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论文:对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探析 启蒙教育的先驱龚自珍为“人才”定了个标准,作为人才,首先要有高尚的德性;其次,要有丰富而有用的知识。在人才培养中,龚自珍把品德教化放在了首位。他指出,国家的振兴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首要的任务是“以教之耻为先”,对于人才而言,如果寡廉鲜耻,哪谈得上为社会作贡献呢?“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直是教育工作所奉行的圭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了多元的态势,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新人?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者一直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难题。下面就中学德育工作谈谈笔者的一点体验和感受。 一、加强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将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与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作比较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专长的一定准则的道德性需要相联系的,当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符合一定的社会准则的需要时,就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否则,就会感到悔恨和不满。”中学阶段是道德情感逐步稳定和成熟的时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劳动情感、社会公德情感、义务感和责任心等等,都要在中学阶段形成,并为中学生的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道德情感是可以通过外界刺激产生,人到一定的年龄,直觉的情绪化体验在减少,但在强烈的外界刺激下,还会迅速地引起激情,例如,在网络上被称为“犀利收碗哥”的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陈文原勤工俭学的事迹可以激起学生战胜困难、奋发向上的情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选择榜样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榜样的可亲近性和生活化,如每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形象,还有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有些形象还是中学生的同龄或与中学生年龄较接近的人物,这就拉近了中学生与榜样的距离,也拉近了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这些人物形象就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作用。 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德育工作,音像、网络、舞厅、电子游戏等不良娱乐形式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更需强烈地反复地刺激,我们通过榜样的作用及不良道德行为的警示作用可以达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目的。但不管是正面的榜样还是反面的典型,在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受教育对象原有道德的伦理基础及选择对象的典型化、生活化。正面的榜样或是反面典型,选得不好,是不能激起同情心或起到警示作用,反而被学生当作笑料,例如,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及民族的劣根性,以激起爱国热情,放映《阿Q正传》给学生看,学生看了,对阿Q到尼姑庵偷萝卜的情节、对阿Q摸小尼姑秃头的情节以及对阿Q给吴妈下跪的情节倒是很感兴趣,逗得学生哄堂大笑,笑声可说是经久不息,这就很难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阿Q这一形象既不是正面形象,也不是反面形象,这位老师在选取这一内容确定主题时就有偏差,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很难激发现代中学生爱国主义道德情感。因此,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题确定后,德育材料的选择要慎重,不能只让学生笑笑,让学生娱乐娱乐而已。我们要选择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道德情感的材料,例如《焦裕禄》、《张思德》这些电影是很好的材料。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善于思考,要常抓不懈。 二、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多年来,我们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单独的专门的教育工作来抓,学校政教处孤军奋战,忽略了德育工作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我们开了许多德育工作讨论会,开了很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却很少召集各学科老师共同探讨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德育工作不只是几个专题讨论会或是主题班会能够凑效的,它必须依附于学科教学,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才能够完成。如果德育工作离开了学科渗透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收效是甚微的。我们必须加强德育工作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是加强德育与文科的联系。例如,语文这一学科中就很多文章涉及到传统的美德,如朱自清的《背影》是对美好亲情的歌颂,李密《陈情表》涉及到传统的“孝道”、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顽强的意志以及孔孟之道的“仁义”,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现代道德所奉行标准,仍然是现代道德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道德力量。我们不应该抛弃或淡化这些传统美德,特别是人心不古的现代社会,更应坚守这一方道德阵地。 加强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减轻学校政教处的负担,也可使学科教学从只重知识转化为知识与道德并重的培养方向。 三、加强校园文化中的德育渗透 校园文化是通过校园建设和各种形式的活动而营造的一种能陶冶学生性情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它已作为一种思想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近年来,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花了一定的功夫,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说,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棵树木都可“交流”,每一片花草都能“传情”。充分利用好了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墙壁显眼之处有名言警句和学习园地,花草树木都挂有“小草美丽,小草可爱”、“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等温馨的警示 标语,实验室悬挂了“量筒量杯可量你的学习态度,试管试剂可试你的道德品质”的标语,食堂悬挂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浓重的文化气息。这些名言警句及文化标语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对陶冶学生情操、励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艺术节、校园网站更是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节。例如,有些普通高中,每年都举办艺术节,艺术节中有诗文朗诵比赛,有卡拉OK比赛,有书法比赛,有情景剧、小品表演比赛。艺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展示个性的舞台,在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学生产生了可接受的品德行为体验,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了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除举办艺术节外,许多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校园网中的师生对话专栏,给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师生可以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交流,这种交流更近人性化,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在网站中,还有留言栏,学生可以把对教师的看法留在网站中,通过网站的师生交流和学生的留言,可以探索学生的心理动向,也可观察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四、德育工作要走出校园 多年来,德育工作总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中开展,说教过多,实践体验较少,有一位教授指出“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道德品质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个方面,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行是要通过多途径的培养才能完成的。特别是现代中学生的民主意识、自立意识甚至反叛意识比较强的情况下,用单一说教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无能为力的。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走出校园。例如,深圳市的高中新生开学前都要到国防训练基地接受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国防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加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亲身的体验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深刻的,这是很好的德育践行方法。我们还可以带学生到敬老院接受尊老的教育,也可带学生去看望就近的无生活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域德育资源,让学生接受爱国、爱心、公德等方面的教育。总之,道德品质中的道德行为是很关键的因素,要改变现阶段德育工作低效的局面,必须推行开放的德育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让德育工作走出校园。 总的说来,现有的德育模式是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要开辟多种多样的德育途径,建立一种多元的、立体的、开放的德育模式,使学校德育工作既丰富多彩,又有实际的效果。把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一项与知识传授并重的工作来抓,使中学生道德品质呈良性的发展。 德育工作论文: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浅析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愈来愈深刻,其中大家批判得 最多的是其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因为它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获取高分和高升 学率,教师主动成为不辞辛劳的知识“发生器”与“转换器”,学生则被动成了不知疲倦的“考试机器”和永 不溅溢的“知识容器”。在令教师家长欣慰陶醉的高分、高升学率的表象之下,却掩藏着学生能力羼弱、思想 贫瘠、人格幼稚等真相。人们虽能从思想观念上认清这一弊端,但因未能彻底根除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再加上 人们对这一传统模式的习惯惰性,目前应试教育仍是我国普通教育的主流。受其影响我国中小学存在下述一些 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的弊端。 一、表现为德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 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且评判和选拔这些 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此社会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应试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 ,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 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于是学校中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 :“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没 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据报载 某省1989年的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育学》考试中有一道题为“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的简答题,大多数 (80%以上)的中学教师答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凡此种种,这些轻视乃至抛弃德育的指导思想和实 际行为必然会导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二、表现为德育对象上的“靶子观念” 30年代在西方曾流行一种传播理论——“靶子理论”:宣传教育者手持枪弹(宣传教育内容)向“靶子” (受教育者)射击,只要射中靶子,他就会应声倒地。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奉行“靶子观 念”,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挨打的“靶子”,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 ,采取封闭式、灌输型单向训导的德育模式。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不良后果:“靶 子是‘顽固的’,它对枪弹试图‘排斥抵抗’”。我们的许多教育者也都尝过这种苦果:“你说的我不一定听 ,你想感化而我却不想被感动”。一位中学政治老师很无奈地讲了这样一席话:“五六十年代,老师讲什么, 学生听什么,信什么,做什么;现在大不一样了,我讲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指出焦裕禄不是市场经 济时代的好领导;讲《松树的风格》,学生又指出松树四季不变是个大缺点;讲愚公移山,学生竟想到要保护 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移山,况且搬家要比移山容易得多……”。(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 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当今社会信息量愈来愈大,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主体意识愈来愈强, 对教育者的道德说教,他们自然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排斥抵抗”。教育者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照搬五六 十年代那个封闭时期的做法,把学生当作毫无灵性的“靶子”和“录音机”,进行灌输训导,还期望着学生能 积极响应,其结果则鲜有不失败的。 三、表现为德育目标上的“标杆过高” 所谓“标杆过高”是指教育者没有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 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制定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如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 中,统一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并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 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对此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 ,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空话的习惯。这些高“标杆”有些共产党员也未必能达标,学生们尽管能把它 们背得滚瓜烂熟,并在品德课的考试中得高分甚至满分,却难以内化成其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我们的 教育者明知如此却仍非常关心并满足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重形式(分数成绩的提高)轻实质(行为品德的 养成)的德育又怎会不低效呢? 四、还表现为德育范围和内容中的“传统型”和“运动式”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 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注: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 63页。)相应的德育内容则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 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注: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 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第二版,第333,334页。)这是教育理论权威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范围和内容的概括 。这种“传统型”德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心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其审美能力,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全面深入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心理 品质上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不善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 克制自己欲望的自制力,环境适应不良,无法自我消解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并非都属政治、思想、道 德的范畴,而是缺乏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传统型”德育因忽视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造成学校整体德育的 偏失与低效。所谓德育内容的“运动式”是指学校德育总是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转,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 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方面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这必然 使德育要求片面化,德育效果短期化,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败。 五、表现为德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强制性”和“分力式” 所谓“强制性”是指学校德育工作中只重社会要求,忽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只重教育要求的正确性而忽 视其可接受性;只重共性要求,忽视个性指导等不良倾向。“讲一面理”和“警察模式”是其典型表现。为确 保教育要求的正确性,我们的教育者只向学生宣讲正面的道理和形象,如,社会主义制度如何的优越,资本主 义制度如何的腐朽黑暗等。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警察角色”:警察只对违法乱纪 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老师对学生遵纪守规的优良行为却视而不见(觉得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只是拿着 个放大镜,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小题大做严厉批评训斥。有的老师还把那些经常犯错的“捣乱”学生,安排在 紧挨着讲台的“特座”上,就近严密控制,对他们非常吝啬使用微笑和赞扬。这些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 说服力,也不能因材施教地使学生们都能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动力,教育要求很难内化成学 生自身道德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低效与失败应在情理之中。 所谓“分力式”是指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 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社会 主义教育目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自觉承担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发挥教师的集体教育作用。但在应试教育模式 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是‘三支队伍’(政治老师、班主任、团队组织)的事”、“专任老师只要专心教好 自己的课程,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了”等旧观念,极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 现实中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课 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 德育工作论文: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工作的思考 现如今,高职教育受到教育部门、社会的强烈关注,职业教育对于未来职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重视技能培养而忽略素质提升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已成为社会所需。高职院校共青团担负着学生管理和德育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模式,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1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工作现状 当前,我国已然形成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分天下的局面,职业院校的数量已达上千所,高职院校在培养新时期高级技能型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一方面是管理学生,一方面就是进行德育工作。由于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相对放松,很多高职院校的共青团组织建设并不完善,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也未受到很大重视,共青团展开德育工作的成效较差。然而,德育对于高职院校这些学习成绩差,平常生活、学习都相对松懈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对他们未来的工作成长都有很大帮助。 2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看,创新高职德育工作模式能够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的发展,也让整个社会的思想变得复杂化,一些西方的腐朽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入中国,社会上很多人为了利益丧失了道德。这些负面的思想也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加上高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原来学校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纪律性不强的学生,在思想方面似乎更容易受到一些来自外界的负面影响。尽管并不是所有的高职学生都会受到影响,但这毕竟会给高职共青团的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全都认可教师的权威,对于教师所进行的德育教育有或多或少的质疑。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产生,高职院校共青团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更深入的层次来帮助高职学生抵制腐朽思想,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1]。从素质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高职德育模式让学生更加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是要求高校对学习模式进行改革,对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来说实际上也是给出新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以品德为先,成绩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对学生整体认识的变革,也是对学生公平教育、公平评价的变革。这也就要求现代高职德育要摆脱传统的德育模式,将原来的灌输式教育变为引导式教育。现如今的教育形势和社会要求下,只有跟随时代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才能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品质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意义,让学生自觉注意对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从高职德育工作的角度来看,创新高职德育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涉及学生、家庭、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德育工作在这些关系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在社会发展中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诚信、感恩、尊敬他人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学生走上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3如何对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工作模式实现创新 高职院校共青团是高职院校的重要部门,要对共青团工作给予支持,重视建立健全共青团工作制度,加强开展共青团德育工作。共青团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要坚持创新、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工作要结合职业教育进行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院校,职业技能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最终是要走上一些专业技能较强的岗位,他们同样是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对于这些人才的培养,依然要走德才兼备的教育路线,这样对于高职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是大有裨益的。在进行德育工作前,共青团要先分析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从而发挥相应的引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在职业道德养成方面,高职院校共青团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职业技能比赛来进行,在这些实践性强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抓典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典型案例中可以包含正面案例和负面案例。关于正面案例,学校还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道德模范来学校举办讲座,用这些正面案例来为高职学生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向,也鼓励学生向这些正面积极的案例进行学习[2]。 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工作要深挖特色校园活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毕竟是年轻有活力的大学生,单纯的道德宣讲只能是德育工作的一种形式,并不能完全通过这一种形式来达到百分百的作用。针对大学生来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特色活动,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正面的德育教育。在开展校园活动方面,高职院校共青团要注意寻找和院校、专业能够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活动,比如开展关于道德方面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问答比赛等,其中主题就设置为有关道德品质、道德素养的一些新问题,如“老人倒了到底扶不扶”。还可以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宣扬正能量,倡导“校园文明行”之类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比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技能创新比赛……总之,生动活泼的共青团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让学生的思想和学习 都走入正轨,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鼓励学生争优创优[3]。另外,共青团还可以组织一些能够提升学生凝聚力的道德实践活动,比如开展一些优秀书籍阅读活动、传统道德文化学习活动、红色故事主题活动等,通过这些文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以提高学生综合的道德素养。 高职院校共青团德育工作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一般在大二或者大三年级时就开始进行社会实践,学校各专业一般都有固定的合作单位,这些单位会给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岗位。学校共青团的德育工作不能因为学生进行企业实习就中断,只要学生还在校,就应该时刻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心头。在德育教育方面,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单位也应有一定的教育监督责任,学校应该和企业达成相应的协议,企业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比如在企业内展开德育宣讲、评比道德标兵,建立起以学生德育工作为核心的校企合作德育模式[4]。总之,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学生德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高职院校共青团应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避免只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而是寻找更多创新的手段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 德育工作论文:浅谈在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 一、坚持永恒性,以学生们激昂的朗诵鼓舞人 永恒性是指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进行的那些永不过时永远“年轻”的德育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德育思想的永恒性。这在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已得到充分体现,教材自始至终贯彻了“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内容;二是与此有关的高尚的事例和文学性强的德育内容的永恒性。它的坚持与否取决于政治教师下功夫钻研课本的程度。 在教学中,我通常注重充实与课本有关的高尚事例和文学性强的德育内容,并以学生们激昂的朗诵鼓舞人。例如:在讲授第三课“热爱人民的传统美德陶冶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时提到岳飞这个名字,我就想:岳飞在抗金前线写成的《满江红》一词不就是千百年来陶冶一代又一代人们心灵的好教材吗?于是,我将该词全文抄给学生们,并让他们齐声朗诵。激昂的情绪、高尚的内容、优美的诗句,加上铿锵有力的朗诵节 ! 初一《思想政治》(上册)第138页讲“集体主义是高尚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时,引用了雷锋同志1958年6月7日日记的前半部分。四个“如果”,排比跟进,对于增强集体主义思想的文学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意义重大。但雷锋同志在日记的后半部分又是怎样讲的,教材没有引用,可同学们想知道。于是,我就“满足”他们这种求知欲望,将雷锋日记全文抄写在黑板上。和前两次一样,当学生们以其深含感情齐声朗诵时,对集体主义这一高尚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可见,此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们在倍受鼓舞、情绪饱满中受到一次次神圣而壮严的德育熏陶和德育洗礼。这需要两方面的积极性,即“教师”课下有益的“实”和“学生”课上激昂的“诵”的高度统一。 二、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实践证明,它是对过去那种单纯的灌输式、训导式、说教式德育教学模式的摒弃,是一种适应时展、符合初一学生思想实际的迫切需要和战略选择。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例如:在讲授第六课“爱护公物要落实在行动上,就要从爱护桌椅这样的小事做起”时,我举反例:“前几天,在初二(1)班教室举行1996年度国家会计资格考试。我是监考老师。考试前,一名考生告诉我:‘老师,我的桌面上有个大洞,不好在上面答题。’我一看(伸长脖子,向某张桌子张望,同时,用手围成一个圆圈状),情况属实,不得已,只好给她调换了一张桌子。当时我就想(作眉头紧锁、满脸愤慨样):那位凿洞之人,为了便于偷看而留下的‘杰作’,真是后患无穷啊!”同学们听了看了,就能心领神会:看来,爱护桌椅事情虽小,意义却重大!讲到勤劳、俭朴与幸福的关系时,我非常形象地举起左手:“勤劳是幸福的左手”;又举起右手:“俭朴是幸福的右手”。这样一来,直观感增强了,同学们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懂得了幸福来自于“双手”——勤劳和俭朴的深刻内涵。 在讲授第一课最后一节“小小年纪也可以与犯罪作斗争”时,我把同学们带入这样的模拟情境中:假如,我们的教室是一辆行驶在荒山野岭中的长途客车。这时,冷不丁冲进来一名手持凶器欲行劫持的犯罪分子(我站在教室门口,装出一脸凶像,大喝一声:“交钱!”)。此情此景,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一学生当然没有见过,我就因势利导,结合课本内容,字正腔圆、正气凛然地宣布:团结起来,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令人感动的是,不久发生在该年级的一次被劫持事件中,唯独这个班的学生,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勇于斗争,硬是用桌椅将门死死抵住,把三名学生模样的犯罪分子挡在门外,从而避免了一场劫难。 可见,此教学方法的积极意义在于:使学生们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引导,其结果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材有关德育思想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三、坚持图解式,以真实感人的事迹教育人 图解式是指为增强一定的基本德育思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借助于一些相关的能产生极具德育效果的图片来解释、说明的一种方式方法。图解式德育方法在社会上被广泛地运用。人们常见的报刊、杂志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专栏上的图片及其说明,就是进行基本德育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正因为此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能见度高的“活材料”,又由一定的权威部门,因而它产生的德育效果就很有说服力,也很能扣人心弦。 我尝试着将此法引入到教学中。例如:在讲授第一课“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时,我出示了一张从《半月谈》(1995年第14期)上裁剪的图片。先将它在学生间互相传阅,然后我讲解:图片上,一个巴掌大的岛礁孤零零且顽强地耸立于大海之上。有两名年轻的背上挂着救生衣的解放军战士,手握钢枪,神色庄重地分别站在半米来高的中国主权碑两侧。看着学生们惊奇、似懂非懂的样子,我加以说明:“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两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做到了……”;又加以引导:“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同学们齐声响亮地回答:“向他们学习!”在讲授第七课“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时,我指着一张图片(《人民日报》,1995年8月30日)介绍说:图片上,四个农民正用三根长长的竹竿,支撑濒临倒塌的土房子。房子的外壁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再穷不能穷学校,再苦不能苦教育”14个大字。学生们对此理解比较肤浅,我则进一步启发他们:“别的地方教育现状‘如此’,难道我们不应该……”还没等我说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接上:“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在讲授第三课“为人民服务,就要维护人民利益,同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时,我选取一张带有说明文章的图片,文题为“青春化作永恒”(《半月谈》,1995年第16期),介绍了年仅25岁的邵述衡同志,为避免国家和人民财产的损失,毫不犹豫地抱走被犯罪分子扔在本厂车间里正滋滋冒烟的炸药包而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这回不是由我来讲解,而是请班上一位普通话讲的好的同学来念此图片上的说明文章。那位念文章的同学音调低沉、伤感,俨然是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使全班同学为之动容,为之心颤。 可见,教师借助于这些富有德育效果的图片及其说明文章,经过适当的讲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基本德育思想与现实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德育说服力,有着很大的补益。四、坚持示范性,以自身的德育经历影响人示范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一定的德育思想积极能动地影响、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显示出与之相关的榜样的一种德育特点。它分为无声和有声两种。前者,注重身教,以“润物细无声”的静止形态,体现在教师上课时的情态、言行及衣着等上;后者,则注重言传,将课本中的德育思想人格化。我的做法是:以自身的德育经历影响人。 例如:在讲授第六课“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是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培养和锻炼起来的”这一内容时,我就将自己去年五月份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南京一日游”活动的经历讲给学生们听。令他们佩服的是,我此行随身只带了10元钱。中午吃饭、门票等项开支花得仅剩下2元钱。但在教师自由活动期间,我还是坚持去参观了中华门和南京长江大桥。最后,余下0.3元,连乘返回的公交车费都不够。这时,我断然决定:走!从南京长江大桥桥南开始,东问问、西问问,硬是穿“城”而过,把脚都走麻了。终于提前一小时赶到了我校指定的候车地点——汉府街。学生们听得入迷,我乘机“解惑”,用了八个字:“不要依赖,磨练意志”,并将此经历命题为:意志的胜利。事后,据一名叫丁维维的同学反馈回来的信息,他的父母非常支持我的这种教育方法。 在讲第四课“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时,我结合课本上有关“良好的集体能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向学生们讲述了我在上大学期间于本班(1991年全国先进集体)开展的一次打雪仗活动中的“光荣史”。我们班总人数100人,为开展此项活动,分成两方。由于某种原因,我方在活动中被打得“一蹶不振”。可我不服,就径自采用了偷袭战法,将对方两名同学打个措手不及。还没等我高兴起来,对方立刻集合了三四十名同学呈半月形向我猛冲猛打过来,一如战场气势,我吓得撒腿就跑。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瞪大眼睛、专心致志、唯恐漏听的样子,我故意停顿一会儿。待学生们的心思从故事情节中回到课堂上来,我才若有所思,惋惜地说:“当时,我是多么盼望着我方其他成员能给予我有力的支援啊!”然后再把马克思那句“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的名言往黑板上一抄,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就会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见,此教学方法对于拉近、缩小师生间在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差距,使教师已经内化了的德育思想,以心与心交流的途径,为初一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有着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总之,在对初一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中,我始终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坚持《思想政治》教材基本德育思想是根,坚持无声的示范性教育教学是土壤,坚持趣味性德育教学是干,其他类“坚持”是枝。这棵德育之树开出的朵朵鲜花则是正在或已经造就成为“四有”新一代的学生们。 德育工作论文:小学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小学从学校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德育人。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总结如下; 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加强。 本学期,我校抓住有利时机,紧密结合形势,挖掘德育教育内涵,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在3月1日组织学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我们一起走”的学雷锋活动,与城管队各班也结合了实际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各种活动,增强了学生爱师、爱生、爱班、爱校、爱国情谊,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责任心。我们现在从是的教育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项事业。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因为教师良好的形象是一点一滴形成的,他靠平时对自己一言一行的严格要求,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对着这些镜子学习做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教师无论是在备课、讲话、辅导、作业、批改和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上、还是在做学生工作、家访以及校内外教育活动中,都要遵守教师道德规范,特别青年教师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锻炼自己,在教书育人生涯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网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品德不良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人有戒心,有敌意,他们往往会认为教师有偏心,厌弃自己。由此,他会对教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二、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教师如果无视他们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的态度和对立的情感,因此,矫正学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在活动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鞭策他们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为。 三、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们的一般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能一锅煮,一刀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为了因材施教,教师必须经常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家庭和个人一贯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细致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选择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 四、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情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同学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范。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指导、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 五、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制定评价制度,落实养成教育。 制定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了常规 宣传之后,我制定了“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制度,开展夺“七彩龙珠”的活动。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颗龙珠。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热情之星”、“发言之星”等。每个学生不能连续两周评上同一种星。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许多的家长反映小孩在家的行为习惯不如意,于是我把“自评——生评——师评”延伸到“家长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学习成绩会相继提高,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 德育工作论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下简称《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印发了云教德[20__]7号文件。屏边县教育局印发了屏教发[20__]23号文件,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这是新时期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纲要性文件,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我校根据校情,制定措施,群策群力,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开展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主体,学校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学校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性任务。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此项任务,我校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工作的方案,结合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教职工学习《意见》精神,切实提高教师对《意见》精神的认识、领会、真正理解、掌握《意见》精神。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效措施,组织和领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二、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开展调研,摸清底细。 了解和掌握学生当前思想道德状况,是我们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掌握情况,我校在各年级进行了一次认真全面的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还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如:1、在孝亲敬长方面,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老师不够尊敬,不听从教导、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2、在团结友爱方面,有的学生存在不顾本班级的荣誉,做出一些有损班级荣誉的事来。集体意识淡薄,缺乏主人翁精神;心中无他人。同学之间的友爱、谦让做得不够,在学习生活中,只顾自己想不到别人,自私自利。3、文明礼貌方面,对一些礼貌用语,没有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基本礼节掌握不够,爱说脏话、粗话。4、遵守纪律方面,部分学生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5、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会自主学习,不能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6、勤劳节俭方面,不爱劳动,不会省吃俭用,花钱大手大脚,不体谅父母的艰辛。7、遵守公德、诚实勇敢方面,有少部分学生不爱护公共财物,不爱护花草树木,不爱护环境卫生。8、诚信方面,有的学生对父母、老师说谎话,做错了事不敢承认并改正,诚信意识淡薄。 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形成不良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造成的,社会上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是造成学生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 (二)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道德状况,结合校情,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利用课堂学科进行教育。 思想品德课本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编写的适合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教材,内容浅易,通俗易懂。我们充分利用这门教材内容,结合身边实例,生动形象、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结合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利用各种图画文字,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家乡,热爱革命领袖爱集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公德,教会他们弃污取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2、利用少先队对学生进行教育。 少先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少先队组织为载体,是我们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教育,例如:通过开展“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广泛开展读书,用书活动,开展各种书画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建立文明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优良品质;开展“我帮妈妈干一份活”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珍惜劳动果实的优良品质;开展“比学习,不比吃穿”的活动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主题签名活动,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他们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利用各种节庆日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国庆节期间开展“歌唱祖国”歌咏比赛,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的教育;在教师节开展“我为教师献一份礼”活动,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尊敬师长的教育;在“六一”节期间开展少先队简史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少先队的发展历程,了解少年英雄事迹,从而激发向少年英模学习的欲望,树立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 作贡献的远大理望。 3、开展“爱校、爱班、爱老师、爱同子、爱他人”的主题队会,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 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强化学生道德规范和提高学生法规意识。在学生中创建少先队员维权岗,设立意见箱,维护学生自身的基本权利。成立纪律检查小组、卫生检查小组,开展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促进学生的基本文明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利用少队报,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周末小结等形式表扬和倡导“好人好事”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是从家中带来的。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各班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和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水平,并倡导家长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言行举止要成为子女的楷模,主动向家长宣传教育子女的方法、典型,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达到教育的目的。 5、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省教育厅印发了云教德[20__]20号文件关于印发《云南省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并下发了《云南省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的教材。我校根据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以《实施意见》为依托,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开展分层次教育和因材施教,结合小学生生活常识和社会常识,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 6、为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每年请法制副校长到校给我校师生上法制课,提高法律意识,使教师能依法治教,让学生知法守法,做一个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好少年。 (三)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组织学习,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基[20__]2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教人[20__]9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云教德[20__]1号)的精神。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其次,制定各种教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大力表彰师德高尚和教学成绩卓著的教师,严肃处理品行不良、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玩忽职守、影响恶劣,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再次,树立典范,采取帮教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教育,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把“身教、严教、乐教、爱教”作为学校教风,切实把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为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各教师都应看着是自己应尽的神圣义务和崇高责任。 总之,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件艰巨而长期的工作“百年树人”就说明了思想教育的持久性,也说明了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遵纪守法的创新人才。 德育工作论文:关于处理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几个关系的建议 (1)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新时期德育是一门科学。改革和管理中小学德育的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复杂性。因此,行政出题目,科研找答案,决策作指导,将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新方式。自觉地发挥科研力量,是开创中小学德育新格局的长远之计。是否重视教育科研,是衡量教育行政干部由经验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的重要尺度。 (2)要处理好科学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德育的科学性,指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符合客观要求、教育规律;德育的针对性,指德育的内容与方法又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两者的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内容落后于现实,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针对性,二者相结合,便能增强实效性。 (3)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德育的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辨析和自我塑造,把新的时代的要求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其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内驱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教师也应大胆地坚持正确导向,这样才会处理好二 者的关系。 (4)要处理好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这些对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正面教育。同时,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也在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者,不要怨天尤人,要相信教育的力量,绝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腐败现象就放弃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要立足学校小环境,引导学生善于历史地分析,全面的比较,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作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优化学校小环境,也会对社会大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道德教育的复兴”。80年代末以来,道德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国家教委先后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善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纲要和实施办法,委托有关学术机构编辑出版了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丛书,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新三字经》一类的道德读物,《中国公民手册》已经问世。教育理论界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正在深化。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继续深化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解,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寻找提高现代和未来社会道德水平的适宜途径,由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日前就我国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问题 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是把握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和改革整个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在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之前,与会者讨论了评价的标准或者说评价的参照系的问题。有人指出,目前哲学界或社会舆论中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的评价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看法,如“爬坡论”、“滑坡论”、“代价论”等,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的人在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或参照系不同。如果从传统的道德立尝道德观念出发来评价当前人们的道德生活,自然会认为是“紊乱”、“无序”和“滑坡”,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把道德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的话,更多地看到的则是道德的进步,或者说,是新道德的诞生。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对当前我国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上,我们应该采取后一种标准,即社会的、历史的标准。凡是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有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的道德。相反的,就是过时的、丧失了合理性的、应该淘汰的道德。这种标准也就是道德评价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标准。 遵循这样一个评价标准,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水平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上升的、“爬坡”的。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由人身依附走向人格独立,由重义轻利走向义利结合,由非主体性走向主体性,是道德进步的主旋律。这种进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当代的学者们构想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尝试,必然要求并孕育生成一些新的道德准则、道德精神。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必然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独立人格、公正、平等、自由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法则,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人生观、幸福观、荣辱观、义利观、自然观、家庭观、职业观等等,调节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这些道德法则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有助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因而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历史的进步性。在看到道德发展总的历史趋势进步性的同时,与会者也强调指出,当前我国的某些道德状况确实使人忧虑,所谓道德“滑坡”现象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生活的某种程度上的“混乱”。该是不容回避的,但人们指出,对于种种不如意的地方,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把帐都记在市场经济的头上,认为搞市场经济和提高道德水平是一个“悖论”。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市场的必然。每一种经济活动背后都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市场经济也是一样。应该说,像平等、公正、义利结合这些道德原则并不会必然地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无序,而只会使之更加有序。问题在于,由于道德本身的继承性以及道德观念生成的历史性,目前的社会主体道德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活动内在的道德需求。与经济发展阶段相比,社会主体道德或是滞后或是超前了。这种或滞后或超前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结合是造成目前种种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西方资产阶级的一 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也是造成普遍的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目前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应该被看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它们需要给以严肃的关注,并予以有效的克服、校正,但它们决不表征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方向,更不应该将它们归咎于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和德育总的来说是在前进着,在“爬坡”,是在从古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向现代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前进。但在局部是在作战略退却,即作为主体的道德和德育在从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甚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德育退却到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道德和现代教育。之所以作战略退却,是因为我们在一段时期内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冒进了,冒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了,现在已退却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我们的道德和德育也离开自己存在的基础冒进了。只有退却到和自己存在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位上,退却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位上,才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前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才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有前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这是因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道德和德育不是先验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现实的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是调节反映相应的经济基础的人际关系的规范,这种规范是维护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的。就是说,我们现实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现代所有制并存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多种现代分配方式并存。它不是未来的、单一的、完全的公有制,更不是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条件下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因之,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就应该是反映这一经济基础的道德和德育,即以等量劳动交换为基础的、以平等为核心的现代道德和德育。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并以完全的社会主义为方向,但它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它和古代道德和德育从本质上是矛盾和对立的,它坚决反对、批判和抵制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维护人身依附和特权关系等等的古代道德和德育。我们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的建立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目前道德和德育中存在的某些混乱、无序、倒退,正是这种变革过程中的回流、支流、逆流,都是局部性问题。我们的道德和德育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前进而建立、发展和前进!这是主流。 二 、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学界有种观点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这种观点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到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超越的,是人自身对其所处环境的超越。教育,从而包括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也必然是超越性的。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在当前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超越现实。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二是超越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使人的精神、人的生活从物的束缚下,从自私自利中解放出来。总之,如果没有超越性,就没有道德教育,道德的历史进步也就无法解释。 还有一种观点,从道德教育和智育、体育的划界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性”。这种观点认为,所谓本质,就是一种区别性的东西,是标明某一 事物独特性的东西。道德教育的本质,只有在与智育、体育的区别中才能显现出来。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智育和体育是从现实出发,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手段和条件问题,是讲“实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归纳性的;而道德教育则是从未来出发,是一种道德命令,人们必须服从,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目标和规范问题,属于“应然”的,在逻辑上是一 种演绎性的。所以智育、体育和道德教育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更多地是从“应然”、从“理想”出发,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超越性的,要用一种批判性话语引导学生超越现实,追求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当前孩子们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太现实了,所缺乏的就是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教育当由此努力。 对于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与会的多数人在特定含义下予以肯定,认为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确有或者说应该有其超越的一面,把应然的、可能的、理想的甚至高尚的道德生活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引导他们走向这种生活,或者更准确地说,创造这种生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个体而言,道德教育要不断地提高他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这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就表现为一种超越。就整个社会来说,由于社会道德规则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道德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原原本本地把复杂多样的道德规范搬到学校中来,向学生进行灌输,或依此对学生进行训练。道德教育对于它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它要选择那些最能符合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这种选择性也就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即超越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乃至反动的道德规范。比如说,在当前,道德教育就应该超越人身依附,强调独立人格;超越不平等,强调平等;超越对物质主义的崇拜,强调精神生活等等。此外,道德教育的超越性还体现在摆脱人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束缚上。长期以来,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局限在人类自身的事务中,局限在某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道德关系,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道德规范是很不相同的。当代道德教育应致力于这种新的道德关系的阐释,致力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规范的理解。这种超越体现了随着时代的进步道德教育题材的拓展。 在肯定道德教育的有一定的超越性的同时,大多数与会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提出质疑:第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否准确?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主体在自己所建构的实践活动中究竟是越来越“超越”客观呢,还是越来越“逼近”客观?即便实践的本质是超越的,能否从这 种一般的、抽象的类本质推论出道德教育甚或教育的本质也是超越的?诚如此,智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不是超越的?科学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这样一来人类的所有活动的本质都是超越的,那么又何言超越性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呢?第二,从“应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本位出发推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是否普遍妥当?“应然”是否在价值方向上必然地指向“未来”,指向“理想”、指向“更高的境界”?父母对孩子说:“你应该听话!”;老子说,人类社会“应该”回到“小国寡民”的初民时代;朋友对你说,“(就是)亲兄弟,(也应该)明算帐”。这些道德话语并不是,“超越”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第三,认为道德教育的逻辑是演绎的而非归纳的,那么,演绎的大前提是从哪儿来的呢?高尚纯洁的道德律令又是从何而生呢?其结果,很可能得出先验道德的结论。第四,如果认为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超越现实、超越世俗,是从理想生活、可能世界出发的,是要对现实进行“否定”的,那么承担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教育者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必然导致在“芸芸众生”中划出、推出甚或造出一部分品德纯洁、高尚的人,是这部分高踞社会之上的纯洁、高尚的人用自己的纯洁、高尚的言行培育了新一代的纯洁和高尚。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道德教育新发现,因为一部中国道德教育史就是这样的。难道我们以前的道德教育还不够“超越”吗?难道我们以前的纯洁、高尚的道德偶像还少吗?难道我们以前对现实生活、实然世界“否定”的还不够吗?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压力,以至于所谓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甚至出现“以理杀人”的情况。总之,大多数与会者认为,说道德教育具有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意义上的超越性是可以的,但说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性,在逻辑上很难成立,也没能很好地反思我们道德教育的历史经验。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提到本质的高度,理解为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甚至也不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超越功利、超越物质、超越个人。从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是一种道德智识或经验的归纳过程,我们所要求的道德哪怕是最理想的道德,如诚实、正义,都不是先验地给定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无非就是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就是要教会学生过现实的道德生活,而现实的道德生活就是世俗的生活,它由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时代所认可或修正或补充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伦理禁忌等构成。正是这些东西奠定了我们道德生活和整个人生的基矗因此,不能否认和否定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道德和道德教育应该是最现实的,比智育还现实。讲对现实的否定或超越,应该严格地局限在那些丧失了现实合理性的方面,而不能把整个现实作为否定或超越的对象。讲对功利、物质和个人的超越也应在肯定功利、物质、个人需要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在回到传统上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体的老路上去。当前的许多道德混乱可以说就是对传统的过于超越的道德生活方式的“反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再提倡回到老路上去,又走向一个新的极端。至于理想的、可能的道德生活,则是人们所应追求的目标。但道德教育不能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那就会发生本末倒置的问题。 有人还提出道德教育或整个教育的“保存性”的一面,即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面。对于教育或道德教育只讲超越不讲或少讲继承,只讲理想不讲或少讲历史,只讲促进改革发展不讲或少讲维护社会稳定都是不行的。两个方面应该得到统一。统一在哪儿?统一在现实性上。现实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的考察有两把钥匙:一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二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三种道德”(封建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理论。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二个阶段,而且三种道德关系都有,哪一种也不完善。现实的道德状况是丰富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式的。不能也不可能只要求一种类型、一个层次、一种样式。这种“多”是统一的,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统一在现实性上,在今天即统一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上。也就是说,今天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适应,是要适应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不是去适应人的依赖关系。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超越,主要的也不是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是指超越人的依赖阶段。如果要说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也只能是局部超越,而不能是全局超越,只能是个别超越,不能是全体超越。 三 、道德教育的功能问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功能可以划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或者说是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在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中,本体功能是基矗没有本体功能的充分实现,就谈不上社会功能的实现。本体功能是学校道德教育所应主要追求的,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其有限的时间中所能够追求的。我们过去德育工作中的失误和失效,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能看到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时间和效果的有限性,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已经完善的、完美的人,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苛求,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说政治是灵魂,也未尝不可,但更应强调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是基矗政治要求不能代替道德规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人格,一个人在政治上要么投机,要么装糊涂,要么甘做政客。所以,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来看,德育就是育德,就是建构一种道德境界。具体到学校道德教育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养成他们的道德习惯,树立他们的道德信仰。育德之中,核心的东西是发展学生的“悟性”。“悟”就是觉悟、醒悟、领悟,就是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更有价值。没有这种悟性,一个人就不会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就会成为道德的奴隶,而道德也就会成为奴隶的道德,成为束缚人、压制人的手段,而不是形成人、解放人和提升人的手段。道德的起点是他律,终点是“自律”,最高境界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了一种审美状态。从他律走向自律再升华到自由,都有赖于人的道德悟性的提高。如果没有悟性,学生既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律,更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由。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具有一种“感召”、“净化”和“社会制衡”的功能。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生活不同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其特点就是不计成本,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是以目标的高尚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的。正如古人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救落水老农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道德的。如果在该履行道德义务的时候讲究条件,甚至开口要价,就不再是一种道德行为,而蜕化变质为一种政治、经济或其它什么的交易,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剧场行为。所以道德之行和道德之教有而且应该有一种召唤、净化的功能,使学生具有一种与世俗相抗衡的力量,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作为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对于人类生活来说,这种召唤、净化直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的内在约束力量,以一种不同于外在约束的方式实现对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制衡。在当前社会道德生活许多方面失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应该发挥它的这种感召、净化与社会制衡的功能。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有人从道德的二元结构出发,阐述道德教育的功能。所谓道德的二元结构,是指社会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基础文明就是健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接受,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必须身体力行的东西。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等。而德性修养则主要是反映了一种道德境界,一般地说,它是高于基础文明之上的,既包括了内心状态,更反映了外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德性修养的人道德责任往往超越了基础文明的要求,比如说,在社会生活中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革命事业中抛头颅、洒热血等。就两者的区别来说,前者是基本的、他律的、功利的、世俗的、统一的、适应的,后者是高尚的、自律的、理想的、神圣的、多样的、超越的。就两者的联系来说,犹如一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德性修养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基础文明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没有水面以下的部分,水面以上的部分就不会凸现出来。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培养上,从而提高社会的一 般道德水平,而不应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德性修养,造就道德圣人上。再者,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即是说,主要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之外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是不可教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不应在不可教处努力,而应在可教处努力。学校道德教育的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问题讨论到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有的人认为是低效的,有的人认为是无效的乃至负效的。究其原因,不同的人强调不同的方面。总的来看,涉及到学校道德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方方面面。 第一,就目标而言,过去我们的目标定的太高、太大,甚至有不科学的东西,习惯于制造学校道德教育的“神话”,认为其无所不能。只讲理想,不讲功利;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研究可能性。目标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达不到的东西又必须去做,就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等到出了问题,又反过头来批评学校德育没搞好,而不愿意静下心来科学地分析目标上的原因。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者来说,这样做似乎也有些不公正。实际上,为了尽可能地接近这样的目标,他们工作非常辛苦,心理压力也很大。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德育之累”。 第二,在内容上,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把这两者区分开来。经常的情况是,用政治教育来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只讲道德的阶级性,不讲道德的共同性。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经常性地跟着社会形势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有人打了个比喻,把整个学校德育比成一棵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树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壮,那么它的花必不鲜艳,果必不丰硕。例如,“”期间,许多人政治上跟着走,道德上却是两面派,伪君子。有人还指出,在内容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到了大学才讲怎样做人,把内容的序列给颠倒了。在这方面,应该很好地汲取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些宝贵经验,如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循序渐进,推己及人等。 第三,在方法上,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区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和应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与之相适应,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就出在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其结果就是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道德之情和道德之信。在这方面,与会者还特别强调教育者自身道德素养以及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的问题,认为只有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才能建构起真正的德育活动。如果讲马列的不马列,教道德的不过德,马列之教不马列,道德之教不道德,就必然导致整个德育的危机。 第四,在教育者方面,有人提出;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代沟扩大,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他们的生活时空的限制,在许多方面确实不适合或不能帮助今天的学生顺利地解决他们的道德难题。因此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批判,不能作为一个绝对正确的出发点,强制灌输。 当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普遍的师生关系的对立(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对立,青少年群体的一些反主流社会情绪)恐怕与此有关。有些道德难题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而应和学生们一道去学习,来尝试解决。在新道德的建设方面,师生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受教育者方面,有人认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变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得到重视。现代道德教育应关注这种受教育者的地位和需要的变化,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 第五,在外部环境上,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势必影响到学校本体德育功能的实现,即所谓“5+2=0”(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教育,其效果等于零)。有人指出,由于当前现实生活中社会主群体(指中年人,是孩子们的榜样群体)的特殊历史经验,目前大都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还有人追随18世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强调指出一个健全的完善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道德教育力量,而一个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对普遍社会道德的进步,特别是对学校道德教育起到消极的作用。 可以认为,比起学校道德教育的力量来说,社会制度的道德教化力量更为强大。 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仅要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更应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制度。 德育工作论文:国内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时至今日,我们面对的学生和过去的孩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想从自己班级的学生谈起。就拿学习成绩来说,我班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对待自己的成绩不在意,对他人的事情更是置之不理,成绩的好坏似乎和自己无关。还记得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火灾与抗震自救逃生演练,很多学生不能严肃对待这一问题。学校规定学生在逃生过程中要有序抱头、蹲下行走,可是他们随意奔跑,而且还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很有趣的游戏。每当我们老师在一起交流时,都觉得这种现象是当今学生的共性。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这和学生生存的幸福时代,他们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遇密切相关。而种种原因下成长的孩子也就形成了他们独有的特点。因为他们已经不是80,90后,而是00后。这样一来对教育者的要求也就增加了更多的课题。我的学校处于城市的郊区,学校就座落在家属区内,这里的学生不多,学生从家到学校的步行时间多则10分钟,少则1~2分钟。家长大部分是矿区工人和待业在家人员,他们的表现是对学生的学业并不热心,相反把更多关注放在孩子的吃喝和外在形象上。综合以上事件:我就在反思,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对待所有的事情都不入耳?是什么让学生如此这般的漫不经心?是“压力”吗?孩子现在所承受的压力确实很多,学习成绩、特长训练、各种考级……,以至于相对于压力的苦闷,孩子们选择了放弃,相反学会了享受,这和家长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老师单单利用身教影响学生远远不能达到目的,个人认为骨子里的问题还得从“根”做起,先学会爱父母,再学会爱他人,最后学会大爱,爱国爱人民。这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先入为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高度一致。面对这样的现象,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就承担了明显重要的角色。要想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起到作用,使孩子发生转变。个人认为德育工作的手段、形式和内容就显得格外有份量。 一、德育工作的组织手段 现在的孩子虽然见得多,听得多,对事物的新鲜感还是很在意的。小孩子和成年人的区别就是缺少自控能力,但是格外愿意玩。因此在玩中教育孩子就是一种难得的能力。所以工作形式一定要富有创意,能调动兴趣。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则是需要潜移默化的形式推进,我们现在德育手段也是很多种类可选,比如互联网,它将呈现你需要的各种资料,由其是异地的资讯全面而且便捷;还有电视这种媒体,开设了专为少年儿童准备的频道;红色旅游也是教育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家庭作业这一项将任务布置给孩子,在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据了解很多学校都把给父母洗脚的事情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写一篇作文。实际这种教育方式都非常值得提倡,要注意的是方案的可操作性,而且一定要有总结,抓住一切时机对此行为进行德育汇总,这个汇总主要是学生自身总结,最好是日记体形式,便于操作,利于改正。 二、德育工作的形式 在形式上建议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即使有些孩子已经看过了,也要集体重看。主要是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这种集体观看再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碰撞火花,让正义和真诚在孩子们的内心生根发芽。慢慢树立一种理想,明朗一种精神。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把握住类似的机会,比如利用好班会课和节日去设置主题。还有就是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感恩教育,挫折教育,每参加一次活动对孩子都是一种成长、成熟。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找到联谊校,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贵的都会让学生看到不同的同龄人的生活。我的一个学生韩明在一次习作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讲他坐车的事情,因为第一次做无人售票公交车,所以孩子故意把一角钱狠狠地投进了投币箱,使其发出的声音更像一元的。他心里暗暗自喜,赚了九角钱。回到家后他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很丢人,于是利用一次出门的机会他把上次欠的钱补了回去。我看到这篇作文后,在全班进行讨论,如果小韩下次还投一角钱会是什么结果?即使很多次后也没被车长发现,他的内心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是车长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小韩做错了事情敢于将其写成文章,你收到什么样的启示?所以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 三、德育工作内容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就传承了我们很多值得一个人一辈子受用的品质。能掌握其中的一条或几条就会使人完美起来。特别推荐老师们以《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内容开展活动。记得参加吉林省大队辅导员培训时曾观摩东北师大附属小学的少先队活动课,他们用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语言编纂出歌谣,排练出小品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我觉得这些内容我们依据学校自身情况都可以进行学习和应用。我们教育的孩子在未来的路上可能并不是什么研究家或学者,这就要求经过我们教育后的孩子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对得起养育他的父母和土地。而当今社会对老师的所有行为要求得很高,甚至有的老师都很难给自己定位,到底怎么做才能达到既不伤害到学生还能教育好孩子的目的?无耐和迷茫时常冲击着老师的头脑。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是应该以引导和教育为主,但是必要的严厉措施有时也需要做,这就要求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一己之力不可能解决一个孩子的成长问题,当面对难以管教,无从下手的孩子时,作为老师内心真的很痛苦,也很着急,教师的肩上承担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成长,还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老师这个职业任重而道远,社会各届在面对教育问题时,一定要相信老师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优秀的人。而老师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德育工作论文:市场经济下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广阔的开放市场,这种大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其看到自己未来事业的前景。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在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发生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方法上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定位,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 一、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第三是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质量要求。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向质量要效益,应培养出觉悟高、能力强、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适应商战竞争,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变化,强调制度的执行与制裁要奖罚分明。培养人才与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类型、规格、特点、素质及管理手段,必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则,我们的毕业生将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场经济给思想品德教育带来的困难。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 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教师要广、要快得多。因此,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当学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进行教育,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造成对在校生思想品德教育滞后的局面。 二、对在校生进行德育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应是: (一)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院校德育要坚定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由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 (二)加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引导德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其认识到如何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然而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使学生明白社会所容纳的并不都是时代所提倡的。价值的真谛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说到底,人的价值就是更多地为社会创造和奉献。进行人生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为什么,怎样生活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诱发他们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把社会理想、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做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德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思想和能力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总之,新时期的院校德育应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现代的人和国际型的人。 (四)德育管理制度和手段要与企业管理相衔接学校的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德育必须把参照系由封闭的院校教育转向人才市场和企业要求上来,这一转变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上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使之与企业的要求相衔接。如若不然,学生在校接受的是一套管理方法,到企业后是另一套,这将增加学生的不适应性,减低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为此,必须做到: 1、在日常行为规范上要与相应的企业要求衔接,把企业要求职工的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培养学 生日常行为的部分规范要求,同时要设置专业环境,在环境中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 2、德育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要与企业管理相适应。一位饭店的总经理说:“你们学生不及格还有补考机会,而在企业做错了一件事就难以挽回”。因此,在校的德育管理要与企业要求吻合。首先,应突出制度化管理,将规章制度熟知熟记,严格按制度办事,奖罚分明;其次,是在制度的执行上不能沿用“事不过三”、“下不为例”等旧的教育方法,制度不容违犯,否则就要受到处罚;第三,要适当减少耐心说服的思想教育过程,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企业化管理的环境。 3、使学生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创造条件使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在平时的学习、社会工作及各项评比和比赛中为他们设计竞争舞台,创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达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共同的目标导向下,进行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市场经济活跃,人才竞争激烈,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能否承受竞争机制冲击的淘汰和排挤?能否经受挫折的考验?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能在社会中经受住挫折和胜利的考验,这就要求德育应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到首位。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包括: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保健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着眼点,使学生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性和肌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性,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正确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社会环境,成为竞争中的强者。这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竞争的心理适应力。在校期间应为学生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竞争的环境,训练学生对竞争的适应力。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诱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积极参与竞争。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预见性。做好上岗前的心理准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了解人才市场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 5、加强信息反馈和教师的理论培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能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应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社会信息反溃经常了解社会思想动态,推断哪些社会事务可对学生产生影响,使教育走在学生思想意识形成之前。经常了解企业管理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扩充学生的应变能力。(2)要经常对教师进行社会主义德育理论的培训。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建设一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政治思想工作队伍,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需求。尤其是在社会变革的每次微小变化前,首先对教师进行理论指导,使教师具备指导学生的理论准备,注意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更新观念,紧握教育的主动权,使教育具有超前性。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力保障。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重在实践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总结。北京旅游学院管理系在德育上推出的“三自教育”、“学生行为守则”及参与各项活动的“严、细、活、竞、创”的五字要求和“教师形象”的讨论,正是在市场经济下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思考、探索和实践,相信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德育工作论文: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 一、从细小处入手,创设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开始,要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确实,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让学生从幼年开始,就在优秀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中成长。从目前的教育实际来看,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学校教育,延长教育半径,努力做到三个最佳结合。 1.学校教育结合主流文化 学校教育应永远处于德育工作的中坚地位,在德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逐年提高,时时处处要体现主流文化的脉动。要求学校在进行德育时,着眼于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教育活动都能从教育实践中把握时代特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我校自2009年开展“日行一善,诚信一生”教育活动以来,从“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三个方面,引导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由日行一善到日日行善,将抽象的德育融入师生的日常活动中,让善的理念植根于师生的心田,收到良好的成效。 2.社会教育结合社会实践 德育工作仅靠学校远远不够,德育工作离开了社会大舞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日常的社会教育中,只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让德育工作产生最大效能。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寻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在于德育的社区化和基地化。为开好德育社会实践课,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建立固定的活动课程基地,使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我们与荣成市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等单位建立联谊关系,将消防中队、荣鹰橡胶有限公司、道南于家村果园、花园社区居委会、市园林局苗圃基地、武警守备处看守所、孔家垃圾处理厂等九家单位,定为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开展活动,共同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活动基地的选定,为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践活动搭建了广阔的社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陆续开展了绿色军训、逃生演练、社会小调查、社区服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工作校内有场所,社区有环境,校外有基地,社会全帮扶,从社会的热点入手,化大为小,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分解、落实,逐一加以解决,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教育,特别是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教育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3.家庭教育结合传统美德 德育工作离开了家庭,就会沦为空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是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最佳选择,离开了家庭的德育就会形成短板效应。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先后开展了“世纪小孝星”“感恩母亲节”等系列活动,表达对父母、师长的尊敬和挚爱;利用假期开展“小鬼当家”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朝霞情系夕阳红”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爱老敬老,孝心感恩”活动。各班成立了“爱心服务小分队”,与周围社区和附近村庄的孤寡老人结成爱心帮扶对子,每周定期上门服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重阳节带领孩子们走进敬老院、老年公寓,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懂得尊老和爱老。这些活动尊重和激励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传统美德教育入手,鼓励家长的创造精神,积极主动地探讨亲子教育、亲情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达到家长配合、学生自愿、全社会受益的目的。 二、从细节处落实,锻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德育工作更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树品牌,只有创新才能形成特色,而品牌和特色正是源于细节的积累和褒扬。要尊重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鼓励在德育工作中根据校际实际,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紧贴学习和生活实际,编排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不求整齐划一,更不搞一刀切。 1.创新促发展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模式,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雷同,不抄袭,可以大胆引进先进经验,让德育工作紧跟时展步伐,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不上纲上线,但形式新、方法活,既喜闻乐见,又注重实际,这需要一线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并且激励德育工作者的劳动,多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让创新成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 2.开放办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要实现“三个面向”,更要融通古今,博采众长,最大限度地实现德育的社会化,广泛争取社会上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可能。要将德育工作引入社会中长期发展 规划,从不同层面加大对德育的重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德育倾斜。要细化德育的考核工作,在加大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比重的基础上,适当细化考核细则,淡化条条框框,灵活验收要求,对一线教育工作者加大尊重和激励力度,激励基层多出经验,多出精品。我校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家长助教进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家长的特长,聘请不同行业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开放的讲台,搭建了全新的教学实践平台,进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实现开放办教育。 3.品牌促推广 教育品牌是特色的集大成者。德育工作没有品牌就失去了特色。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活动不怕小,再小也可以在全国推广,经验不怕多,再多也可以成为大家的共识。有必要以学区和校际为单位,开展交流和互动,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努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差异,努力形成一校一品、一地一风格的百花齐放的德育教育新格局。德育工作无小事,要真正抓好并落到实处,需要教育工作者立足长远,脚踏实地,从细节入手,加快改革创新。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突破。 德育工作论文:构建和谐社会与职校德育工作的时代使命 摘要: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职校德育承担着培养“最重要素质”的任务。本文在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要求基础上,对职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诸如教育功能上的不对称、教育观念上的不适应、教育内容上的不同步、教育机制上的不协调等“不和谐”音符进行了现实反思,并对如何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程内外作了积极思考。 关键词:和谐社会;德育工作;职校;使命 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深刻阐述。“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①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措施、目标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职校德育工作如何顺承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培养广大职校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摆在职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 1.构建和谐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职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它必然对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重要手段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它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经济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向往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实现包括职业教育及职校德育工作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发展。“今后20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由传统粗放型方式转变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这种转变必然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的开发。”②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担负着这样一个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而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各行各业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的“质量”就包含了社会对职校德育成效的期望:所培养的毕业生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有与职业相匹配的良好职业道德习惯和科学文化技能,要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强烈意识和创造能力等等。 2.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和伟大实践触动并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反映在职校德育工作上,必然要求在德育内容、目标及工作的思维前提(即德育观)和环境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在契合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愿望的同时,也在通过舆论传媒和实践探索深化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与追求。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结了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建设这样一个社会,缺乏对包括职校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职校生两三年后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内化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及道德观,并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成熟。因而,德育内容上,除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包括和谐文明教育。从根本上看,和谐社会是指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矛盾全面和谐的社会,而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职校德育工作,就是要结合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实际,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并与社会整体发展达成统一,从而造就出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准社会成员。这就要 求职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德育观,即主体性德育观,并努力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符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职校德育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矛盾,必然对职校德育工作者实施“和谐德育”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中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③正是鉴于对其不能很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要这个“不和谐”的正确认识,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确定为今后一个阶段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教育部文件和周济部长的讲话中,都多次提到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通过服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合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④以就业为导向,是因为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具有支持作用、服务功能的优势,而就业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因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符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职校难免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职校在新形势面前定位清不清,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有没有很快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是否具有活力,有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职校发展的社会环境等。在这些矛盾面前,德育工作如何发挥“首位”作用、如何增强职校的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是对职校德育工作者实施“和谐德育”的素质和能力的考验。 二、职校德育工作“不和谐”音符的现实反思 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德育生态为立足点,审视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在坚持职校德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的同时,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进入20__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也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这些文件已经成为指导和促进职校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纲领。同时也昭示着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职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与人才培养目标与和谐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教育功能上的不对称。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它具有教育本质的所有属性,目标是育人,所培养的人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较高水平的包括道德素质在内的过硬的综合素质。然而,在一些职业学校,迫于竞争与生存的压力,虽然把“德育为先”喊在嘴上,其主导意识和行动上却偏重于单纯的技能培养。职校德育的价值何在?是保证这些掌握了技能的劳动者真正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社会才能越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让学做人和学技能成为职校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两翼”。实践已经证明,德育工作搞得好的学校其市场竞争力也更强。 2.教育观念上的不适应。基层职校德育工作者由于缺少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其德育理念往往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受传统的德育观影响,对职校生个体成长缺乏关照,往往用一个目标规格模式进行要求;对德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不清,方式方法僵化生硬,习惯于我训你听,把发生在校园的各种矛盾简单判定为对抗性质,看见心中就“憋着一团火”,要么不理,一理就激化,造成师生人际关系紧张;沿袭旧的教育模式,时代感不强,脱离德育实际,实效性差。这些表现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职校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增强,“管”和“灌”都已不适合变化了的教育对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主体性德育要求职校德育工作者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 3.教育内容上的不同步。德育内容只有贴近时代、与职校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会为学生关心和接受。对我的发展与成长有利没利,能不能帮助我解决现实问题,是很多职校生在对事物取舍前首先要想到的。因此,职校德育工作内容体系的构建也要围绕这两点进行,一是围绕职校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二要凸显时代特色和社会要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职校德育实现服务人和社会的和谐。职校德育要依据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生素质的新变化相应及时拓展教育内容,如实践、创新精神的教育,生态伦理观念的教育,团结、协作意识的教育等等。只有德育内容与时代要求同步,职校德育才会以其有效、有形的现实价值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不断加强。 4.教育机制上的不协调。在职校内部,各方面教育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德育工作者、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职业指导人员在接触和教育学生时要求的标准有高有低、倡导的价值观迥异,有时甚至形成对立,让学生无所适从,制约和弱化了德育效果。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项踏踏实实的工作,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能强化“恨铁不成钢”的浮躁心态,影响德育质量。在职校外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在拓宽职校德育视野的同时,也给职校德育工作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带来挑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才能使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真正转化为支持职校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仍需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程内外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⑤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职校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主力军,成为职校德育工作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要履行好这个使命,“和谐德育”必须成为职校德育工作不懈的创新目标与追求。笔者以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职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充满生机性、体现时代感、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其运作是和谐的。 1.人际和谐:实现德育目标的首要前提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⑥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职校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 教育,承担着唤醒职校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一是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职校生职校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问题入手,促进道德对象的道德社会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自发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2.管理和谐:确保德育成效的切实保证 职校内部管理涉及招生、就业、教学、实训、德育诸环节,管理系统的和谐与否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德育管理的和谐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在制约着职校整体管理的质量。管理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没有管理,和谐就缺乏基础,没有和谐,管理就缺乏方向。职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引导、教育,使职校教师摒弃思想上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实习实训与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与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二是健全管理机制,保证落实好德育工作的校长负责制,加强职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德育投入;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分层施教,使德育运行在和谐状态下进行。 3.环境和谐:学生德性成长的肥沃土壤 职校生德性的成长、发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有机情境。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吸纳这些情境中“情”的有益养分,使其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是职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首先,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要和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职业学校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塑造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其次,校园内部诸子环境要和谐。设施功能环境(如校园网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构成职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这些子环境中德育氛围形成与否、程度厚薄及子环境间德育目标与方式的整体协调性,在促进学生加强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和对其本身和谐、全面发展的深入理解上至为关键。 德育工作论文:开展中学德育工作探究 摘 要:以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为支撑的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的传播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和我们传统的控制能力。良莠不齐的外部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中学生选择和接受外部信息的自由度在扩展。因而,中学德育工作变得更为艰巨复杂。中学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好德育工作已成为1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分析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因势利导,做到趋利避害。 关键词:网络 德育工作 方法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应用与普及,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1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大信息量、传授平等、交流直接、预警及时等优势,大大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涵盖面和时效性;另1方面,网络的信息混乱、理性缺乏、管理困难和语言自由等问题,也为各种负面、不良信息的生存提供了便利,不少学生沉湎于网络聊天、游戏、网恋等不能自拔,这都给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压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需要更新理念、转变方法,积极驾驭网络,使之服务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为本,树立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念,把网络德育摆在学校德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网络德育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高在网络环境下搞好德育工作的艺术性,树立新的网络德育观和人才观,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校,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这主要指在承认理想目标、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存在着多样化、多层次的前提下,既要坚持主导性,也要提倡兼容性;在理想方面,既要坚持社会最高理想、全民族共同理想的教育,也要进行个人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的引导;在道德教育的层次上,既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也要加强以诚实、守信、尊师重教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传统道德教育,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 网络德育教育还要注意坚持现实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即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底蕴和管理方面的优势等,从而形成有个性的学校德育。科学性原则即要充分遵循中学生的德育心理发展规律,制订与年龄特征相适应的道德目标。在循序渐进和螺旋式提升中,实现网络德育目标。 2、中学应建立和健全校园网络道德机制,努力抢占网络中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牢牢控制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开创出1片德育工作的新天地 第1,学校要构建比较完整的校园信息化网络体系,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为学生创造在校上网的条件,把1些上网成瘾的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在校园网里,学生可在老师正确指导和有效监控下自由上网,获取科学的知识、信息。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开设校园网站和教师、学生个人主页以及校园论坛等,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同时学校要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组织正面信息上网,及时清除包括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1些封建流毒;境外反动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反动渗透直接危及到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的“逆流渗透”;有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黄色暗流;制造社会德育经济混乱的计算机病毒、黑客等等在内的不良信息。以纯净网络空间,确保网络信息准确全面、安全可靠。 在进行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的同时,要注意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并行之有效的方式,如动画和多媒体等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1体,体现鲜活的生机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还要以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等为契机,及时开展富有冲击力的网上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如54运动、抗日战争以及国庆、长征等政治性强的主题和“8荣8耻”、教育、消防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教师节和母亲节等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主题,在网上1些相关背景资料、图片和视频剪辑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身边的同学及其先进事迹上网,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先进带动作用。 第2,培养和锻造1批既精通基本的德育理论、思想素质过硬又具有良好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网络工作者队伍。 我们现时的德育工作者本身存在着与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陈旧;形式主义严重,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落后于时代,甚至落后于学生,对掌握运用新的科技手段缺乏积极性和认同感。 通过培训,可以使之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熟悉微机操作、网络技术和各类软件的应用知识,树立依靠科技增强德育工作生命力的新观念,自觉地把网络技术应用于德育工作实践;同时使其工作方法由单1为 综合,变机械为灵活,刚柔并济,并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德育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电子信箱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要重视师生的平等对话,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原则,把正面疏导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自主建构正确的道德理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还可以利用校园论坛和网络聊天室等环境的开放性、匿名性的特点,就1些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生活中重大时事和其他1些热点问题等,组织网上讨论和辩论,指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的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增进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交锋,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辨明真伪、区分善恶,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水平和德育鉴别能力,增强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 第3,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平等性、交互性、便捷性、即时性、开放性、广泛性等特点的积极1面,进1步做好德育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 1.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辨别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纪律、法制教育,以及向学生推荐有益内容和开展丰富的网上活动,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 对学生进行网络不良信息的鉴别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判断分析选择甄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其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德育工作者既要培养他们比较分析信息真伪和信息价值的能力,又要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主自律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网上能够自觉选择、吸收美好的正确的东西,摒弃丑恶的错误的东西,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 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并制订实施相关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网上行为,使其在网络世界的言行更加规范合理。德育工作者可以在网上转贴国家关于国际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学校方面也可借鉴国家计算机网络文件立法精神和其他1些非正式条例,再结合本校网络论坛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出现的1些情况,制订出1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道德准则,其中可包括《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条例》、《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违纪处分规定》、《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之类种种,并严格贯彻执行之。使学生网上行为自觉化,使网络管理日趋科学化、规范化。 2.开展网上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及时解决学生现实和网上生活的疑难问题,关注和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网络的隐蔽性、互动性为心理辅导和咨询提供了天然的好途径。在学校主页里专门开设了“心理课堂”,就“上网可能导致的心理障碍及如何预防和消除”、“怎样调节情绪”、“如何消除考试焦虑”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利用校园网开设心理论坛和网上心理咨询活动;还可以运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心理管理档案系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逐步建立起学生心理档案。 3.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设计德育教育主题活动,独立或参与研制开发各类别的德育教育的课件或软件,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完全改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被动受教地位,实现德育效果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当前的网络德育过程仍然是教师(教育主体)有效发挥主导作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自律能力和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指导学生自我设计或者参与开发各类德育教育软件,可以鼓励学生在对纷纭繁复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和摘录时,融入自己的1些想法和思考成果,同时将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又会增加了趣味性和交互性,这样做成的德育课件,必然带有很高的可观赏性和易接受性。从而在德育教育中引导学生由被动走向自觉。 3、要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3方的合力,积极构建3位1体的教育新格局,共同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 学校虽然是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学校要以大德育观的工作思路,使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都能明确各自在网络德育工作中的职责,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各种力量齐心协力、协调1致的教育网络系统。3位1体的德育教育格局可以使3者的教育在功能上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产生整体效应,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起1个和谐的平台。 在网上,学校可以建设网络家长学校和网络社区。互联网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平等性、自由性,为开办家长学校和网络社区提供了可能。 在网下,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科学引导,以提高家校互动的效益和家庭教育的水平。由于大多数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和监督的责任。因此学校首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家庭教育,对家长进行培训,条件允许,要使家长懂网络知识,提高家长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作用,把好学生在家上网这1关。建立家、校电子联系信箱,学生和教师都可以进入网上交流,家庭和学校可以互通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学校还要争取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顿,查封违规经营的不良网吧,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好的环境;对社区文化环境、社会风气进行综合治理,进1步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最终使学生有1个适宜成长的“土壤”和“空气”,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1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期望1蹴而就。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网络特点、功能,大胆探索实践,利用有利形势,克服不利因素和条件,稳打稳扎,方能收到实效。 德育工作论文: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全社会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在本质上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相统一的。 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又鞭策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二、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强调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鲜明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既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强调特别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治理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让广大青少年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也要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校长、每一位教师在这方面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一是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要首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部将在今后修订课程标准、审查教材内容时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 二是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更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要求纳入到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之中。学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考核班主任和教师的重要指标。 四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和联合有关部门,努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论文:班主任怎样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当前社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了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可塑性很强,如果在学生时代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先行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呢?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我国着名德育专家詹万生主任精辟地指出:“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了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为学校以后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我对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的爱心、关心、同情心、孝心、自信心等方面主流尚好。但少数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冷漠、自卑、胆怯、嫉妒、厌学等心理问题。这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监护人的原因和学生自身的原因。调查结果对我们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的德育教育对策提供了有益帮助。对此,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摆在学生良好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带着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2爱心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 要管理好班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班主任如没有“爱”字当头,就难以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而且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有魔力的教育力量。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有耐心、爱心,与学生贴心,关心他们每天在校学/!/习生活,关心他们成长,如学生饮食卫生,生活学习的困难……学生有病有事老师在场,及时帮助解决,情暖人心,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浓浓爱意。遇到学生有心理压力或思想包袱,班主任找学生对症下药,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通思想工作,解除学生的思想症结,使他们愉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 3抓好养成教育 日常行为规范虽然是小事,但它对人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尤其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明理诚信、助人为乐,教师要以身作则,迁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及时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学习《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教育中突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就学生品行方面进行加减分量化,坚持做到学生品行每周评一次,每天真实记录学生在校的表现,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4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 班级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都是通过班级开展落实。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而以生动真实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枯燥空洞的讲道理更能让学生接受。 4.1开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根据农村学生的情况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4.2组织各类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组织学生外出参加公益活动、文体比赛、外出游玩,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校内组织学生参加卫生扫除、宿舍内务整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俗话说:“一屋不 扫,何以扫天下”。如:以“我读书为了什么”为主题,让学生展开探讨、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想有所提高。 4.3定期召开家长会 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我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开展家访工作,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情况,保持教育学生的一致性,共同培养学生成才。总之,班主任要善于多渠道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解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育人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班主任肩负着育人、塑造人灵魂的重任,应义不容辞地做好德育工作,教好书育好人。 德育工作论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在这一阶段若教师和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便能促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在这一阶段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身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实践心得,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谈两点个人看法。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与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人,小学生的很多性格和品质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所以,班主任每天的言行和举动在无形之中给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若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班主任就得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即起到带头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从而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谦虚有礼貌,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待人和善,和蔼可亲,不大声说话;我们要求学生干净整洁,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穿戴整齐,不能邋里邋遢;我们要求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和同事互相尊敬,和睦团结……这样,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我们自己首先做到,就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树立一种良好的榜样形象,学生会在无意之中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模仿,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性格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 只是运用口头语言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理论说教,对于某些行动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有时并不能将其真正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所以,身为小学班主任,我们除了向学生讲授一些道德表面知识,还应积极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比如,我们可在周末,带领孩子们到本地的养老院,为孤寡老人带去温暖和问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和老人聊聊天,为他们唱个歌跳个舞,或者是端一杯热水,打扫打扫卫生,等等。这样,我们便能使我国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贤得到弘扬,使学生养成尊敬老人、敬爱老人、帮助老人的良好习惯。又如,在一些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或者是父母亲的生日,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张卡片,卡片上写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和对父母的祝愿,以此使学生产生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决心。另外,在清明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并借这一时机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胜利而浴血奋战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体会革命烈士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勇于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这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使道德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增强了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综上所述,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各种德育的途径和办法,使学生在获取各种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德育工作论文:创新性思维对德育工作的应用 1.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高职院校德育课内容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围绕育“四有”新人这个根本目标,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努力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下上功夫,在“实”字上见成效。为此,第一,要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出既能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又能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丰富知识含量,又能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具有可读性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第二,要加强教学研究,准确定位教学中的关键“点”,力求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解析疑点、找准切入点、着眼教育点。第三,要在教学中融入大量具有生活气息的典型案例,通过学习理论来分析案例,通过运用案例来掌握理论。总之,要通过德育课教学内容的传授,帮助大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进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德育课要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运用新手段、探索新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找准理论学习活动与大学生成长的结合点,把我们要说的同大学生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鲜明的语言结合起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为此,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影像资料,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等集结在一起,古今中外的有关内容都可以形象地表现出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第二,要运用专题式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难点和基本内容讲清楚,并依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第三,要运用讨论、辩论式教学,就一些学生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或分组辩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对疑点问题有明确认识,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理解。第四,要运用案例式教学,把现实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作为案例,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思考、研究,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当前德育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本文来自于《经济师》杂志。经济师杂志简介详见 3.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要有明确的领导机制和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高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德育课的领导,将德育课教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宣传、教务、德育课教学单位等部门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组织德育课教师大力开展德育课教学改革。第二,要有严格的准入机制,严格教师准入标准,制定教师岗位职责,防止不合格的教师走上讲台。严格教学纪律,制定讲台规范,明确要求教师不得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严格教材管理,制定教材编写和使用的管理流程,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编写和使用教材。严格教学督导,制定教学质量检查细则和办法,严肃处理督察不合格的教师。第三,要有快捷准确的反馈机制和合理的奖惩机制,要及时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汇集,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反馈给德育课教师。德育课教师也应主动深入到大学生之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在德育课教师中应树名师、奖名课,对教学成效显着的教师加以褒奖和宣传。第四,要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师资培养离不开资金保障,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也离不开资金投入保障,学校要合理制定德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4.创新教学途径,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德育课教学要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结合起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运用真理的力量武装人,通过良好的环境熏陶人,通过亲身社会实践教育人。第一,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教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把职高院校德育课教学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和讲座,并与德育课统筹规划,分工合作。要按照不同学科与课程的特点,促进它们同德育的科学结合,有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高质量、高品位、高辐射的高校德育课网站,让教师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回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上网对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与理解。第二,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引入课程教育,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只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 合起来,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才能实现学习和掌握理论的价值。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国情,开阔眼界,进一步锤炼思想、提高认识,这是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一种极好形式。具体做法: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考察,帮助他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大力开展为社会献爱心活动,把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加强基地建设,把德育课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德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教育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吸收。 5.结语 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实现德育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学途径、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以保持稳定高职大学生就业,高职院校稳步发展。 德育工作论文:对现代德育工作模式的初步探讨 王立(1960~),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 代性、开放性、竞争性、整体性、实践性等特征。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对现代德育特征的认识,新时期 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尽快实现运行模式的转变,即由单一型、封闭型、平面型向多元型、开放型、立体型转变, 实现德育工作的时代化、社会化、综合化。 以推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 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素质教育向德育工作提出更高 、更严格的要求,也为德育工作的根本好转提供了契机。现代德育要适应新的时代,尽快走出误区和困境,走 改革与创新之路。现代德育的改革创新是宏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新的工作模式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素质教育时代德育特性分析 确立和构建新的德育工作模式,要基于对德育工作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现时代德育特性的正确把握。现代 德育的特性则是指有别于传统德育特别是应试教育时代德育的显著特点。这些特征、特性或特点,是我们在实 现德育工作模式转变过程中不能忽略的。 1.时代性。现代德育是时代精神和时展对教育内在的需求。把握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最大限度地满足 社会发展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德育时代性的鲜明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从现时代教育的最大实际 ,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出发,来设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工作模式。 2.开放性。自身的相对封闭性造成传统德育工作效果的脆弱,使其对来自系统外部的冲击显得力不从心。 如学校内部关系上智育与德育长期以来形成一硬一软的格局,重业务轻政治、重智轻德的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 解决。学校德育在外部关系上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面对复杂、多样、生动形象的社会影响缺乏有力积极的 反馈能力。青少年易于接受新观念,教育者惯于坚持传统观念,固而学生对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取向 ,跟教育者有一定的差距。走出封闭,向系统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的新模式,将赋予德育工作鲜活的生命力。 3.竞争性。传统的德育在应试教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之前,也曾创造过辉煌。那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 我们的德育就好比在温室中养花。我们所倡导的观念在社会一直占有绝对的优势,其它什么别的观念意识可谓 不堪一击。所以,我们所宣扬的东西在人们的心目中生长得很顺利,根本不用担心风暴的袭击。然而,在市场 经济环境下,各种观念、思潮,包括积极有益的和消极有害的互相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整个社会。在这种情况 下开展德育,就好比在野草丛中种植鲜花,时时刻刻都在同不良观念作斗争,只有依靠真理的力量去战胜它们 ,才能使好的观念在学生心目中生根成长。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多方面的冲击是现实难以回避的, 增强德育自身的素质,提高德育的竞争力和实效性,在各种观念的相互激荡角逐中,破立相辅相成,批判坏的 观念,扶植好的观念,可以说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突出特征。 4.整体性。德育工作不是孤立存在和独立运行的,社会大系统、学校母系统和德育自身系统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制约着德育的功效。学生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受到社会广泛影响。学校德 育应当从影响学生思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提供给学生思想发展的客观条件,设计自身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 法。在提高学生品德素质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辨析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从而提高德育自身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反馈作用。同时,德育作为学校教育这一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德育目 标的实现既要寄托于学校整体的教育机制的发挥,又要促进学校各项教育要求的实现,激励学生全面接受学校 教育。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加强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整体机制,并促进其整体机制的发挥,而不是 凌驾于学校整体机制之上。脱离学校整体机制而孤立地抓德育,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另外,德育作为全面发展 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有自身的整体性。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 、相互衔接,形成德育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整体的观点也可以说是系统的大德育观。 5.实践性。传统德育包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德育也重视实践教育,但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和实验上。实践 的领域比较窄,时间不足,对学生的覆盖面也不大。实践不足,造成德育的说教化和学生对正面灌输形式的逆 反心理。理论高于实际,道德认识难以向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转化,又导致德育的空泛、实效性不强,这是我 们德育工作事倍功半的又一重要原因。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以养成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将给德育实践创造更宽松的氛围和广阔的时空领域。发 挥学生主动精神、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实践教育,将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又一显著特征,也是相对于传统德 育的最为重要的方面。 二、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构造德育新模式 面对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我们要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质,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 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凡超越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内容要坚决压缩。德育工作者要有广、 博、专、深的知识储备,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 间、效率、竞争、开放、信息、法制观念以及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爱好、特长;注重 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修养、心理健康和人 格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次要求,加强 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按照素质教育的 目标要求和新的德育观,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模式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1.变单一型为多元型,实现德育模式的时代化。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着眼于21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 要求,着力于德育内容的扩充和开发,在继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充实公民教育和心理 健康教育的内容。基本的政治立场教育如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祖国优 秀文化传统教育、近现代史教育等不能放松和削弱,但要力求简明、浅显、通俗,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注重质 的收获,而不是量的增加。在此基础上,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现代人。学校还应从养成教育、个性特 长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行为习惯;培 养学生勇于竞争、不怕挫折以及自信、坚韧、果断、机敏、谨慎、热情等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学有专长”的 素质,增强学生在技能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逐步达到自强、自主、自立、自育,以迎接竞争时代的挑战。 2.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实现德育模式的社会化。首先要建立健全德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学校要充分利 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 、军事训练基地、劳动锻练基地等。学校可采取组织学生调查、参观、讲座、报告、劳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利 用这些基地开展活动,走出德育单纯依靠灌输的狭窄天地。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因素,通过社 会热点问题讲座和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其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 体教育网络。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关 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学校德育营造一 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校在抓好自身德育网络建设的同时,要主动联络社会、家庭的力量,找出学校与社 会的联结点,确立学校、社会联系的实体。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社会德育委员会 ”,举办“家长学校”以及通过“信息通报”、“家长咨询日”、“家长教师互访”等活动,有效地推进德育 的社会化进程。 3.变平面型为立体型,实现德育模式的综合化。市场经济时代社会文化对学生影响是全方位的,学校德育 也应由单一、静态、平面教育向多样、动态、立体教育转变。一要在具体形式上变单一的灌输型为多样的渗透 型,使保持德育方法向着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如当前比较成功的情景陶冶法、榜样 示范法、行为训练法等。二要着力创造课程化模式,把德育教学、德育研究、德育活动课程化,成立专门的德 育教研机构,定时定量地组织德育活动,增强德育的学术性、实践性、权威性,使德育真正具有首位的地位。 三要探讨课堂德育渗透教学,研究摸索德育的渗透方法,挖掘德育渗透的潜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 一环。四要活化德育主体,注重寓德育于教师的表率之中。采取更为严格的规范、更为有效的管理和更加可行 的运行机制,调动和激发教职工育人的主动积极性和持久热情,使广大教职工时时处处发挥师表作用,以良好 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德育工作模式的转变依赖于人们德育观念的更新和对德育首位的由衷认同,当然也依赖于德育本身的作为 。在教育目标确定的条件下,究竟运用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抑 制和消除负面影响,是德育工作的艰巨课题。这方面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本文仅是初步的探讨。
人性化管理论文:浅议人性化管理的科学内涵 前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发展。作为正在向企业化经营过度的地勘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人”作为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人格,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合理利益,唯此才能实现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 传统管理模式下,管理仅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而进行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将人仅仅变成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 现代管理学认为,成功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即以人促产,管理就是调动人的潜力。而人性是复杂的,调动人的最大潜力必须充分了解人性,一切从人出发。 一、管理的实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企业的经理们为了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可谓煞费苦心,不堪重负,但却忽视了对内部员工的培养和潜力的挖掘。成功的管理者会真正地重视人:人人都是管理的主体,员工既是决策的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执行者,员工不是在制度约束下被迫地工作,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员工价值观念西化,更加强调个性、人的本性和人的独立性,导致人的需求多样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使得社会文化多样性、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科技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面对面的直接管理不再可能,员工的创造力和自我控制变得空前重要。在此条件下,管理应从传统的对人的控制转向对人的培养和激励。 既然人是有情感的复杂的动物,那么对员工的管理就不应该简化为几项生硬的制度和固定的模式,他需要的是管理者用心地对待每一个员工。在日本日立公司,公议桌是圆的,无论你在哪里座都不会感到低人一等,从而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在日本松下公司,松下幸之助看到员工正辛勤工作,便会为员工倒上一杯茶,并说上一句:“谢谢你的辛苦,请喝一杯茶。”海尔集团领导不搞命令主义而以请托之心面对员工,也反映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了解人本身 人是生产力中的特殊因素,他不同于生产资料、劳动对象,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每一个员工尽管职务、地位、年龄、外表各不相同,但作为人来讲,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点,即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需要,有比他人认为更多的智慧。因此,要了解员工,首先要了解人本身。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能力倾向和兴趣爱好。现代管理学认为,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匹配是获得社会人力资源最大效益的原则之一,理想的就业模式应该达到人-职匹配。因此管理者在进行岗位分工时,首先要考虑员工的不同人格特征。正是因为人具有多样性,管理者必须接受这一事实,而不能以本人的好恶作为评价员工的标准。 人既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也有尊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只有了解员工需要的客观性,管理者才不会因为某个员工为加班工资讨价还价而恼羞成怒;只有了解员工需要的多样性,管理者才会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加薪并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最优秀的员工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现实生活中,工作做得越多的人,失误往往也越多,缺点也暴露得越充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格言谁都会讲,可一到现实中就全部忘了。 人性是复杂的。人格特征是由遗传的、气质的、社会的和心理方面的所有因素综合而成,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不同的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会有巨大的差异性。因此,管理者不要轻言:我了解了我的员工。既然人性是复杂的,那么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处理方式就不应该是简单的、机械的。 三、企业管理要多一点人性化 1、给员工合理的报酬。既然生理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人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追求物质利益,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有的经营者认为,企业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只要员工能够承受,他们会把人工成本的支出降到最低限度。他们似乎没有认识到: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拥有一批没有充分发挥能力的员工,而提高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把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些企业领导习惯于要求员工无私奉献,对工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殊不知,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尚,也不可能长期如此,因为他需要生存。上海易初通用机器公司提出:“企业应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员工应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科技和管理需要。”这样的提法是不是更具有说服力? 2、以自己期望员工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员工。如果你期望员工尊重你,你就应该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个员工,而不管他是什么职位、什么级别;如果你期望员工服从你,你就应该学会认真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一切我说了算”;如果你期望员工对你忠诚,你就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员工,而不是一方面大谈“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一方面却屡屡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你期望得到员工的赞许,你就应该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及时提出表扬,而不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动辄处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希望别人伤害你,你最好也不要伤害你的员工。 3、及时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在任何一个单位,员工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牢骚、抱怨、甚至愤怒等不满的情绪,只是不满的程度不同,表达不满的方式有时激烈、有时婉转。这些不满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多的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甚至直接影响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的效果。但企业的领导者往往不愿意面对矛盾,把员工的不满当作小事,并且把部分人的抱怨当作幼稚、愚蠢或无事生非,因而予以忽视。更有个别领导,认为员工提意见是有意跟领导过不去,让领导下不了台,因而表面勉强接受,实则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事实上,能够表达不满、勇于提意见的员工大部分情况下正是其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方式,他可以帮助管理者认清管理中存在的不协调因素,然后加以改进。试想,假如一个单位不管工作中存在多大的缺陷,所有的员工都表现得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那么这个单位还有前途可言吗? 4、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通过对人的需要的分析得知,每个人不仅有生理上的基本需要,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权力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而且合理满足这些较高层次的需要可以更好地激发人的内源性动机,使员工保持更稳定更持久的工作动力和热情。既然人有多重的需要,那么员工的积极性就不仅取决于他挣了多少钱,还取决于他怎样挣钱,今后是否能挣更多的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员工尽管内心有强烈的自我成就的需要,但由于害怕被人视为“有野心”、“不安份”,这种需要实际上经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而越是被压抑,这种愿望则越强烈。 给员工更多的发展机会,首先要求领导者有“成人之美”品质和“容人”的气度,象关心自己的前途一样关心每一个员工的发展;其次要让员工更多地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拓展员工的发展空间;三是要使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为每一个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其逐步实现;四是要为员工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其具备与其职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进步。 5、管理是一门研究人的艺术。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虽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但可以通过管理者的用心体会和不断探索,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日本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后滕清一原是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后来投奔松下公司,在担任厂长时,工厂失火烧掉了。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恐慌,以为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不料松下接到报告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好好干吧!”松下这样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以往,即使只是打电话的方式不当,后滕也会受到松下的严厉斥责。松下的这种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类的心理。在犯小错误时,本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严加斥责,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犯下大错误时,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没有必要去给予严厉的批评了,反而不如对下属进行情感教育。 为了尊重员工的自我意识,摩托罗拉公司对员工实行“个人承诺制”,由员工自己设定工作目标,作为其对公司的“承诺”,并当作公司对其业绩检查和工作评价的准则;为了遵循执行的及时性原理,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即: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一分钟惩罚;为了将人性化服务经常化,富润集团总结形成了《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针对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做出了60条具体规定,使员工的呼声意见有人听,冷暖有人问,急难有人帮,好人好事有人夸。 6、人性化管理从点滴做起。今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荷兰队打入了半决赛,为了满足球迷看球的愿望,荷兰全国的警察都放了假,就连国会也对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大连三洋制冷公司制定的《员工五准则》在第一条“严守时间”中提示员工:“当您由于身体不适、交通堵塞、家庭有困难,不能按时到公司时,请拨打7317375,通知公司”。在这里没有单纯“不准迟到”、“不准早退”的硬性规定。湖北局一二五队去年春节正值施工高峰期,工程公司的大部分职工不能回家过年,公司经理丢开自己年迈的父母、妻儿只身到工地与职工团年;将手机免费提供给每一位职工使用,给亲人拜年、报平安;大年初一,队部领导班子成员给在宜昌的职工家属集体拜年、慰问。队团委组织单身青年集体过中秋,地勘处给工地职工买电热毯,对外聘工、临时工和正式工统称“员工”,这些都虽不是惊天之举,甚至微不足道,但都体现出领导者的仁爱之心、关怀之情。如果我们的每一位经营管理者心中时刻装着职工,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忧职工所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会自然流露,而不需要去刻意的追求或表现。 人性化管理论文:试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性化管理 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 人性化管理 考前准备 考试实施 后续过程 论文摘 要: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中应实施人性化管理,即要在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后续过程三个阶段,在各个环节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尊重考生权益和需求,积极主动地为考生提供和谐、支持的服务体系和考试环境,使考生的自身价值在考试中得到最大体现。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简称CET)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尝试,它已经以其考试命题的科学权威性、组织的严密性和分数的可比性在国内得到公认,受到了英语学习者的重视,其社会影响力及关注程度也在逐年提高。部分人事部门已把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甚至愈来愈多的境外和国外高校把四、六级考试的成绩作为录取我国大陆学生的英语能力证明。 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强化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功利性,对考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考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作弊手段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部分考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采取各种作弊手段,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受到严重挑战,甚至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带来负面影响。二是随着近年来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多、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替考”、手机短信作弊、漏装错装学生答卷、听力播放出故障、监考教师不按时到位、考生对考试形成消极评价等现象仍然频繁出现。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降低四、六级考试的功利性,使四、六级考试回归本位,我们认为,在考试管理中应实施人性化管理,是促进四、六级考试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性化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一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人的需要、情感、权益等人性要素,使人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管理理念。在考试工作中的坚持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就是要积极主动地为考生提供全面、合谐的服务体系,赋予考生人文关怀,构建公平、公正、安全、和谐的考试环境,使考生自身价值在考试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目前,在考试中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已基本得到论者的广泛认同①,但在实践层面上却少有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为此,我总结多年的考试管理经验,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备考过程的人性化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考试的管理都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做精心、细致、周全,甚至繁琐的准备工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为报考人数多、考试规模大,又是全国统一的教育考试、社会关注度高,因而对考前准备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工作内容上来讲,其考前准备工作包括报名通知的下达、学生报名、信息核对、数据上报、考场编排、准考证的制发、考试其他材料(如监考须知、诚信考试承诺书等)的准备、考务人员培训、试卷的运送、考场布置等,环节众多、事务繁复。在这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求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如下事务。 (一)人性化的考前氛围营造 报名通知下达后,考务管理者要根据通知精神,结合高校实际,努力营造人性化的考前氛围,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状态,积极备考。 人性化考前氛围的营造,涉及学校各方面相关人员的参与。考务管理者要及时把四、六级考试的相关信息(如具体考试时间、考试场地其它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学生。导师、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学实施和管理者要利用班会、主题活动、英语课程教学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英语能力观,激发学生对考试与评价的需求,引导学生淡化四、六级考试成绩的功利性;同时加强诚信教育,严肃校规考纪,形成“诚实答卷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师生共识。学校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网络、悬挂标语等进行考前动员和考纪宣传,帮助学生熟悉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调整考试心态。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如安排足够的自修教室、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考前辅导等,为学生创造人性化的考前环境。 (二)人性化的报名准备工作 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人数众多,规模较大,为减少错漏,报名工作最好利用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统一实施网上报名。这种方式相对摆脱了时空限制,极大地方便了考生。学校可以通过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网络实验室为学生网上报名提供便利。如果有些学生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在规定时间内报名,要在不违反原则和相关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现场报名或者其他方式及时帮助他们补报名,避免学生错失考试机会。 报名结束后,及时整理并打印报名考生材料,通知考生核对个人信息并签字确认,尤其是考生照片和身份证号码不能张冠李戴,要避免信息错误。进行数据整理并编排好考场后要及时印发准考证,让考生及早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和相关要求,使考生能够提前熟悉考场并有充足的时间做好考试准备。 (三)人性化的考场环境管理 考场环境的和谐与否对考生的思维准确性、创新性、活跃性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是影响考生考试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关考试成败。 考场环境包括施考的自然环境和施考的社会环境。在构建人性化的施考自然环境时,要充分尊重考生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加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考场周围的安静,避免杂乱干扰;可利用指示路标、提示板、彩旗、横幅、标语、考场分布示意图等帮助考生熟悉考场、形成正确的考试心理;考场内要确保室内采光条件良好,桌椅摆放整齐,地面打扫干净;要安排医务人员为考生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为考生提供饮用水等,这些都是考试软环境的管理人性化。施考的社会环境管理,要在政治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上下足功夫②,要以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为抓手,促进考风建设,为考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考场环境。 (四)培训人性化的考务人员 考务人员即考试工作人员包括相关保卫医疗后勤人员和监考教师等对于考试的如期顺利成功举行具有不容忽视的保障作用,对他们进行考前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考试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监考教室外的考务工作,即考场的外围工作,包括环境的布置、考生的疏导、考场的巡查、紧急事件的处理、试卷的领送、分发、回收清点等。监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考试教室内具体实施监考。这些工作是考试顺利与否的直接因素。因此,考前要对以上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要求其正确对待考试工作、更新的考试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和正确的爱生观,尊重考生、关心考生,对考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怀爱护。同时,严格按照大学英语四、六级监考操作规程进行扎实的业务培训,使各人员明确职责、科学分工、各司其职,形成一支训练有素、服务意识强、业务素质精的高效工作队伍,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 二、施考过程的人性化管理 在施考过程中,考务管理者和考务人员要尽可能地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服务于学生,用以人为本的观念理解学生、对待学生、关怀学生,既严肃认真地维护考场纪律,又态度和蔼热情地关怀考生。在考务行为、考务语言、考务礼仪上充分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在浓郁的考试氛围中,即使经过精心准备,考生都会有一定的紧张情绪,在开考前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或者播放一些温馨提示来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使放松心态,积极应考。各种考务行为中最能体现出人性化的是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事先准备一些备用考试用具如铅笔、橡皮擦、钢笔、耳机等,由专人负责,为那些忘带考试用具的考生提供雪中送炭式的帮助;如考生临时丢失或忘记携带准考证,可以通过考场对照单、考生座位表、考生签名册、班主任和同学证明等各种方式仔细核对确认相貌与身份,核实后安排考生进场参加考试;对一些特殊考生,如行动不便、患有疾病的,要安排人员接送其进出考场。 缓解考生的紧张焦虑心理,要求监考人员在监考过程中运用人性化的考务语言。要做到严肃而不失温和,亲切而不失庄重。考务语言应具有服务性和技巧性的特征,保证音色优美、语音清晰、语气柔和。如在提示考试剩余时间时,把“还有15分钟,要抓紧时间”这样的指令性语句改为“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请注意掌握”这样的提示性语句;将“严禁作弊”改为“请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答案”或者“请个别考生要充分相信自己,不要盲目相信他人”,同时用眼神向该生示意。这样,既尊重了考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警示作用,也充分体现了监考教师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考务礼仪要求考试工作人员不能穿配走路时发出较大声响的衣服、首饰、鞋,不能携带手机、游戏机、图书等影响考生应试和与考试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不许在考点(场)内大声交谈喧哗,尽量统一着装,减少在考点内的不必要走动。监考时不要长时间站在某一考生旁,不要做与监考工作无关的事情。要做到业务精通、态度平和,“严”而不“凶”,“热情”但不“迁就”,严格按考试操作要求细心操,用人性化的方式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三、考试后续过程的人性化管理 考试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整个考试过程的终结。考务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考试的后续过程需要管理,而且也离不开人性化的要求。如考试档案管理、成绩、成绩单领取、考务组织情况调查与反馈等。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资料包括考试的原始报名资料、考场安排、考生签到单等,在考试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并归档以务不时之需。在成绩时,要通过校园网或班主任通知学生及时查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每年的六月、十二月各有一次考试,成绩单在十月和次年三月才能到达学校,对于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大屏幕等各种方式通知学生领取。但对于许多参加完考试就毕业离校的毕业生来说,如果以传统的形式下发,容易造成学生成绩单的遗失,给学生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可以把这些成绩单保存在考试管理部门,并通过相关班主任或校园网通知学生,让学生在个人方便的时候前来领取,这样就可以确保成绩单发放到学生本人手中。另外,要及时将考试成绩提供给相关教学单位,使之根据考试成绩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管理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考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如访谈、问卷、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对考务组织情况的调查,及时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对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提出改进工作的可行性建议,为以后组织各类考试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借鉴。这也是四、六级考试人性化管理的应有之义。 四、考试人性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全国统一的教育考试,因此实施考试人性化管理必须以规范、科学的管理为基础。如果没有全面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化的考评机制就直接实行人性化管理,最终只能变成“人情化管理”,达不到真实测评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从而悖离于四、六级考试的设立初衷。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四、六级考试人性化管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学校对考务工作者的监督、工作人员的相互监督、考生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的三级监督机制③来确保考生的基本权利和需要,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保护工作人员与考生的双方权益。 总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实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后续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使四、六级考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全面促进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性化管理论文:谈人性化管理对门诊高年资护士的管理体会 [摘要] 目的 通过加强对高年资护士的管理,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结果 较好地发挥了她们的优势,克服了存在的不足,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高年资护士不是医院的负担,同样是一支可塑、可开发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门诊;高年资护士 高年资护士对医院来说是一支可塑的,可开发的人力资源。本文讨论如何通过加强对高年资护士的管理,提高其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护士总数11名,设护士长1名,除护士长外均为高年资护士,护龄在25~33年,平均年龄47.8岁,都为中专毕业,护师7名,主管护师3名。“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将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处理放在重要位置[1],笔者自2002年来运用此管理原则,经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 2 高年资护士素质分析 2.1 有利因素 高年资护士护龄在25~33年,护理经验丰富,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良好,处理事情老练、果断,责任心较强,医疗服务中法律意识较强,80%高年资护士乐意在轮流室工作,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 2.2 不利因素 高年资护士身体素质较差,部分高年资护士家庭事务多,调班频率高,严惩影响科室正常排班及安全医疗,部分高年资护士自尊心较强,或倚老卖老,影响科室的团结协作。 3 方法 3.1 重视护士的需求 3.1.1 满足护士被重视的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长了解科室每位护士的性格和特长,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充分尊重和发挥她们与患者良好的沟通技巧,处理事情教练、果断、责任心较强,医疗服务中法律意识较强的优势。当某位护士向护士长提建议时,首先表示感谢,如确实可行,尽快落实,使她们感到被重视、依赖。这样,科内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护士们的临床经验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和肯定,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1.2 适当满足护士休假的需求 在保证上班人数、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休假的需求,使她们上班时安心,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护士有喜事去祝贺,丧事去慰问,难事去帮助[2]。护士长应急护士之所急,如当某位护士有急事,即使她正当班,宁愿召集其他休息的护士回来顶班,也要让其解决燃眉之急。这种人性化的管理使她们心灵深处受到感动,并能化做努力工作的动力[3],让大家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情去工作。 3.1.3 满足报护士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笔者将在自学、外出学习、继续教育中所学的知识通过早会、业务学习等方式传授给她们,使她们逐渐接受新观念,如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候诊、门诊输液病人,更注重个性、人本的服务,体现多元化服务质量[4],同时,通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增加新的工作内容,不断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她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不会感到被社会淘汰。 3.1.4 满足物质需求 物质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护士长关心科室的奖金,与科主任一起努力提高科内奖金,提高护士待遇,奖金分配时,适当拉开距离,奖勤,奖先进,使护理人员树立:尽其职,取起值,获其荣,惩其误的观念。 3.2 以身作则,发挥护士长的表率作用 3.2.1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积极参加护理新知识的培训与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业务能力,在才能上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分析解决业务问题能力、科学管理和计划能力,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抢救病人时,保持头脑冷静,条理清晰,掌握要领,有效地落实抢救措施。 3.2.2 尊重护士 采用“换位思维”来理解护士的具体处境,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和肯定她们的优点,对不足之处采用个别提醒,避免当众批评,以启发、鼓励、商量的语气进行沟通,诚恳和宽厚地对待每位护士,耐心倾听她们的心声,鼓励有意见当面提出,心平气和地解决,接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以德服人,以情动人,增强科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2.3 起表率作用 护士长在科室遇到困难时,应走在前面,以此行动得到护理人员的信任,处理事情公平和公正,以大家的利益为重。护士长具有谦虚和谨慎的工作作风,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不断修正工作上的偏差和不足。工作之余,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院内或院外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内部的情感交流,消除工作中发生的一些摩擦和“疙瘩”,建立友谊,开阔视野,同事间互相协作,增强了团队精神,提高了护理整体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 3.3 强化管理 制订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各班职责,用制度管人,把各项工作细则流程化,整理成本放在各个工作区域,利于执行,使她们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改善工作流程,运用温馨提示和醒目的警示和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每一位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实施,既方便病人,也有利与护士操作。不断培养护士的主人翁精神,关心门诊发展。强调主动服务,重视医院形象,教会她们掌握留信患者的技巧、沟通技巧、处理意外问题和投诉技巧、价格观念的运用等,使她们的觉悟不断提高,引发护士发自内心地对病人负责的真实情感,把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延伸和升华,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感到失意,工作起来更有热情,自觉落实防范措施,才能保证优良的服务质量。 4 结论 门诊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病人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和第一感受,同时也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5]。将人性化管理原理应用于门诊高年资护士的管理后,护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自主权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同事间关系融洽,心情舒畅,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护士热情和蔼诚恳的态度可以缩短与病人的距离,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依赖,让病人感到护士的关爱与帮助,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从每季度科室发放的病人意见征求表中统计,门诊护士工作满意率达98.8%,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实现护士的终身价值。因此,高年资护士不是医院的负担,同样是一支可塑、可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行政上的约束,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人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经营人心才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服务是医院的命脉,工作人员乐于服务,病人感受满意的服务,把医院的品牌优势传播给周围人群,培养永久顾客,吸引新顾客是医院谋求长远利益的上策。 人性化管理论文: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 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 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最佳结合。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护理管理;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也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部主任根据我院现状将人性化管理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 1 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1)临床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并以特殊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工作,具有轮流值班的特点,长期的生物钟紊乱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造成心理压力。 (2)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病人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而且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高要求,多重的角色行为及角色要求常常使护理人员力不从心,身心疲惫,职业压力感增加。 (3)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护理工作负荷过重,护理技术操作较为复杂,劳动强度较高,护士易产生精神紧张情绪,害怕差错事故发生。 (4)护理工作虽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社会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的观念,社会观众对护士的信任度较低,使护士自感地位较其他职业低,且护士的收入与工作的繁忙程度不成正比,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感。 (5)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等要求全方位提高,护士工作压力无形增大,护士应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否则将会遭到病人和家属的投诉,继而失去医疗市场。 规范服务语言、强化礼仪、礼貌。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模式框架,修订岗位服务用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并纳入护理考核中,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礼仪培训,规范语言语调、手势、站姿、走姿,恰当的手势,得体的语言。如:见面先问“您好”,开口加称谓,话前先用“请”字,操作失误先道歉,操作结束先谢谢。 护理措施人性化,让病人感悟护士的真情,制定了“首阅负责制”、“限时服务” ;“ 八声”即来有“迎声”走有“送声”等。“十个一”即“一张报纸,一个温馨电话” 、“做好入院介绍和指导”等。术前、术后访视制度,术中关怀制度,减轻了手术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在进行护患沟通时,在不同场合,要运用适当的语言,科室每半月召开工休会,广泛征求病人意见,对出院病人要询问其对“出院指导”掌握的情况,并进行电话随访,各科室根据自身科室的特点,制定爱心卡、温馨提示卡等。营造一个人性化就医环境。 欧洲著名管理学家凯文·汤姆森的著作《情绪与资本》。它是八大管理新思潮之一,受到全球企业管理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它由内外在情绪资本组成[1]。医院的外在情绪资本存在于病人及其家属的感受。内在情绪资本存在于医院内部员工的忠诚与感受、服务一种态度,它需要热情。服务是一种感受,医院需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超期望服务,那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进行人性管理。护理管理者处须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先让护士感动,让护士满意,只有护士感动了,才能因感而动,用心去做,这样才能让患者从医务人员的眼神里感知到真诚的爱心,继而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2 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首先护理管理者要充分尝试护士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发自内心的理解。 (2)必要提高全体护士的认识,追求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是在严格管理下的人性化,不能丢弃管理原则。在制度管理中,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以制度管理为基础,我院追求的创新管理,就是两种管理的和谐统一。强调的人性化管理,就是提醒管理者,不要仅仅把人看成是工作的一部机器,要重视人的心理需求,启发员工的工作创新思路,尊重每个人的想法,让员工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发其更大潜能。 (3)重视人的因素,护士长应成为支持领导型和沟通型专家。因为护士长的支持是影响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护士长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管理者即是服务者的思想,努力当好护士姐妹们的公仆,为护士们培训、提升、展示各种才艺搭建资源平台。关爱护士姐妹,关注护士们的工作压力状况,及时给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如适当的人力配合,实行弹性排班制,多关心中老年护士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切实帮助解决每一个实际困难,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引导青年护士以诚相待、和睦相处,努力创造条件,充分满足护士的求知欲望。想尽办法预防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4)强调团队精神。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什么因素使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首先是一个组织的凝聚力,有了团队精神,那将是很难被战胜的。我们的护士长应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注意以身作则,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冷静果断地处理问题,关爱、理解、尊重护士姐妹,融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自身的品德直接影响下属在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并采取多渠道,不同形式学习;最终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觉与医院、科室荣辱与共的好风尚。 (5)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护士长对下属护士的优缺点应了如指掌,继而做到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员主动参与科室管理,人人都有责任感,并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全员素质的提高的同时,科室护理质量当然得到相应的提高。 (6)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基本生存利益的保障。 3 我院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通过对全院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后,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了护士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全面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差错投诉纠纷明显减少。 4 讨论 笔者认为人性化管理即追求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最佳结合,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赋予了每个员工价值感、归属感和进步感,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人性化管理论文:论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性化管理;教书育人 【论文摘要】文章在阐明教师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是教师育人的要求这两个方面说明高职院校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从尊重教师、激励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的主要思路。 中国高职院校正在蓬勃兴起,这支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人才培养基地已显现出它巨大的作用。中国高职教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据2006年的统计数字,已经发展到1009所高职院校,这得益于中国社会、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以新型的、民主的方式和方法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也就是施之以人性化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吸引优秀教师,留住优秀教师,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一、教师人性化管理 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加快,人们更注重于如何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在团体中实现自身价值,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正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日益为各层管理者所理解而不断得以应用。 (一)人性化管理 就是通过对员工本身特性以及员工和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剖析,在及时、有效满足员工多元物质、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恒久良性互动,确保组织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 人性化管理,将人视为管理的主体和核心,以尊重他人人格为起点,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重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树立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思想,强调要了解人的特点,关注人的需要,开发人的潜能,将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置于管理的核心,使管理充满人情味和激励作用。 (二)教师人性化管理 就是在整个学院管理过程中,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各项管理活动都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和合理利益,提供教师展示个性的机会与发展自我的平台,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实现学院发展的目的。 学院的管理是制度的管理,更是人的管理、情感的管理。教师人性化管理,把学院看成是一个整体,是全体教师的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完善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激励制度,保障全体教师合理的、合法的权益,实现一个用事业留人,用条件留人,用情感留人,用待遇留人,力争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冒得出、流得动”的用人机制,营造齐心协力抓教学的氛围。 二、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确保教师经济地位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教师的精神需求也很强烈,他们求知进取、善于思考、喜欢说服、讨厌压服,同时,为人师表的社会期待和强烈的自尊心,促使教师能自觉地严以律己,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有着追求事业的强烈愿望,其事业心、责任感强烈而持久。 (一)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教育是伴随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肩负着大规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总理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 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时期,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十五”期间,高职教育需为社会输送2200多万名高职院校毕业生。面对这样强大的教育需求,高职院校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压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是教师育人的要求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一个院校的灵魂,是院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院校进步和发展的前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治校的重要战略。 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是一种以掌握特定的生产技术以及与该生产技术有关的科学知识为主的专门教育,既有文化基础课程,又有专门教育所特有的专业课程,以及在技术教育中占特殊地位的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课程,还有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这种特殊的社会作用要求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要具有发展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作为高职院校则需要人性化管理的价值观去构建一个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机制和环境。 三、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的主要思路 教师人性化管理,尊重是前提,爱护是基础,信任是动力,善待是关键。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管理过程中,只有尊重教师、激励教师、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使教师不断地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高职院校把教师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学院管理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有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 (一)尊重教师,是高职院校人性化管理的前提 学院管理的秘诀在于尊重教师。人的管理就是人心的管理,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得到尊重,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尤其突出。严格的管理是不完整的管理,是一种脆弱的管理,是缺乏人性的管理。惟有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给教师充分成长的自由空间,才能唤醒教师的潜能,才能使教师身心舒畅的放开手脚工作,才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才能使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激励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的关键 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高职院校应该全面关心教师的需要,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给教师提供各种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形成教师持久的激励动力,注重学院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较丰富的物质待遇是留住教师的基本条件,而精神需要主要是指政治思想需要、求知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成就需要,精神需要具有持久性的激励特点。通过完善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激励制度,保障教师合理的、合法的权益得到尊重,克服少数教师在荣辱地位上独享利益的弊端,使全体教师得到全面、有效的激励,把管理的外驱力变为内驱力。 (三)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高职院校教师人性化管理的保证 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高职院校给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场地、设备、教学器材等,这有利于正常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良好的硬环境是办学的优势。但软环境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领导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对管理教师的规章制度、管理教师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要更具有人性化。 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进展离不开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来源于简单和谐、竞争进取和齐心协力的心理环境,可使教师心情舒畅、心理平衡、精力专注,有利于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信高职院校通过推进教师人性化管理,定会摆脱经验管理的泥潭,迈上科学管理的台阶,登上文化管理的殿堂,创造高职教育的辉煌。 人性化管理论文:试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性化管理 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 人性化管理 考前准备 考试实施 后续过程 论文摘 要: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中应实施人性化管理,即要在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后续过程三个阶段,在各个环节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尊重考生权益和需求,积极主动地为考生提供和谐、支持的服务体系和考试环境,使考生的自身价值在考试中得到最大体现。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简称CET)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尝试,它已经以其考试命题的科学权威性、组织的严密性和分数的可比性在国内得到公认,受到了英语学习者的重视,其社会影响力及关注程度也在逐年提高。部分人事部门已把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甚至愈来愈多的境外和国外高校把四、六级考试的成绩作为录取我国大陆学生的英语能力证明。 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强化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功利性,对考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考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作弊手段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部分考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采取各种作弊手段,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受到严重挑战,甚至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带来负面影响。二是随着近年来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多、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替考”、手机短信作弊、漏装错装学生答卷、听力播放出故障、监考教师不按时到位、考生对考试形成消极评价等现象仍然频繁出现。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降低四、六级考试的功利性,使四、六级考试回归本位,我们认为,在考试管理中应实施人性化管理,是促进四、六级考试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性化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一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人的需要、情感、权益等人性要素,使人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管理理念。在考试工作中的坚持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就是要积极主动地为考生提供全面、合谐的服务体系,赋予考生人文关怀,构建公平、公正、安全、和谐的考试环境,使考生自身价值在考试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目前,在考试中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已基本得到论者的广泛认同①,但在实践层面上却少有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为此,我总结多年的考试管理经验,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备考过程的人性化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考试的管理都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做精心、细致、周全,甚至繁琐的准备工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为报考人数多、考试规模大,又是全国统一的教育考试、社会关注度高,因而对考前准备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工作内容上来讲,其考前准备工作包括报名通知的下达、学生报名、信息核对、数据上报、考场编排、准考证的制发、考试其他材料(如监考须知、诚信考试承诺书等)的准备、考务人员培训、试卷的运送、考场布置等,环节众多、事务繁复。在这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求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如下事务。 (一)人性化的考前氛围营造 报名通知下达后,考务管理者要根据通知精神,结合高校实际,努力营造人性化的考前氛围,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状态,积极备考。 人性化考前氛围的营造,涉及学校各方面相关人员的参与。考务管理者要及时把四、六级考试的相关信息(如具体考试时间、考试场地其它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学生。导师、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学实施和管理者要利用班会、主题活动、英语课程教学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英语能力观,激发学生对考试与评价的需求,引导学生淡化四、六级考试成绩的功利性;同时加强诚信教育,严肃校规考纪,形成“诚实答卷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师生共识。学校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网络、悬挂标语等进行考前动员和考纪宣传,帮助学生熟悉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调整考试心态。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如安排足够的自修教室、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考前辅导等,为学生创造人性化的考前环境。 (二)人性化的报名准备工作 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人数众多,规模较大,为减少错漏,报名工作最好利用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统一实施网上报名。这种方式相对摆脱了时空限制,极大地方便了考生。学校可以通过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网络实验室为学生网上报名提供便利。如果有些学生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在规定时间内报名,要在不违反原则和相关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现场报名或者其他方式及时帮助他们补报名,避免学生错失考试机会。 报名结束后,及时整理并打印报名考生材料,通知考生核对个人信息并签字确认,尤其是考生照片和身份证号码不能张冠李戴,要避免信息错误。进行数据整理并编排好考场后要及时印发准考证,让考生及早了解考试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和相关要求,使考生能够提前熟悉考场并有充足的时间做好考试准备。 (三)人性化的考场环境管理 考场环境的和谐与否对考生的思维准确性、创新性、活跃性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是影响考生考试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关考试成败。 考场环境包括施考的自然环境和施考的社会环境。在构建人性化的施考自然环境时,要充分尊重考生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加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考场周围的安静,避免杂乱干扰;可利用指示路标、提示板、彩旗、横幅、标语、考场分布示意图等帮助考生熟悉考场、形成正确的考试心理;考场内要确保室内采光条件良好,桌椅摆放整齐,地面打扫干净;要安排医务人员为考生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为考生提供饮用水等,这些都是考试软环境的管理人性化。施考的社会环境管理,要在政治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上下足功夫②,要以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为抓手,促进考风建设,为考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考场环境。 (四)培训人性化的考务人员 考务人员即考试工作人员包括相关保卫医疗后勤人员和监考教师等对于考试的如期顺利成功举行具有不容忽视的保障作用,对他们进行考前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考试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监考教室外的考务工作,即考场的外围工作,包括环境的布置、考生的疏导、考场的巡查、紧急事件的处理、试卷的领送、分发、回收清点等。监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考试教室内具体实施监考。这些工作是考试顺利与否的直接因素。因此,考前要对以上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要求其正确对待考试工作、更新的考试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和正确的爱生观,尊重考生、关心考生,对考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怀爱护。同时,严格按照大学英语四、六级监考操作规程进行扎实的业务培训,使各人员明确职责、科学分工、各司其职,形成一支训练有素、服务意识强、业务素质精的高效工作队伍,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 二、施考过程的人性化管理 在施考过程中,考务管理者和考务人员要尽可能地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服务于学生,用以人为本的观念理解学生、对待学生、关怀学生,既严肃认真地维护考场纪律,又态度和蔼热情地关怀考生。在考务行为、考务语言、考务礼仪上充分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在浓郁的考试氛围中,即使经过精心准备,考生都会有一定的紧张情绪,在开考前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或者播放一些温馨提示来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使放松心态,积极应考。各种考务行为中最能体现出人性化的是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事先准备一些备用考试用具如铅笔、橡皮擦、钢笔、耳机等,由专人负责,为那些忘带考试用具的考生提供雪中送炭式的帮助;如考生临时丢失或忘记携带准考证,可以通过考场对照单、考生座位表、考生签名册、班主任和同学证明等各种方式仔细核对确认相貌与身份,核实后安排考生进场参加考试;对一些特殊考生,如行动不便、患有疾病的,要安排人员接送其进出考场。 缓解考生的紧张焦虑心理,要求监考人员在监考过程中运用人性化的考务语言。要做到严肃而不失温和,亲切而不失庄重。考务语言应具有服务性和技巧性的特征,保证音色优美、语音清晰、语气柔和。如在提示考试剩余时间时,把“还有15分钟,要抓紧时间”这样的指令性语句改为“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请注意掌握”这样的提示性语句;将“严禁作弊”改为“请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答案”或者“请个别考生要充分相信自己,不要盲目相信他人”,同时用眼神向该生示意。这样,既尊重了考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警示作用,也充分体现了监考教师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考务礼仪要求考试工作人员不能穿配走路时发出较大声响的衣服、首饰、鞋,不能携带手机、游戏机、图书等影响考生应试和与考试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不许在考点(场)内大声交谈喧哗,尽量统一着装,减少在考点内的不必要走动。监考时不要长时间站在某一考生旁,不要做与监考工作无关的事情。要做到业务精通、态度平和,“严”而不“凶”,“热情”但不“迁就”,严格按考试操作要求细心操,用人性化的方式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三、考试后续过程的人性化管理 考试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整个考试过程的终结。考务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考试的后续过程需要管理,而且也离不开人性化的要求。如考试档案管理、成绩、成绩单领取、考务组织情况调查与反馈等。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资料包括考试的原始报名资料、考场安排、考生签到单等,在考试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并归档以务不时之需。在成绩时,要通过校园网或班主任通知学生及时查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每年的六月、十二月各有一次考试,成绩单在十月和次年三月才能到达学校,对于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大屏幕等各种方式通知学生领取。但对于许多参加完考试就毕业离校的毕业生来说,如果以传统的形式下发,容易造成学生成绩单的遗失,给学生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可以把这些成绩单保存在考试管理部门,并通过相关班主任或校园网通知学生,让学生在个人方便的时候前来领取,这样就可以确保成绩单发放到学生本人手中。另外,要及时将考试成绩提供给相关教学单位,使之根据考试成绩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管理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考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如访谈、问卷、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对考务组织情况的调查,及时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对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提出改进工作的可行性建议,为以后组织各类考试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借鉴。这也是四、六级考试人性化管理的应有之义。 四、考试人性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全国统一的教育考试,因此实施考试人性化管理必须以规范、科学的管理为基础。如果没有全面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化的考评机制就直接实行人性化管理,最终只能变成“人情化管理”,达不到真实测评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从而悖离于四、六级考试的设立初衷。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四、六级考试人性化管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学校对考务工作者的监督、工作人员的相互监督、考生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的三级监督机制③来确保考生的基本权利和需要,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保护工作人员与考生的双方权益。 总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实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后续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使四、六级考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全面促进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性化管理论文:谈人性化管理对门诊高年资护士的管理体会 [摘要] 目的 通过加强对高年资护士的管理,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结果 较好地发挥了她们的优势,克服了存在的不足,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高年资护士不是医院的负担,同样是一支可塑、可开发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门诊;高年资护士 高年资护士对医院来说是一支可塑的,可开发的人力资源。本文讨论如何通过加强对高年资护士的管理,提高其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护士总数11名,设护士长1名,除护士长外均为高年资护士,护龄在25~33年,平均年龄47.8岁,都为中专毕业,护师7名,主管护师3名。“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将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处理放在重要位置[1],笔者自2002年来运用此管理原则,经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 2 高年资护士素质分析 2.1 有利因素 高年资护士护龄在25~33年,护理经验丰富,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良好,处理事情老练、果断,责任心较强,医疗服务中法律意识较强,80%高年资护士乐意在轮流室工作,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 2.2 不利因素 高年资护士身体素质较差,部分高年资护士家庭事务多,调班频率高,严惩影响科室正常排班及安全医疗,部分高年资护士自尊心较强,或倚老卖老,影响科室的团结协作。 3 方法 3.1 重视护士的需求 3.1.1 满足护士被重视的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长了解科室每位护士的性格和特长,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充分尊重和发挥她们与患者良好的沟通技巧,处理事情教练、果断、责任心较强,医疗服务中法律意识较强的优势。当某位护士向护士长提建议时,首先表示感谢,如确实可行,尽快落实,使她们感到被重视、依赖。这样,科内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护士们的临床经验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和肯定,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1.2 适当满足护士休假的需求 在保证上班人数、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休假的需求,使她们上班时安心,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护士有喜事去祝贺,丧事去慰问,难事去帮助[2]。护士长应急护士之所急,如当某位护士有急事,即使她正当班,宁愿召集其他休息的护士回来顶班,也要让其解决燃眉之急。这种人性化的管理使她们心灵深处受到感动,并能化做努力工作的动力[3],让大家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情去工作。 3.1.3 满足报护士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笔者将在自学、外出学习、继续教育中所学的知识通过早会、业务学习等方式传授给她们,使她们逐渐接受新观念,如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候诊、门诊输液病人,更注重个性、人本的服务,体现多元化服务质量[4],同时,通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增加新的工作内容,不断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她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不会感到被社会淘汰。 3.1.4 满足物质需求 物质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护士长关心科室的奖金,与科主任一起努力提高科内奖金,提高护士待遇,奖金分配时,适当拉开距离,奖勤,奖先进,使护理人员树立:尽其职,取起值,获其荣,惩其误的观念。 3.2 以身作则,发挥护士长的表率作用 3.2.1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积极参加护理新知识的培训与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业务能力,在才能上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分析解决业务问题能力、科学管理和计划能力,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抢救病人时,保持头脑冷静,条理清晰,掌握要领,有效地落实抢救措施。 3.2.2 尊重护士 采用“换位思维”来理解护士的具体处境,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和肯定她们的优点,对不足之处采用个别提醒,避免当众批评,以启发、鼓励、商量的语气进行沟通,诚恳和宽厚地对待每位护士,耐心倾听她们的心声,鼓励有意见当面提出,心平气和地解决,接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以德服人,以情动人,增强科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2.3 起表率作用 护士长在科室遇到困难时,应走在前面,以此行动得到护理人员的信任,处理事情公平和公正,以大家的利益为重。护士长具有谦虚和谨慎的工作作风,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不断修正工作上的偏差和不足。工作之余,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院内或院外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内部的情感交流,消除工作中发生的一些摩擦和“疙瘩”,建立友谊,开阔视野,同事间互相协作,增强了团队精神,提高了护理整体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 3.3 强化管理 制订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各班职责,用制度管人,把各项工作细则流程化,整理成本放在各个工作区域,利于执行,使她们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改善工作流程,运用温馨提示和醒目的警示和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每一位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实施,既方便病人,也有利与护士操作。不断培养护士的主人翁精神,关心门诊发展。强调主动服务,重视医院形象,教会她们掌握留信患者的技巧、沟通技巧、处理意外问题和投诉技巧、价格观念的运用等,使她们的觉悟不断提高,引发护士发自内心地对病人负责的真实情感,把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延伸和升华,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感到失意,工作起来更有热情,自觉落实防范措施,才能保证优良的服务质量。 4 结论 门诊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病人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和第一感受,同时也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5]。将人性化管理原理应用于门诊高年资护士的管理后,护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自主权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同事间关系融洽,心情舒畅,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护士热情和蔼诚恳的态度可以缩短与病人的距离,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依赖,让病人感到护士的关爱与帮助,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从每季度科室发放的病人意见征求表中统计,门诊护士工作满意率达98.8%,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实现护士的终身价值。因此,高年资护士不是医院的负担,同样是一支可塑、可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行政上的约束,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人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经营人心才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服务是医院的命脉,工作人员乐于服务,病人感受满意的服务,把医院的品牌优势传播给周围人群,培养永久顾客,吸引新顾客是医院谋求长远利益的上策。 人性化管理论文: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 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 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最佳结合。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护理管理;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也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部主任根据我院现状将人性化管理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 1 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1)临床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并以特殊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工作,具有轮流值班的特点,长期的生物钟紊乱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造成心理压力。 (2)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病人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而且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高要求,多重的角色行为及角色要求常常使护理人员力不从心,身心疲惫,职业压力感增加。 (3)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护理工作负荷过重,护理技术操作较为复杂,劳动强度较高,护士易产生精神紧张情绪,害怕差错事故发生。 (4)护理工作虽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社会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的观念,社会观众对护士的信任度较低,使护士自感地位较其他职业低,且护士的收入与工作的繁忙程度不成正比,使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感。 (5)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等要求全方位提高,护士工作压力无形增大,护士应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否则将会遭到病人和家属的投诉,继而失去医疗市场。 规范服务语言、强化礼仪、礼貌。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模式框架,修订岗位服务用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并纳入护理考核中,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礼仪培训,规范语言语调、手势、站姿、走姿,恰当的手势,得体的语言。如:见面先问“您好”,开口加称谓,话前先用“请”字,操作失误先道歉,操作结束先谢谢。 护理措施人性化,让病人感悟护士的真情,制定了“首阅负责制”、“限时服务” ;“ 八声”即来有“迎声”走有“送声”等。“十个一”即“一张报纸,一个温馨电话” 、“做好入院介绍和指导”等。术前、术后访视制度,术中关怀制度,减轻了手术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在进行护患沟通时,在不同场合,要运用适当的语言,科室每半月召开工休会,广泛征求病人意见,对出院病人要询问其对“出院指导”掌握的情况,并进行电话随访,各科室根据自身科室的特点,制定爱心卡、温馨提示卡等。营造一个人性化就医环境。 欧洲著名管理学家凯文·汤姆森的著作《情绪与资本》。它是八大管理新思潮之一,受到全球企业管理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它由内外在情绪资本组成[1]。医院的外在情绪资本存在于病人及其家属的感受。内在情绪资本存在于医院内部员工的忠诚与感受、服务一种态度,它需要热情。服务是一种感受,医院需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超期望服务,那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进行人性管理。护理管理者处须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先让护士感动,让护士满意,只有护士感动了,才能因感而动,用心去做,这样才能让患者从医务人员的眼神里感知到真诚的爱心,继而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2 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首先护理管理者要充分尝试护士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发自内心的理解。 (2)必要提高全体护士的认识,追求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是在严格管理下的人性化,不能丢弃管理原则。在制度管理中,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以制度管理为基础,我院追求的创新管理,就是两种管理的和谐统一。强调的人性化管理,就是提醒管理者,不要仅仅把人看成是工作的一部机器,要重视人的心理需求,启发员工的工作创新思路,尊重每个人的想法,让员工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发其更大潜能。 (3)重视人的因素,护士长应成为支持领导型和沟通型专家。因为护士长的支持是影响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护士长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管理者即是服务者的思想,努力当好护士姐妹们的公仆,为护士们培训、提升、展示各种才艺搭建资源平台。关爱护士姐妹,关注护士们的工作压力状况,及时给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如适当的人力配合,实行弹性排班制,多关心中老年护士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切实帮助解决每一个实际困难,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引导青年护士以诚相待、和睦相处,努力创造条件,充分满足护士的求知欲望。想尽办法预防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4)强调团队精神。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什么因素使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首先是一个组织的凝聚力,有了团队精神,那将是很难被战胜的。我们的护士长应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注意以身作则,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冷静果断地处理问题,关爱、理解、尊重护士姐妹,融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自身的品德直接影响下属在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并采取多渠道,不同形式学习;最终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觉与医院、科室荣辱与共的好风尚。 (5)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护士长对下属护士的优缺点应了如指掌,继而做到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员主动参与科室管理,人人都有责任感,并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全员素质的提高的同时,科室护理质量当然得到相应的提高。 (6)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基本生存利益的保障。 3 我院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通过对全院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后,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了护士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全面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差错投诉纠纷明显减少。 4 讨论 笔者认为人性化管理即追求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最佳结合,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赋予了每个员工价值感、归属感和进步感,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人性化管理论文:人性化管理在某集团公司的建立和实践 人性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一种手段,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灵魂精神。在当今新形势的情况下,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但人性化管理理念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反映在企业的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说明人性化管理和企业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是企业发展任务的承载者,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自然而然,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灵魂支柱,人性化管理应该是企业文化管理的中心论点,企业要发展,与企业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分不开。那么人性化管理在企业文化领域里究竟是如何运作,对企业有着怎样的重要性,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管理发挥着何等的作用,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以及和人性管理的辩正关系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自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从日本、美国引入我国,经过20余年的消化、吸收和发展,“企业文化”开始被我国的理论界与企业界所关注。特别是当大家都开始意识到,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建设自身企业文化便被纳入到众多企业的管理议程中。正当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不由得要反问一句: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观念,是指企业等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中,伴随着自身的经济繁荣而逐步形成和确立并深深植根于企业每一个成员头脑中的独特的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是企业的精神文化灵魂支柱。 企业文化从某一个企业来展开论述,是管理者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经营手段。管理的主体和对象都与人有关,所以人是管理的主要因素,怎样处理管理事务中人的关系,是企业管理的方向和内涵。人性化的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主要是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以员工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员工的意见和要求以及选择,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主人翁的责任心,形成一种合力,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人性化管理不仅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而且已经上升到企业发展的重要层面。 这样,企业文化包括了人性化管理的内涵,而人性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环节,在整个过程中对企业文化起到引导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先锋。 二、人性化管理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化管理从本质上看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人性管理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人性化管理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本质,而且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我们从三个方面论述: 首先,人性化管理是以企业管理者的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管理意识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性化管理方式就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文化体现。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所以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人性化管理手段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人性化管理是企业追求“经济文化”的一部分。人性化管理是企业的人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应该说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企业的经济目标,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中一之一包涵着先进的人性化管理模式,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文化的形成的目标就不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选择就没有目标,做为管理主体的人便缺失了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所以,人性化的管理的本质和内涵都与企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不仅要重视人性化管理的团体性和组织性,而且还要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目标。 三、人性化管理在企业文化中的三个层面 人性化管理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并体现在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1、外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风格、技术与装备特色,这些为个人提供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工厂厂容厂貌的规划整洁和绿化,能为职员提供较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 2、中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这中间体现出企业为职员的工作和企业行为标准制定的规 范,人性化包涵的内容与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休假等,不仅把职员的发展前景制度化,而且为职员工作之外的待遇纳入公司管理,作为一种文化来保持员工的忠诚度。 3、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这中间往往多是企业通过组建培训部,或是通过外来培训机构组织接受新的管理知识,从而不断更新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这中间都有人性化管理文化的存在和延展,也是企业文化各不相同的主要因素。 四、人性化管理的自身特点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不一定适应另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性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具有独立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性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手段,其具有自身的特点: 1.人性化管理手段对于不同企业各不相同,每个企业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有自己企业里形成的价值观,因此他所形成的人性化管理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各自有其特点。 2、人性化管理文化是为该企业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甲企业优秀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是能被甲企业成员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能极大的促进甲企业的发展,但他出自甲企业,不一定能被乙企业成员认同,也不一定能适合乙企业,对乙企业未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3、现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不能模仿。企业文化有其独特性,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因此,人性化管理的方式在很多方面可以相同,但在实质内容上是不能照抄照搬的。 五、人性化管理的建立和实践 集团是世界大型知名玩具制造企业,1977年在香港创业,1983年在广州开设分公司公司发展至今,已创建(广州)有限公司、广州镇达玩具有限公司、广州茂泽模具公司、海珠有限公司、(中国)工业有限公司及(广东)工业有限公司, 公司厂房总面积32万平方米,员工总人数超过四万人,年出口总值20多亿港元。集团公司产品主要以塑料、电子、毛绒玩具为主,兼营礼品、家电和儿童用品,产品100%销往欧美。现已成为粤、港、澳玩具业颇具代表性及影响力的旗舰。1999年,集团创造了年出口总值24亿港元的记录。集团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一向奉公守法,严格遵守《劳动法》要求,为每位雇员购买养老保险,结合公司情况,雇员享有有薪年假、婚假、丧假、产假。公司内部具备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如饭堂、宿舍、储蓄所、医务室、图书室、卡拉ok厅、文化夜校、球场等;公司设有每日专线巴士,便于集团各公司工作往来及雇员上下班;为及时报导公司动态,反映员工心声,公司开设申诉渠道,创办了企业报《之声》。每年一次的新春幸运大抽奖、秋季旅游和每月一次的员工生日晚会,深受公司职员欢迎。 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一种应用型文化,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其定位应体现在经营管理战略上,体现在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上,最终体现在具体运作上,要实现人性化管理,需建立和谐企业文化。下面我们结合广东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例,来阐述人性化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以及它在运作过程中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全球最大玩具厂商——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 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 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这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即企业文化。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中的对人的管理对企业增强竞争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集团从最初创业时的20几人,发展到现在40000多人的世界级大集团公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与先进的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上,使管理更贴近人性,更尊重员工,更张扬员工的个性。 1.在平等的基础上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 与十年、二十年前相比,现在的员工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了解,各厂生产车间工人中,初中生、高中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大,目前大、中专生也很常见。“他们懂得法律,劳工意识很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不再象上辈人那样为衣食打工,更需要尊重和工作的快乐;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大都充满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时常会对上司的管理提出质疑”。车间主管现在对员工们作出这样的评价。以理服人以情管人员工得到更多尊重。面对这种新形势,集团各厂生产车间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我们把自己摆在了与员工平等的位置上,以理服人,以情管人”,几乎所有的车间主管都持这种态度。 这种平等表达出管理者的策略是让员工时刻感受到被尊重,这种感受是无形的,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形态。 2.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在厂生产部,人性化管理表现在与员工开展更多的沟通,为员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个部门在去年5月开始实行“员工代表沟通会”制度,各车间每月召开一次或两次沟通会,与会人员都是从各工种各工位选派出的员工代表。沟通会上,这些代表可以将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亳无保留地提出来。代表们所提出的问题,车间认真对待,做到件件有回复有落实。去年8月份b4车间的一次沟通会上,开搪胶机的员工提出,她们在饭堂吃饭要排长时间的队,这样影响到开机。车间认为代表们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立即与厂部协商解决。最后,厂部办理“优先用餐卡”发给开机的员工,他们到饭堂就餐时可凭卡到指定窗口打饭,无须再排队,节省了他们的就餐时间。后来这个制度推及到全厂有此情况的其它车间。 (中国)厂生产部将“人性化”理念,纳入到管理人员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课程中。“管理基础知识”首条就是:“满足员工对自由、尊严和荣誉的需要;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多表扬,少批评,不辱骂;尊重员工,对做得好的员工要在班会上进行表扬,给予员工成就感和价值感”。为确保这些制度执行下去,生产部还在员工中做对基层管理人员态度满意度的调查,让员工对自己上司的态度进行评说。这样就促使了车间基层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进行沟通,进行“温和管理”。 海珠厂生产部为扭转少数管理人员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在前两年曾开展起“民主评议”活动。评议采取无记名方式,由员工对管理员、组长、助理平时的工作态度打分。凡满意率达到95%的管理员会得到公司的奖励;满意率在20%以下管理员则被降职。这次评议活动,促使基层管理人员完全改变了工作态度和管理方法,将关心和尊重员工提升到最重要的位置。 集团还设立倾诉热线,专门为员工在生活和工作中排忧解难。同时设立经理信箱、自荐信箱,让那些有情绪的员工及时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得到发泄。集团还创办〈之声〉报,员工自由投稿,免费内部发行40000多份。这些手段都有效地疏通了员工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使管理顺序畅通,能够做到上传下达,达到了公司进步的要求。 3.废除不适宜的处罚使管理更有人情味 集团希望逐步建立一套富有人情味的和谐的企业管理文化,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在开心地工作和成长。,由集团品管部(现集团系统管理部)召集各厂董事、总经理及厂部和生产部经理,对各厂厂规处罚制度进行一次认真慎重地研讨,随后出台了《有限公司违规处理条例》,并于1月1日在各厂统一执行。这个条例删除了所有不合适宜的经济处罚规定,完全与国家劳动法和国际劳工法接轨。在40条条例中,除涉及消防安全(如严禁在厂区内吸烟、私自携带爆炸物或其它危险品进入厂区)等须罚款外,其它有关员工纪律方面的处罚规定大多数被“思想教育”所取代。到目前,《条例》已修订了3次,集团系统管理部负责人表示,“在每次修改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关处罚的项目一次比一次少。集团希望用先进的文化管理工厂,而不是靠经济处罚管理工厂”。因此,企业文化的培育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点滴渗透的,必须与有形物化相结合,才能见物见人见思想,见精神见制度见形象,从而让人一接触到该企业的人和物,就能使人体验到该企业的文化品位和特色,感受到该企业不同寻常的“企业之魂”的存在。 4.形成具有色彩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体现这些企业精神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厂房、产品与服务等事项和物质因素的集合,但塑造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给企业订一些响亮而空洞的口号,就可以做得到的。公司企业文化是以“诚信、卓越、合群”为价值观,并围绕这个核心确立了七大抱负和五大使命;首先诚信不单是表达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而且还传达了一个作人的道理,由此进步达到卓越,最后形成一个团结的团队,一个战无不胜的团队。 5.建立员工福利,尽量加大对员工的关怀度 企业建立有五大基金,有福利基金、雪中炭基金、医疗基金、助学、扶贫基金,为家庭有困难的员工解除后顾之忧。设立慈善基金会,自1992年在员工家乡,西部山区,祖国边陲共捐善款近亿人民币,建设中小学校70多所,在全国十数所大学设立奖助学金。这些对员工有一种亲和力的同时,给大部分员工子女就学带来了便利。员工患病可以免费治疗,设有文化夜校,员工可以继续进行学习深造等等,这些都带着人性化的关怀去对待员工。 公司内部还设有饭堂、图书室、医院、卡拉ok厅、娱乐室、篮球场、飞行球场、宿舍、银行、电话、电视等,这都为员工的业余生活给予了充分的关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理念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是员工凝聚力的焦点,起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人性化管理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浅谈高等教学服务质量管理:微探高等教学服务质量管理 无论是国际标准组织(ISO)还是世界贸易组织(WTO)都将教育列入了服务行业,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接受教育就是接受一种特殊的服务,同任何服务性商品一样,教育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育消费的过程。从服务管理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个性化需求和大众化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过程的服务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产品定位研究 在高等教育的成本支出中,学生或家庭自费部分已占有相当的比例。换言之,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出钱委托高校培养大学生,而现在则是学生或家庭自己出钱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产品的购买主体已由国家转变为学生或者其家庭。高等教育的费用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小部分属于消费部分的支出;大部分则属于投资性质的支出。从消费性支出来说,大学生作为消费者自然有权要求高校为其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提供合乎标准的高等教育产品;作为投资性支出来说,大学生同样有权要求高校为其投资行为或人力资本的积累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对于高校,其向求学者提供的是一种旨在改善和提高求学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无形商品,高等学校的产出就是高等教育服务;而对于求学者而言,求学者交纳求学费用,并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消费教育服务。 质量是相对产品而言的,没有产品也就谈不上质量。高等教育的产品是高等教育服务,人才不是高等教育的产品。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提供用于提高或改善人的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养的非实物社会成果,它与演员、医生、导游、售货员一样,提供的是一种服务消费品。高等教育产品(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提高购买者(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价值或效用等,学生及其家长(还包括国家、社会等)才愿意花钱来购买。求学者之所以牺牲提前就业的潜在收益,是因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学生通过消费这种服务而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使得自身劳动力商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在未来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教育活动的结果不是改造或制造出了新的学生,而是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技能,改进了学生的态度等,从而提高了劳动能力与劳动效率,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购买(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结果。 高等教育过程的服务产品观认为学生是直接顾客,是教育服务消费的主体,他们有权选择学校、专业、课程及任课教师等。在近年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试行等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的思想理念。高等教育的产品是高校向学生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并且通过学生的理解消化而被接受和使用,以满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需要,进而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要。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者是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消耗智力和体力而生产出适合不同教育对象需求、具有多方面性能的教育服务,处于生产领域;学生则是高等教育服务的主要消费者,处在消费领域。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时性与共生性,高等教育的产品就是高等教育服务,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产品。 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框架下,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具有投资和消费属性的服务领域。世界贸易组织将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教育服务是其中的一类,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育活动以外,任何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的教育活动,都属教育服务贸易的范围。 高等教育服务产品既可以是公共产品,也可以是准公共产品,还可以是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的价格是垄断的,即由产品的供给者决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律按照规定收费。私人产品的价格可能是垄断的,也可以是竞争性的,如果是竞争性的价格,既可以随着产品的供求变动而上下波动,也可以讨价还价。私人产品按照单位产品收费,谁享用谁付费。准公共产品的价格介于两者之间,它们既不象公共产品的价格那样具有垄断性,也不象私人产品价格那样可以讨价还价,另外准公共产品的价格既可以像公共产品那样不按照享用数量多少而一律按照规定收费,又可以像私人产品那样按照单位产品收费。 从效率角度分析,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应该按照私人产品的方式供给;若从公平性的角度考虑,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应该按照公共产品的方式供给。教育服务是新兴的第三产业,是高层次的社会文明服务性劳动,是整个社会大生产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教育服务的投入也应该是一种生产性投资。高等教育过程的服务产品定位研究告诉我们,研究高等教育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其实质就是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高等教育过程的质量就是高等教育过程的服务质量。 二、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按照ISO9000国际标准,“服务”就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第一,服务是产品的一种,也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第二,服务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双方接触活动及服务者内部活动(或过程)的结果;第三,服务必须以顾客为核心而展开;第四,服务一般说来是无形产品,有时也会形成一些有形产品。相对于有形产品而言,服务是“可被区分界定,主要为不可感知,却可使欲望获得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需要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的所有权也不涉及转移的问题”。服务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和服务职员,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 从服务的定义来看,它的本质就是满足他人的需要,以服务对象作为中心和出发点。具体到高等教育来讲,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和“教育是一种服务”的教育理念。因此,高校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一种服务链,最终由教育工作者将一种满意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 根据以上理解,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服务主要是指高校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为满足学习者(更准确地说应当叫做顾客或用户)的需要,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提高或改善受教育者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促进教育需求者人力资本增值的非实物形态的产品。 以上定义表明,在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中,交互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服务的生产价值的形成及最终提供物的交付,都离不开交互,特别是服务质量的各种问题,皆源于组织同顾客的交互之中。服务质量不容易控制和管理也是交互中的复杂因素造成的。因此,必须从交互的观点去理解教育服务质量,分析教育服务质量的特性。 第一,准确测度和评价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比较困难。 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服务的非实体性,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同实体性产品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无法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高等教育服务产品又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很难通过在线控制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过程来减少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失误,以保证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另外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通常具有比较高的对于教育服务过程的自主控制性,这对于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确立共同的质量标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服务消费者所获效用的大小难以测度和准确评价。 第二,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与有形产品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特殊性。有形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十分精确的质量指标来衡量和控制,而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却缺乏统一、明确的衡量指标。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概念、标准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等与有形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有着显著的不同,不能完全照搬有形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 第三,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与受教育者的主观判断有关,不仅要考虑高等教育服务的结果,而且还要考虑高等教育服务的过程。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由预期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质量所决定。预期服务质量即顾客(主要指学生)对高等教育服务预期的满意度。感知服务质量则是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实际感知的水平。如果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实际感知水平符合或高于其预期水平,则顾客将会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从而认为高等教育服务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反之,则会认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服务质量较低。不论是预期服务质量,还是感知服务质量都与受教育者的主观判断有关,因此,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不仅要考虑高等教育服务的结果,而且还要考虑高等教育服务的过程。 三、高等教育服务过程的顾客满意度分析 顾客满意度(customersatisfactiondegree,CSD)是衡量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主要标志,它反映了顾客对服务过程的认可程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和大众化时代,对于高校来说,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满足教育消费者对于高等教育的个性化的教育消费需求。 ISO9000:2000中“顾客满意”的概念是:“顾客对其要求被满足程度的感受”。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负责质量的副总裁戴尔先生曾这样说:“顾客满意是成功地理解某一顾客或某部分顾客的爱好,并着手为满足顾客需要做出相应努力的结果”。这个从生产企业角度出发的定义指出“顾客满意”有两个关键内容:首先要成功地理解顾客的需求,然后是努力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服务过程。 顾客满意的主体是顾客,这里的“顾客”不仅包括教育服务产品的现实或潜在的消费者(如学生、家长及国家等),而且还包括教育服务组织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高校内部的教职员工、输送生源的有关中学、学生未来的就业单位、高校的投资者等构成的价值链条中每个关键环节的所有成员。顾客满意与否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涉及整个价值链让渡系统中的所有成员。因此,要实现顾客满意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从教育服务活动的起点做起,确保价值链让渡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类顾客的满意,这是理解顾客满意内涵的真正意义所在。 顾客满意的客体是一个教育服务组织所提供的全部产品。“全部产品”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所有东西,既包括教育服务本身的性能质量与适用质量,也包括顾客从接受教育服务过程开始到教育服务消费过程结束所涉及到的与满足其该项需要有关的一切事物,甚至还包括其他人对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态度与评价等。因此,顾客满意的客体是一个包括很多因素在内的动态整体,要实现顾客满意,必须涵盖其中的所有因素。 当然,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顾客满意首先是要满足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的教育消费需求,但是绝不能仅仅局限于直接顾客(受教育者)个人,而是应该将社会满意作为最高层次的顾客满意目标,将顾客满意扩大到社会和全体公众的层面,突出高校的社会价值,使高校的教育服务过程更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生态平衡、社会道德与科技进步等的协调发展,这是高等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服务过程顾客满意度的衡量标准是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预期期望。而顾客的预期期望值是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务前已经形成或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高等教育提供的“全部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以这些预期期望作为衡量标准的。由此可见,在研究顾客满意度时,必须了解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期望是如何形成的,预期期望质量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决定了顾客预期期望值的高低。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预期期望的形成一般主要取决于自己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预期的主观判断、高校的对外宣传(包括招生广告宣传)和非正式媒体如亲戚、朋友、同学、老师等有关人员意见的传播和影响等。 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的衡量标准还取决于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主观感受状态,这种感受状态表现为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认知。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主观感受状态或认知可以也可能不与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的实际情况相符。特别是高校面临的顾客是许许多多的学生个体时,由于学生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实际感受状态更具有主观色彩,就可能对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做出错误的主观判断,这是研究高等教育服务产品质量的顾客满意问题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从顾客满意度的视角,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可以分为三类:当然质量、期望质量和迷人质量。 当然质量是指教育服务应当具备的质量,顾客通常认为这类质量是教育服务必须提供的,一般不会主动表达对这类质量特性的要求。如果顾客认为这类质量特性很重要,服务过程也提供了高质量的这类服务,顾客的满意度一般也不会显著增加;相反,即使顾客认为这类质量特性不太重要,如果服务过程没有提供当然质量的这类服务,顾客的满意度仍然会显著下降。 期望质量是指顾客对教育服务有具体要求的质量特性,这类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与顾客满意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顾客对于这类质量特性的期望以及教育服务组织提供的这类质量特性的状况是比较容易衡量和评价的,期望质量及其实现程度是顾客满意度评价的关键。 迷人质量是指教育服务所具有的超越顾客期望的质量特性,这类质量特性(即使重要程度不高)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大众化条件下高校尤其需要树立并大力推行高等教育的服务理念,教育服务理念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对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服务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缺乏与时俱进的充分认识,在实践中仍受着传统观念的束缚,居高临下地以教育者自居。 从以上分析可知,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必须保证当然质量,否则会引起顾客的严重不满;不断改进顾客的期望质量,它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关键;积极开发迷人质量,努力使教育服务质量不断超越顾客的期望,这是教育服务提供者永恒的追求目标。在这三类质量特性中,期望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是目前各种顾客满意度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而当然质量和迷人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目前各种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对这种非线性正相关关系都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数学解释,统计工具中各种非线性回归方法对于这种非线性关系的拟合效果也并不理想。随着高等教育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顾客对高等教育个性化需求的变化,教育服务的顾客期望质量将会转化为当然质量,迷人质量将会转化为期望质量甚至当然质量。 浅谈高等教学服务质量管理:高校教学秘书服务质量探索 一、教学秘书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1.提高学校人力资源发展竞争力,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教学秘书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需要依赖于一个全面、合理、有效的考核体系,对教学秘书这一管理主体的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经之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执行绩效管理,教学秘书等管理人员在高校中所占的人员比重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为一个学院、一个教学秘书,有些甚至没有。对其绩效考核总是依附于占很大比例的教师的考核,缺乏针对教学秘书这一主体全面有效的考核体系,考核目的不明确,因其工作性质导致考核标准过于宽泛、工作结果难以量化,考核结果无法真正运用到工作中来。在学校这个组织中,专任教师存在一种优越感,而教学秘书作为行政管理服务主体之一很容易被边缘化。首先,如果教学秘书的工作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地评价,自己的工作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心理缺乏存在感。其次,如果进行绩效考核,但是绩效考核的结果并未进行系统分析,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无法实现。绩效考核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秘书潜力,形成良性竞争,发挥内在能力,提高高校办事效率。要达到最大激励,就要使教学秘书在思想上形成这样的思维:通过努力工作可以得到良好的绩效考核成绩——物质或精神上奖励。 2.保障高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达到高校办学的目的。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外在化,这与教师水平及教学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教学的正常进行离不开有效管理。教学秘书是联系学校和学院之间的纽带,在教学管理主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个人各方面素质和工作能力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高校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教学秘书进行周期性的绩效考核,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可以不断寻找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态度,开创思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工作任务。因此,绩效考核是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管理职能的有效手段,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可以使各高校的日常工作更有序进行。同时,面对突发事情也可以集思广益,积极主动处理问题,达到高校办学的目的,完成高校转型与发展。 二、高校教学秘书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指标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各高校的绩效考核指标看似不同,但在考核的内容、时间、方式、程序以及结果上都大致相同。考核的时间维度为一年,但是高校的特点是以学期为单位,绩效考核时效性较差。各高校进行年度绩效考核时,不同岗位的考核指标及各指标大致相同,只是针对不同岗位某些指标权重略有不同,考核内容几乎都涉及德、能、勤、绩、廉这五个方面,考核多采用个人述职、领导评价、部门鉴定等方式,定性有余,但定量欠缺,达不到考核预期效果。 2.绩效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考核办法大多都是由人事管理部门强制分布名额,各个院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配名额。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种。这种情况下,有些院部认为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是教学主体,他们在学校中的贡献力量大,而教学秘书等行政人员因工作性质不可以量化,把考核结果的优秀名额转给教师,这无疑会打击教学秘书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为考核结果只分等级,同等级的管理人员之间体现不出差异性,最终会打击工作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无责任心的状态。针对教学秘书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平时几乎没有对教学秘书各项指标的绩效数据进行统计,考核结果除了优秀等级,其他人员大致相同,年终绩效考核最终流于形式,教学秘书等管理人员也以无所谓的态度看待绩效考核。 3.绩效考核程序存在的问题。考核信息不对称,高校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缺乏调研各个人员地参与,很多高校的考核体系有些名存实亡。对于高校执行绩效教学秘书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很多人认为只有企业有利润才应执行绩效管理,高校应和公务员一样。很多高校都受人员编制的限制,无行政领导职务的普通工作人员要想得到与岗位匹配的津贴很难,绩效考核与岗位津贴不相符,大大打击工作积极性。在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绩效考核是手段,激励才是目的。偏低的收入一直是引起教学秘书普遍不满的原因,绩效考核达不到激励作用。 4.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应是及时沟通与反馈。很多高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都会通过公示告知考核结果,但并没有借助考核弥补教学秘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足,领导层拿到最细化的评分结果,教学秘书只是关心得到了什么等级,很多时候没有教学秘书反馈意见。激励机制的构建是绩效考核能否有效利用的前提,现在的普遍情况是优秀者没有鼓励,不合格者没有惩罚,也没有淘汰。专门针对教学秘书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几乎没有,但对专任教师或者搞科研的人员方面有诸多奖励,诸如“教学名师”“科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和专项资金奖励,但在高校中没有针对管理人员的荣誉、奖项等。 三、高校教学秘书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1.绩效方案的制定。制定详细有效的绩效方案是执行绩效管理的保证,高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首先,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教学秘书在思想意识上认同并接受绩效管理。大多人理解为,执行绩效管理后,在薪酬分配方面,只会造成管理人员和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矛盾。因此,各级管理者要让教学秘书了解到绩效管理深层含义及目的。其次,根据工作内容逐级分解工作任务目标和工作具体步奏,制定一份详细的绩效方案。最后,请相关人员来审核绩效方案并与教学秘书形成共同认知。SMART原则是分析方案合理性一个方法,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原则。SMART原则即制定出来的方案应具体、明确,可衡量、可执行、可实现,还要有时间限制。 2.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是指为完成绩效计划,上级部门对各个教学院部工作进展进行了解和解答疑难的过程。通过实践证明,电话和面谈沟通是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但两者都有局限性,我们可以两者同时使用。 3.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指对教学秘书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及其结果进行评价,可以对教学秘书实际工作绩效与标准工作绩效进行对比,使其不断改进。绩效评价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是做好绩效评价的前提;选择适宜的考核者和采用正确的考核办法;允许教学秘书申诉,对于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提出自己见解,进行重审。 4.绩效结果应用。教学秘书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为教师学生的服务水平。因此,高校需要将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制定奖励办法。对在教学管理中表现突出的教学秘书给予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但对于一些工作责任心不强,老是出现失误造成教学事故的应该给予惩罚。 5.绩效目标提升。通过绩效反馈,教学秘书对自己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现有绩效考核标准,在新的工作周期中制定更高的绩效目标,促进高校教学秘书管理队伍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总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绩效管理理念。从教学秘书的角度思考,教学秘书应以服务学生和老师为本,学校也应重视教学秘书这一管理主体的发展,建立全面、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综合素质,以此提高教学秘书服务的质量。只有在教学秘书中做好绩效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励高校人力资源,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服务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学秘书服务的作用。 作者:蓝肖丽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浅谈高等教学服务质量管理:山西高等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实证研究 提要高校教学服务质量是高校教学服务特性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是高校学生在接触教学服务的真实瞬间对于服务水平的感知。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价包括高校教学设施、高校教职员工、高校教学管理和高校教学实践四个维度、17个指标。我们使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到山西省的几所高校做了调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山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服务 一、研究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高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由高校最终的根本使命所决定的。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有了教学基础,才能进而发展科研与服务,并不断促进这两大功能的培养和发挥。 然而,近年来在山西省高校中出现了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高校之间层次相同,面对的政策环境、师资状况、硬件条件等客观因素不相上下,但是在教学质量上却存在较大的悬殊。高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问题会影响高校输出的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科教兴国的战略,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因此,本文将学校管理、师资、学生认知和教学硬件设施作为因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研设计 1、调查问卷的设计。高校教学服务质量是高校教学服务特性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是高校学生在接触教学服务的真实瞬间对于服务水平的感知。它是一个多维概念,也就是说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包括多个要素的感知。在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之后,我们提出了研究初案,经过调查后最终定稿。在问卷中设计了17个问题,直接测量了高校教学整体服务质量。问卷采用了李科特尺度法,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 2、调查对象。高校扩招政策推行后,山西的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高校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教学场地、实验室及其他设施没有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增长;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大,教师的科研和进修相应减少;大班集中授课,师生交流减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和社会需求的不对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着山西高校教学服务的质量。已知山西省主要代表高校为老八所,因此我们调查的对象主要在这几所学校里展开。我们通过分层抽样,一所211学校(太原理工大学),两所综合性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一所文科性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3、调查方法。2010年6月,通过随机抽样将调查问卷发放给4所高校的在校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每所高校50份问卷,平均回收率为99%。 三、数据分析 1、因子分析。本研究用sps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kmo样本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aiser给出了一个kmo的标准:0.9 2、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模型。运用spss17.0软件设置factor analysis的scores选项的regression(回归因子得分),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以上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由此可以得出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模型: f1=0.081x1+0.079x2+0.138x3-0.044x4+0.013x5+…+0.078x16-0.092x17f2=0.012x1+0.014x2-0.129x3+0.265x4+0.160x5+…+0.023x16+0.0335x17f3=-0.019x1+0.005x2-0.007x3-0.004x4-0.018x5+…-0.049x16-0.132x17 注:xi表示17个因子(评价指标)对应的期望值。 将对应的均值分别代入以上函数模型中,可以得到: f1=2.42 f2=2.64 f3=3.99 本次调查采用了李克特五分制的尺度法:5分为a,4分为b,3分为c,2分为d,1分为e。a代表非常好,b代表比较好,c代表一般,d代表比较差,e代表非常差。 第一个因子(即f1)得分为2.42,表示q3、q13、q14等指标比较差。 第二个因子(即f2)得分为2.64,表示q10、q12、q17等指标比较差。 第三个因子(即f3)得分为3.99,表示q11、q15等指标比较好。 四、教学服务质量研究结论提升策略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发现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1、重科研,轻教学。政府主导教学工作评估和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工作中,其给予权威评估结论往往依据学校的科研成果,其中教师职称的评定也往往依据教师的科研成果。久而久之,学校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工作作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教学研究的盲区,以致于最后形成了“大学教师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的教学”的说法。 2、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外发型。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应内外部力量相结合,相互作用,但是在教学质量建设中,中央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却起到了主导作用。如此以来,教学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建设行动往往只是行政命令驱动的结果。高校教师以及广大学生缺乏评估和改善教学服务质量的主动行为和自觉意识。 3、“教、学”脱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呈现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服务的接受者。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和学生是直接关系教学服务质量的最核心的因素。但是,自扩招以来,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比率的降低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减少,从而影响了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最终影响教学服务的质量。 4、一对多教学质量评估。这里的“一”是指一个山西省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多”则指山西省各大高校。教育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高校进行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而山西省内各大高校之间缺乏自身教学服务质量建设的沟通与交流。 5、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善。在扩招政策执行的十年中,教育体制改变,学校缺乏经费,导致基础硬件设施落后,更新速度不能满足教学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 6、“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情况。在学校,学生学以致用的主要途径在于实践活动(学校实践和企业实践)。但是,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实践环节不突出,有待完善。 五、教学服务提升策略 针对山西省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呈现出来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学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了解学生学习期望和需求。通过不定期的问卷调查和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如学校论坛),了解学生求知需求及期望;时刻关注学生抱怨,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消除抱怨。 2、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实施。实践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学校不仅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学校也要搭建实践活动的桥梁,通过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建立各学科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 3、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应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教育的重要制度。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把学生参与教授科研项目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来抓,使学生参与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活动当中。 4、完善教学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单纯行政化的教育质量评价手段不能体现企业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我们需要将“外发型”的教育质量评估转型为“内发型”的教学服务质量建设,使学生、教师、企业以及社会成为教学服务质量评估与建设的主角。我们要使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在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中共同作用,优势补充,使内外部考核相结合。 同时,山西省各高校联合成立高校教学服务质量保障机构,机构人员由各高校教师担任,督促各校教学服务质量建设及其相关的交流合作。
医学类论文:预防医学类文献共享探究 作者:杨少敏 阙少聪 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2004年被卫生部科教司评定为查新数据库,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根据专业需求,本中心协议订阅了3种数据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至今)收录了1994年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生物医学类专业期刊和相关专业期刊,整刊1500多种,部分刊4000多种,累计文献量达430多万篇,每年新增50多万篇。内含各科进展、动态、综述、概况类文章10万余篇,临床病例病案报道86万多篇,最新治疗措施44万余例;《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之前)收录了我国重要医学学术期刊467种,回溯范围至各刊创刊,共收录文献66万多篇;《CHKD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1999年至今全国博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近8万篇,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生物医学类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2基层文献资源需求调查结果2011年初,笔者设计了《预防医学文献资源需求调查表》,对全省89个县(市、区)疾控中心的预防医学文献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全省有独立图书情报室并有专职人员的单位仅1家,其他单位多附属办公室,既无专人也未进行规范管理,整体上专业文献资源贫乏。专业人员文献查找主要源于互联网(100.0%)。有77.8%(7/9)的设区市、52.6%(20/38)的县级市和区、35.7%(15/42)的县有局域网。如何让基层单位科研人员能全方位掌握所需文献信息面临挑战。 1共享优势 新媒体是网络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可分为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和数字新媒体[1]。目前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简易信息聚合(RS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电子书、网络杂志/电子杂志等为主。融合的宽带信息网络,是各种新媒体形态依托的共性基础。终端移动性,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4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5媒体”。依托它可便捷地实现预防医学信息文献实时精准传播。任何情报文献的学术价值,都是在流动中形成与体现,在共享中最终实现。 2共享思路 理论上一个长远的合理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体系,包括共建与共知。共建是共享的物质基础,共知又是共建和共享的理论基础,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资源共享的手段是馆际合作,通过馆际互借、网上文献传递、原文复制和联合咨询达到资源共知共享,带动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共享的渠道,提高共享效率,保证共享的后续发展。目前我省各县(市、区)疾控机构共享的路线基本以本中心文献信息库为主体,依托网络环境下的新媒体呈放射状传播。随着交流的频繁与深入,不断梳理沟通渠道,加强了解与协作,文献信息共享服务途径将由单向输出逐步演变为实际意义上的共知、共建与共享,做到以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来促进实体与虚拟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丰富与发展。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性的特征,可使不同区域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广域范围的资源共享。调查显示,我省基层单位均拥有互联网,工作人员基本可在岗位上自由上网,这为文献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硬件服务支持。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2.1设立联系窗口 可在中心网站设立一扇和图书情报室的联系窗口,成为与基层单位科研人员、图书情报人员业务联系的纽带,及时接收和回应科研人员对预防医学文献信息的需求。为了使专业人员能够更方便快捷地阅读到本中心网站的最新信息,网站可推出RSS聚合资讯服务,利用互联网支撑下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围绕预防医学工作性质及当前的工作任务,不断补充丰富RSS订阅源,对预防医学专业信息加以及时、广泛、深度的挖掘与规范化的学科整合,丰富虚拟文献信息资源,科研人员可有的放矢地浏览查询最新信息与科研动态,避免在茫茫网络中毫无头绪、费时费力。 2.2通过微搏共享 可利用微博实现文献信息共享。据新华网报道,微博注册用户2011年底已超过3亿。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消息(字数140字以内)或上传图片,即时浏览最新信息,随时随地参与分享与讨论。一些有影响力的医药卫生媒体和部分省市的疾控中心,•72•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6月第18卷第3期StraitJPrevMed,Jun2012,Vol.18,No.3已在新浪开设官方认证的微博交流渠道:例如健康报官方微博北京市疾控中心长沙市疾控中心等。还可同步申请微博的官方网盘,它是一款云存储网盘,用来存储海量文件,并支持分享文档、音乐、视频等任意文件到微博、邮箱、QQ/MSN等。科研人员利用它可同步分享预防医学情报讯息,保存到微盘的文件可自动同步到电脑、手机等设备,无需携带电脑、移动硬盘,只要能联网,随时随地即可访问到图文并茂的专业文献信息。 2.3提供PDF文献 在为基层科研人员提供实体馆藏的医学文献信息服务时,可利用扫描仪将读者急需的文献转换成PDF格式,通过各类网络邮箱传送到读者的终端接收器。PDF页面最大优点是保证文献文本的准确性与相关图像的精准性。 2.4信息咨询服务 预防医学文献资源需求调查显示,基层单位同行对满足中外文资源需求的途径并不了解。我们可通过各种便捷的新媒体渠道,做好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预防医学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引导和帮助读者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期刊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当前世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播信息资讯的途径丰富多彩,预防医学情报人员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应具备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密切跟踪和掌握各类新型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抓住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给预防医学情报工作提供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预防医学情报服务工作提出更长远、更实际、更具专业效益的服务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工作模式,提高图书情报室的服务技能和专业咨询能力,为促进预防医学事业发展与科研能力提升做出贡献。 医学类论文:预防医学类不同实习形式的比较 作者:王婷婷 邵红 吕新 姚雪梅 王丽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树立学生预防医学观念的问题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模式优于A模式,其它未见统计学意义,见表1。 2对实习内容效果的评价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C模式优于B模式,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在使用统计软件上三种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模式优于A模式,见表2。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培养21世纪新型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系列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理论课、实验课、第二课堂到临床毕业实习,逐步深化和提高医学生预防医学观念和技能[3]。根据表1结果,A模式、B模式、C模式这三种模式学生树立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B、C模式优于A模式。认为在实习中能确立疾病预防为主的观念以B模式最优,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的B、C模式优于A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比较中A模式(89.1%),B模式(92.3%),C模式(88.2%);疾病的三级预防的掌握B模式最优;综合比较树立预防医学观念中B模式为最优模式,C模式次之。原因基于B、C模式的实习学生能够有机会在社区或社会调研中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B模式中实习学生进入社区,面对面接触居家住户,预防观念整体较强烈,C模式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调研,也比A模式中学生单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的感受明显。群体的预防必须建立在个体预防的基础上,也只有做好预防才能保证个体健康。B模式的实习学生能以社区为范围,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指导等实践活动,实习效果明显。 实习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模式[4],有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从内容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预防专业学生通过参加三种不同模式的实习,普遍树立了预防为主观念和主要的预防医学基本技能。根据表2结果,在实习内容效果的比较上B模式、C模式比例明显较高,参加C实习模式,实习内容中对学生作用最明显的是能基本进行课题设计达97.10%,这些差异可能与C模式的学生,一方面投身到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加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带教老师通常以日常工作为基础让学生自行设计课题,带教老师以疾控工作为主,在课题的指导时间低于专职教师,锻炼了这部分学生自行设计课题的能力,几乎所有学生能基本进行与疾控相关的课题设计,更加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统计软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B模式在参与社区实习,到人群中去实践之后这跟学生参加了教研室实习或自身所选择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课题密切相关[5]。到社区后其交流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加之在教研室有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其收集资料的方面也有其优势的一面。社区或社会实践方式,必然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带给学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掌握重点就有所不同。参加实习后,学生了解和熟悉最多的内容是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正确搜集资料的方法达90.60%,其次是学会撰写科研论文88.60%。除此之外,通过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收效甚微的是掌握现场调查的基本技术[6],原因如下:(1)学生是根据已有数据来进行课题设计和选择的,在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中基本不会涉及到与课题相关的现场调查内容;(2)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课题开展时,因学生没有接受过调查员培训或不具备相关素质故由指导老师亲自代劳;(3)由于部分卫生单位对学生科研课题的不了解和对科研工作的不支持,现场调查工作艰难重重。通过访谈,学生普遍认为急需改进的方面有抓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分别为加强语言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其中,在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一项强烈要求改进的是参加过B实习模式的学生,这表明社区预防医学专业合格带教老师的严重缺乏,也体现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在社区实习这种模式发展还不够成熟。参加B实习后,除上述急需改进的方面外,学生希望能结合工作实际开设案例讨论课。进行论文的设计及撰写讲座一项,A模式做的及时完善,其它两种模式都需要加入此实习内容并及时改进。 通过调研得出,B实习模式为最优模式,建议在实习内容中安排艾滋病、精神病等传染病和慢性病的专项课题研究与操作,从而认识并宣传疾病的社会防治和干预,同时为学生设置临床或护理工作相关的实习课程,以帮助理解医学新型模式,另外,提倡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假日或实习期,积极联系社区卫生单位,在社区全科医生的带领下对社区居民逐步开展家访和义诊等实践活动加强预防观念。 提倡学生亲自收集与所选课题相关的数据,认识和体验论文撰写的全程。在进行现场调查前,为学生做好调查员培训工作。学校还应从综合测评等各种角度出发,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调查活动或公益项目,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快各卫生单位医德医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脚步,规范工作人员语言行为。执行B模式时,迫切需要建立系统、规范的带教团队。执行B与C实习模式时,要为学生认真开展论文的设计及撰写讲座,同时要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参加案例讨论课以便进一步了解临床知识。 医学类论文:预防医学类PBL教学创新 作者:李小芳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在卫生监督学中开展PBL教学改革就是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思维,使教和学没有主被动之分,教师和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互相启发、互相讨论,促进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从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PBL教学的具体实施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卫生监督的概念、性质、分类、效力、历史沿革,还包括卫生监督的法律关系、卫生监督主体、卫生监督依据、卫生监督程序、卫生监督手段等基本内容。这一部分以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为主,不宜开展PBL教学。而各论部分包括食品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监督、化妆品卫生监督、放射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监督、劳动卫生监督、国境卫生检疫、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和其它卫生监督、医政监督等,由于实践性较强,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解决。 每次课程前一周,由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提出带有线索性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提前准备。上课时,按每组8~10人进行讨论。小组成员根据各自所学的理论、知识及课前所查阅资料,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汇总。每个小组形成一定的观点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分别发言,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质疑、辩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做引导性发言,控制上课的节奏与进度,总结难点重点,最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PBL教学较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卫生监督学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较传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更倾向社会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不容易理解,概念比较难记,难于理论联系实际。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来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了思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卫生监督学的学科特点,一般所设计的问题大都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同时还必须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分析,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理论学习时,应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学习,而不是就理论学理论。 卫生监督学PBL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卫生监督学所开设的时间是五年级上学期,这学期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大都在本学期开设,且距离硕士研究生考试也很接近,而PBL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课前花费大量时间查阅文献资料,造成学生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这个问题许多学生难以接受[3]。另外,所设计的问题很难保证问题的全面性,只能是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影响对内容的系统学习,甚至打破了学科的系统完整性[4]。 医学类论文:院校动物医学类实习管理 作者:赵坤 赵朴 刘丽艳 王自良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签订协议,规范实习管理签订协议是搞好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实习的第一个环节。毕业实习之前,学生所在系、实习生、实习单位三方要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协议书的形式规范各方的行为。协议书规定:1)学生所在系要成立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和专业实习指导小组,负责毕业实习的组织安排、过程管理、实习考核与鉴定,并选派指导教师,开展实习检查,定期为学生和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指导及临床技术指导,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毕业实习顺利完成。2)毕业生有权利参加临床毕业实习和选择实习点,学校和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条件,严格按照毕业实习方案开展实习与学习,接受实习单位的领导和管理,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不得向实习单位谈条件、索报酬,不得从事纯经营性活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和实习单位的纪律,承担相应的技术和经营责任,不得泄漏实习单位的技术秘密;不得单方违约转点、中止实习或提前返校,定期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汇报实习情况,按时参加实结及考核鉴定,完成协议书中所安排的各项实习任务。3)实习单位有权利组织、管理、教育学生开展工作、生产劳动、学习和技术训练,有权利接受、拒收、遣返实习学生,并且按照学校实习方案要求和国家有关大学生培养教育的法律法规安排毕业实习和工作,为毕业实习生提供基本的实习、学习和生活条件。指定专门的兽医师负责毕业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日常管理教育和技术指导,如实填写实习鉴定,不得安排实习学生进行产品经营和推销活动或非法活动,对学生要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保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毕业实习。 实习过程分“四步走”“四步走”实习法是根据实习时间长短的不同,将实习分为四段,每段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全面了解临床工作,快速提高基本操作技能。具体作法是第1步:调查了解,观摩学习。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后,要用较短的时间熟悉并掌握以下内容,即动物医院的设计,包括小动物诊疗室、大动物诊疗室、宠物诊疗室、手术室、药房、化验室的设计及管理,门诊病例的接待及处置,动物医院的日常管理等;在养殖场实习的学生要了解该场的养殖规模、免疫程序和常发的传染病、兽医诊疗室及化验室的设计、疫苗及药物管理、传染病爆发时的处置预案。第2步:协助兽医师处置病例。担当兽医师助理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尽快具备兽医人员的要求和素质,掌握兽医师的基本操作技能,该阶段是在实习的中期,当学生完成第一阶段实习任务之后,要求学生协助兽医师开展全面工作,把自己当做一名兽医师,站在兽医师的位置来处置门诊病例或养殖场疫病监测,了解兽医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掌握兽医师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知识。第3步:接待门诊,独立操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学生在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实习以后在基地兽医师或指导教师的监督下,独立开展工作,以衡量自己能否胜任该项工作,找出不足和差距,进行改进和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步:总结提高。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提高能力。在实习结束前1~2周,学生完成前段的主要实习任务之后停止参加实习单位的兽医工作,进行专题论文的写作和实结。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进行全面认真地回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总结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采用“5+1”考核法,检验实习效果毕业实习考核是检验毕业生基础理论掌握情况和实习效果的手段之一。所谓“5+1”考核是指实习考核的5小项(实习出勤、实习态度表现、实习笔记、实结、实习鉴定)和1大项(毕业论文答辩的成绩)。实习考核小组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实习小组组长共同组成,对5小项进行考核,每小项满分为14分,共计70分,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出勤分数,根据实习过程中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和生活作风等评出实习态度表现分数,实习笔记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实习笔记分数的主要参考,实结考核则包括兽医理论应用程度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程度,而实习鉴定则是对毕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德、能、勤、绩的综合评价。最后毕业论文答辩的考核由学术学位委员会负责,主要根据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和内容要求进行评分,满分为30分。毕业实成绩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5个等级。总评时5小项中任何1个单项得分低于该单项满分的50%者,总评不能为优秀;2个单项得分低于单项满分50%者,总评不能为良好;3个单项得分低于单项满分50%者、或总分低于60分者、或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低于18分者,总评为不及格。 协议书制度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日常行为,把实习期间学生教育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协议书制度加强了学生教育管理,改变了学生实习状况、行为和态度,使毕业实习管理由松散转变为规范化,使实习从商业型转变为学习型和择业型,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协议书制度规范了用人单位的行为,企业不但可以考察选择毕业生,而且要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条件,承担培养教育人才的社会责任。“4步走”实习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符合认识规律,符合人的正常思维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法则,能够促进学生深入实际,抓住实质。“5+1”检验实习效果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有助于实习的顺利进行,减少实习中的请假和缺勤现象,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抓住重点、深入实际,培养基本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这种实习模式在医学专业部分班级实施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实习质量,学生的工作能力也大为增强,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并较快适应毕业后的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学类论文:医学类期刊组稿措施的探究 作者:吴洋意 田利国 单位: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1组稿计划的精准定位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组稿计划为组稿工作的原则和基础,任何偏倚都会影响组稿的质量。《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精准定位组稿计划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选题调研、检索,邀请国内专业领域知名专家进行选题论证,对当前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制定年度重点选题计划。(2)依据年度重点选题计划,邀请当期执行编委进行每期组稿计划的讨论,使选题进一步细化。(3)编辑部成员集体讨论,根据组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精细调整,使组稿计划既要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又要使组稿具有时效性和导向性。例如:《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年第6期原计划组稿的重点选题为“盆腔肿物的诊断与治疗”,该选题是外科临床的难点问题。但是,我们在组稿过程中,在与部分外科专家交流后发现,随着结直肠外科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近期国际外科学界对“结肠癌规范化手术治疗”,尤其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CME)”的讨论十分热烈,CME是国际结肠癌规范化手术的最新理念,目前国内还未见相关报道。该理念的提出,有可能对结肠癌外科规范化治疗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经过编辑与执行编委的认真讨论,果断将该期选题变更为“结肠癌的规范化手术治疗”,该举措不仅率先将CME的理念引入国内,而且能够迅速将有关专家了解到的CME资料转化为国内CME文章发表。该期杂志出版后,在外科界反响强烈,在国内多次学术会议上,许多专家纷纷以该期杂志为蓝本,对CME进行讨论。通过该期组稿实践,我们认为组稿必须注意时效性,必须关注焦点,必须与时俱进。此外,组稿实践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选题所涉及的重点方面要齐全,即所组文章是否全面反映选题。(2)文章题目定位是否准确,各题目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和归属关系,避免文章内容的重复报道。(3)拟选作者是否适合。组稿前要对作者作调查,掌握作者的政治思想、学识功底、文字功夫、著述能力、写作精力等基本情况,避免组稿的盲目性[2]。作者选择不当对文章的撰写会产生很大影响。如:作者专业不适合,作者近期事务繁忙等等。(4)编辑对组稿计划的充分理解。事先必须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理解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编辑对要组的稿件都一知半解,又如何让作者了解组稿意图,达到组稿目的呢? 2不断拓宽组稿的途径与方式 2.1加强指南类稿件的组稿 2.1.1国内指南类稿件的组稿指南的重要性是有两个方面决定的:(1)内容的重要性。临床诊治指南通常是临床医师实施诊治的操作规范和章程。由于临床医学是应用科学,经验性医疗在很多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并起主导作用,而且很多机构自成体系,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其诊治方法有可能存在瑕疵。因此,经过多中心、循证医学验证的诊治指南无疑将规范临床医师的医疗行为,提高诊治水平。(2)权威性和法律依据。临床诊治指南通常是经过多中心、循证医学验证的诊治标准,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学术权威性[3]。由于目前医疗不规范行为的存在和患者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诊治指南将对医患纠纷的处理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加强指南类稿件的组稿将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该类文章的组稿竞争也十分激烈,经常见到一篇指南形成以后,多家期刊争先发表的现象。《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对于国内指南类文章的约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充分发挥编辑的职业敏感性。编辑通过随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学术信息及业内动态,对国内指南的形成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2)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密切与编委和相关学术组织保持沟通,掌握即将或正在讨论的相关指南的发展动态,同时,提前做好约稿工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3)拿到稿件,迅速处理,快速发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对于国内指南类文章采用绿色通道,即当月处理,当月发表。通过以上措施,《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已与国内众多专家和学术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很多专家和学术组织愿意将形成的指南交给我们发表,无形之中,期刊既发表了高水平的指导性文章,同时也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近年来发表了许多国内指南类文章,深受读者欢迎。例如,《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年第8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复苏指南(2007)”的文章,该文发表后在专业领域内受到了极大关注,先后被其他专业期刊和网站转载。由于该文具有很好的学术导向作用,卫生部将该文作为2009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内容,《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也作为2009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参考资料[4],迄今为止该文被引频次已达到31次。此外,2007年第1期发表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和2004年第3期发表的“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腔内隔绝术应用指南(初稿)”被引频次分别达到48次和43次。 2.1.2国外指南类稿件的组稿与国内指南组稿不同的是,国外指南的组稿面临两个问题:(1)版权问题。(2)是否适用中国国情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发表了大量国外指南解读类文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发表指南解读一方面可以规避国外复杂的版权贸易法则及节省相关费用,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国内目前的医疗技术现状、患者经济状况及医疗保险政策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介绍和阐述。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科学性,还可以为将来制定国内的相关指南,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依据。《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009年共发表国外指南解读类文章6篇,迄今为止,平均每篇的被引频次已经达到6次。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表示非常喜欢我们刊登的国外指南解读文章,因为解读文章不仅免去了原始指南翻译的不便,直观易懂,而且能够结合国情,更能贴近国内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具有实用性。鉴于解读类文章的受欢迎程度,《中国实用实用外科杂志》2010年加大了发表的力度,当年共发表9篇国外指南解读类文章。 2.2刊企合作组稿临床医学是应用性科学。临床医师诊治水平的提高不仅靠医学基础理论的掌握和提高,更要靠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手段,更需要医药企业的高科技产品。高科技技术和产品推动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医药市场和期刊市场的发展,期刊企业广告这种简单的合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期刊的平面广告将逐渐在市场上产生视觉疲劳。企业需要立体广告的推广,刊企合作需要回归期刊的本位———推动医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核心价值观上,这样双方才有可持续合作发展的动力,才能实现共赢。与企业合作组稿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近年来探索出的又一组稿途径。国际上著名医药企业,尤其是国际500强企业,拥有雄厚的实力给技术研发提供经济支撑,有的甚至掌握着引领科技前沿的技术专利。而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消费品市场,高科技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使中国的广大患者从中受益,而且能够使企业实现产品大规模推广。那么,如何使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得到合理应用,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如何使之得到不断完善呢?这就是刊企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刊企合作组稿的切入点。企业不仅掌握着高科技技术,而且拥有庞大的专业市场营销团队,对某些产品和技术的应用现状甚至比期刊编辑更能获得迅速、准确和全面的反馈。这无疑给刊企合作组稿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包括腹腔镜和内镜技术的长足进步,手术技术与手术器械不断发展创新。但是,很多基层广大普通外科医师对科学掌握并运用腹腔镜技术并不熟练,临床上也经常出现由于不当操作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部分腹腔镜技术的实施和开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与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邀请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的专家们召开专题讨论会,讨论临床中的相关热点和焦点问题,并审议制定了“单孔腔镜手术技术专家共识”、“双镜联合胃肠道手术技术专家共识”和“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操作指南”三个文件,并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年第8期发表。与会者一致认为,三个文件内容翔实、实用,执笔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重要文献,并结合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必将对我国微创外科的发展和相关新技术的规范实施和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3以学术活动为题材组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活动包括:专业学术会议、专题讲座、病例讨论会及培训班等等。在这些学术活动中,不乏高水平的文章题材,积极主动与相关专家联系,邀请其将报告内容转化为文章的形式发表,不仅能够以文章的形式保留其技术成果,而且能够使广大无法参会的临床医师学习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并使之广泛转播。根据活动题材,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笔谈、论著、讲座、综述、术式讨论、病例报告、体会以及感悟等等。以学术活动为题材组稿具有其他组稿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1)能够现场掌握实质内容。与会编辑能够在现场第一时间掌握每个报告的实质内容,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判断是否具有发表价值。(2)根据会场同行专家及与会者的反馈及时判断其内容是否受读者欢迎,是否具有讨论和借鉴意义。在一些学术活动的现场,经常见到当某些专家作完报告之后,与会者提问踊跃、热烈,甚至出现学者之间现场辩论的情况。具有职业敏感性的编辑此时应该意识到此类内容正是组稿的优质题材。(3)现场记录每个热点问题以及讨论细节。可以为组稿,甚至未来的选题策划提供依据。(4)在与会现场可以对拟定作者进行初步了解、主动沟通,甚至初步达成组稿的合作意向,提高组稿效率。期刊的竞争实质是稿件的竞争,谁能将高水平稿件第一时间发表,谁就能最先受到读者关注。(5)可以根据内容适当变换栏目形式,改变专业技术类期刊单调的风格,采用多角度阐述问题,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2.4加强作者团队的建设,追踪高新技术的发展动态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期刊也不例外。加强作者团队建设,是期刊稿源稳定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团结一批不同学术层次、不同课题内容、不同年龄结构的作者。要关心作者及作者的文稿,诚心诚意地以平等态度对待作者,取得作者的了解和信任。作者了解期刊才能将好的稿件交付其发表。高水平稿件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作者心血和汗水的体现。作者交给期刊的不仅是简单的稿件形式,更多的是对期刊的信任和寄托。编辑拿到稿件以后,要在忠于作者原文的前提下编辑加工。编辑的作用不是更改作者的原意,而是科学地、创造性地完善作者的作品,使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得到进一步体现。期刊在编辑出版工作中,要重视作者的反馈,例如:对稿件处理结果的询问、对审稿意见的作者反馈、对稿件发表周期的建议、对栏目设置的建议等等。编辑对作者提出的这些问题要耐心、细致的回复,取得作者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与专家成为益友、与学者成为朋友,增加相互了解、增强彼此信任、增进彼此友谊是期刊做好组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熟悉了解作者,系统建立作者档案。除应掌握作者的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专业特长、职务、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外,最好还应掌握作者课题研究方向、承担哪些课题、取得过的学术成就、发表过的学术作品以及学风、性格特点、健康状况等。这样与作者沟通起来才能找到共同话题。一项新技术成果从策划、研发到完成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期刊尽早的介入将有助于对最新技术动态的了解和掌握。在此阶段,新技术项目的研究人员也最希望得到期刊的相关帮助,期刊拥有专业的学术平台和资源,能够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学术支持。通过早期双方的良好合作,能够为最终成果在期刊上发表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研究炎性肠梗阻的机构,一直致力于胃肠重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目前研究所承担国家、军队和江苏省多项重大课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先后在2000年第8期、2002年第4期发表了该机构朱维铭教授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2篇文章,迄今为止被引频次分别达到356次和158次。2006年第1期我刊再次邀请该机构李幼生教授撰写“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文章,迄今为止被引频次已达到194次。该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该机构黎介寿院士的另一篇文章“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发表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年第8期上。由此可见,加强作者团队的建设,与高水平作者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不断追踪高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是医学技术类期刊组稿的重要策略。 综上所述,组稿工作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最能体现编辑工作的原创性特点[5,6]。组稿的质量关乎期刊的整体质量。优质稿源是办好期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充足的稿源,期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高期刊质量将是纸上谈兵。高水平的期刊来自优质的稿源[7],只有广辟稿源,发挥编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为提高期刊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医学技术类期刊编辑必须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推动医学技术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拓展组稿途径与方式,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医学类论文:急诊医学类期刊的特征及启发 作者:邵菊芳 沈惠云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科技传承、科学评价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出版与学术交流资源,也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新兴边缘学科,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技术力量。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进展,我国大陆急诊医学学科发展迅速,组成了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医学专业人员队伍。[1]与高速发展的急诊医学相比,我国大陆急诊医学类期刊发展则相对滞后,目前公开发行的有关急诊医学方面的期刊有15种,没有一种期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外优秀的急诊医学类期刊,尤其是被SCI收录的急诊医学类期刊进行分析,比较其专业信息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探索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增强我国急诊医学期刊的科学性与适用度。 一、被SCI收录的急诊医学期刊基本信息 以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Reuters)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JCR)2008、2009和2010版为数据来源。 1.地域分布 SCI共收录急诊医学类期刊23种(2010版),美国主办11种,英国主办4种,德国主办2种,加拿大、西班牙、中国香港、爱尔兰、土耳其、克罗地亚各主办1种。居前三位的美国、英国、德国所主办的期刊占总数的74%;欧洲诸国共8种,占34.8%;亚洲仅2种,占8.7%。美国刊物种数显著多于其他国家,英国、德国等急诊医学发达国家主办的急诊医学类期刊也相对较多。 2.出版方 这些期刊中,完全由出版集团、出版社出版的有18种,占78.3%,其中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旗下出版的有7种,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旗下的有3种;而由学会单独出版或与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仅有5种。 3.刊名的地域性 国外的急诊医学类期刊刊名很少有地域性的限制。在23种期刊中,只有6种有明确的地域范围,但多为洲级或国家级的水平,如《欧洲急诊医学杂志》(European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北欧地区的《斯堪的纳维亚创伤复苏与急诊医学杂志》(ScandinavianJournalofTraumaResuscitation EmergencyMedicine),《加拿大急诊医学杂志》(Canadian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美国急诊医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等。由此可见被SCI收录的期刊,刊名绝大部分突破了地域性限制,这为期刊发展,尤其是稿源及覆盖面的全球性,打下了基础。 4.期刊编委的组成 SCI急诊医学类期刊的编委会成员数量没有统一的规定,有多有少,但是一般都设有主编、副主编或执行编辑,另外有的期刊还设有管理编辑、助理编辑、文本编辑等。编委会成员一般都具有国际性,比如,《澳大利亚急诊医学杂志》(EmergencyMedicineAustralasia)近一半的编委是国外的。编委会成员变更速度较快,一般2~3年就更新一次。编委会成员在办刊过程中提供咨询意见、参与审稿工作,也帮助期刊约稿、向期刊推荐稿件,对期刊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些期刊甚至还根据急诊医学的特点,将杂志内容分为不同的板块,如中毒板块、心肺复苏板块、院前急救板块、灾害医学板块、继续医学教育板块等,由2~3个编委具体负责一个板块。 5.期刊的网站 互联网是国际期刊重要的工作平台,是期刊的编委、编辑等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以及作者、读者之间实现快速远距离交流的工具。[2]每本SCI急诊医学类期刊都实现了编、审办公网络化和自动化,配有独立的网站,并与相关领域的学会、数据库等网站链接。每种期刊都在网站上现刊和过刊的内容,绝大部分的过刊都是可以免费获取的,有少数几种期刊就连现刊也可以免费获取。 二、被SCI收录的急诊医学期刊评价指标 1.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刊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2010年影响因子居前10位的急诊医学类期刊见表1。在这10种期刊中,影响因子大于2的有6种,占23种急诊医学类期刊26%。除3种期刊2010年的影响因子较2009年有少许下降外,其余都比上一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排名第1位的《复苏》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比2009年增加了1.465。与2009年相比,排名前10位的期刊新收录了3本新杂志,分别是《急诊》《、斯堪的纳维亚创伤复苏与急诊医学杂志》、《加拿大急诊医学杂志》,影响因子分别排名第3、6、10位。 2.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表2为2010年被引频次居前10位的期刊。由表1、表2可知,总被引频次的排位基本上与影响因子的排位一致;《复苏》杂志总被引频次增幅最多,为3621次,这导致其影响因子排位第1。在被引频次居前4位的期刊中,影响因子都大于2,可见总被引频次高的期刊,其影响因子也相对较高。 3.发文量 发文量是衡量一种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助于了解该学科特点和研究成果的层次水平,是掌握该学科在某一阶段研究趋势的有效方法,也是鉴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2010年急诊医学类SCI期刊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期刊见表3。表3显示,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期刊中,只有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位于前10名之外(包含2010年新增的《斯堪的纳维亚创伤复苏与急诊医学杂志》、《加拿大急诊医学杂志》);从总被引频次看,只有2种处于10名之外。这说明,发文量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呈正相关关系,即发文量越大,其刊物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很大程度上也会相应地提高。 三、对我国急诊医学期刊的启示 1.我国科技论文被SCI收录的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科技界学术交流的频繁,在国际科技发展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国际科技论文产出量逐年增加,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显示,我国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从2008年的11.67万篇(占全世界年度SCI论文比例8.8%),2009年的12.75万篇(占全世界比例9.8%),到2010年的14.84万篇(占全世界比例10.4%),连续3年全世界排名第2位[4](见图1)。 2.我国急诊医学期刊的现状 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行的15种急诊医学类期刊中,大部分期刊名都冠有“中华”(如《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如《中国急救医学》)或某个地区(如《岭南急诊医学杂志》);几乎所有的期刊都是以院校、研究所或学会为主办或主管单位,主办单位提供办刊经费、办公场所以及办刊人员,集编辑、校对、发行与一身;所有期刊90%的编委、作者来自中国大陆;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普遍偏低,2009版和2010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急诊医学类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497、0.539,平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992、1181;[5][6]在15种急诊医学期刊中仅6种期刊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站。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陆急诊医学类期刊与国外同类期刊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三点启示 启示一:科技期刊要重视队伍建设的国际化。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包括论文质量的国际化、作者的国际化、读者的国际化、出版语言的国际化、编委构成的国际化、审稿的国际化、编排格式的国际化、编辑标准的国际化、编辑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印刷质量的国际化和入选检索系统的国际化等。SCI急诊医学类期刊,无论是刊名,还是作者、读者、编委的组成,都是国际化的。而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们虽然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践行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理念,[7]但是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视野还不是很理想。我国急诊医学期刊虽然在形式上均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版式,重要论文均加有英文摘要,但是在其他实质方面,如作者的国际化、读者的国际化、编委构成的国际化、审稿的国际化等还比较薄弱。因此,作为科技期刊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同时也有责任加强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的进度,以尽快提高中国急诊医学期刊在国际大舞台上应有的地位。 启示二:办刊队伍的专业化。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期刊还是在走“编辑办刊”的路子,而编委会,包括主编、副主编,在办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小,有的甚至只是挂名,这对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国内的期刊应该与国际上优秀期刊一样,明确编委会的职责。一个负责任的期刊主编不仅要在本学科领域有很高的威望,还要有充分的影响力和组织优秀稿件的能力;编委会的组成不能单纯以人员的知名度作为标准,同时也不能过分追求数量。编委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是期刊得以顺利运作的最大保障。 启示三:加强信息化办刊建设。科技期刊要实现国际化这个目标,就必须走信息化之路。这就要求期刊不仅要实现出版的网络化,还要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系统,形成读者、作者、编辑部、审稿人互动交流的大平台,促进期刊内部更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无界限的沟通,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期刊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8][9]期刊信息化是期刊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我们从SCI收录的急诊医学期刊看出,这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期刊都已经上网,并且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站。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尚待加强。因此,科技期刊的编辑要熟悉网络工具和掌握网络信息采集技术,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这样才能随时从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抓住有用信息;同时,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期刊的网络出版发行,以增大发行并加快传播。 医学类论文:医学类人文素质教学措施分析 作者:邹兵 邹娟 单位:安徽省蚌埠医学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医学模式实现了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超越[1]。新医学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因素不仅仅有生物因素,还包括社会与心理等诸多因素,因此医学研究对象必须建立在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上,不能忽视两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学内容及模式与其同步发展,人文相关知识在医学生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科医学是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2]。以人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对象既决定了其服务领域的特殊性,也表明了全科医学是相当人性化的学科。全科医学专业人才既是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健康与疾病咨询的服务者、教育者,更是社区居民的朋友。他们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人文素质[3]。因此,加强和改进全科医学人文素质教学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4]。 1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的涵盖面很广,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科学技术、艺术修养等属于其主要范畴[5]。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的学科。因为医学的服务对象并非单纯的疾病本身,而是身心合一的有意识、思想、情感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医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离开了人,医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医学工作者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疾病防治的服务,解决人们的生理疾苦,还要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体现出人文关怀,所有这些都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方式,使其内化为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品质的过程。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精神层面如信念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都成为人文医学的精髓。医学的研究范围已由单纯的生物学范畴拓展到生物、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领域,形成一个体系严密、内容广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探讨和关注的重点[6]。 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服务为目的的医学学科。由于全科医疗能为居民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省钱”的医疗服务,全科医学在卫生经济学上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虽然与专科医师一样,全科医师也属于临床医学人才,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服务内容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医学服务于一体,服务方式更加强调人格化、连续性及综合性[7]。作为一个承载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医学学科,全科医务工作者更应该以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为特征。在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医疗服务时,全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全科医学应该是最人性化的医学学科,“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全科医学的精髓。近年来,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全科医学人才。但由于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8]。例如为了能够尽快到社区工作,全科医学培养中过于强调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不足。此外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素养、校园缺乏浓郁的人文氛围等,都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对薄弱。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9]。 3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对策探讨 3.1转变教育观念,确定适当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引着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在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落实,关键之一在于能否根据我国医学发展现状和全科医学教育的特点,合理确立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目标。以人文知识教育为起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医学的人文内涵。培养对医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认识,提高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及医学行为抉择能力。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理想和奋斗目标。要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医的目的是对人的关爱,热爱生命、尊重患者、追求和谐、讲求公正。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保障患者的医疗权利、人格尊严和人生需求,满腔热情地关注、关怀和关爱患者,成为能扎根于基层、具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全科医学人才。 3.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思考 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科医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分析全科医学的人文属性,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研究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对于提高我国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重要。 3.2.1完善人文课程体系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人文课程体系包括以下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如《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如《电影欣赏》、《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等)、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体育舞蹈》、《应用写作》)等。人文社会课程的设置充分兼顾学生的意愿和需要,四个模块有所侧重,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以必要、够用为原则,以强化学生的基础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医学素质为重点。 3.2.2营造校园人文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塑造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0]。第一,通过组织系列征文、知识竞赛、礼仪辩论演讲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正直谦虚的个性品质。第二,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课,既可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又能让学生了解前辈们长期研究和人生体会的精华,进一步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立志成才的决心。第三,定期举办医学人文学术研讨会,提高了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3.2.3加强人文社会实践建立开放型的社会人文实践基地,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接触并体验社会,拓宽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学生志愿者定期参加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社区义工、家教服务等社会实践,使得学生在接触社会中体会国情民情,从内心滋生善待生命、热爱生活、尊重患者的人文精神。 3.2.4丰富人文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社会实践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方法来提高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通过“以问题为基础”、“情境教学”等方式进行授课,教师主要起导学者的作用,创造机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各种思想、观念、感悟在交流中碰撞、汇合,达到人文教育“移情作用”的目的。 3.2.5改革人文考核形式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课程考核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像艺术欣赏等开放性、主观性较强的科目,可以通过写读书报告等形式,考查学生对艺术、文学和生命的认识,引导全科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和相关课程专业教师打破专业界限,共同完成。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人文素质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升,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知识面广、能扎根于社区、适应现阶段国情的、具有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技能为一体的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 医学类论文: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因素 摘要: 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而有效的进行需要优质合适的的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保障,体育教学活动是在特定的体育教学环境下开展的,对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医学类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因素,深层次认识医学类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正确认识并积极构建良好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使之最大程度适应体育教学,为体育教学服务,对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构成因素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现代教学对教学环境的认识越来越丰富,更加充分认识到教学环境的优劣对学校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但是它必须在特定的体育教学环境中进行,开展体育教学和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因素。良好体育的教学环境,既有利于体育教师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等行为。然而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又是一个被人们所长期忽视的因素,只有全面了解和研究医学类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创造和优化医学类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这对于提高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的界定 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从学校角度来看,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各种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和师生人际关系等等。[1]学校教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是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以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学校教育环境本质上是一种人工环境,或者叫人文的环境,因为学校教育环境的一切无不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意义,体现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和审美意识。学校教育环境又包含了许多层次和方面,而教学环境理所当然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体育教学环境是影响体育教育教学诸多要素之一,也是体育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特别重要的,它对体育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最具体的。医学类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具有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具有其自己特殊性。 2.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因素 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是普通类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类高校内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和社会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几乎都可以说是体育教学的构成要素。其中直接作用于体育教学活动并对体育教学活动效果发生重大影响的体育教学环境有以下。 2.1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物理因素 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主要有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学校室外运动场的绿化和学校体育场馆的空气通风、温度、采光、隔音、装修的色调等。河南省医学类高校地处中原大地,四季分明,夏天时气温通常高于30摄氏度,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室外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积极性与动机;冬天时气温通常零下十度左右,并常常伴随着冰、雪、雨、雾霾等恶劣天气,也会对体育教学活动和训练造成困难;只有春秋季节最适宜学生的室外体育运动和锻炼。 2.2医学类高校育体育教学环境的体育设施与器材 医学类高校的体育设施与器材是医学类高校体育环境的重要因素,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有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和其它普通高校所不具备的解剖、生理、生化、康复等实验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和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与锻炼时,只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和锻炼的场馆和不同的体育器材时,才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医体结合”的医学类高校的改革中,医学类高校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生化、康复等实验室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充分的理解体育与医学的联系,通过所学到的医学知识与体育运动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3医学类高校的资料信息环境 体育教学环境包括一定的有关运动的资料信息,所谓体育资料信息主要指在内容上对运动、健康进行宣传教育,对体育实时动态进行转播,对体育史料进行表达的载体,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途径。[3]医学院校的校园、教师、实验室和体育场馆中一般有很多体育类的宣传画、体育挂图和倡导健康的名言警句,这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受到感染,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提供强有力的动机支持,并可以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 2.4医学类高校体育课的班级规模 体育教学的班级规模不宜过多,如果班级人数过多体育教师进行授课时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区别对待,导致教学效果较差,班级规模较少也不利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学习的效率降低。河南省医学类高校的体育课按照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要求30人左右,一般不超过35名学生,因此,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能够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求,提高课堂的体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 2.5医学类高校的人际环境 人际关系环境是指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即体育教育者及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大致包括三种关系:体育教师与教师、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三种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关系,直接构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人际环境,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得好,表现出和谐友爱,相互尊重、团结互助,会对体育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产生积极地影响,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2.6医学类高校的校风班风 学校的校风和班风是学校和班级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是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和构建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很高的凝聚力量和规范力量。医学类良好的体育校风和班风可以自然而然的转变学生体育价值取向,良好的体育风气对整个学校体育教学、体育学习和运动氛围起到良性的指导,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体育素养。 2.7医学类高校的体育课堂气氛 医学类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体育教学环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学们对于一节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和学习热情一般来说都可以从体育课堂的氛围中体现出来,课堂氛围比较好的体育课,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希望能够较好掌握体育课程的内容。因此,创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的体育课堂的氛围,有利于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体育教师即使掌握学生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情况,从而不断地调整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取得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 2.8医学类高校的体育教学制度 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施与计划的制定情况,由教学目标与目的、教学各项任务、每个年级体育教学内容、每项体育项目的课时分配以及体育成绩测试与考核的项目和要求等构成了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医学类高校要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用于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文件,要求体育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守,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该文件要规定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秩序等环节,正确的规划体育教学的主体工作,指引着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总之,构成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是错综复杂的,从表面上看,医学类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只处于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外围是相对静止的,但实质上他却以体育环境自身特有的影响力潜在地影响的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过程,系统的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体育教学环境的各种因素均能影响体育教学,因此,要正确认识构成医学类学环境的不同构成要素,持续地研究、发现它的不足,对医学类体育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健全,不仅有助于医学类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它还会影响到广大医学类大学生的体质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医学类高校体育教育与教学方面的更好发展。 作者:赵真真 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类论文:医学类院校医学英语教育现状研究 摘要:医学英语教学是医学专科类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随着医学科学国际间交流的逐年增加,掌握好医学英语对于医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学英语教学工作,本文就医学专科类院校的医学英语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的改进医学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医学英语;医学专科类院校;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在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与国际的交往日趋频繁,各领域与世界接轨,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在此大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这对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与国外接轨的国际化层面提出了新的更高水平的要求。在人才需求方面特别需要在医学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同时又能熟练掌握国际化的语言,特别是英语的人才。本文针对医学英语在医学专科类院校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培养出适合国际化要求的医学英语人才做出贡献。 一、医学英语教学现状 医学英语(MedicalEnglish)是隶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进行医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主要提高他们在医学专业领域里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能用英语进行口语与笔译的专业交流。由此可知,医学英语教学不是以传授医学知识为根本目的。而是用英语来讲授有关的医学专业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获得相关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如今在医科院校兴起的医学英语教学属于医学科目,而不是英语科目。总之,医学英语是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加深和延伸,用英语语言来表达医学专业的知识,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英语。 (一)偏重公共英语,忽视医学英语教学 对于医学英语课程设置,相当部分的高校依然采用的是公共英语的教学方式,采用每周两到三次的大班授课的英语公共课的授课方式;所选用的教材也以服务于公共英语教学的教材为主,缺乏学科针对性。以笔者所在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英语课每周4个学时,所选用的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取所针对的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即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锻炼的是学生在基础英语运用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非针对医学生进行的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这一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对医学英语教育的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导致了英语教学与医学特色不相符的情况,进而使所培养的学生达不到医疗卫生行业所要求的专业化英语水平。 (二)医学英语教育师资配备缺乏专业针对性 在医学英语教育方面有两个侧重点,即通过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具有基础的英语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满足医疗卫生工作所需的英语技能。这就要求医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而且熟练掌握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可以将医疗卫生行业的相关知识与英语教学实现无缝连接。目前从事医学英语教育的师资组成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老师是具有高学历的英语专业毕业,另一部分则是具有丰富临床实践背景知识的医学专业毕业,而其中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更大。这两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各有利弊: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词汇、语法、阅读、口语进行指导,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对医学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无法在医学的专业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无法将医学专业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在英语大背景下将医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医学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对于护理方面的知识手到擒来,游刃有余,但是由于缺乏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无法充分的利用英语这一媒介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讲解,进而容易出现汉语化的英语教学。对于大多数的医学英语教师来说,无论其原有的专业是医学还是英语,重新掌握一门学科并使其与自己所学专业达到融汇的地步都并非易事,既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又费时费力且收效不一定明显,故热情不高。而以上这些情况对于医学英语教育是不利的。 (三)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缺乏与医学相关的语境 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目前的医学院校由于学制,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英语课程多受到压缩,且多为大班授课。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授课任务多采用的是满堂讲,甚至是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很难完全理解所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这对提高英语分析应用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在课堂上所用的教材教具多为公共英语的视听说教材及多媒体课件,缺乏有针对性的与医学专业相关的教材教具,更缺乏与医学场景相关的情景教学环境,这导致教师和学生只能在无语境的情况下利用没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教具进行语言学习,这很难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的交际使用能力,降低了教学效果,弱化了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从而很难达到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结语 总而言之,医学英语对于提高未来临床医学研究和诊治工作人员工作水平来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进一步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限制其更好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对现阶段医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讨有效提高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的改进医学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医学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余悦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类论文: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是目前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该学科具有内容丰富、抽象复杂,涉及面广,发展迅速等特点,总结近年来对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实践,通过对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材的及时更新、免疫学实验课教学的改进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等举措,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吸收免疫学的知识,更加积极主动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与最新的免疫学信息和知识的接轨。相信教学改革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动物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生物技术及新的实验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更是促进了免疫学基本理论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免疫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认为与免疫有关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免疫学的学习和研究也日益受到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视。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动物医学类免疫学,具有内容丰富、抽象复杂,涉及面广,发展迅速的特点。本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免疫学知识以适应将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宗旨,笔者在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统合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知识,并学以致用。 一、精心设计、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动物医学类免疫学系统性比较强,各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深奥、难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困难。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相对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将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重组串联。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免疫学知识点多,且学科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医学免疫学领域带了日新月异的变革,造成了现有的教科书很难跟得上其发展。以免疫学为例,免疫应答及其分子机理始终是免疫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近30年来对先天性免疫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抗原加工和递呈、免疫识别、免疫细胞活化以及信号转导进行了深入研究,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淋巴细胞CD抗原分子超过了200余种,对其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与作用机制正在深入研究。我们采取多媒体手段,将最新的研究内容和更新的科研创新点加入课堂讲述中,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保证免疫学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 二、紧跟学科前沿,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及时准确地向学生讲述、传递动物医学类免疫学的新理论和新发现,保持免疫学教材的与时俱进,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学的知识点多,且发展迅速,教材的更新远落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针对免疫学的重要章节,我们采取对最近几年发表的高水平SCI期刊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纵向深入的理解掌握。如讲述天然免疫系统时,介绍近年来重要的热点领域———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介绍今年来新发现的其他类的一些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识别胞内细菌等感染的NLR和细胞内的病毒RNA识别受体RIG-1和MDA5,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不同的天然免疫受体之间存在着交叉或者互补的信号转导通路。如讲述T细胞和细胞因子时,介绍最近发现的一类不同于Th1、Th2和调节性T细胞的CD4+T细胞亚群。向学生传授了这一类T细胞亚群的发现,完善了T细胞分化的途径,丰富了以往的Th1、Th2、Th3、Treg的T细胞亚群的种类,增进了学生对T淋巴细胞以及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进一步了解。及时跟踪免疫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免疫学课程的兴趣。 三、强化动物医学类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注重实践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免疫学实验课所有的课前准备工作往往由学院的教辅人员提前做好预实验,同时协助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试剂和实验材料。在实验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上交实验报告。学生缺乏对整个实验流程的了解也就造成了主观上的被动,造成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免疫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采取让学生加入实验的试剂配置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符合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下,免疫学实验室还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实验进展,进行探索性实验设计,部分同学在探索性实验的前期研究结果基础上,获得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这些措施的实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设计能力,获得了一定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科研深造。 四、增强与其他专业课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已学的其他专业课程和免疫学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做到融会贯通。以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例,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和新型药物的发展,一些以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经被消灭或者发病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新的病原微生物如非典型性肺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和H7N9禽流感等不断出现,很多公共卫生事件都与免疫学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根据变化调整、更新授课内容,及时将新颖性和实效性的最新研究内容放入课程中,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严重,本教研室针对疫情的发展,从免疫学的角度进行专题讲述,从流感病毒的历史、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和预防原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向学生传递了流感病毒是可防、可控和可治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产生恐慌心理。 五、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考试是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融会贯通,评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水平和了解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免疫学的知识、平日的课程考核、期末考试和实验技能的考核结合起来,考核形式上采取笔试、开卷、闭卷、课堂提问和实验操作技能等多样的考核方式。开卷考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客观的体现了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发挥。课堂提问问题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能够做到提前预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验操作技能的方式督促了学生学习,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语 通过对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材的及时更新,免疫学实验课教学的改进,免疫学与其他专业课间的联系的加强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免疫学的知识,更全面地紧跟学科前沿,开拓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与最新的免疫学信息和知识的接轨。改革动物医学类免疫学教学,使之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性教学,使之适应现代化畜牧养殖业的需求,对提高高等农林院校的免疫学教学质量,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承宝 张永第 穆杨 杜涛峰 张毫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陕西省杨凌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医学类论文:医学类三本毕业生离校工作探讨 一、毕业生产生反常行为的原因 1.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当工作或被研究生院校录取 这类学生产生反常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未来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近期没有任何烦恼的事情。这样就导致的学生的自我约束的意识松懈,觉得自己已经“解放”了,没有了任何的顾虑。所以就产生了一些反常的行为。 2.应届毕业生未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类学生产生反常行为是因为工作没有找到,或者找到的工作不理想。作为医学类三本院校,学生的就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上对医生要求的逐渐严格,以及对三本院校存在的一定的歧视,导致学生就业相对困难。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的期望值,觉得前路渺茫,进而产生了烦躁焦虑的情绪,做出了反常行为,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 3.爱情、友情的分离产生的苦痛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同窗五年,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实习,甚至在做实验的时候一起“祸害”小动物。这些都是学生们在大学时光里美好的回忆。随着毕业的临近,同学聚会的渐渐频繁,同学们对这种情谊的浓浓的不舍油然而生。在酒桌上感慨旧时生活,兴起时慷慨激昂,情绪激动,在酒精的麻醉下容易产生反常的行为。 4.临近毕业产生的留恋伤感与对社会的未知的恐惧 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平静、安逸的校园生活,面临着即将步入的社会大熔炉,他们可以说的上是一无所知。这种对未知事物的迷茫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会引起学生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5.报复心理 个别学生产生反常行为的原因是心怀报复情绪。这类学生主要是由于学习不努力导致成绩挂科或绩点不够而不能毕业,也可能是因为在校期间作出一些不正当的行为。 二、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 1.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每到毕业季的学期,在校园内广泛悬挂文明离校的宣传标语,发放“文明离校”倡议书,潜移默化的影响毕业生的思想,为学生树立文明离校的观念。加大毕业生就业政策法规的宣传,积极召开师生联谊活动,渲染一种温馨和谐的毕业氛围。组织好毕业典礼,为毕业生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2.邀请成功校友回校 通过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开展经验交流会,以优秀校友的成功案例来鼓舞毕业生,是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就业。同时,校友们的丰富的社会经验也能够为那些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减少对社会工作的恐惧感。并且要上毕业生树立一个“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坚定信念。 3.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毕业生党员,是毕业学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在大学期间,能够被吸收为中共党员的同学,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些毕业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针对文明离校的工作,应该发挥这些毕业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带动周边的同学,稳定学生情绪,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组织开展临床技能培训 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今后有很多的学生会走进医院,走上医生的岗位或者是和医学相关的岗位。所以,在毕业前夕,对毕业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通过培训,毕业生们更好的掌握临床技能,提前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了解工作状态,能更好强化学生们的自信心,是他们鼓足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5.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除开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以及从事医疗事业的学生,还会有一部分同学从事于医疗卫生行业无关的职业。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就业指导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行业都有自己独立的行业规则。就业指导就是对学生选择从事的行业进行分析,教导学生相应行业的行业规则,职业素质,以及未来的规划。 三、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重要意义 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辅导员老师对每一届学生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几项工作之一。 1.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毕业生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低年级的学生,起到一个标杆、表率的作用。让低年级的学生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劲头。文明离校工作的开展,也是为了保持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持校园的稳定。 2.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精神面貌,职业素养,言谈举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医学类的学生,当下社会中医患关系的矛盾激化,对他们的个人修养以及职业素质有着更加严苛的要求。 3.毕业生人生中的一次蜕变 毕业离校,可以说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经历,是他们人生的一次蜕变。毕业生们要完成从学生到从业者之间身份的转变,要学会渐渐的撑起一个家庭。重要的是,他们要从青涩走向成熟。在这期间,毕业生要学会总结在校的学习经历,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只有更快更好的完成这次蜕变,他们在社会上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立足。 作者:施展 王成强 刘兆莹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医学类论文:高职院校医学类大学语文论文 1改革医学类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当前人类健康观念相对于以往有了变化,社会对医学类学生除了在专业技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医德等综合素质。但大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借助工具,这种方式急剧降低医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是必然趋势。首先改革教学是学生完善自我人格的需求;如果不培养医学生美育或健全人格,会造成思想上的迷茫和精神上的空虚。可以说不管任何专业都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完善知识结构需要是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医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医学技能,如果长期沉浸在医学专业领域中而忽视外界美好事物,会逐渐降低对社会的期待。医学教育专业教育要结合人文教育,以便在未来就业中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及文化等方面需求。 2医学类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忽略人文性,一度将大学语文教学变成书写医疗文书课程,特别去强调书写规范性,进而凸显工具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长期以往都会受到影响。在讲解方式忽略从宏观层面分析文选的深层含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在改革基础类课程方面没有花费较多的精力,导致多数教师停留在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层面上,依旧实施“填鸭式”教学,不论学生是否有语言表示愿望,课堂气氛沉闷。 3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3.1更新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不同的点在于前者更具有理论性和自由行,教书会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而改革后的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在教学方式上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讨论式 传统教师模式造成学生思维模式统一化,依靠死记硬背学习知识。目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教育所崇尚的最高准则。大学语文可以借用此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意见,以此探寻新的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讲座式 语文课程内容较为广泛,不像医学知识有严谨的体例和程序。所以,可将医学类大学语文划分为独立部分,如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阅读与演讲,适当可举办相应的讲座,由此一来,不仅对教师专业特长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还能缓解医学生在专业课程方面的负担。 3)体验式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网上开设各种专题讨论论坛,参加文学社团,促进其将课程内容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借助某项具体活动实现完善自我和走向社会的目的,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塑造学生灵魂。 3.2教材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是国家规划教材,只有少数学校使用自编教材。其中部分学生所编著的教材中仅有现代文学作品和古典文学作品,忽视了学生职业语文能力和写作知识、技能的训练。所以,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精心编写教材。首先教材要具有实用性;高职大学语文教材要适合职业能力需求,尽可能的贴近生活。高职院校就以培养学生实用性技能为主,对此其语文教学应倾向于实用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其中写作培养一方面考虑到学生今后就业应聘,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医学实验报告和医学论文的写作指导,为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口语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该如何用语言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在教材内容上要是适当的增加优秀的文言常识及医古文,即能突出大学语文特色,还能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教材要有针对性;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忽略了不同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和高职生学生职业特点。因此,教材编写要基于满足学生各自职业发展需求和体现专业特点。此外还要将语文工具性结合人文性,内容中实用写作、口语交际和具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要占据相同比例,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3.3教学要结合 学生职业道德及职业能力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者角色,学校应强调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渗透对医学生职业修养、职业品格和职业行为的教育。例如用孔子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仁者爱人的价值观教导学生要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有爱心的医学工作者。同时通过学习优秀作品,让学生从内心深刻地关注生命,铸造医者的大爱之心。 4结语 总之,对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然而教学改革涉及教学观念、学科定位、教材及教学手段等要素。对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适合医学生学习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实践,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对社会有责任感的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王红亮单位: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医学类论文:医学类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反思 教学组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编制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学生采用“分析前后缀”的方法,避免了机械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反应式、化合物命名以及附表中有机化学专业术语和基团缩略语,提高学生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还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为此,教学组分别编制了“常用有机化学术语”和“有机化学常用基团缩略语”等讲义,印发给学生。“常用有机化学术语”涵盖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重要的基团、种类、结构理论、同分异构、光谱、酸碱性和有机反应的名称、机理等,内容全面,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外文原版教材的阅读能力。第三,在双语授课过程中,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分别进行专题讲授。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性强,集中讲解有利于系统地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规则,进一步了解专业英语词汇的构成,收到分散命名教学所达不到的、灵活多变、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在后续各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多次反复,潜移默化,95%的同学都能够对常见有机化合物进行英文命名。有机化学反应复杂,反应机理难以理解,在学期期末专题进行复结,按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缩合反应、重排反应六个章节讲解,而且汉英双语比例为3∶7左右;汉语重点在介绍反应规律,英语重点在反应机理的表达式,克服学生畏难的心理。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双语教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及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觉,给枯燥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注入活力。教学组专门制作了一套“分子模型”PPT,将教材中涉及的有机小分子与球棒模型一一对应,并且标注英文名称,使抽象概念和空间结构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如杂化轨道理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电子云的空间图形(见图1)、化学反应过程的模拟、立体有机化学(见图2)等许多的理论知识,除了一般彩色插图说明外,还采用动画电影,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较为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本质及规律,使化学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活泼性。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双语教学 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教学永远要以学生为本。如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评价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在双语教学中,学生更要是教学的根本,双语课的学习中需要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和交流讨论,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3]。首先从思想上消除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敬畏和恐惧感。讲授之前,让学生在了解构词法和缩略语的基础上预习该章节中的基本内容和生词,特别是专业术语。授课时教师尽可能在PPT中给出关键词或生僻词的中文意思,注意调整英语语速,做到吐词清楚、讲解到位,以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课堂内容,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鼓励学生提问,不熟悉的词汇允许中英文交替,循序渐进,头两周教学目的主要是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课堂上敢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不但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感到专业英语并不难学,大大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听英语、看屏幕容易产生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双语授课中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思想活跃,精力集中。课件中注意引入有机化学的新知识、新成果以及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使得课程内容兼具基础性和先进性,特别是21世纪以后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都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学生们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保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双语教学,我们适当地要求学生针对现有的英文原版教材中简单的知识模块,结合社会热点,分组讨论,轮流讲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老师对学生进行双语表达规范性训练,给予他们运用双语的机会,增强他们运用双语的信心,对有机化学的双语教学也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结语 双语教学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学难度要大大高于母语教学,教师备课负担重、上课压力大,这些都要求双语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只有在双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到双语教学与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机融合,大胆创新,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为突破口,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作者:郑颖平谭湧霞胡爱江周少红单位: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医学类论文:医学类学生教育现状与对策 一、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1.政治态度方面。目前,学生的思想意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仍存在着一些困惑。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有93.8%的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关心国际政治的变化,拥护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强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由于他们切身体验到了农村的变化,这使得他们对我国的政治现状持肯定态度。被调查者中有96.3%的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抱乐观的态度。但一些学生在政治思想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其中有41.4%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在入党动机的问题上,有38.7%的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性,他们不是以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社会理想是否科学为标准,而是用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 2.心理素质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校学生的自立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能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竞争的残酷性,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但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高专的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导致很多学生入学时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 3.择业观念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信心不足,择业心态失衡。有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感到无所适从。其中有41.1%的学生认为很难找到工作,有60.5%的学生认为学历、能力和专业是人才竞争的三个主要方面,对竞争的认识相对客观。 4.职业道德方面。调查显示,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认识不够,部分学生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愿意留在县级以上的医院,不愿到乡镇医院去工作。目前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的学生在签约过程中未能够遵守诚信的原则。 5.具有良好的家庭美德,但社会公德略显不足。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具有良好的家庭美德,但在社会公德方面却略显不足。有98.1%的学生都能利用闲暇时间帮助父母做家务;而只有58.9%的学生乐于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公益劳动,有22.8%的学生表示受同学的影响会去参加,有8.3%的学生则表示对这类公益活动感到厌烦。 6.个体行为趋于理性。在社会现实和学校心理辅导的影响下,学生的消费、娱乐及助人行为趋于理性,有63%的学生不会去攀比,另有28.7%的学生表示会主动阻止攀比现象。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完成作业、温习功课、参加文体活动、读书看报等活动。很多学生表示在助人过程中会注意保护自己,体现了新时代的道德观。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能力还不强,心理调适能力较弱,在成长过程还存在一些困惑和不适应,主要表现为恋爱心理不成熟以及学习动力欠缺。 二、加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旨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医疗事业的专门人才,为我国的基层医疗、医药和疾病预防事业提供服务。高职高专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在素质结构和知识层次等方面存在着的诸多差异,而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与其他高职高专学生相比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对策来加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笔者根据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在分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上好政治理论课,使学生在正确认识“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二是结合国内国际的形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使学生认识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性。三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论,回顾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经济凋零、政治动乱、军事溃败,见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的辉煌,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四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最广大中国人民的现实选择。五是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使学生明白自从17世纪70年代英国产生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以来,社会制度的变迁就同政党制度的变化密不可分;要让学生了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的,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之义。 2.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良好的医德是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这也由医疗卫生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的。然而,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在报读医学类高职高专时较为盲目,缺乏立志从事卫生医疗工作的思想准备和必要的医学职业道德,这就使得加强学生的医德教育显得更为必要。一是要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德技双馨”的医德教育。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开展优良传统医风的教育。向学生介绍古代的扁鹊、华佗、孙思邈以及现代的白求恩、林巧稚、赵雪芳、吴孟超等医疗行业楷模的事例。三是要选拔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教育者。要推荐和遴选“德技双馨”的医生作为从教医师和实习带教医师,创造良好的医德教育氛围。四是要始终抓好医德医风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新生开学典礼时要进行“医学生誓词”的庄严宣誓,并在教学、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毕业实习环节始终抓好医德医风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高尚医德医风的重要性。五是要经常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假如我是患者的亲属”,以及“我善待患者“”患者善待我”的双向互动活动。六是要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克服怕脏怕苦的不良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学生同其他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一样,在中学阶段大多不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忽略理性思维的培养,学习成绩较差,这也是导致他们考不上普通本科的原因。当这些学生进入高职高专学校后,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珍惜在校学习的宝贵时间,稳定心态。教师在为他们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要注意改变他们在中学阶段养成的“重实践,轻书本”的不良习惯,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学好医学理论的有效方法,夯实医学理论基础,为将来更好地掌握更先进的医学应用专业技术提供有力的保障。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进行重视理性认识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书本上的知识来自实践,来自前人经验的总结,能够为实践技术提供指导,具有拓宽人们视野的前瞻性作用。二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更新思维方法,提高各门专业课程的成绩,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是要引导学生用勤奋学习获得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实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关注本专业应用技术的前景,牢固掌握各种知识和本领,为将来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提供良好的基础;五是要做好“医学结合,医地合作”工作,开放教学资源,努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掌握高技能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4.以克服自卑心理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专业心理素质和竞争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社会经验较少,再加上他们大多是由于高考成绩较差才来学校就读的,他们大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道路是由主客观情况决定的,不是完全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个体的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个人只要尽自己的努力,为集体、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人生就是有价值的。而学好医学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投身于救死扶伤的医疗事业,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二是要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班级集体活动。这些集体活动既要能拓生的活动空间,帮助其克服封闭、孤独的不良状况,又要能有利于学生增进人际关系,形成外向、热情、开朗、宽容的良好品质;既要能培养学生自强自主的精神,又要能培养其乐于助人的个性品质。三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实事求是。并在逐步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既能清醒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确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又能正确地对待他人、集体、社会对自己的态度,保持心理平衡。四是要有意识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要使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方式等方面实现有机结合。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并配备充足的心理咨询教师和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五是要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教育)“精致化”,营造心理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心理素质教育要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实施,并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同时,学校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环境。 医学类论文:如何查询正规医学类期刊 1.鉴别刊物第一步,就是去国家新闻出版局总署的查询系统进行查询。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国内的期刊杂志行政部门,对刊物有鉴定的义务。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工作人员的答复:凡在查询系统里查不到的刊物,均为非法刊物。 新闻出版署的网站所有刊物都在这里查询 在网站的右中部位有的查询窗口,选择期刊查询。凡查不到的期刊均为非法期刊。比如:《中国教育研究》这个杂志,名字看上去好像很正规,但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查询系统里查不到,那就是非法。根本不用再去听别人的那些废话了。毕竟,国家出版行业的最高权威机构都说了非法了,那就肯定非法。其实,很多的当地职称评审机构对刊物的真假辨别也是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查询系统来定夺的。所以出现了某新创刊的正规合法刊物,在新闻出版总署没有更新数据的时候被直接认定成了非法期刊,前几期的作者文章在评审的时候也被视为无效。 2.鉴别刊物第二步,去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网站查询刊物出刊记录。 中国期刊网或万方数据等期刊数据登录网站,虽非官方行政机构,但对国内的合法期刊基本都有登录。所以,如果是冒充正规期刊刊名的非法期刊,一定不会在中国期刊网的查询系统里查到,因为,那样就会有重复的名字了。所以,很多当地职称评审机构为了防止有假冒的期刊,又将"文章是否登录到中国期刊网"作为杂志真伪鉴别的重要参考数据。 值得作者注意的两点是:⑴并不是所有的正规期刊,在中国期刊网上都可以查询到。有很多的合法期刊,甚至很有名的期刊,在中国期刊网都没有登录。⑵并不是所有登录在中国期刊网的期刊都为正规合法期刊。介于特别原因,本站不对这类刊物列举。但确实是中国期刊网上有很多刊物,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里根本查不到。这类刊物均算非法期刊。 医学类论文:医学类高校舞蹈课程改革创新性研究 为积极响应医学人文教育改革与实践,很多医学类高校开设了符合医学专业特点的舞蹈实践课程,以培养具有高超医务技术和艺术素养的综合性医务人才。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医学专业的人文教学质量。由于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融音乐、舞蹈动作于一体,具有即时性、创造性与个性化的特点,对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如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结构空间的想象力和动作行为的控制力等,而这些能力正是塑造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医学生可以通过即兴舞蹈课程开发身体多方面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创造力与协作能力,促进身心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对我国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医疗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对创新型舞蹈实践课程进行初步研究。 一、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课程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医学类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尚不成熟与完善,课程设置在目标和体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笔者所在的首都医科大学舞蹈实践课程为例,其课程设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教学方法简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二是舞蹈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三是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四是具有医学专业特点的舞蹈教学体系还没有成型;五是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总之,目前首都医科大学舞蹈专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开展舞蹈实践课程的系列改革,并探索创新性改革措施,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全方位地考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课程改革的创新策略 (一)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手段丰富舞蹈实践 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课程设置除舞蹈形体训练课之外,应加强编创实践和舞动即兴环节的设置,并进一步与学生舞蹈团活动相融合。笔者认为,医学类高校应采用多种手段丰富舞蹈实践课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将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表现计入总学分,每学年设定专门的艺术实践周进行观摩与表演;其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演出、采风与交流活动,特别是深入基层医院和医疗站点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服务;再次,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类舞蹈比赛,提高医学生的舞蹈艺术水准;最后,在节庆期间可以举办大型文艺演出,让学生在互动实践中学习。一般的集体舞蹈项目在18课时6次课程的课堂是很难完成的。医学类高校应通过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热爱舞蹈的学生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加入学生舞蹈团,以进一步提升舞蹈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 目前医学类高校舞蹈教师资源匮乏,一所高校基本上只有一名或者两名舞蹈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舞蹈实践课程除本校组织的活动、比赛、晚会与剧目排练之外,还需经常为师生提供国内外舞蹈学术交流的机会。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有助于提升师生的舞蹈审美能力,使本校舞蹈教师提高教学水准、开阔艺术视野、优化学科知识,使学生通过与大师近距离接触而感悟艺术的真谛,进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向新知、从模仿到创造的转变。 (三)优化课程设置,推进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精品课程建设 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课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多元性和实用性,是医学专业人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展舞蹈实践教学建设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促进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在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精品课程中,应注重在教学中融合舞蹈的学科前沿动态与知识发展;聘请高水平的名师做舞蹈实践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同时将舞蹈专业特色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化教学课件相融合。总之,舞蹈实践精品课程不仅要科学发展,还要丰富多彩。通过舞蹈实践精品课程建设,能够调动医学生积极参与舞蹈的积极性,全方位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其成长为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高素质医务人才。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医学类高校应开设一些民间舞蹈实践课程。我国民间舞蹈艺术风格独特、内涵深远、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是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医学类高校学生未来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了解各民族和各地区的人文风俗有助于未来基层医务工作的开展。 (四)彰显学科特色,完善舞蹈实践教学体系 我国高校教育长期以来重技术、轻人文,医学类高校也存在过分重视和强调医学技术的科学属性、忽视了其人文属性的现象,这不利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当今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医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还需进一步完善医学类高校的教学体系。从事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教学的教师需熟悉医学专业的特点,可采用以下具体措施开展教学: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舞蹈课堂,借助影音资料展示民族舞蹈艺术的鲜活内容,用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第二,教师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不仅要打动学生的感官,更要打动其心灵,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唤起情感共鸣的目的;第三,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示不同民族舞蹈的艺术形象,提高其审美感受力;第四,结合医务工作实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让学生置身于舞蹈艺术的情境中,在获得极大美感享受的同时对医学专业产生较大的兴趣,始终保持自觉学习的积极状态。 (五)结合医学专业实际,形成“从教室到工作岗位”的实践型教学理念 医学类高校舞蹈实践课程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从教室到工作岗位”的转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个性培养与集体授课相结合。医学生的工作岗位分工细致,而且每个人个性不同,感兴趣的舞种也不尽相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舞种的学习和掌握会比其他舞种更有成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古典舞、芭蕾舞的接受能力较差,对现代舞、民族舞和流行舞蹈的兴趣较为浓厚。对古典舞感兴趣的学生心思会比较细致,适合对理性思维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如病案管理、医技科和药剂科等管理岗位和一些基础服务性医务工作岗位;对民族舞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更适合一些对沟通能力要求较高的岗位,如临床科和护理科的工作;偏爱现代舞的学生更适合一些对创新性要求较高的科研工作,如理疗科;流行舞蹈能力较强的学生反应准确迅速,更适合急诊科的工作,处理起突发事件会比较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在集体授课时,应挖掘和着重培养学生所擅长的舞种,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努力开发与拓展学生的动作语言潜力,为他们提供艺术实践机会,以打造全面发展的医务人才。第二,培养医学生的舞蹈素养要与音乐训练相结合。医务工作是一项对节奏要求较高的工作,工作流程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同时需要生理和心理的协调,音乐和舞蹈的训练能够弥补医学专业类课程在此方面的不足。如手术的操作流程、病人护理的流程等,都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舞蹈的训练中,所有动作都是在音乐的节奏中进行,这有助于训练医学生动作的速度和精准度。在舞蹈实践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选用风格迥异的音乐来配合学生进行舞蹈练习,舞蹈动作要与音乐相融合,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自身肢体动作的再认识。第三,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医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舞台表演的艺术实践训练在增强个人心理素质方面作用显著。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学生的舞蹈艺术实践,在医学专业基础教学扎实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编排舞蹈小品,加强剧目段落与经典剧目的排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其多参加校园晚会,将实践表演贯穿于整个舞蹈教学。学生参加工作以后,也需要参加单位组织的文娱活动,这样的实用型舞蹈小作品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快地融入工作单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其高技能、高素质、高情商。“从教室到工作岗位”的理念既服务于医学专业的技能教学,又培养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实现了医学生从课堂到舞台的转变,还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医学类高校积极改革舞蹈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多元化、高素质、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总的来说,医学类舞蹈实践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医学类高校在进行舞蹈实践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本着以职业需求为先导的理念,结合学生自身的舞蹈学习热情与能力,在服务本专业教学的前提下完成舞蹈实践课程的改革。笔者希望通过舞蹈实践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能够真正起到提升医学生职业综合水平的作用。医学类高校应与社会需求接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重要目标,探索出在信息化时代下医学类专业舞蹈实践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只有这样,医学类高校的舞蹈实践教育才能够适应当今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发展。 作者:杨婧涵 商玮娜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论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个人理财服务 新变化 对策建议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较之以前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金融机构顺利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新变化为切入点,为金融机构应对这些变化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流状况,围绕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况,制定个人财务管理计划(如设计资产组合,调整负债结构,规避税收等),达到其收益预期,实现其人生的未来规划。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居家生活的需要。二是人生规划的需要。三是投资增值的需要。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研究并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度身定制理财产品与方案,不断满足、引导、培养特定客户群体需求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个人理财还更多地体现金融机构差异性、价值性的特质,具有为个人优质客户提供整体服务和附加服务的功能。 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新变化 个人理财业务与机构银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于银行业零售和商业业务利润的不断减少,非利息收入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导致个人理财业务与传统机构银行日益接近,平行发展、交替发展和业务交叉的现象不断增加。例如,在个人理财业务的私人客户群体中出现了机构性的需求,即投资业务专业化、投资产品复杂化,而在与传统机构银行业与机构客户的关系中,一些个人化的因素也已经出现,如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与银行之间建立起私人业务关系。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挑战。一方面,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竞争者很容易进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无疑将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对客户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为客户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计算机则为客户快速简洁地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了追求高水平、多元化服务和资产管理方法的条件,而这对个人理财业务来说则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及已经入驻的外资商业银行都在纷纷调整策略、整合资源,聚焦优质高中端客户,制定竞争优质客户的策略方案,以优质客户的需求为市场导向,依托科技信息、网络,优化组合营销渠道,大力打造理财优质品牌。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对策 1、不断增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能力。金融机构要考虑目标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分析业务的发展前景,确定市场需求规模和该项业务的市场定位,创造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六适”服务,即“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以适当的价格,向适当的顾客,销售适当的产品,收到适当的效果”。同时在综合经营的大趋势下,逐步实现从产品到研发创新的转变,强化研究,大胆创新,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理财品种,真正实现让客户资产增值。 2、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金融机构要在做好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和进行产品组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不同,设计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不断增长的理财增值需求,制定优先发展投资增值型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策略,进一步加强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同业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持续不断地引进与开发收益好、流动性强的理财新品,确保理财业务内容充实,在为客户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财理念的同时,达到有效增加储蓄存款的目的。 3、提高营销活动针对性与效率。作为履行市场营销支持职能的产品经理,其与前台客户经理的支援关系是通过“一对多”的支持构架得以实现的,即一位产品经理需要对应多个客户经理提供产品方面的技术支持,同时一个客户经理也需要从多个产品经理处获得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产品经理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客户经理的多元化产品营销,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然而,实现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之间的在市场营销中的紧密协作不是能自动达成的,需要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以保证。为加强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支持,应尽快建立个人理财的产品经理队伍,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在市场营销中的协作机制,提高市场营销的协同性与效率。 个人理财服务无疑是金融机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对于金融机构开展的其他业务来说,个人理财服务还是一片“蓝海”,还有很多追逐利益的空间,所以金融机构要要改善个人理财的手段和理念,力争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金融机构银行个人理财论文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现存问题 1.电子化程度低,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作为二十一世纪金融产业的主导,商业网络银行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廉价的成本,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和人们的重视。虽然科技已经如此发达,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还在通过宣传资料、图表等传统的工具,很少使用计算机,缺少专门的个人理财业务软件。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与网络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计算机技术滞后,开发应用软件的速度滞后于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工作效率较低,这限制了商业银行发展各项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克服这一现状,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办理个人理财业务,针对不同客户的需要实现差别化服务。 2.缺少个人理财业务运行系统个人理财业务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业务,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客户经理制的出现就是这种理念的有力说明,客户经理制是商业银行制度上和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创新。国外银行的客户经理是把客户作为中心,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产品的设计,目标是满足和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投资为核心。但是国内众多商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考核仍然是基于客户经理完成吸收存款任务的情况,客户经理缺乏对客户需求、市场发展的了解,因为其并不用承担管理分析客户细心和市场信息的责任。各商业银行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品种设计开发,极少考虑到客户的需要,更不用提投资了。 3.缺少适当的市场定位在中国,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环境不同,收入分配差距大,个人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行业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地区、不同收入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投资偏好。要求商业银行明确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理财产品的开发。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缺乏这种服务模式。银行向个人提供的服务几乎无差别,都是一些大众化的服务,因为商业银行只把个人业务作为筹资的一种手段。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的解决对策 1.转变经营模式,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金融产业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自从二十世纪末美国《金融服务现代法》的出台,结束了金融分业经营时代。在全世界混业经营的刺激下,我国放开了对创新银行中间业务的限制,开始鼓励创新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借这一机会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调整,调整个人理财服务中的中间业务,改变中间业务的产品结构,准确把握客户多方位的信息,掌握客户的理财需要,通过客户经理进行针对性的理财服务。配套服务分析工具和投资理财专家的理财建议,提升客户的资产增值能力,培养更大的利润增长点。 2.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业人才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培养个人理财业务人才,一是构建专业的理财规划师认证体系,让理财业务人员需要持证上岗,规范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二是全面培训现有的客户经理和理财顾问,必须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和理财顾问。首先要指定培训计划,然后要挑选高素质的候选人才,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其次要让理财人才熟悉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独立操作各类业务,这需要对理财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岗位轮替。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走出传统教育体制的模式。推进联合办学模式和订单式教育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可以将企业的实践设备优势和学校的教育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为金融行业培养需要的人才,同时为学校的教育提供实践的场所。订单式教育可以让企业参与到学院金融相关专业的设置、制定金融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金融教学课程等环节中。在金融业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满足商业银行对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改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校和企业得到各自所需的东西,实现校园与社会的接轨。 3.加强商业银行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促进银行电子化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在实现个人理财业务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同时,商业银行要注意保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通过银行内部资源的整合,计算机理财软件的辅助,增加客户需求的满足度,为客户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计划,并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实现实际操盘操作。 4.完善客户经理制,提高客户经理的金融水平客户经理制是为了迎合现在正在逐渐转变的金融服务方式、经过改革后的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同行之间的竞争出现的新型的服务观念。各个商业银行虽然自从客户经理制这一服务观念推出,就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也从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完善客户经理制,需要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化水平和客户经理的素质;加大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科技投入,建立健全客户经理信息系统;在客户经济中开展新型的服务观念传递;实行责任制,明确客户经理的职责,设置专业的客户经理从业人员组织机构。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客户经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承受压力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为了顺应金融的全球化、国内商业银行对人才的急缺的现实情况,组建全能、高效、专业的个人理财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5.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服务商业银行而已通过设置个人理财业务柜台和细分客户实现差别化服务等方式调整经营策略。个人理财业务专柜可以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个人理财服务,培养固定的客户群体。通过对客户进行分类,针对性地提供理财服务。因为不同情况的客户对个人理财服务的要求不一样,这就要求银行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别化的服务,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根据客户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投资建议,满足更多客户的不同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服务和理财产品的营销体系,大力开拓国内金融理财市场,增加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份额。利用多种多样的金融理财产品和多种投资方式创造更多价值,帮助客户实现财产增值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银行盈利,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作者:刘晓靖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农合金融机构发展农村理财业务的探讨 摘 要:农合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合机构)金融理财业务的缺失,导致农合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城乡客户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但这一现状即将被打破。目前,多地农合机构理财项目建设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即将开放理财业务。与城市经济体系不同的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另外,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品质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且应认真考察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 关键词:农合金融机构;农村客户;理财业务;发展 0 引言 随着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长,农民已不再满足一般的储蓄业务,而对于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提出了期望。在这一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农合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开发和销售上也呈现出可喜态势。然而与城市经济体系不同的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为此,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及探讨也就十分必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农合金融机构需要增强自身的增值业务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机。 1 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农合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理财业务中有诸多困境。笔者从工作体会出发,将目前的发展困境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 众所周知,农合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市场中农户的金融知识水平相对低下,在理财观念上更是趋于保守,加上所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对金融理财产品缺乏认识,尽管部分农业人口通过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积累起了一定的资金,但在农耕文化的作用下难以涉足商业银行的理财增值业务。而且这一传统意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的上述困境,将在长期内持续存在。另外,农村人口对理财风险认识不够,一旦投资出现风险,往往不是从自身找原因,常常将责任归咎于农合金融机构。 1.2 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品质不高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义可知,银行理财业务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客户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从中可以知晓,良好的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不仅需要理财师专业能力的支撑,还需要具有吸引农民眼球的理财产品。结果,似乎这两点都不十分完美。 2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就有必要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前还应强调,在未来发展路径的构建上需要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即关于改变广大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具体而言,现状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2.1 针对需求方的现状反思 上文已经指出,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无论在理财师水平,还是在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上都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加上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就进一步限制了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否从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循环特征出发,来设计出符合农业人口偏好的短期理财产品,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难理解,这里的理财业务须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 2.2 针对供给方的现状反思 上面已经提到了供给方需要着手开展的问题,即设计出满足农业人口偏好的理财业务来。另外,针对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还需要通过农合金融机构人员的上门访问,来建立起银行与零散分布农户的联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现状反思表明,在推动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中,应主要从供给方面下功夫。而对于需求方,则可以在选择机制下进行针对性的偏好引导。 3 反思引导下的发展路径探讨 发展理财业务是当前农合金融机构加快自身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农合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 3.1 注重理财专业人员的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理财团队 理财产品的开发涉及的基础资产较多,如何能有效地分析基础资产的收益性,又能保证客户理财资金的安全性,就需要研发和设计理财产品的人员对投资标的有充分的了解和市场把握,这就对产品开发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恰恰和商业银行理财开发团队的核心差距就在这里。因此,要从根本抓起,给现有人员创造培训机会,加大培训力度,选拨人才,引进人才,逐步打造一支高综合素质的理财产品研发团队。 3.2 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 本文一直在强调,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因此,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之所以指出这些特征在于,设计变现能力强的理财业务需要认真考虑其中的变现周期。这不仅关系到银行的运营成本,也涉及理财产品的成功与否。从现阶段的诸多文献中,很难找到这一观点。 3.3 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 不难理解,若要实现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就要提高本地农民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扩大广大农业人口的需求拉动。农业人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就要求在理财业务开展中应简化产品的设计内容,并能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下来告知农户有关增值效果。因此,对于城市银行中的诸多理财业务,在农村区域中就需要抛弃。这里笔者建议,可以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这样也有助于农合机构深入了解该农户的经济能力,并为放贷提供原始信息支撑。 3.4 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 在成本控制基础上的人员上门访问,仍需要借助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即需要界定目标客户。一般而言,对于理财有需求的农业人口,往往具有商品经济意识,并积累起了一定相对稳定的资金量。因此,可以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3.5 有效细分客户资源,培育广阔的农村金融理财市场 农合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户的需求发展理财业务,针对本地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和金融知识水平,开发出一套符合本地农民理财需要的金融理财产品,而且这种理财产品一定要符合本地农民的理财心理,操作上力求 简单方便,在农户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风险低、收益稳定、能随时赎回,以此提高农户对理财产品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因我国农业人口分布广泛,且各农村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并没有结合特定区域展开讨论,而是结合当前问题从发展趋势层面进行了原理性探讨。但本文的结论,将支撑各地理财业务开展中的思路。最后,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 结语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品质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合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农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应在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以及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等三个方面下功夫。具体而言,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理财业务浅析 摘要:本文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理财产品的概述为出发点,分析表外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总结了业务发展规模较小,易产生流动性风险,造成银行监管压力等现实问题,并提出规范表外理财业务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表外理财业务 现状 分析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居民替代存款所选择的家庭金融投资的主流产品。居民不再依赖存款获取利息这一传统增值保值的方式而是选择购买理财产品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尤其是大量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产品。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理财业务概述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理财产品分为表内和表外两种,表内理财计入资产负债表,而表外理财不计入资产负债表。表内理财通常以结构性存款科目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交易性金融负债项下,如投资货币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保本”型等理财产品、银行不承担风险的代客理财资金等。此类产品为商业银行自营并承担主要风险,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归属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类。表外理财通常以备忘、备查类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表外,如收益较高的“非保本”型等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大多属于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银行收取手续费,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构成信用或市场等风险,而是由投资者承担亏损风险,归属于资产负债表的表外项目。 二、表外理财业务现状研究 (一)发展规模较小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业务品种较为单一,表外业务规模占比较低,主要是传统的服务性和风险性业务。在咨询业务方面,为企业担当财务、投资顾问,提供合并、收购、重组等咨询服务很少;各类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新兴表外业务未得到有效开展。 (二)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筹集资金,通过与信托等机构的合作,将资金以高收益投放给需求方。理财产品短期负债与长期投资的期限错配,可能使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到期之际,发行新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到期理财产品的资金兑付需求,以满足循环交易。一旦老的理财产品到期,而新的理财产品不能足额发行,为了维系理财产品的资金链循环,商业银行往往会借助于银行间市场资金拆借,加大对同业业务的需求。这种资金运作方式使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获取可观收益,但是易造成流动性风险,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面临巨大压力。一旦出现流动性问题,理财产品的违约或亏损风险暴露,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形象,侵蚀了商业银行的利润。 (三)造成银行监督压力 银行发售的高利率理财产品以及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吸引了很多投资者,但是投资者对其资金投向及运营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银行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力,导致产品购买的盲目性,投资者对可能产生的投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此外,商业银行容易将理财业务从表内资产转移至表外,主要出于规避合规风险、加大存款规模、摆脱贷款额度制约等目的,干扰了货币政策调控和银行行为监管,给监管当局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规范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对策 (一)丰富理财产品的业务种类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产品开发要按市场机制进行,并从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要着手。应尽快建立严格的按新产品开发程序进行表外业务产品开发的机制,借鉴西方先进的表外业务,创造有效需求,推出创新产品、扩大表外业务规模,加强发展投资咨询等中间业务,转变传统以利差为主要盈利方式的经营模式。 (二)防范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该规定将逐步化解银行资产池资金期限错配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建议:一是将银行的表外信贷项目显性化,避免过度的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针对资金池理财产品,应该对其中不同风险、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进行“分账经营、分类管理”,从而增强资金来源与投向之间的匹配关系,将表内和表外理财业务进行科学的界定和归集。二是建立金融机构违约追责机制。针对金融机构体系可能暴露出来的流动性风险,政府明确金融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边界,并建立合理的市场追责机制。 (三)完善理财产品的法律法规 一是加强金融立法。近年来,银监会出台了系列办法措施,以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严格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等。但是,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仍不尽完善。建议加大对理财产品的立法规定,切实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二是加强信息披露。建议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披露理财产品尤其是表外理财产品的信息,详细披露理财产品的筹资规模、资金投向、风险等级等,建立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制度,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三是严惩违规行为。对于一些违规操作,通过专业手段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银行和相应的从业人员必须加以严厉打击。 (杨欢,1982年生,江西人,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会计财务处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制度)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及影响分析 摘 要:近年来,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的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理财和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整个金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从法律关系、产品管理、投资门槛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各类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其次重点分析了理财业务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进而从加强监管合作、打破刚性兑付两方面提出了规范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理财业务;影响分析;对策建议 一、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对比分析 我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是分业经营、相互合作、分业监管。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主要有五种: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证券公司的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基金公司的基金和资产管理业务、保险公司的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务。各类金融机构不同名目的理财业务在法律关系、投资者门槛、产品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一)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是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石。目前有关法律明确了信托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基础法律关系为信托。银行理财产品、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和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连接险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则未明确交易双方法律关系。但根据《信托法》的规定,只要在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形成明确的委托契约关系,且财产经营权转移到受托人的委托理财业务均属信托行为。 (二)产品管理。在监管机构方面,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归中国银监会监管,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和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归中国证监会监管,投资连接险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归中国保监会监管。在发行批准方式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都是事前报告制,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和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是备案制,公募基金、投连险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是审批制。 (三)投资门槛。在投资金额起点方面,银行理财产品是5万元,信托计划是100万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限定性计划起点为5万元,非限定性计划起点为10万元,公募基金1000元,投连险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则无规定。在投资者要求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要求客户评级,信托计划要求按照信托专门的合格投资者规定,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和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投连险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则无规定。 二、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影响分析 (一)积极意义 1、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财产品是利率市场化的产物,其发展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从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利率市场化必然伴随着资金价格走高和金融脱媒。在脱媒趋势下,银行需要调整经营方式,通过创新来进行“反脱媒”,而银行理财产品由于收益率不受限制应运而生,作为存款替代品出现,成为银行“反脱媒”的重要手段。 2、助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理财业务的开展增加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优化了收入结构,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发展理财业务是提升客户综合服务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理财业务的开展也有利于银行向零售业务和私人银行资产管理方向转型。 (二)负面影响 1、规避资本和信贷规模约束,影响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商业银行通过开展跨行业合作,将表内业务转出表外,以规避日益严格的监管。一是在银信、银证等理财业务合作中,银行通过信托、券商等通道将理财资金以信托贷款或委托贷款的方式投向自身授信客户,既满足了融资客户的需求,又不消耗资本金、不占用信贷规模。二是银行通过信托、券商等通道将理财资金投资于本行的信贷资产,信贷资产转让业务释放出信贷额度,规避了信贷规模控制和资本约束。三是银行通过月中发行大量理财产品月末到期或月末发行跨期型理财产品来规避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约束。 2、资金投向限制行业,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相比较银行信贷,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要广泛得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计划的投资则要更为广泛。融资性理财产品的对象往往是不符合信贷条件,在银行拿不到钱的企业,或者不符合信贷投放政策的房地产、融资平台等国家宏观调控行业,利率执行要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限制行业大量资金的流入不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规范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监管合作,实现跨部门的功能监管。理财产品具有交叉性金融属性。理财产品的运作涉及多个金融行业。但我国金融业监管格局是分业监管,发行理财产品的各类金融机构由各自对应的归口监管部门管理,产品的设计、销售、投资等要素均有不同的监管部门出台各自分割的部门规章,而规章之间有不协调、不适应之处,存在监管套利的问题。 (二)打破刚性兑付,促进理财市场理性发展。刚性兑付导致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不匹配,诱发投资者资产配置不合理调整,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引发了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动。资金加速流向高收益的理财和非标准化债权产品,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失,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行业的资金被挤出。市场无风险利率上升,也造成蓝筹股市盈率下降,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低迷。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第三方理财市场应引起金融监管机构高度重视 作为“准金融”行业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虽然发展时间较短,却来势汹汹,势不可挡。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几年,就发展到了上万家的规模。 市场巨大的需求催生了第三方理财机构。 第三方理财,理论上说是独立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不代表和隶属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型企业;不偏重任何一家产品供应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公司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其所需的投资产品,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实现客户的财富目标。 十年前,我们或许连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是什么性质都无从知晓,今天,第三方财富机构已经悄无声息融入金融大潮,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自2010年11月诺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后,其所带来的财富示范效应,加上进入这一领域几乎没有门槛,使得第三方理财公司成为一时新宠。未经证实的说法是,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已近万家。 据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咨询公司联合的《2013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2013 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约有84 万人,他们手上掌握的财富规模约有27 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理财市场。 传统金融环境下,超过80% 的资金都通过银行存款、贷款。银行的运营必然缓慢迟滞,既无法满足存款人对资金收益的高追求,也无法满足借款人对资金增效的要求。在金融脱媒的时代趋势下,预计未来将有超过50% 的资金脱离银行,实现直接的对接。 据有关金融机构分析,这个未来的C2C 市场催生的直接融资市场,可能是一个不少于银行业现有规模的大市场。 市场是巨大的,虽然一些第三方财富公司在打造优质的金融服务平台,有许多好的制度和经验模式,但大多数第三方财富公司存在创立时间短、业务规模小、专业人才欠缺、品质良莠不齐等等问题。要满足这么巨大的市场需求,以目前第三方财富公司的整体实力来看,恐怕力不从心。 理财像高空走钢丝一样,是一件高难度的动作。不是简单把存在银行的钱换成国债,买几只基金、股票那么简单,它涉及储蓄、投资、保障、税筹等诸多方面,需要有相应的金融管理等方面的背景。更为关键的是,第三方理财在中国目前的界定和规范上属于法律真空。第三方理财还没有纳入国家金融主管部门的管理范畴。理财公司、投资者、客户等随时面临着不可预测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对第三方理财公司进行明确的定位,只有明确了理财公司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理财市场才能规范成熟,才能发展成专业的理财公司。事实上,第三方理财公司早已发出“渴望监管”的呼声。 虽然目前监管层并没有对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牌照发放和管理,但是包括诺亚财富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机构已获得由证监会发放的基金代销牌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监管层支持第三方发展的态度。 虽然金融事关全局,但要有改革的信心和勇气,要有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积极稳妥地进行尝试,不能放任自流,避免出现大的金融风险。希望有关金融监管机构认真应对目前第三方理财的现状,尽快找出一个适合中国金融市场的管理办法。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金融机构夜市理财真“闹猛” 上期所黄金、白银夜市交易千呼万唤始出来,即将进入模拟交易测试,金交所也进一步增加了周五的夜市交易。银行理财夜市中错峰销售的产品在收益率上独具优势。 白天是各种投资交易的高峰时段,但夜市理财也同样精彩。尤其是对于外汇、黄金等全球化投资产品来说,夜间正是欧美等主要交易市场的开市时间,交投更加活跃,对市场价格的形成更具有主导性。近期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白银夜市交易千呼万唤始出来,即将进入模拟交易测试,而金交所也进一步增加了周五的夜市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银行纷纷针对白天工作较忙的白领一族推出“理财夜市”,除满足白领客户的理财需求外,夜市中所提供的产品收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说,夜市理财同样“闹猛”。 贵金属夜间交易完善 近期,上海期货交易所宣布,证监会已批准同意其上线运行连续交易。连续交易自2013年7月5日起开始上线运行,连续交易品种为黄金和白银,连续交易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21:00至次日2:30。这就意味着,千呼万唤的上期所黄金、白银夜市交易将正式拉开帷幕。 自上期所推出黄金、白银期货以来,这一交易品种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交易时段过短,且集中在国际交易清淡的白天时段(9:00--11:30,13:30---15:00),这给黄金、白银投资者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给投资者的保证金资产带来了较大的隔夜风险。 此次上期所的金银夜市交易时间设置为每周一至周五的21:00至次日2:30,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夜盘时间基本一致,并覆盖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Group)旗下成交量最大的黄金电子盘的活跃交易时段(北京时间21:00~2:00)及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每日第二次现货定盘价时间(北京时间23:00)。 为了处理好连续交易中的结算问题,上期所解释说,可以把夜间连续交易作为一种早盘交易。可以把白天的交易结算作为当天的结算,夜间时段的交易可以作为第二天交易的早间时段交易。 同时,上期所也对黄金、白银的合约进行了修订。根据相关修订案,黄金、白银、的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从原先的±5%降低为±3%。黄金、白银期货合约最低交易保证金调低至4%。此外,黄金期货最小变动价位将调整为0.05元/克,合约交割月份新设为最近三个连续月份的合约以及最近11个月内的双月合约。 在正式推出夜市交易之间,上期所将引入黄金和白银品种的连续模拟交易,有兴趣的投资者不妨进行关注。 据介绍,模拟交易时间为6月25日至7月2日,周一至周五20:00至次日04:00,其中21:00至次日02:30为模拟交易连续报单时段,次日02:30至04:00为系统测试时段。 在模拟交易期间,上期所将在正常交易日收盘后将客户黄金、白银当日持仓和客户权益等真实数据导入模拟交易环境,客户可以在模拟交易时段按其真实持仓和资金状况进行交易,模拟交易数据在次日02:30模拟交易结束后清除。 差不多时间,上海黄金交易所也进一步对夜市交易时间进行了完善。从5月31日开始,金交所正式推出周五夜盘,从周五21:00开始交易至周六02:30,并与下周一白天的交易合并作为一个完整的交易日,市后进行集中清算。这就意味着我国贵金属场内交易正式进入连续交易时代。 建设银行商品与期货交易部的工作人员解释说,看起来金交所只是增加了一天的夜间交易时间,但周五的夜间交易在贵金属交易中具有较大的意义。原因在于,周五夜间经济数据通常较为密集且重要,如美国的失业率数据、非农就业情况、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芝加哥采购经理指数、汽车销售数据等一般都在周五晚间公布,欧洲市场如欧元区消费价格指数、企业景气指标、失业率等经济数据也选在这一时间公布。这些经济数据经常造成周五夜间市场产生较大的波动,进而对投资者产生影响,因此贵金属投资者应当对周五的夜间交易给予更多的重视。 银行广开夜市错峰销售 不过,像贵金属、外汇等交易品种风险高,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也有较高的要求,只能是一个小众的投资品种。而大众投资者可以从银行广设的理财夜市中有所获益。 开设理财夜市的初衷在于从时间和渠道上实现差异化销售。像很多职场白领,白天的工作时间较为繁忙,根本就无暇进行理财投资。很多理财产品白天销售时由于额度有限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售罄,难以满足这一人群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因此,不少银行在网银、手机银行中开设了理财夜市的交易频道,夜市的开市时间一般设置在20:00左右,为提高产品的吸引力,理财夜市的一些产品为独家发售,或是收益率上较同类型产品略有优势。 如光大银行的“理财夜市”交易时间为每天的20:00~24:00,目前推出的一款4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其年化收益率可达4.45%。近期,光大还推出理财夜市逢8专属高收益产品,每逢8号、18号、28号就有一款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在理财夜市上进行销售。 浦发银行针对错时理财的需求,推出了“Q点理财”系列产品,这一系列产品在每周一20:00至次日8:00发行,支持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认购。据介绍,“Q点理财”系列产品每周推出两款,期限分别为1个月、3个月,在收益率方面比柜面发售产品要高0.2%,这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该系列理财产品在投资方向上选择了国内市场具有良好收益性与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存款、回购、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高信用等级的信用债等,投资标的较为稳健,属于风险较低的稳健型理财产品。一般投资起点金额设置为5万元。 中行“理财夜市”的主要方式是延长交易时间,中行将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正常购买时间延长至晚上21:00,其中,8:00至晚上9:00为挂单业务。在中行理财夜市可销售的产品包括“中银日积月累-日计划”“中银日积月累-月计划”“中银平稳理财计划”等产品。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金融理财》携手益普索(Ipsos)国内首份《中国金融机构理财力白皮书》 在此次盛典上,《金融理财》携手全球领先的调研机构益普索,了国内首份《中国金融机构理财力白皮书》,剖析中国个人理财客户的特质、其各方面理财力及消费趋势,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指点迷津,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 信任溢价影响全球各地金融理财 根据益普索全球声誉中心(Ipsos Global Reputation Centre)对“影响各行业部门的重大问题”和“行业中各大公司的声誉”进行调查的结果,就金融业内的公司而言,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熟悉程度的作用结果。拥有牢固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本地覆盖面的银行,通常会享受到“信任溢价”的好处。但是,美国几家首要消费者银行与欧洲几家银行,因为他们与2008年金融危机难分难解的关系,得到的信任水平却低于他们的消费者熟悉度水平本应保证的水平。相比之下,在声誉方面,与信用卡发行公司相比,全球知名的信用卡业务处理公司的声誉表现,大大接近于受到高度信任的消费商品公司。同时,信任水平反映出网络议论的调查性。 就全部益普索(Ipsos)访问的24国的全球首要金融机构而言,“熟悉度”与“信任度”之间的关系几乎纯粹是线性的。在消费者对21家银行企业的平均熟悉水平与他们对银行的“净信任分”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2。换句话说,一个消费者越熟悉一家银行,就 越有可能对它产生信心。但是,这条定律也有一个例外:如果熟悉度来自负面新闻报道,这一定律不适用。与2008年金融危机关系最深的几家银行就是明证。 比较益普索(Ipsos)访问期之前12个月间针对各个金融机构的“网络态度”,可以确信:普通大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在网络上谈论他们时所采取的调子。“国际本地”银行,尤其是桑坦德银行和ING集团,也非常突出。在网络态度的另一端,六家“净积极网络态度”比例最低的银行都是“丑小鸭银行”。其中,美洲银行是所有被调查机构中唯一“网络负面态度”超过“网络正面态度”的机构。 尽管消费者对多数银行的熟悉度主要是通过个人体验、有关其产品与服务的积极口碑和广告建立的,他们对于“丑小鸭银行”的熟悉度更有可能是这些银行暴露在负面新闻报道下的结果,以及把这些银行与负面或争议事件相连的评论的结果。 对于消费者信任水平与熟悉水平相称的银行,以及网络议论偏向积极态度的银行而言,提高自身好感与信任评分的首要方式就是:增强自身的可见度。他们的声誉有可能从市场营销与广告活动中受益。 谁才是真正的中国个人理财客户? “得零售银行者得天下”。《中国金融机构财力白皮书》中,益普索数据显示,中青年人群、高学历和家庭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是个人理财主力客户群。个人理财客户以银行VIP客户为主,多数持有金卡及以上级别的借记卡。 投多少是多?10万以上是小数? 2012年,超过六成的个人理财客户将金融资产的30%或更多用于理财产品的购买;高收入群体投入更多。超过六成的个人理财客户在理财产品购买或持有上的资金投入在10万元以内;高收入群体投入在 10万元以上。接近八成的个人理财客户理财年限在5年以下;高收入群体理财年限经验更为丰富。 基金和股票?满意度并非最高! 《中国金融机构理财力白皮书》揭示,2012年,银行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是最受个人理财客户欢迎的理财产品。其中,高收入群体购买或持有理财产品更为活跃。而个人理财客户对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基金和股票的满意度。 七成个人理财客户将增投 2013年,银行定期存款持有比例保持稳定,其他类型理财产品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期货产品和信托产品接近翻番。略多于八成的个人理财客户每周有2-3天或每天均会关注理财产品的购买或查询;高收入群体花费时长更多。该白皮书显示,与2012年相比,接近七成的个人理财客户预计2013年将增加或大幅增加在理财产品上的投入。 电子银行、和新媒体称王 该白皮书透露,电子渠道已经成为个人理财客户知晓理财产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官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第三方理财网站和新媒体(微博/论坛/博客等)逐步崛起。可见中国金融机构要在深刻洞察个人理财客户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各方面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金貔貅奖”评选标准: 1. 收益力:指金融理财机构和理财产品的收益实现能力;包括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率、净值表现。 2. 风控力:指金融理财机构在考察期内风险与收益的掌控能力与程度;发行的产品是否有保本条款和其他风险控制条款及风险控制措施。 3. 透明力:指金融机构发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状况;包括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 4. 服务力:是指金融理财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服务力由人力资源、设施、手段、时间以及客户参与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5. 变现力:指金融理财机构和产品发行的流动性、抗风险能力、收益率和兑付渠道在同行业中具有明显能力。 6. 研发力:指金融理财机构研发设计理财产品的实力;包括研发团队专业权威、市场分析深刻、趋势判断准确、研发品种繁多、适应理财市场需求等。 7. 发行力:指金融理财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和所销售理财产品的募资金额;涉及领域越广,规模越大,数量越多,市场供应能力越强,募集资金数额越大,证明其发行力越强。 8. 创新力:参选机构在某一领域、产品、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开拓了行业发展格局;包括标准创新、要素创新、多样创新。 9. 成长力:指金融机构通过创新自身产品和整合机构资源,创造最大理财价值并获取理财机构持续成长,是机构持续理财获利并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能力和潜力。 10. 品牌力:指金融机构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是金融机构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的有机统一。品牌力涵盖品牌机构、品牌产品、品牌理念、品牌传播和品牌延伸等方面。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业务宣传不规范、不到位 目前,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宣传仍停留在挂横幅标语、设置宣传栏、橱窗广告、告示牌、印刷材料等传统方式上,且90%以上的基层机构仅在营业厅内或网点附近宣传,宣传范围小,社会知晓率低;多数机构在宣传理财产品时,重收益宣传,轻风险提示。据对1200户居民问卷调查显示,对人民币理财业务“比较熟悉”的占17%,“略知一二”的占44%,“不了解”的占39%;38%的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宣传不满意;42%的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不满意;38%的不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同时,对内宣传、培训力度不够,业务人员不能详细讲解产品的特点、不足,客户无法对理财产品有系统的认知。 二、理财业务内部管理不规范 除天津塘沽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赤峰市中国银行外,其他理财产品经销机构均未设置专门理财部门,也未配备理财师;多数机构缺乏健全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控手段,难以根据市场利率和汇率波动,即期做出准确预测,为客户理财提供优质服务;经销机构的理财业务只在储蓄科目中反映,未设立专门科目进行核算,难以有效监控资金使用情况;部分经销机构将人民币理财新产品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存款进行考核,忽视风险、收益等因素,致使基层分支机构盲目追求业务规模扩张。 三、专业理财人员匮乏,队伍建设滞后 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多自2005年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时间较短,专业理财队伍尚未形成。取得CFP(国际金融理财师)和AFP(金融理财师)资格的人数远不能满足理财市场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财业务的稳健、快速发展。 四、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品种不断增加,但多数理财产品内容相近、收益和投资期限雷同,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如多数理财产品起存额均在5万元以上,付息方式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等。产品同质化导致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只关注收益率,进而引发理财产品销售“价格战”,加大了理财业务风险。 五、理财业务监管缺失 银监会2005年制定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实行审批制和报告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和监管的实际需要,按照相应的监管权限,组织相关调查和检查活动。”但基层监管部门很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开展专项检查,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在人民币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外部监管缺失将加大业务风险。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金融机构委托理财业务存在的法律问题 目前,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委托理财现象,如银行推出的人民币或外币理财产品,证券公司推出的集合受托投资管理、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保险理财、信托投资公司推出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委托理财在一定意义上对金融创新和分散金融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 1.委托理财的法律性质不明确 关于委托理财的法律性质,目前存在最主要的分歧有两种,一是委托关系,二是信托关系。实际中,不同的性质,不仅使委托理财的具体操作和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而且将直接影响委托资金的安全和资金管理的效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托人的利益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且受托人必须是经批准的信托机构。而,则以被人名义实施法律行为,被人根据需要可以撤回关系。理论界普遍以“资产是否转移”和“交易中使用的投资人名义”为标准,判断是否属于信托型委托理财或者型委托理财。目前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所的规章中都没有对其委托理财的基本属性作出规定。在当今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下,极易造成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经营上的混乱。同时,在法律适用上也不同,行为适用于《合同法》、信托行为则适用于《信托法》,适用的法律不同,自然导致法律后果也就不同。 2.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一是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撑。在委托理财法律性质不明、有关委托理财的法律框架和规范缺失的情况下,根据近似法律制度主张权利往往会导致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失衡,委托人主张权利时,难以清晰的阐明受托人的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 二是委托人权利易受侵害。委托人将资金或证券交付受托人后,对资金和证券往往就处于失控状态,只能被动的接受受托人处置财产的结果,而受托人则享有很大的自由处置权,极容易利用处置委托人资金或证券的便利侵害委托人的权利。 三是委托人举证能力偏弱。由于受托人在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强于委托人,而且在合同中一般约定由受托人全权负责,受托人的独立意志和受托权限较大,明显处于优势地位,而委托人又无监管权利。从委托人权益的救济渠道方面来看,如果发生纠纷,由委托人举证证明受托人过错明显不当。 四是救济方式过于单一。委托理财的标的是资金或证券,如果造成亏损,损失是直接的,数额一般较大,只能用资金或证券弥补,缺乏其他可补充替代的救济方式。 3.委托理财合同的效力不确定 第一,合同本身效力不确定。实际中,委托理财大多发生在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领域,具有较高的信用基础,是典型的金融产品。目前却有大量的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涉足理财业务。从市场角度看,金融机构具有高度的信用和发达的市场网络,而一般民间机构起点低、风险高,不易于监管;从风险角度看,民间机构的不规范运作,容易导致公众对理财市场信心的丧失,严重时可危及整个金融信用体系。由于目前法律、行政法规未对委托理财是否属于特许经营做出专门的规定,致使非金融机构的委托理财合同是有效还是无效,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 第二,证券委托理财中的“保底条款”的效力不确定。“保底条款”是委托人通过契约手段预先控制自己投资风险的合同条款。《证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券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依体系解释方法,从《证券法》第一百九十四条对违反第一百四十三条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来看,禁止接受全权委托和承诺保底收益仅仅是针对券商的经纪业务,因此不能以《证券法》禁止而认定合同无效。同时,从意思自治原则出发,保底条款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自愿约定风险承担方式,如果认定合同无效,就等于纵容双方的失信行为,显然与诚实信用原则相违背。 为此,建议: 首先,尽快完善委托理财法律制度,明确委托理财法律性质。 委托理财目前已经成为重要的金融产品,涉及各种金融领域,市场日趋发达,已经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财产管理制度,不能仅以信托型委托理财或型委托理财做简单的划分。建议尽快制定委托理财管理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将委托理财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法律关系予以规范,并对委托理财实行特许经营制,以便顺应当前市场发展的趋势,更好地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 其次,明确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由于委托人在整体委托理财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设计委托理财法律框架时,应当考虑委托人应有的知情权、一定的参与权和在必要时的撤回权,最大限度的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受托人应当明确其基本的报告义务、交付义务、注意义务和忠实履行职责等义务。使双方权利义务能够对等,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再次,禁止“保底条款”的大量使用。 一是“保底条款”有违民法的基本原则。通过“保底条款”将投资风险全部转嫁给受托人,让受托人承担其后果的行为,虽然是双方的意思自治,但造成了双方权利义务的严重不对等,违背了民事法律应当遵循的“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二是“保底条款”有损金融信用。投资证券市场是一种高风险活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盈不亏,而“保底条款”实际上将委托理财当作了储蓄,并将投资风险全部转移给受托方,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而且势必会对资本市场本身造成极大的冲击,不利于金融的安全与稳定。 三是“保底条款”的无效导致合同整体无效。“保底条款”是委托理财合同签订的最大动力,如果没有“保底条款”的存在,委托人通常不会签订委托理财合同。因此,“保底条款”是委托理财合同的核心条款,也是委托人签订合同的目的。在“保底条款”一旦被法院认定无效时,委托人的缔约目的丧失,核心内容的变更,就会导致委托理财合同的整体无效。 最后,加强对委托理财市场的监管: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行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各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各不相同。但委托理财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财产管理法律关系,金融业务交叉、金融产品混合已成为发展趋势,而目前的监管模式显然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在目前体制下,建议国务院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关系。同时,各监管机构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监测,规范委托理财业务操作,确保委托理财活动合法、有效进行。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百姓理财渠道更多 中国金融领域全方位的有限开放,能带来“双赢”,竞争能给予中国老百姓更多的选择,电能让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国际先进的服务理念。 与人们预期稍有不同的是,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并没有将人民币汇率作为重要议题,而双方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上达成的协议成为了最惹人关注的话题。 中美达成金融开放协议 据新华社报道,在金融服务业领域,中国将在2007年下半年恢复审批证券公司的设立;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前,将宣布逐步扩大符合条件的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允许其从事证券经纪、自营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在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将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总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允许具有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资格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符合中国银行卡业务、技术标准的人民币银行卡,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待遇;允许外资产险分公司申请改建为子公司,对于目前尚未批准的申请,中国保监会将于2007年8月1日前完成审核。中国扩大了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的投资范围。美国强烈支持中国在2007年6月召开的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全会上成为FATF成员,双方理解中国将采取适当步骤以达到FATF核心成员资格标准;美方确认中资银行在美开设分行的任何申请都将根据国民待遇原则进行审批;并承诺与中国开展金融监管人员的交流。 协议显示,中国已同意放宽外资进入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限制,包括在证券、基金、保险、银行等全方位的有限开放措施。 中外金融 竞争将加剧 在证券方面,协议意味着中国自去年9月实行“禁止外国券商投资中国券商的规定”后,最快可望在7月开始,重新允许外资券商登陆内地市场。 放松对外资进入国内证券行业的限制,这对国内证券行业发展将是一种推动。尽管今年以来国内证券成交量大幅上升,券商的收入大幅增加,但券商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券商创新步伐、产品开发等仍十分迟缓。如果重新对外资券商放行,外资券商将给国内证券市场带来更多的产品,同时大盘红筹股、H股公司可能发行A股,二者均将推动成交量继续攀升。 不过,短期来看,外资券商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由于开展个人经纪业务往往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营业网点数量、交易系统开发和安装、相关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而且运作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这方面,国内券商已有长期积累的优势。外资券商的进入并参与竞争,可能会吸引机构客户和高端个人客户,但总体市场格局难改。 这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情况相类似,竞争能给予中国老百姓更多的选择,也能让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国际先进的服务理念,而外资券商要真正撼动国内机构的地位还需要假以时日。 QFII有利于双赢 “QFII额度的增加不会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只会对中外双方有利。”一位境外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 QFII额度的提高将使得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的资金额度增加2倍。虽然QFII对于目前中国A股市场的看空态度并没有转变,但QFII为中国股市带来的投资理念还是值得国内投资者学习的。 从QFII近几年的投资看,QFII基本遵循了“价值发现”的投资原则。在价值判断方面,QFII注重公司分红、流动性、成长性、治理结构、行业地位及股东利益保护等观念,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理念修正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另外,QFII还有很强的操作意识和市场敏锐性。 比如,他们宁愿牺牲眼前的盈利空间,也不愿意放弃价值投资的理念。所以,扩大QFII的投资额度,对于改善投资者的结构、改善投资理念都有积极的作用。 事实上,QFII额度的提高可能进一步刺激市场的乐观预期。因为,从影响市场最主要因素的资金供应角度来看,将进一步增加市场资金。尽管300亿美元的额度相对于整个A股市场的资金量来说并不是很大,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积极信号。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表示,中国积极欢迎也希望增加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在中国的份额,表明了政府对外开放的积极态度。至于额度具体怎么分配,还需要一个程序,首先要决定是否批准资格;其次,对于已获资格的QFII,取决于其已有额度的使用情况,所以还需要一个过程。 近期看,在目前大盘处于4000点高位,QFII更多选择离场,并且原有额度也没有用完,所以进一步增加额度对市场的实际意义有限。从长远来看,用瑞银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的话说,QFII减持并不意味着他们要离开中国,只是他们在等待一个更加合适的投资机会。市场无疑还是多了一条持续的资金来源。 投资境外市场更方便 另一方面,由于QFII和QDII额度至少在短期内应互相关联,这意味着国内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将很快获批QDII。分析师指出,这将支持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的表现。QDII的获批,将使国内投资者有了投资境外股票市场的合法渠道,对于拥有外汇的国内居民来说,他们可以在B股、QDII之间作出选择,他们离国际市场越来越近了。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认为,尽管初期能够投资海外股票市场的QDII配额仅为75亿美元,而A股市场近期交易量已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但是QDII对市场的潜在影响重大,是引导资金流向的重要信号。假设未来2年内,中国3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中有10%能够投资海外市场,将导致约5000亿美元的中国私人资金流入香港以及其他国际市场。这相对于目前4200亿美元市值的H股市场而言,是个不小的数目。 汇率仍将保持缓升 此次经济对话当中,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并没有作出让步。吴仪副总理强调说,人民币汇率并非美国贸易赤字的成因,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对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她表示,中国将继续按自身的步调来逐渐推进汇率改革。 而在此次会谈前,中国再次宣布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相比2005年7月汇改以前,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超过8%,而按照贸易加权平均计算的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只上升了4.3%。 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小幅升值更符合中国自身利益。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认为,人民币升值的短期目标应该是将每月的外贸顺差稳定在200亿美元左右。要做到这一点,今年全年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大约需要达到7.5%。如果出台的外汇政策能够有效地控制外贸顺差,今年中国经常账剩余占GDP的比重有可能微升至9.5%。 中金公司预计,到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7.35,全年升值幅度为5.9%。 分析人士称,美国更为注重的目标是中国市场开放而非人民币升值,尽管后者对美国国会而言有政治价值。人民币升值加速将支撑A股股价。市场的开放,尤其是金融和银行市场,将继续给行业带来正面影响。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我国金融机构委托理财业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委托理财业务的现状 目前,我国开展委托理财业务主要有五类机构: 商业银行。从2003年起,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始推出人民币理财业务。为规范管理,2005年9月24日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业务又称为资产管理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种类之一。为使这一业务规范发展,2001年11月28日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2003年9月29日又颁布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 保险公司。目前,保险公司尚未开展直接的委托理财业务,但其人身保险业务中的投资连接保险和万能保险均具有理财性质。这两类保险在保险市场中所占比重一直较小。为规范其发展,2000年保监会颁布了《投资连接保险管理暂行办法》。 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从事的理财业务主要是资金集合信托业务,包括投资于股票、债券及基金的证券类信托业务,投资于不同行业的产业类信托业务、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信托业务和房地产信托业务等。为加强业务监管,2004年,银监会先后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信托投资公司集合资金信托业务信息披露有关问题的通知》。 基金管理公司。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的理财业务投资于证券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大业务规模和较为完整、成熟的理财产品群,如各种投资风格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等类型。 二、金融机构开展委托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严重 在金融机构开展委托理财业务过程中,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非法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非常严重。2003年底以来暴露风险的证券公司,都存在因挪用委托理财资金造成的资产缺口。为弥补挪用委托理财客户资金造成的巨额缺口,人民银行被迫动用了大笔再贷款。这种做法不利于严肃市场纪律,可能引发巨大的道德风险。 (二)部分金融机构开展委托理财业务不规范 部分金融机构在开展委托理财业务时,往往向客户承诺较高的保底收益,并存在以利差代替手续费、缺乏风险揭示等问题,此外还出现了搭售存款等不正当竞争的情况。 (三)监管部门对委托理财业务缺乏有效监管 一是监管部门对性质相同的委托理财业务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的委托理财业务虽然名称各不同,但在权利义务关系、资金管理方式、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承担方面都存在基本共性,属于同质金融业务。但各金融监管部门制定了不同的监管标准,导致委托理财市场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具体表现为就理财业务中的委托资金最低要求、保底承诺、委托资金托管、业务隔离、信息披露、收费方式、禁止行为等方面,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执行的标准各不相同。二是没有建立第三方存管等关键性制度。各监管部门对委托理财业务虽然都制定了一些监管政策,但出于行业利益的原因,一些关键性的制度还没有建立,如有的监管部门仍未要求开展委托理财的机构必须将客户资金交由第三方存管。缺少第三方存管制度对保护客户资金安全非常不利。三是监管措施不到位。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业务普遍存在的保底承诺、搭售存款、以利差代替手续费等问题,监管部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及时纠正。 三、规范委托理财业务、防范金融风险的建议 (一)推进委托理财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建设 委托理财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能确保客户委托理财资金与理财机构自有资金相分离,杜绝理财机构挪用委托人资金的行为,是防范化解委托理财业市场风险的一项根本的制度措施。为进一步规范委托理财业务,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建立委托理财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要求理财机构将理财资金交由第三方存管,并在第三方设立专门账户,使理财机构无法挪用客户资金,以防范道德风险。具体实现方法是:理财机构以自身名义在第三方(如商业银行)核心账务系统中开设客户委托理财资金存管专户,存管银行为每个客户设置“客户资金明细账户”,将原来在理财机构的客户资金汇总账户、客户明细账户全部转到存管银行的系统进行管理,客户资金管理权与理财机构彻底实现分离,发挥银行系统账户管理的传统优势,通过技术手段对客户资金汇总账户与客户明细账户进行勾稽关系核对,并提供账户实时监控,使理财机构无法挪用客户资金。 (二)完善委托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建立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已建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为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个人债权的补偿问题提供了一种保障;下一步即将建立的存款保险基金,将为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人提供一定保障。但部分理财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所涉及的个人债权收购资金还须由国家承担。因此,建议对此类尚无保障机制的理财业务,也可考虑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从而进一步完善市场化风险补偿的长效机制。建立的投资者保护基金旨在保护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投资者,化解委托理财业风险。对因理财机构违规经营和监管不力而造成中小投资者发生损失的,由理财机构依据有关行业法规及政策规定,先行赔偿,不足部分可由拟设立的投资者保护基金给予适当救助。该基金的核心制度设计: 第一,保护范围。对所有理财金融机构实行强制型投资者保护制度,对所有境内理财类金融机构均应参加投资者保护计划,成为基金参与机构。 第二,资金来源。该投资者保护基金主要由理财金融机构按期缴纳费用和理财金融机构清算财产中的受偿所得组成。在出现临时性资金短缺时,可考虑向财政部申请特别融资或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融资。 第三,费率标准。实行与风险相关联的差别费率,根据理财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风险状况,实行风险差别费率,高风险机构实行高费率,低风险机构实行低费率。 (三)尽快出台统一的《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管理办法》 为统一理财业务的监管标准,促进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可考虑由中央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统一的《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管理办法》,以调整和规范各种名目的理财业务。《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管理办法》应规范以下内容: 第一,金融机构从事理财业务的资质要求,包括具备专业理财的能力、稳健的财务能力、健全的内控制度、最低资本金要求、能够依法、忠实、勤勉履行受托义务。 第二,理财合同。理财机构从事理财业务,应当依法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或信托合同(以下简称理财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委托资金进行经营运作,为委托人提供证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在合同中,不得对理财产品进行保本保息的承诺。 第三,理财机构的风险内控制度。理财机构应当建立以下风险内控制度,包括对理财资金及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执行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每个理财计划应当建立独立完整的账户、核算、报告、审计和档案管理制度,设定清晰的清算路径和资金划转渠道,切实防止账外经营、挪用理财资金的情况的发生。建立严格的业务隔离制度等。 第四,理财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理财机构应当按照诚信、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原则披露理财业务的相关信息。信息披露的方式根据理财合同的约定确定。 第五,理财资金的托管。明确理财资产属于委托客户所有,理财机构应严格将资产与自营资产分开。理财机构应当选择第三方对理财资金进行托管,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业务;托管方应当为每一个理财计划开立专门的资金账户,理财资金账户独立于受托人及托管人的自有资产及其管理、托管的其他资金。 第六,禁止理财机构从事不诚信行为。 第七,在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情况下,理财机构不得规避对存款利率的管理,明确禁止名为理财、实为高息揽储的行为。 (四)加强对委托理财业务的监管 一是制定各类金融机构都适用的《委托理财业务管理办法》,统一监管标准,确立委托理财第三方存管等制度。二是加强检查监督,敦促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委托理财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及时发现、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建立监管责任制,对没有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金融风险负有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的监管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要求风险提示。严格要求委托理财机构向投资者进行明确的风险提示,包括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其他风险。五是中央银行和银、证、保等监管部门应当树立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的监管理念,协调委托理财业务监管的政策和手段,加强信息共享。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理财机构论文: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较之以前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金融机构顺利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新变化为切入点,为金融机构应对这些变化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个人理财服务 新变化 对策建议 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流状况,围绕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况,制定个人财务管理计划(如设计资产组合,调整负债结构,规避税收等),达到其收益预期,实现其人生的未来规划。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居家生活的需要。二是人生规划的需要。三是投资增值的需要。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研究并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度身定制理财产品与方案,不断满足、引导、培养特定客户群体需求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个人理财还更多地体现金融机构差异性、价值性的特质,具有为个人优质客户提供整体服务和附加服务的功能。 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新变化 个人理财业务与机构银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于银行业零售和商业业务利润的不断减少,非利息收入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导致个人理财业务与传统机构银行日益接近,平行发展、交替发展和业务交叉的现象不断增加。例如,在个人理财业务的私人客户群体中出现了机构性的需求,即投资业务专业化、投资产品复杂化,而在与传统机构银行业与机构客户的关系中,一些个人化的因素也已经出现,如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与银行之间建立起私人业务关系。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挑战。一方面,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竞争者很容易进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无疑将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对客户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为客户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计算机则为客户快速简洁地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了追求高水平、多元化服务和资产管理方法的条件,而这对个人理财业务来说则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及已经入驻的外资商业银行都在纷纷调整策略、整合资源,聚焦优质高中端客户,制定竞争优质客户的策略方案,以优质客户的需求为市场导向,依托科技信息、网络,优化组合营销渠道,大力打造理财优质品牌。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对策 1、不断增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能力。金融机构要考虑目标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分析业务的发展前景,确定市场需求规模和该项业务的市场定位,创造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六适”服务,即“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以适当的价格,向适当的顾客,销售适当的产品,收到适当的效果”。同时在综合经营的大趋势下,逐步实现从产品到研发创新的转变,强化研究,大胆创新,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理财品种,真正实现让客户资产增值。 2、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金融机构要在做好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和进行产品组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不同,设计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不断增长的理财增值需求,制定优先发展投资增值型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策略,进一步加强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同业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持续不断地引进与开发收益好、流动性强的理财新品,确保理财业务内容充实,在为客户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财理念的同时,达到有效增加储蓄存款的目的。 3、提高营销活动针对性与效率。作为履行市场营销支持职能的产品经理,其与前台客户经理的支援关系是通过“一对多”的支持构架得以实现的,即一位产品经理需要对应多个客户经理提供产品方面的技术支持,同时一个客户经理也需要从多个产品经理处获得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产品经理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客户经理的多元化产品营销,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然而,实现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之间的在市场营销中的紧密协作不是能自动达成的,需要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以保证。为加强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支持,应尽快建立个人理财的产品经理队伍,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在市场营销中的协作机制,提高市场营销的协同性与效率。 个人理财服务无疑是金融机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对于金融机构开展的其他业务来说,个人理财服务还是一片“蓝海”,还有很多追逐利益的空间,所以金融机构要要改善个人理财的手段和理念,力争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 1.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改善周边的整体国家关系 法国、英国和德国在上个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但通过近五十年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法国、英国和德国已经成为最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德国和法国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了却了历史恩怨,促进了经济关系发展,同理,中国和日本、日本和韩国也正在这样做。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加强和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中国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所以中国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而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则给我们提供了和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最有效最积极的途径。 3.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加强中国自身经济政策调整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地区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各省市之间的行政计划已经构成了对生产要素自由组合的严重障碍。在欧盟国家通过50年的谈判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鸿沟,统一了货币、贸易、财政政策。今天在中国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当中,我们更应统一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实施,反对各行其是、条块分割及地方保护等,从而在中央政策的统一指挥下建立统一的大市场。 2004年中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实施了自由贸易区的早期收获,为启动自贸区的谈判、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上海合作组织建设进入了全面务实合作的阶段,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全面启动,中国还相继宣布了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一系列区域性的合作计划。主席在去年访问拉美时,还正式启动了中国和智利的自贸区谈判。而且在主席访问澳大利亚,访问新西兰的时候,还和这两个国家签订了经济贸易合作的框架协议,都是向着自由贸易区的方向来积极地加以推进。近几年中国同海湾合作委员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中非论坛合作方面的谈判与合作都获得了积极的推进,中国积极务实成为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积极参与者,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贸易和议定书,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多边贸易议定书,同80多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与世界各国的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每年我们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无数次双边会议,像与美国就召开了第十五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与欧盟扩大补偿谈判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日本、俄罗斯、拉美、大洋洲和非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亦日趋密切。 二、中国沿海三大区域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原有的“行政区经济”,由于条块分割,无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于是,我国出现了跨行政区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如经济技术协作区、经济协作区等。这些经济联合体,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并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联合,虽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也不能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的,但毕竟在推进中。随着中国加入WTO扫除了我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障碍,加速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强力冲击。经济发展空间的区域组合既是我国经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革的内在要求。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的趋势日益强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 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GDP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同比增长14.7%。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比分别增长14.8%、15.7%和13.6%。 三大经济圈人均GDP依序分别为52519.3元、54919.8元和33576.9元。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分别为4246.8、4652.7和1304.4万元/平方公里,其中珠三角单位国土面积产出是长三角和京津冀的1.1和3.6倍。(数据来源:三大经济圈有关省市发改委地区司规划处整理提供) 1.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现在已经发展到“泛珠江三角洲”,一场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跨地区大整合正在粤港澳、闽、赣、湘、桂、琼、云、贵、川及更广泛地区展开,甚至连鄂、豫、陕、甘、宁都参与了进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香港正式签订,对香港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推进“泛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我们有信心经过10年到20年的时间,把“泛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 早先,广东省政府就决定拿内部离心力最大的佛山市开刀,撤销佛山市代管的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四个县级市的建制,将它们同时并入佛山,成为佛山的四个区。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提出,经过这么一整合,佛山市要成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城市,这个第三大城市不是过去那种松散集合的地级市概念,而应该是有机整合的现代大都市。为此,新的佛山市从大佛山出发,对自己的城市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重新作了规划,明确提出了“倚重广州融入珠三角”的大方向,具体地说,必须冲破“以己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确立起大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思路,把自己放在珠三角经济圈和广佛都市圈的背景下,立足于广佛都市圈,与中心城市广州的发展格局接轨,主动接受广州辐射,分流广州城市功能,构建核心城市边缘聚合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实力优势和所有特有的区域优势,突出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增强向珠三角边缘区域及广东周边地区辐射。 接着,广东的惠州市、汕头市也在省政府的安排下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整合。此次行政区划大调整,是新中国49年以来广东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力度最大的一次。体现了广东省打造珠三角都市圈的信心和力度。“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行政区划的调整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副处长陈杰认为,“在广东,这样大力度的调整不会只此一次”。 2.长江三角洲 长三角区域经常召开15个城市的市长联席会议和沪、苏、浙三省市的常务副省长会议,正在形成一个区域内多方沟通共同发展的渠道与机制,正着手从交通、市场、信息、金融、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合作,以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以上海为龙头,世界博览会为吸引力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经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长三角的浙江方面措施不少,杭州已经把其属下的海宁、萧山进行了整合,从而把杭州从“西湖时代”推向沿海沿江的“钱塘江时代”。 江苏省也早就提出了加快建设“三圈四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三圈”是指建设以南京、徐州、苏锡常为核心的三个都市圈;“四市”是指努力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建成特大型城市。同时从本世纪起,对部分省辖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把同城而治的市(县)并入城市。苏南地区就有吴县并入苏州、锡山并入无锡、武进并入常州。从形势的发展看,苏南的城市群走向合纵连横的整合已成大势。 从大的方向上,长三角沪苏浙三地已经达成了相对一致,今后,三地的发展会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中心,城市之间会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协调,共同把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圈。 3.环渤海经济圈 由京津领衔的的环渤海经济区早在1986年就提出来了,真正拉开架势是近两年的事。虽然环渤海经济圈尽管还远没有实现经济一体化,但是它的国际影响已经很大。由于环渤海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下,它巨大的潜力开始凸显,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目光,它正在逐步变成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国家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发开放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其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较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十分优越。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二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三是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四是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五是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骨干城市群。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环渤海五省(区)二市国民经济连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如今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 在中国还有许多形态的区域经济,象沿铁路干线、沿国家公路线、大运河流域、少数名族区域、多省市交界区域等等。虽然它们的规模不及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但经济一体化理论指引着我们,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着不少规律等待我们去认识。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摘要]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已经产生重大影响,世界各国(地区)都在积极制定应对对策,本文尝试通过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探索其对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缘优势边缘化低成本机制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运作,加快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此举已经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将在2010年建成,广西因其地缘优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应成为广西当务之急。 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动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961年巴拉萨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做了明确的阐述。国内关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早已开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借鉴与演绎,主要是总结归纳国外关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来推理一体化定义;另一个层次是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制度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 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引起了专家学者对其研究的浓厚兴趣,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曾出不穷,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雅各布.维纳为代表的关税同盟理论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在其代表作《关税同盟理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维纳先是指出了早期关税同盟理论的不确定性,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区分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得益与否取决于二者的最终结果,从而将定量分析应用于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同的经济效应,即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前者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后者主要指规模经济效应、投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 2.以罗布森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 英国学者罗布森在关税同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自由贸易区理论。认为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相比是次优的。自由贸易区有以下显著特征:(1)成员方所生产的商品在贸易区内征关税;(2)对来自自由贸易区外(非成员)的各种进口商品,各成员方有权自主决定关税税率;即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3)实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罗布森等人还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专门适用于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罗布森认为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益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 3.以西托夫斯基和德纽为代表的共同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保护主义的障碍,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益。西托夫斯基和德纽在假设关税同盟的基础上,研究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经济效应。其核心是:(1)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2)通过市场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 4.以小岛清为代表的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小岛清对依据古典学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来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工提出了疑问,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认为:在实行分工之前两国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但由于市场狭小,导致产量很小,成本很高,两国经过协议性分工以后,都各自生产一种不同的产品,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成本下降。协议各国都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但是要使协议性分工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此外,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还有以普雷维什等为代表的中心—外围理论和国际依附理论、以里斯.塞泽尔基为代表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国家需要理论、货币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理论、政策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分析理论、双边或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安排否定的理论即双边贸易体制与多边贸易体制矛盾理论等等,在这里就不叙述。 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对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指导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建成,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西在如何制定正确发展战略规划?如何发挥地缘优势?提升和再造其经济优势?如何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有着积极的借鉴指导意义。 1.转变发展理念,达成发展共识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多年实践说明一个简单事实:依靠贸易保护不可能使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成功,同样,游离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也难使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取得高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广西在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广西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特别是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来把握和定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广西推向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使广西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就是把国家发展战略转化为广西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和再造广西经济发展优势,使其成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要挖掘广西地缘优势,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面向东盟市场、拥有国际大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加强与东盟各国及广西周边各省(区)的全面经济合作,巩固经济腹地建设,借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夯实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地位。当前,全区上下应加强宣传,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广西“老、少、边、山、穷”地区的传统消极等待意识,抓住发展机遇,谋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达成发展战略共识。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广西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不能成为贸易区中心就将被边缘化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边境地区(省份)的发展创造了独特机遇即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具体包括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三个方面的可接近,可接近性令边境地区(省份)与区域国家在空间上的实现零距离接近,零距离带给边境地区(省份)新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具体而言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降低关税、市场开放等低成本机制促进区域内国家间贸易与要素的流动,带来生产区位的新变化和新经济中心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区位和发展条件的边境地区(省份),因低成本机制将可能在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得到促进,并成为新的经济中心;而社会经济条件不好的边境地区(省份)或非边境地区(省份)可能会因为不能吸引生产要素而被边缘化,即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生产区间和工业基地可能会因为一体化引发企业迁移,而使其市场潜力和投资吸引力受到削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广西和云南两省区都具有零距离优势,双方都与东盟国家有边界接壤,都拥有若干个国家级、省级口岸和和若干条出境公路,为各自拓展与东盟国家贸易创造极其便利的条件,此外,还有东盟国家越南,一方面,在地理上,其处于中国——东盟地理中心位置,具有绝对区域地缘优势,另一方面,经过近年来改革开放,越南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未来的自由贸易区更是雄心勃勃,这样,广西沿海沿边的通道地缘优势正受到来自滇、越的分割而削弱。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经验,能否成为区域中心或是被边缘化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能否正确认识经济一体化效应、是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消除地方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障碍有着密切关系。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于2002年就启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也于2004年起就落户广西南宁,但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相对而言,在目前的进程中,国家层面推动的多,广西层面积极谋划推动的少。相比之下,云南的区位优势不如广西,但由于其积极争取,泛亚通道、昆曼通道都已启动建设。所以,广西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区域一体进程中,集全区之谋,迅速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举全区之力,办好“南博会”,积极落实区党委提出的“一轴两翼”战略,打造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机遇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流动性资源,抓住了可以为广西所用,抓不住稍纵即逝,如果广西不能抓住机遇,将会错过发展机会被再次边缘化。3.中国——东盟贸易区大市场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根据共同市场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共同市场,一方面,可以抵御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贸易内部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纵观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就主要是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展开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贸易总额的50%~60%都发生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广西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大致相当,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基础和宽阔的产业与贸易领域,而且利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市场,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1.3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1%,是2001年的4.3倍,东盟已连续8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显然,广西对东盟贸易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前景广阔。目前,广西对东盟的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整体技术层次较低,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因此,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空间,广西必须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首先,做好广西对东部产业特别是粤港澳三地的产业梯度转移工作,促进广西产业升级;其次,广西要加强对生产型企业出口的扶持力度,主要是对已经成为广西优势产业和石化等港口经济的扶持,扩大其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进品牌战略,以提高广西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再次,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广西相对短缺的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 4.发挥零距离优势,夯实低成本机制是广西当务之急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低成本机制,主要包括关税降低和可接近性两方面。关税降低属于国家层面事情,会随着贸易区建立而得到解决,而可接近性则是区位优势所确定。广西的可接近性,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低成本机制提供可能,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健全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搞好金融、外贸、信息等服务,既是打造广西与东盟贸易低成本机制的前提条件,更是广西当务之急。一个方面要尽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国际大通道当前,工作重点是加快建设沿海大型组合港,以建设中国南方大港为目标,统筹规划和建设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沿海港口,力争到202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将突破1亿吨。另一方面是加强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设。具体分两个方面,其一是,开放电信业、构建区域网,建设广西与东盟国家跨区域电信网络,便捷广西与东盟国家信息传输;其二是建立、健全数据库,提高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一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系统资料库。包括贸易主要文件、东盟10国的经济发展和主要企业等信息;二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等资料;三是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的资料。包括广西沿海港口、陆路口岸、公路、航空、航运、铁路、专业市场、金融、会展、旅游等物流基地和商贸基地的基本情况,以方便东盟各国和内地各省(区)更好利用广西这个前沿地带和桥头堡。 5.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也是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基础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互补性,那么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品范围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生的产品贸易并且贸易的范围比较广阔,即贸易效应,由于贸易量的增加,导致与相应产品生产相关的生产要素的区域进一步流动,形成了一体化内部的生产要素的集聚,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充分发挥了要素的经济效益;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竞争性,产品之间的替代性较强,竞争会激烈化,结果是质优价廉的产品贸易效应得到加强,从而引发了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也导致了一体化内部生产要素新的集聚与扩散,也会使一些与被替代产品相关的生产要素重新开发新的产品,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区域竞争优势,同样扩大区域经济规模。显然互补性与竞争性形成了是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构成其内生机制。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既有互补性,也有竞争性,根据出口商品分类,广西在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十三类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第二十类杂项制品、第二十一类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玩与东盟国家存在竞争性,而东盟国家的资源性产品、石化工业产品、电子电器及农产品在广西有很大的需求,逞互补性。总之,广西与东盟在产业和产品上都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具备了开展单边和多边合作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对世界经济总体格局及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各国都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战略任务放在愈益重要的位置。广西也不例外,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独特地缘优势,应积极借鉴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指导意义,努力做好以下工作:要转变发展理念,形成发展共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广西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广西如果不能成为中心就将被边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市场将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降低交易成本是一体化的基本点,夯实低成本平台是广西当务之急、经济的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是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础。 该文章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课题的阶段成果之二,本课题是广西民族大学重点课题,课题成员有李振艺、王新哲、方岚和黄永忠。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欧盟和APEC特征比较 1.动力机制比较——制度与市场 欧洲国家的相对同一性是建立制度性一体化框架的关键因素。欧共体成员有着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近,贸易政策基本一致,相对容易就一体化目标通过谈判达成一致。它们追求的利益目标和追求利益的方式比较相似,因此能够按照共同通过的法律契约让渡自己的主权、加强经济融合。欧盟拥有紧密的制度性联合和较强的组织机构,成员国政府通过签署条约对其在一体化集团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相应的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超国家机构共同决定一体化的发展。 与欧盟相比,亚太地区包括众多经济体,它们不仅社会制度不同、经济运行体制相异、发展水平悬殊、贸易政策难协调,而且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下来的非经济障碍,难以寻求统一的“价值”或“理念”。APEC以自发形成的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为基础而产生,这种以市场为动力的一体化,绕过了影响贸易、资本流动和其他经济交流的制度和法律障碍。APEC成员在保留自己主权的前提下消除各种壁垒,形成市场的扩大和客观的融合,其一体化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成员之间以松散的形式进行经济合作。 2.运行机制比较——开放与封闭 如果一体化组织的运行通过谈判机制来完成,该组织往往以对内的开放和对外的封闭为特征。在谈判机制下,欧盟给各成员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以成员间彼此消除壁垒、开放市场、甚至出让一部分主权为代价的,因此具有排他性。这将减少成员国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经济往来,从而产生了封闭性。从欧盟内部贸易和对外贸易中可以清晰地看出,1960年~1995年欧盟的内部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由6%上升到14%,对外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却变化不大;而且欧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对其出口依存度由1987年的25%下降为1993年的23%。 相反,如果允许成员通过特定的协商机制来确定经贸合作的共同目标,并在实现这些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那么一体化组织在对内开放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外开放。如在APEC单边主义协调机制下,任何一个合作事项均实行成员主动倡议、共同协商、达成一致的方式,各成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开放进程的调整以相应的承受能力为基础。这种单方面的自由化措施同时面向区域内外,APEC以外国家和地区对APEC的出口依存度由1987年的19%上升到1993年的22%。 3.组织机构比较——紧密与松散 以谈判机制为基础而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一套紧密的制度性组织机构为各成员提供一个经常性的谈判和仲裁场所。欧洲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色彩较浓,因而其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强度在各成员国的主动认可下远远强于APEC。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欧盟要求各成员让渡部分经济主权,由超国家机构统一调控。从关税同盟开始,随着一体化的深化,各成员让渡的主权相应增加,欧盟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结构紧密的“超国家共同体机构”,包括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法院和欧洲中央银行等。 在APEC协调的单边主义机制下,成员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虽然这种合作模式客观上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为协调合作目标、合作进程和相互利益关系的场所,但APEC的组织机构完全不同于欧盟的“超国家共同体机构”,它强调功能性合作,不需要让渡主权,是比较松散、约束力较弱的合作机构。APEC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它只设有一个秘书处,除财务管理外,主要是联系和协调各方面的活动。 二、欧盟和APEC推进方式比较 作为制度性一体化,欧盟在一体化的每个阶段都制定相关法律,成员国依此实施一致对内对外政策,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一体化形式。《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反映了特定经济部门的一体化。《罗马条约》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单一欧洲法案》对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列出了约300项立法,并规定了完成这些立法的时间表。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形成。随后,欧共体成员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并于1999年实现了经济货币联盟。今后,欧盟将迈向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对各种经济政策通过超国家机构进行协调和统一。 欧盟创建时就采用关税同盟对一体化升级具有决定意义。关税同盟要求成员国放弃关税制定权,并让渡给共同体所设立的超国家机构。根据“新功能主义”,超国家机构具有功能外溢的特征,即当成员国在某一经济领域实现了一体化,超国家机构将提出另一个领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这将导致其他经济领域的一体化发生。随着一体化程度加深,欧盟各成员让渡的权力从关税制定权扩展到货币政策制定、管理和执行权。尽管让渡主权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权力的实质性转移仍取决于成员政府的政治意志。为平衡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超国家机构加强机制化建设,采取各种有效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在协调成员国和联盟利益的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盟正是在解决这两种利益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与欧盟不同,APEC在推动经济合作的道路上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首先,APEC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开放的区域主义”。为了推进全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防止世界贸易形成封闭状态,APEC坚持非歧视性原则,其成员任何关税减让、非关税措施的减少或取消原则上可适用于非成员。其次,APEC各成员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强求一致,只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因此APEC选择了灵活的方式,承认各成员贸易投资自由化起点不同,允许成员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和承受能力,在APEC规定的时间表内对不同经济领域的自由化进程采取不同的方法,强调了灵活性。最后,APEC规定成员用15~20年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这个长期目标。这样,各成员就有时间和机会逐步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开展具体的经济合作时,APEC成员不需要服从于超国家规章或强制力量的制约,它实行“自愿选择、组织推动”,同时采用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依靠各成员的主动性和成员之间的协调性。APEC的这种发展模式建立在现实和实用基础上,只要亚太地区多样性这一特点不变,APEC开放、灵活、渐进的推进方式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三、发展趋势分析 1.欧盟的发展趋势 欧盟以制度化和机制化作为发展框架,以统一方式和一致进度推动一体化,虽然这样组建的一体化组织容易迅速巩固和深入发展,但封闭性和排他性使一体化规模难以扩大。鉴于生产扩大与内部市场狭小的矛盾,欧盟必须从外部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为振兴经济注入新活力。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按照“同心圆欧洲”的构想逐步推进一体化。以原欧共体为内圆的深化和扩大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第二圆也随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达成“欧洲经济区”协议而实现。目前,进一步扩展至中东欧构成欧洲经济圈第三圆的建设正在进行。中东欧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等方面与欧盟差距较大,短期内达到入盟标准的难度很大。1999年,欧盟通过《2000年议程》,对东扩的财政预算、共同农业政策和结构基金的改革达成妥协。2000年,欧盟通过了旨在改革内部机构、为东扩铺平道路的《尼斯条约》草案。随着东扩谈判的进展,由于成员国组成发生变化,欧盟必须放弃过去步调一致的一体化方式而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已走入经济货币联盟的欧洲国家将形成一个核心内圈,其余国家将以某种松散形式联合起来,待条件成熟时进入内圈。欧盟可能成为一个以灵活性和开放性为特征,发展层次有别、推进速度有异的新型一体化集团。 (2)欧盟在推进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了与区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尤其是与第三世界的经济关系成为其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欧盟利用地缘优势推行新地中海战略,加快与地中海申请入盟国家进行谈判,期望于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此外,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正式签署了《欧盟—南方共同市场地区间合作框架协议书》,于2005实现两大地区之间的工业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欧盟还在《洛美协定》的基础上,与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科托努协定》,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国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和亚洲的贸易合作,欧盟与亚洲以定期召开亚欧首脑会议和亚欧商务论坛的方式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可见,欧盟开始把其经济集团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较高的欧洲发达国家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相互融合,标志着欧盟传统的一体化模式在该地区正在被打破,该区域一体化组织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或比以前有了较高程度的开放性。 2.APEC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发展,随着发达成员主导APEC发展方向的趋势得到加强,APEC出现了逐步向机制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即其中的非强制性成分在减少,而强制性成分在增加。 (1)有关机构建设和高层会议制度化。1992年,《曼谷宣言》决定在新加坡设立秘书处作为常设机构标志着APEC走上了机制化道路。1993年,APEC决定每年定期举行首脑非正式会议,将协商的时间框架机制化。APEC形成了从高官会到部长级会议再到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三层决策结构,并以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做出的“承诺”作为实施决议的保证。这增强了APEC的硬性约束力,任何议程一旦达成共识或进行了承诺,就具有“隐形压力”。 (2)贸易投资自由化途径呈现出机制化倾向。APEC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时间表来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构成硬约束。为使各成员国的单边行动计划具有可比性和透明性,APEC贸易与投资委员会设计了标准化格式文件,并配备了一套以修改、审评为内容的保障机制,体现了对成员更加一致和硬性的要求。随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深化,集体行动计划无疑将继续增加,这使“自愿灵活”的空间逐渐缩小,依靠舆论压力和形象促进的软约束将演变成集体行动的时间承诺和变相的硬约束。 (3)议事规则的硬性约束趋势。温哥华会议确定的自愿部门提前自由化(EVSL),违背了APEC一贯倡导的自愿和协调一致原则,体现了真正的“硬”行动。EVSL尽管名义上是自愿的,但实际上标志着从自愿向谈判的转变,某些APEC专家认为这是典型的关贸谈判方式,远离了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单边计划。此外,APEC在协商方面也趋向于强制性,“协商一致”原则蜕变成为“灵活协商”或“实质性多数”方式,从而使多数意见形成主导势力,敦促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成员调整自己的立场。 (4)争端调解机制。《大阪行动议程》对APEC的争端解决机制制定了目标、准则和集体行动框架,将争端解决内容分为APEC成员政府之间的争端、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争端和私营企业之间的争端。1996年,APEC在菲律宾高官会上就APEC争端调解的性质和程序作了深入探讨,并通过了各成员的单边行动方案。随着APEC机构的不断发展,成员间经济贸易摩擦和争端日益频繁,争端调解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今后,欧盟和APEC以前所各自拥有的独特性质将逐渐变为二者的共性。欧盟正积极为实现政治一体化而努力,同时,它在发展趋势上还呈现出松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征。而APEC在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同时,正致力于加强机制建设,各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进一步的规范化和制度化,APEC正在成为一个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作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过渡和补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之后,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近来也呼声高涨,但是东亚各国之间所特有的一些状况依然对一体化进程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分析一下外部因素:(1)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导致国际市场的竞争与风险加剧,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巨额游资充斥其间,如果某个国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不够高,就有可能使投机者有机可乘,从而给该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而东亚地区大部分国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面临较大的风险,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前,东亚任何一国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迫切需要紧密合作来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2)作为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浪潮过渡和补充的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浪潮汹涌澎湃,加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大大激发了东亚国家加强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它们对区域合作的信心。当初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该地区形成了约3.6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部贸易额达到2250亿美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万亿美 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而东亚地区如果能形成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则会形成约19亿人口的更大市场,内部贸易额必定会大幅度上升,运行良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取得超过NAFTA的成就,这极大地诱惑了东亚各国。 在外部因素驱动的同时,东亚各国自身对区域合作意识的加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东亚整体意识”在区域内达成了共识,*求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很长一段时间,东亚被“割裂”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两者之间来往很少,个体意识较强,东南亚国家更多的是*求内部合作。从1967年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到1992年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到如今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得有声有色,其内部贸易确实做得不错,但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却十分有限,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发现东北亚国家也被波及,这让它们了解到东亚各国的经济依存度其实是较高的,加上中国在危机期间毫不犹豫地向东南亚受灾国伸出援手以及所表现出的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让东盟国家转变了地域观念,将自身置于东亚整体区域之内,转而谋求区域合作机制以提高整体竞争力,这种主观意识的转变奠定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其次,由于美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姿态以及操纵IMF对援助方案提出苛刻条件的所作所为,让受灾国从惨痛的经历中意识到必须依靠东亚内部自身的合作才能生存发展,外部的力量并不 一定靠得住。而在2001年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东亚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更加深了东亚国家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是由于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才造成了如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潮。 二、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形式问题的分析 现在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形式是“10+3”模式,即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的交互合作方式,但这仅仅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过渡阶段,并非真正地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假使这一阶段过渡得很成功,区域经济合作要朝着一体化层次发展,那么可能会表现为哪种一体化形式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层次高低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不同的形式会给成员国带来不同收益,但也需要其让渡不同程度的国家主权,因此,各成员国会谨慎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相互协调以做出抉择。由于在东亚区域内,既存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又有东盟的一些小国家,况且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政策更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上述X指标在东亚各国间差异很大,因而可以认为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各国组成货币联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东亚区域内采取经济联盟这种一体化形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建立自由贸易区会给各国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利益:如果自由贸易 区能够建立,会形成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市场,由于取消了关税和一些同等效力的限制措施,内部贸易额肯定会大幅度上升,这样就能够通过促进各国外贸额的增长带动其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该形式并不妨碍各成员国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采取其它的贸易政策,即没有要求各国进行国家主权的转让,这使得东亚国家比较容易接受。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阻碍 根据上述分析,似乎在理论上建立自由贸易区给各国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比较容易实行,但来自经济理论之外的因素却给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这些负面影响来自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来自美国方面的阻碍,由于之前欧盟的高速发展已经开始威胁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不愿再看到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联合体的崛起对其造成影响,同时更担心被其认为是潜在对手的中国会借助区域合作的力量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因而其会阻止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上日韩均是美国的盟国,美国的干扰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经济核心论坛”与1997年日本提出建立AMF均因美国的反对而未成功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同时,区域内的不和谐因素也对区域经济合作构成了干扰。主要表现为:(1)作为“10+3”主要推动者的东盟由于担心其内部合作会被区域 合作体制所吞噬,近年来对推进全区域范围内经济合作已热情不在,有回到原先那种仅在东南亚小范围内实行合作的趋势,此点由2000年第四届“10+3”会议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的发言可见一斑。(2)欧盟的成功经验证明,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能够顺利实施,大国之间必须要相互协调配合。但是占东亚13国经济总量绝大部分的中日两国却由于特殊的历史矛盾以及一些领土的争执近年来政治关系跌至低谷,这种相互的不信任使得双方难以协调配合,从而影响到东亚区域合作的局势。(3)比之世界上其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东亚各国之间无论在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这种巨大差异面前,即使是自由贸易区这种低层次的区域合作,也会由于一些国家担心本国市场受到外来的强大冲击等原因而变得举步维艰。(4)公认的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缺陷是内部缺少一个核心力量来推动一体化进程,成功的一体化组织无论是欧盟还是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拥有自身的主导力量,而东亚国家或者因为实力不济或者因为不愿出头而无人担当主导力量,这就导致目前的合作只停留在论坛层面而无法就更深层次的事项作出决策安排,使得一体化进程受挫。 尽管东亚经济合作面临重重困难,但作为当前区域经济合作主渠道的“10+3”仍在进行,东盟自由贸易区大部分已经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也在进行,通过建立东盟与中日韩的合作关系以及中日韩三方合作机制,逐步转为东亚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方式也是可行的。如果各方能摈弃嫌隙,拿出合作的诚心共同协商解决困难以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那么共赢局面的到来将指日可待。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在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冲突,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区域间的竞争愈加激励,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依靠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突破区域边界效应、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全面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影响;概况 0引言 人力资源作为内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自确立人力资本理论以后,大多数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整体而言,研究方向定为三项,其一,作为生产要素,将人力资源向生产函数内引进,进而对经济增长状况进行研究;其二,新经济学影响下,通过企业理论,解释企业形成、交易成本等人力资源;其三,人力资源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全面分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而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都是经济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区域,利用互相协作的同时进行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且签订经济条款,在经济层次形成一个整体,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即由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逐步深化为经济政策的统一。经济学家于1950年将其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也可理解为在多个经济区域内,消除或削弱参与体间的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逐步向自由流动状态发展。自上世纪90年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迅速,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推动了国家、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和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利用多种管理形式有效运用组织内外具有关联性的人力资源,以此满足组织现阶段及其后期发展需求,确保达成组织目标及实现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招聘、培训、绩效等为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协调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避免冲突、矛盾,将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做好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2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由理论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理论发展早期主要应用于微观经济学领域,认为对收入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个人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逐步引入宏观经济学领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经济增长理论背景下,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又迎来了新高潮。为此,针对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进行分析,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调一致,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化。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空间结构配置合理化、制度规范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为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可靠保障。2)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自然资源,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协调。且不得以牺牲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要求经济增长逐步由依赖物质资本转变为人力资本,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人力资源积累可实现相关生产要素如资本等收益递增。3)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选择路径。人力资本流动合理性、配置有效性是区域经济的经济收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可提供更高效的人才资源,优选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将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各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品质 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即有针对性地快速增加教育投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必须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利用率,转变落后的发展扶持观念,实现人与物有机结合的开发利用目标。也就是为达到各个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必须转变政策扶持的方向,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改善当地社会环境资源为出发点,将教育投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增强农村扶持力度,为我国广大农民谋福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在社会竞争愈加激励的今天,针对社会成员再教育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要求以教育、培训的方式将无形的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资源,通过提高人们的各项素质,为自身、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3.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优化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是指按照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物质资本,以本地区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为根本,通过调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各项政策,如人口、劳动力等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作用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地区经济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人力资源地区配置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及现状,适当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应严格按照经济学理论出发,通过良好的待遇及优越的工作环境,增强人才吸引能力及提高本地区人才流动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地区配置的成效;第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才,减少人才流失;第三,根据城市自身发展合理引进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引进政策,通常以高科技、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引进重点。2)优化人力资源部门配置。新部门、新行业的诞生及发展与投入大量劳动力、资金密不可分,要求人才配置合理化。针对高新技术行业,人才配置应选取较高层次技术人员;对于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配置选取一般层次人员即可。人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际情况,要求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及时调整人才配置比例。因我省在政策上基于优先发展行业、新型产业给予一定扶持及优惠,要求各个部门、行业必须及时、定期人力资源配置信息,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方向清晰化、明确化。同时,根据各个地市人力资源要求,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各类人才的技能水平及素质。3)优化人力资源企业配置。人力资源企业配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换言之,就是实现人与岗位最优化,将最适合的人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保证人力资源充分结合物质资本才能实现最大价值作用发挥,才能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经济效益,这也是人力资源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为此,针对当前高技术人才紧缺,无法充分发挥先进物质设备资源价值的现状,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规划、长远目标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要求做好“由岗选人,人尽其才”,将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到岗位上,将人的潜能全面激发出来,进而为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人才保证。 4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在世界上中国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高。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等问题。为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重视“人”这一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全面了解,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地区发展现状,提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品质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以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国内经济发展探索 1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关注度日益增加,它在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法宝。 2区域经济与城市群 2.1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含义 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资源的优化与科学整合,发挥不同城市各自地理或原材料等发展经济必要条件的优势,集中优势人才,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建立一个在经济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集团。发展的关键:(1)中心城市的带动和战略支点作用;(2)充分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选择,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中部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3)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所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特性,构筑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支撑平台。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高密度的聚落;(2)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3)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4)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目前,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分别是:(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2)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3)日本东海岸大城市群;(4)英国大城市群;(5)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其中,以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和日本东海岸城市群最为典型。从涵义上看,建立城市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二者的共同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2长三角城市群基本概况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16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757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其中科技人员占区域总人口的3.8%。 3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城市群的优势 长三角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势头特别明显。2008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GDP总计2.8万亿元,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到近五分之一,成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之一。 对照国际上五大城市群,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2)经济实力雄厚;(3)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4)交通网络发达;(5)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6)专业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 4长江三角洲构建城市群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4.1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核心城市,在现代化功能的发挥方面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足与落后,上海金融中心虽已建立但还不成熟,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上海与一般大城市地位相似,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城市内部交通信息体系尚不发达,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组织。 4.2行政区划分,各区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之间各自为政,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区域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分属二省一市的16个城市,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更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干扰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4.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各地在发展经济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税大利高的产业上,再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自然禀赋比较相似,因而本区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会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4.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本区域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更加恶化了生态环境,使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4.5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由于经济迅猛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些地方在用地上出现不尽如意的现象。江苏省每年用地总量达几十万亩,且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增加迅速,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粗放利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时充分利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设中,不顾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使原本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5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5.1把龙头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上海举办2011年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既要以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标准来建设上海,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又要不断强化上海对外的辐射功能,因此未来上海发展应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除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开放环境等优势,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和服务功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三个中心”。 5.2各地加强合作,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单靠一个城市将显得力不从心,合作则可以取得双赢和多赢,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我们得到的将不是“1+1=2”,而是一个发挥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过程。 5.3加强重点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硬件,应该在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道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建成合理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港。第二,加强一系列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桥的建设。 5.4强化产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在全球层面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上看待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整合。要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 5.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6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职能改革是诸多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上述建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应弱化经济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6结语 发展中国经济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长江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收益最大,地理位置资源优越的宝地,必将担负起壮大中国经济的使命,上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与劣势,很鲜明的指出了今后需加强与发展的方面,通过更加科学的发挥比较优势,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完成建立世界城市群的宏伟目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如火如荼的展开,我国的经济一体化区域既包括省内也延伸到周边省外,既包括历史上、习惯上、传统的区域也涵盖了新时期新时代政府主导下着力打造的新型经济区域,从长三角、珠三角到环渤海,再到中西部地区的新疆乌昌、东北黑吉辽三省、长株潭、武汉城市圈、成渝、安徽皖江城市带、河南中原经济区等[1]。区域一体化是我国区域治理的重要组成趋势,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区域治理理论需要法治的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将硬法和软法相结合的法律治理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缺乏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法律治理模式,尤其是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治理模式来推动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对于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因 1.1区域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的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指出,矛盾具有特殊性。而我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每个不同地区都具有自身的天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区位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也不例外的都具有各自的区域短板和发展局限性。于是区域合作便应运而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迅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总量。并以此为引导实现区域间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交流。 1.2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是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的血脉联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展提供了便捷之路。截止到目前根据资料显示,我国高铁里程达到世界总里程的一半,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0%,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政府政策的支持除了近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以及长江经济带以外,我国三十年来发展成熟的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国家级特区,上海浦东、重庆两江、甘肃兰州等国家级新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4人口的跨区域性流动人口流动是自古以来都有的“天然”现象,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样化和频繁,而人口流动也越来越容易和便捷,尤其是农民群体在城乡间的往来流动占绝大多数。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力支持,为较落后地区带来了思想变革的先兆。 2我国区域一体化及法律治理中的问题 国内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种政策性支持和调控,例如逐步取消和打破阻隔各地区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等等。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圆满地从彻底上解决问题的,除了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之外,政府应寻求和积极力促各地区间的更普遍和更深层次上的互补双赢与合作,建立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律治理模式,但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2.1缺乏统一遵守的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没有根据各地方的利益诉求去建立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个区域的政府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并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各地政府为了各自政绩而忽略区域全局的建设,强化各地方的资源配置和重复建设,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的盛行,由此可见利益分配问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问题[2]。我国当前区域合作主要通过区域合作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基本上是单一领域的合作协议,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协议约定,因此难以形成真正有效并可持续性的区域合作机制,最终难以实现共同利益。 2.2缺乏区域政府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我国部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主要通过制定行政协议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虽然引导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措施代表的只是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性的、长期制度化的机制,更遑论符合法律精神的违约责任认定机制和解决纠纷机制[3]。如果缺乏区域间争议解决机制,会严重限制政府间的合作。 2.3限制了社会公权力的作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忽视了公民参与治理的作用,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与民众息息相关,公开是区域一体化法律治理的重要要求。法律治理的公开机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各区域之间政策运行的透明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促使各地区之间及时获取信息,学习实践经验,形成合作和互动。通过发展区域中多元素和多主体的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权力的作用。 3法律治理模式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而法律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治理模式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治理是行政管理中的新型沟通合作理性,在权利运行方面,治理是关系到上下、水平方向的互动管理过程,各地方政府进行协商与合作,制定共同目标,共同实施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与职责[5]。每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法律结构,法律治理模式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3.1硬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硬法治模式指的是确定的、可预期的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基本价值观念,从而满足社会法治化的需求[6]。但在区域法律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运用硬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硬法治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中硬法很多时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3.2软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软法治模式指的是由区域各地方成员协商一致,共同制定发展经济的规章制度,软法律虽然不具备强制力,但是各个地方成员必须遵守,具有约束力[7]。软法律模式的缺陷就是过于理想化,在当下社会无法真正实现民主与法治,各个成员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一方不遵守协议,会造成其他损失。 3.3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软法和硬法的优势,能够充分实现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硬法和软法的有效结合使法律治理更具多元化和有机化,软法有利于回应社会对公平、法制的需求,硬法能够确保区域中各个地方的遵守程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法律治理的重要手段。 4构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 4.1法律治理的实践轨迹区域行政协议和区域性组织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期的法律治理机制,其中行政协议指的是各个政府机关之间缔结的协议,行政协议不仅用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内容也逐渐向合作和发展转变,逐渐成为重要的法律治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进行统一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的改革,破除各地方立法,因此我国在改革法律治理的过程中对地性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和协同立法,并采取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的领导方式,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了区域行政协议、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等五种法律治理方式。 4.2法律治理中的政府首先要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体系,借鉴国际上欧盟的成功经验,注重基础条约的重要保障作用,并广泛运用于我国区域中各地方内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制度进行引导,各个区域内的各地方是公平、平等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立法进程,明确各个地方政府在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职责,避免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立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区域一体化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各区域间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各区域的领导集体组织,并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应要相互协调,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机构,并制定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本区域长期的发展模式。最后要不断完善司法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地化解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如果无法有效地确定责任的承担主体就会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司法纠纷解决机制中建立有效的司法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各地方政府、公民与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与纠纷,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 4.3法律治理中的公权关系法律的制定在于反映民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应充分体现社会公权关系,充分体现民主协商性在法律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题更加多元化,公民能够代表公共自治区的广泛民意,与此同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应更加开放,向社会与公民的各项利益诉求开放,最终法律治理机制更加注重商谈、合作,注重与各个地方的沟通与对话,强调共同的认同和共识,促进区域各个地方的共赢。 5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有利于深化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健全我国法律制度,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可以参考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逐步完善、统一法律体系与法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司法的保障作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持续、有序的发展。 作者:刘晨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策 一、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缺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圈以小时覆盖。从甘肃来看,经济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在铁路运力方面,铁路运力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铁路交通运力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高铁方面,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之下,甘肃形成了“兰新高铁”“、成兰高铁”“、兰渝高铁”和“宝兰高铁”,但这显然无法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三是在机场方面,机场的航班、客流相对较小,出现供需失衡的问题。 (二)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甘肃紧跟时展的步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同,甘肃有国家级贫困县四十余个,且主要分布在陇南边远地区、庆阳老区等地区,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比较显著;其次,以兰州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缺乏良好的带动力和辐射性,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被动;再次,资源发展不平衡,交通资源、水资源的补偿失衡,成为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2014年甘肃各设区市人均工资情况。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相比于天水、酒泉和张掖,人均工资反而出现严重偏低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兰州在充足资源的情况下,比较欠缺发展的带动能力,影响了以兰州为中心,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三)城市体系不完善,结构梯度不合理 甘肃处于欠发展省份,本身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但就当前的发展形态来看,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城市体系不完善,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吃紧;另一方面,城市结构梯度不合理,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尚不完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扩散,周边落后地区难以有足够的能力接收。 二、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甘肃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甘肃经济腾飞的关键。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与调整,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协调规划,从本质上夯实发展的基础。那么,具体而言,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化体系,是当前甘肃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网络化体系的形成,缩小了区域内的空间距离,却扩大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一是通过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一体化,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二是高铁建设步伐应加快,在已有的四条高铁线的基础之上,形成幅员更加广阔的高铁覆盖。充分依托高铁建设,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让经济发展圈在良好的联动机制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三是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落后性。在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针对各区域经济体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进一步退出以市场为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甘肃作为西南欠发展省份,在“弱市场”的格局之下,应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着力打造“强政府、强市场”格局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铺展,这更符合甘肃省的省情和发展的需求。此外,甘肃省要成立由省政府、发改委为牵头的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战略合作的方式具体体现并深化推进,更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三)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点,在于中心城市带动力、辐射力的有效体现。因此,甘肃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确保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圈的发展动力。并且,区域经济要以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甘肃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发展的空间巨大,这就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样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一是甘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应该从甘肃整体城市群的发展厨房,做到各方利益的协调;二是甘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注重产业格局的优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内丰富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深化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三是重点区域进行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协商,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布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仍需克服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并着力于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外环境的夯实,促进一体化发展带动甘肃经济的腾飞。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处于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甘肃经济发展底子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尚未真正成形,仍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因此,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着力于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作者:李振华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合作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为区域经济的联合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是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1]区域各地方政府,无论本地的资源禀赋如何、产业结构如何、竟争力如何、地方利益能否得到维护,都无法回避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强劲冲击。在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建立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势在必行的。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政府间协调合作产生的理论来源 1.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2]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拍在《相互依赖的经济》一书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国际相互依赖理论,指出各国普遍生存于遍布全球的相互依赖网中,都有义务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建立在契约而不是地位、协商而不是强制的基础上的全球社会。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即趋于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要求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通过流动、选择,在区域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因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消除地区间经济交流的各种障碍,降低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通过消除这些障碍,使得生产要素能够在区域内部自由流动组合,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从而使地区经济运行效率提高,获取更多利益的过程。换句话说,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就是在于建立区域间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渠道,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摩擦,实现良性竞争,带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1.2都市联盟理论都市联盟理论也是政府间协调合作产生的理论来源之一。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间经济的合作发展除了要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外,还要进行一定的泛空间、跨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城市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博弈必然产生都市联盟。都市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城市为了一定的愿景目的建立在契约之上,而进行的一种合作性超边界组织安排。[3]究其实质,都市联盟就是利用联盟理论建立起来的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它打破了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克服了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雷同化的现象,降低了联盟城市彼此间的交易成本,通过建立稳定的优势互补的超边界合作组织,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城市得到了重新定位,不仅加深了区域分工,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形成了区域规模经济,达到都市协同效应,加快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都市之间的联盟真正实现了1+1+……+1 n的创造价值效果。都市联盟的发展特性是以市场为机制,以利益趋同为动力,有效促进区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联盟城市多赢的局面。因此,都市联盟具有以下的特点:目标性,明确的目标是都市联盟的第一要素,合作的动力是建立在各联盟的“共同意愿”之上,在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合作获得各自的利益,避免各自风险;系统性,都市联盟的建立是以契约和协议约束构成的;动态性,失去独特优势的城市可能被淘汰出局,而具有后发优势的城市会被吸纳为新成员,整个联盟是一种动态的结合;独立性,都市联盟的系统是独立的,各成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协同性,联盟城市在拥有各自核心优势的同时,各联盟方又是相互依赖的,进行优势互补而产生协同效应。 1.3府际管理理论、复合行政理论政府间合作模式问题的研究在国际上一般被称为府际管理(IGM),府际管理理论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各国政府再造和地方政府间伙伴关系建立而提出来的,是关于协调与管理政府间关系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和治理任务,以问题解决为取向,通过协商、谈判和合作等手段,是依靠非层级节制的一种网络行政新视野。[4]府际管理以问题解决为焦点,具有行动导向,通过建立协调性、依赖性的网络型治理结构,使得府际间各项计划得以顺利推展;强调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提出设立政府理事会来解决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实现项目和管理功能上的府际间转移;具有独特的目标导向、网际沟通的冲突解决方式。总而言之,府际管理是以解决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众多相关问题而建立起来的紧密相连的政府间合作共治模式,它以突破地方封锁与保护、解决合作欠缺等区域中政府合作难题为根本目标。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政府间协调合作产生的现实依据 区域经济一体化绝非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或是一种地区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它要求各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建立一个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内的统一市场。在统一市场中,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正常进行。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需要建立良好有效的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而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将促使区域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状态发展,使得一体化是各方互利共赢的一体化,是规范法制的一体化,是协调合作的一体化。 2.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需要区域政府间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区域内的不同地区彼此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分工格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各区域政府各自为政,自成系统,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手段,那么各地区的经济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发展,制约了分工合作的深化,生产要素不能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不能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将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只能是空谈。 2.2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是消除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地方政府的无序竞争、区域环境逐渐恶化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成长,如果不加以解决的话,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将难以实现。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则无法处理区域内多种具体的利益矛盾,且协调成本过高,时效性过差,难以达到最有效的目标。而区域政府间的协调合作则是协调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实现一体化的必然选择。由于资源禀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 2.3政府间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面对我国特殊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各地方政府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化,由于重复建设而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地区大战、市场分割、跨地区性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及公共事务治理失灵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屡禁不止,正是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地方政府的横向关系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缺少制度保障。因此,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不仅能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而且将会极大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探究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实践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经济一体化中,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区域性的,尤其以区域性的发展最迅猛。各国之间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联合起来组建区域性经济,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它们都在区域性经济组织建构的法律制度中运作,在这些中又以它们构建的法律组织为依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制度尤为突出,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为顺应这种趋势,一改排斥的态度并积极安排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除了参与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与东盟成员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分别开展的经济合作、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国与欧洲、南美地区经济合作等外,还特别考虑了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间密切的经贸联系以及都是WTO成员方的实际情况,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最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内地与澳门最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不但创造性地提出了CEPA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式,也为构建“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的法律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可以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而从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态势来看,我国学者樊莹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了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使其利益最大化,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而建立经济贸易联合的过程,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 而我国学者杨丽艳则从法律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论述,指出法律角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国际区域内的诸个国家或关税领土,以一定协议建立一定机构以确立某种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在某些特定经济领域内有效实施统一规则的整合过程。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条约的支撑性;(2)领域的特定性;(3)机构的必备性;(4)规则的向导性;(5)机制的强制性。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1、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与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中国启动自由贸易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是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的。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在文莱召开的第5次10+1领导人会议上达成协议,一致同意今后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FTA,会议正式签署了《加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从此开始,并迅速展开了区域建设的谈判,焦点主要集中在例外产品清单和关税减让幅度等一些技术问题上。2003年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中国总理参加了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补充议定书等文件。从10月中旬开始,中国与印度和新加坡也分别就自由贸易区的双边协议展开谈判。 2、东北亚经济合作。2003年10月7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会晤,并发表了三国间第一个联合宣言——《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虽然至今中日韩之间合作仍停留在官方磋商阶段,并没有形成制度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促使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以及东盟与东北亚“10+3”合作迈出新的步伐。 3、中国经济圈。