的质量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全面的改善。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平行记账会计核算模式使数据处理更加细化,并同时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使用能更为完整、真实地反映单位相关成本和资产情况等,并延伸到了财务报表的有效性等这类更深入的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能够更为及时、更为准确地获得事业单位在每一阶段中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实现对事业单位的更好的管理,让内部控制方案能够更为贴合事业单位当前时段中的发展特点,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质量。 (三)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工作相融合 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模式,改变了原来只根据资金实际流动才进行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要求在取得收取款项权利、发生支付款项义务时就要同时进行财务会计核算。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合同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往来款项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完善与其相关的内部控制建设,强化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沟通交流。财务会计人员更要主动融入业务工作,参与到经济业务管理的全过程,财务工作由事后被动式反应,向事前指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来转变。充分发挥新会计制度下的专业核算优势,优化业务流程,引导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业务规范开展,实现事业单位业务发展与财务管理工作一体化发展。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内部控制制度与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不符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需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可以说目前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这也是目前事业单位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首先,不少事业单位至今仍沿用传统的财务内部控制理念与资金管理模式,也没有根据新会计制度相关要求更新完善内控制度,这样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效很容易受到制约。其次,我国多数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匮乏,这多是由于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造成,这也显然限制了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稽查制度的落后就是这一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在事业单位中并不罕见。另外,不少事业单位缺乏对权责管理的科学标准与制度,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发挥其对管理者行为的约束作用,这也是造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 (二)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备 为发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能,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控制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就要对财务会计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监督,检验财务内控执行力和有效性,避免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对财务行为产生实质影响。然而,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有力监督机制。例如,从传统的监督方式单位内部审计来说,内部审计对财务工作的监督,一般只涵盖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情况,特别是合法性与合规性的监督,对内部控制工作的侧重则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结果不全面、不客观,难以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形成约束,无法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三)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需要提高 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质量落后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考核的不足,导致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较差,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不利。大部分事业单位受到单位体制影响限制,工作人员的薪酬一般会直接与国家政策挂钩,激励制度较少,导致工作人员缺乏岗位进取心与工作积极性,也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意识 在新会计制度推行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为加强自身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水平,首当其冲的便是与时俱进地提高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意识,提升自身在内部控制工作上的自觉性,进而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就单位管理人员而言应当增强自身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以财务管理人员为主,对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效率予以有效的监督。其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单位各部门、各层级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营造充分的内部控制工作氛围,结合新会计制度相关要求针对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和业务流程等。让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得到良好的开展,提升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事业单位全员参与的目的,逐步提高内控质量。 (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是推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从组织架构的角度上来讲,事业单位的监督工作主要依靠审计部门来完成,因此,为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应当做好对审计部门的管理。首先,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详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制度依据。其次,建立更加全面的监管模式,在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监管,提升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管力度。另外,单位审计部门应严格规范自身的监督程序,保证监督合规。最后,在年度决算工作结束后,事业单位应当在结合预算管理计划的基础上,全面评价单位在这一时期内的资金使用情况,对于偏离预算的,应尽快理清原因并督促相关部门及人员及时整改,为后续资金的规范使用夯实基础。 (三)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管理队伍水平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更应当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管理队伍水平,从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入手,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具实效。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做好对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推动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水平。此外,事业单位还应为内部控制人员的自我提升提供充足的渠道,让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最后,事业单位还应当通过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增强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岗位进取心与工作积极性,进而推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推进财务会计工作改革,加快更新优化内部控制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让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在事业单位中得到更好的开展,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力度,进而谋求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慧男 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预算执行中心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篇2 引言 新会计制度颁布之前并没有专门的政府会计系统,因此事业单位通常都是结合自身资金实际情况采用预算会计制度,然而预算会计制度只能体现出事业单位预算收支情况,无法对单位资产和负债情况有效体现。为更好满足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需求,新会计制度孕育而生[1]。伴随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的职责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如果不及时转变事业单位传统会计模式,面对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难以有效应对繁杂的经济事务,并且很难对单位运营成本和支出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容易导致事业单位面临收支失衡的问题,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2]。 一、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预算管理意识 受到自身运营性质的影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给予预算管理过多的关注。因此也没有在单位内部专门成立预算管理部门,并且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完全忽视预算管理这部分工作,也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对单位未来运营发展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一些单位虽然有预算管理部门,但是其预算管理编制缺乏科学性,管理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盲目性。而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传统预算编制方法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由于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导致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难以得到科学配置。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事业单位人员缺少预算管理意识导致的,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解决预算管理问题。 (二)资产管理缺乏合理 在新会计制度颁布实施后,一些事业单位没有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对单位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固定资产也没有按照制度要求划分到会计核算当中,由于新会计制度执行能力不足,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资产记录不属实的情况,进而出现资产重购问题,造成资金浪费。新会计制度中对资产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如:固定资产要进行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此外,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详细管理方法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很多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依然缺少合理性。 (三)缺乏对新会计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新会计制度落实推进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是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很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以往会计核算方式,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单位领导缺乏对新会计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事业单位充分的制度支持,作为单位领导,应当积极响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给予新会计制度实施充分重视。 (四)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他们以前从事其他岗位工作,由于岗位空缺才调动到财务岗位上,因此单位中很多在职财务人员缺少专业财务知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造成阻碍。此外,在岗的财务人员对于新会计制度缺少学习积极性,导致新会计制度难以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 (五)缺少财务风险意识 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财务风险与管理风险同时存在。由于一些事业单位领导者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并且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只有单位存在投资项目才会面临财务风险,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他们在财务管理中缺少财务风险意识,所以会进一步导致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缺少合理性,单位内部不良风气严重,对事业单位今后运营发展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例如:一些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借助职位方便进行贪污、为了个人私利虚假报账,还有一些人员随意支配单位资金,导致很多资金没有得到科学配置,损害国家利益。此外,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设置监督部门,监管工作缺少完善的流程支持,在单位内部无法形成不同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的关系。这也是导致事业单位出现贪腐现象的根本原因,只有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才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开展对策 (一)提升财务管理部门预算管理能力 第一,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给予预算管理工作充分重视,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并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和监督,推动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第二,作为事业单位领导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提升自身对于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升自身预算管理能力,对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给予最大支持;第三,做好预算管理部门监管工作,可以对预算管理部门工作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使其工作开展可以更加规范化;第四,制定预算管理奖惩制度,对于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表现优异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对于不配合工作的人员要给予惩处,进而推动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推进。 (二)做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资产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资产管理,另一部分是流动资产管理。其中固定资产是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有序运转的关键,因此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为事业单位可持续健康运行提供保障。作为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单位固定资产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并为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供保证。为此,事业单位可以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安排人员负责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对资产盘点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针对盘点结果制定采购计划,在确保资产的完整性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此外,还要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管,避免管理人员出现自守自盗行为。 (三)提高新会计制度的重视 现如今,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为了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提升,作为单位领导就要对新会计制度充分重视,并发挥自己带头作用,在单位内部为其他人员做好表率。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只是依靠财务部门是很难做到有效开展的,还需要单位其他部门人员共同协作。因此,事业单位各个部门领导都要提高对新会计制度的重视,并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与交流,定期举行新会计制度落实研讨会议,并鼓励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人员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通过单位上下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推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是为了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而新会计制度是否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得到有效落实,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作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积极提高自身对于新会计制度的认知,并在工作中秉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在闲暇时间多学习新会计制度相关内容,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做好准备。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领导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并能够落实于实际工作当中,在工作中规范自己行为。 (五)提升财务风险意识 尽管事业单位的性质具有一定特殊性,但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依然会面临财务风险,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因此,作为事业单位领导者,要认识到财务管理中也存在财务风险,并对财务风险充分重视。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人员财务风险意识,可以在单位内部成立财务风险检测团队,构建财务风险检测机制,并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对风险检测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监控和应对能力,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还要做好财务风险应对措施,一旦发生财务风险,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将财务风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降到最低,使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不受影响。结语总而言之,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事业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健康长远发展,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就要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但是,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就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并结合自身情况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新会计制度的优势。相信在未来,我国事业可以在不断摸索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路径,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财 作者:关玲 单位:辽宁省演艺事业交流中心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篇3 引言 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工作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保障,而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第一战线就是基层事业单位,为此加强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强化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属于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会计制度为背景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流程和内容进行细化以及审核监督,利用高质量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来保障基层事业单位各项生产活动的规范化以及高效化的运转,推动基层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以及国家政策的保证下得到快速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在新会计制度下基层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意义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指在遵循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与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相符的经济生产活动,通过有效的财务管控工作能够保障基层事业单位各项生产活动的秩序化以及规范化,利用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确保基层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被合理利用,使得基层单位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价值。新会计制度使得权责发生制应用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控工作当中,而传统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只是采取收付实现制记账,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发展情况做到真实且全面的掌握,为此新的会计制度能够提高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控工作质量,有效的保障了基层事业单位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全面且真实,给予基层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政策的制定提供全面且有效信息数据的支持与借鉴。基层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建立的基层服务单位,基层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产属于国家资产,开展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工作能够保障国家资产的效益增长,避免因为不科学的财务管理工作而导致国家资产损失严重,通过高效率的财务管控工作能够对基层事业单位各项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信息进行真实的记录与统计,通过掌握基层事业单位真实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合理发展政策来推动基层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高效率运转,发挥国家资产应有的价值,给予社会公开化及透明化的展示基层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 二、在新会计制度下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1.没有重视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致使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措施无法得到具体落实很多的基层事业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的业务开展当中,并没有重视对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基层事业单位的很多领导没有意识到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将财务内控工作划分到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范围当中,未能将基层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与财务内控工作紧密相连,致使了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没有符合实际的经济生产活动状况需求,粗放化的财务内控工作未能发挥有效的经济效益价值。由于很多的基层事业单位人员有限,面对复杂且庞大的工作量采取一人担任多责的工作形式,致使了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出现了权责不分离的现象,如此不利于基层事业单位岗位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2.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没有实行符合实际的审核与监督,致使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财务内控意识基层事业单位对于财务内控工作的监督以及审核不够重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展开有效的审核与管理。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于财务内控工作的规范化以及透明化疏于监督。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并没有按照经济业务的发展情况来衡量基层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以及合法性问题,基层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很少关注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同时,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则不能够及时的纠正以及弥补基层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当中出现的资金使用不恰当现象,为此造成了基层事业单位在开展实际业务活动时没有开展自我监督以及具体的监督;基层事业单位的领导层没有重视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审计工作。为了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我国政府为了加强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的管控工作要求基层事业单位在内部建立审计监督小组,如此能够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做到有效的监督与设计。与此同时,基层事业单位只是财务管理部门对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其他业务部门对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度以及参与度不够,致使了基层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对于财务内部管控工作意识淡薄,如此不利于基层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规范化以及透明化运转,阻碍了基层事业单位的健康蓬勃发展。 3.没有将基层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衔接,致使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控工作对于业务活动的开展没有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熟知财务方面的相关业务活动内容,同时还需要对与产生财务信息的具体业务活动做到全面的了解与掌握,通过将业务活动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衔接才能够创新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基层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强化基层事业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与联系,推动基层事业单位业务的高效率运转。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只是将工作范围局限于岗位财务业务工作当中,并没有深入基层事业单位的业务实际当中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导致基层事业单位出现了不规范以及不符合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甚至出现了对于基层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现象没有及时的发现以及纠正,给予基层事业单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业务进度缓慢的不利影响,很多的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需要通过审计部门的审计才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同时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业务综合素养不符合标准要求,依然沿用传统的财务预算会计核算方法,并没有按照政府要求的新会计制度来开展业务的会计核算,如果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来管理业务活动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则有可能导致给予事业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全面性与真实性的保障,进一步给予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4.没有重视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致使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符合标准要求基层事业单位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来对自身职能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及工作质量的提高,为此提高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质量显得尤为必要,而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与保障,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基层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招聘以及培养工作存在着局限性,很多的事业单位为了减少工作量或者节省开支等方面的原因会招聘社会上的专职人员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招聘的临时财务工作人员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没有做到熟知以及全面的了解,更加没有专业化的了解国家针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的相关会计制度以及政策,与此同时聘请的兼职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岗位工作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为此导致了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核心业务的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以及监督作用,甚至在开展实际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时出现了违法违规的问题。与此同时很多的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对于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创新管理意识,致使了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积极主动的开展在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控工作,使得在新会计制度下的基层事业单位具体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不能够得到具体的落实。 三、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在新会计制度下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不足之处 1.给予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普及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使得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只有从意识上重视才能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给予基层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创建优良的环境,使得基层事业单位能够根据业务活动实际发展的需求来建立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财务监督体系,保障基层事业单位能够利用有效的财务内控措施来保障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基层事业单位能够重视对于财务内控工作的宣传工作,给予基层事业单位创建浓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氛围,那么需要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起到带头领导的作用,首先在意识和行动上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将基层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都能够纳入内控管理工作当中,有效的引导和督促基层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共同配合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同时需要给予基层事业单位的员工开展岗位综合素养以及财务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得基层单位的全体员工逐步形成拥有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以及行动,给予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提供群众力量的保障。 2.将基层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紧密相连,建立符合基层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发展需求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感以及团队荣誉感,基层事业单位的各项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能够明确到人,将基层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紧密相连,利用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来发挥国家财政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价值。因此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流程的制定需要按照提前制定的预算编制方案,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发展情况来对于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能够使得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按照实际的业务发展需求来展开具有针对性以及合法性的内部控制工作。同时,针对于基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管控,重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利用合理的管理流程来对于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以及透明化的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此可以给予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配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结合固定资产的存在状态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提高其价值,通过对于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来完善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与此同时,根据基层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需求来对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基层事业单位要拥有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利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风险评估机构来对于基层事业单位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站在财务管控层面展开全面的分析,利用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来监督以及管理基层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全过程,利用合理的财务监督制度来对于基层事业单位基于业务活动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提高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3.加强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利用完善的考核机制以及培训机制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岗位综合素养针对于财务部门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建立符合实际的监督考核体系,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效率来考核工作质量,并建立相应的激励以及惩罚措施来针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有效的激励以及督促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国家关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实自身的岗位理论知识,通过岗位的不断实践和学习来提高岗位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基层事业单位还需要针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岗位综合素养建立合理的员工培训体系,定期的督促以及引导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企业内或者社会上积极的参加财务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培训活动,使得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通过不断的岗位实践以及培训活动的强化能够提高岗位综合素养,为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专业财务人员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给予基层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顺利的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得基层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政策的制定拥有及时且有效的信息参考与借鉴,为此需要基层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制度,将基层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紧密相连,使得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落实到各项业务活动当中,保障基层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开展,保障国家资产的安全以及高效率利用,给予社会提供公开化及透明化的公共服务,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拥有政府的基层职能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蕾.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导向的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1):37-38. [2]潘玉涛.浅议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6):90-91. [3]郭丽娜.浅谈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J].中外企业家,2020(16):35-36. [4]何昱桦.浅谈基层事业单位财务辅助账的设置和应用[J].财会学习,2020(13):65+67. [5]冯笑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2):67-68. [6]赵磊.浅谈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0):252-253. [7]赵冬花.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3(02):75-77. [8]冯瑾.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2019(04):164. [9]杨芳.关于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的研究报告[J].中国集体经济,2018(30):137-138. [10]潘秀娟.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5):76-77. 作者:衣秀娥 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街道办事处
营销渠道论文:如何建立与控制你的营销渠道 内容摘要:营销渠道的建立首先是选择渠道成员,然后是争取渠道成员,而争取渠道成员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渠道成员由短期利润、预期利润和风险计算期望利润,并根据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与不充分的原理影响他们的决策。而对营销渠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标是争取渠道成员的合作与支持、掌握渠道主动权,其基本手段是:沟通、利润控制、库存控制和营销方案控制、掌握尽可能多的下一级中间商等。另外要通过对营销渠道的设计和改进以加强对营销渠道的控制,即对原来的渠道成员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调整。 关键词:营销渠道 中间商 期望利润 有限理性 主动权 营销渠道是一个制造商的产品流向消费者的渠道,制造商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控制力度的大小,对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制造商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的贸易权和分销权的取得,营销渠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一、 在营销渠道的设计既定的情况下,对营销渠道的建立与控制 (一)建立营销渠道 (1)渠道成员的选择 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 (2)争取渠道成员的基本原理: 1)计算期望利润 良好的中间商是各大制造商争取的目标,他们一般正经营着某些竞争性品牌的产品。中间商是否经营一种产品主要考虑期望利润的大小,而期望利润又由以下因素决定:短期利润、预期利润、风险。 短期利润:主要指经营该产品的毛利,毛利=单位商品的差价×销量。一般来说,制造商刚开始经营目标市场渠道时,必须要给中间商以高的差价,因为这时的销量是不确定的。日后,随着销量的上升,可以逐渐降低单位商品的差价。 预期利润:当期的利润并不是中间商决定是否加入渠道的唯一因素。中间商还要考虑制造商未来的发展状况,即自己若成为该制造商的渠道成员后的预期利润的大小。如果中间商认为未来会有大的销量或高的利润,即使短期利润不高,他也可能会考虑加入。 风险:这也是中间商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利润高,但风险高,中间商不一定加入。利润低,但风险低,中间商也有可能加入。 因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公式:期望利润=f(短期利润,预期利润,风险),短期利润、预期利润与期望利润正相关,风险与其负相关。 2)影响期望利润的各因素分析 短期利润:中间商计算短期利润时主要考虑差价的大小。差价的大小主要由制造商来制定,但应由如下几个因素所决定:A、竞争对手的价差:一般不能低于竞争对手的价差。B、可能的销量:而可能的销量又要受竞争品的销量,与竞争产品相比之下的优缺点,包括产品、价格、促销、分销,以及中间商所了解的该产品在其他地方的销量、中间商对销售该产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的销量大,其价差可以小。制造商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差价。 预期利润:预期利润是建立在制造商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他产品或该产品在其他市场的盈利能力、对中间商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信誉以及其业务代表的风貌、业务发展前景等基础之上。当然,预期利润的大小还与中间商的自身条件有关。 风险:风险要去降低。风险有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市场风险,一方面是制造商政策风险和信誉风险。市场风险是指这种产品的盈利如何,是否存在产品向下游客户或消费者传递时的阻塞。制造商的政策风险是指制造商促分销政策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如饮料制造商怎样处理即期品,如何处理品种不适销对路问题。若承诺可以调换货,则无疑降低了客户的风险。制造商的信誉风险是指制造商对中间商的政策承诺能否兑现。市场风险不是由单个制造商所能决定的,而制造商的信誉风险和政策风险却是由其自身决定的。 (3)争取渠道成员的方法 由以上可知,中间商要根据制造商和市场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决策,而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提供的。根据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原理,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宣传以上各种有利于中间商加入销售渠道的各种信息,影响中间商的决策,促使其加入营销渠道。 (二)对营销渠道的控制方法和策略: 渠道控制的目标应是:渠道成员的合作与支持,在渠道控制中拥有主动权。其基本手段是:沟通、利润控制、库存控制和营销方案控制、掌握尽可能多的下一级中间商等。 沟通:是指制造商的业务代表或其他成员要经常对中间商特别是对直接供货的中间商拜访。很多大制造商的成功的一个经验就是定期拜访中间商,其作用之一是加深了私人感情、中间商与制造商的感情,作用之二是使中间商对制造商的政策更为理解,减少对一些问题的分歧,并通过中间商了解市场信息,作用之三是对中间商进行业务指导,作用之四就是增大中间商进入其他制造商销售渠道的壁垒。中国是一个受儒教影响很深的国家,普通人对人情看得较重,制造商与中间商保持良好的关系、业务代表与中间商的良好的私人关系,有助于在业务方面的合作与支持。但是业务代表又不可能与中间商保持太密切的关系,否则要损害制造商的计划执行与利益,这也是应该注意的。而我国的中间商大都由个体户发展而来,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管理水平,大制造商有这一方面的优势,可让业务代表不断对其进行辅导,运用专家力量增强对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利润控制:利润取决于销量和差价,并且与这两项正相关。若该中间商加入该销售渠道时,当时既没有社会平均利润率又没有高的预期利润,那么它就会有怨言,长期下去有可能会选择退出渠道。因此最重要的应是想办法扩大其销量。而销量小的原因有可能是中间商重视程度不够即营销资源投向别的产品,还有可能是经营不得法,还有可能就是没有信心。对此一般有两类办法,一类是制造商帮助其分销产品,如制造商可以帮助其发展下游客户,另一类就是动员中间商的销售积极性和提高其销售能力,如制造商可以帮助其制定分销方案等等。 库存控制和促销方案控制:一个中间商一般经营很多品牌的产品,其把资金投入某制造商产品的水平,反映了其对该制造商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程度。而反映资金投入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的大小,增大其库存,就会促使其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本制造商的产品,而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促使其扩大销售量,另一方面增大其退出该营销渠道或加入竞争厂商的营销渠道的壁垒。而库存的多少又与促销方案、销售季节、中间商的库存成本等因素有关。促销方案力度大、市场销售旺季、中间商的库存成本低都会促使其扩大库存,而其中促销方案力度的大小是主要的。促销方案力度大,中间商销售积极性高,就会使商品周转较快,在新的促销方案的作用下,又会使其更加增大其库存,这样周而复始,就会使该中间商的库存越来越大。当然,如果处于市场淡季,应尽量减少中间商的库存,因为这时商品周转慢,库存成本很高,不利于发展制造商与中间商的关系。但是如果制造商为中间商较大的库存进行一定的补偿,这时增大其库存又是可行的。如雀巢制造商在入冬之前,就把大量的库存转向经销商,但是这个时候的进货价格特别低,另外还给予其他方面的优惠。总之,对库存的适当控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间商,但是要以尽量不损害中间商利益为前提。 掌握尽量多的下游中间商甚至于零售商:目前中国的法律不健全,通过合同契约根本无法约束中间商,因此制造商若想争取主动,必须掌握愈来愈多的下游中间商,以及未来的可替代该中间商的其他多个中间商,这样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对其更换,而不会受其制约。因为渠道越长,可控性越差,如大的中间商对制造商的一些促销资源发放不到位,政策执行时有折扣等,且向制造商索要的代价越高,同时有可能改旗易帜,加入竞争对手的渠道。如果掌握下游中间商,若该中间商对制造商的合作与支持达不到要求,由于下游中间商都是该中间商的客户,是该中间商的利润之源,同时制造商又掌握了其他的可替代的中间商,那么从中选择一个可替代的中间商就很容易。因此,一方面掌握下游中间商,另一方面掌握可替代的其他中间商,就会在渠道管理和控制上占有主动地位。而掌握下游中间商的方法主要靠该中间商的市场开发,当然制造商也可以去自主开发,而对可替代的中间商当然要靠制造商的开发。 当然,对渠道成员进行控制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对中间商的负激励,如果中间商达不到对制造商的合作与支持要求,制造商可提出如中止合作、延迟发货、减少折扣等,但本人认为这些手段一般不能使用,因为其负作用极大,甚至于使日后的合作破裂,根本达不到制造商的要求。 二、为达到对营销渠道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还要根据市场条件和制造商市场地位的变化,对营销渠道不断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进,争取渠道主动权和控制权。 随着时间的变化,制造商的市场地位以及市场条件都会发生变化,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对营销渠道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计,达到对中间商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作为一个制造商,它理想的情况应是争取在与渠道成员的谈判中,自身地位上升,而中间商的地位下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平等的,平等只不过是一种暂时或表面的现象。一般制造商刚进入一个目标市场进行销售时,主要依靠当地经销商的力量去销售,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该经销商感觉自身地位的不断提高,就有可能达不到与制造商合作与支持的要求。而这时如果该制造商通过该经销商掌握了众多的下游中间商或由于商品的品牌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各级中间商加入销售渠道,就可以缩短营销渠道或建立多级营销渠道。如顶新集团顶津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1998年开始,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对营销渠道进行数次改进和设计,最后牢牢的掌握了渠道控制权,并奠定了在饮料业中的竞争地位。即先是搞经销制,即建立制造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三级渠道,后又搞二级渠道即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后又搞多渠道,即二级渠道与三级渠道、零级渠道并存。 营销渠道论文: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变革 摘要: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和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化,把握这些新变化并改进我国企业经营的渠道策略,有利于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经营模式;营销渠道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正在发展根本性的转变。 1、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作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东西。到了工业经济时代,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分工越来越细,环节愈来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远,消费者的需求常常由于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不为生产者所知。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为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而作出的努力。但由于科技手段的限制,这种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一对多的关系和生产者的统治地位,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以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大规模定制而破镜重圆。融合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制作的优点,大规模定制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产品藉着信息技术,使生产者把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链的末端交到消费者手中,不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无比贴近顾客需求。正如亨利·福特首倡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并成为其代表一样,戴尔是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的先驱者和典型。 2.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它的产出和就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服务业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经合组织成员国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网络经济是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后者仅限于生产辅助性服务(如交通设施、银行等)和个人服务(如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而前者共包含4个层面:个人性服务;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服务;信息、教育、卫生、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这些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个层面在工业社会也有涉及,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正是第4个层面服务的增加。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竞争转到服务质量上。IBM公司表示,该公司不是在从事电脑制造,而是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比尔·盖茨认为,今后微软80%的利润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和维修咨询等服务,只有20%的利润来自产品销售本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目前的经营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1/5。而从服务贸易内部的构成来看,保险、银行和通信等业务增长尤快,超过了传统占首要地位的旅游和运输,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了46%。 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经营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正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全新的、倍增了的拓展空间。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国际互联网给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最为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如联合、委托、外包等,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以服务取胜的竞争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需要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有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拓展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于精简机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 4.从互相竞争到双赢合作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从竞争到合作,从"零利"到"双赢",合作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思路。方式多种多样:兼并、收购、上下游整合、合资、技术转让以及各种各样形式的战略联盟;对象也各色各样: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以合作代替竞争作为企业经营的新思路,源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商品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物质商品的特性:首先,信息商品具有可重复使用性,信息商品的使用并不像物质商品的使用那样会被消耗掉。其次,信息商品具有不完全排他性。所有物质商品都具有排他性,但你拥有一种信息,不排除他人同时拥有此信息。另外,网络技术为企业实施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条件。通过因特网,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应用EDI等信息系统实现彼此的资料互换、信息共享,联合进行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 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的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企业营销渠道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 1、营销渠道的结构性优势日趋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对目标市场全方位覆盖、全渠道控制的营销渠道是绝大多数产品取得成功的先决因素。而随着现代零售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厂商的营销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市场格局的变化使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其次,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扩张规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如 1996年美国"R"玩具公司销售的产品占美国玩具市场的20%。零售商实力的日益壮大增强了他们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结构性优势,使厂商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地区之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正日趋减少。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直复营销等形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许多巨型零售机构把自己的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零售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但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商的国际化也更加依赖渠道网络的国际化。 2.渠道组成结构向扁平化方向转变。传统的销售渠道结构呈金字塔式,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厂家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二是多层结构有碍于效率的提高,且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四是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因而,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 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具体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供应链管理最优化将是未来厂商、分销商、电子商务营运商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要做到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客户服务网、互联网五网合一。借助互联网,把产品销售、物流控制、信息沟通、客户管理及意见反馈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分销模式向电子分销模式转化,利用电子商务来解决传统渠道的低效率运作,以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链、最低的成本来进行运作。 3、营销渠道终端的个性化。针对消费者的产品定制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没有产品积压,而且个性化的产品价格缺乏弹性,所以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如伊莱克斯冰箱,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偏好换门板,正是凭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几个月中,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同类家电行业的前五名。福特汽车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业化时代大规模、低成本的无差异营销的案例,但是在1999年9月,福特开始发起网上计划,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零部件、车型、可信赖的分销商和保险服务等,瞬间就可以完成个性化的定购。相反,看不见消费者差异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将难以生存。 4.新型营销渠道的拓展与延伸。网络经济推动了渠道的变革,因特网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由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主机和光纤、电话线连接起来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进行测览商品、订货、付款、交货、广告、市场调查等一系列的商务活动。这种新型渠道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透明度。供求双方同时在网上进行交易,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供求信息能够及时获得沟通,对双方都具有较大吸引力。 5.注重渠道成员的客户关系管理。由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要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所以建立同顾客之间的联系,并管理这些事关顾客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关系营销的中心就是顾客品牌的忠诚。据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顾客的忠诚度提高5%,企业的利润就增加25%。经济全球化时代,网络的运用更加普遍,通过开发数据库软件,可以建立起目标客户群的档案.针对具体目标客户的特点进行"一对一"营销。如亚马逊的网上书店,就是以低成本建立了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利用顾客以前购物的信息,巧妙的提醒顾客去浏览可能会引发兴趣的其他书籍等。今天的营销方法不再是强加信息给顾客,而是试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获得他们的许可,然后同他们开展产品的对话: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通过实行一种"许可营销"来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全球一体化、需求多样化、消费个性化的市场了。因此,对中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行适当的改进,必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 1、政府的信息网络建设。政府要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改进贸易实务的运作方式,使电子商务进入贸易的各个流通环节。首先,可以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改进通关流程,进出口企业与海关计算机联网,通过网络数据的传输进行申报、审核、复核、下达指令等,加快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其次,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改进物流系统,使运输、仓储信息、交通联合起来,实现运输革命。最后,使电子方式进入国际贸易的支付环节,从而单证的审核、付款、交付都可以通过网络银行得以实现,使跨国经营企业的营销渠填更加快捷、流畅。 2.企业的供应链再造。供应链再造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会出现一种由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等级结构,供应范围不仅涉及原料,而且涉及零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系统。一方面企业要精心挑选供应商,通过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关系,使供应链变得合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而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即对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整合。21世纪,已经进入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阶段,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与合伙者形成物流、信息流的无缝连接,通过对供应商的培训整合他们的能力,以达到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快速反应。如戴尔公司通过互联网与几百个供应商相连,每隔两个小时经因特网向仓库发出部件需要通知,从定单的下达到电脑部件的个性化组装,再到消费者收到电脑往往在一周之内。因此国内企业可以适当的参照他们的运作方式,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一些标准化的大件出口商品,可以实行根据顾客的不同要求定制化的生产方式。 3、建立扁平化的渠道结构。渠道扁平化作为潮流,是市场规则使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同时给渠道合作伙伴盈利空间,是当代企业渠道建设和发展的方向。IBM公司面对经销商的直销计划和电子化支持的渠道策略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使得IBM渠道更加扁平化。分销渠道扁平化,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这应是今后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建设的共同追求。 4.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业竞争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与当地的合作企业建立起长期可依赖的关系,采取"双赢"战略,才能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赢得市场地位。日本的三菱集团与德国奔驰公司在汽车、宇航、集成电路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得以在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之前就进入欧洲。作为回报,三菱集团帮助奔驰公司在日本建立起了销售网,双方各有所取。与当地企业合作,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占有,更要为对方提供广阔的赢利空间。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只提供可乐原液,除此一不投资,二不出人,三不分利,但却对当地可乐企业的建设、生产和销售、宣传广告和职工福利等提供一切的支援和扶持,从而使可口可乐公司的利益深深根植于当地企业的利益之中。 5.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GRM),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销售、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工作部门。目标在于通过提供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它关系到企业在未来怎样与客户和与潜在客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它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以客户为主的外部商业关系资源,扩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赢利能力。 6.数据库营销。数据库营销指企业通过搜集和积累供应商、消费者的大量信息,经过处理后分析供应商、消费者的行为,给产品以精确定位,制订有效的营销计划。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整个营销渠道的整合都可以使用因特网,从而建立起与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密切联系。企业除了可以利用它加强同当地供应商的直接交流,建立快速反应供应链外,还可以建立网站,通过电子邮件加强消费者、经销商的直接交流和产品信息反馈,通过数据库建立目标客户的档案资料,灵活运用不同的直复营销手段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7.实施品牌关系管理,提升和管理顾客资产。通过互动的、个性化的、长期的、以增加价值为目的的接触、交流与沟通,建立、维持以及增加品牌与其顾客之间的关系。品牌关系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或一种活动与努力,更是一种全新的品牌管理方法,它交叉了产品生命周期与顾客生命周期,将传统的纯粹收益管理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收益管理,强调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与关系。品牌关系管理是一种互动式的营销管理。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培养顾客的品牌体验与品牌感觉,进而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增强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顾客关系)。品牌关系管理帮助企业进行个性化的销售活动,让顾客融入销售流程,这不仅可以增加顾客的参与感,满足其个性化接触的需求,而且还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营销渠道论文: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 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将会大批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商业银行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先进、完善的营销渠道。营销渠道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商业银行每个营销渠道都会创造一种不同的营销业绩和成本水平,极大地影响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的其他因素,并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一、影响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因素 商业银行在选择自己的市场营销渠道时,应结合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居民状况。目标市场顾客的人口和心理特征是选择营销渠道的基础,一个营销渠道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在地区的居民状况。居民状况包括居民的性别、年龄的差异;职业和居住区域的变化等。顾客需要什么,为何需要,何时需要以及如何购买就决定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营销渠道。居民的年龄和性别不同,对金融产品和渠道有其不同的需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年轻夫妇组建新的家庭,商业银行在选择营销渠道时,要充分考虑年轻人的需求;由于受职业方面的影响,居民总希望金融产品的营销点越近越好。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区的大量开发,人口会出现迁移现象,其中,最大的移迁方向是新开发区或郊区,在这些较佳的居住环境,商业银行选择适当的营销渠道就可以扩大金融产品的销售。 2.资源能力。商业银行的资源能力,决定其所选择渠道的类型和渠道成员的关系。若资源能力不足(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无力占领整个市场或几个市场,在选择营销渠道时,就要采用密集性市场策略,即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在一个或少量的细分市场上,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销售。 3.金融商品的特点和种类。金融产品的特点在商业银行选择营销渠道时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同质性产品差异性较小,主要的竞争项目是价格,商业银行在选择营销渠道时,可采用无差异性市场策略,即把整个市场看作是一个大目标市场,所有的顾客对某种金融产品有着共同的需求,忽视他们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如国库券交易;对于价格差异性较大的产品,银行在选择营销渠道时,就要采用差异性市场策略,即把整个市场分成若干个细分市场,银行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状况,可同时在两个或更多的细分市场上从事营销活动,如贷款市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然后再扩大到存款市场和储蓄市场。金融产品的种类也是商业银行在选择营销渠道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商业银行生产单一的、批量大的金融产品,在选择营销渠道时,则应采取无差异性市场策略;若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金融产品,开展多种金融服务,且产品品种越来越多,应采取差异性市场策略来选择营销渠道。当商业银行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时,一般采用密集性市场策略,使用强有力的推销手段,组成营销队伍直接向消费者推销,也可委托商销售。 4.竞争对手。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也受竞争对手所使用的渠道的限制。在金融市场上,有些商业银行往往采用竞争者同样的渠道,而有些商业银行则避开竞争者所使用的渠道。此外,商业银行还要看竞争对手的强弱,如果竞争对手不强,也可不予考虑。 5.交通状况。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不仅一国国内各地区的经济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各国经济也日益连结为世界经济整体。这样,交通运输的规模、方向和距离对金融产品的营销会产生重要影响。交通运输在沟通城乡、地区经济联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交通干线密集的地方发展各种购物中心,进而需要发展各种金融机构,以满足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 6.金融产品寿命期。当金融产品处于引入期和上升期时,可采用无差异性市场策略选择营销渠道来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则应改为差异性市场策略选择营销渠道以便开拓新市场,也可采用密集性市场策略选择营销渠道以保持原有的市场。 二、商业银行营销渠道选择策略 (一)分销渠道 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具有提供与分配的同时性,一般都直接面对客户,因此,设置分销网络是商业银行最早的也是最普遍的营销渠道,合理设置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对吸引客户和发展零售业务尤为重要。目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地点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商业银行选择一个好的地点就等于为自己做了广告,是实现营销目标的无价之宝。因此,“一个理想的地点的潜力是不利地点的二十倍。”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业务发展中,根据经济环境和其他因素,以下两种模型在选址上应用最为广泛: 1.空间模型。银行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可以作为选点对象的地区,然后对候选区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其步骤一般有三:一是确定服务区域,通常将分支机构设在商店和工厂附近,以便向潜在的客户提供方便的服务。商业银行要分析候选区有无不利的限制因素,候选区与周围城镇的距离和人口密度等。二是搜集该区的原始数据,分析候选区的业务潜力。三是计算候选区设立分支机构的投资收益值。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分析论证,银行就可做出最后选点决策。 2.变量法。英国威乐伯·史密斯咨询公司就曾使用过这种方法为商业银行进行选址。其方法是先确定有业务潜力的地点,然后靠现有的主要街道,将这些地点连接起来。商业银行要把竞争对手的分支机构也归属在选择的地点以内,并计算出所有银行网点和消费点之间的最少往来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分支机构的地址。商业银行使用此方法选址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提供服务的种类;(2)银行员工的数量和素质;(3)所设网点的周围环境;(4)网点的交通便利程度;(5)网点的物质设施;(6)停车场;(7)醒目程度。 (二)大力扩展网点功能 居民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诸多基层的网点仍为功能单一的储蓄所,一般只能受理客户的存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据统计,在英国,一个典型的家庭要同20多个金融产品的供应者打交道,他们从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和证券经营商等金融企业购买40多种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今后,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基层网点的业务范围,积极办理消费贷款、收付、代客理财、信用卡和外币兑换等业务,从而推动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三)拓展营销渠道 1.大力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拓展业务范围。与20多年前相比,在全球范围内,商业银行由于科技手段的发展,其交易系统、清算系统和服务网络日新月异。同时,银行业的一些替代产品——如各类直接投资工具也迅速发展,为银行客户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方式,这样就直接威胁着银行业的生存。西方银行家丹尼尔·卡罗在《银行销售世界》一书中指出,到目前为止的经验证明,成就甚少或者基本上失败的是那些满足现有服务项目的银行。迫于这种压力,国际上许多商业银行运用现代科技,在20多年的时间里就推出了繁多的目不暇接的金融产品。我国加入WTO后,竞争环境十分严峻,商业银行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的需求,积极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当前,要把个人金融业务和业务作为开发重点,信用证、保证金函,委托等中间业务也要创新。随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要大力开拓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之间的混业新业务。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主要有各种存单,可转换债券、金融期货、期权、远期协议、掉期业务等。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在金融创新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扩大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分销渠道。商业银行要扩大金融产品的销售,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络,包括寻找更多的商和信用卡的特约商。另外,商业银行也可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结成战略联盟,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双方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和分享客户,扩大产品服务范围。1997年7月中国银行与平安保险公司签署了业务合作总协议,同年12月,中国工商银行与华夏证券公司签署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开创了我国金融活动契约设计的新模式。 3.并购。这是商业银行拓展分销渠道最为快捷和最为有效的手段,尤其在新开发的区域、跨地区和跨国经营更是如此。并购,按其目标和行业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目前最具有影响的模式,就是银行之间,保险公司之间,证券公司之间所进行的并购。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发展的浪潮中,国际机构集团化已是大势所趋。这种并购方式已成为商业银行扩大零售网络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有助于增强银行的实力和节约费用。如1998年4月,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组成新的国民银行集团,成为美国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过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一些网点成本高、效益低。今后,要从规模效应、减少管理层次和降低成本的目标出发,采取有效兼并、重组等措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国际信誉,增强竞争能力。 第二种并购方式是指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之间的并购。这种并购的主要目的仍是为了扩大分销网络,另外也可借助对方的条件来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例如,1998年4月,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实现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强强合作。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斯利坦合资组建了中国国际金融投资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与东亚银行合作在香港收购了擅长投资银行业务的国民西敏斯银行下属的西敏证券,成立了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今后,随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实施,银行可以和资产质量较好的券商和保险公司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来拓展营销网络,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4.合作营销。目前,根据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多、融资额度大以及融资渠道需要多样化的特点,司构建项目贷款的银团贷款机制,建立同业合作、优势互利、资源共享的销售体系。这样,既可以实现同业双赢的目标,避免无序竞争所带来的伤害,又可有效地分散信贷风险。此外,也可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银企资金供需洽谈会与金融产品营销会,实现银企零距离的沟通和营销。 (四)积极开发新的营销渠道,建立网络银行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国金融机构涉足我国金融市场后一般不会拼网点,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服务手段来占领我国金融市场上空白的或者薄弱的领域。面对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网络银行会成为他们的一种选择。我国的金融机构要在瞬息万变的营运环境中不断调整营销策略,借助新技术和电子设备不断开发新的营销渠道。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银行投入和开发的力度,组成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尽早抢占这一市场,为网上用户提供方便、及时的服务。 营销渠道论文:中国电信营销渠道之探讨 摘 要 营销渠道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电信的架构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前台包括四大营销渠道:大客户渠道、商业客户渠道、公众客户渠道、流动客户渠道。后台为前台提供各种支持。分析四大渠道的经营环境、客户特点、服务差异,对于完善渠道建设非常重要。 关键词 营销渠道 中国电信 战略资源 1 不同渠道的现状分析 目前,某电信分公司已初步建成了以大客户经理渠道、商业客户经理渠道、公众客户社区经理渠道、流动客户片区经理渠道以及10000号客服中心渠道为核心的“4+1”整合渠道体系。四个主渠道有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不同的竞争对手,其服务的客户有不同的特性,提供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也有很大差异。 2 不同渠道的宏观经营环境 随着新运营商的加入,各种电信业务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同质竞争使本地业务收入的基础面临巨大威胁;异质分流进一步深入到所有语音业务;价格战在本地、长途、公话市场愈演愈烈;竞争在更多的客户层面展开。 2.1 大客户渠道 在多家运营商并存、竞争的环境下,拥有小总机的大客户成了抢夺的焦点。大客户市场成为长、市话业务流失的重灾区,大客户保持工作日益严峻。由于其他电信运营商积极提供打折IP长途优惠方案,使得大客户对原有运营商的忠诚度大打折扣,尤其在长途方面。 2.2 商业客户渠道 在竞争对手通过以大幅度IP打折优惠及发放违规拨号器的主动营销攻势下,商业客户对原有电信运营商的忠诚度出现危机。 商业客户的流失主要表现在长途方面。竞争对手主要通过违规拨号器和ADSL/ISDN等方式分流商业客户的长途业务,市场仍然稳定,目前有开始向专线方向发展的趋势。 2.3 公众客户渠道 多家电信运营商向固定电话用户大量销售低价IP电话卡,移动运营商为保住其高端用户,甚至赠送大面值的固网IP卡,希望分流电信公众客户的长途业务。 新的电信运营商加快与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在话费与月租上给予大幅优惠,有的通过抢占新建楼盘方式进入普通住宅用户市场。移动运营商为保证业务收入,推出大量优惠套餐。目前该市移动终端已成为最普及的通信终端。 2.4 流动客户渠道 其他电信运营商的IP公话超市、IP拨号器等成为在固话领域争夺流动客户的主要手段。 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黑公话”日益成为流动客户业务流失的主渠道。 3 不同渠道的客户特性 3.1 大客户 大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由于受到各运营商低价竞争的刺激而越来越强。实质上,大客户所谓的代言人往往是其通信网络的管理者,他们为谋取部门或个人利益而转网或叫价,扰乱了通信市场。 高等级的大客户比较重视网络质量,对资费敏感性较低;中低等级的大客户容易受其他运营商的价格影响。 对于大客户,电信的打折面较广,比例也较高。大客户的价值高,平均每个大客户每月的电信支出为1万元以上。 3.2 商业客户 商业客户主要集中在商住写字楼,具有规模较小的总机,其目标明确,容易定位,成为继大客户之后,竞争对手抢夺的第二个目标用户群。 商业客户的长途业务非常不稳定,业务流失比较严重。 3.3 公众客户 公众客户是对长途资费最为敏感的用户群,目前IP化比率已经达到80%以上,竞争对手主要通过低价方式大量销售IP电话卡抢占公众客户(平均在5折以下)。对于市话部分,公众客户一般都是使用原有运营商的网络,除非公众客户所在的整个楼宇被竞争对手占据。 3.4 流动客户 流动客户主要集中在普通打工阶层,其IP化比率达到90%以上,竞争对手以全IP方式抢夺流动用户。 4 不同渠道的客户服务现状 4.1 大客户服务现状 由于大客户是电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所以从集团公司到分公司都非常重视大客户工作。集团总部成立了大客户事业部,加强垂直领导,负责管理集团客户跨本地网和跨省需求。总部的大客户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全国重要集团客户的业绩考核指标,并由集团总部的大客户经理、省公司大客户经理、分公司大客户经理组成虚拟营销团队营销。下一级大客户部的大客户经理作为分公司范围内大客户的第一联系人,负责该客户在当地的营销和销售,是分公司层面销售实现的第一责任人。 对大客户主要实施个性化的服务,即根据大客户的不同业务需求“量体裁衣”,提供定制服务,并且通过个性化营销创立大客户营销服务的品牌形象。省公司根据大客户每月电信消费额度,将大客户分为六个等级。对不同级别的大客户制定不同的走访标准。由于大客户经理配备不足,每个大客户经理所负责的客户数较多,因此,实际上难以达到规定的走访标准。 4.2 商业客户服务现状 对商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实行专人管理。即根据商业客户所处的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以及规模的大小,设计和开发出不同的可选择的业务与解决方案,通过各渠道推出的专业化咨询、推广、促销等营销手段,针对客户实际情况,为其推荐相应的业务组合和解决方案及规范化的全程服务。与此同时,还对商业客户实行会员制管理,积极维护发展客户关系,提高商业客户的忠诚度。 区域客户代表对外代表企业,对内代表客户,全面负责商业客户的服务工作。根据月消费额,将商业客户分为四个等级,并制定了不同的走访标准。 4.3 公众客户服务现状 公众客户的服务主要由社区经理、营业厅和10000号负责。根据公众客户的分类,提供标准化服务(见附表)。 5 不同渠道的情况比较 5.1 “鸡头”和“凤尾” 根据目前渠道建设情况,商业客户渠道中的高端客户[(即A(A+)类,月消费额为1 500~3 000元)]相当于“鸡头”,得到的重视程序比较高。按照省公司的规定,对此类客户的上门走访要求是:1次/季度或视客户业务发展、流失等情况走访,对该类客户的主动电话联系要求是1次/月。 大客户渠道中的最低等级客户(即水晶客户,月消费额为3 000元~1万元)相当于“凤尾”,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按照省公司的规定,对水晶客户上门走访的要求是:2次/季度;主动电话联系要求是1次/月。由于大客户经理数量有限,每个大客户经理所负责的客户数较多,加上一些突发性的项目,实际上难以达到以上走访标准。 在服务标准和提供给客户的优惠政策方面,也存在“鸡头”和“凤尾”现象,甚至有客户反映,当商业客户得到的优惠比当大客户得到的优惠还要多。 为解决这个问题,某电信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客户服务中心,同时为商业客户渠道中的高端客户和大客户渠道中的最低等级客户提供服务,将商业客户经理和大客户经理统一管理,做好此两类客户之间的衔接,统一考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优惠政策,经过试验,效果良好。 5.2 “自留地”和“田野” 大客户的名单是在每年年初按照客户月消费额3 000元以上的标准来确定的,一年内一般不变化。这个客户群好比是一块“自留地”,在有限的地盘内,大客户经理必须辛勤耕耘。由于大客户的个性化,“自留地”的每一小块面积所采用的种植方法都不相同,所花的人工投入多,但由于“自留地”的地质肥沃情况不同,收成未必理想。 商业客户群和公众客户群好比是广阔的“田野”,在整个“田野”用直升机洒洒肥,花费功夫不多,单位产量也可提高不少;另外,“田野”中存在一定量飘来的种子,他们也会生根、发芽、结果,这相当于自然增长的商业客户群和公众客户群。由于“田野”的面积大,每年的总收成很可能会大于“自留地”的收成。 商业客户和公众客户的发展与整体经济的大环境关系密切,市场培育的力度较小,在固定电话和数据业务上,客户的选择余地较小,有一定的自然增长。 目前大客户的名单是每年确定一次。每个大客户的增量只是在“自留地”的范围内增加,增加幅度有限。根据电信“保存量、激增量”的策略。对大客户必须加大培育力度,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保住存量的基础上考虑增量。比较四大渠道服务的客户,大客户的个性化程度高,单个客户的价值高,竞争激烈;大客户的服务标准高,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如果电信企业不按一定的标准服务大客户,及时获得大客户的需求和变化情况,则很可能丢失大客户的部分或全部业务。 5.3 如何配备客户经理 在渠道建设中,客户经理的配备十分重要。对于不同渠道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的客户服务标准相差很大,配备的客户经理数不足,将会降低客户服务质量。到底客户经理怎样配备才合适呢?以某电信公司大客户经理配备现状为例,目前客户经理的配备一般根据服务客户的等级和数量来确定,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曾就客户经理配备标准专门下文。考虑到实际情况,该电信公司按照比省公司、集团公司更严格的配备标准制定了较低的大客户经理配备值,而实际上该公司的大客户经理人数比配备值还要少。按照补步预测:2006年该电信公司的大客户数将增加1 500多户,如果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大客户经理的缺口还将扩大。 目前的客户经理配备标准仅以客户等级为依据来确定,而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妥。客户经理的配备还应考虑大客户的人工成本、客户经理的素质、后台支撑到位情况、客户需求的突发情况(可以预测的话尽量考虑),同时需要对客户经理的工作进行优化,加大后台的支撑力量,使客户经理做好应该做好的那部分工作,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按照省公司对流失客户的定义,2005年上半年,该电信公司的大客户中确认总流失度为3.06%。由于“使用对手长话业务”、“使用对手数据业务”和“客户自身经营问题”原因造成的流失分别占整个流失额度的32%、8.5%和40%。在各个行业中,“党政军”、“采掘制造”和“房产物业管理”等行业客户流失十分突出,流失额度占所有流失额度的26.53%、14.82%、13.57%。 大客户的竞争激烈程度从大客户的流失率中可得到反映。所以大客户经理的配备不能仅由业务收入来确定,为了减少大客户的流失,必须配备相应的客户经理数量。 6 结论 在渠道建设中应该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服务,注意不同等级客户服务的差异和不同等级客户优惠政策的差异。事实上,客户属于哪个渠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个渠道如何服务好这些客户。 渠道建设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也不是客户服务部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互相配合、相互合作,营造出一种“共同服务电信客户”的氛围。需要后台对前台真正有一种承诺机制,使客户经理们能从烦琐的内部协调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客户服务工作中去。 营销渠道论文: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络营销渠道 【摘要】:电子商务具有营销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限制、支付手段高度电子化、便于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等特点。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网络整合营销、“软营销”和网络直复营销等理论为网络营销渠道的建立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渠道 1. 电子商务及其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最初的电子零售阶段、电子贸易阶段发展到网上交易市场阶段。网上交易市场是一个从内向外、内外整合的供应价值链。进入网上交易市场的企业内部必须先有一套合作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并且这套系统能与外部信息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企业生产、采购、销售全过程的整合信息化。 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电子商务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包括因特网、内联网、局域网)等基础设施,在按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下,从事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国际商会所作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指现实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电子化,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务交易。很明显,它所强调的是网络环境下实现的贸易过程的电子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商业有机结合的产物,而非纯粹技术问题。“电子”只是手段,“商务”才是根本。 网络经济有着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与模式,电子商务也不可能是传统商务活动在网络上的翻版。电子商务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大大优于传统商务,具体表现在: 1.1 营销成本低 所有商品信息在网上,既可主动散发,又可以随时接受需求者的查询,无须再负担广告促销费用。同时,可以很好地实现“零库存”,什么时候卖出货,什么时候才进货。没有店面租金成本和商品库存就可满足市场需求,节省了潜在开支。 1.2 经营规模不受限制 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虚拟的全球化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赋予了企业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企业可以轻易地把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实现跨区域、跨国界经营。 1.3 支付手段的高度电子化 随着SET 标准的推出,各银行金融机构、信用卡发放者、软件厂商纷纷提出了在网上购物后的货款支付办法,有信用卡、电子现金、智能卡、储蓄卡等,电子货币的持有人可用它方便地购物和从事其他交易活动。引入CA 认证体系,使支付手段在高度电子化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靠性,使得信用度大大提高,同时增强了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力。 1.4 便于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 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服务器可自动汇集客户信息到数据库中,可对收到的订单和意见进行分析,寻找突破点,引导新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即提供交互式的销售渠道,商家能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自身工作,减少流通环节,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使得双方均可获得最新数据,加强彼此间合作,提高服务质量。 1.5 特别适合信息商品的销售 对于计算机软件、电子报刊、图书等电子信息商品,电子商务是最佳选择,用户可以网上付款,可在网上下载所购商品。 2.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络营销新理论 网络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根本点是网络本身的特性和网络顾客需求的个性化,网络营销必须从网络特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这一基础出发,运用网络整合营销、“软营销”及网络直复营销等新营销理论,进行营销策略创新。 2.1 网络整合营销 所谓网络整合营销,是指由于网络营销信息的双向互动特性,使顾客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整个营销过程成为可能,顾客参与的主动性、选择性加强,顾客在整个营销过程的地位比传统营销更进一步得到提高。 2.2 “软营销” 所谓“软营销”是指在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向顾客传送的信息及采用的促销手段更具理性化,更易于被顾客接受,进而实现信息共享与营销整合。网络发展的基础是信息共享、降低信息交流的成本以及网络访问者的主动参与,这就决定了在网上提供信息,必须遵循网络礼仪。网络礼仪是一切网上行为的准则,以体现网络社区作为一个具有社会、文化、经济三重性质的团体,是按照一定的行为规划组织起来的,网络营销也不例外。可见, “软营销”观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遵守网络礼仪的同时,通过对网络礼仪的巧妙运用留住顾客,并建立起对企业及产品的忠诚意识,从而获得最佳的营销效果。 2.3 网络直复营销 网络直销是指生产厂家通过直接分销渠道,直接销售产品。目前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独立的站点,申请域名,制作主页和销售网页,由网络管理员专门处理有关产品的销售事务;另一种是企业委托信息服务商在网站上相关信息,企业利用有关信息与客户联系,直接销售产品,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有信息服务商参加,但主要的销售活动仍然是在买卖各方之间完成的。 网络直销的优点是多方面的。a. 网络直销促成产需直接见面,企业可以直接从市场上搜集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合理地安排生产。b. 网络直销对买卖双方都有直接的经济效益。c.营销人员可以利用网络工具,随时根据用户的愿望和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迅速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d. 企业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到用户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 3. 网络营销渠道的建立 网络营销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革命,而且包含了更深层的观念革命。它是目标营销、直接营销、分散营销、顾客导向营销、双向互动营销、远程或全球营销、虚拟营销、无纸化交易、顾客参与式营销的综合。互联网络作为跨时空传输的“超导体”媒体,可以为顾客所在地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互联网络的交互性可以了解顾客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响应,因此,互联网络可以说是信息时代中最具魅力的营销工具。网络营销赋予了营销组合以新的内涵。 网络营销渠道能使生产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将货物展现在他们面前,并回答有关产品的信息咨询,接受订单。对中间商的选择与传统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选择国外中间商不再是以商为主,唱主角的是负责送货的寄售或销售。主要做法是: a. 设立产品展示区,将产品图像进行电脑技术设计,通过立体形象的声、影、形、色等虚拟的产品厨窗展现在上网用户面前,并且根据各国文化、季节等需要,可以24 小时为各种客户提供服务。 b. 选择合适的销售。网络营销面对全球顾客,企业必须在各国建立相应的网点,以保证按时送货,销路畅通。 c. 网络营销与银行结算联网,开发网络结算系统,将网上销售的结算与银行转帐系统联网,使消费者能够轻松地在网上购物、网上结算。 正因为如此,网络营销正在使营销渠道发生着变革。由于网络营销可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企业可以不必借助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营销努力即可实现产品销售,只要网上的客户有需求,企业就可依其需求供货;不仅如此,对网络营销来说,还可以实现“少环节”销售,甚至可以不必设置大规模的产品展示空间和中转仓库,这样可以降低渠道运行费用和交易费用。另外,网络营销正在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发生着变革。在传统的运行方式下,企业欲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及发现潜在消费者方面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在网络营销下,在互动沟通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对称(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 ,从而使得产销之间实现一对一的深层次双向沟通。在网络营销渠道中,企业把速度放在竞争首位。公共网络的建立将迫使企业对市场机会做出快速反映,而强大的信息沟通能力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营销渠道的产销关系。 中国企业建立网络营销渠道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营销渠道注入快速的反应能力,以改善产销关系,提高渠道运行的效率,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a. 将企业内部协调转向外部社会化。网络营销使得企业有能力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与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及各种相关组织进行交互式多媒体通讯,这就会改变传统情况下由于对外封闭和信息不足,使得企业专门注重于外界的联合,充分利用各种合作方式,从外界更广泛的来源获取更为优化的资源。 b. 促使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料,低成本、快节奏地开发利用市场机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和少数固定的伙伴关系而保持与众多企业、设计与研究单位及相关产业的动态联系关系。根据不断出现的新的市场机会,迅速重新组织价值链条,其结果使企业的活动将以价值链、价值网形式发展,甚至形成“虚拟公司”。 c. 使企业营销结构趋于更直接和高效率。网络营销可以导致营销商与制造商、消费者与制造商直接沟通,形成一个单一的、连续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网络营销大大降低了整个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力资源,使得企业可以随时掌握商品的销售、库存、价格及利润和畅销程度;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则把制造商、营销商、储运机构、银行等连接在一起,信息的适时传递缩短了商品流转时间,减少了库存,这不仅及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率。 网络营销渠道的建立,一方面,减少了大量的国际化营销成本,使产品迅速走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也使商走上专业化营销崛起之路。这对于缺少人才,迫切需要扩大国际市场需求,以及实施规模经销的企业营销是个可取的捷径。 营销渠道论文:如何建立与控制你的营销渠道 内容摘要:营销渠道的建立首先是选择渠道成员,然后是争取渠道成员,而争取渠道成员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渠道成员由短期利润、预期利润和风险计算期望利润,并根据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与不充分的原理影响他们的决策。而对营销渠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标是争取渠道成员的合作与支持、掌握渠道主动权,其基本手段是:沟通、利润控制、库存控制和营销方案控制、掌握尽可能多的下一级中间商等。另外要通过对营销渠道的设计和改进以加强对营销渠道的控制,即对原来的渠道成员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调整。 关键词:营销渠道 中间商 期望利润 有限理性 主动权 营销渠道是一个制造商的产品流向消费者的渠道,制造商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控制力度的大小,对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制造商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的贸易权和分销权的取得,营销渠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一、 在营销渠道的设计既定的情况下,对营销渠道的建立与控制 (一)建立营销渠道 (1)渠道成员的选择 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 (2)争取渠道成员的基本原理: 1)计算期望利润 良好的中间商是各大制造商争取的目标,他们一般正经营着某些竞争性品牌的产品。中间商是否经营一种产品主要考虑期望利润的大小,而期望利润又由以下因素决定:短期利润、预期利润、风险。 短期利润:主要指经营该产品的毛利,毛利=单位商品的差价×销量。一般来说,制造商刚开始经营目标市场渠道时,必须要给中间商以高的差价,因为这时的销量是不确定的。日后,随着销量的上升,可以逐渐降低单位商品的差价。 预期利润:当期的利润并不是中间商决定是否加入渠道的唯一因素。中间商还要考虑制造商未来的发展状况,即自己若成为该制造商的渠道成员后的预期利润的大小。如果中间商认为未来会有大的销量或高的利润,即使短期利润不高,他也可能会考虑加入。 风险:这也是中间商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利润高,但风险高,中间商不一定加入。利润低,但风险低,中间商也有可能加入。 因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公式:期望利润=f(短期利润,预期利润,风险),短期利润、预期利润与期望利润正相关,风险与其负相关。 2)影响期望利润的各因素分析 短期利润:中间商计算短期利润时主要考虑差价的大小。差价的大小主要由制造商来制定,但应由如下几个因素所决定:A、竞争对手的价差:一般不能低于竞争对手的价差。B、可能的销量:而可能的销量又要受竞争品的销量,与竞争产品相比之下的优缺点,包括产品、价格、促销、分销,以及中间商所了解的该产品在其他地方的销量、中间商对销售该产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的销量大,其价差可以小。制造商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差价。 预期利润:预期利润是建立在制造商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他产品或该产品在其他市场的盈利能力、对中间商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信誉以及其业务代表的风貌、业务发展前景等基础之上。当然,预期利润的大小还与中间商的自身条件有关。 风险:风险要去降低。风险有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市场风险,一方面是制造商政策风险和信誉风险。市场风险是指这种产品的盈利如何,是否存在产品向下游客户或消费者传递时的阻塞。制造商的政策风险是指制造商促分销政策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如饮料制造商怎样处理即期品,如何处理品种不适销对路问题。若承诺可以调换货,则无疑降低了客户的风险。制造商的信誉风险是指制造商对中间商的政策承诺能否兑现。市场风险不是由单个制造商所能决定的,而制造商的信誉风险和政策风险却是由其自身决定的。 (3)争取渠道成员的方法 由以上可知,中间商要根据制造商和市场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决策,而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提供的。根据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原理,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宣传以上各种有利于中间商加入销售渠道的各种信息,影响中间商的决策,促使其加入营销渠道。 (二)对营销渠道的控制方法和策略: 渠道控制的目标应是:渠道成员的合作与支持,在渠道控制中拥有主动权。其基本手段是:沟通、利润控制、库存控制和营销方案控制、掌握尽可能多的下一级中间商等。 沟通:是指制造商的业务代表或其他成员要经常对中间商特别是对直接供货的中间商拜访。很多大制造商的成功的一个经验就是定期拜访中间商,其作用之一是加深了私人感情、中间商与制造商的感情,作用之二是使中间商对制造商的政策更为理解,减少对一些问题的分歧,并通过中间商了解市场信息,作用之三是对中间商进行业务指导,作用之四就是增大中间商进入其他制造商销售渠道的壁垒。中国是一个受儒教影响很深的国家,普通人对人情看得较重,制造商与中间商保持良好的关系、业务代表与中间商的良好的私人关系,有助于在业务方面的合作与支持。但是业务代表又不可能与中间商保持太密切的关系,否则要损害制造商的计划执行与利益,这也是应该注意的。而我国的中间商大都由个体户发展而来,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管理水平,大制造商有这一方面的优势,可让业务代表不断对其进行辅导,运用专家力量增强对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利润控制:利润取决于销量和差价,并且与这两项正相关。若该中间商加入该销售渠道时,当时既没有社会平均利润率又没有高的预期利润,那么它就会有怨言,长期下去有可能会选择退出渠道。因此最重要的应是想办法扩大其销量。而销量小的原因有可能是中间商重视程度不够即营销资源投向别的产品,还有可能是经营不得法,还有可能就是没有信心。对此一般有两类办法,一类是制造商帮助其分销产品,如制造商可以帮助其发展下游客户,另一类就是动员中间商的销售积极性和提高其销售能力,如制造商可以帮助其制定分销方案等等。 库存控制和促销方案控制:一个中间商一般经营很多品牌的产品,其把资金投入某制造商产品的水平,反映了其对该制造商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程度。而反映资金投入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的大小,增大其库存,就会促使其把更多的资源投入本制造商的产品,而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促使其扩大销售量,另一方面增大其退出该营销渠道或加入竞争厂商的营销渠道的壁垒。而库存的多少又与促销方案、销售季节、中间商的库存成本等因素有关。促销方案力度大、市场销售旺季、中间商的库存成本低都会促使其扩大库存,而其中促销方案力度的大小是主要的。促销方案力度大,中间商销售积极性高,就会使商品周转较快,在新的促销方案的作用下,又会使其更加增大其库存,这样周而复始,就会使该中间商的库存越来越大。当然,如果处于市场淡季,应尽量减少中间商的库存,因为这时商品周转慢,库存成本很高,不利于发展制造商与中间商的关系。但是如果制造商为中间商较大的库存进行一定的补偿,这时增大其库存又是可行的。如雀巢制造商在入冬之前,就把大量的库存转向经销商,但是这个时候的进货价格特别低,另外还给予其他方面的优惠。总之,对库存的适当控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间商,但是要以尽量不损害中间商利益为前提。 掌握尽量多的下游中间商甚至于零售商:目前中国的法律不健全,通过合同契约根本无法约束中间商,因此制造商若想争取主动,必须掌握愈来愈多的下游中间商,以及未来的可替代该中间商的其他多个中间商,这样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对其更换,而不会受其制约。因为渠道越长,可控性越差,如大的中间商对制造商的一些促销资源发放不到位,政策执行时有折扣等,且向制造商索要的代价越高,同时有可能改旗易帜,加入竞争对手的渠道。如果掌握下游中间商,若该中间商对制造商的合作与支持达不到要求,由于下游中间商都是该中间商的客户,是该中间商的利润之源,同时制造商又掌握了其他的可替代的中间商,那么从中选择一个可替代的中间商就很容易。因此,一方面掌握下游中间商,另一方面掌握可替代的其他中间商,就会在渠道管理和控制上占有主动地位。而掌握下游中间商的方法主要靠该中间商的市场开发,当然制造商也可以去自主开发,而对可替代的中间商当然要靠制造商的开发。 当然,对渠道成员进行控制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对中间商的负激励,如果中间商达不到对制造商的合作与支持要求,制造商可提出如中止合作、延迟发货、减少折扣等,但本人认为这些手段一般不能使用,因为其负作用极大,甚至于使日后的合作破裂,根本达不到制造商的要求。 二、为达到对营销渠道管理和控制的目的,还要根据市场条件和制造商市场地位的变化,对营销渠道不断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进,争取渠道主动权和控制权。 随着时间的变化,制造商的市场地位以及市场条件都会发生变化,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对营销渠道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计,达到对中间商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作为一个制造商,它理想的情况应是争取在与渠道成员的谈判中,自身地位上升,而中间商的地位下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平等的,平等只不过是一种暂时或表面的现象。一般制造商刚进入一个目标市场进行销售时,主要依靠当地经销商的力量去销售,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该经销商感觉自身地位的不断提高,就有可能达不到与制造商合作与支持的要求。而这时如果该制造商通过该经销商掌握了众多的下游中间商或由于商品的品牌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各级中间商加入销售渠道,就可以缩短营销渠道或建立多级营销渠道。如顶新集团顶津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1998年开始,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对营销渠道进行数次改进和设计,最后牢牢的掌握了渠道控制权,并奠定了在饮料业中的竞争地位。即先是搞经销制,即建立制造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三级渠道,后又搞二级渠道即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后又搞多渠道,即二级渠道与三级渠道、零级渠道并存。 营销渠道论文:营销渠道冲突的文化环境因素研究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渠道冲突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很多,说明渠道冲突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向进行的,其中,内部因素也就是渠道成员内部相互间引发冲突的基本原因,如利益、权力等;而外部因素则是渠道所存在的外部宏观环境,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文化环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外部宏观环境的重要一面,营销渠道也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渠道 渠道冲突 文化环境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越来越被看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要素。于是,有了“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 西方学者对营销渠道的理论研究较早,主要集中在渠道结构和渠道行为两个领域,而渠道冲突是行为领域的一重要研究对象,因为任何渠道有合作也有冲突。透过国外渠道冲突及其管理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界定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内,或者植根于超级组织体内部来进行(Michman和Sibley,1980)。即意味着对渠道系统进行研究时,只重点研究组织和成员自身的行为,包括竞争、冲突、合作以及关系等,而忽视了宏观环境(如经济、文件、政治、法律、社会价值观等)。有的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更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以典型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的营销渠道理论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局限性。事实上,营销渠道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它们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运作,而这些外部环境又时时影响着营销渠道管理。这些环境因素很多,其中一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文化环境。西方学者对于我国市场的具体环境研究不多,这需要我国的研究人员自己来认真研究各环境因素。 1 渠道冲突的内部因素研究 渠道成员之间要进行合作,矛盾或冲突就难以避免,Stern L. W.和EL-Ansary A.就说过渠道合作与渠道冲突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企业要做好自己的渠道就必须认真研究渠道冲突。国外对渠道冲突的定义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Louis W.Stern和Adel I.EI-Ansary(1996)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渠道冲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某个渠道成员发现其它某个或某些渠道成员正在阻止或妨碍自己完成目标。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如传播误解,渠道成员不同的目标和有分歧的专门化功能,以及联合决策过程的失误;不同的经济目标,渠道成员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恰当的渠道结构;不同的感知、领导风格、销售付款条件和目标等。许伟波总结了企业渠道冲突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客观成因、直接成因、环境成因和现实成因4个方面(见表1)。 2 渠道冲突的环境因素研究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大量有关内部因素的研究以外还有一些是研究其外部因素的,也就是环境因素。任何渠道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是存在差异和不断变化的,所以,营销渠道的环境研究至关重要。从广义上讲,环境由营销渠道存在的所有外部非控因素组成。Rosenbloom将众多的外部非控因素大致分为经济环境、竞争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五类。他认为环境对所有渠道参与者和目标市场都产生影响,有渠道成员参与者(生产者和制造者、中间商、目标市场),也有非渠道成员参与者(服务机构),并建立了关系模型。他指出渠道经理在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必须考虑所有的渠道参与者。Michman和Sibley(1980)曾经提出关于渠道成员行为的整合概念模型,他们认为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渠道冲突。 西方渠道研究者们针对环境的不同要素做过相应的研究。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国内学者们也逐步对此展开了研究。国内企业的渠道环境的确十分复杂,连国际上著名的美国Boston咨询公司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说:中国的分销通道令人头痛。正是我国营销渠道环境的复杂性为企业的渠道冲突提供了沃土。 环境的范畴很广,而每一大类又包含很多具体的因素。通过分析、整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资料现将环境因素及其内涵归类如下(见表2)。 3 文化环境对渠道的影响研究 由上可见,导致渠道冲突既有内部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而文化环境也是外部环境中的重要一项。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例如:Hall(1959,1976);Hall and Hall(1990);Hofstede(1980,1991);Trompenaars and Hampden-Turner(1998)。其中,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0)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不同于另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同一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倾向于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思维方式和相同的行为方式,而不同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则有较大的区别;同一文化中的人们容易沟通,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则较难沟通。一些渠道分析师如Janeen Olsen和Kent L.Granzin等认为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渠道结构的主要因素。 过去几十年来,全世界许多国家有很多研究人员都赞成这一观点,也因此针对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影响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源于进行跨国营销时面临的一些渠道问题。Buzzell就注意到不同的消费者购买习惯对国际营销者选择的和目标消费者想要的渠道结构的类型产生影响。有很多文章是从整体上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体系对渠道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文化特征。如Wadinambiaratchi研究了日本、土耳其、委内瑞拉、埃及、印度和热带非洲这六个地方的消费品销售渠道,发现其渠道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社会、心理、文化和人文背景。Hall、Knapp和Winsten在大不列颠和北美,Guirdham在西欧,Galbraith和Holton在波多黎各,Baker在热带非洲,诸如此类对分销渠道的研究结果都说明了以上结论。 而在具体的文化特征方面,Dubois指出价值和社会组织是影响渠道的关键因素。有些研究人员针对文化相关因素对渠道内部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早期的Rosson和Ford(1982),他们选择了二十组加拿大生产厂商和他们在英国的分销商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他们的关系如何受制于地理、社会和文化差距因素。然而,文化差距并没有特别地纳入研究,因为这些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文化距离是相同的。但他们也指出文化差距这一障碍可通过频繁地沟通和相互作用加以克服。再后来,Johnson,Sakano和Onzo(1990)对70个美国出口商和他们在日本的分销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断出一种非抑制状态会减少这种美日渠道间的冲突,并用社会心理的因素来解释这种现象,也就是日本文化所特有的标准和价值。此外,Kale and McIntyre(1991)提出了一个文化特征对渠道的影响评价模型,并期望其他的研究跨文化渠道关系的人员来采用它。他们借用了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0)的文化理论中概括出的文化的四个维度,即个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躲避和夫权主义,将其应用于国际渠道研究中,提出了跨文化渠道行为理论。他们认为在国际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在文化上的差异将影响渠道关系的建立、渠道关系建立后渠道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渠道效率的评价。他们觉得在评价文化对渠道行为的影响时应选择一些基本的特征变量,然而,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烦琐和高投入的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合作研究。Jean-Emile Denis总结了文化对分销决策的影响,他从习惯、价值观、社会组织、标准和个性特征五个维度对渠道的结构、成员关系和内部行为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Bert Rosenbloom结合美国的具体社会文化背景,从人口年龄、种族结构变化、教育趋势、家庭或住户结构和妇女地位的变化五个方面分析了对渠道可能产生的影响。 营销渠道论文:从4C和4R理论谈中国的营销渠道变革 摘要:一个行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构成中分销渠道通常占15%~40%,这个数字反映出渠道变革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率的潜力。从4C和4R营销理论来思考,厂商的渠道建设必须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带来方便,并能及时倾听顾客希望、渴望的需求,及时答复和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而这是中国的传统销售渠道做不到的所以变革在所难免。但这一营销理论所带来的变革趋势是什么,面对这些变革趋势中国的厂商应该何去何从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渠道变革的信号 变革的趋势 中国的渠道建设 一、变革的信号 营销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所经过的整个通道,该通道通常由制造商、批发商及其它辅助机构组成,换言之,一切与商品转移有关的商务流程组成了营销渠道,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终点是消费者或用户。当前存在的一种“厂商怕”的有趣现象说明:一是厂商越来越重视渠道建设,渠道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正日益左右着中国厂商应用推广的步伐;另一点是厂商渠道管理上普遍存在问题,原有的销售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合于今天的市场多元化的竞争结构,渠道的成本、控制、效率和效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不易协调,互联网、新兴商业资本等新的力量又增加了其间的变数,如果不在传统销售渠道上,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创新与改革,那它将变成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笔者将促使渠道变革的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旧模式难以适应新要求。从渠道成员的地位变化角度来看,中国市场销售渠道发展经历了从重视厂家阶段,到重视经销商阶段,最终进入重视消费者阶段的过程(这也是4C理论的立足点)。重视消费者阶段的表现特征是一切围着消费者转,一切以消费者的满意为目标,这就要求产品要以最方便的途径让消费者购买,要求厂家要以最快捷的速度对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评价作出反应。然而,松散型的、间接型的传统渠道模式由于中间商与厂家一般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且利益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制约了厂家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影响了渠道效率,形成了厂家与消费者直接有效沟通的天然屏障,如何打破屏障,实现与消费者的零距离沟通,成了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竞争愈烈,企业利润愈薄,渠道成本的控制愈来愈变得举足轻重。近5、6年来,中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极大变化,许多领域供大于求,竞争日渐充分,商品价格日趋下降,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进入微利时代,渠道现在成为了降低企业成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当降价已经到了底限要想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降低渠道成本和分销成本,这就要求对传统金字塔式层层加码的销售渠道模式进行变革。 3.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对渠道的辐射力和控制力要求更高,也相应要求渠道作出变革。从市场竞争的需要和企业长远的利益来看,掌握渠道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现时中国较大规模的企业,在经营前期、产品进入市场之初相当弱小、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利用经销商的网络资源推广产品是一种合理、有利的方式,但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大,为了规避渠道风险并为后续产品奠定渠道基础时,厂家对渠道辐射力和控制力的要求就会相应提高。而传统营销渠道中,上下游不同成员之间通常体现为交易型关系,渠道中的各个成员均是独立体,除简单的约束标准外,并不能有效的对各成员实施监控,造成了成员间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短视经营、恶性竞争、缺少商业诚信等苦果。因此,这种传统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新渠道的出现。近几年,我国网上商店的兴起,网络的迅速普及,超乎人们的预料,这种新渠道的变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渠道变革新的选择机会,零售渠道都已经变化了,销售终端都已经变化了,若在选择渠道、设计渠道的时候不变化,肯定会被淘汰。 5.扁平化的快速流通,已是大势所趋。越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对渠道的快速流通与反应能力要求就越高。对终端信息的快速收集与整理,迅速转化产品流通到市场终端,成了企业制胜的关键武器。渠道越来越短,流通越来越快,对于传统的渠道结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在原有的渠道结构上进行变革,亦成了稳定销售渠道的重要元素。 二、变革的趋势 1.渠道结构扁平化。所谓的扁平化,是指渠道的层级要尽可能少,厂商与消费者的距离应该尽可能近。市场发展进入重视消费者阶段,要求厂家与消费者有更直接、更快捷的沟通,中间商产品推广功能的下降和经销利润空间的缩小、厂家对渠道辐射力和控制力的更高要求,使渠道只能变得越来越短。 2.渠道终端个性化。销售工作归结起来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面前;二是如何通过促销让消费者了解和认同企业的产品。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的需要,企业开始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来运作市场。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情况,由于生活要求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千差万别,消费将进入个性化时代,所谓“一对一营销”、“定制营销”将越来越凸显。另一种是直接面对零售商的情况,顺应消费个性化的需要,零售业态将更加丰富,诸如集中经营特定商品的商店、特许经营店、品牌专卖店等将更多涌现,形形色色的零售业态使企业面对更加个性化的销售终端。 3.渠道关系互动化。目前,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广大消费者24小时进行网上订购、发送配送指令成为可能。可以预言,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在营销模式中的比重必然会大幅增加,这里同样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消费者而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上交易环境的配套,网络营销逐渐兴起且呈普及趋势。而网络营销的最大特性就是互动,制造商与消费者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使供需关系得到协调。另一种情况是厂家与商家的互动,利用互联网技术使销售活动电子化,在供货、配送等环节提高效率和准确性,逐渐建成伙伴关系型营销渠道。 4.渠道商品多样化。几年前,除了专业的电信门市外,没人敢在别的地方购买手机,大家电也未进入超市,但随着耐用高值商品逐渐向普通消费品过渡,也随着更多的品牌被认可,消费者对购买专业化要求逐渐降低,更多的商品将进入更多的零售场所,使渠道所承载的商品更加多样。事实上,海尔经过渠道调整后,要求零售商大、小家电一起卖,这就使原来只卖大家电或只卖小家电的零售商增加了商品的多样化。 三、中国厂商如何应对这一变革 渠道变革是对渠道的结构整合,而不是将旧有渠道一刀斩去。北大方正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董瑛说,我们无须对渠道变革恐惧,因为渠道变革的实质是削减冗长无用的环节,提高渠道运作的效率,在厂、商、用户间构筑一个完整、有机、高效的网络体系,使成千上万的用户通过这个网络同厂家、商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 在中国,由于特有的国情,金融服务网络化的落后、社会化配送系统的缺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的落后、销售观念的差异以及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困难,使得电子商务手段在中国推广尚有一定难度,渠道的扁平化建设还将经历一段时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分销、渠道扁平化乃至B2C将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清楚地看到变革是渠道建设的大势所趋,应及早准备调整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变革趋势中的模式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产品性质而定。就目前而言为应对这一变革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准备: 1.以顾客满意度为主要目标,将注意力从分销商转移到顾客。 从4C、4R营销理论角度出发思考就要求企业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在制定渠道策略和进行渠道管理时,以顾客满意度为主要目标,以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为宗旨,将渠道中心从分销商转移到顾客。顾客满意度决定顾客忠诚度,只要顾客忠诚度高,企业进行渠道整合变革就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保障。所以企业应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渠道创新、策略调整、资源投入等方法,提高整个营销价值链的服务增值能力和差异化能力。企业通过为顾客提供针对性的增值服务,使产品获得有效差异,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根本上摆脱产品同质化引起的过度、无序竞争的销售困境;同时通过增值服务使营销链价值创造能力大大改善,提高各环节利益,从而增加营销链的稳定性和协同性。 2.重新审查、制定渠道策略和战略。 渠道战略必须与公司总体战略相一致,同时还要满足必要的效率要求(合理的收益率),并确保其长期的灵活性,同时满足顾客需求和经济性两方面的要求,所以企业应关注渠道的运作是否高效,应从主要目标顾客群的角度评价渠道的表现和业绩。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透彻地研究现有及潜在的渠道,尽可能跳出单一渠道的束缚,采用合理的多渠道策略,是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业绩的首要手段。一方面,企业在对目标市场进行有效细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对可能的销售渠道的分销效能、服务能力、维护成本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各渠道的优势和劣势并合理规划,保证进入的渠道同细分市场的特点相匹配;另一方面,强调整合各细分渠道中在素质、规模、实力、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有特长的终端、大批发商和新兴大型零售商等优秀渠道资源,注重渠道质量,使企业的营销链具有强大的分销力。企业除了通过渠道分工使不同类型的渠道覆盖相应的细分市场外,更要强调营销链各环节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有效地获得系统协同效率,即提高分销效能,降低渠道运营费用。 3.保持渠道政策与企业目标的一致。 企业在制定渠道策略时,必须确定提出的渠道策略是否与企业目标相一致,能否支持总体战略推进,进而使企业达到预期的业绩目标。企业的渠道策略要与市场战略目标保持匹配,才能推动市场的有序扩张和可持续发展。在渠道规划和管理中,企业应注意市场发展的短期利益与长期战略目标相结合,为此可以在某些影响力大、地位重要、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市场如大中城市市场直控终端,密集布点,驱赶主要竞争对手,提高市场覆盖率,以利于建立市场优势和长远发展;同时在对手占优势的区域市场上,采用高端放货的渠道策略,配以高激励、低价格等政策,冲击竞争对手的已有网络,扩大品牌影响力,然后再整理和构建营销链,精耕细作,达到主导区域市场的目的。 首先,规划渠道时要保证区域市场容量与批发商和终端的分销能力保持动态平衡。根据区域市场容量和结构的变化,结合各渠道成员的具体发展状况适时做出调整,使渠道成员"耕有其田,各尽所能"。其次,在渠道结构调整方面,要与区域流通业和用户消费习性的发展变化保持动态平衡。当前,流通领域正处于变革时代,小规模零散型的传统渠道大部分衰退,连锁、特许加盟等规模化集约经营的大型流通商崛起,同时专业物流商高速发展。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深入研究现有及潜在的渠道,尽可能跳出单一渠道的束缚,采用合理的多渠道策略是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的必然选择。 营销渠道论文:家电行业营销渠道建设研究 摘 要 介绍了家电行业营销渠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营销渠道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竞争的需要,从而提出了解决我国家电业营销渠道问题的几点建议:营销渠道设计的关键是价值分享而非利益分享,共创价值链优势是营销渠道成员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 营销渠道建设 价值分享 1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家电生产体系、市场供求格局和家电消费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许多家电企业开始自建销售网络,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从建设零售终端入手,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家电销售网络营销渠道。由于流通领域的变革而导致的营销渠道多样性是家电分销中面对的突出问题。因此,对家电制造商而言,协调与管理这两类营销渠道就成为其分销管理的重点。然而现实的分销过程中,分销营销渠道成员的非分要求不断增多,分销营销渠道成为永远吃不饱的孩子,面对这种现象,众多的家电企业面临艰难的选择,对分销营销渠道的困惑正是对营销渠道设计的困惑,解决之道是营销渠道设计以价值分享展开。 2 中国家电企业营销渠道现状及弊端 由于流通领域的变革而导致的营销渠道多样性是家电分销中面对的突出问题,在以综合性连锁、家电类连锁、电器城等为代表的新兴终端出现时,家电分销主营销渠道演变为对些新兴终端的直达营销渠道,而由批发商主导的多层次传统营销渠道退居辅助营销渠道的地位;这些构成了我国家电行业现有分销营销渠道的主旋律。 2.1 家电企业现有的营销渠道模式 在我国,家电企业大部分还是沿袭了如下几种主要的分销模式: 一是批发商主导的分销体系。这种体系下,企业不和终端零售商发生业务往来,他们的重点是选择好独立批发商或批发商,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长虹早期便采用了这种营销渠道策略。 二是向大终端直接供货。大型商场和零售商由于规模和品牌优势积聚了人气,直接供货可以适当降低营销渠道成本,还可以通过在大终端设立品牌专柜,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三是家电企业建立自己的分销网络。在制造商以批发商和零售商两条平行线向市场输出产品的同时,利益驱动着不同的中间商之间展开了对同一品牌的价格争夺。 四是实行全面制。家电企业将整个市场交给了大商,他们能否统帅市场直接关系到制造商的生死存亡。因此,制造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大量的协调活动,营销渠道流程大大简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营销渠道管理费用的上升。 2.2 传统营销渠道的弊端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家电行业传统的分销营销渠道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竞争的需要,其弊端及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来自分销商经营产品多样化的威胁 面临着家电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想要经销商专营一家产品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在独家产品的利润急剧下降之时,中间商们更多是选择经营多样化产品。这样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中间商的收益,但采用传统营销渠道的家电企业需要取悦他们的经销商,提高自己产品在他们眼中的吸引力,从而努力避免像长虹曾经出现的营销渠道危机。 2.2.2 机构重叠与营销渠道方式单一 在现有的分销营销渠道中,有些环节不是必要的,它的功能完全可以由它的上游或下游来代替解决。这就是营销渠道中的机构重叠现象,它不利于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也无法实现两者关系的互动。 2.2.3 营销渠道成本渐增引起企业回报的降低 像家电产品这样一个成熟的市场必然是微利的市场,这从客观条件上不允许企业在分销营销渠道上消耗过大的成本。目前很多企业重视在内部进行产品成本和费用的降低,而忽视营销渠道的改善带来的收益往往要比企业内部成本压缩大得多。 2.2.4 不利于与消费者的沟通 企业要想发展市场,就必须以实现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这要求企业对消费者的购买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并以快捷的方式接受消费者购后感觉与评价的反馈信息。但是在传统的松散、间接的营销渠道模式下,中间商和家电制造商的利益相互独立,他们各自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零和博奕(即如买卖关系一般一方利益的获得以另一方的利益损失为前提),而无法实现双赢。 2.2.5 营销渠道成员难以协调与控制 这是由企业外部执行不同职能的营销渠道成员之间目标不一致造成的。他们各自为阵,不能以实现销售增长作为统一的目标,这有可能引发多种营销渠道冲突,例如折扣、回款等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冲突或者产生窜货、铺货不到位等多重问题。 2.2.6 “搬箱子”与满足顾客需求之间的差异 所谓“搬箱子”是对经销商的形象写照,即他们只是把箱子从制造商的仓库里搬出,然后再把箱子搬给下一层次的经销商或最终消费者而已。 3 解决我国家电业营销渠道问题的几点建议 在我国家电行业,分销营销渠道中存在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现象:分销营销渠道成员的非分要求不断增多。在制造商的眼里,分销营销渠道是永远吃不饱的孩子。原因何在?终端竞争的激烈、区域市场业态的变化只是表面的原因,根本原因则是营销渠道设计过于注重利益分享。 3.1 营销渠道设计的关键是价值分享而非利益分享 利字当头,是市场中低素质、不具备战略眼光和完备经营管理思想的营销渠道成员的典型表现。这样的营销渠道带来的结局是,营销渠道成员缺乏忠诚度和低信用度。解决之道是,营销渠道设计以价值分享展开。在买方市场阶段,制造商和分销商只有通过共同分析成本和分销战略设计才能共同占领市场。这种分析由价值链分析、战略地位分析、影响价值因素分析三方面要素构成。 3.1.1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企业在产供销过程中,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能够创造有形和无形价值的链式活动,是从原材料选取直到最终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价值创造的过程。它体现了三个含义:①企业各项活动中都有密切联系;②每项活动都能够给企业创造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如“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如果密切注意顾客所需或做好售后服务,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从而带来无形价值;③它不仅包括企业的内部活动,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顾客之间的联系等。 3.1.2 战略地位分析 从长远来讲,战略地位是企业打算在顾客中建立怎样的形象,这可以从企业或其产品在顾客心中的形象反映出来;在营销渠道层面上就是营销渠道成员各自定位的问题。 企业战略地位的确定,既与企业长期竞争战略有关,更与对营销渠道成员的长期发展设计有关。如追求低成本先导型战略的企业,其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很小,因而在确立战略地位时,以相对高质量、低价位获得竞争优势就很重要,为了达到高质量低价位的目标,就要求营销渠道成员能够进行成本管理,形成严格标准的成本管理体系;相反,追求差异化竞争战略的企业,其产品相对竞争对手有很大的差异性(外观、设计、特性等方面),因而应以高质量高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要想获得产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建立一套支持这种战略的营销渠道体系至关重要,营销渠道成员必须保持一致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定战略地位实际上就是确定营销渠道成员的顾客价值贡献。 3.1.3 影响价值因素的分析 影响价值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与企业的“基本经济结构”有关,包括:①规模大小;②产品或服务的复杂性,如能够想顾客提供多宽范围的系列产品或服务,供应商能够提供宽范围的原材料或服务;③技术/工艺水平;④沟通范围——企业与多少供应商和顾客有联系、关系程度如何,如供应商对企业是否有忠诚关系,顾客对其产品是否建立了忠诚关系。 第二类是企业实施竞争战略时的因素,包括:①忠诚于产品质量的习惯;②全面服务的管理;③对顾客价值是否具有导入性贡献;④产品设计是否合理并容易制造;⑤各价值链是否使企业创值最高,尤其包括是否开发了与顾客或供应商之间的联系。 3.2 共创价值链优势是营销渠道成员的生存之道 营销渠道是不同机构之间的集合体,他们同时扮演着追求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角色,为了利益,他们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从而产生了一种复杂的关系,既竞争又合作。 然而,现在的市场竞争已不在是企业单体之间竞争,而是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之间的竞争。竞争链已超越企业的边界,扩展到供应商和分销商,涵盖了企业外部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包括供应链和顾客链;内部价值链包括研发、生产和营销。一个企业要具有竞争力,必须创建自己高效的价值链,而同处一条价值链的企业之间应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买卖关系。科特勒曾指出,“制造商需要营销渠道合作,该合作产生的整体营销渠道利润,将高于个自为政的营销渠道成员利润。” 由于与供应商竞争状态下的投资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和毛利均低于没有竞争状态下的相应指标,因此,竞争不仅取决于价值链中每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塑造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优势。 营销渠道论文:关系型营销渠道的类型和发展对策 内容摘要:渠道冲突日益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有效的整合、利用渠道资源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关系型营销渠道运作的基本模式和企业实施关系型营销渠道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国内企业整合渠道资源,开展关系型营销渠道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渠道 关系型营销渠道 类型 对策 关系型营销渠道是在寻求冲突的解决方式的过程中由传统的分销渠道演化而来的,关系型营销渠道是渠道成员基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以团队工作的方式的合作,使其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的渠道战略。厂家以协作、双赢、沟通为基点来加强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力,为零售商、消费者提供更具价值的全方位服务,最终确保整体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型营销渠道不同于传统的营销渠道,它改变了传统渠道中厂商之间“零和博弈”的关系,而通过厂商之间的战略性合作,将企业与渠道成员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即在共赢的基础上实现系统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提高了渠道运作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渠道运作中的市场风险。 关系型营销渠道的类型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仍采用的是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厂、商关系比较松散,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依然依靠权力和合同进行约束。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又迫使国内企业纷纷探索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以求能够在“共赢”的基础上实现系统价值的最大化。综合国内企业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现将其类型总结如下: 企业零售商生产、销售紧密型 零售商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营销决策,厂家给予零售商足够的信任,向零售商给予高额返利和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奖励。作出确保零售商利益的承诺,提高零售商经营自豪感、责任感和经营信心。例如:作为中国家电连锁经营“三驾马车”之一的江苏苏宁集团以资金为纽带,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生产销售关系,其于1998年参股江苏三洋,2001年又和南京熊猫合资成立南京熊猫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同年又以参股的形式注资飞歌空调南京公司。但这种零售商注资上游建立关系型营销渠道的模式也有其自身的隐患:资本的过度分散降低了苏宁的竞争实力,加大了企业运营的风险;可能影响其与其它制造商的合作关系,受到其它制造商的排斥和孤立。 企业商销售紧密型 企业与商之间结成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彼此认同的协议和规定,共同分销商品,共同开发和控制市场。例如:春兰集团公司的三次渠道革命。1987年春兰开始实行制,以工商联动扩大市场份额。90年代初期春兰实现了渠道的第二次革命,即改行受控制。商认股定货,预交定货款,按协议定时定量从企业提货,企业根据股份的多少大幅度让利。1996年春兰推行买方信贷制,银行设立专项基金,经销商用春兰的贷款采购春兰产品,银行参与承担风险,形成了新的利益共同体。 企业批发商销售紧密型 企业吸收批发商股份,向批发商提供物质和精神奖励,派员工协助商开展销售工作。厂、商共同进行营销和销售决策,共同开发和管理市场。例如:格力公司在每个省与当地经销商合资建立销售公司,董事长有格力方出任,总经理按参股经销商的出资数目共同推举产生,经销商出资成为公司股东,公司的重大决议均由股东集体决议。各股东年终按股本结构分红。这样格力公司将经销商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因而为了保证各自的利益,各入股经销商都积极配合格力公司开展工作,做好市场开发与控制工作。公司则根据反馈的信息灵活制定批发及零售价格,对各销售环节进行控制。格力公司这种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强了渠道的稳定性。渠道成员共同合作,互相信任,互相沟通,降低了渠道管理成本和风险程度,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企业向下游投资,分散了企业的资本,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利润空间的进一步缩小,将会动摇彼此合作的根基,批发商又可能要另寻发展途径;公司成员的复杂化使得公司管理与控制较为困难,很难做到彼此真正的合作与信任。 其它类型 例如武汉市中百仓储发现江夏区金口镇渔民在渔船上利用江风制作腌制水产品的特点,于是中百仓储经过调查和分析,选出专门的人员帮助江夏金口村民实现公司化运作,并通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共同开发出了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于一体的长江水产品腌制平台,形成了年产800余吨的流水作业生产线,生产出风干毛花鱼、高钙槽鱼、瓦罐回鱼汤、风干腊鱼等10几种土特产品。 企业实施关系型营销渠道的对策 确保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均衡 在渠道各成员中,由于彼此扮演的角色的不同其追求也不一致,企业往往从自身出发,对市场及渠道商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渠道商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实力为基础与企业就利益关系进行谈判。企业和渠道商的利益差别如表1所示。 利益均衡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指企业、渠道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均衡和利益分配的纵向关系,二是指渠道商(包括传统渠道商和现代渠道商)之间的均衡和利益分配的横向关系。就渠道成员的纵向关系来看,企业在选择渠道模式时对三者关系的处理不当往往导致渠道的失衡,以致于需求受到抑制和价值链的断裂。其一是渠道商的利益受到损害,挫伤了其积极性。虽然企业能够提供较好的产品,市场需求较大,但由于渠道商对企业产品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价值链的断裂。从而使得一方面企业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得不到满足。其二是企业充分注意到渠道商在产品分销过程中的作用,但挤压了消费者的利益,其表现往往是企业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需求受到抑制。因此企业必须充分考察、调研,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利益均衡的第二层次即为渠道平衡的问题,很多企业往往以渠道覆盖面广来试图扩大其市场份额,然而不同渠道的成员由于公司政策的不合理而互相挤兑,此时企业的中心已经不是进行市场开拓而是转换到调整、解决渠道问题,进行渠道平衡的工作上来。企业如何实现渠道平衡,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 确保渠道利润链的继续 渠道利润链的继续是渠道利益均衡的首要前提,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便开始挤压渠道商的利润,致使利润链中断,渠道商纷纷转向其它企业。因而企业必须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不是靠挤压渠道商利润来确保企业利益。例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实现物流的“第三方利润”等等措施来增加产品的价值,降低整个系统运作的成本。从而确保渠道利润链的继续,使渠道成员能够获得其适当的利益。 制定动态的价格体系 企业往往采用不同的渠道来进行产品的销售,但每个渠道成员的利益分配都有着相对的均衡,以至每个渠道成员都能在既得利益下配合企业行动。但当企业对任何一个渠道成员的价格折扣、返利或奖励的改变时都会造成其它渠道成员的抱怨,引起渠道的内部冲突。因而企业必须制定一个动态的价格体系,当企业改变任何一个渠道成员的利益政策时,也要相应的对整个渠道系统进行调整,进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明确各个渠道成员的责权利关系 渠道成员的责、权、利关系的模糊以及惩罚力度的不够,往往导致渠道成员利益的冲突,致使市场混乱,渠道商互相倾轧、攻击,使渠道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因此企业必须从考核标准、奖励和惩罚的措施来规范渠道商的行为。例如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只给予101系统渠道客户配送货物的奖励和严格的惩罚措施使该渠道客户脱离流通渠道,避免了其与批发客户争夺渠道的下线客户。同时通过对渠道批发系统实行非碳酸饮料销量的返扣奖励来刺激其对非碳酸产品的销售,避免了批发商只做成熟品牌而冲击其它渠道利益的问题。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是关系型营销渠道运作的关键,只有实现了信息及时、准确的双向流动,才能使双方的配合协调、高效率。畅通的信息传递不仅可以保持渠道系统的灵活性,而且可以避免企业组织僵化,保持对市场和消费者信息变化的灵敏反应。例如:日本花王公司通过一个高效的渠道信息系统,将公司的主要部门与经销商连接起来,公司可以看到每天的销售、库存和需求数据,并实现了在24小时内向所有的28万家商店发送产品的物流机制。同时公司运用一套回音系统的营销检测程序,与重点调查组、消费者反馈以及从216各零售商那里获得的POS数据一起收集新产品发售的快速信息,及时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和追踪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保持了渠道良好的弹性。 以关系特定型投资发展信任关系 信任可以减少渠道成员间彼此顾虑所带来的经营和管理成本,促进渠道成员间的沟通,更好的实现渠道目标。企业在发展渠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渠道成员以往的表现。相互信任的关系是以双方真诚合作为基础的,如果一方带有某种投机性心理或私人目的,企业单方面发展信任关系是十分危险的,对渠道成员以往的表现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加强对渠道成员的了解。从而提高对其行为预期的准确性,降低合作的风险。 渠道成员的美誉度分析。渠道成员的美誉度是消费者的口碑,代表了渠道成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渠道成员的经营理念和追求。美誉度越高说明其越注重自身的长期发展,企业与其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风险就越低,彼此合作的效果就越好。 关系特定型投资的规模。关系特定型投资是渠道成员为了发展彼此间的合作关系所投放的成本,具有不可转移和沉没性的特点,关系特定型投资规模越大,渠道成员发展彼此合作关系的欲望越强,彼此间就越值得信任。 在当今行业利润日趋减少的市场环境下,创建关系型营销渠道成为国内企业的潮流。但渠道关系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向关系型营销渠道过渡的方式是不同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变革途径。 营销渠道论文:企业营销渠道的变化与渠道管理思考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今企业营销渠道出现的新变化以及发展趋势,基于这些新变化,分别从渠道管理理念的层次以及具体操作的层面提出了笔者对企业营销渠道管理问题的一些思考,为完善我国的企业营销渠道提出一条思考的路径。 关键词 营销渠道 发展趋势 渠道管理 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出现、经济全球化态势的形成,消费购买行为的日趋个性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渠道出现了许多变化,基于这些变化,企业要想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的适应新形势,进行渠道管理的创新与完善。 营销渠道作为市场营销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连结生产者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纽带,是企业营销战略建设中的重点。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中指出:“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由此可见,营销渠道就是要通过在恰当的地点,用恰当的价格提供恰当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还能通过营销中介的促销活动来刺激需求。营销渠道作为企业的一项关键的外部资源,在市场运作中具有产品分销、服务传递、信息沟通、资金流动的作用。 1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变化趋势 企业传统市场营销渠道的经典模式是制造商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在这种渠道系统中,产品渠道结构是金字塔形。这种渠道模式存在严重缺陷,在价格体系不透明,市场缺乏规则的情况下,市场营销渠道中“灰色空间”颇多,使许多经销商实现了所谓超常规发展,而生产者却难以分享应有的利润空间。传统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企业的市场营销渠道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变化趋势。 1.1营销渠道中零售商的优势日趋突出 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现代零售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厂商的营销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利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市场供求发展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处于渠道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客户市场的顾客自然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第二,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可扩张规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第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地区之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日趋减少。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直复营销等形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许多巨型零售机构把自己的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零售商业的国际化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带动了生产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但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商的国际化也更加依赖渠道网络的国际化。 1.2营销渠道从多层次长渠道向扁平化转变 由于传统金字塔式的销售渠道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减少环节、缩短渠道、绕过批发直供零售,从而部分地获得直销的好处。同时,随着中间商批发与零售分工的淡化,零售商能承担一定的批发功能,能同生产者直接打交道,从而使生产者缩短渠道的愿望成为可能。相应地,直接营销渠道和短渠道重要性的提高,使得长渠道的重要性降低,批发商地位下降。 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减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具体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 1.3营销渠道终端呈个性化发展 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产品定制不仅可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产品积压,而且个性化的产品价格具有弹性,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如海尔冰箱,可以按照消费者的偏好换门板,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要求定制冰箱外形,正是凭着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海尔的冰箱以及海尔的其他产品能够在同类家电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相反,看不见消费者差异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以生存。 1.4营销渠道内成员关系由商业利益关系向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变化 传统营销渠道系统中,渠道成员都是为各自利益,独立完成各自的职能,渠道管理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较差。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很少或根本不重视相互间的合作。 在市场条件好、竞争不激烈的时期,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满足。但一旦市场出现起伏,竞争较为激烈的时候,各方会发生利益摩擦,此时渠道中往往会发生矛盾与冲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渠道要想高效运转,渠道成员必须协调一致地工作,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联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即生产者与中间商由“你”和“我”的关系转变为“我们”的关系,从交易型向伙伴型转变,由商业利益关系向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在这种渠道中,渠道成员在统一协调下,以整个渠道系统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一体化或联合经营。 1.5营销渠道电子化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网络广泛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开创了营销渠道的全新方式的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方式比较,电子商务具有营销效率高,营销费用低,营销市场无限性,营销环境开放性,及营销方式多样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营销成为充分有效地获取传送信息的最佳途径,是现代企业在信息社会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市场和扩大合作的最有力手段。它带来了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价格。另外,它还覆盖了传统中间商难以覆盖的角落,突破传统中间商的发展空间的牵制,使得渠道成员更直接地面对国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 2当前营销渠道管理的思考 企业营销渠道的变化要求我们的众多企业对渠道要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原有的渠道组织和结构进行了重新设置,将原来单一、僵化的渠道形式转变为多样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强的形式。 2.1从渠道管理理念层次上的思考 营销渠道成为建立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非仅作为一项管理的职能与日常运作。其核心竞争优势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有效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从营销渠道功能方面的认识变化看:渠道由原来的“物流”形式向增值服务转化,强调服务功能。传统营销管理中,营销渠道的职能主要包括:分类、整理、匹配、仓储、运输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营销观念的发展,营销渠道充当生产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信息搜寻、传递媒介的作用,这部分功能包括:调研、促销、联系、谈判、财务、承担风险;而随着我国买方市场形式出现,顾客在交易市场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渠道另一项独立出来的功能,即服务在现代营销中越来越重要。