从2003年6月开始,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新的区域一体化进展有:6月29日,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根据中国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协议和六个附件,双方承诺分别在2004年1月1日之前和2006年1月1日之前对不同类别的港澳产品实行零关税;同时,内地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对港产品的非关税措施(进口配额、许可证)和关税配额,内地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对原产于澳门的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双方互不采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内地与香港、澳门《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地与港、澳逐步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各项措施。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 4、中国与欧洲、南美地区的经济合作。2003年9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举行了六国会晤,着重讨论了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问题。中国总理主持会议并代表中国政府发言,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出长远目标,倡议逐步建立上海合作组织FTA。自此,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浮出水面。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公布《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对欧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今后5年的合作领域和相关措施,加强同欧盟的全面合作,推动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同样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根据中方的提议,中国还将与包括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国在内的南方共同市场展开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此外,中国与澳大利亚、南非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在积极酝酿当中。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发展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财政问题,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借鉴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可以从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去构建。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主权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主权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主权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主权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①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主权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国独立分散决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减低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稳定各国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运行,获得经济开放带来的多方面利益,只是这种协调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国政策的自主性。区域财政协调的理论分析指出,协调政策会减小针对繁荣或萧条的财政扩张或收缩的溢出效应;在协调计划中,任何国家的财政扩张或收缩都应该考虑伙伴国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它要求伙伴国的财政政策取向相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既包括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又包括区域内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而狭义主要是指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即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从政策协调的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换、危机管理、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全面协调及联合行动等层次;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还需指出的是,国际区域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到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它们共同构成区域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际区域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国际区域财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不仅是这种区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而且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效应分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是补台还是拆台? 世贸组织对区域经济联盟 实行引导和监测 周密:支撑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有两根主要支柱:一个是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的多边框架;另一个是各种双边和小多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区域贸易安排(RTA),它们加起来可以称作诸边区域经济联盟。从这两种机制性安排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到底是什么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确存在密切的关联,并非相互对立、排斥的关系。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主义对区域主义持包容态度,同时也对区域主义的发展发挥指导作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 WTO的前身)从一开始就在用包括原产地原则、海关监管、保障措施在内的一整套法则积极引导各个经济体降低关税,影响各种区域安排奉行开放主义,使相关全球实践在很多区域协定中也有充分的反映。1995年成立的世贸组织也指导、引领了从全球到区域层面服务贸易的开放进程。 世贸组织文件明确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性多边安排相矛盾,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特性是排斥他方利益,实际违反了最惠国待遇原则。但关贸总协定第5条、第24条又允许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式存在,前提是有关区域性安排不应对区域外经济体设置壁垒和障碍,关税同盟也有义务向世贸组织进行通报。世贸组织下设有区域经济联盟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核申报的RTA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最近该委员会审核了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冰岛、印度与东盟三个FTA,认为中澳、中冰FTA拥有世贸组织更高层次的相互开放度,是“WTO+”,而印度与东盟的自贸安排则是“WTO-”,而代表东盟去做说明的泰国强调双方在有选择的领域做出了高水平的相互开放。 世贸组织对区域经济联盟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是持欢迎态度的,它鼓励成员方在区域范围内就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标准和投资做出更勇敢的尝试,回过头来促进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全球_放。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其很多规定后来也被世贸组织所采纳。亚太经合组织(APEC)也是一种开放型的区域实践,其贸易便利化措施不仅面向APEC成员,区域外非成员也可以享受有关好处。而更多的RTA、FTA,之所以显得比世贸组织有效率、有活力,就是因为参与方有自己的话语权,只需实现两个或几个国家之间的大体平衡,就可以达成一致继续推动开放。 世贸组织还设有对贸易限制措施的监督机制。从2008年至今,该机制共记录了2978项贸易限制措施,其中只有740项在2016年10月前被成员方撤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限制措施出现了快速增多的趋势,2016年较上年增加了17%。世贸组织也对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增减进行监测,统计表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全球总共新生效了216项便利化措施,月均18项,而同期限制性措施月均增加15项。所以说,仅从绝对数量值看,全球贸易便利化措施还是多于限制性措施的。当然,仅靠数量对比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限制性措施非常多种多样,有针对出口的,有针对进口的,有采取加征关税办法的,有采取配额制的,还有变相征税的。 不同国家对区域一体化有不同实践 刘玮:从经济学的意义讲,判断区域经济合作是否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主要是看它究竟是在进行贸易创造还是贸易转移。如果是以贸易转移为主,那么多边层面的经济一体化水准就会降低。 不同国家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并不相同。美国推动的以TPP为代表的巨型贸易协定是更深层次的一体化。它不仅对货物、投资和服务等传统规则进行深化,并且还纳入了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深度一体化议题。这些议题涉及边界内措施相关的诸多新规则,很可能成为“下一代”贸易规则的范本。 美国推动的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实质是一种“竞争性自由主义”战略。一方面,美国利用各国竞相争取美国市场准入机会的优势,通过发起贸易协定谈判,使得贸易伙伴国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机制。这样美国就成为贸易协定谈判的核心。正是利用这种“竞争性自由主义”,美国推动了其所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模板在全球的扩散。另一方面,在全球层面推动贸易自由化效果不彰、多哈回合谈判止步不前的情况下,美国转而试图通过推动区域性的、更高标准的一体化新安排,带动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合作,最终迂回实现全球层面的一体化。 中国主张的是包容性的全球化和开放性的区域主义。比如我们积极推动的APEC,强调的就是这样一种包容性和开放性。亚洲地区的价值文化与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体现在区域合作当中就是更强调以协商的方式处理、解决问题。这种价值文化终将对全球化进程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周密:韩国是推动全球化和区域化最积极的国家之一。韩国自2002年启动自贸战略以后,一直在非常坚定地扩大开放,现已成为除智利等少数国家外在全球自贸区“疆土”最广泛的一个国家。韩国的开放重点是把基本领域关税都降到很低甚至为零,因而是自贸实践的非常积极的倡导者。 中国在此方面的实践经验日益丰富,我们与巴基斯坦、与东盟的自贸安排都是先从货物贸易开始,再进入服务贸易领域,有“早期收获”,先易后难,总的是一种递进式的、不断探索的开放。2015年12月生效的中澳、中韩自贸协定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在中韩协定里有独特的地方合作条款,把“早期收获”理念从某种商品发展到地方省市,而地方合作之于国家间的FTA,就好比区域一体化之于全球一体化。 徐秀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是根本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当然,两者也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表明了全球化的多样性。区域一体化其实也是调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不平衡的一种机制,也就是说,正是由于不同区域的利益差异性,某个区域内可以形成它自己的区域利益表达,这种表达可以对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形成缓冲。从某种意义上讲,“碎片化”的全球化反映的也是不同地区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并且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可以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最早由于 2013 年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是中国和西亚各国组织合作的一个经济区域,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加大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加强多区域各领域合作的契机,是丝绸之路一路上各个经济区域加深合作的重要桥梁,是对历史的鞒校也是对巨大潜力资源的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中国整合内部各省市之间物流经济资源的契机。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市场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区域经济一体化 20世纪50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市场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等的集合。早期,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特色,各区域之间缺乏联动。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各区域间的贸易壁垒被削弱,生产要素和资金可以自由流动于各区域市场中。古丝绸之路东起十三朝古都长安,穿过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西至中亚、西亚和北非等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古丝绸之路的升级版。“丝绸之路经济带”处于亚太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横跨欧洲和亚洲,地域广袤,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涉及到的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给沿线地区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这条经济走廊,将以各大城市作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是实现中国西部、中亚经济带、环中亚经济带、亚欧经济带的融合,实现欧亚大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契机。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各层面的影响 (一)市场一体化 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国内市场将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完善,资金、信息、生产资料都活跃起来,资源得以优化整合,市场得以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自由发展。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 欧盟和环太平洋经济带,是这条经济桥梁的“核能源”,而西部地区则是这条经济带上的薄弱环节。加强对西部地区各个节点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建设范围,将其连接,形成完整的经济通道,这样丝路建设才能取得丰硕的果实。 (三)物流一体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目前最为庞大而又复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一体化进程必然困难重重。物流一体化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本文着重分析的部分。 1.优势分析。第一,古丝绸之路源远流长。古代的丝绸之路历史十分悠久,考证早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形成的一条重要的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重要通道,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即使经过多年丝绸之路曾经已经衰落,甚至一度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其中包含的瑰丽历史和深远影响足以再次发起各国进行经贸合作,加深沿线诸国的信任和合作,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第二,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的完善。通过国内和国际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日趋完善。在铁路方面,例如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和运行,大大连接了亚欧两个大洲的关系,便捷了两大陆之间的海陆运输,缩短了运输的里程。另外,连接乌鲁木齐、张掖、武威、兰州的重要铁路兰新铁路是西北地区铁路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公路方面,临河―哈密高速公路的即将完工,渤海湾区域到新疆的路线得到打通,丝绸之路公路运输辐射变大。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正式开通陆路通道,实现了公路运输的突破。不止所举的这些例子,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铁路公路的里程数大大增加,辐射范围变大变广,运输的能力成倍增加,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通关一体化试运行。中国海关总署2015年4月28日宣布,自5月1日起,乌鲁木齐海关将与青岛、郑州、太原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海关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模式。届时,“十关如一关”的通关模式将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关高速路。如此可以促进沿边区域的多方面多形式合作,也降低了物流业的成本,可以起到促进物流业整合的作用,促进物流一体化发展。 2.劣势分析。第一,思想的制约。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的思想存在良久,并且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可是到了实行的过程中,很多人都知道要实行一体化,可是不知道如何实行一体化发展。国内各城市领导人决策时候都从城市“本位”出发,对本城市进行建设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缺少合作与联系,互动不足。不能从城市群、经济群、经济带方面进行考虑与发展。国内与国外思想的不统一,不协调。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经济带沿线国内国外的合作交流。思考问题不能从全局出发,也不能从经济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的方面考虑。第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各个国家、甚至各个城市之间贫富差距较大,经济发展的脚步、速度都不协调。例如国内城市西安,2015年GDP达到了5 474.77亿美元,人均GDP达到了6 400美元,达到了发达国家中等水平,而有的城市却仍然在贫困线奋斗。这样各个城市、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所以其经济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动力大小不同,其经济环境不同,其经济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其进行一体化发展所具备的条件也不同。这些都深深制约着一体化的发展。第三,行政体制制约。包括中国所有城市在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许多国家仍然还有很长的工业化的路程要走。而国内国外意识形态的冲突,国家制度体制的不同,各国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对其他国家干涉的排斥,国家主要还是为本国以及本国人民负责的思想,都会制约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速度。而由于我国国内行政体制的原因,各城市追求GDP过于热烈,致使城市之间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充满竞争冲突。这是国内经济带沿线各地区,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于自身利益的过度追求,会使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各区域的资源要素无法流向占据真正优势的优势区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经济带缺乏整体的规划与部署,各国家各城市之间争夺战略中心,争夺优势资源,争夺有利政策的现象将屡禁不止,资源在内战中消耗,造成产业的雷同、地区作用的重复,资源使用方面的浪费,极大地影响了合作深度开展。第四,交通运输设施发展不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公路与铁路的发展与完善固然喜人,可是空路海路方面的发展乏善可陈。海运与空运是加快物流一体化发展的两个重要运输方式,这两者发展的不健全会致使经济带交通运输方式的单一,以及运输能力的低效,也不能解决日趋复杂的运输问题和满足日趋多变物流要求,成为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壁垒之一。 3.机会分析。第一,国内政策的支持与推动。早在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就通过了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平衡发展。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其中促进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西部城市群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战略任务成为了国家重点任务之一。2014年9月初,国家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中央访问时着重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引起各方面关注与各部门的积极响应。第二,国内外物流业高速发展。全世界物流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如中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3年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物流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9万亿元,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高速发展的物流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内外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经验,为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起到了探路和指导作用。高速发展的物流业也为物流一体化的实现提出了要求,物流产业的发展为物流一体化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动力,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内外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经验。 三、结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中国加深与西亚诸国合作沟通的桥梁,是中国整合内部各省市之间经济资源的契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整合区域现有的资源,加快建成科学合理、系统运转、紧密协作、快捷高效的区域经济体系,有利于推进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是实现欧亚大陆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方法。欧亚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课程与教学论文:对初中历史教学经验与课程内容思考 一、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利用有助于历史课程内容的理解 作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一线的老师,教学历史为什么要教,我们又要去教什么,怎样去教,又如何去教才算是好,这些都是我们所必须去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笔者深深地感到:如果在让学生理解历史课程内容时,我们注意让学生进行一定意义上的生活经验乃至学习经验的回顾,那么学生对历史课程内容的理解乃至把握也就显得比较轻松而又快速。初中历史的课程内容,便于初中学生去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出历史性的事件和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地让学生去运用自己的生活方面的经验,探讨历史性事件所产生的必然原因以及事件所发生的必然结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们所教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方面的经验,亦有了一定的社会方面的阅历,因为信息社会的降临丰富了学生获取学习与生活经验的渠道。譬如说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描绘了建设美丽的中国的宏伟蓝图,也为我们实现宏伟蓝图中的实干兴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由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现阶段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了解去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历史、借鉴历史、发展我们的未来。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充分地了解我们的学生,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比照于历史性的事件,就可以取得历史课堂教学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与历史课程内容必须是科学的结合 当今学生的阅历已经不同于以往,比过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又十分鲜活。但是我们又必须要看到其另外的一面,信息社会的降临也让我们的学生在不自觉地接受着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极不良好的情感因素的影响。由此我们所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是:作为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的教学,作为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去实施课程教学的历史课,我们绝对不能轻而易举地麻木行事,因为弄得不好,将会产生负面效应。所以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与历史课程内容的结合必须讲究其科学性,如何才能使得两者的结合具有科学性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以历史课程的内容为主,在充分考虑好科学结合两者内容的主次问题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学生现实生活内容的关联性、新颖性、易懂性,这样就能比较顺利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是注意了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与历史课程内容的科学结合的问题,但是,有时我们的学生却不能恭维,为什么?经过与学生促膝谈心,才使笔者恍然大悟,不能使我们的学生恭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结合两者之间的内容时还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信服和敬服的相关问题。 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现实与历史结合,兴趣与能力共长的新课标下的历史课改,作为教者必须充分地考虑好以理服生的问题。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为历史教师光有过去的一杯水、一桶水都是不能解决当今历史教学中所碰到的新问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有着扎实系统的历史功底的基础上,具备广博的理论视野,留心社会大事,真像顾宪成所说的那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课程与教学论文: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但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法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而目前,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现象,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法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一、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但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而忽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师生间只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所以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表现为引导性的主体 ; 学生的主体则表现为发展性。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会自学、自练、自检,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及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思考、想象、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不应该全部都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而应该向他们提出要求,提出条件,让自己去尝试,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示、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杨振宁博士提出 : “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体育活动的特点是竞争与合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使学生在身体素质上不断超越自己,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不断地挑战自我,迎接挑战。战胜自我、战胜对手,不只是表现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但由于体育课既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升学,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根本不存在压力。所以只有他本人感兴趣时,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体育课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欲望放在中心位置。至于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很规范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因为,有了兴趣和欲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上好体育课,才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此,在课程内容和结构方面应改变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的方法,而以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作为主要依据,并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与体育关系密切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及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 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地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来,积极认真地学习新课程理念,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去更新观念,去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以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 21 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 课程与教学论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摘 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论文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根据以上原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学改革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要求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新纲要提出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等等。那么如何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对高校体育课教学进行改革,是高校体育课教师急待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和我校近几年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商榷,并望借此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地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一、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 1.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本质和实质,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与任务。学校体育不是竞技体育,它和竞技体育有本质的区别。竞技体育是发掘人体生理、心理极限,去不断地提高运动成绩,虽然对人体极限提出了挑战,但在某种意义上对人体是有害的。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的组成部分,属于群众体育,是为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打好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使他们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能够愉快地生活、精神饱满地工作,这是学校体育的任务。 2.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 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通过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来施教,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果断、顽强的优良品质。 3.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做到,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如抗挫折的能力,拼搏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还有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和精神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4.要坚持学校体育课的活动性质 高校的体育教师虽然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公共体育课不能上成室内课和理论课,要倡导精讲多练,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都活动起来,达到健身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二、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目前,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还没有摆正,体育教学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重德智、轻体育的思想在高校中仍然根深蒂固。 2.高校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由于受传统竞技运动项目的影响,高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基本上是田径、三大球和体操等,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场地的设施很少或没有。如网球场、羽毛球馆、游泳馆等。 3.过分重视竞技运动,轻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学为主,这些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学生花很长时间和精力都难以掌握和提高,所以便出现了厌烦上体育课的现象。另外,这些竞技性项目大多趣味性低,健身效果差,不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健身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在社会实践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能用于自我健身或社会交往。这样以来,学生大学毕业后没有一两个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与体育绝缘,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4.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能力被忽视 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只考虑到体系的完整性,对于开放性和现代性重视不够。内容规定过死,缺少弹性和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选择幅度较小,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体育教学内容以竞技为主,娱乐性的内容很少,学生因此很少积极主动地思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教学内容的健身化改革 大学阶段体育教育是体质、素质和技能的教育,是加强自我锻炼能力和锻炼方法及终身体育的教育。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主要的任务是增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熟练地掌握多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他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终身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要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就必须将以往的以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教材内容,改为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为中心的健身内容,即教学内容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学会通过体育锻炼调节心情,以及培养抗挫折的能力。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强调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 2.加强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并能自行锻炼,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锻炼习惯的养 成,主要取决于对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认识。通过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健身,用什么方法健身,怎样做才是科学的健身等。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健身观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传授高层次的健身、养心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理论,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具备自我锻炼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应从健康教育学、营养学、运动人体科学的角度,重点讲授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减肥、营养、休闲体育等内容,要突出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特征。应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从而运用课堂内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方法,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的健身,转变对体育的看法,喜欢体育运动,并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 3.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传统的运动技能教育,由于受思想方法和科学发展水平所限,认识不到人体在各种体育手段作用下变化的规律,认为只要运动了就有好处。世界各体育先进国家已发现了运动技能教育与现代体育目标的不尽一致性。长期以来由于学时少、项目多,学生运动技术课所学的只能是一鳞半爪。片面追求运动技能教学,丢掉了增强体质的根本任务,学生增强体质的效果也不好。尽管如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在还仍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健身教学强调通过适宜的身体运动,配合现代体育科学手段,促进人们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改运动技能教学体系为健身内容教学体系,其根本的转变是将由过去的运动技能教育只注重外部的技术形式转变为注重负荷引起的人体机能的变化,真正达到增进健康、 增强体质的功效。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淡化竞技不等于不要技术,技术和健身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制订考核标准时,都不同程度地淡化了竞技而突出了健身。比如尽量考虑男女性别之差、身材条件之差、体质强弱之差,争取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考核标准,这样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才有兴趣,才能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例如:利用篮球编排一系列既有娱乐性又有健身性的游戏,用以培养学生的相关素质能力,那么篮球项目的健身作用就大大提高了。 4.将时尚体育、实用体育和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 青少年大都喜爱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民间和民族体育等。时尚体育包括健美操、拉丁舞、搏击操、现代舞、街舞、体育舞蹈、形体舞等;生存体育类包括游泳、攀岩、野外生存技能、自卫防身术等;民族传统类包括武术、太极拳(剑)、舞龙、舞狮、腰(锣)鼓、珍珠球、曲棍球等;休闲娱乐类包括网球、羽毛球、软式排球、气排球、毽球等。若将这些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引入体育选修课堂,会大大丰富课程内容,增长学生见识,提高其社会适应及生存能力。同时,由于项目本身趣味性强,健身效果显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势必会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体育运动能力增强的效果。 5.“三选”授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高校体育教学应实行网络上的学生“三选”授课,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种授课形式打破了原有的系别和班级建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有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也有利于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6.改革原有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体育课的考试不应该是主要目的,新时期体育课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应以学生参加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以各方面的能力、各单项的技术与技能、进步幅度和体质健康标准等为辅,采用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的方法,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成绩考核评价结果,不应以百分制衡量,而应以等级制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来表示,每学年评定一次体育成绩。 7.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教师是关键。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一支与改革相适应的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第一,在职培训。即通过进修、培训和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等多种渠道,形成多规格、多形式的现代体育教师培养体系。第二,优化教师结构。即体育教师构成要多样化,不仅要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体育”教师,而且要有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高层次体育学术带头人,还要拥有曾经和正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水平教练。要树立名师、大师,给与丰厚的报酬,并以他们为中心,展开教学、科研、训练、交流等活动。第三,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建立起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结束语 在贯彻执行新纲要,对高校体育课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优化课程结构;要提高认识,理解新纲要的精神实质,不断更新观念,改变习惯的思维定式;体育教学决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而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心理和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淡竞技,重健身,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体育教育真正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 课程与教学论文:有关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甘肃定西普通高中选用的生物教科书里面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一些动物和植物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环境保护和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发展平衡的内容,还有一些人口方面的知识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经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探究生物的兴趣,为我们开展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素材。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人试图利用特产资源为“专题”(或问题、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的工程中可以选取形式多样的主题进行,例如,马铃薯的专题讨论形式、马铃薯的课题研究形式、马铃薯的研究方案设计形式、马铃薯的模拟体验形式、马铃薯的实验操作形式、马铃薯的社会调查形式等,探究马铃薯的各种生物现象和问题。只有将书本中学到的东西与实践结合起来,知识才会变得鲜活、丰满、深刻。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很重要的内容。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4月进一步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就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的一项重要科目,并将研究性学习定位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占所修总学分的 12.8%。 二、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进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中,我们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整合我们的生物课堂的资源和本地乡土文化马铃薯资源,在整合选取有效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拟定综合性研究主题,为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和素材,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养成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开发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提升师生的自豪感。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实效性大大提升了,师生的生物课程的生成意识和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提升了,本地特产马铃薯的价值和品位提高了,它们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只要我们多动脑,多思考,走出教室,走向社区,走向农村,走向实践,在大自然中求知、求真,我们的生物教学的目的一定会实现,并且会实现得更好。 三、整合课程资源注重选题指导 教师对参加者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讲座,帮助学生做所需知识技能的准备,并且举行选题讲座,将专题内容与课本中相关知识点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一)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 紧密联系课程资源,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乡土特色,选取学生司空见惯的马铃薯,引导学生走向农村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马铃薯凸显的各种生物现象。学生要认真探究总结出其中的各种逻辑生物关系,并且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举措,并形成小论文。在学生选题研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选题一定要小而精,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创造性,让学生亲历实践,在实践中观察发现。 (二)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方法 1.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延伸扩展法:对生物教学中有关实验作适当的调整、扩展,就材取题,借题发挥。如细胞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测定的一组实验,可以巧妙变换为“马铃薯不同品种、部位淀粉分布的因素”“淀粉含量与深加工”等专题。这些专题与教材要求贴近,课本知识与课题研究互相渗透,有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 2.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追根究底法:根据教材的有关知识点设疑激思,层层探人,设计相应的实验,加以论证和探索,就能产生新的研究课题。如根据课本中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点设计“马铃薯的保鲜与催熟”专题。 3.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类比迁移法:在原型启发下,将现有的研究方法稍作改进,或改变控制现象产生的变量,来研究另一种信息,从而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4.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时事热点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选择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如“马铃薯瘟与马铃薯制品”“马铃薯育种”“马铃薯无性生殖”等,查阅图书资料,扩大知识视野。 5.整合课程资源,开展马铃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参考引进法:专题除自己命题,也可根据教学目标、能力要求引进别人好的课题。如“马铃薯脱毒种薯制备的调查研究”“马铃薯中淀粉的提取”“无土栽培与常见缺素症的分析”等。 总之,利用“马铃薯专题研究”开展生物课外综合活动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学科课程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自己不同的最近发展区都有所进步,在这样和谐、高效、实践生物课堂中,我们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程与教学论文: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索 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索 摘要:远程开放教育的开展,使许多因种种原因不能进入普通高校读书的人实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过程中,如何教会学生学 !教育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及《英语教学法》课程特点,对“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作了基本概括。“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切合实际、与当前英语课程标准改革相适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开放教学与学习模式。 关键词: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学习方式 一、英语专业(教育方向)培养目标与《英语课程标准》 远程开放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远程开放学习模式的特点,这就是学生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在学校和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利用学校提供的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主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里自主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与教学模式中最突出的特征。学生首先必须学会学习,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完成开放教育的学习过程。 英语专业(教育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具有现代英语教学理论、现代英语教学策略,能够适应课程教学改革,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并能致力于“教学创新”实践研究的新型教师。《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和素质教育观,其目标设计方式打破了以往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这样既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关于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观念和认识,更新关于教师角色的认识,既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又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知识技能、教学实践等进行反思,对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需要、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进行分析,对任务型活动与教学环境的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展开研究……总之,要求教师成为理性的实践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二、对“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的思索与设计 目前国际上对研究性学习有两种解释:其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和教育方法。其二,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无论是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方法来看待,还是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待,实质这都是强调学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强调学生通过个人探索和个人研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研究、探索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学生学会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以及基于真实任务的研究问题的解决。对于课程教学来说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此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是研究性教学方案的设计。《英语教学法》是英语专业(教育方向)第三学年教师职业培训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教学的最新理论和主要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习者能够了解最基本的教学理论,为其自身的发展打下应有的理论基础,并提供应有的相关专业知识。教材在适当介绍理论的同时,将侧重点放在语言及语言知识的实际课堂教学上,同时不受某一家理论的限制,但求实用有效。该课程教材的另一特点就是自主性很强,教材设计了大量的“tasks”,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tasks”的完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教学理论从事课堂教学。 为了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中贯彻自主学习的主体思路,满足学生适应当前新课程实施的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对01春和01秋两届英语本科学生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根据“教学法”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基于任务”的特点,首先,对教学法课程进行了总体设计。 1.课时安排及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法》(上、下)分11个单元分别介绍了有关语言学习的理论、教学法简史、教学法的发展、课程和大纲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类教学的操作。要求的学课时为110-120学时。由于该课程是省开(统服)课,学期末要进行闭卷笔试考试,内容包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理论部分——以集中面授辅导和网上、E-Mail讨论为主。(2)教学操作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操作课题,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以网上非实时、E-Mail或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搜寻相关信息、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利用教学理论和原则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操作过程设计 面授课全部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教学以介绍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对教学理论的具体操作讨论为主,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在教学中,采用课程实施方案中建议的反思性合作教学模式(ReflectiveoperativeAroach),操作步骤如下: (1)先行组织 先行组织指在课堂教学之前,由学生首先自学教材,可做如下要求:(a)学生首先概括所阅读章节的理论要点;(b)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自己对理论的理解;(c)阐述自己的不同见解;(d)按照要求设计自己的 教案,如一篇阅读材料的阅读教学活动,一篇对话的口语交际活动,一个假设问题的处理方式等等。 (2)脑激励(Braitorming) 脑激励(Braitorming)讨论的目的主要是信息共享以及丰富知识,观点交流以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理论的理解,完善其知识系统。 脑激励(Braitorming)讨论主要操作如下:(a)自我陈述:由学生面向全班同学陈述所学章节主要内容;(b)问题展示:学生展示自己难以理解或有争议之处;(c)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3-4人小组,合作解决所提出问题;(d)信息反馈: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解答;(e)归纳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陈述与讨论对所学章节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3)小组讨论汇报 小组讨论汇报的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教学理论知识,弥补教材的不足,适合问题的解决:(a)小组信息共享与讨论: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与所学章节相关的材料(各显神通补充教材信息量),然后在小组内共享自己收集的材料,概括归纳;或在小组范围内介绍自己对课前教师布置的自学tasks的完成情况(如自己对一段阅读材料所设计的读前活动)等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种大家公认为最好的操作方式;(b)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共享材料,其它小组在第一小组汇报的基础上增补;或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操作方式,然后班内讨论,分析每一小组操作方式所反映的教学思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等,选出比较好的操作方式;(c)综合归纳:教师将学生汇报材料总结归纳,并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关链接,适当增加信息内容。 对于教材中教学具体操作部分,则让学生自由选择操作课题,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具体过程如下: (1)自由选择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水平,进行课题选择。学习课题可以是某一课堂活动的设计,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设计,或教学中某一问题的探讨等。完成形式可以是小组协作完成,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 (2)自主研究过程。此过程主要是对所选课题进行信息搜索、分析、整合、论证并进行教学实践,信息反馈。辅导教师主要以网上非实时、E-Mail或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引导,必要时集中讨论,解决问题。 (3)完成论文或方案。 (4)课题成果展示交流。最后进行集中课题成果展示交流。在成果展示课上,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或小组的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参与对自己学习成就的评价。 (5)评价。评价形式为自评、互评和总评相结合。总评结果记入形考成绩。 三、“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学习过程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性人才,所以,不仅要有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更需要有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我们认为,要真正把电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理论实践研究能力的人才,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就是教会学生熟练、自主地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而又充分地利用和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将专业与职业相结合,进行探索研究型的远程学习。因此,在此教学模式实践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 1.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类教学资源相结合 (1)利用多媒体,精心组合各种信息资源。设计研究性教案,通过超级链接将动画、录像、课件、教案、网上教学论坛等各种信息资源精心组合。(2)建议并鼓励阅读相关的辅助材料,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研社出版的成套的英语教学和研究类图书,很多国内外刊物,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充相关理论知识,也可以提供一些教学研究方法。(3)将学生的教学创新成果(包括制作的小课件,创新课堂活动设计,发表的论文等)分类存档,上网,组成新的、活的教学信息资源,展示给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2.学习过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相促进 《英语教学法》这门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由于电大英语专业(教育方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小学教师,大多都在教学第一线,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承担着新课标实施后的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任务,对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急需了解并付诸于实践,使教学理论的实施有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鉴于此,(1)鼓励要求学生将所掌握的教学理论活用于教学实践,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寻找差距。(2)鼓励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与教学创新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将新的教育思想融于教学创新之中。 3.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新课标实施后,为教师提供了创造的空间,而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展示自己的才华,探索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也成为每一位学生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鼓励学生将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学行为研究纳入自己的学习日程。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去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所学教学理论设计合理的解决方式,既进行了课程学习,进行了教学创新和相关课题研究,又为集中实践性环节项目设计做好了准备。 四、对“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实践的评价 经过一年对两届学生教学的实践,总体来说,比较成功,颇有收获。在学期末的成果展示中,学生的成果丰富多彩,有这么几个特点:(1)学生成果类型丰富多样。有优质课程设计实际操作录像带、课堂设计的小课件、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其中录像带2盘、课堂设计的小课件20个、研究论文3篇。(2)成果质量较高。有不少同学的成果获得不同程度的表彰或奖励。比例平均占到12.5。(3)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参与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很有成就感。认识到有付出就有收获。成果展示成为他们学习和研究的动力,因而对这种学习方式抱有极大的热情。(4)学生“教”与“学”相长。学生们反映说,这种学习方式优化了学习过程,促进了他们教学创新与改革,刺激他们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方式,寻找更好的理论支持。使自己的教学与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由此可见,这种实践的模式是对的,既符合远程学习的要求,又在实践中优化了学习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能够让学生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操作性强,容易产生创新实践结果的一些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适时更新教学观念,兼收并蓄教学改革成果,要付出大大超过课程规定课时的劳动量,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课程与教学论文:对工商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加,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企业需要大量精通专业外语的工商管理人才,因此需要高校提供高质量的双语课程教育。目前众多高校采取各种教学改革措施提高双语教学水平,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然而双语教学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目前双语教学课程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双语实践应用能力迫在眉睫,因此需要尽快对双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工商管理双语教学的目标是熟悉目前中外企业中常用的专业用语,提高工商管理工作用语的交流能力。为达到以上目的,双语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 双语教材改革 教材是知识传承的载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在重要的地位。由于双语教学的内容需要与国际接轨,因此教学内容不应是中文教材的英文翻译,但也不能照搬国外大学的英文原版教材。首先,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英文原版教材影响和制约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其次,如果全盘接收英文原版教材,很容易使学生全部认同其内容,并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原版教材的编排体系和中文教材差别较大,而中国学生习惯于中文教材的知识编排方式,这就对学生掌握知识造成较大的难度。目前的双语教材倾向于形成专业知识体系,而不是按照学生的认知的内在逻辑路线编排专业知识,这增大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降低学习的兴趣,形成厌学情绪,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理性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内容,借鉴教材编排经验,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编写适应双语教学特点的教材。 双语教材应在教学单元中提供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在各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应提供相应的文化知识背景,例如与来自不同国度的商务人士进行商务谈判技巧以及不同国家对国际贸易术语的差异化的认识和理解等,并对重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用斜体字进行强调,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打破纯语言的教学模式,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双语教材还应配套多媒体教学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应是系统的商务场景演绎。多媒体教学资料应有总体的背景介绍,然后是各个单元的不同场景相应的联系。在多媒体教学资料中所有角色都是实际从事商务的工作人员,使学生真实感受商务沟通的实际氛围。另外,为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应加入一些主题性的商务训练,如对于国际着名企业CEO的采访对话,使学生切身感受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并使学生对实际国际企业管理能在较高层面上加深认识。 2 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双语教学内容应针对工商管理类学生的特点,根据商务工作中多方面的沟通需要,主要从听、说、读、写及跨文化交际方面进行训练。 (1)在口语训练方面,应训练学生形成地道的英语思维方式。对可将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一组,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课件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用英语口语讲解,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CAI 专题项目制作能力。在大多数的讲英语活动中尽量保证学生能够始终用英语对话,增加练习口语的机会。 (2)在听力练习方面,多媒体材料应是由典型口音的母语播音员以他们的实际交流的语速录制完成。这样使学生能够熟悉日常商务工作中英语语音语速,提高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把握主要含义的能力。 (3)在阅读训练方面,应对重要的研究专题进行延伸检索。通过布置课下作业,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学生去寻找相关文章。对一些专题进行检索。每个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开展学习,收集相关资料并完成读书报告,以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扩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4)在写作训练方面,应加强商务书信写作的语言和格式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商务写作的特点。作为未来工商管理类者,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较多,尤其是Eail的广泛使用,使国际交流更为便捷,因此教师应对英文书信写作非常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分析两种语境的思维模式差异,以此掌握两种语言在文章构架和行文风格方面的主要差别,排除汉语思维习惯对英文商业信函写作的干扰,尤其要避免学生把汉语思维模式直接移植进英语商业信函。 (5)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应加入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和训练,使学生能有效地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士进行交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交流越来越紧密,为此,在工商管理专业英语各个单元教学过程中,应将跨文化教学始终贯穿各项训练内容之中。只有让学生掌握中西商务文化的共性 与差别,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国际商务交往中游刃有余。专业英语教师必须打破纯语言的教学模式,而应时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 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中,全面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恰当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应采取以下双语教学方法: (1)商务角色演绎。商务角色演绎活动应确定参加活动成员不同的角色定位,成员之间可能是股东、客户、同事或合作伙伴关系。教师提供相应的角色资料,学生共同参与特定环境的商业活动,但参与活动的成员之间并不知道对方角色资料,存在角色信息断层,需要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获知对方的角色和信息。在学生进行商务角色演绎过程中,教师掌握学生交流的过程并给予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故事情节,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请学生公开演示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公众场合使用英语,并且对其他组同学也是有益的启发。这对于学生熟悉将来真实商务情景是较好的方法。 (2)商务主题辩论。在实际商业实践过程中,对于同一商务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产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双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安排有可辩性的主题,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提高商务英语的应用能力。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辩论小组,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辩题资料,整理论点论据。在实际辩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辩论的重点和方向,使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熟练运用商务专业英语表达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同时在辩论结束后,教师能进行及时总结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商务主题辩论能力。 (3)商务案例讨论。国际商务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分析,是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方式。通过提纲经典案例的背景资料,提出有关键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的观点、分析过程、商务知识的运用以及表达的技能等方面提出意见,使学生认识到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双语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案例选择的标准主要包括篇幅的大小以及工商管理专业英文的难度等等。英文案例应篇幅适中、信息量较大。双语案例素材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选择适用的工商专业双语教学案例。案例的语言选择可以是英文案例,也可以是中文案例。如采用英文案例,可以要求学生用中文进行分析;如采用中文案例,则要求学生用英文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双语的转换表达能力。 (4)模拟商务谈判。商务谈判是商务实践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商务谈判模拟,使学生掌握商务谈判的程序、表达方式,掌握商务谈判的策略和技巧。模拟谈判的过程应遵循以下顺序:首先,根据谈判计划,体现商务谈判的基本环节;其次,由双方展示对谈判的前期调查结论及所用策略,说明所希望达到的目标;然后,由其他组学生提问,并指双方在这次谈判中成功与失败之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教师必须具体指出谈判小组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避免其他组同学出现类似的问题。 通过将多种教学方法与全面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系统,以此培养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双语应用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文: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思品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和策略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技术 思品学科课程整合 误区 对策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与体现。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教学技术具备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及强大的交互功能、海量信息等优势,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课堂上,情景交融,授课教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 一、误区 由于教育技术水平、认识水平、应用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误区。 1.照“本”宣科,忽视主体地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课堂只是将教师的讲解改为多媒体的演示,一些所谓的课件只是做了些“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搬家”的工作。还有的教师把教学过程程式化,想方设法地将课堂的进程限制在课件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按我的“圈套”发展,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代替他们回答。更有甚者,把多媒体当做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强练习密度的“法宝”,多媒体成为他们固守应试教育阵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成为禁锢甚至扼杀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现代杀手”。 2.舍本求末,违背认知规律。 一些教师违背认知规律,淡化教材甚至脱离教材,一味炫耀电教手段的作用,只讲究视听冲击(图片、影视片段往往是课件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忽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一些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似乎不如此就显示不出“档次”,结果喧宾夺主,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还有一些课件为了体现多媒体海量信息的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结果是良莠不齐的信息令人头昏目眩。 3.流于形式,轻视教学目标。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成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的老师不注意教学目的,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没有实质内容。思品课的时效性常常导致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被牵扯进课件中,有的教师热衷于追求多媒体显示效果,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使学生对显示画面印象很深,但不能掌握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的教学主旨,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4.盲目应用,无视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有的教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能显示教学能力,继而盲目使用,忽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法明显增强。一些教师在需要使用多媒体手段时只是借用现存的课件,按照别人的设计讲课,教学过程捉襟见肘、受制于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对策 鉴于此,我们应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走出误区,提高效率。 1.发挥直观性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一切学习活动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相伴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声、画同步,视、听结合,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进学生的学习情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由于思品课教材中的大量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激起对思品课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善于发挥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升华他们的情感。例如在讲授“走向世界的中国”时,事先布置各小组通过网络、书籍等收集有关反映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所起作用的事例,在上课时各小组展示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显示视频材料:“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等,让学生深深感受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我们为之深感骄傲与自豪。同时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营造自豪激昂的氛围,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充分感受祖国的巨变及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情感的升华。 2.发挥动态性优势,突破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影像、声音、图片的功能,能做到图文并茂、声形兼备,显示其辅助教学的非凡才能。再加上软件设计时,有多种不同的响应方式可供选择,所以它更能承担起教学信息传递的任务,在课堂上形成“教师—媒体—学生”的三元双向反馈。不仅有利于优化教育环境、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从而有效突破思品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充分了解影像、声音、文字、图片等各种媒体的不同优势和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最佳作用点,选择最能突破重点、难点的素材,组合成多媒体。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这一内容时,“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是教学难点,要从实质上揭示环境问题的由来,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看“温室效应”、“北京雾霾”两个视频文件。这些视频中生动的画面,声情并茂的解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看到了环境恶化的表现,意识到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演示完毕我启发提问: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现象的原因有哪些?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了工厂烟囱排放出的滚滚浓烟、各种各样的有毒气体、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无疑是“温室效应”、“北京雾霾”的罪魁祸首。增强了感性认识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空气质量下降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与灾难?通过提问,学生明确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才导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长久持续地发展,就必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发展 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真正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3.发挥交互性优势,引发思维冲突。 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也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以人机对话的方式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如在教学前面所提的“保护环境”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造小组协作和自主学习的环境。首先为学生提供一段录像——生活中常见的清新空气及由于人为破坏被污染了的空气,让同学们观看;然后请同学谈谈观看后的体会。学生纷纷指出:受人们的保护,空气质量很好,而由于人为的破坏,空气受到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教师在肯定同学想法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想了解环境污染的哪些知识?准备研究哪些问题?学生争着说出了他们要了解、研究的问题: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是怎么被污染的?污染的环境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怎样才能保护环境?我们青少年能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可能逐个展开研究,这要求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确定研究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网络的交互进行观察、查询,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完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中解脱出来,学习主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思维冲突得到有效引发。 4.发挥综合性优势,增强自学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等丰富的直观表现功能,多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心中强烈的真实的感受,使学生把具体的感知与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降低学习难度,使之更好地领会、理解和记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存储的海量信息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展视野,突破时空,自学热情高涨。 时代性是思品课程的重要特点,尽管教材时常更新,可读性增强,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但始终跟不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收集国际和国内的大事、要事、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把最新时政引入课堂,增加信息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内容时,我抓住“世博会在上海举办”这一热点,向学生展示上海世博会会徽、吉祥物的图案,收集有关设计理念方面的资料,同时设计制作好相关CAI课件、电子教案等学习和复习材料,布置好自学提纲,一并放到局域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查找或上图书馆阅览的方式获取与自学相关的知识,在上课前进行演讲,与全班学生交流、分享自学成果。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汇总,给予积极的评价与指导,并将结果到局域网或班级QQ群上。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认识、探索和总结。 在现代思品课教学中,只要我们切实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内在功能,积极创设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思品课教学效果必将增强。 课程与教学论文:《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摘要】“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文探索了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操作系统原理》中进行这种“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三大主干课程之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操作系统为用户屏蔽了计算机硬件细节,便得用户更加方便。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需要学好它。然而,由于操作系统课程的内容是由计算机各种操作系统的组成结构、设计思想、方法和理论综合而形成的,所以,该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概念抽象、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于掌握。大量学生学完本课程,只是通过背诵记住了几个基本概念,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个优秀的、大型的软件;没有学到程序设计中的很多精华思想和编程技巧;也没有真正了解这个重要的系统软件是怎样管理计算机的全部资源,这不便于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计算机资源、进行大型项目的开发; 因此,在操作系统的讲授课堂上使教师和学生“互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的作用因素而完成教学的方式。它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它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通过近两年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我就一些主要做法同大家探讨如下。 一、结合大学生自身较强的自学能力,采用“设疑--自学--提问--释疑--总结--练习”的模式,充分发挥其“学为主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宁肯教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尾“喋喋不休”,也决不愿意自己看十分钟的书,或动手做几道题。其实,教师的“喋喋不休”,他并没有听进多少,灌输无效。针对这种现象,我结合大学生自身较强的自学能力,选取部分章节,采用“设疑--自学--提问--释疑--总结--练习”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设备管理这一章的时,由于很多内容曾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涉及到,如输入/输出控制方式的工作过程己经在计算机原理课中详细讲过。如果再逐条讲授的话,费时费力且效果不见得好。于是我首先提出关于该内容的一些主要问题,然后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程序操作:先细看一遍书,再看我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重新看书,然后答题。任务完成后,我先按重点讲解,然后同学向我提问,没有问题后我再向他们提问,将其遗忘部分补足。接着我就该内容做总结,提出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要求其掌握,并请同学将在前面课程中学习该内容时的体会与在本门课程中再次学习时的感受做一张总结表,使其进一步透彻掌握该内容。最后提出思考题和作业题给其练习。经过这样一套程序下来,尽管教师没有逐条讲授,然而学生掌握的程度却比平常高。 二、根据课程的特点,通过开拓思维、研究实例和实际实践,培养学生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再进一步升华为理论的创新能力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来自于客观需要,现正运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上。操作系统中的概念在实际操作系统中体现,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在实际操作系统中实施。在授课过程中,我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源代码是这门学科的着落点,着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研究实例操作系统,如Windows20__,Linux。要求学生一定要重视分析和阅读源代码的工作。例如,我在讲授操作系统界面时,我先讲有关内容的基本理论,然后提出上机的任务,请同学上机实验操作。在操作前,我布置了相关的上机任务,要求学生在额定时间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利用上网时间不务正业,便于教师的管理控制。操作时根据学生的总人数,适当安排2-3人一组,发扬合作精神,便于优势互补,又要避免蒙混过关。操作结束后,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请每个小组做一个总结汇报。要求上台演讲,小组成员全部参加,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汇报,并且要求做短时间的“答记者问”。这个过程有时间控制,有现场记录,有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还有一个公平的考核,也就是请全体同学给每个小组民意评分,该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这实际上是我在这门课教学中实施教学法的一个非常有益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创新、积极动手参与实践的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再进一步上升为理论,开拓思维,主动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互动”提问式的讲课,互出试卷型的自学,“十分钟老师”的交流,变枯燥的教为趣味的学,教学互动,相得益彰 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教材绝大部分都是大篇幅的讲述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类似于哲学教材,学生对这些文字感兴趣的不多,加上教学手段没有及时跟进,这门课上起未免显得枯燥。于是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在讲授进程管理这一章中有很多的其本概念,如果上课就这么平淡地讲了,同学们就不会注意听,所以我稍稍改变了一下方式,采用提问式的口气,比如:“你们知道操作系统中的信号灯会是什么样的吗?”、“猜猜看,是谁叫醒了正在睡眠的进程?”。一个提问式的口吻,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他们会猜,会开动脑筋,得到答案后也容易留下深该的印象。由于这门课是考研的专业课,而且经过对大多 数学校考研试卷的分析,几乎所有学校都非常重视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所以我选择了书上重要的章节,额定时间请同学就相关内容采用一定题型互出试卷,要求一人一份、题型标准、选题合理、密度均匀、份量适当。然后由我随机调换,再额定时间给同学答案。最后再交出题人判分。这种互出考的学习,学生反映好,教学质量高,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学习重要章节时,我要求同学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做一篇关于这个内容的课程报告,课堂随机抽查学生上讲台做“十分钟老师”,这种寓情于理,绘声绘色的交流,不是讲课胜似讲课,课堂气氛活跃。四、采用模拟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在仿真模拟实践中创新的机会 长期以来,操作系统这门课应重点置于理论研究和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实际上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发现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生,还不能根据某种需要灵活运用操作系统原理对核心代码进行使用、修改 :请记住我站域名/ 五、在平时成绩考核模式上,加大口试、学生检索国内外前沿资料并且做小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的分值,使学生的学习在自主、自愿、协作、愉快的过程中完成 学生最怕考试,往往为了考试而学习,非常被动。而在最后的考试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这平时成绩的30分通常是点名、平时的作业决定的。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比如,学生人来了但心却“飞”了,作业也交但却是“复制”的。而老师却不能不给他满分的平时成绩。因此,在平时成绩考核模式上,加大口试、做小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的分值,这样就能保证认真学习的同学和人在心不在,作业也交但作业是“克隆”的同学的平时成绩的差距,以最大限度避免有些同学想提高平时成绩蒙混过关。 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过以下一些做法。1、在课堂中穿插提问。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反馈,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其平时成绩的重要记录。平时的提问相当于对学生进行口试,可以及时反映教学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单边活动。这是互动式教学所不提倡的。学术民主也应该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2、小论文可当作平时的作业,但其中的管理控制很重要,随随便便的抄袭或在网上下载是最没有意义的,。所以题目应是学科的前沿并且值得研究,要在授课的初期或中期给出,而不要在授课后期,这样便于学以致用,利于创新。3、参与课题研究。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课题进行分解,在授课过程中提出,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和研究,充分发挥协作精神,促进教学相长。 我发现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能够保持相对集中,尤其是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地教为主动地学,较大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意识,使其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 六、结束语 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终身事业,需要不断地追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每一位教师不懈的努力的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进步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自然是非常欣慰的。但是,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一个学生若对本课程有了兴趣,就会很自然地去学习,而对一个相应领域问题的解决,会使他们产生很大的成就感,这就能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兴趣,使本门课程从苦学、难学变成了乐学、好学。 课程与教学论文:论职高体育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体系的教学策略 摘 要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具有“技艺性”、“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四性兼备。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体育活动中需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要克服身心疲劳和学习上的困难,故为磨练意志,形成品质提供契机。因此,构建新时期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加强体育课程教学就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 职高体育 课程性质 教学目标 体系构建 体育是素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一、当前职高体育课程性质研究 (一)确定职高体育教学目的的法规依据 确定职高体育教育,强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的发展与保健的能力。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教育方针和职高体育教学性质和教育目的,学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待人诚信友善、处世积极乐观的情感。 (二)确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理论依据 在确定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标时,认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要不要反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把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增强体质是不是体育教学目的的学科特点之一,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育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按照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还是只要按学生自己的需要“活动起来就行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开发与讨论有很大的发展。学校体育功能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多功能论和为主论的讨论。这些都关系到如何确定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把学校体育放到教育的范畴,充分体现体育的学科特点,并且根据学科特点研究和论证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出的这些目标,尽管有的过分强调为主论,不免有些偏颇,但一般都应是普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一。目标的提出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愿望和要求,如果选用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得当,符合实际,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可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但是,如何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是受多种条件制约的,而且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应当辩证地考虑和研究这些问题,既不能单一化,也不能绝对化,同样也不能把目标的内涵无限度地泛化。应当抓住育人的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体育教学(或整个学校体育)的特殊性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中特别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和锻炼的过程,达到改进学生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体现学科的特点,最终达到育人的总目标,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必须与终生体育相联系 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为其走出学校后,仍能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运用学校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体验体育的乐趣。鉴于对终生体育的这种认识,在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时,必须考虑到体育的现实目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学会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也要为走向社会后,仍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并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使自己终生受益。为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体现这一基本精神。 (四)体育教学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加确定了体育教学目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反映我国的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特别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实际。但是由于只看到时间是常数的一面,担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而不懂得或认识不到学生按规定上好体育课,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得到增强,保证有效的学习,而且体育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都大有裨益。学生参加了体育活动不仅不会影响文化课与专业的学习,相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生的体育课本里,必须在理性上使学生提高认识,在实践上运用有效的内容与方法,切实达到这一目标。 二、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体系建立 职业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职业高中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内容纵向系统可按年级划分的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 课程与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杭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方卫华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教学的整合值得关注和研究。文章提出了运用积件思想,寻求高层次整合的方法:构建实验教学模式、发挥虚拟实验室功能、构建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理科课程;整合 一、运用积件思想,寻求高层次整合方法 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这个领域中,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理科教学软件,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学的却不多,加上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而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想应运而生。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系统,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师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情境和教学平台,选用、增删、修改已有的软件,或方便地制作新软件,为教与学服务。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联合从国外引进的数学几何教学平台《几何画板》,它不仅为教学几何教学提供了方便,而且也非常适用于物理中的力学、光学课程教学。又如《CSC电子备课系统》、《天翼全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版都是面向师生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科教学平台,它们集众多教命令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办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手段,它们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充分体现积件思想,很受师生的欢迎。 在素材资料库的建设方面,中学理科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行者。目前许多教师在Internet网络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链接功能融合到自己的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这样其它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学科资料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网络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高层次整合的有效手段。因此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和教学软件,从中选取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与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 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分离的局面,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内或课外的运用朝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二、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功能 1.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理、化、生课堂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 例如,做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现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理利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现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2.运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实验室,发挥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的理科实验室,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许多实验中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了诸多限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有些实验材料的选用和实验产物的排出,有悖现代环保意识。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件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学生可通过鼠标的点击及拖动操作,进行虚拟实验。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理科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下进行多媒体虚拟实验操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人机对话,一边操作,一边网上畅游,或 与其它同学交流、讨论、获取新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进行虚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方法。 三、构建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依托由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地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生物教学中的《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课题,克隆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与高中生物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各方向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问时也存在着过度和滥用的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些负而的社会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旨在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未来的思想意识,并在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四、利用网络资源,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cn)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了我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服务。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可通过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物理课件库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的目的。 五、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了解学科发展形势,及时把握教学动态。理科学科发展较快,通过Internet网络小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可以做到紧跟形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从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文:对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选项教学的思考 背景:教育部制订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规定了学校应根据课程特点,在高中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实行选项学习方式。按照高中阶段选项学习与获取学分相结合的特点,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选与自选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对选项内容进行适当的规划,学生可以在规划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专长,进行选择性学习,每个学期有两次选择性机会。在完成一定教学内容与目标之后,获得必要的学分。高中阶段三年中获得11个学分,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合格。在学校开设的所有学习内容中,田径与健康教育为课程规定必选内容,各占1个学分。其余9个学分,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场地条件设备允许范围内开设的选项学习小班报名参加学习,在尽可能满足学生选择条件下,组织选项教学。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选项学习具有以下特征:学校根据条件开设尽量多的选项学习模块提供学生多种选择机会;学生必须在三年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采用选项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在选项学习中也有两项内容是必选的,就是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和田径系列中的田径必修模块。选项学习形式构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传统体育学科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即学生学习内容大大拓展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多次选择,在获取一定学分的条件下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高中学段的学习任务。 任何新生事物的开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力度是非常大的,它完全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框架,无论是教学结构、教学组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要迅速适应这样一种变化,确实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福建省平山中学自2006年实施体育选项教学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有关体育选项课的若干问题同相关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结合平时在体育课上的观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学生对选项内容进行选择,确立选项班级成员。 一般在确定各选项班人数时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计算机软件进行选项。运用选项软件各模块教学班人数设置一定的人数,当用电脑点击选项时,某模块教学班人数已满时,学生可以改选其他模块教学班,直到选中为止。二是,由学生填写一至三个志愿,然后再由教师统计各班各项目的人数,教师根据学生志愿进行一定的调整,确定组合新教学班的人数。另外,还可以给各行政班分派各模块教学班的人数名额,如篮球班每行政班10人,这样可以由班级同学互相调整,以保证每个教学班的人数合理,不出现人数差异悬殊。 我校因条件限制,不能采用软件进行选项的方法。综合考虑,我校采用由各个行政班学生填写一至三个志愿进行选项。选项后一般都会产生各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差异,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原因产生的,比如较多学生对某个模块项目比较感兴趣,则这个模块的教学班人数会较多;或者一个年级实行文理上下区分班,各个行政班男女学生不平衡,如上理科区段时,男子篮球项目或男子武术项目的志愿人数就较多。当出现人数差异悬殊时,教师根据志愿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生分配进行相应的调整。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学生在自己的第一志愿中学习,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提出调项要求。 其实,出现各教学班人数差异悬殊,除了可以调整人数外,还可以增加相应模块的上课教师或增添体育器材、场地,对学习人数较多的模块再进行分班。但这种方法不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二、学生选择项目的主要依据是兴趣,模块教学中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调项要求。 在学生进行模块选项时,大部分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选项动机的。但我们认为,学生选项时的兴趣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直接兴趣,容易激发也容易发生转变。兴趣会随着学生的即时体验而变化,当学生对某模块项目尚未形成持久、稳定的兴趣时,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很容易转移或消失,因此,在实施选项教学过程中,就会出想个别学生提出调项要求。除了因兴趣转变而提出调项要求外,还有其他几个原因造成学生提出选项要求:一是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某个模块内容的技术,想学习新的模块内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二是觉得原来选择的项目运动量太大,自己的身体不适合;三是从众心理,比如与自己关系好的同学提出调项要求后,自己也想随之调班,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 教师对学生调项申请要慎重考虑,不能因满足少数学生的意愿而影响学校整体教学秩序的稳定。对于因为已经较好地掌握某项技术的学生,会尽量满足其的调项意愿,而对于因为兴趣发生变化、不能适应运动量和有从众心理的学生,教师会进行积极沟通,加以引导。学生提出选项要求,除了对其沟通引导外,教师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动机及学习过程心理的变化,及时变换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保持教学过程的新鲜感,吸引学生继续参加选项课程。 三、每学期安排一次选项比较恰当 教育部制订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规定:学生可以在规划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专长,进行选择性学习,每个学期有两次选择性机会。每个学期学生进行两次选项,理论上非常理想,但在实际情况中比较不合理。一是每周2课时,整个学期大概进行室外教学有30个课时。大多数模块教学内容不可能在半学期内完全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一学期进行两个模块项目的学习,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两个模块教学内容不能系统化掌握,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事倍功半,不符合《标准》水平五的要求;并且一学期进行两次选项,教学班成员流动性大,这样不利于教学班的稳定和教师的管理。所以,经过选项教学的实践,从上学期开始,我校进行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实行每学期只进 行一次选项。通过跟学生交流沟通,大部分学生也认同这种做法。 四、选项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但要加强模块教学班的管理和规范 学生通过个人的选项分别组成各模块的教学班,开始时相互之间既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通过共同参与模块教学,不同行政班的学生之中在一起,使不通班级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了,选项教学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扩大了学生的交际面。但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加强对模块教学班的管理。在选项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教学班采取了以下几种管理办法:一是每学期的第一节课统一上室内课,分别由各班负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项,并重点提出选项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定下规矩,有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管理;二是教学过程,教师注意培养教学班中的体育骨干,做好教师的助手,帮助教师进行管理;三是每节课教师要对各自教学班进行严格的考勤,杜绝旷课或随意串班现象出现;四是严格履行请假制度,若学生请假必须要得到班主任的批准。体育教师一定要跟各行政班班主任多做沟通交流,共同管理好学生。 在进行选项中遇到的困难,有的已经通过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后得到了克服,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实施选项教学后,教师的备课、授课、教法指导场地布置通过去有很大不同。我们学校高一、高二五位教师跨年段同时进行教学,造成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困难,相互学习的机会比以前减少了,这样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实施选项教学后,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长项目,这样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色,但不能保证学生身体素质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在进行专项练习的同时,有必要辅修一定的基础项目,如田径类项目,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基础性身体素质,也有利于专项技术的进一步掌握;我校根据教师、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提供三个运动项目选项,分成五个教学班进行教学。在选项前,我们教师有向学生明确说明,选项教学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但还是有学生对选项教学项目提出了不满,特别是那些被调整志愿的学生。对于这部份学生我们本着妥善处理,做好思想工作的原则同学生进行交流,也是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出现消极情绪。志愿被调整的学生,教师有作登记。在第二学期进行选项时,会优先满足他们的志愿。 在今后的选项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继续探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科研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新课程选项教学,以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 课程与教学论文: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沙岭中心小学: 陈庆龙 教学制度介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物质设施之间,它以特定的组织结构、规范体系与激励机制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新课程方案嵌入实施的组织结构内、激励机制中,必须重视对现行学校教学基本制度——班级授课制的检讨与反思,建立民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一、迄今为止,《教育学》、《教育原理》、《教学论》等讲“教育制度”,进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比较分析,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不提“教学制度”,更不见专论教学制度的章节。可见,理论界对教学制度改革问题关照不够,而实践界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也很少。任何制度一旦形成,便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即使变革初见成效,还会出现反复。这塑造了群体的遗忘,在习惯性思维与行动中,强化了对已有规则的记忆与遵从,而忘记对它的反思与批判。教学制度也不例外。 教学系统素有有形与无形之分。有形的如教学时空、教学人员、教学设施设备等;无形的如教学思想、课程理念、管理者的权力意志等。教学制度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教学思想与才学物质设施之间,是客观教学设施与主观教学思想的有关内容洇蕴、交感、凝聚而成的,既不是纯客观的、行为的,也不是纯主观的、精神的,而是以特定的结构,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像计算机的线路设计与计算程序一样,它将教学系统的各种因素、教学人员的各种行动,联结和组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规范与高效,所谓有“条”才能不“紊”,无序必然低效。一方面教学理念总是借助于一定的制度才能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现实;另一方面时空、人员、设施等又总要借助制度才得以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没有一定的制度作中介、作支撑,理念再超前,也会落空;资源再丰富,也会闲置、浪费;技术再先进,也只能沦为一种时髦的包装。教学制度具体表现为一种教学组织结构,一套关于教学程序与教学行为的规范体系;同时,它还是一套分类系统与激励机制。制度总是赋予教学系统中的人以一定的角色、地位、权利与责任等等,形成一定的组织层级与差别,促使人不断向上流动。这种流动模式是否开放,是否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是否提供给个人充分的自主选择、自由发展的时空与机会等,乃是其讲文明与否的根本标志。先进的教学制度心而开放、灵活而富有弹性、高效而充满活力,能够体现一定的社会公正,在规范人的同时解放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是任何先进教学理念的宣传、任何教学时空与人力物力的投入所无法代替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点要求高、前瞻性强,它强调从根本上转变课程功能,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革新教学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改革考试评价,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崭新的理念、体系、结构与运作方式推出,涉及面广而任务艰巨。课程教材改革需要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要求教学设施技术、教学制度、教学思想观念等现代教学体系的主要层面的全方位的更新,整体连动。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技术去更换另一种教学技术,而是要将新课程方案嵌往前实施的组织结构内、激励机制中,嵌入具体而现实的学校教学体系之中,促成学校教育情境下的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交替更迭,新旧教学方法技术的彼此消长;同时,也促成教学组织机构、规范体系、内在激励机制的重建。而一旦教学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课程改革才不致于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半途而废。如果说,新课程改革方案在酝酿设计阶段观念应该先行的话,那么它的实话就不能不直面具体而复杂的学校教学的体系结构,反思并重建现代教学制度。 二、班级授课制过去、今天、今后一段时期内恐怕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制度。反思教学制度,首要的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检讨。 新课程方案要求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它的实施必然要求革新传统的以“教”为本的班级授课制度,包括调整课堂教学的时空结构(制度总是嵌入时空的切割之中),改变目前学生学习时空的机械分割、过分拥挤和被主宰的局面,通过时空转型(将时空构架对儿童的外在监控、束缚转化为儿童对促进时间性质的根本转变)、整合(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对时人作必要的重组与整合,长短结合,内外沟通,富有弹性)与延伸(拓展至课堂外),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变革单一的集体授课、同步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同步学习与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等基本组织形式交替运用,使其处在自己应有的位置,扬长避短,发挥独特作用;改变单一的按学生年龄阶段编班、自然升级的组织方法,尝试按学生兴趣、能力水平灵活编班,动态管理,分层教学,让学生自主编排课表、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安排学习进度,有差别地学习,试行学分制、弹性学制,改变教师组织上清一色的科任制,失主进小班化教学、包班制,打破封闭的学科边界,推行小队教学(协同教学),让两个以上的教师交换教学,循环教学,或者同一时段合作教学,克服教师的专业个人主义,等等。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与优点具有共生性质。针对班级授课制缺点所进行的改革,走过了头,也就丧失了它的优势,进而从根本上取消了班级授课制度。历史上“设计教学”、“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都曾风行一时,但未能长久,更没有大面积地推开。这与它们摒弃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关。班级授课制变分散的个别学习为学习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后者蕴藏巨大的群体智慧潜能以及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学生由于共同的目的和共同活动结集在一起,相互观摩、激励,学业成绩和社会性得以发展。教师在钻研教学、优化学习指导方面相互启发、切磋,有计划的学科教学与研讨使教师的专业化有了可能。师生在积极有效的对话与交往中,共同创生和开发课程,教学相长,两代人共同成长起来。与个别教学相比较,班级授课组织被视为最经济的教学制度,只要人们不放弃经济有效地构筑教学过程的追求,也就不可能完全放弃班级授课制。只不过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活动效率观会发生一些质的变化。所谓的“效率”不能只是同那种机构的、盈利性的、秒表测时的管理方式联系在一起,仅剩下经济化的内 涵,它还应包括民主、平等、公正、情感等社会价值要求的所谓的“高效率”,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效率;无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靠牺牲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换来的高效率、高分数,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上教室的开辟,使交互式、个别化的教学成为可能,一种从未有过的个性化学习,个人自主择校、择师、择课、择时、择地,将逐渐渗透至中小学。学校传播知识的职能将被网络技术取代或部分地取代,但这并非意味着学校与班级授课制的消解,而是意味着它在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促进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班级组织应该在促使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故而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应该贯彻“先立后破”和制度生成的渐进准则,在不取消班级组织的前提下作必要的改进,而不宜采取激进的态度 三、如果说班级授课制重在学校施教系统本身的制度的话,那么,教学管理制度则重在管理者对学校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指导、调控问题,对教学活动的外部监控与调适问题。 在效率优先、技术至上,管理机构未曾得到有效精简的现代社会,学校管理者开始移植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定岗、定编、定责,按照统一的规范,对教学进行全过程、封闭式的量化管理,并将奖金的发放、评优、职称晋级乃至聘用同量化考评成绩挂钩。这常常被视为“科学”的管理,总是自上而下,逐层布控,遵循统一规范,譬如备课,需按统一的格式进行,少了某一项,就会被扣分。处处有规范,时时有监控办公室、教室成了相互监视、比较、竞争的场所。一切被量化,教学被异化为量化操作的技术活动,教师变成了“技工”,变成了一堆可以描述、度量并能相互比较的数据。这里制造了一个“全景敞视”场域、一个被“宰制的空间”、一个权力被滥用的陷井、一个“管理主义”盛行的时代。目前的教学工作,就不少学校而言,不是没有规范,而是要超越规范;不是没有制度,而是要从“制度化”的陷井中走出来;不是简单地“强化”管理,而是要改善管理。或许正由于此,新课程方案倡导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办学传统,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等,这表明了管理重心下移,从集权走向分权,同时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克服专制主义,过分强调外部统一,分数至上的倾向。 与此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提出“各级教育德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中小学教学工作不能放弃必要的外部监督,这当然包括在教学质量管理上,不能仅有学校内部评价、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还要开辟专门的教学评估市场,由教研部门或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之外的中介组织、专业评估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中小学教学质量进行随机的专项检查与测评,并以适当方式反馈给学校、教师,借以纠偏,检查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达成情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不完善,人们习惯于执行自上而下的教学法规、政策,按章办事,养成了一定的奴性,在改革过程中,极易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重建教学管理制度,要避免走极端,在放任与高度集权两者之间动荡不安,而应走中间道路。民主化是一个过程,一个造就“更加开放、更具参与性和更少权威的社会的过程”(布特罗斯·布物罗斯加利语)。推进教学民主要同我们现行的学校管理水平、教学人员素质状况相适应。在“管理主义”盛行的学校或地区,我们需要克服专制主义,缓解不必要的外部压力,提供给学校与教师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或许在另一些学校和地区,教学秩序还异常混乱,我们需要最基本的建章立制、树立权威,在外部环境监控与内部自我调适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外在的布控、监督不应该是为管理而管理,流于形式,而应重在帮助学校与教师建立和完善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把学校中‘既定’的结合(即外部强加的结合)变成‘建立中’的结合(即根据个人之间自由交往而导致自我管理的结合)”(《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要以人为本,启发教师道德上自律,工作上自勉,从而将外在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常规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觉行为。同时,测评也罢,监督也好,都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交互性的,将管理者置于被管理者的位置,给管理者的权力以必要的约束,形成相互监督的制衡局面。 四、新课程方案提供给学校教师较大的自由创造的时空,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研究者。研究不应该是专家学者的特权,专利,而应该还创造于民,使之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如此,建立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也就显得必要而迫切了。 近年来,地方教研部门除了教研、编印教辅资料外,常见的教研活动就是组织不守备部队竞赛及优课评比,真正从事研究的不多,有些名不副实。在教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上,要求教师像专业理论工作者那样根据科研部门、专家编制的“课题指南”申报课题,接受专家的论证与评审,按正规的科学研究的程序操作。加上教师的职称评定过于强调专业化,对专业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师的心目中,教科研就等于有一定级别的课题,有,有专著出版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研究与专家学者的研究等同起来,从制度上否认教师群众性教学研究的“合法性”,即所谓“他们的研究绝大部分属于教育总结或工作报告,严格说业不能称其为‘研究’”(《读书》2001年,第5期,第95页)。事实上教师的研究有自己的理念与准则,有自身的特点与要求,应该引导教师从严格的“学科规则制度”下解放出来,走一条有别于学院式科研的研究之路。 教学研究以教师为本,即它主要不是出于“繁荣教育科学”的需要,而缘于对教师专业发展、职业生涯的关注,要将教学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来对待、来运作。具体地讲,也就是不要强迫教师从事“课题指南”中理论性强、大而无当的课题研究,而应该鼓励他们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的问题展开研究。不排除运用所谓“科学方法”,但更注重教师的自我观察内省、个案 总结与反思(内省反思、经验总结用严格意义的科学标准衡量或许是不够格的)。重视教学研究中的独立思考,同时要经常组织教师同行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教师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合作研究与对话。教师的反思是在对话情境中实现的。那些心照不宣和不言而喻的个人信念、预先设定,往往潜藏在历史深处,日常教学中处处依托之,习以为常,不再追问,成为思维的盲点。/在合作与对话中,借助于别人这面镜子,才能洞察自身,获得内在的启蒙和解放的力量。教师的研究成效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现实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更新,专业素质的提高,绝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仅就文本形态的成果也同专家学者的论文、报告有所不同,它重在描述分析案例,讲述自己的故事,记录自己反思、改进教学工作的历程,反映自己开发研究的技艺成果。 教研重心下移、主体多元,要求专门教科研机构重新思考自己的职能,调整自己组织教研活动的思路与工作方式。要从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地进行研究课题的规划与管理;有效地组织教师与同行以及与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合作研究,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让不同的声音说话,彼此碰撞,激活思路,不能只有权威者的声音;热心为基层学校教师提供“菜单式”的服务,将自上而下的服务、组织与自下而上的选择结合起来;正确规范评价教师的研究成果,尊重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不排斥教师的“本土知识”。研究不应限于专门的机构,而应拓展至中小学教学的现场;它不能没有规范,但这种规范主要是对教育事实的尊重态度,而非固定不变的程式;所应建构制度重在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默会知识”的激活、教学智慧的生成,而不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化、学科化。教育研究不能等同于教育学研究。我们不排除广大中小学教师中的佼佼者走上正规的专业化的研究之路,跻身于一流的专家学者的行列,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教学制度的重建不仅要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学制改革、考试升学制度改革等相关联,与学校办学传统、所面临的社区政治经济访华背景相适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众多的制度因子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要使它们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就必须整体设计,进行系统性的变革。仅作微观教学层面的变革,有效果,但不会那么显著。 课程与教学论文:简论电视摄像基础实验与电视节目制作方向课程教学改革 一、电视摄像课程现状 电视摄像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在专业培养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电视摄像中技术部分占据了其创作过程中的主要部分,主要体现在对摄像机的恰当使用、灯光的处理、画面的拍摄技巧以及摄像机的调度等方面。 所有高校的电视摄像课程都是配备实验的,实验对于本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门以技术为主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并行尤为重要。“从实践中学习”无疑是我们的指导方针。如何把实验设计得更合理,更符合当前市场的需要与学生的特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教学,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电视节目制作方向课程教学改革,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电视摄像课程研究方向 电视摄像实验在每所学校教学重点上的不同,相应设置的实验会有所不同。但电视摄像实验的实验用机基本趋于小型化,以专业级为主。但是所有开设此专业课程的高校实验具体内容就不一样,无论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还是在实验具体要求的设置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这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每所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但如何更好地设计一套有用的、可以推广的实验体系正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之一。 三、实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及课程改革 (1)实验教学的场景应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意味着大学教学活动开始走出校园,从单一的课堂形式向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发展。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合作教育”、“做中学”使大学的教学活动从课堂走向生产车间,并与企业结合在一起,由企业安排和负责学生的工作与实践环节。美国的大学除合作教育外,流行的教学形式有“现场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电视编导教学也应当借鉴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电视文艺晚会制作”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将学生带入一个晚会录制现场,针对现场场景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这种一一对应的讲解方式比课堂理论教学更为生动直接。 (2)在实验课程中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所谓阅读量,是指观看影片与节目的数量。教师在进行编导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对经典影片进行拉片训练,同时也要其对课外浏览的作品写观片体会。“经典段落”的拉片练习对学生非常重要,一些他们无法想象与构造的段落,在经过拉片训练之后许多的经典场景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作品在观看的基础上刺激了他们的创造灵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培养好的编导就要培养他们多看、多背、多记的好习惯,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奥秘,最终融为自己风格的一部分。 (3)通过实验,组织活动。鼓励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创新是社会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院系对学生创作的热情给予一定的支持。一方面院系可以将学生的实验创作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院系应经常组织开展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大赛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进而养成一种创新的思维,并同时形成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同时,院系还应该设立创新基金,对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对在学术上有突出创新贡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变成师生双向互动的创新园地。 (4)逐步形成网络环境下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模式 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行业不同角色的尝试者和协作者,通过虚拟情境和真实社会环境实现了知识的建构,通过网络环境的利用深化了自己对专业的认识,通过角色任务的完成过程学会了把握任务细节、环节的能力,通过同质不同类的难题的处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有效迁移并在迁移中实现新的创意和创新。而在新教学模式中,网络环境是前提,角色学习是核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导,“工作过程”理论是评价的依据。 (5)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应加大实践分量 基于对实践重要作用的认识,各高校传媒院系(教研室)在对课程的设置上要突出实践的分量,并改变考核标准,使实践占考试的一定比重。加大对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比重,实际上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各高校传媒院系根据自身条件尽量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最好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1:1的考核办法。 总之,电视编导教学改革的模式已经从实验阶段走向谨慎推开阶段,虽然实施时间很短,但已初见成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创作增多了,动手能力改善了,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从业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从这些效果看,此方面的教改是成功的。 课程与教学论文:保险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应用 一、保险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保险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没有改变,主要表现在传授性教学多,启发性教学少,教师喂得多,学生自己获取的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工作能力差,一接触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和操作方法,感到无从下手,更不能利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未来教育过程的重点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他们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改变整个教育和学习方式,由维持性学习转变为预期性、创新性学习,即不仅教会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更需要使他们学会怎样吸取知识,并学会创新以解决未知问题。 二、对《保险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目前,在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都要上《保险学》课程,其他专业的同学可以选修。高校里存在一种普遍现象,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弱,缺少学习动力和兴趣,不少学生是以无所谓、混学分的态度来对待课程学习, 课堂上不太集中精力听课, 有的为了考各种等级证书干脆看与课堂无关的书或英语书。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授《保险学》课程时就有意识地引入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出发点, 着力强化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从课堂讲学、问题探究、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以学生主讲补充教师主讲 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式学习改变课堂教学由教师一人主宰, 甚至满堂灌一言堂的方式, 给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讲。结合专题性讲座,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个专题, 每个专题讲授一小节( 20 分钟) , 主要是对该专题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介绍和解读, 特别要介绍当前学术界或社会各界对这一论题的主要态度和焦点问题, 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这种由学生主讲的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学会自主性和合作式学习。各组成员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收集资料、整理观点、梳理和综述问题、撰写教学方案, 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选优秀代表担纲主讲等环节。同学们为了讲好自己的专题, 往往在上课前都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 变压力为动力, 充分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既经受了锻炼和考验, 也收获了成长与进步。 (二)以专题授课替代对教材的简单复述 为避免对使用教材的简单重复, 在课堂内容的规划和设计上, 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教学,每一次专题之后,围绕特定主题共同探讨。在遵循保险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主要设计了以下专题: 风险与保险、社会保险、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车辆保险等。这些选题在保险学课程体系的框架内, 突出其实用性价值, 以关注实用性吸引学生,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发现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这就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保险学的兴趣和动力。 (三)案例教学方法创新 保险学属于应用类学科,因此, 在教学中要突出案例教学的比重, 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在保险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现场参与的成功方式就是增强案例分析的方式和问题探讨的力度。案例的选择和问题的提出, 既可以由教师提供, 也可以由学生提供。课上,可以先由老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教师针对理论知识结合精典案例把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讨论。课下由学生准备与所学理论知识相关的案例在下一次课上进行展示,仍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个保险学案例, 每个案例10分钟左右。形式不限,可以是传统的PPT形式的,也可以是根据案情现场表演,还可以将案例拍成视频。在我们的课堂实践中,同学们更倾向于现场表演和拍成微电影的形式,他们课下自编自演自导,团结合作,分工明确,为了给大家呈现出精彩的案例,每组同学都认真地准备着,对与案例相关的重点或疑难问题进行反复的探究,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性空前提高。通过这种学生自己动手做保险学案例的方式将课程的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知识点更加突出,既能温故知新,又容易引起共鸣,活跃课堂气氛。 (四)突出“问题导学法”的运用 论 “问题导学法”是指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各种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构建出有意义学习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设问、疑问、留问、提问的形式,将保险教学内容化成一个个问题,使问题经常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用以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独立掌握知识。下面举例说明: 如讲“风险概述”这一内容时,应以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为主线,设置成以下三个问题:1、什么是风险2、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哪些?3、风险的特征是什么?(将以上三个问题贯穿在古语:“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 以及若干与风险相关的图片,如南方冰冻雪灾,胶济铁路出轨,汶川地震,三鹿奶粉等事件中启发同学们思考)。同学们通过图片结合所要思考的问题,层层深入,步步入扣,最后获得与风险相关的知识——风险就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客观存在而又意料不到的事情,其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工作失误等。 三、保险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保险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教学中对教师引导作用的理解和贯彻存在着抽象、孤立、简单化的认识,虽然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教师引导作用的存在是以学生的“学”而存在,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在保险教学中不能单纯运用一种讲授法,只要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挥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习最佳效果的各种教学法都能采用。保险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将教为引导和学为主体这两者真正统一起来,这是正确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次实践活动。 (二)不断调整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各种教学 方法的潜在效用。运用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有一个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能以强制、压抑的气氛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或注入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应该创设一个充分民主、平等的气氛和环境,促使师生间心理协调一致,相互之间的言谈举止达到思想上、感情上、认识上的接近,然后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独立掌握知识。特别是教师在回答问题时,说话态度要亲切自然,其语言要充分体现启发性、诱导性和可接受性,避免学生产生回避、抵触的情绪,阻碍问题的解决。 (三)教师在保险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连环导学的设问、疑问、留问、提问应做到“八要”:一要激发情感,叩击心灵,讲究思想性;二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化,讲究逻辑性;三要一石二鸟,触类旁通,讲究有用性;四要因势利导,点拨启迪,讲究启发性;五要扣其两端,活跃思维,讲究灵活性;六要形式多样,因人而异,讲究针对性;七要新旧联系,层层递进,讲究连贯性;八要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讲究趣味性。 课程与教学论文:“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课程教学与实践 摘 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教学要求,本文从“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 ”课程教学的教育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基于互动式及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必要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互动式 Linux操作系统 Linux 是一种可以运行在PC机上的免费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最早是由计算机爱好者Linus Torvalds在1991 年开发出来的。自从Linux 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界的青睐,数万程序员和网络专家为Linux操作系统努力完善,极具影响力。具有优良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安全性,Linux不仅在高端的服务器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且在桌面和嵌入式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Linux 操作系统与应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高等学校已逐步被列为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Linux 操作系统的操作命令繁多且每条命令都有一些选项、对于初学的学生记忆比较困难。为了使学生对Linux 操作系统的命令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授课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课堂上师生互动,快乐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后或上机实验给学生多个Linux操作系统应用的项目任务,让学生或小组选择一个作业任务完成。这样能让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下的相关知识能够较好的掌握和使用,从而可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 Linux操作系统是应用性的计算机知识,由于学生学过的计算机知识一般是基于windows系统,初次接触Linux操作系统,很多同学觉得很难,所以在教学目标与内容上我们要始终围绕三个方面来设计。首先,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操作系统是很枯燥的,特别是Linux操作系统中的命令操作,学生记忆比较困难。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以后,应该给学生一些有趣的管理任务,让学生去实验,并给予讲解。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思考,并多给予表扬。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精神,布置层次多样且与实际应用问题紧密结合的实验课题,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实验内容和进程。大力提倡、积极引导学生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由于目前课程教学课时较少,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较少的学时教学让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培养其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涉及从怎样在PC机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到Linux系统的系统管理、网络功能应用及程序开发。根据内容的不同,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会有差异。 Linux操作系统的操作命令繁多,而且每条命令都有一些选项,学生记忆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把这些命令分类,以便于学生记忆操作命令。所以在内容上安排以下内容:(1)Linux基本知识及安装操作命令;(2)文件系统基本知识及操作命令;(3)系统管理知识及操作命令;(4)软件安装及系统配置操作;(5) Shell脚本及操作;(6)程序开发及方法;(7)网络服务配置及操作。这些内容受课时的现在基本限于基础知识,根据学生专业的差异选择某几个内容作较深入的教学和练习。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改革 1、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应用 Linux操作系统的学习倾向于系统管理与应用,并不涉及太多的理论及公式,而知识点太多,可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的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把枯燥的计算机内容转化为生动的图像、交互和视听媒体,把教学内容直观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Linux操作系统中涉及到很多命令,这些命令常伴有很多参数选项,学习和记忆非常困难,在教学中一般采用现场命令操作方式进行讲解和练习,而教室的微机上一般都不允许安装Linux操作系统,我们可借助于网络服务连接到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上,把自己的微机作为虚拟终端,访问和操作服务器,这样既不影响多媒体演示,同时可进行Linux操作系统现场操作演示。如系统管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进行多媒体演示内容,同时在服务器上进行用户、设备及软件的管理操作,这样形象直观,有利于同学的记忆和学习。同时布置小作业,让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上机练习,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和不足,并能及时的进行讲解和补充。 2、任务驱动实验教学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于Linux操作系统教学, 在形式上是: 提出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适当讲解或自学或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实践交流或归纳。 首先要确定好任务, 任务设计是关键环节, 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 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 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培养目标,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项目任务,设置原则使学生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选取的项目任务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设置“Linux 操作系统”的项目任务如下: 1) 用shell脚本系统任务定制,日常系统维护; 2) 用shell脚本管理用户及数据备份; 3) 基于Makefile实现某一功能(如排序、数据库)程序开发; 4) 在局域网中实现DHCP功能,要求IP绑定一台客户机,供企业的机房管理员使用; 5) 在局域网中实现DNS功能,要求分别能解析以下域名:财务处、科技处、教务处、研究生 院; 6) 为院系建立MAIL服务器(一台机器4服务),要求能通过Outlook收发各服务器的邮件; 7) 为机房建立FTP服务器,为每个学生创建一个用户,分别属于各班级群组,这些用户可以允许 3、互动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授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以改过去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局。针对大多数学生对实际应用(如系统安全、网络服务)知识比较感兴趣的特点,列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理论联系实际。在实例分析过程中,以启发的方式进行,先设置一些如多用户、访问权限、文件相互传输等问题,促使学生大胆猜想,踊跃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路;之后再解答实际工作中是怎样处理类似问题的。一般要遵循“设疑——思考——提示——解答”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学互动,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 三、课程考试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试卷笔试方法不能完全地适应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要求,更无法产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作用。以前的考试方法,大多数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死记硬背,所以高分低能的学生时有发生。鉴于“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课程的特点,以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采区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笔试内容集中在一些基本常识和概念,同时增加一部分常用命令。实际操作测试主要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的项目,在上机实验课上根据其完成的情况考查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将两项考核内容按一定比例给学生成绩。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选择相应的内容,并重点讲解和练习,同时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其次,设计一定实际应用的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的程度。
城市管理论文:城市管理中党建工作的论文 党建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和灵魂。近年来,玉环县城管执法局党组一坚持党建工作与城市管理并举,实施“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略,不断夯实党建平台,取得了党建工作与城市管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被评为“台州市文明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一、找准切入点,注重“三抓”,提升党建工作引力城管工作艰辛繁杂,处处关乎城市形象,事事涉及百姓利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管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党建工作也面临许多新课题,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城管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我们应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注重用党建正确引导、激发活力、改进风气,应当重点落实“三抓”. 一是抓班子,增共识。城管是一个大系统,干部职工近150余人,党员40余人。我们通过召开党建工作务虚会,深入分析城管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现状,理性探讨城管工作面临的压力,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达成 “刻不容缓抓党建”的共识,提出“和谐城管、真情服务”的工作思路。 二是抓普遍,造氛围。充分利用召开局班子会、全系统干部职工会、全局中层干部会、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反复强调加强党建的极端重要性。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5场,制作电视专题片在全系统巡回播放,使党建工作入脑入心,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是抓基层,强堡垒。按照局党组抓下属支部、支部抓党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党建的工作思路,局党组成员联系各党支部,党员干部充当基层中队联络员、指导员。并明确领导干部作一般干部的表率、党员干部作职工的表率、城管人作服务对象的表率,形成“一心一意抓管理,聚精会神谋提升”合力。 二、找准着力点,注重“三个结合”,增进党建工作活力贴近城管实际是增添城管党建活力的关键。在结合上做文章,做到党建工作与班子队伍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一是结合队伍建设实际抓党建。以专业培训、参观考察、专家授课、理论研讨等方式进行引导教育,组织骨干到先进单位学习,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库,断完善学习—考核—使用—晋升的一体化激励约束机制,提升整体素质。 二是结合“拔钉破难优化服务”抓党建。我局是“拔钉破难优化服务”的主力军。局党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每日巡查、每周调度、每月考评、每季讲评,强力推进“拔钉破难优化服务”. 三是结合主题实践活动抓党建。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主题教育为契机,全员参与,融合城管特色,开展“宁愿一人脏、洁净千万家”等主题实践活动;举办“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先后推出了省劳模、优秀共产党员陈潘顺等10多名先进典型,深入宣扬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起到“树立一个、影响一片”的良好效果,全局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三、找准融合点,注重“三个转变”,增强党建工作动力全局中心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心,群众关注点是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党建工作优先破解的课题。必须在观念机制上不断创新,不断挖掘管理潜力。 一是转变观念谋发展。面对方方面面的挑战,积极顺应发展潮流,通过学习找差距,大胆探索城管新模式,提出了“建长效机制、抓常态管理、求长期效应”的工作思路。通过扫洗结合、强化保洁等方式,确保街道干净整洁;根据“三不变、三不增、三统一”的原则,解决执法与管理结合不紧密问题。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型向长效型、粗放型向精细型、管理型向服务型、单一型向互动型的转变。 二是转变方式求合力。城市管理涉及面广,是一项浩大繁重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城市管理,必须把城区所有单位和广大市民引导到城市管理中来,才能产生最大最佳的管理效益。组织召开违章户代表座谈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采取城管“五进”的方式,不定期地走访,就社会和市民关注的城管问题当面沟通,向社会借力。为提升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主动与各学校联合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实现城管与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共管的目的。 三是转变模式添活力。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违建户家中,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化解矛盾,和风化雨般的宣传解释,使当事人转变思想,自觉配合拆违。2011年,共拆除违法建筑438处21余万㎡,做到了无上访、零诉讼。违法建筑泛滥势头有效遏制,政府公信力和威信明显提高。 四、找准升华点,注重成果转化,促进城管服务提升提升服务水平是城市管理不懈的追求,也是抓好城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局在加强效能建设上花气力,努力实现党建成果的转化与升华。 一是抓党建促行政效能提升。以考评为抓手,每月组织对市容市貌进行两轮以上的考评,每月一次工作点评,每季一次综合讲评,奖罚兑现。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实行一个窗口进出、内转外不转,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提速70%以上。三年来,认真履行城管“7+1”项执法职能,做到文明执法、人性执法、和谐执法、科学执法,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980件、办理行政许可2757件,做到了零投诉。 二是抓党建促队伍形象好转。结合城管实际出台《城管执法局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和《城管执法人员六个严禁》,成立以局纪检组 书记为组长的作风建设督查领导小组,对全局劳动纪律、公车使用等每月进行2-3次不定期的督查和暗访。良好的制度,强势的督查,有效促进全局的作风建设。整个城管队伍呈现出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党建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和变化,正是得益于局党组牢牢抓住了这一主题。“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在城市管理实践中,党建工作的效应必将日益凸显。 城市管理论文:城市管理执法心得体会:谈压力 人在职场免不了要承担一定的压力,常常有人感叹压力太大,不堪重负,其实压力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如何对待。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教授向他的学生讲述如何正确对待压力。他举起一杯水,问道:“这杯水有多重?”从20克到500克,回答各异。“其实具体多重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你举杯的时间。如果你举了一分钟,即便杯子重500克也不是问题,如果你举杯一个小时,20克的杯子也会让你手臂酸痛,如果举杯一天,恐怕就需要叫救护车了。同一个杯子,举的时间越长,它会变得越重。”教授笑着说。“倘若我们总是将压力扛在肩上,压力就像水杯一样,会变得越来越重。早晚有一天,我们将不堪其重。正确的做法是,放下水杯,休息一下,以便再次举起它。工作了一天疲惫地回到家里,应当将工作中的压力抛到一边,千万不能再将它带回家里,因为你明天还要扛起它。” 这样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但面对压力时却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有的人选择逃避,不愿承担责任;有的人被压力压垮,一蹶不振甚至做出傻事。任何工作都有职责,责任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城管执法工作因为是一个新兴事物,集中了很多的社会矛盾,要想做好执法工作,树立执法威信,困难重重,压力也重重,每一个执法队员都深有体会,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工作热情在反反复复中不断消耗,老百姓不理解,其他部门不配合,上级部门不满意……有时还要遭遇阻碍执法甚至暴力抗法,执法队员不仅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还遭受肉体的伤害,压力很大。因此作为执法队员更要懂得正确对待压力,不要把工作上的不顺利、不良情绪带回家,暂且放在一边,好好休息,明天照样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地投入工作中去,对于工作中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不要急于求成,换种思路重新开始。另外,局党委要体察队员的压力,组织开展各项业余活动,丰富队员业余生活,为队员排解压力,释放情绪创造条件,变压力为动力,以便更好地开展执法工作。 城市管理论文:我市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显现“四多”现象,即“流动摊点多、违章建筑多、小街小巷多、弱势群体多”。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面临着“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经费少、要求高”的实际状况,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不能全面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如何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大城管”格局,最终实现“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应该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思考的重点问题,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一、__区目前在城管方面的主要做法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工作体制,实现重心下移。理顺城管工作体制对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提出了“条块结合、合理分工、分清责任、区别对待、统一执法”的指导思想。20__年初,区城管执法分局按照“强化属地执法、健全管理机制”的指导原则,在曲江、文峰街道开展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试点工作。今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又在汶河、东关两个街道推广了这种做法。目前,区内的四个街办均有城管执法大队派驻,形成了“分局、大队、中队”三级执法网络,通过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不仅健全了城管执法的基层网络,而且实现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目标,使街道城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延伸和拓展,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体现,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对辖区内出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互动,初步形成了“条为块服务,块为条分忧”的局面。 2、逐步健全基层网络,城管工作逐步向社区延伸,强化关口前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通过健全组织网络,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使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按照城市管理“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要求,构建城市管理网络,不断延伸触角,努力实现全覆盖。市、区、街道三级城管人员配备相对合理,而作为承担大量基础性城市管理任务的社区,由于没有专职人员和经费,城管工作不能保持延续性和长效性。对此,结合近期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加大了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给社区配备了专门的电脑接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明确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所有的权利和相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并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案件办理及回复率,量化考核各社区的工作落实情况,努力形成“权责一致、保障到位”的新社区城管体制,新机制的实行已经切实增强了社区工作人员城市管理的意识和责任心,提高了问题的处置率。 3、加大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城管经费和人员投入,增强管理和执法能力。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任务不断加重,区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政府拨款逐年增加。20__年拨款532.6万元,20__年拨款611.7万元,20__年拨款789.7万元,20__年拨款978万元,h上述费用含环卫经费和专项经费。今年,还专门投资120万元,用于建设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全区的4个街道和29个社区设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在人员上,也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配齐城管执法人员和协管员,通过市、区两级政府逐年努力,区城管执法分局的人员已从最初的正式执法人员50人,协管员30人,逐步发展为正式执法人员88人,协管员120人,结合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各街道也按照1:1比例相应配备了协管员,目前,各街道的城管队伍都有30人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城市管理网络不够完善。目前,“三级管理”中街道一级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管理作用还不够充分,尽管各街道都有城管卫生科,但由于人员编制及经费落实不足,城管卫生科尚未发挥显著的第三级管理作用,社区也没有城市管理专职工作人员和处置力量。 2、城管工作经费缺口大。20__年,区城管执法分局预算共需经费约584万元,其中仅正式人员的人头经费就需330万元,而实际预算拨款359万元,相差225万元。环卫经费缺口更大,20__年经财政局、审计局审计,当年缺口526万元,20__年缺口288万元,20__年缺口205万元,20__年缺口180万元,20__年预计缺口200万元。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经费至今也未落实。 3、城管处置力量不够。数字化城市管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问题不仅要求处置,还要求处置及时和彻底。目前,__区各乡镇、街道、社区以及专业部门的处置力量都明显不足,其中包括处置队伍、专业装备,车辆等。 4、环卫装备和环卫设施差。一是垃圾运输车辆少,车况差,按规定要配备40辆,而目前仅有26辆,而到明年4月就有10辆车要报废。二是垃圾运输中转站少,按规定要有60座,而目前仅有11座。三是厕所陈旧,全区有230多座直管公厕,占市区公厕量的80以上,绝大部分年代久、老化,老百姓怨声载道,急需翻修。 5、社区城管工作薄弱。首先没有专职城管人员,其次缺少专业经费,这样基本上形成了“晴天靠风吹、雨天靠水冲、突击靠人工”的现象,尤其表现在小街巷的保洁上。 6、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目前的城市管理已呈现“大城管”格局,单单依靠政府部门难以彻底实现全面的城市管理,而由于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原因,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以及市民素质不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强,企业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完全引入竞争机制。 三、对策与建议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实际,更新理念,大胆探索,勇破难题,加快实现城市长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不断优化区域环境。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日益显示出其民本、规范、服务、效率的特征,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全新的角度、更高的起点,来审视、反思和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坚持城市长效管理的四项原则: (1)以人为本——“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城市管理必须满足居民的精神、物质需求,使居民对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感到满意。坚持堵疏结合,注重人情化关怀、人性化操作,扶助困难群体,缓解社会矛盾和管理压力。强化城市管理的社会宣传,对居民进行持续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努力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增强市民环境意识,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2)依法管理——城市必须依靠法规来治理,才能井然有序,保障长治久安。要不断完善城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注重法制教育,加强执法管理,并使两者环环相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公正。 (3)综合治理——突破经验式管理、问题式管理、突击式管理的单一管理模式,结合目前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立起综合管理模式。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制手段为主转换,从单一手段向诸种手段共同作用转换。 (4)公众参与——公众与各种非政府组织是城市管理的基本细胞,只有社会组织与公众广泛而自觉参与,城市管理机制才能从被动外推转化为内生参与,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性。 2、构建城市管理的六大工作机制: (1)综合协调机制。一是加强城管执法部门与卫生、公安、工商、环保等相关专业主管部门的协作。二是完善区与街道、社区层面既联系又独立的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城管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改进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制度,从制度层面支持和强化街道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和权力;加强对街道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形成“块块负责、条条保障,条块结合、区街联动”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 (2)责任包干机制。明晰管理职责,进一步理顺街道办事处和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解决管理中的职能交叉和边缘性问题,避免出现管理空隙。根据责任和权利相一致,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加大对街道、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按“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一项事务涉及多个部门的,按“谁为主谁负责”原则予以界定,切实履行好城市管理职责,发挥保障作用,实现“条块结合”。细分责任范围,以路为线,纵横成网,建立四级管理责任区。一级为街道,二级为社区片,三级为责任块,四级为责任点,点面相间,条块结合,格网成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实行错层管理、网格管理,推行环境承包制,做到责任主体具体化、工作标准清晰化。 (3)快速反应机制。城市管理具有动态性、反复性的特点,现在实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要提升管理效率,我们必须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具体管理活动中,把握阶段性、及时性、经常性三个环节,使辖区始终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下,对重点地区和违规易发地段在管理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窗口地段和公共场所实行严格的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四定”管理,强化“门前四包”责任制,随时纠正违规行为。在管理技术上,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数字化,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科技型、精准型转变。 (4)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是提高城管作业水平的外在驱动力。要坚持政府管制与社会参与互补原则,突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在深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中,着力在环卫工作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培育和发展城市维护作业市场,达到管理和作业的分离,通过政府公开招标,企业竞标管理,以此促进管理的标准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绩效。 (5)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实施长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强化目标考核,按照“责任目标化、目标数字化”的要求,将考核从定性型向定量型转变,建立数字化的量化考核体系,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实行职能部门与街道之间的双向考核,将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对城市管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6)投入保障机制。一是经费保障,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确保必要的城市管理经费开支,逐步加大投入,逐步改善装备,提高管理和执法能力。二是建设保障。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管理前移,规划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沟通与反馈,克服建设“后遗症”现象,做到标本兼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老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优化农贸市场、公厕等配套设施,为城市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三是队伍保障。科学核定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人数,充实管理力量,保证管理需要。强化城管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严格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反应快速的城管执法队伍。 3、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属地职能的几个具体建议: (1)确保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正常经费。除区政府每年财政拨款外,市政府对__区要实行倾斜政策,真正做到工作重心下移,与其配套的一些政策也要相应下移。 (2)适当增加乡镇、街道城市管理专职工作人员,以4-5人为宜,同时在各社区明确一名副主任专事城市管理工作。 (3)同时与城市信息化管理相配套,适当增加区级处置力量。加大对环卫工作及环卫工人先进事迹宣传力度,以逐步提高其社会地位,逐步改善、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当前应尽快解决体改后环卫工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 险问题(经调查一测算,一次性交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分别为667.2万元和759.33万元)。 城市管理论文:提升三个理念强化城市管理 现代城市管理,已经不算是一个行业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程度的外在表现,也是融政府行为、市民素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一体的综合性标志。现代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提升三个理念,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首先,要提升创新理念,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从观念上突破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要由“突击型”管理向“长效型”管理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法制型”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由过去那种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向注重塑造精品、从细微入手的高阶段转变。一是要运用综合手段来管理。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在城管部门采取强力措施同时,要协调工商、民政等部门采取配套措施跟进,真正实现标本兼治。如摊贩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要加快相关室内市场的建设,并配套出台相应的招商政策,降低门槛,引导马路市场归市经营,马路摊贩归店经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再比如:对于违章建筑,除了要坚决予以制止、拆除外,还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解决一些历史形成的小区配套设施建设问题,方便群众生活;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违法违章户应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对于真正无房的违法违章户应想办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另外,违法违章建筑拆除后应迅速还绿、还路,让违法违章建筑再无生存空间,取而代之的是优美的环境,真正把好事办好。二是要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要上新台阶,必须由主干道向后街后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单位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性管理延伸:比如,在时间上,可由现在的着力抓违章现象出现较多或特定重点时段的管理到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跟踪管理。 其次是提升经营理念,拓宽发展渠道。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使环卫,道路维护等部门也象公交、自来水行业一样,引进市场机制,走社会化市场道路。将市政公用事业可以用来经营的部分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进行新的聚集、重组和运营,切实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逐步把公用事业从政府行政管理转为产业经营,切实把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好、管理好、发展好”,从而形成工作协调、运转自如、精简高效的工作格局。同时,要用经营的理念,抓好城市无形资产的运营,要运用市场手段,加大对市政设施的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等相关收益的运作,拓宽无形资产的经营范围,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经营深度。要充分认识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无形资产会越来越成为政府一笔潜在的巨大财富。要整合城市资源,发挥综合效益,把城市无形资产经营好,从而把城市做大、做优、做特、做强。 第三是要提升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品牌。城市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城市管理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要通过服务达到管理之目的。要全力实施南通城管的服务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南通城管服务品牌。为此,要教育广大城管工作者,树立“群众父母观”、“群众英雄观”,处处心为民想、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要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处理好城市管理执法中的问题,执法过程中要做到“三结合”,即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疏堵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把执法过程作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和完善城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服务”真正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要继续在行政审批上全面“提速”,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着力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真正让便利于群众。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以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以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以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从面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真正树立起南通城管的服务品牌。 城市管理论文:浅论城市管理与社区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此,需要研究城市管理的内涵、模式、机制和有效性等问题,健全城市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创造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加强城市管理 在“联合国最适合居住城市”排名中,居于前列的是那些规模适中、生态良好的城市。我国城市在发展中既要繁荣经济,也要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同时,注重完善城市的内在功能,努力改善居民住房、交通、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就业,提高市民素质。除此之外,还应高度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控制城市规模。城市意味着人口、资源、信息、交通等的聚集,聚集的收益在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聚集的成本在于土地价格上涨与交通堵塞等。一旦城市的发展超过应有的最优规模,经济效率提高的收益就会被土地价格上涨和交通堵塞等成本所抵消。因此,盲目扩大城市规模的思路是不足取的。 完善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所涉及的事务一般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多、杂、细、碎”的特点时刻考验着城市管理人员的管理智慧和执法素质。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城市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消除城乡分割。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布局分割的现象,通过发展地下轨道交通以及立体高架公路等交通网络,把老城区改造和郊区卫星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中心城区的产业向郊区疏散。 推进社区建设 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社区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反映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性职能、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均向社会转移,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城市社会的基层――社区。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居民认同社区、归属社区。 社区发展既有赖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介入,更有赖于居民的社区参与。社区参与的形式和途径是多样化的,社区自治是居民参与的高级形式,也是居民参与的条件之一。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兼顾各方面利益,管理措施也应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从居民需要出发,培育社区居民自己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依靠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来推进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城市管理论文:现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 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相对集中处罚权”又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势必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严峻的挑战。现就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新执法举措,提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进行探索。 一、切实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理顺领导协调机制。 城市之间的竞争,核心竞争力就是城市管理,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资源配置和扩大功能空间,同时还能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聚合力。强化城市管理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平台,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在这个平台上配置,好的城市管理有利于社会进步,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城市管理可以涵盖一个城市政府所有工作,包括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生态管理等。在目前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的情况下,部门之间、领导之间、上下之间的权责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有必要建立以市长挂帅,由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辖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城市管理高位协调机构。通过相应的规定,理清各方面的城市管理职责,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条块之间、上下之间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横向联系全面贯通,制定城市宏观管理的目标计划,决策城市管理中带共性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城市管理法规的执行,对城市管理重大问题实施监管和考评,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移交规则,信息反馈机制,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运作高效、配合密切的城管执法联动机制。从宏观上、源头上解决城管执法职责不明,配合不好,保障不力的问题,为“大城管”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二、拓展城管执法界面,发挥舆论宣传作用。 城市管理点多面广,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外来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城管执法中的矛盾和困难也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宣传导向的重要性日益突现。首先,各级领导要重视,全市一盘棋,对城市管理相关的宣传活动进行总体策划,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拓展工作措施和方法。打好进攻战,分步骤、分阶段持之以恒地进行舆论宣传。其次,应设立专门负责城管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向市民权威性的城管工作信息,及时鲜明地表明态度。再次,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单位的优势,加大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建设文明城市,有利于加强城管执法出发,善于把城管执法的重点、难点转化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和新闻媒体的卖点,增强城管执法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第四,重视双向互动,提供市民参与平台,利用演示会、座谈会、现场咨询等现场交流媒介,利用电视访谈、网络论坛、热线电话等远程交流媒介,强化互动和反馈,接受群众咨询、评点,广泛听取市民意见,使市民真正享有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地位。 三、研析供需矛盾,理清疏堵思路。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需求必然有供给,像修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卖早点等就很难根本杜绝。因此只有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在“堵”的同时,对一些确有市场需求、关乎群众利益的经营项目的无证摊贩,积极采取“疏导”的方法,实行分类、分级的管理,这样即可解决部分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一要区分行业:如修车、修鞋、擦鞋、缝补衣服等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可按照“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形式把这些摊点从大街、闹市区疏导至社区的居住区各个点上。二要区分区域和地点:应根据我市建城区客观条件,划分严禁区、严控区、控制区三种区域,实行级别化管理。在严禁区域内禁止任何形式乱设摊点和占道经营。在严控区域可酌情设置小型修理服务摊点。对控制区域,在公建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临时性的集中疏导点。三要区分管理时间段。区分重点控制时间段,正常控制时间段,突发时间段,做到有弹性、有针对性、有重点。有的要管严白天,疏导早晚;管严大街,疏导小区。 四、倡导文明亲近执法,规范执法办案程序。 公正文明亲近执法是城管执法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日常工作必须坚持“一说服、二教育、三引导、四警告、五处罚”的工作流程。努力做到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核实案情要细心。一是发现初期违规者,首先敬礼,出示工作证,并宣传管理法规,劝说疏导,让违规者自觉改正。二是发现违章未改的违规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知违反的法规条款内容,教育其自行整改。三是发现多次违规者,确属外地小贩或进城经营的农民,则尽量提供经营条件,引导他们进入可以减免摊位费的正规市场上经营。四是发现多次纠正未改正的违规者,则做好笔录,指出未整改的事实,提出警告、限期整改,并告知当事人,只要在限期内整改完毕,可以不立案查处。五是发现多次拒不履行整改的违规者,则使用摄像、录像对现场进行取证,作好笔录,并向当事人签发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请其签收,如当事人拒签时,请现场证明人加以证明,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罚。同时,还可与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建立信用制度对屡次违章的人员在进行相关经营证件验证、暂住登记时作出信用否决,促使 自觉遵守城管法规。 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强化城管队伍建设。 城管执法工作成效关键在于人。必须树立“忠诚、敬业、公正、文明”的城管精神来凝聚队伍。要适应新形势,城管执法的队伍建设必须有新的举措。一要严把进口关,新进城管执法人员除了应符合公务员的公招条件外,所学的专业应为法律专业。逐步提高队伍的法律素养。二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城管执法队伍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市容警察,具有半军事化的工作特点。其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加班加点多,有时还要受委屈甚至于挨打受伤。需要有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应该增强他们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切实解决好福利待遇,执法队伍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业务经费必须由财政全额预算,并保证使用,使城管部门权利与责任直接挂钩,权利与利益彻底脱钩,从而增强城管工作的有效性。三要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依法管理是实现长效管理的基本前提,要真正建立依法管理机制,必须完善岗位责任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科学规范的考核、奖惩办法,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要加强业务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能力;对法制宣传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违法行为分析判断和现场处置能力;对行政处罚文书制作运行能力。五要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城管执法水平。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下大力气推行“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建立集治安、消防、城管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监控网络,为城市管理人员配备具有全方位的拍照、录音、填单等多种执法功能的“城管通”。 城市管理论文:浅谈规范城市管理中的行政执法行为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关键是行政执法,要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必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城市管理监察执法工作做为政府行政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也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调依法行政。我们XX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根本目标,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重要内容,以强化执法监督为必要保障,强化执法责任制落实,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新机制、新方法、新手段,努力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 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首先必须以依法高效为原则,理顺执法体制 这里所讲的体制,是仅从行政执法角度讲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因为执法机构的依法组建、行政权的合理配置和机关的规范运作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在机构组建上,XX县城市秩序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作为县人民政府在城市管理领域集中行使有关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单独设置,并通过委托执法等形式,将多个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集中到执法大队统一行使;在经费保障上,坚持权力与利益脱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没款全额上缴国库;在机构运行上,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联系配合机制,循序推进职能到位;在配套建设上,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有关职责权限、处罚程序等事项予以明确。及时出台了各项执法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机构组建与运作,体现了依法行政目标。 二、执法过程规范化,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重中之重 行政程序的法律化是现代法治国家重要的法律原则。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合法,而且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程序也要合法。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时都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所以,执法过程的规范化程度直接体现执法行为是否规范。为此,在执法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三方面内容: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程序。程序规范是实体正确、规范实施的途径和保障。我们深入研究有关法律,严格依法制定了《XX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先行登记保存、扣押及没收物品管理规定》等有关执法程序的规范性文件。在有关业务文件的制定中,还依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执法出示证件制度、告知制度、调查制度、回避制度、时效制度、听证制度、行政救济制度予以明确与细化,严格要求执法人员予以遵守。并就规范执法程序制定了一些可操作性要求,明确执法程序流程。这些制度、措施都有效地保证了程序的规范性、执法的公正性。 2、严格依法办案,规范执法行为。这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根本所在。《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对促进依法行政意义重大。在日常执法工作中,我们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坚持严格执法,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其一,严格依法办案。坚决做到法无明文规定的不得处罚,应受处罚的行为构成符合法定情节,不得徇私枉法,保证行政处罚的内容和程序合法;其二,严格做到执法公开、公正。我们制定办法严格规范自由裁量行为,加强内部行政合理性审核,杜绝执法畸轻畸重,尽量保证司法公平、公正。加强政务公开建设,向社会公开执法依据、程序、相关内容等规定。还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一些社会影响面较广、较为重大案件的处罚情况,和一些群众反应较强烈的违章现象执法整治情况。其三,切实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我们积极注重法制宣传,多次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活动。在日常执法中,倡导教育先行,并推出了“一宣传二警告三劝说四保证五罚款六取缔”的人性化执法制度,对当事人能主动意识到违法并积极整改的,一般不予处罚。其四,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日常执法过程中,坚持程序和实体并重,实行调查取证和处罚决定分离,严格遵守各项执法程序制度,保障当事人行使其陈述权、申辩权、知情权、行政救济权等合法权益。 3、注重内务工作,规范案卷管理。内务管理规范化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规范执法证件管理。全大队每名监察员在上岗前,均须先参加执法资格培训,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才能上岗执法。目前,我单位执法人员执证率达100,而且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实行亮证执法;二是规范文书使用与管理。文书使用实行严格的登记管理,对一些重要文书还实行备案留档制度。对各类执法文书统一格式,规范填写,避免执法随意性;三是规范案卷管理。我们专门制定了《案件档案管理规定》,建立案件档案归档、保管、借用制度。还参照人民法院案卷档案管理的先进做法,加强投入,建立标准、规范的案卷档案室,对所有处罚案件进行统一归档;四是规范扣没物品管理。严格依程序对有关物品进行扣没,并严格按规定对扣没物品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处理。 三、以人为本,加强培训,增强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关键所 在 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所以,管理好一个城市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同志讲过“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标本兼治”。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就是从根本上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城市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执法范围广,适用法律多,专业要求高、执法情况复杂等特点。而且,目前我国的法律更新速度在加快,各项新的法律层出不穷,及时组织对于执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再培训尤其重要。否则会出现用八十年代的法律观念来进行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执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行政执法机关能否做到规范执法以及让群众满意就可想而知。此外,加强业务培训,对于树立执法人员接受公开监督的信心和提高执法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此,我们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配合各项专项整治,加强法制业务培训工作。建立以中队为基础、以大队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训机制;实现培训方式“四个结合”,即上岗培训与年度计划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基础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培训提高与吐故纳新相结合;做到系统培训有方案、年度培训有计划、日常培训有落实。两年来,我们先后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长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专题业务知识培训;邀请法学专家、教授及有关业务权威开展讲座;坚持每周一次执法知识讲座等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还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目标,开展“权力观大讨论等”淡化权利、强化服务意识的宗旨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化、制度化,将行政执法工作文明化、人性化,从而建设了一支新型的有战斗力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有效提高了队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保证了依法行政方向。 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一条有效途径。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机制制约,否则就会导致滥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行政执法的合理监督机制造成的。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为行政行为的司法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行政自由裁量权受司法审查的范围仍然有限,司法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应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各级人民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当然,也应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从而消除行政执法中因利益驱动而造成的对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侵害。 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方面,我们把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建设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各种具体工作制度和规则来约束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执法的随意性,规范其执法行为。两年来,先后制定了《依法行政实施计划》、《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四五”普法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的实施计划》等多个规范性文件,通过明确的执法责任制度、严格的监督制约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来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我们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上报备案审查制度,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定期报告和定期检查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监督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既建立了一道严把行政执法质量关的防线和纠正错案的有效机制,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以追究责任的形式来强化行政执法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制裁的威慑力来保证执法人员严肃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防止错案发生。 (一)建立机制,强化内部行政执法监督。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行政执法机关内部所制定的工作制度和流程,都要以有利于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为出发点。两年来,我们积极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实现上下级之间、平级之间经常性的工作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中出现的不良倾向,保证了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合理和高效。 第一,建立考核评议机制。我们制定推出了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逐级分解工作目标,严格逐级进行考核,有效推动了队员工作积极性,为规范执法行为奠定了基础。这项考核制度,作为工作奖惩的依据,激励竞争机制的依托,也有效保障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 第二,建立执法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建章立制,实行中队执法监督检查日常化,大队对中队、中队对队员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并实行监督检查备案制。每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通报并提出整改意见。执法检查有力推动了执法规范化进程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今后,我们将把执法检查作为法制监督、指导的一种重要手段,长期坚持不懈。 第三,建立错案责任追究机制。错案责任追究是落实执法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制度。经多次调查研究,既借鉴其他部门先进经验,又征求一线执法队员意见建议,严格制定这一制度。在日常执法工作中,我们以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为工作底线,严格要求执法人员遵守执法程序,公正执法、合理行政,违反有关制度及法律规定的,一律按章办事,予以追究责任,这一制度有力保障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 (二)落实责任,切实重视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是推动工作的重要动力。积极重视外部监督,完善自身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自身执法行为,能够有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实践证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所涉及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权力也在不断扩张,如果不受制约和监督,所导致的必然是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所以,必要的外部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在外部监督上我们主要突出三方面工作: 其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重视议案提案办理。对议案提案办理工作实行专人负责,专题研究,专心办理,认真答复,严格落实。20__年我们办理议案提案7件,实现办理答复率、反馈率、满意率均为100,受到了上级部门与广大群众的好评。 其二,重视法制和司法部门监督,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认真贯彻执行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积极接受县法制办和司法局的监督工作,严格按规定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上报县政府备案审查,并自觉加强对行政执法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执《 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认真重视复议与诉讼工作,坚持有错必纠。对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我们组织全大队进行剖析讨论,认真开展学习,对照检查,并以此为指导,开展日后执法工作。通过复议与诉讼程序,及时总结执法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努力提高执法水平。 其三,切实关注群众监督,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我们始终把群众呼声、舆论监督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来抓。两年来,共办理群众举报、投诉150多件,绝大部分举报、投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群众反映较好。大队还建立行风监督员队伍,在县法制办、行风办、治软办、司法局,全县各单位及工商业户中方泛聘请执法监督员,进一步加强社会对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监督;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征求工作意见,加强工作反馈,对反映的问题积极整改,狠抓落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有效运转的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力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五、解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存在问题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途径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实现依法行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个长期的过程。新时期,要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就必须继续不断探索行政执法法治化,着手解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其制度的顺利实施。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关于立法问题。目前有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方面的立法,还仅是《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的原则性规定,国家、地方在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方面立法仍为空白,不利于这一制度的落实完善。比如执法队伍的编制问题与职能到位问题,在操作上全国各省、各城市还不尽统一。城市管理实体法中,有的已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急待修改,比如,目前对乱张贴、乱喷涂“191”办假证等野广告的处罚就比较棘手;还有的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批审批项目的取消,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修改完善。这种城市管理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性,已经阻碍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推进。因此,加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面的立法,保障这项工作有法可依,应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在实体法上,应加快制订和修订城市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制工作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是行政处罚的执行问题。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案件量多、处罚金额相对较少、行政相对人流动性较强等诸多特点,给行政执行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加之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致使一些行政处罚决定不能使当事人自觉履行,造成执法工作的被动,丧失了执法的威严性,给行政处罚的执行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国家在制定行政强制法中应赋予行政执法机关一定的强制权与执行权,要为行政执法提供更多的保障,切实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有效执行。 三是着装问题。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城市管理的范围在扩大,与相对人的接触越来越多,对于执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人员必须要着装、亮证上岗。所以,为了更好的依法行政,我们建议,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建设部应积极努力研究设计城市管理队伍的统一着装样式,报请国务院审批,实现全国行政执法的统一着装。 城市管理论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关于建筑类垃圾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县政府的《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达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任务分解表 的通知》,达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通过强力整治,在车辆密封运输的监管,严禁脏车入城,防治道路运输扬尘污染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模工作的重要性 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又一重要举措,大队全体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之后的又一重要工作来抓。 二、加强领导,确保创模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创模工作顺利开展,在创模工作刚启动之时,大队就成立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大队长宋小毅任组长,分管领导副大队长熊廷全任创模办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大队长__*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大队各执法部门时时抓的良好格局。 三、广泛宣传,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为提高市民环保意识,让市民积极参与,搞好创模工作,实现创模目标,大队全体执法人员不定时向广大市民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抽出有限的工作经费,翻印了《达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达州城区运输粉尘物品车辆管理的通告》1000份,向广大市民和从事车辆运输的业主发放,使广大市民和运输业主增强了自觉遵守环保法规的观念。 四、严格执法,成效显著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及县创模办对各部门创模任务的分工,执法大队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对任务进行了再分解落实,重点抓好三里坪、高速公路下道、杨柳垭、南坝四个进出口运输粉尘物品的车辆管理,严把入口关。一是按照有关规定在城区运输石灰、矿渣、弃土石方、建筑和生活垃圾等粉尘物品车辆必须对车辆实施硬盖密闭。二是在城区运输砂、碎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原煤、焦煤、矿粉等易脱落、易扬撒物品的车辆必须用专用蓬布及捆绳捆扎牢实,实行封闭式运输。对未采取上述密闭措施而运载粉尘物品的车辆一经查获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截止7月底已查获违反规定运输粉尘物品车辆37台次,处罚金4.2万元。三是严禁车身有尘迹污垢或附带泥沙的车辆在城区行使、严禁运输散装物品或液体货物的车辆沿街抛洒、飞扬、泄露。今年以来执法人员共查获违反上述规定车辆143台次,处罚金1.43万元。通过以上措施,严格管理,违反规定运输粉尘物品车辆正在逐步减少,城市环境逐步好转。 存在问题: 1、三里坪、高速公路下道、杨柳垭、南坝四大进出口对脏车的清洗管理力度不强,致使车身有尘迹污垢或附带泥沙的车辆进出南城区的现象屡禁不止。 2、运输粉尘物品车辆未按规定捆扎在南城区行驶的现象时有发生,关键是未把好四大入口关。 3、按照《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达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任务分解表 的通知》,分配执法大队的工作任务是“加强车辆密封运输的监管,严禁脏车入城,防治道路运输扬尘污染”,而造成扬尘污染最严重的是运输建筑弃土,在《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达县城区建筑垃圾及弃土管理的公告》中明确了对违反规定运输建筑垃圾及弃土的车辆管理,处罚职责单位是达县规划建设局。今后,如对运输建筑垃圾及弃土的车辆管理不严,有可能造成道路运输扬尘污染。 今后工作建议: 把好“四大”入口关,为从源头消灭道路运输扬尘污染,建议在四大进出口处设执法检查点,由于执法大队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任务繁重,已没有人员可抽,可在相关执法部门抽派人员联合执法。 城市管理论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市委书记在九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两区”互动(园区、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工作重点,特别强调最关键的是用城市建设的杠杆撬动发展,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把走向八里湖时代作为拉大城市框架的主要途径,逐步把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城市建设贵在建,重在管。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我市的城市管理能否及时跟进,结合近期的调研及平时的一些思考,特形成此报告。 一、我市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 我市行政执法局自7月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努力改善市容环境,并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建立城管联动机制。加强与规划、建设、国土、房产、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互动机制,畅通信息通道,开展联合办公、集中整治活动。 2、实行片区管理责任制。以城区86条主、次干道为基点,划分为86个责任片区,实行片区管理,做到“定岗、定位、定人、定责”,将城市管理的职能分解到各辖区执法大队、中队,落实到每一队员身上。 3、推行城管责任承包制。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辖区街道与驻区单位、店主(业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在责任范围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责任,把城市管理的重任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4、扩大市容协管员队伍。通过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加强与企业和社区的联系与沟通,并把其保安人员、物管人员聘用为市容协管员,组织开展培训,自觉担负起部门的“门前三包”管理的责任。 5、着力解决农民自产自销的问题。一是在农贸市场内开辟农民自产自销点,并给予政策上特殊照顾(免税、免费);二是设置限时鲜菜早市、时令水果等特色市场;三是进入社区和物业小区经营,并纳入社区和物业小区的管理。 6、落实“双重管理”制度。按照辖区街道、乡镇,配设执法大队、中队,实行“双重管理”,即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辖区大队要服从辖区政府(管委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指挥与调度,执法局在大队、中队干部人选的任用上,听取辖区政府(管委会)、街道(乡镇)的意见。 7、妥善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开辟阳光早餐工程,设置夜市点,并利用移动公厕、报亭、爱心亭等,解决部分家庭困难人员就业。 8、建立三级接访机制。设立局、大队、中队三级领导接访制度,积极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执法一线。 9、开展全方位督查。专门成立了市、区、街道三级城市管理工作督查组,采取人换车不停、24小时上路巡查的方式,对辖区政府(管委会)、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履责情况及“一局一街”工作进展,进行全方位的督查,每半月综合检查一次、每月评比排位一次,并通过市级新闻媒体通报排位结果。 二、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已经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摸索出一些值得继续坚持完善的好的举措,但也存在一些与城市发展难于适应的困难和障碍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对城市管理的投入不足。执法局已成立7年,至今还没有解决办公场所,局机关、大队、中队,大都靠租房办公;执法办案的专用装备、服装、执法车辆等保障,未列入财政预算,保障难度大 ;公用经费偏低,执法大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公用经费每人每年只有3300元,低于一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更低于公检法等执法办案单位人员的公用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执法队员的职业自豪感和进取意识。 (二)城管执法力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市行政执法局人员编制数是由市委确定的,全局共302人,当时的已建成城区面积只有48.4平方公里。到底,已建成面积达70平方公里,随着八里湖时代的到来,城区面积将达100平方公里,人均管辖面积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各级领导和市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市管理要实行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和保姆式服务;各个辖区要求执法局按街道、乡镇来设置执法中队,将城市管理的区域范围向城乡结合部和乡镇拓展,城管压力越来越大,执法力量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到城市管理的质量与实效。 (三)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还不强。部分市民的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比如:违法建设、违章占道、垃圾死角、垃圾广告等问题时有反弹、屡禁不止;执法人员在依法纠正违章行为时,不仅得不到围观群众的支持,反而招致个别不明真相人员的指责;政府推行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在个别单位、个别门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四)市、县(市、区)体制机制不统一。目前,全市从事城管执法的人员达余人,这些人员身份杂乱,既有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人员,也有事业编干部和工人,甚至还有部分临时工,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有高有低,法规政策的把握能力有强有弱,并且他们分属于市容局、执法局、城管局、建设局、街道和乡镇,管理机构混乱,市执法局难以起到指导、帮带和督促作用,城管执法过程中,简单粗暴管理、不依法办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损害了各级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创新举措推进城市长效管理再上新台阶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城市管理工作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和理念,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又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执法的效果,实现城管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一)努力营造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社会氛围 首先,要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基本素质和法律意识。文明执法必须提升市民素质和对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市民在获取环境享受的同时,普遍认同并愿意承担城市管理、保护环境的义务。宣传教育部门、新闻媒体等要加大城管宣传力度,舆论监督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而使市民了解城管、理解城管、支持城管,明确接受城管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是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明确不接受依法处罚或暴力拒绝城管依法行政是违法行为。只有在城管执法被市民普遍认同为是保护城市环境的行为,在外部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成熟的情况下,文明执法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力配合。城管执法队伍对市容市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其目前的社会地位并未与其突出贡献成正比。城管队伍装备较差、经费紧缺、待遇不高,而执法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却日趋激烈。每次执法队员们都要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忍辱负重,即便如此,队员被辱骂、殴打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新闻媒体对上述问题进行正面报道的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城管队员要在执法中求文明,在整治中求安全,在困境中求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城管的投入力度,提高城管队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城管装备,完善城管执法中的强制性措施。同时,公安、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达成共识,认真履行职责,协同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管执法效率,确保文明执法。 (二)加强行风政风建设,树立城管队伍良好形象 1、坚持深化教育,大力培育城管文化。由于受编制、体制、机制等问题的影响,城管执法的合力和解决问题的力度方面受到制约;城管执法对象多为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对城管工作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缺乏良好的执法环境;城管执法力量不足,执法队员超负荷工作等等,造成部分城管执法队员对城管事业的认识产生偏差。对此必须深化对城管队伍的教育引导,使其看到城管执法所面临这些问题都是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社会矛盾“凸显期”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显现,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既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转变政府工作职能的重要内容。用行政执法事业凝聚城管执法队伍,增强从事城管执法事业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发扬城管执法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城管人精神,用城管人精神激励城管执法队伍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通过大力培育城管文化,用城管文化增强城管执法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执法行为。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实施对队伍的严格管理,确保队伍建设保持健康有序的强劲发展势头。一是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城管行政执法实行“准军事化建设和准军事化管理”,既要参照国家公务员条例建设标准,又要参照军队管理模式要求,这就是“准军事化建设”的内在特点。因此,必须有一套满足准军事化建设需要、符合队伍建设实际且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言行,真正做到在制度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大家养成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形成行动统一、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观念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服从意识,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铸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准军事化”行政执法队伍。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做到政务“四公开”,即:执法依据公开、执法责任公开、执法程序公开、执法结果公开;坚持实行挂牌上岗和两人以上着制服执勤制度,采用简易程序处理每一项违法行为时都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亮证表明身份,讲明道理,后管理;先告知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指出违法事实,后整改;先讲清执法依据和标准,后处罚。在执法过程中始终做到“五统一”,即:风纪严整服装统一,持证执法证件统一,挂牌执勤标志统一,文书齐全程序统一,认真处罚票据统一。三是严格落实执法责任。执法责任制是督促依法行政的一种层级监督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是保障和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要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定职责和行为规范确定为内部考核目标,通过逐级分解、检查考评等方式,促进依法行政。要加强对执法责任制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分工和目标任务,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承办部门具体抓,执法业务科(室)责 任到位的工作推进格局。 3、树立弘扬典型,营造城管良好氛围。典型就是榜样,就是方向,就是力量。我市城管执法队员每天战斗在城市管理执法第一线,推进“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实行便民为民服务,为改变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秩序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娴熟、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管理高效、文明规范、开拓创新的优秀单位和爱岗敬业、文明执法、诚信服务、勤政廉政的优秀城管执法队员。我们要挖掘、树立各方面各层次的先进典型,大力宣扬这些先进典型的动人事迹,展示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新面貌,在城管执法系统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为城管执法事业建功立业,促进城管执法事业长足发展。 (三)注重内强素质,提高城管队伍整体水平 素质是立队之本,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发展的办法解决自身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1、注重固强补弱,打牢基础素质。城管执法人员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基本思路,下功夫把城市管理最需要、自身素质最弱的能力素质补上去。要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必须抓紧补充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技能,切实把基础素质打牢。在基础素质方面,要在强化“三熟、四会”上下功夫,“三熟”即:熟悉城管职能、熟悉行政法规、熟悉执法程序;“四会”即:会法言法语、会文书制作、会装备操作、会电子政务,以便更好地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2、着眼岗位需求,增强必备素质。城管执法工作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标准,每名城管执法人员必须要具备与本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素质。一是要着眼岗位需要不断增强素质,要盯着职责“补课”和“充电”,领导干部应着重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执法队员应着重提高依法行政和办案能力;二是要加强协调沟通,促进素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队员都要善于在工作中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努力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城管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要重视在重大活动中催生本领。参与重大活动特别是重大专项执法活动,是检验队伍执法绩效高低的标志,也是锻炼和催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机遇,要把能够参与重大活动作为提升素质的一种机遇,要把能够组织重大活动作为施展本领的一种待遇,要把在重大活动中得到的褒奖作为检验素质的一种荣誉。 3、创新学习方式,提升整体素质。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必须切实把自己紧缺的素质内容搞清楚,把面临的突出问题搞清楚,把解决的思路办法搞清楚,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使自身整体素质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是要围绕重点学。要结合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习共同的、了解相关的、精通本职的,不断完善充实理论底蕴,提高工作能力;要系统地学习城管业务知识,特别是相关行政法规,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二是要针对课题学。要按照城管工作为建设城市优美环境服务的要求,注意研究政府的中心工作,研究城市改革的大政方针,找准城管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创建学习型城管,争做知识型队员”,积极更新学习理念,加强对党的政策的学习,注意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的背景、内涵和相关举措,研究可能出现的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和治理对策,切实把城市管理工作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保持城市管理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三是要结合实际学。要把本职岗位作为提高素质的主要平台,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强化素质。 (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一是适时研究解决执法局的办公楼,让执法人员有一种归宿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二是将执法装备、服装、车辆的购置列入市财政预算,每年拨付30-50万元专项经费;三是提高公用经费的标准,按公检法等执法部门的标准下拨公用经费(国务院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北京、广州、深圳、长沙等地,都是按公检法执法部门的公用经费标准执行的),以解决执法局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 2、逐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各县(市)要组建城管执法局,与市执法局对接,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联动、条块结合的城管执法模式,优化内部管理环境,增强城管执法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3、强化对城市管理的指导与监督。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切实把其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社会各力量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加强对城管执法队伍的指导与监督,定期深入到城管执法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城管执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纠正违法违章的不良执法行为,使城管执法行为更加文明、规范、合理,促进城管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城市管理论文: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们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环节,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人口增多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之路。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组成的巨大载体,经济密集、产业密集、基础设施密集、人口密集、环境密集,人流、物流活跃,为保持城市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经济、人口、文化、环境的再生产。现代城市管理内容复杂,从静态上讲,包括生产、生活、环境、经济、文化等各类基础设施,从动态上讲,它涉及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功能管理,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重点,高速城市化阶段,规划与建设管理,功能管理、环境管理、社会管理是重点,使城市变靓、变美、宜居、增值,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的多功能是城市管理的目的。 一、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管理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形成现代的城市管理理念。实现城市管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自觉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努力培养和形成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生钏皆绞翘岣撸嗣堑男枰乇鹗蔷竦男枰突岣嗟赝瓜殖隼础<岢忠匀宋荆褪且笠磺幸匀嗣袢褐诶嫖瓿撸⒅赜肴嗣袢褐诘墓低ǎ⒅厝嗣袢褐谝饧泶铮鹬厝嗣袢褐诘那绷γ迪秩嗣袢褐诘姆⒄梗馐浅鞘泄芾砉ぷ鞯某龇⒌愫吐浣诺恪?spanlang=en-us%26gt; (二)管理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寓热情服务于执法管理之中,变服从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在执法管理的同时,解决相对人的一些合理关切,为相对人提高快捷高效的服务,既可以拉近城管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又可以赢得人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三)经营城市的理念。现代经济是市场化的经济,现代城市同样是市场化的城市。合理开发城市资源,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和带动城市的快速发展。较快的城市发展,必然要求和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同步发展,是城市管理事业发展的催化剂。城市管理工作应当充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牢固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使城市管理工作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不断美化城市环境,努力打造城市品牌,着力提高城市品位,使城市整体增值,将解放和发展城市生产力与现代城市管理工作的实际有机结合,实现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四)攻坚克难的理念。外树形象,城管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抓起,在全面梳理城管难题的基础上,列出不同时期的城管工作重点,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实行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并重,区别情况,适时疏导。组建联合执法机构,适时实行综合整治。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规范整治,及时完成城市管理的各类任务,才能树立起“铁军”城管形象。 (五)行为自律的理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作为一个工作的集体,要发挥整体的优势,就要采取严格、严明、严肃的措施,通过教育引导,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注重维护城市管理部门的整体形象。重点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在组织观念方面,坚持政治坚定,令行禁止;二是在行政审批方面,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在行政执法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四是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当第一需要;五是在为民服务方面,坚持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六是在作风监督方面,坚持内外结合、教育在前、预防在先。城市管理需要长效化,队伍管理更需要长效化。坚持树立队伍长效管理与市容长效管理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始终把城管队伍的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创建规范化队伍建设和城管创优是城市建设和市容长效载体。着力提高队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坚持案件会审、法制培训、行政处罚通报和执法卷宗检查考核评比,持之以恒。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新型的城市管理体系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管理要求成为可能。既需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还需要组织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发挥全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一)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保障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是高水平管理城市的必然。重点是坚持做到加快推进三大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组织建设。按照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责任体系的总要求,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执法能力建设,充分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融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大城管的组织架构。二是加快推进城管执法制度建设。着力加强城管执法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制度、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促进管理执法的和谐推进,切实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大监督检查与测评考核的力度。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执法办案质量。三是加快推进城管执法环境建设。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进课堂、城管进家庭、城管进乡镇和城管法律咨询、城管法律知识讲座、典型案例分析、城管法规有奖问答、城市管理有奖征询、专家电视访谈、城市管理千户访谈、城市管理新闻专栏、城市管理新闻专版、城管执法送温暖、城市管理爱心工程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形成多手法、全方位、广角度、大纵深的宣传格局,将宣传工作的着眼点聚集在基层,大力宣传关心、支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和事,努力实现社会各界与城管工作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努力使市民关注城管、关心城管、关爱城管,从而改善城市执法和管理环境。四是加快城乡执法保障建设。 (二)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城管。与政府机构相比较,社会组织更加贴近基层、灵活高效,在城市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发达国家的城市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组织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如开拓社区服务功能,提供一些诸如心理咨询、犯罪预防、温馨家庭等服务,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培育、发展和健全社会组织,全面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努力减轻政府的管理压力。发展民间组织。立足于社区组织,培育和发展政务类、服务类公益性民间组织,全面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互动机制。想方设法完善城市管理部门与市民的沟通机制,实行双向传递与交流,努力形成市民关注和踊跃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实行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支持、税费减免、资金援助等措施,引导社会组织深入研究城市管理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消除政策壁垒。进一步消除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鼓励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参与城市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增强城市和承载能力。关注弱势群体,与民政、劳动等部门一起,采取岗位支持、适地安置、联合救助、就业帮助,从而减少弱势群体因生活压力给城市带来管理压力,不断增强城市凝聚力,完善物业管理职能,和市民观察团“手拉手”活动。 (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对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客观上要求城市管理部门不断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和监督考核体系,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使城市管理工作由突击型向经常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确保工作质量和成效。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一是注重科学建设城市。二是注重科学 管理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三是注重系统管理城市,对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统筹考虑,更多地关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民生问题,为城市管理硬件基础做准备。;四是引入市场机制管理城市。将特定的管理事项按照市场化的法则加以处理,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如环卫保洁、小广告清理等事项,都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予以解决。五是共同管理城市全社会。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程度,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城市管理属地化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分工,强调重心下移,实行属地管理、以块为主,努力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格局。六是人性化管理城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回归执法宗旨,慎重使用强制措施。七是民主城市管理原则。在城市管理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必须按照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重大问题决策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决策水平。八是城市管理法制化原则。坚持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执法程序,尊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既不随意添加程序,更不违法减省程序,确保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九是利用现代手段管理城市原则。充分动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强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切实增强城市管理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 扬州城市管理实践对科学发展观的诠释 实施城市管理,最终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整洁、优美、便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扬州城市管理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以人为本,管理城市管理大科学、民主、法制、探索为一体上的。 (一)宣传引导。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强化宣传引导功能,引导广大市民培养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革除因循守旧的陈腐意识和不良习惯,着力解决好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人是城市活动的主体,城市管理实质是对人的管理,城市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民素质决定城市文明。因此,利用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通报城市管理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难点问题,表扬爱城护城的先进典型,曝光破坏城市管理秩序的反而典型,推介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知识,营造“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氛围,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扬州市城市管理部门坚持以“五城同创”活动为载体,相继开展了“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城”、“双拥模范城”等创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辐射与推动作用,发动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城市管理,人人都做“城市美容师”,人人都做“城市卫士”,取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取得了良好的创建效果。 (二)查处违章违法建设。规划是龙头,规划是效益,规划是前提。要整体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必须有大手笔建设和高质量和管理。面对大量历史形成的违法建筑物,只有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力气,才能确保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得以充分实施,才能使违法建设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使脏、乱、差的局面取得实质性的改善。 (三)环卫保洁。环卫保洁是城市管理部门的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扬州市以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强化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工作,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工作中,按照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发动学校、社区、城乡、单位等积极参与,努力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组织体系,认真贯彻执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加强后街背巷考核工作,强化月度考核,基本做到主城区内全天候保洁,实现管理无盲区,保洁无死角。实行城乡垃圾统筹收集处理制度,对大量的 街小巷环境进行改造。(四)整治重点。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城区“六乱”现象,是城市管理的顽症。面对这些问题,按照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净化市容环境。一是整治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及夜市排档。马路市场、夜市排档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取而不尽,禁而不绝。坚持,坚持实行堵疏结合,通过调查摸底,制订整改方案,实行集中定点规范管理,促其入市经营;二是整治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和城市“牛皮癣”问题,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采取清查、清理、追呼、停机、奖励、处罚等综合措施,实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努力避免二次污染。 (五)科技与现代管理,建设数字化管理模式,设立指挥中心与处置中心。 城市管理论文:浅析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及对策 【论文摘要】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城市管理的职能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最大限度地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是城管执法机关履行职责、维护城市环境的明亮、整洁、有序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城管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推动城管事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城管执法队伍,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广大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当前城管执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在城管工作最基层的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现结合几年来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的实践,对当前影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就对策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管执法 积极性 原因 建议 第一章 当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表现 (一)不良心理表现 作为城市管理主力军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在保障良好的市容环境秩序的同时,由于职责多、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影响大等诸多压力,使得部分城管执法队员们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如: 1、特权心理。认为城市管理就是简单的处罚,自己头顶国徽,身穿制服,就可以为所欲为,处罚随意性大。在执法时追求结果,忽视与执法对象和群众的沟通,缺少执法艺术,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甚至出现暴力执法的现象。 2、自卑心理。由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办公条件、通讯设施、车辆装备等均与其他执法部门有较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城市管理的自身特点,造成了管理松了群众不满意领导要批评,管理严了群众不理解社会不支持,同时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也多是对城管工作的负面报道,更主要的是作为一支行政执法队伍,在人员编制方面许多试点城市的城管行政执法队员未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编入公务员序列而仅仅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相对其他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地位并不为社会所认同,由此导致部分执法队员不同程度的产生了自卑心理。 3.厌烦心理。由于城市管理工作反复性较大,经常是反复清、清反复,使队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时间一长,就会对工作丧失信心,缺乏兴趣,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之,暴力抗法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但给执法人员造成了身体伤害,也使得大部分执法人员在出勤前,就背上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4. 矛盾心理。当前城管工作的执法对象很多是下岗、无业人员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其困境往往能赢得很多群众包括城管执法队员的同情。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城管队员不可避免地产生既要对他们屡教不改的违法现象坚决取缔,又由于看到其生活艰辛而产生同情的矛盾心理。 如果忽略执法队员存在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不对其加强引导,势必会造成执法队伍思想松懈、作风倦怠、行为放任,从而使得城管执法工作难以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敬业精神退化,政治信念淡化,缺乏岗位意识和干劲。 一是精神状态差,不思进取。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对城管执法业务知识缺乏钻劲,满足于学校灌输的知识,满足于实践的直接经验,学习新知识少,钻研法律少,从实践到认识的理性思索少;二是价值观扭曲。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城管执法队伍带来勃勃生机,同时也使一些执法人员滋长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思想,以致执法人员,横向比福利,纵向比职级,怕吃苦,怕吃亏,追逐名利,谋求享受;三是服务意识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综合素质不高。 近几年,各级城管执法机关都很重视学历教育,鼓励执法人员参加自修、函授大专、本科等学习。城管执法队伍的学历层次上升了,但在这些学历文凭中,“水货”多,含“金”量少,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许多城管执法队员不能将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也不能写作出水平较高的调研性文章更好的为上级领导出谋划策。 (四)违法违纪问题突出。 一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徇私舞弊,对违法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开绿灯;二是执法犯法,办“人情”案,只重视实体法,不重证据、不遵循法律程序;三是“三乱”现象屡禁不止。 第二章 当前影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 (一)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执法力量不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__]63号)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__]17号)文件的规定,“作为试点城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应当作为本级政府的一个行政机关,不得作为政府一个部门内设机构或者下设机构。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要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采取考试、考核等办法从有关部门和社会条例条件的人员中择优录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脱节情况。如笔者所处的宁波市来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通过笔试、面试、考查、公示等一系列复杂的考核程序,并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军式训练和严格的执法证考试,最终取得上岗条件和执法资格。但由于编制问题,目前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仍未能按照《关于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复函》(国法函[20__]135号)文件中所规定的享受公务员待遇,而只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此种情况不仅仅是宁波市个例,作为试点城市的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这种执法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担负着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重任的执法队员们由于不编制问题未能妥善解决,时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作为政府的执法 人员却不属于公务员,社会地位与执法效力可想而知。同时由于根本的编制问题没有严格落实,导致执法队员的其他福利、待遇、工资、奖金只能与事业单位相同,由此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长期超负荷运转为队伍建设埋下诸多隐患。目前,城管工作十分繁重,工作一个接一个,保障任务一项接一项,从各种检查到各类专项整治,队员们几乎天天在加班。这样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一是给队员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二是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日益低落,三是队员每天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几乎没有培训学习的时间,其素质的提高自然也难落实。管理的职责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标准越来越高,明显的感到力不从心,虽然我们非常重视日常长效管理,也希望通过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赢得百姓的认可,但因管理职责较多,执法依据不明确,人手有限,有时也只能靠突击整治、疲于应付来处理工作,而广大群众也对城市管理的这种工作方法和表现也产生本能的反感,容易使本属人民内部矛盾激化,造成冲突。 近几年来,各地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前“只重建设,不重管理”的观念已经大有改变,自1997年全国各地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来,城管执法的职能越来越多,城市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繁重,现有的执法力量与繁重城管执法工作的矛盾日益突出,增加的执法力量与城管执法机关所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现在,城管执法人员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执法人员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拼,用自己的健康去搏。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长期超负荷大能量的运转往往会造成执法人员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就也是工作不积极的原因之一。 (二)管理、保障体制不顺。 城管执法保障体制不完善,这也是产生暴力抗法的主要因素。在城管执法队伍中配备公安干警,形成公安协同配合机制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实践证明它对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减少暴力抗法和妨碍公务有很大的作用,但就目前全市城管系统而言还没有形成该项机制,这就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宁波作为寸土寸金的沿海开放城市,外来人口众多,各种利益矛盾十分突出,因而在城管执法中暴力抗法时有发生,城管队员因缺乏应有的手段和保障,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况,经常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一方面会降低城管执法队伍在社会上的威望,另一方面也大大挫伤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行的城管领导体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级城管执法机关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城管执法机关的业务指导。在这种领导体制下,城管执法机关的业务工作、人事管理和经费保障都受地方党委政府管理,容易出现许多弊端。地方领导运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情代法,阻扰城管执法机关正常执法,或指派城管执法机关参与一些非执法类活动,浪费执法资源。以致于对于城管的职责和定位,别人搞不清,自己吃不准。可见,管理体制不畅、职能设定不清,也会影响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经费保障不力。 经费保障问题一直是制约城管执法机关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城管执法工作任务日益加重,经费不足问题愈加突出。现行城管执法经费供给体制实行的是“以块管理,分级负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不愿负担或无力负担,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工作的发展。客观地讲,城管也是一种职业,执法人员从现实生活和理性考虑出发,也要以谋取工资待遇来解决生活来源,保障家庭收入。进入市场经济时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提倡奉献精神,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精神补偿也要跟上。可想而知,经费严重不足的后果必然导致城管执法工作被动,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市财政每年按规定给每位在编执法人员一定补贴,不足部分及其他费用(如办案取证、通讯、交通装备等费用)全部由各区和街道自行解决。这样一来,加大了各区和街道的经济负担,从而引起一定的矛盾。同时,有关文件所确定的津贴、目标管理奖等数额与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明显不符,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同程度受挫。 (四)友邻单位及社会支持不够。 城管执法的综合性遭遇执法环境孤立性的尴尬。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上级的业务指导、友邻单位的相互配合。然而行政综合执法机关是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的“独生子”,执法环境是相对孤立的,没有统一的执法模式,全国80多个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甚至连执法的范围、权限、标准也不尽一致,其他友邻单位的配合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够,致使在很多情况下城管执法部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执法重心下移后双重管理的规范性尚需探索。宁波市实行市、区、街道办三级管理的模式,尤其是区与街道办这一级实行双重管理,目前两级管到什么程度,如何做到双赢互动还没有形成规范性,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有些街道办事处与执法中队关系处得好,有些就不尽人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一些一线执法队员常常“几头受气”、“吃力不讨好”,致使心理状态非常糟糕,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 部分媒体的宣传也较为片面,社会的发展对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部分媒体片面宣传执法人员应该文明执法,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对于群众阻碍公务是违法的,是要受处罚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威摄力。甚至有些媒体一味追求新闻效应,在一些事情尚未证实的情况下即行报道,给城管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现实中,城管执法工作也缺乏群众的理解支持,城管执法威信度下降,直接削弱了执法人员的自豪感。很多违章者(包括居民)对城市管理法规了解甚少。他们认为:无证设摊也是规规矩矩地做生意,不偷不抢,干嘛非要取缔?城管执法工作管理的对象大多为社会低收入阶层,城管队员在对这些对象采取强制措施时,因群众有同情弱者的心理,自然要遭到种种非议和阻拦。再加上改革开放势必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缺乏对城管法规的了解,把对政府的不满都发泄到城管人员身上。而作为当事人的摊主,为了维持自己甚至一家人的生计,城管扣押其经营工具就是“端掉其饭碗”,矛盾不可谓不激烈。几乎每一个基层执法人员在执勤的时候都会遇到的:当事人不积极地配合执法工作、人们的漠视、嘲讽、抱怨、谴责,甚至发生暴力抗法。在我们城管执法人员认真工作后,听不到群众的一声“谢谢”,我们的付出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得不到支持。 (五)政绩判定失当。 内部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不完善。一些城管部门没有把执法人员的业绩与利益直接挂钩。奖勤罚懒不兑现,奖优罚劣得不到体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是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调动和激发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干部的任用上,未能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以及“公开公平竞争”的用人原则,未能做到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摆脱不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甚至是人情风、关系网的困扰,由于没有任人唯贤,不是以德才和政绩取人,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这些年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建立了一批城管法规,但至今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关于城市管理的全国性法典,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导致当前城市管理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不少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化,有很多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市民反映强烈的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乱扔垃圾以及机动车辆在人行道路上停放等行为。虽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处罚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拒不接受处罚的情况非常多,城管部门也因缺乏相应的后续强制措施,最终不了了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精神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第三章 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主人翁意识。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这是调动和激发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各级城管执法机关要对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执法队伍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全体城管执法人员中开展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执法人员公仆意识、执法为民意识和忠诚意识,使每个执法人员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讲政治的高度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并实现九个转变,即是:由以管人者自居向为民服务的转变;由行政约束向自我约束的转变;由工作被动服从向自觉尽力的转变;由无过便是功向无功便是过的转变;由无为也有位向有为才有位的转变;由干多错多,缩手缩脚干工作向敢闯敢做的转变;由因循守旧向开拓创新干大事业的转变;由“ 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由“要我忠诚”向“我要忠诚”的转变。 在定期的政治业务学习以外,同时要针对队员各个时段情绪波动而进行单独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如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家对城管队员进行心理咨询和医疗,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通过思想交流工作,及时掌握队员的性格特点和情绪波动,消除队员的疑虑和担忧,强化队员的责任意识,培养队员从事城管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使队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一起小小的违章能涉及城管、规划、公安、工商、环保等方面,因而部门协作到们显得尤为重要。城管执法机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与各有关业务部门的联系,经常互通信息增进感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才能卓有成效地把城市管理好。相关部门配合协助,树立“大城管”意识。有些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几次整治就能管好的。城管是一盘大棋,不是城管执法局一家的努力就行的。例如超出门墙占道经营,本身店铺经营面积小,里面放不下几张桌子,如果不出店经营,根本无法维持生存,而在核发营业执照时就没有这方面的前置条件;例如人行道违章停车当事人处理率不高的问题,城管部门因没有象交警部门一样的后续制约措施而无可奈何;又如涉及到环保、规划等方面的一些案件,需要相关部门相当大的配合力度方能较好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予以协调,进一步建立各部门长期联动机制方能有效解决。再比如“牛皮癣”的问题,光靠城管单兵作战力量太薄弱,除了必要的发动群众参与,明确城市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场所的所有者、管理者的市容环卫责任,做到群防群治外,一方面城管部门要取得通讯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暂停这些通讯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更要取得公安、卫生等部门的配合,加大对假文凭、假证件和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对“牛皮癣”进行遏制和打击。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到位的宣传对城管工作来说必不可少,它能减少工作中的直接矛盾冲突,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居民的自我约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共建共管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树立新城管、新形象;除了城管战线自身要加强宣传外,还要充分发挥舆论在城市管理中正面导向作用,多加强城市管理的正面宣传,让人民群众关心城管人、城管事,理解城管人、城管事,彻底正确展现城管在群众中的形象。对市民进行城管相关法规的教育,使其深入人心,提高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教育广大市民不要以自身利益、个人好恶为评判标准,而应当从维护公共秩序和城市管理的角度,从代表城市形象的高度“换位思考问题”。在重点难点路段要与沿街店主多沟通多交流,这样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强制取缔时能保证减少群众阻力。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不断完善城管执法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执法人员的等级评定要与经济利益、政治待遇、末位调整等队伍管理措施挂钩,并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教育培训机制、治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执法保障机制等,真正发挥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整体作用。同时,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大城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尽力挖掘优秀干部的潜力,调动工作积极性,改革过去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僵化体制,充分显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全面推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双向选聘、任职资格考试、末位调整、分离培训等工作,离岗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坚决予以辞退,彻底打破城管执法机关“铁饭碗”,激发队伍活力。 (四) 切实解决城管执法人员编制问题,提高队伍的保障力。 执法人员编制问题是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员工作积极性的重中之重,各试点城市只有严格按照(国办发[20__]6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规定,切实将城管执法人员编入公务员序列才能正确的摆正城管执法人员的位置,从而全面激发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更应当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笔者建议市、区每年能划拨专项城市管理执法资金,并能与有关城市管理职责相联系,确保基层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因为无论是环境的改造还是管理的深入,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同时要提高执法队员待遇,解决城管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也需要经费的投入,在目前的体制下,每个街道还存在着城管协管员,这些协管员在日常工作中和执法队员一样工作,有的甚至更辛苦,他们大多是街道聘用的临时工,无养老、医疗保险,工资福利待遇低,也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基本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各级城管执法机关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对执法人员的工资、装备、办案等所需经费综合考虑,制定相应最低保障标准,并适当逐年递增,同时要充分考虑城管执法机关的特殊性和执法人员工作强度、压力,切实体现“从优对待”原则;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确 保执法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岗位津贴等应享受的政策性经费按时足额发放;要落实年休假制度,确保执法人员得到一定的时间的休息;要建立执法人员定期体检制度,确保执法人员每年体检一次;要关心执法人员的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为执法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切实解决执法人员的住房和家属、子女就业等问题。 (五)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维护城管执法权威性。 首先,各级城管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工作中培养、选拔身边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学习先进典型氛围,从而充分激发每一位执法人员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超越先进的意识,激发执法人员从事城管执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爱业、敬业、乐业意识,满腔热情地积极投入到城管执法工作中。其次,城管执法工作与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开展执法工作前后,应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新闻媒体进行沟通与协调,做到既依法办事,又合情合理。第三,要注意抓住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广大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执法工作,注重加强舆论宣传,谋求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树立城管执法的权威性和增强城管执法人员的优越感。 对于暴力抗法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其他试点城市设立“委屈奖”,对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耐心细致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受到群众攻击时,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加大对“钉子户”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抓几个典型,刹一刹歪风。这样,既弘扬了正气又解决了城管队员的后顾之忧。此外,可建立健全公安配合协同机制,向上级公安机关力陈其必要性和现实性,建立城管公安特勤支队,有效维护城管执法的严肃性。 (六)尽快为“城市管理”专门立法。 依法行政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要实现有效的城市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还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持其先进性和适度的超前性。 明确理顺城市管理的职能范围,完善制约机制,使执法权限与执法责任相匹配,考核对象与相应的职权相结合,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并把执法人员的管理权下放到街道,与其相应的责任相适应,同时要加强对这支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政治水平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者的素质,促进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第四章 结 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转换改革的进行,在城市管理体制方面的综合执法机制势必长期进行下去。作为一种新的行政执法形式,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社会的安定与进步。作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队员更是队伍建设的解决因素。笔者通过近几年在执法第一线的实践,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积极性的原因,并结合实际由浅及深地提出提升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最大限度地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全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城管执法队伍,推动城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城市管理论文:对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城市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事业,但它在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管理的出现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相符的。然而,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平坦顺畅,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是可以立即处理的,但还有些是因历史等原因遗留下来的问题,在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甚至会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我们城管执法队伍往往就处在这些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可行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具体到清水镇。清水20__年划入芜湖市后成为该市的东大门,芜宣高速、芜马高速均由此过境,再加上快速通道即将竣工,使得清水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由于清水刚刚划入市区,群众的思想观念并未跟上区域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形经常出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是清水城市化初期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清水目前在城市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违建现象层出不穷。清水划入市区后,经政府统一规划,对一些居民进行拆迁安置。一些拆迁安置户就乘机擅自扩大拆迁安置住宅面积,或者疯狂扩建原房屋面积,骗取政府补贴。还有部分当地居民,看准清水以后良好的发展前景,无任何审批手续私自建房,供以后出租或出售。 二、本地现有的经营群体有相当部分是从原农村人口转职而来,经营理念跟不上现代城市管理规范经营的要求,同时法律知识也相对贫乏,文明意识薄弱。因而造成普遍的占道经营和门前“三乱”。 三、居民公共观念不强,为满足个人利益违法搭建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芜屯路清水段。该路段是清水目前的主干道,商户众多,因某些历史原因乱搭乱建现象十分突出。 上述现象是清水城市化转型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阵痛期。为此要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牢固树立因地制宜,规范和执法服从于经济大局的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指示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区的工作要求,在我区范围内实施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清水镇村庄分布多而散,且道路崎岖狭窄,分支较多。因而可以通过多走下去,确定一些明显标识,绘制手工地图来逐步熟悉辖区内各个村的位置、路况和环境。一旦有人举报,能迅速、准确地到达。当然,违法建筑的查处仅靠举报是不够的,我们认为,可以分下面几个步骤逐步展开工作: 首先,制作告知卡并发放于村民。卡上写明哪种情况属于违法建设,建造或翻修房屋时需要办理哪些审批手续及如何办理,卡上也注明中队的联系方式,以便村民来电咨询。这样可以提高群众对违法建设的警惕性,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遏止违建现象的发生。 其次,加强日常巡查和统计工作。巡查中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制止。现在清水正在进行城镇规划拆迁,对拆迁安置户的巡查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加强日常巡查是保证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在巡查中需认真记录好每处违建情况,可以为以后的复查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对待拆迁户的安置和回迁问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那些擅自扩大审批面积,或者受利益驱使疯狂抢盖的要坚决予以查处,露头就打,决不手软。而对确因家庭困难,如人口较多、子女结婚等,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办理审批手续,等手续完备后再进行施工建设。 第四,建立村干部交流机制。多下村与村干部们交流。村干部比我们更了解当地情况和村民们的思想,通过交流随时了解村民的思想以及近期建造房屋的动态。同时,可以通过村干部向村民们宣传违法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他们成为我们与村民的关系纽带。 二、清水目前市容管理主要是在芜屯路清水段和万春大道,这两条路段是的违章现象基本上可以分为:占道经营、占道洗(修)车、乱搭乱建和无审批手续私自搭建大型户外广告等四类。针对上述四种违章现象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宣传、劝导、整治,直至消除。 首先,建立档案。对路段上的每一家经营户都建立档案资料,调查摸底收录经营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经营范围、工商营业执照和容易在哪方面发生违章等,掌握沿街商户的基本情况。 其次,有计划地整治违章行为。我们认为可以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渐进式的治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安排队员上路巡查和宣传教育。对发现的违章行为予以分类,作好记录并备案。 第二周对分类的违章行为经营户上门劝导。向违法现象较为严重的经营户发出邀请函,在中队以座谈会的形式告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困难。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起到整改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第三周对每个类别的已备案经营户进行复查,对仍不改正的,下达责令整改违法行为通知书。 第四周通过大队组织集中整治行动。对那些拒不整改的经营户予以强制执行。在过程中需注意文明执法和公正执法。 上文只是通过联系清水的实际对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一点思考。城市管理是一项朝阳事 业,城管工作如何在乡镇街道开展是更是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既得的经验,只能靠我们慢慢地摸索。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面积的不断扩大,我们也在逐步探索一条符合城市发展更加人性化的执法工作之路。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今后的执法工作也是一种指导。随着鸠江区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市民素质在逐步提高,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坚持长抓不懈,将日常巡查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多管齐下,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而努力。
中国建筑论文:浅谈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关键词] 人力资源 国际化 管理 [论文摘要] 世界建筑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使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匮乏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最大瓶颈。为了推进我国国际化,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如何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将优秀人员吸引到国际市场。 当公司刚开始扩展到国外时,通常把所有的海外活动集中在一个海外事业部。由海外事业部牵头协调总部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对接各海外区域。当海外业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总部协调和管理的难度就会变大、效率也会降低,实行分权式的组织机构,将绝大部分生产经营决策权交给各个区域公司,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所以需要外派大批骨干人员、确定市场定位和管理模式、逐步推进机构属地化,实现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道路。 一、人力资源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是人类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种要素。现在的人力资源狭义范围来理解,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而非广义的劳动力资源。 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重视人才,建立有凝聚力、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形成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才能形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所以进行合理人力资源规划,才能适应竞争激烈、危机四伏的国际市场。 二、目前国际化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国际化公司而言,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一件重要而困难的事情,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难觅。目前,我们国际化的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等区域内的那些我们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这类区域我们无法招募到足够的中高层专业管理人员,所以需要外派大量优秀的管理人员。但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人才需求的增长已经超过供应的增长,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才奇缺。虽然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很难找到工作,但对于中国希望走向国际的企业来讲,却要首先面临国际化人才缺乏的考验。对于这些企业来讲,他们需要的是充分理解国际竞争的规则,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关实践并能有效管理员工的高级管理人才。 2.中国企业国际人才流失严重。员工外派到国外工作对任何企业来讲都是个难题,由于难以适应国外的环境和融入当地文化,当他们感到失意的时候就会提前回国,或者由于对收入与机制的不满而跳槽,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给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3.影响员工是否接受国际任命的五点主要因素(1)子女教育。(2)对配偶职业发展和就业不利。(3)回国后再安置政策中忽视配偶。(4)无法为再安置提高足够的信息和支持。(5)健康问题。(6)长期两地分居;从中我们可以至少看出解决外派人员问题,是一项很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需要企业努力去做。 三、如何合理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保证公司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1.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发展国际化人才就必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必须选拔对国际化感兴趣的,喜欢到海外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的人;第二要日益增加派往海外做国际业务员工的数量,要把更多年轻人送往海外做国际业务;第三要让企业管理人员更多参加国际型商业管理培训项目,增加他们的国际化管理知识和经验。国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要经过mba教育的培训,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却受到了管理教育方面的挑战。如果企业需要管理人员获得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了解管理实践,就必须要他们参加mba学习。但目前中国mba教育存在很多难题。首先是中国大多数mba项目成立的时间很短,还不够完善。其次是中国商学院的教授很少带给学员参与现代化管理实践的机会。最后是由于中国发展太快,很多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参与学习。企业应该鼓励管理人员参加mba学习,与此同时也要开展短期培训,掌握最现代的管理知识,增加经验。 2.要把雇员本地化纳入工程成本:国内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来快速拥有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人才。联想的成功就是因为收购ibmpc业务之后保留了这个部门的人才。培养一个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人才至少需要五到十年,因此‘购买’是一种较快的方式。但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和招聘得到外籍管理人员只是一个方面。企业也不应该忽视外籍员工的培养,为了能够让外籍员工了解中国公司的企业文化,跨国企业采取的措施是让外籍员工到母公司工作几周,进行学习;而且还制作了相关光盘给外籍员工介绍母公司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等,这样外籍员工对企业的了解就不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有个直观的感觉。同时中国公司如果希望不使外籍员工感到上升空间很有限,有两点至关重要:首先要外籍员工了解,最雄心勃勃的外籍员工的机会不仅在国内而是在全球。第二,要使本地员工和外籍员工的数量达到平衡,让更多外籍员工占据原来本土员工的位置,同时也应该保留一些本土员工的管理岗位,因为他们需要在国际积累经验。 3.制定相关人力资源政策,减少人才流失。(1)公司鼓励家属到海外工作,并出台比较好的、配套的福利政策。(2)要强制落实员工每年几次的探亲假,鼓励员工探亲,鼓励员工回国休假,对长期不回国休假的员工要特别提醒。(3)员工家属来海外探亲,要解决行政与费用问题。(4)实行轮换制度,每隔4~5年国外员工回国工作一段时间。 4.制定合理的人员流动与薪酬分配机制。第一是外派人员的选择。实行“双最”,即最优秀的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另外,要做好外派人才储备;二是现在愿意出去的人是新人多,但是新人出去又很茫然。那么公司科学安排每个片区新老员工的比例。三是对外派人人员培训。这个包括语言培训、国际商务礼仪培训、当地文化培训等大概十几项。四是薪水补贴要设计得科学。海外多个国家,每个国家补贴标准都不一样。补贴标准包括基本补贴、艰苦补贴、长期外派补贴、伙食补贴和临时补贴。另外还有回流机制,这个机制是难题中的难题。公司是可以无条件回国,回国后公司应该有个休整与上岗机制,保证员工公平合理流动与归属感。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摘要: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建筑劳务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培训费用的承担、培训方案的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劳务培训 政府 企业 培训机构 一、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基本概念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性培训,开发建筑劳务用工体能、技能和智能资源,从而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经济生产能力。建筑劳务培训由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行业、用人单位承担,培训的内容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建筑劳务用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进行岗位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是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建筑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41%,建筑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建筑劳务用工队伍,而目前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截止2007年,全国建筑劳务用工技能培训基地1300多个、鉴定机构近1000家,累计培训742万人,其中614万人获得了职业技能证书,而建筑劳务用工总量为3653万,培训仅占总数20%左右。建筑劳用工培训任重道远。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及劳动者个人。由于政府用于培训的政策性经费少且难以争取,企业专项培训经费的提取不能执行到位,建筑劳务用工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培训经费或不愿支付培训经费,建筑行业没有用于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专项金额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培训工作经费筹集困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培训工作的发展。 2.政府对建筑劳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经调查,目前建筑劳务用工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率极低,除特殊工种如防水、电焊工、电工、架子工等国家有强制要求外,与国家建设部要求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相距甚远。笔者于2011年5月对扬州市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状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扬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的工人只占16.01%, 83.99%的工人没有上岗证或者还在办理中。因为政府对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缺乏有效的监督,所以很多建筑劳务用工不愿意通过参加培训获得上岗证书,建筑劳务企业及建筑劳务用工对参加建筑劳务培训表现出动力不足,造成建筑劳务培训生源组织困难。 3.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参与主体职责不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参与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用人企业、培训机构,在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制定政策并指导建筑劳务培训行业的发展,用人单位有义务组织建筑劳务培训,支付应承担的职工培训经费,培训机构应承担执行建筑劳务培训的职能。而目前现实是政府管理职能缺失,企业培训动力不足,逃避支付相关培训经费,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培训质量总体效果较差。 4.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难度较大 首先,建筑劳务用工数量庞大,待培训对象人数众多,给培训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其次由于建筑劳务用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用人企业不愿支付培训费用;建筑劳务工人由于其承担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意或没有精力参加培训;建筑劳务用工还具有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等特点,这点在建筑劳务用工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以上均为制约实施建筑劳务培训的因素。 三、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由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共同承担,因此,应对三方的职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明确的界定,通过对建筑劳务用工系统分析,提取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培训机构承担”原则,确定三方主体的职能。 2.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库,扩大宣传 3.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的专项资金,加强规范引导 4.加大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检查力度,要求企业优先使用经培训合格的工人,落实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5.拟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规划,确立培训目标,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和确定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 6.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承担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过程进行检查、督导、监控。 7.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效率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8.组织开展建筑劳务用工技能鉴定及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企业 1.落实企业培训资金,重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工作 2.执行政府的配套措施,支付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期间最低生活保障费 3.切实做好建筑劳务用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工作 4.采取竞争机制,引导和激励建筑劳务用工主动参加培训 5.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培训机构 1.制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计划 2.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体系,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 3.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安排培训场所和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确保培训质量 4.配合政府做好劳务用工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工作 5.推进教学改革,降低培训成本 6.采取奖励机制,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学习热情 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相关的受益主体包括企业、劳动者个人、政府。因此,培训费用应由受益主体依据受益程度不同共同分担,各方主体受益程度分析如下: (1)建筑企业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最大受益方。对于建筑总承包企业,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培训可以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增加培训资金投入,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培训期间总承包企业应按照政府最低工作标准的规定,支付给建筑工人最低生活保障费,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 (2)劳动者个体是建筑劳务培训中直接受益者。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收益,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因此建筑劳务用工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3)政府是建筑劳务培训中根本受益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提升就业率,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社会稳定性,还可以提高人均产值,增加社会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应承担部分培训费用。为此,政府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各地要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根据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型培训对各受益主体的意义不同,建议建筑劳务培训费用承担的模式如表2。 表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培训项目 政府 企业 个人 引导性培训 50% 50% 0 技能性培训 20% 30% 50% 3.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 (1)培训内容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筑劳务用工引导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培训与其他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基础教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劳务用工的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内容培训。 建筑劳务用工职业技能培训区分不同工种分类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培训,实际操作的培训。培训分为三个流程: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际操作。例如砌筑工培训时,先讲解砌筑的基本知识;然后到工地现场,进行操作演示;最后让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2)培训方式 考虑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可开展分层次培训,先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再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或先对学历稍高工人进行培训,然后对学历低的工人进行培训。在时间上可根据工人工作时间特点,安排持续的夜校培训、短期集中脱产培训、假期或周末培训;由于工人在施工现场工作,因此可开展分地点培训,培训地点可在培训机构,也可在工地现场,引导性培训可以在培训机构集中进行讲解,技能性培训可以到工地现场,边学边练。 (3)培训手段 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培训教材不能过分偏于理论,应选用直观易懂的教材,教材要少理论、多实际, 少文字、多图形, 同时配套以各种光盘,既有规范统一的专业教材, 也有各地各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的自编教材。尽量采用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声像、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的理性传统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摘要:回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过程,指出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结合创作实践说明,继承和发扬理性传统,并借鉴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理性传统;精华;形式;继承和发扬;建筑创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几乎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认真思考,对个人的创作以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 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西方文化中,把形式以及对形式的研究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形式代表着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述有关形式的问题。西方建筑史所记载的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是一种精确的数理关系的构成,黄金分割率以及比例、尺度等则是一种美的法则。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所谓“大象无形”、 “得意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性观念则深入人心。回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主流建筑杂志上仍满篇介绍国外建筑思潮、流派的理论文章而鲜有几幅建筑外观图片的现实,可以认为中国建筑文化一直保持着理性传统——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笔者通过对既往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摘录了几条较易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建筑理性特征如下: 1)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一个系统,不应该脱离这个系统来看。 2)建筑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各种具体构成部件, 空间重于构成,“实”为虚“存”,“实”为手段,“虚”为目的。 3)明显的轴线感。有单轴线与多轴线,按地形地貌及功能与空间构图确定,有导向与引人入胜的作用,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 4)重视平面布局中序列安排与活动线上感受的变化。人工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开启与封闭、展开与收束等逐步呈现,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迂回曲折,有限空间产生无限意味。 5)含蓄展现而非一目了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其内向庭院不同于西方的外向庭院。 6)独特的群体概念,以“间”成“栋”,以“栋”成“院”, 以“院”成“群”,栋虽小而群体大。“间”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体,自由灵活,因地制宜,不受程式拘束。有别于西方建筑的一般群体概念——由独立建筑组成。 7)设计标准化。以统一的模数统一结构、构造材料与部件的尺度。 以下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的作用。 二、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黄河天险,南接秦岭余脉,西通长安,东接洛阳,古称“豫陕孔道”,历为古都洛阳的畿辅之地和西方门户。世纪广场位于新安县新城区南北中轴线最南端地势较低的坡地上。世纪广场是新城区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北面隔310国道邻县行政中心,南有巨型柱廊作为新城中轴线的收头,透过柱廊, 悠然可见南山。需要设计的项目为广场西侧坡地上的县电力公司综合楼,以及后来接手的广场东侧洼地上的县文化中心。 电力公司工程按功能分成营业、行政、调度、后勤四楼,县文化中心工程包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 第一轮方案在布局和风格上,严格按照使用者所提 “四楼”、“三馆”的设计要求——各单体建筑相互独立,自成一体,沿广场两侧雁翅排开。但由于单体建筑面积小,风格不统一,而用地面积较大且地形狭长,造成广场东西边界结构松散,无围合感、纵深感,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轮方案设计将两工程一并考虑:两工程在广场周边共有七个功能各异的子项,它们之间在建筑风格上不仅存在工程内部子项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同时存在工程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如何保证世纪广场周边建筑形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成为关乎本轮方案成败的关键。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1) 城市尺度层面上的广场边界。 通常广场应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空间和完整而单纯的实体边界,此时广场的相当一部分应处于实体边界——主要建筑物的张力覆盖之下。广场性质的确定在与其周边构成要素的联系中完成。有时,周边建筑甚至对广场性质的确定能起到决定性影响。两工程的规划设计在宏观上实质上就是城市尺度层面上对世纪广场实体边界的设计。 2)以“间、段、栋、院”为结构单元的“集零为整”的集群设计。 为形成城市尺度上的广场实体边界,单体建筑已经相对弱化为实体边界的片段,成为建筑“集零为整”集群设计方式中的“零”。 为不破坏世纪广场地段作为县政治、文化中心在城市形象上的完整性,根据用地狭长的特点以及建筑面积有限的前提,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提取具有一定围合感和纵深感的“院”——“三合院”作为广场边界空间构成的单元体,使两工程在建筑首先在空间构成模式上达成一致,产生协调和呼应。以类似传统建筑中的“间”概念的 7.2米柱跨作为构成单体建筑的最基本单元体。以三个7.2米开间构成的“段”作为高一级的单元体。以两至三个“段”构成的“栋”作为构成“院”的单元体。以“院”作为构成建筑群的单元体。广场东西两侧边界各由三个“三合院”由北向南沿纵轴线串联而成,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总体上均呈“几”字型。第二进三合院面向广场敞开,使广场的轴线组织得到了强调和统一。在大的空间格局生成的基础上,由7.2米立面造型单元体大量复制形成的有层次的建筑立面,具有明确规律性的组织划分,服务于市政广场庄严神圣气氛的形成。从建成后的效果来看,虽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却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三、未来之路 如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将外显形象特征运用于新建筑而称之为民族风格的作法已经被历史证明不是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良方。与之相对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是属于思维中的概念,而非物化后的实体形象,运用时结合实际,创造或借鉴新形象不受拘束。借用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挖掘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同时吸取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重视对形式的研究,并把形式的塑造与前面提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相结合,才能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走出新路。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摘要: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建筑劳务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培训费用的承担、培训方案的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劳务培训 政府 企业 培训机构 一、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基本概念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性培训,开发建筑劳务用工体能、技能和智能资源,从而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经济生产能力。建筑劳务培训由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行业、用人单位承担,培训的内容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建筑劳务用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进行岗位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是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建筑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41%,建筑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建筑劳务用工队伍,而目前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截止2007年,全国建筑劳务用工技能培训基地1300多个、鉴定机构近1000家,累计培训742万人,其中614万人获得了职业技能证书,而建筑劳务用工总量为3653万,培训仅占总数20%左右。建筑劳用工培训任重道远。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及劳动者个人。由于政府用于培训的政策性经费少且难以争取,企业专项培训经费的提取不能执行到位,建筑劳务用工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培训经费或不愿支付培训经费,建筑行业没有用于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专项金额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培训工作经费筹集困难,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培训工作的发展。 2.政府对建筑劳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经调查,目前建筑劳务用工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率极低,除特殊工种如防水、电焊工、电工、架子工等国家有强制要求外,与国家建设部要求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相距甚远。笔者于2011年5月对扬州市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状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扬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的工人只占16.01%, 83.99%的工人没有上岗证或者还在办理中。因为政府对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缺乏有效的监督,所以很多建筑劳务用工不愿意通过参加培训获得上岗证书,建筑劳务企业及建筑劳务用工对参加建筑劳务培训表现出动力不足,造成建筑劳务培训生源组织困难。 3.建筑劳务培训中各方参与主体职责不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参与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用人企业、培训机构,在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制定政策并指导建筑劳务培训行业的发展,用人单位有义务组织建筑劳务培训,支付应承担的职工培训经费,培训机构应承担执行建筑劳务培训的职能。而目前现实是政府管理职能缺失,企业培训动力不足,逃避支付相关培训经费,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培训质量总体效果较差。 4.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难度较大 首先,建筑劳务用工数量庞大,待培训对象人数众多,给培训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其次由于建筑劳务用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用人企业不愿支付培训费用;建筑劳务工人由于其承担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意或没有精力参加培训;建筑劳务用工还具有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等特点,这点在建筑劳务用工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以上均为制约实施建筑劳务培训的因素。 三、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筑劳务用工培训中各方主体职能设计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由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共同承担,因此,应对三方的职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明确的界定,通过对建筑劳务用工系统分析,提取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培训机构承担”原则,确定三方主体的职能。 2.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库,扩大宣传 3.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建立培训的专项资金,加强规范引导 4.加大建筑劳务用工持证上岗检查力度,要求企业优先使用经培训合格的工人,落实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5.拟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规划,确立培训目标,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和确定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 6.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机构承担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过程进行检查、督导、监控。 7.对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效率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8.组织开展建筑劳务用工技能鉴定及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企业 1.落实企业培训资金,重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工作 2.执行政府的配套措施,支付建筑劳务用工培训期间最低生活保障费 3.切实做好建筑劳务用工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工作 4.采取竞争机制,引导和激励建筑劳务用工主动参加培训 5.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培训机构 1.制订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实施计划 2.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体系,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 3.合理配备师资力量,安排培训场所和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确保培训质量 4.配合政府做好劳务用工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工作 5.推进教学改革,降低培训成本 6.采取奖励机制,提高建筑劳务用工学习热情 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相关的受益主体包括企业、劳动者个人、政府。因此,培训费用应由受益主体依据受益程度不同共同分担,各方主体受益程度分析如下: (1)建筑企业是建筑劳务用工培训的最大受益方。对于建筑总承包企业,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培训可以提高建筑劳务用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增加培训资金投入,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培训期间总承包企业应按照政府最低工作标准的规定,支付给建筑工人最低生活保障费,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 (2)劳动者个体是建筑劳务培训中直接受益者。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收益,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因此建筑劳务用工要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3)政府是建筑劳务培训中根本受益者。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提升就业率,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社会稳定性,还可以提高人均产值,增加社会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应承担部分培训费用。为此,政府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各地要将建筑劳务用工培训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根据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型培训对各受益主体的意义不同,建议建筑劳务培训费用承担的模式如表2。 表2:建筑劳务培训费用的承担 培训项目 政府 企业 个人 引导性培训 50% 50% 0 技能性培训 20% 30% 50% 3.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 (1)培训内容 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筑劳务用工引导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培训与其他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基础教育,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劳务用工的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内容培训。 建筑劳务用工职业技能培训区分不同工种分类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培训,实际操作的培训。培训分为三个流程: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际操作。例如砌筑工培训时,先讲解砌筑的基本知识;然后到工地现场,进行操作演示;最后让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2)培训方式 考虑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可开展分层次培训,先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再对建筑工人进行培训;或先对学历稍高工人进行培训,然后对学历低的工人进行培训。在时间上可根据工人工作时间特点,安排持续的夜校培训、短期集中脱产培训、假期或周末培训;由于工人在施工现场工作,因此可开展分地点培训,培训地点可在培训机构,也可在工地现场,引导性培训可以在培训机构集中进行讲解,技能性培训可以到工地现场,边学边练。 (3)培训手段 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培训教材不能过分偏于理论,应选用直观易懂的教材,教材要少理论、多实际, 少文字、多图形, 同时配套以各种光盘,既有规范统一的专业教材, 也有各地各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的自编教材。尽量采用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声像、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 中国建筑论文:浅析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 摘 要:本文从实际设计体会出发,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即:韵律与节奏感、不定与张力、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调和与对比、复杂与简约、秩序与传统。 关键词:中国建筑 设计 形式美 建筑的形式创新是建筑的艺术范畴中最突出的方面。建筑形式的感知是一个二次解读的过程,每个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无视受众,要让受众理解和接受建筑形式有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建筑形式需要符合形式美法则。在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设计体验总结和概括几种主要的建筑形式美法则,从而对日常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归纳起来建筑的形式美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韵律节奏感 众所周知的一句话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大为喝彩。为什么不说是流动的画面或形象的诗篇?笔者认为: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就是音符是生动的,而拍子是跳耀的。如同建筑的元素:规律的开窗和有序的柱列如同行板;空间的迂回曲折如同婉转的音律;周边环境如同背景音乐,而建筑主体如同主音乐器。节奏与韵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美感的共同语言。建筑的节奏与韵律可以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实现的。建筑的韵律和节奏感给人以愉悦和秩序的心理感受。 二、不定和张力 物质现实与精神效果脱节所引起的矛盾是绘画艺术的源泉,建筑即是形式也是实体、即是抽象也是具体,其中产生的不定性正是建筑的生命力所在。如现在争议颇多的cctv总部,解构主义手法的颠覆传统的奇怪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力。这是建筑的抽象与具象、虚与实所表现出来的不定性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和设计味。cctv总部形体富力度感的倾斜的轮廓极其抓人眼球,这种形态内在力的运动表现出不均衡的视觉经验,使得内在运动变化规律更为强烈。cctv总部的“力象”是紧张和不稳定的,任何有冲突、有戏剧性的场景都会让人为之一震,从而形成了建筑形式的感召力和雕塑感。其次不稳定也体现出建筑形式的独特性和趣味性,这是建筑能够受人关注、被人玩味的主要品质之一。 三、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一般来说设计就是解决对比、协调的关系,虽然艺术审美中没有一定的法则,但是建筑设计中协调的地位要高于对比。建筑设计是社会行为,直接影响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深层面,同时对后世的影响是每个现代人无法估量的,社会行为就要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而不能与大环境格格不入。赖特说:“好的建筑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建筑形式需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要能刺激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等,而不是孤立甚至是傲慢的。国家大剧院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以无礼、高傲的姿态无视周边环境的历史内蕴和环境美学。 四、调和与对比 路易斯.康说“设计的作用就是对意外的东西做好调整”。要突出主体的意外也是美学法则之一,亮点的鲜明才凸现作品的个性。建筑的各要素之间虽然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在追求建筑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同时也不能无视建筑的关联性和统一性,这就需要在对比中建立一种调和的秩序。柯布西耶和阿尔托的许多作品都在正常的直线和特殊的斜线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或对立统一。 五、复杂与简约 “少即是多”是对这一形式美的最好诠释,能深刻有力地满足人们心灵的简练的美都来自内在的复杂性。简练并不是简陋,这种简化是在形成复杂艺术分析进程中的一个方法,而不能误认为目的。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理性化的抽象,而是需要表现一种非确定的必然性和元素冲突的矛盾性。内容与形式的简单映射出理念与内蕴的深刻,这样的建筑形式非常经得起推敲与玩味。刘家琨的鹿岛石刻馆是一种匀称而追求画面效果的建筑,它崇拜简练但并不脱离复杂的生活。 六、秩序与传统 路易斯.康说“秩序并不意味着有条不紊”,反常和不定在建筑上是行之有效的。破除法则和打破常规都能产生新的意义,法则是不能被轻视的,传统又是不能被抛弃的,如何把其中的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就是创作出好作品的要素之一。解构主义对于建筑设计的革命给这一法则的应用带来了契机,激进和颠覆传统的解构主义走到后期表现得相对地温和相对地平易近人,因为建筑的根本不在于“解构”而是在于“结构”。倾斜的天花和墙壁可以被接受,但是如果再把地面变形,那不就成了“天外来客”?任何高技术的表现手段最终都会归位于传统和人性化,“怪诞”又不遵循秩序的建筑形式也许是某个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但终究成不了建筑形式发展的大气候。 现今的建筑形式有两大动向充分说明了秩序与传统这一审美法则,即匀质空间的复兴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总复兴,这样的审美法则也代表了大众的呼声和时代的潮流。 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是建筑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之所在,形式美法则并不是给建筑形式建立框架和标本,而是研习相对稳定和通用的设计方法,这些原则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项目灵活调整和变更。形式美法则主要解决了建筑形式的“可读性”,因为受众解读作品的过程就是运用形式美法则去分析和思考建筑形式的过程。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复兴的思想源泉 【摘 要】建筑“以人为本”的本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离开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理解那么一切建筑意图将是无本之木,无水资源。 【关键词】溯源;复兴;人本;天下 中国建筑业近年来忙得不亦乐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的热浪席卷大江南北。然而民族建筑却没能在大兴土木的时机中得到发展。相反,传统的精华在汹涌的形式主义的恶浪中一退再退,直到大片的城市失去了昔日的尊严和神韵。传统的建筑文化在喧嚣的现代都市里,在那些夕阳下高层建筑的阴影中慢慢的沉沦。国民渐渐开始忘记了历史,忘记了祖先,忘记了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而对眼前沾着洋气,带着发达国家气息的国际流行货趋之若鹜。人们没有认识到,我们的文化已经被一点点侵蚀;人们也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精神在盖着现代印记的空间里失去了应有的方向;人们更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一切都是在盲目追逐流行方式付出的惨痛代价。 建筑是多种人文形式的综合产物,基于哲学,艺术,美学,物理,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而引导建筑思潮与形式的变革的主要力量是在哲学上的变革,没有那一种力量能象哲学这样深远而有力的影响并铭刻在人民的灵魂深处。哲学对人的影响是从人的世界观渗入的,最终会形成人的信仰。而缺乏能足够用以权衡利益,抵制不良风气和诱惑的信仰是当代建筑师最主要的问题。在经过几十年中国的建筑试验和建筑笑料的积累后,我们不禁要反思:中国建筑的方向在哪里?能够引导民族建筑业复兴的旗帜在哪里?指引建筑师信仰的精神支柱在哪里? 中国哲学的鼎盛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先秦时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黄金时期,具有引领中华文化的强势,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哲学品格令后世为之倾倒。这一时期,可谓群英荟萃、学派峰起,哲学思潮此起彼伏,激荡冲撞;哲学巨人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画面。可以说,先秦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著名哲学家有老子、孔丘、庄周、墨翟等,他们深邃的哲理思考,足以与古希腊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并肩齐名。然而与西方先哲不同的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状况下,先秦诸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哲学品质。诸子百家争鸣于同世,各有其不同的风格:儒家的醇厚、墨家的严谨、道家的超逸、法家的冷峻等。这段时间产生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精神世界。 当代的中国建筑界,并不是需要在思想上捡起诸子百家的理论,生搬硬套到中国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去,并牵强附会的解释其建筑的某种形式与古人的只言片语相符合,例如设计一个上圆下方的建筑便解释为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思想相应,在明知道天非圆,地非方的现代社会仍然用这种错误观念作为设计立意,这是对古文化的曲解,也是对现代哲学思想的亵渎,更是显示本人在理论水平和常识上的肤浅。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居然会出现在中国建筑高等学府的重要设计方案中。可见今人对祖先遗产的利用上,仅仅是从毛皮和文字的生搬硬套,缺乏对其精神内蕴的深掘。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遗产,这是我们的荣幸和骄傲。而如何让这些遗产再次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纵观先秦诸子哲学的品质第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在天人关系的整体把握中,关怀人的终极取向和现实价值。它的源头仍要归溯到《周易》上。《周易》往往将“天道”、“地道”、“人道”并列,人并不低贱。“它初步显示了人的觉醒,尽管不很充分明确,但毕竟开了先河。老子说得更直接:“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这里,老子明确说明了“人亦大”,人应在天人关系中占一席之位,“人居其一焉”。荀子更精辟地点明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的缘由,并最终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建筑的本质就是以人之力改造自然,用建筑这种工具来为人所用。当今世界,建筑“以人为本”的本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离开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理解那么一切建筑意图将是无本之木,无水资源。不能成为被人所接受的真正的建筑,也就远离了建筑的初衷。偏离了建筑是以人为中心的宗旨。欧阳友权先生认为:“我国的人文精神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化成天下的生命大智慧。这种生命的大智慧,是文明社会人的理性精神的基石。” 然而自从秦统一中国后的漫长的时间里 封建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民众的精神控制占据了统治地位。人们在单一的哲学体系下生存,缺乏足够的思想空间,对超出儒家思想精神世界的探讨少之又少,导致了集体思想偏移,而儒家的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哲学如一锅温水,大家都在烧,但是谁也不愿拿出自己烈性燃料来煮沸这锅水,免得开水溅出后烫伤自己。中国的现代哲学思想者总是瞻前瞩后,在建立个人的哲学思想时生怕亵渎了先人,攻击了师祖,得罪了挚友。树立的理论含糊而没有攻击性,缺乏向传统和权威宣战的勇气,一种“和”的精神遍布文化领域,偶尔有微露狰狞的苗头也成了一些守旧者围攻的靶子,被消灭和同化在一团和气的氛围中。 盲目的崇拜现代建筑对中国文化破坏的现象看似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实际这是一个社会的根源问题。因此,单纯的从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这些专业角度来寻求解决中国的建筑问题的一切想法,不管如何精彩,如何动人都是徒劳的。不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建筑问题的数量只会与时俱进。建筑学博士后徐千里先生曾经以钟摆形象的描绘了人类思想的进程,人类的思想总是从一种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来回的摇摆,在这个摇摆的过程中人类的思想才逐渐的走向成熟,人类社会也得以发展。然而,这个钟摆的运动是需要动力的,而这个动力就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激烈的斗争。在哲学方面需要有战斗特征的理论作为武器与传统抗衡。正如马克思主义引导俄国和中国的革命,尼采的超人哲学是点燃起二战的导火索一样。只有拥有足以毁灭旧思想观念和重组过时精神体系的斗争思想,才能得到受旧思想压迫和折磨的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人本主义”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武器来引导民众的思想,但过多的关怀很可能会使人从一种“谋利”的思想走向另一种“待利”的思想。因为世界的资源是一定的,过分的强调人的作用和利益的同时就是在损害其他人群和物种的利益。民众的思想不能左右的,但是是可以引导的。单纯的“人本主义”可以引导民众的思想达到初期阶段的目的。因此“人本主义”仅仅是一个打破现阶段盲目崇尚流行风气的一种武器。却不能作为我国未来长久哲学思想内核。 若要形成长期的,类似儒家思想的深远体系,必须结合本国的“天下主义”思想。因为我国国民重大缺陷就是缺少民族意识,缺少民族凝聚力,因此需唤起民族精神。“人本主义”已经十分强调人的个体性,而“天下主义”正是最终综合单个的个体利益之和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天下主义是道义主义,也是文化主义。是不根据“利”和空间和时间为标准来评判事物的,而是根据“道”的准则作出选择。正如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由无序走向有序,由分散走向凝聚,由个体走向群体,由弱小走向强大。如果“人本主义”是我国民众思想的原点,那么“天下主义”便是引导我国民众思想的目标。 中国建筑论文:浅析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引领 【摘要】 “全球化”带来中国文化转变的今天,我们的建筑设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传统的文化因为历史的割断而得不到延续。人们一方面呼唤和缅怀传统的儒道哲学,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陷入到“自大”和“自卑”两种对立的情绪当中,挣扎不出。这种文化的渐变,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寻找新文化的“逻辑起点”。批判的地域主义会引领我们完成这种探索。 【关键词】 地域主义 批判的地域主义 引言 今天,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当中的现代中国建筑界,如何于变幻的多元文化中坚持自己?坚持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而不会回归历史、流于迂腐?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惑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难题。多年的实践和艰难的思索之后,笔者认为,惟有很好地掌握“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并于实践中加以运用,才有可能在进步当中坚持自我,而不至于丧失地域文化的基因。遗憾的是,在现代的中国,这样的建筑并不多见,我们的建筑,好象是从一块草莽大地,而非历史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样。中国现代的建筑,需要生长在历史文化的根上,这个“根”就是“批判的历史文化”,而绝非“考古的历史文化”。这需要我们的实践,既要兼顾到文明与文化的继承而秉持个性,又要很好地融合于世界发展的进程而不至于掉队,如此才能创造出风格明确的有自身格调的真实建筑来。 1. 地域主义 客观地说,现代的中国建筑和规划设计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地域文化”坚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有责任心的设计师也乐于参与到“地域主义”的实践当中去,这种实践过程是痛苦和挣扎的,问题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坚持什么样的“地域主义”和以如何的态度去坚持“地域主义”这两个方面上。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地域主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地域主义”,可以用来定义任何领域的地域性倾向,同时也因人而异。譬如说上海人的“地域主义”和广东人的“地域主义”就有所不同:老上海人的“地域主义”是所有外地人都是乡下人,不管你用操哪里口音的一律另眼相看,并且不喜欢外地人学说上海语;而广东人“地域主义” 则认为连福建省都属于北方,而把大半数中国人统称为“北佬”。这种现象恰好说明 “地域主义”带有显而易见的“狭隘性”。“狭隘的地域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对地域性的过分强调,最终变成了“地域主义”,直至地方保护主义。 “广义地域主义”之于建筑理论,又包括“乡土主义”、“当代乡土主义”、“新地域主义”等。所谓“新地域主义”,顾名思义,是对“传统地域主义”的反思和改良,是“传统地域主义”进化到“批判的地域主义”之间的折中,往往是利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融会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特定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带有某些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由于这种建筑能够在一些相类似的地区使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有更大的适应性,因而我们可以统称为“广义地域主义”建筑。 “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出现,是为了因应“国际主义”设计思潮一统江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是对全球“文化趋同”的反击,因此从它诞生的一天起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地域主义”发展到今天,其旧有的一些观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要而显得迂腐和滞后了。同时由于“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夹缠不清,很容易滋生出“国粹主义”和“民粹主义”,导致传统的“地域主义”建筑往往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的东西,没有深入挖掘一般生活。 2. 批判的地域主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机械性地域主义”的狭隘性和“民族主义”倾向并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红旗漫卷”。“新地域主义”对“机械性地域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尝试进行改良,这就使其更加理智和具有“批判性”——直至“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形成。 “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广泛意义上的“地域主义”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都具有相同的传统和强调地方性。区别在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讲求原创性,旗帜鲜明地反对绝对的“历史主义”的一厢情愿,反对“机械性地域主义”的小妇人般的浪漫和惟美。对于传统的继承,有独到的见解并更加技巧性。“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选择性的和“批判性”的,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国粹”和“民粹”,也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也可以是现代的,而非毋庸质疑的秦砖汉瓦。它追求的是地方文脉的精神特质,这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域主义”的进化和“形而上学”。 那么,什么样的地域主义才是具有进步的批判意义的呢?笔者认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应该同时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分别是: 1.“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继承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并愿意尝试将其运用到建筑实践当中去; 2.“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植根于建筑的“场所”,而充分尊重其“风土性”,热衷创造结构上合理的建筑,而非文化雕塑; 3.“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不是将“地域主义”或者说是建筑的地域性无批判地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诠释和解读地域性; 4.“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应该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积极批评。 3. 批判地域主义于中国建筑设计的艰难实践 中国,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仅存的一个——曾经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曾几何时以她“震撼的效应”激发着马可波罗心中的敬畏。当欧洲人还在和猪分享着他们阴暗的陋室时,古代长安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恢宏的城市了。她的文明是整个人类最该继承和弘扬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看到的是行将彻底消失的四和院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丑陋建筑。我们很难理解的是一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竟如此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 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院士级注册规划师苏解放(jeffreyl.soule)对北京的建筑和规划的总体评价是“……修建丑陋的、非人性的建筑,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膨胀和各种利益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个傻新郎一般,乐于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所谓“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对中国建筑界的侵袭所造成的。“国际主义”风潮丝毫不顾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或对中国的传统文明缺乏起码的尊重,或对其还停留在东方猎奇式的无知。外来的强势的意识形态彻底扫荡地方性,归根结底暴露的还是“殖民主义”本质,可悲的是我们除了对越来越“国际化”而窃窃自喜之外,似乎没有提高足够的警惕性。 结语 在这个动荡的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对于文明的冲突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于“全球化”的鼓惑之下,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立场?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如何呵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使它能够完整地传下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设计师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做到不为“现代主义”所鼓惑而失去判断;要做到不以“国际主义”设计师自诩而沾沾自喜;要做到不以“地域主义”为借口回归“历史主义”而不思进取。然而谈何容易啊。我们的建筑实践要有这样的胸怀:要做到立足地方而胸怀世界,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因此,只有坚持“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观点,才能拯救我们的建筑实践和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自1949年以来,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凸显出的问题为背景,以此分析现代建筑设计创作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国情与民情,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国建筑设计在未来的创新与发展中的新途径,总结出六个方面的设计路径。 【关键词】中国建筑设计;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引言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给人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城乡差距、文化冲突等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在上海举行的关于研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论坛暨建筑学报创刊60周年”大会,就重点探究了:建筑业界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时下建筑设计创作的机遇与挑战;建筑设计创作的路径选择。 1建筑业界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1)中央高层领导密切关注新型城镇化的进展。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城镇工作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城镇化的进程应以人为核心,“看得到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成为联系原有城乡间的脉络,并指出当下的城乡建设和发展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2)在南京召开的“2013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明确指出“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以及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已束缚了中国建筑设计创作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正值中国城镇化升级转型阶段,需要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引到内涵与外在并重并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来,会议取得了共识性的成果。(3)自194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一直呈现出“放”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在缓慢增长着,城镇化率从1949~1978年仅增长了7.3个百分点。但自1978年后城镇化便开始飞速发展,到201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直接超过了5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农立国”的历史格局。根据以往的城镇化的五大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新型城镇化问题:①土地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城市被占用的土地空间和资源环境消耗量巨大,与城镇农村土地和资源闲置形成明显对比,区域发展极为不均衡。②城镇化成为各级政府圈地扩张的指挥棒。在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等要素的驱使下,农民逐步失去土地这一基本的生活资料,无形中被“驱逐”被边缘化。③城市不再“宜居”。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分配过程没有顾及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普遍存在城市人居环境异化的情况。④因为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过快,容易形成“城不城、乡不乡”的状况,也就是形成普遍的“城中村”,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很多城市改造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已被列入“三个1亿人”的新型城镇化计划之中。⑤故乡已经成为“他乡”,已经成为许多人回不去的故乡,因历史遗留下的民风民俗不同,造成各地生活圈各不相同,而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直接的单向管控,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民情做出改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2时下建筑设计创作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中城镇化速率最快,城市“变高”“变大”“变新”最显著以及建筑设计市场最为成熟的国家。我国建筑业显著拉动了GDP的增长,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也提高了人民大众的居住条件。因此,我国的建筑设计人才被很多单位争相聘用,建筑人员的工作也相当“利好”,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中,建筑学专业也成为高考录取分数线最高、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2]。我国建筑业界有着一批心怀理想、恪守专业水准、执着追求建筑创新的建筑师群体。他们勇于迎接时代变迁对建筑业的挑战。他们在设计创作理念中结合特定的环境场地,进而建构多元化、多维度的空间形态概念,构思出极富创新的建筑系列,他们产生了一大批建筑大师、院士和“梁思成奖”获得者,更有甚者还走向国际,获得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赞可。为了适应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师对市场的“逐利”追求,许多业界建筑师没有把握好市场的利好关系以及权力资本和职业操守的关系,没有守住职业价值底线,对建筑中的专业和质量上一步步做出让步,在设计理念上也有所缺失。但中国城乡建设存在的问题非常严峻,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经济建设带动建筑业界的飞速发展,各大中小城市逐步建起了大量的现代化建筑。但同时也使很多城乡部落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演进轨迹中断了。同时城乡格局的“二元化”长期存在,以及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使得我们在很多地区很难再看到自然与城镇和谐发展共生的场景,也感知不到历史文化的人文积淀[3]。文明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为共同尺度,但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文明并不能等同于文化,更不能取代文化,文化是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为依据而沉淀出来的。 3建筑设计创作的路径选择 我们可以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走建筑设计的原创之路。在《建筑学报》上我曾撰文写道“地域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舵、设计为径、环境为果”的会议共识。我们需要树立民族自信并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进行重新建构出科学的认知。一方面仍需传承和发展本土特色的优秀建筑文化,汇聚建筑师的地域文化情感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再融入创新性的设计思想,将中国本土特色和世界多元建筑文化间的建筑精髓相互融汇。结合当下城镇化进程和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中国建筑学发展的方向及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以及建筑师们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该如何选择中国建筑设计的途径?为此,我探索性的提出以下六条设计路径以供探讨:(1)“自下而上”式地关注对本土地域文化的集体意识诉求。设计路径应该坚守建筑师服务社会这一基本职业操守,始终如一的秉承应有的文化追求和设计理念。顾及到建筑的社会性、人文性和和谐性,通过建筑师的初步设计,让城乡建筑环境具有时空梯度和文化脉络,同时还能保留乡愁记忆[4]。当下也有许多极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创作值得我们探索,如浙江美术馆(图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以及水井坊博物馆等。(2)秉承“平凡建筑”价值观念。建筑师的关注面应该尽可能的广并深,关注对象从高大上的标志性建筑物到草根阶层的“平民建筑”都应该有所涉及,这些建筑都是一个城市空间环境的基底性支撑物。追求在自身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水平的“平凡建筑”,才有利于提升城乡环境的品质,例如万科新土楼(图2)。(3)整合城乡地域间发展的均衡性、乡镇和乡村建设的创新性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策略性的设计路径。建筑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此缩小城乡二元分立的差距同时对“三个1亿人”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做出贡献。建筑师群体在学校的专业知识传授和日常的实践中,就需要阐明乡镇的产业特点、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与城市有着明显差别,例如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等。(4)使建筑与城乡环境共生的设计路径。从建筑本体的技术层面的设计问题到拓展城市设计思维,再到多维的环境空间都是一个整体。建筑师的自我定位不应该总是主导者,更多的也应该有甘当配角的环境友好意识,如北京德胜尚城(图3)等。(5)将建筑设计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设计路径。以建提升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技术能提升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科学判断水平,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5]。建筑师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四节一环保”的设计要求,采用绿色的创新设计理念,使建筑物达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上海普天科技生态办公楼就值得我们借鉴。(6)前卫概念融合创新思想的设计路径。纵观全局,建筑设计的先锋性和前卫性对于推进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未来走向是具有创新价值的,中国建筑设计创作的繁荣发展既需要主流价值观来引领,也需要差异性和边缘性的领域来延展创新,在两者思想的融合下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建筑佳作,例如上海西岸双年展的垂直住宅。建筑师在考虑社会问题时需要更深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意识。 4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建筑文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人民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在此环境中建筑师群体将要迎接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宋春华曾在南京论坛上过:“要用激情和热情去设计,改变‘依葫芦画瓢’和附庸权贵的创作惰性,杜绝对于国际建筑师那种文化寄生和路径依赖的慵懒想法。”总而言之,中国建筑师想要跻身世界行列,最核心的竞争要素还是需要原创与创新。 作者:蔡强 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经济发展研究 1、我国建筑经济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来,建筑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建筑经济在管理方面还不完善,造成成本大量流失,同时建筑能消耗巨大,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比例很高:目前我国1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5倍。降低建筑能耗是个很艰难的任务,它是降低全国总能耗、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而建设节能建筑又成了降低建筑能耗的前提,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势在必行。 2、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不够完善 2.1.1成本管理观念陈旧:目前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来说,过于局限于项目施工成本中资源消耗的控制,没有对资源供应过程中成本支出进行优化,没有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全面的探讨,更没有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着手对企业战略成本作出全面的规划。 2.1.2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人员或成本管理部门的职责,经营思想上属于“重揽轻干”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忽视了成本的事前、事中控制。这样对企业的成本管理非常不利,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1.3组织管理上缺少拥权力、承担责任的成本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各自为政,没能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2.1.4缺乏权、责、利相结合的科学的成本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大都只是形式,项目经理职责不清、权力不大,企业内部又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所以对成本管理起不到实质性控制与促进的作用。 2.2绿色建筑经济在发展中的作用不明显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我国绿色建筑在经济发展中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要依赖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但我国目前绿色建筑市场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市场失灵的现象也难以消除,使得绿色建筑开发商的内部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3、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 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不断降低成本,对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反映了建筑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如何加强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呢?第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权、责、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按照项目管理任务,落实到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对各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制定出相应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分配等管理体制,加强约束。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编制出成本控制目标计划,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考核有节约的给予奖励,超出的进行处罚,使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得以实现。第二、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力、材料、机械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加强劳动纪律,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达到节约人工消耗、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的目的。 3.2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企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政府需加强对绿色建筑市场的引导和培育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统一开放的、公平的、规范的、有序的市场尚未形成。绿色建筑市场是社会经济大市场的一部分,但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盲目性和高度的竞争性,造成了经济的畸形发展和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促使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需要建立建筑企业制度,完善市场机制,制定合理的企业政策,使环境资源管理和发展市场化。 第三、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政策体系中国的绿色建筑经济正处于初级阶段,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所以应尽快建立健全适合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经济的政策体系,通过体系发挥的作用,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目标。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现状表明,我国还应在绿色建筑经济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实行制性与激励性双管齐下的政策,以绿色建筑经济全项目管理为手段,最终建立起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绿色建筑经济的政策方案。 第四、强制立法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首先,通过立法与强制性条文把实施对象着眼于示范区域与示范建筑,从经济水平较发达城市中的示范工程开始,逐步扩大绿色建筑的影响力;其次,通过逐年提高绿色建筑达标比例,逐步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此外,强制推行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选择适合本地的各类技术,推荐节能材料使用。建筑经济项目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经济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需根据各地的自身条件、发展状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绿色建筑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达到最大的效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援助作用。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经济发展对策 一、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建筑行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和经营是一个系统化较强的过程。建筑行业的生产主要是以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为基础,强调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备的安装工作。同时依靠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建筑需求,其中包括:影剧院、运动场、商场、医院等。城市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其象征着社会和人类文的进步,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垫,但近年来城乡发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使得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广泛的空间,所以说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也是必然的。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以达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5%,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40.5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增长40.7%;房屋竣工面积7.60亿平方米,增长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12亿平方米,增长2.7%。 二、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1、利用国有建筑企业资本向市场经济转变 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应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使国有资产向大企业并拢,并吸纳非国有经济的社会资本,以此来放大国角资本的功能,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把国有资产向国资控股或国有独资模式发展,使得国有建筑企业具有市场经济效能,能够参与市场经济的直接竞争。另外,国有建筑企业的资本还可以逐步的淡出国有建筑企业,把企业改为私有建筑企业,以顺应激列的市场竞争。 2、强化私营建筑企业的自主自强意识 私营建筑企业应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突出自主自强的意识,以此来促进企业在改革中的发展。私营建筑企业要明确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特点,逐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的发挥私营建筑企业的优势,利用市场经济这一特殊机遇,把私营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种种制约,做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策略。同时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以管理要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使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3、私营建筑企业的指导与监督 私营建筑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做好私营企业的指导与监督工作,以使其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指导与监督过程中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参与企业在工商、税务、城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审计等方面的管理,充分的利用现有政策消除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漏洞,例如:偷税、漏税、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等,通过政府的指导与监督,帮助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三、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1、完善行业标准 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行业标准是确保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提升建筑经济的整体效益就需要在建筑标准上下功夫,在研究、论证、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步的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标准,并予以颁发,以此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筑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划分,其中包括: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内控标准、质量标准、监理标准等,通过不同的标准划分,来监督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确保建筑能够满足社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2、优化建筑的节能模式 优化建筑节能,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受建筑节能工程初期投入成本高的影响,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从长远利益考虑,节能建筑在能量功率方面会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建筑的一次性投资性比,建筑节能收益却是一长期的持久的过程。除此之外,就建筑的规划设计而言,节能建筑节省了锅炉供热设备和采暖系统建设的投资,并且在建成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支出,节约运行管理费用,进而降低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经济效益。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经济发展策略 一、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建筑行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和经营是一个系统化较强的过程。建筑行业的生产主要是以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为基础,强调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备的安装工作。同时依靠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建筑需求,其中包括:影剧院、运动场、商场、医院等。城市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其象征着社会和人类文的进步,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垫,但近年来城乡发展十分迅速,房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使得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广泛的空间,所以说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也是必然的。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以达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5%,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40.5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增长40.7%;房屋竣工面积7.60亿平方米,增长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12亿平方米,增长2.7%。 二、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1.利用国有建筑企业资本向市场经济转变 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应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使国有资产向大企业并拢,并吸纳非国有经济的社会资本,以此来放大国角资本的功能,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把国有资产向国资控股或国有独资模式发展,使得国有建筑企业具有市场经济效能,能够参与市场经济的直接竞争。另外,国有建筑企业的资本还可以逐步的淡出国有建筑企业,把企业改为私有建筑企业,以顺应激列的市场竞争。 2.强化私营建筑企业的自主自强意识 私营建筑企业应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突出自主自强的意识,以此来促进企业在改革中的发展。私营建筑企业要明确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特点,逐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的发挥私营建筑企业的优势,利用市场经济这一特殊机遇,把私营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种种制约,做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策略。同时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以管理要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使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3.私营建筑企业的指导与监督 私营建筑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做好私营企业的指导与监督工作,以使其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指导与监督过程中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参与企业在工商、税务、城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审计等方面的管理,充分的利用现有政策消除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漏洞,例如:偷税、漏税、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等,通过政府的指导与监督,帮助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三、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1.完善行业标准 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行业标准是确保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提升建筑经济的整体效益就需要在建筑标准上下功夫,在研究、论证、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步的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标准,并予以颁发,以此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筑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划分,其中包括: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内控标准、质量标准、监理标准等,通过不同的标准划分,来监督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确保建筑能够满足社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2.优化建筑的节能模式 优化建筑节能,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受建筑节能工程初期投入成本高的影响,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从长远利益考虑,节能建筑在能量功率方面会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建筑的一次性投资性比,建筑节能收益却是一长期的持久的过程。除此之外,就建筑的规划设计而言,节能建筑节省了锅炉供热设备和采暖系统建设的投资,并且在建成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支出,节约运行管理费用,进而降低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经济效益。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表皮化”现象分析 [摘要]当前在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盛行的环境下,建筑呈现出了“表皮化”现象,各种追求新奇的“建筑造型”“建筑表皮”层出不穷。本文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表皮化;造型;商业化 当前,建筑表皮化现象层出不穷。有的利用鲜艳的色彩来实现信息表达,有的与周围环境形成风格、色彩或造型上的强烈对比,从而凸显自身;有的重复某一单元构件,从而传递强烈的视觉信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为了追求形式的活泼多样,现代建筑表皮的形态往往突破了基本形的束缚,开始在更自由的领域中寻求突破,具体表现为基本形的变异。”商业环境作用下,建筑师试图让建筑形式迎合大众的消费感观,有时则忘记了建筑学本身承担的职能。北京天子酒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该酒店的外形是“福禄寿”三星像(见图1),虽然该建筑被一部分民众所喜爱,并吸引了一些追求新奇的游客和记者,但终究还是背离了建筑学研究的问题,只能作为商业方面的成功。伊东丰雄在对“后都市”的洞察中揭示了流行时尚的“临时性”:“无数符号像五彩的泡沫,在消费浪潮中纷纷浮现,却又转瞬即逝。”所以这些只能逞一时“流行”之快,并不能真正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当前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给新奇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不可否认,当前有些建筑在最一开始投标阶段就立下了要展现新颖和独特的目标。然而,却不应该要求所有建筑都来追求表皮和造型的新奇。消费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建筑师需要深思建筑表皮化所带来的危机与契机。《建构文化研究》一书提到:“似乎只有共同参与全球资本的空间运作才是有希望的发展道路。”对于建筑师而言,一方面应该具有自我批判能力,同时需要借助现状环境来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拓展建筑文化被接受的程度。建筑师融入社会语境并批判地做出回应,对待建筑表皮化既不应该统统否定,但也要警惕自身,不能盲目追求表皮形式。 建筑师需要正视消费文化和图像泛滥的现状,并主动地引导和利用社会价值观,借力打力。通过机智的策略来对当前不合理的观念加以转化,来实现自身对建筑的独特理解。伊东丰雄说:“我像一个泳手,必须跳入消费的波涛中,才能到达真实的彼岸。否则,站在岸边,也会被浪潮淹没。”可以说,对于建筑师而言,不能让建筑只靠“皮”存在于世上。应该在表皮和造型对观者产生吸引之后,当人们继续深入地了解此建筑时,发现建筑还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这样,建筑以及建筑师才真正实现自身价值。建筑不能依赖“皮”或者“造型”活着。因为如果只是“靠皮活着”,一旦这个表皮被其他表皮所取代,或者这个表皮失去原来的价值时,该建筑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若只是带着仇恨的眼光看待建筑“表皮化”“造型化”现象,那么将会无法正视该过程中带来的正面的作用。一提到建筑设计,如果只是追求建筑表皮的新奇,无视建筑该有的内涵,只会导致设计方法的狭隘。但要是一律否定“建筑表皮化”现象的意义和作用,那也是一种扼杀建筑发展的行为,因为建筑表皮本身的新理论和新思想都可以成为建筑学发展的可能性。在当前文化、经济都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发现建筑表皮化现象中为建筑学带来的一些实质性的发展作用。就拿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表皮上的发展来说,数字化正在不断催生着建筑表皮智能化,这些技术还需要长足的发展。但生活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些技术为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在消费社会,技术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更多承载了文化的含义。”另外,“建筑表皮自治”思想的产生,提出了建筑表皮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独立于构造、结构等体系而存在。这种思想的产生,必然影响到了建筑表皮新的维护和更新做法。我们拒绝商业环境引导下的建筑表皮化现象“唯我独尊”的做法,但我们也不否认这种现象的知识、文化、技术的积极意义。以一种合理的价值观来运用这些知识,可以为建筑学本身增光添彩。不少关于表皮的研究已经被运用到旧建筑改造、修缮中,这是一种为建筑注入新活力的做法。通过表皮的手法,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编织方法,覆盖在旧建筑表面,可以高效地解决建筑外观的更新问题,也为节约建设周期及建设费用提供了可能性。如果能仅仅采用表皮策略,就使得整个项目脱胎换骨,这何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呢?位于成都人民南路四段西侧的“红色年代”,原本是一座烂尾楼。在经由建筑师刘家琨着手设计改造之后,产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改造过程中,建筑师不对原来的立面做任何处理,而是保留了原来的砖墙和混凝土柱;裸露的表层不做任何处理,而是在外面做了横向编织的红色铝合金百叶,形成了一层新的表皮系统。新的表皮系统对管道线路起了遮蔽作用,适应了建筑改造后酒吧功能的需求,同时,铝合金百叶又使得光线对室内具有渗透作用。新的表皮系统不仅不会对建筑带来麻烦,还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另外,夜幕降临的时候,室内光线透过百叶射向室外,使得建筑外观精致美观。这样的表皮做法,虽然是通过表皮的手法,但却并不是只做“表皮”的事情。表皮只是一个介入点,其作用却是方方面面的,这才是表皮对于建筑更深层次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建筑都能成为像CCTV大楼(见图2)那样的地标性建筑,更不可能所有建筑都具有其纪念性,所以不应该所有建筑都通过“表皮”“呐喊”。即使是好的表皮,如果建筑本身不具备那么大的“发言权”,那么即使该建筑披上表皮进行“呐喊”,那也只是徒增混乱而已。 所以,对于建筑表皮而言,“标新立异”不应该是“表皮”的全部意义。我们除了在必要的时候利用建筑表皮或者建筑造型来彰显建筑之外,有时候也要想办法让表皮本身做到“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不一定是要标新立异,但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和创新。图2CCTV大楼有时候,建筑表皮本土化的做法,会让建筑收获不一样的美感和表现力。这种表现力不一定通过视觉冲击力来实现,而是通过本土化的文化认同来实现建筑给人的亲和力,并对人产生吸引力。建筑师崔凯设计的拉萨火车站(见图3)的建筑造型和建筑表皮就是一种建筑表皮本土化的处理方式。他利用藏区典型的层叠方式作为形式语言,对火车站入口处也做了这样的门楣,整个形式感与藏区门楣形式暗合。同时,借鉴了藏区独特的束柱支撑方式,对柱列做了类似束柱的处理,形成了庄严神圣的氛围。色彩上更是运用了藏区经典的建筑颜色——藏红和白色。使得当地人民在建筑上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气息。另外,外墙体厚重,配合连续的水平屋顶,这些都很好地做到了建筑地域性特色的实现和表达。另外,若对传统建筑语言进行现代化形式的处理,也能使得建筑表皮赏心悦目。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博物馆从色彩和形制上传承了地方特色,但材料和构图上则是现代感十足。正如《波普建筑》中所说:“其大众化的特点和象形语言的运用,可以直接引发大众的感观。”源自传统生活的形式语言,很容易就引起大众的感情,并使得建筑更为人们所喜爱。 作者:郑金海 中国建筑论文: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对中国建筑的启示 摘要:日本近代建筑发展曲折而多变,如今的日本已成为建筑强国,对于中国建筑发展很有参考意义,本文通过对日本近代建筑部分内容进行提炼,阐述日本如何结合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的东方营造之术的过程,并对中国建筑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近代建筑;文化转译力;意识形态;“黄金时代“;东方营造之术;本土设计 作者简介:李俍岑(1989.08-),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洪智勇(1990.07-),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引言 日本与中国自古一衣带水,古时大唐时期,中国最盛期的建筑与城市思想传入日本,奠定的系日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但是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屈辱历史中,茫茫中华大地战火连绵,经济、文化以至城市的建设发展大大退化甚至被破坏。而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大开国门,又因为大和民族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在大力学习西化的同时,完成了东方文化的西式转译,自1960年的10年经济奇迹一跃而入世界强国之列。虽然随后遭遇了泡沫经济,但其坚强的经济、文化基础还是非常厚实且底蕴深厚的。 1.主要内容 纵观日本的建筑与城市发展,除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外,可以观察到极强的文化转译力。亦是说,总能将很好的别国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符合日本本国的文化表达,而最终成为自己的成果。这一点和近代的中国有天壤之别。梁思成先生在东北大学建系的宗旨里描述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时说:“溯自欧化东渐,国人崇尚洋风。凡日用所需,无不以西洋为标准。自军舰枪炮,以至衣饰食品,靡不步人后尘。而我国营造之术亦惨于此时,堕入无知工匠手中。西式建筑因实用上之方便,极为国人所欢悦。然工匠之流,不知美丑,任意堆砌,将国人美之标准完全混乱。于是近数十年间,我国遂产生出一种所谓‘外国式’建筑。实则此种建筑作风,不惟在中国为外国式,恐在无论何国,皆为外国式也……”反观日本的文化学者们,往往会在深入了解此外国文化技术的背景后,做出与日本形态意识相符的作品来,几乎所有领域莫不如此。 在半年的研究生学习中,非常着迷于日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非常关注于这近半个世纪来的近展,日本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进行本国的设计营造的。抛开两国的恩怨与羁绊不谈,单从结果出发,且以为,日本文化的相当大程度来源于中华文明,当今的中国想要在这个生态时代之初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可以去向这位过去的弟子学习,并用来改善我们本国的文化建构和文明思想。 在接触学习日本设计文化发展之后,发现近代日本飞黄腾达的1960至1970这10年期间,是被称作“黄金时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奠定日本位列当今世界强国之一的根本所在。并且就是在这十年间,日本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新老交替的传递工作,也完成了西式建筑设计与规划思想在日本的日系转译工作,而完成这关键性的一步,与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相关。丹下健三,日本近代建筑之父,日本现代建筑的翘楚,第一位东方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老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通过一系列竞赛,开始奠定自己在日本与国际当代设计平台上的地位。他与他的同辈板仓准三等日本第二代现代建筑设计师,深受柯布西耶.密斯等当时现代建筑掌旗者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收到本国老一辈建筑师如村野藤吾.白井晟一等的影响,带着强大的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古老的东方营造之术,在黄金经济时期的背景下,完成了极高的设计思想与成果,为当今设计与规划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和极大的营养价值。 1960年,国际设计联盟(IDC)决定同年在东京举行大会,日本由建筑师学会挑起了这次盛会的大梁。丹下的同事浅田孝一,丹下的弟子黑川纪章,当时十分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川添登,还有年轻建筑师菊竹清训.大高正人.槙文彦一起,以新陈代谢派设计小组在这个国平台上集体登场,并于之后的10年中,做出了一些列建筑设计与城市探索的概念狂飙式的方案,虽然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最终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他们的全盛时期走向了乌托邦主义,但是这10年的种种思想鸣动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方案设计,深深影响了日本甚至世界的城市规划走向。 1970至今日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为世界建筑行业输出了大量人才,由此可见,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比中国近代建筑的历程,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建筑界的持续思考,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西方建筑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东方文化的执着坚守都功不可没。在中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应该研究日本优秀的建筑思想与城市文化,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本土设计的深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的文化与建筑发扬光大。 作者:李俍岑 洪智勇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第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依赖内部合同管理和细化的社会分工作来提高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筑企业逐渐开始使用第二种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来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2000年开始,第三种管理模式逐渐成了建筑企业的首选,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在这段转变过程中大量的建筑公司被淘汰,也有一些企业生存了下来。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在于处于管理模式转变期的这些公司不能适应新的工程管理模式,而那些生存下来的企业则在整个管理模式转变期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因此,中国建筑业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工程管理模式方面的变革引起和推动的。 1、研究工作和方法 1.1解释性案例研究 首先,笔者采用一种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苏、北京的一些建筑公司的案例。分析显示这些公司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期都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它们中的一些在第一次管理模式转变期也曾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在这个时期它们主要依赖内部合同管理方法和有限的社会分工细化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它们逐渐做大做强。之后第二次管理模式转变期来临,通过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和竞争,它们成功的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工程施工的效率。本世纪初到现在,这些企业又在第三次管理模式转变中生存下来,它们开始通过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来谋求更高的建设速度和更快的发展。 1.2经验性研究 分析过程中也使用了经验性研究方法。收集利用了上市建筑企业的公开数据。这些数据来自2453个上市建筑企业中的75个。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建筑行业间如此残酷的竞争下生存并壮大有两个主要影响因素。首先它们能在工程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快速适应并能充分利用新管理模式的优势使企业迅速发展。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常常使用兼并,收购和重组来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它们在细分的建筑市场的统治地位。 2、中国的第一次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改变 2.1内部合同化管理的改变 从1978年开始,中国尝试着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一个主要标志的土地出租的合约化管理机制,这种机制使中国农业获得了接近4倍的增长。之后,部分建筑企业也开始引入内部合同管理机制。鉴于这些企业取得的成功,中央部门开始要求在建筑行业全面推行这种管理机制。合同管理机制的采用是中国建筑业和项目管理方法从旧式计划经济向新式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主要改革措施。相关的法律、规章(国务院,1984)和文献(建筑经济,Vol.23,No.3,2008)(中国建筑信息,Vol.23,No.3,2008)能够证明在那段时间确实发生了这样的工程管理模式上的变革。 2.2社会分工的使用 调查发现社会分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也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次建筑管理模式改变中。当时的中国对市政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有大量的需求,这就要求建筑行业通过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提高行业建设效率来满足那个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这使得中国的建筑业开始由“小而全”向“大而精”转变。出现了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的公司,如房建公司,市政公司,交通工程公司等。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推行资质管理措施来推动建筑业的社会分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也应运而生。通过分析有关文献(中国建筑业发展轨迹和组织改革,2008)可以发现,这种细化的分工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利润,也有助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3、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第二次转变 3.1源自市场竞争的转变 一些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另一些则被无情的淘汰。幸存者们抓住机会扩大公司的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市场竞争引起了第二次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显然,市场竞争是令中国建筑业如此快发展的主要原因。尽管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消失,但其为国内建筑业在项目管理能力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3.2规模经济,变化产生的另一个动因 第二次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改变过程中,规模经济也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在这个时期几乎所有成功的建筑企业都从增加投资,扩大公司规模中获益。企业规模的扩大通常带来更多的市场利润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对一些世界排名靠前的中国建筑企业的研究数据(EngineeringNews-RecordCo,2012)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第三次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变革 中国在2005年宣布要建设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国家。但中国的建筑业早在2000年初就已开始了技术和管理创新之路。因为在市场经济和规模经济后,技术和管理创新成为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唯一有效的手段。事实上想实现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旦有了技术管理上的创新企业将在效益与生产力方面极大获益。2005至今,中央政府了多项措施来推动科技进步,这些措施有力的吸引着建筑企业着手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5、结论 过去的30年,中国建筑业在增产增效方面经历了三个主要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上的转变。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第三次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变革中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手段,因为中国正逐渐失去他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为了在日渐残酷的国内、国际建筑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建筑企业需要在工程组织,全局性项目管理,复杂项目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 作者:孙翔 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建筑工程管理处 中国建筑论文:中国建筑供热制冷的热泵系统研究及应用 (大连民族大学) 【摘要】热泵技术充分体现了暖通空调中能量循环利用的原则,避免了传统暖通空调系统中能源利用的单向性。与泵的原理类似,热泵技术以高品位能源作为驱动能量,补偿并提升低品位能源。由于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利用热源通常是低温热源,而采用热泵技术对于提高制热性能系数有所帮助,因而暖通空调系统是应用热泵技术的理想领域之一。通过热泵技术的有效利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高品位能源可以被大量的低温可再生能源代。通过热泵技术,储存于土壤、水源、空气的天然低品位能源或者源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废热就可以用于建筑物的供热制冷及热水提供。因此在中国暖通空调领域,热泵系统被广泛推广应用和研究发展,并且在系统的理论创新、实验研究、产品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本文回顾了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在用于建筑物供热制冷的热泵系统领域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热泵 供热制冷 研究应用 一、地表水热泵系统 (一)河水源热泵 对河水源热泵,陈等研究了河水源热泵在吉林省的应用,吴研究了重庆的河水源热泵工程。经过经济性分析,发现河水源热泵系统有更好的经济性。此外,吴荣华等通过对不同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效果的定量计算,直观清晰的论证了地表水源热泵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在换热器方面,吴荣华等开展了管式换热方式的特性研究,包括换热器的传热模型,阻力特性和经济分析。研究发现,初投资几乎是相同的,但是管式换热的传热性能的方法是更好的。具体方案如图6。 在实际工中,河水源热泵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宋应乾分析了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设计要求、系统选择、传热过程等,给出最优形式和距离以及冬季防冻措施。对于取水方案,包括新的取水构筑结构和能量转换排放系统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二)海水热泵系统 对海水源热泵的研究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天津大学李凤丽以秦皇岛一个别墅会所为例,分析了海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认为海水源热泵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李分析了海水热泵系统集中供热和冷却时的运行能耗,讨论了海水源热泵热量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新的经济环境评价方法(净环境成本法),并提供一个案例。 考虑到海水高腐蚀和其他特殊性,天津大学学者做了很多海水-乙二醇换热器的研究工作,包括选择合理的换热器结构形式、建立冬季冻结和不冻结两种数学模型,并做实验验证换热器模型。通过目标函数优化方法选择最低费用年值的换热器。 在实践中,海水源热泵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调查搜集了国内20多个海水源热泵系统,建立了一个基础数据库。此外,青岛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和其他高校比较了海水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的空调系统,认为海水源热泵系统在建筑节能运行方面更加有利。 针对系统运行后的海水腐蚀性、污垢沉积和其他特殊问题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腐措施。 二、污水源岜孟低 污水被视为热泵的可再生热源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废水含有大量的热能;②城市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水;③每天可利用的城市污水排放量都是基本稳定的;④废水温度低于夏季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冬季室外空气温度,而且在整个供冷供热季节里,废水温度波动很小。废水温度与地区、排放源和季节有关。相对于其他传统的热泵热源(地下水、地热、室外空气),在供暖季,废水从当地住宅排水系统排出时表现出相对高的温度(约10℃在哈尔滨,中国)。在夏天,城市排水系统的废水温度相对较低(约22℃在哈尔滨,中国)。因此,对于空调和热水系统来说,废水是一个很好的热源/热汇。 在80年代初,污水源热泵(SWHPs)被广泛应用在瑞典和挪威等北欧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污水源热泵因其相对高的能源利用率和环保效益收到广泛关注。 在我国,污水源热泵的使用和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但发展速度非常快。最初的研究工作是由尹军和他的同事们开展的。他们调查了污水源热泵在日本的应用,然后分析了我国的污水状况,论证了我国污水源热泵应用的可行性。之后,许多污水源热泵项目在国内兴起,包括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天津。这些区域的建筑在寒冷的冬天需要一个长期(≥4个月)供热。 (一)废水收集装置 两个问题应该解决WWSHPs的应用程序:一个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大尺寸污染物前必须清除污水流入换热器;另一种是,即使污水过滤废水收集装置,表面的污垢将存款浪费水(污水)热交换器经过长期运行,影响传热和WWSHPs反过来会导致较低的性能。鉴于WWSHPs的应用这两个问题,一些研究者WWSHPs过去十年是从事在中国发展的两种关键设备:(1)废水收集装置;(2)废水热交换器。 废水收集装置开发中国WWSHPs列出如下: 过滤器通过高速度与表面不断再生水:这个设备在中国开发。这项技术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进步发展的废水收集装置。当污水流经过滤器的四分之三的地区,大尺寸污染物之外的拦截过滤器,但污水经过过滤和进入半截室。滤波器的旋转,大尺寸污染物将四分之一的滤波器,因此他们可以刷新从表面的废水从过滤器的四分之一。 旋转半球形过滤废水收集装置:对于与以前单位的区别,这与半球形过滤设备设计,配合,污水管道的进口和出口是设计成斜椭圆管连接。这个设备可以避免短路的污水在进口和出口处标。 旋转套筒过滤废水收集装置:污水收集基于重力的设备。因此可以避免的温水和冷水混合吸入管和排出管的孔。 废水收集装置在开放类型: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循环,这个设备运行在普通的压力,因此,要求材料强度低。通过这个设备压降很小,这有助于减少水泵的负责人。因此可以节省运营成本。它可以避免动机密封的问题。 (二)浪费水热交换器 总的来说,目前使用的热交换器在WWSHPs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间接和直接。所有这些废水热交换器主要包括壳管式、板式和沉浸类型。在中国现有的热交换器或原型WWSHPs列出如下: 换热器清洗功能强劲冲洗:该热交换器是用于直接和淹没WWSHP系统。一个额外的水泵用于这个设备提供高压水喷水。高速水将注入管移除管的内表面上的污垢。每个管的入口附近的水射流旋转的中心轴旋转,因此,高速水可以_管。这个设备的功耗是高于其他种类的废水上述热交换器。 换热器污垢怜删除:小球混合废水中的碰撞传热表面的管,可以提高传热性能和消除管表面的污垢。 壳管式热交换器与去垢功能:这种换热器是用于直接和干膨胀WWSHP系统。螺旋轴穿过所有的挡板,可以手动旋转蒸发器外。轴的左端是支持轴承固定在蒸发器的左端。轴的右端通过一个密封轴承的右端固定到蒸发器,在蒸发器,手动旋转轮安装。螺母固定到每个独立挡板中间点,通过挡板连接到螺旋轴。因此,这些挡板可以移动水平两个方向的轴是手动旋转,和橡胶层的挡板可以刮掉管表面的污垢。 三、结论 在21世纪,热泵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为了解决能源问题,还要解决环境问题。如果时间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可以被视为第一个热泵发展的繁荣时期,能源效率成为重要的因为需求减少温室效应在21世纪。由于环境影响,热泵技术将体验第二个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HAVC的逻辑和绿色化。因此,近年来,应用热泵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已显示出一些新特性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个快速发展时期: (1)热泵加热和冷却系统的应用在民用建筑的建筑发展迅速。 (2)热泵系统的应用范围已从中小趋势公民(低于10000O)一些大型建筑集团(近一百万O)。 (3)GSHP的研究是基于实际项目的应用程序在中国,和在应用程序中探索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基础研究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不够的。 (4)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浅层地热能是一种资源,低温热源GSHP基于浅层地热能资源和浅层地热能资源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基于这一观点,GSHP的发展在中国被认为是过于乐观。 这些新的特点和问题将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因此,热泵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些基础理论的支持,它可以帮助寻求最优或更好的方法在中国开发热泵技术。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若干思考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在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更倡导实施民主管理和人本管理,主要阐述了当前教育背景下,提高中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和水平应该着重做好的几方面工作,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学校定位;人本化管理;民主管理;文化氛围 当前,中小学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吃苦,好逸恶劳的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学校教育管理不恰当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因此,不断提高和强化中小学教育管理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做好学校定位 学校定位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起点和标志,事关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事关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因此,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建议学校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首先,学校要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战略分析,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出学校的优势之处、劣势之处,未来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工作突破口,实现学校工作的创新,进而创建出理想的办学模式。 其次,学校要有长远清晰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之于学校,就有如心脏之于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灵魂作用,对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学校务必要理清办学理念,践行好办学理念,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和规范学校各项教育工作,这不仅是学校取得长足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每一位管理者的崇高追求。 二、实行人本化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学校开展教育工作一直所倡导的,在以人为本理念和模式之下,学校开展教育工作更注重把人作为着眼点,更关注教师的成长和进步,这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而在传统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往往习惯把教师单纯地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诉求、成长和发展,这无疑不利于对教师工作潜能的激发,不仅如此,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和环境之下,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更多地关注教师本身的成长,切实秉持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教师,根据教师本身状况和特点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力争使每一位教师不管是在专业技能方面,还是身心方面都能得到长足进步,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而推动学校取得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实行真正的民主管理 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学校更倡导实施民主化管理,更强调教师管理者职能的发挥,那么,要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化管理呢,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放下“家长式”的工作作风,走出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之中,真正把广大教师当做合作伙伴,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与教师进行深入、广泛的谈话和交往,这不但有助于教师找到工作的归属感,还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总之,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学校领导要切实作出积极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挖掘教师各方面潜能,唤醒教师主人翁意识,使教师不再被动地接受各种命令,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和适应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上质的飞跃。 四、积极在校园内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对中小学生身心成长所能发挥的益处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健康的、向上的、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能有效地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情操,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想方设法地在校园内部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努力改变自身以往只注重升学率和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陈旧观念,把更多的关注点和注意力投放在学校软实力的建造上来,积极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具体来讲,可采取如下举措:学校可请班主任老师组织在各自教室墙壁张贴一些名言警句,让同学们始终置身于这些充满启迪意味的语句之中。除此之外,学校还可经常组织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一些文化学者来校做讲座,或者定期组织进行校园作文大赛、演讲比赛等,这些都是营造文化氛围的有效举措之一。试想一下,当一个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师生又怎么会不受到陶冶和净化,自身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又怎会得不到提升,这都是校园文化氛围所能发挥的无形作用和力量,甚至可以说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老师反复的道德说教效果要更好、更持久。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做好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师等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努力,尤其是学校领导和老师,更要做出积极努力,一方面,要真正从头脑之中转变观念,认识到高质量的学校管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真正践行好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要秉持虚心的态度和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在这方面做得较为优秀的学校管理模式,以此推动促使学校获得长远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白草塬乡教育管理中心)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 社会发展对于教育体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国家支持,社会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依赖于政府政策,落后于社会发展,本身建设的不足也需要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在动力缺失、管理执行不到位,教师素养缺乏情况下,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教师素质建设,师资力量建设,提高物质保障;转变管理观念,发展现代化教育等方式使农村教育管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教育管理 改革 1 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 1.1 教育管理机制过多的依赖政府 政策对于农村教育有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意味着农村中小学教育相对于过去而言有了更好的政府支持和国家力量的保护。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育中的管理体制开始过多的依赖政府的力量,学校机构本身则忽略自身管理机制的建设,管理阶层对于教学管理也往往浅尝辄止,未做深层次的探究。学校管理机制的建设没有随着国家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依旧按照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教学活动,在发生问题时单纯的依照政府政策进行,使学校自身的管理机制效能不断地弱化,过多的依赖政府政策。 1.2 教育管理机制落后于社会发展 社会各界开始给予农村中小学教育更多的关注,不仅仅是对教育本身,还包含了教育领域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因此,教育管理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体制管理,还包含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道德,学生思想等。这对当下的中小学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做好教育本身的同时,加强对教学行为以及教学道德的建设,管理机制不再是单纯的约束机制,还有适应和沟通。而目前的状况是,我们仍然更加注重教育本身,忽略了教学活动中对教育造成影响的其他方面。 1.3 教育管理机制本身建设不足 农村教育,历来都是过多的遵守已有的制度,缺乏创新。现阶段的教育发展,则要求教育机构能有自身的特色,适应当地的教育情况,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发展适合当地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做出更多的尝试,不仅能够有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还要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中建设出的管理机制,才能适应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本身的教学情况相契合。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本身机制的建设就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没有自身创新的教学体制,对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就无从说起。 2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落后的原因 2.1 社会保障导致管理层动力缺失 社会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投注更多的力量予以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政府保障在帮助中小学教育更快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降低了对于中小学教育机构的责任。相对于以往的考试成绩考核、升学率考核而言,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少了许多考核方面的硬性指标,给了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大的宽松度和自由度,相对的教育者也缺少了很多动力。基于这样的不正确认知,使学校管理层缺乏以往争优创先的动力,对自身工作有了一定的心里松懈。 2.2 师资流失导致管理机制难以执行 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业内条件艰苦的代名词。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农村教育中,师资力量总处于不成熟状态,好的教师流失,新进教师经验缺乏。管理阶层的管理也往往偏离原有的轨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 教师队伍自身素养不足 教育本身就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即教书、育人,即是说教育的过程中教会知识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做人的知识。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有着良好的素养可以担负教书育人这样一个责任。教育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尤其中小学生更是塑造个人性格的关键时刻,教师的教育尤为重要,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有着良好的自身素养。未经素质考核的教师,影响的不仅是自身的教育工作,他在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的还有自身的不良习惯。 3 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建设的对策 3.1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教师素质建设 教育管理体制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进步,农村中小学教育更应该加快自身的转变,转变以前的固守模式,学习城市先进管理机制。农村教育体系应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灵活改进教育方式,正确应对当下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在管理机制中注重创新,注重对于政府保障政策的适应,使教育管理与政府政策有机结合。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人员素质教育,建立完整的教师考核体系,使教师能够在教书的同时发挥育人的作用,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道德培训,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 3.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物质保障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保证农村教师能够在任教期满后有良好的晋升渠道。对于农村教师队伍,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优秀教师的留用,通过对农村教师的物质保障,使农村教师能够在山区安心任教。将农村教师工资发放作出统一规定,尽量缩小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差别,建立贫困地区教师待遇的公正保障体系,监督各级地方财政,及时兑现广大农村教师的津补贴和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采取先培养部分业务骨干,带动其他教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以调动全体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中去,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大批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3 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发展现代化教育 农村中小学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转换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人们的束缚,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新的教育环境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树立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教学管理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当下的教育应该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在改革管理理念的同时,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方面可以请求政府支持,更换教育物资,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物质条件,争取发展现代化的科学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科技与教学知识相结合,给学生更为先进的,与社会接洽的知识。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初探 摘 要: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认识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改善现状。 关键词: 西部农村 中小学教育 管理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克服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不利条件,发展壮大了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西部地区农村中小教育现状。 一、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视与分析西部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助于推动西部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前进。西部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中最大的难题是师资短缺、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效益不高和教育质量不高。事实上,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制约农村学校的发展外,校园管理的滞后也是阻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教育政策上的问题。 国家、省、市、县对农村学校投入严重不足,在农村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学校的教室极其简陋,课桌椅破旧不堪,教学条件极其落后,经费的短缺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目前,特别在西部贫困地区,县、乡级财政非常困难,无力为农村中小学拨付教育经费,就使得这些学校的发展停滞不前,实行校本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等美好期盼都是很难实现的。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按学校学生人数拨给,所拨经费仅能维持学校的基本开支,对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场地和器材条件的改善,则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条件的要求。造成了学校在环境设施条件不足的条件下,学生多,班额大,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费力,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不佳。 (二)校长的责任和权力不明确,工作中信心不足,办学没有自主性。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人事制度改革和新课改,虚的多、实的少。从社会角度看,学校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亮点。但是,从当前的实际看,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长长期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学校基本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更没有制订较为长远的发展规划。校长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角色。这种善不仅严重抑制了校长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而且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性,造成了惰性心理。已经不习惯对教育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对关乎国计民生的教育事业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低下。 由于西部农村中小学大多处于交通闭塞,生存条件较差的地方,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加之受当地方言、宗教的影响,使得农村教师的起点不高。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责任心差。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差,生活比较艰苦,很多教师难以安心工作而外流。如此频繁的教师流动使农村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配备不齐、学校规模小,最终导致农村学校的教科研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还有一些农村教师既没有图书资料,又没有现代网络,有的只是自己在学校读书时所掌握的一些知识和在工作岗位上自己摸索出的一些教育教学技能,而外出学习、参加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在农村中小学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科学教育也就一直是与人文精神分离的。在如此孤立的科学教育环境中,学生自然就没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这些都使得农村学校整体上师资缺乏、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对广大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改变过去的教师课堂专业生活方式。并且,还特别提出,中小学教师要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反思中进步,从而有效地提高专业化水平。在西部农村中小学由于贫困地区教师观念陈旧、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师积极性不高,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学校经费紧张,教学设施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尽管教师也参加过各种新课程培训,但面对新教材,如何实施新课程新课标,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相关课程没有开设,没有走出自己的路,改革效果微乎其微。许多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形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对所学的知识不求甚解,一离开书本便一片茫然,无所适从。再加上学校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总是以考分、升学的人数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管理的业绩,并未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学生和肯定学生。 (五)校风、学风存在的问题。 一些学校的少数教师存在一种极不负责任的现象,如与某位学生要好,所以即使该生没有参加考试或不及格,都能取得好成绩,或者,为了不想出补考卷而让班上所有同学全部通过。一些学校的一些科目的教师奇缺,加之教师待遇低,导致心理失衡,教师难以集中精力在教学上。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职业培训和学历的提高。教师的不安定影响了学生的不安定。由于好的学生流失留下的绝大多数是多少有些问题的学生,没有一部分好的学生带动这些问题学生,全靠教师教育,真的太难了。厌学的学生不断增加,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上有睡觉、聊天现象,自习的效率不高,临考突击。这势必影响校风,学生自学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靠惯性学习,围绕考试学习,课余时间利用率不高。学习价值观念不正确,表现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心情浮躁,动力不足,不少学生根本不在乎成绩的好坏,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面,个别班级不团结,搞小团体,班风、寝风不正。经常打架,出风头,打烂门窗,甚至殴打教师等现象时时发生,这种现象严重地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二、改善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和省加大对西部农村学校的财政支持。 要想切实推进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提高西部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政策就必须向西部农村学校倾斜,给落后地区适当的照顾,加大教育专项资金的数额,这样才可能逐步缩小地区教育投入差距,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中小学的症结。 (二)校长要明确职责,超越自我。 校长首先要明确自身职责,端正办学思想,顺应时势,与时俱进,承担起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结构,推进教育发展的历史任务。校长必须针对当前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的实际情况,寻找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坚持用创新精神和创新办法解决学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校长的思想是否领先,观念是否超前,方法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大事。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果敢地占领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引导教育新理念,实践教育新思想,探索教育新方法,总结教育新经验。主动站在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办出学校特色。 (三)善待教师,稳定教师队伍。 教育行政机关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制定出合理的办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学内部来看,教学效率取决于师生互动的实际效果,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贯彻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由于贫困地区不仅引进教师困难,而且现有教师的外流严重,造成教师严重缺失,且教师合格率较低。这是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的一大障碍,必须加以解决。所以,当地行政机关对教师的调节应该有一个宏观调控,应以有利于学校发展为前提。要以一种再穷也不能穷了教师的精神稳定教师队伍。教师的流失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学校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发挥继续教育在教研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只有上下同心,才能解决贫困地区面临的困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有关部门也应以特殊的政策搞好贫困地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四)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为了使课改不遭遇难堪,为了我们花大力气取得的成果不至于付诸东流,为了巩固成果,针对西部农村中小学实际,还要特别注意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这样既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爱国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为国家培养多方面的有用人才。另外,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也可以积极吸收社会多方面的资金,加盖校舍,改造薄弱学校,解决部分学校班额过于庞大的问题,从而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助力。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实际决策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活动中认真听了路杰博士的关于“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的讲座,深有感触。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给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现在,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粗犷型、经验型的常规管理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精细化、制度化、人文化的管理模式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出来,学校管理者英明的决策是一所学校提升自己管理决策水平和效率的法宝。 然而今天,当我们从教育管理的“知识”中走出,用实践来检验学校管理实效的时候,依然会感受到前行路上脚下的羁绊:过多的制度刚性管理使校园到处充满“压抑”;教师、学生在这样的学校管理环境中得不到真正创造性的发展;过多的激励性管理,使得学校也呈现“耐药性”;一次次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究竟如何在新时期使学校管理在三年发展规划的导航下科学民主规范地运行呢? 一、决策应有前瞻性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掌舵人。在新课改的盛行之下,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校长对“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管理进行超前思考,应创新思维,创新工作。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要看教学质量和参与各种活动的成绩的高低;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更多的是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最常见的就是看所教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学科调研中,平均分位居年级组第几。殊不知,班级学生水平良莠不齐,一个教师能上好一堂课,如若课后不去补缺补差,让班中学困生赶上“大部队”,那么他班级的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再加上班上还有为数不多的“特殊学生”,所谓的智障生,在他身上花了再多的工夫也不见其效,班级平均分因此而位居后列,你难道能说该老师的教学水平低吗?那么,校领导在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中,如何创新思维呢?首先向通过各种平台的学习培训转变全体教师的“唯分数论”的质量观、课堂教学行为。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抓好教师的课前备课,拓展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切实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其次,将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立足学生发展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提倡少先队多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活跃学生身心,为施展学生的才能搭建平台。 二、决策应有现实性 校长要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育人氛围。在学校经济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想方设法借助外力筹资谋求学校的发展。可以利用教师节、儿童节等邀请乡干部、村书记,以及一些企业的有识之士一起参加学校的庆典活动联谊活动,既增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感情,又提高了学校在当地的影响力,还可以使学校经济困难在某种意义上得到缓解,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再者,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是维系管理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如果有了违反制度的行为,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但是,从人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又需要审视制度给管理对象带来的“伤害”,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人性难免会有冲突。那如何解决过程中的矛盾呢?首先要从制定制度的目的考虑,制度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发展人”,而不是为了“管人”。因此,许多限制教师和学生能力发展、无视“人性”的制度都应该在摒弃之列,而是否有利于学生、教师的发展的制度应该是首选目标;其次,制度的建立过程很重要,尤其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制度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教师对制度的认同和接受的起点,而且教师的参与,可以使制度更加适应校情,趋向科学,减少因制度执行而给教师所带来的伤害;最后,要特别重视“刚性”制度的补救措施,这种补救是为了使工作更加透明化。 我们学校针对教师的请假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病假都要和奖金、月考核挂钩。制度颁布之后,迟到、早退的现象大为减少,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女教师刚生完孩子,每天都要回家喂奶,每天来来去去十分劳累,时间一长,人明显感到精力不足;有的教师病了也不请假,硬撑着。于是,我们对考勤制度进行了一些修改,对那些体弱多病,家有老人、幼儿,以及中考、高考孩子的教师区别对待。这样,虽然在考勤上“软”了,但在“人性”上却“硬”了,教师也工作得更努力了。 三、决策应注重引领 在学校管理中,或大或小的决策散落在师生员工的相互关系中,散见于学校教学活动中。 首先是感情的引领。我们一再强调要对学生倾注爱,但我们有时根本没有关心过教职工,“工作的冷漠”带来了“教育的冷漠”。于是,我们将对教职工的感情投入作为教师对学生付出“爱”的基石。每逢教师喜事临门,校领导亲自上门祝贺;教师病了,及时探望;生日到了,学校行政则为教师呈上一个精美的蛋糕以表祝贺;每逢传统节日,学校德育办组织每位学生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父母、送给教师等。这些不起眼的感情投入却给了教师极大的触动,让人性深处的情感进一步显现,他们对学生的爱也油然而生,学校的人文关怀意识进一步增强。 其次是文化内涵的引领。在学校管理中,要把简单的事做彻底,把平淡的事做经典。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第一要素是信念、价值,它像一条无形的思想河流,引导着师生的“行为之水”流向社会的“大海”。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秀的学校展现自身能力、品位和价值的,不是靠宣扬自己的成绩,而是靠具有感染力的教育细节。引领是一种示范,但不是一种追随。在学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在校园文化建构上,让师生共同参与,是使校园文化“与生活接触、与文明对话、与创造沟通、与细节相随”,实践也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四、决策要蕴涵期望 传说古希腊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雕像,在他热忱的期望下,塑像成了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对此心理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森也做了的著名心理学实验,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启迪我们:人只有在期待中,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动机,才能自加压力、敢于进取。 五、决策应有时效性 虽说好事多磨,但如果一个领导在工作中该作出决策的时候犹豫不决,就会降低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威望。决策应考虑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和想法,公平公正民主。 总之,在学校管理的决策过程中,必须全方位统筹制定各级管理目标,不断优化工作步骤,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情,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实现优质教学。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对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摘 要: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教育管理对确立正确办学方向,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搞好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成为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就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原来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本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准新的立足点,创新教育管理理念,以此来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 一、“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理念 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应该给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在教学的常规管理中加入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只有真正感受到关心和温暖的教师,才可以把这份感受传递到学生的身上,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获取更多所需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其实,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不仅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所以,想要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就必须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参与到学校教育的管理工作中来,打破以前传统的单一的、封闭式工作局面,开放管理的策略,和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的、广泛的交流,以此来不断地完善教育管理的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中小学教育管理产生质的飞跃。 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和促进人才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但是一些学校往往只是注重升学率和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但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创设更多的开放和宽松的交流空间,还可以让学校内每一处都充满着书卷气息,体现一种文化的追求,这样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陶冶师生的心灵,培养师生高尚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想要做好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并且不断地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师生养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从而推进学校稳定、健康地发展。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探讨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 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思想之所以被教育管理界广泛接纳,是因为它们有助于解决由于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越来越官僚主义所造成的问题。同时,教育组织的进一步专门化及其在规模上的扩大、教育活动的复杂化都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在处理有关事物的过程中应更加依靠教师的合作和专业知识,而民主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两者的确都提供了一些重新分配决策责任,以及帮助教育管理人员更好地同教师一道工作的方法。这种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实际管理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然而,这种理论被行为科学论者片面强调其作用,夸大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有效性,其片面性显得更加突出。加之制约人的组织行为的因素相当复杂,单靠某一种理论予以科学的把握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寻求多种理论的整合使教育管理理论趋于完善便成了人们继续奋斗的目标。 1 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 在西方国家,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突变理论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一种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开放系统管理理论开始受到管理界的欢迎,并引入教育管理,可以视为教育管理理论走向融合的发端。即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主流理论导向。 在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我们学习西方管理理论,无论是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还是以行为主义为导向的,都是为了消化、吸收。根据对以上三种教育管理理论的分析,我认为必须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管理理论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把现代的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既不妄自菲薄,盲目崇拜,也不全盘否定,大加讨伐。 2 我国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可能,政府对教育的管理职能必须作相应的转化,即由适应计划经济的教育管理职能转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管理职能。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其目标应从无所不包的全面管理向有选择的管理转化,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从过程管理为主转向目标管理,从行政方法为主转向法律、行政并行,从短期管理为主转向中、长期管理,从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 2.1 教育立法。我国当前应强调教育立法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的精神,抓紧完善教育法制,并使其正常运转。这是使教育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一环。 2.2 保障经费。要举办公共教育事业必须有经费保障,义务教育不能指望急功近利的市场机制去养育自己,政府必须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让中小学校走入市场,兼营企业活动以求自救,是与近代文明赖以建立的分工相违背的,不利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努力保证教育经费到位,并逐渐有所增加。 2.3 督导评估。督导制度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由当地政府聘请上级和本级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教育督导(或称特聘督学),使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视察活动与教育督导结合起来,以增强教育督导的力量,提高督导机构的权威。督学方面应加强评估,建立包括教育质量评估在内的教育评估体系,形成办学水平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做到规范化。 3 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1 奉献与收益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不均衡。我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过度强调了奉献精神,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但其劳动被无偿占有或者不被他人认可或者这种劳动不能保证自己养家糊口,不能赢得社会尊重,不能换来社会声誉和地位;虽然有《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保障教师权益,但实际上教师权益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学校规章制度多如牛毛,突出强调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管理和控制,基本未能兼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行使权力,如何发挥工作主动性。 3.2 工作负荷超重,工资待遇低或者不落实。据笔者所知,各地的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尤其是中学教师。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和来自于家长、学生、领导、同事等方面的压力,给教师身心造成了极大损害,相当比例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有关部门规定教师工资待遇不应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是往往未予落实,甚至有拖欠教师工资甚至无端克扣教师福利的现象,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3.3 竞争机制不公,人才流动受限。由于行业性质的特殊性所决定,大多数教师在晋级晋职和提拔任用方面多受限制,在职称评定、职务任用、荣誉授予、岗位安排、津贴发放等方面,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细则,留有太大的弹性空间,缺乏公开公正和透明的机制,从而导致竞争机制不公;在人才流动方面,当前各地常常采用拒发公函、扣压文凭、扣压档案、扣发工资奖金等行政手段,阻挠正常的人才流动。其结果要么使部分教师非正常离职给他们在新单位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要么使部分教师屈于压力心怀不满地滞留原地,消极懈怠地应对工作,当然也就不会有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的激情。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妥善处理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与过渡的思考 【摘 要】如何做好七年级的班主任,我认为主要从摸清新生情况;疏导其心理,避免一些因人格未发育完全而做出的错误决定;在此基础上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教育;疏导;心理;良好习惯 对于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可谓一个不小的人生转折点。面对新增的学科,面对陌生的老师,面对和小学迥然有别的初中生活,他们往往会感到既新鲜又紧张,甚至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尽快消除学生的困惑和苦恼,就成为七年级班主任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妥善处理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与过渡,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结合自己近一年的教育实践,我以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摸清脉搏,了解新生情况 班主任老师最好在新生入学前进行家访,了解情况,积极主动地争得家长、学生的支持。通过交谈,班主任可以大概了解新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个性兴趣、交友范围、健康状况及家教方式等,获得第一手材料。同时,班主任还要对新生材料静心翻阅,仔细分析,以期对每个新生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另外,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还有必要对新生材料理出头绪,进行归纳整理:(1)班级男女生人数比例;(2)新生家庭成员基本情况;(3)新生各科入学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4)新生中曾担任队、班干部人数比例;(5)新生中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人数比例,班内是否有患严重疾病的新生。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归类分析,可以大致了解班级新生的整体素质构成。当然,有些情况不一定能从新生材料中反映出来,需要在新生入学后再调查了解。 总之,新学期开始后,班主任要争取通过多种途径,尽快摸清新生情况,以利于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进行班级建设。 二、疏导心理 我曾对七年级的新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初中生活抱有畏难心理,怀恋过去的小学生活。这两种消极心理已成为七年级的新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必须引起班主任老师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新生生活方方面面的不适应所致。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老师对学生也照顾得多,管理得严。中学则要求对学生的照顾和外控相对减少,老师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从“抱着走”到“自己走”,中小学的这种差异使学生很难立刻适应。他们常常喜欢将现在老师的教学手段、工作方法、人格形象等同过去老师相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拒绝接受新老师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新的初中生活抱着一种畏难的态度,不够自信和乐观,很难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要化解学生的消极心理,我认为应该抓好几个“第一”。 1.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班主任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将直接关系到新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可你、接受你。因此,班主任应该以平等、谦和、真诚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真心真情缩短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我拿到学生档案后,仔细阅读,摘录每位同学的特长、爱好、曾获的奖励。并且,对照照片记住每一个学生的相貌,在他们报到的第一天我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说出他们的特长,学生们既惊讶,又感到温暖,这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很快就接受了我。同时,自我介绍要富有新意,不落俗套,语言简练;服装的穿着要简洁、大方,而又不失时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新生的喜欢。总之,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力争唤起新生的“似曾相识”之感,在其心目中留下自己可亲可敬的第一印象。 2.充分准备好第一次献艺会。为增强新生对班级生活的热情,增强新生的集体意识,同时增进他们的了解和彼此的欣赏,在班内形成一个较为和谐的人际氛围,新学期开始后,班主任要着手组织好第一次献艺会,给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献艺会可采取推荐和自我报名的方式,班主任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要鼓励胆小内向的学生参加,力争人人参与,个个献艺。 3.组织好第一次集体活动。集体活动的组织是班主任管理、协调、组织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赢得学生钦佩的一次良机。如果我进入一个学校后,一定会好好利用学生的第一次大型集体活动,一般学生的第一次大型集体活动就是运动会。赛前,我会根据学生的特长动员他们展示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为集体争光,做好报名工作;比赛时我做好班级纪律管理和后勤工作,和学生一起为运动员加油、呐喊。我的行动鼓舞了学生们的斗志,他们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最后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广播操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运动会结束后,我趁热打铁召开庆功会,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感到这个班集体的优势所在,从而更热爱这个集体。 4.上好第一堂课。七年级的班主任的第一堂课,重要的不是讲授课文内容,而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初中和小学相比,在教学上存在着很多差异,如初中教材重复少、进度快、难度大,教法上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及思维能力,班主任可在第一堂课上向学生讲明这一点,使其在心理上为适应初中教学做好准备。同时,为打消学生对初中学习的畏难情绪,班主任可向学生介绍初中各门学科的内容、特点,告诉他们只要方法得当、刻苦勤奋,将会领略到比小学更为广阔、更为瑰丽的知识风光,力争唤起学生对初中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能够学好的信心。并结合我的政治课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帮他们分析了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告诉他们这是很正常的,不用慌,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会慢慢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5.处理好第一个偶发事件。偶发事件即预想之外、偶然发生的事件。比如,课堂上个别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怪问题,使老师难以回答;个别学生因一点小摩擦突然争执起来甚至拳脚相加,影响教学正常进行;个别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无理顶撞等。新学期出现了第一个偶发事件,作为七年级的新生,他们特别关注班主任对事件的态度,希望能以此来评判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人格修养、心理素质等。假如班主任只是一味地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训斥,不仅影响到事件本身的妥善处理,更重要的是影响到班主任自身的形象,不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面对新学期的第一个偶发事件,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激动,不发火,同时使学生冷静下来;其次要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事件产生原因及发展过程;然后本着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的原则,正确妥善地处理。 面对这群心理上尚未“断乳”,又有一定独立意识的七年级新生,班主任不仅应是一位有着高超驾驭艺术的组织者,同时还应是一位高明的心理医生。我以为,抓好上述几个第一,仅是有效化解学生消极心理的第一步。此外,班主任还要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来继续巩固学生已初步建立起来的稳定健康的情绪,为其平稳度过初中时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培养习惯 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曾经指出,他不是在什么大学,而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告诉人们:“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段话用最朴素的语言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位科学家所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人们从小就应该养成的品德、态度和习惯,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可忽视这些“最重要的东西”。七年级学生处于小学和初中的过渡时期,他们在小学已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还未达到中学教育管理的标准,不少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摆脱不良习惯对其成长的影响,适应初中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七年级班主任进行衔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1.优化环境。实质上就是造成一种从严要求、自觉律己的氛围。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陶冶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有着良好风气的班级,能造就一大批习惯良好、品质优良的学生,反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有责任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1)利用班会的时间,要求学生树立自己的座右铭,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家里,学生天天能看到自己的座右铭,无形中也能起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作用。 (2)制订班规。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他们认真讨论,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将其打印出来,人手一分,并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使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班规实行记分制,违反班规要扣分,好人好事要加分。学期末进行评比,发奖,评出各项标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2.行为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置于严格的行为训练中,需要老师严格要求与督促,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并在大脑中形成“动力定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学生不懂得珍惜时间,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乱打乱闹中;有的学生个人生活没有条理,书桌、书名乱糟糟;有的学生只向本班老师打招呼,见了其他老师则目不斜视地擦肩而过……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利用班会时间有计划地设计了行为习惯训练课,内容如:怎样使自己的仪表整洁、举止得体;怎样收拾课桌、书包;怎样做值日等。老师讲授示范,学生反复训练。我们还采用表演的方式,学生编相声、小品,利用教材编成课本剧,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这些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七年级作为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时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管理得当,衔接合理,学生就会平稳过渡,健康成长。否则,学生就会陷入茫然、迷惑,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走,难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聪明才智,也给老师的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因此,每一位初中班主任都要悉心钻研,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学生迈好初中第一步,走好人生的一大步。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 摘要: 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课程理念其 所倡导的观念、行为上的诸多转变不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这一层面,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必 须 选准新的立足点,本着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促进 “人、校”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实施民主管理、“人本管理”,营 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构建“绿色”管理制度,为课改的实施扫清障碍。 关键词:课改;学校管理;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观念、行为上的诸多转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这一层面, 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为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没有与之相应的管理理念、管理行 为的支撑与保障,新课程的实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名副其实。 从一些工作现象的分析反思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已经明显滞后,管理问 题瞬时凸现出来。如:重制度忽视人文关怀,重经验忽视方法创新,重硬件忽视软件建设, 重形式忽视管理实质等等。对照新的课程理念,就会发现我们在管理中有很多陈规陋习,如 果不加以调整、改变,势必制约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学校的发展,甚至教育的发展,危害不言 而喻。可以说,新课程让学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新课程所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管理者必须 本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促进“人、校”共同发展 的根本宗旨,选准新的立足点,赋予管理新的内涵,创造管理新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 层次和管理效能, 为课改的实施扫清障碍,保驾护航。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的学校管理应亟待关注如下问题 :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 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 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 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学校追求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 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明确了 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 性。 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 考 、整合分析。这包括三个方面:(1)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对人 才培 养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 所在社区的发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观趋势。所谓“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 这个道理。(2)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即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 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3)遵 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然后,根据这些实际状况,采用“SWOT 策 略 分析法”,从S(优势)、W(劣势)、O(机遇)和T(威胁)四个方面对学校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从 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创建理想的办学模式。其次要厘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 学校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 帅学校的各 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 学层次高低的标尺。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 。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 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 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 、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 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 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 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 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 封闭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 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 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 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 要前 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 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 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 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即把教师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 全面地关注教师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教师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 的培养水平上。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 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难理解“ 立足于发现、致力于培养”该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 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如何根据 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 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尤其在课改的起始阶段,管理者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研究型教师 的培养、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技能培养等等,都需要 一个一个地去攻破,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教师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 升。 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 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 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受一定的认识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虽说这也 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仅强调物质建设未免有些偏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应在建立学习 型组织、建设学习化校园上多做文章,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开 设丰富多彩的论坛、辩论会、信息会等,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学术气、书卷气,体 现出一种文化追求,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氛 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需要几代的管理者 和广大教师共同为之努力奋斗,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绿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种常规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全 面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旧的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学校管 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重建管理制度应体现“绿色”宗旨。所谓“绿色”宗旨,意指新课程下的管理 制度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想,立足于催人奋进、共求发展这样的主题,要充满生命的活力 。 具体说,有两层含义:一要“新”。即总体上要符合时代精神和课改的指导思想,要体 现学校的管理意图,引导、矫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充分 发挥制度管理的导向功能。二要“活”。即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可随时根据形势变化以及实 际状况进行微调,同时还不束缚人的手脚,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 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功能。 总之,重建制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 和要求,取得目标上的认同,本着促进人、发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观念、行为上的诸多转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这一层面,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为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没有与之相应的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的支撑与保障,新课程的实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名副其实。可以说,新课程让学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所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学校管理应亟待关注如下问题: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分析。这包括三个方面:(1)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洞察宏观趋势。(2)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3)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其次要理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学校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尺。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足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即把教师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教师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教师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的培养水平上。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 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应在建立学习型校园上多做文章,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论坛、辩论会、信息会等,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学术气、书卷气,体现出一种文化追求,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需要几代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共同为之努力奋斗。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绿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种常规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旧的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重建管理制度应体现“绿色”宗旨。所谓“绿色”宗旨,意指新课程下的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想,立足于催人奋进、共求发展这样的主题,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具体说,有两层含义:一要“新”。即总体上要符合时代精神和课改的指导思想,要体现学校的管理意图,引导、矫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导向功能。二要“活”。即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可随时根据形势变化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微调,同时还不束缚人的手脚,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功能。 总之,重建制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目标上的认同,本着促进人、发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实际决策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本文着手于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实践决策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情况及重要因素,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结合中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实际决策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以此为今后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管理决策;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可知,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已经成为当代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社会环境下,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应当更加注重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制度化、精细化与人文化管理模式,作为管理者应当更注重每一项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使管理决策成为今后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支持与依靠。本文主要对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实际决策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探究,以此为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合理化参考。 一、中小学教育管理决策应注重时效性 中小学的教育管理者在实际决策阶段,首先应充分认识决策的重要性,针对中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应开展教学创新和优化活动,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在今后的中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在设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管理决策的时效性,以此促进管理决策在实施阶段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师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教学实践当中。 浙江省裘村镇在2014年3月的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针对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制定了《优化教育管理的有效决策》,并且在实施教育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充分提升了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促使教育管理工作在相应的实施阶段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动机,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取心与学习主动性。例如,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制定教育决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现阶段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以新课改教育创新理念作为参考,在制定教育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全方位统筹制定年级、班级的管理目标,将中小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现阶段教育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充分重视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步骤,做好各教学项目的决策设计工作,使教育管理决策在实施过程中能提高教学工作者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乡镇的办学水平,实现优质化的中小学教育管理。 二、中小学教育管理决策应注重引领性 在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或大或小的决策项目散落在师生员工的相互关系当中,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已经逐步成为教学研究单位及教育管理者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今后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决策应当更加注重引领性,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实现各个教育管理环节的引领,以此提升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教育管理者在设计教育管理决策时,首先应当注重教育情感方面的引领。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应当建立在相互关爱、彼此关心的环境基础上,教育工作者更需要与学生培养和维系必要的情感纽带,以感情投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阶段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例如,每逢教师喜事临门,教育管理者可以上门祝贺,给予教学工作者充分的关怀;每逢传统节日,教育管理者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制作贺卡,将贺卡作为送给教师与家长的礼物,通过这些不起眼的感情投入充分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底蕴,深化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文关怀意识,充分提升乡镇层级的整体教育质量。同时,教育管理者还应充分重视文化内涵的引领工作,在设计教育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将全镇核心文化内容作为管理决策的核心,以文化内涵推动全镇教育工作的发展,促使全镇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文化氛围当中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促使中小学教育管理决策在落实阶段能够更接地气地收获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中小学教育管理决策应具有现实性 中小学教育要想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与育人氛围。教育管理者在设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更应该充分认识到管理决策的重要意义,针对中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促使中小学教育管理决策具有更高的现实性,从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角度进行思考,以切实有效的处理和优化方法,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 教育管理者在优化和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师节、儿童节等重要的节日,邀请区域环境内先进的教学工作者或领导干部来校进行讲演,通过现实性的文化宣传与教育管理理念传播活动,促使乡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充分提升乡镇教育管理工作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同时,教育管理者还可以邀请一些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参加学校的庆典活动,举办联谊活动,以此增进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感情交流,充分提高本乡镇在区域环境内的影响力,促使乡镇在教育管理决策的实施环节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充分实现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现实性与科学性。再次,现实性的教育管理决策能够维系全镇教育的运行与发展,是保障教育创新和改革的重要因素。教育管理者在设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还应该从教师的管理角度出发,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制度,采取刚性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充分促进教育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 四、中小学教育管理决策应具有前瞻性 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设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乡镇今后的创新性发展和优化情况,就乡镇现阶段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总结和设计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管理决策,以此提升乡镇教育管理的整体效果。 在创设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管理决策时,乡镇教育管理者应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学生和教师减负增效,通过创新思维,创新工作的方式,使乡镇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充分体现出前瞻性。衡量一个乡镇以及学校办学教育的好坏,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该镇、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学质量又与教育管理工作息息相关,通过创设具有前瞻性思考的教育管理决策,始终坚持在顶层设计的背景下按部就班地实施创新措施,乡镇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将会随之得到提升,学生在更加贴合自身需要以及教育改革要求的优化教育模式中,也将会获得综合素质水平及学习成绩的显著提升。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理应通过各种平台的学习培训活动来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促使教师在授课环节能够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其次,乡镇教育管理者还应前瞻性地在本镇内培养和转变教师“唯分数论”的传统思维模式,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促使学生能够在优化教育模式中更加活跃地投身于学习活动当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理应充分加强对管理决策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实际行动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的整体质量,为乡镇学校高规格布局的创新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建设新农村需要人才,而人才最终又要靠教育来培养,农村中小学在农村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缺乏柔性管理、教学资金短缺、管理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只有通过梳理科学管理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过程管理等措施,才能切实解决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管理困境;管理理念;教学改革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广大农村地区青少年的教育培养责任。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关注逐渐提升,在资源投入上力度逐渐不断加大,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学质量和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就目前农村中小学管理发展水平来看,与城镇中小学存在较大差距,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因此,对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升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管理面临的问题 1.缺乏自主权和灵活性。农村中小学受地方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绝对领导,上级部门对学校的人事权、财政权和教育教学权的集中,导致了学校管理自主权的缺失,使得校长负责制在农村中小学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缺乏柔性管理。农村中小学的管理大都采用刚性管理。一方面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缺乏弹性;另一方面,忽视对教职员工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管理缺乏柔性。这种刚性的管理方式容易使广大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严重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主要靠地方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财政支持,但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不畅,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供给先天不足;有限的财力、物力再经过上级的统筹安排、权衡分配,落实到农村中小学,可供其支配的教育经费杯水车薪。学校管理资源的稀缺,导致办学条件的改善就显得举步维艰,严重影响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4.教育理念落后。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的发展,而且还要时时关注他们没有成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农村中学教育条件差、教育观念落后,学校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高度重视,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二、农村中小学的有效管理策略 1.树立科学教育管理理念 (1)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科学化是当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一是管理观念的科学化;二是领导班子结构的最优化;三是机构设置效率化;四是决策的科学化。 (2)民主化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民主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人性化是中小学管理的根本,即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在日常教育及管理中真正做到相信、尊重、理解学生和教师,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情为主、情理相融,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2.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1)提高教学过程优化水平,促成有效教学。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不只是精心备课,不只是关注怎样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提高素质,还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状态,使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角色,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2)推行弹性教学模式。农村中小学应该尝试推行弹性教育教学模式。弹性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贯穿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教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在作业、考试等方面都有不同要求,学生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前进。为解决学生发展怎样得到更多时间、更大空间的问题,学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弹性教育实施意见,在强调学好基础学科的同时,更多地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修课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3.狠抓教学过程管理 (1)强化备课组活动,凸现合作精神。要求备课组集中研究备课和研究教学计划实施,集思广益,加强交流,同时又提倡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优势,努力展现自身的教学风格。为此,教改中制定备课组管理制度,要求教研组按制度加强检查,包括教学进度计划、选修课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备课组专题活动记录等等。期末评选出优秀备课组,以不断推进备课组的工作。 (2)加强检查和反思,及时反馈调控。强调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精细化,不降低要求和掩盖问题。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和详细的要求。同时,各教研组的计划、各备课组教学进度都进入网络,相互检查、监督,做到全方位检查,彻底摸清教学情况。同时发扬教学民主,征求学生、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意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反馈与调控,不断完善。 (3)全面分析和评价,落实改进措施。为了达到准确有效的目的,构建了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的组内互评、专家评和领导评三级评价模式。通过民主评价,不仅仅找出存在的问题,更在于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三级评价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这些评价及时反馈,有助于从整体上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探究中小学教育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提高教学的质量,结合科学的教育手段,使中小学生活跃的思维转化成预期的学习效果,来完成初始的教学任务,提升教学的质量。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科学的教育手段极其提高教学质量两个方面,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教学质量 综合素质 教育理念 对策 一、当今中小学生的自身的认识分析 目前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于自身的价值,逐渐歪曲,而社会责任感也随之降低,从而对于外面的事物更加的喜爱,憧憬国外的生活。教师认为比较不错的学生或者比较优秀的学生,也会出现厌学的情况,而一些人则认为国外的教学质量比国内的好,将子女送往国外学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经济能否飞速发展。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中小学生的活跃的思维能够拥有一个发展的平台,支持与鼓励中小学生,让他们的能力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肯定。 二、中小学生受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环境方面: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大多数的学生和自己多年的朋友、同学分开,在新的学校里面,见到的大多数都是陌生的面孔。而现今大多数的独生子女相对的都不善言谈,而在学习方面,交谈方面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一旦他们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大多数都是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或者自己自身慢慢放松的方式来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当前中小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环境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学习方面:从小学进入初中,课程也随之增加,学习任务也随之加重,在学校的时间延长,使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来不及做好准备,而就必须要接受新的内容,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做的马马虎虎,课间总是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的状态,此时,教师就应该从多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以达到一个多元化的教育。 (3)心理方面:小学生思想相对比较简单,不会有十分强烈的是非之分,但是从小学步入初中,学生对于事物就会有自己的认识。此时,学生的心理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人生观,辨别是非的能力非常的薄弱,而对于家长及教师的话语,出现了一些抵抗的心理。在这个时候,家长及教师不应该呵斥学生,应该引导学生成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有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对策探讨 需要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取决于很多的因素,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根基,而关于中小学生的素质应从多个方面来体现。 (1)加强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当今中小学生对于创新意识薄弱,无法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此时的学校应该分清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鼓舞学生活跃的把理论知识用在实践当中,让学生对于创新有一个良好的认识,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 (2)采用激励的方法。首先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而书本中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所以教育者应该利用书本当中的知识,从多个方面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生接受不完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故事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喜欢程度,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课堂上面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来教学,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团队之间也有更好的协作,最后由教师来告诉他们对于知识的不足之处,加深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学生对于事物会有极大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这一个特点,用新颖的事物来融入到课本知识中。 (3)对于学生能力的鼓励。每个年级,每个班中都会有优秀的学生存在,教师应该加强对于这些优秀学生的培养,给其他的同学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在学生中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其他方面,例如文艺、体育等方面比较突出,教师应该完全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认识正确的自我,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学校的各项活动来发掘他们的潜能,然而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以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而且教师应该在平时多鼓励学生,和学生相处的时候,应该把目光分散在所有人中,不能够只对于优秀的人才给予肯定,在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应该写下自己的评语,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制定目标,完成目标。没有计划,就不会有成功,而现今太多的中小学生都是没有计划的学习,听从老师的话,跟着老师的脚步,完成老师的计划。其实中小学生应在每个学期或者每个阶段做个有条理的学习计划,制定一个短期的目标,而且是自己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完成的目标,目标也必须要具体、明确,不能够模模糊糊。在制定自己的目标时,学生应该仔细想想平时自己有哪些不足,而且制定的目标一定会和自己的不足有一定的联系。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应该有条有序的安排好合理的时间,应该做到自我监督,定期会自己做一个综合评价,并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最终完成目标。 四、对于中小学生的制定目标的作用 在中小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目标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有的目标制定的太过长远,或者是不能够实现的,会导致大多数的学生丧失对自己的信心,而制定目标有以下的作用。第一目标制定,必须足够全面,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合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第二中小学生必须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确定自己在所制定的目标中所处的位置。第三学生选择自己的目标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目标,在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时,一定要清楚明白制定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第四制定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实现目标的期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变动自己所制定的计划,以实现所制定的目标。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如何重建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摘要: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观念、行为上的诸多转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这一层面,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为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没有与之相应的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的支撑与保障,新课程的实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名副其实。面对新课程所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管理者必须本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促进“人、校”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选准新的立足点,赋予管理新的内涵,创造管理新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层次和管理效能,为课改的实施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课程 管理制度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学校追求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分析。这包括三个方面:(1)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所在社区的发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观趋势。所谓“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这个道理。(2)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即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3)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然后,根据这些实际状况,采用“swoft策略分析法”,从s(优势)、w(劣势)、0(机遇)和T(威胁)四个方面对学校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创建理想的办学模式。其次要厘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学校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尺。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即把教师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教师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教师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的培养水平上。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难理解“立足于发现、致力于培养”该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尤其在课改的起始阶段,管理者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技能培养等等,都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攻破,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教师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升。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素质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管理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已经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增强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中小学实施的改革教育,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十分的关键,对于中小学的教育管理中,素质教育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改善,要保证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在素质教育中,可以根据中小学在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实施,从而进行不断的改革,这样来增强中小学校的组织技能,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管理 在素质教育中,对于学校实施的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加强中小学信息化的教育,能够不断的加速中小学教育的建设以及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转变教育的思想以及传统的观念,全面的提高师资的队伍建设,能够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全面的提高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 在当前,中小学生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这些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我国国民整体的素质的高低与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十分的关键,在教育管理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它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大发展的重要教育工具,对于素质教育,它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于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发展中,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要通过教育来引导人类潜能的发现,不断的开发人的创造力,全面的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因此这些希望都寄托在教育管理上,尤其是对中小学的教育管理,能够体现出素质教育面临着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功效。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来说:它是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国际竞争中,素质教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基本上都在提倡积极的进行教育的改革,将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及综合的能力作为改革的目标。例如:在美国提出的是:“要实施帮助所有人的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的高质量的教育;在日本提出的是:“重视个性的发展”强调的是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而在德国提倡的是:“基础教育使得学生个性与社会责任的培养要融为一体”全面的实施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而且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表现。在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人本主义来说,它是植根于我国民族土壤的优秀教育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新的教育理念,能够将中华的文化及时的传播。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不仅仅促进了我国教育专家以及工作者对于我国教育基本价值取向的重新思考以及能够对我国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 另外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弊端提出来的。由于我国在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许多的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等其他的状况,因此在这种教育下,学生的负担比较中,往往许多个性就得到了限制,因此在这种状况下,许多教育专家以及学者就提出了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能够完善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将我国的基础性教育作为实践改革的主旋律,为现代中小学的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能够完善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不足。 中小学的教育管理 对于中小学的教育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者在通过一定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的制度,并且采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以及具体的措施,能够带动和引导学生的师生,在充分的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状况下,实施教育管理的工作。在学校教育管理中,通过三个层次进行具体的教育管理实施,分别是:对国家和地方性的行政组织对于基础教育系统进行管理;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对于学校进行的管理;中小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于学校内部的各个系统进行的教育管理。 对于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实施 4.1正确的确定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由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学校的组织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要及时对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消除与素质教育的客观本质, 制约一些与教育对人类和社会的需求满足情况相脱节的思想认识。积极的确定与素质教育客观本质与人类社会相适应的认识。在中小学的教育管理中,要积极的倡导个体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教育价值的取向一致。在中小学教育总,能够变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为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的实施是:在教学的目标上进行实施,要根据一定的社会教育目的以及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进行实施素质教育,完善教育管理的工作。这样既强调了个体,也塑造了群体,能够积极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才。在教学的方式上,英爱变换形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参与的意识,注重学生群体意识以及协作意识的加强。 4.2确定合适的价值取向 在确定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之后,能够保障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思想相一致,能够及时的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最终将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的教学活动中去,这样能够使中小学生在教育中全面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总结 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研究,了解素质教育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积极的推崇新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的管理中不断的进行改革,变换教育的思想,设置新的教育理念,这样来保证中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不断的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提高我国全面的综合素质做充分的教育工作。 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怎样重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摘要: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观念、行为上的诸多转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这一层面,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为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没有与之相应的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的支撑与保障,新课程的实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名副其实。面对新课程所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管理者必须本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促进“人、校”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选准新的立足点,赋予管理新的内涵,创造管理新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层次和管理效能,为课改的实施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课程;重建;管理制度 1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学校追求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分析。这包括三个方面:(1)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所在社区的发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观趋势。所谓“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这个道理。(2)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即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3)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然后,根据这些实际状况,采用“swoft策略分析法”,从s(优势)、w(劣势)、0(机遇)和T(威胁)四个方面对学校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创建理想的办学模式。其次要厘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学校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尺。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 3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即把教师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教师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教师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的培养水平上。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难理解“立足于发现、致力于培养”该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尤其在课改的起始阶段,管理者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技能培养等等,都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攻破,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教师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升。 笔者认为,重建管理制度应体现“绿色”宗旨。所谓“绿色'宗旨,意指新课程下的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想。立足于催人奋进、共求发展这样的主题,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具体说,有两层含义:一要“新”。即总体上要符合时代精神和课改的指导思想,要体现学校的管理意图,引导、矫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导向功能。二要“活”。即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可随时根据形势变化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微调,同时还不束缚人的手脚,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功能。 总之,重建制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目标上的认同,本着促进人、发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社会科学论文: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成就、问题与启示 【内容提要】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在经历了长期的专业化分化和初步的交叉、融合之后,已大踏步地向杂交、综合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学科界限已经模糊;交叉、横断、边缘性的学科分支、研究领域和理论流派大量出现;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知识的产生途径以及理论的应用方式得到了更新。简言之,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和整体化已成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趋势。在人类即将迈向新世纪的时候,对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表现、成就和问题作简要的回顾、检讨与展望,对于我们跟踪国外社会科学的新发展及新成就,加强跨学科研究,更新我国21世纪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体制的改革,促进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近现代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分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化(古代)到专业化(近现代)再回到整体化(当代)的发展过程。近代各门实验科学在分化出来以前,是以自然哲学这一整体化的形式存在于哲学的母体之中的;而近现代各门经验社会科学在分化出来以前,则以道德哲学或人文知识的方式存在于哲学的母体之中。可以说,在文艺复兴以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其研究与教学事业是整体化的。 自文艺复兴开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实验自然科学纷纷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领域。从16世纪开始,人文社会研究也试图以某种方式获得经验确证,从而发展出系统的世俗知识,即开始了社会研究的科学化的努力。但是,近代的经典科学观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笛卡儿的二元论,即物质与意识、人与自然、物理世界与社会及精神世界的分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分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1663年托马斯·胡克为英国皇家学会草拟的章程宗旨中得到清楚的证明。胡克写道:皇家学会要“通过实验手段增进关于自然万物的知识,完善一切手工工艺、制造方法和机械技术,改进各种机器和发明”,学会“无涉于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语法学、修辞学或逻辑学。” 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18世纪末—19世纪初),各门实验自然科学以及数学已经成熟,并且占据了人类知识领域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自然科学家并不把人文社会知识当作科学,而社会科学家则以自然科学为榜样,为社会知识的科学化(科学的客观性、可证实性、定量化、形式化和精确化等)而努力。 进入19世纪,随着西方工业化、城市化、大学改革和经验研究的成长,社会科学知识的产生逐步变成一种相对自主的、由自己特殊的程序或方法所指导的活动,并逐步建立在系统的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在19世纪,社会科学作为了解和控制日益复杂的社会的手段成长起来,先是以统计学和人口统计学的形式,后以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形式确立起来。这一时期社会科学新的且最重要的东西,是理解社会及其问题的程序或方法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即想象的、神秘的、天启的东西让位给科学。这反映了经验的、定量的以及形式化科学方法的成长。这种方法论上的变化,并不仅仅是经验科学发展对经验主义认识论原则的承诺,以及社会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研究方式的结果,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结果。因为社会科学的最终目标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劳动分工的细化带来了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及管理问题,国家或政府需要更多、更精确可靠的知识和信息来制定与执行政策、管理社会。因此,新方法的应用不只是为了获得关于社会的客观知识或科学真理,更重要的是统治者要利用这种知识来控制和管理社会。此外,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美大学的复兴与改造也是近现代社会科学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改造的大学成为知识创造的主要场所,神学院或被取消,或缩小为一个系;医学院和法学院仍有其重要地位,但局限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训练;哲学学院以及分离出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系科成了知识产生的主要场所。 19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20年代(有的学者界定为1850—1914年间),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学科(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先后形成了现代社会科学独立的研究框架,并加以制度化,尤其是在大学扎了根。这种进程主要发生在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美国,因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方社会科学的大部分经典也就是在这些国家出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16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人文社会研究没有涉及现代社会科学的主题。相反 ,有不少现代社会科的核心问题,如国家与法、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国际关系、权力问题等已得到了相当充分的研究,人们不仅能在早些时候的马基雅维利、布丹、格老秀斯、配第、重农主义者和启蒙学者的著作中,而且能在19世纪上半期的托克维尔、赫尔德、基佐、费希特、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的著作中看到大量的社会科学主题的论述,只不过这些论述很少是在我们今天所说的特定的学科框架中来进行的。 还是让我们简要地叙述一下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学科是如何形成的吧。据说史学是一门在西方最早制度化的社会科学(在我国,人们更多地把史学当作人文科学看待,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反对把史学列入社会科学领域之中)。实际上,史学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各文明发祥地,遗留下大量的历史典籍,它们所记载的多是民族或国家的过去、尤其是帝王将相的生平活动。19世纪后半期所形成的新史学之所以被看作社会科学,就在于它遵循经验科学的传统或要求,提出用历史的事实来说明理论,或者说从历史事件或现象中概括、归纳出说明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论,并用这些事件或事实来检验这种理论。新史学要求经验理论说明各种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以及历史过程的规律性,反对旧史学的那种讲述故事的研究方式。 经济学是另一个出现较早的社会科学学科。尽管“经济学”这一名称是19世纪才出现的,但是,经济研究及经济理论在近代成就卓著。在16—18世纪已经出现了政治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和国家学这样一些学科名称;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都是现代经济学诞生之前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应该说,这一时期出现的经济研究与政治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学”、“国家学”、“财政学”这些名称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现代经济学的出现,使政治经济学这种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逐步消失。因为经济学家强调经济行为反映的是个体行为,而不是各种制度,进而又假定了自由放任或自由主义原则;经济学的普遍化假定使经济研究直接面向现实,因而经济史研究被挤到了角落的位置(后面我们将看到,在当代社会科学的整体化发展趋势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的研究复活了)。 社会学的兴起几乎与经济学同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尔夫·H ·特讷在《寻求认同的美国社会学》(载于《当代美国社会科学》)一文中认为,社会学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想法出现于动荡的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传统的社会在一片革命、反革命和国际战争嘈杂纷乱中瓦解;作为对现实的反应,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社会学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提出采用现有科学的实证方法;而另一些学者(包括赫伯特·斯宾塞、乔格·齐美尔、埃米尔·杜克海姆、卡尔·马克思和卡尔·曼海姆等)则奠定了现代社会学的基础。他们与孔德一样,力图将不带偏见的学术性理想,与解决时代主要社会问题的原则这一目的相结合。(注:参看单天伦主编:《当代美国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不过孔德所提倡的社会学与今天的社会学不同,它是一门实证的、综合的、统一的社会科学,是各学科的皇后(社会学在19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之后,如何看待它的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到了当代,主流观点主张它落脚于市民社会或狭义社会问题,即与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相对的社会问题的研究) 政治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正式学科,比经济学和社会学要晚一些(据说迟缓出现的一个原因是法学院不愿放弃对国家及政治领域的垄断)。它的兴起也许可以将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政治学院(1880年)作为标志。在此之前,政治学的研究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近代民族国家的生成是政治研究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美国政治学家、行政学家D·沃尔多在《政治学的发展》一文中曾这样来描述近代政治研究的进展:近代政治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范畴,即建立国家体系;改变与改善国家体系;寻求毁灭或超越国家体系。第一个范畴以马基雅弗利、布丹、霍布斯为代表;第二个范畴以洛克、边沁、密尔为代表;第三个范畴以马克思、巴枯宁及克鲁泡特金为代表。此外,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等人也有重要的影响。(注:参看Fred I.Greenstein,Nelson W.Polsby主编:《政治学:范围与理论》,台湾幼狮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15-20页。)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中心主题是国家、主权、权力、法律及历史。在二战后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以前,政治学的研究重心是政治哲学尤其是国家理论,它直接继承了古希腊至近、现代欧洲的政治研究遗产。政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学的成长,另一方面却加速了政治经济学的衰落。因为在人们看来,国家(政治)和市场(经济)是按照不同的逻辑运转的,必须对两者加以分别的研究(“国家学”在19世纪中后期的德国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学科,它往往被人们当作现代政治学前身或近现代政治学的德国版本。实际上它并不是“纯”政治学研究,而是包含了当代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理学和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相当于当时英法流行的“政治经济学”)。 人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其形成有独特性。按照华勒斯坦在《开放社会科学》一书中的说法,现代世界体系的建立涉及欧洲人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相遇以及对这些民族的征服。在欧洲人眼里,有两类截然不同的民族和社会结构。落后民族生活在相对较小的群体中,没有文字与大范围的文教,技术、军事、经济落后,用来描述这些民族的一般术语是“部落”(tribcs)、“种群”等等。对这些民族的研究构成一个新学科领域,即人类学。它主要从探险、旅游和殖民地机构官员的活动开始,随后在大学里作为一个学科而被制度化,不过它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分支是隔绝的。尽管人类学家也研究人类的普遍自然史,但其更多地研究特定的民族,成为人种学家(西方各国人类学研究的重心与其所征服的国家或地区密切相关,英国人类学的重点是东非和南非;法国的重点是西非,美国的重点是美洲印第安人和关岛)。在西方尤其英美的大学中,人类学早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研究落后民族的人类学相对,在近现代西方,曾流行一门对其他高级文明国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伊斯兰世界的研究学科,即东方学。在近代,这些地区衰落,相继成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东方研究原本发端于教会,最初是作为福音传道的辅助手段而获得存在,后来逐步世俗化,并在大学中制度化而成为一个社会研究领域。 此外,还有几个在现代没有被当作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领域:(1)法学。法律现象显然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法学无疑应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分支。然而在现代,法学没有被人们当作社会科学学科看待,原因在于:一方面,在近现代社会科学形成与分化以前,大学早就设有法学院,且势力强大,其任务是培养职业法官或律师;另一方面,法律条文太规范化了,缺乏经验研究的根基,其规则也不是科学的规则,背 景过于个别或特殊化,因而受到注重经验研究、探求普遍规律的社会科学家们的怀疑。(2)地理学。19世纪末期, 地理学首先在德国的大学中得到重建,获得新生。它实际上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人文地理属于社会科学;自然地理属于自然科学。(3 )心理学。它本来是哲学尤其是认识论的组成部分,较早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并在近现代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它主要被人们当作自然科学及医学的一个分支(实验心理学尤其如此);只有社会心理学才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在社会研究中幸存下来。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已形成独立研究框架或范式的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继续发展。社会科学家们继续对这些学科领域进行界定,为本学科“划界”,确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范围,说明它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差别)。同时,社会科学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所谓的学科制度化建设,是指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学术团体、专业杂志、书籍出版、基金资助渠道、教育培训、职业化以及图书馆新收藏目录的确定等方面的建设,其中尤以大学的教学发展(专业、系、所、学院的设置)为要。19世纪后半期所开始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制度化历程大概是:首先是各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在大学里站稳脚跟——先设立讲座或教席职位,进而成立系、所或学院,开设系列专业课程,授予专业学位,学生获得职业资格;伴随着教学制度化的是学科研究的制度化——成立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学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专题研讨会,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与书籍,获得各种基金来源的资助,图书馆对本学科领域论著收藏的制度化等。 总之,从1850—1945年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逐渐从道德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知识的总体中分离出来,有的学科成熟了,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有的边缘化了(如史学、地理学和心理学);有的则衰落了(如国家学、东方学等)。这近百年的社会科学建立学科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减少学科数量、以便能划分成若干学科门类以及彼此严格“划界”的过程,最后只剩下今天我们所熟知、并在世界被广泛承认的若干学科门类——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也许还有史学和法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于是,人类的科学知识形成了这样一个三分格局;在一端是数学和各门实验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另一端则是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文学、艺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获得这种中介地位,是因为它们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的特征:第一,它们的目标是获得制约人类行为或某一社会生活领域的一般法则或规律性;第二,力图把握各种必须当作个案来加以研究的现象(而非个别事实);第三,强调必须将人类社会的现实分割成若干不同的部分来分别加以研究;第四,主张采取科学方法及程序,为科学的客观性和严格性而努力;第五,偏爱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获得证据,以控制条件下的观察,而不以普通的文献资料为主。 二、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 如果说,二战以前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分化的一般趋势是各个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自身的学术框架,并严格与其他学科划界且学科数量不断减少的话,那么,二战后则是相反的趋势占上风,即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学科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的出现和不断加强。 按照华勒斯坦在《开放社会科学》中的说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科学的学科系统的分化形成了三条明确的分界线:(1 )对现代文明世界的研究(史学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与对非现代世界的研究(人类学、东方学)之间的分界线;(2)在对现代世界的研究方面,过去(史学)与现在(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这三门研究普遍规律的社会科学学科)之间存在着一条分界线;(3 )在探求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内部,对市场的研究(经济学)、对国家的研究(政治学)与对市民社会的研究(社会学)之间的分界线。二战后,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大学的扩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大量增加等因素的推动,这三条分界线面临严峻的挑战。 尽管战后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化仍在继续,但新学科、新知识系统分支以及新思潮,更多地是以学科的交叉融合的方式出现的,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尤其是60、70年代,跨学科交叉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各种跨学科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跨学科的研究文献大大增加,并涌现大量的交叉、横断和边缘性学科。在这个时期,美国的各大学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兴起跨学科研究,各种不同的组织机构尤其是各种基金会也都热心支持跨学科研究。因此,60、70年代被人们称为“跨学科研究的时代”。进入80年代,跨学科交叉研究蓬勃发展,社会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杂交整体化趋势更加强劲,传统的各社会科学学科的边界日益模糊,难以清晰界定。80年代以后,跨学科交叉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跨学科研究体制的国际化:1980年“跨学科研究国际协会”成立,到1986年已召开了四次国际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年召开了首次跨学科会议,主题是“科学与知识的边界”,1991年12月在巴黎召开第二次会议,主题是:“科学的传统——面向21世纪的跨学科展望”(会后发表了《巴黎宣言》)。 顺便说,我国在80年代初兴起了一个“交叉科学热”。1985年5月,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倡议下,召开了全国的交叉科学讨论会。钱三强在会上提出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口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本世纪末到下个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的时代”(注:钱三强:《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载《光明日报》1985年5月17日。);钱学森也认为,“交叉科学是一个非常有前途、非常广阔而又重要的科学领域,开始时可能不被人所理解,或者有人不赞成,但终究会兴旺起来”(注:钱学森:《交叉科学:理论与研究展望》,载《光明日报》1985年5月17日。)。 所谓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或多学科研究、超学科研究),按照G·伯杰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中的说法,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或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交换学术思想,直到全面交流全部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以及各种资料。也有人认为,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是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这种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式,导致了传统的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融合和重组,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综合性知识分支,推动了当代社会科学的杂交、整体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 二战后,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学科尤其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科学方法尤其是定量分析方法及数学模型,结果它们研究问题的途径、方法论以及问题切入点的各自的独特性被削弱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而引起各学科学者的批判。尽管从组织方式上看,这些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别,但研究的主题与方法日益重合。“这些学科多方面的重合产生出双重的后果:一方面,无论是依据研究的对象还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法,要想为这几门学科找到明确的分界线都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可接受的研究对象有了范围上的扩大,每一门学科也变得越来越不纯粹了。这样便导致了对这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学术前提的合法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质疑,而在以前,每一学科正是借此而为自身的独立存在权利进行辩护的。”(注: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0页。)战后特别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后,出现了一大批跨学科交叉研 究的综合性新学科领域,其中涉及面较广、较成熟、且有相当影响力的新学科,有未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管理科学、区域研究、文化研究、现代化与发展研究等领域。兹举几例: (1)未来研究。这是一个在60年代末、70 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综合性领域,以对事物的未来进行研究和预测为主题,开展研究未来的各种活动,有自己的跨学科体系和分支,涉及经济、社会、科技、军事和全球问题等领域,特别是在粮食和人口、资源及能源、城市和交通运输、自动化、信息化、空间开发、教育、环境、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全球问题的研究等方面,成就卓著。未来研究通常包括未来学、预测学和分布在各个领域的跨学科分支(如社会预测学、经济预测学、军事未来学、人口预测学)所组成的学科领域。跨学科性是未来研究的最根本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没有跨学科性,便没有现代的未来研究。这种跨学科的特征,在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它涉及的课题及研究内容大多是总体的、复杂的、多系统的问题;它的研究以问题为核心,需要依靠跨学科、多学科的专家智慧来解决;从研究方法及分析技术体系看,它基本上采用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注:参看金吾伦主编:《跨学科研究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308页。) (2 )政策科学(政策分析或政策研究)(注:关于政策科学领域的详细情况,可以参看陈振明:《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是政策科学还是政策分析》(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美国政策科学的形成、 发展及最新趋势》(载《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1期)等论文,以及作者主编的《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这是二战后开始出现,60年代末、70年代初异军突起的又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新研究领域。它的诞生,是由社会科学家与科技专家联合、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问题的需要所推动。政策科学不是现有的某一社会科学学科的更新,而是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具有综合、交叉的特点。它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以大量的知识和分析为基础,几乎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科学知识和方法都可以运用于政策研究之中。政策科学正是在吸收其他学科尤其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分析以及哲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戴维·伊斯顿在载于《当代美国社会科学》的《美国的政治学:过去和现在》一文中这样描述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发展:“在研究解决〔环境污染、种族的和社会的和性别的平等、战争〕这些紧迫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这个时期〔即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结合,对知识的应用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我们在迅速和广泛发展的所谓政策分析运动中,亲眼看到这一点。不夸张地说,数百个学会建立起来了,不仅是为了理解政策的形成和贯彻方式,而且为了系统阐述帮助解决目前所有紧迫的社会问题的政策选择……。这样,政策研究重新唤醒了早些时候各门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希望,至少在知识的应用上如此。”(注:单天伦主编:《当代美国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3)区域研究(或地区研究)。 这也是一个跨学科或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二战前已经出现,二战后迅速发展,起先出现在美国,随后扩展到西欧各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区域研究的对象、范围是“区域”——即被假定在文化、历史和语言等方面具有某种一致性的地区;研究者来自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以及人文科学的各学科,也有少量自然科学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某个地区的历史与现状、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区域研究是美国大学的科研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研究性的大学都设有各种区域研究所(中心),主要涉及的“地区”有:东亚(中国或日本)、东南亚、南亚、欧洲(或西欧)、苏联(俄罗斯)、东欧、中欧、拉美、中东、非洲等。区域研究所(或中心)的人员大多来自于其他学科,也有少量的专职研究人员及职员。这个领域之所以首先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兴起,有其政治原因及动机。随着战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的加强,需要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历史,需要对某一地区有“专门知识”的专家,为政府制定及执行相关政策(尤其是外交和国防方面的政策)服务。区域研究的目的正是要培养这一类专家。 那么,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的?或者说,其杂交化及整体化的方式是什么?应该说,途径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研究方法的移植、模仿和渗透;研究主题或对象领域的交叉、重合或融合;概念、假定和理论的相互借用等方式。 首先,方法论的成熟程度及独特性是一个学科“范式”或“研究纲领”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之一。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和整体化趋势,首先是通过方法论上的移植、模仿和渗透来实现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这几个以探求普遍规律为目标的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从一开始就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为榜样,继承经验自然科学的传统,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可证实性以及解释和预言。在其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各个社会科学学科普遍地应用自然科学及数学的方法,如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概括、模型化等;随着战后科技革命的展开以及科学方法论的进展,各门社会科学学科纷纷借助于系统分析、控制论、运筹学、数理统计、计算机模拟、博弈论等当代科学方法论及分析技术。而且,各门社会科学在模仿、移植或利用自然科学和数学的一般方法论及分析技术的过程中,也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一旦一种新方法被某门社会科学所应用并取得成功,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就会跟上仿效。根据美国学者P·戴辛在《社会科学的发现模式》(1971 )一书中的说法,社会科学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四类,即实验法、调查法、参与观察法和形式化方法。实验法最早被心理学家所采用,后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后来也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调查法是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尤其是市场研究)共同使用的方法;形式化方法最初产生于经济学,后来被广泛地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在这方面对许多社会科学产生了示范效应);参与观察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目前在社会学、政治学、组织理论等领域中有大量的运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各社会学学科方法的相互借鉴,一方面使社会科学学科的科学化、形式化的程度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使它们各自方法论和切入问题角度的独特性削弱,学科的差距缩小,逐步靠拢或趋同。 其次,研究主题、对象范围的交叉、重合或融合。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者日益关注当代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逐步由以学科为方向,转移到以问题为方向的研究途径或知识产生方法。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各学科的研究主题或对象范围的交叉、重合或融合。早在50年代,社会学就将“政治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列为它的两个重要的、常规的分支领域;政治学家日益将它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国家、政府、政党这些正式的政治体制之外,把原来属于社会学研究主题的非正式组织或体制及过程,如利益团体(压力集团)、社区、抗议运动等纳入自己的视野,并日益关注经济过程及其与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当代经济学家也同样关注经济与政治的整合研究,这导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衰落了的政治经济学传统的复兴,即所谓“新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及其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地位的日渐显赫。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经济学途径”)来研究传统的政治学主题(国家、政府、阶级、利益团体及权力关系等),在当代是一种时髦的做法,在这方面,当代西方经济学思潮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及新制度学派是典型。此外,当代经济学家也十分注重经济史的研究,日益介入传统史学的领域,现在,经济史研究已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这种研究主题、对象范围的交叉、重合或 融合,进一步使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越来越不纯粹,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对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也不是那群被称为社会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同样,经济学问题也不只是经济学家才有权研究。事实上,经济问题对一切社会科学分析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说,专业历史学家对历史解释、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就一定比其他社会科学家知道得多。”(注: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6页。) 第三,概念、理论的相互借用。这是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杂交化、整体化的又一途径或方式。概念的提出、应用和传播是一个学科概念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概念在各学科的交叉、杂交中起着中介或桥梁的联系作用。列宁说过,概念或范畴是人类认识之网的“网结”。每个学科的新概念都有可能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可以借助这些新概念来观察世界,进一步加深或拓展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曾有学者作过统计研究,认为在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中,政治学引进、借鉴其他学科概念的数量最多,从其他学科那里借用的概念分别是:社会学概念22种;人类学和经济学的概念各12种,心理学和法学概念各9种,新闻学概念5种,生物学、数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和神学概念各2-3种;“纯”政治学概念只有9种。有一种说法,认为30年代政治学开始借用一部分法学理论;50年代吸收社会学、史学理论以及少量哲学理论;70年代引进领域扩展到心理学及数学理论;80年代以后日益转向经济学理论。D·E·梅亨利在《比较政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的调查总结及分析》(1988)一文中对美国32所大学所设立的比较政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整理出一份核心课程表,共21门课,其中有15门课属于交叉研究或杂交领域,包括发展研究(发展经济学)、政治文化(政治人类学)、精英理论(政治社会学)、依附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团体理论(社会学分支)、功能主义(比较人类学)、系统论(生物学)、阶级理论(社会分层)等。而按照拉尔夫·H ·特讷在《寻求认同的美国社会学》一文中的说法,社会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尤其是50年代以前),与人类学关系密切,社会学家往往吸收人类学的经验,借用人类学的概念,早期社会学家从人类学那里借用了“文化”概念,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从人类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借用“结构-功能”概念;随着70、80年代对功能主义的反叛及一股上升的社会结构解释文化的趋势的出现,社会学日益转向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从这些学科中借用概念、理论及模式。对社会结构兴趣的加深,使社会学家的注意力重新引向长期被忽视的政治学的“权力”与“冲突”概念,这两个概念成为60年代及随后突起的政治社会学的中心议题。与此同时,社会学家频繁地转向经济学,以寻找组织和个人决策模式,70、80年代,这种模式在社会学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扩散,以至于“合理性”、“自利”一类的概念在社会学中也流行开来。(注:参看单天伦主编:《当代美国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8页。) 理论的相互借用,也促使了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根据M·因特里加托在《行为科学间的相互依赖》中对社会科学理论相互借用方面的分析,经济学把竞争理论、结构模式、效益理论和决策理论分别输出给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分别把政治学的组织理论、权力理论以及权力均衡论引入各自的学科之中;社会学的科层制理论、社会体系论和混沌学说,分别被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所吸收。每一学科为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及促进本学科的发展而引进、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 三、评价与启示 综上所述,从二战结束到今天,在经历了半个世纪孕育之后,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整体化的趋势已清晰可辨。正如华勒斯坦等人所说:“多学科的发展趋势业已十分明朗,不管人们对此怎样评价,它对学科的组织形式所产生的后果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在1850年至1945年期间,用以给社会科学知识活动归类的名称一直都在不断地减少,最后只剩下寥寥几个公认的学科名称。然而,1945年以后却出现了一个反向的曲线运动,新名称层出不穷,并且都获得了适当的制度化基础:大学里新的研究规划甚至新建的系,新的学术团体,新创办的期刊,以及图书馆制定的新的分类目录。”(注: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1页。)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这种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整体化基本趋势出现,其积极作用就在于:第一,它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尤其是研究方法及程序、研究主题、基本假定、概念、理论等),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了以往专业化垄断现象,拓展了研究范围及研究主题,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转换了研究视角,形成大量交叉性、综合性、横断性和边缘性的新学科,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科学的知识内容。 第二,它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新知识产生途径(方式),取代旧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方式)。传统的社会科学,各学科所采用的基本上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它们彼此划界,严格限定研究的范围,在本身的学术框架内活动,并产生关于界定为本学科问题研究的知识。当代社会科学创造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它从各学科不同的侧面或视角展开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从而促进了社会科学不同领域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大大拓展或加深了对相关问题的了解。 第三,与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途径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科学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或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尽管传统的社会科学各学科也宣称要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它们所追求的是可以证实的经验理论,基本上属于学术研究,而不以帮助政府提出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政策方案为己任。当代社会科学仍然遵循科学的传统,为社会知识的客观性而努力,但它更关注当代人类以及各国或地区所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社会知识的日益增加的应用性而奋斗,它把端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视为天职。 第四,推动了大学以及思想库的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学科的制度化或社会建制,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科学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整体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各种交叉、综合性新学科的出现,西方各主要大学及时调整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体制,创建从事这些新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的系、所、学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的创立、以及注重知识应用的思想库的兴起,对于打破传统的社会科学各系、所、学院的僵化体制以及彼此之间的封闭、分割状态,形成灵活的体制,对于加强各学科知识和人员的交流,增加社会科学知识对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增强其生机活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必须指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整体化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说遇到了一些障碍。一是整体化与专业化的关系问题。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界限已经模糊,学科分类已难以做到清晰。但是迄今为止,社会科学内容的专业分工仍然存在,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及应用的体制,仍然以传统的学科分割作为基础(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设立系、所或学院,仍然是大 学最基本的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建制)。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以传统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分工将继续存在。学科的确可以起到锻炼头脑、疏导学术能量以及便于知识的归类的作用。因此,如何处理整体化与专业化的关系,就成为21世纪西方乃至全球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是同行专家的评价与认可问题。由于大量的交叉性、综合性、横断性、边缘性学科的出现,使得从事这些领域研究的学者尤其是先驱者的学术成就的承认,成为问题。按照以往的传统,研究成果只能在本学科的专业刊物上发表,其他方面的成果不论多么优秀,只要在其他刊物上发表,往往被视为异端,不被当作本学科、专业的成果。美国学者J·科尔和S·科尔在《科学界的社会分层》(1972)一书中曾指出, 科学家的专业身份与科学成果的认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马太效应”,不能达到一视同仁的“普遍主义”原则。这就抑制了人们从事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的热情与积极性,妨碍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的迅速发展。 三是跨学科交叉研究中不同学科的交流问题。这是跨学科交叉研究中深层次的方法论基础问题。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相互竞争或对立的科学理论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不同学科共同体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不可翻译的。既然如此,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中,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如何做到充分完全的交流,各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如何真正得以融合贯通,就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方法论基础问题。 对于跨学科交叉研究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国外学者做了不少研究。他们认为,在学科与跨学科研究之间,形成某些难以解决的“悖论”。美国学者J·T·克莱因在《跨学科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中指出:学科的局限,与跨学科研究为打破这种局限,必然出现“悖论”;法国学者J·P·雷斯韦伯在《跨学科方法》一书中认为,跨学科方法反对学科的垄断,打破了科学的传统的统一体系,动摇了以分化为主旨的科学体系,但同时又在进行新的分化,跨学科研究出现了一种悖论。 如何解决跨学科研究中遇到的这些问题?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召开的第二次国际跨学科会议所发表的《巴黎宣言》提出了这样的思路:跨学科研究并不寻求建立科学与传统之间的结合,而是探求使两者相互作用的方法,使两者在高度差异的基础上统一;日益显著的专业化趋势已把科学与文化分离了,跨学科性在承认专业化价值的同时,力求通过重新创立文化的统一和重新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而超越这一价值。的确,面对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不断加强、而传统的学科专业分工依然起作用这两者并存的局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承认专业分工的差别的基础上,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加速各学科的融合与统一。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整体化趋势,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迪意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研究与教学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理论应用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日益与发达国家同步、接轨;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整体化也在逐步成长壮大,涌现出大量交叉、综合、边缘、横断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管理科学、未来研究、政策分析、区域研究等已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但是,毋须讳言,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障碍性的因素,妨碍或制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这些问题或障碍主要有:一是体制僵化、臃肿、缺乏活力。各系、所、学院(研究院)一直沿用传统的社会科学的专业分工设置,这些研究与教学单位彼此分割,相互封闭,自成一统,没有足够的联系沟通的机制与渠道;二是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的划分过细、过杂,学科专业设置老化,教学内容也相对陈旧;各学科之间没有充分的交流与融合,跟不上当代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趋势发展的步伐;三是社会科学研究及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需要脱节,不少社会科学工作者仍然习惯于在大学或研究所的“象牙塔”做“纯”学术研究,不愿意、或无力从事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而另一方面,政府、企业和社会仍然不懂得充分利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为决策与管理服务,学界与政界、企业界及社会之间,并未真正形成中介或桥梁。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是,跟踪、研究当代国外社会科学中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文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借鉴其成功和合理之处。例如,大力发展交叉、综合性新学科,加大应用性研究的比例;加强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设立大量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创建注意社科知识应用的思想库;调整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扩大一级学科的比例,减少二级学科(专业)的数量;更新或充实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的课程内容,增加按一级学科设立课程的比重,引入综合、交叉、前沿的学科知识及方法论等等。 应该说,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和社会科学院系统的研究及教学体制改革,基本上顺应了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这种杂交化和整体化的潮流。一些大学和社科院(如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大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力度,成立了不少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知识应用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如国情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近期对大学教育的学科专业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本科生专业由原来的500多个压缩合并为250个;研究生专业(二级学科)由654种压缩合并为381种;相应增加了一级学科的数量,由原来的72种增加到88种;各种社科研究基金大大增加了对交叉性、综合性、前沿性学科以及应用性课题研究的资助;如此等等。简言之,当代社会科学的杂交化和整体化趋势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教学及应用的格局。 社会科学论文:教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引发思索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一、石家庄水污染及主要污染物 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石家庄市水环境面临的两个严重问题。由于气候变劣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区域内地表水径流量减少,地下水超采严重;城镇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及广大农村地区超量使用化肥与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使地表水环境质量难于根本改善。 地表水 市域河流总长为1536.4公里,其中常年干枯河段占25.21%,季节性有水河段占32.66%,在常年有水的648.2公里监测河段中,河流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石家庄市主要监控的地表水体包括辖区内的两大水库(黄壁庄水库、岗南水库)和地表河流。 岗南、黄壁庄水库是石家庄市的重要地表水源,承担着每天40万立方米的城市供水任务。由于岗、黄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地控制了水库水质的污染加剧趋势,除总磷和总氮两项指标外,两个水库的水质基本达到并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范围内,但由于受上游来水和汇水区范围内面污染源的影响,两大水库氮、磷污染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市区南部,源于鹿泉市上寨乡五峰山,由赵县东南部出市境,全长80公里,是石家庄市区、栾城县、赵县和鹿泉市排污泄洪河道,同时承担着栾城县、赵县沿途农田的灌溉功能。由于接纳了石家庄市区的绝大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沿途又汇入了栾城县、赵县、鹿泉市的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该河实际为一条排污河,河水常年呈黑臭状态,有机类污染严重。 滹沱河作为石家庄市的母亲河,是市域内的最大河流,也是海河流域上游一条重要支流,她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在石家庄市境内全长237公里,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的支撑作用,沿河地区已发展形成一条连接冀晋的经济走廊。目前,河流上游建有两座大型水库(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水质较好,河流下游从正定县开始水体水质为劣V类,水体中首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地下水 石家庄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地下水采补矛盾突出,地下水位埋深增大和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扩大的程度难以得到根本控制。地下水水位漏斗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 二、石家庄水污染危害与影响 色度:许多工业废水会使河流变浊变黑,不但有碍观瞻,而且会干扰阳光照射河水,妨碍光合作用进行,影响水中生物生存。其中,以纸厂,染料厂,皮革厂等污染最严重。 温度:有些工厂排放高温废水,使河水温度增高,水中含氧量减少,正常水生物不能适应,并会降低水的净化能力。会排放高温废水的工厂有炼钢厂、石化工厂、纸厂、食品加工厂、火力及核能电厂等。 毒素:金属、石化、农药等工厂排放的废水,常具累积性毒素,可能引发各种生物性病变,甚至导致生物体死亡。 铅: 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儿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证实 镉: 对肾脏有急性之伤害 砷: 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证实 汞: 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伤害主要器官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 硒: 高浓度会危害肌肉及神经系统 亚硝酸盐: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婴儿的影响最为明显(蓝婴症),具致癌性 总三卤甲烷: 以氯仿对健康的影响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发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乙烯(有机物): 吸入过多会降低中枢神经、心脏功能,长期暴露对肝脏有害 四氯化碳(有机物): 对人体健康有广泛影响,具致癌性,对肝脏、肾脏功影响极大 污水种的粮食卖石家庄:子牙河水系的黑色幽默 石家庄赵县的沟段,未到河边,浓浓的臭味先至,只见乌黑的污水穿桥而过,沟边一些树木干枯死亡。邢台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沟段每日污水高达10万吨,主要来自石家庄市的造纸、制药等废水。记者看到,沟两岸玉米等庄稼青青,长势喜人。记者问曹务屯村一位村民,是否用污水浇地,他回答:"不用污水用啥,这水毒,菜一浇就死,只能种麦子、玉米等作物。"记者问吃不吃这地里的粮食,老农笑笑说:"不吃,全卖给石家庄。" 三、石家庄水污染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一部控制水污染的基本法,控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主要措施如下: (1)在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的时候,应当统筹兼顾,维护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2)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3)依法划饮定生活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当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4)防止地下水污染,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但是,提倡生态文明就是否定工业文明吗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倡生态文明是否意味着否定工业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同时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是在扬弃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立在把“人—社会—自然”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整体的生态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它把人与人化自然(社会)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崇尚“节约自然资源”、“尊重大自然的价值与权利”,追求“人—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把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美丽看作是全人类根本利益之所在和基础。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科学常识普及政策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面临的形势,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从而全面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一、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是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繁荣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只有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于人类。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可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要的是它将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营造良好的思想和精神氛围。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为重要。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始终继承与发扬光大,就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盲率较高,且基础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公民素质偏低。公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社科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有利于公众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觉性,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确立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要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在更高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新时期社科普及工作的形势 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的全面交流与渗透使社科普及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把各民族文化带人了全面的交往中,使文化的经济功能和政治渗透功能紧密结合。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融人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之间大大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果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为不同民族的人们打开新的文化视野,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以便采取相应的政策推进文化的发展。其次,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 当然,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首先,某些西方大国仍然坚持冷战思维,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从而加剧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其次,经济全球化虽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但同时也宜扬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思想、文化帝国主义思想,传播了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种种歪曲和攻击,支持海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甚至是邪教分子进行颠覆活动。 为此,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加大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大力宏扬民族优良传统,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同社会转执时期矛质凸显,和谙社会建设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人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分析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工具,对协调个人惯性与社会变化、润滑发展中的社会和谐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宜传和普及,让哲学社会科学走进百姓生活,让人文精神渗人千家万户,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针对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释疑解惑,舒解公众的不良情绪,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众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法律理性,从而增强公民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自觉性,促进社会的有序与稳定;通过人文社科知识讲座和报告会,向大众阐释和谐文化精神,倡导人文关怀,养人心志,育人情操,以文化育和谐。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 展使社科普及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正在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写着社科普及工作的历史,使社科普及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宣传形式的综合性将增强社科普及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网络的开放性、现代性将为实现社科普及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提供前提条件;网络有助于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要,增强社科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的超时空、全天候性,有利于社科普及工作的经常化;网络的等时共享性、即时播发性和快速传播性,将大大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社科普及工作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其一,网络增大了舆论管理、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控制的难度;其二,网络传播方式对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其三,网络传播方式迫切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转变传统的社科普及工作理念和思维。 回立法滞后,经费无保障,社科普及工作未得到应有重视。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哲学社会科学的宜传和普及基本处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尚未被全社会充分认识和重视,一些人将“科普”仅仅理解为自然科学的普及。尽管很多有识之士近年来都在呼吁,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力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往往被置于无足轻重、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其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没有真正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专项经费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列入同级财政算,使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和长期发展计划难以得到完善和落实。 闪会众对社科知识雷求增长较快,社科普及产品供给不足,会众获取社科知识的梁道不畅。 经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使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在迅速的增长,尤其是经济学、管理学等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社科知识。虽然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对社科普及工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社科普及工作仍然没有摆脱困境,社科普及的形式、内容、方法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缺乏有效地组织整合,其宜传和普及仅限于一定的范围,不能有效地夜盖社会各个层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搞好新时期社科普及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问加强社科普及工作自我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社科普及的良好氛围。搞好新时期的社科普及工作,首先要普及的是有关“社科普及工作的重要性”的理论和知识,我们要通过各种宜传手段和方法,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繁荣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促使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重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目以社会普遥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重点,扩大普及内客的洒盖面。社会在发展,新生事物在不断涌现,人们需求的知识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要深人实际,面向大众,善于抓杜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普及工作。一方面,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理论宜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我们也要注意社科普及不能等同于党的思想政治宜传工作,社科普及应该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社科普及工作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原则,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为导向,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不断拓宽普及知识面,把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更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纳人到普及的内容。要使社科普及工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起到引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闰创新方式方法,实施社科普及品牌战略。 目前,社科普及形式多采用办学、办班、讲座、知识竞赛、展览、编写普及读物、在刊物上开辟科普专栏、成果交流、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等。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展,新颖的普及形式将会不断出现。我们应该根据普及工作的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普及形式,而不能仅仅拘泥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固定模式。只要适应社会和大众所求,方法适宜,路子对头,任何普及形式都可以探索。 网络的优势是明显的,它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现代性、全天候性、等时共享性等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和特点,运用社科普及网站、网业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独具特色的网络社科普及,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宏扬网络宜传主旋律,引领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主流文化。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科知识普及工作,还有一个比较成功且值得推广的方法是打造立得住、叫得响的公益性品牌,以凝聚力量、聚集人气。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等品牌节目,能够有效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掀起学习热潮的效果。 回拓宽经费来源梁遗,建立德定的社科普及经费保津机制。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是搞好社科普及的重要保障。首先,要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投人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科普经费列人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人水平,改变当前很多地方一搞活动就要“请示、化缘”的尴尬局面 社会科学论文:建设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系统和社会科学研究系统,正按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这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迫切需要,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迫切需要,必须认真抓好,切实抓出成效。认真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更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须臾离不开的根本指针。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全面贯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全党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历史责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首先,要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争先锋。要联系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联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探索,进一步拓展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视野,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在解决好自身真学、真懂、真信问题的同时,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其次,要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当表率。要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使之贯穿于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把是否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判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根本标准,把是否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尺度。第三,要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做模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诚信仰者,热情宣传者,更要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每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凡是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就满腔热情地去研究、去宣传、去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学习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习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认真搞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绝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将其运用到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各项工作中。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蕴涵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其精髓。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问题上,应特别注意把握住两点:一是要始终站在真理的立场上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探求真理、发现真理、服从真理、捍卫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只是开辟了一条通往真理的光明大道。马克思主义者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作为一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追寻真理,一切服从真理,敢于坚持真理,坚决捍卫真理,努力发展真理,自觉地和真理站在一起。二是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观察和处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真理性是统一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为全人类谋解放、谋幸福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是搞教学还是搞科研,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去考虑其社会效果。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问题上,也应特别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最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但更尊重实践。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在头脑中树立起实践的权威,满腔热情地投身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发现和坚持真理。二是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同时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对人民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一系列重要的群众观点,并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保证。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模范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无论是搞教学还是搞科研,都要注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挖掘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形成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要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理论需求,面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研究和回答新的实践课题,提出和概括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从总体上说,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具体说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很多,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全面地发展地联系地看问题的方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等等。马克思主义者是动机与效果统一论者。坚持正确的方法,是实现动机和效果统一的重要途径。对于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不仅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要认真研究和运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同志尤其应该认真研究和运用。 认真搞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端正学风、文风、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养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先进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搞好学风、文风和作风建设,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繁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养成和弘扬先进的职业精神。在这个问题上,有以下五点需要认真把握:一是要养成和弘扬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说到底是探求真理、发现真理、服从真理、捍卫真理、发展真理的事业,而探求、发现、服从、捍卫和发展真理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二是要养成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既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又是一项十分清苦的事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三是要养成和弘扬百折不挠的精神。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合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矢志不渝的品格,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改初衷,不移青云之志。四是要养成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追求真理的道路永远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所以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模范地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五是要养成和弘扬战斗精神。尤其在今天,马克思主义既需要发展,更需要捍卫。当前,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不仅要提倡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而且要呼唤战斗精神。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义无反顾地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满腔热情地去宣传,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要理直气壮地去抵制、去斗争。 其次,要养成和弘扬优良的职业道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职业道德上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任何社会中,哲学社会科学都不能游离于政治之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既是政治纪律,又是职业道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二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一项面向社会、研究社会、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工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认真考虑自身工作的社会效果。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当前,尤其应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多做团结鼓劲的工作、正面引导的工作、化解矛盾的工作、维护稳定的工作,为促进我省的“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辽宁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要淡泊名利,加强修养。从事纯洁而高尚事业的人也应是纯洁而高尚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要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树立和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第三,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端正学风、文风和作风。学风问题,说到底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使马克思主义束之高阁,还是使其与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全党的学风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风,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文风问题说到底是动机与效果、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文风的好坏,关系到我们的理论能否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我们的文章、著作和报告能否发挥应有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最根本的是认真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大胆探索,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做到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新话不讲套话,讲群众听得懂又愿意听的话,不讲群众既不愿意听又听不懂的话。学风和文风建设要靠作风建设来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注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群众中汲取营养,在艰苦生活中磨练意志,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和解决问题,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推出学术精品,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辽宁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浅议 社会科学研究究竟是否需要将事实与价值分开,或有意识地排除价值判断?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简单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们暗含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研究本身。这一问题在东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成其突出。因此。本文先论述当代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若干代表性论点,然后再对我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某些普遍倾向作针对性的评论。 科学价值中立说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亨普尔指出,有关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可以说是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展开,这就是:(1)科学家的实际研究行为,和(2)批判评价和论证科学断言和程序的方法论标准。在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层次上,价值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诱导因素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准则、审慎的思考和个性等等显然会影响科学家对所研究领域、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选择。社会和政治价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问题领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励人们赞同某些并无可靠根据的理论。当然,作为一种规律,科学研究中决定采取或放弃一个特定的假设或理论,将强烈地受到认知价值或准则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坚持某种方法论程序的标准上。[2] 正是在构成研究行为的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个问题上,价值评价与科学研究相关联。因此,必须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解释科学研究行为时考虑价值评价的作用。然而,这种科学解释在谈到科学家受价值影响的时候,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它在解释科学家接受或放弃一个理论时,并不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或表明这是个不合理的科学程序。而合理性问题要求的是在可以获得的证据和其他系统的根据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批判的评价。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科学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张科学理论与证据关系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种标准可用证据与理论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逻辑关系来表示,由此而为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说提供了依据。按此观点,恰当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的成见、信念或态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违反了科学规范,并可以用对科学以外的价值观的过度依赖来解释研究者违背恰当的科学行为的动机。 与上述科学哲学观点相类似,现代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鼻祖卡尔?曼海姆也把自然的与文化的区别了开来,把数学、自然科学与宗教、道德、实践领域等其他方面明确区分开来。“可以说,形式知识在本质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内容并不受个别的主体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显然存在着范围广泛的主体事务,它只能由某些主体、或在某些历史时期被接受,而且从个人的社会目的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3] 他认为,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领域则具有不可比的特征。所以他断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非真理的。一般来说,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对其范围广泛的对象进行高度明确的阐述,对其追随者有权威的明确的命令性。与其他类型的信仰相比,意识形态更加系统化,围绕一个或数个突出的价值观而整合。它往往抵制信念的变革,它的接受或推行还往往伴随着鼓动性的宣传。谁接受它,谁就要完全服从它,谁的行为就必须完全渗透着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与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开。意识形态故意掩盖人们的动机与利益,这就迫使利益与对抗着的人们相互欺骗,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盖狭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意识形态不会把系统地追求真理当作自己的一项义务,因而采取取教条主义的认识态度,不愿接受新经验和真理。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明显。 曼海姆坚持认为,凡政治的或是涉及世界观的一切知识,不可避免地都是有党性的。他因此而暗含的论点是,像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均无法摆脱意识形态和党性的束缚,所以他也承认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这些观点引起了美国实用主义者胡克的争论。胡克在肯定了曼海姆的开创性工作以后指出,困难在于,曼海姆承认,表现阶级立场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导致在科学意义上被认为“真”的那些关于事物性质的理论和发现,因此,问题就转移到这些“真理”是否取决于导致探索和发现这些真理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这一点上。“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既然随着历史时期而改变,曼海姆认为这问题就成为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现在假定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客观性是同一的,使曼海姆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任何一种的科学知识是怎样成为可能的?曼海姆在他的书中,不同的一页就有不同的答案,而使读者对于他真正相信什么完全感到茫然。”[4]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科学主义思想,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胡克实际认为,即使存在阶级或党派观点的相对性,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仍然存在超越主观价值的客观性基础,比如根据经验基础所作的证实或证伪的判定。这是我们过去在认识实用主义时所忽视了一个重要论点。 因此,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反映了西方一些思想家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论的反思。 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的要求。 对绝对价值中立说的批评 韦伯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观点,在近数十年受到了西方哲学家主要是历史主义者和科学实在论者的批评或挑战。库恩以来的历史主义学派深刻地批判了科学的积累发展观,论证了科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不简单地只是对关于事实的增长了的知识作出的理性反映。而科学不同学派之间的转换更像是信仰的转变,没有太多的合理性基础可言。劳丹则提出了一种关于科学家理性行为的适中的观点,指出理性的行动者持有各种目的和关于世界的预设信念,为了合理地接受一个信念,他必须能够限定与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有关的推理范围。劳丹试图把科学合理性的一般要求与价值论、方法论和事实层次的共识统一起来。 科学实在论者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看法具有某些独特的意义。他公然声称自己要为一种几乎被推翻了的观点恢复名誉,这种观点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无论如何也是模糊不清、无法实现的。因为事实陈述 本身,以及人们据以决定什么是事实和什么不是事实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都预设了价值。普特南指出,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传统观点是建立在科学的工具的成功和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基础上的。怀疑价值判断具有认识功能的一个理由是,它们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而且在福柯所讨论的伦理学观点中还强调调,在伦理问题上,人们不可能取得普遍一致或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许多人相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可以作出使大家满意的论证。但在事实上,对于任意选取的一个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们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许多人对于科学和很多理论都是可悲地无知,至于科学的工具的成功,由于科学的意义决非仅限于它的实际应用性,故不能由此而推出科学的合理性。所以,用工具的成功与多数主义来证明科学真理的合理性和价值真理的非合理性,这是站不住脚的。[5] 普特南强调,至少有些价值必定是客观的。精确科学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像“融贯性”和“实用的简单性”之类认识上的优点,因此,至少有些价值词项不仅仅代表使用这些词项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们适用的那些事物的属性。如果这些词项不代表理论的性质,而仅仅代表有关人对理论所持有的“态度”,那么像“正当的”、“充分确证的”、“最有效的解释”等等,必定也完全是主观的。因为理性上可接受性不可能比它所依赖的参项更为客观。因此,至少这些价值词项具有某种客观的用法,即某种客观的正当性条件。同样,对于伦理学判断的主观方面也不能强调过分了。如果说,在科学领域坚持科学是一项客观的事业,并不等于认为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某些科学问题也许有一些客观的、不确定的答案,那么,在伦理学领域,某些价值见解是确真的,某些是确假的。“总而言之,某些价值见解(以及某些意识形态)肯定是错误的,某些见解肯定不如其他见解,在这个意义上坚持伦理学探究是客观的,同坚持根本没有任何不确定性的情况这种愚见,是两码事。”[6] 由此可见,普特南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上,竭力从两方面来阐述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与制约。一方面,他不同意证实主义和旧实在论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的观点,而坚持科学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融贯性、正当性、实用简单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要求的统一,科学的客观性与多元性要求的统一。另一方面,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来看,普特南又不同意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而认为至少有些伦理价值是有客观标准或依据的。就认识而言,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一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实的构架时,在众多的因素中首先会涉及到人们的道德价值。因此,真理理论以合理性理论为先决条件,而合理性理论又以我们关于善的理论为先决条件。 普特南试图把事实与价值、真理与价值有机地、内在地统一起来,既不放弃实在论的客观真理论的基本前提,又不接受事实一价值两分的传统观点。其观点属于一种形式的价值真理论,是对那种离开人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而仅仅在本体论上强调真理是对实在或事实的纯客观描述的传统实在论的批评。它告诉人们,追求直理的科学不是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 那么,是否可以像相对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由此而彻底否定事实与价值、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呢?显然也不能。正如普特南所断言的,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每个价值又都负载着某个事实。这后一命题说明,没有客观性依据的价值不能算作真正的价值。因此,这里的价值又与传统的事实价值两分观点所说的价值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后者主要指的是主观价值。可见对价值的不同解释预设了不同的结论。而从根本上说,价值具有主观与客观两重属性,纯粹的主观价值显然无法与客观性或科学性相统一。这里便存在不同层次的价值问题,客观性与价值只能在科学发展的高层次上统一起来。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前面论述了当代西方哲学有关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为我们合理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提供了借鉴。 就本来意义而言,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系统的知识探究,因此它在实质上与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有所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立场、态度和方法上。从基本立场来看,社会科学以追求关于社会的事实知识或确切知识为基本任务,因而一般不预设立场。真正的社会科学是真诚而无畏的,无须迎合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的口味,因而所采取的态度是合理的怀疑。研究无禁区,一切似乎已成定论或天经地义的东西或结论,都可能成为社会科学家的怀疑对象。即使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否定自己的先前结论或成见,也在所不惜,真正的社会科学家是“无我的”,不怕否定自己。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方法论上,社会科学多用归纳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以便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尽管归纳法是不可靠的方法,但为了探究事实,社会科学家仍然频繁地使用,包括统计法等科学的归纳方法。 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追随者则与此不同。他们固执地追求信仰,从抽象的观念、原则、口号出发,竭力为某些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因而他们采取的是教条主义的顽固态度,对既成的传统和信念不敢怀疑或质疑。其方法大多为演绎法,即从抽象的大前提出发,推演出脱离现实的结论,所以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尽管也打着科学的旗号,但其论证方式却十分繁琐,追求华丽的词句或动听的口号,实质则空洞无物,思维也不讲究逻辑,经常出尔反尔。归纳法和统计方法在意识形态那里只具有纯粹工具的意义,事实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还存在一定的区别 ,前者指的是像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与自然科学更为接近的学科,可以采用经验研究和统计学等手段,后者指的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等更具有文化特点和包含更多价值判断的学科,往往与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分不开。然而,当代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日益要求人文学科也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即采用更多的科学方法和论证方式。比如,伦理学曾被认为只是关于规范价值的学问,但是,20世纪的科学主义者提出了伦理学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任务,伦理价值前提应从实际生活的伦理中得出。因此,人文学科如仍停留在传统的相对价值的水平,永远自说自话,无法像科学那样可作广泛而重复的比较和讨论,那显然是一种落伍的表现。 将人文和社会科学只当作特定社会集团的学问,是其利益的集中表现,甚至提出所谓民族特色的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这实际上是将这些学科降至不具普遍意义的私学的水 平,与占星术、风水术没有多少区别了。一门学科只有在成为可跨文化共同研究、讨论和验证的学问时,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社会科学也许因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特色而加入了某些价值因素的考虑,从而有可能影响研究者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看法,但每门科学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公理、原则、范畴或概念,以及公认的研究和验证方法,包括共同的逻辑工具。比如政治学中的国家、政体、民主制、权利等概念及相关学说,用于民意调查的统计方法和一般数学及逻辑方法,便属于这种共同基础性的东西。 当然,如前所述,纯粹的绝对的价值中立在科学研究中也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类似于乌托邦,而且正如普特南所说,从更高的境界来看,脱离客观性的价值只是主观价值,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意义。然而,这仍然不能说明科学研究丝毫不需要警惕主观价值的束缚或影响,妨碍认识客观性的实现。而且,人的认识与科学发展的高低阶段之分,在时间上也有侧重点先后的区别。可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上解决了事实与价值相对区分的问题之后,才能实现较高层次上统一的任务。 由此来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较低层次的主客不分、科学与意识形态混淆的状况。举例来说,伦理学几乎还没有脱离规范伦理的阶段,对于当前人们实际上如何处理或对待人伦关系,较少作实事求是的描述性研究,一般仍停留在从抽象规范向下推演的水平。诚然,规范伦理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作为科学的伦理学还要从事认定事实的工作,这就需要进行某种程度上价值中立的研究,避免把伦理的“应当”误作“是”。在传统伦理的研究上更存在事实与规范不分的情况,例如有人把写在经典中的规范伦理与中国社会实际处理人伦关系的事实混为一谈,几乎不指出两者间的区别;更有人将战后日本等东亚社会的成功归结为孔孟之道,对于这些国家在长期传统中形成的带有自身特点的伦理道德作如此轻率的概括,更显出概括者社会科学研究常识的欠缺。 至于像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也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事实与价值混淆、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不分的情况。一些人不懂政策宣传与事实认定之间的区别,硬是把“应当”当作“是”,不懂得意识形态与科学并不是一回事。立场相对中立的问调查和事实报告,特别是在涉及政治、性等敏感问题上,做得还相当不够。有时候则以感情代替法律判断。例如,某个新兴小城市近年在吸引外资和城市建设及环境卫生方面做出了显着的成绩,但其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长期要求机关干部普遍加班加点,休息时间极少,在维护城市卫生时采取了一些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严厉惩罚措施等。这些都是涉嫌违反现有法律、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但有研究者写文章把这些归结为“善良违法”,试图以其行为结果的某些成绩来论证其违法行为的合理性。请注意这里的“善良违法”这一提法,这是用伦理价值判断来限定事实判断。如果有点现代科学的常识,便不会这样来认识问题。因为事实首先是,这些规定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至于行动者的动机是否善意,则完全是另外的问题。以对动机的价值判断来为违法的行为作辩护,显然是难以服人的。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中国社会在“百家争呜”时期多种学派并存竞争,源于民间的学问可以被某些统治者所利用,但尚未出现官方垄断学术的局面。只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一切学问才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其结果是历史、文学、哲学都摆脱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广义的统治术的一部分,更不用说法学和政治学了。这种情况甚至蔓延到自然科学,如天文学为皇帝订立历法服务。当西学经过外国传教士之手传到中国时,官方思想已严重僵化和落后,采取了抗拒的态度。直到20世纪初的政治和文化变革,才最终冲破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得以在在中国生根。然而,近百年史仍然是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争取相对独立的奋斗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得到贯彻,经历了百般曲折,至今仍然是项艰巨的任务。一些人习惯于唯上、唯书,偏偏不唯实, 连面对现实的勇气都没有,制造了许多指鹿为马、改事实、严重脱离实际的“研究成果”,以“遵命为术”为己任。因此,解放思想是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克服传统的体制弊端,使研究者真正摆脱各种束缚,取得真知。 由此可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较普遍的事实与价值不分的问题。当然,社会科学中的事实与价值,客观性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二者在更高层次上可以统一起来。但在较低层次,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则是更为重要的任务。只有解决了低层次的区分问题,才能解决更高层次的统一问题。另一方面,绝对化地理解科学的价值中立,在两者之间划出截然分明的界限,同样也会陷入乌托邦主义,因为我们只能做到大致的区分。 因此,问题正在于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把纯粹的绝对的客观性与完全的主观价值当作两个极端,那么实际的研究者总是处在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相当程度上还处在靠近主观价值的一端,有必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更接近客观性那一端,当然,谁也无法奢望达到彻底的客观性这一理想状态,只能尽力做到比较高的客观性。反之,毫无客观性的自觉要求,让科学与主观价值混淆不清,那就连起码的科学性也无法保证。 社会科学论文:巩固五五普法成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总书记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国在全体公民中实施了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全国人大有力监督下,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和各地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和促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坚持突出宪法的学习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得到广泛传播 各地各部门坚持以宪法为核心,深入宣传各项法律法规知识。一是突出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组织开展了以“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举办巡回报告78600多场次,直接听众达2600多万人次。每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都确定宣传主题,指导各地各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各地各部门把宪法纳入普法重点对象法制培训内容,加强宪法知识考试考核。二是深入开展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民事、刑事、行政实体法和程序法,在抓好日常宣传教育的同时,积极利用各项法律颁布实施周年纪念日,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切实加强新颁布或新修订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编写新法知识读本40多种,免费发放1200多万册,发放张贴宣传挂图2500多万张,使各项法律为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四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法制宣传教育全过程,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教育,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通过学习宣传,全社会学习宪法、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氛围更加浓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夯实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二)坚持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为重点,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 坚持分类指导,区分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深入。坚持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举办法制讲座、党校和行政学院设置法制课、考试考核等,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五五”普法期间,有24600多人次省部级领导干部、41.53万人次地厅级领导干部参加了法制讲座,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决策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公务员学法用法不断深入。加强公务员岗位职能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考核,共培训公务员4200多万人次,公务员参加法律知识考试2700多万人次,98%以上的公务员达到了每年法律知识学习、培训不少于40学时的要求,公务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青少年学法用法不断深入。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衔接,努力抓好课堂法制教育,广泛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活动,在校青少年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制教育,增强了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和抵御违法犯罪侵害的能力。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不断深入。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3.35万多期,培训人员290多万人次,举办讲座、报告会5.13万多场次,参加人员620多万人次,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和依法管理的能力。五是农民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深入。根据农村特点和农民群众需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农村“两委”干部1200多万人次,培训农民工1.56亿人次,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依法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 主管理的能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坚持以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为平台,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指导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职能作用,服务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一是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各地各部门共举办促进经济发展法治论坛、法制讲座、报告会等专项法制宣传活动39.8万场次,开展“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等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36万多场次。二是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加强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城市和农村居民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三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部署、重大任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事喜事,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西藏拉萨“3·14”事件、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等,组织开展了国庆60周年安保、“人文奥运、法治同行”、“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精彩世博、法治先行”、法律进帐篷、法律进寺庙等一系列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党和国家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四是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为主题,加强与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组织开展专项宣传活动16.2万多场次。针对重点地区、特殊人群开展法制宣传7.6万多场次,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2.5万多场次。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法制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坚持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在全国组织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法律六进”活动,是“五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创新。,、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通知,对“法律六进”活动进行了精心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实施细则,组织召开了“法律六进”经验交流会和现场会,推进“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加强考核和监督,确保“法律六进”活动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坚持机关法制培训、考试、法制讲座制度,组织开展各种学法用法活动,加强机关学法用法工作考核,提高了各级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切实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广泛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农户”活动,大力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法制宣传员”培训,广泛利用农村广播站及农民夜校宣传法律知识,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法律进社区”,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法制宣传志愿者作用,积极整合资源,推进社区普法广场、法制公园、法制长廊、法制宣传电子显示屏建设,开展针对社区青少年、下岗职工、闲散人员、回归人员、流动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社区矫正人员等人群的法制教育,服务了社区群众,提高了社区依法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扎实推进中小学课堂法制教育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小小律师辩论会”、“小手拉大手”等课外法制教育活动,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园地建设,增强了青少年法制观念。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利用职工学校、企业宣传园地、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辅导、法制讲座,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员工依法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了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深入推进“法律进单位”,发挥各单位自身优势,利用公示牌、宣传册、触摸屏、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宣传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专业法律,在城市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窗口行业单位设立法制宣传栏或电子显示屏,使之成为法制宣传的流动窗口。“法律六进”活动丰富了普法内容,拓展了普法途径和方式,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了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深入基层,更好地服务群众。 (五)坚持以法治创建活动为依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一是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法治城市和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是“五五”普法的又一项重要创新。在认真总结各地依法治理工作经验基础上,全国普法办下发了创建工作通知和指导标准。各地结合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完善了创建制度,建立了目标考核体系,不断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到底,全国已经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1个市(地、州、盟)、1856个县(市、区)全面开展了法治创建活动。底,全国普法办评选表彰了首批266个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二是基层依法治理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得到了全面推进,各地建立完善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和目标考核体系,民政部、司法部分四批命名表彰了137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各地还积极探索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行政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基层依法治理活动形式 更加丰富。三是行业依法治理不断深化。各部门各行业围绕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积极开展各种依法治理专项活动。“五五”普法期间,各部门和行业开展全国性专项整治活动130多次,开展执法检查活动170多次。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提升了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有力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了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各地各部门努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创新工作制度。在认真总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各项学法用法制度和法制宣传教育考核评估、监督检查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闻媒体、网络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法律六进”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等法治创建工作指导标准和意见等。各地各部门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了普法档案、工作考核等制度。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并实施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条例》。各地各部门还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体系,促进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三是创新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优势,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教育领域。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电视台开辟法制栏目430多个,县(市、区)级电视台开辟法制栏目1530多个,建立普法网站2300多个。加强城市、乡村公共场所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法制长廊、法制公园、普法大篷车等成为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型阵地。广泛利用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手机报、城市公交电视、移动通信等新平台,不断扩展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受众群。四是创新工作形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活动,共举办各类小型法制文艺演出137万多场次,参加现场观看的群众达1.8亿多人次。“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已成为法制宣传的重要品牌。 (七)坚持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地各部门不断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各部门、各行业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本部门本行业普法工作的领导。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支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力保障和推动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法制宣传教育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好“六五”普法规划,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发展,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社会科学论文:法学自身的品性决定了社会科学方法应用前景的有限性 刻下汉语法学学术含量较低,学术规范窳败,丑闻时有。将眼光放宽,迄现代中国一百年,海峡两岸三地,整个汉语世界,既无伟大法学作品和作家,更谈不上成熟范型或者流派的提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是不少法学从业者的忧心所在。有鉴于此,经由借鉴和运用社会科学的范式与方法,提升法学的学术含量乃至“科学性”,是一种可欲的选择,可能也是提升汉语法学必需完成的作业。 本次会议的主旨既是“社会科学”方法在法学中的运用,即意味着法学非社会“科学”,因此是科学话语难能完全笼罩的言说空间。这便一般性地决定了此种“科学 ”方法在该领域应用前景的有限性。所谓的“文科”、“理科”这类说法,是通常习用的,但却非“科学”的,无法用作解释此种问题的概念工具。既不算“科学 ”,亦非人文学科,那便是通常所说、行之已久的“法科”了。法学之为法科,决定了自己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其之用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设构自己的理论命题的进路和范式。这一切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法学的品性。 法学之为一门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其基本问题,其需求和担当,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社会科学”的学术品性。法学的基本问题源于法律的基本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事实与规范”的互动。人世生活本有规范,将它们描述出来,呈现为规则及其体系,是法律的创世纪,法学的使命,也是对于法学的劳动分工要求。通常情形下,事实先于规范,规范因为有待自生活中提炼和完型,总要慢半拍。之所以说一切立法颁行之际即已“过时”,如拉丁法谚所谓“法律一旦公布即已过时”,其因在此。但是,在诸如急遽的社会-文化转型时段这种特定时期,规则可能先于事实,以整顿山河。拿百多年来的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为例,虽然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真正的共和政体和宪政秩序,但是,自1911年以来,法律藉由立法,先在规则层面形成了宪政与共和图景,以此理想图式引导、推动、逼迫事实就范,向它靠拢,即向规则的制订者心目中拟订的生活模式看齐。正是在此,法学担当了从“发现”规则到“设定”事实的知识使命。 从而,法学-法律的需求和担当是双重的。一方面,对于规则进行静态的描述和设定。描述是“发现”生活,“设定”即归置并规制生活。另一方面,对于源于社会变迁等等因素而导致的事实提出的挑战,消极或者积极地做出规则的回应。正是在此,对于什么是事实?有哪些事实?规则的效果如何?如何获得预期的法律效果?以及为什么规则会出现与其制订者预期相悖的结果等等,恰恰是“社会科学”的用武之地。所谓“多点”、“多层”的民族志范型,人类学的田野调查,都是“观俗立法”的杠杆。事实上,伪满政体进行的民事习惯调查和民国政府组织的华北农村民事习惯调查,均为适例。通常习用的回归统计方法等等,在实证性地解答诸如“ 为什么有法不依”这类问题时,应当有用武之地。至于涉及到法律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诸如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它们是否属于这一意义上的“法学研究”,则有待辨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学是一种基于特定需求而来的知识体系,而主要并非人类好奇心的产物,更非形上心性的对象。因而,法学是一种有限的知识体系,甚至是一种自我循环、自我证立的知识体系。法律的思维方式,如法律论证,常常即为一种典型的循环论证。实际上,法学共同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学术集团,自产自销,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诸多的法学刊物可能只在法律从业者圈子里流转,正像《牙科研究》这种杂志只有牙医才会去看,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而以“解决实际问题”自勉的“务实”导向,整体上来说不是坏事。其之为“有限的知识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限”定在此。这就如水利工程学,当然无需也不可能回答宇宙起源的问题,更不可能处理人生意义。但要修水坝,建水库,就得靠它。各门特定学术的定位及其价值,正在于此。从而,就整体而言,法学基本上是一种解释学,一种关于事实与规范互动图景的描述、评价和阐释的技艺。从而,它排斥对于多余学术附加值的追求。——一旦“多余”,即超出法学,而进入其他“学科”。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法学家”倒未必一定在法学院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今日与会的主要是法理学、法哲学的学者,部门法学的从业者寥寥,而法学主要是由众多部门法学构成的知识家族,这就从另一侧面对此提供了说明。——这不正是我所说的“有限性”的具像吗? 所谓“多余”,即就完成法学的需求和担当来说并非必要的知识诉求、理论铺陈和思想启示。毕竟,法律及其一整套理念形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结果导向,即订定规则、划定是非,自分配正义和校正正义归置并进而规制人世生活,——具体的、日常的、有形的、关乎什么事情的用处的打理日子的流程,是是非非的油盐酱醋,打打闹闹的家长里短。形上的人类理性成果下落至具体的法的运作和法学意义上的研究,中间存在着若干环节。不是形上的东西没价值,事实上,以实用理性著称的汉语文明今天恰需补充浓郁的形上兴趣,以益中和,而致通明,才是正道。而是说,就具体的法律和法学的担当来说,即便没有它们,也还够用。超出这一层次,即进入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哲学或者法律哲学,已然非经典的法学范式所能涵括了。有人可能会说,哪里有什么“经典”的法学及其范式?今天的法学与百年之前难道一样吗?这话没劲。因为,我们可以问今天的人类和千年之前一样吗?你与昨天之你相比还是同一个人吗?当然不一样,可人还是人,你还是你。——法学还是法学。 必须承认,在人类知识的阶梯中,不同学科的学术含量及其所要求的人类心智和心性,在层次与类型上是不同的。一般常人经过培训可以成为工程师或者部门法的专家,也会比较胜任,但要成为理论物理学家和法哲学家,甚至是小有所成的理论物理学家和法哲学家,则非中上心智之人不可。而同一层次的心智,却因心性不同,或趋于理性,或趋于情绪,有的善于事功,有的耽溺思辩,遂各 自成就一番书生事业。远的不说,就晚近中国而言,吴经熊就根本不同于王世杰,一如陈景润之迥异乎钱学森,而同为超逸灵动的心性,朱光潜还与宗白华大大不一样呢!就法学家而言,在现代学术分工体系中,他们可能在法学院,也可能在其他科系,这是现代大学“官僚行政体制”的隶属关系,不是问题所在。许多人正因为自己的心智不屑于、心性难于忍受法学的品性,遂“转行”到其他学科,找到自己的心灵投契之所, ——马克思、韦伯、巴尔扎克、吴经熊和徐志摩,无一幸免! 在科际界限趋于模糊的“后学科”时代,学科之间方法上的借鉴是常有的事。学者们大多是“心中有问题,眼里无学科”,属于哪一种“学”,倒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也恰恰说明了借鉴“社会科学”范式、方法的可能与必要。但是,不能因此犯晕,认为自己的那点“借鉴”,真的就是“科学”了。——别忘了 法学说自己是科学,社会学就笑了 社会学说自己是科学,经济学就笑了 经济学说自己是科学,人类学就笑了 人类学说自己是科学,物理学就笑了 …… 最后,诗人笑了 这是打油,不是取销主义的立场,也不是将探索社会科学方法在法学中的运用这一严肃用意直接扭曲为大家要将法学变成科学的天真,一如要用拼音取代汉字,更非危言耸听地直认社会科学方法为法学的“天敌”,而只是想说明我今天的发言主旨,即在法学中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的有限性,从而,找准其可能用武之地。同时,对于今天会场上基于校际立场而波光旖旎的集体自恋情绪,觉得有点“那个”,所以略加调侃,不损人以利己,提醒不要过于自恋,否则小模小样,鸡皮疙瘩出,没意思,可能上帝倒哭了。自恋是动物的本性,太过自恋则为本性的倒错。诸位多谈其运用或者应用的可能性,我则提醒其有限性,正反两面,一积极,一消极,而同为 “建设性的”,则问题将趋澄明,列位看官,你说乐之何如。 我愿再次指出,陈述法学及其知识生产过程的这一品性,并非排斥法学研究借鉴社会科学范式或者方法,更不是否定法律人养成过程中对于大量非法学知识和理论的引入。恰恰相反,鉴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价值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进境与困境,造成了利益厘定、是非判断的一定时空的不可能性,要求法科学生在体察世态人情、历练人间冷暖的同时,尽量多具备法学之外的“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史哲等传统人文修养,使法律人成为既具备法律理性和知识力量,同时并具有道义担当和同情心,真正属于孔门所说的“文质彬彬”的人,具有现代公共理性和人文关切的人。就刻下中国语境而言,法学教育不仅应当是职业人士的养成过程,同时应当是博雅的、人文的,道理正在于此。深切的人文精神,是这个工商时代更为珍稀的人类心性,也是疗治当下汉语法学求致用而至俗、阐学理却近私这一病症的良方。—— 这可不是要让法学院毕业生个个都成“文人”,正如倡导在法学中借鉴社会科学方法并非意味着所有法学门类均无一例外地运用,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 否则,法学院的毕业生人人大脑发达,个个能说会道,似乎都能运用一套科学方法,却恰恰没心没肝,甚至狼心狗肺,连基本礼数也不屑,那时节,还不如没有的好。——朋友,知识并不导向善,甚至导向恶,在今天这样一个唯科学主义的时代,一个“科学裁判所”的世代,不是恰需时时警怵的吗!现今的法科学子多数只有职业关切,实用主义取向无以复加,动不动就弱兮兮地“郁闷”,好像也谈不上什么社会情怀之类,公司、财产、债券、金融等等实用法知识成为唯一选项,这难道是法学教育的福音吗?——好像实用主义的本意也并非是这个意思。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意义 社会科学期刊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来自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 作为社会科学文字载体和传播媒介的社会科学期刊是社会科学的必然产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意义 1.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地位。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自然规律的反映,它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武器;社会科学则是社会规律的反映,它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武器。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刻认识井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实行仕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性。一方面社会科学期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很难用经济的观点来衡量;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期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不象自然科学同生产力要素那样直接结合.很快就会提高效率、效益,社会科学更多地体现为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虽然科学管理也会出效益.但毕竟是间接的,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得是促进和保漳作用。所以.社会上普遍存在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倾向.但社会科学研究滞后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这是社会科学期刊受冷落的原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自然科学的发展带动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和保障自然科学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社会科学许多新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开发,特别在当前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大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繁荣社会科学期刊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2.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作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从而导致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才能给予科学的回答和正确的解决。实践证明,如果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事物发生,就会出问题。文化教育上的失误将产生思想意识上的混乱,经济管理上的失误将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政治决策上的失误将造成社会动乱。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作用,它是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园地,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舆论工具,是了解社会动态和经济形势的了望之窗,是学习社会科学文化启迪智慧的知识殿堂,是研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公共讲坛,是进行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参谋和助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呼唤。 二、当前社会科学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费拮据。据1991年统计,全国自然科学科研经费为11亿3千多万元,而社会科学研究经费仅为3千多万元。国家拔给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不及自然科学经费的零头。近年来这种状况并无多大的改观,凭这点经费要想举行学术交流和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已显得力不从心,再投入更多的财力去办好社会科学期刊就更是举步艰难。 2.质量降低。期刊的质量要以所刊载的内在质量为标准。当前,社会科学期刊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有的研究者囿于经费困难闭门造车,有的不愿深入进行艰苦细致的社会调查,使科研成果和实践相脱节;有的期刊部门和单位倾向比较严重,刊物.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领导论坛;有的片面追求名人效应,从而脱离读者大众;有的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期刊变成应酬亲朋好友的关系稿,上级领导的推荐稿,金钱来往的交易稿.评聘职称的照顾稿等等,使得文章平庸、肤浅、枯躁,影响了期刊的质量。 3.读者面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科研工作者劳动的社会效益体现不在经济报酬上,作者千辛万苦获得的科研成果要发表不仅得不到相应的稿费,往往还要承担版面费、赞助费,作者和编者都缺少提高期刊质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大潮却冲破了多年被禁锢的思维定式,使读者品味不断提高趋于多样化,使社会科学期刊受到冷落。一些期刊的作者和编者与读者缺少交流和沟通,造成社会科学期刊的读者群体日益萎缩。 4.偏离办刊宗旨。社会期刊的重要作用就是发挥社会效益,除读者需求外还存在社会需求。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的期刊忽视社会效果,偏重猎奇,追求轰动效应.背离了为j、民服务的宗旨,影响了社会科学期刊的健康发展。 5发行困难。从社会科学期刊的功能来看,不论是可读性还是收藏价值,都受到了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和电脑光盘等现代化存贮设备的有力冲击。归根到底社会科学期刊的发行数量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同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力相适应.期刊的过多过滥和不合法的指购派购都影响到社会科学期刊的正常发行,背离读者和社会需求的期刊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的对策 1.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仕科期刊工作者在工作上要精益求梢,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社会科学期刊要以社会效益为已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待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求真务实地办好刊物。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社会科学期刊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才能带来生机。一方面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社会科学期刊重要性的认识,在办刊经费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一方面要大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的旧体制.允许搞一些广告和实体等合法的创收。期刊内容上要锐意创新 、广开言路、百纳群言,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辩论和探讨,提倡运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思路来分析研究社会问题和现象,开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3.加强管理。社会科学期刊作为社会科学产品公开发行就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当然要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管理的约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科学期刊这样的特殊商品不应当排除计划管理,读者需求用市场去调节,社会需求要计划去调节。不是所有的期刊和期刊所有的出版费用都由国家包下来.国家财政支持要有重点,即使是重点期刊国家也只是分门别类承担一个基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汁么可以进入市场.什么不可以进入市场,对那些社会效益好的就是赔钱也要坚待出版,对社会效益不好的就是赚钱也不能办。国家要运用价格、悦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指导消费,使社会科学期刊在文化商品中得到资源的优先配置;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社会科学期刊的健康发展.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那些质量差、社会效益低、不具备办刊条件的期刊,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把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需的期刊办好。 4.扩大群众基础。社会科学期刊要扩大刊物的影响,不仅要使专家学者青睐,而且还要使人民群众喜欢。要扩大读者面就必须扩大作者面.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标准,材料要实、文风要正,对有头衔和没头衔的作者都要做到一视同仁。社会科学期刊就必须走入社会贴进群众.要以群众论坛、读者专栏等形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和范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需要。 5.提高服务水平。社会科学期刊要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立足于从理论上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要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结合国际国内形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科学推断预测未来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和发展规律出发,及时调整栏目设置和研究方向,加强相关课题的研究,发挥社会科学期刊服务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就必须提高对社会科学期刊重要性的认识.找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只有保障规模适度的社会科学期刊群体平衡协调地健康发展,才能开创社会科学期刊欣欣向荣发展的新局面。 社会科学论文:社会科学常识普以及探析论文 一、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是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繁荣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只有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于人类。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可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要的是它将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营造良好的思想和精神氛围。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为重要。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始终继承与发扬光大,就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盲率较高,且基础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公民素质偏低。公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社科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有利于公众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觉性,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确立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要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在更高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科学论文: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文社科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引导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转化渠道解决转化难的问题。 关键词:成果转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发展观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就是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自觉接受社会科学成果的影响或应用社会科学成果的过程。目前,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4,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3 以上,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成果数约占学校成果总数的1/3。近年来,国家通过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许多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但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在质量、数量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仅仅停留在发表的刊物上,即使有少量的成果进行了转化,也存在转化的层次偏低,影响力不够,不成体系的状况。由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不断凸显。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成果转化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一)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自身特点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影响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大不相同。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从研发到投产,从生产到获利,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成果转化的效率。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与自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一般是间接的、伴随性的,这就增加了社科成果转化的难度。 (二)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 科研成果质量是市场转化的生命线。我国高校文科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难的现实,与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论文、论著和研究报告,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有上千篇,其中不少发表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上,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些论文推广和转化的价值较低,真正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更少。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里有一部分文科类的教师主动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深、不透,难以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科研。如某一地方性本科学院,在申报当年所在市下达的社科科研课题时,很少申报与当地省情、市情结合紧密的课题,80%以上的教师都热衷于那些比较务虚的纯理论课题。最终的成果能直接指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就少了。二是,高校文科科研中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注重社会的现实需求,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谓的科研成果不仅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而且难以进行转化,成为庸俗的文字游戏。 (三)对人文社科类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看, 谈到成果转化,各级政府部门、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进行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国家设立的“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化项目”等资助的全是自然科学类的项目。 国家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第二条中注明:“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排除在可转化的成果之外。可见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1]。 三、促进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文社科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关键。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经过转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武装劳动者。与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相比,有着软件性、滞后性、受众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转化周期较长等特点。 这就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顾任期内短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指标。而应该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如同重视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样,重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潜心研究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和指导作用精神产品。 (二)加强引导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转化的前提。社会需要大量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有转化价值的精品科研成果,这类成果的产生,需要引导和激励,需要科学的、客观的、适应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科研人员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措施。中国政法大学为了鼓励精品成果,制订的《文科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对在一定考核期内有一个精品成果的教师、科研人员即可以豁免其他科研成果项数,鼓励教师用足够的时间准备高水平的成果, 起到了促进科研、激励精品的效果,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省市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主持社科类科研课题立项时,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省情、市情紧密结合的课题,把纯理论性的、“空对空”的课题量规定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三)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一是要加强高校自身的科研机制和体制改革,要变革那种纯学术、脱离实际的研究,而应将纯理论研究为主转向综合性、开发性、应用性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从无偿研究转变为有偿研究;只有实现了科研导向、运行环节、队伍结构等方面机制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探索建立社会科学成果的产权认定制度、价值评估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三是要建立健全社科研究机构与政府、党政、企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社科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密切供求联系[2]。 要搭建起一个平台,全面调整产方—卖方—买方的关系,使成果的转化正规化、程序化。作为买方的决策人要用社会科学成果支持和检验自己决策,作为卖方的社会科学成果管理机构要承担起监督决策者的决策是否科学的职能,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科研成果生产计划。作为产方的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要分析市场动态,使自己的成果能满足市场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和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将不断加深。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社会科学论文:试谈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 论文关键词:领导干部; 科学素养; 科学发展 论文摘要: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是决策者,决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向与方式的科学与否。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沿着科学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一、 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社会特征 科学素养是人们坚持科学精神,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修养和能力。科学素养决定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关系着人们工作与生活发展的优劣与成败。公民的科学素养,除了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作为国民素质的基本元素也同时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与普通公民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作为决策者,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不仅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对社会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会发展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 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决策的科学性上。决策的科学与否关系着发展目标的正确与否和发展方式的优劣与否,科学的决策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能够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力量。不科学的决策则违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会使事物的发展与人们的希望背道而驰,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决策的科学与否,对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基本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素养,才能具有科学决策的意识与科学决策的能力。首先,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才能在决策过程中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其次,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才有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客观地认识环境,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形势,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确保决策这个主观行为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 二、 科学精神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意识保障 精神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灵华,领导干部的科学精神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意识保障。科学精神来自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积累和升华,它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们行为和习惯的科学性。科学精神所代表的核心内涵是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理性精神则是各项事业沿着科学道路、按照科学方式发展的保障。 首先,创新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科学技术之所以不断发展,就在于科学研究在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大胆创新。创新精神是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开拓精神,是一种对于新问题、新方案、新途径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科学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对旧概念的修正和不断发展新的概念,它对陈旧的现实、落后的现象不满、并提出质疑,而且要求改变现状,追求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创新精神是由科学探究的实践升华而来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寻找新发现的过程,“科学上的新发现,必然冲击原有的认识,产生新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由于新的发现变革了人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引导了人们新的行为,因此,使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事业得到新发展。所以,创新精神是变革的动力。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和思维的更新都来自于人们的创新意识。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精神的推动。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不断产生。面对新环境、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领导干部如果墨守成规,仅拘泥于经验,就有可能使新的机遇丧失、使旧的情况恶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主动审视现实的状况,质疑制约发展的现象,自觉地变革陈旧、落后的东西,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用新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以新的目标和新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理性精神是促进各项事业沿着科学道路、按照科学方式发展的保障。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要求人们必须依靠理性思维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去探索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事实和逻辑的必然性,而不是单凭直觉和经验。实事求是地理性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探索求知、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的精神。这种科学精神,来自于人们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科学的本质就是整理事实,从中找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而不是仅仅抓住现象作出的结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必须是在观察、试验所得到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判断,然后经过实践的验证加以证实,这样才能将其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结论。因此,科学的理性精神是把握事物科学发展的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朝着科学的方向、按照科学的方式发展,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具有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领导干部的理性精神是科学决策的理性支撑。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才能自觉地排除掉主观唯心的东西,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发展中的问题;以事实为依据来研究、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实践作为检验结论的标准。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各项事业科学、系统、有序、稳健地发展,从而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科学知识是认识和判断发展环境与形势的基础保障 科学知识是领导干部具有这种认识和判断能力的基础支撑。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具有正确认识和判断环境与形势的基本能力,并以此来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首先,科学知识是领导干部辨识能力的基础支撑。科学知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客观的事实,它包括自然的事实、历史的事实和社会的事实。另一个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人们必须具有科学知识,才能认识和分辨各种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及其规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的发展中,领导干部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必须首先对发展环境和形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这样才能为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有科学地辨识能力,而这种能力来自于科学知识的支撑。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识别国家政策方针和大众传媒中出现的各种相关信息,才能利用科学知识去分析和判断各种事物。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必备的科学知识,就会妨碍其对于环境和形势的客观认识与科学判断。例如,为了应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局势,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为了落实这一措施,国家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等任务和要求。但是,在我们对某市部分现任局处级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对于“标准煤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有43.30%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错误的答案;11.3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来源的问题,有35.57%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6.7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COD是什么?”这个问题,有22.68%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35.57%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什么?”这个问题,仅有54.12%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而有近一半的领导干部对这一原则不够了解。由上可见,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因此,无法搞清这项措施中的相关概念。这必然影响他们对“‘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项约束性指标的客观认识;对发展“循环经济”这项“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的意义的正确理解。同时,也会妨碍他们对“节能减排”这一战略措施实施后未来发展环境与形势变化的正确判断。 第二,科学知识是提高认识效能和预见能力的支撑。科学知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寻找和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来掌握社会发展的进程,利用事物之间的促进关系、消除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提高预测和预见能力,使社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目前社会系统纷繁复杂,各个社会部门、各种社会现象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构成社会自身的矛盾运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依靠科学知识去再认识这些社会现象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必然联系以及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以便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制定社会的改革方案、工作计划、方针政策;及时调整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以此去改造和管理社会活动,引导和管理人的行为,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而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则会制约领导干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视野和高度,影响其决策的大局性和系统性。例如,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对于“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固定构造四种”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有40.72%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的答案,17.53%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超过五分之三的领导干部,对于我国的专利法不够清楚。对于“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生活水平越高。”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仅有43.30%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而有4.12%的人和52.58%的人,分别选择了“不知道”和错误的答案,这说明大部分领导干部对于测量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方法不了解。对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意味着民主选举与言论自由。”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仍有10.31%的人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答案。这说明,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科学决策知识。 专利法、恩格尔系数和决策的民主化,是目前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横向知识。其中:专利法是保护创新的重要科技政策之一,它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密切相关。领导干部对于我国专利法的基本内容和内涵缺乏了解,说明他们还不能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对什么是创新、为什么创新和怎样创新有一个认真的思考。“恩格尔系数”是家庭收入中食物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的比,它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领导干部对此指标的含义不了解,说明他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的差距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发展目标是什么还没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决策的民主化是科学决策的根本内涵,领导干部对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除了意味着民主选举与言论自由外,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在照顾大局的条件下,公平地照顾各方面的利益”这个基本内涵都不清楚。说明他对现代社会的决策环境与决策需求还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缺乏基本的认识。 四、 科学方法是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的手段和途径保障 科学方法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的支撑,是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思想方法与措施、手段的保障。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局势,领导干部只有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充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方法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方法为人们有计划地管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例如、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为人们对社会的整体和部分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确立改革和管理的最佳方案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思维是人们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获得理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当今社会已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任何个人的行为,局部的事物都与整个社会系统密不可分。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使决策环境日趋纷繁复杂。这些都给领导干部的决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决策问题复杂、规模庞大、涉及面广泛、因素繁多,决策问题变化快、动态性强是现代决策的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这种复杂的决策环境与决策需求,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特别是系统思维的方法,则难以把握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但是,从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领导干部对于传统科学思维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比较好,而对于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近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比较差。调查显示:80.11%被调查的领导干部,能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测试题的正确答案。而在对系统思维方法进行的测试中,只有11.29%被调查的领导干部能以系统的观点,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处理测试题中的问题,而其余88.71%人,均按照传统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处理。系统思维是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系统性,“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中综合地考察和研究问题,以达到最佳处理方案的思维方法。领导干部只有运用系统思维原理,来探究工作中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才能将自己的局部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将各个方面的关系与利益统筹、协调起来,才能有效处理好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共同发展。 第二,科学方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与措施。科学方法是处理问题的方式、途径、手段、程序和技巧。科学方法是把握事物发展方向与方式的有效工具与锐利武器。领导干部运用科学方法,一方面,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依据。另一方面,能够使主观决策更贴近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是保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领导干部对于定量分析科学方法的运用还存在差距。调查显示:72.04%被调查的领导干部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完全理解;有56.45%被调查的领导干部对于比对实验方法完全理解。但是,在对统计方法进行的调查中,对“统计科学的总体性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的质量特征。”这个正误判断题,有59.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的答案,11.3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领导干部,对于统计科学的总体性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的数量特征这个概念不清楚。在对领导干部的综合数据分析能力测试中,我们给出了一组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能源消耗的比较数据,内容为:“中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404(gce/kw.h),国际先进水平为317(gce/kw.h);中国每吨钢可比能耗平均值为966kg(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656(kg标准煤);中国每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为170(kg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107.5(kg标准煤);中国每公斤标准煤能耗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为0.36(美元),国际先进水平为5.58(美元)”。要求被测试者根据给出的数据,对我国能源状况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结果只有44.62%被调查者选择了“我国节能潜力大”这个正确答案,而超过一半的人分别选择了“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和“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大”两个错误的答案。这说明部分领导干部对于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对于“单位”数值与“总体”数值反映客观事实的区别认识不够清楚。 由上分析可见,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要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朝着科学的方向、按照科学方式发展,关键要靠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使决策成为经济社会沿着科学道路发展的动力与方向盘。 社会科学论文:生态学视野中的若干人文社会科学问题 【摘 要 题】生态文化与环保意识 【正 文】 科学的精神是统一,社会运动与自然运动的规律有着惊人的相似。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间有许多值得相互借鉴的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甚至可以用更加简练和统一的语言来描述,生态文化的核心观念为此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在生命科学发展历程中,先后取得过两个对人类世界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它使人们心目中静止不变的客观世界转变为动态、进化的客观世界;另一个成果就是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生态文化观念,它使人类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恶梦中醒来,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的光明大道上来。具体讲,生态文化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文化,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的基础。因此,从生态学视角认识和理解人类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寻求可能的、合理的解决途径,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了。本文试图以生态工作者的视角审视和理解若干人文社会科学问题。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然是研究生态学和生态文化的基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很难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对其有一个比较恰当的理解。 简而言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生命是环境的产物。在地球形成之初,表面笼罩着原始的还原性大气,没有氧气、臭氧层,紫外线强烈地照射着地面,地球上没有任何生命;经历漫长的化学演化过程,大约在35~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生命——光合自养生物蓝绿藻(Cyano phyta);原始的生命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形成了现存的多样性的生物类群。二、生物在进化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中繁殖、蔓延,消耗CO[,2],释放O[,2],地球表面逐渐形成氧化性大气和臭氧层,地表紫外线辐射减弱,昼夜温差缩小,为原始生命的演化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地球岩石圈的表面形成土壤,为陆生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质,也为其登陆创造了条件;在大约4亿年前,绿色植物登陆成功,从此陆地上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三、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现存的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而这种环境又需要生物的调节来维持,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影响着全球环境的变迁和人类的命运。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水平也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人类的产生开始、到文艺复兴之前,为神秘文化阶段,相当于人类文明的蒙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对自然界充满了神秘和恐惧,人类是自然的附庸;在这个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局限在局部和较低的水平,以宗教为代表的神秘文化是文化的主流,社会、经济及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第二个阶段,从文艺复兴开始到20世纪中期,工业文明阶段。由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具备揭开自然界神秘面纱的能力,人类在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方面,出现了意识上的偏差,摇身一变以自然的征服者和驾驭者自居,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少年时代;在这个时期,以工业化大生产为背景的工业文明成为人类文化的主流,社会、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逐渐超过了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危及人类的长远发展与持续生存。第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生态文明阶段。在此之前,以自然的征服者和驾驭者自居的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人口、能源等危机,促使人类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逐渐形成了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文化;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类实现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需的基础,这是人类文化走向成熟的阶段。 人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发展过程的产物,这种认识水平体现在人类文化、科学的方方面面,形成纵横交织的人类文化与科学谱。在不同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形态可能同时并存,各种文化形态在文化谱系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决定了文化的现状与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人类的一员,无论在那一种文化形态的背景下,只有溶入主流的先进文化之中,个人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生态位理论与社会生态位现象 Whittaker(1975)指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通俗地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进而获得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生态定位。生态位的形成减轻了不同物种间的恶性竞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物种都能够获得比较的生存优势,这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 生态位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经济、教育、政治等领域。事实上,人类社会活动的诸多领域均存在“生态位”定位问题。只有正确定位,才能形成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减少内耗和浪费,提高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促进社会良性与健康发展。在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态位重叠现象。以教育为例,教育部对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版本、教师培养等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确保全国人民在不同地区受到整齐划一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背景、能力倾向、思维模式、就业取向、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全方位的生态位重叠,甚至连知识与能力缺陷都大同小异。这与美国各个州政府负责管理地方教育,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相比,我们的教育实在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目前中小学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可望逐步改善这种被动的局面。但高等教育的改革却显得畏缩不前、无所作为。 从事科学研究也同样存在“生态位”定位问题,人云亦云、附庸风雅的跟屁虫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科学家应该将自己热衷的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而不是当成一种职业仅仅用于换取养家糊口的资本和安逸舒适的生活。就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家的任务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以其严谨的科学性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为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新中国建国后发生的一系列失误,社会学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道德与社会价值重构的历史转折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可谓大有可为。人云,科学家是社会的良心,社会科学家更是如此,他们不应该,也没有任何理由把自己混同一般的民众,而应该勇敢地肩负起社会责任与科学道义。 三、生物重演律、文化重演律与社会重演 生物重演律:1866年海克尔(E.Haeckel)提出,生物的个体发育简短而迅速地重演系统演化的过程,这就是著名的“生物重演律”。如,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囊胚、原肠胚、蝌蚪、幼蛙(有腿、有尾)、成蛙等几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群体生物、腔肠动物、鱼类、有尾两栖类、无尾两栖类等阶段,这说明蛙的个体发育反映了蛙的系统发育过程。 文化重演律: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简短而迅速地重演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人类文化的重演。在人类5000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有无数先人、巨匠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现存的多样化的人类文明。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传承给后人的过程。但这种传承并不是机械地照单全收,而是对人类文化的精华和重要文化成果的传承。因此,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对人类系统文化成果形成过程的重演。这个过程相对于人类5000年文明史,简短而迅速。 与生物重演相似,文化的重演也绝不是机械的或绝对的。作为个体文化的发育,实际上应该是在继承人类系统文化成果基础上的发展,个人的学习阶段正是接受人类系统文化成果的时期,相当于文化的重演阶段。名师出高徒,为什么?之所以成为名师,因为他们对系统文化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具有独到和高明之处,能够帮助学生多快好省地跨越了文化的重演阶段,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并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指导和支持。其实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教师的素质对教育及人口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有些教育专家提出,教育不应该只是继承。文化的继承或重演与创新并不矛盾,人类系统的文化成果是巨人的肩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成为伟人。对于人类系统的文化成果,不是需不需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的问题。而是创新的继承和继承中的创新,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扬弃。因此,教育必须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保不使教育这一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成为制约文明开拓前进的障碍,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重演律:社会的重演并非新的发明创造,马克思关于社会运动与发展趋势的理论,其实也就说明了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个案,其发展过程在重演整个人类社会演化的过程。但这种过程并非绝对的重复。在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和解决过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发展阶段也不同程度的体现出来。 四、生物的进化与文化的进化 1、生物进化 种群是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微观表现形式是种群的基因频率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连续变化,这是物种进化的量变的过程。当这种量变的积累超越了物种质的界线时,就产生了新的物种。一般来讲物种的形成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突变、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通过突变为自然选择提供素材,对物种有利或无害的基因可以通过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并在种群中逐渐扩散;个体迁入 (基因流)也可以增加基因素材,个体的迁出与基因漂变会导致基因库的萎缩;种群基因库数量、质量逐代变化,当该种群中某些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形成生殖隔离时,就产生了新的物种。 比如:美国就是一个人口基因库质量发生连续变化的例子,这与其长期实行移民政策密切有关。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吸引了各国高素质的移民,这种移民流的生物学实质就是优质的基因流。因此,其人口基因库质量和整体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美国经济、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互为基础,相互促进,为美国长期的发展与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大国,拥有大量的发展机遇,这是吸引外来移民的重要条件,如果我国也能实行严格、适度的移民政策(千万别腐败),同样也会对我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助一臂之力。 自然条件下的生物的进化、人工条件下的生物驯化等条件下的生物进化所遵循原理是相同的,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自然条件下,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力量是自然因素(自然选择);选择的标准是生物的适合度;生物进化的速度缓慢,但其遗传机制稳定、遗传结构均衡,有利于生物长期发展与生存。以野猪为例,在自然条件下,野猪通过发展快速运动能力来逃避捕食者和猎人的伤害,其体型紧凑而强悍,适于奔跑;体表粘有沙粒和树胶(在树上蹭痒、粘上树胶,在地上沙浴,粘上沙子),一般的子弹都难以穿透;野猪锯齿獠牙,十分凶猛,可以捕食小型动物,并可以与虎狼对抗,这都为野猪在自然界中很好地生存创造了条件。 人工条件下,生物驯化过程中的选择力量是人为因素(人工选择);以人类的好恶作为选择的标准 (生产性能、经济价值、娱乐观赏价值等);生物驯化的速度快;但人工选择会导致生物遗传结构的失衡,限制了生物进化的潜力,最终可能会导致物种的崩溃。仍然以猪为例,野猪是家猪的祖先,但家猪与野猪已经表现出很多方面的不同,家猪的体形臃肿,行动迟缓、性情温顺,这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但是这种选择导致家猪育种潜力或遗传潜力的衰退。比如,比利时培育的皮特兰猪,其瘦肉率达到了70%以上,经济价值极高。但其抗应激的能力极差,从种猪场运到养殖场、或从养殖场运到屠宰场,就可能导致其死亡。显然人工条件下的生物驯化是一种有限的进化,不能保证物种的长期进化与持续生存。 无论是哪一种条件下的生物进化,即使对于完全相同的种群,可以仅仅因为选择的力量和标准不同产生截然不同的进化结果。 2、文化的进化 文化进化的规律可能更复杂,生物进化的规律虽然不能简单地挪移到文化进化领域,但是生物与文化进化两者之间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我们不妨把作为文化构成单位的个人的思想、观点、方法等视为文化的基因,某种文化基因的总和构成了该种文化的墓因库。文化基因库中基因频率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连续变化,这是文化进化的微观表现形式。文化发展的前景取决于文化、思想来源和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统一行动对于社会发展的有序化是有益的,而统一思想,却从源头切断了新思想、新文化形成和扩散的途径,对文化发展绝对具有重大危害。 对于文化的进化我们也尝试从文化基因的突变、文化的选择和新文化的形成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文化基因的突变。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产生,可视为文化基因的突变。文化基因的突变为文化的进化提供选择的素材,是文化进化的动力源泉。但是新的文化基因能否在文化基因库中扩散,并成为文化进化的动力,还取决于文化的选择力量,不同的选择力量,塑造不同的文化形态。因此,在此阶段,应该减少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传播和扩散的人为限制,言论和思想自由是推进文化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先进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文化的选择。与生物的进化不同,文化选择的力量更多地属于人为因素。从这一点上看,文化的进化与人工条件下的生物驯化,在选择标准、进化潜力、进化前景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实际上是不同的选择力量和标准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选择力量和标准的革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 下面从文化选择的力量和标准、选择类型两个方面对文化选择予以简单介绍。一、文化选择的力量,可以是国家机器、宗教力量、学术力量、民众力量、随机事件、其他力量等。这其中,取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原则的学术力量是文化选择最良性的选择力量;国家机器、宗教力量以及国教合一的选择力量,往往导致文化发展的畸形;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当迷信战胜科学、蒙昧战胜理性时,如以宗教或国教合一的力量对文化进行的选择,导致文化形态的滞后更为严重。另一方面,某种文化选择力量在社会中渗透的越充分,对文化进化的影响就越大,当这种选择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中去的时候,这种文化发展的方向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逆转了。比如:适宜的文化选择的力量,直接导致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的例子自不必说,就单以我国为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文化与思想空前繁荣;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陆的思想文化激烈论争,导致文化巨星群星灿烂;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治学理念,曾经造就了北京大学的一度繁荣,并成为当时中国新文化、新思想的发源地,成为推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排头兵。 文化选择的类型有定向选择、稳定选择、分裂选择三种类型。定向选择的力量和标准只有利于文化谱系中偏向一端的部分,促使文化朝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这种选择类型一般是良性的和趋前发展的,以学术力量、民众力量作为选择力量的文化进化属于这种类型。稳定选择的力量只有利于文化谱系的中间部分,偏离文化谱系的中心越远,被淘汰的压力就越大;这种选择促使文化谱系高度单一化,稳定地长期处于某种文化形态,其文化进化与发展都十分缓慢,以单一的意识形态作为选择力量的文化进化多属于这种类型。与稳定选择正好相反,分裂选择的力量不利于文化谱系的中间部分,而对文化谱系的两端有利,导致社会文化形态的两极分化,进而导致文化形态的分立。世界各地民族主义的抬头,就是这种文化分立的典型现象。由于文化进化的选择力量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形态。 文化选择的结果。在过去由于交通限制,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选择标准、沿着一定的发展路线稳定地发展着,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这些文化形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敌入侵、朝代更迭,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文化选择标准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其实也是这种文化形态形成的必备的条件。在现代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条件下,各种文化形态之间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融合。相反,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依托的优势文化的扩散,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了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别,导致了文化形态之间的持久的冲突。文化形态的不兼容,正如生物的生殖隔离一样,它是文化进化的结果,也是不同文化形态分型的依据。 五、生物进化中的遗传瓶颈与文化进化中的文化瓶颈 遗传瓶颈是指,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害或人为过捕等原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这必然会导致种群基因库质量的下降。经历遗传瓶颈后,如果种群数量不能得到有效恢复,就会由于遗传漂变其基因库质量迅速降低。如果经受连续的选择(捕猎、灾害等)压力,种群最终可能走向灭亡。如果经历遗传瓶颈后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并不断积累新的遗传变异,补充和扩大基因库的数量、提高基因库的质量,种群就会重新发展和兴旺起来。但是,一般而言,经历遗传瓶颈后,种群的恢复需要相当长(多个世代)的时间。比如,由于过度捕猎,19世纪90年代北方象海豹只剩下了20头,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直到100多年后,其种群的数量增长到3000余头,数量仍然很低。如果不是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仍然大量捕杀,该物种可能已经灭绝了。 文化瓶颈现象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瓶颈的形成通常与文化进化的选择力量的变化有关。与生态学的遗传瓶颈相似,一旦形成文化的瓶颈,其文化基因库的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连续遭受强大的选择压力,就会形成持续的文化瓶颈,导致文化的衰落,甚至消亡。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文化瓶颈持续现象较为突出。秦朝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焚书坑儒,杀戮了大量的文人雅士、永久性地毁灭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巨大的文化瓶颈;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而排斥其他各家思想,进一步限制了百家争鸣,形成了秦汉以后两千余年、持续的文化瓶颈现象;大清王朝灭亡前后的百年间,军阀混战、外族入侵,民族命运风雨飘摇,各家学派、思想论争激烈,文化思想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可谓群星璀璨,精彩纷呈,这是中华文化大恢复与大发展的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某一段时期,由于文化政策方面的失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曾经导致一种文化、一种思想长期作为文化选择的准绳,国家机器成为文化选择的主导力量,文化发展的单元化趋势压制了文化的进化与发展,形成了文化的瓶颈。这种局面在结束以后才逐渐得到缓解。 从世界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阿拉伯文明的没落可能与其政教合一(伊斯兰教)的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印度文明的衰落也与佛教不无关系,当宗教意识成为文化选择的力量时,文化瓶颈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了,而这种文化瓶颈的长期持续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落。 突破文化瓶颈的限制,是文化走向兴盛的基础。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封建制度的逐步瓦解,打破了原有的文化瓶颈,形成了清王朝灭亡前后100余年的文化振兴。日本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文明,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大发展。而美国南北战争打破了奴隶制度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限制,形成了随后美国长达100余年的大发展。文化瓶颈效应可以用来解释人类文明兴盛与没落,勾勒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轮廓。 六、群落的演替、顶极群落与文化的演替及顶极文化 生物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自然界中生物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而聚集成的有机整体。每个群落都有其特定的外貌,结构(空间、时间结构等)和功能。 当群落内外环境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生物群落中的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的组成、结构、形态、内环境向着一定的方向发生连续的有序变化,结果一种性质的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这个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任何一种群落演替达到稳定阶段时,就形成了与当地气候、土壤、生物等条件相适应和协调的群落,这是演替的终点,也称顶极群落。在群落顶极形成之前,群落的演替过程持续进行。如果我们要求群落的演替停留在某一阶段,比如,农田生态系统、湿润地区的草坪(自然演替可形成森林)等,就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除草、灭虫、修剪等。如果群落演替达到顶极状态,群落的结构、功能趋于完善,此时,群落的生物量存量达到最大,而群落生产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对顶级群落的适度利用,有利于打破平衡关系,刺激群落生产力的提高。 文化现象虽然表面上杂乱无章,实际上相互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所谓的文化群落。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自身新文化的产生,文化群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有序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一种性质的文化取代另一种性质的文化,导致文化形态的更迭,这就是文化的演替。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文化的西方化、我国文化的近代化与现代化,以及现代世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等等,实际上都是文化演替的实例。任何一种文化发展到稳定状态时,也就形成了文化顶极。文化处于顶极状态时,其发展与进化潜力降低,文化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在相对封闭、缺乏交流的条件下,在文化单元化(包括宗教化、神化等)条件下,在国家和政权强制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形成文化的顶极。比如: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文化顶极现象往往明显而持久。 生物群落顶极形成之前,群落的演替过程持续进行。与此相似,文化顶极形成之前,文化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变化之中的。同样,如果我们人为地要求文化的演替停留在某一阶段,就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压制、阻截和控制。期间,这种倾向就十分明显,导致文化的倒退。 与人类中心主义相比,生态文化是一种全新的和革命性的文化形态。而“现代”文化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上讲,生态文化是一种反“现代”文化的文化形态,这也就注定了生态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受到“现代”文化的抵抗和阻挠,包括“现代”文化对生态文化所作出的消极和迟钝的反应。但是,生态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文化,其发展趋势是无法逆转的,未来人类的文明必然是生态文明。 社会科学论文: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 有人主张将已往的“哲学社会科学”改称“人文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用以指称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另一大半(有关人、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科学领域,这是目前一股国际性的学术潮流。其用意在于强调哲学和各门社会学科的本性是面向人、社会、文化的,从而倡导立足于人、关心和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导向。采用这一提法的好处是,强化这些学科的本意,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但其中有几个具体的理论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一、带有人文性质的研究和创作是否属于“科学”。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关键是对“科学”的理解不同:以西方一些人的标准,一个学科只有达到了对象的可重复性、描述的客观化、形式化和定量化、知识的可积累性等一些自然科学的特征,才属于科学。这种狭隘观点目前仅承认现代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少数社会学科是科学,而把政治学、史学、法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哲学等统统排除在外(当然,这也与有些社会学科的工作和发展水平尚不到位有关),或宁肯叫“人文学科”,也不叫“科学”。这种观点影响了不少人,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界有一定市场。 按照另一种,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的实质在于“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马克思),在于通过“实事求是”(罗素)的研究去追求真理,凡符合这一实质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就属于科学范畴。因此,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也应该是科学,不应因为有某些形式上或程度上的差别,就否定其科学的实质。邓小平同志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无疑体现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 二、在学理上,“科学”与“人文”两个范畴是有区别的。 科学,是以强调事实、理性、描述性知识和真实性、真理为主旨的规范体系。科学仅以符合事实及其客观规律为根据,而较排斥人的主观意向、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虽然在总体上,科学与人类的价值追求正相关(对人类有益);但在具体研究过程和具体观点上,则要求必须不带任何主观倾向,首先要如实地反映客观。科学的直接成果只给人提供可能的选择空间,并不直接规定或代表人的价值选择,自然科学最能体现这种特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活动可以没有价值导向、人文负载。事实上,科学总是要走向人文价值的,而技术本身就已经是科学向人文转化的一个阶段了。科学愈是走向发展和应用,就愈是离不开人文导向,这一点正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至于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问题(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显然属于社会人文领域,而不是自然科学问题。 “人文”这个概念,有“人的(人本的、人道的等)+文化、文明的”意思。其特点恰恰在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需求和保障、人的情感和意志等价值性内容,即“人文精神”。“人文”的核心是价值,对于阶级、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来说,它们的人文倾向、价值观念体系如何,则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的特点在于是从一定人的立场出发,一切为了现实的、具体的人。因此,它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同于科学:反对“价值中立”,要求始终体现和维护人的价值权利、价值选择,要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性,不能停留于冷冰冰的事实描述,更不能容忍依据事实和理性而得出不利于人的结果。政治、道德、文学、艺术、教育、宗教等最能代表这种特点。当然,“人文精神”说到底也有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之分。完全排斥科学的“人文精神”,往往是野蛮落后的。 因此严格说来,“科学”与“人文”的区别并不在于对象,不在于对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不在于对象中是否包括人(科学也是人在活动)等等,而在于研究的方式、性质和直接的目的。因此,我认为,不宜以“科学”和“人文”作为外在的标准,去机械地划分学科类型,而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一切思想和知识的内在要求,并用它们来反映各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程度,即:一切科学都应该严格遵守科学原则,贯彻人文精神。 在历史上,曾有人(如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等)主张全部科学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有人(极端的科学主义者和极端的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把“人文”与“科学”联在一起,犹如“方的圆”和“黑的白”一样,是不成立的。从哲学上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有共同的毛病,就是未能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这两个提法,我认为名词之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涵义: ①关于人文和社会领域(以它们为对象)的研究,应该和能够成为科学,应该使它们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的科学本质和功能。 ②以人和社会为对象的学科,不能仅仅以科学性的描述为满足,更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人文关怀的功能,并向一切科学技术领域普及这样的功能。这一点,正是当前国际性人文学术思潮所强调的重点,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就有了双重的身份和意义:一方面,它是科学,具有科学的本质和功能(经济学、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在这方面更突出)。在关于社会和人的问题上,自然科学不可能代替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价值观体系,有比自然科学更突出的人文性质和功能(伦理学、美学、政治学、法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学等更明显)。哲学既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也不属于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具有两方面的综合功能(把哲学列入人文科学,仅仅是对哲学精神的一种理解)。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的涵盖面更广、功能更多、意义更深远。因此,从人类社会全面的、长远发展的意义上说,我们无疑应该更重视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更依靠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四、承认人文学科是科学,是就这些学科领域的总体和实质而言,不等于认为在这些领域中的任何一种观点、学说体系都一定是科学的。就像并非每个物理学家的观点在物理学上都能成立一样。“学科”与“学说”之间,不能简单等同,这一点有普遍意义。但我们以往似乎不够注意。 同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代表了人类已取得的最高成就,至今仍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学说体系。这一点已经并将继续得到历史和实践的证明。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用以来指导和推动我国的各项事业。 五、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必须承认: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我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不是非科学,因此要充分理解和高度重视它们的这一社会地位。如果说,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在于它如今已经成为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软件要素”,那么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则是整个社会的“软件要素”,是生产力中的“软件的软件”(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序)。当我们考虑社会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决不能忘记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否则,其科学观将是不完整、不充分的。 同时,要进一步指出:仅仅把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当作科学还不够,它还有超过一般科学的意义和功能,即人文价值体系的意义和功能。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自由和幸福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代表。因此,在谈论社会全面发展时,我们更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否则,其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将是不完整、不正确的。 总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先进的学说体系,从而高度重视我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这方面成果的检验、推广和应用。在我国和世界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和价值领域里将要面临的变革和建设任务、将要迎接的挑战和机遇,丝毫不比科学技术上的任务更小、更简单。对此,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社会科学论文:浅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 逻辑起点 人本体育 论文摘要:要探讨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它的逻辑起点。为探寻这一逻辑起点,在对近期内快速发展并已初步形成的学科体系考察基础上,运用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经过抽象和提炼,提出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本体育”的观点。无论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还是学科本质属性来看,“人本体育”都应是本学科最本质、最基本、最概括和不可分割的范畴,这个范畴可成为本学科体系构建的起始点和基石。 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其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一种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这一形势,仅靠当年单薄的“体育理论”这一具有体育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已经无法应对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呼唤体育社会科学兴起,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在短短的30多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少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理论框架和特有的研究角度。一定数量学科群的逐步成熟,促进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它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得到全社会的承认。199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被正式纳人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规划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然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形成的时间毕竟很短,体系仍未完善,关于体系构建的一些理论性问题还未完全清晰,其中包括它的逻辑起点尚未探明。任何一个学科体系的构建都必须明确它的逻辑起点,这是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石。因此在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时,探讨其逻辑起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1学科体系逻辑起点及其确定的方法论基础 “逻辑起点也称之为逻辑始项,它是指一门科学或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是整个逻辑体系由以展开和得以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科学应该以什么为开端’田”范畴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最本质、最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们依托范畴深入了解事物的整体和内在的联系。因此,和其他学科一样,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该学科的范畴体系的认识与推演过程。而这一推演过程需要一个起始的范畴,这个范畴决定了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认识应该从哪里开始。“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既是确定学科体系展开的最原初、最基本、最简单的范畴,作为学科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又是探求能揭示研究对象的质的规定性并以此范畴作为整个体系得以建立与展开的根据和基础,整个体系是按照某种必然性由这一开端生发开来,形成系统”可以认为,任何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块基石上,而这块基石即是“逻辑起点”。 探寻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构建其体系难以回避的问题,而且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门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辩证逻辑的思考过程,它需要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法则。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认识,必须在对近期内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的体系考察的基础上,抽象出一个反映该学科最本质、最基本和不能再分隔的范畴,也就是寻找一个构建体系的逻辑起点。最后所确定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就应当从哪里开始”的规定圈,这一起点范畴,还必须是本门学科所包含的诸多范畴中那一个最原初、最抽象和规定性最简单的范畴。当学科体系的起点范畴被确定后,我们才能进行逻辑的推演,构建一个较科学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石。 2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定 2. 1明确研究对象 当前,我国体育学术领域中关于学科名称的提法不太一致。比如,常把“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等,都看作是除体育自然科学学科之外,其他所有体育科学学科群集合的统称。《辞海》对科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美、英百科全书则根据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的、社会的、人类思维的三大方面,而把科学分为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类。从我国对科学统一管理和规划的角度来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1996年批准,将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正式纳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一级学科。国家管理机构这一决定,实际上是将体育社会科学等同于体育学,这里的体育社会科学即可理解为除体育自然科学学科之外,其他所有体育科学学科群的集合,其中包括体育人文与体育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因此,本文所要探讨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即是关于人们认识体育的社会与人文方面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2. 2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本质属性的理解 体育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根据文化结构的三层次理论,体育社会科学知识应当包括除外层的物态文化外的中间层与核心层文化,即中层的社会制度、关系、组织,核心层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审美等。人具有物性和人性这两重性。人首先是由各种组织器官等物质构成的,组织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又是由各种分子构成的。体育运动实际上都是人体内部物质间相互作用、不断变化与运动的过程。因此,要了解人体运动的内在机制,要使运动更加有效和科学,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就要运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就产生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等体育自然科学学科,当然这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人与其他万物不同的是,人不但是由物质构成的有机体,而且人还有思想、精神、情感等;同时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选择了社会这种生存形态,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此便离不开群体。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社会就产生了各种规范性的道德、伦理、制度等。体育是由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体育运动中会有许多善与美的判断问题、价值观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以及制度规范问题、组织问题等,需要我们去探讨、研究和解决,这必然就需要运用各种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改革开放后,由于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引进、产生了一批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群,比如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科学学、奥林匹克运动、运动心理学等。随着这些学科的逐步成熟,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便初步形成了。在这个体系中的学科,研究的都是体育中除物性问题外的人性问题。 2. 3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定 要准确选定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范畴,就需要合理的抽象,使这一抽象出来的概念能准确反映本学科本质的规定性,而且不能对它再进行分割。“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如果抽象不足或抽象过度都不可能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抽象不足’是指没有把那些非本质的、个别的、偶然的以及现象的因素舍弃于净而使起点范畴“过于”丰富。‘抽象过限’是指把本来体现研究对象本质规定性的因素舍弃掉了,使起点范畴过于抽象。 根据以玉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一学科涵盖的范围较大,它涵盖了除关于体育“物性”研究的体育自然科学诸学科之外所有的其他体育学科,即包含体育人文学科群和体育社会学科群。而这些诸多的学科中都有体育中的“人性”这一基因(鉴于体育概念的复杂性,在这里就不对体育概念进行讨论),也就是说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由体育中的“人性”成分所决定的。这就是说,体育之“人性”是反映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本质的最基本的概念。但是,鉴于目前人们对人性有不同的看法,为了不引起歧义,我们拟采用“人本体育”这一概念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起始概念。这一概念的概括度高、外延广大,它反映了本学科体系中概念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对理论体系起着统一概括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将“人本体育”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起点范畴是合适的。 3“人本体育”作为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分析 3. 1从形成与发展历史看其合理性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科学长期受到忽视。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社会的运行机制高度统一,社会的一切活动由政府规划、管理、包办,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简约化,因而对社会科学的需要并不那么迫切。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的社会科学在那些年代里发展缓慢,一些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甚至被取消了,如社会学学科等。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同样由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和包办,体育工作者可以等、靠、要,无需考虑和研究更多的问题。在旧体制中,体育的任务主要是为政治服务,任务的单一性和过分偏重竞技体育促使体育界只重视物质层面的研究,如技术、战术、体能训练研究、运动员选材研究等困,由此造成了当时的体育科学研究深受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过分地倚重于体育自然科学学科群,忽视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具有体育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只有“体育理论”这一门,这种学科单一的状况,决定了在这一时期里难以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学科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人,我国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原有体育体制与转型中的经济体制出现异质矛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图。在这一时期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原有的体育体制以及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突出,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就急需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正是由于体育改革实践的需要,体育科学园地里萌发并成长了一批新学科,这些学科至20世纪90年代已初具雏形。90年代后,我国体育学术界从原来单一的工具理性思考逐步开始体育“人性”的思考,关于人文体育的研究成果在增多,在批判体育过分“物化”中“人文”的字眼也在不断增多。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提出一切工作要以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体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事业,理所当然要坚持以人作为自己发展的出发点。这就要求研究体育中的人和人与人关系的体育社会科学诸学科将自己的研究视角指向人,以人为本,将“人本体育”作为自身学科的起始范畴。 3. 2“人本体育”是学科最本质、最基本和不可再分割的范畴 “人本体育”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理解它实际上就是就要弄清以人为本的体育应当是什么,或者说体育应当如何以人为本。这一问题决定着本门学科最本质的问题。而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要了解“人是什么?”这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难题。要真正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人性、人的本质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古今中外,多少学者探讨了这一问题,然而直至今天,其答案依然莫衷一是。但是无论对于人性有多少种不同的看法,人性不同于物性这一点则是公认的。人一方面是由物质构成的有机体,人需要靠补充各种物质与能量以保持机体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是说人有生理方面的需求。从体育的角度来说,人要参与体育运动,需要有物质性的生理基础,还需要有符合生物力学的运动技术,这些都属于体育运动的物性知识。而体育运动中的人性则是人不同于其他万物(包括动物)的特性,这就是人有思想、有精神、有感情,人除了有生理、安全等低级的需求外,还有其他万物所没有的精神上的高层次的需求。人类由于需要而创造了体育,人对体育的需要不仅仅是由于物性的需要,更由于人性的需要,即认同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以及休闲、娱乐、养性等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层次的需要。人创造体育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认识和研究体育就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人(各种人)对体育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并如何满足不同人的不同体育需求,体现体育的以人为本的宗旨。这是体育社会科学所有学科都需要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体育是所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的共同基础。 人类各种需求的满足仅靠个人是无法实现的,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人类选择了“社会”这一存在形态。人们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走到了一起,结合成各种群体,将个体的力量有机地结合成为强大的集体力量,以求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自从人类产生以来,这种社会性就一直伴随着他们,并成为他们得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千百万年的群体生活、社会生活,使得人世世代代处在有组织的生活之中。反过来说,社会性又无时不在影响、促进着人类本身的发展,可以说离开社会就无法研究人。体育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在体育实践中人们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需求总要产生种种体育群体、组织,产生各种能保证体育运动更好开展的种种规范,如各种体育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这些在体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性产物,实质上是为更好地为满足人们自身体育需求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没有这些社会性要素,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体育中社会性问题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应探讨和认识的问题,而且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点同样是“人”,仍然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办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凡事以人为重,以人为出发点,要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更好地发展。这里要强调的是,人应当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体育作为一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事业,它关注与思考的应当是体育应当如何做到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促使体育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人们需要体育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对健康的追求。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去追求人的发展、个性的张扬、身心的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即体育应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过分强调政治和经济的年代里,却往往把体育当作是实现政治或经济目的的手段,与此同时科学主义也在对体育产生严重影响,使人们逐步形成了依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体育问题的观念。这种观念使人们在认识体育时产生了主客体的错位,造成了对待体育的“物化”现象,关注的只是运动技术、生物指标和器物等物态文化。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中,产生了“技术异化”的现象。当人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时,忘记了自身价值的存在,而把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极大地提高运动成绩当作是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忽视体育的人性的本质,忘记了体育的本意和初衷,也使得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迷失了方向。因此,我们在探讨体育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问题时,始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将“人本体育”这一基因渗透到所有的问题领域中去。而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基因的“人本体育”是不可以分割和异化的。换句话说,我们在构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时,必须将以人为本的体育即“人本体育”作为构建的基石,在这块牢固的基石上才能构建起合理的体系。 4结语 在我国建国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体育社会科学不被人们重视,因而它的发展缓慢,显得十分薄弱和单一。然而改革开放后,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的背景下,30多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一些较为成熟的学科正逐步集合成自己的学科体系。“一般说来,一门科学只有到了相对发达和成熟的阶段,才便于发现它的逻辑起点,作为起点的范畴也能为自己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找到充足的理由和根据。对于一门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开始时往往是不清楚的,只有经过认真地研究之后,才能逐步明确起来。”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形成的初级阶段,探讨其学科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学科健康发展,而要构建学科的体系,首先就要寻找它的逻辑起点。为此我们运用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这一问题,提出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本体育”的观点。我们认为无论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还是学科本质属性来看,“人本体育”都应是本学科最本质、最基本、最概括和不可再分割的范畴,这个范畴可以成为本学科体系构建的牢固基石。 社会科学论文: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曾把日常生活比作一条长河,他认为,科学、艺术等更高的对象化形式都是从这条生活长河中分化出来的。他的学生赫勒在《日常生活》中明确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 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她认为,如果没有个体的再生产,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然而,与每一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而又无言地孕育和滋养着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的日常生活世界,却长期处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视野之外,成为人们熟知的但又熟视无睹的背景世界,一种与物换星移、花开日落无异的自然氛围。把日常生活世界从背景世界中拉回到理性的地平线上,使理性自觉地向生活世界回归,是20世纪哲学的重大发现之一,胡塞尔、维特根斯坦、许茨、海德格尔、列菲伏尔、哈贝马斯、赫勒等许多理论家从不同层面推动了这一哲学转向。对我国哲学界而言,生活世界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回归生活世界的真实含义,以及这一转向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范式转换的重大意义,还远远没有开展出来。 生活世界之被遗忘是在两个层面上完成的。首先,在社会结构层面上,历史的进展呈现出从日常向非日常的演化趋势,即从原初的、未分化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的日常生活世界中逐步分化出哲学世界、艺术世界、科学世界、政治系统、经济体系等非日常世界。相应地,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心也由日常向非日常转移。其次,在理性反思的层面上,哲学和历史科学的关注点越来越被非日常世界所吸引。近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经历了“自然科学化”的过程,习惯于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因果现象、必然性、线性决定特征、还原性、可计算性、普遍性等,放大为统一的、一元的、无限的世界的普遍规律,由此建立起以理性逻辑、绝对真理、普遍规律为核心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各种社会科学体系,人真实地生活于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则被完全从理性的视野中放逐。一种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生成了:哲学成为描述普遍精神和绝对理性的纯粹意识哲学,历史学表现为环绕着政权更迭和国家兴亡的宏观史学,政治学表现为以政治权力和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政治学,经济学成为揭示基本经济运动规律的国民经济学,等等。 应当说,这种以追逐普遍性的宏大叙事为特征的哲学社会科学范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理性的反思性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本质特点。在人类历史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时代,对日常的微观的生活现象进行理论抽象,有助于在偶然的、差异的、个别的、多样化的社会现象中把握人类历史运行中的某些规则性和普遍性的机制。但是,当宏观的哲学社会科学把人具体地生存于其中的生活世界完全视作无足轻重的、平庸的日常琐屑而加以蔑视时,当以价值和意义为特征的人的生活世界完全被以必然性和普遍性为特征的自然世界所消解时,这种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之弊端就充分显现出来。 弊端之一:否定差异性和个体性。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的根本缺陷是用普遍化的方法来研究文化和社会现象,从而否认差异性、个别性、主体性和自由。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甚至断言,在精神的普遍性已经大大地加强的时代,“个别性已理所当然地变得无关重要”,而绝对理念的普遍性要求统治一切。 弊端之二:忽略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对差异性和个体性的否定,实际上是对生活世界的内在文化内涵和意义结构的排斥。结果,在这种宏大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不仅生活世界和伦理道德世界的特殊性和个别性被抽象掉,变成数学化和理念化的无限自然世界图景中的一个案例;而且,从原初的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世界等非日常世界,也变成没有内在文化规定性和价值约束的机械的、冷冰冰的自然领域,历史成为“无主体的”自在运动。 弊端之三:理论研究的抽象化顽症。马克思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强调思维中的具体,即思维中包含“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恩格斯曾断言,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它的研究结论如果没有包括“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过程”就毫无价值。我们发现,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的根本特征正是在普遍的知识和原理中抽象掉这些多样性和过程性,从而形成空泛的、大而化之的理论结论。目前,这种抽象化的毛病不仅在哲学研究中而且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普遍存在。 因此,“回归生活世界”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真正的日常生活批判范式是要使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真正回归到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生活世界,回到日常生活世界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礼尚往来的具体活动,回到生活世界内在的价值、意义、传统、习惯、知识储备、经验积累、规范体系,等等;是要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批判地考察每一时代每一文化中的个体是如何展开自己的消费、交往、思考和生存,如何形成自我同一性,如何把这些文化背景带入公共的社会生活之中,还要考察生活世界内在的图式、知识储备、规范体系等是如何同社会公共生活和制度安排形成互动。不难看出,这种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批判范式代表着哲学社会科学范式的深刻转变。 首先,日常生活批判或生活世界理论极大地拓宽了社会历史理论的视野。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内涵要比我们的教科书体系更为广泛。他们反复强调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活动。因此,人的生存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繁衍和家庭等是社会历史运行的深刻基础和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主题。然而,后来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对这些日常生活予以关注,而是围绕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非日常领域而展开。如果我们把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日常消费、日常交往、日常思维活动纳入社会历史理论的视野,认真考察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此消彼长、支撑、制约、互动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构造出更为完整的人类世界图景,对社会历史运动肯定会有更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日常生活批判或生活世界理论提供了一种微观哲学社会科学范式,一种文化批判的理论视野。日常生活批判并不是对于具体的日常活动及其要素的非批判的描述,而是对于生活世界的内在文化结构和活动机制的分析,特别是对经济、政治、科学、艺术等非日常活动的日常文化根基的挖掘。哈贝马斯把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而由文化、社会和个性构成的生活世界不是世界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或领域,而是为行为主体提供给定的文化传统力量(知识储备)、规则体系和价值支撑的条件和背景世界。作为交往行为主体的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实际上是以文化的解释力量内在地与所有其他三个世界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或者构成所有这些对象领域的内在的文化机理。在这种意义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在微观层面上开展日常生活的解读与批判,无论是挖掘生活世界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以抵御技术理性的异化,还是拆解前现代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式的和人情化的文化图式以铺平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运行中现代性启蒙的文化地基,或是把生活世界当作全球化交往和世界历史背景下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文化基础而加以重建,都会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日常生活批判范式对于克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抽象化顽症,具有根本性的意义。20世纪,在哲学所营造的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氛围中,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出现了告别宏大叙事,自觉地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趋势。法国的年鉴学派、意大利的微观史学派、德国和奥地利的日常生活史学派、英国的“个案史”学派等,都反对只写重大历史事件和只关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宏大叙事的历史学,而主张把关注中心转向具体的和微观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各个领域。在政治学领域,开始出现微观政治学,主张从日常生活的机制去思考制度安排问题,探讨微观权力秩序的重建问题,而福柯则从监狱、医院、军队、学校等传统政治学忽略的边缘领域,开展了关于理性权力结构的微观政治学的批判。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哲学领域率先开展日常生活批判研究,此后,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范式对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相继出现了教育的日常生活批判、法学的日常生活批判、历史学的日常生活批判、文学的日常生活批判,等等。虽然这些探索具有初创的性质,但是已经开始展示特别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始自觉地告别那种遗忘生活世界的理论范式,自觉地摒弃那种从范畴到范畴的抽象化病症,并且开始为我们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新见解。例如,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性的启蒙和生成所遭遇到的许多阻力都可以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获得特别的解释:中国各级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屡禁不止,而素质教育流于形式的问题,以及决策机制和行政运行机制的经验化和缺乏理性的特征,在深层次上与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普遍的经验化文化图式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中国社会公共生活之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有法不依”、超越规则的现象,则与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普遍的人情化文化图式有着必然的关联,也即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分析的那样,传统农本社会是一个“无讼的”社会,其日常的礼俗文化基因阻碍法治秩序的建构。总之,日常生活批判范式将成为21世纪最具解释力和创造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范式,它同宏观的社会历史理论范式有机结合,将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启崭新的地平线。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道德责任与法律义务 摘 要 随着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体制和机制在学校中的逐步落实,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标准和法律意识,也能自觉维护自身的行为免受舆论谴责和诉讼的可能。然而现实中,经常会有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和不依法执教的事件发生。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确保自己的行为应该是专业的、道德的和合法的。作为法制社会下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我们有必要探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道德责任 法律义务 2014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进一步落实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依法办学,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尊重和保障教师的权利,要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师德建设,明确教师考核、监督与奖惩的规则与程序。”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将具体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品德、知识、技能情感和个性最基本的实践条件,更是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主体活动的主战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并确保自己的行为是专业的、道德的和合法的。 一、教师的道德责任 针对教师在校的某种行为遭到谴责或被诉讼日渐增长的情况,中小学教师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自己的行为都要符合道德和职业的标准。教师首先要熟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在《规范》引领前提下的实际行为中,笔者认为尽责教师的道德态度和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望责任 《规范》中的第三条是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的范畴是很宽泛的,有道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一定是怀有很高的期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直接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一切言行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因此而受到直接影响,教师相信所有的学生(而不是部分)都有学习的能力,他们都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如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很不好,在老师的鼓励教育下,他的成绩有了些许进步,但在班级还是处于落后状态,他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老师相信通过努力他一定会越来越好,在这种期待值的支撑下不断开导教育他,并让他和自己的过去比,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使其增强了自信、战胜了自己、提高了成绩。教师在对学生充满期望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充满期待和自信,不以性别、成绩、表现好坏等区别对待学生,事实证明,教师的积极期望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表现的。 2.职业界限 现在老师和学生做朋友,似乎已经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美国费奥斯坦和费尔普斯在他们合著的《教师新概念》一书中提到:师生关系本身就暗含了一种权利的差异,这使教师要比学生更加强有力。在心理学的语言中,当一个有权利的人同另一个权利较小的人交往时,如果他充当一个或多个冲突角色,这种关系被称为“双重或多重关系”。进一步说,一个成为学生朋友的教师正步入这样的双重关系。如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如朋友般帮助学生(像家境困难或单亲家庭),这种行为大多数教师认为是正确的、合理的,也是应该做的,但教师们往往没有更多地去考虑这样做是否会带来不好的效果。如受到老师更多关注和关怀的学生可能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班里其他同学会感到不公平、内心不平衡,因为他们也渴望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关心,有可能会造成班级内部矛盾;还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当他面对自己比较熟悉、比较亲近的学生时,双重关系所带来的问题能否保证他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等等。教师要注意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在这里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是如何帮的问题,有智慧的老师会使学生得到帮助的同时,不让学生感到有压力或有依赖感。《规范》中要求教师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一个有道德的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职业界限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3.行为责任 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立而其教存”。教师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把自己对教材的融会贯通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其次教师要从自身行为规范做起,形成教学中的“三严三实”,即“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治学,教学要实、爱生要实、做人要实”,做学生的表率,得到学生的信任,在教育教学中实践他们所教授的内容。 4.评价责任 《规范》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然而现实中,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主要看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本身就不符合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同的评价标准下所培养出来的是不同类型的人才,老师的评价导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一个只注重评价学生成绩的老师,自然会导致学生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诸如德、美、体、劳等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是残缺的、不健全的,知识面狭窄,社会活动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相处的能力都比较低。有道德责任的教师会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保证评价客观公正、不偏狭,知道优点是每一名学生获得自身发展的生长点。 5.权利责任 《规范》要求教师要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施教者,既居于主体地位又起主导作用,教师地位和角色的特殊性赋予其作为权威角色拥有权利,而这种权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被错用或滥用的可能。如操纵、唆使或嘲弄学生,轻视、刁难或胁迫学生等,这在心理上伤害了学生,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权利的使用不能够单靠行政手段来进行,表面看来对学生起到了威慑作用,实际上只是增加了学生内心的反抗。因此,要有责任、有道德地对待教育教学中的权利。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尊重并正确行使与自己职位相伴生的权利。 6.自制责任 自制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特别重要的意志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一名有道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对各种教育情况的发生,始终都能保持冷静从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没有任何权利对学生乱发脾气并因此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教师随意向学生发火、发脾气已成为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新闻也曾报道因为教师对学生发脾气而导致学生自杀的事件发生。教师图一时痛快,却不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等事情已经发生就悔之晚矣了。所以中小学教师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和育人使命,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并在实践中反复磨练和重塑自己的性格,这才是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的、负责的态度。 二、教师的法律义务 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明确阐述了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教师法》的第八条对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也做出了六条明确的规定。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要更好地依法工作,保证自己的教育过程有序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依据一定的法律行动方式和程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目标、方向的正确性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 《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履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事实证明,许多在教育教学中的过错行为几乎都可归咎于我们的教师不知法懂法。如随便罚学生停课、藏匿或拆封学生信件、随便将考试分数公开排名次、随便用言语侮辱学生、歧视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收学生看的与所教学科无关的其他书籍或摆弄的其他物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等,所有这些违法、有可能被推上被告席的行为都源于教师对法律的无视与无知。目前,为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改过去的“以人治教”为“以法立教”。因此,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坚决贯彻教育教学法规,严格依法执教。 2.学而不厌、严谨治学的义务 《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学而不厌、严谨治学,这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也是教师职业品质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今天,我们正处在“知识激增”的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时期,面对不断更换的教育对象、不断更新的知识以及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求知渴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能力传递给学生。 3.承认学生的教育权利 《教育法》规定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如有的老师为了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往往已经是上课时间了,还是把当事的学生留在办公室问话或进行教育;又如有的中学音乐教师经常被班主任派来的学生告知这节课不用去上了,班主任占用了,音乐教师不仅不反对,相反很高兴班主任的“借用”;还有的老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惩罚学习不好的学生单独留在教室里做题而不允许他参加课外活动等等。这些教师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学生按计划参加教学活动的权利。承认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充分尊重、爱护、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法》规定教师有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当学生处于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照顾之下时,教师和学校人员担当着父母和监护人的角色,教师应尽力保护学生在学习、健康和安全方面免受伤害。如学生在校内或参加学校发起的活动(郊游、运动会等)时,教师要义不容辞地确保学生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责任心大的教师还会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学生受伤的机会。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容易受到犯罪侵害,特别是遭受性侵害。当前我国中小学中发生猥亵儿童的事件不占少数,受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仍处于多发态势,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要遵纪守法,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履行好对学生的监护职责。 5.保护学生免受伤害,避免以任何形式虐待儿童 教师必须谨慎小心,不要使自己的任何行为构成对儿童的伤害,从而构成虐待儿童。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韩国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突然将学生饲养的宠物仓鼠从笼子里拿出来,当着学生们的面把一只仓鼠咬死并生吞入肚,事后还对学生进行辱骂。目前,该教师以“涉嫌虐待儿童”罪被警方调查(5月19日国际在线)。生吞仓鼠,对学生是一种精神伤害,因而被判违法。在我国或许不会发生教师生吞仓鼠事件,但类似于生吞仓鼠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嘲笑只捐款1元的同学;在学生作业上批注“狗屁”……经媒体曝光的这些老师的行为,都是对学生精神的一种伤害,值得警惕。如果任由这些行为发展下去,后果很严重。 认识到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责任和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就要以符合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方式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以确保在教育教学中任何情况下,自己的表现都是合情、合理、合法、合适的。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再谈小学教师关于教育教学研究之法 摘 要: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置于研究状态,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一、立足教学搞教研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教育教学是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和源泉活水。作为小学教师,它的优势也在于我们的手中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手材料,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应该是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因为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不能脱离我们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教师的目标就是立足教学,抓好教研。 二、结合实际选课题 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就是我们教师自身的实际。把在课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由此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行为的变化、教育评价的改革、个性化教学管理等作为我们选题的重点,把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使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教育教学研究有源源不断的课题所呈现。另外,教师的教研工作根据我们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情况、教育教学实践、个人的爱好、思维特性等来作为我们自己的教研课题及我们的研究方向。 三、细致探索寻依据 课题的研究既要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又要有研究实践的基础与依据。我们要在研究的材料中提炼和形成自己的观点,筛选证明材料,以此达到研究有根有据、有理有论。此时,我们教师应知道,我们的教研成果既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还要去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四、认真钻研证结论 教研课题研究完成后,还需我们返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验证和提炼。因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验有的还要经过反复、认真的对比,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进一步论证它的正确性。所以,我们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的成果都要经过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真正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五、潜心推敲,写成文 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表现主要有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及专著等形式。可根据自己实际,确定自己研究成果的表现方式。 总之,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我们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体验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付敏,女,本科,就职于吉林省敦化市第七小学校,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冯殿军,男,本科,就职于吉林省敦化市第七小学校,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提高的策略 摘要:电脑的出现,使人们慢慢转向了无纸化办公,大部分人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用电脑来进行聊天,写论文,办工。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正确的指法训练,所以打字速度不够快,还可能导致“二指禅”现象。看着别人飞快的打字速度,你是否感到羡慕呢?如果我们能按部就班,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就能达到目的,从而成为打字高手. 关键词:标准要领;任务创设;任务驱动 电脑初学者若能得到良好的指法训练,对今后操作电脑将受益无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言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弹钢琴有标准的指法,练键盘依然如此,作为电脑专业人员要坚决杜绝“二指禅”的坏毛病,坏毛病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掉,所以学生一开始就得有恒心,下决心进行标准的指法训练并练成盲打。就这一点东西,说起来容易,做到的人却很少,原因就是练的时候不掌握技巧,再加上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当就收效甚微,所以大部分人都因烦燥而止,望洋兴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以供同行们借鉴。 一、26个英文字母从入门到盲打训练时的实训技巧及任务创设 采用哪一个软件来进行指法训练很重要,指法练习我一般采用的是王永民所编写的《CCIT2000》软件,这个软件从坐姿到标准的指法训练都分门别类地进行了介绍,只要能够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过关,就能轻而易举练成盲打的水平。 坐姿要领: 1.上身挺直肩膀放平,肌肉放松,两脚平放地上,切勿交叉或单脚立地。 2.手腕及肘部成一直线,手指弯曲自然适度,轻放于基准键上,手臂不要张开。 3.将显示器调至适当位置,视线注视在屏幕上,尽量不要看键盘,以免过多移动视线增加眼睛疲劳。 4.桌椅高度适当,以舒适为准。 指法要领: 手指放在八个基本键上,两个拇指轻放在空格键上。身体的其它任何部位都不接触工作台。 击键要领: 1.手指弯曲要自然,手臂不可张开太大。 2.手指击键要正确,击键有适当力度,击键之后要立即回到基准键上。 3.空格键用大拇指负责击打。 4.击键有节奏,速度均匀,初学时尽量慢一点,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指法。 基准键的打法:例如要击D键,方法是:1.提起左手约离键盘两厘米;2.向下击键时中指向下弹击D键,其它手指同时稍向上弹开。其它键的击法与此类似,请多体会。形成正确的习惯很重要,而错误的习惯则很难改。 非基准键的打法:例如要打E键,方法是:1.提起左手约离键盘两厘米;2.整个左手稍向前移,同时用中指向下弹击E键,同一时间其它手指稍向上弹开,击键后四个手指迅速回位如上图,注意右手不要动,其它键类似打法,注意体会。 在上面介绍的这几点中我主要强调四点:第一,只有指尖轻轻放到基准键位,身体的其它任何部位都不接触工作台。第二,向下击键要有力度,干脆利索。千万不要轻轻地去摸键,这样的话不容易有键位感,速度也就上不去。第三,提起手约离键盘两厘米来击键;第四,上下击完键后,手指马上恢复到基准键位。 手指分工:这里我主要强调必须严格按标准的手指分工来进行,击错不要紧,但坚决不能抢键,击键时依然要有力度,使键盘发出声音,时间久了每个键在什么位置,自己就有体会有感觉了,也就错不了了 任务:下面请大家打开Ccit2000软件进行练习,Ccit2000是Windows下非常出色的英文指法学习软件。 任务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标准的指法,进一步形成盲打。 操作步骤:第一,先安装Ccit2000这个软件,手头没有的话可以在网上下载,然后安装。 第二,启动Ccit2000的方法:单击“开始”/“程序”/“Ccit2000”/“英文指法”/“初学者”进行练习(此练习时间要有一节课)。 第三,再进行“中级”练习(此练习时间要有二节课)。 第四,然后进行“高级”的练习(此练习时间要有三节课)。 通过上面的练习,请下决心力求做到26个英文字母练到盲打的水平,并且每分钟正确地击键不下150次,方可过关。 二、数学小键盘的从入门到盲打训练时的实训技巧及任务创设 软件的选用:仍然启动Ccit2000这个软件。 击键的方法:仍然用上面讲过的击26个英文字母的方法为准,认真体会摸索。 任务:下面请大家打开Ccit2000软件进行练习。 任务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把小键盘的数学能使用标准的指法,进一步练成盲打水平,并每分钟击打次数不少于150个。 操作步骤:启动Ccit2000的方法:单击“开始”/“程序”/“Ccit2000”/“数字小键盘”进行练习(此练习时间要有三节课)。 三、键盘上的一些特殊字符从入门到精通训练时的实训技巧及任务创设 任务:在写字板里输入键盘上的一些特殊字符,如下: 1.在写字板里录入下面的字符: %、#、……、?、+、―、《》、 、()、@、!、……、*、”、:通过上面这些练习,要求学生掌握上档键SHIFT的功能与用途:上档键SHIFT是帮助输入键上有两个字符的上面的字符。 2.在写字板里录入下面的字符:AAAAaaaabbbbbBBBBBBCCCCCCcccccddddDDDDDD …… 通过上面这些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大小写转换键CAPSLOCK的功能与用途: CAPSLOCK是大小写转换键。 3.要求同学们删除刚才在写字板里输入的内容,目的是掌握退格键BACKSPACE的用途:BACKSPACE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同时进一步理解DELETE的用法:DELETE是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4.通过录入小键盘上的数字来掌握NUMLOCK键的功能:NUMLOCK灯亮代表数字起作用,灯灭代表数字不作用。 任务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 1.上档键SHIFT的功能与用途。 2.大小写转换键CAPSLOCK的功能与用途。 3.退格键BACKSPACE的用途。 4.通过录入小键盘上的数字来掌握NUMLOCK键的功能 操作步骤: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写字板”。打开写字板窗口,并按下上面的要求操作。 总之,只要大家能按上面的所创设的任务一步一步扎实训练,力求做到每一步的按要求过关,就能熟练掌握键盘,从而练成盲打,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就能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阻力及对策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大了对农村教育改革的力度,要求城镇学校和农村小学都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广大农村小学教师要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更新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动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笔者现就对农村小学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阻力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共同探讨。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阻力 (1)较重的工作量。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对小学教师周工作量的要求表现为:小学一至三年级的任课教师周工作量为19~20节课,可现状是多数农村小学教师的周工作量比这还多。这较为繁重的工作量就决定了农村小学教师因受时间限制,备课准备不充分,上课因循守旧,没有新意。 (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这一实际情况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阻力。笔者这里就谈谈自身体会,在上学期的五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一些资料做了一些尝试,如阅读教学中经常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作文教学一般采用“准备—讨论—行文—评议”四个阶段的模式探索,但因受自身教学技能、技巧所限,探索深度不够,不能形成经验指导教学。 (3)办学条件差。我们知道,“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早已过时,但受地域因素及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这种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教学方式在笔者所在地区每一个教室不断重复,束缚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几点对策 (1)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首要的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工作热情和能力有较强的正相关,而教师的自我教育则是教师素质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其学习的形式主要有:①集体学习。教研组长除安排学校大型的集体备课和公开课外,还要充分地利用每周的业余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教育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观摩教学光盘等,并要求教师认真做笔记,写出心得体会,把学习工作做得扎扎实实。②外派学习。学校领导要选择骨干教师组成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外派到办得好、有特色的学校去借“他山之石”,带成功的经验回校实践、修正、提高、推广。③业余自学。教师要想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得自觉地在业余时间里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以整合集体智慧为目的的重要教研组织形式。集体备课的一般步骤是:①确定课题;②教研组成员根据课题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写出教学设计;③汇集研究成果,选定中心发言人执笔拟写教案;④授课、听课;⑤评议得失及研究教改之路。从集体备课的步骤可以看出:集体备课具有全员参与、共同研究、相互交流、修正提高等特点,克服了过去教研活动中授课者一人唱“独角戏”,听课者准备不充分,甚至不知道听什么内容的课,评价“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的弊病。 (3)公开课。公开课的目的,就是通过示范传经送宝、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法的教学研究形式。公开课安排得好,能促进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教研组长在安排教师承担公开课任务时一定要体现梯度,既要有骨干教师示范课,以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要有年轻教师的研讨课,以此培养年轻教师在事业上健康成长。在上公开课之前,授课教师要给听课者谈谈自己的备课思路: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让听课者有充分准备,以免评课时抓不住重点,浮光掠影。评课时充分尊重授课者自身在评课中的作用,请他谈谈本节课教学成败与不足,以后从哪些方面改进,然后让评课者和授课者双方共同讨论教学成败得失的原因,教法与学法是否适当,研究改进教学的对策等,以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实现群体效益。 (4)改善办学条件,以此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办学条件差是农村小学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投影仪、录相机、复读机都是可想而不可求的奢望,更谈不上信息网络,有的偏远农村小学的师生连见都未曾见过这些电教设备。再者,目前农村教师中“民转公”和代课教师还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年龄结构趋于中老年化,而素质教育现状又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兴趣,多种技能,什么课都能教,但实际情况又恰恰相反。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措施,踏踏实实地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用信息化带动教育化,实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 (作者单位: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中心学校)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对小学教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再探索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素质教育;意义;内涵;进展;做法 近两年来,许多地方的当地媒体,对凡涉及的教育问题,提得最多、最响的词语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于是,学生考试成绩的名次又成了套在老师头上的“紧箍咒”,多数老师开始质疑素质教育是不是过时了?不实施了?下面让我们一起重温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回顾十年来教育改革的历程,看素质教育会不会过时、夭折。 决定指出:“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决定还明确指出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要求、方式方法,以及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的具体内容。 从《决定》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的条件、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论述,不难解读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后几十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作出的战略性、纲领性的指导决策,国家在这十年时间里一直进行着循序渐进的高考制度改革、招工用人制度改革、课程教材内容改革、短期职业培训及在岗继续教育改革等许多举措,大开公民成才之门,广铺公民就业之路,圆公民终身教育之梦,其目的都是为幼儿、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社会氛围和实施条件。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并回顾梳理一下发生在自己身边人的求学、求职情况及课改动向,就能充分感受到,现在学生求学、求职的环境比十年前宽松得多了,国家为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持之以恒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做着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从社会大环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扭转基础教育过度重视智育和升学率而轻视其他三育的倾向和做法。新一轮课改更是从学校内部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方面入手,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的深层次改革。由此可见,国家丝毫没有放松、放弃素质教育这个基本教育国策的一点意思,只是教育事业的深刻变革,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不可能用三年五载、文件中的几十条禁令就能把人的思想观念改造过来,但素质教育这面大旗在今后很长时期我相信是不会倒下的,它会永远指引学校教育的前进方向。 作为一名少儿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切实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人文审美素质,作为教育目标的最大追求,如能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就算实施了素质教育。1、要求每个学生背熟《弟子规》,新版《三字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首先让他们明礼节、知荣耻、懂道理,再要求他们尽量做到,定期予以评价,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把思想品德课按正课上好。2、把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还给学生,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健身活动。3、音乐、美术课也按课表落实到位,把教唱优秀少儿歌曲同欣赏传统经典音乐、民歌相结合,把教画简单的平面、立体图形与实物同欣赏大自然之美、教材中所选画作之美相结合。4、尽量挖掘语文课中每篇文章的思想教育意义和审美情趣意义,数学课中的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探索与实践等数学思维及学习方法。5、适当布置学生的在校作业和家庭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6、对教辅资料的使用,严格按上级的规定,宁求少而精、熟而活,不求多而滥、偏而难。7、不让学生机械地大量抄、背,不以学生的成绩高低排座次、论英雄,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淡化分数高低的比较甄别。8、结合学生实际,尽量使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一言堂,尽量说讲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主动性,培养学生爱动脑、善钻研的好习惯。9、积极参加新课改或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培训,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 总之,德、智、体、美四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克制的关系。每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成年人,都知道在一个班里,学习优秀的、能跟上的学生就那么几个人,大多数学生需要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这样学校对他们才有吸引力、凝聚力,才能有效降低厌学、辍学率,对学习好的学生来讲,也不觉得学习的辛苦和厌倦。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方为学文之道。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需求及其发展 摘 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剖析了山东省中小学师资队伍结构对继续教育模式的需求,提出若干教学模式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师资队伍结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需求 我省教师队伍的结构状况日趋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仍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山东省中小学师资队伍结构分析及其对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需求 1.地域分布及其对教学模式的需求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地域分布统计表(表一) 我省区域之间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有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较高,高水平的教育相应地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鲁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教育的投入少于东部,基础教育的发展落后于沿海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步伐也比东部缓慢。另外城乡差别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省有一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分布在农村地区,整体水平较低,继续教育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但他们收入较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而且到外地院校集中上课所必需的交通费、食宿费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对于这部分地区的教师而言,继续教育能在当地进行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这就需要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和现代信息工具为其提供更为广阔和便利的进修机会和条件。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要求在对我省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时决不能搞“统一化”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而要因地制宜。 2.学历结构及其对教学模式的需求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情况统计表(表二) 我省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为7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3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为91.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取得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为98.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我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在全国是比较高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部分教师学历未达标,除少量年龄偏大会随退休自然减少外,对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对来说,这部分教师专业知识不够系统,也缺少正规的教师职业培训,还有专业学用不一致,文凭与水平不相符、学历与能力不相符的现象。综上,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达标率虽然较高,表面看来很乐观,其实,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是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此外,我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与目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从学历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学历补偿性质的继续教育在我省虽然仍不能忽视,但已不是我省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随着教师学历达标率的逐年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已逐渐转向能力提高型的继续教育,其目标是扩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并促进教师职业向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这种改变,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与改进,才能满足继续教育不同发展阶段对教师的需求。 3.年龄结构及其对教学模式的需求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省中学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形成了梯队,中青年教师(45岁以下)所占比例较大(高中为93.03%,初中为88.05%),且相当一部分已发展成了教学骨干。相比而言,小学教师的年龄趋于老龄化,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为66.87%,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高达16.49%,所以抓紧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是我省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年龄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我省中小学教师年龄跨度较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是我省继续教育全面展开的必需。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因其生活、工作的阅历不同而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接受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较大的教师倾向于选择按部就班的、保守的教学模式;而年轻的教师则更喜欢现代的、新颖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对其进行继续教育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教学模式进行灵活选择与应用。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4.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及其对教学模式的需求 我省高中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0928人,占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13.60%,中学一级教师22517人,占教师总数的28.01%,原国家教委要求“到2000年,高中教师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应分别达到43%和22%”,相比之下,我省高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与原国家教委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并且46岁以上的高级教师12216人,占高级职务教师的52%,随着这部分教师的自然退休,高级教师的队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我省初中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2 567人,占初中专任教师总数的4.34%,中学一级教师78 229人,占教师总数的27.04%,相对原国家教委提出的“到2000年,初中教师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应分别达到36%和6.5%”的要求,我省初中教师中、高级职务也有较大差距,46岁以上的高级教师8051人,占高级教师总数的64%,比高中教师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必须进一步优化和改善。 我省小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49 723人,占教师总数的39%,中级教师181 532人,占教师总数的47.30%,这与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有一定的关系。 从职务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务情况不容乐观。这提醒我们,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职务培训仍是我省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职务培训是按教师的职责和任职条件的要求进行的培训,且培训分为不同的级别。针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职务结构情况,逐步缩小差距,达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 二、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发展的实施举措 1.整合各种学科知识,组成“模块包”进行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知识经济第一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前的学科知识不同,高新科技的分类不再以探索系统知识为目的,而以追求效用为标准。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中小学教育重新分科,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研究范式。这种变化促使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组合和综合应用性课程的研究。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到来,应做三个方面的调整与改革。一是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后,允许学员跨学科选修课程;二是结合本学科与其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科的交叉点,开设综合应用性课程;三是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学科前沿知识。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继续教育一般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这些教学内容可归为四大板块:主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同教学内容的传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可采取课程教学、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阶段,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在相对灵活的时间,安排系列报告和讲座,学员可以跨学科、跨阶段自由选择,一方面可以缓解工学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学员选修范围,做到按需施教。如果条件允许,应引进并采用微格教学模式,把受训教师进行角色扮演的情况记录下来,进行教学诊断,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提高培训质量。选取不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案例,运用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摩,然后进行研讨交流,通过反思性实践,集思广益,形成新的教学观,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3.进行反思性教学,开展行动研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在我省的骨干教师培训中,往往采取课程教学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后,以教育科研课题或围绕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经验反思,开展行动研究,撰写科研论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到全员培训中,联系他们的工作实际,指导他们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分析、研究教学实践,促进他们不断反思,同时体现学以致用的宗旨。这对于培养教师的科研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人才学、管理学理论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的骨干,实际上承担的是80%的工作。骨干教师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其在教师培训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参加国家级、省级、地区级培训时,他们是学生,回到本校以后就是先生。在教师全员培训的自学研讨、校本培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辐射作用,承担一定量的组织、指导和示范任务,并带头组织非正式学术论坛及教师小组等,起到真正的核心作用。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 我省中小学教师量大面广,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差距也比较大,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到高等院校进修是一种途径,参加校本培训也是一种重要形式。特别是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应加大岗位培训的力度,在大学继续教育机构的帮助下,学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学,组成教师互助小组,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从我省的实际来看,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培训模式,但要注意纵向引领,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教师只能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所以专业研究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5.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组成教师网络联盟 网络教学则是指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克服继续教育的时空局限,实现远距离的开放式教学。鉴于我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的配置和与分布也不平衡,所以,应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利用网络信息,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结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与建设,促进联合,整合资源,构建多功能的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将专业支持的网络覆盖到我省所有学校。大力促进全省教师网联建设发展,推进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体系建设,实现“天网”、“地网”和“人网”的结合。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初探 摘要:阐述了影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因素,在成人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上,讨论了成人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途径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中小学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各地教育部门正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教师们探讨新课程搭建一个平台,对在职教师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培训,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这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而改革与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是切实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还仅仅停留在实践的层面上,对于究竟如何认识继续教育、如何管理继续教育、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等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培训的教学方法陈旧、手段不多,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尝试谈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个问题。 一、影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因素 1.教学方法研究不够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职后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一次教育终生受用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十分重视,而对成人教育和职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此造成对成人教育的管理、研究严重滞后,自然对继续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极少关心和研究。 2.师资队伍 现在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任务的绝大多数是各地、州、市师专、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培训机构,其师资基本上是前几年进行教师学历达标培训时的原班人马。他们虽能胜任学历教育的教学,但长期脱离中小学教学,不了解中小学教学的需要,更由于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再加上缺乏对继续教育的深刻认识,导致众多教师虽然承担继续教育的课程,但却不重视它,更不下工夫去研究教学。有的教师甚至只起到将上一级培训的内容照搬再来复述一遍的作用,对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知识甚少,更谈不上研究了。这是影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3.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传统教学注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按注入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缺乏对现代教育理论的认识,安于现状,自然不思改革与创新。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培训目标 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对其特点和培训目标有充分的认识。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 终身性特点。终身性是指每个教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应接受多次回归性的继续教育,不断完善、更新教师的素质结构,而不能企望一次性地终结学习任务。实践证明教师职业生命的活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有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创新的意识。教师只有具备这种意识,才能自觉地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乐于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尝试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才能创造出新思想及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这种“反思一学习一更新一创新一再反思”的良性循环将伴随着教师度过教育生涯。二是教师的认识能力要保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社会在改革发展,教育在改革发展,对教师的素质与人格的要求也在相应地提高。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通过教师人格的深刻影响产生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主动、及时吸收社会科学文化成果,改变自己的素质结构,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终身性要求我们在实施继续教育的教学时,要根据其周期性,妥善安排每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教学,并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要有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全员性特点。全员性是指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每个教师都有权利、义务接受培训以保证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使全体教师首先具有上述能力,而且要具有培养学生形成上述能力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员性要求我们要注意参训教师队伍内部的层次性。教师是多层次的,职级不同、水平不同,即使是同职级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也会有差异。因此,要妥善合理安排培训教师,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开放性特点。开放性是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形式是开放的、多样化的。 开放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讲授的方法,也可以将研讨、教研、单位自培、自学、听学术讲座等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教学格局和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 先进性特点。先进性是指中小学继续教育既要保持贴近中小学实际,又要保持教育先进性、学术性。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学科教育及教育理论的前沿,应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及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先进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示范性的教学方法展示现代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使学员受到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教育,以不断激发其创新能力。 针对性特点。针对性是要求继续教育须从中小学实际出发,紧贴中小学教师的需要,急中小学教师之所急,回答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 实效性特点。实效性表现在受教育的内容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有可行性,要有较大的成功概率,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取得实效,能切实提高效率和质量,使学员感到“管用”、“解渴”。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目标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归根到底是要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师范教育,其对象是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已经是一名合格教师,因此,培训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合格教师,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什么是创新素质?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强烈的创新意识;出众的创造才能;显著的创造个性。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大力开展创造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训练受教育者的创造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个性。其基本方法是:渗透式方法,即把创新教育渗透到继续教育的每个地方,使教育活动创新化,特别是渗透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专门式方法,即指开展专门的创造力训练,为此,可通过诸如“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心理学”、“创造技法”等课程来进行。第二,拓宽专业口径,实现学科交叉,造就受教育者复合型素质。研究表明,复合型素质是人们创造力的源泉,是创新素质的基础。第三,加大教育改革的外向度,加快继续教育国际化步伐,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方法。不同的区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只有不同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渗透和融合,才能达到文化创新的目的。外向型素质有利于人们形成和提高跨文化的沟通能力,从而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三、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及其对授课教师素质的要求 搞好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除教育者本身应具备较高素质外,还必须对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 1.继续教育的教学论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为职后成人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教学活动当然与普通教育的教学活动有某些共同之处。然而,这种以成人作为教育对象的教学活动,有没有特殊性?其教学论有没有独特的性格?不少长期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尽管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这种教育的教学活动不能“普教化”,但缺乏应有的专业理论支撑;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接受成人教育教学论的专业训练,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素养,加上教学实践体会不深,因而教学时仍自觉不自觉地沿袭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教学质量不好,学员意见纷纷。因此,对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教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教育均受到两大基本规律制约:从教育外部而言,教育受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制约;从教育内部而言,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作为成人教育之一的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它要受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因此,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就应以成人心理学,特别是以成人学习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换言之,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应建立在成人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具体地说,它应反映成人的社会属性、心理成熟水平和认知心理特征。在这三方面,成人明显区别于未成年人。第一,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成年人是社会职责和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其社会身份具有多重复杂性,而后者其社会属性是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第二,在心理发展的成熟水平方面,相对于未成年人,成人显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体现是:丰富多样个性化的经验、趋于成熟的道德意识、自我指导型的人格、内外整合一致的自我认识、主观能动的调控能力等。第三,在认知心理方面,成人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从认知能力来看,成人的感知能力虽然从整体上不如未成年人,然而感知的精确性、概括性却超过未成年人;成年人的思维能力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成人学习能力在整体上超过未成年人。其次,从学习心理意向和个性特征来看,一般认为,成人的学习动机具有复合性、职业性、现实性、深刻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情绪具有复杂性、求短性、参与性、畏考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兴趣具有指向集中性、实用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意志具有坚韧性、自制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个性具有自主性、自尊性等特征。由此可见,成人教育的教学理论显然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学理论,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格,成人教育教学理论必须在成人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构建。 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教学应当是一种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参与教学并成为教学主体,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充分与学员工作生活情景、教学实际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方法的模式。 2.继续教育对授课教师素质的要求 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素质也有具体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热爱教育事业,深刻理解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及这项事业对人的特殊要求。第二,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它包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终身教育观、教育改革与发展观。第三,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它包括认识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这些能力能使他们高水平地调控教学活动,高标准地实现教学目标。第四,掌握并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水平上,而是迎接信息时代对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挑战,探索新形势下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之路。第五,理解他人的能力,特别是理解学员的能力,真正能够急学员之所急。 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要把握成人教育的规律,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树立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1.把握成人教育规律 “只要认真学习教育规律,把教与学的规律搞清楚,人人都可有上百种方法把教学搞好。”要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就必须认真研究成人教育理论,把握成人教育规律。在成人学习心理学基础之上构建的成人教学理论,既有和其他教学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既要学习普通教育理论,又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成人学习心理,把握成人教育规律。要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各种渠道,随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成人教育教学的各种最新信息,关注它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为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打好基础。 2.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必然,但并不能认为一切新的就是好的,更反对把创新作为目的,为创新而创新。创新教学方法要遵循的科学原则: 针对性原则。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改革和创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遵循针对性原则,这是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在教学中的体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法改革与创新的针对性是指:继续教育的学员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其中有城镇教师,也有偏远山区教师;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也有上岗不久的新教师;有的教师已初步掌握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而有的教师对此却知之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级、不同水平的学员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其次,要把握成人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成人特点施教。 时效性与实效性原则。时效性是指教学方法要先进,教学内容要新颖,要反映时代的发展。实效性是指通过继续教育要有利于学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高、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与优化、人文理论修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继续教育的学员在学校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继续教育是在职学习,他们的学习时间多半是从工作和生活中挤出来的,因此,吸引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关键是培训的教学内容对他们完善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质量是否有帮助。这就要求在继续教育的教学中,除注重针对性施教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时效性和实 效性。 多元化原则。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应该说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统一教学方法,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把注入式教学法用得太绝对、太简单。成人教育的特点及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法必须遵循多元化原则。 3.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教师有创新的主观意识。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教师才会有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这种创新意识或源于教学客观现实的需要,或源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或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从教者要学习创新并勇于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4.善于发现问题 改革与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包括教师敢于设疑、善于质疑的能力与教师的教育观察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决定新手更为高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反省认知技能,而反省认知能力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要经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养成反省的习惯,随时随地注意分析研究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取其长,弃其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教学创新打好基础。在继续教育教学中,要密切关注所用教法产生的影响,及时收集学员反馈的信息,及时研究发现的问题,寻找最适宜的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5.选择合理方法 尽管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它和普通教育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些优秀教法还是可以借鉴的。另外,在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创新方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同样可以推动继续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善。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第一,学习他人,在借鉴中创新;第二,博采众长,汇百家而成一学;第三,查漏补缺,在解决问题中创新。 另外,建构主义的兴起则可以说是为师资培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首先,由于建构主义提供了关于学习活动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我们显然也就应当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作出新的认识,而后者则又必然会对师资的培训提出新的不同要求;其次,建构主义事实上也为我们如何具体地去从事师资的培训提供了新的启示,这也就是说,教师的培训同样应被看成一种主动的建构活动。 总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定要辩证地去看,同时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摘 要:库伯经验学习理论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在继续教育中应当重视其教育教学经验的作用。以其学习理论来审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重视挖掘、提炼、利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们改进教师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经验学习理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刘文军(1964-),男,新疆巴州师范学校数学高级讲师,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在读教育硕士。 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教育教学经验是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也是有待挖掘的宝贵资源。库伯经验学习理论重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以其学习理论来审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重视挖掘、提炼、利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们改进教师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一、库伯经验学习的模式 库伯在总结了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Sugarman,1985)。学习过程有两个基本结构维度,第一个称为领悟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掌握经验的模式:一是通过直接领悟具体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理解符号代表的经验。第二个称为改造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经验改造模式:一是通过内在的反思;二是通过外在的行动。在学习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经验学习过程是不断的经验领悟和改造过程。(见下图): 库伯经验学习理论与杜威、勒温和皮亚杰关于经验在学习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论研究相比更具有代表性。同时,体现了教育经验(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和所掌握的技能、技巧)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学习看成是经验的改造产生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在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重视教育经验,以及挖掘、提炼、改造教育经验,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经验。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目前主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的主要任务,可以将目前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模式。这种模式立足于传授系统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它按照创设情境――讲授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知识的阶段顺序进行。培训者创设情景引入教学,形成适宜的学习气氛,然后在感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讲授,并举例说明,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训者处于主导地位,是教与学活动的控制者、领导者。受训者则是被领导者,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怎么学,学什么都由教师决定。 2.专题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理解和掌握理论为主的。其操作程序如下:选择课程专题――培训者讲授理论――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培训者以理论讲授为先导,介绍基本理论及有关资料与最新的学术动态,受训者在已学的理论基础上,查找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之后培训者设计问题使学员在已掌握的理论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进行反思性总结或交流。在这种模式中,培训者依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而受训者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培训者注重受训者参与教学活动。 3.辅导自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一般程序是:集中辅导――分散自学――考核评价。集中辅导,划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提出学习要求和学习策略;然后由受训者回本单位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最后通过评价验收结束该阶段的学业。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训者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员以自学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4.远距离教学模式。这是利用现代通讯设备、视听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录音设备、录像设备、电视、多媒体以及网络等技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日益普及。远距离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费用低。中小学教师可以不走出家门接受继续教育,节省了交通费、食宿费等,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解决了工学矛盾。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必到寒暑假集中学习;教学效率高;教师能迅速掌握大量的新信息。 (二)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1.课题研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其程序是: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形成课题报告。选择学科中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将任务分配给受训者,然后分头查找资料;之后组织讨论,形成各自的研究报告;再进行交流整合,完成课题报告。 2.微格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训练师资、提高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是1963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系倡导。通常以5―8名学生(有时由实习生和教师充当)组成的班级(称为微型班级)为对象,在放置录、摄像设备的教学中实施5―20分钟的短课(微型课)教学,并做实况录像。课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录像对教学技能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在重复上课――录像――评价的过程,直至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技能为止。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受训者直接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发挥出来,是学的主体。 (三)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20世纪末,从国外引进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培养、提高受训者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培训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把受训者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受训者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受训者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程序是:确定教学案例――组织观摩讨论――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总结交流。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示范课,组织受训者进行观摩、讨论、交流;由培训者评议、总结;再以此为例设计教学,进行教学实践,写出上课心得;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在培训者的帮助下将教学实践上升为理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受训者可以互相学习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训者和受训者是平等的,培训者是受训者的伙伴。但是案例教学对培训者和受训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同时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作支持,培训活动所占的时间也比较长。 三、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组合、实现条件和评价组成。下面仅从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和师生组合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标侧重于受训者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利于继续教育目标实现 传递――接受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传授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可见,在继续教育中,一方面要更新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传递――接受模式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但是对小学教师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帮助不大。因此,单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继续教育目标的达成。 从经验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进一步提高的再培训、再学习。可见,中小学教师的学习、提高不是一次性的终结的过程,而是持续不断的终身过程。这与经验学习的思想一致。经验学习认为,学习是经验的改造产生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个过程,是持续的经验的构成与再构成的过程,不是独立实体知识的获得和传递。 可见,经验学习理论更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的达成。 (二)操作程序中缺少使受训者发现、反思经验的环节 传递――接受模式的操作程序是:创设情境――讲授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知识。培训者创设情景引入教学,形成适宜的学习气氛,然后在感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讲授,并举例说明,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受训者的学习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过程,在“授”与“受”的过程中掌握现成的理论知识。这种模式的教学,忽视受训者的独特性,忽视受训者的主体性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操作程序中缺少使受训者发现、反思经验的环节。 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从学习者具体经验开始,经过学习者的反思性观察,形成抽象的概念,然后在实践中检验概念,又形成新的经验,即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习者通过直接领悟和间接理解抽象经验,重视学习者内在反思和外在行动改造经验。这种学习模式重视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通过学习者反思已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生成理论知识,并重视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知识。 因此,经验学习理论中的学习模式更符合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受训者的学习特点。 (三)培训者和受训者分别处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地位 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中,培训者处于主导地位,是教与学的控制者、领导者,受训者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是服从者和被领导者。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受训者是来自一线的小学教师,一方面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处于领导者的地位,掌握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他们是成人,成人的学习与中小学生相比有更强的目的性和主动性。由此及彼,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受训者应该要求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是,笔者的调查表明,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受训者却更认同学生的角色,将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受训者一旦将自己定位于学生,那么他们的学习行为就回归到其学生时代。而其学生时代的行为是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塑造成型的。而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样学,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被扼杀了。学生习惯于所有的学习都由教师安排,在没有教师指令的情况下,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行为迁移到继续教育中,受训者的学就完全依赖于培训者的教。在这种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下,受训者自觉地、主动地将自己置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主动的参与意识,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主体性,看不到自己与普通中小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己拥有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虽然受训者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有想法,但是,在这种学生角色定位的影响下,他们还是愿意选择听培训者讲这种方式。受训者无意识中认可的学生身份,无形中增强了培训者的领导地位。 在经验学习中,由于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经验不断改造过程,强调经验是学习者学习的基础,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的任务不是要把新观念灌输给受教育者,而是要剔除、修改旧观念。”教师是学生经验提取、改造的帮助者,是学生反思经验的协助者,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学生实践的鼓励者。在这种经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变成了学习者,而学习者则不知不觉地成为教师,教师和学生形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伙伴关系。正如林德曼所说:“教师具有一种新的职能,他不再是一个在权威的讲台上发号施令的神使,而是一位向导,一位指路人,他同样可以凭自己的有关经验和生动的事实参加到学习之中去。”可见,在经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同于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其弱化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差异。 总之,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受训者不是中小学生。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拓展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等,最终实现素质的提高,促进专业发展。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有局限性,强调现成知识的传授与接受,忽视经验的反思、知识的生成;强调培训者主导地位,忽视受训者主体地位。妨碍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经验学习却能弥补其不足,能促进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其他的教学模式 前文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的不同,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的教学模式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二类,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三类,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模式。在经验学习的视角下,来看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就会发现其中缺乏明确地开发、利用受训者教育经验的环节,缺乏明确地使受训者发现、反思教育经验的环节。忽视对受训者教育经验有意识、有系统地开发和利用。 第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有的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的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又可以在其他场合应用。在课堂内应用的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导入教学。这一教学步骤,包含培训者提取和组织受训者已有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隐性的。)在此基础上,理解掌握新知识。可见,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中,缺乏受训者通过实际操作内化知识的环节。同时在其操作程序中,有开发和利用受训者经验的因素,但是其中缺乏明确的、有目的、有系统地开发和利用受训者教育经验的环节。 第二,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受训者的实际操作。在操作结束后的总结阶段包含对原有教育经验的反思和应用,同时还有在操作中生成的新教育经验的运用。但是这些运用也是停留在隐性状态,在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中,缺乏明确的使受训者对教育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的环节。 第三,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实践操作。在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包含了从教育经验出发,经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交流教育经验、内化别人的教育经验,到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到生成新的教育经验,这样一个完整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但是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也是隐性地在运作,在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中缺乏明确地对受训者教育经验有目的、有系统地开发和利用的环节。 从前文笔者对三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三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中,有对教育经验的合理利用的因素,但是没有挖掘,提炼和推广教育经验这一环节。在教学模式的操作中,教育经验在隐性地发挥作用。正是由于它始终处于隐性状态,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往往忽视它的存在,从而只能使教育经验在无意识中发挥作用,缺乏对教育经验有意识地、系统地挖掘、提炼和利用。 因此,以经验学习的视角来审视当前我国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对中小学教师已有教育经验的重视。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教师思想教育教学工作汇报 一、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教育学生在学校里不玩危险游戏;出校门时,要求学生戴好小黄帽,慢行通过校门;在公路上,要靠右边走,不能在路上玩耍;要按时回家。还经常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教育,教育他们不喝生水,不能变质的食品。班级中没有安全事故发生。 二、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习惯 我们班级有许多插班生,行为习惯很难培养。首先向学生贯彻落实学校里的规章制度和《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经常利用班活动课、教育学生怎么样遵守课堂纪律。平时上课发现某些学生或者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并实行班干部分工负责,逐步形成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 三、培养学生文明礼貌习惯 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强化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小学生行为规范;衣着整洁,结合三项竞赛评比制度,促使学生自觉自悟。在语言行动上,他们懂得讲文明礼貌。无论在校内、外见到教师都有礼貌地叫声“老师好”。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动帮助,拾金不昧的事屡见不鲜。 四、做好家访工作 教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还要做好校外的延伸工作——家校合作。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这学期家访50人次,成绩显著,特别是那些顽皮和学习散慢的同学在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下,已经改变了很多,成绩上升很快。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为培养新时代的好少年而努力奋斗。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个人总结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常规方面: 1、备课: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后记。 2、上课: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辅导: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学困生的辅导力度。对学困生的辅导,学困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我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如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完成作业、给他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等),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4、批改: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网上去搜集资料,对各种练习题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但是在一些方面我还有不足之处,如在教学中,还存在不了解学生就进行上课的现象,有时不是分层教学,进行“一刀切”教学, 在辅导学生和批改作业方面,没有一定的耐心和恒心,等等。 二、课改方面: 1、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2、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在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但是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实际运用中还有脱节的现象。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三、行为习惯方面: (1)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在学校,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本学期,我经常利用晨会课,教育学生怎样遵守课堂纪律。平时上课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中树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里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好,但是还有几个纪律观念薄弱者经常要老师教育才做好一阵儿,以后还要加强教育。 (2)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即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首先我们老师要为人师表,作好榜样。这样学生和我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现在同学们基本上已经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拾到东西交公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从他们的行动已经可以看到: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发出美的萌芽。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也经常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让学生闭上眼睛思考老师所讲的问题。或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口头表达的能力。 总之,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很多不足。检查起来,所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不少的,还需今后努力改正。主要缺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欠缺,还存在有懒惰思想;二是工作虽然很努力,可是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成绩进步太慢。今后,我一定在校领导及全体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将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都能更上一个台阶,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的工作与思考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开学初就学习了刘延东的讲话,明确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标准。我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要求,廉洁从教,从来不参与有偿家教,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教学中的有心人。我还积极学习解读《弟子规》,不但懂得更多为人的道理,也为我进一步教育学生践行弟子规打下基础。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我知道班主任工作要讲究方法,要不断学习借鉴,不断实践总结,才能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在实施新课程中,我认真拜读了各种有关教育的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创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题抄对了没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回头,进行自觉检验。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做错了题,及时要求学生纠正,自觉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和挫折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形成“自己脑子笨”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先想自己不行,对自己没信心,结果自己什么都学不成,什么都不想学,作业不会做,造成成绩低下。我所教的班级差生有几个,他们基础比较差,学习数学很吃力,多次测验都没有及格或没有达到优秀等级。他们主要是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让他们到黑板上做题,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逐 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他们也体会到学好数学的成功感,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今后,我决心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中下生的辅导,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三、认真参加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这个学期,我继续认真参加学校的有效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教师,自己的知识千万不能只比学生快一课时。我们平时说的最多的就是学生有一杯水,我们就要有一盆水、一桶水。所以自身的学习很重要。这一期中,我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特别是校本培训,牢牢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认真观看、思考、做记录,然后回来整理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向他们学习,更重要的是得到更多同行和领导的批评与指导,然后慢慢的成长。不过比起那些有经验的老师们,我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今后还要继续进一步的学习、提高。对于数学组的活动,我每次都能积极参与。不仅是观看示范课,更多的是参与到评课讨论中去。我还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研究》等继续教育书籍,并做好笔记,从中吸收营养,充实自己。 四、优化班级常规管理,努力培养良好班风学风。 教育以德为首。德育工作是搞好其它工作的重要基础。我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创建健康、和谐、向上的良好学风、班风。以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此带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践行弟子规,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好的习惯将让人终生受益。我结合这个学期学校开展的践行弟子规活动,把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重点,结合学校每周的“流动红旗”评比,向学生进行常规教育。通过积极鼓励、引导、批评和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重点抓好班风建设,针对个别调皮学生,积极引导,想对策,通过反复抓,促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了几个得力的小干部如中队长郑雯珊、纪律委员黄楚雯等,促使班风得到好转,做到周周都有训练的重点。这个学期班上打闹的现象少了,特别是岑俊俞同学,打人的坏毛病基本能克服,很少有同学告他的状了。 (二)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之首,我坚持做到每月讲,每周讲,每天讲。 1.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加强学生路队安全的教育,经常与家长交流,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督促学生按时上学、放学,不要太早上学,不在离校和返校途中逗留等,确保学生的安全。 3.加强课间安全教育,经常指导督促孩子课间做文明游戏,不要追逐,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向学生讲有关安全救护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组织学生学习消防逃生知识、防暴雨雷电,及加强法制教育等。天气炎热后,天天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告诉学生一些溺水的事故,反复强调不能私自去游泳或去河边玩耍等。 (三)继续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1.做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训练,同学们对学校的很多规章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应该如何听课、上课的坐姿、课前的准备、听课时的思考及回答问题、与同学的讨论交流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但要养成习惯,还需要耐心的指导和培养,直到现在也只是差强人意,许多学生的课堂纪律还比较差,小动作多,随便说话的也多,还需要今后继续努力。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注意引导学生讲究环境卫生,不随手乱丢废纸杂物。在教室里、校园内外看到废纸杂物都有责任和义务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经常以身作则,带头打扫卫生。还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老师首先要做到,给学生做好榜样。对于爱劳动讲卫生的学生给予表扬。 3.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 通过积极创设文明的环境,进行基本礼仪的训练,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不打架骂人,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并及时鼓励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对特别有礼貌的蒋 懿乐等同学评为文明之星。 (四)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校讯通以及电话联系,面谈等多种形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定期向家长汇报,让家长及时了解小朋友在学校时的表现和学校的常规要求,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认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教育引导孩子践行弟子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家长进一步了解了习惯决定着孩子成长的质量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策略,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次精心设计的班队活动所起到的教育作用远胜于一百次空洞的说教。因此,我十分重视班队活动的发展。本学期,结合重大节日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践行弟子规、“知识守护生命、安全警钟长鸣”、“除陋习、讲卫生、树新风”、“向雷锋叔叔学习”|“我与小树交朋友,争做绿色小天使”、 “真爱生命、善待自我”、 “学习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溢满书香”,等等,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各个方面得到熏陶和提高。 五、不足与反思。 (一)班级管理方法还不够完善,还有进步空间,班风进步不大,特别是在学生自觉性方面特差,课堂纪律仍需加强。 (二)个别学生卫生习惯差,乱丢垃圾的现象常有,部分学生怕搞清洁卫生。 (三)个别学生不乐意与老师沟通,有问题不向老师反映。 (四)学生课间打闹追逐现象仍是无法避免,还要加强课间的巡视,在班上也还要对孩子们进行严肃的安全教育,希望大家一起重视。 六、采取的措施: (一)以勤立身,增强老师自身的榜样作用。老师为同学为班级干了什么,要借机向学生说教,不然二年级的小朋友是不会了解老师的苦心的。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现在的孩子难教——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是啊,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也在变革,我们如果还是用昨天的教育理念和单一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势必会造成当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而且不知道怎么管、怎么教。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就得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客观。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个性特点,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我经常采取如下方法: 一、观察。开学初,我就留心观察全班同学,了解哪个学生勤快,哪个学生懒散;哪个学生上进心强,哪个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哪个学生活泼开朗,哪个学生郁郁寡欢……发现有情绪低落的同学,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引导。例如:吴妍同学本来性格内向,开学报名时我要求家长必须带孩子一起报名,其他学生家长都来了,唯独她一人背着书包来到我的面前,当我问及其父母情况时,她两眼通红,低声告诉我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开学来我有意识地多关心她,但她还是郁郁寡欢,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她太想父母。不能让这种情感影响到她的学习,因此,我找她谈心,告诉她如果你想父母了可以打电话或写信来向父母表达,为何憋在心里使自己难受呢?当天晚上我就布置学生回家写一篇日记,内容为:父母不在家的日子,我该怎么做?果然她的日记满满的都是对父母亲的思念,但却忘了我要求写的“我该怎么做?”,除了思念还是思念,我就在她的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话:父母出门在外是为了什么?是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学习条件。你应该从思念他们中振作起来,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当你学有所成之际也是你妈妈喜悦归来之时,耐心等待吧!一段热情洋溢的话激发了孩子求知的欲望,她不再沉溺于念念不忘当中,情感得到了归宿。这正是我的观察与引导使学生走出困惑,走向坚强。 二、谈话。谈话是沟通的极好方法,谈话时注意倾听学生说话,边听边思考;谈话后联系学生一贯的思想言行和平时的观察印象,综合分析,公正认真地得出结论,然后根据结论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如我班的童欣健同学,头脑机灵,课堂上喜欢积极发言,课堂作业完成得非常好,但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有拖欠现象。因此我就有意识地与他聊天,了解到原来是爷爷奶奶对他过分宠爱,觉得他现在还小,每天在校很辛苦,放学回家就该先放松放松。吃好饭再写作业又说迟了,要休息了,不然会影响长身体……结合我平时对他的观察,我断定他没有说谎,因此我双管齐下,继续找童欣健聊天,让他知道他爷爷奶奶的做法是出于对他的关心,但同时让他明白爷爷奶奶的做法不够正确,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可因为爷爷奶奶而影响自己;另一方面我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爷爷奶奶进行了一番沟通。从那以后,他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 三、调查访问。我经常向家长、同事们调查了解,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我班的程颖同学,头脑反应快,课堂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在学校她是不容置疑的好学生,可放学一回到家她就把学习丢在一边,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完成的时候。我多次打电话给她父母(父母亲都在屯溪打工,但平时极少回家,她随外公外婆生活。)她们都说程颖就是懒,再说每天又不在一起,她们也拿女儿没办法。父母没办法,作为她的班主任我不能放弃不管,因此我又询问她的外公外婆,从与他们的谈话中我看得出外公对她还是很关心的,但外婆的言语中透露出更多的是不耐烦,甚至是厌恶。程颖也是家里的独生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后来我通过向与她同村的学生家长了解到:原来程颖在家确实很不听话,每天放学回家自行车骑得飞起来,而且玩得很迟都不回家,外公外婆每天做事回家还要到处去找她,每当问起作业她都说做好了,久而久之大家都听之任之。了解了她的情况,为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专门来到她家当着她面向她外婆汇报了她在学校的优秀表现,她外婆听了感到些许安慰,而后我悄悄告诉她外婆小孩子不能一味地批评,当她表现有进步时还应给予适当的鼓励。第二天,我与程颖进行了一次长谈,她说她外婆不喜欢她,老叫她回山里奶奶那去读书,不要呆在她家,她不喜欢外婆,所以放学回家她也不愿呆在家里。听了她的叙述,我告诉她外婆这么说的原因,并毫不掩盖地指出她的缺点,要求她马上改正。我让她担任学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也许是她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开始写家庭作业了,但还不能按时完成,我却佯装不知,我知道事情的发展总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急。几天后,课代表把她的作业本拿给我看,我装作吃惊的样子说“我一向对她非常放心,她没做作业可能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过我很伤心。”我瞥了她一眼,只见低她着头,满脸通红。从那以后,她学习倍加努力,外婆也不再嫌弃她,现在已成为班内的优等生了。 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聪明,思想越来越复杂,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老师来说,就像一个未知宇宙一样,是个神秘的世界,只有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全部,因人施教才能成为可能,德育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
企业管理学论文:从经济学与管理学角度认识企业管理者诚信 现代社会生活中管理者的诚信日益为全社会所关注。管理行为的示范效应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直接影响,迫切要求管理者必须依诚信操守来行使管理职权。有效的激励维系着管理者诚信,完善的制度设计与诚信行为的内化二者之间密不可分。诚信促使管理者规范管理行为,管理行为的示范性又有助构建于社会公信力。这种正反馈作用的现实意义将是积极而深远的。 近代西方社会普遍把诚信关系视为人类社会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因素。洛克、霍布斯等人认为诚实信用是政府与社会秩序的主要原则基础,是民主的前提。马克斯·韦伯等社会学家则相信,信任是社会组织的粘和剂,是社会和组织凝聚力的基础。考虑到任何单一的监督制约机制在行使监督管理职能时都要受到社会的、经济成本的约束。因此客观上全社会需要一个诚实信用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诚信作为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发挥作用。在诚信的社会环境中,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将极大降低,秩序、公平、民主的形成完善有了保障。 然而诚信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社会的、历史的、道德的范畴而存在,诚信的背后应该有一系列的制度基础作为支撑。这就是以产权为核心,以激励及必要的约束机制为保障的制度设计。诚信总是与一定的制度设计相适应的诚信,抛弃诚信的产权制度基础无异于缘木求鱼。弱化了激励行为、失去了诚信操守的管理者,在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运用其职权的方向必然会发生改变,而激励机制必然“异化”制度设计的最初价值去向。管理者的诚信是管理职权得以正确实施的关键。 一、管理者诚信的非品质解释 诚实信用,当我们远离道德范畴来关注它时,就会发现这其实不仅仅是一个人品性问题。诚信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内在化的社会规范,首先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仓凛实而知礼仪”,礼仪、规范乃至于信仰都是一定社会物质条件下的产物。因此,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接受者,其诚信资质并非与生俱来。在管理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诚信”,必然带有其环境和时代的烙印。在极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管理者的“非诚信”行为后果如果是一个“帕雷托最优”则仍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诚信并非管理者的天然秉赋,更不能作为一种管理实践的内生变量而存在。不能苛求管理者天生就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品质,而是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来选择诚信的管理者,激励诚信的管理者,淘汰非诚信的管理者。“信”与“非信”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便是我们制度设计和选择时所应考虑的出发点和遵循的准则。 二、管理者诚信的效用函数 管理者无论来自社会生活的何种利益集团,作为特定利益的接受者总是存在自身的效用函数。管理者的效用函数一方面受管理职权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其自身偏好的左右。在约束与偏好的双重作用下,管理者在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同时一定会去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现实表明,由道德塑造出来的诚信行为其统一性和连贯性是没有客观保障的,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总会被打破。因此,管理者诚信行为的统一性和连贯性,还需要在获得客观保障的条件下才不至于流空,也就是讲,基于个人美德和道德行为而建立起来的诚信关系仅仅存在于个人与其关联的对象之间,他不能把别人对他的信任转赠给另一个人,他可以说服他的关联对象信任另一个人,这种情况往往是以他的担保为前提的。基于管理者经济理性的假设和自身效用函数的分析,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管理者的管理行为。 首先,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管理者并非总是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其行动目标,一方面是管理者没有能力确定何为福利最大化的管理行为,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同时,管理者不是信息的完全拥有者,管理实践活动随着繁多的管理决策变量发生变化,而管理者本人不能及时获得所有信息,或不能对复杂信息做出及时处理。管理者更有可能的是考虑在制度框架内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问题,管理决策行为导致的结果常常是局部的利益最大化,是一个次优解。这样做很可能以少数人的利益侵犯多数人的权利,侵犯社会公共资源,使得“大公无私、公平、公正”等管理者诚信资质的假定更有待商讨。而此时“寻租动机”将成为更加有效的激励因素。最后在“寻租”行为过程中,管制行为膨胀必然异化制度设计初衷。管制行为在“寻租动机”的激励下会迅速膨胀,管制越多,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多。管理者凭借手中的职权肆意管制,这种不断膨胀的管制行为造成的后果是破坏了原本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了全社会的诚信基础和社会风气。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对管理者的假设,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大公无私、管理者拥有完全的信息、管理者言信而行果等,在管理者自身效用论文联盟//函数的“修正”下都值得重新商讨。事实上,管理者通常都不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管理行为的出发点,管理者与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效用函数,管理者通常依据自己或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此类情况屡见不鲜。例如,在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制度性缺陷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诸多“违规”行为就是以“内部人控制”、“大股东肆意侵犯小股东权益”、“关联交易与控制”等诸多方式实现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管理者诚信的产权基础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权的混乱或对产权的保护不利,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激励扭曲,经济效益低下以及经济秩序混乱,相伴而生的坑蒙拐骗行为的发生。明晰的产权界定是订立市场契约的前提,也是契约社会存在的基础。“无恒产者无信用”,在一个产权界定模糊的市场环境中不可能存在良好的秩序,尊重产权的界定,同样就是尊重产权所有者的地位,对其地位的肯定是产权人产生“合宜行为”的必要条件。而此刻自发的激励产权人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动力正是全社会对产权的承认、尊重和肯定,产权人也能依据自身的经济理性和意志来签订契约,最大限度的诚信于其他契约人——社会、组织、员工。同时,整个社会还要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机制,保护私有财产是诚信社会的重要内容。管理者拥有产权是管理者建立诚信的必然要求。在对产权的关心与保护上,没有谁会比产权人更加尽心尽责。人是理性行为支配的对象,依据经济理性及单独的效用函数来预期或决定自己的行为。正因为如此,管理者的“合宜”行为必然要求管理者对待其能够支配的资源应该等于或近似于对待自己的财产,这是诚信的制度设计内容之一。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组织的成长依然离不开“委托—”的延伸,而“却责”及“搭便车”等委托问题的解决或是依据较为严厉的监管机制的限制,或是依据市场力量的约束。但是这一问题中如果人或管理者能够获得相当的产权或与此相等价的经济激励,并在一定情况下能够行权,则这问题将会更容易解决。目前的“期权”制度就是对管理者进行激励的一种有效制度设计,尽管“期权”制度本身还需要完善。 四、管理学对管理者诚信的解释 管理者的五项基本职能是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工作、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作,他们的执行的方法和手段都是依赖于人的工作。从性质上来讲,计划职能属于决策性职能,组织职能、人员配备职能、指导与领导职能属于执行性职能,而控制职能则属于保证性职能。主管人员为了确保计划工作所确定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就要根据计划进行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目标管理是进行计划,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决策是管理的基础,是计划工作的核心,也是主管人员的首要工作。组织能否有效地运行,以实现组织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组织工作就是要设计和维持一种职务结构,即要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并为人员配备作好准备。组织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包括,划分组织层次(管理层次),以解决组织的纵向领导隶属关系;划分部门,以解决组织的横向分工协作关系;划分职权,以解决职权的分配问题。其实所有这些工作的基础前提是管理人员掌握足够的、全面的、真实的企业信息和人员信息,这也就意味这来自基层的各种信息、尤其是人的信息是否真实全面,以便管理者确定合适的人员工作于合适的位置并设计合适企业运作的组织结构,保证企业的各项计划和安排能顺利进行。 人员配备工作,是为组织结构的职位配备合适的人员。现代管理中,人员配备不仅是人事部门的工作,它己成为各级主管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人员配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主管人员的配备。主管人员的配备工作主要包括选人、评人和育人三个方面。其基础是诚信的沟通和客观公正的反映,才能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巨在管理过程中,即使是计划、组织、人员配备等工作都做得很好,但也不能说就足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还需要指导与领导。指导与领导工作的任务是处理好人际关系,通过沟通联络,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并施加影响力,以统一全体意志,为各个职能的进行提供保证,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只有组织内成员的诚信沟通才能保证指导和领导的正确。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的总目标确定后,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直至组织的每个成员。主管人员应能随时了解和保证其下属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这离不开控制工作。为保证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最主要的是组织内部各层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坦诚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保证领导者作出合适的决定和计划,并保证合适的人员配置于合适的岗位,才能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和真实、及时的反馈,最大限度的防范在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失,保证其方向的正确和及时的纠正,避免由于信息不畅而给企业造成的经营失误。 企业管理学论文:浅论公司组织结构引发的中小型企业管理学思考 论文摘要:我国中小型企业正迎来发展新时期,如何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保持组织生命和活力成为了业界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本文以a公司发展中出现的组织结构问题为例,探讨具有可行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论文关键词: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性问题;组织非结构性问题;组织文化;管理分权 1a公司的组织结构材料背景: a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8年,由某大学计算机系的王教授及几位青年教师共同创办,产品主要是各种应用软件和网络集成系统,主要的客户为银行、税务、海关、民航等部门。公司创立初期仅有20名员工,王教授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组织部门划分为技术开发部、客户服务部、财务管理部,各部门设经理一名,员工若干。 公司员工都是具有良好专业背景的科技人员,学习能力强,能独当一面。他们工作很努力,与客户加强沟通。王教授更是事必躬亲,不仅抓经营管理,有时还亲自动手编写应用程序。 凭借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a公司实现了超速发展。到2002年,销售收入已近亿元,员工增值150人。由于业务扩大,人员增多,需要进一步分工,公司于是对组织结构做了变革。公司仍设董事会、总经理职位,但在总经理下分设人事员和总经理办公室两个辅助职位,总经理负责部门由原先的三个变为市场营销部、软件部、网络部、采购部、工程部、客户服务部、研发部、行政部八个部门。a公司现在的业务流程是:市场营销部负责开发客户、签订合同、软件部和网络部负责按合同进行设计,采购部负责采购所需设备,研发部负责研制新产品和引进新技术,行政部则负责公司的内部管理。 组织结构的变革带来了许多问题: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明,沟通不畅;员工士气低降,抱怨较多;常常不能按时交货,售后服务质量下降;经营业绩下滑。王教授在公司的各个场合总是反复强调公司的使命和员工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但收效不大。 2针对a公司组织问题,现探讨如下: a公司成立初期由于企业规模限制,人员较少,采用了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在该形式下,企业责权分明,指挥统一,人员精干,信息沟通方便,反应快速灵活。 随着a企业的发展壮大,在直线制的组织结构形式上发展为直线——参谋制形式,为高层管理者配备了人事员和总经理办公室两个参谋机构,参谋机构人员可以发挥他们的专长,弥补管理者的不足,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参谋机构或人员对下级管理者和作业人员无指挥权。,但这种形式的缺点是高层管理者高度集权,难免决策迟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只有高层管理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责,各参谋机构只有专业管理的目标要求;参谋机构和人员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差,各自观点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培养后备人才。 2.1非组织结构性问题解决 (1)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明 解决方案:根据组织目标和计划任务的要求,规定各层次、机构、职务、岗位的职责和相应的职权,通过设置组织结构图、职务说明书以及制定各规章制度来明确他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信息沟通方式。同时,考虑到该企业是科技技术型企业,在职能设置上必须给予研发部一定灵活性和收缩空间。 (2)经营业绩下滑 致使销售下滑的原因有:技术落后、营销锏咯不当、售后服务恶劣等。而在众多原因中,以技术落后带给企业的打击最为致命。尤其在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生产领域,其竞争之惨烈非可与其他领域同日而语。因此,作为科技产业必须要将产品研发及技术推进放在首要位置,为此,企业要建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实验室;提高研究小组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说要做到:是构成研究小组的人员结构合理化,加强提高科技人员创造力的训练,给予研究小组成员充分的自由,只设定最终目标,具体符合实现则可放其决定,鼓励研究人员广泛同外界交流;高度重视企业外部科技力量的作用,具体来说,企业可以购买高校专利,与高校建立合作研究;投资风险企业。 a企业在市场方面,首先应看清楚市场需求趋势,考虑当前和长远的需求前景。对a企业发展初期而言,员工学习能力强,注重和客户的沟通,自然了解了市场需求,因此能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畅销产品,而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直接生产工作的员工失去了与客户直接交流的机会,又由于生产部与市场营销部的交流障碍,极大影响了其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因此,建立各部门,组织机构的有效交流渠道是极为重要的。 2.2组织结构性问题解决 通常,组织结构设计具有五条基本原则: (1)目标至上、职能领先原则。(2)管理幅度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4)责权对等原则。(5)因事设职原则。 在以上组织设计原则指导下,精简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综观a企业壮大后组织结构设计,过于细化下设职能部门,致使机构臃肿,从微观而言,则过分细化了人员分工,致使职工易产生厌烦情绪、对工作不满。针对上述症结,从精简高效原则看,a企业应合并软件部与网络部,合并采购部与工程部,并将行政部职能划归于总经理办公室内,以此使得管理层次较少,管理人员较少,费用较低,信息沟通有效,管理层次呈扁平结构,有利于发挥下层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可在相关联的工种内实现岗位轮换,丰富扩大工作的内容,即有利于消除工人厌烦情绪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3延伸——组织健康发展建设 (1)组织文化 企业组织文化是一种人心凝聚剂,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力量和资产,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市场竞争的需求来看,a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a公司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步骤如下 第一、明确企业理念; 第二、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塑造鲜明生动的企业文化的视觉形象。 第三:与执行力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所以,企业可以从规章制度、工作与决策、典礼、仪式、员工培训等企业日常行为中一点一滴渗透进企业文化,并在企业内部组建企业文化战略推广等相关部门,由专人负责。 (2)企业分权管理艺术 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分权管理制度的建立,通过权利下放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同时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 分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改变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对主管人员在工作中授权。 对于a企业来说,其组织规模正不断扩大,组织活动趋于分散化,同时存在培养后备管理队伍的需要,因此,a企业不仅应通过第一种分权方式减轻管理层压力,促进企业绩效,同时采用对主管人员授权的方式,培养企业管理后备军。 在a企业分权管理的同时,要注意维护政策与命令的一致性并注意考察准授权的主管资格和能力。 最后,对于a企业,在实施分权管理初始,分权范围和程度可稍小,根据实际情况,可逐步扩大,并在实际执行中适时调整。 企业管理学论文:企业管理学发展 一、管理学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社会变革的编年史。 人是社会动物。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而对管理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古罗马建立的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管理思想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在这一期间,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他的分工理论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 进入前工业社会,社会分工、分层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日趋突出,生产力水平也日趋提高,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尽管早期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毕竟非常零散,没有系统化,工厂主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既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又不减少所获取的剩余价值。因此,如何改进工厂和车间的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泰罗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的初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这一经济人假设,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建立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与此同时,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使管理学体系初具雏形。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要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它超越了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跳板。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因此,许多管理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了管理学说丛林。如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管理的关键在决策”的思路,对社会人假设进行了升华,提出决策人假设。 综上所述,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思想理论都是前一阶段的扬弃、修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学体系。 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管理学的实质是探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即管理主体的外部环境总是变化的。因此,为了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管理学也必须动态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必将推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从它的发展趋势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 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出,由于个人目的、个人偏好、个人利益的存在,人就会有多种需求。这些需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机,因此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来满足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受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和洗礼,人性变得非常复杂,如果管理者不及时审时度势,引入激励机制与员工真诚合作,以满足员工的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组织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必将超越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升华为复杂人假设。 (二)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向信息职能延伸。 传统的和现代的管理职能,构成了一个管理循环体系,使管理工作周而复始地进行,每循环一次,管理水平就提高一级。但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进程加快,缺乏信息渗透的管理工作将显得苍白无力,要么管理节奏跟不上,要么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强化信息职能,将是管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其表现有三,首先,信息职能能革新企业内部的生产力要素结构,使资源转换系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同时以不断增加的柔性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 其次,信息职能能促成管理系统的优化,促进组织的创新,使组织的绩效不断上升。信息职能能提高计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竞争致胜的有力武器。 信息职能的引入,与传统管理职能将构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管理职能系统。信息职能为传统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反过来,传统管理职能又促使信息职能去开发、收集、处理、传播、分配信息资源。 (三)管理学新的理论前提———“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200年以前,亚当·斯密以制造针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而且,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管理学家创建管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管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如果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腐蚀着人的精神,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走到了分工与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管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与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复杂性工作,对分享决策权的要求日益强烈。 与分工理论相比,合工理论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即借助信息技术,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将几道工序合并,归一人完成,也可将分别负责不同工序的人员组合成工作小组或团队,以利于共享信息、简化交接手续、缩短时间。另外,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幅度,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而打破官僚体制,减少了审核与监督程序,降低了管理成本,减少了内部冲突,增加了组织的凝聚力,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的个人发展。 企业管理学论文:企业管理学习心得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企业管理知识学习培训,接受了系统、全方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辅导,受益匪浅。我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驾驭整个企业的运作机智,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效益,从而促使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目前,电力建设在飞速发展,在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下,多种经营企业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在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次学习,结合电力多经企业的行业特点,我个人认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要毫不动摇的狠抓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多种经营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断挖掘其潜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是基础,事业是平台,利益是杠杆,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牢记这个用人方略,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其次,始终如一的开拓、经营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求生存。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一定程度上说,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电力多经企业具有行业性的显著特点,开拓市场也必须依据行业特点逐步实施。 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能力。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能力,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战略的焦点,它必须形成理念,并体现在核心产品上,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具体到多经企业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首先应如前所述的分析我们的生存环境、竞争优势、竞争弱势,然后扬长避短,定位自己赖以生存的市场,建立围绕该市场运作的机制,该机制能够激励全体员工围绕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行运作,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运作机制自然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开拓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针对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市场越来越小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大外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市场开拓、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开拓等形式。积极增加电力多经企业对外创收。切实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等有利环境,抓紧研究并制定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多种经营和各种产业发展步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场的重新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股本结构,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后的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开辟新财源,打开新天地。企业光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不断在市场的发展中壮大自己,在市场的变化中否定自己,商场中没有长胜的将军,只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去把握市场的脉搏,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多经系统普遍面临产权不清的难题。首先是明晰的资产关系,这一点还相对容易操作。最难的还在于主辅人员的分离。由于多经公司用人的复杂性,公司本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在多经工作的员工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可以考虑用优惠的政策待遇,鼓励退职,提前退养,身份置换,解除合同或带股就业。但带股就业可能带来股权分散,不利于集中决策,同时如果股权过于平均,还会带来老国企的弊病:如大锅饭,平均主义,人员不能合理流动,建立不起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进入和退出机制等。所以要做到产权明晰,首先要解决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然后明确资产关系,明确投资主体。只有明确了出资人,公司才会有明确的使命,公司的运作才可能建立在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之下。公司的经营人员才会有明确的定位,而防止所有者缺位带来的资产运作效率低下矛盾。另外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享有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这是对投资主体承担资金风险的补偿,也为公司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只有将利润集中投资于一定的项目,才能形成一定的优势,如果利润分散的用于支付股利,企业最终将衰竭。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关于如何治理公司这一法人主体所采取的法定组织形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是达到公司各级各部门责权利的高度一致,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如何密切配合,分工明确,协同工作,相互制约,围绕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运作。即从组织结构上保障公司目标的完成,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四套班子的建设。现代公司产权制度在确立法人财产基础上,实现原始所有权、公司产权与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等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和运作,明确划分责、权、利,形成了调节所有者、公司法人、经营者和职工的制衡机制和约束机制。 其实,企业经营管理的方略含盖诸多方面,只不过分主分次而已,以上只是我在本次学习中的一点点体会,写出来是一种收获,一种可以和别人分享心得的体验。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从而达到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统一。 企业管理学论文:企业管理学视域下的汽车档案管理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档案内容过于繁杂、汽车档案管理模式不统一、以及缺乏必备的技术支持等。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企业管理学视域下的汽车档案管理的相关改进,基于企业管理学视域下汽车档案管理的趋势以及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企业管理;汽车档案;管理汽车档案管理,是在企业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对于汽车运输业的技术管理,从而确保汽车运输运力,能够安全有效、低耗的完成运输任务。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汽车管理技术也越发被重视。企业使用计算机对汽车运输管理,能够实现对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同时能够监督运输行业有序的发展,从而保证运输安全。企业加强汽车档案管理还有助于运输市场的稳定,对于提高全行业的运输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一、汽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从1990年交通部颁发了13号令后,省交通局便制定了很多配套文件。这些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在道路运输行业中,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运作,汽车技术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也在逐渐完善中。但在汽车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档案内容过于繁杂。汽车档案管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面面俱到,这就使得汽车档案由于填写不当或填写不便让地方车辆技术档案过于形式化。第二,汽车档案管理模式不统一。在我国各省各市中,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一般只负责个体或者部分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档案的填写以及管理。基于此,政府很难掌握整个汽车运输行业的车辆管理情况,也就无法对企业汽车档案管理提供相关资料。第三,缺乏必备的技术支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如今,企业间的竞争加剧。汽车企业在开展信息化、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企业信息化观念相对薄弱,企业资金紧张等问题,因而,对于汽车档案管理较为忽略,缺乏必备的技术支持。 二、企业管理学视域下的汽车档案管理改进 (一)企业管理学视域下汽车档案管理的趋势在企业管理学领域下,汽车档案管理越发科学化、有序化、有效化,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汽车档案管理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使汽车数据统计速度更快更准确,同时能够详细地反映车辆各项指标的实际情况,同时将企业管理下,运输管理部门、各汽车保修厂、输运业户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档案中的各项数据和内容进行相关的统计和分析。汽车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过程,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节省管理部门的劳动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同时能够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且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是进行再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企业可以根据数据的统计,编制有序的车辆运行情况分析表,使得汽车运输业户能够知道自己车辆的所处情况。它也是运输管理部门进行规章制度等相关计划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依据,能够帮助企业评价车辆的保修质量。而且,能够有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管理交流,从而加强对车辆技术管理的监督。基于此,计算机技术对于汽车档案管理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管理技术。企业在进行汽车档案管理时,需要合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它不仅能够使我国的运输行业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也能够使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二)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1、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管理资料获取过程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全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意义不止是将世界各地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更是对某些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是创造灵感的来源。比如说,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汽车管理方面的相应技术资料,有目的、系统性的将网络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归档到汽车管理档案中。且互联网不仅有着许多世界著名汽车公司的各类车型资料、站点等,也有着许多汽车检测维修、咨询,售后服务等网址。这都有利于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对汽车档案进行相关的记录,使得资料更加全面和完整。 2、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资料管理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发展得较为快速和成熟,在很多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说对汽车档案的保存、查询输出以及整理归类等的管理中。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够使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相应的排序和统计,同时也能够使数据进行连接、关联、存储、规则等相关集合。数据库技术在汽车档案资料管理中,能让库存数据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使得数据与档案想结合,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的获取和分类储存。 3、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也是社会经济建设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客观要求。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汽车档案管理,可以及时、准确以及系统的获得汽车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汽车档案日常管理中,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满足档案管理需要的一个基本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了各种汽车资料的目录、资料的接受目录等等。同时,企业通过局域网的建立,能够实现汽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将一些重要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备份。这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档案的管理不再局限于纸质文件管理备份,在一定程度上不止有助于加快企业汽车档案管理效率,也能够使档案管理更加安全化。 企业管理学论文:动感浴室虚拟企业管理学研究论文 一、虚拟企业构建的原则 (一)团队原则成立组织的目的在于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虚拟企业就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而组成的面向制造性或服务性的虚拟组织。组织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因而个人需要组织这个平台。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形势改变之快的现实,团队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虚拟企业这种形式,让学生时刻以团队为主,团队成员及时发现、分析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集中大家的智慧寻求解决问题对策。 (二)系统原则虚拟企业是一个系统,要产生整体大于局部的效果。虚拟企业中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分工,就像一盘棋一样,每个棋子都应该有它的用处,缺一不可。虚拟企业工作流程一环套着一环,如果少了一个环节,势必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下去。 (三)权变原则权变一般是指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一般无法准确预期,领导者就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改变管理方式,而员工要能适应各种环境,来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教师的一对多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只做到了听与学,没有真正理解,而虚拟企业这种模式,通过团队中不同成员的磨合,面对不同企业之间的问题学习适应,对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很强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相对容易的多。 (四)实践原则面对当今社会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实战经验、多元化等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纸上谈兵的书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学的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虚拟实践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竞争、就业压力环境等,对企业内部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虚拟企业构建不能仅有形式,更要有内容的安排,每个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要有质有量的要求,学生要带着管理任务去体验与学习。 二、虚拟企业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构建与运作 管理学教师在明确了管理意识与管理职能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目标与要求后,以一定的组建原则,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虚拟企业的构建。通过一学期的虚拟企业的模拟练习,通过企业不同角色的管理者之间的管理活动交流,使同学们的管理意识不断强化,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以组织为初始概念,以构建组织(主要是企业组织)为教学活动出发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建虚拟企业,进行产品策划、设置组织结构等模拟企业运作环境,学生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尝试开展虚拟企业经营管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不同的学生所组建的虚拟企业各有特色,以“动感浴室”虚拟企业为例,首先,要进行虚拟企业的命名与使命阐述。“动感浴室”虚拟企业由6名学生自由组合。该团队以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需求基础上的享受性需求为切入口,通过讨论决定发展浴室产品一条龙开发,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为主要目的。企业要让人记住,命名很重要,企业命名要响亮、新颖、有寓意,更要让人印象深刻。该团队由“动感地带SIM卡”进行大胆联想,在头脑风暴之后,将企业命名为“动感浴室”,寓意像“动感地带”一样闯出一片天地。同时,团队推出“使你一尘不染”的广告语吸引顾客眼球,一尘不染,顾名思义就是让顾客在使用企业的产品后能够干干净净,保持良好的状态,另一深层意义就是希望顾客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无细菌的侵入,这些也成为虚拟企业的最初使命。 其次是虚拟企业的目标设定与产品设计。“动感浴室”虚拟企业的宗旨是让顾客在使用其产品后可以心情愉悦,放松身体,让顾客感受企业产品的独特魅力,打造出国内一流的品牌,这也是“动感浴室”的主要目标。“动感浴室”虚拟企业在开始之际主要生产和销售马桶和浴缸等洗浴产品,同时设计部在原有款式上加以设计,顾客不同的品味设计独特的产品,如顾客还有其他要求,企业会为其提别改动直到顾客满意为主。经过创意大激发,企业决定设计一款从未出现的洗澡机,预计在一年内研发出来,让顾客可以不用动手也可以舒服的沐浴。再次是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角色扮演。为了更好的完成组织任务,就要进行一定的组织安排,进行人员的配置与安排。“动感浴室”选择较为传统的职能部门的组织形式,主要设总经理、财务部经理,设计部经理、采购部经理、销售部经理和装修部经理等岗位与角色。根据6人的各自特点分配职务,使得“动感浴室”虚拟企业能集合核心能力与能源,使虚拟企业在管理中能正常运作。为了让每个成员能亲身体会到这种仿真企业的氛围,根据教师的情景假设方案,团队创作情景短剧进行情景表演,通过编剧、排练以及最终表演这样的过程,使团队学会随机应变,增强处事和沟通能力,总经理则体会到了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的那种应有的责任感,提高了面对突发事件所应具有的危机处理能力。 最后是虚拟企业的学习管理。“动感浴室”是真实的学习团队,在企业运作之余团队要开展结合实际的理论学习,要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开展团队学习。在创建初始,根据各成员提议“动感浴室”制定以下计划:每学年读完两本管理学名著,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每人准备有关管理理论的寓言故事,增强思考能力;每学期出游两次,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每学期进行一次情景剧表演,增强成员的默契;学期期末由总经理对小组成果进行总结并制成学期报告书。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问题,比如在去参观纪念馆时,由于时间掌握不当,错过第一班车,耽误太多时间,团队及时反思总结,在回来时加强了时间控制。课堂上,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团队成员根据“动感浴室”管理现状,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体悟其中的管理科学与艺术。 三、虚拟企业案例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分析与评价 案例教学法,被广泛运用在管理类课程中,但以学生自行组建的虚拟企业作为教学案例则更具有针对性与趣味性。教师以虚拟企业为教学案例,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与知识分析虚拟企业中的种种管理现象,与学生共同解决管理难题。在对“动感浴室”的分析评价过程中,学生结合组织环境分析方法,对该团队的宏观一般环境、行业环境、目标市场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对企业产品设计与产品价格等进行了评估。学生充分地认识了组织环境对于开展组织管理活动的意义,深刻了解了产品设计与市场开发对于企业应对竞争的意义。虚拟企业构建与运作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进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中锻炼、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外,也让学生有信心尝试做更多的事。 四、结论 通过半年的管理学课程学习,学生对企业组织管理有了较深的认识,在虚拟、仿真企业管理实际中培育了管理意识,增强了创新与实践能力,感受了企业管理过程的全貌,体会了不同的管理角色要求。“动感浴室”虚拟企业的运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案例。 作者:夏雪芹单位:淮阴工学院 企业管理学论文:虚拟企业管理学教程改善 作者:王卫杨之雷单位: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不仅意味着“量”的增长,更是“质”的变化.教育的理念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即培养“学术”的精英,侧重按学科分类的理论学习与研究,追求学术价值,以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即侧重按职业或行业分类的职业知识与技术教育,追求应用价值,以适应社会对掌握职业知识与技术的专门人才的需要.作为以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更应该及时转变,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但是专业的改革最终必定落实到课程的改革,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管理学》课程的改革首当其冲. 1《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 《管理学》是经管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学好管理学对于学生建立专业兴趣、奠定学科专业学习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多年的一线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始终感觉有两大突出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其一,无论“教”的一方如何改,“学”的一方始终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其二,《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效果不佳.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教学中普遍且大量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应用于本科生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无法理解企业案例背景,无法融入案例环境,无法形成课堂讨论的浓厚气氛,学生无法从中领悟出管理学的理论与原理.总结以上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源于本科生接触社会实践太少,缺少职场阅历,缺乏对企业管理的感性及理性认识.而工商管理专业显著的特点在于其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工商管理本科生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和商业道德,教学过程更多地体现知识传授的逻辑性,而非知识本身.这一点,在管理学的教学中显得尤其突出,管理学的教学绝对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对管理学知识和理论从认知到感知,在实践中领悟,并最终融入管理者的意识形态中的过程.正如JohannGottliebFichte(德国哲学家)所说的“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唤醒学生内在的力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2基于“学生虚拟公司”模式的教学改革 “虚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一种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从1994年起,以“商务虚拟公司”这一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引入我国高校.“虚拟公司”仿照现实社会中真实公司的结构与功能,以源于现实典型企业的真实数据作为“虚拟公司”运作的原始数据,在课堂里组建多个“学生虚拟公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或需要分别加入公司、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通过大量资料阅读及模拟业务的开展,使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与整体把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了解企业制度和企业环境以及企业文化等职能管理的基本概念.将“虚拟公司”引入《管理学》课堂教学,将学生的学习置身于一种职场仿真环境中,并有意识地联系实际,让学生参与实践、团队配合、知行结合,结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探索一条“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之路. 2.1教学理念的改变 传统的管理学教学,过分强调管理理论的重要性,花大量时间向学生灌输西方的管理理论,而忽略了管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过分强调管理学原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结合实践应用,注重能力的培养.将虚拟公司引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学生全过程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边学边用,知行结合,将枯燥的理论转变为形象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2.1.1“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学生成绩考核的改革多方位入手,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视教师的“教”而转向重视学生的“学”,更加关注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1.2以实践教学拉动理论教学 学生的学习源于职场仿真环境下学生虚拟公司的实践,通过模拟技能训练,实现学生对专业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增强学生的岗位职责意识、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型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形成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模式.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求,改变传统“授人以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创造“情景、协作、交流”相互交融的教学环境,形成知识探究型的教学模式。 2.2教学过程的改变 这是改革的重点部分.为了实现能力导向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课程的内容重新组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要创新.改革的基本思路,如图2所示. 2.2.1课程的认知过程(第一环节) 按照新调整的教学计划,在学生上管理学课程前首先进行手工沙盘的实习环节.在沙盘模拟训练中,学生被分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代表一个公司.每个团队6-8人,各代表着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每个团队经营一个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数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使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与整体把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了解企业制度和企业环境以及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等职能管理的基本概念,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课程开始前组建多个“学生虚拟公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或需要分别加入,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同时,配合现实企业的企业认知实习,为《管理学》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2.2.2课程的感知和领悟过程(第二环节) 经过前期的沙盘模拟训练和企业认知,学生对管理活动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为课程的理论教学奠定了基础.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具体可分为: (1)设计基于“学生虚拟公司”的教学典型案例.要求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理论以及各个知识点,尽可能多地浓缩于教学案例中,以仿真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拉动理论教学.比如,在介绍管理决策时,首先要学生回顾沙盘训练时的订单决策的制定过程,再根据课程的理论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重新决策.看看前后的区别,这样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就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肯定比单纯的授课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同时在授课时注重引入现实管理案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串联,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观察、分析现实管理问题. (2)合作学习教学法.在管理学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按照“学生虚拟公司”将学生组成各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砌块拼接法、共学式法和小组调研法,共同学习新的知识点,进行案例讨论和调研实习的工作.通过合作学习组内成员可以对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有利于互帮互学,增加交流的机会,确保作业高质量完成.同时也使教师更好地辅导学生. (3)情景模拟教学.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切身感受与体会到案例中的管理学问题,并在这种仿真环境中自行领悟出其中全部或部分的管理学原理与理论.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案例并扩展上升到普遍理论.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充当管理角色或演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比如在管理沟通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虚拟公司的资料基础上,模拟公司谈判.让学生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使之最终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和组织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角色扮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一个逼真而没有实际风险的环境中去体验、练习各种技能,而且能得到及时的回馈,可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管理学知识的能力. (4)学生自主学习法.这里的学生自主学习是先将内容布置下去由学生预习,然后下一次课由学生将新课内容进行梳理,指出重点、难点,提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总结、提炼.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概括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2.2.3课程理念的形成过程(第三环节) 管理学的教学重要的不在于知识传授,其精髓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一种根深蒂固的现代管理理念,并由此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一切,必须通过知识的应用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两个后续内容: (1)在课程全部完成后安排了管理学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对现实企业或社会接触的某种现象运用管理学原理分析或解释,使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去理解企业管理中的各种现象. (2)后续安排《管理基础实务》的实践环节,课程利用模拟公司形式,让学生以接近实战的环境进行相关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和训练.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环节两部分,分公司设立,银行、税务及商标注册,组织结构与公司制度,招投标与商务合同四个模块,以小组为单位深入企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真正实现管理理念的升华. 2.3教学考核的改变 现行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题目的设计也以客观题为主,发挥性的主观题较少.这种考试方法主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难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72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年力,最终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1)坚持能力为主原则.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能力,以考核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 (2)实行开放式考核.一是考核范围的开放,既要考核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也要考核课外的知识、能力;二是考核标准的开放,即考试的标准不应该拘泥于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 (3)建立全程化考核体系.要避免“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坚持从课程学习开始至结束的全过程考核.也就是说,从课程的第一天开始直至期末考试,每一阶段都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真实学习过程的考核. (4)建立科学的成绩考评体系.制度决定行为,课程成绩考评体系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行为,为配合课程教学改革,整个考评体系也要做相应的改进.具体分成以下几个部分考核:第一,参与考核,包括上课出勤、发言和案例讨论、分析,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0%.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学习、讨论的积极性,避免搭便车现象,其中的15%由小组长打分.第二,个人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和文献阅读,这部分占总成绩的10%.第三,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开卷)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闭卷)占总成绩的40%,今后将逐步减少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大前两项的比例,使得教学考核从结果的考核逐步过渡到以过程考核为主. 3总结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多项内容,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真正完成.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企业管理学论文:企业管理学视域下汽车档案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档案内容过于繁杂、汽车档案管理模式不统一、以及缺乏必备的技术支持等。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企业管理学视域下的汽车档案管理的相关改进,基于企业管理学视域下汽车档案管理的趋势以及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汽车档案;管理 引言 汽车档案管理,是在企业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对于汽车运输业的技术管理,从而确保汽车运输运力,能够安全有效、低耗的完成运输任务。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汽车管理技术也越发被重视。企业使用计算机对汽车运输管理,能够实现对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同时能够监督运输行业有序的发展,从而保证运输安全。企业加强汽车档案管理还有助于运输市场的稳定,对于提高全行业的运输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一、汽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从1990年交通部颁发了13号令后,省交通局便制定了很多配套文件。这些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在道路运输行业中,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运作,汽车技术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也在逐渐完善中。但在汽车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档案内容过于繁杂。汽车档案管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面面俱到,这就使得汽车档案由于填写不当或填写不便让地方车辆技术档案过于形式化。第二,汽车档案管理模式不统一。在我国各省各市中,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一般只负责个体或者部分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档案的填写以及管理。基于此,政府很难掌握整个汽车运输行业的车辆管理情况,也就无法对企业汽车档案管理提供相关资料。第三,缺乏必备的技术支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如今,企业间的竞争加剧。汽车企业在开展信息化、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企业信息化观念相对薄弱,企业资金紧张等问题,因而,对于汽车档案管理较为忽略,缺乏必备的技术支持。 二、企业管理学视域下的汽车档案管理改进 (一)企业管理学视域下汽车档案管理的趋势 在企业管理学领域下,汽车档案管理越发科学化、有序化、有效化,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汽车档案管理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使汽车数据统计速度更快更准确,同时能够详细地反映车辆各项指标的实际情况,同时将企业管理下,运输管理部门、各汽车保修厂、输运业户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档案中的各项数据和内容进行相关的统计和分析。汽车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过程,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节省管理部门的劳动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同时能够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且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是进行再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企业可以根据数据的统计,编制有序的车辆运行情况分析表,使得汽车运输业户能够知道自己车辆的所处情况。它也是运输管理部门进行规章制度等相关计划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依据,能够帮助企业评价车辆的保修质量。而且,能够有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管理交流,从而加强对车辆技术管理的监督。基于此,计算机技术对于汽车档案管理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管理技术。企业在进行汽车档案管理时,需要合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它不仅能够使我国的运输行业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也能够使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二)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1、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管理资料获取过程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全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意义不止是将世界各地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更是对某些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是创造灵感的来源。比如说,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汽车管理方面的相应技术资料,有目的、系统性的将网络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归档到汽车管理档案中。且互联网不仅有着许多世界著名汽车公司的各类车型资料、站点等,也有着许多汽车检测维修、咨询,售后服务等网址。这都有利于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对汽车档案进行相关的记录,使得资料更加全面和完整。 2、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资料管理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发展得较为快速和成熟,在很多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说对汽车档案的保存、查询输出以及整理归类等的管理中。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够使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相应的排序和统计,同时也能够使数据进行连接、关联、存储、规则等相关集合。数据库技术在汽车档案资料管理中,能让库存数据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使得数据与档案想结合,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的获取和分类储存。 3、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也是社会经济建设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客观要求。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汽车档案管理,可以及时、准确以及系统的获得汽车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汽车档案日常管理中,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满足档案管理需要的一个基本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了各种汽车资料的目录、资料的接受目录等等。同时,企业通过局域网的建立,能够实现汽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将一些重要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备份。这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档案的管理不再局限于纸质文件管理备份,在一定程度上不止有助于加快企业汽车档案管理效率,也能够使档案管理更加安全化。 作者:孟淑菊 单位: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公司 企业管理学论文:学校企业管理学生实践汇报 对台钻厂、安得物流公司的观赏见习以及我对商业企业的调查,结束了一周的校外见习。使我对企业管理理论上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解企业内部实际运行过程对各部门组织机构有了更直接的认识,解市场营销的概念,对市场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方法都有一定的经验,并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组织生产过程,解物流的管理过程。这次见习对我来说收获很大。 通过在台钻厂以及安得物流公司的实地实习,这一周的企管实习。使我对企业管理有了更客观、深刻的认识。 更是改革开放后的计划经济的见证人,台钻厂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老厂。经历了建国时期的自然灾害和文化革命。并且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仍屹立不倒,足以见得它沧桑与毅力。创建与1958年,原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台式钻床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渔业机械一起行业定点企业,曾被评为一级信用企业、工业利税“百强企业”省小型工业企业“百佳明星”企业和入口创汇先进单位等。企业主导产品有:牌台式钻床系列和水产养殖设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美国、西欧、东南亚和港澳等国家或地区。 台钻厂以大专院校为依托、具有雄厚的生产、技术和科研力量。产品以其品质稳定获得机床工具入口产品许可证。生产的牌Z41124012台式钻床于1980年、1986年和1991年被连续评为部优产品;牌增氧机获农业部“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 台钻厂在国台钻行业中首家全面贯彻国际规范,作为具有四十多年台钻生产和管理经验的老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在行业中居领先地位。近年来,不时有新产品开发,并已形成了包括台钻和攻丝机在内的近二十个品种型号的台钻系列。其中包括的型号有Z4012Z4112Z4016Z4116Z4120精密高速型的ZM406高速型的ZS406高速简易型的ZSJ4106和ZSH4106A简易型的ZJ4106ZJ4110和ZJ4113轻型的ZQ4113和ZQ4116半自动型的ZB4025攻丝型的S4012和S4012A还有钻攻两用型Z4416Z4416和Z4416B其中末尾的两个数字如121620等代表的台钻的最大钻孔(攻丝)直径,而第二位数字01代表的否有工作台面。该厂生产的这些台钻是工模具制造行业首选,其中ZM406精密高速台钻最适合电子、仪器仪表、纺织以及汽配行业中精密小孔的加工。 包括增氧机和饲料搅拌机等。其中现有的增氧机的型号YC1.5YC1.75YL1.5YC1.5BYC0.75BYC0.37YC3.0和YC4.5饲料搅拌机现有的机型只有J5和J25两种型号。而水产养殖设备是台钻厂除了台钻系列外的另一主导产品。 台钻厂生产的牌增氧机制造工艺先进,作为国家农业部的推广产品。减速箱齿轮采用合金钢并经特别处理,耐磨耐用,传动效率高;叶片采用具有国家专利技术的多锥孔尼龙叶片,增氧效果好,耐腐蚀。水车式增氧机采用多项国家专利技术,柴油机直拖式增氧机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包括金工车间,第一天由党委书记带我观赏台钻厂各车间。装配车间和综合车间,并对各车间进行介绍。金工车间是对各种零件的金属加工,按加工分为四条生产线,严格划分生产区域,要求工人每周三反馈一次零件作业数和进出量,随时核对控制,主要的加工车间。这里钻床,洗床,磨床等等设备大多都是有人工操作,因此需要工人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准,也只有这样才干让生产出来的台钻达到高水准。装配车间装置有两条流水线,分别永来装配零件和检测产品质量。流水线的引入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台钻厂在质量检测上事非常的严格,对台钻的底座工作面的平面度,工作台面的平面度,主轴外锥的径向跳动,主轴旋转轴线对底座工作面的垂直度、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主轴套筒移动对底座工作面的垂直度、对工作台面垂直的垂直度。主轴在向心力作用下,主轴轴线对底座工作面垂直度的变化,空转试验,开关、主轴升降、主轴箱升降、噪声、温升接地电阻绝缘、耐压、空载功率,负载试验,可靠性及安全卫生,装配检查,立柱与底座结合面、立柱与主轴箱结合面、立柱与工作台支架结合面、清洁度,外观,包装等等一系列的检测。装配车间还有一项工艺就是美化外观的静电喷塑。经过喷塑的器件显的更加的美观,易于顾客的接受,这也是台钻厂自身的一特色。综合车间是对产品进行一些复杂处理,包括热处理,冷灼,冲压等等,通过这些工序提高产品自身的性能。各道工序都要求工人有相当的技术。外加台钻厂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开发新产品的车间,这里面所有的工序几乎都是有人工完成,有高级的技工负责。 使我对台钻厂生产过程有了一定的解,通过一个早上的观赏。而且台钻厂在对质量管理这一块做的相当不错,因为自身企业的因素,质量成了厂的基本。如果台钻厂不是事业单位,有自己的独立的企业领导,应该可以壮大本厂的规模。 介绍的过程中,第二天是生产科科长为我具体介绍台钻厂的生产过程。发现由于台钻厂是附属于工程学院的该厂的人事管理是由学院管理,厂长由学院任命。虽然在职人员约有140人,而退休人员约120人。2002年生产情况:工业生产总值约1300多万元,支出退休工资180万,职工工资、奖金、福利约500万元,上缴税利140万元。现有工厂经济负担严重欠损180万,没有多余资金投入产品开发研究,工厂产品比较单一,后劲缺乏,面临形势严峻。 主要是关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事现代企业必需具备的重要职能,第三天我与销售科科长座谈。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干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价值。市场营销在很大水平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才干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市场营销是一个围绕市场全面展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个人和群体通过发明、提供、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而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欲望。现代市场营销不只要求企业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制定吸引人的价值,使目标顾客易于取得他需要的产品,而且还要求企业控制其在市场上的形象,设计并传播有关的外观、特色、购买条件以及产品给目标顾客带来的利益等方面的信息,即进行沟通与促销活动。 同时,现代企业所管理的一个复杂的市场营销沟通系统。企业运用其沟通组合(即广告、销售促进、宣传与人员推销的组合)来接触中间商、消费者及各种不公众;中间商也可运用一套组合来接触消费者及各种公众;消费者相互之间、消费者与其他公众之间则进行口头传达。各群体也对其他群体进行沟通反馈。市场营销沟通组合的构成要素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考察,就广义而言,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各个因素都可归入市场营销沟通组合,诸如产品的式样、包装的颜色与外观、价格等都沟通或传播了某些信息。就狭义而言,市场营销沟通组合只包括具有沟通性质的市场营销工作。这些工具通常归之于促销,称为促销工具。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广告、包装、展销会、购买现场陈设、销售辅助物(目录、说明书、影片等)劝诱工具(竞赛、赠品券、赠奖、赠送样品、彩券)以及宣传等。 需要进行专业化管理。然而,这些促销工具各有其特殊的潜力和复杂性。即使那些规模巨大的企业也没有能力做到每一种促销工具都配备一名专家负责,一般只有那些十分重要并且使用频繁的工具才实行专业化管理。从促销的历史发展过程看,企业最先划分出人员推销职能,其次是广告,再次是销售促进,最后是宣传。所谓广告,指做广告得(广告主)支付一定的费用,采取非人员推销形式,指通过种种媒介(如报纸和杂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邮寄广告、广告牌、招贴、商品目录)把商品信息传送给广大目标顾客;广而告之,促进商品销售。所谓人员推销,指与一个或多个可能的购买者交谈,为实现销售所进行的口头陈述活动。所谓销售促进,指能鼓励购买或销售产品及服务的种种短期诱因。所谓宣传,指主办者无须花钱,某种出版媒介上重要商业新闻,或者在广播电视中的和舞台上获得有利的报道、展示、扮演,用这种非人员推销形式来刺激人们对产品、劳务或商业单位的需求,促进销售。企业的市场营销沟通组合成或促销组合就是由上述四种促销工具所构成的有机组合。 企业运作中的物流被看作是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来自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会通过销售活动,第四天我观赏了安得物流公司在分公司。这里我解了公司的物流过程。这与企业内部的物流有许多的不同。预测及其他各种形式传达到整个企业,然后这些信息被转换成具体的制造和推销计划资料和半成品经过生产过程的阻增值,最终成为产成品并通过销售渠道转移给客户。企业的物流可以反映出该企业的一种综合能力,目的协助企业按最低的总成本发明客户价值。而物流的能力是通过物流网络设计,物流信息合成,运输管理,库存管理以及仓库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的企业内部的物资供给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就形成了一个供应链,即从采购库存生产各环节最终产品生产。而这几个部门的工作可有物流和信息流两种方式组织和联系起来,即当接到定货以后生产部门制订了生产计划,然后确定出物料需求计划,然后由推销部门进行推销,生产过程中再由仓库管理部门进行配送及统一管理。而在这一过程中物流是经采购采购库存生产,信息流则是生产推销库存。而安得物流公司则是一家物流企业,首要目标是以低的利息和高效率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服务定位取决于资源配置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为此,物流企业必需实行服务的专业化,必需抓产品。不同的货品具有不同的物流特性。围绕产品的物流特性所进行的服务技术开发将为物流企业创新服务并形成核心服务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只要具备核心服务能力,激进物流企业融入一体化供应链就会很容易。需要说明的核心服务能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比竞争对手略胜一筹之处"就是特色服务。毫无疑问,物流技术的不时创新和服务品种的不时创新将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物流企业发展了物流产业自然就发展了 企业管理学论文:中国企业管理学发展前景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当前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日本企业管理研究发展的借鉴;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面临的任务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每一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特定政治环境、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局部方法研究到管理职能研究、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特点、管理具有二重性、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的发展、管理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发展、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任务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管理学从朴素走向科学,边界得到了拓展,内容得到了充实,方法得到了更新。管理学朝何方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是什么等问题,是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 每一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环境。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泰罗(F.W.Taylor)的“科学管理”、法约尔(H.Fayo1)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马克斯。韦伯(M.Weber)“组织理论”为代表,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科学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反映了当时欧洲和美国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管理上的要求。 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解决经济危机问题,许多管理学者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行为科学理论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矛盾的加剧应运而生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效果)的影响作用。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马斯洛(A.H.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D.C.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麦格雷戈(D.M.McGregor)的“X理论-Y理论”、波特-劳勒模式。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程度空前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现代管理理论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管理学派犹如雨后春笋,滋生蔓延,林立丛生。孔茨(H.Koontz)将之称为“管理理论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有6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德鲁克(P.F.Drucker)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案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以巴纳德(C.Barnard)为创始人的社会系统学派、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及早期的行为科学学派。到20世纪80年代初,又增加了系统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等,发展为十一个学派。这些理论同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盘根错节。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战略”的概念开始引入管理学界。战略管理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安索夫(Ansoff)《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了战略规划的先河。1980年,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波特的5种竞争力、3种基本战略,价值链分析等,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企业病‘普遍存在。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企业管理,三、四十年代形成的管理理论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学界提出要在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创新。1993年,迈克尔。哈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钱皮(J.Champy)发表了《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一书,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的的首要任务是BPR-业务流程重组,而BPR的实施又需两大基础,即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跨国经营也成为大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获取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此外,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只有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获得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1990年,彼德。圣吉(P.M.Senge)的《第五项修炼》出版,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与此相关的理论还有核心能力理论、虚拟企业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第6期发表文章《公司核心能力》,作者建议公司将经营的焦点放在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上,由此引发后来的“虚拟组织”热。1994年出版的由史蒂文。L.戈德曼(S.L.Glodman)、罗杰N.内格尔(R.N.Nagel)及肯尼斯。普瑞斯(K.Preiss)合著的《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是反映虚拟组织理论与实践的代表作。 总体来看,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局部方法研究到管理职能研究、从企业内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到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最终走向面向全球的研究。但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仍然是以美国企业管理理论为主流。 二、当前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近年来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反映出以下趋势: (1)管理的人性化趋势。管理离不开人,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的复杂性。管理的难度在于准确地把握人性,对人性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深化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更加强调个性、人的本性和人的独立性,导致人的需求的多样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使得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在此条件下,管理理论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即重视人的趋势,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人本管理”强调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学者将人奉管理概括为“3P”管理,即ofthePeople(企业是由人组成的);bythePeople(企业要依靠人进行管理);forthePeople(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也有的学者将“人本管理”分为5个层次:即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德鲁克指出,本世纪管理学的最伟大贡献在于,它让体力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倍。下个世纪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提高知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BruceA.Pastemack,1999)。 (2)生产经营系统和管理组织结构的革命性变革。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经营系统和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都持一种比较慎重的态度,主张用改良、完善的办法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对管理组织结构也是要求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避免出现大的震动,造成工作秩序的混乱。而“企业再造”的理论的提出,主张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组织系统进行重组、再造。哈默对再造工程下的定义是:“将组织的作业流程,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与速度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他强调企业流程要“一切重新开始”,摆脱以往陈旧的流程框架。迈克尔。哈默认为,企业再造工程必须组成团队来进行,要使信息在各个部门得到充分运用。再造工程一旦推行,就会带来以下一些根本性的变化:①工作单位划分的基础,从职能变成以流程为基础。②工作内容从单一变成丰富。③人员的角色,从被控制转变为有决策权。④获得工作能力的方法,从没有系统的训练,变成有全盘计划的教育。⑤绩效评核与奖励方面,从观察单一活动转变为观察其整体活动的结果。⑥决定晋升的因素。由以绩效为主转变为兼顾绩效与技能。⑦在价值观方面,将为主管而工作变成为顾客而工作。⑧生产线上的管理人员,由监督者变为教练。⑨组织结构,由层级式变为扁平式。⑩高层主管,由事后评分变为对员工主动引导。 (3)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核心能力的竞争,员工和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和整体竞争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战略的焦点。企业的知识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营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汇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采用新的知识积累方式,将现有的组织、知识,人员、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应对未来的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对人才的管理。企业管理的对象已经从“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 (4)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构建网络组织、虚拟企业、战略联盟,进行供应链管理等。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电脑资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以此种形式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缩短〃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可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了企业管理的平台。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莫顿(MortonM.S.Scott)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至少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①信息化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②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③信息化将在许多方面改变产业竞争格局和态势。④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⑤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变革。⑥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全球化趋势。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管理对新观念的持续需要意味着,需要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思想汇集起来共同保证和维护组织创新的趋势。BruceA.Pastemack(1999)最初在管理学领域的探索中,常常以美国人为中心。当日本公司达到鼎盛时,美国人的骄傲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但随后而来的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以及美国在服务业和制造业方面的复苏,使得这种骄傲又重新回来了(BruceA.Pastemack,1999)。 2.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特点 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看,仍然是以美国企业管理理论为主流。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广博深化。除了一般管理理论的发展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各个专业管理领域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如,供应链管理、需求管理,风险管理、项目管理,柔性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嵌入理论、危机管理、心理契约、社会资本理论、实物期权、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持股计划、6西格码管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界面管理、标杆管理、清洁生产、顾客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服务营销,直复营销、渠道管理、顾客忠诚度管理、顾客满意度管理、连锁经营、跨文化管理,企业形象设计等等。 (2)相互融合。传统的管理理论偏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利用不同的学科工具进行研究,虽然今天多个学派仍然并存,但在初显轮廓的新的管理主流范式中,各理论学派显示出了明显的整合趋势,因此很难出现一个学派理论统治的局面。此外,管理理论和实践更加密切地缠绕在一起,商学院和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的差异日益模糊(StuartCrainer,2000)。 (3)快速变化。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管理中,理论是有差别的,当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就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一事实的反面就是,如果理论不起作用,就会很快被抛弃,这可以解释管理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的现象,理论出现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管理学总是挑战那些试图将它引入角落,使它固定下来的理论家(StuartCrainer,2000)。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所面对的是稳定,变化缓慢的企业经营环境:而新的管理理论所面临的是剧烈变化的经营环境,因而更加注重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适应。管理需要变革和持续的改进。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逃避这样的变革(BruceA.Pastemack,1999)。 三、日本企业管理研究发展的借鉴 管理具有二重性。它既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特性,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特性。管理二重性原理决定了一国企业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各国都在致力于探索本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究竟什么是具有本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理论时,有人主张强调日本企业的文化特色,也有人主张强调日本的工业集团或株式会社、金融体系、政企关系或者产业关系、劳动管理、生产控制或经营者决策与组织等管理方式(MasakiHayashi,2002)。从这两个方面看,20世纪60年代,终身雇佣制、年功工资制、企业工会、集中管理原理等形成了日本企业管理特色,直至今天,他们仍然代表着日本企业管理中的社会文化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有关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研究抬头,管理研究涉及到企业污染问题。此外,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控制理论、日本企业资本结构分析、财团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都成为研究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前期,日本企业管理的研究从劳动管理扩展到企业管理的其他领域,如R&D、生产管理、购销管理、财务管理和经营分析,以及企业的管理结构和企业集团研究等。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对日本企业管理的研究也波及到海外,国际企业管理学界刮起了“日本管理风潮”。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1981年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大内的研究表明,日本的经营管理方式一般较美国的效率更高,美国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奉企业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理论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称为“Z理论”。该书在出版后立即得到了广泛重视,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管理问题的名著之一《Z理论》、《成功之路》、《日本的管理艺术》、《公司文化》一起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管理的“四重奏”。(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丰田生产方式以其在成本、质量和交货时间方面的竞争优势引起了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关注。同时,随着日本海外企业的增加,各国增加了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即在日本企业管理中哪些是与其文化背景密切相连的,哪些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是普遍适用的。日本企业的人事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目标和管理制度是否具有普遍性,如长期交易联系和企业网络。 继20世纪80年代竞争战略理论之后,90年代,美国的管理理论继续占据了全球企业管理的主导地位。企业再造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虚拟企业理论等吸引了全球企业的眼球。尽管这些理论都属于美国企业管理理论,但它们吸收了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企业管理中属于普遍性的先进管理经验。 日本在战后学习西方技术与管理时,对技术直接拿来为其所用,但在管理上不是照搬西方模式,而是结合日本的国情、民情,“自成一家”。 日本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对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借鉴在于,如何识别和挖掘西方企业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其更好地为我所用,并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发展和形成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这是我国管理学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面临的任务 1.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企业管理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照搬前苏联的经验和理论,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没有经济责任,管理只是一种封闭的生产型管理。1960年《鞍钢宪法》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方法,1961年的《工业七十条》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业企业管理试行条例。十年动乱中,企业管理遭到了严重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改革试点,使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实行是中国企业领导制度的重大改变。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的推行,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这一时期,蒋一苇所提出的“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经济民主论”以及“两制四全”管理体系“两制”即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高度集中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四全”即在企业建立全企业、全过程、全员性的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人事劳动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企业积极主动地引进和学习了许多国外最新管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企业实践中,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在改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母子公司体制、主辅分离、职工安置等一系列特殊而又具体的问题,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首钢的“投入产出总承包”,海尔的“日清日高管理法”,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等,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我国还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阶段,缺乏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 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道路,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创造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理论。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是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积极吸收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不能不考虑我们所独有的国情、民情,使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能够在我国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 中国企业管理理论应该是源自于中国本土企业管理的历史和现实的理论。目前从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尚未形成中国企业管理的一般理论。其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管理理论应该是关注于中国自身的特点,由于金融体系、政企关系、产业组织、劳动力状况和劳动管理制度、生产过程控制的不同,中国的企业管理具有别于别国的特点。但是,目前,仍然鲜有强调中国特色的一般管理理论。随着近年来管理学研究的细分和专业化,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企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如何搞好企业管理研究,改善和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界和企业管理理论界面临的一大课题。 2.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任务 建国以来,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者仍不懈努力,为企业管理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任务是: (1)对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发展到今天,凝聚了广大管理学家、企业管理人员众多的智能。如何将这些智能抽象出来,融纳到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中,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民族特性必然反映到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创造出的许多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有许多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对其作理论上的总结,既是对我国企业管理事业的贡献,更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贡献。对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为21世纪我国企业管理改革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是我国企业管理学界的重要任务。 (2)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管理问题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许多经济现象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生搬硬套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应用时必然脱离实际。因此,我们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必须站在中国的土壤上观察问题,采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以解决或有助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己任。 多年以来,国际范围内的企业管理研究一直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为中心,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颇。随着世界各国经济逐步实现一体化以及中国的崛起,中国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鉴于转轨国家企业管理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为此,我国必须着手全面研究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型国家的企业管理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应成为近期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 长期以来,西方管理研究文献对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中外企业管理环境的差别,在某些场合却往往被忽视。不同环境下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条件显然是不同的。所以,进行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应当以我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本国的问题。 (3)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出现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掘中国文化的有益成分。我国是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重道”、“明德”、“修权”、“知止”、“行法”、“谋略”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现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取得了引起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因此,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以我为主”是指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外国经验,这应成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就是要广泛研究各国在管理上的好经验和科学理论,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自成一家”是我们的目标,通过总结自己的和外来的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 企业管理学论文:成人教育企业管理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在分析了成人本科教育企业管理学课程网络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基于成人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及企业管理学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提出成人本科教育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学课程网络教学的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模式;企业管理学;成人本科教育 随着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快速展开,同时也为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络教学、慕课等学习方式已经在许多国家正被广泛的运用,国内很多高校的一些特色、特有课程相继开放了网络教学,并且做成了慕课供爱好者学习。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所学知识点较多,几乎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关于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工作后管理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有很大影响,因此结合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本文对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网络教学的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方案,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更明显。 一、成人本科教育企业管理学课程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成人教育培养的是“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成人教育对实现网络教学十分重视,因为成人教育的生源绝大部分都是在职工作人员,工学矛盾十分突出,能实现网络学习,就能解决此问题。网络教学的实现首先需要一个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案例库、课程作业、网上答疑讨论、试题库以及在线测试等功能的综合教学应用平台。任课教师都可以使用这个平台来搭建自己的网络课程,教、学双方角色可以通过平台设置的账号进入教学平台,使教学平台运行。很多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或远程教育学院关于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平台上。在平台具体运行过程中有以下问题。 (一)注重课程信息的呈现,从而忽略了教学应用 大多数高校的成人教育所涉及到的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网络教学,仅仅把课程简介、课程特色、教学团队以及相关教学评价等信息上传到平台上,基本没有进行很好的教学设计,导致忽略了教学应用,致使平台上的答疑、在线测试、论坛等互动功能无用武之地,使网络教学变成了摆设,流于形式。 (二)网络教学模块设计的不科学,缺乏全局观念 大多数高校的成人教育所涉及到的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网络教学的课程设计几乎都是将大量的信息上传到平台上,知识点分类不清,导致模块混乱,仅仅是资料的堆砌,非常不利于学生自学。 (三)教学资料准备的不够全面,满足不了学习者的需求 大多数高校的成人教育所涉及到的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网络教学,仅仅在平台上提供课堂教学计划、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教学所需的课件,应用案例的相关点评,部分课外参考资料等。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网络实现,不够全面、具体。 (四)网络教学模块、内容缺乏持续更新,使学习者利用的网络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有些高校的成人教育所涉及到的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网络教学,从网站建成之日就基本上没对课程内容进行过更新及调整,这样就导致课程及相关资源非常陈旧,既不能反映经济当前的发展形式,又使得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积极性下降。综上所述,大多数高校的成人教育所涉及到的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网络教学模式,是定位在完全的网络教学还是定位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没有定位清楚。 知识信息爆炸的21世纪,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企业人才市场需求,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能够适应社会、企业多种岗位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普及环境提供了一种企业管理学教学新的途径,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考虑怎样将信息交互技术既用于辅助教师“教”又用来促进学生“学”,用来实现信息交互技术在课程教学上,要让教师的角色发生一些转变,教师不仅要去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学到了怎样获得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成人本科教育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学课程网络教学的模式 根据当前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系统考虑下确定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通过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构建了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成人本科教育经管类专业企业管理学课程网络教学的模式 课程教学模式是三位一体的,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案例研讨、企业实践这三个主要的环节。要通过理论的学习、案例的研讨、游戏导入教学与企业亲身实践的学习,掌握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运用技巧;旨在通过案例分析、研讨,能够使学生更深一层次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详细分析国内外典型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非常有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实践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到一个企业在正常运转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如研发方面、物流方面、生产方面、营销方面等以及如何协调资金、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将理论与方法学以致用,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沟通能力方面、表达能力方面、领导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所提升,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方法如下: (一)网络课堂讲授法 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这关系到后面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否成功。网络课堂讲授法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点清晰,一次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知识点的一个方面,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因为成人的学习时间有限,不能一直长时间学习。在讲解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网络教学中应有详有略,注重讲解的启发性,绝对避免平铺直序。通过设置相关条件要求学生发帖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来提升教学效果。 (二)平时自学 由任课教师在平台上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并指出学习重点,提供相关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平时通过自学来完成。为了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效果,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进行在线讨论、有奖任务发帖等形式来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能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首创、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十分适合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具体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此教学方式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比较明显。案例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是任课教师在网络课堂中讲授案例。任课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讲解相关理论时,通过讲解一些小的案例,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导论教学中,通过引入海尔和联想两个国内知名公司的发展和管理历程,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兴趣和欲望。另外一种就是案例教学法,是指让学生自学案例后,通过网络讨论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开展案例网络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案例描述的相关情节,模拟进入企业现场和管理者角色,亲临案例所描述的问题,好为企业出谋划策。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系统学习、深入讨论,好多学生都会有很多感悟,在线交流、讨论就会非常热烈。在很多程度上会引起学生自己对“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该如何规避此类事情的发生或应该如何处理此类事情才能更好”的思考,教学效果将显著提升。 (四)视频教学法 要单独整理一些视频文件,如柳传志、唐骏、史玉柱、马云等人的经典故事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着重讲解他们是如何抓住机遇创业、怎样发现人才、怎样与员工合作、怎样发挥团队力量去战胜竞争对手的案例,由于这些企业家的“现身说法”,学生通过视频可以知道:一是做人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作支撑,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最关键是一定要坚持下去。阿里巴巴的马云的名言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二是当今高度集成的社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依靠团队协作。这样学生就知道不仅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并打造学习型组织。 (五)综合教学法 综合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上面提到的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网络课堂教学与平时自学。再比如网络课堂教学与教学实习、参观、看专题影像图片资料相结合;任课教师讲授与自学、网络合作学习、网上讨论相结合;网络课堂学习与课外讨论、发帖相结合;一般的课堂讲授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等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中的绝大部分知识点,都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对较高的教学效率。 考核评价体系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形式上的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上要突出管理能力培养,评价主体力求多元化。充分考虑平时成绩,即学生在线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生平时提交的作业等。同时重视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表现,以报告形式给予呈现。再结合期末的考试成绩给出最终的成绩。 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结束之后,再根据教学效果调查和同学们反馈的信息,修订我们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改进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这样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使我们教学得到持续改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学是与社会发展联系非常紧密且应用很广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内涵也随之不断更新,且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坚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求更合适的紧随时代步伐的教学方法,企业管理学这门课程肯定能在提高成人教育的综合素质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并逐步减小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差距。 企业管理学论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措施,强化《企业管理学》教学效果 摘要: 《企业管理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高校许多专业的公选课程。要增强此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提升学生分析、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必须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项教学措施。 关键词: 《企业管理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企业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直接指导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它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校许多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该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必须不断探索,有效增强《企业管理学》教学效果。 一、精选企业管理学的教学内容 《企业管理学》的内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同学派有不同教科书,不同的体系。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并获得在实际管理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注重企业管理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建构。 1.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 《企业管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既要阐明管理理论,又要教会学生一些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方法,如企业计划方法、决策方法、沟通方法、激励的方法等,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地适应社会,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要新 企业管理学的体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这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要迅速地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 3.教学内容要精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政府职能的改革,《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多,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来精选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一般说来,教学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内容;实践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学生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同时,还必须突出企业管理学科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二、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增强《企业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必须积极探索、采用多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1.课堂讲授法 运用课堂讲授法必须采用启发式教学,尽可能地把《企业管理学》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注重知识结构的讲授,尽量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容易记忆。在教学内容上,以指定教材为主,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主要增加国家的一些新政策、方针及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特别是本地区企业管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利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案例进行学习、思考、分析、研究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企业管理学教学最为常见的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公认的进行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典型,它培养了一大批有才能的高级企业管理人员。《企业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是配合企业管理学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企业管理理论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案例教学,对最新的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管理个案进行剖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留意身边的管理事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使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使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精心选择案例,科学组织学生研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随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也能促使教师关注企业管理发展动态、研究企业管理新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法能够弥补单纯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缺陷,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情景式教学法 情景式教学法就是将组织的管理活动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组织管理实践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样的情景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从而体会管理中的不同感觉,使学生在模拟中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独立做出分析和判断,在多变的情景角色转换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管理学的教学情景主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企业管理活动实录、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模拟管理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实现,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亲身”体验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 4.角色转换教学法 为了改变课堂上总是教师讲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在授课中,对于一些非重点、热点的章节或就某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前提下充当一回教师的角色。这样做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又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5.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企业管理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管理方法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缺乏兴趣和创新,学习效率不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为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都会得到提高。 6.专题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针对教学中的某个或若干个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专题报告或专题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和讨论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也有一定的系统性,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师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专题报告人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还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或举办专题报告会,报告自学自研的成果。 7.学导式教学法 对《企业管理学》有些非重点内容,教师不讲,只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阅读后老师提问,要求其回答,采取这种方法可促使学生认真看书、思考,这样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施学导式教学法,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自学的各种具体情况。教师经过对学生各种学习情况的分析、研究,抓住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在节骨眼上适时进行启发和指导,讲清思路,启迪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 8.综合教学法 综合教学法是基于对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学、教师的示范作用与学生的独立探索、讨论与练习等各种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企业管理学中的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效率。有效采用综合教学法,要求教师熟悉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景,能熟练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企业管理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影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功能,编制企业管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明显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邀请从事企业实际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来课堂上讲学,使学生有机会分享企业一线管理者的经验和教训。要在多个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老师们分班带队深入公司、工厂、商场第一线,和企业的管理者一起具体指导学生分析、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管理问题,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企业管理学论文:从经济学与管理学角度认识企业管理者诚信 【摘要】文章从管理者的非品质解释,管理者诚信的效用函数,管理者诚信的产权基础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诚信 现代社会生活中管理者的诚信日益为全社会所关注。管理行为的示范效应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直接影响,迫切要求管理者必须依诚信操守来行使管理职权。有效的激励维系着管理者诚信,完善的制度设计与诚信行为的内化二者之间密不可分。诚信促使管理者规范管理行为,管理行为的示范性又有助构建于社会公信力。这种正反馈作用的现实意义将是积极而深远的。 近代西方社会普遍把诚信关系视为人类社会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因素。洛克、霍布斯等人认为诚实信用是政府与社会秩序的主要原则基础,是民主的前提。马克斯·韦伯等社会学家则相信,信任是社会组织的粘和剂,是社会和组织凝聚力的基础。考虑到任何单一的监督制约机制在行使监督管理职能时都要受到社会的、经济成本的约束。因此客观上全社会需要一个诚实信用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诚信作为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发挥作用。在诚信的社会环境中,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将极大降低,秩序、公平、民主的形成完善有了保障。 然而诚信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社会的、历史的、道德的范畴而存在,诚信的背后应该有一系列的制度基础作为支撑。这就是以产权为核心,以激励及必要的约束机制为保障的制度设计。诚信总是与一定的制度设计相适应的诚信,抛弃诚信的产权制度基础无异于缘木求鱼。弱化了激励行为、失去了诚信操守的管理者,在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运用其职权的方向必然会发生改变,而激励机制必然“异化”制度设计的最初价值去向。管理者的诚信是管理职权得以正确实施的关键。 一、管理者诚信的非品质解释 诚实信用,当我们远离道德范畴来关注它时,就会发现这其实不仅仅是一个人品性问题。诚信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内在化的社会规范,首先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仓凛实而知礼仪”,礼仪、规范乃至于信仰都是一定社会物质条件下的产物。因此,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接受者,其诚信资质并非与生俱来。在管理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诚信”,必然带有其环境和时代的烙印。在极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管理者的“非诚信”行为后果如果是一个“帕雷托最优”则仍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诚信并非管理者的天然秉赋,更不能作为一种管理实践的内生变量而存在。不能苛求管理者天生就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品质,而是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来选择诚信的管理者,激励诚信的管理者,淘汰非诚信的管理者。“信”与“非信”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便是我们制度设计和选择时所应考虑的出发点和遵循的准则。 二、管理者诚信的效用函数 管理者无论来自社会生活的何种利益集团,作为特定利益的接受者总是存在自身的效用函数。管理者的效用函数一方面受管理职权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其自身偏好的左右。在约束与偏好的双重作用下,管理者在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同时一定会去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现实表明,由道德塑造出来的诚信行为其统一性和连贯性是没有客观保障的,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总会被打破。因此,管理者诚信行为的统一性和连贯性,还需要在获得客观保障的条件下才不至于流空,也就是讲,基于个人美德和道德行为而建立起来的诚信关系仅仅存在于个人与其关联的对象之间,他不能把别人对他的信任转赠给另一个人,他可以说服他的关联对象信任另一个人,这种情况往往是以他的担保为前提的。基于管理者经济理性的假设和自身效用函数的分析,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管理者的管理行为。 首先,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管理者并非总是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其行动目标,一方面是管理者没有能力确定何为福利最大化的管理行为,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同时,管理者不是信息的完全拥有者,管理实践活动随着繁多的管理决策变量发生变化,而管理者本人不能及时获得所有信息,或不能对复杂信息做出及时处理。管理者更有可能的是考虑在制度框架内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问题,管理决策行为导致的结果常常是局部的利益最大化,是一个次优解。这样做很可能以少数人的利益侵犯多数人的权利,侵犯社会公共资源,使得“大公无私、公平、公正”等管理者诚信资质的假定更有待商讨。而此时“寻租动机”将成为更加有效的激励因素。最后在“寻租”行为过程中,管制行为膨胀必然异化制度设计初衷。管制行为在“寻租动机”的激励下会迅速膨胀,管制越多,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多。管理者凭借手中的职权肆意管制,这种不断膨胀的管制行为造成的后果是破坏了原本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了全社会的诚信基础和社会风气。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对管理者的假设,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大公无私、管理者拥有完全的信息、管理者言信而行果等,在管理者自身效用函数的“修正”下都值得重新商讨。事实上,管理者通常都不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管理行为的出发点,管理者与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效用函数,管理者通常依据自己或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此类情况屡见不鲜。例如,在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制度性缺陷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诸多“违规”行为就是以“内部人控制”、“大股东肆意侵犯小股东权益”、“关联交易与控制”等诸多方式实现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管理者诚信的产权基础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权的混乱或对产权的保护不利,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激励扭曲,经济效益低下以及经济秩序混乱,相伴而生的坑蒙拐骗行为的发生。明晰的产权界定是订立市场契约的前提,也是契约社会存在的基础。“无恒产者无信用”,在一个产权界定模糊的市场环境中不可能存在良好的秩序,尊重产权的界定,同样就是尊重产权所有者的地位,对其地位的肯定是产权人产生“合宜行为”的必要条件。而此刻自发的激励产权人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动力正是全社会对产权的承认、尊重和肯定,产权人也能依据自身的经济理性和意志来签订契约,最大限度的诚信于其他契约人——社会、组织、员工。同时,整个社会还要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机制,保护私有财产是诚信社会的重要内容。管理者拥有产权是管理者建立诚信的必然要求。在对产权的关心与保护上,没有谁会比产权人更加尽心尽责。人是理性行为支配的对象,依据经济理性及单独的效用函数来预期或决定自己的行为。正因为如此,管理者的“合宜”行为必然要求管理者对待其能够支配的资源应该等于或近似于对待自己的财产,这是诚信的制度设计内容之一。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组织的成长依然离不开“委托—”的延伸,而“却责”及“搭便车”等委托问题的解决或是依据较为严厉的监管机制的限制,或是依据市场力量的约束。但是这一问题中如果人或管理者能够获得相当的产权或与此相等价的经济激励,并在一定情况下能够行权,则这问题将会更容易解决。目前的“期权”制度就是对管理者进行激励的一种有效制度设计,尽管“期权”制度本身还需要完善。 企业管理学论文:新形势下国际企业管理学教学之我见 [摘 要]国际企业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工商管理类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国际型人才,以应对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根据自己多年来教授国际企业管理学的实践经验,有选择地列举了几点国际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参与式等,使学生变压迫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激发创新。 [关键词]国际企业管理学;问题;对策 1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我国进入WTO,国内外联系更加频繁和密切,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因而企业要求高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较高深的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国际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国际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但现在的事实是: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过于强调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权威性和绝对性,采用压迫式学习法、教师一言堂式灌输,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客观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却缺少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薄弱[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企业基本上要么主动“走出去”,要么被动“引进来”,不论何种方式,企业面临的环境将会是动态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很难具备不确定性环境所要求的灵活的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应用型复合人才。因此,对国际企业管理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迫在眉睫。 2 目前国际企业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十年对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工作的研究,我认为我们国际企业管理学教学工作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2.1 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到目前为止,国际企业管理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教学进度,一贯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其教学要求进行配合,形成了以教学任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灌输对象来展开教学的现象。同时,大多教师在教学中不管学生接受与否,往往采取简单而熟悉的填鸭式的一言堂讲授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是“讲”主角、学生是“听”配角,因而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被动接受,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最后就形成了学生学习的量达到了,而学生学习的质下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消磨殆尽[2]。 2.2 空洞的理论多,实践经验少,失去了课程本身的示范作用 许多教授国际企业管理课的教师,很少具有国际化的经历,而且对国际企业具体如何去经营缺乏实践经验,只能就书本说书本、就理论讲理论。因而,教师一言堂的空洞理论教授,势必会给学生造成国际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的印象,势必束缚、压抑和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的发展。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国际企业管理也就失去了课程本身的示范作用。 2.3知识教学多,能力训练少,失去了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作用 国际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加强实践能力训练这一环节,对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大有好处。目前对许多高校来说,教师的教学量大小容易评估,但教学实践劳动量大小如何去衡定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任课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实施教学实践,而这些付出通常得不到学校的肯定和认可。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放弃这一环节,勉强实施也出于应付。再加上教学实践环节的实施,需要得到学校、企业等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一道具有普遍性的难题。因而教师只能传授书本理论,学生也只能姑妄听之,不求甚解[3]。 2.4 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失去了激励学生学习“士气”的作用 过去教师教授国际企业管理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板书,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填鸭式的一言堂讲授法;现在教学手段除了板书之外,陆续使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效果不升反降,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教师利用现代手段,坐在控制台前,面对电脑屏幕,照本宣科。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士气”逐渐低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慢慢消失,上课讲话、睡觉、玩手机、听MP3等现象逐渐滋生,最后演变为逃课。 3 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工作改革初探 根据过去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3.1 教师讲解精少,学生活动多,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的整个教学的工作应以培养创造性、创新型人才为中心,培育二十一世纪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因此,老师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补充,应以能否培养创新人才为唯一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达此目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我采用参与式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国际企业管理学每上一章,我都先让学生预习,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制作PPT;然后利用每一章的二分之一学时,请学生在课堂上授课,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总结成败;最后由我来点睛。这样,老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地位由过去的老师家长式的一言堂,变为了学生唱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培养。 3.2 “请进来”与“ 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国际企业管理学示范效应 所谓“请进来”是指邀请一些成功企业的企业家尤其是当地的企业家作讲座,而且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模拟各种管理现场,由企业家出题,学生回答,然后企业家对学生回答的内容结合实际进行讲评,不仅使学生亲临现场接触实际,又使其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增加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的机会。所谓“走出去”一方面是指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参观、做调研等;另一方面是由学校出面,联系企业,利用校企合作,让老师深入企业,培养实践能力。这就有助于解决空洞的理论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 3.3 大力推广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让学生进入被描述企业的情景现场,进入管理角色,以这个企业当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解决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由于案例教学使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同时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使学生对抽象的管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规律等有了深入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沙成塔,使学生培育出智慧的灵性,提高经营理事的能力[5]。 3.4 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学习的“士气” 《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灵活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问题引导,调动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法;分析案例,交流心得的案例教学法;分配角色,身临其境的模拟教学法;给定论题,深入剖析的小团队学习讨论法;建立团队,观点碰撞的辩论法等。通过将上述教学方法贯穿于《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士气”,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4 结论与启示 《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进入了WTO,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企业需要国际复合型人才显得异常迫切,国际企业管理学就成为发展最为迅速、最为热门但又是形势迫切所需的一门课程。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国际企业管理的主动性,创造性就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不仅尝试着上述的教学改革,还尝试教学开放化,以社会为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与社会建立广泛的、息息相通的联系,立足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实际,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吸引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优秀学生参与研究,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开放性课程特色形成,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国际企业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创新能力提高。总之,我们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仍处在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探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国际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更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企业管理学论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企业管理学课程开发探究 摘要: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企业管理学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实施步骤。 关键词:工作过程;学习领域;《企业管理学》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1.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赋予职业能力全新的内涵。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而且提升了指向职业适应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能力的训练。该方法重视创造能力(设计能力)在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中的重要作用,适用于创新型国家和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成为21世纪初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设计方法。 工作过程的讨论至少应当涉及三个方面,即过程结构的完整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和“工作过程知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应满足这三个要求,这与传统的基于知识的课程相比有很大区别,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最大困难和关键所在。按照这一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确立的一个职业的课程结构也就组成了专业的课程体系。 2.学习领域课程理论 最早在1993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所属的专门委员会提出对职业教育课程方案进行修订。随后,在征求各州课程开发研究所和许多学者的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提交了“以学习领域来组织课程的方案”,通过指向工作过程的新课程来持续提高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行动能力。 经过3年时间的教育政策讨论,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于1996年5月9日颁布新的课程“编制指南”,以“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课程方案。“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实施是一场由政府要求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根据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职业教学将不再以传统的学科体系来组织,而是基于以工作领域为指导的学习领域来构建。工作领域、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工作领域是学习领域的根本依据所在,而学习领域主要是通过学习情境来实现工作领域的需要。 工作领域是人们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必须应对的各种各样问题,随着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越来越综合与复杂。 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学习课题。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个职业的一个典型综合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学习情境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这一宏观计划的具体化。学习情境既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安排,又是学生对职业行动情境的反思。 二、课程开发的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必须使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设计和构建工作任务的能力。在课程体系开发中,关键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者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开发过程中,要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构成专业课程体系。笔者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调研,采用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职业领域公共课程平台中涵盖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所有内容,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课程。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军事理论、艺术欣赏、高等数学、专业体验实习、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形式与政策、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通过对这些客户层的改革,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能够为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撑的作用。 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涵盖了专业基础课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从事某一职业而必须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课程,其作用是让学生掌握相对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 职业基本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平台涵盖了实践类课程,包括基本技术实训课、基本技能实习等课程,主要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前让学生熟练掌握单项技术和技能,相对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拓展课程平台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实现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匹配,另一方面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涵盖了院校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及“双证书”要求而设置的,培养学生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使学生有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就业后有一定的职业可迁移性。 学习领域课程符合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职业能力发展的5个阶段(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确定出各典型工作任务的4个逐次提高的学习难度,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情境”,从工作的整体性出发,认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在系统性支撑课程的知识、技能的支持下,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意识”。 三、《企业管理学》课程开发实施步骤 “企业管理学”在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中编号为1,难度Ⅰ,企业管理学属于入门和概念性的知识,是针对全部职业领域的基本工作导向内容。在学习之初,学生首先要对不同的职业及其职业领域内的工作范围有一个定向性的认识。为此,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和理解本职业的地位、与其他职业在内容上的相互关联及职业领域内的工作范围,而且还要认识和理解劳动分工结构中的工作过程。通过收集和了解有关工作岗位的结构、重点和内容的信息来理解其他与职业紧密相关的,乃至跨职业的工作任务范围和日常活动内容。进行职业领域范围内的入门和概念性知识的教育是获取职业行为能力和设计能力所必需的。 1.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 2.子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 企业管理学子学习领域的设计汇总如下表 3.以子学习领域(学习情境)2为例制定工作过程分析表 四、小结 本课题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企业管理学》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可有效地优化学校课程资源,在有限的课时内发挥课程最大的作用;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提供思路,使之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需求。
营销道德论文:广告营销道德问题及措施 1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研究意义 王文俊先生在其著作《论营销道德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中认为,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营销道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广告营销道德是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第二,广告营销道德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要求;第三,广告营销道德是指导市场经济运作的政策导向;第四,广告营销道德是市场营销主体的行为导向;第五、广告营销道德为市场营销管理机构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一直以来,中小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为经济和民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有些中小企业为了片面追逐短期利润最大化,置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推行严重违法违德的广告营销宣传。宣传不正当价值观广告;采取不正当的对比广告;制作及播送虚假广告等,严重违背法律与道德原则,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总体上我国学术界对广告营销道德的研究刚刚起步,众多企业的营销道德观念还很淡薄,制定广告营销道德标准的企业为数很少。因而,深入开展对广告营销道德的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营销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以广告营销道德为切入点,讨论提高中小企业的广告营销道德水平的对策。 2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存在问题 2.1广告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负责的原则,要求中小企业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对生态负责。不少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广告营销道德意识的薄弱,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集中用于产品的增产和市场的扩张,忽视广告宣传的规范性。增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广告营销道德意识,是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建设的首要问题。 2.2广告内容失范①非法广告。近几年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非法小广告,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泛滥,大部分张贴“牛皮癣”的组织为中小企业,如:家政公司、小型建筑施工单位、小型医疗单位等。中小企业的这种行为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城市整体形象,损害市民的利益也损害了企业的形象。②虚假广告。诚信是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首要原则。不实广告是指工商企业者以刊登或散发虚伪不实广告,使消费大众信以为真,而从事价格、品质不相称的经济交易。夸大事实是虚假广告最主要的表现形式。③低俗广告。很多小广告语言低劣、粗制滥造,甚至色情污秽。如:某洗衣粉广告“:泡了吗?漂了吗?”,非常卑琐浅薄。有些中小企业表现出玩物丧志的格调。有些使用语言暴力,强迫消费者认同其观念。④价值观误导广告。为迎合某些人的不健康观念如:崇洋媚外、帝王情结、物质主义,对这些观念通过广告进行放大,有损主流社会道德规范。 2.3广告不正当竞争在中小企业当中,不正当竞争广告普遍存在。比较广告是指在广告中采用对比方法,比较不同产品的特点和优劣为消费者购买选择提供参考。比较广告本身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却往往利用比较广告的反面性来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有序竞争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2.4广告新闻化诚信是企业广告营销道德要求,广告新闻化是指一些广告主体为增加广告的可信度,体现广告的份量,采用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广告宣传。与普通广告相比,新闻化广告欺骗性更严重,更容易让广告受众上当受骗。2.5广告渠道混乱中小企业囿于企业财力的短缺,往往不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可以在电视、网络、报刊、户外广告等媒介购买大量的时间段和版面,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于是他们采用在街头和住宅区投递、散发、张贴小广告;通过骚扰性的短信广告群发等不正当渠道。这些广告渠道虽然减低了中小企业广告营销的成本,但却是以牺牲广告营销道德为代价。给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对社会环境造成视觉和文化污染。 3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提升策略 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行业、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真正促进中小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总体提高。 3.1中小企业自身建设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广告营销道德观念。中小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资源贫乏,但这不是阻碍其广告营销道德建设的借口,增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广告营销道德意识,是建设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②理顺广告渠道。广告给消费者的印象不仅仅由广告内容构成,广告的媒介和渠道也占重要地位。不合法街头和住宅区投递、散发、张贴,骚扰性的短信广告群发均不合理。可以采用低成本的媒体进行信息,如购买报刊、杂志的小篇幅版面;使用邮递广告;或与图书、杂志结合的附带广告。③协调产品生命周期与广告营销道德关系。表面上看中小企业忽视广告营销道德基于成本,但从根本上看是中小企业管理上缺乏广告营销道德诚信、负责道德意识。因而要求中小企业无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该遵守广告营销道德诚信、负责原则。④重视广告内容和广告美学。中小企业广告内容常表现为非法广告、虚假广告、价值观误导广告、广告新闻化、不正当竞争广告等。企业应该增强自律管理,破除广告中的夸大成分,宣传文明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诚信的原则消除广告新闻化的欺骗成分,用正当的方式制作产品的对比广告。 3.2行业自律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越发达,行会组织的作用越重要,服务的范围越宽泛。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经济活动与国际惯例的迅速接轨,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自律性运行机制将提上议事日程。①建立行业准入认可制度。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负责依法确定市场准入,对一些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行业状态和行为却不便直接干预,如经营者的素质水平、信誉可靠度、职业道德等,这些既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又可能会给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造成影响的行业因素,只能依靠行业自律加以解决,由各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对中小企业经营者进人市场前进行必要的审核和培训,取得业界认同,以减少进人市场后的纠纷。这样就有利于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建设的预防。②实施行业资质评审。通过对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广告营销道德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评审,按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一方面向社会广泛推荐介绍优秀者,以便消费者依据不同的素质决定消费,另一方面通过评审拉开经营者之间的档次,使作业层面得到优化,推动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整合。③重视行业纠纷调整。针对违背广告营销道德的比较广告之类的纠纷通过行业中介组织居间协调,可以使大多数可能激化的矛盾冲突和利益磨擦及时得到化解,增进和谐的行业气氛。④履行行业公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广告营销道德的情况,通报严重违反广告营销道德的行为,表彰遵守广告营销道德的模范,开展行业广告营销道德指导,使行业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行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和社会影响力。⑤建立合理的行业激励模式。要树立良好的广告营销道德风气,有必要运用激励机制,培育一种个个奋发向上、人人争先创优的行业氛围。通过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如建立“广告营销道德奖励基金”等,定期评选出业界杰出贡献者,向社会推荐和宣传行业先进人物和优秀成果,促使中小企业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⑥建立信誉档案制度。按照国际惯例,这项工作一般由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来承担。要将中小企业的广告营销道德方面的清况纪录在案,向社会公示,并以备查询。 3.3政府执法监管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必须具有一个系统且稳定的法律环境,必须创新广告营销道德建设机制,提高广告营销道德建设水平,通过规范管理和指导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自由和公开竞争的公共条件,创造健康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①重新界定虚假广告的定义。广告的真实性涉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甚至涉及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广告真实性的维护是世界各国的广告营销道德管理的重点。我国现行的《广告法》虽然一再强调真实广告的重要性,却未明确界定虚假广告。有必要重新界定虚假广告的定义。②进一步限制比较广告,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目前,关于比较广告不当引起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为防止出现不正当竞争广告,应对广告主利用比较广告形式开展市场竞争行为做出更明确的界定,在原来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限制,如哪些广告允许比较,允许采用的比较手段,允许比较的范围和程度,应该指明比较商品必须是同类同级的对比,对比资料是权威的、可以检测的,必须负法律责任等。③从强调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营造良好的广告市场环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良好的政府服务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要比优惠政策重要得多。作为政府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广告业发展的研究和指导,制定广告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协会开展广告战略运用培训,帮助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培育品牌价值。④从行政管理为主向行政与司法管理并重转变。在我国广告立法和执法中,突出了行政处罚,过多地倚重于行政控制,而弱化了司法处罚和司法主导,司法机关对广告的管理是滞后、被动和缺乏系统的。但在西方国家广告营销道德问题大都寻求法院解决。因此,作为行政部门应当与司法部门的沟通,逐步引入司法管理,进一步完善广告营销道德管理体系。⑤从单兵作战为主向综合监管转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如药品监督、卫生、规划、市容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协同努力,共同规范广告市场。还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发挥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之间新型的合作关系。 3.4社会监督 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社会监督,就是消费者自身或通过消费者组织,依据《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广告宣传及广告行为的道德行为实行的监督。①信息披露分析和比较。消费者组织通过比较实验、评劣选优、劣迹档案、舆论监督等方式,要求企业给社会公众提供完整、全面、准确的信息。②社会直接援助。通过要求广告主停播、媒体公开批评、要求政府介人、代表消费者向法院控告等方式,给社会公众提供维护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的有效而权威的渠道和手段。③行会规范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独立的行业协会致力于制定行广告营销道德的标准,根据行业特点制定规章,规范会员经营行为,并解决涉及行业的消费者纠纷。④媒体和舆论监督。消费者受到侵害后,在于厂商协商未果情况下,可集合起来采取召开新闻会、记招会等形式,扩大正义社会的影响。 广告每时每刻都在将一种给定的价值观念诉诸大众,狂轰滥炸的广告传播已使其成为人们认知的一部分,作为价值判断的模具深植在我们头脑里。广告多方面、多层次地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和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任何广告都不应该突破传播伦理的道德底线,造成对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弱势群体”事实上的侵犯。改善企业广告宣传的质量,提升广告作为媒介的社会宣传功能作用,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营销道德论文:保险营销监管与道德教育综述 一、前言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保险法,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保险法》最核心的三大变化是突出了保护被保险人,突出了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突出了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对保险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更强调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人寿保险作为一种以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以生、死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它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如何对于人寿保险进行良好的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保险公司和客户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 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是寿险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寿险营销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搞好寿险营销管理工作,才能使寿险企业的商品迅速不断地销售出去,保证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 1.寿险营销管理的概念。寿险营销管理的概念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所谓广义的营销管理是指寿险企业为实现市场营销职能的有关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它是以整个市场营销活动为管理对象的。狭义的营销管理,是指寿险企业对有关市场营销活动之一的销售活动的管理,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销售计划,建立销售组织,选定招聘销售人员.组织培训销售人员及销售业务管理。狭义的营销管理就是综合地组织销售活动的管理工作。在绝大多数公司里面所要涉及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就是狭义的营销理。 2.人寿保险职业道德的定义。保险作为社会经济补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实现经济补偿、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的职能作用。保险职业道德作为社会职业道德部分,是适应保险职业活动的要求,在保险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演变的,与保险职业行为密切相关。保险职业道德具有它自身存在的客观基础、基本特征和类型特点,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国际的共同性、鲜明的行业特色。保险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保险职业活动的人必须要认识的基本问题。可以说,每一个从事保险职业工作的人都要有科学的保险职业道德观。保险职业道德,是指保险从业人员在履行其职业责任、从事保险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普遍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社会对从事保险工作的人们的一种特殊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在保险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三、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1.合理组织生产力。管理职能的发挥,体现为营销管理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作用,寿险企业中的营销员以及各种设备和手段,是寿险营销活动的人身条件和物质条件。营销管理,就是要通过管理职能把业务员和各种经营手段组织起来,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营销管理的首要任务和作用。 2.提高人寿保险营销员思想水平与业务技能。通过早会、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营销员精神、心理和感情的培育,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造就一种向心力、凝聚力,使一种精神将所有的员工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有效地激励每一位营销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充分调动人寿保险营销员的积极性。在用人制度管理上,做到人员经过考试、培训,择优录用,持证上岗,优胜劣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在业绩考核面前人人平等。优秀人才受到重用和及时提拔,充分体现动力与压力、风险与机遇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把寿险企业经营目标溶于员工个人具体行为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寿险营销员队伍充满活力。有效地调动全体营销员的积极性。 4.能够更好地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通过为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行为规范,使保险从业人员坚持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和为责的基本理念为保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及最优的产品,为保户服务。并且在现有产品和服务笨础之上升发新的保险商品、拓宽服务的领域,开拓新的服务渠道。 四、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过程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过程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制定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计划。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是管理的基础和首要职能。所谓计划,就是为企业的未来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的过程。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计划为整个营销活动设计了一个行动蓝图,各种营销活动都应围绕如何实现这一蓝图来进行。 2.建立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计划仅仅是一种设想,一种文字性的东西。要将这种设想变成现实.需要做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营销组织工作。此项工作应按照“因事设人”的原则进行。切不可“因人设事”地在没有业务发展前景的地区设置机构。营销组织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机构设置后的业绩。 3.招聘(配备)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人员。有人才有业绩。人寿保险公司招聘合适的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人员应按照“不缺、不烂”的原则。既要大胆吸收,又要严格把关,以保证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4.对营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指导激励。招聘了合适的营销人员以后,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激励的问题。所谓指导和激励,就是对下属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引导下属朝着组织目标努力工作,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指导和激励是与人打交道,是通过有关工作去影响和改变下属的心理与行为。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寿险营销员,受到内在和外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营销管理人员对营销员的指导和激励是一项非常困难但同时也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5.对营销活动全过程加以控制。对营销活动全过程加以控制主要指营销管理人员对整个营销业务活动从展业、核保、签单、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管理,并随时加以监控。对业务活动中发现的偏差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这就是营销控制活动,营销控制是营销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职能,离开丁营销控制,就难以保证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很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营销道德论文:市场营销中道德资本的意义 一、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价值 道德资本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把道德作为资本,即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东西,这本身似乎与传统经济学中对于资本的定义是不相一致的。但是,主张道德是资本的学者,又认为资本在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完全脱离道德这一因素的,因此道德也在参与剩余价值的创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资本形态。支持企业进行道德资本投入的理由主要有:公众支持企业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道德责任;具有道德责任感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收益;承担道德责任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企业承担道德责任有助于解决社会难题,会导致较少的政府管制。反对企业进行道德资本投入的理由主要有:进行道德资本投入淡化了企业的基本使命,企业追求经济利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承担道德责任;企业缺乏处理道德问题的必要技能,承担道德责任所需的成本得不到补偿;追逐道德目标将会使企业的权利泛化;企业与道德建设等社会行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笔者认为,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资本是基于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念而进行投入与运营的,它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能够帮助营销渠道成员基于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而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 道德资本投入主体能够以有形的资本投入形式支持营销渠道成员针对产品流、信息流、促销流、文化流、所有权流、资金流、收益流等不同的经营内容和经营层面进行物质创造与精神提升的系统性改造,使营销渠道成员管理行为能够通过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尤其是一种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念而统一起来,进而使营销渠道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和管理冲突降至最低水平,并为整个营销渠道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市场营销作为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过程,它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而独立存在,因而以道德资本形式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直接联系起来,避免在核心道德价值观念迷茫以及商业文化观念对核心道德观念构成较大冲击的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严重对立和冲突,这对解决核心价值观念不稳定、核心价值元素缺失、经营管理道德失范、价值观念冲突等问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二)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带来覆盖面广泛的间接经济利益 一般而言,市场营销活动中除了渠道成员参与者,还应当有非渠道成员参与者,例如从事金融、保险、运输、仓储、广告、咨询等业务的企业,因而一个完整的营销过程需要依赖于非渠道成员参与者的有效参与才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营销有时会突破营销渠道的空间限制而发展成为一种合作边界较为模糊的经营管理活动,而且作为渠道成员主体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规模越大,这种边界就会变得越模糊,此时它们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等道德传播工具与经济领域中不同类型的经营实体即非渠道成员开展广泛接触,依据市场价值、道德价值等标准对其他参与者的行为作出一致的观察与判断。道德资本投资于营销活动能够从本质上提升非渠道成员参与者的道德水平,消除渠道道德空白、道德障碍和道德观念冲突,从而为所有渠道参与者(包括渠道成员和非渠道成员)带来间接的经济利益。 (三)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 道德资本投资于营销领域会带来并不完全属于营销渠道参与者的社会利益。因此,加大在营销领域的道德资本投入,不仅会使营销活动中的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而且会通过道德资本效益扩散所形成的“外部化效应”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社会越是进步,营销活动越是频繁,社会大众就越是受营销活动的影响。因此,道德资本投资于市场营销能够使那些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无法完成的道德建设任务,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营销渠道来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营销客观上承载了道德建设的使命和任务。道德不论是被作为最终目的,还是被视为一种赢利工具,它都会产生一种有助于改进社会风气的作用。“因为,以赚钱作为人有义务要达成的目的本身,作为‘天职’,这样一种观念是与任何时代的道德观感相背反的,这几乎无须证明。” 符合道德的生产经营比不符合道德的生产经营对于社会发展更有益。作为目的性的道德投资和作为工具性的道德投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进行划分,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区分。尽管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具有以上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是企业营销道德资本运作是否一定会产生价值增值效果,这不仅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道德环境,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经营运作资本的能力。道德资本不仅是带来生产过程价值增值的工具,它同时也是联结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强调道德资本在营销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是为了让企业从单纯地追求利润的逻辑思维中走出来,进而能够从长远发展角度着眼来审视自身的或者所在群体的行为,使企业成为合乎道德规范的组织。 二、市场营销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产品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存在严重的物理性能层面的缺陷和道德文化层面的缺陷,有的企业甚至专门生产一些低级趣味的产品,消费者在消费这类产品时会产生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逐渐形成不良的生理、心理反应,最终导致对于生产企业的不信任和强烈不满,进而危及到整个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基础。企业过于强调产品外在形式的奢华特征和过于强调产品核心内容的经济性,都将使产品的生产制造严重脱离普通大众消费习惯进而步入误区。这种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存在的过度生产和生产不足,而不是如西方伦理学强调的走“中道”,势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消费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价格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在价格制定过程中缺乏公开、透明的定价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严重脱离成本地制定超高价格,对于消费者这一相对处于价格谈判弱势地位的群体实施价格欺诈。价格决策直接决定利润利益的分配,因此,针对普通消费者制定超出其消费能力的高价格,事实上是直接将消费者剩余压缩到了尽可能小的空间之内,进而极大地减小了消费者由于消费产品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满足感,在顾客满意度下降的同时,使生产与消费之间由于价格扭曲而产生尖锐矛盾。而针对竞争者所采取的竞争性价格策略,在以低价格引发价格战时,又会导致竞争伦理发生变化,参与竞争的企业会以本能取性,进而误导社会资源配置,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出现极大的非理性成分。同时,围绕争夺市场定价权产生的激烈竞争,也会使“生存意志”伦理思潮盛行,最终导致道德伦理核心元素“同情心”“公平”“正义”的持续减弱,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秩序与和谐运转。 (三)渠道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中间商未能站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渠道设计和渠道经营,而是单纯地追求渠道整体系统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为了提升渠道竞争力而扩大经营规模、拓展经营领域,压缩中小竞争者的生存空间,以大量减聘雇员的方法来提升竞争力,以增加顾客的自选活动范围而大量减少一线服务人员,以及为赢得竞争优势地位而大量经营品牌产品,不经营适合普通大众消费的一般产品,提高产品进入商场的门槛和提高铺货费用等,这些做法都严重地恶化了社会就业和生活消费环境,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 (四)促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不择手段地制作和传播专门针对竞争者的攻击性广告,用以提高本企业及其产品在行业中的地位。制作过度夸大产品功效或隐瞒产品缺陷的广告诱惑消费者购买本企业产品。使用含糊其辞的广告宣传词句误导消费者。促销人员缺乏基本的道德培训和道德素质,利用公共社会资源即人们长久以来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的善良心理,在营销活动中设计专门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促销活动和针对亲戚、朋友、同事的促销活动,有的甚至将这些促销活动演变为非法传销,在组织结构上发展成为“金字塔”诈骗和“老鼠会”。促销策略中的各种不道德行为及非法行为,已经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有时营销道德缺失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上述某一个具体方面,而是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或者全面的道德缺失。例如,近年来普通消费者比较关注的药价高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价格方面道德缺失的问题,它是涵盖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各个层面,包括在生产、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的综合性或全面的营销道德缺失问题。有的药品生产企业,其产品生产成本很低,比如只有几元钱,但是在市场上却标价上百元。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有的药品企业甚至在具有大批量生产能力和经销能力时,也只是少量地供应市场以保持价格和产品的优势地位,为此在营销渠道选择上也会作出符合企业利益的经营安排。这种不顾患者消费需求的生产经营行为本身就存在着营销道德缺失的问题。为此,消除营销道德缺失现象必须重视道德资本的重要价值并增加道德资本的总量和比例,同时要强调道德资本在营销环境改造方面的具体指向性。 三、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具体运用 在营销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各种道德缺失现象,其重要原因除了人们对于道德规范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较低之外,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对于道德环境改善所投入的道德资本不足或者是使用方向不正确所致。因此,在当前以家庭投入为主的个人私德品质教育和以纳税为基础的政府主导公共道德统一建设的现行道德教育体制下,强调企业对道德资本的应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企业道德资本的投资与使用主要应当是针对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一)道德资本投资于企业内部环境改造 1.个体因素和道德培训。营销人员的言行举止、价值判断、道德观决定了企业营销行为的道德与否和道德水平的高低。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必须在营销人员选择上作出准确判断,即雇用有道德的员工,解雇不道德的员工。因此,企业应当设定合理的道德标准和采用科学的甄选技术,并将其运用于营销人员的雇佣和评估过程之中,特别是对于营销管理者的甄选和评估。营销道德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强化营销道德的一个有力手段,它能够使营销员充分了解营销道德的重要性,当他们真正面临营销问题时,就不至陷入道德迷茫之中。通过设立研讨会、专题讨论会和类似的营销道德培训项目来鼓励有道德的营销行为,这是提升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把自己的营销道德期望与营销人员对于本身工作的理解进行有益的沟通。 2.组织关系和组织结构。营销道德的选择不仅受个体因素影响,而且受组织中上级与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的影响。科学合理、准确明晰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营销者的道德行为。正式的规章制度中的职务说明和明文规定的道德准则,可以形成营销行为的一致性。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对个人在道德与非道德行为的抉择上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员工之间在营销道德策略中也会相互影响。绩效评估系统评价标准影响着营销者的道德性策略选择。明确而现实的营销目标的设定,对于营销人员的激励与绩效考核至为重要。如果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不切实际,即使再明确的目标也可能引起道德争议。目标切实可行,就会使这个方面的压力降到合理的程度。绩效评估既要关注营销人员的业绩,同时也要关注他们所使用的营销方法的合理性。一般而言,雇员面临的工作压力越大,就越有可能在道德标准上妥协。 3.企业文化和道德准则。高强度、高标准的企业文化会促使营销者制定道德的营销策略。企业文化通过员工行为规范、工作习惯、业余活动及趣闻逸事等细节表现出来。倡导优秀的企业营销文化,首先要强调社会责任感,营销行动要兼顾社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自身利益;其次要以人为本,营销目标设定合理可行;第三要帮助营销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其关注的重点从眼前经济利益转到长远发展上来。营销道德准则的制定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内容应当详尽具体,对应当鼓励的行为和不应当从事的行为,以及雇员各项行为所依据的基本思想,都应当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第二,企业推行的营销道德准则应当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以便于员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自由、灵活、恰当的判断;第三,企业不能孤立、静止地制定和应用营销道德准则,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适时对其作出调整,并不断向营销人员传递企业的营销道德期望,各级营销管理人员应当支持并不断重申这些准则的重要性。 (二)道德资本投资于企业外部环境改造 1.社会环境。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和政府来完成,而企业组织和社会群体并不承担主要的道德教育义务。这种教育状况使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产生了严重割裂,道德规范对社会大众行为的影响程度渐趋下降。道德资本形成是一项系统工作。因此,现阶段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塑造注重营销道德的社会氛围。鼓励个人、家庭、企业、媒体等都参与到良好社会氛围的构建中来,树立并褒奖道德典范,披露并惩治不道德行为,使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每一个人理所当然的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企业管理者、职工、营销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企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道德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引导企业具有战略思维,兼顾社会整体利益、消费者利益和自身长远利益,寻求可持续发展。 2.行业环境。建设和完善行业协会,强化行业协会各项职能。行业协会介于政府与企业、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是同行业企业之间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具体履行沟通、监督、自律、协调等职能。行业协会促使整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因为,如果一家企业出现道德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商业信誉以及整体利益。行业协会应当对本行业营销道德准则作出明确规定,树立道德典范企业并予以多种形式的褒奖,如宣传、帮扶、政策优惠等,引导其他企业追随、效仿,对非道德行为实施处罚。行业协会应通过加强行业间的沟通协调,解决行业中出现的营销道德难题,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充分发挥协会的多种职能,最终提升行业整体道德水平。 3.在鼓励企业进行道德资本投入方面,政府部门也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比如,可以明文规定企业用于营销道德建设的资本投入数量、比例以及投资对象和具体项目;在企业利润分配中,明确规定用于道德资本积累的比例和数量;对于道德资本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可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在营销道德资本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扩大有道德责任心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大对于破坏道德环境的企业的惩罚力度;从政府管理市场经济秩序的角度出发,加强道德资本筹集力度,监督道德资本的使用,加强对于该项资本使用效益与效果的研究力度,通过政府引导企业道德资本投入方向,进而把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企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营销道德论文:营销渠道道德建设发展 摘要营销渠道道德是规范渠道参与主体行为的标准。通过分析渠道道德系统,指出其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同时构建了渠道道德建设模式,指出社会、政府、企业在其中的作用。 营销渠道是企业实现产品转移的重要环节。斯特恩认为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赖的组织,邓胜梁认为营销渠道是一种完成产品分配活动的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营销渠道的参与者是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产品流、信息流、所有权流、促销流等,各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必将产生道德性问题。渠道道德是规范各参与主体行为的标准,在产品分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倡导营销渠道中的道德,不仅使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认清在渠道中的责任、义务及道德规范,提高各参与主体的道德觉悟,而且能协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分销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本文从营销渠道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营销渠道的道德内容系统,并构建营销渠道道德控制系统,为认识渠道道德关系和渠道道德构建提供参考。 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 1.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构成 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参与者一般为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直销除外),这三者在营销渠道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些参与主体两两之间的道德关系,构成了整个营销渠道道德内容系统,如图1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由两两之间的九种关系组成,构成了以下六种道德关系:①生产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供应道德关系(Ⅰ),指生产商在建立渠道时,在渠道的选择、渠道设计(长度、宽度)、渠道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或互补品生产商之间产生的道德性问题。②生产商与中间商的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Ⅱ和Ⅱ’),指生产商与中间商在谈判及合作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性问题。上游道德性关系是双向的,既有生产商对中间商的道德问题(Ⅱ),又有中间商对生产商的道德问题(Ⅱ′)。③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Ⅲ和Ⅲ′)。企业建立营销渠道,是为了实现其营销目的,将产品转移给消费者。生产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构成了营销道德关系。④中间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Ⅳ)。与供应道德关系类似,指中间商之间在、销售竞争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而产生道德问题。⑤中间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Ⅴ和Ⅴ′)。中间商不是产品生产者,它只是产品的推销者。在产品推销过程中双方行为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推销道德关系。⑥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消费道德关系(Ⅵ)。不同消费者之间在购买产品时产生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消费道德关系。 另外,社会是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对渠道道德有重要影响;其次,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后,社会环境对于渠道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 1.2营销渠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1.2.1生产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生产商与其他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其他生产商主要是指与之有渠道竞争的中间商,如同类产品、互补品生产商以及对共用渠道有控制或影响的生产者。其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渠道的选择、渠道目标冲突、渠道设计(长度、宽度)等;与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定价、质量、库存、供货合同、促销、交货时间、账款支付、技术支持等相关的道德问题,损害中间商的利益;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选择、价格(价格虚高和歧视价格)、质量、分销目标、渠道设计等方面的道德性问题,损害消费者利益。如产品质量低劣、不方便顾客购买、不及时分销、售后服务跟不上等。 1.2.2中间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中间商与生产商、其他中间商及消费者有道德关系。与生产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的恶性窜货、库存、分销不力、信息反馈、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道德问题,损害生产商的利益;与其他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争夺经销权、窜货等道德性问题;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在产品推销过程中的虚假广告、服务态度恶劣、隐瞒产品缺陷、价格虚高等道德问题,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1.2.3消费者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消费者与生产商、中间商及其他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与生产商和中间商的道德问题是消费者恶意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表现为恶意索赔、漫天杀价、虚假宣传而损害企业声誉等;与其他消费者的道德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抢购、商业投机、内部购买等行为,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2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 2.1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构成 营销渠道中的矛盾和冲突,不能仅靠法制来解决,即使有健全的法律体系,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仍然需要道德来维系。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营销的扩展,需要大力加强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构建完善的营销道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如图2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建设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以及渠道道德控制。 (1)渠道道德认知。根据营销渠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问题的成因、规律进行研究,实现对营销渠道中的道德问题的准确认知。 (2)渠道道德标准。根据对渠道道德的认识以及社会中普遍的道德观念,制订渠道道德的评价标准和渠道道德规范,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操作。 (3)渠道道德评价。对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渠道道德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整个渠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二是对渠道的某一主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道德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适当的方法。 ⑷渠道道德控制。对渠道道德的研究,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因此,渠道道德控制是最终的目的。渠道的道德控制主要从文化引导、赏罚机制、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四个方面进行。 2.2社会、政府、企业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在营销渠道道德构建过程中,社会、政府、企业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全方位推进营销渠道道德建设。 (1)社会的作用。社会环境是营销渠道的重要环境,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理应发挥作用。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控制上。首先,道德问题出现在社会中,需要社会中的人、组织、机构对道德问题进行认识和研究;其次,社会的价值观、善恶观是制定渠道道德标准的重要依据;最后,社会的价值、文化引导是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环境。 (2)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道德标准规范的制定、道德评价、道德控制上。政府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标准及后赏罚机制,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各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政府在道德控制中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立相应的道德培训机构,广泛教育和宣传,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企业不道德行为的后惩罚成本高于其收益。 (3)企业的作用。企业是渠道的重要主体,在渠道道德建设中首先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互相理解,共享利润,做到义利统一,寻求长期合作关系;其次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性水平。 3结论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供应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和消费道德关系构成了渠道道德系统,并分析了各主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②渠道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和渠道道德控制。社会、政府、企业都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来提高渠道道德水平。 营销道德论文:营销道德复杂性及其衡量标准 营销道德的复杂性 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公平、自愿、诚实和守信。公平是指买卖双方互惠互利,平等交易;自愿意味着消费者有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力,企业有自由买卖的权力;诚实要求买卖双方在交易中要互通真实信息,消费者对商品有充分的知情权。然而在企业的营销实践中,一些企业不时的违反上述基本要求,侵犯消费者或社会公众的利益,引发了各种营销道德问题。 一方面,影响营销道德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市场、政府的因素,又有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个人的因素;另一方面,企业营销道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营销实践中的不公正、弄虚作假的现象,又有浪费、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一些营销行为的不道德性表现明显,而有些营销行为是否道德却存在争议,呈现出复杂性。 (一)影响营销道德的因素 市场因素。当市场趋势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格局,企业产品不愁销路,市场缺乏竞争,这将驱使某些企业凭借其对某些产品的垄断地位,采用某些非经济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侵害社会及消费者的利益。当市场趋势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在竞争中的行为越是受到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监督和制约。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制约企业营销道德水准的又一重要外部因素。任何企业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政府因素。政府因素是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准又一重要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立法调控体系健全程度,政府对企业违法及违德行为的态度。如果地方政府对企业非法与非道德行为采取严厉的态度进行制约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将有力地限制非道德行为的泛滥。反之,如果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违法与违德行为持纵容或包庇、保护态度,这必然会加剧本地区企业的非道德行为。 企业领导者个人因素。企业最高领导者是企业的人格化,其个人道德哲学必然会融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中。企业领导者个人哲学对营销决策的道德水准起决定作用。领导者具有正确的经营哲学,在制定营销决策中,才能既考虑企业的利润同时兼顾消费者及社会利益,而体现出企业营销决策的道德性。反之,如果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不惜损害消费者与社会利益,营销决策必然会偏离道德的轨道。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直接影响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指处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企业风格习惯及传统,经营哲学和经营战略。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而企业价值观引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规定着企业领导者及广大职工的决策动机。 以上因素对营销决策的作用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它们相互交错、彼此渗透交溶在一起共同起作用,其中企业领导者起主导作用。 (二)营销不道德的表现形式 营销道德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标准,其实质是解决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妥善解决企业利益同消费者利益、自然环境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强调营利与道德的双重标准,在谋取利润的同时,也要满足消费、引导消费、传递新的生活标准和新的价值准则,引导社会道德风尚,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实际生活中,企业营销中不道德形式多种多样,具体来说主要有: 市场营销中的不公平:产品生产或服务中侵害消费者的健康与人身安全,如有潜在危险性的玩具;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其他少数人的利益,如香烟满足了广大烟民的需求却导致了许多被动人吸烟,间接损害了被动吸烟人的利益。 营销中的弄虚作假:经常出现的欺诈型的特价、减价广告促销,即欺骗了消费者,又影响了其他企业合理减价销售的正常开展;过分夸张的广告能够增加广告的吸引力,诱使消费者购买,而消费者作出错误的购买决策但购买后发现实际利益小于期望值,无疑使消费者受到了伤害;滥用质量标志。如产品中滥用“纯羊毛”、“纯棉”标志,给消费者判断产品的质量档次带来困难。 营销中的浪费现象,如计划废旧,过度的包装,过高的广告、宣传费用等,既浪费了资源又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环境污染,一些企业在努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如汽车尾气排放、塑料制品废弃后形成的白色污染等等。 上述营销行为有些易于识别,其不道德性一目了然。但由于个人价值观及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对道德与不道德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些营销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在很多情况下要判别清楚并不容易,如:夸张性的广告宣传,产品宣传广告都带有夸张的成分以便增强其吸引力,然而过度夸张实际上诱使消费者上当。 营销道德的衡量标准 营销道德是用来判定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要对企业的营销行为进行有效的道德约束,首先就必须有一套道德评价标准。 西方国家伦理界对营销道德的判断存在两大理论。一是功利论,主要以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二是道义论,主要从处理事物的动机来审查是否道德。 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一种行为如果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只有当或仅仅当这种行为能够为所有那些受这种行为影响的人带来最好的结果时才是可能的;而且,这种结果在任何其他以这种方式来行为的人那里表现出来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一种营销行为道德与否主要看这种行为产生的结果,与其他方式相比这种行为方式带来的结果是最好的就是道德的。 而按照道义论的观点,道德内置于人的理性观念,道德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出于人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即是不计功利、不讲结果的,纯粹由一种道义感或说是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如果善被与某种条件,例如结果联系起来,那就不能被认为是真正善的。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道德上正当的,关键是看它的动机。相同的行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行为准则作用的结果。道义论,主要从处理事物的动机来审查是否道德,并从直觉和经验中归纳出人们应当共同遵守的责任和义务,以这些义务的履行与否来判断行为正确与否。 存在于企业和社会间的契约意味着企业必须感激他们生存在社会里,这个社会期望他们关心他人的福利和普遍的社会利益。因此,企业在确立自身营销行为的道德标准时,必须兼顾行为的动机和行为的结果,纯粹的功利主义原则和纯粹的道义论原则作为指导都是不可取的,这是两种极端的标准。现实中,人们通常把功利论与道义论结合起来评价营销过程中的道德问题。 营销道德论文:国外营销道德理论 一、国外营销道德理论与保险公司营销活动 国外评价营销道德的一般理论主要有功利论(U-tilitarianTheories)、道义论(DeontologicalTheo-ries)、相对主义论(Relativism)。所谓功利论,是指判断某行为是否有道德,主要看其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何。当某行为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便是道德。反之。便不是道德。如何界定功利?一般都认为,功利是指事物的内在价值或者内在的善,而不是外在价值或道德上的善。内在的善是指健康、快乐这类非道德意义上的内在价值。外在的善是一种手段的善。某事物是否具有外在善,是需要通过它能否获取“内在的善”的能力来证明。道义论认为,某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由行为结果,而是由行为本身内在特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只需要根据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而不一定要根据行为的“善”、“恶”后果,即符合义务原则的要求时,便是道德的。义务论从人们在生活中应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一些普通接受的道德义务规则判断行为的正确性,是有现实意义的。事实上,诚实信用、公正公平、不偷窃、不作恶和知恩图报等品行已经被大多数人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并付诸于行动,而且这些义务准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法律、公司政策及贸易惯例等方面。相对主义论是指事物对与错及某行为恶与善的判断标准因不同社会而有异。这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在某一国家考虑的道德及道德标准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使企业伦理教育与伦理原则很不相同。如在商业经营活动中,某些国家对贿赂行为深恶痛绝,法律上是禁止的,而有些国家则容许贿赂,认为这是开拓商务不可缺少的方法。可见,对同一行业道德性的判断,在不同国家是有区别的,从而产生了道德的相对性。 从以上三个理论来看,营销道德与保险公司营销活动的营利性并不矛盾。营利性是指公司的存在以营利为目的,力争在一定投人的条件下收益最大或在一定收益的条件下投入最小。营利性是公司“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性质,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公司的营利活动并不意味着对顾客和社会造成危害。按照对顾客和社会是否有利。公司的营销活动可以分为三类:利他活动,损他活动。害他活动。即公司营销活动=利他活动+损他活动+害他活动。其中,非道德的营销活动=损他活动+害他活动,因为非道德营销或多或少地要损害顾客、社会的利益;符合道德的营销活动=利他活动。保险公司在营销道德的规范下,通过创造顾客满意,推动社会进步来实现自身营利和发展。 二、保险营销道德陷阱及成因分析 (一)保险公司的过度包装 根据《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也就是说。作为保险公司,在理论上,并不存在为投保人设置陷阱的条件!然而,在现实的投保和理赔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形成道德风险的存在,却往往充斥着很多保险人设下的、合法的温柔陷阱。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险公司险种设置和宣传上的过分夸大。主要表现在:表述避重言轻。模棱两可。2.保险条款中相关内容的复杂化表述。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在保险条款中对于可以简单明了说清的问题做复杂化表述,使保险合同条款让许多人觉得不知所云、不知所以。有时甚至让人产生种种错觉。3.投保容易理赔难。由于投保人自身的保险知识欠缺、保险公司相关合同条款的模糊化表述及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保户感觉理赔很难。 (二)保险营销员道德陷阱 保险商品是一种劳务商品,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直观的外界对象客体,不能以某种物理属性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正因为保险商品的无形性使得顾客不能凭五官感觉来判别哪一种险种适于自己,也很难读懂保险合同,这就要业务员做深入浅出的介绍,并能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同时,从保险公司的运作机制上进行分析,其结论是:保险业务员一般都会“站在客户一边”。最大限度地挖掘保险责任,客观公正地解释保险合同,为客户争取最大的保险利益。然而,在现实的保险实务中,却并非如此。有些消费者对“拉保险的”非常反感,其原因是认为保险业务员“素质差”。为了说服人们购买保险,一些保险业务员往往“王婆卖瓜”。极力夸大保险责任,过度渲染保险保障利益、推荐高比例返佣险种等,而对于保险的除外责任避而不谈。与此同时。部分保险业务员缺乏专业知识,本身对保险条款一知半解,不能正确理解保险的条款及其相关法规,从而使客户的保险利益无法得到最大化保障。如:对新推出的各投资类保险不能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相应介绍不同的险种,甚至客观上误导客户选择不合适的险种。理赔时又不按规定办理。加之保险业务员频繁流动,对于这些违规者行业内缺乏禁入机制。所以业务员违规现象屡禁不止。误导、欺诈客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特别是近年热销的投资连接险,这本是一种与股市关联、客户自担风险的险种,但一些营销员为拉保单拿提成,对风险避而不谈,对回报夸夸其谈,结果往往导致客户“期望有多高,失望有多大”,进而引发退保纠纷,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大大损害了保险业的形象。 三、保险营销道德建立的办法 (一)进一步修改完善保险法 保险公司在营利性和安全性的双重约束驱使下,往往表现出“寻缝行为”,即寻找国家法律和行政管理的漏洞、社会舆论的盲点和其他市场环境因素的可乘之机,以实现安全性,增加营利性。如果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非道德营销行为就会泛滥。许多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立法来保证营销行为与社会利益相一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开展营销道德观念教育 营销道德首先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只有被包括保险公司和公众在内的全社会广泛接受,才能成为保险公司的自觉行为。为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进行营销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使保险公司和公众深刻认识到营销道德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伦理在公司营销活动中的延伸,是公司行为约束机制之一,是对法律规范的补充。从保险公司方面讲,公司文化建设应以营销道德规范的树立为核心,形成“重道德、讲责任”的氛围,把营销道德规范渗透到全体职工的意识中去,把执行营销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从社会方面讲,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有关团体应广泛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使公众意识到抵制非道德营销行为是自己的基本权力, (三)充分发挥保监会的作用 由于个别保险公司的非道德营销行为会损害全行业的商业信誉和利益,保监会应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道德准则以及对非道德营销行为的处罚规则,规范全行业的营销行为,维护全行业的利益。 (四)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对于保险公司的非道德营销行为应借助新闻媒介的作用予以监督和约束,唤起群众抵制其产品,引起国家执法部门的注意,增加这类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投机成本”,通过舆论的力量使其回到道德营销的规范中来。 (五)建立专门的保险消费者协会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就爆发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涌现了许许多多消费者组织。这些组织揭露出企业种种非道德的营销行为及其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采取各种方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把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推到了高潮。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保险消费者协会,保险消费者协会迫使其保险公司接受某些共有的道德原则,放弃某些非道德原则,从而弘扬优良作用,监督抑制某些不良行为和作风。 (六)丰富市场保险品种的供应。强化竞争机制,运用经济规律淘汰非道德营销行为 在本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非道德营销行为泛滥的现象。这与当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我国目前保险险种少,无特色,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保险公司之间缺乏竞争。广大保户没有选择余地,非道德营销行为乘机猖獗。公司之间竞争激烈,遵循营销道德规范的保险公司维护了保户和社会利益,将受到市场欢迎而蒸蒸日上:违背营销道德的保险公司损害保户和社会利益,将受到市场抵制而被淘汰。 (七)建立保险信用体系。建立不良记录名单 为了保护投保人的利益,各地根据实际建立保险系统的信用体系。保险信用体系建立一个“不良记录名单”。主要对三类人进行记录,首先是保险公司的总经理、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不良记录可分为直接取消资格、警告等。第二类是保险公司的一般员工。第三类则是针对保险营销员,如果某营销员有着严重的误导行为,将被记录在案。 (八)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品质素质,重塑诚信形象 营销活动是一项塑造形象、建立声誉的崇高事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和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同时。保险是以“最大诚信”为原则的职业,保险关系的发生,以保险人的信用度高、声誉好而得到投保人的信任为前提条件,保险关系的确立。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形式为基础,合同当事人都承担了讲信用的法律责任,保险关系的维护和实现,以严格履行承诺为条件。所以保险服务人员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自觉地、坚定地毫不动摇地、完全彻底的重合同守信用,遵守承诺,履行义务,增强维护保险和保险执业群体的信用和声誉的自觉性。 营销道德论文:国际市场营销道德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企业市场营销的范围不断扩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一样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同时,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道德问题因各国文化差异而使其更加复杂和多样。所以,基于全球化视角,探索国际市场营销道德行为及其评价,并思考国际市场营销道德建设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其现实意义。 一、国际市场营销非道德行为 1、国际营销贿赂 国际营销贿赂是指跨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时,通过提供、给予有价值之物,以达到影响政府官员或企业人员履行其职责时所作所为的目的。国际营销贿赂目前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中,美国多家企业卷入了营销贿赂丑闻之中。 2、国际营销胁迫 国际营销胁迫是指用暴力或威胁达到营销目的。使用胁迫手段的目的是让某人(或企业)做违背意愿的行为。国际营销胁迫经常表现为跨国公司强迫一个零售商要得到其想要的产品必须经营某种特定产品,或零售商经营跨国公司产品时提出诸如赞助费的额外条件。 3、国际营销欺骗 国际营销欺骗是指通过误导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的。这些不诚实行为是违反营销道德的最经常形式。欺骗包括对研究数据或会计数据进行歪曲或做假,做误导性广告,以及不真实地描述产品。它的表现还有篡改花销报告,剽窃其他产品的性能鉴定证书,以及不真实地描述财务状况。 4、国际营销歧视 国际营销歧视是指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企业或个人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带有歧视性营销策略或战略。例如在定价方面,国际上仍然存在价格分级问题,表现在国内、国际两个价,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不同价。国际营销歧视是国际政治歧视在经济领域的延伸。 二、国际市场营销道德评价理论 目前,国际市场营销道德的一般评价理论是目的论和道义论。 1、目的论 目的论(teleology),是指判断某行为是否有道德,主要看其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何。当某行为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便是道德。反之,便是不道德。这种注重结果的伦理观点,最受指责的是只强调决策的后果,而不重视行为过程;只偏重组织权益,不重视个人的权益。 目的论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杰米里•边沁(Bentham)和约翰•穆勒。迄今为止,目的论已经形成多种流派,尽管这些流派存在分歧和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基本的,都是以目的和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来衡量什么是善,什么是最大的善的问题,并依此判断行为的道德性。 功利理论强调行为的后果,并以此判断行为的善恶。一种行为在善恶相抵后形成净善,该项行为才是符合道德的。西方学者韦斯和弗里切等人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出发点是利己或功利的。由此曾提出利己主义(Egoism)和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道德观点,前者是指结果对个体(包括企业等个别组织)有利,后者则指后果对受行为影响的所有人有利。 2、道义论 道义论认为,某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由行为结果,而是由行为本身内在特性所决定的。道义论重视决策过程,重视这种过程中的个人权益与个人原则。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只需要根据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而不一定要根据行为的“善”、“恶”后果,即符合义务原则的要求时,便是道德的。例如,企业之间签订经济合同,他们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否则经营活动便会瘫痪。 道义论还强调行为的动机和行为的善恶的道德价值。例如,有三个企业都进行同一工程的投资(如希望工程),甲企业为了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以便今后打开其经营之路;乙企业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丙企业为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很显然,丙企业投资行为是来自尽义务的动机,因而更具有道德性。 3、目的论与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 目的论和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目的论只重视行为的结果,而不顾此行为的手段与动机。所以它的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忽视个人权益,只重视整体权益,体现在国际营销中只注重本国利益,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第二,忽视正义与权利原则,忽视平等与分配的精神,即只重视幸福的总和,而不考虑幸福怎样分配,这就造成不公正的结果,体现为国际营销中的发达国家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对不发达国家的掠夺。第三,忽视公平,尤其不重视行为的过程,就可能导致欺骗、说谎、不公正等非道德的行为发生。在跨国经营中,这一点表现的很突出。 道义论从人们在生活中应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一些普通接受的道德义务规则判断行为的正确性,是有现实意义的。事实上,诚实信用、公正公平、不偷窃、不作恶和知恩图报等品行已经被大多数人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并付诸行动,而且这些义务准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法律、公司政策及贸易惯例等方面。总体来说,道义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强调个人权益、公正与道义,忽视组织的整体利益。第二,忽视企业盈利性,跨国经营的利益取向更明显,利润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接受。第三,过多地考虑人类福祉,事实上很难做到,缺乏实用性。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应得到提倡,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国际市场营销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1、跨国公司应将营销道德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对于道德价值观的认识差异体现在企业文化中。日本、韩国的经理往往将贿赂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的入门费。日本、美国的经理更关注环境污染的合法性和风险性。亚洲的经理对道德的回答不如美国经理的回答肯定。日本和台湾的经理在道德上的妥协性较大。可见,对于道德的认知和行为受到所处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并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我们通常理解的企业文化有两个层次。深层次的文化包括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浅层次的企业文化包括指导企业员工日常行为活动的规范。将营销道德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就要在两个层次上予以体现。在深层次上要树立符合文化的道德观念,在浅层次上要制定诸如《业务行为指南》(波音公司于1985年制定,缔造了波音经营良好、成功而且道德良好的公司形象)的道德行为规范。 2、理论界应构建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 对于什么行为是营销道德行为,什么行为是营销非道德行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公司对此的认识差异很大。在政治领域,现已存在诸如《国际法》、《国际人权宣言》等用以调整政治冲突的理论依据。同样,在经济领域,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也应构建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 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应贯穿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即从营销调研活动开始,到针对目标市场特点,制定产品,定价,分销,促销,公共关系,政治关系策略等。在这些营销活动中的道德性问题涉及到不同的主体,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在构建上显然存在很大难度。但这一体系一旦构建成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国际营销行为,会极大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国际经济组织应进行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 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家国际性组织,诸如WTO,世界银行,每年度公布全球公司营销道德状况排名,这将会引起不次于《财富》500强的商业效应。就目前而言,展开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在理论上已经可行,只是还没有进入实践层面。 如果展开了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会在两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一是促使更多企业认同国际营销道德标准,将其营销行为纳入到国际营销道德规范中来,这将掀开国际营销发展新的一页。二是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寻求合作伙伴时,会在信息搜集难度大,国外情况不了解的现状中更有效地选择合作伙伴,降低国际营销的风险。 4、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在国际营销中,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更高,而消费者维权的意识也较淡泊。由于文化的差异,亚洲消费者多奉行传统文化,讲究息事宁人,在商品价值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一般不愿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对簿公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际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消费意识较强,消费者起的作用也较大。从总体上讲,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可以削弱国际经营企业的不道德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营销道德建设。 5、制定相关法律 虽然法律与道德不是一个范畴,但当经营者的道德意识不能提升到一定的层次时,法律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目前,国际经营企业在境外经营主要受所在国法律的限制,而本国法律一般不予以关注。笔者认为,基于国家形象和国家经济利益的长远考虑,世界各国应考虑制定相关法律,或在已有法律中体现对境外营销行为的约束。以我国为例,虽然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多,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在境外经营的专门法律,如《境外投资法》等,所以我国应加紧修订相关法律,并本着树国际良好营销形象的原则在相关法律中引入国际市场营销道德问题的处置办法。 营销道德论文:营销渠道道德系统 营销渠道是企业实现产品转移的重要环节。斯特恩认为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赖的组织,邓胜梁认为营销渠道是一种完成产品分配活动的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营销渠道的参与者是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产品流、信息流、所有权流、促销流等,各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必将产生道德性问题。渠道道德是规范各参与主体行为的标准,在产品分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倡导营销渠道中的道德,不仅使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认清在渠道中的责任、义务及道德规范,提高各参与主体的道德觉悟,而且能协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分销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本文从营销渠道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营销渠道的道德内容系统,并构建营销渠道道德控制系统,为认识渠道道德关系和渠道道德构建提供参考。 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 1.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构成 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参与者一般为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直销除外),这三者在营销渠道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些参与主体两两之间的道德关系,构成了整个营销渠道道德内容系统,如图1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由两两之间的九种关系组成,构成了以下六种道德关系:①生产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供应道德关系(Ⅰ),指生产商在建立渠道时,在渠道的选择、渠道设计(长度、宽度)、渠道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或互补品生产商之间产生的道德性问题。②生产商与中间商的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Ⅱ和Ⅱ’),指生产商与中间商在谈判及合作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性问题。上游道德性关系是双向的,既有生产商对中间商的道德问题(Ⅱ),又有中间商对生产商的道德问题(Ⅱ′)。③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Ⅲ和Ⅲ′)。企业建立营销渠道,是为了实现其营销目的,将产品转移给消费者。生产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构成了营销道德关系。④中间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Ⅳ)。与供应道德关系类似,指中间商之间在、销售竞争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而产生道德问题。⑤中间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Ⅴ和Ⅴ′)。中间商不是产品生产者,它只是产品的推销者。在产品推销过程中双方行为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推销道德关系。⑥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消费道德关系(Ⅵ)。不同消费者之间在购买产品时产生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消费道德关系。 另外,社会是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对渠道道德有重要影响;其次,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后,社会环境对于渠道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 1.2营销渠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1.2.1生产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生产商与其他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其他生产商主要是指与之有渠道竞争的中间商,如同类产品、互补品生产商以及对共用渠道有控制或影响的生产者。其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渠道的选择、渠道目标冲突、渠道设计(长度、宽度)等;与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定价、质量、库存、供货合同、促销、交货时间、账款支付、技术支持等相关的道德问题,损害中间商的利益;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选择、价格(价格虚高和歧视价格)、质量、分销目标、渠道设计等方面的道德性问题,损害消费者利益。如产品质量低劣、不方便顾客购买、不及时分销、售后服务跟不上等。 1.2.2中间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中间商与生产商、其他中间商及消费者有道德关系。与生产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的恶性窜货、库存、分销不力、信息反馈、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道德问题,损害生产商的利益;与其他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争夺经销权、窜货等道德性问题;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在产品推销过程中的虚假广告、服务态度恶劣、隐瞒产品缺陷、价格虚高等道德问题,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1.2.3消费者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消费者与生产商、中间商及其他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与生产商和中间商的道德问题是消费者恶意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表现为恶意索赔、漫天杀价、虚假宣传而损害企业声誉等;与其他消费者的道德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抢购、商业投机、内部购买等行为,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2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 2.1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构成 营销渠道中的矛盾和冲突,不能仅靠法制来解决,即使有健全的法律体系,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仍然需要道德来维系。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营销的扩展,需要大力加强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构建完善的营销道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如图2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建设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以及渠道道德控制。 (1)渠道道德认知。根据营销渠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问题的成因、规律进行研究,实现对营销渠道中的道德问题的准确认知。 (2)渠道道德标准。根据对渠道道德的认识以及社会中普遍的道德观念,制订渠道道德的评价标准和渠道道德规范,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操作。 (3)渠道道德评价。对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渠道道德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整个渠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二是对渠道的某一主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道德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适当的方法。 ⑷渠道道德控制。对渠道道德的研究,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因此,渠道道德控制是最终的目的。渠道的道德控制主要从文化引导、赏罚机制、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四个方面进行。 2.2社会、政府、企业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在营销渠道道德构建过程中,社会、政府、企业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全方位推进营销渠道道德建设。 (1)社会的作用。社会环境是营销渠道的重要环境,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理应发挥作用。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控制上。首先,道德问题出现在社会中,需要社会中的人、组织、机构对道德问题进行认识和研究;其次,社会的价值观、善恶观是制定渠道道德标准的重要依据;最后,社会的价值、文化引导是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环境。 (2)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道德标准规范的制定、道德评价、道德控制上。政府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标准及后赏罚机制,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各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政府在道德控制中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立相应的道德培训机构,广泛教育和宣传,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企业不道德行为的后惩罚成本高于其收益。 (3)企业的作用。企业是渠道的重要主体,在渠道道德建设中首先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互相理解,共享利润,做到义利统一,寻求长期合作关系;其次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性水平。 3结论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供应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和消费道德关系构成了渠道道德系统,并分析了各主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②渠道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和渠道道德控制。社会、政府、企业都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来提高渠道道德水平。 营销道德论文:国际市场营销道德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企业市场营销的范围不断扩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一样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同时,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道德问题因各国文化差异而使其更加复杂和多样。所以,基于全球化视角,探索国际市场营销道德行为及其评价,并思考国际市场营销道德建设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其现实意义。 一、国际市场营销非道德行为 1、国际营销贿赂 国际营销贿赂是指跨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时,通过提供、给予有价值之物,以达到影响政府官员或企业人员履行其职责时所作所为的目的。国际营销贿赂目前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中,美国多家企业卷入了营销贿赂丑闻之中。 2、国际营销胁迫 国际营销胁迫是指用暴力或威胁达到营销目的。使用胁迫手段的目的是让某人(或企业)做违背意愿的行为。国际营销胁迫经常表现为跨国公司强迫一个零售商要得到其想要的产品必须经营某种特定产品,或零售商经营跨国公司产品时提出诸如赞助费的额外条件。 3、国际营销欺骗 国际营销欺骗是指通过误导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的。这些不诚实行为是违反营销道德的最经常形式。欺骗包括对研究数据或会计数据进行歪曲或做假,做误导性广告,以及不真实地描述产品。它的表现还有篡改花销报告,剽窃其他产品的性能鉴定证书,以及不真实地描述财务状况。 4、国际营销歧视 国际营销歧视是指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企业或个人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带有歧视性营销策略或战略。例如在定价方面,国际上仍然存在价格分级问题,表现在国内、国际两个价,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不同价。国际营销歧视是国际政治歧视在经济领域的延伸。 二、国际市场营销道德评价理论 目前,国际市场营销道德的一般评价理论是目的论和道义论。 1、目的论 目的论(teleology),是指判断某行为是否有道德,主要看其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何。当某行为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便是道德。反之,便是不道德。这种注重结果的伦理观点,最受指责的是只强调决策的后果,而不重视行为过程;只偏重组织权益,不重视个人的权益。 目的论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杰米里•边沁(Bentham)和约翰•穆勒。迄今为止,目的论已经形成多种流派,尽管这些流派存在分歧和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基本的,都是以目的和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来衡量什么是善,什么是最大的善的问题,并依此判断行为的道德性。 功利理论强调行为的后果,并以此判断行为的善恶。一种行为在善恶相抵后形成净善,该项行为才是符合道德的。西方学者韦斯和弗里切等人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出发点是利己或功利的。由此曾提出利己主义(Egoism)和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道德观点,前者是指结果对个体(包括企业等个别组织)有利,后者则指后果对受行为影响的所有人有利。 2、道义论 道义论认为,某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由行为结果,而是由行为本身内在特性所决定的。道义论重视决策过程,重视这种过程中的个人权益与个人原则。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只需要根据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而不一定要根据行为的“善”、“恶”后果,即符合义务原则的要求时,便是道德的。例如,企业之间签订经济合同,他们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否则经营活动便会瘫痪。 道义论还强调行为的动机和行为的善恶的道德价值。例如,有三个企业都进行同一工程的投资(如希望工程),甲企业为了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以便今后打开其经营之路;乙企业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丙企业为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很显然,丙企业投资行为是来自尽义务的动机,因而更具有道德性。 3、目的论与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 目的论和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目的论只重视行为的结果,而不顾此行为的手段与动机。所以它的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忽视个人权益,只重视整体权益,体现在国际营销中只注重本国利益,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第二,忽视正义与权利原则,忽视平等与分配的精神,即只重视幸福的总和,而不考虑幸福怎样分配,这就造成不公正的结果,体现为国际营销中的发达国家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对不发达国家的掠夺。第三,忽视公平,尤其不重视行为的过程,就可能导致欺骗、说谎、不公正等非道德的行为发生。在跨国经营中,这一点表现的很突出。 道义论从人们在生活中应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一些普通接受的道德义务规则判断行为的正确性,是有现实意义的。事实上,诚实信用、公正公平、不偷窃、不作恶和知恩图报等品行已经被大多数人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并付诸行动,而且这些义务准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法律、公司政策及贸易惯例等方面。总体来说,道义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强调个人权益、公正与道义,忽视组织的整体利益。第二,忽视企业盈利性,跨国经营的利益取向更明显,利润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接受。第三,过多地考虑人类福祉,事实上很难做到,缺乏实用性。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应得到提倡,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国际市场营销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1、跨国公司应将营销道德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对于道德价值观的认识差异体现在企业文化中。日本、韩国的经理往往将贿赂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的入门费。日本、美国的经理更关注环境污染的合法性和风险性。亚洲的经理对道德的回答不如美国经理的回答肯定。日本和台湾的经理在道德上的妥协性较大。可见,对于道德的认知和行为受到所处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并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我们通常理解的企业文化有两个层次。深层次的文化包括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浅层次的企业文化包括指导企业员工日常行为活动的规范。将营销道德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就要在两个层次上予以体现。在深层次上要树立符合文化的道德观念,在浅层次上要制定诸如《业务行为指南》(波音公司于1985年制定,缔造了波音经营良好、成功而且道德良好的公司形象)的道德行为规范。 2、理论界应构建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 对于什么行为是营销道德行为,什么行为是营销非道德行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公司对此的认识差异很大。在政治领域,现已存在诸如《国际法》、《国际人权宣言》等用以调整政治冲突的理论依据。同样,在经济领域,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也应构建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 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应贯穿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即从营销调研活动开始,到针对目标市场特点,制定产品,定价,分销,促销,公共关系,政治关系策略等。在这些营销活动中的道德性问题涉及到不同的主体,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在构建上显然存在很大难度。但这一体系一旦构建成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国际营销行为,会极大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国际经济组织应进行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 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家国际性组织,诸如WTO,世界银行,每年度公布全球公司营销道德状况排名,这将会引起不次于《财富》500强的商业效应。就目前而言,展开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在理论上已经可行,只是还没有进入实践层面。 如果展开了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会在两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一是促使更多企业认同国际营销道德标准,将其营销行为纳入到国际营销道德规范中来,这将掀开国际营销发展新的一页。二是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寻求合作伙伴时,会在信息搜集难度大,国外情况不了解的现状中更有效地选择合作伙伴,降低国际营销的风险。 4、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在国际营销中,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更高,而消费者维权的意识也较淡泊。由于文化的差异,亚洲消费者多奉行传统文化,讲究息事宁人,在商品价值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一般不愿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对簿公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际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消费意识较强,消费者起的作用也较大。从总体上讲,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可以削弱国际经营企业的不道德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营销道德建设。 5、制定相关法律 虽然法律与道德不是一个范畴,但当经营者的道德意识不能提升到一定的层次时,法律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目前,国际经营企业在境外经营主要受所在国法律的限制,而本国法律一般不予以关注。笔者认为,基于国家形象和国家经济利益的长远考虑,世界各国应考虑制定相关法律,或在已有法律中体现对境外营销行为的约束。以我国为例,虽然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多,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在境外经营的专门法律,如《境外投资法》等,所以我国应加紧修订相关法律,并本着树国际良好营销形象的原则在相关法律中引入国际市场营销道德问题的处置办法。 营销道德论文: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建设论文 一、营销道德与顾客忠诚度 顾客忠诚度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应了顾客对企业的某产品或服务在态度上认可、行为上重复购买的程度。最初,顾客忠诚度主要被理解为顾客重复购买的次数,不考虑顾客是否真心购买,只考虑顾客的购买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开始考虑顾客的情感因素与心理因素,并将其作为考察顾客忠诚度的变量因素。时至今日,学术界对顾客忠诚度比较一致的定义是行为重复论、态度取向论和综合论。行为重复论是指消费者重复购买某一品牌某一产品的频率、购买比例以及忠诚度持续的时间长度等,主要表现在购买行为上,不考虑消费者的情感因素。态度取向论是指某企业的企业文化、营销行为、品牌个性等与消费者之间有某种情感的契合点,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愿意长期、持久地拥护此产品、此品牌、此企业,并且愿意将其推荐给其他的顾客。综合论认为顾客忠诚是顾客对某企业、某品牌、某产品既有较高的态度忠诚,又有较高的行为忠诚。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品质保障。无论是实体产品还是服务类产品,质量将影响顾客满意度。二是顾客满意度。这是顾客忠诚度研究的关键因素,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都证实了在竞争激烈的营销环境中,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呈正相关的关系。顾客满意的程度越高,忠诚度就越高,重复购买的意愿就越强烈,反之,则会产生不满,不仅自己不愿再次消费,而且会在熟人圈中进行负面传播,给企业造成损失。三是顾客的信任。这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以及企业文化的认同,是对企业放心的一种态度表现,是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情感承诺。四是转换成本。它也是影响顾客忠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货币成本、心理成本、服务成本等。营销道德是企业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判断企业营销行为是否符合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道德评价标准的总和。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道德建设,尤其是营销活动中的道德建设,以道德营销为指导原则,不是将完成营销业绩作为最高目标,而是将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等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将有助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一是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建设,道德地进行营销活动的企业能保障自身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将增强顾客的直接的消费体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二是企业注重营销道德建设,加强道德营销的力度,使消费者感知到企业的德行、德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公共形象,增强顾客对企业的情感承诺,提高心理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三是企业注重营销道德建设,将有助于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在信任的关系中,消费者相信企业的行为对自己是有利的,所以愿意与企业保持持久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延续到其熟人圈中,进行口碑宣传。 二、评价标准 要通过营销道德建设实现顾客忠诚度提高的目标,首先需要知道营销道德的评价标准。营销道德作为企业伦理的核心内容,其评价理论既有功利论与德性论两大基本理论,又有三大营销评价理论,即显要义务理论、相称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功利论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以边沁、穆勒等为代表,基本思想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要考察行为的结果是否给大多人带来幸福或效用,不考虑行为本身是否具有道德性。德性论主要以康德为代表,基本思想即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不在行为的结果,而在于人们是否出于自己的自觉遵守神圣义务,强调行为的动机。显要义务理论是罗斯于1938年提出来的,主要是指智力正常的人,不需要推敲就能意识到的一种道德义务,包括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和不作恶的义务。相称理论是加勒特于1966年提出来的一种判断营销行为是否符合道义的营销道德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将营销行为的目的、手段及后果综合起来分析判断,如果某行为没有相称的理由就放任“小恶”或“大恶”发生,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不道德的。社会公正理论是罗尔斯于1971年提来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通过对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构想,试图建立一个公平自由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事先对自身以外的情况都不了解,为了自己获得公平的机会,就需要对别人公平,但社会中又确实存在弱势群体,因此不能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它没有直接涉及到营销道德,但对企业建设营销道德判断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自由原则,在营销活动中,企业应该尊重顾客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根据差异原则,企业不得损害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利益。我国学者也从4P的角度对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甘碧群从诚信度、诱导性、公平竞争、公平交易、顾客价值、社会责任和强迫性等七个方面对营销道德进行评价。本文结合西方学者及国内学者的理论研究,从4P的角度构建营销道德的评价标准: (1)产品领域,诚实守信,从原材料到加工生产、成品,不偷工减料、不奢侈浪费、不损人利己、不以小恶谋大利,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有品质保障的产品或服务为企业之根本。 (2)价格领域,定价公道,不得进行欺诈性定价、垄断性定价、歧视价格、暴力价格、恶性价格竞争等。欺诈性价格、垄断价格、歧视价格、暴力价格主要是针对消费者的,而恶性价格竞争主要指竞争者之间的。无论是对竞争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3)渠道领域,无论是供货商还是中间商都应该诚实守信,并以一种感恩的心相互协作,快速、便捷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渠道成员不得挟持、操纵对方。 (4)促销领域,不得进行广告欺诈,误导消费者,不得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促销产品,不得强买强卖,同时还应该考虑消费者的价值,公开告知消费应该知道的信息,尊重消费者货比三家的权利,尊重消费者选择的权利等。总而言之,判断企业营销是否道德的标准就是企业的营销行为是否是道德的营销行为,不能简单地只考察销售这一个环节,而应该对应4P策略每一个环节,考察这些环节是否有违背法律法规、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是否做到了诚实无欺、公平竞争、回馈社会,否则就是不道德的营销行为,企业就是不道德的企业。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前文的论述,企业在4P营销策略过程中,通过加强道德建设,进行道德的营销活动,提高顾客满意度、强化顾客的情感承诺,强化顾客的信任度,将增强顾客对企业的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企业如何进行道德建设,笔者有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企业的二重性(社会性、经济性)决定了企业不仅是道德的主体,也是经济的主体,经济人的本性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不仅可能寻找法律法规的漏洞,来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甚至可能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做出违法乱纪的事。随着我国的立法日趋完善,违法成本将日趋提高。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道德的底线,道德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违法,即认识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这不仅是法律的强制性使然,也是道德的习惯性使然。企业经营者道德水平越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就越强,法律的效益就越明显。因此,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仅可以规避法律风险,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而且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道德营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以共同价值观为指导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文化系统。它主要通过企业宗旨、企业战略规划、企业行为标准、企业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实质上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恪守的信念,是指引企业决策者和员工行动的指南。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来强化企业道德营销,也就是营造一种道德的经营文化、一种既考察市场需求又能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经营理念。这种理念不仅仅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还考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长远发展的问题。企业将这种经营理念通过文化建设内化为企业的伦理价值观,外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行为。 (三)在企业营销战略中贯彻实施道德营销 营销战略属于企业战略中的职能层战略,但对于希望取得卓越表现的企业来说,不仅是实现企业总战略的业务性战略,还是伦理性战略。即对于追求卓越表现的企业来说,不仅要在营销过程中实现优秀的业绩,而且要体现优秀的道德品质。即在营销过程中将道德营销作为企业价值观的指导,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去获得营销业绩。一是制定道德化的营销目标,即不将营销业绩看得高于一切,而是优先考虑消费者、社会的利益。二是将营销目标加以细化,逐一分解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环节中,在每个环节中都考虑消费者、社会的合理利益是什么,企业的义务是什么,并制定以道德营销为基本原则的营销战略,并予以贯彻执行。 (四)完善监管体系,把好营销道德关 企业要有效地开展道德营销,不仅要有道德原则,还必须有正式的组织保障。一是以道德原则为基础,制定道德评价准则;二是明确整个营销过程的道德责任主体;三是完善监管体系,在组织结构上设立监管部门,隶属营销总裁,主要负责营销道德的监督管理工作;四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设置奖惩措施。 作者:李吉艳单位:太原学院经济贸易系 营销道德论文:企业道德网络营销论文 一、网络营销相对传统渠道的优势 (一)网络营销的优势 1、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 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可以通过互联网商品信息和商家信息,利用网络工具广告进行宣传,所耗费的成本相对于传统营销活动而言要少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包括通信成本、采用成本、促销成本、广告成本等。 2、增进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 互联网平台拉近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它提供了一个活跃的信息传输渠道,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有关商品和企业的各类信息,将商品和企业推广给消费者,并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询价或者了解订购信息,同时提出对商品的改进意见,实现互动双向的市场销售流程。 3、突破了时空限制 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企业利用网络可以开展全天候的销售活动,随时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网络营销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把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到网络存在的地方,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二、企业网络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企业网络营销道德缺失的表现 网络营销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在电子商务中将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融合为一体,网络营销道德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这里从企业网络营销流程结构示意图可以窥见网络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问题(图1)。 1、资金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目前,我国网络交易的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健全,由消费者、网络商家、银行和认证机构参与的信任体系仍然存在不足,安全的电子支付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完善,商家在交易过程中往往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商家往往无故取消订单或者以种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增加支出,扣押来往的货款,导致消费者财物两空,降低了网络营销资金流动的安全性。 2、物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商家一般会通过自建的物流体系或者借助第三方物流配送将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的商品发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也标志着一次网络营销活动的结束。商家往往为了自身利益,无故延迟发货,而商品一旦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发生损坏,商家与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则相互推诿,拒不承担责任,给消费者的利益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3、商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根据销售的阶段性划分,网络营销过程中商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售前环节,商家采用虚假宣传,在网店中所描述的产品质量和功能与实际不符,过分夸大产品质量和功能,以次充好,消费者在网站上看到的商品信息和图片大多数都是经过美化和夸大的,与商品本身存在一定的区别;售中环节,商家为了达成销售,在利用网络客服与顾客商讨交易细节时往往作出无法兑现的口头承诺,比如顾客拍下商品后给予一定的折扣或者返款,诱导消费者尽快购买商品,当销售目的达成时却拒不兑现承诺;售后环节,商家承诺的售后服务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或者商家要求消费者为原本应当免费的售后服务支付费用等,原本在“三包”期限内的产品或者赠品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以种种理由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信息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信息流中的道德问题主要涉及信息的安全性、私密性、真实性、数字化产权和信息竞争等。信息私密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即便是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许可,企业也很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地址、职业、收入、个人爱好甚至银行卡密码等私密信息,这些信息被不法企业当做商品出售给有需要的商家,这种私自公开或者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信息的安全性。虽然目前网络营销过程中采用多种安全加密技术和安全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但是目前的信息安全机制和加密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不法分子仍然可以利用系统和商家网站的漏洞,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甚至银行卡号和密码,增加了网络营销的风险;信息的真实性。在商家利用互联网商品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部分商家利用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网站上虚假的广告、不健康或者违法的商业信息,部分消费者难以甄别信息的真伪,难以选择合适的商家和产品或者被恶意引导而受到侵扰,这给消费者带来了相应的损失,也有违公德;数字化产权。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版权意识的提高,数字化产权问题在网络营销活动中日趋受到关注,数字签名、数据的所有权、电子合同、信用记录、数字商标等新型道德问题开始不断浮现,成为对商家网络营销道德的拷问;信息竞争。企业为了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获取商业利益,往往在网络中采取不正当的广告竞争,如在网络平台设置弹出式广告和浏览器插件,或者利用网络工具恶意捏造散布不利于竞争者的信息,混淆视听,侵扰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自主权。 (二)企业网络营销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网络营销的道德意识缺失 网络营销建立在一个开放虚拟的互联网平台之上,在交易的过程中买卖双方没有直接的接触,交易的虚拟性强、可追踪性较差、监管难度大[1]。为了短期内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利益,部分企业虚假的商业信息、以次充好,道德意识缺失;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且网络维权成本较高,因此许多消费者在网络消费过程中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往往忍气吞声,对企业道德缺失的行为不予追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实施不道德商业行为的成本,助长了企业不道德行为。 2、网络营销的立法缺失 目前针对我国网络营销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当消费者遭遇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时往往难以从现有的政策法规中找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些年来,我国网络营销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网络营销中新的道德缺失行为形式更加多样,原有的政策法规中缺少对这种新行为的判定和约束条例,更谈不上如何对商家采取惩罚和追究,网络营销的法制建设急需改善。 3、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虽然网络营销大大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和商家的了解,但是信息不对称现象仍然严重,消费者依旧处在信息弱者的地位[2];网络营销过程中的监管、追踪和事后取证难度大、成本高,消费者网络消费遭遇侵权的事件较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却比较少,导致消费者在网络营销中处于弱势地位。 4、道德监管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网络营销的商业环境、信誉体系、诚信档案建设尚不够完善,再加上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跨时空性,造成一旦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出现道德问题很难真正有效地进行监管,这也是网络营销中出现不道德商业行为屡见不鲜的根本所在。 三、企业网络营销道德缺失的影响 (一)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企业网络营销道德缺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企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随意侵犯,不仅会给消费者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二)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尽管企业在短期内可以通过不道德商业行为,如:欺诈、误导消费者可以获得眼前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的不道德商业行为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美誉度降低,一旦这种行为被大范围披露,势必会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极大的破坏,企业将会遭受来自消费者、社会的谴责和监管机构的追责,难逃失去顾客和市场的命运。 (三)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在正常的市场秩序下,企业处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相应的合法利益,这有助于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但是,有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打击竞争对手、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道德的商业手段,比如虚假宣传、诋毁竞争者、窃取商业机密、欺骗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等。这些行为对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破坏了市场的公正公平,严重影响了其他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破坏整个社会道德秩序 当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实施不道德行为造成部分消费者上当受骗时,由于消费者具备相应的外部连带性[3],他们会将上当受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的消费者,考虑到信息的扩散效应,这些虚假信息将会在短期内以几何级数在信息源周围扩散。虚假信息将会驱逐真实信息,会造成消费者和社会对网络营销的不信任,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信任机制,导致全社会道德秩序混乱、诚信水平下降。企业泛滥的网络营销失德行为不仅会对整个网络的诚信水平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严重败坏整个社会的风气,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 四、网络营销道德建设途径研究 (一)建立健全网络营销法律规范体系 为了建立网络营销诚信机制,加强网络营销的立法建设是必经之路[4],要想把对网络营销的监管落到实处,就必须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将网络营销行为纳入到法律法规可控的范围之内。对于网络营销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电子商务立法。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还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解释和约束,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必须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营销中的商业行为。二是修改广告法。网络广告已经成为“第五媒体”,但是针对网络广告制定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现有的针对传统广告媒体的法律法规也不能完全适用于网络广告,因此必须强化针对网络广告的立法建设。三是完善电子合同法。随着网络交易的兴起,电子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合同形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采用,而电子合同作为一种电子凭证,它与传统的书面合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电子合同、电子单证的认可、电子证据的有效性等问题尚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这势必会影响到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对网络隐私保护的立法。网络隐私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一旦网络隐私权被侵害,极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损失。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隐私保护的立法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必须对现有网络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补充完善,切实保护网络营销消费者的隐私。 (二)加强社会监管,提升企业网络营销道德意识 对于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出现的不道德商业行为,应当加强社会监管,利用全社会的力量配合政府机构一同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管,增加企业违德经营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网络营销道德意识,规范企业的网络营销行为。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舆论监督,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将不道德的企业暴露在广大消费者的视野下。二是充分利用消费者的舆论监督,网络为消费者之间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如公告栏、论坛等等,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将自己在网络消费过程中遭遇的商家不道德的商业行为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进行曝光,引起其他消费者的共鸣。只有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抵制市场中的不道德商业行为,才能抑制整个网络营销过程中的不道德商业行为,迫使企业提高自身的网络营销道德意识。三是利用行业的监督,行业监督是整个社会监督的重要环节,行业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应当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约束行业内企业的道德规范。 (三)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鉴别能力 在目前我国网络营销法制尚不健全、管理还存在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政府机构及各类社会团体应当利用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鉴别能力等。市场中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有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与不法商贩做斗争,减少受骗上当的可能性、避免遭受损失。 (四)提高企业的道德自律意识 提高企业的道德自律意识,是加强企业网络营销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当充分考虑网络营销的特点[5],在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商业信息等多个方面加强道德自律工作。主要来说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企业全员道德意识教育,引导企业内部广大员工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营销道德。二是建立网络营销道德规章制度,当企业自身或者员工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出现不道德行为时,做到有根有据,将企业网络营销道德伦理落实到日常的规章制度中,并通过制度建设防范网络消费者遭遇道德风险。三是严格执行道德规章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负责企业网络营销道德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技术层面上减少企业网络营销过程中不道德问题的发生几率。网络营销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技术的完善,政府应当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各类信息安全技术的建设与应用,从技术层面上减少企业网络营销不道德问题的发生。 作者:刘放工作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营销道德论文:浅析我国网络营销中现存的道德问题 摘 要:网络经济时代,网络营销俨然成为大众营销模式,由于互联网自身的虚拟性特点,各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道德问题。因此,认真分析我国网络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问题,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善网络营销环境。 关键词:网络营销;道德问题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市场营销突破了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到了网络营销时代。然而,在提高了营销效率的同时,网络营销也导致了部分企业的网上行为出现偏差,出现了一系列违背道德良知甚至是违法犯罪的现象。这些现象所反映的道德问题,具体表现在网络营销活动的各个阶段: 一、网络市场调查阶段 企业在网络营销之初,一般都会做网上的市场调研,这个阶段里最突出的道德问题就是侵犯隐私权。细分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表现: 1.非法获取消费者信息。在网上开展的市场调查过程中,个别企业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可能会利用大数据等网络技术锁定消费者的位置获取浏览记录或手机通讯录,从而攫取到消费者的有效信息,甚至包括个人银行账号密码等绝密资料。互联网+的大数据,在方便了公众生活的同时,也使得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无形中受到了侵犯。 2.非法公开或使用消费者信息。大多数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时,会要求消费者注册成为网站或网店会员,并承诺对消费者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但事实上,有些企业往往为了获取私利或是为了与相关企业实现业内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违背保密承诺,私自公开或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给其它企业,从而导致消费者邮箱或是手机里时不时会收到具有商业广告性质的邮件和推送信息。 二、网络营销产品策略阶段 这一阶段的道德问题主要集中在数字化产权上。具体表现为: 1.版权。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复制和修改数字化作品、上传及下载各种带有知识产权的信息变得简单。一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未经允许,私自采用版权所有企业的网页背景图案、图片或者外观设计,或是任意转载其它媒体上的信息资料,严重违背了商业伦理道德。 2.商标权。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注册商标是通过网站的域名来表现的,这个域名具有一定的商业识别功能,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标志。但就是这个标志,经常被一些不法分子拿来做文章。个别企业会欺诈性地注册与现有企业实体或竞争对手域名及商标相似的域名,从而混淆消费者的视听,败坏正规企业的声誉,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 三、网络营销价格策略阶段 为积聚人气、提高市场占有率,营销企业往往利用消费者爱贪便宜的心理,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一些不诚信经商的企业就会利用信息欺诈来误导消费者。具体表现为: 1.或传播免费虚假信息。在营销活动中,有些企业会承诺满足一定条件的参与者有机会通过抽奖得到免单惊喜,但实际上许多时候,这些承诺得不到兑现,或者是低于承诺值的兑现;还有些企业会在网上免费领取产品的信息,但当消费者点击免费领取后,常常被要求在收费网站注册后才能领取,或者,要求消费者先交押金,待使用完产品给出满意的评价之后,企业才会把押金退还消费者。 2.虚假促销信息。有些企业网络营销价格政策不透明,开展的促销活动大多是先涨价后再打折,乍看之下是便宜了,但实际上消费者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有一些企业参与团购网站活动,当消费者团购商品后进行线下体验时,并非能够按照商家既定的承诺进行,需要另外支付一定的价款之后才可享受。目前这种信息欺诈问题,在较大的团购网站和网络购物网站非常常见。 四、网络营销渠道策略阶段 由于网络交易中商流和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得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时间与得到实际商品的时间不一致,这就为一些不道德的营销者提供了欺诈的空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可能性加大。其具体表现为: 1.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消费者在网上获取商品信息的方式来自于大量的图文介绍。而就目前的图文处理技术来说,任何文字和图形都可以进行美化处理,这就使得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的商品和真实的商品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别;另外,部分网店打着具有网络特许经营权的幌子,发售非正规渠道得来的商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使消费者以为买到的是企业正品,更有甚者会利用非正规渠道价格优势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2.虚假交易、骗取货款。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不再像传统交易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参与来完成交易。因此,有些企业可能会发空快递、假快递,并把消费者无法获取满意的商品归咎于物流一方的工作失误,反复拖尾扯皮之后强行完成交易,使消费者钱款受损。 五、网络营销促销策略阶段 网络营销促销策略中,较为普遍的道德问题就是违背他人意愿强行商业信息。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部分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邮件搜集软件大规模地搜寻散布在网上的邮件地址,然后发出数以百万计的具有商业广告性质的垃圾邮件,轻则侵扰消费者个人的生活安宁,重则利用伪基站和钓鱼软件套取消费者的真金白银。有些企业通过网络技术强行在消费者浏览网页时设置弹出旗帜广告;有些企业混淆软件下载地址,强行推送其它软件下载信息;更有些企业为了博取关注和点击量,在网站上一些内容与形式不健康甚至是违法的色情信息,严重威胁到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当然,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更多时候,是以上多个问题的组合。要解决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营造出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才行。 作者简介:康博涵(1981- ),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网络经济、电子商务;赵杰丽(1972- ),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外贸英语 营销道德论文:营销道德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整理出涉及营销道德的已有研究基础上,将已有的营销道德研究划分为三个类别,即: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营销道德的组织层面、营销道德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层面,并对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与组织层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文献回顾,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 【关键词】营销道德,非道德行为,文献综述 一、引言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非道德行为研究的逐步深入,营销,与企业的另一个运营职能――会计,共同受到了学者的普遍关注。企业的营销,由于集中了企业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是一个利益冲突高度集中的领域。同时,大量实践中出现的非道德行为,也促使学者们更加关注这一领域。 从1961年到1981年的20年间,根据Murphy和Laczniak的统计,在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这一领域,已经出现了接近100篇学术文章。根据研究者的观点,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以下6个方面: (1)从哲学上的一般性道德理论与营销领域的相关性角度:例如Robin在道德相对主义上的研究;McMahon在情境道德上的研究;(2)发展营销中的道德决策模型的角度:例如Bartels提出,影响道德决策的因素包括:对经济的影响、组织的期望,以及不同的支持群体对决策的影响;Pruden提出,影响道德决策的因素包括:个人的道德观、组织的道德观,以及职业道德;(3)检验营销中特殊领域的道德问题并试图找出道德与非道德的判断标准:这一方面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营销研究、营销管理、营销人员、广告、社会营销,等等。这一类的研究包括:Crawford对市场调查公司总裁的研究;Dubinsky等人对假想的销售行为的研究;Krugman和Ferrell调查了广告从业者的道德认知;Lusch等人研究了社会营销中的道德问题;(4)营销研究机构与其客户间的相互责任关系:例如Bezilla等人的研究;(5)营销研究者对他们的调查对象和调查项目间的责任关系:例如Tybout和Zaltman的研究;(6)研究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能让下属更有道德地决策的行为有哪些:Coe和 Coe提出道德准则;Kaikati和Label提出迅速地对道德违规行为进行惩罚;Murphy和Laczniak提出使用咨询顾问和道德研讨会。 在此之后,后来的学者们对营销道德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多年来若干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们,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理论与学术贡献。 综合来看,已有的对营销道德或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营销道德的组织层面、营销道德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层面,下面将根据这一分类,对营销道德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二、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 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是指研究者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组织中个体的营销道德及非道德行为,根据每一项研究的重点与着眼点的不同,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1. 营销经理或营销员究竟面对何种道德问题以及这种道德压力的程度:这方面的研究例如:Chonko和Burnett发现道德所引起的冲突是所有三个类别的样本群体都认为引起冲突最多的来源;Chonko和Hunt对1076位营销经理在营销中是否考虑道德问题作了研究,结果显示,贿赂是他们遇到最困难的道德问题,且高层管理者的行为的确影响下属的非道德行为。DeConinck和Good的研究结果表明,销售经理对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的认知的确随道德问题情境的变化而不同,该项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道德问题情境影响了销售经理是否开除这个营销人员的意愿;Chung和Khan将非道德行为的研究引入到了管理信息系统(MIS)领域,并运用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对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非道德行为进行了分类与评价;Harding对于一个工程学学生的学术造假状况是否与将来在专业领域的非道德行为意愿相关作了一项探索性研究,数据说明,工程学学生在学术上造假的参与度,完全可以预测将来在专业领域从事非道德行为的概率。 2. 哪些因素影响了营销经理或营销员,使得他们更容易面对道德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包括:Dubinsky等人的研究发现,允许主观选择是可以创造道德困境的,营销人员因此希望管理层能够给出详尽的面对道德困境的行动指南;Dubinsky和Ingram的研究结果显示,营销人员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都与道德冲突的相关性不显著;Verbeke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组织的内部沟通状况与控制系统共同影响了道德决策制定,且这一影响由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来中介影响道德决策制定;Vitell和Davis的研究结果显示,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士是能够感知存在着从事非道德行为机会的,但是他们很少参与。同时,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士被认为是道德的。最后,当公司的道德准则缺乏的时候,高层管理者被认为是更能够影响员工的道德标准的;Gregory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当面对陌生人时,个体更有可能采用非道德手段来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女性、更倾向于合作而不是竞争的个人、有规律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更不倾向于使用非道德手段来谈判。 3. 组织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才能有效缓解或降低营销非道德行为的压力: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包括:Levy和Dubinsky的研究显示,31种情境中的13种营销人员认为是不需要公司政策来解决的,该研究结果向我们表明了在哪些领域可能产生道德冲突,并进一步指出在这些领域,需要管理者制定政策以降低道德方面的压力;DeConinck的研究表明,销售经理在面对下属的非道德行为时,实施什么程度的惩罚措施是受到该营销人员绩效水平影响的,同时也受到该非道德行为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Valentine的研究表明道德训练(Ethics Training)对于个体对上级和同事的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同时道德训练也通过正向影响道德情境(Ethical Context)来正向影响对上级和同事的满意度。这意味着,在从道德训练到对上级和同事的满意度上,道德情境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从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上出发的研究,拓宽了学者们对营销道德问题的认识。但是,逐渐增多的影响因素,使得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角度来对营销道德展开研究。 三、营销道德的组织层面 将个人的营销道德决策置身于组织/企业内部的情境下进行考察,导致学者们在营销道德的研究上,具备了更为广阔和整体性的思考空间。这一层面包括大量企业营销道德决策模型及相关研究启示,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之前道德决策模型的检验 例如,Mayo和Marks运用Hunt和Vitell于1986年提出的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采用一个较小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发现,因为对于后果的优先考虑,大多数的道德选择可能不会作出非道德行为;同样的,Singhapakdi和Vitell的研究部分支持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Donoho等人同样基于此模型进行了一项跨文化的模型检验研究,在Mayo和Marks所做的检验基础上,运用路径分析方法,跨越美国、加拿大、荷兰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不同文化,成功的验证了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核心思想的正确性; Jones和Kavanagh基于Jones于1991年提出的道德决策整合模型与问题权变模型的基础上,对于个体的非道德行为意愿展开研究,实验结论为,仅有2种交互状况是显著的,即管理影响与同伴影响、马基雅维利主义与控制点的交互状况是显著的。Bellizzi的研究结果显示,非道德行为与受害者的状况以及销售团队的激励方式相关,同时发现,如果是一个即将离职的同事,更容易发生针对她或他的非道德行为。 2、与组织相关的整体性变量对非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 Granitz和Ward的研究说明组织中的群体边界像所想象的一样,实际上也建立起了一个共享道德推理与道德意向的边界,同时个体表现出低估与群体外成员间的道德推理与道德意向的共享,并高估在群体内成员间的共享。基于此结论,研究建议管理者应当致力于消除或者模糊组织内部的内部群体边界。该项研究对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引入起到了指引作用,虽然研究采用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角度,但是也引起了后续研究者的注意。 四、非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和营销道德的组织层面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伴随着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手段的逐步发展,在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上,涌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对于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的理解。在这一领域,有三篇综述性文章,分别是:Ford和Richardson的《道德决策制定:一个实证文献的综述》,Loe等人的《商业道德决策评估的实证性研究综述》以及O’Fallon和Butterfield的《1996―2003的道德决策实证研究文献的综述》。这三篇文献中,集中对涌现出的大量道德决策实证研究文献的总结和回顾,为我们更快捷的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提供了方便。因已在笔者的另一文章中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五、研究结论 综上,从上述三个层面上对营销道德的研究回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哪些因素影响营销道德及其决策过程,学术界仍然在持续的关注与研究中。 但这三个层面上的研究数量却有着一定的区别,感兴趣的研究者可以在本文的文献回顾基础上,继续寻找本研究方向上可以进一步深入之处开展研究,也可以在某些研究缺失上展开后续研究。本研究有序进行的同时,笔者欣喜地看到在营销人员间非道德行为的研究上,出现了一系列较突出的研究进展,这进一步确证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营销道德论文:浅谈有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课堂教学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德育课程中的相关教材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是我们德育教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笔者以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学法。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教学法 各种工作,都有各自不同的职业道德,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是指与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市场营销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维护市场环境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销职业道德要求营销人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协调处理好企业利益、客户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三者关系,以及在遵守道德规范前提下,去获得个人的经济利益,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不能仅仅依靠在工作中和用人单位的培训中培养出来,更不能用一线工作实践中碰壁后得出的“血”的教训,这都容易让社会、企业和个人付出沉重的成本。职业教育是为就业和生产一线服务的,职校学习期间,学校就应该加强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下面笔者就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状况,谈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实际,浅谈提升该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法。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 结合社会公德,用人单位对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有遵纪守法、自律守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忠诚可靠、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平等待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奉献社会。而目前中职校培养出来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不同程度的缺失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很多学生不知道职业道德是什么;学生眼高手低,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学生以自我和金钱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和和谐共处的精神;诚信不足,借口有余,不少学生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找出各种借口去欺骗师长;心术不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缺乏礼仪知识,有待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 缺乏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是不利于该专业学生求职就业的,也不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职教工作者应该积极从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寻找机会,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中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我们有不少课程可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笔者以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作为中职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的核心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要求的文明素养、道德修养、诚信品格、敬业精神、责任理念、法律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为较好地实现《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目标,中职德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求职就业要求出发,采取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学科内容特点的教学策略,突出教学的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为达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目标,并从中汲取有利于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内容和教学法,必须结合现代学生的心理和专业实际,采用有的放矢的教学法,事半功倍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三、有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法 面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活泼善于表现的实际,面对市场营销专业须要有更高的交际能力和更高的职业道德这些事实,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须要运用好情境、案例和合作探究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一)创设营销教学情境,让学生感悟其中的职业道德,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适时创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富有感染性和启发性的营销教学情境,有效触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考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提升职业道德的意识,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在讲“恪守职业道德――我诚信,我公道”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给学生提供了不诚信营销的情境,学生模拟不同层次、能力和性格的消费者采取的不同措施,以及市场营销人员应对这些措施的策略,并演绎双方博弈的最终结果,让学生从情境中认识到不诚信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给营销者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强化认识不诚信只有损人损己,反证了诚实守信对营销者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该情境,充分展示了以诚实守信为主的市场营销专业应有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给自己给他人及社会带来的益处,增强了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的意识和行动。 (二)展示营销真实案例,让学生品味营销行家的道德,激发学习情感。职业道德是不可能完全通过学习教材中总结的职业道德,就能完成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它是须要将理性的知识,用符合学生感性认知的材料,学生容易理解,并能轻松地接收。例如,可以通过营销的行家里手的具体案例彰显其职业道德,让学生有感触,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情感投入。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营销行家里手的真实案例,尤其是他们成长成功成才的典型案例,将书本理论的职业道德知识与现实人物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展示职业道德素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在讲“恪守职业道德――我奉献,我快乐”时,展示这样的真实案例,日本著名推销之神、毕业于营销专业学校的原一平,他在取得巨大成就后仍然不忘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练坐禅、练笑容,并让身边的朋友、顾客来指出他的缺点不足,更好地提高他的服务质量,让更多顾客满意。最终,原一平在提升自身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素养的同时,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道德的提升让他的职业生涯大放异彩。通过该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高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个人素养,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作用。典型案例不仅增强了学生提升职业道德等个人素养的意识,也激发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兴趣。 (三)引导专题合作探究,让学生营造争鸣的求学氛围,转变学习方式。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在教学上,推动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方式变革,潜心引领学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开展个人扩散思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在热烈而有序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理性、全面思考,形成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观念。在讲授“践行职业道德,反对职业腐败”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探讨市场营销专业存在的职业腐败及其危害,探究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引领学生展开讨论和辨析。由于问题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认同,学生思维活跃,据理争辩,真正把“讲堂”变成了“学堂”,使学生在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过程中更爱学习和探究,并在探究中认识职业道德的力量,萌生践行职业道德的信念,能更好地认识职业道德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提升职业道德,为职业生涯添彩。 职业教育应时刻关注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要求,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自觉提升职业道德。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课堂上,用鲜活、精彩与灵动的教学法,来吸引学生对该专业职业道德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该职业道德,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稳步提升,努力构建有专业特色的德育课堂教学。 营销道德论文:企业营销道德的有效构建 [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国内一些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此企业不得不采取增加营销力度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然而,就在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时,营销道德的各种不良现象也就随之而来。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企业营销道德的有效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营销道德;构建 为了能够迎合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很多企业都相继的加入到了战略营销模式的队伍当中。但由于很多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收益,所以将工作重点都放在了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当中,从而就忽视了营销道德。然而,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的是,战略战术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需要建立在合乎市场规定以及营销道德的基础之上的。基于此种情况,在未来的工作中企业必须要将构建科学、系统且高水平营销道德的任务上升到首要位置当中。 一、建立具有社会性质的营销理念 在开展营销活动之前,企业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树立一个具有社会性质的营销理念。其中,企业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放在与自身利益相同的水平当中,并且尽可能的实现一个共赢的营销氛围。具体的要求如下:首先,企业需要改变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观念,赋予自身一定的社会性营销使命;其次,企业需要面向社会尽可能多提供一些有益的产品;最后,企业需要坚持“绿色营销”的生态准则。为了能够保证社会性营销理念的有效建立,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更为准确的身份应该是“社会组织”。社会性营销的理念就是保证经济收益的整体性,其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就是适度营销和低营销的管理原则。这种高水平的营销道德体现不仅能够降低社会整体的消费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增加客户同企业之间的情感指数,继而达到提高客户忠诚度的目的。 二、正确处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同企业组成商务链条的包括设计商、制造商、分销商、货运方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等等。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企业与其他商务盟友之间的关系,应该要按照如下两个原则来相处:首先,相互合作原则,其中的内容包括踏实守信、相互平等、互敬互利、合作稳定以及实现共赢等;其次,平衡相互依存与相对独立的原则,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让企业同其他商务链中的成员能够更好的形成合力,避免出现供应链条断裂的现象。 (二)正确处理与所有者、管理者、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能够随着管理模式的改变而出现各种差异性。管理者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他就是企业发展道路中的指路明灯,但是同所有者相比,管理者却缺少了应有的执行权利。为此,企业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的处理企业所有者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科学化的方式来明确的制定出所有者和管理者所拥有的各项职能。同时,所有者还应该对管理者实行奖励机制的方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此外,企业内部的普通员工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为此管理者也需要对他们实行人性化管理,让员工同企业之间能够真正形成一种鱼水难分的状态。 (三)正确处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维权意识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净化我国的市场环境。维权意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建议权以及维护环境的权利等。而作为供应商品的企业一方来说,其不仅需要坚持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同时还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三个坚决和三个坚持:坚决不提供假冒残次的商品;坚决不谎报商品的安全等级;坚决不欺骗消费者;坚持消费者权益高于自身权益;坚持虚心接受消费者的意见;坚持提供绿色环保类商品。 (四)正确处理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我国经济市场的组成部分,所以它是无法脱离市场竞争的。为此,各个企业需要将严于律己作为基本理念,在坚持平等的原则中处理自己同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出现恶意商斗的现象。 三、加大企业道德营销的监管执法力度 约束道德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它同道德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是鱼和水一般难分难舍。当前的社会经济体系最为重视的就是法律,所以加大监管企业道德营销的执法力度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如今,国家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约束,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针对工商、物价、计量以及相关的技术部门来说,由于它们缺少应有的执法意识,所以让营销道德问题屡见不鲜。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仍然需要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继而形成一个能够对道德问题进行接受和处理的良好制度。其次,企业也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将监督执行主体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当中,通过群众和党政机关的力量来对自己的营销道德建设工作进行督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营销道德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它不仅能够让企业的营销活动更具规范性,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维护企业同社会、客户以及其他主体之间的融洽关系。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需要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树立一个引导消费的道德新风尚,继而让我们的社会、环境以及国民的消费理念都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中,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营氛围。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互联网+”时代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小微企业无论在实体营销还是网络营销上,较大中型企业有一定的差距,“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小微企业的定义着手,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营销理念,并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核心营销理念背景下,小微企业应如何进行网络销售策略的调整。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营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甚至是个体户,只有将自身的产品营销出去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小微企业而言,竞争力明显弱于大中型企业,网络营销的出现为小微企业的营销带来了转机,但是由于受到自身意识以及资金、技术等问题的限制,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仍然明显滞后于大中型企业。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使得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小微企业要充分把握住这一次机会,结合“互联网+”的核心营销理念,主动调整网络营销策略,为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微企业的定义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经指出小微企业主要是指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作坊式企业,在有的文件中也指出小微企业主要是指小型微型企业或者小型微利企业。2013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根据企业的行业类别员工总数、资产总额、销售利润等对小微企业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当前,我国的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但是管理不规范、竞争力薄弱、营销技巧缺失、融资困难等问题依然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阻碍。 二、“互联网+”时代核心营销理念 (一)“互联网+”时代营销的核心是价值观营销。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价值定位,产品就是企业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营销方法则是企业价值观的实现系统,只有赢取众多志同道合的客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运作,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基本逻辑。在传统的营销体系中,企业对于消费者的定位大多都是高消费、高学历以及高素质,而在“互联网+”时代,价值观则成为企业营销的关键,收入、学历及素质的高低并不会过多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只要有鲜明的价值观就会有一批忠实的粉丝,消费者借钱也会购买产品,相反的如果没有鲜明的价值观,企业就不会有忠实的消费者粉丝,客户就不会喜欢企业背后的价值观,有钱也不会购买产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营销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营销。 (二)“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关键是消费者的信任。在“互联网+”时代,产品五花八门,宣传途径多种多样,品牌宣传效应越来越低,客户的忠诚度也越来越低,客户的信任和忠诚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取得消费者信任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网络营销中,免费大行其道,很多企业都以免费作为博取大家眼球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仅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无法取得品牌建设的成功。品牌的成功关键还在于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网络口碑和长远发展,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之后消费者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品牌的代言者,为企业无偿进行宣传和推广。 三、“互联网+”时代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一)强化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意识。“互联网+”营销不是传统的营销,而是借助于现有的网络营销平台完全颠覆传统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创造技术的营销方式。因此,小微企业要想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取得网络营销的成功,首要的就是要树立网络营销意识,离开网络营销,“互联网+”营销也不能成为现实。小微企业的管理层和工作人员要主动强化自身网络营销意识,要意识到网络营销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机遇,要加大对网络推广和网站建设方面的投资,聘请专人优化网站,优化产品,这样做的效果往往好于广告投入效益。 (二)注重客户的维护与互动,提高产品的评价。在“互联网+”时代,取得客户的信任成为营销取得成功的关键,加强与客户的互动,主动维护与客户的关系,用事实说服客户,不断提高客户对于产品的评价成为重要的网络营销手段。因此,小微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定期与客户进行联系,主动回访客户或者回馈客户,取得客户的好感和信任。 (三)明确客户群体和价值定位,创新营销策略。小微企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不能随波逐流,盲目追随市场。在网络营销上,小微企业要结合自身特色和价值定位进行网站建设和网络推广,在网站上要对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规模大小、成长历程等进行简述,对于企业的产品要以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进行描述和展示,要充分展现企业的营销理念和经营宗旨。 (四)创新网络营销方式,确保网络营销效果。很多小微企业片面地认为网络营销就是简单的优化搜索引擎,或者通过聊天软件与客户进行交流,没有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营销还应该包括网络宣传、资源整合、网络调研等,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于网络营销的要求。因此,小微企业要不断创新营销方式,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博客、qq、邮箱、网站链接等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和范围,保障网络营销的宣传和推广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微企业要主动调整网络营销策略,以鲜明的价值定位,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取得新时代网络营销革命的胜利。 作者:黄勤芳 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农产品(坚果)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1背景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即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发展所占据的位置也相当重要,早在距今一万年前原始农业就在我国出现并发展。陕西地形复杂,海拔高度、雨热资源和生态条件差异大,从北到南形成了10个明显的农业气候区;从东向西又形成了24个各具特色的种植业气候类型区。农作物种类、耕作栽培制度、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北方与南方以及南、北方过渡的中间类型特点和独特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农业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经济收入普遍过低。这主要缘于农民信息滞后,农民所得到的价格信息比市场晚于半月,这严重的影响了农民出售农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更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致使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以至于农业发展更加缓慢。在这个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农产品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将运用各种网络营销手段将天然的绿色的农产品推广出去。并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免费的网络运用辅导,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必走出家门就能发家致富;并且利用我们的网站与农民和消费者进行互动,让他们更加了解对方的需求。 2发展现状 据2014年陕西省林业厅数据显示,到今年底,陕西省核桃总面积将达到978万亩,新增80万亩;总产量20万吨,新增5万吨;产值40亿元,新增4亿元。核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二。中国我国坚果产品市场的发展由来已久,坚果以其特有的特点:易存储、易运输、营养价值高、老少皆宜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坚果正是以其独有的特点,适应了人们的需求,经调研,整个行业目前处于每年增幅30%以上,而且增幅会越来越高。 3传统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3.1传统营销模式的基本思想市场的需求而调节生产数量 在传统营销模式下,市场的需求才是导向,然而市场的需求和农户的信息处于一个不对称的状态,往往市场价格已经提高了,农户还在低价位的心理目标,反之,市场价位已经降低,需求饱和了,而农户还在想着高价位,导致一个结果,丰产不丰收,这种市场导向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讲的“柠檬现象”,所以,需要一个很好的导向,那就是互联网。 3.2传统营销模式不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营销模式采用的是规模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已经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正在逐年增长,而传统营销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需要及时传达信息,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能够契合这一需求,及时交换信息,为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了方便,“DIY”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3.3传统营销模式中产品的供应范围有局限 传统的营销模式,需要业务员到处跑市场,跑到的地方就有可能有市场,没有跑到的可能就是一片空白,这就使得产品的供应范围有所局限,而互联网无处不在,可以将市场供应信息及时反馈,并且,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老少都能搜到信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因此,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成为一个趋势。 4解决对策 针对陕西省农产品(坚果)行业销售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其与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网络营销的手段进行宣传和销售。 4.1市场分析 根据对干果类农产品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人们网购时对干果类的需求所占的比例位于几大热销商品的第三位。人们购买这类产品时更注重于口味的好与坏,包装的方便与否;且相对与家庭食用量和多人食用量来说人们更倾向于个人食用量。而相对于商场、超市等的购买形式来说,网购的比例就较小。根据以上形式,我们将把重点放于对干果口味的选择,便利结实的包装袋上。可以将大部分包装成个人食用量的包装袋,便于人们的购买。相对于市场和超市,网购的比例小,这说明我们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市场等着我们去开发。这正说明,我们的项目前景广阔,如果发展起来对于干果市场以及整个农业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大的成就。 4.2SWOT分析 4.2.1优势(strengths)分析 1)降低成本:干果的销售通过三个方面来降低成本;降低租用店面的租金,减少销售过程中的成本,降低企业管理的成本。2)便利:对顾客来说,通过网络,只要会用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坚果厂商而言,不需要反复地上架补充坚果产品。3)高效率:干果网上销售不需要顾客去等待,只需要下单,不用管厂商怎么操作,坐等收货就可以,而且去掉了中间商,符合了现在的oTOo模式。顾客和厂商均受益。 4.2.2劣势(weaknesses)分析 竞争激烈,普及困难,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混乱,销售渠道不健全。品牌影响力不够。 4.2.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绿色产品的独有特点,营养价值高,易保存,包装精美等,更能激发客户购买需求。外资品牌在国内没有强劲的领导品牌,市场竞争机会大。 4.2.4威胁(threats)分析 由于国际经济比较低迷,欧洲共同体出现银根收紧、国债偿还等问题,各国政府紧缩开支与裁员等政策,其结果是市场对坚果的需求有所下降,而中国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坚果方面增长尤其明显,也成为各国倾销的目标市场。中小加工企业如果对市场分析不透彻,盲目买货压货,加上销售渠道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资金的积压,资金链出现问题、融资出现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将是巨大的压力。销售绿色食品的店面过多很难脱颖而出。市场经验不丰富,需要积累经验。 5实践及营销 线上营销:1)淘宝店铺:我们将以淘宝店铺为主展开营销,设定系列产品(比如:以分包装的形式安排早中晚吃核桃的数量,让消费者按照系列的方式购买产品)。实行产品分类化处理,让消费者更方便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2)网站建设:我们是主推农产品的项目,所以我们的网站建设以农产品为主要元素。以产品展示为主要方式,将淘宝店铺的链接与网站上,如果有人选中我们的产品可以进入淘宝店铺随意选择。并设立一个页面,周边农民的农副产品帮助他们进行销售。3)论坛建设:建立一个与网站接轨的论坛,人们可以自由在论坛上发表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我们将及时处理人们留下的一切问题。论坛与网站一样在上面淘宝店铺的链接,让人们方便收藏店铺和进行购买,并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4)利用网上交流工具推广:利用微博、微信、QQ、等的网上交流平台进行推广。交流平台的特点就是人流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宣传推广我们的网站、论坛。5)SEO搜索引擎优化:百度竞价、关键词排名、友情链接、让百度、谷歌等搜素引擎收录网站内容和信息。百度博客、百度贴吧、百度词条。 线下营销:1)校园宣传、展销活动:我们现阶段均为在校大学生,所有在校园做推广展销是方便快捷的方法,校园也有一定的消费市场。2)定期发放宣传单页,扫二维码送礼品等活动。 6总结 总之,坚果市场要发展,用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改革其现有的模式,利用互联网,加上微信、微博等方式进行营销,搭建网络平台,让厂家、顾客、农户三赢。 作者:齐蓉蓉 文小森 单位:西京学院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新经济时代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分销渠道;网络营销;策略 【论文摘要】通过对传统分销渠道受到新经济挑战的分析,提出了新经济时代进行网络营销的必然性和策略。 引言 虽然有很多人不承认现在己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无可否认,互联网己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改写了经济社会运行的部分规则,使得信息更加公开化,市场透明化程度更高,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获取利润,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以及渠道建设。 1传统分销渠道受到新经济的挑战 传统的分销渠道,通常是以下的模式:厂家分销商……下级分销商……用户。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许多新的营销模式的出现,尤其是戴尔公司直销模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传统渠道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渠道扁平化,尽可能地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受到愈来愈多企业的瞩目。在中国,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服务手段单一,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比较保守,因此采用直销的方式对国内企业来说还不现实。但是,分销渠道扁平化,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获取本已不丰厚的利润应是今后企业的共同追求。 1.1产品多样化的挑战 为抵御分销单一产品所面临的巨大市场风险,分销商们一般都经营多种产品,以求保证收益的稳定性。但是多样化的产品势必会分散分销商的精力,而终端市场的开拓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依赖分销商的人、财、物力投入,分销产品的种类多,单一产品投入就少:投入少,销量就会萎缩,厂家的市场地位就动摇。 1.2“搬箱子”销售与客户需求满足之间的差异 所谓“搬箱子”是对当前分销商业务的形象写照,即分销商从厂家那里搬回“箱子”产品,然后通过销售把“箱子”转移给用户,这是简单的销售。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产品本身以外的非产品部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的个性化和时尚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分销商还停留在以往“搬箱子”的水平上,他所能提供的服务与顾客所想得到的服务之间就存在巨大的缺口。 1.3产品微利和企业回报降低的挑战 高利润行业会吸引行业外厂家进入并最终使行业利润率下降,达到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因而成熟的市场是微利的市场,过多的销售环节会摊薄利润,使企业的收益降低。 1.4对分销商的冲击 分销制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风行全国,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采用该模式,寻找国内的销售渠道产品销售。跨国公司并非不想在中国建立一套自己的销售网络体系,按照自己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是地域广阔的中国使外企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但是,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利润的降低,仅仅通过增加分销商数量、提高销售额已不能使得厂、商共荣,过高的销售成本已冲减了增加的利润。冗长的销售渠道使信息传递速度放慢,市场反馈迟钝,低级分销商无法跟上厂家的的步伐,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产品的各种信息,不能配合厂家全国范围的促销活动;而厂家也无法快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实行渠道扁平化对分销商的最大冲击就是那些管理水平低、市场开拓能力差、人员职业素质低、信息收集和反应速度慢的分销商势必会被逐出市场。这样,一方面脱颖而出的分销商和厂家可以从削减渠道结构、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费用得到更多的利润分享;另一方面厂家也可从及时反馈的市场信息中确定下一步的营销策略。 2网络营销策略 2.1消费者策略 网络营销传播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均是消费者导向的,这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要求。主张“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寻求“我们想要的消费者”,不仅应实实在在地体现到网络营销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应持续不断地贯穿于下一轮网络营销传播的始终。随着整合营销传播在网络营销中的运用,“消费者为王”已不再是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网络营销的重点不是争取消费者,而是保持并增强消费者群体。网络商业服务把消费者推上权利的宝座,给予消费者以从未有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使得拥有消费者数量成为判断商家实力的标准。这个时候,消费者是无价之宝,是一个网站发展的主要基础和重要保证,谁拥有消费者,谁就拥有未来。 大量的事例表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飘忽不定的。如何抓住一“点”而过的消费者,需要制订积极互动的消费者策略。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且爱萝卜者随时会转变成爱白菜,但在这些飘忽不定的变幻之中,仍有一些规律可以遵循。一旦你掌握了他们的心理图像之后,消费者策略便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2内容策略 作为一个品牌,是由内容和形式组成的。品牌本来是几个文字、几个符号、几个标志,这是形式。品牌的内容是提供的实在的服务、对消费者的承诺以及对消费者的忠诚反应。如新浪的名称起得响亮,浪就是IN—TERNET的海浪,新就是全新的海浪。新浪的标志以一堆黄色的诱惑再加上几个诱人的字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关键的是新浪的品牌内容:最快的滚动新闻、最全的新闻、最快的更新速度、最简洁的栏目结构、最让人放心的服务承诺。品牌不是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每一个员工脚踏实地的结晶。 内容策略最富实质性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提升品牌形象的利器,也是品牌价值最有力的催生者。新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再是一顶漂亮的帽子,谁都可以拿来加冕,然后四处招摇。在今天的互联网业,“资本游戏”的做法已经有些过时,讲“传奇故事”的再也无法获得投资家们的青睐,把自己的企业贴上“e”标签越来越不重要,而且反倒显得有些俗不可耐,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的“站主”该考虑如何去赚钱了。互联网要发展,不能老是停留在炒作网络概念的层面,既然“com”的标签乏术,那我们就应该考虑考虑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了。也许贝索斯在客户市场上无限度地“跑马圈地”的模式有些好高骛远,因为互联网业拒绝“执著”,需要灵活的、面向市场变化能够作出快捷反应的商业模式。内容策略加上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是网络公司绝处逢生的有效规则。 2.3网站策略 企业可以利用不同的互联网站开展营销活动。目前互联网模式可分为三种:一是门户网络,像雅虎、搜狐、新浪网等,以媒体的方式出现,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又可提供娱乐、聊天之所,这类网站收入的来源是提高访问率以获取网上广告,属于“眼球经济”。在中国的IT业发展过程中,这些网站扮演了拓荒者的角色。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门户网站是一种工具理性下的网站,本身并不具有超越工具层面的价值。随着中国网民的成熟和互联网业竞争的深入,门户网站必然会发生深层次的整合,那些规模较小的、缺乏特色的门户网站要么及早实现转型,要么被大的网站所收购甚至挤垮;而生存下来的,也会实现功能和结构上的多元化,这一趋势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二是专业网站。理财网站、MTV网站、女性网站、生活城市网站竞相登台。大家在疯狂“圈地”之后,进入了“深挖井”阶段。从现实来看,专业网站不断增多,尽管其专业性必然导致大批普通客户的流失,但是必定“稳”住大量客户,从内容走向服务,从广播走向窄播。它们将选择一专多能的道路发展,除了“本职工作”做好之外,还将关注诸如新闻、软件之类的一般内容。可以预想,专业网站的数量和质量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极大的提高,而且会培育出自己固定的客户群体,用户的忠诚度和黏度也会增强。三是社区网站。从整个互联网与现实空间的相似性来看,未来最有前途的可能是日渐兴旺的社区类网站。国内比较出名的社区网站有网易、ChinaRen等。公务员之家 2.4差异化策略 网站的专业化是网站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历了“人们想要看”的消费心态后,“人们看什么”的消费心态日渐成熟。面对各种各样的网民,其消费心理差异,尤其是网民队伍发展壮大以后,这种趋势更明显。面对这种竞争态势,科学地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是关键。其特征是使本网站的营销风格和动作套路与竞争者有所不同而形成差别化、排外性和独占性。 随着网民队伍的复杂性,专业化的趋势会往纵身发展。例如手机网站中,WAP网站就是一个趋势;在新闻网站中,和讯中金网以介绍财经新闻而著名;在情感网站中,失恋者同盟最厉害。网站也像普通商品一样,越来越多,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看不过来,专业性网站的特征是专,营销人员只有制造营销策略上的差异,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 2.5企业模式策略 目前,网络企业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模式”,包括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企业模式。努力寻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几乎所有网络企业的追求。过去,网站经常采用的企业模式有二:一是ICP,即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为消费者提供内容服务;二是ISP,即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为消费者提供接人服务。如今许多网络企业不再满足于采用这两种模式,为了拓展网络企业的发展范围,同时给投资者和股市提供有力的利润回报,开始探索新的互联网企业模式。于是,相继涌现出ESP模式和WSP模式。前者以焦点网和长江网为代表,号称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者,即用电子商务服务改造传统产业,提供适合各类企业网络化的工具(长江网模式),或者自己不卖商品,帮助别的商家或者别的电子商务网站卖商品(焦点网模式),其主旨是在自己的网站上为别的电子商务网站服务,故亦称比较购物,就是将上百家、甚至成千上万家网上商店的东西陈列到自己的交易平台中,并进行分类,然后提供给消费者进行比较和选择。 2.6人性化策略 网络营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人性化策略已成为加大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的不容忽视的筹码。每个网络企业不仅应制订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战略和高科技应用技术,而且应以崭新的艺术思维去极力营造网络亲和。网络环境的新鲜气息,将会给消费者以全新的感觉,谁不想领略一下网络内容和形式的新奇?充满审美情趣的、注重人性的网页设计风格,会让消费者在艺术化的享受中感受现代网络的无穷魅力。仔细琢磨消费心理,揉进艺术和娱乐基因,尊重消费习惯的设计思想和内容,定会潜移默化地感染消费者,从而使弥漫在网络中的亲和力,成为提高网络竞争力的“黑马”。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网络营销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郑州市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现状,指出了郑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本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营销问题;对策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郑州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受到影响的行业主要为煤电铝、耐火、汽车、机械制造、食品、房地产、服装等行业。 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要积极探索新的生存和发展道路。网络时代的消费者具有新的消费需求特点,中小企业能否运用网络营销来满足人们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网络营销的定义、内涵 网络营销是指以企业网站为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地促成个人和企业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网络营销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网络是手段,营销是本质;(2)网络营销强调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更加重视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在网络环境中,消费者比在传统环境中更具主动性。因此,网络营销更加强调以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二、郑州市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郑州市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正在迅速发展,但其在人才、资金、技术、经营模式、管理理念上的局限,使得中小企业在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中仍面临许多问题。据河南工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科梦多网)在郑州市抽取的68家企业的有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网络营销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仅把上网看作是赶时髦、追潮流。有近一半的已建网站的企业只认为建了网站就算是开展了网络营销了,而没有真正全面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网站成为企业的摆设,而没有成为企业营销的一种平台。 (二)网络营销的职能简单。目前郑州市大多数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职能较为简单,对网站功能要求相对较低。40%左右的中小企业,要求网站要有会员管理、即时通信等较复杂的功能;而另有30%的企业需要功能越全越好,希望能够实现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只要求达到展示产品及公司信息的只占30%左右。 (三)没有有效开展网站推广活动。网站推广决定着企业网站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然而目前郑州市中小企业在网站推广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一些中小企业没有网站推广的意识,企业网站做好后没有采取有效的推广手段,使得用户和潜在用户无法了解到该企业的网站,长期以来网站的访问量较低,网站的信息传播受限;(2)部分中小企业有网站推广的意识但不懂推广技术,企业网站建成后就向某些网络公司购买推广服务,企业为那些原本不需要花钱或花很少钱就可采用的推广手段支付了高额的费用,使企业蒙受了损失;(3)企业的网站推广手段单一、效果欠佳。 (四)忽视已建网站的升级问题。只有60%左右的中小企业能够根据技术的进步和经营水平的提高经常升级自身网站,另有40%的中小企业很少升级自身网站。其中有30%的中小企业认为没有必要升级网站;而有30%的企业是因为升级还需要再花费费用,40%的企业是因为自己不会升级或后台使用不方便。由于不升级网站,很多新的技术企业无法采用,营销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五)缺乏有效的网络营销绩效评价。目前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的绩效缺乏有效的评价,不清楚该测量哪些指标,这些指标代表什么意义,又该如何测量。有些开展BtoC的中小企业只把网上销售额作为评价网络营销效果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其它指标;有些企业测量了很多指标,但缺少有效的评价手段,使得评价结果不符合客观实际。 (六)缺少网络营销专门人才。目前郑州市90%的中小企业缺少网络营销专门人才。当前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工作主要有以下两种人才:一是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但缺乏营销理念和管理者的思维,网站技术含量很高但脱离了营销的本质;二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具备营销理念,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非常欠缺,在网站推广和网站评价方面无能为力。 三、郑州市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对策 (一)更新营销观念,强化网络意识。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网络营销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潜力,要把网络营销纳入企业总体营销战略之中。要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入,吸引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不要把网站当成摆设,要把企业网站视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新平台,把网络营销视为提高营销水平、缩小与大企业差距的利器。 (二)充分发挥网络营销职能。企业产品和企业信息的只是网络营销最基本的职能,也是最低层次的职能,中小企业应该把网站看作为企业在服务方面、市场调研方面、客户关系方面缩小与大企业差距的重要渠道,应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职能,如:(1)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论坛和e-mail等工具开展个性化的、及时准确的客户服务,并及时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或意见;(2)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利用网站和e-mail定期的对客户需求和满意度进行网上调研,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情况,为企业经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3)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公务员之家 (三)采取合理有效的网站推广策略。搜索引擎是上网用户寻找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企业应该做好搜索引擎营销,使企业网站的信息很容易被用户搜到,从而使用户熟悉、了解、喜欢企业的网站,将用户发展成为企业网站的忠实用户。所以,企业要做好以下几点:(1)搜索引擎优化。针对企业网页中的TITLE、META、ALT等关键部分进行精心优化,并且制作企业网站的sitemap,增加企业网页被搜索引擎抓取并在搜索结果排名靠前的机会;(2)向搜索引擎提交网站。向搜索引擎的索引库和编辑员提交网站地址会使企业更显主动,网站推广的效果也更快;(3)购买关键词广告。关键词广告是需要向搜索引擎付费的,但效果最直接。企业应对关键词的选择和点击费的设定以及其后对关键词和点击费的调整进行精确的分析,保证推广效果。企业还可采用其它免费网站推广手段,如:交换链接、病毒性营销等,与搜索引擎营销配合使用,从而达到理想的网站推广效果。 (四)重视企业网站升级。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是网络时代的三大技术,这三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很快就会被运用到网站建设和网站运营中。中小企业应该抛弃网站建完就一劳永逸的观念,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升级企业网站,以此为平台给用户提供稳定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服务。 (五)建立有效的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按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设计一个完整的、易于中小企业测评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评价5个方面的绩效:网站推广绩效、网站设计绩效、网站内容绩效、网站服务绩效、营销绩效等。 (六)引进和培养网络营销专门人才。郑州市中小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引进或培养网络营销人才的投入,只有拥有了既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具有营销理念的专门的网络营销人才,企业的网站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论 郑州市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使得其在开展网络营销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功能的发挥。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上述对策,那么网络营销一定会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企业营销能力,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作为第五大媒体的国际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各国广泛、迅速地发展和普及,信息化的浪潮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促使传统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厂商在互联网上实施新的服务方式,网络广告因此成为促使消费者接受新的服务方式的有效手段。与传统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具有众多的优越性,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而仍然有一些不可忽视又难以逾越的障碍。 关键词:网络营销,网络广告,互联网 网络广告一般是指在Internet上、传播的广告,它是Internet问世以来广告业务在计算机领域的新的拓展,也是Internet作为营销媒体最先被开发的营销技术。网络营销管理系统正是在最初的网络广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Internet在美国问世之后,就引起了嗅觉灵敏的广告人的注意,自1999年10月14日,Wired杂志在其网络版首次网上广告以来,Internet就以其鲜明的特点成为广告媒体的新宠,成为与传统广告四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齐名的第五大媒体。面对蓬勃发展的“新经济”或“网络经济”,网络广告未来的发展空间远比传统媒体要大。如何开发网络资源,发展网络广告,充分挖掘其中的商业机会,这不仅是网络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而且对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广告的特点 1.网络广告的互动性。与传统广告媒体相比,互动性是网络广告最显著的优势。首先,网络广告可实现多种交流功能:消费者除了可以自由地查询信息外,还可以通过E-mail向该公司进一步咨询、订货,从而在单一媒体上实现了整个购买过程,这一点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次,网络广告趣味性强:网络广告的内容完全控制在浏览者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按动屏幕上的按钮,连接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浏览者成了广告的“主宰”,这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一个主要原因。最后,网络广告提高了目标顾客的选择性:与传统广告不同,网络广告的启动,需要目标群体的主动搜寻和连接,属于“软件广告”。而主动搜寻本公司广告的消费者往往带有更多的目的性,提高了广告的促销作用。 .消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传统的大众媒介,包括报纸、电视等,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传播,要想把国内刊播的广告在国外,则涉及到经过政府批准,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广告人,洽谈并购买当地媒体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同时,广告刊播时间受购买时段或刊期限制,目标群体容易错过,并且广告信息难以保留,广告主不是不频繁地刊播广告以保证本公司的广告不被消费者遗忘。而网络则是以自由方式扩张的网状媒体,连通全球,只要目标群体的计算机连接到因特网上,公司的广告信息就可以到达,从而避免了当地政府、广告商和当地媒体等问题。同时,网上广告信息存储在广告主的服务器中,消费者可在一定时期内的任何时间里随时查询,广告主无须再为广告排期问题大伤脑筋。 与电话、电传之类的个体媒介相比,网络广告的沟通双方无须同时在通道两端固定的时间、空间出现,在时间上更自由。同时,由于个人的通信地址不是与某台计算机连接,而是与一个密码相连的网络使用权,可在任何一台联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上使用,相当于一个随手携带的邮箱,不受地点的限制。 .网络广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传统广告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其中广告媒体费用要占到总费用的近80%,他们空间有限且价格昂贵,不论购买空间多大,均按宣传的成本和时间计费,空间越大,广告篇幅越大,收费就越高。而网络广告的平均费仅为传统媒体的3%,并可以进行全球性传播。因此网络广告在价格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4.网络广告效果的可测评性。运用传统媒体广告的营销效果是比较难以测试、评估的,我们无法准确测算有多少人接收到所的广告信息,更不可能统计出有多少人受广告的影响而做出购买决策,网络广告则可以通过受众回的E-mail直接了解到受众的反应,还可以通过设置服务器端的Log访问记录软件随时获得本网址的访问人数、访问过程、浏览的主要信息等记录,以随时监测广告投放的有效程度,从而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5.网络广告的目标性、针对性强。传统广告的受众为大众人群,由于缺少目标性,只适合品牌的推广,而网络广告受众则具有高针对性。一份调查表明,网民年龄20~30岁之间的为75%,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占70%,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85%,从这些数据看,网民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极富购买潜力的群体。网络广告的受众基础好,可以根据这部分群体的特点,针对性高的广告如IT、通信等,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网络广告的局限 1.网络广告与生俱来的优势在于网络本身,但正是网络广告的载体局限了网络广告自身的发展。笔记本电脑昂贵的价格使得大多数人难以问津,普通电脑不菲的价格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这使得我国人均电脑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拥有电脑但未上网的用户又占大多数。我国互联网现有用户2000多万,虽然绝对数目不小,但仅相当于我国人口总数的1.5%,这意味着实际能看到网络广告的人数还很小,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铺天盖地的影响相比,实在是势不均力不敌。不便携带的电脑与报纸、杂志相比,也有很大的劣势。很难想象一个坐在公共汽车上,不是看报纸、杂志上的广告或者大街上的路牌广告,而是打开电脑浏览屏幕上的互动广告,这些不利条件自然极大地影响了客户做网络广告的积极性。 2.网络广告的范围较狭窄。现在,我国网络广告的主要客户是IT行业、通信行业及一些国际知名的消费品品牌公司,且占绝大多数是外资和合资企业,如英特尔、IBM、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这些企业在网络上做广告的目的,并不是期望马上能够从网络广告中获取很多利润,而是瞄准了中国最有消费实力的群体,以期将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而国内的企业,甚至是国外知名大型企业都很少涉足网络广告,他们仍然把广告经费投放到其他媒体。 3.网络广告监管困难,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发展盲目。有些网站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有些网站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广告;有些特殊的广告未经有关部门审查等等。由于网络广告的形式太多,对于网络广告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即使设立专门机构也难以监管,并且目前我国的广告法规主要是针对大众传媒和户外广告而制定,网络广告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使得现在的网络广告无证经营、收费标准各行其是现象非常突出,各网站由于没有专业认证机构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与检测,自报访问量,作假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网络广告发展的无序和混乱状态。 4.网络广告创意水平普遍不高。全球互联网广告点击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我国国内1998年普通创意的广告点击率一般在2%~3%,而进入1999年,这种效果已难得一见,点击率低于1%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网络广告创意水平不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上网者在一个网络广告版面上所花的耐性和注意力不会超过5秒,为了在这短短5秒之内吸引目标消费者,广告创意人员绞尽脑汁。有些网络广告设计人员甚至设计出了“恶作剧式广告”(TrickBanner)。虽然大多数恶作剧式广告点选率都极高,超过10%,甚至高达20%~30%,但大多数访问者点击后的反应是难以容忍上当受骗之惑,对媒体和广告主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可见,网上专业广告设计人才的缺乏,广告缺乏创意是网络广告发展的瓶颈。 三、开展网络广告的对策建议 1.加强网络人力资源的建设与培养。传统企业对网络优势还认识不足,我们有必要通过推进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充分认识到网络优势所在,积极利用网络这一商务平台。国家应该鼓励教育部门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经济、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开设电子商务选修课程,甚至可以考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改善政策与法律环境,加大网络广告监管力度。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可以借鉴。1998年5月14日,几经修改的Internet免税法案在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以41票对0票的优势通过,为美国本土企业铺平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美国的第三方认证系统的第三方服务软件除了可以监测到浏览率外,还可监测到违反国家规定的一些广告,如烟草、色情或暴力等。在我国,网络广告的管理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我国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法律与法规及各种标准正在加紧制定当中。但还不够,因为网络广告监管工作的执行不能光靠政府部门,还需要政府、网络广告商和网站经营者的共同参与与积极配合。 3.加快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努力拓宽网络广告的范围。我们要在扩建、完善现有以光缆为主体的基础传输网和推进基本电信普遍服务的同时,大力开发和利用当代最新通信与信息技术成果,加速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大容量、安全可靠的新一代公共信息网。一旦宽带技术在我国得以普及应用,制约网络发展的技术障碍得以消除,电子商务和网络广告的发展则将是不可估量的,网络广告的范围也将会由目前的IT、通信、汽车、酒店、地产等少数行业拓展到全社会的全体行业。 总之,网络广告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除了具备政府、法律以及技术等外部支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广告整合营销体系,能够提供丰富的咨询———企业形象———产品———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网络活动和策划,产品、市场网络调查。网络广告未来的发展空间远比传统媒体要大,但是,在其局限性同样很明显的现在,对于网络广告的发展尚不能盲目乐观。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营销环境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为此,我国企业必须转变旧的营销观念,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实施品牌营销策略、服务营销策略、绿色营销策略、形象营销策略和网络营销策略,不断学习国外企业营销管理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营销策略 【本文来源】:《经济师》2004年第1期 【本文作者】:金彦龙 一、我国企业必须实现营销理念的创新 1.由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随着市场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互联网联结着国内外市场,世界统一市场将会全面形成。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不仅仅是国内同行,而是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跨国公司,许多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早已把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范围内,以一种全球营销观念来指导公司的营销活动。我国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营销观,将视野由全国扩大到全球范围内,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营销战略”。 2.由规模营销观念转向个性化营销观念。过去的规模营销方式即厂家以单一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但目前这种无差异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与日俱增的多目标、多层次需求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营销,即市场细分达到最小限度———“一对一营销”,针对每个消费者与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来实现高度的顾客满意。企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根据个别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设计和生产个别种类、型号、规格和性能的产品以满足个别消费者,才能拥有市场,谁能首先尽快采取“一对一”个性化营销策略,谁就能捷足先登世界市场。 3.从交易营销观念转向客户关系营销观念。传统经济的营销注重的是有利可图的直接交易,着眼于经营业绩与股东利益的高低;而新经济的营销则更强调重视客户的终身价值以及股东利益,强调通过较高的顾客满意度与客户保持率来维护与客户的长期紧密关系。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向顾客提供“超值服务”,从而提高企业信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从单向营销观念转向互动式营销观念。传统的市场营销是单向的,厂家通过媒体、广告、展览、产品目录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消费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营销者和消费者互动交流的机会。企业和营销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这一特点,推动互动市场营销,从而使营销者从产品构思、设计开始,直至生产、服务的全过程都体现以消费者为中心,使消费者也投入这一过程,这样,不仅符合消费者的需要,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树立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和智力的知识营销观念。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消费者日益注重商品与服务中蕴涵的文化因素,同时要求商家与顾客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建立稳固的高层次战略性的营销关系,从而使顾客成为产品的忠实消费者。 6.树立竞争优势理念。传统的营销活动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上,因而容易忽视竞争对手。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仅仅满足顾客的需要和向顾客提供超值的服务是不够的,企业必须使自己强于竞争对手,必须注重研究企业和顾客及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善于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应树立全新竞争观念。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独具特色的、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的核心能力的创造,它体现在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之中。这种竞争优势是具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水平的“和谐组合”的综合优势,而不只是单纯地包括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管理优势、营销优势等某一个单一的方面,这一竞争优势更多地依赖于具有学习知识能力的人的创造性。 二、我国企业必须实现营销策略的创新 1.实施品牌营销策略。知识经济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和广告战不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最佳途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打造自身的品牌,通过强势品牌取胜。首先,要设计好品牌名称。品牌名称设计得好,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容易打开市场销路,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要保证品牌质量。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创立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作后盾,今天的名牌产品明天可能沦落为一般产品,甚至从市场上消失。因此,高品质是强势品牌的基础,也是品牌组合营销策略的第一要素。国际上的著名公司无一不是以其过硬的高质量称雄国际市场的。企业必须注重核心技术的创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产品与管理技术,才能使产品质量维持在高水平上,才能够保证企业战胜竞争对手,使产品品牌最终成为强势品牌。 2.实施服务营销策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商品,不只是追求一种实物性的满足,更是追求这些实物所包含的精神或文化。因此,21世纪的营销,应在优质产品的基础上,着眼优质服务,这是企业取胜的关键。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可采取以下做法:①实施CS战略,即顾客满意战略。其宗旨是把顾客需求作为公司开发产品的源头,在产品价格、分销、促销以及售后服务系统等方面以顾客为核心,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感到满意。21世纪的营销不仅要以优质的服务争取到直接顾客的称赞,而且要通过服务赢得“顾客的顾客”,依靠满意的服务质量影响更多的潜在顾客。实施CS战略,关键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来设计公司的所有活动:第一,要站在顾客的立场去研究和设计产品,在技术创新阶段就尽可能融入顾客的因素,事先把顾客不满意的产品剔除,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第二,不断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最大限度使顾客感到安全、放心和方便;第三,要十分重视顾客的意见,让用户参与决策;第四,把自己的顾客作为资源管理起来;第五,强化管理,提高内部服务质量。②树立超值服务理念,实施服务营销战略。超值服务就是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向消费者提供超越其心理期待的、超越常规的全方位的服务。超值服务是贯穿科研、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也就是说要“以顾客为导向”,向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最满意的服务。超值服务是由售前、售中和售后超值服务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服务体系。售前超值服务就是要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做好售前培训、售前调研、售前准备和售前接触四大环节的工作。售中超值服务就是服务人员与客户或用户进行交际、沟通和洽谈的过程,主要包括操作规范、语言规范和姿势规范。售后超值服务主要实行一系列服务,如服务制度、用户沟通制度、员工服务规范、事前培训制度和奖励制度来实现。 3.实施持续营销策略。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人们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因此,纷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经济下,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环保形势,制定新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这样,不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利,而且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首先,应建立绿色营销信息系统。企业应搜索绿色信息,包括绿色技术信息、绿色消费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文化信息、绿色产品占有率、绿色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信息获得后应进行评估,以辨别信息的价值,然后将信息传递到合适的决策人员。其次,应制定绿色产品及服务战略。企业在制定绿色产品及服务战略时,应考虑绿色产品的种类、质量、产品设计、品牌名称、包装、保修、退货和服务等。企业可通过推行绿色产品设计,实行绿色包装与绿色标志,实现绿色产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第三,企业在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时,应该考虑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绿色成本,以及绿色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的绿色收益且能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因而乐于接受价格偏高,但对环境有益、对健康有益的绿色产品。同时企业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可以考虑在信用条件、付款期限上给予顾客一定的优惠条件。第四,选择绿色分销渠道,开展绿色促销活动。企业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销售自己的绿色产品,以建立企业绿色产品的知名度,树立企业绿色产品品牌。 4.实施形象营销策略。知识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选择性明显增强,企业形象在消费者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塑造个性化的企业形象,维护优良的企业形象,已成为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企业要追求综合利润的最大化,必须实施形象营销策略。企业形象的全面塑造,第一,要以产品形象为内涵,以企业形象为基础,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定位,不断开发新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企业形象塑造有重大影响。企业应对各营销组合要素的投资比例先后次序做出适当安排,对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和不同目标顾客,应有不同的营销策略。第二,要以服务形象为契机,通过独特的服务战略决策,使企业及产品的身价倍增,同时改善营销手段,增加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内涵。第三,要以广告形象为工具,把企业形象的系统性、本质性、物质性及优势等特征有效地展示给公众,以争取良好的市场地位。第四,要以公共关系策略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核心,为塑造企业形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有效的传播沟通技巧,构建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气氛、最佳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沟通与消费者的情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5.实施网络营销策略。知识经济下,网络营销要求企业把考虑顾客需求和企业利润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因而,企业应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实施网络营销策略。首先,不急于制定产品策略,而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网络化时代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只有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消费者才会满意,才会重复购买企业的产品,才会渐渐建立忠诚购买的信念,才会使企业和顾客间的关系牢不可破。企业应先利用互联网了解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以及自己的特殊要求,然后,根据这些不同的要求为顾客单独设计,量身定制,才能真正使顾客满意。其次,暂时把定价策略放到一边,研究消费者为满足其需求所要付出的成本。到了网络时代,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制定价格时,甚至在产品制造之前就要考虑顾客为购买产品愿意付出的成本。以顾客支付的成本作为出发点,确定相应的生产成本和商业成本。按照这种成本开发出来的产品和制订出来的产品价格,其市场风险最小。因而,网络营销下的定价模式不是成本定价模式而是满足需求定价的模式:消费者需求产品功能生产与商业成本市场可以接受的性能价格比。第三,抛开促销策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传统的促销策略的精髓是通过劝诱消费者、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促销手段的功能性明显。在网络时代,企业只有真正“网”住网上冲浪者,才能让其最终成为企业的顾客,而一旦冲浪者相信企业,他将会长久地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这种忠诚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竞争的冲击。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就成为网络营销的核心。 面对营销环境的诸多新变化,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针对具体的环境变化,制定新的营销策略。把握市场,抓住顾客,才能以强大的竞争优势占领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尤其在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方面。然而其市场营销的推进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营销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必要性,并就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企业经营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提供较先进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就业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在以大规模生产为特点的传统经济时代,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大企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会逐渐减弱,而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提高。有关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约为15余万家,承担着国内65%的专利发明、75%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开发任务,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等方面中小科技企业已成为一种重要力量。我国现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时期,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弱,亟待通过长期稳定的发展,形成对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部分,带动高科技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及经营特点入手,分析其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以寻求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市场问题的方法。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各国使用不同的名称。在美国称之为“技术密集型新生企业”(New Technology-Based Firm)。在日本,把研发费用高于销售额3% 以上的中小企业称之为“风险企业”(Venture Business)。在韩国也把研发费用占销售额一定比例以上(对不同行业规定了不同的比例,一般在5%~6%之间)的企业、生产创意型产品的企业和以技术开发为主业的企业统称为“风险企业”。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条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由科技人员创办,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目前我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的主要依据有:《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这些规定和办法主要是从科技人员比重、R D经费比重、高科技产品比重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界定,即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在30%以上;R D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在10%以上;R D经费占总收入的比重大于3%;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总和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大于50%。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尽管称谓各有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内涵,如小规模资金、技术密集型、高成长和高风险为共同特点。但笔者想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市场视角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产品销售目标与技术服务对象目标很明确,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区域,而很多时候这个目标区域专业性很强,进入这个区域具有专业明确、技术排他以及需要开拓等特点。企业的产品一旦进入了市场,都会保持一个相对的稳定期,利润来源比较稳定。但是在市场开拓上,中小企业要与大企业或者成熟企业竞争,通常都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取胜,也就是在现有技术的提高上作文章,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需要特定客户有一个理解认识并最终接受的过程。很多初创型企业就是解决不好新产品开拓问题,而出现了掌握先进技术而得不到快速发展的问题。 (二)产品或服务的高科技化 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业务范围上看,主要是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需要技术的支持,有较高科技含量。例如:移动传真机具有携带方便,移动性强的特点,它技术稳定可靠、体积小巧,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移动办公商务旅行、公安侦破、消防救灾、抢险救援、新闻采访等行业和部门。由于该产品的体积变化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就需要有更加高端的技术作为支持,否则产品价值就无法实现。高科技化也带来了产品生命周期变短,新技术出现频率快,如IT领域的“莫尔定律”就是最好的说明。 (三)市场的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传统中小企业相比,由于技术领先、知识产权保护、特许经营等因素,企业有明显的市场优势,这就为企业快速发展、超常速成长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在技术、市场、财务、管理、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企业经营的高风险性。 (四)高回报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它的附加价值大,经济效益好。 (五)创新管理 由于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的核心是脑力劳动密集型的研发活动和信息加工业务,其产出和创新过程有相当不确定性,所以,科技型企业的内部管理弹性很大,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绩效评价、激励制度等与传统企业有很大不同。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鉴于上述的经营的特点,而企业领导层通常有较高的本专业素质,但缺乏一定的经营能力和经验。企业初创时期,在将专有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产品的市场面较窄、市场销售能力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不易迅速形成大规模的生产销售能力,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笔者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是非常必要的。网络营销利用了网络手段与技术,面向特殊的网上市场环境,可以使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价值交换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率。网络营销的实质是客户需求管理,利用Internet对交换前、交换中、交换各环节,跟踪并满足客户需求。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积极开展网络营销,能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定位、明确竞争优势、降低运作成本、实现即时服务和全程服务等。 (一)网络营销能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定位更加明晰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领域是提供高科技产品或技术开发、咨询等服务,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体现在关注知识、技术和信息等几个方面。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对象可能表现为个体的消费者,也有可能是组织,无论什么类型的市场,其行为特征中一般都会表现出对网络的积极响应。即他们会经常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顾客中相当一部分是网络用户,这就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十分必要,也是其必然的营销战略选择。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营销网站及其它形式,进行市场需求分析与调研、展示企业产品或服务、创建并维护企业形象等。从而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顾客和网络用户心目中的独特形象和位置,实现企业差异化定位。 (二)网络营销能使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全程营销的目标 不论是传统营销管理强调的4Ps组合,还是现代营销管理所追求的4Cs,都需要遵循一个前提,这就是企业必须实行全程营销,即应该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开始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过程营销的实现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理想销售的必由之路。但要真正实现全程营销的思想,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则需付出高昂的成本。这使得原本资金和资源相形见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力承担。因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要达到这一目标很难。但在网络环境中,这种状况将会有较大的改观,企业可以通过E-mail、BBS、在线商店等方式,以极低成本在营销的全过程中对顾客进行全过程的调查,与他们进行在线或离线交流。正是有了这种良好的沟通方式,使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可能。利用网络,顾客可参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从而获得真正喜爱的、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和服务。这种良好的双向互动性从根本上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它能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决策有的放矢。 (三)网络营销能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际国内市场 互联网上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市场,网络营销能大大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进入市场的初始成本,消除了企业竞争的无形壁垒。企业无需庞大的商业体系,无需巨大的广告费用和销售人员,就可以加入到全球国际大市场中参与市场竞争,接触这个市场中广大的客户,这样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新的市场机会。网上客户关心的不是企业的规模大小,而是该企业给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只要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力,企业都可以通过其网站使世界各个角落的买家了解其产品,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买主。位于广东省偏远山区的长荣竹木公司,通过自建网站开拓国际市场,其竹木工艺制品几乎全部出口,其中有 2 家法国客户每年从该公司进口大量竹木制品,通过网络保持了7年的贸易关系,但至今买卖双方却从未见过面。由此可见,如果该企业有绝对的优势,无论企业大小,客户都会选择其产品或服务。 (四)网络营销能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优势 从总体上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政企关系明确、优胜劣汰机制明显,由于规模比较小,对客户的凝聚力和对客户的关注力要比大企业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在内部沟通和运作上都比较透明,决策机制灵活,没有大企业那么多官僚气息,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快,市场适应能力强,创新机制好,创新效率高等。网络营销则更能把这种优势进一步发挥,首先,网络营销能扬长避短,为顾客提供长期的个性化的服务,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其次,网络营销能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价格、产量和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再次,网络营销是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良好手段,使得中小企业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最后,网络营销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交互的市场调研与顾客服务平台。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营销战略和企业目标,合理的进行网络营销策略选择: (一)网络定制营销策略 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往往不具备现成的标准化产品。其最大的市场是接受客户的委托,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其最终的产品往往是面向广大的生产制造企业,只有少数是面向最终的消费者,并且其产品往往是非标准化的,但产品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科技型企业的这一特点,也正是其创新开发的优势。完全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完成生产,根据市场营销理论,这可以看作是企业划分细分市场的极端化,即将每个用户个体看作为一个细分的市场,实际上是让用户参与了完全符合自已需要的产品的制造过程。因此制定营销战略可以说是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具体化表现,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方式。对一些较为成熟的技术或产品,也可以在销售条件方面进行非标准化的定制营销,让用户在付款方式、技术服务、培训计划等营销组合中进行选择。 (二)网络客户服务营销策略 网络客户服务是指通过在线使用各种网络工具与客户建立一对一的关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随着经济的转型,从工业经济转向网络经济,服务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服务也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竞争和盈利的手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客户服务是企业围绕客户满意需求提供的功效礼仪,其本质是让客户满意,客户是否满意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也是唯一标准。网络客户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产品或服务信息、需要企业帮助解决的问题、了解全过程信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客户服务可以利用网络服务工具FAQ向客户提供有关产品、公司情况等信息;运用E-mail、E-talking等工具与客户进行互动交流;通过BBS、Newsgroup等收集客户的需求信息。科技型中小企业展开网络客户服务,减少了服务的不确定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性、提高了服务的层次、增强了服务的主动性、降低了企业的服务成本和客户的成本,从而优化了企业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 (三)网络关系营销策略 关系营销是指企业与客户、企业员工、供应商等建立一种长期、信任、互惠的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以及适当的价格,从而与客户建立和保持一种长期的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争取最初的客户和创造交易是很重要的,但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关系更重要。关系营销不同于交易营销,首先,交易营销关注一次性交易,而关系营销关注如何保持客户;其次,交易营销较少强调客户服务,而关系营销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并通过客户服务来提高满意度,培育客户忠诚;再次,交易营销只有少量承诺,而关系营销则有充分承诺;最后,交易营销不注重与客户长期联系,而关系营销的核心就在于发展与客户的长期、稳定的关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营销应该是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可以促进关系营销。互联网是一种有效的双向沟通工具,使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相关组织实现低成本的沟通和交流,是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的有效保障,也是企业与供应商、合作者、科研机构及政府等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途径。 (四)网络整合营销策略 整合营销是指营销组织在营销目标指导和营销环境约束下,将营销理念、战略、策略和组织能够系统化动态组合,通过有机统一整体的营销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营销方式。整合营销是一种营销观念的创新,并以综合价值分析为判定基础,也是一种复杂的深层次的系统营销,网络营销本身就是整合营销。互联网在市场营销中,可以将4Ps(产品/服务、价格、分销、促销)结合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络传统的4Ps 营销组合可以更好地与以客户为中心的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相结合。 总之,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有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开拓市场、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而在进行网络营销时,也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及服务对象等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策略。 作者简介:彭光辉(1970-),湖北武汉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对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实施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在对其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完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策略,进而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 关键词:全球化;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策略 1.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竞争,为中小贸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而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通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科技实施网络营销成为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具有重要的必然性,传统营销策略难以适应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结果、是中小贸易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应用现代科技信息的重要选择。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对现代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较低、缺乏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缺乏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其网络营销的有效性,全面提升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全球竞争优势。 2.全球化下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2.1 传统营销策略难以适应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都是针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采取传统的营销策略,其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较差,且难以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展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及行为的分析不足,其市场占有率提升能力较差。忽视对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使得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受到诸多层面的阻碍。而网络营销通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科技,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施新型的营销策略,可以最大程度上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2.2 是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整体规模较小,发展实力有限,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受到大型企业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而互联网营销可以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发展过程中提升对市场变动的分析和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由被动转向主动,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充分借助自身的发展优势顺应全球市场的变动,对目标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降低营销成本并提升营销效果。因此,实施网络营销成为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性选择。 2.3 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结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要求和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要求中小贸易企业着眼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变革其营销策略。受到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化发展浪潮的影响,中小贸易企业必须要全面审视其传统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以自身发展为基础,不断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科技,全面优化营销策略,更快地渗透到全球市场中,以充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相关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结果。 2.4 是中小贸易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应用现代科技信息的重要选择 转变发展理念是中小贸易企业在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发展的重要区别之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中小贸易企业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维弊端不断显现,受到现代科技信息的冲击,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积极采取和实施网络营销成为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转变发展理念的重要突破口,有助于其在各项发展战略过程中更好地顺应全球市场的变动。同时,这也是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重要结果,是目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选择。 3.全球化下中小Q易企业网络营销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 从目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来看,缺乏基本的理念与认识。其一,中小贸易企业的管理者整体素质较低,其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在现实工作中过于强调生产工作,受到传统营销思维的影响,其对网络营销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其重视程度较低,因此限制了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其二,大部分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处于被动地位,主要是被动地接收订单进行定向生产,而难以主动对市场进行开发和拓展,因此使得中小贸易企业没有动力转变营销理念,也不注重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网络营销的相关理念和方法,现有的营销策略难以满足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需求。 3.2 对现代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较低 随着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营销策略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甚至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在现有的网络营销中,中小贸易企业还缺乏对现代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难以借助互联网信息对市场发展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在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方面缺乏大数据的支持,而主要依赖于主观的判断,使其现有网络营销难以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科技所具有的优势。同时,很多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员推销等方式,使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市场推广进程显得十分缓慢,难以借助互联网+等实现线上营销,因此降低了其网络营销的有效性。 3.3 缺乏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如果单纯依赖自身的力量则难以提升其整体效果。当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还缺乏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一方面,很多中小贸易企业在拓展全球市场的过程中竞争态势过于激化,相互之间的合作力度较小,难以在网络营销方面形成合力,进而使其网络营销的整体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贸易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还缺乏与专业化的网络信息公司合作,因此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使其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困难。 3.4 缺乏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 与传统营销模式不同,网络营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对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较高。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其一,大部分中小贸易企业不注重对现有营销人才的培养,其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对网络营销相关技能和方法的账务不足,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推动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实施,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缺乏人才的保障。其二,由于中小贸易企业的利润水平较低,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其不愿意通过完善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等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外部的先进知识和技能难以流入中小贸易企业,因此限制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发展。 4.全球化下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 4.1 强化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 随着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对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其必须要全面强化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一方面,要对中小贸易企业管理者进行网络营销方面的培训和宣传,使其充分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促使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营销策略的实施,将其视为中小贸易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其营销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网络营销策略,根据中小贸易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对其进行该机和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可以通过先进的理念和认识来有效提升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有效性。 4.2 强化对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 网络营销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科技的支撑,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网络科技对外贸企业的发展不断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要强化信息科技的应用。其一,要摒弃传统的营销方法和手段,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市场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效预测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动,在此基础上指导中小贸易企业实施更为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提升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其二,要根据全球市场的变动和科技信息的发展创新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方法,定期对其网络营销策略进行审视,以科技信息的发展未导向,不断优化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提升网络科技对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其网络营销的效率,为其奠定技术层面的保障。 4.3 加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贸易企业要想借助网络营销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一方面,要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网络营销联盟,提升规模效益,全面降低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发展过程中网络营销的成本,提升其网络营销的效益,提升在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对各项信息的共享能力,进一步拓展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中的市场空间,为其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全面促进中小贸易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网络科技信息类企业的合作力度,使其为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网络营销策略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降低其网络营销的成本,通过签订相互合作的协议等措施形成与信息科技企业之间的共赢式发展。 4.4 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 如前所述,中小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网络营销需要具有专业化的人才作为保障,因此必须要不断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营销人员进行关于网络营销方面的培训,使其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充分掌握网络营销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网络营销的实践能力,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提供专业化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重视人才的推动,通过完善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比如完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从外部引进先进的网络营销人才,使其在中小贸易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担任要职,为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奠定强有力的人才库。 总结 全面完善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是提升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关键举措。从目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营销的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强化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强化对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全面拓展中小贸易企业的全球市场空间,更好地发挥中小贸易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生鲜电商时代“潘苹果”品牌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 从2012年生鲜电商时代开始,潘苹果品牌的诞生已经不是偶然。从该品牌的网络营销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网络营销策略建议,并对品牌发展给出了具体的规划。 [关键词] 生鲜电商;网络营销;潘苹果 一、引言 (一)生鲜电商时代这片蓝海:电子商务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在电商网络上销售生鲜,曾经是人们认为不太容易实现的难题,先进也很快等待卖家和物流共同发展,如今已经从一片蓝海开始出现竞争,大有变成红海的势头。 在2012年之前的电商论调中,人们认为生鲜食物由于受到储运的限制,损耗和库存比较难控制,食品安全和标准仍然是无法信任的难题,所以没有更多的人涉足这片市场。2012年作为生鲜电商元年,市场出现了这样几大特点。 第一:用户网上购物已经熟悉并精通,习惯已经被培养,一号店的逛商超,糯米拉手团的餐饮娱乐,酒仙网的酒类电商,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任何东西都可以在网上满足需求,对于生鲜的购买已经不是悬念。第二:物流业的发展今非昔比,无论是速度还是储存保险方面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第三方冷链的实现与成熟,竞争导致物流价格的降低,这给生鲜电商提供了空间。第三:农业在我国是一个一直是小规模多环节的运作方式,联想进农业已经迈出第一步,食品安全保障的农产品是整个市场正在期待的产品。 在这种势头下,产品品牌化标准化才能更适应目前的生鲜市场,大佬做电商,大佬卖水果接踵而至,名人名果的故事也是这个时期特有的,依次出现的褚橙,柳桃,潘苹果,随之而来的任小米,都是名人与特色农产品相结合的结果。将后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生鲜电商领域,进入生鲜电商时代品牌的网络营销策划是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潘苹果品牌出现的过程:甘肃天水因四季分明被誉为“陇上江南”,这里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能生长出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糖分足的花牛苹果。果型为高桩五棱果,近似蛇果,比蛇果的果酸含量低,比蛇果的甜度要高,因此更为美味。因长期以国产蛇果的身份出现,市场中对花牛苹果的认可度不高,商超中也很少出现,本地的苹果依靠外贸出口小型果占一定的份额,为了推广本地苹果天水市政府和果农一起做了很多努力,从给送的苹果,08年奥运专供,开专营店,过苹果节等,政府也尝试去北上广进行展会推进。 最终确定走产业化品牌化的路子,天水于2010年10月成立了花牛产业集团,有29户果品营销企业、4户果品基地种植企业、5户果品加工服务企业、7个科研和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果品营销龙头企业。 品牌化的探索走到今天生鲜电商时代,2013年在花牛镇挂职的北大选调生马雍颖书记召集各方商议通过电子商务推进品 牌化运作,潘石屹作为苹果之乡的地产大亨也非常热心帮助家乡父老力推本地果品。于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沟通有了结果,2013年11月27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正式为家乡甘肃天水苹果的公益代言人,从此天水苹果将以“潘苹果”亮相各地。,潘石屹不但为家乡苹果无偿代言,还为天水花牛苹果集团免费提供了在银河SOHO的商铺,圣诞节的平安果已经是潘苹果主打。潘苹果定位为有机无公害的果品,花牛集团受赠商铺,集团在银河soho成立了运营部门,借助本来生活网通过媒体优势先推进售卖,建立了第一个品牌专业销售平台。潘总亲力亲为帮助苹果进入了卜蜂莲花超市,从此为苹果品牌打开了线上线下同步推广的新篇章。 二、潘苹果品牌网络营销的现状分析及网络营销战略选择 (一)潘苹果品牌网络营销现状SWOT分析 (二)潘苹果品牌的网络营销战略的选择 针对以上分析因为在网络营销层面该品牌有了机会但是做的有很多不足之处,内部的弱点妨碍着它利用这些外部机会。 确定OW策略为主要品牌战略,这一战略包括了构建全面系统的网络营销体系运营规划,其中重点策略包括了利用政府推介,做好同步网络媒体营销和事件网络营销推广策划,对已有平台进行优化营销提升并拓宽其他平台,对营销运营的人才进行培养储备,探索适合自身品牌的网络营销方案。 三、实施这一战略的具体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一)网络营销体系运规划 图1:潘苹果网络营销体系运营规划 (二)网络营销推广 网络营销推广的六个方面建议是从微博营销,网络口碑管理,媒体整合营销,新闻稿软文撰写,话题事件炒作展开。 从2013年10月的潘石屹代言开始,作为话题事件,自然的网络传播流量已经很明显,但是作为企业方和政府方仍然缺乏有准备的有策划的网络营销的推广。潘总免费代言并邀请了熟识名人,自己还拍摄了家乡的短片,推动了媒体效应,但是作为政府和企业应该一起将这一事件推向高潮。从微博传播的图文的版本的种类和本来生活进行宣传销售后的口碑营销可以看出,仍然需要专业并有预算有投入的持续推进。 应该就这一事件广泛调动媒体和报道,目前网络媒体的的角度和口径还是比较单一角度,没有将这一事件更丰富持续的通过更为透彻的宣传名人的思乡之情,显然邀请或专业撰写软文去挖掘名人情感等方面需要真正重视起来。线上媒体时代人们认为推广电商品牌是需要烧钱,但是个人口碑传播是四两拨千斤的办法。线下媒体也应有推动,2014年1月在离天水不远的宝鸡的商超中,笔者调查到售价在每斤12元的花牛苹果,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贵,也鲜有人购买,如果人们看到海报的说明呢,人们了解这个代言的故事呢,媒体整合时代不可忽视任何一篇文章和一段文字的。 (三)优化平台并拓宽渠道 1.集团建立最早的是花牛网实现功能化,该站定位在本地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应该发挥出该网站的资源集成和调动的作用做为集团内部和本地资源集成的果品信息平台。 2.合作平台深入丰富。第一个推出名人水果的本来生活网,这个团队以媒体资源运作为优势,最初的销售成功是他们销售了第一批全部的潘苹果的礼盒。但是这个平台也不能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而且通过媒体运作的渠道还是比较窄,该站今年也在天猫同步上线了天猫商城店,有了新的入口。对于这个熟悉的平台应该拓宽合作共同商议怎样在旺季推出更多的产品的类别来试水市场。除了本来生活之外也可以尝试在多个平台同步推进在顺丰优选、我买网、甫田网、沱沱工社、优菜网、多利农庄、正大天地、易果网、依谷网等多个电商平台的同步推进,但这需要标准化的运作模式和多方的谈判。 3.主站优化。是这里重点要强调的,2013年11月注册上线的,该站上线后,在网络品牌定位明确,界面和内容基本填充,但是该站在上线三个月的时间内没有更新太多的内容,目前百度评分是0,该站的销售记录几乎为0,如因此对此平台进行流量的引入和转化的优化。 图2:潘苹果主站在站长工具的评分 具体的网络营销优化主要是对搜索引擎优化的具体建议:包括根据品牌定位对目标客户进行行为分析,使得每个内容页更加适合用户使用,内容页使用的关键词可以选花牛苹果,潘苹果,天水苹果等,目前百度对“潘苹果”这个词的热度不够还做不到引流,充分说明在网络各个内容页上的密度不足。关键词的位置的安排应该更利于百度蜘蛛的抓取,与各大电商平台建立链接系统,集团在建立站点之处仍然未能全面考虑优化因素。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生鲜电商大潮中,优化已经是策划执行的主题。 4.自建网店和商城平台。自有平台对于果品的供应商而言仍然不能算是成熟的网络渠道,因为果品的季节性,在4月到10月期间几乎没有产品可以供应,所以需要再销售旺季将渠道最大打开,更多的开拓其他渠道,目前潘苹果的商城及网店销售仍然还在起步阶段。 除了行业网站中国林果信息网等批发类的站点必须及时之外,需要搭建第三方直销平台,自建直销平台进行广泛销售,在淘宝网的销售流量的引入是一个闭环,淘宝的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这里是生鲜发源的卖场,所以必须尽快在淘宝推出商城店铺,打造潘苹果品牌店铺。 图3:2011-2012生鲜水果在各类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变化 四、解决与品牌对应的其他问题 网络销售的口碑来自于产品,要使得生鲜电商变成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从种植标准化到供应链的效率控制都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 (一)注重反馈和信息的及时处理 进行网络营销,在网络上销售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进一步减小,网络树立的品牌人们对体验的反馈速度很快,一旦有问题就会出现蝴蝶效应,一损俱损因而需要建立信息搜集反馈的渠道,尤其是专业的售后渠道,因为如本来生活网第三方平台上的购买是单向无咨询的。所以如何知道客户怎样想这是网络品牌必须要面对的。 (二)培养招募适合本地化运作的人员 潘苹果的电商团队已经成立,但是目前的问题仍然是缺乏专业的团队,在电商运营和网络营销等方面缺少人员,招募和培养的工作应该是一个长久大计,生鲜电商赚钱需要规模化,在短时间内还是一个问号,所以如何长线的规划业务和团队组建是需要提前确定的。 总结:在生鲜电商时代做网络生鲜品牌,名人名果的模式会引发一时的讨论和关注,但更多的还是按照网络营销的思路去设计整个模式,建立一套从运营,营销到供应链的完整体系,农业是一个长线的产业,需要长久的规划,网络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在这里需要更多的创新和脚踏实地的面对竞争。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速卖通店铺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和经济贸易的大发展,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外贸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新营销概念的引入,网络营销慢慢代替了传统营销的观点。同时,网络营销具有较为强大的创新性,能实现很多传统营销模式不可的达到的效果,这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分析全球速卖通的概r和特点;第二部分以义乌臾亿贸易为例,分析目前中小型企业在外贸的网络营销平台上的现状及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根据企业目前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网络营销的发展空间很大,企业应该发展自身特色的网络营销模式。 【关键词】网络营销;速卖通;义乌臾亿贸易 0 引言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相关的国际性贸易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全球速卖通是阿里巴巴集团面向全球市场打造的网上交易平台。就像淘宝一样,把宝贝编辑成在线的信息,通过速卖通平台,将信息到海外。其发货流程与国内的相类似,通过国际快递,将商品运输到客户手上。为更多的中国中小型企业踏出国门的贸易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1 全球速卖通的现状分析 1.1 全球速卖通 速卖通全称是全球速卖通,它是阿里巴巴集团面向全球贸易市场建立的网上交易平台。全球速卖通平台于 2009 年 9 月 9 日正式上线,7年多的不断发展,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之一[1]。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型企业通过速卖通平台上将中国制造送出国门。全球贸易在不断的扩大,让全球的经济的到高效的发展。 就目前来说,遇到贸易纠纷速卖通更倾向与客户的利益。对于企业而言,信誉、好评率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来说好评率低于75%的店铺已经可以关门大吉。 1.2 全球速卖通店铺 1.2.1 注册店铺流程 首先进入全球速卖通,点击入住商户,写注册信息,设置密码、验证手机号码等然后再进行验证自己的注册名邮箱,接着再进行支付宝实名认证,绑定自己的支付宝登录自己的支付宝帐号,提交支付宝实名认证。最后需要进行手持身份证照片的认证上传填写完剩下的相关信息,提交审核。等待审核通过就完成开店。 1.2.2 店铺经营 速卖通平台上大多数是用国际旺旺进行文字信息的交流。信息的核心就在于准确性、真是性。交易的成功离不开交易双方对信息的合理把握。如果信息的真实性不能保障,那么势必也会影响其成功性[2]。 下载国际旺旺后,注册帐号然后点击认证,认证完就可以经营自己的速卖通店铺。 1.2.3 店铺运营 店铺要的就是要能畅销的商品,有好的产品以后就需要进行市场行情的分析,好不好做,能不能做,利润的多少都需要考虑。针对商品需要找出对应的关键词。物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一般企业会选择中国邮政发送货物。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线下EU宝以及平邮渠道发送货物,时效一般在10-20天内。 2 义乌臾亿贸易简述及网络营销问题分析 2.1 义乌臾亿贸易的简述 臾亿贸易成立于2009,主要经营的是饰品。包括耳环、耳钉、项链、手链、手环、戒指、钥匙扣等。公司目前共有15名员,设有仓储部,还有营销部、策划部、技术部。仓储负责的是日常的发货、入库、出库、仓库的商品管理,每月有一次盘点。策划部主要负责活动的策划工作,包括活动详细计划、海报设计、活动总结、各个部门任务分配等各方面,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技术部负责软件支持、摄影、上传图片、与策划部沟通等。 2.2 义乌臾亿贸易速卖通商城营销存在的问题 2.2.1 品牌缺失易发生产权问题 就目前而言,外贸出口的多数产品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有 5000 万余家,但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企业却为数不多,大部分企业都是进行代加工处理。据义乌市工商局统计,2012年义乌企业在速卖通等外贸商务平台开展外贸的企业达12.2余家,交易火热的企业超1万家[3]。在这么多的企业竞争下很容易发生商品纠纷的问题。所以现在的企业要虽然有众多商品,有自己知识产权却很少。当企业面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束手无策了。要保证企业产权的情况下又要防止盗用,就要企业产权能够的得到政府的车持和保护。 2.2.2 网络营销策略水平不高 目前企业对网络营销的模式和策略都缺乏系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种适合当今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和中国国情的网络营销模式和策略。大多数企业还是只能适用传统市场营销策略。企业不能体现网络营销的策略性,那么它的功能、成效就不尽人意[4]。然而很多企业要的网络营销策略都差不多,因此不完善的营销策略就会导致的客户对待每一家企业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没有新鲜感。企业在网络营销产品选择策略上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不是商家要出售什么给消费者,而是消费者在平台上买到什么。今后流行、畅消什么样的商品,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网络营销策略[5]。 2.2.3 信任问题 无论是网上交易还是传统商业活动,信任无疑是商业活动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网上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准确,跨地区等因素,造成很多交易不的成功。网上购买只能看到商品信息,无法体验到真实的商品,顾客的信任度会大大打了折扣,这也给网络营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企业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来维护好客户与企业的信任度,这对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庞大人力资源的投入。所以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通过自动回复来补充人力投入的不足。通过设置关键词来自动回复客户的问题,为客户提供需求信息,以此来来维护客户的忠诚度。但是有的时候没有办法做到客户的问题,必定会伤害到客户的交易热度,进而影响到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度。 3 义乌臾亿贸易速卖通商城营销问题对策和发展趋势研究 3.1 义乌臾亿贸易速卖通商城营销问题对策 3.1.1 研发自主品牌 企业首要的就是企业的实力,其次是品牌意识。树立好的企业品牌和品牌影响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要不断提升各方面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选取较为有效的营销模式,及时应市场的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品牌已然成为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这已经影响到一个企业要能否长久发展。所以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必须要把品牌建设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规划品牌推广,制定一套高效并且适应当前中国中小企业环境的方案来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6]。 3.1.2 B2C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营销策略的改进 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不断的上升,造就了一个比较乐观的发展环境。但是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势必会影响到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与其他企业差距就不断的扩大。因此这样的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外贸交易的稳定性、交易的范围会劣于其他企业[7]。 客户最想要产品信息中质量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正好义乌臾亿贸易也是一个比较注重产品质量的公司,加上现在着重于对供货商产品的检测,让客户能觉得这是一家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不管是公司的产品售前服务还是产品售后服务,都会让客户感觉满意。但是目前的大部分外贸企业对质量重视远远不够,企业本身的产品也很多。所以为了更好的有利于公司发展,实现质量的改进,义乌臾亿贸易决定采用外包加工的方式,所有的原材料、技术都由公司提供,只要将原材料给外包加工企业,派人进行质量把关。相信不久义乌臾亿贸易的产品质量会领先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 3.1.3 建立网上信任 义乌臾亿贸易的团队把握每天的交易信息,通过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与现有的客户建立起相对较好的信任度,实现共赢,促进贸易的正常化发展。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建立完备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及时处理客户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声誉。企业需要完善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使得网上交易中的信任问题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8]。 义乌臾亿贸易的中的专业团队把握每天数量有限的友好问候环节,对于忠诚的客户会经常发消息留言问候,并且推送新出的产品信息限制,通过图片、文字等丰富的内容的形式,使客户增加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和对产品的好感。 3.2 义乌臾亿贸易网络营销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网络营销也凭借其诸多优点正在逐渐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营销方式。而在中国,虽然选择“网络营销”的人很少,但仅仅在这选择了网络营销的少部分中,都有多半的公司、个人因为网络营销的所带来的强大魅力,得以暂露头角、赢得商机。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电子商务模式也在迅猛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商务在时间、地域上的限制,电子商务的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等特点为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9]。 义乌臾亿贸易本着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便捷的物流、健全的售后服务的原则,运用多种不同的网络营销方式发展公司,赢取更多的利益。这足以证明网络营销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和竞争优势。抓住了这次机遇,就会有质的飞跃。相信臾亿贸易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创造更大辉煌。 4 总结 目前来说,网络营销是二十一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营销模式。以互联网为核心,网络用户为中心,市场需求导向,利用各种网络去实现企业营销目的一系列行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未来的互联网应用必将成为主流。而外贸交易可以p松通过网络完成交易。销售本就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只要找对了好的模式并且实现起来足够方便,那么它就能创造价值。那么网络营销就可以为每一个用户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现在的互联网和网络营销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它们的发展在未来又将无限被放大。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淘宝网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发展,网络营销的优势已经突显,它拓展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可以将互联网作为一种网络营销手段,从信息管理角度使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从而不再受经济规模大小的制约。但是,由于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存在着网络营销意识不强、网络营销手段选择不当、网络营销策略水平不高等问题,使得网络营销的优势未能发挥出来。 【关键词】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 淘宝网 淘宝网在电子商务方面已经做的相当的成功,以阿里巴巴为根基的淘宝网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通过对中国交易市场的深刻了解,培养消费者的交易习惯,建立了成熟的C2C电子商务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也为无数的买家和卖家提供了在线交易的机会,为其他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借鉴。淘宝网的飞速发展,无疑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 1.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 媒体展现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展现形式,比以往的任何一种营销展示模式都丰富,可以是文字、声音、视频、等。成本相对非常低,网络营销的成本和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成本可以说是低廉了很多,可以让企业以最少的成本去投入到营销当中,节省资源!互联网的用户群体可以说是目前最大的活跃群体,并且涵盖了多个层面和深度,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离不开互联网。互动交互的多样性,网络营销突破了传统营销的单方宣传模式,可以允许用户直接参与进来。极大的丰富了用户的主管感受和体验性。网络营销最大的优势就是从不中断,任何时间只要你想都可以开展营销,用户任何时间都有机会参与到您的营销当中。目标用户群精准定位,网络营销中您可以结合自身的用户群制定更为精准的营销对象,让你的受众缩小到更为精准的群体。效果与数据的可监控性,可以有多种方式非常精准的了解到您的营销效果。周期快变更较易,网络营销的周期可以自由定制,并且可以更具市场反馈快速修正方案进行下一轮的营销行动。网络营销作为当前最为热门的营销模式已经占据了营销市场的半壁江山。尽快加入这个市场紧跟时代趋势才能站稳市场,稳步提升! 2.网络营销的方式 网络营销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用的有微博营销、SNS营销(社会性网络服务营销)、RSS营销(网络电子杂志营销)、网络软文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即时通讯营销、病毒式营销、BBS营销(论坛营销)、网络图片营销、博客营销、聊天群组营销、网络知识性营销、网络口碑营销、网络邮件营销、网络视频营销等等。 3.网络营销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 能够使企业及时地获取网络上的信息,研究并采用具有竞争优势的营销策略。互联网上的信息是透明开放且瞬息万变的,这种透明性使得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营销环境下,营销市场的竞争并不是开放透明的,相互竞争的企业亦或是客户想要知道某个企业的产品信息、价格信息等是非常难的。但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客户或者是企业的竞争对手只要是想了解就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者官方APP查到。 4.网络营销的社会环境 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淘宝网的发展,而淘宝网的快速发展又为大众创业提供了平台,这是突破传统的方式。网上开店创业简单易懂,而且花费低,省去了租赁店铺和雇佣员工的费用,所以很多人都开始投身于网购市场进行发展。但是随着各种各样的网络购物网站的出现,淘宝网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从而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在这种竞争的状态下由于网络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网络本身所具有一定的弊端,淘宝网也难免会不进入恶性竞争。 5.淘宝网的网络营销实践 5.1企业网站。在现在所有的流行的网络营销工具中,企业网站是最基本的一个,对企业来时也是最重要的。企业网站是其他许多网络营销方法的基础。淘宝网以其网站为交易平台,通过用企业网站来传递各种交易信息,并且能够灵活地向用户展示产品说明的文字、图片等。 5.2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不仅是个人交流工具,同时与企业经营活动关系密切,因此也成为行之有效的网络营销工具,在企业的网络营销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淘宝主要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在线市场调查、产品服务推广和在线顾客服务。在淘宝网站公布的联系方式中,电子邮件都是必填的一项,通过邮件进行顾客服务,不仅节约了顾客服务成本,在增进顾客关系、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增加顾客忠诚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5.3网络广告。淘宝网的广告可谓是随处可见,传统的杂志广告、报纸广告和电视广告淘宝都有运用。在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淘宝网的网络广告也是运用的极好的。通过网络广告,网上购物者可以快速的得知产品信息,或者是优惠促销活动。网络广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淘宝网的网络广告所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6.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消费在逐步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消费形式,淘宝网面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浪潮中,网络推广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对于提高企业网络销售适应能力,拓展营销空间都是特别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淘宝网网络营销策略相关方面的简要的分析,介绍了基于淘宝平台网络营销的方法,讨论了淘宝网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随着淘宝网的管理的优化和营销策略的调整,相信以后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营销。基于阐述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内涵与特征,对移动互联网营销形式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创新对策建议:加强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认知,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展个性化精准营销。 [关键词]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创新 一、引言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全民时代,据国内移动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的《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1],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在网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达到8.99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对其生活、工作的重要性,人们每时每刻都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包括社交、娱乐、旅游、学习、工作等。如此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成为了中小企业必争之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中小企业推广的重要渠道,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1],在开展过互联网营销的企业中,35.5%的企业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营销推广,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推广和应用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市场环境,给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带来了新机遇,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带来哪些新的机遇?现有移动互联网营销有哪些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营销策略有哪些创新对策?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开展移动互联网营销,进一步助推中小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转型电子商务。 二、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 国内针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对于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百度百科指出移动互联网营销是借助彩信、二维码、WAP、手机应用等方式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的一种营销形式,这种营销方式具有灵活性强、精准性高、互动性强等特点[2];MBA智库百科指出移动互联网营销就是指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互联网营销体系,并提供全方位、标准化、一站式的企业移动商务服务的全新营销策略[3];北京邮电大学徐树华博士认为移动互联网营销是指面向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利用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构成的一个互联网营销体系,直接向目标受众定向和精确地传递个性化即时信息,通过与消费者的信息互动达到市场营销目标的一种行为[4]。 参考以上定义,本文提出一个参考性的定义:移动互联网营销(Mobile Internet Marketing)是指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利用各种移动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向目标用户精准传递个性化信息和服务,及时与用户进行有效互动,达到口碑营销的目标,最终形成一个良性闭环的移动营销体系。 (二)特征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营销,移动互联网营销具备了更为灵活、更为精准、更为及时、更为个性化的特点,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信息和商务服务。 1.传播更为广泛 移动互联网营销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传播中心。中小企业可以将产品和服务信息推送给消费者,而每一个消费者又可以将企业推送的信息和自己的使用心得分享在其个人社交网络上,从而实F多次传播,达到裂变传播效应。 2.内容更为精准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采集用户的行为特征、偏好、地理位置等信息,因此,移动互联网营销可以更好、更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将中小企业的产品信息和服务推送给与之匹配度比较高的目标用户群体。如基于位置的服务营销(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商家可以利用这一技术,轻松找到身边的目标客户,对其进行营销活动或广告的精准推送,消费者也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快速搜索商家,找到与之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3.互动更为及时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购物、娱乐、了解产品信息、看新闻等,短则1分钟,长则半小时,移动互联网有效地弥补了时间碎片化所带来的时间空隙。正是因为人们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不再受场景、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中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性增强,互动更为及时,有利于中小企业取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 4.模式更为新颖 随着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也是越来越新颖和多样化,如游戏互动、集赞等营销模式,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对营销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更多地希望在娱乐、学习中接受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而不希望单方向地被动传播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改变以往的营销模式。 5.营销成本更低 这里所指的营销成本主要指物质成本,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播中心,为传播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渠道。传统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需要花巨资去推广其产品和服务信息,效果却不一定理想,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中小企业的营销内容有创意,网民觉得有价值或有趣,就会帮助企业免费裂变式传播。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营销形式 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在其的《2015年中国移动营销价值与趋势报告》中指出,短彩、彩信逐渐退出移动互联网营销舞台,APP广告发展迅猛。面对移动互联时代下消费者存在的巨而细的移动消费行为,市场已形成一套全面覆盖、分工明确的全移动互联网营销布局。主要包括移动广告营销、移动购物营销及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三大类[7]. (二)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 1.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理解存在误区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认为移动互联网营销就是换了一种营销渠道,即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去开展营销活动,营销的内容、方法等都与传统网络营销一样,没有认识到网络营销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单向推送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二是认为移动互联网营销就是利用微信等社交APP去加粉丝,粉丝越多说明移动互联网营销效果越好,没有认识到移动互联网营销是一个系统复杂的体系,涉及到团队搭建、平台搭建、内容策划、精准推送、粉丝维护、价值传递和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模块。 2.缺乏移动互联网营销专业人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对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看好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价值,但由于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理解的片面,中小企业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财力来运营移动互联网营销。这就导致参与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由传统营销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甚至是兼职做移动互联网营销工作,这些非专业人员在营销管理理念上缺乏正确认识,对市场定位、消费者心理并不能很好把握,无法向消费者提供精准的营销服务,造成移动互联网营销效果不理想。 3.移动互联网营销精准度不够 移动互联网精准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中小企业在其营销过程中,一方面并没有对用户进行深入的了解,而是采用传统网络营销方式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和传播,但有些区域的用户对产品和服务并没有需求,这就导致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通过某种方式(领取奖品、参加活动等)让用户成为其社交平台的粉丝,认为粉丝数量越多,意味着营销活动越成功,但是这些粉丝都是出于当时的利益而产生的,绝大部分都不是精准客户,在未来的营销活动中,他们的粉丝价值不会得到发挥。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创新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认知 为了更好地应用移动互联网营销,中小企业有必要加深对移动互联网营销内涵、理论、方法等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认知。政府应对中小企业进行移动互联网营销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加大对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培训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移动互联网营销阵营中来;中小企业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去参加政府组织的一些移动互联网营销会议、论坛、培训等活动。 (二)校企合作培养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 中小企业要想在移动互联网营销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是输送人才的地方,因此中小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合培养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两者之间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可以在网络营销相关课程中加入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中小企业情况、业务等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派骨干员工来校授课,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这种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实践能力,提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为企业储备了一批移动互联网营销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就通过实际项目为企业开展移动互联网营销,加强了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展个性化精准营销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多种社交APP与众多用户建立关系,在网络营销过程中,由于每个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中小企业不能盲目地开展移动互联网网络营销,而是应该首先对消费者的兴趣、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数据,对消费者进行归类,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对不同类别的消费者进行推送,还要定时对消费者的兴趣、需求进行及时跟踪和更新,形成一个移动互联网营销闭环w系,确保精准营销质量。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小微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随着我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微企业必须要利用好网络营销,更加快速便捷的提供产品服务,进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本文从小微企业和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小微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改善措施,以期能够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小微企业;网络营销;互联网 随着我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然成为当前重要的营销方式。当前我国网络普及率已达到50%以上,加之智能手机逐步替代传统功能手机,网络营销市场前景广阔。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领域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降低了商品流通与交易成本,减轻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营销模式的出现与发展,对降低小微企业竞争压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完全可以借助网络营销模式获得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微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类型,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适合自身发展的网络营销策略,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概述 1.小微企业定义。当前学术界并未有统一的小微企业定义或标准,不同类型国家针对小微企业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通常情况下,小微企业的定性是从企业资产总额、员工人数及销售额三个方面来确定的。我国在2013年针对小微企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将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式作坊等统称为小微企业。 2.小微企业短板。相较于大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在管理体系、人才配置和经营资金等较多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这也直接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有几千万中小型企业,然而实现信息化建设,在生产经营中采用网络营销模式的比例不足10%。正是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致使很多小微企业依然实行传统经营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严重制约其发展。此外,小微企业在人才配置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很多业务在开展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动向,进而节约生产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现如今,我国政府已经在很多政策上给予小微企业强有力的支持,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将成为该类型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更好地利用好信息化平台,结合网络营销模式的优势,快速成长为市场中的重要角色,需要企业管理者和理论研究人员深入分析。 二、网络营销概述 从理论上来讲,网络营销是基于现代营销理论发展而成的,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目标。就网络营销的定义,学术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开展的具体经营活动;狭义的网络营销是指国际性的互联网营销。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网络营销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更加直接的将产品展现在客户面前,让顾客更为直观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进而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和效益。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营销并不是简单地网络推广,它是一个营销手段,并不是最终的营销目的。任何一种营销模式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需要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和市场环境而变通。 相较于传统营销模式而言,网络营销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智能设备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实时便捷链接,一方面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方便顾客选购所需产品。互联是基础,经营是目的。 2.网络营销更加突出人的作用,任何一种营销模式均需要人的参与,强调人在网络营销中的重要性。以人为出发点,以顾客为核心,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关系网络。 3.网络营销模式是一种系统性的发展模式,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形成产品生产、产品规划、产品运营管理体系,不局限于一种营销方式或者某个具体的网络平台。 现阶段,网络营销模式的种类如下图所示: 虽然近些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市场发展受限的前提下,小微企业借助其经营方式灵活,现代物流便捷等方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整体上来看,小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网络营销等方面与大型企业存在着一定差距。此外,小微企业更侧重于实用销售导向更为明确的网络推广方式,譬如即时聊天工具、有明确指引的搜索引擎等,这种固定式的网络营销显然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形势。 三、小微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1.网络营销的意识不足。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产品市场调研,新产品推广等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给小微企业的市场拓展提供了一些帮助,但网络营销毕竟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很多企业还不敢完全依靠其拓展业务。企业发展不能局限于实体市场经营,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的变化,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更有利于自身经营规模壮大的切入点。网络营销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是在现代营销理论的基础上运营而生的,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更多的人习惯于利用网络选择并选购产品,网络营销必定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不可忽略的一方面,不重视网络营销的作用,势必会影响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 2.网络营销方式相对较为单一。虽然一些小微企业注意到网络营销模式的优势,尝试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结合网络营销理论,但现阶段更多的是通过即时聊天工具、网络平台等形式定向推送给顾客相应产品。而网络营销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使用一些互联网工具卖产品,其本质是要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结合网络营销理论开展具体的活动。 3.网络营销机制不健全。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工具经营产品,从表面上看与实体经营类似,但由于对网络营销理论的认知度不高,即使已经在网络上开店、或者利用网络推广产品,仍然没有得到客观的经营效果。相反,定向的向客户推送产品广告信息,会引起顾客的不适。现阶段很多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的网络营销人才,无法针对企业产品开发出适合产品的网络营销方式,并及时根据分析营销效果。这些弊端均会导致小微企业无法切实有效的得到网络营销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网络营销缺乏真实有效的评价。网络营销评价指标的确定是检验小微企业网络营销效果的关键,然而当前很多小微企业仅仅将销售量作为评价标准,忽略了网络营销体系中的其他因素。评价的根本就是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经营信息。 四、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1.培养优秀的网络营销队伍。小微企业网络营销模式的构建需要人才支持,为了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更好的网络营销效果,需要企业有专业的人才,熟悉网络营销理论,能够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产品实施网络营销。小微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企业自身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对网络营销员工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去完善企业网络经营平台,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2.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视网络营销。自互联网逐渐普及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网络营销概念,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习惯网购。但毕竟网络营销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理论基础不够完善,以至于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难以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切入点。未来我国小微企业在网络营销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利用互联网拓展业务范围,准确定位其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和目标客户群体,从而提高产品销售成功率,降低销售成本。其次,利用互联网创造属于公司的产品品牌,并快速占有市场,打造属于自身的销售空间。第三,构建企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将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让顾客更加便捷的在此平台上寻找所需要的产品,找到更适合的产品,进而提升企业产品客户粘度,获得长期可靠的经营效益。 3.重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性。小微企业相较于大型企业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想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必须要与客户之间形成互动。通过网络营销深度挖掘潜在客户,并准确抓住客户的购买趋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顾客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事,更加重视产品服务。现阶段,很多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手段提升自身产品的知名度,但毕竟产品销售后,如何让顾客能够再次购买才是关键。网络营销模式为企业与顾客之间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方式,便于顾客更加详细的了解产品内容,企业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企业与顾客之间互动性的提升,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自身认知度,提高顾客对企业的好感,从而发展更多的潜在顾客。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的日益成熟,新媒体时代也就应运而生。新媒体时代不仅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也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的营销策略也随之而变,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策略也受到企业重视。网络营销给传统的营销模式注入了新活力,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进行网络营销策略的创新是企业等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营销创新进行探讨,希望对于网络营销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四大媒体被称作第五媒体,传播媒介的不同可以将新媒体分为互联网的新媒体、数字广播新媒体、无线网的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同时又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营销的产生给企业营销带来了活力,企业不断进行网络营销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潮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 一、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时展,企业的营销模式也随之改变。如今已是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网络营销模式是现在最有效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能给企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益处: (一)网络营销能使企业降低成本 传统的企业营销中间环节非常多,信息等不对等,导致企业的营运成本过高。基于互联网的B2B、B2C的电子商务模式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营运成本大大减少。而网络营销在广告宣传方面也比传统宣传模式的成本低,受众反而更广。企业通过电子商务采购,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得成本方面更低。 (二)网络营销使得企业竞争力提高 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出路,而满足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的目标,网络营销就是以顾客需求为主,着重差异化营销。网络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提供更多的选择,企业通过网络了解顾客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营销。而顾客在消费的同时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售后服务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策略创新 进入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传统营销模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网络营销不仅使得企业成本降低,也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很多企业通过网络营销迅速抓住了机遇,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但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营销模式创新 第一,微信营销。微信自开始以来,用户的数量呈直线增长,而它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微信营销通过用户自己使用情况再做,相当于直销模式,使得企业与消费者获得双赢。企业进行微信营销的网络营销策略,利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影响效果。 第二,搜索营销。搜索引擎不仅是让用户搜索信息,同时也是企业的广告,在西方发达国家,搜索营销是网络营销最主要的部分,尤其在美国占有42%。搜索营销通过搜索引擎使得网民在这么的搜索信息中获得企业信息,让企业网站流量增加。搜索引擎的发展越来越细致化,要想达到好的营销效果,就应将企业网站建设、产品推广等各方实行统一配合。 第三,视频营销。视频营销相对于电视广告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它不仅让顾客了解产品性能等,还使得顾客与企业进行双向沟通,顾客在分享视频时,也在间接给企业进行宣传,而且顾客还可以参与网络视频的创作。视频营销比传统营销具有更加多元化,也更灵活。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电视受众在不断减少,而电视广告的费用却居高不下。 网络营销策略进行创新应实行新的营销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并将这几种营销模式相结合,例如现在很多化妆品企业实行微信营销或者直接实行B2C电子商务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真正达到双赢。 (二)价格策略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化,企业在产品定价上不能一味实行低价策略。在网络营销策略中实行统一的定价策略,这样即保护了企业产品,又不会造成价格的混乱。在价格策略创新中还可以进行反拍卖定价及品牌定价,引导消费者更理性的消费。 (三)营销渠道策略创新 传统营销实行的是分销渠道,例如省、市级等,还有批发、零售环节,中间的分销渠道杂乱而且多,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消费者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而营销的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甚至直接从企业到消费者手上。网络营销渠道策略创新需要从量的方面着手,其一,渠道的运行机制整体优化,使得渠道的运行效果得到提高;其二,实行合作,合作达到双赢已经是现在的普遍现象,行业间的渠道合作,让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 (四)促销策略创新 促销是企业营销的关键,促销策略包括广告策略、销售策略等。促销策略的创新首先是广告创新,网络营销广告方式特别多,现在很多企业利用网络推手利用某些事件或者话题进行广告,让顾客参与到讨论当中,在无意识中进行宣传。其次是产品的展销,网络营销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共享性在网上进行展销会或者推广会,通过一系列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成为企业的忠实客户。售后服务是营销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网络营销促销策略创新中应更加重视这一块,及时为客户解答或者解决问题。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在日益成熟,但还存在问题,需要不断改进。网络营销无疑已经是现在新媒体时代重要的营销手段,电子商务对传统市场的冲击也非常大,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市场,就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网络营销策略创新。网络营销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实行网络营销策略创新应从营销模式、价格策略、营销渠道、促销策略几方面进行。 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宜昌市家居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出台,推动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形势下,“双创”浪潮涌动,改革风帆劲扬,越来越多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为特点的中小企业开始借助于互联网来开展经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大量亟待解决的经营管理及市场营销问题。我市家居企业的网络营销处于起步阶段,同样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关键词:家居企业;网络营销;互联网;O2O模式 网络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信息链,而网络营销作为市场竞争的利器,作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也成了不可忽视的营销手段。本文通过对宜昌市家居企业的经营现状及网络营销的实施状况的分析,理清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市家居企业经营方式的冲击和影响,提出实现网络营销策略优化与创新的思路与建议。 一、宜昌市家居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业模式发展不成熟:我市家居企业电商起步晚,到目前为止,商业模式处在探索阶段。对于家居行业电子商务的探索,有多种模式,但任何一种模式都没有取得完美的成效,目前行业内大家普遍认同的是O2O模式,但是这个模式具体怎么做,例如线上线下怎么定位、如何整合、如何形成完整的O2O良性循环等,目前还是行业内普遍探索的问题。 2.单一的网络营销方式:在实践中,要么单纯把网络营销理解为网络买卖,要么认为网络营销就是网上广告,或者认为网络营销就是借助一些网络平台相关的供求信息,更有人把网络营销仅仅作为一种便宜的通讯方式等,这些错误认识的结果就是导致网络营销方式单一。 3.缺乏目的性的设计网站:网站登录的速度很慢,直接影响了客户的访问积极性,但是企业却不知情。同时,简单的信息,客户需求的重要信息没有,这当然对企业营销活动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不维护和更新的信息,也不及时回复客户的留言、电子邮件,这样,使网站访问者越来越少,开展网络营销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低。 4.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主要体现在物流运输、配送、安装、维修以及退换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服务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用户体验,各个环节的优化及升级也是一个持续而又长期的过程。 二、家居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1.80后主导消费模式将改变网络品牌传统宣传途径 现在的80后已经成为家居地产市场的主要购买力,这是一群很少看电视、报纸的受众客户,是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人类,也是一群追求个性、健康和时尚的知识性消费者。对于这群网络搜索智商高的80后来说,他们更看重网络评价和身边的朋友推荐。 2.网络成为家居消费第一媒体 网络的强大力量是显而易见的,速度快、效率高、最方便是互联网所公认的优势。高学历、高收入的80后是家居类网站的主要用户,无论是家居装修、购买家具、家居用品,他们都是消费的主力。作为一个年轻而购买力强大的客户群体,他们熟悉网络环境,能从互联网了解一切信息。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做到在网络上知名度高,树立品牌形象良好,那么无疑就赢得了这支消费大军的信任。 3.家居电商行业与其他电商行业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家居建材商品比服装鞋帽、图书音像等产品对售后服务的要求高、标准化程度低及物流成本高等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居商品电商化的进程,随着电商进程的加深及网络销售商品种类的不断扩充,家居电商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与其他种类产品电商相比较,家居电商仍然呈现出了重体验、重服务、本地化三大特点。 4.流量、产品和服务是家居电商行业核心竞争要素 家居电商行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流量作为支撑,但是与线上的电商网站不同,由于家居线下体验非常重要,所以客户一般很少在线上直接成交订单,这是需要吸引用户到线下体验后再进行购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体验及服务是影响客户进行最终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三、家居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实施 消费者购买家居不再只寻求基本的物质需求和使用目的等功能需求,其消费意识趋于成熟与理性,讲究品位与舒适,追求品牌、个性化等精神需求。家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对于营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渠道商及网络品牌推广商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本文认为, 家居企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和改进。 1.网络营销在家居企业渠道策略中的定位。网络营销日益成熟,那么,网络营销在家居企业营销中该如何定位?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广告宣传,来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以促进家居销售作为网络营销的目的,那么,该定位主要针对的目标顾客群有熟悉家居企业某品牌的消费者和对家居安装非常了解或者对安装感兴趣的消费者,这一般是比较年轻的消费者,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 2.产品策略。家居企业进行产品的设计要从产品的整体概念着手,具体来讲,要做好两个工作:一是产品的设计定位;二是产品包装里要附带详细的安装说明书。这就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相对来说是中等偏下的,还要方便运输、安装简单,整体安装图纸要非常清晰,安装配件的说明要简单明了。 3.企业网站应完善相关内容。网站无时无刻不在工作,通过企业的网站,客户可以跨越时空了解企业。企业网站不仅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平台,更是企业扩展销售不可忽略的营销方式。站点应包含全面的产品信息、视频信息、顾客常见问题的解答、在线问题解答、顾客对产品的评价资料、顾客意见收集邮箱。 4.促销策略。好的网络广告不仅要考虑受众的需求,表现出企业产品会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同时又要考虑投放网络广告的站点要与家居产品具有相关性。团购销售模式是在推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大量的采购订单,消费者会得到一定的价格折扣,而企业也因为一次性销售的量很大,购销双方都从中得到实惠。 5.构建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现在网上购物的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比如网上的信用问题、支付体系问题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后台的问题,包括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这些后台的问题是需要大力研究和解决的。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在银行业的趋势与创新 摘要:金融行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其中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其发展情况、运营质量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而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知识经济发展进步的支柱性力量,对银行业的合理经营、科学发展有较大影响,由此对银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要求。面对当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市场风险传导性增强、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银行需加强自身管理以应对可能存在的危机、实现“稳中有升”的良好经营状态,从而也使新形势下实现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成为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新趋势,并就推动其实现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 人力资源管理 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对于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而对于银行业这类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说,人才更是核心资产,是否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将对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形成巨大影响。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更新丰富人才资源、为银行提供储备力量的重要手段,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在银行经营发展中成为关键环节。为了实现预期效果、发挥应有作用,新形势下银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由此适应银行业的发展要求,为银行业发展提质增效做出贡献。 一、当前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内容 (1)个体管理。个体管理是指根据职位需要与工作内容的变化有管理、开发人才个体的多方面能力,同时也需按照岗位要求和合理的用人原则进行人才的选拔和聘用。 (2)整体管理。整体管理的重点在于对人才队伍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通过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与环境实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 (3)人才开发。人才开发是指针对现有人才的不同工作阶段和状态进行能力开发,对于新职工应加强培训、帮助其熟悉技能,对于已熟练掌握现阶段工作的人员应通过转岗、晋升等方式使其实现更好发展,对于具有较大潜力的人员,应给予重点关注,对其进行核心培养,从而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2.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当前银行业仍旧缺乏对人才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的科学认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投入不足、缺少相关规划与建设,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重视将使y行业缺乏发展动力和潜力,限制该行业盈利水平,从而使得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成本减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银行业的长期高效发展。 (2)缺乏完善合理的培训机制。培训是对人才进行开发的重要手段,面临当前信息爆炸式增长、知识更新较快的现状,企业需进行适时培训以提高人员素质。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银行业在培训环节较为薄弱,对于各层次员工的有效培训不足,从而使得人员技能更新不及时,也使得银行业机构发展缺乏足够创造力。 (3)绩效管理机制不科学。在当前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绩效管理,往往只侧重于绩效考核部分,而不从全局角度对绩效管理目标、流程、手段等进行规划,从而使得绩效管理较为机械化,不利于全面、动态地评价人员能力,使人员潜力的开发受到限制,不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 二、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1.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银行业大幅增加了对智能设备的使用,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机器对人力的“替代”,由此极大削减了在银行业中从事性质简单、内容具有重复性的人员数量,增加了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此外,虽然我国金融市场目前仍属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状态,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这四大支柱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并且在许多业务上存在激烈竞争,从而使得对具有复合型专业背景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2.在人才开发上呈现超前性特征 高水平人才是稀缺性资源,而这类人才的开发工作也具有较大难度,往往在具有人才需求时难以及时寻找到符合要求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在银行业的人才开发中,超前开发将是必然趋势。在人才资源方面的竞争能力将对银行业机构自身能够形成竞争优势、实现高效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人才资源进行较早规划、有意识储备人才力量,及早“预订”优秀人才群体的企业,将在业务创新、结构升级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 3.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信息化、国际化趋势 当前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趋势。在诸如人员选聘、人员调转、合同档案管理、绩效薪酬管理等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增强管理科学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除了信息化趋势外,当下银行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这主要体现为对国际性人才的需要。随着人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增强,银行业对于人才的开发日益趋向于全球化,国界对于选拔人才的限制明显减少。 三、适应新趋势、实现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的对策 为解决当前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当前发展的新趋势,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在银行业的创新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首先应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观念,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给予充分重视,从全局出发制定合理规划,形成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良好用人文化。同时,应加强各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的协调配合,有新增用人计划的部门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反映,对后续选拔、录用、考核等工作应给予实时反馈,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银行业机构的发展。此外,应针对人才开发趋于信息化、国际化的特征制定相关计划,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适时发展、与时俱进。 2.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机制,加强员工培训 由于当前金融产品更新较快,与之相对应的岗位需求不断增加,而人才是具有流动性的,为减少人才供求“断层”情况的发生,银行业机构应加快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机制,其中包括选拔任用渠道储备、专业人员储备、干部储备等。此外,目前人才开发的超前性也对人才储备机制提出了较高要求,能否在人才储备上占据优势,对于银行业机构在竞争中的地位高低有较大影响。同时,银行业机构还应加强对各层次人才的培训,以保证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及时更新,使其更符合当前复合化、专业化的银行业用人需求。 3.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银行业机构应客观、全面地评价员工能力,将员工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置于动态考评系统中,而不是单一、片面甚至机械地考核员工工作成果。同时,在得出相应评价后,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员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工作能力、改善工作方法。此外,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四、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推动银行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盈利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我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既有问题和发展新趋势并存的现状,银行业机构应从多角度出发制定措施,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在新趋势下的创新发展,也使得新形势下银行业应对金融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强。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政府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经笔者调查,我国早在1996年开始实施政府采购,通过多年实践,我国在这一方面获得了相关成就。然而随着时代的创新发展,政府采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严重阻碍了政府采购目的的实现。本文将对政府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促进政府采购工作持续进行。 关键词:政府采购 人力资源 管理研究 自我国政府实施采购后,采购规模也不断扩大,201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21070.5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765.2亿元,增长21.8%;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2%和3.1%。然而随着采购规模的逐渐扩大,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越来越多,最终影响到政府采购事业的开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不断创新,以此促进采购工作有效开展。 一、政府开展采购人员管理的意义 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手段,为引领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三驾马车”之一。2003年政府采购法开始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采购从范围到规模都不断扩大,政策成效不断显现,无不彰显出制度的先进性和蓬勃的生命力。 政府采购工作要求较高、采购人员任务繁重,对采购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但是我国目前针对政府采购人员的管理还较为薄弱,既缺乏合理政府采购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也未能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因此,政府采购部门亟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改善和加强政府采购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充分保障公共利益,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二、政府采购管理现状 1.政府采购人员管理水平偏低 政府采购人员划入职员系列进行管理时,对采购人员的队伍建设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以及职业发展未单列或重点思考,与此相对应的也缺乏相应制度规定,故相关工作在开展时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大部分采购人员来源于各个财政部门,对于采购相关知识缺乏全面了解,最终导致采购人员在实际采购中不仅无法起到有效作用,还会大大增加政府采购成本,长此以往,导致政府采购效率提不上去,采购事业难以做到规范合理。 2.部分采购人员价值观错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利益逐渐呈现出倾向性原则,最终使部分采购人员出现严重价值偏差,目前许多采购人员道德价值观已经逐渐发生变化,如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部分采购人员存在违规插手招投标的现象,向相关供应商泄漏采购人与投标人的相关信息,为个人私欲,向指定关系企业输送利益,逐渐丧失了采购人员职业道德,损害国家利益,不利于政府采购工作的有序进行。 3.现行绩效管理失效 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及其实践中,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特殊性、技术性、重要性以及复杂性未给予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工作绩效未进行量化或合理的指标设定,无法对工作绩效进行有效评价,与之相对应的岗位绩效工资也无法真正体现政府采购工作的价值,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导致政府采购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缺乏激励。 三、如何促进政府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开展 1.制定采购人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和工作规划 顺应采购人员专业化的大趋势,在无法改变现行归类方式的前提下,建议在编制职员队伍规划时把采购人员队伍建设作为职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列或优先考虑,通过开展政府采购工作任务预测和现有人员结构分析等,确定采购人员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分年度目标任务。建立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的责任制度,成立采购人员队伍建设工作小组,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确保采购队伍建设工作有人具体管、有人具体做;完善政府采购人员的相关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廉政自律制度等,确保人员进出、在岗人员培训和考核监督等相关工作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强化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通常体现在职业观念、态度、技能、纪律和作风等方面。 《政府采购法》规定,集中采购机构对其工作人员应当加强教育和培训,对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应定期进行考核等。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规定了采购人的职责和义务及禁止行为。但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应具备哪些道德标准,并没有详细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颁布实施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结合政府采购工作的具体要求,采购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至少应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和服务群众四个方面。 (1)爱岗敬业是基础。采购人员热爱本岗位,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也才能干好所从事的政府采购工作。 (2)诚实守信是前提。采购人员只有廉洁自律、言行一致,切实履行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做到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护规矩。 (3)办事公道是核心。它要求采人员在和供应商打交道时,要严格按照统一的工作标准,不带个人主观意愿,不受外界干扰,不设置歧视性的条款,不得有歧视性行为。 (4)服务群众是目标。采购人员既要为采购人服好务,把采购人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来维护;同时也要为供应商服好务,把它们当成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采购任务顺利完成。 3.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 人力资源的管理核心就是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需要对下面几个问题给予重视。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绩效指标时,务必严格根据政府采购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工作现状来制定,一旦偏离了政府采购人员的实际工作,不仅不能激励采购人员,而且还会增加采购人员的思想负担及压力,难以实现采购人员个人与政府共发展的效果。其次,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面,良好的绩效考核应包括奖励与惩罚机制,对于工作态度好,工作效率高的采购人员给予奖励,反之对于工作效率低、态度差的采购人员应当给予一定的惩罚,而这些奖励与惩罚务必很据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来进行判断。最后,政府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比较繁杂,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需要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进行,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能够及时监测采购人员的工作情况,将人力资源的管理落实,进而发挥缋效机制的激励作用。 同时,将缋效考核结构与采购人员薪酬进行挂钩,确保薪酬的公平性与合理性。薪酬是所有员工关注的主要问题,薪酬的公平性及合理性会对政府采购人员工作稳定性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薪酬体系在政府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极为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制定相关薪酬制度未开始的时候,首先要调查一定的实际情况,把工作人员的需求做些真实细致的了解,从而为后续制定相关福利制度打好基础,尽可能地让企业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一来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薪酬制度以及福利制度的作用。所以政府人力薪酬体系的建立要重视对外竞争效率、对内公平。而且要确保员工的薪酬体系与其工作能力、工作环境等相符合,确保薪酬体系发挥其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购管理非常关键,且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管理科目较多。因此,政府部门应针对采购各环节,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针对采购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应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法律的健全充分避免采购人员实行暗箱操作。同时还应为采购人员开展培训,它决定着采购工作是否能够良好地发展,对不断改进和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具有一定作用,进一步促进采购管理水平的提升,充分实现政府采购人员管理规范化运作。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实践与思考 摘 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此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实践与思考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创新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兼具科学性和实践性,且实践性非常突出的专业学科。这一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 1.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的实验教学部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在部分专业课程中都根据课程特点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具体安排了实践教学,如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但存在的问题是: 首先. 各专业课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摸索实践教学. 相互之间是独立的,互相没有联系的,没有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整体协调进行; 其次,有些实验内容会重复进行,如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招聘与录用和薪酬管理课程的有关实验操作中重复进行; 再次. 课堂实践教学时数较少,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只占课程总学时的10%。 2.校外实习过于分散,不利于指导。让学生各自外出实习,虽然解决了实习难以落实和承担学生实习单位负担过重问题,但因过于分散,老师难以进行专业指导。而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起步晚、发展快,现在企业虽然都设有人力资源部,但其管理人员中真正受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却很少,所以光靠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来指导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现在企业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一般对接纳实习学生都不大乐意,怕麻烦,加之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到企业的学生日益增多,造成企业接纳困难,即使企业接受了,对学生的指导往往也是流于形式,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3.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当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高等院校毕业生,他们尽管可能学历较高,但没有从事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靠他们去指导学生的实践,显得“功底”不足,影响实践的效果。同时由于我国各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较晚,且招生规模增速太快,所以,目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正规教育,属于半路出家,对于本专业的实践及其教学经验更显不足。 4.实践教学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目前高校大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二是高校目前所采用的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难以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能力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是有利于实践学习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科研立项与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服务活动等实践性环节并不纳入学分评定的范畴,不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样存在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因此,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亟待建立。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整个在校期间( 包括寒暑假) 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模拟实验、课程实验、案例教学、社会调查、校外实习、毕业论文在内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上述各种类型的时间按教学环节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应用的技能,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其中,案例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是学生首先接触道德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增加了学生的验证性实验,是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的开始; 迷你实验室既重视的实训,增设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是学生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技能的强化性实训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调查使学生进行搜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并进行企业方案评析的训练体验性实践教学环节; 校外实习是将所W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以上各教学环节的实施,分别强化了学生的各种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创新性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结合我院自开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进行的实践教学的尝试与不足的分析,创新性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分为课程实验和集中性实践教学,并就这两项进行具体介绍。 3.课程实验。主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4门专业核心课程:招聘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开设8学时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穿插到课程理论授课过程中进行。实验内容结合理论内容,多为验证性、设计性实验。 4.集中性实践教学。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以前实践教学的不足,本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重点考虑集中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内容、形式以及开设目的和开设学期等内容。开设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调查、ERP沙盘演练、素质拓展训练、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专业实习、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毕业实习。如社会实践环节在原有社会实践基础上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可采取多种形式。完善了学生品德修养方面实践部分。ERP沙盘演练课程的开设增强学生对企业整体经营流程的熟悉,并加强小组合作的能力。 5.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实习。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实习单位以自我选择和系部介绍相结合。方式是独立进行,由教师指导,每名教师负责约10名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下,毕业实习环节需加强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和实习成绩的评定,以使其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为使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顺利运行并取得较好效果,需要以下配套措施: 校内实验软件的升级与新软件的购买; 畅通的校园网络运行环境的保证; 校外实习基地的维护联系及新基地的建立; 实验教师量的增加与质的培养; 实践教学经费如学生实习的交通补助等的增加。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创新与挑战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与应用,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浪潮下,大多数企业已经基本具备了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变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不例外。在大趋势的引导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应顺应时代的步伐,引进大数据的思维与技术,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将大数据的概念与内涵真正地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中,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这将给企业带来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变革 1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同时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加之物联网应用的大规模爆发,人类已正式进入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它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借助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它有5个基本特征,即“5V”特征:数据量大(Volume)、种类多样(Variety)、价值高(Value)、处理速度快(Velocity)和精准性(Veracity)。基于这五大特点,大数据已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相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它也会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依据和动力。 2 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大数据内容主要有:基础数据、能力数据、效率数据和潜力数据。第一,基础数据。基础数据是员工基本信息的数据化,这些数据记录了员工各方面的原始情况,是员工的成长记录,它能够反应员工的个人素质情况,为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提供参考依据。第二,能力数据。能力数据是指能够在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员工岗前培训效果考核时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反映员工在入职前的能力情况。包括员工培训经历、接受培训的时长、培训考核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竞赛的情况等。第三,效率数据。效率数据是人力资源部门为了准确了解员工工作效率,科学制订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计划的重要依据,包括工作完成效率,单项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等相关数据。第四,潜力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员工现有的真实能力,还应重视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潜力数据是指能够比较客观反映企业员工劳动力持续增长状态的数据,为今后开展企业人员培养计划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提供相关参考,包括员工工作效率提升率和收入涨幅水平等。 3 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1 大数据在招聘管理中的应用 古人云:“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如果不了解企业中是否存在贤者,或有贤者而不用,或用而不委任相应的职务,那么不仅说明这个企业的领导人是“蠢材”,还可以预见这个组织是没有前途的。招聘是指组织由于岗位的空缺,需要人才的流入而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寻找符合岗位要求标准人才的过程。企业人才选拔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人岗匹配的程度。在过去招聘过程中,企业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在大型企业中,企业招聘负责人每天会接收到海量的简历,在这潮水般的简历中,如何能在短时间且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录用到优秀人才,是每个招聘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常情况,招聘负责人主要通过求职者的简历了解应聘者的各项信息,这种衡量因为数据的有限性和不精确性,通常是比较模糊、不太准确的。然而,在简历筛选后的面试中,面试官也仅仅是通过应聘者的现场表现和表述做出评价,并不能对应聘者做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有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很多的招聘结果受到招聘者自身判断和主观偏好的影响缺乏科学的依据,这无疑会给企业人才招聘工作带来一定偏差和失误。然而,大数据的引用,会给招聘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挖掘数据资源,对应聘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通过各类社交网站、微信、微博等形式了解应聘者的生活状态、学习工作情况、财务状况等各方面信息,充分了解应聘者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价值观,为成功招聘打下基础。此外,招聘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应聘者与招聘岗位的匹配程度,避免人岗不匹配,从而提高招聘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自身的文化制度特点、岗位的胜任能力要求以及企业对候选者的种种要求设计出一个可以量化的评价模型,将岗位要求和应聘者的特征进行对比和匹配,通过评价模型进行评分,用分数的高低确定最终的岗位人选。以量化的数据为企业选拔人才,将极大地提高企业人才选拔的效率和精确性。 3.2 大数据在员工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培训是指组织为了有效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目前培训的形式、种类多种多样,以讲座、公开课、拓展活动为常见方式。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职能,是实现人力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培训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改善绩效水平,提升工作M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和竞争优势。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培训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企业领导对培训不够重视,敷衍了事,仅仅是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在有限的期限内实施培训,培训效果不明显,员工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甚至有些领导进入了一个误区,妄下结论,认为培训没有太大意义,越不重视、越没效果;越没效果,越不重视,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培训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创新和改革。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了解每个员工的特点,因材施教,找出最适合个体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制订出特有的培训计划,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培训效率,同时员工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实现了培训内容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大量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软件应运而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购买甚至定制这些软件,这些软件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培训内容和信息,也能够对受训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和考核,并将这些数据归入员工个人培训档案,生成个人成长图。 3.3 大数据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出考核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考核和评定,并把结果与薪酬紧密结合、不断激励员工进取的活动过程。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利于企业创造出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主要通过制定绩效指标,定期对员工进行考评,考核者大多依赖有限的记录对员工进行考核评定,分析考评结果并与奖惩挂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这种考评中,领导的主观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再加之考评方法不够科学化,造成考评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 然而,大数据改变了这一切,要想在考评中得到客观、公正,必须消除员工的机会主义和考评者的个人主义行为,优化考评方式,建立以数据为依据的员工考评工具。首先,管理者可以利用大数据先进行每个岗位的要求和特点分析,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大数据强大的处理数据能力对员工工作行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最终计算出考评结果。其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员工知晓绩效考核指标的内容并进行充分讨论,听取各方意见,利用大数据共同确定考核标准与方案,这样可以消除考核中员工的抵触情绪,更加有利于考核的顺利开展。 3.4 大数据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薪酬管理是组织对员工薪酬支付标准、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及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薪酬管理同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薪酬管理主要依靠岗位或者技术制定薪酬体系,此时薪酬是静态化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反映出员工的价值差异。而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对员工每天的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并运用大数据技能进行分析,自动计算出员工的薪酬,提高薪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管理者可以通过企业的历史纵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横向与其他平行企业进行对照参考,知己知彼,可以随时调整薪酬结构,使薪酬对内具有激励性、对外具有竞争性。 4 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4.1 信息安全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员工及企业的各类元素都可以用数据表现。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大数据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比如,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互联网中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很可能会受到黑客的拦截与威胁;有些企业经常把数据保存在云端,使云服务商可以轻易的看到企业内部的全部数据,这样一来,数据泄漏的危险极大。然而,看似不起眼的人力资源数据往往是记录着企业员工所有的详细信息,包含很多的个人及企业隐私,一旦泄露,无论是被竞争企业还是被不法分子获取,后果不敢想象。 4.2 高昂费用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成为可能。但是如果企业想借助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也要支付高昂的成本,而这笔费用并不是一个小数字。首先,要应用大数据,企业必须在软件、硬件上面做出很大的投入。无论是技术过硬的数据分析系统,还是价值昂贵的高配置硬件设备,都不是一般企业可以负担得起的。 其次,提供云计算信息服务的公司或供应商,在研发软件前期要搜集大量的数据并制作成数据库,这些资本投入是难以估计的,因此要使用大数据信息、享受大数据服务的成果,必须要支付昂贵的费用,这也对一些企业来说是难以负担的成本。企业要权衡利弊,不能盲目为运用大数据而得不偿失,失去企业竞争力。 4.3 数据结论的可靠性,大数据不是万能的 大数据的优势力量有目共睹,因此很多人认为大数据可以解决一切企业中的问题,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各项工作,对其过度依赖,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因此要认识到大数据不是万能的。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信息不断流动、更新,一旦信息更新不及时或有一些鱼目混杂的信息混入大数据,就会使大数据处理得出结论的可靠性降低,不真实的信息会给企业的决策带来失误,造成严重的结果。所以,企业不能完全依靠大数据,也要有辨伪存真的管理能力。 5 结 语 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技术,还处于初出茅庐之态势。大数据虽然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但也面临着信息安全、成本高昂、信息失真等问题的挑战。怎样合理利用大数据资源进行管理是每个企业应该探索的新领域。企业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大数据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与价值。笔者相信,随着大数据的进一步发展,它将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基于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与时俱进,给企业营造积极的发展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实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该文主要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实践进行分析,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电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与实践 人力资源在资金紧张的供电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很大作用。但是从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主要存在资源配置、管理职能及开发利用等误区,已经成为影响供电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培养科学化人才。 1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新职工的工作适应时间较长,人员队伍结构较矛盾 从当前供电企业的发展来看,供电企业已经提高了人才引进力度,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养,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观念较新、朝气蓬勃、可塑性强,具有较高的学习和吸收能力。但部分大学生依然存在适应力差、专业知识面狭窄、经验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供电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 1.2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有待提升 受教育环境和人员分散等因素影响,导致岗位分析较粗放,从实际分析可知,供电公司绩效管理更侧重于员工诚信和信用支持,尤其是公司项目中的绩效管理,很多项目的启动和规划均是随着项目实施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内部沟通不强,影响了绩效考核效率。绩效管理不严格,不能及时对员工行为及工作效益进行分析。同时,由于考核制度不健全,还不能控制员工的行为,导致员工实际操作和工作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失去了绩效考核原本的作用,已经成为影响绩效考核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内部激励手段不健全、政治应用手段单一等均不能满足员工需求,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1.3 人力资源损耗较严重 人力资源损耗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供电企业的岗位兑换现象较严重,很多员工由于长时间在单一岗位上工作,长期以来已经熟练掌握了工作流程和方法,丧失了工作热情,工作效率较低下。此种重复性的工作,不仅会消耗员工的体能和精力,还会降低劳动效率,不能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人力资源损耗。另一方面,受现代化科学技术影响,导致企业员工知识更新速度已经赶不上市场发展需求,产生了人力资源消耗,此种问题与人才配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方式不当等具有很大关系。 1.4 竞争机制不完善 从当前供电企业的发展来看,绝大多数供电企业都没有结合实际发展,制定出一个健全的竞争机制,导致人才评价不全面,不能形成规范的竞争氛围,影响了供电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长期以来丧失了供电企业发展活力,产生的人员矛盾较多,影响了供电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法 第一,实施人本管理。结合供电企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理念,实施科学化管理,公平公正的对待员工,培养员工的积极创新意识,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与员工的交流,营造积极的企业氛围,提高人员归属感。 第二,合理设置薪酬。结合企业发展需求,规范薪酬评定制度,从薪酬方面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三,合理设置岗位。岗位分析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人力资源工作进展的基础。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岗位,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优化岗位,进而选择合适的人员从事任职。 第四,加强规划。供电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给企业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而制定出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满足供电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 第五,实施激励方法。根据员工工作情况,给企业制定合适的发展方案,同时从侧面激发员工的潜能,并给员工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加强业务专业知识训练,多给人员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3 创新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1 创新管理理念 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企业实际发展中,正确认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现代化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人才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措施,让管理者认识到人才的作用,制定合理的人才计划,促进人力资源工作开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构建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和绩效管理体系。供电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其主动性、积极性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必须实施激励,例如制定末位淘汰制,给员工适当的压力;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关心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实施员工动态管理。市场经济的变动,要求必须实施动态管理,按照企业需求,用制度管人,规范用人制度。加强考核程序审核,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激励并奖励先进。重新审定人员机构、编制和岗位,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3.2 构建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构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时,可以从3个方面做起:第一,加大人力资源资金投入,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机制,给员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让员工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第二,实现培训与使用制度结合。同时给员工提供职位升迁机会;第三,利用培训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3 控制人T流动,规避人员流动风险 人员流动增加了企业活力,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所以必须结合供电企业实际状况,控制好人员情况,减少不良风险。第一,利用内部流动方式减少员工流动;第二,人员流动时及时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离职原因;第三,发生风险事故时,可以利用合同协议等方式转移当事人损失,提高人员的归属感,维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3.4 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指标 为了给供电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必须结合企业发展,制定出合理、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供电企业可以将工作态度、安全指标与经营指标等列入绩效考核中,合理分配改革指标的比例,给供电企业员工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供电企业的稳定发展。 4 结语 人力资源与供电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为了促进供电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现状,优化人力资源队伍,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满足工供电企业发展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源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本文主要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并指出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改革创新;以人为本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体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巨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用和管理也在慢慢发展变化。 就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历程看,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大量接触外国管理模式之后,除了少数国有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行为已经逐渐发生了改变,逐渐朝着传统人事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传统人事管理是指对人事关系的管理,一般是指人事部门作为组织内的只能部门所从事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它是在一定管理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相关的事为对象,运用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手段,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的某种状态,以实现一定目标的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组织管理工作和总体目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利用和保持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和绩效,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种组织管理政策、实践和制度安排。 从国际范围看,这种变化反映了国家、地区和全球日益激烈竞争的要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力特征、政府政策、法律和行业技术经济特点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组织在反应速度、产品或服务质量、组织结构形态、技术创新等方面适应日益加剧的竞争需要,并以此来维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的新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企业生产方式与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竞争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转向可持续开发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唯一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可以通过创新而不断增值能为全社会共享的资源。知识的获得依赖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知识的重要性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可见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己成为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这就为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对人力资源使用和管理的理念,转向对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基于这样的认识,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员工知识素质与体能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掘,促进员工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转向柔性的文化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象是知识型员工。他们需求的重点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和人际关系的改善,而是追求发挥特长和成就事业。他们需求的重点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控制人、限制个性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向柔性的文化管理,关注于培养人、塑造人,让职工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职工群体,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人力资源柔性的文化管理可以培育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协作并存的企业文化。同时,网络组织下企业的柔性管理方法又要求企业不断调整人才数量和人才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从生产、管理的柔性化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正是新经济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特征。 3. 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转向科学化和网络化。 知识经济下,高科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应用,使得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操作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网上招聘―――使企业能够更快地找到以往要花高额费用“猎头”过来的人才。一些人力资源网站还提供人才测评、专业测试等在线招聘服务。公司也要建立自己的人才资源库,内部网络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线评估―――互联网络使得以往空间的障碍不再存在。在线评估系统实时录入公司所有员工评估资料,其强大的后台处理功能将出具各种分析报告,为公司的管理改进提供及时的依据。在线培训―――公司的培训成本将大大降低。网上沟通―――尽管网上沟通可能不具备面对面沟通的作用,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使得信息交流更为直接、广泛、有效。在公司内部网上,可以建有员工的个人主页、BBS论坛、建议区、公告栏等。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首先要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向直线管理部门回归。这是由于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为市场迅速的变化,一方面组成集团,另一方面又将企业分组成许多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成本――利润中心。这些中心不但在财务、生产等方面独立自主,相应地在人事方面也享有自主权。 其次,要分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可概括为4个方面:人力资源配置,培训与开发,工资福利,制度建设。这些职能相互联接,原来由人事部门一揽子管理,现在由于内外环境变化,如社会专项服务业的发展,这些职能也出现分化,有些职能向社会服务网络转移,有的在组织部门各层次间分工,以达到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最佳管理并降低成本。 其三,突出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和制度化。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突出从战略的高度和制度化方面加强管理,强调发掘、发挥人力资源的能量,增强组织、集团的凝聚力,增强人员的使命感,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要柔性化,管理的柔性化,又带来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原来领导指令逐级下传,基层反馈逐级上报。高层信息多,下级占有少,信息分配的多少,决定权利的大校但由此建构的多层组织形式在信息高速传递和竞争激烈、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形下,极易造成反应滞后,错失良机。因之,精简中层,使组织扁平化成为一种潮流,如实行矩阵组织结构,在下层建立成本利润中心也是为适应这种变化。整个组织管理的柔性化、扁平化,必然地也使人力资源管理趋于柔性化、扁平化。于是适应这一趋势吸纳管理的新观念、新方式、新内容,厉行改革,实施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势在必。 结束语: 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 ,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竞争,于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调动知识和技术载体的人才潜能将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需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继续改革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勇往直前。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的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我国知识产业迅速发展,公共图书馆建设作为知识经济建设中的一个环节,具备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极大地影响到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到群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效率,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知识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热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随着公共图书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增强,其社会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以往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该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遗留下来许多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员管理秩序混乱、人员技能知识不足、人员职业责任感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改进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首先,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公共图书馆的人流量在不断增加,改进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维持公共图书馆人员秩序的重要内容,只有内部人员秩序稳定才能确保整体人员秩序。 其次,公共图书馆既是城市基础设施,也是知识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不足,会影响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的质量,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意义、发展意义和社会评价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最后,公共图书馆归根到底是行政事业单位,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管理秩序混乱。公共图书馆人员分工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员管理秩序混乱的结果。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方面,人员数目众多,但是人员分工并不细致,存在很多人员责任交叉部分,和责任灰色区域。一旦公共图书馆发生失窃或其他类型损失时很难准确地进行问责,很难将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这是管理秩序上的混乱。 (二)人员技能知识不足。在过去公共图书馆的社会需求还较低,对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较低,大部分在图书馆任职的人员学历水平较低,这种人员招聘传统导致了公共图书馆人员技能知识不足的现状,这些问题在中西部边远地区更加严重。现代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已经和信息技术产生融合,需要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进行某些导航、索引上的计算机操作;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知识需要增加,人们到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的频率也相对增加,而某些专业性强、内容深度大的书籍分类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辨识能力,这也变相增加了对公共图书馆人员技能、知识上的要求。 公共图书馆人员技能知识不足一方面会导致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会由于人员技能知识水平较低而降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评价,影响知识的权威性。 (三)人员职业责任感不足。公共图书馆人员责任感不足直接后果就是图书管理秩序混乱,进而导致整个图书馆功能上的瘫痪。 一般而言,公共图书馆工作复杂程度较低,入职门槛较低,很多人员是在其他方面求职无望的情况下,来公共图书馆任职,进行图书管理工作,其职业归属感较低,相应的职业责任感也较低,这种状态极不利于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三、改进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一)进行部门分工和岗位设计。首先整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看作一个大团队,需要将这个大团队进行部门分工,由几人一组的形式形成不同的部门,可以将书刊资源管理工作、图书馆业务管理工作、图书馆环境管理工作划归为不同部门负责。然后明确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进行明确的岗位设计,图书馆工作各部门领导人(负责人)、一般员工的岗位进行确定,尤其是某些容易产生纠纷的工作要详细说明责任部分,这样在某一方面的工作出现问题时可以较为简便地进行追责和问责,进而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工作。 (二)进行员工培训。组织员工培训,一方面能够使其更加了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具体细节,有利于其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自我工作的侧重点,长远来看,有利于图书馆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并且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对于那些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人力资源进行重点培训,培训方面倾向于图书馆导航的信息化、目录检索的电子化,既方便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方便群众在公共图书馆中查询自身需要的知识、技能书籍。 (三)形成奖励考核机制。奖励考核机制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的一种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机制,这种机制一般在企事业单位中被广泛利用。首先,通过考核奖励机制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而有利于其自觉重视图书馆管理工作。其次,奖励考核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归属感的培养和图书馆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此外在考核过程中,要由专门的组织进行,并且尽可能保证公平、公正原则,否则反而会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奖励考核机制激励人员工作热情的同时在图书馆内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氛围,使工作人员自发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自发地提高自身工作质量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实践与创新 摘要:目的:探索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新员工岗前培训实践与创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和2015年7月于我院就职的新员工,2014年7月入职的员工,设置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岗前培训。2015年7月入职的员工,设置为观察组,采用创新的岗前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新入职员工的临床实践、医疗安全、医患沟通技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新入职员工服务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新员工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岗前培训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新员工岗前培训,它能够使新员工快速适应新岗位,转变自身角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但大多数医院对新员工实施岗前培训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及文化方面的培训,缺乏临床实践的培训,导致新员工的操作水平较差。现选取我院入职的新员工,在常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我院入职的新员工,共52名,其中男15人,女37人,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7.42±3.78)岁,硕士8人,本科学历25人,大专学历19人,设置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7月我院入职的新员工,共54名,其中男16人,女38人,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28.17±4.04)岁,硕士10人,本科学历24人,大专学历20人。设置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岗前培训。成立短训班,实行14d集中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如志愿者服务、专题报告学习、军训和座谈会等开展培训,比如,聘请专家,针对某一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该科室工作方面的专题报告会,整个科室新入职员工集体进行专题报告学习,了解科室护理方面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及工作要点等。再比如,由医院领导与各个科室的主治医师、科室主任等召开座谈会,针对以往工作总结探讨,对未来方向提出建议。新入职医护人员集体参与聆听座谈会内容,加深对未来工作的方向性。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素养、规章制度、医疗安全、医学人文、职业生涯规划、医院信息化、医患沟通技巧等。让员工了解医院文化、医院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思维模式和职业礼仪的培训。做好新入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重视医风医德教育,上岗前举行授帽宣誓仪式。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开展培训,通过播放医院宣传片,让他们详细的了解医院。向新员工介绍医院情况,包括医院现状、医院历史及发展方向等,开设专门的医学课程,体现人文精神。同时,增加拓展训练,新入职员工在基础知识培训后,模拟医患场景,让每个员工进入到场景中,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让他们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培训者,要对新员工的业务水平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使新员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培训中得以业务水平的提升。 3.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评价两组新员工对临床实践、医疗安全及医患沟通技巧水平的掌握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越好。培训结束后,让新员工参与临床实践中,并用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新员工服务态度等。让患者对新员工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4.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 二、结果 1.两组培训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实践、医疗安全及医患沟通技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患者对两组服务水平满意度的比较 患者对观察组新员工服务水平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意义 做好岗前培训,能够为医院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医院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卓越的人才。新员工的加入,给医院增添了新活力。开展岗前培训,是医院人才建设的关键,只有通过岗前培训,才能提升医院人才数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大多数新员工都是应届毕业生,虽然在学校接受了系统教育,但职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缺乏。开展岗前培训,让新员工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技能详细了解,尽快转变角色,更好的参与临床工作。认同医院文化的内涵,使他们快速融入到医院这个大家庭,促进员工间沟通交流,进而提升医院凝聚力。 开展培训,既提升了新员工知识技能水平,又提高了医疗整体服务水平,对于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岗前培训,新员工可以切身体会到医院对自身的重视与关心,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提升新员工对医院忠诚度。 2.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实践与创新效果 传统的岗前培训,往往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创新传统岗前培训,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岗前培训模式。创新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展培训,培养出一批智能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在这种岗前培训模式下,无论是新员工的知识水平,还是实践技能,都有了显著提升。 3.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建议 新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对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尽管目前的岗前培训方式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日后培训工作中,仍需对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开展岗前培训前,要充分考虑新员工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学习能力等,进而开展有效地培训。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我们结合医院工作特点,利用下午和晚上进行培训,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因操作技能不同,我们分时段分别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我们运用传统授课和多媒体相互结合,构建培训平台,使其融合培训资源,打破培训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新员工实时培训。同时,还可以借助平台,对新员工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经过创新后的岗前培训,能够提升新员工业务水平及职业素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对医院信誉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方法与讨论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与指导,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带动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本文在人员培训、绩效管理、激励方法、人力资源保养与维护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员培训 如今的时代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新型经济时代,是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人力资源的高速发展,也体现了时代的发展特点。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趋势来总结全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比较简约化,用人机制比较灵活,企业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综合起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例如,管理模式陈旧,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管理方法不科学,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不断创新,从两个方面进行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企业人力资源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创新能从方向与方法上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指导与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能够在实际操作层面帮助企业雇佣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实践创新就是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各个流程进行创新,包括人员培训环节、激励与约束环节、人力资源保养与创新环节。 1 人员培训创新:企业总动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企业员工培训,但传统人员培训往往因为投入不足、管理者不重视、培训师水平不足、员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流于形式,陷入僵局。要想在人员培训中有所作为,发挥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最大效用,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1 培训理念方面的创新 我国大多数企业不重视人员培训,一味招聘有相同岗位工作经验的新员工,殊不知,同样的岗位却因为不同的外部环境、工作部门、人员机构、对接群体等因素而有着千差万别的工作内容,因此,企业管理者拥有人员培训的工作理念并付诸实践是多么的重要。培训理念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职业技能、岗位职能、企业文化、团队意识等的培训内容创新,还体现在培训方式的创新。 1.2 培训责任从人事到各部门的转移 我国很多企业将人力资源培训的责任放到了人事部门,人事部门承担了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多方面培训内容。这种传统培训责任的划分是不合理的,一方面,人事部门的培训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培训各个方面的技能与技巧,与直接参与管理与实践的人相比并不能给予新员工更实际可行的培训;另一方面,人事部门培训出的岗位从业人员可能会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遇到重重困难,例如与部门直属领导意见不一致,与岗位要求不相匹配等。因此,人事部门负责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部门负责人对员工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企业人员培训最明智的选择。部门负责人对员工的培训关乎员工岗位职责与责任的履行,关乎工作效果的好坏;人事部门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培训关乎企业的凝聚力与灵魂,缺一不可,二者的有效配合才能使企业大团体高效运转。 1.3 引导员工从培训的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参与者 传统培训中,员工往往是被动接受者,接受从培训讲师那里得来指令,被动执行,培训形式往往是培训师唱主角,通过讲演或者视频形式使员工接受所要培训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会对培训师产生依赖,懒于思考。真正有效的培训就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主动参与其中,并在培训中找到乐趣,学到技能,提升自己。为了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妨让员工成为培训的主角,征求员工意见,为员工制定有利于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并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合理培训内容与方法。 1.4 培训方式的转变 传统培训方式是将员工集中到某个封闭的屋子里进行讲授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远远达不到培训的最终目的,因此,培训方式需要进行创新与转变。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将培训形式从讲课式转变到实践中来,但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培训形式设计远远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培训形式创新需要考虑到职业技能学习、合作意识养成、团队风气建设、自我价值提升等方面。 2 激励方法创新:企业经营参与法 我国目前人力资源薪资成本相对发达国家要低很多,一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大量雇佣我国业务水平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就突显了本土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的劣势。那么,本土企业就应强大自身实力,增强激励措施,防止优秀人才外流。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方法方面仍然延续传统方法,缺少创新。毋庸置疑,激励机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巨大作用:①可以吸引优秀人才;②有利于留住优秀人才;③有利于开发员工潜能;④有利于良性竞争环境的养成。激励机制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企业在日常管理实践中要将传统激励方法与现代激励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在管理实践中应不断创新激励方法,要将物质激励做到实处,满足员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基本的薪资激励与福利激励可为员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与稳定的收入来源,合理的薪酬福利设计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人才能够长久的服务于企业,这里的薪资福利包括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教育补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等。股权激励可以让员工有归属感,可以与企业经营者共同参与企业战略规划与发展,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3 人力资源保养与维护创新:健康与安全管理法 人力资源保养维护并不仅仅体现在对员工的福利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一系列关乎疾病与衰老的保障,还要对员工日常工作与身心健康给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人力资源保养与维护不应也不能仅仅体现在事后,事中保养与维护也极其重要。人在生产劳作的过程中,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会产生疲劳,例如腰椎、颈肩、关节、眼睛等身体各器官的疲劳,而这些疲劳不被人们所重视,久而久之会影响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和精神状态等。另一种疲劳是精神上的疲劳,长时间重复、繁琐、单调的工作内容极易使人产生极度的精神疲劳,这种精神疲劳所带来的影响要比身体疲劳严重得多。这种劳动过程中的疲劳往往得不到企业重视,原因有很多,例如,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无暇顾及此层面问题;劳动组织制度对企业员工工作时间与内容分配不合理;全民对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的预防和保护还没有普及;市场竞争大环境没有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如何引导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维护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如何加强人们对身体与精神健康的重视程度,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将人力资源管理保养与维护写进法律,规范企业员工身体与精神健康的劳动安全检查制度;②规范企业组织制度,加强劳动时间与休息制度管理,引导企业关注员工劳逸结合;③加大劳动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呼吁人们关注自身健康。身体健康与精神愉悦是创造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关注劳动安全,关注职工的身体与精神健康,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同时,更应该预测未来的发展大趋势。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点:①人力资源规划将更加系统和全面,企业将会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②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也将越来越关注知识型员工的全面发展;③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与网络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的虚拟化管理;④跨地域、跨文化、跨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现实。 梳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有利于我国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最新成就对接,有利于开创属于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总量较大,可待开发的人力资源规模可观,潜力无穷。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在数量上的优势,如何开发我国人力资源的潜力,需要经济与制度保障、企业积极配合与创新,更需要人力资源自身不懈努力。人力资源管理总结过去,分析现在,预测未来,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任重而道远。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浅谈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逐步取代资本资源竞争。如何开发与管理好自身的人力资源,是高新技术企业必修的课程。虽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改进。目前制约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因此,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一、高新企业引进人力资源的研究背景 在人力资源的引进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应拓宽思路、改进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在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相互“挖人”的简单做法。为此,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大急需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大开发利用“外脑”的力度。“外脑”虽然从劳动关系的角度讲不是本企业的员工,但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其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丝毫不比内部员工逊色。“外脑”引进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使后者具有商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和双赢合作的目标;也可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服务于企业,使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能跟上世界最新发展趋势。有时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某项重点攻关课题,同一行业内的多个企业(甚至不同行业的多个企业)可以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结成“人力资源战略联盟”,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二、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较强的自主意识 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拥有某种生产手段意义上的技能,加之他们的劳动比较特殊,他们不愿意太多外力的程序化监督和控制,希望得到充分的信任,自我引导、自我尝试。 2.需要的多重性 知识型员工作为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的群体,他们的需要是具有多重性的。相对于成长、自主和成就,金钱的边际价值已以退居到相对次要的位置。 3.藐视行政权威 技能的特殊化和重要性,可以决定员工在企业的权威和影响力,这使得知识型员工容易产生清高的特性,藐视行政权威。 4.流动意愿强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更多地依赖于自身拥有的知识而不是外在条件或工具,他们可以随意地将装在自己头脑中地知识带走,因此,他们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5.学习能力强 知识是高科技人才最宝贵的资本,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水平,他们拼命学习,不断地使自己地知识更新。 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员工重使用轻开发 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大量削减员工培训开发费用,对员工重使用轻开发。但在高新技术行业中知识更新速度快,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继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比如,软件开发人员,原来最初使用的是BASIC,后来就使用C语言,再接下来是VC,C++,JAVE等。这些开发工具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开发人员不断学习也能获取。如果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其结果必然会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员工的流失率上升。 2.员工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高新企业员工年轻化的比较多,成员之间几乎没有形成年龄层次。因此,在需要人员更替时,不能形成梯队,工作前后无法衔接,出现周期性间断,使领导群体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影响。一般而言,年龄大的有经验丰富、稳重老练、事业心强的特点,但缺乏创新精神,守业心理较浓厚,且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年龄小的精力充沛、思想敏锐、勇于探索创新,但易犯冷热病。假如领导层是同一年龄层次,就很难做到员工的交替与合作,更不用说什么高效能的管理了。 3.薪酬制度激励性不强 企业和员工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企业提供各种报酬,员工提供相对的绩效和人力资源,当员工认为报酬与其贡献大致成比例时,员工会对其交换关系感到满足。除了比较个人绩效与个人贡献的比例关系外,员工也会和同一组织其他人或不同组织的人作比较。当发生不公平的现象时会紧张,并会依据其个人所知的平衡,企图矫正不公平的现象。如果不能改变不公平现象的话,最终会离职。薪酬制度一方面要保持内部的公平,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外部的竞争力。实际上,我认为,在薪酬制度上,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有如薪酬的增加没有使工作效率提高,每个人都能获得过不同程度的奖赏,优秀的工作人员会认为这是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得来的,并不觉得是额外的奖励。薪酬的增加如果没有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目的来确定奖励标准,那么这样的奖赏就毫无意义,也不会提高下属的工作热情。 4.员工之间重竞争轻合作 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越来越依靠团队合作,这就需要企业家重视人员的组合,搭配用人。现在有一种最新理念,即,21世纪最需要的并不是竞争力,而是资源整合的能力。即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采取相关的人才组合,合理搭配人才,使企业内各种专业、知识、智能、气质、年龄的人员,组成一个充满生机的整体优化的人才群体结构,相互启发、优势互补、互相激励,产生一种较强的“亲和力”。特别是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和改造、现代化大型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等攻坚时,企业家如能合理组合人才,形成具有最佳结构的人才群体,就能发挥科技人才的集体智慧,联合攻关使之奏效。 四、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引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完全靠自己来培养一支符合竞争需要的人才队伍,即使在财力、物力上做得到,时间上也是不容许的。因此,面临入世后更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高新技术企业应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存量的同时,积极大胆地实施人才引进战略。通过人力资源增量的调整,优化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从而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不同于一般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指具备高智商,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性,使高新技术企业谋求和网罗人才具有较高的难度。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刊登广告、校园招聘、人才市场、猎头公司等方式招募员工。高新技术企业想找到优秀的高级人才,与一般企业相比,必须更加别具匠心,富有挑战性。有时为了找到最优秀的高级人才,不得不进行深层次挖掘。在人力资源的引进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应拓宽思路、改进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在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相互“挖人”的简单做法。为此,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大急需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大开发利用“外脑”的力度。“外脑”虽然从劳动关系的角度讲不是本企业的员工,但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其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丝毫不比内部员工逊色。“外脑”引进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使后者具有商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和双赢合作的目标;也可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服务于企业,使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能跟上世界最新发展趋势。有时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某项重点攻关课题,同一行业内的多个企业,甚至不同行业的多个企业,可以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结成“人力资源战略联盟”,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人才培养使用创新 [摘 要] 人力资源是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能够进行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磨合开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环。如果执行创新机制,减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引进人才; 挖掘潜力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才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保障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将就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在这个管理体系下人的培养使用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 结 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互联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进而推动了信息和知识的变革,催生出新的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而应生的管理模式。因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创新进行探讨和分析,分析传统的人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自己后来的转变和革新,进而实现进行科学化、信息化的资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转变 创新 一、理论知识的论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 企业创新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利用企业内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术、思想、管理系统和方法,以及其他的资源设计和创造,为我们的消费者和社会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最终达到实现企业目标的目的。而人力资源理创新是企业创新中的组成部分,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就是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技术上的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都是由企业的人才创造出来的。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强大的团队组织,可以掌握多样化的资源,并且创造的价值是无限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指的就是以企业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发展基点,不仅是走在最新科技基础上的一种创新,而且也是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并且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使企业的人力资本实现增值,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二)互联网管理思维 互联网管理思维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思维,主要就是由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心理上的革命性变化,经济不再是主要发展线路的思维,而是立体式的发展。“互联网+”的时代不仅是人与社会、人与企业组织之间进行交流时的桥梁,而且也是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媒介,这就是“零距离”时代的现象。因此,互联网时代就是展现出迫使企业和各个部门必须对市场、产品、客户,以及企业价值链之间进行详细的探究,并且能够应对整个企业生态系统被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的特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所以,企业应该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去管理人力资源,时刻紧跟互联网时展的步伐。 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介绍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工作任务主要被分化成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发展、招聘与配置、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个模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常都会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利用网络的特点就是对企业人事信息调查、人才市场招聘、收集信息、人员实地调查和相关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等,进而达到保证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性和利益的合理性。 (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1)传播渠道滞后。在传统的招聘方式中,一般都会采用电视广告、报纸招聘信息,或者是个人电脑方式等。但是这些方式其自身就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信息渠道的传播范围窄、信息传播的速度慢、招聘的成本高等。不仅导致人才流失,而且易造成就业滞后的情况。如某公司需要招聘若干员工,采用网络的形式和报纸的形式将招聘信息发出,虽然来求职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我国的就业人员在人才市场造成了大量的滞留现象,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招聘信息流传范围小,传播速度慢,长时间招聘导致成本过高等。 (2)员工培训模式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通常都会邀请一些专家和相关专业的老师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这种培训模式不仅容易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还由于每个员工之间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不是非常牢固,培训的效率非常低。如在某大型讲座中,一些有资历的老员工,他们在这个培训中,仅仅是签了个到就离开了,根本就没有参与培训,让培训流于形式,反而企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缺陷。绩效管理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只有良好的绩效管理体制,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在工作时的满意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充分的挖掘出员工的潜能。然而,由于以往的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缺陷,导致大量有能力的员工因为个人才能没有得到合理的工资体现,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往往做出的选择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三、人力资源管理新举措 (一)运用互联网招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互联网的发展也渐渐的全球化,不再是传统的局域化发展。所以,招聘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特点来企业的招聘信息,这种招聘方法的采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告等形式的限制被打破,而且也可以保证招聘到的专业人才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求职者能够快速地看到企业的招聘信息,并且也能够迅速的分析自我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快速联系公司,不仅对企业人事部招聘人才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而且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进行互联网培训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一些培训来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在培训时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互联网培训计划可以有效地改变内部员工培训计划和内容。在这种培训方式下,不仅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而且扩大了培训的内容,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模式的培训,在时间和地点上方便了很多,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另一方面就是员工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与企业培训内容相关的资料,加强理解的同时,对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提升。 (三)互联网考核模式 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仅是员工工作能力的体现,而且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业绩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和思想进步的过程中,企业绩效考核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传统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应该要及时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革新,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论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现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其管理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必须要顺应时展的潮流,运用互联网技术这一新媒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运行,开启发展新篇章。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创新氛围与研发人员创新 摘要: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原动力。在管理过程中,企业突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组织创新氛围(OIA),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SHRM、OIA对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研发人员创新能力提升的措施。 关键词:SHRM OIA 研发人员 创新 研发人员是有效激发企业发展创造力重要因素,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他们创新意识,可以实现企业产品的不断优化升级,在生产成本,科技含量等方面不断领跑行业。企业要发展需要依托人才的高效利用,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是对企业员工招聘、培训、福利待遇等进行规划,从多个方面不断提升员工,尤其是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组织创新氛围(OIA)营造实现他们之间的相互积极影响,从而不断提升研发人员创新能力,企业创新动力不断提升。 一、SHRM、OIA对研发人员创新的影响分析 (一)SHRM对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针对企业的员工,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计划、培训计划等,根据员工的基本素养,设计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通过这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长期的企业人才成长计划,这一规划工作细致程度充分体现企业重视人才程度,符合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研发人员是企业产品升级的主要创造者,积极的SHRM可以通过大量的专业化培养,实现研发人员专业素养有效提升;通过有效的人才吸纳计划,实现企业研发团队的优化升级;通过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实现研发人员向心力的提升;通过人性化HR实施,实现研发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另外SHRM可以制定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措施实现研发人员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OIA对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 所谓的组织创新氛围,主要涉及到企业的创新理念,团队合作,领导支持、资源提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对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第一,企业的创新理念。一个企业需要发展就需要创新理念,管理者要是具有创新意识,对企业发展有着长期和短期的计划,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有着积极的态度,对具有创新的理念有着自己明锐的判断,企业可以认可研发人员的创新。因此,企业创新理念对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有着积极性的作用。第二,团队合作。研发工作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有多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即实现研发团队的有效运转,研发人员之间的团队意识提升,相互配合,进一步实现企业研发力量凝聚,给研发人员的创新提供更好的平台。第三,领导支持。领导是企业管理者,他们掌握着企业的管理权力。当研发人员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研发环境,需要企业资金的有效支持,这些都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只有得到领导的支持,研发人员的工作信心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影响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第四,资源提供。研发不是研发人员的空想,需要付诸实际,这就需要进行产品的实践创新操作,构建现代化的应用平台,这一平台的构建就需要企业在资源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这样才能支持研发人员的创新工作。 二、从SHRM、OIA激发研发人员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细化SHRM的各级目标,实现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提升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规划的目标设计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因为不断拓展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性,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实现企业研发人员的针对性管理,对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级目标。一方面,需要明确长期和近期规划目标,针对本年度人才招聘计划和长期的企业人才结构优化进行对接,实现每年的人才招聘符合长期的企业人才结构调整,从而最终实现长期的人才结构调整的目标。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各级规划的目标。目标的明确性可以实现最终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可以考虑自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最终的规划目标。例如:按照工资调整规划,对企业研发人员的薪酬进行有效调整,其依据就是规划,因此需要进一步在规划中明确这一调整的目标方案和最终的薪酬待遇等,企业设计更为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实现研发人员创新意识的不断提升。专业培训的细化,根据研发人员的专业知识需要,设计相关的培训计划和内容,让他们接受更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二)营造积极的OIA,实现研发人员创新氛围提升 企业实施更为人性化的活动,让研发人员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彼此的了解和交流,实现他们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从而有效构建研发人员的团队意识,企业大局意识。同时企业领导需要加强对研发人员的关心。因为领导代表企业对员工的态度,领导对待研发人员的态度相对比较尊重、友善,研发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创新意识就被有效唤醒。另外,企业需要调动更多的资源,实现对研发工作的有效支持,因为研发工作需要较好的平台,这就需要企业在资源上充分满足企业研发人员的需要,基于上述几类OIA的营造,研发人员创新氛围进一步优化,他们从事研发工作的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SHRM、OIA可以有效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两个手段的细化管理,研发人员的创新潜能得到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原动力。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创新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都开始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问题,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可以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立足与新时期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状,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创新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创新 为保证企业发展,很多企业都开始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储备培养或者招揽高素质人才,作为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确保企业经营中的市场经济效益,因此,在新时期下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每一个企业必须经历的改革。 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计划,运用科学化的现代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招聘筛选、专业培训、评价考核、职位调整等一系列过程,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热情,使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合理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类课程,宏观管理是立足于企业人力资源全局进行调控,改变当前落后的思想观念,保证企业发展方向适合社会需求并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微观管理是指以企业员工为主体,通过对企业内部具体的人和事物管理,保证企业员工可以充分发挥其工作潜力,以实现企业的任务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在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中就曾已经被提出,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才得以明确认可,在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科学管理阶断、工业心理学阶段以及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二、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企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预测能力,只有企业产品符合市场需要,才可以保证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从而得以稳定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认可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专业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为企业获取人才,并根据判断为职员安排最合适的岗位,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氛围,并完善相关的人员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为企业负责还要为员工负责,为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以确保员工的思想理念与设计发展紧密相连,寻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点,为企业创造高效益的市场经济。 2.适应时展 目前新时代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具体多变形和复合性,多变是因为随着时代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思想观念在不断进行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意识和个人需求,复合是因为随着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制度实施,世界的大门都在向中国敞开,因此,中国企业面临的社会人群已经冲破了地域和限制,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适应时展的步伐,才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前提,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综合管理的重要部门,它不仅培养员工的专业在、技能,还可以培养员工额创新性,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只有新的理念和新的突破才可以赢得市场的瞩目,归根结底,企业的创新就是人才的创新,只有保障人才的快速成长才能保证企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创建辉煌。 3.企业改革创新的客观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众多企业为谋求发展必须要以时展为前提就行大幅度的企业改革,企业改革首先就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创新企业制度,将企业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内部人员,加强员工培训力度和评价管理,保持企业高素质人才思想观念与企业文化的高度统一。在知识经济的大前提下,只有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与企业管理制度,深化企业全面改革,以技术创新为质量保证,才可以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为企业增加竞争优势。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企业几乎将全部的发展重点都放在技术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的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并不重视,在传统的思想观念里,企业管理总会将员工作为企业固定资产来计算,往往忽略了企业员工具有的创造价值,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复杂繁琐,需要很强的科学理论指导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与专业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相对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导致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高层都是由企业内部直接指定,不仅没有进行过相关的任职资格考察,甚至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会受到企业内部的制约而无法发展,从而使员工无法发挥出其最大的企业价值,此外,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层自身专业知识不足,也无法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制度创新,在企业进行深化改革时,不仅无法为企业提供高效人才,甚至会为企业发展带来制约。 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需要与上级进行协商,更为重要的是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就是通过自身判断和相关制度的实施,为企业寻找最适合的员工,并且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创造最大的市场价值。但是分析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明显缺乏科学规划,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员工的认识并不全面,也无法按照企业的职位需求安排适合的员工,除此之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单一,权限过于集中,对待员工采取同样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竞争意识,抑制了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无法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 3.企业员工流动性太大 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在企业谋求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企业员工也在为自身发展进行规划,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不可替代的因素,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自身特色和相技能,只有在合适的岗位上,员工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个人潜能,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可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就是通过整合企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招聘培训流程,为企业提供保留优秀人才并负责激励员工积极性,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但是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须有其名,对员工的个人情况并不了解,也没有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造成老员工的频繁跳槽,但是对不了解企业工作流程的新员工也没有合理的培训管理措施,较强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只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四、新时期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在新时期的改革影响下,员工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渐得到企业的认可,客观而言,企业发展要依靠的主要力量就是高层人员的管理观念和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确立员工的核心地位,围绕企业发展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制定切合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例如员工可以设立相关的员工福利,为员工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在节假日组织活动或者设立年终奖金的评价,此外,企业还可以采取“赞美式”和“批评式”管理制度,对优秀员工给予充分肯定,对工作出现失误的员工进行及时问题纠正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另外,对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进行适度的权限分化,弱化等级差异,从而对员工进行更为全面的管理。 2.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 应用科学技术是为了更好的改善生活,然而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同样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办公中早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制度管理。计算机技术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具有庞大的信息储存能力与远程控制功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规模势必会不断扩大,职位需求与员工人数也会不断增长,但是单单依靠人工记忆很难将每一个员工的优势特长、工作情况等进行统一,对此,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创建专门的管理信息库,对员工的个人状况进行记录,实现管理智能化,但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减轻工作量,相反,人力资源管理更应该对相关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及时更新,此外,利用计算机制定员工评价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 3.创建合理的人才开发利用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围绕员工进行的人员管理,从企业人员的招聘遣退到员工的培训考核,都是经由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的,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企业提供人才、保留人才并且最大限度的开发人才市场价值,因此在进行人才吸纳时,人力资源管理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专业技术、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人员进行考察,在考察合格后还要依据员工的个人特色安排适宜的岗位,以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合理利用,此外,人力资源还要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考察和培训,考察是为了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员工的工作状态,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以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制定相关的员工激励制度,凝聚企业力量,避免人才流失和企业内部发生较大人事变故,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 五、结语 客观来说,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确实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新时期同样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今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这基础上,企业要想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进行创新性的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论文:内隐观视阈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学生毕业后能独立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处理人力资源管理复杂事务,用内隐观视阈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胜任力理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胜任力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内隐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胜任力;教学改革 一、内隐观视阈下创新胜任力模型 斯腾伯格(Sternberg,1995)指出,所谓创造力内隐观(Implicit Creativity Theory)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保留在个体头脑当中的关于人类创造力及其发展的看法。有关创新力内隐观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力的研究成为内隐观研究的重要方面。康艳红的大学生创造力内隐观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创造性者的特征主要有:道德品质,异常人格,探究心理,自主性,才情,内在动力,独创能力,知识经验,发现问题的能力,智力,自强。熊建萍的当代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内在结构包括:独创性,宜人性,缜密性,聪颖性,良好社会性,知识经验,开放性。周霞的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认为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有5个维度: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品德。综合有关大学生创造力内隐观及其创新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文献,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特点,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人际协调能力。 二、内隐观视阈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的各维度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人际协调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生不仅能运用所学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理论等解决简单的管理问题,而且能将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或者没有先例可循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不仅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理论,而且要有创新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融会贯通,顺利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难题。 毕竟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除了绝大多数是例行性的问题外,还有少数的例外性的问题,对待例外性的,突发的人力资源事件,我们就得创造性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等解决它。管理学中有20/80法则,说的就是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例行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占80%,例外性的、突发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占20%。不要小看这20%的问题,它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成败。这些例外性、突发性或者新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碰到的机会不多,但很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可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不良后果。这些20%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不能用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解决,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采用创新性的方法去处理。所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胜任力很重要。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抗压和人际协调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为企业和员工服务的,面向的是人,和人打交道,而人是有头脑,有思想的,是最为复杂多变的,所以如何善于与人沟通,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还需要和领导、同事、下属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压力,具备抗压能力也是必要的。 三、内隐观视阈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教学改革思路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胜任力为核心,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胜任力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教学工作之中,通过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胜任力。教学理念要围绕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这个核心进行,打破旧的教学观念,不断在教学工作中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地探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主动探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要贴近实战,教学内容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不断思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论,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教学中,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比如教师授课,除了采用提问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还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实战案例教学法、实战情景模拟教学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胜任力,学生透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此外,为了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胜任力,还要加强学生实习工作,在原有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团队素质拓展实习的基础上,实现校企联合,让学生走入企业参加调研和实践活动。充分运用行动教学法,让学生产学结合,深入企业剖析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以供企业参考。 四、内隐观视阈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教学实践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为了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教学改革思路,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创新,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战的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做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关键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学习,所以在六大模块上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的培养。
大学生经济论文: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研究 摘要:大学生创业对我国高校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问卷设计调查基础上,描述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生创业意识现状,并依据现状提出从树立科学创业理念,科学规划创业目标,理论结合实践,培养良好理财能力和能力资源系统结合等方面来培育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意识。 关键词:经济管理;大学生;创业意识 一、调研内容 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主观思维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要素。本次调研以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主要是通过网络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设计共有19题,包括12题选择题(1—12)和6题主观题(13—19)。其中,12道选择题主要调查经济管理类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创业问题的解决、创业的心态、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基本状况;而6道主观题主要调查学生对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政策建议例如课程设置,课外实践等。 此次共向大一至大四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25份,回收问卷数976份,回收率95.3%。调查对象中男女人数约各占一半,其中以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为多,共占了总人数的80%;。大三、大四是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定位的重要阶段,集合大三大四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使此次调查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收回问卷后数据进行统一,并制作成表格整理好,对初步整理的数据根据不同的题目和选项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类。使用了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分析,对实际数据所反映的事实加以说明,辅以百分率的对比与直方图、饼状图等图表形式,更加客观地体现现实情况,通过对问卷的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样本创业意识现状和存在问题情况的掌握。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存在不同认知 通过对大学生对“创业”概念进行调研整理数据发现,大学生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存在不同,具体如图1: 图1为上述调查对象对“创业”的概念不同层面(开办企业、开创事业、开发技术等)的数据分布直方图。结果显示有79%的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14%的学生则认为创业就是开办企业等实体型公司,而剩下7%的人对创业一词抱有其他的理解(比如自主开发、自主创新、亲自经营、自力更生等)。由上述调查可看出,目前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还是比较宽泛的,现代社会各新兴行业层出不穷,对于创业的理解也应该有更多的自己的方式,对创业的选择也并不局限于独资或是合资开办一间公司等形式,而是有更多自己想法和选择。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对于创业还是缺乏明确认识,相对于具体性的开办企业和开发技术而言,抽象性的开创事业占到了79%,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创业”认知不够深入,主观程度较高。 (二)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创业意愿,但缺乏明确创业目标 通过对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进行调研整理数据发现,大学生整体存在一定创业意愿,具体如图2: 图3为上述调查对象对创业兴趣分布的直方图,结果显示没有大学生表示对创业没有兴趣,超过90%对创业存在一定兴趣,而7%非常有兴趣。这说明大学生整体存在一定的创业意愿,也存在随意性。同时在此基础上,仅有4%的学生表示对创业就业问题十分关注,而大部分(86%)的学生在平时仅是偶尔关注创业就业新闻。在创业目标上,如图3所示: 有36%的学生表示自己又关于自己的就业创业目标,而64%的学生却还没有自己的就业创业目标,由此可以说明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大部分学生还处于探索寻找的阶段,并没有明确给自己定型。这也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创业缺少关注和了解,也说明大学生创业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 (三)大学生对创业要素认识趋于理性,存在较强的独立精神 通过将“创业应具备要要素”设定为“资金、人脉、学历、个人能力、其他”五个选项后,对样本进行调研后得到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创业要素认识趋于理性,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看来,原始创业资金是最重要的(50%),其次是个人能力(40%),并且需要人脉资源(39%)的支持,而学历的证明已经显得无足轻重(2%),这体现出大学生对于创业是有一定的现实认知的,有趋于理性的趋势。而对于创业最重要的要素创业资金的获取,有50%的学生认为创业的资金应该由自己赚取,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21%)和好友的帮助(4%)。面对创业初期面临的问题,可以选择先就业挣钱后,再开始创业,也是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的方式,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向父母朋友借钱的方式,体现出大学生创业存在较强的自力更生的精神。 (四)大学生倾向于先就业再创业和采取合伙创业模式 对于就业和创业,大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就业,在调查对象回答“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你愿意接受低薪的工作,还是自己创业?”这一问题时,其中有43%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底薪工资;而23.5%的学生表示希望能自己创业,但是依然有23.5%的学生表示尚不清楚,而当被问到“如果以后找工作很困难,你会选择自己创业吗?”这一问题时,有一半(50%)的学生愿意考虑创业,但是也要14%的学生表示不会,表明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有时只是作为一条退路看待,真正创业的并不多,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先就业,而对于创业形式,结果如图5所示: 在众多的创业形式中,87%的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合伙创业的形式,只有13%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他们认为,合伙创业可以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进行集资和出谋划策,是一种较好的创业方式,因而也能被更多人接受;而自主创业则需要个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风险较高。对于网络创业,有39%的学生表示是可以接受的,有17%的学生认为是不能接受的,更多人(56%)原因保留意见。这也说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风险是有一定考虑的,尤其是面对新的创业模式。 三、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科学创业理念 科学认识创业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自主创业既不是头脑一热的“下海”,也不是无法就业的无奈之举;它不仅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搞出自己的创新成果,而且要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大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为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的创业者。科学分析创业理念,杜绝有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个别非正常的创业“成功”现象当作普遍,从而产生对创业前景过于乐观的预期。 (二)正确理解创业内涵,清晰规划创业目标 对于创业内涵,不要产生过于笼统的认识,简单认为是“当老板”或者是“成就事业”,要意识到能形成具体的目标并能制定实现具体目标的方案,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运筹学和工商管理决策知识,做出对创业目标符合实际的可行性规划,对自身能力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要有准确的认识并进行针对性锻炼,对创业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明确目标函数,理解现实约束条件,并通过不断获取必要资源和提升自身创业能力素质来实现明确的、可行的创业目标。 (三)理论教学紧扣实践,积极开展创业体验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由于所学理论本身就与企业经营联系紧密,所以理论教学整体大方向上是会促进创业能力的积累,但是理论教学由于缺乏对现实世界认知的还原往往存在与创业实践脱节从而削弱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在现实条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锻炼,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等等创业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创业实践水平,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要求大学生多接触社会。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执行力。 (四)培养良好理财能力,实现能力资源耦合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消费观,正确认识资金在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本运作和管理能力,积极寻找资金来源,拓展融资渠道,独立自主,摆脱资金来源的家庭和亲友依赖,学会科学、合理的运用资金。制定合理、完整和周密的创业培训系统,构筑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创业过程中根据创业的需要,随时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检测、更新与补充,累积经验,形成良好的创业心态和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将分析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与技术、资金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能力与资源的系统结合。 大学生经济论文:浅谈经济危机形势下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同一性危机 应对方式 职业决策困难 中介作用 〔论文摘要〕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考查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文科生较理科生更多地体脸到同一性危机,更多地感受到职业决策困难,更多地采用自责、退避、合理化等的应对方式;乡村生源地的学生较城市学生遇到更多的职业探索困难;自我同一性危机对职业决策困难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一性危机在应对方式和职业决定困难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随着2008年9月开始的信贷市场危机,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逐渐演变成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和全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就业压力。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凸显成为目前中国社会所面对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巫待解决。在本来渊良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目前特殊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着重重心理问题:一方面,大学生踌躇满志,在数年的高等教育学习后渴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对未来充满美好的规划和想象,另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又使得恐慌焦虑、悲观绝望、盲目屈就等各种不良心态并存于其内心世界里,往往使他们失去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对就业准备不足导致就业的失败,失败后又一味地自责、幻想或寻找托辞。有研究表明,同一性问题是青年人格发展的核心。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格确定和社会角色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所面临的矛盾、冲突的内在根源来自于个人自我同一性的危机。因此,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进行大学生同一性危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正确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和心理困境,因此,我们决定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考查研究。同时,引人了职业决策困难这一变量来反映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经济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和手段。 (一)自我同一性及其危机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自己对自我同一的主观感觉,这种感觉是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致与连续。尽管青年在身心各方面都表现出独立的倾向,但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此时青年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缓在社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被称为“心理的延缓期”( psychological moratori-um)。在中国社会,这个延缓期主要体现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有着充裕的时间去探求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滩哑观等一系列涉及自我的问题,因此,大学阶段是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探索遇到困难最多的时期,是真正感受到“同一性危机”的时期。所谓“自我同一性危机”,就是指自我否定了原有的、未分化的、朦胧不清的、非成熟的自我,但又尚未找到新的自我,是自我处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中,一切都变成是不确定的,是自我在过去和现在、彼地和此地的不连续。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时间观念对时间混淆”、“自我确信对自我疑虑”、“角色尝试对角色固着”、“职业意愿对工作不力”、“性别分化对性别混淆”、“主从分际对权威混淆”、“价值定向对价值混淆”。 (二)应对及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又名应付,是个体在应激环境或事件中,对该环境或事件作出认知评价以及继认知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精神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对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应对方式可以根据其表现的形式分类,如接受、忍耐、自责等具体的形式。 学者对应对方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上,一是认为个体面对应激时所采用的应对策略,更多地依赖于清境需求,即情境特异性应对方式,二是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应激情境中存在着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应对方式,即人格倾向性应对。在本研究中,我们倾向于把应对方式与人格层面的意义结合起来,认为大学生的一般应对方式已经形成了一种一贯的、带有倾向性的模式。在应激情境下,大学生这种一般的应对方式将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程度、应激情境的改变产生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参考肖计划的研究,将应对方式按照应对的具体表现来分类,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六个方面,来探究经济危机这种应激情境下大学生的人格倾向性应又寸方式。 (三)职业决策困难 职业决策困难主要是指大所数人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而对职业选择时面临的各种问题。knumboltz认为,职业决策困难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的一种状态,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运用一套做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所导致。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gati和osipow在职业决策未定向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决策困难这一概念,指个体在做职业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gati和osipow依据标准化职业决策理论,发展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模型。模型将职业决策困难分为三个维度十个方面:(1)缺乏准备,包括缺乏动机、犹豫不决、错误的信念;(2)缺乏信息,包括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缺乏自我的信息、缺乏职业的信息、缺乏获得信息的方式;(3)不一致的信息,包括不可靠的信急、内部冲突、外部冲突。gait等对大量的职业辅导工作者与来访者进行访谈和调查,编制出((职业决策困难问卷》( career decision - 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简称cdd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从人口学变量上讨论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并用相关分析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根据查阅的文献,我们假设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与职业决策困难大部分维度显著正相关;采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的学生同一性危机低、职业决策困难小,采用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的学生的同一性危机高、职业决策困难大;自我同一性危机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正向预测作用,并有可能是应对方式与职业决策困难间的中介变量,旨在探究经济危机形势下,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文科学生较之理科学生的不适应状况 研究发现,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等方面的情况都不容乐观。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同一性危机,尤其是自我确信了解、权威混淆方面的危机。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职业决策困难,尤其是在对自我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取得资料、缺乏动机上的困难。文科学生更多地采用自责、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或是矛盾的应对方式。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在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不同的思维模式培养下,文科生更偏重于规范性的主观思考方式,对同一事物可能采取不同的判断标准,理科生则更偏重于实证性的客观思考方式,对同一事物能找出相对唯一的判断标准。因此,文科生在主观多重标准的思考模式下,更容易造成自我认知的不确定和混乱,导致自我不确信、权威混淆,更多地感受到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相关调查显示,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面对文科生的就业岗位呈现更大的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文科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尝试所经历的挫折更多。自身和外界的双重消极作用使得文科生感受到更高的自我同一性危机,更多地采用一些如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就业。 (二)乡村生源地的学生遇到更多的耳处业探索困难 本研究表明,乡村生源的学生较大城市生源的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职业决策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不清楚决定的步骤和文化及环境因素上的困难。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大城市生源地的学生在城市较为开放的环境中成长,相对于来源于乡村的学生接受的信息更丰富广泛,见识更为宽广,更能发现自己在职业决策上的多种选择、综合决策,因此在决定的步骤上更加明了成熟。由于乡村的学生文化相对保守、从小就较多地承担起家庭的担子,对家庭有着更强的责任心,面临职业选择时势必会多为家庭考虑,因而家人的健康、家庭的经济状况、国家的政策都会使他权衡机会与家庭,从而造成文化及环境因素上的困难。 (三)经济危机形势下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聊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 自我同一性危机大部分维度与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与除求助外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即愈成熟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与愈低的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关联的,我们可以用很多应对方式的特点来描述这一危机的表现,如“‘角色固着’,即过分地封闭自己,僵化自己的角色,产生不良适应,引起消极性的认同和退缩的情感行为”,即用了退避的应对方式来解释了角色固着这一危机层面,因此二者的相关也就不难理解。自我同一性危机各维度与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间绝大部分显著正相关,由于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自己感受到的一种难以确定的状态,而且很多维度都涉及到对自我的探索认知、对自己内心发展的感知,因此,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是比较明显的,此外,多层回归也显示出同一性危机对职业决策困难正向的预测作用,且有着非常大的解释率(36. 6%一41. 5%),这也和李文道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得分及各维度平均分上大致呈现出同一性地位越高,职业决策困难得分越低的趋势}9j。除求助外的应对方式与职业决策困难都有着广泛反的相关,进一步层次回归分析表明除求助外的应对力.式对取七业决策困难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解决问题是正向预测作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是负向预测作用,这也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四)自我同一性危机的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贯穿于整个青年期的课题,因此,同一性危机将在这个阶段持续到同一性的达成,同一性危机则是这个时期个体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因素。本研究所采纳的观点是应对方式的特质说,即应对方式是一个人一贯的应激反应行为,但是,这个变量又不完全是个体内在的特质,较之同一性危机则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同一性危机、应对方式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机制,通过中介作用考察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机制:自我同一性危机在应对方式(除求助外)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说明应对方式(除求助外)需要通过自我同一性危机来对职业探索困难起作用,这给予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在现如今的经济危机形势下,为了减少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单纯的应对方式指导或是个人的应对方式改善效果可能还不够好,如果通过长期的自我探索而减少同一性危机,则能达到更好且明显的效果。 针对研究结果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我们主要从政府决策、高校引导、家庭教育和个人调适这四个方面提出应对和解决的建议: 1.政府决策方面的建议 政府应注意以下三方面决策的制定和倾斜:(1)加强在地方上的信息普及和硬件设施的建立健全,改善农村生源地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对信息的掌握和了解比城市学生缺乏很多的差距;(2)政府应当控制高中文理分科的规模,通过对高校文科专业招生人数的控制,进而提升高中文科生的升学率,提升高校文科生的就业率;(3)政府应当全力加大对文科专业的重视和发展,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和投人,增加文科专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提升文科专业的地位和研究水平,从根本上改变重理轻文的社会现状。 2.学校引导方面的建议 学校是学生们赖以获得信息和成长的最主要场所,学校的引导对他们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经济危机下,帮助学生应对日益凸显的同一性危机、消极应对方式和决策困难,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包括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部门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扩充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同时,学校可以开展日常的就业宣传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发放求职技巧宣传手册,安排就业指导咨询师等权威专家为学生就业问题答疑解惑,及早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危机意识;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增加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机会,在鼓励同学们“走出去”的同时,也要把就业的机会和公司“请进来”;引导学生对就业择业合理性的认识,建立心理辅导网络,引导学生们对就业受挫等问题进行正确归因,学会正确、成熟地应对压力,通过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等方式帮助同学们应对心理问题。 3.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 家庭教育作为人才培育的第一站,父母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应帮助子女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应该让子女从小就接受自身的不完美,鼓励他们通过全面地认识自己,对自身的特质和优缺点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发展,以树立子女的独立自信人格和积极心态,增强子女的理性分析和应对危机能力。 4.个人调适方面的建议 作为直接面对就业压力和选择的大学生,要想从容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通过研究,我们建议当代大学生理性地面对经济危机下的就业形势,学会正确归因,在自主应对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学会合理求助;及早确定生涯发展方向,增强对自我的了解,及早为未来做准备,多掌握求职和面试的技巧和知识;主动搜寻信息,发掘信息获取渠道,关注政府、高校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政策和信息。 由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文科生较理科生更多地感受到同一性危机,更多地感受到职业决策困难,更多地采用自责、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或矛盾的应对方式。 2.乡村生源地学生较城市学生遇到更多的职业探索困难。 3.自我同一性危机对职业决策困难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4.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5.相对于应对方式而言,自我同一性危机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更为密切,同一性危机在应对方式和职业决定困难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6.可以从政府决策、高校引导、家庭教育和个人调适四大方面提出对此应对和解决的办法。 大学生经济论文: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及其引导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取向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给高校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了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趋势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所从事职业上的体现,它是人们在选择职业时的一种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它支配着人的择业心态、行为和信念等,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的认知、职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对自己的了解、定位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择业方向和标准。 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等不断增强,大学生个体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价值取向有更多的功利性,价值评价标准带有双重性。加上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在择业理念上大学生从选择稳定的职业向选择有发展潜力的职业转变 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传统就业观被打破,人们的“铁饭碗”意识逐渐淡化。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的职业流动观念。过去曾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的稳定性”,在当今已经不再是人们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它已经被排在了“发展前景和机会”‘‘职业所能带来的高收入”这两个因素之后。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已经没有找“铁饭碗”的必要了,只要是有适合自己、能提高自己能力的工作机会都要努力争取。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0.8%的人选择了稳定性的职业,有49.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稳定的职业不一定是热门的,这些职业不一定能保证其基本的经济上的满足,而发展潜力大有发展前景的职业则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在人们心目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 (二)在择业标准上从追求发挥专业特长向追求理想待遇转变 以前大多数人的择业标准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等,而现代大学生则以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最重要的择业标准。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更加突出自我观念,注重经济收入和职业的社会地位、地理位置等因素,将薪酬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现代大学生工作的目的或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收入和财富的追求,并期望依此改善生活质量,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三)多数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情况不确定,但对自主创业充满期待 改革开放以后,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良好发展的趋势。在我们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66.o%的人赞同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如今这种就业压力强大的形势之下,自主创业不仅缓解了强大的就业压力,成了待业群体的又一个出路,而且对个人而言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大学生更看重所从事职业能否为实现其自身价值提供机会 近年来的一些调查表明,当今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是看其能否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否为发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机会。由此可知,大学生已不再将职业仅仅当做谋生手段,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需要正逐渐被凸显出来,并成为支配人们从业行动的首要动因。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受其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经济地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会受到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定影响。职业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理想、信念、世界观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它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职业价值观对一个人职业目标、择业动机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到学生在某个具体工作中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影响着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 (二)社会生产方式和个人经济地位 从个人发展的环境来看,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由于所受教育的不同和所处环境的差异,人们在职业取向上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很多两难的选择,择业时的选择也是如此。人们之所以在择业时常常感到很痛苦,就是因为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不唯一,自己的期望无法在某一职业全部得到满足。例如,是要稳定、舒适轻松的工作,还是要挑战性大、高工资的工作;是要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要随遇而安等等,然而,当两者有矛盾冲突时,最终影响我们决策的是存在于内心的职业价值观。 从目前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各种职业在劳动性质的内容上,在劳动难度和强度上,在劳动条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式和稳定性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差别。再加上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也有好坏高低之见,这些评价都形成了人的职业价值观,并影响着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具体职业岗位的选择。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及其引导 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从宏观方面讲,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微观方面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顺利地就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因此,要适时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一般来说,多数大学生能够理智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但也有部分学生受社会上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过分突出个人利益,过分看重物质利益,而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放在集体、社会中来衡量,严重背离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没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奉献与所取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应该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客观的职业定位观和先进的职业苦乐观,使他们在择业上正确处理个人地位、待遇与奉献的关系。 (一)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教育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积极的、进取的和乐观的,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取向、消极退缩。这与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些新变化是相吻合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索取与奉献并重,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而又比较重视自我、注重实际、推崇竞争、敢冒风险、追求物质利益,这种人生价值观有成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主导的趋势。显然,当代大学生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变化是社会发展变化、大学生自身实践、社会角色要求和年龄特征的综合反映,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虽然上述价值观讲的是奉献与索取的平衡或统一,但它强调“自我”,在职业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由“实现个人价值”向“自我发展”与“物质利益”并重趋势转化,并把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作为价值取向的条件,这与无私奉献的个人价值观有一定差距。因而,必须大力加强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二)确定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职业人生的方向标,它的确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至关重要。每一个大学生都树立了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的职业前景进行合理的规划,使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责,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也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1.把提高职业能力与培养职业品德结合起来。从终身教育角度看,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一方面,要关注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如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及以外的能力,如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尊重劳动的基础上全面参与对社会的奉献和有效工作、热爱职业的积极向上的职业品德。这些职业能力、道德品德和职业品德不只是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需要,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强调就业导向的同时,还要注重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面且还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将职业品德教育与职业能力结合起来。在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今天,使学生学会在个人价值和社会满意之间取得协调,实现个人需求与职业需求的统一。 2.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倡导爱业敬业的职业精神结合起来。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职业价值取向决定着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所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态度,爱业敬业就是一种对待工作、对待职业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对一个职业人的未来发展,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起着甚至大过优秀职业能力的作用。一个人,如果仅仅为了个人的利益,为了获得个人物质上的报酬而去工作,他永远是工作的奴隶,因为他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因此,只有选择了自己所喜爱做的事,热爱正在从事的职业,做好正在做的工作,这样才能在勤奋踏实的工作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表现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 3.把个人发展与追求理想、超越自我结合起来。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从个人的选择意识上,倾向于把“发挥个人所学特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能力”“能实现自我价值”“优厚的收入、福利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晋升发展的机会”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价值取向。因此,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充分发挥潜力与追求崇高理想的相互协调中,在个人发展和超越自我的统一中,来找准职业定位,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才能拥有积极健康的职业态度,使自己走向成功,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大学生经济论文:浅谈体验经济视角下大学生专业学习体验模式初探 论文关键词:体验营销 大学生 专业学习 学习动力 论文摘要: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动力不足缺乏兴趣的问题,对其成才非常不利。本文基于体验营销的视角结合从目前大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大学生“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从而为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以及为高校教育提供合理建议 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通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从而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后备人才支持。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完成了到大众教育的嬗变。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要求个体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大学生只有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目前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1专业课学习态度放纵 经过高考的洗礼,刚进入大学的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他们有资格进行“休养生息”,从而逛街、网游、看电影等轻松悠闲的享乐主义泛滥,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游戏人生之上。此外,他们把对专业课有用的基础课当成所谓的“游戏课”,这种不负责任的生活学习方式不但严重影响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为眼中的是对其人生的价值观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2专业课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大学生有权就所选课程听取教师课堂讲解与教诲而不被拒绝的权利,同时听课的权利也可以放弃,但是这不能成为大学生不上课以及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借口,所谓天道酬勤,一份投入一分收获,低投入必然带来低产出。因为自身自控能力的缺失以及外在环境的干扰,大学生很难将足够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1.3专业课学习收获甚微 大学的课程学习具有知识的专业性、外延的开放性、运作的自主性、求解的探索性、运用的实践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与初高中相比,这就需要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与实践。大学讲师的普遍投入不够,授课方法四班,尤其是针对文科性较强的专业,他们的讲解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学课堂一般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大学老师对理论的讲解模式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上这两点都导致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低收获量。 2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远不如以前,大学校园里的厌学现象愈演愈烈。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主要问题归结如下。 2.1缺乏学习目的 “不知大学为何而学,又不得不学”成为大学生对课本内容无目的性的主要原因。专业课本具有极强理论性,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没法在枯燥的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对市场有充分经验后才有兴趣于《西方经济学》课本里的那些经济需求和供给曲线、图表分析以及各种函数公式,只有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结构和整体市场才会知道怎么写出一份适合本企业产品的营销策划书。目的不明确让其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去深入体味自己专业的乐趣所在。 2.2缺乏专业兴趣 赵德雷博士在他的调查报告中说,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半数以上(56.8 %) 的大学生觉得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实际联系不大,44. 7 %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上的课“基本没什么意思”,感到“非常有兴趣”的只占5. 3 % ,剩下一半的学生都持折中态度。相比专业书籍,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职场类书籍,认为自己能从那些实在的案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且为自己在职场方面增长经验。 2.3很难深入理解专业内容 具备良好的学习品格与坚强的学习意志这两点积极学习态度的同时,大学生要学过且学懂、学透了才能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在课堂教育中,大学教师给学生主要传达理论知识,但“嘴把式”的学生是不受企业欢迎的,而那些深刻理解所学专业内容、敢想敢做且做得漂亮的大学毕业生才是企业需要且可以重点培养的对象。 3大学生专业课的“体验式营销”模式 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体验式营销已作为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和管理模式,完全取代了把功能价值居于核心地位的传统的特色与功效营销。本文针对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主要问题,提出把营销中的“体验营销”运用到大学生的专业课上,即专业课的“体验式营销”模式,以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的目的。 3.1经济学中的体验式营销 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体验式营销具有五个特点,即关注顾客的体验,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和销售你的产品,检验消费情景,顾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体验要有一个“主题”。 3.2大学生专业课的“体验式营销”模式的概念 所谓“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就是类同于经济上的体验式营销,把学生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要素融为一体,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目的和兴趣主要依据,注重学生在学习前、学习时和学习后对“体验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以充分响应学生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的诉求,推出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模式。本文把这种“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融入大学生专业课,使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具体化、实用化。 3.3“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的特点 体验模式的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关注学习者的体验,关注学习者对理想学习内容的渴求;体验要有一个目标,“为何而学”是“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的关键。以体验为主导,学以致用,课程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引起学习者的动力与兴趣,引导学习者的实践;学习者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积极地心态与扎实的理论为“体验”做铺垫。 3.4“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的战略模块 伯德•施密特将这些复杂多样的体验形式称之为战略体验模块(sems),以此形成体验式营销的构架。战略体验模块由五种不同体验模型组成,即感觉、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下面将是从这五种体验模型来阐释“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运用。 3.4.1感官体验模块 感官营销的诉求目标是创造知觉体验的感觉,它经由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可能是味觉与嗅觉。现在大学多进行的是多媒体教学,优秀的课件在背景图及图颜色的选择方面有较强的吸引力(视觉上)。学校有关部门可以为学习者播放与专业课相关的视频或者申请到相关专业的企业进行产品流程的近距离接触等一系列的感官活动,这样可以让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听觉与触觉上有更多了解。 3.4.2情感体验模块 情感营销的运作需要的是,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以及能使学者自然地受到感染,并融入这种情景中来。学习者从自己内心深处挖掘对所学专业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然后顺藤摸瓜,从最基础的内容学起,这样学习目的性也得以体现。同时,自信、幽默、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既能提高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学习,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以情动人、美化心灵和提高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施教者以审美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大学生喜欢听俞敏洪老师的讲座,他们被于老师自信、幽默风趣、渊博的学识和充满激情的演讲所吸引,认为自己对未来变得有信心。 3.4.3思考体验模块 思考营销诉求的是智力,以学习本身引起学习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学习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比如,一个正在学习营销策划的学习者若只听老师讲解是没法理解营销策划书的环境分析、swot分析、市场选择和定位等的具体操作;若让他模拟参与到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中,并赋予他一定的责任,使他不得不为所做项目进行思考,在集中思维过程中明白课本中的理论应当如何与实际相联系,也更深入认识专业理论的实战性。 3.4.4行动体验模块 行动营销的目标是影响身体的有形体验、生活型态与互动。同上例,学习者透过深入思考,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对自己所缺知识进行补充学习,将书本的理论转换成他所策划的实物,将理论用于实践,设计出调查问卷,经过反复修改以达到调查的目的,亲身收集调查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分析,观察再思考,最后写出一份优秀的营销策划书。思考与行动是不可分的,它们是相铺相成的。 3.4.5关联体验模块 关联营销包含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营销等各个层面。比如,假设存在“面包”这个食品,那么必然存在消费者,消费者肯定会从面包的色、香、味或者品牌偏好来选择面包,为吸引消费者就必然存在宣传者和策划者。所以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单独存在,就像小学的语文课本里要计算数值,数学课本里有文字,市场营销专业里需要学习财务会计和应用文写作一样。 “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与关联五个战略模块和例子阐释了“体验”在专业课程里运用,简言之就是:学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关键是以体验为基础认识到“为何要学”,从而引导他“怎么学”;确定学习内容与将所学内容用于何处的目标;通过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4结论 总之,体验经济越发适用的今天,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体验式营销,能够为取得消费者的认可,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最终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增添砝码;大学生如果善于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式,从而也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去认识自己的专业课程,在不断对专业课的探究与实践中提升自我,赢得学校和企业的青睐,最终不但得到自我远大理想的实现和自我价值的最大化。21世纪的大学生,既要追求生活数量,也要讲究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品位。在生活中追求美,保持青春的激情和浪漫,以一种“体验”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和工作。 大学生经济论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略论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略论 摘要: 低碳经济是人们面对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一国际社会热点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在带给人们思想理念更新的同时,还切实地引起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改变。为此,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问题颇值得探讨。在充分认识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低碳经济的教育内容,并有机探索开展低碳经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切实增强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的实效性。 0引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曾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将富有时代气息的低碳经济教育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并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1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界定 关于低碳经济的谈论,可以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但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的却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但低碳经济真正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并跃为年度热词的触发点,应定位于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这次会议既是一个论坛,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在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责任和义务差别大,各国间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难以达成定量协议。会议所讨论的深刻问题,立足于一个虽然是令人无奈的、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大量资源的消耗,引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的排放,导致了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气候逐渐变暖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最后,会议达成了如此共识:只有低碳绿色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出路。 从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过程,可梳理和提炼出其基本内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等。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在经济发展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气候变暖的一种重要手段。低碳经济概念提出的过程及其内涵的界定,呈现给了我们一个偏向于经济特征,但又综合着政治、文化、伦理、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特殊社会发展时代,即低碳经济时代,而这正是现当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客观的时代舞台。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1 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与时俱进,突出体现时代性特征,既是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教育,正是紧密结合低碳经济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增强其实效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角度的低碳经济教育,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实现生产生活理念的更新,还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提高把握时代特征的自觉性和敏锐性,并通过现实行动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2.2 这是由高校所担负的社会职责所决定的高校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和知识的重要机构,势必要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实现知识和观念的更新,担负起引领人类文明的社会责任。对大学生开展低碳经济教育,可以促使他们从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当今社会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更加全面的把握。这正是大学教育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时代性特征,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突出体现。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目前拥有2000多万大学生群体的高校,不仅是水资源和电气等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重要的节能技术研发基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中责任大,任务重,理应利用专业和人才优势,开动脑筋,集中智慧,开发节能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这是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所决定的虽说把握低碳经济时代特征,了解低碳经济相关知识,自觉践行低碳经济生产生活人人有责,但集中于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从其所处的环境、受知能力、传播知识和文明的影响力等方面讲,还是拥有着身处人才培育高地的优势。毫无疑问,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和主力军,引导他们自觉而有机地融入低碳经济时代,不仅可以通过“低碳我先行”理念的树立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促成当下见效的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绿色校园,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将带着牢固树立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陆续走进社会,以企业员工或政府官员等社会角色,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并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成效。所以,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高等学校,通过促使学生树立环保理念,养成节能、减排、节约的良好习惯,不仅保证了大学生们能自己带头行动,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更主要的是还能发挥由“蝴蝶效应”而产生的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所起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使未来社会科学的生产生活有了核心的力量依靠。 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的内容选择 有效的教育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作为载体和有力的支撑。笔者以为,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教育的内容,主要地应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方面入手进行精心选择。 3.1 应从低碳经济“是什么”的角度进行选择俗话说,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由此,前述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过程及对其内涵的界定,是对大学生开展低碳经济教育首先选择的内容。只有让大学生知道了低碳经济的来龙去脉,才会吸引他们进一步了解和关注由其内涵延展而来的,诸如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碳中和、碳足迹等颇具“时尚”和“潮流”意味的热词及其所反映的基本观点和核心理念,并自觉传播和践行。 3.2 应从“为什么”要进行低碳经济教育的角度进行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只有理解了的才能更好的感觉它。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导向和育人功能,从开展低碳经济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角度精心选择教育内容。为此,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的高碳经济运行模式所引起的气候变暖,资源走向枯竭等反面事例和类似《节能减排“减”出个绿色校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年省下2500万元的背后》等正面报道的一些典型实例,就应该作为生动直观的教学案例,有机引入和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以培养大学生面对资源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并由此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和敢于改变社会现状的责任感。 3.3 应从“怎么样”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选择有了“是什么”、“为什么”的教育内容做铺成之后,还应通过“怎么样”才能有效促进低碳生产生活的教育内容,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于己无关,也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人人有责,大有作为。事实上,也只有让大学生们弄明白了自己可以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力着刀刃,真正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为此,如何行动就意味着我们是在促进着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低碳生产生活,就应是我们要进一步选择的教育内容。当大学生们注意到:假如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就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许多电器在摁下遥控器之后虽然处于待机状态,但其实仍在耗费着电能,只有将电源拔下,它才彻底不耗电,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等这样一些事实,那么,类似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用品,健康环保绿色出行等简单易行的事情,就会成为他们把低碳理念有机外化的习惯性行动。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 应通过“进课堂、进教材”的途径促使低碳经济理念和知识“进大学生头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将低碳经济理念和知识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让他们通过系统、有序的教育过程,达到对低碳经济理念和知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应联系传统教材体系中相关的教育内容,在自然而有机的融合上寻求突破。我们面向学生进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以及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等等的教育过程,就是渗透低碳经济教育内容的契机。如果我们能疏通并自觉利用好这一看似传统但却已成熟成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面向大学生的低碳经济教育就会获得基本的成功。 4.2 应注重闲暇教育,开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阵地,以进一步强化低碳经济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仅表现在让受教育者的“知理”中,更主要的表现在“导行”过程。所以,应通过科学的策划和精心的组织,动员和吸引大学生参加到低碳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他们能在具体的行动中提高认识水平,提升实践能力。为此,老师们课堂外言传身教的闲暇教育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阵地的开辟,就是促使大学生们自觉开始低碳经济生产生活的有效途径。 4.3 应树立大思政观,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教育过程中所谓大思政教育观,就是围绕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的主体目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和优化,形成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管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立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大思政的教育格局,充分实现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立体工作运行模式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性推进。在开展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按照统筹大思政、搭建大平台、推行大教学的工作思路,促成以思想政治课为理论引导,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实践拓展延伸,各相关部门及人员有机配合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立体化教育格局,势必会大大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的重要方向。将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为现阶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理论和实践领地,也必将通过我们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取得更加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大学生经济论文: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失业现象分析 【摘 要】近几年大学生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这对人力资源总体短缺的我国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大学生就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失业理论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大学生失业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 失业理论 劳动力市场 分割理论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2年7月,全国共有9398万毕业生落实了工作单位,待就业51.2万人,一次性就业率约为65%。2003年,一次就业率为50%,共有106万人未就业。大学生失业现象愈演愈烈。 对于社会来讲,大学生失业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这种浪费会使我国的实际增长率远远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另外,大学生失业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研究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失业现象概念的界定 大学生失业是一般失业中特殊的一种,它的特殊性表现为:年龄大多在20~23岁之间,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创造力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是社会的精英。按照国际劳工局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作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大学生失业可界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一种状态。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是指受过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长并获得社会公认的学历文凭,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害怕进人激烈的就业市场退出就业或处于游动就业状态的特殊群体。相对于其他失业人群,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具有独特的特点:与城镇下岗职工相比,他们往往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工作经验;与中学毕业的待业青年相比,他们不愿从事纯体力劳动;就业失败使他们颇具叛逆性,加上生活空间漂泊不定,极易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大学生失业并不是说大学生连保证基本生存的工作都找不到,而是说他们的初次就业时间拖延,初次就业率降低,预期收入与现实收入之间的差距扩大。与其他弱势群体不同的是,他们拥有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实际上,大学生失业问题只是一种人才的相对过剩,是在某些领域、某些地域的分布不平衡。 三、失业理论与大学生失业 在当代经济学界,大部分经济学家比较接受的失业类型为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隐形失业六种失业类型。而笔者认为大学生失业多是一种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显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的少。 1.结构性失业 对于大学生而言,以结构性失业为主。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专业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失业的时间较长,通常在6个月以上。其最显著特点是由于劳动力供需错位导致的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结构性失业主要包括专业结构性失业、层次结构性失业、区域结构性失业和观念结构性失业。 (1)专业结构性失业 专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指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职业岗位的变化,使得培养的人才职业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某些专业的大学生供大于求,而另一些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大于供给。 (2)层次结构性失业 层次结构性失业主要指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趋同,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在工作岗位有限的情况下,造成高层次人才对低层次的职位排挤,导致学历层次越低,失业率越高。 (3)区域结构性失业 区域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尽管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才过剩,毕业生还拼命往大城市里挤,小城市、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人才相对短缺,结果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人才紧缺,发达地区人才过剩的局面。 (4)观念结构性失业 观念结构性失业是指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普遍存在对工资期望值过高,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由于对岗位的期望值脱离实际而造成的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企业人才相对过剩的结构性失业。 2.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指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求职者为获得自认为满意的职业而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搜寻的现象。大学生工作找寻过程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过程。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成熟、不完善,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信息寻和传递是需要较高的成本的。供求双方只能在有限的成本和有限的知识条件下进行搜寻。而这种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效率之低下,直接影响供求双方的有效匹配。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的情况。 3.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是指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愿意工作,具备劳动能力,并且拥有工作机会但是对已有的工作机会不满意,于是宁愿暂时选择失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现象。从大学生选择市场的角度看,一些大学生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报酬低或感觉就业岗位与文凭价值不相符,也会放弃马上就业,而选择自愿失业。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失业 1.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 皮奥利和多林格提出的二院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不是完全竞争和统一的,它被分割为两大块: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工资决定各有其特点。主要劳动力市场主要是一些国企外企等的大公司、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其工资高,福利丰厚,条件优越,晋升靠资历,发展机会多,就业有保障;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工资低,福利较少,培训和晋升机会少,工作条件差,易被解雇。 由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实行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效率工资,当经济处于稳态时会存在持久的非自愿事业。尽管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仍高于失业者的工资,但普遍认为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是低技能劳动者。现论认为,高技能劳动者一旦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失业,他宁愿保持失业状态等待在一级市场重新就业,也不愿意到二级市场企业就业,这同样可以解释大学生失业的现象:失业的大学生宁愿留在主要劳动力市场等待就业,成为自愿失业者,也不愿意到工资低、福利差、晋升机会少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另外,由于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同人力资本理论所预计的相似,而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水平较低,并且接受高等教育者是按照人力资本理论预计其收入水平的,因此如果未达到预期的薪金,大学生就可能成为自愿失业者。 2.城乡分割 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历时最长的一种分割形式,即分为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由于受户籍制度和现行人事制度等的束缚,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在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远远低于城市,所以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要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相比之下,城市的就业机会以及发展机会比农村劳动力市场多,就业环境也比农村好,这主要是由于城乡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各种信息资源丰富,公共服务设施齐备,能够便捷地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生活质量高,而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难以充分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在这种差异下,城市大学毕业生更愿意选择留在城市不愿意去农村,农村生源的大学毕业生为摆脱贫困也不愿意回到农村。 除了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使大学生选择城市不愿意到农村的重要原因是户籍制度。从劳动就业的角度看,户籍制度限制了畅想劳动力的流动,使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享受的权利和待遇存在很大的差异。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流动,大学生一旦选择小城镇及农村市场,以后要回到大中城市市场就会很难,要付出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以及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 综上因素,大学毕业生即使难以在大中城市就业,也宁愿选择自愿性失业也不到小城镇和农村就业。由于在大中城市从事学用不结合、层次不对应工作也比在小城市和农村从事学用结合、层次对应工作的收入高,加之在大中城市工作可以得到的福利待遇、生活条件、发展机会都比在小城市和农村好,更会促使一部分毕业生产生宁愿暂时失业也不在小城市和农村就业的心理,从而增加高等学校毕业生失业人数。 3.地区分割 地区分割,即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不同地区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存在差距,不同地区之间劳动力缺乏流动性和开放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选择渐进式道路,东部地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较快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东西部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拉开了距离。在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左右。在全国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中,东部地区超过平均数4成以上,西部地区只有平均数的一半左右。 一般而言,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对其工作都有一个心理预期,包括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发展前景及企业实力等,如果就业城市所提供的岗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就选择在该城市就业。而沿海地区等大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西部地区更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预期,所以大学生宁愿留在大城市失业也不愿意去西部就业。 由《2004-2005年湖北省就业与再就业发展研究报告》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的调查”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最多的是沿海地区,其次则是深圳、上海、北京三大城市,这些地区就业竞争都比较激烈;而西部地区则是最少人选择的就业地区,甚至有些西部地区要不到所需人才。由此造成的东西部区域性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五、结论 导致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高校的原因也有大学生个人就业观念的原因,对此我们应该做更加客观全面的分析,正确地看待大学生失业现象。政府应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高校应指导毕业生把握好择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从而降低大学生失业率,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大学生经济论文:探究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原文作者:韩丹凤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其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的分析,探究其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关联,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待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作用,实现大学生本身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 关键词:诚信教育 大学生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其诚信度的高低对社会经济效益产生的作用值得探究。通过对我校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和其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调查和分析,主要探究两个问题:第一,大学生诚信教育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第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一、大学生对诚信教育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观点和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为人们提高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在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也越发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之一,物质文明是发展精神文明的现实基础,而精神文明又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由此可见,诚信教育本身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诚信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观点,我们随机抽选了牡丹江医学院150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教务处所提供的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考试和大学生ect4、6考试中违规作弊的学生人数和学习就业科就相关学生的就业情况所提供的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 调查发现:在看待大学生诚信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时, 11.8%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诚不诚信和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沾边”;有20.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诚信会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不会太大”;有 49%的受访者认为,“无论诚信是否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大学生都要讲诚信”;18.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诚实守信反而给自己带来了经济负效益”。在被问及“别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对自己不讲诚信时,你怎么看”时,95%受访者认为,“非常生气,不能接受”; 5%的受访者认为,“不好说”。而被问及“自己是否有过为了自身利益而对别人不讲诚信”时,35%受访者给予肯定的回答;55%受访者给予否定的回答;其余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以上调查虽然仅在本校进行,但不可否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反映了大学生所存在的诚信问题和诚信观念,以及对诚信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看法和认识。虽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诚信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以为然,但多数大学生还是认识到自身的诚信度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社会经济效益影响的深度和途径 我国经济虽然在高速发展,但社会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却很有限,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在岗位有限而求职者众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道德素质。此时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大学生的前途负责,也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对社会经济效益的负性作用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影响因素也通过大学生本身来影响社会经济效益。 1.大学生自己对诚信不理性、不健康的认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外国交往频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也随之带入我国,加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追求物质的欲望也空前高涨。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中只注重消费和利益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对包括诚信在内的一些重要道德规范理解为对个人生活自由的限制,把诚信等重要的道德规范当作是一种负担和障碍。考试中作弊、投机取巧,即使被发现也丝毫不羞愧,取笑诚实守信的人。甚至一些本应该努力学习、报效社会的贫困生也受影响而错误对待诚信。《文汇报》2001年6月3日报道,对复旦大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的调查显示,29.7%的学生不了解个人诚信制度,甚至有近两成的学生对如何还款并不关心。广东省有的高校还贷违约率超过20%,到2004年3月20日为止,中国政法大学745名进入还款期的毕业生中,有190人未按时足额还款,违约率达到26%。由此可见,一些大学生对诚信的不理性、不健康的认知和行为,给国家的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给家庭带来了额外的开支。甚至个别诚信缺失的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浪费了国家对其培养的社会和经济资源。[论文网] 2.社会不良因素加剧了大学生不诚信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损伤。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总是存在一些违法乱纪、弄虚作假的现象,在社会环境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负面作用,加上大学生关心一些负面的东西,使得社会的正面教育作用减弱。社会传媒也营造了一种奢侈消费的诱惑,以及网络不良思潮的诱导,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很大冲击。 3.高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视不足损害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一些高校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学生的一些不诚信行为没有加以制止和惩罚,为那些考试中作弊被处分的学生解除处分,对学生简历“掺水”放纵不管,允许学生毕业学术论文作假,甚至个别老师并没有带头诚实守信,进行学术造假。大学生每天都接触老师,如果学校不重视老师自身的诚信度问题,加上诚信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很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而被动不诚信。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使大学生自身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 大学生自身价值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高低,更表现在道德素质方面。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严格考试制度,端正学风和考风,建立完善的学生诚信机制,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和社会中介评议,将相关结果纳入学生评奖、入党、就业推荐等指标体系中,并加强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管理,丰富诚信教育的方式,激发大学生诚信的热情;社会舆论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以诚实守信为荣”,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和谐、诚信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应重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加强孩子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更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环境的影响,自觉加强自身诚信建设,诚信是大学生自身价值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实现自身价值不是说不能追求物质财富,只要通过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方法都是正确的。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社会经济建设也给大学生留了广阔的空间实现其自身价值。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大转型的时期,市场经济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的诚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既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直接负责人,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经济论文:大学生 村官工作效果创新发展研究 试论从经济 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职能转变的思考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的问题,分析了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职能设置不尽合理,提出了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的职能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是提高他们工作绩效,创新工作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职能转变;农村社会服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江苏、海南等部分省份就开始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大学生“村官”达到18万人以上。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部署,全国61万个行政村将有6l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岗,加上有的省、市一村2名的标准计算,大学生村官人数将达120万人。甚至有专家统计,今后三十几年中,我国将可能形成一支总数在1000万人左右的在岗和出岗大学生村官大军川。现有研究一般认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政策从地方措施上升到中央政策,中央不仅是要藉此实现巩固农村基层政权、选拔后备人才的目标,实际上还包含了服务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等多重政策意图。 一、大学生“村官”工程效果评价 (一)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必要性和取得的积极成果 伴随着中央大规模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近年各地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调查研究,出现了很多学术成果。现有的研究大多认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动,作为农业三要素的土地、劳动力、资金也会加快流出农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外,中央提出大规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该工程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10多万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规模巨大,意义深远。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为农村发展补充了新鲜血液,对“三农”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不理想 但是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一方面,很多在职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不满意感和不胜任感。《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年度)》显示,只有25%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发挥了较大作用”,在回答“你如何看待你当时做出应聘到农村工作这个问题”时,只有31%的回答“不后悔”。2010年1月完成的《陕西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情况调查》显示,仅2成多大学生“村官”对自己工作有信心,约有7成以上对发展前景持不乐观或中立的态度,对3年后的发展方向比较迷茫。大学生“村官”于不长,留不住现象突出。全国最早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海南省,却在这项计划实施数年之后陷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有的被强制转为教师,有的被迫下海另谋出路。 另一方面,很多基于调查的研究显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实际工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浙江大学钱文荣教授执笔的《中国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认为:大学生村官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帮助村民发展经济方面的作用都是是有限的。据民进宁波市委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一些大学生“村官”工作处于空闲状态乃至脱岗状态,有些到了农村后把所有精力放在个人创业方面,让村民觉得是不务正业。广东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也公开透露,尽管已经选派了大学毕业生进村任职,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职能设置的不合理是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现有研究大多把大学生“村官”们非官非民的尴尬身份、相对较低的工资福利、专业不对口等原因看成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根源。这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效果,有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因素恰恰是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带来的必然后果,只有随着该项制度的创新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组织(岗位)的职能、结构、功效是有机结合的三个重要组成要素,其中职能是逻辑起点,职能决定结构和功效。村级组织特设岗作为一种新的岗位,任职在该岗位上的大学生“村官”比较普遍存在着效果不高的状况,应当从对这个岗位的职能设定中寻找根本原因。 (一)经济建设和行政文秘工作成为当前大学生“村官”的两种主要工作职能 中央出台的《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并没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工作职能做强制安排,而是让各地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根据各地情况适度安排。结合近年各地进行的大学生“村官”调研,显示各地都把大学生“村官”主要工作确定为协助村委会完成以下两项:一项是完成经济建设型任务(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引导农民致富以及自主创业为主),有的地方甚至把这些大学生设计成发展经济引领员乃至招商员(中共长垣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职责的通知》中规定的长垣县大学生村干部“十大员”岗位职责中就有这两大“员”);另一项是行政文秘型工作(主要包括完成办公办会、党建、维稳、培训教育、应付各项中心工作检查等)。 而身处压力型体制,是大学生“村官”职能主要以经济和行政职能为主的内在原因。“压力型体制,具体指的是一级政治组织(县、乡)为了实现经济超赶,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乡镇政权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处于这种压力型体制的行政权力末梢地位。由于来自上级的压力过大,将行政责任下延给下面的村级组织,本来是自治组织的村委会的干部成了乡镇政府的“腿”,不得不把绝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搞经济建设和完成上级要求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达标工程和其他中心任务。大学生“村官”到村以后,由于受村委会领导,就成了村委会的“腿”,变成了压力的最后承担者,要么创造经济建设成果,要么陷身于琐碎的写写材料跑跑腿的行政文秘工作。 (二)经济、行政型职能设定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1.经济建设型任务——大学生“村官”不能承担之重。通过我们的调研也发现,很多地方领导、村官乃至村民都认为,外来的村官只有给本村带来经济实惠、拉来项目才算有能力。《中国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显示,有86.5%的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广大农民的致富做出贡献。然而实际情况只有13.1%的村官认为起到较大作用,而有40%的人认为自己未起到多大作用、甚至完全没有作用。 农村经济建设任务成为大学生“村官”无法承担之重任,原因如下:第一,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农业发展有其自身的专业特性和自然属性,必须依靠专业知识和适当方法,而“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实际上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也很少有相应的农村工作经验。学非所用、用无所学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同时由于这些大学生聘任期一般也只有二三年,农业生产自然属性特点决定了二三年时间很难做出较大成果。第二,外部资源限制。不同于那些被单位委派挂职到乡村任职的村干部,他们背后有强大的单位支持,能在短时间内为所在村庄建设提供各种资源。而这些初出校门的大学生,缺乏外部社会资源的支持。 针对近年来各地树立的大学生“村官”典型,大多都是带动当地农村致富的典型的现象,这也给那些没有取得商接经济建没成果的大学生“村官”很大压力。温铁军认为,这种树立典型的方法,实际上反映的仍然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的单纯经济观点来使用和考核干部的观点,未必有利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踏踏实实地扎根农村、埋头苦干。 2.“写写材料跑跑腿”之类琐碎的行政文秘型工作——大学生“村官”不愿承担之轻。调查显示,近半数大学生“村官”工资偏低,而且工作琐碎,有些大学生“村官”甚至变成端茶倒水的,“写写材料跑跑腿”成为很多大学生“村官”日常主要工作。正像很多大学生“村官”说的那样:这些琐碎的工作其实一个文秘专业的中专生更适合,而很多大学生“村官”由于专业原因在文秘工作方面并没有优势。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得一些大学生“村官”在网络社区中发出对自己村官生涯未来充满迷惘的帖子,有些人甚至生活在一种无望且无奈的情绪中,对这份工作的期望和美好理想都在逐步地消失殆尽。 既然组织(岗位)职能决定功效,那么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绩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就要从大学生“村官”的职能创新出发,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全面创新。 三、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大学生“村官”工作效果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国家购买投放到农村,通过他们的工作,会带来一定的边际效用。工作职能不同,起到的效用就不一样,到底要发挥哪种效用,才能实现消费者(这里是农民)效用最大化呢?根据需求理论,可以得知决定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因素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财政预算的限制,第二个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大学生“村官”工资福利都会由国家部门负责,预算这个因素不成问题,那么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决定性因素就应该是消费者——农民的偏好,而农民的偏好又取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因此大学生“村官”的职能设定必须要回应农村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反映农民偏好。 那么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需求是什么?作为消费者的农民的消费偏好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释放,但是在城乡二元化的背景下,由于城乡采用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公共物品(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服务)程度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农民工问题、农村医疗、农民养老问题、村庄经济凋敝问题、流动性和半流动性家庭的婚姻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农村黑、赌、毒泛滥乡风日下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新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普遍重视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教育、医疗、家庭、文体等社会福利事业,推动我国农村向福利社会转变,构建和谐农村,就成为时代的需求,也更能反映当前农民的需求偏好。 我们可以看看江西万载县引进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经验。随着江西万载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队伍越来越大。很多老人老无所养,众多留守儿童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的老人、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更为艰难。困难家庭的子女失学、青少年犯罪等现象也频发。江西省有关部门和万载县认识到,传统的单一的乡村治理的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难以承担起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体化解矛盾。万载县与从江西有关大学中选拔大量社工专业的大学生,到万载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万载县还建立了新的农村社会服务模式,即“l+3”模式,指一名大学生,搭配一名民政干部、一名基层单位干部、一名志愿者的农村社会服务工作模式。在大学生的带领下,万载新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在解决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帮困解难救助、居民权益维护、健康心理辅导、环境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日趋和谐。 美国早在上个世纪早期就引进社会工作者到农村开展社会服务,我国台湾在上世70年代就出台了比较完整的“政府社会工作试验计划”,一个乡镇配备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民众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现在台湾各种公益基金会公开招募社工或者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担任台湾农村社工,“关怀弱势、解决问题”,协助那些陷入不利处境的家庭及其成员维持基本的健康与成长,为台湾变身福利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同样是选拔大学生到村工作,让大学生到村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既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又能够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让他们为农村社会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大学生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温铁军曾说过: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工作内容,既不应该是承担招商引资重任,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发展农业生产,而是应该开展村情调查,了解村内的老人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体和鳏寡孤独者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农村建立老人协会、妇女协会等组织,开展乡村文体活动等社会服务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可以借鉴台湾“政府社会工作试验计划”的经验,大学生“村官”要摆脱“官员”的身份而转向“政府社工”身份,要实现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职能转变,为提高农村社会服务水平,推进中国农村向福利社会转变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因此大学生“村官”基本工作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农村医疗、农民养老问题、农村弱势家庭和残障人士发展问题、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问题、农村婚姻家庭问题、农村黑赌毒泛滥乡风日下问题、青少年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第二,为发展农村文教体育、老人、妇女、村政事业而开展的工作,包括开展环境保护、文化古迹保护,协助建立村庄老人协会、妇女协会和图书馆,培训和辅导村委提高他们的治理能力等工作;第三,为当地经济发展而开展的辅导辅助工作,包括参与农村扶贫开发、进行农民技术培训、辅导村庄和家庭经济发展、辅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大学生“村官”职能实现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职能转变,并不是说要放弃上述这些为经济发展而提供的服务,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服务是从社会服务的角度开展,而不是为完成经济建设任务而开展;第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还包括要起到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农民沟通桥梁的作用。一方面协助乡村基层组织开展涉农公共政策宣传,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积极开展惠农活动,另一方面把农民的需求反馈给政府和相关的非营利组织,争取各种资源,通过各种会方式增进农民福祉。 四、大学生“村官”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的制度基础 (一)将大学生“村官”定位为“政府社工”岗人员,摆脱压力型体制的束缚 建立由政府出资设置的农村“政府社工”岗位,每村(或者每1500人)提供一个这样的岗位,并把大学生“村官”定位为“政府社工”岗人员而不是村级组织特设人员。使他们从现有的村级组织中独立出来,才能摆脱压力型体制的束缚,为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提供组织基础。 (二)建立能够发挥大学生“村官”服务职能必须的专门社会服务体系 大学生“村官”从村级组织独立出来要有效开展农村社会服务,必须在县、乡、村逐级成立社会服务专干体系。可以借鉴计划生育专干体系,在村里建立社会服务协会(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让村支书担任会长,大学生“村官”担任社会服务专干(属于“政府社工”岗人员),这是一种专职工作,享受政府雇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积极吸纳本地志愿者和外来志愿者(包括资金和非政府组织)参加,积极培养本地专业化的职业社工队伍、本土化的从业社工队伍、社会化的志愿义工队伍建设。万载目前已在各村村委中正式设立社工岗位,基本达到1500村民当中就有一位“村委社工”,这就是“1500:1”制度”。 (三)大力引进社会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担任大学生“村官” 根据国内外经验,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有效的助人活动,需要一系列专业的工作方法与技巧。作为政府社工岗人员的大学生“村官”要想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就要具备专业技术和技能。我们认为,既然中央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l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官,那么今后要重点选拔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等专业或者具备社会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担任大学生“村官”。 (四)建立督导培训制度推动大学生“村官”身份转变 根据测算,到2010年我国预计将有超过4万名大学生村官期满离岗,2011年为6万多名,2012年为7万多名,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少数总体上是非常有限的,长期而言大规模接受离岗分流的形势确实十分严竣,按照现有模式大部分在任期结束后面临二次择业问题,将他们简单地推上社会,是对他们的不负责,同时也会导致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迷茫。而根据台湾等经验,社工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化的工作,可以成为终身的职业。对服务期结束,愿意留在在农村专职从事农村社会服务的大学生“村官”,通过督导培训制度,协助他们取得社工证,使其掌握专业社会服务知识和技能,实现持证上岗,使其从村级组织特设人员向政府社工岗人员转变,以专职的农村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存在于农村,实现终身服务,可以为我国农村向福利社会转变,构建和谐农村,发挥奇兵之效。 (五)建立新型的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体系 参照国际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计生专干职业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体系。 1.理顺主管部门关系,由各地组织部门或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设立农村“政府社工”岗位,为他们参评专业技术职位提供便利。 2.建立担任政府社工岗的大学生“村官”专职专于制度,这种专干制度可以参考农村计生专干制度,同时加以创新,比如可以设立科级、处级大学生“村官”职位。担任政府社工的大学生“村官”,在聘期内享受政府雇员待遇,有效完成工作并经过考核评估的,可以逐级上升到科级、处级职位,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也可以借鉴台湾等经验,在政府大力扶持下通过市场设立各种公益基金会,公益基金会公开招聘大学生社工到农村开展特定的服务,与之签订合同保障工资福利,并建立职业化社工督导激励制度,既可以实现长期雇用,也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终身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新思路。 大学生经济论文:大学生 村官工作效果创新发展研究 试论从经济 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职能转变的思考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的问题,分析了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职能设置不尽合理,提出了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的职能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是提高他们工作绩效,创新工作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职能转变;农村社会服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江苏、海南等部分省份就开始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大学生“村官”达到18万人以上。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部署,全国61万个行政村将有6l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岗,加上有的省、市一村2名的标准计算,大学生村官人数将达120万人。甚至有专家统计,今后三十几年中,我国将可能形成一支总数在1000万人左右的在岗和出岗大学生村官大军川。现有研究一般认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政策从地方措施上升到中央政策,中央不仅是要藉此实现巩固农村基层政权、选拔后备人才的目标,实际上还包含了服务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等多重政策意图。 一、大学生“村官”工程效果评价 (一)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必要性和取得的积极成果 伴随着中央大规模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近年各地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调查研究,出现了很多学术成果。现有的研究大多认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动,作为农业三要素的土地、劳动力、资金也会加快流出农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外,中央提出大规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该工程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10多万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规模巨大,意义深远。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为农村发展补充了新鲜血液,对“三农”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不理想 但是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如下: 一方面,很多在职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不满意感和不胜任感。《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年度)》显示,只有25%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发挥了较大作用”,在回答“你如何看待你当时做出应聘到农村工作这个问题”时,只有31%的回答“不后悔”。2010年1月完成的《陕西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情况调查》显示,仅2成多大学生“村官”对自己工作有信心,约有7成以上对发展前景持不乐观或中立的态度,对3年后的发展方向比较迷茫。大学生“村官”于不长,留不住现象突出。全国最早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海南省,却在这项计划实施数年之后陷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有的被强制转为教师,有的被迫下海另谋出路。 另一方面,很多基于调查的研究显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实际工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浙江大学钱文荣教授执笔的《中国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认为:大学生村官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帮助村民发展经济方面的作用都是是有限的。据民进宁波市委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一些大学生“村官”工作处于空闲状态乃至脱岗状态,有些到了农村后把所有精力放在个人创业方面,让村民觉得是不务正业。广东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也公开透露,尽管已经选派了大学毕业生进村任职,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职能设置的不合理是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现有研究大多把大学生“村官”们非官非民的尴尬身份、相对较低的工资福利、专业不对口等原因看成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根源。这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效果,有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因素恰恰是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带来的必然后果,只有随着该项制度的创新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组织(岗位)的职能、结构、功效是有机结合的三个重要组成要素,其中职能是逻辑起点,职能决定结构和功效。村级组织特设岗作为一种新的岗位,任职在该岗位上的大学生“村官”比较普遍存在着效果不高的状况,应当从对这个岗位的职能设定中寻找根本原因。 (一)经济建设和行政文秘工作成为当前大学生“村官”的两种主要工作职能 中央出台的《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并没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工作职能做强制安排,而是让各地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根据各地情况适度安排。结合近年各地进行的大学生“村官”调研,显示各地都把大学生“村官”主要工作确定为协助村委会完成以下两项:一项是完成经济建设型任务(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引导农民致富以及自主创业为主),有的地方甚至把这些大学生设计成发展经济引领员乃至招商员(中共长垣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职责的通知》中规定的长垣县大学生村干部“十大员”岗位职责中就有这两大“员”);另一项是行政文秘型工作(主要包括完成办公办会、党建、维稳、培训教育、应付各项中心工作检查等)。 而身处压力型体制,是大学生“村官”职能主要以经济和行政职能为主的内在原因。“压力型体制,具体指的是一级政治组织(县、乡)为了实现经济超赶,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乡镇政权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处于这种压力型体制的行政权力末梢地位。由于来自上级的压力过大,将行政责任下延给下面的村级组织,本来是自治组织的村委会的干部成了乡镇政府的“腿”,不得不把绝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搞经济建设和完成上级要求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达标工程和其他中心任务。大学生“村官”到村以后,由于受村委会领导,就成了村委会的“腿”,变成了压力的最后承担者,要么创造经济建设成果,要么陷身于琐碎的写写材料跑跑腿的行政文秘工作。 (二)经济、行政型职能设定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1.经济建设型任务——大学生“村官”不能承担之重。通过我们的调研也发现,很多地方领导、村官乃至村民都认为,外来的村官只有给本村带来经济实惠、拉来项目才算有能力。《中国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显示,有86.5%的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广大农民的致富做出贡献。然而实际情况只有13.1%的村官认为起到较大作用,而有40%的人认为自己未起到多大作用、甚至完全没有作用。 农村经济建设任务成为大学生“村官”无法承担之重任,原因如下:第一,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农业发展有其自身的专业特性和自然属性,必须依靠专业知识和适当方法,而“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实际上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也很少有相应的农村工作经验。学非所用、用无所学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同时由于这些大学生聘任期一般也只有二三年,农业生产自然属性特点决定了二三年时间很难做出较大成果。第二,外部资源限制。不同于那些被单位委派挂职到乡村任职的村干部,他们背后有强大的单位支持,能在短时间内为所在村庄建设提供各种资源。而这些初出校门的大学生,缺乏外部社会资源的支持。 针对近年来各地树立的大学生“村官”典型,大多都是带动当地农村致富的典型的现象,这也给那些没有取得商接经济建没成果的大学生“村官”很大压力。温铁军认为,这种树立典型的方法,实际上反映的仍然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前的单纯经济观点来使用和考核干部的观点,未必有利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踏踏实实地扎根农村、埋头苦干。 2.“写写材料跑跑腿”之类琐碎的行政文秘型工作——大学生“村官”不愿承担之轻。调查显示,近半数大学生“村官”工资偏低,而且工作琐碎,有些大学生“村官”甚至变成端茶倒水的,“写写材料跑跑腿”成为很多大学生“村官”日常主要工作。正像很多大学生“村官”说的那样:这些琐碎的工作其实一个文秘专业的中专生更适合,而很多大学生“村官”由于专业原因在文秘工作方面并没有优势。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得一些大学生“村官”在网络社区中发出对自己村官生涯未来充满迷惘的帖子,有些人甚至生活在一种无望且无奈的情绪中,对这份工作的期望和美好理想都在逐步地消失殆尽。 既然组织(岗位)职能决定功效,那么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绩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就要从大学生“村官”的职能创新出发,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全面创新。 三、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大学生“村官”工作效果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国家购买投放到农村,通过他们的工作,会带来一定的边际效用。工作职能不同,起到的效用就不一样,到底要发挥哪种效用,才能实现消费者(这里是农民)效用最大化呢?根据需求理论,可以得知决定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因素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财政预算的限制,第二个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大学生“村官”工资福利都会由国家部门负责,预算这个因素不成问题,那么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决定性因素就应该是消费者——农民的偏好,而农民的偏好又取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因此大学生“村官”的职能设定必须要回应农村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反映农民偏好。 那么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需求是什么?作为消费者的农民的消费偏好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释放,但是在城乡二元化的背景下,由于城乡采用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公共物品(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服务)程度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农民工问题、农村医疗、农民养老问题、村庄经济凋敝问题、流动性和半流动性家庭的婚姻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农村黑、赌、毒泛滥乡风日下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新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普遍重视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教育、医疗、家庭、文体等社会福利事业,推动我国农村向福利社会转变,构建和谐农村,就成为时代的需求,也更能反映当前农民的需求偏好。 我们可以看看江西万载县引进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经验。随着江西万载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队伍越来越大。很多老人老无所养,众多留守儿童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的老人、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更为艰难。困难家庭的子女失学、青少年犯罪等现象也频发。江西省有关部门和万载县认识到,传统的单一的乡村治理的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难以承担起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体化解矛盾。万载县与从江西有关大学中选拔大量社工专业的大学生,到万载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万载县还建立了新的农村社会服务模式,即“l+3”模式,指一名大学生,搭配一名民政干部、一名基层单位干部、一名志愿者的农村社会服务工作模式。在大学生的带领下,万载新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在解决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帮困解难救助、居民权益维护、健康心理辅导、环境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日趋和谐。 美国早在上个世纪早期就引进社会工作者到农村开展社会服务,我国台湾在上世70年代就出台了比较完整的“政府社会工作试验计划”,一个乡镇配备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民众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现在台湾各种公益基金会公开招募社工或者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担任台湾农村社工,“关怀弱势、解决问题”,协助那些陷入不利处境的家庭及其成员维持基本的健康与成长,为台湾变身福利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同样是选拔大学生到村工作,让大学生到村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既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又能够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让他们为农村社会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大学生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温铁军曾说过: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工作内容,既不应该是承担招商引资重任,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发展农业生产,而是应该开展村情调查,了解村内的老人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体和鳏寡孤独者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农村建立老人协会、妇女协会等组织,开展乡村文体活动等社会服务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可以借鉴台湾“政府社会工作试验计划”的经验,大学生“村官”要摆脱“官员”的身份而转向“政府社工”身份,要实现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职能转变,为提高农村社会服务水平,推进中国农村向福利社会转变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因此大学生“村官”基本工作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农村医疗、农民养老问题、农村弱势家庭和残障人士发展问题、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问题、农村婚姻家庭问题、农村黑赌毒泛滥乡风日下问题、青少年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第二,为发展农村文教体育、老人、妇女、村政事业而开展的工作,包括开展环境保护、文化古迹保护,协助建立村庄老人协会、妇女协会和图书馆,培训和辅导村委提高他们的治理能力等工作;第三,为当地经济发展而开展的辅导辅助工作,包括参与农村扶贫开发、进行农民技术培训、辅导村庄和家庭经济发展、辅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大学生“村官”职能实现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职能转变,并不是说要放弃上述这些为经济发展而提供的服务,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服务是从社会服务的角度开展,而不是为完成经济建设任务而开展;第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还包括要起到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农民沟通桥梁的作用。一方面协助乡村基层组织开展涉农公共政策宣传,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积极开展惠农活动,另一方面把农民的需求反馈给政府和相关的非营利组织,争取各种资源,通过各种会方式增进农民福祉。 四、大学生“村官”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的制度基础 (一)将大学生“村官”定位为“政府社工”岗人员,摆脱压力型体制的束缚 建立由政府出资设置的农村“政府社工”岗位,每村(或者每1500人)提供一个这样的岗位,并把大学生“村官”定位为“政府社工”岗人员而不是村级组织特设人员。使他们从现有的村级组织中独立出来,才能摆脱压力型体制的束缚,为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提供组织基础。 (二)建立能够发挥大学生“村官”服务职能必须的专门社会服务体系 大学生“村官”从村级组织独立出来要有效开展农村社会服务,必须在县、乡、村逐级成立社会服务专干体系。可以借鉴计划生育专干体系,在村里建立社会服务协会(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让村支书担任会长,大学生“村官”担任社会服务专干(属于“政府社工”岗人员),这是一种专职工作,享受政府雇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积极吸纳本地志愿者和外来志愿者(包括资金和非政府组织)参加,积极培养本地专业化的职业社工队伍、本土化的从业社工队伍、社会化的志愿义工队伍建设。万载目前已在各村村委中正式设立社工岗位,基本达到1500村民当中就有一位“村委社工”,这就是“1500:1”制度”。 (三)大力引进社会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担任大学生“村官” 根据国内外经验,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有效的助人活动,需要一系列专业的工作方法与技巧。作为政府社工岗人员的大学生“村官”要想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就要具备专业技术和技能。我们认为,既然中央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l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官,那么今后要重点选拔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等专业或者具备社会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担任大学生“村官”。 (四)建立督导培训制度推动大学生“村官”身份转变 根据测算,到2010年我国预计将有超过4万名大学生村官期满离岗,2011年为6万多名,2012年为7万多名,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少数总体上是非常有限的,长期而言大规模接受离岗分流的形势确实十分严竣,按照现有模式大部分在任期结束后面临二次择业问题,将他们简单地推上社会,是对他们的不负责,同时也会导致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迷茫。而根据台湾等经验,社工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化的工作,可以成为终身的职业。对服务期结束,愿意留在在农村专职从事农村社会服务的大学生“村官”,通过督导培训制度,协助他们取得社工证,使其掌握专业社会服务知识和技能,实现持证上岗,使其从村级组织特设人员向政府社工岗人员转变,以专职的农村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存在于农村,实现终身服务,可以为我国农村向福利社会转变,构建和谐农村,发挥奇兵之效。 (五)建立新型的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体系 参照国际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计生专干职业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体系。 1.理顺主管部门关系,由各地组织部门或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设立农村“政府社工”岗位,为他们参评专业技术职位提供便利。 2.建立担任政府社工岗的大学生“村官”专职专于制度,这种专干制度可以参考农村计生专干制度,同时加以创新,比如可以设立科级、处级大学生“村官”职位。担任政府社工的大学生“村官”,在聘期内享受政府雇员待遇,有效完成工作并经过考核评估的,可以逐级上升到科级、处级职位,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也可以借鉴台湾等经验,在政府大力扶持下通过市场设立各种公益基金会,公益基金会公开招聘大学生社工到农村开展特定的服务,与之签订合同保障工资福利,并建立职业化社工督导激励制度,既可以实现长期雇用,也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终身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新思路。 大学生经济论文:协同经济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摘要: 经济时代的效用最大化理念推动了协同经济的应用,各个高校也需要顺应经济时代的要求,与企业、政府等协作,在整合资源、资源共享的协同状态下,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培养出适应经济时代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协同经济;诚信教育;体系 目前,媒体对大学生不诚信行为屡屡曝光,大学生群体备受社会的关注与争议。那么,是经济时代促使大学生抛弃诚信向“钱”发展,还是诚信教育未跟上时代节奏而导致涉世未深的学生难以分辨是非?这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很多高校确实存在重技能教育轻品德教育的现象,课程安排全部被专业课程排满,认为只有提高专业技能才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保障。长期诚信教育跟不上的后果显而易见:考试作弊、贷款拖欠、抄袭、作假等不诚信现象屡屡发生。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压力甚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既经济又高效的诚信教育体系解决当前大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据课题组调研显示,各个高校都有大力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想法,但由于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诚信教育开展滞后或见效甚慢。课题组总结各个高校开展诚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学生角度 各高校表示,诚信教育难开展从学生角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课表已经被专业课程排满,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其他课程。另一方面学生在考证、就业的压力中,其他课程往往受不到学生的重视,课堂效果极差。 (二)高校角度 诚信教育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教材是什么?目前在各个高校都还是空白,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诚信教育如果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分专业、分时段教学。不同专业学生的教材、教法都要体现专业特色,把每个专业的实际问题与诚信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专业实践认知的同时体会与专业结合的诚信,这种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起到督促教育作用,而且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但是问题来了,分专业、分时段的课程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单凭一个高校自身,很难满足经费、时间、人员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三)师资角度 据了解,随着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对科研要求与日俱增的当下,很多高校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晋升职称上,对于教学的研究程度大不如从前。在这种环境下,寻找能够关注诚信教育,在课堂中贯穿诚信相关案例的老师少之又少。因此,各个高校意愿开展诚信教育但找不到老师的情况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基于协同经济理念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综上所述,各个高校仅仅凭借自身力量很难在短期内构建成熟稳定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因此,需要高校、企业、社会协同协作,资源共享,共建诚信教育体系,旨在培养有技能、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协同经济效应是1+1 2的效益,即各成员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使合作后的总体效益大于单个个体的效益总和。目前,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面临难以实施的局面,需要各高校间协作、高校与政府协作、高校与企业协作,最后高校、政府、企业都从中获得协同效益。协同的作用是能够促使各方受益,在付出资源最小化的基础上获得效益。这个效益是广义的效益,从高校角度而言,获得的效益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体系的完善;从学生角度而言,获得的效益是自身素质的提高,就业成功率的提升;从教师角度而言,获得的效益是自身教学水平的改进与教学进程的顺畅;从企业角度而言,获得的效益是人力资源质量与经济利润的大幅增长;从政府角度而言,获得的是社会诚信体系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可见,基于协同经济理念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是能够满足各方所需的必要事件。 (二)可行性 信息化给协同带来便捷,应用互联网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发挥协同作用。相关资源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共享,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互联网时代,使协同更具可行性。另外,协作会给企业、高校、政府都带来丰厚的协作效益,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学生对该企业的分析建议与学生的诚信资料,在获得学生创意的同时也为后续人才选拔建立依据。高校可以通过协作获得企业信息资源与学生校外实践场所,是建立校企合作的又一途径。政府通过协作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社会诚信范围进一步扩大。可见,基于协同经济理念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对企业、政府、高校、社会都能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并且可行。 三、基于协同经济理念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协同经济是以各方共同参与为主导思想,达到各方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经济运行模式,该模式应用于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中,旨在通过多方力量整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完善社会诚信教育体系,因为多方参与比单方独立运行更具有经济可行性与实施可行性。 (一)企业 企业主要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提供需求支撑。一方面诚信教育的开展需要提供真实案例才更有说服力,这些案例需要企业提供。另一方面诚信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有需求方对接,也就是需要企业把诚信纳入就业标准。这样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才能顺利实施并不断发展。 (二)高校 高校是诚信教育开展的主体,是诚信教育体系的实施方。各个高校之间也需要进行协同发挥高校教育特长,设立适应各个高校的诚信教育体系。 (三)政府、社会公众 政府、社会主要从社会要求与政策引导方面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开展,促使该体系按照社会需求、政府要求的方向实施、发展。 四、构建协同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协同体系是多方共同参与的,因此在构建体系时需要从时间、空间、制度方面严格要求,确保1+1 2的协同效果。 (一)时间 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需要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点的开展诚信教育,例如:大学一年级诚信教育的侧重点在于诚信认知,需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诚信,诚信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产生的影响、重要性;大学二年级诚信教育的侧重点在于专业诚信,也就是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贯穿诚信的内容;大学三年级以上诚信教育的侧重点在于诚信行为与诚信应用。这一阶段的学生与社会、企业接触明显增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实践都是学生参与企业的高校课程环节,因此,这个阶段诚信教育需要从企业实践案例、企业就业需要方面开展。 (二)空间 明确空间范围主要是指明确诚信教育体系的各方职责。企业需要提供诚信教育案例,明确诚信是招聘中的重要条件。政府起到监督、指导作用。高校是实施方,各个高校需要严格把控诚信教育内容、受教育主体,而不能把诚信教育作为一纸空文。基于协同经济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是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通过各方协同达到将信用管理知识与专业教育联系在一起。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研究并改进,真正做到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作者:张军 莫宇婷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商学院 大学生经济论文:大学生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经济法分析 摘要: 随着线上餐饮的发展壮大,网络订餐成为当前很多大学生的新兴饮食选择。但受在线外卖特点与当前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影响,网络订餐食品的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加强该类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迫在眉睫。本文即立足经济法视角,对大学生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现状;经济法;对策 近几年,“O2O”商务模式热潮席卷各个领域,传统餐饮行业在借助这种线上模式开展了网络订餐外卖项目。网络订餐是互联网与餐饮行业共同合作的产物,不仅价格优惠,且配送方便,这种“鼠标加车轮”式的饮食模式迅速占领市场,尤其受大学生群体欢迎。但在网络外卖主体越来越多,消费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的今天,却频繁曝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当前,我国对网络订餐的研究还集中在消费、风险、营销等方面,而对其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却较少,从经济法视角下对大学生订餐中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订餐中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网络订餐商家无照经营现象普遍 在线外卖主要通过网络来进行操纵,对餐饮商家来说简单方便,正在呈大肆扩张之势。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于2009年6月1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施行,该法律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进行食品生产经营的商家必须拥有经营许可证,任何食品行业都需要具备食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许可,才能正常运营。但在外卖网站中,很多与网站合作的商家并不具备经营执照与卫生许可证等,证照不全或无照经营的现象正在越来越普遍,给网络订餐食品埋下了大量食品安全隐患。 (二)网络订餐食品存在突出卫生、质量问题 根据多家媒体对外卖网站商家的调查发现,当前很多网络订餐商家餐馆后厨不仅垃圾成堆,同时存在苍蝇乱飞的状况,甚至有些店经常老鼠触摸,卫生问题堪忧,但在很多外卖网站中有些商家却成为网络订餐热销商家。另外,网络订餐隔断了消费者与商家的直接联系,商家在制作食品的过程中,材料采购问题也比较普遍,菜类食品清洗不过关、使用过期、变质食品材料现象屡见不鲜,尤其肉类食品中“僵尸肉”、“淋巴肉”的问题普遍存在,还有很多商家在制作食物过程中使用地沟油等。这些卫生、质量问题,给消费者群体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三)“厨房店”的大量存在难以保障食品安全 在网络外卖网站中,还存在大量的“厨房店”。所谓“厨房店”,即指仅做外卖,并不为消费者提供堂食服务的网络订餐商家,该类商家仅在个人厨房中即可完成网络订餐服务,在操作过程中大量“厨房店”中不乏唯利是图的黑心商家。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利用网络订餐服务的漏洞,在破旧棚户、黑作坊中开店设立厨房向大学生等消费者提供外卖服务;或者为应付网络外卖平台对小店面进行租用,但实际上却进行厨房店经营,甚至在一切向“钱”看中进行违法食品加工等活动,无法保障网络外卖食品安全,同时给食品行业的秩序带来严重扰乱。 二、基于经济法视角解决网络订餐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在网络订餐中,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主要与网络订餐食品在安全监管上的复杂性、局限性有关,同时也与我国当前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有关,导致网络订餐商家缺少制度约束性等。基于经济法视角来看,对网络订餐食品的安全监管,需要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一)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立法 首先,应对网络订餐的市场准入机制进行完善。想要入驻网络订餐平台的商户,必须经过资格认证,取得相关许可证;同时实施信用登记制度,当商户出现食品安全或卫生等问题时,一经发现则立足取消其网络订餐经营资格,被所有外卖平拉入黑名单,以防商户侥幸心理。其次,应针对网络订餐食品,完善其食品标准、监测体系。与实体餐饮相比,网络订餐相对特殊,很多外卖平台难以做到对商家网络订餐食品卫生状况以及安全质量等进行全面检验,外卖订餐平台可加强与各地区卫生部门的合作,将外卖商家名单提交给卫生执法部门,由相关部门协助对各个外卖商家定期实施卫生检查,审核其经营资质。在这一过程中,外卖平台还应与有关监察部门配合,对网络订餐食品标准以及检验标准进行完善,通过风险评估,来促进监管立法可行性的提升,推进网络订餐食品监管立法工作。 (二)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执法 首先,监管主体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执法水平和管理意识。针对各大网络订餐平台所提供的商家名单,增加对商家不定期抽查,明确执法人员及其负责范围,提升执法活动有效性。执法部门还应加强对商户的走访检查,从各个角度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达到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与健康利益的切实维护。其次,政府应适当地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加强干预。政府执法部门可对监管执法主体数据库进行建立,明确各片区在网络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执法义务责任,加强各部门监管执法分工与合作;同时对网络追溯平台进行建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和保存各个商家网络订餐数据与投诉、评分数据等,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对于食品安全消费投诉较多的商家,严格立案处理,并下架出现食品质量的商品与商家。 (三)强化市场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保护的调控 除了政府部门要做好立法与执法监管工作外,还应强化市场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保护的调控。首先,政府应引导社会媒体平台等应加大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激发消费者自身食品安全权益保护意识。通过舆论引导,使消费者成为监管食品安全市场的另一主要参与主体,引导消费者对网络订餐食品问题积极举报,主动维护自身健康安全。其次,应对社会诚信体系进行建立健全。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针对网络订餐食品问题,建立相应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法治经济的要求,也是诚信经济的要求。可针对网络订餐食品,建立一系列的监管、征信、评价等制度,确保网络订餐食品管理有章可循。 作者:龙新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 大学生经济论文:大学生经济管理创业知识教育研究 一、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现状分析 1.创业知识教育缺乏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 目前,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无论是在设置、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在调查中,34.5%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并未开设创业相超过半数的大学生(356人)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甚至有106名大学生则认为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几乎空白”。这说明目前有些高校并未开设创业知识教育课程,即使开设,课程设置也不够完善,结构单一,覆盖面窄,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 2.创业教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关于“您的学校创业教育师资情况如何?”的调查中,有39.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授课教师“创业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还有31.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授课教师“创业知识陈旧和狭窄”。这说明,创业教育师资无法达到创业知识教育所需要的层次,教师在理论或者实践上某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学生创业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少创业实战经验,教师们也无法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很难提高学生对创业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创业知识教育的获取途径偏重于课堂教学,缺乏实践平台。 在“开展创业知识教育方式有哪些”的调查中“开设创业选修课和必修课”以及“定期举办讲座”的比例较高,分别占65.9%和50.5%。这反映了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方面,偏重于课堂教授,而创业者和专家的授课比例却很少,仅占33.8%和17.1%,甚至从未有创业实践教学。有些高校虽然采取了讲座的形式,但在传授知识方面更类似于走马观花,再加上缺乏实践教育,使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夯实所学知识,积累创业经验。因此,目前的创业知识教育途径对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4.创业知识教育缺乏权威的教材体系。 在创业教育教材的选择上,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校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大都采用“引进且公开出版的教材”(39%)、“自编且公开出版的教材”(25%),但这些教材内容都比较简单,甚至有的是将其他教材的理论东拼西凑,将国外一些零散的案例生硬地拼接在一起,使得教育内容变得肤浅,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甚至有31%的高校只有自编讲义,这样的教材体系显然不利于学生创业知识的提高,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构建的建议 1.加强对创业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课程数量较少,创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的现状,首先,学校要充分重视创业知识教育,增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为此,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其次,课程的设置应更加细化,创业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模式相结合。目前,经管类大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可以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创业所需要的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升。因此,可以考虑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在使大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够增加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熟悉并掌握相关创业知识。最后,为完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体系,经管类专业还应开设一些与创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使创业者具备一些工程设计、机械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 2.建立完善的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高校要根据创业教育目标,建立一支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选择校内具备渊博理论知识和创新思想观念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组织他们深入开展对创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将其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其次,聘请具备一定能力和资质的企业家、投资家等创业实践人才进行创业指导。通过邀请他们到课堂中来现身说法,与同学一起分析案例,共同探讨如何学习成功者的创业方法、创业品质以及了解创业知识,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中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产学研合作,推动创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产学研合作开展创业教育,是一种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多种教育资源,融合创业人才培养的不同优势,以传授创业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与创业实操为主的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创业教育模式。首先,高校应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建立校园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其次,教师要带领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走出去”,去创业企业实地考察,切实感受创业的内涵和意义,在见闻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创业知识。最后,大学里利用社团活动来锻炼创业能力的机会很多,作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应积极利用这样一个有力的平台,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 4.编写针对本土学生特点的课程教材。 创业教育的目标,最终体现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进行。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研究力度,努力尝试编写适合本土学生特点的创业知识课程教材,在结合当前大学生自身优势和资源的基础上,相应地引进西方优秀创业课程教材的精华部分,结合典型性的代表案例,编写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课程教材。由于不同大学生有不同的创业知识提升需求,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应避免追求教材内容大而全,而应加强课程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打下理论基础。 作者:郑景丽 蔡佳 程支中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学生经济论文: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一、“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抄袭、剽窃学术成果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经常会被要求上交论文类的大作业,与理工类大学生的试验、数据、公式、计算等相比,经管类学生便有了更多的抄袭机会。他们在写文章时东拼西凑,甚至把别人的文章拿过来稍加修改就变成了“自己的成果”。如何对“90”后大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面临的课题。 2.伪造证书 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能够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超过他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多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会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如伪造证书、简历造假等。笔者对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90后”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当被问到“你会在求职简历上弄虚作假吗?”其中,有15.3%的大学生选择了会。“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毕业生的一些不良认识,如果任其发展,定会损害学校的声誉和形象,同时还会损害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并造成大学生择业与就业的混乱局面。 二、“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笔者试图从不同的侧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1“.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因分析 (1)社会上的负面现象淡化了“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诚信信念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现象,使得学生会错误的认为,不讲诚信也可以谋取到很多的好处,社会上的潜规则是要理解和学习的,老老实实的工作和生活并不一定能换来美好的前景。特别是“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模仿力强,对周遭环境具有较强的感知力,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致使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大、更多。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业务学习紧贴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这就使得他们很早就对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有所感知,利益驱动所带来的刺激也是导致他们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2)家校诚信教育的弱化导致了“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父母对他们的管理较为松散,家长往往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尤其在诚信教育方面,有些家长自身就具有不诚信的行为表现。学校教育是我国的主要教育形式,其偏重对学生智力的培养,而对于学生德行的培养,包括诚信意识的教化相对较少。这样的教育导向,使得“90后”大学生无法达到时展对人的诚信意识的要求。 2“.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分析 “90后”大学生往往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但他们却缺乏责任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注重的是个人的享乐和感受,对于要承担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并不明确,缺乏对整个中华民族历史重任的担当感。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因此,“90后”大学生诚信意识淡漠更多还是来自于自身的原因。笔者针对经管类学生的诚信观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被问到“当诚信和你的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怎样做”时,有55.3%的学生选择了“将会采取舍弃诚信而保护自己利益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更多的是对自我保护的需要,而诚信品质目前在“90后”大学生中仍是满足个人利益需要之后的一种奢侈品。 三、培养“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对策 通过分析“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我们感到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大学学习期间,我们更要把诚信育人作为主要的道德目标,紧紧围绕着此类学生人群的特点,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1.为“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营造文明诚信的氛围 为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统一的诚信育人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全社会大环境来说,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在制度建设方面,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道德教育方面,应创设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这对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来说,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是他们在专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障。“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只有养成了诚实守信的健全人格,才能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走得更顺利、更稳健。 2.高校应建立大学生诚信体系,助力“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顺利步入社会 学校应为每位在校大学生设立个人诚信档案,真实反映他们在校期间的表现,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违纪、有无缺课、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实践、是否贫困生、是否少数民族、评优评奖情况和是否获得助学贷款等。对于此项工作学校应给予重视,使个人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在校及未来走出校门的诚信保证。学校对学生诚信档案要及时进行更新,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开公示。学校要把诚信档案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入党考察、就业推荐等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学生工作的又一个有利抓手。在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诚信观,使他们能够在经济大潮中,凭借诚实守信、踏实敬业的品格立于不败之地。 3.培养“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我们应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积极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使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强化诚信意识。当学生面临重大的抉择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哪些价值是值得珍视和维护的,最终把自己的价值经验内化为稳定的道德品质。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并形成教育的合力。为了寻找大学生产生诚信知行不一矛盾的原因,我们应从大学生群体本身出发,综合考虑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影响。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其诚信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主要人群,如何使“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诚信品质,促使其健康成长成才,以便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对“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入手,从外部诚信环境的塑造和学生自身诚信品质提升的角度,展开了集中论述,目的在于使“90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道德观。 作者:齐颖 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大学生经济论文:以发展经济学为例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 摘要:问题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与成长,也是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除了教学内容的安排之外,一个平等、宽松、求真的教学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和学都需要目标统一,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造机会;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论点进行寻证而整理、研读、分析案例资料,并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发现疑难问题进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及证据。 关键词:问题意识;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李约瑟难题 问题是学习与创新的起点和生长点,问题意识是促进创造性活动的内在驱动力。[1]大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与成长,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本科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学生不愿意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其正在丧失极为重要的思考能力。[2]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发展经济学教学大多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单纯以教材知识讲授为目的,教学内容从固定教材出发,缺乏将教材内容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相联系的研究,特别是缺乏对我国当前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案例教学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李约瑟难题这一案例教学进行探究,并结合发展经济学相关教学内容予以拓展,为实现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有益素材。 一、李约瑟难题及其“问题”价值 在充分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基础上,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人类的近现代科学首先产生于西方,而不是首先产生于拥有伟大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中国?为什么与系统的实验和自然假说的数学化相联系的近代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迅速兴起?这被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难题(NeedhamPuzzle或NeedhamProblem)。众多学者试图对李约瑟难题做出解答,比如比较典型的高水平均衡陷阱说、官僚体制说和系统结构论等。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典型的启发式问题,它能够促使大家去思考和探索。对李约瑟难题不断地分析、论证与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思想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过程,这显然是其研究意义所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意识到科技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不断演进,而且还受到社会结构、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以,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应该将科技的发展置于更复杂的系统环境下,这样才能够加深人们对科技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的认识。 二、李约瑟难题的探究与发展经济学教学设计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专题教学目标,结合发展中国家某一方面或某几个需要解决的与教学目标相符的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虽然国内《发展经济学》教材版本较多,但一般包括四大部分:一是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二是发展要素分析,三是结构转换与城乡发展,四是制度因素与政府作用分析。就上述内容来看,李约瑟难题这一案例具有广泛适用性,比如它可以放在第一部分作为开篇导论,让学生对发展经济学的主题,以及学科内容和学科特点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对于第二部分的发展要素分析,李约瑟难题可以作为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资源、人口和技术等发展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对于第三部分的结构分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和主流经济学的两部门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第四部分的制度分析,李约瑟难题的制度决定论回答可以很好地佐证相关原理和结论,比如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一)资源、人口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要素分析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3],又称人地比例假说,是从资源、人口和技术之间内在联系的视角来解读李约瑟难题的。其认为中国古代技术发展没有引领现代技术革命,是因为我国人地比例失调,充裕的劳动力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相对较少。与此同时,人均剩余的减少也导致了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不足。高水平均衡陷阱说利用土地、人口、技术之间的内在经济关联解释了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分岔,但是,上述假说是以技术不变或进步极端缓慢为前提的。如果出现持续的技术进步,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的情况则很难出现。事实上,如果用中国的疆域变化来代替中国耕地面积的数据,那么高水平均衡陷阱只能解释明清后半期的经济发展困境,却不能解释两朝中期以前的情形。[4]此外,这种假说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资源和技术决定论,忽视了李约瑟难题的制度重要性以及人口与技术、资源之间的复杂性和相互交织的特征。 (二)结构决定论与结构分析结构决定论强调中国和欧洲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系统在理解李约瑟难题中的重要性。一般是将中国和欧洲分别看做两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从各自系统的结构、内部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的比较中来解说李约瑟难题。[5]政治组织结构是众多研究的重点。从政治组织结构出发所做的讨论可以归结为大一统体制说和官僚体制说。大一统体制说认为传统中国古代帝国的意识形态的统一,阻碍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成长。官僚体制说认为中国特殊的官僚体制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中的农业生产发展,但却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成长。相对而言,西方世界的贵族式庄园制却有利于商人阶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上述对李约瑟难题的解读也属于制度功能视角,这将在下面的制度决定论中再予以进一步阐释。 (三)制度决定论与制度分析制度决定论认为,相对于西方世界,李约瑟难题的出现主要源于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由于技术产权保护不到位,激励了寻租创租,这显然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从广义制度来看,中国的皇权专制制度深刻影响着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结构决定论中提到的官僚体制说认为,传统中国的官僚体制没能产生出适合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激励机制。具体来看,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机制,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从而导致科学革命无法产生,而科学革命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了传统中国无缘现代工业革命的兴起。[6] (四)各种答案的述评上述分析问题的方法可被称为“因素分析法”。[4]比如,上述的高水平均衡陷阱论、结构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等都有一定的单因素分析色彩,而事实上,大多数的观点都应该重新审视问题本身的性质,即李约瑟难题所代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或社会问题,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历史、社会、政治等相互交织,个人与集体、组织相互作用,社会和社会相互影响,资源环境、人口和技术相互关联的宏大问题。而学者们要理解这类问题,就必须给予其所具有的非线性、动态性和整体性以充分的认识,否则难免就会陷入各说各话的逻辑陷阱当中。这显然不仅不利于学者们对李约瑟难题的继续研讨,反而会影响甚至误导学者们对问题本质的探讨。鉴于李约瑟难题这一开放式和启发式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继续延伸相关问题。比如韦伯疑问———较早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为何没有发生工业革命,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大国之谜———如何才能成为大国,等等。这些教学案例可以通过研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小结 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当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进行了教学内容设计的尝试,为当代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素材,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综合素质能力。除了教学内容的安排之外,一个平等、宽松、求真的教学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和学都需要目标统一,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造机会;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论点进行寻证而整理、研读、分析案例资料,并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发现疑难问题进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及证据。这些问题可能是先由教师提出的,但学生内生的疑问才是根本。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自学、表达的能力,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田相辉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学生科技论文:谈以科技竞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激励机制、创新基地、团队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对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对高等学校而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切实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已经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了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科技竞赛 大学生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学校的组织和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新的科技实践活动[1]。实践证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和氛围,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一方面,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另一方面,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还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诸如组织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等。因此,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的一种很好的创新教育方式。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因为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全面的综合的活动,也是一项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活动,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解决了高校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些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与运行方面还没有形成制度,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象。主要有: 学术氛围欠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不高[2]。比如,笔者所在校区,当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时来参加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且大部分是因硬性要求来参加的,这种情况下各种学术讲座的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很多学生缺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往往是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一般只能按照老师的课题步骤开展辅助性研究。 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指导的积极性也不强。因为教师自身有着较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要完成,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费时费力,再加上科技创新活动以参加竞赛居多,能获得预期的奖项的只是少数,所以目前大多停留在自发阶段。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式的投入。这里主要体现在高校缺乏长期的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忽视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队伍及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关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和硬件设施资源不能保障。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 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 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能动作用,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管理机构,优化资源,搭建科技创新团队,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制度上,要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这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要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稳定、规范发展,必须有一套组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作保障。应成立以教学部门为主的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创新基地建设、资金筹措及使用、指导教师的选拔及考核等等[3]。 从硬件上,要优化资源,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基地。这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场地和设备是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载体,高校要提供一些开放的实验室、通过自建或与企业合建的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形式作为科技创新的实验场所。甚至可以在校外通过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利用相关企业的技术优势,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从团队上,要两手抓,建立和形成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队伍。既要调动教师的指导积极性,也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鼓励教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发挥学生科技社团的骨干作用,尤其是其中的骨干分子的示范带头作用。这样以点带面,就能全面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从策略上,要以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为抓手,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设。这是开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方法。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有序建设。目前全国众多的在校大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参与“挑战杯”各级选拔赛。二十多年的“挑战杯”竞赛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商业精英[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从科技竞赛入手,发掘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吸引力、感召力,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与覆盖面,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需求。 4 结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必定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科技竞赛为抓手,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不失为一个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大学生科技论文:浅谈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当今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如何建立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而了解它的特征,本文拟就大学生创新的内涵、特征、现状、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科技创新 长效机制 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处于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高校有责任担起创新的担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开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 一、高校科技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敢于摒弃旧想法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就是坚持创新精神,依托高校,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地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创新实践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人才的全面、激发青少年创作的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学术氛围,具体内涵包括经济内涵、文化内涵、教育内涵、社会内涵。就经济内涵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产生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中,并产生经济利益,例如1999年在重庆举办的第六届“挑战杯”,仅协议转让金额就达到一亿人民币,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内涵会越发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文化内涵,科技创新活动属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创新活动竞赛、讲座等多种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发掘了学生的创作潜力,一方面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教育内涵,科技创新实质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属于一项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老师是推动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活动,做到学习理论与科技实践并行,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成才观。社会内涵,大学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集一体的社会活动场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社会职责。总体来看,其内涵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 由以上丰富的内涵可以看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特征具有丰富性、系统性、一致性。 1.活动丰富性 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必然经历一个知识学习、提出想法、创新实践的过程。虽然大学生的学习有了自主性,科技创新需要遵循科学的一般规律,严格要求自己,符合学术活动规范,但因人而异也需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学生可以深入发掘自己的潜力,展现出自己的创新特质,这种展现方式具有丰富性。科技创新活动形式,既可以是竞赛类又可以是讲座类,具有多样性。此外活动涉及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例如学生如何分配正常课堂学习与科技创新时间的问题,如何处理自主学习和老师指导学习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学校创新团队和个人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 2.系统性 高校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一个分支。这样的系统必然要求高校与国家的互动性、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性。高校是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输入优秀的人才,因此高校的科技创新必然切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易操作性。科技创新竞赛,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首先学校管理者应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并对当今的市场有清楚的认识,起到市场导向的调节作用,其次领导者有责任晚上学生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最后老师在科技创新中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提现专业的联合优势和互补缺陷的良好面貌。 3.一致性 高校科技创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增大社会的收益,因此此项活动必须立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保持一致性。区域经济的发展源于理论和科技实践的创新,而高校就是创新的基地,它代表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科技创新的人文修养,始终贯穿于当地经济创新中。当代经济的发展不竭动力在于创新,以及对劳动力和资金等的投入,高校一方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高精尖的人才,也为当地的经济注入崭新的科技力量。以烟台大学为例,在02年5月,烟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烟台高新区共同出资2000万元注册了“烟台三校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同年山东省将其列为省级大学科技园项目重点建设,这样就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的一体化和联动化,带动了烟台大学的学科建设,提高了大学的科研水平,同时也立足于本地促进了烟台高新区乃至烟台的经济发展。 三、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率低 笔者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人数比例不高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受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浓郁的学术氛围。当今大学校园中,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活动的选择余地日益宽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许多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概念,创新思维能力弱,参加竞赛一般突击的成果比较多,并没有心思长期致力于某项研究,缺乏科学的热忱和执着。其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参加活动的课题一般为老师的现有课题,按照老师原有的思维创作,影响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另外,广大教师特别是文科学院教师关注热情不高,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广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盲目性、随意性、不均衡性。 据统计,有近86.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1]。 2.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缺乏 目前,在学校的日益重视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受资金、时间、比赛性质及科技创新活动短期不易出成果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研究课题大都浅尝辄止,缺乏有效的接力,最终导致研究浮于表面,难出精品。首先存在资金问题,学校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未出台完整的资金奖励制度,许多学生鉴于自筹资金的困难,不得不只停留在兴趣层面。针对科技创新的时间来说,许多高校以教学为主,课堂依然是第一阵地,学生完成老师的课堂作业是首要任务,因此严格控制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科技竞赛中参加的作品多以论文形式见长,有突击成果的嫌疑,虽有创新意识但科技含量过低,而且在竞赛中缺乏团队精神,多是各自为战、专业单一,缺乏统筹策划理念。 3.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储备不足 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能力及创新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科技创新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仅有兴趣,但缺乏学习专业技术的时间和能力,主动性也比较差。据辽宁省201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称:54.8%大学生认为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所学专业知识和创新知识衔接不够,没有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开展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47%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所学不精。[2] 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1.强化宏观领导,构建创新体系 高校应不断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制度的基本框架。首先,高校应该解放思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改变以往的陈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其次应成立学生科技活动专门领导小组及学生科技活动评审专家委员会,出台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条例和办法,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政策和大学生学科竞赛统筹等配套规章制度,创建激励体制,学校出资并且配合社会资金设立大学生创新活动基金,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协同的运行机制。首先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优化学科资源,以学术管理为主导;其次明确行政负责人的服务角色,以行政手段正确引导,主动维护学科带头人的权威,充分调动团队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2.强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讲,开设与活动相关的创新课程 开展科技创新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的基本情况,引导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加强基本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打造创新队伍,搭建创新平台 学校应牵头鼓励学生积极组建科创类社团,打造创新队伍,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打造出一个良性竞争的平台。如建立学校科技创新协会并下设各学院分会。以此类科创社团为主体,通过举办品牌学术科技报告,各类科技创新讲座、科技创新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给他们创建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形成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学校应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筹建“科技创新人才实验室”,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学校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里汇聚人才、打造创新项目。实验室的强弱关系到学校的科技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强弱,也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象征。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档案”, 树立典型,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加入活动。通过表彰科技创新的优秀人才,使科技创新深入人心。总之身为高校,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搭建平台,为同学提供科研所必须的场地、设备,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4.建立健全学生科研导师制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点,他可以对科技创新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避免了学生的盲目性也避免了项目资金的浪费,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引导学生正确的投入科技创新。据资料显示,在学生获得奖励(包括校级、省级、国家级)的项目中,有近90%的项目在科研过程中得到了专业课教师的指导;尤其是获得高级别奖励(省级、国家级)的项目,几乎100%得到过专业课教师的详细辅导甚至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资助[2]。同时,应将指导创新和创新实践与老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将指导学生创新活动作为考核指导教师工作量的项重要内容,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学生奖学金、评优等挂钩,从而达到提高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5.依托当地企业 将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推广到社会,并应用于企业,带动企业的发展,反之企业又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和实践场所。学生的科技创新只有产业化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今年来山东省鼓励建立大学科技园,就是把学校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而企业以高校为依托发展经济。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高校人才、利用高校的创新技术孵化出新型工业模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收益进一步投资高校创新,拓宽高校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鼓励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以企业为实践基地,进一步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衍化为新的生产力。 6.引导科技创新市场化 高校科技成果只有投入到社会,并加以商业利用,才能使得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到整个国家创新系统之中。市场化的一个表现就是保证知识产权。这样才能促进技术流转和流行,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科技创造带来的福祉,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权利利用制度,主要通过转让和许可的方式,高校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知识产权化,合理转让技术,使其转变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从而转变为新的生产力。 大学生科技论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逐步进入到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以此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衍生出的网络文化更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入了我国高校校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我们要认真思考,探寻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寻找新的机遇。 关键词网络技术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网络文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我国各大高校信息化建设也日趋完善,校园网络覆盖率不断扩大,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叙写着道德规范的新内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整个社会文化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校园网络及其他技术载体已逐渐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新空间。如何运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探寻现代科技手段及信息传播方式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找新的机遇。 1 当前校园互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 1.1 高校门户网站 校园门户网站的概念在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被提出,它是从企业门户网站发展而来。这种模式在产生之出就以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形式向高校各种不同类型的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而受到广泛欢迎。现今,高校校园门户网站定位为:学校进行校务管理和教育活动,对外开展公众教育服务的平台。学生通过浏览校园网页可以获知学校管理、学术活动、学院新闻、学科导航、社会就业等信息,最大限度的帮助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2 校园bbs论坛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中文译为“电子公告版”,目前更习惯称为“论坛”。校园bbs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诞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学生交流平台,使用者一般限于各高校的学生,也有少量外来的访问者。如今,国内各高校几乎都拥有自己的bbs,知名的有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中山大学的“逸仙时空”、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等。这些bbs人气极旺,信息丰富、学生在上面可以了解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宣泄情绪等,bbs已经成为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窗口。根据某项调查表明:有98%的在校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上bbs,甚至有的同学说“不吃饭可以,不睡觉也可以,不上bbs不行”。从这里不难看出,bbs交流比单纯浏览网页更加深刻而具体的体现了网络交流对象的无限选择性、交流背景的超时空性以及交流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1.3 网上即时通讯 网上即时通讯,英文称为“instant messenger”,它的使用特点在于使用者必须具备特定的客户端软件,才能与外界进行交流。,但它不受时空或是地域的限制,只要拥有一个相对便捷的移动载体,随时随地都可实现交流。比如,常用的qq、msn、飞信等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以手机为载体进行的网络时代的交流方式。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功能的更新,现在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从最初的个人点对点之间的交流演变为具有群组交流功能,并可以语音视频化的强大的网络交流工具。客户端通过手机qq、飞信的使用最大化的增强信息传播速度与覆盖面。 1.4 博客 博客,是英文“blog”的直译,也可译为“网络日志”:指个人对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为或所思所想进行反思、总结,并以网页的形式在网络上展示出来供与他人交流,其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有所有者不断更新。博客是一种将个人性和公共性更佳结合的网络应用模式,其精髓在于以互联网为交流平台,通过个人视角的展现,使其记录的内容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作为博客传播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广泛利用博客作为手段记录生活、展现自我,从此衍生出来的“博客文化”越来越深的融入到大学生活的点滴之中。 1.5 微博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英文名也可称为“twitter”。微博不同于博客的一个显著之处是:微博信息的发表有字数限制,一般以140字左右为主,用户需要在移动通信工具(主要是手机)下载客户端才能使用,并且通过是手机用户间短信的转发提高信息的共享效果。微博最初流行于美国的各所高校,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对于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来说,微博依靠独特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交互性迅速“占领”高校校园。 2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困境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采取“以理论教育为主导、典型教育为重要方式、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的三合一教育模式,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现代化科技手段在校园中的推广普及,新一代大学生不同的成长道路以及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出现了与社会发展、培养学生成才等方面不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成长差异性明显。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他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尊崇自主平等交流,个人追求更加务实,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2)多元文化通过网络不断渗透。日新月异的科技加速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时代,将各种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通过网络渗透到校园,加剧了大学生选择正确政治信仰、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势必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造成冲击。 (3)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性不强。当前,高校中部分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单一,教学知识老化,部分教材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针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够,课程流于形式。 (4)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意识不明显。在实践中,思想政治任课老师以课程的主导者、实施者、组织者自居,以单纯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为主,这种“单线型”的授课方式最容易引起听课者的枯燥乏味感,丝毫不考虑教育对象的感受,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成果。 (5)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不熟练。目前互联网、手机等个性通信工具在大学生中已普遍适用,但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中未能根据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利用校园网、bbs、博客等新兴的教学工具,扩大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敏锐度。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求“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时化、网络化,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高地”。 3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创建校园思想政治主题网站,营造“红色”氛围。利用现代科技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依托各大高校自身的门户网,创建思想政治主题网站,如开设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论坛、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等网站。同时也要在主题网站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决抵制西方的“文化渗透”与“文化侵略”,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文化发扬光大;并在学校、院系的主网页的显著位置添加上述网页的链接,不仅使在校大学生在浏览校园网主页时可以轻松进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传承校园文化;而且对于校外人员,尤其是报考该高校的学生和家长在获取招生信息时也能加深对学校的印象,提高学校知名度。 (2)搭建校园bbs平台,扩大舆情交流面。充分利用校园bbs这个网络交流平台,开辟一些针对国内外新闻时事、热点问题,校园新闻、学生关注度高的事件的交流空间,如“新闻大家谈”、“校园新闻眼”等bbs交流模块,使学生能够及时在网络交流中获取信息,调动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在网上建立交互性的师生对话,在交流与讨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国内外形势;要开展网络伦理教育,把人类最优秀的美德包括自律、同情、友谊、勤劳、坚毅、诚实、正直、高尚、忠诚等传播给青年学生,同时加强对bbs不良信息的监控,做好学生热点问题的疏导和引导,教育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自身的政治分辨能力。当然,正确引领学生舆论导向的前提是对交流平台上新闻话题的正确选择,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其他研究领域的教师的大力参与、引导。 (3)短信实时互动,点滴影响大学生成长。基于qq、msn、飞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通过qq群、添加飞信好友等方式,构建起师生交流的纽带。而且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要求平等交流的愿望。例如,学生可以自发可以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小组”群、“形势与政策课”群,班级群、年级群等,把学生们关心和需要的一些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群”上每一个人,或者由思想政治教师根据不同班级的课程进度,主导性地将不同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样除课堂授课之外,学生一旦有问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向老师咨询,弥补学分的一些负面效应,充分体现网络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博客引领思想共享,迸发创新理念的火花。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方式主要是读报刊、念文件、听报告、座谈等形式,这种教育方式其基本特征是教育主体居高临下,信息由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单向灌输,教育主体不关注教育客体的信息反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并没有在平等的地位上。但虽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尊崇多样化、个体差异化的发展,要求平等的交流。所以博客的出现以及在校园内的广泛应用就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博客提供了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分享知识和思想(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46页)的平台,使二者的传统角色发生互换,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使这种交流不同于师生面对面地交流,学生会更加自由、活跃的发表意见,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博客的内容不同于直观的网页浏览,它的内容是经过使用者的思考和精心筛选组织起来的,通过博客传递出来的信息和观念更具有系统性、可辨性,对阅读者的影响也更大。 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博客的出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也应该紧跟时展,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通过建立教师个人的博客,在博客上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吸引学生点击自己的博客,这种方式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亲和力,引起师生间思想的交流,并通过组织“网上思想辩论会”、“博客创作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发的、研究性的学习,使新的想法、新的观念层出不穷,激发学生创造性。这种从“信息共享”到“思想共享”学习模式的转变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理念,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传播,促使他们主动探寻学习的规律,而这些正是我们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4 总结 当代大学生都是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通过网络而进行的认知活动、交往行为深深依赖于这个由全球计算机网络、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流动网络构成的“新空间”。如何在充分利用这个“新空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接受挑战、不断创新,将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主动占领校园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科技论文:浅析在现代科技手段下创新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索 论文关键词:现代科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主要探讨了在现代科技手段下创新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的联结点,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中介,是实现教育目的、任务、目标与内容的手段与形式,与教育途径、渠道、方式、方法密切相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传输、增效、互动和检测作用,是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基于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发展而产生的mp3、mp4、psp、tel、pda、pc、gps、xbox、多媒体、手机、学习机、数码相机等现代科技工具,融计算、通信、网络、存储、学习、娱乐、电子商务等功能,集形、声、像、文于一体,深度介入影响着受众和社会。 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占33.2%;《2008年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回顾和2009年展望》报告中显示,大学生是手机拥有者的主力军之一。可见,现代科技手段的大量运用对大学生具有着全面且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享受科技手段带来的乐趣与便利的同时,也在感受着现代科技手段对其的反噬,如现代科技手段的滥用威胁着青年学生的道德伦理,盗窃金钱、获取情报、传播不健康内容、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及版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在现代科技手段大量运用条件下面临着诸多的难点,如现代科技带给人类的“全球化”问题、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教育和模式的挑战问题、现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大学生表现出的“异化”现象问题、大学生主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先进思想文化教育效用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找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科技手段下的实现点、夯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软硬件基础等,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运用的前提下,创新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内容中心模式 以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的和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先进思想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围绕教育内容的传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工具,如电视、网站、校园bbs等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内容中心模式下,教育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注重方向原则,用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等传播、灌输给大学生,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社会思想、道德准则的形成。第二,注重灌输原则,强调全面覆盖,突出主动出击、主动占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工具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具体内容。第三,注重示范原则,强调正面宣传,典型引路,增强感染性和可接受性。第四,注重求实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假大空。第五,注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坚持持之以恒地努力,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切忌可有可无、时冷时热。 在具体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转变为便于现代科技工具传播的方式,一是建立各种专题网站,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网站、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专题网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红色先锋网站等,使教育系统化、主题化;建设学校网站,各单位、各部门网站,便于传递信息,服务学生。二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鼓励广大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并相应增加课时数,在保证教师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感受现代化教育。三是建立学校电视站,在学校宿舍、食堂接通学校有线电视线路,在教学楼设立电子屏等,突出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日常化。四是建立学校学生论坛(bbs),开通心灵直通热线,并以学生组织和社团为依托,建立各组织的qq群、飞信集团;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地建立校友录、班级qq群等,把这些载体建在大学生身边,使大学生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增强了成员的集体归属感,让大学生身处其中,感受其中,在无形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中介中心模式 以现代科技工具的特性为依托,以其特点、类型和功能决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对象,以疏导为原则,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平等交往、交流等形式,主要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事件的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 在这种内容中心模式下,教育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注重发挥现代科技工具特性的时效作用,实现对其思想发展状况的动态监测,应对校园内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第二,注重主动介入,抢占先机。倡导“先机介入法”,即注重观察、分析、预见,经常组织开展活动。把握思想倾向和不良苗头,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前量”。第三,注重交互性作用,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商、对话、交流、合作,从而实现有效疏导。 在具体实践中,一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重用说实话,给大学生提供全面充分、值得信服的事实真相,树立学校的公信力,增强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二是学校注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围绕思想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如在2008年发生的抵制家乐福事件、2009年防控h1n1流感等,通过校园网、广播站、有线电视、校园bbs等渠道,及时疏导大学生情绪,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学校要针对现代科技手段体现出的平等、自由特性,开通在线答疑、网上教学、心理咨询热线等,便于学生自主选择与学习。四是针对现代科技手段体现出的开放特性,成立信息网络中心,设置网络运行室、信息资源室、现代教育技术室、多媒体管理、计算机管理等,对学校的信息网进行综合管理。五是重视bbs、短信等现代科技平台反映的问题、述求、事件的信息,实施及时性的引导和梳理,把倾向性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需求中心模式 以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接受能力为立足点,以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基本要求,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区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个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受教育者现有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和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体意识的人的教育活动。 在这种内容中心模式下,教育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注重大学生的利益关切和发展需求,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抽象而深奥的理论还原为具体的实践、丰富的生活,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多为大学生办实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注重在现代科技手段平台上,平等真诚相待,推心置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工作做得“人性化”,做到“心坎上”,力求产生共鸣、共识。第三,注重“上”与“下”的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上进行,又要结合实际需要脱离现代科技手段,实行“面对面”的方式,以解决不同问题,取得不同的效果。 在具体实践中,一是教育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习惯、性格、学习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按照大学生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并及时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三是正确引导学生的需要,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在设法满足学生合理的、正确的需要的同时,及时扭转学生不合理的或不切实际的需要。四是在软硬件实现需要的保障。要大力加强现代科技设备、设施建设,满足大学生的使用需求和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大学生科技论文:试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特点及教育对策——以西安科技大学学生为例 论文关健词:适应性问题 神经症性问题 个性缺陷 教育策略 论文摘要:运用统计图,对西安科技大学06,07和08级的来访学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校os级新生来访人数占总咨询人数的一半弱(45.6% ),显示一年级新生是心理咨询的主体。并且一、二、三年级来访人数依次减少,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研究还发现,适应性问题和神经症是当前大学生普遏存在的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个性缺陷和心理紊质不健全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成熟。最后针对存在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1前言 近几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深人研究及对大学生心理干预模式的探索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正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且有增多和加重的趋势。进人大学以后又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要求和竞争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思想上的困惑,严重的不适应还会造成心理障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只有在认真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和成因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做好教育与转化工作。本文分析了西安科技大学06 ,07和08级心理障碍学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2研究对象及分析结果 2.1对象 随机抽取2008年度西安科技大学06 ,07和08级的78名来访咨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8人,女生40人。 2. 2 2. 2.1结果 来访学生年级分布 来访学生年级分布特点为:一年级为45.6%,几乎占总咨询人数的一半稍弱,所以一年级是咨询的主体。一、二、三年级学生来访人数依次递减。二年级来访学生人数多于三年级,一、二年级合起来占咨询人数的78.3%。图1显示大学生中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 2.2.2来访学生性别分布 来访学生中女生为51.3%,男生48.7%。女生略多于男生,但性别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男女生的心理问题同样应给予足够重视(如图2)。 2. 2. 3来访学生心理问题分布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为新生适应问题、神经症性问题(包括强迫症、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两者加起来占咨询总数一半弱46%(如图3),是咨询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另外,大学生恋爱受挫以及宿舍内人际关系矛盾问题也占相当比例,是大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其他高校类似。 2. 2. 4来访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大致包括个性缺陷和心理素质不健全、恋爱冲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人际关系不和谐、自我认识不足以及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如意等诸多方面(如图4)。西安科技大学学生最突出的原因反应在个性缺陷和心理素质不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以及恋爱冲突三个方面。 3结果分析 3.1成长适应性问题是大学生面临的最显普和突出的问题 成长适应性问题主要是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不成熟而带来的种种不适应现象。主要体现为新生适应问题(指对新的环境、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感到孤独、烦恼的)、情绪情感问题(主要是大学生恋爱受挫后不能很好调整,感到痛苦和沮丧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因为个性缺陷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以及学习问题(包括因学习无计划、无目标而感到迷茫、学习动力不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等等)。 成长适应性问题在不同年级学生身上各有侧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成长适应性问题仍然以一年级新生占据主导地位,二年级和三年级依次减少,这一特点为主。大一被称为新生适应的困惑期,主要围绕角色变化与对新生活不适应;学习上的困扰与对高校要求不适应;交往欠缺和交往技巧缺乏与对新的人际关系不适应等问题为主。二年级学生已经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但因为个性品质(例如自私自利、自卑等个性缺陷)造成人际关系冲突的现象较为明显;因为学习上的一贯松懈造成学业成绩落后而形成的学习压力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因为异性交往产生的心理困惑也开始出现。三年级被称为情感发展的冲突期,来访学生主要以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问题以及恋爱情感带来的心理冲突这两类问题为主。 3. 2神经症性问题也是大学生当前面临的孟要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问题包括焦虑症、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社交恐怖症、强迫症以及抑郁性神经症等等。在每个年级学生身上都有发生,但也以一年级学生为主,因为神经症性问题具有很大的迁延性,一般在学生人学前就已经具备某些症状,而来到新环境中由于遇到各种复杂问题更加剧了这些症状的程度。所以,神经症类问题并非完全是大学造成的,这些问题更多的是个体在以往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小学到高中所受的教育中积累潜伏下来的。 3. 3个性缺陷和心理素质不健全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成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因为个性缺陷和心理素质不健全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位居其它原因之首。一般性格内向、急躁,有过于强烈的个人欲望和过高的个人期望、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唯我独尊、虚荣心强、情感脆弱等个性特征都易引起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整个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刺激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大学生本身应付刺激的能力。如果遭遇挫折的几率加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学生又一时难于应付,产生心灰意冷、失望等负性情绪也就在所难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也大多以此类原因为主。此外,人生观、价值观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而大学阶段又会受到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就导致学生误认为再多的知识是没用的,到头来还是找不到理性的工作,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 3. 4恋爱冲突也是引发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大学生情绪上的不稳定性、单纯性反映在恋爱问题上,就同样缺乏稳定和冷静,加上许多同学恋爱观、目的和动机本身有问题,加上独立生活经验的欠缺,恋爱失败就在所难免了,尤其三年级学生表现更明显。同时恋爱的学生往往只与恋爱对象进行交往,与原来的亲密伙伴疏远、冷落,形成了相互之间的隔阂。一旦失恋,又没有好友的劝导,很容易陷入孤独、悲观之中。 4教育对策 4.1加强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大部分高校每年在新生人学前后举行70一80个工作坊(即采用体验式学习培训方法的小型培训班)的训练,内容有睡眠管理、压力管理、时间管理、表达训练等。通过参加工作坊,学生开始了解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并在需要时寻求帮助。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晚,虽然也在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做了某些工作,但要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远远不够。 必须对新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大学的“第一课”。这不仅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帮助,对其就业乃至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新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人学开始,就要提高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和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此外,应该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针对新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及早地加以引导、化解,并且应跟踪调查,使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避免问题严重化。 4. 2加强正确恋爱观和性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心理处于发育高峰期,容易对异性产生好奇;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的压力,提供了大学生恋爱的社会基础;社会、校园的文化助长了恋爱之风。同时,相对宽松的人文评判减少了大学生恋爱的顾虑;另一方面,较为广泛的信息渠道又增加了大学生恋爱的随意性。目前恋爱之风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有向低年级发展的趋势。 在对待学生恋爱问题上不能采取“堵”的方式,而应该重视疏导。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对待恋爱,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进行两性间的交往,正确处理爱情和友谊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性道德、性健康和恋爱观教育,避免走向爱情就是的误区。通过性教育,消除对性的神秘感,是纠正大学生性意识中的偏差,建立健康恋爱观之良策。此外,心理辅导、咨询也是解决恋爱问题的方法之一。学生应该放弃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在恋爱过程中若遇到棘手的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教导学生正确看待大学恋爱,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与咨询者的多次交流、沟通,消除心理上的挫败感。 4. 3建立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指导学生自助开展活动 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功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级联动网路,三级网络是指由校级(i级)、院级(11级)、班级(iq级)共同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每一级机构的分工不同,承担的教育任务也不同。校级机构是由学校专职教师组成的心理素质教育机构,主要任务是组织全校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短期培训班,指导院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工作。院级机构是在校级机构专职教师的指导下,面对本学院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并充分发挥本学院大学生心理委员组织,在学院的层面上开展各类心理教育活动,如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剧。班级机构是以学生自助社团为主,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广播、橱窗、板报、报纸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自助咨询。 大学生科技论文: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探析 摘要: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所具备的科技创新竞争力是一个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和办学成果的最直观体现。如何以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科技娱乐化、技术传承化、培养模式一条龙化,分类引领打造科技创新普及、科技创新竞赛、科技创新实践三平台等创新思路,为高校在新形势下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普及与提高并举,扎实做好科技创新活动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席卷全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创新创业氛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的平台,如何以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和专题调研,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化”、“三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开展新路径。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指科技创新活动要以专业课程为中心,结合本校专业特色,立足本校实际,学以致用,在专业中提升学生科技能力。两个基本点是指:把帮助学生将课内理论知识应用到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基本出发点;把帮助学生从课外科技活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补充到课内理论知识作为落脚点。通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正确处理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关系,通过对课内外两个课堂的正确把握,使学生在多元互动中得到锻炼,掌握扎实的理论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开展科技活动的整体统筹上,要一手抓全校科技文化氛围建设,一手抓高、精、尖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两条腿走路,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本领搭建广阔平台。 2推广“三化”“三化”即科技娱乐化、培养模式化、技术传承化。 2.1尝试科技娱乐化,即将科技活动赋予娱乐化的展示,为营造校园科技氛围起到良好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如在我校特色活动车模设计制作大赛中,除了传统的车模展示,还增加了舞台剧、速度竞技赛和重量拉力赛等趣味比赛环节,组织学生用设计的车辆模型编排了舞台剧《机器人总动员之愤怒的小鸟》,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用形象生动的剧情和配音演绎了机器人版鸟猪大战,人性化的展示了车模的高端性能,娱乐化的彰显了科技的独特魅力,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情。 2.2推广培养模式化,即学校对学生科技能力培养制定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分类引领,打造科技创新一条龙、生产线式培养模式。针对大一学生开展广泛的科研立项搜集项目,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项目进行基本初步的研究,以此作为对研究课题进行项目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预期完成标准等进行论证的第一道程序;大二以校内科技比赛获奖或作为科研立项结题,并形成初步的理论研究成果;大三学校会提供平台,依托比赛实战演练来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和作品进一步参加全国比赛,对学生的科技成果进行更权威的检验;大四积极推动优秀项目作品进行专利申请,引导项目由理论型向实用型转化,并将可行的项目入驻产业园区进行实体孵化,注册公司,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 2.3坚持技术传承化,是通过“课题认领”、“科技明星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学生自主科技梯队建设。科技活动水平提高除了依靠教师的教学指导,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何一个成功的科技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历几年、几届人的磨砺才能打造出一个有价值、含金量高的项目,因此技术传承在高校开展科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探讨可以通过开展“课题认领项目”来加强技术传承,即每年毕业生在毕业前会将自己未完成课题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无偿全面的交出,由低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认领,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项目半途而废,也提高了项目研究的深度和效率。同时定期开展“科技明星交流会”,引导学生分享经验、共享资源,坚持走出去学习、引进来发展的理念,使项目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3打造“三平台” “三平台”即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类引导,着力分类打造科技普及、科技竞赛和科技实践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三平台。(1)科技普及教育活动平台以科普教育、学术讲座、学生论坛为主要形式,它既是为学生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平台,又是学生深入专业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的交流平台。(2)科技竞赛活动平台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以竞赛营造校园科技文化的浓郁氛围,以大学创新实验室为依托、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等学生组织体系为辅助,以赛促创,推动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3)科技实践活动平台以大学生“众创空间”为载体,实现项目化、基地化、实现科技项目的实体孵化,将科技理论化向实用化转变,并对科技产品商业化进行探索,最终实现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总之,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科技活动竞争力正是一个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和办学成果的最直观体现。在新形势下,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普及与提高并举,扎实做好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开拓高校科技活动的创新之路。 作者:张杨 单位:燕山大学 大学生科技论文:农业科技服务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思考 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随着农村环境的变化,这一政策的实施的作用发挥却不太理想,原因在于其角色定位并不明显。试图从全局角度深入剖析大学生村官在现代农业和农村科技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作用发挥 1充当农业科技推广员 1.1提供技术支持 大学生村官由于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其知识比较系统化,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他们能够带领农民践行新的科学技术。例如,带领农民进行反季节大棚蔬菜的种植,大面积养殖、特种畜牧技术等,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项目等,让农民能够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土地种出与原来完全不一样的作物,并在产量上较原来成倍提高,从而见识到依靠新观点务农的效果,新技术耕作的优势,新产业致富喜悦,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而不是排斥,最终提高自我科技文化水平,达到终身受益的效果[1]。另外,大学生村官精通现代办公技术,如利用远程教学技术等,这是他们在大学学习时的一门必修课,这种高便捷方式可通过网络、媒体等信息系统将高技术含量的畜牧养殖和农作物的生产等技术、丰富的创业经验和销售信息等传授予农民,时间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难度降低了,产量提高了,收益增大了。 1.2组织科技宣传 大学生村官对于现代化办公软件有着较为全面的掌握,他们能够通过所学办公知识,灵活地利用村内现有技能知识传播媒介,如公示栏、宣传栏和黑板报等;同时,他们对于新信息的高灵敏度,如联系母校,当前高校特别是农业类高校通常都会举办“学生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如湖南农业大学“双百下乡”实践活动,因而第一时间得知这样的信息,然后去与活动组织取得联系,将科技宣讲团等引到自己所在的村落,组织村民观看现代化农业科技节目,开展各种规模的农业科技培训,利用远程技术手段,将农业科技知识进行积极的宣传、推广和普及。 1.3提供生产全过程服务 首先,为农民提供农业产前的各类信息。大学生村官文化层次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学思维能力也较一般人要强,又受过专业训练,具备较强前瞻能力,对市场经济的一般发展规律掌握较好。在农民有意图进行现代化生产前,如想发展规模种植之前,他们能够提前给农民作好该产品的前期各项分析,甚至能够形成报告,明确指出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对于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可靠性的产品种植,他们再对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鉴定,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其次,进行产中技术指导。在经过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后,确认农民的意愿产品有可发展空间,他们再组织农民进行种养殖产出,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如生产技术是否合理、过硬,如何提高产品的产量,如何保障质量等,他们都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且由于大学生村官长期工作于农村,与农民打交道多,沟通、交流都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为他们在生产中排解困难,避免农民有劳无收,有付出无回报,有投资无收益[2]。最后,帮助产后处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大学生村官工作中一项基本工作,他们能够通过一些渠道帮助其建立专业化合作社,将小农户经营联系起来形成规模经营,使小型生产变大型连片生产,增进联合生产规模,使农民拥有农产品市场话语权。 2充当农业科技信息员 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信息能力、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充当农业科技信息传递人员,他们有着绝对的优势。 2.1推动电子政务发展 大学生村官充当农业科技信息传递者,他们本身具有较好的信息基础,只要对他们进行适度的信息培训,他们就能够掌握信息技,熟练地运用农村电子政务等,一些与农业发展有较强关系的软件来管理各种信息,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农村干部文化水平低而无法采纳新型技术的、新型网络、新型管理软件的弊端。 2.2农产品信息 当前,在我国农村区域,很多地方拥有较丰富的特色资源;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特色产业,但由于缺乏合理的交易平台,致使这些优质资源与特色信息无法得到全面传播与推广;同时,会造成2种结局,要么就是无论知晓,要么就是特色产生所形成的多数收益被其他人拿走,真正落于当地农民手中的利益去很少。大学生村官却能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本身承担着一名农业科技信息员的责任,他们精通电脑技术,对网络有着全面的了解,他们可通过网站对当地的特色资源与产业进行系统地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资源,并帮助农民就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寻找合作伙伴,因地制宜将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好,提高特色产业的知识度,使农民通过特色产业得到更多的收益,然后发家致富,使信息均衡化。 2.3改进民生信息服务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多数农民其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各方面素质较差,对于农村中有关民生信息了解不多,现有的民生信息服务系统难以有效利用,这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停留于科研方面无法落实到位。大学生村官则能够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可以帮助农民学习如何使用农村民生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系统来学习法律政策,引导农民查询信息,加强处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的能力训练。 3充当农业经济推动者 大学生村官有能力自主创业,他们有技术,也有一定的经验与学识,因而可以将技术与经验传播给农民,带领农民共同发展致富,他们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3.1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源,只是这种人力资源并未进行合理开发,他们还无法以“人才”的形象出现,也无法引以重任,自然也就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村官在这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他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思维活跃、眼见宽,能将已有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利用科技创立一些项目,同时与企业取得联系,或建立农业科技示范与培训基地,将农民急缺的科技知识传授给他们,引领农民掌握新的科技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调整生产结构,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 3.2自主创业 大学生村官本身就具有较高人科技文化素质,他们有能力,有激情,有思维,有活力,能够为社会提供科技方面的指导;同时,他们可以借助农村这个广阔的平台,借助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借助农村中较多有价值但尚未开发或是尚未完全开发出来的资源,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对现有资源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开发,转现有资源进行最优化利用,转变为最高生产力,转变为最高额利润。例如,就地取材兴办小型企业,发展现代种植、特种养殖、科技资讯、物流运输等,都在他们的创业项目范围之内。 作者:刘昶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能力 一、新时期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和自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新时期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一)参赛主体——学生 1.兴趣不高,参与比例较低。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一些有志大学生的新时尚,但有许多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比较差,表现为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思维,对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热情不足。部分原因是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准备,这就需要学生牺牲很多个人时间,付出很多心力,需要有恒心和毅力,且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效并不是特别明显。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所储备的专业知识不够;高年级的学生因学业、考研、就业等多重压力,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学生实际参与科创活动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但创新意识不足。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虽然比较扎实地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实践机会比较少,因而缺乏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主办方 1.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目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种类繁多,举办范围纵横交错,举办单位资质参差不齐,可以用“泛滥”来形容。有些举办单位的初衷就是为了收取参赛费用,从中获取经济利益,根本不能保证竞赛活动的质量、意义和目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档次较高的科技竞赛,比如“挑战杯”、“三北地区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竞赛”、“数学建模大赛”、“ACM程序大赛”等。所以当前各高校应该有选择性地参加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2.科技竞赛的影响力研究滞后。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举办的初衷,是通过竞赛这种方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吸引更多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参加,促使新成果产生,但是目前收效甚微。因此如何发挥其在普通教师、学生,甚至在普通群众中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三)参赛单位——各高校 1.高校的关注点出现偏差。目前,许多高校的带队教师和学生就竞赛谈竞赛,忽略了其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带动作用。另外,高校大多将重点停留在能够拿怎样的名次、多少奖金、何种荣誉上,功利思想严重,没有将科技竞赛作为推动学校科研创新,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契机。2.学校和教师对参与科技竞赛的学生缺乏必要支持。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的社会群体,在参与科技竞赛活动时光有热情和兴趣远远不够,还需要学校强有力的支持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然而当前教师本身都有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难以确保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当然,还有一些高校和教师对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3.高校缺乏对科技竞赛活动的激励措施与保障体系。学校受到资金、时间、场地和设备等限制,又考虑到科技竞赛活动的周期短,出成果难,从而对许多研究课题的支持都点到为止,造成项目流于形式,难出精品。学校也很少投资为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建立长期、有效的奖励机制,使大学生由于筹资困难,即使有创新愿望和设想,也只能停留在心中。此外,许多高校的教学目的只是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不愿意为科技竞赛活动花费太多的时间。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应试教育仍是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有选择性地参加科技竞赛活动,使他们既展示了才华,提高了创新能力,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强了创新意识。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活动的关键和核心是创新思维。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竞赛活动,对其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和开发。科技竞赛一般采用组委会命题或者指导性命题的方式,“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属于前者”;“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三北地区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竞赛”等属于后者。无论是哪一种命题方式,它们都强调在竞赛中运用创新思维,在作品体现新方法、新思路或者新技术。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参加科技竞赛时,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同时,团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有利于知识的综合整理、交叉和转移,互相取长补短,使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启发,让思维变得更加顺畅、变通、特别和敏锐。 (三)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对某一新事物、新事件等进行设计、实践,并把创新成果成功推广,使其普及的能力。在任何时候,创新技能都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创新实践是它的表现形式。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是培养其创新技能的一个实践环节,能够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积累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参加科技竞赛活动需要综合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是一个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或特定问题的过程。科技竞赛活动是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四)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可以塑造学生的创 新人格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个性品质,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结合,是创新型人才具有的整体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养成学生创新人格。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兴趣得到激发,好奇心得到满足,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加强团队合作,学会怎样和人交流。比如学生在遇到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经验不足、思路不够开阔、找不到解决办法等问题时,就需要参赛学生的勇气和恒心去挑战难题,战胜困难。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意志得到了很好的磨练。参加竞赛的人大都认为,团队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在竞赛中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理解,这使大学生学会了怎样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在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了怎样与人交往。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一)深入宣传,激发学生参与 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展板、校广播站、橱窗、校报等多种媒体方式,通过对获奖作品进行宣传和展示,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定期举办各类科技竞赛的培训,激发大学生对科技竞赛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些高校每年都会定期在网站,或做展板,宣传在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还会举办获奖团队与同学们的座谈会,大家畅谈参赛的体会和收获,交流经验。对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指导 提高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因此,要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尤其要发挥教务处和科技处的指导作用。成立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指导委员会,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定期举办各类科技竞赛专题讲座,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给学生解答科技竞赛活动的相关问题,指导其开展科研活动。建立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师带徒”制度,选聘有竞赛经验的老师指导参赛团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宽视野,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师带徒”制度使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中去,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将科技竞赛融入教学中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高校应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宗旨应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技竞赛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延伸课堂教学,还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学校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作为首要目的,构建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符合;有针对性地增开选修课,理论学时适量减少,增加实验课程。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文化艺术、技能训练等课外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建立科技竞赛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调动好学生和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是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长期、有效、规范开展的根源。为调动高校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积极性,应建立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工作量核定制度,即在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中,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工作纳入其中,奖励在科技竞赛中取得成绩的教师,优先考虑这些教师的评奖、评优,并在职称评定时给予适当的加分。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对参加竞赛获奖的同学给予物质奖励,考研保送加分等。高校应加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专项基金的投入,选择优秀项目进行重点资助,确保竞赛有高水平的作品出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在体验科学技术魅力的同时,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们应在今后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从而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辛明霞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建议 一、引言 当今国内和国际上争相进行科技创新革命,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新技术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作为向市场输送人才的高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新时期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厮杀”,按照“定式模式”进入大学,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和不足:一是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二是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三是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四是有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但缺乏毅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中国大学生普遍很少具备的一种能力。科技创新是大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一个全新的思路去创造独有的设计,依靠个人或团队集体智慧,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做出最终的设计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研究能力、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意志力、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结果。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一些提高,单单通过此类竞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存在着问题。 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分析 (一)课程设置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当前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教育,实践课程要求不够严格,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但实践课程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课程,能够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达到主动探求知识的目的,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学习信息反馈,真正达到“实践—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就业导向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同学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较短时间内做出的成果很难得到竞赛组专家或市场的认可。再加之大学生就业压力形势的影响,同学们更多的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考取相关证书和学科考试,真正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人数越来越少。 (三)社会上“浮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校内大学生遇到问题总有些同学说,“有啥问题找百度”,不敢主动需求答案,“便捷”、“急功近利”充斥着校园。学生的家长普遍对大学生在创新的思考和实践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支持,更多的持有否定和保守态度,不太愿意大学生去“挫折”、“冒险”。 (四)传统教学方式制约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教学活动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教育中一直提倡“创新”,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着讲授式和实验室训练(灌输式),课堂教学时间较多,实践教学时间较少,影响着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内在作用。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参与率不高各大专院校都组织大量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但是总体参与率不高。经调查,一是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但真正付诸于行动却寥寥无几。二是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难度大。各类竞赛更多的是要提前掌握相关而复杂的知识,往往学生不愿吃苦而止步,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此影响。 (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尚未建立与时俱进的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认可度需落实,实际上,各高校教师或多或少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很难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学校或二级学院(系)未能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评体系,缺乏从本质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由于未得到足够的技术指导,使得学生的参与无法持续深入地进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增加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高校应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参与科创活动或竞赛中,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适当改革现有考试制度,由于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通过分数来衡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就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合理地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程比重和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种类数量。 (二)建立科学、公平、立体的大学生评优体系,在理论知识考核外,增加科技实践活动参与度的考核标准高校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侧重对学生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评,用一张试卷的成绩来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严重压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主动性,理论教学脱离实践检验,从根本上扼杀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可作为评优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 (三)搭建基于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网络服务平台利用微信、微博、QQ等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做好科技创新的宣传推广工作,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并做到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例如,对于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获奖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并授予荣誉证书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相关方面的宣传工作,激励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 (四)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机构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或竞赛,培养其科创能力和学习能力建立科技活动中心或成立科技协会,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使学生根据科技活动内容,大家集体商议确定完成时间表,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和动手的机会,分工协作,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五)授予教师适当的“权利”结合课程计划、授课内容,穿插科技创新知识,鼓励学生发挥操作能力,适当调整“课上”与“课下”的时间安排,针对学生特点,安排“课上”的目标任务,灵活安排增加“课下”学生主动动手能力,创建集体学习的氛围,分别针对学生组建学习兴趣小组。 (六)强化教师评优机制,对于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成绩的教师在绩效考核时给予加分充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各方资源,提供给学生实训基地、实验仪器设备、技术支持等,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撰写简单的科技论文,指导学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等。如邱洪斌、王莹等呼吁建立教师配套机制。 (七)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委员会以赛促培,通过各类各级竞赛,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竞赛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国际或国内领先科学技术,需要学生掌握尚未知晓的领域,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寻找创新,提升自身能力。竞赛委员会可吸纳有经验教师、年轻教师、博士以及一线辅导员,利用“经验+活力+学术+管理”,跨学院(系)组建高水平委员会,分门别类地推荐学生。 作者:秦玮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一、引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国家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 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高校应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使科技创新活动落到实处,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个人自身能力的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 作者:谢忠东 吴俊祥 徐业成 武立波 刁有明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促进创业教育 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49万,大学毕业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将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和创业风险。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然而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务院最近公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组织、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的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类活动,其实质是对大学生“科技实践与创新思维”的训练。近年来,高校学术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学术科技活动的培养模式特点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上,依据实施主体和主导性的不同,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导师引领模式。主要指导师依托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管理,提出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在项目中会包含团队导师、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这种学术科技活动研究起点高,团队建设合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作用很大。 2.学术竞赛活动平台。主要是由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生科研立项、学术竞赛、学科竞赛等竞赛类项目组成,利用不同的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类别,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种学术科技活动范围广,影响面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3.科技创新基地模式。为了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更多的高校选择了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由教务、学工、团委、学院共同管理协调,整合资源,构建院校两级培育模式,形成梯队合理、成果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模式。 (二)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 1.学术科技活动的作用更加被重视。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统筹规划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创业。加强资助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同时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载体,积极推动形成良好学风。 2.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学术科技活动涉及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学生管理各个方面,各高校也都逐步加强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领导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明确结题验收、加大表彰激励等,各部门也都能在工作中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既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作,又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 3.资源配备更加合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经费的保障。各高校也积极协调,通过合理划分实验室,协调教学、科研资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实验室空间,各指导教师也能协调经费,满足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 二、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长效机制对教育教学的促进 随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更多的高校将着眼点放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如向晓东等提出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李书华研究了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构建活动的长效机制。他们从组织、资源、经费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是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思考与提炼。因此,从长远角度,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合理定位,使学术科技活动成为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高校高瞻远睹的长远规划必然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在思想教育上,引导学生将科技创新活动与人生理想、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结合,合理规划人生;在教学改革上,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考察内容,使学术科技活动从“第二课堂”迈向“第一课堂”;在机制体制方面,建立合理的团队梯队、管理团队、学术指导团队等,制定完善的立项和结题制度;在经费资助方面,协调教学、科研、赞助、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术科技活动提供支持。这些长效措施调动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全员育人”氛围,通过学术科技活动的平台,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学术科技活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重要载体。 (二)教师强化指导,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需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积极主动,学习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大学生学术知识的局限性,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对每个学生加强指导,重视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理论基础。 (三)培养学生兴趣,营造积极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培养创新能力,主动参与创新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其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于思考的工作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追求目标,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浓厚学术文化氛围。因此,学术科技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三、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创建中,学术科技活动是重要的支撑和推动手段。 (一)学术科技活动“课程化”是发展趋势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术科技活动在迈向“第一课堂”的过程中,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考察来走进课堂;通过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探索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中所开展的创新实验、、专利等情况换算成学分,完善培养制度。 (二)学术科技成果促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的改革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改善课堂教授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教学方向,互动式分享学生学习成果等,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探索兴趣;通过改变考试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外学术活动成果引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提供更丰富、更活跃的学术科技研究方向和创新创业训练,形成以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局面。 (三)学术科技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 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调动了专业培养实验室、公共教学实验室、教育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各项资源,在开展校内、校外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各方协作的局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源;在学术科技活动走向校外的过程中,为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园等提供了实践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的重要手段;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专业性学术社团的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管理平台。 (四)学术科技活动的教师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财富 许多高校为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配备了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并进行工作量化和考评,纳入教师考核,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术科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邀请的校内外学术专家、就业创业优秀人才可以成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指导老师;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师积累的教育管理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也具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海 赵雅静 付凤至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学生综合素质科技创新论文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1.做好导师和项目的遴选工作为保证STITP能切实有效地开展,项目指导教师一般为各专业的骨干教师,且有在研项目,学院则在科研资源的利用分配、评优、工作量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倾斜,以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项目选题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根据在研的科研项目组织选题。这些项目大部分为教师在研项目的子课题,保障了STITP项目来源的稳定性,促进师生科研学术工作良性发展。 2.确立导师负责制项目和指导教师确立后,学生要和导师签订协议,导师向学院负责,同时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负责项目的立项、实施与完成。如引导学生选题,撰写项目申请书、立项书等,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等综合能力。5.建设合理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为保证学生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搭建金字塔型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尤其重要。一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可以通过开展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科技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要在广泛参与一年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选拔、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开始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学期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项目,并开始项目申报;三年级开始科研试验与结题,并将可继续深入的项目发展成毕业论文。 二、科技创新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现 1.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科技创新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索、研究、创新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富有进取和探索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对其以后的研究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可以服务校外,将社会提供的服务和课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参加服务的活动中满足社会需求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大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其项目从论证、立项、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权衡比较,得出最优化的决策,需要与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交流协作,单靠一人力量很难完成。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精神品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大学塑造成创新者的精神乐园。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与做事一丝不苟的品质。 5.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竞争力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拓展空间。也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作者:陈国梁 白占涛 刘冲 孙志宏 贺晓龙 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基本都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研立项为训练途径、以参加科技竞赛为检验手段、以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为创新水平标志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学生科技社团、分阶段为具有不同学识基础和经历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要求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汇聚各种资源条件并使其协调发展成为相互协同的合作体系。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的协同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知识的不断累积、视野的不断开拓、思路的不断更新,将逐级地产生创意思维、形成创新意识,进而热衷于发明创造和创业历程的实践与体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为例,按照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这一线索可以建设一个分层级的、全方位的课外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分别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和创业的能力。 (一)构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坠落能够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其实就是因为牛顿具有良好的创意思维。在实践中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心分成5个子实验室:一是突出学校学科特色以了解、学习、开发和建设海洋资源为主题的“海洋的奥秘”实验室;二是围绕学院的学科优势开设“光纤的世界”主题实验室;三是以演示大学物理学中的光学部分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光学的绚丽”操作实验室;四是引领学生探秘力学原理,让学生真正体会课堂中学习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力学的探秘”实验室;五是直观展现电磁作用的原理,解析电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的“电磁的探秘”实验室。通过实验仪器的演示操作使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其创意思维的形成。 (二)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子系统 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或专门为学生创新设置的技术实验室,健全学生课外创新社团的组织结构,完善社团运行机制,明确社团建设内涵与目标。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社团,形成有组织的、保障条件充裕的创新环境,通过创新团队长期延续性的活动来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理学之光”学生创新中心为基地,以“数学林”、“感知社”和“光鸣社”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强化数理基础为目的,集合光、机、电为一体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书本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解成为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创造能力培养子系统 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将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需要及时搭建发明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进行发明创造的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竞赛,进行发明创造的实战训练,将完成的创作作品作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的演示案例,不仅增加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展现给学生的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实现的,对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动力。 (四)构建创业体验子系统 学生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后,那么就要帮助他们将有发展的创作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创作项目进行培育或孵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活动,将其发明创造产品化推向市场,进行市场运作,让学生充分进行实体经营的体验。学生创新成果不断出新,创业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学校创业教育学院搭建的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平台以及学生自行拓展的创业平台,已经形成了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条。 三、学校内外部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创新 按照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可将其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所以进行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需要从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因素的联系出发,既要进行环境-管理-过程等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也要把校外各种有利资源有效联系起来。 (一)内部机制的协同创新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制度做保障。高校内学生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首先要实现制度的协同,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了鼓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创新过程与选修课协同配置使其得到学分的认可;将教师的课外指导过程与课堂教学协同配置使其付出与收入协同起来;将学生取得的创新业绩与“推免”读研、评优评奖、就业推荐等优惠政策协同起来等。其次是专用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资源环境的协同利用,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再者就是通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社团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现协同组织,把各有所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成优势互补形成最大的创新力。第四是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的协同,把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学术报告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协同起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组织其参与不同的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等。 (二)外部资源的协同利用与开发 实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协同,首先是创新活动与创新竞赛的协同,目前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纷繁多样、不乏百种,有对应专业的专项比赛,有综合性的挑战赛。对于每一种权威性的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面发挥和提高。其次是与校外企业的协同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活动载体,一方面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难题)提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广泛参与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级进行科研攻关;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四是直接把学生的一些创作进行优化后由企业进行成果推广等;五是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的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使学生既能够开拓视野、锻炼本领、提高能力,又能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得以合理衔接。 四、总结 总之,协同创新理念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只要能够把机制、体制和制度、实验室资源、教学条件、专业特色、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利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联的因素协同起来,必能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作者:吕开东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践与思考 一、建模教学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1.学生分析问题时的洞察力可以通过建模教学提高。 数学建模,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假设进行简化,通过问题本身的内在规律来找寻合适的数学方向,建立一个可以解释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软件和实际数据来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的一门学科。由于所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如果没有一定的洞察力,无法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学生很可能会一筹莫展,踏足不前,甚至南辕北辙。建模的实际问题来自于各行各业,虽然每个问题的专业背景可能不一样,但是只要在合理的简化假设的基础下,这些问题的数学模型最终可能是一样的或者是近似的。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具有鹰一般的洞察力,能够举一反三,能从千差万别的“面孔”下看穿其内在的相同的数学关系,接着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编程知识去建立数学模型。从实际问题中凝练出数学模型,洞察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数学建模的培养,学生们能从看似以前完全没有涉猎到的领域中找到与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并从中提炼出合适的数学模型,最终根据模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能力正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数学建模改变了学生们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们看问题不再感性更加理性。通过数学建模的培养,学生们的洞察力得到了锻炼,为其参加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打好了基础。 2.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建模教学培养。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由一个人的智力、知识、独立性等优良品质复杂综合而形成的,能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种综合性本领。目前的教育学认为,创新意识是区分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重要标准,对于人才的培养,创新意识才是最关键的。由于数学建模的解题方式非常的灵活,只有特定的解题方向,但是没有标准的解题方法和统一的正确答案。学生们要做的,就是读出题目要求你做的解题方向,是预测还是检验,是分类还是简化,再根据具体的解题方向,自己去寻找合适的解题角度和数学方法,自己去寻找合适的数学软件去实现模型的完成与检验。因此,学生在整个建模过程中不再像以前一样由老师全程指导,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这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通过建模教学培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应该具有的能力,也是解决许多科研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数学建模中,一招鲜吃遍天是可能的,但前提是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够找到与问题本身相切合的点。数学建模对发散思维有较高的要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科研项目也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离不开发散思维的浸润。发散思维可以强化学生们对于数学规律的发现、掌握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们对于所探究课题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延伸的素养,养成其在科技创新项目和科研中运用发散思维的习惯。由上可知,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教学进行培养,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竞赛进行强化,具有发散思维是学生们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重中之重。 4.学生的知识范围可以通过建模教学扩展。 数学建模所涉及到的问题来源于各行各业,而解决一个问题所应用的知识也不仅仅只限于该问题本身。迫于精力所限,每个人无法掌握所有行业的所有知识,因此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要进行文献的查找。而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由于参赛时间的限制,学生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细细地抠读论文,所以这培养了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抓住文献里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的能力。此外,任何模型的求解都繁杂异常,手工计算往往得不偿失,因此需要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学软件来进行求解,最终的建模成果需要以科技论文的格式写作出来,尤其是数学建模美赛,需要学生用英文写作论文。正因如此,一场数学建模竞赛,不仅仅训练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能从抽象的问题中凝练出数学模型的能力,更是为学生将来在科研道路上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二、建立更合理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 为了使我校学生更加符合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在原有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上,融入具体的石油类科技创新实践案例,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数学建模教学双头并进、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新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 1.补充建模教学内容,完善原有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为目标,结合往届建模教学的具体情况,对数学建模课程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原有的优秀建模竞赛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适中的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案例,丰富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补充一些具有石油学科背景的开放性题目,引导大一大二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当中。并且同时,还应该开设一些数学软件应用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Matlab、Spss、Lingo等数学运算软件,加强学生竞赛论文写作和英语论文写作的能力。通过以上工作来补充和完善原有的数学建模课程体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2.加强数学软件编程教学。 数学建模课程的新颖之处在于,它不仅让学生学会把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应用当中,而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更加快捷简便地解决数学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该通过三个层次来强化学生数学建模软件编程的能力。第一层次,通过数学上机课来增加学生的数学软件应用的能力。第二层次,通过数学建模课程初步培养学生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为基础训练题目的解决,该过程除了强调编程能力外,还强调问题解决的完整性。第三层次,通过竞赛培训、竞赛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该层次培养学生通过应用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应该通过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引入,将我校数学建模二级培训体系———选修课、建模竞赛培训,拓展为选修课、建模竞赛培训、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三级培训体系。所谓融合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建模培训,就是针对本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通过融入石油专业知识,结合石油背景来设计数学建模培训题目,依靠学校每年的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等,以创新的形式进行建模培训。我校每年的科技创新项目大部分都偏重于石油化工领域,因此要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数学建模教学,关键点就是在设计建模培训题目时能结合石油背景和石油行业知识,引导学生们在思考本专业的科研问题时,能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这不仅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项目的难度过低或过高,都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而且,在项目的设计上,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在专业领域中的体现等问题。 三、结语 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难度大,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数学建模沟通了数学理论教学与实际科研应用,课程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整个过程,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全面的。将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数学建模课程有机的融合是培养具有全面科研素养的石油学子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益 顾岳 李磊 王克雄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论文 一、以经费投入为前提,师资保障为重点,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投入保障机制 障各高校二级学院应依托本学院各级各类教学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发挥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教学团队等师资优势,鼓励教师带课题入驻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做科研,培育创新实践团队,分组分层次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全程跟踪作品的形成、改进和完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化为创新实践。 二、以学术氛围营造为抓手,创新基地为载体,建立项目化、基地化运作模式 1、学术氛围营造 高校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科研氛围浓否,也直接决定着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困难程度。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各学院应组织以本学院学科知名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成员的学术报告团,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为本科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体会,鼓励科研工作量大的教师或课题组接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有条件的学院还应加大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和增加创新技能学分等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基地建设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各学院应依托其科研、实验室等资源,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育人于一体的多种功能。基地专家团队担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应整合学院各种创新实践资源,涵盖基础训练、创新实践、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各种场地以及电脑、投影机、打印机、桌椅、文件柜、阅览桌等必需的办公用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以品牌赛事为突破,项目培育为途径,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运行机制 1、品牌赛事 各学院还应根据本学院学科特点、学生特长等具体情况,确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赛事清单,同时确立诸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英语竞赛等赛事以及学科专业竞赛的品牌赛事,重点培养和资助,长期培育项目和团队,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机制,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 2、项目培育 学院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得调研,根据学院具体院情,结合学校、学生的专业情况,制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常年为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本学院确定的品牌赛事储备项目和团队,注重高低年级学生的合理配置,对重点课题进行立项和资助,实行项目制管理,注重课题项目的培育,加大对立项课题在师资、经费以及实验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攻关省部级以上团队项目,力争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持续深入开展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拓展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它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万超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中职德育论文:中职德育环境研究——试析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 【论文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就中职德育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德育环境的不足与中职德育效果不良的关系,试图从改善环境着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果,并为建立中职德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环境 社会德育环境 虚拟德育环境 中职德育环境依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社会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虚拟德育环境四大部分。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选取与中职生德育关系密切的部分环境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2006年11月初至12月底,就南宁市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包括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在内共有6所学校,每所学校发出问卷500份。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许多可贵的数据,这些数据较为客观地描画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思想状况,显现出在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中中职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回收后,经逐项统计、归纳、分析,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及分析如下: 一、家庭德育环境分析 (一)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条件,而亲子沟通是形成良好关系的前提 调查表明,有48%的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良好,还有32%的家庭沟通情况一般,15%沟通少,4%无沟通,这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子女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反映了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劣。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即是家教,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就是家教的方式和内容。不同的沟通情况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个性。对孩子来说,如沟通情况良好,证明父母的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子女,子女的人格能够健康成长。反之,对子女的人格成长很不利。 就本研究结果来说,由于一半多的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关系不理想,特别是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之间没有沟通,这意味着这些学生背负着家庭问题来上学。在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偏执、没有认同感、自我封闭或不善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因为管理的不力,其根源大多可追溯到家庭。因此,在管理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沟通方式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 进一步调查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发现,沟通的方式也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调查表明,发生矛盾时能与父母作交流并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占65%,这属于沟通方式良好的情况;争吵或赌气的共占35%,这属于沟通方式不理想,这部分家庭的成员关系可能不太稳定。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而沟通方式决定了沟通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方式应是双向的、协商式的。有些父母家教时用讲道理的方式。子女与父母讲理由,意味着双方互谅互让、互相理解。但是以讲道理的方式家教,需要的技巧比较高明。讲得好就是循循善诱,孩子的反应是心悦诚服,即使有矛盾,也会和父母作良性沟通,并能尊重父母的意见;讲得不好就会变为讲大道理、讲空话、老生常谈,孩子的反应是面上不说,心里不服,有时会阳奉阴违。由于心里不服,产生矛盾时就会和长辈争论,争不赢时就会冷战,赌气不理。 有的沟通是属于单向的。父母过度威权,家教使用高压的方式,意见单方向从父母传递给子女;或者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意见单向从子女传递给父母,这两种沟通方式的结果都不太好,最后容易导致争吵或“冷战”。争吵意味着子女与父母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的教育基本不被子女接受。高压的家教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完全由父母一方说了算,孩子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小时候可能没问题,长此以往,到了青春期时孩子要求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家教方式常会导致过度逆反。最大的弊端在于以一方意见为主,没有养成良性沟通的习惯,最后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基本不被接受。孩子没学会沟通,在社交场合要么孤独沉默,不善言辞;要么唯我独尊,一言堂。调查表明有35%的家庭沟通方式与结果不容乐观。在管理中发现有些学生脾气倔强不服管教,或者有些学生嚣张跋扈,有些学生冷漠以对,根源可能就在于家庭环境。 (三)交友指导反映的是父母的人际态度,也是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态度 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除了内部沟通良好,还需要对外良好的沟通。由于朋辈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德性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交友态度是考察家庭德育状况的一项指标。到了一定年龄,青少年必然要求面向家庭以外,寻找更广阔、更精彩的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朋友是他们认识外界环境的一道桥梁。但是外环境比家庭环境复杂得多,青少年热情有余、警惕不足,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朋友的蛊惑。父母对子女进行交友指导,反映了父母人际态度开放,子女能较全面地认识外环境,成长将会比较顺利。反之,青少年依靠自己的本能结识朋友,容易受到伤害。为人父母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点,注重教会孩子结交朋友的技能,孩子就会自己勇敢的长大。 调查结果表明,2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交友指导。在另一项调查当中发现,在面对老乡会的邀请时,43%的被调查者选择参加,这表明了部分中职生择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而在管理中,中职生的朋辈关系依其密切程度来区分,最密切的是同班同乡,其次是其他同班同学,隔班交往的很少。有些学生终其中职生涯,朋辈仅限于同乡,与其他人少有交往。这说明中职生的交友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在入学初期一些学生往往能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当与一些散漫学生结交后,会慢慢变得懒散、怠慢,逐渐游离于管理之外。这提示德育工作者考虑,应在德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交友,使学生在指导下选择好的学友,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礼仪礼节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礼仪是社交的润滑剂,掌握了礼仪,至少能让一个人在社交中不被排斥,不令人讨厌。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有15%表示父母不曾对其进行礼仪教育,这表明这部分家庭德育有责任不尽之处。很多中职生的社交生活在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在管理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礼仪方面比较缺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莽撞,对待同学不懂得相互谦让,有时为此而生出事端;对老师态度冷傲,或者公然顶撞老师;对陌生的同学或老师显得非常隔膜,等等。这部分学生并不会蓄意违纪,但是由于礼仪方面存在欠缺,和他人打交道时显得笨拙,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五)父母的价值观影响着子女成长的方向 望子成龙的家长会对子女作各方面要求。调查结果表明,仅重视智育的家庭占16%,并无特别要求的占7%。为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必须出类拔萃,因此在智育方面过度要求,这也是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本调查结果与此不符,原因可能是中职生的家庭背景与高中生的有所不同。中职生家庭一般对子女成长较为疏忽,要求普遍不太严,因此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太优秀,人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道德领悟来自家庭的少,而大多得自社会、学校及其朋辈等。这些学生的道德知识来源不专、构成复杂,因此其德性是飘忽、游移不定的,在日常管理的观察中可以得到同样的印象。 健康的成长意味着德智体共同发展。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稍微偏低。调查结果表明65%的家庭要求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共同发展,还有35%的家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这些在教学管理中都得到相应的验证。 二、学校德育环境分析 制度是学校德育环境区别于其他德育环境的特征,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保障。了解制度是遵守制度的前提。调查表明,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造成这种局面,学校制度过于复杂、抽象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学校制度应简明扼要、学生化,容易理解、容易遵守、容易执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一)制度应人性化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德育的开展,因此,好的制度应是人性化的。也就是说,要考虑人的本性,从人性出发,限制人性弱点,发扬人性优点。以往制定相关制度,都是由上而下,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度为管理者的方便而设。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被调查者的24%阳奉阴违,37%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将近2/3。这说明制度施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网络普及,消费经济、快餐文化兴起,对学校德育冲击很大。几年前的一些制度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很多规定因为过时而无意义,很多行为又没有新的制度约束,因此。管理制度应随环境改变而适当修改。10年或5年前定的制度,今天已有一些条款失去了其意义。以无意义的制度来管理学生,无疑会损害制度的权威。因此有些学生阳奉阴违或排斥拒绝就不奇怪了。好的制度既应考虑管理者的方便,也应考虑被管理者的意愿。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参考学生的意见。 (二)校园生活应丰富而贴近学生生活 校园生活包括学校校容校貌、生活设施、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还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校园生活独立、自由、单纯、安全,学生在同龄人群体当中生活,遵守共同的行为标准,关注共同的热点话题,其个性可得到更大的舒展。 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校园生活,有38%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设置有所不当,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中职生活有不正确的理解所致。例如,对于学校设置的课外活动,就有68%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还有15%表示部分喜欢,仅有17%表示喜欢。对此,学校可设置一些集体活动,以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舒展学生身心,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可开展校运会、各种球类运动、歌唱、演讲、书画手工艺、计算机技能等比赛,还可以开展电影、音乐、生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各种讲座,力求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接受程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三)加强校风建设 全校或年级大会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形式。内容一般是对学校重大事项的通报,或者重要政治内容的学习。形式包括星期例会、新生入学典礼,学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会的态度,表示认真听的被调查者为0;39%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的地方听一下;42%表示懒得听,睡觉;37%表示不听,自己玩自己的。这表明校风、学风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是中职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往往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中学,没有把握准中职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校风教育应务实,注重实践性;应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性;应与社会相联系,保持社会性。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应认真把握学生求学的心理。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学习成绩不好,不想按部就班地读高中,考大学,但是又不想脱离学校马上进入社会。二是家庭困难,难以维持学业,于是走捷径以读中职的形式先求职业再谋进修。以上两种都是经过了认真考虑后才选择中职的。三是受父母之命或是从众心理的,这部分学生数量也不少。 (四)半封闭式管理 半封闭式管理是管理方式的一种,学校出于为学生安全考虑而设的制度,客观上对学生的出人造成不便。调查结果表明,28%被调查者认为不应该;29%认为有必要,但太严;43%认为很有必要。半封闭式管理是教育单位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它能避免外界过多干扰校园,有利于营造一个清净的学习环境,使得广大学子能专心受教。和其他所有的管理制度一样,半封闭式管理带来一定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不便。学生对此的态度,可以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是否认同学校的管理方式;二是学生看待制度能否辩证,反映了学生受教化的程度。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懂得制度的利弊,能否善用制度,自觉遵守制度。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所有方面都对学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中职生受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 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风潮的风向标。这些形式的社会文化所宣扬的精神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调查结果表明,86%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内容。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的一种消费型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势。这三个特征都决定了流行文化既容易为中职生所接触,也容易被为人们所接受。 流行文化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对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流行文化的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中职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缺乏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由于流行文化的娱乐性,许多中职生明确表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流行文化的青睐甚至痴迷。 就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流行文化的支持率远高于学校设置的校园文化。这表明,学校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形式上可适当参考流行文化的成功之处。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 歌星、影星或体育明星等是流行文化、世俗精神的代言人,俗称“偶像”。偶像的存在反映了学生的精神依托对象。调查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偶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追星的青少年是要追寻自我。当他们或早或迟地走过童年,面对纷繁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亟须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现了。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其次,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手段。有些追星族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因而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各种资料。 偶像崇拜表达的是青少年对梦想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其发泄不满和倦怠情绪的大胆呐喊,也是对传统价值体系与教化内容的叛逆表达,其终极目标是在寻找自我。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既不应采取淡化态度或者不干预态度,也不应把偶像崇拜定义为一种纯品德行为,简单粗暴地加以排斥和否定。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需要某种精神皈依,需要一个精神指引人,这是青少年的天性使然,我们在德育中应该好好利用。 (三)书、报纸或杂志的影响 书报杂志是比较传统的获取课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是中职生接受社会文化的一个主要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有8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喜欢某种书、报纸或杂志。这说明大部分的中职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他们的知识面、人生观、世界观等受到课外读物的影响。这也表明,德育可以从图书馆开始。图书馆的建设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拒绝庸俗图书进馆,另外图书的购置要考虑学生的精神需要,在购置前可以在学生中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采购书籍。 特别要提出来的是,中职生已经性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成熟,图书馆应成批采购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书,考虑到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而且有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应批量购置青春期心理学方面的书,特别是针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分析的书,更要注意采购,从这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虚拟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虚拟环境即网络,网络对中职生来说,意味着讯息沟通、娱乐互动、学习创造、精神寄托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对中职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职德育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介而居第一位。 网络是一种工具,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对中职生来说,网络世界里面的规则、秩序都是新奇的: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这里不用遵守;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或者不允许存在的,网络世界里都有;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这里可以得到。当中职生们在现实中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感受不到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向网络,抛弃许多正需要他们认真去做的事情,包括学业、前途、休息、健康、亲情和老师的殷切期待等。 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网上信息量相当丰富,上到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态,其中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这种信息的丰富性,对于正在增长知识、好奇心强的中职生来说,肯定是一大兴趣刺激点。这种海量的信息使得许多中职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网络上,乐此不疲。但是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发现,中职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娱乐(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用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学生比较少,这说明他们主要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寻求心理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人格面具。这也表明,要让学生善用网络,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一方面培养他们对色情、迷信、封建、庸俗等信息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环境发展“自主型”道德。 网络所具有的符号、自治、开放等特点,改变了“依赖型”道德形成条件,即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方式,却有助于“自主型”道德的发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和网络主体角色的“不在场”不是网络道德作用弱化的理由,反而是网络道德大有用武之地的根据。“网民”等于“符号”,而不是“同学”、“公民”等角色。现实社会的舆论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符号”几乎失去了控制,这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是这恰好是自主型道德发展的契机。自主型道德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发展有着许多成功的例子,如在网上“求助”往往会得到及时的帮助,资助者也完全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纯粹是履行道德义务。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德育工作者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控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逼真、开放、自治等优点,把网络建设为最强有力的德育环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部分家庭德育环境建设有明显不足之处,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对家庭德育作出相应的规划与指导,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其次,学校德育环境对中职生影响力偏小,原因在于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精神追求不符。应从学生精神需求出发,发挥学校德育环境可控性、系统性等优势,增强学校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力。再次。社会环境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因素对中职生道德影响很大。社会文化的内容、形式与中职生的精神追求相吻合,对学生吸引力极强。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吸收社会精神财富,扬弃社会文化垃圾。又次,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中职生的道德感染力极大。网络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德育工具,学校应该善用网络,促进学生的现代化观念、自主意识、平等和民主观念等。最后,德育环境诸因素之间未能有效整合,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整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的德育合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基于后现代教育观下中职德育目标的定位思考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德育 德育目标 中职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这直接影响到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德育观理论,从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现状入手分析,认为对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要从力求实用效果、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蕴涵人文关怀、注重发展效能等方面加以考虑。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德育观 受现代教育封闭僵化思维的影响,在中国的中职德育中,道德往往被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的律令,道德教育强调灌输和说教,不重视理解和内化。因此,中职德育工作低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后现代教育观否定批判传统教育模式,为创造性地构建中职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主张偶然性、开放性、平等性、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他“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面原先预设的观点的脆弱性,揭露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1] 1.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崇尚差异性,主张主体性、创造性的德育目的。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认为“这种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强调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中立性’,以此来推演一套民主和平等的理念。”[2] 况且,人要在教育过程中达到完善,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的完人教育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后现代教育观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达成共识和统一的标准,而是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引导学生理解他人对其选择的差异性所可能提供的各种良好理由,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以及认可多元文化的公民。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多元化,提倡对话、内化的道德方式。后现代教育家反对以理性主义、认知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道德教育,认为通过对学生实施理性和行为上的训练很难完全使其掌握普遍的道德法则,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后现代教育观看来,这种方式是一种对待物的方式,是把一套“世界如此这般”的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一种粗暴的道德权威主义。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道德教育多元化,主张允许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开放多元的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方式应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倡道德情景和道德体验,以平等交流、理解、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差异的“对话式”教育方式[3]。 3.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开放性,主张去中心的德育课程。后现代教育观批评学科中心主义,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课程,“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4]后现代教育观提出:德育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注重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在德育课程设置上,事实和价值二者应该紧密结合,建设开放性的课程,德育课程内容应具有批判、怀疑的特性,应扩展到各个领域,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台演出;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应消除学科之间的界限,达到科际整合[4]。 4.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平等性,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关系“主体论上”的平等,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5],提倡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在道德对话中交往,二者是平等的,在地位上没有尊卑的区别,同时也反对教师中心主义和教师的权威话语,反对教育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分类,采取二元逻辑施教和管理。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在大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扮演专家的角色,而是道德对话的推动者。“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并不是拿出真理的人。”[6] 二、中职教育德育目标现状及反思 中职德育目标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中国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突出特点是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和其他高校同等级模式去塑造所有的中职学生,更多的是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职学生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培养中职学生的“德”的素质局限在一个过于狭窄的空间和理想化的模式中,主体精神的张扬受到一定抑制,“德”的养成缺乏丰满的内容,缺乏梯度层次,缺少选择的自由度,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受教育者比较符合共性规范的要求,但其独立自由的思维、创造的意识、批判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个性化发展需求则在统一要求和进程中被大大地忽略了。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必须坚持素质化目标,综合社会发展共性需求和中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个性需求,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真正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检视我们中职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实现从理想化的模铸到素质化的转变。 三、科学的中职德育目标的建构 1.力求实用效果。现实的德育目标是从较接近社会生活实际和人的实际精神境界的,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而设置的目标,它存在于教育过程参与者的教育思想之中,为教育实践所实际追求的目标。实际上,真正实用的德育目标的实然性是很强的,它能依据德育对象的品德认知心理与品德发展所呈现的规律,为德育实践活动实际操作提供可行的具体标准。因此,所设置的德育目标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必须实用,必须把德育目标和实际德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以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良好得学习品质,他们的道德意识淡薄,旷课、随意迟到、早退、男女生接触过密、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也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因而,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来实施德育活动,才能使中职德育目标产生实效。 2.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德育的最高价值是使教育对象达到“慎独”的品德自由境界。[7]所以,只有给中职德育目标赋予自由精神,在德育实践中,德育主体中职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同时,德育目的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达到统一标准,让他们臻于完人,而应让他们了解他人并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人格,使之成为真实的自我。为此,中职德育更应该应尊重中职学生不同于其他高校学生的差异性、偶然性以及主体性地位,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人格。中职德育目的应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应该再以统一的理想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甚至是压制中职学生,而应该是重视中职学生自我的实现,并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设计开展德育活动,鼓励中职学生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错误,引导中职学生理解他人以开放心态对待他人,培养中职学生成为真实独特的自我。 3.蕴涵人文关怀。一直以来,德育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把德育对象当等待灌装的容器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承认道德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就个人而言在当今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较高水平的智力素质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提升到道德尊严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德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德育应该培养“善良的人”,即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8]。中职德育必须围绕关心人来重新组织,教会中职学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在中职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要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来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让中职学生体会到个人道德生活的幸福,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追求一种更高更完善道德情操。 4.注重发展效能。德育目标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现实承认,另一方面要对自己进行批判与否定,才能使自己既基于现实又能不断地超越现实并高于现实,使自己既在现实之中又在提升和发展之中实现德育活动的提升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让前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为后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并且每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就是对自身的超越[7]。中职德育应打破以往传统封闭的一元教育模式,走出“规范化”的束缚,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上,以积极开放的姿势对待各种外来的精神产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面对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尽可能在各种领域中最大限度地扩展,利用丰富的信息开阔中职学生视野,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发展中职学生道德推理、判断及选择能力;注重中职学生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对话理解上,将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自发、主动地关心他人的教育方式;注重在德育活动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在生活环境中进行道德渗透,促使中职学生个体产生内在需要和情感共鸣。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提升中职学生品行素质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品德 素质 市场经济 【论文摘 要】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日益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职业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难题,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才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是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探索相应的对策。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在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职学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和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杜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流意识的自我觉醒。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备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职业学校还承担起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刨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二、中职学校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实施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是否重视德育教育,是否以学生的进步为已任。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个认识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还有教师和领导的认识,只有两方面都到位了,才能真正搞好德育教育,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是学校主动增加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有些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知识不能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老师要言传身教。把教做事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 第三,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德育教育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四,加强对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搞一些大型活动。 三、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坚强保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中职教师更应快速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抓好教师业务水平,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与人性化教育的思想。 一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课题结题报告的准备工作。对以往学期所开展的班主任培训与实务比赛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优质主题班团课教案组织教师进行筛选与汇编。排定计划,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研讨,在学期期末形成课题的初步框架。 二是抓好教师参与学生个案研究的培训与实施工作。学生处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逐步推开教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务中。 三是增强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工作。适当调整各班班主任助理,明确与细化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时间,及时协调与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的工作,使之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最大合力。由专人落实班主任助理的培训与考核,注重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个体自学与集中交流的结合。 四、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德育活动必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应该率先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使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和珍惜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培育起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通过活动“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一,注重学生自我推荐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职校的学生离校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如何让他们在学校里就学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推荐,自信地步入社会,成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支撑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在人际交往、谋职技巧、社会调查等方面加以辅导。 第二,以开展社团建设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能力、交流的沃土。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大对文学社的指导和工作条件创设的力度。使文学社既成为学校的氛围营造者,又成为文学社成员交流思想、培植能力、发挥特长的团体。指导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2至3次学习、交流沙龙和校外采风等活动,同时确定运行机制和相关章程,使文学社有机地运转,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职教校园的氛围应体现自身特色,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筹划与布置,使校园的墙、黑板、草坪都成为我们体现职教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的载体。 第三,优化学生会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进一步理顺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明确两者的工作内容与分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使这两个学生团体运作模式从教师组织开展,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学生管理学生的校园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管理方法,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到本市内的相关学校对流,邀请来访等形式,拓宽学生干部的交流面,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和谐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团体的优势,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筹划和宣传的能力。 中职德育论文:论析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摘要:在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实施和推广。作为德育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本文作者作出了相关的思考。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要求德育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实施和推广。那么怎样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把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能力倾向、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社会联系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合作,这只能算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并非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应该仅仅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 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主题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德育课改对认知、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德育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生活环境等重新整合教材。开拓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5.12地震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心灵的感悟与震撼中真正理解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在“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让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爱岗敬业、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者,从而立志奉献社会、苦练专业本领。总之,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应该具有时代性、生成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认真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1.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要尽量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最大程度的差异,使小组成员在各方面形成互补。组与组之间则要尽量保持相对均衡的水平,从而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公平竞争。 教师还要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例如各小组设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组员开展合作学习;设资料员,负责多渠道搜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设书记员,负责及时记录整理小组各成员的学习成果,并汇总形成本小组统一的结论;设对外联络员,负责联系采访、调查、社会实践等事宜。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才华,既增强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教师还要指导各小组内部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等待观望或盲目跟从。产生“无效合作”的尴尬。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案。由于缺乏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其实,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例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为“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思考,为交流合作做好准备。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有的认为要进修培训以提高学历,有的认为要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有的认为要抓住创业的机遇,还有的认为要当公务员,为百姓办实事,等等。有了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才能踊跃发言,互相切磋,甚至据理力争。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3.促进学生团结合作 在竞争激烈的2l世纪.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将更多地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上。同样,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教育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协作。教师应该教育每个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以小组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奋斗。 (2)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倾听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要注意听出别人的主要观点,听完后要及时评价。并发表不同意见以展开探讨。而对于别人正确的意见则要虚心接受。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特别需要每个人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有些中职生发言不能紧扣主题,表达也不够精练,教师应该帮助其训练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有些中职生由于自卑胆怯.不敢大胆、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则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其克服自卑胆怯的不良心理,并尽量为其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4)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是一个人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做到礼貌待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尊重对方,赞美对方。亲和微笑,培养友情等;教育学生掌握思想沟通、情感沟通甚至心灵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教育学生以谦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四、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对各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总体成绩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评价的指标可以划分为:各小组的学习是否认真,探究是否积极,可设立最佳态度奖;各小组内沟通是否有效,配合是否默契,可设立最佳合作奖;各小组搜集资料是否全面细致准确,可设立最佳资料奖;各小组学习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总结发言是否科学严谨,可设立最佳成果奖。除了单项奖外,还应该对照以上指标评出各小组的总分。总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共同进步才算得上成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对各小组成员个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展示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教师的评价要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比如要让探究能力强、合作热情高的学生更优秀更自信,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体验到宽容与鼓励,让成绩落后、自卑怯懦的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与闪光点,增强信心与勇气。 除了教师外,小组长、组内学习同伴、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能保证评价的科学与公正。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的反思 [论文关键词] 情感教育 认知教育 反思 感情智力 智商 [论文摘 要] 中职的德育教育比较偏重于认知教育,对于情感教育有所忽略,本文从反思角度切入,论述了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过程中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甚至会影响认知教育的效果。 一、在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绝不可以忽略了情感教育 一般来说,认识教育都以教育学生认清道理为主,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记得当学生违反了宿舍纪律时,我曾当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指出和批评这种行为是如何地损害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利益,直到看到违纪的学生把头低下来为止。事后此学生找到我忧怨地说“老师,你怎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把宿舍违规这事连说了三遍啊,弄得我在同学中的面子全都没了”。当时我还想:就得这样啊,效果多好,本人认识反省得够彻底,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然而今天回想起来,真得好好地进行反思:如此做法是多么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呀,帮助学生认清道理固然没错,但如果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感受,是毫无益处的。面对违规了的学生,教师在说理的同时能否也顾及学生的感受,从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加以扩展从而缩小其存在的缺点呢?反思: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样,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兼顾,下面两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在通过各种事情来体验以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本无对错之分,作为师者,去欣赏、信赖和尊重你的学生,同时给出相应的规矩就行了。给学生“规矩”、进行认知教育是必需的。在认知教育的同时,教师只有本着“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心态,才会对学生的感受感同身受,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其本身的违规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用教师尊重、信赖与欣赏的眼光陪伴着学生,使学生自觉屏蔽粗野、轻浮、急躁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信、谦虚、勇敢、进取、尊重他人的情感。这样师生双方都心情舒畅,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2.情感教育的准确实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 淡泊名利、不为“文明班”或“先进班”等荣誉所诱惑;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听到学生学有所成为满足。教育者不被名利所左右后,能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做到关心、热爱学生,准确地解读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能够去控制其变化。上例学生违反宿舍规定的案例中,我当时就是只考虑到因此班级中被扣了十分从而弄丢了“先进班”,只顾让名利占有着大脑,心中窝着火,批评学生的语气与态度已经相当地重,再加上只顾着自己生气而没看到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自尊心的挫伤。今天回想,实感惭愧。反思: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让智慧引领着师者控制好交往中的情绪变化。老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自我的优点与自我的缺点进行斗争,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老师成长的必需。 二、对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智商英文缩写IQ,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包含了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构成智商的“一般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性条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智商一直被确立为判定一个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一般认为,智商高的孩子聪明。然而,一个学生智商高低与成绩的好坏、工作的成败并不成正比。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是聪明的学生、往往也就是问题最多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感情智力不能同步发展的话,他们往往会成为令家庭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对待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1.高智商又低“情商”的学生容易走上毁人或自毁的道路 1991年的11月1日,被公派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留学的原北大高材生卢刚,在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却因为妒忌自己的中国同伴山林华、对自己的博导戈尔咨教授和史密斯教授误会以及对副校长安妮克黎利(Anne Cleary)女土的误解而将他们有目的、有预谋的进行了枪杀,最后自己也举枪自杀,制造了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事件。卢刚在学有所成时毁人和自毁,其实他的智商高乎常人,同时,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感情智力的低能儿,高智商和低“情商”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悲剧、惨剧的发生。 2.高智商而低情商孩子的教育反思 作为家长,面对你的特别聪明的孩子时,要万分地呵护其心灵,你对孩子的心灵满足比你物质上的给予更为重要,要常与你的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为其制定适当的“规矩”;作为老师,遇到这些智力特别不一般的学生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尽可能快地获取到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协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出这类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方式与方法,绝不可以被他们的“好成绩”所蒙骗。引导这些智商很高的学生正确与其他同学相处,赞赏这类学生把他们的“智慧”分享给别的同学的做法,全然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本身有足够强的能力把把事情做好,同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帮助,让他们融进班集体中,让这类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小老师”,帮助这些特别聪明的学生享受到班集体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通过情感教育来加强和巩固认知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道理,其实就是进行认知教育。要提高认知教育的效果,最好先确保学生能够乐意主动地去“认知道理”,或起码不对“道理的认知”产生反感情绪,其所谓“亲其师,信其行”。 1.教师用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方面,教师善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教师对自己所教科目、所教知识充满着热情,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处处显露着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着知识带给人类的积极良好的感受,这样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爱去认知与学习。反思:当教师本身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充满反感时,对学生说的 “要遵守学校的XXX规章制度”是毫无说服力的,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知效果将会极差。有如家长自己在麻将桌中“乐不思蜀”时,却对旁边的小家伙说“你好好读书、好好完成你的作业”,这种孩子的作业肯定写得不好,书也读得不好。另一方面,教师善于把握学生中出现的良好品质,及时地、充满情感地进行激励,能使认知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很好地遵守了“规章制度”的那个时刻,及时给予充满情感的激励,认知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相反,如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某某同学不随意踩踏草地,遵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对于“不随意踩踏草地”的认知会随风飘过脑边一样,老师说完也就吹走了,没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认知”。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认知教育,而认知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的途径,能把认知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2.教师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 “轻声细语”体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情感流露,显现着教师在认知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教育智慧。“轻声细语”即以学生能够接受、乐意参与的教育方式,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特征的认知教育。“说重话”:对于学生某些屡教不改的不良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决不姑息与放纵不管,而是严格要求与纠正。现在的学校需要学生认知的规章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很多,学生必需共同遵守团体中的这些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反思:在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是教师智慧体现的一个过程,教师用智慧使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深深地印留在学生的大脑深处,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一门需要教育者不断提升的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是人对于情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德育工作过程中,认知教育固然必需,情感教育同等地重要,甚至影响着认知教育。因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都善用情感教育这个法宝吧,以助认知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职德育论文: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发展——中职德育课教师培训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论文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信息素养 专业成长 论文摘要:中职德育课程信息量大、更新快,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提炼了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培训路径,一是通过开网络式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采集素养,二是通过协作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评价素养,三是通过自助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管理素养发展。关注和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其专业成长的关系,对有效进行校本培训改革,优化中职德育课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行中职德育课教材涵盖内容广、材料新,对任课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通过当今高度发展的信息网络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培训提升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在现代企业生产、科研、商贸和社会交往中,体现为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的同时,还涉及信息伦理、信息意识等问题。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一个有很好信息素养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他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流中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确把握与德育课有关的信息,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中职德育课程包含的信息量大,既有法律的又有职业指导的;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这些信息不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从这个方面来说,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比其他学科任课老师更高。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密不可分。提升信息素养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为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自我学习,不断增进教学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信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动态的建构过程。优秀的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的方法或策略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提炼,对其教学观点、教学决定、教学行动与反思进行有系统地梳理。事实上,相当多的优秀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地搜集信息,应用于自己的实践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只不过这些信息管理的质量还比较低,仅限于一般的文档、计划、方案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信息的使用和创新、交流和共享还明显不足。中职德育课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掌握大量有效信息,这些信息获得一靠自身积累,二靠同伴互助,三靠专家指导。可以说,中职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素养就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2.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 信息素养的提升会推动教师工作创新。一方面中职德育课教师通过信息素养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持续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教师更加主动积极地主动进行学习,探索与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身知识的整理、利用、创新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而也推动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所以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过程,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二者形成互动、循环、螺旋上升的关系。 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的路径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工作和学习的进展不断积累与更新的,要真正体现信息素养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和学校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随着学校多媒体小平台的普及,大部分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扩充中职德育课堂的信息量,但是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据此开展了三种培训,一是网络式培训模式;二是协作式的培训模式;三是自助式培训模式。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以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 1.以技术整合为基础的网络式培训提升信息采集素养 现在,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它不仅极大地充实了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同伴互助的平台,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在专业教学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研磨反思和其他教师的热心帮助。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使教师之间的切磋变得更加迅捷频繁。在线学习的网络式培训已经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学习方式。因此我校通过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QQ网络论坛、资料搜索和远程课堂等众多的服务内容,建立一个学习的大空间,给学习带来一个全新的前瞻视野。这种培训方式没有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但是教师只要有心学习,心态开放,自我激励,在线学习便是一个更新专业知识获取持续成长的最佳学习途径。 目前,我校已经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网络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校园网应用的基础。但如果教师缺乏将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意识,或者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资源越多也就浪费越多。因此,加强对校园网资源的管理,特别是让德育课教师参与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我校通过在校园网设置“空中职业指导室”栏目,提供就业创业方面的信息指导;通过网络心理辅导室的设立将德育课的辅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教研组网页建设,相关德育课程信息,集成资源库。为了提高教师采集运用信息的积极性,我们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使广大教师在参与校内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又为学校开发出优质的校内教学资源奠定了基础。 2.以同伴指导为主导的协作式培训提升信息评价素养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例。中职的德育课程外延相当广泛,从“小德育”课程范围讲包括法律、经济政治、哲学、职业指导四门功课,从“大德育”范围讲还包括心理健康、体验生涯等功课。每门功课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方式,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根据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和尝试利用各种技术设计和开发学生学习单元,并且这些单元会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在学校层面借助同伴的力量,定专题、定时间进行课例研讨。每位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分工协作,搜集相关信息资源,在教研组每周的例会中进行交流研讨,评价信息的有效性。然后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运用,利用学生的反馈,评价信息的适切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投入地进行研究,进行对话沟通。学习技术工具的使用,学习各种创造胜的方法,参与者从各自经验出发,尝试、探究、学习、设想…一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校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中职德育新课程标准、教学材料、评估方式、教学方法、技术、改革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实施。教师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信息的汇集和批判式评价,保证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真正能够发生,也保证了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这样的教师培训是有后续反馈、支持的学习,是有反思的学习。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分享自己的成功,从成功的同事那里学到成功的范例。 3.以自主发展为特点的自助式培训提升信息管理素养 实践证明,有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化发展的整合,从根本上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教师要将新的信息整合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们要学会使用新的技术技能,学会信息的应用,要探究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能够进行课程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还要能够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下解决问题。此外,他们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需要对自己关于信息应用的看法进行反思,思考信息在社会、在学校教学、在自己的13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应该发挥哪些作用。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教师可以节省大量学习时间,可以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资料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得信息获取与分析加工成为厚积薄发过程。但每位德育课教师都有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技术基础,整齐划一的培训会使教师产生厌烦情绪。自助式培训可以使培训内容与他们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协调一致,提高教师解决问题及适应发展的实际能力。我们学校有非常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成为我校稳固的校内讲师队伍。每学期,我们根据需求开列培训项目“菜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这些培训项目不一定以讲座的形式,有的就是以网络资源的形式,让教师有选择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很多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能够多渠道寻找信息,并能制作个人、班级网页以及开通博客信息,有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Moodle课程推广德育课程教学。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的过程,这是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提升中职学生品行素质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品德 素质 市场经济 【论文摘 要】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日益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职业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难题,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才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是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探索相应的对策。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在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职学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和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杜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流意识的自我觉醒。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备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职业学校还承担起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刨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二、中职学校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实施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是否重视德育教育,是否以学生的进步为已任。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个认识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还有教师和领导的认识,只有两方面都到位了,才能真正搞好德育教育,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是学校主动增加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有些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知识不能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老师要言传身教。把教做事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 第三,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德育教育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四,加强对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搞一些大型活动。 三、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坚强保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中职教师更应快速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抓好教师业务水平,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与人性化教育的思想。 一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课题结题报告的准备工作。对以往学期所开展的班主任培训与实务比赛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优质主题班团课教案组织教师进行筛选与汇编。排定计划,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研讨,在学期期末形成课题的初步框架。 二是抓好教师参与学生个案研究的培训与实施工作。学生处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逐步推开教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务中。 三是增强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工作。适当调整各班班主任助理,明确与细化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时间,及时协调与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的工作,使之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最大合力。由专人落实班主任助理的培训与考核,注重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个体自学与集中交流的结合。 四、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德育活动必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应该率先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使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和珍惜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培育起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通过活动“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一,注重学生自我推荐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职校的学生离校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如何让他们在学校里就学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推荐,自信地步入社会,成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支撑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在人际交往、谋职技巧、社会调查等方面加以辅导。 第二,以开展社团建设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能力、交流的沃土。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大对文学社的指导和工作条件创设的力度。使文学社既成为学校的氛围营造者,又成为文学社成员交流思想、培植能力、发挥特长的团体。指导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2至3次学习、交流沙龙和校外采风等活动,同时确定运行机制和相关章程,使文学社有机地运转,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职教校园的氛围应体现自身特色,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筹划与布置,使校园的墙、黑板、草坪都成为我们体现职教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的载体。 第三,优化学生会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进一步理顺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明确两者的工作内容与分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使这两个学生团体运作模式从教师组织开展,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学生管理学生的校园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管理方法,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到本市内的相关学校对流,邀请来访等形式,拓宽学生干部的交流面,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和谐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团体的优势,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筹划和宣传的能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基于后现代教育观下中职德育目标的定位思考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德育 德育目标 中职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这直接影响到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德育观理论,从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现状入手分析,认为对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要从力求实用效果、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蕴涵人文关怀、注重发展效能等方面加以考虑。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德育观 受现代教育封闭僵化思维的影响,在中国的中职德育中,道德往往被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的律令,道德教育强调灌输和说教,不重视理解和内化。因此,中职德育工作低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后现代教育观否定批判传统教育模式,为创造性地构建中职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主张偶然性、开放性、平等性、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他“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面原先预设的观点的脆弱性,揭露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1] 1.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崇尚差异性,主张主体性、创造性的德育目的。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认为“这种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强调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中立性’,以此来推演一套民主和平等的理念。”[2] 况且,人要在教育过程中达到完善,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的完人教育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后现代教育观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达成共识和统一的标准,而是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引导学生理解他人对其选择的差异性所可能提供的各种良好理由,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以及认可多元文化的公民。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多元化,提倡对话、内化的道德方式。后现代教育家反对以理性主义、认知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道德教育,认为通过对学生实施理性和行为上的训练很难完全使其掌握普遍的道德法则,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后现代教育观看来,这种方式是一种对待物的方式,是把一套“世界如此这般”的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一种粗暴的道德权威主义。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道德教育多元化,主张允许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开放多元的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方式应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倡道德情景和道德体验,以平等交流、理解、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差异的“对话式”教育方式[3]。 3.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开放性,主张去中心的德育课程。后现代教育观批评学科中心主义,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课程,“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4]后现代教育观提出:德育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注重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在德育课程设置上,事实和价值二者应该紧密结合,建设开放性的课程,德育课程内容应具有批判、怀疑的特性,应扩展到各个领域,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台演出;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应消除学科之间的界限,达到科际整合[4]。 4.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平等性,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关系“主体论上”的平等,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5],提倡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在道德对话中交往,二者是平等的,在地位上没有尊卑的区别,同时也反对教师中心主义和教师的权威话语,反对教育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分类,采取二元逻辑施教和管理。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在大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扮演专家的角色,而是道德对话的推动者。“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并不是拿出真理的人。”[6] 二、中职教育德育目标现状及反思 中职德育目标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中国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突出特点是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和其他高校同等级模式去塑造所有的中职学生,更多的是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职学生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培养中职学生的“德”的素质局限在一个过于狭窄的空间和理想化的模式中,主体精神的张扬受到一定抑制,“德”的养成缺乏丰满的内容,缺乏梯度层次,缺少选择的自由度,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受教育者比较符合共性规范的要求,但其独立自由的思维、创造的意识、批判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个性化发展需求则在统一要求和进程中被大大地忽略了。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必须坚持素质化目标,综合社会发展共性需求和中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个性需求,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真正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检视我们中职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实现从理想化的模铸到素质化的转变。 三、科学的中职德育目标的建构 1.力求实用效果。现实的德育目标是从较接近社会生活实际和人的实际精神境界的,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而设置的目标,它存在于教育过程参与者的教育思想之中,为教育实践所实际追求的目标。实际上,真正实用的德育目标的实然性是很强的,它能依据德育对象的品德认知心理与品德发展所呈现的规律,为德育实践活动实际操作提供可行的具体标准。因此,所设置的德育目标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必须实用,必须把德育目标和实际德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以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良好得学习品质,他们的道德意识淡薄,旷课、随意迟到、早退、男女生接触过密、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也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因而,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来实施德育活动,才能使中职德育目标产生实效。 2.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德育的最高价值是使教育对象达到“慎独”的品德自由境界。[7]所以,只有给中职德育目标赋予自由精神,在德育实践中,德育主体中职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同时,德育目的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达到统一标准,让他们臻于完人,而应让他们了解他人并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人格,使之成为真实的自我。为此,中职德育更应该应尊重中职学生不同于其他高校学生的差异性、偶然性以及主体性地位,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人格。中职德育目的应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应该再以统一的理想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甚至是压制中职学生,而应该是重视中职学生自我的实现,并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设计开展德育活动,鼓励中职学生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错误,引导中职学生理解他人以开放心态对待他人,培养中职学生成为真实独特的自我。 3.蕴涵人文关怀。一直以来,德育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把德育对象当等待灌装的容器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承认道德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就个人而言在当今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较高水平的智力素质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提升到道德尊严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德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德育应该培养“善良的人”,即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8]。中职德育必须围绕关心人来重新组织,教会中职学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在中职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要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来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让中职学生体会到个人道德生活的幸福,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追求一种更高更完善道德情操。 4.注重发展效能。德育目标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现实承认,另一方面要对自己进行批判与否定,才能使自己既基于现实又能不断地超越现实并高于现实,使自己既在现实之中又在提升和发展之中实现德育活动的提升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让前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为后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并且每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就是对自身的超越[7]。中职德育应打破以往传统封闭的一元教育模式,走出“规范化”的束缚,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上,以积极开放的姿势对待各种外来的精神产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面对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尽可能在各种领域中最大限度地扩展,利用丰富的信息开阔中职学生视野,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发展中职学生道德推理、判断及选择能力;注重中职学生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对话理解上,将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自发、主动地关心他人的教育方式;注重在德育活动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在生活环境中进行道德渗透,促使中职学生个体产生内在需要和情感共鸣。 中职德育论文:中职德育环境研究——试析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 【论文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就中职德育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德育环境的不足与中职德育效果不良的关系,试图从改善环境着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果,并为建立中职德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环境 社会德育环境 虚拟德育环境 中职德育环境依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社会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虚拟德育环境四大部分。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选取与中职生德育关系密切的部分环境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2006年11月初至12月底,就南宁市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包括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在内共有6所学校,每所学校发出问卷500份。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许多可贵的数据,这些数据较为客观地描画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思想状况,显现出在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中中职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回收后,经逐项统计、归纳、分析,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及分析如下: 一、家庭德育环境分析 (一)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条件,而亲子沟通是形成良好关系的前提 调查表明,有48%的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良好,还有32%的家庭沟通情况一般,15%沟通少,4%无沟通,这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子女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反映了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劣。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即是家教,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就是家教的方式和内容。不同的沟通情况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个性。对孩子来说,如沟通情况良好,证明父母的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子女,子女的人格能够健康成长。反之,对子女的人格成长很不利。 就本研究结果来说,由于一半多的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关系不理想,特别是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之间没有沟通,这意味着这些学生背负着家庭问题来上学。在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偏执、没有认同感、自我封闭或不善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因为管理的不力,其根源大多可追溯到家庭。因此,在管理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沟通方式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 进一步调查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发现,沟通的方式也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调查表明,发生矛盾时能与父母作交流并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占65%,这属于沟通方式良好的情况;争吵或赌气的共占35%,这属于沟通方式不理想,这部分家庭的成员关系可能不太稳定。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而沟通方式决定了沟通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方式应是双向的、协商式的。有些父母家教时用讲道理的方式。子女与父母讲理由,意味着双方互谅互让、互相理解。但是以讲道理的方式家教,需要的技巧比较高明。讲得好就是循循善诱,孩子的反应是心悦诚服,即使有矛盾,也会和父母作良性沟通,并能尊重父母的意见;讲得不好就会变为讲大道理、讲空话、老生常谈,孩子的反应是面上不说,心里不服,有时会阳奉阴违。由于心里不服,产生矛盾时就会和长辈争论,争不赢时就会冷战,赌气不理。 有的沟通是属于单向的。父母过度威权,家教使用高压的方式,意见单方向从父母传递给子女;或者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意见单向从子女传递给父母,这两种沟通方式的结果都不太好,最后容易导致争吵或“冷战”。争吵意味着子女与父母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的教育基本不被子女接受。高压的家教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完全由父母一方说了算,孩子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小时候可能没问题,长此以往,到了青春期时孩子要求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家教方式常会导致过度逆反。最大的弊端在于以一方意见为主,没有养成良性沟通的习惯,最后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基本不被接受。孩子没学会沟通,在社交场合要么孤独沉默,不善言辞;要么唯我独尊,一言堂。调查表明有35%的家庭沟通方式与结果不容乐观。在管理中发现有些学生脾气倔强不服管教,或者有些学生嚣张跋扈,有些学生冷漠以对,根源可能就在于家庭环境。 (三)交友指导反映的是父母的人际态度,也是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态度 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除了内部沟通良好,还需要对外良好的沟通。由于朋辈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德性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交友态度是考察家庭德育状况的一项指标。到了一定年龄,青少年必然要求面向家庭以外,寻找更广阔、更精彩的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朋友是他们认识外界环境的一道桥梁。但是外环境比家庭环境复杂得多,青少年热情有余、警惕不足,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朋友的蛊惑。父母对子女进行交友指导,反映了父母人际态度开放,子女能较全面地认识外环境,成长将会比较顺利。反之,青少年依靠自己的本能结识朋友,容易受到伤害。为人父母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点,注重教会孩子结交朋友的技能,孩子就会自己勇敢的长大。 调查结果表明,2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交友指导。在另一项调查当中发现,在面对老乡会的邀请时,43%的被调查者选择参加,这表明了部分中职生择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而在管理中,中职生的朋辈关系依其密切程度来区分,最密切的是同班同乡,其次是其他同班同学,隔班交往的很少。有些学生终其中职生涯,朋辈仅限于同乡,与其他人少有交往。这说明中职生的交友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在入学初期一些学生往往能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当与一些散漫学生结交后,会慢慢变得懒散、怠慢,逐渐游离于管理之外。这提示德育工作者考虑,应在德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交友,使学生在指导下选择好的学友,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礼仪礼节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礼仪是社交的润滑剂,掌握了礼仪,至少能让一个人在社交中不被排斥,不令人讨厌。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有15%表示父母不曾对其进行礼仪教育,这表明这部分家庭德育有责任不尽之处。很多中职生的社交生活在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在管理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礼仪方面比较缺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莽撞,对待同学不懂得相互谦让,有时为此而生出事端;对老师态度冷傲,或者公然顶撞老师;对陌生的同学或老师显得非常隔膜,等等。这部分学生并不会蓄意违纪,但是由于礼仪方面存在欠缺,和他人打交道时显得笨拙,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五)父母的价值观影响着子女成长的方向 望子成龙的家长会对子女作各方面要求。调查结果表明,仅重视智育的家庭占16%,并无特别要求的占7%。为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必须出类拔萃,因此在智育方面过度要求,这也是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本调查结果与此不符,原因可能是中职生的家庭背景与高中生的有所不同。中职生家庭一般对子女成长较为疏忽,要求普遍不太严,因此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太优秀,人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道德领悟来自家庭的少,而大多得自社会、学校及其朋辈等。这些学生的道德知识来源不专、构成复杂,因此其德性是飘忽、游移不定的,在日常管理的观察中可以得到同样的印象。 健康的成长意味着德智体共同发展。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稍微偏低。调查结果表明65%的家庭要求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共同发展,还有35%的家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这些在教学管理中都得到相应的验证。 二、学校德育环境分析 制度是学校德育环境区别于其他德育环境的特征,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保障。了解制度是遵守制度的前提。调查表明,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造成这种局面,学校制度过于复杂、抽象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学校制度应简明扼要、学生化,容易理解、容易遵守、容易执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一)制度应人性化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德育的开展,因此,好的制度应是人性化的。也就是说,要考虑人的本性,从人性出发,限制人性弱点,发扬人性优点。以往制定相关制度,都是由上而下,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度为管理者的方便而设。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被调查者的24%阳奉阴违,37%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将近2/3。这说明制度施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网络普及,消费经济、快餐文化兴起,对学校德育冲击很大。几年前的一些制度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很多规定因为过时而无意义,很多行为又没有新的制度约束,因此。管理制度应随环境改变而适当修改。10年或5年前定的制度,今天已有一些条款失去了其意义。以无意义的制度来管理学生,无疑会损害制度的权威。因此有些学生阳奉阴违或排斥拒绝就不奇怪了。好的制度既应考虑管理者的方便,也应考虑被管理者的意愿。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参考学生的意见。 (二)校园生活应丰富而贴近学生生活 校园生活包括学校校容校貌、生活设施、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还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校园生活独立、自由、单纯、安全,学生在同龄人群体当中生活,遵守共同的行为标准,关注共同的热点话题,其个性可得到更大的舒展。 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校园生活,有38%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设置有所不当,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中职生活有不正确的理解所致。例如,对于学校设置的课外活动,就有68%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还有15%表示部分喜欢,仅有17%表示喜欢。对此,学校可设置一些集体活动,以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舒展学生身心,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可开展校运会、各种球类运动、歌唱、演讲、书画手工艺、计算机技能等比赛,还可以开展电影、音乐、生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各种讲座,力求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接受程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三)加强校风建设 全校或年级大会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形式。内容一般是对学校重大事项的通报,或者重要政治内容的学习。形式包括星期例会、新生入学典礼,学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会的态度,表示认真听的被调查者为0;39%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的地方听一下;42%表示懒得听,睡觉;37%表示不听,自己玩自己的。这表明校风、学风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是中职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往往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中学,没有把握准中职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校风教育应务实,注重实践性;应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性;应与社会相联系,保持社会性。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应认真把握学生求学的心理。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学习成绩不好,不想按部就班地读高中,考大学,但是又不想脱离学校马上进入社会。二是家庭困难,难以维持学业,于是走捷径以读中职的形式先求职业再谋进修。以上两种都是经过了认真考虑后才选择中职的。三是受父母之命或是从众心理的,这部分学生数量也不少。 (四)半封闭式管理 半封闭式管理是管理方式的一种,学校出于为学生安全考虑而设的制度,客观上对学生的出人造成不便。调查结果表明,28%被调查者认为不应该;29%认为有必要,但太严;43%认为很有必要。半封闭式管理是教育单位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它能避免外界过多干扰校园,有利于营造一个清净的学习环境,使得广大学子能专心受教。和其他所有的管理制度一样,半封闭式管理带来一定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不便。学生对此的态度,可以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是否认同学校的管理方式;二是学生看待制度能否辩证,反映了学生受教化的程度。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懂得制度的利弊,能否善用制度,自觉遵守制度。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所有方面都对学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中职生受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 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风潮的风向标。这些形式的社会文化所宣扬的精神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调查结果表明,86%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内容。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的一种消费型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势。这三个特征都决定了流行文化既容易为中职生所接触,也容易被为人们所接受。 流行文化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对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流行文化的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中职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缺乏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由于流行文化的娱乐性,许多中职生明确表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流行文化的青睐甚至痴迷。 就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流行文化的支持率远高于学校设置的校园文化。这表明,学校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形式上可适当参考流行文化的成功之处。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 歌星、影星或体育明星等是流行文化、世俗精神的代言人,俗称“偶像”。偶像的存在反映了学生的精神依托对象。调查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偶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追星的青少年是要追寻自我。当他们或早或迟地走过童年,面对纷繁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亟须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现了。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其次,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手段。有些追星族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因而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各种资料。 偶像崇拜表达的是青少年对梦想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其发泄不满和倦怠情绪的大胆呐喊,也是对传统价值体系与教化内容的叛逆表达,其终极目标是在寻找自我。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既不应采取淡化态度或者不干预态度,也不应把偶像崇拜定义为一种纯品德行为,简单粗暴地加以排斥和否定。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需要某种精神皈依,需要一个精神指引人,这是青少年的天性使然,我们在德育中应该好好利用。 (三)书、报纸或杂志的影响 书报杂志是比较传统的获取课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是中职生接受社会文化的一个主要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有8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喜欢某种书、报纸或杂志。这说明大部分的中职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他们的知识面、人生观、世界观等受到课外读物的影响。这也表明,德育可以从图书馆开始。图书馆的建设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拒绝庸俗图书进馆,另外图书的购置要考虑学生的精神需要,在购置前可以在学生中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采购书籍。 特别要提出来的是,中职生已经性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成熟,图书馆应成批采购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书,考虑到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而且有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应批量购置青春期心理学方面的书,特别是针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分析的书,更要注意采购,从这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虚拟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虚拟环境即网络,网络对中职生来说,意味着讯息沟通、娱乐互动、学习创造、精神寄托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对中职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职德育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介而居第一位。 网络是一种工具,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对中职生来说,网络世界里面的规则、秩序都是新奇的: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这里不用遵守;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或者不允许存在的,网络世界里都有;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这里可以得到。当中职生们在现实中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感受不到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向网络,抛弃许多正需要他们认真去做的事情,包括学业、前途、休息、健康、亲情和老师的殷切期待等。 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网上信息量相当丰富,上到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态,其中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这种信息的丰富性,对于正在增长知识、好奇心强的中职生来说,肯定是一大兴趣刺激点。这种海量的信息使得许多中职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网络上,乐此不疲。但是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发现,中职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娱乐(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用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学生比较少,这说明他们主要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寻求心理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人格面具。这也表明,要让学生善用网络,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一方面培养他们对色情、迷信、封建、庸俗等信息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环境发展“自主型”道德。 网络所具有的符号、自治、开放等特点,改变了“依赖型”道德形成条件,即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方式,却有助于“自主型”道德的发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和网络主体角色的“不在场”不是网络道德作用弱化的理由,反而是网络道德大有用武之地的根据。“网民”等于“符号”,而不是“同学”、“公民”等角色。现实社会的舆论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符号”几乎失去了控制,这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是这恰好是自主型道德发展的契机。自主型道德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发展有着许多成功的例子,如在网上“求助”往往会得到及时的帮助,资助者也完全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纯粹是履行道德义务。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德育工作者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控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逼真、开放、自治等优点,把网络建设为最强有力的德育环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部分家庭德育环境建设有明显不足之处,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对家庭德育作出相应的规划与指导,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其次,学校德育环境对中职生影响力偏小,原因在于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精神追求不符。应从学生精神需求出发,发挥学校德育环境可控性、系统性等优势,增强学校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力。再次。社会环境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因素对中职生道德影响很大。社会文化的内容、形式与中职生的精神追求相吻合,对学生吸引力极强。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吸收社会精神财富,扬弃社会文化垃圾。又次,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中职生的道德感染力极大。网络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德育工具,学校应该善用网络,促进学生的现代化观念、自主意识、平等和民主观念等。最后,德育环境诸因素之间未能有效整合,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整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的德育合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当前中职德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当前 中职德育 现状 成因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 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通过对湖南近十多所学校的学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与同仁们一起研究其对策,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在中等职业学校从教十多年以来,社会在变,学生在变,职 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 现象,以往一些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 式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通过对湖南近十多所学校的学生现状 进行了调查,并与所到学校的同行们一起分析其成因,研究其对 策,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借鉴、参考。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 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又因用人制度的改革 尚未完善,才起步,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尚未建 立;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 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职 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 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理想信念方面 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上职中没有出息; 学习上得过且过,目的不明,缺乏动力;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 标不明,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 混个文凭;有的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 等等。突出表现为: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生活懒散、贪图安逸、 今朝有酒今朝醉、谈恋爱、找对象、搞破坏等。 2.行为意识方面 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不考虑行为后果, 追求自我满足,有的甚至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表现形式有: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生非、抽烟 酗酒、以及赌博等。 3.纪律卫生方面 强调自由、随便,淡化时间观念,纪律约束和卫生意识追求 低层次。表现形式为:迟到、早退、旷课,自习、就寝讲话、随 意走动、进出;个人生活用品不全、生活习惯不好,常用他人碗 筷、毛巾、牙刷、梳子;衣服、袜子、鞋子、头发等不勤洗、勤 换,不讲究公共卫生,随便乱吃、乱吐、乱扔等。 4.勤俭自律方面 劳动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节约,行为自控能力差,自律性 不强。表现形式为:花钱无计划、奢侈浪费,还自诩为“日光族”; 佩戴手饰、比吃穿、赶时髦;拉帮结伙称大哥。 5.礼仪交往方面 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表现形式为:不谦恭礼让,不 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举止轻浮,给他人以侮辱 性绰号,公开揭他人伤疤和隐私、男女交往过度等。 6.心理障碍方面 看到社会腐败现象,忧虑、焦急;目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教育思想陈旧,对学生教育不当,产生逆反心理;学业成绩不好, 缺乏自信,苦闷自卑;竞争激烈,感到压力大;感到家庭压力大, 烦躁苦恼。突出表现为:排它心理、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破罐 子破摔等。 二、导致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 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 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又 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 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 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 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 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如,有的家庭家风不正;有的家庭成员行 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有的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破坏,有的 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等,但影响更 大的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如,有的实行家长独裁, 要求孩子唯家长命是从,不允许孩子有自主权和主见,否则就训 斥、体罚或打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有的家 长对孩子不放心,实行全方位监控,时时、事事唠叨、指教;有 的家长实行放鸭,认为孩子自会成人,不需要家长管理和干涉; 有的家庭成员之间思想、意见不一,导致孩子经常处于家长争执、 “我自得利”的教育空白地带;有的家庭家长缺乏对孩子内心的 了解,缺少与孩子的对话、沟通与交流等,致使学生缺少健康成 长的环境、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形成不良品德。 (3)学校因素:首先,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陈旧;教育方 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 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 其次,办学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 2.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用发展的、 辩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喜欢用狭隘的视角、个人私利、宿命论的观点来为自己消极的人生价值观作辩护,加之外部 环境的影响,更使其人生价值观显现出享乐性、功利性。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准确理解社会道德准则在社 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缺少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很容 易受外界影响和欲望驱动,做出有违准则和他人利益的行动。 (3)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追新猎奇,盲目模仿消极东西。 仅凭一时好奇或兴趣,便对新鲜事物不加辨别和选择的模仿、实 践,误入歧途。 (4)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从而 产生许多利己、消极的行为。 (5)不良行为习惯致使在实施时会产生某种方便,甚至舒适 的情绪体验,从而又成为实施不良行为的内在动力,久而久之, 便形成为不道德行为。 三、应对措施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以职业能力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革命战争年代,许 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 后继,用生命报效祖国;改革开放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事业需要 实践者的开拓,莘莘学子为了追回十年浩劫给国家科技造成的损 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科学武装生产力,用坚韧、勤劳和 智慧创建了如联想、海尔这样举世闻名的民族品牌。今天的职校学 生正处于历史上国家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也应该看到,我们 与一些发达西方国家还有明显差距。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 教育的发展,指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 础性工程。为此,职校学生应当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结构中的 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岗 位上尽职尽责,那就是最具体、最质朴的爱国主义表现。 2.严格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观念。 校园文化是一种软监督,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 容之一,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催化剂。学校要形成全校动员, 齐抓共管,“学校以我为荣,校荣我也荣,我与学校共荣”的局 面。我们可以告知学生,游子远行要入乡随俗,这样才能与人愉 快相处,与环境和谐相处。进入校园,只要你能够遵守学校的行 为规范,你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基本过关;进而学校可将学生环境 适应能力作为就业推荐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管理上,学校应注重 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 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 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加强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在我们的德育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的三观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中职学生而言,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 识。荣辱观、廉耻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最起码的道德要 求。无论市井与乡村,在我国的古代社会,荣辱观、廉耻心的体 现俯拾即是,如“人穷志不穷”、“人要脸、树要皮”、“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等等。进行荣辱观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即自尊心,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也 有利于“三观”教育。古人云:“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 耻,百事不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把这种主张当作封建糟粕而弃之如敝 屣。每每看到我们的国人违背了道德规范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的 时候;每当我们的国人触犯了法律,非但不投案自首,反而畏罪潜逃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他们廉耻心、荣辱观丧失的表现。与中 国古代文化有着某种渊源的日本人十分注重面子,脸面是他们受 尊敬的标志。日本人的行为均离不开对“面子”的维护。这种观 念的产生,植根于日本的“耻”文化,使多数日本人不会也不敢 造假制假,日本人作了某种违背道德规范或法律的事,他们会因 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寝食不安,甚至在法律还没有制裁时,就自 寻短见,以死谢罪。对于日本人这种过于看重“面子”而轻视生 命的做法,我们不能完全认同,但是,重廉耻、知荣辱的观念已 成为日本人行为规范的重要部分,对日本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 信、秩序井然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党 提出“以德治国”和“以法制国”的今天,增强学生的荣辱观, 培养学生的廉耻心已经迫在眉睫。“徐力弑母”之后,人们普遍 呼吁:改变人才标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家庭和学校对学生进 行科学的竞争教育。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发生后,有识之士 一语中的地指出这是忽视人文教育造成的人格确实的表现;“马 加爵事件”更是引起社会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注。这些都是 我们痛定思痛后的深刻反思。愿这些反思能对我们的德育走向完 善、趋向成功有所推动,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德育,愿我们 的德育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与时俱进! 4.倡导健康生命、提高心理承受力,中专职校应当特别注 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健 康标准是:健康应该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品德状态良 好的综合表现。