著名的IBM公司在广告中强调“IBM就是服务”,正反映了该公司有关渠道的战略思想。 从渠道构建需求导向看:目前渠道管理构建的主要思路是以顾客需求为起点来指导整个营销流程。整合型的营销渠道作为一种新型的顾客需求拉动型的渠道模式,以消费者为起点,通过对生产者、经销商各自活动的整合,达到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更具吸引力和竞争价值。例如:在家电行业中形成国美、苏宁“挟渠道以令诸侯”的局面,说明零售商以其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独特地位,在渠道管理中越来越重要,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2.2从渠道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思考 当前企业对营销渠道进行了许多变革和创新。主要从渠道的长度与宽度、渠道类型、渠道成员的合作方式、渠道的运作方式和渠道的地理影响力等方面入手。 2.2.1从渠道长度与宽度来看:渠道系统由“金字塔”式转向扁平化。企业要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销售渠道,摆脱传统的层次分明的模式,开展直接面向终端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销售的营销策略,采取“扁平型渠道”。金字塔式渠道采用生产者——级批发商——多层次级批发商——零售商的模式,而扁平型渠道采取生产商——批发商或零售店(厂商零售店)——消费者模式。这样,生产企业对市场更了解、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能力,服务更及时。 2.2.2从渠道类型选择来看:由单一渠道转向多元化组合,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结合,大型超市、百货商店、仓储式商店、便利店和连锁专卖店等综合运用。渠道类型选择要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和产品情况选择。对于某一产品的某一区域市场而言,传统上多数制造商只通过一个渠道进入,而如今,随着细分市场和潜在渠道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多元化市场营销渠道系统。增加渠道方式及发展多元化渠道组合,可以弥补单一渠道形式的不足,提高市场覆盖率,使渠道成本降低,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2.2.3从渠道成员的合作方式看:传统的形式是交易型,现代的企业要转向“伙伴型”、“关系型渠道”,并采取垂直型营销系统。渠道内各成员之间应发展和保持密切的、固定的合作关系,从交易型向伙伴型转变,最终实现双赢乃至多赢。 2.2.4从渠道运作方式来看:以总经销商为中心的推进模式逐渐衰落,以终端建设为中心的拉动模式渐渐发展,从而提出了“逆向渠道”的概念。在传统的渠道构建中,一般以正向模式选择各级经销商,以厂家为出发点选择一级经销商、次级经销商,逐级控制管理;但企业对终端几乎没有控制能力,使渠道的功能大打折扣。而逆向模式从营销渠道的末端开始,向上考虑整条渠道的选择,根据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和产品特性选择销售终端,充分考虑终端的特性和利益,弱化一级经销商,加强二级经销商,决胜终端零售商,通过加强各环节的协作来达到企业的战略意图。 2.2.5从渠道的地理影响力来看:虚拟市场将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条件下的渠道设计方案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领域。传统的营销渠道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商圈范围,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必须要跳出渠道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狭小空间,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分销渠道,使商圈范围不受时空的约束,向更大的范围扩展。 3结束语 通过分析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和变化趋势,对企业营销渠道的构建与管理做出一些思考。营销渠道是建立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而生产商通过营销渠道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正是企业建立并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根本。营销渠道中多种形式应该并存,各种观点为互补而非替代;任何一种渠道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要根据具体环境,针对营销渠道出现的各种变化,正确选择基本的渠道模式。现代渠道的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在于服务,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优质的渠道服务来赢取顾客;我国企业渠道管理的最重要任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客户、市场信息处理系统,建立健全以经销商为主体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营销渠道论文: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与解决方法 [论文关键词] 旅游产品 营销渠道 渠道冲突 [论文摘要] 本文提出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和类型,将渠道冲突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深入分析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并从根本上提出了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渠道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一般的有形产品一样,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畅通也需要渠道成员的密切配合。然而,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存在却妨碍了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旅游产品的正常流通。如何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成为了今天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 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 4.加强渠道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人员互换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渠道企业之间对市场理解的差异,从而引起一些渠道冲突。因此,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冲突的主要方法。而渠道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人员互换,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互换。人员互换让不同企业领导者进入到合作企业中,有利于他们更加理解对方的处境,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更有益于彼此交流和解决冲突。 营销渠道论文:浅论营销渠道中文化传播的潜在影响力 论文关键词:营销渠道 文化传播 论文摘要:在促销外国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营销渠道在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着文化。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于营销渠道中一些可能影响国民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负面因素,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同时加强中国传统又化的传播,使营销渠道能够发挥促进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 在现有的市场营销理论中,专门针对文化现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营销活动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所构成的心理影响;二是特定文化环境对营销活动正常开展所形成的影响。而从营销渠道中文化传播这一独特的视角研究外国文化对中国国民生活的影响,现有的理论成果并不是很多。因此,本文主要探索营销渠道中外国文化传播对中国国民生活的潜在影响力。 一、营销渠道中外国文化传播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加人w to时,理论界当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外国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对中国市场所构成的威胁和冲击,并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这些措施中,重点强调了中国市场开放的层次性和提高民族工业素质的紧迫性。那时,在行业关注度排序上,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一些重要行业,如石油、石化,金融、保险、证券,铁路、民航,邮电、通信、电力、矿产、煤炭、能源,和一些竞争能力较弱的行业,如汽车、软件开发、计算机、家电、农业等,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对象。这些行业由于都是生产行业,是再生产过程中的源头环节,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相反,对于批发和零售行业,他们关注的并不是很多,研究的也不是很透。这可能是由于批发与零售属于生产过程结束之后的销售经营环节,因而被认为从属于生产活动,地位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一个重要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那就是外国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在中国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大量外国批发与零售企业进人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大量外国产品与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这些产品与服务的附带品—外国文化,也会随之进人中国。尽管引进的外国文化大多有利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具有排斥性和替代性。毕竟文化交流与文化输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强调的是主动地寻找文化中的共同点与积极的一面;而后者则是较为被动地接受来自强势文化国家的影响。现阶段,批发商与零售商已经成为外国文化输人的主要渠道之一,他们在传输外国文化方面,地位与作用远远超过了设在中国的外资企业,这种现象需要引起中国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外国文化在营销渠道中的表现形式 可以说,任何一种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包括了其生产国家的文化特征。只要有了人类的智慧施加于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之中,所形成的产品就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文化的特点,只是这些特点是否能够被轻易察觉而已。比如,同样是汽车,未总装之前都是一些标准化的零部件,但是在按照一定的设计样式组装之后,就已经有了生产国所坚持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文化特点了:有的国家生产的车宽大而稳重;有的国家生产的车简便而轻巧;有的车型设计追求速度与性能,有的则追求外观与感受。来自国外的一些普通生活用品所包括的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外形及其包装、标签与说明书上,这些不同之处就是文化的客观体现。又如,在一家西式餐馆用餐时,顾客会更多地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于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流程、用餐的方式、产品的式样、产品介绍方式、餐馆的内外陈设及各类广告的内容等方面。这些环节中所包括的文化元素对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具有程度各异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青少年顾客群体而言,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中老年顾客群体。如果进人中国市场的外国产品是电影、电视、文学、艺术作品,则其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因而对于中国国民核心价值观的冲击也会更大。 市场营销中的渠道是产品流动的场所。销售这些带有文化特点的产品,是批发商与零售商的重要职能。但是,以怎样的方式来促销这些产品,是否一定要带有产品生产国的文化特点来促销某一类产品,这是需要认真对待与深人研究的问题。客观地讲,在市场开放的环境中,市场监管者无法控制与引导合法的外国产品的销售,但是,他们应当能够对于这些产品的销售形式,特别是含有文化传播性质的一些促销活动进行监督与引导。营销渠道不同于生产场所,由于它主要是面对最终消费者的,因此,其中的文化传播具有受众扩大化的特点,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变当地人们的消费习惯,甚至改变核心价值观。由于以批发商和零售商为主力的经销商,其销售网络具有区域广泛性、市场渗透性、经营系统性、合作稳定性的特点,因而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不是像生产企业所产生的影响那样仅仅局限于生产所在地,而是以一个不断扩大的、持续延伸的人际网络向外扩散。因此,对于外国文化传播,特别是发达国家相对于中国的强势文化传播,中国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把营销渠道中的文化传播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倡导文化多元性的同时,也要防止一些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替代。例如,以在中国举办外国的节庆文化活动来促销外国产品,或者以同类型活动促销中国的产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把外国文化传播到中国。虽然,在所传播的文化中,可能有一部分是积极的,甚至对于改造中国文化中的落后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确实也不能排除一些国家利用营销渠道直接推销其对中国文化有损害的文化产品。因此,应加强营销渠道中文化传播的监管,把营销渠道中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引导营销渠道中外国文化传播的措施 在对待营销渠道中外国文化传播的潜在影响力方面,可以采取的态度主要有三种:置之不理、广泛接纳和谨慎对待。 本文认为,不应当对所有营销渠道中的外国文化都采取一致的态度,而应当进行适当区分,甚至需要加快营销渠道文化传播的法制化进程。由于中国加人wto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这些附着于营销渠道中的外国文化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强,但是,一些负面作用正在体现出来。如果现在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对于营销渠道中先进的外国文化,应当采取积极的引进和吸收态度;对于不具有文化替代性的没有显著倾向性的外国文化,应当采取从容接纳的态度;对于具有负面影响且对于中国优秀文化具有替代作用的外国文化,则应当认真对待。 营销渠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一种商业价值传递的渠道,有时它的文化传播作用远甚于商业价值传递作用。除了上述三点之外,就是要在营销渠道中,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使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更喜爱本国的文化,这是消除营销渠道中外国文化负面影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进展路径研究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整个保费收入中占比不仅低,而且还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商业健康保险收入占比从2005年的6.34%降低到2010年的4.66%。这表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规模较小,覆盖人群也不足10%,目前在我国医疗保障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仍然较为有限。从增速方面来看,健康险2010较2005年增长116.93%,仅仅略高于人身意外伤害险的95.43%,而远远低于其他各类保费收入,如原保险费收入的194.84%、财产险的216.75%以及寿险的198.36%。故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速度并不乐观。 1999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只占到了我国卫生总费用的0.9%;同年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筹资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也较低,仅为2.2%。随后几年,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的筹资水平和卫生总费用占比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到2007年,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筹资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经达到24.1%;与此同时,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占卫生总费用依然只有3.4%,1999-2007年中最大值也只有2006年的3.8%。1999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筹资水平(即商业健康保险对私人卫生筹资的占比)仅为1.5%,经过多年发展,在2007年,该比率仍然只有6.2%,说明截至2007年,我国私人卫生有93.8%的费用依然是通过患者自筹方式获取的,公民医疗费用缺乏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保护。以上两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待开发。 由保监会统计数据,我国历年人身险整体净收益率和寿险净收益率水平在70%-90%之间,比较稳定;而健康险净收益率波动幅度较大,最高为2000年的80.3%,最低为2001年的45.5%,同时净收益率相对较低,基本在50%-70%区间波动;人身意外伤害险净收益率虽然整体也并不高,处在60%-70%区间,但是有很稳定的上升趋势,同时该类险种在人身险中占比非常小,分析意义不大。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仍处于发展初期,波动率大,业务风险也较大,保费收入不稳定,而且健康险的理赔管理的操作频次和成本还比寿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高,因此利润空间最小,盈利能力较差。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存在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而仔细研究之后,笔者认为可以具体划分到以下三个方面:保险公司、外部环境和投保人。 (一)保险公司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较单一,多样化程度小。2、专业化程度不够,专业人才资源匮乏。3、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覆盖率和盈利水平都较低。 (二)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和法律还不够健全,也没有具体的类似国外免税措施等相关政策的支持,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界限也没有被明显界定,经营主体不明确,个别社保局对补充高额医疗保险进行强制定价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商业健康险的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三)从投保人的角度来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比较严重。投保人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那些风险本来就比一般人高的投保人会觉得保险更具有投资价值并倾向于购买保险)是影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逆向选择的存在,因此购买健康险的往往是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人群,而他们索求理赔的额度和概率远大于正常人群,这势必造成保险公司如果按照正常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测算出来的保费不足以弥补理赔支出。投保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上主要是指被保险人在疾病发生以后,在各种不同费用的治疗方案中通常会选择更贵的费用支出以达到更高的治疗标准,这就会明显提高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最后造成保费的上涨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的减少。 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建议 上一节笔者从保险公司、外部环境和投保人三个角度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笔者再具体从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首先,从保险公司方面来讲:1、针对不同经济基础和不同消费能力人群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另外,提高创新能力,开发新型健康保障产品和保障方式。2、提高保险公司专业化程度需要从产品专业化、服务专业化、内部管理专业化以及人才专业化四个方面共同努力。 其次,从外部环境来看:1、加大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支持力度。具体方法可以考虑降低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营业税率、将企业保费在税前业务列支以鼓励企业为雇员购买团体健康保险和减免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所得税以鼓励和吸收更多个人参保。2、完善法律法规。具体包括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商业健康保险正常发展,界定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范围等。 最后,从投保者角度来看:“管理式医疗”的业务模式在国外能够很好的解决投保人道德风险问题。管理式医疗即把医疗服务的提供和提供医疗服务所需资金的供给(在这里即保险公司)结合起来的一种系统。这种系统集医疗服务提供和经营管理为一体的医疗保险模式,其关键在于保险公司于医疗提供体系的合并。管理式医疗以确定的标准和费用为投保人提供医疗服务,将保险与医疗服务提供者联合成为利益共同体能够有效减少投保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控制成本,降低费用。 结语 笔者认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虽然目前覆盖范围较小,在保险体系中所起所用也较小,但是因为其必不可少的补充作用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应从保险公司专业化、政策法规大力支持以及推广管理式医疗等方面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本文作者:鲁沐洋 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体制研讨 本文作者:顾静文、董蘅、苏家春、卢燕雯、胡敏、陈宏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俾斯麦混合型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存在。在很多国家,社会医疗保险设定一定的起付线、自付比例和封顶线,需要居民自付一定的费用,商业健康保险通过销售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保障客户的自付费用。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在补充健康保险中,往往采取对封顶线以上补偿给予继续保险支付办法,此类保险有多种形式,有商业保险形式,也有通过总工会大病保险形式等。另外,在商业保险中,往往有对社会医疗保险的除外项目或者不保障的项目提供全部或部分保障,例如,视力矫正、牙医、整形、长期看护、康复保健、豪华住院服务等。补偿水平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也因不同保险福利包不同而不同。可以看出,私人保险模式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是美国的主流医疗保障制度;贝弗里奇公众模式主要是国家卫生服务模式;而俾斯麦混合模式结合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补充健康保险为居民提供在公共保险基础上的补充保险,减轻了看病费用负担;商业健康保险则在封顶线以上部分支付和社保覆盖以外项目、补贴住院费用等方面满足本国居民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内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现状分析 社会医疗保险一般分为社会医疗救助、国家卫生服务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市场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等五种模式。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其中,社会医疗保险起基本保障作用,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部分组成。由于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基本医疗保险只能做到“低水平、广覆盖”。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商业健康保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的需求,主要是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之外的补充保障,是人们提高医疗保障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市场竞争激烈;风险管理的能力、风险管控的手段等都相对较低[3];专业化管理水平低;“供求矛盾”与“市场潜力与市场风险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健康险的发展市场空间巨大,而保险公司相关业务却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社会公众需求迫切,难以得到满足。这些均使得目前的商业医疗保险不能满足各阶层人士不断提高的医疗保障需求。 上海市医疗服务提供者、患者、支付者三方分析 医疗服务支付方(保险机构)、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机构)和被保险方(患者)构成了医疗服务的三方,其中保险公司为患者提供保险产品及理赔服务,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或健康服务,而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相互合作,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并解决了支付问题。 上海市有近100家中外保险和服务公司,较知名的约有30家,包括国际保险公司、国内健康保险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TPA)[4]和保险援救公司。它们的服务及运作各有特色:国际保险公司商业运作经验丰富、产品齐全、海外购买人数多,但受政策影响未能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健康保险公司发展迅速、网络齐全,但产品单一、有些受医保用药等多重限制;TPA公司在国际国内保险公司发展均受限的情况下在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架起了很好的桥梁。其服务周到、理赔便捷、24h热线、医疗护送、签证协助等,但公司规模偏小、业务种类不多;国际救援公司以紧急援救为特色,拥有专业的航空和旅行专家,能够安排相关医疗的地面或空中转运,但费用昂贵。 上海市可提供高端医疗或特需服务的医疗机构约有80家,但能够与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免现金直接理赔服务并为境内外人士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约为30家,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及一部分综合性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如华山国际医疗、市一、和睦家医院和百汇医疗集团等。其布局由市场因素决定,基本满足上海市场的涉外高端医疗需求。但目前公立三甲医院国际医疗服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受到国内医改政策影响,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医务人员个人发展受限如职称晋升等,后备人才不足,医疗服务、文化背景有差异;与国际保险公司建立直付困难,尤其是公立医院没有保险专业团队,资金结算存在风险。 高端商业保险购买方主要由长期居住上海的境外雇员及家属,短期商务人士及游客和境内高端人群所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其对医院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外籍患者倾向于外资诊所;华裔及港澳台患者倾向于去综合性医院;重症及疑难病例选择三甲医院等。购买的保险也主要是患者在本国购买或中国境内购买。对于医疗机构的信息来源主要通过保险公司、领馆、公司和亲友推荐,广告等,但仍存在信息渠道不畅通、对购买高端商业保险认识不足或有疑虑等问题。由于上述原因,上海的商业健康保险仍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 高端医疗服务和商业健康保险合作案例分析 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是沪上最早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机构之一,集门急诊、住院、出诊、疫苗接种、健康体检、灾难救援、医疗保障、国际转运、教育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多元化医疗服务体。至今已为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40余万人次提供不同需求的医疗服务,境外人士达75%。自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与商业健康险公司建立合作,开展直接理赔结算业务,现已与欧美、日本和国内20余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保险收入占医疗总收入从最初仅为5%,以后逐年增多,截至2010年已达到35.9%。中心举办了四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发起筹建上海市医学会涉外医疗研究会,为整合上海涉外医疗资源、推动上海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是美国、英国、德国等10国领事馆、国际国内商业保险公司和跨国企业的指定医疗单位。 加强上海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国际商业健康保险不同模式分析并结合上海实际,提出建立上海商业健康保险新模式,即按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采用多种类型保险制度互补结合,既保障基本医疗,同时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图1)。在满足基本医疗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端特需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按大的框架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医疗服务两部分。基本医疗服务由公立医院及部分私立医院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目前主要由部分公立医院的涉外和特需医疗部门、中外合资医院和诊所等提供。建立多种类型医疗保险制度互补结合,保证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即现有的城保、镇保和新农合等。由政府承担,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强调全覆盖,体现公平性。基本医疗保险+补充保险相结合:对封顶线以上部分,宜引入补充保险,可以由政府推动或结合商业等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以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人群作为受益方,提高该人群的支付能力。补充保险可以由个人或结合集体共同出资购买,其费用低、受益面广,解决了部分“看病贵”的问题,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补充保障;另外,作为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扩充,大大增加了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医疗保险产品市场的基数,降低了其健康险的运营风险,亦有利于商业健康险公司的发展。基本医疗保险+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采用分类支付的办法,对于有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首先就其基本医疗服务范畴由基本医疗保险负担,而超出基本医疗服务的特殊服务需求,由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设计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保险产品作为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来提供,包括市场上存在的涉外高端医疗、特需医疗和高端体检等。可由个人或单位集体共同购买,从而使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顺利接轨,满足多层次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 针对商业保险需求,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商业医疗保险法律法规,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大力开发和开放商业健康保险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积极鼓励国内知名保险公司及各种中小保险公司加入到健康保险的经营和管理中;有序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海外健康保险公司和TPA公司;解决医院参与医疗保险经营管理和保险公司开办医院或收购医院的合法性[5];适时建设商业医疗保险统一结算平台。 合理规划高端医疗服务资源的布局,逐步将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业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管理。目前上海市20多家中外合资、合作营利性医疗机构,其布局基本由市场因素决定,浦东、虹桥两个国际医学园区的建设则体现了政府主导的作用。因此可结合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在建设高端医疗服务园区的同时,更有效地在本市区域内合理配置高端医疗服务资源;健全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业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涉外医疗机构的设置及认证,可由市政府、市卫生局牵头,委托医学会等对医疗技术过硬、服务优质、保险结算严谨的高端涉外医疗机构进行认证并予以推荐。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完善上海医疗卫生系统的人才结构,开放医师多点执业;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聘自海外的医技人员纳入本市专业医技人员技术职称管理范围或给予对等职称认定;作出制度安排,使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可以培养或聘用满足其需求的住院医师;同步建立专业的财务保险结算团队,与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开展共同支付(Co-pay)等灵活结算服务。 国际知名企业均给其国际员工购买高端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而国内一部分效益好的集团公司如银行、国有大型控股公司已开始为员工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对员工的福利待遇。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来激励购买商业保险,依照企业的经营状况采取减免营业税或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支持单位集体或个人共同出资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对于家庭或团体险出台优惠政策等,扩大商业保险购买者和受益者这一群体,达到保险提供方及被保险方共赢的局面。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保障的经验 一、扩大商业健康保险机构商业运作范围 商业健康保险机构在设计医疗保障产品时,政府医疗保险计划的基本内容为必备项目,各机构还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牙科、视力、疾病管理(护士服务、预约)等一些特色保障项目,供参保人自由选择。政府按人头支付基本项目,非基本项目则由参保人额外负担。以商业健康保险机构参与政府医疗照顾计划(Medicare)为例,商业健康保险机构提供的联邦医疗保险优先计划(MedicareAdvantage,简称MA)不仅涵盖Medicare所有项目,而且附加了诸如一些慢性疾病的附加保障项目,为了增强制度的吸引力,额外项目往往价格较低。此外,为有效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MA还强调加强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不仅MA项目内容有所增加,投保人还可在Medicare和MA中自由选择。 二、英国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英国是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不仅保障项目全面,而且收费低廉或完全免费。其医疗保障体系以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ationalHealthService,简称NHS)为主,商业健康保险是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主要针对高收入、高要求人群。NHS始建于1948年,主要为国民提供免费或近似免费的全方位医疗服务。制度建立之初的确积极改善了英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受到国民一致的好评。但同时,政府的过多干预增强了制度公平性的同时,削弱了医疗服务效率。20世纪80年代,为了鼓励竞争,改变医院服务效率低下的局面,英国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积极探索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一)推行政府外包服务采购 为了弥补英国整体医疗资源的不足,英国政府积极采用政府外包服务采购(FrameworkforprocuringExternalSupportforCommissioners,简称FESC),将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管理服务进行外包,由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审查商业保险机构。一般信誉好、资质优的商业保险机构才有资格承办,并根据不同的资质,提供不同的服务。如有些商业保险机构只提供政策咨询评估、购买服务具体组织工作等简单的、辅助性服务;有些商业保险机构凭借雄厚的实力可完全承担所有管理服务。一般商业保险机构只提取相应的管理费用,不承担经营风险。 (二)引进国外经验丰富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 为提高本国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英国政府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进国外知名公司加入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外包服务采购计划。目前,美国安泰、美国联合健保、美国恒诺、英国保柏等14家公司通过竞标加入英国政府外包服务采购计划。这些专业健康保险机构通过提供以下四项服务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健康保障,主要有:一是评估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其提供未来改进的建议;二是通过承包和采购政府医疗保障计划的方式,完全承担医疗保障服务;三是通过审查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四是利用商业健康保险机构的数据库网络平台进行分析,加强绩效管理。 三、德国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德国是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由国家法律保障实施,一般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实行家庭保障。德国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法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法定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目前覆盖人群约为830万,占总人口的10%左右[3]。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进步以及医疗偿付制度的缺陷(对供需双方的费用节约缺乏激励机制)等导致德国医疗费用急剧增长,这成为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德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具体举措如下: (一)兼顾商业健康保险与法定医疗保险的发展 德国医疗保障体系中,法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协调发展,两者界定清晰,权责分明。按照投保的强制性和自愿性,德国法定医疗保险的投保人分为义务参保人、自愿参保人两大类。对于义务参保人而言,参加法定医疗保险是一种强制义务,并不考虑本人以及雇主意愿。自愿参保人可以在法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两者之间选择一种。为防止医疗服务过度使用,法定医疗保险设有许多限制性规定,这为商业健康保险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部分参加了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还愿意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产品。由此可见,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为未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高收人人群、自由职业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还可以为已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提供补充医疗保险,满足更高的医疗保障需求,商业健康保险是德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府鼓励医疗保险市场的多元竞争 1.将竞争机制引入疾病基金会法定医疗保险由政府负责立法和政策上的宏观调控,不直接干预医疗保险具体操作,也没有统一的法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而是全权交由疾病基金会经办。传统的疾病基金会是按区域或行业组建的,是准公共机构,依靠从基金收入中提取管理费维持运转。参保人不能自行选择,各基金会之间也缺乏竞争。为破解这一垄断局面,控制医疗费用,1996年,德国政府在疾病基金会中引入竞争,主要体现在:一是投保人可以自由选择(一般每三年选择一次)疾病基金会,并在不同的基金会之间转换[4];二是鼓励小规模的、地方性的疾病基金会兼并,以发挥规模优势;三是允许各基金会以特色服务、附加保障项目等作为竞争手段。各基金会可以根据投保人的偏好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与保险计划,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服务形式和收费方案。2.建立风险结构补偿系统[5]为了规范商业保险公司间的竞争,避免出现由于自愿选择带来的逆向选择现象,德国建立风险机构补偿系统(RSA),所有商业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集中在一个“保费池”中,由一个联邦机构管理。根据每个投保人的年龄、性别和疾病风险等加权因素,每个医疗保险公司可以从该“健康基金”中获得一笔等于该风险群体平均治疗费的费用,并且商业保险公司需要依法在公司内部单列与政府合作的非营利业务。此外,根据德国监管要求,只有专业健康保险机构才可以销售健康保险产品。允许商业保险机构与法定医疗保险机构(即各类疾病基金会)提供相同的保险项目,平等竞争。居民可依据个人收入状况在法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之间进行选择。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定位 借鉴美、英、德三国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无论是实行哪种医疗保障模式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完全交由市场来运作是不可取的,容易造成“市场失灵”,还需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加强宏观调控。通行做法是政府负责构建制度基本框架,而框架内相关内容交由市场来填充。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缝衔接的前提是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清晰认识,为此需要明确各自在医疗保障领域的定位,合理确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在我国,保险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政府始终要发挥主导性,负责制度的制定和监管,而在经办服务内容和方式方面,可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多做探索和尝试,较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二)建立完善商业保险机构 参与医疗保障项目的政策法规首先,制定商业保险机构准入法规。包括经营健康保险的时间,人、财、物的配置,财务情况、信誉保证等方面。其次,建立健全招投标机制,规范招投标程序。最后,规范合同管理。在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责、合作期限、商业保险机构盈利率,对超额结余及政策性亏损建立相应动态调整机制。此外,在选择商业保险机构时,可选择两家及以上保险机构,从而形成竞争关系。还可学习借鉴英国,引入国外经验丰富的保险机构,进而提升经办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医疗保障项目,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挖掘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潜力 对于商业健康保险机构而言,可借助承办政府医疗保障项目这一发展契机,创立品牌,树立公司形象。商业保险机构还可依托政府医疗保障系统,交换信息,共享数据,解决心中一直“没数”的难题,进而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健康保险产品。此外,随着健康保险市场的成长成熟,商业健康保险机构应转变健康保险服务模式,向美国学习,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强调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由以前单纯注重疾病后的管理,向疾病前、疾病中、疾病后的综合性健康保障方向转变。 作者:王敏 黄宵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现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综观目前国内的健康保险市场,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落后。分析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建议 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党委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全局性问题。商业健康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大力发展商业健康(医疗)保险,并把商业医保与社会医保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而且有利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 1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健康保险业务量迅速增长。十六大以来,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高于30%。2006年,健康险保费收入为375.66亿元,同比增长20.28%。2007年健康险保费收入为384.2亿元。健康险在人身险总保费收入的占比由1999年的4.2%增至2006年的8.8%。在业务总量继续增长的同时,健康保险市场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近100家保险公司开办了各类健康保险业务,其中包括:人保健康、平安健康等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形成了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近10亿元,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另外,健康保险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提供健康保险产品近千种,分为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四大类,并开始向居民的健康管理等服务领域延伸。目前虽然产品仍然以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导,但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健康保障功能进一步显现。 2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整体规模小。与国外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情况相比,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普及率很低。美国参加各种商业健康保险的人口占85%。我国台湾地区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高达96%。2006年我国人均商业健康保险费支出还不到30元,是美国2001年的1/90;2006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深度仅为0.293%,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二是产品单一、同质性严重、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虽然目前市场上健康险产品近千种,但基本上表现为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具有较强替代性的保险产品,或者是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并且集中在定额给付型的疾病保险产品,短期(如一年期)的产品居多。补偿性的医疗费用保险产品如个人住院费用医疗保险、门诊医疗保险产品少;长期保障的产品少。而这些恰恰是老百姓所需要的。这样,市场上一方面表现出社会公众对健康保险需求迫切,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保险费率偏高,保障程度偏低。老百姓生活确实需要商业健康保险,但事实上它与老百姓的距离却很远。对老百姓而言,目前商业健康保险最突出的问题是价格偏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缺乏精算所需的疾病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率等基础数据,由于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疾病发病率和医疗费用率有很大不同,而且数据变化很快,监管部门要想制定出一张统一的、全国性的发病率表和医疗费用表难度很大,因此国内至今没有一张统一科学的发病率表和医疗费用表。保险公司为了避免收不抵支在产品定价上偏于保守,而高高在上的价格难以吸引更多的投保人以摊薄风险降低单位保费,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从保障效果来看,保障程度偏低。对于重疾险,保险公司往往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制定出非常苛刻的理赔条件。与普通人对于疾病保险的直观理解不同,市面上的重大疾病保险并非只要得了保险合同上规定的疾病就可以得到赔偿,事实上要获得赔付,不仅要得规定的病,还要按规定的方法诊断与治疗,甚至还要按规定的症状去生病。在很多情况下,当满足了保险合同的赔付条件,患者已经濒临垂死的境地,从而让疾病保险的保险目的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而健康保险的另一大类型-费用报销型保险,往往是一年期的短期险种,续保审察严格,并且有投保年龄上限,因而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医疗保障需要。四是保险条款不严谨、不完善,管理的随意性大,实务操作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专业化经营。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基本上采取附加于人寿保险业务由寿险公司统一经营的模式,缺乏专业性。完全用寿险、财产险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来经营医疗险,造成产品开发、流程设计、风险评估、风险监控、专业培训和市场营销的系统偏差。 3发展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几点建议 3.1营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给予商业健康保险应有的社会地位。国家应将其作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纳入其中,并以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形式确定下来。财税政策支持。国家财税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一是应允许经营健康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享受以下税收优惠: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利润免征所得税。二是应允许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的投保人,其缴纳的保费和获取的保险金享受以下税收优惠:若企业团体投保的保费支出部分,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列入成本,在税前列支;个人缴纳的保费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且个人获取的医疗保险金也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认同感。保险公司应定期运用典型赔付案例,积极宣传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大力普及健康保险知识,增强社会各界的保险意识,以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认同感与亲和力,使政府重视,政策支持,企业欢迎,百姓拥护。政府在健康医疗保险市场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应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①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覆盖面,使广大职工真正享有医疗保障。②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这是规范医疗行为、防范道德风险的关键。③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进行监控,从源头上治理“回扣促销”等不正之风,使患者既享受到较廉价的药品,同时又保证用药安全。 3.2注重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重视产品开发战略 为使推出的健康险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保险公司必须注重市场调研,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年龄群体对商业健康险的需求状况,并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力确定目标市场。在险种开发方面,对于低收入、无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宽范围、低保障的险种;对于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职工人群,提供低价格、窄范围、高保障的险种;对于较富裕的年轻群体,提供价格与保障程度比例适中、保障期限长、保障范围有针对性的险种;对于高收入的中年群体提供高价位、保障全面的保险产品。 3.3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强化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 商业健康保险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管理难度大的业务,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如医学技术人才、精算人才等。保险人在开展健康险业务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对健康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储备一批医疗管理人才,建立起一支复合型的健康险专业人才队伍。 3.4保险公司应加强医保合作,积极探索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有效合作途径 在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中,医疗服务提供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探索建立医保双方的利益共享机制,有利于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建立有效合作关系,增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风险控制意识,使保险公司在保证被保险人获得良好医疗保障服务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在实务中,医保双方主要有如下合作途径:(1)选择定点医院。保险公司可就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医疗收费标准、医疗服务质量等内容,在各医院之间进行公开招标,引入竞争机制,从中遴选出若干服务规范、信誉良好的医疗机构,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保户来此就医,只要属于保险范围内的病种,可不先缴费,而是事后由医院凭相关证据与保险公司结算,以切断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现金流”。如果非特殊原因,定点医院超过预先约定的费用标准,保险公司就要从付给医院的费用中扣减超过部分。如果节省了费用,医院则可以从保险公司拿到额外奖金。(2)选择合同医生。目前,医疗费用无从控制,其中较大原因乃是病人就医是一种随机性极强的无权选择,缺乏引导性。所以,保险公司有必要在定点医院中再选择合同医生,为费用控制装上“双保险”。(3)相机审查医疗服务。即保险公司可委派资深医师对定点医院和合同医生进行随机抽查,此举意在加强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协调管理,审核医院或医生所提供的施治方案和用药在医疗上是否必需和适当,以把好核赔关。(4)大力推进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建设。在针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内容上,保险公司应积极推动定点医院的电子化建设,由从初级的病历调阅、治疗调查等手工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通过网络化来实现费用控制和医疗服务协调管理,从而形成管理式医疗。(5)保险公司通过参股或控股等方式,参与医疗机构管理,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统一体。总之,有效的医保合作模式可创造出政府、保险公司、医院、保户“四赢”的局面:政府解决了医改所带来的重大疾病无保障的难题,保险公司卸去了医疗费用无从控制的隐患,医院在医改冲击后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保户则获得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 3.5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控制体系 一是建立专业的精算体系,注重积累精算数据,加强精算评估,科学厘订产品费率,防范产品开发风险;二是建立专门的核保核赔体系,制定和实施健康保险核保核赔管理制度,加快研发和推广健康保险专用的核保核赔管理手册等专业技术工具。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诠释 人生一世,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没有健康,其他的又何从谈起呢?健康保险在中国该如何发展,成为每个人思考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健康险的一些建议。 一、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人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 与此相反,商业健康保险业从建国到医疗体制改革之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医疗改革之后,才开始缓慢发展,但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广大群众的需求。总的来说,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健康保险品种单一,覆盖面窄 2003年7月18日,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的《健康保险管理暂行办法))(草拟)的讨论稿中写到:“健康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使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或给付的一种保险。”这在中国是首次对健康保险的概念和业务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文件中还写到:“健康保险具体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人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健康保险产品的种类主要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而失能收人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几乎还是空白。 用工制度改革后,公费医疗面日益窄小,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群体范围扩大,同时对医院有关数据和全社会的患病的概率难以掌握,给保险费率的精确计算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药品的价格普遍较高,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检测手段日益改进,带来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商业保险望而却步。尽管这几年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不少新险种,但也只限在重大疾病,对覆盖面较大的疾病险种还显得苍白无力。另外,因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及中国的家庭结构倒置,护理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要发展起来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对于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在现阶段中国发展这种险种的难度很大,主要障碍是缺乏社会诚信体系,保险公司很难控制风险。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1—7月份,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人148亿元,只占到同期寿险保费收人的8.9%;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4764亿元,商业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赔付额为12.9亿元,仅占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的0.2%,我国健康保险覆盖面之窄是显而易见的。 2.没有专门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首先,从法律规定上看,没有明确界定健康保险业务的性质。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这一规定改变了原来健康保险业务只能由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健康保险业务与人身保险业务的差异。但是保险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又规定:“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我国《保险法》仍将健康保险归为人身保险业务,保险业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在法律上仍不适用于健康保险业务,但实际上,健康保险区别于寿险,它比寿险更复杂,在理赔、定价、受益等方面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在某些方面却与财产保险有相似之处。 其次,从国内经营情况看,目前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公司,大都是经营寿险业务的公司,由于对健康保险在风险本质、精算方法、管理技术、服务内容等方面与寿险业务的差异性认识不足,从而在经营行为上表现出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险需求缺乏认真研究,不下功夫开发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技术,不注重建立健康保险的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而是沿用寿险的经营模式和方法在经营健康保险,在与医院的合作和管理方面更是缺乏创新。从发达国家的保险经营上看,寿险与健康保险不能或很少混业经营,有的国家将健康保险划为保险业的第三产业,在经营中与寿险和财险都区别开来,在精算上要考虑健康保险的长期和短期收益、稳定及波动程度,还有设计的复杂程度。因此,健康保险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独特领域,应有专门的健康保险公司来独立经营。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公费医疗、劳保制度的存在,“病人看病,家属、医生搭车,国家买单”的思想普遍存在,而且根深蒂固,被保险人很难被带进商业保险的消费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成为拥有共同利益的行为主体,使得保险机构的费用控制很是被动。在健康保险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着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被保险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往往比保险人更加全面,患有疾病的人比健康的人更加容易购买健康保险,这样就会产生逆选择风险,保险公司在核保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另外,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也经常在健康保险中出现,尤其是在重大疾病保险中,更有甚者,被保险人与医生串通一气共同来欺骗保险公司以诈取巨额保险金。同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壁垒的存在,患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医生,往往做出更合乎自身利益的选择,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这样肯定会导致不必要的高额检查项目、大处方的出现,而且,由于医疗服务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医疗服务提供者在机构和技术上的发展相对于商业保险来讲远远超前,医院有对医疗消费抉择的垄断权,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很难介入到医疗服务当中,对医疗费用加以监督和限制。 4.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地位不明确,社会大众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风险防范意识和健康保障意识还不强。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保险公司在承保、理赔核算等经营过程中缺乏以应有的法律规章进行自我保护和规范,有些人可能认为商业健康保险只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扩展过程中,各地的执行标准也不完全统一,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主管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和把握尺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不统一为经营健康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法律环境、政策环境、政府职能的转换、医疗体制、医药销售分配、价格体制等等,都对健康保险的发展构成了干扰。 二、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建议 1.明确健康保险地位,提高社会公众对健康保险的认识 首先,从法律上界定健康保险的概念,明确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界限,认识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从财政上争取健康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风险防范意识,用典型事例和客观的数字来进一步说明论证商业健康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研究市场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健康保险产品体系 健康保险业务的经营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的险种来满足市场需求,各保险公司应在遵循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规律基础上,以准确的市场定位确定经营领域,同时根据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管理水平,积极拓展健康保险新的业务领域,逐步完善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积极进行产品品种、经营模式、业务管理水平的创新,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 具体来讲,在险种开发方面进行市场细分,提供与不同消费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相适应的产品,重点突出险种的保障功能,并积极引导消费者在购买健康保险产品时应着眼于其保障功能。总的原则是:对于低收人、无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宽范围、低保障的险种;对于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窄范围、高保障的险种;对于较富裕的年轻群体,提供价格与保障程度比例适中、保障期长、保障范围有针对性的险种;对于高收入的中年群体提供高价位、保障全面的保险产品。对产品推出的顺序问题,由于保险公司在推出健康险种的前期阶段,风险控制技术和经验数据的积累尚有一个过程,在无成熟模式可借鉴的前提下,应优先推出风险较易控制的险种,以团体补充医疗保险、短期健康险、定额给付型险种等业务为突破口,并可辅之以具有附加值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项目,如开发医疗保险救助卡等,减少一些诸如门诊医疗保险等费用报销型险种的开发和推广。当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再逐步扩大责任范围,增加费用报销型险种的供给和提高赔付限额等。待时机成熟后,再适时推出一些老人护理保险、长期住院保险等新型险种。 3.构建科学的专业健康保险经营体系,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保险业界应当首先从观念上转变对健康保险的认识,明确健康保险的特殊性,从而才能确保健康保险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其次,要设置专业健康保险经营机构,尽快设立一批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或在保险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健康保险部,同时还要完善各类中介管理主体以确保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有效合作,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化经营体系;最后,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上,要完善专业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专业的精算体系,注重积累精算数据,加强精算评估,科学厘定产品费率,防范产品开发风险,建立专门的核保核赔体系,制定和实施健康保险核保核赔管理制度,加快研发和推广健康保险专用的核保核赔管理手册等专业技术工具,培养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建立健康保险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制度 在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中,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从目前情况看,保险公司风险管控水平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大力推动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风险控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首先,要推进医疗服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战略利益联盟,积极探索医保合作的途径,争取建立起一个政府、保险公司、医院、保户“四赢”的医保合作模式。保险公司可以在实务中采取各种途径,如可以对医院实行公开竞标来选择合作的定点医院,可以不定期地对定点医院的医疗活动进行抽查等等,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监督医疗服务活动。 其次,一定要严把承保关,根据不同健康保险产品的要求,对被保险人进行严格的体检,防止逆选择风险的发生,通过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掌握被保险人的健康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及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实施有力监督。同时对一些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还要注意调整费率。 第三,在健康保险产品设计时,注意引用医疗费用的合理分担技术。如在条款设计中恰当地应用除外责任,规定合理的免赔额、自负比例和支付限额等。 最后,理赔时一定要查清事实真相,以免发生骗保事件。理赔时除了要求被保险人提供相应资料、文件、单证外,还要去被保险人就医的医院核查,必要时还可与公安机关合作,以确保公平合理的保险金给付。 另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健康保险的监管作用也不容忽视,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应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监管模式,以保证商业健康保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改革探讨 摘要:2009年,我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其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影响又将如何?本文分析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影响机制,对我国当前商业健康保险潜力进行定量评估,并对此次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影响作了预测,最后就我国健康保险监管思路调整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保险市场;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序幕。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健康保险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又对商业健康保险监管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认识误区 从国内理论研究和经营实践来看,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经常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比较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商业健康保险在人身保险中的业务占比或者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从比较差距得出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滞后、市场潜力巨大的结论。不可否认,欧美国家健康保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市场已高度成熟,代表了先进水平,其中有许多发展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然而,将欧美国家健康保险市场作为我国健康保险发展坐标的认识事实上脱离了各国医疗保障制度背景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各国不同的政治思想、社会价值、文化理念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难有优劣之分,且通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福利主导型的医疗保障制度(以英国为典型)就比市场主导型(以美国为典型)优异,反之亦然。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某个或某些国家的市场作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评估的基准。 医疗保障制度选择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制度背景下个人医疗负担责任不同,因而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需求也不同。例如在福利主导型的英国,2006年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仅为12.7%,国民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由政府买单,个人预付公摊风险计划(Prepaidandrisk-poolingplans,主要是商业健康险)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仅为l%左右;而在市场主导型的美国,2006年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高达54,2%,政府主要承担老年人(Medicare)、低收入人群(Medicaid)的医疗费用,对于其他人群,几乎所有的医疗费用支出都由私人承担,因而商业健康险的市场潜力非常大,2006年美国个人预付公摊风险计划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将近36%。二是制度变迁导致个人医疗负担责任的变化,进而造成商业健康险市场需求的变化。以英国为例,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00年的19.1%下降到2006年的12.7%,个人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由此导致个人预付公摊风险计划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约3.2%下降到2006年的约1.1%。 如表1所示,总体而言收入水平越高国家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越低,这主要是因为越高收入国家的财政实力往往也越雄厚,且国家财政的“公共”职能也越明确,政府有更强的能力和意愿为国民提供医疗保障这一社会“公共产品”,从而个人担负的医疗责任也较轻。然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也并不意味着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就越发达,事实上个人责任在医疗费用融资中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个人“自掏腰包”付费、国家强制储蓄、购买商业健康险等。以新加坡为例,医疗保障以全民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为主,政府强制性地把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以储蓄个人公积金的方式转化为保健基金用于未来的卫生支出。2006年新加坡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高达66.9%,卫生费用主要由个人负担,而个人预付计划占私人卫生支出的比例仅为2.9%,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份额很小。 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决定因素 市场潜力反映了市场容量的大小,根本上取决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而消费者购买商业健康险的主要目的是要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由私人承担的医疗支出,因而决定商业健康险市场潜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当前,有许多因素驱动着全球医疗费用的增加,主要包括:健康优先的理念、医疗技术的进步、不良的生活方式、过度医疗化(即把行为问题当作医学问题来定义和对待)和人口老龄化等。分析我国卫生总费用历史数据,人均卫生支出由2000年的361.9元增长到2008年的915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医疗费用的增长将推动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增加。二是个人负担责任的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私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支出的比例由2001年的64.4%下降到2007年的54.7%,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个人负担责任不断减轻,从而将导致全社会对商业健康保险潜在需求的相对减少。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未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潜力大小,由于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和个人负担责任均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因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也是不断变化的。 三、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静态评估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我们很难确定一个全球范围适用的理想的个人实际卫生支出占比。另外,中国实行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既不同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德国为代表),也不同于储蓄医疗保险制度(以新加坡为代表),而是独有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该制度实际上是以上两种制度的结合体。因而,关于个人实际卫生支出在卫生总支出的占比(2006年德国为13.2%,而新加坡为62.7%)我们也很难从其他国家或地区找到合适的参照对象。若以全球个人实际卫生支出水平(2006全球个人实际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为21%)和2007年我国卫生数据推算,我国个人实际卫生支出在私人卫生支出的占比应为38.4%,则商业健康保险在私人卫生支出的占比应为61.6%。按照2007年我国6175.92亿元的私人卫生支出计算,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潜力约为3800亿元,而到2008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为585.46亿元,仅占潜在市场的15.4%。可见,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费用融资中的比重仍然很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即使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动态影响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影响机制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1改革导致个人医疗支出负担责任的变化,其中影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卫生投入的大小以及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其结果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政府卫生投入比重下降,而个人比重上升,“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健康保险日益受到广大老百姓的青睐,业务实现了飞速发展。如图2所示,1998~2003年,除2001年外,各年保费增长率均超过30%,其中1998、2002、2003年增长率甚至接近或超过100%。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加大卫生投入力度,相应的个人卫生支出比重由2001年的60%下降到2007年的45.2%,个人医疗负担大大减轻。受此影响,相对前段时间的高速增长,2004~2007年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增长率又急剧放缓,四年间年均增长率仅为12%左右。 数据来源:卫生总费用构成数据来源与卫生部卫生统计;健康险保费数据来源于中国保监会“保险统计信息系统”。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方面。几次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均对医疗保障问题十分重视,1997年的医改文件提出“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开始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广大农民也开始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疗保障的覆盖面一直非常狭窄。在城镇,除享受公费医疗的机关工作人员之外,医疗保障仅覆盖城镇职工,2006年参保人数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不到30%。在农村,2006年新农合参保人数占农村人口的比重约55.6%。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新农合的全面推广,我国社会医疗保障覆盖面大大提高。如图3所示,我国无社会医疗保险的人群在总人口中比重已由2003年的77.9%迅速下降至2008年的12.8%,下降幅度高达65个百分点。社会医疗保障的日益健全使得全社会个人医疗负担大大减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商业健康保险的潜在需求。 2改革影响商业健康保险的地位和发展环境。南开大学朱铭来教授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医疗保障体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商业保险的地位不明确、经营环境制约严重。其核心问题在于,从制度层面来看,商业健康保险仅仅作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有限的、简单的补充,没有成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笔者深表同意。事实上,在前几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无论是1997年出台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还是2000年出台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2001年出台的《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全未涉及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一直未能在政策层面予以明确,在法律层面更是一片空白。 (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展望 此次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就商业健康保险行业自身而言,此次改革的影响亦有两面性。 1不利影响。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将“政府主导”作为此次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突出强调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国务院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为了实现改革目标,政府将在未来3年追加8500亿元的卫生投入,其中中央政府的投入比例将有所提高。医疗保障制度方面,《意见》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确立了“全民医保”的发展目标。另外,近期的五项重点改革更是将“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放在第一的位置。综上所述,可以预见随着政府卫生投入的加大和基本医疗保障的逐步健全,个人医疗支出负担责任将进一步下降。 2有利影响。首先,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首次突破性地在政策层面对商业健康保险地位进行了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其次,改革方案将“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予以单独强调,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最后,政策对商业健康保险服务形式作了具体明确,即“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未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潜力取决于以上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比较而言,个人负担责任的下降趋势较为明确,而商业健康险发展环境优化对市场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则还有待观察。然而,可以确定无疑的是随着医疗费用的增长以及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巨大潜在需求将得到释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业务规模将不断扩大。 五、健康保险监管思路的调整 当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与可挖掘市场潜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商业健康险在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此次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了系统规划,赋予商业健康险更加明确的使命,也对商业健康保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配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对商业健康险的监管思路作相应调整。一是转变商业健康险发展成效的评价方式,突出行业社会责任。监管者应站在健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宏观视角和高度考察商业健康险作用的发挥,既要关注健康险业务的增长,更要关注健康险在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降低巨灾性医疗风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国民健康状况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二是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价格监管,突出顾全大局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在产品监管方面,不仅要关注商业健康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互补性,还要关注商业健康险产品设计不合理对社会医疗保险机制有效运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保险公司竞相降低免配额、自付比例甚至取消成本共担,而成本共担系社会医疗保险控制“道德风险”的一个主要机制。在价格监管方面,应考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对商业健康险定价因子的影响。三是调整商业健康保险监管的重心,着力提升行业专业度和服务水平。此次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于政府委托业务,鼓励商业保险经办的基本前提是不能降低参保人员的医疗质量,包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医疗结算的便利性、健康质量改进等,监管者应着重加强对保险公司专业度和服务水平的监管。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问题解决措施论文 关键词:保险健康 摘要:目前商业健康保险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大家解决医疗费用问题的最佳选择。但是,我国保险市场上的健康保险产品品种单一,缺乏专业的经营机构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必须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人生一世,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没有健康,其他的又何从谈起呢?健康保险在中国该如何发展,成为每个人思考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健康险的一些建议。 一、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人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与此相反,商业健康保险业从建国到医疗体制改革之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医疗改革之后,才开始缓慢发展,但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广大群众的需求。总的来说,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健康保险品种单一,覆盖面窄 2003年7月18日,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的《健康保险管理暂行办法))(草拟)的讨论稿中写到:“健康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使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或给付的一种保险。”这在中国是首次对健康保险的概念和业务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文件中还写到:“健康保险具体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人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健康保险产品的种类主要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而失能收人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几乎还是空白。 用工制度改革后,公费医疗面日益窄小,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群体范围扩大,同时对医院有关数据和全社会的患病的概率难以掌握,给保险费率的精确计算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药品的价格普遍较高,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检测手段日益改进,带来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商业保险望而却步。尽管这几年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不少新险种,但也只限在重大疾病,对覆盖面较大的疾病险种还显得苍白无力。另外,因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及中国的家庭结构倒置,护理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要发展起来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对于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在现阶段中国发展这种险种的难度很大,主要障碍是缺乏社会诚信体系,保险公司很难控制风险。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1—7月份,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人148亿元,只占到同期寿险保费收人的8.9%;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4764亿元,商业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赔付额为12.9亿元,仅占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的0.2%,我国健康保险覆盖面之窄是显而易见的。 2.没有专门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首先,从法律规定上看,没有明确界定健康保险业务的性质。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这一规定改变了原来健康保险业务只能由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健康保险业务与人身保险业务的差异。但是保险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又规定:“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我国《保险法》仍将健康保险归为人身保险业务,保险业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在法律上仍不适用于健康保险业务,但实际上,健康保险区别于寿险,它比寿险更复杂,在理赔、定价、受益等方面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在某些方面却与财产保险有相似之处。 其次,从国内经营情况看,目前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公司,大都是经营寿险业务的公司,由于对健康保险在风险本质、精算方法、管理技术、服务内容等方面与寿险业务的差异性认识不足,从而在经营行为上表现出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险需求缺乏认真研究,不下功夫开发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技术,不注重建立健康保险的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而是沿用寿险的经营模式和方法在经营健康保险,在与医院的合作和管理方面更是缺乏创新。从发达国家的保险经营上看,寿险与健康保险不能或很少混业经营,有的国家将健康保险划为保险业的第三产业,在经营中与寿险和财险都区别开来,在精算上要考虑健康保险的长期和短期收益、稳定及波动程度,还有设计的复杂程度。因此,健康保险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独特领域,应有专门的健康保险公司来独立经营。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公费医疗、劳保制度的存在,“病人看病,家属、医生搭车,国家买单”的思想普遍存在,而且根深蒂固,被保险人很难被带进商业保险的消费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成为拥有共同利益的行为主体,使得保险机构的费用控制很是被动。在健康保险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着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被保险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往往比保险人更加全面,患有疾病的人比健康的人更加容易购买健康保险,这样就会产生逆选择风险,保险公司在核保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另外,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也经常在健康保险中出现,尤其是在重大疾病保险中,更有甚者,被保险人与医生串通一气共同来欺骗保险公司以诈取巨额保险金。同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壁垒的存在,患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医生,往往做出更合乎自身利益的选择,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这样肯定会导致不必要的高额检查项目、大处方的出现,而且,由于医疗服务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医疗服务提供者在机构和技术上的发展相对于商业保险来讲远远超前,医院有对医疗消费抉择的垄断权,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很难介入到医疗服务当中,对医疗费用加以监督和限制。 4.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地位不明确,社会大众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风险防范意识和健康保障意识还不强。 为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保险公司在承保、理赔核算等经营过程中缺乏以应有的法律规章进行自我保护和规范,有些人可能认为商业健康保险只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扩展过程中,各地的执行标准也不完全统一,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主管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和把握尺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不统一为经营健康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法律环境、政策环境、政府职能的转换、医疗体制、医药销售分配、价格体制等等,都对健康保险的发展构成了干扰。 二、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建议 1.明确健康保险地位,提高社会公众对健康保险的认识 首先,从法律上界定健康保险的概念,明确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界限,认识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从财政上争取健康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风险防范意识,用典型事例和客观的数字来进一步说明论证商业健康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研究市场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健康保险产品体系 健康保险业务的经营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的险种来满足市场需求,各保险公司应在遵循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规律基础上,以准确的市场定位确定经营领域,同时根据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管理水平,积极拓展健康保险新的业务领域,逐步完善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积极进行产品品种、经营模式、业务管理水平的创新,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 具体来讲,在险种开发方面进行市场细分,提供与不同消费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相适应的产品,重点突出险种的保障功能,并积极引导消费者在购买健康保险产品时应着眼于其保障功能。总的原则是:对于低收人、无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宽范围、低保障的险种;对于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窄范围、高保障的险种;对于较富裕的年轻群体,提供价格与保障程度比例适中、保障期长、保障范围有针对性的险种;对于高收入的中年群体提供高价位、保障全面的保险产品。对产品推出的顺序问题,由于保险公司在推出健康险种的前期阶段,风险控制技术和经验数据的积累尚有一个过程,在无成熟模式可借鉴的前提下,应优先推出风险较易控制的险种,以团体补充医疗保险、短期健康险、定额给付型险种等业务为突破口,并可辅之以具有附加值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项目,如开发医疗保险救助卡等,减少一些诸如门诊医疗保险等费用报销型险种的开发和推广。当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再逐步扩大责任范围,增加费用报销型险种的供给和提高赔付限额等。待时机成熟后,再适时推出一些老人护理保险、长期住院保险等新型险种。 3.构建科学的专业健康保险经营体系,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保险业界应当首先从观念上转变对健康保险的认识,明确健康保险的特殊性,从而才能确保健康保险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其次,要设置专业健康保险经营机构,尽快设立一批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或在保险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健康保险部,同时还要完善各类中介管理主体以确保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有效合作,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化经营体系;最后,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上,要完善专业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专业的精算体系,注重积累精算数据,加强精算评估,科学厘定产品费率,防范产品开发风险,建立专门的核保核赔体系,制定和实施健康保险核保核赔管理制度,加快研发和推广健康保险专用的核保核赔管理手册等专业技术工具,培养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建立健康保险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制度 在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中,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从目前情况看,保险公司风险管控水平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大力推动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风险控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首先,要推进医疗服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战略利益联盟,积极探索医保合作的途径,争取建立起一个政府、保险公司、医院、保户“四赢”的医保合作模式。保险公司可以在实务中采取各种途径,如可以对医院实行公开竞标来选择合作的定点医院,可以不定期地对定点医院的医疗活动进行抽查等等,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监督医疗服务活动。 其次,一定要严把承保关,根据不同健康保险产品的要求,对被保险人进行严格的体检,防止逆选择风险的发生,通过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掌握被保险人的健康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及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实施有力监督。同时对一些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还要注意调整费率。 第三,在健康保险产品设计时,注意引用医疗费用的合理分担技术。如在条款设计中恰当地应用除外责任,规定合理的免赔额、自负比例和支付限额等。 最后,理赔时一定要查清事实真相,以免发生骗保事件。理赔时除了要求被保险人提供相应资料、文件、单证外,还要去被保险人就医的医院核查,必要时还可与公安机关合作,以确保公平合理的保险金给付。 另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健康保险的监管作用也不容忽视,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应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监管模式,以保证商业健康保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各种对策和举措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综观目前国内的健康险市场,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产品单一,定价不合理,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等。为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应积极探索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各种对策和举措。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费率厘定风险控制专业化经营 中国保监会在2000年颁发的42号文件中对商业健康保险作了这样的陈述:按保险责任,健康保险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收入保障保险。疾病保险指以疾病发生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医疗保险是指以约定的医疗费用为给付条件的保险;收入保障保险是指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条件的保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以“人的健康”为保险标的的健康保险,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据专家预测,我国健康险2004到2008年间的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到3000亿元,而2003年健康险的保费收入不到300亿元,发展空间之大令人吃惊。如何探索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之路,成为众多保险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国内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在国内部分地区试办商业健康保险业务,1996年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出为契机,健康险业务全面展开,各公司在原有的重大疾病保险和附加住院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住院津贴保险、住院费用保险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等一系列健康险产品。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健康险的保费收入已从1997年的13.6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04.1亿元(见表1)。诱人的数字背后,却是一个效益不容乐观的市场。目前,各家公司健康险的平均赔付率都较高,个别公司甚至达到、超过100%。 综观国内健康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产品差异小。尽管目前市场上商业健康险险种已超过300个,但整体上讲,产品差异性不大,主要是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性保险和住院津贴等几类,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综合医疗保险以及专项医疗服务等在国外很普遍的险种几乎是空白。显然,健康险经营的效益不佳使保险公司对开发新险种望而却步,而各家公司也未能在产品差异性上体现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健康险产品在费率厘定上缺乏科学性,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从精算角度来看,健康险产品的定价基础是疾病发生率、疾病恢复率和医疗费用率,此外,不同地区的疾病发生情况和医疗费用水平不同,一个地区的经验数据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个地区。我国健康险全面开展只有不足10年时间,保险公司积累的经验数据不足,精算定价中的通常做法是借用外国的数据并加以修改,这样测试出来的费率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再者,目前国外健康险多为短期品种,长期险种几乎全部采用不保证保险费的设计,而目前国内的同类产品基本上都保证续保且保证保险费。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疾病的种类和发生情况也会有所变化,目前保险公司这种不考虑健康险产品设计时长期风险的做法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薄弱。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健康险的风险控制能力十分薄弱,特别是难以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健康险不同于普通寿险,它涉及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三方。目前,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没有经济上的共担机制,无法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保险公司难以介入医疗服务选择的过程中,无法认定医疗服务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无法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而医院由于无需承担任何风险,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任意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虚报医疗费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保险公司赔付数额增大。而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专门的健康险核保核赔制度,难以控制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由于专业化程度较低造成的。专业人才匮乏,产品开发技术落后,风险控制能力薄弱,造成赔付率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的积极性和信心。 二、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对策建议 如何对症下药,使商业健康保险突破瓶颈大力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国家应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界限 因为,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只负责基本的医疗保险,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非常有限,补充医疗保险应交给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和运作;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一直是经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主体机构,经验最丰富,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根据现行法规,社会保险部门、保险公司、行业内部等都可以经营健康险,多个部门同时经营,各自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容易政出多头,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收集数据,不利于精算定价和产品研发等。 2.国家要给予商业健康保险更多的优惠政策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企业年金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都有了一些列支渠道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仍不足以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对经济效益较好,有能力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来说,允许的列支比例太小;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人群,如城镇职工家属、城市流动人口、自由职业者、学生、农村人口等,没有规定明确的列支渠道,也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公众个人投保商业健康保险没有给予税收减免。如果国家能给予上述优惠政策,必将迅速推动和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3.要在保险公司与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在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这种双赢机制,会带来诸多有利条件。第一,有利于集合卫生部门、社保部门、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同建立各类数据库,如投保人数据库、疾病数据库、医疗费用数据库、患者(或被保险人)数据库、药品数据库等。充分共享的数据信息,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服务,更重要的是,全面的信息和数据,便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因为缺乏经验数据是制约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研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可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减少诸如客户在投保时不如实告知、住院医疗费用单据作假等问题,还可以杜绝或减少医患合谋、医院单独作假“谋取”保险公司利益等行为。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险意识 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较慢,除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外,也确实存在公众保险意识不强的问题。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1万亿元,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用来防病养老的,但一般公众都选择存银行,而不选择购买保险,这是公众保险意识很弱的一个明显表现,但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保险公司宣传不到位的问题。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险意识是目前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当务之急。 5.加强行业自律,制止不正当竞争 在团体健康险的展业中,过去有些寿险公司在与其他公司竞争时,往往采用向投保单位领导层赠送高额保单、返还高比例手续费、赠送汽车等贵重物品等手段来抢业务,企业年金保险的竞争中,采取“零管理费”承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自杀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搅乱了市场,而且也损害了保险公司的自身利益。只有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才能维持商业健康险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6.积极进行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运作的探索 健康保险与一般的寿险险种相比,至少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经营健险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高。比如健康保险的精算,除了要考虑死亡率、利息率和费用率三个因素外,还要考虑疾病发生率、伤残发生率、医疗价格、地区差异等。再如健康保险的管理不仅涉及到核保、核赔、财务、人事管理,还包括医务管理、健康管理等;二是健康保险覆盖面广,涉及人群多。所以,健康险领域对保险公司的专业化要求是很高的,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的探索有:目前各家公司应尽快采取在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健康险事业部或建立专业子公司的经营模式。由于健康险业务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保险公司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管理,即在数据的收集和积累、产品定价、利润核算、风险评估方法、理赔管理、客户服务内容及方式以及与医院合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经营手段和风险管理方式。在管理体系上,健康险事业部或子公司应有独立的产品开发部门,负责市场调研、险种开发设计、费率厘定、条款拟定;业务管理部,负责核保理赔、保全等业务规则的制订、实施、检查以及与医院的合作和管理;有市场推动部,负责业务的市场推动、激励、销售的策划、人员的培训以及辅助销售渠道的开拓。这样,既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又可以共享资源,能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 随着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应积极探索成立专业性健康保险公司的可能性。这种模式可以使公司将全部精力用于健康险业务的经营,在经营方式、风险控制方法、精算体系、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合作、经验数据的处理、产品设计与定价、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研究和尝试,推动健康险业务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健康保险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另外,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设立,将有效促进健康保险市场的竞争,刺激原有保险公司加快健康险体系的改造,也有利于与国际保险业接轨,提升我国健康保险行业的经营水平。因此,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独资成立、或与外资公司合资成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这是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鉴国外做法定位商业健康保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障制度简介;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与政策扶持;“全民医保”背景下的商业健康保险定位;促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目前一个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地,社会福利种类多样而且齐全、澳大利亚的医疗系统是由联邦政府健康保险委员会、卫生和老龄部、州和地方政府医疗卫生部门、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私人健康保险是全民健康保险的重要补充、与之相适应的商业健康保险制度也正逐步得到发展、参加私人健康保险的人数、比例有了明显增加、参保者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得到了优化、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进行重新定位、在现有医院体系框架内建立差异化的医疗服务层级、促进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协调发展、国家应当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在对澳大利亚医疗保障体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澳大利亚政府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三次政策调整做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全民医保背景下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全民医保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早、最好的国家之一,1910年开始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前一个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地,社会福利种类多样而且齐全,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以享受名目繁多的福利津贴。在医疗福利方面,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医疗保健制度,所有公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并可免费在公立医疗机构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这样高的医疗保障福利并没有阻碍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有44,9%的澳大利亚人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当前我国正在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即“全民医保”,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进行定位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澳大利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障制度简介 澳大利亚的医疗系统是由联邦政府健康保险委员会、卫生和老龄部、州和地方政府医疗卫生部门,以及私立健康机构和私人医疗卫生从业者共同组成。 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全民医疗保险制度.1973年颁布的《健康保险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享受同等机会的医疗保险.每个居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所有居民均可免费在公立医院得到基本医疗服务。澳大利亚于1984年2月建立了全民健康保险制度(Medicare),通过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和各州的医疗卫生计戈0,全体澳大利亚公民均可享受公立医院的免费医疗服务和全科医生服务。全民健康保险基金一部分来源于1,5%收入税,占20%,其余80%来源于.政府的拨款。目前个人收入税比例为:年收入在5万元澳币以内为1.5%;年收入在5万元澳币以上的为2.5%(不参加私立保险者);收入低于一定标准者免征健康保险收入税。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富者多出”和“尽力而为”。国家为病人支付的费用包括:在公立医院的看病费、手术费、住院(包括药品和饮食)费,不包括的费用有:牙科、理疗和按摩治疗、救护车服务等等。结账方式通常情况是,开业医生和医院与政府管理的全民保险基金统一结账。参加全民健康保险的公民可以获得一张保险证(MedicareCard),病人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现金。根据澳大利亚有关法律规定.医院和诊所不能向病人卖药,因此,同时实行“药品补贴计划”(PBS),政府每年公布一次PBS的药品目录,凡退休者和领取社会救济者(包括子女)在购PBS范围内药品时,不管药品实际价格多少,每张处方付费2.6澳元.当年支出超过135.2澳元时,可领取一张免费卡,凭卡在当年免费购药。对其余人(包括不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每处方付费16澳元,不足16澳元按实际药价支付,当年药费支出超过312.3澳元时可申请优惠卡,当年购药时每处方只付2.6澳元。此外,全民健康保险还担负着在医院外进行治疗的大部分医疗费用,如看全科医生和专家门诊。全民健康保险负责负担这些费用的85%。 私人健康保险是全民健康保险的重要补充。虽然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医疗保险,但由于《健康保险法》明文规定,在公立医院就诊时病人无权选择医生和病房,也不享受优先住院和治疗。因此,在澳大利亚,大约有44.9%的居民同时购买私人医疗保险。私人保险形式有两种:一是单人保险;一是家庭保险。私人医疗保险只提供医院服务,既可去私立医院看病,也可到公立医院以自费病人身份就医,但可选择医生和优先住院,政府负责支付75%的费用。其余由私人健康保险负责。澳大利亚私立医院的床位约占所有医院床位的四分之一。私立医院的开业医生为患者提供大多数无须住院的治疗,他们与领薪医生一道,为患者提供多种医疗服务。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的澳大利亚人除了可以报销投保人在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疗费,还偿付投保人接受的一系列非医疗服务的费用,如进行理疗、看牙科以及购买眼镜的费用等全民健康保险不予报销的项目。如一年未使用私立健康保险基金者,还可获得奖励。联邦政府鼓励人们在使用医疗保健作为主要保障的同时也参加私人医疗保险,以更好地平衡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整个卫生系统中的作用。 二、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与政策扶持 伴随着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健政策的逐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商业健康保险制度也正逐步得到发展。作为全民医疗保健政策的必要补充,其辅助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澳大利亚的商业健康保险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1997年到2001年,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方案(ThePrivateHealthInsuranceIncentivesScheme,以下简称PHIIS)、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法案(ThePrivateHealthInsuranceIn,cen~vesAct,以下简称PHIIA)和终生健康保险计划(LifeTime]tealthCover,以下简称LTHC)。改革之前,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的人1:3和比例都不是很高,在1997年只有占全部人口的29.7%参加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改革提高了商业保险的参保率,四年之后,也就是2001年,参保人数增加了400万,参保率达到了45%。在这三个改革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无疑是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原因。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激励措施与政策,并根据实施情况即时进行政策调整,促进了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在第一个改革阶段,即1997年7月份到1999年1月份实施的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方案(PHIIS),国家制定了三项具体的激励措施。该政策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分别采取不同的规定:人均年收入在3.5万澳元或者家庭年收入在7万澳元以下的个人,政府会每年给予25~125澳元不等的补贴,用以支付私人健康保险费用;人均年收入在3.55万澳元或者家庭年收入在7万澳元以上的个人,政府不再给予补贴;人均年收入在5万澳元以上或者家庭年收入在l0万澳元以上的个人,如果不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则对其征收1%的医疗附加税。 在第二个改革阶段,即1999年1月份到2000年7月份实施的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法案(PHIIA),国家制定了两项具体的激励措施。不管收人为多少,政府每年给予30%的补贴来支付私人健康保险费用;对高收人群体,即人均年收入在5万澳元以上或者家庭年收入在10万澳元以上的个人,国家仍然收取1%的医疗附加税。 在第三个改革阶段,即2000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终生健康保险计划(LTHC),用来提高私人健康保险的参保率。为了改善风险曲线,确保成员参保的连续性,国家制定了四项具体的激励措施。30岁之前或者在1999年7月到2000年7月期间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的个人,政府终生给予低额健康保险津贴;在2000年7月,年龄为30岁或者以上的个人国家每年补贴2%的保费,直到补贴至保费的70%这个最高值为止;个人一旦参加了终生健康保险计划(LTHC),将有24个月的停交医疗附加税期,24个月之后该人之前交纳的医疗附加税将以每年2%的额度逐年累积到该人的家庭津贴里;1934年7月之前出生的人可以免除医疗附加税,政府还增加了对澳大利亚老年人的保费补贴:65岁以上的老人可获得35%补贴,70岁以上的为40%。之前参加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法案(PHIIA)的人仍然按照原有规定实施。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改革措施与相关的政策扶持,澳大利亚的商业健康保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参加私人健康保险的人数、比例的增加以及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的优化。 首先,参加私人健康保险的人数、比例有了明显增加。据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管理委员会(PHIAC)和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数据,在改革之前的1997年约有776万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约占总人口的29.7%,到2001年这一数字达到117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约为45%,增长了15.3%。在政策实施的短短四年时间里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其次,参保者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得到了优化。根据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管理委员会(PHIAC)和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不完全统计,55岁以下的参保人数占总人口比例增长了16.6%;55—64岁男性女性均增长了14%;65—74岁男性增长了7%,女性增长了5%;75岁及以上男性增长了1.4%,女性增长了2.2%。 澳大利亚居民愿意参加私人健康保险的原因:一是政府给补贴,提高了个人缴费的使用效率,激励个人缴费;二是认为参加了健康保险更有安全感,可以解除很多后顾之忧。特别是老年人,其身体状况决定了承担医疗费用的应急成本会很高;三是认为参加了健康保险可以自由选择医生、避免等候期、服务质量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居民至今还没参加,他们不参加的原因:一是认为参加健康保险的费用高;二是认为制度没有统一,改革频繁,没有信誉保证;三是认为已经有公共医疗保障,没必要参加私人健康保险;四是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身体很好.没必要参加。 三、“全民医保”背景下的商业健康保险定位 澳大利亚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将所有人纳入一个体系中,在这个体系内没有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之分,没有公务人员与非公务人员之分,更没有公务人员之间的等级之分。在这个体系外,也没有一个由国家公共医疗资源建立的,为特殊群体服务的医疗保障体系。全体人民都在同一个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内,享受统一标准的医疗服务及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在经历两年多的反复研讨和论证后,我国的新医改方案即将浮出水面。尽管医改方案的设计达十个版本之多,但在医疗保障制度构建上有一项基本原则是达成共识的,即政府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打造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此指导思想下,截至2007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7亿人,7.3亿多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针对城镇非从业人员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也从今年开始在317个城市全面铺开。澳大利亚与我国国情及经济基础不一样,因此所实施的医保模式也不完全一样。澳大利亚人口少,经济基础好,实行的是全民统一的健康保险,而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富裕,实行的是针对不同群体分别设计的医疗保险,但是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所以全民医保是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和澳大利亚有相似之处。因此,澳大利亚在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下的商业健康保险定位和政策对我们全民医保模式下的商业健康保险政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在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一般为30%左右。2006年我国的这一占比为8.81%;2005年我国医疗费用支出7400多亿元,同年商业保险支出仅18多亿元,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约5800亿元,医疗费用缺口为78.37%;同年商业健康保险提供的医疗费用支出仅占全国医疗费用支出的3%,个人自付部分的6%。现实表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制度创新是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必由之路。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首先,在整个医疗保障体中,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长期以来处于辅助、附属的地位,从制度层面来看,商业健康保险只是作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没有成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推行全民医保之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是作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补充来设计的,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建立,使得商业健康保险的空间逐步缩小。其次,政府未能统筹考虑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协调发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不清,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商业健康保险可操作的市场空间小,难以充分满足保险经营大数法则的要求,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看,它基本囊括了城市居民中最优质的投保人资源,他们有相当的固定收入,年龄结构也比较理想,而商业保险公司只能做一些补充险或是面向没有固定工作的人群,风险明显偏高。第三,社保机构强制推出企业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失去了在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本应由商业健康保险来经营的补充医疗保险。 因此,需要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进行重新定位。国务院《关于促进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对商业健康保险定位的基础。作为医疗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应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基本定位。为此,.整合管理医疗保障制度,最大化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积极保护作用,最大化改善全体国民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在这样一个分析框架下来寻求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思路。 四、促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 澳大利亚在社会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商业健康保险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合理定位和政策扶持。政府在建立全民健康保险的同时,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及时进行改革和政策调整,通过政策激励,使商业健康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参保率不断上高。政府鼓励人们在使用社会医疗保险作为主要保障的同时也参加商业健康保险,以更好地平衡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整个卫生系统中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采取以下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 1.在现有医院体系框架内建立差异化的医疗服务层级。需求方面差异化的医疗保险和保障体系必须同时反映在供给方。政府可以考虑加大初级医疗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重新分配目前医院财政补贴的流向。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的中高收入人群的医疗需求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由市场力量解决,政府应该调整干预方向,保证现有的医院能够为受保障人群提供充足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发展高水平的私立医院。公立医院主要负责基本医疗,费用由社会医疗保险资金支付。私立医院的费用由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2.促进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协调发展,有效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国家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要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主要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需求,重点体现社会公平,努力使各类人群享受相同程度的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的需求,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商业健康保险予以解决,充分体现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参保者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效率问题。政府可以将大额医疗保险强制从社保机构剥离,交给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来经营,同时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拾遗补缺的作用,理论上讲,可以用商业健康保险报销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和介于两者之间需要参保人个人负担的比例。但是为了避免基本医疗保险的共付机制遭到破坏,对于基本医疗保险中需要个人负担的部分,商业健康保险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提供额外保障。 3.国家应当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这体现在对参保人的扶持和对保险公司的扶持。由于我国的财力有限,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公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以让政府直接给商业健康保险的参保人政府补贴的做法暂时还不可行,但目前政府可以做的是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单位在~定限额内允许税前计入成本,对个人则免缴其购买健康险部分的个人所得税,个人获取的健康保险金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允许使用个人账户余额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提高个人账户的利用效率等。对保险公司的扶持可以体现在把部分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收缴和支付业务委托保险公司管理,对鼓励发展的健康险业务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甚至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4.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健康保险市场的作用。相对于城市完善福利保障制度而言,农村的健康保险的市场空间巨大。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应该是:在农村健康保险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中的重要支柱。具体措施:培育农民的保险意识,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通过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规避健康风险;在合作医疗中引入保险机制,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使大数法则和精算技术在合作医疗的运作中发挥作用;推进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例如太平人寿在江苏江阴开展的政府牵头、商业保险参与运作的全市农村健康保险;发展农村补充健康保险,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农民对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迅速提高,合作医疗低水平的保障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可以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作用,满足人们对健康保障的差异化需求。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经营 一、树立专业化经营理念 专业化经营理念是健康险专业化经营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要认识到健康保险与寿险、财产险有很大区别,精算基础的数据分布不同,定价方法不同,风险管控不同,必须专业化经营;其次,经营健康保险不是要控制住所有的风险,而是要知道哪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和怎样去控制,哪些是不可能控制的和怎样去回避;第三,保险要做大、做强、做优,而健康保险则以优为先,在优的基础上做强、做大,不能盲目要规模,我们需要的规模一定是有效益的规模,否则,必然是“规模越大,亏损越多”;第四,由于健康险中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大量存在,所以,不是客户需要什么保障,我们就提供什么,对于该保障的要给予最充分的保障,该控制的要坚决控制。 二、采取专业化组织架构 专业化经营的组织架构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专业健康险公司,也可以是集团下的专业子公司,还可以是公司内的一个业务管理系列。 事实上,各种经营模式都各有其优势和不足(见表1),没有适合所有保险公司的标准模式,保险公司应根据其市场定位战略选择和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当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建立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其战略意义在于:一是专业化经营的理念不再受干扰,可以高效地科学决策;二是有利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聚集、培养和成长;三是可以高效率地研发专门的风险控制技术、业务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四是有利于形成健康保险的产品体系,有利于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能满足不同客户多层次的需求;五是有利于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模式的探讨。 三、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 商业健康保险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管理难度大的业务,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如医学技术人才、精算人才、核保核赔人才、统计分析人才等。而目前仅靠普通大学教育是无法解决健康保险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因此,一是在开展健康保险业务的同时,不仅应在公司内部着重加强对健康险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各公司要建立自己的“造血”机制,建立对健康险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体系,另外,通过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体系的平台,提升健康保险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二是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国外及其他和健康保险相关的行业领域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能满足我国健康保险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制定专业化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专门的核保和理赔体系。鉴于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特点,各保险公司应建立专门的健康保险核保和理赔体系;制定和实施健康保险核保人与理赔人的管理办法;加快研发和使用健康保险专用的核保、理赔手册等专业技术工具。 二是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各保险公司一方面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应编写专门的健康险风险管理手册和管理指引,明确哪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和怎样去控制,哪些是不可能控制的和怎样去回避。 三是建立专业的精算体系。注重积累精算数据,加强精算评估,科学厘定产品费率,防范产品开发风险;要提升精算师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是建立专业的数据分析体系。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严密的精算分析支持。所以,保险公司应加大对经验数据的分析,为精算定价和产品开发提供支持。 五、建立专业化信息系统 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实现健康保险专业化运作的基础和平台,而且对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外,专业健康险公司都有一套完善的专业系统平台,具有核保、核赔、数据分析、后期服务等诸多强大功能。我国保险公司应该通过自主开发或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与健康保险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完善健康保险的核保核赔管理系统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满足业务发展和服务的需要。 六、进行专业化产品设计 目前,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和所有寿险公司,大部分产险公司都在经营健康险,健康保险产品数量超过300多个,看上去数量上很丰富,但实际上产品多数雷同,在市场上成气候的主要是医疗费用报销型、重大疾病、附加住院补贴等少数几个产品。保险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单一的健康险产品不能满足其需求,自然无法正常发展。对保险公司而言,产品没有细分则意味着风险加大。健康保险产品是根本,如果没有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又维护保险公司利益的健康保险产品,那专业性经营健康保险只能是空谈。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关系到保险公司能否在健康保险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程度;关系到保险公司能否有效地填补基本健康保险建立后所留下的商业空间;关系到保险公司是否能长期、稳健地经营。保险公司必须就健康保险产品开发切实地做好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随着保险公司经营经验的积累和外部条件的逐渐成熟,逐步开发在保单中增加保证续保的条款等内容。有条件的公司,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积极探讨目前我国市场少有但未来前景广阔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全球医疗保险等险种的开发。 车险的发展经验值得健康险借鉴,车险产品已经从两年前的大一统费率发展到今天的从人从车从地域定价原则,考虑到各种风险隐患,产品高度细化了。根据风险不同收取不同的保费,这种产品设计可以提前识别风险,也体现了定价的公平,不致于让高风险的投保人驱逐低风险者。 七、提供专业化客户服务 健康险承保的是人的身体机能,其处于不断变化中,从承保前的体检、对投保人的询问,到承保过程中身体的检查、有关疾病的防治以及出险后的理赔等,都需要专业化的客户服务,其目的也在于控制风险,更好地为被保险人服务。 专业化客户服务除承保时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外,还能提供日常的医疗诊治咨询服务,因为专业、细致,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现在的健康险客户服务是粗线条的,只注重出险后的理赔而缺少承保过程中的服务。有了专业化的客户服务队伍,很多风险是可以规避的,例如对那些投保长期健康险者定期回访,定期对某些项目进行体检,这种过程服务,对保险公司来说,能够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对客户来说,身体健康是最好的保障。 保险公司应为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重点服务,为大众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优质服务。保险公司应针对高端客户对价格不太敏感,但对服务品质要求很高的特点,加大服务投入,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多附加值服务,比如为其安排年度体检、疫苗注射、协助建立医疗室、提供小药箱等,以进一步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优质客户的满意度。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 农村健康保障困境呼唤商业健康保险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改革对医疗卫生供给的基本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农产主要采取自费医疗的形式,他们用以规避健康风险的安全网主要由土地和家庭自我保障、亲朋好友互助、商业保险、政府和村委会的救济措施构成。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承受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己成为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突出矛盾。 一方面,农民成为几乎毫无保障的群体,另一方面,医疗费用的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1990年到1999年,农民平均纯收入由686.31元增加到2210.34元,增长了2.2倍。同期卫生部门统计的每人次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由10.9元和473.3元增加到79元和2891元,增长了6.2倍和5.1倍。这样,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医疗费用的增幅大大超过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疾病和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按照国际贫困标准,以年人均收入低于900元作为农村居民的最低贫困线,1999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仍然高达1.2亿人,其中50%集中在西部。在农村最贫困的农产(约占4%)中,50%左右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根据1998年调查的5万户农民,贫困率是7%。如果把这些人的医疗费用除去,其净收入贫困率是10%。也就是说医疗费用这一项就使中国农民的贫困率增加了3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医疗保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道义、公正问题,更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经济问题。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缺失,削弱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导致的农民健康水平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劳动力素质下降。创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借助于保险机制规避健康风险是农村健康保障体系创新的重要路径。发展农村健康保险既可以拓展和带动目前非常薄弱的农村保险业务,又可以服务于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职能。 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 在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中,商业健康保险应定位为:在农村健康保险市场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如图1所示)。 这种定位具体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一)健康风险管理的示范作用 目前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往往通过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规避健康风险。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农村的中小学校在很多地区是最大的投保群体。学校为所有在校生集体购买“学生平安险”,包括住院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管很多做法有“强制投保”之嫌,但客观上有利于广大农民增强利用保险机制规避健康风险。日渐扩张的商业健康保险具有健康风险管理示范作用,它可以在当前作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前导。 (二)在合作医疗制度中引入保险运行机制 合作医疗试验陷入困境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没有很好地贯彻保险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第一,不符合大数法则。根据健康保险的原理,最有经济效率的风险分担方式是在较大的投保人群中,对发生频率较低但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进行保险。可是目前的合作医疗多在村庄一级试行,对于资金筹集而言不可能形成具有经济规模的投保人群。如果将规模微小的基金仅用于补偿经济风险较高的疾病治疗费用,则因受益面太小而难以保持较高的缴款率。如果将补偿重点置于发生频率较高但治疗费用较低的疾病上,受益面虽然较大却并不经济,因为它既导致较高的管理成本又增加患者的交易费用。这种两难困境在目前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内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深化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引入契约共济的保险意识和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扩大投保人群,不断提高保障社会化程度。 第二,缺乏精算技术的支持。合作医疗的费用筹集、给付水平一般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精算意义上的测算,大多是根据上年医疗费用支出作简单的匡算。但在合作医疗的实际运行中,投保人的逆选择、疾病发生率的不确定性、不同医疗费用控制技术的运用等都会影响合作医疗的运行效果,使之很难按初始目标运作。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合作医疗中引入保险精算,通过精算技术,对资金筹集、基金积累、给付水平等进行严格测算,这是合作医疗成功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三)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商业化运作 社会化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远期目标,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改进“福利——风险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在原有合作医疗基础上实施市(县)乡(镇)两级统筹的大病风险医疗制度,进行社会化医疗保险制度(并与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并轨,实行城乡一体)试点工作,逐步推广。为提高运行效率,可以探索商业化运营的模式。 如太平洋人寿就在农村社会健康保险的商业化运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01年11月,江苏江阴开展由政府牵头、商业保险参与运作的全市性农村健康保险。按照“行政领导、统一筹集、征管分离、定额补偿、专款专用、收支平衡”原则,商业保险公司建立起“以定点医院为基础、医保专员为依托、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立体化管理模式。江阴模式的成功运作引起包括国家卫生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为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商业化运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农村补充健康保险 另外,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随着农民人均GDP和收入水平的增长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迅速提高,人们对合作医疗提供的低水平医疗服务已不再满足,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保障也难以满足乡村工业化程度中高收入农民对较高质量健康服务的需求。商业健康保险作为重要补充,将满足人们对健康保障的差异化需求。 (五)作为广义的“农村保险”来经营 法国安盟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经营国内保险公司望而却步的农业保险曾引起广泛关注。该公司提出的“农村保险”的概念对于商业保险公司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保险业务颇具启示意义。 按照安盟公司的界定,所谓“农村保险”是指全面介入农村市场,向农产提供一揽子的全面保障方案,无论人身保险还是财产保险,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工作方面,无论是农业领域还是非农业领域。(如图2所示) 将农村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实施“农村保险”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发展思路。 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空间 据法国安盟公司2002年9月对四川省的5个村庄、江苏省的3个村庄、吉林省的2个村庄的212个农产的调研,对40家农产的上门专访,农民对健康保险有显著的需求。(见表) 为深入研究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在内的农村保险的需求状况,我们曾在陕西和福建两省的6个县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表明,尽管目前购买保险的农民还不多,但被调查农民对保险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愿望,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倾向。福建的农民兴趣最大的险种是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如果购买保险,有46.7%的人愿意购买健康保险。陕西的农民也表现出类似的意愿。这表明,目前农村存在着很大的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潜力。 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据测算,如在20年内,我国农村保险市场水平能达到目前全国保险市场水平(保险深度为2%),那么,届时农村保险费收入将达到75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潜力同样很大,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市场潜力将首先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释放,潜在的保险需求易于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开发这些地区的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因此,如何有效增加农村商业健康保险的供给,以使潜在的农村健康保险市场早日浮出水面,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策略 (一)增加农村商业健康保险的供给 人们通常认为,农村保险市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对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但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风险保障意识比较落后,但农村保险市场尚没有得到很好开发,保险供给主体缺乏,让农民了解保险和投保的渠道很少,适合农村居民的保险商品也不多,因而他们的保险需求还得不到满足,即目前农村保险供给存在较大的缺口。 目前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把业务重点放在大中城市,县级支公司的重点也在城镇。如福建浦城县的农村业务只占10%,城镇业务占了90%。这反映了保险公司对农村保险业务的认识不统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因此,保险公司必须重视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开发,改变商业保险经营机构设置的不适应性,在农村开办更多的代办所和办事处,开拓广阔的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市场。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保险公司开拓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在战略上更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提供健康保险,保险公司可以有效地带动其他诸多险种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开拓整个农村保险业务。 (二)积极应对城乡疾病模式差异 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次疾病模式的转变,其重要标志使非传染病取代传染病成为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以及平均死亡年龄的逐步上升。但中国在疾病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完全的疾病模式转变”,这突出表现在城乡疾病模式的差异上。城乡居民疾病模式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第一,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的差距。1980年以来,农村地区人口的死亡率不仅明显高于城镇人口,而且出现了上升趋势。第二,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差异。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患病率及其疾病构成、住院原因及其构成还是以感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症为主导的疾病模式。以1998年住院病人疾病别住院率及其构成为例:在城市地区,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是主要的住院原因;在农村地区,痢疾、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列入前15位疾病。同时,受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农村地区也面临着疾病谱的变化,一些老年慢性病、新出现疾病(如艾滋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第三,妇幼健康也存在很大差异。第四,危险因素的差异。在城市地区,环境污染、职业危害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成为主要的致病因素。而威胁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则仍然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较差的卫生条件以及不良的营养状况等,这是与农村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的。同时,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加,职业伤害和行为方式的致病比例提高,如肺炎、性病、艾滋病等。 城乡疾病模式存在上述诸多差异,而保险公司目前的健康保险产品却明显具有“城市偏好”,不适应农村疾病模式对产品的不同需求。因此,保险公司要针对农村居民疾病模式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应农村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同时,保险公司还要积极参与农村地区卫生宣传、传染病防治等卫生保健工作,促进农村地区疾病模式的转变,有效地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特有的社会管理功能。 (三)树立良好的信誉 合作医疗试验难以成功的一个重要教训是,组织者出现信誉危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组织者不太信任,对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丧失信心。特别是90年代以来,农村由于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干群关系非常紧张,农民对基层干部发生信任危机。一个信用缺失的机构是不可能组织社区各方面的资源来建立健康保健制度的。同样,保险公司的信誉是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 从整体上看,农民利用现代保险机制转嫁健康风险的意识还很薄弱,购买保险的理念还很脆弱,此时周围参加保险的人对保险以及保险公司的感性认识将直接影响其购买意愿。这个时候保险公司的员工及其营销人员如不能坚持诚信,不能正确引导农民的保险消费,对保险公司形象的破坏力也将放大。因此,为了农村商业健康保险的长期良性发展,保险公司必须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诚信品牌。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国内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在国内部分地区试办商业健康保险业务,1996年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出为契机,健康险业务全面展开,各公司在原有的重大疾病保险和附加住院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住院津贴保险、住院费用保险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等一系列健康险产品。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健康险的保费收入已从1997年的13.6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04.1亿元(见表1)。诱人的数字背后,却是一个效益不容乐观的市场。目前,各家公司健康险的平均赔付率都较高,个别公司甚至达到、超过100%。 综观国内健康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产品差异小。尽管目前市场上商业健康险险种已超过300个,但整体上讲,产品差异性不大,主要是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性保险和住院津贴等几类,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综合医疗保险以及专项医疗服务等在国外很普遍的险种几乎是空白。显然,健康险经营的效益不佳使保险公司对开发新险种望而却步,而各家公司也未能在产品差异性上体现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健康险产品在费率厘定上缺乏科学性,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从精算角度来看,健康险产品的定价基础是疾病发生率、疾病恢复率和医疗费用率,此外,不同地区的疾病发生情况和医疗费用水平不同,一个地区的经验数据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个地区。我国健康险全面开展只有不足10年时间,保险公司积累的经验数据不足,精算定价中的通常做法是借用外国的数据并加以修改,这样测试出来的费率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再者,目前国外健康险多为短期品种,长期险种几乎全部采用不保证保险费的设计,而目前国内的同类产品基本上都保证续保且保证保险费。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疾病的种类和发生情况也会有所变化,目前保险公司这种不考虑健康险产品设计时长期风险的做法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薄弱。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健康险的风险控制能力十分薄弱,特别是难以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健康险不同于普通寿险,它涉及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三方。