健康是所有目标、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应提 醒学生健康也是相对的,包括老师在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行为 习惯维持或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叫树立 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 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 的、健康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危害健康的;通过健康教育, 为学生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比如,让学生 知道,学校作息制度所定制的行为模式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学 生的健康。在个案处理上,学校可以广泛发动党员、班主任,积 极与习惯不良的学生结对子,有针对性的开展情绪稳定性训练、 挫折承受力训练、动机持久性训练、相融合群性训练、开拓创造 力训练等等,并形成交流笔记,由学生处、教学处、心理咨询处 共同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的行为不良干预办法。 5.培养感恩习惯,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让学生列一 张名单,写下他最感激的人,很快,他们写了,有的写父母,有 的写××老师;我再让同学们写出感谢他们的理由,同样,感谢的往事就历历在目,很快他们就完成了。最后,我让同学们写出 最近一次向名单中的人员表示感谢的时间、行为,这时他们大多 都有点窘迫了。感谢需要表达,感谢可以和谐人际关系,感恩应 该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个学期给父母 写一封感恩信,在爱父母的“感恩教育”中,树立责任意识、自 立意识,同时对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心生愧疚。在多年的工 作过程中,我总是非常乐意和同学们唱这首《感恩的心》。歌词 写到:……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时常拥有感恩之情,我们 便会时刻有报恩之心,便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和谐之 光就会熠熠闪耀。 中职德育论文:浅论中职德育的有效性途径 论文摘要: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还需要以公共生活为中心,向生活世界回归,注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还需要道德体验的交流,并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特殊群体;中职德育;现状;理论认识;有效途径 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正如古代著名思想家苟况在(苟子中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道德教育永远是一种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着人类的理想和理想的人类。任何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道理既懂也能讲,而且对德育都能评判一番,而难的是操作与践行,难的是有实效,中职德育更是如此。 一、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中职学生的弱势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大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来自家长、教师甚至同学的歧视。他们不是中考的胜出者,而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不积极。 第二,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如农村、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偏低,家境较为贫困。 第三,不少学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内向和离群现象较为突出,“我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势。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无望,有的迷失了方向,上网成瘾,沉浸在虚无缥渺的空幻之中,进网吧、聊天、玩游戏、吸烟、酗酒…一忘却了生活目标。而且,学生的不良心理有相互“传染”之势。 二.学校德育显得苍白无力 中职德育的现状突出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照搬普高德育经验,认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阶段,两者在身心特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自然有共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经验,偏离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未注意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 其二,德育课特色不明显。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容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在多元的现实中手足无措。有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不抱喜爱态度,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不合拍。 三社会环境对中职德育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存在许多负面影响。譬如,有的流行音乐和影视节目,基调消极、颓废、低俗;网吧可随意进入,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诱惑着学生。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其次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突出体现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上,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索取和给予,孩子认为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完全物质化、金钱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式简单化和极端化。 四 中职德育的理论认识 第一,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_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显然,道德的目标指向是个人幸福生活。德育是快乐的、是有用的。 第二,教育的职能,第一是培养人格,第二是开发智力,第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夯实,要构筑道德精神,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 第四,道德教育不仅需要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规范的训练,还需要道德感受与道德体验的交流。 第五,德育理论专家对普教的德育与心理研究深入,但对职教德育未予攻坚。中职德育不应孤立无助,它需要在呈现中张扬,在张扬中认同,在认同中壮大,因此,它需要专家的系统理论支持。 五、中职德育的有效途径 1.把中职德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 第一,创建职业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 培养企业所需的员工,不仅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没有专长的人才是次品,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因此,中职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作为主线,学校的德育内容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按岗位需求进行德育创新。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管理模式。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职业教育必须引进企业文化开展学生德育,要让学生熟悉企业,不能关门搞德育,要把那些职场能手(尤其是自己的毕业生)请进来,现场说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把学生在校的一日行为和在校三年的行为规范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培养方式可分为集中与分散,集中训练形式至少有拓展训练与成长训练等,其内容可为:激发潜能、挑战自我、学会沟通、熔炼团队、自我保护、吃苦耐劳、抗击挫折、逆境求生、顽强自立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逐渐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纪律的养成。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同时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同伴影响作用,形成一个富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场”。 第二,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胜,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 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幼师专业与模具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因此,中职德育要强调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强调特色是质量的标志,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如若忽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就业,就难过用人企业检验关,就缺乏竞争力。 2.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在心态上相差很大,因此,中职德育必须在抓住同龄人的德育共性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其个性,即抓住中职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的实效。为此,学校应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如通过拓展训练,让其点燃激情,超越自我在活动中分享快乐、感悟生活。同时,以心理辅导为牵引,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目将“教育、辅导、咨询、服务有机结合增强学生自信。 设法让学生领悟:自卑是事业的大敌,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生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则是登堂人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成功在等待着你,并庆祝我们努力的结果。我们不会遭遇失败,碰到的不过是暂时的挫折而且让学生在成功训练中经历磨砺生存意志的逆境体验,使其遇到挫折时而不选择逃避。 3.填补以往教育内容的空白——感恩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感恩教育。现在,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容易忽略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在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有位退休老师曾伤感:有个班级他做了近三年的班主任,仅一次在教师节收到该班学生的贺卡。可后来有个实习老师只待了一个月,却得到了学生的鲜花和礼物。这说明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在意,而对于已拥有的珍贵的东西,并不珍惜。再如,许多学生对父母的嘘寒问暧,不但不感动,却认为是唠叨。 针对这一现状,应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从教师开始,做好“感恩”榜样,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起码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如算算读书期间所花费用),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等等。也就是说: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于我们生命的人的牵挂……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拥有谦虚之德。 事实说明,我们不要责备学生缺乏感恩,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不能把学生“教”成不懂得感恩的一代。 4.为学生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国有一支令世界吃惊的网络文化参与大军,据统计,在13亿人口中,有1.38亿网民。在网络狂潮呼啸而来的时候,人们的认识发生了混乱。比如,一些媒体在大量报道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同时,出现了网络妖魔化的倾向,似乎互联网就是海洛因。这种误导造成许多家庭禁止孩子上网,甚至让父母产生了网络恐慌。 然而,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能否有效地掌握互联网这个工具,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能否有效地学习。应该说,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对青少年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中职学生,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为此,学校应购置和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在校上网,并由老师值班指导。明示上网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在有组织有纪律的网络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信友善,学生既善于自我管理又有责任感,而且具备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以自身的免疫力,主动规避网络风险。网络不但不会伤害他们,而且会让他们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新成果。 5.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生品德 在学生班级管理中,大多数学校采取了分项扣分评比的方式对班级进行考核,但效果欠佳。因为对于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来说,可能会出现全班口诛笔伐的现象,用集体的舆论压力来惩治学生个人的过失。对于集体荣誉感不强的班级来说,扣多少分都无所谓,且德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重视学校的检查与评比,而是让学生接受扎扎实实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经常化生活化的公民教育。因此,学校应让各班教师具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开展特色班级活动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高尚的时间和空间。要在实践中锻炼和体验学生的品德,就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和检验。换言之,就是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和机会,让他在社会上、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干,同时也暴露出问题,很多问题没有机会和环境就检查不出来。 6.构建师生平等高效对话交流机制 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决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对于德育而言,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集。转化学生,需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观点碰撞,教师真正与学生互动起来,给学生以人性的温情,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从而从认识上取得一致,使学生与教师在精神领域相遇、相识进而达成共识。因此,中职道德教育应构建一种机制,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用教师自身的高尚德行和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除此之外,中职德育还需强化队伍,加强研究,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形成合力。换句话说,中职德育工作只有进一步“洗脑、补钙、壮骨”,方可从“贫血”的背景下突围出来。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德育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中职德育教育新模式.是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创新中职学校德育观念,选择德育内容,拓宽德育途径,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除了因其专业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为重要的而往往又被我们所忽视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的中职教育不仅体现在培养人才的高技能上,而且体现在其思想素质上。因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新模式,就要积极创新德育观念,选择、设计中职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德育观念 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要强化法律、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功能,善于把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渗透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育人环境。 1.树立中职德育人本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人中职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将其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引导人的优势,又要发挥其关心人的强势。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德育就是德育人本观的最好体现。 2.树立中职德育实践观。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就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求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1.从而使中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这一本质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通过实践体验来内化教育内容,调节自我意志,完善自我认识,形成道德品质,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3.树立中职德育开放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中职德育也应是开放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中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我们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教育要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学生德育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地得到调整、充实和提高。从横向来看,中职教育中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中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实习基地)、到社会都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就决定了学生德育素质的形成,除受校内影响外,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的影响。而学生的德育素质,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建设。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选择德育内容 中职德育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充实、调整和创新。要求所有德育教育内容必须能融入和贯穿于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中,确保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和穿透力,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基础工程。目前,要重点抓好“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2.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特色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良好的择业观念应该是:以发展的观点审视自己,顺应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对学生择业观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只要顺应市场需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人才就都有用武之地 3.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内力所在,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并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如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诚实守信、不欺诈”的思想,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一丝不苟、谨慎稳妥”的态度,等等。 4.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重要补充。中职学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从而增强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德育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开展订单式培养,这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德育教育的途径。丰富了德育资源。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是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并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在方法上突出引导和启发,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让“两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但这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它理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 2.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中职德育实践。中职教育中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忽视了道德的实践。从而没能形成“德行”。中职学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统一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在企业或学校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建立和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训练制度,从着装、打卡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技术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3.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环境育人”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创造育人环境。首先。校园文化的设计应该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根据联合办学的企业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来强化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社团组织。 综上,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学校必须积极创新德育观念,选择、设计中职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新模式.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中职德育论文:关于中职德育课教学应贴近企业贴近学生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德育课教学要了解企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现状,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实用性。 论文关键词:中职德育;贴近;企业需求;学生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的变化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由此德育教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该了解学生的现状,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从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他们大多都是中考的失利者,曾经的理想破灭,进入中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视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他们有着很强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一旦遭遇挫折,便萎靡不振。他们似乎淡忘了理想这个词,单纯的只是玩,把学生生活当成是摆脱家长管理、逃避社会责任的场所,有着很多的不良习惯和人生态度,表现在: (一)学生的人生目标不够明确,人生理想不够清晰,开开心心地度日月,忙忙碌碌地谈恋爱,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二)目标模糊、无追求,有的学生直接说我是来混时间的,要不要毕业证无所谓。 (三)态度懒散,生活无约束,无视校规校纪,对老师的管理抵触性强,把老师的严格要求看成是一种管制。 (四)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视为正当要求,不考虑是否有合理性,享受型心理比较严重。 对企业的调查发现: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是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一位企业的老板说:有理想的员工总是有责任心,讲业绩,讲贡献,勇于挑担子;有理想的员工总是只要有一份希望,就付出百倍努力,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直到成功;有理想的员工总是善于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技术,善于提高,善于创新。我们的员工要努力成为有理想的员工,成为值得信赖、引以为豪、能作为、有大作为的卓越员工。 针对学生的现状,为唤醒学生心中那已经破灭的理想,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为职业理想奋斗的信念。 二、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优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只想到自已的需求,而从不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回报他人的意识也很淡薄,感谢他人的言语和行动匮乏。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缺乏对父母付出的认可,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已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学生的自我倾向相对较浓,主要表现为自私、霸道、个性强,不懂得付出,人际关系冷漠,以自我为中心。 对父母:大多数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学生是家里的“太上皇”,稍不顺心就与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得关心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追风,挑吃捡穿,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 对老师: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认为老师的提问和改错惩罚都是故意刁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部分学生在校园遇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甚至顶撞老师,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 对同学朋友:表现为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只重索取,不求贡献,需要朋友的时候一个样子,不需要的时候什么都不是;物化朋友之间的友谊,认为一切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不能宽容别人,甚至想找机会报复。 从企业的需求看:感恩之心是职业精神的核心。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如果一个员工有能力,就会是一个可用之才;如果一个人懂得感恩,就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如果一个员工既有能力又有感恩的心,那么可以把工作放手交给他去做,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会找借口来搪塞自己的职责,也不会做任何表面工作来欺骗老板。他们会珍惜一切,善待别人,并认为努力工作是对公司、对事业最好的回报,也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交代。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对家庭、对公司、对朋友、对社会都真正负起“责任”。一个企业重点要培养和提拔那些懂得感恩的人。学会感恩是一个员工做好工作的动力。懂得感恩是一个员工优秀品质的重要体现。 鉴于学生的现状,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一)让学生学会“知恩”。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她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和他人、学校、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 (二)让学生学会“报恩”。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不断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和报恩能力,学会如何回报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学校和社会。 (三)让学生学会“施恩”。当我们能够做到“知恩图报”时,还应当怀着宽容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三、要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应对挫折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不少学生在求学、求职、就业时只想到成功,没有想到失败,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一份来自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个优秀的员工即使面对失败也是积极乐观的,因为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是成功道路上最为平常的一个插曲,失败能够让他们更加努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竞争中更胜一筹。为培养优秀的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挫折教育,联想集团会定期邀请专业心理人士来为知识型员工作《压力管理》讲座,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提供类似的心理培训课程。可见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应该有抗挫能力,能够满怀希望地完成工作。 为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挫折是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树立自信心,让挫折成为他们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努力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四、要对学生进行注重细节的教育 从在校学生的现状看:由于他们文化基础比较差,他们身上毛病很多,而且大多都是些小毛病,小细节。如:走路左右摇晃,站坐没规矩,坐在座位上双腿不停的晃动。衣冠不整,见领导,老师不问候,不起立,上学迟到,上课串座位,摆弄手机等。 从实习学生的现状看:来自企业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实习生不注重自己生活中的的细节,面试时言谈举止随意,叼着烟卷,衣着打扮很随便,手放在口袋里,东张西望,接听电话等一些细节问题而造成面试失败的超过了77%,一份份职业梦随之破碎。步入职场的实习生有的迟到、早退,无故请假,工作中煲电话粥,发短信,见到领导同事不打招呼等。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现在很多企业都倡导“细节之处出效益,精细管理促发展”的管理理念,引导员工注重从细节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员工成千上万,其分工越来越细,绝大多数员工从事的都是繁琐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正是这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才构成了公司卓越的成绩。这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即细节决定成败。各类企业的人事部门经理表示“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的细节,注重他们的'软'素质”,不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经验上,还要考虑人才的性格、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等等,注重从细节上考察人才。很多企业要求优秀员工应做到:(一)一定要有时间观念,上班决不允许迟到,下班绝不能早退;(二)不要把请假当成小事,有些人一旦有什么事就马上请假,非常随便,这是一种非常对公司不负责任的表现。只要能坚持上班,最好不要请假,必须秉持平日认真上班的态度;(三)见面问声“早上好”,是一天工作情绪的开始,是精神充足的保证,更是沟通人际关系、给人留下好的印象的要素;(四)上班时不要随意离开座位乱串门、办私事,用公司电话谈私事;(五)和领导谈话、汇报工作或开会时关掉手机这是有教养的表现;(六)工作场所一定要保持整洁,一天的工作从工作场所整理和打扫卫生开始。可见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 为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没有小事的积累也成就不了大事,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对待任何工作都要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原则。 总之德育课教学只有贴近企业、贴近学生才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还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抗挫折教育,注重细节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做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中职德育论文:论析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摘要:在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实施和推广。作为德育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本文作者作出了相关的思考。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要求德育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实施和推广。那么怎样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把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能力倾向、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社会联系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合作,这只能算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并非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应该仅仅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 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主题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德育课改对认知、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德育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生活环境等重新整合教材。开拓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5.12地震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心灵的感悟与震撼中真正理解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在“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让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爱岗敬业、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者,从而立志奉献社会、苦练专业本领。总之,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应该具有时代性、生成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认真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1.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要尽量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最大程度的差异,使小组成员在各方面形成互补。组与组之间则要尽量保持相对均衡的水平,从而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公平竞争。 教师还要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例如各小组设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组员开展合作学习;设资料员,负责多渠道搜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设书记员,负责及时记录整理小组各成员的学习成果,并汇总形成本小组统一的结论;设对外联络员,负责联系采访、调查、社会实践等事宜。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才华,既增强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教师还要指导各小组内部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等待观望或盲目跟从。产生“无效合作”的尴尬。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案。由于缺乏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其实,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例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为“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思考,为交流合作做好准备。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有的认为要进修培训以提高学历,有的认为要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有的认为要抓住创业的机遇,还有的认为要当公务员,为百姓办实事,等等。有了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才能踊跃发言,互相切磋,甚至据理力争。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3.促进学生团结合作 在竞争激烈的2l世纪.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将更多地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上。同样,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教育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协作。教师应该教育每个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以小组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奋斗。 (2)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倾听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要注意听出别人的主要观点,听完后要及时评价。并发表不同意见以展开探讨。而对于别人正确的意见则要虚心接受。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特别需要每个人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有些中职生发言不能紧扣主题,表达也不够精练,教师应该帮助其训练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有些中职生由于自卑胆怯.不敢大胆、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则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其克服自卑胆怯的不良心理,并尽量为其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4)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是一个人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做到礼貌待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尊重对方,赞美对方。亲和微笑,培养友情等;教育学生掌握思想沟通、情感沟通甚至心灵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教育学生以谦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四、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对各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总体成绩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评价的指标可以划分为:各小组的学习是否认真,探究是否积极,可设立最佳态度奖;各小组内沟通是否有效,配合是否默契,可设立最佳合作奖;各小组搜集资料是否全面细致准确,可设立最佳资料奖;各小组学习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总结发言是否科学严谨,可设立最佳成果奖。除了单项奖外,还应该对照以上指标评出各小组的总分。总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共同进步才算得上成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对各小组成员个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展示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教师的评价要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比如要让探究能力强、合作热情高的学生更优秀更自信,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体验到宽容与鼓励,让成绩落后、自卑怯懦的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与闪光点,增强信心与勇气。 除了教师外,小组长、组内学习同伴、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能保证评价的科学与公正。 中职德育论文:浅论中职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德育探索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 德育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环境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阵地之一。积极开发英语教材的与人价值,勇于推广英语教学的育人实践,尽力优化英语教学的育人环境,努力提炼英语教师的育人魅力,方能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开创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德育工作相融的新局面。 英语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肩负学校的德育任务。德育虽居于学校工作首位,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之中,从而影响着学生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尤其是中专职业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缺乏升学压力,他们空闲时间多,剩余精力多,小缺点多。空闲时间多就需要大量的活动填充空虚的心灵,剩余精力多就需要适当的方式供他们释放和发泄,小缺点多就需要学校和老师花费大量的和精力帮助他们改正。单纯的应试英语教学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纯粹说教式的德育方法更无助于他们的态度转变和人格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英语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要利用好英语教学这块舞台,开展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是新课程的迫切需要。 一、开发英语教材的育人价值 每一本优秀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育人资源。翻开江苏省中职学校的英语教材,篇篇都是绝佳的育人素材。经过归纳分类,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从十个方面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1.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food" , "keeping fit" , "sports" ,"growing up" , "health”从我们的日常饮食和锻炼谈起,提醒学生不但要从均衡的饮食、日常的运动方面注意保持身体健康,而且要从控制自己的情绪、释放白己的烦恼和避免亚健康状态等方面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2.培育和谐的交流环境。"going places" ,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告诉学生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除了有风格各异的自然美景,还有当地的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别具一格的风俗人情。世界的融合需要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条件是了解。所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人乡随俗,尊重对方的社会习俗,相互之间的交流就会更畅通。同理,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不是遥不可及。 3.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通过对“popmusic", "films", "fun-ny stories”的学习,学生会拥有基本的影视知识,会就具体的作品和任务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英语教师可以钊一对学生的时下喜好作出正面引导,提倡男孩的阳刚之美和女孩的清纯之美.减少学生的“哈日”、“哈韩”及“非主流”倾向。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success and failure" , "wealth andhappiness”明白地告诉学生在人的一生中,人既要与自然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打交道。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幸福,也有失败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坚持“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时的考试失利并不意味着自己永远的失败,一次的名列前茅并不能代表自己可以“一劳永逸”。抱一颗平常心,失败和成功就不会成为烦恼的事。 5.拥有充分的环保意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ural disasters" , "problems of our times”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个不断受到人为破坏、污染和自然灾害所侵害的地球:污染加剧、森林消失、土地沙化、灾害频发,除了无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强,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越来越多。地球作为人类的共同家园,需要所有的人承担起保护它的权利,那样我们才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作为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创建清洁校园和绿色校园。 6.形成规范的文明礼仪。“good manners”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范性语言和行为。简单的举手投足、招呼问候,小则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文明素养,大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文明礼仪应该是先由外而内的强制行为,后由内而外的自发行为。爱因斯坦说,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生将课本知识遗忘之后,还留下什么样的素质。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就是对其人格素质施加影响,使之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让其一生受惠的目的。 7.走进伟人的心灵世界。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和信息时代的独生子女们,伟人离他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利用教材帮助学生走近伟人,了解伟人的内心世界,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和精神。great men and women就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邓小平:在留学法国期间,他做过许多工作,充分体会了低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和没有强大祖国作为后盾的失落;他有雷厉风行、坦率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有普通和谐的家庭生活;他为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为疾病的折磨而未能亲眼目睹香港回归祖国。号召学生学习他的诚实、坦率与务实,踏踏实实、努力勤奋,因为任何的成就都离不开平时的脚踏实地。 8.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将“planning your future" , "jobhunting”和“三创”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职业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的简单步骤是什么,职业规划要遵循哪些原则等问题。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规划.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9.保护传统的文化遗产。"festivals" , "cultural heritages"告诉我们,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面对中华文明的瑰宝,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并且懂得继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10.学会辩证地对待新生事物。“televis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让学生懂得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everycoin has two sides.”教育学生在运用任何一项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不要对那种技术产生依赖,不要成为技术和机器的奴隶,过理智而充实的生活。例如:电视和电脑游戏可以作为适当休闲的方式打发业余时间,但是不能作为主业替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切勿本末倒置,学生应当清醒地过自己的青春生活。 二、推广英语教学的育人实践 在英语教学环境下,德育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育人价值的开发,还可延伸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竞赛、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是充分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最佳舞台,可以是英语教师自行进行,如:课外阅读、能力竞赛、英语应用文写作竞赛;也可以与校团委和学生会协作,举办一系列的英语课外活动:唱歌、朗诵、演讲、讲故事、单词接龙、智力大冲浪。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也是在进行育人实践,因为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锤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刻苦勤奋的优良品质,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外,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避免陈旧的说教给学生带来的老生常谈。 三、优化英语教学的育人环境 与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环境所不同的是,我们所提的英语环境是在中文生活环境下营造的英语氛围。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用心经营出一个既不丢弃母语教育又在英语方面有所突破的育人环境,使他们耳濡目染学到许多东西。英语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人格塑造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英语教师对此不可忽视,而应加以利用,特别是教室英语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板报。将黑板报辟出一隅,作为固定的英语德育小故事的刊登地,简单易懂,增长知识,既语言诙谐,又意味深长。 2.学习园地。教室后方黑板两侧任意一端,发动学生,创新设计,作为专门的英语交流场所:英语作文,择优选用张贴,英语竞赛活动场景及获奖照片等。如:与奥运会同步推出各种赛事项目的英语表达,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加知识和乐趣。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就要不吝纸墨和精力。 3.英语格言、谚语、名句。"faster, higher,stronger”不但简单,而且激励学生,催人奋进。 4.英语美文和英语歌曲欣赏。如若机械记忆英语语法必将抹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优美动听的英语歌曲和短小精悍的美文就可以改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成见。课余十分钟,教师可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没有负担的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同时,给学生一种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5.亲情树。一般地说,亲情常限于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和爱意的表达,在学校呈现出来更多的是友谊和师生情。但是,只要英语教师细心,特别是作为班主任的英语教师,在充分关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给某些单亲家庭或“留守孩子”如亲人般的目光,在他们过生日时送上一句简单的"happy birthday”就足以让他或她心存暖意。根植于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这颗小树,只要有了大家的共同浇灌,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四、提升英语教师的育人魁力 为人师表即德育,英语教师在德育生活化的推进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生一起构成学校这个大的生活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势必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质形成。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躬白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师德要求;同志也曾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如果迟到或有事不能上课要用英语说明原因并且真诚道歉,用英语向为教师办公室拖地倒垃圾的学生表示感谢,用英语表扬取得细微进步的学生,用英语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中肯的评价和祝福过生日的同学,用别具一格的颁奖仪式对学习态度欠端正的学生进行由衷的批评指正。只要有英语教师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一定会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有所进步。 总之,只要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处处注重细节,勇于实践,那么处处即德育实践的课堂。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浅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 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虽然在环境资源方面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但尚未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因此,修改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并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和《环境与资源教育法》,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 立法完善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我国的环境资源立法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预示着人类环境时代的开始。此次会议最重大的意义是产生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近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成熟。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发展的战略,得到了与会各国政府的赞同。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于1992年8月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10大对策,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94年3月,我国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调以下简称《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杜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法律作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79年我国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此外,由全国人大通过和修改通过了许多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源管理的法律,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农业法》《文物保护法》等;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有关主管部门公布了大批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项法规,其中包括为了执行环境与资源基本法和法律而制定的实施细则或条例以及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领域、新问题所制定的单项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森林法实施细则》《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由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颁布了600多项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另外,我国还制定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建立了环境标准的法律体系。到1995年底,我国颁布了364项各类国家环境标准。 为了加强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承担应尽的环境保护义务,我国缔结和参加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南太平洋无核区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东南亚及太平洋区植物保护协定》等几十项国际条约、公约、协定。 虽然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和以我国缔结参加的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协定为辅的较为完备的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主体为了达到个人的经济利益,往往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加之我国环境和资源的立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就使我国的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面临严重的挑战。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国环填与资源存在的若干问题 在20世纪里,世界环境污染公害事故和公害病显著增加。30~60年生了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俟病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疼痛病事件、美国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等“旧八大公害事件”;80年代又发生了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搏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塞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全球大气污染和非洲大灾荒等“ 新八大公害事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7个方面:“三废”物质污染、噪音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核污染。 我国在环境污染的防治和资源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生态环境存在恶化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在恶化:大气污染居高不下:水资源持续短缺,水质污染明显加重;土地退化与耕地占用严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展;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快,污染事件不断增多。…突出的现象是:水土流失的危害已经扩大到全国耕地面积的1/3,500多条主要河流和几乎所有的湖泊受污染面积达82%以上;全国城市的居民正呼吸着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比国际标准高出10倍以上的污浊空气;而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下游,一年中有200天可以被改称为”母亲沙滩“。1998年夏季长江全流域持续两个月的水灾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也与生态环境遭破坏有很大关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九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重点解决”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两区“(酸雨污染区、SO2控制区)的污染控制问题。这也反映了上述”三河“/三湖”/两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到了非”重点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二)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不足 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是环境投资总量小,历史欠帐太多。“八五”期间,国家环保投入1102亿元,按1990年的价格计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0.69%,没有达到“八五”计划规定的0.85%的目标,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目前总的环境投资缺口大约为2500多亿元,而现在的投资额仅占需要投资额的6.3%。发达国家的环境投资通常要占到GNP的1.5O%以上。例如,美国每年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在800亿美元以上,日本在700亿美元以上,美国每年用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费用超过了1500亿美元,据一项对80年代中期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因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82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500亿元,两项合计达882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5.64%,而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的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为3~5%。可见我国的环境污染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 我国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建立的。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存在着一个如何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相配套的问题。总的来说,我国环保投资体制的改革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1984年初,国家规定了环境保护的8条资金渠道,这标志着我国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开始;1986年,国家又进行了环保补助资金“拨改贷”的试点;1988年,国务院了《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同时又试点建立环境保护投资公司。从目前现状来看,这些环境投资体制改革和试点涉及的范围有限,改革的力度也不够,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 (三)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尚未成为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 现行《宪法》虽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则,但不足的是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防治污染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然而,我国制定的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10大对策和《白皮书》以及《纲要》,都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这就说明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的法律和环境与资源的政策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 另外,在我国80年代制定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由于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的规定,致使这些自然资源的法律难以适应生态的环境保护的需要。 2.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于1992年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环境与资源立法相当一部分是1992年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这些带有计划经济特征的法律规定已明显地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必须强化环境资源保护在政府决策中的份量,增加环保投入,为环境资源计划管理提供现实办法。现行法律确立的以行政区划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已造成了污染范围的扩大、跨区域及跨流域的污染情况严重而得不到有效遏制,以城市为主的污染正逐渐向农村蔓延。 目前执行的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只是对超过浓度标准排放污染物者征收排污费,这种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资源分配、无偿使用力主要特征的产品经济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排污者只要不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就可以无偿使用环境纳污能力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另外,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环境保护投资条款与市场经济下环境事权分配和国民经济融资体制不尽符合,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3.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之间也不统一 我国环境法与资源法之间存在不统一的现象。例如,《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统管全国或地方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和污染防治控制工作;然而在各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各自然资源专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却未规定环保主管部门的权限。这种立法倾向显然是把环保主管部门排除在自然资源保护管理部门之外,明显与《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相冲突,从而造成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再如,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对违反者要处以罚款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而现行环境法只要求超标排污者缴纳排污费即可,并不认为超标排污系违法行为。这就直接违反了《标准化法》的规定,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的不协调,还有,我国虽然已制定了各种环境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但并未将其列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水污染防治法》将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划给各级政府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这些做法的结果使得大量的相关法规散见于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实质上是法出多门,重规章而不重法,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结构上的一个缺陷。 4.我国缺乏一部自然资源的基本法-《自然资源法》 我国从80年代以来颁布了几部自然资源的法律,其中包括《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比较单 一和分散,不能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综合性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以广泛、全面地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5.我国还缺乏环境与资源教育的立法 三、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现有的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必须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修改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编的《保护地球-持续生存战略》明确提出,各国应通过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宣言和盟约,使各国对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作出承诺,并应将可持续生存原则纳入各国的宪法和立法之中;所有国家应保护人权、子孙后代利益及地球生产率和多样性的环境法综合体系;应对现行的法律和行政的控制进行审查,改进其弱点;到本世纪末,所有地方都应完成对国家法律的审查,目的是重新制定法律,适应持续生存的需要。因此,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应根据以上的精神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完善。 1.修改现行《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还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条款,应在适当的时候加以修改,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因为,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得到体现。 2.修改《环境保护法》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加以修改和补充-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指导思想并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以适应保护环境与资源的需要。另外,《环境保护法》中还存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以致在某些方面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综合性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具体的法律措施,其结构中仍然保留了大量实施法的内容,其内容已经溢出了作为基本法的内容范围;《环境保护法》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的原则性规定大少,以致于该法呈现出浓厚的污染防治法的色彩。这些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应给予特别注意。 3.修改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 在修改我国现行的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修改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的指导思想,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贯彻到修改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过程的始终。二是在环境与资源的立法中,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与资源进行管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价值规律和商品经济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环境与资源的管理也要引人市场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国家应制定有利于环境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减少环境污染,建立并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要按照“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现行排污收费标准,促使排污单位积极治理污染。三是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领域、新问题进行立法,四是加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上环境与资源立法的经验,引进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先进的手段、技术,使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内容与国际条约、国际公约的内容相一致。 (二)进一步加强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立法 1.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目前,我国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自然资源的管理主体及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补救;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当利用自然资源的责任;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及收费制度;自然资源税;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以及违反《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等。 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实现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能满足下一代的合理需要。《自然资源保护法》应修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然资源无偿使用的做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经济手段的法律化来管理自然资源,做到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同时进行。 2.加强国家对环境资源投资的宏观调控,制定《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 据预测1995~2000年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急投资需求将达4000亿元。根据联合国预测,2000~2025;年全世界用于环境方面的投资。如果保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可以大体上减缓环境恶化;如果上升到2%,可以便环境恶化得到初步控制;如果上升到5%左右,可以完全控制住环境恶化;如果上升到8~10%,方可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在我国财政中,环保的投资份额偏小、,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必须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并且利用财政觎收等手段作为产业政策实现的手段,加强环境保护投资的宏观调控。 要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环保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须运用税收手段对排污者课征环境保护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之策。当前,急需制定《环境污染税法》。根据我国实际,该法应对以下污染进行征税:(1)水污染税,即对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为依据进行征税;(2)二氧化硫税,即以企业排放硫的数量作为课税依据;(3)燃料税,即以燃料产品的销售数量为证税依据;(4)垃圾税,即对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进行征税。 《环境保护投资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制定环境保护投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现戈(和战略。其中包括制定全国和各地区、行业的环境投资发展战略,环保投资的总体规模、投资方向;环保投资筹集(包括政府财政预算);排污费收入;发行中长期环境债券或股票;适当利用外资,采用BOT投资方式,解决环保基础施建设资金;建立环保基金;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和援助;环保投资资金及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效益管理;环境保护投资,总量和结构;环保投资的信息系统;违反《环境保护投资法》的法律责任等。 3.制定《环境与资源教育法调略》。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区域划分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行政区域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阐述了行政区域的内涵,分析了行政区域划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即:在全国范围内,环境保护部门实行人、财、物的纵向管理,地方政府配合工作的机构体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之一。环境立法体系逐步完善,环境治理的投入逐年增加,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有所好转。但从局部分析,特别是跨流域、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地方经过多年的治理,耗资巨大,污染情况反而更加严峻。纠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域体系划分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行政区域对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1 区域划分概况 我国的区域划分模式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区、旗)、乡(镇、街道)、村等。在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既有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义务,又有相对独立制定地方法规、条令的权利。因此,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时候,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条件、工作基础不同,必然在落实的深度、广度方面有所差异。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各自的地方法规时,由于各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深浅不同,重视程度不同,环境质量现状不同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意识的存在,相互比较难免存在较大差异。到市(地、州、盟)级行政区,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对环境的损坏程度不同,致使环境保护工作在同一省内不同地区也有较大的差异。 由于我国的行政区域本身和一些机构具有相对权威性,容易形成为了各自的利益、政绩、权力而各自为政,我行我素。在对待环境保护工作的态度上,地方长官完全可能为了自己局部的利益而牺牲全局利益,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理由,以保证职工就业为借口,忽视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工作,拒绝关、停污染企业。或者转嫁环境污染影响,以牺牲相邻区域环境质量为代价来繁荣本地经济与市场。国家投巨资治理的多个流域,效果不佳,环境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根源就在于地方保护主义。而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存在,则因为区域划分各自为政的结果。 2 行政区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地划分行政区域,导致各个区域内地理位置、工业基础、环境资源、能源、交通设施、公众素质等发展经济的基础要素严重的不平衡,造成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内,有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更有需要振兴的东北地区和需要崛起的中部地区及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同一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都有很大差异,广东的深圳与其相距百公里山区相比,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等两极分化极大。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差异给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明显的影响。发达地区由于基础好,优势多,经济发展大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比较到位。而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技术设备落后,为了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大多采取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了当地经济加速发展,不顾冒环境污染的风险,引进被东部地区淘汰的、污染环境严重的工业项目,其结果只能是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来追求表面的经济繁荣数字,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 2 区域建设小而全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等原因,形成了我国各个行政区域内小而全的地方工业体系。这种工业体系很容易和环境因素形成冲突,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在欠发达地区遍地开花,尤其是一些乡镇“五小”企业,与国家大型企业争能源、争原材料、争市场。由于“五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排放严重超标,环境治理形势严峻。这种对内封闭、对外排斥的工业格局,大大地限制了各种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3 行政管理水平的差异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行政区域划分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各个区域内部只追求辖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各自为政,区域内的行政领导只追求任期内的增长速度,看重局部和眼前的利益,尽量减少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本应由区域内部支付的环境保护运行成本转嫁到周边地区或下游区域,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现状。有些领导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无视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环境法规制度的存在,使得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得以违规建设,使当地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些地区为了保护辖区内的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事件时有发生。 2. 4 环境保护意识的差异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 由于区域内相对封闭,环境信息不对称,环境保护意识上的差异,加上人为的误导,使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务的积极性不高。走过场,追求形式化,应付的成分多,追求实效的少。因为环境信息透明度不高,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满足,在具体的建设项目造成环境污染时,公众与建设方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使公众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信任。 3 消除影响的措施 真正理顺行政区域管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倡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充分发挥行政区域的协调、管理作用,打破分割,树立大环境区域的概念,才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区域分割产生的环境问题。 3. 1 各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部门实行纵向管理 为了克服行政区划带来的弊端,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在全国实行纵向管理结构,统一步调,一致行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在行政分割的体制下,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地方行政领导主抓的项目,即使有污染,下属环境保护部门也很难制止。如果环境保护部门由中央直属,实行纵向管理,情况会好转。在上马新建项目时,环境影响评价会真正起作用。 3. 2 按环境资源分布合理布置环保机构 一般的流域跨越多个省、市、区、县,各地环境保护部门要想统一行动,治理污染,难度大,相互协调困难,工作效率低。某条河流多年治理不好,区域划分造成的障碍不可忽视。如果设立专门的流域环境保护机构(其人事任免权、财政拨款渠道、人员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完全与地方政府脱离,由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直接管理),专门协调管理该流域的环境保护事宜,有专人、专款、专门机构负责抓专项工作,各地方政府部门协助、配合,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将会效果显著。总量控制措施也会得到有效的落实。 对区域政府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除了经济发展指标外,还要综合考核资源生产效率、环境质量状况等内容。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要教育干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展工作。环境保护的考核方式应充分注意到群众的反映和相邻区域、特别是下游地区的反映。对于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创造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是不宜提倡的。 3. 3 尽快建立环境税收机制 通过税收机制,促进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建立税率、税种合理的环境税征收制度,改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收费为收税。由于税法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可以适当地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良影响。环境税收直接加大了污染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使环保产品、绿色产品有了与其竞争的公平环境,促进了环保企业的发展。 实行税收资金部分返还企业,以资助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制度。既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压力,又可以调动企业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对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五小”企业,在环境税收的重压下,关、停、并、转则势在必行。 3. 4 强化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 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提倡行业自律,保护环境,淡化行政区域界线。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学术交流、科技攻关、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活动,鼓励大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善待环境,抵制污染。由行业协会出面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各种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家的参与意识,追求实效,不走过场。在全社会创造一种自觉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生活氛围。 4 结论 环境保护工作应淡化行政区域的概念,坚持按环境资源分布特征设立环境保护机构、环境保护实行垂直管理的原则,贯彻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提高领导者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税收体系构建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税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税 论文摘要:随着传统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日益普遍,而税收政策是优越于其他经济手段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许多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征了环境保护税,而我国还停留在排污收费制度上,相关的环境税收制度还不健全。为此,本文分析现行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改革现行税制和开征环境保护税两方面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环境税收体系的思路。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彻底改变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将环境保护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环境税收体系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现行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税。现行资源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定位不合理。对自然资源征税,可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我国资源税定位于调节级差为主,这样的定位不利于将资源开采的外部成本内在化,与环境保护无关,达不到遏制资源浪费的目的;(2)征收范围小。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只限于矿产品和盐,而具有重大生态环境价值的大部分非矿产资源——水、森林、草原、滩涂等却长期处于税收调节之外。这不仅导致了过度消耗和严重浪费,而且使后续产品的比价极不合理;(3)单位税额设计不合理。过低的资源税单位税额既违背了价值规律,又造成了资源的盲目过度开采;而且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与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无关;(4)计税依据不合理。现行资源税对资源的销售数量或使用数量征税,而对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不征税,直接导致了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 (二)流转税。现行增值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低税率问题。为了增值税的税收优惠而对煤气、石油液化气、农膜、农药等产品实行的低税率,不利于环境的保护;(2)税负问题。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原材料成本低,增值部分所占比重较高,税负较重;且从民间和小规模纳税人收购的废旧物资,进项税额均不能抵扣,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3)优惠政策不到位。当前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只集中在生产电力、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方面,还有很多循环经济的链条及相应产品没有涉及。 现行消费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征税范围太窄。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或者导致环境资源严重浪费的消费品仍没有列入征税范围,如电池、氟利昂、化肥、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以及煤炭等;(2)有些税率太低。过低的税率只能对市场发出要限制使用的信号,而不能起到规范引导消费行为的作用;(3)优惠政策不到位。消费税中对使用新型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的车辆的优惠政策不到位,难以达到激励使用新型能源的目的。 (三)其他税 1、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依附于“三税”,税基极不稳定,收入规模占税收总量比例较低,难以筹集城建维护所需的资金。另外,城建税只对缴纳“三税”的内资企业和个人征收,造成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不公,同时也造成一些污染产业在我国的集聚。 2、车船税。车船税的设计本身不具有循环经济方面的意义。机动车船按辆或载重吨位征收,对由于性能、油耗和尾气排放量的不同对环境损害程度的差异等因素不予考虑,对能源的消耗量和废气的排放量关联程度较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没有关系。 3、土地税。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仅限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而且税率较低。由于农村土地不征税,不少城内企业纷纷迁往农村,大量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耕地占用税的征收范围也较窄,税率也较低。 (四)排污收费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环保税,实施了二十多年的排污收费制度虽然提高了治理污染的能力,加强了环保系统的能力建设,但还存在很多的缺陷。 1、立法层次低,征管不到位。排污收费没有被纳入税法体系中,立法层次低,权威性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征收乏力,随意性很大。另外,排污收费缺乏有效地监督,收费用途不明确。 2、征收范围小。排污收费主要针对污水、废气、固废、噪声和放射性废物等五大类。像生活垃圾、污水、工业废弃物等没有纳入征收范围。而且主要针对部分企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只部分实行,居民生活污染物排放基本未实行。 3、征收标准低。从理论上讲,收费标准不能低于治理污染的成本,否则,污染单位宁肯交排污费也不愿花资金治理污染。而我国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远远低于排污单位污染排放治理设施的运行成本。此外,由于费率的调整很少或多年才调整一次,通货膨胀降低了排污费的真实水平。 4、收费依据不合理。排污收费制度主要根据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收费,没有考虑污染物的排放量,且仅对污染体浓度最高的一种污染物收费。这种收费减弱了企业在标准下进行污染削减和污染控制技术创新的动力,也导致了对污染排放浓度稀释或污染物替代,结果环境污染更严重。 二、改革现行环境税收制度 (一)资源税。在合理定位资源税普遍征收性质的同时,做到以下几点:(1)扩大征税范围。基于我国自然资源短缺、利用率低等现象,资源税应起到全面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因而,应将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扩大到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资源;(2)调整计税依据。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可由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调整为开采数量或生产数量,这样可以防止资源的无效开采和使用浪费;(3)适当提高单位税额。尤其对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和稀缺的资源应该课以重税,适当拉大级距;(4)改变计征方法。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可以考虑实行从量定额、从价定率和复合计税三种计征方法。如对铁、煤、石油等非再生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实行复合计税办法,即先在开采或生产环节从量计征,以后在销售环节再从价计征。 (二)流转税 1、增值税。首先,对农药、煤气、农膜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产品按17%的基本税率征税。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可以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其次,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凡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产品都实行13%的低税率,并按照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免税优惠。同时,放宽废旧物资进项税额抵扣条件,以实现循环经济的税收优势。 2、消费税。首先,扩大征收范围。对资源消耗量大且无法再回收利用的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纳入征收范围,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纸尿布、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煤炭、电池等;其次,适当提高一些应税消费品的税率,达到减少消费的目的;再次,对符合一定节能标准的产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征优惠,以鼓励消费。 此外,通过调整部分进出口税收政策,对国内资源的出口和严重污染环境或预期污染环境又难以治理的产品进口进行有效的防治,充分发挥绿色关税的壁垒作用。 (三)其他税 1、城市维护建设税。开征独立的城建税,改变其附加税的性质,并适度提高市区以外地方的税率。另外,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及个人也征收城建税。 2、车船税。车船税应加入保护环境的因素。对不同能源消耗量或排气量的机动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实行差别征收。并对使用新型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车船给予税收优惠。 3、土地税。扩大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到农村,并大幅度提高相应税率,以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扩大耕地占用税征收范围,把占用湿地的行为纳入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 三、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排污收费制度无论是从立法层面、执行层面,还是作用效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基本思路如下: (一)课税对象。课税对象的选择应该具有普遍性,凡是现在或预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或产品都应该纳入其中。具体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征税。废气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税和碳税,废水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及其他有害液体排放物,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 (二)纳税人。根据国际惯例,凡是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的单位和个人都有缴纳环保税的义务。但是在税收实践中,考虑征收效率、控制税源等因素,纳税人可定为从事应税排污行为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可暂不征收。 (三)税基。税基可以选择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在排放量难以确定时,可以根据生产能力及实际产量等指标测算出排放量。这样主要考虑与排污收费制度衔接,有利于平稳过渡。另外,体现了“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有利于企业自主选择合适的治污方式,引进治污设备。 (四)税率。税率是税制设计的关键。首先,税率不能太低,应该高于现行排污收费的水平;其次,税率要有弹性,区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和不同污染程度;最后,考虑到废弃物排放的特点以及税制的简化和便利,应实行定额税率。 (五)征收管理。首先,按属地原则确定税收管辖权,并确定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其次,在征管模式上,明确税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配合;最后,在征收方法上,可选用自行申报法、源泉扣缴法和定额征收法等方法。 总之,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以各个相关税种为辅的环境税收体系。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虽然在环境资源方面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但尚未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因此,修改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并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和《环境与资源教育法》,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 立法完善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我国的环境资源立法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预示着人类环境时代的开始。此次会议最重大的意义是产生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近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成熟。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发展的战略,得到了与会各国政府的赞同。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于1992年8月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10大对策,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94年3月,我国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调以下简称《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杜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法律作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79年我国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此外,由全国人大通过和修改通过了许多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源管理的法律,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农业法》《文物保护法》等;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有关主管部门公布了大批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项法规,其中包括为了执行环境与资源基本法和法律而制定的实施细则或条例以及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领域、新问题所制定的单项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森林法实施细则》《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由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颁布了600多项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另外,我国还制定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建立了环境标准的法律体系。到1995年底,我国颁布了364项各类国家环境标准。 为了加强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承担应尽的环境保护义务,我国缔结和参加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南太平洋无核区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东南亚及太平洋区植物保护协定》等几十项国际条约、公约、协定。 虽然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和以我国缔结参加的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协定为辅的较为完备的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主体为了达到个人的经济利益,往往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加之我国环境和资源的立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就使我国的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面临严重的挑战。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国环填与资源存在的若干问题 在20世纪里,世界环境污染公害事故和公害病显著增加。30~60年生了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俟病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疼痛病事件、美国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等“旧八大公害事件”;80年代又发生了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搏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塞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全球大气污染和非洲大灾荒等“新八大公害事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7个方面:“三废”物质污染、噪音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核污染。 我国在环境污染的防治和资源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生态环境存在恶化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在恶化:大气污染居高不下:水资源持续短缺,水质污染明显加重;土地退化与耕地占用严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展;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快,污染事件不断增多。…突出的现象是:水土流失的危害已经扩大到全国耕地面积的1/3,500多条主要河流和几乎所有的湖泊受污染面积达82%以上;全国城市的居民正呼吸着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比国际标准高出10倍以上的污浊空气;而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下游,一年中有200天可以被改称为“母亲沙滩”。1998年夏季长江全流域持续两个月的水灾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也与生态环境遭破坏有很大关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九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重点解决“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两区”(酸雨污染区、SO2控制区)的污染控制问题。这也反映了上述“三河”/三湖”/两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到了非“重点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二)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不足 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是环境投资总量小,历史欠帐太多。“八五”期间,国家环保投入1102亿元,按1990年的价格计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0.69%,没有达到“八五”计划规定的0.85%的目标,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目前总的环境投资缺口大约为2500多亿元,而现在的投资额仅占需要投资额的6.3%。发达国家的环境投资通常要占到GNP的1.5O%以上。例如,美国每年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在800亿美元以上,日本在700亿美元以上,美国每年用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费用超过了1500亿美元,据一项对80年代中期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因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82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500亿元,两项合计达882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5.64%,而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的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为3~5%。可见我国的环境污染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 我国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建立的。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存在着一个如何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相配套的问题。总的来说,我国环保投资体制的改革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1984年初,国家规定了环境保护的8条资金渠道,这标志着我国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开始;1986年,国家又进行了环保补助资金“拨改贷”的试点;1988年,国务院了《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同时又试点建立环境保护投资公司。从目前现状来看,这些环境投资体制改革和试点涉及的范围有限,改革的力度也不够,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 (三)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尚未成为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 现行《宪法》虽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则,但不足的是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防治污染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然而,我国制定的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10大对策和《白皮书》以及《纲要》,都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这就说明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的法律和环境与资源的政策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 另外,在我国80年代制定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由于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的规定,致使这些自然资源的法律难以适应生态的环境保护的需要。 2.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于1992年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环境与资源立法相当一部分是1992年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这些带有计划经济特征的法律规定已明显地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必须强化环境资源保护在政府决策中的份量,增加环保投入,为环境资源计划管理提供现实办法。现行法律确立的以行政区划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已造成了污染范围的扩大、跨区域及跨流域的污染情况严重而得不到有效遏制,以城市为主的污染正逐渐向农村蔓延。 目前执行的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只是对超过浓度标准排放污染物者征收排污费,这种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资源分配、无偿使用力主要特征的产品经济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排污者只要不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就可以无偿使用环境纳污能力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另外,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环境保护投资条款与市场经济下环境事权分配和国民经济融资体制不尽符合,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3.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之间也不统一 我国环境法与资源法之间存在不统一的现象。例如,《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统管全国或地方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和污染防治控制工作;然而在各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各自然资源专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却未规定环保主管部门的权限。这种立法倾向显然是把环保主管部门排除在自然资源保护管理部门之外,明显与《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相冲突,从而造成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再如,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对违反者要处以罚款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而现行环境法只要求超标排污者缴纳排污费即可,并不认为超标排污系违法行为。这就直接违反了《标准化法》的规定,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的不协调,还有,我国虽然已制定了各种环境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但并未将其列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水污染防治法》将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划给各级政府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这些做法的结果使得大量的相关法规散见于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实质上是法出多门,重规章而不重法,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结构上的一个缺陷。 4.我国缺乏一部自然资源的基本法——《自然资源法》 我国从80年代以来颁布了几部自然资源的法律,其中包括《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比较单一和分散,不能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综合性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以广泛、全面地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5.我国还缺乏环境与资源教育的立法 三、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现有的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必须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修改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编的《保护地球——持续生存战略》明确提出,各国应通过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宣言和盟约,使各国对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作出承诺,并应将可持续生存原则纳入各国的宪法和立法之中;所有国家应保护人权、子孙后代利益及地球生产率和多样性的环境法综合体系;应对现行的法律和行政的控制进行审查,改进其弱点;到本世纪末,所有地方都应完成对国家法律的审查,目的是重新制定法律,适应持续生存的需要。因此,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应根据以上的精神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完善。 1.修改现行《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还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条款,应在适当的时候加以修改,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因为,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得到体现。 2.修改《环境保护法》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加以修改和补充——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指导思想并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以适应保护环境与资源的需要。另外,《环境保护法》中还存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以致在某些方面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综合性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具体的法律措施,其结构中仍然保留了大量实施法的内容,其内容已经溢出了作为基本法的内容范围;《环境保护法》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的原则性规定大少,以致于该法呈现出浓厚的污染防治法的色彩。这些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应给予特别注意。 3.修改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 在修改我国现行的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修改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的指导思想,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贯彻到修改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过程的始终。二是在环境与资源的立法中,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与资源进行管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价值规律和商品经济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环境与资源的管理也要引人市场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国家应制定有利于环境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减少环境污染,建立并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要按照“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现行排污收费标准,促使排污单位积极治理污染。三是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领域、新问题进行立法,四是加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上环境与资源立法的经验,引进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先进的手段、技术,使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内容与国际条约、国际公约的内容相一致。 (二)进一步加强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立法 1.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目前,我国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自然资源的管理主体及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补救;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当利用自然资源的责任;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及收费制度;自然资源税;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以及违反《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等。 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实现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能满足下一代的合理需要。《自然资源保护法》应修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然资源无偿使用的做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经济手段的法律化来管理自然资源,做到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同时进行。 2.加强国家对环境资源投资的宏观调控,制定《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 据预测1995~2000年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急投资需求将达4000亿元。根据联合国预测,2000~2025;年全世界用于环境方面的投资。如果保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可以大体上减缓环境恶化;如果上升到2%,可以便环境恶化得到初步控制;如果上升到5%左右,可以完全控制住环境恶化;如果上升到8~10%,方可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在我国财政中,环保的投资份额偏小、,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必须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并且利用财政觎收等手段作为产业政策实现的手段,加强环境保护投资的宏观调控。 要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环保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须运用税收手段对排污者课征环境保护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之策。当前,急需制定《环境污染税法》。根据我国实际,该法应对以下污染进行征税:(1)水污染税,即对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为依据进行征税;(2)二氧化硫税,即以企业排放硫的数量作为课税依据;(3)燃料税,即以燃料产品的销售数量为证税依据;(4)垃圾税,即对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进行征税。 《环境保护投资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制定环境保护投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现戈(和战略。其中包括制定全国和各地区、行业的环境投资发展战略,环保投资的总体规模、投资方向;环保投资筹集(包括政府财政预算);排污费收入;发行中长期环境债券或股票;适当利用外资,采用BOT投资方式,解决环保基础施建设资金;建立环保基金;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和援助;环保投资资金及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效益管理;环境保护投资,总量和结构;环保投资的信息系统;违反《环境保护投资法》的法律责任等。 3.制定《环境与资源教育法调略》。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 一、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性问题 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市场制度为依托的发展。市场制度的有效性无疑已被近代 的经济奇迹所证明了。然而,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些都不能不和以市场制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联系在一起。那么,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市场出了什么错呢? 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济主体,他们可能是个体农民,也可能是乡镇企业,也可能是国有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他们之间在进行交易,通过多次的交易,逐渐形成了多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在任何一对交易者看来,他们达成的价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曲线上。由于卖者的产品是用多种要素生产出来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别人购买,所以该产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决定的。经济学证明,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两个人的交易所带来的成本或收益,对第二个或第三个人的成本或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或者说,一个人并没有承担或获得他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在社会层次上看,所谓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境,即因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个人或组织间恰当地分配,以至人们宁肯放弃他们本来应该获得的利益(盛洪,1996)。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比如,在一条河边上的造纸厂的产权有明确的归属,但这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有名义上的归属,如归集体或国家,但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造纸厂将污水排入这条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人拥有这条河(或不关心这条河),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造纸厂索赔。因此,造纸厂将不承担污染河导致的经济成本(这里暂时不考虑环境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实实在在地就是社会的损失。因此,造纸厂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它的成本曲线比真实成本向右下角移动了(如图1所示)。这导致造纸厂的均衡价格低于“真实价格”,而产量却高于“真实产量”。在极端情况下,从社会角度看,建立这个造纸厂也许是得不尝失。因为它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增量”(即比按真实成本生产多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大约是BEE’C所包括的面积),几乎就是它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也大约等于BEE’C所包括的面积,即因污染而无法生存的鱼的市场价值);况且由于成本低估导致资源过多地进入造纸业,使得社会失去了将这些资源配置到其它更有效的用途时所获得的利益。 一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观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我国,前一种原因还是大量存在。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还刚刚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将一条河想象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河不是在乡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术上由某些个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长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拥有一整条河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拥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响。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进一步,海洋,以至说到极端,整个大气层,整个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拥有了。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然而,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外部性问题。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所谓为时晚矣,是指对环境和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复;如某种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复存在;或一旦臭氧层的漏洞大过一程度,就永远无法修复。不对称,即是指很难恢复;如一旦将森林砍伐殆尽,虽然可以重新种植,却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又如由于过度捕捞,我国沿海的黄鱼曾一度绝迹,经过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的讨价还价中,因而在市场中,没有一种价格信息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种资源。这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时间上不均匀的信息,又会因为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人们一般不会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账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进行交易,就必然会将对环境或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再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因为石油将要耗竭而减少对石油的消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节约了石油,也许只是给中国人多使石油创造了条件。在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还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口”到它国。由于有些穷国有较低的环境标准,一些富国通过进口或投资,使穷国生产更多的污染严重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同时享受较便宜的(没有计算环境和资源成本的)产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间,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较长的、跨越世代的时间,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与当代人谈判,也不能抗议他们的所为,当代人就有可能将环境和资源的成本转嫁给后代人。而市场价格,以及代表对时间看法的市场利率,恰恰是由当代人对未来的看法形成的。就生物资源(如树木)而言,当代的价格低于保证树木生长的长期均衡价格,而市场利率则高于树木的自然生长率。这必然导致即使是私人所有者也会砍伐树木的结果。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外部性问题。而一旦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失灵。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许是众多可能的选择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 既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外部性问题,而外部性就意味着市场制度的失灵,政府作为一种天生克服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关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当社会中有关产权的保护和承认的制度不能通过个人之间的谈判建立起来时,政府就作为一种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进来,从而克服了在产权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这个社会中只有两个人,他们可能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对对方产权的尊重,但如果这个社会的人很多,如有N个人,要达到他们彼此都互相尊重产权,就相当困难了。一旦有一个人不愿就尊重别人的产权作出承诺,甚至任意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整个社会的产权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在这时,政府的强制性的对产权的保护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在上一节讨论时说到,外部性与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相关,因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首先应该是政府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在人类历史中,产权制度也是不断进步的,从而不断地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对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实现的。当知识产权确立以后,有关知识生产的外部性得到克服,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今天我们讨论克服破坏环境和耗竭资源的问题时,首先也应该依赖于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刚刚告别计划经济,产权制度还很不成熟,所以还有通过改进产权制度解决环境问题的大量空间。例如,在一些乡村中的较小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河流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名义上归集体所有,但“集体”没有有效行使产权的机制,河流被岸边的造纸厂污染了。在这时,如果将河流的所有权个人化,或者将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权拍卖给个人,就会给这条河带来一个人。拥有这条河的产权的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排污的造纸厂谈判或抗争,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阻止污染的排放。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这样做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森林树木的产权个人化,也会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状态。因为一旦树木的产权由个人或组织拥有,产权拥有者就会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安排树木的砍伐和种值。当树木的自然生长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拥有者就会根据树木的市场现货价格与净现值之比,有计划地砍伐树木。在这时,木材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当树木没有明确归属时的成本,从而会部分解决砍伐森林的问题。 当然应该看到,产权制度的改进也是有边界的。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将大环境分割开来、并且个人化。所以产权制度的改进还无法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个人成本中去。例如上述的森林产权个人化,虽然将砍伐生物资源的机会成本算入了个人成本,却还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由个人拥有森林,个人成本仍然会低于社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对森林的砍伐就会超过考虑环境成本时的均衡水平。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补救。这个政策就是征税。即对砍伐的树木征收税赋,而对活木的买卖不征收税赋。其结果是,出售一定体积的活木比同等体积的木材要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对木材价格的需求具有弹性,当砍伐税加到木材交易中去的时候,价格会上升,需求者会因价格上升而减少其需求,这等同于木材产权拥有者支付一部分砍伐税。而进行活木交易则无需交纳砍伐税,从而价格会比木材交易为低。由于没有砍伐税,卖者可以获得较出售木材为高的收益,而买者则可以买到较木材便宜的活木。这就鼓励较多地进行活木的交易,而较少地进行木材的交易。当出售木材比出售活木收入更少时,砍伐树木所获得的市场现值就会较低,用价格计算的树木的自然生长率就会较高,就更有可能高于市场利率。当活木生长的预期收益率超过市场利率时,树木拥有者就更不愿意砍伐树木了。由于可以出售活木,森林拥有者就有一个变现的市场,也不会因为急于变现而砍伐森林。 说明:当政府不征木材砍伐税时,森林所有者的成本曲线为S,木材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砍伐量为Q0;而征砍伐税后,相当于成本曲线则为S’均衡价格上升为P1,而均衡砍伐量则减少到Q1;其中消费者承担的砍伐税为面积 P1 E’E’’ P0,森林所有者承担的砍伐税则为面积P0E’’HG,如A图所示。对于活木交易,政府不征任何税赋,但考虑到购买者未来仍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因此未来仍要交纳砍伐税,所以需求曲线移至D’;而出售者已经免去此次交易的税赋,则均衡价格应为P2,而均衡交易量则为Q2;显然比木材的均衡交易量为多。 只要政府对环境的价值有一个恰当的估价,征收环境税的办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问题。无论是砍伐还是捕捞,都不会出现过度问题。这个恰当的估价,就是要通过相应的征税,使价格上升到使资源供给或环境水平保持在长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谓长期均衡,是指资源存量不会减少,并且生长的速度与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环境水平不会降低,对环境的损耗的速度与环境的自我修复的速度基本一致。这需要对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成本,尤其对环境破坏的临界点有一个有远见的估计。 上面的讨论同时意味着,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存在着一个政府,因为只有政府才能收税,也才能把它的意志强加给交易双方。然而,当我们涉及全球问题时,这一条件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类似于一个无政府的社会。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不是不能就环境问题达成一致,但谈判成本会很高。在谈判者较少时,如只有两个国家谈判,涉及两个国家的局部环境时,谈判容易成功;但如果世界所有国家都参加谈判,讨论有关全球环境问题时,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在这时,就要依赖于一种起作用的世界政治结构。在其中,“大国”就要发挥作用。一方面,“大国”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动机,因为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较高,它的利益更接近于全球利益;另一方面,“大国”有维持达成的环境秩序的实力。看来,中国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大国”了。她既可以在双边谈判中抑制以邻为壑的行为,更应该在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从投票制度今天的效率来看,我们恐怕不能指望,可以通过一个所有国家都同意的涉及全球问题的方案,如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案。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哲学行事,也许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人的基本行为规则和文化取向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人们更为关注后代的幸福,重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以及其它物种作为人类的共生物的延续,人们就会提高对未来的评价,从而降低市场利率。因为市场的自然利率是由人们对未来的判断形成的。当市场利率降低后,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自然生长率和自然修复率就会相对较高,就会引导人们减少对这些资源的耗用。更一般地,如果人类社会都能够接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即使没有一个全球政府,也会在全球问题上采取互相合作、而不是以邻为壑的行为,从而为最终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手段 尽管政府是以强制性为特征的,但不意味着政府只是强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改变几个经济变量,从而改变经济当事人的成本收益计算,最后使他们自动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事情来。强制只是政府的最后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与政府对着干,钻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随时随刻都要提防别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会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政策。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费”,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要通过改进产权制度,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我国的具体情境中,产权制度的改进需要许多政策上的艺术。例如,在我国现在的政治条件下,将一条河“私有化”显然是较难被接受的。因此,所谓产权制度的改革,还要在现有产权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比如遵循我国农业的土地承包制度,将小河在一个时期的使用权承包给个人或组织,都可以起到“改进产权制度”的作用。因为正如许多文献已经指出的那样,产权是可以分割的。使用权也是一种产权。只要拥有这种产权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激励人们去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而能够去与(比如)造纸厂去谈判或抗衡。利用一些人去与另一些人抗衡,最后达到保护环境的均衡,就会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较小的政策投入获得较大的结果。 类似的设想,就是成立一个“拥有”局部环境的公司。例如,成立一个“太湖环境公司”。当然,这是一家由政府特许的公司。它可以在最初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牵头建立,以后也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改变资本结构,甚至(不一定非得)成为一家私人企业,更好的形式应该是变为一家上市公司,受到公众和传媒的关注。这家公司的业务,就是太湖可能产生的利益。粗略想来,应该包括在太湖中捕鱼捞虾、养殖水产,水上旅游,以及沿岸的旅游、渡假和一些房地产。它的最大利益,就是保证太湖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为了它自己的利益,它就会主动地与太湖边上的那些排放污水的厂家去交涉,责令它们停止排污。在争执不下时,就可以借助于政府以及传媒的力量。这样,太湖就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它会日夜监视岸边的动静,而不会象现在那样,中央政府的检查组一走,工厂照样排污。它的存在,将使政府实现政策的成本大大降低。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在经营环境。它可以根本不去捕鱼或盖房,它只需要第一改善环境,第二控制对生物资源的捕捞量。它所做的事情,一方面是为改善环境而与排污者做斗争,一方面是根据长期均衡价格计算的最佳捕捞量,拍卖在太湖的捕鱼的特许权,出售或出租水面或沿岸地面。只要太湖的环境变好,水质改善,太湖的环境价值就会变为商业价值。这样,利用人们的逐利动机,通过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可以使人们努力地去改善环境,而无需政府再与排污企业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上面通过改进产权制度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其实质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将公共物品“改变为”私人物品。实际上,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区别,即可否排他地占有或消费,可以转换为是否可以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有些看来不可排他地消费的物品,经过巧妙地设计,可以单个地、或近乎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从而“变为”私人物品。例如看电视。播放电视节目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任何人有一台电视接收机都可以看电视,电视台很难辨别是谁、在什么地方接收了电视节目,以及接收了多少;即电视节目似乎是无法排他地占有和消费的物品。然而,当电视台将一部分播放电视节目的时间卖给一些厂家,这些厂家利用这些时间播放广告,当消费者在看电视节目时就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广告,而看广告一方面要占用消费者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促销商品的作用,就等同于消费者为看电视付了费。他付费的多少,一般与他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以及电视节目的优劣成正比。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例如,科斯教授曾经提到过,原来人们普遍认为灯塔是公共物品,但他后来发现,在英国早期,灯塔多是私人拥有的。原来人们解决了灯塔收费问题,即在船只经过灯塔后到达的港口收费。因为经过特定灯塔的船只一定是要抵达附近特定的港口的(科斯,1994,第215-239 实际上,无论是改进产权制度,还是发现收费方式,都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成本和收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标。当上述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时,最后就要用政府的看家本领,即征税了。实际上,征税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努力。例如,对于利用我国很稀缺的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可以调低或者免除进口同类产品的关税,使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压低国内厂家的收益,迫使它们收缩规模以至停产。当然,进口国应该是该种资源丰裕的国家。这种政策,相当于将过剩的自然资源输出到资源贫瘠的国家。具体的例子,比如造纸业。当然,征税要注意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当某种资源弹性过小时,征税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不会引起消费量的显著下降,同时消耗资源的企业也不会减少收入,因为由于价格弹性很小,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采用征税的方法,要选择在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或资源物品领域使用。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数量控制。这包括对获取资源的数量(如砍伐树木或捕捞鱼虾)直接控制,也包括对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的限制。如果能够测算出来保证生物资源持续生长的最佳捕捞量或最佳砍伐量,按照这个数量进行拍卖,可以使价格从短期均衡价格上升为长期均衡价格,从而改变供给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基本不变和稳定的,也可以采取拍卖经营特许权的方式,控制进入的企业数量。这样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拥挤性质的问题。 总之,只有不仅有政策目标和政策原则,而且有成本较低、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时,才能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将是走向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的重要一环。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试论环境审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 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在带给人类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经济系统是环境系统的保障。人类在经济生活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不超过两种界限:(1)从自然界取出的各种“资源”,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的再生能力;(2)排放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分解能力,即环境的自净能力。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人类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协调动作,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这一词语一经提出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并成为大众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目前得到广泛认同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谈到的发展概念。报告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生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并结合自身情况,理解、运用这一概念。1996年3月,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1)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而是追求持续增长。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2)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资源的权利。 (3)整体性原则。即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全球联合行动,建立巩固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4)发展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方面能提供人类控制和管理环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环境审计提出范围和重点方向,为建立环境审计的目标和审计依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何以最少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起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开展环境审计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措施。 二、国内外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 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积极、有效,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审计活动。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出于管理上的需要,自发地制定了一些审计计划,评价本企业的环境问题。这些审计计划虽然独立性很强,且尚未形成统一的方法,但从那时起,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门类在实践中飞速发展起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于1995年在开罗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审计会议上就把环境审计列为主要议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96年12月在美国召开的“全球论坛”,也把环境审计作为迎接21世纪挑战必须开拓的审计领域。今天,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许多企业都建立了正式的审计计划,为高层管理当局提供企业遵循政府和行为制定的各种标准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开展环境审计的国家已超过20个,开展环境审计的项目已达1000多个,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环境审计的发展。 我国于198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立最高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署,二十年来逐渐拓宽了环境审计的工作范围,包括工业、农业、渔业、林业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领域,如绿色食品和清洁卫生等。我国的环境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与发达国家环境审计工作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中国审计协会把环境审计作为1997年的重点研究课题,我国政府已清楚地认识到环境审计是实现生态经济模式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三、环境审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环境审计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一条明确了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审计的主要目的之一。当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可持续发展。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宏观调控的组成部分和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系统,有必要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发挥作用, 通过环境审计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审计的开展是完善环境管理系统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全国环境行政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管理系统EMS,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都必须设有相应的检查监督制度,环境审计就是对EMS其他组成部分(管理机构、政策制度、环境规划、环境报告等)的“连续监控”过程。把环境审计纳入整个国家环境管理体系是实现生态经济的保证。 (3)环境审计的开展能确保政府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并在改善人类社会经济福利的同时,又不损害将来必须依靠的生态系统。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必须对环境实施管理,这已成为政府和企业不可推卸的一项社会责任。通过环境审计,可对政府、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政府和企业也需要通过环境审计解除自己的环境责任,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4)环境审计的开展有利于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当前,面临国际经济领域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中,利用其经济实力和环保技术优势,以环保标准和环境标志为由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挡在门外,这是对我国企业的生存提出的挑战。有远见的企业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环境报告、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的作用,通过环境审计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来自环境的风险。 (5)环境审计的开展有利于监督评价企业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实性。通过审计监督,评价企业在实现社会既定的具体目标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效率及企业对资源利用的组合是否恰当。企业做出的报告只有在提交给独立第三者审计后,才能证明其公证性、合法性和公允性。 (6)环境审计的开展有利于监督评价社会投资的可行性。社会投资在加速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以不断破坏环境为沉重代价,环境审计对社会投资的可行性监督,可通过其职能的发挥,量化投资项目的各项指标,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7)环境审计的开展有利于监督评价社会相关成本的效益性。生产活动是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也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即消耗过程,环境审计既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保证生产的不断增长和持续发展。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 (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农田平均每亩实灌定额617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1.85倍。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目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100。 (四)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界定。《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本项目研究范围的约218.3万平方公里。 研究认为,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应着重研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在西北地区,应主要研究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条件下,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两种原因引起而又有条件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据此粗略估计,本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60万平方公里左右。 2.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2)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3)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3.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2)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3)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退化甚至沙化。(4)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5)在黄土高原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仍有所增加。 4.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加重的重要原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盖,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 沙尘暴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下垫面除地质历史形成的因素外,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的范围。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立足于全面保护沙尘暴源地的生态环境,大力防治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性的应急措施。 (五)城镇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危机——水环境污染。 据2002年资料,西北地区的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相加,其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内陆河流域没有排污入海的出路,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但危害当地,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占用了过多的自然资源。20世纪以来,人口从大约1400万增至接近1亿人。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破坏性地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污染自然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现实可行性。 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是相对的。在生产力提高、资源消耗逐步减少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扩大环境的人口容量。西北地区的问题在于,在人口增加和经济规模增长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没有相应提高,生产方式仍限于传统、粗放的外延型,特别是没有抓住水资源这个制约因素,相应地提高用水效率。只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在西北地区是现实可行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主要内容。 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二要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三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还需实施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三、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 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和地理环境的格局,是在2000多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的逐步隆起而形成的。 在西北地区,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始于2000多年前。经过秦汉、隋唐和清代3个鼎盛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力推进农耕文化,使贺兰山以东自然条件适宜于牧业的草原、草地,发展成为今天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格局。在气候自然波动的背景下,不合理的农垦破坏了草原、草地的植被。黄土高原在变牧区为农区的过程中,天然植被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贺兰山以西的内陆河流域,一些地区在河流中游修建平原水库,基本控制了河流的径流,虽然发展了灌溉,但平原水库建成之日,往往就是下游断流之时。在牧区生产发展中,片面追求牧畜头数的增长,使草原超载退化。在传统的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进一步大规模地开荒种地,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很广泛,可理解为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要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首先要防止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并尽可能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程度。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大系统,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能持久延续,系统将最终崩溃。当然,对于一个人工绿洲、一个城镇、或一个小地区来说,可以建设一个有别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新的子系统,但是这些人工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天然生态大系统的整体性为原则。当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其中较普遍的误解是,简单地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调查中看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也都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年年植树不见树,或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有的地方为了植树造林而超采地下水,“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都应予以改正和防止。 2.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下大力气治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以及不属于荒漠化范围内的退化土地,同时防治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环境建设的分区。根据生态类型组合特点与治理目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区。(1)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区。(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区。(3)长城沿线—阴山山麓生态环境建设区。即农牧交错带。(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区。(5)黄河沿岸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6)渭河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7)青藏高原黄河河源区。(8)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区。 (三)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 西北地区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天然植被类型由温带半湿润向极干旱地区推移,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本区内森林分布不多,主要在黄土高原的土石山区、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以及河流两侧的冲积地带上,具有巨大的水源涵养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作用,非常珍贵,天然林保护工程非常必要。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干旱区以灌为主,半干旱区以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应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天然河湖的保护与恢复。 内陆河流的下游,延伸到沙漠的腹地。河流两岸由地下水支持的天然绿洲,以及河流终端的湖泊、湿地和周边植被,都起着分隔和限制沙漠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虑到现实的水资源情况,在坚决保持现有河湖格局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增加入湖水量,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失和萎缩的湖泊,加以不同程度地恢复,从而恢复河流的原有长度,并恢复河湖水质。具体建议: (1)准噶尔盆地:使西端的艾比湖水面恢复到接近原有水面,中部的玛纳斯河延伸到玛纳斯湖,要坚决制止地下水的超采。(2)塔里木盆地:适当恢复塔里木河终端台特玛湖的水面。(3)河西走廊:适当恢复黑河终端东居延海的水面;使疏勒河目前的终端西大湖不再萎缩,下游的地下水位不再下降;争取适当恢复石羊河终端的青土湖。(4)柴达木盆地:保持目前的河湖格局不再萎缩。(5)青海湖:争取湖水位逐渐稳定。(6)渭河:逐步解决中、下游河道的严重污染和淤积问题。(7)黄河干流:尽快解决两岸城市、工矿和农牧业的污染问题。(8)保护绿洲、草原和沙漠(地)内尚存的湿地。 (五)防污减灾对策。 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1)工业排污量大。(2)城市污水处理率低。(3)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 2.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经济政策。(1)加强节约用水。(2)推行清洁生产。(3)实施污水处理后回用。(4)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5)制定适合各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控制指标。(6)实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等经济政策。(7)重视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的开发和成套设备的制造供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 (一)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的基本途径。 ——根据提高总体用水效率的需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 ——在建设现代农业、控制并逐步压缩农业用水的目标下,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及科学技术水平,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和乡村。 (二)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1.西北地区农牧业的主要问题是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3亿亩,占全国的64,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区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粮食作物结构中,夏粮面积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牧业的低投入:灌区老化,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水资源粮食生产效率0.58公斤/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草地年均亩投入只有2~3分钱,目前草地生产力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1/2。 2.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近期目标。转变增长方式,高效、节约、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在农业用水不增加并逐步减少、耕地和灌溉面积总体上不增加、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改善的条件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和加工业比重,使农牧业总产值逐步增长,农牧民生活逐步提高,贫困地区逐步脱贫致富。 3.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基本途径。建立面向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的现代农业体系: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牧加(工)复合结构;改变农区与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未来30年内,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5~0.2,旱作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1~0.2公斤/毫米·亩,草地干物质生产水平提高到180公斤/亩。 (三)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矿业。 应坚决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区工业的主要基础是能源、矿产和农牧产品加工,应避免发展用水量大的产业。 1.能源工业的水预测和今后对策。石油、天然气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其2000年产值占本区工业总产值的23.78,在未来的20年中还将有较大发展。预测石油石化和煤炭企业至2015年的用水量为9.3亿立方米,应确保其需要。 石油石化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水源建设,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煤矿开采和生态环境应协调发展,国家应鼓励企业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回用。 2.矿产开发的用水预测和对策。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7种矿产资源中,西北有37种超过全国储量的一半。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对西北开发而且对全国都有重要战略价值,应使矿产开发成为本区的又一支柱产业。2010年的矿业用水量将增至12.5亿立方米,数量相对不大,但需加强污染防治。 钢铁工业是本区废水排放量最多的工业行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也需加强污染防治,很多小金矿和小黄金生产企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不能改造者,应坚决关闭取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及用水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如不加以控制,2030年可能达到1.3亿人;如果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望控制在1.2亿人之内。预测城镇化率2010年将接近40,2030年将超过50,仍低于全国水平。城市用水的总需求量到2030年将增长近一倍,约需70亿立方米。 2.城镇水务设施建设。当前的问题是城市水务基础设施不足,供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严重滞后。2010年和2030年的城市污水排放量估计将分别达到40亿立方米和50亿立方米左右。 3.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发展要严格遵循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条件的可能;要顺自然、依水源、靠全局、有重点、重质量,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的建设,西北地区已形成“四带一环”的城镇格局。“四带”是指4条主要以省会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带,包括西宁—兰州—渭河流域城市带、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城市带、武威—张掖—酒泉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一环”是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城市环带。这种基本格局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也不应有大的改变。城市和城市带的发展规模不能超过当地水资源供应的可能。今后在开发工矿资源时,可考虑将生产基地与生活基地分开进行布局,或预先考虑替代产业。对已建的少数条件十分窘迫的工矿城镇,应及时加以调整。 五、合理配置水资源 (一)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与展望。 1.近年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也趋于变暖,但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波动性。降水量变化有更大的区域性差异,共变化趋势不如温度明显。近50年来西北各地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东降西升的趋势,其分界线大致在河西走廊东部。黄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幅度比降水量大。内陆河流域径流量有所增加,估计是由于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冰川融水有所增加。 2.对未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展望。对未来50年西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各方面专家都估计为变暖。对降水量的预测,各方面意见有很大不同。对于90年代以来,新疆等地降水量增多的现象,是属于西北全区由暖干型气候向暖湿转型,还是属于西北西部局部地区的转型;是属于长期的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还是仅属于年际的、10年的波动;有各种不同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转为“暖湿型”气候,也不可能根本改变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状况。 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立足于“向最好方向争取,从最坏可能准备”,尽可能使今后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在目前河流径流量较大的新疆地区,应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修复生态环境的力度,同时防止盲目加大社会经济的用水规模;在河西走廊东部的黑河和石羊河流域以及广大的黄河流域,是目前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必须立足于可能的不利情况,加强工作,决不可存侥幸心理。 在宣传报道西北地区气候转型问题时,要注意到增加降水的数量有限,原来的自然面貌并未根本改变,防止给人以盲目乐观的错觉。 (二)水资源配置的要求。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总要求是:在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合理用水时,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留有适当余地。为此,不但要统筹兼顾河流的上中下游,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复杂转化,以及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本区3大片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方面的关系上,有各自不同特点,需要分别加以分析并规定水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 1.内陆干旱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保证河流下游生态环境的耗水,使下游的生态环境和上中游的社会经济系统合理分享水资源。研究后认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宜。 按社会经济平均耗水率为用水量的70折算,今后内陆河流按用水量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根据2000年的实际资料,除新疆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以及柴达木盆地的无人区河流外,其他河流的开发利用率都已接近或超过70。因此,贺兰山以西内陆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用水总量应基本控制在现有规模,不再增加。超过规定限额所挤占的生态环境耗水,或通过从外流域调水补足,或坚决加以压缩,一定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耗水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50。 社会经济用水的内部配置:农田灌溉用水应大力节约并逐步压缩。城镇和工矿发展必须增加的用水量除少数地区由外流域适当调水外,大部地区原则上由农业用水有偿转移,并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 2.半干旱草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因地下水超采而影响草原的天然植被。 本区绝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天然降水形成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可以维持草原的天然植被,但不能形成可集中开发的地表或地下径流。因此,只可在一些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及个别有引水条件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适当建设人工饲料基地,少量用于发展社会经济。 如果没有可靠的地质勘探资料,证明确有可以再生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盲目大规模抽取地下水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或植树造林。 3.黄河流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缓解干旱年份的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黄河流域特别是兰州以下一些支流的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不仅影响到这些支流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用水,也影响到黄河的出境水量。20世纪90年代,黄河出境的平均年水量(以三门峡入库水量表示),已从50~70年代的413亿立方米降至225亿立方米,其中1997年以来直到2002年,黄河出境的年水量都小于200亿立方米,严重威胁到黄河下游的社会经济用水和河道的冲沙用水。分析减少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的幅度远超过降水量的减少幅度,上中游社会经济用水量增加。 因此,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水资源要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建设要合理安排,主要应依靠天然降水恢复植被。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建设也应强调高效节水防污。为了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危机,从长远看,还需要通过西线南水北调,适当补充水量。西线南水北调可能的调水量约为150~170亿立方米/年。 (三)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布局。 1.对现有水利工程的评价。经过50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努力,基本建成了开发利用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工程系统,支持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上的局限,没有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致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粗放;二是水资源开发的过度。 2.近期的水利工程布局原则。近期的水利工程应以对现有和在建工程进行调整、更新、改造和配套为主,新建工程也应以地方的中小型工程为主,辅以少数的大型工程。对现有和拟建的调蓄水库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成效显著的要巩固,有安全问题的要除险加固;一些不利于下游生态和蒸发损耗很大的平原水库,要调整功能,有的应予报废或以山区水库替代;三门峡水库在小浪底建成后应调整功能,尽可能降低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水位,为渭河整治创造条件;对拟建的大型水库,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在慎重考虑生态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兴建,何时兴建。 3.近期有条件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1)陕西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2)新疆的北坡水资源开发工程和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3)青海的引大济湟工程。(4)甘肃的河西走廊综合治理工程和陇中引洮工程,其中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尽早立项。(5)宁夏的扬黄扶贫工程和青铜峡灌区更新改造工程。(6)内蒙古草原区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和河套灌区更新改造工程。(7)陕蒙地区黄河多沙粗沙区的水土保持工程。 4.在中、远期考虑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2)新疆从天山北坡调水工程。(3)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和大柳树灌区工程。(4)黄河中游水利枢纽和两岸灌区工程。 六、10项战略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在水资源最为紧张的新疆天山北坡、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以及陕西的渭河,目前都还没有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综合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量、质并重,城、乡兼管,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是单纯地开发和修建水利工程。为此,需要调整现有的水利投资机制,满足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所需的资金,改正现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以封育为主,退耕休牧还草。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要修订和完善有关地方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一些不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做法。 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的成败关键是:在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后,能否真正建成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应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规划,让一些条件不好的退耕地恢复天然植被;与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土地上,集中使用农、林、水等各方面的资金,综合建设基本农田、饲料基地或经济林果基地。 退耕休牧还草必须与围栏、轮牧、小水利、人工草场等措施相结合。还必须加大投入,发展畜牧业,才能巩固退耕休牧的成果。 如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需考虑适当外迁人口,实行生态移民,使人口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三)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相互支持和制约,组成了全球的大生态系统。人类与沙漠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人与沙漠和谐共存,既要避免“沙进人退”,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相当多的地方,总结多年来防沙治沙的正反面实践经验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 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防沙治沙应定位于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 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主要为农牧业所消耗,过度的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将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的传统农业转换到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的现代农业的轨道,从破坏生态环境的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建设。 (五)因地制宜地保证粮食供需平衡。 就西北地区来说,要求各地粮食自给存在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粮食在某种意义上是水资源的载体,在西北地区,按较先进的用水定额,1公斤粮食一般需水1吨(目前的平均水平是1吨水产粮0.58公斤)。另一方面,西北一些产粮区由于区位劣势,在全国卖粮难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卖粮更难。 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强求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粮食自给和西北地区粮食自给。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剂解决问题。只要保持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包括饲料)供应不致有很大风险。 为确保安全,可考虑将黄河规划中的宁夏大柳树灌区,作为未来的粮食战略储备区,如有需要,可在南水北调西线建成的基础上建设。 (六)发展工矿业,推进城镇化。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意义,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西北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工矿业中,要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城镇化的发展中,要防止脱离当地情况,盲目攀比城市化率的倾向。 (七)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防治污染。 防治污染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真正地提高认识,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管理,杜绝对污染项目的保护,并加大对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 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水环境,应坚决及时地进行治理,以免将来付出更高的代价。 (八)实施少生快富的人口政策,消除贫困。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调整人口布局,最终消除贫困现象。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少生快富”的有关政策,在少数民族中推行计划生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贫困地区尽快普及九年制教育。鼓励和支持西北地区以各种方式,输出劳力、引进人才。将宁夏西海固等一些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列为“十五”扶贫攻坚项目,加大综合措施的力度。在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实施生态移民。培育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开发资金渠道。 (九)抓紧前期工作,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警惕黄河水资源的危机,抓紧准备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建议在2010年前完成包括生态环境评估的工程前期工作和开工准备,2015年争取第一期工程通水,2030年前后完成二、三期工程。 (十)建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综合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农、林、水和城建、环保、扶贫等部门,要统一规划,通力合作,使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有关省和自治区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机制。 结束语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今后的大开发中,如何在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经过对各方面问题研究后认为,只要坚决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坚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并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是可以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提出了10项战略措施,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用水的效率与效益。这需要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也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端正认识,调整规划,完善政策。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西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在今后10年内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大西北,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伟大贡献。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 一、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性问题 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市场制度为依托的发展。市场制度的有效性无疑已被近代 的经济奇迹所证明了。然而,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些都不能不和以市场制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联系在一起。那么,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市场出了什么错呢? 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济主体,他们可能是个体农民,也可能是乡镇企业,也可能是国有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他们之间在进行交易,通过多次的交易,逐渐形成了多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在任何一对交易者看来,他们达成的价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曲线上。由于卖者的产品是用多种要素生产出来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别人购买,所以该产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决定的。经济学证明,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两个人的交易所带来的成本或收益,对第二个或第三个人的成本或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或者说,一个人并没有承担或获得他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在社会层次上看,所谓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境,即因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个人或组织间恰当地分配,以至人们宁肯放弃他们本来应该获得的利益(盛洪,1996)。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比如,在一条河边上的造纸厂的产权有明确的归属,但这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有名义上的归属,如归集体或国家,但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造纸厂将污水排入这条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人拥有这条河(或不关心这条河),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造纸厂索赔。因此,造纸厂将不承担污染河导致的经济成本(这里暂时不考虑环境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实实在在地就是社会的损失。因此,造纸厂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它的成本曲线比真实成本向右下角移动了(如图1所示)。这导致造纸厂的均衡价格低于“真实价格”,而产量却高于“真实产量”。在极端情况下,从社会角度看,建立这个造纸厂也许是得不尝失。因为它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增量”(即比按真实成本生产多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大约是BEE’C所包括的面积),几乎就是它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也大约等于BEE’C所包括的面积,即因污染而无法生存的鱼的市场价值);况且由于成本低估导致资源过多地进入造纸业,使得社会失去了将这些资源配置到其它更有效的用途时所获得的利益。 一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观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我国,前一种原因还是大量存在。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还刚刚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将一条河想象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河不是在乡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术上由某些个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长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拥有一整条河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拥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响。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进一步,海洋,以至说到极端,整个大气层,整个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拥有了。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然而,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外部性问题。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所谓为时晚矣,是指对环境和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复;如某种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复存在;或一旦臭氧层的漏洞大过一程度,就永远无法修复。不对称,即是指很难恢复;如一旦将森林砍伐殆尽,虽然可以重新种植,却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又如由于过度捕捞,我国沿海的黄鱼曾一度绝迹,经过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的讨价还价中,因而在市场中,没有一种价格信息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种资源。这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时间上不均匀的信息,又会因为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人们一般不会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账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进行交易,就必然会将对环境或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再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因为石油将要耗竭而减少对石油的消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节约了石油,也许只是给中国人多使石油创造了条件。在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还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口”到它国。由于有些穷国有较低的环境标准,一些富国通过进口或投资,使穷国生产更多的污染严重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同时享受较便宜的(没有计算环境和资源成本的)产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间,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较长的、跨越世代的时间,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与当代人谈判,也不能抗议他们的所为,当代人就有可能将环境和资源的成本转嫁给后代人。而市场价格,以及代表对时间看法的市场利率,恰恰是由当代人对未来的看法形成的。就生物资源(如树木)而言,当代的价格低于保证树木生长的长期均衡价格,而市场利率则高于树木的自然生长率。这必然导致即使是私人所有者也会砍伐树木的结果。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外部性问题。而一旦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失灵。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许是众多可能的选择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 既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外部性问题,而外部性就意味着市场制度的失灵,政府作为一种天生克服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关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当社会中有关产权的保护和承认的制度不能通过个人之间的谈判建立起来时,政府就作为一种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进来,从而克服了在产权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这个社会中只有两个人,他们可能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对对方产权的尊重,但如果这个社会的人很多,如有N个人,要达到他们彼此都互相尊重产权,就相当困难了。一旦有一个人不愿就尊重别人的产权作出承诺,甚至任意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整个社会的产权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在这时,政府的强制性的对产权的保护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在上一节讨论时说到,外部性与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相关,因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首先应该是政府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在人类历史中,产权制度也是不断进步的,从而不断地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对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实现的。当知识产权确立以后,有关知识生产的外部性得到克服,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今天我们讨论克服破坏环境和耗竭资源的问题时,首先也应该依赖于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刚刚告别计划经济,产权制度还很不成熟,所以还有通过改进产权制度解决环境问题的大量空间。例如,在一些乡村中的较小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河流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名义上归集体所有,但“集体”没有有效行使产权的机制,河流被岸边的造纸厂污染了。在这时,如果将河流的所有权个人化,或者将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权拍卖给个人,就会给这条河带来一个人。拥有这条河的产权的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排污的造纸厂谈判或抗争,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阻止污染的排放。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这样做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森林树木的产权个人化,也会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状态。因为一旦树木的产权由个人或组织拥有,产权拥有者就会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安排树木的砍伐和种值。当树木的自然生长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拥有者就会根据树木的市场现货价格与净现值之比,有计划地砍伐树木。在这时,木材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当树木没有明确归属时的成本,从而会部分解决砍伐森林的问题。 当然应该看到,产权制度的改进也是有边界的。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将大环境分割开来、并且个人化。所以产权制度的改进还无法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个人成本中去。例如上述的森林产权个人化,虽然将砍伐生物资源的机会成本算入了个人成本,却还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由个人拥有森林,个人成本仍然会低于社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对森林的砍伐就会超过考虑环境成本时的均衡水平。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补救。这个政策就是征税。即对砍伐的树木征收税赋,而对活木的买卖不征收税赋。其结果是,出售一定体积的活木比同等体积的木材要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对木材价格的需求具有弹性,当砍伐税加到木材交易中去的时候,价格会上升,需求者会因价格上升而减少其需求,这等同于木材产权拥有者支付一部分砍伐税。而进行活木交易则无需交纳砍伐税,从而价格会比木材交易为低。由于没有砍伐税,卖者可以获得较出售木材为高的收益,而买者则可以买到较木材便宜的活木。这就鼓励较多地进行活木的交易,而较少地进行木材的交易。当出售木材比出售活木收入更少时,砍伐树木所获得的市场现值就会较低,用价格计算的树木的自然生长率就会较高,就更有可能高于市场利率。当活木生长的预期收益率超过市场利率时,树木拥有者就更不愿意砍伐树木了。由于可以出售活木,森林拥有者就有一个变现的市场,也不会因为急于变现而砍伐森林。 说明:当政府不征木材砍伐税时,森林所有者的成本曲线为S,木材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砍伐量为Q0;而征砍伐税后,相当于成本曲线则为S’均衡价格上升为P1,而均衡砍伐量则减少到Q1;其中消费者承担的砍伐税为面积 P1 E’E’’ P0,森林所有者承担的砍伐税则为面积P0E’’HG,如A图所示。对于活木交易,政府不征任何税赋,但考虑到购买者未来仍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因此未来仍要交纳砍伐税,所以需求曲线移至D’;而出售者已经免去此次交易的税赋,则均衡价格应为P2,而均衡交易量则为Q2;显然比木材的均衡交易量为多。 只要政府对环境的价值有一个恰当的估价,征收环境税的办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问题。无论是砍伐还是捕捞,都不会出现过度问题。这个恰当的估价,就是要通过相应的征税,使价格上升到使资源供给或环境水平保持在长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谓长期均衡,是指资源存量不会减少,并且生长的速度与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环境水平不会降低,对环境的损耗的速度与环境的自我修复的速度基本一致。这需要对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成本,尤其对环境破坏的临界点有一个有远见的估计。 上面的讨论同时意味着,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存在着一个政府,因为只有政府才能收税,也才能把它的意志强加给交易双方。然而,当我们涉及全球问题时,这一条件不存在了。因为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类似于一个无政府的社会。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不是不能就环境问题达成一致,但谈判成本会很高。在谈判者较少时,如只有两个国家谈判,涉及两个国家的局部环境时,谈判容易成功;但如果世界所有国家都参加谈判,讨论有关全球环境问题时,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在这时,就要依赖于一种起作用的世界政治结构。在其中,“大国”就要发挥作用。一方面,“大国”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动机,因为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较高,它的利益更接近于全球利益;另一方面,“大国”有维持达成的环境秩序的实力。看来,中国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大国”了。她既可以在双边谈判中抑制以邻为壑的行为,更应该在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从投票制度今天的效率来看,我们恐怕不能指望,可以通过一个所有国家都同意的涉及全球问题的方案,如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案。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哲学行事,也许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人的基本行为规则和文化取向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人们更为关注后代的幸福,重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以及其它物种作为人类的共生物的延续,人们就会提高对未来的评价,从而降低市场利率。因为市场的自然利率是由人们对未来的判断形成的。当市场利率降低后,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自然生长率和自然修复率就会相对较高,就会引导人们减少对这些资源的耗用。更一般地,如果人类社会都能够接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即使没有一个全球政府,也会在全球问题上采取互相合作、而不是以邻为壑的行为,从而为最终解决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手段 尽管政府是以强制性为特征的,但不意味着政府只是强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改变几个经济变量,从而改变经济当事人的成本收益计算,最后使他们自动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事情来。强制只是政府的最后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与政府对着干,钻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随时随刻都要提防别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会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政策。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费”,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环节。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要通过改进产权制度,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我国的具体情境中,产权制度的改进需要许多政策上的艺术。例如,在我国现在的政治条件下,将一条河“私有化”显然是较难被接受的。因此,所谓产权制度的改革,还要在现有产权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比如遵循我国农业的土地承包制度,将小河在一个时期的使用权承包给个人或组织,都可以起到“改进产权制度”的作用。因为正如许多文献已经指出的那样,产权是可以分割的。使用权也是一种产权。只要拥有这种产权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激励人们去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而能够去与(比如)造纸厂去谈判或抗衡。利用一些人去与另一些人抗衡,最后达到保护环境的均衡,就会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较小的政策投入获得较大的结果。 类似的设想,就是成立一个“拥有”局部环境的公司。例如,成立一个“太湖环境公司”。当然,这是一家由政府特许的公司。它可以在最初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牵头建立,以后也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改变资本结构,甚至(不一定非得)成为一家私人企业,更好的形式应该是变为一家上市公司,受到公众和传媒的关注。这家公司的业务,就是太湖可能产生的利益。粗略想来,应该包括在太湖中捕鱼捞虾、养殖水产,水上旅游,以及沿岸的旅游、渡假和一些房地产。它的最大利益,就是保证太湖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为了它自己的利益,它就会主动地与太湖边上的那些排放污水的厂家去交涉,责令它们停止排污。在争执不下时,就可以借助于政府以及传媒的力量。这样,太湖就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它会日夜监视岸边的动静,而不会象现在那样,中央政府的检查组一走,工厂照样排污。它的存在,将使政府实现政策的成本大大降低。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在经营环境。它可以根本不去捕鱼或盖房,它只需要第一改善环境,第二控制对生物资源的捕捞量。它所做的事情,一方面是为改善环境而与排污者做斗争,一方面是根据长期均衡价格计算的最佳捕捞量,拍卖在太湖的捕鱼的特许权,出售或出租水面或沿岸地面。只要太湖的环境变好,水质改善,太湖的环境价值就会变为商业价值。这样,利用人们的逐利动机,通过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可以使人们努力地去改善环境,而无需政府再与排污企业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上面通过改进产权制度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其实质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将公共物品“改变为”私人物品。实际上,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区别,即可否排他地占有或消费,可以转换为是否可以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有些看来不可排他地消费的物品,经过巧妙地设计,可以单个地、或近乎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从而“变为”私人物品。例如看电视。播放电视节目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任何人有一台电视接收机都可以看电视,电视台很难辨别是谁、在什么地方接收了电视节目,以及接收了多少;即电视节目似乎是无法排他地占有和消费的物品。然而,当电视台将一部分播放电视节目的时间卖给一些厂家,这些厂家利用这些时间播放广告,当消费者在看电视节目时就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广告,而看广告一方面要占用消费者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促销商品的作用,就等同于消费者为看电视付了费。他付费的多少,一般与他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以及电视节目的优劣成正比。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例如,科斯教授曾经提到过,原来人们普遍认为灯塔是公共物品,但他后来发现,在英国早期,灯塔多是私人拥有的。原来人们解决了灯塔收费问题,即在船只经过灯塔后到达的港口收费。因为经过特定灯塔的船只一定是要抵达附近特定的港口的(科斯,1994,第215-239 实际上,无论是改进产权制度,还是发现收费方式,都是通过改变人们的成本和收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标。当上述办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时,最后就要用政府的看家本领,即征税了。实际上,征税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努力。例如,对于利用我国很稀缺的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可以调低或者免除进口同类产品的关税,使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压低国内厂家的收益,迫使它们收缩规模以至停产。当然,进口国应该是该种资源丰裕的国家。这种政策,相当于将过剩的自然资源输出到资源贫瘠的国家。具体的例子,比如造纸业。当然,征税要注意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当某种资源弹性过小时,征税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不会引起消费量的显著下降,同时消耗资源的企业也不会减少收入,因为由于价格弹性很小,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采用征税的方法,要选择在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或资源物品领域使用。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数量控制。这包括对获取资源的数量(如砍伐树木或捕捞鱼虾)直接控制,也包括对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的限制。如果能够测算出来保证生物资源持续生长的最佳捕捞量或最佳砍伐量,按照这个数量进行拍卖,可以使价格从短期均衡价格上升为长期均衡价格,从而改变供给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基本不变和稳定的,也可以采取拍卖经营特许权的方式,控制进入的企业数量。这样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拥挤性质的问题。 总之,只有不仅有政策目标和政策原则,而且有成本较低、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时,才能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将是走向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的重要一环。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湛江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分析了湛江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结合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及相应问题,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业体系,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农业体系,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水资源合理配置、节水与污水治理、多水源联合调度、建立水权制度和海水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 水环境 产业结构 节水防污 可持续发展 湛江市是广东省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主要地区之一。 湛江市历史上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尤以旱灾最为严重。据雷州府和遂溪县志记载,最大旱灾发生在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湛江市出现“赤地千里,饿死者万计”的悲惨现象。以后的300多年也旱灾频繁。新中国成立后,曾有30多年发生春旱,其中大旱4次,最为严重的是1955年。建国以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得以迅速发展。湛江市境内先后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改变了其干旱面貌,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建设的开展,各行各业对水的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的矛盾日趋突出,水环境日益恶化。据有关部门预测[1],湛江市2010年需水总量将达9.77~13.18×108m3,其中工业需水量达4.84~7.83×108m3,农业需水量达3.08~3.18×108m3,城镇与农村生活需水量达1.85~2.17×108m3;2020年需水总量将达10.49~21.70×108m3,其中工业需水量达7.68~15.81×108m3,农业需水量达1.39~3.12×108m3,城镇与农村生活需水量达1.42~2.77×108m3。不认真解决好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将制约湛江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1 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 1.1 水资源量及特点 1.1.1 水资源总量 湛江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88mm,多年平均径流为665.6mm,按我国年降雨,年径流等要素综合分带表划分,属多水带,局部地区为丰水带。湛江市水资源分为本地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两大部分,本地水资源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过境水资源主要来自于东北部的鉴江和西北部的九州江。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3.01×108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39.30×108m3),多年平均过境径流量为85.85×108m3,合计为168.86×108m3。按2000年统计人口计,人均本地水资源量为1196m3/人,加上过境水资源量,则人均水资源量为2433m3/人。 1.1.2 水资源特点 从表面看,湛江市人均水资源量并不算少,远高于国际公认的500m3/人的“极度缺水”标准,但可利用水资源量少。因为境内河流大多短浅而且独流入海,过境水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大部分以洪水方式出现,加上现有水利工程调蓄水资源的能力低,每年有70~80%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南海,难于得到利用。水资源最大的特点是:虽地处南方湿润地区,濒临南海,但“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加上水资源时空上分布不均,水资源有相当多一部分分布在偏僻、人口少,自然条件差的边远山区;而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湛江市周边地区水资源量有限。 1.2 水环境现状及特征 1.2.1 地表水水质 九州江是湛江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近年来随着用水量、排污量不断增加,部分水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九州江主要污染物为CODMn和BOD5。其中干流合江、排里断面水质枯、丰水期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标准;龙湾、安铺断面水质丰水期符合Ⅱ类水标准,枯水期符合Ⅲ类水标准;营仔断面水质枯水期符合Ⅱ类水标准,丰水期符合Ⅲ类水标准。其余支流中,廉江河水质较差,枯、丰水期均为劣于Ⅳ类水;沙铲河丰水期符合Ⅲ类水标准,枯水期均为劣于Ⅳ类水。湛江市内的南桥河和南柳河水质劣于Ⅳ类水。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引起河水中的SO42-、氰化物、砷、酚、镉、铬等有害、有毒化学成分及有机质“三氮”、细菌、病菌等的含量增高,河水浑浊,鱼虾绝迹。赤坎水库是湛江市赤坎区主要供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水库受周围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库水中细菌和大肠杆菌超标10多倍,硝酸根逐年增加,水质逐年不断恶化。 1.2.2 地下水水质 浅层地下水埋深浅,水质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市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废物都是其潜在的污染源。湛江市区化工厂一带浅层地下水中硫酸根含量高达246mg/L,出现硫酸型。大量超采中、深层地下水,从而引起承压水区域水位不断下降和降落漏斗形成、扩大。中层承压水湛江市部分地区中心的降落漏斗2.0m线漏斗面积大于485km2,中心观测孔水位下降20.0m;深层承压水湛江市部分地区降落漏斗10.0m线范围面积达294km2,中心观测孔水位下降16.72m;市内的霞山、赤坎地区已出现地面沉陷、地裂缝发展,环境地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1.2.3 污染特征 湛江市境内地形属平台阶地及低丘陵带,以台地、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基岩隔水边界,其余三面环海,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补给、排泄自成体系。其自然地理特征形成湛江市水系独特的污染特征,主要是:①形成以氨氮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有机污染类型。②因地势北高南低,形成自上而下的水污染物的积累和运移。③形成汛期水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变化特征。④形成地表水污染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和近岸海域污染。⑤污染源由点源污染物排放为主逐步转为以非点源污染物排放为主。 2 影响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水资源统一管理滞后 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是国家《水法》所规定。湛江市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宏观控制,只强调水资源要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求,而不注意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②比较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量、质并重,城、乡兼管,重视节约与保护,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不够。③水利投资机制不健全,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如:建成了各种供水的主体工程,但因无力配套而不能发挥效益甚至极大地浪费水资源;有钱建成工程,却无钱管理运行;新建工程可以得到大的投资,但更新改造现有工程却无法得到资金。④在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中,未按工农业、城市生活不同要求供水,基本上是多水多用,少水少用,一年用完,不留或少留后备,使水库仅仅起到年调节和不完全年调节的作用,未能发挥应有的调节性能。⑤多龙管水,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权属不清、利益冲突,难于协调,导致各自为政,造成水资源管理的混乱,无法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2.2 缺乏控制性调蓄工程 湛江市境内缺少控制性调蓄工程,大型水库仅3座,总库容14.364×108m3。由于水库规模小,对水量的调蓄能力低,抵御干旱能力低,加上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造成春季严重缺水,工农业、养殖业和城乡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仍是以控制能力很低的引、提水工程为主要供水手段,供水保证率低。有些水库未达设计要求,如:境内最大的鹤地水库安全至今尚未过关,水库长期低水位运行;另一大型水库(长青水库)亦未达设计标准;24座中型水库中有12座未达设计标准;小一型水库106座中有94座未达设计标准;小二型水库322座中有290座未达设计标准。引水、提水工程也由于施工质量差,渗漏大,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水工程普遍存在的未达设计标准,放水设施质量差,有渗漏等问题使其应有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2.3 水资源利用率低 农业低产出、高资源消耗的深层次原因是农业的低投入。在农区,仍然沿袭传统的掠夺式利用资源和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引水、提水工程等输配水系统老化失修,配套程度低,田间灌水技术落后,大部分地区仍沿用粗放管理模式,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一般在0.4~0.7[2]。因此,提高半岛工业、农业和城市用水效率不仅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4 水环境污染加剧 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水环境关注保护不够,使生态环境、水环境不断恶化。湛江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全国情况基本相同,也是来自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农村面源污染。 2.4.1 工业排污量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湛江市已形成机械、化工、造船、汽车制造、电子、食品、制糖、制盐、纺织、建材、橡胶制品、炼油、卷烟和家用电器等门类齐全,结构轻型的工业体系。其中主要排污行业为化工、纺织、冶炼、火力发电、橡胶制品等。据统计资料显示,湛江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部废水量的40%左右,COD排放量占全部排放量的60%左右,重金属排放量占全部废水量的75%~80%,是湛江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产业结构造成的污染是湛江市工业污染的主要特征。 2.4.2 城市污水处理率低 湛江市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废水处理达标率低。湛江市辖区内各县(市)至今没有一座正在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都呈自由排放状态,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排放入河或渗坑向地下自由渗透,相当一部分污水还直接用于浇灌农田或城市绿地,造成二次污染。 2.4.3 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 据调查,污染源由点源污染物排放为主逐步转为以非点源污染物排放为主。九州江、鉴江、南渡河和湛江市区的北桥河、南桥河流域农业面源氨氮贡献率达65%~70%。 3 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3.1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水资源是半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半岛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1999年湛江市各县(市)产业结构见表1。从表中可见,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大。所以,应根据提高总体用水效益的需要,规划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将目前以农业为主的结构尽快调整为农林牧渔结合的合理结构。 3.2 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业体系 半岛应和全国一样,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半岛的特点,应避免发展用水量大的产业。半岛工业的基础是能源、矿产和农牧渔产品加工。石化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水源建设,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将污源从源头削减,并加强污水处理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加强节水工作,促进石化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耗水量很大的有关技术,应进一步论证其合理使用范围。通过加大资金、技术和智力的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生产增长方式,使资源高耗型的工业向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工业转变。 3.3 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农业体系 半岛地区的水土资源主要为农业特别是粮食和挂果种植业占用消耗,因此,推动半岛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核心是:要用高投入、高产出、资源低消耗型的现代农业逐步取代低投入、低产出、资源高消耗型的传统粗放型农业,大力加强农牧渔业的基础建设。除常规田间节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外,应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喷滴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特别对水资源缺少地区,除常规地面灌溉外,应逐步实施以管道灌溉为重点的高效节水技术。在农业用水不增加并逐步减少、耕地和灌溉面积总体不增加、农林区面源污染减少,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改善的条件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林果业、海洋渔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将目前以农为主的结构尽快调整为农林牧渔结合的合理结构,使资源高耗型的农业向资源节约替代型的现代农业转变。 3.4 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快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全面规划。面对日益严峻的缺水危机,水资源全面规划应成为湛江市发展计划和其它各种经济规划的基础。湛江市境内河流开发治理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尽快编制湛江市境内各主要河流,特别是跨省、地区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流域管理为前提,建立、健全和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通过提高流域管理机构的能力来提高流域管理水平。对跨省区、地区的河流要强化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在流域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域水资源管理的作用。对规划的水源工程进行前期工作已刻不容缓,特别是对规划的水源工程范围内的建设和水源保护应按水源工程规划进行布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浪费和环境问题。 3.5 水资源合理配置 湛江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社会资本、科学技术、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在提高湛江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核心就是在分析湛江市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保护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水资源配置效率。湛江市水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具有显著特点,西北部河流以及大、中型水库集水流域的本地径流水资源量相对较少但水质较好;过境水资源量和潮流量丰富但水质较差。东部湛江市周边地区以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为主,其余地区基本上以农业、养殖业用水为主。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应根据城市工业、农业、生活和环境用水等用户对水量、水质的不同要求,按照来水的特点,选择地表水或地下水、本地水或过境水、海水或污水回用;通过水库和主干渠道、鉴江口挡潮蓄淡工程、湛江市堵海蓄淡工程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3.6 节水与污水治理 新水源工程的兴建有一个实施的过程,湛江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全面节约用水是解决湛江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对策,节约用水不仅可缓解水资源短缺,也是减轻水污染的根本措施。除常规田间节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外,应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特别对水资源缺少地区,应逐步实施以管道灌溉为重点的高效节水技术。从长远看,工业和城市用水将逐年增加并成为用水大户,所以工业节水也是关键。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结构体系,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加强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实现污水资源化,控制工业污水及废料排放量。城市生活用水应全部经过一级处理,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对难于治理的污染源采取停、转、并等措施。 3.7 建立水权制度 产权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意义上的产权,是指通过法律、法规得到国家保护的,排他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经营权的总和。水权主要涉及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建立水权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或可利用量;分析水资源的需求结构;水权分配与转让。目前湛江市的水市场仍然是初级的,主要表现在:①多龙管水,政出多门,水资源所有权无形旁落;②水资源使用权无序取得;③水权的非市场转让;④跨省河流的水资源和水权不明导致不合理使用和严重的水利纠纷。应结合湛江市的实际,建立、健全和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研究制定有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建立水权制度。通过建立水市场或准市场,实现水权交易或有偿转让,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3]。 3.9 海水利用 海水利用是解决湛江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战略措施之一,具有广阔前景。湛江市三面环海,海水利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化工厂可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有条件的地区可修建挡潮蓄淡或堵海蓄淡工程,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区域划分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行政区域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阐述了行政区域的内涵,分析了行政区域划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即:在全国范围内,环境保护部门实行人、财、物的纵向管理,地方政府配合工作的机构体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之一。环境立法体系逐步完善,环境治理的投入逐年增加,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有所好转。但从局部分析,特别是跨流域、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地方经过多年的治理,耗资巨大,污染情况反而更加严峻。纠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域体系划分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行政区域对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1 区域划分概况 我国的区域划分模式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区、旗)、乡(镇、街道)、村等。在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既有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义务,又有相对独立制定地方法规、条令的权利。因此,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时候,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条件、工作基础不同,必然在落实的深度、广度方面有所差异。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各自的地方法规时,由于各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深浅不同,重视程度不同,环境质量现状不同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意识的存在,相互比较难免存在较大差异。到市(地、州、盟)级行政区,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对环境的损坏程度不同,致使环境保护工作在同一省内不同地区也有较大的差异。 由于我国的行政区域本身和一些机构具有相对权威性,容易形成为了各自的利益、政绩、权力而各自为政,我行我素。在对待环境保护工作的态度上,地方长官完全可能为了自己局部的利益而牺牲全局利益,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理由,以保证职工就业为借口,忽视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工作,拒绝关、停污染企业。或者转嫁环境污染影响,以牺牲相邻区域环境质量为代价来繁荣本地经济与市场。国家投巨资治理的多个流域,效果不佳,环境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根源就在于地方保护主义。而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存在,则因为区域划分各自为政的结果。 2 行政区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地划分行政区域,导致各个区域内地理位置、工业基础、环境资源、能源、交通设施、公众素质等发展经济的基础要素严重的不平衡,造成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内,有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更有需要振兴的东北地区和需要崛起的中部地区及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同一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都有很大差异,广东的深圳与其相距百公里山区相比,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等两极分化极大。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差异给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明显的影响。发达地区由于基础好,优势多,经济发展大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比较到位。而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技术设备落后,为了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大多采取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了当地经济加速发展,不顾冒环境污染的风险,引进被东部地区淘汰的、污染环境严重的工业项目,其结果只能是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来追求表面的经济繁荣数字,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 2 区域建设小而全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等原因,形成了我国各个行政区域内小而全的地方工业体系。这种工业体系很容易和环境因素形成冲突,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在欠发达地区遍地开花,尤其是一些乡镇“五小”企业,与国家大型企业争能源、争原材料、争市场。由于“五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排放严重超标,环境治理形势严峻。这种对内封闭、对外排斥的工业格局,大大地限制了各种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3 行政管理水平的差异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行政区域划分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各个区域内部只追求辖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各自为政,区域内的行政领导只追求任期内的增长速度,看重局部和眼前的利益,尽量减少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本应由区域内部支付的环境保护运行成本转嫁到周边地区或下游区域,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现状。有些领导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无视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环境法规制度的存在,使得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得以违规建设,使当地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些地区为了保护辖区内的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事件时有发生。 2. 4 环境保护意识的差异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 由于区域内相对封闭,环境信息不对称,环境保护意识上的差异,加上人为的误导,使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务的积极性不高。走过场,追求形式化,应付的成分多,追求实效的少。因为环境信息透明度不高,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满足,在具体的建设项目造成环境污染时,公众与建设方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使公众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信任。 3 消除影响的措施 真正理顺行政区域管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倡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充分发挥行政区域的协调、管理作用,打破分割,树立大环境区域的概念,才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区域分割产生的环境问题。 3. 1 各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部门实行纵向管理 为了克服行政区划带来的弊端,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在全国实行纵向管理结构,统一步调,一致行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在行政分割的体制下,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地方行政领导主抓的项目,即使有污染,下属环境保护部门也很难制止。如果环境保护部门由中央直属,实行纵向管理,情况会好转。在上马新建项目时,环境影响评价会真正起作用。 3. 2 按环境资源分布合理布置环保机构 一般的流域跨越多个省、市、区、县,各地环境保护部门要想统一行动,治理污染,难度大,相互协调困难,工作效率低。某条河流多年治理不好,区域划分造成的障碍不可忽视。如果设立专门的流域环境保护机构(其人事任免权、财政拨款渠道、人员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完全与地方政府脱离,由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直接管理),专门协调管理该流域的环境保护事宜,有专人、专款、专门机构负责抓专项工作,各地方政府部门协助、配合,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将会效果显著。总量控制措施也会得到有效的落实。 对区域政府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除了经济发展指标外,还要综合考核资源生产效率、环境质量状况等内容。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要教育干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展工作。环境保护的考核方式应充分注意到群众的反映和相邻区域、特别是下游地区的反映。对于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创造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是不宜提倡的。 3. 3 尽快建立环境税收机制 通过税收机制,促进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建立税率、税种合理的环境税征收制度,改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收费为收税。由于税法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可以适当地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良影响。环境税收直接加大了污染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使环保产品、绿色产品有了与其竞争的公平环境,促进了环保企业的发展。 实行税收资金部分返还企业,以资助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制度。既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压力,又可以调动企业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对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五小”企业,在环境税收的重压下,关、停、并、转则势在必行。 3. 4 强化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 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提倡行业自律,保护环境,淡化行政区域界线。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学术交流、科技攻关、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活动,鼓励大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善待环境,抵制污染。由行业协会出面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各种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家的参与意识,追求实效,不走过场。在全社会创造一种自觉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生活氛围。 4 结论 环境保护工作应淡化行政区域的概念,坚持按环境资源分布特征设立环境保护机构、环境保护实行垂直管理的原则,贯彻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提高领导者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略析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成本控制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要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国际标准组织(ISO)已于90年代颁布了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欧美一些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公布一些环境成本的信息报告,国际贸易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端倪。企业的行为已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环境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成本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本文试就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会计下成本概念的局限性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耗费与补偿的有机统一体。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观念,属于狭义的成本概念,不包括环境成本,只核算了微观的经济成本,却忽略了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即成本中只包含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料、工、费),而对企业耗损的资源和环境费用则没有考虑在内。由此,使得企业收益产生虚增,而且间接地鼓励了企业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谋取当前的经济利益。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的。目前我国对环境成本计量的做法也很简单,只考虑了如绿化费、环境污染罚款等项目,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期间费用或营业外支出,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待摊费用处理,这种做法固然操作简便,但也有其内在的缺陷,其严重后果表现在: 1.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隐蔽性,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披露。目前多数企业只在环境成本实际发生时才将其列作费用,而对潜在的成本忽略不计,使得当期收入与费用配比不合理,生产成本小于真实成本,虚增了当期利润,增加了税负。 2.缺乏规范的成本确认和计量方法,导致成本的可比性差。由于目前国家并没有环境成本核算的相应准则或制度,各个企业的实务处理也不同,企业缺乏横向比较的基础。 3.模糊了成本发生的动因,不利于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由于企业把环境支出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不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从而使得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控制不力,导致成本上升。 4.环境保护意识差,企业很少主动考虑环境成本,大多企业在受到处罚时,才不得不控制环境成本。如在产品出口受到限制时,才想到要控制环境成本,往往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5.短期利益行为的驱使,影响了环境成本的控制。由于目前对企业业绩的评价,没有单独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标,企业当然不愿意因环境成本的增加,而影响其业绩。 (二)环境成本的特点 环境成本指企业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改善设备的支出、日常环保费用及开发环保产品措施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等。其特点可概括为: 1.环境支出的不可预知性。环境支出不像其他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它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一次性,如违反环境法规受到的罚款而导致的支出、环保设施的投资等。 2.环境支出的隐蔽性。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但这并不表明企业不负担任何环境成本。因为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这样或那样的代价,并且代价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3.环境支出的连续性。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核算,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费用,而且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产品生命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 4.环境支出的不断增长性。由于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作为主要污染者的企业对此承担的责任日益加大,因而环境支出也日益增加。而且随着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使得企业的环境支出费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成本控制的要求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给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定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7条原则,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开辟合作的层面,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使人类社会在21世纪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自1992年以来,我国还颁布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方案和计划。如《中国环保与发展十大对策》和《中国21世纪议程》等等。这些法律、条例不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行为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而且在某些条文中,已明确了对环境成本的内在化要求。如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 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估量各经济主体的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作为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计量、反映和控制职能的会计理应对环境方面的支出、收益进行反映和控制。从90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会计学家把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然而,我国目前还未出现较好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环境成本控制的战略思考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的补偿,而且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自然界各种物资资源的消耗和补偿。 (一)政府方面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大多数企业目前是不可能自觉为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增加支出的。 2.加强环境保护的普及性教育,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提高环境预防的投入。 3.加大对环境成本控制考核的力度。目前企业有关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对环境成本相关指标的考核并不突出,致使很多企业为了其短期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自身的利益。应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考核指标,这样就会使国家对企业的评价是在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进行的,也会更加全面、客观。 4.利用价格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对于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使用原则。对有限资源的无偿使用,无疑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利用价格手段,冲破狭义成本的束缚,在商品的成本中加入资源成本,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客观的反映,充分发挥价格应有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作用。 (二)企业方面 1.开拓思路,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制定环境治理的整体战略规划。价值链分析将企业视为互相联系的活动的集合体,考虑产品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通过分析各项活动的成本,使成本和与其相关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价值链分析包括:(1)内部价值链分析。就是不仅要注意生产过程,而且要关注生产之前和之后的作业,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2)外部价值链分析。即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分析。供应商不仅生产着企业用于价值链的一种产品或服务,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影响着企业,如供应商发货频繁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需求。顾客也有其价值链,如那些订货量少、事先不确定的顾客的成本比那些订货量大,事先确定的顾客的成本要高。 2.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制定企业中长期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从生产规模、技术和工艺的选择上严格按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从产品的选材、生产以及销售上尽量回避、减少扩大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选择环境负荷低的替代材料;对各种污染处理系统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尽量控制污染处理系统的建造、营运成本。 3.加强对企业各生产环节影响环境的因子进行跟踪监测。特别应对企业排出的废弃物进行质量监测和把关,尽量做到达标排放,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损失或罚款成本。 4.采取多种渠道控制环境治理成本。这是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包括环保设施运转、环境项目运行、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环保事务的管理。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废为宝,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效率;反之则会提高处理成本。另外,还应注意通过环境区域治理,采用集中排污治理的方式来降低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 5.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成本控制。在信息时代,控制成本的思路和方法应建立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一套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成本将一筹莫展。企业要建立起以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为中心的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为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基础。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 (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农田平均每亩实灌定额617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1.85倍。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目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100。 (四)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界定。《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本项目研究范围的约218.3万平方公里。 研究认为,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应着重研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在西北地区,应主要研究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条件下,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两种原因引起而又有条件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据此粗略估计,本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60万平方公里左右。 2.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2)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3)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3.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2)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3)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退化甚至沙化。(4)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5)在黄土高原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仍有所增加。 4.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加重的重要原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盖,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 沙尘暴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下垫面除地质历史形成的因素外,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的范围。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立足于全面保护沙尘暴源地的生态环境,大力防治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性的应急措施。 (五)城镇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危机——水环境污染。 据2002年资料,西北地区的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相加,其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内陆河流域没有排污入海的出路,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但危害当地,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占用了过多的自然资源。20世纪以来,人口从大约1400万增至接近1亿人。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破坏性地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污染自然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现实可行性。 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是相对的。在生产力提高、资源消耗逐步减少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扩大环境的人口容量。西北地区的问题在于,在人口增加和经济规模增长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没有相应提高,生产方式仍限于传统、粗放的外延型,特别是没有抓住水资源这个制约因素,相应地提高用水效率。只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在西北地区是现实可行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主要内容。 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二要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三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还需实施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三、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 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和地理环境的格局,是在2000多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的逐步隆起而形成的。 在西北地区,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始于2000多年前。经过秦汉、隋唐和清代3个鼎盛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力推进农耕文化,使贺兰山以东自然条件适宜于牧业的草原、草地,发展成为今天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格局。在气候自然波动的背景下,不合理的农垦破坏了草原、草地的植被。黄土高原在变牧区为农区的过程中,天然植被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贺兰山以西的内陆河流域,一些地区在河流中游修建平原水库,基本控制了河流的径流,虽然发展了灌溉,但平原水库建成之日,往往就是下游断流之时。在牧区生产发展中,片面追求牧畜头数的增长,使草原超载退化。在传统的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进一步大规模地开荒种地,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很广泛,可理解为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要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首先要防止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并尽可能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程度。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大系统,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能持久延续,系统将最终崩溃。当然,对于一个人工绿洲、一个城镇、或一个小地区来说,可以建设一个有别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新的子系统,但是这些人工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天然生态大系统的整体性为原则。当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其中较普遍的误解是,简单地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调查中看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也都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年年植树不见树,或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有的地方为了植树造林而超采地下水,“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都应予以改正和防止。 2.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下大力气治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以及不属于荒漠化范围内的退化土地,同时防治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环境建设的分区。根据生态类型组合特点与治理目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区。(1)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区。(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区。(3)长城沿线—阴山山麓生态环境建设区。即农牧交错带。(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区。(5)黄河沿岸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6)渭河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7)青藏高原黄河河源区。(8)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区。 (三)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 西北地区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天然植被类型由温带半湿润向极干旱地区推移,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本区内森林分布不多,主要在黄土高原的土石山区、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以及河流两侧的冲积地带上,具有巨大的水源涵养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作用,非常珍贵,天然林保护工程非常必要。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干旱区以灌为主,半干旱区以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应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天然河湖的保护与恢复。 内陆河流的下游,延伸到沙漠的腹地。河流两岸由地下水支持的天然绿洲,以及河流终端的湖泊、湿地和周边植被,都起着分隔和限制沙漠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虑到现实的水资源情况,在坚决保持现有河湖格局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增加入湖水量,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失和萎缩的湖泊,加以不同程度地恢复,从而恢复河流的原有长度,并恢复河湖水质。具体建议: (1)准噶尔盆地:使西端的艾比湖水面恢复到接近原有水面,中部的玛纳斯河延伸到玛纳斯湖,要坚决制止地下水的超采。(2)塔里木盆地:适当恢复塔里木河终端台特玛湖的水面。(3)河西走廊:适当恢复黑河终端东居延海的水面;使疏勒河目前的终端西大湖不再萎缩,下游的地下水位不再下降;争取适当恢复石羊河终端的青土湖。(4)柴达木盆地:保持目前的河湖格局不再萎缩。(5)青海湖:争取湖水位逐渐稳定。(6)渭河:逐步解决中、下游河道的严重污染和淤积问题。(7)黄河干流:尽快解决两岸城市、工矿和农牧业的污染问题。(8)保护绿洲、草原和沙漠(地)内尚存的湿地。 (五)防污减灾对策。 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1)工业排污量大。(2)城市污水处理率低。(3)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 2.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经济政策。(1)加强节约用水。(2)推行清洁生产。(3)实施污水处理后回用。(4)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5)制定适合各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控制指标。(6)实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等经济政策。(7)重视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的开发和成套设备的制造供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 (一)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的基本途径。 ——根据提高总体用水效率的需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 ——在建设现代农业、控制并逐步压缩农业用水的目标下,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及科学技术水平,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和乡村。 (二)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1.西北地区农牧业的主要问题是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3亿亩,占全国的64,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区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粮食作物结构中,夏粮面积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牧业的低投入:灌区老化,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水资源粮食生产效率0.58公斤/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草地年均亩投入只有2~3分钱,目前草地生产力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1/2。 2.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近期目标。转变增长方式,高效、节约、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在农业用水不增加并逐步减少、耕地和灌溉面积总体上不增加、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改善的条件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和加工业比重,使农牧业总产值逐步增长,农牧民生活逐步提高,贫困地区逐步脱贫致富。 3.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基本途径。建立面向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的现代农业体系: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牧加(工)复合结构;改变农区与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未来30年内,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5~0.2,旱作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1~0.2公斤/毫米·亩,草地干物质生产水平提高到180公斤/亩。 (三)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矿业。 应坚决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区工业的主要基础是能源、矿产和农牧产品加工,应避免发展用水量大的产业。 1.能源工业的水预测和今后对策。石油、天然气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其2000年产值占本区工业总产值的23.78,在未来的20年中还将有较大发展。预测石油石化和煤炭企业至2015年的用水量为9.3亿立方米,应确保其需要。 石油石化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水源建设,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煤矿开采和生态环境应协调发展,国家应鼓励企业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回用。 2.矿产开发的用水预测和对策。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7种矿产资源中,西北有37种超过全国储量的一半。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对西北开发而且对全国都有重要战略价值,应使矿产开发成为本区的又一支柱产业。2010年的矿业用水量将增至12.5亿立方米,数量相对不大,但需加强污染防治。 钢铁工业是本区废水排放量最多的工业行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也需加强污染防治,很多小金矿和小黄金生产企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不能改造者,应坚决关闭取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及用水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如不加以控制,2030年可能达到1.3亿人;如果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望控制在1.2亿人之内。预测城镇化率2010年将接近40,2030年将超过50,仍低于全国水平。城市用水的总需求量到2030年将增长近一倍,约需70亿立方米。 2.城镇水务设施建设。当前的问题是城市水务基础设施不足,供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严重滞后。2010年和2030年的城市污水排放量估计将分别达到40亿立方米和50亿立方米左右。 3.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发展要严格遵循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条件的可能;要顺自然、依水源、靠全局、有重点、重质量,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的建设,西北地区已形成“四带一环”的城镇格局。“四带”是指4条主要以省会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带,包括西宁—兰州—渭河流域城市带、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城市带、武威—张掖—酒泉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一环”是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城市环带。这种基本格局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也不应有大的改变。城市和城市带的发展规模不能超过当地水资源供应的可能。今后在开发工矿资源时,可考虑将生产基地与生活基地分开进行布局,或预先考虑替代产业。对已建的少数条件十分窘迫的工矿城镇,应及时加以调整。 五、合理配置水资源 (一)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与展望。 1.近年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也趋于变暖,但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波动性。降水量变化有更大的区域性差异,共变化趋势不如温度明显。近50年来西北各地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东降西升的趋势,其分界线大致在河西走廊东部。黄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幅度比降水量大。内陆河流域径流量有所增加,估计是由于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冰川融水有所增加。 2.对未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展望。对未来50年西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各方面专家都估计为变暖。对降水量的预测,各方面意见有很大不同。对于90年代以来,新疆等地降水量增多的现象,是属于西北全区由暖干型气候向暖湿转型,还是属于西北西部局部地区的转型;是属于长期的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还是仅属于年际的、10年的波动;有各种不同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转为“暖湿型”气候,也不可能根本改变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状况。 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立足于“向最好方向争取,从最坏可能准备”,尽可能使今后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在目前河流径流量较大的新疆地区,应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修复生态环境的力度,同时防止盲目加大社会经济的用水规模;在河西走廊东部的黑河和石羊河流域以及广大的黄河流域,是目前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必须立足于可能的不利情况,加强工作,决不可存侥幸心理。 在宣传报道西北地区气候转型问题时,要注意到增加降水的数量有限,原来的自然面貌并未根本改变,防止给人以盲目乐观的错觉。 (二)水资源配置的要求。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总要求是:在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合理用水时,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留有适当余地。为此,不但要统筹兼顾河流的上中下游,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复杂转化,以及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本区3大片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方面的关系上,有各自不同特点,需要分别加以分析并规定水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 1.内陆干旱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保证河流下游生态环境的耗水,使下游的生态环境和上中游的社会经济系统合理分享水资源。研究后认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宜。 按社会经济平均耗水率为用水量的70折算,今后内陆河流按用水量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根据2000年的实际资料,除新疆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以及柴达木盆地的无人区河流外,其他河流的开发利用率都已接近或超过70。因此,贺兰山以西内陆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用水总量应基本控制在现有规模,不再增加。超过规定限额所挤占的生态环境耗水,或通过从外流域调水补足,或坚决加以压缩,一定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耗水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50。 社会经济用水的内部配置:农田灌溉用水应大力节约并逐步压缩。城镇和工矿发展必须增加的用水量除少数地区由外流域适当调水外,大部地区原则上由农业用水有偿转移,并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 2.半干旱草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因地下水超采而影响草原的天然植被。 本区绝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天然降水形成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可以维持草原的天然植被,但不能形成可集中开发的地表或地下径流。因此,只可在一些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及个别有引水条件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适当建设人工饲料基地,少量用于发展社会经济。 如果没有可靠的地质勘探资料,证明确有可以再生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盲目大规模抽取地下水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或植树造林。 3.黄河流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缓解干旱年份的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黄河流域特别是兰州以下一些支流的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不仅影响到这些支流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用水,也影响到黄河的出境水量。20世纪90年代,黄河出境的平均年水量(以三门峡入库水量表示),已从50~70年代的413亿立方米降至225亿立方米,其中1997年以来直到2002年,黄河出境的年水量都小于200亿立方米,严重威胁到黄河下游的社会经济用水和河道的冲沙用水。分析减少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的幅度远超过降水量的减少幅度,上中游社会经济用水量增加。 因此,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水资源要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建设要合理安排,主要应依靠天然降水恢复植被。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建设也应强调高效节水防污。为了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危机,从长远看,还需要通过西线南水北调,适当补充水量。西线南水北调可能的调水量约为150~170亿立方米/年。 (三)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布局。 1.对现有水利工程的评价。经过50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努力,基本建成了开发利用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工程系统,支持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上的局限,没有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致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粗放;二是水资源开发的过度。 2.近期的水利工程布局原则。近期的水利工程应以对现有和在建工程进行调整、更新、改造和配套为主,新建工程也应以地方的中小型工程为主,辅以少数的大型工程。对现有和拟建的调蓄水库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成效显著的要巩固,有安全问题的要除险加固;一些不利于下游生态和蒸发损耗很大的平原水库,要调整功能,有的应予报废或以山区水库替代;三门峡水库在小浪底建成后应调整功能,尽可能降低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水位,为渭河整治创造条件;对拟建的大型水库,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在慎重考虑生态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兴建,何时兴建。 3.近期有条件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1)陕西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2)新疆的北坡水资源开发工程和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3)青海的引大济湟工程。(4)甘肃的河西走廊综合治理工程和陇中引洮工程,其中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尽早立项。(5)宁夏的扬黄扶贫工程和青铜峡灌区更新改造工程。(6)内蒙古草原区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和河套灌区更新改造工程。(7)陕蒙地区黄河多沙粗沙区的水土保持工程。 4.在中、远期考虑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2)新疆从天山北坡调水工程。(3)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和大柳树灌区工程。(4)黄河中游水利枢纽和两岸灌区工程。 六、10项战略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在水资源最为紧张的新疆天山北坡、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以及陕西的渭河,目前都还没有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综合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量、质并重,城、乡兼管,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是单纯地开发和修建水利工程。为此,需要调整现有的水利投资机制,满足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所需的资金,改正现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以封育为主,退耕休牧还草。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要修订和完善有关地方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一些不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做法。 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的成败关键是:在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后,能否真正建成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应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规划,让一些条件不好的退耕地恢复天然植被;与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土地上,集中使用农、林、水等各方面的资金,综合建设基本农田、饲料基地或经济林果基地。 退耕休牧还草必须与围栏、轮牧、小水利、人工草场等措施相结合。还必须加大投入,发展畜牧业,才能巩固退耕休牧的成果。 如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需考虑适当外迁人口,实行生态移民,使人口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三)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相互支持和制约,组成了全球的大生态系统。人类与沙漠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人与沙漠和谐共存,既要避免“沙进人退”,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相当多的地方,总结多年来防沙治沙的正反面实践经验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 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防沙治沙应定位于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 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主要为农牧业所消耗,过度的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将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的传统农业转换到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的现代农业的轨道,从破坏生态环境的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建设。 (五)因地制宜地保证粮食供需平衡。 就西北地区来说,要求各地粮食自给存在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粮食在某种意义上是水资源的载体,在西北地区,按较先进的用水定额,1公斤粮食一般需水1吨(目前的平均水平是1吨水产粮0.58公斤)。另一方面,西北一些产粮区由于区位劣势,在全国卖粮难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卖粮更难。 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强求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粮食自给和西北地区粮食自给。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剂解决问题。只要保持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包括饲料)供应不致有很大风险。 为确保安全,可考虑将黄河规划中的宁夏大柳树灌区,作为未来的粮食战略储备区,如有需要,可在南水北调西线建成的基础上建设。 (六)发展工矿业,推进城镇化。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意义,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西北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工矿业中,要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城镇化的发展中,要防止脱离当地情况,盲目攀比城市化率的倾向。 (七)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防治污染。 防治污染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真正地提高认识,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管理,杜绝对污染项目的保护,并加大对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 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水环境,应坚决及时地进行治理,以免将来付出更高的代价。 (八)实施少生快富的人口政策,消除贫困。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调整人口布局,最终消除贫困现象。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少生快富”的有关政策,在少数民族中推行计划生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贫困地区尽快普及九年制教育。鼓励和支持西北地区以各种方式,输出劳力、引进人才。将宁夏西海固等一些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列为“十五”扶贫攻坚项目,加大综合措施的力度。在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实施生态移民。培育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开发资金渠道。 (九)抓紧前期工作,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警惕黄河水资源的危机,抓紧准备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建议在2010年前完成包括生态环境评估的工程前期工作和开工准备,2015年争取第一期工程通水,2030年前后完成二、三期工程。 (十)建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综合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农、林、水和城建、环保、扶贫等部门,要统一规划,通力合作,使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有关省和自治区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机制。 结束语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今后的大开发中,如何在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经过对各方面问题研究后认为,只要坚决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坚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并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是可以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提出了10项战略措施,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用水的效率与效益。这需要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也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端正认识,调整规划,完善政策。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西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在今后10年内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大西北,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伟大贡献。 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税收体系构建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税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税 论文摘要:随着传统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日益普遍,而税收政策是优越于其他经济手段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许多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征了环境保护税,而我国还停留在排污收费制度上,相关的环境税收制度还不健全。为此,本文分析现行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改革现行税制和开征环境保护税两方面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环境税收体系的思路。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彻底改变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将环境保护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环境税收体系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现行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税。现行资源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定位不合理。对自然资源征税,可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我国资源税定位于调节级差为主,这样的定位不利于将资源开采的外部成本内在化,与环境保护无关,达不到遏制资源浪费的目的;(2)征收范围小。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只限于矿产品和盐,而具有重大生态环境价值的大部分非矿产资源——水、森林、草原、滩涂等却长期处于税收调节之外。这不仅导致了过度消耗和严重浪费,而且使后续产品的比价极不合理;(3)单位税额设计不合理。过低的资源税单位税额既违背了价值规律,又造成了资源的盲目过度开采;而且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与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无关;(4)计税依据不合理。现行资源税对资源的销售数量或使用数量征税,而对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不征税,直接导致了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 (二)流转税。现行增值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低税率问题。为了增值税的税收优惠而对煤气、石油液化气、农膜、农药等产品实行的低税率,不利于环境的保护;(2)税负问题。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原材料成本低,增值部分所占比重较高,税负较重;且从民间和小规模纳税人收购的废旧物资,进项税额均不能抵扣,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3)优惠政策不到位。当前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只集中在生产电力、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方面,还有很多循环经济的链条及相应产品没有涉及。 现行消费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征税范围太窄。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或者导致环境资源严重浪费的消费品仍没有列入征税范围,如电池、氟利昂、化肥、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以及煤炭等;(2)有些税率太低。过低的税率只能对市场发出要限制使用的信号,而不能起到规范引导消费行为的作用;(3)优惠政策不到位。消费税中对使用新型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的车辆的优惠政策不到位,难以达到激励使用新型能源的目的。 (三)其他税 1、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依附于“三税”,税基极不稳定,收入规模占税收总量比例较低,难以筹集城建维护所需的资金。另外,城建税只对缴纳“三税”的内资企业和个人征收,造成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不公,同时也造成一些污染产业在我国的集聚。 2、车船税。车船税的设计本身不具有循环经济方面的意义。机动车船按辆或载重吨位征收,对由于性能、油耗和尾气排放量的不同对环境损害程度的差异等因素不予考虑,对能源的消耗量和废气的排放量关联程度较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没有关系。 3、土地税。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仅限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而且税率较低。由于农村土地不征税,不少城内企业纷纷迁往农村,大量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耕地占用税的征收范围也较窄,税率也较低。 (四)排污收费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环保税,实施了二十多年的排污收费制度虽然提高了治理污染的能力,加强了环保系统的能力建设,但还存在很多的缺陷。 1、立法层次低,征管不到位。排污收费没有被纳入税法体系中,立法层次低,权威性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征收乏力,随意性很大。另外,排污收费缺乏有效地监督,收费用途不明确。 2、征收范围小。排污收费主要针对污水、废气、固废、噪声和放射性废物等五大类。像生活垃圾、污水、工业废弃物等没有纳入征收范围。而且主要针对部分企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只部分实行,居民生活污染物排放基本未实行。 3、征收标准低。从理论上讲,收费标准不能低于治理污染的成本,否则,污染单位宁肯交排污费也不愿花资金治理污染。而我国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远远低于排污单位污染排放治理设施的运行成本。此外,由于费率的调整很少或多年才调整一次,通货膨胀降低了排污费的真实水平。 4、收费依据不合理。排污收费制度主要根据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收费,没有考虑污染物的排放量,且仅对污染体浓度最高的一种污染物收费。这种收费减弱了企业在标准下进行污染削减和污染控制技术创新的动力,也导致了对污染排放浓度稀释或污染物替代,结果环境污染更严重。 二、改革现行环境税收制度 (一)资源税。在合理定位资源税普遍征收性质的同时,做到以下几点:(1)扩大征税范围。基于我国自然资源短缺、利用率低等现象,资源税应起到全面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因而,应将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扩大到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资源;(2)调整计税依据。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可由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调整为开采数量或生产数量,这样可以防止资源的无效开采和使用浪费;(3)适当提高单位税额。尤其对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和稀缺的资源应该课以重税,适当拉大级距;(4)改变计征方法。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可以考虑实行从量定额、从价定率和复合计税三种计征方法。如对铁、煤、石油等非再生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实行复合计税办法,即先在开采或生产环节从量计征,以后在销售环节再从价计征。 (二)流转税 1、增值税。首先,对农药、煤气、农膜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产品按17%的基本税率征税。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可以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其次,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凡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产品都实行13%的低税率,并按照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免税优惠。同时,放宽废旧物资进项税额抵扣条件,以实现循环经济的税收优势。 2、消费税。首先,扩大征收范围。对资源消耗量大且无法再回收利用的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纳入征收范围,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纸尿布、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煤炭、电池等;其次,适当提高一些应税消费品的税率,达到减少消费的目的;再次,对符合一定节能标准的产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征优惠,以鼓励消费。 此外,通过调整部分进出口税收政策,对国内资源的出口和严重污染环境或预期污染环境又难以治理的产品进口进行有效的防治,充分发挥绿色关税的壁垒作用。 (三)其他税 1、城市维护建设税。开征独立的城建税,改变其附加税的性质,并适度提高市区以外地方的税率。另外,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及个人也征收城建税。 2、车船税。车船税应加入保护环境的因素。对不同能源消耗量或排气量的机动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实行差别征收。并对使用新型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车船给予税收优惠。 3、土地税。扩大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到农村,并大幅度提高相应税率,以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扩大耕地占用税征收范围,把占用湿地的行为纳入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 三、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排污收费制度无论是从立法层面、执行层面,还是作用效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基本思路如下: (一)课税对象。课税对象的选择应该具有普遍性,凡是现在或预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或产品都应该纳入其中。具体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征税。废气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税和碳税,废水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及其他有害液体排放物,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 (二)纳税人。根据国际惯例,凡是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的单位和个人都有缴纳环保税的义务。但是在税收实践中,考虑征收效率、控制税源等因素,纳税人可定为从事应税排污行为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可暂不征收。 (三)税基。税基可以选择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在排放量难以确定时,可以根据生产能力及实际产量等指标测算出排放量。这样主要考虑与排污收费制度衔接,有利于平稳过渡。另外,体现了“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有利于企业自主选择合适的治污方式,引进治污设备。 (四)税率。税率是税制设计的关键。首先,税率不能太低,应该高于现行排污收费的水平;其次,税率要有弹性,区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和不同污染程度;最后,考虑到废弃物排放的特点以及税制的简化和便利,应实行定额税率。 (五)征收管理。首先,按属地原则确定税收管辖权,并确定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其次,在征管模式上,明确税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配合;最后,在征收方法上,可选用自行申报法、源泉扣缴法和定额征收法等方法。 总之,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以各个相关税种为辅的环境税收体系。
旅游人才培养篇1 近几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各式的旅游公司层出不穷,各种旅游计划让人眼花缭乱:马尔代夫四天游、泰国三天游、三亚三天两夜游……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旅游公司不仅要做好景区的宣传工作,景区景点的建设工作也要做到位,除此之外还要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现如今的旅游业发展。在旅游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对人才的要求变得更高。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做个探讨。 1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1.1只是注重知识培养,忽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个高校都陆续开设了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可以看得出对于旅游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是十分重视的,但是也会在某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说,在某些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多数都是为了考取相关证书,以应对将来毕业之后能够找到好工作。高校只是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忘记了学生是需要综合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平衡发展,而不是一昧的只是学习书上的知识,考到证书不是最根本的,最终在生活工作当中能够灵活的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才是高校培养旅游人才的目的。其实,经过了长久的发展,旅游业早就不是只是纯粹的玩一玩、看一看那么简单了。他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很多都运用了旅游元素,比如:蜜月、农家乐、酒店管理……旅游要是想继续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培养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还是有待提高和加强。 1.2对旅游人才培养了解较少,观念陈旧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的现代化新兴产业,急需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特别是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和旅游者本身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人才的知识需求和业务能力与日俱增。旅游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现如今许多高校认识到了旅游业的前景十分光明,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但是受传统观念的思想影响,很多高中生与家长对户外旅游这种工作长久存在偏见,认为旅游业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发展前途,只有成绩差强人意的学生才会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且旅游行业的待遇较低,且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这一系列原因导致我国高校旅游类专业生源不足,进而导致我国旅游人才队伍总数量不足,规模较小,很多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就职旅游行业。 1.3旅游院校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旅游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旅游院校课程的设置虽然会随着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微调,但是变化的幅度小,不能满足需求;而且旅游业的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化的膨胀,带来的更新换代是无法想象的,而旅游院校的课程调整会受到各方面的束缚,有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旅游院校的老师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有时也不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得到及时的更新,这就造成了旅游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快节奏的旅游业的变化。比如:旅行社现在通过网络发布旅游信息,联系工作业务是一种常态,需要从业人员即懂得旅游专业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的知识,但现在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还做不到专业与能力相结合,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往往都是单纯的计算机知识,不能融入专业知识。 2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措施 2.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确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培养人才要有目的性,旅游人才必须要满足企业需求和行业需要。旅游行业特征较突出,实践性、管理性和服务性很强。旅游管理人才既要是管理者,又应该是实践家、服务者,因此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又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同时要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使游客宾至如归。在实际教学中要突出实践能力,使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形成与旅游专业岗位的合理对接,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则可以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但很多高等旅游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旅游本科、旅游专科、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模式大多相同,不具有合理的层次,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与当前市场需求不协调,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切实际,导致培养出的旅游管理学生毕业后大多想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愿从事较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服务工作,这就使得学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谈和梦想上。 2.2打造合格的师资队伍,提高全社会对旅游行业的认识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本保障。培养师资队伍,可以通过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学术交流、企业顾问等方式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可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进行合作派遣到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院校进修,使教师能尽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让教师参与国内外知名酒店、景区、旅行社和旅游规划公司实践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旅游学术年会交流或论坛研讨,积极与旅游理论前沿领域接轨;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让专业实践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其内部的管理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也是提升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此外,要重视旅游宣传。在全社会宣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改变部分家长与学生的偏见,提升他们对旅游业的正确认识,将更多的人才输入旅游行业,使他们成为发展我国旅游业的优秀大军中的一员。只有双管齐下,旅游行业的人员队伍才能与时俱进,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3专业课与基础课兼顾,加强双方的融合 针对现在专业课与基础课各自为政的情况,加强各学科的沟通,注重实用性,将单纯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事在必行。比如,旅游专业学生需要设计一些相关的表格,填入相关的内容,可是现在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内容与实际所需严重脱解,导致学生设计出的表格内容不符合要求,外观不美观,不会排版,老师还需先教会学生关于word文档的相关知识,但如果将这些内容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上融入,必将事半功倍。 作者:高杰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人才培养篇2 过去,国内经济不发达,旅游行业发展缓慢。直到经济水平真正改善,旅游才有了新的发展,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加。依赖旅游行业的酒店、旅行社等产业也快速发展[1]。但是,旅游过程中各种违法的服务行为,大大降低了实际的旅游效果,急需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协调、引导、规范。在这种背景下,旅游法规课程的开展就十分有必要。对于学习旅游法规课程的高职学生来说,不仅要有丰富的旅游知识和较高的法律意识,而且要具备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旅游法规的教学,促进旅游专业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当前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一)教师对旅游法规课程认识不足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教育改革,但以前的教育方式仍然影响很大。高职院校旅游法规课堂仍然采用以前的教育模式,大多数教师以自我为中心,高职学生只能被动地在课堂上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地学习来应付考试。教师对旅游法规课程认识不足,枯燥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培养综合素质,也很难提高竞争力。从目前的培养情况来看,教师对旅游法规的知识讲授明显不够,很少渗透到其他案例知识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一致,已经影响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员的培养。 (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院校教授旅游法规时,课程设置是重要的环节。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高职院校设置课程体系不合理,必然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首先,国内高职院校旅游法规的现有课程体系侧重理论,实践不足,各学期实践课程非常少,没有将理论知识教授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其次,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不能完全反映学生要求,没有形成模块化系统。因此,当前的课程体系与旅游行业的实际要求脱节,高职学生无法体会到旅游法规的重要性。最后,旅游法规课程教学过于随意,既不考虑学生需求,也没有考虑旅游市场需求。一些旅游法规教学和实践脱轨、案例分析和理论知识内容不适合我国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无法运用旅游案例去分析实际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没有打好基础,不能满足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 (三)评价方式太过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旅游法规评价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缺乏严格科学的评价体系,特别是评价方式单一。首先,旅游法规现有考试非常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考试通常采用期末成绩和日常成绩相结合的评估机制。这种评价机制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既没有考虑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没有完全结合实践课相考核,它只关注理论考试,这对高职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其次,评价对象过于单一。现阶段,高职教师是旅游法规的主要评价主体。有些高职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考核经验,只注意学生的成绩,不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高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的相互评价等方式没有纳入期末参考,导致评价不科学,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二、旅游法规在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一)适应旅游人才法制化培养目标 旅游专业人才所从事的旅游业务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要区分人才的培养方向,设定重点,注意人才培养的层次划分,培养法制化旅游人才,让旅游人才快速获得市场竞争的立足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旅游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专业人才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同时,旅游法规不仅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确保旅游安全,提高旅游质量,促进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旅游法规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将适应旅游专业人才的法制化培养目标。这样可以让旅游专业人才认识到自己的义务,避免一切形式的违法行为。教师在旅游法规中培养法制化人才,要真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环节进行优化教学设计,促进法制化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2]。在旅游法规课程教学活动中,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对于与旅游法规课程教学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包括概念内容、旅游法规的特征和起源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可以通过整合国家价值取向,将旅游违法行为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整合到理论课程中,让高职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二)满足新时代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目前,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不仅选择旅游来提高生活水平,享受生活,而且对旅游的需求更趋向品质化。通过法律程序制定、修订的各类旅游法规,规范和保障了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行为和权益。为了使人才的培养模式更适合当前市场的发展需要,适用于旅游活动领域法律规范的要求,要从实际的旅游法规课程出发,让学生了解当前旅游行业中正在实施的基本政策和法律规定,保护各类旅游主体的正当权利,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当然,旅游法规适用于旅游的特定领域,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才。因此,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旅游专业人才需要掌握丰富的旅游法规理论,能够正确处理旅游中涉及旅游者权益保护的各类问题,了解当前复杂的旅游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实际旅游需求,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道德教育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旅游活动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如果没有相关熟知旅游法规知识的旅游专门人才,就不能保证游客享受整个舒适的旅游过程,也不能维持稳定的旅游市场秩序。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是旅游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聚焦于短期市场,也需要从总体情况入手,严格规划人才的发展,加强旅游人才相关布局,制定旅游人才发展的长期规划,使培养的旅游人才始终适应市场的变化。长期以来,旅游行业的恶劣竞争和各种不健康形态严重影响了旅游的持续发展。行业竞争的不健全状态也与旅游人才的自身道德素质相关,当旅游专业人才自身道德缺失,会让全社会对旅游行业失去信任。因此,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人才的职业道德正向培养和现实相背离,旅游人才的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旅游法规课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渗透,为旅游专业人员道德培养提供了条件,能够更好地引导旅游专业人员在学习中提高道德素质。在旅游法规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道德教育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创新,将道德教育深入整合到旅游法规教学中,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四)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需要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强化人才培育质量。因为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行业的质量,人才综合质量的提高会促进旅游行业整体质量的提高。旅游法规课堂提高了旅游专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旅游环境下旅游专业人才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旅游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游客建立和谐关系,积极服务游客,以诚信热情的态度对待旅游人员。在旅游法规课堂的监督下,旅游专业人才的整体综合质量将大大提高。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积极优化实际教学活动,将旅游实例整合到旅游法规课程教学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的效果,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可以创新现有的教育评价机制,确保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真正反映学生的水平。教师需要遵循旅游业的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吸取旅游法规的重难点,制定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确保专业技能的掌握。当然,旅游法规教学只是从课堂的角度促进了高职学生的素质。高职学生不仅要有旅游和法规方面的扎实知识,还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合作互助的理念,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服务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提高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员培养的质量。 三、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渗透旅游法规教育的保障 (一)师资队伍保障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总体需求在逐渐增加。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有旅游专业。但现有的旅游法规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缺乏一流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大多数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很难有效地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师质量和教育水平对人才培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发展的核心保证。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非常重视旅游法规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高质量发展。从高职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角度出发,需要建立科学完整的机制,促进教师综合实力的提高。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以为有学习需求的教师提供机会[3]。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旅游法规学习,举办研讨会和相关培训活动,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或者让教师参加校企合作的培养,通过与旅游企业保持联系,掌握旅游发展趋势,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还可以与旅游企业积极合作建立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培养机会,也可让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走出校门进入旅游培训基地,更多地了解旅游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也可以聘请在旅游法规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以加强师资力量。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为了保持高职院校旅游法规培养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注重旅游法规知识的交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互动学习环境中提高学生的水平,为旅游专业人员的合理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需要优化旅游法规课程设置,合理调整旅游专业中旅游法规课时的比例,并在各种考核中凸显旅游法规的重要性。在旅游法规课程教学中,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还要优化课程设置。教师要科学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培养课程,聚焦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时让学生分析旅游法规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旅游法规课程要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只有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应明确区分基础知识和高阶知识,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并设置相应的课程,让学生了解旅游法规对旅游企业的作用。另外,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方式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事实上,旅游专业主要培养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着眼于课程的层次,除了培养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旅游法规课程中,高职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发挥高职学生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提高高职学生的探究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确保人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以旅游法规人才培养为重点,根据旅游发展现状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同时,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改变旅游法规理论教学的缺点,通过相关案例,促进学生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旅游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旅游法规课程具有专业精神强、难度大和知识结构要求高的特点[4]。因此,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创造力,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法,向学生传授旅游法规知识,根据学生的适应性,引导学生在放松舒适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和服务的质量,旅游行业急需旅游法规方面的优秀人才。过去,旅游法规课程教授模式比较落后,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要求。根据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开展旅游法规课程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如今,高职院校教师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培养旅游法规人才,从而加快我国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徐彩霞 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旅游航空学院 旅游人才培养篇3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代表,德国“双元制”教育对西方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学界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参与度很高。西方一些国家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学工交替式”课程)[1]、瑞士的“三元制”模式(“企业、学校、政府”互相协调)[2]、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职业教育培训制)[3]以及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结构性教育策略)[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构架中,企业参与主动性高,政府支持力度大,人才培养效果好。近年来,我国的相关研究发展速度比较快,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查阅相关材料发现,针对旅游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将其与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案例相对不足。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养模式与现代学校教育模式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两个重要教育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学生具备“双身份”、办学实行“双主体”、教学拥有“双导师”、课程建设“双体系”、评价使用“双证书”等[5],这样的培养方式对职业教育人才技术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综合指导方针,一旦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培养就要按照该模式进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相关专业的首要任务,要遵循系统性、操作性、时代性、稳定性等原则。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有很多,有的从国家层面,有的从学校层面,有的从专业层面,有的从学历层面,有的从学校的所有制属性来界定。课题组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专家研讨,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而构建的系统化、规范化的人才教育方式方法的总和。培养模式的构成一般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培养制度等方面。 一、确立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研究对象 首先要确定的是旅游类专业,这基于两个条件,一是该专业正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二是该专业属于旅游大类专业。三旅的2018级酒店管理专业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教育部2017年7月公布的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有2个,湖北省宜昌市是其中1个,三旅的酒店管理专业被宜昌市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三旅又将2018级酒店管理班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从2018年9月开始,2018级酒店管理班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参与该培养项目的课题组成员全部为酒店管理的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有利于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确定合作企业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深度合作,双方合作密切,共同培养人才。选择合作企业的标准主要有合作意向坚定,行业品牌引领,培训系统完善等方面。按照如上标准,课题组经过半年的调研洽谈,最终确定宜昌市沙龙宴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沙龙宴”)、宜昌燕沙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沙”)、湖北丽橙连锁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橙”)和宜昌桃花岭饭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桃花岭”)4家合作企业。这几家企业各有其特色:沙龙宴档次高,创新能力强;燕沙品牌多,连锁强;丽橙科技水平高,团队强;桃花岭文化浓,规范强。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制定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制定是人才培养的前提。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根据专业特色的不同,确定具体目标。三旅酒店管理专业原来的培养目标是立足宜昌、面向湖北、辐射周边及沿海地区,服务旅游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旅游酒店经营管理与服务及茶企所需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层服务的实际操作技能,能适应现代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及茶企一线需要的基层与中高层管理人员等职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课题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目标的内涵和外延,在实用性和实践性层面着力加以强化。课题组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查阅,对合作的4家企业多次调研,召集专家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新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立足宜昌、服务三峡区域等旅游服务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较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酒店、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与服务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较强管理能力的中基层管理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在培养能力和培养岗位等方面与过去的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区别,尤其是强化了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操作性更强,适用性更突出。 (二)具体专业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学习内容有理论与实践学习、考证学习等,三旅酒店管理专业原来是按照“2.5+0.5”的时间安排进行,即两年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最后半年在酒店实习。先是理论学习,后是实践训练,分段前后开展。这样的培养过程有一定优势,但是有可能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训练时间短,酒店把实习生当作短期用工,学生在酒店归属感弱,实习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培养效果不理想。三旅酒店管理专业在“双导师职业化”人才培养步骤和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职业化”培养步骤 课题组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双导师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过去培养过程的经验和教训,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特点,研究制定了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职业化”培养过程,具体如表1所示。表1所示的培养过程细化了具体培养时间、形式、岗位以及考证类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学生在基层岗位至少轮岗2次,督导岗位至少轮岗2次,都有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进行一一对应教学;二是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是必须获得,英语等级证书、茶艺师证书和调酒师证书三选一。 2.“督导岗位双导师职业化”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督导岗位双导师职业化”培养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职业素养课程(18门)、职业基础课程(12门)、职业提升课程(8门)和职业岗位课程(7门)。职业素养课程每学期都有安排,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职业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四学期,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酒店管理专业基础技能。职业提升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五、六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职业岗位课程主要是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课程,以企业师傅传授为主,是典型的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服务能力。 (三)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旧有的培养评价方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进行,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考勤(占20%)、课堂表现(占20%)、作业(占20%)和期末考试(占40%)构成。基本由任课教师设置考题进行考核。课题组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分析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优势,创新评价方式,考核方式和考核人员都呈多样化趋势,形成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多元人才培养新的评价体系,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四)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曾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企业参与少,缺乏相应的配套培养制度。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才能保障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的实现,要制定完善的培养制度,如《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制规定》《现代学徒制下课程设置制度》《现代学徒制下课程教学评价制度》《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岗位学习制度》等。三旅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管理制度中,学校导师配备有8名专业教师,企业导师配备有11名酒店师傅,一般为各酒店人力资源部、餐饮部、客房部、前厅部等部门主管或经理,每位学生对应一位学校导师和一位企业导师,三年期间持续指导培养学生。 三、后续研究相关建议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强,操作性强,适用性强。构建酒店管理专业“督导岗位双导师职业化”培养过程及课程体系。形成了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的多元培养评价方式,考核方式多样,考核人员多样。制定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配套培养制度。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强,实用性强,实效性强。在具体研究中同时也发现一些方面的不足,后续研究要注意合作企业的选择和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 1.选择合作企业是基础 合作企业的选择是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的基础,课题组调研了很多企业,有很多企业表达意愿性很强,但到实质合作阶段,有的企业不能有效跟进,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确定合作企业要有严格的标准,要选择那些合作意向坚定、行业品牌引领、培训系统完善的企业,这样才能寻找到真正合适的合作企业。 2.双导师教学团队是关键 现代学徒制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是双导师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需要双导师教学团队的专业服务与精诚合作来完成,现代学徒制项目人才培养需要一支战斗力强、专业性强且能精诚合作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才能促进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关键在于把握好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和培养制度四个方面。注重合作企业的选择以及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完善培养模式,为旅游类专业及其他专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人才培养经验,促进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樊大跃.再谈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69-73. [2] 张惠君.瑞士现代学徒制的内容体系、发展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8(14):18-24. [3] 单津辉,张玉荣.职教集团与澳大利亚TAFE学院运行管理的比较[J].文教资料,2020(15):96-98. [4] 陶霞.美德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制度比较与经验借鉴[J].教育与职业,2018(8):19-25. [5] 陈翠利.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价值分析[J].职业教育,2019(7):11-13. 作者:易红燕 单位: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系
贸易论文: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论,并考察了中国的情况,指出了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关于投资和贸易相关关系的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名列世界前茅,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所以,了解已有研究对指导我国的引资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基础是国际分工,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本质是国际分工深化,所以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虽然没有创立系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但其《资本论》中渗透着资本输出的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的“过剩资本”是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资本输出是过剩资本的一条必要出路,追逐高额利润是资本输出的内在动力,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将成为资本输出国的经济附庸。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实际情况,发展了资本输出理论,允许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并存,并提出应该利用外资改造国有经济。指出“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他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管,以待我们在全国胜利以后再去解决。”邓小平指出“‘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归根结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这些论述都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西方经济学者的论述 1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观点 投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投资实践有着密切关系。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投资理论都是经验性的不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资源禀赋论,之后各种投资理论在其基础上得到发展。 资源禀赋论(H-O定理)。俄林(Ohlin,1933)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出了“资源禀赋论”。该理论构建了一个2x2x2框架,认为各国开展贸易的直接原因是要素禀赋不同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结论是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蒙代尔模型。蒙代尔(Mundell,1957)提出了贸易与投资的替代模型。从H—O定理的2x2x2框架出发,考察了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的两种极端情况。结论是在存在国家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投资厂商始终沿着Ry—bezvnski线实施FDI,那么这种FDI就能在相对最佳效率或最低的要素装换成本基础上实现对商品出口贸易的完全替代。Gruber(1967)、Hoist(、1972)、Adler和Stevens(1974)、Beldelbos和Sleuw aegen(1998)、Gopinath(1999)的研究证实了蒙代尔结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H—O—S定理)。Samuelsonf19491和Lerner(1952)根据“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升。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并逐渐形成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资本流动成为贸易的一种替代。 2 基于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 垄断优势论(H—K—C理论)。海默(Hymer,1960)创立的垄断优势论,强调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和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解释了知识密集型产业FDI和发达国家之间的FDI。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和凯夫斯(Cayes,1982)对垄断优势论做了进一步扩展。形成了H—K—C理论。 贸易论文:提高商务英语工作人员在涉外贸易谈判中的沟通技能 摘要:今天的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与日俱增,中国的企业同国外企业间的商贸谈判日趋频繁,当前我国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对于很多有志青年来说有着广阔和光明的发展空间,现在的从业者和未来想加入到这一行业的人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提高商务英语的沟通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国际贸易的成功率。 关键词: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沟通技巧 一、商务英语在中国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额在整个世界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包括众多从事对外贸易的人所熟练掌握和运用,今天在中国很多的城市里从幼儿园和小学就已经开始了英语的教育和培训,英语的普及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与外国人进行有效地沟通。然而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英语又与传统的学校课堂教授的基础英语有着不小的差别,其专业性更强,涉及更多的交叉学科的知识,而进行日常交流的基础英语已远不能满足国际贸易交往的需要,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就诞生了一个新兴学科——商务英语。欧美等很多经济发达国家早就开设了专门的商务英语课程,并面向世界不同国家推出了商务英语考试,我国这些年来许多高校也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商务英语沟通障碍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同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了海外市场的竞争中,同时众多国外知名企业也看中了我国的广阔市场,纷纷在中国开店设厂。由此产生的众多商务活动中英语已经被不同语言国家的人们所广泛使用,由于贸易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普通英语已经无法满足贸易交往的需要,贸易会议、贸易洽谈等活动都需要专门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来参与,而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是众多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沟通中所共同面临的难题。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不同所造成的。因此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相对独立和特色的文化体系,文化的差异经常反映在一件相同的事务不同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这就容易产生歧义造成沟通障碍。在国际贸易中的商务英语交流中,只有弄清不同语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才能令贸易双方更好地进行沟通。语言作为承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翻译人员如果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而不能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就很难做出最合适和准确的翻译。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很多的词语在特定的环境下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如果译者不考虑词语所处环境下的文化因素,就容易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例如受文化因素影响,中西方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熏陶,在语言表述上一般谦和委婉,而西方人在表述时往往坦诚直白。如果国际贸易中通过商务英语进行沟通中不进行文化因素的转换采取直接翻译,就容易导致中方认为外方傲慢,而外方认为中方心虚的问题,贸易双方就难以有效交流和沟通。同时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中国的企业往往讲求团结和谐,美国的企业多奉行利益和个人英雄主义,日本的企业则更重视团队作战。不了解不同国家企业的思维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商务英语翻译就很难沟通顺畅。 忽视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或贸易谈判中做不到文化融合,是对外贸易合作交流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我国很多高校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很多从事对外贸易谈判的商务英语工作者也忽视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翻译中当出现不同文化产生碰撞后,他们往往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和转换,因而达不到理想的商务交流的目的。因此无论是教学单位还是商务英语翻译从业者,都应认识到语言的翻译其实也是文化的翻译,在国际贸易的翻译中,一定要正确地将双方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化进行传递,才能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 三、国际贸易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解决 在对外商务谈判中,由于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语言表达、民俗习惯和历史背景存在差异,所以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将这些差异充分考虑进去。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具备极高的翻译能力,从而有效化解因这些差异而带来的问题。不能向基础英语翻译那样简单地进行直译,译者不仅要掌握众多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还要深刻了解双方所处国家或地域的文化背景,在翻译中做到不仅要把双方所传递信息中的商务信息准确表达,同时也要把双方所表述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信息也准确地传递出去,这样才能保证贸易谈判的顺畅和成功.它要求译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准确地分析词语在当时商务活动下具体语境中的实际含义,英语的词汇往往具有多重含义,不同的语境下表达的内容很可能差别巨大,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谈判中所处的具体语境,以及陈述方所要传递的文化信息,正确地进行翻译。如果lection不加分析地简单直译,忽略了某些词汇在具体语境下的衍生意义,往往容易导致歧义和误解的发生。 其次是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者的文化意识,译者在提升自身语言翻译能力的同时,应时刻培养自己的文化敏感性,更多地去了解和熟知不同国家和地域人们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和风俗习惯,知己知彼才能做到 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尊重对方的同时得到对方的尊重,从而有效地化解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鸿沟。 还有就是能够熟练运用翻译工具,因为能力再强的翻译人员也会有知识的盲区,商务活动涉及的内容往往专业和繁杂,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掌握所有领域的学科知识。而搜索引擎、专业词典和翻译软件等工具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译者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来更新和完善自身的词汇量,从而能够有效的辅助自己更好的完成翻译工作。 最后就是要在翻译中尽可能的找到不同语言国家文化的契合点,因为商务谈判不仅仅是商务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同时也是贸易双方不同国家间文化的交流,译者既要保留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尊重和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在翻译中做到不同文化的有效融合。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是既存在地理位置相隔很远,又存在着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的关系,我国同众多国家在WTO的框架下积极频繁地开展贸易互惠活动,各种形式的贸易谈判与日俱增。在这种状况下,就要求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与外方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恰当地处理不同国家存在的文化差异,在融洽的环境中做到有效的沟通。这样不论是我国的企业进行产品出口进军国际市场,还是先进技术、设备和商品的引进,都能在一个良好的商务交流环境下取得成功。 四、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存在着大量的专业词汇是商务英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因此能否准确的运用和翻译这些词汇,对译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商务谈判中常常会涉及金融、贸易、财会、法律、政治等等领域的专业词汇,就不能简单地按照基础英语中的词义进行翻译了,例如:balance在普通英语中是“平衡”意思,而在贸易术语中它是“差额”或“余额”的意思;reference在普通英语中具有“参考、查阅”的含义,而在商务谈判中它常常指的是“担保人”或“证明人”的意思。这样的词汇在商务谈判中数不胜数:agreement(条款)、collection(托收)、enquiry(询盘)、honor(承兑)、interest(利息)等等,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多加留意,同时在平时注意积累和掌握大量的普通词汇所具有的专业含义。在国际贸易谈判的过程中,商务英语的翻译者要根据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在沟通中运用相应的技巧,针对商务合同或法律文书等不同形式的文体,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在拥有大量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英语翻译能力的基础上,熟知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务英语的表述方式和语言特点,具备足够的商务合同和法律文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很多专业术语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因此翻译人员应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完善自身的专业词汇量,通过互联网、最新的境外报纸杂志以及专业书籍来丰富和增加专业词汇,充实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从而保证翻译中的准确性,使商务信息能够被准确地传递给贸易谈判的双方,促进贸易活动的成功进行。同时,翻译人员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因思维方式和文化上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跨越文化交际障碍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习惯,避免使用容易令对方产生歧义和误解的词汇。例如在中国代表吉祥的龙在西方的词汇中就有邪恶、暴力的含义;我们认为可爱善良的大象在英文的词汇中就有笨重、累赘的含义。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如果使用了这些我们认为好的,但外方认为不雅的词汇,就容易给沟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翻译人员应该十分注意的问题。语境的准确把握也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译者要准确理解对方使用词语所要表述的真实含义,了解对方是在何种语境和文化背景下进行表述的,并依据现代翻译界公认的功能对等理论和我国着名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原则,保证原文信息和译文信息含义的等值,尽可能的让原文和译文在文体、文风、语言方式、文化以及社会因素方面保持一致,使两种语言实现等值的传递。在贸易谈判中合同和法律文书的翻译上,翻译人员必须做到运用的语言和行文方式符合现代商贸文献的标准和规范,保证专业术语、译名的统一和前后一致,使贸易双方得以顺畅的沟通。 五、结语 今天的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与日俱增,中国的企业同国外企业间的商贸谈判日趋频繁,当前我国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对于很多有志青年来说有着广阔和光明的发展空间,现在的从业者和未来想加入到这一行业的人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在这个舞台上大展拳脚,为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游戏教学的作用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及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中国和世贸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合作前景更加广阔,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大量国际贸易人才,特别是培养同时具备国际贸易知识和外语知识的专业人才的紧迫性。国际贸易英语课程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如国际贸易英语课程的专业词汇就涉及到很多的科学领域,就“margin”一词而言,在证券用语中可译为“保证金”,在经济领域中又指“利润空间”、“利润率”;kite在日常英语中的意思是风筝,但在商务上的意思是“空头支票”。国际贸易中的政策、贸易术语、贸易合同的签订、运输条款等都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记忆。因此,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大量术语的记忆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复杂难懂的贸易条款、规则,是教授国贸英语课教师们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我国国内学者们至今没有找到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该课程。笔者通过自己的国贸英语课教授发现,将游戏适当的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不但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游戏教学理论概述 所谓游戏教学方法[1],又称学习游戏化,是在学习游戏化观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设计过程基于培养目标、学习者年龄、心理特征等方面,借鉴游戏,设计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和教学策略。其中,游戏化学习的重点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性。柏拉图说:“生活必须作为游戏来过。”雅斯贝尔斯宣称“: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不断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规律的行为。”[2]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帮助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活动自古有之。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皮亚杰[3]强调在对儿童的教学中运用游戏形式,让儿童“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他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智力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以此为游戏教学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根据KrashenStephen[4]关于语言习得中“情感过滤器”的假设,语言习得是个体情感系统滤后的产物,那些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引起负面情绪或与个体不愉快情感经历相关记忆的语言和学习过程都会被过滤到个体语言记忆系统之外,过滤的产物越多,个体对该语言体系的接收、处理及消化得越慢,甚至完全排斥对语言的习得。KrashenStephen还提到,焦虑、紧张、无趣等均为“情感过滤器”的滤网。因此,教师在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降低“情感过滤器”的过滤作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激发学生的正面学习情绪,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下积极吸取教师所教授的知识。Hadfield[5]认为“外语课堂活动不仅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对语言操练具有一样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外语课堂活动能给语言习得者提供真实的交际机会,尽管仍然是在人为设定的范围内,进而将教室和教室外的世界连接起来。”这种鼓励自然交际的外语课堂活动将语言习得的过程转换成习得者自由交流的过程,将教室转换成准外部语言环境,将教师和学生的师生关系转换成平等交流的关系。当习得者的游戏意识和交际意识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不会再因为担心犯口头上的错误而不敢开口了。随着习得者作为外语教学研究对象的深入,教学的多样性对教学效果的迁移作用更加受到关注,外语课堂游戏无疑为外语教学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正如RichardAmato所说,“外语课堂游戏可以缓和紧张的有压力的学习气氛,可以引发新的语言点和新的想法,可以给传统的教室带来更多的选择。”[6] 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开学初,笔者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上了国际贸易英语第一单元的课程,该单元结束后,笔者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测试,并记录成绩。之后对这两个班级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5份,收回65份,所有问卷都有效。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以下三个问题比较突出。 问题一:你喜欢目前这种国际贸易英语课的上课方式吗?6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13%的学生表示一般,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剩下的10%的学生表示喜欢。 问题二:通过目前这种教学模式,你能记住多少新授知识?47%的学生选择低于一半,31%的学生选择多余一半,3%的学生表示完全记不住,9%的学生表示几乎可以记住全部所授内容。问 题三: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67%的学生选择完全有必要,15%学生表示一般,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剩下1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满意,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基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多数学生希望能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练,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不足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而这些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较难实现的,所以希望授课教师能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三、游戏教学在国际贸易英语课程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1.实验对象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浙江海洋学院英语本科师范专业二年级学生,共两个班级。 2.实验采取的方法采用对比试验、问卷调查、单元测试等途径采集相关数据,选取《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中第8-16单元,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 其他单元则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实验对比阶段 1.词汇游戏方法一:“单词接龙”游戏(以国际贸易英语中基本术语的教学为例)。在游戏之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每组5-6人。教师给出第一个单词,如freigh(t货物运输),然后要求每组学生写出以t开头的单词,如tende(r投标),然后再写出以r开头的单词,如ratio(比率),以此类推,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写出的单词在正确的基础上数量最多,则该小组获胜。这种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并通过互相帮助有效地对单词进行了复习。方法二:“找搭档”游戏。由于国贸英语课程中看起来相近或相似的概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对相似或相近的概念进行较好的辨析。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要进行一定的课前准备。准备好两个信封A、B。信封A中装有将要教授的概念性的容易混淆的词组,如:AbsoluteAdvantage(绝对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比较优势)、OpportunityCos(t机会成本)、averageCos(t平均成本)、CurrentAccoun(t经常项目)、CapitalAccoun(t资本项目)、CounterTrade(对等贸易)、BarterTrade(易货贸易)、EntrecoteTrade(转口贸易)TransitTrade(过境贸易)等,信封B里装有这些词组相对应的解释和例子。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前预习,对游戏中所要遇到的这些概念性词组及其含义进行一定的了解。课堂中,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偶数小组,一般7-8个一组。然后,将信封A、B发给小组学生,每组一半学生得到A里的纸片,另一半学生是B里的纸片,要求学生A根据自己手中的纸片去寻找相对应的学生B。如果所授班级学生的基础一般,教师在设计时,可以一词对应一个解释,如果学生程度较高,则可以设计一词对应多个正确的解释或相关例子、案例。如果学生对自己手中的纸条不是很理解,可以用英语向其他学生寻求帮助,相互探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对概念性词组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师宣布正确答案并相应做出一定解释,并对最早找对搭档的小组给予表扬,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点,并及时对错误的概念进行纠正。 2“.情境模拟”游戏所谓“情境模拟”游戏就是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当的行为环境,让学生就某个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表演的方式将讨论的内容和结果表达出来,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合理处理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合同执行过程中保险问题纠纷为例,笔者设计了下列情境模拟游戏。首先,给出学生一个案例背景。如:国外某公司(简称买方)与我国一公司(简称卖方)签订一笔食品出口合同,交易条件为FOB大连,付款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随后,卖方收到了买方银行开来的信用证,即备妥货物,办好出口手续,按期将货物装上买方指派的船只,并向买方发出了装船通知。装船于凌晨2时结束,半小时后载货船舱出现火情,船长立即组织救火,先启用二氧化碳系统灭火,但发现该系统失灵,只好使用消防水系统灭火,才将火扑灭。经商检部门鉴定,该批货物因火灾和严重泡湿而完全丧失商业价值。卖方立即通知买方,征求处理意见。买方来电称,卖方应负责卸下毁坏的货物,重新备货装船,并声称将指示银行撤销已开出的信用证。卖方则认为,货物已装船,合同义务已履行,没有义务卸下损坏的货物和重新备货装船,并认为买方应该支付已装船货物的货款。船方则因货物已毁损而拒绝签发提单,并以火灾免责为由拒绝承担赔偿。然后将学生分组让其对此案例进行讨论,并要求他们根据案例及其讨论的结果进行角色分配,用表演的方式将整个案例和他们所讨论出来的处理方法展现出来。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各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特别是对最终案例处理方法进行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他们所讨论的案例处理方式是否正确,以此提高和巩固学生处理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合同纠纷问题的能力。此外,笔者还针对贸易条款的掌握,设计了一些不同层次的贸易谈判,让学生分别扮演贸易谈判、交易可能涉及到的各种角色,进行对话表演,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专业术语、谈判规则及其他可能涉及到的注意事项的记忆和正确运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游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皮亚杰认为,从认知的本质看,游戏的特征是“同化”超过“顺化”,也就是说“学生在游戏设计过程中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提高认知水平”。[7]调查问卷表明,有53位学生赞同“游戏能帮助自己对国际贸易知识加深了解和掌握”,49位学生认为“游戏能帮助认识自己在语言沟通和国际贸易谈判技巧方面有待改善”。这些数据都说明游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原则并能将这些知识初步运用到模拟的国际贸易谈判场景中去。 (二)游戏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吸收知识过程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绝大多数学生(93.4%)表明喜欢这种国际贸易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方法,85.6%的学生认为游戏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92.9%的学生表示“通过游戏强化了课堂所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游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游戏教学在课堂中提供了真实的交际环境,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使语言回归到了自然状态下交际工具的位置。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认为“通过游戏教学方式,自己比以前更愿意在课堂上开口讲话了”,96.6%的学生认为“通过游戏,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82.7%的学生赞同“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此外,在实验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学游戏的展开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课堂发生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游戏教学也不例外,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 2.趣味性原则。游戏教学之所以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在于它包含了游戏具有趣味性的特点。 3.参与性原则。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共事的乐趣。 4.纪律性原则。在游戏进行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做到整个课堂次序张弛有序。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将设计合理的游戏运用到国际贸易英语课堂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理论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当然,笔者所想到的这些游戏方法只是游戏教学具体应用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游戏教学方式等待我们去研究和开发 贸易论文:论比较中美服务贸易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摘 要:中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一直处于失衡状态,研究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依据最新的统计资料,针对中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内部结构、地理方向和体制法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提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美服务贸易;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汹涌的背景之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度变革,以金融及信息革命全球化发展为特征的科学技术革新浪潮正在推动世界服务业加速发展。如今服务业占各国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已达70%,中等收入国家接近60%,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左右。随着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间的服务交换规模也在日益扩大,2009年,世界服务出口额达到了3.3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于World Bank Database、BEA Database和中国商务部网站。 相比1970年的不足710亿美元增长了45倍,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贸易总出口额的1/5。同时,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服务贸易占比较大的国家在后危机时代较快地出现了复苏势头,其恢复速度快于依赖货物贸易的国家。由此可见,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趋势已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中美服务贸易比较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国,服务业高度发达。2009年,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15.4%,表现出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强劲优势地位。另外,中国服务贸易也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势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年均增长0.6%,但由于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服务产品竞争力较弱,在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在整体服务贸易水平还是在部门结构等方面与美国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1.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持续稳定,国民经济贡献度较高 服务业对美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大,以2005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美国GDP的70.93%,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2.47%。自1984年开始,美国服务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就已超过60%,可见,伴随美国服务业发展,其服务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着。 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4 220.2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8 79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3%。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3年间平均维持在28%左右,2004年达到30%并维持了4年,由于经济缓慢复苏,2009年小幅上升,达到33%。就服务贸易出口额总体而言,美国呈现上升态势,仅2009年有小幅下降。其中,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 560.9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5 091.8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1.99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达到15.4%,世界排名第一位。美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8年间平均维持在16%左右,仅1997年、2005年和2006年在16%以下,其余均大于16%,2009年明显提高达到19.2%。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其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1 659.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 707.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2.23倍。2009年服务贸易进口虽有小幅下降,但其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达到11.9%,世界排名第一位。 (2)中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快,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对中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小,以2009年为例,服务业产值占中国GDP的42.6%,当年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3.2%。中国经济结构中,由于第一、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致使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其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522.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 86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4.5%,是美国年均增长率的4倍多。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在1997—2002年间平均维持在10%以上,2003年下降为9.57%并保持到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再次下降,降为8.7%左右,2007—2009年又小幅上升并维持在9%左右。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而言,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仅有2009年相比2008年下降12.11%。其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286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25倍。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为3.88%,世界排名第五位。然而,中国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仅是美国的1/4。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在1997—2007年间由16.30%下降至11.91%,2008—2009年稍有上升维持在12%以上。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与出口额类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由1997年的277.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582亿美元,13年间扩大了5.7倍。虽然2009年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前十位国家中,中国是惟一与2008年相比没有出现下降的经济体(德国和英国进口额分别为255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排名第二、三位,美德英进口额同比均出现10%左右的降幅),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为5%,世界排名第四位,但服务贸易总量只占到美国的1/3。 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各部门发展比较平衡 美国服务贸易自1971年起持续保持顺差状态。其中,1986年服务贸易顺差仅103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较高历史水平,增至902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7倍左右。2007年服务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为1 29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5 048亿美元,进口1 296亿美元。2008年和2009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加,2009年服务贸易顺差额相比2008年虽下降了4%,仍达到1 384.2亿美元。 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出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运输和金融服务,其出口额各自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4.17%、17.63%、16.75%、15.65%和11.82%。同时,政府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通讯、建筑服务分别占比4.15%、3.18%、2.58%、2.09%、1.75%和0.24%,合计在15%以下。2007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分别是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服务,其进口额分别占服务贸易进口总 额的25.27%、21.62%、13.91%和11.31%。同时,政府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通讯服务分别占比9.64%、6.62%、5.01%、3.92%和2.09%,而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建筑服务比重较小,分别是0.45%和0.16%。综合美国服务行业进出口所占比重,各个服务部门发展符合美国经济特点,没有出现比重极大的部门,即部门间发展未表现出严重失衡现象。同时,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服务部门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突出,在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2)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各部门发展有所失衡 中国服务贸易在1984—1995年间保持小额顺差,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后进入持续逆差状态,并且自2002年开始逆差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显着。其中,2004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最高值95.5亿美元,2004年以后服务贸易逆差呈现小幅缩小之势。但2008年和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115.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2008年服务贸易逆差额比2007年增长51.9%,2009年比2008年增长56.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逆差行业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和旅游,逆差额分别是230、106、97和40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旅游服务贸易占比第一,2000年达到53.34%,自2004年之后呈现递减趋势。运输服务贸易占比第二,且在2000—2008年间占比逐年上升[1]。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通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贸易占比最小。可见,中国一直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传统服务贸易相比差距较大。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呈现逐年缩减趋势,如旅游服务部门,而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占比逐年递增,尤其是咨询服务,2008年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12.33%。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中,进口比重超过10%的部门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是31.67%、22.75%和14.55%,合计70%左右。同时,咨询、保险与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占比8.52%、8.02%和6.49%,而建筑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占比2.75%和1.99%。通讯、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占比较小,合计为2%以下。综合中国服务行业进出口占比,部分行业占比极大,中国服务部门出口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 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多元,涵盖多个经济体类型 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墨西哥、爱尔兰、法国、瑞士、中国和荷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出口市场,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55.19%。在前十大出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五席,包括英国、德国、爱尔兰、法国和荷兰,合计占美国服务出口总额的27.77%。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百慕大、法国、墨西哥、瑞士、印度和爱尔兰是2008年美国前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地,占美国服务总进口额的56.29%。在前十大进口市场中,欧盟成员国占据四席,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爱尔兰,合计占美国服务进口总额的26.45%。事实上,欧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和瑞士分别是美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 欧盟是美国服务出口最大的目标市场,2008年,欧盟27国进口美国服务项目占全美服务出口总额的37.3%。同时,欧盟也是美国服务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从欧盟进口服务的增长率也高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率。就地区性而言,西欧和中欧国家是美国服务贸易的主要伙伴,交易多集中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通讯服务。加拿大和日本是美国服务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占比8.71%和7.84%。加拿大与美国无论是地理位置、生活方式还是经济环境都有极大相似之处,因而加拿大不仅是美国服务输出的主要接受国,还是美国服务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方面体现尤为显着。近年来,伴随着美国日益重视亚洲和环太平洋服务市场的拓展,韩国从1987年开始逐步成为美国生产性服务出口的最大国家,同时,新加坡、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服务市场增速很快。据WTO统计,2008年美国与中国双边服务贸易额为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7%。其中,美国对中国服务出口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额为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综合看来,欧盟、加拿大、日本、瑞士、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在美国十大服务出口目标国之列,也是美国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国的一部分。可见,美国服务贸易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同时也包括墨西哥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市场多元化特点。 (2)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集中,侧重发达国家和地区 2008年,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出口市场。香港地区、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是中国前五大服务进口来源地。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集中在香港及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东盟各国市场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才有所提升。 香港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因素等特点,一直是中国服务出口主要目标市场,在旅游、运输、建筑服务和咨询服务方面体现尤其明显。在旅游服务方面,中国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比60%左右,其中香港地区是旅游服务中的最大进出口市场。在运输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占中国运输服务出口总额的33%。在建筑服务方面,香港地区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仅次于东盟。此外,香港地区是中国咨询服务第一大出口市场,在咨询服务进口方面,香港地区和欧盟占据中国咨询服务市场50%的份额。近年来,伴随着东盟的日益强大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东盟不仅逐步成为中国货物贸易的主要市场,而且逐步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伙伴,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服务市场增速较快。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欧盟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重要合作伙伴,在建筑、保险、咨询和计算机及信息服务方面贸易联系日益紧密。 服务贸易体制法规比较 (1)美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较健全 美国服务业长期保持的比较优势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与美国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密不可分,表现为美国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的法律法规。鉴于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异,不能通过关税措施对服务贸易实施保护,所以一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规范对该国服务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美国服务贸易管理机构主要是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2]。其中,商务部负责服务贸易的具体管理工作,如统计服务贸易数据、制定服务贸易政策等,贸易代表办公室则具体参与和负责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谈判和协调等事务。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大的谈判能力不仅能将有利于美国自身的贸易政策贯彻到世界服务贸易体系中,还能加强美国对服务贸易的执行与监督能力。第二,实现贸易促进和贸易救济相结合,在积极促进和扩大服务出口的同时,能够快速针对服务进口及国外服务 企业对国内服务业带来的损害采取多种救济措施。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以国会和联邦政府行政命令为主[3],包括了对外贸易综合法案中的部分条款、对各个服务部门立法的相关条款和针对部分行业专门规定的市场准入制度等,但是各州也会单独对服务贸易立法,如保险业和专业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限制法令就是由美国各州各自制定的[4]。此外,美国各州也会依据自身优势行业制定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如针对证券交易、企业产权等方面分别制定了《证券交易法》、《商标法》等。 (2)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究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存在失衡,配套的立法工作没有快速、全面展开,导致中国还未形成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所以,改革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国服务贸易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战略和政策主要由商务部通过服务贸易司具体制定和协调,隶属于商务部的服务贸易司还承担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双边及多边国际谈判等事务。但在实际中,以上大部分工作是由中央其它部委及地方政府执行。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服务贸易整体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各有关职能部门相互之间衔接不到位,降低了服务贸易管理效率,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第二,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中国对服务业的划分标准、统计口径等缺乏统一性,这与世界发达经济体间缺乏一致性,在贸易往来中易引发摩擦[5]。 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方面,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核心,以国家颁布的外资法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各部分制定的具体规定为支撑,具体规范中国服务市场。一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比中国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中国虽然在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海商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但互联网通讯、电子商务等许多领域仍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此外,在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之间,仍然存在有漏洞、有矛盾的现象,这严重削弱了中国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二、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服务贸易的领先优势来源于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间已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具体而言,美国高度发达且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保证了美国服务贸易的全球持续领先地位。服务出口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国际更多资本和人才流入各个服务行业,这样既有利于先进技术和各个生产要素有效结合,保证了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发挥,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美国服务贸易在原来基础上逐步趋向于服务贸易方式的网络化、服务贸易内容的广泛化和多元化以及服务贸易区域的国际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简言之,就是“国内经济领先—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发展”的循环路线。当然,美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与健全的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服务业立法是分不开的。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全球服务贸易虽然有所波动,但就服务贸易本身而言,其受到世界和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货物贸易,换言之,国际金融危机只是暂缓了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搞活经济,增强经济的灵活性,这样能有效应对外界冲击,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通过此次危机,各国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产业结构将继续作用于服务贸易,驱动其快速发展。第一,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将持续扩大。一是服务业较不发达的国家,其转移重心将从制造业转向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二是服务业发展有一定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转移重心更倾向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金融、保险和咨询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这些服务业也会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第二,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许多原本依赖于制造业的服务行业逐步独立出来,使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三,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这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服务贸易自身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经济贡献度、吸纳就业人数多的特点正好符合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新动力。 因此,危机过后,伴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当前以货物贸易及传统服务贸易占较大比重的局面将得到明显改善,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将更加平衡。 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此次危机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促使发展中国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制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逐步开放各自服务市场,涉及旅游、运输、保险、咨询、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市场,吸引外国资本和国际人才注入本国服务业,通过提升行业资本构成和人力资本构成,全面融入到全球服务市场中。近年来,亚洲地区普遍的开放性政策为亚洲各国自身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机会,推动亚洲地区逐步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市场。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各国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开放服务市场,还是外部因素作用被动开放服务市场,毋庸置疑的是世界各国服务业将更加开放,各国将逐步实现“服务业—服务贸易—国内经济”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 伴随着服务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逐步开放,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服务业竞争力差距较大,但这种差距最终会越来越小。为了扩大服务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服务市场上,伴随着服务提供者逐渐增多,出现同一市场存在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局面,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 当代国际贸易已经从原来传统的货物贸易拓展到了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更广泛的领域。同时,伴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日益突出,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第一,世界各国逐步开放相关服务业,服务业整体开放度不断上升,伴随全球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业各部门间融合度不断提高,新的服务贸易摩擦应运而生,这些摩擦不仅来源于发达国家,也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第二,由于国际服务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复杂化、服务范围的广泛化,世界服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保护本国银行、保险、信息等敏感部门免受外来竞争纷纷设立贸易壁垒。第三,危机过后,在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缓慢复苏的进程中,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的差异性,部分国家为提高国内就业率和保护国内市场,贸易摩擦也从货物贸易各项产品向服务贸易单个部门及整个行业 扩散,这对未来产业遭受损害埋下隐患,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服务贸易壁垒广泛化的趋势。 后危机时代,无论是世界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导致的服务贸易摩擦增多,还是由于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经济和国内市场设立服务贸易壁垒,其涉及服务业内容将更加广泛,服务贸易壁垒将更加普遍。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国应依据国情,加快国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缩小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在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同时,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提升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1.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强化微观主体竞争能力 中国无论是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力度,还是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拉动力度均不足,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出口方面还是进口方面均较弱。因此,中国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竞争力,缩小与美国在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必须从提高微观主体竞争力着手,在加大服务业科技研发及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重点关注服务业人才培养。第一,加大服务业各部门技术投资,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投资具体表现为相关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经济技术数据库、信息共享系统等,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服务业不能一味引进而不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保证科学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结合中国自身经济特点,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再创新,真正达到“科学技术—服务业—服务贸易”三者的循环效应。第二,注重服务业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先进技术的引进必须与人力资本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才能促使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一是针对中国现有服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培训,多渠道设立职业培训机构。二是依据中国服务业从业人数特点及其分布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调整高等院校及职业类院校相应专业设置。三是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多渠道引进高级短缺人才。通过人才培训、人才培育、人才引进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专业服务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缩小国内服务贸易逆差,把握服务业开放速度 服务业拉动经济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服务业只有个别部门如旅游、运输、建筑等发展突出,大部分行业及部门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和资讯类等新兴服务业表现尤为明显。所以,中国应以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为目的,积极扩大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同时,分层次、有重点地开放中国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6],并控制服务业开放速度。第一,维持中国传统服务贸易固有优势,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一是加大传统服务部门的营销力度,提升传统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提高传统服务部门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如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借助中国丰富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二是重点发展运输服务贸易中的海运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而海运服务贸易在运输服务贸易中占比最大,2003年开始这一比重就已超过60%。伴随着中国海运运力的快速上升,积极调整海运结构,加大海运领域国货国运的比重,在遵循海运逐步自由化的原则下,政府通过引导海运企业联合与重组,提升中国海运乃至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适度开放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掌握服务业各部门开放速度。一是适度开放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开放的同时,完善这些行业的竞争机制,提高其在市场机制下承受考验的能力。同时,通过采用和引进国际标准,促进国内智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相关标准的规范化。二是关注经济安全。服务业掌控大量资金、技术、信息的流进流出,影响着国内市场的稳定。如果本国服务业尚未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过快开放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服务业开放的问题上,做到履行承诺但不做出超承诺的让渡。 拓展服务贸易地理方向,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来源地都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呈现市场单一化特点,这对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寻求大发展极为不利。一旦贸易伙伴中个别区域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中国服务贸易及相关服务业必定受到牵连,这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订的进程,有效扩大市场半径,并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有效地分散服务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和单一的风险。第一,对于已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应强化其所涉及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如在中国与新加坡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主要服务合作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和会计等服务业,因此中国要根据自由贸易协定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利用区域贸易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中国卫生医疗、教育和财务会计等服务业的发展。第二,对于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与海合会、澳大利亚、冰岛和挪威等,一是在谈判进程中,加强并拓展服务业合作领域,保障双方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做出重要承诺。二是积极推进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实现自由贸易区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使双边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实现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第三,对于那些尚未与中国建立优惠制度安排的国家,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如在金融、保险、咨询等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中日本和韩国与中国有诸多合作,且日韩双方在以上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所以,中国在积极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基础上,需重点关注日韩具有优势而中国缺乏竞争力的相关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完善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并不符合GATS要求。因此,制定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法规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服务贸易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言,实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性,同时,在贸易救济政策制定方面,经过全球经济危机后,更应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第一,从中国国内经济和就业增长出发,优先制定那些有利于环境、信息、能源、卫生医疗、交通物流及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这些代表新经济的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无论是对现存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还是新制定相关政策,需要通过引入国际竞争政策推动这一进程。第二,完善现存服务贸易的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一是针对服务贸易风险分布的主要行业,及时跟踪国外相关产业及部门的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国外对中国某些行业进行知识产权调查的动向,迅速预警信息,实现预警信息从商务部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的顺利传递,同时实现预警信息从地方向中央政府的有效反馈。二是针对国外对中国服务企业贸易救济调查中的不合理、不公正做法,中国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应积极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的 司法制度进行申诉。三是中国政府应积极争取国际谈判主动权,要求外国取消具有歧视性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对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和敏感性服务业制定具有保护性质的法律条款,达到保护国内服务业和就业的目的。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人才素质及能力构造探讨 [摘要]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一般素质要求和特殊素质要求的总和,一般素质包括所有人才都应该具备的思维、知识技能、身心道德、创新特质等因素,特殊素质包括通识性知识、全面的素质和综合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结构 一、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素质(Competency)的概念,认为素质是指和参照效标存在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深层次特征包括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和浅层的知识与技能。陈仲庚教授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命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向人生成”为基本理论框架,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审美·思维、知识·能力、身心·素质这三项六款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而言,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充分的结构体系,这也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以此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特点,本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思维、知识技能、身心道德、创新特质,其中思维是最核心的素质。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或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劳动,它是建立在“应知”基础上的“应会”的智能行为。因此,应用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可塑性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以及应用知识进行科研、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等综合性能力等一般素质,而且应该具备以“通识”为目标的专业基础理论、宽广的知识面、综合性的能力和全面的职业素养等特殊素质。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的共同作用便构成了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鉴于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确定为:不仅要掌握“必要够用”的国贸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的国贸专业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身心道德素质和较强的道德意志力量等一般素质,关键是要具有通识性的知识、综合性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素养等特殊素质。 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和能力结构 1.思维。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一般素质中,思维是最核心的要素。思维能力虽然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心理学概念,但在人类活动中,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思维是人类从理性上认识世界的工具,没有思维,人类就不可能系统认识世界;其二,思维具有对其对象包括思维主体进行评价、调控与决策的实践作用。就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来说,必须具备清晰地认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的能力,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价并进行正确决策的思维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与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包括哲学思维方式、一般思维方式和个别思维方式三个层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只有全面掌握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层次的思维方式,才能使思维能力和思维效果真正得到提高,才能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种国际商务问题。 2.知识与技能。对于任何专业的人才,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技能是知识运用的结果,掌握知识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技能的运用,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知识准备更好的条件。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该领域应该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为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和职责所应理解的东西,包括基础知识(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关联知识等。技能则是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例如,运用经贸理论分析解决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能力、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调查能力以及完成国际贸易各项业务流程的能力等,这些技能可以通过重复性的模拟实验、实训或其他形式的体验来逐步提升。 3.身心与道德。在人全面发展的各因素中,身体素质应该是最基础的载体,也是其他各种素质赖以生存和提升的基础。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学习和竞争的能力方面都会更强。而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会有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正确地对待自身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每一个人成才的方向和目标,都应该是和社会需要紧相连的,脱离了为人类造福,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人的才干就会受到抑制。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以后主要从事的是与对外经济贸易有关的工作,面临的将是更加复杂的环境、更加复杂的工作甚至更加复杂的人群,所以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个性、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4.创新与特质。创新能力是人们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和科学知识,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思想来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开拓创新,对外贸实践技能的创新,而不是指贸易理论研究的创新,也可以说,这是更高层的实践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在素质教育中通过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成,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不断提高的。特质是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既然人们是根据他们的特质与世界抗衡的,那么人们的特质就要把各种经验组织起来激发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要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面对复杂的对象处理复杂的国际商务问题,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特质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随机应变、灵活有效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国际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三、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特殊素质与能力结构 1.通识性知识。“通识”不仅仅要求知识的掌握面要宽,而且要求对知识的运用能够汇通、融通和变通。通识性知识有助于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应该单单只掌握专业知识或与从业相关的知识,而是需要掌握覆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知识,这样才能将学习的重心从现成知识的接受,挪移到综合性的判断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育上,才可以成为具 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级国贸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2.全面性素质。全面的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素质外,还包括身心、特质、职业素养等隐性素质,隐性素质支撑着个体的显性素质,并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素质的全面性首先就体现在更加全面的隐性素质上,而隐性素质又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首先得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可以增强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和心理调控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挫折,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获得挑战挫折的勇气。 3.综合性能力。康德曾说:“人的目的是‘做人’。”因此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做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能力。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而言,首先要具备“做人”的能力,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全方位沟通及带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做事”的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驾驭能力、理性分析能力等,而且还必须具有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未来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育重点 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等显性素质上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在身心道德、创新特质等隐性素质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将重点放在隐性素质的提高方面。 1.道德境界的培养。柯尔伯格认为在“无律”“他律”及“自律”之后,还有一个“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黄富峰认为,在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的德育内容应该注重德育主体道德境界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德育境界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的体悟最终实现在行为上的道德和谐性。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培育是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作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的德育知识,更需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大气的人格。所以,除了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通过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个性特质的塑造。个性特质的塑造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它以尊重个体为前提,把握个体的个性特质,因势利导,扬个性之长,弃个性之短。个性特质的塑造对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以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基础,在这一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开展自由联想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个体优势潜能。在这一过程中,自由教学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由教学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教的自由是教师选择教什么、如何教、何时何地教的权利,学的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选修课程)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自由教育是遵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自由思维,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为满足自己对新知识的好奇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境界,乃是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3.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素质的提升首先要从自我意识的训练入手,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观察,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心理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发展而成的。因此,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的提升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实践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各种标准化测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第二,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心理素质训练的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自我内心情感;第三,通过模拟的国际贸易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团队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监督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不断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行。 贸易论文:金融危机冲击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变化 摘要:本文选取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在对常规的需求途径和汇率途径扩展之后,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增长率、家庭净资产、个人贷款利率以及实际有效汇率、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美出口与以上变量均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家庭净资产、个人贷款利率、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系数很高,这表明仅凭传统的需求和汇率途径已经不能很有效地说明我国对美出口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需求;汇率;家庭净资产;个人贷款利率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进出口贸易大国,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由于和美国经济互补性强,中美贸易对我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美国进口商品中有近1/6是由我国向其出口的,换一个思考角度,我国出口贸易总量的1/5是向美国市场出口的。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誉为国民经济的三架马车之一,因此在危机背景下研究中国对美出口就显得很有意义。裴平,张倩和胡志锋(2009)基于月度数据做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失业率、股市总市值以及中国前十大出口伙伴的加权人均GDP度量金融危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GDP下降和失业率增加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很大。田苗(2009)运用VAR模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冲击,最后得出美国 GDP的增长和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是拉动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动力。叶珊(2009),孙晓琴,黄怡伟(2010),金洪飞,万兰兰,张 翅(2011)也有类似的研究。 总结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在研究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传导的文献中,收入途径和价格途径是主要的传导途径。曾忠东,谢志超,丁巍(2012)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详尽,他们认为由于中美两国之间的互补型贸易关系,贸易溢出效应在危机的传染中作用明显,通过对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比较研究后发现,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溢出的价格效应显着,收入效应较小。但是很多文献一般就需求论需求,在建立模型时忽略了危机的内因以及美国需求的具体情况。本文考量了这些因素后,选取家庭净资产以及利率代表的信贷额度作为需求路径的补充。本文认为消费信贷和家庭净资产指标对于需求路径的研究具有代表意义,一是做为本次危机的直接内因这个意义上来说的。二是因为这两个指标在危机前后最大程度地调控了美国的消费需求,乃至总需求。此外,这些研究大多只涉及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效应,即从价格变动对贸易影响的角度研究汇率问题,缺少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价格替代效应研究的文献。本文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危机爆发后特殊走势,在对汇率问题的研究中加入了替代效应的研究。 二、需求和汇率途径的扩展分析 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概括为需求传导、汇率传导、价格传导和贸易政策传导四类。结合本文引言部分的分析可知,本文主要从需求途径、汇率途径做了分析。[论文网] 一、需求传导路径的扩展。需求传导路径是最直接的路径,一般一国发生经济危机,该国经济增长放缓乃至产生倒退,消费和投资的急剧下降抑制了进口,从而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带来影响。针对2007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我们更加需要关注此次危机中美国家庭资产存量的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金融证券和住宅构成了美国资产存量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危机前美国家庭净资产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从2004年第一季度的50188(十亿美元)到2007年第一季度的66724(十亿美元),短短三年时间就增长了33%,每年的增长率接近10%左右。做为美国家庭财富最主要组成部分的房产和有价证券在此次危机中的巨额缩水无疑是整个需求传导路径中的重点。此外,个人信贷利率高低做为消费信贷松紧的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调控了消费需求的大小。美国是消费驱动型经济,消费支出占国民经济的70%。所以也有必要在需求路径中加入个人贷款利率指标以考察其对我国对美出口的影响。 二、汇率传导途径的扩展。危机爆发国货币的贬值是危机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贬值使得危机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挤压了其它国的出口;另一方面,危机国的贬值使得其进口我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使得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该国进口市场的挤压,这也降低了我国的出口。为挽救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低利率政策的又一后果就是引导资金流向高利率国家,我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利差再次制动了汇率机制,造成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此外,美元的贬值虽然是对全世界所有国家而言的,但是基于汇率制度和国家实情的区别,这种贬值程度的大小也是相对而定的。基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近几年来的强势,人民币和美元的相对变动叫其他国家更大。由于竞争国的存在,需要也有必要考虑竞争国的汇率变动情况,正是基于此分析,本文选取了以下六个国家的有机有效汇率做为比较考察的目标,它们分别为巴西、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以及新加坡。选取这些经济体的理由是:与美国贸易密切、贸易额大、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同。 从图1可以看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其它对美出口国的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在危机之前一直保持着相同的走势,在危机后,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和黄线表示的其它出口国的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在走势上明显不同:我国对美实际有效汇率在危机爆发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降后迅速走高;其它新兴出口国的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在危机后也经历了一个下降的过程,但其始终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图1 实际有效汇率和我国对美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自IMF数据库;对美出口总额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并以2005年第一季度为基期,单位十亿美元 三、模型的建立和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本文模型建立的前提是扩展的需求理论,在运用广泛的非完美替代品模型中,假定消费者具有同质性偏好,不考虑劣等品和进口国内互补品的情形,那么解决了消费者效用优化问题之后,可将进口需求表示为进口国收入水平、进口商品的自身价格以及其进口国国内替代品价格的函数。在需求函数具有同质性的假定下,可将出口需求数量改写为进口国实际收入和出口商品与进口国内替代品相对价格的函数(章艳红,2009)。依据前文的分析情况,本文在基本的需求价格模型加入了家庭资产存量和利率因素,并用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代替实际GDP。为了考察汇率的替代效应,在对美出口总方程中加入了新兴出口国的加权实际有效汇率,最后建立如下模型: (二)样本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笔者选取数据样本的时间段为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并均转换为以2005年第一季度为基期的实际值,同时对含有季节性变动的数据样本进行了X-12季节性调整。有效实际汇率数据jjr均来源于IMF数据库;中国对美出口总额数据(dmck);美国家庭净资产数据jzc、个人贷款利率数据ll均来自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经济数据库。美国的进口数据dmck经相应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处理得到实际值;家庭净资产jzc的实际值有名义值除以GDP平减指数得到。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对美出口冲击的实证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 对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单位根检验,只有各个变量通过ADF单位根检验,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协整分析。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如表1所示,通过 ADF 检验后可知,原变量在5%的水平下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原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在经过一阶差分以后,差分后的变量在5%的水平下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差分后的变量是平稳的。原变量均为I(1)过程,一阶平稳通过ADF单位根检验,说明变量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Granger因果检验 虽然逻辑上确定了汇率、经济增长率以及家庭净资产、个人贷款利率和我国对美出口之间的关系,但真正明确中美实际有效汇率、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美国家庭净资产以及个人贷款利率是否是导致我国对美出口变化的原因,我们需要用到“Granger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运用F统计量来检验变量X的滞后值是否对Y有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影响,如果该影响是显着的,那么称X是Y的“Granger原因”。 按以上原理做Indmck与Injjr,Injzc,Inbeer,gdpzzl,ll 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汇总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Injjr,Inbeer,Injzc,Inll,gdpzzl都是导致Indmck变化的原因。这也证明了美国经济增长率、人民币有效汇率、竞争国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家庭净资产以及进口国国内个人贷款利率的变化确实会对中国对美出口产生影响。同样,表4-2b的结果也表明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Injjr,Injzc,Inll,gdpzzl都是导致lnzjk变化的原因。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总路径各方程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与前文分析相符的逻辑关系。 3.协整分析 前面的单位根检验表明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可以对变量进行Jonhansen协整分析,并得到Indmck、Inzjk、Inbz的协整方程如下: 对其残差项的单位根检验表明方程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有效的协整关系,代表了各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协整方程5-7可以看出,GDP增长率、家庭净资产、加权实际有效汇率和我国对美出口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家庭净资产的长期影响最大,其弹性高达2.06,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也高达1.51,gdpzzl的长期影响系数并不大,只有0.17。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和美国个人贷款利率和我国对美出口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其中个人贷款利率的弹性高达4.13,是所有因素中长期影响最大的。对于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很多文献有不同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是符合经典理论的,汇率对我国对美出口的影响明显,实际有效汇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也即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其进口下降0.66个百分点。 四、政策意见 为了应对目前并不明朗的美国经济变化和人民币的升值问题,确保我国对美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笔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扩大内需,适度调整对外需的依赖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美国需求各部分冲击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危机使我们意识到片面强调出口并不能取得长远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所以,今后的主要任务还是扩内需,内需才是一个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如果国外需求的下降是我们掉转方向的制约因素,那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内需扩张的有利因素。 (二)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 从本人的研究结论看,我们更需要注意人民币汇率的替代效应带来的影响,警惕其它国家的低汇率政策。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人民币币值有很大风险也没有必要,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此确保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 贸易论文:论化工品进口贸易中的风险管理 前言 当下风险管理研究还处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之内,仅仅停留在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算、金融方面的投资、生产经营风险等领域,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研究属于国际贸易之间的进出口能源的风险管理还在少数,大多数国际当中的进出口公司,在对待风险管理这一问题上,依然还在摸索探求阶段,只有很少数大的企业集团,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之后,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自身的风险管理理论,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虽然技术还不成熟,但是风险却每天都在发生,对于所有的进出口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找出一套切实可行、适合于企业运行的风险管理方式,从而解决现有的危机,从而提高公司的生存质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就化工品进口贸易中的风险管理为主要探讨方向,从现状、类型、问题和解决方法入手,为大家细致的分析一下。 一、化工品进出口贸易特点 (一)化工品贸易形势良好,进出口高速增长 化工品贸易快速增长,2003年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好的年份,之后逐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化工品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保持贸易逆差 化工进口规模继续扩大,进口数量增长是引起进口进口贸易用汇增加的主要原因。化工品出口额仍靠数量拉动,使得占半数以上化工产品的进口数量增加,同时一部分化工品进口价格下降,减少进口用汇,两相抵消,实际进口用汇净增长,进口产品仍集中在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化工原料上,这部分产品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大力发展。 (三)国有企业在化工品贸易中仍占主导地位 在化工品进出口贸易中,国有企业一直是最重要的力量,其出口额与进口额都占总额的一半,三资企业是进出口贸易的另一个主要力量,比重仅次于国有企业。从发展速度看,私人企业化工贸易增速成倍增长,独占鳌头,在出口方面,集体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增速高于国有企业,进口方面,国有企业增长速度居第二位。但目前化工品的进出口额的增长仍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推动。 (四)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是化工品进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的进出口额占总贸易额的60%左右,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总贸易额的30%左右,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快于进料加工贸易增长速度。 二、化工品进口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贸易自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产生了巨大的发展,风险因素也在这一过程中增多。贸易企业化工品出口业务风险管理的行业现状呈现除了四种特征:第一,贸易经营企业数量大,情况多变。其中国有大中企业、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等不同经营模式企业,无法在管理上统一。第二,外贸行业风险管理没有专业机构做出规范和管理,我国的政府管理部门在贸易中的工作重点都投放在贸易发展上,疏于风险管理问题,一直都没有法规、意见做出明确规范。第三,现阶段贸易企业的分析、控制、管理还都是由企业自身完成的,不同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运用的方式也不同,虽有针对性但缺乏统一规范。第四,风险管理的措施主观性较大,科学性较低。在大部分的贸易企业中风险管理的部门、人员等都没有形成专业化,在进出口贸易业务时,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防范、规避、转嫁、管理上就存在较大的主观和随意性,规则和制度不能够统一。 三、化工品进口贸易主要风险类型 我国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外贸企业贸易业务不断扩大,经营模式主要由合资经营、对外投资等组成,外贸企业就面临许多国际市场上的风险。在化工品进口贸易中风险主要有五种:1、由于外方违约造成的信用风险,国际贸易双方处在两个国家中,交易中交货与付款就不能同时进行,贸易中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造成信用风险。2、卖方供货不及时、无货等情况造成市场风险,贸易环境对交易的限制,卖方由于种种原因延迟或不交货,就会给国内的企业造成损失。3、卖方与用户串通欺骗商造成经营风险,外贸企业在没进行资质审查时就进行交易,通常第一单贸易都很顺利,建立了信用之后就会进行骗取,然后逃跑。给贸易企业带来风险,近年来时常发生。4、在贸易中多种付款方式带来的商业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付款方式一般为即期、远期、托收、信用证、预付、后附等多种形式,每种方式都存在风险。5、作为化工品来说,其自身的易燃易爆属性限定了其运输当中的风险性,同时也加大了仓储的风险性。 四、化工品进口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多数的外贸企业化工品进口中风险管理不符合规范,每年的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我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合同签订时,条款不清晰明确,给履行时带来隐患。国际贸易中遵循的通则,在实际的贸易中不同国家的贸易买卖合同就会出现差异,矛盾主要是各国法律及对合同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贸易中我国企业对外国法律体系不熟悉使得合同纠纷解决带来了风险。 2、进口贸易中另外两方的资信调查不清晰,将会增大信用风险。进口企业不但与外国的客户贸易进行国际买卖合同的签订,还同国内企业签销售合同,明确两家企业的资信情况就十分重要,然而外国的中小企业调查就十分困难。 3、国际市场的多变,化工品市场行情情况的把握就相对困难。自2008年石油化工品价格大起大落,即使资深专业人士也无法准确判断。判断时不仅要了解化工品本身,还有对整个产业链及有关因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4、在运输物流中控制有限,使得产品在运输中出现灭 失风险。贸易中流通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个过程中风险较多,不好控制。流通中的准备货源、确认货物发货情况、货物运送接收、整理储藏这些环节直接关系到合同的执行。当下外贸企业为了减少损失或保险转嫁,通常情况下会严格控制进口贸易当中的风险因素,做好对其流程当中的全方面控制,防备其在输送过程当中因认为火天灾等种种原因所造成的损失。 5、缺乏对货控制权,经常在货权转移的过程当中发生风险。在现有的进出口贸易当中,货物的所属全,也就是货权是非常重要的事项,所以这一问题也是进出口贸易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掌握货权的一方在进出口贸易当中占主动权的比重值较大,掌握好了货权,就可以在通常贸易当中无限的缩小风险。一般来说,为了保障货权的主动权以及进出口贸易的主动性,国际间的贸易网来通常会采取款到发货这一原则,而并非是通常情况下的货到付款,这就牢牢把握住了控制权利,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 6、报关、商检这些规定的检查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问题。当进出口贸易成功抵达货港后,就面临着申报以及规定商检等必要流程。这时管理方如果申报不及时,就会造成货物停滞、违规处罚、附加货物港口管理费用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耽误了货物出港运输的时间,也造成了一定的现金损失。 7、在国际贸易当中,并非仅仅在细微处造成贸易风险,有时一些大的宏观控制环节也经常会出现风险,比如反倾销与汇率问题等。由于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国与国的交易,这时就会出现货币兑换的问题,而货币兑换往往会伴随着汇率风险。我国的贸易一般面对非欧洲国家时,一般采取的策略是美元报价,面对欧洲时则直接采用欧元报价,但在外币兑换的过程当中,常常由于拖沓、繁琐,经常会造成“等待”风险,即外汇结算值的变化。这一风险随着近期来人民币的不稳定增长,显得越发严重。 8、不可逆因素带来的风险,防范这一风险的最为有效途径就是产品货物投保。 五、应对化工品进口业务中各类风险的管理方法 对于上述化工品进口业务中的风险问题,基本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法进行较为有效的管理: (一)建立公司专职风险管理的决策和管理机构 应挑选进出口业务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组建专职风险管理机构。该机构应纳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范畴,并尽可能地提高该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度。 (二)实施客户资信调查制度,建立客户档案,进行有效的客户管理 特别是较大数额的贸易项目,在动态的资信调查的前提下,还要考虑采用保险、担保甚至是国际保理等手段,将风险转移或分散。特别在化工品进口业务中,当外经贸企业使用自己的授信额度开立信用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户部分保证金必须到账。2、其余部分货款在信用证到期前几个工作日内必须到账。3、如用户逾期付款,外经贸企业对货物应有处置权。4、如是远期信用证,则必须是担保提货或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三)建立详细的用户来款台账制度 在财务早已经电算化的今天,为化工品进口用户建立用户来款台账制度是风险管理所必须的。进口业务的结算周期相对较长,用户的来款及结算都是滚动进行的;在某一时点上,财务的账务上难以直接真实反映用户货款收回的全部实际情况。 (四)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在公司内部建立的客户信息系统里,对逾期付款的用户,都应对其亮起黄灯,以提醒业务人员,同时提醒风险管理机构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更为严重的则亮起红灯。 (五)将进口业务流程细分,使业务人员分工专业化 现在许多进出口公司采用的是一个业务人员“全程包办”一项进出口业务的全流程。这种作法弊端甚多。 六、结束语 从国际角度看,所有的进口贸易风险管理制度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以及共同研究。从国内角度来看,我们当务之急是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进口贸易与国际接轨的风险管理政策。所以在这里笔者呼吁,在面对进口贸易风险管理这一问题时,我们一定要从其根本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当下所处于的时期以及将要面对的问题,针对问题认真仔细的划分出风险类型,善于总结经验以及归纳风险处理方式,并最终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并将这些方式归类成型,形成一套适用于发展适用于生产的风险管理制度。 作者简介:孙治秋(1984-),男,汉族,天津人,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南开大学世界经济 贸易论文:对于贸易开放发展影响研究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成了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图1所示,用各省人均实际GDP变异系数衡量的地区差距除了1996—1997年出现了从0.6078到0.6014轻微的缩小和2006—2007年从0.6754到0.5849较大幅度下降外,90年代以来一直在近乎直线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为显着的国家之一。而与地区差距变化趋势相对应的另一个现象是我国的对外贸易除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出现回落甚至负增长之外,在这期间也一直发展十分迅速,从贸易总额来看,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增长了近30倍,而单从出口额来看,增长了30多倍,年平均增速分别23%和27%,如果除去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三个年份来看,年均增速可达30%以上;从贸易依存度来看,从1990年的30%上升到了2007年的67%,如图2所示。从以上简单的描述性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外贸易发展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有着十分类似的变化规律,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吗?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已有的实证分析也明显存在一个不足的方面是对于贸易开放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机制分析的较少,尤其是定量的分析更是鲜有。大多数分析的是外贸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外贸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贡献度。因而本文认为尝试借用MarcelaGonzálezRivas(2007)的分析方法,从各个地区的要素禀赋与贸易开放相互作用的角度定量分析贸易开放是如何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依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意义。本文其余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的简要回顾;第三部分介绍本文应用到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是对变量、数据和方法的说明;第五部分是对结果的分析;第六部分是简要的结论和政策含义。 二、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回顾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技术外生条件下,在资本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规律作用下,即使地区之间没有要素流动,没有贸易,落后的地区其资本增长也将会超过富裕的地区,从而最终会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而不是扩大收入差距,因此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对外贸易发展往往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相伴相随这种特征事实,转而他们求助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之源,而贸易则是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同时认为,东道国的R D投入与人力资本状况是影响本国技术创新和获得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条件,也即存在“门槛效应”(EatonandKortum1996,YukoKinoshita2000,ReddingandReenen2000,Xu2000,CaseliandCole-man2001,Keller2002)。那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如何来分析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呢?如果我们考虑到一国内部不同的地区其要素禀赋往往不是平均分布的,这样的结果是不同的地区从对外贸易中获益就存在不同,达到一定R D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受益多,经济增长快,而没有达到条件的地区则受益少,因此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预测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将是扩大一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于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KrugmanandLi-vasElizondo(1996)建立的三区域NEG(新经济地理)模型认为,在经济封闭时,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效应,一国国内的经济活动是趋于不断集中的,因而地区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然而当国家走向开放时,情况将发生变化,此时国内企业的投入产出更多地依靠国外,而与国内的联系减弱,也就是向心集聚力将减小,同时由于国内城市集聚成本的增大,导致制造业的分布从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地区收入差距将减小。而采用类似的NEG模型,Paluzie(2001),却得出了贸易自由化会促使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同结论。这两个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源自于对农业部门所作出的不同假设。Paluzie假设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如劳动力等)相对制造业而言的流动性要差,他还假设制造业经济活动的离心力来源于潜在的分散的农村市场,因此在经济封闭状态下,制造业经济活动是比较分散的,地区收入差距也较小。而当一国贸易开放,企业的投入与产出转向国外市场时,因为城市一般有着更加便利的接近国外市场的条件,企业为了获取规模效应和减少运输成本,制造业经济活动会更加集中在城市,又由于农村劳动力不流动,贸易收益将很难传到给农村地区,地区收入差距于是扩大。由于在理论上对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结论,故许多学者转而做了许多实证研究,其中代表性的有如Giannetti(2002)研究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成员国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的同时却扩大了一国内部地区间的收入差距;Rodríguez-PoseandSánchez-Reaza(2003,2000)、Hanson(1996,1997)、MarcelaGonzálezRivas(2007)等对墨西哥的研究认为,贸易自由化扩大了其地区间收入差距;PerniaandQuising(2003)以菲律宾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也表明,贸易开放本身并不能带来地区的平衡发展,也就是说不能缩小其地区收入和贫困的差距;Marjit,DandKar,S(2007)研究了印度贸易自由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出口的州收入增长要快,而进口竞争州收入增长要慢,州之间的差距因而扩大。对于中国的研究,有如Jian,Sacks Warner(1996)分析认为因沿海地区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先天优势,结了1990年以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和中国总体区域经济的发散;Hu,DapengandF(1998,2001,2002)通过模型和实证认为贸易自由化改革是1985—1994年间中国沿海与内地差距不断扩要原因;Yao,Yudong(2000)的研究结论是对外贸易扩大了中国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XiaoboZhang KeZhang(2003)应用Shorrocks(1982)年提出的方差分解法计算出了各种增长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结果显示,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达11.1%,仅次于资本因素;王丽娟(对贸易自由化和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高度相关;赵伟,何莉(2007)应用德特(DeLaFunente,2003)的趋同核算框架(convergenceaccounting),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对中国省增长趋同与差异的贡献,认为对外贸易是引致中国各省市劳均GDPσ发散和β发散的主要力量之一;张(2009)分析认为我国地区外贸差异与经济发展差距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差异是地区差距的格因,并且定性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项卫星等(2010)研究发现,中国对外贸易在整体上扩大了中间的收入差距,但同时又是低收入省区缩小与全国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张衔等(20 11)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西部地区间对外贸易发展差异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三、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一个理论模型 本文设Cobb–Douglas生产函数有如下形式:itit-1it这就是本文的基本方程,为了利用这个方程来分析对外贸易与地区要素特征相互作用对地区发展差距所产生的影响,还必须对(3)式进行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把物质资本存量Lnkit分成两项,一项是直接参加生产的私人物质资本存量用C表示,另一项是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公共资本存量,相当于公共基础设施用I表示,因而:其中f和w为线性函数,对于f(LnC)函数可以表示三项,第一项为滞后一期的私人资本存量水平;第二项为收入水平和贸易开放水平O交叉相乘项;第三项为收入水平,作为控制变量,以分析地区增长是否存在收敛效应。这样函数可以表示为:(其中d、r、z为线性函数)(5)it-此外,为了分析公共基础设施I与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把函数表示为其与贸易开放度O之间的交叉相乘项加上其滞后一项的基础设施水平,因而有:其中p、q也为线性函数,把(6)、(5)代入(4)得:最后我们考虑技术进步项LnAit,我们把它表示四项,第一项为贸易开放度O与人力资本h的交叉相乘项,以分析贸易开放与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本文的研究变量;其余三项是依据前人的研究而引入的控制变量,一项人力资本存量,以反映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直接和独立的作用(Romer1986);一项是反映技术在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地区之间的扩散(NeslonandPhelps1966);一项是反映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Connlloy2003),这样技术进步函数可表示为: 四、变量、数据与方法说明 (9)式就是我们要估计的计量方程,因变量采用年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人力资本存量h采用获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如果采用在教育上的支出或入学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们代表的是流量。对于私人资本存量C应当采用的是全部企业资本存量之和,但我国这方面的数据,特别是分省数据无法获得,作为替代变量,本文使用分省物质资本存量总和,1997-2000年的数据采用张军估计的数据,2001-2007年的数据由笔者根据张军的方法自己推算得到。技术追赶项Lnh)中的A用劳均GDP来代替,因为劳均GDP与技术水平正相关,劳均GDP用地区总GDP除以全省总劳动力。虽然采用贸易量来衡量贸易开放程度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因为影响贸易量的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如运输成本、世界需求等,但是如果采用其他指标如关税率、配额等带来的是更多的问(RodrikandFernandez2001),因此本文贸易开放度依然用进出口总额除以GDP来表示,注意这里贸易开放度是全国的开放度,只随时间变化不随地区变化故采用Ot-1表示。对于公共资本存量变量I,我国同样没用直接可得的数据,本文根据以往研究的惯例采用公路密度来作为变量,公路密度等于各省公路长度除以各省面积。我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方程(9),以控制截面个体效应,由于所用的自变量都是滞后一期,故也可以较好地避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我国1997—2007年间的分省数据集,共31个省市区,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8》。表1是对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五、回归结果分析 从表2的模型(1)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度与人均GDP交叉相乘项的回归系数是正的,且在1%水平上显着,意味着贸易开放使发达地区(人均GDP水平高)比落后地区(人均GDP水平低)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扩大地区差距。这一点是与Myrdal(1971)的思想相一致的,他认为贸易开放将使地理位置和条件都优越的发达地区更能发挥其竞争优势,从而扩大其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从单独收入项来看,其回归系数也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着,表明我国地区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发散现象,这与以前的一些研究结论相吻合(蔡昉,都阳2000,沈坤荣、马俊2002等),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增长越快。人力资本存量与贸易开放度交叉相乘项的系数为正,人力资本存量本身项也为正,表明在人力资本高的地区(发达地区),其在贸易开放中受益越多,增长也越快,具有扩大地区差距的效应,不过从统计显着性来看却都不显着。公共基础设施项和其与贸易开放度交叉相乘项的系数都为正,表明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的地区(发达地区),贸易开放将促使其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扩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虽然并不显着。私人资本投资项的系数都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着,说明私人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劳动力投入的作用并不明显,这可以从其回归系数虽为正,却不显着看出,这些都与大多数的研究结论是相一致(沈程翔1999,刘木平,舒元2000,沈坤荣2002等)。为了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我们还分别做了模型(2)、模型(3)、模型(4)的回归分析,模型(2)是利用高中学历以上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来作为人力资本存量指标所作的回归,模型(3)是利用铁路加公路的道路密度来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变量指标所作的回归,模型(4)是剔除不显着的变量之后所作的回归,从表2可以看出,其基本结论没有改变,表明回归结果是稳健的。以上的分析只是定性的让我们知道,贸易开放将使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高的地区比在这三个方面都相对要落后的地区受益要多,经济增长要快,从而拉大地区收入之间的差距。利用上面模型(1)回归结果我们还可以定量地来分别计算出这三个方面的效应,表3是以我国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和人均GDP最低的贵州为例所得出的计算结果:表3中计算公式的意义是贸易开放对地区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贸易开放的直接作用s,它对所有的地区都是一样的;另一部分是贸易开放与各地区的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等特征相作用而产生的间接作用rLny。表3的收入效应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贸易开放度变化一个单位,经济增长所变化的百分点数,其他类似。从表3可以看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贸易开放通过收入效应、公共基础设施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分别可以拉动贵州在样本期间平均每年增长2.78、3.66、3.04个百分点,上海平均每年增长4.08、3.78、3.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贸易开放的收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公共基础设施效应分别使贵州比上海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低1.30、0.12、0.01个百分点,贸易开放的总效应使贵州经济增长比上海平均每年低1.41个百分点,其中贸易开放的收入效应是主要的,占95%以上。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贸易开放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机制的定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贸易开放对我国所有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效应,但这种促进效应的大小与各地区的具体特征相关。对收入水平高、人力资本存量高、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好的发达地区这种作用大,而这三方面都较差的落后地区这种作用要小,因此贸易开放在我国具有明显的“棘轮效应”,越发达的地区受益越多,经济增长越快,这是贸易开放导致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2)在贸易开放引起我国地区差距的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公共基础设施三种效应中,收入效应是主要的,因此应千方百计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其能从贸易开放中受益更多。 贸易论文:我国贸易构造改变的波动性特色与途径转变 摘要:文章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我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深入考察贸易结构演进过程中的波动性特征以及资源、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换速度问题。分析表明,各类密集型产品份额的波动性和转换速度逐渐减弱,并且已经进入趋势平稳发展阶段。文章认为,已有的贸易结构演进路径提升空间有限,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双重弊端,贸易结构演进路径必须进行适时转换。然后,文章提出了一条新的贸易演进路径,指出各类密集型产品升级必须向着出口质量、技术的全面提升路径转换,并进一步分析了路径的实施渠道。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贸易结构;波动性特征;路径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着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 ,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路径的转换可以通过两条关键渠道来实现。第一,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根据动态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中资本和技术禀赋的增加是贸易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参与更高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高技术、高资本含量的产品的生产,从而提升要素的资本技术含量。现实情况是中国处于产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经常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此,在全球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延伸中,我国企业应该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产品的异质性来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第二,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要素结构搭配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资本拥挤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本投入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适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下转第113页)劳动者素质,以增加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资本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可以实现要素产出率最大化。 但是,资本、技术要素禀赋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合理搭配?从而提升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业的有效集聚、国际和国内分工等途径进行分析,以获取适合我国的贸易结构升级路径。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跨国公司FDI的使用效率和FDI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FDI一般会携带相对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层次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合理布局之后,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都会促使国内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当同类行业的公司聚集到一起生产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技术溢出增加,同时也促使其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其中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集聚效应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提供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产业集聚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使得携带知识与技术的资源快速流动,再加上干中学效应,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 要素合理搭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合理配置国内的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分工与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还向当低,并且我国国内分工以及参与国际分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完善国内分工体系,才能使得我国的要素资源合理搭配,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从而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国际分工理论,跨国公司会根据所有权、区位等优势把生产网络安排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外包生产。中国在全球分工结构中,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移动是中国贸易结构二次升级的突出体现。此外,国内分工应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优势,注意分工的层次性。一国国内分工越发达,那么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更容易接轨。 我国贸易结构的进一步提升不能只局限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而更有赖于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与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通过产业的集聚,构建合理的分工体系,同时,加大高素质人力资本投入,使要素流动更加合理,要素的配置效率更高,所有这些因素是增强我国出口比较优势,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基础。 四、结论 总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路径转换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从理论上看,不能仅局限于把握贸易结构演进的长期趋势问题,而更应该关注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以及各种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转换速度问题,进而去尝试研究一些诸如贸易结构的周期性等新的问题,从而在理论上去解释中国贸易结构应该进行路径转换的原因。从现实意义上看,虽然中国贸易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中国制造”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贸易壁垒、反倾销、非正常性关税等不公正待遇。这使我们看到中国的出口模式必须进行调整,去适应高端国际化分工的需要,那么相信本文依据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提出的新的转换路径,对于未来中国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贸易论文:从文化视角审视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从现象上看呈现出的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从更深刻的层面看,中美贸易摩擦实质上是中美两国文化的冲突和摩擦,尤其是价值观的冲突和摩擦。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有意无意地左右和控制着中美贸易行为,因此,治理中美贸易摩擦应该从这一更深层次上展开。 一、一国文化决定着一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行为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这个国家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思维方式、生存方式、民族人格心理等因素整合生成的。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作用。①一个国家的文化渗透到国家意志、国家利益、国家行为、外交政策之中,形成国家的整体形象。传统意义的国家利益是指国家的生存、权力、安全和财富,以及与之相关的疆界、人口、资源、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物质要素。但国家利益不是由物质界定的,而是由一国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界定的。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国家对其利益的界定取决于自己历史、文化和传统,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一定或不主要是来源于物质利益上的增减,而是来源于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例如,从物质的角度就无法解释美国为什么害怕一个贫穷的朝鲜拥有核武器,而不怕英国拥有核武器。对此的合理解释只能从文化理念角度、从价值观念去寻找。因此,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包括贸易摩擦的方法不是一方在硬实力上绝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文化,尤其是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并通过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交流与互动解决双方的矛盾与摩擦。 文化价值观不仅是界定国家利益的根据,而且本身也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但是,国家利益中的文化利益长期被忽视了。在任何一国的国家利益中都包含着道义扞卫和目标理想追求,以凝聚国民的认同和支持,引领国家发展方向。因此,在目前的世界体系中,大国都高度重视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战略涉及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但一国在对其他国家展示本国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同时,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从而增进国家之间的互信,构建本国与他国的文化价值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与世界的认同感。 因此,我们认为,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以及受这样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支配的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固有根源。中美两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利益分别构筑了各自的贸易战略,牢牢地制约着中美贸易行为,并制造了贸易摩擦。 文化理念、价值观不仅仅界定着国家利益,而且还决定、支配和控制着国家行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各国为了扞卫本国的国家利益,实现本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外交方式。纵观国际关系史,不同的外交方式的发展与演进无不打上了不同的国家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印记。当今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对外交往政策,包括贸易政策,都是以本国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为依据制定和实施的。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宁柯维奇(FrankNinkovich)指出:“在20世纪,美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政治家都毫无例外地把文化因素考虑为其处理外交的组成部分;的确,文化在他们决策中起着明显的,常常是决定性的作用。”[1]目前,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把它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原则在全球推进。美国这种超级大国地位也使它的一些所谓国内法产生了强烈的国际冲击效果,而且这种单方面的霸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所向披靡,使不少国家忍气吞声,不得不俯首称臣。然而,美国在推行自己的这一套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时,忘记了另一个真理:当今的世界也是一个几种国际势力鼎立的世界。曾几何时,美国的这一套以霸权文化和价值观为核心的经济、贸易、军事、外交等等政策受到了对手国的挑战,尤其是受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挑战。于是美国把中国看成是它推行霸权文化与价值观的最大威胁,频繁制造与中国政治的、经济的、贸易的、军事的摩擦。 二、美国文化的霸权理念与中美贸易摩擦 奉天承运的“使命感”是美国文化理念的核心元素。而这一元素透露出的是霸权理念,其效果即是霸权行为。正是凭着这一“使命感”,早期的欧洲移民者开始了他们在美洲大陆的拓荒和征战,并建立了美利坚共和国,一个有别于旧世界的新社会,即所谓的“山巅之城”(a city upon the hill)。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他们设法使新建立的国家不仅在政府体制和社会结构上与欧洲国家不同,而且还要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与欧洲国家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就产生了不同于欧洲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化是一种宗教与世俗相结合的文化,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表现出很强的个人主义特征的文化。 “扩张”是美国文化的另一个明显特征。深受这种文化熏陶的美国人从不讳言自己属于一个“扩张”民族,统治者更是受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扩张”的行为来自于藏匿于美国文化中的“霸权”理念。因此,当美国开始考虑它的外部利益时,“扩张”便以不同的形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表现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它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金融优势,取代英国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更是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样,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文化表现出强烈的霸权性质。美国文化霸权表现为经济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政治霸权。而从根本上说,美国文化霸权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的独特的个人主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舍我其谁”的世界中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美国文化霸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契机,极力推行美国的价值标准,将适合于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强行推行到经济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对外文化交流及援助项目传播美国的意识形态,将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人权”上升为“普世原则”,要其他国家“亦步亦趋”地仿效;利用发达的大众传媒网络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播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其优越的“使命感”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和价值观念,甚至自认为有道义上的责任“影响”别国的发展方向。 正是这种霸权文化或霸权价值观使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频频制造贸易摩擦。从经济的角度说,本来中美贸易关系是复合的相互依存关系。但是,在贸易领域,美国频繁制造的贸易摩擦使两国不仅没有形成依存关系,反而互相防范、互相排斥。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美国一些人对这一复合相互依存的理念、思维和战略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他们把中国与美国的经济贸易关系看作是美国对中国的单边施舍,看作是名为“接触”、实为遏制中国的政策手段,企图利用现有的优势地位压迫中国在某些领域做出一定程度的、甚至是重大的让步,而如果中国不从,甚至如果中国向美国的经济霸权提出挑战,中国就面临着美国强大的压力和严厉的苛责,以至于对中国实施贸易遏制、封锁和制裁,因而在中美贸易关系中,是美国首先打破了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原美国国务卿赖斯一语道破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我们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更多植根于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共同的价值观”。[3]罗能生等(2006)[4]认为,文化作为一套潜规则,反映了人们 权利关系的整套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的变化和发展,是引致贸易摩擦的最深层诱因。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在国际交往中居于主导地位,制定并掌握着国际交往中的游戏规则。美国国际政治学家汉斯·J·摩根索(HansJoachimMorgenthau, 1948)在《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一书中曾谈到帝国主义对世界控制的三个方面,即政治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5]对美国来说,这三种帝国主义都植根于美国的霸权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之中。美国的霸权战略的根本动机和目的就是遏制挑战国。而正在崛起、并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在成为美国经济、贸易的主要对象之后,就必然对美国的霸权形成巨大威胁,于是美国把中国看成是它推行霸权文化和价值观的主要障碍。他们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终将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军事大国,届时将不可避免地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的战略就是对中国实施全方位、多领域、常态性的遏制;而在贸易领域则是频繁地制造各种贸易摩擦,使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常态,并使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地反复升级。 现阶段,美国对华贸易摩擦主要表现为利用每年两次的美国财政部的汇率调查报告迫使中国在汇率上让步。中美贸易失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而在探讨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时,美国国会一些议员、政府官员,甚至像克鲁格曼这样的学者都把中国的贸易顺差说成是中国人民币低估造成的,是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结果。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抛出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的提案。“汇率操纵国”似乎成了一柄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似乎只要需要,他们随时都可以咬断悬挂“达摩克利斯剑”的马鬃,让锋利的“达摩克利斯剑”刺向中国。而如果中国不听从美国某些人的“意旨”让人民币按他们提出的标准升值30-40%,他们就要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征收惩罚性关税,甚至威胁将中美双边的贸易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虽然2010年美国已经两次推迟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的汇率调查报告,但中美两国货币汇率之争并没有因此解决。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处于两难境地。美国出版的《世界日报》2010年10月23日社论《美国汇率报告延期公告》说:“美国深知中国已非吴下阿蒙,因此在行政部门透过种种明暗的沟通渠道得知中国只有在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率和幅度上稍作因应,而不可能短期内作出太大幅度的升值政策底线后,立即陷入两难的局面:若不将中国列入操纵汇率的‘黑名单’,那么将惹恼国会;然而若将之列入操纵国名单,则如何处置也将陷入为难地步。这是美国把国际事务纳入国内法管辖,一碰到国际强大对手必然出现的尴尬局面。” 在暂时不能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提起了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并对中国一些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的反倾销关税。据中国商务部资料, 2010年1月到9月,美国对中国的“双反”调查和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多达8起,有的惩罚性关税甚至高达437%。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美国对中国提起的贸易制裁次数之多,超过了2001年至2009年的9年内每年的平均次数。在这9年时间内美国对华提起反倾销案件平均每年才7起(见下表)。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 2009年针对中国的13起反补贴调查中,有12起伴随反倾销调查。这12起“双反”调查中有10起由美国启动的,占比83·3%。② 美国就是这样:一方面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也确实升了值),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美国也确实实施了),力图要中国既在汇率政策上让步,也在贸易政策上让步,双管齐下,斩尽杀绝,直至把中国商品撵出美国市场而后快。美国的所作所为把美国的霸权文化和霸权价值观在中美贸易问题上淋漓尽致地暴露无遗。 三、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与中美贸易 在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国人不仅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标准去要求中国的行动和行为,更是严重忽视中国的文化或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核心信仰的重要性,结果自然会遭到中国的抵制和反抗,从而导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近年来,中国根据这一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在国内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内各民族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向全世界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共存。然而,必须明确的是,中国的“和谐世界”价值理念是“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即承认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差别,主张通过“存异”而“求同”,以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很显然,中国的这种文化观和价值理念是与美国的文化霸权的价值理念相冲突的,因而产生两国各种关系,包括贸易关系的冲突就是必然的。 中国历来认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产业国际转移:美国因把它的主要精力放在高新技术的发展,而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能源耗费性等所谓“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德国等欧盟国家因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一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而把它们的这些产业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转移;由于地理条件所限,日本天然缺少生产发展的各种自然资源,因而把需要大量自然资源的产业向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开始发展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美国、欧盟、日本的注意力,成为了它们产业转移的接受国。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美国的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中国向美国出口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的产品积累的,而不是中国刻意追求的,也不是人民币汇率造成的。中国一再强调中美两国经济是相互依存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美两国在贸易上的理智态度应该是在和谐共存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而不应该是树起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欲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 同时,中国主张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中美两国各自调整自己产业结构,即美国加大国内储蓄,中国加大国内需求。要解决中美贸易失衡,中美两国应该 首先“各人自扫门前雪”,而不应该以邻为壑。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也有同样的看法。美国国际商业理事会前主席托马斯·尼尔斯认为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问题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美国的贸易赤字是美国与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发生争执的原因,但赤字本身是美国自身经济表现的反应,是美国储蓄率过低的结果。即使人民币再升值20%,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相当小,就业岗位绝不会重新回到美国。中国人深知这一点,因而一再提醒美国要再平衡美国经济。《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也认为,美国只有“先把自己的屋子打扫干净”,解决其长期存在的巨额赤字问题,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才具有公信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在2010年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期间也说:“人民币币值重估不应当被他国政府当作掩盖本国问题的遮羞布。寻找替罪羊总是容易的。”③总之,在处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和贯彻“和谐世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求取中美贸易中的双方共赢。 四、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认同的角度有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两国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差异,界定了中美两国不同的国家利益,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固有根源。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的根本在于中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互相尊重、理解和认同,而不是互相排斥,更不能企图以一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压倒、甚至取代另一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建构主义学者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y, 2004)认为,观念是定义国家利益的根本因素;观念是构筑国家认同(State Identity)的基石,并对国家利益和外交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家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首先是构筑国家认同,不同的国家认同将导致不同的国家交往战略目标、方式、途径和结果。国家认同总是先于国家利益厘定。温特认为,不同的国家认同可以导致两个国家的关系成为敌对性的恶意竞争关系,也可以导致两国关系成为合作性的友好关系。 中美互信的基础是国家认同;而国家认同的基础是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但是,中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中美两国对彼此文化差异缺乏充分的、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如梅新育(2005)所说;偏见比争端更加可怕。[6]分歧乃至争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见、无知和单方面强加于人的作风,正是后者可能将我们引向无法挽回的冲突。从长远而言,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是高度不平衡的,中国民间对美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对中国的无知是中美许多争端的重要根源。中美两国已经深刻意识到这一“无知”状态带来的后果。两国官方已经认识到中美文化价值认同的战略意义,并开始从政府层面着手战略实施,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角度治理中美贸易摩擦。为此,中美两国政府已经从文化价值观方面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自2009年起,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与美国联邦行政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联合举办中美政府高级行政人员“全球领导”课程进修班。这个培训班是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批准的一项培训美国国务院局级官员计划的一部分,是中国的大学第一次承担培训美国中高级行政官员的任务。2009年第一期的30位学员来自美国国防部、国家航空航天局、海军、陆军、空军、农业部、驻华使馆等美国多个政府部门,均为直接影响美国对华决策的“局长级”官员,包括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局网络安全主管、陆军情报安全司令部特别行动顾问、国防部国防技术分析室部门主管、美国联邦行政学院首席运营官等。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政治体制》、《中国贸易与经济政策》等课程。同时,该项目还安排学员与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官员、媒体和社区工作人员座谈,访问工厂、智库、大学等机构。我们从参与受训的人员、级别、课程等各方面不难看出,此类培训的动机和目的就是增进中美两国政治文化认同,培育国家认同,构建互信。 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创建了中美高层人文交流机制,标志着中美人文交流从此迈出关键一步。根据这一机制,在未来4年中国将落实接受美国10万名来华留学生、中方提供千人全额奖学金、实施汉语桥万人来华研修项目等。而中方未来4年将派遣1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④这一机制结束了中国向美国输出留学生的单项交流时代,开启了中美深层次交流的新纪元,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影响巨大。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也陆续派出各级官员至海外,尤其是美国,接受有关专业学术机构的中短期培训。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中国官员的“哈佛培训计划”。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签订的三方协议,在从2002年起的五年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中国培训300名局级以上中高级官员。 我们相信,中美两国政府的这些活动必将增进中美两国文化理念认同、价值观认同和国家认同,构建两国的互信。从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人类最根本的意识形态上把国家误解降到最低程度,有效遏制和治理中美贸易摩擦 贸易论文:美国开国先辈们的自由贸易思想探析 一 自由贸易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而产生的。法国重农学派最早提出了自由贸易的论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绝对成本说”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理论。其基本含义是,如果A国在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上拥有B国所不能相比的绝对优势,B 国就应该从A国购买,而不必自己生产。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彼此交换,国内的资源就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进行贸易的国家都可从中获益。斯密的这种设想显然只有在商品完全自由流动的状态下才能实现,也就是通过自由贸易,实现世界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最为合理的国际分工。在这个基础上,任何国家都可花最小的代价获取所需要的商品。斯密的这一理论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不能解释不具有绝对优势成本的国家从事贸易活动的可能性,但它显然为国家间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依据。大卫·李嘉图以“比较成本说”弥补了斯密理论的不足,进一步解释了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国际交换可为所有参与国带来好处,不管这些国家在产品生产上是否占有绝对的优势。李嘉图与斯密一样,强调自由贸易将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贸易的目的是增加生产”,因为在自由贸易下,资本将流向那些最有利可图的部门。单从理论上讲,通过自由贸易,国家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财富。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指出:“在经济学中,可能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专业主张是如此的一致,即绝大多数经济学专业认为自由贸易优越于保护主义。”(注:丹尼·罗德里克:《发展中世界向自由贸易的推进》(Dani Rodrik, "The Rush to Free Trad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Why So Late? Why Now? Will It Last?"),全国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第3947号,1992年,第1 页。)实际上,自由贸易理论的提出首先是一种设想,完全排除了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把国际贸易放在了由自由贸易所笼罩起来的“真空”状态下。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要求自由贸易的呼声尽管从未中断过,但古典经济学家在理论上描述的商品跨国界完全自由流动的状态却很难自动地成为民族国家的优先选择。 在美国早期领导人当中,许多人与亚当·斯密处于同一个时代,在追求政治民主自由的同时,在经济上倾向于一种以自由放任政府、个人主义、理性化和经济国际主义为基础的思想。他们的确受到了那个时代进步的经济理论的影响,“无不熟悉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有关自由贸易强有力的理论阐述。他们认为他的推理无可挑剔,合乎需要,符合他们的天性和愿望”(注:艾尔弗雷德·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Alfred E.Eckes, Jr., Opening America's Market:U.S.Foreign Trade PolicySince 1776),查珀尔希尔1995年版,第4页。)。他们也目睹了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对殖民地发展与外部经贸关系的束缚,尤其是到了殖民统治后期他们对英国的这套政策深恶痛绝。乔治·华盛顿在1774年曾坚决反对英国在重商主义指导下奉行的这种只利于自己的贸易政策:“我们借此机会宣布我们最真诚的愿望是看到这样一种邪恶的、野蛮的和反常的贸易永远地停止。”(注:转引自斯坦利·科本等主编:《美国经济史解释论文集》(Stanley Coben and Forest G. Hill, eds. , AmericanEconomic History: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费拉德尔菲亚1966年版,第123页。 )所以与重商主义相对立的自由贸易存在于他们的思想中丝毫不足为奇,其中一些人也曾大声疾呼在对外经济关系上推行自由贸易。美国学者多伦·本-阿塔指出:“自由贸易是整个早期立国时期美国外交家的一致呼声,象征着把世界从重商主义贸易壁垒下解放出来的意识形态承诺,与此同时允诺为美国剩余农产品打开市场。”(注:多伦·本-阿塔:《民族主义、新重商主义和外交:重新思考富兰克林的使命》(Doron Ben-Atar,"Nationalism,Neo-Mercantilism, andDiplomacy: Rethinking the Franklin Mission"),《外交史》(Diplomatic History)第22卷第1期,1998年冬季号,第103页。)实际上,在美国的开国先辈中,始终如一地坚持自由贸易理论者,大概只有本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对美国脱离英国走向独立功勋卓著,他除了在独立战争期间奉大陆会议之命出使法国之外,因年龄过大并没有在独立后的中央政府内担任过任何要职,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运行不久他就去世。富兰克林目睹了美国在立国初期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但没有作为决策者亲自体验到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迷惘”。这恐怕也是他坚持自由贸易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殖民时期,英国为了垄断殖民地的贸易,对殖民地之间相互贸易往来也课以税收。富兰克林对这种不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做法毫不妥协地坚决反对,提倡在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上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他在1747年致贾里德·埃利奥特的信中强调殖民地之间应该进行自由贸易。富兰克林所持的理由是,如果一个殖民地对来自其他殖民地的进口品征税,后者将进行同样行为的报复,结果所有殖民地都受到伤害(注:参见弗格勒·格伦·威尔海特:《美国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奠基者》(Virgle Glenn Wilhite, Founders of American EconomicThought and Policy),纽约1958年版,第307—308页。)。 在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上,富兰克林也运用了相同的理由提倡实行自由贸易。他在《关于贸易的笔记》(Note Respecting Trade )中从理论上阐述了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实行自由贸易给参与国带来的益处:“假设拥有丝绸、铁和布料三种制造品的X国家,分别将三种产品供应给A国、B国和C国,但是X国渴望扩大出路, 提高布料价格以有利于自己的布商。为了实现这一点,它禁止从A国进口布料。A国反过来禁止从X 国进口丝绸。然后丝工抱怨贸易的衰退。X国为了平息丝工之怒禁止从B国进口丝绸。B国反过来禁止从X国进口铁器。然后铁工抱怨贸易衰退。接着X国禁止从C国进口铁。C国反过来禁止从X国进口布料。所有这些禁止的结果是什么?答案是,上述四个国家发现它们共同拥有的生活享受和方便大大降低了。”(注:转引自威尔海特:《美国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奠基者》,第308页。)因此, 只有在上述四个国家实现了各自具有优势产品的跨国界的自由流动,才可以使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商品自由流动的这些国家都从中获益。1776年,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一书,奠定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其实,富兰克林在此两年前就,其中认为,“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之间,商业应该是自由的,就像英格兰的几个地区一样”。他进而指出:“任何国家从来没有毁灭于贸易,甚至在表面上最没有优势的国家。”(注:转引自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2页。)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富兰克林从自由流动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分析对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贸易理论产生了影响(注:参见埃斯蒙德·赖特: 《费城的富兰克林》(Esmond Wright, Franklin of philadelphia),坎布里奇1986年版,第180—181页。)。富兰克林很大程度上不是以倡导自由贸易的先驱留名历史的,他也没有像斯密那样留下辉煌的巨著,更没有使他的理论体现在合众国的对外贸易实践中,但是,他在反对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斗争中形成的这些思想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弗格勒·格伦·威尔海特研究了富兰克林的自由贸易思想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富兰克林在其一生中,始终如一地提倡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实行自由贸易。他与日益流行的自由放任新说是保持一致的。大多数当代经济学家可能对像富兰克林倡导的这种企业的完全自由的效用表示怀疑,但是,自由放任仍然有其拥护者。富兰克林希望把进口税只限于为了岁入的关税。这不是这个新国家在其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所遵循的政策,但是‘保护’政策和通过高关税防止外国竞争的学说,使一个国家的繁荣非常值得令人怀疑。许多美国人和大多数职业经济学家认为,富兰克林在赞成国际贸易不应受到妨碍的主张上实质是正确的。”(注:威尔海特:《美国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奠基者》,第318—319页。) 在美国的开国先辈中,富兰克林可能是一个例外,他几乎没有参与过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自然也就没有经历从“理想”的自由贸易观向有助于实现美国现实利益的商业理念的转变。因此,他的自由贸易观只是反映出同时代美国精英所倡导的一种“理想”而已。 二 在历史上,自由贸易似乎与民主政治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有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由贸易的责任。然而,民主政治与自由贸易毕竟存在着地域上的区别,前者主要是在国家主权统辖的领土内,属于一种不涉及其他国家的单向行为,完全是本国的内部事务;后者却是超越国家主权范围,至少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单方面实行自由贸易显然与国家外部利益相悖,所以并不见得提倡自由贸易的国家就必然把这种理论在其对外经济政策中体现出来。在美国的开国先辈中,许多人无疑对民主政治情有独钟,所以自然也就倡导自由贸易。然而,他们直接领导或参与了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当他们无法把自由贸易的理念延伸到美国疆域之外时,只能根据其现实利益的需要来解释至少还保留在口头上的自由贸易。托马斯·杰斐逊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杰斐逊的经济思想受到法国重农学派的影响,认为农业是最富有生产和最理想的行业。他显然同时也接受了重农主义关于自由贸易的主张,提倡自由贸易应该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占绝对优势,“全世界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从事商业将会有所收益”(注: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3页。)。因此, 杰斐逊在投身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后,自由贸易自然成为他向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发难的一个有力武器。杰斐逊深信,在重商主义的指导下,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剥削性的。因此他比其他人更加强调英国重商主义的剥削本质,曾决心尽全力来使北美殖民地的商业运行摆脱英国重商主义所规定的模式。1774年8月, 杰斐逊在给弗吉尼亚第一批参加国会的代表的指示中指出,英国人“沉迷于各个方面的过度要求,这是受他们的贪得无厌所能左右或是我们的需要所能强求:(他们)把美国所需要他们的商品价格提高到他们获得独占特权之前所销售的两倍和三倍,是我们在其他地方购买同类较好商品价格的两倍和三倍”(注:罗伯特·塔克等:《自由的帝国:托马斯·杰斐逊的治国才能》(Robert W.Tucker and David C.Hendrickson, Empire of Liberty: TheStatecraft of Thomas Jefferson),牛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这种结果由英国商人对殖民地贸易垄断所造成的,直接损害了殖民地的利益。消除对贸易垄断的惟一方法就是让商品在一种不受任何干扰的自然状态下自由流动。杰斐逊的这种思想在他撰写和起草的相关著述和文件中充分体现出来。1774年杰斐逊在一份概括英属美利坚权利的备忘录中宣称,“与世界上一切地区进行自由贸易”是北美殖民地人民所享有的“自然权利”,任何法律都不能对之剥夺(注:这份备忘录的名称为《英属美利坚权利概观》,全文见梅利尔彼得森编:《杰斐逊集》(上),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11—128页。)。1775年2月杰斐逊在为大陆会议起草的一份重要文件中宣称:“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求殖民地责成自己做出捐献,而另一方面英国却垄断殖民地的贸易,这样是不公平的。这件事本身就使殖民地承担沉重的费用。所以,以税的形式要求殖民地对帝国进行附加帮助就等于要求殖民地双倍地负担其费用。如果我们和帝国其它地方平等地负担费用的话,那么我们也应当与他们一样平等地享受与世界其它地方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但是,他们一方面限制我们的贸易自由从而切断了我们财富的来源,一方面又让我们和那些财源对其开放的人们一样负担全部其它费用,这还有什么公正可言?”(注:彼得森编:《杰斐逊集》(上),第355页。) 与富兰克林所不同的是,杰斐逊在美国独立后就开始在中央政府内出任公职,先后担任驻法公使、国务卿和总统,直接参与了国家外交政策(包括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正如罗伯特·塔克等人指出的那样:“早期美国外交的中心人物是托马斯·杰斐逊。在实现美国独立后的期间,杰斐逊在对外政策的日常处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注:塔克等:《自由的帝国:托马斯·杰斐逊的治国才能》,第8—9页。)杰斐逊的自由贸易思想无疑会对决策过程发生影响,但他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必须以实现国家根本利益为准则,如果前者与后者发生冲突,杰斐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1793年12月16日,作为国务卿的杰斐逊在《关于合众国的商业在外国所受优惠和限制的报告》中考察了外国对美国贸易和航运的限制,提出了解决的两种办法,一是“通过与实行这些限制的国家进行友好的协商”;二是“由我们的立法机构通过单独的立法措施来抵消它们的影响”。在这两种办法中,杰斐逊认为友好协商是比较合适的。“即使只有一个国家愿意同美国开始实行这种自由贸易的制度,和那个国家这样做也是可取的;因为只有一个一个地进行,这一制度才能扩展到全世界”(注:彼得森编:《杰斐逊集》(上),第475—476页。)。 这个应国会请求而撰写的非常重要的文件包含着杰斐逊的自由贸易的思想,但更多的是体现出了如何通过双边自由贸易来为美国剩余商品找到市场,打破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采取的禁止、差别对待和高关税壁垒的限制。到了这个时候,他的自由贸易观已经变成了有条件的,甚至包含着对那些违背自由贸易原则的国家进行强硬报复的思想。杰斐逊在对欧洲重商主义国家发出的警告中宣称,如果任何国家“设想通过继续禁运、关税和控制的方式来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优势,那么我们应该通过反禁运、关税和控制来保护我们的公民、他们的商业和航海”。他反对做出单边让步,“自由通商和航行不能用来对限制和烦恼之事的交换;它们也不可能导致对限制和这些烦恼之事的缓和”。对那些“通过关税和禁运阻止我们的商业和航行的国家”,拒绝给予无差别对待。对此他提出建议,“公正和平地进入”外国市场不是取决于“节制和公正”,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独立的手段,取决于使用这些手段的坚定意志”(注:参见小埃克 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13页。)。杰斐逊出任总统后,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他必须义无反顾地维护和实现合众国的外部利益。因此,当自由贸易不能使美国走出对外贸易的困境时,作为国家利益最高代表的杰斐逊绝不会固执地坚持这种具有“理想”色彩的说教。杰斐逊始终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贸易的提倡者。其实,在他执政期间美国所执行的对外经济政策很少能体现出他的自由贸易思想,更多的是体现与自由贸易相对立的东西。杰斐逊告别政坛后,并没有因为离开了决策圈而致力于自由贸易事业。如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他大声疾呼国人购买国货,并特别要求自由贸易的提倡者“只要能够得到国内织物等价物就要与我一样不购买外国东西,而不管价格的差别”。他以身作则购买国货,实际是提倡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不过杰斐逊之所以没有成为经济民族主义者,主要在于他赞成美国的制造业应该是“自由”而不是“强行”的发展。尽管这样,这种做法明显与自由贸易的原则不相一致。对此,有人请他解释一下他的自由贸易观点。杰斐逊很不满意地说,批评者正在把他写的《弗吉尼亚记事》利用为“一种口实,掩盖他们试图使我们永久臣服于不友好的外国人的不忠诚的倾向”(注:参见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19页。)。这并不能说明杰斐逊“口是心非”,而恰恰证明了任何理论只有在不与国家利益相悖,而且有助于在国家利益实现的前提下才具有指导意义,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纸上或口头上,难以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即使决策者赞成这种理论时也是如此。 杰斐逊的自由贸易观一方面体现了当时进步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美国社会要求打破对贸易的限制以扩大美国商品出口的一种倾向。然而,自由贸易毕竟不是一相情愿的事情,美国的经济力量也没有达到具有推行自由贸易的基础,所以他的主张没有也不可能在其所制定的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实践中体现出来,如果说起一点作用的话,有时仅仅成为反对过度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微弱的呼声。 三 美国有的学者认为,从殖民时期开始,“商业精神”就产生和形成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在18和19世纪期间,美国对外政策的奠基者坚持开放市场(“贸易的自由”)和攻击国外重商主义的壁垒,以便支撑国内经济和保证独立。他们认为,美国船只和诸如棉花、大米和烟草等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对国家的长期繁荣和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注:参见罗伯特·泰勒编:《约翰·亚当斯文件集》(Robert J.Taylor,ed., ThePapers of John Adams)第4卷,哈佛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24—125页。)。实际上,在美国第一代领导人中间,一些人既不是自由贸易者,也不是经济民族主义者,他们的思想可以说介乎于二者。他们最初在理论上毫无例外地赞成自由贸易,但在实际上又不得不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现实,最终放弃了自由贸易观,回到了与美国利益保持一致的思想。从美国早期对外经济关系史上来看,他们的主张随着形势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比较切合实际需要,因此对美国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具有较大的影响。约翰·亚当斯和詹姆斯·麦迪逊是这方面的代表。 约翰·亚当斯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先后出任过驻英大使、副总统和总统职务,是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之一。从信念上讲,亚当斯是美国民主自由的坚定信仰者和追求者。他的经济思想最早受到了重农主义学派的影响,认为欧洲大国不必担心独立后的美国将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因为几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兴趣只是集中在农业上。所以,根据重农主义的精神,美国的真正利润必须来自土地价值的提高。具体到商业问题,亚当斯与早期其他许多领导人一样,希望打破束缚贸易的一切锁链,“让人民的精神自主行事”。在独立战争期间,马萨诸塞人试图实施禁运,阻止私掠船,以抑制价格和得到士兵。亚当斯把这些措施谴责为对战争努力是毁灭性的。如果私掠船具有“公平的游戏规则”,即自由贸易,该州将得到许多战利品和数百名海员。他在1776年4月6日致詹姆斯·沃伦的信中指出,南卡罗莱纳由于在贸易中有优良的企业精神,以很便宜的价格得到了大量的商品,并能出口其大宗商品;至于商船,即使来自敌国殖民地,也能发现来这里有利可图。当其他州奉行一种类似的政策时,“贸易很快在除了马塞诸塞州之外的每一个州兴旺起来”。所以,征收进口税除减少了欧洲商品的市场份额外,将对自由构成了威胁(注:参见约瑟夫·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Joseph Dorfman, The Economic Mind in American Civilization1606—1865)第1卷,纽约1966年版,第421页。)。 亚当斯在早期显然并不反对自由贸易,但他的思想更多地体现在贸易上的平等互惠。平等互惠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国家不分贫富强弱,只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国际贸易就可以相互带来实际利益;二是在同等条件下相互给对方产品开放自己的市场,使彼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能够在他国市场上不受任何歧视性的人为限制。平等互惠包含着自由贸易的因素,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来看,平等互惠尽管是国家进行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首要之考虑,但由于经济强权政治的存在,一般只出现在互有所求的国家之间,至于弱国与强国的贸易往来,真正的平等互惠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通常又是弱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强国的一种正义呼声。而自由贸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互惠的,但在实际上由于受其他条件的制约,往往成为经济强大起来的国家为提高自己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一种武器。美国在立国初期,经济上比较孱弱,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而对外贸易所得又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会追求贸易上的平等互惠。1776年,在富兰克林和其他人的帮助下,亚当斯起草了一份指导美国谈判者与法国签署商业协定的标准计划,大陆会议在9 月略加修改后就批准了这一计划。这个条约计划首先提出了在商业事务上的互惠国民待遇,也就是签约双方的臣民在与另一国进行的商业活动中享受与该国公民的完全平等待遇。该计划第一条指出,两个国家的臣民都只交纳对当地人征收的关税或进口税,在贸易、航海和商业上享有当地人及其公司所拥有自由、特权、豁免权和豁免税额及其它权利。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一规定不是对双边自由贸易的要求,因为在各国政府依靠着关税收入来为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所以对美国而言,能够实现互惠国民待遇将会给美国商品打开欧洲的市场带来更好的前景。这个条约计划尽管是出自亚当斯之手,但体现了美国早期领导人对国际贸易认识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开始了与法国的谈判。由于法国另有想法以及美国在反英斗争中急于得到法国的援助,所以1778年2月在与法国签署的友好与商业协定中并没有完全满足美国对贸易上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的要求,只是笼统地规定将相互特许权让与第三国。此外,亚当斯与早期许多领导人一样认为,从理论上讲,自由贸易尽管是有益的,但只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多少年的从政经验告诉他,美国必须让自由贸易原则从属于实际考虑。 詹姆斯·麦迪逊一生致力于美国的民主自由事业,在政治上提出过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美国宪法的形成与他的名字是密不可分的。麦迪逊对商业的认识受到他的政治哲学观的影响,包含着提倡自由贸易的因素。他认为,加给商业的桎梏通常都是不公正的、压迫的和不明智的。如果让工业和劳作顺其自然 地发展,一般来说,它们将导向最富有生产力的经济活动。“为了节省缝衣费用,鞋匠自己缝制衣服不具有任何优势的,缝衣匠为了节省从鞋匠那里买鞋的费用而自己做鞋同样不具有任何优势。更好的政策是允许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发挥特长。”(注:转引自罗伯特·拉特兰:《詹姆斯·麦迪逊:开国先辈》(Robert A.Rutland, James Madison: The Founding Father),纽约1987年版,第55页。)所以国家通过限制贸易也不会获得任何利益,贸易的完全自由应该是一种最佳的理想状态。不过,麦迪逊对自由贸易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理想只是一种遥远的目标,毕竟与现实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现实的状况并没有为推行自由贸易提供充足的条件。如果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自由贸易,结果只会使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麦迪逊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例外论”,认为在一些情况下,一种完全的自由竞争对一种公正的竞争将是致命的。例如,如果两个商业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一个拥有财富和长期的商业惯例,而另一个只在自然条件下占有优势,后者不能获得应占的商业份额,最后必须屈服。(注:参见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第1卷,第286—287页。)。麦迪逊尽管主张美国在农产品上比其他国家大大具有优势,美国应该大力推进其农产品占领或垄断世界市场,但他从来不忽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他承认,保护关税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当其他国家限制美国产品进入时把美国港口大开,将是邀请他国在美国市场上倾销其商品。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对外国产品征收关税以保护国内市场显得非常迫切,“某些关税可以保护国内市场,尽管后者不应该过分地与前者混淆起来”(注:转引自拉特兰:《詹姆斯·麦迪逊:开国先辈》,第26页。)所以,在麦迪逊的经济思想中,国家出于某些特殊的目的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或保护无可非议,而且有利于国家实现其在对外贸易上的既定目标。1794年,麦迪逊提出对没有与美国签署商业协定的国家征收船舶和商品差别关税的著名决议案,旨在迫使英国解除对美国贸易和商品出口的限制。美国国会为此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在辩论中,麦迪逊不仅重复了“自由贸易的例外论”理由,而且指出,区别对待将会与共和制的法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贸易关系(注:参见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第1卷,第304页。)。 麦迪逊从1801年之后就开始进入美国政府的最高决策层,上述这些关于商业的思想不仅对他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日益与实现美国的切身利益相吻合。他在出任美国总统后,针对国内制造业的现状,实际上是鼓励在国家的保护下发展制造业。在1810年12月5日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他把使用关税来维护国内“幼稚”的制造业说成是国会的“爱国主义的反应”(注:参见詹姆斯·理查森主编:《总统咨文与文件汇编》(James D.Richardson,ed.,A Compilation of theMassages and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第2卷,国家文献局1897年版,第470页。)因此,“每个深谋远虑的国家将希望在食品、服装和国防等必需品上不依赖于其他国家”(注:参见小埃克斯:《开放美国市场: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12页。)在1815年12月5日第7次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麦迪逊强调了对自由放任理论的“例外情况”(注:参见詹姆斯·理查森主编:《总统咨文与文件汇编》第2卷,第552页。)。麦迪逊没有像美国的早期经济民族主义者那样公开宣扬贸易保护主义,至少在口头上还没有完全放弃对自由贸易的信念,但在实际上,他已经把经济民族主义的倾向体现在决策过程中,把对美国制造业的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难怪美国“新左派”史学大师威廉·威廉斯评论说,“麦迪逊的理论确定了美国重商主义的基调。那些想要实现自己帝国的商人们和制造商们觉得这种理论有说服力和比较方便”。(注:威廉·威廉斯:《重商主义时代:对美国政治经济的一种解释1763—1828》(William A.Willams,"The Age of Mercantilism: AnInterpretation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Economy,1763—1828"),《威廉和玛丽季刊》(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第15 卷第4期,1958年10月号,第425页。)。在美国早期历史上, 美国所谓的重商主义究竟与麦迪逊的思想有多大程度的联系,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像威廉斯对麦迪逊思想的这样评论并不多见。像早期许多美国领导人一样,麦迪逊的商业思想有着“理想”的色彩,但这种理想又很难解决美国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决策者,在理想与现实的天平上,麦迪逊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1785年7月6日和8月7日,麦迪逊在分别致理查德·李和詹姆斯·门罗的信中表示,理想的贸易体系是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在这一体系对美国成为可能之前,我们必须还清债务,在这一体系能够真正付诸实践之前,所有国家都必须赞成。只要其他国家把伤害强加给美国的商船和海员,我们必须要么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报复,要么放弃我们正当的利润和实现真正独立的希望”(注: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第1卷,第246页。)约翰·亚当斯1800年10月30日致国务卿马歇尔的信中说,如果“自由的船只所载的货物自由”的原则,“一旦真正确立和得到真诚的遵守,它将会永远地结束所有海上战争,也不会出现所有用于军事的海军”。出于这种原因,上述情况将从来不会成为现实,“无论这一点对人类是多么的合乎需要,无论哲学也许是怎样赞成它和基督教多么希望得到它”(注:塔克等:《自由的帝国:托马斯·杰斐逊的治国才能》,第56页。)。因此,贸易的“完全自由”只是一种理想,这种理想至少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很长时期无补于解决美国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自由贸易的黄金时代尚未到来”(麦迪逊之语)。 四 拿破仑一世曾指出,经济学家只是系统化者,他们的原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却是错误的(注:转引自多尔夫曼:《美国文明中的经济思想1606—1865》第1卷,第390页。)。拿破仑这番话是针对他的“大陆体系”有感而发的,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将其绝对化,显然不能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不过这种观点用来说明那个时期许多人对自由贸易理论的看法,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理论之后,的确给当时重商主义占据支配地位的经济学界带来新的气息,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人把这种理论作为向重商主义挑战的一个有力武器。美国独立前后的那一代开国先辈们很少没有受到自由贸易理论的影响,他们希望国家之间的商业往来能够实现不受人为限制的“自由”,但当美国作为一个主权实体开始与其他国家发生关系后,错综复杂的形势又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并不现实的自由贸易观,转而提倡或奉行与美国现行利益相一致的主张或政策。许多政治家经历了这一思想的转变,就连一些以提倡保护而著称的人物一开始并不是绝对地否认自由贸易。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广泛地阅读过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其经济思想实际上受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影响(注:参见拉斯·马格努森主编:《美国的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1822—1890:经济学历史上的关键概念》(Lars Magnusson, ed., Free Trade andProtectionism in America: 1822-1890,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History of Economics)第1卷,纽约2000年版,第13页。)。因此,汉密尔顿对自由贸易并不十分的反感,只是认为条件不成熟,“当美国没有力量迫使其他国家趋向自由贸易的时候,其他国家的保护主义将会损伤美国的利益”(注:转引自克里斯廷·哈伦:《对古典经济民族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重新评价》(Christine M.Harlen,"A Reappraisalof Classical Economic Nationalism and Economic Liberalism"),《国际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第43卷第4期,1999年12月号,第740页。)。积极倡导“美国体系”的亨利·克莱自称并不反对自由贸易,他在1820年4月26日的讲话中指出:“ 现在,我将只能说,我也是自由贸易的朋友,但它必须是完全互惠的自由贸易。”(注:亨利·克莱:《制造业与保护关税》(Henry Clay, "Manufacturing and a Protective Tariff"),《1797—1820年美国记录:国内扩张与对外卷入》(The Annals of America, 1797-1820,Domestic Expansion and Foreign Entanglements)第4卷,不列颠百科出版公司1976年版,第614页。)所以,对克莱来说,实际经验表明,取决于自由贸易的两个条件“无一存在”。这两个条件即“永久的和平”和世界各地对自由贸易准则的尊重。如果没有“完全的互惠”,美国就不能单方面地奉行这种政策,外国也很难对它的政策无动于衷。 以上这几个人最后都走到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反面,成为美国早期历史上经济民族主义的著名代表。他们实际上与约翰·亚当斯、麦迪逊等人一样最后都放弃了自由贸易的主张,只不过是他们的思想转变得更为彻底,丝毫没有在以后的思想空间里给自由贸易留下一席之地。这说明了许多政治家放弃了自由贸易观并不是说这种理论存在着重大的谬误之处,而是在原则上可行但实践上又难以行得通。对早期的美国而言,自由贸易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因为它尚不具备推行自由贸易的条件或力量,现实的选择是寻求能够更有助于实现美国外部经济利益的途径。不过,提倡自由贸易的呼声从来没有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消失,随着内外客观条件的变化,尤其是美国经济力量的强大,自由贸易的主张注定最终会对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发生重要的影响。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中的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法律的研究 我国立法在确定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时,应从两大理论分歧入手,结合商标的功能,以及商标法的立法宗旨这两个方面,综合加以考虑。原则上禁止平行进口,同时有限制地适用商标权国际(或区域)穷竭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平行进口。 当代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贸易“攻防战”可谓此起彼伏。平行进口,作为一个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问题,既是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知识产权法学界长期讨论且颇有争议的棘手问题之一,在我国立法中尚属空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平行进口问题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由此引发的法律争议也会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在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变刻不容缓。 一、平行进口的概念 平行进口亦称为“灰色市场”,我国学者对其定义有一定的差别。一些学者的定义是: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进口并出售带有相同商标的商品”。[1]还有学者定义为:在外国商标权人授权国内商标被许可人(以下简称商)使用其商标制造或经销其特定商品的情况下,其他未经授权使用其商标的国内经销商(下简称非商)通过外国商标权人或第三人合法进口外国商标权人或其授权厂商制造或销售的同牌名商品并在国内销售,从而形成商与非商在国内市场因商标正面竞争的现象,对此现象称之为平行进口。[2]根据第二种定义,必须有被授权商的“先行”使用或进口的事实,才存在非商的“平行”进口问题。而根据第一种定义,则没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根据国外诸多国家的立法及实践,只要本国存在商标权人,第三人未经其许可将标有其商标的商品进口到国内就构成平行进口,不管事实上是否存在商标被许可人的“先行”使用或进口。笔者比较赞同第一种定义法,不过既无“先行”进口,何来“平行”进口?所以笔者认为使用“灰色市场”这个概念似乎更恰当些。 笔者认为,所谓平行进口,是指当某一商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注册获得法律保护时,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直接或间接从外国商标权人手中合法购得标有其商标的商品并未经本国商标权人许可输入本国销售的行为。在平行进口关系中,有三方基本当事人,即:外国商标权人、本国商标权人、未经授权的进口商(非商)。 平行进口的上述定义表明:(1)平行进口商进口的商品必须是国外商标权人生产或销售的同牌名“正宗商品”。(2)平行进口以非商合法取得标的物以及进口的标的物合法为前提。若平行进口的商品系非法取得或为非法商品,则这种“进口”将因其明显违反国家相应的法律而受到制裁。因此,这种非法进口同牌名商品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已无讨论的意义了。 二、在平行进口问题上的两大理论分歧 在国际贸易中,出于经济和法律的考虑,有关平行进口的合理性、合法性问题,特别是合法性问题,即平行进口是否构成对进口国当事人商标权的侵犯,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及知识产权法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商标权地域性理论与商标权穷竭理论之争。 反对平行进口者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商标权地域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商标在哪国注册,其所有人的独占权利就应在哪国受到法律保护。因此,未经所有人或被许可使用人同意的平行进口是对进口国商标权人权利的侵犯。而且,商标权根据每一国家的商标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权利存在,其合法作用除了标示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及其信誉外,在不同的国家事实上具有不同的意义。特别是当商标使用权发生域外转让时,商标权代表着被许可使用人开发出的独立信誉。为了建立这种信誉,被许可人做出了额外的努力,付出了相当的费用。保护这种独立的信誉,就是商标权地域原则之所以产生的基础,平行进口无疑将使被许可人的这种独立的权利利益受到损害。[3] 反对平行进口者还认为,从经济上看:(1)消费者对灰色市场的存在几乎一无所知,面对市场上价格悬殊而商标相同的商品,消费者会感到茫然。平行进口的商品通常只具备商家提供的服务和担保,不具备厂家提供的服务和担保,消费者通常并不知道或不可能注意到这些差别,特别是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即使同一商标的商品,在质量上也可能存在差异,因而,平行进口可能使消费者对同一商标但不同来源的商品产生判断和选择上的困难。如果平行进口商品存在质量缺陷,而又没有明确标示出商品来源,消费者就会因无从识别而遭受其害。(2)由于平行进口的货物在质量、售后服务以及担保方面和厂商提供的服务和担保不同,由此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将直接损及国内商标所有人或使用权人的良好信誉。 赞成平行进口者的理论依据则是商标权穷竭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商标权所有人或被许可使用人曾经同意将标有其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那么该商标权所有人及被许可使用人就丧失了对它的控制,其权利已经用尽。任何人合法取得该批商品后再如何转销,商标权人无权干涉。因此,平行进口是合法的,不构成对商标权的侵犯。 赞成平行进口者还认为:(1)从促进自由贸易的角度讲,商标产品平行进口可以促使相关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流通,防止商标权人滥用自己的权利,造成国际市场的人为分割,从而有利于促进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2)平行进口商与授权进口商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给进口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廉价的消费选择。由于平行进口商一般不需要库存及厂家售后服务的开支,不需要广告和公关费用,因此,灰色市场进口的商品在价格上会便宜很多。 三、各国有关平行进口的立法、判例比较研究 由于商标权保护理论不同,各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平行进口的态度差异很大。 《英国商标法》第4条第3款第1项规定:只要商标所有人或其发出的许可证的注册使用人曾经同意过在某种投放市场的商品上使用他的商标,无论带有这种商标的商品怎样分销和转销,该商标所有人或许可证持有人都无权控制。《英国判例法》还进一步规定,如果经商标所有人或许可证持有人的同意而将带有其商标的商品销售到国外,他就无权阻止他的国外子公司将同样的商品带着同样的商标再返销英国。 贸易论文:试论我国国际贸易如何应对电子商务大潮 论文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它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国际贸易领域是最早感受到电子商务影响和;中击的领域之一。世界各国、WTO和世界其它一些经济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极为关注,探索我国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大潮中如何应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精密铸造厂 五金加工厂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对降低跨地区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最终改善全球的资源配置发挥积极作用。 在2008年“中欧企业与商会国际论坛会议”上,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每年5.8万亿美元,即使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6万亿美元。2008年,随着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美国因次贷危机缩减进口等因素影响,使得国内众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处境艰难。而电子商务因其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显示出传统的贸易方式不具备的优势,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 据有关专家估计,2009年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大大地增加了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机会、降低跨地区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最终改善了全球的资源配置,成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桥梁。 一、全面认识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一经诞生就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成为推动新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也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从微观主体的影响: 1.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易双方的新要求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式的商务交易模式,摆脱了展示柜与谈判桌,使商务交易变成了一种“点到点”“、站到站”的商业数据互动,但是,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并不是想象中由供应商建立起一个自己公司的网站,全世界买家就能搜寻到该供应商的产品,而后发出查询、询价、要求样品等直至签定合同、安排货运、收付货款等等如此简单。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家和供应商有各自独立的商业目的。只有把双方的目的有机地连接起来,贸易才能展开。同样,运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优化国际贸易进程也必须将买家和供应商各自独立的商业目的通过互联网,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软件,服务和相配套的流程将其相互连接,这样才能使双方达到各自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买家必须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产品及公司介绍展示在互联网上:而买家必须将供应商的信息收集、编辑成通用的形式以做比较,这样才能让电子商务为国际贸易作出更好的贡献。 1.2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新的经营主体虚拟公司的出现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采用了合作竞争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2从宏观方面来看: 2.1电子商务要求虚拟市场——国际贸易新的运行环境的完善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立体的市场空间,它突破了传统市场以一定的地域为存在前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新型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带动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也大大加强。 2.2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营销模式和贸易方式改变 传统的营销模式是先有了产品再寻找顾客,卖双方基本上是用电话沟通、邮寄产品目录、各式各样的展览会等方式交流意见和建议。而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产生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即采用电子手段的市场营销和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电子营销。而后者正在发展成为现代国际贸易营销的重要方式。 另外,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方式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不同,主要表现为:(1)交易各方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通过直接面谈方式或当面交换方式来达成和进行国际贸易交易:(2)国际贸易流程改革。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文件)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改革,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流程方式。 2.3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管理和监管方式改变 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根据已有实践,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的国际贸易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口商品配额电子招标(2)网上申领发放进出口许可证(3)海关网络化管理(4)进出口商品电子化检验检疫管理(5)外贸企业全过程电子化管理。从监管方面来说,一方面要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推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国际贸易的管理上加强电子商务的应用如出口商品配额的发放、电子报关、进出口商品检验等方面要尽快与国际接轨,使政府在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成为主导力量。 二、我国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对策 对中国来说,如何更前瞻性地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化,更好地利用国际电子商务这一新的方式来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大力推动出口贸易的增长,也是政府、企业界和相关各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目前的环境下,中国发展国际电子商务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鼓励信息技术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 继续完菩相关工程建设,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积极支持和鼓励公司或个人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适用先进技术,对从事信息技 术开发和经营的公司或个人给予税收的优惠积极推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族的电子商务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首先,应密切关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及时总结问题,为政策出台做好准备。其次,在政策的完善过程中应注重评估经济影响。再次,应注重和已有政策法规的衔接问题。最后,应和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的政策接轨,使中国的政策、制度规范化。现行国际贸易法许多规定不适用于电子商务方式,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应加快现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时制定、出台新的贸易法规。 第三,提高企业电子商务能力 企业是推行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具备必要的决策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资金能力。中国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不足,要继续推进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教育和培训,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建设,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不断充实和提高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综合能力。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 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话与合作。我们可以吸收学习国外发展成熟的相关经验,逐步发展壮大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如针对我国通信基础设施薄弱,安全技术不够完善,可利用国外的电子商务技术及设施,发展国际业务。事实上,这些对话活动不但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条件下新贸易规则的制定,决定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强了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各国电子商务的国际性。 第五,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为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运营环境。 解决跨国电子支付手段的安全性问题,加强管理维护必要的网络安全,减少网上犯罪行为,维护正当的商家对商家和商家对消费者交易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就成为当前现实而又必须的政策选择。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带动了国际商事活动蓬勃迅猛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国高校培养既懂国际商事活动又能运用国际商事法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符合这一要求的国际商法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在法学专业、国贸专业都相继开设,甚至发展成为国贸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然而,作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一门法律课程,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与法学专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要根据国贸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明确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任何教学活动均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①教学目标应该和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型的法律人才。既包括适合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法律服务和企业法律实务等工作所需要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又包括从事法学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因此,《国际商法》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只是一门学科而已,学习只是为了以后面对国际商事活动时,能够较快的进行法律事务的处理。但是国贸专业不同,国贸专业培养的结合贸易、法律、外语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那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是为了使他们懂得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加强他们法律意识的培养,为工作中订立外贸合同、预防和解决国际商事贸易活动出现的纠纷奠定基础,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的主要教学内容: 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是让他们了解掌握规范国际商事主体及国际商事交往过程的各类法律。因此,只要是与国际商事主体、国际商事交往有关的的法律似乎尽可囊括,而不必拘于其法学部门的归属。从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国际商法教材看来通常包括商事主体法、合同法、买卖法、产品责任法、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法律、国际商事仲裁法。不过,国际商法内容很多,但往往课时有限,在各类高校32-74个学时不等。如何使得学时和学习内容平衡,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实用性。国贸专业中专门开设有国贸实务、运输、保险、国际结算等等课程,这些课程的一些内容和国际商法的内容是相重合的,这时候我们应该突出国际商法独有应用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进行讲授。如《商事组织法》、《合同法》、《法》、《产品责任法》等等。 三、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教学方法的使用: (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和交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教育情况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1②法律课程的学习,有很大一个作用是为了解决纠纷。案例教学法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能使得案例教学法成功呢?第一,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选典型性和时效性近的案例---在有限的可是和浩瀚的国际商法内容中选取符合具有典型性的综合性案例,激起学生参与、讨论、调查、解决问题的兴趣。社会在不停的发展,我们要注意选取新案例,不能选取早已经过时的案例。第二,案例准备阶段有的国际商法案例较为复杂,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当事人、标的、经济贸易关系,可能相关的知识面太广,为了不耽误课时,加大学生的参与面,在课前可以讲案例的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查找案例的相关资料、课前讨论和思考。第三,课堂教学阶段,注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做好引导工作。在学生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突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直接讲授法。国际商法课程中,依然还是有一些涉及概念、原则的理论性内容。我们不可能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能找到具体适用的案例。所以传统的直接讲授法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例如国际商法的概念,发展历史,这些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更能理解和掌握。只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和理解,在讲授时要采用比较生活化的语言,适当的结合一些小的例子和习题加深以便学生掌握。 (三)情境教学法。现在国家支持人们创业,国贸专业要培养创业应用型人才。国际商法课程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应充分使用情景教学法。如何使得学生对国际商法的内容不觉得枯燥,不是死板的条文,在内容传授上引入情景教学法。比如在商事组织法中对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公司的注册内容的讲授上,我会带领他们实际模拟操作注册程序。在学习合同法时,我会将学生分为买卖双方,谈判和签订正式的外贸合同,让他们去解决谈判中的纠纷。在讲产品责任法的时候,会引导他们如何进行产品商标的注册,自身权利的保护等等。通过这些情景教学法的使用,使得学生实践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也使得国际商法的书面知识牢牢掌握。 (四)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法学专业教育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在国贸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使用也是非常适合的。通过学生对法庭审判、仲裁案件的全过程全真模拟,能够形象、直白的了解法律程序的相关知识。在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学生以扮演法官、仲裁员、人、原告、被告的方式,对不同群体的自我权利保护有深刻的认知与体会。通过国际贸易交易过程的模拟,学生通过对进出口企业外贸合同谈判和订立的,处理外贸的纠纷的谈判的演练,能够对国际商法中合同法和国际货物买卖法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比较学习法。国际商法涉及到世界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为了更好的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比较学习法是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在两大法系知识的传授时,可以结合中国大陆法系的法律现象和中国香港的法律现象进行比较,能够使得学生对两大法系的异同有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在对公司法、合同法知识的讲授时,可以列举一个小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同一案例在中国、英美、国际条约等的法律规定是否相同,分析各自体系法律制度的特性和优劣。在使用比较学习的教学方式时,要注重学生用该种方式归纳、思考总结知识点。 (六)现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大学城、微课等校园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习题、案例、作业等教学资源上网,方便学生查阅、学习、检测,同时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实现开放性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解决了传统黑板粉笔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美观性、实用性等特点。在上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内容是教师备课时已经写好的内容,不需要像传统的黑板写字,学生在课堂内可以吸取更多的知识,同时,音乐、图案等多种因素的穿插,使得学生在观看多媒体学习时兴趣高昂,参与度更好。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 摘要:目前学界对国际贸易惯例的认识存在不足,本文以惯例的要义为基础,探讨其渊源,分析惯例与其它法律规范的区别,最后从其对国际贸易合同当事人约束力的角度阐述了惯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贸易合同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渐接轨“, 国际贸易惯例”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但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国际贸易惯例的涵义、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等问题上认识都较模糊,分歧颇大。由于国际贸易惯例对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和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 一、国际贸易惯例要义阐释。 《辞海》“对外贸易”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一国或一个地区与他国或另一地区之间的商品买卖活动,即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亦称进出口贸易”,而国际贸易则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1 ] (P411) 如果认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则这一定义并无不妥。但在国际贸易学界,占主流意见的观点是,商品专指有形的物质产品,无形的产品即是服务。因此,国际贸易的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长期以来,商品买卖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而所谓国际贸易惯例大多指有关商品买卖或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各类服务的惯例,这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是从买卖双方贸易洽商到最终履约(或未能履约) 整个过程的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所谓服务贸易范畴,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国交换,并为卖方交付商品和买方支付货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关服务也属本文的研究范围。惯例是一个经常使用却又语义含糊的词,也是一个在我国学术界备受争议的用语(国外也有类似争议) 。学术界对惯例应用的普遍性和实践性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惯例的本质问题方面,则歧见颇大。 (一) 惯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有学者认为,惯例需经过民间国际组织或贸易协会的编纂后才会有明确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惯例。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固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主要形式,但不成文的却又为人所知并广泛采用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也是国际贸易的惯例。[2 ] (P13) 笔者赞同后一种看法。从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贸易惯例常常起源于一些主要贸易口岸的大公司的实际做法。由于这些公司具有广泛影响力,以及这些做法本身也具有减少贸易障碍等方面的作用,这些做法逐渐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的共同做法。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手法或对同一术语的解释不尽相同,这就难免造成地区间或行业间的贸易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组织担当了统一解释和编纂工作,这就形成了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会编写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发展过程便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做法由于早已广为所知并被普遍遵守或因其它原因而没有载入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如纺织界人所共知的一旦坯料被剪开即不能退货的惯例。 甚至还有一些做法曾经被写入一些组织编写的国际贸易惯例,后因歧见消失、做法统一而又被撤出成文惯例。比如,国际商会在1980 年出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关于CIF 术语卖方责任的表述中认为,卖方应提交清洁提单,但承运人在提单上对货物的内容、重量、尺码、品质等无所知的批注并不表明该提单是不清洁提单。但在1990 年实行的新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里则没有这句话,这并不表明国际商会改变了看法,相反它正是显示了贸易界及相关各界已认同了这一点,从而无需再用文字描述了。也就是说,这并没有改变上述规定仍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事实。[ 3 ] (P527 - 528)(二)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指的是不管合同当事人是否明示或默示甚至没有表示是否接受有关国际惯例的约束,惯例自动约束有关当事人,即惯例具有强制约束性。《法学辞典》持的是这一观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际贸易惯例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国家意志的结果, 因而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 不能对当事人进行约束。[4 ] (P7 - 8) 第三种观点认为,惯例分两类:一类是不需要当事人选择都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范,一类是经过当事人选择才对其有约束力的任意性规范。[5 ] (P27 - 28) 其实,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某国立法机关制定的正式文件,也不是国家间的国际公约,因而它不是法律;另一方面,由于惯例的广泛适用性和长期实践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合约当事人对自身及他人遵守惯例的心理期望,惯例对当事人各方又有一定的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一般是在当事人明示接受惯例的情况下产生的,国际商会出版的《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1990)在导言部分表达了这一观点《,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第1 条也阐述了这个意思,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这一规定符合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但是在一项国际贸易的契约中,不可能穷尽所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的规定,因此就产生了所谓的“默示”做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9 条第2 款规定:“除非另有协议,双方当事人应视为已默认地同意对他们的合同或合同的订立适用当事人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惯例,而这种惯例在国际贸易上已为特定贸易所涉同类合同的当事人所广泛知道并为他们经常遵守。”签定该公约的国家同意,何为惯例由法庭来决定。该款规定反映了国际贸易惯例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约束性(自动生效) 的一面,但是这也没有改变惯例作 为任意规范的特点,当事人可以通过明示的方法排除对某一惯例或某一惯例部分条款的适用。 以上分歧的主要表现是学者们对一些英文单词的解释不同,特别是对custom、usuage 的理解差异。有人认为custom 有约束力,应译为惯例,而usuage 则没有约束力,应译为习惯;也有人认为custom 没有约束力,应译为习惯,usuage 有约束力,应译为惯例。还有人有其它的看法。其实,翻查一下国际商会的出版文件我们会发现,国际商会对惯例的用词并不考究,在不同的文件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词,甚至在同一份文件中也可能使用不同的用语。比如,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使用的是custom 和practice ,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使用的是usuage ,而在《托收统一规则》使用的则是rule 一词。可见,国际商会对惯例的用词并不看重,他们重视的是某一术语或某一做法在商业实践中的状况,只要这种术语或这种做法广为人知(widely known) 和被业者经常遵守(regularly observed) ,它们即是惯例,而不管在国际商会或其它组织的出版物中用何词来描述它们,或有没有见诸文字。至于惯例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则要看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国际贸易惯例定义为:在国际商品贸易和与国际商品贸易有关的服务实践中形成的,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广为人知并被经常遵守的任意性行为规范。 二、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 如上所述,国际贸易惯例有成文和不成文之分,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惯例有两个渊源: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与不成文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指的是经过某一组织编撰和公示的规范化文件。编撰国际贸易惯例的主体可以是一些有影响的基于国家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商会;也可以是民间的国际组织,如波罗的海黑海航运公会;还可以是能对市场起到主导作用的商事组织,如通用汽车公司,它们的产出物因而也相应地表现为具有一定法规性质的文件。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一般依据过去已有而且现在仍然流行的商业做法而作出,其主要行为特征是必须有一个宣示的过程,因为比制订规范文件更重要的,是它们必须广为人知。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之所以成为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之一,原因主要是多数国际贸易惯例从本质上讲就是国际商业习惯做法的一个演进形式,而且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过去活跃在跨国或者说超国家或地区利益之上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通过编撰和公示之后变成了国际贸易惯例。今天的习惯性的商业做法还在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这样理解惯例的渊源,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步入认识的误区,或者认为惯例仅表现为成文化的规范,或者认为只能从过去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中寻找惯例。这两种僵化的认识不能反映现实,因而也不能指导发展中的国际贸易活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国之内或地方性的商业习惯做法也有可能演变成国际贸易惯例,这主要取决于该习惯是如何整合(incorperated) 到国际贸易流程中去的。 例如,美国西海岸港口的码头工会为保护自身利益向集装箱货主收取近乎落地费性质的杂费,这种杂费被各国班轮公会列入班轮运价或班轮条款,因而这种做法就成了有关业者之间的国际贸易惯例。承认惯例的习惯做法渊源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因为从国际贸易惯例中体现的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大都可以从习惯做法当中找到源头。从商业道德的视角看,所有国际贸易惯例都来自于千百年来一直在支撑着川流不息的国际贸易活动的一套伦理体系,借助它可以形成关于对对方行为的预期;通过它的应用———即对己对人的约束,各方在此体系下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区分、履行和保障。这套伦理体系的强化就形成了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而未成文的惯例则归于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一类。 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商业习惯做法虽同为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以对现有的国际贸易惯例的贡献而论,由习惯而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后者在当今技术创新的条件下开始显露出重要性。 三、国际贸易惯例与其它法律规范的区别。 (一) 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公约。 由两国政府或多国政府签定的有关国际贸易关系的规范称为国际贸易公约。从公约法律约束力的角度,可以将国际贸易公约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强制约束力的公约;一类是任意性的公约。前者包括调整国家间经贸关系的一般性公约及约束某一具体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公约,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协定、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海上运输合同的《汉堡规则》。强制性的公约要求缔约方或接受公约的国家在本国的法律与公约冲突时,修改本国的法律,使之符合公约的规定;而且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时以国际公约为准据法。既然强制性国际贸易公约的法律约束力大于国内法的效力,强制性国际贸易公约的效力当然优于没有取得正式法律地位的国际贸易惯例。但是,国际贸易惯例与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的关系则不同。 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主要指有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几个公约,即1964 年的两个海牙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及二者合并而成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这些公约遵循合同自愿的一般原则,允许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采用或排斥这些公约的规定,即可减损公约条款的效力。在同为任意性规范的层面上,国际贸易惯例与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十分类似,但是两者的法律地位不同,前者高于后者。对此《, 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均有明确的规定。《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虽未在这方面作具体规定,但它是由前两个公约发展而来的,据此也可认为该公约持同样的观点。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惯例与上述3 项公约的规定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采用惯例的规定。 (二) 国际贸易惯例与国内法。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惯例是在与本国利益无冲突的领域发展起来的,其所规范的领域大多与本国法律的适用范围没有重叠。从这个角度上讲,国际贸易惯例可以对国内法的不足起到补充的作用。但是,各国对国际贸易惯例拾遗补缺作用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国家干脆把国际贸易惯例纳入本国的法律体系,使之成为国内法的一部分,如伊拉克和西班牙就把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引入国内法。采取这种作法的国家不多,多数国家一般按照直接适用或间接适用的途径运用国际贸易惯例。直接适用指的是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示或默示接受国际惯例的约束,法院或仲裁庭依据当事人选择的国际惯例进行裁决。法国、丹麦等国家采取这种方法。这些国家一般承认国际贸易惯例独立于国内法律体系之外,国际贸易惯例可直接应用于国际经贸往来,无需国内法的指引。与采用直接适用的国家相比,采用间接适用的国家更多,我国也是采用间接适用的途径。间接适用指的是国际贸易惯例不能脱离国内法而独立运用,必须经过国内法的指引,而且国际贸易惯例的应用有赖于国内法对国际贸易惯例明示或默示的接受。明示接受指的是在国内法中明文规定,对特定的民事关系可采用国际贸易惯例处理。默示接受则是指在某国的国际贸易活动和法律实践中普遍采用国际贸易惯例,从而可以推断该国认可国际贸易惯例的。 我国采用的是明示的方法。《民法通则》、《涉外经济 合同法》、《海商法》等都明确指出,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有人据此认为,我国法律的效力高于国际贸易惯例的效力。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国内法关于国际贸易的规定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国际贸易惯例不可违反国内法的强制性规范,但可与任意性的规范不一致。因为国际贸易惯例广为人知并被经常采用,只要当事人未明示拒绝惯例的适用性,国际贸易惯例就自动成为合同的一部分,尽管这部分并未以文字形式在合同中表示。然而,国内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则没有自动成为合同一部分的效能。由此可见,国际贸易惯例虽然是国内法的补充,但其效力仍优于国内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四、国际贸易惯例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这里所讲的合同,指书面达成的合同。对于口头达成的国际贸易合同,我国不予承认。对此,我国在1986 年核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时已表明了这一点。 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引用国际惯例的方法有3 种:其一,引用国际商会、国际法协会或其它民间组织的条款或术语,如买卖双方以CIF 价成交。普遍认为,采用了某一成文惯例的条款或术语,对该条款或术语的解释应以该惯例为准。多数情形下,对某一条款或术语的解释只有一个国际贸易惯例,但也存在对某一条款或术语的解释不只有一个国际贸易惯例的情况,并且各惯例的解释不一致。如没有对具体采用哪一惯例作出规定,这时候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以与合同最有密切关系的国家所采用的国际惯例作为依据,而判断这一点往往是不太容易的。比如,对贸易术语FOB 的解释就有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美国进出口商会等机构制定的《1941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两个惯例,这两个惯例对卖方交货地点等方面的解释差异很大。为防止事后买卖双方当事人就采用哪一惯例产生争议,合同当事人最好在采用条款或术语的同时明确规定采用哪个国际惯例。其二,采用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合同,如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关于成套设备和机器的出口合同、伦敦谷物交易协会制定的关于谷物买卖的合同。标准合同对合同全部或大部分条款都作了规定,一般只留出当事人名称、货价等项目供当事人填写,当事人可通过协商对印定的条款作出修改或补充。这类合同试图囊括有关合同关系的全部权利与义务,包括从合同的签定到合同的履行、解除和违反合同的救济的整个过程。由于在大宗货物的买卖中广泛采用标准合同,标准合同事实上已成为当事人普遍遵守的权威文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三,在合同中明确表示接受某一惯例的约束,这种情况包括以下几种类别: (1) 合同中采用了惯例规定的条款或术语,并且合同对这些条款或术语的解释与惯例的规定相同,或合同直接引用惯例条款或术语并未另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惯例与合同的规定并无二致。(2) 合同中某些条款与惯例的规定不一样,此时应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则,以合同的规定为准。(3) 合同中对某事项未作规定,但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当事人会遇到这些问题。此时,当事人应按照惯例的规定履行合同或对合同救济。 在上述情形以外,即当事人未在合同中明示遵守国际贸易惯例约束的情况下,则采用下列两个标准:表示合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主观标准;以国际惯例为标志的客观标准。主观标准似乎体现了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则,但如当事人未在合同中以文字表示他们的意愿,以后在当事人发生争议时,其真实意思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举证或判断的。可以想见,在实践中应用主观标准进行操作的难度很大。因此,在大多数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往往采用所谓的客观标准,客观标准即是国际贸易惯例。采用国际贸易惯例这一客观标准甚至也不以合同当事人知晓为条件。这就是说,即使合同当事人没有表示接受惯例的约束,同时也未明示拒绝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国际贸易惯例亦可自动地解释和补充合同并对合同当事人构成约束。 贸易论文:国际贸易发展形势调研对策 一、我市对外贸易现状 今年上半年,__市对外贸易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进出口总值达7.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8%,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3个百分点,增幅继续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出口4.38亿美元,增长85.2%,进口2.73亿美元,增长69.3%。 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工业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食品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铝矿砂、纺织品分别列进口和出口首位。上半年出口商品中纺织品仍保持较高增幅,轮胎、铝材出口成倍增长。进口商品以原料性商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其中铝矿砂进口1.37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一半,机电产品进口占进口总值的21.1%。 上半年__检验检疫局检验出口食品农产品1579批,货值6469万美元,同比增长32.2%和57.5%。特别是今年2月__恢复进口冷冻鸡肉以来,冷冻鸡肉又成为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新亮点。 (二)从企业所有制结构上看,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占主导,国营企业成倍增长。不同经济成分在进出口所占比重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趋势是外资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逐年加大,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三)从贸易类型上看,一般贸易超过加工贸易,比重逾八成,加工贸易比重进一步下滑。上半年我市一般贸易项下贸易进出口5.8亿美元,占总值的81.6%,加工贸易项下进出口1.17亿美元,占总值的16.4%,较去年同期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 (四)优惠制原产地证书签证量实现翻番。上半年__检验检疫部门签发优惠制原产地证书808份/6829万美元,同比增长36.3%和116.24%,共计为我市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减免关税达5000多万元人民币,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产品的出口创汇。 二、我市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 虽然我市进出口总值不断攀升,对外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当前国际贸易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设置越来越严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国外媒体蓄意炒作,中国商品声誉受到影响。今年3月以来,“美国宠物食品三聚氰胺事件”引发境外媒体对中国出口食品乃至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炒作,制造中国商品威胁论。他们以偏概全,从个别产品上升到中国制造,从产品质量安全质疑对华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借质量问题打压中国,已经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食品、玩具、机电产品开始采取严格检查措施,甚至取消合同,个别还被退货。 (二)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向我国施压的借口。在美国主导下,世界上要求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平衡贸易顺差的声音不绝于耳,使我们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 (三)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日益严重。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一些发达国家一手高举自由贸易论的大旗,一手借其优势产业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其自身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其不具有优势的方面采取种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通常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境、卫生标准和法规,设置重重壁垒以保护其本国产业。今年6月生效的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办法》使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化工、纺织、服装、印染和玩具等3万余种产品受到严重影响,无疑给我市纺织、化工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和阻力。 (四)国内贸易政策的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市的出口创汇。一方面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20__年4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规定,自20__年8月23日起,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实转”管理。与原来相比扩大了限制类商品的目录,增加了“两高一资”商品的限制范围,扩大了保证金的征收范围。20__年上半年我市加工贸易项下进出口1.17亿美元,增长77.1%,根据上半年进出口数据统计,我市企业需新增交保证金约1150万元,新政策的实施使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较以往承担大量的台帐保证金,从而在资金流转上给企业造成困难。我市目前从事加工贸易企业31家,受此次调整影响的企业有21家,其中影响最大的6家企业:__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时风双星轮胎有限责任公司、__合盛化纺有限公司、__新奥利乳胶制品有限公司、__中奥毯业有限公司、____华润纺织有限公司。上述六家企业加工贸易项下进口值占到全市的81%。另一方面国家为了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优化进出口结构,自20__年6月1日起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自20__年7月1日起,调整不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此次调整涉及我市的出口商品主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橡胶轮胎、钢材、铝型材4类,上半年4类商品出口值1.03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3.5%。 三、促进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建议措施 面对当前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应对措施,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充分利用国家现有政策,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做好我市的外经外贸工作。 (一) 积极研究对策,跨越国外贸易保护壁垒。一是成立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小组,组织技术人员广泛收集国外技术壁垒信息,分析反馈新出现的壁垒可能对我市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二是建立信息 通报制度,及时向企业通报信息,加强对企业的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提高自检自控能力,培训企业检验人员,指导企业实验室建设,确保企业具备发现产品问题的能力。 (二) 全面加强对出口产品的质量监管。一是认真从源头抓质量,围绕出口产品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和要求这个核心,从建立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监管等方面加大质量监管力度。二是加强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监督,加强查验部门之间的监管合作,对高风险、高敏感的进出口商品加强抽验抽查工作,确保检验监管的有效性。三是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把出口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对出口产品质量违法违规的打击力度,推行“红黑名单”制度,对诚信企业给予优惠和扶持,对违法违规的“黑名单”企业,吊销生产许可证和禁止出口,从而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在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出口质量水平的责任,加强对不法企业的打击力度,坚决堵住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走出厂门和国门。 (三) 强化认证认可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引导帮助企业开展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档次,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我市不少获证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有的企业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淡薄,不能保持认证效果,有关部门要不定期进行检查,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达到要求,认证机构是否能够执行各项规定,确保认证效果。 (四) 认清国家贸易政策调整趋势,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一是不管是扩大出口征税商品范围还是降低出口退税率都直接加大相关行业的出口成本、压缩利润空间,我们要认识到这种政策调整背后的趋势,针对“两高一资”商品,降低出口增幅,平衡贸易顺差,减少贸易摩擦,以实现我国整个外贸产业结构的改变。我们应该鼓励企业顺应趋势,加快我市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尽快实现产品的高新化、品牌化,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缓解出口退税率带来的压力。二是引导企业加强出口产品竞价的核算。为了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不少企业把出口退税部分计入利润再对产品进行定价。从当前形势来看,企业应该及时加强出口产品竞价的核算,充分考虑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影响,长期来看,要树立不依赖出口退税创利润的观念。三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快产品技术改造,降低产品成本。只有加大研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档次,增强企业竞争力才是外贸企业的长远之路。四是引导同类企业不打价格战。同类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不能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力,要比信誉、比服务、比技术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与职业论文:试析职业教育发展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论文关健词: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 实训基地 论文摘要: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的重要性,以及知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川。职业院校如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值得我们广泛地研究和深人地探讨。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精神.深刻领会、端正思想、埋头苦干 1 .1深刻领会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匾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为了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为了发展农村必须发展工业;为了建设农村必须走城镇化。这都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1.2消除重学轻术思想 长期以来,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承受着社会上一些偏见和不正确的观念的影响,我国社会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高中生就是比职教生好,这是一种偏见,我们多少年搞学术研究,实际上重学不重术,由于这种偏见,我们对术的研究远不如对学的研究重视。我们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和工作的教师应打破这种观念的羁绊,默默耕耘、勤奋工作、刻苦学习,推动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昂扬向前。 2.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实现做到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 2.1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对搞好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是使学生由课堂和书本知识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基础。解决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实训基地建设就是这个突破口,把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使用好,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就会对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由于重视不够、投人不足,以及一些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没有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很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的原因之一。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早在3000年以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就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职业教育领域,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教学。 2.2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选拔和组织相关紧缺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外出进修。 2.3实训基地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3.1面向本地经济: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水平、产业结构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形式和内容。 2.3.2考虑本校实况:考虑专业设置及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本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与学校的长期发展和具体规划相联系,科学确定实训基地的模式和建设计划。 2.3.3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实训基地必须要结合学校已有专业及未来专业开发设置情况进行建设,要适应专业特点,为专业发展服务,建设多功能、使用效率高、周期长的实训基地。 2.3.4兼顾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效益:基地建设首先必须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其次是适应市场经济,与市场相联系,创建生产型实训基地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4实训基地的管理 遵循“管理出效益、管理保质量”的原则,对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实施科学管理。 2.4.1制度建设先行 ①实习工场(车间)安全制度:学习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对学生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工种安全教育、岗位操作安全教育)。 ②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制度:正确使用设备,会对操作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③工量器具借还与赔偿制度:能按规章借还工量器具,对违反操作规程或人为故意因素造成损坏的工量器具(含设备)实行赔偿制度。 ④实习教学管理规范检查制度:对教师执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行过程管理、课题管理、考核与评价规范管理;对省教育厅颁布的实习教育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作定期检查。 ⑤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对实习中发生的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按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处理,真正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受到教育和处理不放过;教师和学生不受到教育不放过)。 ⑥开展“7S”活动,培养文明生产习惯。“7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活动。 2.4.2注重经济核算,努力降低实训教学成本 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科学安排实训设备培训运转计划,发挥最大效益;以节约的原则,科学设计实训课题,降低用料成本;充分利用人力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市场,承接产品开发、制作工程,创造经济效益;让“开源节流”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3.结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端正思想、树立信心、认清形势、埋头苦干,扎实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这一职业教育的突破口,才能够发展好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型人才。 教育与职业论文:法律职业的特征与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 一、法律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它与医师、建筑师、会计师等类职业一样,都需要在大学教育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专门的职业训练后,才能进入其职业,担负起职业所要求的职责。 法律职业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法律思想、学术流派、价值标准和各种制度规定在内的法律知识体系,以及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备的高度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法律意识、法律语言、法律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信仰和法律伦理等等。与这种基于职业的特定内涵和特定要求而逐步形成的法律职业相适应的是专门从事这一职业的法律人(法律家、法律职业共同体)和法律人才培养体制。从事法律的人员一般有三类:一是应用类法律人才,主要指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二是学术类法律人才,主要指法律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三是指法律辅助类技术应用人才,主要职责是辅助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工作。此外,还包括立法人员、仲裁员、公证员等。法律职业分工和职业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主要是由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决定的,同时,也是随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广泛运用逐步发展而来的。 二、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具有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性 与法律职业的特殊性相适应的是一套由不同阶段的教育培训制度相互衔接共同构成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即教育培训制度的总和)。观察世界主要法治国家,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主要包括:一是法律的学科教育(一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法律专业教育的混合体);二是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三是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通过司法考试后,进入法律职业前进行的以法律职业精神和法律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四是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开始法律执业之后,每年都必须接受的继续教育)。各国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内部结构具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中国和日本的法学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以法律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律师职业教育,德国的法学教育则是法律学科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相互连接、一体化的培养体制。由法律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法律人才的培养不论在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从业人员的培养体制都具有二元结构或双重性。即都是由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部分构成。但由于各国的司法制度尤其是司法考试制度和司法官遴选任用制度的不同,二者有的分开,有的合一,有的则既分开又相互衔接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和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广泛影响,随着法律执业的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信息网络化发展,对各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和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各国法学教育的共同选择。 三、法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 法学教育具有的深刻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可以说,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律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只对那些具有同一教育背景的人开放。法律职业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最重要的传统和特征。没有法学教育就没有法律职业,法学教育和法学学术的发展和完善将巩固和促进法律职业的建构,正是通过法学教育培养和训练了法律职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根本上讲,法律职业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布局结构和办学层次,决定了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内在动力。 四、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 法律职业的基本特征和法律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同质化的基本要求,决定了法学教育具有二元结构性(或双重性),主要表现在: 法学本科教育的二元结构(双重性)。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法学教育既包括通识教育,又包括职业教育,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法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了,以致出现培养出的学生不会起草合同,不会办案的反常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单纯强调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法学本科教育制度内外都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和训练,不得不等法科毕业生进入法律职业之后,自己慢慢去摸索。当然也有的反应过度,把职业教育硬挤进本科教育阶段,这种错位的结果又影响了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法律职业所必需的法律学科体系,同样影响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究其原因都在于割裂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或企图在四年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育培训任务,使二者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制度联系。当前,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二元结构(双重性)。法学教育不仅要为法律职业培养后备人才,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培养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尽管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之间是一个逻辑结构,但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的一元性与法律毕业生服务面向的多元性之间仍然存在着一种不统一的非均衡关系。 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二元结构(双重性)。法律人才培养体制不仅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资源,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在为法律职业培养后备人才和提供各种法律教育培训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其本身已成为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培养、遴选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法律人才的培养工作不仅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而且还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和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主动适应法律部门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律师法》等法律规定的合格的法律人才。这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在我国,政体的统一性决定了法制的统一,而法制的统一性不仅决定了法律职业的统一,而且在客观上要求并引导着法学教育的统一。 法学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二元结构(双重性)。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不仅决定了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特殊性,而且也确定了法学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一方面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法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即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或法律学科教育)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对高等教育的共性部分提出普遍适用的要求。另一方面,法律人才培养体制作为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法律职业部门有责任对其进行业务指导(这种行业指导是一种典型的司法行政工作。根据我国宪法第89条的规定和国务院“三定方案”,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行政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组织实施国家司法考试的重要职能)这样,由教育行政部门的综合管理与司法行政部门的行业指导构成我国法学教育的宏观管理指导体制的基础(任何一方越俎代疱,包揽一切,均不符合其双重属性,也不能胜任其职)。加上法学院自身成立的行业组织(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的自律性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宏观管理机制。除此之外,法律职业部门还负有管理指导、组织协调和统一开展法律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职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随着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和法学教育国际化办学进程,尤其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法律职业部门在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将更加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在世界法治发达国家中均是如此。 五、抓住建立和实施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机遇,进一步完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制度,造成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脱节(二者之间失去制度联系)和法律学科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脱节,其结果不仅造成法学教育的混乱,而且影响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 鉴于司法考试与法律学科教育、法律职业培训和法律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都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和同质化的高素质法律家队伍,因此,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完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对法律的学科教育将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 (如建立沟通交流的制度和渠道),导向作用(形成良性互动),规范作用(确立了法律职业的准入标准和规格,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法学教育的混乱状况,统一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标准,提高培养质量)和检验作用(由用人部门来最终鉴别培养单位的教育质量,提出有效的反馈意见,不仅有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正常的竞争秩序,而且也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适应,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轨道)另一方面,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果是它将有力地推动法律部门(或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尽快按照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采用的同考同训的原则,建立起与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相适应、相配套和相衔接的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制度。它要求凡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必须都在法官培训机构、检察官培训机构和律师培训机构接受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合格者方能进入法官职业、检察官职业和律师职业(即把法律职业培训制度与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二次准入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对于非法律本科毕业的人员,如在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前缺乏法律本科主干课系统学习的人员,还应按其职业走向,分别由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培训机构在进行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前,首先完成法律本科14门主干课的系统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法律专业证书。 在建立起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和统一法律职业培训制度之后,构建统一协调的法律职业培训体制和覆盖全国的中央和省(区、市)两级培训网络就应当是顺理成章的。在布局结构调整和重组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由国家和省级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和司法行政学院(或律师学院、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共同构成的相互协调的法律职业培训基地和网络,是实施法律职业培训的重要保障和依托。它们与普通高等法律院校的学科教育制度共同构成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与此相适应的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法律学科教育学历文凭与法律职业培训证书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并举并重的法律从业人员培养体制的证书制度。 此外,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还将对法律职业结构的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要求法律职业结构、法律职业分工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如最高法院已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法官管理制度,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理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工作关系,建立起书记员单独序列,明确法官人员的比例,建立法官管理新体制,逐步实现法官队伍的专业化、精英化。同时,它还将进一步推动和引发法律职业制度方面的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如法律职业交换制度,司法人员身份保障制度、司法官的遴选制度、司法官的统一任用制度、司法官的考核制度、司法官的惩诫制度和法律职业管理制度等等。 教育与职业论文:IT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历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 摘 要 IT产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IT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IT产业的发展。就IT人才培养的两种主要方式: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就新时期的IT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IT职业教育 IT学历教育 职业素质 1 概述 人才是国家IT产业的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IT企业和人才市场却出现了非常矛盾的现象:一边是IT企业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却发现有很多大学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重基础,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能力的养成而不是一时技术技能的训练;②教材体系的改革难以适应IT技术的发展;高校教材对实际IT人才的培养缺乏具体的指导性,仅仅在教学总纲上做出了一定的描述,而且高校教材没有做到统一,各个学校和各个老师仍然仅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选择相对合适的教材。如何实现基础理论、创新能力和实用技术的有机融合,培养出具有完整理论知识体系结构、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人才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1.1 目前IT学历教育的现状 首先,一部分大学生在从高中教育到大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还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切换身份。其中一部分学生放松了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对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进而造成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的动手能力。结果是绝大部分大学生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但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已经具备了迅速适应企业环境的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 其次,IT学历教育体系本身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大学教学体系不能随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同时,大学学历教育周期长,专科三年,本科四年,无论三年还是四年时间对于IT技术和市场的发展都不是一个短的时间。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规律是每18个月就有一次新的变革,软件行业的变革也不会超过两年。所以往往造成这样一个现象:大学四年学到的某些知识在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为了找到工作,必须重新学习当前市场最新的技术。有报道称,到国内某知名IT培训机构来培训的学员中,70%是计算机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他们在学校学了三四年计算机,却还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三,IT学历教育是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主导思想的,并不是以就业率作为第一指导方向,而是更侧重于大众化、基础化和系统化的教育方向。教育部部长周济2006年7月13日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到2005年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 300余所,在校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 300万人,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周济同时指出,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着力于分析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刻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历教育的这个主导思想导致了以下情况的出现:如果大学毕业生没有在大学期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并有针对性进行自身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那么就难免面临毕业后就业难的现状。 1.2 正确处理与解决这些矛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9岁的杨先生在深圳一家国内知名IT企业担任部门主管,他告诉我们:招聘人才企业看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不能说学历完全没有用,但是在IT行业,能力远远比学历更重要。何况IT业是一个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行业,“我们平均一个月就要接受一次培训,才能跟上步伐,适应发展,否则就会被淘汰”。 上面这个例子肯定不是所有学历教育的普遍现象,但却折射出了学历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学历教育期间,学习的都是基础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需要在课外花大量时间去实践、钻研和领悟。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学生在学历教育期间,无法得到好的引导,很难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没有终身学习的心态,因此到了大学毕业时,知识体系就已经落伍了,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将很难迅速适应企业的环境,也就很难受到招聘企业方的青睐。这是造成目前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的“怪现象”,而且给已经在职的公司职员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是多么大,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因此,解决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从解决人才培养这个根本问题开始着手。 2 IT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分析 目前国内对大学的定位有各种分类原则,根据现在较为通行的大学层次划分,中国1 400所高等学校中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分别约占中国本科大学的14.29%和65.10%。这样的大学以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科研型人才为主。这些大学的教育内容相对来说偏重理论化教育,重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比例不到1%,事实上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量的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大学学历教育的目标和国内主要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以应用为目标,按应用需要设置课程,在教学上以就业为导向,从应用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95%以上的人是为了应用而学习的,他们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用计算机工作,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成为计算机应用人才。也就是说,IT技能教育培训的学生,学生目标非常一致:学以致用,为毕业后找到一份合适的,满意的工作。所以学习的劲头比较足,目标明确。 3 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IT职业教育能够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其实与其本身紧跟市场,面向就业等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3.1 课程体系版本更新紧跟市场需求 IT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紧跟市场需求,一般每两年就能根据市场需求升级新的版本。而且同一IT教育品牌往往采用统一的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对学员掌握相关技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使得IT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相对来讲更加实用。 3.2 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强调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始终强调职业素质教育,并且着重突出两者的综合教学。其实企业需要的人才更多是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样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众多企业甚至认为,职业素质比专业技能更为重要。专业技术技能更新快,通过短期的培训可以强化,但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职业素质也是决定人才未来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综合以上,企业更需要动手能力强和职业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而不仅仅是学历高的人才。IT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无疑比IT学历教育更好地迎合了这一点。 3.3 教育方法符合IT学习习惯 IT职业教育的教育方法非常符合IT学习的习惯,其可以说基本颠覆了传统的IT学历教育的方法。大学学历教育中,IT相关专业的上机和实验的时间远少于理论课程,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后理论相对清楚,但是不会动手使用。与之对比,IT职业教育采取理论课和上机实验课平行安排,一般先理论后上机,能够及时对理论课的知识进行消化,并且还有专门的上机实验课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3.4 周期一般比较短 IT职业教育的周期一般比较短,从几个月到一年多,最多不会超过两年。周期短而学员必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会IT技能,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习气氛相对紧张,学习节奏相对较快,在短时间内强化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也强化了技能。这种短期IT技能强化培训也正符合了IT技术快速发展的节奏,也保证了学员学到的技能能够符合企业人才的需求。 4 解决方法 4.1 调整IT学历教育的导向 IT学历教育可效仿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并及时修改教学体系。同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给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利,使得学院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的体系结构,拟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培养计划,培养出更具专业针对性、更贴近市场需求,更受招聘企业方青睐的大学毕业生。 4.2 调整IT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 IT学历教育可进一步加大上机实验课的比重,加强上机实践课的效果。大学里面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多的计算机专业课的考试更多的是以卷面考试的方式作为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情况的评判标准。这样的考试导向使得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弄清书本上讲的知识点,就等于掌握了这门课程”的想法。老师在教学上也势必会出现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轻视了实践环节。所以,学校可以在加大对上机实践课的比重,加强上机实践课的效果等方面做出努力。以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大学生的实际编程经验。 4.3 改善IT学历教育的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 面对市场的争夺,学历教育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这一问题。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技术研究就是寻求突破的途径之一。在北京大学,与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实验室就为信息学院在读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际操作平台。北大一位在校博士生说道:“这里与外面的企业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参与各种项目开发与技术研究,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并不是每所高校都能拥有这样良好的条件,毕竟寻找一位合作伙伴并非易事,尤其是那些没有什么“名气”的学校。资源匮乏的实验室,根本无法容纳逐年递增的本科生。所以,寻找与高校合作的合适企业,改善实验室环境都成为了改善教学资源匮乏的重要解决途径。 4.4 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要做到教学内容跟上市场发展的需求,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清楚地讲授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有实战的工作经验,也就是实际的项目经验。所以对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不仅仅只是以能上课作为衡量标准,还要强化实际项目经验的培养和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所以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授课效果良好、项目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了核心。 4.5 IT学历教育可进一步加大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现在的毕业生最欠缺什么素质?企业重视新进员工什么素质?外语流利、专业知识扎实还是计算机应用熟练?”这些问题应该由人才市场上的买方——企业来回答更具有说服力。最近,上海某高校向8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反倒是计算机、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等传统指标逐渐退居二线了。 综上所述,如果大学学历教育能够吸纳IT职业教育的经验,加大和改进教学实践环节,模拟企业化环境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并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和培养,这对于缩短大学应届毕业生和企业适用的职业人之间的距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输送更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历教育的效率,有效的利用了资源。 5 结论 在中国目前普及大众化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之下,显然学历教育不可缺少,而且学历教育也的确已经为中国的IT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近几年,尤其是2000年之后,IT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为我国的IT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不少的人才,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始进入很多IT企业的核心岗位。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不是对立的,我们应该把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这才是大趋势。 教育与职业论文:艺术与技术并重——关于设计艺术职业技能教育的断想 中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一整套教学模式,一般的学科和专业多注重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但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则重视不够。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改变或发展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对设计艺术院校来讲,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应是急待解决和重新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造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应该是普通高校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历史上看,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手工业生产的结合产物,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导致产品制作生产的流程有了严密的分工,设计的预见性和工艺性也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建国后许多高等艺术院校和工科院校虽然都设立了工艺美术专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经济的发展仍显得有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对工艺美术的设计观念仍然显得淡薄。当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招生考试到学校的课程设置,设计思想和职业特点以及实践环节都存在着重艺轻技的问题,从画素描、画色彩到画图案、画装饰、画设计,对设计意识和设计制作实践能力的重视仍显不足。教学结构中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基础与专业的衔接、专业之间的衔接与渗透、课程设置与理论教育的结构,对实践能力、职业特点的培养等方面显然缺乏。其中对于“画”的课程既显繁多又显庞杂,当然笔者并不是说绘画的基础要淡化,而从某此专业方向应强化这种基础,但它不是本学科的目的。而属于技术的、工艺的、工程的、经济的,乃至深入生产、制作的实践课程却是少之又少,可见设计观念淡薄与生产环节脱钩的现象自在情理之中,关键仍是教育观念与教学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无论是以传统称谓的工艺美术,还是以艺术设计相称的现代设计艺术,专业特点与纯艺术专业相比其实践性是十分突出的。它不仅是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实际操作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对产品和商品性质的实践因素及其社会因素缺少足够的认识。这种实践不是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实践,而是与社会生活与生产加工对应的实践体验,是设计艺术产品的直接载体,是设计实践中的产品流向的要求所导致的,也就是设计艺术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设计艺术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要求。我们知道。工科教育注重工厂实习,医学教育重视临床实践,那么工学院设实习工厂,医学院设附属医院是情理中的事,而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的教育纸上谈兵难道不是一种欠缺吗,事实证明这种欠缺是巨而易见的。在高校即使是毕业设计的寥寥无几的实物作品也只是一厢情愿,很少考虑市场行情或社会需要的前提,至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则更是无从检验。高校设计艺术类的工作室、实习设施、实习场地不仅少得可怜,即使有所准备也常常形同虚设,在纸上、电脑上、教室里仍然是老师与学生表现的场所和媒介,这种环境下培养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不脱离实践、不脱离生产、不脱离社会呢?这不仅是对“设计”一种误解,也是对职业特点的漠视,且不说我们的设计与现代高科技的给合差得太远,即使是一件轻工产品、服装饰品、广告招贴、产品包装和生活日用品的设计,也没能实现设计艺术所要达到的自的。 就我国目前设计艺术各学科的发展现状来讲,培养的内容和目标与社会各行业的需求脱节太严重,学科或专业概念与社会行业要求不明确。多年来重视艺术表现,轻视专业理论、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基础课与专业课不衔接,专业课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不衔接,缺少实际的项日课程。虽有虚拟的项目设计,但大多不遵循市场化、商业化和工业技术的要求和规律,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应用专业脱离太远。所以我们近二十年培养工艺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究竟在多少从事相关的职业,又有多少毕业生具备适应社会会的能力呢,这是从事设计艺术教育的同仁们认真地思考的问题。 从事设计艺术的工作者,有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务实的设计观念是十分必要的,这显然也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的。设计艺术并非仅仅是有样稿设计就能解决问题的专业,它需要设计者熟悉相应的工艺和材料,熟悉生产的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和消费,并且符合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要求。对于设计艺术来讲,绘画性的效果图和制作图仅仅完成了其中的一道工序,设计观念的形成也是基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如果设计人员不接触或很少接触实际生产,很少了解人们的生活力式,不熟悉市场和消费信息,那么其设计只是一种绘画式的理想方案而己。这种不接触实际,不接触生活一生产的观念,其实还是绘画艺术占据了主导思想所致,反映出唯美主义的倾向是根深蒂固的,缺乏对艺术与技术并重的专业性认同。如果我们把本科教育确立为培养设计艺术家,那么高职教学则培养社会需求的设计艺术帅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种定位似乎更适合中国的现实。如果培养的专门人才不能适应从事相应的设计工作,我们就应及时检查或调整专业目录,根据学科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在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一些大学都在力争多上学位点,扩大专业分布,其实有些专业需要基础研究层次的人才,有些专业则适合应用性专业人才和技能性较强的专门人才,不要片面追求上层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所培养的对象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设计艺术的相关专业大部分是在应用性的层面上发展,当然有的专业方向需要更高一些,总之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布局。教育的层次划分是根据专业的属性而定的,若盲目求高,应用性的专业谁办,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谁来培养呢,如果都在追求所谓的高层次发展,就会顾此失彼,其实仍缺乏对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总体把握。设计艺术院校与普通美术院校在培养目标的差别在于,美术院校是培养艺术家、画家或是普及美术工作者的摇篮,而工艺美术、设计艺术院校应培养艺术与技术升学的专业设计人才,既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但我们几十年形成的教育模式,使美术教学、师范美术教学与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拉不开距离,人们已习惯沿用美术教学的路子,或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发展,长此以往不可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社会所需的设计术的专门人才。 设计艺术的教育应划分的层次发展,普通教育应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设计艺术专业的职业性特点个容忽视。目前我国设计艺术的普通教育大多重视“专业表现”,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而刚刚起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又大多是普通教育的翻版,缺乏职业技能的培养内容,如果仅仅是改变一下名称,而不是从社会需求的相关职业考虑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的话,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只能成为普通大学教育的补充,失去了高职教育的实质意义,更起不到培养社会急需的一线技术人才的作用。其实,我国的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教育一直带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只不过在教学内容上多年沿用美术教学的路子发展,形成一种自以为是设计艺术教学的模式,但对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方面显然是欠缺的。而近二十年来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表明,有些注重艺术表现的倾向,而对设计理论与技能有所忽视。在技能、技术的培养应该说是专业的核心内容,如培养陶艺师不让学生体验泥的性质和陶的火候,其再好的设计也是纸上谈兵;广告设计的学生在学习创意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同时若不了解市场消费知识,广告表现的材料与工艺,软件的知识与与应用,甚至印刷工艺等相关技术知识,其设计的广告只是脱离实际和唯美自赏的方案而已。设计是作品又是产品的方案,既是艺术的表现又是技术的载体,如果在现代设计上对此问题仍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设计家和设计师。也就是说,我们培养人才的用意是好的,但培养的结果很可能把目标定错了位,从这些方面应该总结一些经验才有利于下步的定位与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理论修养的培养并非仅仅指专业方面的理论,即使是专业理论也有层次之分。原理性的理论尽管晦涩难懂,但它是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前沿和指导,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作为实践性的或技法性的理论一般能为学生所理解,但有时显得缺乏深度,如果仅仅局限于此,有可能陷入技巧表现而缺少创造性。除了专业理论,对于艺术或设计艺术院校师生来讲,对人文学科的教育也往往缺乏,包括历史、哲学、文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的素养不仅对于培养一个人健康的人格心理素质和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等具有重要义,而且也是设计艺术专业必修的基础。 尽管我们的设计艺术理论还比较薄弱,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容忽视,从另一方面来讲更需要有系统性、完整性较强的设计艺术理论作指导。在市场经济和条件下,按市场需求规律,学校的招生对象与教学培养日标如何定位,其实践性与技能性的原则应该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西方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是企业加学校的形式,这是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它强调竞争,强调社会平等。 在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国家较为典型。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主,是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解决了普教到就业之间的两道高门槛。德国“双元制”的学习只有60%-70%在企业,包括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中心而只有30%在学校进行。这种教育模式是教育针对性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它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式,其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考试考核也以职业资格为标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原则。相比之下在我国的设计艺术院校中,即使是职业教育等机构对于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也远远不够,而设计艺术教育则更是如此。表面看来院校的学生好像在设计艺术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热衷于技法、技巧的训练和设计艺术的表现,但这些实践都是虚设的,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缺少真正的实践环节,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的“专业不对口”。设计艺术类的高职教育应注重宽基础,包括艺术的、技术的两个方面,同时应该认识到,设计艺术教育又带有鲜明的时尚性,它需要个断地补充教授内容,把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融入其中,并与时代文化的、艺术的、社会的知识同步发展。而且在我国虽然重视科研的投入,重视对科研的力量聚集,但在先进技术转化为个产力的过程中却是薄弱的,我国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而在西方却高达70%-80%左右。这不仅需要科研院所和高校教师转变观念,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应鼓励社会参与,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的设计极早开发转化,而在于教育与社会的真正接轨,以减少、缩短中间环节,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这也是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重视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普通教育的各个专业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试看,国际上每年举办的汽车工业展示、时装表演工业博览会、电讯展示会等都表明,人类的物质需求在不断增加,功能在不断完善,但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形象的设计、生活方式的设计和美化人们十活衣食件件的设计,无不是文化的体现。所以艺术与技术在工业以计领域是具双重地位的,只不过我们对艺术过分重视而忽视对技能的培养和对技术知识的学习。服饰、汽车、家电、移动电话等在技术指标上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实用功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款式、造型则随着人们的时尚而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文化,即设计的文化,同时也是设计艺术在生活中的真正体现。 另一方面,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有它的专业规范和限制,特别是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我们不能仅强调技术手段而忽视了艺术十现,更个能忽视了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艺术的根本宗旨就在于设计思维的创新,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求新观念的强化,它需要文化为基础艺术为表现、技术为根本,这也是“艺”“匠”之分。基础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固 然重要,但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敏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也 同样重要,是衡量一个设计师的标准的更重要一部分。从广意上来讲,艺术家创造的作品应具有独特性和鲜明个性,而设计家应是 具备大众审美要求所具有广泛知识,设计的方案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的意义。但这不意味着艺术在设计中没有主导作用,而是说艺术在设计中应具独特的有创造能力,这是艺术表现的结果,是在遵 循设计与应用规律上的融合。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应是技术的完美体 现与艺术生活化的有机结合,一件好的设计作品还能指导人们的生 活和审美,或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试想,我们要培养适应时代或引导时代的设计人员,如果没有宽专业领域的知识,不了解相关的 学科技术知识,就不可能把握本学科艺术与科技的发展前沿。艺术 与技术的并重是对两者知识的汲取与融合,同时也是设计艺术、工艺美术教育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与职业论文:试论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 动漫专业 [论文摘要]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目前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队伍的水平有限,培养的人才严重的脱离的社会市场的需求。通过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使我国的职业院校的动漫专业教育水平得到极大限度的提高。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的发展空间相对狭隘,教育资金的缺失,教育政策的扶持不到位,动漫专业教材的不统一以及动漫教育人才能力水平的良莠不齐。因此,培养一批极富创造力、具有文化底蕴、懂经营的动漫产业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日、美、韩等国的动漫产品不断涌入我国动漫市场,带有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原创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日、美、韩等动漫强国相比。这是因为少数国产动漫还存在观念陈旧、制作粗糙、手法单一、幼稚说教,甚至内容不健康的问题。 一、培养的人才质量令人堪忧 在我国,特别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大多设置了动漫教育专业,开设了动漫相关的所有课程,的确对院校的招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有专家确对此感到非常的忧虑,专家认为:动漫教育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的能力水平。我们都知道,文化底蕴的形成非短期内速成的。香港一位资深的动漫专家对我国目前的动漫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学纷纷开设热门的动漫专业,已经偏离的基本教育原则。“人才质量达不到要求,势必影响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而动画产业的滞后又影响人才的需求量。”我国的动画人才质量和动画产业面临博弈。动漫的表达形式和基本内容对创作者的水平要求都很高,不仅仅是技术的要求。而且还有艺术素质的要求,计算机水平等综合素质的要求;目前国际动画产业已被日本、美国和韩国垄断,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方向必须是带有民族性的、民族风格的、极具民风的动画作品。动画教育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的重要。动漫产业与其它的文化产业一样,也具有岗位和技术的细分结构,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高科技密集型的文化产业,目前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能辅导学生创作出极具中国特色的动漫教师。 二、动漫课程设置不专业 动漫教育是国内近几年突然新兴的专业。是国内公认的朝阳产业。社会以及家庭都赋予了很高的希望。目前,在国内,除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少数几所开设动漫专业历史较长、积蓄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外。大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动漫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一方面表现在动画制作设备简陋,不具备动漫专业的硬件要求;另一方面学校没有专业的规范的动漫教材,动漫课程体系不完善;动漫教育的师资力量不是专业的动漫教师,大多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担当动漫教师,更多的职业院校则是由社会上的专业动画人士充当教学带头人。