目前,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没有经济上的共担机制,无法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保险公司难以介入医疗服务选择的过程中,无法认定医疗服务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无法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而医院由于无需承担任何风险,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任意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虚报医疗费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保险公司赔付数额增大。而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专门的健康险核保核赔制度,难以控制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由于专业化程度较低造成的。专业人才匮乏,产品开发技术落后,风险控制能力薄弱,造成赔付率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的积极性和信心。 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对策建议 如何对症下药,使商业健康保险突破瓶颈大力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国家应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界限 因为,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只负责基本的医疗保险,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非常有限,补充医疗保险应交给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和运作;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一直是经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主体机构,经验最丰富,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根据现行法规,社会保险部门、保险公司、行业内部等都可以经营健康险,多个部门同时经营,各自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容易政出多头,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收集数据,不利于精算定价和产品研发等。 国家要给予商业健康保险更多的优惠政策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企业年金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都有了一些列支渠道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仍不足以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对经济效益较好,有能力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来说,允许的列支比例太小;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人群,如城镇职工家属、城市流动人口、自由职业者、学生、农村人口等,没有规定明确的列支渠道,也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公众个人投保商业健康保险没有给予税收减免。如果国家能给予上述优惠政策,必将迅速推动和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要在保险公司与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在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这种双赢机制,会带来诸多有利条件。第一,有利于集合卫生部门、社保部门、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同建立各类数据库,如投保人数据库、疾病数据库、医疗费用数据库、患者(或被保险人)数据库、药品数据库等。充分共享的数据信息,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服务,更重要的是,全面的信息和数据,便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因为缺乏经验数据是制约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研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可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减少诸如客户在投保时不如实告知、住院医疗费用单据作假等问题,还可以杜绝或减少医患合谋、医院单独作假“谋取”保险公司利益等行为。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险意识 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较慢,除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外,也确实存在公众保险意识不强的问题。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1万亿元,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用来防病养老的,但一般公众都选择存银行,而不选择购买保险,这是公众保险意识很弱的一个明显表现,但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保险公司宣传不到位的问题。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险意识是目前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当务之急。 加强行业自律,制止不正当竞争 在团体健康险的展业中,过去有些寿险公司在与其他公司竞争时,往往采用向投保单位领导层赠送高额保单、返还高比例手续费、赠送汽车等贵重物品等手段来抢业务,企业年金保险的竞争中,采取“零管理费”承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自杀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搅乱了市场,而且也损害了保险公司的自身利益。只有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才能维持商业健康险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进行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运作的探索 健康保险与一般的寿险险种相比,至少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经营健险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高。比如健康保险的精算,除了要考虑死亡率、利息率和费用率三个因素外,还要考虑疾病发生率、伤残发生率、医疗价格、地区差异等。再如健康保险的管理不仅涉及到核保、核赔、财务、人事管理,还包括医务管理、健康管理等;二是健康保险覆盖面广,涉及人群多。所以,健康险领域对保险公司的专业化要求是很高的,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的探索有: 目前各家公司应尽快采取在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健康险事业部或建立专业子公司的经营模式。由于健康险业务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保险公司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管理,即在数据的收集和积累、产品定价、利润核算、风险评估方法、理赔管理、客户服务内容及方式以及与医院合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经营手段和风险管理方式。在管理体系上,健康险事业部或子公司应有独立的产品开发部门,负责市场调研、险种开发设计、费率厘定、条款拟定;业务管理部,负责核保理赔、保全等业务规则的制订、实施、检查以及与医院的合作和管理;有市场推动部,负责业务的市场推动、激励、销售的策划、人员的培训以及辅助销售渠道的开拓。这样,既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又可以共享资源,能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 随着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应积极探索成立专业性健康保险公司的可能性。这种模式可以使公司将全部精力用于健康险业务的经营,在经营方式、风险控制方法、精算体系、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合作、经验数据的处理、产品设计与定价、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研究和尝试,推动健康险业务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健康保险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另外,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设立,将有效促进健康保险市场的竞争,刺激原有保险公司加快健康险体系的改造,也有利于与国际保险业接轨,提升我国健康保险行业的经营水平。因此,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独资成立、或与外资公司合资成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这是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综观目前国内的健康险市场,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产品单一,定价不合理,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等。为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应积极探索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各种对策和举措。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费率厘定风险控制专业化经营 中国保监会在2000年颁发的42号文件中对商业健康保险作了这样的陈述:按保险责任,健康保险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收入保障保险。疾病保险指以疾病发生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医疗保险是指以约定的医疗费用为给付条件的保险;收入保障保险是指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条件的保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以“人的健康”为保险标的的健康保险,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据专家预测,我国健康险2004到2008年间的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到3000亿元,而2003年健康险的保费收入不到300亿元,发展空间之大令人吃惊。如何探索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之路,成为众多保险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国内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在国内部分地区试办商业健康保险业务,1996年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出为契机,健康险业务全面展开,各公司在原有的重大疾病保险和附加住院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住院津贴保险、住院费用保险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等一系列健康险产品。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健康险的保费收入已从1997年的13.6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04.1亿元(见表1)。诱人的数字背后,却是一个效益不容乐观的市场。目前,各家公司健康险的平均赔付率都较高,个别公司甚至达到、超过100%。 综观国内健康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产品差异小。尽管目前市场上商业健康险险种已超过300个,但整体上讲,产品差异性不大,主要是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性保险和住院津贴等几类,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综合医疗保险以及专项医疗服务等在国外很普遍的险种几乎是空白。显然,健康险经营的效益不佳使保险公司对开发新险种望而却步,而各家公司也未能在产品差异性上体现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健康险产品在费率厘定上缺乏科学性,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从精算角度来看,健康险产品的定价基础是疾病发生率、疾病恢复率和医疗费用率,此外,不同地区的疾病发生情况和医疗费用水平不同,一个地区的经验数据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个地区。我国健康险全面开展只有不足10年时间,保险公司积累的经验数据不足,精算定价中的通常做法是借用外国的数据并加以修改,这样测试出来的费率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再者,目前国外健康险多为短期品种,长期险种几乎全部采用不保证保险费的设计,而目前国内的同类产品基本上都保证续保且保证保险费。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疾病的种类和发生情况也会有所变化,目前保险公司这种不考虑健康险产品设计时长期风险的做法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薄弱。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健康险的风险控制能力十分薄弱,特别是难以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健康险不同于普通寿险,它涉及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三方。目前,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没有经济上的共担机制,无法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保险公司难以介入医疗服务选择的过程中,无法认定医疗服务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无法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而医院由于无需承担任何风险,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任意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虚报医疗费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保险公司赔付数额增大。而保险公司尚未建立专门的健康险核保核赔制度,难以控制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由于专业化程度较低造成的。专业人才匮乏,产品开发技术落后,风险控制能力薄弱,造成赔付率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的积极性和信心。 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对策建议 如何对症下药,使商业健康保险突破瓶颈大力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国家应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界限 因为,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只负责基本的医疗保险,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非常有限,补充医疗保险应交给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和运作;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一直是经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主体机构,经验最丰富,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根据现行法规,社会保险部门、保险公司、行业内部等都可以经营健康险,多个部门同时经营,各自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容易政出多头,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收集数据,不利于精算定价和产品研发等。 国家要给予商业健康保险更多的优惠政策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企业年金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都有了一些列支渠道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仍不足以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对经济效益较好,有能力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来说,允许的列支比例太小;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未覆盖的人群,如城镇职工家属、城市流动人口、自由职业者、学生、农村人口等,没有规定明确的列支渠道,也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公众个人投保商业健康保险没有给予税收减免。如果国家能给予上述优惠政策,必将迅速推动和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要在保险公司与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在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这种双赢机制,会带来诸多有利条件。第一,有利于集合卫生部门、社保部门、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同建立各类数据库,如投保人数据库、疾病数据库、医疗费用数据库、患者(或被保险人)数据库、药品数据库等。充分共享的数据信息,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服务,更重要的是,全面的信息和数据,便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因为缺乏经验数据是制约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研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可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减少诸如客户在投保时不如实告知、住院医疗费用单据作假等问题,还可以杜绝或减少医患合谋、医院单独作假“谋取”保险公司利益等行为。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险意识 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较慢,除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外,也确实存在公众保险意识不强的问题。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1万亿元,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用来防病养老的,但一般公众都选择存银行,而不选择购买保险,这是公众保险意识很弱的一个明显表现,但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保险公司宣传不到位的问题。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险意识是目前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当务之急。 加强行业自律,制止不正当竞争 在团体健康险的展业中,过去有些寿险公司在与其他公司竞争时,往往采用向投保单位领导层赠送高额保单、返还高比例手续费、赠送汽车等贵重物品等手段来抢业务,企业年金保险的竞争中,采取“零管理费”承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自杀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搅乱了市场,而且也损害了保险公司的自身利益。只有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才能维持商业健康险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进行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运作的探索 健康保险与一般的寿险险种相比,至少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经营健险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高。比如健康保险的精算,除了要考虑死亡率、利息率和费用率三个因素外,还要考虑疾病发生率、伤残发生率、医疗价格、地区差异等。再如健康保险的管理不仅涉及到核保、核赔、财务、人事管理,还包括医务管理、健康管理等;二是健康保险覆盖面广,涉及人群多。所以,健康险领域对保险公司的专业化要求是很高的,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的探索有: 目前各家公司应尽快采取在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健康险事业部或建立专业子公司的经营模式。由于健康险业务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保险公司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管理,即在数据的收集和积累、产品定价、利润核算、风险评估方法、理赔管理、客户服务内容及方式以及与医院合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经营手段和风险管理方式。在管理体系上,健康险事业部或子公司应有独立的产品开发部门,负责市场调研、险种开发设计、费率厘定、条款拟定;业务管理部,负责核保理赔、保全等业务规则的制订、实施、检查以及与医院的合作和管理;有市场推动部,负责业务的市场推动、激励、销售的策划、人员的培训以及辅助销售渠道的开拓。这样,既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又可以共享资源,能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 随着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应积极探索成立专业性健康保险公司的可能性。这种模式可以使公司将全部精力用于健康险业务的经营,在经营方式、风险控制方法、精算体系、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合作、经验数据的处理、产品设计与定价、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研究和尝试,推动健康险业务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健康保险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另外,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设立,将有效促进健康保险市场的竞争,刺激原有保险公司加快健康险体系的改造,也有利于与国际保险业接轨,提升我国健康保险行业的经营水平。因此,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独资成立、或与外资公司合资成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这是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 摘 要:目的 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并识别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与传导环路,旨在促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为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结果 影响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的直接因素是“保险防范意识”,牵制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的潜在因素是“年龄结构”,最基础因素是“教育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各影响因素彼此存在着交互递阶效应,并聚积成“城镇化水平、保险政策和家庭支出结构”三个节点要素。结论 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需打牢教育及经济的基础,基于国家决策与家庭决策的双向调节,发挥规避风险的健康意识的能动作用,从而推进商业健康保险稳步发展。 关键词:解释结构模型 商业健康保险 影响因素 商业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对被保险人因遭受疾病或意外伤害事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或导致工作能力丧失所引起的收入损失,以及因为年老、疾病或意外伤害事故导致需要长期护理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保险[1]。健康保险需求作为一种派生需求,消费者购买商业健康险可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形成一种补充,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充分吻合[2]。目前,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不平衡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但健康保险供需不平衡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购买健康保险需求的原因和对某一微观因素的影响,对其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缺乏认识,鲜有涉及健康保险系统的综合性的分析[3]。该研究借助系统工程学中的解释结构模型法,试图探讨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间的逻辑层次并揭示各因素间的结构关系,目的在于识别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平衡发展关键因素并厘清内部逻辑。希望本研究可以推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事业的发展,并对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工程,运行机制与影响因素包罗万象。结合既往文献并借助该领域学者的辅助判断,总结并归纳出当前商业保险供需体系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14类[2-6]:家庭财务支出结构、产品价格、国内生产总值、健康水平、年龄结构、老龄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水平、保险防范意识、现行的医保制度、产品匹配度、行业竞争、城镇化水平以及国家保险政策。 1.2 研究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是John Warfield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而开发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ISM的优势在于通过系统元素间相互影响关系的辨识,将复杂系统分解成为直观的多级梯阶结构模型。ISM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将抽象概念有向图化和相邻矩阵的逻辑运算得到可达性矩阵,然后进一步分解为层次清晰的多级递阶形。健康保险的风险主要来自疾病和意外事故。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的种类繁杂,具有易变性及不可预测性。受认识的局限,对其危险性的评估与预测非常困难,形成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2-4]:一是购买者的购买意愿;二是购买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然而,我国居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现状应实了布尔迪厄的那句话,在一种文化中不言自明的道理在另一种文化中显得莫名其妙,一部分居民长期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满足自身需求,而另一部分居民对商业健康保险形同陌路[2-4]。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因此,采用ISM技术识别出商业保险供需体系运行制约因素的结构及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较好的方法适用性和创新性。 1.3 建模步骤 第一,将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进行编号如下:S1―家庭收入支出结构;S2―产品价格;S3―国内生产总值;S4―健康水平;S5―年龄结构;S6―老龄化程度;S7―受教育程度;S8―医疗卫生水平;S9―保险防范意识;S10―现行的医保制度;S11―产品匹配度;S12―行业竞争;S13―城镇化水平;S14―国家保险政策。 第二,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A。通过判断要素集合中的每2个要素间是否存在二元关系,构建邻接矩阵A=()N×N,其中N=16,得到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运行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A阵。 第三,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M。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在线计算平台,输入建立好的邻接矩阵,计算出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M阵。 第四,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的一般骨架矩阵层级图。利用解释结构模型算法对可达矩阵进行层级化,通过进行结果优先的抽取方式,得到了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的一般骨架矩阵层级图。 2 结果 通过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影响因素的骨架矩阵层级图可见,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的14个影响因素存在一个三级递阶结构。将三级阶梯结构依次命名为:基础因素、融合因素、潜在因素和外显因素,见表1。 通过骨架矩阵层级图结果可见,在纳入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后,进一步整理得到了直观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 2.1 基础因素与融合因素关系 影响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基础因素为“教育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其一,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运行受微观家庭思维观念的影响,从而影响家庭财务支配结构,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水平的高低。其二,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运行受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国家出台的保险政策规制,采取各种正式或非正式调和手段,有效梳理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以此来带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作为现行医保制度下满足人们高层次需求的有效手段。 2.2 融合因素与潜在因素的关系 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的牵制因素是年龄结构(S5),我们将其命名为“潜在因素”,即:潜在判断、反映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程度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运行的融合因素详见表1。由图1可知,融合因素彼此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最终汇聚于“城镇化水平(S13)”这一节点要素,城镇化水平(S13)反映了年龄结构(S5)的成效。所以,城镇化水平(S13)是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的“上聚焦点”,我们将其命名为“终极传导焦点”。由图1还可知,家庭收入支出结构(S1)与现行医保制度(S10)作为基础因素的初始传导点,即,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下聚焦点”,我们将其命名为“初级传导焦点”。 2.3 外显因素与潜在因素的关系 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的直接因素是保险防范意识(S9),我们将其命名为“外显因素”,即:最直观判断、反映平衡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平衡程度的代表性评价指标。消费者的保险防范能力决定了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在此过程深受年龄结构的影响,不同基数的年龄结构的规避风险健康意识不同,不同年龄结构也代表着当地的城镇化建设水平,年龄结构是经济实力与国家政策宏观与微观评价的重要指标,进而推动消费观念的升级,最终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健康发展。 3 讨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与作用环路模型,针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现状以及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着重从4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3.1 经济与教育的基础作用 由解释结果模型结果可知:教育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是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基础因素。通过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可知[2-4],一个商品对于消费者的效用越高,那么消费者越渴望该商品,有更强烈的购买意愿。受教育程度代替风险厌恶程度来衡量人们对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及意向,消费者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需求也越大。一是因为受教育程度多拥有较高的经济水平,具备购买健康险的能力;二是因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风险管理的意识更强。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影响国家保险政策的制定[5]。经济基础是商业健康保险的根本动力,并以国家保险政策作为反映形式。因此,夯实教育与经济基础[3,4],致力于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及发展经济实力是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的根本。 3.2 国家政策与家庭决策的双向融合作用 基于解释结果模型结果:影响商业健康保险需求中融合因素是家庭费用输出结构、产品价格、产品匹配度、健康水平、年龄结构、老龄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水平、医保制度、行业竞争和城镇化水平,并以家庭经济输出结构及医保制度为关键节点,家庭财政支出结构,对健康保险的投入的家庭决策与以国内经济为基础的保险政策及医保制度等国家政策相融合,共同经由上述因素彼此制约,上述结果我们发现城镇化水平成为各要素的关键节点,受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激化保险行业间的竞争,调整保险种类,以达到最佳的健康―产品匹配度,创新的保险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健康保险的需要,关系到商业保险公司能否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6]。家庭支出结构影响商业健康保险的投入,这种家庭决策和国家决策的双向融合,成为商业健康保险供需平衡的中流砥柱。 3.3 人口结构牵制作用 基于解释结果模型结果:年龄结构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具有牵制作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7],低层次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高层次需求包括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不同年龄结构的居民安全需求不同,健康保险可以使人们因遭受疾病或意外伤害事故所引起的收入损失得到经济补偿[2,7],起到了满足人们安全的需求,不同年龄结构的居民其健康意识不同,年龄结构是平衡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潜在要素。 3.4 保险意识决定消费行为的能动作用 基于解释结果模型结果:保险意识最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保险意识反映消费者风险意识并主动的,有目的,有选择,计划性的支配家庭对健康的消费输出结构。这种健康意识决定购买健康保险行为。行为经济学认为对于商业健康保险需求[2,9],人并不总是理性的,消费者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和不同人认识并不总是一致,基于消费者的认识、认知及思维对于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实现具有一定影响[2]。规避风险的健康意识决定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行为,保险意识是平衡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外显要素。 4 结语 该文归纳出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14类影响因素,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法诠释出了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及传导环路,鉴别出了关键因素及因素的逻辑关系,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即,平衡商业健康保险供需体系需夯实教育及经济的基础,基于国家决策与家庭决策的双向调节,发挥规避风险的健康意识的能动作用。本研究为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因素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解释框架,希望为商业健康保险稳步推进提供一些参考。 商业健康保险论文: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探讨 [提要]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高速增长,而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却与此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解决方案,以期在如何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过程中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赔付率;保费收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使商业健康保险成为人们社会医疗保险的有效补充,这给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保险公司力图解决这些问题、逐渐提高经济效益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就是专业化经营。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出现了专业化的健康保险公司,本文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之路进行了探析。 一、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概念 商业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的直接费用或间接损失获得补偿的保险,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收入保障保险和长期看护保险。疾病保险指以疾病的发生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医疗保险指以约定医疗的发生为给付条件的保险;收入保障保险指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长期看护保险指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失去自理能力导致需要看护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是相对健康保险兼业而言的,也就是由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或在保险公司内设事业部、健康保险部,利用专业的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等经营健康保险并对其进行单独核算。代表了商业健康保险经营的发展方向,包括经营理念专业化、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经营范围的专业化、管理制度的专业化、健康管理的专业化等。 二、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 商业健康保险在国内大部分是与寿险混合经营的,而国外健康保险和寿险是单独经营的。目前国内已经有六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分别为: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太保安联、泰康健康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健康保险单独经营是发展趋势。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保险业复业时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业务规模较快增长、但仍有不足。由该图1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在2011~2015年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特别在2015年出现了最大的上涨幅度,保费增长823.29亿元,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上来看都是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一次高速的发展。随着个人卫生支出总体增速减慢,虽然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占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逐渐上升,近五年都保持在8%以上。同时可以看出,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始终很低,近几年徘徊在3.5%左右,且未超过5%。从国际数据来看,2013年加拿大、美国商业健康保险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0.2%、16.4%;法国、日本、德国商业健康保险占卫生总支出比例分别为10.9%、10.2%、11.0%,韩国商业健康保险占卫生总支出比例为7.1%。由此可见,我国与国外相比,商业健康保险占卫生总费用支出的比重还有一定的距离,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图1、图2) (二)健康保险专业化程度低下。目前,我国只有六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与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动作成熟的国家相差甚远。从图3中可以看出,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百分比一直低于20%,可见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规模小,发展不稳定,不能在整个健康保险市场上形成规模效应。从整个人身保险市场来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所占比例就更加低了,2011~2015年间这一比例一直低于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成熟的保险市场30%的水平,如图4所示。(图3、图4) (三)赔付率高、且不稳定。国外一般将健康保险视为独立于财产保险的人寿保险的第三种保险,而我国因其与人寿保险的标的一样,都是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所以将其与人寿保险混合经营。商业健康保险在人身保险中所占不足14.8%,且赔付额占人身险赔付额的比例不低于14.8%的问题,甚至在2011年健康保险的赔付额占到人身险赔付额的20.64%,同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却只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7.12%。从图5可以看出,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费收入的比例较平稳,一直保持在7%~15%之间。商业健康保险赔付额在人身保险赔付额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突显出了健康保险管理问题多,赔付额波动大的问题。(图5、表1;注:太保安联与泰康健康管理公司未列及) 健康保险市场总体赔付率较高,在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中体现得更加明显。2011~2014年为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发展初期阶段,各公司业务波动水平较大,可见目前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普遍存在着赔付率高且不稳定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对策 (一)健康保险公司经营层面。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应当用专业的营销手段来保证公司的产品在整个市场上的地位。其中最基本的在于明确自己的市场,针对不同的市场设计相应的营销策略。针对于城镇居民,商业健康保险的营销重点在于那些对基本医疗保险中自负比例需要分担的那部分消费者。而在农村地区,营销的重点则应该放在保费较低且普及性好的小额保险型产品上,同时也可以做到与“新农合”有效结合,与当地的社保机构合作,为其提供健康保险的管理服务,以其在城镇地区积累的成熟的经验,为农村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经办服务。同时,采用正确的营销手段和策略,强调健康保险产品的保障性而不是收益性,能扭转目前国内对健康保险存在极大误解的局面。国内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多为一些银保产品,并且很多采用电话营销的方式,加之展业人员对产品的具体情况介绍模糊,使很多人对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能力存在一定的怀疑。因此,要求展业人员在展业过程中遵循严格的业务流程,向消费者明确介绍产品的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以及后续的赔偿事宜,减少出险索赔时的纠纷,扭转国内对健康保险的曲解局面。 (二)健康保险产品层面。目前,整个健康保险市场应该重点发展“管理式”健康保险,一种真正能够使被保险人以较少的费用享受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的产品,打破现在保险产品存在的“种类多,范围窄”的格局,在住院费用和诊疗费用保险的基础上,强调细化产品种类,发掘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的产品开发能力,开展健康管理的相关工作,建立一个完整的健康保险框架,满足我国不同层面上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 (三)健康保险服务层面。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需要在业务承保利润不高的情况下,大力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赔服务,还包括伴随医疗健康服务的便利性服务,甚至包括与社会医疗保障部门合作的第三方管理服务、逐渐拓展开发的健康管理服务。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最初可以以此为突破口,简化理赔程序提高理赔效率的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从内部对客户服务做出真实评估,有利于公司快速规范售后服务,从最直观的角度提升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诚信水平,树立健康诚信的形象。 商业健康保险理论上之所以要进行专业化经营,是因为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所涉及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机构和被保险人三个方面,具有较大的道德风险,并且保险赔付率高、定价困难、经营难度大。从国际角度来看,健康保险发展最好的德国和美国,都采用了管理式医疗的方法,保险产品也是品种多质量高,并且国家都给予了明确的政策支持。相比较来看,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健康保险的发展,阻碍着我国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所以我们应当在公司经营、健康保险产品及健康保险服务方面专业化以期使健康保险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银行会计论文:促进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手段 银行工作者对会计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目前,有很多银行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会计内部控制没有明确的认识,片面的认为会计内部控制是会计管理人员和会计检查的责任,于己无关,因此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上也存在应付、敷衍的不良现象。会计内部控制不是简单的制度、文件的编辑,而是一种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立体的、动态的监督方法,它贯穿于会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另外,银行管理者与会计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控制也比较淡薄,致使银行过分追求扩大经营规模,而忽视了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存在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现象严重,近年发生的一些金融风险和案件无不说明这一点。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行动指南,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是通过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来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的。随着金融行业和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银行各项业务中被广泛应用,促使银行业务有序的运行和发展。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业务中应用范围和深度的扩大,也给会计内部控制带来新的契机,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建立和完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时效性和合理性,为控制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依据。另外,即使银行有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依然存在制度没有具体落实的情况,在执行上走形式主义,使会计内部控制作用得不到有效地发挥。 银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近几年来银行业务发展较快,新设机构网点多,且会计人员配备普遍控制紧,使得会计结算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达到要求。另外,银行人员流动性加大,跳槽频繁,股份制银行会计人员平均年龄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短。有些业务人员被简单培训就上岗操作,有些业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操作技能低,无法完成岗位职责的要求。 对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银行对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已经满足不了银行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审计独立性差、频率低、范围窄等各种弊端,这就是导致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制度没落实的根本原因。 强化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更新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管理理念进一步创新,把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看作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方法: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减少银行损失,就是增加了价值。反之,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不到位,就造成了银行的损失;另外,在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上,要避免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束缚,会计内部控制要随着银行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还有就是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机构要具有独立性,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内控制管理的工作能力。 (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会计内部控制观念,逐步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体系,并且针对会计内部控制标准,银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实施效率、效果的评估是达到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通过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和评价,能够充分调动会计内控制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银行内广大工作人员的参与配合管理的积极性。建立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其所得的绩效成正比的监督评价体系,消除对员工的扣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效果。针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定期的查漏补缺,及时的整理和完善,把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同时将银行的部分收入与会计内部控制相联系,建立风险管理考核小组,利用监督考核体系对各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测和督促。 (三)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以人为本”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构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创造和谐的内部控制工作文化氛围。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既要重视银行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约束力,也要充分认识到和谐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对员工的约束力和影响力,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文化氛围有利于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把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载体,明确工作人员是会计内部制度的建设者和执行者的地位,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政治作风正的内部控制工作队伍,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发展需要。 (四)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宣传,提高工作人员会计内部控制意识,通过积极宣传和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以及建立监督评价体系,赢得员工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各项制度最终需要人执行,银行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赖于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管理水平高的会计队伍。为此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80后、90后新人的特点开展思想和道德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各类岗位培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提升业务实际操作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下基础,因此会计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深刻认识财务、税务等多项相关的监管法规,掌握运用 管理会计、风险计量、价值估值等理论,并且熟悉内部控制工作的制度、工作流程等内容。 (五)增强计算机应用系统在会计内部控制中的渗入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在银行工作中也被广泛使用,因此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实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也成为银行管理系统开发的目标。银行在研发新产品或者系统升级时,要时刻将会计内部控制思想落实到新产品的设计理念、构架和流程上,实现计算机控制代替人工控制,有效的降低甚至消除人为控制的失误和风险。计算机系统在会计内部控制渗入的程度,也直接反映了银行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因此,扩大计算机应用系统在会计内部控制渗入的深度和广度,以此提升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水平。 结语 总之,银行只有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贯彻落实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才能确保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有序地运行,才能保证银行和客户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才能确保银行稳健经营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 银行会计论文:加强基层人民银行会计管理的思考 摘要:目前,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还不适应改革的发展。应完善内控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和方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一、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是加强金融管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作用的重要基础工作,是银行全部业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近年来,会计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内控制度、严肃结算纪律、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管理不严,具有内部制约性质的基本规定未认真执行。二是财务支出随意性较大,行为不够规范。三是会计监督不到位。四是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分析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人民银行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要认真研究分析并加以解决。 二、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成因分析 (一)内控制度落实的环境影响着会计内控制度落实的成效。 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环境包括很多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单位管理者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会计信息的使用程度及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基层行对会计管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软化,主要是个别县支行的领导对会计工作管理重要性在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没有真正把会计工作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平时研究少,过问少。主要表现为: 第一,有的行领导局限于传统观念,认为会计工作实行双重管理,即上级会计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局限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缺乏对本单位会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在会计工作满足于账平表对,资金不出现问题,从而使会计反映、监管作用未能发挥出来。 第二,部分行常常抽调会计人员搞行里中心工作,使一些会计人员不能正常从事会计业务;把会计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其他部门,使会计部门成为基层行基础知识培训基地。 第三,有的主管行长缺乏对会计知识、会计业务的了解,关心本行费用指标的多少、经费的松紧较多,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了解不深不细,对会计信息缺乏认真分析,对自己是会计责任主体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岗位设定与现有会计人员配置的矛盾。 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县支行会计国库科承担着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双重职能,一般应设置接柜岗、记账岗、复核岗、联行岗、综合岗、系统维护岗、会计主管岗、事后监督岗、电子联行岗、票据交换岗、结算管理岗、会计档案管理岗等岗位。其中事后监督员、票据交换员、系统维护员、会计主管员不得参与日间账务处理,记账员、复核员必须交叉,联行来账、往账和联行对账与管理必须分离,印、押、证必须分开管理。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人少岗位多的矛盾。要保证正常业务开展,必须一人多岗,一人多责,如遇培训、外出检查、正常休假等情况,兼岗和顶班就不可避免。人少岗位多的矛盾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就会不同程度出现混岗、兼岗现象,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不复存在,风险隐患较大;另一方面,县支行人员较少,会计业务量较小,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势必造成会计人员占全行人员比重较大,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县支行其他工作的开展。 (三)实现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与县市支行人员素质的矛盾。 按内控制度的要求,联行、记账、同城票据交换、财务等重要会计岗位人员原则上两年轮换一次,会计主管人员原则上三至五年轮换一次。强制性的定期轮岗或离岗审计,对防止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盗用联行资金,减少会计资金风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县支行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其一是县支行从事过会计工作的人员少,懂核算、懂会计管理的人员更少。据统计,某市9个支行中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不足50人,具有中级会计师资格的不足20人,现有会计人员一半以上无会计证。在这样一个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下,搞岗位定期轮换条件不成熟。 其二是调整的新手较少接受过会计知识培训,对会计制度了解不多,对防范金融风险缺乏认识,特别是会计核算操作无从着手,需要一定时间培训、熟悉的过程。从该市各支行近两年调整的会计人员看,调整人员较多的行,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大范围地调整会计人员,势必影响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提高。 其三是联行、结算工作技术性较强,联行结算人员必须对《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支付结算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适应人民银行结算管理的需要。外来的会计风险很大程度上是靠一线结算人员的工作经验来防范的,如果联行结算人员轮岗过勤,也会 一定的会计风险。 (四)会计财务部门与营业部门、国库部门之间的业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协调。 在会计管理上,会计部门、营业部门之间时常出现不够协调的情况,这容易产生管理上的漏洞和重复。会计部门是辖内金融会计,也是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的管理部门,营业部门和国库部门是具体业务操作部门。而县支行会计国库部门,既承担着营业具体业务,还要负责国库、会计财务业务,业务管理分别接受中心支行会计财务科、营业室、国库科三家的指导,由于具体工作布置和管理“政出多门”,县支行会计国库科无所适从。比如,在登记簿设立上,上级行三个部门合计要求设置登记 簿有60种之多,近一半完全可以合并或撤消重复登记。如果三家在业务管理上统一要求,县支行会计国库部门能够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从事金融服务和结算监管,会使整个会计管理和监管有一个较好的发展。 三、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文秘站版权所有 会计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会计核算质量和金融风险的防范,而且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因此,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会计工作,从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从工作上处理好一个关系。 第一是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中央银行会计是宏观金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会计人员在管理范围上,不仅要管好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及时办理各金融机构的缴存款及其相互之间的资金清算,还要管理结算。在管理内容上,会计部门要利用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搞好会计分析,通过其固有的反映、监督职能,为宏观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同时做好内部资金和财务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是会计工作要实现由“核算型”到“管理型”观念转变,即以记账、算账、报表、费用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体系转到以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安全为中心,以执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为主要任务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央银行会计工作范围也要逐步延伸拓宽,反映、控制、监督、管理、分析、预测都是中央银行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第三是处理好会计改革和加强会计管理的关系。会计改革势在必行,任务繁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金融活动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作为金融管理职能部门之一的会计部门,管理与改革同等重要。因此,应当处理好改革与管理的关系。改革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开辟道路。人民银行会计应加快改革步伐,尽早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二)夯实会计基础,规范会计行为。 银行会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会计风险具有隐蔽性、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的特点。为确保会计核算操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必须从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入手,狠抓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规范操作程序和会计行为。 首先是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约措施。对现有不合适、不合理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补充、修订,使之更严密、更完善,通过建章立制,使内控制度的触角延伸到会计核算的每一个角落,保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堵塞漏洞。 其次是严密程序,强化管理。要按照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对所有岗位都要制订制约措施,避免管理失控、制度悬空。严格实行印、押、章使用与保管环节的相互分离,会计核算与事后监督相分离,做到相互牵制,相互监控。 再次是明确责任,奖罚分明。要对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会计岗位责任制作出明确规定,把会计制度、任务和工作职责具体分解到会计部门的各个柜组和岗位,落实到具体经办人员;对主管行长、会计主管、复核员、经办员的责任应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最后是加强事后监督。长期以来,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反复强调对核算过程的检查核对,但却忽视了对核对结果的监督,核算过程中的检查核对只在经办人员之间相互进行,起不到应有的防范作用。为此,要设置事后监督岗位,对发生的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检查,建立会计核算的第二道防线。 (三)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 解决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配置不合理、会计监督不到位、会计人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等问题,只靠健全内控制度难以奏效,必须从改革会计管理体制人手,打破会计工作分级管理的体制,实行会计核算集中管理。集中管理主要体现“四集中”: 一是集中会计核算,就是改变现行人民银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提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 二是集中事后监督,即在中心支行建立事后监督中心,把各营 点的会计凭证集中到监督中心,监督人员按照业务种类、凭证要素逐笔监督审查,对照核算中心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种差错,杜绝各类违章、违纪及违法行为,达到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的目的。 三是集中账务查询。即在核算中心设立查询专柜,专门负责各类查询查复,以检查发现查询中漏查、错查、迟查现象。 四是集中会计档案保管。即集中核算后营业网点的主要会计凭证,必须于次日传递到事后监督中心,由事后监督中心监督移交至核算中心。各营业网点可以不保管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由中心支行集中保管,专人负责。集中管理不仅有利于职能的转换,使基层人民银行摆脱大量繁琐的具体业务,集中力量,突出监管,而且也能很好地解决基层人民银行岗多人少的问题,既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可解决会计监督“四个不到位”问题和会计、营业室、国库三家在业务管理方面的不统一、不协调现象。 (四)全面增强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分析和管理水平。 会计核算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为此必须在强化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上下功夫。文秘站版权所有 首先要稳定充实现有会计队伍,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技能,使他们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自觉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履行职责;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增强法律意识、纪律意识,提高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的自觉性。 其次,从领导到会计人员都要重视会计分析,充分发挥会计分析对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利用会计部门的自身优势,通过与统计等部门的信息交流,选择定点联系行等手段,详尽占有资料,充分利用电脑,建立对口的会计信息资料库,选用正确的方法,为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建立会计分析和考核制度,将会计分析列为会计工作考评的项目,以促进会计分析的开展和分析水平的提高。 银行会计论文:对我国中央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研究 论文摘要: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蝴蝶效应”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金融稳定的维护者,各国中央银行都在应对这次危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探讨在新形势下中央银行会计风险的控制,对于提高央行的资产负债质量、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作用巨大。 论文关键词:中央银行;会计风险;控制 一、我国中央银行会计风险概述 所谓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央银行会计风险,可以定义为中央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中央银行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随着金融危机发生后所带来的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央资产质量恶化的可能性仍将存在,会计作为记录、计量、反映资产负债信息的最直接工具势必面临着相应风险,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标准不完善形成的会计风险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在国务院领导下,承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资本全部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同时,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会计核算要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会计目标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单一的受托责任观,以真实完整的记录和反映各项业务活动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维护资金和资产的安全。随着人民银行所开展业务活动的拓展、所运用的会计核算系统的完善、会计信息使用目标的多元化,对全面了解人民银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服务成本效率等相关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权责发生制的资产、负债信息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但我国中央银行会计属预算导向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以当期实际发生的收支金额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当费用发生期与受益期不在同一会计期间时,容易产生收入与费用、成本的背离,当资产、负债计息期跨越多个会计期间时,无法真实反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的完整信息。会计核算存在诸多不足:一是不能全面记录和反映央行资产负债情况,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目前人民银行会计制度规定,人民银行财产按实际成本入账且在存续期内不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这就使得储备资产中的金银、外汇储备等价值波动较大、市场风险较高的资产容易发生贬值,无法真正反映其价值。二是对于具有明显市场特征的金融工具没有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无法表明其现时价值和未来价值,在市价波动时无法通过账面价值调整来维护人民银行的财务稳健。三是再贷款、再贴现等不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在表外核算且不计提跌价准备,使得会计报表容易产生资产虚假膨胀,无法反映人民银行资产的真正质量,无法实现与国际同行的会计可比。四是未强调配比性原则,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计量基础,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资产负债表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两种报表计量基础不同,当合并后就不能真实反映央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提高我们对外提供的本外币合并报表的质量,对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人民银行的公信力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不完善形成的会计风险 自1984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经历了模拟手工代替(1984~1994年)、单机版会计核算(1994~2005年)和网络集中核算(2002年至今)三个阶段。尽管目前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内部控制,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一是缺乏独立的会计风险管理部门。目前,从总行到基层行,会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主要由会计部门负责组织,从管理体制上来讲,会计部门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会计风险评估工作独立性难以保证。二是控制活动不严密,技术防范手段落后。部分内控措施未有效嵌入集中核算系统中,无法从根本上防范人为的操作风险。比如,操作员普遍采用代码加口令认证方式登录集中核算系统,操作员代码公开,无法避免操作员循环使用口令和相互借用操作员代码和口令的情况。三是内部监督未完全到位,较易引发风险隐患。目前,虽然人民银行系统内部均增设了事后监督部门,与原有的内审部门监督、纪检部门监督等共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监督体系。但这些监督均为事后监督,存在时效性不强的问题,不利于及时发现资金风险或业务差错。同时由于内部监督的手段仍沿用传统的做法如仍以账簿、凭证检查等方式为主,而且对会计的监督行为主体又分散于会计、事后、纪检、内审等多个部门,存在监督手段落后,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不利于对会计风险的控制。 二、我国中央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随着央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进一步加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职责的进一步强化,引入权责发生制、优化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加强和改善内部控制等手段都为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我国央行会计更好的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面对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重塑中央银行会计标准 经历过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对建设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成为会计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是与比较有影响力的会计准则体系(/IFRS和GAAP)趋同。针对我国中央银行所处的经济体制、预算体制等特点,我们建议,中央银行会计标准应该进行改革,但如何改,则需要斟酌考虑。首先,中央银行会计标准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这是由中央银行的职能所决定的,这就要求中央银行的会计标准应该能够反映央行的特点,应该考虑央行特有的业务性质;二是审慎性原则。这是因为央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组织,它必须首先考虑的是一个国家的政策效应和资产安全,为此,我们在重塑央行会计标准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资产减值的确认、贷款拨备和损益的确认等相关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历了金融危机质疑的情况下,美国公允价值计量仍被保留下来,这反映了公允价值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标志。因此建议根据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趋势,遵循公认的会计原则,改革人民银行会计标准,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从资产本身的性质和重要性出发,考虑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结合权责发生制改革人民银行对持有的金融资产的计量手段,改变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协调预算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 (二)加强改善内部控制,构建全面有效的中央银行会计风险管理机制 根据COSO(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赞助组织委员会)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人民银行的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内部管理的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一个风险环节的处置和干预,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风险管理过程,渗透到人民银行方方面面的业务处理过程,涉及到各级人民银行和人民银行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及岗位人员,遵循重要性、及时性、协调性、成本效益和独立性原则。建议借鉴ERM框架的理论成果,进一步细化人民银行风险管理要素,与风险管理目标、人民银行各级机构结合起来,将人民银行会计风险管理要素分为内部环境、目标确定、事件的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在风险分析活动中,各级人民银行的工作目标、战略部署、 计划安排要合理地反映外部环境、可使用资源,要考虑到存在的主要风险。在风险识别活动中,要识别内外部环境中所有的风险环节,不论大小都不能遗漏,保证风险轮廓勾勒的完整性。除了做个别风险分析,还要考虑同时发生某些风险的情况。了解了风险的重要程度后,中央银行各级部门应迅速做出“反应”,决定是否接受风险、避免风险,还是减轻风险。对于中央银行完全不能接受的风险,比如违法违规经营的风险,一般是避免这种风险,即放弃带来这个风险的工作计划或行动安排,因为任何风险控制的措施都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对其他有相对的风险回报的风险,单位可以考虑接受,但要采取减轻风险的措施,才能将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同时,建议引入CSA(控制自我评估),定期对风险管理机制的要素、过程、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会计风险管理机制进行修正和完善,确保其始终处于有效的状态。 (三)改善会计信息的揭示与披露 离开了来自银行内部和外部及时、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中央银行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就根本无从谈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会计标准国际化趋势的进展,全世界的中央银行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国际通用的会计标准进行核算和披露。中央银行向透明化的转移源于两个趋势:第一,独立的和负责任的中央银行可以带来较低的通胀率,这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利益;第二,理论和实践都集中为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和信息不对称的减少,这将导致更有的决策和更高的产出。按照IMF关于提高透明度的要求,我国央行应克服传统的思想倾向,改善领导理念,针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信息需求,谨慎地制定原则,制定中央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及缠上逐步建立健全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会计信息披露监督机制和会计信息披露考评机制,增加会计信息透明度。具体措施为:一是改进会计核算手段,提高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和网络化程度;二是建立和健全会计信息披露机制,逐步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程序化。 防范与化解中央银行的会计风险是防范与化解整个央行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更好地执行央行职能,维护金融稳定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防范与化解中央银行的会计风险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而要多方面、全方位看待。 银行会计论文: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在组织它的内部核算的同时,还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这种特殊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除了发挥反映和监督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发挥着对外结算服务这一重要职能。由此产生了国有商业银行会计体系的另一分支一-结算会计。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模式基本上停留在财务会计阶段,是一种重反映、轻监督,重财务、轻管理的“记账式”会计。监督职能被人为削弱,为结算服务职能没有被充分认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会计模式,研究和探讨新的模式: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加强经营管理,控制经营活动,实现“记账式”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另方面,要重视和加强为结算服务的职能,促进安全、效益两大目标的圆满实现。 一、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核算与管理并重原则。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要讲求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为企业记好账,为客户服务好是无可非议的。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单从财务核算上做文章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经营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内部核算与外部核算并重原则。银行会计不同于其他行业会计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它一方面要核算银行本身的业务活动,包括金融资产、负债、权益的增减变化;同时,由于银行的大部分业务活动是由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营活动引起的,这就决定了银行还要核算、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的资金活动情况,为其提供各项支付结算服务。因此银行必须在搞好内部核算的同时,加强对外部核算的控制、监督和管理,确保营运资金安全。 (三)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并重原则。事前规划是对银行未来的会计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与筹划。事中控制是银行对日常会计活动进行严密的监控与跟踪,按照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的内控原则,加强对财务核算、支付结算等整个会计活动过程的控制,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风险和隐患。事后监督是银行对已经完成的会计业务进行检查、复核和把关。通过事后监督可以发现和纠正会计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从而实现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化解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会计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环环紧扣,缺一不可。 二、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依据上述银行会计的职能和原则,我们可以将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设计为总会计负责下,财务会计、结算会计、管理会计并行的会计体系,其基本框架如下图: (一)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是银行所有者(投资者),其核算依据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度。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内容)是以货币表现的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具体包括:银行拥有各项资金、财产的数额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经营活动过程中各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收入和财务成果。 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应建立由预算会计、成本会计和费用会计构成的,各自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1.预算会计。它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包括财务收支预算和固定资产预算等。其核算和管理的内容包括两方面的指标:一是反映一定时期财务规模总量的指标,如各项收入、支出、费用、税金、利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二是反映一定时期财务水平的相对指标,如收息率、付息率、人均利润率、费用率、产权比率、资本比率、固定资本比率等。2.成本会计。设置成本会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舍员成本意识,树立核算观念,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取得最大的财务成果。其核算和管理的内容,按与银行经营活动的关系而言,可分为经营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和管理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成本核算一般可实行一级法人监管下的四级核算制(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和县市支行),支行以下的分理处、储蓄所可实行简易成本核算。3.费用会计。费用会计的核算内容包括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业务费用和为组织与管理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当前,城区行可采取“报账制”,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农村行可采取“划拨制”,实行先拨后用,分散核算;对部分费用科目可实行授权核算。在财务会计的核算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必须遵循一般会计原则,特别是真实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配比原则。其二,分清三个界限:一是成本支出与非成本支出;二是按比例控制支出与按比例计提支出;三是本期成本、费用与下期成本、费用。 (二)结算会计。结算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居民个人。其核算依据是《支付结算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条例》、《账户管理规定》、《联行制度》和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结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以货币表现的各项资金结算和往来业务。 按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应建立由门市业务会计、资金清算会计和联行会计组成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结算会计核算体系。1.门市业务会计。它处在业务第一线,直接面向客户,为客户服务,所以又称网点会计或柜台会计。其核算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客户存款的存取、贷款的收放以及为客户办理汇票、本票、支票、银行卡等各项人民币和外汇结算业务。2.资金清算会计。它以银行各项往来资金清算为核算内容,具体包括:内部资金清算、联行往来、系统内存、借款、通存通兑、同业往来清算和与人民银行的资金往来等。3.联行会计。主要核算系统内各级联行电子汇兑往来、实时汇兑往来以及与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往来等。 在结算会计的核算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必须搞好风险防范,加强内控机制,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始终贯彻“规范操作、授权分责、监督制约、账务核对、安全谨慎”五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为客户提供各种结算服务的同时,确保银行营运资金安全。二是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逐步实行会计电算化、网络化。推行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可以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形象,增强业务竞争力;可以规避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违规、虚 假行为,防范和化解行为风险;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各级行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业务管理人员。目前这方面虽无统一的法规和制度,但应依据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特定的技术、方法。 管理会计的核算内容主要是控制、预测、决策等经营管理活动。银行内部应灵活运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各种科学方法,对货币信息和非货币信息进行核算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按照银行经营活动特点,可以将管理会计划分为预测会计、决策会计和责任会计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管理会计体系。1.预测会计。符合实际的计划与决策必须以科学的预测为前提,预测的内容依据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而定。就现阶段而言,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存款、贷款、收入、成本、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定量法和定性法。2.决策会计。决策是指决策人为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对预测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计算和判断,从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确定最优方案。决策可分为短期决策、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现阶段,主要有存贷款目标决策、投资决策、新业务品种开发决策、利润目标决策等。3.责任会计。责任会计是将会计数值同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联结,对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经济责任和工作成绩进行计量、检查和考核。建立良好的责任会计制度,不仅可以促进经营管理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可以使银行内部各部门从全局出发,调节和控制自身的经营活动,为实现银行的总体经营目标而相互协调运行。推行管理会计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应贯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对管理会计还比较陌生。为此,一是可选择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会计力量较强的行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在各级行内部全面推开;二是应明确管理会计的核算主体为各级经营行和管理行,其中责任会计的核算主体为各级行内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的各职能部门。三是管理会计既要利用大量的账内数据,又要采用大量的账外信息资料,因此必须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运作,才能保证管理会计这一科学管理方法顺利运行。 (四)会计中心。国有商业银行会计中心是财务会计、结算会计和管理会计三大系统的管理、指挥、协调和监控中心。其主要职责:一是会计制度管理;二是会计机构和人员管理;三是会计工作目标管理;四是会计报表信息管理;五是网络中心的运行:六是会计检查、监督和辅导。会计中心应设总会计,对全行的会计反映质量和核算监督过程负总责。 综上不难看出,商业银行的上述会计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下管理优势和特点:(1)既发挥了会计的反映和监督两大职能,又体现了国有商业银行结算会计的特点:(2)既体现了效益原则,又体现了“核算与管理并重、内部核算与外部核算并重、事前规划与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并重”的会计理念,能促进银行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3)既体现了金融业务发展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金融会计内部控制的一般原则,能有效规避会计风险,保证银行营运资金安全。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在精心做好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会计结算服务功能,同时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会计管理实践,形成一个融核算与管理、反映与监督、经营与服务于一体的会计管理新模式,是改革和深化会计管理的现实选择。 银行会计论文:银行会计体制金融革新影响 一、金融创新对银行会计冲击的表现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成功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金融业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结构并存、相互竞争的新格局,金融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会计部门面临的不确定性却逐渐增大且已严重影响到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成为当前金融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现行金融制度安排,我国已建立了以总、分行基本制度为主体,以会计业务责任授权、岗位工作规范、操作规程、实施细则等为辅的制度体系。但在现行的经济运行中,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及在实践领域中日益显现的人格特性使得在起初的制度设计中得到充分论证的制度框架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极易导致金融会计风险的形成和爆发。 1.呆、坏帐损失的确认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呆、坏帐核销的实质是为了更好地保全资产和维护债权。如果商业银行仅仅热衷于呆帐核销,而对相关档案及资料妥善保管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放弃担保期间的努力,就会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呆、坏帐损失。另外呆、坏账的确认难度也较大。 2.微观有效激励不足与宏观监管不作为并存。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及转轨期间的制度“真空”,金融业产权问题亟待解决,内控制度薄弱、权利制约失衡、会计信息失真、岗位设置不合理、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屡有发生,极易发生操作风险。二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微观行为主体自身缺乏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信息的不完全考虑,金融会计人员常倾向于在既有方案附近寻找解决方案,在海量信息面前表现出“有限理性”,而这很难激发会计人员参与学习的动机。三是部分金融企业在本位主义驱使下的违规竞争、高息揽存现象,使金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形成市场风险。 3.现行信息管理体系与防范金融会计风险自相矛盾。由于政企不分,金融企业现行运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照搬政府的运作方式,形成庞大的委托链条和过长纵向管理链条,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不够,信息管理体系只是被动地适应,并没有起到促使金融企业流程再造、职权重新分配、工作重新分工的作用,极易产生信息失真和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经济效率降低的同时,反而加大了边际成本和交易成本。 4.知识内隐对金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运用过程中,由于因果关系不明、人格特性模糊以及既得利益(特权、优势等)的维护,知识的横向、纵向转移十分困难,共享机制难以有效形成,显明知识成为冰山一角,更多的知识则隐藏于金融会计人员。 二、对银行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 (1)重新考虑和组合银行结算体系。现行支付结算办法对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的开办行与使用范围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定。在实际操作中,中小金融机构由于汇路不通被排除在银行汇票的开办之列,而商业汇票由于城乡信用社条件所限也被排除在外。小型金融机构结算工具单一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但为了自身业务的拓展,小型金融机构自身变通的开办商业汇票一类的业务。结果给人民银行的会计检查带来了难度,因为从会计结算监督的角度来论,私自变相开办结算工具属于超范围经营,但从支付结算办法中又找不到强有力的证据。因此,无论从业务的拓展上还是监管角度,甚或服务经济方面,都应对原有支付结算办法进行修订。 (2)拓展金融企业会计要素范围。对会计对象按会计目标进行基本分类即形成会计要素,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反映一个会计主体制定时点财务状况静态信息和某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动态信息的“资产”和“负债”。根据金融企业的会计目标需要,将会计定义的“资产外延扩充”,即把现行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区分为“确定资产”和“不确定资产”。同理,“负债”也应包括“现实负债”和“或有负债”两种。 (3)采用多重化的计价基础。传统会计多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具有精确性、客观性等优点,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由于新金融工具不存在历史成本,其会计计价最可行的办法是按其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不同的会计计价基础适应着不同的经济业务的计价要求,更符合金融发展的客观实际。 (4)实现银行业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核心,资本市场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银行会计论文:谈商业银行会计部位风险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计职业活动分工的具体化、职业活动的内容丰富化,会计的职能、作用在扩展和深化,会计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在逐步提高。银行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中逐渐发挥着重大作用,银行会计作为信息的供给者、经营活动的监督者,肩负着依法核算、提供真实信息、控制风险、提供优化服务和实施会计监督的基本职责,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银行会计风险也自始至终存在于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因此,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是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商业银行会计部位易产生的风险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结算业务、提供金融服务为主要职能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银行会计作为信息的供给者、经营活动的监督者,肩负着依法核算、提供真实信息、控制风险、提供优化服务和实施会计监督的基本职责,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现代经济生活中,银行会计已成为经济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会计人员直从事着钱、财、物等容易诱发人思想变动的会计活动,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会计内控制度是否完善等都直接影响会计部位活动,会计部位涉及的主要风险有: (一)操作风险 1.操作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操作风险是指会计人员非主观原因产生的因会计理论知识浅薄、业务操作技能不熟练,对财经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内控制度了解不深入等造成的风险,或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因工作失误、受外部事件的冲击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产生的风险。造成操作风险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会计人员会计理论水平、会计操作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差,不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客观不能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各项管理规定进行银行会计职业。 (2)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按照“内控优先”的原则,建立与会计业务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对相关会计业务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部分权力制约失衡。 (3)内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监督、检查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会计业务发展需要,内部稽核、审计人员对稽核、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要求跟踪整改,检查制度执行不彻底,会计主管对会计业务的正常跟踪检查不能做到事前防范等,潜在操作风险加大。 2.操作风险带来的影响 银行会计人员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有:印、押、证风险;预留印鉴卡管理风险;往来类帐务核对风险;票据支付风险;现金出纳风险;账户、科目管理风险;岗位口令管理风险;帐实核对风险;上门收款风险等。 操作风险带给银行的影响可能是声誉上的诋毁,也可能是直接财产损失。目前,会计人员发生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在票据支付结算风险和会计内控制度执行风险。《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规定,存款单位办理印鉴更换手续,必须持单位公函、经办人身份证件、原预留银行印鉴等方可办理更换手续。2006年12月,一单位会计向我行下辖某支行申请办理法人代表印鉴名章更换手续,理由是单位法人代表名章丢失。单位没有出具公函,而是出具了盖有“财务专用章”的法人代表印鉴名章更换说明,会计人员没有仔细审核更换印鉴说明签章,直接办理了更换印鉴。后得知,该公司法人代表名章没有丢失,而是公司法人代表与股东之间产生了矛盾,其中会计人员在没有公司授权的情况下,私自更换了印鉴。由于会计主管在审核签字时发现问题,及时与该单位沟通,及时采取措施,才避免了操作风险。 2006年7月,我行一外汇会计接柜人员在办理一客户的美元资本金结汇时,因外汇管理局核发的“开户通知书”上注明贷方累计发生额最高为500万美元,接柜人员在办理结汇时,该客户资本金账户贷方累计发生额已超过500万美元,由于会计人员对外汇账户限额管理不是很了解,没有及时提醒客户到外汇局办理增资登记手续,对超过500万美元部分办理了结汇,受到了外汇管理局的批评,使我行的声誉受到了影响。 2007年2月,我行收到已经南京市某商业银行贴现的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一份,金额680万元,经核对底卡联,该笔银行承兑汇票确系我行开出,解付人员在核对被背书人签章时发现,改行委托收款签章不是“结算专用章”,而是“业务用公章”,于是我行及时把该笔票据退回。南京市某商业银行后来电话告诉我们,由于会计人员对贴现票据委托收款签章不熟,造成该笔资金没有及时划回,不仅影响了该行声誉,同时造成资金五天在途损失。 上述案例是银行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真实的操作风险反映,现实生活中,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及会计内控制度执行问题,有完善、严密的会计内控制度,会计人员不用心去学、认真领会,一知半解,加上培训力度不够,没有全面的、系统的操作概念,势必造成经办中的操作风险。业务素质是生命、是本钱,良好的业务素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水平,贴近人于人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服务客户、贡献社会,提升经济增加值。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学习银行会计各项内控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业务素质,化解操作风险,保障银行资产及个人财产免遭损失。 (二)道德风险 1.道德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人员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故意违反职业道德,造成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这一术语起源于保险业,早期的火险业主发现,那些对其房地产进行全额保险的业主对毁灭性的火灾具有特殊的兴趣,特别是当他们房产的市场价值低于投保价值时,该座房产就会莫名其妙地发生火灾,渐渐地这一术语被用来解释“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的产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道德风险通常有如下几种形式: (1)显着性道德风险和隐蔽性道德风险。显着性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从业人员不加任何掩饰,公开违反职业道德并造成各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如会计人员漠视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规定,有章不循,有令不止,拒不执行命令,导致资产损失,其特点是性质恶劣,目标明确,时效性强,影响极坏,但这种情况在一般情况下较少;隐蔽性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出于私欲,通过秘密操作或受大环境的影响,违反职业道德并造成各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盗用他人印章、微机操作密码,私自篡改会计账表,非法占有、占用银行资金等,最终造成银行资产的损失。其特点是隐蔽性和流动性强,目标具有不确定性,不易发现等。当前,此类道德风险在银行内部比较普遍,危害性极大。 (2)管理决策型道德风险和执行型道德风险。前者是指由于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的败德行为导致各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具有危害性大、传染性强、防范难度大的特点,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美国世通、安然公司,是典型的管理决策型道德风险;后者是指一般人员在处理日常业务和事务中的败德行为造成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强、岗位局限性强的特点。 2.道德风险带来的影响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而真正的风险主要还是来自于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可以采用统计计量的方式来规避,但道德风险却是无法规避的。道德风险产生的后果比操作风险带来的后果严重,往往直接导致资金运营安全程度的降低,甚至形成事实上的资产损失。 有些会计人员监守自盗,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利,私自浸吞公款,给银行资金造成巨大损失。工行佳木斯市佳西支行会计科原科长胡俊军盗用公款涉案金额达2316万元,办案人员在总结胡俊军案发经过时得出,工行佳木斯市佳西支行在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该行长期重业务发展,轻思想政治工作,忽视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为胡俊军案发埋下了隐患。 一种高尚行为的产生绝非偶然,他是理想与信念的升华,是志向与抱负的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唤起会计人员的觉悟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激起会计人员更加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地按照会计制度、财务规章去约束和节制自己或他人的违禁行为,使自己在工作中敬业爱岗、克己奉公、遵纪守法、廉洁自率,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能够规避道德风险。 (三)会计内控制度风险 1.会计内控制度风险概念 银行会计内控制度是指商业银行为保障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经营管理效率,避免或降低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会计内控制度的核心是防范风险。 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包含五个要素:会计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会计风险识别与评估主要指:内部控制发生的问题一般反映为建立识别、计量和管理风险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对各项业务均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定期修订和完善。银行会计内控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岗位责任制;授权批准制度;入帐审批制度;实物控制制度;记帐与保管分离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业绩报告和奖惩制度等。 会计内控制度风险是指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不严密,会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较差,组织结构混乱、职责不清等造成的风险。 2.会计内控制度风险带来的影响 当前银行内控制度建设已成为银行安全、健康运行的保障,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持续、快速发展。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对内控制度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商业银行内控是银监会监管的基础和前提,任何监管制度都不能代替银行的内部控制。为保障会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加强会计控制环境的建设,实现会计机构合理化设置,实现会计人员合理配置,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加强会计风险与评估,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测量、评估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会计监督与评价。 完善、严密的会计内控制度有利于建立岗位责任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秩序;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会计内控制度没有健全或没有建立,或会计内控制度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势必造成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滥用职权、缺乏制衡,效益低下、缺乏竞争。 通过最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总结出那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企业文化先进的支行,在内控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方面都比较好,竞争能力强、发展有后劲;那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差、缺乏良好职业道德,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支行,在内控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方面都比较差,竞争能力差、发展乏力。 四年前河南安阳市发生2070万元诈骗银行大案,安阳市农行班子集体辞职。内黄县成信物资有 限责任公司经理武文正利用承兑汇票,采取内外勾结或买通工作人员方式,诈骗银行巨款达2070万元,此案涉及5个基层营业所,6名基层营业所负责人及一批相关责任人员。事件发生后,农行总行党委非常重视,及时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安阳市农行在内控制度的建设及内控制度执行中存在严重缺陷,用人不当、失察;内控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形同虚设;监督、检查机制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无视上级文件,内外勾结,是一起典型的诈骗银行资金案。 为使会计人员“办事有依据、操作有规章、过程有监督、事后有考核”,会计人员必须把内控制度的执行与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内控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会计业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使会计内控制度的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二、防范银行会计部位风险对策及建议 面对以上银行会计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已成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管理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防范银行会计风险应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等几个方面入手,制定、落实相应的对策。 (一)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具有相当的经济理论水平、政策法规水平和相关业务知识水平,同时要具备会计理论水平、会计操作技能和财务管理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以有效防范会计部位操作风险。业务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实践经验、时间积累和培训,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建立相应考评机制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抓起: 1.加强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建立会计人员培训制度,通过考试、培训和在线学习等形式,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受银行内部减员改革的压力影响,每年新进入银行的员工和从其他岗位上调整的员工往往没有经过会计业务上岗培训,便直接进行会计业务的操作,操作风险进一步加大。培训是短时间内解决员工上岗及获得新业务知识的有效途径。培训应注重层次性,对会计管理人员注重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对前台营业人员注重操作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由于培训时间有限,自学应成为会计人员最好的首选课堂,自学可以不受地域、条件、环境的限制,为个人积累更多的精神财富。培训应注重实效性和结果,每年给会计人员建立培训档案记录,使培训工作制度化、合理化,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不同业务岗位交流。银行会计内控制度要求,不相容岗位不得混岗操作,会计流水式的作业,控制了内部风险,但对会计人员全面了解会计业务的全过程提供了困难。网上银行、重要客户服务系统、远期结售汇、远期外汇买卖、国内信用证等新业务、新品种的推出,会计人员必须定期岗位交流才能系统、全面了解各项新业务、新知识。为使会计人员成为“一才多用”、“一专多能”的综合人员,定期的岗位交流不仅可以防范风险,同时造就了业务较为全面的会计人员。 3.加大银行教育经费的投入。目前,银行职工教育经费按照计税工资的1.5%提取,用于银行职工教育发展。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这一计提比例不能适应员工培训需要,通过多渠道加大对员工的教育经费投入,做到教育经费专款专用,应为今后人员培训提供保障。韦尔奇自认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培养人才,他曾说:“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去发掘一些很棒的想法,扩张它们,并且以光速般的迅捷将它们扩展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我坚信自己的工作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拿着化肥,让所有的地方都枝繁叶茂”。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学历越高越好,进来之后,没有及时的培训和培养,由于知识的不断贬值导致人才的浪费,人力资本抬高了,人力资本效用却没有提高。 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会计法》明确要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各商业银行也有规定,从事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不同的会计等级资格,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激励约束机制考核不健全,仍有部分会计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资格等级证书,对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放松了警惕。建立会计人员业务资格等级管理,明确不同岗位必须具备的相应业务资格等级,实施等级差别化管理,将等级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职务挂钩,调动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建立规范、严密的会计内控制度,建立会计部位的风险预警、评估与识别。个别会计人员内控意识薄弱,相互之间盲目信任,互不设防,导致岗位制约机制形同虚设。要充分认识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在坚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尤其要加大风险意识教育的力度,将风险意识教育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在进行风险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制度要求讲深讲透,务必使员工充分认识按照内控要求操作的必要性,将按制度办事转化为每一名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各级机构负责人要带头执行内控制度,做执行内控制度的典范。会计人员应监督机构负责人执行内控制度,发现机构负责人违反内控制度应自觉进行抵制,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越来越社会化、规模化,人类的职业活动日益结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对会计的职业活动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依靠严密的、程序化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内部监管,可以有效防范会计部位道德风险,更好服务社会、服务客户。职业道德建设要结合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员工价值实现最大化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抓起: 1.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先进的、高尚的思想是指引自己前进道路的灯塔。作为一名合格的银行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把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与个人价值最大化结合起来。银行会计人员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二为”方针,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建设,贪污、挪用,行贿、受贿,违规开立账户、出租、出借账户,提供虚假信息、做假帐等都是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必须坚决抵制。 2.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核心是把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广大职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先进的 管理理论和手段。通过开展“家园文化”、“素质工程”、“职工之家”等建设活动,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通过活动的开展,让会计人员从内心感觉到会计职业的艰巨性和光荣感,树立高昂的斗志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发挥。 3.开展“警示”教育、“现身说法”教育。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典型事例,发挥模范示范效应,坚定员工敬业爱岗的热情,树立敢于同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决心。通过设立“警示牌”如:“我的微小失误,可能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私欲、失德、腐败将会给银行和自己带来耻辱”;“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维护客户利益”及时提醒会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客户需要、维护银行信誉、敬业爱岗。通过违法犯罪的员工讲解自身犯罪经历,发挥“现身说法”的真实性、震慑力,告戒员工要遵纪守法、按章办事、明辨是非、秉公执法、廉洁自率,“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4.提高会计领导人员的道德水准。《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负责,应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会计人员在本单位领导的具体领导下进行会计职业活动,单位领导的道德水平、道德修养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发挥。要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切实解决好会计领导人员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把反腐倡廉与开展党风廉正建设结合在一起,使会计领导人员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5.加强法制教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日臻完善,依法、合规经营已成为银行发展的基本条件。银行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的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遵守《会计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和相关规章、法规制度,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的的重大案件和系统内查处的典型案件,开展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我们在讲效益、讲竞争、讲原则的同时,也要讲道德、讲法制、讲贡献。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艰苦奋斗、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法纪教育,使会计人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对那些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自率性不强的会计人员,用法律的手段约束、制约其不道德行为。 (三)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推进,以及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同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银行业能否接受挑战,全面提高内控水平,将决定其在竞争中的成败。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为有效评估和管理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来增加自身的经营安全和稳健保障。会计内控制度是会计工作健康、稳健发展的指引,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会计部门应建立健全以会计检查、会计监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会计机构和人员等级管理、会计工作考核为内容的会计管理体系,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可以从如下方面抓起: 1.健全会计组织机构,配备合理、适当的会计人员。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要与银行的业务类型和规模相适应;会计内部分工要明确具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人员选定要符合要求,合理确定人员数量,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2.加强会计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建设。会计部门应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相应的银行会计基本规定、核算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岗位责任制,保证“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 3.建立授权制度,跟踪授权管理执行结果。银行会计部位的授权主要有:大额现金、转帐授权;开销户授权;自制凭证授权;错帐冲正授权;内部划帐授权等。依法办事、按章操作,会计人员应了解自己的职责权限,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会计职业活动。 4.内部稽核和审计制度。通过建立内部稽核每旬、每月通报制度,把稽核与内部控制相结合,通过每日稽核对差错率较高的网点点名通报批评,同时把凭证稽核差错与员工经营绩效考核挂钩,责任到人,对在工作中屡查屡犯的会计人员予以重点监控、重点防范;加强内部审计,通过专项审计、离岗审计等审计方式,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将审计目标偏重于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三性”审计转向以经营审计为主。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发现问题要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决不能下不为例,姑息迁就。 5.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内控制度。树立“制度至上”和“按典办事”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制度,“用正确的方法,办正确的事情”。通过建立定期考核机制,设立会计人员违规行为积分卡,对违归规人员进行跟踪;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员工违规行为处罚办法,坚强对会计人员监管。通过检查实施,不断完善会计内控制度,完善监督与纠正机制。 6.通过改进系统网络及系统自动控制程序,辅助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电子化资金清算中心、柜面操作系统、现代化结算网络,实现信息交流与反馈。规范会计人员操作规程,减少人工处理的任意性和灵活性,通过系统预警功能,实现会计处理的事前控制 银行会计论文:中央银行会计监管职能的强化路径选择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中央银行的会计应该摆脱单纯内部会计束缚,要有监管的职能。本文对中央银行如何发挥会计监管职能提出了五条建议。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0以后,对我国中央银行会计监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银行会计应当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摆脱单纯内部核算会计的束缚,切实树立会计监管的理念和思想。因此,本文拟对如何发挥中央银行会计监管职能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央行会计监管的内容及作用 第一,对金融机构会计的内控制度监管。一是对金融机构的会计基础体系做出评估,决定是否许可运行。中央银行会计部门应当对金融机构的会计凭证制度、财务记载与核对制度、会计核算系统的设计是否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做出全面审查和评价,看其是否满足防范会计风险的需要。二是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监督金融机构会计是否执行了会计审慎性原则和合规性原则,指导和促进金融机构改进和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第二,对金融机构会计核算质量的监管。当前,有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经营思想出现偏差,会计工作行政化,违背会计核算原则,造假账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严重妨碍了人们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真实与否的判断,破坏了会计核算的基础,使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失去了可靠的依据,甚至造成失误。因此中央银行把金融机构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作为会计监管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包括金融资本金核算是否真实、管理是否严格;存款准备金以及金融机构存、放、汇的数据是否准确,经营利润反映是否真实等内容,以此保证央行会计部门掌握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的监管资料。 第三,对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管。结算纪律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账户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即各金融机构是否存在未经中央银行审批,擅自为企业开立账户或扩大账户的使用范围的现象;票据的签发、使用和受理是否严格遵循《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各类举报情况的调查和处理以及联行汇差资金的监管等。 第四,加强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会计监督和指导。目前,商业性金融机构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地方性金融机构无会计主管机构,会计核算组织杂乱无序,非规范性、随意性较大。因此,人民银行会计部门应在各自辖区内,帮助地方性金融机构根据统一会计制度,选择和设计符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核算形式和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监督指导其实施,以此规范其经营行为,确保地方性金融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模式健康发展。 二、加强央行会计监管职能的几点想法 一是要转变观念,重视会计监管。要改变过去那种会计部门只要账平表对就行的想法,树立会计部门身兼两职的观念,既要坚持和发扬会计“三铁”精神,确保会计核算质量,又要履行会计监管职能。对待会计监管工作,要改变只重视结算纪律监管的片面认识,充分全面地发挥会计监管职能。使会计监管融入金融监管范围,成为金融监管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二是制定完善金融会计法规体系,统一会计监管标准。当前,要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的建设,尽快出台会计监管的有关制度办法,明确金融机构所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快修订完善金融业统一的会计制度,统一规范会计科目,统一银行账号的编制方法,统一报表编报格式,做到内容规范、归类明确。明确金融机构业务稳健处理的会计政策、有问题贷款的计息政策、计提风险准备金的政策等,使中央银行会计监管能够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捷高效,树立央行监管权威。 三是要正确处理会计监管与其他部门监管的关系。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会计监管与中央银行其他监管的关系。会计部门的监管,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会计业务是否按合规性、真实性和审慎性原则实施的监督管理,是专业性的业务监管;而其他部门的监管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及经营合规性等方面的监管,是综合性的全面监管。因此,会计在实施监管职能时,既要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又要准确把握会计监管的特点,避免各部门监管效果相互抵消或重复劳动,以提高人民银行整体监管效能。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会计监管与财政审计监督的关系。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日渐成熟和完善,借助这些中介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会计业务进行检查监督,也是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一种方式。 四是会计监管要与加强金融服务相结合。人民银行会计部门担负着对金融机构会计监管和提供会计服务的双重职责,会计监管不能独立于会计服务职能。一方面,中央银行会计部门实施监管职能,查处违规行为,对被查处对象来说是实施监管职能,但却为整个金融系统创造了一个公平高效的经营环境,对其他金融机构和客户而言则是一种行政服务。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大部分内容是对金融机构服务过程的监管,其监管职能也是在中央银行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或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会计监管要与服务紧密结合。另外,在监管方式的选择上,要通过调查、分析、现场指导以及柜面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当中,提出好的建议,促使其提高经营业绩,使商业银行切身感受到人民银行监管带来的好处,消除其逆反心理,自觉地接受和配合人民银行的监管。 五是监管形式要多样化,特别要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人民银行会计部门在实施会计监管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拓宽监管思路,使监管方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的监管内容采用不同的监管手段,如对会计核算制度可采用事前审批的方法,而对结算纪律的检查也不能只局限于现场检查,大量的工作还是日常柜面监督,对金融机构准备金及财政性存款缴存情况的监管则可以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报表的审查来实现。要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畅通的通讯网络,加快研制开发会计监管软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完备的会计监管系统,设立计算机信息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和分析。通过将中央银行会计部门的非现场监管系统与金融机构会计业务处理系统联网,实现系统的信息共享。 银行会计论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改革目标和发展趋势 【摘要】笔者就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改革目标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及其会计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商业银行只有进行会计改革,尽快完成与国际趋同,才能在国际金融界立于不败之地。 在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体制中,商业银行是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所谓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以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综合信用中介机构。它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汇兑结算为主要业务,并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主要经营原则。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它是惟一能够接受活期存款的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存款货币,从而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范围极广,最能全面反映银行的基本特征。过去,我国的四大专业银行身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双重职能,既办理政策性信贷业务,又办理商业性信贷业务,结果是:一身两任,职能不清,业务界限不清,风险责任不明,使国有专业银行难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资金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及自我发展,难以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会计改革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我国政府提出银行业的开发时间表而显得极为紧迫。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序是“先农村,后城市;先企业,后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整体战略规划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尚未得到清晰的描绘,但细枝末节的具体改革每天都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进行。只是不曾显现出明确的战略目标或战略走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历史让我们走到了一个必须审时度势地看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战略选择的时刻,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来分析局势,酌定战略,除旧布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1.出资人缺位与越位并存。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独资银行,就像众多的国有企业一样,没有人来代表出资人对其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虽然国务院对国有商业银行派有监事会,但一方面由于与其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联,难以实行真正有效的监督,形成出资人缺位;另一方面,由于是国家独资银行,各级政府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借此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出资人越位,使国有商业银行政企不分,承担了大量政策性金融业务。这是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 2.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不规范。由于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惟一股东,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集股东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于一身,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这种没有制衡机制的治理结构是不规范的,其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经营管理明显滞后 1.资本金不足。根据年报统计,2002年末,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15%外,其他3家银行都在7%以下。而且超过一半的资本金被占用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上。随着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资产的快速增长,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2.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根据年报统计,2002年末,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方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21371.58亿元,不良贷款比率高达25.39%,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最高,为36.63%;中国建设银行最低,为15.17%。 3.呆账准备金严重不足。根据年报统计,2002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余额为1547.8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率为1.84%,其中:中国银行最高,为5.20%;中国工商银行最低,只有0.45%。相对于巨额的不良贷款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可谓杯水车薪。 4.经营效益低。从账面上看,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如果按贷款风险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足额提取定期存款应付利息,足额消化表内应收利息挂账,则实际财务成果都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与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1.5%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相比较,差距是很大的。 5.劳动效率低。主要是分支机构庞大,管理层次多,人员多且素质较低;经营管理费用高。 6.内部控制乏力。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服务质量比较低,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违规违法行为和金融犯罪案件仍然较多。 商业银行的上述问题,既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也是内部管理长期积弊的表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改革的目标 (一)通过商业银行会计改革,建立完善稳键的会计制度,为金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和综合改革奠定基础。作为中国商业银行,就是要改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达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科学管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股份制改革。 (二)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增强会计披露的透明度,防范金融风险。 (三)适应WTO的要求,使国有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为国际化标准,便于国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发展潜力等,更便于我国银行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银行业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应该趋同。但我国商业银行所执行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维护公平、公正的金融竞争环境很不利。因此,必须将国际通行的会计标准全面引入我国商业银行,摈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银行、非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会计标准的差异性,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会计国际化标准建设方面,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第一,注重资产质量。严格按照资产的定义,合理确认和计量商业银行的各类资产价值,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提高资产质量。特别是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贷款对象的财务和经营管理情况,以及贷款的逾期期限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和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及时、足额计提贷款呆账准备,科学计算资本充足率。 第二,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对发生或有损失可能性较大的或有事项,应在表内确认和计量或有损失和预计负债,并充分披露各种担保业务、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等或有事项。 第三,按照商业银行股份制要求和巴塞尔协议的规定,科学核算所有者权益,为商业银行评估资本充足率程度,筹集与充实资本,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第四,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和谨慎性原则,确认利息收入原则。按发放的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90天以上尚未收回的,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应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利息收入,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表外核算的应计利息,在实际收到时确认为收款期的利息收入。 第五,全面引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第六,对国内尚未发生而国际银行比较规范成型的银行业务,全面引入国际会计标准和国际惯例来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核算和管理。 (二)会计要大集中。适应统一法人管理体制的会计大集中是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的传输与交换连接方式、速度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统一法人管理体制要求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报表生成与会计档案管理能够同步在系统内的总、分支机构中得到迅速反映和管理,手工核算与纸介质记录将逐步为电子和电子信息取代,银行与银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及其资金清算信息能够通过电子信息方式即刻完成;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会计和支付信息通过网络传输,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被联为一体,形成银行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业务管理系统。这一会计信息系统能为银行投资者、债权人、管理部门和监管当局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统一法人体制会计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要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编制会计报表、集中会计档案保管,并按照“物质上集中,逻辑上分期控制,资金上集中清算”的方式统一资金清算。 (三)管理会计的应用。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信息系统落后,成本资料和分析手段欠缺,成本费用观念淡薄,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备。在面向市场,走向市场的背景下,全面引进和运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成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四)会计核算和管理手段现代化。未来中国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1.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数据库技术在会计信息的采集、处理、储存和会计内控的运用,网络技术在支付结算、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的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在会计信息的传输、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电子回单箱、各种自助银行业务的运用等。2.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内控中的全面运用。3.业务摘要显示、打印“汉字化”。4.缩微胶片、光盘缩微等缩微技术在会计档案中的运用。5.会计档案电子介质化趋势。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CD盘、MO盘、磁带和磁盘等无纸化介质将成为主要的有效的会计档案。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商业银行会计改革却严重滞后,因此,为了进一步使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国际化市场,商业银行会计改革已刻不容缓。 银行会计论文:浅谈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研究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银行会计 会计风险 风险防范 会计风险防范 银行会计风险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条件下,银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日益突出。特别是银行风险问题,受到业内高度重视。如何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成为当前银行管理活动中一个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内容。 一、引言 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就会发生会计风险。目前各家银行管理者普遍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抓营销、清陈欠上,一些银行管理层对会计风险防范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制度缺陷造成社会上不法分子和个别会计人员有机可乘。已有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则会留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会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印、押、证”做不到三分管,保管联行印章、密押人员临时离柜不上锁,换岗不详细交接等。二是有关人员把关不严,票据不折角验印,日常核算中漏盖、错盖印章的现象较多。三是操作规程不规范。一些领导和会计经办人员不熟悉近几年新颁布的会计结算法规,对一些业务只凭老印象办理。四是会计核算不规范。各家银行普遍存在下列现象:票据大小写金额不符,凭证、账号、户名、金额随意改动,印鉴缺损,银行印章不齐全,现金支票、转帐支票漏盖骑缝章,转讫章、现金收(付)讫章、业务专用章等不按规定使用,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存在乱用会计科目现象,利息计算不准确,多收、少收、漏收利息现象时有发生,滥用银行内部凭证,不按规定用途和程序审查批准。 会计风险由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构成。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金融诈骗、政策性亏损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内部风险由会计主体主观和客观因素引发。 二、强化会计电算化系统风险控制 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应结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建立内控制度。采用电算化会计处理以后,银行各个管理部门越来越依赖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而这些记录和报表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取决于内部控制功能的强弱。银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潜在的控制问题比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更多,更为复杂,其技术性也要求更高。于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如系统文件不可读,易于被篡改和毁坏,如果编程错误,则会造成错误的重复性和连续性,更有可能产生舞弊和犯罪行为等。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日益增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很难保证银行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能够及时、准确,更谈不上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来安排各项经营活动。要提高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必须针对银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从电算化系统的研制开发与维护、职责分离、系统鉴定、应用环境、操作、数据输入、输出、系统安全、硬件与系统软件控制等多方面研究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措施。由于各行情况不一,内控制度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在目前条件下,为了指导各行建立完善的、恰当的内部控制,加强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人民银行总行应制定一个统一的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作为指导,各行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建立一套适合自身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防范银行会计电算化带来的会计风险。 三、建立金融风险补偿制度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为对付日益加剧的金融风险,除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以外,普遍采取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外部措施建立金融风险保险制度。结合金融业的实际,应对资本充足率及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金融企业实行低保险,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从发展眼光看,金融企业投保可以使客户增强对银行的信任感,是加快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金融会计风险的补偿机制,可先将一些风险大的业务项目参加投保,例如对储蓄所工作人员和出纳人员的人身安全险,现金收付安全险,票据支付结算险,联行往来等风险。还可采用由金融企业自己提取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机制,但须取得财政部门核定的提取项目和费率,允许列入成本。 四、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 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赖于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硬、管理水平高的会计队伍。为此,(1)必须对会计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造就一支精通各项规章和有章必循、执章必严、敬业勤业的会计队伍。(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短时间、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达到熟练地掌握各项业务技能。(3)要选好各级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不仅要政治素质好,精通会计业务,还要有较强组织能力,善于用人,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原则,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优良品质去影响会计群体。(4)对会计要害岗位的人选应严格把关,经常考核,不仅要注意其八小时内的表现,还要了解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如发现生活异常,参与赌博等不良行为,经教育无效,要调离要害岗位。 与此同时,加快与国外银行的学习、交流,以借鉴和引进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制度,加快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外资银行的全方位进入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为我们加快管理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我们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彻底打破内部分配关系中存在的平均主义,贯彻责权利相结合、按劳取酬的原则,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提高认识,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扩大业务规模,增强资金实力,是银行的发展方向。但发展要建立在稳健的基础上,要注意风险的防范。从农行的效益上讲,不仅存、贷款、结算业务、中间业务创造效益,防范会计风险实际也是效益实现的保障。因为会计风险的存在,是造成资金损失的基础,而有效地防范了会计风险,就相当于创造了相对效益。在发展业务,增设营业网点时,不仅要考虑业务收入和人员成本的关系,而且要考虑投资成本。这样,就可撤并那些高险低效的网点,加大集约化经营的步子,推动财会力量的加强,有效地加大会计防范风险的力度。 六、总结 总之,财会人员一定要把好“财会关”,管好“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恪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为准则,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向党和人民负责,坚决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权益,不断完善财会制度,努力提高财会水平,控制银行会计风险,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银行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银行会计论文: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能保证上市银行真实地反映其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应采取加强会计制度特别是银行业会计制度的建设,加强社会中介机构对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评价,健全金融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完善上市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措施,以确保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可靠。 [关键词]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一、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上市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已形成了初步的规范框架,基本做到了信息披露真实、有效。但从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看,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当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尚不能完全保证上市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2000年以来,随着银行上市步伐的加速,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相继并实施了一系列规范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会计制度和规则。客观地讲,这一系列制度和规则的实施,提高了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缩小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的差距,但存在需认真对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行的会计制度不能准确反映比一般工商企业复杂的商业银行的常规贷款以外的风险及风险准备。按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商业银行在信用证方面的风险、表外担保业务的风险、抵押品方面的风险、银行金融机构相互拆借的风险、银行承兑汇票方面的风险等,难以在财务报告中充分反映和披露。同时,目前银行对这些方面的风险所计提的准备也很不充分。第二,上市银行双重审计问题。2000年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首次了金融企业上市信息披露特别规定,即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必须接受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双重审计。双重审计制度的实施,不但有利于促进上市银行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接轨,也有助于国外投资者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信息,便于商业银行融入国际资本市场。但由于采用的会计标准不尽相同,上市银行境内外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容易使投资者在判断标准上产生混乱,以致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另外,与其它上市公司相比,双重审计制度也增加了上市银行的经济负担。 2.上市银行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少上市公司不是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该具有的权利,而是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因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这主要表现为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做法,故意夸大和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有的公司甚至对一些重大事件不予披露。 3.上市银行信息披露不规范、不统一。由于当前有关银行业务的新制度出台较多,银行在消化政策时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执行上出现了一些滞后。如2001年年度报告中,有的银行在境内外审计差异调节表中表述国内会计准则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对逾期拆放金融性公司债权不计提准备金或对拆放同业及金融性公司的准备金计提纳入贷款呆账准备中核算,对应收利息提取坏账准备等等,都不符合现行制度规定。另外,各银行对披露的一些银行业指标的含义和计算口径均未作具体说明,使投资者无法理解。 4.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商业秘密和金融安全问题。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的规定,上市银行应进行全面、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我国上市银行的行业信息披露基本上是借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体系,从而存在一定的不足。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侧重于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它应有别于中央银行侧重于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安全所要求的信息采集。中央银行提取的监管信息中,有一部分可能涉及到上市银行的商业秘密甚至是国家的金融安全问题。从维护上市银行和国家利益出发,它是不适合向市场作公开披露的。例如,中长期贷款比例、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比例等。 二、提高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上市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第一,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实践证明,会计制度不完善,财务报表就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健全的会计制度有利于保证银行编制出客观的、具有可比性的财务报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另外,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来看,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不仅要符合国内的会计制度,还要符合国际上通用的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除了要披露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外,还要重点披露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承担方式;同时还要更彻底地披露发行人情况、企业内控机制建立健全情况、与主要业务风险有关的指标及其变化情况、表外业务、敏感会计科目运用和变化情况、资本充足率、资产的流动性等。 第二,加快银行业会计准则的建设进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规范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基础。而制定银行会计准则是建立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殊性,银行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可以考虑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人士共同参与,广泛征求银行财会工作人员的意见。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必须充分考虑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要求,从而使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银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要体现银行业高负债的特点,对风险披露要认真研究每一种金融工具内在的风险,要合理和充分地运用审慎的会计原则,真实、全面地反映银行经营中潜在的风险。