开设的课程大多以平面设计为主,开设的动漫课程无非是卡通形象设计、二维网络动画、三维影视动画等等。开设的动画软件课程也是以ADOBE PHOTOSHOP、FLASH、3DMAX为主,后期动画合成软件仅仅讲授ADOBE PREMIERE影视剪辑软件。诸如MAYA、SHAKE、COMBUSION、ADOBE AFTEREFFECTS等专业的影视后期动画软件,因为教师队伍的不完善不成熟而只是让学生学习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模块。可想而知,这样的硬件设施、办学水平势必将影响我国职业院校动漫教育前进的步伐,从而危及整个动漫产业市场。 三、教师水平能力有限 动漫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型专业,本科院校目前培养的师资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大中院校对动漫专业师资的需求。而职业院校的动漫师资更多的是从社会上引进的,虽然具有从事动作制作的经验,但是作为专业授课的教师,欠缺的不仅仅是动作授课经验,而且更多的老师不知道如何去讲授动画课程。职业院校师资的另一个来源是通过让学院的老师参加短期的培训或者进修。通过这两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如此的教师队伍怎可以撑起中国动画产业的大旗。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普及,未来动画的制作方式更多的采用无纸绘画,无纸动漫培训在社会上已是相当的火热了。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将无纸电脑绘画纳入了教学体系。因此,提醒各位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更加努力的补充动画基本理论知识,动画制作知识,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动画专业教师。 面对目前的职业院校动漫产业教育现状,我浅谈一些关于改变现状的一些看法: 1. 动漫专业设置要适合动画产业的特点 动漫专业的学习对美术绘画基础的水平要求很高,具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设置动画课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动漫专业其自身特点。动漫作品的创作过程是综合美术素养的体现,不仅综合了电影、音乐、自然规律、网络等多门学科的艺术创作过程。动漫基础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辛苦的学习过程,大量的学习电影、音乐、戏剧等相关的动画知识,了解镜头语言、动画角色的创意,角色动作过程的创作,场景的设计等等都需要扎实的美术绘画基础。除此之外,动画创作人员对于物理学科要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可以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动画的高级控制。仅凭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具有一定水平的动画作品。任何一部优秀的为人称道的动画品都是经过几十个甚至几百人几千人的创作团队完成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特别的突出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创作动画的能力。 2. 改变现有教学运作模式 现有的职业院校动画专业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四部分,动画理论基础、动画软件学习、动画创作阶段和动画产品化。而动画专业的教学运作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可分为动画角色造型人员、动画实施人员、动画后期合成以及动画制作技术总监四个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方向,因材施教,阶段性的培养教育。针对动画基础理论学习枯燥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赏析讲解经典动画片进行授课。动画的造型角色设计的教学重点主要是美术功底的强化与提高。目前,社会上大多数的动画实施人员大多来源于动画造型设计人员,他们既具有相当高水平的美术造型能力,同时对动画设备动画制作软件相当熟悉了解。动画后期合成人员的工作主要在造型和实施完成以后,对动画片进行整体的剪辑合成、效果处理等。这一部分人员对电脑动画软件的掌握更加相当熟悉。动画制作技术总监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协调动画创作团队,整个动画片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所以,职业院校在动画总监的教学模式中重点培养动画总监的大局观,团队的组织协调能力,当然,全面的动画专业知识是必须掌握的。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不是因材施教,教师授课没有针对性,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市场严重脱节。如此的教学模式,怎能培养出我国动画产业的栋梁之材。 3、校企合作是目前动漫教育的最佳方式 职业院校单方面的培养教育方式已经脱离了社会,体现在各个专业层次上。而动漫发展的方向和空间离不开校企合作。以下两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值得推荐:根据企业需要定向培养动漫专业学生的技能,把企业的项目的内容融合进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中,根据项目要求组织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战性的动画创作。同时,企业定期跟踪项目进展的过程,这样的合作方式校企达到了双赢的效益。职业学院对企业的选择不单是一个项目,要考虑整个动漫市场的需求。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动漫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办学活力,推动专业建设朝市场运作的方向发展。盲目开展校企合作合作,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我国动漫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4、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技术骨干的重要阵地,必须首先重视自身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只有汇集了一定规模的高水平教师,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实力才能得到提升。教师队伍优先发展,职业学院要重视提高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要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院、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充分重视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大力提高学术水平。要在广大教师中提倡潜心科研和教学的风尚,反对谋位谋官的不良风气;要提倡专心致志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风尚,反对只看课时量的风气。重视培养现有教师队伍,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既要有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引进人才要严把进人关,切实保证引进的人才质量过硬。注重加强学科专业积淀。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与学科专业的建设进一步结合起来,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要有针对性和提前量。加强考核,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奖优罚劣。教师规模适度增加,教师队伍结构大力改善。在教师规模扩大的同时,要大力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和水平结构。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引进国外高水平的教师,会大大节省教师培养的资金投入,并且通过外教的高水平执教能力,可以带动一大批学院年轻教师。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再以原有的模式进行,而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产学一体化,合理设置动漫专业课程,学校更可以根据结合自身的特点、教学思路,应对不同就业市场定位。认清职业院校动画教育的现实,目前的技术水平,把握现代职业院校动画教育的思路,对我国的动画教育发展方向进行剖析与探索,构建适应中国职业院校自身的现代动画教育体系。我们坚信,职业院校抓住动漫新产业发展赋予的办学机遇,克服困难、大胆革新、努力探索,一定可以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教育与职业论文:试析动力系统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机制的构建 [论文摘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因素主要有慈善动机、个体动机、集体动机和情感动机,当前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促进机制应以利用企业的个体动机为主,从动力系统的视角,构建各自担当的引动系统、驱动系统和助动系统,并依靠耦合系统的协调力量,共同形成促进机制的最强合动力。 [论文关键词]动力系统 企业 职业教育 促进机制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密切相关,企业的参与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的深度参与。当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普遍不足已成共识,学者们纷纷从多个视角作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如何激励企业的参与,协调职业教育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则需要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思维。动力系统作为一个在能源、机电和汽车工程中普遍运用的概念,它的整体协调机理,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机制的构建中具有借鉴意义。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分析 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是重要原因,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对于科学构建促进机制具有指导意义。著名学者徐国庆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分为三类:一是慈善动机,这与企业自身的成熟度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直接相关,也取决于宗教信仰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二是个体动机,企业在创造直接利润、方便获得廉价劳动力或提高社会声誉等方面能获得利益时,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三是集体动机,企业的共同愿望是提高整个劳动力群体的技能,但单个企业又不愿意来做培训投资,只有建立基于建章立制的规范集体,才会激发形成企业的集体动机。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当前还存在第四种动机——情感动机,企业与学校的领导团队之间如果建立一定的私人感情,企业会出于人情原因参与职业教育。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重点把握和处理动机的多样性,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今一些学校通过找关系,弄人情以博得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情感动机,是一种不得已的当下流行方式,这显然不是长远之计。当前我国的企业成熟度普遍不高,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促进机制仍要以利用企业的个体动机为主,并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的慈善动机和发挥企业的集体动机。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机制的构建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促进机制,是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各种要素和力量的集合及其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从动力系统视角,应包括引动系统、驱动系统、助动系统和耦合系统四大部分。 (一)引动系统:形成促进机制的引力 1.标杆引路,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需要发挥标杆的示范效应,借助媒体的力量,建立“标杆引路,以点带面,整体辐射”的推进策略,在观念上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在方法上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动范本。一方面,要建立“政策标杆”,由政府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施条例,使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规范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行为,如规范企业的职业培训标准、内容和相关考核办法等;政府还应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奖励政策,可设立多层次多类别奖项,对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形式多样的表彰奖励;政府也可引入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如政府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培训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和需要选择投资,并将企业投资纳入政府经费资助范围。另一方面,要建立“企业标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授予荣誉称号和经济奖励,如设立企业教育贡献奖、慈善关怀贡献奖、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奖等,在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综合实力评估上给予倾斜,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受益情况,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激发更多的企业成为标杆企业的学习者和自觉实践者。 2.文化引领,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长远战略。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引动,不能只重视当下的、速成的刚性引力部分,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的柔性引力,以“润物无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就要求秉承“文化引领,战略驱动,校企融合”的文化建设思路,逐步培育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一是要建立文化培育的意识与耐心,政府要科学制定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文化建设规划,运用行政资源进行教育、宣传与引导,让企业感受到参与职业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企业自身,逐步形成广大企业的职业教育情怀;二是要发挥行业和媒体的功能,引进与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文化,强化宣传,逐步建立普适价值观和提高企业成熟度;三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活动载体,将时代要求、社会使命、企业自身战略和企业主体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参与意义在企业文化中的渗透,逐步形成企业乐于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驱动系统:形成促进机制的动力 1.政策发动,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驱机制。当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运用政策杠杆驱动企业的积极参与成为最有效手段。首先,应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必须行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应出台具备刚性制约机制的法律法规,如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法》,确保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明确政府职能和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应该”“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等没有约束力与操作性的口号,对于没有履行职责,逃避参与职业教育责任的企业,依据明确的处罚条例严格执行经济处罚或信用制裁。其次,运用“利益杠杆”撬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驱障碍,企业是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市场实体,它的利益需求是最根本的动力因素。应由政府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驱动与补偿机制,依据“谁参与,谁受益”和“多参与,多受益”的原则,立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制定税收减免政策,细化税收优惠标准等方面形成明确的法规条文,还应制定在补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支付成本、产学合作项目研发和培训项目支持等方面的资金补助政策。同时,要依托政府,加快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增强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促进企业主动谋求与职业教育的合作。 2.评价促动,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修正机制。评价是修正与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直接手段,是促进产学合作的重要外驱力。以政府为主导,构建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状况的评价体系,以此作为企业等级评定和其他各类考核评奖的依据,相关机构应制定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科学标准,设置严格的评价程序,如对校企合作的开展、职业教育的投入、员工教育时效等进行定期而全面的评估与监督,并出台配套干预性政策,建立企业与职业教育合作的“硬指标”,及时规避与修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中的短视行为和不当行为。同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积极的动力机制,评价结果公开,接受大家监督,形成舆论的正面促进力量,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可以采取多形式的激励方式,带动广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三)助动系统:形成促进机制的推力 1.协会推动,构建产学合作的服务体系。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能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积极介入。我国应通过各种举措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和自我管理功能,使其成为产学合作监管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1)政策服务。政府应赋予协会一定的监管权力,把大量微观层面的管理与服务性职能让位于行业协会,让协会自主建立完整的监管制度,提升产学合作的监管水平。同时,地方政府应赋予行业协会某些审批、评价、查验和定价等权力,强化行业协会的监管服务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行业协会要全面参与产学合作的管理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例如,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培训发展规划及实施课程与教学改革等管理工作,参与制定本行业所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2)信息服务。协会要建立与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有关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信息、职业教育信息、市场信息及技术信息等;开展多层次的调研与咨询服务,对区域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生产和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建议;定期举行企业技术发展论坛、产学合作论坛、新闻会等,加强协会与企业、职业学校等的交流,也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决策依据;强化信息网络管理,搭建集综合监督、受理投诉、协调指挥和综合评价于一体的产学合作公共信息管理平台。(3)培训服务。行业协会应积极筹集经费,统筹规划,广泛开展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相关的活动;同时,协会应参与制定具体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培训计划和课程改革方案等,积极组织和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培训工作。 2.职教助力,构建职教自身的完备体系。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状况是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一个重要诱因,职业教育只有构建与企业“条件匹配”的完备体系,才能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1)与产业对接建专业。地方政府首先要立足区域经济需求,动态调整形成合理的区域性专业布局。学校层面要紧贴企业需求,根据企业岗位及技能要求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同时,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等,实现校企共建专业。部分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可以通过企业冠名、订单培养等方式,形成校企深度共建。(2)与岗位对接设置课程。课程设置一方面要立足当下,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发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确定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指向学生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推进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3)与师傅接轨育“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在多管其下,首先,要“走下去”,建立并严格执行专业课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制度;其次,要“请进来”,建立“兼职专家库”,常态性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最后,要“研起来”,构建企业师傅与职教教师的沟通机制,开展定期的技术交流,共同研发项目。(4)与车间对接建基地。第一,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根据“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可在校内建设“教学车间”,形成集生产、实训、技能培训和技术开发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基地。第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基于合作协议,可以开展校企联办、校企协作和临时挂钩等不同松紧程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四)耦合系统:形成促进机制的合力 1.顶层设计,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机制的多个动力系统并非是单独作用的,而是相互耦合并以合力的形式存在的,其合力大小取决于各动力系统之间的紧密度,要破解各系统之间的沟通壁垒,需要顶层设计,建立政府主导的“政策法规—运行机制—评价体系—修正机制”一条龙管理体系。(1)确保政策法规的操作性。政府主导并制定的产学合作相关政策法规与制度规章必须是明确的、刚性的和可操作的,确保各相关主体都能在法规条文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2)确保运行机制的通畅性。促进产学合作管理体系运行的通畅性,需要多维视角。在资金保障上,须建立公共财政对产学合作管理体系的投入机制,确保资金渠道畅通;在功能匹配上,建立人才供需的预警机制,使政府整体把握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的匹配度;在利益分配上,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给予相关企业以税费减免和项目资助等利益补给。(3)确保评价体系的激励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筛选,而是促进与发展,这就要求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与程序,评价结果做到透明公开,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资金激励、政策激励或荣誉激励,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4)确保修正机制的整体性。促进机制即使正常运转也难免会出现结果与预期的偏差,这就需要引入修正机制。修正以评价为依据,实现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刚性要求与柔性建议相结合,短期整改与逐步改进相结合,以修正机制的整体意识赢得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态度。 2.交集探寻,构建产学双方的对话机制。促进机制各个动力系统的公共要素是行业、企业和学校等产学实体,只有构建产学实体之间的对话机制,平等交流,探寻各方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促进机制各个动力系统之间的“低耗耦合”。在政府的协调下,可组建由行业、企业和学校联合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产学合作联盟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此为载体搭建多方式的对话平台,一是进行事务性对话,吸收教育专家、行业专家、技能人才和一线教师参加,共同商讨制订产学合作的运作方案,指导产学合作的实施;二是进行制度性对话,形成产学双方的例会制度,定期开展主题论坛、信息交流等;三是进行问题性对话,协调解决产学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研讨企业生产的技术问题或学校课程开发与教学中的诸多困惑。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进机制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激励或阻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都是多元的、不确定的,我们在构建促进机制时只能考虑其综合的、核心的和相对稳定的参量来构建具有普适性的促进机制框架。在组成促进机制的四大系统中,引动系统是前提,驱动系统是核心,助动系统是关键,通过耦合系统的整体调控,形成促进机制的最强合力。 教育与职业论文: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就业导向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定位 人才培养方案 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必须面向市场,合理定位,办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就业乃民生之本,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所学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克服和改变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与就业脱节、与岗位能力脱节的状况,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 (一)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同时,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为个人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职业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人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学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岗、创新,成为知识型劳动者。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高职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 (三)知识、能力定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补充、更新,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应具有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经营管理、合作精神与开拓能力,能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发挥有效作用。 二、高职人才能力培养要求 (一)实践与经验 实践是经验的基础,高职人才需要较多的工作经验,因此培养这类人才时,要进行全面的实践教学。更有效的培养方式是先进行技术或业务训练,然后进行管理业务训练。这种训练可在高职院校内通过这两类课程的学习,一次性获得复合性的高级职业资格,也可以在完成某种职业的技术或业务训练之后,接着进行管理业务训练,分两阶段取得双重职业资格,相当于高级职业资格。 (二)求实与创新 传统教育要求老老实实做学问,但要求学生脚踏实地不等于反对学生好动好问,标新立异,有创新意识。也不能因为某些困难,局限和现实阻碍以至反对创新。求实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创新才有可能,高职人才只有心存创新意识,才能更努力获取实实在在的学问。 (三)理论与技能 高职院校要把成熟的技术与业务技巧传授给学生与进修人员,故还要进行理论与策略的学习,熟练各种技术技能以及教学交往技巧的训练,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专院校偏重工程原理、设计和决策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大量普通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训练,或进行了但缺乏实效。高职人才如何精通所在领域的技术和业务,可以针对对应的技术岗位进行定向培养,但限于办学基础、实力和办学经验,特色也难发挥。所以如果采取院校与银行、证券公司、企业等多方面合作训练的方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教育功能的强化。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就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根据就业的需要来开设课程,根据就业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者来说,就业应该成为一根.‘指挥棒”,由它来主导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就业才是硬道理”,因此,应以就业为导向,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加大专业设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1.专业设置:首先,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首先依据的是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组织由学校、企业领导、各部门技术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进行调查分析,听取各行业、各部门技术专家对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开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改造现有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切实突破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专业。其次,面向未来,咨询委员会对社会发展和未来对人才需求走向做好预测,紧跟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到未来社会的需求,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增长迅速的领域如电子媒体、通信技术、服务业等方面,开展新的培训职业。 2.课程设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依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够用适度的原则,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出发,请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决策意见,共同研究决定。基础可以够用为度,充分体现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的职能。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此要求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应为1:1。 (二)从培养模式做起,努力打造仃单培养方式 所谓“订单教育”,是指由某个或某些大企业提出明确岗位人才需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符合岗位特定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到该岗位就业。由于岗位明确,技能要求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就明确,教学内容也就有了针对性,学生在校期间就到企业顶岗实习,对企业的文化有所感受,毕业后可很好胜任工作岗位。企业也有了满足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避免了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也减少了岗前培训,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双点的方式,体现了把就业为导向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特征。 如果把订单教育的企业范围扩大到某一特定行业或企业群体,则就是行业渗透类型的产教结合。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不同,但对一线技术人员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准确把握并围绕这些要求开展教学,使学生总体上适应整个行业的要求,将来不管在哪个企业都能够很快顺利上岗。这种方式学校与某个企业的合作形式往往是“松散”型的,企业一般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教学内容上不针对哪个特定企业,专业综合性较强。 (三)从双证培养入手,搭建企业需求人才的桥粱 以就业为导向,首要的就是推行双证书制,从而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教育部要通过评估等手段,引导和促进学校主动与劳动、人事以及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人事部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应该包括其他行业部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另外,学校还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树立学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对毕业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应该在半年内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力争在毕业前有}%以上的学生能取得双证。 (四)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人手,把教育和社会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重视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把产学结合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基本途径。具体做法:一是要求每个系都要有一个共建单位,每个专业要与2一3个企业加强联系,成为协作单位;二是安排专业教师深人一线调查研究和参加生产实践锻炼;三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安排学生提前就业,顶岗实习,在校企结合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任务。 在理论教学改革方面,一是通过社会跟踪调查,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二是根据人才能力培养要求,将有关教学环节组成系列课,在系列课的基础上,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合理划分各自的界面,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出版高职特色教材;三是讲练结合,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四是注重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除“两课”外,应增加《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等选修课。 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应与高等教育的整体培养目标一致、高等学校应该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使之不仅给学生提供实验、实习的场所,也给学生提供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不仅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训练背景下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把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点,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点,从实践环节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或经济师等,具有两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队伍;以及既有教师,又有工程师、经济师等的教师队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师的实验实训水平是关键。几年来我校一直把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学院示范性建设的目标之一。一是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工程实践,提倡教师社会兼职,以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学校从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聘请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兼任专业课或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以密切教学与企业实际的结合,缩短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距离。 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力资源的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传统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教育与职业论文:试论走向教育公平的职业教育:问题与策略 论文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诸多不公平:社会认可度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不足:重视城市和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而忽视职业培训和对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补偿。应采取扩大职业教育对象的范围、强化对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扶助、加大职业教育公平机制建设等措施来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发展。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公平;弱势群体;教育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职业教育在思想和理论上这种“战略地位”并未给它在现实中的发展带来应有的辉煌,职业教育面临着公平危机。在“公平”理念下研究职业教育,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公平研究,有助于人们改变职业教育观念,制定出更好的职业教育政策,促进职业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 一、什么是职业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一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能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自由平等地享有国家教育资源,以确保每个人获得充分的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教育公平的普遍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指平等地满足每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基本平等和对差异发展的尊重,以保障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和自由幸福的生活。具体来讲,职业教育公平应有三方面所指::一是职业教育获得社会的公正对待,减少因为传统观念而带来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二是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内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二者之间是内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而不是地位的差别;三是职业教育内不同群体的同等机会的保证,即不同年龄群体的任何人都有平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公平危机 (一)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 1.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所受教育与将来从事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地位的密切关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我国形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它向国人传达了这样一种价值判断:脑力劳动者是统治者和管理者,居于社会上层,而体力劳动者则属于社会下层,是被统治者。现代社会中专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人才的职业教育,自然不被人们看重和赏识。从另外一方面,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固化了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轻视。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于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还是高耗能和劳动力集中投入的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增长在我国还不是非常突出,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行业和地区差异,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职业教育就可以获得利益的事实,使得现存的很多生产和工作领域对劳动者进行专门训练的要求并不严格,劳动准入制度未得到彻底贯彻。 3.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在我国,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普通教育选拔后淘汰的学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师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与普通教育相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些因素相互交错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 (二)职业教育经费存在公平危机 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的成本高,发展中国家职业和技术学校生均成本通常比普通中学生均成本要高153%。而我国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低于或基本与普通教育持平。没有经费的保障,就没有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 2.职业教育经费地区不平衡。我国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这种管理体制决定了目前我国投资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由于我国地区和城乡之间差距很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严重的地区间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区域间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办学经费的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不能保持同步,始终处于低增长状态;在教育经费的划分中,职业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又低于教育经费的总体增长水平,在与普通教育的比较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职业教育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缺乏社会资金投入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导致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公平 1.片面发展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多形式、多类型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它应该更具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人的职业教育需求。但实际上,我国存在着明显的职业教育形式单一,不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情况。 2.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质关怀。现有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人们的职业教育需求,而且也决定着它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资源和就业岗位情况。但是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环境的自然产物,更应该树立培养人才改变环境的思想和能力,职业教育不仅要“适应”,更应该“超越”。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从学校的建设到学校专业的设置;从教师的配备、经费的投入到教育质量上,与城市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而职业教育恰恰是实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生长点和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最佳选择。 3.忽视对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不仅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状态,就是在职业教育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我国职业教育政策重视学校职业教育、城市职业教育,而忽视了残疾人和妇、少数民族、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培训。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而在实施过程中,还没有充分体现这样种思想。 三、如何应对职业教育的公平危机 (一)扩大职业教育对象的范围 职业教育公平是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前提的,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公平,“公平”是伴随着量的积累而逐渐达到的一个过程和结果。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职业教育政策和法律中都有明确的阐述,而这种重要性的最好见证就是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正如《规划纲要》中指出的,“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职业教育的对象不应单纯是传统的在校学生,还应包括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等社会成员;职业教育的形式也不单纯是学校形态的,职业培训应该成为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强化对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扶助 从政策和法律上必须确保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接受职业教育,但要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更重要的必须有一定的条件保障,在现实生活中,职业教育虽然对有些人很重要,但是由于其个人支付能力的有限,被排除在了职业教育的大门外,应通过共同努力,尽量创造出能够让每个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环境,国家加大开展针对职业教育中“弱势群体”的专项计划和补助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一是加大整体职业教育的投人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支持,彰显职业教育公共性和正义性;-是继续完善和健全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制度,切实保障经济困难学生职业教育权利的实现;三是积极开展针对职业教育弱势群体的培训计划,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保障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 (三)加大职业教育公平机制建设 根据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要实现公平的职业教育,政府必须建立起一个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和运作框架体系,以协调各种关系,吸纳社会各个相关领域的成员对职业教育的举办、投资、课程设置和评估、职业教育学生学习、咨询、资格认定、就业等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结构。这个一体化的系统内部共同坚守着职业教育公平的尊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一个好的职业教育机制应该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公平环境,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010年3月14日上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从公平的理念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可以指导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进一步明确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职能,达到职业教育实践的公平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教育与职业论文:教育良心与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实现 论文关键词: 教育良心 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 论文摘要: 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道德的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和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教育良心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它对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起着指导、控制和监督及评价的作用。没有教育良心,教师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很难发挥,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和增强教师教育良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历来为我们党和政府所重视。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育的整个过程是育人的过程,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全面地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一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职业所应遵循的与该职业有关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对所从事职业的情感和责任心、对职业规范的认同遵守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了明确的规定:“爱岗敬业、诚实信用、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各行各业具体的职业道德是这一总体要求的具体化。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关系到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影响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这是由于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呢?笔者认为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 教育良心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也是对自我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也称为教师职业良心。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道德的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在教育劳动中,教育良心首先表现为教师自己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事业有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责任感,对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职责,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把对他人和教育事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上升为对自己本身应尽的义务责任。这种高度的、自觉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是个人的职业道德意识的深刻表现,也就是个人的“职业良心”。 其次,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自觉的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同时,教育良心又可表现为一种感性情绪体验:教师在感到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良知”时,就会有“良心责备”的情感,从而促进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 教育良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道德灵魂。加里宁指出:“为了真正地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地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纯洁的灵魂。乌申斯基把‘灵魂’这两个字理解为教育者的精神面貌,教育者的道德,或者名之为良心。”[1]它在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1.有利于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教师劳动的好坏,从内在动力来说主要是靠教师自我评价,这种自我评价的准则就是靠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不是靠领导检查和计算工作量能解决了的,更多的是靠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劳动虽然可以在数量上、实物形态上、指标上作出有形的考核,但是,每堂课知识传授的程度,备课的深度、广度,批改作业的认真程度,对每个学生全面耐心的关怀程度,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态度等,这一系列大量工作,主要是教师职业良心支配的“良心活”。任何一位高明的领导都很难定出教师劳动在一个实践、空间之内的质量、数量界限。我们不否认检查、定工作量等办法的作用,但是,在教师工作中有些重要的、大量的超额劳动是没有明文规定,不是靠领导监督的。它是在教师职业良心支配下,自觉自愿去做的。如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长年累月地、不分节假日地家访和帮助后进学生;护送学生回家,带领学生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等平凡而艰苦的超额劳动,是无法计算的。这些却是靠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可以取代的。只有当教师把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尊重、关爱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往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深切的体会,老师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建立起师生相互信任、理解的教育渠道。在学校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良心,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没人情味,职业道德冷漠,对学生无兴趣,缺乏同情、理解、爱护和应有的尊重。有的教师只管教书,不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有的老师教育方式呆板、生硬,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甚至采用各种体罚和讽刺挖苦的“心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伤害与个性的压抑和扭曲等极为严重的后果,在老师和学生之间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在觉得老师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他们也理解老师、尊敬老师、信任老师的时候,才可能敞开心灵的大门,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听取老师的见解,把老师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接受下来,并转化为自己成长、发展需要的内在信念和意志,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学生的自尊、自信是靠他人的尊重来维持的,特别是老师。老师过于严厉、粗暴的批评与训斥,不负责任的冷嘲热讽,首先摧毁的是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一个涉世不深、对人生与社会缺少深刻理解和认识的青年学生,一旦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自信,对他们自己以及社会意味着什么,每一个有职业良心的教师应该是清楚的。 3.有利于教师建功立业。教师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对比较低,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教师,家庭生活负担很重。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却心甘情愿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职业良心日臻完善,愈来愈充实,并激励着教师进一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品质的升华。这种职业良心使他们在道德行为的选择上,先为学生,后为自己。有多少人家的子女在教师的辛勤培养下成了专门人才,其主导因素是人民教师在无私的良心支配下,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一心扑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上的结果。无数事实证明,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二 我国长期以来,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上,宏观性地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境界多,起码的行为规范强调得少,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更缺乏,使得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并具体地转化为身体力行的职业道德实践。因此,社会应努力设法营造有利于教师职业良心形成的环境条件。因为良心是人类在精神上的自律。社会应当使自己的成员在内心确信:德行是获得自身正当利益的最佳途径,即使社会暂时还存有许多缺憾,德行也是人安身立命所不可缺少的;合乎良心的行为,不仅是人性的要求,同时也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心灵安宁和精神充实幸福的行为。教师的教育良心,是一个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激励自己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内在道德因素,它在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一,在教师选择教育行为之前,教育良心起着指导作用。每一个教师在选择自己的教育行为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某种动机,考虑这一行为的目的和后果。教育良心能指导教师为学生或教育利益着想,对教育行为进行思考和权衡,选择合乎教师道德要求的行为。一个已经确立教育良心的教师,常常会自觉地为行为对象着想、思忖:“这样对他是不是真有好处?”“这样做学生会受得了吗?”“要是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呢?”等等,进行道德选择和心理平衡,从而否定不合乎教师道德要求的动机和行为,选择正确的动机和行为。 第二,在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中,教育良心起着自我控制和监督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育良心对教师自己的行为,能及时处处进行道德上的自觉督促。当教师发现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符合教师道德的要求,便予以激励和强化,对不符合教师道德的行为,能自我进行纠正。由于教育劳动的一系列重要特点,对教师工作进行外部监督的力量常常是微小的,教育良心的自我监督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当教师发现进行中的行为失当、有差错时,教育良心发出无声的命令,要求教师立即纠正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方式或方向,以确保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利益。 第三,在教师的教育行为结束后,教育良心对教育行为起着自我评价作用。教育良心,使教师自己的“道德审检院”,当一个教师看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合乎教师道德要求,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益于教育事业的利益时,会在道德心理上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和快慰,从而,对自我道德的肯定。当看到自己的教育行为违背了教师道德要求,损害了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利益,就会在自我道德心理上,产生内疚、惭愧和悔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促使自己改正自己的行为。 总之,教师的一切道德规范要真正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和品质,最关键的就是要培育出教师对践履职业道德的自觉精神,即“教育良心”,它几乎是教师职业道德完善的最强大的内部动力。所以,必须重视培养和增强教师教育良心。那么,培养和重视教师教育良心应该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呢?首先,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如果没有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教育良心的作用就无从谈起。如面对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的老师,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学生,给他补课、答疑等。这样做,教师的良心上就会得到安慰,否则,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感到内疚。面对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来说,他会认为课上完了,就等于完成了任务,至于学生会不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与己无关。对于这样一位教师来说,也就无所谓良心上的安慰或谴责。因此,有无责任心,有无对教育工作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培养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的前提。其次,提高教师的道德觉悟。教育良心,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从个体的角度看,教育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而且,这种自律是以道德自觉为前提的。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的人,同时具有献身教育的价值观,教书育人、一身礼教的社会使命感,才能把职业道德修养看成是自身的需要,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提高履行职业义务的自觉性、习惯性,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些教师对学生冷漠、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恰恰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利益矛盾较为突出、道德行为失范等消极影响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觉悟。再次,教师要有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是教师职业良心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教师连起码的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都没有,当然也就谈不上职业良心。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是培养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的关键。 在21世纪,教育在发展社会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公民素质以及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我们相信,既具有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又具有教育良心的广大教师,将会更好地肩负起民族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教育与职业论文: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刍议之三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论文内容摘要: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办学理念。践行这一办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向,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对就业导向这样一个命题,学者们有各自不同的解释:葛道凯称就业导向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理念;马树超称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唐永泽认为就业导向“应视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基本方针”。尽管学者们的表述不尽相同,其基本看法都是把就业导向看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认为它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概括。本文倾向于把就业导向看作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应当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想与信念,这种理想与信念应当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不应当是一个口号、一个概念,也不只是一个教育政策和一种教育模式。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确立的就业导向办学理念,与其说是职业学院对其办学实践的自我提炼,还不如说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及政府顺应这一现实要求,同时针对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现偏离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导向。因此,尽管就业导向这样一个命题已经被广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所熟知,但尚未内化为一种意识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因而在执行中便难免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偏差。深刻理解就业导向的内涵,尽快树立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使就业导向从理念走向实践,以下三个问题尤其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并付诸理性实践。 一、就业导向导向职业指向 就业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就业导向实施方案。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就业导向就是指向职业,培养职业人。从理论上说,除基础教育指向升学可以称之为升学导向的教育外,其他一切教育应当说都是指向职业。包括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律、学管理、学师范,都具有职业性,毕业后都要进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工作。因此,即使是研究型大学,也要认真践行就业导向办学理念。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指向的职业是一个特指的狭义的概念,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施工程设计与规划方案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有创造性智力技能的工作岗位,如生产现场的技术主管、数控机床维修、高级护理等。相对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向更为明确而具体。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向的特定性决定其就业导向并非指向各个层次的技术职业。它不指向各行各业第一线侧重于运用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的劳动岗位,例如打字、钻孔、清洁、搬运等职业,这些职业通常是通过中等、初等职业教育甚至培训来进行职业人培养的。它也不指向进行技术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设计、规划、决策的职业,如产品开发设计、产品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农田水利设计等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技术研究人员或工程型人才通常是由大学培养的。高职教育指向技术应用职业,这是一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一线职业,通常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生产类,如技术员、施工员、工程师、农艺师、畜医等;第二类是管理类,如车间主任、作业长、护士长等;第三类是职业类,如会计、出纳、医士、导游等;第四类是技术类,如计算机维修人员、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人员等。 相对于大学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有更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但不等于十分具体而又范围狭窄的职业定向。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要处理好职业定向性与非特定化的关系,不能过分强调职业适应性而缺失面向技术领域和服务对象的针对性,也要尽可能避免过窄的专业定向。缺乏职业特色,学生无一技之长,不能满足上岗的起码要求,就难以就业;而过窄的专业定向又可能影响毕业生的职业流动与职业发展。不同的职业其技术领域与社会覆盖面是不一样的,会计、护理、导游等职业的社会覆盖面要广一些,专业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比较一致。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与技术领域过窄的职业来说,应尽可能拓宽其专业技术范围以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社会适应性。 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结果必然是大众化就业,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必然指向大众化职业岗位。大众化就业意味着就业地域向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小城镇与农村转移,就业层次下移,就业岗位可能更多流向动作技术岗位。据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2005年全国大学生到机关单位就业比率为1.40,6,事业单位为12. 5 0,6,国有企业为7.90,6,民营与三资企业为22. 3 0,6,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新变化。对以应用技术见长的职业学院毕业生来说,中小企业尤其值得关注。统计资料表明,中小企业已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 0,6,其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领域,它们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每年新增岗位的80%以上,应当是职业学院毕业生有所作为的职业天地。此外,自主创业已成为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亮点。据悉,深圳、广州、上海、宁波等地职业学院已有不少毕业生自主创业,上海商学院高职毕业生创办的中小企业,有的年销售产值已达到1000万元,有的还安置了大学毕业生,吸收下岗工人和残疾人员,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为社会新增了就业岗位。谢幼琅认为,创业可分为提供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机会型创业和在现有的市场中瓜分份额的生存型创业。职业学院毕业生创业初始大多以生存型创业为主,但一定会有更多的创业者逐步转向机会型创业。 二、就业导向导向教学改革 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断提高其就业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应当以培养学生强势的就业能力为目标。所谓强势的就业能力,是指学生拥有熟练的岗位技术而又不满足于狭义的岗位技术,他对于岗位的变动和技术含量较高岗位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富于创新精神。强势的就业能力已经在一部分优秀毕业生中表现出来。但相当比例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不够强的,一次性就业存在困难。 强势的就业能力培养应当以构建科学合理、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为保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技术教育、创造性智力技能训练和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人文知识传授,由此构建起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课程建设应当起步于经验技术传授却不能满足于经验技术传授,而应当着力于理论技术教育;它应当起步于再生性动作技能训练,却不能满足于再生性动作技能训练,而应当注重创造性智力技能ail练;它既不能进行系统的学科理论教育,也不能忽视必要的基础理论学习,而应当根据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训练的需要,安排适当的基础理论课包括人文素质教育课。但是,从目前不少职业学院尤其是新组建的一些职业学院的教学实践看,我们还远没有构建起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强势就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一些专业的教学,传统的学科体系还没有打破,技能训练显得十分单薄,并且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训练体系,被人们讥嘲为“虚晃一枪的实训”。一些职院的专业从原来的中职、技校或中专专业改造而来,专业理论、理论技术与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单薄,而专业技术训练中属于经验技术、动作技能训练的比重偏大,创造性智力技能训练的比重偏小。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乃至教学改革任道而道远。 强势的就业能力应当在教学活动与技能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来说,必需的基础理论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以及扎实的基础技能训练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就业能力的培养肯定是很不够的,只有让学生进人生产与工作现场,紧密结合生产与工作实际进行真刀真枪的训练,只有让他们面对具体的情景,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技术和策略作出科学决策,有效地组织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他们才会比较快地提升就业能力。有效的综合技能训练有待于建立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机制。2006年中国教育报报道,湖南科技职院高分子工程与技术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0}6, 2007年毕业生已预订一空,而且订单已经排到了2008年。形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学院较好地实践了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与实训等方面的创新。’学院与百丽、哈森、红蜻蜓、康奈等全国名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将课堂搬到了车间,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学生零距离就业有了基本保障。但是,更多的职业学院在组建技术训练指导教师队伍、建构技术ail练教学体系和创设技术训练真实环境诸方面都存在差距。如果这一现状不迅速改变,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就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三、就业导向导向就业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践行就业导向办学理念,从根本上说是要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当然也包含了对学生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要做好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等工作。 一是要做好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就业教育要重点抓好思想修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修养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更新择业观念,把个人需求与祖国和人民的要求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树立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程度;要热爱劳动,不怕苦和累,与人为善,富于合作精神。要把思想修养教育纳人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并把它贯串大学学习生活始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自我调适,释放心理压力,克服自卑、自弃,唤起自省、自觉。要教育学生善于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值,心中有远大目标,工作从基层做起,主动适应职业转换,可上可下,能屈能伸。 二是要做好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要重点抓好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职业技术发展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社会,让学生在这两维坐标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应当始于学生入校学习之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要经常督促学生自觉实施职业规划,自觉培养职业道德,完善知识结构,历练职业技术。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术训练和职业角色定位的指导,除督促学生完成学业外,还要督促学生根据职业要求拓宽知识面,训练职业技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英语、计算机技术等等级证书。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接触职业岗位工作实际,清楚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自我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还要加强对毕业生求职技巧的指导,通过授课、模拟面试等形式,提高学生撰制求职文书的水平,培养面试的临场经验,增强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是要做好对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工作。要坚持开展人力资源特别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调查研究,了解社会职业结构调整与人才需求变化的情况,掌握当年招聘的职位信息尤其是较为长期、稳定的职业信息,熟悉现时就业法规与政策,为学生提供就业面向的宏观指导。要通过组织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2005, 2006两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最希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项目依次是校内招聘活动、职业信息收集、职业生涯设计指导、求职技巧指导等。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尤其是信息服务工作,一个基本要求是要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掌握真实准确的人才需求信息。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100 %,诀窍之一是学院已与国内2000多家著名企业、12个省市的500多个人才市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因而始终保持了人才需求信息渠道的畅通。 教育与职业论文:论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养 [论文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就业 [论文内容摘要] 职业教育是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及培训教育,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重要作用。 一、职业教育是新型工业化强国迅速崛起的“金钥匙”,是全面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所需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我国通过科学发展,加快步伐建成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和谐国家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必须借鉴西方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 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世界若干国家逐渐进入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以及劳动组织的优化,促进了本国经济的跨越发展,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失业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各种解决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其中被实践证明最为有效的,就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在当今的中国,技能型劳动力逐渐成为我国就业的主体。看重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只能依靠我国自身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职业教育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职业的发展进程中,各行各业还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复合型实用人才。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培训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时代前进的必然选择。 二、职业教育及培训教育,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 在所有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中,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是化解就业难题的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其一,通过构建各种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行业、服务业或劳动者自己创业,多渠道多方式扩大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奠定了技术基础。其二,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和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是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素质和技能。其三,能着力加快解决好优化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关键性问题。我国现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尚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三、发展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这就对承担技能、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各类职业院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院校应以市场或就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要全力打造一支专业精通,实践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不但要具备相当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在制定教学方案和实训方案时要有前瞻性,要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要聘请企业行业中出类拔萃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示范指导,充任实训兼职教师。 职业院校还要突出自身“特色”,强化专业“品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用人单位对人才整体素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人们求学、就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将把拥有真才实学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追求的目标和用人单位重要的人才取舍标准。在就业市场中无情地遵循着自然发展规律“优胜劣汰—综合实力与特长的竞争”。特色意味着质量、意味着效率、意味着生命力。特色体现在职业教育及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整个办学过程中,都要着眼于办出自己的特色,努力追求个性的最大化。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办学模式。 四、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健全和完善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特别注意: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高技能人才基础工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激活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互动的活力,建立起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实施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降低教育教学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改革以往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法,实行与企业“订单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能力,紧密依托企业或行业,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一线服务,满足社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的方向。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为广大劳动者型国家对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源源不断的需求,就要探索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教育与职业论文:浅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瓶颈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就业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中职教育,培养大批熟练技术工人,是我国教育界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中职教育面临着生源质量、专业设置、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就业出路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境。中职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应在转变办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就业指导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几经挫折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职学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从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中职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境。 一 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中存在的偏见与误区 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家长和学生本人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普高与大学扩招的直接冲击,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仍受到社会的轻视,这种轻视不仅体现在社会公众及用人单位身上,而且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也存在着这种轻视现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学生中考后升入高中阶段学习,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甚至职业高中都要划定录取分数线,唯独中专可以不需要分数就可以直接就读。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用意是可以方便更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但社会公众和家长却认为不需要分数的学校肯定是没人愿读的学校,而进入这类学校就读的学生本人则更是感到自卑和没有前途。二是来源于职业学校本身。不少职业学校的主管人员和教师对中职教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如“教学无用观”或“教学少用观”,认为中职学校主要是抓就业,认为教学只是作摆设的样子而已,学时长短,教与不教都没有什么关系。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单纯理论观和“单纯教学观”,认为学校即教授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是用工单位的事,学校不用教,教了也自教。或者认为学校只管教学,只管发毕业文凭,至于学生拿到文凭能否就业,到什么地方就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以上来自各方面的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对于中职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生源数量不稳,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中存在的偏见与误区,社会上普遍轻视职业教育,许多学生宁愿花钱买普高也不愿意进入职业学校,从而使中职学校在招生问题上处境尴尬。这也是大多数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扰。由招生难所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导致中专、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相应的普通高中大专院校,而违规违纪现象也远超后者;二是职业学校办学成本增加,主要表现在招生成本和管理成本日益加大。就招生成本而言,近年来,各职业学校为了在招生中取得竞争优势,拓宽招生渠道,招生手段不断翻新,但本质上不外乎通过给招生高额回扣和给学生优惠两个方面。就管理成本而言,由于学生素质较低,部分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破坏公共财物、浪费水电现象比较突出,学校不得不增加管理成本,请更多的人员,花更多的精力来管理。 (三)办学资金缺乏,教学硬件不够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做”,要学会“做”,务必要有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基地作为平台。尤其要办特色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就必须有配套的硬件设施,让老师能够把理论和实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些,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且设备应与社会同步,及时更新,要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员工,学生到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办学资金短缺,难以有效地做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如酒店专业没有实训室,初教专业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等。有的学校个别专业,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都未真正开展实训,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师半路出家,软件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和训练职业岗位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它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理论基础性宽、教学媒体多样、多变的显著特点。但我国的中职教育主要是从中等专业的学历教育转变过来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逐步演变过来的。这就决定了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改行而来。对于理论课教师而言,一方面对最新的高科技缺乏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教育观念滞后,上课缺乏吸引力,把学生本来应有的兴趣在长期的“念书”过程中给消磨掉了。部分专业教师也仅注重校内活动的参与性和教学工作,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分析活动的关注度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够。 (五)专业设置杂而不精,缺乏优势 职业学校要形成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设置,职业学校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否吸引生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设置的科学与否以及发展的前景好坏。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办专业没有规划性,也缺乏远瞻性,往往只是随风而动,感觉社会缺少什么人才开办什么专业,往往等学生毕业了,人才却已经饱和;有的专业设置不切实际,硬件软件都不配套,就盲目开办,结果学生什么本事也没有学到,感觉就是个中介所。总体来说,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呈现杂而不精的特点。专业多,但缺乏精品,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学校缺乏特色,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六)中职毕业生缺乏竞争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毕业生就业出路的顺畅与否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广大家长和学生根本利益实现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中职毕业生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知识不够深厚,缺乏就业竞争力,加之受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挤压,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不被用人单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重招生宣传,轻就业指导和培训,从而导致中职学生在就业中缺乏正确的定位,缺乏吃苦创业的精神、缺乏踏实敬业的作风,结果要么找不到岗位,要么找到岗位很快又下岗。 笔者认为,以上六个方面的现状是目前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巾职学校要想在目趋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些瓶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促进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为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005年11月,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总理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统筹安排。在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这种扶持不能停留在口头或文件里面。如今年着力推行的贫困学生资助办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这还不够,政府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加强舆论导向,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中职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政策宣传与监管,保证生源比例等等。各类中职学校应根据相关政策和精神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转变传统的人才理念,树立正确的中职教学观 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人才理念。确立新型的人才理念、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首先需要中职学校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升学,轻就业的传统教学观。中职教学应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为核心,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树立起中职教学的服务理念和实践理念。所谓“服务理念”就是教学要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就是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一切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所谓“实践理念”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事”,为学生完成学业而教学,为学生的职业而教学,为学生的就业而教学,为学生的创业而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学。 (三)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切实提高学 校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与地位的关键。尤其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教学质量,否则促进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改善办学条件主要是加强教学设施、实验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教学与实践提供条件。由于中职学校底子薄,政府投入有限,各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地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如笔者所在的常德旅游学校(原常德师范学校)在资金短缺、实训场地不足的情况下积极与桃花源旅游区及市内八百里、华天等大酒店寻求合作,为本校旅游专业建立了稳固的实训基地,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也为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和今后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加强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各类中职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教师实现从单一的理论教师向“双师型”方向转变,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如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或者有计划地通过引进、聘请企业优秀的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专业教学与培训,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实用技术的指导。 (四)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加强精品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形成品牌效应 学校需要特色,有特色才会对家长和学生产生吸引力。不说各类高等院校,目前连许多普通高中都已形成了特色,如笔者所在地的几所高中,人们有口碑是一中的素质教育,六中的飞行员招考,七中的艺术培养,芷兰的升学率。因为各具特色,人们各取所需,趋之若骛。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处在普高和高校的夹缝中间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要想摆脱生源大战的箕豆之煎,必须要形成自身的特色,创立自己的品牌。具体途径一是强化市场意识,合理进行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招生结构,对于就业不好或就业前景甚忧的专业停止或减少招生计划。二是加强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建设。.通过实施精品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实验和实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龙头”,有了龙头就形成了品牌,有了品牌就能改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促进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有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学生的追捧,就能改善中职学的生存环境,拓展中职学校的发展空间。 (五)加大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市场。 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也无法回避的问题。中职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下,也应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促进学生的就业首先要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认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引导毕业生树立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到社会中去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其次要鼓励学生通过考学或考证,获取更多、更高的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如导游证、会计证、技工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各类资格证等,提升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其三是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建立和扩大就业市场。如笔者所在的学校采取主动出击,广种薄收挖信息、全员参与,扩大“推销”队伍、依靠校友帮助,争取信息反馈、利用现代技术,建设信息平台等措施积极进行推销,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学校还设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征求他们的意见,得到了一批单位的热情支持,从而建立起了广泛而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些措施都值得各类中职学校加以借鉴。 当然,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唯有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自身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使中职教育能够突破各种瓶颈,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育与职业论文:增强服务力提升吸引力——浅谈梅州市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思考 论文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薄弱环节,本文结合梅州农业校的办学实际,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吸引力 长期以来,人们把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缓慢和缺乏吸引力,归咎于有人不把职业教育当正规教育,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虽然客观,但不全面,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自身价值薄弱,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针对性差、基础能力弱和师资队伍滞后等,这是直接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农村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智力资源优势,所以,农村职业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吸引力,关键在于调整培养目标、夯实基础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内涵建设,在服务经济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提升中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贡献和价值,从而提高职业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1.基础能力薄弱。削弱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吸引力。 梅州市地属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总数占广东全省的6.5%,土地总面积占广东全省的8.9%,但GDP只占广东全省的2%左右。梅州市现有农村职业学校36所,多数由薄弱的普通高中改造而成,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必需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简陋,所设专业多为投入少的文科专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能赢得科学发展的主动权。2009年,梅州市共有7l183名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有13100人,约占18.4%,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这种状况,与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高级化和服务现代化的需求不相适应。 2.师资力量薄弱,制约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进程。 职业学校要增强吸引力,关键在于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据调查,梅州市现有的农村职业学校中,教师整体素质差,结构不合理。首先,梅州市中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人数2597人,专任教师1771人,学历达标率70.56%,“双师型”教师不足10%。其次,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薪酬和政策待遇差,工作环境艰苦,致使其教学积极性不高。第三,在梅州市目前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农村职校教师在职培训进修少,接受新技术、新技能不足,加上本身素质的限制,改革创新能力差,很难做到“进来一个培养一个,出去一个合格一个”,从而导致职校毕业生素质差,特别是动手能力差,就业竞争力不强。 3.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制约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薄弱,特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和教学方法等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发展饿需求、企业岗位的要求脱节,毕业生职业技能不强,企业不欢迎,社会不认可。其具体原因主要有:(1)绝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资金缺乏,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等、靠、要”等消极被动的陈旧发展观;(2)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习惯于传统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追崇普通高中的应试教育,从而造成“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困境,在困难面前措施不力,办法缺乏,改革力度不大;(3)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缺少创新,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所以,要根本改变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的面貌,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实现“双转移”的战略和到2011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目标,出路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在内增强素质,在外树立形象;打造职教精品,打造职教品牌,形成适应现代产业体系需求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 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要真正激活生命力,关键要立足“三农”,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动承担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的责任;主动承担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责任;主动承担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责任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 1.立足“三农”。拓宽服务面,增强生命力。 农村职业教育只有立足于“三农”,根植于社会实践,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才能准确定位,发展壮大。梅州农业学校自2005年以来,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山区经济建设”,坚持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带动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的全方位改革,大胆改革专业设置,改革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办学模式,致力于为农村培养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应用能力强、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创业本领的实用型人才,实行多层次办学,既有实践毕业三年制中专班,又有高中毕业一年制中专班,还有一年制种养实用技术的非学历班。如梅州农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适时增设新专业,由原来的农艺和园艺两个专业,增至现有的集生物工程类、机械加工信息类、财经商贸类等三大专业群共21个专业,从而拓宽了服务面。这样,梅州农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从2004年的636人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人,招生人数每年以超过500多人的数量递增,尽显农村职业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 2.适应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适应力。 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就业需求,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知识、素质、能力和技能的需要为依据,实施“育人为本,突出特色”的战略,在“面”上求提高,在“点”上求突破,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是要积极实践“订单培养”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探索“学校在企业建实习基地,企业在学校建生产车间”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融入到学校,建设有别于普通高中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和毕业生评价标准。如梅州农校依托行业协会办专业与建车间,取得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二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建设,变学科应试体系为职业能力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做到以目标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手段,并依此修订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三是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在教学实施上,变知识的学习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梅州农业学校的汽修专业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努力实践“边做边学”的行动导向教学。 四是要改革考试制度,变一次性考试为过程考试,变以认知能力为主的考试为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考试,形成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能力与素质并重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适应力。 3.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竞争力。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主题,是农村职业学校“内强素质”的根本。农村职业学校要坚持质量中心和生本理念,检查落实教学常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创新评价体系,夯实教学基础,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一是要严格教学常规,夯实教学基础。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确保教学工作有效落实。 二是要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严格按“实验、实训”为主要内容的“零适应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强化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如梅州农业学校,畜牧业专业实行单元模拟,财会专业实行实物动态模拟,园林、汽车专业实行实战模拟训练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兴趣。 三是要严把考核标准,改革考核方法。如梅州农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和电脑设计等专业课程开展以上机操作考核为主的改革,代替理论考核为主的模式;书法、素描等以技能考代替理论考,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要积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组织开展园林绿化工、花卉园艺工、动物检验疫、兽医防治员、会计电算化、会计从业资格证、电工上岗操作证、导游证和汽车维修证等工种考证,为学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选择就业机会拓宽门路,进而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4.积极开展面向人人的教育,增强渗透力。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农村职业学校应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转岗培训,解决农民就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如梅州1农业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努力开拓农村职教的服务面。 一是与扶贫部门合作,开展农村贫困青年实用技能免费培训。梅州农业学校每年举办2—3期500人以上的免费培训,并推荐就业,帮助农民转岗,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使广大农民通过职业技术学习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了学校“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二是结合“十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制定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的扶贫济困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的青少年走出“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困境,既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反哺了农村困难家庭。 三是依托“星火学校”平台,每年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到乡镇和村委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教学,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每年培iJiI专业户、农民技术员和村官等多达2000人次。 四是组织专业教师科技“赶墟”,利用乡镇“墟日”举办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等,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坚持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相结合,扩大影响力。 农村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师资和技术等,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进行产学研结合,以项目为载体,在项目实施中解决技术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梅州农业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充分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转化为生产力,为梅州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梅州农业学校承担了省人冬虫草子实体研究开发”项目,获得了梅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每年生产冬虫草子成品150多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还实施了省人大“新特优花卉引种、培养、推广”项目,既满足了学校的教学需要,又满足了梅州园林城市建设的需要。另外,学校的“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技术”取得了成功,育出了水稻新品种“竹稻966”和“竹稻989”,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学校也荣获了2007年梅州I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梅花的引种、筛选和栽培技术己通过了市科技成果鉴定。这些成果大大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6.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强化统筹,增强发展力。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职业教育作为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抓。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集中财力在区域内品牌学校建成技术先进、面向社会开放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空间,为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富强、农民富有”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提供人才和技能保证。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政府统筹职能,帮助、指导农村职业学校组建农村职教集团,充分发挥其职业技术教育活力和吸引力。要以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吸收各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形成有规模、有品牌专业的农村职教集团。可以说,农村职教集团的出现,为激活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找到了一条新途经。农村职教集团有如下优势:首先是把一地多校的闭门办学模式扩大为集团化开门办学的模式,有利于获得“1+1 2”的群体办学效应。其次以农村职教集团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分工分业,有利于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有品牌和特色的优势专业群。再次农村职教集团是各校间自觉行动的组织,既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又可统筹规划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规划与当地经济建设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有机结合,避免各县职业学校间“小而全”的同质竞争和专业的重复建设,有利于实现“一校一产”“一校一业’,和“一校一品”,实现产业对接专业,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而确保农村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教育与职业论文:司法腐败的道德成因与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 论文关键词:司法腐败 法律人 道德 伦理 教育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伦理的影响、法律职业环境的不良以及部分司法人员道德素质偏低,司法意识腐败等是当前司法腐败的主要道德成因。我们应在法律信仰、人格独立、公平正义、“民本”思想和职业荣誉感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人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科学的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与培养的学科体系、强化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和改进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方法等途径和方法加强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 法律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一支接受了专门法律职业训练、具有过硬法律职业伦理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司法道德素养、强烈的法律职业荣誉感、良好的从业心理素质等)的法律人(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队伍。从理论上来讲,法律人作为现代法治国家中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其职业伦理是不应该被怀疑的,然而目前有的法律人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不能与司法公正的要求相一致的现象并非罕见。而这恰是能否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法律人应当比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伦理要求,这是由司法的性质所决定的。 一、司法腐败的道德成因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或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司法职权,违反法律规范和职业伦理,以非正当手段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行为。司法腐败是司法权的非责任化和权利化,是对合法利益的非法剥夺,是对社会公共权力的蹂躏,更是对法律的凌辱,它必然引起社会的混乱,影响国家的安定团结,因此,它是最大的、最严重的腐败。司法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究其产生的道德成因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人十分注重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是有差别的,不同的人际关系圈,亲密程度不同,情感深浅不一,则承担的道德义务也不同。因此,当法律责任与亲情义务发生矛盾时,人们一般会先顾及亲情义务,并依据亲情的疏密来权衡法律责任与亲情义务所承担的比重。若法律人把这种私人交往关系原则扩展到公共关系领域,并以此厘定是非,进而作为利益和后果配置的依据就有丧失公正的危险。司法腐败中的司法主体办人情案、关系案,就是以人际关系的亲疏乃至地位、身份的高低作为司法的依据,若推而至极便是亲者、近者非亦是,疏者、远者是亦非,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显然,缺乏权利与义务对等精神和统一伦理标准的传统伦理观和行为方式,抑制人们平等观念和普遍性公平意识的生长,表现在司法领域的人情关系、人际私情向司法公正宣示着的严峻挑战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不无关系。 2.司法职业道德环境不良。从司法职业环境角度考察,造成司法腐败的因素众多,诸如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立法上的疏漏、重叠与冲突,制度上自由裁量权过大、党政干预司法、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从现实上讲,司法职业道德环境不良以及深刻影响和支配着司法人员司法行为的内在职业道德自律力量的软化是造成司法腐败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二者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法律人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道德观念都深受司法环境的影响。司法职业道德环境对司法主体的行为具有双重影响,即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和氛围,激励司法主体选择合法与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发生,并对恶行有所抑制;反之则有助于恶行的发生,而对善行有所抑制和排斥。司法职业道德环境还会对司法行为后果的善恶影响起到强化与抑制的作用,即它具有明显的价值指向性,在具体的司法行为场中,它表现为相同性质的行为主体的行为后果相适或相悖的两极。譬如在良好的司法职业道德环境内发生的公正司法行为,不仅会得到司法群体的肯定和认同,而且还会得到广泛传播;如若司法不公的行为发生在较恶劣的司法职业道德环境中,它不但不会受到抑制,反而会蔓延甚至恶化。 3.部分司法人员道德素质偏低,司法意识腐败。我国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政治可靠、道德素质高、战斗力强、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但是,当前司法领域中腐败现象的发展蔓延说明司法队伍本身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从主体身上找寻司法腐败的根源。从根本上说,遏制司法腐败当然依赖于社会的大环境和司法职业道德小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司法体制的健全,但与司法主体的个人素质紧密相关。事实上,处理每个案件的司法人员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在该案件中正义能否实现和实现到什么程度。司法人员道德素质的低劣,道德品质上的贪婪、自私和无耻,使得其司法意识走向腐败,最终导致其司法行为走向腐败。如果司法人员在道德上丧失良知和尊严,就会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深渊中,也必将把司法权力当作个人谋私的工具,把个人得失作为法律实施的根本依据,而把“廉洁奉公、秉公执法、公正司法”等道德规范置于脑后,并故意加以践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又使得“作为司法权力对应方的当事人及其他公众认为,只要有钱就能换权,从而驱动司法权力为己服务,两者相互连动,司法环境就会更加恶化。” 二、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的内容 法律人职业伦理,是指法律人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或从事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活动时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总和,它是法律职业化的伴生物,作为一种社会伦理现象,体现并服从伦理的一般规定性;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责任伦理,因为它与法律专业知识和技术紧密相连:在调整范围上,它主要用以指导、规范法律角色岗位上从事法律活动的法律职业者的言行;在调整内容上,它总是鲜明地体现和表达了法律职业行为的伦理准则、规范及道德心理和习惯。由此可见,加强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对于遏制司法腐败十分重要,其主要内容有: 1.法律信仰。作为寻求和实现公平与正义的特殊的职业共同体,法律人应正确把握法律、法理与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自己的理性所确认的价值尺度来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选择的价值基点是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构成法律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它是法律人基于对法律的认知、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神圣体现,是对法律的理性认同和全身心投入。只有具有了坚定的法律信仰,法律人才能承受一切来自外界的干扰,保持操守和独立。 2.人格独立。公正的司法来源于司法独立,而司法独立又与法律人的独立互为表里。独立人格主要体现在淡泊名利和不畏权贵上。它要求法律人秉持对法律的信仰,不为来自社会生活中各种诱惑所动,不受任何外在压力和威胁,不为权动,不为利惑,诚信做人,平等待人。人格的独立对于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群体又有着不同的标尺。例如,律师的责任是热心服务于客户并代表其利益,而法官则应保持公平、中立,注意防止任何个人偏见或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保证律师在出庭时履行职责合法并合乎道德,以便使双方在陈述案件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等。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即公正,它意味着在程序上当事人机会均等,在实体上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公正允许差别的存在,但这种差别对待必须在社会普遍正义感要求的范围之内,体现一种终极关怀;它要求法律人不存在任何种族、宗教、党派、性别、年龄、地域的歧视,不存在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尊重人权,以人为本,保障每一个当事人依照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得到充分维护;同时,它也是“法”这一词在词源上的要求。尽管对“法”的理解有共性和个性的差异,但“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义等含义。由此可见,公正是法律人职业的本质要求。 4.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德治传统的思想文化根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新时期法律人“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首先要服务人民。法律人的任务和职责,就是依据法律,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律师虽然没有执法权,但律师制度本身就是民主和法制的产物,并且律师从事各项业务活动的直接目的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服务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法律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是尊重人权。在某种场合下,民众的权利诉求并不指向利益,而是指向自己的人格尊严与自由。如果从人性的伦理学角度来解说权利之所本,就是权利本于人的社会本性。民之所以要权利为本,乃是因为自己的本性。在此意义上,民本的实质就是人本或以人为本,“民权的实质就是人权”。所以法律人要形成尊重人权、保护人权,包括保护违法犯罪嫌疑人和罪犯合法权益的道德意识,培养对人的权利和自由倍加尊重的现代价值观。 5.职业荣誉感。由于法律人担负着实施法律、维护正义的重大职责,社会对他们寄予着崇高的期许,这要求他们具有高度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并在言行上维护自己的形象。例如,正因为法官具有崇高形象,才保证了裁判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又加强了法官的自律意识和对公正的追求。社会的信任与法律人的自律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法治的进步。法律人崇高的道德形象来源于科学的司法制度设计以及法律人自身的不懈追求。在公众的眼中,法律人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往往影响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度。 三、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与解决“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法学知识与技能不同,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解决的是“信与不信”、“愿与不愿”的问题。国内有学者专门考察了美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总结出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美国法律职业道德是通过“渗透方法”来教授的,即人们认为学生在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受到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和了解法律人职业道德问题;第二阶段:1970年前后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克拉克(Tom Clack)领导的调查委员会报告说当时的法律行业已处于令人惊骇的不良情形之中,1972年“水门事件”也暴露出律师存在不良行为。之后美国开始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一是全美的法学院学生都必须学习30个或更多课时专门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二是人们在获得执业资格之前必须先通过法律职业道德考试;三是执业人员每年必须接受法律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四是在执业过程中进行道德强化,法律执业人员一旦被发现行为不良即要受到惩戒;五是在法学院专门增加了与职业道德有关的奖学金。这些改革对于促进美国法律职业的良好运转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国进行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也提供了参考依据。 1.应建立健全法律人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先后制定了《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律师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规范了法律人的法律行为,最大限度地防止他们的法律行为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但仍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司法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根据法律职业道德的原则、原理将相关法律具体化,使之成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要使法律人有法可依、依德而行,让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变为法律人的自觉行动。 2.应构建科学的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与培养的学科体系。目前,我国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与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学科体系尚不健全。应组织一部分法律、伦理、教育专家,就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学科建设进行研究,编写具有实质性内容和可操作强的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教材,撰写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专著,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内容,让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性。 3.应强化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法律人职业伦理只有通过专业训练才能获得,也只有通过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才能统一。要营造良好的法律道德风尚,提高法律人的道德评判能力,形成良好的法律人道德品质,就要扩大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的范围。一是要加强法律人的从业前教育,特别应使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法学教育的全过程。目前,大专院校尤其是法律院校的学生是我国法律人队伍的后备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伦理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司法的未来;二是要搞好在职人员的职业伦理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形成制度。要发挥各级司法培训学校的作用,不断强化法律人职业者的法律人道德素养,更应注重改进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注重养成教育和法律人人格教育。 4.应改进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方法。要改革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注重养成教育和法律人人格教育。要采取榜样引导和典型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法律人教育的特点,采取系统教育与专项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既要注重法律人职业伦理教育的严肃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又要探索灵活多样的切实可行的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努力提高法律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教育与职业论文:关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大多只注意到了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关于“双证书”制度的研究,大多“就事论事”,关注该项制度的意义、现存问题及完善措施,而很少对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反思和质疑。从批判性视角切入,运用历史研究法、质性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是相关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突破点。 论文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批判性思维;研究综述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从业者没有技术、技能方面的资格要求,于是提出了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想。九十年代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作提上日程后,国家法律、政府文件都要求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的建设工作。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双证书”制度作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尽管两项制度已实施多年,但总体感觉实施效果不佳,与制度设计的初衷有相当的距离。我们不禁要问: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果真是一种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吗?“双证书”制度究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还是指挥棒?所以,检索相关文献,开展相关研究,是一项既具理论价值又具实践意义的重要工作。 一、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联系劳动就业和教育培训的桥梁和纽带。当职业资格成为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条件时,自然会激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动机。另外,职业教育与培训原本就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考试成为职业资格制度内容的那一刻起,职业资格制度就具有了教育的属性和功能”。甚至有学者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早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刚刚提上日程的1994年,就有学者撰文,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契机。 括而言,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互动关系说”,一种是“辩证关系说”。 “互动关系说”的代表人物是北京教育科学院原院长马叔平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究员邢晖,二人共同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课题编号AJA010029)。他们认为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是分属于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体系)和劳动就业(人才使用体系)两个不同领域的社会现象,但由于他们共同服务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这一根本目的,因而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或者说内在统一的关系。就业准入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首先,职业标准的建立为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改进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职业资格证书为职业学校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使职业学校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有利于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最后,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对就业准入制度的影响与作用表现在:首先,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提高不是“考”出来的,而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培养”出来的。所以,职业教育是就业准入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次,职业学校承担着组织学生接受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工作,有的学校还要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任务,所以,职业学校是我国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一支重要力量。最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就业准入制度的完善。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这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教育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主要是指正向的影响及作用,这与我们通常对互动一词的理解是一致的。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作用亦有正负之别。所以,将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定位于积极影响和正向作用的互动关系,笔者总感这种观点有失公允,有偏颇之嫌。于是,当有学者提出“辩证关系说”时,笔者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春兰认为不能只强调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联系,而忽视二者的区别(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起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高职教育则以学历证书教育为主,专业分类和教育标准是国家学历文凭制度的起点,专业教育是这个制度的主体,学历文凭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以致高职教学走入误区:在实践教学中,用职业技能鉴定大纲取代实训大纲,仅仅强调具体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曲解“必需、够用”原则,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未能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等。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霞晖提醒我们:在看到职业资格考试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时,也要看到前者对后者的反拨作用,如可能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助长学生学习的浮躁心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教授蓝欣等亦警示我们:职业教育存在片面追求职业资格,将职业教育演变成新的“应试教育”的危险。 相比较而言,辩证关系说更令人信服,更有益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正如刘春兰所言:探讨联系,是为了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更好地融入高职教育,实现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更加鲜明。发现差别,是为了不降低高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让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这两种有着不同使命的教育,都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关于职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决定性的。所以,政府有关部门一再强调“双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求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制度。学者们关于实行“双证书”制度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的论据,除了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提高就业率,其他与前文“互动关系说”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影响及作用的观点大同小异,故此处不再赘述。以下将对该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完善的对策研究进行综述。 (一)现存问题 “双证书”制度的实质是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实施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未能有机融合,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经检索,笔者发现与“双证书”制度相关的职业院校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两个方面均存在问题。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除了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令人质疑、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不高、证出多门,影响职业院校两种教育有机融合的因素主要是职业标准。首先,国家现行职业标准的覆盖面小,且主要侧重操作性岗位,尚未包括服务、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职业岗位。所以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及职业院校学生取证的需要,致使某些专业无证可考。这一问题在职高、中专较为明显,高职院校尤为突出。这意味着职业院校某些专业不具备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条件。其次,有关规定为高职学生考取与自己学历层次相适应的高级资格证设置了障碍。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为二至三年,职业技能鉴定不能越级报考的规定,导致学生不得不经历两次报考才能取得高级资格证。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学校教学安排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积极性。再者,有的职业标准滞后于实践,跟不上职业变化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种教育有机结合的效度。 对于具备实行“双证书”制度的专业,大多也存在两种教育不能有机融合的情况。这主要是职业院校自身的问题。除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主要是职业院校的软硬件不能适应同时开展两种教育的要求,如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开发双证课程的能力不足,为技能教学服务的设备、实践教学基地不符合要求等。 (二)完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有学者认为,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前提是制定统一而完整的职业标准。根据需求,增加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尤其是技术类、复合技能类和面向第三产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依靠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职业资格标准。 完善国家职业标准固然重要,但是,由于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所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某些专业无证可考的问题,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兴东建议有关部门合作开发适应于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并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鉴定的标准和办法。有证可考的专业如何实现两种教育的有机融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壮国桢提出三种双证课程融通的模式,即一体化课程、阶梯型课程、模块式课程。 关于职业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些靠自身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如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实训设备、实践教学基地不符合要求等;有些问题的解决则必须借助外力,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双证融通的课程等。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沈凤池建议实行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推行“双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汝志认为职业院校可以和行业、企业合作修订、编制职业技能鉴定中不成熟、不完善工种的考试大纲及教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田秀萍认为应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一个由教育专家、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认证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规定专业设置条件,并对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证。 三、从现有研究之不足看未来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突破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文献不可谓不多,笔者共检索到88篇,其中71篇是专门探讨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但有分量的、发人深省的文献并不多。在专门探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17篇文献中,提到应辩证看待二者关系的文献仅4篇。71篇专门探讨“双证书”制度的文献(其中5篇是硕士学位论文),仅有1篇论文对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提出了质疑。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是众多研究者未能很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研究。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批判性思维能深入追溯一个问题,全盘把握一个问题思考或讨论的广泛过程的各个方面,所以可以保证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它可以给出关于某一事物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批判性思维并非是一种偏执型思维,这种批判并非“为批判而批判”,而是一种基于公正立场,客观、实事求是地批判。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二者关系可能有互动的一面,与此同时,有没有一方对另一方限制或者双方互为限制的另一面呢?另外,从理论层面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否据此就可以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呢?从有关史实来看,是不能轻易下此结论的。一方面,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已近二十年,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仍然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国的职业教育曾出现过基础不牢、时间不长的繁荣期,当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酝酿期。所以,二者的关系绝非用一“互动”即可定论。如果在研究的起始阶段,即将二者的关系明确为“互动”,那么在研究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出现限制研究者的视野,产生“为互动而互动”的问题。如为实现二者的互动,邢晖提出的对策有: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院校培训、鉴定、取证功能一体化。笔者认为,就业准入制度实施得再严格,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职业;而培训与鉴定功能一体化,更是违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教考分离”、第三方鉴定的根本原则。所以,若以“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关系研究”为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研究,可能研究价值会更大,研究效果会更好。 如果用批判性思维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进行分析,我们就会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值得追问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职业资格证书有证明获证者职业能力的标识作用,这种作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是否越多越好?是否越多越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所有的职业都需要一个官方制定的职业标准吗?为什么职业院校推行的“双证书”制度困难重重?难道仅仅是观念、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有无可能是这一制度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专业与职业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开展学历教育又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做到双证并重,这符合唯物辩证法吗?职业院校真的能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无缝对接”的技术人才?企业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职责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对上述问题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那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还是调整为“稳步推进”的好。 有了研究的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研究,即研究方法的问题。笔者认为,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需要用到历史研究、质性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历史研究法将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无变化?若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有无变化?若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校职业教育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当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校职业教育是什么关系?后来,这种关系有无变化?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质性研究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或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研究的方法。笔者认为,探寻职业院校在实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离不开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田野研究、个案调查等研究手段。比如,如果研究者能到一所学校亲自参与某一专业双证融通培养计划及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定会收获颇丰,并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准确界定前文提及的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专业与职业间的区别,显然得用到比较研究法。另外,我国职业院校在实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他国家的职业院校是否也在实行同样的制度?他们是否也曾遇到我们遇到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我们很可能会有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社区管理论文: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严格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而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街道和社区管理。加上大批下岗职工等纳入街道管理,使得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增多,管理难度增大。在众多的管理对象中,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教育引导党员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这堂课,我和大家就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从三方面共同探讨一下,一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二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特点及对策;三是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一、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成份、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整个社会的运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城市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对社区党建特别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民营、私营企业以及各种混合经济组织大量产生,这些经济组织一般在业务上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很难划归某一行业进行管理。在党的建设上一般没有党组织,也不能依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党组织。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些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新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而随着群众利益的多样化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组织不断出现,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也不断高涨,除居委会外,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体育等活动群体也逐年增多。这些以“三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社团组织,人员组成复杂,素质不一,对这些组织中的党员很难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育管理。调查表明,在新经济组织中,有的没建党组织;有的党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瘫痪;有的组织甚至游离于党建工作视野之外,党组织对其党员情况难以了解,对其活动难以掌握,形成了新时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而在一些社团组织中,成员活动的随意性、流动性较强,有些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其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难以掌握,而按隶属关系,社区又无权对其教育管理。总体看,在体制转轨、城市建设、“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组织在地域上都生活于一定的城市社区中,对社区的依赖性、渗透性都很强,因而对这些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教育,迫切需要通过阵地化管理,由社区党组织负责。 2、党员队伍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不断增加,使党员管理教育难度增大。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队伍的构成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的在职党员日益增多。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年龄上看,有9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也有20几岁的青年党员;文化程度上看,有大学毕业生,也有文盲。这些差异,客观上使得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在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而目前我们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形式往往是“一刀切、一锅煮”,比如,临江新市街道接收了16名退伍军人党员,单独建党支部有一定客观困难,他们就将这16名党员安排到一个居民委支部共同过组织生活,这个支部中的党员大多是退休党员,年龄最大的73岁,而退伍军人党员大多是20几岁,老的、小的在一起,缺少共同语言,组织生活质量就不高。而平时各街道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一般也局限于开会读报,组织参观等活动,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管理有效性程度较低。拿流动党员来说,我们白山市街道管理的流动党员共有89人,其中党组织能联系上的有52人;能正常过组织生活的仅有10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11.2%;能按时交纳党费的有63人,但多数需要党组织催交。在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的79名流动党员中,短的几个月,长的达几 年。这些党员在管理上出现了“四难”,即参加组织生活难、交纳党费难、保持联系难、掌握其表现难。此外,有一些外地来我地打工的流动党员,既脱离于原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又不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领导,不想暴露党员身份,不填写“流动党员证”,不按要求转临时组织关系。此外,一部分退伍军人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到所居住的街道后,就外出打工,或再也不与党组织联系,而到了转正期满时才找党组织要求转正。比如临江市街道接收的45名退伍军人党员中,能联系上的有37人,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仅12人。上述情况已成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3、随着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对党员在社区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新的考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党员提供了更大的发挥才华和展示先进性的舞台。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四个“多样化”,带来了社会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活动分散化和行为方式实用化。面对这些新变化,置身于这一大背景中,作为同样是“人”的党员,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有少数党员在其中“迷了路”,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发生弱化,部分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某种利益驱动而发生急剧变化,甚至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如有的党员不辨是非,政治鉴别力不强,参与到“__功”组织中去;有的党员在工作单位表现较好,但在单位外的表现不尽人意,甚至不如普通的居民群众;还有一些党员思想认识适应不了新的形势,仍停留在计划经济“吃大锅饭”上,尤其是部分效益较差企业的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由于经济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心理失衡,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理解,对党组织的教育存在抵触情绪,对改革的举措不赞同、不配合、不支持;对我们党惩治腐败持悲观态度,甚至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如临江浴池破产时,将3名退休党员交到建国街道管理。街道党组织挨家挨户查找到这3名党员后,其中1人愣是不承认自己是党员。临江新市街道去年接收了临江食品公司一名下岗职工党员,党组织找他催交党费时,这名党员居然称:“你们给我一万元钱,我就交党费”。类似这样的党员,还能指望他们发挥什么作用呢?那么,如何教育引导“问题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实是当前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一个不小的难题。 4、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远远不适应于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当前,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数量猛增,管理难度加大。但与此同时,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却明显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白山市41个居民委党支部中,单独有办公场所的仅6个,且面积狭小;合用办公的有9个;没有办公场所的有26个。这些没有场所的支部搞活动时,天热的时候在树下,天冷的时候到支委成员家。随着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人数日益增多,居民委党支部活动场所问题日益显得迫在眉睫。很难想象,连场所都没有,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二是居民委党支部人员配备不强,工作热情低落。这些年,居民委支部成员的配备一直过于老化,我市居民委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53.6岁。而由于这些年来居民委支部成员一直处于义务工作状态,相应的福利待遇等未纳入财政预算,致使支部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尤其是支部书记难选。白山市41个居民委支部中,支部书记由委主任一肩挑的有18个委,委主任与支部书记分设的有23个委。年轻的和有能力的不愿干,认为白出力没啥意思。临江市兴隆街道的一个居民委选出一名叫徐英超的下岗职工党员担任委支部书记,但他干了三年就不干了,原因是徐英超开车行,当支部书记白出力还影响自家买卖。后来这个委又选了一名离休党员任支部书记,但干了没多久,又因有病不干了。上述情况已严重影响了居民委组织生活的有效开展,给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如何加强居民委党支部自身建设,可以说是今后街道党建工作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社区不同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地域相对狭小,人员比较集中,人员的层次也比较相近,而社区管辖的地域相对广泛,管理对象居住分散,成份复杂,因而社区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就要比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难得多,具体可概括为四个特点,即广泛性、复杂性、流动性、交叉性。 1、广泛性。广泛性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党员分布广泛,居住分散。我们白山市街道管理的1016名党员中,机关党员166人,街委企业党员12人,接收的出售、破产等企业党员20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53人,离退休党员336人,下岗职工党员44人,居民党员186人,外出流动党员89人,退伍军人党员110人。以上是总的分布情况。而具体到每一类,情况又各不相同。比如在机关党员中,既有街道本级的党员,又有驻街的派出所、法庭等单位的党员。从居住范围上看,大多比较分散,如八道江区通沟街道有的党员居住在市郊乡的车道岭村,平时到街道过组织生活需走十几里路。临江市新市街道6个居民委的58名党员组成1个联合支部,分布在1.5平方公里内。居民委党支部的设置情况也比较复杂,白山市共有156个居民委,但仅设了41个居民委党支部,其中,独立支部仅12个,而联合支部有29个。街道管理的党员所在单位的广泛性和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会造成党内生活难以组织的状况。尤其是居民委联合支部开展党内活动时,居住偏僻的党员仅在路上就要耗费大量时间。而遇有临时性的传达文件等活动,通知都很困难。这种情况要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设置居民委党支部,在加强居民委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组织生活方式,在时间、内容等方面做好事先安排。尤其对居民委联合党支部,集中过组织生活的次数可相对少一些,但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帮助其安排好组织生活的时间与内容,并强化党小组活动和党员自学,以保证在组织生活次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质量不降低。与此同时,要教育引导党员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增强主观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按照党性原则保证组织生活质量。 2、复杂性。复杂性主要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年龄不一、文化不同、职业不一、境界不等。从年龄方面看,白山市街道管理的1016名党员中,80岁以上的有18人,70岁至80岁的有137人,60岁到70岁的有157人,30岁以下的仅有122人。而60岁以上的312名老党员,应该属于体弱多病的一个群体,有人把这个群体概括为“老了没劲的,下床拄棍的,走道喘不上气的,不识几个大字的,活动下不了地的,吃饭掉饭粒的”。从文化层次看,学历最高的为大学,共有16人;学历最低的是文盲,有20人。从职业看,有机关干部党员,有企业党员,有个体户党员,有居民党员;有本街道辖区内的党员,也有外来流 动党员,等等。从思想境界看,更是良莠不齐,有的党员甘于奉献,如居民委支部成员多数没有报酬,但他们依然兢兢业业,认真组织党员活动;而有的党员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连一般群众都不如,如一些下岗职工党员牢骚满腹,到处发怨气,对党的改革政策不理解,下岗后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有的甚至“失踪”几年,组织上也找不到。也有一部分离退休党员,不愿意被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认为街道和社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原单位,因此不愿参加街道和社区的组织生活和各项活动,个别的为了不交党费,甚至提出退党。上述四个方面的复杂性,会给街道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如年龄大的党员过组织生活比较困难,除客观上的年老体弱因素外,主观上“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容忽视,一些老党员认为自己岁数大了,在家颐养天年足矣,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丧失了年轻时奋发向上的劲头。上述复杂性要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因类施教,绝不能搞“一刀切”。在年龄方面,要考虑到老党员的客观困难,必要时可“送文上门、送课上门”;在文化方面,要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开展不同内容的组织生活和活动,该深则深,该浅则浅,对文盲党员要以口头传达学习为主;在职业方面,要针对不同职业特点,围绕不同行业开展活动;在境界方面,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重点围绕党员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先进性教育,对重点对象实施重点教育。 3、流动性。流动性主要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一部分外出流动,也有一部分为外入流动。这些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和地点往往不固定。我们白山市街道有89名外出流动的党员。而在老党员中,有一部分流动情况复杂,有的投奔子女,有的到发达地区打工。这些流动党员管理起来很困难,在第一部分中我已讲过,其中多数党员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而在流动的老党员中,有的到子女家中居住了好几年,组织关系也不转。如临江市三公里街道184名党员中,有25名老党员长期不在家,外出打工或投奔子女,尽管按时交党费,但不过组织生活,这些老党员外出时间均为一年以上,时间最长的达4年之久。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有的老党员到一些发达城市投奔子女时,因落户困难,而不落户就不给转接组织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后会向上级反映一下,争取尽快协调解决。那么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问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应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当前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立流动档案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可通过邮寄学习资料、利用回家探亲补课等方式加强管理教育。在管理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想方设法为流动党员及其家人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否则,口头说教效果不会太好。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我们要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尽量保证每一个党员都不掉队。当然,对那些确实无视党性原则,长期不交纳党费、长期不过组织生活,而党组织反复教育无效的党员,该给党纪处理的还是要给。 4、交叉性。交叉性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工作单位的除主要由街道和社区管理教育外,这部分党员同时与本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同时还要受本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工商等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外出流动持有党员活动证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流动所在地党组织的管理教育;有劣迹但尚未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帮教外,还要接受公安等部门的帮教。这些交叉关系客观上把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同相关单位党组织联系起来,使被管理对象具备了双重管理性。这种交叉性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互相推诿等现象。如临江林业局将130名退休工人党员划归三公里街道管理后,对这些党员的活动不再支持。有一次这些党员搞文艺活动时,需要接林业局的电源,但林业局不同意,街道多次找林业局协调,依然没办成,林业局让街道自行解决。还有一些单位特别是困难企业,纳入街道管理的职工党员生活有困难时,这些企业推到街道,让街道解决,而街道又无力解决。针对这种交叉性所带来的问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应密切同相关单位的联系,工作中应增强主动性,主动沟通,主动联系,主动协调,同这些单位建立起一种融合、信任、平等、友好的关系,共同把党员管理教育好。 根据上述特点,按照中央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特别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具体讲,应着重做好4项工作。 1、实行分类管理。 就是按党员的从业性质和生活特点,分出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如在职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的管理、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管理、企业党员管理等等。应根据不同性质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管理。 一是加强对在职党员的管理。在职党员是指居民区内住户中的在职党员。这些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掌握各行各业的知识和技能,是社区中最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他们受单位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大多都有一定觉悟和组织纪律观念,吸引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将有利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因此,应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了解其特长。然后在居民区或楼洞中,按党章规定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居民排忧解难。如,聘请在职党员中的专家学者,为居民区的党员和居民讲课,作报告等,提高居民区党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 二是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改革开放使人员的流动日趋频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交流必将更加广泛而深刻。“口袋档案”、应聘的外地离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农民打工人员等必将越来越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党员。这些流动党员有的不愿表露身份,有的工作不固定,有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大部分对原来的单位、地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和感情,形成人走关系在的局面。对这部分党员,应建立党员流动管理站。街道党工委将辖区内的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起流动党员档案。要经常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向他们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便于组织掌握和管理,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思想汇报等党内活动,并认真听取他们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 三是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并、改组使一部分企业职工党员下岗,这些下岗职工党员全部流入社区,给社区党建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这部分党员,主要是组织培训,学习专业技能,并根据其特长推荐给有关部门和单位,实现再就业。再就是鼓励他们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工商业。党组织要尽力为下岗职工党员提供场所和资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四是强化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宝贵的财富。这些党员,从事党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社区党组织忽视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将会给社区 党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居民区离退休党员集中的地方可建独立支部;较为分散的建立联合支部。要把这些党员编在党的组织中,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和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余热。 五是加强对社区内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党员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党组织,理顺隶属关系,使党员“有家可归”;开展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有益活动,增强使命感,消除雇佣观念。 2、实行组织管理 应适应城市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赋予街道和社区应有的职能和权力。 一是成立街道党工委。街道党工委隶属于市(区)委,在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根据市(区)委的授权,对本街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实行领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促进街道和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要选准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干部。市(区)委要严格把关,确实将能力强、水平高、群众基础好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改变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街道是“养老”和干杂事的地方、有几个人干就行的观念,并不断改善街道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 二是打基础,配强居委会领导班子。街道居委会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应尽快改变。首先是组织选派。由市(区)委组织部门在本市(区)范围内的青年后备干部中,重点选拔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任书记或主任。其次是面向社会招聘。近几年,有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闲置在家,要通过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把其中德才兼备的选拔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再次是从辖区内的离退休党员中选拔居委会支部书记。这些离退休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他们思想觉悟高,工作经验丰富,热爱党的事业,更重要的是熟悉党务工作。选派到领导岗位上以后,工作得心应手,劲头足,能打开工作局面。 三是加强街道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街道居民委干部处在社区党建工作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街道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要重点加强对街道和社区干部的培训。利用区、街党校和干部学校,每两三年对现职街道和居委会干部进行一次轮训,使他们不断充实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知识,同时加强对新任领导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另外还要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党风和廉政建设力度,改进干部作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实行制度管理 制度建设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要在健全必要的市(区)级领导包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员议事、党建工作联系点,及完善、思想汇报、学习等制度基础上,重点加强三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建立务实的保障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尽可能为下岗职工党员尤其是有困难的党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再就业和克服困难,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街道党组织要把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党员的社区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并将参与情况进行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及时捕捉党员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工作的先进典型,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并辅以相应的表彰措施,通过“文明市民”、“五好家庭”、“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4、实行活动管理 要寓教育管理于各项有激励性的活动之中,使党员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将党员凝聚在一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活动主要应以社区服务为主线,开展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志愿者服务日”、“我为社区出把力”等活动。还要针对不同行业党员特点,开展独具特色的活动。如,在在职党员中开展奉献爱心活动,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热心为社区服务。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夕阳增光彩”活动,引导他们成立治安巡逻小组,自觉维持小区的治安。社区党组织要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举办书法比赛,陶冶情操,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在青年党员中开展“三争一比”活动,即:争先锋、争排头、争一流,比贡献。使广大青年党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总之,要通过活动管理有效地将社区党员组织起来,切实发挥不同层面党员的作用,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关于社区党员教育,是与管理密不可分的。应寓教育于管理之中,通过管理实现教育的目的。比如坚持学习制度本身就是制度管理的范畴;时事政策报告也是学习制度的内在内容;一些纪念会、座谈会、交流会也是活动的方式。至于谈心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是管理的手段。总之,要把党员教育与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党员教育问题在这不多讲。 三、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三大考验:第一,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在同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条件下,抓住机遇,乘势而起,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实现祖国统一。第二,能否领导中国把实现工业化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胜利地担当起这样两个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双重历史使命。第三,党本身能否在进入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新条件下,在国际国内新环境中,保持先进性和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党性要求的根本之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迎接新的考验、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一条大思路。“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个最鲜明特点,就是集中论述了党的先进性。而要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社区党员,他们处于最基层,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广泛,他们能否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来看,社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居民成份复杂,社区内单位多,各种组织多,党员所在行业以及从事的职业复杂。因此,要真正发挥党员作用,就必须根据社区自身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当前,主要应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1、点─一人一岗。一人一岗主要是针对离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减退、革命意志衰退等不良倾向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具体工作中,一是充分征询意见,合理设置岗位。岗位设置要根据本居民区的实际,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依照党员人数的多少,居民区范围的大小,居民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设置岗位。一般以15个方面的岗位为宜,主要有:党的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帮教帮困、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墙门 组长、青少年教育、计生监督、科普推广、文化体育、外来人口管理、护楼、门卫。二是坚持自愿申报,组织审批上岗。岗位确定后,在党员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居民委党支部进行集体研究,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对党员申报的岗位逐一审批。三是注重建章立制,规范岗位行为。要建立五项制度:第一,党员岗位活动卡制度。每个上岗党员都持有一本记录卡,详细记载岗位活动情况,以便支部检查;第二,汇报交流制度。每月党支部活动日,上岗党员要汇报一个月来的岗位活动情况;第三,交接岗制度。党员临时脱岗,要及时向支部说明并交回岗位,由支部另行安排人员上岗;第四,评比表彰制度。开展“红旗岗”评比活动,表彰活动分层次进行,区委、街道、居民委党支部每年分别表彰一次;第五,建档制度。建立“一人一岗”活动档案,做到党员岗位清,目标明,对党员受表彰情况及时归入档案。通过上述制度,规范“一人一岗”活动的有效开展。我市八道江区街道离退休党员每年受到区委表彰的就达5%以上。 2、线─党员责任区。把居民委划分成责任区后,安排党员包保来发挥党员作用。一是合理划分责任区。在调查摸底基础上,街道会同居民委根据居民委大小,党员多少、责任大小等情况共同划分出责任区,党员多的,可将责任区划得小一些;党员少的,则将责任区划得大一些。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可按居民委划,也可按居民小组划,还可按小区划。但在划分过程中,要把区域大小与问题多少有机结合起来,问题少的,区域可大些,问题多的,区域可小些。二是确立出责任区包保内容。大体包括四大类:第一是社区服务,包括帮扶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贫困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街道公益事业等;第二是计划生育,包括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各类人口(流动人口、暂寄住人口、常住人口)的监督,协助计生人员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第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环境保护、卫生清洁、绿化美化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等;第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包括治安巡逻,暂、寄住人口及流动人员的排查,“两劳”释放及劣迹青年的帮教,家庭内部居民之间纠纷的调解和法律法规的宣传等。以上是四大类内容。但在具体划分各责任区包括内容时,还必须根据不同实际,哪些问题多,哪些责任大,就把哪些确立为包保重点,考核时作为重点。三是落实包保人。在划分出责任区、确立出亿保内容基础上,可先让党员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进行自愿申报,街道和居民委再进行集体研究,确立出包保人。四是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指导。要完善五项制度:第一,报告制度。包保人每月向居民委党支部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第二,征求居民意见制度。居民委党支部定期或不定期征求居民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三,联系制度。对重点包保对象,居民委支部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及时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对街道内的重点包保对象,由街道党委成员联系;第四,检查制度。街道和居民委每半年对党员包保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随时督查;第五,评比制度。街道和居民委年终对党员包保情况进行总评,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3、面─街企、街事、街军、街警共建。街道内各类单位多,这就要求街道党组织必须主动沟通,协调驻街单位,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建设“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成效同得”的工作机制。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组织和发动驻街道单位共建时,应以“精神文明共创、社会事务共管、社会稳定共保”为纽带,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为前提,以“资源共享、成效同得”为目的,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民心工程”活动、“凝聚力工程”活动等。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组织行为落实为个人行动。街道与驻街单位联合开展某项活动时,目标、形式、方法确定后,最后要落实到党员身上,变成个人行为。这就要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使党员人人肩上有指标,将压力变成动力。二是要结成对子,开展竞赛。在共建活动中,将参加单位结成若干对子,展开竞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激励党员创先争优。东兴街道八委有一个小区,居民中,有街道的,也有浑江铁路的,小区建设成为一个难点,铁路不想投资,地方又缺少资金。后来,东兴街道主动与浑江铁路协商,最后达成由铁路和街道购买原材料,街道和居住在该小区的铁路离退休党员共同建设小区的协议。经双方党组织部署和发动,双方党员亲自搜集花种、移植树苗、取土、修花池、铺地砖、搭设休闲石台等,干了一个多月,终于将小区建设得美丽、优雅。 社区管理论文:对社区综合管理方式探讨 海南岛由于长期处于边远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但由于把海南设定为“国际旅游岛”后,海南省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以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在加大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居民社区综合管理逐步建立起来。本课题正是基于上述现象,就如何改进和创新社区综合管理制度、推进社区管理建设进程、落实和保障以人为本、服务社区、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也是践行总书记科学发展观和加快社会主义城市居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本文主要是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展示和分析社区基层调查的内容两个方面,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将在以后的系列中继续探讨。 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回答问题。研究是广泛地使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和形容多种活动和多样性为,例如大量信息的收集,探寻深奥的理论,并产生奇妙的新成果。研究也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回答不同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人们使用研究来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并以此来影响他们自己。研究是一个把经验和推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这种最成功的方法去发现真理。本课题重点使用到经济和社会研究方法,比如,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案例分析和实地研究、内容分析与二手资料分析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只论及前三者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和实地研究、内容分析与二手资料分析等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实证分析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实证分析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需要其他方法的支持,与其他方法协调使用。而规范分析与价值相关,重点关注应该是什么。这种价值判断与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好或坏,令人满意或令人不满意相关。塞缪尔认为:“规范判断:(1)观测者的个人道德;(2)规范原则;(3)政策观点。”在这次海南新农村基层民主调研过程当中,研究和分析问题要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也要通过经验事实来加以验证。笔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基于正义和人性的判断标准,始终站在正义和历史的一面,也即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边。在对海南农村的民主政治进行研究时,笔者始终把村民到底能有哪些权利和福祉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义务、灾难和痛苦。 米勒认为,“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两种: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所有的研究都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定性研究是对事物的质量进行评估,定量研究通常是在数量上对事物进行测量。社会学研究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者的区别本质上是资料的数据化与非数据化的区别。通常而言,一篇由定性分析开始的论文,包括一些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以初步分析得出的想法为基础,最终考察定量分析结果与进一步的定性研究的相关情况。有两种不同的研究风格,其一是严密的科学方法(代表了定量分析法),另一种相对不太严密且采用更具灵活性的调查工具(定性分析法)。“社会科学定性研究的实质在于:承认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把客观与主管、实事与意义、认知与评价、说明与理解辩证地统一起来,遵循实践论思维方式和科学认知方式,力求达到对社会事物的客观的、合理的认识”,“定量分析是指对一个事物或者事物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方式测量的特征所进行的分析。顾名思义,定量分析是通过对事物可量化的属性进行描述、分析,从而指出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问卷调查是一种效用卓着、灵活变通、用途广泛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获取资料的速度快、花费低,是收集一手信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问卷一般包含开放性问题和多组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不局限于“是”与“否”,或是一定范围内的固定选择。这类问题的答案较难收集和分析。问卷调查是这次课题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设计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表,对海南农村村民在民主选举制度的理解、实践和满意度等第一手信息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表格包括:《海南省**市(县)**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状况表》、《海南省社区综合管理建设居民调查问卷表》、《海南省**市(县)**社区竞选状况表》、《海南省**市(县)**社区经济支出状况统计表》、《海南省**市(县)**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式选举投票情况统计表》、《海南省**市(县)**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情况一览表》等一系列问卷调查表格。为了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平等性,本课题通过大量三亚学院海南籍各地学生利用本地语言、地域熟悉以及不同民族的优势,完成此次课题调查。鉴于现实情况,为了保护居民也为了让居民能更多的说出实话和消除他们的担忧,这次问卷采用匿名的形式。同时为消除被访者的顾虑,这次课题的问卷中含有相关内容承诺受访者的信息不会被识别。 本课题研究还将采用现场访谈的方式补充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现场访谈有以下作用:使研究方法多样化,并扩大定性数据的范围供分析之用。布勒格斯特指出:访谈是数据收集过程中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对于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可能无法收集的数据,可以通过访谈收集。本次研究所做的现场访谈,具有同样的作用。选中的现场访谈的对象———海南乡村村民均未参加过问卷调查。通过接触受访者,我们对于研究对象整体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而对于我们正在分析的问卷数据,这个方法也可以为其中显现的结构提供一个全局性的视野。也就是说,它能提供一些额外的关于结构性性质的数据,以补充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实证数据。本论文中的现场“访谈”指的是定性访谈。定性访谈资料以非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因而不能形成以统计推论为基础的结论。 研究问题不要求任何统计方面的假设检验。在定性研究中,最常见的现场访谈包括半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以及其他更为常见的遵从定性研究标准和原则的访谈形式。定性研究是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之间的互动,其设计具有灵活性、重复性和持续性。访谈者有一个大体的方案,而不是提前做好准备且完全依照方案,或者访谈者有特定的言语和顺序构成的一组问题。 从图表1可以看出,居民对于比较满意以上的比例为了30.5%。说明社区基层民主建设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从调查当中可以归结不满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上级部门跳过选举程序直接任命,导致居民不满,对选举不认同; (2)由于上级部门行政干预太多导致选举走过场; (3)选举程序不规范,让居民觉得被欺骗的感觉; (4)认为选举是上级部门的事,公民意识淡薄,居民对此类事情漠不关心。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行政权力的作用使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举程序显得更为突出,政府必须运用象征手段帮助居民进款进入选民角色,行使选民权利,并对不规范选举予以及时纠正,使选举回归正途,实际上这些情况表明这恰恰是民主的缺失造成的,正如美国哲学大师杜威指出,“当民主有病时,加重民主成分便药到病除。”表2清楚的说明,社区居民对医疗保障、社会保险、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有极大的认同感。表明民众对生老病死和人身安全最为关心。其次的老年人服务、幼少儿服务、残疾人服务三方面的比例都在90%。说明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对婚丧嫁娶服务方面仅为5%,表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无需成为公共关注的问题。表3表明,居民在财政公开方面几乎怀有同一个想法,就是社区的经济状况应该向居民公开,财政支出要公示,要让居民了解到钱到底花在哪里去了。在选举制度和公民参与,居民似乎也很热衷,比例均达到70%以上。表明大家的公民参与意识和运用民主选举方式得到居民认同。这也和居民对自治即自己管理自己持同一态度,对政府在社区治理方面逐步退出并以服务为宗旨也抱有同样心理。表4显示居民对上级部门干预选举持有很高的比例,达到85.5%,居民对选角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说明大家的公民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同时认为选举程序规范的不多,这与上级部门干预有很大关系。从这些数据上能看到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使大家认同公民权利和公民意识,认同政府的服务职能和居民自身的自治,这是大势所趋。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发展民主的现实道路,人民民主是最终目标。现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社区综合管理来来切实保障居民的切身权利,表明我党的主动性、灵活性、积极性、开拓性、创造性,也彰显了党的领导能力、执政水平、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和政治凝聚力的与时俱进,并为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管理论文:社区管理和服务交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的功能从政府剥离到社区,社区已成为社会管理的最前沿。以信息技术推进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发展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缘由和意义 当今,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信息化是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广泛参与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国家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质量之需求;社区信息化在客观上成为由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的推进器。社区信息化的价值在于同传统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比较,实现了多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如管理和服务理念、手段、方式、运行机制、绩效等。 (一)社区信息化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科技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会实现人们生活方式上的一次大的跨越。蒸汽机、电灯、汽车、电视机等,无不如此,互联网的诞生,更是全方位的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互联网使市场变大了,商品更丰富了,网上缴费、网上购物已经变为现实。进一步提升了人们消费需求层次,加快了消费节奏,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网上聊天、网上下棋、网上阅读、数字影院等都可以在网上得以实现。 (二)社区信息化促进了人们工作方式的转变 电子政府使政府部门办公实现了自动化,文书的传送,文件的审批都可以在网上得以实现。通过网络平台举行的视频会议,也使开会成本大大的降低。广州市69%的党政机关采用网格化的公文流程,电子政府实现了政府办公手段上的一次革命。实践证明,电子政府不是孤立的,必须与社区信息化相衔接。因为政府需要的各种社会信息数据来源于社区,由政府负责提供的教育、文化、卫生、治安等公共服务需要落实到社区等等。同时社区办公自动化,也极大地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社区信息化促进了人们交往方式转变 从全国的统计看,2000——2005年,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由2.3亿增加到7.4亿,平均每年新增1亿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由12部/百人,提高到2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7部/百人,提高到30部/百人。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由93.7%提高到95.29%。因特网上网人数从2250万上升1.11亿,上网计算机从892万台上升到4950万台。青岛的统计情况看,网民比例达30%,家庭电话和手机普及率达98%。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及时准确获得和传递各种信息,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社区信息化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事务搭建了新的平台、拓宽了参与渠道,成为扩大居民参与的有力手段。社区论坛、社区博客、网上结社等成为人们新的交往方式。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网上结社已达到近千家。在2007年青岛市第九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前夕,为了引导广大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力,弘扬社会正气,青岛市举行了“我心目中好社区居委会主任”大讨论,全市有30多万居民参与了这项活动,其中社区信息化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市委市政府每年举办的“市民月”活动中,有60%的参与者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为居民参与民主事务和社会管理搭建了平台。 (四)社区信息化提升了现代社区建设水平 伴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社区建设也将逐步实现现代化,社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全面实现社区信息化。社区信息化是由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社区家庭信息化组成的。社区信息化将从社区管理和服务手段上实现变革,满足各类群体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将得以实现,居民的各种利益维护和诉求的表达将会得到及时地传递,社区的各种信息资源将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摆脱了繁重的手工劳作实现自动化,大大地减轻了社区人员的工作量,为现代化社区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全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我国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从上个世纪九十年末开始起步,到现在已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各地较好的坚持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发展社区”的工作原则,坚持了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发展、以民为本促进创新发展、整合资源推动集约发展、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发展的工作方针,社区信息化从局域网到城域网,从单机版到网络版,从单项服务系统到信息集成,逐步实现了社区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少数城市到全国范围推进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国有40余个城市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信息化发展与城市信息化和社区建设发展水平是联系在一起的,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各地社区信息化发展不可能是同一个模式和同一个水平。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大体呈现出四个发展梯次。 第一个梯次,走在社区信息化最前列的中心城市。主要是以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为代表,这些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往往具有起步早、起点高、规模大等特点,代表着我们国家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 上海市于1997年成立社区服务中心,26个事业编,负责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拉开了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序幕;1998年配合市信息港建设“上海社区公共服务网”开通,覆盖全市13个区、80余家街道及400个电脑服务亭;1999年开通市社区服务热线,50个座席,与15个区服务热线、115个街道服务热线联网;2000年完成“社区公共服务网”与“慈善捐赠网”、“婚姻网”、“老龄网”、“健康用品网”、“福利彩票网”、“殡葬网”、“儿童网”等于民政有关的网络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2001年社区服务信息网推广工程被列为市政府办实事项目,并加快推进信息管理系统;2003年为了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启动上海市社区文化信息化综合服务工程——“东方社区信息苑”,“东方社区信息苑”实行标准化建设,场所面积为150平方米左右,由平均50台电脑终端组成网络服务、多媒体培训教室、和多功能高清数字电影播放厅组成,每2—3万居民建一处,网络平台设置26个频道、175个栏目,由社区文化非营利组织——上海市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中心运作,列入2005年国家发改委专项扶持项目。 北京市于2001年开通运行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网,承担和参与国家“863”计划“城市信息化框架”项目,该信息平台作为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和首都信息化建设重点应用系统工程。建有覆盖市、区、街道175个社区服务中心和2400个社区居委会的网站群,建设全市统一的“96156”社区服务热线,设置150个接听坐席,日接听能力达1万个,开设家政服务、配送服务、综合修理、租赁服务、中介服务、咨询服务等6大类200余项。与此同时开发的社区信息管理应用系统,该系统由两个部分:一是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在各级网站上设置街道工作、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民主票决、义工在线、我的社区等10个栏目;二是社区信息资源库,设置社区基本信息、社区组织、社区民主自治、居民参与、社区党建、居委管理、社区服务7大类1500多个信息,已在全市2300个社区广泛应用。实现了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 广州市于2000年启动社区信息化建设,在60多个街道推广实施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该系统由社区管理软件、社区综合业务系统和社分区综合应用平台,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电子政务网络,建成全市互通互联的1100万自然人数据库、30万法人的基础数据库和共享交换台,政府在线数据库达380多个,形成了以市民电子邮件、数据证书、社保卡、羊城通为核心的便民信息服务体系。“中国广州政府”门户网站整合40个政府部门和12个区共115个行政单位约1893项网上办事服务,初步实现网上“一站式”电子服务,综合水平连续5年位居全国评比前列。 第二梯次,沿海开放城市和内陆中心城市。主要是以杭州、武汉、宁波、深圳等城市为代表,这些城市社区信息化往往具有发展快、功能全、实效好等特点,对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从2002年起步,2004年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对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经过探索、试点、和以区为单位整体推进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2化、4个网络、8个平台的社区信息化体系。2化是社区管理信息化和社区服务信息化;4个网络是e家人社区事务管理网、电脑服务网、电视服务网、电话服务网;8个平台是搭建社区事务管理平台、居民互动平台、服务信息平台、支援服务平台、医疗相应系统平台、“号码百事通”服务平台、为民服务加盟平台、公共服务平台。 武汉市社区信息化是从2003年起步的,开始建设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并与随后建设的社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集成,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平台、两个集成、三套系统、四级联动”的社区信息网络系统总体框架,开创性地将由网站、96596呼叫中心和管理系统组成的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和社区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在一个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内,形成了集社区服务和管理为一体,覆盖市、区、街、社区的四级联动体系,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创新案例奖”。 宁波市海曙区于2001年建起的便民呼叫中心,即“拨一拨就灵(81890)”由政府搭建信息平台,为居民搭建起了与家政服务企业及公共服务部门供需的桥梁,实现了为社区居民服务“全天候”、“有求必应”。加盟企业已达700余家,电话访问量达500多万次,居民满意率达99%以上,取得了居民、企业、政府三赢的社会效果。 深圳市2004年在罗湖区、福田区进行社区信息化试点,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化技术规范》并经过专家评审,该标准结合深圳市社区信息化实际,提出了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化的详细技术要求,具有较强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推进社区信息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规范。2006年原信息产业部与福田区政府共建“数字福田”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个梯次,内陆的一些省会城市。主要是以郑州、长沙等城市为代表,这些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往往具有机制好、步子稳、见效快等特点,其做法和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郑州市依托市计算机中心信息技术和网络,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种资源,对社区居民和公共服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建立了全市人口、医疗、计生、社保、企事业单位等数据资源信息库,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和社区办公实现自动化创造了条件,并通过建设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和社区服务网站,把社区居民和公共服务资源联系起来,提高服务效能。 长沙市依托具有IT产业和社区服务实体的“万众和”民营企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实现全省婚姻登记机构联网、建立社区服务网站和便民呼叫系统,该企业整合社会有关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养老、就业、家政等社区服务,走完全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政府投入少,社会效益产出大的良好效果。 第四个梯次,西部欠发达城市。主要是以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城市为代表,这些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进行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存在着后发优势,由于借鉴全国各地社区信息化建设各方面成功经验,可以做到少走弯路,后来居上。 呼和浩特市依托政府的信息平台,统一将网络延伸到社区,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库,聘请了60个网格员,通过手机与信息化系统联网,对社区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及时修改和更新,提高了社区信息库数据的准确度。实现了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及办公信息化,现已经完成试点工作,正在向全市推广。 三、青岛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 (一)青岛市社区信息化发展取得的进展 青岛市社区信息化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积极探索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成果是:数字电视在全国率先启动,普及率达98%以上;市民政局与档案局共同开发了“一点通”数据库和办公软件,在市内四区广泛应用;市民政系统依托114查询号码开通的便民呼叫中心试运营;以有三分之一的社区安装并使用银行系统开发的缴费机;“和谐通”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在市北区安装应用2346家,应急使用169次,使有危难的老人得到及时救助;有20%以上的社区按装使用数字监控系统;有两个区的街道办事处建起了局域网;公安、计生、党建、低保、劳动、统计六条网络系统延伸到社区。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社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推进了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并为全面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升级阶段。针对社区信息化分散建设、低层次开发、整体推进缓慢等问题,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走全市统一开发的“大一统”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路子,实施“政府主导、全市统一、集中共享、分级负责”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去年在四方区进行试点,原国家信息产业部和民政部对试点工作给予较高评价,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于今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网络和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的通知》,在全市部署社区信息化工作,青岛市社区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时期。目前,全市统一的社区网络平台已基本形成;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按照全市集中统一部署模式已经投入运行;社区基础数据库初步建成,并已经在部门专有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应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网络和应用系统正在整合;各区市、各部门基于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的各项应用正在推进,各具特色的系统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各种便民服务事项、各项公益服务依托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逐步实现网上办理;电子商务应用正在集成;基于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的村务管理系统已经开始研发。 (二)青岛“大一统”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主要特点 一是统一规划。用两年时间,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全市统一、高效畅通、满足社区管理和服务需要、功能完善的社区网络和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形成统一完整、规范准确、动态更新的基层信息资源库,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整合各级各类服务资源,形成面向社区居民的全市统一而又各具特色的网上服务体系。 二是统一搭建技术平台。社区信息化系统为市、区、街和社区四级提供服务,由统一部署在市计算机中心的高效能的服务器群集承担,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应用服务器群集和数据库群集实现社区网站群和社区数据采集功能,通过电子政务专网部署两组应用服务器群集和数据库群集实现社区基础数据库、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和其它数据利用系统。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已集成计生、组织、民政、档案、统计、房产等各个部门的120多类信息,可以为部门的专有应用服务;利用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3000多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三是统一网络建设。经过十年努力,青岛市建成了政务内网、专网、外网三套宽带高速网络。其中内网用于传输和处理涉密信息,与其它所有网络物理隔离。专网为非涉密内部办公业务网,全市三级机关全面互联,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承载着全市机关的各类业务。外网为社区信息网,承载着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的传递。专网与外网物理隔离,但可通过专门的摆渡技术与外网交换信息,从而实现内部办公流程与公共服务的衔接;外网与国际互联网逻辑隔离,用于全市机关访问国际互联网,提供网上公共服务。社区网络平台全面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专用光纤,以现有市级网络为核心,将电子政务外网延伸到所有区市,并以各区、市党委政府现有网络为核心,将政务外网延伸到社区。各级党委、政府利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专网和外网实现与社区及其工作人员的通信和数据传递。各区、市直各部门面向社区的应用必须依托全市统一的社区网络和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把市直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6条网络线整合为一条线,未经批准各区和市直各部门不得单独建设社区网络和社区应用系统。 四是统一开发软件。以往各部门推广到社区的软件,功能单一,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市场上各软件开发公司软件开发能力不一、信誉不等,很难保证软件的开发水平和长期效应,为此市里明确由给市里开发电子政务软件的大品牌软件公司承担社区信息化软件开发工作。统一开发建设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社区信息资源库和网上服务系统。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涵盖范围内的应用和数据资源,要全部通过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实现,需要转入部门专有业务系统的数据,由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提供接口,满足各部门社区信息化需求。 五是建设统一的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和社区基础资源数据库。青岛市社区基础数据库参照国家《社区信息化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制定了人口、房屋、法人等基础数据库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发社区建设、社区文化、社区档案、社区计生、社区党建等100余项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并作为全市统一的数据标准为各部门业务系统服务,保证了社区基础信息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为政府各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社区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来自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和各部门社区相关业务数据,经过数据对比、重新组织整理,按主体分类存放,形成社区基础数据库。以社区基础数据库为基准,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开发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数据再利用。社区管理服务系统主要为社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平台,包括日常办公、信息管理、业务处理等150多类功能模块,基本涵盖了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所有工作领域。依托市电子政务平台,能够实现四级公文信息的相互传递、社区内部事务的网络化管理和社区基础信息的数字化应用。 六是统一开发建设社区服务网站群。建立市、区、街、居四级网站,下级网站信息可以汇集上级网站;各级网站可以拥有各自特色的信息栏目;通过嵌入政府网站门户成为政府网站的一部分。一是建立“114”社区便民热线开始试运行,该系统以网络、电话的形式,整合社区网站、社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并形成了一个相互联动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二是通过布置在居民小区等人流相对集中区域的信息网络终端,协助居民购物、订票、进行水、电、煤气、手机、固话、小灵通等项目缴费,并提供社保、医保、气象、物价等信息查询;三是建立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了安全快捷的商务活动环境,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通信往来费用,为企业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有用信息,推动了区域商贸服务业的深入发展;四是建成全市居民文化资源共享系统。开通影视文化网上观看、网上数字图书馆、网上数字档案资源等功能,丰富社区居民的网上业余文化生活;五是利用有线电视,开通社区服务栏目,为社区居民服务到家。 (三)青岛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效益分析 青岛市统一建设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统一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经济效益分析。青岛市依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公用平台、采用集中统一建设模式为各个社区、各个部门、各级政府虚拟社区信息化应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社区无须再投资建设专有机房、网络,无须配备服务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即可实现与全市机关与社区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社区居民提供网上服务。以青岛市四方区为例,全区92个社区,可以直接利用全市统一部署的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日常基础业务应用,区政府每年花费在社区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费用只为网络租用费33万元,与以往相比区政府可节省一次性基础建设费用约150万元,通过网络整合每年节省线路租用费约70万元,每年节省网络管理维护费约30万元,每年可节省办公经费46万元,共计近300万元。青岛市共有12个区市,城乡村居6684,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全面应用后,将节省一次性投资约1800万,每年节省管理维护费、线路租用费约1200万元,公文信息传递费用约3324万元,共节约6300余万元。而软件的开发、技术升级、网络扩充、人员成本、交通成本等其他各类成本等均不在统计范围。推而广之,全国各个城市按照与电子政务平台紧密结合、集中统一建设模式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 2、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一是显著提高政府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利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和社区综合电子政务系统,通过四级网络、两级系统联动,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公文、信息可以在几分钟内传递到所有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政府的最新信息。二是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资源。通过统一、高速、便捷的信息平台,将政府、企业、社区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社区居民联系在一起,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服务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不仅大幅降低管理成本,而且可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与社区便民服务紧密结合。三是提高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社区内部事务的全面电子化,不仅使得社区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而且能够更大程度地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保证村(居)务公开。四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通过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可以及时掌握基层较为完整准确的信息和发展动态,为党委政府决策和管理服务,促进社区建设。五是更大范围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使得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社区的工作实绩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展现给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各级政府、社区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建议、监督权力的运行,从而加强社会沟通、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四、当前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尽管社区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暴露出很多共性问题。 (一)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现象出现,资源浪费严重,基层工作量大。 2、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相对滞后,制约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3、社区网站信息内容不全、更新不及时、缺乏与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能提供的高层次服务不多,导致居民对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4、与社会信息化的集成还需进一步扩展。网络、便民呼叫系统、有线电视服务频道等媒介之间的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5、社区工作人员少,工作重,年龄老化,计算机基础知识匮乏,设施陈旧,人员、资金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社区信息化推进。 (二)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政府在社区信息化的规划设计、标准制定、统一平台等方面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安全可控”的社区信息化发展格局,规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经济上的“资金黑洞”、技术上的“信息孤岛”、管理上的“诸侯割据”等高成本、高风险,实现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与社区广泛的互联互通。 2、坚持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服务规范和统一的技术规范,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实现各类社区信息化成果和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3、加强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社区信息是政府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做好基层管理和服务基础,也是社会公共信息的基础。应基于统一的社区信息资源推动应用联动,进而推动公共信息社会共享。 4、推进社区干部年轻化和知识化。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区干部的基本能力,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社区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对现有社区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加快社区社工者队伍建设;三是引导居民将素质高、能力强的人选进社区两委。 5、大力推行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从青岛使用该系统的情况看,效果非常明显,从长远看,意义更是巨大。建议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将其列入国家重大基础性工程尽快推广和普及。可以采用减免、缓交和上级财政补贴的方式,解决困难地区的系统维护和运行费用,确保全国每个县(市、区)都能尽快加入该系统。 6、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整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强力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工作,降低社区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社区工作效益。 社区管理论文:社区新管理体制方案 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面临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服务型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和新管理体制试点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新型城市基层管理模式,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本着推进政府各部门职能转变、强化公共服务;提升社区功能、营造社区自治环境、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政治文明;培育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完善社区服务网络的原则,在江苏路区域构建大社区自治框架,建立政府主导、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单位参与的新型社区公共管理平台。即政府公共服务、社区服务、中介组织和志愿者公益服务相配套的综合服务平台。从而在大社区框架内形成治理结构多元化、社区服务社会化、民主自治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逐步为行政机构淡出社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社区居民自治创造条件。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一)设立市南区江苏路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简称江苏路社区委)。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3人;委员会其他成员由各居委会主任和社区单位推荐的代表组成。 公共服务委员会内设1个中心:即公共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由公共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另设城管助理、民政助理、计生助理、司法助理、综合治理助理各1名;干事若干。 (二)设立中共市南区委江苏路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简称江苏路社区党工委)。书记由公共服务委员会主任兼任,另设副书记1名;党工委其他组成人员包括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等。 党工委内设党群工作部,部长由副书记兼任;另设政工助理2名;干事若干。 (三)健全自治机构。在江苏路大社区的理念下,调整社区规模,将合署后的9个居委会调整合并为6个,名称为“江苏路社区第一、第二、第三等居民委员会”。在公共服务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社区自治章程》开展自治活动,创建“精品社区”。政府职能部门在居委会设立的工作站、聘任的“协管员”,接受居委会的指导、监督;协助居委会开展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 在各居委会辖设立党的支部(总支)委员会,隶属社区党工委领导。党支部书记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 建立社区服务站,根据居民需求开展行政、家政服务、综合修理、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咨询、购物、餐饮等便民利民服务。 三、各机构性质、职能 (一)江苏路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是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主体。由政府派出人员和社区自治组织负责人、社区单位代表组成。 该委员会的职能: 1.公共服务职能。接受区政府的委托,对辖区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项目实施管理;作为公共服务项目的“发包人”,对涉及居民利益的社会性事务实施项目式管理运作。 2.组织协调职能:发挥政府主导、自治组织和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优势,协调政府部门、社会及社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组织地区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指导居委会的工作,促进社区自治;动员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协调社会服务组织承接政府下移的社会事务工作,组织社工、义工队伍,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为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力管理所、税务所等)、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做好服务工作。 3.监督检查职能:依法监督、评估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驻社区的站、所等机构的工作,对社会服务组织承接政府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 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是政府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的窗口和平台,由党群事务、救助与福利、家政与公益、就业与保障、人口与健康、市容与环境、安全与司法和税源与税收等8个方面的项目组成。该中心实行“一门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二)江苏路社区党工委。区委派出机构,是江苏路社区各种社会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工作负全面责任。 党群工作部为社区党工委的内设职能部门。主要承担社区党建、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工会、共青团、妇联、统战、人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络等方面的工作。 四、社区组织体系及相互关系 在江苏路社区实施的体制创新、组织再造,简单地概括为“一个核心三大体系”,即以党工委为领导核心的,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服务体系、居委会主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市场主导下的社区服务体系。相互关系如下: (一)社区党工委作为区委的派出机构,接受区委领导,完成区委下达的工作任务;对社区所辖的社区党支部实施统一领导;在社区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领导,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政治领导,研究提出社区建设的目标、规划,决定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三是组织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对政府派驻社区的干部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党工委要加强与社区各界的联系,特别是与公共服务委员会成员的沟通,善于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公共服务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自觉行动。同时,党工委要尊重公共服务委员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地位与职权,真正发挥核心领导和保证作用。 (二)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是在社区党工委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单位参与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它不再作为一级行政主体直接承接政府职能部门下达的具体任务并接受考核,只协助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相关的行政和社会事务工作。主要是:(1)政府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工作,如低保救助、司法调解、就业指导、开具证明等,由公共服务委员会作为领导和组织者,通过公共服务中心受理完成;(2)政府在社区兴办的公共设施、社会福利项目,如星光老年之家、健身路径等,授权公共服务委员会作为责任人,组织社会力量实行项目式运营和管理;(3)政府职能部门延伸到社区的行政管理事务,如市政、环卫、绿化管理,计划生育检查、居民动迁等,由政府职能部门自己或职能部门垂直领导的协管人员负责完成,公共服务委员会协助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4)政府职能部门自身无力完成需由社区配合完成的社会事务,委托公共服务委员会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协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自治组织或其他中介组织、民间组织协助完成。 公共服务委员会是地区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和协调者,对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负有指导和协调的责任。 公共服务中心在社区党工委和公共服务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核定的职能开展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居民委员会在党的领导下、在公共服务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自治工作;指导社区服务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四)社区服务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政府指导和市场引导下开展活动。与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是指导和被指导、协调和配合关系;与公共服务中心是相互配合关系;与其他社区服务组织是协作关系。 五、相关措施 (一)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将自己的工作延伸到江苏路社区,不得向公共服务委员会摊派和组织对公共服务委员会的考评。 (二)进一步梳理政府下移社区的行政和社会事务,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其归属。属于行政管理和执法方面的职能,收归政府职能部门,统一由政府职能部门或者隶属于它的派出站、所和协管员完成;属于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交由公共服务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公共服务中心完成;属于公共管理、社会事务方面的工作,通过协商、协调,由公共服务委员会协助政府部门完成,或者政府部门委托公共服务委员会运用项目管理运作的方式,“发包”给社区服务中心和其他社区组织完成。 (三)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筹备成立江苏路社区公益慈善救助会,整合社区公益资源,完善社区义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居民群众提供帮扶、救助和低偿服务。 社区管理论文:社会管理和谐社区建设 摘要:社区工作目前正进入和谐社区建设的新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而且对基层社会管理的合理化变革也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催生基层社会管理运行的新模式、拓展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载体、成为基层社会管理整合的新抓手、提供基层行政机构改革的新视角。为此,应当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以公共服务来构建服务社区、以政社分离来构建自治社区、以民间组织来构建民主社区、以社工队伍来构建人才社区,使和谐社区建设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中,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和谐社区基层社会管理社区建设 社区工作在历经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两个具有里程碑的阶段以后,目前正进入和谐社区建设的新阶段。虽然对和谐社区有不同的表述,但总体衡量就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保障有力、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特色明显”、使社区“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家园”。和谐社区建设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新的分水岭、独立成为一个新的阶段,根本在于三个“凸显”:一是和谐社区建设更凸显了社区的重要地位,即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从和谐社区抓起,这是提出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前提;二是和谐社区建设更凸显了社区工作的目标,即社区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和谐为依归,这是对以往社区建设目标在境界上的提升;三是和谐社区建设更凸显了社区建设的丰富内涵,致力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社区工作,必须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新的视野、增加新的内容、强化新的功能、发挥新的作用,从而使社区建设的系统性特征更加明确,使社区的各个要素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新的诉求。因此,较之于以往的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既是一种境界上的提升,也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而且对基层社会管理的合理化变革也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其特有的优势与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新”: 一、和谐社区建设催生基层社会管理运行的新模式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在当前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矛盾复杂、风险加大,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的任务非常繁重,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新体制,确实十分迫切。但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于新的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创造。之所以说难点在基层,是因为社区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重心。据统计,我国现有5亿多人生活在城镇社区,包括440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2600万已经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职工、2200万城市贫困人口和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进入社区,越来越多的征地拆迁人员进入社区、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进入社区。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基层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之所以说难点在于新的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创造,是因为现在社会管理的基础已不是计划体制,而是市场经济,那么,在经济领域成功的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之后,社会管理是否可以市场化?实践证明,市场机制在社会领域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在某些社会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正面的,而在另一些领域则是负面的,无节制的在社会领域尤其是在公益事业领域实行“市场化”“产业化”,难免走偏方向。社会生活比经济生活复杂的多,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不仅有市场机制,还有法律的、伦理的、心理的、文化的机制,让这些机制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就必须创造综合的机制系统。如果说市场机制的基本原则是自由竟争,那么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协同”:协商意见、协调利益、协作配合。而这些也正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主旨和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和谐社区对这些基本原则的不断的演练、试验和实践,酝酿成熟的做法,催生基层社会管理运行机制的新模式。 二、和谐社区建设拓展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载体 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般的政治原理来看,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管理,都会努力寻求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国家权力并不试图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相反,容许社会自治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并有意识的与之衔接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尤其在当前市场化、法制化、多元化的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民主政治的内在发展逻辑,使得行政权力更不可能完全、直接的渗透到社会的最基层、渗透到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单位之中,社会各种形式的自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有效的社会治理并不是通过的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来完成,而是通过合理范围内的国家权力运作、社会自治的有效展开以及这两者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社会自治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自治的发展中,社区的自治发展最具战略意义,因为在这种自治中,社区能够比较有效的聚集各种自治要素和自治资源,成为社会与国家合作治理的重要载体。因此,从根本上讲,民主自治决不仅仅是政治范畴的问题,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元素。特别是面对基层社会管理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社区民主自治的发展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以“居民自治”作为首要目标指向和核心的和谐社区建设,确实为基层社会的治理拓展了新的载体,并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是社会的基层,能够进行有效的民主实践,使民主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生长性,培育社会自治、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二是通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民主自治的学习与实践,提升社会自治、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三是社区各类民间组织和社区代表大会、议事会、协商会等多种自治的形式,拓展了社会自治和居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和空间。 三、和谐社区建设成为基层社会管理整合的新抓手 “整合”是一个与“分化”相对应的概念。社会发展既是一个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而分化后的整合,即找到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以便协调那些新分化了的子结构,使这些子结构相互协调,恰恰正是社会管理的难点和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来,随着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单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三个明显弱化”,即单位对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和依赖性日益弱化,职工对单位的利益依附日益弱化,单位对职工的利益关系的整合功能日益弱化。尤其是随着福利分房政策的终止、货币买房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单位中的居民除了在单位取得基本收入外,其他的利益关系已逐渐从单位中剥离出来,融入社区。这说明,以单位组织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开始分化,组织化的社会生活逐渐向个体化的社会生活转化,人们自我发展的空间从单位组织转向空间更为广阔的社会。伴随着人的生活空间的位移,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调控中心也逐渐转移出单位,向社会积聚。以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空间为核心的社区逐渐上升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而伴随着这样一个进程的演变,社区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就成员的构成来看,出现了“四个增多”,即:老年人口增多、退休人员增多、暂住人口增多、无传统单位归属的人员增多,并且不同的人群在社区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关系;就这些利益关系的结构来看,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如社区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社区居民与社区单位的矛盾以及社区居民与政府管理部门的矛盾,在农村还有农民与开发商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已远远超出了过去社区内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的范围;就社区承接社会改革的事务来看,社区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加,社会化管理、就业、保障的任务越来越多,大量社会事务性的工作和政府的工作也正在进入社区,社区与居民利益的联系不断密切。所以,居民通过行使民主权利调整利益关系的空间,必然突破“单位体制”而走向社区,使以和谐为指向的社区成为取代传统的“单位”而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整合的新抓手。 四、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基层行政机构改革的新视角 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政府机构改革仍然是要不断推进。现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乡镇机构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配套改革工程,已经在逐步付诸实施,中央明确要求,要积极稳妥地合理调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精简富余人员,把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交给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这说明,中央对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这就是减员、增效、转职能。城市基层行政机构的改革虽然没有同步启动,但面对城市基层管理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如果仍然不断扩大街道办事处的职权,把街道办事处变成一级政府,则不仅解决不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而且沿着原有的惯性发展下去,很可能把街道办事处变成新的“全能政府”,这显然有背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所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既然不能扩大基层行政机构,那么社区以其特有的功能自然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新思路。实践也已经表明,社区不仅能有效的承接行政机构部分富余人员的分流,使他们在社区这个舞台上获得展示才能的更大空间,而且更能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剥离的事务,解决好政府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的问题。赋予社区更多的权力和更大的自治空间,不能不说是今后基层行政机构改革值得思考的一个方向。西方国家如欧美等,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到现代大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这些国家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清晰。社区内建有自治性的社区委员会、社区董事局、社区服务顾问等组织机构。许多城市都订有自己的“宪章”或相应的法规,对各种社区组织机构的组成及权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具有法律保证。在实施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社区治理的各项服务性工作一般是由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具体操作实施。以美国为例,由于最高法院根据宪法修正案裁定,只要不影响区域或国家的整体发展,每个社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特色。因此,在这些国家没有最基层一级的行政机构,社区实际上就是基层社会管理单位。当然,由于文化差异和发展背景的不同,我们基层社会的管理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规定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和谐社区致力于建立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和自我发展的机制,确实为基层行政机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总之,和谐社区建设的兴起有其必然性,应当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同时,从基层社会管理的角度来审视,和谐社区建设又有着更高的要求,当前,尤其要加大力度以公共服务来构建服务社区、以政社分离来构建自治社区、以民间组织来构建民主社区、以社工队伍来构建人才社区,使和谐社区建设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中,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 社区管理论文:提高社区城市管理水平论文 多中心制度安排为城管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新思路。从前的以行政执法机关为唯一主体的城管执法模式剥夺了其他主体如非政府组织、市民以及私营企业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使得执法者和执法对象直接对立,缺乏一定的矛盾缓冲机制。因而,其他主体尤其是以社区为代表的群众组织加入到城管执法中,实现社区的城市管理的“自治”,应是今后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多中心制度安排强调自发性,降低了城管执法的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依照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在城管执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等群众组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些较小的城市管理事件中,社区更了解事件的对象和情况,能够更准确、及时地获取有关信息。 多中心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政府执法部门和执法对象的相互认同。社区可以作为联系公共权力与社会公众的重要纽带:一方面,通过如实地向城管反映和表达其服务对象的利益诉求,提高执法决策的质量和执法行为的人性化;另一方面,通过其有效渠道,对执法对象进行宣传教育,使之理解并支持城管执法部门的工作。 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参加审议时说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针对当前社会城市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__x区各级领导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多举措并举开展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 一是开展听音问政,广听名义,通过网络建起群众参与和表达机制,打造一个“不下班”的城市管理部门。去年起,通过网络问效平台,招宝山中队解决168个群众信访督办案件,其中涉及城东社区的20余件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得到第一时间妥善解决。 二是第三方介入,通过手机执法通将巡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智慧城管中心平台,然后反馈至(网格)路段管理队员,要求到现场处理,真正实现智慧型城市管理。年初至今,通过智慧城管中心平台,共计1525个,日均约16个在城东社区范围内涉及城市管理问题的案件得到解决。 经过近半年的试点推进工作,城东社区的社区城市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城管工作室不仅可以实现更多群众在网上“参政议政”,还可以走进“现实政府”,成为政府群众工作的推手。 第一,社区作用得以发挥。开展“城管进社区”试点工作的主旨在于激发社区内在动力,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自己家园自己管”、“建设核心宜居城市”的目标。 一是社区在提升市容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社区居民的意见反馈,以中山路沿街增设路灯工作为代表,多处社区市容环境得到整治更新,显著提升了社区市容市貌和生活环境质量。 二是社区在缓解执法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社区在解决城市管理历史遗留问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社区在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南大街朝宗坊餐饮店油烟扰民问题为例,在社区的组织协调下,城管部门联合其它职能单位先后召开3次协调会议,通过“和平友善”的方式温和的解决问题。 五是社区在“自己家园自己管”和规范居民行为自律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城东社区通过自主管理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决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治理流动摊贩以及餐饮店跨门占道问题上的尴尬。 第二,居民公共意识正在得到提升。 一方面,在“城管进社区”过程中,城市管理部门将城市管理知识信息、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输送进社区,在居民中大力倡导“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的理念,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和治理模式,调动了居民和其他社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社区环境秩序和城市品质的提升,相应地提升了社区居民对于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促使群众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摈弃“社区管理是政府的事”的懒惰意识和等靠要的陈旧观念,树立起“我的社区我要管”的家园意识。 第三,城管形象得到整体转变。 通过试点工作,居民切身感受到城管人的辛劳付出是在扼制违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确切的说就是为广大市民服务。从而使居民切身体会到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对城管的认知趋于普遍、深入、全面,城管部门日益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城东社区城管工作室的成功运作,也为社会城管如何开展工作提供了蓝本。 然而,在目前的社区城市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最为关键的就是城管工作室刚刚起步,尚未深入人心,无法和社区警务室一样成为社区内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照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这几点: 一是社区城管工作室仍处于成立初期阶段,有待进一步合理化建设。 二是社区城管工作室未真正融入社区,仍然是在社区与政府之间充当着一个传话筒的角色,没有“话语权”。 三是街道等上级部门欠缺高对于社区城管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 四是仍然有大部分的社区内部居民无法亲自参与到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中。 三,关于提高社区城市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多中心理论下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设想) 一是深入对劲社区城管工作室合理化建设:1.转变观念,主动服务代替被动管理,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小事”纠纷的调解,提高居民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2.提 升能力,加强城管队员素质培养。社区城管除了具备一个人民城管应该具备基本素质基础万,还应该具有与社区城管工作中特定性相适应的综合素质,一管多能,成为多面手,即“人民群众帮手”、“城市管理能手”、“安全防范强手”、“信息宣传高手”。3.领导重视。组建合理的社区城市管理队伍,社区城管工作是否可以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城管部门以及市、区各级领导是否支持这种新形势的城管工作形态。领导应当认识到社区城管的重要性,建立完善和完善相应考核机制。二是定期参加社区党组例会,通过参加社区党组例会,可以更为直接的将政府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各类要求及意见及时的传达到社区,同时居民对于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意见及建议也可以第一时间传达到城管部门。 三是建议街道等上级部门完善对于社区的考核机制。如同社区警务室,街道等上级部门应该在对于社区城市管理方面加大考核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是社区城管工作室真正的扎根社区,成为其必不可分的一部分。 四是大力发展城管执法志愿者组织。发展城管执法志愿者队伍(这种志愿者队伍可来自于第三部门,也可社区自主组织),参与城管事务管理,以缓解城管工作任务繁重、经费紧张、人力不足的压力, 今后应按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城管执法志愿者组织,可以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引导和支持,扩大志愿活动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确保志愿活动的长效化和有序化。同时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民众对城管执法的志愿者服务,并对志愿者参与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不仅节省了城管执法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延伸了执法部门的服务范围,同时公民在参与过程中也激发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使有关城管执法的理念和知识潜移默化,融入公众的生活方式。 社区管理论文:对油田社区物业管理改革的思考 社区 物业管理是油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与存续部分实现了分开分立和独立核算,按照集团公司关于社区改革的指导意见,社区物业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文秘站网如何实现社会化、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成为油田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结合油田社区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石化集团公司关于社区改革的指导意见,就今后社区物业管理的发展模式作一初步探讨。一、油田现行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胜利油田地处盐碱荒滩,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由于油田生产的分散性和艰苦性,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逐步形成了散布于百里油区的工业和物业布局。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油田职工住房都是企业自建、自管,并配套建设了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生活服务在内的企业办社会体系。1997年,胜利油田在借鉴国内外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企业办社会部分整体剥离,在全油田范围内按区域划分先后成立了10个社区管理中心,油田物业管理在社区层面上实现了专业化。从近几年的运转情况看,社区成立以后,油田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目前已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从整体来说,现行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以专业化为基本取向的管理体制改革,使物业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占有了重要地位。原来油田的职工住房建设与管理以及教育卫生等,分散于各个二、三级单位,是作为生活后勤来对待的,只是生产的后勤保障,其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发展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性的自发状态。在许多人眼里,生活后勤是“养老院”,是“包袱”,是难以解脱的沉重负担。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职工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住房管理越来越成为油田各单位不得不认真重视的一个迫切问题。尤其是有些办社会负担重的单位,非经营性支出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到生存和发展。社区成立以后,把原来分散于各个单位的办社会部分集中起来,实行条块结合的矩阵式专业化管理模式,并在全局平衡的基础上保证社区运转的基本投入,一方面使主营单位能够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办好主营业务,另一方面,从社区本身来说,也第一次有了自己明确的管理范围、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原来分散于各单位的“副业”成为集中于社区的“主业”,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发展。在社区的努力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油田物业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物业管理从规模到内容都成为油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经济也成为油田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板块。 2、按区域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规划,促进了油田物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原来,由于各单位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分片建设,自成系统,所以油田物业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尤其是各单位之间的重复建设,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而且造成大量人员隐性闲置。譬如:每个小区都建设独立的供热、供水、供电系统,不仅加大了投资,而且由于规划混乱,造成系统配套不完备,管理难度大,居民的水、电、气、暖供应得不到充分保障。社区成立后,能够从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规划居民区内物业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减少重复建设和各种浪费。 3、社区物业基本形成了“建、管、修一体化”的格局,加快了油田住宅建设步伐。多年来,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影响,加上各单位对住宅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油田职工住宅紧张的局面始终没能得到根本改变。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的影响,有的单位住宅虽然建起来了,但在管理上不到位,水不通、灯不明、外排堵塞、路不平的现象时常发生,职工群众的意见很大。社区成立以后,住宅建、管、修的责任主体明确了,加上近几年房改政策的贯彻实施,油田住宅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建成一片、配套一片、使用一片,大大提高了住宅的使用效率。在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各社区还加大了对老区配套系统更新改造的力度,目前1990年以前住宅楼内的水、电、暖系统已基本改造完毕,老区其他生活配套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比较彻底的改造,旧区呈现出了新的容颜。由于实行“建、管、修”一体化,近几年油田住宅小区建设和改造已逐步引入了小区规划的理念,更加讲求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建筑布局的合理性,小区绿化工作也得到加强,使广大居民享受到了现代化的建筑气息。 4、社区物业管理的专业化,使社区管理和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胜利油田的物业管理由于工矿企业的特殊性质,从一开始就是把提高对居民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放在第一位的。社区成立以后,各物业公司以“居民是亲人,服务是天职”为宗旨,狠抓了小区绿化、环卫保洁、治安巡逻等各项工作,并深入推行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SE管理体系,物业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狠抓了“440”服务承诺落实,从接听用户报修电话开始,对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经过、记录、收费情况等进行了规范,充分体现了“440”的“事事灵”和“时时灵”的特点,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由于对社区物业管理的考核办法是将居民满意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 文秘站: 5、服务与创收相结合,使物业管理成为油田经济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油田社区是企 业社区,最终要走向社会独立生存,而且这种改革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因此必须坚持优质服务开拓市场增加创收,增加创收补贴管理服务经费不足。目前,社区物业管理的经济运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节支。积极推进小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在社区与物业公司之间、物业公司与物业站之间、物业站与各专业队之间形成了明确的甲乙方关系,依靠市场机制促进内部挖潜,降本增效,辅之以其他方面的挖潜增效措施,物业管理费用大幅度降低。二是创收。随着油田职工福利逐步货币化,社区物业公司充分发挥贴近职工、贴近生活和自己拥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商点优势,普遍加大了创收力度,在拓宽创收渠道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些物业公司在转变思想观念上先人一步,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市场化发展积蓄了后劲。 二、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油田社区物业管理虽然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尤其是油田是一个独立的工矿企业,物业管理长期带有行政计划的色彩,在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油田社区点多面广,布局分散,很难形成规模优势。油田社区是围绕资源开发而相应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先有矿区、后有社区”的状况,布局分散,规划落后,生活基础设施与生产设施混在一起,加上多数区域没有城市作为依托,管理难度很大,发展前景不好。目前油田10个社区分布于山东省的东营、滨州、济南、德州、淄博五个市地,居住小区更是七零八落。物业公司管理范围从不足25万平方米到250万平方米,大小不一,实力很不均衡。部分居民小区偏离城市或乡镇,随着资源的日益消耗,发展前途十分渺茫。点多面广、布局分散,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投入大,效果差。虽然总体投入比较高,但分散到各个点上又明显不足。各居民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功能不配套的问题,影响到物业管理的商品化。二是用人多,人工成本高。同外部物业管理公司相比,用工成本高出1倍以上。在物业管理的初期发展阶段,很难实现物业管理公司的自立生存。 2、物业管理起步晚,许多方面还不完善。胜利油田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引入物业管理,至今只有五年的时间。虽然物业管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从总体上讲还刚刚起步,物业管理多是低标准收费、低水平服务,规模小,效益差,物业公司的亏损面比较大。同时,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不规范,也使物业管理难度大、水平低,与居民的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物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但由于油田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矿区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如何执行国家关于物业管理的政策法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实践。 3、物业管理中还没有形成全面的竞争机制。各社区物业公司都是从原来主营单位后勤服务系统中分离出来重组改造而成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为内部职工家属和企业生产服务,服务的内容、对象和运行机制并没发生很大变化。油田重组改制后,社区系统由存续公司管理,作为一种转型过程中的过渡体制,目前行政计划依然留有很大的比重。从总体上看,油田社区物业管理依然停留在行政福利型阶段,没有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物业公司既缺乏业务开拓的积极性,又没有多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社区与社区之间,物业公司之间,从根本上说吃的还是“大锅饭”。物业公司之间相对封闭,没有产生真正的竞争,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大。 4、职工家属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油田职工的住房、生活服务等基本上是由企业负担,职工很少交钱或不交钱。受此影响,职工思想上形成了很强的福利观念,对物业管理中的收费行为不理解,甚至采取抵制态度。有些职工虽对实施物业管理的优越性已基本认同,但对“花钱买服务,花钱买享受”,还是不能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以平静的态度来对待。客观地说,这既是一个观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策问题。如果不能适当提高职工工资,变福利型的“暗补”为消费型的“明补”,使职工能够在不减少收入的情况下承受物业消费,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就难以实现。 5、物业建设和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投入产出机制。目前社区物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油田的补贴,补贴总额比较大。今后油田给予物业管理的补贴会越来越少,投入不足将成为物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矛盾。现在物业管理除单位交费外,基本上实行的是对居民低收费,且收费到位率比较低,物业管理收费连基本的损耗都抵消不了,更难说有什么利润了。另外,从油田物业总体状况看,普遍存在着建成时间长、设施不完善、配套不完备的问题,必须边修补、边管理、边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资金渠道来保证。如何实现物业建设管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是今后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6、油田内部物业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造成了物业管理单位的效益流失。目前油田内部的水、电、气、暖设施布局,是从全油田整体效益角度出发形成的。尤其是在物业管理方面,通过社区成立后几年来的调整改造,物业资源的配置已经比较优化。但受局部利益的驱动,有些内部单位从缓解本单位减员压力等问题考虑,又在社区的水、电、气、暖系统之外,自办供水、供暖系统,其他物业管理项目也排斥社区,使社区的工作量和服务市场萎缩,社区物业运行效率降低,物业管理的范围缩小,造成了显著的效益流失。今后随着上市和存续部分的彻底分开,这种现象恐怕会进一步加剧。 7、油地关系中一些磨擦和问题制约了物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油田职工住宅小区和地方城乡杂处,工农杂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油地关系不时出现一些磨擦和问题,这种现象在社区表现尤甚。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和有些人员对社区施工、收费等提出各种条件和限制,给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很大影响。如社区为改变环境面貌,在居民小区内搞一些维修工程,往往会遭到周边地方势力的无端干扰和阻挠。整个油区建筑市场秩序极不规范,强要工程、漫天要价、强行装运沙石料等现象十分普遍。 8、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历史原因,油田物业管理人员大都是从原来各单位分离出来的后勤服务人员,职工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技术水平低,缺少应有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物业管理队伍一是人员多,各物业公司普遍存在着超员现象;二是高素质的人才少,引进和培养的途径也很窄;三是隐性闲置的人员多,一方面有些岗位用了外雇工,一方面自己的职工却顶不上去。今后随着物业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如何提高物业管理队伍素质,并切实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 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油田近几年实行社区物业管理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的路子是走对了。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和物业管理自身的发展规律,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物业价值和改善居住环境为根本出发点,努力促进物业管理方式由职工福利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经费来源由以单位支付为主向以住户缴纳为主转变;服务方式由内部封闭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实现物业管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1、坚持企业化经营,服务与创收并重。物业管理是社区经济的主体。胜利油田的社区经济目前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加强内部管理,搞好服务创收,努力减少油田的补贴;二是在零补贴后,通过管理和创收实现自立生存和发展。两个方面的核心都是创收,通过创收不断扩大经济规模,提高自立生存能力。多年来,油田物业管理一直是以服务为主体的,创收不是一个硬性的任务指标,社区基本上是靠油田的补贴来维持。随着油田补贴逐年减少和零补贴的即将到来,社区要自立生存,必须在创收上多做文章。除了在油田政策范围内提高收费水平、扩大收费范围以外,今后社区经营的重心要放在服务创收上。从形势发展看,现在已到了对油田物业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时候了。明确这一点,一方面可以促使物业管理公司以企业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经营行为,把服务创收与追求利润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二是可以引导各单位和广大居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使其切实把物业管理作为一种商品来对待。当然,服务是创收的前提,物业管理公司的创收必须建立在为居民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基础之上。服务与创收并重,在搞好服务的前提下增加创收,不仅可以增强物业公司作为企业的自立生存能力,而且有 利于全油田物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运作就是在培育建立内部物业管理市场的基础上,物业公司要通过招投标来取得物业管理项目的管理权。从物业管理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只有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上激烈的角逐和较量,将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外部压力,并将这种压力变成动力,才能激励各物业管理企业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和素质。这也是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市场竞争之中,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抉择,企业内有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外有搞不好就会被淘汰的压力,必将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从油田实际情况看,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机制,也是物业管理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未来3—5年,油田物业管理将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重新“洗牌”。现在各物业公司虽然都在搞服务、搞创收,但都封闭在各个区域,服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与其生存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有的物业公司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惰性。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给其以压力和动力,才能把那些经营不善、管理服务不到位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同时,各物业公司内部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在物业管理公司与各专业队伍之间形成明确的甲乙方关系,明晰利益分配的程序和格局,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3、坚持社会化服务,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一个经营性的公司,当然要强调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以及为业主提供各类有效服务的管理活动。但是,物业公司是一个以密集的人群(居民)及其相关建筑物业为管理对象的企业,其工作目标不能仅仅锁定在为业主提供服务、为自己营利上。尤其是油田的物业管理,本身就是社区下属的一项主要业务,更应把自身发展与社区思想、文化、环境、治安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化服务上多做文章。这也是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知名度、树立过硬品牌的一条途径。物业管理集经营与管理于一体,也应当成为社区建设的主导思想。因为社区的职能是制定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设施、强化管理职能等,主要是着力于宣传组织、协调管理层面上的,而物业管理公司则拥有更多的资源来从事计划的实施。所以,社区建设要把物业公司作为主体骨干力量,物业公司要把社区建设作为主要内容、主要目标,两者携手共建,共同开创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4、在政策扶持下,实现物业建设管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物业管理是国家扶持发展的新兴行业,提高物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也是今后油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油田物业管理目前还处于起步状态,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矿区,物业管理又不得不承担大量的企业办社会职能,所以自立生存的能力很差。目前城市的物业管理发展很不平衡,相当一部分物业管理处于亏损状态。相比而言,油田的物业管理基础更差、难度更大,离开油田的政策支持,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就油田物业管理承担的职能来说,大部分属于企业办社会的范畴,原来是作为一个包袱和负担来看的。所以,油田应尊重现实,加强对社区物业管理的政策扶持,使其尽快走上自立生存、自我发展的健康轨道。油田对社区物业管理的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规划方面的政策扶持。油田新上建设项目和进行住宅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的原则,尽量以现有社区为依托,把新上项目与社区基础设施改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这样既可以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加快对社区现有基础设施的整治改造。②资金方面的政策扶持。一是保证社区物业管理的基础设施投入,如社区道路建设、主干管线更新改造等,必须由油田承担资金费用;二是承担企业办社会部分的资金费用,如社区治安管理、道路管理等,本身应是城市政府的职能,其费用需由油田来承担;三是给予社区以必要的费用补贴,在社区物业管理不可能短期内自立生存的情况下,油田给予费用补贴是必要的必须的,这样也有利于增强社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另外,油田社区物业管理还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资金方面的扶持。油田社区是地方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油田每年上缴地方的上亿元城市建设维护费却很少用于油田社区建设。油田应争取地方政府对油田社区给予城建维护费返还政策,返还资金用于对油田社区进行整治改造,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②税收方面的政策扶持。油田物业管理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搞好税务策划,争取地方政策对物业管理企业在税费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③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应协调好与地方政府土地、规划、城建、城管、环卫、司法等部门的关系,使其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尽可能多的政策倾斜,同时规范社区经济秩序,给物业管理造就一个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取向 根据上述思路和模式构想,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油田物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取向应该是: 1、在坚持区域化物业管理的基础上,对物业管理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油田社区是类似于地方政府行政区划的组织机构,在管理局管辖范围大,住宅区相对分散的情况下,这种管理体制是可行的。实践表明,实行区域化物业管理,可以提高油田住宅小区的整体管理水平,可以使物业管理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可以减轻主营单位和用户的经济负担,可以加速创建文明示范小区活动的开展,可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现油田的最大效益。所以,区域化管理的基本框架不能改变,而应将其作为油田社区物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加以坚持。但是,由于社区内部是由互不相属的行业组合而成的,而每个行业又都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实践证明把几个行业硬性合在一起运行效果也并不好,所以应对社区的物业管理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基本设想是物业管理系统可以组建多个独立的模拟法人企业,并使其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和能力,同时加大专业化重组的步伐,形成内部维修、绿化、环卫、治安等专业化队伍。物业管理公司和专业化队伍形成甲乙方关系,使社区物业管理在市场机制下,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供热系统要从社区当中分离出来,打破社区界限实行专业化管理,具体经济运行模式可以比照供水、供电系统来确定。另外,在社区内部整合的过程中,要坚持集中规划、集中建设、集中管理的原则,对一些边远的住宅小区逐步进行整体搬迁。 2、走“建管修一体化”之路,形成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随着油田取消实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分配,住宅建设必须按房地产开发的模式运作。将商品房开发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实行“建管修一体化”,是油田物业管理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谓“建管修一体化”,就是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根据职工住房需求集中进行商品住宅开发,按市场价格出售给职工,然后进行全面的物业收费管理。实行“建管修一体化”,一是有利于社区对住房建设和物业管理进行 综合考虑,从效益最大化目标出发,对住宅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在减少建设投资、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为以后顺利开展物业管理、减少成本支出打下基础。二是有利于加强物业建设与物业管理的衔接,促进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的健康发展,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优秀的物业建设是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物业管理是建设的延续。今后随着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居民对住房将有越来越高的需求,原来住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重建轻管的思想以及谁建谁管权责不清、物业建设不利于管理、配套不完善、设施不齐全、接管验收把关不严等现象,将会越来越引起居民的不满。所以,实行“建管修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物业建管的衔接问题十分必要。三是可以通过商品性住宅开发,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物业建设和管理是同一产业链上的两个环节,从全国情况看,房地产开发的利润率是比较高的,而物业管理却很容易形成亏损。油田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矿区,实行“建管修一体化”,可以将房地产开发的利润转移到物业管理来使用,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社区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走“一业为主、多元经营”之路,拓宽收入渠道,弥补经费不足。胜利油田的社区物业管理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服务市场发育不成熟,物业管理收入不足,将是各物业管理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各物业管理公司在搞好服务创收的同时,必须坚持“一业为主,多元经营”,全方位地开辟创收渠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从社区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看,物业管理公司开展多元化经营具有广阔的市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油田物业大多数是职工住宅小区,开展以多种形式社区服务为主的多元经营大有可为。今后物业管理公司的多元经营应立足于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重点向以下行业拓展:①房地产开发业。在根据职工需求进行商品房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土地、市场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性房地产开发。②家庭装饰服务业。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可成立一批小型装饰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服务。③家政服务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服务到家庭,也是物业管理水平提高一个表现。现在有的社区家政服务业已经起步,今后的重点在于引导居民的消费需求,真正组织起来。④养老服务业。目前油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而各方面都缺乏应有的准备。开展养老服务业即可以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创收手段,又能满足油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⑤商业餐饮服务业。围绕衣食住行开展商业和餐饮服务,既有可靠持久的市场,又能避免大的经营风险。⑥园林绿化施工。这方面除油田以外,社会上也有很大市场,且利润水平比较高。物业管理公司应在搞好内部施工和管理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开展创收。⑦建筑建材业。社区建设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建筑建材,物业管理公司应深挖内部挖潜力,新上一些有规模、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建筑建材项目,改变目前所有建材都依赖于外部的局面。⑧其他社会通用性比较强的行业,如交通运输等,有条件的物业管理单位也可以新上一些高附加值的品项目。总的看,社区物业管理开展多元化经营,不能求高求大,而应立足于拾遗补缺,这样既可以方便居民生活,又能增加收入来源,并能形成一些人员安置的渠道。 4、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之路,努力实现社区物业管理的高水平服务、高效益发展。目前油田社区物业管理是以自我服务为主,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如何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是社区物业管理发展的唯一出路。首先要进行管理创新,在物业管理中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手段。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在物业管理中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对于促进物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一标准以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为手段,对物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指南和要求,今后应将其作为管理创新的主体全面推行,真正实现岗位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考核有奖惩,在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一个职责明确、覆盖全面、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第二是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要用信息技术提升物业管理手段,实现精干高效;另一方面要适应物业建设中家庭网络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可视对讲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水电暖气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智能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及时为用户提供高科技含量的服务。另外,还要加大对物业基础设施、设备技术改造的力度,尤其是对水电暖供给系统进行优化和提升,努力减少系统损耗和流失,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物业管理成本。第三是进行服务创新。服务是占领市场的法宝。物业管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从根本说是一种服务竞争。物业管理单位的服务创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拓展服务方式入手,满足居民群众不同的需求。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求精神生活水平和居住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住户的要求多种多样,大到住行,小到衣食,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物业管理公司应围绕市场需求确定好自己的服务定位,根据居民的基本需求和承受力,选择好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如积极开展家政服务等。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的服务,应坚持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不能给人以一味收钱的印象。二是从提高服务水平入手,增强市场竞争力。只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在提高上求成效,物业管理就能做实做优、做大做强,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五、积极推进社区物业管理的配套改革 油田社区物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牵扯到油田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孤军突进的改革措施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改革物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上级要求和油田实际结合起来,把改革进程与单位和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受能力结合起来,坚持循序渐进,配套联动。尤其要在配套改革上加大力度,以此促进物业管理模式的顺利转变。 1、配套推进油田福利制度改革,实现职工福利的完全货币化,为物业管理转向以向居民收费为主创造条件。一般来说,居民物业消费主要包括购买、租赁房屋的支出;房屋及其他物业基础设施的维修、管理和养护方面的支出;水、电、暖、气及其他能源费用的支出,环卫保洁、绿化养护、治安保卫及家政服务方面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原来都是由油田来承担的,近几年进行房改和福利制度改革,有些方面已开始货币化,但许多改革很不彻底。今后的改革重点是:①在坚持现行房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比例,同时对职工住房实行完全商品化销售,计算完全成本,保持适当利润。房屋产权应完全归职工个人所有。②将物业管理方面的费用,完全计入职工工资,同时切断单位支付物业管理费用的渠道,由物业管理公司根据服务项目向居民直接收取费用。③要改水、电、气的条块管理为系统管理,水、电、气管理单位收费到用户,物业公司专职搞物业管理和服务。物业公司代收水、电、气费,应实行有偿代收。当然,实现职工福利的完全货币化,必然会带来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水、电、气费货币化后,一些特殊人群根据有关政策可以得到适当的照顾,造成的矛盾并不大。就油田总的费用支出来说,单位支付和发给职工个人支付,进的都是企业成本,只是成本渠道不同而已。从短期看,油田可能在局部增加一些负担,但从长远看,职工福利完全货币化利大于弊。 2、配套推进物业管理单位的三项制度改革,大幅度降低物业管理成本消耗,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目前,胜利油田物业管理的成本与外部相比是比较高的,采取的基本上是总额控制、以支定收、不足部分由油田来补的办法。收费以住户为主以后,如果采取高于市场很多的收费标准,必将受到居民的抵制。所以,降低物业管理成本,努力控制收费标准,是今后物业管理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除强化管理措施以外,在内部 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大力度进行三项制度改革。①精减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大幅度压缩管理人员。物业管理单位的机构设置要少而精,要真正管用,不能在机关养一批隐性闲置人员。管理人员要精干,能上能下。②建立与效益和市场接轨的分配机制。物业管理单位的分配要完全与油田脱轨,实现“自己挣钱吃饭”。分配上要拉开档次,市场上通用的作业人员的收入要与市场接轨。如果不能与市场接轨,按现在油田职工的收入水平,居民难以承受。③提高队伍素质,大力实施减员增效。根据目前社区物业管理人员过多、素质较差、用人成本过高的实际情况,减员是实现自立生存的一个重要措施。要精干管理层,放开作业层,对岗位以外的剩余人员必须采取坚决的减员措施。这方面,要充分利用油田的减员增效政策。减下来的人员,可以顶替现在由外雇工占据的岗位,同时降低工资水平。要对在岗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使其具有专业水平和技能。另外,还要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积极引进外部专业人才,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素质优良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 3、引导居民的物业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增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服务、竞争意识,开展社区物业企业文化建设,在全油田形成有利于搞好物业管理的良好氛围。搞好物业管理离不开从业人员、广大居民、业主单位等各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对广大居民来说,要在心理上实现由“油田人”向“城市人”的转变;在思想上认识到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城市生活的基本标志;在行为上要从对油田福利的严重依赖转变为对物业商品的自觉消费,从而对物业管理的收费服务有一个平静的心态。物业管理单位要加强对物业管理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宣传,使职工关心物业、支持物业,真正形成“花钱买服务,花钱买享受”的自觉性;同时要引导居民的消费需求,找准服务的切入点,提高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说,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形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尽快克服“依靠大树好乘凉”的心理定势,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在服务和创收上想办法、尽全力。物业管理还要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利用自身贴近居民、贴近生活的优势,努力使自己的经营行为、服务行为、管理行为,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风景。特别是直接与职工群众打交道的场所和岗位,应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和窗口。物业管理公司还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树形象,树品牌。要树立“服务求卓越,效益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并将其贯穿于物业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油田各单位也要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物业管理工作。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油田社区物业管理一定会越办越好。 社区管理论文:社区物业管理如何走好市场路 随着管理局对油田社区的费用补贴的逐年减少,社区赖以生存的费用补贴也即将走到尽头,到20__年费用补贴将为零。费用的大幅缩减,使原本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文秘站网其中物业管理方面费用缺口最大,受冲击最大,压力也最大。面对严峻的现实,作为社区主业的物业管理今后如何生存、发展,如何真正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玉山物业公司的9个四级单位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一、油田社区物业管理的基本定位 1997年管理局推行社区改革,把原来各二级单位分散管理社会部分分离出来,实行区域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因此,社区是在分离主业办社会职能、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大背景下成立的。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物业管理公司一直是在计划经济中定位的,靠的是吃福利,吃“皇粮”维持管理和服务,随着这种变形的运作模式的不断循环,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也在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但经济效益却在逐步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当初对水、电、气、暖、住房、环卫、绿化等方面物业的有效投入,逐步变成主业单位甩包袱,安置老弱病残的福利性管理,造成了管理成本的上涨,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业公司的管理职能定位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管理职能,二是服务职能。这些职能的确定现在看来带有很大的计划性,还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许多痕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公司。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相比,油田物业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在自身定位上产生了概念模糊,存在偏差,认为自己是管理局和社区成立的物业管理单位,专门负责管辖各小区的物业管理,住户理应接受管理。而真正市场化运作的物业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与业主的需求之间应是不断更替、互动的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服务的提供者与享受者的关系。因此,物业管理既是一种物业上的管理行为,同时,它也是一种物业上的服务行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为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必须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把握竞争优势,找准市场定位,树立品牌形象,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二、玉山物业公司在市场化道路上所取得的成绩 玉山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油田物业行业的一条巨龙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物业管理市场开拓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 1、增强了品牌感召力。品牌是公司综合管理、经营服务、公众信誉等多种因素在广大业主以至社会公众心中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品牌不仅可以直接得到居民的认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作为物业公司长远发展和规模效益的坚强后盾。因此,公司决策层以“达标、创优、争强、夺牌”活动为载体,着力夯实所属9个基层单位的基本功,努力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力实施了品牌战略,先后培育了一个名牌物业站,一个行业一强队,2个管理局优秀基层队,提高了基层的管理服务水平,树立全新的品牌形象,使居民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舒适和心理的满足,增强了服务品牌感召力。 2、增强了综合管理能力。胜中社区机构整合以后,新的玉山物业公司将服务方法、操作规程、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等进行了系统、规范的管理,并平衡了公司内部的各种关系,将管理意图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变多方面的压力为协调一致的动力。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切实加强了公司的基础规范管理,靠系统化的制度培育了职业管理层,淡化了个人管理色彩,减少管理随意性,通过管理流程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了管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水平,实现了最佳管理目标。 3、增强了参与竞争能力。物业管理行业的竞争在比管理水平、比资金实力、比管理规模的同时,已经上升为真正市场化运作基础上的持续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锤炼队伍驾驭市场的能力,公司建立了以物业站为甲方、专业队为乙方的内部模拟市场运行机制,使物业站和专业队都增添了无形的压力。在薪金的分配激励机制上,公司制定了系统、全面的考核标准,采取了岗位系数与日常考核结果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地发挥了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积极的营造了有序的竞争氛围,增强了公司各单位的竞争能力。目前,公司依靠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在外部市场赢得了良好的信誉。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公司先后成功地承揽了东营区人民政府、东营区人民检察院、东营区地税局等地方政府和油田明珠广场、胜利日报社、大明油气公司等十多个单位的住宅和非住宅物业管理业务。仅20__年上半年,公司便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130万元的市场份额。 三、所存在的问题 1、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不规范。 由于社区改革不够彻底,原属主营单位的经营场所没有完全移交社区,形成了主营单位与社区抢占市场的局面,市场秩序有待规范。而且部分主营单位在分离绿化、维修等后勤人员后,又出现了重上机构、自建自管的现象。另一方面,受地域管理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局范围内的跨区域物业市场竞争格局还没有完全开展。目前油田物业管理市场发育缓慢,绝大多数物业管理仍由主管部门按区域委派或指定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管理。物业管理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既无压力、又无动力,更难以形成由于竞争带来的危机感,阻碍了物业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 2、管理和专业人才匮乏。 油田社区是后勤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分离富余人员的集合体。从其它行业转行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在目前的物业管理企业中占据大多数,真正懂经营、能经营、会经营、善经营的人才缺乏,而且由于油田物业管理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建立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和行为规范,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之一些管理人员观念转变不够,对自己正从事的职业没有清楚的认识,甚至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缺乏对市场的理性认识,看不到物业管理市场的广阔前景,影响了对物业管理市场的开发。 3、人工成本高,负担过重。 近几年 来,油田物业管理企业已经成为前线单位甩包袱、安置老弱病残以及子女就业的一个后勤服务单位,人工成本过高、负担过重是油田物业单位的一个普遍现象。目前玉山物业公司现有员工351人,况且今年总费用较往年有大幅的减少,在一些小规模市场的开发上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人工成本的过高使公司的产业化经营道路举步维艰。 四、寻求自我发展的实施对策 1、准确地选择市场定位。 物业管理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也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因此,物业企业应以自己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原则。了解自己的竞争方向、竞争重点、竞争对手和竞争强度等内容,要准确地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来占有和发挥优势,远离价格竞争的圈子。物业企业在确定市场定位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技含量较高、社会信誉度较好,成规模、上档次的高层大厦或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对于基础设施不健全、社会信誉较差、不适合实施物业管理及物业市场不完善地区的项目应远离,防止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增加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 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智能化管理系统,增加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实施网上信息服务和智能化管理等高技术附加值,实现高经济回报,创造和巩固物业管理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3、完善物业管理的商务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分工专业的深入,物业管理应从大局出发,在稳定地占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在商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思路,与社会各专业服务机构联合,以全面、优质、快捷的服务来满足广大业主的多方面需求,掌握管理区域内的所有商机。 目前,油田物业管理行业正处于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理性管理,由人制管理向法制管理的方向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主动的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够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社区管理论文: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工作重心下移,原先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正逐步分离给社区。传统的“单位人”正在向“社会人”转变,社区已成为开放性很大的“小社会”,社区工作再也不是传统的街道、居委会模式。因此,加强社区党建,特别是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调动社区内各类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党员的先进性,用党员的旗帜带动群众,靠党的形象凝聚人心,才能加强和巩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目前,大量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失业和待业的职工党员正逐步转入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给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一、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困扰及成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经济组织的不断涌现,社区党员的构成和分布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入社区的改制企业党员、下岗分流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外来经商务工流动党员、尚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复退军人党员逐年增多。在深入到不同社区党组织和部分群众走访座谈中,社区党组织普遍反映,由于社区党员构成的复杂性、层次的多样性、思想的差异性和经济状况的不平衡性,给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主要体现在“五难”,即:召集党员召开支部大会难、组织党员开展活动难、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管理难、党员党费收缴难、部署落实任务难。这些困难已经成为社区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从社区党员的构成看,党员来源广、层次多、成分杂。目前,社区党员大致可划分为六种类型。一是社区原有党员。这部分党员人数较少,与党组织关系较为紧密,各项工作能够带头落实,且大多数是社区建设的骨干。二是离退休党员。这些党员对党组织的感情深厚,参加组织生活比较主动。但由于社区组建较晚,党的活动开展得少,离退休党员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三是企业下岗党员。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部分企业的关停破产,大量下岗党员进入社区,这部分党员面广量大,层次不一,既有普通工人,又有企业生产技术骨干,他们由于生活方面的原因,有的不愿接触党组织,有的则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思想波动较大,普遍在心理上有失落感,这部分党员是社区党员管理的难点。四是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这部分党员把组织关系落到社区后就外出应聘打工,常年联系不上。五是外出务工党员。有的党员常年在外打工,与组织长时间失去联系,对这些党员组织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不了解。六是外来务工党员。这部分党员不愿暴露身份,不主动靠近党组织。在当前的这种经济制度下,要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把这些党员都召集起来统一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是从社区党员的经济状况来看,生活水平差异较大。从整体上看,除离退休党员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和少部分党员家庭生活基础比较好外,其他党员尤其是大部分下岗党员生活水平较低,没有稳定经济来源,这部分党员可以说是当前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每天为生活奔波,为吃饭问题操劳,对参加组织活动劲头不高,也有极个别贫困党员因此心理失衡,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 三是从社区党员的思想状况来看,党性观念强弱不一。从整体而言,大部分社区党员的党性观念仍然很强,期盼参加组织生活。但受经济利益多元化的驱使,由单位转入社区的党员,相当部分心态较为复杂,对管理模式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特别是下岗、失业和内退的职工党员存在有抱怨情绪和失落感。个别党员因工作无着落,生活困难,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性观念、理想信念、纪律意识出现滑坡。考虑现实困难多,考虑履行党员义务少,党员意识下降,个别党员开始由理想信念转向经济利益,信念淡漠,思想退化,与党组织疏远。 二、加强社区各类党员管理,提高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对策及思考 党员是党组织的基本细胞,党员素质的高低,对党员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党组织能否保持先进性和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因此,只有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得到切实巩固和加强。 (一)加强教育,以思想素质的提高增强社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保持社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社区党员层次复杂,思想状况差异较大的实际,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措施,切实改进党员教育方法,从政治理论教育入手,辅之以其他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做到“两个结合”,把坚持正面灌输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与请专家学者授课相结合,真正解决社区党员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在党员教育上,一是要坚持思想性。把重点放在净化心灵、塑造人品、增强党性上,着力强化党员意识、先锋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使党员的思想认识紧跟时代脉搏,体现与时俱进以求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强针对性。教育活动必须联系实际,抓住社区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教育形式应不拘一格,可以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参观、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等活动,丰富党员生活,统一党员思想,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要突出特殊性。针对思想滑坡党员的实际,采取党组织和身边优秀党员实行结对帮教的措施,在思想上关心、生活上扶持,从而为其重新树立坚定的党性信念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尽可能地使每一名后进党员通过教育转化回到党组织的大家庭中。 (二)创新机制,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 社区党员成分比较复杂,职业分散,各类党员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对社区党员的管理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结合社区实际,区别不同类型,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管理,不断增强社区党员的先进性,扩大党组织的吸引力。 一是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对在社区居住,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使之在开展社区服务、建设文明社区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管理方式,引导和督促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参与社区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对下岗党员采取家访、交办任务、重点帮扶、定期听取汇报,注重与劳动部门联系,收集和提供就业信息等措施,组织下岗党员开展自强创业,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对离退休老党员引导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在社区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对流动党员实行联系卡制度,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做到不管党员流动到哪里,联系卡就要发放到哪里,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二是实行党员联系制度。即,生活条件较好、参加活动正常的党员至少联系1名贫困党员或流动党员。建立党员 ,!联系卡,定期与被联系的党员沟通和反馈情况。 三是实行检查监督制度。通过发放监督表、设立意见箱,实行党员行为公示,发动居民对党员在社区中的表现进行监督,作为党员民主评议以及评选优秀党员的依据。 (三)培育载体,以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 “一个党员一面旗”。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党员的作用是社区党组织是否能够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具体体现。只有每个党员都成为旗帜,社区党组织才能形成巨大合力。因此,结合社区实际,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便于党员群众参与的活动载体,把社区内各类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当前社区党建的重要任务。 第一,开展“双向服务”活动。社区党组织在开展好支部活动,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同时,要转变工作方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多为党员解决困难、消除思想顾虑,而广大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在行使好党员权利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义务,在服从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服务社区居民,达到“资源共享、共建共驻”的目的。 第二,开展“老年人发挥余热”工程。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根据这些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经历复杂、兴趣爱好广泛、从事岗位多样的特殊优势,组织老年人组成“科技宣传组”、“法制宣传组”、“理论宣传组”、“卫生监督组”、“文艺演出组”,利用双休天、节假日义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反对邪教及封建迷信,通过这些有益活动的开展,既发挥了老同志的余热、教育了广大社区居民;又是老年人参与了社区的建设,体现出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三,开展“党员示范户”活动。根据党员作用发挥的不同,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前提下,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党员户作为“党员示范户”,并由上级党组织为其授牌。对“党员示范户”实行动态管理,两年一考核,凡是考核不达标的取消“党员示范户”资格,以此来带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先进性。 通过加强社区党员教育,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将社区创建成为经济发展、环境优美、风气良好、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管理有序、服务优质、观念先进的新型社会。 社区管理论文: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严格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而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街道和社区管理。加上大批下岗职工等纳入街道管理,使得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增多,管理难度增大。在众多的管理对象中,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教育引导党员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这堂课,我和大家就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从三方面共同探讨一下,一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二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特点及对策;三是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一、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成份、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整个社会的运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城市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对社区党建特别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民营、私营企业以及各种混合经济组织大量产生,这些经济组织一般在业务上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很难划归某一行业进行管理。在党的建设上一般没有党组织,也不能依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党组织。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些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新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而随着群众利益的多样化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组织不断出现,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也不断高涨,除居委会外,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体育等活动群体也逐年增多。这些以“三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社团组织,人员组成复杂,素质不一,对这些组织中的党员很难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育管理。调查表明,在新经济组织中,有的没建党组织;有的党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瘫痪;有的组织甚至游离于党建工作视野之外,党组织对其党员情况难以了解,对其活动难以掌握,形成了新时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而在一些社团组织中,成员活动的随意性、流动性较强,有些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其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难以掌握,而按隶属关系,社区又无权对其教育管理。总体看,在体制转轨、城市建设、“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组织在地域上都生活于一定的城市社区中,对社区的依赖性、渗透性都很强,因而对这些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教育,迫切需要通过阵地化管理,由社区党组织负责。 2、党员队伍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不断增加,使党员管理教育难度增大。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队伍的构成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的在职党员日益增多。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年龄上看,有9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也有20几岁的青年党员;文化程度上看,有大学毕业生,也有文盲。这些差异,客观上使得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在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而目前我们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形式往往是“一刀切、一锅煮”,比如,临江新市街道接收了16名退伍军人党员,单独建党支部有一定客观困难,他们就将这16名党员安排到一个居民委支部共同过组织生活,这个支部中的党员大多是退休党员,年龄最大的73岁,而退伍军人党员大多是20几岁,老的、小的在一起,缺少共同语言,组织生活质量就不高。而平时各街道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一般也局限于开会读报,组织参观等活动,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管理有效性程度较低。拿流动党员来说,我们白山市街道管理的流动党员共有89人,其中党组织能联系上的有52人;能正常过组织生活的仅有10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11.2%;能按时交纳党费的有63人,但多数需要党组织催交。在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的79名流动党员中,短的几个月,长的达几年。这些党员在管理上出现了“四难”,即参加组织生活难、交纳党费难、保持联系难、掌握其表现难。此外,有一些外地来我地打工的流动党员,既脱离于原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又不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领导,不想暴露党员身份,不填写“流动党员证”,不按要求转临时组织关系。此外,一部分退伍军人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到所居住的街道后,就外出打工,或再也不与党组织联系,而到了转正期满时才找党组织要求转正。比如临江市街道接收的45名退伍军人党员中,能联系上的有37人,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仅12人。上述情况已成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3、随着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对党员在社区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新的考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党员提供了更大的发挥才华和展示先进性的舞台。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四个“多样化”,带来了社会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活动分散化和行为方式实用化。面对这些新变化,置身于这一大背景中,作为同样是“人”的党员,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有少数党员在其中“迷了路”,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发生弱化,部分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某种利益驱动而发生急剧变化,甚至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如有的党员不辨是非,政治鉴别力不强,参与到“”组织中去;有的党员在工作单位表现较好,但在单位外的表现不尽人意,甚至不如普通的居民群众;还有一些党员思想认识适应不了新的形势,仍停留在计划经济“吃大锅饭”上,尤其是部分效益较差企业的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由于经济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心理失衡,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理解,对党组织的教育存在抵触情绪,对改革的举措不赞同、不配合、不支持;对我们党惩治腐败持悲观态度,甚至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如临江浴池破产时,将3名退休党员交到建国街道管理。街道党组织挨家挨户查找到这3名党员后,其中1人愣是不承认自己是党员。临江新市街道去年接收了临江食品公司一名下岗职工党员,党组织找他催交党费时,这名党员居然称:“你们给我一万元钱,我就交党费”。类似这样的党员,还能指望他们发挥什么作用呢?那么,如何教育引导“问题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实是当前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一个不小的难题。 4、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远远不适应于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当前,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数量猛增,管理难度加大。但与此同时,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却明显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白山市41个居民委党支部中,单独有办公场所的仅6个,且面积狭小;合用办公的有9个;没有办公场所的有26个。这些没有场所的支部搞活动时,天热的时候在树下,天冷的时候到支委成员家。随着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人数日益增多,居民委党支部活动场所问题日益显得迫在眉睫。很难想象,连场所都没有,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二是居民委党支部人员配备不强,工作热情低落。这些年,居民委支部成员的配备一直过于老化,我市居民委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53.6岁。而由于这些年来居民委支部成员一直处于义务工作状态,相应的福利待遇等未纳入财政预算,致使支部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尤其是支部书记难选。白山市41个居民委支部中,支部书记由委主任一肩挑的有18个委,委主任与支部书记分设的有23个委。年轻的和有能力的不愿干,认为白出力没啥意思。临江市兴隆街道的一个居民委选出一名叫徐英超的下岗职工党员担任委支部书记,但他干了三年就不干了,原因是徐英超开车行,当支部书记白出力还影响自家买卖。后来这个委又选了一名离休党员任支部书记,但干了没多久,又因有病不干了。上述情况已严重影响了居民委组织生活的有效开展,给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如何加强居民委党支部自身建设,可以说是今后街道党建工作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社区不同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地域相对狭小,人员比较集中,人员的层次也比较相近,而社区管辖的地域相对广泛,管理对象居住分散,成份复杂,因而社区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就要比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难得多,具体可概括为四个特点,即广泛性、复杂性、流动性、交叉性。 1、广泛性。广泛性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党员分布广泛,居住分散。我们白山市街道管理的1016名党员中,机关党员166人,街委企业党员12人,接收的出售、破产等企业党员20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53人,离退休党员336人,下岗职工党员44人,居民党员186人,外出流动党员89人,退伍军人党员110人。以上是总的分布情况。而具体到每一类,情况又各不相同。比如在机关党员中,既有街道本级的党员,又有驻街的派出所、法庭等单位的党员。从居住范围上看,大多比较分散,如八道江区通沟街道有的党员居住在市郊乡的车道岭村,平时到街道过组织生活需走十几里路。临江市新市街道6个居民委的58名党员组成1个联合支部,分布在1.5平方公里内。居民委党支部的设置情况也比较复杂,白山市共有156个居民委,但仅设了41个居民委党支部,其中,独立支部仅12个,而联合支部有29个。街道管理的党员所在单位的广泛性和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会造成党内生活难以组织的状况。尤其是居民委联合支部开展党内活动时,居住偏僻的党员仅在路上就要耗费大量时间。而遇有临时性的传达文件等活动,通知都很困难。这种情况要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设置居民委党支部,在加强居民委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组织生活方式,在时间、内容等方面做好事先安排。尤其对居民委联合党支部,集中过组织生活的次数可相对少一些,但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帮助其安排好组织生活的时间与内容,并强化党小组活动和党员自学,以保证在组织生活次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质量不降低。与此同时,要教育引导党员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增强主观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按照党性原则保证组织生活质量。 2、复杂性。复杂性主要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年龄不一、文化不同、职业不一、境界不等。从年龄方面看,白山市街道管理的1016名党员中,80岁以上的有18人,70岁至80岁的有137人,60岁到70岁的有157人,30岁以下的仅有122人。而60岁以上的312名老党员,应该属于体弱多病的一个群体,有人把这个群体概括为“老了没劲的,下床拄棍的,走道喘不上气的,不识几个大字的,活动下不了地的,吃饭掉饭粒的”。从文化层次看,学历最高的为大学,共有16人;学历最低的是文盲,有20人。从职业看,有机关干部党员,有企业党员,有个体户党员,有居民党员;有本街道辖区内的党员,也有外来流动党员,等等。从思想境界看,更是良莠不齐,有的党员甘于奉献,如居民委支部成员多数没有报酬,但他们依然兢兢业业,认真组织党员活动;而有的党员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连一般群众都不如,如一些下岗职工党员牢骚满腹,到处发怨气,对党的改革政策不理解,下岗后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有的甚至“失踪”几年,组织上也找不到。也有一部分离退休党员,不愿意被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认为街道和社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原单位,因此不愿参加街道和社区的组织生活和各项活动,个别的为了不交党费,甚至提出退党。上述四个方面的复杂性,会给街道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如年龄大的党员过组织生活比较困难,除客观上的年老体弱因素外,主观上“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容忽视,一些老党员认为自己岁数大了,在家颐养天年足矣,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丧失了年轻时奋发向上的劲头。上述复杂性要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因类施教,绝不能搞“一刀切”。在年龄方面,要考虑到老党员的客观困难,必要时可“送文上门、送课上门”;在文化方面,要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开展不同内容的组织生活和活动,该深则深,该浅则浅,对文盲党员要以口头传达学习为主;在职业方面,要针对不同职业特点,围绕不同行业开展活动;在境界方面,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重点围绕党员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先进性教育,对重点对象实施重点教育。 3、流动性。流动性主要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一部分外出流动,也有一部分为外入流动。这些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和地点往往不固定。我们白山市街道有89名外出流动的党员。而在老党员中,有一部分流动情况复杂,有的投奔子女,有的到发达地区打工。这些流动党员管理起来很困难,在第一部分中我已讲过,其中多数党员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而在流动的老党员中,有的到子女家中居住了好几年,组织关系也不转。如临江市三公里街道184名党员中,有25名老党员长期不在家,外出打工或投奔子女,尽管按时交党费,但不过组织生活,这些老党员外出时间均为一年以上,时间最长的达4年之久。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有的老党员到一些发达城市投奔子女时,因落户困难,而不落户就不给转接组织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后会向上级反映一下,争取尽快协调解决。那么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问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应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当前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立流动档案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可通过邮寄学习资料、利用回家探亲补课等方式加强管理教育。在管理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想方设法为流动党员及其家人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否则,口头说教效果不会太好。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我们要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尽量保证每一个党员都不掉队。当然,对那些确实无视党性原则,长期不交纳党费、长期不过组织生活,而党组织反复教育无效的党员,该给党纪处理的还是要给。 4、交叉性。交叉性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工作单位的除主要由街道和社区管理教育外,这部分党员同时与本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同时还要受本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工商等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外出流动持有党员活动证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流动所在地党组织的管理教育;有劣迹但尚未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帮教外,还要接受公安等部门的帮教。这些交叉关系客观上把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同相关单位党组织联系起来,使被管理对象具备了双重管理性。这种交叉性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互相推诿等现象。如临江林业局将130名退休工人党员划归三公里街道管理后,对这些党员的活动不再支持。有一次这些党员搞文艺活动时,需要接林业局的电源,但林业局不同意,街道多次找林业局协调,依然没办成,林业局让街道自行解决。还有一些单位特别是困难企业,纳入街道管理的职工党员生活有困难时,这些企业推到街道,让街道解决,而街道又无力解决。针对这种交叉性所带来的问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应密切同相关单位的联系,工作中应增强主动性,主动沟通,主动联系,主动协调,同这些单位建立起一种融合、信任、平等、友好的关系,共同把党员管理教育好。 根据上述特点,按照中央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特别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具体讲,应着重做好4项工作。 1、实行分类管理。 就是按党员的从业性质和生活特点,分出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如在职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的管理、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管理、企业党员管理等等。应根据不同性质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管理。 一是加强对在职党员的管理。在职党员是指居民区内住户中的在职党员。这些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掌握各行各业的知识和技能,是社区中最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他们受单位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大多都有一定觉悟和组织纪律观念,吸引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将有利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因此,应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了解其特长。然后在居民区或楼洞中,按党章规定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居民排忧解难。如,聘请在职党员中的专家学者,为居民区的党员和居民讲课,作报告等,提高居民区党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 二是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改革开放使人员的流动日趋频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交流必将更加广泛而深刻。“口袋档案”、应聘的外地离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农民打工人员等必将越来越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党员。这些流动党员有的不愿表露身份,有的工作不固定,有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大部分对原来的单位、地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和感情,形成人走关系在的局面。对这部分党员,应建立党员流动管理站。街道党工委将辖区内的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起流动党员档案。要经常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向他们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便于组织掌握和管理,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思想汇报等党内活动,并认真听取他们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 三是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并、改组使一部分企业职工党员下岗,这些下岗职工党员全部流入社区,给社区党建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这部分党员,主要是组织培训,学习专业技能,并根据其特长推荐给有关部门和单位,实现再就业。再就是鼓励他们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工商业。党组织要尽力为下岗职工党员提供场所和资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四是强化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宝贵的财富。这些党员,从事党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社区党组织忽视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将会给社区党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居民区离退休党员集中的地方可建独立支部;较为分散的建立联合支部。要把这些党员编在党的组织中,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和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余热。 五是加强对社区内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党员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党组织,理顺隶属关系,使党员“有家可归”;开展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有益活动,增强使命感,消除雇佣观念。 2、实行组织管理 应适应城市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赋予街道和社区应有的职能和权力。 一是成立街道党工委。街道党工委隶属于市(区)委,在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根据市(区)委的授权,对本街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实行领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促进街道和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要选准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干部。市(区)委要严格把关,确实将能力强、水平高、群众基础好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改变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街道是“养老”和干杂事的地方、有几个人干就行的观念,并不断改善街道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 二是打基础,配强居委会领导班子。街道居委会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应尽快改变。首先是组织选派。由市(区)委组织部门在本市(区)范围内的青年后备干部中,重点选拔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任书记或主任。其次是面向社会招聘。近几年,有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闲置在家,要通过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把其中德才兼备的选拔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再次是从辖区内的离退休党员中选拔居委会支部书记。这些离退休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他们思想觉悟高,工作经验丰富,热爱党的事业,更重要的是熟悉党务工作。选派到领导岗位上以后,工作得心应手,劲头足,能打开工作局面。 三是加强街道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街道居民委干部处在社区党建工作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街道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要重点加强对街道和社区干部的培训。利用区、街党校和干部学校,每两三年对现职街道和居委会干部进行一次轮训,使他们不断充实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知识,同时加强对新任领导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另外还要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党风和廉政建设力度,改进干部作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实行制度管理 制度建设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要在健全必要的市(区)级领导包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员议事、党建工作联系点,及完善、思想汇报、学习等制度基础上,重点加强三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建立务实的保障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尽可能为下岗职工党员尤其是有困难的党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再就业和克服困难,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街道党组织要把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党员的社区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并将参与情况进行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及时捕捉党员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工作的先进典型,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并辅以相应的表彰措施,通过“文明市民”、“五好家庭”、“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4、实行活动管理 要寓教育管理于各项有激励性的活动之中,使党员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将党员凝聚在一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活动主要应以社区服务为主线,开展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志愿者服务日”、“我为社区出把力”等活动。还要针对不同行业党员特点,开展独具特色的活动。如,在在职党员中开展奉献爱心活动,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热心为社区服务。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夕阳增光彩”活动,引导他们成立治安巡逻小组,自觉维持小区的治安。社区党组织要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举办书法比赛,陶冶情操,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在青年党员中开展“三争一比”活动,即:争先锋、争排头、争一流,比贡献。使广大青年党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总之,要通过活动管理有效地将社区党员组织起来,切实发挥不同层面党员的作用,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关于社区党员教育,是与管理密不可分的。应寓教育于管理之中,通过管理实现教育的目的。比如坚持学习制度本身就是制度管理的范畴;时事政策报告也是学习制度的内在内容;一些纪念会、座谈会、交流会也是活动的方式。至于谈心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是管理的手段。总之,要把党员教育与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党员教育问题在这不多讲。 三、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三大考验:第一,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在同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条件下,抓住机遇,乘势而起,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实现祖国统一。第二,能否领导中国把实现工业化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胜利地担当起这样两个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双重历史使命。第三,党本身能否在进入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新条件下,在国际国内新环境中,保持先进性和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党性要求的根本之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迎接新的考验、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一条大思路。“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个最鲜明特点,就是集中论述了党的先进性。而要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社区党员,他们处于最基层,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广泛,他们能否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来看,社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居民成份复杂,社区内单位多,各种组织多,党员所在行业以及从事的职业复杂。因此,要真正发挥党员作用,就必须根据社区自身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当前,主要应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1、点─ 一人一岗。一人一岗主要是针对离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减退、革命意志衰退等不良倾向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具体工作中,一是充分征询意见,合理设置岗位。岗位设置要根据本居民区的实际,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依照党员人数的多少,居民区范围的大小,居民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设置岗位。一般以15个方面的岗位为宜,主要有:党的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帮教帮困、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墙门组长、青少年教育、计生监督、科普推广、文化体育、外来人口管理、护楼、门卫。二是坚持自愿申报,组织审批上岗。岗位确定后,在党员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居民委党支部进行集体研究,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对党员申报的岗位逐一审批。三是注重建章立制,规范岗位行为。要建立五项制度:第一,党员岗位活动卡制度。每个上岗党员都持有一本记录卡,详细记载岗位活动情况,以便支部检查;第二,汇报交流制度。每月党支部活动日,上岗党员要汇报一个月来的岗位活动情况;第三,交接岗制度。党员临时脱岗,要及时向支部说明并交回岗位,由支部另行安排人员上岗;第四,评比表彰制度。开展“红旗岗”评比活动,表彰活动分层次进行,区委、街道、居民委党支部每年分别表彰一次;第五,建档制度。建立“一人一岗”活动档案,做到党员岗位清,目标明,对党员受表彰情况及时归入档案。通过上述制度,规范“一人一岗”活动的有效开展。我市八道江区街道离退休党员每年受到区委表彰的就达5%以上。 2、线─党员责任区。把居民委划分成责任区后,安排党员包保来发挥党员作用。一是合理划分责任区。在调查摸底基础上,街道会同居民委根据居民委大小,党员多少、责任大小等情况共同划分出责任区,党员多的,可将责任区划得小一些;党员少的,则将责任区划得大一些。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可按居民委划,也可按居民小组划,还可按小区划。但在划分过程中,要把区域大小与问题多少有机结合起来,问题少的,区域可大些,问题多的,区域可小些。二是确立出责任区包保内容。大体包括四大类:第一是社区服务,包括帮扶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贫困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街道公益事业等;第二是计划生育,包括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各类人口(流动人口、暂寄住人口、常住人口)的监督,协助计生人员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第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环境保护、卫生清洁、绿化美化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等;第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包括治安巡逻,暂、寄住人口及流动人员的排查,“两劳”释放及劣迹青年的帮教,家庭内部居民之间纠纷的调解和法律法规的宣传等。以上是四大类内容。但在具体划分各责任区包括内容时,还必须根据不同实际,哪些问题多,哪些责任大,就把哪些确立为包保重点,考核时作为重点。三是落实包保人。在划分出责任区、确立出亿保内容基础上,可先让党员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进行自愿申报,街道和居民委再进行集体研究,确立出包保人。四是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指导。要完善五项制度:第一,报告制度。包保人每月向居民委党支部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第二,征求居民意见制度。居民委党支部定期或不定期征求居民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三,联系制度。对重点包保对象,居民委支部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及时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对街道内的重点包保对象,由街道党委成员联系;第四,检查制度。街道和居民委每半年对党员包保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随时督查;第五,评比制度。街道和居民委年终对党员包保情况进行总评,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3、面─街企、街事、街军、街警共建。街道内各类单位多,这就要求街道党组织必须主动沟通,协调驻街单位,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建设“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成效同得”的工作机制。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组织和发动驻街道单位共建时,应以“精神文明共创、社会事务共管、社会稳定共保”为纽带,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为前提,以“资源共享、成效同得”为目的,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民心工程”活动、“凝聚力工程”活动等。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组织行为落实为个人行动。街道与驻街单位联合开展某项活动时,目标、形式、方法确定后,最后要落实到党员身上,变成个人行为。这就要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使党员人人肩上有指标,将压力变成动力。二是要结成对子,开展竞赛。在共建活动中,将参加单位结成若干对子,展开竞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激励党员创先争优。东兴街道八委有一个小区,居民中,有街道的,也有浑江铁路的,小区建设成为一个难点,铁路不想投资,地方又缺少资金。后来,东兴街道主动与浑江铁路协商,最后达成由铁路和街道购买原材料,街道和居住在该小区的铁路离退休党员共同建设小区的协议。经双方党组织部署和发动,双方党员亲自搜集花种、移植树苗、取土、修花池、铺地砖、搭设休闲石台等,干了一个多月,终于将小区建设得美丽、优雅。 社区管理论文:关于农村社会管理与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设 论文摘要: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构建城乡社区一体化管理体制已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要以农村社区重建为平台,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优化农村社会管理,以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和谐。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社区治理;社区建设 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推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 (一)新时期农村社会转型不断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自由流动性不断加强,随之,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样性、选择性、独立性不断加强。农民的思想更开放,生活也不再只是围着自家几亩田地转,外出务工、创立农村企业的人急剧增多;衣食住行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不再只是追求吃饱,还讲究营养均衡;农民异质性的加强也使其对利益、公共产品及服务等需求趋于多元化。农民希望有更多的赚钱渠道,更好的水利、村级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的主体意识民主权利意识也日益增强,日益要求多渠道的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大家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而且也越加追求精神利益、政治利益,官本位思想得到改变,越加要求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实现和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会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组织也由此不断增多,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文化性组织等。迁入城镇的人增多,年轻的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农村老龄化加剧等等。总之,转型中的农村社会中,农民思想意识、生产方式以至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变化,这种深刻的社会变化必然要求得到农村社会管理的相应回应。 (二)现行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滞后于农村社会的新变化 农民思想、行为的不断解放,主体、民主意识的不断加强。社会结构的分化。也加快了社会权力绪构的变化。村委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建立,体现了自下而上的权力结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机制和自下而上的民主自治管理机制在农村基层社会的交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民可以以村委会为制度平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由于压力型体制环境尚未改变,村民自治走向困境,以至于存在着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尚不普遍、参与渠道不够畅通、农民多元化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等问题。 首先,从政府治理角度看,在压力型体制下,农村乡镇政府处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最后一级,它不仅有管理、促进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任务,而且兼有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指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税改等一些原因,政府财权上移,以使乡镇政府责大而权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乡镇政府为了应付上级繁多的任务指标,就很容易忽视对本辖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其为农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并不一定能真正满足农民多元化利益诉求的需求。 其次,从村民自治角度看,村民自治体制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也搞活了农村社会管理。但是,由于村民委员会的成长过程始终还是受制于政府:它的合法性是由政府政策法律规定,其组织运行也往往受限于政府。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并不如此,“乡村关系”突出地反映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很多时候都是隶属的上下级关系。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也没有明确规定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职责权限范围,致使村民自治制度这一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制度平台运行出现一定的偏差,农村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民急切要求建设更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要求加快农村社区建设 (一)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治理的载体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要求。由于一些原因,特别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城乡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突出,不和谐现象El益增多。而中国乃一个乡土社会,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农业是否健康发展、农村是否安定祥和会影响到我国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建设农村和城市社区一体化管理体制,有利于城乡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以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各种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农村开辟道路、创造基础条件。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即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农村基层的党组织建设。可见,党和政府对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如何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当前农村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农村社区重建为此提供了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农村社区体制,为农民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民主表达、民主参与的制度平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农村建设的有效的外部机制,从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可以说,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基础工程和推进平台。 (二)农村社区是建设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平台 总的来说,中国农村社会长期处于行政化管理体制当中。“一生产大队一生产队”形式的行政化农村三级管理体制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而瓦解。 从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到如今,村民自治在农民实践和国家法律制度共同推进下不断成长,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也从“正社合一”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发展到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半行政化管理体制。 从这个发展过程我们应该看到,以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村委会为组织平台,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中国农村社会管理民主化程度得到了提高。当今中国的农村治理呈现出了一种三元权威结构: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政府和村民组织,从当今突出的“两委矛盾”(通常是指村党委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之间因权力的分配和使用产生的矛盾)和“乡村关系”(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所反映出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存在着村委会过度自治化的情况,但绝大多数村委会是处于附属行政化的倾向地位。可以说,村民自治走到了一个瓶颈时期。如何打破农村社会的这种治理困境,如何让农村民主政治再次泛发出生机,如何才能优化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区治理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行性途径。通过重建农村社区,进行组织重构,走一条多元主体组织化、制度化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道路,从而激发农民主体意识,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形成一种利于农村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要求建立多元合作治理体制 政治家把民间组织独立从事的公共管理,以及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合作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称作治理。治理理论认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有不同合法性来源的权威组织相互认同、相互合作,协商管理。俞可平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可见,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而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还政于民的过程。¨治理理论对新兴农村社区治理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重要价值在于主张打破单中心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区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指导建设多元主体相互认同合作的治理模式。 (一)分清职责,培育多元治理主体 1.明确党与政府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指导地位。“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人口多数的农民的吸纳。谁能吸纳农民,谁就能拥有国家稳定的基础和国家发展的动力。”可是,传统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已力不从心,我们必须明确党和政府的任务在于指导各方面的发展,在于充分培育、调动、发挥好个人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努力追求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强调:“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监督和保障职能才应是社区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依据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规定,社区党支部应该承担监督村民自治的各项工作是否符合法律规范,保障村民自治依法推进的职能。 行政部门独立承担的相应的行政性事务不应该转嫁给村委会。也就是说,乡镇政府应该在理顺自身职能的前提下,将少数必须的政府部门如税收部门、公安部门、计生部门等下沉到社区,与村委会建立合作机制,而不是简单地将这些事务转嫁给社区组织。党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从各个层面上去努力,在层级行政体制下,不仅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更需要党员、政府干部队伍自身在体制内的努力和大胆创新。 2.以村委会、居民委员会为核心推进社区自治。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村民自治作为一项制度被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它规定,村民委员会属于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自主管理农村公共事务。长期以来,村委会在推进民主自治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行政倾向让村委会作用的发挥受限,村委会必须从与政府部门、党组织的“纠缠不清”的关系中摆脱出来,主要负责社区内的公共事务。不断自我优化运行机制,创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使之适应本社区的实际。 3.培育各种农村社区组织。现代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公共的认可,就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以治理与善治理为指导,有必要加强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组织为依据,才能更好地整合农民多样的利益诉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利益表达。所以,促进农民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等的成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我们不仅应重视组织的成立,更应不断完善组织的功能、运行方式,从而使农民利益表达得到更好的保障、政治参与渠道更畅通。 (二)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化参与 本文认为,一种良好的社区管理体制必须明确权力主体职权和责任范围,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组织重构,也在于各组织之间相互认同、合作协商机制的建构,实现组织制度化参与管理公共事务。 1.建立健全社区内各项规章制度。比如,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党组织议事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制度、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居民公约、社区各类专项工作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社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 2.构建社区内的民主协商机制。政府要通过“社区外政府立法机构”强制性输人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区外政府指导机构”的强有力指导和协调,逐步建立社区内政府机构、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村企、村民之间的民主协商机制,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有效满足村民需求,从而构建社区内的民主协商机制。 3.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机制。在社区公开栏上定期公开社区相关信息,组织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采取设立党员干部监督意见箱等具体措施来完善社区监督机制,形成各部门、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局面。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各方面协调作战的过程。一个好的管理体制机制,也需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运行环境,需要有经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等的支持。只有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社区管理论文:企业及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地位作用探讨建议 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企业和城市社区是非常重要的应急执行机构.本文总结了作者在现场参与救援与震后对工业企业调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了企业和城市社区在此次救灾活动中的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出了在部分企业建立国家、地方、企业三重管辖与保障的应急反应体系以及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在城市社区中建立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建立政府、企业、社区三 位一体信息与信息传输机制的建议并论证了其必要性,为发挥他们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给出了可行建议. 1 引 言 首先,对于一个城市,企业和城市社区是它的基层组织,应该是城市应急管理的基层执行机构,它们本应在灾难中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但是,本文作者自5月17日开始在此次地震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市参加房屋应急评估工作中了解到情况并非如此,随后对四jif省工业企业受损与企业应急管理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情况. 综合多次调研结果发现,虽然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以及救援人员的反应速度非常快,但是受灾地区的不同企业、不同社区对灾害的反应差别很大,所发挥的作用差别也很大.企业表现出了比较好的应急能力,一些企业在奋力自救的同时,快速开展了社会救援,让人们看到了企业应对巨灾考验的勇气、力量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城市社区基本处于自发组织的状态,面对灾害基本发挥不了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它们纳入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使它们在抗灾防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地震过后,很多专家就如何建立我国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进行了探讨,但结合本次地震灾害,如何发挥企业和城市社区在抗灾防灾中的作用,还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文基于灾区现场调研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对该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研究与探讨. 2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概况 对于企业和城市社区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国家也将其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06年,国家重点抓了应急管理“进企业”工作,在南京召开了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暨预案编制工作现场会,对推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2007年,在浙江诸暨召开的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对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村、进基层单位”进行了安排部署.可见,国家相当重视企业和社区等基层组织在国家应急体系中的作用. 3 企业与城市社区在地震灾害中的应急管理情况调查 3.1 企业应急管理情况调查 地震过后,作者所在的调研小组针对四川省主要灾区的52个工业企业进行了重点调研访谈.在本次调研中了解到,灾区工业企业已有的防灾措施主要包括火灾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洪涝灾害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部分)、雨雪灾害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部分)、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电力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只有不超过6个企业有零星的针对地震的不完整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在调研的企业中,在应急预案的实施中不足5o%的企业做到了不定期的更新应急设备以及改造基础设施,20 左右的企业做到了实施应急演练. 在本次地震灾害中,企业中防灾措施和应急预案虽然不是专门针对地震灾害,但它们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在企业减灾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如某大型企业在大地震1小时后,立即成立了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响应速度极快,全部领导深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另 一大型企业对重点要害部位采取了一些应急保护措施,将配电系统已做成双系统,对灾后快速恢复生产起到了关键作用.另一大型企业地震后也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当天就派出了社会救援队伍奔赴极重灾区进行救援,但是救援中却受到无专业救援工具的困惑.在所调查的一些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均有火灾、危险化学品泄露等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与预案,这些措施在防止危化品泄露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也有部分中小企业防灾意识淡薄,连火灾、电力事故等这类常见易发的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都未制定或极不完善,导致本次地震灾害中受损严重并且迟迟难以恢复生产.在调研中发现,最为遗憾的是,无论是大型还是中小型企 业,几乎没有企业有防震抗震方面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在个别企业虽然设立了防震管理机构,但由于多年没有出现地震灾害,部门早已经形同虚设,在本次大地震中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从本次对灾区工业企业的调研情况中可以看出,一是企业自身的应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在地震灾害来临时,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损失;二是企业对社会的援助是非常有限的,多数企业无能力也无装备实施社会救援,因此无法发挥其城市应急管理的基层执行机构的作用. 3.2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情况调研 作者还发现,社区中除了一些防火设施外,几乎没有任何救灾工具.灾区民众的自救互救和徒步进入的救援队伍,只能靠简单原始的方式进行救援,救援效率极低.再有,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居民的防范意识也是相当薄弱,很多明显的震损建筑碎块悬挂在空中,余震来时随时都可能坠落,但是却被居民忽略.对于应急演练,几乎所有的居民回答是没有听说过.可见,在城市社区的灾害应急工作中有很多空白,很难看到”一案三制”的痕迹. 4 相关改进的措施建议 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自身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也属于国家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挥其社会防灾救灾职能也显得非常突出.对于城市社区,本身就是实施社会救助的区域,自身的防灾抗灾能力建设是国家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对灾区企业与城市社区的调研,下面就该方面的应急建设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应充分发挥企业在专业救助中的作用.从近几年发生的重大灾害救助中可以看到,政府虽然可以快速组织,但是无专业救助队伍支持,军队虽然有人员,但是无专业救助工具支持.在灾害第一现场可以提供专业救助人员与专业救助工具的最直接单位应该是企业.因此,按照企业的类型、空间分布国家可以在部分企业采取以下措施: (1)在选定的企业中,建立国家、地方、企业三重管辖和保障的应急反应体系,在企业应急管理体系之中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队伍,进行专业救援知识培训,全体人员平时纳入所在企业进行管理,灾时统一调配.这样既提高了企业的灾害应急管理与救助能力,也提高了国家的应急救助能力,同时借助企业也大大减低了管理成本. (2)很多灾害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冲击,特别是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波及范围及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在地震应急管理中,政府在构建组织体系、获取应急信息,提供救灾物资和人员等方面,通常会由于在人员、物资等资源方面的限制,出现不能满足应急管理需要的情况.因此,可依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区域分布,在一些定点企业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交由企业进行日常管理,确保灾害发生的第一现场有必备的救援物资和工具. 第二、在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社区应急管理机构,促使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组建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应急管理队伍,根据所在地区编成若干小组,一旦灾难发生,即可转为全职的民救助人员.同时在社区应储备必要的专业救援设备.应急管理机构在平时做好社区防灾减灾的宣传和检查工作,灾时开展自救或统一服从上级调配. (2)以社区活动范围为中心,建设和指定避难场所.避难场所建设非常关键,能够为居民在灾后提供必要生存给养和空间. 第三、从此次地震灾害的救助中可以看出,企业与社区的应急医疗救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国家应在企业与社区中设立一定的应急医疗救助储备. 第四、建立政府、企业、社区三位一体信息与信息传输机制,并配备专业应急设备,对灾害发生前后的社会稳定与信息及时传送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灾前,该机制可以深入企业和社区宣传防灾救灾的知识和进行非正式教育,在民众中建立良好的防在减灾意识,从而在破坏性灾害发生后,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并顺利解决救灾等应急问题. (2)在灾害应急期,该机制可以有效的快速传播信息,做到信息通畅时有信息发送、信息不通畅时有区域消息发送、信息与交通都不通畅时有人喊话组织. (3)在灾后应急期,该机制确保政府与社会民众的沟通,以利于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社会负面影响,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此外,该机制中的部分人员是灾害发生后的直接目击人,他们对灾害事件本身掌握较为及时,也较为准确,这对于政府了解灾情、及时引导民众也十分有益. 5 结 论 通过归纳地震灾害现场的调研结果并结合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分析了一个城市中的企业和城市社区对整体应急管理体系的影响,给出了如何将二者更好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确保它们在区域防灾减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的一些措施建议。 社区管理论文:“政府主导”与“村民自主”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探析 一、农村社区产生的背景及建设动力 (一)农村社区产生的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2011年,城镇化人口率达到了51%。农村社区建设问题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众所周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自2004年以来连续9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并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农村社区要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06年11月,回良玉在国务院召开的第12次全国民政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加强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建设基础,进一步挖掘整合社区资源,加强对农村的志愿服务,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发展的社会理念证明,人们不必刻意用“城市化”去消灭农村或村庄,因为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村享有同城市一样的生活、福利和服务条件;不必刻意用“城市化”去改变乡村景观,而可以在城市景观、乡村景观互相交融的空间上,实现城乡之间分工互利和共同繁荣。将城市的生活条件与乡村的优越环境相融合,这就是后工业化阶段理想的“城乡一体化”。[1] (二)建设农村社区的动力 农村社区是一个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的概念,一般是指在农村地域中结合而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农村社区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往以某一行政村附近的地域为范围,组成主体为农民,并以多种社会、经济关系相联系。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从社区发展所需要素来看,农村社区建设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或其他组织以物质或资金的形式支持农村社区发展,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模式;另一方面是农村社区居民或组织自力更生,充分发挥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区中树立“自立、互助、合作”的精神,从而实现增强社区自治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表现为村民自治模式。[3]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推动,特别在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缩小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需要政府作为。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离不开村民自主。所谓村民自主,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4]政府不是万能的,农村社区的许多问题比如乡规民约、道德习俗、文明风尚等的形成政府不能越俎代庖,许多事务的管理要依靠村民自主解决。 二、政府主导模式与村民自主模式现状分析 (一)以政府为主导模式的现状 这种模式是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扮演了积极的引领者和行动主体的角色,在教育、规划和推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5]从政府的惠农政策对农业的补贴来看:2004年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是145亿元,到2011年这项补贴达到了1406亿元,增加了87倍;在新农合医疗、新农保制度及扶贫补贴等方面政府对新农村的建设均做出了巨大支持与贡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月第28卷第6期辛璐璐,等:“政府主导”与“村民自主”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从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与机制来看,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积极担当了建设主体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动员、组织、引导、规划等一系列重要作用。首先,为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各级地方政府都成立了负责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小组,形成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层层负责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其次,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投入方面,政府在增加财政支农、惠农扶持力度的同时,还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建设经费预算,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投入的科学化、可持续化和制度化。再次,为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一些地方政府还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民心工程。此外,地方政府还充分动员、鼓励、引导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吸收引进高科技人才来支持农村社区建设。 从实践来看,目前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政府主导模式有利于农村社区集中有限资源搞建设,有效凝聚全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成推进社区发展的合力,从而实现社区建设的各项目标。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组织,在配置社会资源上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因此,政府主导模式的社区建设机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相对于目前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来说,政府主导模式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受地方政府和部门利益影响,农民群众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着利益受损现象。在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着重有形建设而轻无形建设的倾向,一些地方政府假借社区开发的名义“圈地”,侵害农民土地利益及合法权利,从而在实践中激起新的社会矛盾,不利于农村社区的发展和稳定。二是村民参与不足,社区居民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发挥,不利于社区长效机制的建立及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村民自主模式现状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村民自治依然存在政府主导痕迹。虽然农村社区在开始时就被赋予了自治性质,但由于社区建设是在社会体制改革基础上进行的,村民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缺乏自主性,自治权利难以落到实处,社区发展条件不成熟,村民参与度不高,这就使农村社区建设不得不带上行政化色彩。 村民自主管理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村民自身来看,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如“民为”意识不高、教育水平落后、文化及技能水平较低、人才数量相对匮乏等等。从体制机制上来看,农村非政府组织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数量少、种类缺且内部管理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缺陷。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自主管理组织的创新和发展,不利于形成自主管理模式。 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是涌现出一些村民自主管理模式成功的案例。以河北青县探索的村民民主管理的“青县模式”为例,他们在村治结构、工作方法、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探索出了新思路、新方法。 河北青县农村民主治理新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党支部领导、村代会做主、村委会办事。其基本做法是把村民代表会议建成常设议事机构。在治理结构方面,代表会议设立主席,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代表会议是决策、监督机构,而村委会负责村务管理,落实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这样就把村民代表会议变成了实权机构,党支部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就有精力考虑大事了,由过去管财、管物的事务型领导转变到谋全局、把方向、管民心上来。在保障支撑方面,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委会具有监督职能,村民代表会议对造成重大工作失误或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提出罢免建议,依法罢免。由此看来,这种村民自治模式已经进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河北青县的这种模式为村民自主管理提供了参考,积累了宝贵经验。从青县模式中可以发现,农村社区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如何建设,村民作为社区的主人最有发言权。作为一种制度的创新和实践,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应由政府主导本位逐步转变为村民自主本位。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主导模式体现“为民”、“权为民所用”,在建设初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及合理性,而从长远来看,村民自主管理是“民为”,体现的是社区的村民民主管理,在更大程度和层面上实现村民自主管理社区的事务,是社区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尊重农民在家园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政府理性与农民理性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最终实现更多更大层面上的村民自主管理。[6] 三、完善两种管理模式有机结合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村民自主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现阶段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的法规制度对政府与村民之间行为关系的规定过于宏观,具体操作起来有困难。如浙江省温州市某村,村民提出罢免某村委会成员,提案到了村委会,可是村委会却拒不召开罢免大会进行表决,不仅如此,该村所属的乡政府也拒绝帮助召集村民会议,并且宣布村民自行组织的罢免活动无效。这种做法脱离了村民自治的轨道,使村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落实。按照浙江省以及很多省市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办法,村民委员会在接到罢免要求之日起一个月内不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帮助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现实是多数省市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对此却没有任何规定。村民自治在新的形势下必然会有新的内容,城镇化进程中的许多关系也与传统的乡村关系不同,在制度设计以及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肯定会存在一些缺失或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因此,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非常有必要修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增补新的法律法规条款,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治理法律法规。 (二)加大对村民自主管理内容与主旨的宣传力度 由于村民对社区的自主管理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要想深入发展下去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对村民自主管理的内容、主要想法做法等进行宣传。但前期的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社区村民管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上了(这样的宣传当然是必要的),而对村民主体或者说自身管理中的民主自觉性以及村民在自己社区所具有的尊严、拥有公共事务的主权地位、作为利益主体的不可侵犯性等宣传不够。社区的一切权力都是村民的,社区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于村民的委托授予。现行的宣传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仍然存在传统的做法和习惯。这种宣传对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对于启发村民自身的民主自觉意识显然是不利的。提高村民的民主自治素质,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从更高、更深、更远的战略视角来认识和加强对村民自主管理内容及精神的宣传和教育。 (三)实现管理民主是村民自主管理的根本保障 在农村社区管理建设中,管理民主是根本保障。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村民自主管理模式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201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17号”文件,同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又推出了全国各地村务公开所取得的在全国能够站得住脚的14条宝贵经验,如江苏省太仓市推行的村务公开“三项制度”,福建省推广的村务民主听证会制度,以及重庆市开县推行的“八步工作法”等。推进村民民主管理,需要重点抓两项工作:一是要改革村级组织体制,充分尊重基层创新,大胆突破。在这方面,可以借鉴 “青县模式”中设立的村民代表会议主席机制,或者借鉴浙江武义县探索的村民监督委员会新型村级组织构架,形成一种权力制衡机制。二是要创新民主管理的机制,不仅要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把成功的经验制度化,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的制度框架。[7] (四)实现农民组织化是推进村民自主管理的内源基础 解决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村社区发展,根本途径来自农村社区内部。农民组织化是农民为了更好地实现、保护和促进 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联合起来形成各种经济和政治组织的行动和过程。[8]农民组织化将成为推进社区发展的、政府和市场之外的主要依靠力量。[9]首先,农民组织化能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增强社区发展的经济基础。其次,农民组织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再次,农民组织化能够增强农民的归属感,有效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参与。最后,农民组织化能够兼顾村民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有利于实现“政府主导”和“村民自治”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 (五)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实现村民的有效参与 社区村民自主管理程度的高低往往是一个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目标要求社区村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广大的社区村民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主体,同时农村居民也将直接从新型社区的建设中受益。因此,必须充分调动社区村民的积极性,使广大村民参与到新型社区的建设和社区管理中来,形成参与管理的自愿与自觉。社区建设要尊重村民的意愿,禁止任何强迫村民意志的行为。要拓宽村民参与渠道。组建社区村民自治组织是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一条主要渠道,要为各种村民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六)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担任社区管理干部 目前中国农村社区干部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大学生“村官”,二是乡村自己培养的干部。村官比例很小且很多没有乡村生活经历,不懂管理业务,需要一个培养过程。乡村自己培养的干部存在的问题是文化素养和政治素质不高。多数农村基层干部有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处理乡村关系的意愿,但是却受限于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民主政治素质。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农村社区管理干部变得极为迫切。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严格的民主推选机制和罢免机制,既要保证推选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要使社区保持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七)建立社区村民管理与基层政府管理的互动机制 农村社区管理与乡镇街道管理存在着事实上的互动关系。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看,实现社区村民自主管理是中国农村基层社区管理不可逾越的一个变革,要想实现这种变革并取得成功,政府要有所作为。尽管社区村民自主管理实践与认识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尽管政府与村民自主管理中间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必须看到,加强农村村民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任务,应当尽全力去实现。对此,必须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政府体制,处理好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村社区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农村社区村民自治与基层政府管理的良性互动关系。城镇化所产生的数量巨大的农村新型社区的运行必然给政府带来许多新问题、新课题,而政府主导与社区村民自主管理之间的有效互动永远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 社区管理论文:试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庄社区化管理之法治视角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大批人口涌进城市,处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些都市村庄由于基础比较薄弱,一直存在各种管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村庄管理模式明显已经不能再适应现实的管理需要。为此,一些都市村庄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新的建设道路,社区化管理。社区化管理因为正处在发展阶段初期,给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村庄建设带来重大贡献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就村庄社区化法治管理方面展开论证,结合当下实例阐述村庄社区化管理中法治建设的意义,不足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 社区化管理 法治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任务和阶段,是指把城市和乡村,把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当成一个整体,综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并在进程中通过体制调整和政策管理等方式,促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基数大,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乡村各方面与城市的一致发展,让农村居民也能在这一进程中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方便与文明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管理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面对这些,村庄社区化管理应运而生。为了解决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欠缺问题,很多城市在农村全面展开了村庄社区化建设。最早的一批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如山东诸城市,把原来的二十三个乡镇合并为十三个,并且通过实地考察把全市1249个村庄按照地域之间的邻近距离,习俗是否相近的原则整合成208个村庄社区。每个社区大致分配为涵盖五个左右村庄,服务范围将近1500户。这种管理方式大大推进了诸城市的城镇一体化进程,优化了农村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 一、当前村庄社区化法治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法治宣传教育的欠缺 2009年底,北京京郊大兴区北五镇社区连续发生了3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牵涉死亡人数达到13个,大兴区公安部门人员表示,城乡结合部村庄社区由于人员复杂,法律认知度不高,法治管理不完善,很多简单的居民矛盾也会形成重大社会案件,有关部门向大兴区社区居委会政府提出“法治管理”的要求,以杜绝这种社会惨案的发生。这起连环惨案一方面反映了社区管理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区居民法律知识的欠缺。面对村庄社区居民普遍普法程度不高的问题,法治宣传教育是社区普法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解决社区纠纷的直接有效方式。目前,城市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已经是法治建设最基本和最常规的方式,但在村庄社区管理中法治宣传教育建设明显存在欠缺。首先,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不足,系统内容存在大量缺失。村庄社区里的居民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接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也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对法律的了解和需求也各不相同。但村庄社区建设对这方面法治教育和宣传针对性较差,考虑的也不够全面。最常见的问题是对村庄社区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的等方面普法的专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宣传力度,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的特殊保障要求严重被忽视。此外,极度欠缺对一些社区从业人员的劳动普法宣传,使得这些人员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除了这些常见缺失,对很多各类身份的迥异需求法制教育宣传也尚无法一一达到满足,导致居民对社区法治管理一知半解,无法引起村庄居民的重视。 其次,村庄社区法治宣传不仅不到位,而且基本都流于形式,管理的制度性不够明确。国家宣传部分对法治的宣传一直都是专门选定在一些特定日子,比如每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时间,本身已经带有形式主义。不过,这些普法日虽然是面向全国,但真正关注这些的的还是一些城市居民,而城市居民普法程度已经基本达到要求,所以也就无可厚非。但刚刚踏进城乡一体化的村庄社区也只在这些特定日子进行法治宣传就明显很不符合村庄社区的实际情况。村庄社区大部分人的法律认知程度并不高,这种形式主义,偶尔出现的短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完全无法做到法律深入人心,也很难满足村庄社区居民的日常法律需要,更不能真正提高居民法律意识,也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村庄社区法治管理的初衷。所以,社区法治管理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居民在简单的邻里关系处理上只追求个人利益,不兼顾他人的纠纷问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履行自己的义务,甚至有极个别的人因为不懂法而践踏了法律尊严,给法治管理工作者带来了不便的同时也将村庄社区的管理推向了不和谐的局面。因此,村庄社区要想搞好法治管理,普法工作真的非常重要,是社区法治管理的先决条件。 (二)政府在法治管理方面投入力度不够 村庄社区由于其新兴性决定了其工作任务的繁杂,虽然看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实际管理中则需要面面俱到,很难理清头绪问题。村庄社区需要承担的管理任务在短时间内过多过繁,而国家在管理各方面尤其是法治方面的投入和配备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法治管理需求。比如法治管理人员配置方面,懂专业,有责任心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很少,而且由于条件较低,社区又无法提供好的发展前景,大多数人都不愿入住村庄社区工作。所以,法治管理人才的难引进给社区法治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和挑战。社区法治管理不仅承担着社区治安综合治理、调解、信访等各方面工作,还要承担民政、再就业等各项工作,反而各项工作效率都达不到要求。出现这种问题,最主要还是基层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在现在这个经济就是一切的社会,政府部门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村庄社区经济建设和管理上,致使法制管理资金不足,不仅无法调动法治管理的积极性,而且妨碍了社区法治建设的发展,不利于化解村庄社区居民各种纠纷矛盾。 除此之外,投入力度的不够还表现在社会各界力量对村庄社区化法治建设的关注度不多。这些时间以来,村庄社区法治管理建设都是在各自的社区内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法制宣传,主要以自身的社区环境做依托,因此法制管理效果并不明显。解决的办法就是急需社会各界法律等人才进行辅助宣传,但由于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力度小,重视度不够,导致社会各界力量对村庄社区法治管理了解不够,没有关注度。这些,对社区法治管理建设的完善是很不利的。 二、村庄社区化法治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一)加大对村庄社区法治的教育宣传力度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种建设都离不开法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多的遇到社会、经济和法律问题,社区也渐渐成为纠纷矛盾的聚集地,所以,法治管理也是村庄社区化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融入进每一个居民的日常生活,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社区法治管理直接关系着城市基层政权的稳固与否,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保障。社区治安、环境、物业、人口、生活等等都需要法治管理,只有做好法治管理,才能真正保证社区稳定和谐发展。 要做好村庄社区的法治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村庄居民要有法律意识。而加强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最主要是能在充分考虑社区居民不同法治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全方位地推进村庄社区法治建设。首先,社区的普法宣传教育要以人为根本,考虑不同居民不同时期和层次的需求,展开有重点多角度的的法律教育宣传。与此同时,法治宣传人员可在实际普及过程中对居民的传输慢慢从教育型方式往服务性方式转变,争取能够做到不只是一个人单向宣传教育形式,而是双方互动的积极参与形式。结合居民实际和工作实践,开展不同层次的法律培训班,尤其是对社区内的青少年们进行加强教育,展开宪法和犯罪预防等各项法律教育,这样做不仅是为青少年们健康成长做铺垫,也是从根源上推进社区法治管理的进度。对从业人员则中劳动法等各项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法律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对妇女和老人们则要多进行婚姻法和继承法等各个方向的法律教育,既突出了普法宣传的目的,又能真正促进社区法治管理。 (二)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倡导社会各界关注村庄社区法治建设 最先,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法律队伍。村庄社区法治管理离不开法律素质高的专业人员,政府一定要加大社区法治建设的投入力度,只有有了充足的资金和专业人员,社区法治管理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途径,吸引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法律人士进入村庄社区服务。也可以利用社区已经存在的资源,鼓励社区工作人员自己不断提高法律知识积累,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此外,社区政府也要投资自己的法律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重点和指向性培训,争取社区在自己内部培养出一批高素养和高能力的法律人员。针对村庄社区管理任务繁杂的问题,在法治管理建设上的资金筹措一定要把握重点所在,明确资金合法利用渠道,对法治建设的资金分配对居民实行公开化方式,一方面能使人们看到政府的作为,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社区居民与法治管理建设的重视。 其后,还要大力倡导社会各界力量和团体加入村庄社区法治建设中来,要相信除了政府的投入,民间力量拥有更大的潜力,吸引社会力量是村庄社区化法治管理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比如,北京去年开始开展的的“律师进社区”活动。2011年,北京和平里街道举行了名为“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进社区”启动仪式,司法局表示,今后每个村庄社区都将配备一名律师,提供定向的专业化公益性的法治问题服务。律师事务所表示要定期接受居民法律咨询,并且定期在社区举办法制宣传专门讲座,协助解决社区内各种法治管理问题。长安公证处也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为村郊社区公正事项与建议提供法律服务。费用方面,对律师来说,主要是公益性服务,政府也会提供保障,不会让社区老百姓花钱。在未来几年内,“法律服务进社区”将会全面覆盖北京市3900多个村庄社区,据悉,通过这项活动,集中在城八区的80%律师资源将会被更合理配置,全面平衡了城区与郊区法律服务资源,对整个北京京郊社区法治管理方面问题的解决率有极大提高,也有效缓解了政府的压力。 村庄社区化管理,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有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新模式。而村庄社区化法治管理不仅是对我国当前依法治国方针的践行,也是构建平安中国,平安社区的必然要求。目前虽然村庄社区化法治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相信,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中国乡村社区化管理将会走向全新的局面,同时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也有重要意义。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将向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理财并重发展 众所周知,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赖以运行的血脉。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系统如何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并助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企业界、学界及政界都非常关心的课题。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以来,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管理当局和学者的空前重视,欧美等成熟经济体均强化了对金融的监管,许多经济学者也纷纷开展将金融因素内生于经济模型中的理论研究,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概念,认为金融因素目前对实体经济的主导,甚至绑架性影响日益突出。这些努力都体现了人们一个新的共识,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同时金融行业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新突破,互联网与金融快速融合,促进了金融的创新。 本届论坛以“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的新机遇”为主题,正是要从财富管理的视角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模式的新影响,到场的领导和权威专家会为大家奉献上一道最富营养的经济大餐。 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4年创办了《大众理财顾问》杂志,旨在传播健康的财富管理理念,推进科学的财富管理方法,创建先进的财富管理文化,致力于中国的财富文明建设。十多年来,《大众理财顾问》杂志见证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风风雨雨,亲历了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快速成长。在本届论坛上,我们又将见证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时刻,暨中华职业教育社金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相信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一定会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坚持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理念支撑下,有力地推动我国职业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翻开职业理财师素质提升的新篇章。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将大力支持《大众理财顾问》杂志密切与中华职业教育社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合作,为中国金融专业人士素质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金融正在从基本服务于企业投资的阶段,向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理财并重的阶段跨越,金融创新和综合金融服务的春天正在到来,相信通过包括各金融创新企业、职业金融理财师,以及《大众理财顾问》等专业媒体在内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金融理财市场一定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摘 要: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各类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文章深入研究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及其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商业银行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 一、绪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P2P网络信贷类等各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商业银行亟需根据当前市场竞争形势和自身经营特点,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创新改革,才能维持或者提升其个人理财产品竞争力,在将来更加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分为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总体上看,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 (一)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现行条件下,各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购买金额往往起点金额至少在5万元以上,而且必须提前5~10天购入才能抢到额度,到期后方可支取。相对而言,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门槛较低,其中的货币基金类一般都是1元门槛,而且可通过理财平台垫款的形式随时支取赎回,而不必像购买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那样T+1到账。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一般门槛都在1万元左右,而且很多理财平台都通过支持持有一定期限后可转让的形式增强流动性,低门槛和灵活性一下子拉近了普通大众和金融理财的距离。 (二)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比较成熟,理财品种比较齐全,基本上能够较好的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其中货币基金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国债、银行定期存单、央行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风险最低,流动性最好,适合风险容忍度较低的投资者,但是其收益率堪比货币基金,远超具有同等灵活性的银行活期存款;定向委托投资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定向委托投资标的,风险适中,安全性适中,适合风险容忍度适中的投资者,但是其收益率远超银行中短期理财产品,堪比银行长期理财产品;P2P网络信贷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一般借款项目,风险最高,安全性最低,适合风险容忍度较高的投资者,当然收益率也非常高,银行几乎没有同等产品可达到如此之高的收益率。 (三)手续方便、效率较高 互联网金融公司凭借其平台和渠道优势,为客户创造良好的产品购买体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通过各类移动智能终端即可快速操作完成,操作比较较简单、手续也非常方便。以阿里巴巴为例,通过支付宝这一拥有广泛客户基础的平台,开展嵌入式直销,把理财产品便捷融入客户生活,提高客户粘性。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开发了自动理财功能,即用户可以设置将支付平台账户(比如支付宝余额)上高于一定金额(比如100元)的资金全部转入理财账户(比如余额宝)实现增值。与电子商务相连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也受到了反复的检验,运行效率极为出色。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 (一)侵蚀商业银行利润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直接影响就是对其形成了较为强劲的竞争,使得银行的存款或理财资金正越来越多的被吸收至互联网金融产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商业银行利润。相对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建设营业网点,不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运营成本相对更低,在产品的销售和设计上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更能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更便利客户的投资操作。在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上,不需要花费巨额费用做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宣传,而是更侧重于从增强用户体验的角度,使用户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实惠和便利,进而使得每个老用户成为“义务宣传员”。种种竞争优势使得银行存款或者理财“财富大转移”搬家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尽管银行也推出了一系列“银行宝”类创新业务,但竞争力较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有不少的差距,而且“银行宝”类产品的推出,也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所以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商业银行个人业务传统的垄断体制性优势消失,产品利润大大减少。 (二)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互联网金融高度开放性、低门槛、操作便利的特点,使得很多原来没有理财意识和观念的用户成为了理财达人。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购买个人理财的用户必须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用户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客户的同时也成为了商业银行客户,而且用户去商业银行办理开卡等相关业务时,商业银行可以适时进行其他产品推介。另一方面,原来只认同银行存款产品而对银行理财产品不熟悉、不信任的客户通过互联网金融接触了理财产品,开始具备了更强的理财观念,再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就很有可能购买银行推荐的具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所以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的广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培育了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三)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 长期以来,广大社会民众普遍认为银行理财几乎等同于存款,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只是不能提前支取而已,事实上很多不够专业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推介产品时也常常这样表达。这就使得广大社会民众形成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隐性担保的思维习惯,或者说银行理财产品是需要刚性兑付的,如果银行理财产品没有给予客户预期的收益甚至造成本金损失,即便是这种损失是产品合同提前约定的,都会严重影响银行的品牌形象。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声誉风险,潜在刚性兑付的要求使得目前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单薄,产品创新的源动力不足。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竞争,这种竞争会逼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因为传统的理财产品已不具备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来为客户提供更加创新、便利的服务,降低运营成本,丰富产品体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一)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 目前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门槛高,品种少,收益率低,流动性差。为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如中国银行与其关联公司中银基金以及业内知名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合作,在其开发中银易商电子商务平台上推出了“养老宝”系列产品,来与各种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进行竞争。此外,对于存在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经营保险、基金、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其他金融业务的集团性商业银行来说,可以通过集团内资源整合的方式,将保险产品、基金产品、证券投资产品、信托产品等与银行理财产品相融合,形成“大理财”概念,来完善其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成功的范例是平安金融集团旗下的“陆金所”系列产品。 (二)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 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注重用户自己的选择,这通常对用户自身的理财规划能力和风险收益权衡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很多用户很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事实上,目前有很多处于监管真空和野蛮生长下的P2P理财平台是极不规范的,只用高收益吸引用户眼球,而在风险的提示上明显不足。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商业银行在众多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具备更加规范的个人理财体系,也拥有一支从业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精湛的理财经理队伍。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们则可以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偏好、人生规划、实际需求等为客户进行相对专业而恰当的资产配置,提高客户的理财效能。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涵盖普通客户、理财客户、财务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等多层次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客户分层管理和转化,加大对理财经理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理财规划的支持作用,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切实提高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的大部分都是通过智能终端销售渠道完成的。商业银行虽然近年来推出了手机银行功能并不断完善,但是其无论是在终端功能还是在客户体验上,都比支付宝APP、微信支付APP等服务平台有着不少的差距。比如客户要投资购买中国银行的“养老宝”产品,则首先需要下载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再通过手机银行APP下载中银易商APP,再通过中银易商APP下载养老宝APP,流程非常繁琐,而且系统很不稳定,经常出现客户紧急取现无法及时到账的情况。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提升现有网银及其他电子银行渠道的客户体验和交易活跃度,并投入更多的资源集中于APP功能的开发与完善,致力于提升智能移动终端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客户消费体验,增强渠道竞争力。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在这种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互联网金融对个人理财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理财业务不断发展,社会对网络理财服务需求迅猛增长。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理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互联网理财产品设计,理财业务实施、行业监管、制度保障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制约了互联网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 个人理财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互联网工具,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来提供金融服务的新金融业态,是传统金融金融行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市场信息虚拟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信息来自于网络,使其自身就具有虚拟化。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革,金融行业虚拟化信息得到重视,金融行业信息虚拟化不断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息虚拟化快速发展。 经济运行高效化。传统金融市场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交易完成时间长,经济运行速度受限。互联网金融发展了信息业务处理方式,自动化程度提升。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服务效率提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资源易获得性。传统金融市场下,银行服务层次高,某些金融行业无法享有部分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任何客户都可通过互联网寻求资金帮助,有着传统金融不可比的优势。 (三)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详见下表) (四)互联网金融的管理 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第一,外部监管及法律规范缺失,缺乏行业自律性。第二,互联网金融业的控制力不够。金融业自身就有不可控性,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产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就其这一弊端仍有较长一段路。 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分析 (一)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最早出现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首先推出个人理财业务,自此以后其它银行也相继推出个人理财业务。直至发展至今,有以前的单一理财产品向综合型理财服务转变,面向个人的理财产品更加多样,储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互联网金融等多种选择。 (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需求分析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理财,人们希望个人的资产保值增资,需要更加专业的理财规划。近几年,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主营业务之一,各金融机构把理财业务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理财业务新的增长点。 (三)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财业务同质化,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得到客户认可。第二,个人理财观念淡薄,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晚,相关从业人员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第三,缺乏行业间的信息沟通交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页管理,限制客户在各类理财产品的分配与流通。 三、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当前个人理财的转变 (一)个人理财方式的转变 选取黑龙江省不同消费水平的居民进行“居民个人理财与互联网金融”的调查问卷,得出及整理有效数据。23%的居民人表示愿意参与互联网金融,14%的居民表示不会参与其中,另有63%的居民持观望态度,由此83%的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持看好态度,由此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着传统金融市场的占有率。调查考虑了年龄、学历、职业、年收入等因素的印象,得出老年人的闲置资金50%以上均投入理财风险低,收益低的银行中;中年知识分子闲置资金30%以上投入互联网金融;青年人投入互联网金融的资金高达60%以上。有分析可知互联网金融在居民理财中任不及传统金融,但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不排除将会超越传统金融市场的可能。居民正在由传统金融理财方式向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转变中。 (二)个人理财方式的展望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居民财富持续积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良好。同时,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大量拥有综合性业务金融机构的成立,使得个人理财更加的专业化、具体化,由此带来理财业务的良好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理财意愿不断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正在悄然的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理财方式。另一方面,国家对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持鼓励支持政策的。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2013年是初始值年,2014年是调整之年,2015年是发展之年,而2016年将成为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进一步稳定客户、市场,走向成熟和接受监督规范之年。互联网金融改革持续深化,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业将以创新为支点走向平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基于个人偏好理论的金融理财市场统计分析 [摘要]鉴于理财产品存在的广泛市场空间,商业银行掌握消费者偏好开发出适合的理财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各类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运用统计软件对消费者的偏好结构分析及对由正交试验设计得出的虚拟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预测,为商业银行推出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提供参考。最后对联合分析的应用进行了推广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理财产品;联合分析;产品特征;市场预测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理财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重视。而其中商业银行是大众理财的主要选择对象。为使理财产品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就需要对产品特性及其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产生最显著的效用。人们希望在产品特性与效用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来对产品特性的效用进行明确的数量化解释,而且当产品的某种潜在特性组合得以确定后,其效用也可以预测。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理财产品进行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得出产品特性的效用函数后,对理财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并寻求各产品特性的最适组合。 2联合分析在理财产品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2.1确定理财产品的属性与属性水平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的各种属性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后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种属性及其相应水平如下表: 2.2正交设计与产品模拟 本文选择的理财产品的属性有4种,每个属性下均有3个水平,若是全部组合,则共有81种组合,让被调查者对81种组合打分实在过于困难,因此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挑出具有代表性的9种组合产品。 2.3对虚拟产品进行打分评价 建立产品卡片之后,每一个卡片就成了一种购物的选择,同时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了解顾客对产品的爱好选择,1~9表示购满意愿的强烈程度。 假设某个被调查者对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程度如表3所示,可基于此作进一步分析。 2.4属性效用的计算 通过统计软件SPSS的联合分析CONJOINT模块进行分析,得到各属性及其水平效用值。 观察上表,首先对联合分析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这里采用Pearson的R检验和Kendall的tau检验,可以得知两个相关系数的检验都非常显著(在0.05水平下),可以认为联合分析模型所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成分效用值是合理的。 因子比重表示此产品特征在此类消费者的选择中的影响程度。水平值的效度表示该水平值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效度,效度越高表示此水平越受欢迎。 2.5理财产品市场预测分析 由表4看出本文所调查的此类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其次是所能获得的收益,而该类消费者最不关注的是产品的流动性。收益是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初衷,然而此类消费者同时期望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为了进一步分析何种产品对此类消费者的效用最高,我们计算此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如产品序号为1的虚拟产品,其效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同理计算得到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结果如表5所示。 U1=U(风险+收益性+流动性+认购门槛)=1.111+0.111-0.222-0.222=0.778 由表5我们可以得出虚拟理财产品总效度最高的为8号产品,总效度最低的为9号产品,8号产品与9号产品的流动性都处于一般水平,然而它们的效度却相差4.001,也就是说比起流动性,风险更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由此我们不妨挑选出风险低的几类产品来着重分析它们的市场前景,即1、2、8号产品。2号产品虽然是低风险产品,但低收益使得它的总效度为负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推出8号产品显然是他们乐意看到的。但商业银行既要保证客户的风险低水平,又要给予客户高收益显然对于银行来说是不经济的。因此综合考虑,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推出1号产品。 3结论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他们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制定出在未来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银行也可以考虑自身情况,使理财产品的设计价值最优化。联合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就起着独特的作用,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产品及服务领域。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下的发展 摘要: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出现,使得部分传统金融业务在脱离金融媒介条件下,为用户提供操作便捷、服务效率高、信息透明度高、交易成本较低的金融服务。这些优势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要找到发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基于客户当前所拥有的存款、有价证券等各项财产,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目标,借助自身拥有的专业人才、信息数据以及投资经验,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等专业化服务。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晚且缓慢,在起步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理财业务都是以储蓄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财观念也随之改变,对理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对商业银行来讲,在理财业务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客户资源广且稳定。商业银行在过去的传统存贷业务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而这些资源为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社会公信力较高。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本着安全性原则为首的经营原则下,使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较高。再次,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财能力。商业银行对理财人员有严格的从业资格要求,同时在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了对金融、经济、法律等领域的人才扩充,保障了银行理财业务的专业性。最后,商业银行在对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中也具有较大的优势。从外部来说,有相关的监管政策来保证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有序运行;从内部来说,商业银行拥有较为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比较下传统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做起了"互联网+"业务,使得传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第一,运营成本较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通过互联网平台即可开展金融业务,相比而言商业银行则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才能够开展理财业务,营运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开支明显高于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业务。第二,商业银理财服务范围相对较窄。银行的理财业务一般针对的是在本行开户持卡的客户,不利于开发潜在客户。而通过互联网金融,客户可以采用不同的银行账户办理理财业务。第三,技术支持落后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解决了银行由于繁杂的机构设置而出现的客户信息分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运营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运用。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机遇 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时,应当转变传统观念,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客户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及服务水平,拓展多元化业务,降低运营成本。 1、理财产品惠普化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惠普金融,它将客户尽可能的全面化,以小、散客户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弥补了银行对理财客户的局限化。随着互联网用户的逐年递增,一些中小客户群体被互联网金融理财激活,传统商业银行在过去主要以大客户为目标群体的理财业务基础上,以惠普的精神扩大理财客户群体,为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领域。 2、互联网金融思维下的理财创新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如支付宝)将投资理财业务的纳入,为个人客户的小额存款提供了相较于银行传统理财产品门槛较低、操作简捷且收益较高的新理财产品,由此才出现了2013年由于余额宝的出现而导致银行大量存款流失的现象。商业银行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时,应考虑为不同的客户需求如期限、资金等方面提供针对性产品,同时要产品结构化,将资金分流投资于不同风险的产品,均衡风险和收益。 3、现有技术的更新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的市场交易额日趋增加,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作用被逐渐弱化,消费者的支付习惯逐渐倾向于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运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商业银行在传统理财业务基础上应拓展新服务模式。将线下模式转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可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一方面运用手机银行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运用手机理财的需求。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金融格局,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在这种新模式的冲击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虽然影响到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垄断性地位,但是互联网金融不会完全地替代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使商业银行开始转变思维,以以新的发展模式来应对这种改变。最终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同时,还能够将金融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理财服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我国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投资理财在现如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现在的很多大学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比如《个人投资理财》,让同学们在进入社会或者是组建家庭之后能有一个很好的理财和投资的本领,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理财和投资的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能运用理论来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学到扎实的有用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构建新的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关键词】投资理财;教学法;课程 1理财课开设的必要性 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来看,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的在提高,每个家庭的资产也在不断的上涨,因此人们也希望能将自己的财产进行保值或者增值。我国人们在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加,比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投资都在逐年增加,在以后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花费,因此人们就必须要知道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财产能合理的安排,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极好收入的人来说,更需要有专业的理财知识,或者是专业的理财人员的帮助,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合理的保值或者让其增值。现在社会上的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在开发适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理财产品,让人们能够尽量小的风险下还能有利润可收。对于个人理财来说,竞争也是非常大的,对于能够了解和熟悉个人理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大学生来说,开始上大学,自己手中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都希望能在生活费够用之后的结余,能将其进行理财让自己富余的财产增值,所以大学生开设理财课程十分必要,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财知识,能为以后自己的财产作出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2个人理财的教学方法 2.1案例教学法 对于个人理财这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案例,这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理财课程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候,案例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和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财知识的掌握,而且理财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很多,有经济、金融和管理等方面,学生还要自然的将这些知识熟练的进行链接,才能更好的将知识学好。我国人们比较认同的理财方式是储蓄,储蓄的收益很低,而且流动性及高,但也是一种理财的选择,将资金进行积累起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储蓄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储蓄的种类,从而得到收益。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储蓄方面的知识,教师就可以用引入案例的方式教学。例如储蓄资金的时候可以选取两种方式将钱存入银行,一种是整取整存,另一种是大金额的储蓄,时间都是三年,当到期后,这两种方式的利息就会不同,对于整取整存的储蓄方式来说,到三年后,没有取出,那么之后的时间就会按照活期的利息来算,而另一种方式来说,就不会改变利息的计算;如果说第一钟储蓄方式在没有到期的情况下,将资金取出,利息就是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而第二种方式储蓄是不能提前取出来的。 2.2项目教学法 理财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很强,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学会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出符合他们要求的理财方案,对于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项目讲授相关的知识点,而且选择的项目要与所学的知识点相关,并且将项目分成若干子项目,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自己组所接受的项目共同来完成,并把项目的评判标准告知学生,然后让同组的学生共同将任务完成。学生要想将这个项目完成,就必须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还要进入社会,了解现实的情况,也能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了解,让后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通过项目学习以及完成,都需要同学们的合作才能完成,这样也能锻炼同学们合作意识,还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同学们在完成自己的项目之后,每个小组可以进行互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将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做最后的评价。 2.3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可以结合以上两种教学法进行学习。个人理财也是有一定的步骤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客户信息的收集。(1)收集完资料之后,对客户有了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建立好与客户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制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理财计划书,这一步的关键是在于要有熟练的沟通技巧和实践经验,以及处理紧急事情的能力,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的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用互动教学法就能使学生达到学习的要求。互动教学法也是必须要有教师的讲授,教师可以充当不同需求的客户,让同学们对不同客户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这样不断的锻炼就能成为合格的理财规划师。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与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就能掌握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同学们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同学们所欠缺的知识,对他们进行鼓励和知识的补充,让同学们能真正的理解作一个合格的理财规划师应该怎么样与客户交流,需要了解客户那些资料等,同时还能提高同学们处理事情的应急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财方面的知识。 2.4多媒体教学法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更加直观,更易于同学们理解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市场上比较新的理财产品展示给同学们,教学内容被生化化,利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以上教学方法教学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内容展示在多媒体上,课下同学们还可以将课件拷下来,回去之后进行复习,才能将知识掌握的更好。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但是还要注意各种教学法相结合,发挥各种教学法各自优势,最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合格的理财规划人才。 总结: 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决定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到课程中的知识,并实质的运用到实际中。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如何利用金融市场上的相关工具制定个人的理财规划 【摘要】个人理财就是消费者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和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调整资产分配和投资情况,以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直观的说,理财便是如何将投资与消费协调得更适合自己。大学生理财,与成年人理财一样,也包括经济收入和经济支出两方面,既要通过合理规划投资增加经济收入,也要通过合理规划消费控制经济支出。 【关键词】理财工具 规划 收入 支出 从初中时起,我心中便一直有理财观念,可能跟我家有干会计这一行的传统有关。爸爸数学学得好,我也不错,对数字挺敏感的,对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用树枝在地上算账。 一、中学理财 初高中理财我主要是控制一个方向(知识和能力有限),就是经济支出。主要是消费的结构性和合理性。比如,我不会买一些质量次的消费品,因为经过计算买质量好一点的会在长期节省自己的开支。还有,对于一些无所谓的东西不买。另外,不买那种附加价值品,比如本来一种食物,分开卖,一种带肉的和一种不带肉的,后者比前者贵好几块,倒不如直接买肉菜而不是掺着的。另一方面就是扩大自己的经济收入了,作为学生我只是一个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和创造者,消费来源来自父母。我的做法是适当增加收入,我会占学校“便宜”,因为本身我家经济条件不好,我就会申请贫困生等一些资助项目减免一些学费,再加上学校每年会给成绩好的学生一些资金奖励,还有一些竞赛奖金,我就不愁了。 二、大学理财 大学在学金融之前,没有理财意识,还是保持原来的理财状态。大学生的理财要从规划开始,所以我的大学理财也就开始了。 (一)理财规划第一步:清楚自己的资金来源情况 我家有一个传统,上大学后第一步就是要国家贷款,原因是我家大学生多,家里经费不足,要贷款靠自己毕了业还,生活费是尽量靠自己兼职和学校奖学金挣取。 我大一意外地没贷上款,现在有5000块钱隐负债,大二贷了5000。目前收入有:每学期的人民奖学金(一般得二等也就是500元);每月学校餐补60元;助学金2000元左右;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数学竞赛200(不是稳定和长期的收入,一次性);在学期里,每月勤工助学小于等于200元(灵活,看工作时间);偶尔校友基金奖学金(比较少不确定,100元左右);平时偶尔优秀个人或团体奖也是100元左右;学期刚开始,做兼职收入(勉强够一个月伙食费)。高考过后的暑期自己挣了一些钱,预期以后从父母处每月获取300元,没有精确的收入数字。目前银行卡里存有2000元。 (二)理财规划第二步:明白自己资金去向 大学生的生活费开销是一个灵活的可以变动的数字,包括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人之间,低可以至300元高可以上万元。吃饭方面是一个比较好掌控也是比较稳定且不可少的支出,我就尽量综合营养和价钱,秉持着尽量在食堂少去外面的原则,每月大致500元。其他的衣物和生活必需品消费不是每月都要支出,摊销到每月就是200元。意外支出,像聚会请客,修理东西,家乡朋友过来游玩等摊到每月大概50元。所以平均一月费用750。 (三)理财规划第三步:明确理财目标 理财是一个漫长和需要坚持的过程,制定目标才能合理制约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理财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 我有明确的理财目标:我要走出农村学习知识,走出贫困,走向大城市,证明自己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拥有给自己的家人幸福的能力,拥有富余资金以回报社会、帮助弱者的能力。这一切要以资金充足为前提(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最重要的,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经济和金融学界的共识,所以没必要跟它过不去,要善意合理地利用钱)。 (四)理财规划第四步:理财工具和理财方法 (1)低风险理财法。储蓄法,我考虑自身情况,没有太多的闲余资金,想通过这种方法监督约束自己有规律地赞钱,有一定积累后开始考虑其他的投资方式。而且理财有一条常识“在个人的资金建立阶段,对安全的考虑要重于对利息水平的考虑,存放的资金应当能随时支取。” 合理储蓄是个人理财的根基。从理财的角度来说,理财是为了实现人生的重大目标而服务的,而每月的储蓄其实就是投资的来源。因此,合理的储蓄应该先根据理财目标,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为达成目标所需的每月准确的金额;然后是量入为出,在明确的理财目标的指引下,每月都按此金额进行储蓄。关于储蓄有两个公式:“收人一储蓄=支出”与“收人一支出=储蓄”。从数学角度这两个公式一样,但从理财的角度看,两者有天壤之别。如果是后一个等式,那么储蓄就变成可有可无了,有就存,没有就不存,并不是必须项,这也就是很多人存不下钱、理财规划做得不好的原因所在。 投保法,近些年,保险市场的发展还算可以,前景诱人。保险险种丰富,能适合不同群体,满足不同需求,分担风险,其不但能预防风险也能像在银行一样赚取利息。 对于我来说,大学毕业工作后,公司应该有职工养老险什么的,养老险就不用了,刚开始年收入低先给自己买一些保障型的保险比如重疾病和医疗险,给父母买养老保险。这些险种缴费期限短,一次缴费少,而且定期体检保障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债券法,分为国债和企业债。国债风险低,我打算在事业起步时购买一些国债,而且有些国债可以质押贷款,在急需资金时有的缓冲。 企业债收益高风险也高,暂时不考虑,事业稳定后会买一些。 (2)风险理财法。炒股法,股票市场中品种有两类,一类是套利型的专业品种,一类是低风险的盲点品种。 大四快结束时,自己手里应该也有几千块钱了,可以买一些低风险的盲点品种,在股票市场跟跟高手的风,混一下学一些经验,可能还能套一些钱。 炒汇法,个人外汇买卖,是指依照银行挂牌的价格,不需要用人民币套算,直接将一种外币兑换成另一种外币。参与个人外汇买卖主要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投资收益。 第一,保值增值:可以避开汇率风险,使手中的外币保值增值。 第二,增高利息:将低利率外币换成高利率外币,同时需要考虑升值趋势。 炒股有一定经验后,而且也有一些资金后,可以考虑适当炒汇,但不作为主要的理财投资方法。 基金法,基金是中国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理财方式,只有在熟悉基金背景的情况下才能买。股票型基金是赢得股票市场上涨趋势时的收益,要有判断股票市场走势的能力。货币型基金是赢得稳定的高于银行利息收益的收益,与股票型基金套做。 (3)增值理财法。增值理财法主要包括房产投资法,文物收藏法。第一种主要是房产投资(注意国家的阶段政策导向与楼盘增值潜力)和房产出租(注意地段的出租率与租金水平及能否把民居转变为商业用房)。第二主要是一些古玩字画收藏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低价品收藏,在价格高时卖出能获得不少收益。 (4)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市场上还有另外一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分为基于期权的工具,基于期货的工具和其他衍生工具。 对于我们这些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学会理财和消费,不仅仅是学会如何用钱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是我们理财的起点,既然学了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有关知识,我们就应该利用这些金融工具帮助自己理财,制定个人的理财规划。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生态视角下的我国个人理财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逐年提高,个人理财业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战略性的建设意见,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现状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GDP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个人财富也得到极大提升,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及财富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个人理财业务应势而生。 个人理财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领域,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率先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1995年,招商银行首次推出“一卡通”个人理财产品,它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为一体;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设立其独立的理财部;自此以后,其它商业银行也都相继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却很快,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人财富的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个人理财的行列,这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的理财技能的发展。 2004年12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时报》上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此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金融生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研讨的热点问题。从自然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金融问题,极具有创新性及启发性,许多学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经济金融各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现阶段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金融生态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2.金融生态基本概述 2.1 金融生态内涵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环境两个基本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制约、生成和动态平衡的。基于生态系统这一基本原理,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述“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周小川行长将金融生态系统比作“水族馆”:金融机构像“鱼”,自身必须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动”,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水族馆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气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壮成长的必备条件;另外,如同水族馆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观调控就好像是水的温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鱼会冻死,也不能太热,否则氧气会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还不能忽冷忽热。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则“水族馆”就会出现“生存危机”,金融体系就会出现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大部分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为具体地分析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态化的形象阐释,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中既包括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各种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结合生态学系统构成原理,我们可以整理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原理,见图1。 2.2 金融生态特征 金融生态作为生态学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既有与自然生态学相类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将金融生态应用于金融发展研究时,必须充分了解金融生态的特征。 金融生态是以信用经济为基础、以金融资源为运作对象、依托于一定的社会体系,在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实现资金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并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动态系统。其具体特征如下: (1)双面性。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其主要中心是金融业,金融生态表现出了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面性。金融生态这个统一的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业内部环境,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这两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 (2)动态关联性。金融生态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他们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通过资金链条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关联的系统。 (3)双重机制性。金融生态具有双重机制性,即适应性学习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因素不同,为了适用这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其金融生态内部因素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同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沿袭了自然选择的传统,金融生态也不断的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发展着。 3.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分析 3.1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在商业银行,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在销售网络方面的强大优势、在资金清算方面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办理各项中间业务的特殊权限,使其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逐渐得到中外商业银行青睐,并迅猛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我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8%;201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的发行规模7.05万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理财市场规模更是达到300亿美元。 我国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公司在个人理财市场上也不甘落后,纷纷设立理财中心来推销理财产品,其中,保险公司在传统寿险、财险等保险品种的基础上推出了以下几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新型保险理财产品相对于传统的保险产品来说具有相当的优势,它在为人们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较好的兼顾了收益。 3.2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主要分为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 第一,潜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持续的GDP增长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持续增加,进而使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这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CPI也基本保持上涨趋势,物价的持续上涨给人们带来通胀压力。因此,来自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我国潜在的持久而旺盛的理财需求。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我国GDP及CPI在最近这些年的增长势头。 第二,现实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居民货币收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由以前的单一存款、手持现金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出现了现金、存款、债券、股票、外汇、保险、基金、黄金等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但观察目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不难发现,储蓄存款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现金、债券、股票等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投资心理,即缺乏主动性,避险仍然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要求。基于此,更符合居民心理的个人理财业务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居民在理财意识、金融资产的数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 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晚20年,居民理财意识尚属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地不完善以及金融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本文结合金融生态内涵,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等金融生态子系统对我国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金融生态主体方面 第一,作为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在理财产品的种类、结构、设计上都比较接近,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理财产品功能简单,同质化严重,理财产品易复制的特点在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一览无余,理财产品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而个人理财的目标就是针对客户不同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等,为客户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理财规划。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 第二,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晚,作为个人理财产品的最终需求者,居民的理财观念尚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在个人理财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将理财看作为是一种新型投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缺乏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技能仍以本机构业务为主,理财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造成了金融机构在理财宣传、规划、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不深入,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理财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 (2)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第一,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即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体制。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与此同时,客户在保险公司投资的仍然是单一的保险产品,同样受到相关政策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无法真正地实现客户资金在各类理财产品上的分配与流动。这样的分业管理,导致各金融机构不能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针对性的投资组合,并帮助或客户实施投资理财计划,从而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功能大大降低,缺乏对目标客户的吸引。 第二,法制不完善,金融监管滞后,风险防范问题凸显。个人理财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少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竞相给客户以高回报承诺,不少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视为竞争资金的手段,在回报率上恶性竞争,考虑其后果。在个人理财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人理财的监管明显滞后,尽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法律均对个人理财相关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有所规定,但个人理财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适应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综合性的个人理财法规还几乎是空白,这显然不适应个人理财监管的需要。 第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我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收入会有所减少,从而抑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理财积极性。因此,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第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对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人们收入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时,人们才会增加自己的消费或者投资等方面的支出,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从而抑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方面 金融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的优劣评判依据是: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个人理财市场监管调节的有效程度。与国外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充分,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在个人理财市场中的巨大优势地位,使得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要改善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失衡现状就必须按市场化方向,完善个人理财自我调节机制,同时提高个人理财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 (4)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战略 通过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运行特点的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战略性发展建议: 第一,加快我国金融机构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金融业内部已经开始彼此向对方的业务领域渗透和扩张,比如保险资金入市,券商股票抵押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保险公司推出的连结保险,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发售,开通“银证通”业务等等。目前,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已成趋势,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金融机构应从混业咨询、混业合作的思路出发,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的转变,充分做好理财“混业”经营准备,为客户提供更具综合性的理财服务。 第二,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石,也是个人理财服务的落脚点。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合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丰富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应当对客户群进行细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在延伸业务的同时增长了对同一客户的服务周期。 第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我国与个人理财业务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显得较为薄弱,如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填补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理财资金投向的合法合规、风险提示、客户知情权保护、金融机构与客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等问题,解决个人理财业务(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92页)法律关系的定位问题,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给个人理财业务的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新业务发展和监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新业务监管体制。只有较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促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宽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有效解决相关规章制度缺乏的问题,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理财需求。 第四,培养复合型专业理财人员,提高专业修养,同时更新客户理财意识,拓展理财市场。居民希望理财服务人员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的专家,为自己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复合型的专业理财人员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制度应把综合个人理财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与风险管理、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个人税务策划和遗产策划及事业继承等作为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的标准,提高他们的专业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相关个人信用体系,让更多的人放心将钱交由理财机构管理。 4.总结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不论是对个人,还是金融机构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从金融生态角度来看,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体地位的背景以及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监管、产品、法规及专业素质等四个方面对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在金融生态系统下充满活力地发展。 作者简介:薛双霞(1986—),女,河南人,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银行风险管理与保险。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家庭金融视角下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需求分析 摘 要:文章从家庭金融视角出发,提出家庭金融活动具有广深性、差异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需求,总结出整体需求带动作用弱、市场应对不足、投资风险大三大问题,进一步证明了家庭金融理念意识的培养与家庭主体参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金融;个人理财;需求 家庭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理论,表现为个人家庭通过一系列金融活动实践以实现家庭长期效用最大化。以西南财经大学的国内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标志,我国家庭金融高质量微观数据库有了初步成果;另一方面,在经典理论的借鉴之上,家庭金融研究更需要实证方面的因素考量,以便对研究结果加以评述修正。通过分析理财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认清当前我国家庭金融发展概况,提出建议,促进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的 提高。 一、家庭金融活动的特征 广深性。从广度上来看,家庭金融辐射范围广阔,参与对象与机构数量众多,资金额与交易量大,理财产品种类丰富,在经济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从深度上看,家庭金融相关理论刚刚起步,且内部机理演化难以推算,其研究需加大行为心理因素构成,吸纳社会学研究范式等内容,贯彻在市场参与、投资组合决策、负债消费等一切行为活动选择中。 差异性。家庭金融具有文化异质性,其发展路径在各个地域不同,呈现出的特征也就不同。不同背景之上的理论与实证难以达到统一,行为偏差影响明显,因而更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操作。在一国之内的家庭经济体中,由于财富规模、风险规避态度等因素不尽相同,实际金融活动选择也千差万别,由此对理论研究提出挑战。 稳定性。现代家庭金融立足于人一生效用的最大化,以资源平衡与风险的分摊补偿应为目标,由此呈现出稳健性。从短期看,家庭努力追求内外部的均衡,力求实现稳定内部流动性,同时最大化外部投资收益这一目标;从长期来看,生命周期因素左右着金融活动选择,平滑风险与追求稳定收益成为首要考虑因素。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面对不同环境与需求,有更灵活高效的金融决策。 二、基于家庭金融视角的理财市场需求分析 (一)家庭金融意识淡薄,需求带动作用弱 以个人家庭利率意识、投资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金融意识目前在我国公民中显得薄弱,家庭参与理财市场的程度非常有限。据《报告》显示,我国资产最多的10%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为61.01%。收入最高的10%家庭储蓄率为60.6%,占总储蓄的74.9%。在金融资产结构上,银行存款占比高达57.75%,家庭在股票市场的参与率为8.84%,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逐次下降。 家庭单位由于数量众多,规模效应明显,投资活动通过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成为释放消费活力的重要渠道。金融资产占有不均,收益严重分化,富裕者边际消费倾向弱,储蓄率高,储蓄量大,抵减了扩内需效果;储蓄占比大,有价证券少的资产结构收益低,实际与预期收入效应都大打折扣,消费需求被进一步抑制。可以看出,我国理财市场需求层次低,结构不尽合理,并未对经济增长发挥出系统性带动作用,活力释放的背后还有赖于各种制度安排与社会意愿的形成。 (二)需求主体结构化,市场应对不足 业界认识的不足使理财实务领域的拓展受限。过去由于交易规模小,理财市场分割刚性明显,业务受理层级标准化,产品兜售“一刀切”,随着专业分工与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居民财富不断增加,由不同家庭收入所带来的结构化趋势明显。面对高、中、低市场主体的不同需求,理财市场供给却显现出数量与质量上的应对不足。 从量的方面看,千千万万不同财务目标的实现以不同目标人群、风险收益匹配的各类创新产品为前提,帮助折现未来价值;从质的方面看,在一定时期与收入约束内,指示性的财务意见对家庭将显得更加重要。当前需求结构要求在市场细分上做到产品与理财业务的综合全面。理清机构内部与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独立性,专注差异化财富咨询与规划服务,将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转轨方向;更多金融产品的设计创新则对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培养兴起提出要求;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更应积极建立“一站式”家庭理财服务体系。 (三)体制与环境制约需求,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家庭主体参与理财市场的一道关口,传统上认为其主要通过市场风险、道德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政策风险等影响投资质量。我国体制与环境因素在个人投资风险方面影响显著,制约着有效需求。目前我国金融垄断力量抑制竞争,市场走向与资产价格数量变动均有被操纵的可能,从而加大涉及利率调整、汇率波动等在内的市场风险;而本身金融体制改革不利,相关法律缺位,市场化难以深发,资产流动性风险就会凸显;征信体系与法律制定不完备使产品欺瞒购买、公司违约等事件屡发生,审理与监管权力集中导致行业混乱,道德信用危机频发;而市场交易所需的各项标准得不到有效力的界定,面临来自法律政策本身的风险。 三、结语 反映在理财市场中的家庭金融活动具有广深性、差异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我国具体市场环境下,存在整体需求带动作用弱、市场应对不足、投资风险大的特点。个人理财须面向广大家庭客户,做好需求识别与激发,推进家庭金融理念的渗透,显以本地化、全民化理财市场为标志的现代金融新貌。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开放金融市场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战略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寻找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有效措施,本文将从战略角度探讨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现状 问题 发展战略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业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个人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吸储放贷、代收代付等简单业务。在金融市场开放的环境下,各家银行为了应对新竞争,也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向客户提供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甚至黄金买卖等金融服务,以及各类支付结算业务,业务服务逐渐综合化、个性化。但是,当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约束。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及《保险法》,确定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并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代客理财,这就大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向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拓展,限制了业务运作空间。这种分业经营体制,导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操作只能停留在提供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低层面上,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进行组合投资来实现增值,离真正意义的个人理财还很远。 2.专业人才奇缺。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集知识与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其对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也就相当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丰富的从业经验,而且也要精通房地产、法律、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乃至市场营销等众多专业领域,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和组织能力,才有实力进行组合投资,规避风险,达到财富增值的最终目的。我国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仍远不能满足这种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产品单一、服务面窄。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只是在储蓄产品上进行功能扩展,为客户提供已经设计好的固定产品,产品单一、服务同质,还不能给客户量身定做理财产品。已有业务主要以结算类为主,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或者提供咨询、建议及投资方案,引导客户进行投资,并规避风险,涉及证券、保险的综合理财仍需客户自己操作。 4.有效需求匮乏。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很是缺乏投资理财的意识,也很缺乏相关业务的了解,并且对银行的个人理财也不够信任,这就导致了不进行有效的理财。另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门槛过高,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 二、发展战略 1.集团化战略。目前分业经营体制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拓展,打破体制的桎梏,走混业经营的集团化道路将是必由之路。可以通过金融控股集团控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来同时涉足银行、证券和保险市场,打通三大金融领域,破除体制约束,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财方案,进行组合投资,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理财收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寻求更大的增值空间,迎接大理财时代的到来。(如图1) 2.人才战略。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对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落后,专业理财师的培养,尤其是高水平理财师的培养就更加滞后。目前,我国理财师的资格认证只处于起步阶段,且名目繁多,没能形成一套权威性极高的认证体系,这需要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共同推动。同时,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自身业务优势加强职业人员的培训,在业务操作中不断提高理财人员的水平。再则,商业银行可以联合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有关高校及其他教育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理财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并结合市场需求和业务需要,加快高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理财人才的教育培养,打造潜在的综合型理财专业人才。这样,通过职业认证、内部培训和教育培养就形成了一套完备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及未来对理财人才的旺盛需求。(如图2) 3.技术开发战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化服务将成为商业银行间理财竞争的重要领域,并将决定未来的竞争态势和格局。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理财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开发先进的应用软件,快速高效的进行信息搜集和数据分析处理,以及设计和模拟理财方案,是理财市场的迫切要求。同时,基于营业网点和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不再受营业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全天候提供服务的自动银行、网上银行、掌上银行等日益深入理财服务,并不断深化网络化服务的发展进程。 4.营销革新战略。当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更多是等客户上门,且门槛较高,营销观念陈旧。 5.产品多元化战略。目前商业银行所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同质性很高,差异性较差,缺乏特色,根本无法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千差万别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和技术平台不断整合产品和服务,开发更多多元化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并通过打造精品,形成品牌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理财服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海啸”下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现状及前景 内容摘要:随着股市反复探底,金融“海啸”影响的逐步显现,以及我国私有财富的快速增长,为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现状的分析。指出如何快速发展我国的投资理财市场。 关键词:金融“海啸”;投资;理财;现状 2007年美国国家金融银行业发生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造成的一连串的经济波动,几乎将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大树连根拔起。金融市场如同发生一场海啸。随着金融“海啸”影响的逐步显现,物价逐渐高企、股市低迷、基金缩水、楼市扑朔迷离,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2010年投资理财市场再现新的机会。不过,在个人理财方面,国内投资理财市场刚刚起步,与国际投资理财业相比,还是不成熟的市场。具体说来,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国内投资理财市场现状 (一)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导致理财服务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即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机构,都以分业经营为主要的经营模式。比如银行业,从银行理财服务的宣传资料看,似乎涵盖了和生活理财与投资理财的全部概念,但实质上它们是一种传统服务的延伸。由于政策的限制。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除了存贷业务,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因此在个人理财方面给客户的建议多是长期财务计划。但是在海外,国外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的“生产线”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他们早就把金融商品融入金融机构系统内部,混业经营模式随处可见。 正因为如此,作为构成金融市场的三大分市场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而无法利用其他市场实现增值。因此,投资理财服务需要金融领域产品的全面、丰富和最优化组合,但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投资理财业务在政策的鸿沟面前显得非常的苍白和脆弱。 (二)金融机构投资理财服务仅停留在表面层次 与成熟市场相比,国内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更多的是形似,而没有达到神似。可以说,投资理财业务更多的是停留于表面。比如有些高收入者对于国内的投资理财服务经常抱怨,国内各类个人投资理财服务,大都“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建议、沟通”、“自动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服务态度不够好”以及“没有给人能够相信的感觉”。即使是中资银行开设的理财中心实际上也更多地停留在“为内地客户提供外币的存款和抵押贷款业务服务”的理财理念和简单地将银行自有和的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整合并打包销售的层面上,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产品创新。同时所作的理财规划书大同小异,针对性不强。不能不说,国内的理财规划服务炒作和宣传的成分更多。 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理财产品,与国外同业相比,普遍功能落后,整合度较低。理财新品的开发无论在速度还是在功能上均滞后于市场需求。 (三)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匮乏 以上在投资理财业所述的问题,有一个最根本原因是专业人才匮乏。国内投资理财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里的人才是指熟悉金融所有行业的全才而不是单独一个领域的人才。因为个人投资理财服务涉及面广,不仅仅限于金融产品的投资分配、资金运用的合理规划,还包括帮客户处理税务问题,乃至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收藏品投资等诸多方面。国内金融机构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期货、黄金、保险以及其他领域的全能型通才。从业人员对现有金融产品认识不足。往往只熟悉自己的领域,不知道怎么把跨越各领域的不同金融产品组合到一起。这样的职员显然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投资理财需求,为客户规避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如何发展我国个人投资理财业 虽然金融“海啸”的影响随着2010年新年的钟声的敲响而渐渐远去,但是我国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并不会随着它的远去而停滞,相反我们要从我国的投资理财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找到更适合发展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方法。建议如下: (一)重点发展金融机构投资理财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还是实行分业经营,这是金融机构理财最大的外部制约因素。而且,从发展趋势来讲,客户更需要提供一站式金融或投资理财服务,因此,在大力发展金融机构投资理财时,应注意加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部门的联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同时为了顺应全球大势,我国金融机构要逐步发展混业经营。 (二)成立和完善自己的理财组织。推出理财师资格认证制度 2004年9月,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FPSCC)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个人理财业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它已是中国大陆唯一获得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B。即国际CFP组织)授权,进行CFPTM资格认证和CFP商标管理的机构。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多次举办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比如在2009年10月18日,在广州自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2009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年会的主题为“持续提高金融理财师的职业水平”。这些都为个人投资理财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投资理财的教育培训 新的业务离不开教育培训。当前投资理财在我国还处于导入期,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正确的投资理财理念导人中国,并培养优秀的投资理财人才。尤其是我国中间阶层逐渐兴起,全民参与投资理财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加强全民的投资理财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投资理财的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多方面力量来参与,目前,中国个人理财培训市场已经兴起:很多大学已经推出了理财培训课程;很多国外的理财协会已经进入中国提供理财培训;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专门提供理财培训。尽管目前投资理财培训项目已经不少,但高质量、系统的、权威的理财培训课程还比较少,甚至部分投资理财培训项目内容粗躁、质量不高,连基本的理财理念都不正确。因此,开发一套高质量、高水准、系统化、本土化的投资理财培训教材是我国投资理财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摘 要:世界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正在为自己的资产寻求增值和保值。个人如何寻求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和策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理财业务;问题;策略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不正确,存在违规和误导行为 第一,将理财产品作为变相揽储的手段。一些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和一般性的结构性储蓄存款混合搭售,绕过利率监管政策,变相招揽储蓄。第二,夸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宣称的收益率是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模拟预测的数据即统计学上的收益率。随着经济的条件的变化,实际收益率往往达不到预计的收益率。第三,弱化了产品的风险提示,过分强调理财产品的优点和收益倾向。 (二)理财产品创新不足,同质产品较多,开拓市场不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是“引入型”产品,缺乏自主创新性,而且不同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相似度较大,而且竞争无序。同时,面对缺乏理财观念的广大客户,银行对理财产品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方式也比较单一,而且目标不够明确。 (三)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差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充斥市场,使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背景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一)恪守投资理财的基本原则 理财的两个原则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这两个原则是投资者应该恪守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原则。 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告诉我们:第一,资金增值的前提是投资;第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和不断上涨的影响,资金若不进行投资则很可能出现贬值;第三,资金经历的时间越长,资金所产生的增值能力越强。这三点启示告诉我们,资金获取时间价值有两种渠道:一是,投资高风险短时间获得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二,尽早投资,投资时间长,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根据“72法则”,在当前理财环境下,投资者不应将资金集中在短期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上,应该注重长期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 2.资金的风险价值 资金的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冒着风险投资高风险的产品获得的超过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外的额外价值。资金的风险价值告诉我们:其一,进行投资必然承担一定的风险,世界上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只是风险大小的不同而已。其二,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表现出正的相关性,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投资风险价值要求投资值要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考虑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二)选择适宜的理财理论做指导 经济学家们针对投资理财进行了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理财理论,如凯恩斯的选美理论、马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美林证券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这些理论对实践有了较好的指导,也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在目前的理财环境下,笔者比较推崇投资时钟理论。投资时钟理论是美林证券基于对1973以来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于2004年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模型,它是将各类资产以及行业的收益表现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该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根据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通货膨胀方向,可以将经济周期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选择不同的行业和资产配置,将使理财收益达到最大化。比如当前经济下行后半期和复苏前期环境下,股票是表现最好的资产,长期国债则是表现比较差的资产。 (三)具体的理财建议 1.充分认识自身的风险偏好 风险是投资理财的第一要素。购买个人理财产品之前,首先要判断自己属于风险规避型,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型中的哪一种。这不仅与自己的个性有关,也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心理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有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一般的“年轻人群”,建议先节流后开源,因为投资效益需要一定的本金作为基础,因此年轻人应先规划好自己每个月的支出,减少非必要支出,进行定期存款或投资到风险相对稳定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上面,通过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作用,实现自身的原始资本积累。 2.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的判断将会影响理财者制定截然不同的资产配置和行业选择策略 2008年11月,中央相关的政府文件当中,已经将当前的经济形势称为是国际经济衰退。随之而来的是中央经济政策重心将转向抵御“国际经济衰退”冲击。理财者应遵循投资时钟理论的投资建议,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并能预测该阶段持续的时间,密切关注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重点关注的行业和企业,有效的进行行业选择和资产配置。 3.熟悉主要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理财品种也逐渐多样化,主要有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等。理财者在投资之前应清楚了解每种产品的性质、投资方向、收益率、风险、操作要求说明等基本信息,判断是否是适合自己的投资,是否是合时的投资,并注意操作的一些特别条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国际化程度与创新力度逐渐加大,投资领域也逐步从低风险向高风险领域拓展。然而,全球现处于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个人、家庭等经济体中的中小型投资者,如何在金融危机下妥善处理个人的财产,合理安排和进行投资,以安稳的渡过这百年一遇的金融灾害,成了现在的热门话题。为此,笔者将围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将如何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应作出怎样的策略调整进行初步探讨。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新问题 1.市场推广和开拓不力。由于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起步较晚,广大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缺乏了解。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进行有效的市场宣传,向目标客户推广和解释清楚各种理财产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理财方案。国内银行在市场推广方面,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推广方法也很单一,而且推广对象不明确。 2.结构性理财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目前国内银行发售的结构性产品大多属于“引进型”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3.专业理财人才欠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不少理财人士对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少,对微观经济分析能力不强,市场营销意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银行个人理财经理在传统业务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游刃有余,但对新兴业务则显得力不从心,综合业务技能的欠缺成为个人理财经理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的制约。 4.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差。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快速增长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是无风险的业务,因而缺乏一些应有的风险防范观念和措施。 二、新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策略建议 1.对个人资产进行定量分析,充分认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 个人理财师通过专业的工具帮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自己,主要是做好资产分析和理财属性分析。个人资产分析就是弄清楚自己(个人或家庭)的资产状况,摸清楚自己有多少家产(即个人净资产值是多少)。金融危机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存在诸多风险,如何防范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加快业务发展,是今后顺利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关键。在我国,充分认识和化解个人理财风险,对于确保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切实按照银监会强调的风险揭示、客户评估及信息披露等要求,对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做出明确的划分和标识,进而在销售过程中配备专业人员对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损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预期等进行审慎的识别与评估,从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产品的情况看,理财产品销售后,从未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的管理及运用情况、投资组合及风险收益变化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产品研发的同时建立风险内控制度,研究新产品潜在的风险和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实施跟踪和定期评估的制度。对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建议各家商业银行全面推广理财产品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理财产品,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满意度。 2.黄金将是理想的保值产品。 从黄金市场看,由于国际金价用美元计价,黄金价格与美元走势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情况下呈现美元涨、黄金跌和美元跌、黄金涨的逆向互动关系。在基本面、资金面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均正常的情况下,黄金与美元的逆向互动关系仍是投资者判断金价走势的重要依据。当今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大投资银行在遭受史无前例的损失,受次级债影响,美元未来看跌。个人(家庭)可以购买黄金或者黄金饰品作为保值的一大投资产品。 3.培养理财人员素质。 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银行理财市场的拓展,高素质的理财人员必须在具备自身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当前国内银行的个人客户经理一般来自两类人员:一是由业务尖子选拔上来的业务熟练人员;二是定向选择的金融理论基本功较好的年轻员工。 4.加快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要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是取得竞争优势、赢得目标客户的关键。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首要任务是敏锐把握机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成功推出新产品。譬如:针对目前学生高校成本较高的事实,为其所在家庭教育资金准备设计一套投资组合,介绍合适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或外汇理财产品,建立期限结构合理的、适合家庭教育支出周期的专项理财计划。类似这种理财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完善对于个人理财业务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追求,因为客户的理财需求是多样化的,同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商业银行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形势变化,深入探求金融政策取向,全面瞄准银行同业动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系统优势和全行集成数据中心,推动产品和功能的创新,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加强对个人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业务。但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个人理财产品创新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首先,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创新要尽量突破管制。其次,产品创新要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遵循产品模版化、简明化的原则。再次,个人理财产品创新要遵循降低成本的原则。另外,任何一个产品创新都必须通过严密而科学的精算论证。 5.调整营销手段,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1)细分市场,准确定位。个人理财业务定位包括服务对象定位、服务产品定位和服务人员定位等三个方面内容。金融危机背景下服务对象定位是核心内容,服务对象应该是有资产者,只有个人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关心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才会产生理财需求。(2)灵活的定价策略。银行需要对自己提供的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行判断,是处于绝对优势,还是处于平均水平或劣势,根据不同的地位确定相应的定价策略。(3)加强理财产品品牌建设。在品牌设计以前,就要对目标客户群有一个准确定位,使品牌与所提供的理财产品的理念相呼应。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局)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较之以前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金融机构顺利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新变化为切入点,为金融机构应对这些变化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个人理财服务 新变化 对策建议 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流状况,围绕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况,制定个人财务管理计划(如设计资产组合,调整负债结构,规避税收等),达到其收益预期,实现其人生的未来规划。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居家生活的需要。二是人生规划的需要。三是投资增值的需要。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研究并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度身定制理财产品与方案,不断满足、引导、培养特定客户群体需求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个人理财还更多地体现金融机构差异性、价值性的特质,具有为个人优质客户提供整体服务和附加服务的功能。 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新变化 个人理财业务与机构银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于银行业零售和商业业务利润的不断减少,非利息收入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导致个人理财业务与传统机构银行日益接近,平行发展、交替发展和业务交叉的现象不断增加。例如,在个人理财业务的私人客户群体中出现了机构性的需求,即投资业务专业化、投资产品复杂化,而在与传统机构银行业与机构客户的关系中,一些个人化的因素也已经出现,如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与银行之间建立起私人业务关系。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挑战。一方面,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竞争者很容易进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无疑将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对客户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为客户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计算机则为客户快速简洁地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了追求高水平、多元化服务和资产管理方法的条件,而这对个人理财业务来说则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及已经入驻的外资商业银行都在纷纷调整策略、整合资源,聚焦优质高中端客户,制定竞争优质客户的策略方案,以优质客户的需求为市场导向,依托科技信息、网络,优化组合营销渠道,大力打造理财优质品牌。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对策 1、不断增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能力。金融机构要考虑目标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分析业务的发展前景,确定市场需求规模和该项业务的市场定位,创造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六适”服务,即“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以适当的价格,向适当的顾客,销售适当的产品,收到适当的效果”。同时在综合经营的大趋势下,逐步实现从产品到研发创新的转变,强化研究,大胆创新,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理财品种,真正实现让客户资产增值。 2、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金融机构要在做好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和进行产品组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不同,设计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不断增长的理财增值需求,制定优先发展投资增值型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策略,进一步加强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同业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持续不断地引进与开发收益好、流动性强的理财新品,确保理财业务内容充实,在为客户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财理念的同时,达到有效增加储蓄存款的目的。 3、提高营销活动针对性与效率。作为履行市场营销支持职能的产品经理,其与前台客户经理的支援关系是通过“一对多”的支持构架得以实现的,即一位产品经理需要对应多个客户经理提供产品方面的技术支持,同时一个客户经理也需要从多个产品经理处获得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产品经理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客户经理的多元化产品营销,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然而,实现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之间的在市场营销中的紧密协作不是能自动达成的,需要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以保证。为加强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支持,应尽快建立个人理财的产品经理队伍,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在市场营销中的协作机制,提高市场营销的协同性与效率。 个人理财服务无疑是金融机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对于金融机构开展的其他业务来说,个人理财服务还是一片“蓝海”,还有很多追逐利益的空间,所以金融机构要要改善个人理财的手段和理念,力争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大学生成长论文:青年时期的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 【摘 要】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对一生的奋斗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他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远大理想,拥有刻苦求学的精神,磨砺顽强的意志,这对当今青年来说仍然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当年的成长经历,积极借鉴的成长经验,帮助自己尽快成长。 【关键词】青年 当代大学生 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1]曾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2] 一、解读青年时期的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品质 (一)立志高远,胸怀天下,关注国家兴亡和民生疾苦。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村的普通农民家庭,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在成才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他不怨天尤人,而是刻苦学习,不停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忧国忧民。青年时代他就远离家乡,放弃最初当教员的梦想;也不选择安逸的图书管理员工作,而是在枪林弹雨中,舍家为国,带领中国的劳苦大众进行革命。 (二)严谨刻苦的求学精神和科学深入的实践精神。读书破万卷,革命万里行。从小就酷爱读书、学习和思考。他读《醒世良言》,一口气通读了十几遍,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危难之中 , 感受到国家前途赋予的使 命感,决心为国奋斗。16岁的熟读梁启超和其他启蒙学者唤醒中国青年人的文章和革命党的报纸,立志改造社会,不做迂腐的学者,对学习内容和读书心得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经典著作。他还注重理论研究,结合革命实践提炼理论精髓,注重舆论导向的作用。青年时期的便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名文章以及《沁园春 ・雪》等经典诗篇。 (三)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磨砺意志。读书时期就坚持冷水洗澡,早起晨练,酷爱登山和游泳。他先后游过长江、珠江、湘江、钱塘江、庐林湖、韶山青年水库等大小河流水域,多次到北戴河的大海中畅游,17次畅游长江,73岁高龄还能横渡长江,“胜似闲庭信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感觉欢畅淋漓,气势豪迈,显示出对事业和理想充满信心。 (四)结交良师益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读期间,因学习刻苦和才华出众深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器重。他与蔡和森、萧子升、陈章甫等人创建新民学会,随后又与萧子升等24名青年到北京会合,为赴法勤工俭学做准备工作,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有相当一部分后来成为革命战友。 二、青年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加强社会责任感。从小胸怀祖国,心系国家前途、投身革命。当代大学生应该胸怀祖国,把肩负国家建设、实现中国梦作为己任。不少大学生拥有读书是光宗耀祖、为了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的庸俗观念。大学生应该心怀国家,把国家的发展与自身的理想结合起来。 (二)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多读书多思考。崇尚读书,诗词歌赋、文韬武略,主动学习的精神贯穿其一生,这种精神难能可贵。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国的学生在其“十年寒窗”阶段,多半都会有“挑灯夜读”的经历,然而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似乎就彻底解放了。进入大学后,比起书本知识更关注网络游戏,比起思考书本习题更喜欢讨论花边新闻,工作之后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 (三)加强体育锻炼,练就健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身w是革命的本钱,真正的健康的身心健康。然而,当代大学生锻炼身体的参与度并不高,大多数的大学生课余时间更多的是选择坐在电脑前,玩网络游戏或看网络电视。每年大一新生军训期间,头晕怕热普遍存在,突然晕倒者更不在少数。 (四)多参加学校活动,多结交良师益友。当代大学生的“宅”,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同学除了上课就“宅”在宿舍。当代大学生应该“宅”在“路”上,“宅”在信息的高速公路上,“宅”在现实的朋友圈,“宅”在求知和反复实践探索中。此时的“宅”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专注与陶醉。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发展所需的强大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中国梦的实现。尽管当代青年在成长环境和生存环境上与一代伟人的青年时代不同,但等伟人的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是值得当代青年去学习和弘扬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树立远大理想,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磨砺自己的意志,做到身心两健,文武双全。当代大学生要把握好自己和祖国的前途,努力担当起青年应该担负起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成长论文:论长征精神助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摘 要 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纪律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长征精神 大学生 成长成才 70 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主力红军部队,以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战胜千难万险,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取得了红军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因为它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而载入史册,更因为它锤炼熔铸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而彪炳千秋。长征精神是红军百折不挠的象征,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精神的升华。70 年的岁月沧桑,不仅丝毫未损长征精神的神奇魅力,反而更凸现出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价值。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要发扬光大。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对助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长征精神内涵 (1)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在当时严峻形势的打压面前,革命者并没有屈服,而是积极探索成功的方向,开始战略大转移,漫漫的两万五千里,克服了雄关险隘的阻隔,摆脱了敌人的包抄合围,依靠坚定的信仰,向着理想,不断前进,最终获得了长征的胜利。 (2)百折不系母锩意志。红军长征是在十分艰难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下进行的,遥远的路途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但是这些都没有停滞红军前进的脚步,他们以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生与死的边缘,战胜了各种困难。 (3)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长征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域的红军队伍并肩作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援,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合力,这种凝聚力帮助他们打败了武力强大的国民党军队。这种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革命精神,使得中国红军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集体,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一步一步走向革命的胜利。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紧密依靠群众,是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革命者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关爱人民群众,保障他们的权益,同时能够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在整个长征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千方百计的支援红军作战,成就了长征胜利这一伟大传奇。 2 当代大学生学习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在长征过程中形成的。但是,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日新月异,其内涵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具体的、以一贯之的。学习实践长征精神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习长征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长征的历史已经远离我们70周年。很多人心目中的长征是通过书本得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逐渐对长征失去了记忆。尤其当今社会的许多青少年更是对长征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对长征一无所知。面对这种形势,学习长征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2)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条件如何变化,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长征胜利70年后的今天,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长征。在新长征道路上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代大学生是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的,如果不了解长征,就不了解民族复兴的曲折道路、新中国诞生的艰难历程,就难以把握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3 长征精神助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1)助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力量。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红军将士之所能忍饥受冻,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胜利到达陕北走上抗日前线,其根本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崇高执着的追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的坚定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所在,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发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对大学生来说,坚定理想信念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四信",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始终不渝、坚定不移、绝不动摇。 (2)助力当代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力量。长征是一曲团结协作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数不清的惊天地、泣鬼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天动地的故事。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多数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和判断问题往往都以"我"作为衡量标准,不太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导致人际关系交往困难。 (3)助力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力量。长征胜利,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胜利。长征前和长征初期,由于党内主要领导者脱离中国革命战争实际实行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红军的节节失利。 (4)助力当代大学生心系群众的力量。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这是红军路线坚定不移的出发点,也是红军赢得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根本原因。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宏伟的开创性事业。 红军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是不朽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培养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鼓舞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成长论文:合理定位支点 为见学生成长助力 [关键词]见学生培养;原则;方法 按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我校从2009秋季学期开始接收见学生。到目前为止在我校见习的大学生共有17人,涉及13个专业学科方向,分别是数学、语文、英语、网络、美术、音乐、数控、焊接、物理、体育、模具、艺术设计、经管等。这些大学生深入学校见习锻炼,为我校带来新的气息,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丰富,方法多,视野宽,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学校通过两年多对见学生的培养与管理,我们认为合理定位支点、为见学生成长助力是加强管理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最佳途径。 一、建立组织,形成机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学校成立了见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管理机构,由校办主任牵头成立了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我校接收的见学生的管理工作,形成了见学生管理的网络,便于上传下达相关文件精神,更为及时反馈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信息创造了便利条件,为开展有效管理建立了良好的机制。 学校针对我校见学生青年群体的特点(见习人员数量大、专业覆盖面宽、专业技能层次差异较大、教育教学能力偏低和经验缺乏),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让所有教师明确:通过学校的见习,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服务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将生力军培养成主力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潜在的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见习岗位、见习单位、见习机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如何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搭建好这个学习、工作并从中得到锻炼的平台是我校上下认真思考的问题。平台搭建好了才能为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创设应有的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从教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心理需求。 大学生见习是大学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不是劳动合同制度下的概念,而是我国现行人事制度下的一种做法,通过在我校见习提高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不久的将来在教育的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做好铺垫。 二、找准支点,发挥特长,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提供契机 针对我校接收的见学生的专业分布特点和我校各专业学科发展的实际,将大学生按专业和个人能力水平分配到不同教育教学岗位。有教学、实训、培训、招生等岗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成长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相结合。全方位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例如:哈师大数学专业的大学生张静老师,在高中和大学期间数学基本功扎实,教育理论应用比较自如,教学方法新颖,班级气氛活跃,深受学生欢迎,见习半学期后学校大胆启用她担任高三数学高考辅导教师,她采用“低基础、小步子、慢行走、渐提高”的原则方法和今年中职升高职考试全区前十名中有七名学生是她执教的,单项和平均成绩均远远高于其他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孙兴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给学校设计彩页的招生简章,连续三年设计制作贺年卡,并给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基地进行设计方案的指导,深受师生好评,代表我省参加全国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类专业学科 说课大赛----美术欣赏,获得二等奖,为省、区、校赢得了荣誉;见学生王中华,在高中学习电工电子专业,在大专学习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两年多见习期间自考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动手能力强,知识面较宽,平时兢兢业业,学校大胆聘请他担任普通高中班的信息技术课,深受学生的欢迎……针对不同见学生的个性和专业特长,给他们创造成长和锻炼的机会,使之在锻炼中成L、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感受职业的乐趣、在体验职业中创造价值、在品味价值的过程中感悟人格的尊严,使之更加坚定信心,为更好地从教、终身从教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全面关注、一视同仁、切实解决见学生的后顾之忧 见学生最普遍、最迫切的心理需求是个人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见习单位最想得到的是学习和进修的机会。结合见学生的心理需求,学校具体采取了如下办法: 第一,深化见学生的发展规划,从定制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入手,帮助大学生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使之在学校见习期间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第二,鼓励和支持见学生参加国培、省培以及其他行业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三年来见学生中有1 人参加了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13人次见学生参加了省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参加其他各种行业培训的有23人次,校内培训多次。第三,学校利用创业基地的优势对见学生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培训,教育引导见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以进取、求实的心态应对就业、择业、创业带来的竞争和压力;鼓励他们接受社会挑战。第四,学校在职称评定,优、先、模评选、发放各种福利时,一视同仁,与正式职工一样待遇,使之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在他们心中形成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加强了学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年来有12人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有36人次在论文评选、课件制作、公开课以及其他基本功竞赛中获得省、地级的奖励。上述成绩的取得无疑对专业教师快速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成长论文: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目标与过程培养探讨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成长与目标实现程度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育人的工作的实施质量,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身心健康、社会认可等多个方面。本文试就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及认知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凝练的过程展开探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重视“目标与过程”,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汉区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十三五教育发展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大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对各类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的需求,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渴求。本文试就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目标与过程培养进行探讨。 1 成长的概念与成长目标 成长,即长大,长成成人,泛指动物或事物走向成熟的^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又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1]。成长的人生意义在于成长中,会学会感恩、学会团结、学会自立,会学会很多很多;在于会认知:真、假、善、恶、美、丑。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需思考以及亲身经历的过程。但是,很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成长的概念、目标并不明确,认为处理人事等工作能力的提升即是成长。《周易》有言:胜人者力,胜己者强。这说明,工作能力的提升只是一个基本的过程,只能称之为“进步”而不能定义为成长。笔者认为,真正的成长,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明确自身能力特点,克服短处,改进不足之处,发挥特长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理念,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这里所说的核心竞争力理念,是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实践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的对工作价值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工作模式,是一种在任何工作中都能找到切入点的工作理念,具有一种有自身特色、独一无二的特质。 成长目标,即根据个人兴趣及所拥有的基本能力和当下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生存状态的过程,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明确自己的方向,选择方向中关键和重要问题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一时的需要或功利目的轻易改变方向。针对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目标分为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学习目标致力于发展熟练的新技能、掌握新方法和新概念。生活目标则通过寻求关于自身能力的肯定性评价,能够顺利完成新任务,适应新环境。心理学家 Machr和Nicholls提出三种目标:任务目标、自我目标和社会目标。其中社会目标包含社会赞许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和社会交往目标。往往社会赞许能促使青少年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没有兴趣的任务时表现出较大的坚持性。人是需要不断进步的,勇于尝试和直面困难才能有长足发展,固步自封则难以为继。[2]因此,当个人的一定成长目标激发出其学习动机时,动机就成为了其成长目标与成长结果中的桥梁,成为实现成功成才不可忽略的因素,有时甚至成为学习的直接目的。由此,不同的成长目标激发学生产生不同的动机过程,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未来。 2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过程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理念,笔者以为,需要经过三个过程:认知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凝练的过程。 2.1 认知的过程 认知是一个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年轻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许多刚刚成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同学,创新能力、组织能力都很优秀,但是很难具体策划、完成一项活动,或者策划的活动无法审批通过,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工作基础、背景、环境的认知,以至于设计的活动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具有可行性。认知工作基础、背景、环境,应该是本着客观的态度、平和的心态进行,这是一个“接纳”为主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评价”为主的过程,重点要知道“是什么”,而不是“怎么样”。当然,在认知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昨天、今天、明天连起来看,要既看到现状,又要看到发展趋势。 认知首先是对我国国情及当今国际形势的认知。熟悉我国国情,了解当今国际形势,才能知道我国未来发展方向,才能明白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站在足够的高度去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才能把握一切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其次是对省情、校情的认知。各省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其工作重点也各有不同;各地方高校更是具有自身的特色,其工作重心往往是结合省情、校情决定的。只有把握省情、校情,才能找到开展工作的具体方向,才能使自身工作富有意义,才能保证组织活动的可行性。再次是对同学意愿的认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更喜欢和本民族的学生相处,只有清楚什么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什么对同学们有益,什么样的方法容易为同学们所接受,才能保证学习、生活影响力和覆盖面,才能起到实际作用。最后,是对自身职责的认知。职责决定了一个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自身则决定“怎么做”。明确职责,辅以合适的方法,身体力行,才能保证成长的真正进行。 认知的过程是一个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基础过程,也是任何学生工作开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名优秀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要用丰富的人文素养来积淀自己,要有感恩心、忠诚心、道德心以及平和的包容心,而这一切正是建立在有一个良好认知的基础上。 2.2 实践的过程 实践的过程就是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通过第一阶段的认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情、省情、校情以及学生的情况、同学的情况、自身的职责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工作、组织能力,形成了许多片断性的认识。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运用这些认识去指导自己开展学习和工作,并在实际问题中检验自己的认识。 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理性的思维方式,多从自身找问题。很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里不停地抱怨组织、抱怨他人,这是不可取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认识并不完善,存在片面性、片断性,而且感性认识居多。这些认识并不见得符合实际情况。其次,生活的基础环境是既定的物质基础,并不是能够随意改变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应首先考虑如何改变基础环境,而应当学会调整自身工作方法以适应环境。其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有平和的包容心,而包容心的基础是自省心,吾日三省吾身也。 实践的过程中要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自我,找寻自我,明确自身特色。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形成的认识是片面的、片断性的、不连贯的感性认识,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修正自身认识,去繁就简,去伪存真,达到理性认识;要注意将各个方面的认识连起来、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对工作的整体认识。同时,更要从“认识他人”转变为“认识自身”,了解自身性格、做事方式、长处短处、适合的学习生活方式,将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整体认识与对自身的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起来、不断检验。 2.3 凝练的过程 凝练的过程是一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最关键的环节。经历过实践的过程后,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对学习生活都有了一个理性、科学的认识,凝练的过程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将学习生活与自身的认识结合起来,将这些认识上升到一个世界观的高度,形成一套自己对人生、对工作、对是非、发展、成功、好坏、取舍的一套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独特见解、核心理论,并由此形成一个真正适合自身的学习生活方式、工作套路。核心理论是一个真正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理论,是一个能与各种正确价值观相贯通的理论;由此派生出的学习生活态度,是一个在任何工作环境都能找到切入点并和自身特点有效结合的能力。 凝练的过程是不仅仅是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成长、成人的过程。是“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的过程。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良好的求知心、责任心、进取心,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有着感恩心、忠诚心、道德心,是一个人文积淀丰富的人;有着包容心、自省心,是一个平和的人。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才是一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最终目标,也只有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才称得上是品W兼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3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是目标与过程的有效结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目标实现程度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育人的工作的实施质量,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身心健康、社会认可等多个方面。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不同方面,每位大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目标,既使目标相同,过程和结果也迥异[2]。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把对目标与过程的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深刻把握“目标―过程”的内涵,在制定目标和执行过程中,对各阶段、各环境、各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同时,注意理性的认识、制定目标、量化目标,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及时自省,分析改进不足,以使得目标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善于拥有一个“发亮的眼睛”。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以查漏补缺。加大外力的采购,以自身的优点换取别人的优点,使别人的优点为自己的目标实现所用[3]。 总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成人的过程,更是一个永无止尽的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目标―过程”习惯,并使之形成“认知、实践、凝练,再认知、再实践、再凝练”,不断重复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最终,我国高数民族大学生必定大有作为。 大学生成长论文: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摘 要】在网络快速普发展的现代社会,许多群众在网上所留的网络评论和他们自己的观点成为了网络舆论,而在网络上活跃的网民大部分是大学生群体,在许多大事件的评论中常常有大学生的评论。正因为如此,网民经过许多网络事件过后形成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有着极端、盲从、不理性的特征,并由虚拟网络潜入了现实生活中,经常引起群体事件。现在的部分大学生群体正在被这思潮所侵害,对学生形成了非常消极的不好影响,并且还影响着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事业。 【关键词】网络;网络民粹主义;大学生 前言 由于我国的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在公众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许多民众经过新闻网站的评论、论坛、微博、日志、网络社区等发表自己观点在网络上进行互动,构成网络的舆论,让互联网成为了自由、民主的互动平台。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特点 大学生已经是经常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的主体。这几年经过网络上的一系列的网络事件,网络中的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正有所体现。这种思潮使得网民经常发出充满着语言暴力、进行着人身攻击和煽动的言论,并且这种思潮从网络已经潜入现实生活,引起群体事件。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事件在网络进行声讨、抗议、发出不满,因网络的过激言论的推动下使群众情绪失控,让网络充满了非理性的言论。并且社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校大学生也收到了很大的影响,使得高校大学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遇见很多困惑,高校的教育正经受严重考验。网络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网络民粹主义的诞生,让它拥有了网络 1.超现实的绝对平等 。 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类监管和制约,而网络则是一个民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它没有监督限制,更没有很好的监督体系。而网民在种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就会在网络评论里不会顾及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表面上网络是一个民主、自由、宽容的表达平台。但有一些网民,随意的发泄个人的不满,发出公共事件不负责任的随意言论,浑水摸鱼,利用弱势群体和人民大众的名义实现自己的利益,刻意使得大众群体与精英群体、民间与政府之间形成对立的关系,而在缺少对事件真实的了解的状况下鼓动对立情况,发表个人情绪,加剧了群体的对抗,导致不同阶层的仇视,进而出现信任危机,放大了社会矛盾,很可能制造出分裂社会的结果。 2.无社会责任感以及无意识盲从 。 而网络空间中网民是可以匿名的,因此就引发了法律、道德、责任等监督形式的缺失。并且网民在虚拟网络为了得到认同感,通过跟风他人 、盲目发表言论。那就是没有自己想法的盲从,致使网络舆论出现大量不理性的言论,而且网民在这种盲从中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体现出群体的无意识状态。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状态下很容易被煽动,再加上网络幕后推手根据不同目的和利益造谣生事,造成网民情绪的集中爆发,更可能让网民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3.网络民粹主义的具体立场上表现出反权威、反精英、平民利益至上等 。 网络中社会公共事件、官员、富二代等常常会被拉入网络舆论的中心地带,即使它是在理性和合法的范围内的,并且是一种舆论监督。但在网民之间渐渐形成了极度推崇大众人群利益的观点,认为精英集团掌握了大部分权力、财富、文化等资源,体现对精英群体敌对、排斥的情绪,并且进行批判。而一些官员、专家、教授、富豪等精英人群常常会被拉入网络舆论的中心。只要是精英阶层和老百姓出现冲突,网民绝对性的会倒向老百姓。而大多数批判性的发言论的网民基本不会去核查事件真实性、客观性,只要是精英、权威代表,就会被批判。在网络舆论上常常会发出仇视官员、富商、城管、警察的非常极端的言论,从而在舆论上深刻了精英人群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对立。许多网民在这种网络舆论的环境下,常常会被带入非理性状态中,一些易暴躁的网民在一些极端舆论推动下成为破坏社会的工具,被一些坏人所利用。 二、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在互联网飞快发展的社会,网络有着开放性、匿名性特点,让网络民粹主义非常难以控制,并且影响非常恶劣。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主要是那些高校大学生,他们常常使用网络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作为新一代,他们崇尚个性,并且通过各式各样方法在网络上得到关注和认同,但他们常常不会对网络上的信息加以辨别,非常容易受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不好的影响,进入网络民粹主义的情绪陷阱,给大学生成长带来许多困惑。 1.歪曲学生的价值观和政治认知 。 网络民粹主义在网络公共事件有着不分是非黑白,反对政治权威的特点,对精英人群进行不合理的批判,对平民人群无条件的支持,破坏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及政治制度,大学生持着完美理想主义态度、思维活跃、有责任感,非常需要得到认可,但是缺乏社会经验,理想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因此倾向于网络,成为活跃在网络的主体,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言论的影响,为得到网络上的支持和关注,他们总寻找网络评论风向标,受到网络民粹主义的极端情绪影响,不能保持清醒和理智,产生不理性的政治情感,并且加剧了社会精英阶层和平民的矛盾,使仇视富人、排斥精英人群的想法在大学生中蔓延。 2.大学生易受蛊惑 。 网络民粹主义人群会抓住一切机会,对社会公共事件不但发泄极端情绪,还进行对社会的动员,网络民粹主义不只想在网络中,在别有目的和用心的幕后黑手操纵下还准备冲出网络限制,来到现实社会的政治运动中。大学生由于血气方刚,会容易被这些极端言论迷惑,陷入到传播极端言论的陷阱去,被他人利用,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三、针对高校教育的一些建议 1.高校需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改进 。 各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基地。但是目前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的重要表现就是教学形式化,许多高校和学生非常不重视思政理论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够、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够好。因此这就要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环节,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应该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深刻、准确的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要进一步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要将目光放长远。 为了防患于未然,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能力。除了主题教育、个别谈心、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外,更应该围绕网络社区运用、网络舆情管理、网上思想教育引导等内容,提高开展网上教育、管理、服务及网络引导能力。应当辩证地看待一定的功利性,因为一定的功利性可以起到促进年轻学子满怀激情为之奋斗的作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不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要求所有人的精神境界被瞬间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所以我们可以在允许一定功利性存在的前提下,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深层次教育,使得他们对名利的追逐统一转化为对实现社会和谐、人民真正安居乐业这一宏大愿望的追求。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积极的影响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为他们多角度了解社会提供窗口,进而促进多维思考问题,并与主流价值观形成互补关系,促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做出理性的判断分析。 四、结语 消极的影响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存在必然导致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致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多重、思想观念混乱,以致人心涣散,出现信仰危机,行为错乱等不利情形。为此,更加需要我们进行正确引导,抑弊扬利,让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大学生成长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作用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本文提出应针对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对比.找出形成差距的原因,并通过目标导学与学习生涯规划.树立优良班风学风,建立预警管理机制等方式培养大学生。促进其成长成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引导作用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它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成长和成才。高校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一、学生成绩对比调查 我们对同一学院、同一年级、相似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的综合考试成绩,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报考研究生的录取情况等作了比较分析。 同一年级,相似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效果也有很大的差距。 二、产生差距的原因分析 1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与理想 我国中学教育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使得许多学生以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唯一目标。一旦上了大学,目标得以实现,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奋斗方向,感到不知所措。大一的新生还有对大学生活和专业课程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课程难度也不大。但是新生面临着从对父母的依赖到独立生活的转变等诸多问题,这对其学习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入二年级之后,大学课程难度加大,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一部分学生没有奋斗方向和合理的学习安排,就会落伍;一部分学生掌握了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权,自然会在各方面取得优良成绩。到三年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准备就业,有的准备出国,他们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部分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态度依然不端正,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2 缺乏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心理素质 随着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的扩招,偏远地区的学生和一些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也有很多学生有机会上大学。这也使得同一年级学生人校时掌握的基础有了不小的差距,比如有些边远地区的很多学生英文的英标不会读,最基本的英文字母发音也不准确;由于高考选科的不同,有的学生对大学的一些课程没有良好的基础.需要从中学内容开始自学;还有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把大学的成绩作为考察自己的唯一标准,一次考试失误而一直自责,以致心理压力太大,给学习造成更大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就成为学校的弱势群体。 三、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1 目标导学与职业生涯规划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持久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许多学生都为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独自闯天下而兴奋。他们觉得自己上了大学,已经是成人了,可不知道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不成熟而焦虑,为没有目标而感到迷惑。实际上,19--23岁的年龄是人生的选择时期,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没有准确或固定的人生方向也很正常。但是,在人生的征途上,实现了一个奋斗目标之后,需要及时确定下一个目标.才能使自己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目标导学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近期的目标,让这个目标来指导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自己的近期和长远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学生就不会对课余的生活感到空虚。要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激发他们以最大的热情去学好专业知识,以真才实学去竞争谋职。当代大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而是要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全程、全体、全方位的教育过程,它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形成合理的生涯规划,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充分发挥天赋条件,同时弥补和完善本来不具备的或者心理和能力上不足的方面,最终达到个人的生涯发展目标并满足社会的需要。它启发、帮助每一个择业者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采取最佳的途径服务社会.并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 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为两步。首先,大学生在进校后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个性特征尽快确立大学阶段的努力目标,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为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大学生在初步了解社会需求和各行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等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寻找一份能够使自己施展才华和抱负、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工作。 通过目标导学,很多学生在大二就给自己制定了报考研究生的目标,并在三年级逐步明确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同时进行系统的复习准备。例如A和F班,原本一年级的补考率还高于年级平均,但是进入三年级之后许多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最后在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树立优良的学风班风 学生的成长成才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学校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班风和学风建设是首要的。优良班风的建设首先需要一个有凝聚力和责任心的班团组织。班团干部既是班级日常工作的骨干和带头人,又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助手,更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首先,选任的班团干部要热爱集体,在工作中敬业奉献,敢于管理,敢于负责。他们不仅要在思想素质、学习成绩、组织能力等方面出类拔萃,还要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力。同时,需要加强对班团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完善工作艺术和工作方法,做到严于律己,团结同学,更好地起到模范作用。例如举办讲座形式培训教育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明确各自责任,组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定期给班长或其他干部召开讨论会议,汇报各班的情况,交流工作心得。 其次,班级要经常组织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活动来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团结进取。逐步培养每位同学的集体意识、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等等。有了良好的班风,好的学风自然就会形成,例如B班的学生干部从一年级开始就发挥了很好的模范作用,每天同班的学生在一起上学习自修,并经常组织各项活动。良好班风让班级的所有同学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因此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 3 建立预警监控管理机制 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及生活条件的不同.会呈现出个体差异,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种种问题。要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的扩大。需要建立合理的预警监控系统。 首先,要做好入学预警教育,也就是用往届学生的典型事例及规章制度中的惩罚性条例来教育和告诫学生.使学生了解动态,明辨是非真伪,并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成才目标,从而起到检查、监督和激励的教育效果。 其次,辅导员要跟学生有良好的沟通,沟通是思想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愿意讲心里话,主动交流沟通,辅导员才能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确实做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要将收集到的各种学生反映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并分别管理。例如有些学生家庭贫困,在开学初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建立贫困生档案,通过校内外助学金、教授爱心助学金、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及时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有些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学习基础较差,没有信心,通过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放下包袱、战胜困难、勤奋学习、立志成材。有些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或者魔幻小说,先通过教育引导,使其下决心改正,再让班级同学多关心帮助和督促.辅导员老师也要定期检查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这种预警管理机制的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潜在的和现实的问题并向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形成合力来预防大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业轨道。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例如E班和G班大一的补考率较高,且集中在某几个学生身上,通过预警教育,学生及时意识到问题,及时改正,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业。 大学生成长论文:当代大学生成长机制探析 摘 要: 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他们的成长不同于小学生、中学生的成长。本文从客观社会环境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目前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如功利心强,只顾眼前利益;好高骛远,不思学习;成才的心理素质较差等,并针对现状结合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成长 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 大学生成长的机制十分复杂,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社会环境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两方面。 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首先是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大学生成长的首要条件,是大学生成长的土壤。其次是政治因素。当社会政治制度所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处于上升的进步时期,就会人才辈出,群雄崛起。再次是思想文化因素。思想文化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环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认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感都有直接的影响。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文化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必要条件。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无法回避和排除的。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空间。高校的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主要有优美的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一流的设施、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备精良的实验室等。 在客观的社会环境制约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更为直接的决定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与人的自我意识分不开的。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状况的感觉和认识的综合判定,亦即人对自己存在状态的整体意识,进而言之,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和自己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通过自己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尊心、自信心等形式实现的。自我意识是人所独有的,是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大学生可以利用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关系,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选择,并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说,人的成长道路是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开拓出来的。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大学生的成长中,机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如果没有内部根据当然无从谈起,然而缺少了外部条件也难以奏效。如果说一个人的勤奋、才能等主观因素是成功的内因的话,机遇则是成功的外因。一个人的知识、才能等主观因素固然重要,但若没有机遇也是不行的。在人成长和成才的道路上,机遇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要善于把握机遇,抓住机遇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二、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误区 各种因素制约着大学生的成长,同时,在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的成长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并且出现了许多成长中的误区。 (一)功利心强,只顾眼前利益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在专业的选择上,市场上什么热,就选什么学。“专业不深,热门就行”。据有关高校统计,有49.5%的大学生把“经济收入高”作为考虑毕业分配去向的先决条件。现在的大学生中掷地有声的口号是“到外资企业去,到城市去,到最有钱的地方去”。还有一部分学生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勤工助学或兼职上,而忽视了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图眼前之利,而无长远眼光。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和同学交往相处,对己有利则交,无利则疏,甚至对老师、领导也是如此,为追求个人目的,千方百计拉关系,一旦大功告成,就判若两人。少数学生的功利思想已到了令人忧虑的地步。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它使少数人唯利是图。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出现了一定偏差,最终导致了功利主义的产生。(2)利益驱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人们的商品意识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也不例外。经商或打工使他们无法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经常旷课,成绩、素质都明显下降。(3)家庭经济困难。上大学要缴纳一笔数目不小的费用,这使部分学生、家长在经济上难以支付,压力较大。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因打工而花费了过多宝贵的学习时间,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二)好高骛远,不思学习 有不少的学生有较高的成才目标,也有较强的成才动机,如有的学生立志考研,有的学生想出国留学,有的学生想进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这其中有许多学生是具有实现这些目标的实力的,可是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具体表现就是这些学生不思学习,缺乏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学习是大学生成才的主要途径,但部分大学生,虽有较强的成才动机,可是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知欲不强,专业兴趣不高,坐不得冷板凳。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重视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是把远大的目标与现在的学习结合起来,仅有理想,却没有刻苦勤奋、求真务实的精神。 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影响了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2)学生对就业的基本形势和趋势缺乏明确的认识。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职位竞争将加剧等,因而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三)成才的心理素质较差 成才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发现,大学生成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素质:一是坚定的思想、信念,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是培养自己有益的兴趣爱好和专长;三是勤奋的精神、执着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四是勤于思考,善于“知疑”,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五是勇于开拓,标新立异,不断探索真理的创造精神。六是受挫能力。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成才心理素质较差的状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另外,少数学生的成才心理素质较弱,还表现在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无法摆脱种种心理的困扰,无法使压力化为积极的动力,在遇到挫折或不幸时,情绪常常一落千丈,痛苦而不能自拔,对学习不感兴趣,有时会严重影响生活。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高尚的成才品德。品德修养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制约人才成长的方向。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激发人才成长的潜在力量,它可以鼓舞人才冲破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内在智慧和潜能得到全面的挖掘。正是由于缺乏高尚的成才品德才使得学生的成才心理素质相对较弱。 三、建议 针对大学生成长中出现的误区,结合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笔者从高校和大学生这两方面着手提出一些建议。 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基地,高校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1)学校要正视市场经济给大学生的双重影响,结合社会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承受压力、迎接挑战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学习为主,提倡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从事勤工助学活动;(2)要利用“两课”或其它课程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不能贪图一时之利或一己之利,而应把对社会所作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3)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为困难学生成才提供帮助。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可考虑通过多种途径给予他们资助,以顺利完成学业。(4)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其一要引导学生明确成才的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成才目标。其二要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5)加强对学生成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利用“两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成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要重视,要加大投入,在理论上不断对学生成才心理素质的研究进行总结,这将对大学生健康成才产生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必须着眼于自身,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1)要通过就业指导课或大学生成才教育课等形式,认清当前的形势,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成才目标,抛弃一切不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在立足专业的基础上,做一个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2)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如听一些著名的学者讲学,参加学生自己的科研活动等,把精力和时间用到学习和科学研究上来。(3)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校可组织的一些创业比赛、模拟人才市场等,或参加“挑战杯”、“创业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 大学生成长论文: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 摘要: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的价值偏失、管理的形式主义、管理的封闭性等。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议题。大学生管理要以生为本,以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引导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管理成长与发展 1.问题的提出 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管理模式延伸到高校基层的大学生管理中,主要表现为注重高校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的管理,忽视大学生自身对管理的反作用;注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忽视自下而上的反馈作用;注重教育管理者的管理功能,忽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功能。尽管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大学生在协助日常的班级管理、社团活动、学风校风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管理的权力更多的是在学工部、学生处、辅导员之间游离,学生对自身的管理权力是极其有限的,并未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自身管理的功效。面临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有必要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察与反思。 2.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中价值取向的偏失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实践中,忽视大学生主体性、个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官本位”思想严重,甚至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政绩”来抓,操作上往往不顾学生态度、情感上的接受程度,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必然产生,管理工作也就会事倍功半。同时这样还会导致一些学生功利化倾向,把评优、评奖、入党等作为自己的积累资本。 2.2管理中的形式主义 2.2.1大学生管理者工作的形式主义。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真正的兴趣和热情,平时很少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交友等问题,遇到上级部门检查便临时部署学生工作,应急而设。 2.2.2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主义。 在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学生社团缺乏严密的监管机制,而且由于当前社团经费基本靠成员集资,实行自负盈亏的方式,为了扩充经费,各社团只是注重自身的宣传,以尽可能多地吸纳会员或社员和吸纳资金为目的,同时社团活动的开展并未做到有始有终。在社团活动中,有些学生社团并不能提供具有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提高学生能力的各种活动。因此,活动的质量、活动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更达不到以此来发展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2.2.3管理方法上的形式主义。 目前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主要注重特定活动及比赛,而忽视对大学生日常状态下思想及行为的考察。管理育人是高校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主动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将教育、管理、服务融为一体,而不是仅凭几次活动、几场比赛来实现管理育人。 2.3管理的封闭性 大学生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隔阂。高校领导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学生管理者与学生分开,形成学生管理者阵营和学生阵营。有些直接从事大学生管理的人员往往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实现个人某种目的的手段,因此与上层领导接触多,而不重视与学生的交往与情感的交流,管理的目的意图、方式方法、途径等往往只在管理者中流通,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大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往往使管理者和学生缺乏沟通,并在大学生中形成消极影响,致使部分学生个人本位价值观念更加突出,道德行为认知存在偏差,有意犯规行为增多等。 3.以“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为中心,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高校对学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其成长、成才,并把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要求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校要以“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为中心,增强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需要特别重视大学生自身的内化和体验,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1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大学生的思想还处于尚未完全成熟时期,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理论和经验教育,对社会的复杂性和是非性还没有体验或者较深的体验,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还浮于表面,因此大学生在乐于参与的同时却显得辨别力不足,容易误入歧途。因此,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严而有格,取法乎上;尊重、理解而决不迁就,把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起来。 完善的大学生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奖惩管理制度、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毕业就业管理制度等。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度,必须科学、完善并可行,一方面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德、智、体培养的目标,并且管理制度要随时代形势及教育发展而不断完善,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了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高校还必须坚持不懈、狠抓落实,避免管理制度成一纸空文。 3.2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3.2.1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学生骨干队伍是联系学校、教师、同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起着先锋模范作用,是完成学校各项任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要公开、公平、公正,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杜绝一些学生走后门等不良行为,克服学生的功利化思想,将那些有热情为广大同学服务且责任心强、思想品德好的优秀同学吸收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 对于学生骨干人员,大学生管理者要尽力创造实践机会,通过实践的磨练,增长其才干,培养其能力,同时开展必要的培训活动,使其尽快进入角色,端正动机,并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建立公开公正、操作性强的学生骨干人员考核制度,采用教师、管理者、同学、自身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对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工作实绩、平时表现等进行多方面评议,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学生骨干努力学习、刻苦向上、不断进取、奋发成才,防止产生凌驾于其他同学之上的优越感,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3.2.2发挥班、团学生干部在日常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日常管理是一项繁重琐碎且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如果大学生管理者事事亲历亲为,不仅易于陷入疲惫不堪的状态,产生职业倦怠感,而且没有时间对自身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与研究,不利于学生管理者能力的提高及长远发展。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团干部的职能,大胆放权让学生干部参与学生工作管理的全过程,如早操、寝室、晚自习、上课考勤、教室、班级等方面的管理,发挥他们在处理、解决问题中的主导作用。这样不仅减轻了广大学生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而且培养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其主人翁精神。 3.2.3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主动参与,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不仅是高校管理的对象而且是管理的主体之一。缺乏大学生自身这一主体的任何管理活动,其成效必然是微小的,难尽如人意的,甚至管理是混乱的。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意识,做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引路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全员参与,做自身管理的主人。高校应创造良好的竞争与育人环境,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度,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心,扩大学生干部群体,给全体大学生以充分展示自身才华能力的机会。高校应通过为同学服务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与时俱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与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加强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力争以心交心,以理服人。 管理活动首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如果在交流中忽视平等性与理解性,管理必然失灵。行政管理与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大学生管理者们应当考虑的首要关系,学生管理层要简政放权,在学生的宿舍、伙食及环境卫生等方面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发挥学生自身作用的同时给予恰当的行政指导及引导,以平等对话代替行政命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能够积极进行对话的心理环境和氛围,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关注正在发展、成长的学生,既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志趣,又尊重他们的个性。大学生在平等交流的对话中即管理实践中,体验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进而张扬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总之,大学生的管理理论要与时俱进,管理实践要因时、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高校要结合本校发展现状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鞭辟入里,恰到好处。高校应以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把加强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以管理活动来教育学生,以育人来促进更好的管理。 大学生成长论文:公益服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摘 要: 公益服务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公益服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开辟大学生就业新途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公益服务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公益服务事业中去。 关键词: 大学生 公益服务 成长成才 深远影响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这样的表述:“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参与公益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公益服务从狭义的角度讲主要是指从事慈善、环保、社会服务等活动。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以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例如:厦门大学“南强乡村学社”以“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为宗旨,以“乡村有所图书馆”项目为载体,引导大学生投身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学社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00所具备“民间・公益・开放”特征的乡村图书馆。截至目前,学社已在湖南汨罗、福建长汀、宁德和四川什邡成功捐建了四所乡村图书馆。 近几年来,随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公益志愿精神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公益服务中,在公益工作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公益服务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公益服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种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内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体制转轨加速,新旧文化剧烈冲突。在这样的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大学生没能抵挡住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出现了价值观被金钱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功利化、自我化倾向,具体表现为重物欲轻理想,重索取轻奉献,重享乐轻奋斗,重个人轻集体,重技能轻道德,等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政工作者责无旁贷。思政工作者不仅要通过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参与公益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这些充满激情和理想的青年学子放弃了节假日的旅游休闲,或是不畏艰险,徒步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为灾区的孩子们送去一份关爱、一份温暖;或是振臂疾呼,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或是学以致用,为医疗保障体系无法覆盖的边远山区带去健康和舒适…… 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公益服务,大学生能放下功利心态和焦躁情绪,培养起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从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树立起甘于奉献、以振兴祖国为己任的价值观。 二、公益服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公益服务,并不仅仅限于为受灾同胞捐钱捐物,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顶着烈日在大街上做宣传,等等。公益服务,可以有着更高级的表现形式,如厦门大学“南强乡村学社”运作的“乡村有所图书馆”项目、新农村建设调研和工友培训等。在参与这类公益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社会责任感,而且使自身才能得到很大的锻炼提高。公益服务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培养洞察能力 从事公益工作要有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能找出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和热点问题。只有好的受关注的公益项目才能引发共鸣,引起关注,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厦门大学“南强乡村学社”敏锐地发现,在当今的中国农村,书籍资源极为匮乏,老百姓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农村老百姓一是无钱购书,二是无处购书,三是虽手有闲钱又有处购书,却没有将资金投资于智力开发的意识。这些原因造成农村老百姓知识面狭窄,农村精神生活匮乏,引发了许多农村社会问题。“南强乡村学社”的发起者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始运作“乡村有所图书馆”项目,号召全社会出钱出力,为农村老百姓捐建乡村图书馆、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知识文化水平贡献力量。 2.培养交际能力 公益人员经常要与社会各类人群打交道,要就钱物的保管方式、使用方法和交接渠道对公益项目的捐献人群和受惠人群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这就要求公益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汶川地震发生后,“南强乡村学社”成员们在得知灾区临时学校内没有图书馆和阅览室,书籍资源极为缺乏后,克服重重困难,深入灾区,考察灾情,慰问灾民。在掌握了灾区的详细情况后,他们多方奔走,号召社会各界出钱出力,为爱心图书馆和“志愿者之家”购置了电脑、书架、铁架床等用品,终于在四川什邡市马井镇菠萝村建起了第一座震区图书馆。通过慰问灾民和宣讲号召等活动,“南强乡村学社”成员的交际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培养运筹能力 公益组织(包括专业公益组织或公益型学生社团)经常会面临资金匮乏、物资不足等现实问题,导致公益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公益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充分运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来保障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整合学校资源方面,南强乡村学社的发起人曾直接上书厦门大学校长,详细阐述了学社的宗旨、目标和运作模式,受到校领导的重视,从而获得了校方在政策和财务上的大力支持。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学社通过宣传、沟通、协商、说服、互惠与合作,较好地获取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在短时间内筹集了上万册的图书资源和一定的资金资源。在整合人力资源方面,学社用图片展和宣传片等方式介绍了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困境,通过责任感召和志趣吸引实现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 三、公益服务有助于开辟大学生就业新途径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通过对全球公益性组织的比较研究发现,公益性组织在吸纳社会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各种社会问题诸如失业、老龄化、贫困群体、社会不平等、妇女问题、儿童问题等,积累成为严峻的社会挑战,国家迫切需要公益性组织参与治理各类社会问题。 1.公益行业蓬勃发展 公益性组织是指在市场和政府之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包括卫生机构、教育机构、各种专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环境保护组织、职业培训和中介机构等。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益行业正在成为朝阳行业。2005年“中国公益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高层论坛宣布,中国有1000多家专业公益机构,10年来共得到近100亿元的捐赠。2007年,仅在北京登记的专业公益机构就有60多家,其中基金会40多家,稍有规模的公益组织一般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全职人员,志愿者则数量不定。此外,为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不少跨国公司也设有公益部门,如可口可乐公司、安利公司等。 不断增长的公益性组织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重要渠道,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提升社会责任感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公益性组织可以提供两种形式的就业,一类是全职的工作,有固定薪酬,目前就业机会正不断增加;另一类是兼职,属于流动性就业。专家指出,公益性组织是蕴藏巨大就业潜力的机构,其发展将为扩大就业开辟新途径。 2.公益创业方兴未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为大学生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而公益创业正是大学生创业的一种新兴模式。 社会企业家是以社会使命为前提,用商业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问题,用商业规则解决社会问题,以公益事业为主要目标,以利润为副产品。盈利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得对社会使命的追求得以持续。社会企业家多为社会公益组织的发起者和经营者,例如:为印度流浪儿童创设24小时救援热线的杰鲁,为南非艾滋病人建立看护网络的霍萨,为巴西贫苦牧民架设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罗萨。他们所发起和经营的这些公益组织,兼顾了公益与效率,并通过适当的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类型的创业就被认为是公益创业。 国外社会企业家的成功榜样和国内公益精神的弘扬必将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大学生投身到公益创业中去。而早年的公益服务经验,将为他们的公益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必有一些大学生通过公益创业成为受人尊敬的社会企业家。 四、结语 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服务,首先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并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崇高活动中不断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最后,可以了解到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状况,培养公益人才的基本素质,为将来投身公益事业,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作好铺垫。每一位思政工作者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公益服务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促进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公益服务事业中去。 大学生成长论文: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的角色实现以及冲突应对 摘 要: 为应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着力发挥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的作用。本文以辅导员作为知心朋友这一角色定位出发,论述了这一角色的特征、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存在的异同,同时还着重论述了如何在学生工作中实现这一角色,以及实现过程中如何应对作为学生的上级管理者之间的角色冲突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知心朋友 角色实现 角色冲突 关于辅导员的身份,传统说法有以下几种描述,辅导员是教师,是干部,是教育者管理者及导师。[1]本文所探讨的角色限定为与大学生相处时的角色定位,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所述:“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因此概括地说,在和学生群体的交流中,辅导员应同时担任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这两重角色。本文重点叙述了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一角色的定位、职责与实现等相关问题。 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知心朋友这一角色定位的异同 (一)什么是朋友。 我们这里提到的朋友,可以描述成: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上说,朋友是一个开放性角色,即任何一个人在担任“朋友”这一角色时,社会成文、不成文规定中并没有赋予其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换句话说,“朋友”不是一个规定型的社会角色。我们在与朋友相处中所秉持的处事原则和方法也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为维持与他们的良好关系而总结出的原则和方法,仅仅对自身有指导原则,对于他人来说,一般不具有明显的借鉴性,也不具有更大人群意义上的推广性和普及性。 (二)辅导员作为知心朋友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的异同点。 从工作职责上说,辅导员需要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引导学生,帮助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同时也需要立足实际,注重解决学生当下的困难,如经济的困难,心理的困惑等。所以在与学生相处时,我们不仅要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出现,教育和引导他们的成长,更要以类似朋辈的平等身份出现,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和辅导员说心里话、说真心话。 1.辅导员也应以真诚为相处基本原则,给予学生切实的关爱。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与朋友一样,需要感情的投入,需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后,从最细微的、最实在的事情入手,给予学生帮助和关爱。同时,与学生相处,和与朋友相处一样,也应以真诚为最基本的相处原则。在学生犯错误时,不应一味地苛责,而要学会站在朋友的立场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总的来说,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也应立足人文关怀的角度,真正做到发自肺腑地关心学生,这点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是类似的。 2.辅导员应以专业知识、人生经验为指导,切实发挥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职责。 首先,朋友的产生具有选择性,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在探索定向、情感交际等过程中逐步稳定下来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朋友是人们根据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兴趣和爱好寻觅出的能够起到交心、互相帮助作用的对象。而辅导员和学生群体是一个预设好的社会关系,关系的建立不具备选择性,也不存在根据人生观、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互相选定的过程。 其次,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是一种工作层面上的定位,我们必须明确,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的目的是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种工作意义上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单方向的范畴。它要求辅导员以平等的身份“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绝不等于普通意义上的互相给予、互相支持的一般层面上的“朋友”,同时这种“知心朋友”关系也需要借助于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知识、社会经验来驾驭和支撑。我们要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向大学生灌输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也可能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并学习,但毕竟不等同于朋友意义上的互相支持,且辅导员的这种获得是属于工作范畴以外的,不属于本文的论述范畴。 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的角色实现 (一)充分遵循现代管理公平、平等、民主原则,以民主作风管理班级、学生社团等学生实体组织和单位。 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受“高考棒”的指挥,基本上处于封闭式或者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之中,习惯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管理,对民主的认识比较模糊和淡化,进入大学后,渴望民主和自由的意识逐渐增强,渴望能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同时,现在的“80后”、“90后”大学生和以前的大学生不同,他们关注自我,有个性、有主见,早已经不满足于“唯唯诺诺”,对教师和辅导员言听计从。因此,高校辅导员应适应现代管理“管理伦理化”趋势,遵循公正、平等、人道、幸福和民主等基本伦理原则,[2]积极推进班级、学生社团的民主化管理模式。只有民主,才能保证我们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一方面,辅导员要按照“班级、学生社团民主化管理”的方案,有针对性地主动为大学生介绍学生实体民主化管理模式的宗旨、内容和操作程序等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和教育他们弄懂民主与和谐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在班级民主化管理中正确对待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形成对班级民主化管理问题的理性认识。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辅导员务必做到引导得法,宣传到位。另一方面,要将民主和平等的原则贯彻到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保障任何一个工作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使大学生在班级和社团的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主人翁”地位。同时,切实保障学生的建议权、反对权,积极采纳学生所提出的有价值的建议内容。对于合情、合理、合乎规则的反对也应认真倾听,如果是正确的必须采纳。 当然,为维护学生社团和班级的正常运转,我们所指的民主绝不是“散漫”的民主,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也应让大学生充分理解“民主决策中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克服“民主”等同于“我行我素,我当家作主”的错误观念等。 (二)排除偏见,兼容并蓄,能够做到与各类学生的真诚交流。 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和生活条件的不同具有较大程度上的个体差异,同时,现在大学生心态开放,在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上也呈现出异常繁杂的状态,“80末”和“90后”大学生带有这个时代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能以老眼光、老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要与时俱进,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他们交流。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切实贯彻以生为本、真诚服务的日常工作原则,做好特殊学生的帮扶工作。 “服务是教育和管理的优化酶,没有服务的教育和管理是枯燥的”,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是对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3]因此辅导员应把以生为本、真诚服务作为日常工作的基本理念,这种服务既可以是日常的事务服务,如教务教学、毕业就业,又可以是师生的促膝谈心,无论何种形式和内容,辅导员为学生提供的服务都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被学生感知的、一个个细微的言行叠加呈现的形态。 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和情绪的不稳定,使其在面临现实问题时,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譬如,一些学生由于适应能力差而难以应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新变化,一些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压力的恐惧、焦虑、烦躁也会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信心,甚至觉得生存没有意义等,还有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经济困难,给当下的学习和生活形成了阻力,还有一些学生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急需倾诉和关怀。辅导员要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疏导座谈会、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严密的防范监控机制。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人际关系、恋爱、求职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 具体而言,辅导员的辅导应涵盖以下领域:(1)学习辅导,包括对学生开展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应试策略、时间管理等内容的辅导;(2)心理辅导,包括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治疗,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3)生活辅导,包括保健、助学工作;(4)管理辅导,包括对班级和社团指导、社交能力和个性发展指导;(5)职业辅导,包括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指导等。 三、辅导员如何应对“朋友”身份与管理者的角色冲突 (一)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朋友”与管理者的角色冲突表现。 “知心朋友”和管理者这两个角色,经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实践中,辅导员作为校方的基层管理者,要在校方立场发言,要传达、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规定。但是学校的政策规定不少与学生意愿相矛盾。此时,辅导员处于校方与学生的夹层中,结果往往是学生理解的要执行,学生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其二,辅导员着重解决的是学生行为的规范性问题,需要传达、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使所管年级、班级的目标和学校的整体目标相一致,这就容易使学生对辅导员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其三,如果辅导员过于偏重感情的作用,就会致使其管理者的形象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学生对其毫无惧怕感,丧失应有的权威性。而辅导员对同学要求过于严格,或者过于强调人生导师的师道尊严,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二)应对冲突的突破口。 那么,如何应对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中的这种角色冲突呢?我认为光靠辅导员自身去调节是很难办到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寻找新的方向。(1)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管理意识作为学生工作的最终目标。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6―25岁之间,从人的身心发展阶段上说,已经步入或即将步入成人期。我们不应该仍用基础教育的教育方式对待他们,而要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培养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上来。因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无论是理论知识的获得,还是实践能力的提高,都要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辅导员应该注重培育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让大学生在校园管理中实现从被管理者到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转换,通过德育教化培育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规划、自我服务、自我调节意识,而不是靠学校的学工部门、辅导员等人为学生“事必躬亲”。(2)调整学校管理机构建设,全面实现事务化管理模式,以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在高等教育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专门设置的机构、职业化的工作岗位和专业化地管理人员为标志特征[4]。我们应将评优、助学、宿舍管理、社团建设等工作作为一种服务窗口建设,使这些工作直接面对学生,以工作坊的形式服务于学生,同时强化学生有问题自己找辅导老师帮助、直接进辅导机构咨询的习惯。 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提出承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一身份的重要性,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的教育动向,也是为了更好地和在时局激烈的变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实现沟通和交流。学生工作应因时而变,逐步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除了保证德育为先之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范外,更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立足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而这些都更需要高校辅导员以“朋友”的身份介入学生群体之中。当然如何更好地在学生工作中发挥这种特殊的“朋友”的作用,有待继续探讨和实践。 大学生成长论文:加强家校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成长能力 摘 要:长久以来,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一直困扰着在校师生,近年来大学生文明行为虽有提升,如上车让座、文明课堂等,但生活学习习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陋习,有些阻碍个人发展、有些影响他人生活。我们针对大学生行为规范展开了调查,总结得出若干不良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不良行为 学习态度 公共意识 一、调查方式及结果 (一)、调查对象 省内部分高校在校生、S大学教职员工。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分为网上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发放44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9份,回收率98.87%,其中,男生254份,女生185份。 2、访谈法 与S高校教师、辅导员、后勤职工、留学生交谈,详细地记录他们所观察到的大学生的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3、观察法 利用日常时间对周围大学生进行观察,直观了解日常行为。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态度不严谨和公共意识不强是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对待学习与考试上大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对于公共场合或非直接涉及到自己的事情都表现的是事不关己的态度。这说明当前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与公共意识上,即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公共意识不够强烈。 (1)大学生对考试、学习的态度问题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或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认真完成作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近15%的同学对平时学习持不重视态度,明确指出这是一种不对的行为人占三分之一左右。大学生经历过高考后,由于部分高中老师的误导,认为考上大学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便不再重视课堂,对待学习也不像从前那么努力,开始了别人口中的“享受人生”。 如何看待大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前两天临时抱佛脚的现状? 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一人的认为大学的考试不重要,混混就过去了。经历过高考,很多大学生认为那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门考试,但其实并不是,那只是一个门槛,过了那个门槛才能见到外面的世界,大学里的考试是对平时学习的一种检测,并不是想要证明什么,平时好好地学习,考试才能不担心,但接近半数的人表示对大学生临时抱佛脚的行为表示理解,说明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比如玩游戏、各种社会兼职等。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的一份子,自己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大学生的公共意识问题: 怎样看待大学生不爱惜公共财产? 对那些在课桌上,墙壁上随意图画的大学生怎么看? 从这两个问题的结果来看,在公共场合以及对待公共财物上虽然表示反对的人很多,但是仍旧有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人的态度不够坚决,对不爱惜公共财物的行为表示忍让,我们不仅自身要提醒自己注意公共场合自己的素质,更要提醒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同学注意素质,通过自己影响他人,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水平。 2、大学生不良行为男生高于女生,且大一和毕业班问题较多 从在对学校辅导员与教师的采访中我们得知,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群体分布具有如下特点:从性别比例看,男生不良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女生;从年级的分布来看,呈现“两头”(大一和毕业年级)较多、中间较少的分布特点。 二、大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不少老一辈家长和亲属都经历过艰苦和贫乏的岁月,所以十分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也经历贫苦,同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工作那么好,学校那么好,不免心生攀比,于是便只想着要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找份好工作,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时刻与别人对比,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可避免的对孩子内心造成压力。一心只想着孩子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而不顾孩子自身的想法,从而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导致现在的大多数大学生们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从小就遵循着与别人的对比,做着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的事,以致现在精神寄托不强。到了大学,没有人再一步要求你做什么,而只给你一个最后的目标,便有很多大学生迷失了方向,不知所措,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留下深深的遗憾。 (二)、学校教育因素 1、高中教师的误导问题 高中阶段不少老师为了鼓舞学生,便说着“这是你们最后的努力了,坚持坚持,到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现在好好学,到了大学就好好玩”等等口号,确实误导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这种想法,就很有可能在大学快节奏的生活中落伍。 2、忽视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高中时,每天的任务单一,不停地重复做题,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步入大学校园后,课程减少,无人监督,自理能力弱,一段时间内会感到空虚和失落,无事可做,有些同学便开始变得懒散,放纵自己,经常迟到、旷课,出入网吧等娱乐场所,荒废了学业。 (三)、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直只想着孩子将来的现实生活,只关心孩子将来是不是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而不注意孩子的心灵成长,孩子的性格可能会被扭曲,对孩子的一生都会造成影响。 (四)、个人因素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生也属于成年人,需要为自己将来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一味地遵循他人安排的道路终究不能成长,大学生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从以前“别人给我安排路,我来走”转变成“我为自己选择喜欢的路,勇敢地走下去”,不能终日沉迷网络,只图享受,而放弃自身的努力。大学是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享乐的过程,我们应该在这里学习安身立命的本领,找到自己内心所想,而不是提前预习老年生活。 三、对大学生不良行为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各异,引发不良行为的因素众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根据不良行为的表现与特点,重点分析其成因,积极思考对策,对症下药。 (一)、严肃大学生对学习与考试的态度 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对待学习持放松态度,紧张的高中生活随着高考的过去也跟着过去,来到大学以为一切都是轻松的,这致命的一点如何改变,对大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1、积极宣扬学习的正面典型 不少学生对待学习不认真主要认为学的都没什么用,以后又用不上,那么多大老板有几个是读过书的,在这种心理态势下,加上社会上那些“大学生找工作困难”“没人没关系找不到工作”等言论,遇到学习上的挫折便开始自暴自弃,久而久之便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在学生中要宣扬学习对大学生来讲很重要这种观念,可以宣传学校的学术成就或学校的科研项目,以学术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日常管理加强考前复习 对于大学生来讲,考试前的复习尤为重要,在考试周来临前,督促和营造良好的复习氛围,日常管理中,加强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考试挂科率定将减少。 3、考试规则严格执行 考试时要严格执行考场规则,对待违规舞弊的学生严肃处理,平时不努力学习,考试时轻松过关,这是对平时努力学习的同学的一种不尊重,对规则的藐视。如果平时不努力的同学成功轻松过关,无疑会让更多人不重视平时学习,只关注考试时的手段,那样学习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因此严格执行考试规则,是保证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强力手段。 (二)、提高大学生的公共意识 不少大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不良行为都表现得漠不关心,对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不管不问,确实让人担心,大学生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冷漠? 1、积极宣扬爱国主义教育 在大学生中时刻宣扬爱国,爱党精神。宣传积极正能量,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热爱国家,就会热爱社会,人也变得高尚起来,对公共财物的感情才会加深,才会对社会充满希望,对他人更加热情。 2、歌颂英雄,对服务他人的工作给予支持 歌颂英雄们正义的一面,丑化英雄、恶搞英雄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学校、社会对那些帮助他人的人要予以支持,加以鼓励。倡导大家帮助他人,共建和谐社会。 (三)、加强对大学生平时生活的教育 1、与学生平时的沟通 大学校园里,老师与学生之间已不再是中学时那种猫与老鼠之间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也可以成为好朋友,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如老师,大学的老师都是高素质人才,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沟通,多交流,不仅让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加深,更能让老师的做人理念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做人。 2、对学生家庭的了解 学院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应当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有大致了解,当学生有某方面的不良倾向时可先向其家庭了解,一起寻求解决办法,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学工人员更懂得如何处理学生问题,两者的相结合将更有助于解决学生的不良行为。 大学生成长论文:当代大学生成长特点及基本规律探讨 摘 要: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朝气和希望的群体,是一个有着鲜明时代烙印,又有着独特个性的群体。了解和把握他们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特点及群体特征,是科学开展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关键词: 大学生 成长 特征 青年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用的话说,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面对全国两千多万在校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首要问题是了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使得教育工作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以便切实提高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青年大学生已经从“80后”慢慢转为“90后”了。他们远离祖辈们成长时战火纷飞的岁月,也远离父辈们从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关头。所以,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了拥抱革命和无私奉献的澎湃激情,也缺乏对新中国成立后两种不同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切身比较和反思。但是,他们有着祖辈、父辈们所没有的崭新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含量,有着新颖的科技认识手段,有着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飘逸和青春热情。 1.青年大学生个体成长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基本在18―22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接近完成阶段,其个体成长过程呈现明显的特点:一是个体生理发育的成熟与心理素质的未成熟状态共存。他们的生理机理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素质尚未成熟,尤其是人格的自我完善、意志力的培养和心理综合素质的增强都远未与生理状况协调。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认知能力的不协调共存。大学校园环境的特殊性,给予大学生充分独立生活、注重自我确立的机会,许多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独特的学习环境及文化氛围,使他们对社会事物有着自己独立见解,他们看问题的视野可能与一般大众有所不同,开始培养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心愿。然而,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他们在评价和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空想的色彩,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三是思维活跃细微与不稳定共存。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心理敏感的成长阶段,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活动极度活跃,视野大为扩展,其情感越来越丰富,丰富的情感和奔放的青春活力往往影响思维的稳定和理性的提高。四是社会需求的迫切感与同社会的相对割裂现状共存。按照各专业的系统设计,大学生必须耐得住寂寞,在校园里接受相当程度的封闭式教育,这使他们相对被隔离于社会之外。但同时他们也迫切渴望加入社会。他们在校园里关注着社会,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各种令人不满的现象,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与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价值观相互作用,一方面构成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动力,另一方面也往往由于未能立即如愿产生种种心理焦虑。 2.青年大学生群体成长的阶段特征 大学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变化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系统,是随着不同的年龄增长和学习任务的调整不断成长的过程。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问题不同,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不同层面的内容。 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少儿时集百般宠爱于一身。进入大学校门,一年级大学生处于过渡适应阶段,思想单纯,可塑性和可变性很强,与中学阶段相比较有明显的反差。面对崭新的大学生活环境,面对新的师友同学和新的学习方式,他们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对终于获得的大学生身份,普遍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环境、学习方式、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的不适应。这些适应问题使他们在入学后处于苦闷、压抑、焦虑、消沉等消极的心理状态,有时会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二年级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也伴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大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有初步规划,多数学生积极上进,自我发展和塑造的愿望强烈,自我表现和独立意识逐步突出,积蓄着成才的动力。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机会增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班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不断增强。同时,群体中由于学习的深入和人生的展开,开始出现多层次的分化,学习目标、态度、人际关系等出现了差异,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容易出现冲突。由于异性间紧密往来,部分学生之间开始产生朦胧的爱情,但恋爱观尚未成熟。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已经进入新的层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学生差异性增大,分化明显。随着接触社会层面机会的增多及参加部分社会实践,他们开始面向社会和现实情况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进一步增强,注重自我发展,个性凸显。他们开始主动设计,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充实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能力明显增强,创造性及组织性上了一个台阶,是学校和院系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在各类社团中担当重任。在感情上更加成熟,是恋爱高发期和分手多发期,因此,也容易造成面对这些人生问题时一些学生陷入无法解脱的境地。四年级学生的学识进一步系统和丰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已经掌握相当的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和思想方法,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有很大提高。临近毕业,学生们更加关注毕业去向和个人前途,关切自己的成才机会,渴望在社会生活中一展身手,集体观念逐渐淡薄,对担任学生干部、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急剧下降,同学间由于就业竞争增大而影响人际关系,升学或就业的不同人生渠道的不同选择,使得关注焦点不同。 3.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共同特征 尽管青年学生有成长过程的个体特点,有学业不同阶段的群体成长特征,但从青年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看,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处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不断碰撞中,是在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过程。其中有几方面带有共性特征。 一是社会存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在校园生活环境中,社会存在通过人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等实践方式,直接规范、约束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也将主流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品质要求,通过系统学科的学习及社会实践逐步渗透到人们的行为中去。这种时代品格的赋予是不以大学生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简单举例说,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校园,很难产生只懂得四书五经的士大夫。 二是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可以根据自我内在需求,选择和接受外部信息,为自我完善提供养料。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人生目标的长远期盼,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呈现出强烈的利益驱动,他们往往只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和领域感兴趣,他们思想领域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往往与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相连。他们对旧事物进行大胆的舍弃和淘汰,拥抱感兴趣的新事物。成长首先是他们独立自主的自我完善过程。 三是大学生的成长就是自身矛盾的运动过程。知、情、意、行的矛盾冲突一直贯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代大学生富有正义感和求知欲,敢想敢说敢干,内心充满了为真理而奋斗的大无畏气概,但他们缺乏韧性持久性,缺乏扎实的理性基础和广阔的理论视野,往往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困难的增多而失去信心。和平环境和市场经济下,使他们更容易奉行功利原则,主张奉献和索取并行。他们对很多问题有理性思考,但在对待自己时却又常常自我否定。种种内在矛盾的冲突,使得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历程显得更为绚丽斑斓。 以上对青年大学生成长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的一些分析,应该为我们研究如何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本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尊重青年大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的基本着眼点施教。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的个体成长特征,关怀、包容、引导和扶持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不同年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如在一、二年级价值观、世界观初成阶段以科学理论的教育为主,在高年级巩固阶段则应多安排系统的理论研习和社会实践生活。同时,要充分意识到,青年大学生政治综合素质的提高、理想信念的培养不是单纯靠课堂的理论灌输所能收效的,还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潜移默化,靠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牢记,我们是在为祖国的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英才,才能沉下心努力交出满意的答卷。 大学生成长论文:论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 摘 要: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极其重要,每一个人都应该深刻认识并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当代大学生应该利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先进的理论武器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其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立身社会大环境,立足于自身实际,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未来,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力献策。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 健康成长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为大学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当代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新思想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我们当勇敢地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自觉学习并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在学习和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一、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紧紧抓住发展。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义,就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发展对于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乃至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做到又好又快。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发展存在发展不平衡,出现只顾经济发展,不管环境承受力,不管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的这种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孤立的、片面的。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要采用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要坚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就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把“快”建立在“好”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做到统筹兼顾。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在发展的同时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要求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二、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告诫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 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学习永远是学生的天职,学习始终是学生的第一要务。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学,因为“不学,无以伟大;不学,无以高大;不学,无以重大。如果一所大学思想不伟大,人格不高大,贡献不重大,那么,其境界就不宏大”。 科学发展观告诉当代大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的学习。大学的学习一定要区别于中小学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填鸭式的学习,而是一种自觉性的学习。 自学的过程就是在培养自己学会如何学习的过程。大学是每个人自求学以来到达的最高学术殿堂,是最后一次接受系统学习的地方。上大学并不只是混个学历就结束了,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因此,大学也是每个人真正开始培养学习力的净地。 (二)科学发展观帮助大学生赢得未来。 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当代大学生做到立己达人,即一方面要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他人和社会的发展。 促进自身的发展,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然后才能改造自己,并充分合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发展自我,成为心中满意的自我,赢得未来。 促进他人和社会的发展,就是在发展自我的同时,积极影响他人,倡导真善美;就是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回馈他人、回馈社会。 立己达人,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中去,帮助大学生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赢得美好的未来。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当代大学生应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以学为主,全面加强德、智、体、美、劳这“五育”的培养,实现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协调,就是统揽全局、监观各方,促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专业学习与人文生活相协调;可持续,就是站在长远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到提前有准备,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大环境的和谐,使大学生在社会中始终保持有战士的激情和勇锐,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要求大学生既要对自身发展统揽全局,统筹规划,力求全面提高,不偏废其一,又要合理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在特定阶段抓住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一方面,并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重点突破。 三、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方法与重要途径 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明白了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后,我们必须探讨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方法与重要途径。 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先进的理论武器武装好自己的头脑,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践,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积蓄能量。 那么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 (一)统筹德与才并行发展。 21世纪无疑是一个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之上,应该发展非技术素养,练就一双好眼、一句好话、一笔好字、一手好活儿和一首好歌儿,把自己培养成兼具“谋才、口才、文才、干才和艺才”的全才,使自己静下来能思、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闲下来能玩。 有才无德便是祸。学富五车、样样精通,如果没有好的德行,那么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就不是福音,甚至会是灾难。人格高尚的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热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彼此,自信但不自负,自尊但不自大,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人和社会着想。 有德有才,才会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超越自我的意识和动力,并使自己呈良性发展,时刻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 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有用的人才。 (二)统筹优势与劣势协调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未来社会就是追求“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过于追求自身的偏好,个性张扬,出现优劣势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短板效应的重要性。 大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发挥自身特长,使自己在以后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兼顾自身的弱点,克服自身不足,着力改进,尽量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无刺可挑。 (三)统筹硬件与软件同时发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在提高自身各种品质的同时,还应注重自身体质的增强。 当代大学生应该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够使自己既不懒散又不疲惫。 现代意义的健康不仅指身体,而且包括心理。心理健康,人格才不扭曲,内心才会快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身体的生理健康。大学生应该多和同学、老师交流沟通,提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实现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只有兼顾体质这一硬件和其他科学文化素质(软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统筹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 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完善理论。大学生一方面要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应用理论知识。 学习理论知识,要求我们在课内要认真听讲,在课外要自觉探讨、认真分析。 应用理论知识,要求我们主动培养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既要在专业上多动手操作,做到学有所悟,又要在其他实践方面自觉发展。尤其是学生干部,更应学会如何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社会迫切需要具有“真功夫”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五)统筹个人与集体同向发展。 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的发展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个人的发展的积累构成社会的进步。国家花费大量经费投资到教育上,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理应成为社会的精英分子,为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大学生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发展,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考虑,另一方面要促进集体与社会的发展,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同向发展。 大学生也是人,也要生存,基本的物质需求无可厚非,但是不应该铺张浪费,奢侈生活;大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建立在损害他人、集体或社会的利益之上,而应该使自己的发展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统筹个人与集体发展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践行的,因为促进社会的进步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指导老师:雷体翠 大学生成长论文:谈高职大学生成长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教改方案的构建 【摘 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成熟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轻纺系学生素质、心理、思想现状调查为基点,发现高职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存在心智不成熟的现象,从而提出了将“心智成熟”作为高职人才培养具体化目标的这一构想,由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展开了对高职大学生实施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教改方案构建的论述,以此解决高职人才“高素质高技能”培养目标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职 成熟教育 第二课堂 教改方案 构建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事关高职教育的生存发展。如何将高职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将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 基于人才培养这一主题,《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成熟问题研究》课题组(下称“课题组”)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轻纺系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到高职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智不够成熟的现象。由此进行成因分析,从而产生了将“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体化为高职大学生“心智成熟”的“成长成熟教育”设想,并对如何实现高职大学生“心智成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成熟教育第二课堂进行了教改方案的构建,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此验证成熟教育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对高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的实证调查 课题组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轻纺系400名一、二、三年级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该系学生的原因,是因为该系学生多数是来自农村,且根据平时观察,相对其它各系学生而言,该系学生学风好、心理成熟度略高。这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使用封闭式问题设定问卷,针对学生素质、心理及思想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三项调查,发现高职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心智不够成熟的现象。 1.学生素质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表1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业务及其它素质(劳技、审美、身体和政治)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也存在部分学生不尽人意,而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素质状况略好。 2.学生心理现状调查 调查结果表2显示,多数学生在自我评价、适应能力、情绪稳定、智力正常、人际关系、心理行为与年龄的符合程度等方面表现正常,但一部分学生在适应能力、情绪稳定等方面存在问题。 3.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调查结果表3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他们渴望成长成才,并且在个性、智力、能力等目标追求上也呈现出差异,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较为强烈,但也存在着部分学生有着一定的自卑与压力感,自我控制力较弱,对个人的就业前景信心不足,甚至害怕就业。 综合以上学生调查情况来看,高职生在思想、道德、人格、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成熟欠缺。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的成因分析 探究高职学生心智不够成熟的原因,作者认为这既与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有关,也与其家庭、社会及学校教育的外部因素有关。 1.过分溺爱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成熟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很多家长会宠爱孩子。这会导致孩子在独立生活、计划用钱、吃苦耐劳、责任意识、学习动力、与人交流、人际交往以及意志力和挫折感等诸多方面出现危机。特别是高职学生在有了较好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往往生理发育成熟较早,而心理发展则表现为不太成熟。表现为学生怕脏怕累、过分依赖、消费随意、胆小怕事、封闭自己,导致自我意识强、人格健全却会出现障碍等现象。 2.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是构成学生成长成熟负面影响的重要诱因 如社会上的拜金主义思潮,往往导致学生对任何事都会从是否对自己有利这个角度出发,很少理会他人的态度和感受,加上自私心态,宽容、理解、谦让、换位思考等建议就较难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对外界有益于心智健康的信息接纳也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学生的思想较为功利,健康心理成长较为缓慢。 3.多数学校的教育行为总是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而忽视学生德育和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还会延缓他们的成熟。 比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类学生:他们头脑聪明、能干,但工作却平常,甚至会经常性地出现一些纰漏。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责任感。还有一类学生,无过人之处,但做事目标明确,坚毅果断,由此赢得同伴们的肯定。究其原因也很简单,这类同学对人、对事、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那么这两类学生的差异,就是源于我们的家庭及学校缺少责任意识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缺乏德育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高职教育。比如我们较少的关注学生的挫折教育,而往往导致的就是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会气馁,甚至轻生。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参与竞争和适应竞争的生存与就业能力教育。人人皆知“适者生存”这个生物圈法则,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在面对挫折、面对竞争、面对压力时,没有应急应变能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会起到什么积极影响呢?因此缺失生存教育的高职教育,也将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此外,大学生在恋爱以及性心理、性道德上的不成熟,也要靠心理学科教育的积极引导来转变。 4.个人能力提升与人格健全,是学生心理发展与成熟的关键。 高职生在能力与人格上之所以存在欠缺,一是学校在人格教育上缺少引导,而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相关活动也较少开展或者开展得不够有效。二是学生对人格问题的认知深度不够和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足。这就要强化心理健康教学,借助心理健康知识解答与解决学生客观存在的认识与不足等,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乐观心态,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心智平衡发展,对于个人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心理成熟问题的一个关键。同时,利用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有利于学生心智成熟的相关活动,则是对高职学生成长成熟最好的教育载体形式之一。 三、高职大学生成长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教改方案构建 1.成长成熟教育的意义 (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早在1999年,国家教育部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后将“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变更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那么,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作者认为可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概念具体转化为“心智成熟”概念。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一是心智成熟对个体发展的程度进行了界定。尽管它是一个相对概念,但这个概念对个体发展的程度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达到“成熟”,且不违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本意,还符合时展的需要。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是界定了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并没有对个体发展的程度进行明确,也就是对个体全面发展的程度多少没有提出要求。二是心智成熟所具有的内涵更为宽泛和全面。它包括了“德、智、体、美”,且融入了知识、能力、素质要素以及强调的是心理因素,特别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之所以如是说,是因为心智成熟的前提依然不能脱离对德的要求,不能离开“智、体、美”这些条件。三是心智成熟的含义更为深厚、具体。“德、智、体、美”的含义只停留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较为肤浅的表层,采用的是设置课程、考核成绩的手段,突出的是对四个主要方面的知识掌握,而对心理以及四者之间的融合与运用要求不够。而心智成熟则是对“德、智、体、美”的深度扩展,更为具体化,它是以活动方式为载体,综合评价为手段,突出的是对“德、智、体、美”的综合运用能力,强调的是心理因素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2)成长成熟教育意义。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特别是强调心理的适应、能力的符合、素质的满足,就需要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成长成熟教育。因为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拥有高尚职业道德、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建设者。因此,面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成长成熟教育,就具有突出心理素质、突出职业能力的教育作用,以满足现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成长成熟教育的载体 构建成长成熟教育教改方案的最好载体,就是借助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有选择性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以实现第一课堂所难以达到的快速成长成熟的预期效果。 3.心智成熟的主要内涵 根据“美国生命教育之父”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的生命教育理论,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就是“意味着能和自己,和他人建立起愉快和谐的关系”。而建立起和谐关系,关键在于能否使身体、情感、意志力和智力发展出成熟的品质,也就是使个体在身体、情感、意志和思维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并达到健康、固化和稳定。以此我们将心智成熟理解为成熟教育,而这可通过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 4.方案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方案的构建,是按照“身体、情感、意志与思维”和“知识、素质与能力”相融合以及有利于大学生快速、更好地成长成熟的原则,采取分期分类和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构建的。 5.构建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教改方案 根据以往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一是缺少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效果、构成要素的理性思考,即缺少对开展什么活动以及什么活动产生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收效,或对身体、情感、意志和思维有无影响和有什么影响的思考。二是缺少对活动对象、形式、时间、次数的思考。以至活动开展,始终没有上升到有效促进高职大学生快速成长成熟的理性高度。 构建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教改方案的内容要围绕学生的“身体、情感、意志和思维”这四个方面来展开,而其构成要素要围绕学生心智成熟所必要的知识、素质、能力三个方面来组织。对于知识,包括人文知识、心理健康知识、道德法律知识、管理学知识、安全知识、营销知识等,不过,在选取知识时,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侧重;对于素质,主要包括八项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同样,在素质培养上也要有选择的重点,对于能力,主要包括智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信息查询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就业技能等。 构建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教改方案,要对“活动对象、活动形式”进行分析和选择。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成熟主义“幼儿教育理论”,即“身心发展是按照年龄顺序进行的”。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安排上必须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即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所以就有必要对活动对象进行有效分析,以考虑某项活动的开展是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人。对活动形式进行分析,就是要依据活动对象的特点来选择适合其生理与心理要求的活动形式,以使活动的成效更高。 对于人的身体、情感、意志和思维这四个方面,也是有层次关系的。身体为最低层次,情感为第二层次,意志与思维为第三层次。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断然的界限,因此,活动选择与编排可以在层次上做适当的调整。但一定要注意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构建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教改方案,要对“活动内容、活动成效”进行有效分析。即哪些活动会涉及到“身体、情感、意志和思维”四个方面,而这些活动会有什么成效,需要训练多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心智趋于成熟这个目标。当然,活动内容的选取必须是具有健康积极意义的,活动时间要适度,活动成效须较好。活动成效应包括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促进作用、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任何一个活动所牵扯的内容会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开展一项体育活动,既会涉及到学生肢体相配合的训练以及眼力、听力之间的协调,也会涉及到简单的逻辑思维判断等。这就是说一项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身体、情感、意志和思维等若干个方面的训练,也会有知识、素质与能力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训练。因此,一项活动不能简单而断然地将其归纳到某一个方面,但可以通过其活动内容所涉及的主要方面而粗略地将其归类。 6.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分类 (1)按“身体、情感、意志和思维”分类:以下活动分类只是一个简单并粗略的归类。①涉及学生身体训练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趣味游戏等活动。②涉及学生情感训练的:心理剧表演、主题教育、朗诵比赛、娱乐活动、书画赛、黑板报、主持人大赛。③涉及学生意志训练的:体育运动、劳动、做某一事务的持久性的体会、感受现实生活挫败与承压的经历总结、坎坷意识教育、军训等。④涉及学生思维训练的:中英文演讲、辩论、讨论、主题班会、讲座、工作总结与表彰会、实习成果汇报会、学习座谈交流会等。 (2)按“素质与能力”分类:①自我意识与仪容仪表素质的训练:各类表演、比赛、主题班会、自我介绍、礼仪主题表演、主持人大赛等。②语言表达与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中英文演讲、辩论、主持人大赛、主题班会、读书心得征文征稿、广播稿等。③知识运用与智力提升能力的训练:知识竞赛、生活常识比赛、安全知识比赛、读书学习竞赛、模拟招聘等。④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的训练:各类活动的组织策划与举办、常规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等。⑤身体素质与艺术鉴赏能力的训练:体育比赛、运动会、拉歌、文艺汇演、表演秀、作品展示等。⑥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素质的训练:问卷调查、学习、讨论、讲座、干部培训、主题班会、劳育课等。⑦逻辑思维与意志品质素质的训练:演讲赛、辩论赛、军训、劳育课、工作总结与表彰会、工作成果汇报会等。⑧创新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的训练:手抄报、设计大赛、技能大赛、寝室与教室文化比赛、烹饪大赛等。 鉴于以上认识,课题组针对轻纺系学生构建了针对性强的成长成熟教育第二课堂教改方案,并从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分期分类实施了该方案。经过一年的训练,该系学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学院各类大型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也赢得了多数任课教师对该系学生基本素质的好评。 由此,课题组认为,在高职大学生范围内开展心智成熟教育,有助于高职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助于高职大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特别是对高职大学生的心智成熟将起到极其有效的促进作用。