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将准则的指导性和一贯性与制度的政策性和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督检查,提高公司违规成本。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之所以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机制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违规行为被监管者发现的可能性较小。同时,违规行为即便被发现其违规成本也比较小。从政府监管来看,目前,证监会监管的重心过分集中在股票发行、上市的审批方面,对二级市场监督力度不大,从而给上市公司造假行为以可乘之机;从市场监管来看,一些中介机构缺乏职业道德,为牟取利益不惜为上市公司出具的虚假财务报告提供虚假证明。因此,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尽快统一、完善和出台有关金融法规和实施细则,以法制手段保障金融数据的真实性;银监会应改进以往监管工作偏向市场准入而对市场退出方面监管不足的现象。在开展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工作中,把真实性检查作为一个重点,严格检查核实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和重要财务数据,督促金融机构稳健合法经营;提高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查处的概率并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违规者的违规期望收益。 第四,逐步建立上市银行的单一审计制度。上市银行财务报告审计应从境内外双重审计逐渐向单一审计过渡。为此,须着眼于两点:第一,进一步加快上市银行会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第二,提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职业判断水平和严格职业道德规范。这样,上市银行的财务报告审计业务便可只由境内一家会计事务所来实施。 第五,完善上市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阻碍上市银行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分散控股股东的股权,可以解决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利益不对称的现状,有效地均衡信息分布。同时,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的制约机制,以此有效地监督公司对外信息披露情况。 第六,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金融数据失真与金融机构自身内部控制水平不高密切相关。为确保金融数据的真实性,必须全面提高上市银行内部控制水平,强化制度执行和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管、处罚力度,坚决杜绝人为的虚报、瞒报行为。同时,上市银行还应该在建立健全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稽核审计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市场监督力量,从内外两个方面推动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和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真正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 第七,正确处理信息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关系。中央银行应要求商业银行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进行信息披露,同时也要鼓励商业银行在自愿的基础上披露更多的信息。强制披露和全面披露对于促进资本市场有效性、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内幕交易和信息误导、维护投资者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要慎重行事,因为商业银行信息有其特殊性,信息披露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应本着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的原则,除了必须披露的内容外,给银行留有自愿披露的余地。在现阶段应侧重披露总量指标,对资本充足率、资本构成、风险管理等关键信息公开披露,对银行风险指标谨慎披露,以向监管当局披露为主,适度公开披露。 银行会计论文: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思考 摘 要:银行会计是银行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它贯穿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全过程,近年来金融业之所以不断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和案件现象,是其内控制度上的缺陷所致。要夯实银行经营活动安全运营的基础就必须加强银行会计系统的风险防范,维护健康的会计秩序。 关键词:建立 完善 银行 会计 内控制度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风险。银行会计的核算是对银行经济活动的确认、计算和报告的过程,是按照金融机构会计制度的要求和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真实、完整、及时地反映会计数据。然而,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和法制法规不健全的环境下,应用权责发生制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已导致银行机构财务核算虚收实支问题日益严重;在委托关系下,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导致银行利用会计操纵、扭曲会计信息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2.会计操作中存在的风险。银行会计是建立于严格的专业运行机制和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的,会计岗位是以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为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行为动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计人员为了迎合银行管理者的利益,往往选择对管理者有利而对其他契约人不利的会计方法,甚至可以任意歪曲、篡改会计数据,提供虚假的信息等。 3.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风险。银行会计的监督是对日常会计凭证、账表、账册等进行审核,对业务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备、监督手段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到位等原因,会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没能做到及时到位,检查力度不够,相对弱化了会计的基本职责,加大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4.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银行业这几年发展迅速,各种新业务、新办法、新手段不断出现,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些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操作行为不规范、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导致了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账证、账实、账表不相符;不按规定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前后不一致等。 二、建立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为建立一套完备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为经营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披露银行经营中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的失真,将影响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会计核算必须根据要素齐全、真实无误的会计凭证收付款项、登记账簿,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记录必须经过换人复核,达到账账、账表、账据、账实、账款、内外账六相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规范化原则。规则化原则就是要按照会计准则、金融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规范处理各种会计业务,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有用信息。银行会计处理方法及程序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并建立统一的会计行为规范、会计指标体系、会计计算方法,从而使会计信息不仅能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符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3.谨慎性原则。谨慎性也称稳健性原则,即所谓“宁肯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益”的稳健态度。在会计核算中必须对收入、费用和损失的确认持谨慎态度,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按照“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对贷款资产的损失预提贷款呆账准备金;对应收利息的坏账数额预提坏账损失;对银行固定资产做到保值和增值及更新换代提取固定资产和折旧等,通过这些方法来构筑会计内部规避经营风险的堤防。 4.监督性原则。银行会计部门通过对会计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保证银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使银行的经营层能及时发现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形成一道内控的安全保障机制。 5.授权授信原则。通过对会计处理过程实行逐级授权、分级审批的原则,使各岗位人员在各种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行使职权,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达到会计核算安全稳健运行的要求。 三、建立完善银行会计内控机制体系的对策 健全完善的银行会计内控体系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一线会计核算全过程中融入具有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作用的制度,建立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对会计部门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周期性的检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审计稽核、纪检监察部门为基础,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最后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对此,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1.加强岗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实现岗位间的监督制约。按照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坚持现金与有价单证保管与账务记录相分离、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与使用相分离、账务收支审批与会计核算相分离、呆账准备金的确认与销核相分离、账务处理与后续稽核相分离的准则,按照会计制度、业务性质和合理负担的要求设置记账、复核、事后监督等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相互制衡,严禁会计人员一人从事两个以上重要岗位的工作和越岗越权处理业务,一切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会计人员处理业务必须依据事前授权分责的权限行事;二是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必须实行双签有效的“四眼”原则,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三是对于不相容职务必须进行分离。 3.狠抓内部岗位责任的落实。建立会计内部控制负责制,主管会计的副行长向行长负责,应定期检查会计工作;会计主管对主管行长负责,具体组织和管理各项会计工作,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处理重要会计事项,定期抽要会计业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向主管行长汇报工作,但不参与具体事务;一般会计人员对会计主管负责,执行各项会计制度和操作规程,履行所承担职责;下级行对上级行负责,并接受总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4.切实加强会计的队伍建设。一是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是组织、宣传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的思想,牢牢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在手上;二是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三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品德;四是要切实加强会计人员的自我修养,从思想上筑起防范道德风险的钢铁长城;五是出台会计岗位风险金制度,实行奖励与处罚机制有机结合,对责任大、易出差错的岗位应建立不同等级的风险金,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增强监督意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及照章办事的自觉性。 5.加快完善我国的金融会计法规制度。它包含以下含义:一是法规制度要配套,要衔接一致;二是法规制度的制定应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三是提高会计制假风险和制假成本,切实加大处罚力度,让制假者望而却步;四是保证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独立性,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引入银行系统,为保证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独立性提供了物质基础,会计核算将是高效的,而会计委派制的实施,又为会计监督提供了组织保障。 银行会计论文: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构成进行科学分类而确立的会计核算项目。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侧重点的反映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是建设银行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规范建设银行会计核算的必要前提,是进行财务、会计分析的基础。科学地设置会计科目直接影响到建设银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质量和效果。 一、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现状 建设银行现行的会计科目是1993年根据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专业银行要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企业化经营,逐步做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约束方针的管理要求而设置的。此后,伴随着建设银行业务的不断开拓,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多次修改。建设银行现有会计科目分设为两大类: (一)表内科目:反映建设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的会计科目。按科目性质分为4种,分别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按业务内容分为13种,主要为财政性存款、企业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及投资、信贷资金贷款、债券及贷款、政府投资基金及贷款、委托基金及贷款、现金及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其他资金、所有者权益、损益等。 (二)表外科目:不反映建设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而仅用于反映各项登记备查事项以及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会计科目,如国库券收款单、开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科目。 以上两大类会计科目由总行统一规定设置一级科目。各省、市、自治区分行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总行统一原则下增设二级会计科目,但在上报总行时,须并入统一规定的科目内。到目前为止,共设有一级会计科目246个。其中表内科目219个,表外科目27个。 二、现行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 (一)适应不了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需要 建设银行原有的会计科目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按自身业务特点,即财政拨、贷款资金,负责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等特色而设置的。1993年以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四大专业银行传统业务界限被打破,业务互相渗透,建行财政资金业务也逐渐失去优势。为适应从财政职能向存款货币银行职能转换的变革,建设银行会计科目也作了相应的修改。而且随着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深入,新业务不断开拓和发展,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增减变化次数也随之增多。但就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仍无法全面反映市场经济形势下建设银行经济行为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业务会计科目自成体系,缺乏统一性、系统性,有的甚至存在漏洞,如“内部往来”科目等,利用其在途时间差,搞绕规模贷款,无形中增加不少会计核算上的风险。 (二)适应不了中央银行实施银行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为更好地实现职能转换,对银行业务实施有效监管,近期已制定了新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使各商业银行共同性质的业务,在不同银行中会计科目代号、名称、核算内容等做到一致,以统一评价尺度;同时也有利于规范银行业会计核算,避免违规经营和便于中央银行监管信息的归集和分析。建设银行现行的会计科目带有很浓的计划经济色彩,提供原始的核算信息可利用率低,其主要表现在现行科目核算内容与人民银行新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口径不一致,如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贷款类业务按长、中、短期划分。而建设银行贷款类会计科目则不分长、中、短,而按贷款类别或部门划分。每季向人民银行提供相关统计报表时,柜台一线会计人员则要按原始凭证和账簿另行加工整理后方可上报。造成原始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给违规经营、调账调表的行为以可乘之机,难以适应中央银行现行监管的需要。 (三)适应不了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在即,建设银行海外业务不断发展,海外分行纷纷设立。截止1999年底,建设银行在香港、新加坡、德国已有三家海外分行,在汉城、纽约、东京开设了代表处,行含分行已有1000多个。建设银行与外资企业、国外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业务往来与合作日益频繁,会计核算国际化已成为建设银行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而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总括反映,是会计语言的基本词汇,会计核算国际化首先要求会计科目要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建设银行现行的会计科目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会计报表在国际金融交往中不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有碍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如建设银行现行会计科目设置中,不论是否为本行资产负债业务,全部纳入表内核算,具体表现为“委托类”业务。对于此类业务,从根本上说不属于建设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业务,仅属于表外业务或备忘性质业务的核算。由于科目设置上的不合理,降低了由此产生的资产、负债信息的可信度,造成外行难于看懂的情况,削弱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可用性。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和通用原则,结合我国及建设银行的实情,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统一的,分类合理又很适用的会计科目,以促进建设银行业务全面发展,加速其业务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四)适应不了经营管理的需要 随着建设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不断深化,新业务的不断拓展,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相伴产生。由于政出多门,使得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显得杂乱。同一性质的业务在不同会计制度中,所使用的科目名称不同,科目代号不同。如同为下级行存上级行款项,人民币科目为×××系统内存放“,而外汇科目为”××××辖内行活期外汇存放“。而有的是同一种会计科目名称,在不同行核算内容不一致。如”其他应收款“,A行除按制度核算正常内容外,还任意扩大其核算内容,如基建款挂账、绕规模贷款等。最终全行合并的会计报表则很难真实反映经营业务的全貌,更谈不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亟待科学设置全行统一的会计科目,并严格界定其核算范围。 (五)适应不了统一电算化管理的需要 建设银行会计电算化从内部管理角度出发,在横向上要求本、外币会计,对公、对私、房贷、信用卡等实施统一的电算化软件。会计柜台实施综合柜员制,资金清算、会计统计报表等一条龙的大会计管理形式;在纵向上要求统一机型、统一会计核算应用软件,实现建设银行系统全国或全区大联网。目前,建设银行内部会计核算应用软件分别有:对公会计、对私储蓄会计、外汇会计、房贷会计、信用卡会计等。由于每套应用软件所依据的会计制度不同、会计科目代号不同、电算化范围不同、数据集中的程度也就不同,为实施统一的电算化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六)适应不了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要求 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监测经济组织各项管理规定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而建设银行现行会计科目设置所构成的信息系统,由于其会计核算无法准确、详细地提供信贷资产分行业的资料;不能及时提供各项资产、负债期限的分布和配比情况;不能全面提供某客户在本行的整体交易情况。风险管理信息的可加工性能差,就无法满足管理上复杂多变的需要,适应不了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要求。 三、建设银行会计科目改革的思路 改革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从建设银行业务发展目标出发,充分体现一级法人的原则,同时要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和国外商业银行通用做法,充分考虑我国中央银行设置的“统一银行会计科目”的要求,制定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具体思路应该是: (一)调整会计科目的结构和分类 会计科目可由原来分设两大类改为分设三大类,即表内科目、表外科目和备忘科目。 表内科目:可按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主要根据资金流向,核算建设银行的主营业务和其他相关业务,同时也核算与建设银行自身资产、负债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 表外科目:主要核算建设银行日益发展的各种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这些业务是以银行自身的信誉对外承诺,在资金流动前并不构成建设银行真正的资产或负债,但却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建设银行开出的各种担保书,不可撤销信用证等。 备忘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是那些不构成建设银行自身的资产或负债的各类业务,以及仅用于登记备忘事项的科目。如:开行贷款利息、政府投资等委托业务,可从原表内核算转入备忘科目核算。又如“国库券收款单”、“重要空白凭证”等一些登记事项,原来在表外核算的,也可一并转入备忘科目核算。这样可简化表内科目核算,使表内科目能真实反映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 (二)本外币兼容 建设银行要发展成为现代化商业银行,其会计科目不仅要全面反映人民币业务,如对公、对私、房贷、信用卡等业务,而且要反映外币业务。应将本外币业务纳入同一套会计科目中,以体现建设银行所经营金融业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本、外币业务按币别不同,采用分账制核算原则,不同币种业务通过“外汇买卖”科目来调整各币种间的账务平衡关系。 (三)遵循流动性原则,将现有存款类科目名称重新定义 根据管理和统计的需要,存款类科目应体现不同所有制主体形式,不同的存款期限,按流动性强弱对会计科目进行排列,以准确反映各项资金来龙去脉及流动情况。 (四)根据资产、负债结构对应和风险控制原则,对现有贷款科目名称进行重新定义 (1)贷款应根据资金流向,分为短、中、长期贷款,与负债结构对应。对短期贷款可按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行业设置会计科目,以反映短期贷款行业投向,满足统计需要;对中、长期贷款,因风险性大应按贷款用途划分,体现会计的重要性原则。 (2)贷款类会计科目要较多地考虑风险性的要求,在深入考察各项贷款风险度的情况下,正确区分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对不良贷款除设置“逾期贷款”外,还应增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以重点关注此类资产风险状况,充分反映建设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 (3)对其他具有贷款属性且交易量大的业务,要专门设置相应贷款科目。如: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通过信用卡进行消费、提现结算已深入人心,而由此引起信用卡透支金额、笔数也日益增加。为具体、真实地反映这一业务开展情况,应将信用卡透支贷款从“其他贷款”科目中分离出来,增设相应的科目进行核算、管理,增强对该业务管理的透明度。 (五)增设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 为适应电算化业务发展,以利于通存通兑等相关业务的开展,便于上下级行、兄弟行之间,银行内部资金往来的清算,有必要增设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如:“资金清算往账”、“资金清算来账”、“内部往账”、“内部来账”、“本行代他行通存通兑款项”、“他行代本行通存通兑款项”、“结售汇平盘资金清算往来”、“外汇买卖”等科目。这样可加强对这些业务的管理和细化,及时清算往来资金,减少乱用会计科目进行违规经营的可能性。同时也可减少“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压力。对规范、限制该科目使用,及时清理应收应付款项、防止会计核算风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适用中间业务发展需要,增设相应会计科目 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建设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十几年间,业务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领域,这从原来的会计科目设置中就可看出。随着存、贷款利差的一再缩小,我国商业银行已真正进入微利经营时期。仅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来实现商业银行的效益目标的空间较为有限,而业务多元化是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中间业务作为新利润增长点,必将成为建设银行业务重点发展的方向。而建设银行会计科目设置也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损益类科目设置中将中间业务收入与支出从原“手续费收入”、“手续费支出”科目中分离出来。按业务种类设置“中间业务收入”、“中间业务支出”等会计科目,严格各种中间业务收支的会计核算,以精确反映各项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准确评价和指导中间业务发展。 (七)会计科目要适度超前建设 银行会计科目设置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不仅要反映当前业务内容,还要考虑对一些当前尚未开办,但客户需求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有开办可能的新业务,适当超前设置会计科目,如“协定存款”等。避免以往每开办一项新业务,为满足核算需要,新临时加一块“补丁”,或临时找一相关会计科目一并核算,造成部分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臃肿的局面。总之,会计改革是银行改革的基础。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会计核算的科学化、规范化问题,而且关系到建设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能否深化和顺利实现的关健。因此,尽快改革建设银行会计科目已势在必行。 银行会计论文:试论外汇银行会计的若干特殊处理方法 银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银行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反映、监督、分析和参与决策的过程。外汇银行是以经营外汇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与本国货币比较,外汇业务有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笔者根据长期来在外汇银行会计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就外汇业务与本币业务的区别、外汇银行会计的若干特殊处理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作一介绍。 一、外汇业务与本币业务的区别 外汇业务与本币业务的区别,并不仅仅是币种的区别。从业务操作上来看:外汇业务有汇与钞的区别,有现汇与期汇的区别,而本币则没有;外汇业务是多币种、多帐户的业务,其帐户与本币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帐户在中央银行,而外汇的帐户则在国外的商业银行,并且同一币种往往不止一个帐户,甚至一个币种在不同的国家都可有帐户;目前,人民币资金的管理基本上是简单的头寸管理,至多在单一的国内拆借市场上做些拆借业务,而外汇业务的资金管理,完全是一种经营性管理,面对的是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人民币的清算主要是系统内的应收应付的联行清算,外币资金的清算则是借助于帐户行的实收实付的清算;本币业务的授信,主要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而外币业务的授信,除了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外,还要考虑利率、汇率风险,国际政治、经济风险,行风险等。 二、原币记帐法 由于外汇银行经营各种外汇业务,必然涉及各种外国贷币和本国货币。各国的货币单位、货币价值或汇率不同且汇率经常在变化,因此,会计人员在处理帐务时,为了将外币和本币同时表现在帐上并使借贷双方保持恒等,据以计算经营成果、编制会计报表,以全面、正确反映外汇银行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就必须采用科学的外币记帐方法。现代外汇银行已成为国际间资金划拨清算的结算中心,拥有数量众多的客户,涉及多币种、多种类的结算方式。因此,外币记帐方法均采用以各种货币为记帐单位、对本币和各种外币各设置一套帐簿的原币记帐法。当外汇业务发生时,对有人民币外汇汇率的外币,都直接以原币为记帐单位,从填制凭证、登记帐簿到编制报表都直接按原币核算,且每一种外币都各自成为一套帐务系统,各自有一套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以全面反映各种货币资金增减变动情况。 三、外汇买卖 使用原币记帐法时,为了使实际收付的本币与外币这两种不同单位、不同价值的货币得以平衡起见,须设置特定的原币“外汇买卖”科目和本币“外汇买卖”科目作为桥梁,分别与原币有关科目和按当日该外币汇率折合的实际收付人民币现金或相当科目对转。当买入外币时,以外币为记帐单位记入(外币)“外汇买卖”帐户的贷方及其相应的外币会计科目借方;同时以人民币为记帐单位,以相应的人民币金额记入(人民币)“外汇买卖”帐户的借方及其相应的人民币会计科目贷方。卖出外币时,记帐科目与以上相同,但借贷方向相反。 如果某种外币的买入大于卖出,其“外汇买卖”科目为贷方余额,俗称“多头”;反之,买入小于卖出,其“外汇买卖”科目为借方余额,俗称“空头”。当某种外币对人民币汇率呈上升趋势,对银行来说,外币“多头”有利,“空头”将遭损失;相反,若汇率呈下降趋势,则“空头”有利,“多头”有损。因此,外汇银行的会计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外汇买卖”帐上各种外币帐户的余缺情况,以便在遇到外汇汇率急剧变动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遭受损失。 外汇银行年度会计决算时,各种外币“外汇买卖”科目的外币金额按决算汇率折算为本币金额,然后将它与人民币“外汇买卖”科目余额(可视作外币金额的成本)进行比较,将其差额转入损益帐户。 四、虚增的资产 以上对特定设置的“外汇买卖”科目作了一些论述,它属于哪一类性质的科目?一般认为该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余额,既能反映在资产方,也能反映在负债方,它具有资产负债双重性质,因此主张归属于资产负债共同类。在外汇银行的会计实践中,也明文规定该科目为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 要确定“外汇买卖”科目是什么性质,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对资产和负债所作的定义为: “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entity)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 “负债是将来可能要放弃的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由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将来要向其他个体转交资产或提供劳务的现有义务。” 从以上两则权威性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理解把会计科目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和资产负债共同类这种分类方法是基于财产、人欠、我欠的经济角度来分类的。那么“外汇买卖”科目应该属于哪一类性质的科目?不能因为它在资产负债表中能分别反映资产和负债余额就认为是资产负债共同类性质的科目,而应该从上述财产、人欠和我欠的经济角度来分析它的实质,然后确定它的性质。“外汇买卖”科目性质不同于它所类似的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如有关联行往来科目、同业往来科目、国外行往来科目以及活存透支科目等。这些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余额,有时反映在借方,有时反映在贷方;有的则同时反映借贷方余额,是确确实实反映银行对各科目下企业、单位或个人的人欠与我欠的经济关系,因此属于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无疑是正确的。但“外汇买卖”科目则不然,试举下例说明:以人民币买入100美元,当日美元外汇汇率为USD100=CNY830,按原币记帐法应作如下分录: 借:现金一美元户USD100 贷:外汇买卖一美元户USD100 借:外汇买卖一人民币户CNY830 贷:现金一人民币户CNY830 上述分录中:(借)“外汇买卖”并不是反映它本身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它所反映的是它的对应科目(贷)“现金”人民币户科目资产的减少;同样,(贷)“外汇买卖”也并不是反映它本身资产的减少或是负债的增加,而是反映它的对应科目(借)“现金”美元户科目资产的增加。由此可知,“外汇买卖”科目本身既不是资产,也不是负债。从经济角度看,它的金额增减,并不表示财产、人欠、我欠,而是反映它所对应的资产、负债科目金额的增减变化。因此“外汇买卖”科目外币帐户贷方余额并不表示外币负债,相反,而是表示外币资产多于外币负债,所说的外币多头就是这个意思。同样,“外汇买卖”科目外币帐户借方余额并不表示外币资产,而是表示外币负债多于外币资产,称之为外币空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外汇买卖”科目本身既不属于资产性质,也不属于负债性质,而是一个虚拟性质的科目,它仅仅起本外币转帐中平衡借贷关系的作用。 五、作出谨慎的选择 “外汇买卖”作为外汇银行会计经常使用的一个科目,的确给会计人员带来了很多方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这个虚拟性质的、特殊的科目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也须做特殊的处理。笔者认为“外汇买卖”科目既不属于资产性质,也不属于负债性质,因此在编制会计报表时要扣除该科目余额。假设某外资银行由于业务性质及经营管理的需要,其美元“外汇买卖”借方余额为500万美元,若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不扣除该科目余额,外汇资产就会多出500万美元,若按当时汇率折算,约合人民币4,150万元,这个巨大数额的资产显然是虚增的,是不存在的。 要编制一张不包括“外汇买卖”科目余额的会计报表,须分多个步骤进行。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 1、编制各币种以原币别为单位的试算平衡表; 2、按照确定的汇率将各种外币试算平衡表上各科目金额折合成本币并逐一合并,对有多个币种的“外汇买卖”科自若借贷方方向不一致的,应取其轧差数填列; 3、依照我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非现场监管政策要求,外资银行须将人民币业务数据、外汇业务数据分列填报,这种报表编制方式虽然无法将“外汇买卖”科目余额扣除,但在上报的文字分析材料中应对此进行说明; 4、外资银行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对外公布的资产 负债表是一张将本外币合并的报表,以反映银行的整个资产负债情况,合并以后的资产负债表不包括“外汇买卖”科目余额。 在上文谈到,各种外币“外汇买卖”科目的外币金额按决算汇率折算为本币金额,然后将它与人民币“外汇买卖”科目余额进行比较,将其差额转入损益帐户。进一步说,外币“外汇买卖”科目金额折算为本币后与人民币“外汇买卖”科目余额是相等的,且在不同的方向,因此同时去掉后不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 美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会计是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的基础性平台,良好的会计管理系统对于商业银行的高效、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分析美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美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会计管理集权化程度较高,会计机构布局侧重于总行 会计管理涉及商业银行前中后台的业务运行,会计管理的模式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密切相关。 目前,美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大都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经营模式,大量业务、特别是高端的投行咨询业务、资金托管业务、大型企业集团服务等均集中于总行的各相关部门完成。商业银行的分行虽然很多,但主要是营销中心企业和个人客户,职能相对单一。这种经营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出于提高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的需要。在各个分行,其职能重合率较高,如按“块块管理”的业务运行模式来进行操作,一方面分散了全行有限的专业力量,另一方面,加大了全行的成本支出。而按产品线、业务线由总行各个部门来进行“条条式管理”,可以节约成本,也更有效率。这种经营模式决定了美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具有集权化程度高,机构布局侧重于总行的特点。 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纽约银行为例,其各个领域的业务主要集中于总行及总行直属机构。只有中小企业业务、个人业务由总行和分行共同完成。与之相应,纽约银行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高度集权,布局侧重于总行。该行在总行设有庞大的财务会计部,其下又划分了多个二级部。 纽约银行总行财务会计部完成了全行主要的会计管理工作,而在各国内分行与海外分行,由于其主要任务是营销客户和确保本分行的经营合法且与总行的经营目标一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产生与管理主要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只有很少的专职会计管理人员。 (二)会计业务的处理集约化程度高,主要业务均通过后台处理中心完成 后台处理中心的设置是专业化管理的重要表现,它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强化风险控制。近20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美国的商业银行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超大型计算机和商业智能等技术来处理跨空间、跨部门、跨产品的数据集成问题,这使高度集中的后台业务处理中心的建立成为一种潮流。在美国的主要商业银行,总行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将全球范围内所有客户资料信息、单据审查、账务处理等后台工作集中完成,专业人员进行24小时的集中处理。分行不再分散进行电脑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分行的前台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营销客户,而不是业务处理。总行不仅将全行的业务处理集中完成,还可以通过将后台业务处理中心选择建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在提高业务运作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运作成本。 仍以纽约银行为例。该行将各个业务领域的所有操作性的职能分离出来,通过设置专门的后台业务操作中心,实现一般业务操作和处置的集约化管理。该中心于1988年由纽约市的纽约分行总部,搬迁到远离纽约市的一个小城Utica,此中心由此就称作“Utica Operations Center”(优特卡业务操作中心)。Utica在安全和环境方面都要优于纽约市区,而且人力成本较低,仅此在成本费用方面就为纽约银行节约大笔开支。 (三)高度发达、细致全面的内部管理会计体系 美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凡是竞争力强、利润高的银行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和领域。按照美国国会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美国的商业银行几乎可以从事任何金融性服务,但几年下来,发展最快的商业银行并不是在所有的领域全面出击的所谓“全能型”银行,而是那些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的银行。 与核心产品与业务战略相对应,美国商业银行在资源安排、机构设置、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均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进行布局。这就需要有一套强有力的、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业绩评价,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并提高银行成本控制的能力的管理会计体系。 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职能是协助银行实现对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业务部门的收入、成本和效益分析和计算,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哪些产品、哪些部门以及哪些客户是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的,收益的大小是多少;哪些产品、部门是亏损的,亏损的程度有多高。据此,管理层可以科学地作出有关核心产品或业务的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的决策。 在纽约银行的财务会计部中,专门有一个管理会计部门,其主要任务就是定期考核各产品和各部门的收益和成本支出情况,该部门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是纽约银行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与产品的重要依据。除了对核心业务与产品进行深入细致的成本收益核算,美国商业银行中的管理会计部门还要参与经营目标的制订、经营方案的决策、计划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等经营活动,从而把成本的控制纳入日常的管理过程,并使业绩的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和公正,以更好地处理内部利益关系。 (四)规范而精炼的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美国的商业银行每个月要向美联储和其他监管机构报告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另外,凡是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银行,每个季度,要公开披露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及其他会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主要由商业银行本部、各子公司与海外分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合并而成。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对外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集中在总行,并不需要很多的人力。例如,纽约银行财务会计部的会计部门下分四个组:财务报告组,负责全行会计报表的汇总和分析(这种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各种比率分析,如资产回报率、成本收益比等);国际会计组,主要负责收集海外分行与子公司的会计报告,汇总后交给财务报告组;成本计算组,主要负责全行成本的计算与分摊;会计制度组,主要负责根据监管部门和职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全行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则。 耐人深思的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国内的各分支经营机构大多没有单独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些经营性分支机构所形成的只是一种统计性的报表。其统计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指标:本行的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存款额、本行对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的贷款额、本行的中间业务收费额。这些指标实际就是对分行进行考核的主要标准。对美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与联网的情况下,分支经营机构实际上只不过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业务延伸柜台,对他们来说,单项的业务考核指标比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要有意义得多。只有很高级别的大区分行和总行才编制对外报告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美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强化管理会计,使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与全行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改革目标是通过综合改革,转换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增长。效益型增长主要是通过优化收入结构和风险成本管理来实现,而不是主要依赖于扩张贷款、增加利差收入来实现,效益型增长意味着要依靠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来适应市场和开发新的发展空间。 为尽早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效益型增长模式,应强化对各部门、各产品的效益核算,在现行的财务会计体系以外,应另外建立一套管理会计体系。该套体系主要是满足于银行内部的管理需要而不是银行外部使用者的需要,其数据来源为主机集成数据,而不一定非要是总账与会计科目。 (二)加快业务中心建设,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的集约化程度 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具有业务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再造和优化业务流程,通过建立后台业务处理中心提高各行会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 建立后台业务中心意味着再造业务处理流程,科学组织前、后台的业务布局,将各种非柜面业务以及需通过柜面但无须即时办理的业务(如托收承付)、操作风险较高的业务(如各种信用证的审单业务)逐步纳入后台会计业务处理中心,不断充实业务处理中心的职能。这样,一方面不断提高业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改变目前各行会计操作风险点多面广、难以监控的现象,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形成自上而下的会计信息体系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建设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数据大集中”这条主线进行的。目前,在国内银行业,工商银行的数据系统已经集中到了北京和上海,并很快实现全行一个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其他商业银行的数据系统也正在从分布式架构改造为集中式架构。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集中式的数据系统正在形成,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各行会计业务信息自上而下产生的机制仍未形成,管理数据仍然分割,无法实现各部门的共享。随着数据中心的建立,各行的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也将高度集中,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按部门、分专业“自下而上”层层上报汇总、编制各种会计信息报表的模式,而代之以自上而下的会计信息集中形成机制。各行会计信息报告部门的职能不应是信息的汇总和传送,而应逐步将主要精力放在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分析上。
金融学毕业论文:行为金融学理论毕业探讨论文 摘要: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它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有益补充。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重视,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运用。对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的关系、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作概述,并探讨如何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实际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因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在美国和欧洲,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应用。个人投资者在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机构投资者也正在以行为金融学的精髓来发展以行为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 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就反向投资策略,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二,动量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间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证券价格下跌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股票投资比例可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混业经营研究毕业论文 提要: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制度,在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在全球主要国家纷纷转向金融混业经营的大环境下,我国现有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有必要对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 本文首先从金融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对比开始,分析了这两种经营制度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强调了混业经营制度对金融业发展的好处。然后介绍了在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世界各国主要存在的三种经营模式,为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给出了参考范例。接下来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经营制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最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混业经营模式。最后,就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的金融监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几年来,关于我国金融业应该实行分业还是混业经营的问题被广泛讨论。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壮大,而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的是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压力以及世界各国的大环境下,管理机构开始认真研究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和步骤。实际上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松动,中国金融业从政策上、管理上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在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篇中,就明确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规范运作的基本制度,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这更说明了我国稳步推进金融混业经营的决心。 金融业主要是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个行业组成,其经营模式一般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其中,分业经营是指金融机构不同时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一个经营者只在一个行业内经营自身的金融产品。而混业经营则是经营者同时经营多种金融产品,形成横跨多个行业的综合性金融机构。本文试图从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比较开始,探讨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途径问题。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比较。 从金融经营体制设计的角度分析,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各有利弊,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不同的经营监管条件,决定了不同的经营体制。没有一种体制能将金融业经营的效率性和稳定性完全统一,所以分业和混业并非绝对对错的关系,只是哪种更适合当前的条件需求。也正是这种情况,才导致了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从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的演变。 分业经营体制的优点首先在于其是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的金融机构可以在单一业务领域内集中资金、人力等资源专注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对行业的理解优势,努力在一个行业内做大做强,从而在行业内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其次,金融机构专注在一个行业内发展,可以避免其因为多行业综合经营而陷入风险过高的关联业务之中,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程度。最后,作为相关行业的监管部门,在分业经营体制下进行分业监管,也更容易实施和控制。 但分业经营体制也有其缺陷。首先,分业经营要求金融机构的业务单一,当相关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金融机构容易受到较大影响,即风险过于集中。如前几年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下跌,行业长时间处于不景气,就导致了证券行业的大面积亏损。其次,规模效应较差,由于各行业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分离,其资源或信息无法共享,导致资金流动性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混业经营体制首先是为了解决分业经营体制中“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问题。同分业经营相比,混业经营具有众多优势,包括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效应、资金流动性更高、提高盈利能力等。例如,在混业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和投资银行在办理证券承销时可以互相共享企业相关信息,更充分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降低贷款和承销业务的风险;混业经营还可以使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共享,降低成本,而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也将更多样化,从而提高其赢利能力并增强其竞争力;混业经营还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及更多的跨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运行效率和促进了金融机构的优胜劣汰。其次,混业经营还可以分散金融机构的风险。从业务多样化的角度来看,由于金融机构可以从事不同领域的业务,当其中一个部门的业务因为行业周期或其它原因而陷入低谷时,由于还有其他部门或机构的收益冲抵,并且可以及时的在机构内部对业务重心进行调整和配置,所以将不至于使该机构本身产生重大的经营困难甚至生存危机。 混业经营相对分业经营而言有很多的好处,但也因此带来很一些缺陷和风险。在混业经营体制下,由于存在关联交易,不同行业之间可能存在风险传递的问题,某一项业务的失败可能会影响到其它部门的效益,导致连锁反应。另外,混业经营体制的管理难度明显加大,在机构内部需要同时管理和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不同业务种类,这都取决于金融机构是否能够调用充分的资源、制定合适的规划和拥有高效的管理团队。最后,政府管理部门对混业经营体制下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难度也加大了,混业经营体制下的监管模式,决不是对现有的分业监管部门进行简单的合并就可以解决的,为了避免金融机构在进行混业经营的时候出现高风险的关联交易及道德风险,需要监管部门制定适合混业制度的完整的监管体系,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合来看,分业与混业两种经营制度各有利弊,混业经营制度使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资源共享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接受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也能从中受益,而分业经营制度专注于单个行业的发展,更为强调稳定而不是效率。在实际选择经营制度时,应该根据当前的金融业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充分研究,决不能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了金融稳定的问题。如果当前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机构自身的内控机制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体系健全,那么混业经营体制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二、世界各国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 世界各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也经历了从分业到混业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欧洲和日本开始逐步放松对于银行业经营模式的管制,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传统区分逐渐的模糊,金融机构经营模式逐渐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美国也于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其核心内容是废止了已有66年历史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准许金融控股公司下属子公司对银行、证券、保险行业进行混业经营,证券和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经营银行业务。美国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标志着在20世纪作为全球金融业主流的分业经营体制已经逐渐被混业经营体制所替代。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一)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Bank)。这种模式以德国为代表。该模式强调商业银行的“全能化”或“综合化”,即商业银行没有业务范围的限制,通过在一个法人实体内下设不同的业务部门,分别从事不同行业的业务,使金融机构能提供最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资本市场服务,货币市场服务,外汇市场、不动产市场、保险市场及其他资产、衍生工具交易等服务。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共享资源,充分发挥混业经营的优势,使自身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但是也由于各部门之间联系紧密,一旦某一部门出现严重违规操作问题,很容易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安全。 (二)银行母公司模式(Bank-parentCompany)。这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作为母公司存在,通过出资设立多个子公司涉足证券、保险等其它领域。这时银行与其它种类业务活动的一体化目标只能部分实现,其规模经济效应不能达到最大化效果,而如果子公司出现问题,同样会对母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 (三)金融控股公司模式(FinancialHoldingCompany)。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该模式首先需要成立一个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拥有银行、证券等金融业务子公司,不同子公司从事不同种类的金融业务,每一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资本金、管理队伍、会计标准等,在法律上相对独立。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控股公司可以通过资本的调度和不同期限综合发展计划的制定,调整集团在各个金融行业中的利益分配,形成最大的竞争力;子公司之间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客户网络、营销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进而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加快金融创新;各金融行业既自成专业化发展体系,彼此之间没有利益从属关系,又能互相协作、凝聚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有效统一。 三、我国金融经营现状、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合适模式。 在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体制之前,实际上是有过混业经营的历史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一些新设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较为广泛(如交通银行),涉及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房地产、租赁、信托等多种业务,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更是集“金融、生产、贸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经营实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大国有银行也都提出了“全方位、多功能发展”的口号,纷纷突破行业分工的界限,开始向房地产、保险、投资等领域拓展,事实上形成了金融业混业经营局面。 但由于当时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监管机制也尚不完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在利益驱动下,大量信贷资金涌向外汇、房地产、股票证券、期货市场,严重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部分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现象严重,金融风险问题突出,部分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质量较差并发生严重亏损。鉴于此,政府于1993年开始整顿金融秩序,并与当年底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国有商业银行在人、财、物方面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国家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格局基本确立。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重申了“分业经营”原则,使我国的分业经营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当时的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本身的欠缺以及监管不完善的状况,实行金融机构分业经营是合理并且合适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加入WTO之后金融机构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原有的分业经营制度导致的效率偏低、发展缓慢的弊端越发显现出来。面对这些挑战,我国金融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要想做大做强,唯有积极创新,主动应对,不断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最终在混业经营体制下形成自身优势的竞争能力。混业经营将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壮大金融企业的规模,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要实行金融混业经营,首先就需要选择一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混业经营模式。前文已经提到,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银行母公司”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学习和借鉴金融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是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须途径。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0月30日了《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和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此外还全面阐述了中国金融业综合试点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下一步着重要做好的几项工作。《报告》表示,当前适合我国国情的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同时,将允许有实力的大金融机构探索跨行业投资其他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展综合经营。 央行报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模式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金融控股公司既可以满足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内在需求,同时又能尽可能的使混业经营下的经营风险以及监管难度降低,既考虑了金融风险问题,又满足了金融效率的需求。一个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各行业子公司相对独立,可以尽量避免风险在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传递。一个纯粹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同时又实现了在同一利益主体下互相协作的混业经营的局面,也便于我国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分业监管体系继续执行对不同行业的监管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同时在管理实践中逐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和途径,为综合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积累经验。 其次,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金融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效率低、市场分割严重、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等现状都提醒我们,金融混业经营是发展方向,但在制定转变模式过程中必须考虑部分条件的不成熟,选择不激化矛盾并能在过渡进程中逐步解决矛盾的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产权关系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各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这可以推进金融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体制转变,建立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抑制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冲动,也使集团下的子公司具备了更高的控制经营风险的能力。 最后,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已经存在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的金融混业经营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中信、光大、平安等。例如中信控股公司通过投资和接受中信集团委托等方式,控股或参股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中信信托有限公司、中信期货经纪公司、中信资产管理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企业,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中信控股公司本身不直接经营业务,在投资决策、风险控制、财务核算、产品创新、发展规划方面起实质性领导作用。类似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金融业转向混业经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根据以上所述,我认为,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向混业经营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应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四、混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监管问题。 金融混业经营体制在整合金融资源、扩展业务平台、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出效率的同时,也对当前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监管模式,并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各金融监管机构为辅的职能清晰、协调配合、便捷高效的金融混业经营体制下的风险监控和防范体系,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随着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成立,不同的金融业务就由不同的监管部门来管理,形成了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这一监管体制在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时代是合适的。但是金融混业经营的逐步推进必然会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对一个长期以“分业监管、机构监管”为监管分工基本思路的国家而言,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能否加强协调与合作,推进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将会直接关系到在探索金融混业经营的道路上能否平稳前行。 在“十一五规划”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篇的第四节“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中就提到,“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加强风险监管和资本充足率约束,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金融监管体制的成熟做法,可以建立以人民银行为核心,由银监、证监、保监部门组成的伞状监管结构。在伞状监管结构中,人民银行作为总体监管者,负责对控股母公司和整个金融集团综合层面的监管;而银监、证监和保监作为功能监管者,分别负责对所属行业的子公司进行监管。在这种监管结构中,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需要建立完善的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机制。 整体来看,这种伞状监管结构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监管目标。 首先,对控股集团设立和准入的监管。人民银行作为伞形监管框架的核心监管者,主要负责对金融集团和母公司的监管,明确市场准入资格、控股范围、模式、比例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是符合要求的。 其次,加强对关联交易的认定和处理。关联交易的缺乏管理是混业经营模式下最容易出线问题和漏洞的方面之一。监管者要细化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的定义和分类,对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类型、交易方式、金额等做出限制性规定;密切关注集团内部大额的商品、资金等项目的往来,并要求被监管者对可疑交易项目进行解释。此外,还应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加强信息披露、对公司高管进行严格考核。 第三,监管机构之间形成紧密合作。在伞状监管制度下,作为监管领导者的人民银行,要与各行业的分业监管者(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监管结果或发现的问题,监管者之间要建立规范的信息交流渠道。人民银行负责统筹协调各功能监管人的监管行为。分业监管者根据金融业务的分类,按业务性质实施功能性监管,并向人民银行报告监管结果,人民银行进行综合分析,并向功能监管人通报,以便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合适的制度对于金融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环境下,我国逐步实现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但也应注意,混业经营制度运作要求金融机构本身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高效、法律框架健全。而我国目前金融领域问题还很多,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不高、信贷风险高和运作效率低下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中国金融业应以加入WTO为动力,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步伐,加快有关法规的制定,探寻最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混业经营实施路径。只有在此基础上推行金融混业经营制度,才能为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使我国金融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理论应用毕业论文 摘要: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揭开了金融学前沿理论的主流---数理金融学正在发生新的飞跃,而实验经济学和金融物理学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变革。国外对金融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正日益蓬勃发展,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尚属初步阶段。可以预料:中国学者的金融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细化研究和综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金融物理学;实验经济学;鞅论;流形 自从戈森定律的兴起,再加上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门格尔和瑞士的瓦尔拉斯在19世纪70年代掀起“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基础理论便发生了第二次飞跃。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一次飞跃是由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转到基数效用价值论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是基数效用论朝着序数效用论的转换。而序数效用论之萌发也即是人类开始重视心理效用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如火如荼。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标志着学者对经济生活中的心理效应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与此同时,作为行为经济学主要的、成功的运用来看,行为金融学在对主流金融学(又称标准金融学)的批判与质疑中成长壮大,在股票市场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自身包含的一些内在因素所决定,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参与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行为金融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心理学分析所起的作用。行为金融学融汇了心理学基本原理,其主要表现在信仰(过度自信、乐观主义和如意算盘、代表性、保守主义、确认偏误、定位、记忆偏误)以及偏好(展望理论、模糊规避)在行为金融学的应用。从而,行为金融理论包含两个关键要素:(1)部分投资者由非理性或非标准偏好驱使而做出非理性行为;(2)具有标准偏好的理性投资者无法通过套利活动纠正非理性投资者造成的资产价格偏差。这意味着非理性预期可以长期、实质性地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行为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逐渐为经济学的主流所接受。自诞生起就被奉为经典的现代金融理论受到的挑战一直未停过,主要是行为金融学对其理论前提“理性人假设”、“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甚为激烈。在对传统主流经济(金融)学的批判中,一大批行为经济(金融)学家成长起来,并获得了世人的承认。主流金融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主流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在实践和解释金融市场“异象”中遇到了巨大困难。主流金融学--资产定价理论主要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股票资产定价模型理论及套利定价理论。主流金融学中的资产定价理论是以有效市场假说为隐含前提,建立在数理模型和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不能较好地说明实际投资过程,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在实践中也存在较大的不足。而行为金融理论对作为主流金融学理论基石的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与质疑。 黄树青在《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论争》一文中,提到DeBondt和Thaler(1985)、Statman(1995)、Berstein(1996)、以及Shiller(2000)等行为金融学家在不遗余力地为行为金融学呐喊。而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争论的起点是1973年——1974年纽约城市电力公司取消红利支付导致中小股东扬言采取暴力行动;其争论的核心是市场有效性---过度反应和滞后反应;其争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对立;行为金融组合理论与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的对立;如何看待泡沫与风险补偿的对立等。而刘志阳在《国外行为金融理论述评》(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3期,页码:71——75)一文中,首先指出了EMH理论形成过程中,奥斯本和法玛的贡献最大。奥斯本提出随机游走,法玛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接着指出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阶段:(1)早期阶段(2)心理学行为金融阶段(3)金融学行为阶段。并认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是:(1)期望理论;(2)行为组合理论。同时,指出了投资行为模型应分类为:(1)BSV模型;(2)DHS模型;(3)HS模型;(4)羊群效应。最后提出了行为金融实证检验:(1)小公司效应;(2)反向投资策略;(3)动态交易策略;(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而与此同时,学者卫珑在《关于中国资本市场问题的研究综述》(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3期)一文中总结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们诸如樊纲、吴晓求、梁定邦、吴敬琏以及厉以宁等人对中国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其主要问题的研究。但在这一文中,没有丝毫迹象表明这些专家学者们运用行为金融学等基础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研究,而是总结了这些专家在这方面的定性分析。从中可以保守地推出:至少在中国著名的学者圈子里,引用比较前沿的数量方法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数目不容乐观。换言之,我们还是将国外金融学前沿理论基本处于引入的初级阶段,基本上是对国外的金融学前沿理论做综述而简单介绍之,将其运用到中国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分析很少,做综合分析的就更少。目前,国内学者引入金融学前沿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研究的主要有:张本祥(《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及其应用——资本市场非线性分析》;吉林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孙博文(《中国股市波动的混沌吸引子的测定与计算》[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5);金学伟(《用分形理论看当前股市》)等。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国外学者运用行为金融学等前沿理论对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研究主要有:Kahneman和Tversky的期望理论;Kahneman和Tversky的遗憾论;Shefrin和Statan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组合理论;LeRoy和Porter对过度反应的研究;Bernard和Thomas对反应不足的研究;Tversky和Shafir对分离效应的研究;Tversky和Kahneman的可行性试探法的研究等。除此之外,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为行为金融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又一强大武器。实验经济学对经济人理性假设提出了强烈的挑战,使得过去奉为经典的“大数定律”和“大拇指法则”遭受到根本的震撼,从而提出了一个假设:在不同的测度空间下,原有的经济研究将发生面目全非的变化。而这一假设与西方学者们大量引入鞅论、测度论和分形以及流形等理论到股票市场分析当中来是相互呼应的。我们知道,在Grassman空间下与在Hausdorff空间下以及Wiener空间下,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标量来刻度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甚至迥然相异。正如在同一反馈函数,对初值的精度稍有不同或者迭代次数不同,得出的结果或许一个是收敛的,一个是混沌的。当然,金融物理学的兴起也促进了金融学研究的革命性变化。金融物理学对经济学的另一个基本假设(信息充分)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关于对这一假设的研究很早的时候就有肯尼斯*J*阿罗的经典著作《信息经济学》,随后又有斯蒂格勒等诺贝尔获得者对二手市场的信息占有的研究;接着到了信息滤波经济理论时代。其主要理论为维纳滤波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理论。维纳滤波理论比较集中地表述在维纳——辛钦定理中,其主要是采用偏差反馈方法,用于滤波处理。卡尔曼滤波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初提出来的。1960年和1961年,美籍匈牙利学者卡尔曼和美国学者布希提出了递推滤波算法,成功地将状态变量方法引进滤波理论当中来。目前,对滤波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拓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主要有穆斯和卢卡斯等人。穆斯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滤波;卢卡斯在继承魏克塞尔价格理论基础上,考虑了信息滤波与混淆问题。而搜寻理论实际是滤波理论在现实中的一个具体体现;统计滤波理论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的一种滤波理论。而金融物理学引入纤维束等革命性工具对传统金融学进行改造,也是对原有信息理论分析的一种深化。金融物理学和实验经济学是推动行为金融学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因为,行为金融学的视角从是行为的角度来考察金融领域的。而分析人类行为,主要从物理的角度和心理的角度来刻画。而金融物理学正是从物理的角度来考察金融问题的,同时另一方面,实验经济学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的。总之,这些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上都能在数学上找到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从而推进金融学研究和金融学前沿理论在股票市场的运用所采用的一般形式的数学化。 沿着这些大师们的足迹,我们可以判定:未来的金融实践活动将越来越超乎一般人的设想,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应用将越来越综合化。考虑到国内学者现在的研究趋势,对于金融学前沿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做如下展望:(1)Shefrin和Statan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组合理论。采用Shefrin和Statan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组合理论来分析中国股市投资者的选股优化问题;(2)Arrow的风险配置和信息相互关系模型。采用Arrow的风险配置和信息相互关系模型来探析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和信息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3)采用金融物理学中的资金流动态模型来解剖中国股票市场定价问题;(4)利用遍历模型和最优停时模型来探求中国股票市场的漂移系数、股票价格优化以及股市政策效应分析;(5)利用数学模型、非线性模型和混沌模型以及分形模型考察中国股票市场的复杂性行为;(6)利用序方法、卡尔夫算子以及微分流形模型探索中国股票市场的局部均衡问题;(7)利用生物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来验证实验经济学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分析效果。总之,中国学者将金融学前沿理论应用到实际经济工作分析当中来还任重而道远,有待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交流合作,去挖掘和探讨金融学前沿理论并将之运用到实践当中来。 金融学毕业论文:数学金融学毕业论文 继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1998年美国又发生了长期资本管理(LTCM)基金事件。两者均由突发事件所引起,造成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突发事件在金融领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它是数学金融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LTCM事件谈起 1997年亚洲爆发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仍余波荡漾。究其根本原因,可说虽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其直接原因却在于美国的量子基金对泰国外行市场突然袭击。1998年9月爆发的美国LTCM基金危机事件,震撼美国金融界,波及全世界,这一危机也是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所触发的。 LTCM基金是于1993年建立的“对冲”(hedge)基金,资金额为35亿美元,从事各种债券衍生物交易,由华尔街债券投资高手梅里韦瑟(J.W.Meriwether)主持。其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数学金融学家斯科尔斯(M.S.Scholes)和默顿(R.C.Merton),他们参与建立的“期权定价公式”(即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债券衍生物交易者广泛应用。两位因此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LTCM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数学金融学理论,建立模型,编制程序,运用计算机预测债券价格走向。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债券历年的价格输入计算机,从中找出统计相关规律。投资者将债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美国的联邦公券,由美国联邦政府保证,几乎没有风险;第二类是企业或发展中国家征服发行的债券,风险较大。LTCM基金通过统计发现,两类债券价格的波动基本同步,涨则齐涨,跌则齐跌,且通常两者间保持一定的平均差价。当通过计算机发现个别债券的市价偏离平均值时,若及时买进或卖出,就可在价格回到平均值时赚取利润。妙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不管如何价格上涨或下跌,按这种办法投资都可以获利。难怪LTCM基金在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三年多中,资金增长高达300%。不仅其合伙人和投资者发了大财,各大银行为能从中分一杯羹,也争着借钱给他们??率筁TCM基金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竟高达25:1。 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8月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触发了群起抛售第二类债券的狂潮,其价格直线下跌,而且很难找到买主。与此同时,投资者为了保本,纷纷寻求最安全的避风港,将巨额资金转向购买美国政府担保的联邦公债。其价格一路飞升到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与LTCM计算机所依据的两类债券同步涨跌之统计规律刚好相反,原先的理论,模型和程序全都失灵。LTCM基金下错了注而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但未随机应变及时撤出资金,而是对自己的理论模型过分自信,反而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期反败为胜。就这样越陷越深。到9月下旬LTCM基金的亏损高达44%而濒临破产。其直接涉及金额为1000亿美元,而间接牵连的金额竟高达10000亿美元!如果任其倒闭,将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的信誉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LTCM基金亏损的金额过于庞大,而且涉及到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德主,这对数学金融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华尔街有些人已在议论,开始怀疑数学金融学的运用性。有的甚至宣称:永远不向由数学金融学家主持的基金投资,数学金融学面临挑战。 LTCM基金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各报刊之报道,评论,分析连篇累牍,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过去如此灵验的统计预测理论竟会突然失灵?多数人的共识是,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将之应用于不适当的条件下。本文作者之一在LTCM事件发生之前四个月著文分析基于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文中将随机过程分为平稳的,似稳的以及非稳的三类,明确指出:“第三类随机过程是具有快变的或突变达的概率分布,可称为‘非稳随机过程’。对于这种非稳过程,概率分布实际上已失去意义,前述的基于概率分布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另辟途径,这也可以从自然科学类似的情形中得到启发。突变现象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此次正是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LTCM基金的统计预测理论失灵,而且遭受损失的并非LTCM基金一家,其他基金以及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和投资公司也都损失不赀。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券市场中寻求无风险套利投资组合的理论。欧式期权定价的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基于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个市场模型。其中,about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关;而about原生股票价格的方程,则除了与平均回报率b有关以外,还含有一个系数为σ的标准布朗运动的“微分”。当r,b,σ均为常数时,欧式买入期权(Europeancalloption)的价格θ就可以用精确的公式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由此可以获得相应的“套利”投资组合。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自1973年发表以来,被投资者广泛应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成了期权投资理论的经典,促进了债券衍生物时常的蓬勃发展。有人甚至说。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开辟了债券衍生物交易这个新行业。 笔者以为,上述投资组合理论可称为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它尽管在实践中极为成功,但也有其局限性。应用时如不加注意,就会出问题。 局限性之一: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的完备的市场假设,即r,b,σ均为常数,且σ 0,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它们都不一定是常数,而且很可能会有跳跃。 局限性之二: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散户,而实际的市场中大户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有时大户具有决定性的操纵作用。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即为一例。在这种情况下,b和σ均依赖于投资者的行为,原生股票价格的微分方程变为非线性的。 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市场的假定,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在其适用条件下十分有效。事实上,期权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应用,LTCM基金也确实在过去三年多中赚了大钱。这次LTCM基金的失败并非由于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不对,而是因为突发事件袭来时,市场变得很不平稳,原来的“平稳随机过程"变成了“非稳随机过程”。条件变了,原来的统计规律不再适用了。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失效。 突发实件的机制 研究突发事件首先弄清其机制。只有弄清了机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预警的办法及因此之道。突发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领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术领域中。而且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能量”积累型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中应力所积累的能量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的释放。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发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将“能量”作广义解释,也可以推广到经济领域。泡沫经济的破灭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积累型,这里的“能量”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其经济基础无法承担时,就会突然崩溃。积累的虚假价值越多,突发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初崩溃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所积累的虚假价值过分庞大之故。 “放大”型原子弹的爆发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弹的裂变反应中,一个中子击中铀核使之分裂而释放核能,同时放出二至伞个中子,这是一级反应。放出的中子再击中铀核产生二级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类推,释放的核能及中子数均按反应级级数以指数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这是一种多级相联的“级联放大”,此外,放大电路中由于正反馈而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张弛”震荡等也属于“放大”型。这里正反馈的作用等效于级联。在、经济及金融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企业间达的连锁债务就有可能导致“级联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的相继倒闭,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崩溃。这次LTCM基金的危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介入,促使15家大银行注入35亿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闭而引起“级联放大”,造成整个金融界的信用危机。 金融界还有一种常用的术语,即所谓“杠杆作用”(leverage)。杠杆作用愿意为以小力产生大力,此处指以小钱控制大钱。这也属于“放大”类型。例如LTCM基金不仅大量利用银行贷款造成极高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而且还利用期货交易到交割时才需付款的规定,大做买空卖空的无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杆作用”投资所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旦出问题,这种突发事件的震撼力是惊人的。 金融突发事件之复杂性 金融突发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术的突发事件复杂得多,其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因素性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诸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心理等多种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为经济因素--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债券,而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分额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风波,是因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资者突然感受到第二类债券的高风险,竞相抛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可见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将其计及。 非线性影响金融突发事件的不仅有多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一般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为非线性的关系。例如,大户的动作会影响到市场及散户的行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不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结果的线性叠加。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型包含非线性项,这种非线性理论处理起来要比线性理论复杂得多。 不确定性金融现象一般都带有不确定性,而突发事件尤甚。如何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关键之一。例如,1998年8月间俄罗斯经济已濒临破产边缘,几乎可以确定某种事件将会发生,但对于投资者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件?在何时发生?这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像自然界或技术领域中的那样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综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其机制固然是由于房地产等虚假价值的积累,但由此触发的金融危机却也包含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连锁债务的级联放大效应。预警办法 对冲基金之“对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对冲”来避险(有人将hedgefund译为“避险基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设计为避险的基金,竟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风险。华尔街的大型债券公司和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斯科尔斯和默顿都是LTCM基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是他们的职责,但在这次他们竟都未能作出预警。 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这只要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驾驶汽车,想对突然发生的机械故障做出预警以防止车祸,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统计可能给出的信息是:每一百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三辆发生机械故障。这种统计规律虽然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率有用,但对预警根本无用。因为不知道你的车是否属于这百万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属于这百万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故障。笔者认为,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作预警应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说过,在“能量”积累型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一个事先“能量”积累的过程;对“放大”型的突发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种放大机制。因此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总有蛛丝马迹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积累越多,放大的倍数越高,前兆也就越明显。采用这种办法对汽车之机械故障作出预警,应实时监测其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随时发现温度、噪音、振动,以及驾驶感觉等反常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当然,金融突发事件要比汽车机械故障复杂得多,影响的因素也多得多。为了作出预警,对多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应当“能量”的积累是否已接近其“临界点”,是否已存在“一触即发”的放大机制等危险前兆。如能做到这些,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应该是可能的。要实现预警,困难也很大。其一是计及多种因素的困难。计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复杂。而且由于非线性效应数学处理就更为困难。计及多种因素的突发事件之数学模型,很可能超越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但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不妨先计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进展逐步扩充。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难。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应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脑中的活动,直接定量极为困难,但间接定量还是可能的。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效用函数”来量化民众的投资心理因素。为此,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散户和大户,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险型等等,以便分别处理。然后,选用他们的一种典型投资行为作为代表其投资心理的“效用函数“,加以量化。这种办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卢卡斯(R.E.Lucas)的“理性预期”也是一种处理心理因素的办法。 其三是报警灵敏度的困难。过分灵敏可能给出许多“狼来了”的虚警,欠灵敏则可能造成漏报。如何适当把握报警之“临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预警分级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怀疑对金融突发事件做预警的可能性。对此不妨这样来讨论: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发事件就不会凭空发生,就应该有前兆可寻,预警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学就不是一门科学,预警当然也就谈不上了。笔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因应之道 研究金融突发事件的目的在于因应,因应可分为事先与事后两种,这里主要讨论事先的,因为事先防范可以减少损失。事先的因应之道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机制:对于“能量”积累型的,可采用“可控释放法”,即在控制下多次释放小“能量”以避免突然一次释放大“能量”。就近国务院下决心对某些存在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逐个进行整顿,就起到了可释放“能量”的作用,这对防止金融突发事件是有益的。对于“放大”型的,可采用加入阻尼法,在核裂变反应中,常采用插入能吸收中子的镉棒等办法以减缓核反应。在由电感和电容所构成的振荡电路中,加入电阻就可以对振荡产生阻尼作用。在放大或控制电路中引入“负反馈”,也可起到阻尼作用。类似办法可用于因应金融突发事件。例如:全球金融机构的计算机联网固然有利于国际贸易但也使金融投资者易于兴风作浪,他们可跨越国界几乎瞬时地调拨几十亿美元进行投机,造成像1997年东南亚那样的金融危机。最近美国有人提议:可以仿照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那样,对这种跨国巨额资金调拨收税,这就是一种防止金融突发事件的阻尼作用。当然,阻尼不能过分否则就会阻碍资金正常流通,妨碍经济的发展。更好的办法是“选择性阻尼”,即只对那些应予抑制的加以阻尼。这在技术领域中是有先例的,在金融领域中是否可行?值得考虑。 研究突发事件对于数学金融而言,是一个新的领域。金融突发事件本身非常复杂,对之进行研究绝非易事。本文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时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起抛砖引玉,共同开展对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还应该指出:这次LTCM基金事件引起的金融风暴表明,全世界的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未能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可见面对这一难题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可以是我国进一步发展数学金融学的契机。 金融学毕业论文:浅谈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摘要]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本科学生金融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考核。论文选题是论文的基础步骤,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金融本科学生论文选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06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熟悉的问题一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一贯的信息收集使其准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得深入、写出创新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钻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摘 要:以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通过对该学院的金融学专业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通过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就业流向和就业与专业设置相互影响等方面对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做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 我国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重庆市独立学院有7所,在校生约9.67万人,占普通高校约17% 。金融学专业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熟悉金融业务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明显。但近年,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某些工程学类的毕业生,引人深思。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以下简称派斯学院)是依托重庆工商大学组建的独立学院,现在校生9千余人,其中金融学专业本科生1253人。本文以派斯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通过对该学院金融学专业2011――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体现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 一、就业率相对较高 该学院金融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备金融基础知识,并精通和熟练各大金融机构一线岗位技能,由学生转变为职业人。根据重庆市市教委当年5月底公布的数据,派斯学院金融专业的一次性就业率高于重庆市平均就业率,2011年――2014年,分别高出6.9%、-0.81%、22.63%、2.5%。 较高的就业率与派斯学院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分不开。该学院注重基础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大一学生刚进入校园时,校方就有意识的灌输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多方面扩大就业途径,所以学生在大二时就能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素质,如利用寒暑假到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实习,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努力考取各种相关证书,如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等金融专业相关证书。 二、就业岗位以中小企业应用型岗位为主 从就业岗位流向来看,派斯学院2011――2013届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流向中小型企业和技术岗位的分别为111人、108人、112人,分别占当年毕业生的85.3%、67.5%和73.6%。而这三届毕业生流向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仅占当年毕业生的1.53%、5.55%和5.26%。明显,该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的去向以中小型企业应用型岗位为主,而去往机关、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比例小。据调查,这三届的毕业生中,去往中小型企业和技术岗位的同学从事财会、证券与银行柜员等技术性的一线岗位工作。可见,形成“先择业,后就业”的观念,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三、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从就业集中区域来看,派斯学院2011――2013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比例达到64.6%、 53.7、67.76%。从就业城市比较,重庆市成为毕业生首选就业地,2011――2013届毕业生在重庆就业比例达到了33%、30.24%、36.84%,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在东部发达地区,该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去往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形成上述区域特征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在学院所在地寻找工作机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更便利,降低了寻找工作的成本;第二,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而言有着较多发展空间与机遇。同时,相对于北上广而言,重庆市的外来毕业生相对较少,就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更适合于带着“非名校、非高学历”标签的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第三、与生源地有关。选择去东部发达地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就业的毕业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生源地在该省市。 四、就业形势日趋复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派斯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日趋复杂。表现为,在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平稳的形势下,金融学专业的就业率正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整体就业形势复杂而严峻。二,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构成变化和用人单位的观念固化冲击独立学院该专业的就业率。三,独立学院自身原因。因此,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工作需要因应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切实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013年底派斯学院提出了新的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针对毕业生以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重庆为主要就业目的地来设置的。结合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建设以结算为主体的“中国内陆金融中心”的大背景,派斯学院提出实行“三轨合一”的特色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要而为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量身订造的,使得他们能够相对灵活的应对职业发展要求,增加就业途径。 虽然在就业市场上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着独立学院学生的求职成功,但是派斯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定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较为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金融学毕业论文:论金融学毕业实习与大学生创业竞赛的融合 摘要:我国金融学本科院校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从当前我国部分金融学专业已开设的金融学毕业实习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普遍存有的问题,建议学校可以将毕业实习同大学生创业竞赛相结合,积极促进学生与真实工作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金融学;毕业实习;创业;竞赛 当前金融学本科院校在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时普遍有一种感受:安排学生在校内实习就像是聚会,而安排到校外则像是出去旅游;集中实习成本较高,而分散实习则收效一般,且不便于控制管理。导致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于各个层面,比如学校、实习单位以及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等,但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实习对于自身素质完善的重要性,也没有体会到学校在安排实习时所付出的人财物等巨大成本,他们更没有真正参与到实习活动中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如何让金融类准毕业生的毕业实习环节高质量完成,还要从学生这一内因出发,文章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金融学毕业实习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国内大部分金融学专业本科院校,都设置有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得学生验证、巩固在校所学的银行、证券或保险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增强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南京审计学院的金融专业规定,毕业实习在原则上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完成银行、证券或者保险某一金融领域的实习;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为让金融学专业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毕业论文调研方向,而设置的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等等。通过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实际的、具体的银行、证券或保险业务,感受金融业氛围,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做好业务上和心理上的准备;还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业务结合起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后,通过毕业实习还可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存有的问题。这些毕业实习的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尽早熟悉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但是在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有以下问题: 第一,实习单位不正规。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所迫,部分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往往是一些不太正规的中小企业,大学生们往往容易忽视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对自我权益的维护,导致很多企业在用人后不按照先前口头商议的约定来支付实习生应得的报酬,侵害学生的权益。 第二,实习内容不对口。当前,金融学实习生往往较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一致的实习岗位,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数量有限,并且大多数金融机构比如银行等,由于本身行业特性的限制,一般不会安排实习生进入核心部门实习。在这种情况下,实习生就无法接触到金融机构中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核心业务,毕业实习也就往往流于形式,无益于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目前国内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都安排为4周至6周左右,较短的实习时间会导致实习单位不会或很少安排实习生的上岗技能辅导或培训。这样,就会出现学生刚刚接触实际业务不久而实习就要结束的尴尬局面,从而也就导致了学生较难从实习中真正获得对日后工作生涯有帮助这一结果的出现。由此看出,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院校亟待寻找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现状分析 创业计划,是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者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商业报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赛,它也不是单纯的、个人的、集中在某一个专业的学生竞赛,而是一种以实际技术为背景,跨学科的优势互补的团队之间的综合较量。创业计划竞赛的发展源于美国高校,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为典型代表,在这些商业计划竞赛的运作下,诞生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例如雅虎(Yahoo)、网景(Netscape)等公司。在国外高校商业竞赛发展的浪潮下,我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也蓬勃发展。现开展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杭州市“赛伯乐杯”创业大赛、“赛扶”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比赛等。这些创业计划竞赛大多是在政府或相关部门支持下将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吸纳到当地创建公司,在公司初创期提供许多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帮助公司实现正常运营,同时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金融学毕业实习与大学生创业竞赛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金融学毕业实习可以同大学生创业竞赛相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一刀切”,并非要完全抛弃原本的集中或分散的实习方式,这种融合是一种实习方式多元化的尝试,是体现实习灵活性并使得这一教学环节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改革。以某大学一名金融学专业学生为例来说明融合后的毕业实习模式的安排:在大一阶段的专业导论课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他们将要在以后四年中参加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的性质和形式,同时也告知学生,由于毕业实习的特殊性,学生可以自愿选择以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毕业实习学分。这名金融学专业学生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参加了“挑战杯”创业大赛,那么他可将其参赛证明等文件递交学校,证明已参加社会实践这一教学环节,从而该学生可以在原本设置的毕业实习期间内筹划找工作、准备毕业论文或者创业的相关事宜。而如果这名学生没有参加比赛,那还可以按照先前的规定,在大四阶段完成分散或集中毕业实习。这种融合后的新模式对学生、院校以及社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学生的专业知识将重新熔炼;②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提升;③院校更易于控制和管理毕业实习。 尽管将毕业实习同大学生创业竞赛结合后还会存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区分和筛选出哪些是适合学生参加并能发挥毕业实习功效的竞赛;创业竞赛虽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商业运营,但是学生还是处于一种竞赛氛围下,与真实的创业环境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学生从什么时间参加创业竞赛以及参与多长时间都还有待商讨。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等成功模式,借鉴“赛扶”的运作模式等来逐步引导金融学毕业实习同大学生创业竞赛的逐步结合。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进行研究,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学生缺乏实习积极性、实习单位接受热情不高、毕业实习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毕业实习管理体制。 关键词:金融学 毕业实习 实习模式 实习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国际化,行业竞争日益加据。为了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各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须顺应这种需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毕业实习是整个大学期间教学工作中最系统的一次实践,是大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次预演,是他们参与实际工作、提高业务技能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业务素质。 一、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自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一直在探索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实习模式,目前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主要采取校外集中实习、“委托承包”实习、“就业”实习、分散自主实习四种模式。在学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届的金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学生缺乏实习积极性 通过对历年毕业生访谈记录看,基本上30%的学生缺乏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业形势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根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都放弃了毕业实习,把时间投入到找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受就业难的影响,金融学学生择业由以前的“专业对口” 演变为多元化,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这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不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就不必去耗费时间实习,这样势必影响一部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实习能够认真对待,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环节可有可无,把实习当成是最后一次长假,没有进行真正的实习,利用弄虚作假的手段来应付教师的检查,例如,做假的实习鉴定、拼凑实习报告、抄袭实习周记。 2.实习接收单位热情不高 毕业实习已经成为每一位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在数量上都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更不要说在类型与实习生的专业和就业取向对口了。很多金融机构如银行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其主要原因有:(1)接纳实习单位要抽出骨干力量来指导,给单位增加了任务,带来了麻烦;(2)有的实习可能要影响实习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增加工作的成本;(3)学校对实习单位不可能有很多的支援和帮助,单位和职工只是尽了义务,而无任何实惠可得。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对106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占48%,不太愿意的占52%。 虽然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武汉、荆州、洪湖等地有实习基地,但每个基地由于规模的限制一般只能接受8名学生实习,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技能方面的实习,而转向其他单位,。一些金融单位虽然接收了毕业生进行实习,但实习的金融单位主要依靠单个教师的个人关系进行联系和维持,学校没有进行资金和荣誉的投入,造成实习单位员工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业务) 对安全性、精准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业务人员不会对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更不会放手让实习生独立去操作一项业务,实习生更多的是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引导客户填写表格或单据。这些实习内容与平常所学知识关联度不强,不能体现金融专业的特色,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3.毕业实习管理体制不完善 毕业实习应该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收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它不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经验性、个体随机行为,不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一种简单的“对口实习”任务,而是涉及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的一种规范、系统的常规化制度行为。但就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学生毕业实习管理体制而言,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素质提高和技能培养的需求,影响了毕业实习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实习时间选择不当,实习期间过短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都在大四第二学期开学后的第四周开始,这个时期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找工作或研究生考试面试的压力,虽然有的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但没有心思参加;有的学生选择参加实习,但在实习期间精力不集中,在实习期间频繁请假,学生奔波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又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良的印象。 一般学校统一毕业实习期间为四周,时间过短。实习单位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是无法全面、熟练地掌握业务的,认为学生实习仅仅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所以不重视学生实习,对学生不会严格要求,尽心指导。 (2)缺乏完善的毕业实习考核机制,成绩不能体现实际实习情况 虽然在毕业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师生在实习期间应履行的职责都做了规定,如要求“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凡无故不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规定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这些规定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对学生没有约束力。目前对毕业实习的考核首要标准是实习鉴定表是否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和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形成综合成绩,而对学生的日常实习表现没有体现在实习成绩中,这样给一些根本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学生随便找个单位盖上公章、拼凑实习报告,最后形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造假学生比那些踏踏实实实习的学生的成绩高。 二、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措施 毕业实习在高等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要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 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是毕业实习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各教学系应充分向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的性质及实习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便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缩短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对实习的恐惧感;签订协议书,实习前学校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明确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放实纲、实习计划和日程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或指定负责人,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管理与协调、沟通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地向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召开由院(系)主要领导参加的实习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向学生宣布实习纪律、要求以及成绩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条件允许时,也可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动员会,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业务上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2.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对毕业实习基地经费的投入 由于毕业实习基地一般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实习单位的负担,提高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目前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都是无偿提供业务指导,可以由学校设立优秀实习指导奖金,对实习单位出色的指导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他们指导业务的热情。 三、重视与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 目前,学院和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基本处于平时不闻不问,临时突击公关的现状,每年等到学生实习之前才和实习单位联络,这样学院和实习基地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很疏远。学院应和实习基地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并与实习基地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如学校可以考虑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学校还可以和实习基地进行密切的双向合作,利用学校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为实习单位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促进实习基地的发展。学院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单位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不断巩固双方的合作基础。 3.完善毕业实习管理体制 (1)调整毕业实习时间 以往金融学毕业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第四周进行,时间约1个月。考虑到学生这一阶段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研究生面试等问题,学校应考虑适当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学校可以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原因有三:其一,根据和学生的交流,每年暑假不少学生想找单位实习,但很少有学生如愿,如果学校安排学生在暑假进行集中实习,可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其二,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充实和提高,学生在大四学年的学习目的会非常明确,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其三,可较好地解决与找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间冲突的问题,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和较高的实习效果。 (2)建立健全毕业实习考核机制 目前学生毕业实习考核主要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意见两部分构成。对集中实习的学生来说有考核的依据,但是缺乏量化的指标,考核的随意性、主观性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毕业实习考核的量化指标,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对自主实习的学生来说,应加强对过程的考核,要求其提供实习单位的地址、联系人等情况,随时对他们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和实习单位进行座谈,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要求学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每天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 金融学毕业论文:指导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体会 摘要: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 是大学生能力的综合考察。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学生选题大而空泛、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以及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有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一些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等。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促进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入手。 关键词:金融学;毕业论文;综合能力 一、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选题大而空泛,与实践严重脱节 好的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选题方法,选题随意,选题范围重理论轻实践,或好高骛远、求大轻小。例如,金融专业的同学前几年喜欢选诸如“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学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些同学选题犹豫不决、随意换题,不少老师都抱怨学生选题不和导师商量,当导师不同意时甚至随意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结果不但影响了选题的质量,又不利于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也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实践中,不少学生只为交差过关了事,不仅相关文献阅读十分有限,如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网上转载的各类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笔者甚至发现有个别同学的参考文献竟然是学院自己办的内部杂志上的文章,既不权威又不准确,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几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对于文献调查等基本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会运用。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又缺少相关的调查和实证分析,要达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创新自然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三) 论文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欠规范,极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 按照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笔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但不少学生却达不到这些要求。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论文评阅环节要求:(1)内容:立论正确,方案设计、论证、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充实,论文结构合理;结论正确;工作量足、难度适当。(2)水平: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或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较好地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且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数据、图表完整,图纸规范。而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或者出现头重脚轻,即前面的概念、发展历程、问题现状等罗列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部分十分简略;或者是另一极端,前面的分析介绍简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议对策动辄十几条,甚至有的问题分析和后面的建议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论文质量堪忧。笔者还遇到过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有限,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有相当的难度。 二、影响民族院校金融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写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除了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毕业论文撰写正好是这段时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知道,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并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个别学生在答辩前两三周才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写作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与提高。笔者每年指导的学生中,总有个别同学忙于实习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与老师联系,考虑到就业的压力等老师往往无法严格要求学生。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还发现,对毕业论文投入较多精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实得较早的学生,自然毕业论文也写得比较规范;那些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或落实较晚的学生,很难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毕业设论文撰写上,论文选题和质量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二本院校中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 (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 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毕业论文指导一般从学生选题、拟订论文提纲、收集资料到规范写作、反复修改等过程中都要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也存在攻读学位、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压力,再加上论文指导的报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临指导动辄10来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指导论文的时间、精力必然相当有限。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老师平均指导的学生通常在10个左右,甚至有些学院的个别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有时多达15个以上,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尽管毕业论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学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时间才联系导师,这时在正常的教学、生活之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老师也是希望论文只要过得去就行,论文质量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 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不同,国内高校多年来普遍实行“严进宽出”原则,只要学习成绩、学分修够了,很少有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在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对论文自然采取东拼西凑的态度,毕业论文答辩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现在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过来使学校在论文质量把关和就业率压力之间偏重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论文答辩及其管理环节。因为高校每年都面临一次就业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标、招生计划等的变化都与就业率直接相关,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毕业论文成绩=评阅成绩(60%)+答辩成绩(40%),且答辩成绩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辩中,即便对极个别答辩学生想给低分,考虑到就业形势以及民族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化基础等综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面临持续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民族类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学校要加强论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民族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途径,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如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报酬,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厅(局)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和评优等,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倾斜;再如,进一步落实毕业设论文写作与实践的联系, 加强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生产部门、企业之间开展协调工作,为学生论文选题、写作等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另外,民族类高校有些汉语水平确实较差的学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语言写作和答辩,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样搞一刀切,真正发挥论文写作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应早作准备 针对目前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冲突,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也应宜早不宜迟。如果前面几年的学习中没有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仅在几个月乃至最后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题、研究到写作的全过程,确实很难指导或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就应先学习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有关论著,提高文字修养;还要选读一些本专业的优秀论文,从中学习写作经验和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做简单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对本学科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专题或方面,有意识地积累资料,为论文写作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还可适当缓解导师集中指导的繁重任务。 (三)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客观地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没有就业压力,可专心致志做毕业论文;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应聘时若已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工作会落实得较早、较容易。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正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应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对其就业、毕业论文完成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重要性探讨 摘要:撰写毕业论文作为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完成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还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因此,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获得一份适合所学专业、令人心仪的工作,是每一个即将毕业大学生的美好愿望,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时下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用人单位也希望招聘到的新人马上就能胜任相应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在职场上,同一个单位中,每个员工都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因此职员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应该属于文案性质,有的时候,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就被指定完成项目课题的申请、结项或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而撰写毕业论文恰好就是系统地培养和锻炼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过程。学生填写的开题报告就相当于课题的申请书;毕业论文正文就大致相当于课题的研究报告。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从专业指导教师那里获得答案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反过来,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段时间,那么,其科研能力得不到锻炼;在职场中也很难得到同事的系统指导。这样,该学生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就会影响到该单位对他(她)的评价。所以,为了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要求,学生就必须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责任编辑 陈鹤]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重要性探讨 摘要:撰写毕业论文作为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完成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还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因此,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获得一份适合所学专业、令人心仪的工作,是每一个即将毕业大学生的美好愿望,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时下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用人单位也希望招聘到的新人马上就能胜任相应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在职场上,同一个单位中,每个员工都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因此职员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应该属于文案性质,有的时候,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就被指定完成项目课题的申请、结项或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而撰写毕业论文恰好就是系统地培养和锻炼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过程。学生填写的开题报告就相当于课题的申请书;毕业论文正文就大致相当于课题的研究报告。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从专业指导教师那里获得答案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反过来,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段时间,那么,其科研能力得不到锻炼;在职场中也很难得到同事的系统指导。这样,该学生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就会影响到该单位对他(她)的评价。所以,为了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要求,学生就必须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 金融学毕业论文:毕业生就业情况下金融学论文 一、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2001级至2010级毕业生。针对毕业生的个人情况、在校时情况、工作发展状况以及对母校的建议等方面,共设44题。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电子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35份,回收率为67.5%,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考虑到每一年级的问卷回收数量不同带来统计结果的偏颇,故我们对毕业生样本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进行,力求全面客观。 (一)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 在是否考研的选择上,过半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2001~2003年期间的毕业生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相对较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又有所上升。大部分的金融学毕业生将发展地区选在河南省内,有近三分之一的金融毕业生就业地点选在生活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大中型城市。部分金融学毕业生选择中西部城市,这与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有关。在工作机构的选择上集中在国企、民营、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行政机关,说明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福利待遇的完备是毕业生考虑的首要条件。 (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证书获得量最多的是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方面的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和保险证相对较多。对于就业政策关注度,上大学之前就关注就业政策的学生仅占到5.2%,可见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能体现学生的进取心及学习能力。近两成的毕业生获得3次以上奖学金,近一半的毕业生拿过奖学金,说明大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好。 (三)对毕业生自我认知的调查研究 对比分析得出,毕业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是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而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却是工作态度,其次就是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目前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距离大部分人对未来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 二、影响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本文假设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以及职业规划对就业状况有影响,将课程设置、职业规划定义为自变量,将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定义为因变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因素逐个分析和解释。 (一)课程设置 通过对课程设置与是否考研、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在均值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注重实验实习以及基础知识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考研,说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毕业生未来是否选择直接就业有一定的影响。注重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的毕业生中相较其他毕业生有更多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就业,可以看出实践能力的以及课外创新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地点的选择。注重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等相对稳定有保障的机构工作。 (二)职业规划 通过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意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看出选择就业的意愿随着规划程度的减弱而减弱。通过对职业规划与政策关注度做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明显。有职业规划并且基本按照规划发展的毕业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开始关注就业政策。从均值分布上可以看出这一点的显著性,考虑到样本的数量,应该更加谨慎的认为,两者间的关系强度不是很强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职业规划与所获奖学金次数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并没有显示越是有职业规划的毕业生获得奖学金次数越多,两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金融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类从业资格证的持有相对较少,其中较多的是证券从业资格证。此外,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比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时期仍比较安逸,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对于就业压力感知力差,对就业政策也就缺乏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在金融学刚毕业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中,经验不足,缺乏职业技能占这两项占比重比较大,说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在对以往工作不满意的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认为与自己期望差距过大。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与其对未来的薪酬期望仍有一定距离。以河南省为例,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对求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大学培养出的金融人才持有怀疑态度,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文凭证书,而是更加看重高精尖的专业素养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英文水平,甚至包括精通电脑操作以及法律知识。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未形成有效对接,很多职位没有合适的人才填补仍处于空缺状态。 (三)课程设置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在影响就业的因素当中,自身素质对毕业生就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就业观念,学历层次对就业也起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由此看来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职业规划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促进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大学生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应该对于自我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专业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专业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灌输。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毕业生仍有人在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问题上感到困惑。在毕业之际做好进入社会心理准备。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其对自我认识不足、工作期望过高有关。提前关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对自己准确定位,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减少面临就业时的困惑与不安。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应切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培养课程进行调整。当下,用人单位对于金融学毕业生的质疑,计算机、法律、数学专业毕业生与金融学毕业生造成就业压力,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课程设置与改革。金融学越来越倾向于融合发展,离不开数学、科学以及人文自然知识。高校应当重视对金融学人才在数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培养,教学期间看重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注重突出能力的培养。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引领下,现代信息技术是金融学专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大学生应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金融学的教育必须融入高精尖的信息化教育,加强金融学与时代背景的融合,优化金融学教育。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指导意义越来越重大。对未来有全面合理规划的毕业生日后的职业发展较为顺畅。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应强调目标的重要性,详尽计划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方案的延续性。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在课程设置上多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升应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与政府社会就业指导部门的有效结合,完善毕业生信息,主动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综合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 作者:周书晴 杨晗 孙德琳 何宁 周祎 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本科学生金融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考核。论文选题是论文的基础步骤,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金融本科学生论文选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06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熟悉的问题一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一贯的信息收集使其准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得深入、写出创新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钻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于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查,是培育以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二四]二一号)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以及教学效果的首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症结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1步,选题是不是恰当,抉择着论文的成败以及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常常不知如何着手,或者者因为选题不当致使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者质量低下,因而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分必要。 1、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钻研课题,是确认钻研对于象以及筹备学位论文的条件性以及症结性步骤,不管进行任何1项钻研,都必需首先肯定所要钻研的问题。选题犹如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抉择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而咱们必需稳重对于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于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胜利1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1个首要缘由就是因为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思想上不够注重,选题随便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1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钻研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于本科论文的指点欠当真,指点次数少,与学生交换少,对于学生的选题不注重,常常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点以及建议,或者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经失去选择价值;另外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终日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而论文选题很随便,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讲演本应是学生初步肯定选题以及教师对于之提出建议的症结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讲演乃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讲演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情势。 (2)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致使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钻研的常常是1领域,1个方向性的问题,依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祥和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请求,本科生缺少钻研这样的选题所必须的专业基础以及钻研能力,不但搜集材料存在难题,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常常缺少深度。如“关于我国货泉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以及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泉政策目标包含终究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触及财政政策、利率、货泉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含信誉风险、活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风格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含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一个具体问题就是1篇文章,所以最佳就其中1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泉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仍是以货泉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3)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经由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重视钻研课题的实用价值以及理论价值,防止选择已经经完整患上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以及发展当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呈现,应当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1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以及金融改革立异的动向,对于新事物视若无睹,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腐,如二六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经过时的题目,这反应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4)选题过于清淡,缺少立异 学术论文讲求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固然,对于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1整篇文章都有立异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类选题没成心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少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于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誉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经钻研了多年,有关论文已经良多,固然这些选题其实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者使用新法子去探讨以及发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成心义。 (5)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1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同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出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甚至长时间不能实现,由于银行国际化的条件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世界五强,几近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三家,所之外资银行纷纭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范围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五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1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出产品的发展战稍不相符我国实际。 2、对于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以及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进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用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下列建议: (1)教师以及学生应注重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尽管属于学术论文,但 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进程的1个步骤,不但是为了传布学术信息,推动学科的发展,更首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应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师以及学生都应予以充沛的注重。 (2)注重论文开题环节,倡导集体指点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以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点,并就开题讲演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1讲授,扭转过去单个教师“1对于多”指点模式,履行集体指点、集中指点,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钻研本科论文的指点问题,防止因为教师个体的钻研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3)提高学生取得学术钻研信息的水平,指点学生多方位搜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见叠出,而金融学生选题陈腐反应出学生对于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而建议:1是教师应指点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搜集、收拾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钻研发展信息;2是激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钻研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3是时常性地请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开展讨论、思考。 (4)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一、注意学术价值以及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着,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利用经济学的1个分支,金融学钻研应讲究利用性,即拥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见叠出,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色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鉴戒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的课题钻研,揭露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谛。 二、注意实事求是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本身学识水祥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动身,选择熟识并感兴致、有获取资料的前提,并估量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一)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见面俱到,不着边际,甚么问题都谈到,甚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太小,施展的空间很小,获得突破性成果10分难题。金融学生要依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佳抛却,不要好高务远。 (二)所选题目要有必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钻研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触及的内容、历史以及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而,具有大量翔实、丰厚的文献资料有益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三、注意选择自己熟识及兴致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以及兴致人手肯定选题。熟识的问题1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者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以及1贯的信息搜集使其筹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益于进行深刻钻研,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患上深刻、写出立异点。兴致是最佳的老师,感兴致才会深刻思考,才能深刻研究下去,才能构成自己必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1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高校智能财务篇1 高校智能财务是指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运用于财务工作,对传统财务工作进行模拟、延伸和拓展,以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降低会计工作成本,提升会计合规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促进高校财务在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作用的发挥,构建财务管理新模式,通过财务的数字化转型推动高校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近年来,高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专项项目资金投入持续加大,报销单据增加,要求提供的财务统计报表数量日益增多且形式多样,对高校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受编制影响,高校财务人员数量往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急需寻求突破、提高效率,加强和完善智能财务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校智能财务建设现状 (一)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局部化、模块化 当前,我国高校智能财务建设进度相差不大,特别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财政一体化平台建设持续推进,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上起到了表率作用。在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引下,电子票据、信息化缴费平台、国库资金一体化支付平台等均已使用,网上报销系统也在高校被推广应用。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呈现出智能财务信息系统运用的局部化、模块化特征。 (二)高校财务软硬件相对稳定、更新缓慢 目前,高校财务建设较为成熟,财务管理已形成固有模式,财务硬件使用相对稳定,财务软件系统由长期合作的软件商提供。软件使用的智能化程度取决于软件开发的进度和服务程度,各信息系统之间因系统供应商不同,往往会出现系统兼容扩展能力不足,接口无法对接,或对接代价过高的问题,进而影响财务智能化建设进程。部分高校还存在财务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智能财务建设需求、财务信息安全不能得到绝对保障的问题。总体上看,高校财务硬件和软件更新进展缓慢。 (三)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具有相似性、易复制性 高校智能财务建设是服务于高校财务业务工作的。高校财务主要业务涉及学杂费的收缴、凭证审核、会计核算、国库资金结算、财政和校内预决算、内部控制、绩效评价、财务分析、报表统计、信息查询等。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往往以财务业务事项为导向,高校财务业务工作的相似性使得高校智能财务建设也具相似性。由智能财务运用较好的高校做楷模,智能财务可以在高校被广泛推广应用,高校智能财务建设又呈现出易复制性的特点。 (四)高校财务人员存在惯性思维、观望心理 高校财务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核算、资金支付、费用收取、档案管理上。这些工作具有业务量大、重复性高、例行性操作的特点,财务人员严谨、理性、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某种思维习惯,保持特定工作模式,往往对新事物推动力度不够。智能财务的应用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业务和财务交融性增强,部分财务人员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存在观望心理。 (五)高校智能财务建设不顺畅、协调不力 高校智能财务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一些高校,智能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培训或服务跟不上,师生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师生智能财务使用体验度降低。还有一些高校部分师生不能从以往的线下模式转变过来,产生抵触心理,智能财务建设从最开始的美好愿望演变成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的局面,智能财务建设整体进展缓慢。此外,部分高校各业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现象严重,不能做到全校一盘棋,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无法交互使用,信息流通阻塞,财务与部门业务之间难以融合,影响工作效率及工作成效。 二、高校智能财务完善路径 (一)进一步梳理财务业务流程,实现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 高校应进一步梳理财务业务流程,将财务管理流程重塑作为财务智能化建设推进的基础环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业务事项为依据,以财务工作流程、作业程序为主线,梳理出工作流程及作业程序的瓶颈,在业务过程中查找关键点,增强各业务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财务部门内部各模块互联互通,做到精细化管理,最细颗粒度规划。同时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条件,包括和第三方合作等,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智能财务建设目标,点对点把手工基础性工作转移到由系统程序完成的工作中,不断进行局部改造与完善,分步实施。 (二)构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智能财务系统资源,根据高校自身财务建设情况,以财务部门为核心,构建智能财务信息系统平台。将电子签名、身份认证、影像采集、电子回单、合同管理、图像及语音识别、移动应用等运用到平台中。实现财务费用收缴系统平台、账务管理系统平台、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平台、电子发票识别系统平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平台、财务机器人、财务核算云平台、差旅平台等应用平台由点及面、互联互通。 (三)完善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渠道,打造校内各部门信息系统智能联合平台 高校应推动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深度融合,解决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与理念不统一问题,营造良好的沟通协作环境,做好部门之间信息衔接,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信息系统关联工作。将工资系统的人员信息和薪酬信息、资产管理系统的资产信息、学生系统的学生学籍信息及学生奖助学金信息、科研系统的科研经费信息等与财务系统对接,在高校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相互传递和交换,搭建高校智能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 (四)增进合作,实现财务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协同发展 高校应注意国家政策导向,注重新媒体、新信息技术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借助政府的引导作用,用市场机制协同多方社会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智能财务的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如财政、审计、税务、教育、统计等,往往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准则等方式从政策上或制度上进行管理、协调,推动各应用主体完善智能财务体系。高校要及时跟进,利用政策,积极与系统供应商沟通协作,紧密各系统平台之间的关联,增强财务平台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提高财务系统接口的衔接性;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智能平台,实现金融科技与高校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高校财务部门应及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升级智能化财务管理系统,通过平台整发展,促使高校智能财务顺利开展。 (五)健全智能财务评价机制,提高财务智能化建设水平 智能财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适时评价,不断完善。智能财务评价涉及智能财务各信息系统应用、数据质量及流通性、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评价方式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可以由高校聘请专家来完成,专家包括智能财务建设开拓者、不同行业的财务人员、高校教师、政府税务银行人员等。根据评价结果,对智能财务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平台调试,不断完善实时、动态、高效的智能财务信息平台,优化提升系统运行的有效程度。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转变人才管理模式。智能财务建设促使财务工作重心转移,高校财务人员的职能由传统的核算模式转变为以管理模式为主的大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信息公开。高校应强化财务监督职能,提高财务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其次拓宽人才培养的宽度。增强财务人员智能财务思维和运用能力,促使财务人员转变定位,强化自身知识储备,在纵向专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拓宽知识的横向宽度,建立起协同创新的知识体系。财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高校智能财务系统高效运作。再次提高人才培养可持续性。加强高校财务人员智能财务信息化培训,建立终身学习机制,提高财务人员智能财务技能水平。设有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的高校,要将智能财务相关课程融入到专业建设中,依托产学研实训基地,搭建产教协同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智能财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破解人才结构性短缺瓶颈。 (七)提高智能财务安全意识,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安全保障或由智能财务系统建设的供应商直接负责安保,他们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安保服务,但是要与其签订保密协议,确保财务信息安全。二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监管,财务信息安全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三是财务人员应做好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规范操作系统,及时备份财务数据等。财务工作不要仅仅局限于财务业务,财务工作人员也可以不局限于财务专业,要兼顾数据库维护及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升对财务数据安全的监测、检查、分析与处理能力。四是要加强智能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查找数据流通及系统建设风险点,进行风险防控,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八)优化智能财务应用系统,提高智能财务系统服务水平 实践中,高校教师希望简单便捷地完成费用报销和简明清晰的财务信息查询;学生希望快速完成缴费退费查询及获得票据凭证;各业务部门希望数据互联互通、任意抓取,准确及时高效完成各项数据统计分析;信息使用者迫切希望智能财务系统真正达到智能状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趋成熟,财务信息系统人体体验和人机交互将更为频繁,财务智能化水平也会越来越高。高校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智能财务应用系统,提高智能财务系统服务水平。 作者:李丽娟 单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智能财务篇2 现代社会信息量暴增,同时业务量也不断增加,传统的财务报销模式及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革新优化工作理念及工作形式,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起健全高效智能化的财务报销系统流程,提高整体效率及质量,切实推动财务工作的持续发展。[1] 一、高校财务报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管理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在财务报销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人员管理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部分高校从事财务报销工作的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业务经办人也没有与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有效沟通,不了解报销的具体流程及制度规范,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存在滞后、操作不熟练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报销的效率及质量。另一方面,高校中从事报销业务的经办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负责人,因此存在一个业务多人办理的现象,使得整体工作过于滞后。另外,从事报销工作的人员即便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却无法对整体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无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报销业务流程,充分凸显出报销工作的科学性、智能化,其计算机素养、技能技巧、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2] (二)业务管理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校在进行财务报销工作时业务流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具体而言,财务报销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在传统的报销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环节包括票据整理、报销单据的填写、经办人签字、直接领导人审批签字、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财务汇总、集体报销等等步骤。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步骤都必须由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把控,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人工的核对,一旦出现任何不足都可能造成账实不符、违规报销等等问题,直接阻碍了预算工作的有序开展,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 (三)财务管理 众所周知,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整体较为复杂烦琐,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压力。具体而言,一方面,财务人员必须全程参与到报销凭证的填写、编制、审核过程中,一笔报销业务可能存在多笔消费记录,包括刷卡、电子发票、现金支付等等方式方法,如果在信息审核的过程中单纯地依靠人工力量进行判断会严重拖慢报销的进程。另一方面,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报销系统平台或多或少会导致信息数据的传递过于滞后,无法凸显出其时效性,而工作人员也不能第一时间对财务数据进行审核处理,及时反馈报销的进度,导致服务质量不断降低。[3] 二、构建高校智能化财务报销工作体系的主要策略措施 (一)搭建健全完善的智能化财务报销系统 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需求及教学现状不断优化信息环境,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报销效率及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搭建健全完善的智能化的财务报销系统及平台,丰富平台功能内容,以此搭建起智能化、信息化的报销工作模式及系统。第一,通过引入智能化财务报销系统引导业务经办人能够在网络平台中自主预约。所有师生及经办人都可以在系统中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预约时间,同时完成基础信息的及时准确录入,包括发票的金额数量、支付信息、支付方式、借款信息以及发票的认证情况等等,填写上述信息之后点击预约按钮就会根据经办人的实际需求打印出预约单号。在规定时间内经办人可以通过自助打印机打印报销单,而报销单在经过直属领导、分管领导、报销工作人员的签字审核之后会直接传递至财务管理部门,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再次复核即可,再集中处理报销,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简化了工作流程及程序,所有的经办人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及自助信息填写的方式,简化工作内容,提高报销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经办人也可以通过系统中的自助查询模块了解财务处理的进度及现状,超过约定时间可以直接在系统上催办。第二,智能财务报销不仅仅体现在网上预约这一功能,同时也应当切实提高报销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报销管理系统,优化电子签章这一功能。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将报销管理系统接入到办公室OA系统中,经办人的直接领导人、分管领导可以利用计算机、移动智能设备终端等等设备及时高效地完成业务流程的审批签字,灵活利用电子签章提高工作效率,经办人也可以在完成业务审批之后再进行报销单的预约打印,经过上述步骤之后直接投递至财务部门。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缓解决了财务报销工作中领导签字难的问题和困境,经办人也不需要长时间往返于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精简的流程提高了服务满意度。[4]第三,基于智能化财务报销系统不断优化业务系统,拉近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距离,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壁垒,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具体而言,业务系统涵盖了内部系统及外部系统。所谓内部系统,本质上是指资产管理、科研教学、人事管理等等相关的组成部分,而外部系统则是在内部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延伸,可以接入国家税务平台快速验证电子发票,也可以接入12306平台审核经办人的差旅信息。另外,也可以与支付宝、微信等平台进行有效的对接,及时审查经办人报销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减轻了人工负担,也提高了报销的准确性。 (二)开发财务报销智能化APP,提高报工作的销智能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财务报销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向移动智能方向靠拢,切实凸显出财务报销工作的高效便利。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在智能化信息系统及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有效引入并研发出财务报销APP,专门处理高校中的一系列报销工作,以此实现管理平台的不断拓展延伸。根据相关的实际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财务报销APP中,第一,所有的经办人、高校师生都可以直接在APP进行报销的网上预约、电子发票的认证以及网络报销流程的推进,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利用APP查询业务流程及进展,一旦某一环节出现任何问题或审核不通过都可以通过APP推送信息的方式告知经办人,而经办人则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补充完善财务数据。第二,在大力推广财务报销APP的基础上,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平台直接接入到财务报销管理系统中,经办人不管登录哪一个平台都会产生浏览记录及业务数据,同时经办人必须授权小程序获取自身的交易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管理信息数据并查找历史痕迹,逐渐实现报销工作的智能化发展。[5] (三)积极引入电子发票识别和认证系统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使用电子发票,这一行为举措的主要目标任务在于提高发票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同时降低成本。但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在财务报销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纸质发票,没有对电子发票的核算管理进行明确,也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业务报销仍然必须打印纸质发票才能作为凭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切实推动财务报销工作的智能化发展,高校应当积极引入电子发票识别及认证系统,以此实现财务工作的无纸化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发票识别及认证系统能够自动对抬头、税号、金额、用途等等信息数据有效快速的识别分析,并第一时间建立档案。而财务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审核过程中只需要利用系统进行档案的识别即可,一旦核验通过则代表发票已经完成审核报销,之后系统会自动将报销金额转入经办人账户。由此可见,电子发票识别与认证系统提高了报销的智能化,使得整个流程更为精简便捷。 (四)加强对财务流程的有效管控 为了提高财务报销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智能监测和动态追踪的相关技术对报销的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有效减少超报销现象的出现。具体而言,财务报销技能系统及APP的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壁垒,实现了良好的互动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前提。不同的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及业务情况、经济往来设置经费申请的标准,明确后期报销的流程及应当提供的附件资料,如果工作人员在报销时的费用超过了制定的标准节点那么系统就会自动提醒经办人并着重标记这一审批业务,所有的管理人员及财务工作人员都可以对该审批业务进行重点审查。 (五)切实提高财务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一方面,高校应当根据财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及业务流程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报销人员岗位,定期对报销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操作技能,同时也应当加强经办人的专业素养,使其更好的配合报销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高校应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报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信息水平、对技能报销系统的操作能力及信息沟通交流能力的评价,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 作者:郭语航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高校智能财务篇3 一、引言 随着以《预算法》为背景的高校内涵建设不断深入,高校的经济活动日渐丰富,原有的高校财务信息管理模式遇上新需求。结合大数据、智能化等迅速崛起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能够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契机和实践路径,可以有效解决高校面临的新挑战。 二、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科技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高校自身规模的扩增发展,其科研、财务等管理工作都面临更多的挑战,高校在其管理过程中会运用不同的信息化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驱使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同时,高校财务已经从原先提供单一的传统报表转变为提供不同要求的报表,这就要求高校在其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高校自身内部控制发展的必备条件 高等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提出在内部控制方面需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高校内部控制完善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作为高校内部控制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结合当前形势,规范内部控制流程,快速辨别存在的风险以便采取措施。利用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平衡好内部控制中权力制衡和科学决策统一性两者的关系。通过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使得高校内部控制标准落地生根发芽,提高学校管理层决策成果。 (三)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实现高校财务 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手段高校将日常报销、预算等板块纳入财务信息化系统中,推动高校财务现代化进程。通过将各板块内容数字化,使得财务数据拥有多功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做出更科学的决策,从而促进高校财务现代化能力的提升。 (四)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高校财务发展和创新的不可或缺的方式 首先,高校面对审计等各项检查,财务部门免不了需要提供各种相关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一套高效的财务信息化系统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其次,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将预决算和其他部门数据打通,提高高校的服务水平,更好促进高校的发展。最后,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不仅能够优化预算管理和提高核算的准确性,还能提高资源配置,使得广大基层会计工作者能从简单、重复的会计工作中解脱。广大会计工作者就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上,为高校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 三、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主体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并未十分充足 首先,部分高校领导认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是培养学生和学科建设,对于财务内容并不是十分重视,导致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认识不足。甚至有些领导认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只是单纯降低会计工作者的难度和工作量,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建设会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有些高校会计工作者只限于传统的思想,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还是重核算轻管理。即使现在大部分高校有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由于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偏差,导致很多高校在购买财务软件时也只是满足报销核算的软件。 (二)网络安全隐患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安全埋下了隐患 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但由于大数据和互联网存在被黑客攻击和病毒木马侵蚀的风险。随着黑客等技术的不断演变,有些病毒也逐渐隐蔽化,导致网络安全的风险提高。同时,高校从事财务的工作者是会计专业毕业,很少具备有技术相关背景。由于专业的局限性,高校财务工作者辨别风险意识不敏感,防范意识薄弱。财务信息化系统不仅需要与高校各相关部门进行数据联通,还需要接受上级单位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联通。这就意味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无法保持完全独立,会面临复杂的网络安全问题。 (三)高校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高校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校财务人员拥有财务相关专业知识,也要求他们拥有计算机相关知识。但是,实际上高校财务人员基本上是拥有财务背景的专业人员,很少有计算机背景的工作人员。即使财务部门特意招聘了具备计算机背景的岗位人员,也很少能同时具备财务背景知识。现实工作中,大部分财务人员只是简单的依赖第三方设计财务软件进行基础数据的录入和简单的运用。同时,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缺少对信息应用程序、软件系统需求分析等探索能力。在财务工作中欠缺对传统工作方式的革新能力,对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知识没有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缺少规划性和整体性,集成性较低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性和整体性。另一方面,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盲目立项,重复建设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内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与高校各职能部门息息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只根据自身需求,开展各自的信息化建设,各部门信息化协同建设认识不足。各部门信息化采用不同口径,无法实现信息真正共享。 2.对外 高校财务工作离不开税务部门、银行等机构,这些外单位机构也有各自独立的系统,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与高校财务工作挂钩。各外单位机构的不同职能、不同业务联系也会影响到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集成性。 (五)高校财务信息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第一,高校财务运行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内部监督部门是审计部门和纪委部门,外部监督是各相关上级部门,比如财政局。内外部监督部门对高校的财务监督主要通过巡查、巡视等方式对高校财务预算、决算等内容进行监督。这些监督内容很少涉及到高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否合理。第二,高校财务信息化考核制度不够完善。随着我国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断增长,但针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绩效考核评价并未有效落实。即使绩效考核有与高校财务信息化结合,但比重很低,甚至被忽略了。 四、优化和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路径的建设 (一)改变高校主体管理理念,加强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视 改变高校主体管理理念,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主要从2个方面开展。高校领导需要改变对财务管理的传统观念和态度,给予高校财务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支持。首先,校领导从学校整体发展出发,构建专门的财务信息化系统。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能够让管理层迅速掌握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各项资源做出合理的调配。其次,高校应跟紧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脚步,给予财务工作者更多信息化的培训机会。最后,高校应争取相关的财政资金支持。高校不仅是国家建设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也是科研的重要领地。有了财政资金的支持,高校应将科研和人才结合起来,研发出适合自身学校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同时,利用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势,与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利用好内外两方面的资源,共同建设高效的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高校财务工作者要转变现有的财务信息化观点。不仅要利用好高校自身提供的学习机会,还需要自发的学习更全面的信息化知识,从而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推动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加强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提高高校财务人员信息化风险防控意识,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信息化风险的宣传,加强高校财务工作者信息化风险防控意识。同时,财务部门或者技术部门应当特意培养具备财务背景的专业技术开发人员,通过双背景人才培养可以提高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敏感度;利用先进技术,强化财务信息化系统安全建设。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采购一些权威、安全性较强的软件和硬件,通过这种措施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也可以结合学校的科研团队,对学校出现的不同安全隐患做出排查和维护,提高财务数据安全性;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维护体系,进一步阻断外界病毒对高校财务系统的侵袭。 (三)提高复合型财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第一,加强财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高校的主管部门以及软件供应商应适当增加财务人员信息化体系知识培训,让财务人员在遇到计算机方面问题时,直击问题命脉;第二,侧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伴随着高校建设规模的增大,财务人员需要面对大量数据。高校需要培养更多既有财务知识又能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进而扭转受专业限制,改变信息化建设慢的局面;第三,人员招聘制度的优化。对人员招聘机制进行优化,在财务人员招聘中设定一定比例的计算机人才。 (四)构建高校综合财务管理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 构建高校综合财务管理平台,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需要将财务信息化建设明确纳入到学校的长远期规划中,并在近期规划中具体落实。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通过成立以校领导为核心,财务和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小组。通过成立该专项小组可以快速将财务信息化落实到学校实际管理中,加速高校财务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同时,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也需要科研、人事、资产等部门的鼎力支持,通过以财务业务为主线,对所涉及的内外部流程做好全盘的梳理工作。最后,可以通过对高校各软件进行资源整合、数据口径统一等方式进行优化和升级,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以上的优化方式,可以将财务信息化落实到具体实处,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五)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内涵建设需求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主要业务的数据管理、软硬件维护等,确保全方位监控;通过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制度,平衡好数据公开和安全两者关系;建立健全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制度,明确个部门职责,统一各部门的步调;充足的经费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经济保障,教育、财政部门牵头部署,设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推动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作者:廖云婷 单位:闽江学院财务处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篇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组织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实践证明:人不仅需要管理,而且要挖掘其潜能,提高其素质。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已不只是在金融业务领域展开竞争,更重要的是在人力资源及管理水平上展开竞争。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机构撤并与人员分流,国有商业银行于2003年起便开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并己在绝大部分管理人员中实行了聘任聘用制,但不等于会搞“全体起立”,“全体下课”。与此同时,各位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也完全取决于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一方面将通过扁平化管理,整合业务流程等措施以减少低效无效劳动,另一方面,也要加快业务发展,特别是中间业务的发展,以创造更多岗位需求。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陈旧 国有商业银行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系统优化和系统动力原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传统的人事安排,表现出的现象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到经济效益和费用指标的限制,投资方向往往只侧重于营业网点的装修,技术装备的改进和安全防范设施的完善等物质资源的投入,而对于员工的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与人力资源投入的力度不大。 2.人员在数量和质量结构上不对称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及新业务的不断开拓,那些现在只能应付一线岗位工作的人员,将难以面对今后更具挑战性的工作。首先,是高档次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从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看,一般素质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大,其次,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原有的只能适应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电脑操作人员将逐渐被淘汰,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新业务中的广泛运用,国有商业银行应用软件开发所需的尖端人才将严重不足。再次,新业务的开拓也急需一大批精通外语、投资、证券、法律、企业理财等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3.人才后备力量不足 在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分布结构来看,基层营业场所的柜面服务人员年龄两极分化,相差悬殊。沟通协调能力差。不仅如此,由于经济环境差,工资待遇低,还逐渐的流失业务骨干。随着入世的到来,国有商业银行急需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 4.人力资源配制不合理 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人员流动机制在国有商业银行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在引进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内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了人力资源闲置现象。此外,由于员工数量与质量结构的不对称性,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改善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另外,由于侧重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而忽视了市场配置的职能,也就不可能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投入也是一种经济行为。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采取的对策 1.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 面对人才流动的国际环境,国有商业银行要抓住机遇,为人才引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人才引进环境,要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从而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其次,国有商业银行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共享,国际合作”的人才引进新观念,再次,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人才价值实现的机制,更要建立一种人才价值实现运作机制的保证机制,从而保证人才引进的健康发展。 2.健全激励机制 (1)制度激励性开发。对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激励员工将自己的命运与组织命运紧密连接,保证员工年龄愈大,工龄愈长,贡献愈大,工资也愈高,增强与组织的向心力。 (2)管理激励性开发。促进上下员工更多关心和参加组织管理,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稳定人才,留住人才,激发其创造力。 (3)职业激励性开发。帮助和引导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并促进其计划实现。(4)创业激励性开发。应给予特殊才能的人才提供创业基地和创业资金,营造创业环境,共同发展。(5)情感激励性开发。注重对员工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与人才结成情感共同体,这样员工对其工作的激情才能充分发挥。(6)培训激励性开发。为人才提供国内,尤其是国外培训的机会和条件。加快员工个人发展,激发人才更高的创造力,为组织贡献更聪明的才智。 3.设立绩效评估与完善的报酬体系 (1)设立公正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考核系统。可根据绩效标准,分成这样四个档次进行量化:表现好的可得满分,表现比较好的可得分值的70%左右,表现一般的只得分值的40%左右,表现差的只得分值的10%甚至0分。这样,按照完成或达到要求的具体情况进行量化,各项得分相加,地出相应的考核结果:总分值达到90以及以上的为优秀,80分-89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60-69分为基本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2)设立完备的报酬体系实现激励与吸引人才的目标。国有商业银行的薪资制度决定以后,就要设计薪资源的结构调整。首先决定最低与最高的薪额,其次决定薪额的分级。在职务等级工资表中,各等级之间等级差不同,级别越高,工资越高,等差越大。为了保持工资的连续性,各职等间薪额幅度有涵盖,选择下一职等的薪额中点,作为高职等最低薪额,这样做可以考虑其他因素酌情加大薪额幅度,而不至于使薪资成本累积到惊人的程度。 4.大力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入世后,商业银行的驻外机构也会增多,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往与业务合作也会更多,仅靠饭碗维系的雇佣关系难以维持原有稳定的人力资源使用。当务之急,首先要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延续多年的员工只进不出的劳动用工终身制。其次要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人才流动机制。再次,是对那些不适宜现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尽可能分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强制性的措施。 5.岗位轮换与竞争机制相匹配 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渐废除任命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和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要实施岗位竞聘,合理配置资源,公开竞聘选拔部分处级以上干部,这样可在干部任免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结论 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及新业务拓展对人才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的措施,改革分配办法,拉开收入分配差距,重奖业绩突出,贡献大的员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培训,以适应国有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的需要。 作者:焦洋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篇2 0前言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技术研究,用于完善后台系统或是投产更具有便利性的自助机具,想以此解决“人员短缺”问题,但事实上,人员短缺只是显性的一个方面,真正的问题是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在改革驱动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正视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要清楚知道人力资源是创造自身价值的重要来源,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以此来满足商业银行自身转型发展。 1人力资源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 首先,商业银行的竞争,在业务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就是人才的竞争,而经济全球化却推动着商业银行之间的人才流动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的地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的地方过渡。商业银行想要吸纳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就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改变如今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才发展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利用有效的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市场和利润作为生存发展的前提,而开拓市场、创造利润多取决于人的因素,包括效益、工资、福利以及员工对市场的预判和控制能力、沟通能力等,提升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能使员工较好地完成经营目标,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最后,商业银行人力管理资源管理通过分析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强化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保证商业银行抵抗风险和获取利润的能力。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重新配置优秀的资源,保证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战略管理中具有深远意义,使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落后 20世纪90年代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产生并且受到欢迎,原有的劳动人事已经被新时代的人力资源所代替,无论是管理方式还是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商业银行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做了一些尝试,但是由于受到管理理念和文化差异等各方面的制约,人力资源工作还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仍然存在重指标轻管理,重考核轻员工,重关系轻能力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使得一些人才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很难达到商业银行经营的愿望。 2.2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领导干部和员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任务,与自身联系不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也没有认识。在商业银行运营时,只关心绩效指标与成本控制,却将人力资源本身价值忽视。虽然这些年来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已经有所改善,但是传统思想仍然存在,约束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存在和发展。 2.3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国外银行把目标瞄准了中国人才市场,利用他们合理的激励机制、丰厚的福利待遇以及完整的培训、晋升机会吸引了大批我国银行业的专业人才。高尖端人才的大量流失,导致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人才稀缺。而且近年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趋严,形成了较大的外部压力,银行同业竞争又带了不少的内部压力。在双重压力的增加下银行员工的收入却呈现了不升反降的情况,导致很多青年员工员工离开商业银行,造成商业银行员工老龄化情况严重,后备力量不足,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困难。 2.4薪酬制度不科学 一是各级别间薪酬水平差距过大。根据相关媒体发布的2018年各银行员工薪酬收入数据,排名第一的为招商银行,人均薪酬57.7万元,排名最末的为农业银行,人均薪酬26.1万元。事实上,商业银行基层工作人员远远达不到所谓的人均薪酬,主要是管理层的高薪酬拉提升了平均水平;二是不同岗位的人员薪酬水平相同。大部分商业银行未按照不同的岗位职责确定对应的工资等级,如信贷客户经理、反洗钱工作人员均和普通员工的基本工资处于同一水平,未考虑到工作岗位的风险性、复杂性,使得薪酬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2.5绩效考核手段不合理 如今很多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不相关联,多以业务导向为主(如:2019年下半年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兴起的ETC业务,又成为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重点),在设计上缺乏合理性,导致绩效考核成为一种短时间的趋势导向,缺乏稳定性。而且,商业银行将前台业绩作为考核核心,对于内部风险防控的考核却占比较低,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偏颇的价值导向,不利于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此外,某些商业银行为了激励员工,减少了基础工资,加大了对绩效的考核力度,更有甚者出现了“零基预算”的考核模式,即没有基础工作,通过预先发放绩效的方法来满足员工的日常开支。 2.6选拔机制不合理 尽管商业银行已经面向社会全体进行招聘,却还是不能完全摆脱有关系的人员进入银行,而且员工的选拔看重年龄和资质,学历和背景,这样的条件使得很多员工的晋升空间相对狭窄。重视管理岗位的晋升,却没有对专业岗位的晋升拥有清晰明了的规定,使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难度加大,不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今的人才因为看不到自身晋升的机遇和发展的愿景,所以选择了跳槽,使人力资源出现了流失。很多优秀员工跳槽到其他银行,同时也将自身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也带走了,这是商业银行的巨大损失,也给竞争对手了更多的机会,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2.7缺乏完备的培训体系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也是其重要的一方面,为员工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然而现今商业银行在培训领域的投入明显不足,培训体系也不够完备,培训对于培训规划和培训的模式也缺乏长远目光,培训的内容不能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对员工的挖掘和培训比较少,仅仅注重技能培训。而且培训也没有建立培训的反馈机制,很多培训流于形式,有些员工将培训视为一种负担,对培训缺乏热情,对于银行缺乏忠诚度。 3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对策 3.1进行合理的岗位配置 编写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责任,使每一位员工在对自身岗位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令每一位员工都能发挥自身才能,提升对工作的热情,而且通过合理岗位说明书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招聘人员和培训等方面作为参考根据,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打好基础。 3.2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 利用全员竞争上岗的方法,多渠道获取人才。通过多渠道获取人才能够获取更优秀的人才,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实践中,可以在银行内部先尝试实施。利用公开报名、选拔考试和组织测评等过程进行,要在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基础上进行。针对那些达到要求的员工,可以利用自身的条件,分配到合理的岗位上,使人才发挥其效用,提升员工的热情。 3.3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对于银行内部的市场,需要根据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于员工的特长和关系进行适当的交流,帮助员工对不同岗位进行了解,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银行内部的人员进行流动,使人才发挥其潜能培养,使其更加团结,参与到人才竞争中,保证人才流动。 3.4确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合理的薪酬制度需要表现为对内的公平性和对外的竞争力,打造与员工岗位职责、风险程度、贡献度相匹配的薪酬管理机制,与此同时根据行业同类型员工薪平均水平,及时、合理地对员工薪酬进行调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3.5健全员工培训体系 应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统筹、整合商业银行每年各部门的培训计划,在减少员工培训压力的同时,制定出最符合员工实际需要培训课程,并开展培训测试、培训反馈,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现员工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的提升,充分激发员工学习热情,挖掘员工自身潜力,推动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6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资银行也没有了约束,所以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人、财、物、信息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展现出来,以满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竞争究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拥有科学管理和优秀人才、拥有更好的用人机制,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扩充完善,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到战略的层面,对公司内部选人、留人、用人、培育人的工作综合负责,使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以满足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带动银行的稳健发展,努力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4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完善,只有拥有“以人为本”的理论思想,商业银行才能以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获取金融服务行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作者:尹练文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MBA教育中心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篇3 商业银行作为高端的金融服务行业,在目前不仅要面对政策红利不断稀释所带来的市场冲击和金融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的威胁,还要面对《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的监管要求,这对商业银行来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 1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人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为人才发展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并通过高效的培训工作优化员工素质,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其次,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客户、市场和利润,而员工的市场操作能力、预控市场趋势能力、沟通能力与银行价值观和银行合规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资源拓展、市场开发和利润回报。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实现经营目标,获得长远稳定发展。再次,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进而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保障了商业银行的抗风险与盈利的能力。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重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银行战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 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多数员工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任务,与普通员工的关系不大,更不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效应。在银行运营管理过程中,只关注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而忽视了人力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保值、增值特性。尽管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所改观,但论资排辈、官本位和平均主义的人事安排思想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应用。 2.2员工选拨方式、晋升机制不科学 目前,商业银行新进员工仍旧沿用传统的选拔方式,即要求金融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这就导致新进员工多数为毫无银行工作经验的人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客户资源储备方面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帮助,才能使他们逐渐成为优秀的银行从业人员。虽然个别商业银行也开始面向社会大众公开招聘,但依旧无法摆脱裙带关系的干扰,导致许多真正优秀的人才难以进入。员工提拔重工龄论资历,重学历论背景,这样的晋升制度为员工提供的晋升空间相对狭窄,仅仅是管理岗位的职务晋升,而对专业技术岗位的晋升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没有任何帮助。现有的人才因看不到自己晋升的机会和发展的前景,良禽择木而栖,选择了跳槽,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流失。许多优秀员工跳槽到外资银行或地方性银行,同时带走了自身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成就了竞争对手,进而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3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商业银行建立的绩效评估体系的考核对象主要是中高层管理者,对普通员工并不适用,而激励机制中又缺少对银行长远发展的长期激励,不能有效调动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内部风险防控的指标未融入到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无法进行充分的量化评价。官本位、论资排辈是商业银行用人机制的一大特点,在管理人员任用方面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工资待遇按行政级别划定,而且各级管理人员一经提拔,只要没有大的责任事故发生,不论是否有建树,通常不会被免职。 2.4薪酬制度不合理 目前各商业银行员工整体的收入水平较其他银行员工的平均收入水平要低,尤其是关键岗位、关键职位的收入差距更加明显。外资银行多采取本土化的运作模式,以其优厚的薪资待遇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对员工起到很好的正向激励作用。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薪酬与工龄、学历、资历相挂钩,丧失了薪酬杠杆的激励作用,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影响正常的运营管理和产品开发。 2.5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 对职员进行培训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员工职业生涯良好发展的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培训体系也不完善,缺乏长远培训规划和合理的培训约束模式,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员工个性化需要,对员工潜能挖掘和素质培训较少,而主要是针对技能的培训。另外,培训评估反馈机制也没有建立,好多培训变成了走过场、做样子,甚至有些员工将培训当成了一种负担,缺乏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员工的忠诚度较差。 3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3.1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应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人力资本的重要地位,培养以人为本的良好银行文化,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发展,将银行收益与员工利益相结合,将银行价值观、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与员工工作需求、发展愿景相结合,努力营造温馨舒适、公平公正、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员工的建议,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群众基础和顺利实施。 3.2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晋升机制 人才的选拔和晋升应根据银行长远发展规划,制定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储备规划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用人机制。不但要招聘优秀的金融专业高校毕业生,而且还要招聘社会中具有银行从业经验的优秀员工,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和关键岗位的人力资源储备队伍。另外,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制定科学的员工晋升方案,通过严格的考核、测评来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促使员工不断努力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3.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侧重于绩效管理,通过考核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管理。考核过程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高考核的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尽量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其中,帮助员工实现自主管理。同时,建立员工绩效申诉制度和绩效考核反馈制度,为员工提供为自己绩效进行合理解释的机会和让员工了解并改善自身的不足。激励机制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是责、权、利的有效融合,也是贡献与报酬的平衡处理方式。通过与员工的有效沟通,了解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利用发放奖金、表彰先进、职位晋升以及旅游、休假、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激励员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约束机制同样也要具有灵活性,根据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不同的但人性化的惩戒方式,确保将银行损失降到最低。 3.4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 合理的薪资待遇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也是保持员工稳定性的基础。薪酬制度要体现对内的公平性和对外的竞争性,符合市场价格导向。对内公平性就是要求员工之间有一定的酬薪差距,不能一概而论,做到按岗定资、按效定酬、按献定奖,其基础是体现员工的价值贡献和保证薪酬激励效果。对外竞争性就是要时刻把握同业间的薪酬数据,以此来合理调控自身的薪酬制度。例如,对高层管理人员应采取风险薪酬与年功薪酬相结合的酬劳制度,对高级技术人员采取长期激励方式来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3.5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商业银行要想有更好的发展,需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员工培训体系,设立培训专项资金,配备专、兼职培训人员,制定培训方案,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开发员工潜能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训重点侧重于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才能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另外,还要加强银行价值观、文化理念等的培训,让其了解银行自身的文化,自觉践行银行的文化,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其自身发展愿景与银行愿景保持一致,增强员工的稳定性。 4总结 当前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改进和完善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燕.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变革[J].时代金融,2015,(7):64-72. 作者:孙岩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系统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组织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包含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二、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正在转换,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是财经法规还不十分完善,受利益驱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违法违规现象。而行政事业单位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管理混乱和违法违规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经费开支无章可遁或有章不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普遍缺乏明确的开支标准,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有些制定了开支标准的,却不认真执行,仍采用实报实销方式;一些较大开支,事前不做计划和申请,开支后只要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核人签字,财务部门就给予报销。由于对经费开支控制不严,造成费用开支过大,也是我国公款消费严重过大的重要原因。 2.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资金管理混乱,未能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专项资金与正常经费之间经常相互挤占、挪用;很多单位都是按照收入规模花钱,对资金支出的合理性、效益性缺乏分析,致使重复开支现象严重,浪费巨大。二是现金管理混乱,很多单位没有按照现金的结算标准支付现金,大额现金支付的现象比较普遍;坐支现金的情况比较严重;单位库存现金余额过大,超过单位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三是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对借款和欠款长时间不来销账和还款的单位和职工未进行催收和清理,以致最后形成呆账、坏账。 3.资产管理混乱。一是资产账实不符,由于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划分不清,又不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查,致使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二是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很多低值易耗品等存在存货处于无人保管状态,捐赠的固定资产也不入账,已完工的基建项目未入固定资产账,资产处置不符合规定,未经批准变卖固定资产,变卖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未按规定入修购基金,长期将固定资产借给其他单位使用。 4.岗位设置不合理。由于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人员紧张,岗位安排不尽合理,许多单位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决策人、经办人、审核人、记账人员都没有完全分离并相互制约,出纳兼审核、采购兼保管的现象比较普遍,极易出现贪污挪用行为。 5.内控意识淡薄。一是没有形成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的意识,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单位职工也习惯于主要领导讲了算的工作方式。二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只重视本单位的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认为只要完成目标任务就行了,至于内部管理的好坏则是次要的,以致岗位设置不是从内控制度的要求出发;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 三、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议 1.树立和增强内控意识 首先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他的意识行为都对全体员工起着关键的影响,所以《会计法》也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这些都说明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使他们切实履行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职责。其次要加强对单位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对内部控制有着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树立和增强他们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加强单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他们在内部控制中能认真实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杜绝不法行为发生。 2.符合内部控制原则 内部控制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合法性原则:即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有效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3)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落实到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4)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6)适时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要适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要具有可操作性。 3.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规模没有企业那么大,也没有企业那么复杂,但是,仍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最基本内容应包括:岗位分工控制、经济业务控制、监督检查。下面就这三方面内容进行说明: (1)岗位分工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都能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来设置岗位,划分工作职责,也就是岗位责任制。这也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是,岗位职责的划分是否完全符合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要求,就很少有单位能够做到。所以一定要对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细化,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要求来设置岗位,并明确该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最好能针对每个岗位上的职工编制职责说明书,让他们能更加详细地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和权限,防止岗位互窜现象。概括地讲,应该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决策人员、经办人员、审核人员、记录人员、保管人员,即决策职务要与经办职务分离;经办职务要与审核职务分离;经办职务要与记录职务分离;保管职务要与记录职务分离。 (2)经济业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分为10大经济业务,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些,所以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与企业有所区别。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固定资产、预算管理。 ①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货币资金业务处理实行钱帐分管;出纳员不得兼管总账;任何一笔资金收付业务的发生和处理不能由一人单独包办到底。 现金控制。库存现金必须在规定限额内,收入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当天未及送存现金应集中存放在保险箱内。不得坐支现金。出纳员应做到对库存现金“日清月结”,主管部门应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银行存款控制。银行存款要及时对账,银行存款调节表应由出纳、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外的第三者编制,发现核对不符的项目,要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以便调查并做出处理决定。 票据控制。货币资金收支凭证应与原始凭证核对相符,一切付款应经批准,原始凭证要齐全。发票和收据要按顺序编号,领用空白发票、收据要进行登记。支票的签发至少要有出纳员和会计负责人两个签名,空白支票不得签名盖章。 印章控制。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单应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②采购与付款控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需要进行分离的职务有: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与验收;采购与会计记录;验收与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 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应当根据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请购控制。明确请购程序,规定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 审批控制。建立请购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并由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单位实际需要等对请购申请进行审批。 采购控制。采购部门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请购单的要求来进行采购,要按照成本效益原则,降低采购费用,要货比多家,既要比价格,也要比质量。 验收控制。建立验收催收制度,督促供应商按期交货。采购的商品运到后,验收部门按照合同清点数量,检查质量,验收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签字或出具验收证明。 付款控制。财会部门将收到的收货单、验收单和购货发票后,应与请购单和购货合同进行核对,经过核对无误,才办理付款业务。 ③固定资产控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需要进行分离的职务有:请购与购建;审批与购建;验收与购建;验收与付款;保管使用与记账;报废审批与报废执行。 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员授权批准的方式、程度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审批人的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 取得与验收控制。按有关制度规定购建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制度,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办理交接手续,登记固定资产账,按有关制度规定支付固定资产款项。 资产处置控制。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控制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实行集体审议。 ④预算控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预算工作的不相容岗位:预算编制与预算审批;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 根据预算管理工作的业务环节和特点分别制定预算编制控制制度;预算执行控制制度;预算调整控制制度;预算分析控制制度;预算考核控制制度。 (3)监督检查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单位规范内部经济业务管理实现内控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内部会计控制也会存在不足,其执行效果如何,还需通过有关部门进行监督评价。所以单位应当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监督检查评价制度,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检查的主要职责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写出检查报告,对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对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成效显著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表彰建议,对违反内部会计控制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对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监督检查的工作可由内部审计机构执行,也可委托中介机构实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组织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包含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单位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应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而应以服务公共为目标来设计和建设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职能权限等会受到外来制度和规定的约束,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空间相对企业来说要小;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来源、资本结构、会计处理等方面与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内容相对简单。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2.1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内部控制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许多单位的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因此,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某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有的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么照抄照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么根据单位现在的工作实际,随高就低,安于现状,内部控制制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迄今为止,我国还缺乏一套对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也很少有事业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时间经验研究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然在基本理念、原则、方法也方面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但设计思路主要针对企业,对事业单位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相对较弱。实际上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书面成文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以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凭经验加以简单控制,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对业务流程控制过于简单,出现问题时缺乏统一规范的处置依据和标准。 2.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不合法;会计核算不符合制度要求,许多单位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不伦不类、会计信息大量失真。 2.4预算控制相对弱化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加强,但仍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预算编制还比较粗糙。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仍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实绩、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大部分都还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二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2.5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目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不多,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了重考核,轻内部控制的现象。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3.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可以通过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以及各单位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适时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单位负责人真正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2健全内控制度制度《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安全稳定”。不能用一般财经法规替代内控制度。要找准失控环节,明确自控重点,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对于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销审批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等经济活动等方面,确定单位自控的重点和目标,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且责权对等,以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加强单位内部牵制制度,建立健全授权批准控制和职务分离控制制度。在具体业务分工上,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有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或个人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工作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3.3做好会计基础工作首先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之间全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预防发生错误和弊端,做到防范于未然,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与完整。其次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与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三是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按照会计处理程序所包括的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设置与记账要求等内容。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四是严格内部核对制度。对已完成的经济业务记录进行复查核对,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控制记录使其正确可靠的重要方法。会计复查核对主要在预算、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财产物资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控制。 3.4完善部门预算制度财政预算制度从过去的功能预算到现在的部门预算,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一次重要改革和重大进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首先是要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力争将各部门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度;.其次是将部门预算与单位内部的责任预算有机结合。预算单位要增强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控制集体舞弊行为的发生。着重抓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的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套取财政资金、挪用专项资金、挪用专项资金、随意更改预算以及占有、破坏集体资产以及不按照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申请使用财政性资金等问题要加以解决。 3.5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考核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层次,强化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并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审计业务素质、审计法规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控制的现状 现阶段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许多单位尤其是一些较大的部门机构设立比较健全、制度相对完善,也基本上配备了专门的财务人员,专人负责审核,实行“一支笔”审批。当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不够”: (一)领导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根本不了解内部控制知识,在思想上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抱着无所谓态度。有的单位领导错误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认为有了部门预算就无所谓内部控制体系了。在实际工作中,甚至有许多单位负责人把财会部门当成“钱袋子”,会计人员仅仅扮演“付款员”的角色。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部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将内部控制面覆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各业务环节。甚至个别小单位将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等不相容职务均由一人担任,根本没有内部审计制度。 (三)预算控制措施不够有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比较粗糙。二是预算执行刚性不够。 (四)监督约束作用不够明显。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审计机构。在设立内审机构的单位审计机构领导和人员均是单位领导任命,其上下级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制约,这样势必造成外部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五)专职财务人员素质不够。依照法律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 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并不是财政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一家之事,需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职权范围,分工负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总的来说,财政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要抓好具体落实工作。针对上述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共同努力,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一)领导重视是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前提。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只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引起其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才能认真地去组织人员立制度、抓落实。为提高内部控制效益,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可以推行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人事任免、经济效益挂钩。按领导分工相应予以授权,规定职责,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同时,有必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将单位财政资金收支情况公之于众,接受单位成员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二)完善制度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资金使用制度是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维护财经纪律,抓好增收节支,强化财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措施。对于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我国各地做法不一。财政部门可以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在国家已经出台的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条款的基础上,以行政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为载体,统一模式,制定相对规范的行政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控制制度,使各行政单位在内控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使得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从而进一步减少资产损失风险,切实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预算管理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贯穿整个单位的业务活动。加强预算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与执行环节。编制时要“准”,即部门编制预算要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核定具体支出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执行时要“刚”,即在执行环节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 (四)实施动态监控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有力手段。内部控制是动态的、持续的,其有效执行,仅靠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两级监控体系对实行全面动态地实时监控。第一级是财政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监督,第二级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内部各机构进行监督。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来审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评价相关部门和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其目的督促其充分、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根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根本因素在于单位成员素质的高低程度,尤其是财会人员。他们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所以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政策法律意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培训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培训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政策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不断提升。有“能”才有“力”,只有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了,他们在执行内部控制的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和监督力才能不断增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论文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型阶段,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对单位内部的管理体系和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单位自身做好控制、规划和调整等一系列自我管理措施。而随着我国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的,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一、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前提,也是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的关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建设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领导和单位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使领导充分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杜绝“一言堂”和“拍脑袋”等形式主义,才真正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而全体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的养成,则需要事业单位多组织各种讲座和培训活动等,以真正利用起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大家的风险管理意识。二是注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软环境建设,包括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一个事业单位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等,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使员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只有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促使各项工作有序不紊地开展。 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单位内部行为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遵循“实用性”的基本原则,并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经济运营、财务控制、员工工作守则等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统一管理,从而真正规范单位内部行为。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认真研读《单位腐败风险防控准则》以及《非盈利组织内部控制指引》等文件,并根据文件内容,真正落实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基本工作原则,并控制事业单位财务收入和采购支出业务,从而规范和监督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和控制体系。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赏罚机制,从而真正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即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等的奖励;而对于工作消极、拖沓等的员工进行处罚或者辞退处理等,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审计力度,建立独立的审计队伍 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违纪违法、贪污腐败等事情时常发生,揭露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一些弊端,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完善自身的监督机制,建立起独立的审计队伍,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执行,也避免企业内部资源和财产等的损失。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坚持内部审计队伍和外部审计监督相结合的模式,在建立内部审计队伍的过程中,应该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并明确内部各审计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从而加大内部审计队伍的监督力度;而外部审计监督应该重视国家审计部门的作用,尤其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行为的审核和监督,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预防和减少腐败事情的发生。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流通将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效率。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各部门的信息管理平台,并由专门的员工来维护该系统,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风险的实时监控,逐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力度。 四、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预防单位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过程中以及具体工作环节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问题,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识别和分析,从而解决财务风险的过程。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时,应该积极建立起财务信息系统,预防各种财务风险。首先,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套与信息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系统,即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和数据库,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建立起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规划的财务系统,从而充分利用起单位内部的闲置资源,并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及时、科学的预警评估。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完善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任务多是人工完成的,不仅核算过程繁琐,而且还容易出现差错。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就可建立内部现金流和信息流相结合的信息化平台,采取全新的预算管理系统,从而保障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并积极组织各种内部活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甚至有的财务人员对工作采取应付状态。为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应该积极开展现代化信息财务平台管理讲座,促使更多的员工借助现代化信息设备来管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整体的工作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肩负着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等多方面的重要职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必须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使内部各项职能的发挥。当然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而且还受到社会背景和时展等的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采取多样化的内部管理手段,从而促使行政事业单位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振 单位:荣成市财政局资产中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概念及重要性,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风险导向的有效控制策略,希望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风险导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有效策略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工作,对于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高效、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很难保证财务活动的科学性及真实性,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内部控制管理为着力点,制定科学风险防范策略及措施,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概念及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为根本目的,通过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及标准的工作流程进行约束,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评估,结合行政单位实际发展需求,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计划和有序组织,并做好财务信息记录工作,进而实现对财务活动的管理和监控。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时候,需要从环境控制,部门协调控制、风险预测及评估、风险处理、控制结果落实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评估,对各项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正确识别在开展财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的严格约束下,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起到保护作用,能够确保资金调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及时性,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政[1]。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控制意识薄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风险控制的深刻认识,对该项工作不够的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单位内部出现风险问题的概率较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风险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对风险控制内容、方法及流程掌握不够熟练,很难做到事先预防,风险控制停留在事后处理。并且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力度不足,风险控制缺乏有机协调,工作难度较大。(二)风险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就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来看,并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导致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较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与人员,无法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管理职权和责任划分不清,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管理上存在脱节的现象。没有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无法对内部控制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很多内部控制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逐渐趋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动力,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三)审计监督力度不足仅仅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是无法真正规避内部控制风险的,需要通过审计监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但是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独立性不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扰,难以有效发挥出监督职能,监督结果也难以有效运用,所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整改。再加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不注重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导致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缺乏积极学习态度和工作责任心,降低了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执行效率低下,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 (一)强化风险控制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建立在足够的思想重视基础上的,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强化风险控制意识,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首先,单位领导应该明确内部风险控制与单位良好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常态化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做好对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牵头组织工作。同时,在单位内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起全体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比如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邀请专业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内部控制内容、重要意义、制定过程等,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3]。(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要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避免出现风险问题,就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对内部控制进行约束和规范,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首先,行政事业达纳韦应该以原有管理体系为基础,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及发展需求,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一套更加规范、有序的内部控制工作程序,为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其次,可以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内部控制工作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干部职工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处。比如,当干部职工遵守单位行为规范、表现突出时,可以进行口头褒奖或物质奖励,在干部职工中树立典范作用,激发其他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以促进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审计监督是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的一条有效策略,必须提高重视力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设立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的内部审计部门,排除其他各项工作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赋予审计部门相应的工作权力,确保发现问题时可以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改正,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并且,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做好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打造一支专业性强、责任心强的审计队伍。比如,在招聘审计人员的时候,应该按照岗位设置和需求进行对口招聘,从根本上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及工作能力,为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防范内部控制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基于和谐、稳定社会构建的需求,必须树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意识,提高对风险控制的重视力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社会职能。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力度等措施加以改善,降低内部风险发生概率,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周泽仙 单位: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浅谈交通运输系统特征: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R)在铁路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我国是一个铁路自然灾害的国家,灾害分布广泛,情节严重,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推动了智能铁路交通系统ITS―R的发展,该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R的开发应用背景的急迫性,ITS―R的发展,ITS-R的主要功用以及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铁路桥梁垮塌与落石)。 关键词:铁路自然灾害 铁路智能交通系统 开发应用 1、ITS-R智能系统开发应用的急迫性 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较优势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所以造成我国铁路自然灾害分布广泛,类型众多发生频繁,情节严重,已发生灾害路段占全路总运里程的20%以上,尚有许多线路灾害处于潜伏状态,灾害主要集中于路基(约占90%)方面,如铁路沿线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等,而且一旦发生都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甚至造成线路长时间中断甚至部分铁路瘫痪,同时给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以及国家安全带来危害。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我国铁路向着高速,安全,智能转化,高速除了带来时间上的便捷意外,必然对我国的灾害预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60-70年代,为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兴起。早期的研究是以日本的综合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CACS),美国的道路电子导向系统(ERGS)以及德国的一个类似系统为代表的。他们的共同的研究重点都是线路的导向系统,且都是以大型的中央计算机和通讯系统的中央处理系统为基础。 第二阶段,1980―1995年,由于80年代技术的进步,大容量的存储器的出现使大型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成为可能,新的研究和发展正朝着一个实用化的方向努力,从而使ITS-R的发展条件得到改善。 第三阶段,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大大促进了ITS的发展,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了ITS的应用潜能,它被认为是一个综合交通术语,广泛地应用于其他交通领域,如今ITS技术的发展正被广泛应用的铁路,民航等领域,ITS技术正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介绍铁路智能系统在灾害预防系统的作用) 3、ITS-R在铁路灾害预警系统方面的功用 我国铁路灾害的多发性、随机性、区域分布不均衡性和铁路运输要求的连续性、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是严重的。灾害的多发地点多是集中在铁路线路的桥梁,隧道,陡坡等处,要减少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传统方法是采取人工看守、巡逻发现险情及时报警拦截列车,但是人工看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空白性,因为自然灾害刚好发生在巡逻人员到来之前或者到来之后还时有发生。随着运输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发展使车行驶的速度与密度逐步增加,传统的自然灾害预警办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列车运输的需要,现代的智能预警系统需要崛起并在未来的灾害预警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实现预警的方法与步骤: (1)确定智能预警系统的安装位置 首先对我国的自然条件较复杂的铁路线路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估,评估的方法是根据铁路灾害发生次数的统计数据以及修建年数的大小来确定。根据铁路灾害的统计数据,确定发生次数较多的线路,对这些线路中的修建年份较早的桥梁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桥梁所处的环境条件(桥墩所处的位置是不是位于常年流动的激流中,河水的酸碱度,是硬水还是软水)对桥梁进行分级,可以根据桥梁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修建年份的不同将桥梁分为四个不同等级,A级桥梁所处环境最恶劣,必须安装智能预警系统,B级原则上也需安装,C级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D级不需要安装。 (2)对需要安装预警系统的桥梁根据工务段进行分配 每个工务段的桥梁由该工务段进行管理,每个工务段设置一个报警系统,但接到报警信号时,负责对列车及时拦阻。 (3)安装预警系统 根据第一步确定的桥梁等级进行安装,预警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监测系统与报警系统,监测系统由闭合线路组成,设置在轨道间或安装在桥墩处,安装在轨道问的通过控制轨距进行检测,当桥梁垮塌时,由于轨距改变是线路断开并使报警系统接通,通过报警系统通知该桥梁所处的工务段,然后对列车进行拦截,以防造成重大损失。 对于落石,则采取有桥梁预警相似的方法,对于较易发生落石且防止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叫的地段安装预警系统,以实现对灾害的预警,减少人员伤亡。 随着科技的日益创新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笔者相信在未来的灾害预警中,智能预警系统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浅谈交通运输系统特征:浅谈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概念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居民、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出行者可时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及内涵 20世纪80年代,各发达国家虽然已经基本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国家道路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路网通行能力日益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等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遭遇不同程度交通问题的困扰。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最初解决交通问题的传统办法是修建道路,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用来修建道路的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交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效应日益显现,面对这些交通问题,能否找到一种有效途径解决以上交通问题,降低经济损失,提高交通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是发达国家最先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动机。通讯、控制、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产生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交通运输整体效率和水平,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1.美国。 注重ITS安全设施建设,根据本国交通基础设施特点和实际需要,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车队管理、公交出行信息、电子收费和交通需求管理四大系统及多个子系统及技术规范标准。“9.11”恐怖事件引发了美国政府和交通界人士反思,认为ITS应该而且能够有效预防恐怖袭击,加强基础设施和出行者安全并可用于评价灾难程度与加快交通恢复,实现快速疏散和隔离。因此,美国ITS今后建设趋势之一就是研究ITS在美国安全体系中维护地面交通安全作用,重点集中在安全防御、用户服务、系统性能和交通安全管理方面。 2.日本。 注重ITS诱导设施建设,建设组织以丰田公司为首的25家公司联合研发自动公路系统(AHS)。近几年,日本还投入15亿日元开发全国公路电子地图系统,打开了车辆电子导航市场,已有近400万套车内导航系统在市场上应用。日本的ITS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信息提供、电子收费、公共交通、商业车辆管理及紧急车辆优先等方面。 3.欧洲。 注重构建ITS基础平台,ITS建设进展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目前正在全面应用开发远程信息处理技术,计划在全欧洲建立专门交通(以道路交通为主)无线数据通信网,ITS的主要功能和交通管理、导航和电子收费等都围绕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及全欧洲无线数据通信网来实现。目前,开发先进的旅行信息系统(ATIS)、车辆控制系统(AVCS)、商业车辆运行系统(ACVO)、电子收费系统等方面。 从以上发达国家智能交通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经济与技术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融合体现。它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促进,离不开技术支撑体系,智能交通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交通运输的高效、安全、舒适、可持续发展。 三、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最为广泛的是日本,日本的VICS系统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阶段。美国、欧洲等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也已经广泛普及应用。 1.省际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省际公路交通管理主要包括国道、省道等城市之间的普通公路及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目前省际公路交通管理主要应用的系统为“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ETC)”,简称不停车收费系统。将来,ETC系统将在区域甚至全国进行联网。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管理系统中还包括信号灯控制系统、路况指示系统、车牌识别系统、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等。 信号灯控制系统和路况指示牌主要帮助管理部门和车辆更了解所处的路况条件,以便进行最合理的道路管理和道路选择,提高道路运输的效率;车牌识别系统和道路视频监控系统除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外,还对城市治安监控起到一定的作用;道路视频监控系统是以上系统中只用最为广泛的系统,在众多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中,道路视频监控已经被纳入建设范围。 3.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城市智能公交系统是主要针对城市内部公共交通的指挥、管理、调度、应急等方面智能系统。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主要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车站、车辆的全面监控。通过各种辅助设备预知并合理调度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系统,并与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协作,实现既定的城市交通策略。如,北京奥运期间通过GPS对公交车定位和信号灯遥控系统协作,实施“公交优先”的交通策略。 4.高速铁路交通系统管理。 高速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系统,也称高速铁路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五个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电力系统、电气化系统和信息系统。 四、小结 智能交通系统是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交通运输发展领域。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绝不仅仅是各种先进的电子系统的堆积,而应该大力强调信息在智能交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紧紧围绕信息这个核心,强化对公路、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设施的管理,实现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与环境更协调的客货运输。 浅谈交通运输系统特征: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初探 摘要: 交通领域的腐败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为遏制交通腐败,降低廉政风险,本文把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办法引入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建立科学、可行、可持续的预防腐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探索思路。 关键词: 腐败成因;风险防控;机制建立 1 河南四任交通厅长落马之惑 从1997年到2010年底,河南省交通厅先后有4名厅长因贪腐落马。第四任交通厅长董永安2010年12月被双规后,省委组织部号召符合担任厅长条件的干部自荐,但却无人报名。该厅长位子空缺半年后,直到2011年6月10日,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才任命河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孙廷喜担任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不仅河南,从1997年河南省交通厅长曾锦城成为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被揪出来的“交通巨鳌”开始,全国已有新疆、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苏、安徽、云南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正副交通厅局长相继落马。“工程上马,厅长下马”成了交通建设领域的一句咒语。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为何无人愿意干?因为这是一个“高危岗位”。在10多年时间里,河南省交通厅先后4任厅长“前腐后继”落马。其实,曾锦城、张昆桐、石发亮和董永安等人在上任之初,也都想做个清官,但结果都没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成了贪官。交通厅长纷纷落马的奇特现象揭示了什么?何以让交通厅长的岗位不“高危”?围绕这一非偶然的独特现象,本文就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行一点探索和思考。 2 建立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现实意义 交通领域的腐败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和对政府的信赖,还极大地损害了交通行业的社会形象,给交通行业行政目标的实现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1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行业发展赋予的新课题。当前,为改善民生,交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始终处于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云南为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资金投入大、权力运行环节多、社会关注度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廉政风险考验。在此背景下,着力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以创新的思维和措施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的发生,降低廉政风险,保证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和群众满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举措。从目前现状看,现行的防腐体系在反腐行动中表现出事后查办强,事前预防和事中发现、干预弱的特点,难以应对反腐斗争中出现的新形式、新问题。因此,基于现有反腐体系,建立一个对反腐行为能够事前全面而积极地预防,事中有效发现和及时干预,事后妥善补救的预警机制,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所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和创新性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举措。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应突破传统思维和旧有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控制理念,以简约、全面、准确的模式清晰勾勒出每个工作环节涉及的风险点,覆盖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体现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 2.3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提高管理效能的新途径。通过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有助于细化工作环节、控制工作节点、预防工作失控、强化工作执行,从而规范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3 交通运输系统腐败特点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三大领域: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交通工程运营与养护领域和交通运输企业经营领域。 3.1 违纪违法案件,领导干部居多。京沈高速公路宝坻段建设中,37公里路段揪出37名干部。 3.2 违纪违法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原贵州省交通厅厅长卢万里非法操作贵州省修建公路等交通基础建设项目的国债资金, 3年时间涉及金额40多亿元,从中获取的非法利润达数亿元。 3.3 违纪违法案件,涉案环节较多。交通领域涉及的面比较广,在反腐防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可钻空子,可涉案的环节比较多。比如项目招标投标、工程分包、物资采购、资金拨付等经济活动。 4 交通运输系统腐败成因分析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腐败现象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民众为交通运输系统腐败的蔓延和升级深感忧虑。交通行业腐败的成因既有行业的内在因素,也有腐败官员的道德因素,还有交通行业本身制度和监督等多方面的因素。 4.1 政府高官权力过度集中。落马交通厅长们之所以成为腐败的“高危人群”,其直接原因就是权力使用不规范。他们手握重权,掌握着过于集中的权力,且权限过大,在人、财、物以及政策资源的支配过程中,行政便利和低成本易为其权钱交易提供机会;作为被监督者,他的权力比监督者的绝对权力大很多,权力监管者反被被监督者以上下层级直接经管,因此对他们的监督成为空谈。所以交通廉政防控机制的研究也应把完善权力规范纳入其中重点探讨,以权力制衡为方向,逐步分解过于集中的权力,合理赋权,科学“制权”、“分权”、“还权”、“裁权”。 4.2 交通行业特点自身的因素。首先,交通行业涉及的工程建设存在点多面广、投资资金大和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容易有腐败的可乘之机。其次,交通行业腐败的隐蔽性比较高,它的质量事故不易直接造成重大人身安全事故,不易显见、被曝光和及时发现。 4.3 腐败官员“德”的因素。从主观上讲,思想道德腐败、私欲极度膨胀,确是官员翻车溺水的重要根源,制欲戒贪应是为官修身的第一要则。对于手握权力的官员来说,思想道德防腐反腐尤为重要。为能为人民谋取最大利益,能做清政廉洁表率,不让幸福远离自己,领导干部应时刻保持平常心,时刻把制欲戒贪放脑海,时刻深入群众为人民谋利,将廉洁从政作为一种信仰来坚守。 4.4 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体制制度缺陷的因素。小平同志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体制缺陷是腐败多发的制度性根源。比如: ①高速公路的建设权过分掌握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手中,“落马交通厅长”的现象就有了先天土壤;②“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存在政企不分、官商合一的问题;③目前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管理模式,导致人和项目直接挂钩,创造了大量的腐败机会。例如云南蒙新高速公路指挥长谭广荣及其合同处长利用职务之便涉案1400多万元;④政府部门掌控过多资源和审批环节,容易成为行贿意图的追溯者。 4.5 行业内部监管失控的因素。首先,程序制约机制不到位;其次,管理监督日趋弱化,监督职能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监督机制不健全。 5 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 无论是重点领域、主要岗位和重要部门的风险查找,还是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制度机制等关键环节的防措制定,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廉政风险,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长效的防控机制做保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把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办法引入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与全新实践。所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通过组织和制度约束行为,促使一个组织(或单位)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有序地调节内部各个系统环节之间,领导或其他个体、群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党纪、政纪和制度的要求,其核心是对组织(或单位)内部领导、个体及群体权力运用的制约网络体系。 廉政风险防控的实质是对权力配置和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体制性、机制性的漏洞防微杜渐,从而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交通运输行业的违法违纪行为,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隐蔽性和多元性等特点。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施工点多面广、工期长,具有材料需求多、隐蔽工程多、施工程序多、管理环节多、施工队伍复杂等特点,管理上、监督上稍有疏忽,就会成为腐败行为的易发区。因而建立交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交通运输行业反腐败监督预警更为重要。 5.1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特点 5.1.1 强制性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监督过程具有法定的强制作用。制度作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具有严格的规范作用和鲜明的行为导向性,它是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准则,是规范管理和执法执纪的准绳,是党内外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依据。因此,通过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进行监督,是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重要保证,具有强制执行性。 5.1.2 整体连续性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对组织内部各个系统环节领导、个体和群体的行政行为自始至终地进行监督,并督促具体的行政行为符合规范,具有整体连续性。 5.1.3 社会性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仅在某一组织(或单位)内部存在,而且存在于全社会各个组织(或单位)内,其所有的具体行政行为无不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所以它同时还具有社会性。 5.2 纵向和横向交通廉政监督机制的建立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众多特点和廉政监督机制的特点,笔者认为:建立纵横主体交叉结合、监督互补、环环相扣的廉政机制制约体系,是防止腐败、加强交通廉政建设最有效的措施。 纵向监督机制,是从廉政监督机构到监督机制的工作人员实行自上而下,权力独立的纵向设置和委派。监督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独立存在,独立工作,独立对自己的职责负责,不受制于被监督者的人事和工作管理、考核。涉及的廉政监督和日常纪检监察工作及对大案要案的调查处理等实行垂直领导,不受其他部门和人事影响。垂直监督对于强化监督职能,树立监督权威,规避监督干扰具有很好的实践和现实意义。 横向监督机制,是在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实行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质量监督等相应的制约及监督机制。这些监督,组成廉政防控机制中不可分割但又各有侧重的监督体系。 在具体防控工作中,只有做到“四个统一”: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统一;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统一;自律要求与他律措施统一;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统一。融各级、各型、各类监督于一体,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缜密有序的防控体系,才能超前有效、预防约束交通腐败。 5.3 交通廉政文化制度的建立 廉政文化制度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它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廉政教育。其中,制度建设在廉政文化建设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交通廉政文化作为整个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鲜明的行业特征和独特的价值取向。其内涵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精神文化,包括廉政的认识程度,廉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二是管理文化,包括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激励机制、廉政教育等;三是物质文化,包括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等。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制度要体现交通行业特色,就要做到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交通工作相结合、与惩戒威慑机制相结合。具体讲,应以四个要点构建交通廉政文化制度:①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理念为前提;②求真务实,落实各项制度为基础;③执政为民,抓党风、政风和行风建设为关键;④规范用权,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为保障。 6 结语 总之,廉政风险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组(委)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单位(部门)的全面贯彻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关注。正如同志所说“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只要有决心、有共识、有支撑,一定能建立起科学、可行、可持续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遏制交通腐败,构建和谐交通,让交通厅长“高危岗位”的怪象渐失渐绝。 浅谈交通运输系统特征:浅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省交通运输系统的实践应用 信息化带动经济的发展,加速经济、科技和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省交通运输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使系统内各单位的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从而提升预算执行能力,不断创新资金、资产管理方法和模式。本文主要通过财务监管系统的实践应用,结合省交通运输系统目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一些体会。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系统实践应用 一、省交通运输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因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的挑战,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来改造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响应“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号召,建立交通运输系统内新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集中管理,形成财务结算、核算、预算、控制、分析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并在今后逐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强化资金安全监管和资金使用效益监管,以现代网络软件实现实时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各项收支的及时记账、报告和分析,细化资金收支的事前计划、加强收支过程的事中控制,完善收支效果的事后评价。省交通运输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目标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会计核算,而是在信息平台上实施财务管理应用。 二、省交通运输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一)满足交通运输系统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1)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强化监督管理。 (2)对预算核算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进行预算控制的同时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监控。 (二)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从应用上看以前预算单位预算项目申报仍然采用Excel方式,申报时工作量较大,且不利于统计汇总。 (2)各业务局对自身的预算执行情况得不到及时反馈 (3)财务处工作量大,对于财务数据的处理仍然停留在核算阶段。 (三)实现财务管理三大体系、集成一体化 (1)实现统一规范的交通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体系、完备健全的湖北交通运输系统财务监管体系、科学精细的财务数据分析及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建立财务管理三大体系(统一规范的交通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体系、完备健全的湖北交通运输系统财务监管体系、科学精细的财务数据分析及领导决策支持系统)。 (2)实现预算核算决算一体化、财务监管决策分析一体化、财务管理工作集成。 三、省交通运输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对财务工作的影响 (一)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核算和监督作为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从业务发生发展到到结束全部在系统内完成,减弱了核算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比重,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管理与决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更加强调财务信息的分析、反馈、处理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向各级管理者提供数据和信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对财务管理流程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独立于业务流程之外,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由计算机进行账簿登记和报表的编制。会计人员基本上不涉及业务层面的流程,只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不涉及业务本身,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制约性。随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实现了业务流程与核算流程的统一,电算化条件下传统的原始单据传递在系统流程中被取代,改由业务人员直接处理到系统中,在系统中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紧密集成于其他业务流程的系统。 (三)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核算程序只是发挥了计算机的数据计算和存储功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使得信息高度集中与统一,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使得会计核算由事后核算变为实时核算,由静态核算变为动态核算。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省交通运输系统的财务、业务数据能够充分共享,保障了财务管理所属信息的质量,系统的实时性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四)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省交通运输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完成平台及门户、预算编制、普通公路债务、账务处理、出纳管理、财务报表、项目库管理、预算管理、转移支付、决算报表、固定资产、领导查询系统、重点工程债务等系统。以前对项目的集中管理困难,主要是管理手段落后,资料分散,项目文档管理检索和共享难度大。项目文档资料归集造成竣工决算时间长,项目管理部门往往没有建立相应的资本支出台账,工程项目不能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不集成,使得设备的大修信息不能与设备一一对应,没有单个资产维护状况的完整记录。尚不能针对资产进行成本追踪,无法满足资产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中的固定资产没有财务相关信息,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沟通不够,很多实物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由于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有机整合与集成,可以更清楚透明的了解单位的财务健康状况,为资本动作、项目投资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强化固定资产管理、项目管理与财务资产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为项目规划、预算控制等重要决策控制提供有效信息支持,通过财务业务一体化,加强了财务管控,提升了财务监理力度,提高了财务对业务部门的服务与支持。 (五)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人员只是普通的核算人员,通常只需要按部就班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会计工作的重心相应转移,除了发挥会计的记录和报告基本职能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参与管理、辅助决策的职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对单位管理、业务运作、流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在会计的知识背景下拥有更多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决策和管理。 四、省交通运输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践应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管理观念彻底更新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模块组合,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于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它是以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传统财务模式的工作环节、工作单位、工作步骤加以判断,并对逻辑关系、时间耗费、可否进行等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构思出能够最佳完成工作任务或目标的一系列工作单位和环节,以求在质量、速度、成本、服务等各项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得到改善。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想是协同集中管理。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核心是单位设置一个数据库。在单位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联。中心数据库通过内联网自动收集并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动态核算,然后把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传回中心数据库,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随时调用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这样,整个单位的财务活动全部纳入了信息化管理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监管,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使管理者能对动态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还能实时监控外部的环境变化,以应对网络环境下多变的市场环境。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性对于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它是连接外网的,容易被拦截侦听、身份假冒、窃取和黑客攻击等,这是引起安全问题的技术难点。其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单位内部使用者来讲,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信息流失。再者,实施财务信息化后,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监控,导致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单位的整体运作。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总之,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推动财务管理现代化,可以实时反映,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在时间上的基本同步,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通过远程控制,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在空间上的基本同步,在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及时性的基础上,在技术上实现“过程控制”的功能,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各种业务信息的集成,推动集中式财务管理,充分满足单位决策需要,逐步实现财务信息与其它业务信息的融合,促进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单位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电子银行安全风险与防范: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改进 论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电子 商务;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不断 发展 ,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成为理论与实践中必须重视的课题。剖析现阶段电子商务安全网风险策略的薄弱点,发展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应借鉴成熟的传统 金融 风险度量中的一些方法改变电子商务安全管理对资产进行粗略的优先级别排序,用系统管理思想构建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管理框架,并将商务安全风险纳入风险管理范畴。 商业银行从事金融业务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加剧了上述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之后的破坏程度。2004年以来,我国面临的 网络 仿冒威胁正在逐渐加大,仿冒对象主要是金融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2005年上半年共收到网络安全事件报告65679件,超过2004年全年案件数,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已成为理论与实践中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 历史 演进与现阶段的特点 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大体遵循事件驱动(技术和管理脱节)-逐渐标准化(技术和管理逐渐结合)——安全风险管理(引入了风险分析)的发展路径。 (一)以事件驱动的初级阶段时期 19世纪70年代安全主要是指物理设备和环境的安全,人与 计算 机之间的交互主要局限在大型计算机上的哑终端,安全问题只涉及能访问终端的少数人。