传统教育探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统教育模式探讨 一、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职业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成为与专业化人才市场对接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近些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但高职生自身存在的自信心缺乏、学习基础薄弱、功利观念严重等问题,一方面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加大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难度。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用优秀的文化营养滋补高职学生的心灵,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传统文化教育指的是中华民族悠久传承的、经过历史过滤和筛选并融入中华族人血脉之中的文化精华和人格精髓。“文化传统主要蕴涵在古代文化经典之中,古代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先哲们的思想精华,其思想既有那个时代的先进性,也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才能实现文化的回归与振兴,担负起民族复兴崛起的重任。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精神、文化三部分内容,其核心是精神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是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职业特点、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要素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来自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汲取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渗透、感染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性情,建立起昂扬向上的品质精神,并由个体扩展到整个学生群体、整个校园,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优良的文化传统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现阶段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迫使高职院校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类型的多样化和市场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优化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但“大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德育对‘做人’教育的偏失,而这种偏失主要是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生优良的人文素养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必须将传统文化教育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开辟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推动高职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处于探索过程中。笔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综合国内外高校文化教育经验,结合本人在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积累和体会,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究,也是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有意义尝试。 1.利用课堂主渠道,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各地区各层次的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开设的范围十分有限。其次,课程开设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针对此种现状,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中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结合专业内容和特点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具体可以有两种途径:第一,辅修专业史。如建筑史学、财经史学、算术史学等。第二,引入经典专业著述。在一些专业学科中将古代经典的专业论著引入教学,用其中的经验、理论与现代社会的专业方法相比较。一方面,可以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专业探索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在计划课程之外,通过举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等形式,营造校园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总之,建设人文型高校,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处理好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合理安排课时,将文化教育系统、长期地开展下去。 2.以文化主题宣传带动文化传统教育。文化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为关键的是将之转化为意识从而指导行为。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首先必须明确主题内容。文化传统教育实践环节的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格主题。孙中山先生说过:“国民要以人格救国,有好人格才会有好国家。”优秀文化能够育化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和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2)爱国主义主题。中国古代社会有杰出卓越的历史人物,如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文天祥、林则徐;有领先世界的创造性科学成果,如四大发明;有堪称经典的专业著述,如《周髀算经》《伤寒论》《九章算术》《内经》。只有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的优秀、传统的伟大,激发起民族的自信、民族的豪情,才能具备民族的自尊、民族的自豪,也才能从心底产生爱国、爱校、爱家、爱人的自觉。(3)美德主题。美德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传统,诚信、孝义、崇俭、尚德,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而又经过提炼、凝结回到生活,倡导美好的德行,从而进一步强化道德传统,这些是大学生思想行为最直接的典范。 文化主题宣传可以采用以下途径:(1)主题班会。学生组织、参与班会活动,通过沟通交流,相互感染,实现自我教育。(2)主题征文。面对全校师生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文化主题的征文活动。(3)多媒介主题宣传。利用校园内的广播、院刊校报、宣传板栏以及局域网等媒介形式开展文化主题宣传。(4)外接型主题活动。即走出校园,与社会对接,发挥社会的资源优势,如建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观看文化题材的文学、艺术、戏剧、影视作品,发放主题宣传材料,开展文化互动活动,参加省市级文化活动等。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大学生;并且尽可能地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一种反映全校师生价值观念、理想观念、共同利益的一种理性文化,使这种文化成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手段,以地域文化为补充,多要素、多途径、多层次地推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必将构建起具有人文内涵的和谐校园文化。 传统教育探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问性思想初探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纵欲。”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主体间性思想的提出为当今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活动。教育主体间性最重要的一点突破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认知模式,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人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与教学资源共同构成了主客体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共同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一种交往和沟通,主体间性思想倡导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要注重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师生双方不断地自我超越并且不断地获得双方共同发展。第一要注重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二要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第三要建立灵活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主体性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四要促使师生积极交往、相互促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要深入地分析师生的主体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我国教育更广阔的发展。 传统教育探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问性思想初探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纵欲。”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主体间性思想的提出为当今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活动。教育主体间性最重要的一点突破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认知模式,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人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与教学资源共同构成了主客体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共同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一种交往和沟通,主体间性思想倡导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要注重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师生双方不断地自我超越并且不断地获得双方共同发展。第一要注重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二要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第三要建立灵活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主体性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四要促使师生积极交往、相互促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要深入地分析师生的主体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我国教育更广阔的发展。 传统教育探讨: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之碰撞与融合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而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渊源、碰撞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偏差予以澄清和矫正,以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已经内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并外化为教师的新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经由师本位、知识本位向生本位方向发展,由“双基”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发展。课堂教学形式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探究式”、“互动式”方向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当中,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渊源?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传统教育理论的作用何在? (二)世界上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理念,因此,不要盲目追“星”,不要机械套用所谓的经验。当前“生命教育”、“创新教育”、“赏识教育”、“超越教育”等以及由西方引入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新概念新名词陆续涌现,老师们颇感茫然。我们还发现,有的教师在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的情况下,囫囵吞枣并义无反顾地去贯彻执行。与其这样,倒不如去探讨新课程理念的渊源,从博大精深的心理学实验宝库中吸取营养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将“皮格马利翁效应”、“海因兹偷药”等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也不失为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并不矛盾,也不抵触,传统教育理论并没有作废,也不能作废。 (三)新课程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它也决不是最好的和经典的,只能说,在经过38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实验结论是肯定的,是可用的。既然如此,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过多地关注了中等生,学困生也被一定程度地关注,但“尖子生”、“吃不饱”的问题则被忽视,而这一问题,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就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材施教,亦即根据学生不同的资质、潜能、个性有选择的施以合适的教育。这样,才是发展全面和全面发展的教育。 (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还有一种困惑,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是需要肯定的,但是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如何把握?我们认为,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丝毫不能低估和消弱,否则,还给学生的课堂就不是课堂,探究、合作、目标达成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消弱,而且还应加强。而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调控、调动、激励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艺术功力方面,而不是回归“一言堂”、“满堂灌”的师本位,也绝非儿童中心主义。 二、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渊源 新课程理念的产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既不是传统教育理论的照搬照抄,也不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精华的提炼、浓缩、延伸和发展。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主张“儿童中心主义”,我国古代的教育专著《学记》明确提出:“时观而弗语”,“学不躐等”,“时教正业”,“退息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及”、“预”、“时”、“孙”、“摩”的教学原则及方法,甚至对教师的语言要求也提到了“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的高度,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的尖锐批评,这些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及包括孔、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布鲁姆、布鲁纳、陶行知等教育大家在内的各种教育流派、教育理论,都会对指导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新课程的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 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四、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五、意义及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激烈碰撞也是必然的,而且对于我们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任何事物,没有矛盾,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进步。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多次碰撞,必将引发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和对传统教育理论的重新认识,最终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努力学习、吸纳、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逐步完善。 传统教育探讨:浅谈在古诗教学中加强文化传统教育 论文关键词:古诗教学 爱国主义 人生观 价值观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传统教育探讨:探析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摘要: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并着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巨大的需求。必须承认,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然而,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我们才能进步,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进入21世纪,对我国来说,就要迈上新的5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人才的准备。问题的重要性使我们不得不去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目前在基础教育界已形成了共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且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究其原因,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也要注重教育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实施素质 素质教育 教育战略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家对如何界定和理解素质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地认为,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应试教育”,既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清传统教育既“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育发展战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六大指导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必须走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的路子。”和“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等条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员、经费和政策的保障。随 后人大在制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和公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现实 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牵扯整个体制的系统工程,是重大改革,决非有些人认为的只是中小学的事,或是让学生玩玩乐乐的事,这是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培养人,全国人民都要转变观念。但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第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难度问题。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而课程设置不但未改,相反学科教材难度增加,广度增大,分量加重,内容增多,每周30多个课时排得满满的,高年级一节自习课都没有,尽管教育部已决定适当删减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把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适当缩小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至今并未见太大成效。第二,中小学课程设置问题。除以前实施的课程设置方案未做太大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计算机教育、劳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等等,其中前三、四项已要求列入正式课程,排入正式课表。课程设置总量已超过周总课时量。一方面,“开足开齐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方面,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坏,又是上级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未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学校和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了,只好加班加点,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产生的恶果。第三,升学压力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考升学率是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标准,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和教师教学成果如何及时评价的问题。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占教师比例过大,而教师学识水平无法达标,教学水平无法保障。无论从师资的继续教育还是师资的选派上都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教育是面对在职专任教师的且在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师资的选派也存在着大中城市过剩与边远地区极度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评价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然而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这就需要尽快的组织专家制定出可作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来,以供学校参照执行。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内容陈旧,方式死板,学习对口性差,对教学水平促进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务为主的问题。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紧紧贴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实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而广大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深远意义,自觉参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继续教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第六,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教师的工资有了基本保障,但部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的多数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部分实验学科不能开足开齐,文体活动器材匮乏等等。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并要建立 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只有在承认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我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大、更深入,尤其是把教育已经看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对教育的进一步“松帮”,为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兴剂。四、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所谈的“硬件”,既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装备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校园的美化、绿化、厢化、硬化。学校“硬件”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厢化、硬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软件”,既学校的师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而其中师资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的总和。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教师是一种知识面广博、懂得教育、善于育人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要求更高,需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引导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以广博的学识、全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充当学生的主心骨,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价值范畴体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以创新教育为灵魂,以学生发展为本职,要做到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目前,主体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创造教育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模式的探索,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同时,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已在广大教师中深入人心。 总而言之,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势在必行,而它又是关系全社会 的系统工程,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影响素质教育发展进程的诸多因素协调一致,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减少滞后因素给改革带来的不利条件,使素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早日实现中共中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提出的战略构想。 传统教育探讨:浅析现代传播手段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论文关键词:人文传统教育 现代传播手段 凝聚激励 论文摘 要:人文传统教育是以人的道德感、崇高感、理智感、美感为内容,以情感状态、感觉水平、想象加工为形式,以自我愿望、情绪调控、体验理解为功能,它既不脱离也不隶属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而是作为教育的理念渗透,贯通于诸教育之中。随着科技进步,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高校人文传统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教育导向作用、凝聚激励功能以及创新功能三方面阐述现代传播手段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教育导向作用 现代传播手段的教育行为导向功能,就是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运用良好而恰当的现代传播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的功能。高校人文教育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和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整合信息,提高传承品质 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中,内容包含了文、史、哲、艺等学科总论性质的人文科学,该教育内容资源庞杂、信息量大,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积淀都有可能被纳入其视野。这不但对参与者的资料掌控、知识积累和学术视野是一个全面的检阅,同时也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提出极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人文传统教育既需要集成丰富的素材,同时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将文字、音、图片、影像等灵活集成起来,通过选择适当的媒介方式来呈现各种不同种类和用途的教学材料,使得需要具体展示的内容形象化,单一传播形式生动多样化,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品质。 根据认知理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通道,即加工听觉输入和言语表征的听觉通道和加工视觉输入和图片表征的视觉通道,每个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即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听觉通道,同时也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视觉通道。人文传统教育的大量信息,对学生接受来说,如果仅通过单一的通道加工,很容易造成高校人文传统教育的思考负荷超载,而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加工形式呈现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利用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同时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提高他们获得信息的效率。 (二)发展观念,引领传承方向 教育思想一般是较深层次的认识,是经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的比较系统的稳定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育发展观等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知识的传递,高校人文传统教育是对人文社会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并为社会提供服务。现代传播手段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价值观念,以传递和创造知识、科技为主要责任的高等教育不仅在经济上具有服务性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而且在经济上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为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跨跃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数字产品和网络生存的普遍化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观念面临新的挑战。现代高校应把现代传播手段作为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立足点,提高一个认识层次,把现代传播手段看做是学校在人文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它应是高校提升水平和层次的最重要的立足点和支撑点。目前我们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信息传播的自动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从本质上说,现代传播手段之所以能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不在于它能提高传统教学的效率和范围,而在于它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探求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凝聚激励功能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出现了大学生“国学热”等现象,而且正逐步引领和示范着一个民族文化基础的形成,这也表明现代传播手段对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发挥着凝聚激励的功能。现代传播手段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凝聚、规范、精神激励,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促使高校人文教育积极开展,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模式、机制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努力实现理想的目标。 (一)凝聚力量,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我们对价值观的认同,使我们个人把自己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愿遵循这些原则,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作为文化重要的传播地,现代传播手段的在高效的应用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大学生们亦因该强大的凝聚力而紧紧地走在了一起,激励大学生团结合作,奋发进取。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等客观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沉积。它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广泛的外延,它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沉积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传播手段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重视大学生情操的陶冶,都因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而得到极大的改善。现代传播手段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灵活应用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功能,并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 (二)整合资源,协同文化传承 现代社会价值观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是进入到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科学与真理、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这些共同的价值,既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指导。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大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为联结。大学的教学是传播知识,大学的科研是创新知识,大学的为社会服务是运用知识,大学的图书情报是收藏和处理知识,大学的国际交流是交换知识。知识就是大学的内涵,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 在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传统文化本质为组成要件,并在形并包含了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义、信、礼、俭、勇等基本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是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作用,它制约民族精神的走向与发展,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同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整合多方面的文化资源,通过扩大现代传播手段的有力方面,协同文化传承。 (三) 兼容并蓄,激励文化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激励是长期的,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为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带来了契机。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人本主义。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们处于一种和谐人际关系的文化氛围之中,拥有一种自信与自豪感,保持一种高昂的、积极的精神状态。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群体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国家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献身精神。 三、创新功能 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即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二是创造性思维,即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三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一切创新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活动中依靠勤奋的劳动、高超的技术,才能把创新的思想变为现实。这种高水平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扎实的知识和一般能力为基础,从一般能力发展而来的。就是说,创新能力是和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及有关能力相联系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而主要是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新颖的、灵活的、有机的结合。 (一)突破思维定势,注重教学多元化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强调在既定的目标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总是照教师设计好的模式、计划和教学步骤去学习,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地记笔记,教师和学生都停留在“学会”的要求上,最终局限了创造思维和发展的空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要注重培养创造思维,拓宽发展的空间,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式、研究式、实验式的教学,将讲授、自学、讨论、研究、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目前对大学生的创新方面的教育多放在“实”的方面,即在开发脑功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观察、想象、实验、推理、分析、综合等各种具体技能上下工夫,而对“虚”的一面,对创新的人文因素、环境的作用讨论较少。但创新的原动力恰恰在“虚” 的一面,在人文,在人际环境。创新是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基础上依靠环境的酝酿、启迪、激励而爆发出来的。人的创新思维也是这种起潜移默化作用的环境的引致变量。 因此,现代传播技术为基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直接参与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同时注重营建浓郁的人文气氛,以实现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的教育多元化。 (二) 改革教学内容,高度注重个性的发展 一般而言,创新人才是有个性的人才,他之所以能够创新,是在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养成的个体差异,大学生必然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创新型教师是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保证。教师队伍只有具备创新素质,才能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应当从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三个维度来构建创新型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创新型教师同时需要对知识结构有深入的把握。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同专业同年级学生按统一的学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习同样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因此必须根据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精选经典教学内容,注意把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的趋势和动向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因此,将学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性培养。我们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个性鲜明的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把“基本要求+特色”当作人才培养的总模式,其中的“基本要求”是指全面素质的培养,“特色”是指个性的发展。坚持这种模式,可望造就出一批顶尖人才来。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培养个性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教育探讨:浅谈新课改下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教学评价 角色缺失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教育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就新课标开展过程中与之并存的传统教育两者的相互影响为线索,就我国目前的教育进行反思并且提出几点建议。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似滚滚洪流不可阻挡。拒绝课改,就会被淘汰;被动适应,就会落后。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而教研工作的策略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将重心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强大的应试教育压力,学校、家长的习惯思维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特有的传统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地并行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材、课堂压抑和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文史类课程时也就很难有高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不过多参与指导,那么在预定时间里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可能,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也只好选择全程指导教学,这一现象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相当多见。因此,解决不了这一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各个学校在发展教研组研究教学理论,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切磋技艺,资源共享等最基层的学习化组织的同时,也应当同步在相应学生群体中加大教育投入。如中学生心理指导可帮助他们屏弃不良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产生健康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时再增加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设施,如书籍,影视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等来开阔视野,也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吸收。 二、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改革严重滞后 新课标在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主动参与精神的同时,没有同步对我国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同步改革。这一现象则直接导致课堂评价的不足,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表扬的泛化,优劣界限模糊,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或不评价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好声一片”,实际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缺失。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容易使其养成骄燥情绪从而缺乏必要的抗挫折能力。因此没有直观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家长及学校就难免要沿用老标准“分数”来体现自身优于他人之处了。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综合课相对缺乏重视,处于对分数的追求,科学,艺术类课程被打入“冷宫”,这也违背了新课标“顺应学科之间融合和交叉的趋势,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一初衷。 由于以上几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使得教师——教学的主导,在新课改的洪流中徘徊了,甚至缩手缩脚,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们的困惑也相应地产生了: (一)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学生的不良行为被姑息迁就,教师生怕沾上“变相体罚”的骂名,教师角色的缺失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明显。 (三)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实际并未跳出旧的评价模式,教师感觉到被成绩所逼,自然也会给学生压力了。 (四)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执行者,改革效果的评价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正因为执行过程中有一些难以处理的矛盾,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得老师不敢挺而走险有大胆新的尝试,只好持观望态度,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害怕成为一旦教育改革失败的责任人而承担骂名。到最后可能所有的教学思路都会单一,谈不上创新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改中遇到一些困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不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想办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一、教师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评价要更科学合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的同时也努力创新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把形式的创新与效益的提高密切结合,努力创设融“情感、互动、创新”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发挥评价与奖励机制的激励、促进作用。克服“应试教育"在评价、奖励中的负作用。不能把考试结果做为评价教师的目标,不能把考试分数做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不能把考试各种"率"做为奖励教师的唯一依据。奖励制度的基础是评价。我们各项表彰和奖励都是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评价奖励机制必须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上行动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突破。打破已有的束缚,坚持素质教育,服务国家建设。 传统教育探讨: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 1 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当前,对于学生的教育得到社会人群的广泛关注。2000年,全国高校开始实施大批量的招生,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及普通高校的在校人数都有明显的提升。高等学校中升学录取率也相应的上升,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其教学水平、办学能力及潜力,让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升学效益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快了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从另一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相应地推动了教育改革模式的不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断完善和深化。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也随着高校的课改浪潮开始进行深化与进步,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及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就目前各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学科来说,不论是从音乐科目的招生数量、授课教师的培养、教学环境的改善等软件条件,还是从音乐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来看,都有了非常乐观的改善与提高。 但是,从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过程来看,同时发现一些实际生活中出现或潜在的问题及矛盾,这些问题及矛盾的产生也会对我国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实施改革及发展造成障碍。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中,最突出的就是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同现实中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缺失的矛盾。高校中音乐教学资源一般可以总结成两种类型:其一为教学中的客观资源,如教学设备和仪器等;其二为教学中的主观资源,如各个音乐类型的专职教师等。如想要解决招生数量越来越多而现实中教学资源相对紧缺这对矛盾,就应该对新型计算机音乐技术和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处理,也就是应该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音乐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补充,这也是提高我国国内各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效率及节约高校音乐教学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 2 计算机音乐技术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音乐,又称为电脑音乐、数字化技术音乐,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同音乐相融合的产物。计算机音乐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从它面世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机音乐就给音乐欣赏者带来感官上的冲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软件的开发,计算机音乐作为一种新生代艺术逐步成形,并且不断渗透到音乐创作、乐器演奏、商业音乐、娱乐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已经由专业化向社会化、家庭化延伸,成为数字化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艺术殿堂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长处就在于它拥有高水平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音乐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对声音的数字化处理能力,数字化处理声音的技术有着对声音很好的保留度,增加音响效果,同时加大了音乐的感染力,让音乐中的声音质量及结构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是一项质的飞跃。数字化的音频同midi技术是让音乐同计算机进行结合的关键所在。其实,现代人的生活中经常与数字音频打交道,如收音机、电视机、电影放映机、录像机等电子产品中出现的音乐都采用了这项技术。计算机音乐创作应该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用midi技术同数字化的音频等技术为控制方法及信息沟通的语言,再加以合成器、采集器等电子乐器的配合,最终成为一种电子音乐。从对音乐进行创作的角度看来,应用这种技术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其有着特有的音乐类型及表现形式。人们为了区分,就把这种音乐命名为计算机音乐。 计算机音乐有着特有的音乐曲风、语言表达及美学等特性。它在旋律的运用、歌曲的结构、和声部分的配合、乐器的音效等方面都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同以往的传统音乐都不尽相同。从制作的技术手段方面看来,计算机音乐涉及的音乐剪辑、音乐录音、音乐韵律、电学等数字化的技术手段等,都应该归属于音乐学这个新兴的学科中,供人们进行学习与探讨。 3 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的意义 计算机音乐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对于高校中固有的音乐教学方法形成较强的影响和冲击,有助于帮助高校音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计算机音乐的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客观资源的使用率的提升,让教师不再因客观原因导致音乐教学课程无法顺利进行。自从我国高等学校进行扩展招生以来,音乐学科的招生数目也相应地提高,高等院校音乐系的学生规模也大幅度增大,这样就使学校中的教学客观资源产生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高校采用不断增加教学资源的办法来进行音乐教学,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减少学校教学收入的比例,这样也无法第一时间让学生开始音乐的学习。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中的音乐课程进行改革,可以更全面地避免教学客观资源的重复建设、投入,从而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客观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在开展相同科目的教学中共用或者继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制教材,从而减少教学资金的投入。 2)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主观资源使用率的提升,让教师不再因主观原因导致音乐学科无法顺利进行。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音乐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音乐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也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主观资源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音乐专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和提高方面。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在目前高校音乐教育形势下,这一教学方式无法满足高校音乐教学的需要。而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广泛推广和普遍运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它可以更好地降低音乐教师重复备课和重复讲授的发生,节约了教学主观资源,降低了音乐教师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工作量。 3)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有助于教育模式的自身发展与完善。在总结传统的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与结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音乐技术优势,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与计算机音乐技术相结合,优势互补,不仅有利于提高现行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4 小结 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探讨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值得广大教育人士共同关注。 传统教育探讨:传统教育与新课改关系 一、继承传统精髓、促进新课改发展 课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它是在扬弃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传统教育的理论,是多少贤能志士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理应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可是有的老师不能理智地看待传统教育理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把传统的东西批得一文不值,仿佛要打进十八层地狱。在这些老师的眼里不打倒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就没有立足之地。其实新的东西都是从旧的东西中演变发展过来的,离开了旧的基床,新的东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然旧东西客观上阻碍着改革进程,妨碍着新的东西的发展,不破不立,但要看怎么破,怎么立。改革中,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的东西,不要像马克思批判的那样,为了泼洗澡水,不惜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泼掉。我们应该把婴儿抱起来再去泼水,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二、剖析传统优劣、认识新课改意义 传统课堂“师道尊严”,造就了传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被动者,是被支配者。建构主义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运用认知能力自行建构。他认为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协作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应取代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是过程导向而不是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是学习导向的,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把语文课仅仅看作是识字课、讲解课、把能力训练当作题型训练,让学生“题海无涯苦作舟”,既没有兴趣培养,也不注重人格价值引领,忽视了语文还有“人文性”特点。在人文方面,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改革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既要重视双基、强调工具性,又要抓好以人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即人文性,这是语文教学的走向,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单一性中走出来,顾及两点,整体推进语文教学。 三、改革传统教育、促进新课改创新 语文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并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之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传统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教学层面,本质上是一种维持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汉语语法、词汇、阅读分析教学,几代学生做着同样的作业,把作业的反复训练作为能力的培养。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忽略了应用知识逻辑综合分析问题的训练,抑制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勇于创新知识的能力。从社会及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减弱,结果,使社会对学生语言素质的高度期望值与学生对学习的淡漠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公民有更高的人格独立性,思维独创性以及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从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语文教学格局需要转变,素质教育应提上日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育人思想应成为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目的将必然由侧重于知识积累转向强调能力的训练,思维训练和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格素养的培养,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语文教学内容将必然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转向学生素质全面培养,从对知识接受性的学习转向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看来,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拓宽、务实、求活,应以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动机为基础,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应该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强调充分合理使用多种教学资源,使其最大可能地发挥效益;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不但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作者:翁艳玲 单位:山西省孝义市青年路小学 传统教育探讨: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分析 1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的共同特点 1.1将教师的讲授与自我学习向结合 传统教育方法,通过课堂为基础,将教师的授课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体系之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讨论起到辅助作用。将自主学习与接受性的学习相互结合,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而在远程教育之中,虽然并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对于自主学习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强,学生要自行的对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来进行学习,同时进行时间的规划,最后取得成果。 1.2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足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那么学生在完成了学习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在实际情况中将知识加以应用。目前来说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教学向实践教学不断地进行转化,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长,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适应实际的工作情况。虽然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重视时间的部分,但已经有很多学校在传统教学的方法之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实践学习的部分。要注意到,远程教育的应用者主要都是在职者,他们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比起传统教育方法的学习者来说更为迫切。但是远程教育由于自身的形式限制,并不能提供场地或者条件来为学生增长实践的经验,只能以一些毕业设计之类的形式来对学生的施加能力来做出考验,这当然是远远不足够的。 2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 2.1教学模式方面存在差异 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是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显而易见的区别所在。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各项内容,教学节奏都是由教师来进行决定,而学生对学习次序和重点不能自行决定,只能靠教师的讲述,在学习姿态上属于被动的接受者。而远程教育对这个方面则是截然相反的,教师只是担任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而学生在学习上更为主动和自由。 2.2师生交流方式的差异 通过传统教育模式教师与学生同聚一堂,在教室中进行讲授,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可以直接的向教师提问并获得解答,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同时学生之间也能获得交流。而在远程教育的方式下就不同,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能进行当面的交流,学生也只能自行记下笔记。若要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疑问或者建议就只能在课后通过电话或网上聊天的方法。这就是远程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缺点。总的来说,远程教育模式在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时间的决定上更加自由,但是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性就大大降低了。要注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有着电脑所难以代替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和教师针对问题给出的解答能够大大的增进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自由的发挥自身的教学才华和课程设计方法,而远程教育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及。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自认为学习条件(时间精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更加倾向于选择远程教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惯于传统学习方法的学生也能够很快的对远程教学法得到适应,并不会出现难以适应或者学习效果大幅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明显的对于学习内容的交流程度较少,对于学习内容的心得体会难以得到交流和修正,但是获得的学习资料明显的更加丰富,可以在学习资料上获得更多的参考。 3完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3.1可以考虑在学生开始学习之前进行预先培训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都是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考虑到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正在工作的人员,首先对于相关的知识已经多半淡忘,对于学习也很有可能不太适应,在开设学习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资料学习或者工作人员的介绍或者培训,帮组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3.2采用虚拟技术,让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我国的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越来越重视,而对于远程教育来说,假如缺少了实践环节,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大幅降低,达不到远程教育的成果。因此,如果要提高远程教育的工作成果,就有必要对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学习做出提升。对于远程学习来说,一般学生时间不多,学校也缺乏条件来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为这样的原因,就需要应用虚拟技术来建立模拟实际情况的实践学习条件。利用现代技术来对实际中可能面对情况来进行模拟,让学生获得接近现实的实践经验。通过采用网络虚拟实验室可以获得以下优势:①由于是在网络上构建的虚拟实验环境,除了软件费用之外不需要太多的支出,相比于实际利用设备来进行操作来说,在经济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②符合远程教育更好的利用零碎时间和便利的特性,使得学习者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模拟现实的学习,这样的便利性是传统教育远远无法做到的。③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能力自由的定制实践学习的内容,充分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④虚拟实验环境对于很多工科和理科的内容也可以进行模拟,既不存在实践中的危险性,同时也拓展了远程学习的范围。 3.3增强师生间的教学交流 之前已经提到过,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师与学生展开交流并对教学内容作出修改,但是在远程教育之中这一点就无法做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的渠道。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途径进行拓展,不断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比如说,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讨论群组和论坛,并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和有建设性意见的时候与老师或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成果与工作质量。 3.4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由于远程接受教育者的能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还有学习目的都各不相同,一些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很多的实践经验,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另一部分学生则没什么知识基础,需要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来强化自身。学校在进行远程教育的时候也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在教学资源的设置上秉承丰富化和广泛性的原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获得知识的补充,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这也是提高远程教育水平的重要努力方向。同时,对于远程教育的课程而言,要提高实用性,不能是机械的对课本的复述,而是要与时俱进并结合技术应用的实际,从而更好的创造教育成果。 4结语 我们知道,远程教育具备着相当多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对学生显得更加灵活,也更加便利,是进行在职教育的有效补充,也能够对那些正在学习的学生构成有效的知识与能力的补充。总之,远程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从而获得不断的前进与发展。 作者:江为苍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人事考试院人事培训中心培训科 传统教育探讨:传统教育图式大学英语论文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却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应用性技能,而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头脑活跃、喜欢新鲜事物、身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不但没有吸引力,甚至让他们厌倦。其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脱节。目前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应付考试为目标的基础英语知识,很少涉及到专业英语,不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不能体现出鲜明的专业性特色,造成英语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相脱节,学生体验不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很难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第三,师生课堂交流少。在我国传统教育图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和权威,学生认为老师讲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自己只需要被动地听讲并将老师的所讲所授全盘接受即可,没有必要也不敢提出质疑或异议,与老师交流少。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英语成绩差,自轻自鄙,不敢主动与老师交流,不敢多方面地展示自己来获得老师的认可和关注,造成师生关系疏远,课堂气氛不活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此外,考核方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的考试则是评价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手段。大学虽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但仍然逃不脱考试的“魔咒”。学生的各项评优、先进、奖学金等都无不与考试成绩挂钩。这就导致学生片面追求高分数,从而造成成绩等同于能力的误区。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主要也是采用统一的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考核只占很小的比重,这种近乎“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基本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能兼顾作为个体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表现及个体的差异。 2.学生因素造成的问题。 首先,由于这些年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很多学生还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的意识,对于需要大量输入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提不起兴趣,学习英语的动机仍然停留在应付考试与学校要求的层面上,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果不佳,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直接放弃英语学习。其次,学生学习目的比较单一,过于功利化。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片面重视学生的英语解题能力,忽视了听、说、读、写、译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很多学生来讲,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拿到相关的证书,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而,学生片面地重视考试,重视书本知识的吸收,死记硬背,大量输入,以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再现”,派上用场,取得好分数。然而学习英语只学习其语法、词汇,只为应付考试是远远不够的,且枯燥的语法、词汇知识不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得当。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学英语,到了大学仍然学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得当。他们学英语就是背单词、记语法,简单地认为记住单词学好语法就是学好了英语,而实际上背的单词很快就忘掉了,繁杂的语法也经常令学生无所适从,因而产生“不知道要学什么”“不知道从何学起”“不会学”的困惑。很多对英语原先抱有学习热情的学生,也时常因为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而逐渐产生消极情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受我国传统教育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以西方为参照,通过中西方教育图式的对比可以找出我国教育图式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二、中西传统教育图式的根源性差异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的创造和传播途径,一个国家的教育受其政治、经济体制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并反过来服务于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每一种图式无不烙上该国文化的印迹,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也会折射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1.文化差异。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神秘未知的自然界充满着敬畏,他们战战兢兢,顺天应物,以企望能够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因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平等,强调“天人合一”。衍生于这种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中的中国教育,其特征就在于强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整体把握,注重整体的认识与内心的感悟,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安分守己,修身养性,以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强调统一性和群体性,忽视个体和个性差异。这种“和谐”的宏观式教育限制了人对自然的追求与探索,一味遵从自然,而不能积极地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自身的创造力量和生命价值,缺乏对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认识能力,缺乏微观的分析思辨能力。此外,这种以知识的静态接受为特点的教育敬重权威,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形象示范作用,通过其传道授业解惑来达到一种文化的传承、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专制主义,约束、压抑了人的个性与能动性。导致学生唯“权威”马首是瞻,畏手畏脚,自卑自抑,使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缺乏竞争的动力,缺乏主动进取的挑战精神。西方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西方人类始祖长期以海为生,凭借一叶扁舟驰骋于大海风浪之中,充分享受自由与冒险。他们强调人与自然对抗,主张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鼓励以自我为中心,运用理性获得真理,勇于展现自我,追求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注重人格和尊严,肯定个人的主体性地位。这就使得西方的文化传统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抗争主义的色彩。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着竞争,以竞争为特质的传统文化渗透于西方教育理念,从而决定了西方社会建立的是一套重视个体,重视权利,崇尚个人自由发展的“民主”教育。这种重个体的激励性教育价值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个性的张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在独立思考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教育方式上也比较宽松开放,有利于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却也极易造成个人主义。 2.政治经济体制差异。 我国传统教育起源于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阶级关系之中。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长期处于手工操作的水平上,这种以经验和体力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生产方式,客观上决定了当时生产力的维护和稳定对学校教育没有直接的要求。这样,学校教育始终远离生产,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所独占。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和严密的君父宗法制度,统治阶级推崇儒学的伦理纲常,政治与伦理道德结为一体,教育则成为实现政治统治和教化臣民的手段。因而学校教育始终以灌输伦理知识、进行道德训练为主要内容和核心任务,这就决定了我国古代阶级社会中人们将政治与伦理等同起来,“政教合一”,并将之付诸教育实践当中,内容固定,形式统一,注重整体性。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其政治秩序,统治阶级大力宣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吸引学者向其政治体制靠拢,“学而优则仕”,鼓励为学不离从政,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强调教育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政治功能。西方社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它追逐利润和剩余价值,崇尚资本。出于推销其商品、扩大商品销路、不断积累资本的需要,资产阶级四处奔走,在世界各地建立联系,开拓和扩大市场。这样,资本主义世界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规范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资产阶级提出了“法律至上”“契约自由”等一系列的统治原则。资本集团为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高度重视对个人的教育,从个人的成长需要出发,以学生兴趣需要和发展需要为主导,注重人格独立和行为自主,强调学生具备独立意识,养成自立能力,鼓励求新求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行为极大地包容,鼓励自我表现,追求竞争性和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中西传统教育图式差异的外在表现 1.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强调整体的统一性,崇尚师道尊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和绝对权威,在教师的统一“领导”下,所有学生步调一致,课堂秩序“一片井然”。以教师为主,不太关注情感意识的表达和个性的张扬;注重教师的“教”,教学内容整齐划一,多采用单一、固定的课本,重教材的知识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刻板,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能学,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西方重视个体,强调和崇尚人人平等,推崇个性独立,课堂注重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去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鼓励学生情感的自由表达,塑造学生的个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而非领导或权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材,重教材的实用性;欣赏交际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 2.教育评价中的差异。 教育评价是教育进行和发展的“指挥棒”。在我国教育评价主要来自政府的鉴定、审验性质的总结性评价,比较注重结果;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对象单一。这种简单的、封闭式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脱节,形成“两张皮”。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高校教育评价的权力属于社会,由一些民间机构来承担,具有较强的科学民主性和积极开放性。其通过民间机构对教育进行评价和控制,为学校与社会构建起沟通的重要渠道,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接轨,切实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西方高校内部评价形式灵活多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课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于教师教学改进之中。 四、促进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思考 中西方传统教育图式核心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者各有利弊,互有优势,因此在借鉴西方教育理念的时候,不能一味照搬、全盘西化,而应参照西方教育图式的优势,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二者各取其长,融会贯通,为我们历代先贤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下的优秀传统增添新的活力。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源于西方,要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更应该发扬西方教育的优势。在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上,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指导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需要。因此教学应由单纯重视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转变为既重视语言知识又重视语言运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增添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学内容上重视语言交际,按照专业选择相应的英语教学内容,注重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挂钩,学以致用,将学习内容与专业相结合,实现“教、学、练”一体化,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把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 2.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师生课堂角色。 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应摒弃“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认识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都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要合理调控课堂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施动者”的作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充当学生与知识间的中介,而非全盘包办,不做学生“知识的保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在讨论时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重视地域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 由于我国地域经济、文化基础等的现实差异,英语学习不可实行“一刀切”的统一模式,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由于对外经济等活动频繁,具有比较良好的英语氛围,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可适当提高;在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英语学习则不能过度“拔高”,而是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以人为本。而就学生个体而言,其学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因而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建立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英语本身,而不是考试,单纯地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依据教育评价理论,评价的过程应是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展示自己的才华,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不是着眼于他们的单项素质方面的发展,更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英语教学的评价首先必须从单一的考试转化为全面的综合能力的考察,从简单的分数评价转化为全方位的学习能力的评价;其次,充分发挥人文化评价和实证化评价的优势,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学习结果;此外还应转变评价角度,从紧盯学生的不足的“纠错”式的评价转化为关注学生的长处的激励式的评价,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 五、小结与展望 受传统教育图式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西方传统教育图式为参照,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借鉴西方教育中的优势,中西合璧,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者:龚艳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传统教育探讨:述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 1教学形式多样化 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一书一本一粉笔”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展现,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灵活性 网络教学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与信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微博、论坛等多种形式向教师进行提问,与同学之间进行课程的探讨与学习的心得,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3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如果将二者进行优化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必将得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3.1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教育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许多城市进行教育改革,尽量达到教学及师资在一个地区内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区间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网络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2]。网络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资源共享性,通过它就可以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此外,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改变了信息单向的、被动的传播的局限,实现了学习者对信息的主动获取和控制,从而使学习交往模式由单向式向交互式转变[3]。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网络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师生间相互平等、相互影响的交往模式,教师从原来高高在上的长者变成了学生的朋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并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 3.2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育中,规范化的课堂教学,严谨的教学节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课堂紧张的气氛,及过于教条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可以将网络教育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带入传统的教学课堂,将复杂化、抽象化的问题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的形式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展示给学习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习的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3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在教学形式上虽然不受时间、空间地限制,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极高,没有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要发挥传统教学对于课堂有效控制的优势,教师在开学初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期中可以进行测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另外在网络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课堂教学的课程,定期安排学生与教师的见面会,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4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人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很难满足社会的竞争、工作的需要及自身对知识的渴求,网络教育弥补了这一缺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工作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网络课程的学习,以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延续传统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终身教育的要求,符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总之,无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教育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和不容忽视的缺点,通过上面的研究发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是可行的、有效的,结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但对于二者的完全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何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更加系统化是未来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赵艳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传统教育探讨:项目教育法与传统教育法的差异 两者之间不同点分析 (1)教学形式不同。在“课程制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总是以“课程”来安排教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模型制作、设计表现等课程,由此也派生出色彩课老师、表现课老师等。在“项目制教学”中教学是以职业岗位为单元展开。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围绕工作岗位完成不同的项目任务。相应的有家居设计工作室指导教师、小产品工作室指导教师等。(2)学科关联性不同。在“课程制教学”中如模型课程老师,他的教学任务是落实模型制作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很少关联到人体工程学课程和材料课程的知识。在“项目制教学”中,要完成某个项目单靠某一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完成,大多要运用好几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是一项综合性的知识运用。(3)教学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在“课程制教学”模式下,老师上课运用的例子是为了讲清或巩固知识点,操作课的实例或任务是为了强化技能点,课程突出系统性和基础性,至于该知识点及技能点的实用性不太在意。“项目制教学”模式下教学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工作经验。“项目”内容要来自职业岗位中的实例,对于那些工作中很少遇到的事情则不必强调,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开设的项目也只能去掉。完成“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工作经验。(4)教学方法不同。“课程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设喻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特点,都只是为了满足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需要。“项目制教学”模式是一种特别的教学模式,它自身的特点注定了它有着特别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系列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或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5)教学课时安排不同。“课程制教学”模式下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每次教学内容分为几个知识点,所需教学时间不需太长,因而学校通常都采用传统的45min一节课。“项目制教学”下,因为完成某个“项目”所需的时间通常比较长,45min往往不能完成项目。要形成工作经验必须反复完成项目,需要时间更长。所以项目制教学采用上班制,以整天安排比较合理。(6)教学场所不同。对于需电脑操作的教学大多学校采用“课程制教学”。教学安排一般分为理论课教学和上机练习课教学。学校的机房不足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大家熟悉了这种排安排。但是,对于“项目制教学”而言,这种安排不太合理,对于应用设计来讲,电脑是必须随时具备的工具,即使是最初学习电脑软件知识的阶段,也会联系一定的实际案例训练,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经验。平时的教室也应模拟为工作场景,以便工作时的合作与交流。(7)实例特点不同。在“课程制教学”模式下,老师总会举些例子或做个小练习,但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知识点,因而其例子必然小而简单,并对例子进行了简化,使其突出知识点。“项目制教学”的特点是围绕项目展开教学。“项目”本身就要求是相对完整、实用、贴近实战的实例。尽管对“项目”可以适当简化,但项目规模较大,花费时间较长,同时为了形成经验,对项目还要反复训练,不是“会了就行”。 项目制的优势 (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一个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是由众多的环节编织而成的,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工作室整个团队通力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制教学”模式将从企业接到的真实项目按照企业的运作程序来进行,学生通过与指导教师、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辩论,可以使项目更好更快地完成。通过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展现自我,发挥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同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起教学与实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学校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窗口,它以较多的实际项目来代替部分专业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弊病。通过承接各类设计任务,师生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大大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丰富了教学形式。同时,学生在参与设计项目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资料汇总等工作,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把握市场脉搏,在社会和市场中找到准确定位,为学校提高办学效益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市场前景。(3)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项目制教学”模式是以明确的项目展开的,在工作室教师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按照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协作,在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市场的最新信息,获得合作企业或单位对应岗位上的第一手信息和实践知识,积累丰富的市场经验,在项目的实际完成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4)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走下三尺讲台,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企业和市场去洽谈项目,接受来自企业一线的真实项目和信息,由照本宣科改变为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单一式的课堂主讲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项目制教学形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差异。 结论 “项目制教学”模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高校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项目制教学”模式不仅通过项目的衔接,使学校与企业、市场有机结合,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工作室的项目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制教学”模式将设计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为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运行方式,带动了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可以说走向综合既是设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设计教育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认为,“项目制教学”模式要依据具体学生基础、课程性质、教学阶段来进行,而不是一味地推行。学校的教学既要保留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优点,又要发挥项目之特长。具体的说:在基础教学部分,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形态、模型制作、设计表现等课程仍然采用“课程制教学模式”,学习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一方面发挥了教师传统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为解决下阶段“项目制教学”做师资和经验上的过度和准备;在进入专业案例教学阶段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项目制教学的优越性,利用课程制的优势弥补项目制教学的不足,做到交叉互补,使项目制教学在设计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婷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传统教育探讨: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特性及挑战 作者:汤燕妮 单位: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美国的网络成人学校、网上教学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活力。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理念,跨越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活动,这给成人特别是家务繁忙以及工作时间、地点经常变动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使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涉足校园或从来没有机会上大学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正规大学的课程和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呆板枯燥的成人教育变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有力地推动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一、传统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教育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对教学系统的控制主要来自教师,而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未能参与控制。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它不仅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师单向的提问、启发、引导和讲解的质量,在实际中,把讲授的问题讲得过细,对问题的解决时常是教师一讲到底,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体现。传统教育模式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许多的优点,例如,学生可看到教师的讲解过程和教师的各种表情,也可随时进行讨论和感情交流。这种通过校园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但传统教育也有很多的弊病,例如,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教育模式封闭,当坐在一个教室的学生层次不同、基础不同时,采取“等量、同速、同要求”的教学,集体化的无个性的统一学习,统一教学进度,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教师们在选择授课内容或确定教学进度时往往会觉得众口难调,制订教学计划无从着手。它们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扼杀了个性的发挥和创意的产生。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少有—种技术能够像网络一样唤起公众如此的热情,激发整个社会对未来的想象力,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网络的催化作用下,整个教育系统已经并还在不断地进行着解构与整合。不可否认,目前的教育制度在完成教育的社会职能,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上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工业时代的教育也就必然地带有工业社会的特征,即强调专业化、标准化、统一化甚至批量化生产。制度化教育特别是制度化的学校几乎成了教育发挥其功能的唯一途径,其后果是造成了教育自我封闭的系统、机械的评价标准、僵化的管理模式、以升学为宗旨的培养目标等现状。很显然,这种状况已难以适应网络时代人们对多元、多变、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的追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传统教育将面临着整合。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教育的物质要素、人员要素(教师、学生)、时空要素(时间与窄间)、内容要素(课程)等教育的基本要素的发展变化上。 (一)教育投资的重心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是对物质资源的控制。正如农业社会,人类主要从土壤、水域或林木等资源索取财富,工业社会则通过消耗煤、油及其他矿物等资源进行生产一样,教育同样以消耗物质资源(如校舍、桌椅、书籍、粉笔、电力等)维持运转,因而教育越发展,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就越多。然而,不可再生资源的加速开发和使用,终;有一天会枯竭,并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因此。教育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突破物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呼唤一种新的可再生的资源。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在网络时代,信息将取代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其原因在于,信息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无损使用。物品一经使用即在不同程度上被损耗,而信息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没有减少。(2)无损分享。信息无论如何传输仍可以在原地存在,(3)不可分割。多数物品必须分割才能使用,但信息只能成套使用,绝大部分经分割的信息没有使用价值。 (二)教师、学习主体角色的转变不同一方面,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要吸收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不断地学会应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对学习主体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快速的解决;另一方面,网络学习对于学习主体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主体不应当只停留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上,还应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和通信手段,吸收和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此外,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习主体的角色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迅速,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没有学习主体那些迅速,此时学习主体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 三、网络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它的开放性、交互性、时空无限性,但是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口语、文字甚至肢体语言等面对面的交流,相互的情感传递迅速而有效,与此同时,固定的学习空间,也让所有的学生能有时间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的讨论、协作、研究经常发生,他们之间的感情传递也比网络来得直接的多,有效的多。相比较而言,网络教学则缺乏这种情感的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陌生,直接导致了人文环境的缺失,这个已经成为网络教学发展过程的一个巨大的瓶颈。网络是一个可以储存无限资源的数据库,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或课程的需要,方便自由地寻求课堂之外的许多辅导材料或知识,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也可以方便自由地寻求专业之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现代社会的进步,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需要寻求一种合理的张力来保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要求彰显一种新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多样化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思想表现的层次性,道德要求的广泛性,对于这些社会思潮变迁带来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这种要求,确立一种动态的、立体的、辐射的教育观念,一种高效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端是仅限于面对面的说服教育,有时候花费很多时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由于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使得老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滞后于学生的实际。这些弊端使得我们的思想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由“灌输式”向“交互式”转变,打破思想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书本、课堂、理论的界限,确立开放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与网络时代的发展相一致。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用网上教育来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网上与网下配合教育,网上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具体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热点、疑难和深层次问题,仍要坚持在网下做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探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合点,把进网络看成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与传统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矛盾。同时要注意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机制,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网络时代拥有知识并不必然具有教师权威,教师自身不懈追求真知,不断学习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显现的对于学习的热望和信心,学习者从教师言传身教中所感受到的一种旺盛的精神生命力。网络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符合网络教育教学规律,然而,传统教学中好的一面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弃,关键是如何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势部分拿过来为远程教育所用,做好教学设计,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传统教育论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统教育模式探讨 一、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职业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成为与专业化人才市场对接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近些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但高职生自身存在的自信心缺乏、学习基础薄弱、功利观念严重等问题,一方面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加大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难度。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用优秀的文化营养滋补高职学生的心灵,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传统文化教育指的是中华民族悠久传承的、经过历史过滤和筛选并融入中华族人血脉之中的文化精华和人格精髓。“文化传统主要蕴涵在古代文化经典之中,古代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先哲们的思想精华,其思想既有那个时代的先进性,也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才能实现文化的回归与振兴,担负起民族复兴崛起的重任。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精神、文化三部分内容,其核心是精神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是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职业特点、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要素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来自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汲取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渗透、感染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性情,建立起昂扬向上的品质精神,并由个体扩展到整个学生群体、整个校园,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优良的文化传统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现阶段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迫使高职院校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类型的多样化和市场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优化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但“大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德育对‘做人’教育的偏失,而这种偏失主要是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生优良的人文素养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必须将传统文化教育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开辟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推动高职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处于探索过程中。笔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综合国内外高校文化教育经验,结合本人在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积累和体会,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究,也是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有意义尝试。 1.利用课堂主渠道,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各地区各层次的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开设的范围十分有限。其次,课程开设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针对此种现状,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中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结合专业内容和特点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具体可以有两种途径:第一,辅修专业史。如建筑史学、财经史学、算术史学等。第二,引入经典专业著述。在一些专业学科中将古代经典的专业论著引入教学,用其中的经验、理论与现代社会的专业方法相比较。一方面,可以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专业探索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在计划课程之外,通过举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等形式,营造校园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总之,建设人文型高校,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处理好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合理安排课时,将文化教育系统、长期地开展下去。 2.以文化主题宣传带动文化传统教育。文化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为关键的是将之转化为意识从而指导行为。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首先必须明确主题内容。文化传统教育实践环节的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格主题。孙中山先生说过:“国民要以人格救国,有好人格才会有好国家。”优秀文化能够育化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和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2)爱国主义主题。中国古代社会有杰出卓越的历史人物,如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文天祥、林则徐;有领先世界的创造性科学成果,如四大发明;有堪称经典的专业著述,如《周髀算经》《伤寒论》《九章算术》《内经》。只有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的优秀、传统的伟大,激发起民族的自信、民族的豪情,才能具备民族的自尊、民族的自豪,也才能从心底产生爱国、爱校、爱家、爱人的自觉。(3)美德主题。美德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传统,诚信、孝义、崇俭、尚德,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而又经过提炼、凝结回到生活,倡导美好的德行,从而进一步强化道德传统,这些是大学生思想行为最直接的典范。 文化主题宣传可以采用以下途径:(1)主题班会。学生组织、参与班会活动,通过沟通交流,相互感染,实现自我教育。(2)主题征文。面对全校师生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文化主题的征文活动。(3)多媒介主题宣传。利用校园内的广播、院刊校报、宣传板栏以及局域网等媒介形式开展文化主题宣传。(4)外接型主题活动。即走出校园,与社会对接,发挥社会的资源优势,如建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观看文化题材的文学、艺术、戏剧、影视作品,发放主题宣传材料,开展文化互动活动,参加省市级文化活动等。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大学生;并且尽可能地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一种反映全校师生价值观念、理想观念、共同利益的一种理性文化,使这种文化成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手段,以地域文化为补充,多要素、多途径、多层次地推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必将构建起具有人文内涵的和谐校园文化。 传统教育论文: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问性思想初探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纵欲。”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主体间性思想的提出为当今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活动。教育主体间性最重要的一点突破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认知模式,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人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与教学资源共同构成了主客体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共同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一种交往和沟通,主体间性思想倡导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要注重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师生双方不断地自我超越并且不断地获得双方共同发展。第一要注重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二要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第三要建立灵活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主体性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四要促使师生积极交往、相互促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要深入地分析师生的主体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我国教育更广阔的发展。 传统教育论文: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问性思想初探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纵欲。”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主体间性思想的提出为当今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活动。教育主体间性最重要的一点突破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认知模式,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人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与教学资源共同构成了主客体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共同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一种交往和沟通,主体间性思想倡导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要注重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师生双方不断地自我超越并且不断地获得双方共同发展。第一要注重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二要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第三要建立灵活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主体性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四要促使师生积极交往、相互促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要深入地分析师生的主体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我国教育更广阔的发展。 传统教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之碰撞与融合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而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渊源、碰撞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偏差予以澄清和矫正,以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已经内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并外化为教师的新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经由师本位、知识本位向生本位方向发展,由“双基”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发展。课堂教学形式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探究式”、“互动式”方向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当中,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渊源?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传统教育理论的作用何在? (二)世界上没有什么最好的教育理念,因此,不要盲目追“星”,不要机械套用所谓的经验。当前“生命教育”、“创新教育”、“赏识教育”、“超越教育”等以及由西方引入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新概念新名词陆续涌现,老师们颇感茫然。我们还发现,有的教师在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的情况下,囫囵吞枣并义无反顾地去贯彻执行。与其这样,倒不如去探讨新课程理念的渊源,从博大精深的心理学实验宝库中吸取营养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将“皮格马利翁效应”、“海因兹偷药”等实践成果直接应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也不失为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并不矛盾,也不抵触,传统教育理论并没有作废,也不能作废。 (三)新课程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它也决不是最好的和经典的,只能说,在经过38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实验结论是肯定的,是可用的。既然如此,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过多地关注了中等生,学困生也被一定程度地关注,但“尖子生”、“吃不饱”的问题则被忽视,而这一问题,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就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材施教,亦即根据学生不同的资质、潜能、个性有选择的施以合适的教育。这样,才是发展全面和全面发展的教育。 (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还有一种困惑,即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是需要肯定的,但是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如何把握?我们认为,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丝毫不能低估和消弱,否则,还给学生的课堂就不是课堂,探究、合作、目标达成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消弱,而且还应加强。而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调控、调动、激励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艺术功力方面,而不是回归“一言堂”、“满堂灌”的师本位,也绝非儿童中心主义。 二、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渊源 新课程理念的产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既不是传统教育理论的照搬照抄,也不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精华的提炼、浓缩、延伸和发展。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主张“儿童中心主义”,我国古代的教育专著《学记》明确提出:“时观而弗语”,“学不躐等”,“时教正业”,“退息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及”、“预”、“时”、“孙”、“摩”的教学原则及方法,甚至对教师的语言要求也提到了“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的高度,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的尖锐批评,这些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及包括孔、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布鲁姆、布鲁纳、陶行知等教育大家在内的各种教育流派、教育理论,都会对指导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新课程的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 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四、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五、意义及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激烈碰撞也是必然的,而且对于我们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任何事物,没有矛盾,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进步。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的多次碰撞,必将引发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和对传统教育理论的重新认识,最终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努力学习、吸纳、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逐步完善。 传统教育论文:浅谈在古诗教学中加强文化传统教育 论文关键词:古诗教学 爱国主义 人生观 价值观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传统教育论文:探析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摘要: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并着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巨大的需求。必须承认,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然而,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我们才能进步,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进入21世纪,对我国来说,就要迈上新的5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人才的准备。问题的重要性使我们不得不去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目前在基础教育界已形成了共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且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究其原因,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也要注重教育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实施素质 素质教育 教育战略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家对如何界定和理解素质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地认为,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应试教育”,既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清传统教育既“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育发展战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六大指导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必须走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的路子。”和“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等条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员、经费和政策的保障。随 后人大在制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和公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现实 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牵扯整个体制的系统工程,是重大改革,决非有些人认为的只是中小学的事,或是让学生玩玩乐乐的事,这是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培养人,全国人民都要转变观念。但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第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难度问题。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而课程设置不但未改,相反学科教材难度增加,广度增大,分量加重,内容增多,每周30多个课时排得满满的,高年级一节自习课都没有,尽管教育部已决定适当删减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把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适当缩小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至今并未见太大成效。第二,中小学课程设置问题。除以前实施的课程设置方案未做太大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计算机教育、劳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等等,其中前三、四项已要求列入正式课程,排入正式课表。课程设置总量已超过周总课时量。一方面,“开足开齐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方面,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坏,又是上级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未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学校和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了,只好加班加点,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产生的恶果。第三,升学压力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考升学率是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标准,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和教师教学成果如何及时评价的问题。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占教师比例过大,而教师学识水平无法达标,教学水平无法保障。无论从师资的继续教育还是师资的选派上都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教育是面对在职专任教师的且在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师资的选派也存在着大中城市过剩与边远地区极度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评价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然而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这就需要尽快的组织专家制定出可作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来,以供学校参照执行。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内容陈旧,方式死板,学习对口性差,对教学水平促进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务为主的问题。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紧紧贴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实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而广大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深远意义,自觉参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继续教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第六,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教师的工资有了基本保障,但部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的多数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部分实验学科不能开足开齐,文体活动器材匮乏等等。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并要建立 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只有在承认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我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大、更深入,尤其是把教育已经看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对教育的进一步“松帮”,为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兴剂。四、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所谈的“硬件”,既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装备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校园的美化、绿化、厢化、硬化。学校“硬件”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厢化、硬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软件”,既学校的师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而其中师资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的总和。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教师是一种知识面广博、懂得教育、善于育人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要求更高,需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引导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以广博的学识、全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充当学生的主心骨,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价值范畴体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以创新教育为灵魂,以学生发展为本职,要做到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目前,主体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创造教育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模式的探索,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同时,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已在广大教师中深入人心。 总而言之,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势在必行,而它又是关系全社会 的系统工程,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影响素质教育发展进程的诸多因素协调一致,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减少滞后因素给改革带来的不利条件,使素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早日实现中共中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提出的战略构想。 传统教育论文:浅析现代传播手段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论文关键词:人文传统教育 现代传播手段 凝聚激励 论文摘 要:人文传统教育是以人的道德感、崇高感、理智感、美感为内容,以情感状态、感觉水平、想象加工为形式,以自我愿望、情绪调控、体验理解为功能,它既不脱离也不隶属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而是作为教育的理念渗透,贯通于诸教育之中。随着科技进步,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高校人文传统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教育导向作用、凝聚激励功能以及创新功能三方面阐述现代传播手段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教育导向作用 现代传播手段的教育行为导向功能,就是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运用良好而恰当的现代传播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的功能。高校人文教育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和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整合信息,提高传承品质 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中,内容包含了文、史、哲、艺等学科总论性质的人文科学,该教育内容资源庞杂、信息量大,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积淀都有可能被纳入其视野。这不但对参与者的资料掌控、知识积累和学术视野是一个全面的检阅,同时也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提出极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人文传统教育既需要集成丰富的素材,同时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将文字、音、图片、影像等灵活集成起来,通过选择适当的媒介方式来呈现各种不同种类和用途的教学材料,使得需要具体展示的内容形象化,单一传播形式生动多样化,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品质。 根据认知理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通道,即加工听觉输入和言语表征的听觉通道和加工视觉输入和图片表征的视觉通道,每个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即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听觉通道,同时也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视觉通道。人文传统教育的大量信息,对学生接受来说,如果仅通过单一的通道加工,很容易造成高校人文传统教育的思考负荷超载,而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加工形式呈现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利用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同时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提高他们获得信息的效率。 (二)发展观念,引领传承方向 教育思想一般是较深层次的认识,是经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的比较系统的稳定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育发展观等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知识的传递,高校人文传统教育是对人文社会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并为社会提供服务。现代传播手段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价值观念,以传递和创造知识、科技为主要责任的高等教育不仅在经济上具有服务性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而且在经济上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为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跨跃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数字产品和网络生存的普遍化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观念面临新的挑战。现代高校应把现代传播手段作为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立足点,提高一个认识层次,把现代传播手段看做是学校在人文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它应是高校提升水平和层次的最重要的立足点和支撑点。目前我们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信息传播的自动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从本质上说,现代传播手段之所以能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不在于它能提高传统教学的效率和范围,而在于它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探求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凝聚激励功能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出现了大学生“国学热”等现象,而且正逐步引领和示范着一个民族文化基础的形成,这也表明现代传播手段对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发挥着凝聚激励的功能。现代传播手段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凝聚、规范、精神激励,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促使高校人文教育积极开展,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模式、机制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努力实现理想的目标。 (一)凝聚力量,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我们对价值观的认同,使我们个人把自己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愿遵循这些原则,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作为文化重要的传播地,现代传播手段的在高效的应用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大学生们亦因该强大的凝聚力而紧紧地走在了一起,激励大学生团结合作,奋发进取。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等客观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沉积。它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广泛的外延,它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沉积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传播手段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重视大学生情操的陶冶,都因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而得到极大的改善。现代传播手段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灵活应用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功能,并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 (二)整合资源,协同文化传承 现代社会价值观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是进入到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科学与真理、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这些共同的价值,既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指导。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大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为联结。大学的教学是传播知识,大学的科研是创新知识,大学的为社会服务是运用知识,大学的图书情报是收藏和处理知识,大学的国际交流是交换知识。知识就是大学的内涵,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 在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传统文化本质为组成要件,并在形并包含了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义、信、礼、俭、勇等基本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是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作用,它制约民族精神的走向与发展,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同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整合多方面的文化资源,通过扩大现代传播手段的有力方面,协同文化传承。 (三) 兼容并蓄,激励文化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激励是长期的,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为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带来了契机。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人本主义。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们处于一种和谐人际关系的文化氛围之中,拥有一种自信与自豪感,保持一种高昂的、积极的精神状态。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群体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国家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献身精神。 三、创新功能 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即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二是创造性思维,即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三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一切创新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活动中依靠勤奋的劳动、高超的技术,才能把创新的思想变为现实。这种高水平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扎实的知识和一般能力为基础,从一般能力发展而来的。就是说,创新能力是和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及有关能力相联系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而主要是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新颖的、灵活的、有机的结合。 (一)突破思维定势,注重教学多元化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强调在既定的目标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总是照教师设计好的模式、计划和教学步骤去学习,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地记笔记,教师和学生都停留在“学会”的要求上,最终局限了创造思维和发展的空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要注重培养创造思维,拓宽发展的空间,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式、研究式、实验式的教学,将讲授、自学、讨论、研究、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目前对大学生的创新方面的教育多放在“实”的方面,即在开发脑功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观察、想象、实验、推理、分析、综合等各种具体技能上下工夫,而对“虚”的一面,对创新的人文因素、环境的作用讨论较少。但创新的原动力恰恰在“虚” 的一面,在人文,在人际环境。创新是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基础上依靠环境的酝酿、启迪、激励而爆发出来的。人的创新思维也是这种起潜移默化作用的环境的引致变量。 因此,现代传播技术为基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直接参与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同时注重营建浓郁的人文气氛,以实现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的教育多元化。 (二) 改革教学内容,高度注重个性的发展 一般而言,创新人才是有个性的人才,他之所以能够创新,是在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养成的个体差异,大学生必然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创新型教师是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保证。教师队伍只有具备创新素质,才能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应当从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三个维度来构建创新型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创新型教师同时需要对知识结构有深入的把握。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同专业同年级学生按统一的学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习同样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因此必须根据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精选经典教学内容,注意把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的趋势和动向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因此,将学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性培养。我们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个性鲜明的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把“基本要求+特色”当作人才培养的总模式,其中的“基本要求”是指全面素质的培养,“特色”是指个性的发展。坚持这种模式,可望造就出一批顶尖人才来。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培养个性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教育论文:浅谈新课改下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教学评价 角色缺失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教育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就新课标开展过程中与之并存的传统教育两者的相互影响为线索,就我国目前的教育进行反思并且提出几点建议。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似滚滚洪流不可阻挡。拒绝课改,就会被淘汰;被动适应,就会落后。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而教研工作的策略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将重心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强大的应试教育压力,学校、家长的习惯思维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特有的传统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地并行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材、课堂压抑和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文史类课程时也就很难有高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不过多参与指导,那么在预定时间里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可能,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也只好选择全程指导教学,这一现象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相当多见。因此,解决不了这一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各个学校在发展教研组研究教学理论,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切磋技艺,资源共享等最基层的学习化组织的同时,也应当同步在相应学生群体中加大教育投入。如中学生心理指导可帮助他们屏弃不良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产生健康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时再增加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设施,如书籍,影视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等来开阔视野,也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吸收。 二、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改革严重滞后 新课标在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主动参与精神的同时,没有同步对我国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同步改革。这一现象则直接导致课堂评价的不足,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表扬的泛化,优劣界限模糊,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或不评价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好声一片”,实际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缺失。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容易使其养成骄燥情绪从而缺乏必要的抗挫折能力。因此没有直观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家长及学校就难免要沿用老标准“分数”来体现自身优于他人之处了。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综合课相对缺乏重视,处于对分数的追求,科学,艺术类课程被打入“冷宫”,这也违背了新课标“顺应学科之间融合和交叉的趋势,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一初衷。 由于以上几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使得教师——教学的主导,在新课改的洪流中徘徊了,甚至缩手缩脚,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们的困惑也相应地产生了: (一)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学生的不良行为被姑息迁就,教师生怕沾上“变相体罚”的骂名,教师角色的缺失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明显。 (三)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实际并未跳出旧的评价模式,教师感觉到被成绩所逼,自然也会给学生压力了。 (四)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执行者,改革效果的评价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正因为执行过程中有一些难以处理的矛盾,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得老师不敢挺而走险有大胆新的尝试,只好持观望态度,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害怕成为一旦教育改革失败的责任人而承担骂名。到最后可能所有的教学思路都会单一,谈不上创新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改中遇到一些困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不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想办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一、教师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评价要更科学合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的同时也努力创新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把形式的创新与效益的提高密切结合,努力创设融“情感、互动、创新”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发挥评价与奖励机制的激励、促进作用。克服“应试教育"在评价、奖励中的负作用。不能把考试结果做为评价教师的目标,不能把考试分数做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不能把考试各种"率"做为奖励教师的唯一依据。奖励制度的基础是评价。我们各项表彰和奖励都是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评价奖励机制必须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上行动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突破。打破已有的束缚,坚持素质教育,服务国家建设。 传统教育论文: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 1 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当前,对于学生的教育得到社会人群的广泛关注。2000年,全国高校开始实施大批量的招生,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及普通高校的在校人数都有明显的提升。高等学校中升学录取率也相应的上升,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其教学水平、办学能力及潜力,让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升学效益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快了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从另一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相应地推动了教育改革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也随着高校的课改浪潮开始进行深化与进步,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及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就目前各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学科来说,不论是从音乐科目的招生数量、授课教师的培养、教学环境的改善等软件条件,还是从音乐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来看,都有了非常乐观的改善与提高。 但是,从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过程来看,同时发现一些实际生活中出现或潜在的问题及矛盾,这些问题及矛盾的产生也会对我国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实施改革及发展造成障碍。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中,最突出的就是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同现实中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缺失的矛盾。高校中音乐教学资源一般可以总结成两种类型:其一为教学中的客观资源,如教学设备和仪器等;其二为教学中的主观资源,如各个音乐类型的专职教师等。如想要解决招生数量越来越多而现实中教学资源相对紧缺这对矛盾,就应该对新型计算机音乐技术和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处理,也就是应该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音乐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补充,这也是提高我国国内各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效率及节约高校音乐教学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 2 计算机音乐技术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音乐,又称为电脑音乐、数字化技术音乐,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同音乐相融合的产物。计算机音乐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从它面世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机音乐就给音乐欣赏者带来感官上的冲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软件的开发,计算机音乐作为一种新生代艺术逐步成形,并且不断渗透到音乐创作、乐器演奏、商业音乐、娱乐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已经由专业化向社会化、家庭化延伸,成为数字化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艺术殿堂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长处就在于它拥有高水平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音乐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对声音的数字化处理能力,数字化处理声音的技术有着对声音很好的保留度,增加音响效果,同时加大了音乐的感染力,让音乐中的声音质量及结构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是一项质的飞跃。数字化的音频同midi技术是让音乐同计算机进行结合的关键所在。其实,现代人的生活中经常与数字音频打交道,如收音机、电视机、电影放映机、录像机等电子产品中出现的音乐都采用了这项技术。计算机音乐创作应该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用midi技术同数字化的音频等技术为控制方法及信息沟通的语言,再加以合成器、采集器等电子乐器的配合,最终成为一种电子音乐。从对音乐进行创作的角度看来,应用这种技术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其有着特有的音乐类型及表现形式。人们为了区分,就把这种音乐命名为计算机音乐。 计算机音乐有着特有的音乐曲风、语言表达及美学等特性。它在旋律的运用、歌曲的结构、和声部分的配合、乐器的音效等方面都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同以往的传统音乐都不尽相同。从制作的技术手段方面看来,计算机音乐涉及的音乐剪辑、音乐录音、音乐韵律、电学等数字化的技术手段等,都应该归属于音乐学这个新兴的学科中,供人们进行学习与探讨。 3 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的意义 计算机音乐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对于高校中固有的音乐教学方法形成较强的影响和冲击,有助于帮助高校音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计算机音乐的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客观资源的使用率的提升,让教师不再因客观原因导致音乐教学课程无法顺利进行。自从我国高等学校进行扩展招生以来,音乐学科的招生数目也相应地提高,高等院校音乐系的学生规模也大幅度增大,这样就使学校中的教学客观资源产生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高校采用不断增加教学资源的办法来进行音乐教学,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减少学校教学收入的比例,这样也无法第一时间让学生开始音乐的学习。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对高校中的音乐课程进行改革,可以更全面地避免教学客观资源的重复建设、投入,从而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客观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在开展相同科目的教学中共用或者继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制教材,从而减少教学资金的投入。 2)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主观资源使用率的提升,让教师不再因主观原因导致音乐学科无法顺利进行。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音乐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音乐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也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主观资源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音乐专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和提高方面。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在目前高校音乐教育形势下,这一教学方式无法满足高校音乐教学的需要。而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广泛推广和普遍运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它可以更好地降低音乐教师重复备课和重复讲授的发生,节约了教学主观资源,降低了音乐教师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工作量。 3)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有助于教育模式的自身发展与完善。在总结传统的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与结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音乐技术优势,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与计算机音乐技术相结合,优势互补,不仅有利于提高现行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4 小结 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探讨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改革高校音乐传统教育模式,值得广大教育人士共同关注。 传统教育论文:传统教育与新课改关系 一、继承传统精髓、促进新课改发展 课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它是在扬弃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传统教育的理论,是多少贤能志士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理应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可是有的老师不能理智地看待传统教育理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把传统的东西批得一文不值,仿佛要打进十八层地狱。在这些老师的眼里不打倒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就没有立足之地。其实新的东西都是从旧的东西中演变发展过来的,离开了旧的基床,新的东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然旧东西客观上阻碍着改革进程,妨碍着新的东西的发展,不破不立,但要看怎么破,怎么立。改革中,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的东西,不要像马克思批判的那样,为了泼洗澡水,不惜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泼掉。我们应该把婴儿抱起来再去泼水,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二、剖析传统优劣、认识新课改意义 传统课堂“师道尊严”,造就了传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被动者,是被支配者。建构主义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运用认知能力自行建构。他认为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协作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应取代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是过程导向而不是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是学习导向的,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传统小学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把语文课仅仅看作是识字课、讲解课、把能力训练当作题型训练,让学生“题海无涯苦作舟”,既没有兴趣培养,也不注重人格价值引领,忽视了语文还有“人文性”特点。在人文方面,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改革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既要重视双基、强调工具性,又要抓好以人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即人文性,这是语文教学的走向,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单一性中走出来,顾及两点,整体推进语文教学。 三、改革传统教育、促进新课改创新 语文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并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之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传统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教学层面,本质上是一种维持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汉语语法、词汇、阅读分析教学,几代学生做着同样的作业,把作业的反复训练作为能力的培养。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忽略了应用知识逻辑综合分析问题的训练,抑制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勇于创新知识的能力。从社会及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减弱,结果,使社会对学生语言素质的高度期望值与学生对学习的淡漠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公民有更高的人格独立性,思维独创性以及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从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语文教学格局需要转变,素质教育应提上日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育人思想应成为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目的将必然由侧重于知识积累转向强调能力的训练,思维训练和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格素养的培养,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语文教学内容将必然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转向学生素质全面培养,从对知识接受性的学习转向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看来,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拓宽、务实、求活,应以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动机为基础,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应该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强调充分合理使用多种教学资源,使其最大可能地发挥效益;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不但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作者:翁艳玲 单位:山西省孝义市青年路小学 传统教育论文: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分析 1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的共同特点 1.1将教师的讲授与自我学习向结合 传统教育方法,通过课堂为基础,将教师的授课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体系之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讨论起到辅助作用。将自主学习与接受性的学习相互结合,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而在远程教育之中,虽然并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对于自主学习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强,学生要自行的对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来进行学习,同时进行时间的规划,最后取得成果。 1.2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足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那么学生在完成了学习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在实际情况中将知识加以应用。目前来说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教学向实践教学不断地进行转化,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长,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适应实际的工作情况。虽然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重视时间的部分,但已经有很多学校在传统教学的方法之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实践学习的部分。要注意到,远程教育的应用者主要都是在职者,他们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比起传统教育方法的学习者来说更为迫切。但是远程教育由于自身的形式限制,并不能提供场地或者条件来为学生增长实践的经验,只能以一些毕业设计之类的形式来对学生的施加能力来做出考验,这当然是远远不足够的。 2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 2.1教学模式方面存在差异 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是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显而易见的区别所在。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各项内容,教学节奏都是由教师来进行决定,而学生对学习次序和重点不能自行决定,只能靠教师的讲述,在学习姿态上属于被动的接受者。而远程教育对这个方面则是截然相反的,教师只是担任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而学生在学习上更为主动和自由。 2.2师生交流方式的差异 通过传统教育模式教师与学生同聚一堂,在教室中进行讲授,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可以直接的向教师提问并获得解答,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同时学生之间也能获得交流。而在远程教育的方式下就不同,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能进行当面的交流,学生也只能自行记下笔记。若要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疑问或者建议就只能在课后通过电话或网上聊天的方法。这就是远程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缺点。总的来说,远程教育模式在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时间的决定上更加自由,但是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性就大大降低了。要注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有着电脑所难以代替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和教师针对问题给出的解答能够大大的增进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自由的发挥自身的教学才华和课程设计方法,而远程教育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及。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自认为学习条件(时间精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更加倾向于选择远程教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惯于传统学习方法的学生也能够很快的对远程教学法得到适应,并不会出现难以适应或者学习效果大幅下降的情况。与此同时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明显的对于学习内容的交流程度较少,对于学习内容的心得体会难以得到交流和修正,但是获得的学习资料明显的更加丰富,可以在学习资料上获得更多的参考。 3完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3.1可以考虑在学生开始学习之前进行预先培训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都是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考虑到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正在工作的人员,首先对于相关的知识已经多半淡忘,对于学习也很有可能不太适应,在开设学习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资料学习或者工作人员的介绍或者培训,帮组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3.2采用虚拟技术,让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我国的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越来越重视,而对于远程教育来说,假如缺少了实践环节,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大幅降低,达不到远程教育的成果。因此,如果要提高远程教育的工作成果,就有必要对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学习做出提升。对于远程学习来说,一般学生时间不多,学校也缺乏条件来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为这样的原因,就需要应用虚拟技术来建立模拟实际情况的实践学习条件。利用现代技术来对实际中可能面对情况来进行模拟,让学生获得接近现实的实践经验。通过采用网络虚拟实验室可以获得以下优势:①由于是在网络上构建的虚拟实验环境,除了软件费用之外不需要太多的支出,相比于实际利用设备来进行操作来说,在经济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②符合远程教育更好的利用零碎时间和便利的特性,使得学习者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模拟现实的学习,这样的便利性是传统教育远远无法做到的。③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能力自由的定制实践学习的内容,充分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④虚拟实验环境对于很多工科和理科的内容也可以进行模拟,既不存在实践中的危险性,同时也拓展了远程学习的范围。 3.3增强师生间的教学交流 之前已经提到过,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师与学生展开交流并对教学内容作出修改,但是在远程教育之中这一点就无法做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的渠道。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途径进行拓展,不断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比如说,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讨论群组和论坛,并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和有建设性意见的时候与老师或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成果与工作质量。 3.4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由于远程接受教育者的能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还有学习目的都各不相同,一些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很多的实践经验,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另一部分学生则没什么知识基础,需要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来强化自身。学校在进行远程教育的时候也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在教学资源的设置上秉承丰富化和广泛性的原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获得知识的补充,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这也是提高远程教育水平的重要努力方向。同时,对于远程教育的课程而言,要提高实用性,不能是机械的对课本的复述,而是要与时俱进并结合技术应用的实际,从而更好的创造教育成果。 4结语 我们知道,远程教育具备着相当多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对学生显得更加灵活,也更加便利,是进行在职教育的有效补充,也能够对那些正在学习的学生构成有效的知识与能力的补充。总之,远程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从而获得不断的前进与发展。 作者:江为苍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人事考试院人事培训中心培训科 传统教育论文:传统教育图式大学英语论文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却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应用性技能,而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头脑活跃、喜欢新鲜事物、身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不但没有吸引力,甚至让他们厌倦。其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脱节。目前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应付考试为目标的基础英语知识,很少涉及到专业英语,不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不能体现出鲜明的专业性特色,造成英语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相脱节,学生体验不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很难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第三,师生课堂交流少。在我国传统教育图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和权威,学生认为老师讲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自己只需要被动地听讲并将老师的所讲所授全盘接受即可,没有必要也不敢提出质疑或异议,与老师交流少。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英语成绩差,自轻自鄙,不敢主动与老师交流,不敢多方面地展示自己来获得老师的认可和关注,造成师生关系疏远,课堂气氛不活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此外,考核方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的考试则是评价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手段。大学虽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但仍然逃不脱考试的“魔咒”。学生的各项评优、先进、奖学金等都无不与考试成绩挂钩。这就导致学生片面追求高分数,从而造成成绩等同于能力的误区。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主要也是采用统一的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考核只占很小的比重,这种近乎“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基本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能兼顾作为个体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表现及个体的差异。 2.学生因素造成的问题。 首先,由于这些年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很多学生还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的意识,对于需要大量输入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提不起兴趣,学习英语的动机仍然停留在应付考试与学校要求的层面上,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果不佳,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直接放弃英语学习。其次,学生学习目的比较单一,过于功利化。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片面重视学生的英语解题能力,忽视了听、说、读、写、译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很多学生来讲,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拿到相关的证书,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而,学生片面地重视考试,重视书本知识的吸收,死记硬背,大量输入,以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再现”,派上用场,取得好分数。然而学习英语只学习其语法、词汇,只为应付考试是远远不够的,且枯燥的语法、词汇知识不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得当。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学英语,到了大学仍然学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得当。他们学英语就是背单词、记语法,简单地认为记住单词学好语法就是学好了英语,而实际上背的单词很快就忘掉了,繁杂的语法也经常令学生无所适从,因而产生“不知道要学什么”“不知道从何学起”“不会学”的困惑。很多对英语原先抱有学习热情的学生,也时常因为找不到恰当的学习方法而逐渐产生消极情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受我国传统教育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以西方为参照,通过中西方教育图式的对比可以找出我国教育图式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二、中西传统教育图式的根源性差异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的创造和传播途径,一个国家的教育受其政治、经济体制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并反过来服务于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每一种图式无不烙上该国文化的印迹,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也会折射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1.文化差异。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神秘未知的自然界充满着敬畏,他们战战兢兢,顺天应物,以企望能够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因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平等,强调“天人合一”。衍生于这种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中的中国教育,其特征就在于强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整体把握,注重整体的认识与内心的感悟,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安分守己,修身养性,以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强调统一性和群体性,忽视个体和个性差异。这种“和谐”的宏观式教育限制了人对自然的追求与探索,一味遵从自然,而不能积极地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自身的创造力量和生命价值,缺乏对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认识能力,缺乏微观的分析思辨能力。此外,这种以知识的静态接受为特点的教育敬重权威,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形象示范作用,通过其传道授业解惑来达到一种文化的传承、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专制主义,约束、压抑了人的个性与能动性。导致学生唯“权威”马首是瞻,畏手畏脚,自卑自抑,使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缺乏竞争的动力,缺乏主动进取的挑战精神。西方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西方人类始祖长期以海为生,凭借一叶扁舟驰骋于大海风浪之中,充分享受自由与冒险。他们强调人与自然对抗,主张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鼓励以自我为中心,运用理性获得真理,勇于展现自我,追求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注重人格和尊严,肯定个人的主体性地位。这就使得西方的文化传统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抗争主义的色彩。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着竞争,以竞争为特质的传统文化渗透于西方教育理念,从而决定了西方社会建立的是一套重视个体,重视权利,崇尚个人自由发展的“民主”教育。这种重个体的激励性教育价值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个性的张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在独立思考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教育方式上也比较宽松开放,有利于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却也极易造成个人主义。 2.政治经济体制差异。 我国传统教育起源于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阶级关系之中。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长期处于手工操作的水平上,这种以经验和体力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生产方式,客观上决定了当时生产力的维护和稳定对学校教育没有直接的要求。这样,学校教育始终远离生产,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所独占。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和严密的君父宗法制度,统治阶级推崇儒学的伦理纲常,政治与伦理道德结为一体,教育则成为实现政治统治和教化臣民的手段。因而学校教育始终以灌输伦理知识、进行道德训练为主要内容和核心任务,这就决定了我国古代阶级社会中人们将政治与伦理等同起来,“政教合一”,并将之付诸教育实践当中,内容固定,形式统一,注重整体性。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其政治秩序,统治阶级大力宣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吸引学者向其政治体制靠拢,“学而优则仕”,鼓励为学不离从政,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强调教育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政治功能。西方社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它追逐利润和剩余价值,崇尚资本。出于推销其商品、扩大商品销路、不断积累资本的需要,资产阶级四处奔走,在世界各地建立联系,开拓和扩大市场。这样,资本主义世界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规范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资产阶级提出了“法律至上”“契约自由”等一系列的统治原则。资本集团为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高度重视对个人的教育,从个人的成长需要出发,以学生兴趣需要和发展需要为主导,注重人格独立和行为自主,强调学生具备独立意识,养成自立能力,鼓励求新求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行为极大地包容,鼓励自我表现,追求竞争性和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中西传统教育图式差异的外在表现 1.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强调整体的统一性,崇尚师道尊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和绝对权威,在教师的统一“领导”下,所有学生步调一致,课堂秩序“一片井然”。以教师为主,不太关注情感意识的表达和个性的张扬;注重教师的“教”,教学内容整齐划一,多采用单一、固定的课本,重教材的知识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刻板,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能学,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西方重视个体,强调和崇尚人人平等,推崇个性独立,课堂注重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去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鼓励学生情感的自由表达,塑造学生的个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而非领导或权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材,重教材的实用性;欣赏交际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 2.教育评价中的差异。 教育评价是教育进行和发展的“指挥棒”。在我国教育评价主要来自政府的鉴定、审验性质的总结性评价,比较注重结果;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对象单一。这种简单的、封闭式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脱节,形成“两张皮”。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高校教育评价的权力属于社会,由一些民间机构来承担,具有较强的科学民主性和积极开放性。其通过民间机构对教育进行评价和控制,为学校与社会构建起沟通的重要渠道,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接轨,切实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西方高校内部评价形式灵活多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课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于教师教学改进之中。 四、促进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思考 中西方传统教育图式核心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者各有利弊,互有优势,因此在借鉴西方教育理念的时候,不能一味照搬、全盘西化,而应参照西方教育图式的优势,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二者各取其长,融会贯通,为我们历代先贤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下的优秀传统增添新的活力。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源于西方,要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更应该发扬西方教育的优势。在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上,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指导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需要。因此教学应由单纯重视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转变为既重视语言知识又重视语言运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增添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学内容上重视语言交际,按照专业选择相应的英语教学内容,注重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挂钩,学以致用,将学习内容与专业相结合,实现“教、学、练”一体化,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把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 2.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师生课堂角色。 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应摒弃“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认识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都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要合理调控课堂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施动者”的作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充当学生与知识间的中介,而非全盘包办,不做学生“知识的保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在讨论时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重视地域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 由于我国地域经济、文化基础等的现实差异,英语学习不可实行“一刀切”的统一模式,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由于对外经济等活动频繁,具有比较良好的英语氛围,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可适当提高;在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英语学习则不能过度“拔高”,而是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以人为本。而就学生个体而言,其学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因而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建立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英语本身,而不是考试,单纯地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依据教育评价理论,评价的过程应是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展示自己的才华,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不是着眼于他们的单项素质方面的发展,更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英语教学的评价首先必须从单一的考试转化为全面的综合能力的考察,从简单的分数评价转化为全方位的学习能力的评价;其次,充分发挥人文化评价和实证化评价的优势,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学习结果;此外还应转变评价角度,从紧盯学生的不足的“纠错”式的评价转化为关注学生的长处的激励式的评价,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 五、小结与展望 受传统教育图式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西方传统教育图式为参照,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借鉴西方教育中的优势,中西合璧,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者:龚艳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传统教育论文:述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 1教学形式多样化 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一书一本一粉笔”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展现,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灵活性 网络教学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与信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微博、论坛等多种形式向教师进行提问,与同学之间进行课程的探讨与学习的心得,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些都体现了网络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3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如果将二者进行优化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必将得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3.1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教育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许多城市进行教育改革,尽量达到教学及师资在一个地区内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区间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而网络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2]。网络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资源共享性,通过它就可以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此外,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改变了信息单向的、被动的传播的局限,实现了学习者对信息的主动获取和控制,从而使学习交往模式由单向式向交互式转变[3]。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的网络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师生间相互平等、相互影响的交往模式,教师从原来高高在上的长者变成了学生的朋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并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 3.2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育中,规范化的课堂教学,严谨的教学节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课堂紧张的气氛,及过于教条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可以将网络教育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带入传统的教学课堂,将复杂化、抽象化的问题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的形式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展示给学习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习的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3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在教学形式上虽然不受时间、空间地限制,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极高,没有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要发挥传统教学对于课堂有效控制的优势,教师在开学初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期中可以进行测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另外在网络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课堂教学的课程,定期安排学生与教师的见面会,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4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人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很难满足社会的竞争、工作的需要及自身对知识的渴求,网络教育弥补了这一缺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工作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网络课程的学习,以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延续传统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终身教育的要求,符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总之,无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教育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和不容忽视的缺点,通过上面的研究发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是可行的、有效的,结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但对于二者的完全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何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更加系统化是未来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赵艳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传统教育论文:项目教育法与传统教育法的差异 两者之间不同点分析 (1)教学形式不同。在“课程制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总是以“课程”来安排教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模型制作、设计表现等课程,由此也派生出色彩课老师、表现课老师等。在“项目制教学”中教学是以职业岗位为单元展开。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围绕工作岗位完成不同的项目任务。相应的有家居设计工作室指导教师、小产品工作室指导教师等。(2)学科关联性不同。在“课程制教学”中如模型课程老师,他的教学任务是落实模型制作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很少关联到人体工程学课程和材料课程的知识。在“项目制教学”中,要完成某个项目单靠某一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完成,大多要运用好几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是一项综合性的知识运用。(3)教学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在“课程制教学”模式下,老师上课运用的例子是为了讲清或巩固知识点,操作课的实例或任务是为了强化技能点,课程突出系统性和基础性,至于该知识点及技能点的实用性不太在意。“项目制教学”模式下教学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工作经验。“项目”内容要来自职业岗位中的实例,对于那些工作中很少遇到的事情则不必强调,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开设的项目也只能去掉。完成“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工作经验。(4)教学方法不同。“课程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设喻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特点,都只是为了满足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需要。“项目制教学”模式是一种特别的教学模式,它自身的特点注定了它有着特别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系列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或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5)教学课时安排不同。“课程制教学”模式下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每次教学内容分为几个知识点,所需教学时间不需太长,因而学校通常都采用传统的45min一节课。“项目制教学”下,因为完成某个“项目”所需的时间通常比较长,45min往往不能完成项目。要形成工作经验必须反复完成项目,需要时间更长。所以项目制教学采用上班制,以整天安排比较合理。(6)教学场所不同。对于需电脑操作的教学大多学校采用“课程制教学”。教学安排一般分为理论课教学和上机练习课教学。学校的机房不足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大家熟悉了这种排安排。但是,对于“项目制教学”而言,这种安排不太合理,对于应用设计来讲,电脑是必须随时具备的工具,即使是最初学习电脑软件知识的阶段,也会联系一定的实际案例训练,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经验。平时的教室也应模拟为工作场景,以便工作时的合作与交流。(7)实例特点不同。在“课程制教学”模式下,老师总会举些例子或做个小练习,但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知识点,因而其例子必然小而简单,并对例子进行了简化,使其突出知识点。“项目制教学”的特点是围绕项目展开教学。“项目”本身就要求是相对完整、实用、贴近实战的实例。尽管对“项目”可以适当简化,但项目规模较大,花费时间较长,同时为了形成经验,对项目还要反复训练,不是“会了就行”。 项目制的优势 (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一个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是由众多的环节编织而成的,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就需要工作室整个团队通力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制教学”模式将从企业接到的真实项目按照企业的运作程序来进行,学生通过与指导教师、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辩论,可以使项目更好更快地完成。通过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展现自我,发挥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同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起教学与实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学校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窗口,它以较多的实际项目来代替部分专业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弊病。通过承接各类设计任务,师生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大大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丰富了教学形式。同时,学生在参与设计项目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资料汇总等工作,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把握市场脉搏,在社会和市场中找到准确定位,为学校提高办学效益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市场前景。(3)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项目制教学”模式是以明确的项目展开的,在工作室教师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按照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协作,在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市场的最新信息,获得合作企业或单位对应岗位上的第一手信息和实践知识,积累丰富的市场经验,在项目的实际完成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4)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走下三尺讲台,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企业和市场去洽谈项目,接受来自企业一线的真实项目和信息,由照本宣科改变为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单一式的课堂主讲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项目制教学形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差异。 结论 “项目制教学”模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高校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项目制教学”模式不仅通过项目的衔接,使学校与企业、市场有机结合,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工作室的项目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制教学”模式将设计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为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运行方式,带动了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可以说走向综合既是设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设计教育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认为,“项目制教学”模式要依据具体学生基础、课程性质、教学阶段来进行,而不是一味地推行。学校的教学既要保留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优点,又要发挥项目之特长。具体的说:在基础教学部分,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形态、模型制作、设计表现等课程仍然采用“课程制教学模式”,学习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一方面发挥了教师传统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为解决下阶段“项目制教学”做师资和经验上的过度和准备;在进入专业案例教学阶段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项目制教学的优越性,利用课程制的优势弥补项目制教学的不足,做到交叉互补,使项目制教学在设计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婷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传统教育论文: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特性及挑战 作者:汤燕妮 单位: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美国的网络成人学校、网上教学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活力。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理念,跨越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活动,这给成人特别是家务繁忙以及工作时间、地点经常变动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使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涉足校园或从来没有机会上大学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正规大学的课程和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呆板枯燥的成人教育变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有力地推动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一、传统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教育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对教学系统的控制主要来自教师,而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未能参与控制。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它不仅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师单向的提问、启发、引导和讲解的质量,在实际中,把讲授的问题讲得过细,对问题的解决时常是教师一讲到底,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体现。传统教育模式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许多的优点,例如,学生可看到教师的讲解过程和教师的各种表情,也可随时进行讨论和感情交流。这种通过校园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但传统教育也有很多的弊病,例如,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教育模式封闭,当坐在一个教室的学生层次不同、基础不同时,采取“等量、同速、同要求”的教学,集体化的无个性的统一学习,统一教学进度,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教师们在选择授课内容或确定教学进度时往往会觉得众口难调,制订教学计划无从着手。它们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扼杀了个性的发挥和创意的产生。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少有—种技术能够像网络一样唤起公众如此的热情,激发整个社会对未来的想象力,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网络的催化作用下,整个教育系统已经并还在不断地进行着解构与整合。不可否认,目前的教育制度在完成教育的社会职能,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上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工业时代的教育也就必然地带有工业社会的特征,即强调专业化、标准化、统一化甚至批量化生产。制度化教育特别是制度化的学校几乎成了教育发挥其功能的唯一途径,其后果是造成了教育自我封闭的系统、机械的评价标准、僵化的管理模式、以升学为宗旨的培养目标等现状。很显然,这种状况已难以适应网络时代人们对多元、多变、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的追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传统教育将面临着整合。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教育的物质要素、人员要素(教师、学生)、时空要素(时间与窄间)、内容要素(课程)等教育的基本要素的发展变化上。 (一)教育投资的重心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是对物质资源的控制。正如农业社会,人类主要从土壤、水域或林木等资源索取财富,工业社会则通过消耗煤、油及其他矿物等资源进行生产一样,教育同样以消耗物质资源(如校舍、桌椅、书籍、粉笔、电力等)维持运转,因而教育越发展,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就越多。然而,不可再生资源的加速开发和使用,终;有一天会枯竭,并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因此。教育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突破物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呼唤一种新的可再生的资源。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在网络时代,信息将取代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其原因在于,信息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无损使用。物品一经使用即在不同程度上被损耗,而信息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没有减少。(2)无损分享。信息无论如何传输仍可以在原地存在,(3)不可分割。多数物品必须分割才能使用,但信息只能成套使用,绝大部分经分割的信息没有使用价值。 (二)教师、学习主体角色的转变不同一方面,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要吸收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不断地学会应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对学习主体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快速的解决;另一方面,网络学习对于学习主体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主体不应当只停留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上,还应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和通信手段,吸收和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此外,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习主体的角色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迅速,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没有学习主体那些迅速,此时学习主体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 三、网络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它的开放性、交互性、时空无限性,但是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口语、文字甚至肢体语言等面对面的交流,相互的情感传递迅速而有效,与此同时,固定的学习空间,也让所有的学生能有时间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的讨论、协作、研究经常发生,他们之间的感情传递也比网络来得直接的多,有效的多。相比较而言,网络教学则缺乏这种情感的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陌生,直接导致了人文环境的缺失,这个已经成为网络教学发展过程的一个巨大的瓶颈。网络是一个可以储存无限资源的数据库,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或课程的需要,方便自由地寻求课堂之外的许多辅导材料或知识,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也可以方便自由地寻求专业之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现代社会的进步,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需要寻求一种合理的张力来保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要求彰显一种新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多样化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思想表现的层次性,道德要求的广泛性,对于这些社会思潮变迁带来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这种要求,确立一种动态的、立体的、辐射的教育观念,一种高效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端是仅限于面对面的说服教育,有时候花费很多时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由于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使得老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滞后于学生的实际。这些弊端使得我们的思想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由“灌输式”向“交互式”转变,打破思想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书本、课堂、理论的界限,确立开放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与网络时代的发展相一致。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用网上教育来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网上与网下配合教育,网上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具体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热点、疑难和深层次问题,仍要坚持在网下做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探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合点,把进网络看成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与传统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矛盾。同时要注意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机制,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网络时代拥有知识并不必然具有教师权威,教师自身不懈追求真知,不断学习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显现的对于学习的热望和信心,学习者从教师言传身教中所感受到的一种旺盛的精神生命力。网络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符合网络教育教学规律,然而,传统教学中好的一面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弃,关键是如何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势部分拿过来为远程教育所用,做好教学设计,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学生德育论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思考 论文摘要: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并—直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饱受折磨。因此,如何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公民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明确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抓住实质,育人育心,实现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效应。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廿,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困惑。学业及考试负担的繁重,择业与自我实现的迷茫,以及青春期躁动带来的情绪、情感波动,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轻松潇洒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痛苦、抑郁的心灵。尤其是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80年代中期,我国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23%;90年代上升到25%;现在已达到30%。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逃学、出走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失常、自杀、杀人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导致大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失调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差距较大,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让他们远离孤独,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2.学习压力 能考上大学的一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到了大学,竞争对手不一样如自我要求过高、还想保持中学时期“尖子生”的地位,势必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父母们对孩子成才都有较高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风气,给孩子带来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借钱供孩子上大学,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怕对不起父母,压力也越大。再加上一部分学生对高校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而导致学习上的困惑。 3.生活上的不习惯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比较顺,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自我定位又不准,对挫折没有准备,—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到大学要靠自己,依附心理依然存在,独立生活能力尚未形成,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而有些大学生由于对于自己所面对的压力心理准备不足、能力又不够,最终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 4.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读大学后,远离家乡和亲人进入_个陌生的环境是许多大学生进校后面临的第一个坎。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城乡之间、贫富之问,兴趣爱好、人品才能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与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组合而且很不稳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有些学生或因个性强或因性格内向而不合群,往往感到人际关系难以驾驭,常常为自己“不会处事,不会交友,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人而感到苦恼”。有的甚至由于不能处理好同宿合同学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世界很可怕,在以后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据了解,当前,宿合关系已经和考试成绩并列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首要因素。 5.情感的困惑 大学生爱情方面的心理疑难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7~23岁之间,从生理阶段来讲,处于青春期的后期,生理发育早已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加之不少学生,远离故乡,倍感孤单,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或执著或随意,常为感情纠葛而头痛,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有的学生害怕别的同学抢走自己的朋友,常胡思乱想,坐卧不安,产生焦虑情绪,打架斗殴的有之,学习成绩下滑的有之。有的学生因为两人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恋,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拨,而走向极端,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校园内因为恋爱危机也曾发生过毁容、杀人等违法行为,酿成了悲剧。大学阶段学生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视。 6.社会竞争的压力 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样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考虑得越来越多,内心充满着矛盾。盼望毕业,又害怕毕业,对现实生活更多的是担心、害怕而又身不由己。他们“担心”、“害怕”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上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复杂。深感社会的不公,觉得前途渺茫,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有的学生表示:“我多么希望在学校里读一辈子书!” 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受社会上“大气候”影响。比如,改革中心态失衡导致的信仰危机;社会风气不正,“一切向钱看”导致厌学,转而去谈恋爱,“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等等,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事实表明,所有这些心理上的疑惑、障碍,都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和有效的引导,势必影响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将前所未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1.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 教育家早就认识到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是全校师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无形力量,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学生优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催化和凝聚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这是时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心理咨询是一门走进人类心灵的艺术,是一项把爱心和力量移植到对方中的技术,是一种净化灵魂,改创生命,呼唤人注,播种责任的伟大工程,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素质优劣的百年大计。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起名称各异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恐怕不多。究其原因,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心理咨询教师缺乏,尤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教师更少,远不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是对心理问题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学生对心理问题,轻描淡写、听之任之,认为无伤大雅。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接受心理咨询,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到那时才后悔莫及。另一些学生却把心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往往把心理病等同于精神病,于是不敢进行心理咨询,怕同学瞧不起。这两种极端都阻碍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这两种片面认识归结到一点是心理知识贫乏,这就说明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尽快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知识上的盲点,带领他们走出消极悲观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已是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有效。首先,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掌握育“’育“心”的主动权。以前人们往往把大学生的问题行为都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处理问题时仅凭良好的愿望,不加认真地分析各种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结果不但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品德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反而妨碍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其实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多数是心理问题,真正属于思想品德问题的是极少数。当然,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合理的疏导,那么很有可能转化为思想品德问题。因此,要求德育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酿成不良后果。其次,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对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采取集体讨论,心理讲座,班、团活动等形式解决;对极少数患有心理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总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也适合心理疾病的治疗. 4.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必然过程。一个人理想信念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必须在实践中完成。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根本途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的不断升华,能强化自我完善的动机和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成就感,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感悟时代,认清国情,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只有心病心治,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摆脱困境。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研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导向,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德育论文:论创新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结合 摘 要:德育工作在大学生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德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历史背景入手,从不同方面阐述德育工作创新举措,强调大学生德育创新工作不容忽视。 关键词:创新教育;大学生;德育工作;结合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就是要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就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对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那么,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呢?首先,要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德育概念的内涵。德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以及心理教育。这些内容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但又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工作的统一体。德育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实现德育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围绕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进行了探讨。 1 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背景 (1)德育工作环境的新变化。 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环境发生了新变化,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和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们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来说其挑战主要表现在: 随着我国教育开放的日益扩大, 更多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到我国的教育领域, 这些不同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冲突与激荡, 深刻影响我们的大学生, 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二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将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将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同时促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环境、对象到手段、方法都发生重大变化;三是随着学校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必将使学校内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竞争的加剧等都将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任务。 (2)德育工作内容的新变化。 德育工作内容与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党的教育政策密切联系。在党的教育政策以及学校育人目标发生变化的同时, 德育工作内容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当前,学校德育要以理想、信念和“三观”教育为主要内容,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但是德育工作的内容也还应有时代性,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和接受。我们认为,在当前创新德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培养,随着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独立自主、个性解放会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以西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模型的独立人格;二是现代意义上的共生(共在)型的独立人格,这种共生型的人格必备的内涵是:我们生活中正在出现并扩大着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以及正在形成的共同规则、共同伦理;当代人类发展中所具有的世界化、全球化、一体化;当今世界和社会存在多极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在这种多极格局下,每个个体都要承认“自我”,和“他者”共在一个生态圈中。其次,要关注网络德育,目前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并且网络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对此,学校德育要增加相应的内容,加强人们的道德和规范,并借助法律等外界强制性措施,减少或消除网络中的隐患。 (3)德育工作对象的新变化。 随着中国当代社会的急剧变革, 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相比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一是在价值标准上,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从重政治转向重实际, 从单一标准转向多重标准;二是在思维方式上, 从唯书思维转向唯实思维, 从大众思维转向个性化思维;三是在道德观念上, 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从利他型转向利己型; 四是在教育心理上, 从接受型转向选择型,从听从型转向参与型。 (4)德育工作手段的新变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德育工作手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比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得到普及, 为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因此, 加强网络建设, 提高德育手段现代化水平, 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2 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举措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我们所理解的德育创新是指在德育的观念、制度、内容、方式等方面,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为此,创新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结合必须突出重点,具体有以下举措: (1)在德育工作观念上, 突出新思维实现新突破。 一是由“小德育观”向“大德育观”的转变。有些人认为, 德育工作只是“两课”理论教师、政工干部、党团组织的事, 与其他部门没有太大关系,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要做好当前的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德育观”的工作模式, 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 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以求取得德育的综合效果;二是由单纯的灌输教育向引导性教育转变;三是由模式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四是由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转变。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建立新型教育覆盖机制, 形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在德育教育对象上, 突出针对性实现新突破。 一是要把大学生放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分析,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个人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困惑点, 充分认识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绪, 对症下药;二是要研究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可能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注重事关德育工作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研究教育方法,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在德育教育内容上,突出主旋律教育实现新突破。 高校德育教育内容要突出主旋律,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生进行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的教育。因此,在德育的内容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德育内容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在德育教育方法上, 突出有效性实现新突破。 个性化的教育时代要求在施教过程中注重教育对象主体意识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要创新教育方法, 使广大学生对于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认同——赞赏——践行——追求”的自觉过程。为此, 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做到: 一是要协调好大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二是学校德育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三是要把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结合起来。 (5)在德育教育载体上, 突出科学性实现新突破。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 校园网络的逐步建立, 高校德育教育载体也要加以创新, 实现教育载体的多样化、现代化, 开辟新型教育空间, 使学生充分实现思想碰撞, 提高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 (6)在德育教育渠道上, 突出互动性实现新突破。 德育过程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 不同的互动形式构成不同的教育渠道。德育教育渠道的创新在于单一型与交互型相结合, 集体型与个体型相结合, 封闭型与开放型相结合,形成多层面的教育格局,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渠道受到教育。要改变过去以单一型为主的“你听我说”式的教育, 积极拓展交互型的教育渠道, 经常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和问题讨论, 切实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要改变过去以集体型教育为主的德育模式, 加强对学生个体性的教育, 使德育工作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要改变过去以要求学生“不做什么”为主的封闭型教育, 增强在多样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要做什么”的开放型教育, 使德育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3 结语 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实施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未来大学生的发展要适应社会需求,既要有创造能力,还必须具有事业心;既要有竞争开拓能力、交际适应能力,又必须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德育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和核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大学生德育论文:论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滑坡与德育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高校德育;应对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实问题入手,剖析网络道德问题对高校德育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正确引导、做好预防,增强大学生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对大学生开展“网德”教育,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止网络社会道德滑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去看待网络的发展及网络社会道德的建设问题。近几年,随着高校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以及个人电脑数量的增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汲取知识、获取信息、情感交流等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为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网络社会出现了大量的道德滑坡现象,像信息污染、网络犯罪、情感危机、道德冷漠、人性异化等许多的道德问题,这不仅危及网络社会自身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也给传统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困扰的难题。笔者试图从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校德育的影响、高校德育应采取的积极应对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实问题 1.校园网络犯罪:目前,高校校园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有黑客非法侵人网络进行恶意破坏,蓄意窃取和修改用户个人资料;有利用网络赌博,盗窃他人电子银行账户;通过网络传播违法及恶意信息,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利用网络的全球性与共享性的特点,传播色情资料,灌输暴力行为等。 2.网络侵权与网络作弊:网络四通八达,其海量信息资源为大学生获取新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大学生中的厌学群体提供了快捷的作弊平台。通过网上抄袭、剿窃他人作品以完成作业、毕业论文的现象在高校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些职业“”公开通过网络兜售论文、答案甚至课堂笔记。不仅如此,有人甚至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活动。有学者将此类现象归为“上网、下网、网上三种类型。‘上网’就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移植到网上;‘下网’就是指将网上的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网上’则是指发表在一个网站上的作品擅自被另一个网站使用的现象。侵犯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3.网恋、网婚:由于现代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社会经验不足,容易盲目冲动,加之交往圈子相对狭小,渴望了解社会等等群体特征,使得网上聊天、网上恋爱成了学生发泄、寻求刺激的手段。于是“网恋”、“网婚”等虚拟荒唐的异性交往行为一时间成为一种时尚,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现实问题,如离家出走、出现心理困扰、现实道德失范、在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甚至受到人身财产伤害等等,有的甚至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 4.网瘾泛滥:网络的巨大诱惑使部分青少年产生迷恋和依赖,尤其是网络游戏使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产生挑战、刺激、角色心理,成为像一样无法摆脱的心理依赖。网瘾的泛滥已经使许多大学生通宵沉迷于网吧,荒废学业,有的因无心学习而不得不中途辍学,有的甚至仿效其中的暴力情节,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而走上犯罪道路。据有关资料调查,网瘾大学生群体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5.暴力与色情充斥网络:暴力与色情是网络社会的两大毒瘤。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情节已经成为诱导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中群体暴力治安案件的增多以及诸如马加爵案件的各种恶性暴力案件的频发,无不与网络散布的暴力倾向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开放的网络环境中色情的泛滥也在时时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各种成人网站、黄色网站随处可见,色情聊天、网上色情交易等诱惑充斥其中,使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二、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1.大学生传统美德弱化。网络所具有的非中心性、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拓了另一个生存空间。“网络主体的行为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上进行的,隐匿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网上人摆脱了现实社会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忘却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网络环境的这种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忽视或放弃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导致与现实中道德表现的巨大反差。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的特点,为交往对象找到了一个更为“安全”的环境,一部分大学生的内在道德信念一点一点地缺失,导致道德主体感淡漠、甚至人格扭曲。“心理学中把人的性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也是本能欲望的体现者;自我是能够遵循现实原则的体现者;而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随着人的不断成熟发展,这种道德化的自我主要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而网络的特性使其在现实中发展完善的超我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很好地控制自我的行为,因此,自我受制于本我,满足各种需要,从而作出有悖于现实道德的行为。网络就是一个失去了某些强制“他律”因素的自由空间,是一个淡化了社会背景的虚拟社会,强烈冲击着现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网络时代,传统的道德约束力显得尤其微弱,现实社会维护道德的手段和监督又难以消除道德失范现象,加剧了大学生传统美德的失落。 2.大学生人际情感异常疏远。在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扮演多重身份,消除了现实社会对人的身份、角色、经历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交往和交流,这种网络人际交往的频繁逐渐使现实生活中人际接触减少,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网上,同学间的联系较少,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就会逐渐淡薄。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人们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现实社会需要人与人现实交往来维系的情感,逐渐被手指和键盘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虽然网络中人际交往频繁,但是现实中的人际情感却正在疏远。正是这种“时间取代空间”的交往方式让无数大学生沉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忘却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与差别。随着全球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网上交流将更多地取代现实空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团队意识松散。在亲情方面,势必也使家庭成员之间感情联系淡薄。新的非面对面的交往会产生新的人际障碍,成为现实人际交往的悲哀。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漠不关心,责任感和受到惩戒的担心会逐渐消除,就会作出一些无礼的行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2007年下半年,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对2639名大一新生进行了思想、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分析,表明:在一年内有自杀倾向的达65人,占2. 4%,测试异常人数高达1%人,占7.4%,对“至今你觉得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吗”作出肯定选择的有800人,占到29%。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网络的依赖使不少大学生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酒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4.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虽然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但是社会认知、情感成熟,还有自我意识,都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网络的多元文化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点,迅速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满足了他们反抗权威的叛逆性和摆脱束缚、发展个性的心理需求,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西方的消极文化也在网络环境不可控制性下无孔不人地销蚀着中华传统美德。因此,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对新事物特别敏感,感情丰富而不稳定,勇于革新、创造,但也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从而出现道德失范。还有大学生的道德结构也正处于发展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瑕疵。在缺乏“他律”的网络环境中,品德结构中的不完善之处不但没有得到弥补,反而有所扩大、滋长。在一些事情面前,容易混淆是非,错误行事,造成价值观的扭曲。网络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高校德育应对策略 1.正确引导、做好预防,增强大学生的民主与法律意识。网络的虚拟和隐蔽性使得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人们在网络中不可能平等、和谐交流和相处,势必发生冲突。为避免引起冲突,就要求交往双方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乐趣的同时,应当积极引导,正确选择,注重提高民主意识和道德法制意识。因此,德育教育工作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如何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分析,积极应对,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正确引导、学会选择,教育主导者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让学生在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时,知道如何分析、鉴别不良信息和垃圾信息,提高免疫力,学会选择并把握好选择的度。在学会选择的同时要懂得选择什么并勇于承担选择后的责任,引导教育主体必须独立进行道德实践,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破解道德难题。其次,增强民主与法律意识,一方面,教师通过宣传国家立法对互联网络的管理和监督,让大学生有清醒的认识,达到在网上网下不触法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法律意识,来达到有效制止网络犯罪的行为,净化网络。 2.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科技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渠道的扩大,要求德育的内容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不是依靠行政权力实施不容大学生选择的教育,而是作为学生的导师、顾问,发挥启发、诱导作用,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入角色,进而达到德育目的”。在网络社会中,要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采取以辨识为主,辅以灌输相统一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可以课上、课下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等多种。但是由于道德问题形成有多方面因素,因此,还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使之相互结合,通过立法将网络社会中的各网络主体的责、权、利以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使网民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德育工作者要合时宜地传输,使得网络社会有秩序,使人的道德发挥作用,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内化为网民的道德实践,内化为网民内在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内化为网民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最终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达到自律性的目标。 3.对大学生开展“网德”教育,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德育教育。在主持中央法制讲座时曾指出:“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为了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开展网德教育,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抓住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利用网络媒介,抓住机遇,谋求发展,面对挑战,不断把德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德育工作者首先应该针对大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利用网络优势,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形式,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次要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专门网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面宣传,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去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特别是针对一些敏感度高、政治性强的问题,要坚持正面引导,给大学生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家园。此外,还可以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覆盖面广的特点,以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网上自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技术本身的优越性,网上网下共同维护的原则,形成一个有利于网络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的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4.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高校网络管理、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决不单单取决于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含量,还要学会将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去解决大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为此,要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和教育,加强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形成教育的合力。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有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外,还要掌握电脑与网络技术,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才能在有效利用网络优势的同时,不断探索德育教育新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德育论文:浅析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传统道德 大学生德育 工作要求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民族。然而,当前我国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有关邵门的注意。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进德观念,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展开了相关论述。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注重勤俭节约、奋发向上、孝敬父母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某些相应的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这需要我国传统道德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 1当前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可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一面来说,由于大学生都受到过高等教育,在一些是非问题上通常有较为正确的判断,比如往往注重社会的公平等,他们对社会上一些偷摸拐骗的现象表示憎恨并能坚持斗争。然而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道德意识薄弱的面。本文主要就对大学生道德意识中消极的一面展开相应分析。 第一,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的现象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商品和服务琳琅满目,一些大学生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同时在一些场合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紧跟“时代潮流”,身上的数码产品一直都是最新款。另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也盲目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勤俭节约的民族,当前大学生这种拜金主义思想,奢侈浪费的现象需要运用我国古代的有关传统道德来加以教育。 第二,贪图享受,懒惰。一些大学生经历过高中的勤奋,然而一进入大学就觉得自己熬到头了,可以轻松地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逐渐养成贪图享受,懒惰的坏毛病。一些大学生成天在宿舍睡觉和打网络游戏,为此甚至牺牲上课的时间。这些大学生在平时不好好学习,贪图享受,一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等,这些都是劝诫人们要勤奋,不能过于贪图享乐,墉懒成风。 第三,一些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在一些大学生中,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同时一些高校也不太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中有关“孝敬父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孝道”的缺失。一些大学生在外求学,体会不到父母在家中为自己的担心和操劳,从来不给家里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即使主动联系父母也是张口要钱。很多家长感慨: 孩子读的书越多,反而对父母的亲情越冷淡了。另外,加之上文提到的一些学生盲目攀比,拜金主义,这些钱都来自父母,有些学生甚至虚报学费等手段来欺骗父母。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在古代很多文化精粹都专门强调“孝”的价值,最为著名的当属《二十四孝》。 当然,目前我国大学生一些道德水平消极面不仅仅只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本文仅选择三个主要的方面,通过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来对相应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 2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传统道德观念深人人心,这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和条件,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应的具体要求。 第一,传统道德内容需要同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相结合。针对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学生具体的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相关内容来开展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比如针对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等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可以结合《周易》中“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等有关内容来倡导学生节约,反对浪费;针对一些大学生贪图享乐、懒惰的现象,可以通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宝剑锋从磨炼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相关内容来勉励大学生勤奋上进,同时针对部分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可以根据《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等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孝道”的教育。 高校本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发现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找我国传统道德中相关内容,找到结合点,把这些相关的传统道德贯穿于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二,根据传统道德观念,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主要是因为其道德观念意识不强,需要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例如,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主要是节约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够珍惜。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高校有关部门需要强调“俭以养德”,以此来塑造大学生的节俭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过节俭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富国富民,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总体来说,针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薄弱现状体现出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在德育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融人到德育工作中,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三,传统道德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百善孝为先”,可见在我国传统道德中,“孝”具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几乎还是一个盲区,而在大学生中又确实存在这“孝道”缺失的现象,所以这势必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来推动大学生“孝道”教育,比如可以举办孝子演讲比赛,让本校学生的故事来感化同学,让他们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另外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团日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有关孝道的讨论,让大学生自己去认真体会“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含义。另外,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一些更加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比如向学生提供免费拨打父母电话的服务,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应的自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附近的社区老人关爱行动。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孝道”。 3结语 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道德,针对我国大学生道德现状中消极的一面,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来开展。首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同传统道德的内容相结合;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最后,我国传统道德尤其要求注重对高校德育中“孝道”的教育。总之,中国传统道德对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这些要求,努力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对于人才的渴望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不在只是单一的需要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我们对于同时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需求量变的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境,本文针对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前行,大学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这种新形势的变化,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党、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大学生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很大的困境,因此,本文就针对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旨在为提高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我国张耀灿、郑永廷等专家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采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对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群体中的组成成员进行带有目的、计划和组织性的影响,从而使组成成员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这一定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定义具有特定的历史性与阶级性,当我们所处不同的时代或者所处不同的国家其表现形式和内涵是不同的。以前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强调将其当成是一种政治思想工作的工具从而对全社会进行教育。而现今,我国的发展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开始了飞速发展,我国在教育体制上也不断的进行改革,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变得更高,面对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有了新的要求。目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要依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从而更加符合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 二、我国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虽然我国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高等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视。当今社会,我国的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处在了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够重要,在理论课的开设上也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用专业知识的课程来代替,没有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时,无法达到很好的思想教育目的;(二)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存在着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与专业课讲授方式相同的工作理念,一味的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思想交流,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性,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备上存在素质能力相对较差的现象。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的重要导师,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好坏程度。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水平还有待提高;(四)我国的大学生在思想上虽然具有先进性但是在行动上却又具有滞后性。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水平的总体层次不低,但是在具体的行为和实践上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河南理工大学的张悦对河南理工大学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千名的不记名调查,调查报告表明在一些有违思想道德的行为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种行为 不对的,但是也有很多学生都承认自己确实有过类似行为;(五)我国的大学生在学生生源和教育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等级的学校众多,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在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存在着道德失范的现象;(六)我国社会的激烈竞争,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好的思潮影响,对财富产生了剧烈的渴望与崇拜,从而导致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等。 三、我国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如何加强和改革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学校要从平时日常的管理制度入手,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进行强化,强化思想政治教的制度性和规范性。要采用制度和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保障,学校在制定教学工作时,要大力抓好政治理论课程的宣传工作,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考核相结合,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学习的规章制度中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二)大学校园应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领导应从思想上加深认识,确实的了解思想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思想教育课程的理论课时,避免削减思想教育课程的事件发生;(三)学校要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学理念的革新要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并且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等。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要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四)我国的高等院校应提高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在师资力量、资金支持和课程建设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切实的解决高校师资力量假设问题。一方面,学校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将政治理论教师的筛选工作切实做好。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定期组织思想政治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并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业务交流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安排住着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和出国考察等内容,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证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五)我国的大学应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的高等院校生源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离不开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的。我国的大学可以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展有关思想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六)改革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育的重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重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服务学生的教育机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除了要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还要加强建设学校中其他的基础配备,如食堂、医院等,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问题。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要保证奖学金制度的完善和公平,保障贫困同学的利益问题。学校还应设立单独的心理健康机构,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有障碍的学生度过难关健康生活。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的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困境。如何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培养具有优秀思想道德修养的大学人才,对我国全面开展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内涵 摘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德育内涵缺失的问题。作者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几个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强化德育内涵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德育;强化 大学生将来是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只有视野开阔、清醒独立、胸怀天下、品德高尚的人,才当得起改良社会、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由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决定着他们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在新时期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理念,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是素质教育中的的重要内涵。 1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 笔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触了不少在校大学生,并对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现实表现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追踪调查。通过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和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了一些问题,梳理如下。问题一,在校学生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各学校对专业知识之外的其它方面的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各级各类学生活动、竞赛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这些活动和竞赛对大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从上学那天起就一直强调的德育教育在这些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被冷落了。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更多地忙于事务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难以深入了解,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就缺乏了针对性。所以,大学生所接受的缺少了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是不完善的素质教育。问题二,大学德育教育存在难以深入的问题。大学一直都有哲学课、德育课,但这些课程的有效性这些年来备受质疑。大学教改中,德育教育的改革一直为人所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年看来总体还是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脉络把握不够准确,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定位不够清晰。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修哲学和政治课都是出于应付心理,对自己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并没有、也不愿去真正理解并掌握。我们一直在倡导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前两者应该是基本都做到了,但在最关键的“进头脑”一环还有很多工作去做。问题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放大。不可否认,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道德水平产生了下滑趋势。社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易偏激,对这些不良现象缺乏冷静的判断能力,导致部分学生不但不能在一定高度上去批判这些现象,反而引起了他们的羡慕和效仿,这在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问题四,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获取信息的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大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信息来源多种多样,但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吸收却比较单一。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大事缺乏了解的兴趣,对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和正在发生什么都持漠视态度。在笔者所做的学生上网行为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上网行为的发生多数出于娱乐目的,如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等,即便是浏览网页,其关注点多数是体育娱乐新闻,对影响更大的国内外政治经济事件缺乏了解的意愿。 2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实时更新高校德育内容 在当代,高校德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实时更新德育内容。 2.1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人本德育”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体现的是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人本德育,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对象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行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经得起时间及社会复杂环境的考验,才能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① 2.2实时更新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现实针对性 高校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要求,适时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高校德育不应回避现实社会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靠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大学生所认可的德育知识应该是活生生的,而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枯燥无味的道德规范知识。 3开辟德育新渠道,强化高校德育内涵 在大学所施行的林林总总的素质教育方式中,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并对德育教育形式加以适度包装,使大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收获成长。为此,笔者就多年来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进行了简单总结,简述如下: 3.1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让辅导员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者到心灵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大学辅导员这一个群体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专业课专任教师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在大学里实现道德完善,能否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辅导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大学教育的成败,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辅导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心灵导师,除了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人格不断完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自身具有良好修养,才会在学生中以自身良好形象形成感召力;(2)提高演讲与说理水平,让学生听起来言之有物。只有能够说服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3)重视了解学生,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及情感境界,辅导员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3.2打造隐形的“育德场” 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环境,是学生育德育智的隐形课堂。它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重在育德,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隐形的“育德场”,对于强化高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校园内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使大学生能够在这些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精英群体,承担着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他们中的一部分将会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训练应该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3建设网络德育新阵地 网络的发展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渠道,也为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把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成为高校德育的一大重要任务。网络德育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德育,是新形态、新领域的一种德育形式。高校可以建设迎合学生特点的兼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使该网成为大学生获得健康信息的来源,可以在网上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多关心时事,让他们在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例的解读与讨论中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做到清醒、理性、不盲从、不偏激,同时,引导学生从更高角度出发去理解和研判国内外政治经济大势,让他们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明了自己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4开展形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今天的许多大学生生活条件较好,对苦难缺乏足够的认知与体验,长期在学校学习、生活,对社会缺乏了解,对实际生活缺少体验。因此特别需要社会实践活动去弥补这部分的教育,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独立自主和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社会活动设计应更具有针对性,并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让大学生在付出辛劳与汗水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喜悦与满足,在活动中明白责任和使命的意义。 作者:王甜甜 任路伟 张洪振 张喜梅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微信公众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摘要: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传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入手,探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几点原则,并提出几点认识和思考,以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德育教育;应用;原则;思考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微信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为重要的网络学习和社交工具。截至2016年3月,微信用户人数达到6.97亿,其中18-25岁年龄阶段的用户比例达到45.4%[1]。而正处于18-22岁这一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强,且有着强烈的交友需求,无疑成为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微信不仅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而且拓展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微信公众平台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账号与QQ账号互通,通过公众号,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形成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2]自2012年推出以来,凭借其交流的及时性、推送内容的真实性、绑定服务的实用性、受众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拓展教育方式、传播道德价值的新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与时俱进的平台。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群众基础为高校德育教育开创新的教育平台 90后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敢于颠覆主流和传统,更加注重个性化,是新型技术的主要传播力量和应用者。微信公众平台因其操作的简便性、人际交流的高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推送的针对性等特点[3],符合青年学生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交流习惯,深受青年学生的追捧和热爱。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善于接受新兴事物,这使得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的,其的内容、信息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目前,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涉及校园新闻、场馆服务、学生活动、通知公告、心理健康、求职就业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密切关注的,学生对这些内容具有强烈的需求性与依赖性。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学校与学生沟通强有力的桥梁与纽带,使之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的抵触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 (二)双向传播模式有效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效率性 在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下,往往是凭借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来进行。对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模式只是单向的上对下的填鸭式教育,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具有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寓教于乐的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型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突破了传统“学校——学院——辅导员——班干部——学生”的教育模式,高效地完成了学校至学生教育的直接传达。这种教育模式并非单一的上对下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教育模式。在推送内容的同时,学校可以在平台中对所接受的内容进行意见的表达,收到信息反馈之后,亦可以根据实际内容有目的性的发送相应信息作为补充,以达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教育传达时间的大幅度缩短,使得德育教育的目的性、准确性随之提升,有效避免了中间环带来的迟滞性并减少传递误差。 (三)为传统德育教育增添了新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以微信为主的自媒体平台冲破了传统的德育教育在空间、时间上的限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技术手段,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和参与程度更高的互动平台,丰富了德育的载体,拓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易引起大学生内心层面的认同。高校创建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使得教育者在隐匿其身份的情况下,摆脱了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紧张之感,拉近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下,学生可以轻易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层面和态度层面的积极转变,教育者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德育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的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方法,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实际的德育教育方式。因为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能完全表达对方的全部感情,会让人感受到一丝冷漠。这就需要辩证的看待现实中的德育方式同虚拟的德育方式,应将二者有机结合,重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摒弃。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完善的功能、鲜明的特点为德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时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 (一)注重双向性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性,即学生——学校之间的双向性。高校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之后,其推送的内容不能放任不管,而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关注及其反馈。同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关注的内容,只有被学生接受并认同的内容,才是高校微信平台存在的基础。因此,学生关注与希望学生关注如何达到统一,认同与被认同才是根本。 (二)注重服务性原则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作用。学生工作是管理育人工作,更是一种服务育人工作。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方式和手段,其本质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需求、困惑和心理状态等为主要关注内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注重内容丰富性 创新教育方法是实现大学生德育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必须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仅是将传统的教育方式拿来主义的照搬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不仅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普遍认可,教育效果不明显,甚至有时还会引起反作用。在实践中应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普遍融入日常进行的微信互动环节,不断淡化教育者的角色,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更好的实现德育目的。在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不同的事件特点对应处理,使学生个体得到尊重,有利于受教育者发挥主动性和自我教育性,也有利于个性的塑造和发展。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应用的认识和思考 (一)注重互动性,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今主流的互动交流媒介,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能够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教育主体、学生为被教育者的被动式教育方式,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真正在互动、平等的情况下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交往方式相对于课堂教学、班级例会、个别谈话等方式,显得更为轻松、和谐、愉快,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学生也可以根据平台所的内容,了解老师们的最近动态,二者之间不再是对立的关系。在平台的互动留言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互动中了解彼此的观念、意见和感兴趣的话题。教育者可以根据留言内容及时给予一定的评论、肯定,使二者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信任和合作,进而拉进距离,提升师生的情感互动。 (二)注重心理辅导,提升德育教育方式 当前,微信已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学生往往通过微信朋友圈将自己的思想以文字、视频、图片的形式进行表达。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加关注,及时了解学生最新状态,并将相关内容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疏导。这样,有利于打开学生心扉,进而缩小心理差距,将不能说的秘密、故事公开,去除学生心理的疙瘩,降低心理风险。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打破传统的共性教育,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梳理、总结,不断改善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方法。 (三)注重学生参与,广泛提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度 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行过程中,学生运营参与必不可少。在此期间,可以将学生作为平台信息的采集者、编辑者、者,同时又可以将其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学生运营者对学生群体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更为了解,在信息收集、整理过程中更接地气,能普遍提升阅读量。同时,通过“学生运营,服务学生”的原则,实现静默认同及身边感染,让学生成为教育者的一部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本身的力量,通过对少部分学生的教育实现引导大多数学生群体教育的目的,更好的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理念。 (四)注重学习借鉴,充分吸取他人所长 对高校德育教育者而言,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学习和考察校外德育教育经验的机会较少,因此在学习时间和提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为高校德育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舞台。高校德育教育者应根据自身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的特点,添加其他兄弟单位甚至是社会上德育教育做得好的公众号,随时随地了解他人所长及其先进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得到一定的提示与启发,以便进一步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德育教育的优势。 作者:张慧 姚婕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探讨 摘要: 人如果没有优秀的品格,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自我约束、遵纪守法,那么这个人就是学再多的知识,也是不完整的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这部分的内容学好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在大学教育中将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对学生发展的帮助,在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几点措施。望这些经验对同行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德育;法制教育;有机结合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德育与法制教育一直以来是学校和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尽管在平时的生活与教学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对学生文化成绩的培养,但是学生的德育与法制教育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有时候学生拥有良好的品德和遵纪守法的意识,甚至比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重要。在大学学习期间,大部分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初步形成,他们已经具有自己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因此,在大学期间,做好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教师应该着重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德育和法制教育对自身发展的意义,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做到全面发展。而在大学期间,只有将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深入开展工作,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依据 1、二者单独存在,都有其局限性 在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两者共同为我们的生活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但是两者也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从道德层面来讲,个人的品行如何,主要依仗的是人类个体对于道德的认识,而在生活中每个人所接触到的道德教育是不尽相同的,这也就导致其在遇事时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在生活中道德观念无形的精神压力,有时候,甚至比法律强制性的政策规定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但是道德教育也是存在其局限性的,在人们犯错时,良好的道德观除了能对人造成短暂的精神压力以外,并不能给人以实质性的惩罚。因此,将二者结合,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制道德观十分有必要。 2、结合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道德教育,在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主要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是通过思想对人产生影响,最主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而法制教育则强调的是用规则和制度去约束他人的行为,法制教育用一些强制性的规则明确直白的告诉给每一个公民,在生活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人们能够对这世界的各种规则有明确的认识。在生活中,可以将德育称之为“自律”,将法制教育称之为“他律”。在大学校园里,如果想要单凭德育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学生如果自制力差很容易就会被诱惑所诱导,做出违法犯纪的事情;当然,如果单凭法制教育也是不能真正的做到约束学生行为的。因为任何一部律法,即使做的再好,如果不能被民众所接受,也是失败的,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将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法制教育对自己的意义。 二、实现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1、以德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基础教育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以后,思想已经基本成熟,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在这个时候正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关键时期。高校在这个时候把握住机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了解相关的知识,对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与德育和法制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法律观。 2、建立恰当的奖惩评价机制 在高校教学中要将德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将德育与法制教育更好地结合,在校园生活中借助这些机制,约束学生的行为,降低不道德事件发生的机率,为营造更好的高校道德氛围而努力,让学生能够在好的环境里生活学习。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评选校园“道德之星”通过优秀的学生,感染和影响其他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对于那些校园里做过不道德的事情的学生,则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们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拥有良好品德和正确法制意识对学生的重要性。 总之,在大学教育中将德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运用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两者对自己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学会自律,时时谨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不道德的事情,更不能做触犯法律底线的事情,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作者:李冰 单位:西安医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网络文化下大学生德育建设研究 摘要: 在网络文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机遇,我们必须把互联网作为当代我国进行德育建设的新载体予以充分的重视。应从建立高校的网络教育领导机构,加强网络规范建设与深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德育建设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方面,由此引发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一系列问题,使得网络条件下高校的德育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刘岚在其《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探索》[1]一文中分析了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时空范围扩大、互动性增强、手段多样化等新特点;四川教育学院蒋峰在其《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2]一文中初步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要尽快占领网络阵地,唱响网络教育主旋律,培养专业的网络德育队伍等对策;邵阳学院易海涛在其《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径探讨》[3]一文中探索了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要实现教师学生互动,网上、网下联动,学习、娱乐渗透等转变。笔者尝试从高校、网络规范与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索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路径。 一、网络文化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又称赛博文化,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新型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构上包括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4]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当前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大学生道德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增添新的内容 “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几乎综合了其他传播媒体的所有优点,它与德育的结合,使德育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因而给德育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5]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实践手段,必然要推动德育理论与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载体,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弥补了传统德育内容单一、素材缺乏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德育的形式,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文化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可以根据要求对网络文化中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形态进行对比与融合,极大地凸显了德育的效果。这样身处复杂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就能够借助于网络文化平台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与荣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2.网络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德育工作方式的现代化 网络信息具有快捷、便利的形式,网络传播的途径具有新颖、鲜活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灵活多样的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推动了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弥补了传统德育工作方式的不足。一方面,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以课堂为主要手段,由于传统课堂与科技、互联网关系的结合不紧密,使得课堂作为传统德育的工作方式受到时间、空间极大的限制,而网络文化弥补了传统德育方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使德育以更大的限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德育主要以说教为主,这种方式比较死板、缺乏灵活创新,容易引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教师的案例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德育容易走上死板、固化的老套路,渐渐地磨灭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使大学生的德育事倍功半,停滞不前。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网络信息的传播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是图文音像并茂的影视画面,大大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德育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大开眼界”[6]。 (二)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1.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的多元性。“根据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统计,18岁以下年龄段上网人数占全部网民的17.2%,18岁~24岁年龄段占全部网民的35.2%。目前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近17小时。”[7]另据2014年9月1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统计:“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网民的参与主体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学生依然在中国网民职业构成中占据最大的比例,占比例25.1%,互联网的普及率在这个群体中已经占据高位”[8]。由此可知,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参与主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网上的信息由于缺乏比较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机制,各种信息数量庞大,源头繁多且良莠不齐,其中的不少信息,如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大学生中访问过色情网站的超过80%,其中12%的大学生是经常光顾者。“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表明,有12.5%的人曾经获取他人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98.6%的人曾经获得机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经发表不健康的信息。”[9]由此可见这些错误、低级、庸俗信息的流毒之深,进而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受到冲击、侵蚀和毒害,造成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 2.虚拟的网络世界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法律和道德赋予大学生的义务。网络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支撑起来的一个虚拟空间,它不是现实世界,却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不可能取代真实世界,却能弥补人们在真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部分价值。”[10]网络文化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使得大学生在享用网络文化时忘记了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危害,一部分人在虚拟的网络文化中试图挣脱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约束,肆意妄为,传播黄、赌、毒的网络文化。一部分大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突破陈规,摆脱乏味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受网络虚拟性的诱导,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所谓的自我理想的实现。部分大学生凭借其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追逐畸形的网络快感,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往往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网络“虚拟现实”的环境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享用网络文化时肆意妄为,网络抄袭、网络失信、网络诈骗行为频现,背弃了自身对于他人与社会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网络文化下加强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二、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路径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我国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充分认识网络文化条件下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网络文化的新载体为我国大学生德育开辟新的阵地,同时结合当代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提出更好、更科学的德育方法,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建设。 (一)坚守高校德育阵地 高校是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高校网络教育领导机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是大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德育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创建一个优质、干净、高效的网络环境,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首先,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网络道德学习的平台。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站,是当代大学生网上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理论阵地与德育途径。这种教育网站把有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及经典作家的文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数字化、网络化,便于随时查阅与下载,为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方式。“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利用校园网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代特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网站为我所用,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上阵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活动,在生活中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积极发挥其德育的功能。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主要有:“开设‘网上论坛’讨论热点问题、建立电子刊物、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在可能的条件下,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校园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12]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平台进行网上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利用学校的宣传板倡导“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开展征文活动等,引导自己动手参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他们认识到倡导网上行为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电子校报、校刊等途径进行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 网络规范主要是指政府、网络传媒、网站等专门的网络管理组织制定的关于网络社会的法规、规章与制度等规范。首先,政府、网络传媒与网站等网络管理组织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我国自198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批关于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如《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著作权法》的相关条文等,解决了网络社会无法可依的现状,但是存在着立法滞后、条文含混、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政府、网络传媒、网站等网络管理组织要根据当前我国网络发展的客观形势与需要,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心理特点,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体系,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保证大学生网络权益的前提下,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合理、必要的约束,加强网络社会的规范与制度管理。网络管理组织要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秩序。网络规范要针对高校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有的放矢,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其次,高校校园网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世纪之交,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与《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许多高校的校园网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根据本校大学生网民的实际特点与网站运行的安全需要,制定了一些管理细则,如《网络论坛管理规则》《电子公告牌管理办法》《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等,通过必要的技术等手段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网络空间,有效地规范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此外,一些高校以宣传部为依托成立校园网络管理协会,不仅可以了解舆情,还可以及时处置大学生破坏网络规范的行为。 (三)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在网络空间,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充分自由地展示自我,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只要网民们有‘善’的意愿,网络空间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弘扬真善美的场域;而假若网民们群体作恶,网络空间也会沦为一个假恶丑的舞台。网民们的这种充分自由可能是一种幸运,但也可能是一场噩梦,这一切取决于网民们的自律。”[5]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要严于律己,提升网络道德意识,遵守相关的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大学生是网络文化与道德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日常言行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塑造。大学生要处理好网络自由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网络自由为大学生网民提供了种种便利,但是大学生不应当为了自己的便利甚至追求一己私利而去影响、侵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和谐网络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德育建设从我做起的重要意义,在虚拟世界中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网络文化的构建意识,不向网络乱抛垃圾、不宣传色情暴力内容、不在公共网络空间出现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就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并使这个网络文化成为大学生共同享有的道德教育场所。此外,大学生之间要加强合作与监督,对大学校园里同学们之间的不良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杜绝不良道德行为的蔓延。同时发动大学生联合抵抗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向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说不。接受健康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风尚,提升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发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学校、规范制度、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合力,形成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深化自律,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提升当代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作者:于建东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大学生德育论文:网络文化大学生德育建设研究 摘要: 在网络文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机遇,我们必须把互联网作为当代我国进行德育建设的新载体予以充分的重视。应从建立高校的网络教育领导机构,加强网络规范建设与深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德育建设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方面,由此引发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一系列问题,使得网络条件下高校的德育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刘岚在其《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探索》[1]一文中分析了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时空范围扩大、互动性增强、手段多样化等新特点;四川教育学院蒋峰在其《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2]一文中初步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要尽快占领网络阵地,唱响网络教育主旋律,培养专业的网络德育队伍等对策;邵阳学院易海涛在其《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教育途径探讨》[3]一文中探索了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要实现教师学生互动,网上、网下联动,学习、娱乐渗透等转变。笔者尝试从高校、网络规范与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索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路径。 一、网络文化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又称赛博文化,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新型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构上包括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4]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当前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大学生道德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增添新的内容 “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几乎综合了其他传播媒体的所有优点,它与德育的结合,使德育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因而给德育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5]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实践手段,必然要推动德育理论与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载体,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弥补了传统德育内容单一、素材缺乏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德育的形式,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文化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可以根据要求对网络文化中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形态进行对比与融合,极大地凸显了德育的效果。这样身处复杂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就能够借助于网络文化平台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与荣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2.网络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德育工作方式的现代化 网络信息具有快捷、便利的形式,网络传播的途径具有新颖、鲜活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灵活多样的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推动了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弥补了传统德育工作方式的不足。一方面,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以课堂为主要手段,由于传统课堂与科技、互联网关系的结合不紧密,使得课堂作为传统德育的工作方式受到时间、空间极大的限制,而网络文化弥补了传统德育方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使德育以更大的限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德育主要以说教为主,这种方式比较死板、缺乏灵活创新,容易引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教师的案例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德育容易走上死板、固化的老套路,渐渐地磨灭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使大学生的德育事倍功半,停滞不前。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网络信息的传播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是图文音像并茂的影视画面,大大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德育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大开眼界”[6]。 (二)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1.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的多元性。“根据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统计,18岁以下年龄段上网人数占全部网民的17.2%,18岁~24岁年龄段占全部网民的35.2%。目前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近17小时。”[7]另据2014年9月1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统计:“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网民的参与主体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学生依然在中国网民职业构成中占据最大的比例,占比例25.1%,互联网的普及率在这个群体中已经占据高位”[8]。由此可知,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参与主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网上的信息由于缺乏比较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机制,各种信息数量庞大,源头繁多且良莠不齐,其中的不少信息,如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大学生中访问过色情网站的超过80%,其中12%的大学生是经常光顾者。“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表明,有12.5%的人曾经获取他人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98.6%的人曾经获得机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经发表不健康的信息。”[9]由此可见这些错误、低级、庸俗信息的流毒之深,进而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受到冲击、侵蚀和毒害,造成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 2.虚拟的网络世界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法律和道德赋予大学生的义务。网络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支撑起来的一个虚拟空间,它不是现实世界,却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虚拟世界不可能取代真实世界,却能弥补人们在真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部分价值。”[10]网络文化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使得大学生在享用网络文化时忘记了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危害,一部分人在虚拟的网络文化中试图挣脱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约束,肆意妄为,传播黄、赌、毒的网络文化。一部分大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突破陈规,摆脱乏味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受网络虚拟性的诱导,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所谓的自我理想的实现。部分大学生凭借其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追逐畸形的网络快感,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往往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网络“虚拟现实”的环境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享用网络文化时肆意妄为,网络抄袭、网络失信、网络诈骗行为频现,背弃了自身对于他人与社会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网络文化下加强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二、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路径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我国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充分认识网络文化条件下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网络文化的新载体为我国大学生德育开辟新的阵地,同时结合当代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提出更好、更科学的德育方法,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建设。 (一)坚守高校德育阵地 高校是当代我国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高校网络教育领导机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德育工作体系。学校是大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德育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创建一个优质、干净、高效的网络环境,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首先,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网络道德学习的平台。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站,是当代大学生网上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理论阵地与德育途径。这种教育网站把有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及经典作家的文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数字化、网络化,便于随时查阅与下载,为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方式。“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利用校园网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代特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网站为我所用,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上阵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活动,在生活中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积极发挥其德育的功能。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主要有:“开设‘网上论坛’讨论热点问题、建立电子刊物、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在可能的条件下,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校园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12]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平台进行网上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利用学校的宣传板倡导“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开展征文活动等,引导自己动手参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他们认识到倡导网上行为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电子校报、校刊等途径进行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 网络规范主要是指政府、网络传媒、网站等专门的网络管理组织制定的关于网络社会的法规、规章与制度等规范。首先,政府、网络传媒与网站等网络管理组织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我国自198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批关于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如《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著作权法》的相关条文等,解决了网络社会无法可依的现状,但是存在着立法滞后、条文含混、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政府、网络传媒、网站等网络管理组织要根据当前我国网络发展的客观形势与需要,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心理特点,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体系,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保证大学生网络权益的前提下,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合理、必要的约束,加强网络社会的规范与制度管理。网络管理组织要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秩序。网络规范要针对高校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有的放矢,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其次,高校校园网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规范与制度建设。世纪之交,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与《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许多高校的校园网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根据本校大学生网民的实际特点与网站运行的安全需要,制定了一些管理细则,如《网络论坛管理规则》《电子公告牌管理办法》《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等,通过必要的技术等手段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网络空间,有效地规范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此外,一些高校以宣传部为依托成立校园网络管理协会,不仅可以了解舆情,还可以及时处置大学生破坏网络规范的行为。 (三)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在网络空间,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充分自由地展示自我,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只要网民们有‘善’的意愿,网络空间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弘扬真善美的场域;而假若网民们群体作恶,网络空间也会沦为一个假恶丑的舞台。网民们的这种充分自由可能是一种幸运,但也可能是一场噩梦,这一切取决于网民们的自律。”[5]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要严于律己,提升网络道德意识,遵守相关的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大学生是网络文化与道德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日常言行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塑造。大学生要处理好网络自由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网络自由为大学生网民提供了种种便利,但是大学生不应当为了自己的便利甚至追求一己私利而去影响、侵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和谐网络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德育建设从我做起的重要意义,在虚拟世界中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网络文化的构建意识,不向网络乱抛垃圾、不宣传色情暴力内容、不在公共网络空间出现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就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并使这个网络文化成为大学生共同享有的道德教育场所。此外,大学生之间要加强合作与监督,对大学校园里同学们之间的不良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杜绝不良道德行为的蔓延。同时发动大学生联合抵抗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向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说不。接受健康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风尚,提升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发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学校、规范制度、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合力,形成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深化自律,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提升当代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作者:于建东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自主性德育新媒体建构 摘要: 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德育学习效果,很多高校积极采用自主性德育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权,以达到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实际行动的目的。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学习手段,对大学生的德育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主要从新媒体入手,探讨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模式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学习;新媒体模式;德育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高校德育教育者要善于抓住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也要勇于接受挑战,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的新媒体模式,进一步优化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独特优势为大学生自主性德育学习带来了发展机遇,促使自主性德育学习建立新媒体模式成为必然。 (一)新媒体多样化的形式是自主性德育学习组织教学的必然选择 单一的教学组织方法,容易造成信息传播不对称或信息闭塞等,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而新媒体多样化的形式,可以为自主性德育学习营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等选择学生喜爱的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二)新媒体平等民主的特点为自主性德育学习建构了和谐师生关系 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具有思想表达的自由权利,能够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学生不再唯唯诺诺,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即和谐、互助、民主、平等的关系。双方在课堂交流中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相互理解与包容,促使自主性德育学习顺利开展[1]。 (三)新媒体能够丰富自主性德育学习内容 大学生借助新媒体技术获得的信息可能会比教师更多、更快,在观念上,学生会受到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如果在自主性德育教学中,教师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拼命向学生灌输社会所要求的全部德育知识,结果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思想上的动摇,做出价值倾向的错误判断。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不断升华学生的个人理想,引导学生朝着更高的人生目标前进。 二、构建自主性德育学习新媒体模式的措施 (一)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是构建自主性德育学习新媒体模式的关键。[2]在实际教学组织中,教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活动、辅导咨询和角色扮演等。分组活动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和活动,教师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互动中受到德育教育。又如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社会交际技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肩负起自身职责,主动帮助他人[3]。在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故事情节与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想象该任务应具备的社会义务。在扮演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并且能够全面、正确分析自己角色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逐步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主体性德育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例如教师可以采取体谅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为地他人着想,让学生对他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够真正与他人愉快地交流。又如讨论法。在使用讨论法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即要认真备课,所准备的讨论问题不能让学生轻易得出肯定或是否定的结论,对于讨论技巧也要有所熟悉,并能够在讨论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 (二)不断丰富与更新自主性德育学习内容 新媒体时代下,自主性德育学习内容也需要不断丰富与更新。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内容,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由于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不仅网络道德意识薄弱,在现实生活中也多次丧失诚实、守信底线,这都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较低造成的。其次要提倡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教育范畴,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在如今新媒体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消极观念的影响,内心充满迷茫。因此,高校可以将审美观、事业观、人际交往观以及幸福观等价值观念作为德育教育内容。最后,还要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底线模糊事件多次发生,这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信息伦理内容,约束自己的网络道德行为。 (三)有效利用网络媒体优势资源、加强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加强自主性德育教育者队伍建设是保障自主性德育学习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网络媒体时代下,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性德育教育者队伍建设,促使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首先,教育者要更新自主性德育观念,注重引导与激励,注重体验教学,并摆正自己的心态,真心与学生做朋友,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要善于捕捉有效信息并有效利用信息,主动学习网络媒体多种技术,提高自己驾驭网络媒体技术的能力,还可以在技术层面上与学生共同探讨,融入学生中间。教育者也可以创建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新平台,将网络媒体技术运用到日常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中去,改变以往注重理论讲授的德育教育形式。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技术手段,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新媒体具有许多显著优点,能够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新媒体还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点,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采取学生感兴趣的讲课方式,为学生传授具有针对性的德育资料。同时,新媒体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资源,新媒体空间内包含海量信息,可以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选择健康、积极、向上的德育思想,丰富学生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此外,新媒体可以深化德育工作,使学生可以突破传统德育教育方式的限制,随时随地浏览网络新闻,了解国际最新动态,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应该加大新媒体在德育教育中的利用力度。 三、结语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德育教育变得更加深入和直接,教学时间和方式不再局限,变得更加灵活自由,教育效果也大大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接受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同时利用其多种优势,抓住自主性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构建自主性德育学习新媒体模式,努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作者:王凯文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德育生活化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与经验借鉴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上升空间很大,相信在德育生活化的视角下,在诚信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化、内容更加具体化、环境更加优化的条件下,我国高校学生的诚信水平可以更上一个台阶,诚信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作者:吴荣军 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志愿精神德育论文 一、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与大学生志愿精神 1.社会学习德育理论提出及内涵。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体系以观察学习论、自我效能理论和三元交互论为框架,积极吸收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发展论等学派合理内核与有利观点。观察学习即替代性学习,受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和动机过程的制约,重视榜样示范对道德教育的特殊意义,主张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示范行为,习得新的认知技能和行为模式。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亲身获得的成就、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状态等是自我效能信息的主要来源。个体自我效能感决定着相同技能的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消除自我无效意识有助于养成新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三元交互论强调德育应当引导个体在探求道德真谛的过程中,正确利用外部直接强化、替代性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把获得的认知付诸道德行为,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 2.社会学习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大学生志愿精神即大学生以实现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目的,不计报酬的自愿自觉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社会学习,大力发挥志愿榜样的示范作用,全面促成环境、行动与认知的三方合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提高志愿能力、健全志愿人格,扭转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的现状。第一,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愿。可贵的志愿意愿是志愿精神的前提。自我效能感的起伏影响着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愿,自我效能感强烈的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第二,提高大学生的志愿能力。卓越的志愿能力是志愿精神的基础,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是大学生志愿能力的主要来源。在社会先进志愿者榜样的教育和引导下,丰富社会认知,完善志愿技能,以满足社会需求。第三,健全大学生的志愿人格。完善的志愿人格是志愿精神的核心。社会环境、行为和认知的三元交互作用,影响着健全大学生志愿人格和培育其志愿精神的实效性。创设良好的社会慈善环境、深化大学生的慈善认知和激励慈善行为的可持续实施,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拥有优秀的志愿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完善的志愿人格。 二、社会学习德育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实践途径 1.倡导观察学习,创新志愿精神培育途径。 观察学习论强调榜样示范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要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榜样效应,引导大学生在观察学习中关注、保持、再现、外化志愿精神。第一,注意过程:树立榜样。志愿榜样能感染、带动大学生主动学习与模仿先进志愿者的精神和行为。志愿榜样的选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榜样评判标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有社会学习价值和可模仿的志愿榜样;志愿榜样的产生,要尊重民主、公平、公正原则,体现志愿精神的本质要求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第二,保持过程:宣传榜样。积极拓宽榜样宣传路径,在多渠道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的基础上,鼓励志愿榜样亲自示范,引导大学生主动内化志愿精神;破除应景性榜样宣传,建立宣传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榜样学习效应,激励大学生努力践行志愿精神。第三,生成过程:模仿榜样。强化对志愿榜样的观察学习,引导大学生深入体会志愿榜样的人格魅力,提高志愿认知水平,掌握新的志愿服务技能;注重实践行为的锻炼,引导大学生完善习得的志愿技能,在模仿过程中加强志愿精神的渗透,实现志愿行为的自愿自觉转化。第四,动机过程:自我榜样建构。积极实施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利用大学生乐于展示能带来奖励或有价值的行为的倾向性,直接强化志愿精神;引导在对志愿榜样的观察学习中获得志愿技能,替代强化志愿精神;鼓励在志愿行为的加工、评价、取舍中,达到志愿精神的自我强化。 2.实现环境、认知、行为有机整合,构建志愿精神循环培育体系。 一是加强慈善文化引导,培育向善的社会环境。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慈善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和实践指南,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着力弘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我国传统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弘扬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促成“平等、博爱”和“泛爱众”的中西慈善文化融合,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其次,完善培育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考核制度,表彰优秀志愿者,激发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热情。给予志愿精神应有的社会理解与认可,注重实现志愿者个人价值和关注大学生长远发展,提高志愿精神的培育实效。同时,社会要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了解、互动,引导大学生志愿精神由“应然”走向“实然”。最后,引导志愿精神传播,营造社会志愿氛围。丰富志愿精神的传播载体,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深化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传播效应。创新志愿精神的宣传形式,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融入志愿精神之中。积极评选优秀大学志愿者、志愿团体,组织扶贫帮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捐赠活动,扩展宣传平台,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二是深化大学生志愿认知,加强学校志愿教育。首先,尊重志愿精神培育原则,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意愿,深化志愿认知。自愿原则要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自愿认同、接受志愿精神,自觉外化为志愿服务。实践原则鼓励大学生不断奉献与反思,提高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志愿精神。层次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其志愿动机的层次性,逐步将从众利他型的“我去”和主观为己型的“我要”变成自我实现型和奉献服务型的“我想”“我愿意”,实现志愿精神由认知转化为信念。其次,普及志愿服务教育,明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化志愿精神。积极开设人文、心理、道德和技能等相关志愿服务课程,有效整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能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重大事件,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使命和责任,在正确协调自我价值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巩固志愿精神的培育成效。三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打造志愿精英团队。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外化表现,参与志愿服务是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以个体或团体力量,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深化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展示大学生风采,提高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扶贫帮困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向善互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需要提高思想觉悟,更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感悟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志愿者的流动性和招募信息渠道单一,难以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招募阶段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大力宣传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明确所需志愿者的类型和人数等信息,选拔严格遵循公平科学原则;服务阶段给予系统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实效;评估阶段,科学衡量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实效,对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表彰。 3.重视自我效能感,激发志愿精神践行动力。 首先,强化志愿精神的成功体验。富有成就感的志愿活动是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增加志愿精神的成功体验,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身能力,降低由主观认知偏差带来的自我无效感,确立合适的、可操作的志愿目标,在志愿服务中体验成就感,帮助大学生逐步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归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影响归因的四因素,将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归因于自身能力和努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最后,给予适度的鼓励性评价。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和志愿人格,积极的肯定、支持和奖励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努力践行志愿精神。 作者:陈荣荣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先秦儒家大学生德育论文 一、先秦儒家关于修养方法的主要内容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来,一个人如果要成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达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养的方法外,还是其他修养的前提。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是从志的重要性上讲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认为,立志是为了追求为人之道,而不是为了名利权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王子垫曾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继续又问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内容的。荀子认为,如果有志于道,则可超然物外,能到达到内心的自由,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2.为学。 学习是明道达仁的重要手段,“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在先秦乃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是不多的,学习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学为人之道,识记圣贤之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里先王之遗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过向他们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为学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学习是了解仁的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们做学问并没有别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来,恢复善的本性。荀子则更为直接地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存养。 “存养的内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养个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养的论述中,孟子言说较多。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论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对本来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异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养性呢?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则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4.慎独。 “慎独”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主要体现之一。《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终伴随人的左右,须臾不离。那么道是什么?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无所畏惧,君子则敬乎天命,独处时,也谨慎从事,时刻检点自己,“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是群体性的生命存在,但总有独处的时候。当没有别人的监督的时候,更彰显其操守。因此慎独成为儒家极为重视的休养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张载、朱熹对此都有过深刻的论述。 5.内省。 自省作为修养的功夫,是一个人最为常见的自我省察,是作为道德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触发了个人的智性思考,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内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为“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和精神成为个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方法,体现了传统的忠恕之道,极为难能可贵。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为达善的重要途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践行。 如果说上述五种修养方法主要是从内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话,那么践行则是更具有终极价值的道德实践和修养方法。《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强调应广博地学习,审慎问辩思考,最终是为了笃实的实践。实践是检验和改进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一个人对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论道,不去实践,就不会有新的体悟。《论语•里仁》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应谨慎地说话,勤勉地实践。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主要特点 1.凸显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的修养学说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来建构自己的学说。众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提倡“性恶论”,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其对人性的看法,但根据其表述来看,其持性善论的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体的本性善恶之后,他们依据这个根据,进行论述修养的方法。不管他们怎么论述,他们所强调的都是要从单个的个体出发,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诚”都是从主体性讲。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就明确了教育所实施的对象,就有了目标。同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开始就提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2.注重内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养方法,主要是强调个人的内在超越。人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对众多的社会诱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弘扬的?什么是需要贬斥的?作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谨慎判断。坚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养成个人习惯,需要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梦培元先生在《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一书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确实如此,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显示了人的智性,特别是从孟子所阐释的心性之学开始,对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弘扬就一直为传统儒家所提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学。这种省修方法后来又得到升华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强调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的是间接经验;行是把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情况。《左传》讲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为知易行难。为了避免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不强调“躲进小楼成一统”、单纯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观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识,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它。《论语•颜渊》中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是仁了吗?孔子说,仁做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仁德只知道知识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这种思想发展到明代王阳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养方法的当代意义 1.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树立志向。 德育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互动的因素,即内在个体和外向事功的协调发展。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上的修养,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伦理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即便能投机一个时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因此,这些修养方法为一个人所采纳的时候,这个人必定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有了这种志向,才有毅力进行道德修养。千百年来,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是古之学者的志向凝练。今天,我们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并且,这种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导力。“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也许是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一种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德育要保持个人志向和国家宏观目标的逻辑一致性,有了恰当的逻辑衔接,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志向有了宽度的拓展,既具有现实色彩,又有历史担当。 2.大学德育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修养中的个人主体精神,不管是立志、为学,还是存养、慎独和内省都是从自我做起。这种自小而大、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修养方法形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形成显著的伦理特征,就与这种重视个人修养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内发和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主体因为年龄、学识、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尽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个体认同基础上的“知、情、信、义、行”的统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条化、单一化的根本。当众多的个体通过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达到自我认同和内心确信时,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有了运行的根本。 3.大学德育应加强道德生活实践。 在先秦儒家看来,所有内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尊德性而道问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实践事件来探讨道德更有针对性。孔子对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齐桓公)的看法,孟子对“嫂溺,援之以手”的讨论皆是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就不能局限于课本,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更应该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会,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增强自身对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现在的校园日常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途径,我们应以此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实践机制。 四、结语 总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养方法奠定了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体主义的氛围中形成了个体德性成长的基础。生活中在传统隧道中的中国人以此为标准,追求高尚的道德成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物化倾向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受到了诸多的外界因素的诱惑,他们的道德整体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教育的意义来讲,外在的各种引导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要借鉴先秦儒家的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个体做起、自我超越、不断参悟,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培养难题的可取之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作者:丁恒星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生德育论文:大学生德育建设感恩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德育中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1.对师恩的淡漠。 对师恩的淡漠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之一。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都是高考中表现优异的学子,也都经历了高中阶段的魔鬼式训练,因此他们应当对家人、社会和老师的帮助心怀感恩。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并不多。他们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无视老师的劳动。日常生活中师生礼节严重缺失,甚至有的学生在私底下给老师起外号。这种对老师的调侃和嘲讽正是师恩冷漠的最典型表现。对师恩淡漠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曾特别关心的某些学生,在毕业或者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之后,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举。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之举,其实这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但是这些曾经被老师关心和照顾过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是再无音信。因此,对师恩的淡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2.拒绝还贷,诚信缺失。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困难家庭,有些学生因上不起学而放弃大学生活的现象被社会普遍关注后,我国高校和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手,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在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按时还款。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学生在有了偿还能力之后还是没有还贷。甚至在银行的催促之下,竟明确表示拒绝还贷。还有些受到热心人士资助的大学生在升学之后,既没有书信感谢,也没有电话问候,这对于爱心人士的感情付出和物质付出是十分不当的。因而有的企业家在制定了爱心扶贫计划后,竟明确表示不再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笔者在百度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中以助学贷款违约,拒绝还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竟有大量的报道和文章对大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文章数量可见对此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之深,由此也暴露出了大学生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和机构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德育中的感恩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及其他家人从小对他们百依百顺,由此也养成了他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性格。这种自私的性格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与别人相处的行为。他们对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异常冷漠,丝毫没有集体荣誉感。对母校的感恩情怀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往常看来十分正常的情感在他们身上也很难有所体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他们看来只是思想政治课中需要记忆的一些东西,离自己很遥远。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学生德育任重道远,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1.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是最大的时代特点,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最容易产生负面变化,导致社会道德层面断裂。西方思想不断侵蚀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涌入社会主义阵营。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众多的价值选择。他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而此时学校教育恰巧没有及时跟进,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专注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成绩为己任,以能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名牌大学为荣耀。而这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只有成绩。这种教育上对思想道德的极端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出现这些感恩缺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说明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人数的激增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同步。当我国的经济增长点还主要依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拉动的时候,大批大学生已经接受完教育进入就业阶段。众所周知,在一个以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低素质、低学历的人才就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人才过剩”的奇怪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大军之间极不平衡,这就导致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投入无法收回。总而言之,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困扰,他们已经无暇再顾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当前的德育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过多地体现为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恩教育在整个高校德育中被一笔带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仅用一节课,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一内容介绍完毕,导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的对策 1.培养知恩意识。 德育中应将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列为教学目标。意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应当在感恩教育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会产生重大影响。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过德育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应当心存感恩。只有内心体会到感恩的温情,他们才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感恩之手,这样也才能在大学生中间和社会中形成良性循环。感恩意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大学生获得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便是课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目前高校没有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同时由于评估和测试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放弃这一内容的教育。针对这种不足,政府教育部门首先应制定大学生德育纲要,要突出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当设置并具体实施专门的感恩教育。编制相关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关的评估手段。评估应当延长时间范围,不限定在在校期间,即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违背诚信的行为也应当追究毕业院校的责任。在这种约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动力。 2.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设置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尤其要注重针对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补助的学生群体等。我国高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有开展的先例,并且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高达527万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对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强的。但这并不是说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当懂得感恩。为此在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演讲、讲座、文艺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从细节入手。 加强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载体。制度的能动性是规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执行制度同时也是遵守道德准则的一个准绳。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好的执行权支撑,若执行权滞后也容易导致战略决策的失效。以制度体系为支撑,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教育的环境,是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在大学校园内可以悬挂感恩标语、制作新颖的条幅、设计宣传栏、校园人文景观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这些细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高校德育不足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又离不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感恩意识。只有具备这种良好的思想品质,方能助推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梦想之旅。 作者:陈晓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数字媒体论文:媒体数字资产管理视野下新闻信息资源价值形态分析 摘要 本文着重对新闻信息资源价值形态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新闻信息资源的价值形态主要表现为新闻价值和研究价值、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知识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三种形态。 关键词 媒体数字资产 新闻信息资源 价值形态 新闻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媒体数字资产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开发利用价值。然而为什么新闻信息资源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其价值形态(也可称为表现形式)又具体表现为哪几个方面?至今仍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束缚了新闻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和转换,也不利于媒体数字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增值开发,亟待予以重视和研究。 按照哲学价值论的逻辑,新闻信息资源价值可以理解为:作为客体的新闻信息资源要素、属性和功能对作为主体的利用者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它是主体(新闻信息资源利用者和利用需求)与客体(各种类型和方式的新闻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范畴。新闻信息资源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其中,新闻信息资源的要素、属性和功能是构成新闻信息资源价值的客观基础,而利用者的需要是构成新闻信息资源价值的前提。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将新闻信息资源的价值形态划分为以下三种: 一、新闻价值和研究价值 根据新闻信息资源对主体价值效应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分为新闻价值和研究价值。 新闻文本进入销售和经营环节以后,从本质上讲它已经成为了新闻信息资源的一部分,按照新闻价值效应的短暂滞留性特点,它的新闻价值理应已经迅速下滑甚至是完全失去。但可喜的是,随着报业运用数字技术能力的迅速提高,已经初步实现了从新闻文本到新闻信息资源的“瞬时”和“同步”转换,不但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新闻价值,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鲜的“佐料”,进一步丰富了新闻信息消费的手段和方式,使新闻价值得到了更为完美的体现。比如,现在许多报业集团综合运用重组、加工、转化和转移等方式和手段将新闻信息上传到新闻网站、手机以及其它电子终端,形成了数字报、电子报和手机报等多种传播形式。如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创办了可实现互动和多媒体形式的数字报纸——《宁波播报》,该报通过精选《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以及中国宁波网的最新资讯组合成一张新的互动多媒体导读报,网民点击导读新闻,即可直接获取各电子版新闻的详细内容。可见,新闻信息资源同样具有新闻价值,并且新闻价值已成为新闻信息资源不同于和优于其它各种信息资源的显著特征之一。 新闻信息资源除了最基本的新闻价值以外,它还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众所周知,新闻信息资源的构成内容丰富而又广泛,是一面社会的多棱镜,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法制、生活等领域无所不录,是“一种历史、社会、文化的描述”。新闻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特征赋予了它可供研究的价值。比如,新疆日报社的新闻资料室储藏着1936年至今70多年间所出版的《新疆日报》的合订本。这些新闻新消息资源真实地记载着各个历史时期新疆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反映着新疆70多年来变革与发展的轨迹,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浓郁的新疆地方特色,是研究新疆、了解新疆的珍贵资料。这些事例无不说明新闻信息资源除了拥有“事实信息”以外,还存在着许多“意义信息”等着人们去解读、品味和研究。同时,报纸新闻信息资源由于其权威性、公信力和专业性等因素,其研究价值是最高的,“比较而言,期刊和书籍的新闻性很差,广电则基本上保存很少或难以挖掘,网站的权威性缺失。” 二、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根据新闻信息资源价值实现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一般而言,新闻信息资源相对于其它信息源更具有客观真实性的特性。正如美国学者沃克·马丁(walker·marten)所说:“一家报纸的历史是出版这家报纸的国家的历史”,“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除了新闻作品资源具有还原历史的素质,采访素材、初稿、修改稿、采访手记、审改稿、校对稿、报纸校样,新闻图片等新闻信息资源的凭证价值显得更为突出和珍贵。 首先,从内容上看,它们都是当时当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反映,是鲜活的历史细节,特别是采访素材和采访手记等文献资料更是保留了许多当时一手的事实和数据,这些内容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完全反映在新闻文本当中。同时,也由于编辑取向和版面限制等客观因素,现实中有许多新闻作品并不能见报和面世,有的能被保存起来转化为文献资料,有的则慢慢地被遗弃和销毁。令人遗憾的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报社并没有将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所形成的手稿集中保存起来,而是任其留在记者个人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缺乏统一保管的文献资料就渐渐难以寻觅到它们的踪影。诚然,造成这一现象有其客观原因,如收集和管理的难度大,但随着报业数字化的发展,这些问题已经不难解决。比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企业信息门户(eip)中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专门为每位记者设置了“我的资料”和“我的作品”等功能模块,记者可以在系统中方便保存资料和文稿,包括那些没有被录用的新闻作品也一直可以留存在系统之中。新闻信息服务部门只要对这些资料和文献进行简单地复制或整理就可以实现集中、统一保存。在这方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就做得较为出色,具有很强的资料保存意识,该集团并没有将那些不适合刊登或没有刊登出来的新闻图片随意丢掉,而是有意识地将其集中保存起来。目前,这些新闻图片已经成为档案部门、宣传部门、史志办、出版社和相关科研教育机构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其次,从形式特征上看,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上保留有真实的历史标记,都具有珍贵的凭证价值。采访素材、初稿、修改稿、采访手记、审改稿、校对稿、报纸校样等印刷型文献,要不就是当事人的亲笔手稿,要不就是在上面留有相关人员的修改字样和批示等。例如,目前在人民日报社保存着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签阅和修改过的报纸校样,其价值不可估量。 此外,新闻信息资源由于其数量庞大、内容无所不包、对客观世界反应灵敏等特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情报和线索,经过筛选、比较、分析,最后可以加工成人们需要的、针对性很强的情报信息。目前,新闻信息资源已日益成为社会信息资源中最具活力的信息资源之一,成为行业情报和竞争情报的主要公开信息源。作为一种信息源,相比档案、图书等文献信息,新闻信息资源的独特优势在于它的系统性、丰富性、广泛性和连续性。新闻信息资源中蕴藏着极为系统和丰富的情报信息,关键是要有意识地去整理和挖掘。有感于此,美国学者罗杰,希尔斯曼曾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情报价值形象地做过总结:“关于经济和科技情报,在西方,大部分可以从公开或半公开的来源搞到手”。 根据新闻信息资源对主体所产生的实际效应,可以划分为知识价值和经济价值。 新闻信息资源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识价值。社会大众通过阅读利用,可以从这座丰富的“矿藏”中汲取大量的知识营养,增进对各类问题的了解和判断,进而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新闻信息资源系统中,财经类新闻信息资源和行业(专业)性新闻信息资源更是因为它们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知识含量更是尤为突出。正因为此,目前许多行业(专业)类报纸凭借自身的知识优势,逐渐由“媒体中心观”的传统发展思路向“资源中心观”转变,通过建构和整合行业或专业领域的资源平台,将自身打造成行业的“知识仓库”,并依托这个信息平台开展数据库服务、顾问咨询服务、商务服务、定制化信息产品服务、人力资源培训服务等内容增值服务,成为所在行业价值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中国化工报》和《中国证券报》的做法就很有代表性,它们依托自身丰富的行业信息资源,创建了中化新网和中证网,成为各自所在行业的知识枢纽,将自身的“知本”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有些新闻信息资源虽然不能直接地体现出自身的知识价值,但是潜藏于其间的“意义信息”,包含着“有看头、有学头、有嚼头的意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联想,甚而激发起创新性思维,从而产生知识价值。可见,新闻信息资源的知识价值的体现存在着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应当审慎和理性地加以理解和分析。 新闻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首先,新闻信息资源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和时代性,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政策、市场行情、价格行情、商品信息、技术进展、成果转让、行业评估、形势分析等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和环境信息。如果被作为信息要素注入到生产力系统当中,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缩短劳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及熟练过程,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有助于引发对生产过程、生产工具、操作方法和工艺技术的革新和创新,提高管理者的决策和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各部门、各行业效率和效能的功用。日本和韩国就非常擅长运用和发挥新闻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有这么一则事例,韩国三星公司派驻在美国洛杉矶的员工通过报纸看到一则消息:由于廉价的韩国产品的进口,美国最后一家吉他工厂将要关闭。三星总部的竞争情报部门对该信息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国会将提高吉他进口的关税,必须抓紧时间,尽可能地抢先将更多的吉他运往美国,存入仓库。结果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但由于三星已有大量的存货,因此尽管关税生效,它仍赚取了很高的利润。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如果能充分关注和挖掘新闻信息资源,将会给利用者带来丰厚的回馈和收益, 其次,新闻信息资源本身就具有商品性,能直接创造财富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因此,只要能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商品化和市场化,顺利完成使用价值的让渡和共享,获得收益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香港经济日报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这方面的经营高手,它充分整合自身的新闻信息资源优势和“知本优势”,创建了经济通和经济地产库,并将其提供给发展商、商和从事房地产业务的专业人士使用,每年为集团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据该集团2006~2007年董事会年报所提供的数据统计表明,该项收人占了集团总收益的15.35%之多,贡献率相当可观。 综上可见,新闻信息资源价值是一个多向度、多层次的价值系统,为利用者从不同方面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和实现价值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为新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提供了宽阔的视野,也为媒体数字资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媒体论文:媒体汇流下的数字电视产业内涵与定位 摘要 本文就目前我国对“大传媒”推广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要加快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推动我国进入数字电视时代,就必须重新认知数字电视产业的内涵,并以此重新定位数字电视。 关键词 媒体汇流 数字电视 内涵 定位 在数字科技时代,科技的发展已让以往个别独立的产业与科技渐渐模糊了彼此的界线,由此产生了汇流的观念,即以前独立、分离的产业差别界限已经模糊化,如:电信、计算机、视听产业、出版业和其它内容提供者等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差别界限已经消失。可以说,科技汇流使得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电话、有线电视及因特网的藩篱逐渐模糊,形成媒体汇流。 其中,电视媒体首当其冲,面临数字化后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因汇流所带来的质变而让以往壁垒分明的各项媒体有了相互融合的机会,而数字电视便是媒体相互融合的最好例子,也是目前在科技与媒体汇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字电视汇集信息、电信及传播于一身,可说是名符其实的“大传媒”。数字电视除了提供免费及付费的多频道业务,未来亦可提供移动信息服务或电信服务。它将汇集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因特网等特性,瞄准使用者的个人需求,增加使用者的内容选择权,提供互动性的信息内容和定向性的内容服务。 然而,虽然政府积极进行电视数字化的推广,且制定了相关日程及推广办法,相关经营者也在做市场开拓工作,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的增长速度却远远不如预期。根据国家广电总局2006年的统计,数字电视总户数目前仅有300多万户,普及率占全部用户的5%。以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微小和进展缓慢的市场规模实不足以维持数字多媒体服务的运行,因而导致数字电视平台运营和频道节目经营停滞不前,连带影响数字电视机如液晶电视(pdp)及高清晰电视(hdtv)的市场普及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数字电视推广速度的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真正了解数字电视产的业内涵以及定位,自然不能在此基础上刺激与提高消费者对数字电视的需求,达到具吸引力的市场规模,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资金与人力的投入。 一、媒体汇流下的数字电视产业内涵 内涵一:传播特质是“平台”,而非内容。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的“内容”就像小偷带来的肉块,移转了我们心中那只看门狗真正应该注意的东西(小偷本身)。他的意思是指。传播媒介最重大的效果来自于媒介的“形式”本身,而非来自媒介传递什么样的“内容”。换句话说,传媒新科技对人类文明带来的改变,不是它可提供人类什么样的呈现内容,而是传媒新科技的传播特质会造就人类社会文明什么样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传媒新科技应被视为一个平台,搭载与传播内容的平台。 对于数字电视来说,同样地,也应将其传播的特质视为一个平台,就如同利用接收及免费接收的特性,建立一个可接收及免费提供内容的平台。通过这样平台的传播特质概念,更可发挥其本身科技形式所产制出的能量。因此,内容提升不应该是数字电视要一直思考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内容不重要,而是在探讨数字电视所带来的影响时,应该先就它的传播特质进行探讨,而非急于研究它传递了什么样的内容,也就是在定位数字电视的传播特质时,科技的形式应该优先于所搭载的内容。 与节目内容提供者不同,数字电视应该发挥的真正的传播特质在于,如何让数字电视成为在可方便免费接收的传播特质场域内,深受使用者青睐的节目内容的搭载平台。因此,对于当下数字电视产业经营者来说。应该朝免费使用的方向建构电视平台,即是将频道当成节目橱窗,通过节目橱窗安排使用者喜爱的节目内容。如此一来,既顺应了使用者对旧有模拟电视免费观看的收视习惯,又能通过好的节目内容吸引使用者观看,实现较高的收视率,这样频道节目橱窗的身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增强优质节目摆上橱窗的意愿,进而增加频道内各项广告或其它增值功能的价码谈判空间,从而获利。 内涵二:功能设计应着眼于人性化 在传媒新科技的产业发展方面上,经营者们必须重新定位传媒新科技的操作功能特质,也就是传媒新科技的操作功能合乎人性。科技应该以人为本,麦克卢汉在其科技决定论中也提到媒介是人的延伸,新科技的操作功能设计自然也应便于人们使用。 通过人性化操作功能的设计概念,数字电视在操作功能的设计上应该回归人性需求的思考观点,从过去使用者接触过以及体验过的操作功能经验,探寻操作功能设计的元素,再加上从使用者的背景与特质中寻求使用者对于操作功能的需求,以真正符合使用者对于操作功能的人性需求。因此数字电视在操作功能的开发上,不能背弃这样的思考出发点,而操作功能的设计亦可有计划的分期推进,其分期的基准在于让使用者的新使用经验是基于旧有经验之上。渐渐开发出新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遵循旧有的习惯与对于操作功能的人性需求,适应并喜欢新的操作功能。 因此,对于数字电视经营者来说,不必急于研发新的操作功能,反而应该循序在旧有的功能上增加一小部分的新功能,让使用者不会因为不熟悉新的操作功能而有所排斥,又可渐渐地让使用者通过旧有功能的引导适应新的操作功能,再于不违背使用者承袭旧有电视的使用习惯下,拓展新的操作使用功能,也就是通过人性化的操作概念,循序渐进的推展各项新的数字电视操作功能。 内涵三:目标人群应着眼于使用者背后的社会网络共通性。 在传媒新科技的产业发展上,经营者们必须重新定位传媒新科技的使用者特质。也就是将传媒新科技置身于使用者的“社会网络需求”之中。将科技置身于使用者社会网络中的概念,正如当下企业界推崇的蓝海策略所指出的那样,企业不能再专注于顾客的差异性,而是要奠基于顾客价值的强大共通性,开发出前所未有的广大新客户群。这样共通性的概念所指的正是使用者特质延伸的社会网络,就如同家庭主妇购买电饭锅的道理一样,如果电饭锅所烹煮出来的饭菜量未能符合一个家庭共同的需求,那么便显示不出其价值的所在。也因为如此新科技的推广目标人群更应该探求的是这样的共通性,通过使用者特质背后的社会网络共通性。将可顺利为新科技开发更广大的新人群。 通过着眼使用者背后的社会网络共通性的概念,数字电视在设定其目标人群上,应该放弃过去单纯锁定一个特性的购买人群,应该借助使用者社会网络里的共通性,锁定其潜在的购买人群,也就是因为这样社会网络的共通性,代表着这些置身于相同社会网络中的人都有购买与使用的可能,因此推广的目标人群,将不是像过去一样是利用线性思考进行目标人群设定,只单纯依靠一个特性去设定推广的目标人群,而是通过方向性的思考设定其目标人群,通过各项社会网络中共通性的特性,锁定数字电视各个潜在的目标人群。 由于数字电视的使用者具有高度网络使用的频率,因此建议数字电视经营者,可通过网络媒体的特性,发现网络人群背后社会网络的共通性,将有助于数字电视经营者瞄准更多潜在的购买人群,亦可通过数字电视与网络两者共通的特性,进一步锁定可能使用数字电视的潜在人群,进而在现今网络发达的时代,顺利从网络人群背后的社会网络,探寻出数字电视的使用人群。 二、媒体汇流下的数字电视重新定位 传媒新科技绝非骤然而生,更进一步来说新的传媒科技是奠基于旧有技术的基础上而延伸,借助创新的思考与技术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产物,其价值意义非局限于时间或空间上,而是在于创新的思维与技术的突破。就数字电视而言,我们必须依据其内涵,将其传播特质、使用特质、操作功能特质、使用者特质及科技特质重新定位,并以此重新思考与定位数字电视。 定位一:传播特质。 前文提到,数字电视应该朝免费或低费用接收使用的方向建构电视平台,即是将频道当成节目橱窗,通过节目橱窗安排好的节目内容。这就是说,经营者必须认识到数字电视特质会改变使用者的本质,使用由数字电视本身的特性来进行思考。经营者如果过分重视使用者特质,就会忽略了媒体本身的特质,忘了传播特质会影响使用者特质,例如:数字电视接收的特性,可能使得使用者改变收看电视的习惯,不一定受限于某些地方才可以收看电视,而是可以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进而连同生活模式都有可能受到改变。 就接收的特性来看,手机电视是目前发挥数字这项特点最淋漓尽致的科技,根据菲利浦(phinps)的调查,用户收看移动电视的时间,除了一般预估的上下班时段、约会等待的空档等在户外的零碎时间外,最多的时段竟然是在家的时间,尤其是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这印证了传播特质会改变使用者的收视行为,进而改变了使用者的生活习惯。 定位二:消费行为特质。 在思考观众会观看什么样的节目之前,经营者需要先把问题焦点回归到“观众为什么决定要看数字电视”这个关键点上。对观众而言,做出要看电视这个决定是很重要的。许多人事先决定要看电视,然后再去找可以令人接受的电视节目看;而不是为了要看某个特定节目而坐到电视机前。无论节目内容或质量如何,观众观看的动作仍需回归到“看电视”这一行为的本质上,因此可以说,消费者打开电视收视的决定比起收看哪个节目内容更为重要。 对数字电视经营者而言,应该具有的思维是:重点不在推出了多少个频道或节目,而是有没有办法让观众持续有打开数字电视收看的机会;不是推出众多频道节目后、就等于工作结束,等着观众自己上门观看。这提醒着数字电视经营者,应该重视“决定看电视”这个思维或动作,就如同目前数字电视最新衍伸的发展手机电视,即是抓住手机使用者在闲暇之余可消磨时间的概念,而推出来的数字电视新应用。使用者有机会收看电视为最重要因素,而至于要收看什么样的频道及节目内容,就显得是次要的了。 定位三:操作功能特质。 在数字电视操作功能特质重新定位上,经营者应放弃由自身的需求考虑设计操作功能,而改由使用者操作功能的需求进行操作功能设计。既然使用者——而非经营者——才是真正使用电视的人,那么市场推广经营者就该还给使用者在选择操作数字电视上的主控权。在媒体汇流时代,数字电视经营者应该掌握双向需求的功能设计观点,以迎合使用者对于操作功能需求的方式思考,或许更能拟定好的操作功能设计策略,进而拓展市场。 而经营者以本身频道或节目需求的思考设计或许在不知不觉间导致了经营者对使用者操作功能设计策略上的疏失。在时下数字电视产业来看。经营者仍将功能操作设计视为一项传统的工业设计,单向的考虑操作需求,纵然曾参照旧有有线电视的模式进行设计,但却也只是因应单边(经营者)的需求而产生,不是通过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使用者之间的双向需求而衙生的,因而产生操作功能设计上的盲点。 定位四:使用者特质 在使用者特质重新定位上,经营者应该认识到使用者依然在社会大环境下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特性,发现网络人群背后社会网络的共通性,进一步以使用者社会网络延展的观点来进行开拓性的目标人群设定,拓展市场,这将有助于数字电视经营者开发更多潜在的购买人群。 金伟灿在《蓝海策略》书中提出一个观点:红海代表着现存的产业,也就是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意指所有目前看不到的产业,是未来的市场空间。对于红海,产业界十分明确且为大家所认可,也有一套共通的竞争法则。所有公司都致力超越竞争对手,已掌握现有的需求。控制更大的市场占有率。然而随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获益和成长展望日益萎缩,产品沦为大宗商品,割喉竞争将红海染成一片血腥。因此作者提醒:相形之下,蓝海是还未开发的市场空间及新需求,有机会创造获利型成长。虽然有些蓝海远在现有产业边界之外,但大部分的蓝海是在红海中扩展产业边界而创造出来。这些论述正给了数字电视经营者启示,即与其沉溺于红海中相互厮杀,不如主动开发另一片蓝海,去争取更广大的目标人群。而数字电视使用者背后的社会网络延展正是这片蓝海。 定位五:科技特质 经营者应将数字电视的科技本质重新定位为并非百分之百全新科技。那么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当然也非如目前经营者所误认的为拥有全新独特行为,真正的使用者身上其实是新旧使用行为并存,因此经营者也该充分利用其所有的新旧科技使用行为。在营销推广方面,除了应由电视及网络传播渠道传递推广信息外,更应该特别增加网络渠道所传递的信息量。并借助传递的信息内容,传达数字电视并非全新科技的理念,将更能提高潜在使用者接受数字电视的可能性。 事实上,新科技中确有旧科技的特性,麦克卢汉也提到“后窗口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新媒介在取代旧媒介的过程中,前者以后者为发挥潜力的标准。”也就是说,若在科技定位上来看,数字电视仍有“旧”媒体的特质,例如:数字电视仍有有线电视的功能,提供节目,同时亦有广播的特性,也就是提供声音娱乐与信息的特性,若进一步分析,数字电视同时还能提供网络特有的互动功能。因此,实在无必要以全新概念吓退一部分数字电视潜在使用者。 数字媒体论文:数字媒体对文化传播的演进与重构 摘要 数字垛体孕育了各种新的文化景观的形成,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手段。 网络 传播就具有表迭上的“随意”、“戏仿”、“谐谑”和“拼贴”的游戏化特点,人们常常被越来越多地‘拉’出现实世界,手机传播使文化活动和日常活动变得更方便、灵活,快捷、多变、不稳定和随心所欲。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文化传播 信息方式 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是信息共享的开放性文化。由此也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性和愉悦感,促进了人类文化生活的审美思维的变革。从总的文化特点上看,数字媒体展现和传播的是一种虚拟的、戏仿的、视觉的和机械复制的大众文化消费品,其文化传播方式是在信息传达的基础之上,呈现以个人诉求和人机融合来言说与表征的文化,呈现出从拟彷现实到直接摆弄现实的后 现代 景观。 一、数字媒体构筑文化传播后现代景观 数字媒体、大众文化、后现代景观,这三个名词常常被纠合在一起。数字媒体主客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大众文化按照市场 规律 批量生产,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后现代文化所具有的对传统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抵制”与“规避”及“消解”,使得数字媒体在以视觉图象为形式特征时,又成为大众们“狂欢”的广场和审美日常化的平台。同时数字媒体还孕育着各种新的文化 艺术 形式的形成,文化艺术表现方式也变得更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方式。波斯特指出:“ 电子 媒介也在促成一种同样深刻的文化身份的转型。”“要想获得广泛的感召力,因特网必须做到不仅仅有效、有用和有娱乐性,它还必须以一种令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示自己。”“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把主体构建在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 数字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采用数字技术的传统大众媒体,如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等;一类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网络媒体,如iptv、网络杂志、e-mail、博客、播客等,一类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媒体、移动车载电视等。目前,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主体的数字媒体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同时参与的传播基本实现。在这其中,网络文学是最能说明数字媒体的文化传播性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抒发情感的工具,也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传播活动。早在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文学就产生了,原始歌谣和原始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而原始人类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现又显示了文学(歌词)的传播动能。随着社会的 发展 和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那样:“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早期刻在各种兽皮和石头等 自然 物上面或者口口相传的文学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变成“书面”的作品,印刷术的产生使文学创作由竹简到纸张,由个人手抄到机械复制,使之成为现在的大众阅读和传播工具,文学的作用与功能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来“颠覆”旧的表现形式。互联网络的产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导致了“触网而生”的网络文学的出现,网络文学几乎“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表现出了一种后现代的“非语境化”的文化景观。 网络传播的大众文化性质决定了它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趣味的日常化。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不管是从 bbs 的“灌水”还是到利用传统文学形式的“一唱三叹”,或者是网络聊天室的“神侃”,网络短信“博得一笑”的“言子”,想说就说的“博客”等,都改变了文化的传统特质,形成了一种互动的非线性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数字媒体中,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信息在人类社会中实现了完全的共享,所有个体都成为信息的者和接受者。按照麦克卢议所说,数字媒体的“主体”在不断“位移”,其中心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种传受关系主体性的偏离与游移使得数字媒体改变着传媒的生态环境,并使得传媒市场的传播格局被重新划分。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就认为,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走向出现了多极化,促成了传播的“情境型式”的变化。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广泛运用促成一系列旧有的情境传播界限被打破,致使一些旧有的不同情境合并,进而形成新的传播情境;另一片面,数字媒体使不同情境之间的一些旧有的连接消失,导致新的情境与连接产生。梅罗维茨所说的“情境型式”,显然指的就是传受关系的多极化与文化关系的破坏与再生。比如,博客与播客,就是数字媒体情境下产生的新的文化传播空间,在这样的“情境型式”的文化传播格式中,开放性、个体性、非线性和交互性使信息传播平台得到自由和自主运用,“一对众”、“众对一”或者“众对众”的传播方式使传受关系不断产生偏离与游移,文化关系成为多方面的不确定的关系。 数字媒体文化传播后现代景观的另一特点是娱乐狂欢。在网络上,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新闻或者“bbs”等,正是在于用表达上的“随意”、“戏仿”、“谐谑”和“拼贴”来颠覆了传统文化表达的套路。那些充斥网络、手机上的“搞笑”的语言,汉语和 英语 夹杂,打乱时空界线,语言组合上的“发贴、跟贴”和“bbs”的“灌水”的味道,语义出人意料地错位和戏谑,把各种戏谑和搞笑元素进行“后现代”式的拼贴,虽然“不合时宜”,但在怪异荒诞中又反讽了当代这个不讲诚信、商品至上的现代社会现象。这样的“网络语言”,显然不符合传统文化“再现”或者“表现”的要求,却恰恰符合巴赫金所指出的人们文化上的“狂欢化”特点,“愉快、欢腾,同时带有嘲讽的讥笑,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复兴。”其主要之处就在于自觉不自觉地抛弃一切传统的规范和准则,甚至用戏谑和嘲弄来颠覆主流文化而获得另一种更欢乐更轻盈的广场狂欢式的文化方式。 二“人机共同体”演出的“蒙面舞会”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世界中,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关系,这种文化关系呈现出非间接性、广泛性等特点。参与者一方面不需要要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却能够与全世界范围内处于网络上的人群进行随意交流,大大地拓展了参与者的文化交往平台,这样宽广的文化交往平台在现实世界中是参与者无法企及的。网络世界中交往人群特有的身份虚拟性使得网络的交往行为有时甚至比现实的文化交往还来得更为亲密和丰富。现实的文化交往行为常常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和交换,而虚拟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多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的,区别于现实世界中文化交往的局限性和强迫性。在这种虚拟的交往空间里,人们常常会被越来越多地‘拉’出现实世界。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文化传播景观,作为一种“人机共同体”式的电子界面的传播,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符号,而实际上是一种图形符号,本身也无法令“读者”深 入其中, 电子 界面的光与色的变化、闪烁,各种图形和动画穿插其中,都只能让“读者”眼花缭乱地“观看”而很难深文隐蔚地“品味”,或者“玩技术”的兴趣超过了“玩文字”的兴趣。比如, 网络 媒体所带来的网络传播所特有的超文本性,就使网络文化具有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喜好,“人机共同体”演出的“蒙面舞会”是其一大特点。比如,网络文化传播中“卡拉ok”式地多声部游戏和喧哗。超文小式的“链接小说”和“rss聚合新闻”之类的信息与文化传播手段,颠覆了传统文化关系及阅读确定性,强调了受众对文化_止向和文化关系随心所欲的“分割”、“跳跃”、“粘贴”、“改写”和“逆转”。“以文字处理为例,改变数字化书写易如反掌,屏幕符号与白纸黑字相比具有非物质性,这使文本从固定性的语域转移到了无定性的语域。而且,数字化文本易于导致文本的多重作者性。文件可以有多种方式在人们之间交换,每个人都在文本上操作,其结果便是无论在屏幕上还是打印到纸上,每个人都在文奉的空间构型中隐藏了签名的一切痕迹。再者,超文本程序鼓励读者把文本视为他或她可以在其中创立自己的链接的符号域或符号网,这些链接可能会变成文本的一部分,而其他读者也可以尾追或随意更改。这些程序使人们能在全文或一组文本中查找单词或短语,并添加进文本或保存。结果产生一个新文本,把作者原来不想放在一起的词语放在一起。读者以自己的词语层序代替了作者的词语层序。” 非常明显,数字媒体在文化演进中,打破了传统线性文本理性的、有秩序的重‘阅读’、‘思考’,追求阅读意境和审美欣赏,超文本是娱乐的、游戏的、重技术“操作”的“狂欢”,是平面化的拒绝深度的文本。所以,网络文化提供给人们的或者人们参与的是充满时尚的娱乐文化而不是严肃文化,是玩耍而不是思考,它真的就是一个“人机共同体”的“蒙面舞会”,人们尽情地游戏和喧哗,不问身份不问来历,且捉弄那些严肃而传统的影子,拆毁传统文化关系和等级制度的高墙。他们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兼容,形成新的以自我“随心所欲”安排为中心的虚拟世界而进行游戏,也是自我快乐的“乌托邦”。同时,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以集权的方式对人产生的文化与心理上压力和控制十分严重,这种压力和控制也在虚拟世界的游戏中被颠覆和解构,演化为多重的无意义的无深度的只满足个人消费欲望的文化倾向。 当然,网络文化传播也充斥着大量低俗的东西。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网络文化中一些东西,“对民族文化经典的拆解、拼贴、戏说或者改写,使之平面化、商品化,消解了其原本的意义深度,张扬了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颠覆经典者在冒犯常规、调侃正经、亵渎传统,希望由此获得一时快感,往往不过是‘愤青’泄愤,网民玩乐,痞子把玩,而某些商家传媒正好乘机而入,吹捧炒作,于是颠覆或者‘恶搞’经典的风气就酿成了文化领域的沙尘暴,越刮越凶。”2006年8月,《光明日报》曾就网络文化问题,以网上“恶搞”“红色经典”为典型,在网上召开“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淡会”。座淡会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恶搞”“红色经典”至少有四种危害:其一是“列理想信念的颠覆”;其二是“对诚实守信的颠覆”;其三是“对良知善心的颠覆”;其四是“对劳动创造的颠覆”。“‘恶搞’我们的红色经典,会伤害国人的感情,如果伤害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也同样受到了伤害”。“我们的民族语言,我们的文明不容胡编”。“‘恶搞’有一种很不好的后果,给优秀的传统文化埋上‘地雷’了,这些东西很可能要使我们付出代价。很多青少年不知道来龙去脉,被这种手段影响了,就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误区”。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在其重点栏目《焦点访淡》中,播出了《“恶搞”面面观》节目,节目中指出:“如果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还只是一种游戏和对某些现实的不满进行发泄的话,恶搞英雄则是在拆除 历史 正义之墙。红色经典记录的是一段历史,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情结,是对一个年代和一种理念的纯真的向往与回忆,是不容亵渎的。” 三、“新新人类”的个人文化之旅 “新新人类”是人们对于网民和热衷于手机传播的青年人的称呼,这一称呼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表现了数字媒体文化传播具有新的不同于传统的个人化、自由化、随意化特点。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播和传承方式,往往以传统文化的挑战者的身份出现,消解权威和中心,形成了新的文化 发展 的强烈张力和价值标准的矛盾,表现了“新新人类”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迁。 在数字媒体文化传播中,手机短信和手机电视可以说很充分地表现出了“新新人类”的文化追求。手机文化体现了 现代 通讯工具的时尚、快速传播、即时响应、差异化等特点,gps在手机上的应用则把这一文化的触角伸向了高科技。gps的导航功能向来以定位精确;范围广泛著称,拥有它仿佛拥有了一颗自己的卫星,对于张扬个性的现代人来说,是文化精神的最好的个性化体现。又如手机短信。如果说在2003年以前,手机短信的主要功能还在于单纯地传递信息,那么,自2003年以来,手机短信的文化传播功能则大大地发展,变大众化娱乐为小众化娱乐。有调查显示,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平常人际交流是不会成为主流的幽默笑话的比例就高达51.2%,这充分体现了手机媒体的个人文化传播功能与娱乐文化特点”。“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是透着骨子的娱乐。幽默短信正是这种娱乐精神的体现。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幽默短信是短信文本中最受欢迎的,他们所追求的是娱乐、娱乐、还是娱乐。幽默短信给发信者带来的快乐是双重的,看到有趣的整人短信 自然 会会心一笑,而当发送出去,想象着收到短信者大吃一惊的样子,又是一种得意的开心。”显然,手机中的娱乐短信并不是“新新人类”对传统文化的体现,而是他们充满了的创新精神也带有“去中心化”色彩的个人文化之旅。 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一般都是“群体性文化”,带有“广场狂欢”的特点,缺乏私密性和即时性。即使私密性较强的如电视节目的观看,他(她)的兴趣爱好左右着其他人的娱乐活动。手机电视的出现改着变这一文化现状,可以说带来了文化传播的个人化革命。美国手机开发商戴维·波斯特在概括当今最流行的媒体和预言今后最流行的媒体时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最流行:电视和手机。我们看重的是手机电视的未来。”有人还预言:手机电视将成为世界公民的全民“娱乐运动”。在 经济 发达国家,手机电视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普及着,引领着一场大众传播的文化变革。摩托罗拉首席技术官就此说:“如果内容是‘国王’,那么移动性就是‘王后’,而我们则共同促成了这场皇室婚姻。”手机电视可以使每个人在路上,在旅行中,在野外玩耍时同时观看电视节目,手机电视正在变电视的“客厅文化”为“旅行文化”,当然,它也正在拆散传统媒体文化的“家庭聚合性”而建立起数字媒体文化传播的“个人私密性”,社会文化因手机传播的出现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和去中心化,传统人类的“文化集合”将会变成为“新新人类”的“文化分离”,其文化方式也因此而发生极大的变革。又比如,正在普及的3g手机使用中,“用户不仅可以观察摄像头直接拍摄到的周围情况,还能远程遥控这个摄像头,监控的视频资料还能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上传。当你出外上班,家里无人照看时,利用3g手机的这一功能,你就能随时随地了解家里的情况,不用再提心吊胆。由于设了密码,用户也不必担心偷窥者的骚扰。”可见,手机的数字文化传播平台将使得“新新人类”的文化活动和日常活动变得更方便、灵活、快捷、多变、不稳定和随心所欲。显然,手机文化是当代“移动革命”与社会文化互动而形成的“新新人类”普遍的生存方式之一。手机作为移动的“媒介之媒介”,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将对保障人们的通信自由、扩展社会沟通和交流、促进文化传播、丰富文化生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当然,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其文化传播需要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同时需要加强监管才能保证健康发展。净化数字媒体文化传播空间,首先就需要传播者要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要对国家尤其要对青少年的成长负责。其次,要加强文化管理,提高文化自律,继承和发展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创新数字传播的文化,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与传播观念,避免数字媒体文化传播的庸俗化、低级化和去道德化。与传统媒体一样,数字媒体文化传播也需要“进行主动设计和重新定位,从而确立起 数字媒体论文:深入理解如何运用数字媒体面向中国消费者 2012年1月,益普索(ipsos)与campaign asia-pacific杂志联合对近500名亚太区高级营销负责人进行了2012年度营销调查,以了解他们对2012年度业务表现与营销投入的规划。调查表明,测量营销效果(roi)是营销者们2012年的首要任务,整合营销计划与数字媒体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是2012年集中关注的焦点。 益普索(ipsos)调查表明,截止2012年1月,中国数字媒体已然成长为中国消费者每日接触较多、接触时间最长的主流媒体,数字媒体每日到达一半以上(52.7%)的中国城市居民,三成左右的农村居民(32.8%),仅次于电视媒体;中国消费者每日上网时长达3.5个小时以上,超越电视成为中国消费者每日使用时间最长的媒体。 但在成为主流媒体的同时,数字媒体也正快速丧失其高注意度、高介入度的领先优势,在受众的注意力和介入度方面,和电视媒体趋于一致。 从营销结果看,数字媒体具有很好的响应率,数字媒体的营销信息能激发大约53.7%的用户响应,略高于电视媒体(47.6%);主要激发进一步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信息(29.6%)以及制造口碑(向其他人谈及占24.9%);尤其是数字媒体能针对不同产品,特别是不同产品的不同购买阶段(如汽车)起到很好的沟通(信息)主渠道作用。 数字媒体正在成为主流媒体 数字媒体每日到达52.7%的中国城市居民,仅次于电视媒体。益普索(ipsos)调查表明,截止2012年1月,在15-64岁的城市人口中,互联网平均每日到达率已经达到52.7%,农村也已经达到32.8%(图1)。 在使用手机上网方面,农村居民已经超过城市居民。调查表明,调查时点前一个月,有21.9%的农村居民几乎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相应城市居民的比例仅为21.3%。调查还显示,15-24岁年轻消费群体80%以上每日上网,其中农村青少年的上网比例高达78%;20-40岁女性和25-44岁男性上网比例也分别达到70%左右。另外,50%左右的15-24岁青少年几乎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每周4次以上),30%左右的20-40岁女性及25-44岁男性几乎每天使用手机上网。 数字媒体用户规模仍在持续增长中,目前门户网站日到达率最高,但社会化媒体具有更高的成长性。益普索(ipsos)调查表明,在数字媒体领域,以门户网站的日到达率最高,平均为41.1%;其次为搜索引擎,日到达率为32.3%;第三是社会化媒体(含社区、社交和微博),日到达率为21%;接下来依次为视频网站和游戏网站,所有其他资讯类垂直网站(含财经、新闻、汽车、it科技、女性、房产等网站)日到达率则为10.5%(图2)。 同时,分季度比较发现,各数字媒体,如视频网站、游戏网站、资讯网站等,随着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社会化媒体自2011年下半年实现爆发式增长以来,特别是15-24岁青少年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比例从mac 2011第二波调研的26.5%突然跃升至2011 w3的54.5%,仅次于门户网站(66.0%)。 数字媒体超越电视成为每日使用时间最长的媒体。调查表明,平均而言,互联网用户每天上网时长达210分钟,其中,使用pc上网平均时长为126分钟,使用手机时长为84分钟,特别是农村居民使用手机上网时长远超pc上网,是pc上网时长的2倍。同样,益普索(ipsos)调查表明,数字媒体是居民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媒体,是排名第二的电视媒体的1.5倍左右,仅农村居民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略长于互联网媒体。 从营销角度而言,数字媒体受众规模的扩大表明其作为广告/品牌信息的载体已经能够到达具有相当规模的目标消费者,同时,数字媒体的成长性,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成长表明选择/购买数字媒体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受众规模),而在线时长的优势也明显增大了每个消费者看到广告的机会以及频次。 数字媒体初始关注优势正在丧失 数字媒体受众注意力集中度下降。最新数据表明(截止2012年1月),互联网用户中,上互联网时专注于上网本身,不从事任何其他活动的比例仅占31.1%,而这个比例在约1年以前(2011年3月)为50.5%,下降了近20个点;60%的用户常常伴以读报、阅读杂志、看电视、听广播、吃/喝东西等其他行为;47.4%的用户常常在通电话/发短信(图3)。 相比较而言,农村用户维护了较高的注意度。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了解到,农村居民通常利用网吧等外在资源上网,从而导致网络时间非常宝贵从而比较专注。 从营销角度而言,从受众注意度降低可以看到广告以及记住广告的几率都会受到影响。 数字媒体受众情感介入度较高,但仍低于电视媒体。调查表明,除农村居民外,互联网用户均对互联网媒体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依赖,其情感介入指数mei为72。但略低于电视媒体(74),也低于1年前的分值(77)。 mei情感介入指数的调查中,被访者会给每个语句进行1-5分(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的评分。此调查可用于评估消费者对不同媒体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判断某个媒体对消费者是否具有较长远的影响。从营销和广告的角度而言,则可反映一个媒体是否提供了一个传递广告和品牌信息的良好情境。该指标通过评估媒体对个人生活的意义、与生活方式的融合、消费者对媒体的推荐意愿等相关指标衍生而出,是一个1至100分的统计值,表1是被访者给予5分和4分的排名前五位语句的评分结果。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广告的有趣性和娱乐性方面,数字媒体与电视媒体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和提升空间。益普索(ipsos)mac调查表明,仅31.5%的消费者觉得数字媒体广告很有趣,29.5%的受众觉得广告具有娱乐性,两者合计45%;相反,觉得电视广告很有趣的消费者占54.3%,觉得电视广告具有娱乐性的比例为36.2%,二者合计64.3%,这一对比表明互联网广告在创意方面的表现仍需有较大提升,以达到和电视广告相接近的效果。 营销人员如何有效发挥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的营销信息能激发大约过半数的用户响应。益普索(ipsos)调查表明,总体而言,数字媒体能激发53.7%的用户采取进一步行动,如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29.6%),向其他人谈及(24.9%),按照所提供的互联网网址访问网站等(17.8%),另有14.7%的用户能被激发直接购买产品。与此对应,电视媒体大约能激发47.6%的观众响应,其主要响应行为表现为,向其他人谈及信息(29.7%),即口碑传播,另有15.4%被激发直接购买产品。 因此,营销者需要根据营销目的的不同,明确数字媒体所能起到的营销作用,以及如何和电视媒体配合,实现1+1 2的多重营销目标。 数字媒体正在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媒介。本次调查特别关注数字媒体在品牌营销方面的影响,调查发现,数字媒体在汽车、食品饮料、药品/保健品方面的营销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汽车方面,处在购车的不同阶段,消费者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有很大区别。在消费者刚开始考虑购买汽车阶段,互联网媒体及广告(50.5%)已经与电视广告(55%)起并驾齐驱之势,当然,家人/朋友的推介也相对重要(36.3%)。总体而言,这个阶段的汽车购买者对汽车各种资讯需求迫切,更关注各种汽车信息渠道;进入汽车购买的品牌选择阶段后,互联网媒体及广告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达到51%左右,成为主流信息渠道,而其他信息渠道,如家人/朋友推介,电视节目,报纸广告等都在这个阶段降为非常次要的位置;在汽车购买的品牌最终决定阶段,互联网媒体及广告的作用又开始弱化,而且是三个阶段最弱化的,在这个阶段,促销人员的推介(16.7%)以及杂志广告(30.2%)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是三个阶段作用力最强的。 对于药品和保健品而言,互联网媒体的重要性也得到提升,药品/保健品购买者中有20.8%的主要信息渠道来自互联网媒体及其广告,排名第5。 值得注意的是,在购买食品和饮料方面,人们对于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及广告依赖程度相对较小,有25.8%的食品/饮料购买者购买食品和饮料时主要信息来源是互联网媒体及其广告,在所有信息渠道中排名第7。(注:互联网媒体可进一步细分门户网站、专业/垂直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社交网站、视频网站、搜索引擎、品牌官网等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也提醒营销人员,针对不同的产品,甚至针对同一产品的不同营销阶段,数字媒体所起到的作用及其重要性都是不一样的,营销人员应该仔细分析不同产品,不同购买阶段消费者的主要接触点信息,以在合适的时间(不同购买阶段)、合适的地点(不同媒体)提供合适的信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附:ipsos mac(益普索中国媒体地图辑) ipsos mac(ipsos media atlas china,益普索中国媒体地图辑),是益普索完全拥有自主产权的一项关于中国消费者的大规模年度调查,它覆盖88个一到五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每年调查66,000名12-64岁消费者的产品消费习惯、品牌关系、生活形态、价值观与态度、媒体接触习惯以及社会人口统计特征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利用电脑辅助电话调查和入户访问的方式,对产品使用与品牌关系、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接触习惯、生活形态与价值观、社会人口统计特征、日常生活/产品消费场景照片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以实现对中国各社会阶层的真实描绘。 数字媒体论文: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 【摘要】面对“纸媒寒冬”这一说法,近几年学界和业界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2012年10月美国《新闻周刊》提出将在2013年初全面发行数字化版本,更是让许多人相信了这一说法。但“纸媒寒冬”并不意味着“纸媒市场的寒冬”,本文结合美国《新闻周刊》的全数字化发行案例,提出了纸媒发展的新出路——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数字化平台。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数字化;美国《新闻周刊》; 传统纸媒遭遇的发展瓶颈 《2011全球传媒蓝皮书》指出全球报纸日发行量自2009年开始下降,2010年下滑到5.19亿份。全球报纸广告收入比2009年下降了20亿美元,比2006年下降了300亿美元。[1]数据表明,传统的纸媒发行数量在逐渐减少,广告收入也在不断降低,媒体如果仅靠广告来维持经营收入,那么将会显得十分被动。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的实效性不及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更新,信息量不及网络海量的搜索空间,付费阅读的方式也让更多受众倾向于在线浏览免费的新闻讯息。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做出了以下预测:“如果用一把直尺将图中的线顺势延长,那么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2]菲利普?迈耶教授用这个数据提出了他的“寒冬论”,即纸媒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事实也正是如此,2009年拥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停止发行印刷版,拥有27年历史的杂志纸质版《电视周刊》也不存在了;2012年巴西的《纳塔尔日报》也仅保留电子版,停止出版纸质印刷报纸。近几年来,媒体业界的“纸媒寒冬论”呼声不断,特别是2012年10月19日美国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宣布,将在今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出版印刷版,从2013年初全面转型数字化。这个80年的老品牌最终还是倾向于数字媒体,这不得不让媒体人怀疑“纸媒寒冬”是否真的要到来了。 即使“纸媒寒冬”会到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纸媒市场的寒冬”,因为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纸媒在精品化、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中分化重聚,寻求新的聚合平台,参与新平台的形成,这将会使纸媒市场重获新生。这一趋势在内容上表现为纸媒产品突破传统的版面局限,形成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产业形态,在形式上表现为数字化、移动化的物质形态,把讯息通过分众的、定向的、交互的、即时的大众媒介进行扩散。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不管是否面临着寒冬,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仍然是其新的发展机遇。 纸媒数字化转型:以美国《新闻周刊》为例 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成立于1933年,和《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同属美国三大时事周刊,但由于遭到新媒体技术的冲击,《新闻周刊》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不断下降,2007年至2009年持续亏损。2010年8月,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把《新闻周刊》以1美元价格出售给悉尼?哈曼。3个月后,哈曼国际工业集团把《新闻周刊》与新兴的新闻网站野兽日报合并,成立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现在的周刊归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公司所有。而2012年的10月份,正是iac公司宣布《新闻周刊》要在2012年底停止发行印刷版,并在2013年初实现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发展的新出路,不论从媒体本身还是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一趋势到目前为止都充分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微利时代下迎合中产阶级群体的文化消费。纸媒的属性特征决定了它是高风险经济产业,高风险经济体现在纸媒销量的非确定性和纸媒生产的高成本上。一方面,纸媒销量的高低源于新闻的“变动性”和“趣味性”,一则新闻的追踪报道或许会延长这份报纸在一段周期内的高销量,一则深度报道也许会引起群体大规模的兴趣而购买,但同样平淡无奇的报道则会让受众迅速在短时间内流失,再加上区域人员的流动性也会导致销量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纸媒生产的高成本体现在高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上。据资料显示,中国的报纸每多1万份的印量要增加300万元的开支。[3]在高风险经济特征之下纸媒只能依靠广告来平衡支出,总体而言纸媒的印刷发行还是处于微利阶段。而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很好地弥补了这一问题。全数字化运行的《新闻周刊》改称为《环球新闻周刊》,采用付费订阅的模式来运营,这种盈利模式并不适用于任何数字纸媒,而是将目标受众定位于精英的、小众化的中产阶级的高端纸媒。中产阶级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是经济精英、知识精英、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对印刷制的零碎内容已失去兴趣,而倾向于能够解答自己领域内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通过付费订阅来得到的,在他们看来获得的讯息是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也迎合了自己的文化消费。 厚报时代下满足“受众本位”的主动选择。厚报时代意味着纸媒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了读者的信息接收量,同时也意味着纸媒竞争的必然结果。纸媒有“二次销售”的产业特征,媒体将读者当作产品卖给广告客户实现第二次销售,纸媒的扩版意味着能够增加广告版面,实现广告主投放纸媒的影响力经济。但是纸媒的扩版也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有效接收,受众对被动灌输的信息只会“泛读”。举个例子来说,一份50个版面的报纸读者只用十几分钟就读完了,每个版面平均分配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几十秒就看完了一个版,无法达到对信息的深刻记忆。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市场所追逐的稀缺资源,如何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是纸媒生存的根本。数字化平台构建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期待,在读屏时代纸媒的受众不仅可以成为交互式阅读对象,甚至可以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在人性化的阅读界面中充分自主地选择和阅览信息,发挥思维的跳跃。美国《新闻周刊》在改版成《环球新闻周刊》之后锁定的目标受众是高端精英人群,新杂志电子版适用于平板电脑和其他的网络阅读设备,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终端来呈现多元化的讯息,把受众在厚报时代单一的角色转变为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让受众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和操控者。 竞合时代下实现媒介的“内容为王”。竞合时代指的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传统的纸质媒体在与新媒体的合作下实现了移动app产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媒体要把精力投在受众的服务体验价值上。当然,受众最需要的还是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更有效、更精典、更便捷地使受众接收信息,什么样的内容更能够与受众所处的生活、工作领域息息相关,受众就更倾向于选谁。“内容为王”的模式始终还是受用的,纸媒在构建数字化平台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把握住内容的主旋律,用原创性的信息去绑定受众的目光。数字化媒体实现内容的优化体验比服务体验更能让受众自愿买单。具体来说,就是数字化媒体提供优质的内容,付费阅读也就会成为受众选择的一种方式,“内容为王”的竞争模式对于数字媒体来说是争夺受众市场的良好渠道。 展望纸媒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未来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纸媒走数字化平台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笔者认为,传统纸媒可以从以下几点构建数字化平台: 细分投放渠道。在市场营销学中所提到的细分市场,并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划分的,是从包括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准确地了解、把握受众的期待心理,捕捉有效的受众群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传播策略,将关系到传播活动能否顺利实施和有效传播。[4]媒体只有有效地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才能把有效内容精准投放,提高受众的阅读率,因此细分后的投放渠道对媒体经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网络、平板电脑、手机移动媒体、户外媒体等各种新媒体的包围下,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充满了机遇的。媒体可以利用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两者的互融。如纸媒与网络的渠道融合,开发电子阅读客户端、讯息数据库、网上书城;与移动媒体融合开发app付费阅读下载终端,分众实现内容的细分投放或者移动媒体的在线阅读等。具体来说,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也可以实现投放渠道的差异化。年轻一族是网络、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等流行电子设备的主力消费者,他们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跟踪电子内容的生产、更新,传统纸媒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投放趣味性强的小说连载,开辟专栏与受众进行互动,根据受众的需求对小说情节进行开放性的征集等等。而针对年长的受众,他们习惯了传统纸质报纸或者期刊的传阅,一时间对网络海量的讯息还无法适应,因此可以开设电子书,以pdf的形式清晰地展现给这部分受众。 精品内容为主流。纸媒的数字化平台可以说是媒介形态的更新,也可以说是报网联合的一种新形态,充分利用公共信息提升舆论引导力,利用新媒体的环境去快速搜取精准讯息来设置议程,提升媒介价值。因此,纸媒数字化平台投放的内容实质上会影响媒体的定位。 早在几年前,研究市场营销的学者就提出了内容营销才是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这一观点。的确如此,除了运用图片、动画、文字等媒介符号烘托数字化内容的质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打造精品的内容讯息。在新闻讯息上体现为,要进行有影响有深度的采访报道和高效的媒体议程设置。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对客观现象与事实一针见血,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利用数字化平台可以高效地实现第一时间传播、第一时间共享,当然这也就要求媒体提供的内容第一时间内是精品化的。只有以精品的内容为主流才能体现出高端的媒介水平;只有锁定知识阶层的消费者,媒体才能在竞争大潮中保持常青。 拓宽盈利模式。传统纸媒的盈利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依赖广告,媒体通过“二次销售”把受众的注意力销售给广告商以此获利。该理论认为,媒体第一次销售的产品是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的是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广告收益。如此的盈利模式也许能让传统纸媒获利,但却不稳定,因为越来越多的媒介形式正在持续分散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价值。因此,纸媒在数字化平台上要拓宽盈利模式,改变以往被广告商牵制的局面。 目前数字平台上的众多媒体都选择了“付费阅读”这一模式,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支付途径来阅读一些通常被运营商加密或隐藏的文字图像内容。这种方式被作为媒体盈利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唯一能够获利的方式。笔者认为,会员制的阅读方式既可以把潜在受众向固定受众引导,又可以实现媒体的盈利,通过入会的方式自愿索取讯息,为会员读者提供兴趣阅读,享受会员的读者服务,对媒体和受众而言是双赢的模式。拓宽数字平台的盈利模式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必须考虑的。 结 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形势所需,也是应对新技术挑战的必由之路。笔者始终相信在未来的媒介发展道路中,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对于媒体本身和受众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数字媒体论文:数字多媒体技术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内容摘要: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在舞蹈艺术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时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能促进舞蹈伴奏音乐的数字化发展,有利于现代数字舞蹈艺术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多媒体 舞蹈教学 数字化 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数字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正日趋成熟并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和创新艺术教育的热潮中,舞蹈艺术教学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一、多媒体技术的教学需要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变得异常便捷。舞蹈艺术表现也正通过多样的视觉媒体传播和多感官刺激的手法丰富着自己的艺术语汇,开创着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之路。在这一情况下,传统舞蹈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m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与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五感”,交互式地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存储容量大、直观生动,其交互性和网络化可以来辅助舞蹈教学,对学生掌握舞蹈专业技能知识、优化能力结构,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与舞蹈艺术教育的结合将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和必然趋势,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化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过程里创新艺术、放飞理想,这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多媒体技术对舞蹈教学的促进 1.优化教学资源,丰富舞蹈教学的形象性 利用mcai等制作教学课件,极大地丰富了舞蹈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提高。教师可以通过mcai系统地讲解舞蹈基本技能动作,灵活编排组合形式,全方位地分析舞美、队列、方位等舞台要素,使课程图文并茂、完整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利用mcai制作课件,详略繁简自由控制,更有利于课程中要点、难点的讲解、分析和掌握。同时,利用录像反馈技术还可以让学生主动观摩、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影像手段,可以多角度展示不同舞蹈类型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把握舞蹈艺术肢体语言的情感语义和形态构成。例如,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对民族风情图片或影像的展示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语言的认识和把握,民族音乐的导入欣赏可以引发学生对民族舞蹈艺术理解的情感共鸣。同时,视听资料信息传达的形象性是老师单纯的语言介绍所不能达到的,前者更为全面、形象和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容是教师很难用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的。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材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一来,减少了教师示范动作的次数和强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水平,也能使学生准确掌握动作的要领和韵律。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纠正和规范学生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和体验能力。 2.创新舞蹈音乐伴奏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 在舞蹈教学中,利用midi等现代音乐技术进行舞蹈伴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模式参与到舞蹈基训课的音乐伴奏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基训内容在音乐的渲染下,启发学生对肢体语言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就改变了单调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成功的艺术体验中增强自信心、激发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 声像教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舞蹈伴奏音乐形象、新颖的音乐内容、丰富的音乐意境和多样的音乐风格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同时,对姊妹艺术的欣赏也促进了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深层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导入和舞蹈形式的结合,增强了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导入数字化舞蹈的审美教育,启迪学生创新舞蹈艺术语言 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一种美感、一种意韵、一种符号、一种存在的方式等等。通过舞蹈艺术作品展现人们美好的思想情感、生动的生活画面、深邃的精神世界,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些透过舞蹈艺术语言流露出的或喜或悲、或抑或扬的人类积极的情感,感染着大众。学生们在信息网络技术提供的多媒体演示环境中,感受、欣赏着舞蹈的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情境教学的启迪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们正处于一个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有的变化将会对我们传统的观念包括艺术观念造成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比如,目前已有人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舞蹈编导中,使舞蹈编导者的构思包括队形变化及舞蹈动作等都可以通过数字虚拟现实直接呈现在屏幕中。尽管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普及,但它在未来是否会引发一场舞蹈编导方面的革命,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在舞蹈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远程舞蹈、虚拟数字舞蹈和游戏等大量数字舞蹈艺术作品的涌现,充斥了学生的网络生活。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地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展现舞蹈这一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判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结语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普及和不断发展,舞蹈艺术的推广和教学创新,电脑辅助教学技术的提高,舞蹈艺术正朝着多元化、现代化、多媒介化和全方位感官刺激的方向迅速发展。从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纯肢体语言表达,到声、光、电多方位辅助表演,再到电脑艺术、行为艺术、展示艺术等多艺术门类的相互借鉴,舞蹈艺术表演和教学正走向一条艺术语汇更丰富、情感氛围更浓烈、视觉美感更具冲击力的变革之路。大众传媒的运用、传播拓宽了舞蹈爱好者和舞蹈教学工作者的视野,提高了舞蹈艺术全民参与和鉴赏的水平。舞蹈艺术的教与学在现代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逐步推陈出新,并在内部深化改革,最终赢得更大的发展。 数字媒体论文: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重构 摘要 本文首先使用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分析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内涵,以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现状为基础,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数字媒体时代对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带来的影响,提出了重新构建的适应于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关键词 电视剧 产业价值链 数字媒体时代 重构 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至今,全国约有1000家制作单位,年产电视剧高达10000多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特别是2000年广电总局对电视剧播出实行宏观调控以来,引进剧退出了荧屏黄金时段,为国产剧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各地国产电视剧生产数量大幅增长,制作质量也有所提高。 经过最近十年高速发展的市场化进程,目前,中国电视剧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价值链。但是,电视剧产量的高速增长和电视台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供需矛盾依旧突出,同时电视台作为目前最主要的播出平台的垄断地位,使得价值链的天平严重失衡,导致现有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难以实现合理的、最大化的增值。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国家对数字媒体技术的政策性强制推广,将使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覆盖率大幅提高,对于电视剧产业的各环节来说,如果能快速响应这一变化,对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新构建,将会大大增强国内电视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价值链概念是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所有的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通常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① 电视剧产业在生产、传播电视剧的过程中, 不仅“流动”有物质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而且还“流动”有增值流。②与其他产业一样, 电视剧产业链上也并存着价值链。 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构成主体主要包括电视剧制作商、电视剧播放平台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以及电视剧消费商等。而从价值增值流程的角度来看,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包括电视剧制作环节,市场营销环节,消费环节等三个环节。 其中,电视剧制作环节主要完成剧本策划、融资投资和电视剧制作的产业分工,主要由电视剧制作商来完成。制作环节是整个价值链的前端,它们构成了电视剧的供应链,是整个电视剧产业价值的发端和来源。 电视剧市场营销环节主要完成电视剧的发行和播出的产业分工,主要由电视剧发行商、设备供应商和平台运营商等主体来完成。市场营销环节是价值链的中端,它们共同组成了电视剧的输出链,通过输出链,电视剧产品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放大。 电视剧消费环节主要完成电视剧产品的消费分工,主要由产品消费商来完成。消费环节是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终端,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电视剧的观众,另一部分是广告商,它们组成了电视剧的消费链,通过消费链,不仅电视剧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且使得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得以延伸,使用电视剧产品带来的效应继续开发电视剧之外的其余消费产品。 电视剧产业价值的增值活动主要包括调研、策划、制作、包装、传输、发行、广告以及相关商品开发, 这些价值活动发生在供应链、输出链以及消费链等整个电视剧价值链中。③电视剧与其他产业价值链不同, 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更多地表现为信息链。因为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是以信息为纽带而将各个增值环节联结起来的, 电视剧产业的增值是通过电视剧的制作、播出等过程来实现,尽管在电视剧产业上有大量的物质流、资金流,但更多、更直接的是信息流。因此,对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分析除了分析资金流外,要更多地偏重信息流的分析。 二、当前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体系分析 中国电视剧产业经过近20年的市场化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来临,现有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已经难以跟上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需求,整个产业价值链必将进入重构的进程。下文将分析当前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体系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架构 现有的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架构如图2所示,在产业价值链中,制作商作为内容提供商,由电视台自行制作或者民营制作公司完成电视剧的剧本策划和生产制作,为电视剧产业提供内容和信息的来源;经过生产制作的电视剧作品,经过制片公司自办发行或者发行公司,售卖到电视台的播出平台;电视台通过媒介提供商“免费”将电视剧作品提供给观众消费者,观众支付“注意力”,电视台再把这种“注意力”进行包装和定价,然后再二次售卖给广告客户。所以,观众、广告商和消费者共同构成了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终端。中国电视剧的产业价值链就是由这一系列对电视剧产业发展起到“增值”作用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当前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主要增值部分,在电视台的营销平台上,而生产制作环节却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增值,这对于电视剧这种媒介产品而言是不利于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同时在该产业价值链中,资金流成为了价值链的主体,而信息流却只覆盖了产业价值链的一半流程,信息无法全面正确反馈到价值链的源头,对于生产制作高水平的,适合消费者的电视剧作品是十分不利的。 2.现有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体系分析 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是在电视台实行“制播分离”的基础上形成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明显暴露出很多弊端。 1.产业链条单一,不容易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电视剧产业的价值链条是一种显著的环环相扣的垂直链状形态,电视剧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依赖于每一个环节的优化耦合。但是链条中的这些环节在市场中的地位却不是平衡的,最突出的就是电视台作为电视剧实现价值的唯一播出终端,在整个链条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过于强大,压制了其他环节,特别是制片公司的发展。在中国电视剧的市场结构中,由于体制的特殊性、资源的稀缺性、内容产业链环节的不完整,使得电视台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一个播出渠道,成为了制约这个市场的一个关键。渠道为王的状态依然存在于电视剧市场,电视剧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有限。 2.制片公司的利益被持续挤压。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影视制作机构获利平均仅有6%左右,少数电视剧能达到40%的获利水平,而电视台则仅以占制作成本20%左右的资金买进电视剧,最后获利则可达70%以上,垄断的播出平台往往使电视剧制作方陷于被动。从而也直接导致了剧本的创作乏力,精品剧作难求,原创力不足,剧本粗制滥造,电视剧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下降。 3.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发行公司扮演了分销商的角色。虽然,目前我国电视剧产品的发行方式有自主发行和委托发行两种,但目前大多是以传统的自主发行方式为主,这也是与我国目前的制作与发行主体基本上是合二为一的现实相吻合的。绝大多数电视剧制片公司都愿意选择这一种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也反映了电视剧的生产、销售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仍然比较低。发行交易还是以全国、省、市三级的行政划分为主,各级市场间缺少真正的竞争。 4.赢利模式单一,以广告销售为主,风险较大。同时,衍生产品和相关产业尚待开发。目前电视剧多元化经营的前景并不是非常乐观。广告主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电视剧是一种空间极大的娱乐产业,延伸合作的空间和长度,不仅只局限于电视广告投放,而是在电视剧制作、宣传推广、播放编排等多环节进行合作,进而多元开发电视剧广告市场。 三、构建数字媒体时代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1数字媒体时代的特征 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我国媒体格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视剧的播出平台也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新兴的电视剧播出平台包括数字付费电视、vod点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等。在这种电视剧拥有多样化营销平台的趋势下,电视剧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契机,其生产、交易和赢利模式也将发生适应性的调整。数字化的这场革命,对于目前中国尚不完全产业化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来说,应该利用这样一次重大机遇,努力在这次变革中自我突破,实现重构。 数字电视是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相关部门的《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从模拟到数字,电视剧产业发生的将是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决不仅仅是把信号从模拟形态转换成数字形态这么简单,它引起了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改变,进而带来了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变革与升级。④ 2.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重新构建架构图 数字媒体时代,由于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中平台运营环节发生的巨大改变,渠道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带来了“制播分离”之后,“制”、“播”主体地位的平等化,为制作环节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平等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电视剧产品价值的实现途径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时运营环节的变化,将使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价值流程变得更加合理,资金流和信息流并重,最终促成整个产业价值流的平衡,提高产业竞争力。 重构后的数字媒体时代新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如图3所示。产业价值链中,电视剧的制作环节将进一步细分为制作(内容制作方)、融资投资(投资方)以及生产(主要有电视剧制作公司,自制节目的平台运营商)等三个分工合作的参与者,在这些参与者之间,既有竞争、分工,又有合作、共赢,共同形成产业集群,以利于资源整合,制作更多高水平的电视剧,形成高效的电视剧制作环节。同时,发行环节以及运营平台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数字媒体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放宽使得电视剧产业播出平台运营环节门槛降低,大量竞争者涌入这个领域,主要包括电视台数字付费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而传播设备提供商将由有线系统运营商、卫星运营商、电信宽带和互联网等构成。这些竞争者从电视剧交易市场中购买电视剧,然后向用户推销播放电视剧,获取电视剧产品的营销增值,而消费者在享受电视剧节目的同时,不再像以往一样只需付出“注意力”,如果要想优先享受或者享受高水平的电视剧,就必须为此付出费用。而以这三个环节为核心向外延伸又能带动相关衍生产业的发展。 3.新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分析 数字媒体时代新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既要分工合作,又要资源整合;既重资金流控制,也重信息流交换。 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内部以及环节之间的分工需要由专业企业去完成,这样有利于在环节各节点均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去为整个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同时,分工不应带来运作上的分离,资源上的分割,而应在分工的同时,将整个产业价值链进行垂直整合。围绕新的平台运营商对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资源整合。 同时,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将会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完美结合,在以资金流为主体的价值链条上,对于电视剧这一特殊的信息传播产品,信息流也将得到充分的重视。媒介调研机构将改变传统的信息统计和反馈方式,不再只是统计和反馈平台运营商需要的收视信息,而是全方位调研和反馈整个产业价值链所需的信息,包括用户需求、市场销售、广告投放、后产品开发等相关信息,信息流的进一步融会贯通将大大完善整个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4.平台运营多元化 数字媒体技术带来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促使播放平台运营多元化。一方面,传统的传播网络因为数字化带来了新的传播形态,如移动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等方式。另一方面,宽带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成为了电视媒介的传播新渠道,并由此产生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的媒体形态。而多元化播放平台中最具影响的是数字付费电视。数字电视是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家已经确定了在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数字电视系统可以成倍地增加频道,有线网络可支持500套左右的数字频道,这为拓展收费电视频道提供了“带宽”。依托数字电视新平台的建立,发展付费电视,这一点对于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极为有利。付费电视节目的需求中,数量最多的电视节目就是电视剧。 数字新技术的运用导致媒介的大融合,内容输出平台(频道/带宽)呈现几何式增长,电视市场中,电视台渠道为王与播出平台渠道匮乏的矛盾有望缓解。电视剧播出价值的实现,可以不再局限于电视台的平台,这对于加强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公平竞争也提供了机会。 5.开启消费者体验新时代 数字媒体时代的本质是一种消费者时代的到来。在数字媒体的世界里,受众从“观众”变成了“用户”。用户成为了拥有最大权力的主导者,用户愿意看某部电视剧才能对其进行消费买单,用户的个性、收视习惯和消费意愿在这个数字时代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心仪的电视剧作品为其带来的视听享受,而不用再为广告的出现而烦恼。 6.制作产业集群化 电视剧是典型的“内容为王”的产业。长期以来制作商在整个电视剧的利益链条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获利空间被媒体持续挤压,除了少部分确实有实力和品牌的大制片商以外,大部分中小规模的制片商在这一体制下的生存并不平等。而在新的数字媒体时代,制作商的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制片公司生产电视剧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观众付费的意愿和热情。而要彻底改变目前制作方分散制作、小规模制作的局面,有赖于电视剧产业集群的打造。可以建立以影视拍摄基地为基础的影视制作产业集群,采取基地化生产方式、资源共享、集约经营、降低成本、不断改善和优化自身产业环境,整体提升上游产业链的竞争力。当然,产业集群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产业集聚的地理范畴的概念,基地只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以其规模化、系统化吸收众多相关产业的参与和支持,开发广泛的辐射领域,为其他相关产业带来大量市场需求和潜在市场机会,带动相关门类产品的市场开发。通过产业集聚的溢出效益,形成真正的电视剧产业规模经济效应。 7.建立完善的电视剧发行交易市场 一个发育成熟的发行渠道环节,应该是由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独立的、专业化的发行商组成的。在“大而全、小而全”的模拟电视时代,电视剧的发行大多是由制片公司直接对接电视台终端。在数字媒体时代,这种发行方式显然已经不太合时宜了。播出渠道的多元化,使得电视剧制作公司对于专业化的大型发行公司及其庞大的营销网络和营销体系充满了无限期待。建立专业的独立发行公司,真正发挥发行环节的独立主体作用,在上游制作和下游播出环节中间,创造一个相对独立、健全、完善的节目交易市场,将有利于国内电视剧发行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电视剧营销的拓展,从而使电视剧产品本身得到最大化的增值。 同时也有利于电视剧市场向海外的拓展。专业的发行公司不仅熟悉海外市场,也精通贸易规则,能够规避海外发行的风险,同时又能拓展海外市场。 8.上下游贯通,延伸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品可以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地开发和售卖,重视对其进行不断扩展的多轮销售,将成为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不断增值的驱动力。目前,国内电视剧的收入主要依靠产品本身的售卖,而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后产品的开发还比较有限,可挖掘的空间极大。相关产业的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衍生产业的形成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实际上,电视剧与音像图书出版业、旅游业、服装业、电影业、玩具业、会展业、还有影视拍摄制作基地的运营等诸多行业都具有很好的产业延展性。据统计,电视剧与其相关的产业的拉动值是1:10。电视剧市场的发展,完全可以给一些相关行业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小结 政策的推动、强大的市场需求和经营机制的逐步完善,将促使数字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重构要从建设“大”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增强上游,做大做强制作企业,建立制作产业集群;拓展中游,充分发挥混合媒体时代的优势,建立充满竞争的发行和播出市场机制;延伸下游,从电视剧产品之外找价值。通过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发展,使我国的电视剧产业真正实现规模化,从而提升电视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媒体论文: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一、皮影艺术的发展特点和风格中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 (一)皮影艺术的发展 皮影是我国民间流传较广的傀儡戏之一。俗称“灯影”,它以皮革雕刻人和物,借助灯光在屏幕上成影。中国皮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千百年来,一直是民间戏曲的艺术奇葩之一,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皮影是起源于宋代,形成于古代中原地区。据史料记载,由于战争和迁都,很多皮影艺人向南北迁移,并在各地扎根,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大区域流派,即中南部皮影、北方皮影、西部皮影。 (二)皮影艺术的风格特点 皮影艺术是借助灯光透过镂空的影人和道具在影布上的景象来完成表演的。其造型在皮影艺术表演中显得尤为重要。人物造型整体性强,采取抽象和写实的艺术设计手法,其造型比例上身偏长。人物的程式化造型来源于舞台剧。男性和女性形象迥然各异。为了破除皮影艺术在表演上的局限性,皮影艺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有数十种流派和唱腔。签手是皮影艺术的灵魂,主要采用挑、抵、推、揉、拖、反转等技法来表现细腻的感情,给皮影以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皮影艺术的意蕴、形态、色彩、光影与表演都有着独到的艺术魅力,对我国现在艺术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如何将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加工,得其精蕴,如何将其推演到现代设计之中去,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数字化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媒体的变革 数字革命展开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之上。在整体变革中,网络空间的覆盖面无限广大。过去是单向式的发送和的接收。现在因特网、电子邮件、电子信息、博客、腾讯等多种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式媒体。双向交互式媒体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新的公共空间建构的数字化艺术正走向大众文化和网络化。虚拟的东西让无法在现实环境中实践的思想得以实现。 (二)数字化艺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字技术的发展直接促成了数字化艺术的形成。数字化艺术泛指使用数字、信息技术制作的各种形式的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技术数字化对社会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文化领域,这种影响表现为不同的文化传承、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被逐步解构和重组。传统的艺术概念受到冲击。审美观念发生改变。 数字化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且技术成分比重加大;图像演变成信息;有互动性;虚拟真实与艺术真实相互融合。数字化艺术将成为世界的主流艺术。作为未来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数字艺术形态必然在其交互性和媒体的网培性的共同作用下变得更加复杂。数字化艺术的新鲜之处在于它能够与观众互动,还具有转换性,能轻松地把不同运作方式的事物结合为一体。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的完备,使得越来越多未经太多基础训练的人也可以涉及艺术创作领域。而这些正是数字化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数字化艺术真正的意义所在。 三、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数字化媒体艺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并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文化传播和表现形式。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数字化时代为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彼此交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数字化设计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过程,民族性将会使其独具魅力。如果把皮影艺术运用到数字化媒体艺术中,将获得双赢效果。 (一)皮影艺术为数字化的媒体艺术提供了传统的艺术借鉴形式。 1.皮影艺术造型平面化、卡通化、抽象个性化。皮影艺术造型质朴单纯却富于表现性。整体上线条优美、有力生动,韵味十足。面部特点为,额头高、鼻梁直、小红口、长眉、细眼,手指长。人物古朴典雅,有民族气息。这种平面性可运用到数字化媒体艺术的设计中并为之确立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复杂的三维人体结构、建筑结构,可以简化处理为点线面结构,这种概括的数字化平面造型质朴率真,既承续了民族传统造型特点,也具有现代数字化媒体艺术的设计特色。 2. 皮影艺术中的色彩和图案符号,为数字化媒体艺术提供更多的创意空间。数字化媒体艺术要与众不同,可以从传统皮影艺术色彩和图案的符号化特征入手。 怎样更好地运用传统的皮影造型符号,必须经过再三的推敲和研究,从传统文化内涵出发,对所要设计的角色结构、部位等加以夸张和取舍,直到完全符合数字化媒体艺术的设计的主题与风格。皮影艺术装饰性强,不追求固有色和光源色等理性用色思维,更多的在于具有装饰意味的色彩情感表达,数字化媒体艺术可借鉴这种装饰风格强烈的色彩处理手法,技能突出其独特的主题风格,又能独辟蹊径。国外的三维油画,就采用了皮影艺术中的传统五色观的色彩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二)皮影艺术为数字化媒体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并为自身的传播和转型,奠定了基础。数字化媒体艺术已行至多元化路口。创意是艺术的源泉。创意不足和人文内涵的缺失,造成现代数字化媒体艺术无内涵、无特色。皮影艺术历经千年的传承,具有深厚的民众根基和文化内涵,能应对新媒体艺术发展所带来的强势文化,还原艺术的人文精神,为为雷同的艺术形式提供一种可行性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发扬了中国民间文化,数字化媒体艺术的发展推开一扇尘封已久的民间传统之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媒体艺术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艺术形形色色的风格样式。其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所面临的来高科技和人文的挑战,必将重新定位。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应用表现为造型、色彩和符号,以及传统文化理念在高科技的艺术领域里的实践,如:二维动画中的分层技术和骨架控制,都借鉴了皮影艺术的元素的运用。中国的皮影艺术博大精深,因其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而享誉世界。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的应用,必将给现代数字化媒体艺术带来新的启迪。 数字媒体论文:新媒体时代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途径 21世纪,新媒体以势不可挡的态势迅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生产、存储、接受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消费理念等。“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历史性的概念,它蕴含了比较、变革、创新等多层次的含义。传播学者普遍认同的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定义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作为音乐传播的新兴媒介——“新媒体”为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赋予了强大的推进动力,但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数字音乐产业概述 (一)数字音乐产业的概念界定 数字音乐是当今传媒、娱乐、文化等产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广义上的数字音乐,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完成的音乐作品,它不仅包括在线音乐、无线音乐等非物质形态的音乐,还包括cd、vcd等物质形态的音乐:狭义上的数字音乐。是指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生产、存储并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播、消费的非物质形态的音乐,按照“音频文件的压缩编码格式”分类,主要分为mp3、atrac、wav、wma、mpeg-2、aiff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数字音乐。 由于数字音乐产业形成的历史较短,相关的研究还不多,对其还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产品的生产、企业的范围、经营的内容、服务的对象等角度看。数字音乐产业,就是以数字化形式和网络化渠道,直接或间接从事数字音乐生产、传播、销售、服务的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集合。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音乐产业的价值链的上游。主要由唱片公司、音乐作品创作人和其他版权人等内容提供商(cp)组成;中游则由a8,com、华友世纪、爱国者音乐等增值服务商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服务平台服务商(sp)组成;下游则是在线收听、付费下载的终端用户。 (二)数字音乐产业的特征 1.新媒体技术是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音乐的复制、发行、消费可以在网络虚拟空间完成,突破了三维空间的诸多限制,减少了运营的中间环节,节约了宣传、制作成本,消费者能够买到“纯粹的音乐产品”。基于“长尾理论”。由于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数字音乐始终处于“上架”状态,它的产品生命周期事实上已被无限延长,那些所谓“过气音乐”也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给企业增加更多的商业选择。从网络初期的单向传播模式到现在的分众传播、交互式传播;从手机的单一通话功能步入2g时代的信息功能再到3g时代的网络多媒体功能:从电视的无线模拟信号传输到有线数字传输再到网络互动式的iptv等等,新媒体从数字音乐产业的系统内部创造和扩大了市场,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会给数字音乐产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保护版权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版权(copyright)亦称“著作权”,是指权利人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音乐版权,是指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依照法律规定对其音乐作品拥有控制、使用、处分、支配、收益等权利的总和。在新媒体时代,数字音乐传播的物理特征决定了它是版权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没有版权保护,数字音乐产业就丧失了生存的土壤。根据艾瑞公司《2009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由于各运营商的实际控制,从源头上解决了版权保护问题,无线音乐已占据了92%以上的市场份额,总产值为16.5亿元;而在线音乐因受到版权保护的困扰,一直未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市场份额不足8%,总产值仅为1.4亿元。由此可见,有效解决数字音乐产业的版权保护问题对数字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内容创新是产业进步的原始动力。从本质上来看,数字音乐是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内容蕴含着音乐的美,是创作人艺术思想的外在表现,也是人类精神生活永恒的需要。然而“美价值必然与效用有关,正因为美涉及效用观念,人们的效用观念又彼此不同,才会产生出审美上的不一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音乐是一种文化,具有显著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所以,任何将音乐作为世界语的说法似乎都是荒谬的。美国音乐学者西格(charles seeger)早在1941年就写道:“当然我们必须注意避免把音乐作为一种世界语的错误。音乐共同体的数量虽然可能没有按语言划分的共同体那么多,但世界上是有不少音乐共同体的,而且其中有许多是不可能相互沟通的。”因此,尽管现代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由于人们对效用观念的差异性和音乐文化的不可替代性,“真正支撑音乐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应该是音乐人的激情、感悟以及原创精神,说到底,还是音乐内容的问题。没有音乐内容,服务商再多,服务再好,也做不大市场,也没有意义。” 4.大规模的用户是企业营利的重要资源。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如何扩大用户规模是企业家关注的焦点。在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不仅可以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他们还可以被看作重要的资源使企业间接获利。正如经济学家亚瑟(w.brain arthur)所说:“使用你的商品的人越多,你获得的优势就越多——或者换句话说,你打下的根基越大,你的经济状况就越充裕。”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数字音乐企业通过提供免费的下载服务来吸引用户,进而将他们产生的注意力资源变卖,从而获得相应的广告分成已成为业内普遍成功的商业模式。相比之下,要使用户付费成为可能,提升用户的支付意愿是数字音乐产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新媒体时代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数字音乐侵权的门槛 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音乐的侵权行为主要分为:第一,服务者在其网络上提供含有权利瑕疵的作品,是指服务者明知或经第三人告知,或经权利人主张,其提供的服务侵权,而不予纠正的行为;第二,用户未经权利人的许可或法定许可,在合理使用范围之外擅自将他人的作品在信息网络中进行传播的行为。众所周知。制作精良的数字音乐作品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投入,但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复制”已成为数字音乐的基本生产方式。生产者可以无限地根据市场需求向消费者提供拷贝,如果不计算网络传输成本、宣传推广等费用。数字音乐的生产、发行成本事实上已趋向于“0”,这也意味着盗版者侵权行为的经济成本已基本不存在。据国际唱片业协会数据显示,1999-2009的10年间,全球唱片业销售总额从395亿美元下降到119亿美元,如果加上数字音乐销售额也就162亿美元。造成唱片业销售额逐年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版权侵权和非法下载。另据统计,目前全世界音乐市场中约95%存在侵权行为,盗版下载达到400亿次,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在国内7200家音乐网站中。仅有10%左右获得了唱片公司的授权,绝大多数网站存在提供非法下载或链接的现象。 (二)版权保障机制已不再适应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数字音乐的传播速度与范围已经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于数字音乐的版权的权利界限、侵权标准等还尚未明确,“合理使用”数量和传播范围已无法确定,事实上损害了著作权人的财产利益,客观上给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网络音乐侵权诉讼的法院管辖权问题上,法律条文相互矛盾,造成了“有法无所依”的局面;《著作权法》规定录音制作者仅享有4项权利: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唱片产业的发展现状表明,唱片公司拥有的录音作者的4项权利已经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并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我国现有的版权集体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只对著作权人作品的财产权进行信托管理,而邻接权人的权利集体保护组织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设立和运行,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音乐产业的发展;从执法效果上来看。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在新世纪伊始就修订了《著作权法》,并先后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文化部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文市发[2006]32号)以及《文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数字音乐的侵权行为并未得到有效制止,网络侵权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三)内容创新不足困扰数字音乐产业的优化升级 如前文所述,数字音乐从本质上来是“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的一个分支,拥有丰富而且优秀的音乐资源是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数字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质量同样也令人堪忧。日本唱片业协会主席石坂敬一认为“进入数字时代后,便很少再诞生像席琳·迪翁这样风靡全球的歌手了。从创作上来看,数字技术的确给某些业余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参与创作的机会,但这也导致了音乐质量的总体下降。如果能够出现类似于《我心永恒》这样大卖特卖的歌曲,那么所有问题就都不再是问题。”在中国,音乐的创作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整体而言,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单一,内容的思想性、音乐性不足,恶搞、抄袭、跟风现象较为严重。在音乐版权市场上,华纳、环球、百代和索尼bmg为首的国际唱片公司具有绝对垄断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但这些跨国公司对版权的控制极为严格,如以100元厂首计算,数以亿千万的音乐作品,就要有数以百亿的版权费用投入。对国内企业而言,如此高昂的版权费用已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因此,缺少音乐作品,特别是极具创新性的优秀音乐作品,已成为阻碍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桎梏。 (四)用户的消费习惯限制了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规模 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往往包含着固定的行为惯性,随着对于信息搜寻路径的熟悉,用户会逐步形成对于特定信息聚合网站(aggregator)的依赖。这种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导致网络用户形成两个习惯,第一是通过搜索引擎来搜寻音乐,第二是使用能够在线播放音乐的音乐盒。数字音乐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消费时体现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即数字音乐可以同时被多个用户消费而不会影响其中任何人的利益,这便是所谓的“资源共享”。处于对免费的“共享资源”的路径依赖,消费者一旦遇到需要支付成本的“付费资源”,即使所需费用微乎其微,“选择成本”也会促使消费者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成本支出与收益是否合理”便成为一个理性思考的内容,美国华盛顿大学尼克·萨博将之称为“心智交易成本”(mentaltransaction costs)。截止2010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4.2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1.8%,其中网络音乐用户达到82.5%:手机网民2.77亿,手机网络音乐用户占45.3%。但是,根据艾瑞公司的调查显示,2009年度,94.1%的中国网民通过网站免费获取音乐,仅有5.9%的网民由于专业需要或找不到免费资源等原因通过付费下载。如此巨大潜在消费群体却没有产生应有的市场规模,说明免费获取音乐已经成为国内用户的消费习惯,并已经影响了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对策与途径 (一)积极采用数字音乐的drm系统 基于数字音乐资源的公开性、共享性等特征,在web2,0技术被广泛采用以后,个人博客、播客、p2p等交互式传播模式的兴起,数字音乐侵权的方式也日新月异。为了维护产业的良性发展,必须要有另一种更高明的科技手段,来保护内容版权,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该技术就是数字权限管理技术-drm(digital right management),也称内容数字版权加密保护技术,是指涉及数字内容使用权限的设置、认证、交易、保护、监测、跟踪,以及界定使用者和权利人之间关系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drm作为“将影响世界十大新兴技术”之一,它通过技术规范、商业模式和制度规范的集成应用,震荡着当代数字信息的传播、使用规则。为了使数字音乐版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在被侵权后进行有效的路径跟踪,限制使用mp3、wma等这些为版权侵权行为提供便利的压缩技术,转而广泛采用drm系统应是明智之举。 (二)完善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机制 虽然我国在版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更应正视现实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版权管理的机制,维护数字音乐产业有序运行。首先,要确定音乐作品的侵权的具体标准,防止抄袭、篡改、恶搞等侵权行为的发生,维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广大音乐人创作优秀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明确数字音乐合理使用的范围。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宗旨是为了限制著作权的使用范围,平衡私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但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一宗旨已被完全颠覆,应进一步明确网络下载、p2p传播与合理使用之间的权利界限,明确合理使用范围和数量,并对权利人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再次,增加录音制作者的权利范围,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增加录音制作者的机械表演和广播权,以提升唱片企业的竞争能力。第四,完善音乐作品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机制,加快邻接权人权利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进程,切实保护数字音乐产业链各环节的主体利益。第五,完善网络音乐的法院管辖权制度。修改《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界定具体的诉讼时间起点和法院管辖权。建议将原告首次发现侵权行为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的发生时间规定为诉讼的时间起点,合理解决诉讼时效难以确定的问题;考虑到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在服务器或网络终端均难以查明的前提下,可指定原告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权法院,这就可以化解法院管辖权混乱的矛盾。最后,加大数字音乐市场的执法力度。各级文化执法部门应当主动承担所辖地区数字音乐市场的查处工作,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非法网站。为数字音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三)鼓励创作本土的优秀音乐作品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本土音乐资源浩如烟海。种类繁多。近年来,蒙古民乐、西北风、东北方言、闽南文化、江南曲风等中国元素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为我国音乐的多元化、本土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国内数字音乐消费类型中,除了港台流行音乐外。大陆流行音乐所占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面对如此现状。中国唱片业应当积极鼓励原创音乐,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本土音乐的市场份额。因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历史潮流中,中国的数字音乐内容,一方面要加大对优秀音乐作品的传播力度,提高音乐的欣赏价值和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开展音乐版权贸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音乐文化需求。 (四)培养消费者良好的消费习惯 数字音乐消费习惯是人们在消费数字音乐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它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艺术修养、道德自律以及市场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习惯一旦养成便难以改变。我国数字音乐的消费者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态,免费获取数字音乐已成人们的最佳选择。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是,音乐资源被随意获取和丢弃,浪费现象严重,破坏了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平衡。然而,消费习惯难以改变并非无法改变,早在2003年美国也是非法下载泛滥的国家,当时有70%用户通过网络非法下载音乐。经过2年的治理,非法下载的用户比例便下降到了38.3%。目前在线音乐已经成为唱片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支撑起了唱片产业的盈利线。因此,要重新审视消费者对于数字音乐的消费心理,积极开展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使消费者树立正版消费的法律意识,约束消费行为,自觉抵制非法音乐的入侵。 数字媒体论文:浅析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 摘要: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其形式特征、关学理论和知识结构的研究是这个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决新媒体艺术设计面临的学科基础理论薄弱,产业发展瓶颈等问题,通过调研相关产业,分析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并结合长期实践,得出新媒体艺术设计只有解决好学科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人才的培养平台才能得到高效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 三、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四、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2.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4.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更好师资环境,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5.加强教学体制在选材阶段就提出相对较高标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选材将更符合新媒体专业对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要求,就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挥社会和院校之间的各自优势,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艺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数字艺术人才。当然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既不能只埋头研究教学的建设,也不能只是应付市场的需求。 五、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未来和发展前景 在人类文明的各个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一直都是相互促进,协助发展,但是很少有象当前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技术这样引发的空前演变。可以说,在现代生活中新媒体艺术已经实质性地改造了艺术的思维模式、设计模式、传播模式以及欣赏模式,新媒体艺术正在成为新世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丰富的形式表达内心的艺术创作情怀,满足生活需求。新媒体艺术设计是当代数字科技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和科技发展,数字信息的传播更加深入和全面。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间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机遇,为新媒体艺术开辟一片灿烂的天地。 数字媒体论文:数字化多媒体时代的广告视觉传达效应 数字化多媒体的出现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扩展了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外延,视觉传达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达。广告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形式,也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广告、数字影视广告、多媒体电子显示屏、多媒体互动广告等新一代的广告视觉传播方式以飞速发展的趋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谓多媒体,即多种信息媒介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介的简单复合,而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数字信息技术。在当今信息社会,以计算机科学为标志的数字多媒体技术给广告设计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气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广告推广战略也从单纯的品牌推广阶段向更加细化的市场推广阶段转化,开始注重和选择区域媒体、行业媒体以及更加细化市场定位的媒体,数字多媒体广告运作和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数字化多媒体时代的广告视觉传达效应越来越受到关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效应好,视觉传达样式多样 传统媒体广告的信息传播是从媒体向受众单向流动,其诉求策略和表现形式因此受到限制。传统的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广播、电视、户外媒体等形式。它们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只能传达有限的内容。随着20世纪末数字化多媒体广告的出现,孕育着各种新的视觉样式的形成,视觉表现方式也更加生动和更具渗透力。数字多媒体将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体联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全方位立体地为用户提供双向信息系统。例如,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使网络广告在视觉传达的形式手段上丰富多样;多媒体电子显示屏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户外、商场、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广告场所,车载电视广告也出现在公交车和地铁,它们以新颖时尚的姿态,发挥着各自的投放优势。人机互动的触摸式计算机平台也广泛使用在展厅、书城、医院以及企业的宣传介绍中。这些新兴的广告媒体样式,不仅丰富了广告的传播媒介,拓展了传统视觉传达的层次,并且获得了较好的传达效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上海外滩游轮上的巨幅lcd显示屏广告,不仅因其尺寸大,而且因其良好的黄金环境,在黄浦江上移动的视觉吸引,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给来到外滩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形成了外滩独具一格的广告风景线。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在广告领域将会有更多的视觉传达样式,给人们带来更多新的视觉体验。 二、交互性好,体现人性化视觉传达效应 数字化多媒体具有形成人与机器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信息交流方式和过程进行调整,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无论从形式上或是内容传达上都给使用者更多的关心与服务,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交互式广告的真正意义在于体现了用户、广告客户和数字化多媒体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说,数字化多媒体提供高效的广告环境和资源,广告客户则可以自主地进行广告投放、更换、效果监测和管理,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信息及其表现形式。也只有建立了三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交互式广告最和谐的环境,才可以让交互式广告真正成为大多数企业都可以采用的营销策略,广告的价值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互动式数字多媒体广告不仅使用在商业广告运作中,甚至在非商业广告运作中也得到使用。例如,博物馆、医院、书城、旅游景点设置的人机互动的触摸式计算机平台有助于帮助人们按需要获取信息。 三、技术先进,给广告设计提供更大创意空间 人类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的巨大变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几乎可以使一切艺术想象变为现实,给新时代的广告设计师们带来创作上更大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使作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感染力。数字印刷技术、国际互联网、数字电视电影、多媒体电子屏幕、数字摄影摄像技术,提高了广告视觉传达的科技水准。运用电脑操作的彩色喷绘技术,使广告视觉传达作品的画面幅度加大,形象更真切感人;电脑及其相关软件在广告视觉传达创作中的运用,使广告创作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动画,从视觉艺术到视听交互,从虚拟现实空间到可以由用户选取交互点的虚实结合的交互广告媒体。毫无疑问,广告视觉传达将会在不断运用高科技及其新媒体中得到发展。 四、形成跨媒体传播的整合传达效应 数字化多媒体广告使现有的各类相互独立的媒体走向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整合各种传播媒介的跨媒体平台。其实质,即统一所有的信息源与传播媒介,将全面的信息与内容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快速、低成本地传递给最大范围的受众,以发挥不同媒体之间的协同效应。跨媒体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是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例如,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传达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将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结合在一起,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广告信息的独特优势;互动电视除具备一般高质量彩色电视接收功能之外,将广播电视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三者完美结合起来,实现了双向通信功能。就广告传播媒体而言,21世纪是媒体整合的世纪,是媒体创意的世纪,人类真正进入了以数字化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信息整合时代。 结语 广告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交叉学科,目前,数字多媒体广告形式在我国已逐渐具备了社会影响力,其地位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预测,数字化多媒体广告形式将成为21世纪广告视觉设计的主流,甚至成为中国广告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媒体论文: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一、皮影艺术的发展特点和风格中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 (一)皮影艺术的发展 皮影是我国民间流传较广的傀儡戏之一。俗称“灯影”,它以皮革雕刻人和物,借助灯光在屏幕上成影。中国皮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千百年来,一直是民间戏曲的艺术奇葩之一,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皮影是起源于宋代,形成于古代中原地区。据史料记载,由于战争和迁都,很多皮影艺人向南北迁移,并在各地扎根,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大区域流派,即中南部皮影、北方皮影、西部皮影。 (二)皮影艺术的风格特点 皮影艺术是借助灯光透过镂空的影人和道具在影布上的景象来完成表演的。其造型在皮影艺术表演中显得尤为重要。人物造型整体性强,采取抽象和写实的艺术设计手法,其造型比例上身偏长。人物的程式化造型来源于舞台剧。男性和女性形象迥然各异。为了破除皮影艺术在表演上的局限性,皮影艺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有数十种流派和唱腔。签手是皮影艺术的灵魂,主要采用挑、抵、推、揉、拖、反转等技法来表现细腻的感情,给皮影以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皮影艺术的意蕴、形态、色彩、光影与表演都有着独到的艺术魅力,对我国现在艺术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如何将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加工,得其精蕴,如何将其推演到现代设计之中去,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数字化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媒体的变革 数字革命展开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之上。在整体变革中,网络空间的覆盖面无限广大。过去是单向式的发送和的接收。现在因特网、电子邮件、电子信息、博客、腾讯等多种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式媒体。双向交互式媒体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新的公共空间建构的数字化艺术正走向大众文化和网络化。虚拟的东西让无法在现实环境中实践的思想得以实现。 (二)数字化艺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字技术的发展直接促成了数字化艺术的形成。数字化艺术泛指使用数字、信息技术制作的各种形式的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技术数字化对社会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文化领域,这种影响表现为不同的文化传承、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被逐步解构和重组。传统的艺术概念受到冲击。审美观念发生改变。 数字化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且技术成分比重加大;图像演变成信息;有互动性;虚拟真实与艺术真实相互融合。数字化艺术将成为世界的主流艺术。作为未来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数字艺术形态必然在其交互性和媒体的网培性的共同作用下变得更加复杂。数字化艺术的新鲜之处在于它能够与观众互动,还具有转换性,能轻松地把不同运作方式的事物结合为一体。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的完备,使得越来越多未经太多基础训练的人也可以涉及艺术创作领域。而这些正是数字化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数字化艺术真正的意义所在。 三、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数字化媒体艺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并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文化传播和表现形式。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数字化时代为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彼此交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数字化设计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过程,民族性将会使其独具魅力。如果把皮影艺术运用到数字化媒体艺术中,将获得双赢效果。 (一)皮影艺术为数字化的媒体艺术提供了传统的艺术借鉴形式。 1.皮影艺术造型平面化、卡通化、抽象个性化。皮影艺术造型质朴单纯却富于表现性。整体上线条优美、有力生动,韵味十足。面部特点为,额头高、鼻梁直、小红口、长眉、细眼,手指长。人物古朴典雅,有民族气息。这种平面性可运用到数字化媒体艺术的设计中并为之确立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复杂的三维人体结构、建筑结构,可以简化处理为点线面结构,这种概括的数字化平面造型质朴率真,既承续了民族传统造型特点,也具有现代数字化媒体艺术的设计特色。 2. 皮影艺术中的色彩和图案符号,为数字化媒体艺术提供更多的创意空间。数字化媒体艺术要与众不同,可以从传统皮影艺术色彩和图案的符号化特征入手。 怎样更好地运用传统的皮影造型符号,必须经过再三的推敲和研究,从传统文化内涵出发,对所要设计的角色结构、部位等加以夸张和取舍,直到完全符合数字化媒体艺术的设计的主题与风格。皮影艺术装饰性强,不追求固有色和光源色等理性用色思维,更多的在于具有装饰意味的色彩情感表达,数字化媒体艺术可借鉴这种装饰风格强烈的色彩处理手法,技能突出其独特的主题风格,又能独辟蹊径。国外的三维油画,就采用了皮影艺术中的传统五色观的色彩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二)皮影艺术为数字化媒体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并为自身的传播和转型,奠定了基础。数字化媒体艺术已行至多元化路口。创意是艺术的源泉。创意不足和人文内涵的缺失,造成现代数字化媒体艺术无内涵、无特色。皮影艺术历经千年的传承,具有深厚的民众根基和文化内涵,能应对新媒体艺术发展所带来的强势文化,还原艺术的人文精神,为为雷同的艺术形式提供一种可行性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发扬了中国民间文化,数字化媒体艺术的发展推开一扇尘封已久的民间传统之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媒体艺术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艺术形形色色的风格样式。其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所面临的来高科技和人文的挑战,必将重新定位。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应用表现为造型、色彩和符号,以及传统文化理念在高科技的艺术领域里的实践,如:二维动画中的分层技术和骨架控制,都借鉴了皮影艺术的元素的运用。中国的皮影艺术博大精深,因其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而享誉世界。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的应用,必将给现代数字化媒体艺术带来新的启迪。 数字媒体论文:探求数字媒体技术在设计中的实用性 一、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上海世博会中各个馆的设计,使数字媒体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众所周知,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先进社会未来发展的盛会,通过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将未来的事物表现出来。 1、3600环形影像在世博会中的应用3600环形影像主要是指在环境的空间内,采用3600的环形全景视频,然后配合环绕立体声效,从而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梦幻空间,采用此种技术能够更为形象的以及真实的展现主题,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盛宴。在上海世博会中的澳大利亚馆环形剧场,就是采用六块平模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的屏幕,在每一块屏幕下都可以单独的进行上升下降的移动,使观众从每一角度观看,都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感受。 2、180。弧屏以及PLC程序的应用在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起源厅中,通过采用1800弧屏以及PLC程序控制的自动演示站台,采用全部息影以及虚拟技术将保护神灵、东方发祥、考古警示以及两河晓星这四个方面完美的结合起来,将西方世界的“神的召唤”以及东方世界的“集市起源”相互结合,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3、声光电技术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声光电技术主要是将声音、光线以及影相互结合为一体,从而构建出一种变幻无穷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的视觉带来强大的冲击力。当观众走进展示物体时,就会随着你发出的声音出现不同的转换。在上海世博会中的德国馆镇馆之宝的动力之源,充分利用了声光电技术,是一个质量为1吨,直径为三米,并且由四十万根的LED发光二极管所组成的一个金属球,这个金属球在声音的作用下,就会向行走的观众展现不同的画面以及色彩,并且随着观众的声音变化,这些画面的色彩以及位置会发生变化。 4、三维虚拟技术的应用三维虚拟仿真主要是利用沉浸式的三维显示系统,伴随虚拟的声音,就会使人员沉浸在一种非常逼真的环境中。三维虚拟显示技术,能够创造三维虚拟现实,这主要是因为电子计算机能够将客观世界的数字化模型转化为不同形态的声波,从而为观众营造一个虚拟的世界。在上海世博会的展馆中,采用数字媒体技术演示出三维实体感觉的城市足迹,从而让观众沉浸其中。每一个城市的展示都是通过三分钟的虚拟现实影像将这个城市的地质面貌、风土人情串联起来,让观众感到仿佛自己在城市中行走,真正的走进虚拟的空间中,通过不同的变换城市风格,感受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 5、真实触摸体验通过触摸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物体的温度、压力、湿度以及振动等,当触摸到这些物体的时候,人们的触觉器官就会产生能动的反应。这种技术在现代的空间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上海的世博会中,英国馆的设计中就使用了很多触摸互动环节,通过人体的触摸能够体验自然科学的原理,进而更好的了解我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数字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展示空间中的广泛应用,会使展示设计增加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的元素,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在这种形式下,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情景只会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 1、观赏空间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展示空间在设计上会更加的丰富多样,观众欣赏空间的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以往人们只能在电脑屏幕上去观赏展示空间中所提供的信息,但是,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下,观赏空间的方式将会更加的多元化,在现实的空间中,通过低级鼠标,就会进人到真实的展厅中,了解展品的具体情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体验真实的空间环境。 2、观众的参与度更加普遍化在现代的展会空间设计中,实现观众的互动是现代空间设计的重要环节。由于观众对空间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观看展品,而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其有效的互动,参与到展品中,真实的感受展品情况,从而在理念上产生共鸣。 3、展示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化传统的展示空间内容只是一些静止的展品,并且展示的信息非常有限。在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景下,展示空间设计的内容会更加的丰富化,开阔观众的视野。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本质上改变展示艺术的形式以及内涵,让观众在欣赏展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在使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同时,与整体的展示氛围实现有效的协调,创造一个“全时空”的展示环境。 作者:朱叶 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数字媒体论文:数字媒体艺术特征研究 摘要: 科技的发展使表现艺术作品视觉形象的媒介有了革新式的发展,表现形式的改变同时也引起了审美体验的改变,文章主要讨论相较于传统艺术作品,数字媒体在介入艺术创作后所产生的交互性、沉浸性、超媒体以及综合性特征。并结合相关作品讨论这些特征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超媒体;综合性 前言 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数字媒体艺术,其为艺术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往静态的视觉呈现已变得过于单一,也使艺术形态有了新的蜕变与多元化的成长,相较于传统的艺术传播形式,数字媒体艺术通过设计的过程在传播表现方面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其是将人类的理性思维与艺术作品的感性思维相结合,并以新型数字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人类的想象力尽可能地用视觉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新型科技手段的冲击下,使得相应作品的审美感觉、体验、逻辑反映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也在影响着观看者的审美习惯。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在为创作者提供表现方法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丰富的自身特征。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传统艺术设计作品的显著特点,交互性增强了观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交流,使观看者参与到作品最终呈现的过程当中,将以往静态的艺术呈现转变为动态的交互式艺术呈现。观看者已不再停留在驻足观看的位置,而需要通过自身与作品的操作来达到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交互性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表现出三种突出的特征:1.就虚拟空间而言,观看者通过与数字媒体艺术所自带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交流互动而完成操作;2.就现实空间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通过传感器、激发器和相应的操作系统感应人的具体动态并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生理反应;3.就信息传播而言,与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所匹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同时具有信息接收与发送的功能,可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交互性的三个特征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特有的设计方式表现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展现结果当中,是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技术发展下所推进的结果。交互性特征实现可“人—机—人”互动的新型交流方式与体验方式,人的互动参与是这里的核心,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强调观者的参与,甚至可以说若没有观看者的互动参与,作品就会处于未完成状态。传统艺术设计作品如:平面设计或者环境艺术设计等的呈现效果往往处于观者的脑海当中,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呈现效果则由于观看者的参与而使作品根据不同的互动操作呈现出不同的可视结果,从而使交互性作品处于不确定的动态之中。而交互性数字作品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不确定性。《生命的空间》(如图1、2)是新媒体艺术家佐梅雷尔创作的系列作品,在新媒体交互性作品中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件作品当中,观看者同时是作品的完成者,观看者通过计算机输入自己想要表达的一段文字,随后通过作品背后的数据处理系统将这些文字信息转化成一种可视的植物图形,随着文字的不断输入,植物图形也会按照不同的方式逐渐生成。同时观看者可以通过触屏系统,将植物图形移动与重组,从而形成新的植物图形。在《生命的空间Ⅱ》中,创作者增加了互动的范围,观看者可以在任意的时间找到自己以往创作的作品,并且再次输入文字及其他符号来增长之前的图形。每位观者参与这一作品后都会有独特的图像生成,观看者的互动操作促成了该数字媒体作品的艺术呈现。 二、沉浸性 沉浸性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即VR技术当中,VR是数字技术当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创作者通过“0”和“1”的比特代码超越物质上数的概念,构建虚拟的或人工的虚拟世界。我们在目前众多的电影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一技术的运用,如在《阿凡达》《侏罗纪公园》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曾见过的“真实”,从而产生巨大的视觉感染力。虚拟现实所产生的沉浸性目的在于通过营造逼真的视觉环境,并结合其他设备对人的感官产生影响,进而使观看者产生真实的生理反应。布朗在其著作中表示“在场”对虚拟现实研究来说是一个中心观念,用于描述用户将有中介的体验感知为非中介的程度。沉浸性的塑造在艺术潮流中一直便是有的,远古时期的洞穴壁画以及中世纪教堂中将建筑、光线、象征符号的等元素汇集一起的创作等,其目的在于使处于该空间的观看者沉浸在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当中,进而产生精神上的遐想,这一艺术效果的渲染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创作目的当中,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实际是对沉浸性这一特点的一种再发挥。其运用新技术来营造不同以往的沉浸性体验:1.全感官:运用不同的技术及相关的设备创造出全感官式的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情节故事的环境。2.参与性:与传统静态的沉浸性艺术体验不同,数字媒体艺术所营造的沉浸性体验往往强调观看者的参与性。3.戏剧性:美国学者考西指出,在动态的数字技术支持下可以产生一种新型的戏剧语言,这种戏剧语言在强烈视觉冲击的作用下匹配这新型的戏剧呈现。这种全新式的体验调动起了观看者所有的感官感受,使观看者完全沉浸在艺术家设定的环境氛围当中,达到精神的遐想与梦幻效果。VR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业内有了不菲的成绩,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近期,谷歌推出了一项全新的“VR+艺术”活动——“chrome”,这项活动能使人们更好地接触和理解VR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件作品由六位艺术家运用3D的形式进行雕刻、绘画等创造艺术作品,而全新的数字技术支撑也由谷歌提供的V8Javascript引擎来完成,它能配合艺术家的身体所提供的数据,将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创作过程通过数据的处理转化到电脑数据库当中,而WebMvideo和WebGL则用来渲染360°的视频内容。随后观看者通过佩戴VR眼镜进入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当中,来体验艺术家通过形式和色彩所描绘的艺术空间,沉浸在全包围的艺术空间当中,以往平面式的视觉体验被打破。观看者佩戴VR眼镜能身临其境的感受艺术氛围,并通过自己的脚步移动达到观景式浏览。这一新型的艺术体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静态审美体验,具有革新式的发展,是VR技术与艺术的突破性结合。 三、超媒体 超媒体是数字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纳尔逊在其著作中指出的伟大构想“超文本”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实现,该特征表现为读者可用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在数字技术中,所有的信息都转化为一个链接,处于互联网世界当中的一个节点,观看者可以随意地将其呈现于眼前。在数字技术世界当中,所有的信息共处于一个三维的空间当中,而改变了以往的平面或线形呈现。 四、综合性 视觉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表现促使了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了综合性的特征。这一特点主要由艺术形式与技术相结合,从而使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呈现方式方面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其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作品所呈现的主题传达给观看者进而调动观看者的艺术反馈,共同构成艺术设计作品对观看者的审美体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一特点对于传统艺术设计作品是缺乏的,而综合性的特点也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独立并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学科的一大特征。尼葛洛庞帝曾说“现实的质量是一种典型地运用了其他感官体验的收视效果,不单和视觉有关,各种感官构成的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数字化时代的人在整体感知、整体思维以及整体把握世界方面应该有突出的表现,若还以以往单向的、线性的思维来感知世界,那么可能已不再适应目前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过剩的时代,信息对于人类的冲击效果严重的影响着人类对于信息的选择与接收,当代艺术设计作品的存在不能忽视对于观看者的内心影响,而综合性的特征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探索的方向。2012年上海新年音乐会中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便很好地体现了综合性这一特点。上海音乐厅对面的建筑立面上被投影机照亮,在临近新年的时候这场名为“照亮奇迹”的声光秀即将开始,投影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外立面结构,在随后《彼得•潘》的旋律开始后,跳动的投影图形便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了表演,音乐、光影、建筑这三者此时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件综合性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随后的《龙卷风》音乐节奏中,由于节奏的欢快,光影的3D效果也更加明显,建筑外立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与展现,花岗岩、柱子、窗户、雕塑等元素都被充分地考虑到整体的设计当中(如图3)。 五、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独立存在于艺术设计学科当中的基础就是数字技术,在其学科范围中,数字媒体技术已不再是简单工具的意义,对于数字技术的依赖已经深深地辐射到了创作者对于技术的审美化、艺术化或观念化的探索,进而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技艺”成为一种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在视觉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语境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也不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的构建,而已经逐渐深入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并影响着视觉形象的呈现方式与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对整个艺术创作机制、传播、参与的整体创新。 作者:何方 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网教毕业论文:基于互联网的分层多元化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研究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存在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方法陈旧,过程监管不到位、质量评价与反馈主体单一等问题,提出通过制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完善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系室三层管理监控、依托信息化平台搭建以学校、企业、教育职能部门相协调的多元评价、反馈体系等多途径构建分层多元化的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实现高职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化、监控过程化、评价标准化、反馈多元化”,确保毕业设计及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分层多元化 毕业设计 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实践教育是根本出发点。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教学进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上级教学主管部门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优劣的一项关键指标。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越加重视,各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但目前为止,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毕业设计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现状,找出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完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对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成绩仍采用校方主导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模式,采用以答辩成绩为主的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已难以对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质量作出公正科学的评价,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 2.毕业设计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虽大多有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但缺乏专项的毕业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时有发生。 3.毕业设计监管方法陈旧,过程监管不到位。毕业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它具有环节多、任务重、综合性强等特点,且大多与顶岗实习结合实施,传统的面对面监管无法涵盖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部分环节指导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具体情况。 4.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与反馈主体单一。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质量的评价反馈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答辩教师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反馈意见,缺乏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反馈意见。 针对目前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各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急需重视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企业、行业、教育职能部门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因而急需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让毕业设计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质量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二、基于互联网的分层多元化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1.分专业制定和完善基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毕业设计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的专业必修课,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直接检验[1]。各专业需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对毕业设计各环节含课题选择、实施流程、技术规范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一般包含课程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与组织、选题、考核标准与方式、课程实施条件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色补充相关内容,建立对接产业、服务产业,规范、专业、可行的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2.构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分层管理体系 全校毕业设计工作在主管教学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面指导以及有关制度和规范的制订,负责对毕业设计工作总体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学校成立毕业设计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各学院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对本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并指定专人对毕业设计进行检查,掌握毕业设计质量与进度,协调有关问题;各系部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执行小组,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案,明确学生设计要求及评价标准,组织实施毕业设计。 3.依托互联网强化分层多元化过程监管 教务处与各院系均要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自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对毕业设计前期安排、中期实施、后期总结等各阶段进行过程管理和督查,并及时公布各阶段检查和抽查结果。同时学校、学院、系部、指导教师、学生均可依托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毕业设计专栏,展示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进展和成果,突破时空的制约,及时进行指导、沟通和反馈。教育职能部门对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和成果进行专项检查,开展高职毕业设计相关专题研讨,全面评价各高校毕业设计工作,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各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4.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逐步推行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鼓励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任务。加强学生、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三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进展和质量。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评价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为依据,需综合校内外指导教师的评阅结果和行业企业专家的评阅、答辩意见。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完整地执行毕业设计实施计划,成果评价主要考核其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答辩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任务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完善学校毕业设计质量反馈机制,除学校指导教师、答辩专家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反馈来源外,结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专项抽查的指导反馈意见,形成校、企、政多方联动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全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是高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岗位综合能力基本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2]。本文通过制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完善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系室三层管理监控、依托信息化平台搭建以学校、企业、教育职能部门相协调的多元评价、反馈体系等多途径构建分层多元化的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实现高职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化、监控过程化、评价标准化、反馈多元化”,确保毕业设计及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使高职毕业设计成果更加符合企业、行业的需求。 网教毕业论文:远程开放教育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毕业论文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的教学任务,是综合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一直以来,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在实施该教学环节时多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跟踪管理,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于管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一个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毕业论文题目管理、选题管理、论文上传与下载、成绩管理等功能。经测试,该系统不但规范了毕业论文选题和管理过程,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 毕业论文 管理系统 ASP 远程开放教育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所建立的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普及化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环节中,毕业论文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各个院校的校园网络的日益完善,各远程教育院校已广泛采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课程教学,但采用网络平台进行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目前来看还比较少,基本还是采用传统面授的指导模式。为了提高该教学环节的工作效率,打破传统的面对面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本文设计了一种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经过实践,该系统可以为学生、教师、班主任和管理员提供一个交互平台,规范了教师、班主任及管理人员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学生、班主任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1 系统分析 本系统是根据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实际,涵盖了学生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实现了学生分组、论文选题、毕业论文相关文档的提交与管理以及成绩统计与管理等功能。 1.1 系统需求分析 该系统是针对地市级电大毕业论文管理的现状,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解决论文辅导具体业务的网络化与自动化,达到利用该平台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交、指导、评价与查询等具体业务的自动化管理目的,为支持电大师生网上非实时毕业论文辅导教学活动提供了互动平台。该系统主要针对地市级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因此用户群主要定位有四种,分别是系统管理人员、班主任、学生和指导老师。系统管理人员主要是完成系统数据维护、各类用户权限的分配、系统安全维护等。班主任主要是负责学生分组、督促与查看学生论文进度情况、统计班级论文完成情况和沟通联系学生等。学生主要是根据时间节点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论文初稿的提交、查看指导老师的评语、修改论文、提交终稿等。指导老师主要是布置毕业论文选题、审核选题、跟踪查看学生论文、写出修改意见与评语、给出论文成绩等。由于针对的是四种不同类型、不同权限的用户,因此该系统必须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简单的操作流程和专业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使系统的所有使用人员经过简单的业务培训就能很好地得到应用。 1.2 业务流程分析 地市级电大毕业论文工作的一般业务流程是:教学管理部门(教研室)毕业论文指导任务;毕业班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并分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与班主任组织学生开会并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学生进行选题;指导老师查看选题并同意撰写初稿并提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审核,这样反复几次后,最终定稿,并给出初评成绩。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整个流程的监管。鉴予此,本系统的主要工作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3 总体功能分析 设计开发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解决师生论文辅导存在时空矛盾的关键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管理统计功能对论文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的调研过程中发现,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学生管理、论文选题、论文提交、论文评价、论文查询与统计等几个方面。根据这几方面数据管理上的需求,把系统分以下几个模块:系统用户管理、学生分组管理、选题管理、论文文章管理、成绩管理。系统总体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 系统用户管理:用户分为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和学生。每个用户根据自己的角色拥有不同的权限。例如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可以查看每个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进度。指导老师只能查看自己所指导学生的进度和相关信息等。该功能模块就是实现对各种不同权限用户的管理,如输入与修改用户基本信息等。 学生分组管理: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班主任的。班主任根据教务部门的要求按照学生人数和指导老师的数量进行学生分组,指定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之所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指定指导老师,是为了便于教学部门监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论文指导工作。 选题管理:该功能模块是实现毕业论文题目的与查看、选题查询、学生选题、更改选题、审核选题等功能。毕业论文题目可以由指导老师进行并限定选题人数,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由指导老师审核。经审核后毕业论文题目进入指导老师的选题库,该指导老师所带的学生都可以查看并进行选题。当学生选题人数超过毕业论文限定选题人数时,就要求指导老师要进行筛选,并指定学生进行重新选题。 论文文章管理:本系统采用上传与下载的文章管理方式来实施论文指导过程。具体实施方式是学生上传文章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查看并下载文章,然后指导老师线下评阅文章并在文章中标注修改意见,然后把标注有修改意见的文章上传给指导老师,重复该过程直至论文定稿。 成绩管理:该模块主要是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分、并录入或修改学生成绩,按照指导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小结的录入等。 辅助交流管理:该模块主要是实现指导老师信息的、学生提问、老师答疑、师生互动讨论等功能。 2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本系统是基于ASP三层架构进行开发的,前端开发工具采用HTML+CSS+JavaScript,后端开发工具采用,整体开发环境为ASP+IIS6.0+Access2003。操作系统是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采用其内置Web服务器IIS6.0。系统客户端通过IIS6.0与ASP应用程序进行联接。底层数据库系统开发采用Access2003,因为Access2003与Windows操作系统系统及ASP环境之间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2.1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本系统涉及到多个用户,每个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用户具有最高权限,包括所有设置、创建编辑所有用户权限。不同权限用户登录系统后产生的界面不同,因此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非常重要。本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是:给每张表每个模块赋予一个ID,并根据用户权限把ID写入用户数据信息表字段中,当用户登录系统时,先读取用户数据信息表,然后根据数据表中的字段里所包含的ID号来显示相应的用户管理界面。 2.2 选题管理模块实现 选题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我的选题列表、添加选题、批量导入选题、选题确认修改、导出我的选题和所有选题构成。我的选题列表主要列举出可供选题的题目和相关选题细节,并供学生进行选题;添加选题主要是实现教师或学生添加论文题目,教师可以批量导入或导出选题信息,而学生只能添加一个自己的选题并选择所添加的选题。添加选题界面如图3所示。 2.3 文章管理模块实现 文章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文章上传与文章下载功能。文章上传功能可以实现将文章上传给指定某个用户,如图4所示。例如,当指导老师点击文章上传按钮时,会显示该指导老师所指导的所有学生,然后可以选择某位学生,把文章上传给该学生。文章下载功能可以实现定位下载功能,例如点击文章下载,会显示所有该指导老师所指导学生上传的文章,点击某篇文章就可以下载该文章。 2.4 成绩管理模块实现 成绩管理模块主要有录入初评成绩、录入评审成绩、指导小结和查询导出功能。录入初评成绩是指导老师根据指导论文的质量给学生录入定稿成绩;录入评审成绩是指定的评审老师对学生论文评定成绩进行评审,并录入评审成绩。指导小结是供指导老师填写小组的指导小结;查询导出是实现查询或导出所选学期、所选班级的全部指导论文。 3 结束语 远程教育网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电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工作效率低、交互性差、时空矛盾严重等问题,而采用ASP+IIS6.0+Access2003等技术设计开发的一个非常实用的管理系统。通过学校近几年的使用,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班级选题管理的具体化、直观化、规范化,指导论文的网络化、合理化和公开化,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与指导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毕业论文指导的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 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省梅州市 514021 网教毕业论文: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摘要:在探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校企合作探索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出改革方法和措施,同时结合网络工程专业实施毕业设计改革的实际案例,说明实施改革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网络工程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业化素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0 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个全新课题,相对传统模式培养的学生,经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更强的工程实践和管理素质,将成为网络工程领域的佼佼者。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对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是网络工程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毕业成绩以及学生能否获得学位,而且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具有较大影响。同时,毕业设计质量也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的矛盾、毕业设计选题的局限性、毕业设计师资不足以及过程管理与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网络工程专业对于毕业设计的要求。如何通过实施“卓越计划”改进和提高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真正达到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目标,需要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身3方面的共同努力。 1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不够规范,在一些主要环节上存在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问题。学校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不予监控或监管不严,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报酬又很低,加上学生由于忙着找工作和考公务员等,种种原因造成了学生不主动联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不经常联系甚至联系不到学生,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指导不够,最后只是在设计质量和论文写作上把关,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下滑。 2)指导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存在指导不到位和放松要求的问题。在分配毕业设计任务时,每名教师一般会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学生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或设计内容的难易程度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还存在过宽、过大、过难、过虚、工作量不足、与专业方向不一致、应用性不强、重复率高、更新率低等问题。 在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有时指导教师出于不影响学生就业的考虑,加之毕业生数量多、答辩任务重、学校在制度上对答辩的监督力度不够等原因,就会对学生放松要求,以致出现答辩流于形式、走过场以及评分结果不客观等现象。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的侥幸心理,认为不好好作毕业设计也能蒙混过关。 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不了解,导致主观思想上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本科学习的最后阶段,这个时间段也是学生就业的高峰期。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市场和各类招聘会上,对毕业设计没有很上心;更有甚者,有少数学生对于毕业设计敷衍了事,采取网上下载、改头换面、抄袭甚至雇佣“”等方式,以达到顺利毕业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校教学管理不严、教师指导不认真、学生主观不努力等原因,导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低下,从而影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2 面向“卓越计划”的毕业设计改革思路 黑龙江工程学院是“卓越计划”试点学校。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下,网络工程人才培养采用“3+1”的培养方式。具体来说,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大学前3年在学校集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学校着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后期发展潜力;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学校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顺利工作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始在2008级学生中开展试点,在其大学本科阶段的第6个学期末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挑选约一半的学生参加“卓越计划”培养,另一半学生则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在“卓越计划”培养过程中,教师除了改革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外,还对实践教学尤其是毕业设计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实践。 由于参加“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就采取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合作的方式,对毕业设计一些关键过程进行改革并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包括选题、开题、项目设计、答辩、毕业设计总结与反馈阶段。 1)选题阶段。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指导教师在拟定毕业设计题目时既要考虑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能力培养和企业对于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学校落实参与合作培养的企业,与合作企业一起确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校企双方共同把关,保证毕业设计课题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企业导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通过深入沟通交流,了解彼此对于毕业设计的意见和设想,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以企业工程实践案例为背景,共同为学生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和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 2)开题阶段。 学生在选定毕业设计题目以后,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了解项目的背景和需求。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并设计资料和项目信息,按照学校的规范共同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任务书,引导学生认识毕业设计的基本过程,指导学生理解毕业设计题目的含义及具体的设计内容。 校内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检索与搜集相关文献,向学生布置任务并定期检查。企业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工程项目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让学生熟悉企业工程项目开发的规范和流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帮助其积累工作经验;让学生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和相关要求,独立完成包括文献综述及方案论证等内容的开题报告,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设计开题答辩。 3)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是学生在企业接受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项目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实现、测试与维护等环节。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指导任务由企业指导教师承担,院系要组织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到企业监管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检查学生前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检查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进程是否与开题报告规定的一致、毕业设计内容是否充实以及文档的完成情况等;同时,学校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给每个学生评分,评分结果按照10%的权重计入毕业设计的总成绩。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将毕业设计论文发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就论文的内容和格式及时向学生反馈,以便学生在返校之前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4)答辩阶段。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给出毕业设计成绩和参考意见。对于参加“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由学校专家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学生在进行正式答辩前,其毕业设计成果必须经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审核,若有任何一方不通过,该学生就不能参加答辩。 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通过PPT和现场演示方式汇报其在企业实习阶段进行毕业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成果,答辩委员会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是否完成、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以及毕业论文是否符合学校规范和相关要求等,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企业评价、总结报告与毕业论文的质量等分别给学生打分,最后按照加权方式计算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 5)毕业设计总结与反馈阶段。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逐步改进和完善的工程,对于面向“卓越计划”的毕业设计改革过程,学校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发现的问题及不足,吸取企业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改进毕业设计培养方案。 3 面向“卓越计划”的毕业设计实施案例 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下,目前学校已与哈尔滨、大连等地的多家知名IT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10余个产学合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覆盖网络工程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等多个专业方向,为实施面向“卓越计划”的毕业设计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参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企业名单见表1。 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2008级和2009级部分学生为对象进行毕业设计改革。试点学生在大四进入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及企业招聘的有机结合。 4 结语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坚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软件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以企业中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发人员和学校专职教师为联合指导教师,他们根据关键技术凝练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在企业中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工程项目。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达到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业化素质的目标。 网教毕业论文: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基于对我国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背景、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对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 网络课程 五环节 教学模式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创建的背景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其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认证的重要依据。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效果并不令人乐观,原因主要有:第一,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年,与毕业实习同时进行,工作压力较大,且学生散布在全国各地,面对面辅导难以实施。第二,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偏大,经验缺乏,再加上学院在这方面对教师们的培训偏少,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第三,传统的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已经落后于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方式,过程监控手段落后,质量控制效率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能解决远距离教学指导、教学资源零散不便共享、教学信息传播不畅、教学经验传承受限、教师队伍年轻、教学监控管理困难等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专门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创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 “模式”来源于英文单词“model”。通常被翻译为“模型”、“样式”或“典型”等。“模式”一般指研究对象的理论的逻辑框架,或是指某种实务的执行标准或模仿的样式,体现系统中各要素最优化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具有标准型、规范性、普遍性等特征。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活动程序则突出教学模式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结构指其包含的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及其之间有规律的联系。 根据学院的需要、高职学生的需要、实践环节教学的需要以及高职实践教学规律,笔者创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见图1)。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五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等理论指导下创建。在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网络环境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配置教师队伍、改革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性观点是,学习不是灌输的,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积极地建构和改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是建构和互动的过程,学习需要真实环境,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经验有关,学习者应自己规划课程学习,学习者的互动、反思和协作在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为高职实践环节创设一个互动、交流、协作、反思的教学环境。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发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看作为教学的基础,将自我实现和追求自由作为教育教学目的,让学生自主选择有生活意义、实践意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内容,认为学习即“自我主动学习、完全自主的、自由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主动的学习过程,最有效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教育的目标即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及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学校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受到尊重的良好学习条件,将学生置于真正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构架科学的网络课程即自主、自由、有意义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程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目标分解表述如下: 1.专业能力: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文献处理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查阅及综述,数据分析,论文及设计(实验)方案撰写等环节,完成专业对应岗位的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初步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的能力;掌握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解决所学专业领域综合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奋严谨、团结协作的优良工作作风。 3.方法能力:计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三)操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高职实践教学环节的自然顺序和安排,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安排,明确实施主体在各个环节中任务及关系(见图2),此模式分五个工作环节,教师、学生平行推进,教管穿插监管。 1.动员面授环节。此环节是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工作实施启动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职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识,知道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明确要达到的目的,清楚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历哪些过程,如何使用课程网站(如何注册、查询信息、提交信息、与老师学生交流、协作、获取帮助等),如何利用网络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如何选题,如何检索文献,如何编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文本等,如何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阅读已经毕业的学生的作品范例。面授讲解演示、案例分析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2.选题开题指导。选题开题对于高职生来说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鉴于选题的重要性,在此阶段有必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拟定参考选题、组织小组讨论、参照毕业生选题先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选题方法细化指导、制作开题报告模板及开题报告写作向导、反复与学生商讨修改等,一步一步地为学生成功选题和开题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架。 3.作品创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创作含设计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成果。首轮指导,教师为学生的文章整体结构、基本立论及研究方法把关。第二、三轮指导,教师重在对学生的重要论据及数据获取的途径及准确性进行审核。第四轮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对文字进行精加工,对文本格式进行编辑,准备交稿。 4.应用价值检验。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交企业方实习导师、实习单位领导或业内专家,征求一线专业人士、专家的修改意见,检验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5.作品评价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在三个层面展开。突出实用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尤其是对学生的创新制作成果、发明专利成果、学术论文成果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支持,提高学生创新创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校级层面。主要强化检查与评估功能,通过查询网络课程数据,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督导部门联合开展工作。(2)系及专业级层面。承担主要的管理功能,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施方案,并在网络课程上,对选题、指导、考核、成绩评定环节作出具体的规定,有效组织教师做好过程性指导工作、组织系(或专业)教学小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审评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制定完整科学的管理规定,确保各项举措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调动学生、教师、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调对指导教师(含校内专职指导教师与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管理监督。(3)指导教师层面。利用网络课程完成学生的过程性指导,从选题开题、设计实施、论文写作、平时表现、作品质量、原创程度、成果及获奖、企业反响、设计成果展示或论文答辩等多个方面指导学生,使他们达到预期目标,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条件。由于在网络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使毕业设计(论文)课程顺利实施,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学生分别进行面对面的集中培训,使师生清楚了解整个实践环节的过程和要求,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时间要妥当安排,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实施流程(见图3)要清晰可控。网络环境要不断优化,并随时提供客户服务工作。 (五)师生、企业专家角色 1.教师角色。(1)服务者、导师:通过网络课程及其他沟通方式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各种服务,在选题、写作、质量把握、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2)学习同伴:通过网络课程与学习同伴交流、协作,一起解决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过程遇到的问题。 2.学生角色。(1)主动参与者:探索毕业设计(论文)课程信息和网络教学环境。(2)建立联系: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学习意义。(3)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中,并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课程上。 3.企业角色。(1)协作者:面对面协助实习生解决工作中,通过网络课程的协作合作功能指导毕业生有效解决在毕业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2)检验者:在工作中试验、检查实习生毕业设计(论文)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3)指导者: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角度指导帮助实习生完善毕业设计(论文)。 (六)教学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环境为过程性教学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评价内容全面、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整合了先进的课程理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内容,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密切将课程教学和职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研究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课程教学更规范化,操作简单,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增强,有效减少了课程教学中的重复劳动,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课程教学革新方面,更有效地发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提升教师研究水平。在“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项目全体人员学习课程开发理论、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调查研究各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未来走向,学会科学评价教学和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均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在某学院旅游大类、商贸大类专业4届学生中实施,通过对2011届、2012届涉外旅游、会展管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后发现成绩总体上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对教学改革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共享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它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的、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结合就业实际的、理论学习和工作真实任务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进行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将高职教育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课程化,充分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网教毕业论文:高等网络教育毕业生学习需求调查研究 一、概述 截止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简称“网上人大”)已有毕业生近8万人。对于多数毕业生而言,伴随着学历教育的终结,他们将如何开展继续学习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网上人大”开启了“毕业生服务工程”。为了向毕业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与支持服务,“毕业生服务工程”项目组开展了毕业生学习需求调查。 在“毕业生服务工程”中开展毕业生需求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毕业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支持服务,对于毕业生、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教学资源与服务的有效推广具有积极意义。本次毕业生学习需求调查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网络教育毕业生继续教育需求现状的实证研究,探讨如何把网络教育的价值引入到网络教育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实践中。根据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评估毕业生对“毕业生服务工程”17个子项目的需求水平;二是分析“毕业生服务工程”不同细分用户群体及其特征,研究不同细分群体特征与学习需求的关系;三是分析评估“毕业生服务工程”有效的传播方式与途径;四是提出“毕业生服务工程”的实施改进建议。本研究以“网上人大”2012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263份。 二、主要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所设计的17个服务项目中,各项目的需求程度分布在3.36-4.36分之间(5分制),总体均值为3.87分。毕业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程度较高于对互动交流的需求。其中,毕业生对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课程的需求程度最高。2.研究中利用多重对应分析法揭示出,教育支出、学历层次、专业、年龄段、工作满意度等几个变量与对“毕业生服务工程”的需求水平有一定联系,而性别和月均收入两个变量与和需求水平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在“毕业生服务工程”重点用户定位时,年教育支出在1000元以上、专业为工商管理或会计学等类别的毕业生可以作为较为重要的用户群体。3.相对而言,30岁以下、以及36-40岁年龄段的毕业生是“毕业生服务工程”较为重要的用户群体。4.调查表明,对于“毕业生服务工程”相关资讯,毕业生对手机短信的接受比例最高(占73.3%),另外E-mail、QQ群通知也是毕业生比较欢迎的传播渠道。 三、实施建议 “毕业生服务工程”的实施改进建议:1.重视并启动毕业生服务专属网络平台建设,可对该平台命名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校友网”,以此平台为依托实施毕业生的终身网上学习、职业发展以及互动交流的促进计划。2.向毕业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开展在职进修项目。校友网设置“学习资源”、“研修项目”等重点栏目,其内容选择应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针对他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提高的能力来丰富完善这些知识资源,或提供相应研修项目。3.提供校友交流平台、促进互帮互助。校友网中的交流栏目设置有线上“校友社区”、“校友会刊”,毕业生可以利用平台中这些栏目提供的论坛、电话、QQ群、微信、微薄等多种渠道,开展线上交流。除了线上栏目,毕业生还可以通过“活动组织”栏目举办线下的专题活动,引导更多毕业生进行交流,在经验、资金和人脉资源等方面提供相互支持。4.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校友网设置“职业发展”栏目,为毕业生进行一系列的职业评测与专业化诊断,进而为他们提供学习地图(Learning Map),即以职业技能发展为主轴而设计适合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学习课程。5.针对目标用户群体进行有效推广。校友网可以在毕业程序的办理过程中,向每一位毕业生发行特制的“校友终身网上学习卡”,宣传推广“校友终身网上学习计划”,介绍校友网的内容和意义,鼓励毕业生登录使用校友网。校友网也可以向其他相关社会群体进行推广,比如面向成考生、自考生,大型企业,或其他团体性的教育机构(如高职院校)等。 网教毕业论文:高等网络教育毕业生学习需求调查研究 【摘 要】 本文以网上人大2012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网络毕业生的学习需求调查研究,评估了毕业生对“毕业生服务工程”各项目的需求水平,进行了“毕业生服务工程”的用户群体细分,并探讨了不同细分群体与学习需求的关系,分析了“毕业生服务工程”有效的传播方式与途径,最后提出了毕业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改进建议。 【关键词】 网络教育;毕业生;学习需求;调查研究 截至2010年,全国已累计招收网络本专科生1000多万人,毕业学生600多万人[1],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以下简称“网上人大”)的毕业生也已接近8万人。对于多数网络教育毕业生而言,伴随着学历教育的终结,他们将如何开展继续学习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构建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网上人大”于2011年2月启动了“毕业生服务工程”项目,陆续向毕业生开放了多项优质学习资源,并定期开展毕业生回访和组织毕业生活动等工作,初步奠定了向毕业生提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坚实基础。为了向毕业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与支持服务、进一步扩展其学习视野以利于职业提升,“毕业生服务工程”项目组开展了学习需求调查。本次调查基于毕业生自身的职业与学习现状,探究他们对网络学历教育后继续学习的认知和需求,为“毕业生服务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概述 所谓需求,是指个体对内外环境客观要求的反映,是个体的一种缺失状态,表现为个体的倾向性。需求的对象和内容可能是人体生理所需的某种基本物质,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因素,如知识、技能、成就、声望等[2]。学习需求(Study Needs,SN)也是需求的一种,它可以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习者知识或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习者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3]。学习需求给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动力,是学习者在漫长和枯燥学习过程中坚持下来的一种力量[4]。在“毕业生服务工程”中开展需求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探索网络继续教育的多元化模式,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毕业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支持服务。对于毕业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教学资源与服务的有效推广也有积极意义。 本次学习需求分析的重点是通过对网络教育毕业生继续教育需求现状的实证研究,探讨如何把网络教育的价值引入到网络教育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实践中。根据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 评估毕业生对“毕业生服务工程”17个子项目的需求水平;② 分析“毕业生服务工程”不同细分用户群体及其特征,研究不同细分群体特征与学习需求的关系;③ 分析评估“毕业生服务工程”有效的传播方式与途径;④ 最后,结合已有经验,提出实施“毕业生服务工程”的改进建议。 本研究以“网上人大”2012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共收到调查问卷1777份,经过整理得到有效问卷1263份,有效率为71.07%。研究中利用SPSS12.0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1263份有效样本中,男生有486人,占38.5%,女生有777人,占61.5%;年龄分布在19-60岁之间,平均年龄32岁,26-35年龄段的毕业生较多,占55.9%;学籍批次涉及200509-201003中的10个批次,其中201003批次的毕业生最多,占63.3%,学籍越早的毕业生样本越少;样本共涉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9个专业,其中金融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的样本数量较多,均超过200人;在起点层次方面,专科起点本科最多,占51.9%,其次为高中起点专科,占43.5%,高中起点本科和本科二学历样本所占比例很少,分别有2.5%和2.2%;在服务站点分布方面,样本共涉及103个站点(含考点),其中北京服务中心、辽宁省电视大学服务中心和上海服务中心等几个站点的样本量较多。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毕业生服务工程”子项目需求评价 在所设计的17个服务项目中,各项目的需求程度分布在3.36-4.36分之间(5分制),总体均值为3.87分。需求程度较高的项目有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课程、提供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网络课程、提供数字图书馆和数字论文库等网络学习资源等;需求程度较低的项目有订阅电子刊物、宣传报道毕业生事迹、智能手机推送课程资讯和内容资源等(详见表1)。 表1 毕业生对服务工程各项目的需求情况 [需求项目\ 频数(个)\ 均值\ 标准差\ 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课程\ 1255\ 4.36\ 0.74\ 提供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网络课程\ 1257\ 4.2\ 0.8\ 提供数字图书馆、数字论文库等网络学习资源\ 1259\ 4.1\ 0.84\ 开放学院各专业学历教育网络课程\ 1258\ 4.09\ 0.83\ 提供学历课程导学与答疑\ 1253\ 4.07\ 0.84\ 提供更高层次学历教育\ 1263\ 4.05\ 0.89\ 英语辅导,主要指口语、写作等实用英语\ 1256\ 4.05\ 0.93\ 提供学术讲座、财经大讲堂等视频资源\ 1251\ 4.02\ 0.87\ 推送职业发展资讯等实用资料\ 1251\ 3.99\ 0.83\ 持续开展毕业生交流活动\ 1250\ 3.77\ 0.87\ 组建毕业生网络交流社区\ 1256\ 3.76\ 0.89\ 组建校友QQ群\ 1253\ 3.71\ 0.9\ 提供校友通讯录\ 1249\ 3.69\ 0.94\ 毕业生回访,包括电话、短信、E-mail等\ 1246\ 3.57\ 0.88\ 提供智能手机客户端课程资讯和内容资源推送\ 1245\ 3.51\ 0.99\ 宣传报道毕业生事迹,包括职业发展情况\ 1254\ 3.43\ 0.94\ 订阅电子刊物\ 1257\ 3.36\ 0.92\ ] 由调查数据看出,需求程度较高的几项均为学习资源,需求程度较低的项目均为互动交流服务,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程度较高于对互动交流的需求。在所有17个服务项目中,毕业生对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辅导课程的需求程度最高,这两个项目可以优先、重点给予满足。 2.“毕业生服务工程”用户群体细分 毕业生对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不同,不同需求程度的毕业生可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多重对应分析法(最优尺度分析)可以利用分类的特征变量来揭示毕业生特征与需求水平之间的关系,由此绘制的对应分析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需求水平的毕业生具有哪些特征。以需求水平、年龄、性别、专业、层次、工作满意度、收入、教育支出等作为属性,进行多重对应分析,得到对应的分析图(如图1所示)。根据对应分析图对结果进行判断,其基本原则是:落在由原点(0,0)出发接近相同方位及图形相同区域的同一个变量的不同类别具有类似的性质;落在原点出发接近相同方位及图形相同区域的不同变量的类别间可能有联系。 按照上述原则,从对应分析图可以看出,不同需求水平的毕业生在多个属性上存在一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① 需求水平很高的毕业生与年教育支出1000-3000元和专科起点本科有较为密切的联系;② 高中起点专科、年教育支出在3000元以上、工作比较满意、专业为工商管理或会计学的与需求水平较高有较为密切的联系;③ 专业为金融学、年龄为26-30岁的与需求水平不高有联系;④ 性别和月均收入两个变量与需求水平没有密切的关系,不同性别、不同月均收入水平的毕业生对“毕业生服务工程”的需求是分散的。由此可见,教育支出、学历层次、专业、年龄段、工作满意度等几个变量与对“毕业生服务工程”的需求水平有一定联系,而性别和月均收入两个变量与需求水平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上述数据看出,在“毕业生服务工程”重点用户定位时,年教育支出在1000元以上、专业为工商管理或会计学等类别的毕业生可以作为较为重要的用户群体。 3.“毕业生服务工程”用户年龄差异比较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毕业生,他们对“毕业生服务工程”的需求水平大体上呈现了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36-40岁除外)。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符合现实的,年龄越大的毕业生,他们已经在过去的岁月里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人脉资源,因而相对于低年龄组别而言他们对知识和经验的需求水平相对较低。36-40岁组别之所以相对相邻年龄段需求水平相对偏高,可能是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的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方面面临更多的压力,需要更上一层楼,因而学习需求要偏高一些。由这些数据看出,30岁以下和36-40岁年龄段的毕业生相对而言是“毕业生服务工程”较为重要的用户群体。 图2 不同年龄段毕业生对服务工程的整体需求对比 4.“毕业生服务工程”的传播方式 对于“毕业生服务工程”相关资讯,“毕业生更愿意接受哪些传播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手机短信的接受比例最高,占73.3%;其次是E-mail,占56%;QQ群通知也是毕业生比较欢迎的传播渠道,比例为42.5%;网站通知比例较低,占29%;微博的比例最低,仅占8.6%。可见,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通信形式还没有被更多的毕业生使用或认可。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毕业生还提及电话通知,尽管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却有着较高的效率,可以在较为重要的毕业生活动中使用。 三、关于推进“毕业生服务工程” 的思考与建议 1. 重视并启动毕业生服务专属网络平台建设 目前,“网上人大”的“毕业生服务工程”已经开放了多项资源并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服务,但是还没有独立的网络平台(和在校生混杂一处),不利于毕业生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为了给毕业生的交流和学习及教师的支持服务带来便利,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毕业生服务工程”二级网站(或专栏),可对该网络平台命名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校友网”(或“网上人大校友之家”、“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校友分会”等),以此平台为依托实施毕业生的终身网上学习、职业发展及互动交流促进计划,具体栏目可设置“通知公告”、“校友风采”、“活动组织”、“校友社区”、“校友通讯”、“学习资源”、“研修项目”、“职业发展”等几个栏目(栏目设计如图3所示),将各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有需要的毕业生,将毕业生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毕业生之间的共享,促进互帮互助。 图3 校友网网站栏目设计 2. 提供“学习资源”和“进修项目”,学习资源建设注重实效 学习资源是校友网的核心,也是吸引毕业生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毕业生对学习资源,尤其是实用的技能培训课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课程、数字图书馆、数字论文库等方面的需求程度最大。其他项目,比如在职研究生项目等也有较大需求。因此,校友网的“学习资源”和“研修项目”等重点栏目的内容选择应充分考虑毕业生的这些需求,针对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提高的能力来丰富完善这些知识资源或提供相应的研修项目。 3. 提供校友交流平台,促进互帮互助 校友网中的交流栏目包含线上的“校友社区”和“校友会刊”等,毕业生可以利用平台中这些栏目提供的论坛、电话、QQ群、微信、微薄等多种渠道,开展互动交流。除了线上的栏目外,毕业生还可以通过“活动组织”栏目举办线下的专题活动。专题活动可以以地域、行业或学籍批次等划分群体进行举办,引导更多的毕业生融入“校友网”这个大家庭当中,给他们提供增进交流的机会,在经验、资金和人脉资源等方面提供互帮互助。 4. 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服务体系 校友网设计“职业发展”栏目,为毕业生进行一系列的职业评测与专业化诊断,进而为他们提供学习地图(Learning Map),即以职业技能发展为主轴而设计的适合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学习课程。除此之外,“职业发展”栏目还可以包括其他的职业服务项目,比如构建人才库进行职位推介、招聘信息、提供具体的岗位指导实例等。 校友网凭借“职业发展”、“学习资源”、“进修项目”等栏目,建立起毕业生的职业评测与学习成长的完整体系。在该体系中,毕业生可以从某类职业的入门者,顺利成为业务技能熟练、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职业工作者或管理者。 5. 注重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 作为网络继续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校友网的资源建设需要有充分的准确性、权威性和规模性,才能获得用户认可。因此,校友网要与相关权威机构,比如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专业资源厂商等开展广泛合作。① 与教育资源库机构合作,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比如案例库、视频课堂或其他相关数字文献资源;② 与相关移动教育资源厂商合作,为用户提供移动资讯或移动课程资源的推送;③ 与各地辅导学校合作,通过双方的资源互补,合作开展当地线下教育培训项目;④ 与职业教育类网站或门户网站教育频道合作,共建职业发展相关栏目,前沿信息;⑤ 通过与人才招聘网站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6. 针对目标用户进行有效推广 校友网可以在毕业程序的办理过程中,向每一位毕业生发行特制的“校友终身网上学习卡”[5],宣传推广“校友终身网上学习计划”,介绍校友网的内容和意义,鼓励毕业生登录使用校友网。 为了更好地助力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校友网也可以向其他相关社会群体进行推广,比如面向成考生、自考生、大型企业或其他团体性的教育机构(如高职院校)等。 网教毕业论文:基于WIKI技术的高职毕业论文网络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针对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的问题,利用WIKI技术构建毕业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导学、协作写作、提交论文和评价论文的教学设计,对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方式进行改革。 【关键词】WIKI技术高职毕业论文网络课程教学 毕业论文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利用文献等综合技能。写作毕业论文对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可以通过毕业论文反映出来。 一、当前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毕业论文写作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院校一般将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第六个学期,而有些高职院校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第五个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到全国各地进行实习,教师集中辅导毕业论文写作较困难。同时,学生实习时间长、工作累,学习时间减少,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也相应减少。而且,较多学生认为找到工作才是硬道理,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学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安排与毕业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或者仅以几个讲座代替对学生的指导。因此,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结构、格式以及写作过程可谓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大都通过网络下载、书本抄袭等方式东拼西凑成毕业论文。 再次,毕业论文管理不到位。近年来,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出台了不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毕业论文环节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和规范管理。各高职院校也根据政策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但由于缺乏对论文工作的管理经验,管理办法细节或是过于烦琐,或是要求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针对上述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毕业论文教学和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二、WlKI技术的特点 WIKI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交流方式,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逐渐被高校教师运用到教学中。它本质上是一种松散和开放的网络协作方式,以知识共享和构建为目的,蕴涵了建构主义、过程学习、协作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等先进教育理念。 WIKI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操作简单。WIKI是一个简单的WEB网站,但使用的标签语言比HTML更简单,降低了对使用者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因此,WIKI比普通网站更容易建立、编辑和维护,教师和学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可以顺利使用WIKI。二是具有开放性和协作性。基于WIKI技术的资源管理是开放的、协作的。WIKI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和学生应用WIKI技术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协作的方式,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扩展和共创,也可以对自己或者他人添加的条目进行修订。学生在浏览、完善页面的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增长和共享。因此,WIKI环境下的学习,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三是具有可追溯性。在WIKI的网络环境下,成员可以方便地检索到自己发表的内容,并进行管理。此外,WIKI提供了“版本追溯”的功能,能够完整记录学生的思想历程和学习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管理。 由上述可见,WIKI技术利于师生交流和促进学生进步,应用于高职毕业论文网络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三、基于WIKI技术的毕业论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WIKI技术的毕业论文网络课程教学过程,应包括搭建网络平台、导学、协作写作、提交论文和评价论文几个阶段,以教学控制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贯穿全过程。 (一)搭建论文写作网络平台。教师需要创立一个以毕业论文为主题的框架分类目录,如关于毕业论文的政策性文件、毕业论文的讲座材料、毕业论文的大纲、毕业论文的进度、优秀案例、毕业论文的评价方法,等等。教师还可以使用视频、音频、演示文稿和Word文档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介绍。无论是辅导教师还是学生进人页面,就可以浏览相关的内容。随着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程度的提高,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断地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编辑,平台里面的内容也会日益丰富和完善。 (二)导学。无论是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还是学生,一开始对WIKI的应用及功能都不甚了解,这就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导学。导学不仅仅是一个教授如何使用平台技术的过程,更是引导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重新进行定位的过程。WIKI的开放性和协作性的特点,强调教师和学生需要通过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主题的任务。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互相协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教师充当了权威的角色,教师是学习材料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只能是服从者和接受者。WIKI让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让学生也能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成绩作出评判。这也是WIKI和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程的最大区别。 (三)多方协作写作论文。和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指导一样,基于WIKI技术的网络课程也可以对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组,即以教研室或者专业群为单位,设立若干个组。分组有利于组内学生之间进行协助,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监控。为了便于管理,每个教师安排辅导5—10名学生为宜。由于WIKI的模式是建立在直接的基础上的。所以非常方便进行“头脑风暴”,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灵感。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就论文的选题以及如何选材、如何组织材料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并进行修改。组内学生间可以互相协作,甚至还可以进行跨组之间的讨论和协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查阅教师提供的材料,与任意一个指导教师在平台上进行交流。随着学生对毕业论文认识的提高,学生还可以不断地往平台栏目内增加论文素材,便于同学之间相互查阅和借鉴。因此,写作过程不单单是论文的写作过程,也是一个论文资料库的建立过程。 (四)提交论文。在WIKI平台中,论文提交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学生只要点 网教毕业论文: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毕业论文是成人网络教育本科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对本科学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门的多年实践,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论文写作易出现的问题、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对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及优化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 毕业论文撰写是网络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往往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毕业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要求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描述案例、撰写论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思维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以下“我院”即指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的实践为案例,结合笔者对网络教育本科生多年论文指导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围绕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分析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举措提出建议。 一、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成人学员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学习过程和现实工作或生活问题联系紧密。也就是说,成人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或在生活中发现有再充电的需要,而选择进行继续教育,尤其是便利性较大的网络教育,来学习知识或获得文凭的。因此成人学员往往具有工作体验丰富、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较强、易于沟通,也更易接受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等特点,但同时也因工作、生活或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出现想走捷径、难以专注和学习积极性不易长期坚持等问题。 二、我院对网络教育成人学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思想建设管理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能用规范的学术语言进行表达。成人学员虽然常具有丰富的实践积累,但常因之前教育背景或理论基础欠缺,而不擅长把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尤其不擅长用学术语言进行表达。大部分学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听到要完成几千字的论文才能毕业,心里就会有点发怵,不知道要如何开始、从何下笔、如何计划文章结构,因此就需要全方位地进行指导和管理。而且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安排的写作周期通常在3~4个月,论文写作周期长,时间跨度大,学生又要工作又要业余学习,若督促不到位,则难以长久坚持。因此,在毕业论文思想建设管理方面,我院做了以下工作:(1)从新生入学、跨入校门开始,我院就通过教学计划和通告等形式告知学生,除了修满学分以外,必须写作毕业论文并通过,让学生对毕业要求有清晰的认知,在思想上早日做好书写毕业论文的准备。(2)毕业论文通常设置在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我院通常提前一个学期就会以多种形式告知学生“即将”启动毕业论文工作。(3)我院专门请有丰富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提前录制“毕业论文写作导学”课件,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时就给学生,以便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一个初步而直观的了解,并且知道写作流程以及学院的各项相关规定。(4)关于写作毕业论文的章程、规定、格式要求、范文、选题参考等,我院在学院网站首页开设“论文园地”专栏,常年开放,感兴趣的学生平时也可以查阅、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启动后,也发动学生到论文园地了解规定、熟知要求、浏览学习范文。(5)毕业论文评定结束后,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不同等级,被评为“优秀”等级的优秀论文将在学生中公示,且发放证书及奖金,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能达到毕业条件,需重新申请论文写作,因此,提前公示并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我院的相关规定,也便于学生在论文启动之初,就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了自己的需要以及努力的方向。 三、我院在线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 网络教育具有跨越时空、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性,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学习优质课程。我院设置有多个远程学习中心,在最后一个学期,各远程学习中心的学生和市区内的学生一样,同步展开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我院还专门开发了专为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服务的在线论文平台,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将论文导师每一步的指导要求、师生每一次的互动、学生每一步所提交的工作都纳入论文系统中进行监督及管理,而且学生和导师同时也可通过邮件、微信(群)和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点对点的论文写作辅导,构成了以学生和导师为主体的双向在线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我们建设的在线论文平台由教学管理人员在后台进行管理,学生和导师分别以不同的身份登录,面向学生和导师显示不同的面板,主要有如下功能:(1)明示时间节点我院论文写作工作分为选题、提纲、初稿、定稿、审核、答辩六个环节,在论文系统中清晰划分并显示各环节的时间节点,以及在各个环节内导师及学生所必须完成的任务。(2)显示导师、学生的联系方式由教学管理人员聘请具有资质并具备丰富远程指导经验的论文导师,提前根据专业性质、各远程学习中心所处地域进行安排并录入系统,录入后每位导师和对应的每组学生可相互看到彼此的联系方式。(3)管理人员管理通知,告知学生各种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比如答辩与否的选择、相关规定、重要性、时间节点及答辩流程等,所有重要通知都可在此,导师和学生都可随时查看。 四、我院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监控措施 毕业论文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我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管理,着眼于运行过程的监督及关键环节的控制,包括教学管理人员、论文导师和远程学习中心班主任等多重角色共同参与。管理人员后台全程监控整个论文系统,我院重点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下: 1.注重导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储备 建设优秀的导师队伍是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导师聘请环节我院要求进行专题试讲、面试、签署协议、培训,管理人员定期和导师、学生进行联系并通过在线论文平台对论文指导过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根据导师指导效果进行考评并收集简历建设储备导师库。 2.注重全过程、无盲点的管理 在论文完成主要过程的每个阶段的后期,管理人员及时提醒导师跟进学生进度,重点监控联系尚未完成的学生。尤其定稿结束时,要关闭学生端口,意味着学生不能再对自己提交的论文做任何改动,这时要做到管理人员和导师都对学生情况胸中有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进度和状况。 3.突出不同阶段管理重点 根据论文完成的不同阶段,加强重点任务管理。在选题阶段主要是加强审核,要求选题既体现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既体现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又紧跟时代热点;在提纲阶段要根据学生答辩与否进行重点把关,答辩的论文字数要求多,质量要求高,论文结构长,提纲就要求高。抄袭现象高发是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的一个常见问题,进入初稿阶段,就需要开始严格对抄袭的控制,此阶段主要由论文导师进行;定稿阶段和审核阶段,着重对格式的规范并安排专人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抄袭审查,对网络抄袭过多的论文出具论文审查报告,通知学生并给予一次修改机会;审核通过的论文才可以参加现场答辩,远程学习学生则通过视频进行远程实时答辩。4.通过奖优罚劣措施树立良好的学风通过评选优秀论文并公示成绩、发放优秀论文证书及奖金等措施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予毕业,需下学年重新申请论文写作。 五、对完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我院构筑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对导师和学生的管理,以及论文质量的监控方面都行之有效,在提高学生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此体系加以完善,提高其有效性,对提高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论文质量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构建全程参与的管理团队,包括各个专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监控论文平台的管理人员,实行专家指导下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制度。在论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建立清晰的质量标准,如有修改则着重提醒论文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2.储备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增加视频或面授指导环节 虽然在毕业论文启动工作之初,就向学生公布论文导学视频,但部分学生会由于长期在外地出差、出国或是家庭原因等因素,接收学校信息较晚,或是对学院信息关注度较低,在毕业论文工作启动之后也难以跟上进度,而论文指导教师毕竟是和学员一对一进行具体接触的人员,因此若由指导教师在和各学员建立联系之初,就及时录制并上传具体讲解各环节制度及注意事项的论文指导视频,会对学员掌握学院规定、跟进各环节写作、提高论文质量,有较大帮助。另外,部分论文指导教师是在读博士、兼职教师等,流动性较高,也需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的储备。 3.及时更新论文资源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每年都涌现出许多热点和更新的企业案例,论文平台中的资源库也应随着新技术和热点进行更新,给学生提供的选题素材、指导课件、优秀论文范例以及各类资料素材都应及时更新,并由指导教师着重向学员指出,力求让学员的论文能体现时代特征,体现思想热潮,这样更能提高学员在认识和观点上的高度,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4.实行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 通过实践摸索,采取论文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即由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指导后,给出初级评价和成绩;再由专职审核小组成员,采用网络技术,批量审核全部论文,并对抄袭超标的不合格论文出具论文审核报告;再由各专业学科专家教授带领评审团队,抽查部分论文再次进行审核,筛选出论文质量较差的论文,最后由教学管理人员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交流过程、论文最终成绩再次进行审核,确保无遗漏、无差错,确定论文终审成绩。这种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对严格把控论文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5.建立及时反馈的导师评价系统,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中,论文指导教师是重要角色。无论是和学员建立一对一的具体联系,还是对学员每个环节的写作进行指导,对学员的写作态度和进度最清楚的人都是指导教师,论文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代替的关键作用。因此,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建立包含学生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多角度、全面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加强激励措施机制,是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学员论文质量的有力举措。 六、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愈来愈突出,越来越多想要边工作边充电的成人学员选择了网络教育。通过论文写作,学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归纳水平,学会构架论文写作体系,初步掌握用基本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进行网络教育的机构,也要根据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搭建符合需求的写作指导平台,不断完善和提高对学员写作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 作者:雷登攀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网教毕业论文:网络教育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探索 一、工作表现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在重要性评价方面,21项指标的重要性分布在4.49-4.83分(5分制)之间。用人单位认为,遵纪守法、职业道德、为人处事和做事的诚信度等项目的重要性最高;而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的知识面等方面的重要性最低。在工作表现方面,评价得分分布在4.18至4.77分(5分制)之间,即各项质量指标均分布在“较强”和“很强”之间,其中遵纪守法、职业道德、为人处事和做事的诚信度等项的评价得分最高,均属于思想道德层面;创新能力、知识水平、掌握的知识面、信息获取/加工和利用能力等项的评价相对最低,均属于“能力”和“知识”层面。从用人单位评价的绩效差距来看,遵纪守法、职业道德、为人处事和做事的诚信度、进取精神等几个方面的绩效差距最小;创新能力、知识水平、掌握的知识面、信息获取加工和利用能力等方面的绩效差距最大,需要加以改进。通过加权汇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得分为4.44分,综合评价为优良。以“综合表现评价”为因变量,以21项工作表现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入模式的标准是F的概率值小于或等于0.05、移除的标准是F的概率值大于或等于0.10。分析结果显示,21个预测变量预测校标变量即工作综合表现时,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变量共有5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832,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69.2%,即下表2中的5个变量可以共同预测工作表现的69.2%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创新能力的预测能力为最佳,其解释量为48.5%;其次为社会适应能力,解释量为14.7%;以下依次为实践动手能力、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组织管理能力,这三个变量联合预测能力为6%。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工作综合表现=0.389*创新能力+0.237*社会适应能力+0.201*实践动手能力+0.11*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0.138*组织管理能力由上述分析看出,在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时,存在着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或职业需要的一些关键要素的核心指标,也即毕业生人才质量评价的“核心标准”。[3]因而,在网络教育实践中,对这些核心标准应该格外重视,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核心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组织管理能力等。上述五个核心指标有四个是实践能力、一个是专业知识,可见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的核心标准在于实践能力的提升,而非品德的培养或知识的扩充。 二、综合素质评价 调查显示,通过在“网上人大”的学习,毕业生在思想品德、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综合素质有“很大程度提高”的比例占34.6%,综合素质有“较大程度提高”的比例占47.6%,提高程度“一般”和“很小”的比例合计16.2%。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职业道德、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3个方面的提高最为普遍,均有70%及以上的毕业生在这些方面有比较突出的进步。相比之下,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进步相对较差,有明显提升的毕业生比例分别占30.9%、46.3%。 三、差异比较分析 对于不同性别的毕业生,他们在“工作表现”、“综合素质提高”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他们在工作表现上基本没有差异,但在综合提高程度上差别明显,男生的提高显然高于女生。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毕业生,他们在“工作表现”、“综合提高”两个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两者大体上呈现了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26-30岁除外)。年龄越大的毕业生,他们由于在过去的时间里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因而在工作中表现更加得心应手。26-30岁组别之所以相对相邻年龄段相对偏低,可能是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在职业发展还不够稳定、不够成熟,由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这些数据看出,26-30岁年龄段的毕业生相对而言更应该引起关注。在不同专业的对比上,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表现出一定差异。工商管理专业的工作表现和综合提高两者均较低;金融学专业在两个方面表现都较高;而会计学专业的工作表现较高,但在综合提高上表现一般。 四、结束语 从用人单位的评价来看,通过网络学习,远程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综合评价得分为4.44分,82.2%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通过远程教育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是,尽管网络教育在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教学环节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还有不少有待于提升和完善的方面。比如,不少单位认为毕业生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文字编写、处理人际关系等综合素质。此外,如何解决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推动一些学习者转变观念真正有效地开展远程学习等等,都是需要远程教育工作者着力回答的重要课题。[4]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开展实践教学就要将教育目标由“培养高学历人才”转变为“培养高能力人才”,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在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继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第三,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聘请企业有经验工作人员为兼职导师,定期召开专业报告会和讨论会等等,力争做到“我们培养的,就是用人单位需要的”;第四,在办学实践中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5] 作者:岳俊芳 孙道金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 网教毕业论文:高职高专毕业生网络教育论文 一、高职高专毕业生利用网络教育提高文化水平的优势 (一)学习行为自主开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及所学内容。网络教育直接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征,满足了高职高专毕业生终身教育的需求联合网络教学为高职高专提供了不同的专业,满足不同的需求。网络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生源开放,高职高专毕业生随时都可以报读,可以选择在家学习或就近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好很的解决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学习与就业的矛盾。 (二)教学管理自动化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具备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功能,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进行咨询、报名、缴费、选课、查询、考试等等,为学生节省了很大的时间,方便快捷。 (三)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网络教育不会为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使学生持轻松的心态学习,很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网络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为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视听感受,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四)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教育中,教师的地位削弱,同时控制方法也进一步科学化,教师在网络教育中是起到帮助、引导的作用。学生在网络教育中是主导地位,师生之间利用网络交流,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教学。 (五)资源共享各种不同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学校的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向更为广泛的范围扩散,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与教育资源的优势。网络教育为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二、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目前对于网络教育的研究工作发展已经十分的集中,也很活跃,研究领域和热点相对集中。网络教育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例如,开放教育、教育技术等都是网络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领域,以这些内容所展开的教学质量、资源整合、教学设计等也都是网络教育中较为深层次的内容,由此可见,网络教育研究已经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教育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不再受到地区和国家的限制,为建立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网络课堂,可以为我国的学生提供国际上先进的教育资源,引入国外的教学理念,可以开展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 (三)提高网络技术网络教育是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组成的平台,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不同媒体实施编辑、传输的技能,使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虚拟实验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此外,对于网络教育原理、课程、教学等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研究也应该得到重视。 (四)网络教育工程向现代化齐步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资源相对较为缺少,对于教育资金方面也是有限的。国家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战略加快了走向现代化的脚步。网络教育应该实现产业化运作,自主经营,从而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 三、结语 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我国应用型人才的生力军,其文化水平关乎着我国发展的脚步。网络教育是一种不局限于时间、空间的新型教育模式,特别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络教育方式的运用有效的提高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质量,其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各级种类学校的重要教育方法,只有正确把握网络教育的研究领域和动态方向,才能够为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性指导,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 作者:赵合彦贾姝娟姚玉兵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网教毕业论文: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解决高校因合并、搬迁等给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带来的新问题,本文探索了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并配套开发了毕业设计过程支持与管理系统,支持所有参与毕业设计的人员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工作。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式的时空问题、交互问题、实时监控问题、资料归档问题等,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毕业设计过程支持与管理系统来介绍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过程支持;管理系统 1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目前,由于学校合并、搬迁、多校区、教师居住分散、师生相距远等现状,给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管之间的沟通带来许多不便,给教学管理带来许多新问题,增加了难度、影响了效果。毕业设计是整个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备受重视。但目前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仍停留在人工阶段,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中原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遵循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教研室和系的两级审批制度,过程大体如下:老师申报、教研室审批、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设计题目介绍、组织学生申报、老师选择申报自己题目的学生、对落选的学生组织进行第二次申报。在毕业设计尾声的毕业答辩中,需组织学生申报公开答辩、通知公开答辩安排、小组答辩教师分组、小组答辩学生分组等。该过程的人工管理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 整个过程繁琐、涉及人员多。计算机科学系的指导老师分布在全系三个教研室和系里三个办公室,外加学院其他部门、校外一些毕业设计基地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一个教研室操作整个环节,难度越来越大。如通知所有指导教师很不方便;寻找指导教师的公共空余时间给学生介绍题目几乎不可行;通知校外学生很不方便;学生选题需要多次调整,容易造成遗漏、错误;师生交流不方便;不能很好地控制进度等。故人工管理往往会使毕业设计环节陷入混乱。 (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生规模的扩大,寻求毕业设计多元化途径势在必行。计算机科学系提倡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用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为保证校外毕业设计的质量,加强对校外毕业设计的管理,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学生申请手续发传真到系,经系和教研室两级审批后,向学生确认。由于学生时间不同步,该工作往往持续时间长,工作非常繁琐,耗费大量管理人员的时间。 (3) 对校外毕业设计的学生,须配备校外校内量为指导教师,两位教师无法沟通,校外指导教师不了解学校的要求和规定,校内指导教师的要求和通知等信息往往不能及时到达校外学生。造成校外毕业设计监管不力甚至失控的情况。 在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毕业设计环节备受重视,原有人工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教学要求,有必要寻求一种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模式,以解决现存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利用网络的跨越时空的优势,探索出一套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将整个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工作搬上网络,让学生、老师、审批领导、管理人员等能同时面对同一环境,进行高透明度、高效率、高效能的工作,提高了毕业设计这一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质量。为落实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配套开发了一套毕业设计过程支持与管理系统,本文将通过该系统来介绍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2毕业设计过程支持与管理系统功能结构 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所有参与人员的需求为系统的功能需求,图1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 系统用户分为:学生用户、指导教师用户、领导(教研室主任用户、系主任用户、审批专家用户)、管理员用户。系统根据他们各自的需求,分配相应权限,设置不同的功能。 (1) 学生用户功能:选择申报题目;查看审批表、任务书;汇报进度(可上传程序);留言;资料归档;论文评阅;公开答辩申请(由教研室主任选定候选人,系领导确认);请假(指导教师同意后,打印,交系里审批备案)。 (2) 指导教师用户功能:①毕业设计题目申请。审批前教师可对自己提交的毕业设计题目审批表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审批后学生即可申报其课题。②教师选择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申请理由从申报学生中进行选择。③由教研室主任确认教师选定的学生。确认后,学生不能再申请,教师也不能再修改,但教研室主任有权修改和调整学生。④学生确定后,教师可以填写任务书。⑤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支持教师检查学生进度;批准学生请假;回复学生留言;检查论文、译文、文献综述(可反馈意见);支持师生双向留言。⑥检查学生最后上传的各种资料。⑦打印各种表格(审批表、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清单、学生申报表等)、资料归档。 (3) 教研室主任用户:除普通教师的功能外,增加以下功能:确认学生选题,修改学生选题,通知,文件(规范、模版、要求等),确认公开答辩人选。 (4) 系主任:除普通教师的功能外,增加:审批题目(当不批准时,需要填写审批意见,批准后有权修改审批表),批准公开答辩人选,通知,文件。 (5) 其他功能:毕业设计题目;打印各种表格(审批表、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清单、学生申报表等);各种计算、统计和总结;资料归档。 3数据存储设计 本系统也是一个毕业设计综合数据管理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主要包括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毕业设计选题审批表、任务书、系统参数、学生申请表、进度汇报表、留言、评阅表、资料归档表、请假表、公开答辩申请表、公告、通知、文件表在内的各种数据字典和模板。所建立的主要数据库表及其结构设计如表1~表13所示。 4主要功能模块 4.1用户登录模块 系统用户分为教师和学生两大类,具有不同权限,分别登录。教师用户中的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审批专家身份及其权限由管理员设置。 4.2普通教师模块 教师可以在教师操作主界面中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所有工作。点击“题目申请”按钮,进入毕业设计题目申请功能(如图2a所示),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课题审批表,提交系统待审批。经领导批准后,该课题即可被学生选择,教师可以挑选报名的学生,实现双向选择(如图2b所示)。教师在此还可完成任务书的添加、对学生的指导、学生进度的检查、留言、论文的评阅等功能。 4.3高级功能模块 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或审批专家的主界面中除具有普通教师功能外还具有“高级功能”按钮,对应其高权限功能,如图3所示。在此,审批专家可以对教师申请的课题进行审批,并提出意见;可以确定参加公开答辩的学生;可以打印报表等。教研室主任可以对师生的双向选择结果予以确认。 4.4学生模块 在学生主界面,学生首先要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否则不能进入其他功能。选择题目界面如图4所示。学生可以选择任意一个课题,但当某个题目选择的人数超过规定人数时,不能被学生再选择,题目变成红色。题目为棕红色表示已经达到题目要求的人数,但未超过3个,提醒学生该题目已有较多人选择。 学生选择课题时可输入其申报理由,如现有基础、兴趣等供指导教师参考。学生选完题目后,经教师选择确认、教研室审批后,才最终生效。这时,学生就可以点击其他功能,进入毕业设计过程,如查看任务书、汇报进度、查看留言、提交论文、提交公开答辩申请、上传资料等。 5系统对毕业设计环节的作用 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实践表明,本系统对毕业设计环节的执行和质量有很大的改进。 (1) 将毕业设计过程由多次反复的局部循环过程变为线性过程,简化了过程操作和管理。 (2) 形成毕业设计过程的闭环管理:各阶段工作均有及时的信息反馈,如审批信息、学生的评议信息,甚至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的想法,有助于教师提出更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课题、改进指导质量。各级领导的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3) 对毕业设计题目自动:在本届毕业设计题目和以往三届毕业设计题目中,杜绝了多年重复题目不断的现象。 (4) 对毕业设计环节自动总结:根据学生评议和各项统计信息,生成从题目涉及的技术分布、所用语言和工具情况、指导教师结构、毕业设计执行过程情况、学生对教师和题目的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总结。 (5) 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提高了档案管理质量,彻底杜绝了人工管理的资料不完整和严重不一致的现象。 5结束语 以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教研项目成果形式出现的毕业设计过程支持和管理系统,已成功地在中原工学院计算机系应用三届,对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如题目申报、学生选报、领导审批等发挥了作用,对师生在毕业设计的进行过程中发挥着有效的支持作用。系统有效解决了毕业设计环节中的时空问题、交互问题、信息反馈问题、实时监控问题、资料归档问题等。从使用结果来看,确实方便了用户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效能、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网教毕业论文: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摘 要:毕业论文是成人网络教育本科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对本科学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门的多年实践,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论文写作易出现的问题、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对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及优化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 毕业论文撰写是网络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往往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毕业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要求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描述案例、撰写论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思维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以下“我院”即指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的实践为案例,结合笔者对网络教育本科生多年论文指导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围绕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分析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举措提出建议。 一、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成人学员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学习过程和现实工作或生活问题联系紧密。也就是说,成人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或在生活中发现有再充电的需要,而选择进行继续教育,尤其是便利性较大的网络教育,来学习知识或获得文凭的。 因此成人学员往往具有工作体验丰富、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较强、易于沟通,也更易接受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等特点,但同时也因工作、生活或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出现想走捷径、难以专注和学习积极性不易长期坚持等问题。 二、我院对网络教育成人学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思想建设管理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能用规范的学术语言进行表达。成人学员虽然常具有丰富的实践积累,但常因之前教育背景或理论基础欠缺,而不擅长把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尤其不擅长用学术语言进行表达。大部分学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听到要完成几千字的论文才能毕业,心里就会有点发怵,不知道要如何开始、从何下笔、如何计划文章结构,因此就需要全方位地进行指导和管理。而且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安排的写作周期通常在3~4个月,论文写作周期长,时间跨度大,学生又要工作又要业余学习,若督促不到位,则难以长久坚持。因此,在毕业论文思想建设管理方面,我院做了以下工作: (1)从新生入学、跨入校门开始,我院就通过教学计划和通告等形式告知学生,除了修满学分以外,必须写作毕业论文并通过,让学生对毕业要求有清晰的认知,在思想上早日做好书写毕业论文的准备。 (2)毕业论文通常设置在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我院通常提前一个学期就会以多种形式告知学生“即将”启动毕业论文工作。 (3)我院专门请有丰富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提前录制“毕业论文写作导学”课件,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时就给学生,以便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一个初步而直观的了解,并且知道写作流程以及学院的各项相关规定。 (4)关于写作毕业论文的章程、规定、格式要求、范文、选题参考等,我院在学院网站首页开设“论文园地”专栏,常年开放,感兴趣的学生平时也可以查阅、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启动后,也发动学生到论文园地了解规定、熟知要求、浏览学习范文。 (5)毕业论文评定结束后,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不同等级,被评为“优秀”等级的优秀论文将在学生中公示,且发放证书及奖金,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能达到毕业条件,需重新申请论文写作,因此,提前公示并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我院的相关规定,也便于学生在论文启动之初,就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了自己的需要以及努力的方向。 三、我院在线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 网络教育具有跨越时空、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性,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学习优质课程。我院设置有多个远程学习中心,在最后一个学期,各远程学习中心的W生和市区内的学生一样,同步展开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我院还专门开发了专为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服务的在线论文平台,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将论文导师每一步的指导要求、师生每一次的互动、学生每一步所提交的工作都纳入论文系统中进行监督及管理,而且学生和导师同时也可通过邮件、微信(群)和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点对点的论文写作辅导,构成了以学生和导师为主体的双向在线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 我们建设的在线论文平台由教学管理人员在后台进行管理,学生和导师分别以不同的身份登录,面向学生和导师显示不同的面板,主要有如下功能: (1)明示时间节点 我院论文写作工作分为选题、提纲、初稿、定稿、审核、答辩六个环节,在论文系统中清晰划分并显示各环节的时间节点,以及在各个环节内导师及学生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2)显示导师、学生的联系方式 由教学管理人员聘请具有资质并具备丰富远程指导经验的论文导师,提前根据专业性质、各远程学习中心所处地域进行安排并录入系统,录入后每位导师和对应的每组学生可相互看到彼此的联系方式。 (3)管理人员管理通知,告知学生各种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 比如答辩与否的选择、相关规定、重要性、时间节点及答辩流程等,所有重要通知都可在此,导师和学生都可随时查看。 四、我院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监控措施 毕业论文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我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管理,着眼于运行过程的监督及关键环节的控制,包括教学管理人员、论文导师和远程学习中心班主任等多重角色共同参与。管理人员后台全程监控整个论文系统,我院重点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下: 1.注重导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储备 建设优秀的导师队伍是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导师聘请环节我院要求进行专题试讲、面试、签署协议、培训,管理人员定期和导师、学生进行联系并通过在线论文平台对论文指导过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根据导师指导效果进行考评并收集简历建设储备导师库。 2.注重全过程、无盲点的管理 在论文完成主要过程的每个阶段的后期,管理人员及时提醒导师跟进学生进度,重点监控联系尚未完成的学生。尤其定稿结束时,要关闭学生端口,意味着学生不能再对自己提交的论文做任何改动,这时要做到管理人员和导师都对学生情况胸中有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进度和状况。 3.突出不同阶段管理重点 根据论文完成的不同阶段,加强重点任务管理。在选题阶段主要是加强审核,要求选题既体现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既体现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又紧跟时代热点;在提纲阶段要根据学生答辩与否进行重点把关,答辩的论文字数要求多,质量要求高,论文结构长,提纲就要求高。 抄袭现象高发是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的一个常见问题,进入初稿阶段,就需要开始严格对抄袭的控制,此阶段主要由论文导师进行;定稿阶段和审核阶段,着重对格式的规范并安排专人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抄袭审查,对网络抄袭过多的论文出具论文审查报告,通知学生并给予一次修改机会;审核通过的论文才可以参加现场答辩,远程学习学生则通过视频进行远程实时答辩。 4.通过奖优罚劣措施树立良好的学风 通过评选优秀论文并公示成绩、发放优秀论文证书及奖金等措施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予毕业,需下学年重新申请论文写作。 五、对完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我院构筑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对导师和学生的管理,以及论文质量的监控方面都行之有效,在提高学生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此体系加以完善,提高其有效性,对提高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论文质量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构建全程参与的管理团队,包括各个专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监控论文平台的管理人员,实行专家指导下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制度。在论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建立清晰的质量标准,如有修改则着重提醒论文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2.储备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增加视频或面授指导环节 虽然在毕业论文启动工作之初,就向学生公布论文导学视频,但部分学生会由于长期在外地出差、出国或是家庭原因等因素,接收学校信息较晚,或是对学院信息关注度较低,在毕业论文工作启动之后也难以跟上进度,而论文指导教师毕竟是和学员一对一进行具体接触的人员,因此若由指导教师在和各学员建立联系之初,就及时录制并上传具体讲解各环节制度及注意事项的论文指导视频,会对学员掌握学院规定、跟进各环节写作、提高论文质量,有较大帮助。另外,部分论文指导教师是在读博士、兼职教师等,流动性较高,也需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的储备。 3.及时更新论文资源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每年都涌现出许多热点和更新的企业案例,论文平台中的资源库也应随着新技术和热点进行更新,给学生提供的选题素材、指导课件、优秀论文范例以及各类资料素材都应及时更新,并由指导教师着重向学员指出,力求让学员的论文能体现时代特征,体现思想热潮,这样更能提高学员在认识和观点上的高度,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4.实行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 通过实践摸索,采取论文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即由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指导后,给出初级评价和成绩;再由专职审核小组成员,采用网络技术,批量审核全部论文,并对抄袭超标的不合格论文出具论文审核报告;再由各专业学科专家教授带领评审团队,抽查部分论文再次进行审核,筛选出论文质量较差的论文,最后由教学管理人员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交流过程、论文最终成绩再次进行审核,确保无遗漏、无差错,确定论文终审成绩。这种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对严格把控论文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5.建立及时反馈的导师评价系统,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中,论文指导教师是重要角色。无论是和学员建立一对一的具体联系,还是对学员每个环节的写作进行指导,对学员的写作态度和进度最清楚的人都是指导教师,论文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代替的关键作用。因此,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建立包含学生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多角度、全面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加强激励措施机制,是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学员论文质量的有力举措。 六、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愈来愈突出,越来越多想要边工作边充电的成人学员选择了网络教育。通过论文写作,学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归纳水平,学会构架论文写作体系,初步掌握用基本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进行网络教育的机构,也要根据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搭建符合需求的写作指导平台,不断完善和提高对学员写作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 网教毕业论文:“互联网+”时代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研究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创业的成效,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正对传统教育产生颠覆性、冲击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分析当前高校在毕业生创业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帮助高校构建多元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毕业生;高校;创业教育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82%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的人次达到300余万人次。如何培养具备创新创业型的人才,是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任务中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积极探索“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1 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现状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着手改善、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但在开展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1 教学内容与形式不到位 课程教学是对高校进行毕业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当前,高校创业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和传授创业规律等方面,这些教学内容属于“创业通识类”课程学习。在专业教学上,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能与专业教学紧密融合,因此,在激发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影响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当前高校通行的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共同缺点是,在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创业上,缺乏多样化的分学科创业课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条腿走路”。在教学形式上,互动体验式的实训方法和手段不足,对毕业生实践创业过程的学习还亟待加强。 1.2 师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创业教育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集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复杂学科。创业教育施教者不仅仅是创业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还是创业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当前,高校对毕业生缺少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教师只能照本宣科,专业教学中不能有效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不能吸纳优秀的专业教师。教育者不具备结合毕业生实际、立足本土环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实际上任课教师要么缺乏实战经验,要么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都是纸上谈兵[1](p.55),甚至没有任何在企业的就业经历,不能有效激发毕业生创业的热情。此外,创业教育缺乏像就业指导、思政教育一样强有力的制度认同,对教师的考核机制也缺乏制度保障。 1.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彻底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施过程看,高校普遍没有形成或建立统一且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体系的融合度明显不足。由于创业教育课程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如何通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活力迸发的教育局面,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并依托网络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迫切任务。 1.4 创业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当前高校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创业,创业教育等于就业教育;在教育实践上,主要集中在对毕业生创业信息的提供、创业政策法规的解释以及具体的方案技巧等的教育,具有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高校还极少,二是极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学习创业常识与方法,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生涯教育。多数高校目前热衷于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中心等。这些教育方式,难以平衡注重知识学习与素质能力提升两者关系,这种教育理念下,多数高校毕业生成为创业的“看客”。 2 “互联网+”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影响 未来“互联网+”行动计划应用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1 “互联网+”对创业教育方式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互联网+”推动了毕业生创业教育方式的革新。在“互联网+”引领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正在逐步从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生学”,以辅导为中心的“帮学生学”,以毕业论文为中心的“让学生学”进化为真正以生为本的“向学生学”的教育方式。创业教育不仅仅在固定的教室里,之前受地域限制的教育资源加速向虚拟化、开放化、分享化等方向转变,同时也使得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实施者为学生随时、随地、按需提供教育服务成为可能,这就给传统的创业教育带来了彻底性变革。“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教育是基于大数据、新媒体的教育,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创新,加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得创业教育实施者发生了改变,政府、企业、创业孵化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等都可成为创业教育者。 2.2 “互联网+”拓展了创业教育的理念 移动互联时代造就了传统行业在挑战和机遇共存的境况下尝试转型。曾经视互联网、电商为洪水猛兽的传统企业都在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心态迎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启动了企业变革的进程,决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企业的重启。作为高新的毕业生创业主体,必须在互联网思维要求下,对企业的产业链进行重新审视,表现在创业教育理念上,不仅毕业生要在产供销、人财物等经营管理全流程中学习应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上,还要体现出创业者凭借互联网技术来推动业务转型,推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换句话说,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创I者不仅是企业家,同时还是互联网时代的领导者。 2.3 “互联网+”改变了毕业生创业教育的内容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发展的成果,它推动了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符号“+”意为加号,即代表着添加与联合。“互联网+”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领域,不仅改变了教育方法,还改变了教育内容,毕业生创业者们不仅要掌握传统创业知识,还应塑就如何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的能力。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3.1 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平台 创业教育只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更新,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创业教育平台是让学生可以有方法、有途径、有平台去明晰自己的价值观是否适合创业,并为学生提供指导。从QQ、微博,到APP应用平台和微信,从精品课、MOOC,到资源开放课,可依托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对于毕业生来说,创业知识的学习手段越来越便捷。高校可合理运用这些平台,建立创业教育平台,通过示范典型案例,分享创业经验,提供创业帮助,解读创业政策等,与毕业生进行深层次的创业交流。 3.2 变革“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课程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创业教育内容应由单纯的传授创业知识和技巧,转向重在培养毕业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学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的能力,培育毕业生具备基于互联网造就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的眼界。具w而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中,应重在对“互联网+”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影响力的讲解,把教学内容的核心放在对相关技术课程知识的设置,主要包括互联网数据分析与应用,互联网与行业的关系、互联网与业务开展、互联网与企业营销等,以此开拓毕业生创业思路和探索网络的能力。打造“线上与线下”双线教学,采用网络教育、模拟创业、创客教育等形式,为学生接受知识和转化创业教育内容提供空间。 3.3 深化创业教育的主体 高校应当立足于学校本身,搭建立体的创业教育师资平台,充分融合利用外界力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团队,组成高校、政府、企业合一的人才专家网,为创业教育提供资源。政府部门要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个性化扶持,针对高校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原始资本、企业管理和销售渠道等情况,开展互联网创业实训、网上模拟运作、孵化培育等公共教育。高校还需鼓励并引进民间企业,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对毕业生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服务,进创投基金,,调动社会资本,将学生兴趣、专业、行业与互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传统与新兴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线下企业观摩和创业实践,实现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创业实践两方面的结合。 3.4 开展个性化创业教育 对高校来说,毕业生的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年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以培育未来的企业家为教育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新业态。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应努力开展个性化教育,通过将“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结合,来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2](p.173),结合互联网所创造的行业领域的生命力,形成跨学科的教育课程群,将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学生、企业人才、互联网精英集中到课程群中进行创业教育,传授毕业生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知识结构引领下的创业思维,使毕业生准确把握专业的个性化与“互联网+”的应用性,在两者交叉中寻求创业动力与机会。