安全管理策略处于初级阶段,由事件驱动,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流程。在此阶段的前期,只重视技术手段。后期开始重视管理手段,但是技术和管理之间脱节。许多组织对信息安全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和制度,但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基本上还处在一种静态、局部、少数人负责、突击式、事后纠正式的管理方式。 (二)标准化时期 企业 开始将安全问题作为整体考虑,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策略,其中包括了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或称运作管理)。几乎所有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安全策略,内容也包括了技术手段、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 教育 等等,基本上形成体系,技术和管理手段综合统一,但是安全风险分析还存在不足之处。 (三)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时期 随着电子商务安全管理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安全管理策略也演进到安全风险管理阶段。主要特点如下: 1.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主流趋势;在安全管理策略的演进过程中,技术和管理手段综合统一、又融入了风险管理的分析、防范策略,从而安全管理进入了安全风险管理时期。西方商业银行已对安全风险管理形成共识。如安氏公司(is—one),认为信息安全问题最终将归结为风险管理问题,风险管理方法是建立良性的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的依据和基础。 2.安全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和各国的规范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国际上关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英国标准协会制订的bs7799等。各国也日益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制定了许多规范。例如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的《电子银行最终规则》、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电子银行服务的安全风险管理》等。 (三)忽视与原有的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结合 本质上, 电子 商务的安全风险无非是新兴的商业模式对传统的风险的改变,以及产生的在传统风险控制领域暂时无法明晰的新风险;现有管理策略只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或者从偏重技术的角度看待问题,站在 金融 领域本身来分析研究较少。这种状况导致了对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无法立足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忽略了风险的整体性,只进行偏信息和技术的研究,导致了现有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与金融机构原有的传统业务风险管理策略存在差距。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传统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控制,两个方面存在脱节,同样属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存在着不同的管理策略,导致多头管理、资源浪费、机构之间的扯皮,乃至缺位管理。 (四)风险管理策略无法依赖外部的信息安全管理行业 在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审计(is audit)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服务被广泛提供,许多知名的咨询公司都提供类似的信息审计服务。it风险分析师也成为一种职业,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工作。商业银行采用依靠外部专业化机构定期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办法,提高对电子银行安全性和技术风险的管理和监管。而国内初步建立了国家信息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和引进了一批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法律 法规,风险评估工作得到了一定重视,但与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外部信息安全管理行业仍有很大差距。 (五)风险管理策略中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均建立起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但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能、权限与花旗银行等体制较为先进的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风险控制实质上仍然分散在各个子部门;风险的评估、防范与控制实质上完全依靠商业银行的电子交易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稽核部门实质上无法控制电子商务安全风险。例如,风险管理部门接受了电子交易部的风险控制报告,表面上履行的内控审核的流程,但审核作用有限,无法完成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的监控与审计环节。 三、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改进建议 (一)基于系统的思想构建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框架 利用系统理论作为总体的指导思想,将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本身当作一个开放的自适应系统。将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组成循环上升的系统。 在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控制的流程中,经过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资产识别和选择、实施控制降低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后进行监控和审计;尤其重要的是把监控和审计所得到的内容作为新一轮风险分析输入,从而开始新一轮的风险管理过程。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为动态的循环系统。每完成一个循环,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就上一个台阶,商业银行的安全管理水平变得到了提高。 (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定量分析中的改进思路 商业银行可以借鉴成熟的传统金融风险度量中的一些方法来改变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对资产进行粗略的优先级别排序的方法。实践中,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与对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有其相似之处。巴塞尔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内部计量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内部估计风险敞口指标、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风险损失,巴塞尔委员会制定资本要求的转换系数;在度量损失的分布时,主要利用统计和精算技术。商业银行应通过数据库将威胁发生的频率、威胁所造成的影响等精确记录下来,利用现有的度量方法进行精确的风险定量分析的尝试。 (三)将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纳入商业银行总体风险管理范畴 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全部风险放在一个框架中考虑。传统风险管理以及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都是风险管理系统中子系统,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尝试借鉴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度量的方法与思想,短期内将其与信用风险控制衔接,最终形成一个全面的商业银行安全风险管理框架。 (四)商业银行要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改进(1)充分利用国内或国外能够获得的信息系统审计、外部信息安全评估等服务,采取定期评估审计、不断采取措施改善风险状态的策略;(2)在目前商业银行的组织与管理体制下,风险控制部门与传统金融业务部门的流程需不断改善,商业银行必须创造条件,加强风险管理部门与电子商务部门的交叉配合,包括各部门人员的配置、培训等各方面;使风险管理部门能够履行安全风险管理的监控与审计职能;(3)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对传统金融风险与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的统一度量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风险管理部门综合控制风险的能力,充分考虑电子商务安全风险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交叉问题,为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浅谈电子银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电子网上银行不安全防控研究论文 [摘要]网上银行为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商机并为众多用户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网上银行网站本身的安全性问题、交易信息在商家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交易信息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防范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网上银行;网络支付;安全性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网上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广大网民群众的重视。 一、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1.网上银行网站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在网络银行中,企图非法窃取密码的作案者如果采用可以改变登录ID的方法,即便登录失败,网站也不会将密码视为无效。除了用软件窃取密码这样的隐忧以外,“冒充站点”也是网上银行使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隐患。客户在不了解情况时就会向虚假站点发送ID和密码。客户发送完毕后,如果显示出一个“服务马上就要停止”的画面,或者把客户访问重新引导到正规站点上,客户当时是很难察觉的。这样一来,就存在有人进行非法资金转移的可能性。 2.交易信息在商家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 因为互联网的虚拟性,交易双方无法确保对方身份的真实性,尤其在当事人仅仅通过互联网交流时,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交易双方的信用机制和安全感是非常困难的。资金在网上划拨,安全性是最大问题,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大量经济信息在网上传递。而在以网上支付为核心的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最核心的部分包括CA认证在内的电子支付流程。就是说国内目前的网上银行还不能算真正的网上银行,只有真正建立起国家金融权威认证中心(CA)系统,才能为网上支付提供法律保障。 3.交易信息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我国银行卡持有人安全意识普遍较弱,不注意密码保密,或将密码设为生日等易被猜测的数字。一旦卡号和密码被他人窃取或猜出,用户账号就可能在网上被盗用,例如进行购物消费等,从而造成损失,而银行技术手段对此却无能为力。因此一些银行规定:客户必须持合法证件到银行柜台签约才能使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支付,以此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另一种情况是,客户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银行,可能会使数字证书等机密资料落入他人之手,从而直接使网上身份识别系统被攻破,网上账户被盗用。用户和银行之间通过互联网传递的信息是实现交易的基础条件,如何确保不被第三方知道,是网上业务安全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登录密码或支付密码泄露造成的。①密码管理问题。②网络病毒、木马问题。③钓鱼平台。另外还有网上支付的信用问题、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和网上安全认证机构(CA)建设混乱等问题。 二、网上银行安全性问题解决的对策 1.做好自身电脑的日常安全维护 一是经常给电脑系统升级。二是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经常升级和杀毒。三在平时上网是尽量不上一些小型网站,选大型网站,知名度比较高的网站,避免网站挂有病毒、木马造成中毒。四尽量不要在公共电脑上使用自己的有关资金的账户和密码。五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初装系统后确认电脑安全的后,给自己的电脑做上备份,在使用资金账户前做一次系统恢复。 2.设立防火墙,隔离相关网络 所谓防火墙指的是位与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作为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通信流的唯一通道,并根据用户的有关策略控制进出不同网络安全域的访问。现实生活中一般采用多重防火墙方案,分隔互联网与交易服务器,防止互联网用户的非法入侵;还用于交易服务器与银行内部网的分隔,有效保护银行内部网,同时防止内部网对交易服务器的入侵。 3.设置高安全级的web应用服务器 高安全级的web服务器使用可信的专用操作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体系结构和安全检查,保证只有合法用户的交易请求能通过特定的程序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后续处理。 4.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和CA认证系统 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用户的身份认证依靠基于“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和用户登录密码的多重保证。银行对用户的数字签名和登录密码进行检验,全部通过后才能确认该用户的身份。用户的惟一身份标识就是银行签发的“数字证书”。用户的登录密码以密文的方式进行传输,确保了身份认证的安全可靠性。数字证书的引入,同时实现了用户对银行交易网站的身份认证,以保证访问的是真实的银行网站,另外还确保了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的不可否认性。由于数字证书的惟一性和重要性,各家银行为开展网上业务都成立了CA认证机构,专门负责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并进行网上身份审核。2000年6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正式挂牌运营。这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银行安全支付的新阶段。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作为一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为今后实现跨行交易提供了身份认证基础。 5.加强客户的安全意识和网络通讯的安全性 银行卡持有人的安全意识是影响网上银行安全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银行规定:客户必须持合法证件到银行柜台签约才能使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支付,以此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另一种情况是,客户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银行,可能会使数字证书等机密资料落入他人之手,从而直接使网上身份识别系统被攻破,网上账户被盗用。公务员之家 安全性作为网络银行赖以生存和得以发展的核心及基础,从一开始就受到各家银行的极大重视,都采取了有效的技术和业务手段来确保网上银行安全。但安全性和方便性又是互相矛盾的,越安全就意味着申请手续越烦琐,使用操作越复杂,影响了方便性,使客户使用起来感到困难。因此,必须在安全性和方便性上进行权衡。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客户在网上传输的敏感信息在通讯过程中存在被截获、被破译、被篡改的可能。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网上银行系统一般都采用加密传输交易信息的措施,使用最广泛的是SSL数据加密协议。 浅谈电子银行安全风险与防范:我国电子银行面临的安全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郭丹妮(1989-),女,汉,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人,在读研究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摘要:电子银行业务目前成为各大银行竞相追捧的业务,但其安全问题却是个不可忽视的难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电子银行发展中主要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简单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法。希望电子银行安全问题能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妥善处理。 关键词:电子银行;安全由于电子银行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等优势,使得近年来电子银行在我国迅猛发展。2013年,电子银行交易笔数已突破1000亿笔,电子银行替代率高达77.7%。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全问题慢慢浮出水面,成为目前用户最为关注和担心的问题。根据艾瑞咨询网2012―2013年中国电子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受调查的中国用户有56%的人因安全问题而不使用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安全问题成为众多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 一、国内电子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技术漏洞风险。 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像由于信一把双刃剑,为人们提供更多方便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多样化的威胁安全的方式和途径。同时,商业银行自身为了业务更新和服务完善进行的信息技术的更换,但却不能保证所选技术的成熟度和完善度,更何况不论多么可靠的信息技术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了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这将对 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于此同时,目前我国银行间的网络系统缺乏统一的、整体的规划,使得各银行间系统无法兼容,业务无法畅通无阻的相连和对接。这些存在的技术漏洞无疑增加了各类恶意攻击的风险。如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将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瘫痪、黑客的入侵将窃取银行内部各种机密资料等。 (二)系统设计风险。 新型网络金融服务使得银行业的服务的范围和外延扩大了,电子银行业务想通过以前过于简单的加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在交易中必需的身份认证、数据交易以及其他记录的安全性。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系统的监控分析、灾难的备份管理、自动化的故障诊断、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抗风险的能力等都很薄弱。而电子银行业务数据传递渠道的开放性则使其面临了新的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很多银行对少数几家外包商的过分依赖很可能将导致一些系统性风险,事实上这些外包商大多对银行业务所必须具有的控制知识的了解都相当缺乏。因此,外包业务将会带来类似附加隐私权保护的问题。 (三)客户操作风险。 电子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使用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客户不熟练的操作将有可能产生操作错误,进而引起操作风险。同时,很多客户的安全意识淡薄,容易上当受骗。例如,将自己的银行卡账户和密码泄露于他人;将银行业务后的回执、回单等随意丢弃,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甚至无法辨别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的诈骗,信以为真,让自己的财产受损。 (四)内部控制风险。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技术状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组织文化、经营规模以及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忽视内部控制模式建设;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系统不完备等原因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效率低下。银行内部员工的不合规、不合法操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将会引起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风险。如果银行具有不完善且得不到独立审计的内部控制措施,那么有效的、及时的安全防范将成为一个难题。 二、电子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 1、银行自身的原因 现代网络金融业务是对电子、通信和软件技术的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对稳定的网络系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另外,客户的信赖是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必要条件。而我国银行业开展电子化的金融服务起步较晚,经验缺乏,不合理的操作会使客户对网上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数字证书是网上银行作为客户身份认证的有效手段,那么银行理应将其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作为一种责任向用户进行清楚的告知和说明。而实际上,虽然数字证书已基本覆盖到各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中,但大部分用户对其功能无法完全了解。数字证书的介绍只有在网上银行页面上类似“热点问题”的专栏中才有解释,但大多数解释都未充分说明数字证书的重要性和法律效力。各网上银行应以“客户服务”为宗旨,确保客户的信息和资金往来的安全性。 2、客户方面的原因 电子银行具有传统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源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因此,应尽快建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以促进电子银行的发展。目前网银对用户身份的认证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完成。第一,根据客户的秘密信息来确认身份,包括静态口令和动态口令。但静态口令的用户常使用简单易记的口令,因此容易泄露或被盗用。而动态口令的操作需要在时间和录入方面达到配合,一些用户无法掌握,且只有完成了用户身份认证,没有电子签名,因此当客户和银行发生争议时无法依法判定。第二,利用智能卡和USBKey等物品来证明身份。但其造价成本高且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因此对客户群也有限制。第三,利用指纹、视网膜、声音、DNA等生物特征来证明身份。虽然成本昂贵,但在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上达到了质的飞越。目前用的最好的是指纹Key功能,具备电子签名的功能。根据以上对各种方法评述,网银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确保自身信息、财产的安全。 3、网络系统方面的原因 网上银行信息的传输主要依靠网络电缆、光缆、无线传输等形式,但它们传输数据时产生载有信息的电磁波,而这些电磁波容易泄露或被监听,导致信息外泄,从而破坏数据的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法分子则可以伪造数据进行欺诈或将窃取数据非法转让给未授权用户以获利。 4、法律方面的原因 作为银行业“新希望”的电子银行业务,由于发展较晚,目前的法律制度无法适应其发展的步伐,因此急需国家制定一系列新的法规制度加以保护,为其保驾护航。然而我国金融立法的速度落后于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速度,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所以,现今电子银行业务的处理都按照协议,但它难以解决在电子银行业务中复杂的法律问题。例如,用户和银行出现争端时责任的认定、承担等。 三、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1、政府方面要加快信用体系的建立,不断加强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建设,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因此,要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体系,培育我国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从而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同时,要强化法律的监督和制裁效力,对现存法律不完善的地方加以修改补充,对存在法律空白领域则加紧步伐修订相应的金融法律和规范,建立、健全信用经济的法律制度。 2、银行要通过技术、管理、服务、安全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进行主动防范。第一,要构建全方位的服务安全系统。前提是要提高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完善国外操作系统漏洞;加大对更好操作系统的研发力度,创造符合国内电子银行业务的操作系统。加强防火墙的使用,并利用入侵检测技术加以辅助,对网络内、外部的攻击都加以防控。同时,提高病毒防治技术,使用安全扫描系统,做好病毒的预防、监控及清除工作。第二,加强网上银行身份认证的安全管理。加强数字证书的推广和使用,确保用户网银安全。 3、用户要加强网银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交易习惯。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固然会影响网银的安全问题,但是用户是否能够有效的使用高科技手段以及是否拥有良好的交易习惯也对网上银行是否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曹小青曾指出,很多网银被盗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数字证书机制本身不安全,而是用户没有妥善保管和使用它。而且经专家认证,数字证书机制是国内外网银系统使用最广泛且安保性能较强的方法,暂无出现因数字证书机制被攻破而使用户资金受损的案件。因此,用户自身在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上网习惯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对数字证书的正确、合理使用。 浅谈电子银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电子银行管理系统的安全监管与设计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扩展和普及。银行系统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开发了电子银行,实现了数据集中,完成了综合业务处理和管理决策一体化建设。银行数据集中实现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了更便捷、更灵活、更丰富的金融理财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的集中。而且电子银行管理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范围是银行业务系统交易的数据,涉及到客户信息、客户交易等非常重要的数据,数据保密性要求较高,提出的安全要求就相对较高,故对其安全设计就非常重要。因此,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安全系统就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安全要求、安全策略、设计原则、安全手段等5个方面来分析并设计了电子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方案。 1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系统的安全风险一般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层面来分析:自然因素,既系统物理上的安全。(1)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环境事故造成整个系统毁灭;(2)电源故障造成设备断电以至操作系统引导失败或数据库信息丢失;(3)设备被盗、被毁造成数据丢失或信息泄漏;(4)电磁辐射可能造成数据信息被窃取或偷阅;(5)报警系统的设计不足可能造成原本可以防止但实际发生了的事故。技术因素,既网络技术、网络协议、应用程序、操作系统、设备等自身的缺陷或不足带来的风险。例如,计算机、网络设备不稳定,软件有漏洞,TCP/IP协议先天的不足等等。人为因素,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人为地利用系统技术上的缺陷或不足主观地攻击、破坏;二是管理和素质上的原因造成的损坏,例如,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用户名、口令的泄露,计算机知识有限产生的误操作等等。 2安全要求 (1)保证数据库系统数据的安全;(2)对入网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入侵;(3)提供良好的授权管理机制;(4)按照地区进行权限和数据管理;(5)防止非法入侵和破坏。 3安全策略 系统安全应从实体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用户安全几个层次来考虑。主要保证整个系统的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安全设计要点归纳为以下几点:(1)保密性,本系统具有数据存贮和传输中的保密性。(2)身份识别,本系统对各级操作员和管理员进行用户身份鉴别和认证,防止非法入网。(3)防止非法访问,本系统能够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和用户越权访问数据。(4)防止非法入侵,本系统所运行的操作系统安装有防火墙,可有效防止通过端口漏洞、系统漏洞、木马程序、计算机病毒等各种方式的非法入侵和破坏。 4设计原则 系统安全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生产、管理上的广泛应用而已经被人们所认可,而系统安全包含了从硬件、物理到人为的信息安全服务,但系统安全方案要做到全面、可扩充,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风险、代价平衡的原则 对任一系统,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对一个系统要进行实际的研究(包括任务、性能、结构、可靠性、可维护性等),并对系统面临的威胁及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确定系统的安全策略。 (2)综合性、整体性原则 应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系统的安全及具体措施。安全措施主要包括:行政法律手段、各种管理制度(人员审查、工作流程、维护保障制度等)以及专业技术措施(访问控制、加密技术、认证技术、攻击检测技术、容错、防病毒等)。一个较好的安全措施往往是多种方法适当综合的应用结果。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个人(使用、维护、管理)、设备(含设施)、软件(含应用系统)、数据等,在系统安全中的地位和影响作用,只有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才可能得到有效、可行的安全措施。 (3)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主要是指网络安全问题应与整个网络的工作周期(或生命周期)同时存在,制定的安全体系结构必须与网络的安全需求相一致。安全的网络系统设计(包括初步或详细设计)及实施计划、网络验证、验收、运行等,都要有详实的内容及措施。实际上,在网络建设的开始就考虑网络安全对策,比在网络建设完成后再考虑安全措施,不但容易,而且花费也少很多。 (4)易操作性原则 安全措施需要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采用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适应性及灵活性原则安全措施必须能随着网络性能及安全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要容易适应、容易修改和升级。 (5)多重保护原则 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但是建立一个多重保护系统,各层保护相互补充,当一层保护被攻破时,其他层保护仍可保护信息的安全。 (6)可评价性原则 系统安全是整体的、动态的。整体性是指一个安全系统的建立,既包括采用相应的安全设备,又包括相应的管理手段。安全设备不是指单一的某种安全设备,而是指几种安全设备的综合。系统安全的动态性是指,系统安全是随着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针对安全体系的特性,我们可以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先对系统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安全体系规划,然后,根据系统的实际应用状况,先建立一个基础的安全防护体系,保证基本的、必需的安全性。随着今后应用的种类和复杂程度的增加,再在原来基础防护体系之上,建立增强的安全防护体系。 5安全手段 本系统的安全手段主要体现在系统手段和制度手段两个方面,系统手段管理系统,制度手段管理人员。两种手段结合,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数据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数据的访问必须加以控制。系统管理模块可以灵活地管理和控制用户对系统信息的访问。特别地,这种控制不仅仅是功能的限制(比如不能运行某个功能模块),而且可以在数据行的层次上进行控制(比如限制用户访问其他同级单位的数据)。 5.1实体安全 在本系统中,实体安全主要表现为数据库系统安全和应用系统软件安全。保障实体安全主要采用以下手段:(1)制度上严格控制能够接触系统的人员;(2)制度上加强对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等操作系统的用户管理和口令管理;(3)数据库定期备份以防止系统破坏或系统故障。 5.2网络安全 本系统的网络安全主要定位于防止非法访问和非法入侵,为此系统保障网络安全的手段主要有:(1)采用防火墙,非法访问则被防火墙隔绝在外;(2)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止病毒和木马程序入侵。 5.3应用安全 系统的应用安全则主要定位于应用系统运行安全,主要表现在防止越权操作和访问数据、防止系统运行故障、防止非法输入造成系统故障等各个方面,电子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安全设置如下:(1)通过用户名/口令方式,口令通过软件加密,对用户进行严格的认证和管理;(2)输入密码时,密码以“*”进行显示,并以暗文存储在数据库中;(3)用户密码丢失,必须由系统管理级别的用户进行重置;(4)用户认证时,通过总行UAAP认证系统,进行用户认证;(5)用户访问相关数据信息时,均需要判断相关信息,防止非法访问;(6)制度上严格控制业务定制功能的授权,业务定制功能只能由经过培训的管理员使用,防止使用不当造成系统应用问题;(7)用户使用系统关键操作时,记录系统事件日志,以便今后审查;(8)对数据库中的关键数据,采用加密方式存储,防止数据泄漏;(9)对查询信息中,不支持对客户的相关信息的批量查询。防止客户信息的下载。 6结束语 本安全方案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实施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完全可以保护广大客户和银行的利益。此方案完全符合银行的安全需求,在实际应用中也确实保障了电子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篇 1 一、物流企业运营资质管理的现状分析 1.运营资质管理占经营活动的重要地位 运营资质是企业依法合规开展各类业务经营的先决条件,是证明企业胜任某项服务角色的能力背书。部分运营资质甚至会对业务活动构成限制,“有”即是通道,“无”便为鸿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即持有合法、有效的资质许可证照、备案、认证等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的必备项,在物流企业经营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运营资质在其审批申请、延续持有、注销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得以完整、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多数物流企业对于运营资质管理设立有相应制度规范与条件保障,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运营资质的注册申请、网上备案、年度检审、延期换证、信息变更、注销作废等一系列活动。作为推动物流企业稳步、有序开展服务的基础与保障,资质管理正成为支撑起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方面,其高质量发展与否正越来越受到运营管理主体的关注与重视。 2.运营资质管理对象种类及其主要特征 狭义视角下,物流运营资质是指为参与某项服务活动而取得的业务资质。一般以本企业营业执照所列经营范围为限,通过行政主管机构或部门前置或后置审批获取从业许可。目前,物流业务资质按服务板块主要分为水运类(代表资质: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资格登记证、国内水路运输许可证)、陆运类(代表资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货代类(代表资质:无船承运业务备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船代类(代表资质:国际船舶代理企业备案)、仓储类(代表资质:海关保税仓库注册登记证)、报关类(代表资质: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快递类(代表资质: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等。这部分运营资质呈现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必要性,依法、依规取得某项资质是物流企业经营相应业务的先决条件,尤其是那部分纳入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的审批项目。二是针对性,以登记、备案、注册、年检、年报、认证、审定等多种形式对特定物流服务项实施行政许可审核,批复资质具有较强的对口性,与获准从事的经营事项相关联,并由相关行政机构担当审批、主管部门(如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等)。三是相关性,企业运营资质应与其营业执照所列经营范围相映射,通常不允许超越经营范围的资质类型。例如: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的备案前提是其营业执照经营项目包括“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广义视角下,除了那些为满足物流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而持有的各类业务资质以外,还包括为赋能企业服务形象获得的各类认证、评级等,例如海关企业信用认证(一般企业、高级企业)、企业合同信用等级评估、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定等。不同于前者通常被视为消除限制、进入门槛的“规定动作”,后者更多地起到为企业彰显实力、树立品牌“锦上添花”的作用。有别于狭义业务资质呈现的必要性、针对性、相关性等特征,广义的运营资质不受政策法规等硬性约束,故这部分资质的颁发及认定机构不限于各级行政主管机关或部门,而会由行业协会、商会、第三方专业评估认证机构等多方参与。此外,广义的运营资质用途更为宽泛,更多情况下,不只作为满足企业开展某项物流服务的敲门砖,还成为竞争市场(如物流项目招投标)中体现服务综合实力的加分项,因而正越来越受到物流企业的青睐。 二、物流企业运营资质管理的主要问题 1.存在资质配置失衡现象 运营资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同家庭资产配置,物流企业同样需要通过资质管理这一“理财”手段来提前谋划、储备积累,从而实现多样化配置,避免资质“用时方恨少”的困境。在某些物流业务领域,如果没有取得相关资质就不得开展对应的经营活动,从而失去宝贵的客户及市场机遇。此类“资质短缺”的物流企业缺少资质管理的前瞻性规划与战略性布局,需要通过借用资质,或有些分公司、分支机构使用母公司资质来救场,但这样容易导致资质持有方与实际使用方的错位,不利于服务质量、责任的管理与把控。另一类不合理配置体现在盲目扩充数量而造成的“资质过剩”,即存在资质闲置、利用率低的情况,暴露出运营资质配置与实际业务需求及战略发展规划不相契合的矛盾。从企业自身的小处着眼,资质束之高阁导致企业资源浪费,申请、维护期间投入的人财物沦为沉默成本。从特定行业的大局来看,容易产生“不作为”的僵尸企业扰乱有序市场环境,即持有某项资质但不从事该类业务,不实际进入市场或参与竞争,从而造成行业冷暖的表面浮华,扭曲、误导供需关系的真相与发展轨迹。 2.存在重申请轻管理现象 运营资质管理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尽管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正逐步意识到资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但多数企业仍将资质管理的重心放在申请阶段,存在证书到手就了事的误区,或是为了保住资质而围绕证照做工作,而忽视了持有后系统、长效的统筹规划,影响了运营资质对持有企业应当发挥的使用价值。特别当运营资质持有主体与资质实际使用者不一致时,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管理问题更为突出,例如: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运营资质的申请与取得需由母公司为主体办理。母公司完成申请后所持有的资质给下属经营单位使用,但不同的分公司个体能力参差不齐,给作为资质申请、持有方的母公司管理带来难度和盲区,甚至因为“两层皮”而导致资质管理的疏失、缺位,为后续年审持续达标埋下隐患。 3.存在忽视外部因素现象 多数物流企业的运营资质管理侧重于内部制度、流程的梳理、搭建与实施,一定程度上存在闭门造车的问题。事实上,运营资质管理是与包括政策法规、营商环境在内的诸多外部影响因素高度相关的,不应被割裂开来,简单地被视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如:申请注册人员对于相关标准、条例不够了解,就会造成资质申报的低通过率,甚至发生申报失败。又如:未能及时洞悉外部政策变动,将容易造成申报延期或漏报这样的差错率,也可能不利于日常维护、管理的工作效率(例如:2019年3月起无船承运业务许可证改为网上备案;2019年12月起海关总署将报关企业注册登记有效期改为长期有效而无须二年一次办理证书延期)。 三、物流企业运营资质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合规化的运营资质管理流程 物流企业对运营资质的选择与申请应采取审慎态度,不是一窝蜂申请得越多越好,目标运营资质应满足与企业经营范围和战略发展方向的趋同性。资质申请作为资质管理生命周期某一时段的一部分环节,随着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多个运营资质逐步增多,后续物流企业能否有效地规划利用、维护管理更为重要,是实现管理闭环、验证效能价值、提高资质可用性的关键所在。因而物流企业应联系政策规范与自身实际,建立起运营资质申请与审批制度,筑起资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在企业组织机构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更应通过有效实现运营资质审批制来规范管理、体现合规化运行,同时也便于企业以动态、全局眼光对系统内运营资质进行合理配置、规划统筹。 2.确保运营资质与业绩正相关发展 申请、获得相关运营资质是依法合规开展服务的必要条件,同时,持续良好的业务状态也是维系、巩固运营资质的长效化保障。没有经营业绩稳定、有力支撑下的资质难以长久,锦上添花的初衷不免沦为昙花一现。因此,资质证照不能当作荣誉证书摆着看,而应去发挥能效、拿来用,取得资质的动因是为满足业务场景或战略规划的需要,企业持有的各类运营资质应最大限度与已有或预期业绩表现相得益彰,即高质量的资质助力开拓优质业务发展,相应地,出色的业绩表现推动更优等的资质提升空间,从而构建起两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也对运营资质管理提出更高的新要求,从资质的利用到善用,努力将企业这笔“无形资产”盘活,特别要密切关注申请持有资质后效能的发挥情况,对不同种类、不同用途、不同等级的运营资质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剔除、关闭无效能、低价值的重叠、闲置资质,做到提前布局、合理规划、集中资源、持续跟进,与业务部门加强沟通与联动,一道发挥并扩大运营资质的潜在功能价值。 3.提升运营资质的持续自律化管理 不论是国家倡导的“放管服”改革,还是各级地方的优化营商环境,都透露出政策层面对资质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如政务一网通办、海关单一窗口、多证合一等),各级主管单位或部门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简化办事程序,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正尝试创新监管方式,通过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促进行业自律和社会管理,引导企业提升自我管理水平。这样的大趋势也意味着降低企业运营资质准入门槛的同时,也需企业提高自主意识、积极参与,从原来的监管对象到现在的主人翁,自觉担当好自我管理角色,加大包括制度规范、专业人才、技术系统在内的多重保障投入,建立起持续、有效的运营资质自律化管理体系。例如: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采用认证后三年内信用企业自行内审、持续达标,属地海关进行抽检的方式。因此,作为影响运营资质管理质量的内、外部因素,不论是物流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外部政策环境、主管机构的方向性指引,都需要双管齐下、共同作用,不断合力谋求和提升符合新时期物流企业发展的运营资质管理模式,确保高质量地向好发展。 作者:徐彦华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篇2 一、物流企业运营资金的基本内容 (一)资金管理的定义 资金管理是我国对现在的企业资金来源以及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和考核等工作的总称。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企业中的资金管理分为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三个方面。而物流企业的运营资金又称为运营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之后的差额,本文主要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运营资金管理是指企业在运营资金政策指导下实施对运营资金的管理,所以运营资金管理又称为短期财务管理。 (二)物流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内容 资金管理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投资决策与计划、建立资金使用和分管的责任制、检查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资金的使用效果,做好这四方面的工作就能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对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时候,大多是以组织资金用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不间断的进行,从而不断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在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时候合理的提出使用资金的建设和措施,以便于促进生产及时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企业实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具体要求我们对筹集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其他自由资金管理,对投资和资产进行管理,对企业的债务进行管理,强化债券管理,加强对企业的利润和风险的管理。通过对这些方面加强管理来达到管理企业资金的目的。 (三)物流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 物流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资金周转密集型行业,它的资金管理方式与其他企业相比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物流企业每天的资金流动都很大,这也导致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有着和其他企业不同的特点。首先,物流企业对资金运转的要求较高,所以在资金管理中要加强筹集资金的范围和力度。其次,物流企业的资金运作比较频繁,所以物流企业的日常资金周转率的要求也要提高。同时要更加严格的对资金流动的相关流程和信息进行管理。最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对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物流企业的一切资金管理都是用来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的。因此要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实现企业低成本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此期间还要尽量降低客户方面的成本,保障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将企业财务目标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价值导向,充分激发企业自身的潜力,激发企业员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保障物流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物流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物流企业是中国的一项古老的行业,但是自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物流市场与国际接轨,对中国物流企业的管理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尤其是网购的兴起和普及,更使物流企业的发展达到巅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融资比较困难 融资,就是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通过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企业拥有良好的稳定的融资途径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但是当前我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除了几个比较大的公司之外,其他大部分物流企业都规模较小且数量巨大。这些数量大,规模小的物流企业占国内物流市场的绝大部分。这些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下导致物流企业的融资的数额总体较大,融资出现困难。此外,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需要对企业的信用进行严格的审核,且审核批示以及贷款发放的时间较长,这些都对企业获得资金支持造成了阻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还处于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直接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再加上物流企业呈现出数量大,规模小,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特点,对企业的直接融资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总体上使物流企业的融资比较困难,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不利于企业的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二)资金周转率较低 资金周转率低是我国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物流企业也不能免俗。物流企业作为一个资金周转密集型企业,资金周转直接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发展。但是当前物流企业的资金率较低,严重的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日常工作。资金无法有效地流运转起来,降低了物流资金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率较低,严格算起来还是由于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落后引起的。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将资金再体外循环,或者进行盲目的投资,对资金的管理没有计划性,这些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率低。此外,物流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物流企业的管理层过分的依赖于财务人员提供的会计资料,而忽视了对企业资金使用的时机情况,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数据不精确,导致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率过低。 (三)对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对资金加强监督力度,是每一个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因为企业自负盈亏的时候需要对资金监管加大力度,从而保障企业可以盈利。当前物流企业对资金监管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不重视事前监控,我国企业的财务监控大多是事后监控,无法及时发现财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监管,阻碍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第二,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激烈,导致物流企业纷纷向大型化和国际化靠近,随之而来的是人力,物力和机构的增多,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压力。企业高层对各个基层的财务工作监管力度不够,影响企业的资金管理。第三,企业的一些监督管理机构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度,给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三、改善物流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要想企业可以得到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要拓宽融资渠道。物流企业的融资困难,会直接阻碍企业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针对这一状况想方设法的增加融资渠道,给物流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物流企业的高效发展,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银行贷款方式之外,要加强直接融资,积极地使用证券、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 (二)提高物流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物流企业作为一个资金周转密集型企业,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加强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率。将资金花在必要的地方,减少资金的浪费和闲置的情况。在资金管理中采取现金的资金管理模式和方法。企业的管理层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了解企业的具体预算和实际情况,充分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三)强化监督管理制度 针对物流企业资金监管力度不强的问题,我们要相应的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以保障企业稳步发展。具体要求我们在日常资金管理过程中设立科学的合理的财务机构,以便于明确各自的职能。细致的划分各单位的职能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要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按照科学的预算方式进行预算,为财务工作提供精确的考核依据,保障企业资金管理工作顺利实行。(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要加强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还应该相应的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物流企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应该着重的培养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时的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并使用优越的条件吸引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保障企业经济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物流企业作为服务性企业,作为资金周转密集型企业,它的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运作和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物流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水平要求极高。虽然当前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寻找漏洞并加以改进,就能提高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保障物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作者:闫璐 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篇3 对企业内部员工开展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的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起身心健康、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对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思政工作在物流企业的运用管理和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促使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得以增强,同时还可以对内部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有效培养,从而对物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本文从新时期物流企业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思政工作的意义入手,对企业当前开展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物流企业开展运营管理与思政工作融合发展的实践策略作出重点探析。要想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普遍认可,吸引员工积极参与其中。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企业员工、甚至党员干部在思想意识上都有了更多层次的想法与追求,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来开展基层党建的思政工作,势必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和问题。对此,企业只有将运营管理和思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促使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企业发展以及基层员工的思想进行方向把控,及时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矛盾、利益冲突,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各类风险有效化解。 1.新时期背景下物流企业开展思政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持续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企业更要注重和紧抓思政工作,同时这也是新时期对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因此企业加强思政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即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生活条件相互间的矛盾,这也是企业开展思政工作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首先,通过提高企业思政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可以促使企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加强思政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企业长远目标的早日实现,是企业进行自我提升的有力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企业思政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企业加强内部思政工作,有利于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国家思政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除此以外,新时期背景下企业积极推进思政工作,能够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从而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够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企业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还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时期物流企业开展思政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2.1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不足。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行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尽管如此,从物流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新时期背景下的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企业管理者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全面的理解和认知,对思政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首先企业管理者以及内部员工,对思政工作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致使企业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其有效性未能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当回事儿;另外一些企业管理者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生产运营方面,对思政工作没有投入充足的人力和财物支持,思政工作没有得到拓展,致使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2.2企业开展思政工作的方法过于单一。思政工作的开展相对来说乏善可陈,新时期背景下企业思政工作的开展若仍然采用以往单一的方法,势必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对此,物流企业应摒弃以往的工作方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工作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从而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得到顺利推进。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大部分企业开展思政工作的方法都过于单一,停留在表面工作上,缺乏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手段,致使思政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其次,大部分企业并未做到因人而异的开展思政工作,对不同员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有所忽略,致使企业内部的思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工作方法乏味且老套,未能做到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致使企业内部的思政工作流于形式。 3.物流企业实现运营管理与思政工作融合开展的建议 3.1提高企业管理者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想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有效开展,首先便需要提高党政干部对思政工作的重视,只有转变思想和认知,才能提高其引导性,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榜样力量,从而逐渐提升党政干部在企业内部的整体地位和影响力。对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充分结合当前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热点及难点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密切关注员工的情绪变化,从而有效调节矛盾,提升日常工作效率;第二,在关注到员工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员工的生活,切实解决员工在工作及生活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更好的保障员工基本权益,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满足员工实际需求,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讲道理,还能办实事,能够真正起到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3.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开展思政工作,主要对象就是企业内部员工,而“人”又是复杂且多变的,强制性的语言及行为往往适得其反,怎样通过有效的话语和制度使员工自觉接受并执行,才是政工干部的主要思考方向。有学者认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目光重点放在“人”上,通过对人进行分析和研究来提高其思政政治觉悟,效果显著。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工干部要多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以群众为基础,努力办好员工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保障好员工应有的权益;其次,要正确认识基层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人,是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实施民主管理,定期将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公示,例如各项费用支出、投资回报等,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工作热情,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3.3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人员是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企业前进方向的决策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政治思想觉悟,才能给基层员工做好榜样及领头作用,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好,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升尤为重要。对此,党政干部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重点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理论学习,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强化他们对政治、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理解与认识,并配合实践考察与学习,逐渐成长为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只有管理人员自身具备高素质与高能力,才能带给员工安全感,赢得员工信赖,将企业凝集力升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发展;其次,要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自己的管理岗位要做到廉洁自律,甘于奉献、善于学习,有浓烈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凡事身先士卒,切实为员工考虑,对员工关心并及时解决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避免浪费,这样可以促进员工向领导看齐,使企业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只有个人发展,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发展;最后,要在精神鼓励的前提上加入物质奖励,转变以往传统的说教式教育,让员工能够切实感受到激励,从而改变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好的看法,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并积极参与,从而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3.4制定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深入挖掘员工的自身潜能,在日常工作中最大限度为企业的创造效益。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物流企业所采用的员工激励机制都较为单一,同时还不具有长效性,从而导致激励机制所能发挥作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这就需要物流企业要进行激励机制的创新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驱动力。例如,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以相应的奖励,并且不会由于管理人员发生变动而改变激励机制,从而让激励机制可以长效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5不断创新优化思政工作的开展模式。要想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创新工作模式尤为关键。要利用新时代的设施和手段,扩宽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和载体,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方法,切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首先,在心理建设方面,可以与当地的医院或高校建立密切联系,由心理专业人士到企业内部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深入员工的生活和工作,针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像是焦虑、抑郁等进行疏导,帮助员工逐渐提高心理素质;其次,要合理利用现代化平台,例如网站、手机APP等,建立内部信息网,确保上下信息传递畅通,还可建立匿名网络信箱,第一时间了解员工的思想动向,并定期召开会议答疑解惑;最后,还可以定期组建专项小组,有针对性解决员工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并在项目结束后做出总结,寻找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特点及规律,以不断提升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的工作效率。 引用出处 [1]余晨.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与思政工作的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16):61. [2]周兴建,蔡丽华.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多维度协同模式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2):119-121. [3]沈凯,石荣丽,王景峰.新时代专业教学和思政育人融合的实践探索——以物流学为例[J].物流技术,2021,40(5):141-144. 作者:李秀丽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论文:农村电力市场的研究 绪论 农村是我国用电需求潜力最大的地区,由于受电网的制约,加之管理体制不合理,农村用电需求还很低,"有电用不上和有电用不起"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一、二期已经基本完成,经过5年多的努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电网覆盖面不断扩大,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用电量的快速增长,这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农村电网结构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加强农村电力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农网改造的意义何在,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究竟要怎样来进行,这依然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与创新的课题。俗话说的好,国家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如何才能发展好电力事业,怎样才能利国利民,使电力工作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本论 第一章农电改造取得的初步成果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的实施,农村电网结构布局日趋合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变,广大电力客户对供电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营销策略,改变以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经营理念,树立客户是上帝、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采取各种促销手段,积极开拓农电市场,不断寻求新的供电增长点。这已成为电力企业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宜春电力供电公司不断创新营销策略,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已实现县域内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供电量以15%的幅度连年递增。县局已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两改一同价"后的效果已经显现,农村电网结构得到了优化,低压线损显著降低,农村电价普遍下降,农村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高。家庭电器的普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另外,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电价、促进电力消费、住宅用电消费的措施。 下面以江西省宜春供电公司今年与去年农电工作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宜春供电公司从1999年开始启动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至2003年,第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全省一期农改资金57.67亿元,宜春公司共安排资金3.007亿元;第二期农改规模20.04亿元,宜春公司五个县(区)安排资金1.138亿元,总投资规模4.145亿元。我公司范围内五县(区)第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新建110KV变电站1座,改造3座,新建35KV变电站20座,新建35KV线路175公里,改造35KV变电站24座,改造35KV线路136公里,新建与改造10KV线路3459公里,新建与改造配电台区3159个,低压整改户数41.4万户,消灭无电村1个,解决无电户150户。 通过这几年的农网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电网的技术水平,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大幅提高和电价的大幅下降,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 1、村供电可靠率由改造前的82%提高到现在的95%,末端电压合格率由改造 前的67%提高到现在的91%。 2、过电网改造,解决用电卡脖子的现象。五县(区)供电有限责任 公司售电量由2000年的36654万千瓦时提高到2003年的54403万千瓦时,增幅达148%。 3、通过电网改造,有力的降低了供电损耗。五县(区)供电公司综合 线损率由2000年的17.55%(没有到户,只到台区)降到2003年的14.25%(到户)。 4、农民电价大幅下降。农电体制改革后,我公司供电区五县(区)农 村照明电价,由原来的平均每千瓦时1.4元,下降为0.91元,2003年1月起,各县城的居民生活用电按赣计商价字[2003]504号文件规定实现同价,从7月份抄见电量起全部执行0.56元/千瓦时电价标准,每年又为农民减负2000余万元。 第二章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农村电力的潜力 我国农业用电占全国用电量的40%,全国有2179个县级电力公司和45450个乡级电管站,都属农电系统用户。我国农村通电率为95%,人均用电量只有102千瓦时。距离国家标准要求人均用电量300千瓦时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 然而,就发展潜力而言,农电在整个电力市场中处于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我国农电的特征却是点多、面广、线长,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其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重发,轻供,不管用"。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对发、输、配电的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在1∶0.27∶0.2,而同期西方国家则达1∶0.45∶0.7。国家对110千伏以下输电线路几乎没有投资,三分之二是靠地方和农户筹资建设的。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在这一股电网改造以及电力制度改革的战斗中,越来越反映出农村电力市场的潜力是巨大,发展前景是广阔。 一是农村用电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方针。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的农村和农民还比较贫穷,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用电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南阳市县以下人均用电为251千瓦时/人.年,河南省为340千瓦时/人.年,全国为397千瓦时/人.年,南阳目前的用电水平只相当于宁夏,略高于青海省。如果河南省农村每年人均用电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每年将增加用电量50亿千瓦时。 二是农村家用电器用电量正在迅猛增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家用电器已成为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村今后一个时期将有50%以上的农民消费者具有购买家用电器的意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乃至空调等家用电器商品的市场将逐步从城市转向农村,这些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转移,将为农村电力市场带来一个较大的需求空间。 三是民营企业将成为新的用电大户。就目前县及县以下的用电结构而言,对于农村电力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工业生产。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后,一大批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异军突起,填补了国营企业、县办企业用电量的不足。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生活用电量也将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也成为农电的重要用户。用电管理机构也要配备相应的电能量计费管理设备。随着国家又投入巨资(约1500亿)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大大提高了农电网络的输电能力和安全性能,为农电系统的市场化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国农电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目前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也是最好的。但是开拓农村电力市场还没有得到普遍关注",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李振生在"中国农电发展现状"的发言中,就呼吁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正说明了中国农村电力市场在用电水平、用电结构、农村通电率、人均用电量等方面基本状况,是农村电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此,关注和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政府的重大课题。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是国有电力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必将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农村电网设施相对于城市仍然比较薄弱,安全可靠性差;农村电力消费水平低,还有2300多万人口没有用上电;一些地区电价水平还比较高。展望未来,中国农村电气化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任重而道远。 农村电力市场看好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目前的低用电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农村电力市场展现出无限商机的前提下,要将机遇转换为效益,就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找到市场切入点。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我国农村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还有无污染的水质,有着发展林木加工、矿产开采、农牧畜养殖的良好条件。随着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再加上改造后的农村电网在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上的大大提高,吸引了不少外资外商企业主动来农村办厂。在有关地方政府推出的引进外资外商投资,"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引导下,来农村投资办厂的用电大户将会更多。另外,农网改造后,农村电价下降,一些农民原在城里办的耗电量较大的工厂将重新搬迁到农村。在农村电力市场呈现无限商机的同时,电力企业也将同网同价电能商品推上了交易市场,并采取合理的峰谷计时电价计费等优惠政策。这些都是启动和活跃农村电力市场的有效措施,应当用好用活。 实现服务"三个到位"。一是宣传解释要到位。要针对农村用电户的特点,宣传用电知识和用电政策及法规。二是跟踪服务要到位。为方便用户和按时把用户的电费收上来,应在每个月抄表后,由供电收费营业处统一及时将用户的用电票据如实开好,然后再直送到户,全方位搞好服务。三是简化用电程序要到位。报装接电照明用户只需一个电话,动力用户只需填一张报装单,其余的事由供电营业部门按照服务承诺要求及时实施,为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农电管理的缺陷 虽然广大农民有着较强烈的电力消费需求,但由于线损高、管理差等诸多问题,致使有的地区电价居高难下,老百姓无法使用,挫伤了农民的用电热情,这也是用电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我们对全盟各乡镇的调查发现,同等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村到户电价水平的不同,直接带来了电力消费水平的差异。电价偏高制约了农村用电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农村电力市场的萎缩。 1、观念陈旧 目前,农电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意识陈旧,不重视农村电力市场的研究,重工轻农的思想误区。有的人认为农村市场是小头,不需要开拓就可以带来丰厚的利益。因此,电力销售中存在一些不适应市场要求的现象。一方面电网有电送不出;另一方面,有的用户用电又得不到保障,时常因检修工作协调不好造成频繁停电。 我们现行农电管理制度沿用的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大一统的弊端在电力市场的运作中已显露无遗,转变管理体制已刻不容缓。当前各地乡(镇)电管站虽说已改制为县局直属供电所,但是供电所的供售电并没有列入考核目标,电卖多卖少一个样,供电量的多少同个人收入不挂钩,造成基层供电部门的市场意思淡薄,电力促销也就无从谈起; 2、基础状况与管理体制的滞后制约了农电市场的发展 电力价格机制不合理。我国目前的电力营销还没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杠杆,应该是市场主体开展竞争、优胜劣汰的主要参照物。而目前电力企业的销售价格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实际成本为依据,而是凭政府的指令,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不能正确指导资金投向。一方面使发电和电网的效益扭曲,谁也不愿意搞电网改造;另一方面也由于地方的层层加码,造成客户电价偏高,挫伤客户用电的积极性,电价机制已经成为影响电力营销的主要因素。 电网结构不合理。电网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网陈旧。"两改"前的农村电网一般都存在布局不合理,线路因陋就简、线经细、供电半径大、电压质量差、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经过多年运行,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线损高达25%以上。虽然近年来各地政府、电力部门和农民百姓都有不同程度的专项投资进行农村电网整改和农村电气化建设,但毕竟投入资金有限,使得线路损耗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供电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管理水平不高。一是用电管理滞后,服务水平不高,用电报装程序繁琐,营业现代化水平低,用电方式和付费方式单一等管理现状,不能满足和适应客户的用电要求。二是村电工的收入由各供电站发放,没有同各村的售电量相联系,村电工多供电、管好电的主动性调动不起来,农村用电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营销人员素质不高。不少职工思想观念陈旧,市场意识淡薄,坐等客户上门。营销队伍素质不高,缺乏高效、灵敏的市场反映能力,阻碍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但国家非常重视农电发展工作,2004年新年欲始,国家发改委就发出通知:这次提高电价的政策,不单包括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还包括了供电企业的销售电价。通知称,除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化肥生产用电以外,其余各类用电价格统一在现有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0.8分钱。不过,这次调整不涉及居民生活用电。 第三章电力体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电力企业如何转变观念 农电市场有三个明显的特性(1)垄断竞争性。它属于自然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垄断竞争性行业。"垄断性"体现在一区只能有一个供电企业并实行区域专营,独占市场,这一点也反映在我国的电力法中。"竞争性"反映在需方对商品或服务不满意时,有权选择其他能源消费方式。(2)投资主体多元化。(3)用电季节性强,供需波动幅度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电网的改造以及电力体制的不继改革,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买方市场已经逐步形成,客户对服务质量、供电质量、价格水平等问题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也将成为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县级供电企业不再是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也不是政府的附属物,而是接受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管理监督下的企业,它具有法人资格,是国电公司的第三级法人,是市场运作的主体。电力企业的生存最终将取决于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市场影响度和占有率,不仅要求电力企业具有还本付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电力企业不再有行政立法权和执法权,而是作为市场运作的经营主体,它与客户的关系是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必须依法办事。 因此,县级供电企业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再有那种管理粗放,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依法治企观念不强,人员多、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直供直管县供电企业进行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改革,是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电力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和下一步进行改革的体制基础。因此,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加快改革步伐。 二、农电管理应该如何进行 农电营销市场的特性及企业战略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供电企业市场营销所具有的特性,有必要重新思考企业的战略定位。市场的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和自我约束能力。企业的服务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通过较高服务水平克服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和企业惰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替代产品产量增加和价格下降以及电能价格因素等会使这种特性进一步加强。电能营销市场的行政区划性要求供电企业与地方社会各界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以利于企业及时获取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等信息,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和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因此农电企业的战略定位目标应向服务型、竞争性、经营性、法治化、现代化发展。 建立一种极具管制性、协调性、促进性的市场监督体制,是保证农电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农电市场的拓展,要求农电企业必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现农电企业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在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开拓农电市场,占领农电市场,向市场要效益,以市场促发展,是县级供电企业的根本取向。 农电体制改革后,还必须建立农电市场的监督机制,包括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政府监督、行业监督、公众监督以及供用电市场的监督机制,坚持企业效益和社会监督并重的原则,来实现农电市场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有序进行,有效运转,以保证农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说,县级供电企业只有转变观念,盯住农电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赢得用户信赖,在管理上下工夫,为开拓农电市场、提高企业效益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才能如期实现农电工作的目标。 开发农电营销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1、根据国发2号文件要求,乡镇及以下农村电力资产全部交由县供电企业管理,低压设备维护费用的来源就意味着要由供电企业承担。网改情况不尽相同,维管费用和低压线路损耗相差不小,执行“两改一同价”,费用和损耗再转嫁给农民群众显然不尽合理,费用支付的渠道需要疏通。 2、乡以下的电力资产,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改造总会不彻底,网架结构、设施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这部分不良资产势必成为供电企业不愿意接收的包袱。改造资金缺口大,供电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也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营业所以后,人员纳入供电企业统一管理。营业所人员由企业正式职工和聘用的合同制电管员组成,工资待遇有不小的差距,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合同制电管员这部分人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稳定电管员队伍不利。 4、供电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大客户报装接电,收取供电贴费的做法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筹办一座投资几十万元的企业,要增容一台配变需交纳集资办电款,加上用电贴费以及配套电气设备等费用又得增加几十万元。投资者很可能由于办不起电而不能投入生产或干脆拒绝投资办厂,束缚制约了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调整相关政策,拓宽农电市场,也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5、县级农电管理体制改革要实现县乡电力一体化管理,解决了电网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随之而来又出现农村触电事故责任划分的问题。按以往常规,农村触电伤亡事故按产权归属划分事故责任,现在,供电企业却成了首当其冲的责任者。农民权益要保护,供电企业也企盼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 6、农电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县局,农电资产未统一管理,农网改造资金存在由谁偿还贷款的问题。如何掌握好投资方向,落实资金偿还责任制,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7、实行统管农村电工和一表一户的管理办法,一个农村电工少则管理50-60户,多则管到300-400户,这样大的服务区域如何服务到户。 为了完成农村电力发展的目标,国家将采取如下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电力建设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1、继续安排投资,加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第一批1893亿元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计划将于今年底完成。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建设资金不足的影响,尚有相当部分农村地区电网未能改造,特别是与农民利益密切的低压电网部分,还有近40%未能改造,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将继续安排投资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初步考虑再安排1000亿元,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低压电网改造任务。对于其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农村电网,将由各电网经营企业按基本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 2、建立农村电网投资偿还基金政策,促进农村电力供给能力持续增长。为了促进农村电力发展,加快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步伐,国家已同意将取消电力建设基金后腾出的电价空间的收益,用于农网改造投资的偿还。具体操作措施正在研究落实。初步设想根据需要将分省建立农网投资偿还基金,专项用于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以促进农村电力设施的尽快完善,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用电增长的需要。 3、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电力管理。农村电力管理要按照一县一公司的原则进行改革,特别是对目前一些仍由不同部门和企业分块管理的县,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负责全县电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统一负责全县电网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继续完善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措施,加强管理,精简机构,改善服务,实现县级供电企业直供到户的管理,从体制上杜绝农村电力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乱收费、乱加价和人情电、关系电问题。 4、形成合理的农村电价机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有效降低农村电价水平。由于受农村电力管理、电网结构薄弱和用电量小等各个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电价大大高于城市用电价格,这是一种不公正的现象,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将在改造农村电网和改革农村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尽快实现城乡用电同价。以有效地降低农村电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做好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工作使电价合理化 切实加强农村电力市场建设与管理。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综合经济效益和自动化水平,建成网架坚实、参数优良、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科学的农村电网,确保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达到规定的要求。县供电企业要针对农村电力管理的特点,建立快速有效的服务体系。坚持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相统一,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客户的用电需求为目标,认真整顿和规范农村电力市场,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进一步降低农村电价,开拓农村电力市场,逐步增加电力消费。要推行供电服务承诺和文明示范窗口建设,采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要严格掌握同价原则,配合政府编制同价实施方案,加快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目标。 我国目前的纵向电价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直供电价由上网电价加输电和供电成本构成。以1997年为例,标准电网供电成本为0.04元/千瓦时,供电线损约7%~8%,供电利润平均为0.01元/千瓦时。国家征收的电力建设基金为0.02元/千瓦时,三峡建设基金0.04元/千瓦时左右。此外,地方政府加收的电力建设基金和电网改造基金等,大致在0.05元/千瓦时左右。 2.趸售电价按照直供电价的20%~28%确定。 3.农村电价指乡(镇)电管站对用户的销售电价,将来会取消这一环节。它由趸售电价加上农村电网的维护费用组成。农村乡镇用电暂不实行两部制电价,工业用电仍实行调节电价。 “两改一同价”是我国现行农电管理体制、农电经营机制、农电市场开发管理以及电价体制的一次整体性的重大调整与变革,是用传统计划经济的思路,还是用市场经济的思路来认识和实施“两改一同价”,事关这一改革的得失与成败。争按照市场要求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在农网建设和改造中就不会只把着眼点放在投资上,就会按照对潜在市场的分析和还贷的要求,科学地论证区域网络的配置效率,从而按优化原则调整和建设区域电网。在投入资金的使用方向上,在加大生产、经营性投入,通过调整原非生产性投入的存量资产从而减少非生产性投入,调整资产结构,化解盲目投资带来的经营风险。在农网建设和改造中,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投入产出效率。 按照政企分开,最终成为具有“四自”功能的独立供电公司的要求,积极推进农电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内部经营机制的同时,要根据区域电力市场的分析、政策、环境条件,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和内部资源等因素,按市场要求确立并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全力避免城乡用电同价后电力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 当前改革重点在乡镇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乡电管站归并供电所过程中,要按事、权、责统一的原则和降低管理成本的要求设置机构;按销售收入与可变成本比例,控制用人总量;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和用人方式,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在资产和财务清理、转移中,杜绝资产流失。 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既是此次重大变革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城乡同价不是简单拿现有农村电价和城市电价综合完事,而是在通过“两改”有效地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的同价。因此,要认真抓好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调整资产结构和用人结构,在供电增长率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准确测算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积极试点,审慎实施。 “两改一同价”在使电力企业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必须换以新思路,为“两改一同价”实施后电力企业以新的营运机制真正进入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 1、逐步实现"三公开"、"四到户"和"五统一"。"三公开"是指电量公开,电价公开和电费公开。"四到户"是指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和服务到户。"五统一"是指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和统一考核。 2、杜绝"三电"。即人情电,权利电和关系电。 3、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发动农电职工积极参与管理。应将管理的思路从"价格=成本+利润"变为"成本=价格-利润"上来。 4、实行农村电价与城市电价统筹安排,社会公平负担。首先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最终过渡到城乡全部用电"同网同质同价"。 5、继续完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实现县、乡、村电力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县级电力企业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的"四到户"管理,做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6、继续加强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基本解决农村电网供电半径大、线变损高的问题,努力提高农村供电质量,使农村供电可靠率平均达到99.5%,供电电压合格率达到95%。和农村用电的快速增长,加快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步伐。 四、农电市场应该如何开拓 探求其特殊的销售方法,开拓这个市场的新领域,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搏击新市场,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牢固地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随着电力买方市场的形成,客户对服务质量、供电质量、价格水平等问题都提出了更多更严格的要求。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为此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急用户所急,及时解决用户的实际困难。在机关大楼和各供电所均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完善客户服务体制,各服务中心备有多种报刊杂志以及免费宣传资料,还为客户准备了饮水机、打气筒、针线包、雨伞、花镜等物品,从细微处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把涉及客户的业扩报装、咨询、收费、电力救援、服务投诉、停电预告、安全用电知识普及和疑难问题查询等项目统一纳入客户服务中心操作。客户可随时通过服务中心的语音电话自动查询系统获得所需信息,他们还推出了微笑服务和客户首问负责制,即客户进门后第一个问到谁,谁就负责帮助解决,直至让客户满意而归,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高效准确地处理各种事务,真正把农电企业的营销工作做到了农民家门口。 2.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做到有诺必践 建立健全对电力客户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制度,真正做到想为客户之所想,急为客户之所急,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让客户"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好用电手续,加快业扩报装和接电进度,缩短故障抢修和计划检修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对电力客户连续供电。售前服务,主要是在客户业扩报装时,为客户提供业务和技术咨询,选择最优供配电方案。按客户要求提供优质廉价的设计、材料、安装、调试等服务。售中服务,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客户搞好安全用电与合理用电。售后服务主要是进行技术访问,征询意见,做好保修、维修和抢修工作,供应好配件,保证电力销售渠道的畅通。 例如武邑县电力局以"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供电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吃用户一顿饭,不吸用户一支烟,施工队员自代干粮和水壶,做到了为民不扰民。各乡(镇)供电所成立了电力事故抢修队,变压器维修车间准备了10台备用变压器。还设立了"电力110"服务电话,并昼夜有人值班,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实现了"畅通、高效、快速反应"的服务体系,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3.有计划地安排各类检修,确保客户的供电可靠性 每月初,各生产单位向公司提出检修计划,由公司统筹安排。对计划外临时检修要严格把关,实行一支笔审批,并尽量把检修时间安排在负荷低谷期,注重做好"三个结合",即各生产工序与多专业之间的检修相结合;电网主设备检修与客户设备检修相结合;区域性检修与线路检修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电时间。 4.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树立全员营销观念 "两改"后随着"四到户"、"五统一"的实施,对电力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职工业务技术和服务意识的培训教育,定期举办青工培训,还可组织供电所和有关科室的领导到外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引进了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促其转变观念,都争当一名合格电力营销员。 5.农电市场营销应强化法制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应注重《电力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及宣传,强化法律意识。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查处违章用电、窃电以及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要与每个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确保电费及时回收。电力企业要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执法机关保持联系,工作中要取得他们的支持,搞好群防群治,使一些突发性事件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为加大偷窃电行为的查处力度,县级电力企业应设立公安驻电力派出所。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应对电力的一些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便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操作。 6.加强营业推广 通过举办电力发展展示、新闻会、电炊演示会、义务咨询等形式,向客户宣传电力产品安全、洁净、方便和高效的特点。介绍电器产品性能和用电技术,主动向客户宣传安全用电和合理用电知识,进行用电与使用煤、油、气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能对比,帮助客户合理用电,高效用电。 7.落实好安全用电制。 确保农电安全是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的前提。首先是防人身事故。要摆正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广泛进行"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三不伤害"教育,严格执行"二票三制",严禁无票施工。其次是防农电事故。这是减少触电事故纠纷的关键。要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层层签订生产责任状。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人,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才能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用电秩序,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隐患少了,用电户自然也就多了,电力市场就增大了。 8.发挥电价的杠杆作用,激活农电营销市场 目前,我国的电价仍是由政府定价,电力企业被动执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也应该运用价格调节策略,对市场做出灵活反应。如对居民生活用电超过一定电量,超出部分给予打折优惠政策;县级电力企业也应推行分时电价,对客户做出低谷让利,鼓励用户多用低谷电;实行薄利多销让利销售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刺激人们的用电消费。 9.善用营销广告 通过广告宣传,推出电力产品和供电服务,正确引导客户合理消费,增加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市场的占有率。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用电展示厅,将电能与其它能源的消费进行示范比较,如进行液化气灶、微波炉红外炉等设备的耗能比较,烧煤锅炉与电锅炉对环境污染的比较,充分展示电力便捷、高效、卫生、价廉的优越性,引导社会和居民主动采用电能消费。武邑县电力局已率先将原取暖用燃煤锅炉更换成电锅炉,应用效果很好,同时也得到了环保部门的好评。 10、开拓农村穷困地区的电力市场。 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的最大困难在于一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还不发达,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不发达、收入水平低导致电力工业发展缓慢、用电水平低。电力工业发展缓慢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电力和经济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在农村贫困地区往往变成一个难以解开的结。但是,国家已经开始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国家为了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刺激农村经济发展,已正式启动"两改一同价"工程(农网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但我们应认识到现阶段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关键是在加强农村电网的改造和降低农村电价的基础上,通过电力扶贫共富工程有重点地扶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带动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 1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作效率。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电力营销方式的转变,也是县供电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供电企业增强自身实力,方便客户,促进电力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尽快改善当前电力营销工作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管理粗放的被动局面,要舍得在这方面增加投入,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制定电力营销技术改造规划,合理确定改造重点,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坚决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开发问题。要通过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营销管理手段,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一是建立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化管理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二是选用一批设备较为先进,功能较为齐全的用电设施进入营业窗口和抄、核、收各个环节;三是选用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设施进入调度系统,实现各级关口电量遥测,加速数据采集通程抄表的进程,完善企业电量远供系统,实施负荷随时监控与预测。 总之,开拓市场,未有穷期,农村电力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农电企业真正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引入新机制、新办法,切实降低电价,真诚服务用户,就会激活市场,赢得市场,广阔的农村将成为我国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如何对于贫困地区进行电力护持 农网改造不只是一种商业投资,更是一种政府行为,一项关系百姓安居、地方发展的"民心工程",它实施的重点在造福农村、造福农民,尤其应是贫困落后地区目前还处在温饱线上挣扎而且用不上电的农民。 要彻底改变贫困山区落后的电力状况,真正实现"同网同价",一要靠国家扶持,二要靠各级政府支持,三要靠电力部门加强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成功的道路。在广东东莞市,他们在充分利用省里规定的电网改造基金的同时,采取了从银行贷款改造农网的办法。发行后的农网电价暂时维持不变,其中利润用来还本会息。待完成还本付息后再降低电价。这样,东莞市在电网改造中,农农民除了电表安装的室内线路外,没有再承担其它费用。广东省电力工业局高度称赞东莞的这一做法而得到推广。 国家及相关部门就应从贫困山区的电力实际出发,加大投资力度,切实从根本上解决。 六、如何加强农电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农网改造与电力体制改革的浪潮当中,涌现也了一大批杰出的电力工作者,他们为祖国的灿烂而努力工作着,为实现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而工作着,抓好两个文明建设,是这次电力体制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下面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 1、抓队伍,强素质,夯实"立足点"。 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夯实这个"立足点",加强队伍建设,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为此,抓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各级干部做到“四正四严”,即己正,以己正人;德正,以德育人;公正,以公待人;清正,以廉律人;严禁自家人到电力局承揽经营任何项目;严禁亲友打着自己旗号到电力局办事;严禁职工给领导送礼;严禁基层用公款给领导班子送礼。二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激发了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2、抓管理,增效益,把握"结合点"。 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要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该局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管理的结合点,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责任为支点,以经济效益为杠杆,实行“四化一监督"的管理方法,即工作管理制度化、行为管理规范化、资料管理档案化、后勤管理军事化,实施全方位监督管理,既培养了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又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效益增长。 3、抓服务,树形象,推出"闪光点"。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电力市场的要求,教育职工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推出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闪光点,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了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客户,他们实行了"四制",即直接办理制,简化办事手续,实现"一条龙"服务;窗口服务制,变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在营业厅即可办完全部用电手续;服务承诺制,公开办事程序,认真履行社会承诺,接受客户监督;连续工作制,用电营业取消节假日休息,延长营业时间,方便客户。从而实现了"三个转变":变例行公事为热情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表面形式为追求效果。 4、抓载体,搞活动,找准"切入点"。 积极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紧密结合企业中心任务,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例如迁安市电力公司他们坚持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做到年年有布置,有总结,有表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他们坚持开展"民心工程"、"彩虹工程"、"形象工程"、"希望工程"等,如在"希望工程"活动中,广大职工资助了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福建等八个省区的特困学生178名,捐款达12万元,还为受灾地区捐款6万多元。1998年,他们组建了以乐器组、舞蹈组、演唱组、合唱队为主的职工业余文艺演出队,有140多名职工参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活跃,更加贴近职工,贴近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从而凝聚出以"安全供电、科学管理、文明生产、优质服务、遵纪守法、献身电业"为特征的企业精神,促进了企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结论 农村电力市场是广阔的,潜力巨大,农网改造、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战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工作,以及对于贫困地区电力的护持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更是存在大量的工作,转变企业观念,加强用电管理,降低电价,减少成本,增强电力服务质量以及开拓电力市场,还有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为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农网改造、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一件辉煌的工程,它需要我们电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需要各地政府的开明政策与关心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配合,来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同时国家提出的农电体制改革、改造,城乡同价,给县级供电企业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但也给供电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审时卓识、抓住机遇、知难而进、自找压力、找米下锅,向管理要效益,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变“官商”、“坐商”为“行商”,拓宽农电市场,积极抢占农村电力市场的制高点。 注释 在览阅了相关方面农电知识书籍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网上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总理今年的工作报告的相关信息,根据目前中国农电发展的现况提出论点,根据本次论文的设计任务,自主的编写了论文写作目录,与他人的论文成果明显不同,这也说明了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是独立完成的。 在网上查找资料上实属不易,看了许多文章如电力企业领头人物发表的相关文章及政府对农电发展走向的报道等等,累积了五六万字的的初步资料。在这些基础之上才敢于提出论点及论述论点。 其中在农电的潜力、电力企业如何转变观念、农村电价及电力市场的开拓、精神文明建设上等论述上都有自己个人显明的观点论述。 电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通过基于支撑技术的应用服务开发,市场细化及对不同客户市场提供对应的数据服务,使得无线数据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得以实现,从而最终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完全个性化的服务。 1引言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就是指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 根据英国ovum预测,到2002年,全球将有4800万配备小型浏览器的移动电话用户,到2005年,这种用户将增加到2.04亿,即大约1/5的移动电话用户将使用手机访问internet.目前,gsm数据业务量仅占运营商移动业务总收入的2%.调查表明,gsm用户中有38%希望使用数据业务。预计到2003年,西欧数据用户将上升到5100万,数据业务用户比例从4%上升到25%,数据收入有望达到74亿美元,占蜂窝业务收入的6%;同样,美国将达到280万用户,比例上升为21%,收入达26亿美元,占蜂窝业务收入的5%.到2005年非话音业务的使用量将超过话音业务。 近年来,中国移动用户市场增长迅速,目前已经超过8000万,预计到2005年,移动用户总数将增至3亿,所以,移动数据业务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运营商而言,无线网络能否提供有吸引力的数据业务则是吸引高附加值用户的必要条件。 2无线数据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服务随着gprs,wap,location等支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移动用户使用数据服务成为可能。支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应用的开发,例如wap技术出现使无线终端能够接入internet服务;定位技术的实现带动了基于定位的许多服务等等。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化服务。移动终端的多样性决定了用户对于数据服务的不同需求,因此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市场细分可以帮助运营商:了解不同的客户需求——关注早期采用者以期迅速导入市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发展个性化服务为不同客户群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以最低成本提供最高质服务——在各层次实现客户满意度最大化分客户群进行收益管理——加强竞争监督——设计定价策略——降低服务成本因此,通过基于支撑技术的应用服务开发,市场细化以及对不同客户市场提供对应的数据服务,使得无线数据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得以实现,从而最终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完全个性化的服务。 e-mail、e-commerce、web和wap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这一改变背后存在着两项迅猛发展的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ip技术。如今,这两项关键技术正在逐渐融合。 目前很多isp、icp的战略目标是利用无线和ip这两项关键的信息通讯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并为无线运营商、aps和语音/数据开发商提供专业的集成服务和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系统集成应用一般有:e-business、e-commerce、无线门户解决方案、卡认证系统、多媒体技术集成、安全技术集成、网络管理、位置信息服务、个人信息服务。 表1系统集成服务:移动互联网的规划和迁移系统集成系统优化无线数据网络运营服务顾问服务:商业模式分析网络执行战略市场调研应用评估资源技术系统设计:应用选择工程计划功能标准方案测试网络费用评估集成:应用和ip集成试验工程突发事故对策培训优化:运行分析系统优化系统测试系统调整扩展:系统扩展调查系统校正运营支持:技术支持网络管理系统扩展计划 3端到端解决方案无线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可以由运营商构建自己的无线门户,无线门户的核心系统包括wap网关、信息资讯平台以及应用服务平台。 wap网关:作为无线门户的基础平台,兼容gsm、gprs、cdma、smsc等不同的承载网络,不仅支持wap终端用户对互联网的访问,还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系统功能与应用,支持定制与个性化设置,允许运营商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服务,进行灵活的管理与控制,并可以根据不同用户、不同的服务制定相应的资费策略。 信息资讯平台:主要提供各类丰富的基于wap浏览的信息服务。 应用服务平台:运营商通过不同的应用服务平台,可以提供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应用服务。 无线应用解决方案应不依赖于底层的承载网络,运营商可以方便的引入无线数据服务。 3.1信息资讯平台目前,信息资讯平台上主要提供wap应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运营商网络上的各种无线装置进入internet运营商提供的信息服务和企业服务。提供的相关应用包括:信息提供、信息交换与传输、娱乐与生活 3.2应用服务平台与相关应用wap平台和应用服务使无线通信、互联网及java技术巧妙地融合起来,应用无线数据应用的开发者可以迅速、有效地开发出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3.2.1下载服务通过下载服务器和手机终端的配合,我们可以完成各种的下载功能。如下载电话铃声、手机屏保、图片等。在kjava手机上,我们还能下载kjava编写的游戏,应用程序等更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3.2.2基于j2me的各式应用j2me(java2microedition)是一种专门面向无线移动设备等小型终端开发的编程语言,j2me技术主要应用在手机本地的程序运行和client-server应用服务方面,通过丰富的类库和灵活的应用方式,j2me极大的丰富移动互联网的内容。 用户可以通过把应用程序、音乐、图片、游戏甚至电影下载到本地,通过j2me程序运行它们,用户还可以通过j2me终端,享受无线互动游戏的乐趣。 此外,通过引入j2me技术用户将最终突破手机终端色彩单一的限制,使手机上网更方便,更诱人。 3.2.3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也称为定位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lbs),即通过无线终端和无线网络的共同配合,确定出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由网络向用户发送相应的信息。 定位技术包括cellid、e-otd和a-gps等多种方式,测量的准确度在10-300米之间。根据定位的准确度可以提供不同的定位服务。 在位置信息服务中,定位服务器作为连接无线系统和位置服务提供商的中间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定位服务器从系统中获取网络位置信息,将其转换为标准的位置格式提供给位置服务提供商;另一方面又起到用户管理和计费等功能。 典型的定位服务包括:援助服务(如紧急医疗服务、紧急定位等)、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寻找最近的餐馆信息、黄页查询等)、广告服务、灵活的计费策略、追踪服务五大类。 3.2.4即时信使服务(instantmessenger) 即时信使服务是一种革命性的,用户界面友好的internet工具,它可以随时告诉你,你的哪一个朋友与你同时在线,并能使你在任何时候与它们保持联系。你将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搜寻他们,信使将替你查找,并能够在他们上网时立即提醒你。 3.2.5基于pim的个人信息服务中心通过无线互联网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心,用户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个人信息管理助手。用户不但可以编制自己的日程安排、个人通讯录,而且可以享受个人理财服务,定制个性化信息。由于采用vcard、vcalender等国际标准,它可以和有户的其它通讯设备进行同步。 3.2.6移动视频信息服务通过移动终端享受高质量的视频服务一直是每一个用户的最终梦想。借助motorola公司集成的移动视频信息服务,终于使这一梦想得以实现。这一服务不但为我们的商务及个人活动提供了方便,而且可以大量的使用于交管,监查,工业控制等方面。其通过最先进的mpeg-4图像压缩技术,使时实图像能够清晰的在空中信道上传输。 3.2.7移动企业网服务移动企业网服务是指企业用户通过电信运营上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接入企业网,安全的收取内部邮件,查询产品数据,进行工作会议等等。通过集成的mobileintranet(corporatevpn),mobilethinclient,corporatee-mail等应用服务。能够为企业用户提供一整套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 3.2.7.1移动企业网服务移动企业网服务是指通过无线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连接,使手机用户能够安全迅速的访问自己企业的内部资源。vpn现在已经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通过先进的技术把它应用于无线领域,更能有效的扩展企业网的能力。vpn使用加密的internet公网链路,最大限度的节省了企业投资。 3.2.7.2移动企业电子邮件服务通过集成的"企业电子邮件"服务,移动终端能够远程登陆企业内部的exchange或domino邮件服务器,阅读邮件及其附件。并且能够通过短消息进行邮件到达提醒。 4结论从技术方面来讲,将移动通信工具与因特网连结起来的无线上网技术以及因特网服务商所提供的无线上网服务已具备,因此,移动电子商务已基本不存在技术障碍,所以,移动电子商务以其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的特点将会带动传统电子商务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电商毕业论文:电信运营商发展论文 【摘要】随着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发放3G牌照,我国电信业正式进入3G时代,而移动商务的成败是发展3G的关键。本文阐述了3G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3G时代移动商务的业务内容,分别分析了三家电信运营商在当前阶段发展移动商务的市场定位策略。 【关键词】移动商务3G电信运营商 一、中国电信业的3G时代 “3G”是中国电信业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其全称为3rdGeneration,即第三代数字通信。随着2009年1月7日3G牌照在中国正式发放,中国电信业也迎来了3G时代。 1、3G技术简介 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调制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信令干扰话音业务。这种模拟制式手机目前已经淘汰。 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其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调制方式,提高了系统容量,采用独立信道传送信令,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但TDMA的系统容量有限,越区切换性能仍不完善。 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有所提升。3G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和移动宽带,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2、3G在中国电信业的进展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放号,号段为157,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中国的3G时代由TD-SCDMA这个经历了长达十年技术成熟过程的国产3G标准正式拉开了帷幕。中国的2008年,除了因奥运而举世瞩目,还将以“3G元年”之名被载入史册。 2008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确定了电信业“六合三”重组方案。即中国移动+铁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CDMA网+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GSM网+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从此中国电信运营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并为迎接3张3G牌照做准备。 2009年1月7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3G通信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其中,批准中国移动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电信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联通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 随着3G牌照的正式发放,运营商之间的3G大战也将全面爆发。中国移动的一期TD-SCDMA网络正在10个城市测试,预期TD-SCDMA二期建网完成后,北京、上海、深圳等38个城市之间将可互通可视电话。中国电信推出了新品牌天翼,使用189号段,并投入巨资进行市场推广互联网手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继平表示,中国电信拿到3G牌照以后,大约要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网络建设和业务准备,陆续在100个城市推出3G通信服务。相对低调的中国联通拥有WCDMA这张最成熟的3G牌照,并在七个城市进行WCDMA试验,首批WCDMA试验网络也正在加紧内部测试中。中国联通表示,正式推出3G业务的时间还没定,争取在2009年内推出,这是中国联通追赶的一个大好 机会。 二、移动商务和3G通信 移动商务是指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利用无线网络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移动电子商务可以真正使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和贴身服务。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意味着需求的增加和多样化,这为电信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移动商务的业务包括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移动购物、手机上网等等,这些业务在目前的2.5G网络下也能完成,但在3G网络中,这些业务的完成会更加的安全和高效,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体验。3G技术的优势在于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为移动商务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其业务的重点是发展移动商务,可以预见,未来的3G时代将是一个移动商务的时代。 3G技术的到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移动商务发展的手机上网速度问题,大容量的带宽增快了上网速度,同时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3G手机将整合多种商务功能,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移动商务美好未来的前景。随着3G的发展,移动商务活动必将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运营商发展移动商务的市场定位 中国通信业“六合三”重组后,就只剩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截至2008年10月,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数达4.36亿户,中国电信本地固话用户数为2.13亿户,CDMA用户数为4173万,宽带用户数4218万户,中国联通手机用户数为1.3亿。中国电信的固话和CDMA用户数逐月减少,除此之外,三个运营商其他业务的用户数都在持续增长。三家运营商各自的背景不同,决定着他们将有不同的市场定位。 1、中国移动的市场定位 移动商务用户的重要特点是转网成本很高。手机是移动商务的主要载体,而手机号码则是用户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高端客户市场。据德瑞电信咨询初步统计,70%以上的全球通用户认为号码资源是其宝贵的资源,更换号码将会带来许多不便。更何况,中国移动的TD-SCDMA、中国电信的CDMA2000和中国联通的WCDMA的手机不能通用,更换运营商就意味着更换手机,而目前主流手机的价格在1000~2000元之间,未来3G手机的价格可能更高。因此,移动商务用户的转网成本很高。 从用户基础上看,中国移动实力最强,而中国电信则最弱。然而,中国移动70%以上的用户是神州行,其品牌定位是大众消费。因此,中国移动在初期应该利用用户的高额转网成本,将当前用户群锁定在自己的移动商务服务中,将市场定位在满足大众用户的移动商务需求上。从目前的情况看,三家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综合实力比较,移动第一。只要中国移动能够把当前的大部分用户留在自己的移动商务用户中,就能继续保持在电信行业的强势地位。 然而,中国移动获得的TD-SCDMA牌照是一种中国自主研发的3G技术,远不如中国联通的WCDMA和中国电信的CDMA2000成熟,这意味着中国移动的3G网络在初期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中国移动在推行移动商务服务时,不应与其他运营商攀比技术,盲目推广没有技术保证的高端服务只会损害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让用户认为其技术不可靠,从而造成用户大量流失。中国移动应将市场定位在为大众满足最常用的移动商务服务上,应先把最基本的业务做好。 2、中国联通的市场定位在此次重组中,中国联通目前看来是最大的得利者,出售业务拖累最大的CDMA网业务,腾出手全力经营GSM网,得到一张技术最为成熟的WCDMA牌照,并与网通合并,获得部分固话资源以及较好的盈利平台。中国联通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在三种技术中,参与WCDMA标准的企业最多,不仅有大多数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设备厂商,而且目前已商用的3G网络,大都采用的是WCDMA。在网络、终端和业务层面,无论是技术的成熟度、业务的丰富度,还是产业链的繁荣度,WCDMA比其他两个标准都具备压倒性势。 不过,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技术,也不清楚TD-SCDMA、WCDMA和CDMA2000到底有什么区别。2000年,中国联通推出CDMA时,大肆宣传其技术比GSM先进,但结局依然很惨。移动通信市场不是一个技术唯先的市场,用户所关心的焦点并非技术,运营商比拼的是综合实力。 3G和移动商务为中国联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能重新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市场地位。相对于中国移动不成熟的TD-SCDMA网络,中国联通应充分发挥其WCDMA的成熟技术优势。就移动商务初期阶段而言,中国联通应以稳定、高速的移动互联网接入为平台,推出各种实用的移动商务服务,特别是将市场目标锁定在需要移动办公的商务人士、以及喜欢上网冲浪的年轻人群。只要中国联通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能够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联通就将会以此缩小与中国移动的差距。 此外,中国网通并入中国联通,原网通的宽带和固话用户就会成为联通的用户,中国联通可以将固话、固网宽带和移动互联网融合,走全业务整合的道路。这不但可以发挥中国联通全业务的优势,还可以尽量避免用户因某一业务不满意而流失。 3、中国电信的市场定位 从移动用户群上看,中国电信处于劣势,但中国电信具有庞大的固话和宽带用户群,这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所不具备的。在拿到3G牌照后,中国电信将CDMA1X升级到目前3G商用的最高版本——CDMAEVDO,其速率将达到3M以上。高速接入使得中国电信将把市场定位在中高端商务用户,将采取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不同的策略,进行差异化竞争。 中国电信已经推出3G品牌——“天翼”,即中国电信为满足广大客户的融合信息服务需求而推出的移动业务品牌。“天翼”强调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通信的核心定位,面对语音、数据等综合业务需求高的中高端企业、家庭及个人客户群,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和便捷话音沟通服务。 可以预见,中国电信在近期内,将努力展示天翼品牌的移动互联网提供者和面向中高端的市场定位,以期迅速在消费者心目中打响品牌、树立形象,为规模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中国电信会坚持融合经营和差异化竞争,充分发挥固网和移动网的协同效应,实现有效益的规模发展。 四、结束语 电信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移动商务的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在技术、安全防范、公众认知度、服务方式及范围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在移动商务快速发展的前景下,运营商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多赢并为用户带来移动电子商务价值还需要市场更多的探讨。 电商毕业论文:管理电脑化与工商所监管模式论文 “管理电脑化”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商部门与人民群众最紧密联系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职能的到位和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能否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能否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要求,能否在履行职能中创新监管模式并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自今年以来,宜春市袁州区城北工商所勇于创新,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利用电脑进行业务管理,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改变了传统的监管模式。城北工商所的经验对基层工商所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启迪。 一、城北工商所实施电脑收费及管理的投资 1、购置一台电脑,不到5000元; 2、研究开发应用软件。 袁州区工商分局晏江、城西工商所赵晓鸿同志自行开发了一套以基层工商所收费为主的、适应工商所使用的软件。该软件同时在城北工商所等四个工商所推广,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观念问题),只有城北工商所使用较好并取得良好效果。 可以看出,一个工商所要实现“管理电脑化”,其投资并不大。 目前,省局正在研究开发一套工商所使用的“经济户口”监管软件。 二、管理电脑化与监管模式的改革 实现管理电脑化后,城北工商所在监管模式上有以下改变: 1、变“上门收费”为“上门缴费”,有利于实行规费送交制。 在电脑管理以前,自觉上门缴纳规费的经营户为20~30%。今年以来,由于实现了计算机收费管理,在定费问题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减少了随意性,上门缴费的经营户上升到90%以上。这种变革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①用技术手段杜绝了收费中的腐败现象,树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 收费系统有严格的程序管理。更改内容需程序管理员才能操作,而收费另有其人。就是说,既使所长要减免规费,也必须通过程序管理员和收费工作人员,这就使监督和制约机制得到加强。该所实行的是“外勤”巡查核报、所长把关、集体决定的定费制度,一经定费,执行中不易再作更改,减少了上门收费时的“弹性”。电脑收费系统的应用有力地杜绝了“人情费”甚至用收费权与经营户做交易的腐败现象的发生。 ②提高了应收规费上缴率,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 今年1--6月,该所规费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48%,实收规费104万元。近两个月来,经营户一般在每月1--10日主动上门,极少数未上门的,再上门催缴。有效地堵塞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规费流失。 2、变“定任务、下指标”为统一窗口收费,有利于市场巡查制的到位。 一般而言,工商所收费是将有关收费目标分解到组室(按业务分组)甚至个人,并将完成任务的情况与个人利益挂钩。如:个体、市场收费有稳定的“费源”且因经营户及其经营状况的不同,使定费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任务完成较容易;注册登记、商标广告、经济合同的收费规定比较确定,变通余地不大;查办案件相对较难、较辛苦而又无法与收费挂钩……。由此造成容易完成收费任务的岗位大家抢,反之则互相推。这种矛盾牵制了所长相当大的精力,同时也不利于监管效率的提高。在实行电脑收费管理以前,该所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上门收费”上,使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无法到位。 实行电脑收费,一个窗口对外后,改变了原有的“定任务、下指标”方式,使工商所的分工模式更加合理,市场监管效率大大提高。城北工商所将全所人员21名分为“内勤”和“外勤”两大块:“内勤”负责市场主体登记、规费征收、财务、消费者投诉、文书档案、来信来访、后勤服务以及信息收集整理等工作。“外勤”的职责是市场巡查,依据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责并结合当前的重点工作,对市场和经营主体实施监督、管理、服务,查办案件,并全面实行执法责任制。由于收缴规费的效率提高了,使工商所有条件集中力量实行市场巡查制。 3、变“人脑记忆”及书式查询为“电脑查询”,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 将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及管理信息输入电脑,可以及时调阅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及几年来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情况,其意义在于: ①便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 ②便于向经营者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服务; ③有利于实现局所“监管联动”。 城北工商所的经验告诉我们:工商所实行管理电脑化,是促进基层监管模式改革的根本途径。 电商毕业论文:电信运营商开发固网一卡通业务研究论文 基于固网客户和固网业务,在融合移动业务后,仍然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在积极扩展移动、互联网增量用户的同时,开发固网存量用户,仍有重要价值。建议并没有进一步实施,在此公开主要内容,以资交流。 一、固网业务萎缩,但是固网用户还拥有巨大价值,有待开发固网用户的潜在的和附加的价值。对固网发展悲观的观点是基于对现有网络状况和业务形态下的分析产生的,而没有真正挖掘网络的价值和用户的价值,也没有从创新的商业模式下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固网客户的潜在价值和附加价值。 长期以来固网用户形成了良好的可信赖度,甚至移动业务办理中也明确要求拥有固定电话做为附加的联络方式。但是由于固网通信的特点----一机对多人,造成了我们在开发新业务时面对可能带来的投诉、纠纷等风险而裹步不前。面对这个瓶颈,使我们在开发固网新业务时,比如固网小额付费、声讯付费节目、10060业务受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严重地影响了各项业务的迅速发展。 只有把固定电话业务与身份分离才能真正实现和加快相关付费增值业务的发展。 同样道理,在新兴的互联网业务发展中,我们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特别是小额支付方面仍然没有一个拳头产品,而与此同时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已经对星空卡业务做了多年的推广,虽然星空卡没有按照本建议设计的目标扩大到固定电话业务,但是作为独立的卡产品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数量,并具备规模商务应用的用户基础。 综合判断,我们一旦较好地解决固网用户身份认证问题,将极大地焕发固网用户的价值,真正寻找到固网业务发展的“蓝海”。 二、固网增值业务、互联网业务还没有自有的在线支付和身份认证的产品。拥有一个在线支付的产品,对固网运营商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技术转型的趋势来看,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商务模式即将发生变化,电信业务产品将不再一成不变地以实体连接和实物传递为主要形式。而更多地以虚拟的产品和数据信息的设置而形成。这个环节就需要在线的支付和有效的身份认证来做为业务完成出售的支撑。 基于我们的业务设计在线支付和身份认证产品,将增加我们扩展产品功能的灵活度、降低交易和认证成本、提升我们与其他运营商的竞争力、扩大业务发展的范围,有助于我们从接入服务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变。 我们目前可以利用的支付渠道,一是银行卡,二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三是运营商正在建立的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支付产品。身份认证目前主要是公安部门提供的实时的身份认证信息,而单次认证就达到5元,成本较高,不利于业务的规模发展。 三、卡业务品种繁多,但是没有一个独立品牌、与业务分离、卡号码固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卡产品。我们的卡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产品形式多样,体系完备,用户规模庞大的重要的独立业务。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拥有独立业务品牌,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可以与具体业务相分离,具备重复使用,功能丰富的卡产品。虽然我们发行过可充值卡产品,因为没有与身份认证结合起来,业务扩展性不好,深度开发价值不大。 技术转型带来的最大变化还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业务和网络分离,需要支撑产品。 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 三、预期目的和业务形态 1、与现有电话卡业务结合,可以产生储值卡、透支卡、异地卡等电话卡产品。 上文所述的身份卡的发行应参考银行信用卡的身份认证、资信认证等程序,提高认证质量,才能保障该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储值功能:相当于预付费,在信息增值业务、电话业务、电话及互联网上的小额支付等业务中,可以直接在业务系统中扣除相关费用。 透支功能:根据不同的用户等级,给予不同数量的透支额度,使用户在业务使用中可以避免因为卡值不足影响消费。 异地消费功能:由于身份卡与本地的固定电话捆绑,在用户不用购买电话卡业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特定的接入号码,拨打电话,费用从身份卡中扣除或记入本地固定电话。我们在声讯业务系统中曾经测试储值功能和身份认证功能,使用方便,效果较好。 2、身份卡集身份认证、电子支付、积分为一体,利于扩展于第三方的业务合作扩展第三方业务将为我们建立新的商业合作模式和带来新的业务收入。身份卡的发行将成为成为集身份认证、电子(在线)支付、用户积分为一体的卡产品。 身份认证将通过统一的用户接口为互联网应用中,需要提供身份认证的注册服务时提供简易的认证服务,并建立统一的认证平台,固网用户将容易扩展应用领域。国际上著名的GoogleInc已经在测试类似的统一帐户系统。开放的用户认证系统,在业务发展中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是竞争的有力武器。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仅支付宝在线流转资金每日就高达3000万元。支付产品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的产业链中处于关键关节,网通有自己的业务来支撑支付服务,我们有庞大的用户群,可以在上下游服务商中提供支付服务,这些都是较之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优势之处。 用户积分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商业服务模式,一是我们的积分不方便记录、使用、查询,用户的感知度低,没有起到积分政策的激励作用,通过身份卡的发行,用户可以方便查询个人消费记录和积分情况,提升感知度。二是用户积分可以作为与第三方合作的基础,比如与商家的打折服务进行捆绑等,这将有利于我们扩大合作面,建立商业合作联盟,进一步扩大业务覆盖范围。为未来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做准备。 综合上述,发行身份卡将会进不一步促进企业战略转型,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建立新的商业服务模式和收入模式,进一步扩大营收规模,为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比要的支撑基础。 电商毕业论文:电信产业运营商竞争探究论文 电信运营商的产业特征 在海外电信服务商未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国内市场主要是国内电信运营商与国内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间的争夺,造成了网络重复建设和价格大战等种种弊端,不利于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 电信市场不是一个孤产的市场,而是由电信服务和电信制造两个紧密相连的市场组成的,二者在更大程度上是合作关系,将市场进一步做大,而不是相互竞争。电信制造业不断进行研发创新,为电信服务业提供新的业务;而电信服务也利用电信制造业的新技术,并把这些服务最终提供给商业和普通消费者两类用户。可以说,电信制造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电信服务业决定的。在外国电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中国运营商应当联合在一起,增强核心竞争力。电信产业是一个链状结构,最优状态的价值链是网络运营商、基础设备商、终端设备商、应用服务(内容)提供商到消费者的良性循环。中国现在的电信价值链条里,各个价值链的关键点都有了,但能力分散、核心竞争力不足,环境还没有完全到位,各个关键环节并没有达成应有的默契。 电信产业,尤其是电信运营业,其市场特征十分明显:其一是规模经济性。电信经营需要建立庞大的网络,固定成本极大,而可变成本较小,因此网络越大,用户越多,每个用户平摊的成本就越小、电信企业经济效益越好,也就越能盈利。同时,由于初期铺设骨干的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巨大,自然造成垄断经营的获利最大。而竞争经营,如果两家都花费非常大的成本来铺设同样覆盖全境的两条基础设施主干网的话,或者新的市场进入者要以重新建立自己的独立网络的办法进入一个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电信网络覆盖的地区,实际上是不经济的,这就造成了电信运营业的天然垄断性。其二是范围经济性。当电信服务企业拥有主干网的时候,由于固定成本大大高于可变成本,而不同的服务项目都是通过同一张网络来传递,所以提供的服务项目内容越丰富、种类越多,盈利就越好。出于赢利目的,网络的拥有者必将尽力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电信运营商的竞争误区 2000年以来,我国一些电信业企业盲目地追求技术、高估高科技产品的市场潜力,相信电信领域是一个比任何领域都更激动人心的市场,高端产品市场潜力无穷,增长无限。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电信运营商都把目光投向了3G业务,争夺3G牌照,将赌注投向了高端市场,希望能够借技术转型的机遇重新分配市场资源和客户资源,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巨额的设备改造投资的投入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电信运营不是高科技产业,而更象传统的服务产业!用户需求才是市场的决定性因素。电信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们片面的强调商端产品的竞争,试图与国外竞争者在高附加值的领域一决高低,然而到目前为止,高端市场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硝烟而起,竞争激烈,产业规模也没有让人为之欣喜。而低端市场上,虽然没有外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国内的运营商们也没有令国人为之一振,反而弊端重重。 电信运营公司认为自己是基础服务提供商,在赢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网络的完全覆盖和普遍接入,片面突出发展自身在业务提供方面的能力,扩大设备投入。但随着基础话音业务普遍服务的逐步实现,基础电信服务市场增长趋缓,而单位价格迅速下跌,造成基础服务提供商收入和利润的下降。同时增值业务虽然在总体业务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但增长迅速。由于增值业务本身满足的是用户方便性和娱乐性的需求,市场弹性大,发展潜力大,如果促销得法,其未来市场将大大超过基础服务市场。因此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如果仍然固守基础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将必然错过电信业务的巨大发展。电信服务企业要想顺利完成这一转型,就必须把业务的重心从重点扩大自身能力以满足用户现有需求转变到发掘用户潜在需求、甚至创造需求上来,如果他们把积极地去培育新价值链理解为是为整个行业做慈善事业,那就大错特错了。先进入者拥有绝对的品牌优势和客户信息,而且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得任何的市场行为均能带来大量的超过成本的预期收益,如果在某种程度上在国内电信市场上形成囚徒困境的局面,最终将巨大的未开发市场拱手让给外国竞争者,那才是整个中国电信产业的悲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运营商来说,只有联合设备提供商、ICP、软件开发商等的力量,共同培育产业价值链,数据业务才会出现良性的循环与发展。现在电信业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有语音、互联网、数据等业务,而且数据业务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将来要以互联网为基础,与ISP、ICP、虚拟电信运营商们密切合作,提供综合的增值业务,而将来会给产业带来更大增长的必定是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更加开放的网络平台形成的更加丰富的产业链,使得运营商将不再是单纯的资源提供者,而是发挥着引导的作用,而整个过程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一步则是运营商们心态的转变。把心态从单纯的提供基础服务转换到如何去发现需求、创造需求上来,同时,如何发掘用户的深度需求,如何展开有效的促销,对已经养成了固定业务模式的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都将是严峻的挑战。 在新定义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环境中,电信运营商必须给自身一个明确的定义,简单的电信运营商、网络资源提供商或是信息服务商的单一角色,已不能涵盖运营商的定位,所有的运营商只是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不可能独立存在于产业中,他们要做的更多的是要协调这个价值链,在外资进来之前将自身做大,共同繁荣这个产业,然后瓜分这个产业。 对电信运营商竞争策略的几点建议 电信运营企业应改变自身发展模式,他们已经不单纯是基础服务提供商,更应该体现自身消费需求创造者和发现者的身份,现代竞争也不仅仅体现在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是否能够把握市场,把握消费者心理,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谨慎挑选每个服务领域,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避免盲目的采取行动。事前经过充分论证,保证战略清晰,有明确的目标客户群,业务模式和赢利模式明显;对基础的投入需小心谨慎,注重短期赢利能力,注重市场开拓;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本企业加以准确定位,明确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2、在传统的电信价值链中,由于网络的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具有天然垄断性,同时由于掌握了网络也就掌握了与电信用户的直接接触机会,因此,运营商具有不可动摇的垄断地位。而在新产业价值链和竞争环境中,仅仅确定自身战略发展方向和结成战略联盟不足以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只拥有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网络已经不够,还需要对用户特点和用户需求加以准确识别和引导。电信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能够获得目标消费群体的历史数据和其他资料,并可以据此对其消费模式加以研究,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在做,但现在我国电信企业在这一点上做的还很不够。 3、塑造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及品牌号召力。未来的电信市场弹性将会越来越大,企业市场份额的大小不光取决于企业技术能力和客户需求的大小,在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具体行为,如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等。客户的需求将越来越向实用化和娱乐化靠拢,越来越体现出个性化的需求,而这时就越来越需要无形的品牌号召力来吸引目标顾客群体和维系企业现有的顾客群体,而这些又依赖于企业内部强大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能力。 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国电信产业经历了一段无序的市场竞争时期,在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之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电商毕业论文:基层工商所管理电脑化探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城北工商所实施电脑收费及管理的投资;管理电脑化与监管模式的改革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同时在城北工商所等四个工商所推广、一个工商所要实现“管理电脑化”,其投资并不大、变“上门收费”为“上门缴费”,有利于实行规费送交、变“定任务、下指标”为统一窗口收费,有利于市场巡查制的到位、变“人脑记忆”及书式查询为“电脑查询”,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管理电脑化”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商部门与人民群众最紧密联系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职能的到位和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能否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能否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要求,能否在履行职能中创新监管模式并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自今年以来,宜春市袁州区城北工商所勇于创新,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利用电脑进行业务管理,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改变了传统的监管模式。城北工商所的经验对基层工商所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启迪。 一、城北工商所实施电脑收费及管理的投资 1、购置一台电脑,不到5000元; 2、研究开发应用软件。 袁州区工商分局晏江、城西工商所赵晓鸿同志自行开发了一套以基层工商所收费为主的、适应工商所使用的软件。该软件同时在城北工商所等四个工商所推广,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观念问题),只有城北工商所使用较好并取得良好效果。 可以看出,一个工商所要实现“管理电脑化”,其投资并不大。 目前,省局正在研究开发一套工商所使用的“经济户口”监管软件。 二、管理电脑化与监管模式的改革 实现管理电脑化后,城北工商所在监管模式上有以下改变: 1、变“上门收费”为“上门缴费”,有利于实行规费送交制。 在电脑管理以前,自觉上门缴纳规费的经营户为20~30%。今年以来,由于实现了计算机收费管理,在定费问题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减少了随意性,上门缴费的经营户上升到90%以上。这种变革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①用技术手段杜绝了收费中的腐败现象,树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 收费系统有严格的程序管理。更改内容需程序管理员才能操作,而收费另有其人。就是说,既使所长要减免规费,也必须通过程序管理员和收费工作人员,这就使监督和制约机制得到加强。该所实行的是“外勤”巡查核报、所长把关、集体决定的定费制度,一经定费,执行中不易再作更改,减少了上门收费时的“弹性”。电脑收费系统的应用有力地杜绝了“人情费”甚至用收费权与经营户做交易的腐败现象的发生。 ②提高了应收规费上缴率,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 今年1--6月,该所规费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48%,实收规费104万元。近两个月来,经营户一般在每月1--10日主动上门,极少数未上门的,再上门催缴。有效地堵塞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规费流失。 2、变“定任务、下指标”为统一窗口收费,有利于市场巡查制的到位。 一般而言,工商所收费是将有关收费目标分解到组室(按业务分组)甚至个人,并将完成任务的情况与个人利益挂钩。如:个体、市场收费有稳定的“费源”且因经营户及其经营状况的不同,使定费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任务完成较容易;注册登记、商标广告、经济合同的收费规定比较确定,变通余地不大;查办案件相对较难、较辛苦而又无法与收费挂钩……。由此造成容易完成收费任务的岗位大家抢,反之则互相推。这种矛盾牵制了所长相当大的精力,同时也不利于监管效率的提高。在实行电脑收费管理以前,该所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上门收费”上,使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无法到位。 实行电脑收费,一个窗口对外后,改变了原有的“定任务、下指标”方式,使工商所的分工模式更加合理,市场监管效率大大提高。城北工商所将全所人员21名分为“内勤”和“外勤”两大块:“内勤”负责市场主体登记、规费征收、财务、消费者投诉、文书档案、来信来访、后勤服务以及信息收集整理等工作。“外勤”的职责是市场巡查,依据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责并结合当前的重点工作,对市场和经营主体实施监督、管理、服务,查办案件,并全面实行执法责任制。由于收缴规费的效率提高了,使工商所有条件集中力量实行市场巡查制。 3、变“人脑记忆”及书式查询为“电脑查询”,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 将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及管理信息输入电脑,可以及时调阅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及几年来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情况,其意义在于: ①便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 ②便于向经营者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服务; ③有利于实现局所“监管联动”。 城北工商所的经验告诉我们:工商所实行管理电脑化,是促进基层监管模式改革的根本途径。 电商毕业论文:建立电子信息服务工商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从电子信息服务商务模式分类入手,在MichaelPorter和PaulTimmers的理论之上,对现有电子信息服务的商务模式进行新的整理和分类,以“价值链集中程度”和“内容创新程度”两个维度,创建了概念模型——创新商务模式矩阵。此矩阵既是对现有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也是商务模式创新的一个工具,能够为整个电子信息服务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详细、具体的指导。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商务模式矩阵价值链创新 1.引言 “商务模式是网络中讨论最多而最不容易理解的方面。不过,它却是几乎所有的网络公司新秀在争取风险资金时,风险投资公司考察的核心内容之一”。网络的迅速传播使得电子商务企业的商务模式很容易被模仿,对于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来说,如何坚持商务模式的创新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前提。同时,信息不仅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甚至还能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商务模式的创新是打造出色的电子信息服务的关键所在。 在现有的研究理论中,学者就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服务及商务模式的定义及分类已做了较充分的研究,但是对于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却研究甚少,或者模型维度建立的标准不明确、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电子信息服务的商务模式进行分类和创新,力求实现对网站的现实指导意义。 2.文献回顾 2.1基本概念 电子信息服务,即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等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处理手段的信息服务。商务模式(businessmodel,也译作商业模式)应该能体现企业内部资源结构和外部竞争表现形式,即把企业的内外要素看作一个整体,协调和创新的整体组合是成功商业模式的关键。 2.2电子商务模式分类研究 要想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本质上的研究,就要先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因为商务模式分类框架可以为创新提供一个方向或思路。现阶段主要有如下几个对电子商务模式分类方法的理论。基于交易双方的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基于控制方的分类方法(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1999),基于价值链的分类(PaulTimmers,1998和李建忠,2007),基于Internet商务功用(CrystalDreisbach和StaffWriter,2000),基于新旧模式差异的分类(PaulBambury,1998),混合分类(“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2000,MichaelRappa,1999和吕本富、张鹏,2000),基于组成要素的分类(徐迪、翁君奕,2004)。现对以上六种方法进行比较(表1): 从对比可以看出现阶段对商务模式分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划分标准不一致,尽管详细但导致交叉或覆盖不完全;(2)分类过于简单,对于模式的创新指导来说没有实际价值;(3)标准和概念抽象,难以用于实际操作。所以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电子信息服务商务模式矩阵的构建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将价值链的思想和PaulTimmers的分类思想结合可以组成更好的商务模式分类综合指标。 3.1理论基础 价值链,即“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它包括基本活动(进货后勤、生产作业、出货后勤、营销、销售和客户服务)和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企业基础结构活动)。但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价值链环节要根据电子商务的特性进行修正。 PaulTimmers提出的分类体系是基于价值链的整合,同时也考虑到了商务模式创新程度的高低和功能整合能力的多寡。他以价值链为矩阵(见图)的一个维度,;而另一个维度,即“创新程度”,是对企业服务内容新颖性的评价,是一个企业和其他对手竞争的焦点,可以看作企业“外部联系”的反映,从而可以和价值链从内外部结合起来。 然而,对于PaulTimmers设立的两个维度,Timmers并未给出具体标准。这样抽象的标准使一个企业难以用此矩阵去定位自己的商务模式,更难以去挖掘新的模式。因此,本文结合价值链和Timmers的思想,尝试运用更加具体的分析手段去定位和发掘电子商务模式。 3.2电子信息服务商务模式矩阵的构建 我们选取了国内外二十个有代表性的电子信息服务网站进行研究。国内的8个网站是从2008年“中国100个电子商务网站”中选取的,而8848作为一个失败的案例选取进来,组成10个国内的网站;国外的10个网站,3个从荆林波的《电子信息服务模式》一书中选取,3个从PaulTimmers的《六大电子商务战略》中选取,还从GOOGLE上搜选了4个小网站。本文把电子信息服务按交易主体分为C2C、B2C、B2B三大类,因为这三大类各自的特点比较明显,利于分析和比较。 3.2.1矩阵维度的确立 1.价值链的集中程度 Timmers的思想是以功能的整合范围来确定其中一个维度,包括从单一功能商务模式到完全整合的商务模式,但没有说清如何从功能到价值链的演变。而且“功能”的加入反而让定义更加复杂。因此,本文只把把价值链的集中程度作为第一维度。本文将电子信息服务的价值链基本活动分成生产、信息、交易、支付、物流、服务六个环节,代替传统行业的价值链。六个环节的定义如下: 现在我们将筛选出的二十个电子信息服务网站的价值链集中程度总结如下(√表示涉及该价值链环节): 2.内容的创新程度 根据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对其信息服务网站的发展历程,我们把Timmers的创新标准具体化,将创新程度由低到高分成了七个阶段:模仿、网站设计、普通服务升级、产品市场拓展、个性化服务、虚拟社区和全面创新。尽管虚拟社区近几年来发展迅速,较为普遍,但它仍是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重要趋势,我们将它和全面创新归为高度创新。各个阶段的定义如下: 我们采用时间顺序来判断创新程度的高低,有以下几点依据: (1)电子商务模式也是随时间发展变化的;(2)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竞争激烈化的加深,使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在竞争中衍生出新的、更高水平的创新模式;(3)此创新过程,既是单个网站的发展,也是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商务模式的发展。从实践中发现,尽管个别网站的创新顺序和我们从理论上整理的顺序相悖(如“一大把”,虚拟社区为第一步),但是此创新程度排序从总体上能够表示出电子信息服务网站的创新阶段和创新程度高低的趋势。 3.2.2创新商务模式矩阵的构建 根据前文的分析和思考,本文把“价值链集中程度”和“内容创新程度”两个维度结合起来,构建出新的商务模式分类矩阵。各网站的商务模式标准选取如下:(1)价值链集中程度以当前的情况为准;2)对于内容创新程度来说,虚拟社区和全面创新为高度创新,只要该电子信息服务网站涉及此类创新,不论是第几步都看作其创新程度;而非高度创新的内容,以主导的创新模式,或出现次数最多的模式为准;若没有主导的创新模式,则以最新出现的模式为准。公务员之家 以此为标准,我们把之前分析的二十个网站在矩阵上列出,标出其访问量。因为访问量可以体现该网站的受欢迎程度,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其运行情况的成功与否(见图2)。可以看到,整个矩阵共有6×7=42种模式组合,这就是以“价值链集中程度”和“内容创新程度”两个维度对商务模式的新分类。我们叫这个矩阵为“创新商务模式矩阵”,因为它不仅是对商务模式的一个分类,它还能指导商务模式的创新。公务员之家 4.电子信息服务商务模式的特点 通过矩阵可以看出: (1)C2C网站的商务模式差别不大,都涵盖了信息、交易、支付、服务四个环节,并且创新程度都很高; (2)B2B网站,价值链集中程度有高低两种趋势:能提供有形商品的网站(如Marketresearch和艾瑞咨询可以提供研究报告等有形商品)覆盖了价值链的全部环节;但是只提供信息的网站只覆盖信息和服务两个价值链环节; (3)B2C网站中,价值链集中程度和内容创新程度商务模式差别很大; (4)从整体上看,当今电子信息服务商务模式的发展有三个趋势:一是价值链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如Yahoo!,艾瑞咨询;二是越来越注重价值链的专业化,如Alibaba、环球资源网;三是创新程度越来越高。 5.结论 本文在MichaelPorter和PaulTimmers的理论之上,创建了创新商务模式矩阵:(1)此矩阵给出了进行商务模式分析和创新的空间和一般思路。可以看到,在42种商务模式组合中,有很多是空白的,这代表了创新的可能;(2)本矩阵的维度标准都是按照电子信息服务网站的商务模式来选取的,其他电子商务网站的商务模式创新也可以仿照此矩阵进行,但是需要调整。 在这个方向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分别将C2C,B2C,B2B三类网站各自的创新特点和问题进行研究。我们由矩阵可以看出三类网站之间有很多不同点,而内部又有很多共同点。分类研究能够使商务模式创新的方向和方式更准确和明朗; (2)矩阵的维度细分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和改进,并随商务模式的发展而变化,使之具有实际性和指导性。 电商毕业论文: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论文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用3年的时间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2014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这在政策层面对互联网金融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互联网金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作为互联网金融子产品之一的电商信贷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那么电商信贷和传统银行的信贷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两者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二、相关概念界定 信贷(Credit)也称信用,是指贷款人在一定期限内按一定利率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出借给借款人,期限届满时,借款人应将借入的本金连同利息,一并偿还给贷款人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传统银行信贷(TraditionalBankCredit)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自己筹集的资金借给企事业单位使用,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收取一定利息的经济活动。电商信贷(E-commerceCredit)是指诸如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其自身电商平台优势直接向平台上的供应商和个人提供借贷的一种经济活动。电商信贷属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的网络借贷,是对传统银行信贷的创新。根据《奥斯陆手册》(OsloManual)对创新的定义和划分,电商信贷属于营销创新(渠道创新)。它跨越传统金融中介直接将资金借贷给资金需求方,通过电商平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加速金融“脱媒”。 三、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的共同点 首先,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同属于信贷,都是以到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贷方之所以让渡资金使用权,是因为借者承诺在约定时间内将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作为回报。其次,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的流程相同。即贷款申请征信评估同意放贷贷后跟踪归还贷款。最后,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都要加强信贷风险控制。只要有信用,就会有信用风险,因此两者都需要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信用风险控制,严防信用风险的集聚。正因为电商信贷和传统银行信贷在本质上相同,使得两者在业务渗透和融合方面成为可能。 四、电商信贷与传统银行信贷的不同点 (一)目标客户不同 电商通过平台优势,构筑金融活动中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桥梁。信贷的目标客户主要是是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而平台之外的微观主体很难被触及。以阿里小贷为例,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检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阿里小贷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700亿元,服务平台上的小微企业超过70万家。这些客户的特征是盈利能力不高,信贷需求额度低,70%以上的客户贷款需求在50万元以下。传统商业银行奉行“二八定律”思维理念,认为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客户,于是“高大上”的高端客户成为他们的目标客户,其余80%的“小散”很难被顾及。考虑到小微企业分散广、单个客户贷款金额小,而且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确定等问题,传统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利益驱动力不足。然而,从细分市场的角度来看,电商信贷正好延伸到商业银行信贷领域的“长尾”客户,电商与传统商业银行实现了差异化信贷服务。 (二)客户黏性不同 电商信贷可以增强电商自身对平台用户的吸引力,从而促进电商生态的良性发展和推动自身行业的扩张。一方面通过给电商平台上的商户放贷,间接提升店商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资金周转率显著提高,从而破解了平台供应商的融资难问题,使供应商能够为平台消费者提供更完善和更持续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上有资金需求的消费者,获得贷款后会增强对平台所供应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形成一个供需两旺的良性闭环,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电商平台的黏性,达到“平台消费者—电商平台—平台供应商”共赢。传统银行信贷的客户和银行间只有纯信贷关系,没有其他商业利益绑定关系,因此银行很难黏住客户。 (三)交易成本不同 电商信贷具有渠道优势,不需要花费高额费用筹建实体店、不需要多环节去调查目标客户的信息,基于得天独厚的平台大数据来降低交易成本和边际成本。相关数据显示电商信贷的交易成本具有明显优势,阿里金融单笔信贷成本仅2.3元,只是传统银行信贷成本的0.115%。电商通过大数据系统,还可大大节约融资的时间成本,单纯的放款时间最快只要几分钟即可完成,如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的“京保贝”。电商信贷从申请、获批、偿还均不受工作日的限制,企业当晚申请订单贷款,第二天就可以使用这笔资金采购原料,扩大再生产,等买家确认收货后,系统会自动扣除原先的贷款金额。传统银行要开设实体网点、需要借助外在力量逐一收集、分析、筛选目标客户财务数据、一对一征信申批,势必增加了信贷交易成本。有关数据显示,传统银行单笔信贷成本高达2000元。受制于上述因素,传统商业银行要数个甚至数十个工作日才能走完线下审批放贷流程。 (四)资金来源和信贷规模不同 按央行等监管机构的规定,电商信贷的资金来源被严格限制,只能用自有资本金进行放贷,不能通过吸收存款、证券发行等方式融资,最多只能从银行融入限额资金,即从银行融入的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一定比例。即使“各种宝”里的资金充溢,也不能直接用于放贷。由于可放贷资金量小,放贷对象享受的信用额度受限,因此电商只能提供小额信贷业务,加上贷款地域限制,双重壁垒阻碍了电商信贷规模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拥有充足的可放贷资金。不仅可以用股东投入资金、同业拆借资金出借,更可以利用海量存款放贷,单个商业银行仅零售存款余额就达十万多亿元。刚刚出炉的工商银行2013年度报告显示,客户存款余额为146208.25亿元,客户贷款及垫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11186.82亿元,增长12.7%。其中公司类贷款、个人贷款与票据贴现分别占71%、27.5%、1.5%,信贷规模很大,占总资产的51.2%。 (五)贷款的期限不同 鉴于贷款对象对资金“短、频、急”的需求,电商适宜提供短期贷款,期限可以是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目前,“淘宝小贷”对B2C平台客户的贷款期限有30日和6个月,而针对B2B平台企业客户提供的贷款期限为1年,可以随借随还,按日计算利率,非常灵活方便。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按照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从期限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高。以2013年为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长期贷款分别占65.35%、65.43%、54.7%和66.89%,其中中国银行内地人民币业务中长期贷款为35833.4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66.89%。往前追溯发现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均高于短期贷款。这是由于中长期资金主要投向在建续建项目,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等,这些产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占用时间较长。(六)政策监管不同小额贷款监管遵循属地原则,由地方监管机构负责,但作为新生业态的电商信贷,植入了互联网元素,相应监管政策仍处于空白状态。其贷款审批、流程、风控、贷后跟踪是由电商的注册地政府监管,还是由目标客户所在地政府监管,还是由双方共同监管,如何管制等等目前均缺乏相关依据,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律。传统银行信贷在长期实践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传统银行信贷的监管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这些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了传统商业信贷中的贷款人和借款人的利益。 (七)风险控制不同 电商借助大数据平台进行风险控制,实现信贷工作全过程监控,有效规避和防范贷款风险。贷前依托客户在电商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认证信息、交易记录、信誉评价、实时运营状况),辅以第三方认证数据对客户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做出评估,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逆向选择的风险。贷中通过电商平台实时监控客户的交易状况和现金流,来判断贷款是否发生偏离。贷后通过电商平台对企业经营状况动态监控,对可能影响正常履约的行为及时预警,避免贷款出现逾期甚至坏账的可能性。和传统银行相比,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分析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风险。以阿里小贷为例,截至2014年2月,其不良贷款率低于1%。传统银行没有类似电商的大数据平台来获取实时、真实、完整、可控的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贷前依靠客户自己提供的标准化“三张”财务报表以及担保抵押证明等资料,结合外部数据来综合评估客户的信用及还款能力,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性审批效率因人而异、因行而异,这种时间差在很大程度上会形成风险积聚。贷中很难对贷款对象的资金流向进行监控。贷后风险管理更是银行薄弱的环节,银行不能实时跟踪到企业最新的经营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难以及时预警和风险监控。 五、几点建议 (一)银行与电商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传统银行资金充足、拥有优质的大客户、监管制度完善,但真实的交易数据缺乏、信贷成本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意愿较低。而电商能借助数据平台实时获取小微企业的交易数据,信贷成本低、客户粘性强,但信资金来源有限、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未覆盖。如果两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银行具有资金优势,电商具有大数据优势)进行长效合作,那么在解决电商信贷资金来源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提高银行信贷效率、降低信贷成本、放宽信贷准入门槛,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而两者形成的合力又将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将电商纳入现有监管体系 创新本身是不可预测的,电商信贷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从短期看,一方面需要给予电商信贷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身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来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出台一些指导性意见,借助窗口指导、道义劝说等辅助政策实施适度有效柔性监管,来规范引导电商信贷健康发展。从长期看,需要将电商信贷监管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中,在不改变监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分类监管,可以由银监会牵头,从平台数据系统安全性、平台信息的共享性等方面进行监管。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有效防控风险。 作者:褚红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电商毕业论文:电商系网络银行论文 一、网络银行与网络小贷的“脸谱关系”比较 如果说网络银行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那么网络小贷大家就比较熟悉。我国网络小贷的一个典范就是阿里金融的互联网小额贷款(简称阿里小贷)。阿里小贷服务其电商平台上的个人和企业。从开户流程上来看,阿里小贷不需要再单独开户,与其电商平台上的账户紧密绑定;从资金来源看,以浙江为例,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是其资本金和不超过资本金100%1的银行借款;从资金放贷流程来看,阿里小贷是将贷款打入合格贷款人对应的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宝)中,贷款人可以通过传统银行将贷款提现使用,或直接利用第三方支付系统转账。我们称之为网络小贷的“脸谱关系”,如果把网络小贷、第三方支付、传统银行、个人与企业分别比喻成左眼、右眼、鼻子和嘴,那么它们及相互之间的开户、资金来源(存)、资金供给(贷)等行为形成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脸谱关系”2。网络银行与网络小贷存在较多的相似性。网络银行是不依托传统银行、基本没有物理网点、业务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渠道的特殊银行机构,该类银行通过电子通道主要提供零售以及小额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存贷款、账户管理、金融顾问、电子账务支付以及诸如电子货币等的其他服务。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银行,但是如前所述,众多电商已经站在了网络银行的起跑线上跃跃欲试。从“脸谱关系”看,网络银行“脸谱关系”是将“小贷脸谱”中的“网络小贷”替换成“网络银行”,并且其间的流程和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网络银行开户可能需要借助传统银行或第三方支付;资金来源有自有资本、个人或企业存款(假设网络银行利用现有第三方支付作为其主要支付结算网络,其资金流动路径为431),第三方支付的备付金3(资金流动路径为1),从传统银行的同业借款(资金流动路径为2);贷款与网络小贷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以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京东为典型的各电商若成立网络银行,它们将与各自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财付通、易付宝、网银在线等)、其他传统银行、个人与企业4一起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参与方,这四者相互依存、竞争合作,又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我们也将从竞争合作与潜在风险两方面入手分析互联网银行的金融生态问题。 二、网络银行“脸谱关系”中的竞合关系分析 (一)开户 开户作为银行开展金融业务的必要操作,是各银行间争夺客户的最直接表现形式,而网络银行因为没有物理网点,其开户必须通过其他方式,其中必然会涉及与传统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与竞争。 1、合作关系。 一是网络银行可能会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实名认证开户。由于没有物理网点,网络银行开户可以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开户操作,因为现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实名认证方式,所以网络银行既可以直接将已经实名认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转为网络银行的私人账户,又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对成熟的实名认证模式来进行新开户,这对网络银行意义重大:以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最大的支付宝为例,其注册用户数保守估计已超过7亿,占2013年3季度全国累计发卡量(39.66亿张)的17.7%,更是全国信用卡发卡数的近2倍,是一个巨大的客户来源。二是传统银行能够为网络银行提供用户开户、实名认证上的便利。网络银行由于没有物理网点,其开户除了利用上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之外,利用传统银行进行三方认证开户也将是其主要渠道之一,并且从本质上来看,支付平台的实名认证同样也必须依赖传统银行。从操作层面来看,一种方法是传统银行柜台代办网络银行实名认证,另一种方法是目前大量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的,通过确认其注册用户传统银行卡信息的真实性来进行身份认证,而这种方式并非互联网金融机构独有,现在多家基金公司就提供通过向关联银行账户“小额划款验证”的方式进行开户。 2、竞争关系。 开户的竞争在本质上是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客户争夺,如果网络银行通过传统银行柜台进行实名认证开户,那么传统银行未来可以有针对性地争夺此类客户。首先,柜台代办使传统银行可以识别出网络银行的客户,在未来传统银行发展互联网直销银行时可以将此类客户作为重点营销客户。其次,传统银行还能通过分析此类客户在传统银行中的交易历史、资金流向等特质,根据其历史习惯搜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研发针对性的新型业务品种与渠道,吸引此类客户回归,提高自身经营效益。 (二)资金来源 1、合作关系。 一是网络银行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吸收存款来实现“三赢”。网络银行既可以吸引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将资金余额通过“自动转存”等方式将平台备付金转化为存款,又可以直接吸引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备付金存入成为存款,还可以利用支付平台优势将其他银行存款营销至网络银行的存款,而这种操作能实现网络银行、支付平台、用户的“三赢”:网络银行吸收到了存款、支付平台余额的下降可缓解平台实缴资本的压力、用户也能使网络购物时的沉淀资金得到相对传统银行更为可观的资金收益。二是网络银行可以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开发更符合需求的理财产品来提高用户“粘性”。从6月份上线到突破千亿,“余额宝”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这也超过了大部分国内小型银行的存款规模。与此同时,国内小银行普遍面临着由于缺乏主动性存款导致的资金来源慢的发展瓶颈,这“一快一慢”折射出储户在旺盛的理财投资需求的情况下缺乏理财投资渠道的尴尬。网络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合作也能实现双方的共赢,网络银行销售了理财产品的同时,支付平台则能通过流量导入费(手续费)等赚取更高的收益,同时双方用户“粘性”也得到强化,并且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网络银行有可能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进行宣传和返利吸引客户,增加双方的流量和存量。三是传统银行能为网络银行提供一系列的线下服务。同样也是因为没有物理网点的原因,传统银行能通过柜面通、自动存取款机等方式为网络银行客户提供存、取款等一系列线下服务,这既解决了网络银行的实际困难,也能增加传统银行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 2、竞争关系。 一是网络银行存款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已有的理财产品的竞争。上述“余额宝”的例子从合作角度可以折射网络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巨大潜力,但从竞争角度来说,未来网络银行欲吸收存款,势必会面临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有理财产品的竞争。从“余额宝”现有的提现速度来看,客户购买的此种理财产品几乎相当于银行活期,但其平均收益近5%。很难想象,网络银行在没有特殊存款吸引力的情况下,会使得小额资金客户愿意将资金存进网络银行而不去购买“余额宝”。二是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存款竞争。同样因为没有物理网点,网络银行要开展存款业务,无论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来吸收存款,还是利用其独特优势从传统银行储户中拉取存款,甚至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备付金”转为自己的存款,网络银行的存款的最终来源都是从传统银行处分来的“一杯羹”,这两者的竞争显而易见,更有甚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我国2013年10月银行住户存款减少近9000亿元的“元凶”5。 (三)资金供给 1、合作关系。 一是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合作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两者合作可以开发与客户需求更符合的金融产品。以产业链融资为例,在现在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并存的情况下,无论是网络银行还是传统银行开展产业链融资,势必涉及到企业上下游的多个客户,而这些客户的业务很可能同时涉及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的合作能使各自的产业链融资变得更加完整。同样两者的合作还能在交叉性的金融产品、混合化的金融服务等领域深入进行。二是网络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同样可以增加客户粘性。网络银行的服务对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高度的重合性,无论网络银行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用户开发特定的融资产品,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对网络银行贷款客户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支付服务,都有利于增加双方的客户粘性。 2、竞争关系。 一是短期来看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互补大于竞争。这主要体现在贷款对象的差异上,网络银行都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个人与企业来发放贷款,并且都是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就算存在部分交叉客户,都没有触及传统银行的根本,短期内两者贷款市场体现得更多的是互补而非竞争。二是中长期来看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势必加大。对大中型银行而言,在市场竞争、金融脱媒现象愈发严重的今天,这类机构也发现80%长尾客户是一个蓝海市场,纷纷加快在小微金融市场的布局,2012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1.87万亿元,占企业贷款比重达21.4%,同比增长16.6%,其中工商银行以1.84万亿元高居首位,其小微企业占比在上市银行中亦排名第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也逐步开始拓展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小型银行而言,两者间的竞争将会来得更快,尤其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网络银行凭借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发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将逐步侵蚀小型银行的市场。以台州三家城商行为例,其户均贷款仅50万元,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这些客户很可能与未来的网络银行客户出现高度重叠,使得两者之间竞争愈发激烈。 三、网络银行“脸谱关系”存在的潜在风险 在上述对网络银行“脸谱关系”的分析中,更多体现的是各方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相互协作之后对各方产生的正面效应。而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创新业态,网络银行无论在具体运营还是金融监管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潜在风险,这也给构建网络银行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风险点一:存在不正当竞争的潜在风险。 在上述关系分析中,从开户到资金来源到资金供给,网络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作为一个体系,与传统银行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尤其在存款利率尚未放开的今天,网络银行可以变相依托电子商务的虚拟平台,通过网络购物折扣、会员等级、返还虚拟货币(支付宝的集分宝、淘宝的淘金币等)、网络广告折扣、推荐买家/卖家等形式给存款者以收益。即使这种返还不与存款数额挂钩,只是作为客户开通某种特殊功能(如资金归集)的一次性奖励,这也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嫌疑,而这种返还虚拟收益的做法又很难得到监管,如果未来限定网络银行不能开设基本账户,对吸收零散存款的高度依赖更会令其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踏入灰色地带。 风险点二:虚拟货币扩大化的潜在风险。 近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委印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不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相比比特币没有集中发行方、总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和匿名性等特征,目前流通在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虚拟货币(淘金币、集分宝、Q币等)则恰好相反,它们拥有发行方、总量可以不限、目前限定在电子商务平台流通、与实名账户挂钩,并且很多虚拟货币发行方所属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为其流转提供了平台和通道,这类虚拟货币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充分的潜力具备货币拥有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伴随我国电子商务走向世界)等特性。由于之前这类虚拟货币的流通一直封闭在电子商务内部,并未得到充分监控,若电商企业成立网络银行并将此类虚拟货币功能进行扩充,将使得这种潜在风险迅速扩大。 风险点三:开户三方认证带来的潜在风险。 一是认可度问题。网络银行的开户无论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传统银行都需涉及三方认证,而在国内,对三方认证尤其是对银行开户的三方认证还未得到人民银行等官方部门的认可,虽然2007年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委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对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有描述,但这主要针对反洗钱,并且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现在对通过三方认证进行银行开户还尚未有明确规定。二是三方认证本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若网络银行依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名认证的方式进行开户身份认证,即在客户提交身份证扫描件、进行身份信息联网核查之后再进行他行的交叉验证(往同名传统银行账户中打入不限金额小额资金再予以核对),最后绑定手机短信验证确立身份后开立账户,则这种认证方式的核心仍依赖于传统银行端开户信息准确,而在传统银行端冒用身份证开户的案例并不少见。三是单点突破后能快速传播的潜在风险。从上述脸谱关系示意图可以看出,传统银行作为整个关系体系的核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需要传统银行在整个关系体系中保持安全、稳定。如果客户在传统银行端出现风险,其风险很可能通过互联网银行端以几何倍数的速度予以蔓延。以冒用他人身份证开具传统银行账户为例,只要违法分子在传统银行成功开具账号,假设网络银行采取目前第三方平台实名认证流程,那么其进一步在互联网上开设账号并进行违法操作将变得极为简单,又由于互联网的关联性和隐蔽性,这种风险将迅速得以扩大且较难发现。 风险点四:消费者权益受侵的潜在风险。 “互联网”基因的网络银行有可能将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非常规”行为复制到网络银行。参考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在推广快捷支付时,网购消费者在付款时会自动默认开通快捷支付,若不愿意开通则需每次勾选,开通后取消又较为繁琐,这样便使得很多客户在违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开通了这项业务。类似这种“非常规”行为在互联网上数不胜数。若网络银行采用这种老套路,将用户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传统银行卡内余额通过某项特殊业务设置资金归集至网络银行账户,此类做法的风险不容忽视。 风险点五:为了便捷牺牲安全的潜在风险。 银行业本身是高风险行业,传统银行深知其理,均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而互联网企业则往往把提供更为高效和便捷的服务看得更为重要,这也是其优势之一,而为达到这一目的,其往往会选择面临一定的风险。具体来讲,当开发某项新功能的时候,在用户完成这项操作可以点击3次但是需要点击4次更安全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企业往往会选择点击3次,而传统银行会选择点击4次,以支付宝推出的“快捷支付”为例,其发展初期发生了多起用户绑定快捷支付后信用卡被盗刷的事件,近来也发生了多起由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客户端漏洞带来的风险。 风险点六:网络银行与所属集团内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益输送的潜在风险。 目前申请发起设立银行的很多企业拥有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网络银行若想开拓互联网客户进行贷款发放,必须高度依赖电子商务平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信息等“大数据”。随着《征信管理条例》的颁布和人民银行发放了第一家互联网征信牌照,未来此类信息收费是大势所趋。在此类收费合法化之后,由于对“大数据”如何定价并无明确标准,集团内部可以利用此类价格浮动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转移,达到避税或是故意做高利润进行上市等目的。这种做法与大型石化集团将开采、炼油、销售等环节分开,被批评故意将炼油环节做亏有着相似性。 四、对电商系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宏观上,处理好合作、竞争与创新,形成稳定的“脸谱关系” 从上述对电商系网络银行竞争、合作、潜在风险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发展网络银行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实现网络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不使其“脸谱关系”变形,进而丰富我国金融形式,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必须处理好合作、竞争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竞争会引发风险,包括风险点一(存在不正当竞争的潜在风险)、风险点四(消费者权益受侵的潜在风险);合作可能引发风险,包括风险点三(开户三方认证带来的潜在风险)、风险点六(集团内部利益输送的潜在风险);创新也会引发风险,包括风险点二(虚拟货币扩大化的潜在风险)、风险点五(为了便捷性牺牲安全性的潜在风险)。由此可见,要构建良好的网络银行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稳定的网络银行“脸谱关系”必须达到“合作、竞争、创新”的三角平衡,由此可以引申出管理部门在营造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上需遵循的三点原则:一是要避免恶性竞争。引导参与各方合理、合法、合规地利用优势,规范竞争行为,开展良性竞争,尤其各方的竞争不能以损害消费者权益为代价。二是要达到合作共赢。无论是在开户等具体业务方面,还是在防范风险蔓延等宏观调控方面,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要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而不是将两者的合作视作一种“零和博弈”。三是要警惕过度创新。创新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互联网企业从来不缺乏创新,这是其优势所在,但同时其对风险的理解与传统银行相比必定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则有可能产生巨大的风险,必须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微观上,落实具体风险防范措施,维持稳定的“脸谱关系” 1、明确界定网络银行竞争行为,建立备案、举报制度进行及时监控。 对网络银行存、贷、汇等与传统银行竞争较大的具体业务领域明确竞争行为,建立备案与举报制度及时监控,尤其在存款方面,对网络银行可能采取或者已经采取的涉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要明确其性质。 2、明确虚拟货币的功能,建立虚拟货币监控制度。 虚拟货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对其予以重点关注。应抓紧规范电商平台的虚拟货币管理制度,明确虚拟货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使用范围、具体功能,并建立完整的监控制度,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 3、明确互联网金融三方认证开户的合规性,建立三方认证开户操作制度,并从技术上和制度上建立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间的防火墙。 由于缺乏物理网点支撑,我国发展网络银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确定三方认证开户的政策合规性问题。一刀切地不允许三方认证开户有可能妨害金融创新。应该建立统一的三方认证开户操作制度,明确哪些情况可以哪些情况不允许,这有利于三方认证开户做到权责分明,也有利于避免身份验证引发的金融风险。在技术上,加快远程身份认证技术的开发进度,减少对传统银行的依赖,加快风险识别、风险隔离技术的研发;同时,建立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传统银行间的风险隔离制度,让风险扩散限定在特定范围内。 4、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在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框架、建立消费者保护协调机制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金融特点,对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者可能面临的“流氓软件、资金盗用、个人信息泄露”等权益被侵害的行为加强管理,同时加大宣传,提高普通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建立独立的网络银行技术创新审核制度,加强互联网企业的风险意识。 一是成立独立的网络银行技术审核部门,对其涉及支付、存款等业务的重大创新技术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全面审核;二是建立创新技术的“测试期”制度,在“测试期”内加强监控,并公布风险举报方式,加强风险信息搜集;三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意识,引导规范适度创新。 6、建立金融“混业”集团内部操作监控体系,完善“大数据”定价机制。 网络银行既是互联网企业也是银行,除了要加强银行与股东之间内部交易的监管外,还需建立集团内部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关联交易尤其是资金往来的监控体系,同时,还应探索完善信用信息等“大数据”的定价机制,防止公司间利润的非法转移。 作者:陈一稀魏博文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
中小企业论文:试论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管理 摘要: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财务人员结构特殊,难以管理。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特点和管理难点,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如何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把中小企业财务队伍打造成为素质高。稳定性强的和谐团队。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人员 构成特点 人员管理。 一、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管理的意义。 财务管理并非局限于收支、记账、报账的层次上,企业财务管理贯串于企业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杨D,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财务管理究其实质是人的管理,人是现实生活中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离开人,一切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款都失去意义和作用。即使有再健全的规章制度,纵有再规范的《财务通则》、《会计准则,财会人员的素质低下,敷衍行事,消极怠工,也绝不会发挥出欲想的工作效果。因此,努力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构成特点。 中小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工资、福利待遇无法和国有大型企业相比,企业吸引力也不够,导致中小企业招聘到的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整体水平相对不高。 中小企业的业务相对简单,管理层对人员文化层次要求不高,也导致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中小企业学习培训机制不完善。学习气氛不浓,追求上进心不强。 导致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加剧。 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抗风险能力差,现实中的生存时间一般不长,员工没有稳定感,无法像大型企业有“铁饭碗”的心理保证,财务人员流动性强,团队不稳定。 三、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 后续教育培养容易。 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影响财务队伍发展的持续性,管理人员苦心培养。好不容易培洲成一个好员工,有可能给好员工跳槽留下后患,给管理人员自己制造隐患。裙带人员体系的构成,导致工作不好安排,工作执行力差。 四、如何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管理 加强人员的学习培训。 (1)电脑操作和应用。特别是电脑基础应用和Excel软件的操作和应用。电子表格是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并且对提高工作效率作用最大的电脑工具软件,作为—个好财务人员要能够灵活使用表格格式设置和常用公式,当作一项财务人员基本功来掌握。 (2)作为现代财务人员,财税法规更新很快,被称为“内行人学不会,外行人看不懂”,长时间不学习就会导致退步落伍,跟不上步伐,国家财税部门每年都会出台上千条新的财税规章文件,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稍一疏漏。就会影响工作,特别是税务方面的规定,与企业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不能正确应用,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3)财务软件的学习。尽管中小企业规模小,但如果不使用财务软件进行核算,靠传统的手工记账,根本不能满足核算和管理 中小企业论文:简析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中小企业现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在自身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因此探寻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1 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加以纠正,进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1.2 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筹资成本 筹资对企业顺利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筹资的渠道很多,如何选择合理的筹资渠道,有效降低筹资成本,都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密切相关。 1.3 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收益率 财务管理在投资决策和执行阶段作用很大,决策阶段财务管理可帮助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执行阶段搞好财务管理可以实施有效的监督,保证投资的预期收益得以实现。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2.1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大多不精通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经常出于个人主观判断,缺乏财务理念。很多中小企业的技术部和销售部建设往往高于财务部,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2.2 财务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家族式经营,没有设置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财务管理和必要的会计监督,制度的不健全定然要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这必然为以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留下隐患。 2.3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中小企业中,在任用财务人员时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财务人员不是领导的近亲就是好友,他们很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财务知识培训,只能进行简单的财务记录和资金收取。财务人员素质的偏低,必然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 2.4 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外乎三种:一是亲朋借贷,适用于初始创业阶段;二是向银行借贷;三是到资本市场融资。中小企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提供给社会的财务信息很难取信于人,这就使中小企业从银行渠道融资受到很大限制,到资本市场融资更是无从谈起,资本的短缺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遍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中运用的方法和观点 管理会计是新兴的会计分支,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的方法和观点如下。 3.1 作业成本法 该方法是从成本发生的经济原因(表现为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作业)来认识成本。通过作业来确认生产费用,再依据产品确认其耗用的作业,从而实现了以作业为中心的成本计量目标。 3.2 目标成本法 该方法是以同行业或竞争性的产品价格作为新产品售价的上限;根据期望的产品销售数量,决定利润目标;以预计的具有竞争性的售价减去目标利润,确定产品生产的目标成本;运用“成本筑入”的思想,在成品产出的同时,将成本一并“筑入”。新产品的目标成本一旦确定,就应当为以后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建立各自相关的目标成本,各部门都要为其目标成本承担相应的责任。 3.3 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按现代企业管理观点,企业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产的价值,包括职员安全与发展需要满足而作出最佳工作;二是生产价值,表现为质量、服务和生产率的高水平;三是财务价值,通过销售、支出、市场份额、股东权益、股票价格等表现。企业在增加人的价值和生产价值方面表现出色,自然会得到财务价值的回报。企业追求价值,必须借助于一个有效的价值测量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管理会计。由此可见,企业实现价值离不开管理会计的价值计量。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则有赖于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使价值观念深入全体职员之心。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注重培植企业文化。 4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4.1 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念要求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层次,把财务管理人员置于管理者地位。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要培养、引进、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敢于让家族外人才担任财务管理岗位,不能任人唯亲。 4.2 管理会计所倡导的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各有特点和优势,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如果强调产品生产前各阶段(特别是产品设计阶段)对目标制定及实施的影响,就应采用目标成本法;如果从成本发生的经济原因角度认识成本,宜采用目标成本法,通过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不必要、无效率的作业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3 中小企业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拓宽管理会计所需资料、信息的来源渠道 中小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应该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努力拓宽管理会计所需资料、信息的来源渠道,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使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直接应用到管理会计中,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 4.4 实现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管理会计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逐步建立存货管理、财务分析、资源配置以及本量利预测等计算机软件系统,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中小企业论文:谈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分析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最后提出了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的对策,希望能够达到银行与企业共赢。 关键词:银行 中小企业 贷款 风险研究 一、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一)贷款额度小。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所以融资需求额度一般都在几百万左右,其中以100万元以下居多。 (二)时效性要求高。中小企业一般没有稳定的市场,一旦发现商机即向银行申请融资,而且需要银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妥。 (三)期限短,频率高。中小企业贷款一般为短期,主要用于流动资金的周转,且受市场变化影响大,贷款的频率明显高于大企业。 (四)贷款价格敏感度低。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快,资金运用效率高,一般能接受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浮。 (五)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产品需求包括存贷款、资金结算、票据承兑、贴现、保函、信用证、出口议付和银行卡等,其中贷款涉及到动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国内信用证、私营企业主个人财产抵押贷款等,有进口业务的企业还对打包贷款、保理、福费庭等贸易融资业务提出了需求。 二、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一)道德风险。部分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信用观念淡薄,他们往往会利用银行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银行套取贷款,进而设法逃废银行债务。 (二)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严重,征信困难,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银行难以对其实际经营状况和将来的盈利前景做出准确判断。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透明度低、缺乏规范的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生产的不确定性大。 (三)制度风险。从历史背景看,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来源于五种渠道: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二是乡镇企业。三是一些机关和企业开办的三产企业。四是私营和个体企业。五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从企业属性上看,有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而且民营中小企业占比较大,但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体制改革,但流于形式,许多中小企业成分复杂、产权不清、因此银行贷款给这些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 (四)经营风险。许多中小企业设备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研发能力弱,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力较弱,对市场波动承受较差,经营状况不稳定。 (五)管理风险。众多中小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管理层面。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生产经营偶然性、随意性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混乱现象,如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财务不实,报表失真,成本居高不下;人心涣散、员工流动性过大等等。这些对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不能有效改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则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六)市场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企业生命周期较短,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这使银行等外部债权人承担着过多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中小企业原有的竞争条件发生变化,一大批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将进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阶段。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后活力大大增强,外资经济非常活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中小企业资本金少、资产规模小,更易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中小企业这样一来存续的变数进一步增大。 三、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 (一)设立单独部门,财务独立核算。为适应小企业金融服务独特的需求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建议商业银行设立单独的中小企业业务部门,专职负责中小企业业务,专门负责开发潜在的客户。同时对小企业金融业务进行财务的独立核算,以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小企业金融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内部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二)建立集中管理式、流程化的作业程序和高科技的管理系统。借鉴国外银行有效的管理及作业模式,在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销售管理、业务审批和贷后管理等方面采用集中管理式的、流程化的作业程序,以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和降低业务操作成本。 (三)变商业性担保为政策性担保。当中小企业符合政策扶持要求,但融资担保品(额)不足时,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以保障中小企业得到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融资。如果在信贷期间产生风险,由类似于中小企业基金之类的担保机构为其履行清偿职能,清偿商业银行部分本金,并承担追讨欠款的相应职责,这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四)小企业贷款与企业管理人员挂钩。许多中小企业从账面上看,并没有足够的抵押物,然而其法人代表和高管人员个人却有着充足的抵押物,这样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其法人代表或高管个人财产也必须作抵押,承担无限责任,从而使得中小企业主的还款意愿增强,达到锁定信贷风险的目的。 (五)提供财务顾问服务。银行用自己的信息、人才和技术优势,直接参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项目的决策和分析,信贷资金的使用和结算,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等,充当中小企业的财务顾问,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一方面,可以扩大银行的盈利来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降低银行融资风险,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 (六)控制融资额度,降低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作为决定贷款额度的惟一依据,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状况和经营状况。一方面。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可以预见的收入流量来估算其还贷能力,并确定贷款额度:另一方面,银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数量确定一个贷款上限,只要融资总量没有超过自 有资金的总量,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就没有承担主要风险,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就可以相对放松。 中小企业论文: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开展 【摘要】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推广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人才技术、应用主体等层面都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在开展过程中难免遭遇各种障碍。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该如何走出困境。 【关键词】中小企业 电子商务 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初见成效,在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人才技术、应用主体等层面上都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许多企业通过网上搜集信息、网上营销等方式成为电子商务应用的积极实践者。如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依托当地的传统资源和特色行业,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与实体经济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优势,通过建立行业性网站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参加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或自建网站等途径拓展业务,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和销售渠道少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 一、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和障碍 1.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1)决策管理优势。中小企业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管理层次及人员少,内部信息的损耗、失真较少,传递敏捷,更易于强化内、外协调能力,并能在短期内迅速作出决策,灵活地处理问题。通过应用电子商务与大企业一同分享市场资源,获得至关重要的经营决策信息,且以其快速灵活的决策优势能够比大企业更快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经营方针、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2)营销优势。中小企业规模小,其产品种类较多,且以消费品为主,这符合网络营销的特点。中小企业以其及时互动的特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与消费者直接交流信息,详细了解所需商品,并能够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实行个性化营销。(3)政策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在宏观层面给予了积极支持,并为其创造了积极的发展环境。目前,国家已经制定、颁布了多项法律及政策措施以鼓励、保障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障碍。(1)对电子商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企业而言是一新生事物,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依然很表面化。一方面将电子商务的技术看得过于复杂化,认为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设备与专业人才的企业才能与电子商务结缘,只有将有关电子商务的电子货币、在线支付、网络信息安全等所有技术问题都解决之后,企业才可涉足电子商务;另一方面则是将电子商务的功能简单化,只注重电子商务收集、信息的功能,而对信息处理、流程管理等其它功能不甚了之。(2)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缺少总体规划。随着信息、IT技术的不断成熟, 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也在逐步从单一的信息向更高层次的整合应用方向发展。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实际运用中,由于没有一个明确和统一的应用模式及长期的实施计划。(3)安全与信用问题有待完善解决。电子商务的运作涉及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如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秘密等。安全问题如不妥善解决,许多用户就不愿进行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管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目前电子商务的管理标准尚未系统确定,法律对于电子商务违法交易行为的认定还处于摸索阶段。(4)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人才与技术资源及资金支持与筹措渠道。人才缺乏一直被视作困扰中小企业的中心问题,农村和偏远地区中小企业的人才问题更为严重。中小企业往往没有优厚的待遇、良好的机制和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也没有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的研究项目、研究环境和激励机制。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人才流动和人才管理制度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难题。另外,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资金筹措渠道,这是影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原因。 二、中小企业走出电子商务发展困境的对策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需要充分的认识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发展观,克服长期以来重硬件轻软件、忽视资源与应用的现象,从基本数据、基本流程做起,真正认识到信息对商业资产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围绕核心业务开展流程重组,实现组织、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形成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 2.加强总体规划,实现稳步发展。电子商务涉及业务转型,不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方式也不同,从利用互联网浏览、收集、信息到建立企业网站,建立信息平台,实施网上采购,再到建立行业联合采购平台,完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中小型企业需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量体裁衣。首先中小型企业应根据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专家意见以及自身业务发展需要拟定电子商务发展的目标与规划。其次,从关键环节人手,即从企业的侧重点和支撑点人手做好目标市场定位、制定电子商务策略等工作,进而整合所有资源建立商务平台进行个性化的商务活动。 3.充分发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主要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业务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平台三个层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可以从供应和需求两方面来看,利用电子商务发展自己的业务是需求,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是供应,两者之间是互相拉动的。中小企业要顺利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确实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但事实上,中小企业可以让某些运行环节如网站建设、系统管理、常规运行等由第三方服务供应商集中提供,而企业只关注核心的业务流程。利用第三方平台建立供应管理系统,可以达到低成本、高效率、动态化的目标,并能使中小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供应链,扩大市场经营空间。 4.明确新环境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策略。电子商务时代需要中小企业突破传统商务模式的影响,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理应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生存。一是协作战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考虑大企业发展的趋势与需求,争取与大企业同步发展。二是服务战略,中小企业可以开拓服务领域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开展全方位的服务配套,为大企业的服务提供产品和劳务;或根据自身特点通过提供特殊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在无差异的市场上划出相对安全的经营领域。三是缝隙战略。即中小企业发挥灵活便捷的优势,抓住市场空白领域,如小批量、多品种产品。这为发展提供了自然的发展空间。 中小企业论文:中小企业内生性互助联保融资模式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生性 融资 担保 【论文摘要】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企业仅靠内部积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企业必须选择外部融资。在信息不对称下,如何有效地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选择何种融资方式、所选方式能否取得资金等都是必须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中小企业内生性互助联保融资模式并加以研究。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Stiglitz(1981)认为,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银行的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S—W 模型)。这样,即使银行可贷资金有剩余,也不愿意按高利率放贷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即在配给中得不到贷款的企业,即使愿意出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 Whette(1983)修改了“S—W模型”关于借款人为风险厌恶者这一假设条件,并认为,在借款人风险中性的条件下,银行的抵押品要求同利率一样可以成为信贷配给的内生机制,从而减少银行的期望收益。 Bester(1985,1987)的论文进一步讨论了抵押品在信贷配给中的作用。Bester认为,抵押品可以和利率同时充当银行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即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对抵押品数量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来分离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贷款项目。 (二)国内研究 王霄、张捷(2003)在上述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抵押机制和企业规模因素,建立了新的理论模型,从而使均衡信贷配给理论更加贴近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贷款可得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一客观现实。通过考虑贷款抵押品的信号甄别机制和银行审查成本对贷款额的影响,将借款企业(项目)的风险类型、资产规模与能够(愿意)提供的抵押品价值量相联系,从而使抵押品和企业规模成为了均衡信贷配给中的内生决策变量。 张杰(2000)从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经济的情况出发,认为民营经济一时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到金融支持。解除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营造内生性金融制度成长的外部环境。只有内生性金融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才不致于损害民营经济可贵的内源融资基础。同时,他还认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在确保其内源融资机制的前提下,可发育内生性的横向信用联系。因此,鼓励民营经济自身出资组建金融中介机构势在必行。 林毅夫、孙希芳(2005)从中小企业在融资中依赖“软信息”的客观现实出发,得出结论:只有便于获取并处理“软信息”的金融交易主体才能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他们认为,非正规金融部门通过各种人缘、地缘关系较易获得临近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因此,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面具有信息优势,而正规金融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贷决策机制使得正规金融部门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面处于信息劣势。 二、我国传统担保模式简述 目前,我国担保机构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出资建立的担保机构,主要面向符合政府产业导向、政府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二是行业协会性质的互助担保机构,主要服务于协会内部的企业;三是私人建立的商业性担保,服务的企业类型广泛。前两种担保机构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具有产业导向性强、进入的门槛较高、企业获得担保的门槛也较高等特点;第三种担保形式虽然不具有上述特点,但其担保很难得到银行的信用。 从传统的担保来看,担保机构自身经营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与收益不匹配。由于银行的优先权,对于符合要求的企业,其可直接采取信用、抵押、质押等措施向企业放贷,而真正寻求担保的,往往是那些经营状况不尽理想、资信程度低的企业,这就决定了担保机构承担着比银行更大的风险。二是担保筛选机制和担保模式存在严重缺陷。理想的担保机构应该是由大批专业人士组成,可以实现信息完全对称,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不管是政府性质的担保机构还是商业性担保机构,都不是纯粹的信用担保,而必须设立严格的反担保措施。但担保机构对风险的调查能力有限,并且不具有银行所具有的天然优势。所以,他们为了控制自身的风险,只有通过要求企业提供足额的抵押品等措施来补偿担保的风险,且抵押标的一般是厂房、土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这些恰好是大量中小企业的软肋。因此,这种经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担保机构存在的本来价值。 三、内生性互助联保融资模式研究 (一)内生性互助联保融资模式概述 中小企业之间内生性的互助联保融资模式,是由需要向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并结成联盟,集体向银行贷款的一种行为。在模式中,任何一家企业都由联盟内其他企业共同为其担保,如到期无法归还贷款,则需他们共同为其还款。相关主体关系如图1所示(虚线箭头表示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实线箭头表示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承担连带责任)。 (二)内生性互助联保模式运作机制 如前所述,大量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品或者规模较小等原因,被排除在了传统的担保贷款范围之外。但是,这些企业往往掌握有核心技术,或者具有独特的商业模式等等。因此,在内生性互助模式下,这些小企业会互相寻找合作伙伴,争取互助联保融资。在多重博弈后,会形成大量优质中小企业的“强强联合”。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风险巨大的劣质中小企业“弱弱联合”,企图集体取得银行贷款然后联合违约的情况。这就需要进一步筛选,也就是银行的甄别。 经过前期企业之间的初步筛选,已经形成了“强强联合”或者“弱弱联合”。因此,银行的筛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企业是否满足基本的互助联保融资门槛,如企业前期经营状况、是否有重大违约记录等;二是组合的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均是独立经营法人,彼此之间是否存在互相参股等情况;三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考察。由于前期企业的自由组合,经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博弈,组合的企业大多经营实力、风险大小相近,这就是互助企业彼此组合博弈的信息发现功能,为银行的审查带来了规模效应,节约了部分审查成本。通过银行的审查,“弱弱联合”组合被剔除。 组合一旦通过银行审查,顺利得到贷款融资,组合内部的企业之间就会进行互相之间的监督,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会对经营有困难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以减少其经营失败违约的可能。这样,中小企业联合起来,不仅共同联合争取到了贷款,更是将这种联合带到了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助于彼此的发展壮大。 (三)内生性互助联保融资模式中交易成本分析 对内生性互助联保融资模式交易成本,从企业和银行两方面来分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交易成本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筛选和监督合作伙伴的成本,由于都是中小企业的合作,如前所述,他们彼此的筛选比银行或第三方担保机构更具有针对性,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真实地了解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前景等重要信息;二是申请银行贷款审查的时间成本,企业之间前期的彼此筛选,节约了银行审查的工作量,由于没有经过第三方担保,缩短了业务链条,有助于审查时间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三是银行的贷款利息,由于没有通过第三方担保,企业不必缴纳额外的担保费用,这直接节约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即使银行会对这样的贷款方式作一定的利率上浮, 只要还在企业的预期融资成本范围内,这样的融资方式也为企业打开融资渠道带来了便利。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的贷款审查成本,相对于通过第三方担保贷款而言,在企业互助联保贷款模式下,银行的审查任务相对增加,但是收益也会随着所承担风险的增加而增长;二是贷款后的监督成本,由于企业之间利益的联动促使他们在贷款后有足够的动力互相监督和扶持,并且他们相互之间密切的业务往来也使他们有最佳优势做好彼此的监督工作。 四、互助联保模式实证检验 在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模式有初步的尝试。其中最成功的案例要数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和阿里巴巴公司合作推出的网络互助联保。只要满足:工商注册时间满18个月或企业主本人从事本行业5年以上;上年经营无亏损;3家或3家以上的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并承诺互相为联合体内其他企业担保,都可以申请贷款,贷款额度从3万元到200万元不等,如果一家企业到期无法归还贷款,则需要另外两家共同替第一家还款付息。 此业务一推出,得到了大批急需贷款融资而又苦于无法获得担保机构担保的中小企业的热烈响应。不到一年,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阿里巴巴已经为两百多家中小企业发放了5.7亿元的无抵押、无第三方担保贷款。 同时,他们设置了严密的违约处罚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旦企业出现违约,无法归还贷款,阿里巴巴会在网上封杀该企业;二是一种和搜索引擎相联系的惩罚方式。一旦某家企业违约,公众只要搜索和该企业有关的关键词,搜索结果页面的最下方会有个温馨提醒,披露企业的违约信息。 通过这样的机制设计,使贷款企业违约的成本远远高于贷款本身。这对于正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视自身信誉为生命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很好地防范了道德风险。 上述只是违约后的惩罚机制,但是建设银行和阿里巴巴共同关注的是在贷前、贷中、贷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将风险最大可能地降低,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为此,阿里巴巴根据客户在网上的记录设计了一套筛选流程。同时,还在研究一套测伪系统,通过与工商税务、水电、专业互联网等平台对接,经模型测算,对客户信息的真伪作出初步判断。 中小企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以及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比较严峻,中小企业中,有80%以上的流动资金不能够满足其需求,而没有中长期贷款的中小企业占到了60%,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有着强烈的资金需求,可是因为没有相互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这些中小企业只好把目光转向更高借贷成本的各种民间信贷。中小企业的借款和银行贷款之间存在着“双难”的境况,企业需要资金支持,然而银行贷款繁琐以及各种困难,企业直接融资高门槛和困难,企业退出机制的各种问题造成投资的高风险,以及大量民间资本的闲置,正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情况,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 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因 (1)中小企业内部因素―自身的局限性 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中小企业一般都不具备规模优势,所以造成贷款的管理成本比较高,和别的大型国有企业相比,经营规模比较小、经营的行为都是以短期为主、科技含量低,这些因素致使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若是同样规模大小的贷款,大的金融机构更愿意把钱贷给大企业或者国企。中小企业大多数都不重视自身的信用等级建设,信用意识相对淡薄,因此信用等级普遍比较低,使得贷款难度加大。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可信度低这些特征,致使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甚至有一些企业的业主,在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下逃跑。故,银行一般不会把资金贷给众多信用等级比较差或者无信用记录的企业,还可能有“恐贷”、“惜贷”的情况发生。大量的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依然停留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企业管理的不规范,信息的不够透明,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难度。 (2)政府的原因 政府特别重视对发展国企和各种大企业,所以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它们进行重点资金支持,这也就造成了对大企业过于重视,而相对减弱了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力度,从而形成了对小企业的信用歧视。中国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限制是及其严格的。一方面,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在成长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各种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再加上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投资者的各种不规范的投资行为,使得政府不得不对证券市场的准入标准进行严格的要求与管制。另一方面,各种因素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比较高,很少一部分的中小企业能够达到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仍然不健全,处于发展建设阶段,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所以银行为了避免承担过高的借贷风险,一般都要实行比较严格的信用担保制度,然而基于以上因素的原因,政府很难在担保方面做出贡献,因此这也在间接上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 (3)银行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有银行在信贷过程中,总行以下的分行的权限有限,又受到总行的监管,再加上银行审批制度更加完善和复杂,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的难度更为增加。其次,伴随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银行业,国有银行的监管制度更加的完善和严格,责任更加明确和严厉,但是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这使得“信贷紧缩”的银行行为。再次,国有银行一直都相当重视和大企业发展稳定的借贷关系,而相对忽视与中小企业的借贷关系,这使得银行与中小企业资金的供需状况更加不平衡。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及其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指使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的信息技术措施,以达到资金融通目标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说,包含互联网概念和理念的金融业态以及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形式就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在表现形式上,以互联网为媒介,然后通过金融领域进行融资、借贷等活动。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与金融活动相融合的产物,在当下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可以说是最具有增长潜力和创新潜力的新兴产业,同时也是我国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改革的重要领域。区别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不单单是进行金融活动的媒介不同,还在于互联网金融本着开放、平等、分享、协作的”的理念,在进行资金融通时,具有信息透明度高、参与度高、中间成本低、操作更方便、高效、快捷的特点。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仍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众多的力量纷纷加入,例如P2P、网络众筹、互联网金融理财是众多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再以互联网金融为例,据公开数据显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工具的数量就多达20多个;通过天弘基金的数据了解到,截至2014年2月26日,余额宝的注册用户就冲破了8100万。这些数据都预示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以及速度;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也很明显,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支付业务;P2P借贷将取代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传统的证券业务将逐渐被众筹融资所取代。 中小企业论文:对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融资能力小、持续创新力不足等,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目标是以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以健全有效的内部约束与机制为保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与经验对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企业 内部审计 问题 对策 一、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 1.复杂性。由于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多样化以及规模大小不一,其内部审计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可能导致审计工作内容比较复杂,范围较广。 2.内向性和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及控制,从而调整管理内部经济关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只属于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3.广泛性。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既包括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也包括现代的经济效益审计。既可进行事后审计,又可进行事前审计;基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其审计工作可以控制并影响整个企业的职能部门发展。 4.针对性和及时性。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的特点,内部审计机构能够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及时、有效地了解并分析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能够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上的差异。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来说不大,企业管理者负责企业内部的H常事务,其主观性较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主要由企业管理者来提出并决策。所以,不同的企业,审计工作的深入程度不同,有的企业甚至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必须性,形同虚设,没有将内部审计工作真正深入到企业管理中去,阻碍企业发展。 2.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独立性差。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特征,独立性的大小决定了审计职能发挥作用范围和效果。中小企业的特殊经营模式决定了其内部审计,其机构设置及其他事项安排都由企业管理者来决定,这就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方向和重点,而普通的企业员工往往受制于他们的管制,严重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降低了审计效果和效率。 3.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通过有效的事前工作,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而中小企业里的审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审计学习和研究,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难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不受重视,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和信心,很难将工作做好,也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4.审计范围窄,审计手段落后。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即对企业资产、成本费用、损益的真实性的审计查证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企业的规模、经营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如何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如何防范经营和投资风险,如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成为企业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企业能否立足于同行业前列的关键所在。所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投资决策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等方向发展。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1.明确企业内部审计性质,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要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切实、有效地完成,并通过此项工作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大变化,就必须合理配置审计机构,明确机构内各项职责的分配制度,制度规范化,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设置而言,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以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存在业务指导关系。这样,内部审计机构相关的业务情况直接报告给审计委员会,行政上的事务直接汇报给经理层。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内部没有设置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就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或股东会)报告,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2.扩大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审查,审计的对象针对的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资料。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大多采用会计电算化方式进行财务管理,账面资料上的错误弊端会越来越少,审计工作就会显得不容易入手。所以,审计人员就必须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移到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上来,不能局限于财务领域的审查,而是要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也应该相应转换工作角色,从以前的监督、检查工作角色向协助和服务的上作角色转变,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职能工作的相互协调配合,也可以促进各部门沟通交流,有利于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拓宽其职能空间。 3.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和方法。企业内部审计方式大多采用事后审计,对于一些重点投资项目会产生一些隐患,给企业融资带来风险 。所以,要突破这种审计方式,结合事前、事中审计方式,可以对项目的预算、合同等做好监督评价,及时有效反馈信息,以防出现纰漏。这样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企业内部管理,减小企业承担风险。 结束语: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质,企业管理者认为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能不是很重要,所以就不重视其专业水平的提高。但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也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应该聘请一些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审计人员来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同时,也应该对企业中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审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从而做好审计工作,服务于企业。 中小企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多方面的原因,融资难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以上,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并为社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市筹资难,资金供需严重脱节,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极有必要探讨在新形式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对策,以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应对国内国际的竞争。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政策,中央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也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制定了若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尤其是20__年1月1日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它用法律的形式反映了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这些措施和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目前融资难问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受到很多限制,仍然存在融资渠道少、规模小,融资秩序混乱等问题,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实际解决。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1、中小企业基础比较差,内部管理混乱,经营风险大 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小,基础比较差,再加上内部管理不规范,不稳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透明度,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贷款风险,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2、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不高,不注意维护自身的形象,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有50以上财务管理不健全,信用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B3以下,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更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逃债,偷税、漏税,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大大降低。这样,大量的信用贷款也就很难投入到中小企业,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3、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因此,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很难掌握他们的实际经营状况;再加上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素质不是很高等特点,没有及时与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沟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无法获取贷款合同实施后中小企业相关的有用信息,特别是企业申请贷款的实际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二)外部方面的原因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 近年来,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由财政对中小企业实行创业资助,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项目实行税收优惠等,但实际上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不足问题。 另一方面,国家对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没有有效的扶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几乎不可能。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容量有限,因而对投入资本市场的企业有严格的限制条件,而中小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资本金有限,难以达到主板上市条件。创业办迟迟不能推出,也使得我国的中小企业不能有效的利用资本市场。 2、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不利于中小企业 1994年1月,我国金融体制进行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商业银行更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决策。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面向国有企业或其他大企业,并且双方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伙伴关系。尤其近几年,我国实行“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策略,最大限度的压缩风险资产的比重,集中将资金投向了大型企业。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和评估需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贷款管理成本相对较高,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因此,银行在坚持“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的基础上,不得不对中小企业贷款作出慎重的考虑。 3、信用和担保制度不完善 (1)信用担保体制不完善 信用担保体制设计的初衷是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即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贷交易转变为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的信用交易,但从调查情况看,这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与原因有:一是担保公司实力不强,银行不愿把过高的信贷风险寄托于担保公司;二是担保公司过高收费标准使得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三是担保公司承担过低的风险责任使银行不愿与其发生交易。 (2)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群体信用的短缺,另一方面国家缺少信用体系的硬性监督。总的来说,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少部分城市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如北京、深圳等地已将企业贷款及担保情况实行联网查询。但这些系统还有很大的缺陷,仍是区域性的、专项的,信息渠道单一、覆盖面窄,操作还有待完善。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及建议 (一)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在企业内的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建立互相制衡,互相约束的机制,激励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 2、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 中小企业应规范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定期公布经过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加强与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联系,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情况进行充分的沟通,使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前景有足够的信心。3、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 中小企业应注意维护自身的形象,加强信用观念。中小企业的信用不仅包括企业偿债能力和偿债情况,还应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品牌、市场前景管理理念以及营销方式等方面。首先要有信用意识。企业必须及时偿还到期款项,力争做到无不良的信用记录,这既有赖于资金的合理筹措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同时也依赖于高层管理者的信用意识。其次要有质量意识,包括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再次要有竞争意识。通过竞争使中小企业优胜劣汰,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竞争中不断提升经营理念、扩大其营销网络,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外部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一方面,政府应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管理中小企业的机构。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成立了包括中小企业委员会、中小企业会议和联邦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日本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免检团体的系列服务机构。我国有按城乡划分的乡镇企业局,有按行业划分的工业局、交通局、贸易局、港务局等,但是没有从从业人数、销售额、资产额为划分标准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使中小企业成为管理空白,形成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其次,政府应该从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从流转税到所得税,降低税率,税收减免,辅助中小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应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本市场,消除中小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方便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积极发展二板市场,降低准入门槛,让市场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发展潜力的成长性中小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 2、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 首先,银行要转变观念,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新的贷款增长点。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重要性,转变歧视中小企业的观念。应该看到,大行业、大企业尽管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但是数量有限,目前其结算和信贷业务基本上已被各家银行所垄断,这些“双大”客户贷款一般均由总、省行直贷,或向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商业银行市分行以下分支机构要想拓宽业务领域,增加利润来源渠道,就必须把目光投向中小企业。 其次,商业银行应组建中小企业信贷部,规范贷款管理。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户数多、地区分散、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特点,应成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贷款审批、发放与管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部。 最后,商业银行应简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手续,使责权利明确。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采取审贷分离,层层把关的办法,这无疑对预防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有一定的益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贷款程序繁琐,操作不简便,贷款审批时间过长,贷款权力过于分散,责任模糊等弊端,这样的审批程序尤其不适合中小企业贷款。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应该实行完全信贷员负责制,就是说贷款的调查与发放由信贷员完成,该信贷员是此笔贷款唯一的和终身的责任人,实责权利明确。 3、完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1)加快信用担保体制的建设。 抵押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好、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采取多元化形式,如完全由政府出资组建的融资担保机构或由政府牵头组织吸收民间资金组建的融资担保机构。此外,还要尽快出台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信用担保资金补偿、奖励机制等政策,引导和规范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担保机构应与银行等贷款金融机构密切协作,及时交换和通报投保企业的有关信息,加强对投保企业的监督,共同维护双方的权益。 (2)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国家在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时,要将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作为重要的一部分,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信息管理,真正建立起宽领域、宽覆盖的社会信用制度。 中小企业论文: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策略 摘 要: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企业成功融资的关键。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和自身的发展阶段,权衡各种融资方式的利弊,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另外还要完善和规范民间借贷,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加大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 键 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行业类型;发展阶段 企业融资主要包括内源融资、 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靠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具有自主性、有限性、低成本、低风险等特点,可以增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权益性融资指融资完成后增加了企业权益资本的融资,如股权出让、增资扩股、发行股票等,它具有融资期限长、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低、资金使用自由度高、资金到位率低等特点。 债务性融资指融资完成后增加了企业负债的融资,如普通贷款、发行债券、民间借贷等,它具有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资金使用自由度低、资金到位率高等特点。企业融资涉及到诸多问题,如融资的时机、融资的数量、融资的方式等,其中,融资方式的选择是重要一环。在融资实践中,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对提高融资的成功率和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小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有很多融资方式可供选择,而每种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融资的需求。 (一)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类型选择融资方式 1.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1)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主要包括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生物科技、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等16大类领域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风险高、收益高、资金需求具有长期性、所需资金多、外部收益大。正是以上特点决定了高新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性。由于风险大,它很难像其他中小企业以普通融资方式筹集到资金。如银行贷款,这类贷款注重安全性, 一般回避高风险,且需要资产抵押担保。所以,从理论上来讲, 普通贷款并不是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适合的融资方式。而通过发行股票的权益性融资,一般要求企业有几年的盈利记录, 而大多数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并不满足。 因而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不适合传统型的融资方式。(2) 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适合创新性的融资方式。从表面上看,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受到许多限制, 但实际情况并不然。尽管采用传统融资方式很难,但并非所有的融资方式都不可行,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新科技中小企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相比有一个很关键的优势——“概念优势”。 所谓概念优势,是指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所占有的“高新科技”这个概念顺应了社会发展,容易受到具有冒险精神的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基金青睐,甚至高新科技领域巨大的盈利前景也会吸引一些其他投资者。而且由于“高新科技”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国家也会对这类企业给予充分的政策、法律,甚至是直接的资金支持。所以这类中小企业适合风险投资、买壳上市、融资租赁等创新型的融资方式。 2.传统中小企业。(1)传统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传统中小企业主要是指在农业、制造业、餐饮业、建筑业、医药业、商业和其他传统型非科技行业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与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相比,传统中小企业具有如下特点:低风险、收益稳定、享受较少的政策优惠。基于以上特点,传统中小企业缺乏足够高的盈利前景, 很难获得风险投资,而且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较难。(2) 传统中小企业适合传统的融资方式。传统中小企业有其自身优势,由于其资产中有形资产占主体,市场成熟,产品需求稳定,风险相对较低,所以比较容易获得亲友的借款,以及利用银行贷款、商业信用等传统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二)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发展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应不同。 1. 种子阶段——内源融资为主。在这一阶段,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活动比较单一,组织结构十分松散。由于仅有产品构想,未见正式产品,所以很难确定产品在商业上、技术上的可行性,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较高。就整个财务情况看,企业处于亏损期。此时企业尚无正式销售渠道,没有销售收入,只有支出。企业处于“种子阶段”的失败率很高,大部分“种子”都被淘汰掉了。该阶段,由于企业技术不成熟、产品无市场、生产无规模、经营无经验,因而风险很高,敢于投资的机构和个人非常少, 企业取得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很小。又由于这时产品市场不明确,生产也未正式开始,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少之又少, 想要取得普通贷款也并非易事。因此,处于种子期的中小企业应首选内部权益融资,主要是自有资金,其余是民间借贷,此外企业还可以寻求政府创业基金的帮助。 2. 创业阶段——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中小企业进入创业阶段就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新产品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案,接下来就是将研究成果向商品化转变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资金主要用于形成生产能力和开拓市场。由于要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后续研发、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战略性规划,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大约是种子期所需资金的10倍以上)。 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其内部已形成一定的资金积累,融资条件相对较好,这时,融资方式应以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重点是吸引投资机构或个人,如创业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投资、担保下的普通贷款等。 3. 成长阶段——银行信贷为主。闯过创业期后,中小企业在生产、销售方面基本上有了成功的把握,组织机构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已定型,也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企业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但企业在成长期仍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能力,牢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确立在业界的主导地位。因此,企业在这一阶段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已有了较为稳定的顾客和供应商以及较好的信用记录,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大为减少,财务风险也大大降低, 吸引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利用信用融资成为成长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最佳选择。另外,在创业阶段投入资金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追加投资也是一个选择,但由于此时中小企业极具发展潜力,为了避免稀释股权,一般不宜采用股权融资。 4. 成熟阶段——资本市场大规模融资。进入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发展稳定、组织机构完善、管理经验丰富、产品销售量和利润持续增长,但行业整体的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会逐步下滑。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可能就是对大规模生产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改革组织模式,增强或重建管理制度,开拓新的品牌,以适应市场创新的要求,所以企业仍需要大批资金投入。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应主要考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的大规模融资,适度的债务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而有条件做强做大的中小企业应主要考虑实现企业上市。 综上所述,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而不同的融资方式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小企业应充分了解各阶段资金需求的特点和权衡各融资方式的利弊,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 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1.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间借贷。 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信程度不够,而且没有足够的资产作为抵押,因此很难进行担保融资。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就成为中小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正视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重视这一有效的融资方式,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 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要创新。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类型十分广泛,经营模式也千差万别,当前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应当寻求更多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是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相一致的。如:股权融资,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应考虑在创业板市场上市;项目融资,应以独到的市场眼光,研究开发出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项目,来吸引风险投资和国家扶持基金;债务融资,如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等。 3. 中小企业要提高融资能力。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还是银行贷款,但是中小企业资信程度不高是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才能及时偿还贷款,取得银行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而现在一些中小企业在需要资金时才找银行,平时也不和银行打交道,做交易时直接使用现金,与银行一直都没有业务往来。此外一些中小企业不能如实纳税,缺乏建立良好信用记录的意识。 4. 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因此,商业银行要把支持中小企业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贷款政策和办法,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种类。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诸多政策,但只有银行积极全面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才是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之道。 综上所述,当企业需要资金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问题时,融资是一条有效途径。而融资方式的选择是融资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中小企业只有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和自身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才能成功融资,帮助企业正常有序经营和发展壮大。其次,中小企业应该通过创新自身的融资方式和提高自身的信用能力, 增强信用意识,改善融资方式。最后,商业银行和社会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以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论文:新融资优序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 摘要:新融资优序理论是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融资策略的理论,是一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中小企业的最优融资策略应该是“先内部后外部,先债务后股权”。然而,由于我国正式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非正式金融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的渠道。因此,完善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合理规范非正式金融行为,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非正式金融;中小企业;新融资优序理论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非正式金融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根据2005年12月的《中国地下金融调查》内容,我国2003年地下信贷规模介于7403-8164亿元,全国20个被调查省、市、区的地下融资规模占正式途径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28.07%。长期以来的政策打压和金融体系的排斥不但没能减少和控制非正式金融的规模和范围,相反,在越来越多的地区,非正式金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本文将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新融资优序理论出发,探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非正式金融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并对我国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安排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融资优序理论是一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 (一)新融资优序理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对称信息理论被引入了新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为研究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外部投资者很难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因此往往只能通过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判断来进行投资决策,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外部融资,必须选择合理的融资结构。 梅耶斯(Myers)和麦吉勒夫(Majluf)在考察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时,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进一步强调信息对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次序的影响。他们认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管理者是企业内部消息的掌握者,管理者比市场及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通常,管理者的行为模式是:如果企业预期新项目的净现值为正,即该项目能够增加股东财富,那么,代表旧股东利益的管理者就不会发行新股,以避免把投资利益分割给新的股东。投资者在了解了管理者的这种行为模式以后,很自然地会把企业发行新股看成是企业不能有效增加旧股东利益时一种被迫融资行为的坏消息,导致投资者对新股出价的降低。因此,当管理者拥有对企业有利的内部消息时,最好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以避免发行新股反而造成企业的市场价值下降。尽管债务融资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但通过发行股票去融资会使投资者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不佳,致使新股发行时股价下跌。因此企业偏好的融资顺序应为:先考虑内部融资,后考虑外部融资;不得不进行外部融资时,则应首先选择债务融资。 新优序融资理论鼓励企业经营者少用股票融资,尽量用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筹资,扩充其资本实力。另外,利用平时储备的借款能力负债筹资,直到债务负担达到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危险区域时才考虑发行股票。由于该理论以不对称的信息环境为背景,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越严重,越应该考虑这样的融资次序,因此,对于信息流通不顺畅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新融资优序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 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主要表现为企业经理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外部投资者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开发、行业前景、市场潜力、销售情况及其资产的真实价值,特别是其无形资产的评估及其预期收益等情况知之甚少,往往导致其面临过高的投资风险。大企业特别是那些上市公司的信息是公开的,投资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企业信息。对于非上市的大中企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如经销商、供应商、消费者等方面去主动了解企业信息。而中小企业则不同,其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同时,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因此,在中小企业向外部投资者进行融资时,很难提供其信用水平的信息。 另外,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极低。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将可能成为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信贷,而中小企业也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银行必须大规模搜集中小企业信息,如此一来,致使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 正是由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非对称性特征,即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符合新融资优序理论的基本前提,因此,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中小企业应首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部融资,其次是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而对于信息约束要求较高的股权融资则应被排在企业融资次序的最后。也就是说,如果中小企业希望获得外源融资的话,债务融资应该是首选的渠道。 二、我国正式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根据新融资优序理论的观点,中小企业合理的融资顺序应该是:内部融资(以留存收益等增加企业资本金)、信贷融资(银行信贷和其他信贷)、资本市场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它们很难从正式金融获取外部资金,正式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一)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获取信贷融资仍然面临诸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 1、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是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2000年以来各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越来越少。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贷款越来越受到抵押和担保要求的限制。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物少,而且抵押物折扣率高,抵押物评估手续繁琐、收费高昂,客观上面临抵押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又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担保难进一步制约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 2、中小企业信贷活动“两极分化 ”越来越明显。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成熟,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资信质量高的优质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现象。而一些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并不十分好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方面尚缺乏识别能 力,往往受到冷落。至于那些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大部分由于看不准好的项目和产品,缺乏有效的贷款需求。即使它们对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也会因不符合贷款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3、固定资产贷款越来越少,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越来越短。在现行的银行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下,直接与中小企业发生信贷关系的基层银行机构授权很小,大部分没有固定资产贷款投放权,而只有规模不大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根据有关调查,60.5%的中小企业没有1-3年的中期贷款,即使有,也仅有10%能满足需要。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对中小企业来说则基本不可能。 4、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中小企业借一笔数额不大的贷款至少要办十几道手续,少则一周,多则数月,即使钱到手,商机可能早已错过。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不得已走上民间高息借贷的道路。 (二)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证券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等直接融资行为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存在着明显的障碍。尽管到目前为止,我国上市公司中已有一定比例的民营企业(2006年为157家),但据统计,这个比例到2003年也只有13%,而且多数不是通过正常途径上市,而是以高价购买其他上市公司股权所实现的“曲线上市”。即使是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的数量也是很少。根据2007年3月的统计数据,上市公司的家数也只有125家,而且多为高技术企业。实现海外上市的中小企业数量更少,截止到2006年6月底,共有48家来自中国内地的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而在纳斯达克、伦敦等地上市的企业还不到100家。 另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规模很小,总体上看,到2006年,企业债券融资额还不到股票融资额的三分之一,作为个体的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概率就更小了。债券发行的审批标准凭中小企业的规模根本就达不到,债券市场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只是“空谈”。 三、非正式金融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非正式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即正式金融)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包括民间借贷或股权筹集的融资活动,如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相互之间的借贷行为、合会、标会、各种基金会的融资、地下钱庄、抬会、银背,甚至洗钱、外汇黑市交易、金融诈骗等各种方式的金融行为,外延非常广泛。我们排除掉现行金融制度法规明确不允许的洗钱、外汇黑市交易和金融诈骗等金融行为,其他的非正式金融活动为活跃资金融通、调节资金供求缺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律和制度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的地位,只能被认为是处于“灰色地带”的金融活动。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资金问题难以通过正式渠道解决,而非正式金融往往就会成为中小企业现实的选择。此外,非正式金融也具有一些正式金融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非正式金融的地域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商业银行不得不将款项贷给能够提供充分抵押担保的企业,这是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很难提供的。而在正式的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融资则需要满足最低资本规模和经营年限的要求,以保障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现实中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非正式金融往往是在一定地理区域范围之内进行的金融活动,一般发生在亲戚或熟人之间,因此正式金融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这一最大融资障碍。 (2)非正式金融的利率特征能够提高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资金配置效率。非正式金融处于政府的金融监管之外,通常以官方利率为基准,实行风险与交易费用加成定价法,基本上属于没有管制的自由定价。因此,利率水平可以更客观地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并由资金供求影响利率变动,从总体上看,非正式金融的借贷利率普遍高于受到金融抑制的正式金融利率,这是由资金使用的高风险性决定的。当市场上资金供给短缺的时候,非正式金融体系能够以较高的利率吸引社会闲置资金,引导其流向,提高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资金配置效率。 (3)非正式金融的股权资本和借贷资金能够兼顾企业的长短期资金需求。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需要寻找各种途径来满足不同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在中小企业成长初期的融资活动中,非正式的金融渠道往往可以兼顾企业长短期的资金需要。通常,非正式金融活动中,利率与期限的关系同正式金融的情况恰好相反,期限越短,利率水平越高;而期限越长,利率却反而更低。这是由于非正式金融中的资金供给者包括储蓄者和投资者两部分,短期资金供给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而长期资金供给则反映了投资关系,即股权关系。非正式金融可以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提供方便快捷的资金借贷,利率和期限安排灵活,抵押品的要求也更宽泛,满足了借贷者的短期资金需求。另外,非正式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股权融资的可能。有资料显示,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小企业的股权融资的比例达45%-55%,这显然不是非有效或弱有效的资本市场能够做到的,由此可见非正式金融在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四、完善我国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的几点建议 由于处于金融制度和法规监管之外,非正式金融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较低,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多次对一些非正式金融活动进行强制性的整顿,造成了目前这种金融活动的“灰色地带”。事实上,非正式金融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融资安排,也不是简单地对正式金融的拾遗补缺,而是与正式金融并存的必要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对发展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如何促进非正式金融健康有序地发展、有效控制其风险并在最大限度内弥补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是目前我们对非正式金融应该持有的态度。 1、消除歧视、肯定非正式金融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非正式金融经历了从产生到繁荣、再到禁止、最后转入地下进一步繁荣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曾经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和供销社股金服务部进行了整顿;与此同时,针对当时一些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的现象,进行了集中整顿。多次反复整顿金融秩序给公众造成了非正式金融就是“非法金融”的错觉。在传统的发展经济学里,非正式金融通常被认为是落后的部门,并且与经济发展目标不相关、甚至相互抵触。但事实表明,非正式金融活动能够在其所及的领域内有效率地配置资金。为此,政府应当正视非正式金融活动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肯定非正式金融活动已经成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约束的一种有效途径,并通过适当的政策安排,引导和规范非正式金融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 用。 2、加强监管,引导非正式金融的健康发展。整个金融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任何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是需要监管的,不监管等于不去发展。一直以来,非正式金融出现的问题很多,但这并不能说明这种经济形式本身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是政府没有摆正对它的态度并进行应有的监管。正式金融是理所当然在监管范围之内的,而对非正式金融往往是任其自生自灭,或者一出问题就“堵”,宣布它是非法的。如果能够在正确认识非正式金融地位的前提下。将其纳入监管的范围,是可以促进它的健康发展的。事实上,这种监管并不是很难。关键在于,给非正式金融一个合理合法的地位,让它能够自由的浮出水面,进入监管者的视线。 3、因地制宜,控制非正式金融的地域范围。有一些观点认为,发展非正式金融应该将其资金来源纳入正式金融的范畴,扩大机构规模,增加业务范围,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竞争力。这样的观点恰恰忽视了非正式金融存在的根本原因。决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非正式金融之所以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 优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地方性的资金支持最能较充分地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最容易低成本地了解到地方上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这一金融服务业的障碍。因此,在完善非正式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决不能破坏这样的信息优势。只有在一定的地域之内,降低信用成本,减少审批程序,为特定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保持稳定的服务对象和市场基础,才能与正式金融相辅相成,构建完整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盲目的地域扩张只能导致信息优势的丧失,非正式金融的作用也就无从发挥了。 中小企业论文: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现状和对策分析 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需要准确、快捷的信息资料。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领导重要的决策依据,已基本普及各中小企业,但就其发展情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怎样使企业更有效的利用会计电算化信息,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小企业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会计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送的人机系统,又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开发、使用、培训、服务、制订和执行法规制度以及实施微观与宏观管理会计业务和会计管理现代化的全部。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会计信息搜集、整理、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度,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为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效的途径,是终为经济效益服务。对于中小企业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1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汇总、分析等工作,全部由计算机完成。这就将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了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处理速度快,是手工处理速度的几百倍、几千倍,从而使大量的会计信息得到及时、迅速的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1.2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 手工会计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业务繁杂等原因,易出现错记、漏记,账证表难以规范、统一。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软件采用先进的技术对输入数据进行校验,防止非法数据的进入,如一张借贷不平的凭证,计算机拒绝接收,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1.3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1.3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核算、监督的基本职能,而且还通过分析,进行预测并参与经济决策。手工处理方式下,会计人员整天忙于记账、算账、报账,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参与经济决策。同时,由于手工处理方式的客观限制,会计信息难以得到全面、详细、及时、准确的处理,使分析、预测缺少科学的依据。会计电算化后,不仅可以将会计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同时也提供了更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更加充分地发挥会计的预测、决策职能。 1.4促进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要求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许多新知识;另一方面,会计职能的转变,需要会计人员更多地参与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探索经济活动的规律。 1.5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由于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必然对会计核算方式、方法、程序、内容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会计电算化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等,促使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工作者去研究、探索,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的发展。 2.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现存的主要问题 2.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够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他们的思想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其单位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中小企业会计一直习惯手工记账,要改变这种方式,有一定难度,对会计电算化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手工记账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的控制。在计算机上进行一些与会计化无关的操作,认为不会带来不良后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2.2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会计电算化工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维护人员岗位,财会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共同操作,同时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目前,不少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严密的电算化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使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导致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2.3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落实不到位 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运作,财政部从1994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相继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对于这些专门针对会计电算化的规章,许多相关人员并不知道和了解,因此,有时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违规了,但操作者不清楚,单位的领导也不知道,同时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纠正,更谈不上有部门监督管理了。还有不少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虽然知道国家制定的规,!章,但并没有真正地实施这些规章制度。比如有些单位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没有严格实行权限限制制度,操作员密码公开或不设密码,为越权使用和数据篡改留下隐患;有些单位人才缺乏,致使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这一制度形同虚设;有些单位由于没有处理好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人员职能的转换问 题,致使一些会计人员在岗位责任制度方面,职责不明,无从下手;还有些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机房,没有制定相应的上机操作制度等等。 中小企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分析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民营经济和私个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温岭)中小型个私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他们最主要的特点是,大多数企业中只重视生产,不重视安全的观点普遍存在,也给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个私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最为令人担忧,当前,他们的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温岭市中小企业发生的事故看,绝大多数是违章造成。尽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每年定期开展企业业主安全生产培训,但有相当部分的企业主不参加培训。他们一是认为企业生产太忙,参加安全培训耽误时间,又花钱。由于他们对本行业生产中的安全知识缺乏了解和掌握,往往导致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以致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探究其因,一是企业负责人没有将安全生产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计划,缺乏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个私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足够的基本安全生产技能培训;三是国民安全文化素质相对比较落后,大多数打工做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淡薄,事故防范和应急能力严重不足,致使事故时有发生。 (2)企业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温岭市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尤其是个私企业,有些私企业主对抓生产搞经营费尽心思,对抓安全生产,认为这是一种只有投入,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行为。也有私企业主,嘴上说安全生产如何重要,在具体工作上,却忽视了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就连机械已到报废期,电线线路已经老化,也不愿投入经费进行更换和配置,给安全生产留下了许多隐患。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借贷能力不强,流动资金不足,从而无力保证安全生产培训投入,从而使不少企业大量雇用的农民工得不到基本的安全培训,于是导致生产经营单位的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严重偏低,更别提安全防护措施了。 (3)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从温岭来看,地方产业号称“天下之履,十有其三”,大部分注塑鞋业都是易燃品,生产的条件过份集中,而目前的安全技术培训方式、内容、形式、手段等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生产现场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需要得到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但目前的安全生产培训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4)安全生产培训流于形式。对众多中小企业而言,本身没有培训能力,又缺乏对其的有效制约,安全培训投入很少,对进厂职工的安全教育又不到位。有很多单位对新职工进厂没有认真做好岗前安全技能培训,就安排职工从事生产劳动,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不了解,对发生的不安全现象不知如何应急处理、规避,以致造成企业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十分薄弱,甚至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相当数量职工未经任何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构成生产中的重大不安全因素。 (5)缺乏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部分中小型个私企业,存在无专人分管安全生产现象,企业主既管生产经营,又管安全生产。当业主外出,企业安全管理就形同虚设。有的连安全生产制度都贯彻不到位。温岭市的大部分当地企业还停留在家庭作坊的管理方式,有的企业根本没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的甚至还没有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的即使是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按照制度执行;更为严重的是,有个别私企业主,认为企业是自己出资兴办的,出安全事故由自己承担,不配合、服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人员监管;认为监督部门的管理是跟自己过不去,有的甚至连定期召开的安全生产会议也借故不参加。 参考对策: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主要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那么,如何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之形成保障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安全的有效机制呢?笔者对此提出如下对策。 (1)要严格依法进行安全培训。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虽然在安全生产上下了不小工夫,但仍要完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必须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标准和规定,如,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教师资格标准、安全监察员 培训考核标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核标准等。同时,必须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依法对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整体安全素质。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接受过安全培训并经考核获得资格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由具有操作资格的人员来担任。否则,一经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人员查获,将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对没有取得安全许可证的单位,责令其不得从事涉及安全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 (2)安全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现代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是在传统安全知识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扩充和完善,安全培训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其内容的层次和应急方案应有所不同,要有针对性、实用性,推行一厂一策。否则,不仅起不到培训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性使受培训者产生逆反心理。 (3)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地方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责任分担,安全共管的原则,逐步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制化,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体系,在健全安全生产法立法的前提下,实施法律监督和行政处罚,从而来达到横管到边,纵管到底,全面覆盖的管理效果。使中小型个私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把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到生产车间和班组,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落到实处,从源头上防止事 故的萌芽发生。 (4)企业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小型个私企业要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厂部要有安全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各车间、班组要明确专人负责配备安全生产人员。并对负责安全生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专业培训,达到情况明、行业熟的目的。切实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在企业内部,个私企业主要广泛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包括厂部、车间、班组。企业负责人要向工人,尤其是入厂新工人,介绍一般安全知识、企业的特殊危险地点及注意事项,介绍安全操作规程。 (5)建立安全生产经费管理体制。近年来,由于私个企业安全生产经费投入由业主自行掌握,在安全生产投入上,私企业主不投入资金搞安全生产现象普遍存在。建议由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按规定提取个私企业安全生产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个私企业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从而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制。 (6)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企业内部特殊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特别是特殊工种的上岗制度,因为这些从业人员作业接触不安全因素较多,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人员伤亡面较大,财产损失严重。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进行安全教育,使事事议安全,处处讲安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7)加大三合一企业的清理整顿,切实从源头上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由于温岭特殊的地方产业特点,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三合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这些三合一企业的清理整顿,指导他们进行标准的生产方式,切实从源头上防止安全生产事故。 (8)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中小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从而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突发事故,保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总之,“安全生产”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需要应对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因此,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制度,规范自身的安全生产行为,逐步形成自我负责、自我约束的机制。 中小企业论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中小企业一般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要小的企业,它们在解决工业化时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产业组织中的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财务管理不到位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应当引起企业和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是私营性质,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又是企业的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企业大多数仍是老板家长式管理,财务是由老板单线控制,对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般很少设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些中小企业虽然也有公司管理规定和相应的财务制度,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因难以严格把关而导致制度和规定名存实亡。于是导致了财务管理混乱、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缺乏风险控制系统等情况的发生。 2.财务管理人才缺乏,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会计机构往往不健全,有的空岗缺员,无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有的在岗财会人员素质低,能力差,理财知识欠缺、理财理念滞后,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不去理解和研究,无法做好其本职工作。管理人才短缺是制约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3。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被动和受轻视的地位。很多中小企业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认为财务就是算好账、管好钱,财务管理理念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上。 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企业财务、会计机构长期合二为一,常常借口人员精简,把财务人员视为辅助人员,可有可无,优秀专业人才留不住,造成财务核算水平较差,很难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作出正确反映,难于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导致企业决策层难于作出准确的决策,使财务管理职能难以得到正常发挥。 4.不重视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是企业的血液,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每个环节。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经营,靠的不是损益表上的高额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而又充足的现金流量。现金是否充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对现金流量管理重视不够、将利润等同于现金、缺乏现金管理意识等问题,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誉较低,导致它的资金链比较脆弱,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如果不重视现金流量的管理,长期使现金流盲目的运转,潜在风险日益积累,促使任何的小“挫折”就可能置企业于生死边缘。 5.预算管理的思想观念有偏差。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中小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预算编制缺乏规划、预算与实际偏差较大、预算执行前松后紧现象严重、预算考核不严格等。造面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预算管理的思想观念有偏差,认为编制预算属纯财务行为。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 二、应对策略 1.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企业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财务行为,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堵塞漏洞,严格监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人才是关键。实现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取决于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的财会队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面临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的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它需要财会人员具有个性、善于合作、有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需要具有会计、财务管理、税法、计算机等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加强日常的培训教育工作,要从本单位财务工作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利用各种形式为广大财会人员提供快捷、方便和高效的学习条件。只有通过各种办法和渠道来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3.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社会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财务 管理也由单一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并被人们所认识接受。企业的理财能力、资金运筹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因此,在企业内部,财务机构的科学设置和合格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聘用,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重视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而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其现金流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利润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走向解体,现金流量作为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以其超越利润指标的优势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未来成长性的主要标准。理智的企业管理者、股东、债权人和外部分析师,都已不再将目标锁定在利润指标上,而是认识到现金流量才是最具有价值相关性的指标。中小企业要能长期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金流量管理。 5.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保障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使战略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和定量化,全面预算执行过程就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通过对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本、现金流量作出的全面规划,积极改善了经营效率与效果;其次,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与平衡,企业可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用,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另外,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激励体制相结合,以预算执行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可以激励并约束经营者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措施与办法,增收节支,提高利润。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 经济 的 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企业 作为市场的基础正以其独立经营及利益主体的身份,参与社会的市场竞争。长期以来,内部 会计 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形同虚设,被认为是企业会计资讯品质不高的万纠之源。因此,笔者拟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对策 内部控制是 现代 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企业经营活动更合理、合法化,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企业经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要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近几年,我国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进行了体制改革,体制改革虽然对国有企业宏观机制进行了改造,但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依然存在,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内部控制手段软弱。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本文根据目前国有企业的现状,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求对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所涉及的几个方面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 法律 、会计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然就目前而言,内部会计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售与付款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担保控制;预算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存货控制,这是财政部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础规范》中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它清晰系统地划分了会计工作中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环节过程应加以控制和规范的范畴,是企业确定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目标和方法的依据。 二、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近年来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推动下,从理论研究向政策指导、实务应用领域迅速展开。但就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内部控制仍很薄弱,内部控制功效表现紊乱,机制失衡,从而引发的经济犯罪和经营失效屡见不鲜,主要表面在以下方面: 1.内部环境方面 (1)没有真正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备而实不至”,尤其体现在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不少企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同时,我国国企存在严重的“所有者缺位”,具体表现为政府作为所有者却把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权交给企业管理人员,授权经营把原应属于股东的权力一并交给了国企经理人员。(2)风险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绝对消除,风险和收益并存,没有风险,就不可能有收益。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必然要面对风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国企经营管理的理念并不成熟。(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者作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人,管理者的素质 自然 成为决定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国企管理人员的素质远未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陈久霖明知从事石油期权投机交易是明令禁止的,但直到期权保证金支付问题难以解决、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他才向母公司出具紧急报告,即使是到这个时候他也没有说明实情,试图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来掩饰公司的违法行为,最终酿成为石破天惊的大悲剧。 2.会计信息质量方面 从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机构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所公布的情况来看,发现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企业占半数以上,有的虚盈实亏,有的虚亏实盈。 3.维护企业资产安全方面 安全是企业资本运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有企业的资产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一方面国有企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随着市场体制的变迁,积压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三、完善 企业 内部 会计 控制的建议 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如何以一种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到世界竞争的潮流中去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题。 经济 现实迫切要求我国企业早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1.重视内部环境 只有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具体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就必须对现有董事会结构进行调整完善,充分发挥其监督、制衡和决策作用。对于董事会的人数构成方面,相应地增加外部董事人数,特别是一定数量的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董事。另外一方面,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董事会可以借鉴知名国际公司的董事会做法,设立若干独立委员会,如审计、薪酬和提名委员会等。 2.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有两项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l)内部审计,在企业各个层级的人员中,就内部控制而言,内部审计人员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审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还应该帮助组织进行“软控制”环境的营造,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建议管理当局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使成员能自觉把办事准确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2)控制自我评估,在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新趋势是实行“控制自我评估”(csa,controlselfappraisal),意指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csa是为提高组织内部控制的自我意识所作的努力,这种活动经常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设计csa的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哪里存有缺陷以及可能引至的后果,然后让他们自己采取行动改进这种状况,而不是坐等内部审计人员.站出来。研究表明,实施csa的方法对于一个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内部审计程序和业务经营程序以及控制风险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我国国有企业可试行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csa,以便经常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迫切需要早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 [摘要]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中管理权责安排结构及企业经济管理要求的多样性是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基本理论。在确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应当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层次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具体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及其设计,以便于具体贯彻落实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目标构造机理 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合理地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特别是按照公司治理结构中权责关系及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则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构造 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质是指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相制衡为主的各种权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安排,在这个多元利益主体结构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既包括 “会计控制”,又包括 “对会计的控制”,从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五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等规定来看,也显然包括“对会计的控制”。企业不同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权力和经济利益要求及其所承担责任的不同,实施会计控制的目的也就不同,因此,企业内部权责结构决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当然,我们在研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各种目标的差异时,并不否认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目标具有相同之处,即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利害关系各方之利益的共同所在,因此,它是协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各具体目标不对等、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基本点和根本依据。 在现代企业利害关系者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两大集团。按照这一原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可以分为所有者目标和经营管理者目标两大目标群。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企业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有效的、高质量的会计控制作保证。因此,企业所有者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相关、及时的会计信息是所有者了解、查证受托经营者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尽职尽责履行其受托职责的基本依据,所有者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能够了解掌握其资本的安全性、收益性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实施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经营管理者的必要干预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全面履行其受托经管责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经营者要实现这些目标,没有会计控制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实施对会计的控制并通过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热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及时向企业所有者提供为企业所有者接受的财务报告及其它会计信息,以解脱其受托责任。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按照企业治理结构原理,上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还应具体划分为股东、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财会经理、内部审计等若干层次具体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股东作为企业资本的出资者和股份的持有人享有所有权和股东权,在内部会计控制上拥有审查财务账簿和股东大会决议以及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法定权利机关,享有决议权、听取报告权和查核权,股东大会可以查核董事会所造具的财务会计报告,查核监事对这些财务会计报告及账册审核后所提出的报告。可见,股东及股东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整、有用的会计报告及其它会计信息,监督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行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及管理决策。董事会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同第三者进行交易活动的法定必备的业务执行机关,对业务执行起决策作用,它接受股东的委托,负责公司的战略和资产经营,监督和制约经营主要决策,董事及董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保证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的科学公平合理、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制定高效可行的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等。企业经理人员由董事会委任,是企业的人,具体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协助董事会制定企业战略并负责具体实施,如制定企业长短期计划;制定、建议并实施企业财务总战略;制定并实施有关企业预算和管理控制程序,确保企业管理者能够掌握正确信息,以明确目标、做出决策、监督绩效;具体管理企业的劳动人事、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以及财务事项。从此不难看出,企业经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管理要求的内部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系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监事有公司创立会或股东大会选任并对股东大会负责,它是对董事和经理班子行使监督职能的机关或个人;监事会是对董事会、董事和经理人员等管理人员行使监督职能的机关,其主要职权是对公司普通业务的监察和财务会计监察,因此,监事及监事会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及行为、财务会计工作及会计资料实施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股东及股东大会目标的实现。按照《公司法》及《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单位财务负责人 (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与其他副总经理一样由总经理提名、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单位财务负责人报酬事项由董事会决定,显然,财务负责人既要对总经理负责,又要对董事会负责,但最终或主要是对董事会负责,因而企业财务负责人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实现董事会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以此类推,企业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认真实施会计监督、履行自身职责、(在正常的、不违规的前提下)对财务负责人负责。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在我国内部审计主要是对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对企业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促进单位领导及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在我国内部审计的建制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部审计身份及目标的定位问题,即为准服务对谁负责?世界多数国家公司的监控机制,主要有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种。采用单轨制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其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设置主要有股东会和董事会两者,在董事会内分设一个或数个委员会,其中具有直接监督责任的是审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监控公司内部控制的结构、审查内部稽查部门、推荐公司签证会计师、审查公司年度内控计划、核阅公司财务报告等;采用双轨制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其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设置主要有股东会、董事会和监察人 (即监事会)三者,而其监控的主要机制是董事会负责业务的经营,监察人负责监督董事会业务的执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即属后者。在双轨制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审计设置是隶属于股东会、还是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呢?如果隶属股东会,那么其职能则与监事会职能相重复;如果隶属总经理,那么董事会势必需另设内部审计机构,因此,笔者持在董事会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见,这样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严密内控系统,即股东会通过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控,董事会通过内部审计对总经理及其它管理者实施内控。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因此,明确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的内部会计控制具体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按照分权制约原则,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应对企业会计负责人负责,对企业所发生的日常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按照社会审计的基本职责来看,聘请、委托注册会计师的权利及有关事项应有企业监事会负责,以保证社会审计发挥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和促使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职能的作用。 按照约束与激励原理,在确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约束目标的同时,明确激励目标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内容。确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激励目标的基本原则应是约束与激励相一致,即谁约束谁激励。在美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中,通常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同时,设置提名委员会和报酬委员会,分别负责提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任免和报酬方案,报请董事会研究确定 (主要管理人员的提名及报酬应报请股东会研究确定)。美国做法值得借鉴。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来划分大致如下:内控制度科学合理、查错防弊及时准确、财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健康运行、风险控制系统有效、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及时有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实高效、国家法规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完善升华等,这些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递进层次关系,通常表现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的基本内控目标,包括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两个基本部分,企业应按照《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规章制度,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及其以下各基层管理和业务经管部门及人员的内控权限、职责义务范围、履行方法及其奖惩内容、办法等各项内容都应以科学合理的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尤其是各部门及经办人员的内控目标及具体内容应具体详尽、科学合理适当。查错防弊及时准确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应是企业内部各管理阶层、各管理部门的会计控制目标,但是各管理阶层及管理部门的具体查错防弊的具体目标、具体方法及措施却是不尽相同的,如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过程中的查错防弊,应有财会部门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相应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需分离、。相关机构及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各资金使用部门应严格遵守授权与批准程序及权限范围的规定,会计部门及人员应严格履行审查监督职责。保证财产安全完整,既是财产经管和使用部门及人员的内控目标,又是财会部门的内控职责,还是企业出资者及管理当局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因为,从会计基本原理来看,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包含着资本的安全完整,资产是资本赖以存在的自然形态,资产还是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有用的经济资源,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也有赖于资产的安全完整,它要求企业会计在稳健等会计原则基础上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在尽可能防范和抵御未来资产风险的基础上,从事会计核算及监督工作,在制定各项投资及其它经营决策时要充分考虑投资及其它决策的风险因素。可见,财产安全完整既是自然物质和权力形态的安全完整,更是财产价值形态的安全完整,因此,财产安全完整是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内控目标和职责。促使并保证企业业务活动健康运行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所谓业务活动健康运行应是指各项业务活动内容合理合法、符合企业整体业务目标要求和效益大于成本原则,业务风险在可预见的控制范围之内,开办业务活动的手段与方法科学正当、无违法违纪行为,业务活动效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性和前瞻性,业务活动运行程序明确顺畅、快捷、高效率,业务经办部门及人员责任心强、积极性高等的运行状态,可见,业务活动健康运行这一内控目标涵盖了得笺具体的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系统有效目标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种类、内容、风险程度、风险发生及其防范部门,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防范规避风险措施得当,风险信息反馈灵敏准确,防范风险能够令行禁止,防范风险的奖惩制度严明等。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既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又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会计正是通过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的记录、汇总、报告等手段实现其对企业经管责任落实、对企业财产及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职能的。从大的方面讲,会计工作与业务经办活动是两项不相容职务和工作,会计是对业务活动进行控制的基本方式和手段,这是会计存在并取得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美国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其 《会计思想史》著作中指出:“私人财富的积累导致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这种会计不仅应保护物质财产的安全,而且应证明管理这些财产的人是否适当地履行了他们的职责。调查受托者的诚实性和可靠性的需要,使内部控制成为所有古代簿记制度的主要特征。”这充分地说明了会计及会计资料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会计及会计资料的内部控制本质。会计信息及时有用是在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前述各个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进一步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所谓 “信息”是指有用的消息相资料,会计信息是指对企业利害关系者进行管理及经营决策有用的会计资料,从内部会计控制的层次内容来看,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主要是单位负责人、会计部门及人员的基本内控职责,会计资料能否进一步成为会计信息这主要是股东、股东会、监事会等的内控职责,也就是说会计资料是否有用要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和标准来判断,忽视会计资料与会计信息的质量及目标的区别,只能混淆内控中的不同职责与任务,所以《会计法》将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作为其基本立法宗旨之一,并明确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负责是科学合理的,是一大进步,因此,这里将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会计信息及时有用作为两个层次的内控目标是有现实及理论意义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是指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之外的其它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应健全完善,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除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外,还应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与内控制度协调一致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确保这些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管理效率真实高效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保证真实反映企业管理效率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过于繁琐,不讲效率,同时又要保持适度的控制与被控制者之间的博弈空间,以便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国家法规制度贯彻执行不仅是社会审计、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 “再控制”的目标之一,而且还是国家以所有者和国家宏观管理者的身份实施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这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之一。当然,这里也包括通过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国家法规制度在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促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是整个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这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确保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总体要求,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好坏的最终标准。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时会存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其它原因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并不好的情况,也就是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好并不是说企业效益就一定好。会计职业道德完善升华是指在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中,通过“它控”和“自控”,促使职业会计人进一步树立并增强正确的会计职业良心和职业责任感,进而达到会计职业道德不断完善与升华的一种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过程。因而,就职业会计人而言,能够促使其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完善与升华,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最高尚之目标和精神境界。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摘要:就 企业 内部 会计 控制制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是 现代 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检查各项 经济 运行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各部门协调工作,保证国家 法律 政策的执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和财产管理等所进行的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会计控制,《会计法》所要求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的真实与否及国家经济运行指数,建立内部会计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控制 内部会计制度采取的一切措施方法和程序,最终要由人来执行,所以最首要的是会计人员素质的控制,包括以下内容:制定有效的用人政策;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对会计人员进行轮训或继续 教育 ,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能力;岗位定期轮换,以加强责任心;实行会计委派制,切实把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会计监督的范围。 二、组织机构控制 在建立组织机构时,将具有控制功能的措施引入内部控制机制,使其具有防护性功能。具体包括,一是单独设立机构和会计人员,明确会计人员的职权范围。二是会计人员职权要明确划分,明确各自应履行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三是会计内部人员岗位的划分要明晰。 三、业务处理程序及经营全过程控制 从会计角度说,一切经济业务都须经过会计部门,并明确各部门发生或经办有关业务与会计部门的关系,以防止管理过程中漏洞的发生,同时也使会计资料反映真实、准确、及时,减少会计记录遗漏等错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应着重从采购业务控制、销售业务控制、货币资金控制、固定资产业务控制入手。 1、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采购业务包括商品、材料和固定资产的采购。它一般由签订购货合同、验收材料或商品入库、结算支付货款三个环节构成。其要求包括,采购计划、订货、验收、结算等工作必须分工负责;采购人员除特别授权外只能按批准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采购,不得擅自改变采购内容;除零星采购外,采购业务均需签订采购合同;采购货款必须经过审核、核对合同,方可付款结算;采购货款除小额采购外必须通过银行结算;采购的物资必须经过验收方可入库;采购过程的损耗必须查明原因,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处理;应付账款明细账与总账应定期核对。 2、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 销售业务是指 企业 围绕推销产品、商品或劳务等所发生的 经济 业务。销售业务一般要经过签订销售合同、填写发货单通知仓库发货、办理发货、办理货款结算四个环节。在设置销售业务内部控制时要求:销售合同、发票和发货单,必须经审核批准方能生效;发票和发货单应顺序编号,如有缺号须经批准方可注销;要按规定价格销售,未经授权不得改变售价;收款时必须对品名、数量、单价、金额进行审核,有销售合同的必须与合同核对;废残料的出售必须按一般销售处理;销售退回必须经授权批准后方可办理退款手续;开单、发货、收款必须分工负责;应收账款明细账应与总账核对相符。 3、固定资产业务的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生产手段,价值大,使用期长。它的内部控制要求是:固定资产的购买、自制报废、清理、转移、调拨和出租均应经过批准,并取得相应凭证;固定资产购买必须签订合同;固定资产应建立固定资产目录、明细账和卡片;定期对固定资产清点,对账实不符情况须经过批准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理费用必须经过复核;报废固定资产处理必须经过审核。 4、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 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控制,是整个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关键。货币资金业务是指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业务。它具有业务量大、发生范围广的特点。具体要求有:实现钱账分管,出纳员不得负责总账的记录和凭证的保管;各种收付款业务均应集中于出纳部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出具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现金收入和支出必须立即记账,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现金日记账情况并进行账实核对;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必须定期与对账单核对,并由出纳员以外的人员编制或审核银行调节表;库存现金除日常周转需要外都应每日解交银行,库存现金必须存入保险柜;发票和收据必须按编号顺序使用,领用空白发票和收据必须进行登记;支票签发必须由出纳员和财务负责人两个以上负责并签字,并应设置支票签发登记簿进行记录;所有付款业务只有经过审核批准后方可支付;一切收付款业务员必须凭证齐全,收付业务完成后必须加盖收付讫印章;所有与现金或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有关的人员在业务处理后都必须在相关文件上签字,以备追溯责任。 一项好的内控制度,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其一,控制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没有留下控制死角。也即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纳入了内部控制范围。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即内控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操作方便。其三,控制程序规范,过程控制受到特别的重视。也即内部控制要形成 科学 的机制,尤其是要把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其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浅谈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摘要:施工企业由于内部管理的不完善、不到位而导致目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健全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企业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必须要从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加强内部管理,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制度保障。本文就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控制 职责权限 一、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1. 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程度不够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过程,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往往只重视事后控制,对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则忽略了。许多企业只有事后的核算和分析,缺乏科学的事前预测和决策,事前制定的计划不科学,缺乏事中的及时监控调整,事后的奖惩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企业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部分企业领导对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重视,有的管理人员自身都不能遵守有关的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层存在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的思想,甚至把内部会计控制看作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有些企业领导认为单位里领导说了算,才能真正体现经理负责制,对建立内控会计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 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有的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的比较严密,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未贯彻执行,成了流于形式的一纸空文,内部管理权限失控,不相容职务没有有效分离,职责不清,越权行事,给滥用职权,贪污舞弊造成可乘之机。 4. 内部的监督缺乏或者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己建立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监督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另外,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制也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各行其是,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快速传递与交流,不仅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完成,同时对内部审计也极为不利。 5. 会计人员素质低或者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应有发挥 目前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而言不能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也流于形式。致使部分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不高,自我管制能力差,影响其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另外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松懈企业管理,使财务会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应有发挥。 二、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 1. 控制环境建设 从控制环境包括的内容来看,一方面,企业管理当局需要改变和加强对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经营管理观念等;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同时要把提升内部审计的职能,从查错防弊提升到对公司管理作分析和提建议。 2. 会计系统建设 会计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企业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以下几点:确认并记录企业所有真实的交易;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作适当的分类;正确计量交易的价值,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在会计报表上公允披露交易及相关事项。 3.控制程序建设 控制程序是内部控制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应重点加强控制程序建设。 (1)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 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对某项交易涉及的各项职责进行合理划分,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 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控制程序原则,企业要求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分离,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分离,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分离等。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能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2)建立授权批准控制制度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员工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对有关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交易是管理在其授权范围内授权才产生的。授权批准制度要求企业制定相关办法,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等内容,并规定企业内部各级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4. 结合行业特点建设 施工企业的工程工期长短不一,具有工程分散、野外作业的特点,导致难以设置有形或象样的仓库,而工程所需材料种类多,施工技术水平高低不同,难以准确确定应用材料的数量和金额。施工企业一般都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每个项目又有自身的特定,与其他持续经营的企业有所不同。但施工企业仍然可以建立内部控制,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首先,健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控制制度 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在财务上分设会计和出纳岗位,会计人员负责帐务的记录与核算,出纳人员购买、保管及使用现金支票,收付或管理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财务印章应分开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其次,建立健全应收帐款控制制度 在应收账款控制制度的建立上,财务部门和经营部门具有不同的职责,相互制约。经营部门负责应收帐款的催收工作,在工程完工后一个月内做好工程价款的决算及结算工作。财务部门负责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通过对账龄的分析对经营部门提出建议。财务部门评价客户资信程度,做好应收帐款帐龄分析,了解债务人现状,确定需要注销的坏帐。 再次,建立健全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 施工企业具有较多的采购和付款业务,这项交易应建立健全控制制度,为财务核算提供合理依据。确保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三、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1.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企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励、晋升、淘汰等办法,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要建立考核、奖励、晋升、淘汰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绩、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 加强企业环境建设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规则的要求运行。 3. 加强系统的风险评估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4. 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实施有效的监督 严格控制信息系统的流程,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精确完整的数据;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程序进行运作;加强病毒防治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 没有监督就等于没有控制,监督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再控制,主要由审计部门实施。重视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要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职责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者总经理领导,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将会计控制制度上升到法律层次,但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以及会计控制监督缺乏力度等问题仍然存在。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会计控制,才能确保施工企业在复杂的经济活动环境下有效地规避财务管理风险,预防企业内部人员经济犯罪和管理违规,保证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实现。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浅议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摘要] 本文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出发,深刻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阐述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分析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 (1)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者为了确保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既定的目标,对所属企业和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和规范,对所拥有的资金和财产进行维护和有效利用实施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是一种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和市场经济的基础工作,是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子系统。 (2)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子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1)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对于所有者来说,其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即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保障。对于经营者而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是其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既能够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也能够促使所有者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调动经营者管理好企业、赚取利润的积极性,从而促使现代企业平衡、稳定、协调地发展。 (2)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是落实《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加强企业的会计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我国已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有关的会计行政法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正在实施的新的《会计法》明确要求各单位必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可见,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是贯彻落实《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 (3)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我国企业面临来自外部世界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这一经济现实迫切要求企业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三、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各个管理组织中,与企业经营过程结合紧密,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程度不够。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过程,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往往只重视事后控制,忽视对事前和事中的控制。许多企业只有事后的核算和分析,缺乏科学的事前预测和决策,事前制订的计划不科学,缺乏事中的及时监控调整,事后的奖惩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企业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目前相当部分企业领导对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重视,有的管理人员自身都不能遵守有关的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层存在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的思想,甚至把内部会计控制看作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有的高层领导者越权管理,使原本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员工粗枝大叶,责任心不强造成人为失误,甚至联合起来舞弊,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其基本功能;有并未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的;也有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将已制定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应付外来审计。有些企业领导认为单位里领导说了算,才能真正体现经理负责制,对建立内控会计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不够。有的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较严密,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未贯彻执行,成为一纸空文。如设备租赁未按制度贯彻内部牵制原则;有的财务付款手续不健全,不按合同规定付款;合同的签订、执行、付款都由一人来执行等;有的内部管理职责不清,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决算、执行、监督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机制;内部管理权限失控,不相容职务没有有效分离,职责不清,越权行事,给滥用职权、贪污舞弊以可乘之机。 (4)内部监督缺乏或者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要求制度化,同时应配有相应的监督制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已建立内部监督制度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监督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有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监督流于形式,没有建立整套的评判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也没有制度化。此外,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制也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各行其是,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快速传递与交流,不仅影响工作的正常完成,同时对内部审计也极为不利。 (5)会计人员素质低或者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应有发挥。一般说来,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方面,会计人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和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目前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而言不能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水平偏低,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也流于形式。致使部分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不高,自我管制能力差,影响其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另外,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放松企业管理,使财务会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应有发挥。 四、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问题,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 (1)企业负责人不重视,未带头执行。破坏既定内部会计控制程序,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只对下不对上。而且,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许多企业更注重业务发展,追求经济目标的实现,没有建立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内部管理,未能处理好发展与管理的关系。有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甚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不能创造效益,还要占用人员编制,增加经营成本,因此对内部控制并不十分重视。 (2)控制环境的失效。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首先应注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对于控制环境而言,董事会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当董事会拥有技术、才能和智慧,并能进行适当的管理时,才能适当履行其监控、引导和监督的责任。而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虽然在形式建立了董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经常只有一个“虚职”,且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实施公司经营决策的董事会与从事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职责重复。 (3)风险意识不够。控制和风险的概念紧密相连,在企业日常的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也应该时时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才能将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无法达成的风险降至最低。特别是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最容易发生,因此企业应加强对环境改变时的事务管理。 (4)信息流动与沟通不顺畅。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应按某种形式及在某个时间之内,辨别、取得适当的信息,并加以沟通,使员工顺利履行其职责。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关内容以及自己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 (5)内部监督失效。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监督可通过日常的、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进行个别的、单独的评估来实现,或两者结合。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企业监督内部会计控制环节的主要力量。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甚至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结合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建立和完善当前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企业环境建设,加强系统的风险评估,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实施有效的监督等。 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企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励、晋升、淘汰等办法,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不仅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更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的培养。要建立考核、奖励、晋升、淘汰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绩、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进行。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严格控制信息系统的流程,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准确完整的数据;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程序进行运作;加强病毒防治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 没有监督就等于没有控制,监督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再控制,主要由审计部门实施。重视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要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职责等要有 明确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者总经理领导,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 六、结束语 虽然我国将会计控制制度上升到法律层次,但施工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以及会计控制监督缺乏力度等问题仍然存在。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施工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有效地规避财务管理风险,预防企业内部人员经济犯罪和管理违规,保证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实现。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试析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一、优化完整性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 内部会计控制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经济活动中,对内部会计控制有着不同的解读,因此说内部会计控制具有历史性。要使内部会计控制成为企业目标实现的保障,就必须优化完整性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 1.理清内部会计控制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首先,理清会计控制主体和会计控制客体。会计控制主体是制定会计制度、实施会计控制的部门与人员,会计控制主体的主要人员是会计人员;会计控制客体是会计控制作用的对象,是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理清了会计控制主体和会计控制客体,就明确了会计控制主体的会计责任和会计控制客体的具体内容。 其次,理清会计控制和财务控制。会计控制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进行控制,其职责是记录财务收支、资产变动以及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财务控制是为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而对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进行调节,其职责是筹划资金的运营、制定信用政策和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 再次,理清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会计控制是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驾驭,既可以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也可以是事后控制;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一种监察督促,只是一种事后监督,只能以财经法纪法规及制度为依据,并在实施时不需考虑外部环境的要求,只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 最后,理清会计控制和审计控制。会计控制是会计主体内的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或资金运行进行控制,主要是进行合法性控制;审计控制除了内部审计是由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外,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都是一种外部监督。 2.创新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结构。 首先,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结构不合理。我国现行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主要是从“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及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角度来构建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的,因此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理论大多数是从授权批准、职责分工、会计记录或者合法性、完整性、正确性、防止舞弊的角度来阐述内部会计控制的本质和功能。这显然具有片面性,因为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目标。在兴利和防弊两个方面,兴利是主要的。 其次,创新是历史的必然。我国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结构,套用的是amcpa1988年提出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体系,既不能应对当前的会计信息失真、费用支出失控和违法违规现象,也不能满足经济活动不断变化的需要。 二、构建系统性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 1.构建详尽的会计岗位责任控制。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将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并在不同的岗位上配备具体的会计控制人员,并规定其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对其权限和责任进行控制。 2.构建详密的会计内部牵制控制。为了防止会计人员的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凡涉及款项的收付、结算及登记,均设置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会计人员相互核对、相互制约,杜绝“一人顶两岗、钱账不分离”的现象。 3.构建详细的会计资料控制。 首先,构建详细的会计凭证控制。具体是:规范会计凭证格式,对会计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流转程序,保证凭证的签章齐全、合法,合理地填制会计凭证,合法地复核会计凭证等。 其次,构建详细的会计账簿控制。具体是:会计账簿按规定设置,账簿启用时填齐相关内容,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簿或账户连续编号,按规定方法和程序登记和更正错账,按规定时间和方法结账等。 再次,构建详细的会计报表控制。具体是:按规定的方法和时间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需有关负责人审阅和签章,会计报表装订成册并加盖公章保存等。 4.构建详明的会计稽核控制。具体是: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性,会计资料记录的真实准确性,相关资料的一致性等。 5.构建详实的财产物资控制。具体是:对财产物资接触控制,对财产物资定期盘点控制,对财产物资记录保护控制等。 6.构建详悉的会计分析控制。具体是:对会计分析内容控制,对会计分析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控制,对会计分析方法和时间控制,对参与分析人员和分析财务报告编写要求控制等。 三、确定鲜明性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1.确定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因为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目标,所以:首先要确定约束制度目标,避免和防止经济活动中的不正当行为的发生;其次要确定激励制度目标,使企业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效进行。 2.确定客观的会计资料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会计资料具有客观性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通过客观的会计资料记录、汇总和报告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责任的落实,实现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3.确定安全的财产物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内部会计控制目标除了使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使会计资料真实可靠外,还要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财产物资的安全包括财产物资的实物安全和财产物资的价值安全。所以,其一,要加强财产物资的实物控制,使财产物资的实物形态安全;其二,要加强财产物资的价值控制,使财产物资保值增值。 4.确定系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因为要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最好的办法是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系统化。即:审批审核编号结算复核记账审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业务合法、会计资料真实、财产物资安全,从而实现会计处理的有效性。 四、贯彻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 为了保证会计资料及其核算资料的真实有效、保护国有企业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实现科学化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必须贯彻《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制执行内部会计控制。 1.注重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素质培养,为贯彻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奠定基础。其一,注重职业道德培养,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敬业爱岗、熟悉法规、客观公正;其二,注重专业技术培训,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能胜任其工作;其三,注重后续教育的实施,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更新、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2.推行权责对称的会计责权控制,为贯彻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提供条件。其一,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权利明确;其二,使内部会计控制人员责任明晰。做到不同机构不同岗位权责分明,岗岗责任到位,事事责任到人,权利和责任对称,从而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质量。 3.实施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考查与检查,为贯彻强制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提供保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是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经济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牵制;制约;激励与约束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不足 (一)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急需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两个概念。目前,企业虽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预防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缺少有力的约束,加之外部监督机制的软弱无力,虚假的会计信息生成输出后很少被发现,因此,导致会计工作次序混乱,做假账行为屡禁不止。从外部环境看,由于政府宏观控制措施、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较差。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 (二)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当前,多数经营较差的企业,都出现费用支出失控、财务收支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财务混乱,使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经营情况,各种经济指标考核失去了意义。其主要根源在于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严重导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薄弱,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尤其是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严格检查和监督。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疏于防范,有章不循。所以,很难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应有的效力和作用。 (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企业要保持竞争能力,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调整内部机构等,这就导致原有的控制对新增加的业务内容没有控制作用。所以,根据经营管理范围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来调整和拓宽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已变得尤为急迫。只有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才能提高其效能,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二、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内部相互制约的原则 内部相互牵制是指在各岗位问建立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其在进行有关责任分配时,单独的一个人或部门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查证核对。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一项经济业务活动各项环节尽量由不同部门处理,也可委托中介机构,发挥其客观、公正的作用。 (二)完整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完整性要求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应渗透到单位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由于会计工作贯穿于单位整个经济活动,是对单位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另外,还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对全体员工都有约束力。由于单位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因此,要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照单位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三)成本效益观念与务实原则 设计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不用过于强调其严密性和完整性。应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选择恰当控制方法和手段,减少过繁的手续和程序,避免重复劳动,使内部控制制度简化且高效率;内部会计控制的文字说明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楚。 (四)动态反馈和预见性相结合的原则 单位的会计机构要积极修订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始终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同时,由于各个单位的内部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和发展,但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又是相对稳定,为了既要符合现时需要,又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的适应力和活力,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前预见性。 三、完善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重新审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内控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认识,自觉主动地进行内控的监督约束,尽快构建一套责权分明、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控会计机制,从而促进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必须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根据企业经营范同的变化,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以提高其效能,因此,要真正地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把这样的认识融人到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减少经营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有利于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权责、科学管理;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利的制衡、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内控效果。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是正确处理企业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前提。 (二)重构企业内部会汁控制制度 当前,很多企业都是跨越式发展的,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需要打破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狭隘性,拓宽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对整个企业的资源环境和业务流程的全方位管理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会计信息的内容被赋予新的涵义,反映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内容更加丰富,控制难度相应加大。这也必然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制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是要通过有关制度的内部牵制和制约,不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就有必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健全内控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相关惩处办法,强化内部稽核检查机制,统一思想,增强企业内控的自觉性。 (三)更新成本费用的控制观念 成本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多少的关键,企业在设计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必然要考虑成本费用的控制问题,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低效和投资浪费,因而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应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要在实行内部会计控制所花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因此,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树立战略成本费用控制的新观念,要考虑如何将成本控制措施融合到具体的业务过程之中,使成本管理措施得到顺利实施。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诸如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等等。新经济时代,企业经济运作的特征,迫使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的管理控制观念、管理模式,运用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通过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充分发挥价值流程中生产者与其他价值创造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成本控制日的,实现战略成本的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盈利的最根本途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结构,企业应该认真分析价值流程中的成本控制要点,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型,抓住重点制定目标成本,实施成本控制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包括确定目标成本、费用预算等;根据预算单元进行分解,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寻找进一步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身“体质”,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成本,促进成本不断降低,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有效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四)加强信用管理,构建和更新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应尽快建立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加强资信管理和信用分析工作,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授信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制度,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真正使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通过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会计风险。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控制手段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大大提高。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系统管理体制和程序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应以制度为准绳制定详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操作细则和作业指导书,从而确保蕴含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思想的计算机系统正常进行。由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所以,应进行定期评审,对计算机系统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审核和评估,检查其是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根据评审的情况,及时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确保信息系统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会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数据输出输入、文件储存和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在传统的控制观念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五)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内部会计控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孤立地被理解成一些程序和过程,而是包括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和激励在内的一整套控制制度,把预算编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手段有机结合,已成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一是强化组织约束,提高政府和社会的外部监督力度是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力保证,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社会监督体系,使其成为企业的约束力量。同时,通过中介组织,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站在公正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并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损失、责任进行追究,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有效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准确地把握企业内部运行中的症结所在,有利于提高内控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确保企业健康运行和公司效益不受损失。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制度。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来实现的,使每个群体或个人行为均处在他人的监督控制之下,避免会计控制流于形式。如委派“财务总监制”,体现控制主体相互制衡的关系,通过多层次的财务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控制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 (六)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人的价值管理来开展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协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环境控制关系。通过优化企业控制环境,培养职责权限,划分责任中心,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予以奖励或处罚,建立责、权、利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应注意责任的考核民主化和问题处理的人性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企业内每个员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人是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载体,企业内部各层面的人均应参与内控体系的活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本身就是人的活动,是由人来进行并受人的因素影响,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保证组织内所有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道德观和能力的人力资源方针与实践也是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快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确立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观念和诚信立人的意识,使会计人员意识到会计诚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把会计诚信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准则和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感。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而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它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督、完善自我等活动,不断促进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在新经济时代,只有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中小企业股东的利益;有利于董事会有效行使控制权;有利于保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的利益;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目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试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 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对于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繁荣、方便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财力、人力、经验等因素的限制,企业组织体系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管理跨度小、幅度窄,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岗位设置、职责划分交叉重叠等现象严重,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颇有影响。因此,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帮助其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标准 对内部会计控制度进行研究,特别是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标准,对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人利益,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设立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成本效益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任何分工、审核、制衡,都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分工和制衡的成本高于其效益,则不应当采用该项控制。断定一项控制是否有效,应当站在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上考虑。尽管一些控制方法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对整个企业来讲,如果不采用,可能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则仍应实施该项控制。 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针对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对企业成败有直接影响的方面,如影响盈亏、成本的重要事项,应严格控制;次要的事项,根据中小企业的能力限制,可简单控制或不控制 灵活多变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随着中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发现所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因地制宜 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各有特点,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照搬大企业的做法,而应当根据本企业业务、规模等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控制制度。 一般来说,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至少应实现以下几基本目标: 1、保证企业决策所依存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中也常见多地区的经营,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决策越来越依赖于各种错综复杂的财务经营信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这些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支持决策信息的错误和贫乏。 2、保证企业各部门遵循已制定的政策。计划、外部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是企业管理层制定的,而法律法规则源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遵循企业内部的政策、计划是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遵守法律、法规则有利于企业避免来自外部政府的惩罚损失。 3、保护资产的安全。中小企业应制定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以实现保护资产安全的目标。如对资产接触人进行权限的限制,设置计算机密码和操作口令,聘用保安人员和对仓库保管员制定严格的物资流动程序等。 4、提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中小企业应依靠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整的会计核算,进而编制财务报告,并采用运筹学的方法分析各个经营指标的经济性,考察企业是否存在设备未能充分利用、费用核算不规范、工作人员是否超标和生产台班开工不足等情况,保证提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 5、保证实现企业所制定的经营目标。中小企业的诸多经营活动和一切内部控制措施都是为了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来建设,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只有达到以上5个基本标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可称之为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有在这样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下,中小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策划 我们应当坚持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效益评价,分析其不足与有效性,其最终目标在于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起达到上述5大标准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防范可能遇到的风险,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繁荣发展。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机构简单、人员精悍,因而要结合这些特点,在控制上把握好“小而不粗、疏而不漏”的原则,从“实用、简洁、有效”着眼。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建立和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要求中小企业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授权批准控制制度。要求中小企业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会计系统控制制度。要求中小企业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包括企业的核算规程、会计工作规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 2、现金流量预算控制 中小企业应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来实现现金流量控制。即要求企业加强现金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坚持“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明确现金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同时,根据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制定出分时段的动态现金预算,对日常现金流量进行动态控制,及时发现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实施预算资金审批制度。 3、应收账款控制 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财务核算准确详实,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并且真实完整。同时必须制定相应信用政策评价客户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等五个方面来评价客户的资信程度。从而选择资信、信誉良好的客户,而拒绝那些资信、信誉较差的客户。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确定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中小企业可以结合销售合同、确立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落实专人专职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提高资金周转率。 4、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是为保证企业实物资产安全、完整而采取的会计控制措施。具体内容主要有:第一,建立实物盘点制度。定期盘点存货等实物资产,与记录相比较,看是否存在缺损现象,并查明原因。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实物资产相关文件的接触人员,以保证资产的安全。第二,及时入账。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必须立即入账,特别是现金、银行存款,要做到日清月结,防止挪用,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第三,做好档案保管。建立实物资产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便于业务复查。 5、财务风险控制 债务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有效地利用债务,可以大大地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收益。当企业经营好、利润高时,高负债会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但是负债经营要承担相当的利息费用,并且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有优先求偿权。如果经营不善,或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则中小企业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危险就会加大。 6、管理信息系统控制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具体讲,应有助于控制标准的建立和修正,控制活动成效的评定,控制报告的拟定以及改进建议的及时传达。企业应按控制系统的需要识别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在此基础上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和经济地传递给企业内的相关人员,使他们能够顺利履行其职责。 此外,还要处理好控点与控面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要各中小企业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按照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不断对其进行效益评价和修改,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来开展工作,相信各中小企业将会建立与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推进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 财政部于2001年6月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以下均简称《规范》)。与基本规范相关的实物资产、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筹资、成本费用、担保等其他8个具体规范,正在继续制订并陆续下发。本文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应做好的相关工作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提高认识仍是当务之急 1.企业领导,尤其是企业负责人,要认真学习《会计法》及相关的条例、法规,当前尤其是要学好《规范》。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应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重视并组织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企业内控制度既是《会计法》的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它对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把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及早列入议事日程。 《总会计师条例》规定,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总会计师,是本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应在建立健全本单位内控制度中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 2.财会部门是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牵头部门和具体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应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规范》,提高认识,吃透精神,掌握好原则和方法。财会部门要发挥好其应有的主导作用,积极策划,制订方案,给领导当好参谋。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对于搞活企业,促使其转换经营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社会变革和企业转型时期,不少企业出现了较多管理失控问题,给企业、国家造成了损失,有些甚至是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固然很多,但企业管理粗放、内控制度不健全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应尽快做好这一工作。 3.企业要加大对《规范》的学习宣传力度,使所有的管理人员甚至全体员工都了解《规范》的内容,并加深对其重要意义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员都要参与的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活动。大家都应鼎立支持并积极参与,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的思路 1.企业应成立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工作的领导小组,以便做好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副总经理和总会计师担任副组长。组员由财会、审计、机电、物资、计划、劳资、人事、营销、生产、基建、信息、董事会及总经理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设在财会部门。将任务按项目合理分工,如:财会部门负责货币资金、对外投资、筹资、付款、成本费用、经济担保等;计划和基建部门负责工程项目;营销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产品及劳务定价;机电部门负责机械设备采购、保管使用;物资部门负责材料物资、生产性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保管、收发等;劳资部门负责岗位设置、职责权限划分、确定工资待遇和劳动保险费用;人事部门负责人员配备、职工奖惩、领导干部资产经营承包考核兑现等;信息部门负责指导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董事会办公室提出对总经理的授权方案;公司办公室负责办公设备、行政低值易耗品以及机关管理费用,并提出对副总经理及有关部门的授权方案;审计部门除了参与策划外,重点应做好整个制度的审查和修订工作等等。还有不少需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具体项目,均应本着涉及谁、谁协助财会部门提出具体方案的原则,做好相应的工作。 2.建立内控制度和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结合起来进行。《企业会计制度》实行之后,国家不再制订相应的行业财务制度,现行的行业财务制度已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企业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制订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与内控制度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不同之处是,前者涵盖了企业所有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有关方法,其所涉及的内控问题,一般都原则性较强,后者强调的是会计具体事项在全过程中如何相互制约(或曰相互牵制),把涉及会计事项的经济业务的责任和权限,划分得更加明确、更加具体,以便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强化监督、防止越权、堵塞漏洞。两个制度的建立结合进行,既可以相互匹配、互为补充,又可以避免内容上的重复。 3.建立内控制度,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要对原有相关制度与《规范》进行对照清理。已有的制度,符合要求但尚不完善的,应补充完善;不符合要求的,加以废止。经常发生的有关事项,即使《规范》中没有列明,也应加以补充。 4.发挥整体优势,调动上下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较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内,拥有较多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其所发生的不少经济业务,具有很大的共性。从上至下,如果各层次都分别制订一套内控制度,既无必要成本又高。因此,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整体优势,不仅可以降低工作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可从内部不同层次的会计岗位上抽调一部分业务骨干,成立制度起草小组。在建立好制度主题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小组成员各自所在层次的专业优势,合理分工。实施办法制订后,分别经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通过后,下发实行。各下属单位,可以此为据,结合本单位实际做补充规定或制订实施细则。有关授权事宜,应根据企业管理的有关规定或公司章程进行。 三、贯彻落实《规范》应做好的其他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化企业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这方面,国家应通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真正解决好出资人到位问题。已经改制为公司制的企业,在权力制衡方面,尤其要解决好当前存在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在职位上高度重叠的问题,克服和防止“内部人控制”。董事会要真正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监事会对董事及经营者的监督作用要有效发挥,而不应是摆设。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过程中,应层层明确会计事项的审批授权范围,划清责任,防止越权审批。 2.建立严格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国家有关立法部门,要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真正能够操作的有关责任追究法律法规;二是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应体现下管一级的原则,使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责任到位,有法有规必依,违法违规必究。 3.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企业的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要把检查评价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并适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内部,上级财会部门,要对下级单位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充分发挥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的作用,因为,许多违反会计制度的问题,仅仅通过财会人员是很难发现或者是很难及时发现的。 要解决好以包代管的问题。现在,各种承包制,在企业内部广泛推行,这对于落实经济责任、加强内部控制,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掩盖了不少管理上的问题。许多金额较大的承包项目,形成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包盈不包亏,在形成巨大损失后,承包人所交数额有限的风险抵押金,根本无法抵补疏于管理而造成的损失。而在问题的背后,还可能隐藏着违法乱纪、营私舞弊的行为。 4.会计人员在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起着其他人不可替代的把关作用。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要有较强的技术业务能力。另外,企业领导必须支持和理解会计人员的工作,维护好会计人员在控制中应有的权威作用。 5.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当前,会计工作质量差,会计信息失真,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与会计基础工作相关的许多其他管理工作水平较低亦有很大的关系,因而要加强会计控制水平,有赖于全面提高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水平。内控制度一旦建立,必须全面开展培训工作,使所有相关人员不但熟悉它,而且要掌握其操作方法,并自觉做好相应的工作。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 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造成的经济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会计制度的认识不足,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弱化。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而对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有的企业领导把成本控制,或者对内部资产安全性进行的控制等某个方面的控制当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还有的企业领导,则干脆对内部会计控制没有认识,觉得那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制度,实属繁琐多余之物。由于企业领导者重视不够,也导致了企业财会人员及员工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漠视,有意无意地弱化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很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担任,董事担任监事,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作用。监事会成员的薪水和职位的升迁大都由总经理或董事长决定,使监事会也形同虚设,难以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企业财务会计受总经理的直接领导,在组织上、经济上都依赖于企业经理,作为被领导者去监督领导者,显然不符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分离的原则。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监督成为空谈,造成了某些企业管理层独断专行、贪污腐败、弄虚作假,致使财务信息失真。 3.会计机构独立性差, 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不力。一般说来,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方面, 会计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机构对企业的会计流程、产品流程、产品性质、公司经营性质等都非常熟悉。因此,会计机构经常担当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任务。因此,会计机构在企业内部会计统计系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会计机构缺乏起码的独立性,经理和董事长怎样说,会计机构就怎样办。这时,会计机构就成为信息对称的最大障碍。会计机构的独立性问题是企业进行公司治理时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 4.内部会计控制机制运行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仅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本身还不能自动发挥管理效能,切实实施内控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并在运行过程中适时加以审计和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提高效能的目的,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性。现实中许多企业虽有各种财经制度办法,但却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来保障实施,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企业侧重于事后监督,属于事中控制范畴的核算程序其相互牵制弱化,属于事前控制范畴的制度建设滞后;还有的企业对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往往被一般性工作差错的查纠所取代,缺乏对内控运行情况的深入考核,未设置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使得内控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对策研究 1.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培训工作,使社会各方面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积极作用,使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成为各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切身需要,为贯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不仅要培训财会专业人员,更要教育、培训单位负责人,使企业负责人能正确认识到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既是《会计法》的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它对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负责人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才可能带头执行,从组织领导层面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根本症结。 2.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企业应依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内控制度,以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按控制对象划分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资金筹措控制制度、担保业务控制制度等。上述控制制度又可根据涵盖的内容,细分为若干具体控制制度,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例如货币资金控制制度,涵盖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内容,涉及到货币资金的收支保管、授权审批以及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等环节;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包括销售商品(或劳务)的定价原则、信用批准及条件、收款结算方式以及应收帐款的管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各项控制制度之间要相互衔接,口径一致,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3.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建设董事会: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其核心作用;其次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再次是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通过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从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基础提供保证。 4.明确控制目标,加强内部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点是围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环节来设置的。一般说来,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能有效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容易及时发现7和纠正。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明确控制目标,充分考虑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基本原则,认真检查关键控制点是否进行了控制,所有的控制目标是否已达到。同时,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以期能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浅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 作者:胡明星 刘恒靖 张徐洁 [摘要]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确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对提高管理效率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规范会计秩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一、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大部分企业虽然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但真正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很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董事会独立性受到干扰,监事会成员主要由公司职工和股东代表组成,在行政关系上受制于董事会,监督作用难以发挥。股份公司的一些机构设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股份公司仅仅具有了现代企业的外壳,而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明确界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权限和责任。同时公司也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企业管理者的产生依然具有很强的政府色彩,这样产生的管理者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治理企业而不是管理企业。大多数管理者还不习惯应用现代管理的控制方法,对下属人员的工作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导致公司内部中下层机构之间、不同岗位之间以及不同人员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牵制,不少公司存在着不相容职务兼任、岗位责任制形同虚设的现象。 2.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内控执行不力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有些企业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还有许多误解,认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办事手续繁琐,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办事效率,甚至认为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人为制造矛盾。大多数企业订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对领导基本上不起约束作用。更多的是有章不循,遇到具体问题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失控现象严重。 3.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但总体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容上片面、零散,不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个别单位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甚至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2)偏重事后控制,通常是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惩处,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二、加强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措施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针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独力董事、监事会、经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等不同的权力主体确立控制权,使各权力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权力边界相互制衡,防止内部人控制。首先,要完善董事会的功能和设置,增加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重,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董事长与总经理要分设,以增强其独立性。其次,要强化监事会对财务的监督,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应该主要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监事组成,负责对公司活动进行监督,并拥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现代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保证企业权责分明,管理科学。设立授权批准、业务主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确保资产保管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经营责权与会计责任相分离、授权与执行、保管、审查、记录等相分离。制定各种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和工作目标,并订立明确的控制标准,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员工按照规定的标准正确处理各项业务,实现预定目标。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并对预算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对预算差异进行控制。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企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励、晋升、淘汰等办法,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 在聘用会计人员上,要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不仅要选择业务能力强的人,更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的人才。 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更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的培养。在会计人员安排上,要实行工作岗位轮换制,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抑制部分人员的不良动机。要建立考核、奖励、晋升、淘汰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绩、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高度重视,以人为本 企业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运行起关键作用,因此必须提高现代企业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要强化企业领导的会计法规意识,管理者不仅负责建立制度,而且负责监督自身认真执行,带头遵守制度规定,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现代企业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执行和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过程中,消除某些人在制度面前的种种特权,对违反制度的人员,不分职位高低,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加强内部审计,强化外部监督 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要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职责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者总经理领导,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 在加强内部审计的同时,必须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在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普遍淡薄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作用,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大执行力度,对不能加强企业自身内部会计控制、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企业目标没有实现的,应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 三、结束语 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现代企业必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强化考评和监督机制,以期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浅见 【摘 要】文章拟从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方法、途径、程序,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局限性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通过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保护企业资产,防止资产流失,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法经营、规范经营,使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合法化,实现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促进企业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内部 会计控制 建立实施 局限性 一、为什么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促进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促进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并为保证各部门能将其执行政策、制度的情况反馈给企业最高管理层,从而可以减少政策、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偏差。 5.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为外部审计认识,评价企业提供可靠的基础保证。 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和有效程度,是审计人员确定范围、重点和所用方法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可依据内部控制作用的强弱,来认识、评判审计风险。 二、怎样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组织结构控制 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首先要从本企业的组织机构开始。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要求,一项经济业务不能够由一个人从头到尾进行处理;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工负责,有利于防止差错,堵塞漏洞,能对保护财产安全起积极作用。 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处理,未经授权批准,即不允许接触和处理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经济业务在发生时就得到有效控制。 3.会计记录控制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关系。 (2)对会计凭证进行编号,经济业务一经发生,就应对记载经济业务的所有凭证进行连续编号,防止经济业务遗漏或重复。 (3)进行复式记帐和帐户控制。运用复式记帐方法,有助于会计人员纠错防弊。会计人员对总帐与明细帐进行定期核对,是核查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4.资产保护控制 (1)接近控制。接近控制是指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通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这里所说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易变现资产和存货。 ①限制接触现金。现金收入应当由指定的出纳负责管理。出纳人员应当与控制现金余额的会计记录人员和登记应收款项的人员相互分离。 ②限制接触易变现资产。易变现资产如有价证券和应收票据,应采取由两个人同时接近资产的方式加以控制。在处理易变现资产时,要求有两名管理人员共同签名。 ③限制接触存货。在制造企业和批发企业,存货应通过委派专职仓库保管员保管。设置分离且封闭的库区,以及控制进入厂区或库区等方式来实现。 (2)定期盘点控制 应对实物资产定期盘点,进行帐实核对,并对差异分析原因,及时处理,担任保管职务或担任记录职务的人员不得单独从事定期盘点和帐实核对工作。 (3)记录保护控制 实物资产的相关记录应妥善保管。首先,应严格限制接触这些会计记录的人员,以保证保管、审批和记录职务分离的有效性,其次,这些记录应妥善保管,以防记录被盗或被毁;再次,这些记录应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毁损时重新恢复。 (4)财产保险 应对重大财产投保,避免企业遭受不可抗力等对实物资产带来重大损失而得不到补偿。 5.内部稽核的控制 (1)原始凭证的审核。 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应当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对原始凭证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二是对原始凭证准确性、完整性的监督。 (2)记帐凭证的审核。 对记帐凭证主要审核其内容是否完整,编号是否连续,科目运用是否准确,借贷方向是否正确。除结帐和更正错误的记帐凭证外,其他记帐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记帐凭证金额与相关原始凭证所记载金额是否相符,记帐凭证记载的内容是否及时登记相关的会计帐簿。 (3)会计帐簿的审核。 会计人员在审核会计帐簿时,应特别关注: ①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它辅助性帐簿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②帐帐、帐证、帐实是否相符。 ③帐簿的登记、装订、保管、存放地点是否妥善。 (4)会计报表的审核。 对会计报表的审核,应特别关注: ①种类和格式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②会计报表是否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帐簿记录和其它有关资料编制,数字是否真实,计算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完整。 ③会计报表项目之间、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④会计报表附注及其说明是否符合规定,与会计报表是否保持一致。 ⑤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是否经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局限性 1.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管理层在设计和实施某项内容控制时,必须要权衡强化内部控制的利弊得失,如果增加控制环节过于降低办事效率,就有可能会放弃设计或实施这项内部控制。 2.如果负不同责任的职员忽视控制程序、错误判断、甚至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舞弊等,往往导致内部控制失灵。 3.管理人员滥用职权,逾越控制权限,对设置或实施的内部控制不予理睬,也会使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形同虚设。 4.领导因素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视不够,监督不力,内部控制便会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财务防范体系,对于减少财务风险,维护国家、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害,解决企业核心问题,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试析新经济时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加入wt0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量外国公司涌向中国,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者们也可以注意到近几年来媒体经常报道的一些企业由兴到衰,最终走向破产的结局,无非都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可见,一个企业建立完善的、严密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并严格地加以执行,才能使企业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本文就内部会计控制概述、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认识,以期共同探讨。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措施 一、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保护资产安全、完整, 确保有关规章制度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既是一种简单的财务管理方式,更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 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部管理被企业普遍采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企业各级管理者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对企业的会计及经济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以及影响和制约公司经营目标的各种因素实施约束与监督的管理活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存在问题 (一) 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现状整体薄弱,大多数公司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有些公司把内部会计控制看成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规章制度,未能起到规范经营活动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理由而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亚细亚的破产”,“郑百文事件”,以及“巨人集团的倒闭”等案件的发生,大多是疏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结果,同时,也说明我国公司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没有从源头做好此项工作。这就迫切要求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来思考我国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 (二)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低下。亚细亚破产案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该集团于1989年5月开业,一年后就跨入全国50家大型商场行列。然而,1998年亚细亚商场却悄然关门!这个不争的事实,引起了轰动。据称在集团内部根本不需要成本信息,也不需要计算投资回收率,并且不用收集市场方面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由管理层随意控制以至内部会计控制效率极端低下。 2、财务违法、违纪行为频繁。当前,无论是从媒介获悉还是发生在我们身旁的财务违法、违纪行为已是屡见不鲜!数额小的涉及金额是几千、几万元,而数额大的则是上百万、千万甚是上亿元的资金被侵吞。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曾是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巨人集团为了追求资产的盈利,以超过其资金实力十几倍的规模投资于一个生疏而资金周转周期长的房地产行业,而且巨人集团并未向银行申请任何贷款,不仅使自身财务资源冻结,而且丧失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可能机会。事后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认为“巨人”当时投资失策有他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同时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管理条款多多,面面俱到而没有重点,导致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责、权、利的配套。 4、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失、机构设置不健全。当前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弱化,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建立,甚至一些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 5、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企业及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一些企业原始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甚至有些公司为了上市,做假账,不仅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也导致自身的毁灭。如:郑百文曾为沪深两市商贸股中的领头羊,然而在98年一夜之间,由一个绩优股沦为巨亏股。事后据郑百文一位财务经理回忆说“郑百文其实根本不具备上市资格,为了达到上市募集资金的目的,公司硬是把亏损做成盈利报上去,最后蒙混过关”。 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效率 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发挥其固有的相互监督、制约、牵制的功能,因此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一是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二是要实行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三是要严格制订考核和实行奖惩制度。对于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二)提高人员素质, 进行岗位轮换 任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败取决于其设计水平和高素质人员的贯彻执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同时,对职工实行轮岗制度,对轮岗暴露出的制度、管理缺陷要及时采取措施, 减少经济损失。 (三)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强化外部监督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切实执行, 企业必须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 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 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 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 以期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企业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行为曝光, 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范围一般只面向经营层面,而很少关注治理层面上的内部会计控制,从公司治理角度考虑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让员工们更加清晰地看清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大限度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五)实行内部会计控制报告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内部会计控制政策、方针、内容、方法和效果的书面文件,该报告可以使各利益相关方能更快地了解企业的情况,促使企业经营者重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完善,最终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中,应该包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依据、内容、方法、报告涵盖的时间以及一些必要的保证等内容,并要求董事会在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上签字盖章。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是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经济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牵制;制约;激励与约束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不足 (一)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急需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两个概念。目前,企业虽然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预防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缺少有力的约束,加之外部监督机制的软弱无力,虚假的会计信息生成输出后很少被发现,因此,导致会计工作次序混乱,做假账行为屡禁不止。从外部环境看,由于政府宏观控制措施、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较差。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 (二)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当前,多数经营较差的企业,都出现费用支出失控、财务收支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财务混乱,使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经营情况,各种经济指标考核失去了意义。其主要根源在于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严重导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薄弱,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尤其是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严格检查和监督。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疏于防范,有章不循。所以,很难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应有的效力和作用。 (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企业要保持竞争能力,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调整内部机构等,这就导致原有的控制对新增加的业务内容没有控制作用。所以,根据经营管理范围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来调整和拓宽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变革与创新已变得尤为急迫。只有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才能提高其效能,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二、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内部相互制约的原则 内部相互牵制是指在各岗位问建立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其在进行有关责任分配时,单独的一个人或部门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查证核对。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一项经济业务活动各项环节尽量由不同部门处理,也可委托中介机构,发挥其客观、公正的作用。 (二)完整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完整性要求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应渗透到单位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由于会计工作贯穿于单位整个经济活动,是对单位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另外,还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对全体员工都有约束力。由于单位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因此,要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照单位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三)成本效益观念与务实原则 设计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不用过于强调其严密性和完整性。应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选择恰当控制方法和手段,减少过繁的手续和程序,避免重复劳动,使内部控制制度简化且高效率;内部会计控制的文字说明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楚。 (四)动态反馈和预见性相结合的原则 单位的会计机构要积极修订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始终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同时,由于各个单位的内部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和发展,但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又是相对稳定,为了既要符合现时需要,又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的适应力和活力,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前预见性。 三、完善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重新审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内控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认识,自觉主动地进行内控的监督约束,尽快构建一套责权分明、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控会计机制,从而促进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必须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根据企业经营范同的变化,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以提高其效能,因此,要真正地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把这样的认识融人到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减少经营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有利于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权责、科学管理;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利的制衡、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内控效果。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是正确处理企业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前提。 二)重构企业内部会汁控制制度 当前,很多企业都是跨越式发展的,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需要打破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狭隘性,拓宽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对整个企业的资源环境和业务流程的全方位管理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会计信息的内容被赋予新的涵义,反映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内容更加丰富,控制难度相应加大。这也必然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制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是要通过有关制度的内部牵制和制约,不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就有必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构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健全内控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相关惩处办法,强化内部稽核检查机制,统一思想,增强企业内控的自觉性。 (三)更新成本费用的控制观念 成本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多少的关键,企业在设计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必然要考虑成本费用的控制问题,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低效和投资浪费,因而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应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要在实行内部会计控制所花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因此,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树立战略成本费用控制的新观念,要考虑如何将成本控制措施融合到具体的业务过程之中,使成本管理措施得到顺利实施。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诸如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等等。新经济时代,企业经济运作的特征,迫使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的管理控制观念、管理模式,运用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通过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充分发挥价值流程中生产者与其他价值创造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成本控制日的,实现战略成本的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盈利的最根本途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结构,企业应该认真分析价值流程中的成本控制要点,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型,抓住重点制定目标成本,实施成本控制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包括确定目标成本、费用预算等;根据预算单元进行分解,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寻找进一步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身“体质”,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成本,促进成本不断降低,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有效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四)加强信用管理,构建和更新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应尽快建立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加强资信管理和信用分析工作,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授信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监控制度,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真正使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通过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会计风险。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控制手段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大大提高。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系统管理体制和程序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应以制度为准绳制定详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操作细则和作业指导书,从而确保蕴含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思想的计算机系统正常进行。由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所以,应进行定期评审,对计算机系统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审核和评估,检查其是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根据评审的情况,及时加以补充、修正和完善,确保信息系统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会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数据输出输入、文件储存和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在传统的控制观念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五)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内部会计控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孤立地被理解成一些程序和过程,而是包括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和激励在内的一整套控制制度,把预算编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手段有机结合,已成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一是强化组织约束,提高政府和社会的外部监督力度是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力保证,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社会监督体系,使其成为企业的约束力量。同时,通过中介组织,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站在公正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并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损失、责任进行追究,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有效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准确地把握企业内部运行中的症结所在,有利于提高内控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确保企业健康运行和公司效益不受损失。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制度。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来实现的,使每个群体或个人行为均处在他人的监督控制之下,避免会计控制流于形式。如委派“财务总监制”,体现控制主体相互制衡的关系,通过多层次的财务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控制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 (六)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人的价值管理来开展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协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环境控制关系。通过优化企业控制环境,培养职责权限,划分责任中心,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予以奖励或处罚,建立责、权、利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应注意责任的考核民主化和问题处理的人性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企业内每个员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人是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载体,企业内部各层面的人均应参与内控体系的活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本身就是人的活动,是由人来进行并受人的因素影响,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保证组织内所有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道德观和能力的人力资源方针与实践也是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快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确立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观念和诚信立人的意识,使会计人员意识到会计诚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把会计诚信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准则和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感。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而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它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监督、完善自我等活动,不断促进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在新经济时代,只有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中小企业股东的利益;有利于董事会有效行使控制权;有利于保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的利益;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目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浅议新时期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与基础。在企业会计系统高速发展的今天,内部控制系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满足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方式与管理目标的需要,是一个全新的理论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内部会计的一系列对策措施。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现代企业管理;企业内部审计 一、新时期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1.内部会计控制能够让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中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制定的一系列关于财税方面的法规及纪律要求,都需要通过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实现对企业的宏观控制。企业在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自我约束的同时,严格执行和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2.内部会计控制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的经营。 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3.内部会计控制能够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薄弱。 近年来,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经常出现费用支出失控、财务收支混乱等违法乱纪现象,导致财务混乱,使会计提供信息难以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也使各种经济指标考核失去了意义。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对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重视不够,导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薄弱,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尤其是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有章不循,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严格检查和监督。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信息系统相对客观环境变化比较滞后。 企业所有的财务与经营数据都会集中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尤其是面对新的会计准则,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原有的控制对新增加的业务内容没有控制作用。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够先进、安全、全面,就会让进行财务舞弊的人进行盗取或篡改数据。 3.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和纠偏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良好发挥可以起到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不能够将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良好发挥,不利于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此外有些企业虽也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缺少有力约束,加之外部监督机制的软弱无力,虚假的会计信息生成后很少被发现,因此导致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做假账的行为屡禁不止。 三、完善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重新审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将内控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治理结构中。 牢固树立内部会计控制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认识,自觉主动地进行内控的监督约束,尽快构建一套责权分明、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控会计机制,从而促进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企业经营范同的变化,不断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以提高其效能。因此,要真正地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把这样的认识融入到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减少经营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科学管理;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利的制衡,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内控效果。 2.以成本效益原则重塑成本费用控制观念,减少低效和投资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强弱、盈利能力多少的关键。企业在设计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必然要考虑成本费用的控制问题,制定内部会计控制时应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树立战略成本费用控制的新观念,要考虑如何将成本控制措施融合到具体的业务过程之中,使成本管理措施得到顺利实施。企业应树立成本费用控制观念,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业务过程中。在新环境下,要求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管理控制观念、管理模式,通过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控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目的。 3.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建立多层次的财务监控体系,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目前内部会计控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把预算编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手段有机结合,已成为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一是强化组织约束,提高政府和社会的外部监督力度是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力保证,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社会监督体系,使其成为企业的约束力量。同时,通过中介组织,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站在公正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并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损失、责任进行追究,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有效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准确地把握企业内部运行中的症结所在,有利于提高内控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确保企业健康运行和公司效益不受损失。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制度。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来实现的,使每个群体或个人行为均处在他人的监督控制之下,避免会计控制流于形式。如委派“财务总监制”,体现控制主体相互制衡的关系,通过多层次的财务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