浅谈校园文化发展的策略:试析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建设路径 摘要 “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文化价值属性是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属点。从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的视点出发,分析了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体制文化、制度文化、学制结构及对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的认识误区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整合,与构筑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校园文化 文化整合 建设路径 多校区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由精英式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中的一项重要标志。多校区大学,拓展了高等院校办学空间,增强了高等院校的市场化教育竞争能力,并有利于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化,区域布局结构的合理改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明显提高。但是,多校区大学也都面临着如何整合各校园文化价值、观念意识、行为范式,构筑新型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体系―“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课题。只有实现了多校区大学文化价值精神的凝聚,体现立校之本,展现大学价值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多校区大学的发展。因此,以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为视点,构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体系,就成为多校区大学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现实性课题。 一、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组织结构的新变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导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基本空间,以师生员工为主要对象,包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道德行为、人际关系、文化氛围以及建筑格式等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指学院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良的校园文化,为高等院校树立起良好社会公益形象提供有力的文化价值精神范式,并在一定基础上构成市场化高等教育竞争能力或高等教育核心发展动力。与单校区大学相比较,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组织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第一,由单一校区大学校园,向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校区教育教学组织结构的格局转变。第二,从一元空间地理位置中的校园文化体系,向二个或多个不同空间地理位置的校园文化体系的转变。第三,由独立单一层级体系的校园文化组织,向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各校区校园文化―系、部、院校园文化―专业学科文化等多层次分散性子系统校园文化层级结构的转变。第四,由同区域同质化均等化校园文化资源的共享性权益,向非区域非同质非均等校园文化资源的差异化权益的转变。 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校区大学既改变了单校区校园文化组织结构的模式,也就必然给校园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体制文化的问题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出现,各校区校园文化体系的确立,从区域地理位置、专业学科体系、学生人员构成、教育文理类别、学制要求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情况,这就从管理体制上,提出了多校区大学管理体制文化的问题。是沿用已有的单校区集权管理体制,还是对各校区实行授权或分权式管理体制,还是二者的混合结合式管理体制。校区个数越多,校区的学科专业属性越强,管理制度的个性化要求就越高,制度条例相应也就越精细。所以,管理体制就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核心关键。多校区大学不是各校区的数字相加,而是现代大学组织体系种的新型组织系统,能否建立起适应现代大学组织体系、整合教育资源、提升管理能力、强化高校治理能力,管理体制文化就是核心。十几年来的我国高校多校区大学的实践与探索,管理体制的不成熟,直接影响着“一种大学精神”的确立。2.制度文化的缺失管理体制文化的不成熟,直接的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在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中,每一个校区都必须建立起适合各自学科专业发展特点的管理制度、管理条例、管理文化等。对合并型校区而言,合并前各校区都有着自己的制度文化底蕴,合并后虽然各校区制度文化的建设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其实质是不同的。扩展型校区,由于不同校区的学生构成不同,校园文化的主体、层次、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照顾到各校区的个性化要求,忽视了制度文化的统一性,也就容易产生忽视“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要求,集权式或授权式管理制度,是二种有着本质差异的制度文化体系。3.文化底蕴的断层新建校区一般都远离老校区的城郊或异地,缺乏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承继。虽然新建校区在规划上比较科学、设计上也能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整体环境非常优美,但时间短,缺少蕴含学校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性物体等文化体,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校训、校风和校歌,以及师生员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文化精神范式,在新校区的体现沉淀还需要有个过程,新老校区之间的联系不便,也导致了校园文化的匮乏,以及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差距性,必然影响校园文化的同质化共享性权益的得或失,影响共同大学精神的培植。4.办学层次的瓶颈各校区合并前办学层次不同、治学理念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管理思想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这些差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合并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各校区合并前办学主体的不同,也带来各校区大学师生间的相互认同感问题,一般低层次院校容易认同接受并积极融入高层次院校,而高层次院校(特别是学生)存在对低层次院校不认同心理,这对于整体性校园文化建设时,直接影响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的认同效益。5.“三重三轻”的误区一是重继承、轻创新。一些大学注重对传统校园文化的简单继承,在创新上不积极。二重本部、轻分校。以主校区校园文化为准绳,轻视或忽视其他校区的校园文化的存在。三重校园硬件的建设,轻文化的开发、管理的经营、制度的确立。其结果必然是校区间校园文化的差异化状况越来越严重,影响共同“大学精神”的确立,进而导致各校区文化精神上认同感的大幅差异。 三、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整合及其建设路径如果没有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体系,没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没有“大学精神”的认同与确立,就不可能形成新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范式,也就没有多校区大学跨越式的发展。1.“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要求,整合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体系“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凝聚是立校之本,这既是推进多校区大学的发展出发点,也是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体系下追求共同文化价值精神的归属点。从一元组织体系向多元子系统组织结构的发展,就要在文化价值精神上由一元向多元校园组织结构中拓展,再由各分散性校园文化向一元文化价值精神体系的凝聚与再集中。集中与分散、分散到再集中,螺旋式上升,促进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的凝聚与升华,实现多校区大学跨越式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均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在多校区大学中,大系统与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从管理文化的角度而言,多校区大学就是要把整合各子系统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平衡各种利益、合理分配、协调关系等,就是要在同校名下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制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整体与个体的平衡与协调,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与协调、学术研究与科技服务的平衡与协调,使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得到平衡与协调,从而重新整合资源效益,构筑新型组织结构有机体、获得更大的组织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组织系统、创新更具发展潜力的体系核心,凝聚新的竞争能力与发展动力。所以,整合校园文化构筑大学精神。第一,确立各校区校园文化多样性,寻找共同性,交流碰撞中整合并融合校园文化价值精神,大学精神引领大学发展之灵魂。第二,整合校园文化,从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中,整合校园文化价值体系,推进大系统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文化体系的确立。第三,多校区大学组织系统下,整合多校区大学教育教学科研核心能力,服务社会建设事业。这是大学精神物质体系的外化,并且深深地根植于大学的文化价值精神体系之中。第四,构筑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培植新文化、创立新价值、创新新精神,以大学精神引领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2.推进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建设路径第一,以大学精神为目标,制定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以管理体制的确立、管理制度的规划为契合点,对多校区大学整体校园文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整合校园文化价值,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构筑适应现代大学管理与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特征的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第二,构筑“一体多翼”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主体性、主动性,丰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事业,丰富多校区大学文化精神生活,提升大学文化价值精神范式。第三,以校区功能、资源整合为手段,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完善校园文化设施。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完善的校园文化设施,是塑造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的物质前提、物质载体。第四,以网络文化为载体、强化信息建设平台,构筑多校区大学的网络信息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网络信息平台,打造数字化校园文化发展与建设管理模式,实现各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的时空共享、增强校园文化权益的普遍性,统一性,增强“大学精神”的认同感,传承责任感。第五,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校园文化大发展,展示校园文化的优质性并服务于社会社区文化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不同校区的社会资源,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繁荣提高,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保障。传播新文化、汇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推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 浅谈校园文化发展的策略:高校广播站建设与校园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 【摘 要】校园广播站是传递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在校园文化中能够传递很多信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收到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受到广大老师的喜爱和学生的追捧,本文主要围绕高校广播站来进行阐述,把发展校园文化作为目的,深入广播站,分析广播站的作用和特点,把广播站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校广播站;校园文化;发展;研究 一、广播站的特点分析 高校宣传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广播站的方式以外,还包括了一些诸如校报、网站、电视等方式,但是通过广播站的方式来的更加的直接和有效。广播站很早的时候就有了,一直延续下来,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体载体,可以更加方面的传递信息给同学和老师,在宣传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的广播站的建立从传统的角度上来看是非常好的,和高校其他媒体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一个是很方面收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受任何地域的限制,只要在校园里就可以,随时都可以收听,吃饭、散步、看书都不受影响,是一种主动接受的过程。其次就是制作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和校报比起来要低很多,而且可以自由进行,学生可以自由的接受广播这一资源。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校园广播获取资讯更方便、更经济。此外,校园广播给听众以想象的空间。 二、校园广播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广播站对学生传播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绪,在有限的时间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对青春的遐想,能够做到传播校园文化这点就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说少不了校园广播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广播站的宣传内容上来看,广播站的责任还是非常大的,要传递学校教书育人的内容,也要把党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是党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广播可被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采访、写稿、编稿、审稿、播音、评价和反馈等环节。高校的校园文化包括了多方面,诸如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学习文化等等方面,通过广播站把这些内容宣传到学生的脑海里,对于建立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非常积极向上的。 其次是从广播站的宣传形式上来看,校园广播能够和谐校园气氛,调节校园文化氛围,这也是为什么要建立广播站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广播能够宣传校园文化,传递正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点通过校园广播站是可以做到的。其他媒体和社团都有着自己的目的性,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校园广播就是通过自己的内容来吸引到更多的同学,它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愉悦师生的身心,创造校园良好氛围。 最后从效果上来看,个人感觉通过校园广播所达到的效果远比报刊和网站来的好,有更多人能够通过广播收听,受众面比较广。校园文化中其他的社团和组织进行的活动虽然比较多,很多也比较有特色,但是由于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具有一些局限性。但是校园广播能够发挥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优势,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受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且校园广播节目结合学校的实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校园广播站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高校广播站在校园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学生群体中,在教师群体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毕竟是一种广播的方式,只要在校园里都可以听到,所以能够起到连接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也能够积极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接下来就来说说具体校园广播站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1)舆论导向作用 广播站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一旦出现舆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进行校园广播的时候舆论导向很重要,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通过校园广播能够传递一种健康的校园环境,能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能够体现大学生青春活力的一面,充分体现了校园广播的魅力所在。所以在高校广播站中一定要加强思想素养的提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激励作用 通过校园广播能够起到激励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广播内容能够激励学生和老师的激情,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通过广播的积极引导,能够形成力量鼓舞到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有声语言为高校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3)信息传播作用 广播是信息传播的一种形式的体现,在当前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中,仅仅通过报纸和电视已经满足不了,广播相对来说是比较快的一个传播载体,能够通过音乐、语言、文化等方式传递给人们,让人们通过听觉潜移默化的去接受信息。校园文化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接踵而来,我们应该发挥广播的优势,迅速的把这些信息传递出来,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掌握到学校的动态,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如果有其他单位的人员来进行参观的话,校园广播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知高校广播站和校园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毕竟广播站面对的是学生群体,面对的是一个知识群体,那么对广播内容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具备高质量,融政治、知识、文化艺术于一体才可以。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求有过硬的广播队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努力把广播站的作用发挥出来,建设更好的校园文化。同时,校党委及宣传部门也应该大力扶持,这样才能将高校广播办成高校精神文明的窗口,办成广大师生的“知音”,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校园文化发展的策略: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论略 [摘 要]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和文化色彩,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高校在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为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论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在时代前列,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而民族高校作为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作为浓缩了的民族大观园,其教学、研究和学校文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其校园文化具有特殊性。文学人类学家认为,人们所习惯的行为,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深入推动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与人文本,德育为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民族高校校园文化既具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因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特殊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而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何以成为可能,是缘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缘由: (一)民族高校的民族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民族高校的民族性特征,顾名思义就是民族高校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民族性。不论是学校建筑风格,还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成分,还是各民族同学所举办的民族活动等等,无不展现出民族高校的民族性特征。正是这些特色,民族高校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的人才、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对外展示民族政策和交往、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为建设特色的物质文化提供有力的素材,加深各民族彼此的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 (二)民族高校的文化多元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这样海纳百川的一个大舞台上,充分展示各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而在不同民族学生组成学校主题的民族高校里,表现出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相对合理性,因而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多元性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如西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中维吾尔族和藏族学生占大多数,但是维吾尔族和藏族是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民族,维吾尔族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背景的民族,该民族在食物等方面有所禁忌,性格较为内敛;而藏族则是信仰佛教为背景的民族,性格较为豪放。维吾尔族和藏族学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互相尊重、相处融洽,充分说明了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可以看出民族高校多元的文化形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各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有助于提高本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高校的综合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在民族高校里,不同民族的学生彼此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差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行为上的冲突。美国教育人类学家迪西认为,学校是促进一种符合和支持主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与社会目标的教育。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渗入不断进行着综合,使各种不同的冲突得到协调,使各种文化朝着社会主流文化趋同,同时又不失其特性。民族高校所提倡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以上缘由,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以及高校和社会所关注,并且为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提供可能。 二、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初具规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方面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当前,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面临一系列挑战 第一,校园制度文化虽较为完善但缺乏人文关怀。校园制度文化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民族高校建设制度文化,目的是为所有学生和教师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但是部分民族高校在出台各项规章制度时,没有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不高,缺乏民族特色,人文性体现不够。这样各民族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能被激发和调动,制度规范不能内化为各民族师生员工自觉意识,不能很好的运行和执行,不能很好的起到规范、制约和激励作用。 第二,校园精神文化内容多样但挖掘不充分。校园精神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良好的精神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实现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校园精神文化主要表现的内容众多,如观念态度、人文素养、校园产品、校园精神等等,但是部分民族院校虽然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内容很多,但是每个内容所彰显的内涵并不清晰,并没有达到校园精神文化的效果,不能完全潜移默化的影响各民族师生们的观念和行为,育人功能弱化。 (二)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民族高校开放程度增加,其负面的文化、社会现象等对民族高校消极影响日益加深,阻碍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第二,民族高校教育对象大多是少数民族,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时并没考虑这些特殊因素,趋于与非民族院校一致,不能体现自身的特色。第三,民族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无论是在政策、经费、管理等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尤其是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都投入不足,导致高校稳定缺少了文化这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针对民族高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使其民族高校能够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道路。 三、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实践取向 发展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很重要亦很迫切的问题,针对以上民族院校在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给予充分的认识的同时,更要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和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实际需要,通过切实的实践取向促进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 (一)物质文化方面 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及物质基础,校园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往往直接通过不同的物质层面表现出来。而高校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景观建设和标志性文化建设等方面。民族高校作为区别于非民族高校的院校,物质文化方面具有非民族高校的一般规律,又有区别于它们的特殊性。民族高校发展特色物质文化,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调动民族大学生求真向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滋养民族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灵,积淀人文精神,从而推动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和谐发展。 (二)精神文化方面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珍贵的无形资产和第一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观念态度、人文素养、校园产品、校园精神。民族高校发展学校的精神文化:首先要突出民族特性,促进民族大团结;其次着力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实现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弘扬民族精神;最后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潜移默化的影响民族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三)制度文化方面 积极倡导和强化民族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构建,都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民族高校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单位,其管理制度带有浓厚的文化和民族气息,这样民族高校制度文化应运而生。提升民族高校的制度文化的构建,要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开展。首先,要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和完善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其次,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时修改,不断完善。最后,要保持制度的公开性,严格执行加强监督。可以说,一所学校制定与执行什么样的制度,推行什么样的育人政策和管理策略,即存在着潜在的导向作用,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四)行为文化方面 民族高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不仅仅要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方面着手,更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即所谓的行为文化。民族高校要千方百计的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达到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目的,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成长,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民族深受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丰富文化,要多开展各民族相关的活动,曾强其参与的欲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促进各民族大学生更好的发展;还有利于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并且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体育是他们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如同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借助这种形式,开创校园特色文化氛围的新形式。西北民族大学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方面进行过许多尝试: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健康和影响范围较广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庆祝活动、举办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以及开展针对少数民族的知识竞赛等。 总之,发展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要将时代的特点和民族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出即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校园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培养出更合格优秀的大学生。 作者简介:贾伟(1984-),女,汉族,河南漯河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校园文化发展的策略: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走向及对策研究 摘要:校园文化是校园内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在校园内,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在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也无法独善其身,而是受到了社会各种文化观念的相互撞击,表现出了社会化、大众化、市场化和创新化的特征。在各种文化观念的冲击下,高校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每一所高校提出新的对策,努力营造科学、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富有新时代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关键词 :校园文化;发展走向;高校 一、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走向。 (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 从传统意义上讲,高校校园文化是纯洁的“象牙塔”文化。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深受广大青少年和教师的喜爱。广大师生可以及其方便地登陆校内外网站,接受各种信息,发表言论,参与活动等。以网络为平台的各种交流增多,打破了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界限,加快了高校校园文化社会化的进程。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易受社会流行时尚、热点问题等的波及和影响;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作用也不断扩大。 (二)高等教育的普及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大众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自然而然,原本属于社会精英的高校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再加上高校部分知识分子因政府、市场、利益驱动等多种原因在各种媒体上频频露面,成为社会所追捧的“教授明星”。而今流行的百家讲坛、论语解说等就是高校校园文化大众化的典型代表。 (三)市场经济、实用主义思想的冲击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市场化。 在“知识就是金钱”口号的影响下,在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社会精英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进入劳动力市场,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的激烈竞争。因此,知识的实用性,个人的能力成为大学生今后找工作的基础。市场利益的驱动为高校校园文化打上了市场化的烙印。不少学生竞赛类活动,比如市场营销大赛等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市场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高校的校园文化,已经不仅仅是自发沉淀的结果,而是一个自觉建设甚至是市场包装的过程。 (四)社会对新奇的要求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化。 “创新”是现代社会的流行词语,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发展,创新成为高校校园文化追求的灵魂。校园内部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人成为校园文化的代言人,学校也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抵制主流教育,叛逆支持非主流文化。 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化,不少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教育产生质疑,使我们长期坚守的主流意识面临被削弱的危险。现代传媒以无所不在的形式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在校的大学生们对我们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等报以嘲讽的态度,而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殖民意识,淡化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爱国精神,片面追求去道德化和非政治化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抵制校园集体活动,组织策划市场性、功利性的活动。 校园集体活动本是学校为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新时代主题或者某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如国庆、校庆、纪念五・四)所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然而,学生对这些学校所组织的主题活动缺乏热情,而热衷于组织策划有商业单位赞助的营销活动,面向学生的销售、盈利活动等。学生急于把所学的知识与市场相联系,与经济利益相联系,功利思想严重。 (三)抵制传统的师生关系,片面强调民主平等。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服从。而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和现代传媒的发达,为青少年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学生更愿意用自己的眼光去探索客观世界,而对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和家庭里家长耳提面命的说教不屑一顾,传统的“师道尊严”被弃之如敝履,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其实,这本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更加平等的象征,教师也应该变教育观念,以开放的姿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者。但是,不少学生片面强调师生的民主平等,认为教师只是为学生服务的,而完全忽视一个大学生对教师对长者应有的尊重,大有颠覆传统师生关系的倾向。 (四)抵制学校知识课堂,积极参加各种校外辅导班。 大学生逃课如今已经成为了高校校园的普遍现象,学生更多地凭借自身对课程的兴趣或者对某位老师的兴趣有选择性地去听课。如果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或者对老师本身有抵触情绪,就会选择逃课。但是对校外的各种辅导班,如英语四六级,各种上岗证的培训班却较为热衷,认为这些培训班更有针对性,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增加砝码。 三、解决高校校园文化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高校校园文化中主流价值认同与多元化的关系。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必须防止主流价值观的削弱,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发展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利用好信息网络化的优势,减少信息网络化和高教大众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为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正确处理学校课堂能够和校外辅导班的关系,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和师资建设。 学校课堂与校外辅导班并不是冲突的关系,学校管理者应有意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辅导班来充实提高自己,填补学校课堂的空白。同时,要不断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校园硬实力和软实力对师生的吸引力。校园建筑既有满足教学、科研、生活需要的使用功能,又有审美方面的要求。校园建筑的总要求是使校园内每一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学校的精神和特色,都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用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说话。有了融物质生产与艺术创造于一体的校园建筑,会自然提升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地和谐、健康、积极发展。 (三)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跨文化的交流日渐增多,这对于高校师生形成更开放的视野是极为有利的。然而,不少师生却因此而盲目推崇西方文化,抵制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殖民倾向在高校内蔓延。因此,高校校园文化要正确处理好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关系,努力找到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途径,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崇洋媚外,走出一条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属于中国先进大学的文化发展之路。 (四)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用主义思想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高校校园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正确把握实用主义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排除“去政治化”、“去道德化”的娱乐文化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学校的思想阵地,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社团、论坛、网络等,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决不能给错误的言论提供传播的场所。其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不能单一、刻板,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他们的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最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用主义思想之间并不是完全冲突的关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择业观的教育,更要看好市场办教育,更好的缓和、解决招生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浅谈校园文化发展的策略:浅析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在推动新疆少数民族校园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在提供校园文化服务方面的职能;强调了该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广新疆少数民族校园文化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 校园文化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全区有47个民族(其中13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古兰经》为精神要义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构成了新疆多元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从伊斯兰教义衍生出的民族文化在与地理环境长期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迥然异于汉民族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对于新疆高校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由于不少高校在认识上的片面化与形式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掘应用,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用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推动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应当高度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1 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相关职能 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作为新疆医科类大学图书馆,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地努力,目前已建成了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巨量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对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其丰富的资源已涵盖医学、理工、信息、人文、史哲等多个方面。尤其在少数民族医药学及人文、史哲资料方面具有疆内其他高校无可替代的优势。同时,图书馆通过做好流通阅览、资源传送和信息咨询工作,组织协调全校的文献信息工作,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参与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积极实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事业整体发展。此外,作为图书馆的亮点工程,在全面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查新站因成绩突出荣获教育部资质认证,成为全疆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方面有较大优势。总体而言,该图书馆具有文化传播、信息服务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多重功能。 1.1 文化传播功能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源动力,在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旗帜作用。文化既表现在对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内部凝聚、规范和发展前行的驱动作用上。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的宝库和文献信息的资源中心,是通过文献资料的流通和传播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机构。其通过对各民族文化不断深入地继承与创新、借鉴与吸收,使各民族文化得到更新和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各族大学生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同时,也使各民族文化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1.2 信息服务功能 1.2.1 为学术带头人提供特别服务 为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一项重要功能。新疆医科大学在五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在各领域、各专业造诣深较深的民汉专家学者。他们大多为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或学术带头人,在科学研究及各民族文化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倡导先进,大学图书馆特别重视为其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1.2.2 为学生撰写论文提供专题服务 图书馆根据研究生和博士生的需求,为其提供质量与层次较高的信息服务。向其提供相应的信息检索点,提供最新期刊信息及图书评述等,建立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数据库,使他们成为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群体。 1.2.3 为科研项目提供重点服务 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根据教师需求主动向他们提供各类信息。学科馆员还可选定有关重要课题作为服务项目,对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的所有程序进行一站式跟踪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1.3 信息素养教育功能 信息素养是指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的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技能。信息素养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一种人生道路上不断突破自己、创造有意义、有成就人生的技能。当前,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已全面承担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一是因为该图书馆有得天独厚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物质基础。图书馆在传承传统图书馆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数字化图书馆的设置,使图书馆成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使图书馆成为各族学生在信息环境中能体验到多彩的人文环境。二是宽敞、舒适、人文化的学习环境更适宜于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中的能动性学习。三是高校图书馆具有一批业务素质高的专职人员。这些人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熟悉本校学科结构,了解本馆信息源类型,能同学科教师进行密切配合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2 新疆少数民族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2.1 校园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国家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主导,以大学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新疆少数民族校园文化而言,由于新疆高校均为民汉合校,少数民族在高校中占有相当比例,在自治区大力提倡“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思想的指导下,新疆高校校园文化更应体现出民汉文化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消除隔阂,增加互信,并使良好的文化氛围犹如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不断进行渗透和感染,指导、规范着每位师生,培育和激发着师生“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群体意识与归属感,从而对各族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各族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各族学生自觉受到熏陶和感染,激发其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 2.2 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延展 高校校园文化通常可分为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两者相辅相成。课外教育是在高校校园中由师生互动共同创造的文化现象,它往往更能给学生以启发,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更能激发学生吸收创新的灵感,如何发挥校园文化这种独特的功能,引导各族大学生把所学专业、自身民族特色文化及自己的志趣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对各类文化具有正确的选择力,这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创建一种各民族文化交融、互相学习、互相理解、共同提升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已是时代的迫切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说,作为多民族聚集的高校,新疆高校校园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能从侧面反映一所高校的包容力和综合办学水平。 3 新医大图书馆在推动少数民族校园文化方面的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习俗的积淀,而大学的校园文化则是建校以来若干年的文化传承的积淀。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信息素养的培养基地,其在推动少数民族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3.1 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 新疆医科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兼容的系统,各种思想理论、观念思潮都在这里汇集和碰撞。由于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医学典籍馆藏、文献及具有高度负责任的教师队伍,凭借无可辩解的史实和现实向学生旗帜鲜明地传播正确的文化和文明信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使其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习中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不断修正思想轨迹,促进思想与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此外,图书馆还加大对少数民族文献的研究与推广力度,大力宣扬研究成果,通过邀请著名专家授课、教师讲座、民汉学生就某些研究课题互动交流,全面推动文化研究双向认同活动。图书馆还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导读工作。引导各民族学生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校园风气。并根据学生的阅读倾向,帮其确定阅读目标,最大限度地缩小文献资料与学生阅读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他们接受不同民族文化的能力,促使各族学生在健康向上先进的校园文化中铸造品格、陶冶情操,启迪思想,开发智力,锻炼能力,使学生在文化、才智和精神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2 提高素质的教育作用 一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涵养。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学生充沛的精力和求知的欲望,通过知识库中具有各族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不断将各学科、各民族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消化转变成其自身的能力素养、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变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二是提高研究生的信息素养。为全面加强各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重点通过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和实践,深化了研究生的信息意识,掌握了通过网络获取和利用各自专业及相关文献信息资源和基本方法,熟悉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常用检索系统和数据库使用方法;学会了分析课题、评价检索结果及如何获取原始文献;培养了研究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三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科技查新平台的搭建,图书馆针对研究生开展了科技查新工作,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相关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示例教育,使研究生了解科技查新的工作流程,学会查新的方法、步骤及论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奠定了基础。 3.3 引领现代化的服务作用 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服务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并使之趋于现代化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向读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可以帮助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二是图书馆利用自身的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优势,用先进文化去引导学生,使其网络资源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三是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图书馆通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览条件和读书环境,使学生深知识和人文环境的熏陶,提高了综合素质,并进一步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心理素质日常教育管理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导致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也尤为重要,所以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双管齐下,国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度越来越高,高校也开始着重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原因,并分析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而讨论关于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举措 1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 1.1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在大学生群体中,形形色色的压力往往会另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素质不良甚至出现问题,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大学生中,至少有18.3%以上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甚至高达35%,而且还明显有上升趋势。 1.2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的原因 (1)社会原因: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形势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压力,并且上涨的物价也对大学生来说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压力。(2)高校原因:学生进入了新的环境学习,很容易带来一定的压力,再加上大学相对于中学来说开放度更大,约束力更低,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不适应的状态,并且高校给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也让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素质问题。(3)自身原因:在高校约束力小的情况下,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也很差,市场被周边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差,这也是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 2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 (1)国家与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近年来,由于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逐渐突出,政府和高校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逐步成立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活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也越来越多。(2)师资力量薄弱,心理素质教育内容较片面。我国心理素质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导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心理素质教育上也缺乏专业性的教育经验,内容也比较单一化,很多都是局限于课本,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并解决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3)心理素质教育缺乏制度化管理化。心理素质教育管理相对来说管理不够规范,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并没有真正起到心理咨询的作用,在心理测验和档案管理上也缺乏规范,都是因为心理素质教育管理上缺乏制度化管理,管理力度不足。 2.2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储备,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迷茫和成熟时期,对自身与社会也有一定认识,是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迫切需要。 3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举措 3.1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设规模 在高校,存在很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没有形成规模,并对学生的影响力度不够大,没有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等问题,所以务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设规模,并完善其管理制度,从实际出发,切实做到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及时解决心理素质问题。 3.2引导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常教育上,务必要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武装学生头脑,让学生能够辩证的去看待问题,能在一切问题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挫折,使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梦想蓝图,让自己更有动力。 3.3鼓励学生开展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学校中,团体活动能增加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这样的活动多多举办会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与社会挂钩,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为学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自卑。 3.4开展大学生心里素质教育课程,扩大调查力度和宣传力度 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上务必要高度重视,要开设此等课程也必须扩大调查力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并对心理素质有问题的学生采取开导谈心等措施,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心理素质不良产生的危害性,引导学生关注心理素质健康。 4结语 大学年华是一生中最值得回忆与珍惜的一段旅程,在这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梦想与现实的不断碰撞下逐步清晰。所以,这时候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起来,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刻不容缓,通过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心理素质能够有效的减少学生心理素质不良问题。 作者:马文卿 严予培 张璐璐 单位: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是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的结果,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由德国转移到美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生教育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过程中新出现的高一级学位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式”是其主要形式。研究美国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历史渊源与管理模式,并以其首创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早期获得的成就为案例,进一步体现“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以及一流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专业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诞生的标志与历史渊源 研究生教育首先诞生在19世纪的德国。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德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洪堡原则的确立。1810年以洪堡原则为办学原则的柏林大学的建立是德国研究生教育诞生的标志。由此肇始,德国大学教育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并深刻影响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中,对美国的影响最为深刻。美国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于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下简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霍普金斯大学是一所仿照德国大学模式建立的大学,被誉为是“建立在巴尔的摩的柏林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董事会声称:“大学创办的目的,在于为学者探究高深知识营造适宜的环境并提供机会。”霍普金斯大学将大学定义为“研究高深知识的场所”,并建立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教育,首次提出“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霍普金斯大学注重教学的同时赋予大学以研究职能,“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作为办学原则首次在美国大学中获得实现。“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作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最初出现在一所新建的大学中,而不是出现在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早期建立的老牌大学和学院中,是由19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变革等几个因素所共同影响的。首先,19世纪中后期美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扩大。19世纪以来的西进运动过程中丰富矿藏的发现、欧洲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熟练的技术人员以及大批欧洲移民的到来等众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促使美国社会走向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增长,城市新兴阶层和企业家们急需技术应用性人才,而当时的劳动者大体上仍然接受的是重文轻实的传统英式学院的教育,美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状况已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技术应用需要。因此,新兴阶层和企业家们呼吁进行注重研究的工农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对科学研究和应用性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毋庸置疑。其次,美国早期建立的大学与学院改革不尽理想。面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长期以来遵循英国大学模式建立起来的美国早期大学与学院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随即进行改良,少数院校对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做出小规模发展的改革计划。例如,哈佛大学教授乔治•提克诺就曾批判美国大学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主张进行教育改革。1826年在他担任哈佛校长之后,为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开设了更高一级的课程,迈出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其他大学与学院如耶鲁学院、密歇根大学等纷纷进行改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试验。然而当时大学与学院的改革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培养,而且研究生教育规模狭小,并未能形成系统。最后,留德归来的美国学生积极参与大学和学院的改革。19世纪中后期正值大批留德学生归来之际,他们先后将德国先进的科研理念带回美国。伴随着大学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留德归来的美国学生纷纷参与大学与学院的改革,如塔潘改革密歇根大学、怀特创建康奈尔大学、艾略特改革哈佛大学等等。除了致力于大学与学院的创建与改革之外,大批留德学生归国后成为了美国新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的主力军。基于上述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国高等教育转型势不可挡,“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的出现符合时展潮流,是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美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专业式”取代“学徒式” 德国是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其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学徒制”,即以培养“科学研究的接班人”和“工程或技术的研究人员或专门人员”为主要目标,学生通常以自学为主,大学重视导师的作用,强调学生以导师科研助手的形式参加科研实践与教学实践。美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在参照德国“学徒式”的基础上,结合了美国的基本国情与本土传统英式学院,进行重大创新,改变德国研究所实验室狭小和教授个人研究的局限,并消除“学徒式”的学生参与和纯理论性研究的偏颇,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对研究型大学的改革与研究生的规模化培养具有深刻影响。 (一)以研究生院为组织体系 为使研究生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美国首创研究生院。美国研究生院脱胎于德国的研究所,以“培养高水平的专门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大学的科学研究与学术前沿项目主要在研究生院进行。研究生院作为对研究生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场所,对研究生的科研素养的培养和先进科学知识积累具有重大影响。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高一级教育,因此,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既存在合作又存在冲突。研究生院的建立恰恰平衡了这一矛盾冲突,本科生的教师是研究生教师的主要来源,他们对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权限较小,仅起到指导和协调的作用,这既能缓和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之间的冲突,又为研究生院和本科生院之间的联系支起桥梁,“避免了德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与大学本科生培养的冲突,解决了德国大学未完成的历史课题”。 (二)以校—院—系为主的管理体系 在“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中,校—院—系各单位管理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在学校层面,学校设立校研究生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对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毕业等宏观层面的政策管理进行决策;在研究生院层面,主要由校级研究生院和院级研究生院分院两种形式组成,前者是校研究生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办理研究生管理的日常工作,后者主要负责教师的招聘、学院课程的设置、科研活动事项等工作;在系层面,系所属于学院的下一级,设立系级研究生教学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学与科研的各项工作,并考核研究生的课程质量以及科研能力。以校—院—系为主的三级管理体系,使得研究生教育工作简洁明了、分工明确、权责细化,使得研究生培养规模化、规范化,既能保证教授在教学领域与科研领域的重要作用,又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有效地缓解社会对人才输出的迫切性。 (三)以基础知识为主进行教学与科研 研究型大学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传统。“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尤其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对硕士生与博士生均做出具体的、系统的教学计划,基础知识的授课时数是总授课时数的一半,而专业知识的授课时数是基础知识的二分之一。除课程学习之外,对学生的论文写作与实践教育也做出具体要求。即在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之前,研究生是不被允许写论文的,学生的论文撰写应当在课程学习与实践教育均完成之后进行,并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商议论文选题及其它方面的内容。实践教育阶段即科研阶段,研究生首先从入学开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零散的基础科研活动,而后可以单独进行一段时期的科研活动,或者是加入到导师的课题中进行科研活动。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大量参与科研工作是美国“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的重大特色之一。以基础知识为主进行教学,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对学生基础科学知识的积累、科研能力的掌握与训练、科研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四)以一流的教师与一流的学生为主体 教师与学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其质量高低对研究生教育、甚至是研究型大学的影响不言而喻。“专业式”研究生教育要求聘请一流的教师,择取一流的学生。美国研究型大学严格遴选教师,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十分关注。学校的荣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研究生教育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关注点,对其教师的选聘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研究型大学只有一流的教师是远远不足的,一流的学生也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专业式”研究生教育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积累、科学素养、科研兴趣与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要求,面向全世界招录学生,既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学生的视线,又为一流学生的择取扩大了选择范围,进而择取到一流的学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技术专门人员以及科研工作者等等。 三、“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成就———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例 “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美国研究生培养创造了组织环境、为美国社会人才的规模化输出创造了条件,进而影响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以“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首创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为例,通过其首批研究生录取的成功、研究生教育的成就、引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体现“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首批研究生录取的成功 霍普金斯大学从建立之初便声称要“建立一所大学而非学院”。从历史角度来说,它是第一所以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重点的研究型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尽管霍普金斯大学是一所新建立的大学,但它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在首批研究生录取上,霍普金斯大学不仅招收了美国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更是将生源拓展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其他国家。大学收到了来自46个不同的大学和学院的152份申请书,其中还包括哥根廷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优秀研究生申请人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致于董事会决定将霍普金斯大学设立的奖学金名额从10个增加到20个。首届研究生招录的成功为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起步解除了燃眉之急,更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起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的成就 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成就从其首届博士毕业生以及随后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上得到充分体现。1878年6月13日,在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教育进行短短两年之后,迎来了首届四名博士毕业生,他们分别是亨利•卡特•亚当斯、厄内斯特•希勒、约西亚•罗伊斯和托马斯•克雷格。通过笔试与口试,毕业生们证明了自己对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的精通,并提交了他们精心撰写的论文,展现他们拉丁语、法语和德语的阅读能力和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深刻认识。首届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大学建设,亨利•卡特•亚当斯担任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后来去了密歇根大学;厄内斯特•希勒担任纽约大学的教授;约西亚•罗伊斯担任哈佛大学的教授;托马斯•克雷格拒绝了来自哈佛大学的邀请,成为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在博士学位授予的数量上,霍普金斯大学迅速获得领先。截止到1889年,霍普金斯大学共授予151个博士学位,同期的哈佛大学授予43个博士学位和12个科学博士学位,耶鲁大学自1861至1889年则共授予101个哲学博士学位。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写道:“事实上,尽管不是名义上的,霍普金斯大学是一个类似培训年轻教授的机构。”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15年之后,202名毕业的博士中有184名成为了教师,超过了毕业生总数的90%,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美国的大学或学院中任教。 (三)引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众所周知,美国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首先,新型大学的创办。以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为效仿对象,一批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新型大学逐渐创办起来,如1889年克拉克的创建、1891年芝加哥大学的创建,等等。其次,美国早期建立的大学与学院的转型。尽管这些效仿英国模式建立的早期建立的大学与学院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之前就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研究生院的创办,如哈佛大学在1826年率先开始进行研究生教育,然而研究生院却在1871年才缓慢建立。耶鲁学院于1852年正式开始研究生教育并在1872年设立研究生院,但是这些早期建立的大学与学院未能彻底改变当时美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唯有当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之后,目光长远的校长们才纷纷参照霍普金斯大学模式进行改革,实现转型。基于这两条途径,美国研究型大学获得迅速崛起,并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大放异彩,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四、“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作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高等教育至今仍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矗立,正是由于其系统的非凡性:它能够不断产生新的成功机构,其中大多数能够长盛不衰;处于这个系统顶端的是一批形成路径、特色各异的高水平大学。这其中,既包括了德国首创,却在美国发展壮大的研究型大学,同时也包括了美国首创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若是没有“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能否获得如今这般成就是不可预见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不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产生巨大影响,对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一)在借鉴的基础上注重创新 当前阶段,创新已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要求,“创新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之类的教育词汇大量出现在政策文件、期刊论文中。基于对美国“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理解,研究生教育所需要注重的创新精神,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尽管“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是美国的首创,但同时也是借鉴德国“学徒式”改造而成的。我国研究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样可以吸取“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势与特色之处,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做出积极有效的改变,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其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针对研究生的培养,仅管理上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正确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的方向、检测培养的质量等,也是需要创新的角度所在。其三,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研究生在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在单独进行科研活动或参与导师课题时更要注重创新精神,以已有的知识为起点,在学术研究与论文撰写上实现创新。 (二)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 “专业式”研究生教育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将其看作是进行科研与论文写作的基础,对研究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来说,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占据研究生主体的很大一部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期间,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并积极拓展,是教师所面临的难点。对于研究生而言,特别是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如何在教师指导下实现专业知识的转变、专业技能的应用、更甚者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有学科与专业的结合,是研究生面临的难点。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既为研究生传播了基础知识、丰富了文字阅历、加深了文化印象,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需要,又为之后的科研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是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 (三)重视教师选聘与学生录取 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既可以转化为大学的声誉,加大学校的知名度,又可以吸引一流的教师和优秀的生源。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跟上大学发展的步伐,空有良好的资源设备没有优秀的教师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教师与学生都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一所大学存在与否的关键。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不断进行人才的培养与输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对学生的培养更需要重视。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处于重点建设时期,更应当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师选聘政策、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为大学引进一流的师资、录取一流的学生。不断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将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紧密联系,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作者:孟江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教育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摘要: 大学教育管理包括大学教育的管理制度、教育体制及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当今,我国大学教育管理虽存在一些诟病,但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正在进行改革,创新先进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即将启动,本文就当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创新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策略提出了粗浅建议,有望为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大学;教育管理;创新策略 1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散漫不严谨的管理制度 散漫不严谨的大学教学管理变成了治学不严谨的自由市场,这对于大学教育培养国家精英骨干人才的宏伟愿想成为空谈。现今,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文化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大学或是高等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随着高等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多,恪守严谨的大学管理制度却被忽视。大学课堂呈现一种教师只管上课,学生交头接耳,丧失了师生之前讨论学术问题的学习氛围。另外,一些教师的临时聘任、临时上课,学生的旷课、缺勤等现象更使得大学教育管理成为了一个没有严谨管理秩序的市场。另外,由于辅导员管理的同学数量过多,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同学的心理、道德、学业等各方面的辅导,这又怎么称得上是大学的辅导员?辅导员不关心学生,学生不体谅辅导员工作,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大学教育管理工作。 1.2扩招导致的大众化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讲求的是精英教学,病态的扩招模式定然导致大众化教育体制,这就造成了职业院校与高等学府的大学毫无差别。大学教育讲求的是做学问,只知道盲目招生、收钱、再招生的大学教育贯通体制,又如何谈得上是做学问的精英教育。这也不奇怪,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及学到的东西均感到迷茫。 1.3师资匮乏导致的低劣的教学质量 虽然现在的大学管理系统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都采用了网上评教,但是,仍然有这种现象,即使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不满意,或是碍于麻烦、或是碍于来自老师方面的压力,网上评教总会反馈一些好的评价,而对于确实被学生评差的老师,似乎也习以为常,对于这种劣质性的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确实成为了大学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另外,匮乏的师资导致了大学生普遍的无人管理状态,大学生自身约束能力较差,加上教师的疏于管理、玩忽职守,学生逐渐丧失对上课能获取知识的信心,学习从此消极颓唐,大学教育管理日渐衰败。 2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若想重新燃起大学教育的希望,重新振作中华民族的雄风,找准毒瘤、脓疮,用对药方、手术,必将提升我国大学高等文化素质教育构建宏伟蓝图的信心。 2.1做好招生管理工作,确保精英教育 扩招本意是满足更多有能力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为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化。而对于曲解了这一愿想的执行人员,大力扩招造成的学院泛滥现象似乎并没有按照原来预想的方向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能力,大学教育是从专业角度入手,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做好招生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资源对于大学教育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师资问题,古语就有名师出高徒这一说法,现今更是如此,师资水平严重影响大学教育管理的质量。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于专业技能理论及实践上的双重能力,不能只满足于课本知识。再有,对于这个现实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可能失去了脚踏实地、努力就有回报的信心,对于这一点,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2大力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老师是经常直接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辅导老师,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大学教育的质量及水平。对于辅导老师的选拔,应该通过推荐出辅导员候选人,再由评定小组进行评审,对其进行综合测评,严把辅导员关口,从源头上掌控好辅导员老师的质量。另外,对于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应该切实遵守完善考评体系,凸显工作能力;加大培养力度,理论结合实际;注重个人发展,坚持不断学习的方针政策,从专业化水平、专业素养、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培训。辅导员作为大学教育的引导人,自然应是学生精神、言行举止的榜样,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崇高而又艰巨的任务。 2.3营造激励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新生力量,代表着蓬勃,代表着希望。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视野的多元化新型人才。因此,大学教育不应只是学习一些技术专业知识,对于大学生潜能的开发、人文教育思想、跨学科合作能力等,大学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需要创造出一个激励的学习氛围,具有一定灵活性、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须的。形成激励浓厚的学习氛围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真正热爱上学习。 2.4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不仅仅是大学生学习的殿堂,也是教师们工作学习交流的场所,因此大学教师也是大学的学生,大学教师若能保持学习的态度,一方面能对学生产生言传身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大学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途径。师资队伍建设既要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应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及工作积极性。 3结语 大学是学生表选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也是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跳板。大学教育是精英教学,做好招生计划、提高师资水平、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面对大学教育管理,学校管理层应切实做好原则坚守、认真落实工作;教师们应坚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追求;学生们应努力配合学校管理,实现正确的人生定位。 作者:郭嫔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教育管理对大学生的意义 【摘要】 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应对各种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大学生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以及投身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契机。本文就大学教育管理的认识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对大学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对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意义进行了粗浅探讨,希望为大学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大学教育管理;大学生;立足社会 1.对于大学教育管理的认识 大学高校作为传播文化知识、培养青年人才的殿堂,是人类文明得以继承与发扬的关键环节。大学教育管理广义上是指对高校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培养,狭义上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精神、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培养,以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并且立足于社会、适应社会的高层次精英人才。大学教育管理中,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引导者,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中占据重要的指导地位。大学教育管理始终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任务,始终坚持对高校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建设上的培养;始终坚持对高校学生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道德建设上的培养;始终坚持对高校学生在文化知识、综合能力、专业技术的文化建设上的培养;始终坚持对高校学生在职业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的素质建设上的培养。 2.大学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对于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意义 2.1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将赋予大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实践去认真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将重新树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做到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树立,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讲求客观、真实、物质,承认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物质是按照自身发展规律运动和变化,而人的活动应在遵从世界规律的同时具备创新探索精神,另外必须怀揣对于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的信仰,并随时做好为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献身的勇气及决心;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指大学生能够做到真正把人民的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既包括物质方面,同时包括精神方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并有所担当的精神基础。 2.2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智商、情商的培养 大学可谓是小社会,大学教育管理不仅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智商方面进行培养,还对学生社会交际的情商方面进行培养。由于大学生最终的归宿必定是社会,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应充分考虑大学生在社会交际及应变能力等情商素质的培养。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际对于大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教学实际出发,满足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对口连接,增强学生对于将来立足于社会的灵活性及适应力,给予学生间交际的空间,并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最终将其培养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2.3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检验 大学教育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有机会释放自己的能力,根据理论知识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创意、大胆、新奇甚至疯狂的猜想。大学教育管理应充分遵循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这一教育方针,对于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社会职业生涯发展的定位。大学教育管理从人才市场需求入手,结合国外先进大学管理经验,通过聘用专业机构人士对大学生就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行专业培训,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规划,这也为将来大学生立足于社会,懂得如何规划自己并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自身价值居于深远影响。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加强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合作思维的根本基础。 2.4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理想与梦想的选择 大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做出良性选择,对于自己想做的梦想,和自己应该做的理想。梦想是主观的强烈愿望,不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制约,遵循自己的内心,完全由自身决定而希望做的事情。理想则是理性的综合考量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后,根据自身发展条件选择该做的。先做该做的,待时机成熟,自身具备一定能力后再做自己想做的。大学教育就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用客观的视角、眼界看待整个世界,大学教育管理赋予大学生认知能力并理性的进行选择,从而选择良性的选择。而这一素质培养对于大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在遇到难以抉择是知道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应该舍弃,进而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则,开始学会拒绝。 结语 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意义不单单是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升官发财、改变命运,大学教育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心智,使其心灵变得成熟、眼界变得开阔、浅薄变得厚重、浮躁变得沉稳。大学教育管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发掘自身的潜力、找到自身的价值、发现自身想要的。综合而言,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意义实则是大学生自己所赋予的,正如,你所期待的也必将是你付出努力后所得到的。 作者:郭嫔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微信平台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建构 摘要: 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陆续上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依托平台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的教育管理机制的却屈指可数。本文针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兴潮流,探究其构建的原则、优势、策略以及意义,以期待在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上起到积极借鉴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公众平台;原则;优势;策略;意义 1大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优势 (1)服务扁平化。 微信扁平化的服务消解了传统管理自上而下、权威式的管理模式,使学生敢于、勇于以独立个体的身份直接与管理者平等对话,参与并讨论学校的各项事务。同时,能够建立反馈机制,及时的发现、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平台设有“校领导接待日”专区,建立了“提案征集——数据统计——话题再议——结果反馈”的完整机制。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一途径直接与校领导交流、对话,把对学校的意见、看法、以及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及时与校领导反馈,形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日常事务管理的民主提案运行机制。 (2)管理虚拟化。 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在形象设计、昵称等方面虚拟性的亲民化设计,能够很好的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这些设计受到“萌文化”影响,个人形象、昵称的风格通常比较可爱、卡通、时尚、“萌萌哒”!福建师范大学的微信昵称为“福师大小葵”,图象是具有人物特征的向日葵,隐喻着可爱、阳光、智慧的含义;武汉大学的形象设计是卡通人物“珞珞和珈珈”。这些萌形象的设计体现出高校力图淡化严肃、崇高的形象,向和蔼、亲民的形象转变,以便靠近学生、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实现与学生的无障碍沟通。 (3)使用生活化。 马化腾说,“腾讯生产的不是产品,而是生活方式”。曾几何时,我们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便是习惯性地登录QQ;而现在,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打开网络后的第一件事开始不自觉地的打开微信。经过近4年多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生活化的使用方式能够打破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时的目的性、仪式性、功利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习惯性的、轻松自在的、随心所欲的生活化态度。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能够以较为积极主动、轻松简单的方式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使学习不再是一精神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 (4)沟通实时化。 实时化的沟通,可以避免学生问题的积少成多,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微信平台中的“微信墙”功能,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实时互动。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微信墙”来进行。 2大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建构原则 (1)以构建校园文化为外心。 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折射出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育人水平、管理水平,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将高校精神与品格渗入到学生血液之中,对学生的人格、精神面貌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校园文化,要将大学一些典型性的精神特征——崇高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时代前沿文化、科技风尚与潮流等融入其中,传播大学校园文化特色,彰显校园文化魅力。通过构建校园文化来润物无声于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念、学习理念、精神面貌,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文化自觉的重要可取之道。 (2)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内心。 学生发展理论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教育管理最为权威的一套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校。该理论把培养学生在“道德发展、精神发展、认知发展”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内心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深一层次,它从有利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更有利于提升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3大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建构策略 (1)成立新媒体中心,组建校园微信团队。 通常而言,队伍一般有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师为理论指导,学生为执行主体。双方在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共同参与、民主决议的基础之上来决定平台的总体规划、版块设置、内容创意、文化特色。教师负责把控好平台的总体方向和信息质量,并详细安排学生的职责分工;学生具体负责编辑、美工、文稿、技术、推广、信息推送等工作。师生各尽其责,各显其能;教师能够凭借丰富的社会实践、深厚的理论修养、自觉的人文涵养,把关平台的质量、风格和方向;学生开发自身潜能,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锻炼进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同时,学生还能以自身视角审视平台的内容和需要,设置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一些信息,最大范围的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2)板块设计以创意为先导,以学生需求为基础。 创意是智慧的结晶,像一双翅膀可以让平台飞的更高更远。平台的设计需要依据校园特色进行文化创意,设计粗糙、内容贫乏的平台则注定会无人问津。以厦门大学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3)树立平台“意见领袖”。 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把“意见领袖”界定为“频繁影响他人意见和行为的人”。他具有中心性、活跃性、凝聚力、传染性的特点。他的观点、评论能够引发一定的跟从效应。因此,通过建立意见领袖,在平台的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在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则尤为重要。 4大学生管理机制的建构意义 (1)现实意义——在满足大学生生活需求、促进了大学生发展、革新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列的积极意义。 学生们通过一部手机、一个平台,不受时空限制便获取校内外的服务与信息。而高校学生事务人员潜移默化的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付诸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闲暇时间,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2)深层意义——形成大学生的网络精神家园,进一步丰富并拓展了校园文化。 网络全球化的今天,精神思想鱼龙混杂,部分消极因素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导致大学生精神堕落。平台的构建,通过较为纯粹、高尚、积极正面文化的引导,形成以校园微信平台为中心的“正能量”网络精神家园,更有利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进步发展。同时,平台的建立,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彰显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精神面貌,也增加了校园文化的广度与深度。 5总结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不是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消解,而是进一步的融合与革新。它能够形成一张虚拟的校园网,全面覆盖到在校师生,影响到他们生活、学习、思想等各方面。它像一个无处不在的无形的手,随时随地指引着大学生在自我管理、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自觉,以帮助大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作者:赵海峰 单位:枣庄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摘要]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开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平安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本文从“供体、受体、载体”三个维度入手,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略、多样化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平台三个方面共同推进,构建起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关键词] 供体;受体;载体;大学生;管理;教育;机制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管理以及成长成才服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平安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办学质量。在生物学界,有个热词叫“基因工程”,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设计,并通过特定生物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产品和生物类型。作为高校的一项庞大工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按照大学治理者的意愿,进行科学化设计,并通过一系列举措,赋予大学生以新的时代特性,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大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基因工程的实施过程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构想组织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作用。本文试图移植基因工程三大元件“供体、受体、载体”到学生管理工作,从三个维度入手,论述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加强“供体”培养,着力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在学生管理这项工程中起着主导、引领作用,且具有相当的能动性。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无疑会大大促进学生工作开展的成效。当前,各高校也都非常重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摆在了大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加强。笔者认为,高校应构建引入—培养—考核与激励一脉式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机制。 1.严格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选聘机制。 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工作,要做到从源头抓起,严把选聘关。选聘工作须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坚持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育人、热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优秀人员选聘到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来。要制定科学的选聘标准,综合学历、专业等因素筛选受聘人员。选聘程序上,首先应由学院根据本学院实际情况初步确定引进人员的计划,经学校领导审核后,由学生工作部门组织成立工作组实施选聘工作。选聘工作要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岗位要求设置考试方式,严格考试环节,努力将受聘者的热衷度与岗位的适应度结合起来,达到二者的契合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在选聘环节上把好关,设好卡,将适合且优秀的人员聘任到学生管理工作岗位上,才能为后期的培养乃至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培训和培养。 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工作,要注重岗位培训,严把培养关。要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岗位培训作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纳入队伍建设的整体安排。要构建起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示范培训为引领,以学校系统培训为主体,以二级学院培训实训为补充的分层次、多形式的纵向培训体系,以及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横向培训体系,通过逐层多面的培训实施,有序推进学生管理工作能力素质提升。除了系统的培训外,还应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及系列培训,特别是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结合专家的讲座,修正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以弥补工作上的短板。此外还要注重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深造,鼓励优秀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修、在职攻读学位,以此提升其工作能力。 3.完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考核激励机制。 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对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工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核是手段,但同时,考核本身也是一种隐性的激励,通过考核机制的有效实施,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对其加以表彰,以先进引领、带动整个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的常态机制。这是纵向的激励,此外,还应有横向激励机制,就是让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与高校其他序列的人才队伍在政策等保障机制上逐步看齐,比如,在年度工作评优、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攻读学位、干部提拔等方面都能予以适当倾斜,解决其后顾之忧,鼓励支持其安心本职工作。如此才能更好地稳定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发展。 二、注重“受体”分析,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格局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主要表现采用行政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注重社会发展的单方需要、管理者个人的权威,而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及其主体地位。我们认为,这种管理模式与时代特征、与当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实际背道而驰,并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在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是一种对受教育者人格、个性充分尊重的教育观,也是一种重视受教育者主动、全面、个性化发展,从而最大化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其潜能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就是要把人看成管理最核心的资源,管理工作是围绕如何利用人、依靠人,进而如何服务于人的发展来开展的。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要求管理者要特别重视研究管理对象,也就是大学生,要做到走进学生,认识学生,了解学生,以学生的要求为出发点,最大化满足其发展需求。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实施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多数管理工作者更多地沿用了过去那种强行管制的教育思想,事实证明,如此管理,便是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很难把学生培养成有鲜明个性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把学生视作一个个独立个体,有独立思想的工作对象,在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牢牢树立“从学生中来”和“到学生中去”的管理思想,并以此为标尺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以学生自身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指针。 以人为本的管理讲究以人为中心,管理性质、管理方式等,其中心是人,而非管理自身。在高校,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台,各项管理计划的实施,面对的都是具体的学生个体;只有通过学生去实践,才能真正检验管理效果。学生的发展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有没有契合人才培养目标、契合社会需求,将作为评估管理效果的主要参考和修正管理方式的重要依据。因此,大学生教育管理,应该抛弃过去那种“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忽视学生的个人追求”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要特别注重学生差异性,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充分发扬民主,培养其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其自尊、自信和自爱。把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目标,这不仅是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更是时展的必然。 3.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和教育,这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人格平等是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准则,教育工作者唯有首先尊重了学生,才能换取学生的尊重,进而达到互相尊重,平等和谐。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应主动走进学生,关心、了解其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只有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学生当朋友看待,让学生接受、信赖、认可,学生才会接受管理者及其教育,才会达到教育管理效果。特别是,针对一些问题学生,最忌管理者把自己摆在教育者的地位,只讲大道理,不去平等、和谐沟通,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取而代之的是,管理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要用温暖的爱心架构起沟通的桥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一旦建立,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已然成功了一半。 三、丰富载体形式,着力打造多样话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平台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有效开展学生管理,离不开多样化的载体形式。只有广开渠道,将多种形式相结合,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良好氛围。 1.以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契机,高校应以此为抓手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比如,可在“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重大节庆日,深入开展党史等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党史教育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鼓舞青年,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还可围绕全团创先争优工作,通过举办各类主题团日、形势报告、知识竞赛、图片巡展、主题论坛、参观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一些民族地区,同时要以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宣传讲座、观看专题纪录片、影视片展播、开展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民族团结主题教育。 2.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该特别重视两课的课程组织与实施。一是要加强两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使两课的教学更加贴合时代特征,贴合高等教育改革趋势,贴合大学生实际。二是要注重将两课走出课堂,多渠道践行两课宗旨,检验两课开展实效。如,每学期开学初,应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到学校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全面深入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和专题调研,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与沟通,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并为学校及有关部门科学地制定和调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案提供决策依据。还可借助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团、意见箱、电子信箱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所想、所思、所求,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校园网,努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实效。 当前,世界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以其高效、便捷、互动性强等优势,强势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网络同样也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为充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学校可在校园网开辟相关主题的教育专栏,相关职能部门,如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处都应建立专门网站,并有专人管理与维护。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网站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增强,更加贴近学生思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各学院也应设立专门网站,设置学生工作专栏,内容力求全面,并做到更新及时。团员干部可开通微博、微信等平台与学生交流沟通。此外,学校应注重加强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监管力度,建立较为完备的制度和机构,提供充足的人员和设备保障,多管齐下,促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园地,政治教育的窗口”。在基因工程中,供体、受体、载体三者有机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发挥效力,完成新产品的创造。同理,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这项工程,也只有从供体、受体、载体三方面齐发力,共促进,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方略、多样化的学生管理工作实施平台纳入到一个整体构架中,综合考虑,统筹推进,才能构建出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高效运转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并有效发挥功能,使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为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成长成才作出贡献。 作者:王慧春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作用 摘要: 我国高校校报产生的历史久远。校报的产生对于稳定高校局势,及时高校的相关信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宣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校报面临着各种冲击以及校报本身的各种弊端。在新时期,高校校报应主动改变自身存在的不适合时展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完善和充实校报各个栏目的内容,反映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继续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校报;弊端;改善;思想教育管理 高校校报产生的历史很悠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校报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推进了高校的宣传,促进了学生工作的开展,讴歌了青春的美好,彰显了时代的精神等方面,受到老师和学生的热爱。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脑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速度的日益提升,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高校校报也在所难免。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校报如何发展,怎样才能继续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成为摆在高校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一、校报的历史和教育管理作用 高校校报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它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时出现,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从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算起,高校校报己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到1966年,我国高校校报发展到229家,占当时全国1200多种报纸的近1/5。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高校校报总数已经超过1000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校报数量还在继续增加,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不断地发挥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校报作为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校报通过专栏的设置、撰文等方式开展工作,内容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基础,宣传国家的重大方针路线,介绍国家的形势和政策,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校报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新媒体的冲击 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逐年增加,GDP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大量普及,无线wifi的公共地点的设置,网速逐年提高,催生了人们在网上阅读的习惯。这些便利条件使人们在各种环境下上网成为可能。方便的网上阅读不断冲击着实体媒体,导致实体书、报纸等销量大幅减少。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的校报亦不能幸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记得以前的大学生,非常喜欢校报,因为校报中有很多自己关心的事情,加之校报又是高校自己办的报纸,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他们感到非常亲切,因此每次校报发行的时候,教职员工和同学们都是带着兴趣去读。然而网络一出现,就以其新闻量大、色彩丰富等优势,抢走了纸质媒体的受众群。大学生思想活跃,适应新事物快,接受能力也最强。据统计,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达到5-6小时,读者群都去上网阅读了,受众群都被网络抢走了,校报自然没人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二)校报栏目僵化导致教育管理僵化 现在校报的栏目非常死板,每期都是固定的几个栏目,没有新意。而大学生是最喜欢新鲜事物的群体,他们喜欢猎奇,喜欢不同的东西,因此这种僵化的栏目让大学生们没有新鲜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的作用有限。 (三)编辑人员年龄结构层次的不合理 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的在编人员,中青年年龄层次人数占比较少,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编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与年轻的大学生产生了偏离。很多编辑认为适合在校报上发的文章或随笔,对大学生教育有促进作用,而在大学生看来这些东西已经太落伍了,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很多同学们身边的东西在编辑那里却认为不严肃,不应该在校报上发表。这种僵化的方式,导致学生对校报产生抵触情绪,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的目的。 三、增强校报的思想教育管理作用的途径 针对校报目前的困境,高校应该切实重视起来,严肃认真地对待目前校报存在的种种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摆脱困境,发挥校报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再接再厉,发挥校报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优势 现在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网络冲击很大,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采取措施。首先,加大校报的宣传力度,在学校的报告栏、教学楼的大厅、寝室楼下等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投放校报,通过团委、学生会分发到班级和各个寝室,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学校的校报以及取阅的方式和地点,抢占教育宣传的高地。其次,让校报的电子版在校园网上安家,校报电子版要及时更新,与纸质版保持同步,这样就能保证让喜欢在网上浏览新闻的同学也能阅读校报的内容,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要,抓住了这部分读者,做到大学生教育线上线下的同步。再次,要牢牢抓住大一新生这一特殊群体。因为在很多高校,大一新生是不准自己带电脑和上网的,因此在课外的时间里,校报对于他们的吸引力要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大一些。抓住这一群体,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最后,现在有很多人慢慢发现,在网上看的东西一般只是看个标题或者大概内容,而且阅读以后记忆很模糊,也就是说都是浅层次的阅读,或者称为快餐阅读。基于这种原因,现在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慢慢向传统的纸质材料回归。校报要抓住人们这个心理,把读者群进一步扩大,发挥校报的传统思想教育管理的优势。 (二)校报栏目多样化,教育管理内容丰富化 当前学校校报的栏目非常僵化,有些栏目离学生太远,在“90后”大学生看来根本不适合他们阅读,为此高校校报应该逐步改变这种情况。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重大政策外,应该让栏目多样化,设置一些学生喜欢的栏目,尤其是学生能够自己参加并撰稿的栏目,让学生真正懂得校报不只是学校的教育宣传工具,同时又是学生们展现青春、彰显活力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中,学生自己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台上的表演者,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让校报越办越好。比如校报采风栏目可以让学生把身边最美的东西通过镜头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对学校的风景的热爱,同时对摄影技术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学生文化栏目可以刊登学生写的散文、歌词、随笔等,让学生养成文人气质,也加强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学校政策问答栏目可以针对学生比较关心的学校的事情做出一些问答,消除学生对某些事情的疑问,对校园的稳定有很大作用。比如某校校内路上有很多高大的杨树,这些杨树成为学校的一大风景,然而却被学校给伐掉了,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非常不理解,后来学校了解到学生的疑问后,及时在校报政策问答栏目中做出解释,消除了同学们的误解。优秀学生事迹栏目发表一些在学习等各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事迹,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积极发挥校报正能量。学生百态栏目可以介绍学生在校园中各个方面的表现,彰显学生青春活力,让学生认同。这样,通过校报栏目的多样化,使其思想教育管理职能不断丰富,增加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三)转变教育管理思想,吸收学生编辑 编辑要随着学生思想的转变而转变,适应学生的方式审稿、办报,才能抓住学生,体现校报的教育管理作用。适当调整校报编辑的年龄结构,不断吸收学生作为校报的编辑。首先,学生最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学生们关心的是什么,什么对他们最有吸引力,怎样办才能够办出学生喜欢的栏目,学生编辑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其他编辑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校报的版面布置、色彩搭配、版面的排版、美工设计、栏目名称的拟定、艺术处理等问题可以吸收有美术功底、喜欢计算机设计、喜欢编辑工作、能够处理好上课时间和编辑工作时间冲突关系的学生。其次,学生担任一部分编辑工作,可以紧随时代的快节奏,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抓变学生随着校报走为校报随着学生关心的问题走,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及时反馈学生关心的问题,为学生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指导,成为学生课后的良师益友。再次,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电脑应用熟悉等特点,担任文字校对等方面的工作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最后,学生担当校报编辑在改变编辑年龄结构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编辑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以后的求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增设校报栏目,设置栏目轮换制 现在的校报栏目都是有限的,且是固定的,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校报的热情不断减少,因为学生喜欢不断变化的、跟得上他们思维的事物。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校报发展的情况,对校报的栏目应做出如下的调整。首先,思想教育类的栏目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更改的,因为校报是学校的媒体,传递的是国家、学校的重要指示和思想,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做宣传教育的时候,可以理论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同感。其次,增设校报栏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现在校报的栏目比较少,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栏目就更少了,可增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栏目,增加学生对校报的喜爱程度。再次,设置栏目轮换制。因为校报基于版面的限制,不可能设置很多的栏目,但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对读校报的热情,提高同学们对校报的关注度,可以增设很多栏目,所以为了让这些同学们喜欢和关注的栏目能登出来,应该建立栏目定期轮换制。也就是这期栏目,下期可能没有,这样既能够解决校报版面问题,同时又能够让不同的栏目轮番出现,提高了同学们的新鲜感,增加校报的读者。最后,打造校报教育管理金牌栏目。高校的校报有很多栏目,各个栏目又有着各自的特色,同时有着自己的固定读者。金牌栏目的打造需要学校的重视,编辑的认真负责,学生们的不断支持和踊跃投稿并反映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栏目内容,增强栏目特色,突出校报的教育管理职能。打造校报教育管理金牌栏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几个四年轮回才能完成的,编辑一定要静下心来,做持久打算。校报是学校的思想教育管理的工具,应该突出自己的特色栏目和与众不同之处。也就是提起校报,学生就能够想起那个栏目,让那个栏目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职能。 (五)适时调整出版版次,加大教育管理力度 高校校报每版的版面都是固定的,但是有时候学校的事情多了,需要报道的事情就多了,这样就会出现本该及时报道的新闻,由于版面的原因没能够及时报道,成为旧闻。每到新学期开学,大四学生毕业季,国家有重大会议、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校报需要报道的事情就很多,这时候就需要适当增加校报的版次或者采用增发增刊的形式。通过这样的调节,事情能够很快地报道出去,让学生能够通过正规途径阅读新闻,知晓学校的事情,及时了解事情的真相,不信谣言,不传谣言,稳定学生情绪,让教育管理落到实处。本文通过对校报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校报在当前面临的窘境,不断采取可行性措施,及时地改变这种情况,完善校报的各项思想教育管理职能,使校报能够在新的形势下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马廷威 单位:营口理工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需要理论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素质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重点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其教育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大学生群体教育管理的效果。在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需要理论,密切关注重点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从而可以帮助重点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关键词: 需要理论;重点学生;教育管理;契合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而重点学生是指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下,由于家庭状况的不同、学校地位的差异、心理排解的差别等原因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面貌上产生的一类相对弱势的群体。主要包括:家庭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纪律处分学生等。近年来,这部分群体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决定了整个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稳定与发展。当前大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家庭环境的熏陶影响以及学校环境的良莠不齐,导致大学生产生许多迷茫与困扰,重点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本文以重点学生为研究视角,重点阐述需要理论与重点学生教育管理的契合。 一、重点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 (一)人生发展的需要 重点学生正处在一个自身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正面临着一系列的人生困惑,有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需要面对和解决。如: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做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等。重点学生迫切需要在人生导向方面得到帮助和指导,渴望有人为他们释疑解惑。教育管理工作者若能紧密结合重点学生的人生发展需要,必能激发他们的接受兴趣,从而将党和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内化为重点学生自觉的人生追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更好地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 (二)获取知识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所处在全球化、知识化时代,竞争意识越来越强,渴望获取知识、努力提高竞争力,是重点学生迫切而合理的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在尊重、满足重点学生求知需要的前提下,引导重点学生将崇高理想、良好愿望与兢兢业业、苦干实干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既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又乐于创造、甘于奉献。 (三)渴望成功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大学生强烈渴望抓住机遇建功立业。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努力将理想信念教育与重点学生渴望成长成才、成就事业的发展需要相对接,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融入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引导重点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需要理论与重点学生教育管理的契合 (一)需要理论是重点学生教育管理的基础 人的思想的产生是外界作用于大脑的结果,从而推动着人去从事一切活动,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重点学生的需要也是其思想活动形成的基础,对思想活动的发展具有制约性。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人的需要,尤其是重点学生的需要。了解、掌握重点学生的需要及其特点就能够为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提供科学方法。在对重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从重点学生的需要出发,可以使教育者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与其需要的内在联系,掌握其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因此,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以需要理论为基础,才能够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重点学生教育管理是对需要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从教育管理角度来看,需要——动机——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需要是关键的环节。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这是由于在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解释了人的需要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重点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需要,并为实现自身的合理需要而努力。只有通过教育管理及时了解重点学生的多种需要,才能对他们的思想动机进行预测,从而探求他们行为的目的,对其行为进行调控。因此,重点学生的各种需要只有通过教育管理的引导,才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掌握需要理论的基础上,对重点学生的需要特点及其原因加以分析,将需要理论运用于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针对重点学生的需要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途径,才能更好地提高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效果。 作者:王建东 刁晓倩 杨文军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索 摘要: 本文分析了各大院校在教育管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制度体系、教育内容与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将“以生为本”理念引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以生为本;新疆;少数民族;管理 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1少数民族意识强烈 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服饰、食物、风俗和生活习性等,都有着极大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小就开始接受穆斯林式的生活习俗,衣食住行都严格遵循穆斯林的规矩。在背井离乡、远离故土之后进入内地高校,却发现身边的大多数学生都和自己固定的行为模式相悖。这种情况下,会以强烈的民族意识作为抵御文化入侵的应对方式。 1.2虔诚信仰伊斯兰教 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而新疆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们在成长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也会形成狂热的宗教热情。在宿舍里进行宗教礼拜、参与校外宗教组织的集体活动或是在学校里传阅宗教书籍。这些行为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会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造成阻碍。 1.3家庭情况较为贫困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跟内地相比有着较大的实力差距。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都不乐观,内地高等院校的学杂费、住宿费等,都会给新疆大学生们的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而这种负担自然会转嫁到学生的精神压力上,从而影响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长。 2管理少数民族大学生时面临的问题 2.1负责管理工作的教师,队伍亟待加强 在内地高等院校里,负责管理教育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教师数量不多,队伍建设极不稳定。据2011年~2015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新疆内地学生工作办公室每年都会全国范围内的两百余所高校派遣专业的管理教师。但是,截止今日,平均一名管理教师就要面对三百多名分散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新疆大学生,任务困难而艰巨。部分规模相对较小的高等院校甚至没有配备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职教师,仅仅选调了一些班主任或辅导员对新疆大学生进行一般化的日常教育管理。 2.2内地院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误区 大部分内地院校的管理阶层,并不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统一管理理念。有的高校会过分干预新疆大学生的个人生活。因为对民族性的宗教信仰认识不清而劝诫学生相信科学,放弃伊斯兰教。有的高校则担心民族团结问题,不会主动与新疆学生沟通交流,以自由松散的管理状态听之任之。这些错误的教育管理方式,都归根于统一教育理念的缺失。 2.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问题 进入内地高校参与学习活动的新疆大学生,由于受到民族性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影响,新疆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会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迅速建立起戒备性极高的民族意识,交际圈也往往局限于同民族的小团体,缺乏跟教师、学生主动交往的积极性。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有限,有些学生汉语交流能力不强,离开故土的新疆大学生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在基础文化知识上的欠缺,进而产生失落、自卑、排斥等负面情绪,更加拒绝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3教育管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探索 3.1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 内地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原则是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即站在实践的角度上进行探索的话,各大高校教育管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高等院校在社会上的形象和信誉。所以,教育管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制度体系应该严守育人的核心理念,在培养优质人才的任务前提下,针对新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内纪律、课程考试和学位授予等规划出必要的行为基准,并监督这些制度体系的实现进程,加大相关机制的执行力度。而柔性制度体系的制定则要求教师准确掌握每一位新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民族构成、家庭情况等客观事实,深入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的个性特征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在宏观整合新疆大学生真实的心理需求和学习要求,在微观上对其进行区别式的分类管理,教师和辅导员才能通过柔性机制的推行,为新疆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辅导与思想引导。 3.2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设置教育管理的具体内容 许多高等院校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学内容上,采用的是与其他学生一样的统一教材。这种教育管理方式明显忽略了新疆少数民族和内地汉族之间的民族性差异,也没有考虑到普通高考升学汉族学生跟“民考汉”新疆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长此以往,由于语言的差异也会给新疆大学生们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在开学之初,号召校内热心的学生,和新疆少数民族的学生组队学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专门开设一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教学课程,帮助初入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们尽快掌握汉语交流的基本能力。具体的学习教材,也应该根据不同民族学生的群体特殊性进行修改和选编。例如,在文学课程中增加新疆少数民族作家的文章篇目,在专业课本中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字词下标注维吾尔族的说明语言等。这些教学内容的适当改进,可以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卸下紧张而戒备的心理包袱。 3.3科学创建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提出,教育管理的效率高低直接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因此,高等院校的领导与教师在教育管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时候,应该想方设法地激发和调动出学生主动配合的积极性。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中的教学状态,教师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给予学生自由的选择权利,重点培养新疆大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高等院校的教师们应该将严格的课堂规范和轻松的学习氛围相结合,创建出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后,评价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方式不能简单局限于考试成绩的高低,还要综合参考学生平日里的学习态度,以及在教学课堂上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作者:王雯 陈小南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心理健康系统,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为高校学生解疑答惑,积极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教育管理;角色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然而,大学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趋向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如此关键的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健康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的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 随着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就大学阶段来看,大学生们主要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这三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变迁。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刚进校的大一新生上。生活环境的变化,让他们对陌生的城市产生消极、害怕的情绪,要适应周围的变化则需要花费一段的时间,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人际关系的变化也让许多大学生难以适应,面对来自各地风格各异、特点各异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成为了让他们的头疼的问题,人际关系的交往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对新的学习生活的适应,大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初高中,初高中的学习多依赖于教师,而大学生的学习则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上面,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如何适应外部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高校对大学新生所进行的第一课教育。面对这些问题,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相关的团体辅导培训。以宿迁学院为例,在新生军训期间,心理健康中心会以“和谐班级,你我共创”为主题进行团体辅导培训,这一活动使班级学生意识到班级群体是一个“家”,同学之间是彼此互帮互助的家人,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得到放松,同时,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逐渐打开心扉,让同学们和谐良好的相处。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为最终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群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人际关系。大二学生逐渐开始适应大学生活,在此基础上,诸多问题层出不穷,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人际交往问题。随着自己的个性特征逐步显露出来,对于朋友的选择,有了自己的取向,面对宿舍里、班级上性格各异的同学,同学们开始变得不适应或者不习惯,冲突会更加明显,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面对这一问题,高校会举办心理情景剧。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看,心理情景剧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让来访者把自己的焦虑或者困惑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心理咨询师在一旁进行点评,并借此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治疗,来访者在咨询师指导以后继续表演情景剧,直到最终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有所帮助。而高校中举办的心理情景剧,团体成员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让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同学们通过举办心理情景剧,把生活中的事情搬上舞台,敞开心扉,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这样,心理情景剧为同学们的个性释放提供平台,台上台下可以进行互动、一起解决,使更多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同时团体辅导以及户外拓展训练,促进同学们能够相互分担、互相扶持,从而共同成长。再次,认识自我。大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了烦恼与恐惧不安等严重问题。由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会选择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学院一般会选择开展心理课堂、心理咨询热线又或是心理沙龙,让同学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也会相应地给予咨询与治疗,运用合理健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最后,职业规划。怎样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往往无从下手。职业规划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这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设选修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将职业规划作为一门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甚至在大二就提前开设此类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为职业规划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份优秀的职业规划不仅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评价。在这个问题上,高校要定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体系,让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同时也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走向成功。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通过前文的描述,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每一个年级段的大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因而,高校的心理健康系统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高校众多的学生组织与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以自己专业的理念参与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我认为应当分为以下几种: (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主要以教师和学生干部为主。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我们往往会采取团体辅导和咨询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并对高校的心理工作制度、基本的咨询方式有具体的了解。对于全国开展的“5•25”心理健康节,教师和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健康系统承担着本校的心理健康的重任,教师和学校则是主要的领导者,要善于利用各种主题日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们解疑答惑。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没有深度的认识甚至不了解,这就提醒我们,要多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主动咨询,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学会帮助自己,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朋友者的角色 高校的运行离不开各个学生组织之间的配合,如果说学生会是以行政工作为主,学生社团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基本目标,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则是以建设学生心灵工作为宗旨,同样是他们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心理健康建设,可以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在大学这个平台上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所以,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学会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他们能够相信心理健康机构,信任心理健康的教师,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倾诉、学会倾听、学会减压、学会交往,这些都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帮助。因此,想让学生能够健康地发展自己、学会规划职业生涯,那么我们就需要将每一个来寻求帮助的人当作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一样呵护,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合理的建议。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是其中的工作项目之一。例如开学的新生讲座、毕业生的职业规划等活动,其中都有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身影。因此,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充分发挥好管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积极举办相关活动,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成长生涯中的关键作用。以宿迁学院为例,在开学之初,我校会让学生做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大一新生对于新生活的适应程度如何,这一做法能够充分地帮助辅导员认识、了解自己的学生,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辅导员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学生会有哪些困惑、哪些难题,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涯,更好地树立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地位,这些认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可以帮助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生活在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必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希望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生活品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促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个具备高素质与好心态的人才,这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作者:张剑宇 华夏 刘翠英 单位:宿迁学院文理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教育管理问题与应对方式 摘要: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院校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但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显著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高校资源利用率不高,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专业建设水平低;二是人力管理不到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三是根本的管理理念不清晰,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文将就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促进高校建立科学高效发展方式。 关键词: 大学教育管理;问题;应对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有着重要角色。但是当前的大学最为重要的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摘要中已经提及。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方案。 一、提高高校资源利用率,推陈出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大学的合并和重组是一个较热门的词,尤其是在二流高校中。但是专业杂乱,专业的层次参差不齐,造成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是差距很大,使得很多大学生学到的东西和社会需求脱节。学校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出各个学校具有的优势方面。国家对高校政策的放宽,高校之间的竞争显然愈演愈烈。如果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是很强,显然创办具有办学特色的专业是高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发力点。这种具有特色专业的院校也是深得社会的认可。因此,大学教育管理应该不断深化专业结构,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组织自己的优势专业。同时,不断的对已有专业进行调整,使得优势专业和专业人才优先发展。优势专业的发展和优化,意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为学生设置弹性学习模式。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在课程要求,教学方式上等做出适应不同学生的方案,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深层次的挖掘自身的潜能。 二、引进吸收科学管理体制 当前,大学中大都存在着人力等资源分配不合理,甚至是浪费的现象。很多空职,虚职、因人设岗现象造成了学校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在很多中级管理人员仍然担任教学任务学校管理任务,这使得大学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难以保障,同时学校的管理也难以科学有效的进行。甚至一些大学中,中层干部自己是自己的教学监督人,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是教学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的体现。 1.大学的管理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体制,使得决策权、执行力,和监督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也要各自分立。可以由有关专家和专门的委员会组成决策层面;由大学的中层管理部门组成执行层面;学校全体教职员、学生、社会相关人员等众多团体可以组成的监督结构。在这种三种的管理体制完善的基础上才能使大学在教育管理体制上更加合理、有力、到位。 2.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有一定学术能力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各项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管理能力,自身在学生中,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比较了解。没有硕士、博士授予点的学校也可以设置高年级辅导低年级的导员职务,在有硕士、博士点的学校设置硕士带本科生,博士辅导硕士的导员职务。通过这种工作形式,不但为学生实践创造更好的学校平台,有利于对兼职辅导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够降低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3.提高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水平。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高素质的教育管理人才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因此众多大学迫切的需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从理论上来说,高校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以及新模式、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创新之处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具以及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发展适合自身教育管理理论。从实践角度来说,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应该拥有一支教育管理培训队伍,可以我国经济、社会形式、以及学生发展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使得教育管理者队伍的实践能力、实践经验等得到提升。按个人角度来看,教育管理者个人应该不断学习教育管理理论知识,积极总结自身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谦虚的向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也要结合个人的特点,建立适合自身的工作方法,使自身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专业化。 三、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管理本身是一门艺术,如果教育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身是对峙、冲突的,如果教育管理者只是认为自己只是负责颁布、发号施令的,而教师和学生则是无条件的服从的,产生的恶果将是危及整个学校的建设以及师生的正常利益得不到根本性的实现。这样的管理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期望更是无从谈起。大学教育管理应该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大学教育管理改革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体现的是学校管理的先进性,表达的是在管理过程中对所有人的尊重。只有建立不断促进师生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现代大学教育管理理念才能实现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过程中,只有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的热情,最大程度的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保障大学教育管理的活力、生命力。因此这要求大学教育的管理者在制度设计时,应考虑到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要实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以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校园得到长远发展,必然要不断的深化教育管理改革。高校改革中必然要充分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理念,需要不断逐渐的完善大学内部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积极学习、引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才能为社会发展,人才强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党文婷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教育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法律问题在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意义重大,其是制约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法律问题深入认识,才能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展开。基于此,本文就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法律环境进行了简要论述,然后从安全管理、学籍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策略,以期能够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族院校;教育管理;法律问题;策略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构成比较复杂,虽然汇集了众多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但是其中仍以汉族学生为主。从民族院校的教育工作队伍构成上看,少数民族的教育者占比较低,仍旧是汉族教育工作者占比较大。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院校中汉族学生和教师数量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数量较少,这就导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存在产生各种冲突的可能。不论是文化信仰的不同,还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存在不少相互矛盾的地方。加之大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尚不完善,可能由此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因此,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就应该强化对法律问题的研究,通过完善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实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法制化,从而促进民族院校不断发展。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法律环境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管理的法律依据 对于民族院校而言,进行大学生管理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只有在法律基础上展开各项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大学生管理合法合理,能够发挥出切实的效用。适用于民族院校大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较多,但是最为主要的法律依据宪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制定的,尤其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位条例》的颁布,更是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除此之外,各个民族院校在这些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也制定了符合院校实际情况的各种教育管理制度。在这些法律法规中,不仅对民族院校和法律事务机关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也对大学生和民族院校教师的权利、院校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不仅可以为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形成指导和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其具备强大的监督职能,确保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教育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不仅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做出了规定,也对其中存在的矛盾和处理办法作了论述。法律法规的存在并不是为了震慑学生或是教师,使其不敢做出有违法律法规的事情。而是通过法律法规的监督管理职能,让学生或教师认识到正确的学习或工作路径,对自身行为进行自主规范,使其自发排除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民族院校教育管理需确保大学生的基本权利 自主权是大学生具有的基本权利之一,虽然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但是其也具有主动作用,应该在教育管理中得到重视与尊重。民族院校在进行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避免对大学生的自治权和自主权形成侵犯。不仅如此,对于大学生而言,都已经是成年人,其自身就存在强烈的合法权益意识,也希望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主动作用。加之民族院校存在大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更是应该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权益加强保护,避免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因为权益差异而产生不和谐因素。在民族院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也需对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加强考量。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说来,不少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还是存在保护院校权益,牺牲学生权益的情况。对于民族院校而言,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不同民族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以及学生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之间产生矛盾。不仅如此,在民族院校的某些条款中,甚至存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比如,强制退学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的一条规定,其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形成了一定侵犯。再比如禁止学生在校园内谈恋爱、禁止在宿舍玩游戏等都是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虽然这些规定看似是在维护院校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但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即破坏了学生和院校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导致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无法达到教育管理工作的预期。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安全管理是民族院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也是确保教育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当前,各个民族院校在安全管理方面都制定了较为详实的规章制度,对安全行为、安全风险以及处理办法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种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安全管理起到了作用。但是,目前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还比较明显,尤其是存在一些真空区域,没有对相关的行为或是处理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大学生安全管理存在盲区,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出现。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具有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本责任。大学生在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或者是学校自行组织的其他活动时,如果相关组织者或是学校尽到了管理或告知的义务,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出现意外事故,这种情况下学校是不需要担负责任的。若是大学生擅自参加一些在校外举行的活动,或是并非由学校官方组织的活动,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学校也不需要承担责任。就院校而言,其具有提醒、告知以及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提醒主要是在展开各项活动时,学校应该提前就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对学生进行提醒,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避免临时慌乱出现安全事故。告知就是学校有义务对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其告知给学生,并且需要将相关的注意事项一一告知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对安全风险形成基本的应对能力。而保护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不论是在学习中,或者是生活中,学校都有义务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进行保护。比如,学生放在宿舍内的财务被窃,这就是学校的安全保护工作到位引起的,因此学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学生因为口角冲突在学校内发生打架斗殴致使部分人员人身遭受伤害,这也是因为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学校应该对这一事件负主要责任。对于民族院校中安全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对各方责任予以清晰界定,同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确保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二)学籍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学籍管理一般涉及到招生、退学以及学位授予等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法律问题比较明显,导致大学生利益受到侵犯,不符合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招生环节,法律问题存在复杂性的特点,其不仅牵涉到学生与教师,还涉及到招生制度等。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甘德怀事件,就揭露了院校招生存在的法律问题。甘德怀在北大法学院博士招生中笔试第一,但是却在复试中落榜,对此其认为复试环节有违法律规章制度,并和北大法学院展开了交涉。虽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说,复试环节更加倾向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淘汰甘德怀无可厚非。但是,从招生的相关制度讲来,这却是不合理的。由此就可以看出,院校自身在招生过程中自主权过大,超出了法律限定的范围,从而导致不合乎法律的情况出现。因此,院校必须要对自身的招生制度全面剖析,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查找存在的问题。在退学这个方面,不少院校都存在强制退学的条款,民族院校也不例外。不论强制退学条款是否实用,但从法律角度看,其就存在违背法律精神的情况。比如某大学10级一个女生,因为和男友发生性关系导致怀孕,学校最后以道德败坏、品行恶劣为由勒令该女生退学。从法律角度看,不论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或是其他相关法律,均没有对学生发生不正当性行为应该退学进行规定,所以高校以此理由勒令该女生退学,在法律上就站不住脚。不仅如此,该女生已经超过18岁,属于成人范畴,那么其与男友发生性关系就属于个人行为,学校无权对其进行干涉。除此之外,部分学校还对学生发生打架斗殴制定了退学处罚条款,这在法律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学位授予方面,不少院校存在不授予学位的规定,其中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不授予学位,这不属于学校的责任。但是教师方面因素导致的不授予学位,确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在前些年,某高校一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导师超过半数给予了否定意见,最后导致该学生没有被授予学位。就这一事件看来,学位授予应该符合法律规定,但是由于导师否定意见导致不授予学位,其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具有比较强烈的个人意识色彩,与学位授予法律规定存在偏差。 (三)后勤服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在民族院校中,后勤服务管理是保证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基础,其最为主要的法律问题是后期服务集团和院校之间的责任划分以及管理职权等。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说来,民族院校后勤服务主要是划分给专门的后勤集团进行,后勤集团具有管理、经营和决策等权利。但是,在不少高校中,虽然将后勤服务分化给了专门的机构,但是在管理工作上,仍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这就导致学校和后勤服务集团之间在职权、责任等方面存在重叠,最终导致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致使后勤服务管理出现各种法律问题。在后勤服务管理中,相关人员必须按照法律条款和工作制度展开相应的管理工作,也就是人成为了制度、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者。若是在后勤服务管理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后勤合同的行为,就会导致风险问题产生。不仅如此,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后勤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在不断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导致后勤服务管理的原定计划出现滞后,若是不及时调整,就会导致后勤服务管理的某些工作和法律及合同等出现冲突。后勤服务管理者法律意识缺乏,管理理念滞后,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不作为或是作为不全面的情况,就容易引发管理工作在法律上出现空洞,无法有效为教育管理工作服务。而且,对于民族院校而言,由于大学生在民族、信仰和文化上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后勤服务管理必须实现多元化和层次化,若是无法协调各种差异,就会导致相关问题扩大化。 三、完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 (一)完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机构和规章 一般说来,民族院校是由高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管理的,应该实现高校、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的三方协调、统一管理。因此,需要在机构和规章是进行完善,确保三方能够切实融合教育管理工作。在机构方面,不论是民族院校自身,还是教育管理部门,都应该加强组织建设,在院校内部设立专门的法制部门,用以解决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不仅如此,对高校而言,还需要对管理机构进行调整,确保其符合我国法制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进程。只有这样,民族院校大学生管理才能消除原先存在的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环节,确保学生的权益不受到侵犯。由于民族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参与的部门较多,彼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和功能重叠,这就给大学生教育管理造成了不协调的因素。也只有通过完善机构,才能使得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在规章方面,民族院校需要对当前存在的不符合法律精神和教育实际的规章制度进行整改完善,确保各项条款有法可依。就如上文所提到的退学处罚条款,其就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条款,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不仅如此,在院校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中,还需对责任界定进行明确,对比较常见的各类问题所产生的权责划分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在发生相关问题时能够对各方责任清晰准确的划分。此外,在各项规章制度中,还需对大学生的权益进行保护,避免教育管理工作侵犯大学生的合法利益。如上文所提到的禁止在宿舍玩游戏,禁止大学生谈恋爱等条款,都需要在规章制度中剔除。 (二)依法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 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必须依法加强,如此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一系列法律问题。首先,应该在民族院校中对大学生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想要在教育管理中依法展开相关工作,就必须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因此,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应该加强法制宣传,让大学生能够树立基本的法律观念。尤其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更是应该加强法制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对自身合法权益以及维护权益的手段能够有所认识。比如,院校可以安排专门的法制讲座或是法制宣传会,号召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详实的案例让学生对违法行为、法律武器等形成了解。其次,需要对民族院校的教师队伍加强法律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队伍的法律意识水平决定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法制化程度,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也可以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让学生能够依照法律标准要求自己。所以,对于民族院校而言,需要定期对教师队伍展开培训,邀请司法机构的资深人员对其进行法律宣讲,同时举办培训座谈会,让教师之间彼此分享法律培训的心得体会,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法律水平。最后,院校自身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就高校自身而言,应该多多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法制化建设工作经验,将其与自身办学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民族院校自身特点的法制化建设道路。 (三)强化法律保障机制 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需要强化法律保障机制,切实避免教育管理中各种法律问题发生的概率。第一,应该完善与大学生教育管理法律问题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从制度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才能切实杜绝法律漏洞的出现,这样才能使民族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可靠的法律基础。不仅如此,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理念和形式上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确保教育管理的质量和秩序。第二,在教育管理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必须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严格进行,确保各个环节合法合理。法律不仅具有规范作用,还具有监督作用,能够对各项工作行为形成约束,违背法律规范的行为就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对大学生的知情权、自主权予以尊重,公开各个环节的工作信息,给大学生一个健全的表达平台。第三,应该对民族院校的法制建设加强思考。院校不仅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践行者。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因此,应该对这些新问题进行思考,找出其诱发原因,理清其解决策略,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法律问题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当前民族院校法律环境的分析,得出其目前尚且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从完善结构和规章、依法管理和强化法律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消除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法律问题,确保大学生的权益能够得到尊重,教育管理达到目标。 作者:尹凤英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新媒体对大学生影响及教育管理方法浅议 1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5份。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65%,女生占35%。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关注的热点;③大学生对待新媒体的态度;④新媒体在校园中的使用情况。 1.1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 1.1.1新媒体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新媒体因为使用方便、信息覆盖面广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调查显示,大学生花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的时间远远大于报纸、书籍、电视等传统媒体。超过60%的学生最关注的媒介为手机、网络等新媒体,46.48%的学生每天用新媒体浏览网络信息的时长在1~3小时,三小时以上的占33.33%。 1.1.2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内容为即时通讯 信息获取和的移动媒介因其自身的方便快捷、不受时域地域限制等特点而被大学生广泛使用。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最频繁的媒体类型为即时通讯工具,占73.12%;其次为网络舆论活动等。其中,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是大学生社交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别达到了62.28%和48.25%。其使用年限在3~5年的占34.58%,5年以上的占22.90%。从使用频率来看,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的比例为74.21%。此外,大学生对新媒体(以手机为例)的依赖性非常高,对QQ、微信等应用有较大的使用黏性。64.91%的学生表示手机不在身边,会觉得烦躁不安;45.61%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玩手机;35.09%的学生表示习惯一直登陆通讯应用,即使不用。 1.2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关注的热点 1.2.1通过新媒体获取知识和娱乐休闲是当今大学生的主要使用动机 调查显示,65.35%的学生被新媒体新、奇、异的信息所吸引。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动机主要有:获取知识、信息和休闲娱乐。45%的学生选择了获取知识、信息选项;43%的学生选择了休闲娱乐。以上结果也比较符合年轻人喜欢追求新奇、探索未知的特点。此外,同学、朋友及大学生自己所关心领域的名人是其微博、微信等关注的主要对象。 1.2.2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主动关注度及参与度不断提高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会利用新媒体搜索新闻、国内外重大事件,了解社会动态。其中,网络和手机是获取相关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同时,新媒体快速发展,也为虚拟世界中的双方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权利,66.05%的大学生会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并积极参与讨论。对新媒体传播的消息,87.16%的学生倾向于相信官方媒体或自己权衡,不会盲目跟从。 1.3大学生对待新媒体的态度 对于是否会参与网络散布虚假及攻击等行为,学生们表现较为理智,78%的学生表示看过一些,但是自己绝对不会参与;12%的学生表示对此根本不了解。此外,大部分学生也表示因为自己不喜欢说,只喜欢看,所以常常选择“潜水”,也有学生是因为害怕没人理睬或是观点与大众不一致。对于很多人喜欢媒体上“晒”心情、自拍等,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宣泄的方式。47.14%的学生的态度是随兴,想分享就分享;29.96%的学生表示通过这种途径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有少数学生觉得这种做法会泄露个人隐私,自己不会过多使用。 1.4新媒体在校园中的使用情况 新媒体在校园活动和学习中广泛应用,有正面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干扰。调查显示,新媒体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也为校园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带来了便利。学生们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利用QQ、微信获取各项通知和公告。此外,87.33%的学生表示使用新媒体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学习的“注意力”,并且容易产生依赖心理,降低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已经深刻地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主要媒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此感兴趣并使用。新媒体对大学生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影响。 2.1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2.1.1信息丰富,来源广泛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开阔眼界和思维。 2.1.2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于新媒体平台,大学生可以摆脱传统的被教育、灌输的地位,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进行平等交流,形成开放式、交互式、个性化、自主型的学习模式。 2.1.3为交流思想提供了新的平台 网络的符号化、虚拟化、隐蔽性等特点,使大学生交流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扩展。在匿名的环境下,学生们更容易表达直接的、真实的想法,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为单纯和简单。 2.1.4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新媒体的“网络交往”成为当下大学生的社交常态形式,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2.2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2.1信息过载的负担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新媒体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一个特点——容量无限。大学生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应接不暇,只能快速地切换、浏览,造成其感知能力下降。此外,在信息的接收上,大学生多被新、奇、异的信息所吸引,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2.2.2思维简化,能力变弱 长时间接触网络等媒体,会使大学生过度消费现成的网络资源,造成思维的被动和僵化,逐渐丧失想象力和创造力。 2.2.3情感迷失,人际冷漠,自我意识泛滥 一些大学生对网络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很可能导致其与社会脱节,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出现阻碍和隔阂。同时,新媒体环境下,自我张扬、个性解放变成了一种轻而易举的体验。这种自由膨胀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演变成自私、自恋、自我等。 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新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来讲,可谓有利有弊,教育管理者应当以积极的态度认识新媒体,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管理理念,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方法。 3.1新媒体的发展开创了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3.1.1开拓了大学生教育管理新平台 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1.2丰富了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手段 手机、电脑等媒介,以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绝对保有量,逐渐发展为大学教育的新载体。网上课堂、论坛等新教育手段不断出现,内容丰富多彩。教育工作者能够将自己的教育管理思想、理念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 3.1.3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洞悉新生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教育管理。这些都要求管理者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功底,不断熟悉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和思想动态,不断提高对新兴媒介的运用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3.2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法 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和教育管理形势,教育管理者要不断创新,利用新的载体探索多样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管理方法。 3.2.1建立专业化的新媒体研究管理团队,掌握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探索高效的管理途径 让新媒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轨道。同时,注意加强使用新媒体的监管和伦理的规范。 3.2.2明确新媒体环境下的管理目标 应当把握新媒体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联系学生的接收和认知水平,切合实际地制定新媒体管理目标。教育管理应当涵盖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指导等多个方面。 3.2.3有侧重地选择使用各类新媒体工具 应当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在学生经常访问的社交网站上开辟公共主页,有针对性、有侧重地使用各类社交工具,价值含量高的信息。 3.2.4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普遍化、常态化 在举行各项活动时,将新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参与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号召教育管理者用年轻化的思维方式武装自己,努力掌握网络话语主动权。通过轻松平等的社交网络平台,增进了解,拉近距离,同时实现对学生“线上”和“线下”的管理,提升教育管理能力和效度。 3.2.5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注重互动和反馈,关注舆论方向,坚持监督与引导并重,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和辨别能力。 作者:强莉 房亮 靳志伟 侯其锋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人际冲突教育管理策略 一、人际冲突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 对立行为可以是外显的攻击行为,也可以是内隐的消极冷漠或沉默抗议,可能会造成对方身体上的伤害,也可能造成对方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人际冲突是一个动态过程,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能够降低和缓解双方的关系,促进双方共同成长;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则可能导致冲突更加激烈,引发严重的后果。从起因来看,人际冲突分为认知冲突、习惯冲突和利益冲突等,从表现形式来看,人际冲突分为态度冲突、言语冲突和行为冲突等。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属于高校学生宿舍内部成员之间的一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宿舍各个成员在学习、生活中,由于受到利益、需求以及目标等影响,彼此之间产生的情感、言语和行为上的敌视、冷漠和紧张等负面情绪,进而造成不和谐、争斗甚至关系崩溃。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分析 大学阶段属于人生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以及争强好胜的特殊时期。然而在大学生活中,各项资源都具有共享性,密切的人际交往促使学生经常会面对冲突场景的发生。从我国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浅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内在心理原因造成人际冲突 由于受到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各方面人格还不够健全。在人际认知方面,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片面性,看待和处理问题往往凭借自身的第一主观感受和刻板效应;在情绪情感上,大学生积极热情,处于迫切交友以及渴望理解等情感需求强烈的阶段,但因自身的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和易受情境影响等原因,极易造成冲突现象发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通常因为自我意识不够完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并与他人发生冲突,同时又不能主动化解,使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另外,现阶段的大学生属于“90后”,是一代独生子女,在集体生活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傲自负、嫉妒心比较强和各项心理特征比较敏感等特征,造成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随意化、频繁化,而且通常难以妥善解决。 (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匮乏 人际关系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通常需要建立在科学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之上。但是,从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可以看出,大学生有充足的人际交往时间和空间,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但是人际交往质量却比较差,不合群、自私和小团体等情况时常发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烦恼难以解决。大学生往往注重提升专业知识能力,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却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研究,通常是凭借自身的感觉和经验来处理,这种知识和技能上的缺乏难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不同环境下的大学生活中,人际冲突现象越来越多。 (三)外部竞争环境以及利益驱动产生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生存竞争越发激烈,有些学生为了争取有利的竞争地位,在利益诱惑面前不择手段。大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已经成为以后就业的资本,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党员、是否获过奖学金等都是就业的重要参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驱动下,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目的与各方进行争斗,即便是同宿舍的室友也不例外,造成人际关系僵化,引发各种人际冲突。 (四)家庭条件以及地区差异性的影响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这些都使他们在宿舍中的生活习惯以及自身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城市与农村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差异就影响着宿舍集体生活,这也是引起宿舍人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是一个长期性过程,是在成长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在习惯的驱使下具有稳定性,不会轻易被改变,这些往往是宿舍人际冲突的焦点。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教育管理措施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处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以及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科学的教育管理措施能够促进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教育系统以及学校的管理层应该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技能 高校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至少需要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修课程,提高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同时可以增设诸如积极心理学和幸福心理学等选修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讲授理论和实际案例,来培养学生宽容、理解以及与人融洽相处的心理品质。还可以通过开设人际关系专题讲座来探讨人际交往的技巧和重要性,其中穿插一些人际交往冲突的解决措施,丰富和提高大学生面对宿舍人际冲突的知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化发展的有效形成。另外,也可以在大学生入校时就开设一些专题讲座,针对具体案例,引起大学生对人际冲突问题的警示,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学会与舍友融洽相处,杜绝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尽快融入群体生活。 (二)建立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干预机制 为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完善性,需要建立分级的人际冲突干预机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宿舍人际冲突问题。其中,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干预机制应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宿舍内部干预。在分配宿舍时,每个宿舍应当指定一名综合素质以及人际协调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方便调解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当然,学校应当定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培训,提升其调解人际冲突的水平,使他们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二级是辅导员干预。在学生代表无法解决复杂的人际冲突问题时,需及时上报辅导员,由他们从中调解。辅导员在充分调查了解引发人际冲突的原因以及具体事项之后,要针对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心理疏通和思想教育,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问题,提高其认知水平,避免冲突的再次发生。第三级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干预。如果宿舍人际冲突是因宿舍成员自身存在心理疾病或人际交往障碍而引发的,就需要心理咨询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三)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引入竞争与合作策略,实现人际冲突的科学管理 和谐宿舍秩序的建立与维持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积极的文化氛围。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让宿舍管理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在完善宿舍管理制度过程中,应按照人际冲突管理原则,合理引入竞争与合作策略,注重科学管理,尽可能减少潜在的冲突。完善宿舍管理制度,首先要规范大学生宿舍内的日常行为,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要设立“红线、底线”,明确宿舍内的哪些行为是明令禁止的,违反者将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尽可能杜绝人际冲突造成恶性事件的发生。其次,宿舍管理制度应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鼓励学生在竞争中超越他人。最后,宿舍管理制度应重点突出合作策略思想,将有无宿舍人际冲突现象与各类评奖评优挂钩。提倡宿舍成员精诚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实现多赢。高校管理者应对表现突出的文明宿舍、星级宿舍或和谐宿舍,给予集体和个人表扬与奖励。 (四)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 高校应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拓知识视野,进而能够综合地看待问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建友好的宿舍环境。高校还应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高雅的人文艺术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艺术和情绪表达能力,消除一些负面情绪,杜绝不健康心理的萌生。高校管理者还可以将学生们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考评量化,纳入“思想品德行为实践”课程考核,引导学生通过行为表现,进行自我体验与反思,培养遵纪守法和自律的良好品质,自觉抵制恶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四、总结 良好的宿舍环境依赖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它能够促使各个成员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在大学生活中,宿舍内部难免发生人际冲突,高校管理者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消除负面情绪,学会彼此沟通,在摩擦中建立融洽的关系,进而置身轻松愉快的宿舍生活中,以乐观的心态正视冲突,将冲突视为自我和他人交流的机会,在冲突中学会合作,从而进一步塑造健全的人格,得到全面的身心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作者:欧阳九根 花卉 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理论探讨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概念和内容 (一)概念 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指的是在大学日常教育中,以学生的根本需要为本,在满足其意愿的前提下,为其搭建合适的生活、发展以及教学平台,促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下,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内容 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情感 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情绪的变化,通过营造比较轻松、平等的教育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交流方式,为师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始终要在师生对话沟通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对学生也形成了一种压力,所以不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教育管理环境,还要对学生的自我需求和心理变化进行重点关注。 2.文化 文化是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重要内容,大学教育管理中的文化指的是校园中所有师生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不仅包括教育和管理文化,还包括组织和协调能力。校园文化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不仅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还要得到外界的一致认可。它不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但却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促进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遵守校园行为规范,恪守校园道德标准,促进师生、生生关系融洽,共同成长。 3.自主 自主性和责任性是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因此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决定,提高学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信心,同时避免决策的片面性,使其更加科学和合理。另一方面,大学生不仅要自主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去,还要对自我发展进行目标确定和计划制定,提高其遵守学校教育管理的自觉性,这也是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最高目标,即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主要问题 1.人格扭曲 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却越来越向制度化和被动性集中,学生的权利和尊严乃至人格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校园暴力、厌学情绪等等。另一方面,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模式化,考试成绩成为鉴定学生优良与否的唯一标准,学生在考试竞争的压迫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甚至人格扭曲,所以教育管理过程急需人性化因素的参与,以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 2.个性压抑 这里主要指自由个性被压抑。由于大学教育的标准化和制度化,教育者在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时,往往以自己的标准强迫学生进行意志的转化,以自己的社会经验向学生灌输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这往往使得学生缺乏自由个性。强迫式的教育管理使学生失去了亲自体验和主动探究的兴趣,也丧失了创造性和自我意识,不再实践真理,只是盲从理论,泯灭了自由,丧失了个性。 3.精神失落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大学生是主体和前提,如果没有大学生,也就没有教育者和管理者,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中这种顺序是颠倒的,教育者成为了教育管理的主体,大学生成为了“被指挥者”。在考试制度的逼迫下,学生听从教育者的指挥,一切以考试成绩为重,成为考试的奴隶,其人文精神和素养并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性、个性乃至精神都没有得到阶段性的提高。 (二)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文化等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受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网络等新媒介在高校的蔓延和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教育管理,给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 2.学校因素 现阶段的大学教育比较被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改变,但是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仍然不能改变其重理论轻思想的特征,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内心空洞、浮躁、厌学、逃课,既太过严谨,缺乏自主性,又过于活跃,缺乏道德准则的束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教育管理没有随时代变化,墨守成规,从根本上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 3.个人原因 现阶段大学生的个人思想、行为也发生了变化,除了社会和学校带来的影响外,自身的心理素质不高、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没有意志力和耐心、不听从老师、过于自我或者过于墨守成规、价值观不正确、以自我为中心等因素都对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方式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大学生也是教育管理过程的主体,所以学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对其进行人性化教育和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首先要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因为大学生的需要是其进步的动力,也是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其次,教育管理者还要对大学生的需要进行研究,以最科学合理的教育或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根本需要。最后,在满足大学生需要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掌握,尊重、理解、支持、爱护大学生,充分解决其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困难,使其主动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来,积极面对人生。此外,部分教育管理者还可以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提升,引导学生从自我需要向更高层次的需要转化,鼓励学生坚持信念,相信梦想,树立信心,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发现美、追求美、实现美,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为踏入社会、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和谐平等的文化氛围 “以学生为本”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基础,和谐平等的文化氛围则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前提,只有在相对和谐宽松的氛围下,才能建立起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营造和谐平等的文化氛围需要教育管理者的积极努力。作为施教者,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开发其自主意识,综合考虑学生的根本需要,然后对其创造性和主动性进行开发,提高其自主意识。首先,教育管理者需要和大学生进行平等自由的对话,尊重学生,并以此作为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的,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还要对其进行适当有效的正面引导,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学生尊重生命、重视生存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积极面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还要进行一定的互动,互动的内容不仅包括表面的就某一论题进行的争论,还要对双方的思想、态度、情感进行换位思考,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鼓励,同时避免思想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推动和谐校园文化、人性化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 与小学、初中以及高中不同,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已趋向成熟,对已形成的有偏差的世界观或者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观点都难以硬性改变,所以教育管理者需要善于引导,同时积极培养大学生形成自我检讨的习惯,提高其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这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最高目标。大学阶段是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思想最为突出的阶段,教育管理者如果依然采用单向性的教育手段,则不能取得根本性的教育管理效果,所以这时候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则至关重要。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需要在良好的学校氛围和施教者的双重影响下进行,自制力较强的学生要学会审查自己的不足,同时影响周围其他的大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和自我教育,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正,同时投入到平等自由、健康向上的学校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使学生在脱离校园之后,仍然能够做到自我教育和管理,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这些,并不是强制性灌输和教育引起的结果,而是人性化引导和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引发的连锁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在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和最后一次直接教育机会,强制性的灌输式教育可能会物极必反,人性化的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向上、向善,成才、成长,最终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作者:彭广华 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微博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论文 0引言 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信息技术发展和微博的和出现,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寻找微博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契合点,创新工作方法,合理有效利用微博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增强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微博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意义 微博文化是随着微博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它能扩展信息传播范围,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对具体工作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1)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 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微博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微博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发挥微博的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思路。 (2)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微博的传播及时、迅速,所包含的信息丰富,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料。因此,具体工作开展时应该注重微博文化的利用,发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效果和优势突出、明显的特点,有效辅导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时效性。 (3)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利用微博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管理,本身就是工作的创新,顺应时展和需求。微博文化能吸引年轻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一载体,创造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推动该项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利用微博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策略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工作者未能认识微博文化的重要作用,思想观念落后,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影响工作效率提升。今后应改变这种情况,合理和有效利用微博文化,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水平提高。 (1)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微博平台。 注重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微博平台,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可以成立微文化工作室,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微博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构建官方微博,将学院、班团支部、社团协会等纳入组织体系当中,并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品牌栏目,例如“学习两会精神”、“中国梦学子梦”等,为思政管理工作开展创建平台。加强微博平台建设,更新和完善相关内容,提高关注度和订阅量,并且学校和学院开通运行微博平台,增进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对学生进行指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促进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2)挖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微博文化内涵。 要求专业任课老师和专家为学生讲解新媒体专业知识,加强微博建设,校园微博运行报告,推动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微博平台,能为学生与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排解困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可以开办心理咨询工作室、小微在线等栏目,通过微博私信互动方式,咨询、指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还可以出版校园微博文化思想建设指导丛书,挖掘微博文化内涵,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3)建设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舆论阵地。 利用微博的沟通和信息传播优势,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更全面了解学生动态,发挥微博成为掌握校园舆论的工具作用,增进师生联系,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对微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思政教育管理。发挥微博传播速度便捷的特性,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指导各院系、党团支部、辅导员、班委开通微博,举办特色教育活动,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创新主题和形式,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3结束语 信息技术发展和微博文化出现,给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带来一定影响,但同时也带来机遇。目前微博文化已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将微博文化与思政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作者:孟瑶 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办校期间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与教学需要,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实行人性化管理。但是从目前人性化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人性化管理内容空洞 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容并没有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改变,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管理内容较为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属于喊口号和讲大道理,重视教育的形式而忽视教育的本质。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结合不够,没有回答学生普遍关心和关注的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过于遥远,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政治教育”,还应包含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内容教条化,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还造成大学生的思想不能获得根本性的进步,思想不能进步阻碍了大学生全面的发展。 2.人性化管理方法单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并不都是显性的,在管理的过程中结合显性与隐性,这样才会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多种多样性。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相对单一,管理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主要偏重于严格的制度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行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忽视,还使得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遏制。教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针对性,与此同时学生被动接受,盲目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转入一个单向传播的结果。高校在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将教育作为管理的中心,抬高教育者的地位,将学生放置在一个被征服的领域中,这样难免造成教育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模式,而这种交往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采用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并不容易让学生接受,制度执行得越严格,越能激起学生的反抗心理。 3.人性化管理队伍偏弱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每年都在不断的扩招,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与特点以及社会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在高校扩招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获得高度关注,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遭受冷落,思想政教育管理方式与内容不能随着高校扩招的变化而随之改变,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能与时俱进。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显现出素质不高的现象,其主要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学历偏低、理论知识不强,责任心不够,进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学生成长特点,同时管理人员数量严重缺乏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从这就可以看出,高校在教师队伍数量与教学任务方面不成正比,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不能全身心得投入到教育与研究中,同时受到教育人员精力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每天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不能与学生在情感方面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存在的以上问题,不仅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还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纵观当前管理现状,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社会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与冲击的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现实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思想,与此同时新媒介的交互性、便捷性和秘密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其次,高校教育管理的原因。高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大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将其看成是管理工作工具。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实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仅是将学生作为生产的产品来对待,这样难免会遏制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给大学生素质培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后,大学生自身原因。从目前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来看,大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感情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同样也存在一部分负面的情绪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大学生的这种思想活动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带来重要影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措施 首先,构建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教育从国家层面上而言属于一种社会性质的活动,在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的活动离不开国家各方面的制约。因而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国家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为高校营造一个自由的办学环境,尽可能减少对高校教育进行行政干涉。只有高校有了人性化的生存环境,才有可能开展人性化的管理活动,才能培育出具有科学知识和人文情怀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各高校在校园内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把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学校的文化建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即"人文化"和"人性化",人文化主要是指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水平,人性化则主要是指以人为本,以师生的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给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象,但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的对象。高校作为管理的实施者,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新时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人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应当具备道德、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教人员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才能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发展。再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取得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队伍成员素质与专业水平。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通过建设一支质量优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才能够在管理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被服务者”而非“被管理者”来对待,同时还能够在管理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一切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实现自我成长,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指导。最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大学师生在此阶段已经成长为一个成年人,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生理层面上,发展的都较为成熟。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大学生特殊的主体意识充分体现出来,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修养、自我教育。事实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取得,仅仅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单向性施教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等主体性能力的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大学生自行管理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身上所发挥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表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管理的效果,促使学生在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更能够贴近社会发展的趋势。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管理人性化的过程中如果将其作为管理的核心,也就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效促进人性化管理的形成。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样不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管理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人性化管理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作者:高传平 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文 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立法不足 我国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作为宣言性立法,缺乏实践性和可诉性;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又给高校过于广阔的空间,导致在对学生进行处理时偏向于主观判断而缺乏法律依据。同时高校中存在的法制不统一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范性,这种随意既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不规范,同时也浪费了管理资源。 2在违纪学生的处理中未能保证全程法制化 首先是一些管理者没有充分重视起事前预警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做的不到位,以至于出现了违法违纪事件。其次是在处理违纪的学生时,没有接受监督并且及时听取申辩,导致处理结果不够公正,很多高校的思政管理者在观念上仍然未能转变,没有倾听学生的声音,调查事件中不能保证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处理的过程也没有公开并接受监督,所以很难保证公正和公平。并且在处理结束后也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和关怀,可能会导致部分被处分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变得自卑甚至产生厌世情绪或者报复心理,使得事态进一步扩大化。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在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内容违法、制定程序不规范、解释混乱等。想要真正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就要从以下四个原则出发:保持教育法制内部的一致性、稳定性、统一性以及实体和程序并重的原则。首先是完善教育法体系,符合立法的规律以及时代的要求,保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法可依,同时做好教育立法的协调和领导工作。对于学校内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坚决修改或废除,合法的可以作为法律法规的延伸而存在;这些规范性文件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严肃执行,不可朝令夕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动制定一个规范。其次是完善教育法的监督,来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包括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制 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思想政治品德,高校的法制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个强调公平与秩序的法治环境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并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而健全的制度可以更好的树立起法律的权威,通过依法管理学生来营造出一种“法律至上”的氛围,当学生对法治有了肯定的态度后,自然就会信任法律、遵守法律,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了其法律意识。这就要求高校从客观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客观环境来说是要提高管理以及综合治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来保持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以及和谐;从精神环境来说就是要建设良好的校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权益并且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合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的加强法治的宣传与教育,对教师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岗前培训,通过讲解学生管理案例来提高教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对于学生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例如《教育法概论》或是《教育行政法》,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或者报纸、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还可以采用座谈会或者知识竞赛等形式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队伍进行管理法治理念方、面的教育教育者自身也是需要教育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都影响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制化水平。首先,要让管理者对各项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都有所了解并且熟练运用。其次,是让管理者认识到法律不仅是一种制度和工具,更是一种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再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依法管理。最后,是在工作中要严格依法管理,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情感而侵犯学生的权利,在对学生进行各种评选中要保持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学生的管理要以教育为先,严格管理的同时慎用处分。学生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教育管理对象,更是整个高校的主体,学校应该改变以往重管理而轻服务的模式,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而学生也不应该继续沉默下去,当自身权力受到侵害时,应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高等学校作为行政主体,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将教育管理的重心向学生主体方向进行转移,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学生为本”这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既是时代的进步所要求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必然结果。 4加强大学生法纪方面的教育 时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改革,这是一种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良好素质教育的大学生也应该拥有法律素质,守法、懂法并且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加强学生的法律素质也会对其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大学时期很可能会因为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的误导而影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时候如果高校因势利导,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就能更好地保证他们健康成才。同时很多学生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也会让他们受到了侵害却无法解决,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各种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即实现了基本的教育管理工作,又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规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作者:戴海青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管理论文 1对现行教育管理中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的反思 1.1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弱化”重视不够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所以目前在很多高校中还没有完全放开对学生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管理为主的模式下,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考试成绩为衡量学生水平的主要依据,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深入的沟通,拉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没有重视到学生个性教育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在规范好的教学模式下,按部就班的完成课程,因循守旧的执行刚性制度,没有注重到人本化管理,对于新时代思想比较独立的大学生来讲,抑制了个性发展的方向,不利于高校的教育管理。 1.2缺乏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性的培育 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积极性,还需要教师的有效管理。现代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注重追求自由,但是因为社会阅历较浅,所以对于事物的辨析能力有限,并且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在行为上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在注重个性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因循善诱,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掌控,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张扬个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意识,为其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做到自主性。 1.3教育管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存在矛盾 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学校过分的追求安全的因素,所以在空间上有了严格的限制,使得学生从事社会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缺乏与社会沟通的空间和途径。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过分的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这种社会化程度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化之间出现了矛盾,不利于学生走入社会后的适应性,对其在人格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教育管理中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发展教育的途径 2.1健全个性人才培养机制良好的创新制度 能使高校更有活力,同时也更能提高大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良好的教育制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教育为基础,深入进行品德意识、行为规范等教育。完善的政策保障能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同时使学生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彰显个性。高校民主化的环境,优良的民主制度,使大学生更能刻苦学习、专心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高校以学生为本,结合历史与现实进行科学有效配置,形成最优化制度政策体系,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更能成为教育管理的参与者、管理制度的受益者。 2.2发挥专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主导功能 在课堂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人格塑造,一个教师具有的高尚品格能对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尤其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个性张扬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是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张扬的媒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教学,方便学生查阅资料,教师也可以实现网上互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2.3依托校园活动实践载体,实现活动育人功能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校园文化形成独特的价值体系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地运用校园文化资源不但能丰富高校的大学精神,而且能促进校园环境和校园设施的更新和规划,比如通过宿舍、图书馆、体育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教室、实验室、黑板报、校刊等载体体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创新的源泉。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高校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还要丰富文化载体建设,培育和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个性品质。 2.4开展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应该利用自身服务区域、服务地方的优势,全方位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其内敛、平衡、竞争、协调、适应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发展的认知,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通过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咨询服务、社区家政、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网络教育、技能培训、职业资格、文体展示、文化实践等活动,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3.结束语 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教育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应该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对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该注重个性发展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够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充分的张扬个性,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毕业后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融合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管理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有用人才。 作者:唐晓恬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大学教育管理论文:我国大学生安全隐患教育管理论文 一、大学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通过对这几年大学发生的安全事故综合分析,文章认为,大学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1.违规用电造成的安全隐患。学生寝室使用违规电器、私接电线、乱接插座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很多大学生却不具备安全用电、安全接线知识,便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电子产品在学生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电子产品的使用,往往使得一个插线板插有好多充电器,造成插座及电线超负荷运转。过度负载用电器,容易导致整个电路超负荷短路。 2.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学校园内有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存在有违规在宿舍吸烟、酗酒、打牌、晚归、不归等类型不良行为习惯,虽然偶尔的玩闹、休闲、娱乐属正常,但事实却是很多学生自律性差,不懂节制,经常性的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与作息,还容易因此引起纠纷。大学生都是血气方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由小口角、小纠纷升级成打架斗殴事件,彼此心存不满、芥蒂,因此发生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各种心理扭曲变异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学生年龄、性格、学习、生活、恋爱以及家庭背景,均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众多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出现心理压力时也不懂得适时调节,也是导致大学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原因之一。例如大学生因小纠纷、小矛盾造成的杀人事件,马加爵事件,郭力维杀人案均是由此产生;还有大学生之间谈恋爱,因分手、被甩等问题而产生的杀人事件,例如5•8中南大学杀人案等。这些让人觉得沉重和沉痛的事件,无一不是心理扭曲、变异而引发的。这些事件虽然只是个案,但也印证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综合素质与安全意识仍旧不是很高。 4.对陌生人无戒心造成的安全隐患。最近我国多地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失联案、女大学生被害案,如:女大学生搭黑车被52岁男子囚禁用性工具虐待、吴江女大学生离家返校途中“神秘”失踪、女大学生在校园停车场遭陌生男子持钝器打伤、女大学生陪领导应酬遭暴力性侵致死、重庆失联女大学生被害警方证嫌疑人已被刑拘。这一个个可怕的恶性事件,都是发生在今年,导致这些惨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我国的治安不佳有关外,还与女大学生对陌生人不设防,无安全保护意识有直接关系。 二、大学生安全隐患的诱因 通过对大学存在安全隐患的综合分析,文章认为,导致大学生安全隐患发生的诱因,主要与环境因素、思想因素、形势因素、季节因素相关。 1.环境因素。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很多大学周边网吧、宾馆、浴池、按摩院、饭店、KTV、酒吧等场所星罗密布,这些场所虽然丰富了大学生生活,但里面也存在着很多对大学生健康发展不利的因素。大学生自控能力差、面对外界各种诱惑时,头脑不清醒,行为易冲动,久而久之便会形不良行为习惯,引发安全事故的几率也会增加。此外,由于近年来各种大学生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教育部门也一直在强调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很多大学为了抓安全,采取比较严厉、极端的管理措施,在倡导“人性化管理”的时代,这种管理方式也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抵触言论、逆反心理,叛逆行为,物极必反,最终也会导致大学生安全隐患的发生。 2.思想因素。大学生普遍对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不足,对安全教育漠视,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虽然最近屡有大学生恶性事件发生,但仍持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自己不会出什么事,不能充分认清当前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前段时间有个试验显示:南京某民警驾驶一辆私人牌照的轿车,来到某高校随机搭讪女学生,该民警一共搭讪五位女生,有四位女生愿意上陌生人的车,并将自己的基本信息都告诉了民警。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上便对安全教育不重视,太轻意相信陌生人,虽然这也体现出了我国大学生的善良,愿意帮助他人,但是,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让坏人钻空子,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此外,高校思想教育不到位,不能针对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对症教育,对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这也是致使大学生安全隐患的主要诱因。 3.形势因素。最近几年,国内外的各种反动势力,打着各种看似“正义”的旗号,利用国家、民族间矛盾,扰乱国家秩序,干扰国家发展,迷惑大学生思想,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途径让大学生产生不良思想,进而做出一系列不合常理的事情,造成大学生安全隐患。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对策 1.创新安全工作体制与机制。首先,建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遵循“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学生组织宣传活动、教师身体力行、不厌其烦地宣教,贯彻落实规章制度,逐渐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安全警惕意识,并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于自律,不做违法之事。其次,建立安全教育与培训机制,通过相应的安全机制为导向,高校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防火、防病、防事故、防盗的处理、急救、逃生演练,同时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以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的应变处理能力。再次,建立安全防范体系,我国各大学应该在安全防控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各重要路段、偏僻区安装安全警示牌,安装摄像头、设立减速带;对寝室、教学楼、图书馆、礼堂等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进行门窗加固,安装电子监控系统、预警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对学校公共设施设备定期进行大检查,针对落实、老化、劣质设备,及时更换改进,通过先进的服务设施,排除安全隐患。 2.优化校园安全环境。分析可见,我国很多高校现行的安全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脱节,使得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在功能上呈“孤鸟效应”,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将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与区域安全、城市安全、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将校园安全建设作为提高社会安全的原动力。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通过优化安全教育环境,时时渗透安全教育,慢慢树立起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使大学生不论在社会还是在学校中,均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防护手段保障自身安全,进而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3.丰富大学生的安全辅导机制。(1)开设性安全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学科来抓,设立专门的性安全教育咨询室,由专职性辅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性安全问题作为科学、合理的回答。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及早建立性安全教育主题网站,给一些羞于咨询教师、又想了解性教育的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相对开放、能够保护学生隐私的教育途径。通过性安全教育,规避大学生混乱的性行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性行为习惯。(2)加强校外租住安全管理与辅导。很多大学生不愿在学校被束缚,选择校外租房居住,但校外租住也很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因此,还需加强大学生校外租住的安全管理与辅导。完善大学生外出租房手续,申请外住的学生必须严格审核,建议大学生租房在学校附近,租住房集中,以便管理。辅导员对学生租房地址、联系方式进行详细记录,并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走访调查,确保学生安全,同时也规避一些学生在外租房期间的不良行为。学校还需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安全力量,尽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拓展安全教育模式。为避免传统安全教育管理的单一性与乏味性,学校还应该拓展安全教育模式,科学、灵活地组织各种安全实践活动,例如,创设消防演习、营救人质、与歹徒搏斗、与陌生人斗智斗勇等多种安全教育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亲自实践中总结经验,保证自己在遇到类似事件时能冷静处理。 四、结束语 大学时代是人生历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成长时期,但同时也是各种安全事故多发的时期,尤其近几年来,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并渐渐波及到了各个大学,使得大学生安全事故更加频发。因此,采取有效、合理的教育管理措施,让大学生及时了解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具备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不论是对大学校园、师生,乃至整个社会,都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江涌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认识 摘要: 在总结和分析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重点及难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强调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对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 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工程实践;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 0引言 自2004年起,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已走过12个年头。全国众多高校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建立了智能科学技术学科,逐步形成了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三层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体系[1]。中南大学的蔡自兴教授在《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中提到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是以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具有高度交叉和多学科融合的特点,该学科包含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属于智能科学技术课程[2]。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前沿学科,在社会智能化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探索出适应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是时代赋予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育的使命。 1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智能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信息技术的前沿方向,因此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教育对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学做分家”或“重学轻做”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里的“学”是指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理论学习,“做”是指以教师为指导的课程实践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工程实践。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限的教学资源及实验资源、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足以及过于陈旧的教学理念等。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地发展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改变教学理念,探索出真正符合时展的教育模式,是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许多高校的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或只是融入了少量简单的实例演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这无疑给创新教育的推进带来更大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育形式的现状,我们需要对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进行整合,对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内容、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 2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按照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层次设置相关的理论课程[4]18,通俗地讲就是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或被动地从课程教材中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其中既包括学科的基础理论,也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单纯的理论教学大多数是以文字、图表等一系列的抽象形式存在,在为学生补充丰富的理论养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便实践案例偶尔会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对培养新型人才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理论教学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及不系统性等特点,如果不将理论付诸应用实践,知识就不能被很好地简化、集中化及系统化,往往会产生徒劳无功的效果。工程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4]20,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表现。不可否认,理论教学为工程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等重要。目前,各大高校都在致力于学科建设,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尽力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这期间,加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意义非凡。因此,探索出合理的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整合智能科学技术课程,加入交叉学科的元素,建立面向智能科学技术的专业实验室,一方面,发展实验室与相关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提早进入“工作实践”模式,增大毕业学生的就业几率;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实验室可以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完成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转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将来顺利走入社会增加保障。为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可为每门课程设置专属的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课程设计,消除学生对课程理论“学而无用”的烦恼,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制订课题或项目计划书,由指导教师定期抽检。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自我管理[5]。同时,为了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扎实型人才,应该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与工程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实战演练,教学和实践指导的第一主体设定为学生,这样就打破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占有主体地位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根据理论教学中获得的专业知识,收集相关的项目案例进行集体的分析教学,自行设计方案,加入相应的验证实践,教师做最终的概括总结。整个过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开拓其视野,通过交互学习,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智能科学技术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并非首次提出。但是由于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高度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前沿学科,很多课程教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建立完备的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学生参与教师课题项目以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与工程实践指导并重的实战演练,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各层人员的集中努力和积极配合,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目标: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 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界人才。智能科学技术作为前沿学科,其创新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的需要。同时,实施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自2004年起,各大高校纷纷建立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智能科学界的人才需求。智能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指智能科学技术专业人才从无意识的创新变成有意识的创新,能够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研究会开发[6]。智能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具备扎实的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知识、强大的综合应用以及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理论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课程知识,工程实践使学生获得强大的应用实践能力,通过两者的结合,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获取良好的职业素质。 4结语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创新领域不断涌现,对智能科学技术等前沿学科人才的需求较大,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能科技人才相当迫切且尤为重要。大学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较高层次阶段,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高质量并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任何偏重理论教学或偏重工程实践的教育模式都是片面的。高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没有定律,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不断地探索研究。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应围绕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实施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培养人才,还能更好更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技术产品。 作者:石跃祥 任晓雪 朱东辉 单位: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智能科学技术虚拟现实课程教学 1虚拟现实技术课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逐渐由高端实验室走向大众和实用化,尤其是在微软公司推出名为HoloLens的商业产品后[5-6]。微软公司在谷歌公司推出的GoogleGlass的基础上引入全息影像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连接起来,创造出一种具有全新人机交互模式的虚拟现实交互设备。虚拟现实技术课程作为进入当前最前沿科技领域的学科基础,其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需要不断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与最新技术、最新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现行的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传统教科书从撰写到发行的周期较长,往往是课程教材一投入使用,其中的内容已经陈旧,远远落后于学科技术发展的速度。同时,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也还采用传统单向交流的方式,互动不够,不利于激发互联网社交思想影响下的90后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 2互联网下教学新方法和举措 2.1社交软件 不管是获取信息还是与他人交流,大部分人都能在社交软件中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东西。社交软件的特点就是包罗万象、有不同的人和圈子、内容符合人类的共性,并极有可能形成病毒性传播的趋势等。经过长期与大学生群体的接触及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大学生群体尤其是90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十分喜爱如下的社交软件。 (1)QQ。QQ是腾讯公司于1999年推出的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讯网络工具。随着时间推移,腾讯公司旗下的QQ软件高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社交软件,其最大特点是不仅可提供点对点即时通讯,还能提供群通讯功能。 (2)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其最大特点是可以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用极少的网络流量实现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交流,并具有共享流媒体内容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在广大年轻用户群体中非常流行,尤其是在90后的大学生群体内。 (3)贴吧。贴吧是百度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一款重量级产品,是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可以与搜索紧密联系,能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通过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动生成讨论区,使用户可实时参加交流、自己感兴趣话题的信息和想法,在各类学生兴趣爱好团体中极具人气。 (4)知乎。知乎作为社交软件中的后起新秀,是一个广受各行各业精英所喜爱的实名制网络问答社区,友好、理性和认真的社区氛围使其成为集求知、分享和社交为一体的UGC(usergeneratedcontent)平台,在求知欲极强的90后大学生群体中也极具人气。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上述社交软件具有共同的特点。 (1)社会关系链整合。社交软件可以清晰地整合熟人圈,形成团结程度甚高的小团体,尤其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效果最为明显。在这个相对密闭的小团体空间内,用户传播信息,可使该信息快速通过社交软件得到扩散,而且扩散速度在与目标群体相关的临近群体中快得超乎想象,极具传染性。 (2)聊天。社交软件聚合大量同属性的用户形成群体,群体内用户对由群体成员发起的话题进行及时讨论,形成积极快速的讨论氛围。热点话题通常会激发群体内大多数用户的积极性,扩大讨论的范围,增加信息量。 (3)图片/视频/流媒体分享。社交软件大都可以在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终端上应用,很便捷地上传图片/视频/流媒体资料,并使之在目标群体内快速传播。 (4)兴趣聚合。社交软件大多是通过兴趣爱好聚合,即一个群体基本具有一定共同相关属性的联系,这类联系可以使群体内部用户相互之间形成强烈的聚合效应。90后大学生群体基本上都喜爱使用这些社交软件,保持极高的刷屏率,基本贯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极具黏性。这些社交软件已经俨然成为90后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新方法和举措 基于90后大学生对上述社交软件的应用程度,教师可提出如下课程教学新方法和新手段。 (1)针对教科书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的问题,使用贴吧让学生自主浏览虚拟现实的主题社区关键词。通过浏览主题社区,学生对于当前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动向能够有一个较直观的认知。由于贴吧每天都有新的话题出现,信息更新速率极快,因此学生通过对话题的浏览可在较短时间内对当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状况有较深入的认知。这样就可以达到先导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基本概念的目标,令学生对教科书上较枯燥的理论内容有更直观的认知。 (2)在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开始至中期阶段,适时建立相关主题QQ群,给学生一个对课程相关内容自由发言的平台。主讲教师可以适时引入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话题,发动学生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引;及时回复和解答学生在群里的提问,形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对于学生提问较多或疑惑较大的共性问题,可以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课堂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探索精神;通过课堂教学和群内讨论,积极发现和挖掘具有一定潜质的学生,使其成为二次传播的源头,为群内其他成员答疑。 (3)虚拟现实技术实验课开始后,教师可以利用群共享流媒体内容,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问题,及时上传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最新资料,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积极地把找到的学习资料传到群中,实现资源共享;适时引入相关视频公开课让学生观看及学习,导入基于VRML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的案例,引导学生从虚拟现实技术基础内容入手,学会使用VRML类脚本语言进行相关的应用开发。由于基于VRML的程序调试及编写简单易学并可使用浏览器直接查看、易于掌握,因此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虚拟现实技术课程的最后,引导一些对虚拟现实技术有浓厚兴趣并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知乎,在知乎上对他们感兴趣的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借助软件平台获得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为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提供可行性。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逐渐从一个单纯的提问者转变成一个在提问的同时也能为新入门者解惑的专业人士,从而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5)虚拟现实技术课程结束后仍保留QQ群,功能则转换为主题兴趣爱好群,成为一些对虚拟现实技术有兴趣的学生能够持续交流的平台。到最后毕业设计阶段,又可以转换为毕设主题群,方便选择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毕业设计课题的学生进一步交流,并借助QQ群的特点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帮助,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3教学实践 3.1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实践 武汉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开设在四年级秋季学期,自2012年以来,对该专业4届共计260余名学生开展了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实践。实践证明,学生成绩均有所提高。暂不考虑2012级学生的情况,单纯通过平均成绩分析表中期末考试卷面数据,可以发现这几届学生的课程平均成绩有显著提升,而且2011级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最大,平均已达到80分以上。通过对不及格人数的统计发现,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逐渐提高,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到2011级不及格人数为0。这说明不断调整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热情都有明显提高,通过课程学习起到学以致用、能力提升的作用,消除了不及格情况。所以说,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积极价值。 3.2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毕业设计实践 自2012年以来,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4届共计29位学生开展了与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毕业设计实践,暂不考虑2012级学生选择虚拟现实技术相关内容课题的情况,从最终获得的评价来看,学生参加实践改革后再进入毕业论文环节,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最新知识较为熟悉,在兴趣驱动下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并写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而且成绩逐年提高的趋势非常明显;还有2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荣誉。这说明教学改革实践对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能够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做法。 4结语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虚拟现实技术课程上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好地适应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有效地激发了90后大学生对于虚拟现实技术课程的兴趣。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多年实践,我们发现通过改革可以使90后大学生群体在虚拟现实技术课程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并持续保持对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最终在毕业论文环节获得较好的评价,取得较好的毕业论文成果。 作者:李晖 潘凡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本文详细回顾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经验及建设成果,明确了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基本共识,指出了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尽快在我国学位体系结构中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的一件头等大事。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建设 1 引言 在这里,我们将向您展示一个新生的学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并与您一起走进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领域,共同探讨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其学科结构及内涵、外延是什么,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其主要教学内容有哪些,培养目标是什么,国内有哪些学校开设了这一专业,目前的状况如何,将来的发展前景怎样等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通过这些研究和讨论,笔者希望能对我国智能科学技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做出有益的贡献。本文仅从宏观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总体介绍,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对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更具体的研究由本期专刊中的相关论文论述。 2 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事业的诞生与发展 2.1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诞生 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历史可追溯到2001年12月在北京西苑召开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即CAAI-9)。CAAI-9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史上留下了两个历史性的贡献:一是大会接受了部分学者(例如,时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的韩力群教授)提出的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逐步建立本科专业的建议,并由钟义信理事长提议将该新专业的名称确定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二是大会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由王万森教授任主任),并把筹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任务交给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CAAI-9结束后,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领导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立即展开了对“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积极筹建工作。2002年12月13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得到了北京大学的积极支持。在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刘宏教授介绍了我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的有关情况,并提出了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智能科学技术本科教育的想法。北京大学智能科学技术系成立于2002年9月9日,这是在何新贵院士倡导下,国内高校中建立的第一个智能科学技术系。 在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这次大会向全国高校发表了“加快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建议,该建议也被称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北京宣言”,在国内部分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先驱的北京大学智能科学技术系,其“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设置申请,分别于2003年10月26日、11月26日和12月5日通过了专家论证组、学部和学校评审,并于12月15日前报到国家教育部备案,同年年底在教育部备案通过。 在此期间,2003年11月20日,在广州召开的CAAI―lO期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针对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中的关键和热点问题举办了一个教育论坛。论坛的核心课题是:如何在高等学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大批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人才。参加论坛的代表从各个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论坛达成的普遍共识是:智能化是信息化最精彩的篇章,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智能科学技术登上科学技术的中心舞台创造了条件,因此,在高等学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势在必行。论坛还希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能在本次研讨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调查论证,结合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实践经验,形成系统的意见和方案,向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正式汇报,以推动智能科学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004年初,教育部公布了“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榜上有名,专业号为080627S。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诞生和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开端。 2.2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事业的发展 继北京大学率先在国内建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之后,2005年,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和西安邮电学院;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和湖南大学;2008年,河北工业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重庆邮电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先后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至此,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全国高校中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学校已达15个。 几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为推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研讨会、座谈会、论坛和展览等,做了大量的促进工作。 2004年8月15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承办的“智能科学技术教育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指导委员会主席涂序彦教授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钟义信教授等到会并作重要指示。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韩力群教授做了题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的报告,刘宏教授做了题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的报告,彭岩教授做了“国内外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专业情况”的报告。会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在这三个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份《在普通高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有关材料》,包括以下三个建议,一是《在若干高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议》,二是《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专业规范的建议》,三是《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的建议》。这些材料后来成为上报教育部有关材料的最初蓝本。 2004年11月6日~7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承办的“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又一次在北京召开,会议对上述材料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了《在普通高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有关材料》的修改稿。会后,该修改稿又经钟义信理事长修改和审阅,于同年12月初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名义上报到了国家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对当年以及后来教育部对“智能科学与技术”本 资队伍建设方面,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走出了一条国外引进与自身提高相结合道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优秀创新团队,采取了国内外引进和国内外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建设方法,其他高校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有效建设措施。就全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而言,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较高。这一优势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方面,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也被批准为“长江学者计划”一教育部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团队和国家“111”智能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4 对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共识 在五年多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经过全国相关高校的不断研讨,目前已达成如下基本共识: 第一,智能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前沿和制高点,我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智能科技人才,在我国学位体系结构中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已充分成熟,建议尽快在我国学位体系结构中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第二,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经过5年的建设实践,已经具备了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议取消“试办”,即取消专业代码后面的“s”,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发展。 第三,经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多次讨论,确立了“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脑与认知”和“机器智能”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第一批核心课程。 第四,在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多次研讨的基础上,确立了“智能机器人”、“智能网络”和“智能游戏”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学实验活动的3个重要平台。 5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事业顺应时代潮流,在全国广大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前景十分光明。但也同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还有许多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亟待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尽快完善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体系。这些内容在钟义信理事长的论文中已论述得非常详细,这既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 第二,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整体特色、凝练特色专业方向。就全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而言,虽然我们已经确立了的第一批核心课程,但这仅是开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使“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够在我国的专业体系结构中具有更强的整体特色。就各个高校而言,则需要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下,更加突出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课程,以凝练自身的特色专业方向。 第三,加快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问题,我们虽然确立了第一批的三门专业核心课程,但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对专业实验教学,我们虽然给出了三个教学实验平台,但也没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因此,需要尽快提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以同时带动专业实验室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的发展。 第四,重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汇聚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所有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要培养高素质、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在这方面,北京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做出了表率。我们需要抓住国家、地方及各学校建立优秀教学团队的机遇,汇聚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争取有更多的专业进入各级优秀教学团队。 6 结束语 在去年中国科协举办的“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结果中,作为智能科学技术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作为智能科学技术重要应用的“未来家庭机器人”双双进入“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前列,智能科学技术不愧为“引领未来的交叉学科”。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和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前途无限光明。 在五年多的历程中,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已走出了一条星光大道。争取在我国学位体系结构中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时把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是我国全体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迎接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第一个智能科学技术专业 摘要:任何首次之事都具挑战性,即使在北大这所“常维新”的学校。由北京大学率先创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既是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更是智能科技学界同仁多年的夙愿。笔者作为一线具体负责执行人,亲历了我校这个专业的整个创建过程。在北京大学各方的有力支持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关怀帮助下,我们克服了各色困难,使新诞生的专业初具模样,开始步入正轨。以下是六年来相关经历的个人回顾。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建历程;北京大学;个人回顾 1 智能系・信科院 智能科学系是2002年9月初正式成立的,它完全根植于北人信息科学中心,末作增扩。后者的简称――“信息中心”――虽然易与“计算中心”或“情报资料中心”混淆,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大一些有识之士倡议建立的第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它以数学系、无线电f电子学)系和计算机系为主,联合心理学、中文、遥感等共十个系所而组成,宗旨是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北大的综合优势。即使放在二十余年后的今天来看,这样的举措也是颇有前瞻性和魄力的。在此基础上,北大很快于1986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这样人数不多的一个机构,先后出过三名院士和一名北大常务副校长。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研究成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2003年9月10日,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它包括计算机、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四个系,有十二个(研究)所和中心,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若干部门实验室。系是教学单位,所和中心是研究实体。从此,智能科学系(暨信息中心、国家实验室三位一体)翻开了新的一页。 2 专业增列・学会指导 成立智能科学系除了要顺应北大“系并院”的潮流,也是完善作为学校基本建制单位所必备的。何新贵院士为系取了名称,如今许多学校也大都采用这样的称谓。查红彬教授担任系主任,笔者是主管学科建设和教学的副主任,具体参与负责各项相关工作。创办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也是我们这一班人继承传统的首要任务。事实上,早在一年多前,大家就进行了酝酿,特别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多次组织的相关研讨,成为重要的准备基础。 北大是一级学科下自主增设、增列学科专业的学校。系领导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当年申办智能本科专业,而且志在必得。为此,我们在前期制定了详细的步骤计划,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各项准备工作。我们起草完成了所需的各项材料(人才需求论证、专业建设规划和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教师教辅队伍和基本办学条件说明以及国内外背景对比材料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涂序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专家论证,协助完成了论证报告。这些工作就绪后,我们在2003年10月下旬向学校主管副校长、教务部负责领导和学院领导做了汇报说明,并于10月30日正式提交申请材料。经学校的学部讨论通过,校教务部审核和校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论证(由于是国家公布专业目录外者),再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报校长办公会批准,最后于12月15日前顺利完成了全部程序,报教育部备案。2004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复并公布了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新的本科招生专业。这个专业名称是查红彬教授建议的,日后成为教育部批复新申办学校的统一提法。 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未在国家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因此是增列而非设置,北京大学将其置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之下。由于北大历来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我们的30名招生计划是由信息学院其他三个系从原有计划分配名额中挤出来的。新专业的计划发展规模最终为50名。 3 教学计划・四校会议 智能科学系虽然成功地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技术本科”专业,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缺乏本科教学的经验。尽管信息中心前身具有北大最早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培养己历十余年,但一直实施科研主导体制,未曾从事过本科教学。师资队伍扩充快,新进年轻博士比例大,而真正有过本科教学经历者寥寥无几。此外,信息学院成立后开始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了一年级统一课程内容,新生是按学院统一招进来,第一年共同学习,后三年才分专业培养。我们虽然为申办专业制定了一套课程计划,但因不兼容学院的统一规划而未能第一次通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核。为此,我们组织学院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为本系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听取学院主管负责领导和几位多年从事本科教学管理的老系主任对教学计划的修订意见。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完善了智能科学系的课程体系,并最终通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核。这个教学计划具有几个特点:一个大基础――以学院的数、理和信息类为主,强调宽厚扎实;三个核心课程群作为专业理论基础,包括智能基础课程群(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人工智能、脑与认知科学、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机器感知课程群(生物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智能与知识发现课程群(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智能等),以及两门实验(机器感知和机器智能)和其他各种选修课。四年学分150分,其中必修88学分(包括全校公选26学分、大类平台20学分、学院要求的13学分、专业必修29学分),专业选修56学分(含专业课44学分、通选课12学分),毕业设计6学分。 为了更好地交流经验,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力,2005年5月,我们发起并与第二批获准的学校(南开、北邮、西电)在北大召开了四校研讨会,围绕各个学校在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设、招生、教学计划制定和未来发展设想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并建立了联系机制和网站。全国一些兄弟院校也纷纷来北大了解情况,开展座谈,我们则尽可能贡献自己的经验,给予支持。 4 招生・分流 从2004年开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按学院大类招生,每年接收330~340名本科生,占全校的1/9左右。学生高考排名在全校属中上,但成绩分布差异较大。与学校的其他学院(多从一个系成长为一个学院,如数、理、化、生等)相比,信息学院是由四个不同的系合并而来的,专业跨度大,因此采用一年分流的模式(上述学院为二年分流),笔者被指定负责这项工作。我们提出自愿为主、计划为辅的方针,尽量满足同学们的兴趣志向。制定的分配计划是:电子学系120人、计算机系110人、微电子系70人、智能科学系30人,允许有10%的调整。分流工作在大一下学期(每年4月份)进行,包括全院动员、四个系专题介绍宣传、开放日参观咨询等几个步骤,可谓热闹非凡,同学们可以充分了解了四个系的专业特色。 为了克服盲目性引发的偏差,我们建立了一个网上分流系统,在正式填报专业前,增加了摸底预填报的环节, 及时反馈群体意向的分布信息,指导学生们的选择,也便于学院掌握动向,调整措施。这种大类招生、进来一段时间后再分专业的举措体现了北大的人文关怀。智能专业初办,基础条件差,缺乏毕业生记录的宣传说明,与学院其他三个老牌系(电子学系50年历史、计算机和微电子系30年历史)相比较并无优势可言,但是我们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和细致有效的改进,使这个新方向日益显现出魅力。随着智能专业的成熟,特别是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后,就愈加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 选择智能专业的人数逐年上升,2004级34人、2005级36人、2006级39人、2007级43人,目前正在进行的2008级分流达到45人。除了在信息学院内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北京大学其他学院的转系情况也开始有了可喜的变化。北大最好的元培计划实验班今年第一次有4名学生选择智能专业,医学部和光华管理学院也有申请者(本文成稿时这项工作还在进行),2008级学生肯定突破50名,我们在第五年就达到了创办智能科学专业的规划目标。 5 首届生・班主任 在新办专业中,有一项由教授担任智能本科专业班主任的举措。这是利用教授的学识、经验和责任心来更好地管理呵护自己的学生,避免了年轻教师因职称晋升等压力可能出现的疏漏。这一做法取得明显效果,不仅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信息学院也开始考虑推行。笔者担任了智能专业的第一任班主任。首届学生(2004级)有34名,他们进入北大后毅然选择全新的智能专业是很有勇气的,全班有11名来自北京的学生,5名女同学,这个比例迥异于整个信息学院的总体分布。 该班学生的年龄恰与我自己的孩子相同,我天然地熟悉他们的一般特点,也理解家长们的想法。北大信息学院的淘汰率平均是7%,每年都有20多人退学。这班学生在大一时的成绩并不占优,其中有几人处在边缘位置,因此,我立下的最低目标就是确保所有同学不掉队。我首先通过全班民主选举任命了一个5人组成的班委会,这个5人机构在随后的几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走访宿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为了消除代沟,我努力融入同学当中,学习熟悉他们的语境和思维想法。我同多数同学家长有过接触,从中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也包括寻求家长的必要配合。我与所有同学做过不止一次的个人交谈,经常是在晚间,很多时候是他们主动找我,谈遇到的各种困惑、自己的想法、志向等,我利用这些机会及时解决了具体问题。在学习上,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互帮互学,尤其对几门有难度的专业课程进行“联合攻关”。全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成绩甚至超过了计算机系。 几年来,全班团结互助,像一个大家庭,班委会也一再连任,得到全体拥护。到毕业时全部合格,实现了我的愿望。不仅如此,全班的学习成绩在学校的综合评估中优良率达93‰毕业设计都在良以上,有14人获优秀,更有三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学院“十佳”论文。学院的第一、三名也都出自我班。34名同学中有22名继续保送本校读研(其中20人仍在本系),4名同学去了大的国企和知名外企工作,8名同学出国深造,在欧、美一些名校攻读博士,其中有一名学生同时拿到了包括哈佛、MIT、CMU、UCLA在内的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最后选择MIT)。第一届智能专业学生的良好成绩极大鼓舞了我们,增强了我们办智能专业的信心,也为以后的几届同学做出榜样。 几年班主任的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教书、育人同等重要。要适应新时代年轻人的特点,保持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把人格培养放在首位。能够进入北大的学生都是各地的尖子,当他们聚集在这所著名学府时,首先要调整原来俯视周围的习惯,学会平视甚至仰视其他同学,平和自己的心态,开阔胸怀,树立人生抱负和刻苦努力的决心,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才有所作为。班主任的工作往往细致入微,其实是把70%的精力用到30%的人上面。一些学生掉队是否可以避免,关键看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到位。 6 培养体系・本研贯通 北大是(文)理科性质的学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按理学设置,尽管它更强调学科交叉。从智能科学的内涵来看,我们设立的培养方向更多地是继承自身传统和学校的综合优势,突出“以人为本”的脑认知和与心理生理结合,开展机器感知(视、听、触)和数据转换信息,进而发现知识的机器智能两个方面的研究。同时,我们配合学院的教学指导规划设置课程计划,除了全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外语、政治和体育),还有学院的公共平台课。第一年主要是夯实数学、物理和信息类的基础,后三年的专业课程安排是以必修的专业基础和机器感知与机器智能两个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架构。为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重点建设了两门实验课程。此外,还利用学校的各种本科科研基金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基金、著政基金、泰兆基金、校长基金)和各个实验室承担的项目来吸引学生,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打基础。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将读研,这样的安排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成为撰写毕业论文的基础。我们还打通了本科高年级与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利用各种机会举办研究讲座,如龙星计划、专题报告、国际人工智能远程教学等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研究方向,调动学生的潜质。从专业特点来看,我们的智能学科更偏向于“软”的一侧,因此也充分利用信息学院,特别是计算机系的各类教学资源来帮助扶持新办专业的成长。 我们原有的博士、硕士点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方向,为了让我们的培养体系更加系统,我们进行了两年的精心准备。2007年底,我们正式向北大研究生院申请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和博士点。经过必要的论证,最终获得批准,及时衔接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升研。至此,本、硕、博一以贯通,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一个完整的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培养体系建立起来,从培养体制上保证了新兴智能专业的顺利发展。 7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五年来,北京大学智能科学技术本科专业从酝酿到创办,可谓初见成效,走过了颇具挑战的历程。除了确定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外,还需要扎扎实实落实每一个环节,并在实践中检验。本科教学迥异于研究生培养,它的计划性、按部就班执行的严格性以及每堂课程的内容安排和效果评估必须一丝不苟。 信息学院秉承了北大的优良传统,对这个新办的专业给予了巨大支持和关怀,使我们能迅速成长起来。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一套严格的课程设置审核程序、教案检查制度和新教师上岗准入的试讲考核手续。学院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组成的督导组,随堂听课评估每一位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和教学效果,及时纠正问题。作业批改和试卷出题也都有严格规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信息学院打通了一年级的公共部分,深化和夯实了数理基础。 在专业课程上,智能科学系提炼了三个课程群,并组织教师进行重点建设。此外还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除了在专业上实施分流培养外,我们还针对北大学生的特点,在基础课采用实验班的A、B分级组合方式,满足不同专业对各自基础培养的要求。在专业课程群中,也允许不同兴趣的组合选择,充分发挥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关怀学生顺利成长,我们除规定教授担任班主任外,还设立了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各种指导。智能科学系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大批(半数以上)优秀的年轻教师,其中信息学院中从国外回来的教师比例是最高的,为这一新兴学科注入了最具活力和新思想的力量。在招聘教师时,教学需求和能力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2007年,我们接受了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新办专业得到好评。学校开始关注我们的进步,在随后的一年中,我们一再从学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陆续获得了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北京市一类特色专业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等称号,2008年又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我们的培养体系和人工智能双语教学也分获北京大学的教学一、二等奖。 8 结语・致谢 尽管北大年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初见成效,但征程是漫长的,我们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问题。然而,智能科学这个本科专业方向是很有希望的,它不仅吸引了大学的新生,也在高考人群中产生着愈加重要的影响,它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精心培植。每所大学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学校、师资、方向、生源以及学科培养性质和目标等条件出发来建设新兴专业。以上是笔者对北京大学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建历程的回顾,希望与同行共享。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许多人给予了热情帮助和支持。这里要特别感谢北大信息学院陈徐宗教授,感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涂序彦和王万森教授。 最后引龚定庵一句名言:“但开风气不为师”。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介绍了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建设情况。我们希望这些初步的工作总结能对目前正积极筹办本专业的兄弟院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尽管近几年得到了国内部分高校的重视,但其发展并不是很快,且进一步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比如,从专业配置来看,目前智能科学与技术并非一级学科,多数学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培养都是依附于其他相关专业。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希望通过各相关高校的广泛交流和积极配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国内的发展能更上一层楼。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新思考 摘要:本文探讨了“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模式,指出本课程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应以专业特点和要求为出发点,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 1 引言 随着智能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它所带动的智能技术浪潮正在不断地扩大,并对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作为一门刚刚起步的新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需求。它是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脑与认知科学、智能科学、信息科学、现代科学方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敲门砖”,可以帮助学生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对智能科学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课程概述 对于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青少年来说,他们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专业”问题。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究竟是怎样的?它的前景如何?怎样才能学好它?“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涉及本专业知识的课程,它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系统、科学地解答了学生各种各样的专业问题,为本专业的新同学们提供适时和恰当的“专业引导”,使他们很快进入环境,成为一批积极主动、方向明确、方法正确的新型学习者。 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从宏观上介绍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综合性强。 课程整体地介绍了智能科学技术以及智能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学术思想、知识体系、学术特色,使学生对“智能科学技术”由完全陌生的状态变为能够对它的基本模型和基本问题建立一个初步、宏观的,然而又是准确和科学的认识。 课程剖析了智能科学技术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了智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控制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各有各的独立研究领域,各有各的独特作用,不能互相替代,但是又互相交叉、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通过回顾和展望,本课程揭示了智能科学技术的精彩发展前沿技术与巨大的创新机遇,指明当代智能科学与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结合将开辟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指出智能科学技术面临着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深刻变革。 (2)解析专业课程结构框架,指引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展本专业的课程学习。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受多因素制约的多层次、多序列的复杂的动态体系。从微观上说,怎样读书,怎样上课,怎样实验,怎样实践,怎样做笔记,怎样记忆,怎样运用学习时间等都是方法问题;从宏观上看,怎样制定学习战略,怎样选择治学途径,怎样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如何确立学习观和学习原则等也都包含着“方法”问题。 本课程通过阐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明晰本专业课程的组成、每门课程的作用以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引学生采用正确得当的学习方法开展本专业的课程学习。 (3)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兴趣。 本课程从根本上阐明了智能科学技术必然在现今时代崛起并迅速登上现代科学技术舞台的内在缘由,启示学习智能科学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启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能够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同时,通过分析和案例介绍,说明智能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信息化必须走向智能化才能建成现代化国家,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智能科学技术的自觉性、自豪感。 通过介绍一些典型的智能系统,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智能科学技术的直观形象和感性认识,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智能科学技术的认识实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课程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3.1 着重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智能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它的技术成果、研究动向更新地很快。教师应及时地介绍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将其引入课程教学,增加操作环节,可由教师进行演示,或由学生自己在实验室进行运行。 通过操作加深感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通过亲手执行包含智能技术的应用系统,使学生获得关于智能科学技术更为深刻的体验,大大拉近学生与智能科学技术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感觉到“智能科学技术就在自己身边”。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又使学生及时掌握了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扩大了知识面。 3.2 组建研究小组,鼓励创新思维 智能科学技术本身处在创新发展时期,特别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智能科学技术是一个高度综合又非常深邃的学科,依靠常规的学习方法很难把握,同时,它又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思维规律之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思维。所以,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层次人才,一定要着重创新思维的建立。 教师可综合考虑课程侧重点与学生兴趣,指定几个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小组。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实践等方式解答问题,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整个活动以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师生的交流和探讨使学生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种思考结果,学生可依照自己的新思路将研究逐步深入,最终,以组为单位向教师和全体学生做专题介绍。这种参与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的同时,巩固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3.3 采用灵活考评方式,建立综合考评体系 传统的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量的考评方式过于片面,同时也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综合考虑智能科学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以及智能科学技术导论的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应采用灵活的考评方式,建立综合的考评体系。 本课程考评体系可分为三部分:期末考卷、调研表现、小论文。期末考卷只要基于本课程教材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课堂内容进行测试。调研即3.2节中所提到的组建研究小组,每个小组就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调研,参阅书籍、查找资料、深入探讨,以PPT的形式向教师和全体学生进行总结汇报。小论文指学生以自己的调研方向为题目,撰写专题论文。这种考评方式是以书本为平台,培养学生主动系统地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主要包括基本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调动了学生查阅资料,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扩展了知识面。 3.4 参观实验室,了解领域研究现状 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既可以从事智能理论和智能系统的研究、智能科学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学,又可以从事实际与智能技术相关的工程开发工作。而对于刚刚接触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从书本中明了自己今后的究竟能做些什么,也很难将书面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参观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帮助学生将课本上的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将来可能会从事的工作,了解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亲身感受实验室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对专业领域高水平研究的向往。 同时,还可以组织本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系列讲座,讲座内容可包括本科课程学习、专业学习方法、实验室在研项目、领域前沿技术等等。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向本科新生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引导他们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行。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的整体内容和主要特点,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专业要求、培养目标入手,给出了对于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考。“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作为一门开展不久的课程,它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地探讨和摸索,只有不断地进行总结,才能找到更适合、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学习者,成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朝气蓬勃的后备大军。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文章从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特点及对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目的出发,在分析该课程起不到其应有作用的具体表现和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验课开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策略探讨,以促进其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导向作用;教学策略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形成于生命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学科与技术交叉基础上的新兴专业与研究方向[1],旨在培养具有脑与认知科学、智能科学、信息科学、现代科学方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2]。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从2004年设立至今,全国只有17所大学开办该本科专业,目前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还没有完全建立,培养方案的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3-4]。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针对的是学生实际需要,科学、系统地解答了学生各种专业问题[2],可以帮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整体认识,对智能科学领域有初步的了解,以发挥其对专业及专业基础课学习的良好导向作用。研究和探讨如何讲授该门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教学现状 1.1具体表现 对专业认识较少是不少新生入学时找不到学习方向和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智能科学与技术”指的是什么,涉及哪些知识,应用在哪些领域,影响有多大,他们只是凭专业名称、简单的介绍对该专业有个初步、直观的了解,而在进校后一般都是学习基础课程(如英语、线性代数、电路理论等),到大二甚至大三才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在此之前由于不了解专业方向的学习和研究内容,很难想象他们在专业基础课学习上会有浓厚的兴趣,更不谈学习主动性的提升。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在低年级开设,目的是让学生逐步认识、了解该专业的概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帮助他们对大学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和定位。然而,这一门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 导论学习与专业学习存在断层。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大四,而导论一般安排在大一学期,此时,由于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缺失,新生难以将过深的学科形态、专业教学抽象成整体概念,对导论所涉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在开始接触大量专业课时,他们已基本忘记了这一门入学时开设的从整体上介绍本专业的课程。 2) 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笔者在对高年级学生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本应在大一就具备的专业思想、所涉及的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宏观知识、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是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因此对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毫无兴趣,一味地认为进入该专业学习是自己的不幸,转而要求换专业甚至退学。 3) 继续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或工作的兴趣低。根据调查发现,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对毕业去向不持乐观态度,部分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考虑的是其他专业,而要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则表示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很难,他们大部分认为这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大学学习和生活做好规划和定位所导致。 1.2相关因素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以及与学生的座谈,笔者发现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门课程没有起到其应有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智能科学与技术汇集多种边缘学科与技术,诸如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论与信息通信、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柔性决策与系统科学等内容,因此,课程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内容十分丰富、教学知识结构较为庞大,涵盖范围广,课堂内容庞杂,热点分支多,知识点相对独立,联系不够紧密。正因为如此,在短短的课时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讲述往往宽泛化,缺乏针对性。 2) 授课对象缺乏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一般开设在入学之初,学生不仅缺乏相关基础知识,而且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他们的学习认知行为、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教师所授内容。如果课程内容涉及的专业知识过多,学生学习起来就费劲;如果偏重理论,教学会显得过于枯燥;如果过于注重工艺的讲解,又会给学生造成轻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倾向[5]。如此种种,导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处于两难境地,而学生则难以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有限的时间里所能掌握、吸收并内化的智能科学基础知识很少,从而不利于今后专业课的深入学习。 3) 教学方式落后。目前,讲授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一课程采取的教学方式更多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而其课程特点是知识面广而不深。因此,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更为凸显出来,学生知识结构的延伸无法完成,对后续专业课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2教学策略的提出 2.1课程的全程化 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应以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为主线,贯穿本科四年的学习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课或开设学习指导性讲座,如大一阶段应以初步认识、了解专业本身,建立对本专业的信心,激发对专业的兴趣为目的而设置课程内容;大二阶段则为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巩固专业信心、学习专业方法、制定专业目标的阶段;大三阶段则是深入掌握专业学习方法、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大四阶段则是走向职场、实践运用专业知识的阶段。通过这4个阶段的递进关系,最终促进学生螺旋化地构建专业知识。 2.2教学方式的革新 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具有科研性,这是大学教学过程突出的特点[6],因此,授课内容不应完全局限于教材,而应融入教师的科研、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以及学科知识。开设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接触专业基本知识,通过列举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在今后学习、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专业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导向。为此,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考虑采取讲座方式提供相关信息、讲授相关知识。如选择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就其所研究领域的知识、学科发展最新概况、智能科学前沿技术及最新科技成果、专业学习方法、实验室在研项目等进行系列专题讲座,这样的讲座一方面更加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向老师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解和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来源、不同角度了解该专业的内容、研究方法、前沿技术及发展方向,从而引导他们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行。 2.3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入门”课程,智能科学技术导论的讲授切忌涉及太多的理论,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同时,也不允许对课程内容进行重复性的讲授,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鉴于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做到内容难度适中,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且对后续专业课学习有帮助的内容来授课。此外,智能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其技术成果、研究动向更新快,教师应及时介绍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的知识应用,拉近学生与智能科学技术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及时掌握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扩大知识面,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就业做铺垫。 2.4运用灵活的考核方式 一般专业课的学习效果比较显著,只要努力,课程结束后,学生一般也就掌握并内化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这些一般的专业课程不同,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只能在后续专业学习中逐步体现,也正是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其学习效果仅仅通过传统的测试很难检验出来,同时也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可考虑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提交通过思考和查阅资料等手段完成的小论文、根据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步骤写实验体会、要求学生推荐他认为本专业最新科技成果或参考书等。 2.5积极开展实验课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是一门从宏观上介绍智能科学领域相关内容的专业基础课,其重要任务是介绍专业教学安排和专业学习方法,并没有深入具体地介绍某一知识点。由于导论课程的特殊性,实验的开设可以参观性、演示性、模拟性为主,如组织新生参观学校组织的电子设计竞赛的作品,在参观过程中,从专业的角度为新生讲解各参赛作品的设计意义和原理。 此外,智能科学与技术覆盖面很广,工程性与实践性很强,现有市场上已存在涉及很大一部分相关知识的技术成果,因此,可进行反求工程式的实验课。如本院实验室拥有的机器人涉及到机械、计算机软硬件、人工智能、智能系统集成等众多先进技术,学生从中可逐渐认识、理解、学习掌握智能科学知识,这种反求工程式的实验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兴趣,也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 2.6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能力要求。授课教师应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科研与工程实践经历、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以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经验[7]。 3结语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一课程对稳定学生初期迷茫的专业思想动态、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热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有重大影响。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地实践总结,才能发挥其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敲门砖”的作用。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时代召唤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大军 摘要:论述信息科学技术和智能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科学技术必须提升到智能科学技术的原因,指出这种提升已经水到渠成,提出培育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大军已经迫在眉睫。最后分析了培育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大军的要求、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科学技术;智能科学技术;现代化;人才培养 无论人们是否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理论分析与社会实践都已清楚表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是为什么当今社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智能”前缀: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建筑、智能仪器、智能计算、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智能通信、智能服务、智能防务、智能互联网、智能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等。 那么,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智能化?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信息化的基本任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向社会提供便捷的信息共享服务,智能化的基本任务,是在此基础上利用智能技术,向社会提供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服务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毫无疑问,能否根据社会 的实际需求,不失时机地推进智能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高等学校应当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学科和专业,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社会需求。笔者旨在阐明,尽管我国当前面临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但是其中最具本质意义和关键地位的社会需求是信息化必须走向智能化。这是振兴民族大业、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为此,大力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努力建设研究生学科,精心培养各层次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大军,就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1信息化与智能化: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 简要地说,信息化,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可能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人类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过程;而智能化,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人类活动的各个可能领域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来提高人类活动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可见,为了准确理解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含义,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为此,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抽象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典型活动的抽象模型[1],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含义是:为了处理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人们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获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通过传导神经系统把获得的信息传到思维器官,在这里使用古旧皮层对这些信息进行预处理,使信息更加便于利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新皮层把信息转换为知识,并进而转换为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再通过传导神经系统把智能策略传到效应器官,后者把智能策略转换为智能行为,作用于面对的问题,使问题的状态转变为期望的目标状态。这就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回合。 之所以说是一个基本回合,是因为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够充分,导致生成的知识不够完善,制定的策略不够合理。因此,当把这样产生的智能行为作用于问题时,问题的状态不一定能够完全转变到预期的目标状态。这时,就要把偏离目标状态的“误差”作为新的信息,经由感觉器官反馈到思维器官,通过学习来修正和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接近目标。通常,这种“反馈―学习―优化―控制”的过程可能要进行多次,逐次逼近预期目标。也就是说,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反馈、学习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从功能性质上看,图1所示的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包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相辅相成的两个相继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 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和它的技术延长物传感系统、传递信息的传导神经系统和它的技术延长物通信系统以及处理信息的大脑古旧皮层和它的技术延长物计算系统,都是直接与“信息”打交道的器官和技术系统。 2) 生成知识和制定智能策略的大脑新皮层和它的技术延长物人工智能系统、其后传递智能策略的传导神经和它的技术延长物通信系统以及执行智能策略的效应器官和它的技术延长物控制系统则是与“知识和智能策略”打交道的器官和技术系统。 既然过程1)是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而就称为“信息过程”;而过程2)是与知识和智能策略打交道的过程,因而就称为“知识与智能过程”,后者也可以更简洁地称为“智能过程”。不过,“生成知识”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理解信息”的过程,“制定策略”的过程则可以看做是“再生策略信息”的过程(策略可以看做是人类大脑再生出来的一种指示“如何解决问题”的高级信息),而“传递和执行策略”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传递和执行策略信息”的过程。因此,在这种意义之下,过程2)也可以称为“信息过程”。为了体现这两个信息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过程1)可以称为“基本信息过程”,过程2)则可以称为“高级信息过程”。于是,技术范畴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就可以称为“基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就称为“高级信息技术”。 这样,人们就可以更确切地说,信息化,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可能领域充分利用传感、通信和计算这类“基本信息技术”,来提高人类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过程;而智能化,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充分利用智能和控制这类“高级信息技术”,来提高人类活动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颇为有趣的是,在图1所示的模型中,如果只考虑通信系统的功能,这当然就是“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如果把计算系统的功能增加进来,它就演变成了“互联网”的模型;进一步,如果再把传感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功能也增加进来,它就演变成了当前人们正在热切关注的“物联网”模型。而如果再加上智能系统的功能,它就会演变成为“智能信息网络”的模型。 显而易见,物联网和智能信息网络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智能”。也可以说,智能信息网络就是智能化了的物联网。当然,目前的物联网还处在发展的起始阶段,它的基本形态还只是互联网与传感系统的结合,连控制系统的作用也还远远没有充分考虑,更不要说是智能信息网络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阶段的“信息化”,主要只利用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技术,还没有完全利用到全部的“基本信息技术”。只是到了最近,人们开始关注“物联网”的时候,才把传感技术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技术联系起来。 所以,基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技术的“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利用通信的传递能力和计算技术的处理能力,为社会提供便捷的信息共享服务,使社会的各种供需关系得到及时的沟通。人们在获得这些供需信息后,就可以调整自己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计划,提高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但是,产品方向和生产计划的调整都需要通过人类管理者和劳动者自己的实践来实现,基本信息技术本身对此无能为力。 原因很显然,信息所表现的是事物的现象,只告诉“是什么(What)”;知识所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本质,可以告诉“为什么(Why)”;智能所体现的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可以告诉“怎样做(How)”。仅仅利用通信和计算技术的“信息化”工具,不能直接改变生产过程本身,因此就只有依靠人类工作者自己来实际调整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 发展到“物联网”阶段以后,网络中的信息比互联网的信息更丰富了,因为在原有的“人类输入的信息”基础上,增加了不计其数的“物”的信息。不过,如果物联网没有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支持,它的功能仍然还是“信息共享”,只不过信息的来源更加丰富了而已。 然而,采用智能技术之后,由于生产工具自身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智能,它就不仅可以根据供需信息自主调整产品方向和生产计划,还可以自主地改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的产品品种,来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可以预测社会需求的走向,创造全新的产品,引领社会的需求。 马克思曾经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充分发展,劳动者不再是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而是站在生产流程的旁边,对生产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我们知道,农业时代的人力工具和工业时代的动力工具都不可能实现马克思所预见的社会生产方式,基于通信与计算技术的信息化工具和没有智能技术的物联网工具也不可能实现马克思所预见的社会生产方式。这是因为,农业时代的生产工具(人力工具)、工业时代的生产工具(动力工具)以及信息化阶段的生产工具(基本信息技术工具)不具备智能,劳动者不得不成为“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只有智能化的生产工具,才有可能使劳动者“不再成为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从而能够“站在生产流程的旁边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使马克思预言的社会生产方式变为真正的现实[2]。 可见,智能化的生产工具可以使社会生产方式得到根本的改变:由被动跟踪的生产变为主动引领的生产,由人力承担的生产变为机器自主的生产,使劳动者可以站在生产流程的旁边,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和监督。这就是“由工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转变到了智能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显然,这种转变将使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得到质的提高。 这就是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信息化走向智能化:社会需求与历史必然 信息化必须走向智能化,这是人类社会追求进步的内在和固有要求。反之,如果信息化不能适时地走向智能化,社会的进步就会延缓甚至停顿下来。 根据“科学技术拟人律”的启示[3],信息化走向智能化这种内在和固有的要求可以从人类自身的进化过程中得到直接启发。 考察人类进化的历史就知道,当人类的感觉器官、传导神经系统、人脑古旧皮层系统和效应器官的功能发展起来之后,人脑新皮层功能的强化就成了人类整体能力进化的焦点;可以看出,只有完成了新皮层功能的强化,人类才进化成了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类。反之,如果没有新皮层功能的强化,人类的进化就可能依旧停留在“猿猴”阶段,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人类。 与此相应,当今时代,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都获得了长足进步。因此,智能技术的强化就成了整个技术能力进步的焦点。同样,只有当智能技术发展起来,人类的智力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扩展。反之,如果智能技术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就会停留在“信息共享”这个初级的发展阶段。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为了不断改善人们生存的条件,信息化必须走向智能化。只有这样,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才能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支持,人类的充分解放才能成为现实。 事实上,人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事例来说明信息化为什么必须走向智能化,以及如果信息化不走向智能化就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原因。不过,限于篇幅,这里只能择要略述一二。 1) 例1:物联网研究与应用。 如上所述,目前人们所研究的物联网,其实只是增加了传感器的互联网而已,不要说还没有考虑智能技术的作用,就连控制技术的因素也考虑得很不充分。可是,没有智能技术的物联网又有什么意义呢?一般来说,智能技术在物联网中至少有如下几个重要作用:第一,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之间的智能融合;第二,把这样得到的形式化信息转换为“能够显示内容和价值因素”的信息(称为“全信息”);第三,从这些信息中提炼相应的知识;第四,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在目标的引导下生成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 试想,如果得不到“正确融合起来的信息”,也得不到能够显示内容和价值因素的“全信息”,得不到相应的“知识”,也得不到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一句话,如果没有智能技术的支持,这样的网联网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呢? 可见,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必须由“基本信息技术”的层次进入到“智能技术”(高级信息技术)的层次。舍此,不可能解决问题。 2) 例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其中一个最受关注的问题是“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考察当前的社会生产,主流的生产方式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工业时代生产系统设计的通用理念是“按照最恶劣条件下的资源需求来提供高倍资源备份,以保证在任何条件下生产系统的连续运转”。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导致了所有工业生产系统的“资源高投入”:材料的高投入、能源的高投入、人力的高投入、资金的高投入。“高投入”则导致“高排放”和“高污染”。所以,“三高”是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固有的本质特征。 怎样才能转变以“三高”为本质特征的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呢? 肯定的回答是:仅仅运用信息技术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在此基础上运用智能技术,也就是“高级信息技术”(即图1所示的全部技术)才能达到目的。 道理很明显,要想真正转变以“三高”为特征的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必须从这种生产方式的初始源头――设计理念――进行彻底变革。这就是用“智能设计”的理念取代原有的“以高投入保障可靠生产”的设计理念。只有设计理念革新了,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三高”,达到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 智能设计的理念是:通过智能技术的“自主学习与自主优化”策略,使生产系统的资源投入和产品产出实现动态的优化配置,从而消除“高倍资源备份”。可见,没有智能技术的应用,就不可能从源头上转变以“三高”为特征的工业时代生产方式。 总之,只有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即“智能化”),才能使“物联网”走向智能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才能使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社会生产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同样,也只有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社会文明、大众民生和国家安全获得蓬勃的发展,朝着21世纪意义下的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物联网的智能化也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好,应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也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也好,种种迹象都表明,“审时度势,把信息化推向智能化”已经是摆在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 3智能化人才大军:特有的素质 为了推进智能化,需要在各个领域大力发展和普遍应用智能科学技术。但是,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发展和应用智能科学技术,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训练有素的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大军。 所谓“规模宏大”,主要是指智能科学技术人才大军在数量上要能适应国民经济、社会文明、大众民生、国家安全智能化的规模要求。智能无处不需,智能化是全社会的需要,不是个别领域、个别部门和个别地区的需求。因此,规模必然相当宏大。 所谓“结构合理”,主要是指培养这支人才大军的教育系统应当具有博士、硕士、学士的合理层次结构。智能科学技术是新兴的、快速发展的,而且体现了当代最先进、最复杂、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没有这样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大军,就不可能适应智能化的需求。 所谓“训练有素”,主要是指国家应当设置面向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专业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专门体系,按照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系统培养与训练,而不宜由其他学科的培养体系来代行兼顾。 图1的模型表明,在学科关系上,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相衔接,后端则通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相沟通。其中,计算机学科定位于“信息处理”;它输出的是经过处理便于应用的信息,正好提供给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支持“生成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策略”;后者通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策略传递”功能传递给控制科学与工程,支持“策略执行”。可见,它们的功能定位分别是“信息处理”、“知识生成与策略制定”、“策略传递”和“策略执行”,它们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互相衔接,互相合作,形成和谐的流程,但不能互相取代。 那么,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大军应当具备怎样的整体素质呢?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细致地展开讨论。考虑到我国目前已经有众多学校制订了详尽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计划,这里将着重指出:除了其他科学技术学科人才必须具备的共性素质之外,智能科学技术学科人才大军应具备的特殊素质。 3.1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特殊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智能是由信息资源加工出来的最高级产物。因此,智能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前沿和制高点,智能也是人类一切能力的最高级体现。因此,智能科学技术也是生命科学技术最为精彩的篇章。因此,智能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两者的交叉学科,应当按照这样的学科性质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基于这样的特点,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当形成如下最基本的连贯的标志性核心知识体系。 第一学期,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人文基础)。 第二学期,智能科学史与科学方法论(人文基础)。 第三学期,脑与认知科学基础(专业基础)。 第四学期,智能数学(数理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基础)。 第五学期,机器智能通论(核心课程)。 第六学期,机器学习(核心课程)。 第七学期,智能机器人(应用基础)。 第一学期必须开设“导论”。这是因为新生刚从中学走进大学,需要通过“导论”引导学生快速了解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什么要学习它,它的发展前景是什么,它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意义是什么,它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什么,它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智能科学与技术(包括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有何异同)。 第二学期必须开设“方法论”。这是因为新的正确的方法论对于理解和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科学方法论会妨碍学生理解和把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论的教育必须走在前头。 第三学期必须开设“脑与认知科学基础”。这是因为人工智能的最佳原型就是大脑结构及其支持的认知能力。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培养的人才大军就会基础浅薄,缺乏创新的功力,他们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就走不远。所以,要在二年级一开始就学好这个基础。 第四学期必须开设“智能数学”。学生要着重学好集合论、数理逻辑、模糊逻辑和算法理论,这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对数学知识的特殊需要,也是学习后续课程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必须在第四学期完成这个准备。 第五学期必须开设“机器智能”。这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考虑到历史上“人工智能”与“计算智能”和“行为智能”长期处于鼎足三分的状态,而事实上,只有它们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覆盖基本的智能技术,因此需要设置统一阐述这个“三位一体”的新的课程,称之为“机器智能”。 第六学期必须开设“机器学习”。这是因为上述三种智能技术的共同要害都是“学习”,因此有必要开设“机器学习”来深化智能的核心技术。 第七学期应当开设“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智能机器人是智能技术实际应用的最典型和最普遍形态,应当让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之前对智能机器人做“解剖麻雀”式的学习和掌握。 其他课程的设置可以、也完全应该结合各个学校的特点自行选择。 还要强调的是,整个培养过程要努力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有进展与存在问题相依托、启发式和教学双方互动等原则,使学生不仅高度热爱本专业,而且具备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同样,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指出:鉴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非常丰富,应用又无处不在,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一级学科不宜按照应用领域设置二级学科。分析表明,按照学科的层次结构设置如下三个二级学科比较适宜。 1) 智能理论。 2) 智能技术。 3) 智能应用。 当然,这些二级学科名称的具体表述方法还有待继续论证和优化。 4结语 今天,无数的事实(智能A、智能B……智能Z)告诉我们,社会对于“智能”的需求已经不止是母腹中躁动的婴儿,也已经不止是大海平面上依稀可见的航船桅杆,而是已如初升的太阳普照大地,如大潮的奔涌席卷四方。 面对时代的召唤和社会的需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进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的建设,为我国和世界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华夏学人的积极贡献!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对智能科学技术教学的几点认识 摘要:结合我院在智能科学技术相关课程中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教学理念、教师素质培养及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应用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智能科学技术;教学理念;素质培养;创新实践 智能科学技术是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以及哲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信息科学、智能科学、脑与认知科学、现代科学方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优化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智能科学与技术代表着信息技术的前沿,其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增加智能理论和智能技术教学,对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追求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为适应社会对从事智能化产品研发人员的迫切需求,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率先提出并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链,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智能技术等,力图建成各环节有机联系、具有较宽覆盖面的“课程链”。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适应快速的技术发展趋势,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实验资源和课时约束,近年来,我们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各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对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内容、教师素质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 1师生共同实现自我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1]。”智能科学技术相关的课程涉及大量前沿科学,我们必须跟上甚至超越先进国家的研究步伐。根据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吸收现代先进教育观念,我们树立了师生共同实现自我的教学理念。 教学主体应同时包括学生和教师,成功的教学有赖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一直以来,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生既是大学的服务对象又是大学品牌的建设者和传播者,社会对大学的认可正是基于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表现,因此教学必须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创造学生价值[3]。智能科学技术具有快速的发展趋势和交叉的学科特性,因此要求师生共同把握潮流脉动。学生要积极地、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并创新,也就是“学会学习”,同时带给教师最现代、最崭新的观点与视野。譬如在今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中,几名学生针对春运火车票实名制运行中因人工进行身份核对造成的大负荷工作量、检票时间过长等新问题,大胆提出了火车票实名制电子客票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利用已经商品化的身份证检测装置进行智能检票原型机开发的设想。这让我们惊喜地认识到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应能够启发学生自主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面对智能化发展趋势,教师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而应变成向导、顾问及合作伙伴,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道路上加速前进,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具备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而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专业水平,师生共同进步,实现自我。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课程中,讲授实际机器人受到各种不同约束,只用理论公式讲解不仅枯燥而且不易理解。在和学生答疑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将这种约束用动画表示出来,学生很感兴趣并且易于掌握各种约束的实质。动画的制作本身就体现了智能技术的发展,学生在这方面的技能往往比教师更新潮、更先进,教师在此时也从学生处获得更多技巧,丰富自我。通过师生间的高频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与学术能力。 2加强教师素质培养 智能科学技术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智能技术应用的基础――处理器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代,相应的高校实验课程也随之调整。进入21世纪,技术发展更快,此时在教学中仅依赖个别老教师就显得力不从心。较其他学科,智能科学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应加强教师梯队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此,我院始终坚持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推荐和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开展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及时把握国外顶尖知名大学的专业与学科建设动态信息。在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同时,多次派教师赴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学习其先进的管理观念,使教师具有更合理的能力结构。 另外,我们也借助学校平台开展教师队伍的自身培训工作,通过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老教师教学经验讲座以及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交流等形式,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交流;发挥新老教师在教学经验、知识面和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特长,组织各种教学业务活动,积极推动新老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教材建设和课件建设是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载体。在参编教材过程中,青年教师加深了对课程理论体系、相关技术发展及如何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的了解。相比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智能科学技术较落后,因此青年教师应充分发挥外语好的优势,直接从外文文献中获得最新资讯,传递给学生。 同时,我们也对双语教学乃至全英语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对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5]。 3科研与教学结合、学习与创新结合 实践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6]。智能科学技术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生的学习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是智能科学技术教学的一个有益探索与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利用科研方面的优势,教学相长,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跟踪国际研究的前沿,掌握和了解该学科的成就和发展状况,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拓宽知识面,强化超前意识。 通过将科研项目与课程建设相融合,如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使得本科教学与实践创新过程和科研项目息息相关,成为智能科学技术实践教学的重要延伸。近几年,我校以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竞赛为背景设立主题研学项目,如机器人技术研究小组、智能小车技术研究小组、嵌入式系统研究小组等,产生了一大批学生创新成果和竞赛佳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嵌入式系统等连续获得30余个重要奖项。在2009年的RoboCup类人组足球赛中,我校借助科研项目对双足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将视觉处理、基因算法在步态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基于生物诱导机制的步态产生运用到NAO上,克服了时间短、经验少等问题,成功取得决赛权并进入了16强。 在智能科学技术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借助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基地、实验中心及大学生创新计划,为课内综合性教学、课外实验选修课、实验研讨课、自主研学等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4结语 智能科学技术在未来人类社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其他学科,该学科具有发展速度快、知识面宽、综合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针对这一特性做出必要的改革和创新。改革要兼顾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主体的自我提升过程,从而实现培养具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21世纪适应型人才的目标。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把握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及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 摘要:介绍我国智能科技教育特别是课程教学的概况,探讨中国人工智能水平及其评价问题,着重研究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指出必须重视人工智能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新兴技术学科这一基本属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教育;发展方向 0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又称为机器智能或计算机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或智能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近期的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而远期目标是用自动机模仿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智力功能。 1来之不易的大好机遇 比起国际上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起步较晚,发展道路曲折坎坷,经过质疑、批判甚至压制的艰难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才开始活跃起来,但由于当时社会上把“人工智能”与“特异功能”混为一谈,对两者一起批判,并一并斥之为“伪科学”,使中国人工智能经历过一段弯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于1981年在长沙成立后,长期得不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内科技界的认同,只能挂靠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2004年,才得以挂靠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这足以表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后经历的20多年岁月是多么艰辛。因此,在这个时期内,有比较多的中国人工智能学者研究人工智能哲学问题是有历史原因的。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人工智能才逐渐走上发展之路。近两年来,国家领导人对人工智能高度评价,并对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重要指示,有关部门了《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些文件体现了我国已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良环境,也赋予人工智能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2016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合20余家国家一级学会,在北京举行“2016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暨人工智能60周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这次活动恰逢国际人工智能诞辰60周年,谷歌Alpha Go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上演“世纪人机大战”,将人工智能的关注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启动仪式共同庆祝国际人工智能诞辰60周年,传承和弘扬人工智能的科学精神,开启智能化时代的新征程。 2大力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 包括人工智能教育在内的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是智能科技和智能产业赖以发展的强化剂和推动力,也是高素质智能科技人才培养及智能科技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的智能科技教育已初步形成学科教育与课程教学体系,并在大学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自动化等专业开设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类课程。中国智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基础建设问题,都与智能科技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只有培养足够多的高素质智能科技人才,才能保证我国智能科技的顺利发展,进而攀登国际智能科技的高峰。 智能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智能科技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少数高校开设各种人工智能类课程以来,经过推广与提高,30年前的人工智能星星之火如今已形成燎原之势,数以百计的高校开设了各种层次的人工智能类课程,有些课程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园地上的名花。例如,中南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已成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网络课程、国家级全国双语示范课程、首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全国已有20门智能类课程入选国家级质量工程。尽管为数不多,但这些智能类课程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已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智能科技专门人才。虽然这些课程只占数以千计的国家级质量工程课程的冰山一角,但也表明智能科技课程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全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暨教学学术研讨会是我国人工智能教育与教学领域具有特色的最权威的学术盛会,自2002年起已成功举办了13次,对于智能科技及其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4年在北京大学开设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发展到全国近30所大学,仅这些大学的“智能”专业每年就培养大约2 000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据估计,近30年来,全国高校已培养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数以千计,本科毕业生数以万计。这些高层次的人工智能专门人才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些年轻的智能人有幸遇上千载难逢的人工智能大好发展机遇,必将成为我国智能科技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 3客观评价我国人工智能科技水平 无论是智能科技学科建设或是智能科技类课程建设,都离不开对我国人工智能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深刻认识。 有些学者或企业家认为,我国的人工智能科技水平已经与美国不相上下。我们需要科学客观地评估已有成绩,既不要妄自菲薄,又不能夜郎自大,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深刻认识差距。过高地估计我国现有人工智能成果既不实事求是,又不利于人工智能学科与产业的健康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科技整体水平最高的国家。分析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差距,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许多人工智能界内专家指出: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一直跟踪美国的理论,然后应用并在一些地方有所创新,应用上的追赶很快,但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和美国还是差距很大的。国内做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很少,这是学术环境问题造成的。例如,美国把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排在研究的最前面,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却比较薄弱,在突破和创新上也有所差距。又如,国内在深度学习方面发表了不少论文,但真正有理论创新或具备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并不多。 美国人已经在构思下一个人工智能是什么,而我们这里还没有动静,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个难题牵涉面很广,不是一两个团队投入进去就能解决的。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学术评价体系以及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有关。我们可能要通过10~20年的努力才能在人工智能方面全面赶上美国。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我国当前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然而,国内有一部分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人员却过高地估计成绩,认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方面甚至全面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评价一门学科是否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不但要有客观标准和国际同行普遍认可,而且要有一批令人信服的标志性成果。这里笔者不准备具体讨论或争论这个问题,而是试图从以国际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命名的国际计算机学科科技最高奖图灵奖的获奖情况来说明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 自1969年以来,美国计算机学会先后举行过48届图灵奖评审与颁奖,图灵奖得主共计64位。其中,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2000年获得图灵奖,他是图灵奖设立48年以来获得该奖项的唯一华裔学者。在64位图灵奖得主中,有12位杰出人工智能专家获此殊荣,但当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人。 4坚持人工智能研究及教育的正确方向 国际人工智能在过去60年历程里,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和公认成果,但其发展也是极其曲折与坎坷的。之所以艰难前行,除了由于科学发展的必然性外,社会上对人工智能的误解与偏见及人工智能内部的偏激争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哲学与方法论方面的争论都是不争的事实。人工智能三大不同学派之间势不两立的争论持续了约30年,直到本世纪初才平静下来。人工智能学界已形成共识,即面对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任何一种人工智能方法,无论是符号主义、连接主义或行为主义,均不可能单枪匹马打天下,而需要各个学派之间携手合作,走综合集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尤其是今天的中国,人工智能面对大数据、机器人、“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大规模深度学习、类脑神经计算、智能机器人、智能互联网、智能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产业智能化升级等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推进社会智能化进程,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才是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的主流,至于学派和方法之争已不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关键。 在人工智能与哲学的关系方面,应该说人工智能有哲学和方法论问题需要研究,但人工智能不属于哲学。有一些人从信息哲学或人工智能哲学角度进行人工智能研究,既是需要的,也是值得支持的,但不应该过分夸大哲学和方法论问题对人工智能的作用,必须强调智能实现理论、方法、技术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必须注重人工智能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新兴技术学科的这一基本属性。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学科,特别需要就其发展和应用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踏踏实实的研究。吴文俊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我们真正的意图绝不在于口舌之争,在字面上夸夸其谈。真正应该做的事是实干巧干,借计算机时代来临的大好契机,率先在全世界推行脑力劳动机械化,以具体成就和我们的成功来向世人表明我们的主张。” 前面提到,人工智能诞生60年走过了极其曲折与坎坷的历程,但我们不愿意更多地回忆与评论国内外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往事,只是希望大家能记住历史教训。过激的、势不两立的学派争论和过于浓厚的哲学色彩都不利于人工智能学科全面与健康的发展。今天,在进行人工智能/智能科技研究与教育时,一定要把握人工智能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新兴学科的方向,从获得国际人工智能学界认同和经受应用检验两个角度,创造中国人工智能的新成果和新品牌。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抓住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突破口,这是非常正确的,尤其是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环节的重要资源,不仅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而且对学生的课程认知和能力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启迪作用,因此需要用十分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实际上,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4本人工智能教材中,有3本书的作者为现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授,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是有着较好的人工智能教材基础的。 当然,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之前,一般会有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和脑与认知基础这两门前导课程,因此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工智能教材,应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别于其他信息类专业的同类教材。但作为人工智能的主流理论、方法和技术,仍然应该是该教材应该坚持的基本架构和内容主线,而不应该偏离。 在当前国内外人工智能空前大好的发展形势下,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创新进取、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用科学态度对待人工智能科学和智能科学技术问题,为国内外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智能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5结语 国际人工智能已经走过60年的光辉历程,我国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也迎来了她的第二个10年。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和智能科技需要办好智能科技教育,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在人工智能和智能科技教育方面做出更多更好的创新性成果。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和智能科技同样需要把握人工智能和智能科技学科的正确发展方向,把握人工智能教育的正确方向。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与专业就大有希望!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教学目的及策略 摘要:针对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分析现在的教学情况,从课程讲授目的出发,深入探讨整个课程结构设置并提出在教学策略上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1课程概述 21世纪信息科技席卷全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核心之一的智能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应用需求。在高校中推进智能科学技术专业教育,重点培养高水平的智能科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科学与技术概括地讲是研究智能现象及其运用规律的科学技术,严格地讲是研究智能的本质和扩展人类智力功能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技术(图1所示为智能系统模型),旨在培养具有脑与认知科学、智能科学、信息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充分发挥良好的“敲门砖”作用,帮助学生对智能科学领域有一个初步了解以及整体宏观认识,对其以后能够更加深入学习专业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讲授该门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程整体设计及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门课程开设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面对的是还处在“考试模式”向“自主学习”过渡的学生,怎样将他们成功地领进“智能的大门”,为学生以后几年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更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应该对学生起到专业引导的作用。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概括介绍智能技术发展的起源和重要性、现状和应用、未来广阔的前景等,使学生在宏观上掌握专业方向,帮助学生了解以后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从高中时代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减少学生专业学习的盲目性,培养其专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为学好本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应该向学生普及智能科学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带领学生进入智能科学的广袤森林;将引导学生掌握智能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结构,揭开智能科学的神秘面纱,在此基础上了解智能科学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关系及应用,不仅仅从理论上,更从实际出发认识到智能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智能人才。 最后,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对智能科学技术有更加深刻直观的理解,从实际出发介绍智能信息网络,通过演示智能机器人、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专家系统等实际案例,说明智能科学技术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贡献,带领学生进入智能科学的天下;以实际应用作为理论的辅助,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智能科学的魅力。 3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改进 3.1改革教学模式 教师须摒弃纯理论教学和枯燥的说教模式,采用多种方式并存的教学模式;在基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引入科研项目,通过举例将专业基本原理运用在实际工程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和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请智能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就其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和在研项目进行专题讲座,解答学生的各种疑惑,使学生可以从不同来源和不同角度了解该专业的内容、研究方法、前沿技术及发展方向。 3.2采取课堂与实验室结合教学 教师可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大一乃至大四的学生都可以小组为单位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导师的指导帮助下参与实验室的实际科研工作,如每个小组根据具体的科研要求制订一个学期目标,于固定的时间点到实验室进行小组讨论以及与老师交流,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有更直观和深入的认识,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现状、领域成果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学长身上汲取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对以后的专业课深入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另外,实验室中高年级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解答学生的各种疑惑,在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3.3建立多样化、全方位的考评模式 仅仅以卷面成绩评判学生能力的方法在根本上存在弊端,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悖于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门课的初衷。我们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①小组讨论答辩。在课程教学进行过程中,以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选择智能科学技术的题材作为学习主题,进行资料查询和小组探讨,最后以报告的形式进行课堂答辩;②实践创新。根据教师以及学长演示的智能系统,撰写一篇小论文,提出自己的看法、疑惑以及创新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参与智能系统的开发中;③期末仍然进行卷面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只有根基打稳才能更上一层楼。 4结语 为了更好地落实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的方针,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教学模式、采取课堂与实验室结合、建立全面多样的考评模式3项改革措施,期望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门课能够对学生起到指引性作用,帮助学生拨开智能科学技术的神秘面纱,激发其学习研究兴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根基。只有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智能科学领域开一个好头。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智能科学技术在计量科学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传统的测量技术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计量科学研究的问题,在分析计量科学研究前沿的基础上,提出将智能科学技术引入到科学计量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计量的准确度,并结合质量计量过程中使用的智能质量测量仪器的实例,指出进行高准确度质量计量研究必须依靠智能科学技术的观点。 关键词:计量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质量计量 0 引言 人类发展的历史离不开计量科学,这门科学是伴随着物品的交换活动而诞生和发展的。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生产的社会分工,一个产品的通用和互换属性越来越高,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度量衡”逐步发展为现在的计量科学技术。 测量仪器测量的到底准不准,只有经过计量校准后方能判断,否则给出的测量值是不可靠的,进而在物品交换中导致不信任的行为及结果,即所有的测量值只有在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溯源到计量单位上才可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绿色能源、生命科学等世界尖端科学领域中的科技成果向世人展示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的理念。可以说,计量科学是一切测量技术的科学基础。它首先是建立在最新物理学理论和效应的基础上,利用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研究物理量与化学量及其测试方法的一门学科。然而,当代的计量科学正处于变更和更新时期,通常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更高准确度的测量要求,单一的测量技术和某一门学科无法满足计量科学的要求,因此要求综合各门学科来为计量科学进行服务,这也是笔者所提出的智能科学技术在计量科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1 计量科学的研究前沿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逐步成熟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确立,计量科学不再服务于传统科学领域,还形成了诸如材料计量、能源计量、生物与医学计量、环境计量等前沿研究点。2012年3月,全球领先的计量科学研究机构——英国物理技术研究院(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NPL)了《2020年计量愿景规划》,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智能和互联式测量”,这一重要主题是指将大量智能技术与智能传感器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集成到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中形成物联网,每个物体中将被装入可进行智能测量的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和数据融合技术实现网络化校准。 国际上机器人学的研究和机器人技术发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是工业机器人的发源地,早在1959年就制造出世界上首台工业机器人。20世纪60年代末,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面临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工业机器人无疑为日本解决了燃眉之急。日本1967年从美国引进机器人及其技术,并于次年试制成日本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本一跃成为“机器人王国”,其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国内机器人装机台数和机器人出口量均处于国际绝对领先地位。此外,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典、韩国和前苏联等国的工业机器人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国际计量界,德国PTB是智能质量计量顶尖水平的代表。为了完成质量量值传递,PTB专门设计了适用于质量计量的自动加载卸载装置。 发达国家在计量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机器人先进技术,一方面提高了从事计量检定校准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计量科学研究中的准确度,并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作为科学研究的参考。在质量计量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采集和传感器数据处理更加自动化,而且正向着实时化、精细化控制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也使计量校准朝着动态、综合、多参数和多功能方面发展。在国际先进的质量基准实验室中,均采用智能质量测量系统进行质量标准的测量。 此外,智能传感器技术也是测试技术与仪器领域中比较重要的创新技术,它们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智能传感器与传统的模拟传感器输出模拟原始信号不同。首先,智能传感器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并进一步与虚拟仪器中的主要硬件——计算机交换信息;其次,智能仪器技术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化平台,在此基础上可以组建远程智能测量系统。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的测量设备可以组成一个网络测控系统,使测量仪器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2 智能机器人在质量计量中的现状 人类进人21世纪,计量科学和智能机器人技术都各自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两者与现代科学的每一个分支都有密切联系,也综合了很多领域的知识,尤其与机械设计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技术、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有着高度重合和相似的内容,更涉及多个专业之间的相互通融与支撑。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智能机器人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计量科学研究领域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中测量的准确度和效率,这意味着两个广泛的科研分支需要开展更广泛的学科交叉研究与开发和更全面的渗透与合作。然而,我国的智能机器人与计量科学的相互结合和提高还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 质量是目前唯一使用实物作为基标准的物理量。砝码是复现质量值的实物量具,其量值传递溯源到国际公斤原器。砝码的质量及相关参数(体积、磁化率)的精密测量,以及准确、快速的砝码量值传递体系,有助于提高对各个行业的校准测试水平和计量服务能力。然而,我国的自动化质量测量系统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代中期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不少的差距。例如,在数量上我国电子衡器所占比例仅为6.6%,其中工业用电子衡器为40.8%。商用电子衡器为6.4%,而发达国家工业衡器为80%—90%,商用衡器为50%—60%。其次,我国测量衡器品种尚少、功能不齐全、动态称量准确度低、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比较差,产品好的厂家所用的关键配套件还得依赖于进口。 在国际先进公司中,目前广泛使用智能加载卸载设备进行质量计量,如瑞士梅特勒一托里多公司的自动加载设备、德国赛多利斯公司的系列质量比较仪等。从开发市场角度考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精度微克级称重及智能化测量系统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目前,为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国微克质量、超微质量的研究集中于高精度的微质量测量仪器的设计,以打破国外产品和相关技术的垄断。 在质量计量科学研究中,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和空气流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采用智能质量测量系统,如日本国家计量院采用a1000,a100和a5的自动化质量测量系统,在2002年日本做主导实验室的CCM.M-K5国际关键比对中,均采用了这些质量测量系统。在研究智能质量测量系统的基础上,瑞士、法国、奥地利、韩国等国家还着手进行了砝码自动检定校准装置的研制,这是因为智能测量系统不仅要保证系统中每台仪器设备都是合格完好、正常工作的,而且要保证整个系统动作一致、量值统一,所以对于这种多参数、多变量的测量控制系统,智能科学技术的支持校准是必不可少的。质量的自动测量已经成为先进国家计量研究机构的必备测量装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我国最高等级质量量值的传递和溯源,并进行质量单位的复现和各种准确度等级质量标准的量值传递。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质量基\标准体系,特别是在1mg~20kg范围,我国质量量值的测量能力通过国际比对、国际质量最佳校准能力(CMC)的评审等确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引进了世界上准确度最高的质量比较仪M-one,其天平带有6个转盘位置,可以自动完成6个砝码之间的比对测量。由于完全采用了真空质量测量,其测量结果比在恒压条件下的测量好的多,而且该智能测量系统的内部转动不会引起空气的扰动,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此后,计量院引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AX64004大质量比较仪(50kg)、a2000全自动比较仪(20kg)、CCL1007真空质量比较仪(1kg)以及CCR10质量比较仪(1mg—10g),并开展了基于智能测量的质量计量相关研究。如图1所示,20kg自动加载质量测量系统a20000中的质量比较仪最大秤量能力为26100g,读数能力为1mg,可以适用于F1等级1-20kg砝码质量的自动测量,并能在7天内完成F1等级250块20kg砝码质量量值传递,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图2为CCR10砝码自动化质量测量系统,图3为50kg砝码大质量智能比较仪Ax64004。 这些新建立的自动化质量测量装置极大地提高了质量测量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避免了测量过程中人员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测量效率。结合智能科学技术,计量院先后获得了多项重大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在接受和吸收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之外,我们无不希望能将智能科学技术引人到计量科学中去,提高我国计量科研的水平和实力。 3 结语 以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为基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其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属于智能科学技术课程,该前沿学科课程群完全涵盖了科学计量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关键技术。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和艰辛努力,我国的智能科学技术分别在教学、教改和理论应用中取得许多骄人的成果,全国范围内也建成了很多国家级的教学团队,多门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多部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和著作已获得出版甚至多次再版,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课程的发展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在这种大形势下,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智能科学在我国计量科学中的应用。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从兰州狠抓大气污染治理看保护宁夏自然风光的极端重要性 摘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宁夏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令人堪忧。文章总结兰州市狠抓大气污染治理的做法及成效,借鉴其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经验,继而提出宁夏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启示 一、引言 兰州市曾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被称为无法治理的“世界性难题”,一度成为城市开放发展的制约瓶颈。2012年以来,兰州市按照“冬治燃煤春治沙,狠抓减排强管控”的思路,以“摘掉‘黑帽子’,还老百姓一片蓝天和清新空气”为目标,取得明显成效。兰州的大气污染治理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必须引起宁夏各级组织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高度重视。尤其,近年宁夏环境质量屡次出现雾霾预警信号,要保住塞上江南之名,务必警觉起来,上下联动,采取措施。 二、兰州狠抓大气污染治理的做法及成效 为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和生态增容减污五个专项治理方案,包括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企业、启动工业污染企业“出城入园”搬迁、实现燃煤锅炉“煤改气”、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细管细分“十类土壤扬尘”、沙尘天气实行提前预警、主动应急。 兰州市最为突出的做法便是实行网格划分,建立网格污染源档案,对污染源实行“定人、定位、定责”领导包抓式管理,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全覆盖”监管,同时将网格化管理与数字化监控结合起来,使网格管理信息化,便于调度、指挥和监督。网格管理执行之后一方面成立综合执法组,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方式,跟踪督办重点工作;一方面成立督查考核组,督查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敦促整改,对工作不力的人和事进行效能责问。 经过长期探索和努力,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兰州市现已退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其防治大气污染的效果得到广大市民的首肯,也引来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学习者。 三、对宁夏保护“塞上江南”自然风光的启示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之称,2008年又被中国权威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十大“新天府”之一。这里气候宜人,一直以来以良好的自然环境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这也是宁夏赖以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但近年隆冬季节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石嘴山老工业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高耗能发展,致使环境污染加重,如果我们不能把保护环境作为重大战略选项,必将成为宁夏今后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 (一)摒弃传统思维,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重视环境治理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的大事,国务院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向世人宣示: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利用当地资源,形成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等为主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体系,这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宁夏来说,无疑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直面现实,宁夏再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要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目标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自然、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让“塞上江南”名副其实。 (二)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巩固环境治理成果 近年来,自治区针对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不断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自2006年以来先后有《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污染物排放管理条例》等相继施行,为大气污染防治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其环境空气质量在总体向好的同时,出现了局地和结构性逆转的状况,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如宁东基地的空气污染绝不能小视,今年市区冬季取暖季粉尘、雾霾连续加重,环境质量屡次报响警示信号灯。对此,银川市要借鉴兰州市坚决果断取缔燃煤锅炉的做法,不留死角,尽快拆除所有中小型燃煤锅炉,确保环境空气质量。 (三)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也是百姓幸福指数的基点。倘若环境污染的问题不能得以解决,民生幸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加强环境保护、防治空气污染要打全民参与的“群体战”,除了对症下药持久治理,更需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为此,要整合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大众传媒资源,动员和发挥公众的力量,提高公众参与水平。探索环保教育的多途径宣传,让环保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让热爱环保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文明,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参与环境保护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关注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塞上江南”、“新天府”的亮丽名片继续保持下去,代代相传。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环保投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等我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主要的体现在大气方面各种的规定的指标的不合格以及各种污染物的增加。治理大气污染是刻不容缓的,本文主要讨论了环保投资的概念以及对大气的治理效率,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环保投资;效率;治理效率;影响因素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环境的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多,大气的污染就是对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的重要的代价,并且,这种代价是不可逆的。随着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的逐渐的被重视,大气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地球村的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近年来,环保投资的出现,对大气进行一系列的治理但是治理的效率却并没有人们原来想的那样显著,下面让我们主要的分析一下: 二、什么是环保投资 首先,我们先讲解一下环保的概念,环保,主要是针对如今越来越严重的各种污染,保证人们生活的环境的健康与和谐,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基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产品以及在生活中所享受的各种服务都是需要或多或少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所以,对已经发生的环境的损害在生活中要合理的注意保护。这些具体的保护手段包括各种方面,比如说行政方面,法律方面,道德方面,还有通过人们的合理宣传。而环保投资,基本的概念就是利用一系列的资金以及手段,这些手段包括上述所包括的类型。这就是环保投资的概念。 三、我国目前环保投资的现状 1、企业的审计体系不健全 随着企业的不断的发展,企业的审计的职能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过去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监督的保证与力度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当然内容,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的要求也从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进一步的发展到对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的反应。对产物信息的反应是为了为管理者提供可以进行决策的信息。这一职能由于直接决定着管理者的决策,对企业的未来的走向具有重大的影响,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单位的不健全,正规的审计的流程应该是进行一项业务或者工程的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以及事后审计,但是,很多的企业真正进行的却只有这三项的期中一项或者两项。事前审计是这些企业往往容易忽略的重要的一步。根据一些可靠的事实的反映,很多的企业的内部的审计制度是不健全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只进行事后的审计工作。 2、内部规章不完善 企业内部规章的概念是与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是由所在的企业的专门制定相关的准则与制度的部门专门的制定的。因为是只限于企业内部通用,许多的员工,甚至管理者,从思想上就很轻视这项制度,所以,企业的规章与准则在企业内部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发展,并且,企业内部所指定的规章有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设及,并不是很完善,这种企业内部的规章与制度的不平衡与不完善与执行能力差,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环保投资的力度与广度。 3、企业对审计的相关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这里对审计的内部不健全的讲述并不是针对企业的审计的制度不完善或者审计人员对企业具体的事项进行的具体的管理的流程。这里主要是指的企业的高层的管理者对待审计部门的态度,很多的企业并不是将审计的部门比较独立的看做是一个机构,而是将它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其他的相关的部门进行合并,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简历专门负责审计的部门,这不仅仅妨碍了企业的审计的部门发挥具体的职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审计工作的某些方面的不完善,很大的一部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不重视企业的内部的审计,不能做到建立相关的审计的部门、相关的审计部门的独立、以及相关的审计的具体的工作人员的独立。 四、建立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审计制度提高环保投资效率 1、什么是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将一个问题根据解决问题的程序的重要性的不同,把一个问题按照这样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集中地按照顺序去解决问题,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层次分析法层次的由来就是需要对问题进行上述的分层。 下面,我们来重点的解析一下层次分析的办法的优点,层次分析法主要的分层的依据是事物的不同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的评价指标并不只是简单的根据领导者的意愿,而是根据一定的数据的计算,得出某个事件是否重要的结论,并且分析两个事件之间的相互的影响,由于计算拥有具体的规则并且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所以,可以很广泛的应用到具体的使用的过程,并且只需要人们简单的操作计算系统就可以实现。 2、企业内部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环保投资 想要在企业内部成功的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企业的环保的投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指定一个适合企业目标。我国现如今推行的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所以,指定目标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企业的财政的问题,比较重要的是,还要切实的考虑与研究企业所制定的项目对整个社会有没有好的影响,企业评价具体的投资的目标的效率问题不能单单的局限于对企业的经济与回报率的探究,具体的环保投资对于社会整个大环境的影响是否可以达到企业预先所设想的目标非常的重要。企业进行投资的时候应该对具体的投资会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的评析。具备了以上的条件,然后再确保企业所制定的具体的投资的目标的实现。在企业针对不同的投资事项进行具体的分层整理的时候,企业的每个事项的重要程度就会很轻易的得到体现,相关的审计部门的执行人员就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指定的层次对企业进行至上而下的排查与事前,事中与事后的预算与决算。这样,既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加大审计的效力又可以很好的促进事项的执行成度。 五、结束语 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与研究,我们初步的了解了环保投资的概念以及环保投资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的现状,环保投资是我国目前需要重点发展以及持续的进行投资的,虽然,现在我国的环保投资由于时间的发展问题以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不够完善,但是,随着各种措施以及国家的支持与关注,相信我们的治理大气的效率会大大的增加。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基于保定大气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工作研究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实和“大保定”发展新纪元的开启,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京津保地区展现全新形象,保定市对大气污染防治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治理。文章从保定市大气污染的治理入手,深入分析了保定环境审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环境审计工作创新方面提出强化环境审计宣传、完善环境质量量化考核制度、建立环境审计组织体系、成立环境审计人才培养和研究机构、学习省内外环境审计经验等措施,努力创出一条适合保定市情、改善京津冀环境的环境审计工作之路。 关键词:保定;大气污染;治理;环境审计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实,“大保定”发展新纪元开启。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京津保地区联动发展中展现全新形象,保定市对大气污染防治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此进行治理。这些政策措施是否得到了贯彻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惠民生”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环境审计工作来监督检查。保定市长在2016年两会期间表示:保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空气污染,力争用3~5年退出全国空气污染城市后十位。“十三五”期间,保定市将重点实施“无燃煤区”等十大防治大气污染工程,从根本上改变雾霾天气频发的现状。这些工作都需要环境审计工作的跟踪落实。环境审计工作研究对保定大气环境得以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保定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审计状况 保定作为京津保“金三角”大格局中的重要一员,现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节点。面对特殊的区位和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保定选择了一条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保定在落实中央和河北关于环境治理政策的基础上,2015年4月,保定市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三年(2015-2017年)攻坚行动,重点开展集中供热、扬尘污染控制等“十大攻坚行动”。为尽快扭转大气环境连续重污染的被动局面,2016年2月保定在强化现行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在全市开展了“十查行动”,严管严查,严处严治,市县联动,防治大气污染。 针对以上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保定开展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政府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审计和相关专项审计调查等合规性审计, 即主要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而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政府颁布的环境政策等进行的审计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由于保定仍存在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缺口较大、部分排污企业游离于环境保护部门有效监管之外等问题,环境治理收效不佳。总体来说, 保定环境审计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环境审计对环境管理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还不明显。 二、保定环境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公众对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 社会媒体缺乏对环境审计工作的宣传和关注,公众对环境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良好的社会环保氛围。由于对环境审计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企业没有对内部环境审计引起重视,许多企业对赖以存在的环境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深刻认识,企业内部环境审计落实迟缓,极大地阻碍了环境审计的完善和发展。 (二)环境审计主体独立操作性有限 目前我国审计主体中国家政府审计具有很强的的独立操作性,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所审计部门的真实情况,但由于审计机构的领导人都是同级政府的组成人员,受到上一级审计机构的领导,极易受到人际关系和行政干预等外界的影响,环境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受限。内部审计由于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独立操作性很难保证。社会组织审计理论上独立操作性较强,但由于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若要从根本上始终保证客观公正实难做到。 (三)环境审计人员技术薄弱 随着“互联网+”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推广,环境审计人员需要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检查全部的总分类账和数据库,充分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检测被审计单位业务发展和风险变化的趋势,及时捕捉并揭示潜在风险,防范于未然。目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风险防范等计算机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以及计算机辅助环境审计软件的开发进展,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四)环境审计人力资源短缺 环境审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通晓会计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环保、工程、管理、经济、统计、计算机、法学、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环境审计的实施对审计人员的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很高。目前,大多数环境审计人员是来自会计学或者经济管理专业的非审计学专业的人才,缺乏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业务经验以及必要的设备、技术和手段。环境审计人力资源数量少、年轻人员比例偏低、高学历人员明显不足,专业胜任能力亟待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三、保定环境审计工作的模式创新 (一)强化环境审计宣传,提高公众环境审计的意识和监督能力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行动。针对保定市大气污染现状,政府首先要从观念和意识上抓起,调动社会各界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审计的意识和监督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危机感,培养企业和公民的环保理念,推动市民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自觉意识;其次必须依法及时通报或公布环境审计结果,真正赋予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最后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推动和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审计,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审计监督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法制教育计划。 政府积极倡导公众购买环保产品,开展环保社区、环保学校、环保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公众参与讨论环境问题,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全市形成政府倡导和公众参与的“人人自觉参与、共创绿色家园”的良好环保氛围,达到环境审计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二)评估保定区域环境容量,完善环境质量量化考核制度 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合理评估保定区域环境容量,京津保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基础,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确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把污染物排放总量分解到辖区内各级政府并落实到所有重点排污单位。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削减完成情况纳入环境审计,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环境保护量化考核指标,成为领导干部奖惩、升迁的主要依据。 严格规范企业准入,完善环境质量量化考核制度,明确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责任,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国土开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科技创新等方面职责的评价比重,加大对资源环境保护责任的追究力度,将生态考核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考核指标。建立领导离任“生态审计”,实行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终身制。将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列为各级政府党政“一把手”的离任审计内容,消除领导干部急功近利的思想,控制其目光短浅的行为,强化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务实的政绩观;增强其做好生态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推动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成为党政领导干部自发、自觉的政治责任。坚持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实行严格的治理措施和考核机制,促使京津保在环境审计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创新。 (三)建立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实施的环境审计工作组织体系 发挥三大主体审计组织的基本职能,政府审计通过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合作,建立由政府环境审计、环境审计社会组织和内部环境审计共同实施的环境审计工作组织体系,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在各个方面发挥不同作用,强化环境绩效审计。 环境绩效审计具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污染的治理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功效。对政府和企业开展合规性和绩效性审计,对企业内部按产品生命周期,即从产品原料的获取、产品制造与生产过程、产品使用过程、产品销售与服务过程、废弃淘汰产品的回收、重复及处理过程开展内部环境审计,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发展,使企业充分了解内部环境审计带来的利益,使企业认识到在付出内部环境审计成本的同时也扩大了企业收益,就能使企业对内部环境审计的被动执行转变为自愿主动实施,从而有效预防环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和完善,促使企业的运作符合政府的环境标准。建立跟踪审计制度,通过对以前的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的处理措施,可以提醒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改进措施,发现需要进一步采取跟踪审计措施的重要事项,帮助审计部门制定审计计划,巩固环境审计成果。对环保工程项目、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要全面进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保证建设项目得到顺利实施,资源环保工作措施得到落实,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改进、完善措施和制度。 (四)成立环境审计人才培养机构,联合驻保高校开设环境审计专业,研讨环境审计工作创新 保定环境审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环境审计的职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应协调相关部门,利用区域教育资源优势,联合驻保高等院校开设环境审计专业,成立环境审计专门人才培养机构,成立保定环境审计研究机构,针对保定市情培养环境审计人才。联合保定驻保高校研究环境审计的培养方向和工作措施,重视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环境、工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鼓励他们取得注册环境审计师资格,完善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环境审计能力和素质,建立经常性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真正使环境审计成为一门技术,形成一种职业,推动保定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五)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学习和借鉴省内外环境审计工作经验 加强与省内外环境审计工作开展成熟地方的联系和合作,学习和借鉴省内外环境审计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聘请省内外环境工程技术专家“请进来”指导,安排专家“走出去”学习环境审计的经验和方法,借鉴省内外的先进环境审计技术,减少重复研究工作,进一步直接提高环境审计的研究和实践水平,促进保定环境审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利用现有的环境审计技术,结合保定市情,研究具有保定特色的环境审计工作模式并迅速应用到环境审计实践中,进一步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要提高环境审计的水平。 推进环境审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迫切性。保定环境审计工作必须依托区域协同的帮扶,才能走出环境保护与发展困境,借“一带一路”契机,疏解过剩产能,扶持清洁能源产业,使京津保生态环境保护获得长期稳定的政策、资金、民众资源支持。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保定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区位特色的环境审计之路。 (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对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的几点探讨 摘 要:燃煤锅炉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只有对燃煤锅炉的大气污染问题加强治理,进而改善我国的大气质量,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对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进行了几点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1 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也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对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燃煤的大量消耗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目前,我国的酸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也被雾霭问题所困扰,而这些都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消极因素。在这种背景形势下,对燃煤大气污染问题加强治理变得至关重要。文章以燃煤锅炉的大气污染问题为例,探讨了具体的治理对策,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2 燃煤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都会对其他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因燃煤而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所引起的各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我们必须就燃煤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加强研究。 2.1 大气环境污染 众所周知,煤炭燃烧会生产众多的污染物,如CO2、SO2等有害气体以及一些颗粒和粉尘污染物,而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正是造成大气环境下降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虽然加强了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国家也大力投建了很多大型的水电站和核电站,但煤炭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却依然没有改变。此外,煤炭燃烧排放的SO2在空气中还会形成酸雨,而酸雨则会对陆地自然环境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最后,煤炭燃烧排放的CO2还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而温室效应又会造成极地温度升高和冰川融化,进而也会给海洋气候造成严重影响。总之,锅炉煤炭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不仅局限在大气环境这一个层面,而是会牵连到整个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由此带来的损害十分巨大。 2.2 雾霭影响 近年来,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许多城市都遭受着雾霭的严重困扰,而且这些雾霭的发生强度和频率还在进一步加强,这一方面给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还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若想解决雾霭影响,就必须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治理工作,而燃煤锅炉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更是治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3 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3.1 对燃煤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或单位应在不妨碍自己日常生产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除尘等设备,对锅炉实施脱硫改造以降低燃煤大气污染(如图1所示)。现实中,考虑到脱硫原理和方法比较多,如湿法、半湿法、干法等,所以在具体选用时也应以企业或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湿法脱离改造为例,可以在现有锅炉的除尘后烟道上安装脱硫装置,利用碱性金属盐溶液来对SO2进行吸收,然后再通过石灰等物质对吸收了的SO2溶液进行再生操作,最后将再生的SO2吸收液进行循环利用,最终吸收液中所具有的SO2就会以石膏以及亚硫酸钙的形式被析出来。 3.2 对燃煤锅炉大气污染实行治理责任制 对于环境污染问题而言,应该实行治理责任制,严格落实“谁管理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制度。与此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还应充分认知到自己职责的重要性,掌握好对相关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对于已造成的污染也要敦促甚至是强制责任方加强治理,以确保治理后的大气质量满足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于那些拥有燃煤锅炉的单位与企业,更需要切实承担起大气污染的治理责任,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就应通过技术和设备引进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3.3 寻找能够代替煤炭的新型能源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能源主要是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我国虽然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更同时身兼着煤炭的生产大国,但我国同时也是一个煤炭资源的消耗大国,每年自产的煤炭资源数量仍然难以解决我国的煤紧张问题,这不仅会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增加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同时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在这种背景形式下,我们有必要寻找能够代替煤炭的新型能源。现实中,寻找新能源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加强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如加强对风能、核能、地热能以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3.4 综合治理燃煤锅炉大气污染 对于燃煤锅炉而言,应该从源头上就加强对燃料质量的控制,优选那些燃烧过程中较少产生SO2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清洁燃料;其次,要加强对煤炭的洁净利用,可以通过洗选、加工、成型、气化、液化等方式来提高燃料的清洁程度,避免锅炉直接将高污染型的煤炭作为燃料使用;另外,对容量较小又存在严重污染问题的锅炉进行淘汰,优选那些应用了洁净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技术的新型锅炉;再次,对于一些当前使用中的大型燃煤锅炉,要积极进行脱硫改造;最后,高校以及相关的科研单位应该与企业在大气污染的防治方面加强合作和交流,通过技术合作开发具有较高节能效益和低污染特性的新型燃煤锅炉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4 结束语 总之,燃煤锅炉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只有对燃煤锅炉的大气污染问题加强治理,进而改善我国的大气质量,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绿色植物在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建议 摘 要:随着大气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经济而有效的治理措施备受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我国的煤烟型城市论述了绿色植物在治理大气污染物质粉尘和二氧化硫中的应用,并在绿色植物应用中提出绿化建议,为解决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色植物;大气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合理能源结构的设置,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是煤烟型[1]。大部分地区,粉尘浓度和二氧化硫的浓度严重超标,对人身体健康和农副产品的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防治和治理大气污染,还人类一个健康环境,不仅是提高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需要,也是维持社会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求,因此,寻求一个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植物净化大气被受广泛推崇。植物净化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茎和叶表面的气孔吸收并转化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或者通过植物根系的协同作用,去除从大气中沉降进去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物质[2]。该方法不仅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还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容,具有经济、环保、生态效应多重优势。本文主要就煤烟型城市,对大气污染物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治理方面的植物应用进行论述,并对植物绿化提出建议,为解决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 1.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1绿色植物在去除大气中粉尘污染方面的应用 粉尘是城市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我国大部分城市粉尘浓度出现超标现象,沙尘暴、雾霾天气屡见不鲜。同时,粉尘上还可粘附其他污染物质,产生多重危害。绿色植物滞尘主要是利用植物叶片的特性和其本身的润湿性,当含尘气流经过树冠时,较大直径的粉尘被树叶阻挡而降落[3]。由于绿色植物对尘的吸附和滞留,使得空气中粉尘减少,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陈玮[4]等人的研究表明,植物的滞尘能力与植物的叶面积、叶面粗糙度、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及叶片倾角有关。一般而言,叶片较多、叶面积较大、表面粗糙、枝叶茂密、叶片倾角较小的植物,滞尘能力较强。滞尘能力较强的植物有臭椿、白杨、石楠、银杏、麻栎、海桐、珊瑚树、朴树、白榆、凤凰木、广玉兰、榉树、刺槐、榕树、冬青、构骨、皂荚、樟树、厚皮香、V树、悬铃木、女贞、槐树、青钢栎、柳树、夹竹桃等。 1.2绿色植物在去除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方面的应用 二氧化硫污染也是城市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之一,它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利用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方法不但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转化,具有生态效应和环保效应的双重作用,被受广泛关注。符气浩[5]等人发现,城市中绿色植物分布多的区域SO2浓度低。此研究表明,绿色植物具有去除大气中二氧化硫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绿色植物对SO2都有很强的去除能力。李一川[6]等人发现,叶片中含硫高的绿色植物,其吸收、转化SO2的能力强,净化大气中SO2的能力亦强,反之亦然。对大气中SO2吸收能力较强的植物主要有女贞、构树、棕榈、沙枣、樟树、垂柳、臭椿、梧桐、国槐、广玉兰等。 2.植物绿化的建议 2.1选择适合的绿色植物 针对南北方不同的气候特点,选择不同的植物,以至于让植物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充分发挥其去除污染物质的优势。对于不同城市及城市不同的区域,其粉尘和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同。对于粉尘含量高的区域,如道路的两侧,枢纽地区等,应以滞尘能力较强的植物为主,如臭椿、白杨等,对于二氧化硫含量高的区域,如燃煤地区、工厂附近等,应以去除二氧化硫能力较高的植物为主,如女贞、构树、棕榈等。应考虑大气污染的特征,因地制宜选择植物,尤其是选择适应能力强、生长旺盛的植物。 2.2乔灌草本相结合植物配置形式 不同植物,滞留粉尘和去除二氧化硫的能力不同,应选择多种植物进行搭配,避免植物单一。另外,针对乔木、灌木、草本不同高度的植物去除污染的能力也不同,应建立多层次的植物空间体系,增加绿色植物用量,在垂直空间形成乔灌草本相结合植物配置形式,不仅美观,亮化城市,而且更有效地发挥生态环保效益,进行多重防治,起到更好的去除污染物质的作用。 2.3合理规划,均匀绿化 近年,各城市绿化项目逐渐增多,各种公园陆续建设,城市绿化也有所提高,但存在绿地规划不合理,绿化不均匀的现象,只是单纯的为了提高绿化率而进行绿化,并未考虑城市绿化的均匀性,如,有的城市只重视公园的绿化建设,却忽略了道路两旁的绿化,甚至有的部位几乎没有种植植物或长势极差,有些立交桥下,竟被作为停车场或被商贩占据,导致环境极差,不但起不到环境的正面效应,反而负面效应明显。因此,植物绿化应合理规划布局,重视街道边角,实现城市全面、均匀、不留死角的绿化形式。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美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烟雾事件是当时大气污染的代表性问题。美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大气污染警报分级、油品升级、行政措施,经过几十年的环境治理,臭氧的最高浓度水平降低到20世纪50年代的1/3以下,为我国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光化学烟雾;大气污染警报 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烟雾事件是当时大气污染的代表性问题。当时人们认为导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是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此后政府关停了市内主要的化工厂,并且禁止居民在市内焚烧垃圾。但这些措施并未改变当地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20世纪40年代洛杉矶就拥有二百五十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一千多吨汽油并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 治理经验: 为了减少光化学烟雾污染,美国重点研究改善燃料和改进汽车设备结构,并且开始试制无公害汽车和发展高效交通系统,例如采用液化天然气、氢气和无铅汽油来代替有铅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1970年开始研究无铅汽油的技术经济问题,并制定了改善油品质量的时间表。当时美国还提出了研究无公害汽车的远期规划,如电子汽车、电动汽车和蒸汽汽车等。电动汽车方面,这些都是减少汽车尾气和防止光化学烟雾污染城市大气的重要措施。此后政府有针对地推行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议居民减少使用汽车出行,规定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以解决汽油不完全燃烧的问题,鼓励开发使用甲醇和天然气替代汽油等。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大气污染控制区相继制定了100多个大气污染控制规则和条例。洛杉矶地区设有大气污染物监测站十处。1953年起通过报纸、广播每天向市民烟雾预报。内容有烟雾能否发生,若能发生程度如何,发生时植物是否会受到损害,大气能见度等。当烟雾污染恶化时,则发生警报,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臭氧的浓度规定了三级警报制度,警报制度规定如下表。 除上述预警措施外,美国的《空气污染控制法》颁行于1955年,但早在1881年,芝加哥和辛辛那提市就开始了进行保护空气质量的立法尝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反复修订,最终才形成了今天的美国的清洁空气法。仅在联邦政府层次上,就经历了1955年的《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的《清洁空气法》、1967年的《空气质量控制法》、1970年的《清洁空气法》以及后来的1977年修正案、1990年修正案等多次修正。 另外,为治理洛杉矶地区发生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加州建立了控制该区域空气污染的政府实体机构――南海岸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区,通过该管理区将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提高到城市群治理的层面上。根据职责,该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监管、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宣传教育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该管理区通过制定推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并借助排污许可、检查、监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式实现减排目标,保障了南海岸的空气质量达标。一系列的措施很快看到了成效,洛杉矶作为当时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臭氧的最高浓度水平降低到20世纪50年代的1/3以下,而此时的机动车数量却是当年的4倍多。 对我国的启示: (1)完善的法律体系 严格立法确定的环保标准,对美国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美国从1955年的《空气污染控制法》到1963年的《清洁空气法》、1967年的《空气质量控制法》等,再到1970年的《清洁空气法》,以及1977年修正案、1990年修正案等,通过多次规范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大气保护法律体系。 (2)能源结构改变 从美国能源结构的演变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煤炭占美国一次能源总量的近80%,后来石油天然气的占比不断增加,与煤炭一起构成美国的主要能源物质。近几年来随着美国页岩气改革的发展,天然气在美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煤炭及石油占比开始出现下降,与此同时,新能源占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核能在美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稳定,核电占美国总发电量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在2010年美国的消费结构中,石油消耗占37%,天然气占25%,煤炭占21%,而2010年中国石油消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7.6%,天然气占4.0%,煤炭占70.5%。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以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哦,导致我国严重雾霾天气出现是情理之中。 (3)汽车尾气治理 美国政府有针对地推行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议居民减少使用汽车出行、规定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以解决汽油不完全燃烧的问题,鼓励开发使用甲醇和天然气替代汽油等。从洛杉矶的经验来看,炼油设施的改进和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发明很好地治理了汽车尾气,进而使当地的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如今的技术十分成熟,不存在技术瓶颈,因此技术问题不是阻碍我国油品升级的关键,其关键是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有谁来承担。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转型分析 摘 要: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该区域的焦点话题,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环境治理被认为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突破口,而大气污染协同防治处在率先发展的位置,文章试图从环境保护治理模式进行分析,为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转型分析 大气污染治理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初见成效 1.1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北京市政府设立环境保护督查处,承担对全市环境保护方面的督查任务,专项督查大气污染防治落实情况。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50余次做出批示,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河北省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强化考核机制,各级都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1.2 区域联防联控取得积极进展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框架下,逐步形成了跨部门、跨省区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京津冀与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分别签订“煤改气”保供、散煤清洁化治理协议。北京已与天津、河北廊坊和保定等城市就重污染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开展协调,在可能发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时及时通报预警信息,会商预测结果。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保障了“APEC”蓝。此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平台也即将上线。 1.3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不断深入 京津冀先后开展了污染源解析工作,并公布解析结果。在PM2.5来源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占比前两位的分别是:机动车(31.1%)和燃煤(22.4%)、扬尘(30%)和燃煤(27%)、燃煤(28.5%)和工业生产(25.2%)。这些解析结果为精准发力、有效治污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形势仍较严峻 2.1 区域联控联防联测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京津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区域排放标准尚未统一,机动车环保监管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天津自2014年7月起将二氧化硫等4种污染物排污收费平均提高9倍。如果周边区域不实行相应政策,既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又会导致一些企业继续观望,不愿加大环保投入。北京、天津已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而河北2014年年底才开始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汽油。 2.2 兼顾治污与发展有一定难度 2014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治理大气污染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约1.75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增速约3个百分点。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大气污染及其他环境治理的持续投入,巩固提高治污成果压力较大。 2.3 煤炭清洁利用政策相对滞后 当前,随着煤炭清洁技术的发展,燃煤发电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燃气发电排放标准。应根据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以及煤、气发电成本,研究制定支持清洁煤发电等煤炭清洁利用的相关政策,这也有利于缓解当前各地供气不足问题。此外,对煤变油、煤变气,鉴于全球范围内尚无成熟、完善的经验,且煤变气污水成分极其复杂,治理难度非常大,应进一步论证其可行性。 2.4 分散用煤污染日益严重 分散用煤占比偏高(约占50%),排放量大,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其污染是集中发电的20倍,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目前各地主要做法是通过财政补贴更换先进炉具及使用洁净型煤替代,但成本高、执行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保定800万农村人口的农村炉具和型煤补贴就需要70多亿元。 3 协同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 3.1 加强京津冀区域大气联控联防联测协同机制建设 一是联控方面,建立由环保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区域联控机制,定期会商,各地具体负责。同时,继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促进各地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核实性”原则,认真修编应急预案,并建立完善综合大气污染决策指挥系统。二是联防方面,重视城市规划与建设,优化空间布局,适时从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等有关气象学的角度研究风道规律,并及时运用到区域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规划之中。重点研究和解决保定等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三是联测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加强联网联控,充分发挥各地联测技术比较先进的优势,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放企业进行重点监控,任务分解要明确,责任对象要具体。此外,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 3.2 大力推广清洁煤发电和清洁煤燃烧技术 立足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以及目前燃煤发电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燃气发电排放标准的现状,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应用先进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对改造后达到燃气排放标准的燃煤机组和锅炉的煤炭消耗量给予折算核减,纳入区域减煤指标,视同完成改燃任务;对相关燃煤电厂给予上网电价支持,使京津冀大型电厂实现全面清洁排放并在供热方面全部运用清洁煤燃烧技术。 3.3 切实推进气、电代煤工程解决散煤燃烧问题 一是在加大天然气供给力度的同时,将更多的天然气、焦炉煤气用于中小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减少其直接用煤数量。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集中式电采暖。特别是在张北地区等清洁能源较为丰富的地方要更加重视以电代煤。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兼顾城乡,新建与改造并举,提升清洁供暖立体化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为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推广集中式电采暖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财政补贴负担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合理收益,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化项目投融资环境。 3.4 重视尾气排放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 一是解析尾气中PM2.5组成及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二是加快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尽早解决断头路问题。三是加大交通堵点治理力度,提高公共交通效能,加大城市圈地铁密度,使公共交通真正便民、快捷。四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工具。要从发展电动汽车是将我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为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充电桩建设,推动公务用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城市物流车、工具车、港口机械等的电气化、清洁化。鼓励天津等具有汽车工业基础、电池技术领先的地区,在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积累有益经验。五是尽快在京津冀区域率先共同开展区域机动车超标排放联合执法。 3.5 完善监管法规并提高执法能力 依照新《环境保护法》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环境监管和环保行政执法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快环保队伍建设,充实各级环保队伍力量和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同时,统一规范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着装,提高环保执法的权威性和庄重性。要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执法资金投入力度。 3.6 推动形成全民环保共识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形成全社会环保共识。二是切实落实新《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让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污染治理在环境评价中的作用分析 [摘 要]大气环境污染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我国污染防控的重点,大气污染由城市向农村地区扩展,不断加大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基于对大气污染治理在环境评价中的作用分析,对大气污染治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以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 环境评价 作用 近年来,雾霾天气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环境热点问题,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国部分地区酸雨、灰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在逐渐显现出来。由此可见,当务之急就是做好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其在环境评价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一、 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 如今实行的减排政策不重视大气质量管理,更重视控制一次污染物减排数量 1. 总量控制无法顾及到质量管理 从目前看来,大气污染的控制政策基本上是围绕着污染物总量控制展开的,大气污染控制的管理目标设定为污染物减排量,并不是以大气环境质量为主的排放量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不会按照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标准来进行推算和管理。 2. 大气污染物额减排不重视协同减排 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主要是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一次污染物。就拿燃煤电力行业来说,其主要对环境政策的作用对象都是二氧化硫,而燃煤电厂同时也是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汞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来源,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才开始逐渐治理氮氧化物等其他的大气污染物,在前一阶段的大气污染治理中,并没有重视协同减排。 (二) 大气污染相关的排放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空气环境标准有待提高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太低 我国在1982年颁布并实施了首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经过三次修订之后,在1996年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直持续使用到现在,这些标准在特定的时期中,发挥出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2. 大气污染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1996年颁布的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沿用到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污染排放标准体系,其中包括了综合与行业两类、国家与地方两级排放标准。可是,现有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还是运用了在粉尘污染时期的大气环境评价思路,这样很难应对新型复合空气污染情况。 (三) 大气污染治理的法规不健全,执法和监管的力度不强 1. 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上的建设有着不错的成绩,但是一些相关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还不完备。 2. 大气环境监管力度有待提升 从一方面看,地方政府缺少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约束和动力,而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因为各地环境监测机构受到了经费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对大气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监测,也就导致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变得更弱。 (四)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有待提高,环境空气信息公开有待改进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有待提高 大气环境监测、统计基础薄弱,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不全,大部分城市没有进行臭氧、细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质量控制薄弱,从而导致无法全面反映出当前大气污染的情况。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等没有被纳入环境统计管理体系,底数不清,现有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还有待完善。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定的一百十三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当中,一些城市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子站数并没有达到计划的要求,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离要求还很远。 2. 城市空气环境信息公开有待改进 从目前看来,城市空气质量公开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公众对空气质量的知情诉求。 二、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及不足 (一) 大气环境模式体系还不完善 大气环境模式体系还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就是空气质量模式体系不完善、相关理论及方法学研究之后,缺少风险评价模式、人体健康评价模式等各方面的导则模式,从而使得无法满足日渐复杂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需求。我国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还是以粉尘污染时期的大气环境评价思路为主,已经很难以客观反映新型复合空气污染类型,尤其是细粒子污染的情况,对大气污染控制与温室气体减排、臭氧层保护的研究还有所欠缺。 (二)新型污染物相关研究基础较薄弱 在我国的评价标准体系中包含了两大类: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目前为止,我国环境标准中规定了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的限值,可是还缺少了PM2.5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质量标准,在排放标准当中,缺少了对PM2.5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硫化氢、苯系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从而导致很难对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进行最直接的控制。早在1982年就制定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之后1996年和2000年进行了修订,但是没有包含PM2.5指标,所以现行各种环评技术导则和监测规范中都没有对PM2.5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提出要求,就目前,我国针对PM2.5的研究工作也局限于各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当中,应用性研究比较少。 三、 大气环境评价研究展望 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的省份依旧处于二氧化硫排放的上升阶段,经济结构的重型化趋势给大气环境质量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应该增加前瞻性和宏观性,强化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及评价,对可能导致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和大气污染物人体健康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 (一)开展战略性大气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征日渐凸显,这种特征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显现出了压缩性的特征。应该加强对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下大气环境污染源的识别,对重点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局地特征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对区域当中长期典型大气环境问题的生成与区域大气环境及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划分大气污染重点区域提供依据,有利于协调解决区域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对城市化进程的大气环境影响的关注 城市化发展提升了热岛强度和范围,城市区域风速减小,小风面积增大,也就导致了城区中大气污染物的累积,大气污染更加严重。最近几年来,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了我国大气污染主要的来源之一,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经显现出来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加大了大气污染质量的难度。 (三)重视大气污染物输送机制的研究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气污染也开始呈现出了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因为大气污染有着向外部扩散的特性,单个城市已经很难彻底解决空气质量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周边地区污染源的中远距离输送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外源输入极有可能让区域大气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在目前平原的条件下,扩散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对城市的研究也有不错的成果,可是还有很多工矿企业和城市都建在河谷、丘陵、海陆交界等比较复杂的地形当中,由此看出,为了能够解决这些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加强对复杂地形上大气扩散规律的研究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四、 结语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这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所以大气污染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气污染质量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过程,可能需要20年或是更长的时间。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述评 摘要: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是破解环境保护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公众参与的概念界定进行学术梳理。其次就国内外在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方面主要涉及的领域进行述评,指出了我国在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应该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积极运用。 关键词: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 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既是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由之路。只有公众真正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向这场输不起的关系全人类生死存亡的战争宣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公众参与含义的不同阐述 目前,学术界对公众参与的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1969年,美国学者谢里・安斯坦(Sherry Arnstein)认为公众参与是权力再分配,提出了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他把公众参与从低到高分为八个阶梯:操纵、治疗、告知、咨询、展示、合作、权力转移、公民控制,为公众参与成为可操作的技术奠定了基础。 在国内,学术界对公众参与概念的界定也存在差异。俞可平认为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这是非常广义的概念,认同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如贾西津认为:“公民参与在经典意义上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政治制度内的渠道,试图影响政府的活动,特别是与投票相关的一系列行为”。而注重公众参与和其它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学者,如蔡定剑认为:“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民主制度,它是公众通过直接以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互动的方式决定公共事务的过程。公众参与所强调的是决策者与受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人双向沟通和协商对话。遵循‘公开、互动、包容性、尊重民意’等基本原则”。潘岳认为它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刘红梅等认为公众参与具有共同利益和兴趣的社会群体对政府设计公共利益事务的决策的介入,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活动。黄德林认为公众参与的本质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民主权利。显然,公众参与社会各种公共事务的政策制定、决策实施以及结果反馈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国外对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述评 据史料记载,1837年2月伦敦爆发了最早的有毒烟雾事件,随后发生的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中就有五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是大气污染事件,可见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巨大危害;特别是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加速恶化使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在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对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保障方面 在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机制为保障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与监督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在英国,公民参与国家环境决策是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表现之一。如1985年《地方政府法》和1990年《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规定公众有咨询和参与的法定权利,在民事诉讼中个人起诉违背环境法的行为已成为可能;1992年颁布《环境信息条例》规定,除了某些例外,任何寻求环境信息的个人都有从任何公共机构获得环境信息的权利。工党执政后,公众参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加拿大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较好成就,也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如1999年修订《环境保护法》中体现了个人参与节能减排的渠道和形式,即是说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公众监督、举报的权利,公众有权监督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文件从草案提议到最终通过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德国在2002年颁布《节省能源法案》、2005年推行的《电器设备法案》等法律法规中均对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起到了法律保障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情方面 在英国使环境法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由环保主义者和环保团体所采用的非法律和法律战略。如NGO在参与大气污染治理中表现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二是通过咨询服务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三是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学者A.B.Bishop认为就公众参与方法而言,在双向沟通、公共接触程度、处理特定利益的能力等性质上有强弱之别,在告知教育、解决问题、意见反馈、评价与建立共识等目的也又不同,针对具体计划的性质作出最有效的安排选择。1964年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出版后,美国公众参与大气治污的环保运动推向了高潮。 3.公众参与环境评价方面 1951年,美国学者哈根・斯密特博士提出了光化学烟雾的理论,为公众参与环境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对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规则有一套较完备的做法。如通过新闻媒介或张贴广告,让公众了解建设项目情况;公布公众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请公众按时参加等。美国公众不仅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且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参与其中。同时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在生态和环境价值评估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评价环境较常用的工具。 4.公众参与大气治污的宣传教育方面 发达国家以经济利益为动力,通过大力宣传教育,让公众认识到资源的重要到,提高公众对资源稀缺的敬畏,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到节能减排的队伍中。如美国比较注重培训与推广,再加上节能减排方面的鼓励政策,大大提高了公民的节能意识,从而养成公民节能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技能技术培训教育推广,对使用节能的家庭给予财税方面的优惠,从而普及节能运动。日本成立了节能活动推进协会,协会举办节能减排讲座,以提高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的意识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5.用排污补偿政策来解决大气污染方面 美国联邦环保局创立的补偿政策是美国最早投入运行的排污权交易形式之一,要求新建或改建的污染源必须要安装最严格的污染控制设施,同时还必须提供附近污染源的有信用的减排量作为补偿,有效减少区域污染总排放量。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这种方法得到欧洲其它国家的认同和应用。1997年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形成的“京都议定书”,确定了38个国家和欧盟的温室气体削减量。2005年1月1日起欧盟也开始执行大气排污权交易制度。 近几年来学者们研究的内容更加深入,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在我国得到了较好借鉴和实践,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国内对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述评 我国对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 1.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学术梳理 1974年兰州西固地区发生了中国的第一起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唐孝炎带领其团队和甘肃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对该事件开展了课题研究。1981年―1983年,中国环科院、北京大学、甘肃省环保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进行了《西固地区光化学烟雾污染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提出了具体合理化建议:“兰州钢铁厂、兰州焦化厂陆续搬走,燃煤取暖也逐渐变成燃烧天然气,而新建的工业区更慎重选址,避开了不利污染物扩散的地形。”1986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教材《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讲义)明确把兰州西固与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并列比较和区别。2005年,黄美元和徐华英编写的《大气环境学》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大气污染的种类、源、扩散和输送、物理和化学过程、危害、管理和治理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吴开亚和王玲杰则应用资产价值法估算出2002年巢湖流域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为4.3亿元,约占当年GDP的0.84%。今年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拍摄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通过网络播映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些案例都充分体现了学者、名人以公众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行动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公众参与环保的主体性研究 刘红梅、王克强等认为“没有任何组织或者团体可以比利益相关者本身更关注和了解相关环境,与环境有关的公众是环境价值主体中不可缺少甚至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田良认为承认和重视公众的环境价值主体和环境影响评价、决策与监督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价值选择,是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其次,公众参与的不可替代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公众的评价主体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也有专家提出“空气污染预报应成为防治城市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空气污染预报要像天气预报一样每天在新闻媒体上”,接受公众监督。 3.公众参与大气治污的角度研究 唐孝炎认为“周边的污染会迁移”、“没有一个城市可以独善其身,必须采取联合的行动。”代伟,李克国认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度低的因素,提出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加强教育、支持环保社会组织,促进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的形成。黄岩和吴克昌从政府回应的角度来研究公众参与,他们认为听证制度是一种公众事前监督和政府事前回应,而相应的市长热线是一种事后监督模式。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增加群众的参与效用、降低参与成本,才能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4.公众参与环保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 一方面,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发出《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使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程序化、制度化。2003年9月1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对公众参与做出了明确规定,保障了公众的合法环境权益。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五个坚持原则之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经有了法律的保障。另一方面,公众参与环保的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通过来信来访、领导接待日以及座谈会等形式,但对于普通公民来说直接参与的机会较少。如张洁就指出“没有公众参与的具体规定和具体的实施程序,且未明确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对公民的环境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的规定具有狭隘性和不明确性。”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从制度上保障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问题也将会逐步落实和细化,正如环保部长陈吉宁所说:“加强和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重点要攻克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着力健全立法执法、政府履职尽责、改革环境治理、完善社会共治和强化市场机制五大制度”。 因此,综上所述,进一步增强公众参与环保意识,畅通与公众沟通渠道,健全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法规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实践活动中,对完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改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现状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河北大气污染治理资金的筹措模式探讨 摘 要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趋严峻,大气污染治理成为各级政府的关键工作,并逐渐被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污染治理是一项投资大、收效慢的工作,因此对于治理资金的需求非常巨大。本文试图通过建立政府协同、企业和个人参与、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大气污染治理资金模式的探讨,为该项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以便更好地、可持续的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治理 资金 筹措 近年来,河北的石家庄、邢台、衡水等一些城市频繁的登上国家级媒体,不过,曝光的原因不是因为经济发展快速等好事,而是因为雾霾严重,登上了雾霾的“黑榜”。2013至2014年,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中,河北省均占有6至7个席位。而随着不断地曝光,污染的治理工作逐渐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广大的企业、个人的关注。 综合分析河北省大污染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燃煤污染物排放:目前河北省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电力、建材等方面,而这些产业对于燃煤的需求是大量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SO2、NO2等,因此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第二、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办公用车等车辆数量逐年上升,而燃油尾气中污染物排放对大气污染的作用也不可小看。第三、城市扬尘的影响:随着近些年国家基建投资的投入,以及城镇化进程和城市改扩建的需要,施工场地及建筑材料堆场等越来越多,在建筑运输及施工场地垃圾处理、材料堆放等环节产生大量的城市扬尘,从而影响空气质量。 为了改善河北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扬尘治理、调整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等措施,以期达到改进控制质量、治理大气污染的目的。 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13年末,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已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2014年,中央财政又安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0亿,比2013年的50亿又翻一倍。在中央财政资金带动下,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投资资金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然而,大气污染治理牵涉层面广、涉及产业及企业众多,投入资金大,因此,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成为直接影响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综合近年大气污染治理资金的来源和模式,参考河北省污染原因及牵涉的企业类型,在河北省的大气污染治理资金筹措方面,可以采取多渠道并重、企业参与、奖补结合、奖罚并济的多举措资金筹集模式,以缓解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困局。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积极争取并合理运用各级财政资金 (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 “京津冀一体化”布局,正在积极拟定过程中,三地一体治理大气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要在河北建设北京后花园、水土涵养地、环北京绿化带等等环境治理目标,以及未来的三地经济布局等等,都离不开河北的大力支持。从前面的污染原因分析中看出,河北经济转型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而这项举措的实施不是短时间、小资金就能解决的,因此,河北省要利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的有利条件,积极推进重污染企业尽快转型,获取中央财政的最大支持。 (二)加大河北自身财政投资力度 毕竟环境污染治理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河北人民自己,也是决定河北省自身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河北省应根据自身的产业结构情况,以及未来污染治理的目标和进度,安排足够的财政资金投入治理工作之中,以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争取北京市、天津市的财政资金支持 河北省环京津,北京、天津被河北省环绕,从而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北京、天津的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因此只有这三个地方政府联动,联合治理,才能在空气质量提升、污染控制、产业转型等多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在污染治理上不能严格的划分彼此,应该在资金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投入,以保证治理效果。 二、合理运用金融机构贷款 财政资金需要按照每年的预算情况进行安排,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却刻不容缓,因此,各级政府在利用好财政资金的同时,还应该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安排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当中。由政府主导,由金融机构向污染治理项目或污染治理企业提供专项贷款,在贷款条件、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从而保证治理资金的充足和及时。政府及贷款企业在未来用财政预算资金或企业治理转型后的盈利资金以及政府环境补贴等资金进行偿还。 三、大气污染涉及的企业及个人资金投入 (一)污染企业治理资金的投入 污染企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源头,这些企业要么按照规定直接取缔,要么按照行业规划转型生产,要么对现有的条件进行提高,自行处理污染。这些都要求企业投入污染治理资金,而这些资金投入是保证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对企业的管理中有要求企业留存发展资金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动用这部分资金,甚至其他资金,投入到具体的污染治理当中,从而保证企业的存续和发展。 (二)个人资金的投入 空气是每个人生命延续的必备条件,而好的空气质量可以让我们健康生活。因此大气污染治理是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好事,因此要每个人都投入到污染治理工作之中。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也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比如我们驾驶的汽车产生的尾气、一日三餐过程中使用燃气、燃煤产生的排放物和油烟等。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向个人征收大气污染治理费用,并将该部分费用专项用于空气质量的提高。比如:对机动车征收大气污染治理费。河北省可以尝试针对不同的机动车辆分标准征收大气污染治理费用。按照环保车辆、小排量、大排量、重型车等不同的环保标准,对相应种类的机动车征收不同标准的大气污染治理费用,并将这些征收上来的费用专项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 四、建立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奖罚制度 对于企业投入的污染治理资金,在治理完成并达标后,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长期监控机制。在监控过程中,政府对于投入资金治理并严格执行治理后标准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治理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并按照执行情况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严格执行并长期坚持的,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逐年进行奖励,以补偿企业前期治理中的资金投入,以达到鼓励和支持的目的;对于蒙混过关、虚假治理的企业,要进行重罚,并将罚没资金用于专项治理工作,直至取缔该企业。只有这样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治理效果,并保持治理的长效性。 通过上述各级资金的调动以及企业、个人及金融机构资金的参与,可以达到多渠道筹措污染治理资金的目的,为大气污染治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从而使治理工作得以及时、快速的开展,并长期坚持下去!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污染治理中政府责任研究 【摘 要】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频频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公众的正常生活也产生很大威胁,政府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实施主体,应当承担最主要的治理责任,但现实治理活动中,由于对政府责任的规定不明确,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影响、执法力度的不足,导致政府履职效果不明显,很难应对区域性、长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文章从政府责任出发,剖析我国政府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政府履行治理大气污染责任的建议。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地方政府:政府责任 一、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流动性、复杂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反复的环境治理过程。我国政府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也采取了各项措施,从法律层面到调整产业结构都作出积极的应对反应。 《大气污染防治法》自1987年9月颁布实施以来,在控制我国大气污染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分别于1995年、2000年、2006年对该法做出了3次修改,201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又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七章66条,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主要的法律制度、防治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以及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的主要措施、法律责任等均做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 大气污染治理虽在某个区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国来看,大气污染呈现了继续恶化的趋势,探究其原因很有必要。 二、政府责任 政府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也是中心,治理行为应当由政府指导、牵引,政府责任是否履行到位,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所在。治理大气污染需要不同层级政府的合作,大气污染的跨行政边界既要求横向的同级政府的合作,也有纵向的不同层级政府的协作,我国长期实行的行政区划体制,将各个行政区域分割开来,导致属地管理模式深深影响各地政府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当治理大气污染危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时,政府就会选择不作为,不履行治理责任,政府不作为的结果就是逼着企业继续污染环境,而得不到任何处罚。 三、地方政府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不完善 地方政府的法律条文过于宽泛化,纵观我国制定的法律,其间不难看到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的字眼,没有针对性,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制定法律更多是强调是政府的权力,很少规定政府的责任,对行政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追究明确,但对政府的责任缺少问责。大气污染治理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对政府责任立法不明确会导致地方政府消极的治理态度,造成治理效果不明显。 (二)监督力度不足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大气污染行政程序法去约束相关的行政机关和行政行为,大气污染的治理中存在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较多的自由裁量权就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就使治理大气污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监督力度不足会大大削弱治理的成效。 (三)利益机制不完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是公民还是政府,利益是处理问题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人们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绝大部分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治理大气污染,甚至可以这么认为,治理大气污染不仅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认定为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是以利益为目的的,因此地方政府会采取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这种自立性是普遍存在的。 四、完善政府履行治理责任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 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立法过程中,要明确政府的具体治理责任,尽量避开有关部门、相关责任这些模糊的内容,例如,政府对治理工作的不作为行为相关部门严肃处理,正确分配政府责任,大气污染传播没有墙壁,对于区域大气污染,地方政府的责任也不能像那样三六九等的被分开,而是处于同呼吸、共命运的状态。加强对法律的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 (二)加大政府治理信息的公开力度 公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前提是政府将信息公布于众,很多公共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现在,公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比较普遍,因此他们更加关注政府对此做出的反应,公民只有清楚的知道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进程,才能更好的配合政府工作,积极参与到治理大气污染工作中。 (三)树立绿色政绩观 我国特有的官员晋升制决定了地方政府官员只注重GDP,而不顾环境污染,但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改变现在的唯GDP为尊的想法,要把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结合在一起。对官员的晋升不仅要考察GDP,还要考察大气污染的治理成效。 (四)向多中心治理转变 政府虽然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主体,但由于政府能力的有限,内部监督的限制,很难达到治理的目标,还需要企业、公民的共同参与。地方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应转变治理思路,积极引导企业、公民参与治理工作,使治理工作从单一的政府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 五、结语 通过建立科学的立法体系、加大政府治理信息的公开力度、树立绿色政绩观和向多中心治理转变等措施,加强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的责任,是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地方政府亟待要提高的能力。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污染治理中政府责任研究 【摘 要】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频频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公众的正常生活也产生很大威胁,政府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实施主体,应当承担最主要的治理责任,但现实治理活动中,由于对政府责任的规定不明确,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影响、执法力度的不足,导致政府履职效果不明显,很难应对区域性、长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文章从政府责任出发,剖析我国政府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政府履行治理大气污染责任的建议。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地方政府:政府责任 一、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流动性、复杂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反复的环境治理过程。我国政府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也采取了各项措施,从法律层面到调整产业结构都作出积极的应对反应。 《大气污染防治法》自1987年9月颁布实施以来,在控制我国大气污染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分别于1995年、2000年、2006年对该法做出了3次修改,201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又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七章66条,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主要的法律制度、防治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以及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的主要措施、法律责任等均做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 大气污染治理虽在某个区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国来看,大气污染呈现了继续恶化的趋势,探究其原因很有必要。 二、政府责任 政府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也是中心,治理行为应当由政府指导、牵引,政府责任是否履行到位,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所在。治理大气污染需要不同层级政府的合作,大气污染的跨行政边界既要求横向的同级政府的合作,也有纵向的不同层级政府的协作,我国长期实行的行政区划体制,将各个行政区域分割开来,导致属地管理模式深深影响各地政府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当治理大气污染危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时,政府就会选择不作为,不履行治理责任,政府不作为的结果就是逼着企业继续污染环境,而得不到任何处罚。 三、地方政府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不完善 地方政府的法律条文过于宽泛化,纵观我国制定的法律,其间不难看到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的字眼,没有针对性,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制定法律更多是强调是政府的权力,很少规定政府的责任,对行政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追究明确,但对政府的责任缺少问责。大气污染治理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对政府责任立法不明确会导致地方政府消极的治理态度,造成治理效果不明显。 (二)监督力度不足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大气污染行政程序法去约束相关的行政机关和行政行为,大气污染的治理中存在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较多的自由裁量权就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就使治理大气污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监督力度不足会大大削弱治理的成效。 (三)利益机制不完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是公民还是政府,利益是处理问题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人们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绝大部分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治理大气污染,甚至可以这么认为,治理大气污染不仅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认定为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是以利益为目的的,因此地方政府会采取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这种自立性是普遍存在的。 四、完善政府履行治理责任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 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立法过程中,要明确政府的具体治理责任,尽量避开有关部门、相关责任这些模糊的内容,例如,政府对治理工作的不作为行为相关部门严肃处理,正确分配政府责任,大气污染传播没有墙壁,对于区域大气污染,地方政府的责任也不能像那样三六九等的被分开,而是处于同呼吸、共命运的状态。加强对法律的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 (二)加大政府治理信息的公开力度 公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前提是政府将信息公布于众,很多公共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现在,公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比较普遍,因此他们更加关注政府对此做出的反应,公民只有清楚的知道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进程,才能更好的配合政府工作,积极参与到治理大气污染工作中。 (三)树立绿色政绩观 我国特有的官员晋升制决定了地方政府官员只注重GDP,而不顾环境污染,但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改变现在的唯GDP为尊的想法,要把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结合在一起。对官员的晋升不仅要考察GDP,还要考察大气污染的治理成效。 (四)向多中心治理转变 政府虽然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主体,但由于政府能力的有限,内部监督的限制,很难达到治理的目标,还需要企业、公民的共同参与。地方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应转变治理思路,积极引导企业、公民参与治理工作,使治理工作从单一的政府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 五、结语 通过建立科学的立法体系、加大政府治理信息的公开力度、树立绿色政绩观和向多中心治理转变等措施,加强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的责任,是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地方政府亟待要提高的能力。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制度软化、公众认同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 摘要 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研究并未对政府、公众行为和大气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予以足够重视。文章构建了一个制度软化、公众认同与大气污染治理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说,采用SuperSBM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构建面板分位数模型对研究假说进行经验论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省际格局变化不大,中部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效率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其次,全国、中部及西部经验结论符合研究假说,即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引致的制度软化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具有负向冲击,公众认同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有正向影响,且公众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制度软化引致的效率下降,但东部经验与研究假说相反。最后,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容易忽视大气污染治理的供给;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在条件分位上具有“波特拐点”特征;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效应在东部地区并不明显,但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技术进步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提升在全国范围内显著;外商投资能通过技术外溢、严格的规制标准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但目前这种正向影响只存在于东部地区。故需要将环境质量指标及相关要素纳入地方政府的政治考评体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政分税制体制、引导公民自觉参与和监督大气污染治理、推进传统产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等。 关键词 制度软化;公众认同;大气污染治理效率;SuperSBM模型;分位数回归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且呈现出区域性、复合型等新特点。以京津冀为代表的我国东中部地区连续经历多次重度大气污染事件,各项指标均严重超过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恶化给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大气环境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愈发明显,涵盖环境规制在内的政府制度与污染排放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1-2]。 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有意愿和动机执行环境规制等正式制度来提升环境绩效?特别是在中国特色政府治理模式下,经济上的财政分权和政治上的晋升激励引发地方政府激烈竞争,地方政府是否还会关注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一方面,环境联邦主义认为财政分权监管环境会产生“竞次”现象,地方政府无暇顾及长远、全局利益而选择放松环境管制标准,导致环境质量下降[3-4]。另一方面,晋升锦标赛是中国官员重要的激励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晋升博弈的存在会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从而引致地方官员对环境、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忽视。也就是说,中国式分权和经济增长的绩效考核体制引致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互攀式竞争[5],虽然能促进经济增长却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了非完全执行中央环境政策的动机,使得相关制度出现“软化”现象,导致地方政府对环境治理偏好不断下降,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恶化。李斌、彭星[6]847-855分析了中国特色政府治理模式下制度软约束对技术进步和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软化会使政府放松碳减排规制,是工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就环境治理中颇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治理而言,由于地方强势政府引致的制度软化[7]44,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供给势必不足,对大气污染规制的力度会进一步放松,从而使大气污染治理流于形式。一些学者研究在地方政府竞争条件下,正式制度的软化是否可以通过非正式约束来弥补。Qian Roland[8]的研究强调通过引入“激励相容”机制,推动 “为增长而竞争”的地方政府决策与居民意愿达成一致,由此体现公众意愿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彭星等[9]分析了文化非正式制度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认为文化非正式制度有利于经济的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尽管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地方政府行为、文化非正式制度对环境问题的影响,但针对大气环境问题的研究却十分稀缺。首先,尽管一些文献对政府制度、公众价值观以及环境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但并没有深入探究政府行为、公众行为与环境治理之间的互动机理,因而无法提出严密的研究假设;其次,学者们对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多停留于对策探讨层面,尽管有不少学者对我国区域或行业的环境效率进行测算[10],但鲜有文献针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进行研究;最后,在对制度软化、公众认同与环境治理的有关经验研究中,学者们多数采用均值回归法,不能有效解决因变量的条件分布问题,而准确描述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范围及条件分布的影响能使我们得到更加精确的结论[11]。基于此,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拓展:第一,构建制度软化、公众认同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之间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说;第二,采用SuperSBM方法测度在规模报酬可变下我国各省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妥善解决传统效率测度中投入产出变量的松弛性问题;第三,建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核心假说进行检验,弥补相关经验研究的空白与不足。 1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说 借鉴李斌、彭星[6]的研究思想,假设有三类经济行为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S个同质的社会公众。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拥有绝对权威,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及晋升起主导作用,但中央政府本身并不参与博弈。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充分的控制力与决策权。假设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察主要有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等指标,但由于短期内中央政府不能察知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改善所做的努力,因而只能以地方GDP作为对地方官员考察的主要手段,引发地方政府之间的晋升锦标赛。社会公众的效用水平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取决于参与大气污染治理而产生的满足感。设定全社会减少大气污染排放的总数量为D=Dv+Dz,其中政府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减少的排放数量为Dv,公众出于社会认同而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数量为Dz。 首先,考虑地方政府的大气污染治理行为。假设地方政府可支配的投资总量为1,且地方政府只存在经济增长和大气污染治理两个目标,其分别将份额1-λ用于经济增长和份额λ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由此构建地方政府的收益函数式(1)。 在财政分权的晋升激励模式下,地方政府认为用于经济增长的投资收益δ12是可以预期的,而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δ22收益则是不可预期的,甚至在极端条件下,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不确定性趋于无穷大即δ22∞,此时,地方政府会将所有的投资用于经济增长,而用于治理大气污染的投资趋于零,见式(8)。由于地方政府需要参与激烈地竞争博弈,且大气污染治理收益的不确定性是明显的,则保证经济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放弃大气污染治理将是优选。而中央政府由于在短期内无法察觉与评估地方政府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故只好选择默认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行为,从而产生制度软化。在制度软化下,地方政府将各类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忽视甚至放弃对大气污染的治理。 λ=limδ22∞(κα2β2δ12+β-αβ2)κ(α2β2δ12+δ22)0(8) 如果假设地方政府自身不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收益,而是将其要求获得的污染治理投资收益以大气污染规制的形式转移给当地企业,由企业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设定大气污染规制ER=ER(λ/β),且ER′ 0,即地方政府以期获得越高的大气污染治理收益,其对企业施加的规制力度就越强。当企业面临地方政府严苛的大气污染规制时,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支出增加,污染物排放减少。但由于制度软化的存在,造成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量λ不断下降,由于ER′ 0,则ER不断减小。因此,制度软化使得地方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漠不关心,从而放松环境规制标准以发展本地企业。结合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研究的核心假说1。 假说1: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展开激烈地晋升锦标赛,且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短期内不可察知,由此产生制度软化。制度软化使得地方政府具有非完全执行中央政府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动机,同时制度软化使得地方政府放松大气污染规制标准,从而使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制度软化将使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下降。 其次,我们分析公众认同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影响,并假设社会公众的劳动供给及收入水平为外生变量,得到同质社会公众的效用函数为(9)。 假说2:社会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认同感越强,其参与感就越强,愿意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即公众认同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于制度软化造成的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供给的不足,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 2 基于SuperSBM模型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测算 2.1 指标与数据 SuperSBM是在SBM模型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模型允许效率值大于或等于1,既克服了传统包络分析的缺陷,又进一步解决了有效单元之间的排序及差别比较问题。本文利用SuperSBM模型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算。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以准确反映大气污染治理的特征。本文选取废气治理设施数作为大气污染治理固定资产投入的表征指标,该指标间接反映了历年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在当年发挥作用的固定资产存量;选取废气治理运行费用作为大气污染治理中人力物力投入的指标,该指标包括人员工资以及治理废气的相关费用,能够反映出大气污染治理中流动要素的投入情况。同时,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直接体现为大气污染物的去除量,因此,选择二氧化硫去除量、烟尘去除量、粉尘去除量三个指标作为该系统的产出要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及完整性,数据样本为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级单位(不含西藏、港澳台)。相关统计数据来自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以及各省市有关统计年鉴。 2.2 测度结果与分析 考虑到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边际成本递增现象,故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基于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我国各省份2002-2011年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值,在此基础上绘制效率均值图1。 根据图1,从省际维度来看,2002-2011年,各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海南、江西、吉林等省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相对较高,而川渝、北京、天津等省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相对较低。从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维度来看,中部地区平均治理效率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后。究其原因在于:就东部而言,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量巨大,大气污染物排放集中,排放量巨大的一次污染物在城市间输送、转化、叠加、耦合,大气环境形势进一步恶化。而且,东部地区虽然对大气污染治理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与设备,但由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目标很难协调统一,导致对大气污染治理资金与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就中部区域而言,“十一五”以来,中部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保持稳定的上升态势。由于各省市不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与设备投入,在中央鼓励和地方联控下,纷纷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探寻清洁化、绿色化增长道路,使得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同时,中部地区大气污染物相对单一,以工业废气排放为主,去除和治理较易,因此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有了显著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低下主要与地方政府的投入不足有关,但甘肃、内蒙古、贵州等省份由于近年来重视经济结构转型,推进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3 制度软约束、公众认同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影响研究 3.1 分位数回归模型设定 分位数回归是一种基于因变量y的条件分布来拟合自变量x的线性函数回归法,是对OLS均值回归的拓展。运用分位数回归,我们能更好地考察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上,制度软化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基于此,本文建立的实证模型如(13)。 3.2 数据与变量 根据本文实证研究采用的面板分位数模型,选取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2-2011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经验估计,西藏由于数据资料缺失严重,故未纳入样本范畴。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涉及到的主要变量有: (1)大气污染治理效率(zlxl)。采用前文SuperSBM估算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值作为分位数回归的被解释变量。 (2)制度软化(sys)。在实际研究中,由于无法直接获得制度软化的数据,故需要寻找合适的变量综合反映各省市的制度软化现象。根据本文的数理推导,由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存在激烈地晋升博弈,导致在大气污染治理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制度软化。基于此,本文选择地方政府强势程度的综合指标作为制度软化的变量,即地方政府越强势,越有可能产生制度软化[7]。鉴于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政府强势问题时已广泛运用《中国市场化指数》[12],且市场化是形成地方政府“竞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本文使用该指数中“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程度”、“减少商品地方保护”、“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五大指数衡量地方政府的强势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增幅法将原始数据进行扩展,并构建反向指标与制度软化直接挂钩,最终通过熵权法将五大指数合并为一个综合指数。 (3)公众认同(gzrt)。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参与行动,即如果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参与动机越强,履行的监督职能越多,说明公众认同感越强。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环境污染来信数中大气污染问题的来信,以及环境污染来访人次中大气污染问题的来访人次两个指标作为衡量公众认同的变量,同样采用熵权法构建公众认同的综合指标。 (4)控制变量。jsjl代表晋升激励,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变量;rz代表环境规制,选择各省份废气治理投资额作为变量;inr代表产业升级,关于产业升级的测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综合系数:inr=y1・1+y2・2+y3・3,1≤inr≤3,该指数分别体现一、二、三产业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系数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越优化;js代表技术进步,采用各省市R D研发经费来衡量;ws代表外商投资,采用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变量。 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为验证本文的核心假说,根据分位数回归模型(13),在0.01-0.99之间设置9个主要分位点,得到在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不同分位上,制度软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采用bootstrap重复抽样技术,在每个分位进行回归时均进行100次重复抽样,增强估计、推断效能。由此,得到全样本、东中西部分位数回归结果,见表1、表2。 表1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软化的分位数系数呈负向显著,且在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9个分位点上,系数绝对值呈上升趋势,说明制度软化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存在稳定的负向冲击。这与研究假说1相符,即在财政分权模式下,地方强势政府之间进行激烈地晋升博弈,对中央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具有非完全执行动机,对大气污染治理持消极态度,通过放松大气污染管制和“向底线赛跑”效应引致制度软化,从而既无法高效利用治污资源,又难以采取严格规制标准减少污染排放,进而降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公众认同系数值在分位点上正向显著,且具有“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可见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强烈参与感,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反馈效应,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起到正向推动。同时,我们关注到公众认同的系数绝对值比制度软化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关注引起的治理效率提升能够弥补制度软化引致的治理效率下降,即二者相互作用的“净效益”为正,验证了研究假说2。同时,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以下几点: ①晋升激励(jsjl)系数值均不显著,进一步说明在我国垂直型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热衷于“为增长而竞争”,诸如大气污染治理等项目的投资大且见效较慢,难以实现与GDP的有效对接,因而被地方长期忽视。②环境规制(rz)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在分位点上由正转负,一方面说明政府对大气污染的规制能够刺激出企业的“创新补偿效应”,从而实现有效的减排;另一方面,在条件分布的后期环境规制的影响为负,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资金、设备的投入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形成了不少大气污染治理的形象工程。③产业升级(inr)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并不显著,说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环境效应并不明显,④技术进步(js)的系数值表现为负向冲击,并在第6个分位上转为正向冲击。说明政府、企业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刚开始可能产生一定的成本开支,但到后期这种成本的损失将会被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治理效率的提升所弥补。⑤外商投资(ws)系数总体而言也呈现出由负向正的演变过程。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往往放松环境规制的标准,更多地从事“肮脏行业”的生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引资质量的不断提升,先进外资企业在地方所推行的国际环保标准能够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产生污染“晕轮效应”,从而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 在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层面的分位数回归结果。从表2分位数系数来看,东部地区核心变量sys、gzrt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支持研究假说,中部和西部地区分位数回归结果支持研究假说。东部地区与假说相反的根源在于,东部沿海省市是我国经济驱动的先行力量,财政分权体制发挥的积极作用要大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同时,中央对地方尤其是对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考核指标逐渐纳入了环境绩效等因素,因而东部执行中央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具有更强烈的动机,在多种因素综合之下,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有一定的提升。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财政实力明显落后,因而追逐经济效益而产生的晋升锦标赛更为激烈,制度软化引致的大气污染治理供给下降问题更为突出,中部和西部地区普遍存在排斥执行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动机,从而使得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下降。 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社会公众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是较高的,但由于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存在固有难题,加之新问题叠加,治理效果长期以来并不显著,因而社会公众的参与大都表现为“事后反馈”,决策的主体依然是地方强势政府,故不能对大气污染治理起到有效地促进。中西部地区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相对单一,治理难度相对较低,因而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能够较快地转变为地方政府的治理行动,在政府目标和社会目标达成有效统一时,就能够较快地增加治理投入和落实治理行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软化的负面影响,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4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如下: (1)总体而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呈现出不同的省际变化格局,中部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后。其中,京津冀、上海等省市治理效率较低,而海南、江西、吉林等省市在大气污染治理中表现不俗。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东部地区应当更加重视提升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和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东部各省份之间应进一步完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区域统一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产业准入标准及污染监控网络等方式,形成联防联控合力。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推广及普及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适用技术和成果,实现生产和产出过程的清洁化与绿色化。 (2)就全国而言,财政分权及晋升博弈下的地方强势政府具有非完全执行中央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动机从而引致制度软化,制度软化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具有负向冲击。公众认同表现为一种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制度软化引致的治理效率下降。分地域而言,中部及西部经验结论符合研究假说,但东部经验与研究假说相反。以上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规避制度软化以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首先,改革与完善地方政府的政治晋升考评体系,由较为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变成更具综合性的指标体系,特别需要将环境指标及相关要素纳入到考评范畴,而作为绿色发展重要指标之一的大气环境指标更应当在政府考核奖惩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份额。其次,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政分税制体制。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无法保障地方政府在晋升博弈之下有余力提供事关民生的大气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形成规范化、透明化管理,同时精简财政级次,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第三,引导公民自觉参与和监督大气污染治理行动。公众认同的树立,可从自身做起,培养正确、环保的生活消费模式,同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联合社会媒体积极宣传与披露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成绩与不足,形成公众对政府、企业履行职能的多向反馈机制。第四,对东部地区而言,应当注重利用现代的科技与管理手段,努力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固有难题,要妥善解决好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地污染“回流”问题。要在充分尊重公众意愿的基础上,切实履行大气污染治理职能。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特别是中部的能源资源大省,尽管政府治理投入的增加带来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晋升锦标赛之下的制度软化问题,因此要通过政府考核模式和财政分权体制的改革以进一步减少制度软化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政府对绿色环保项目给予更多的支持。 (3)基于各控制变量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首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规制体系。应当进一步提高政府环境规制的强度,刺激企业在治污技术和生产技术中实现创新,还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合理的、动态的环境规制标准。东部地区应当更多地利用市场化激励与规制手段,采用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环境补贴等形式,更好地诱导企业主动承担污染减排责任。中西部应当注意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不同的行业规制标准。第二,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传统产业在现代服务业的助推下通过管理、技术、生产方法、产出目标等方面创新与升级,能有效促进污染排放的减少并实现生产与产出的高效化、清洁化、绿色化,进而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第三,加强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的投入,并注重引资质量的提升。要进一步增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自主研发技术能力,引导和鼓励政府与私人资本共同进入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领域。同时吸收和借鉴国外企业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的先进技术成果、管理经验、环保标准,并加以内化吸收,形成对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有利力量。对于中西部而言,要特别注重提升引资质量,避免“污染型”项目的引进,更多地利用技术溢出效应和效仿国外先进的污染治理措施,以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率。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地方政府联盟 区域大气污染的治理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合作联盟。文章运用非线性规划模型求得合作收益,利用合怍博弈Shapley值法进行分配,基于风险的角度对Shapley值法分配方案进行改进,提出加强绿色善治,促进合作网络化、平衡觉合关系,发挥合作网络的激励作用、进行适合区域性的政策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加强区域合作网络联盟、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合作博弈;Shapley值法;区域大气污染;地方政府联盟 在土地城市化快速拓展、城市发展过于依赖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空气污染问题频发,其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已成为舆论焦点,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大气污染具有跨地区污染的特征,而且环境产权不明确;同时,当行政区划界限只起到政治权力的空问投影和分割标志的作用时,这条假象分割线却阻隔着跨区域环境治理。为此,在环境属地管理模式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模式,大力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在这一政策要求下,2014年6月江西省正式出台《昌九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规划2013-2017》,作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昌九一体化的保障,由于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保护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探索如何加强地方政府的合作网络治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战略联盟博弈分析地方政府之问的环境合作网络治理,实现合作共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思路 在污染物消减费用函数研究方面,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局Dasgupta S,Wang H,Wheeler D采用污染物联合削减费用函数――简单同定弹性模型针对中国327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研究。 在运用合作博弈理论研究污染治理方面.Halkos建立欧洲酸雨静态博弈模型,Dinar等采用Shapley值法进行合作治理费用分配研究,赖苹等建立了流域污染治理成本分摊,赵来军、曹伟建立了流域各地区污染物最优削减量模型,薛俭等利用Shapley值法S02去除成本公平分配等,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Shapley值法仅仅按贡献分配合作利益,而没有考虑到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应该考虑风险和投资来综合分配合作利益。 因此,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建立污染物消减成本函数优化模型,求得合作利益;其次,运用合作博弈Shapley值法设计合作利益分配方案;再次,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设计利益分配方案对合作博弈Shapley值法的改进;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二、南昌、九江、宜春区域大气污染物去除成本优化模型 (一)模型建立 根据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局Susmita Dasgup-to、曹东、郑志侠、薛俭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第k个城市的S02去除成本Ck可表达为S02年排放量W。与年去除量Pk的函数: 其中,入1、入2、入3为常量。 依照《中国环境年鉴》、《江西省环境年报》和《江西统计年鉴》关于大气污染的指标,某大气污染物的去除成本一般由废气治理投资、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成本等直接成本构成,而环境损害成本和转移成本(污染物转移去除的成本)等间接成本没算入内。 由于环境损害成本难以精确计算,统计年鉴仅记载污染物治理项目投资及其设备运行费用,则假设各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在本地区环境容量内,从而不考虑各城市的环境损害成本。再者,由于大气污染物漂移性,则各自的转移去除成本视为零,则有昌九宜区域总去除成本目标函数为: 其中,Vk指某市直接治理成本,V总指三地区的总成本。 省政府作出污染物总量分配时可能是在这一假定前提进行的:各城市的环境容量可视为省政府当年分配的污染物排放定额的一定倍数,则有: 其中,Pk0是某市k的S02年工业产生量,Pkf是省政府规定S02排放的某市k年排放分配量。 从统计年鉴看,各市工业废气设施处理能力一般有一定限域;一定存在最大废气处理能力和最小废气处理能力。这是由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则假定昌九宜的年最大废气处理能力为当年工业污染物产生量的βk倍,年最小废气处理能力为年工业污染物产生量的βk倍,则有: 借鉴美国“大泡泡”环境政策,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就有类似规定。遵照这一规定,三市污染物排放量之和不超过省级政府的分配额总量,就视为三市环境达标。按照省政府规定,各市的废气排放量之和应小于或等于省政府所分配的定额之和,则有: 所以,要达到省政府的分配要求,至少要满足: 由此可得,以(2)式为目标函数,(3)~(6)式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并且采用非线性规划软件可求得各市的S02最优去除量 (二)模型求解 因为“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到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对不变(2010年江西省S02排放分配总量为57万吨),因此,变量W可视为常量。则有式(1)的对数简化形式: 其中,θ1、θ2为参数,k=l、2、3,代表南昌、九汀、宜春三地区。 下文结合2001-2011年《江西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年鉴》的统计数据,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求出2010年各市S02的去除成本函数及相关检验(见表1): 南昌市S02去除成本函数为: 几江市S02去除成本函数为: 宜春市S02去除成本函数为: 借鉴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的经验、薛俭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取αk=1.3,βk=0.4,k=0.9,其他数据取三地市2010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并假设省政府按年排放量比例分配给三市的工业S02排放量(分别为37079吨、80869吨、104959吨),则有: 用Matlab6.5软件求得非线性规划的解,即各地市的最优去除量(见表2),由此可见,三市在合作治理污染物之下治理成本节约41361.59万元。 三、合作收益的分配方案设计 由上可知,合作收益的分配就是污染物治理节约成本的分配。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以公正、公平来推动效率的提高。同时,地方政府领导因竞争也会考虑“政治晋升”市场的风险:他们之间的合作同样依赖于这种市场风险大小的考量。因此,设计科学、公平的分配方案是三市进行合作的关键所在。 (一)基于Shapley值的合作收益分配设计 一般地,夏普里值公理有: 公理1:对称性。它是指博弈的夏普里值与博弈方的排列次序无关,或者说各博弈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公理2:有效性。是指全体博弈方的夏普里值之和分割完相应联盟的价值,即特征函数。 公理3:可加性。两个独立的博弈方合并时,合并博弈的夏普里值是两个独立夏普利值之和。 如果满足夏普里值的这三个公理,则Shapley法就可求出合作博弈的唯一解: 其中,ψk是博弈方k的Shapley值,指博弈方k从联盟中分配到的利益;n是联盟博弈的总人数:m=|S|为联盟S的规模,即S包含的博弈方数量;v(S)表示联盟S的利益;v(S\{k}表示联盟中没有k参加时的利益;v(S)-v(S\{k}代表博弈方k参与或不参与联盟对联盟S特征函数值的影响,即对联盟的贡献;(n-m)!(m-l)!/n!表示博弈方k以随机方式参与联盟S的概率。 利用公式(8)对治理节约成本41361.59万元进行分配设计,方案如下(具体见表3): 南昌市可得合作收益(ψ1=3088.49+4150.7+755.07=7994.26(万元);同理,九江市合作收益(ψ2=3088.49+6516.07+5485.79=15090.35(万元);宜春市合作收益ψ3=4150.7+6516.07+7610.22=18276.98(万元)。 (二)基于风险的利益分配改进 上述Shapley值分配法是建立在合作方承担的风险均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合作方承担的风险是不相等的。对风险不同的考量,合作方会决定是否合作或者多大程度上的合作。 地方政府行政领导的晋升竞争在一定程度遵循GDP锦标赛规则,并且根据周黎安、徐现祥等、郭志仪学者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具有双重特征:他们一方面是“经济参与人”:另一方面是“政治参与人”,地方经济增长与晋升、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地方政府官员在考虑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时候必定以某种风险系数来权衡合作利益的分配。 再者,结合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指标,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政治晋升”市场风险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风险(R1)、污染治理投资风险(R2)(包括治理设施投资风险R21、治理运行投资风险R22与人力资本投资R23)、治理技术风险(R3)(包括技术相关性R31、复杂性R32与成熟度R33)、治理合作风险(R4)(信任风险R4,、沟通风险R42信息质量风险R43、道德风险R44)、制度风险(R5)等。其中只有污染治理投资风险、治理技术风险不一样,其他的对各合作方来讲都是一样的。并且污染治理投资增大相对会增加经济增长的风险,进而影响晋升风险。 根据戴建华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Shap-ley值法求得的合作收益分配改进公式为: 其中,ψ(I)表示总的合作收益; ψ(i)表示各合作方实际分得的收益; Rj表示各合作方实际承担的风险: n为合作方数量,l/n表示风险均等化: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求得南昌市、九江市、宜春市实际承担的风险为R(1)=0.24,R(2)=0.4,R(3)=0.36,则南昌、九江、宜春实际分得的合作收益分别为: ψ(1)'=7994.26+41361.59*(0.24-1/3)=4133.84(万元) ψ(2)'=15090.35+41361.59*(0.4-1/3)=17847.79(万元) ψ(3)'=18276.98+41361.59*(0.36-1/3)=19379.96(万元) 四、结论与建议 区域合作网络治理是当前我国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新趋势。通过规划优化模型的实证,证实了区域污染治理成本差异以及治理效益的存在,表明南昌、九江、宜春三市确实能实现环境治理成本的节约,进而说明存在形成合作网络的激励要素;同时综合以基于Shapley值的按贡献的分配和基于风险的分配方案,使得分配的策略更具客观性,为合作网络提供了科学的利益分配依据以及策略选择和制度选择,从而让合作方更易于接受,合作网络运行更顺畅。鉴于我国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为了充分发挥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地方政府合作网络联盟的作用和实效,完善区域大气污染网络化治理机制,作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绿色善治,促进区域大气污染网络化治理。绿色善治不仅要多方合作参与法治,而且要平衡区域发展权,实现社会成本最小化。而合作利益分配机制是网络化治理的基础。作为区域大气污染网络化治理的先导,地方政府合作网络联盟以合作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支撑条件,才能实现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具体地讲,由于污染去除量大的地方政府必定支付更多的治理成本,所以采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区域污染治理基金等措施,按照区域间的“受益者支付/补偿”原则,通过成本一收益的平衡财政,促进地方政府进行区域环境合作网络化。 第二,寻求区域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之间、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平衡点,充分发挥区域间合作网络治理的激励要素作用。因此,鉴于当前我同处于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阶段,引进一种新的竞争机制,把进人大气污染合作网络的地方官员晋升与大气污染治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内在合作激励,使得职务晋升与环境保护、经济增长达到综合平衡。也就是说,以绿色GDP引领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增强合作网络“环境竞次”效应的消解作用,统一地方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的共赢。 第三,进行适合区域性的政策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加强区域大气污染合作网络联盟。一方面,在“各个区域独立的管理已经不能解决问题,通过区域间的非正式合作与协商解决也被证明是无效的”的情况下,大气污染治理需要特殊的合作网络治理方式,需要正式制度的保障,比如共同监管制度、信息透明共享制度等,这种制度安排可以减少执行或监督成本;另一方面,要把环保部以及区域内各个地方政府的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和民众代表组合起来,建立区域合作网络组织,形成网络治理中心,从而降低合作网络成员间的信息沟通成本、协商或分配成本等。 第四,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合作网络治理的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是合作网络的前提。除了物质资源共享之外,首先要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增强政府之间的协同合作;其次是实现人才和技术的共享,形成学习机制,增强环境污染治理能力。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论财政投资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也很严重,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治污所需的资金,其中,财政资金的环保投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财政环保投资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财政支出;环保 一、引言 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这种经济的跨越式增长模式一方面使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可是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由于一些炼钢、煤炭、水泥等重工业的发展以及私家车数量的快速膨胀,煤炭的燃烧等原因,造成了该地区的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非常严重。当地政府和国家筹措了大量资金用于雾霾的治理,总体上来说,我国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投资与现实的治污需求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多渠道增加环保投资,特别是需要加大财政环保投入。私人部门的环境保护投资,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率,往往取决于政府环保投入的水平和力度。政府的环保投入也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意义。在环境保护资金市场上,政府的环境保护投入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一是强制作用,通过足够的政府投入,建立环境监管能力,保证各类主体履行环保投入的职责;二是引导作用,通过政府的环保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环保领域;三是平衡作用,平衡区域间的差异,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环保投资,重点在于平衡区域差异。 二、财政治理大气污染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治污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所占比重不高 近年来,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总量不断增长,但是环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依然较低,环境保护投资的总量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客观上不能满足大气治理污染巨额资金的需要。资金问题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 2.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结构不够合理 据统计京津冀的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并没有充分有效地用到环境保护最需要支持的领域,这就造成该地区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国环保投资主要包括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 环保投资三部分。从近年来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结构的变化情况来看,城市基础设施增长率最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增长带动了整个环保投资的增长,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年均增长率最低,而且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波动较大,工业污染源和新建项目“三同时”投资均出现过负增长。 3.地方财政投入少,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大气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风险大、回收期长的项目。这就使得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面临着投入很多但回报很少,不能立竿见影的取得收益。本来地方财政的在满足本地经济建设的前提下就捉襟见肘,环保的巨额投入更加使地方财政雪上加霜,经常出现赤字,入不敷出,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债务危机。这就一方面造成地方政府无暇顾及地方财政环保投资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保护财源,不愿意砍掉重污染项目,不愿意产业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了污染企业的保护伞,从而加剧了地方的环境污染程度。 4.治理大气污染重过程,轻结果 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存在使用不当,治污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来治污资金的数量投入就不够,这无疑更使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缺乏治污投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制度,因为诸多原因,把本该用于治理污染的资金挪作他用,即便用于污染的治理,也将治污资金的绝大部分用在治污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上,而不是用在排污设施方面。其二,财政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也大多存在浪费现象。如财政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植树造林以净化空气,但是很多地方植树往往是“管种不管活”,只重过程,不管结果,,从而造成“年年造林不见林”,资金浪费十分严重。 三、完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与建议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改变治污资金数量不足的状况,必须加大治污资金的财政投资力度,完善相关的财政支付制度,使环境保护切实顺利推进。 1.建立健全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财政支出的制度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环境,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影响环境,所以我们要确保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中,污染治理的财政资金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目前的预算体制难以保证财政环保支出预算执行的监督,造成了财政环保支出缺乏必要的保证,经常被挪用,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财政环保投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固定的经费支持,得不到有效的制度保证和监督约束。所以我们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环保经费增长机制。 2.建立环保专项资金 建立环保专项资金,环保专项资金的建立可以保证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对于加强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专项资金注重节能绿色环保和可再生资源的技术开发,从根源上杜绝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控制污染源,做好重点污染的防治,做好区域性污染的防治,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的开发。 3.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大气污染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l.5%时,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大气污染恶化的趋势;当治理污染投资的比例达到国民生产总值2%―3%时,环境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我们要逐渐增加治污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改变过去环保范围过宽,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的局面,投资的重点放到大气污染的治理上来,打攻坚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大气质量得到提高。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探析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情况: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每日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固定模式、固定结构在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试开播,节目针对当前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当日18时54分,重播在当日22时47分,次日6时48分、7时59分、12时29分,每次播出时间30 s。据统计,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内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红蜘蛛、茄子黄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虫(趋势预报、白菜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秋播病虫防治、秋季温室病虫(趋势预报、绿叶蔬菜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芹菜斑枯病、叶菜类霜霉病、野蛞蝓),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农林害虫、捕虫板诱杀微小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防虫网阻止外界成虫进入温室大棚)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山西省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固定栏目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检站的影响力,生动有效地向群众传播了植保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3、结束语 农业植保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多元化,不能是一个模式、一刀切,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手段,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植保信息建设应以网络为主,着重拓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有线广播、小册子、村喇叭等渠道将植保信息送到农户,应用不同方式传播植保信息,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试析3G技术对我国农业网络传播的影响 摘要:时至今日,3G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每个角落都为之熟悉的技术,作为信息革命中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发展了的通讯技术,它还促进了各种媒介的融合,这一趋势对传播过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农业网络传播作为农业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在3G技术的催化下,必将为农业网络传播增添更多的生命活力,解决目前农业网络传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而,实现这一目标仍需众多条件的相互配合,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3G技术;传播媒介;信息革命;影响 传播媒介的不断演变,为人类传播信息带来便捷,也体现出媒介与技术飞快的更新速度。“第四媒体”网络与 “第五媒体”手机,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联合,诞生了3G技术,这一技术的产生为农业网络传播也迎来3G时代。 1 3G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时代特点 “3G”(英语 3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我国3G牌照的发放的时间是在2008年末。至此,我国3G技术正式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2009年,我国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3G网络服务,我国步入了3G时代。可以说,具有以下特点: 1.1 传播速度快 3G技术通过手机来实现,手机与电脑相比,具有方便携带、体积小的特点。而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的结合,都更方便传播信息。不需要再回到家里,面对着电脑,只需要拿出手机动一动手指,随时都能将信息传播出去。 1.2 互动性强 3G移动通讯技术使“网络媒介”的“交互性”,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现在只要随意的打开一些网页,都可见手机版本的加入。无论是类似于淘宝的服务类网站或是游戏下载类,都看得到手机版本。你可以将自己的微薄与手机绑定,随时个人信息、照片,更能及时的受到朋友的反馈,3G技术传播的互动性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1.2.1 传者身份模糊 在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传播者传播给他们的信息内容,受众处于被动的传播位置。在3G技术加入的网络传播中,互动性增强,就产生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传者与受者身份模糊。2010年3月29日,在莫斯科卢比扬卡地铁站,许多乘客都用手机在第一时间拍摄下了大爆炸现场的恐怖画面:弥漫的浓烟,血迹斑斑的展台,列车因爆炸撕裂开一个大洞,手机成为获得第一手视频的重要工具。 3G技术是手机媒介与网络媒介融合的产物,它便捷度高、携带方便、数据高速传输等特性,使承载3G技术的媒介――手机融合相机、摄像机,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体”,比网络媒介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也就意味着,它拥有更广泛的信息者,从而使传者身份模糊。 2 我国农业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信息网络自1993年开始投入建设,1994年建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在1997年10月开始运行,在2006年就已经能够与全球的农业科技信息网联网,并且能够实现国内各地农业网络联网。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农业信息传播还是在农业信息传播人才培养方面,都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伴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农业信息网络传播系统的日趋成熟。解决了长久以来,我国农业信息时效性差、覆盖面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网络传播缓解了我国农民知识匮乏的局面,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网络传播需要对使用者的文化水平又有一定的要求。矛盾就此产生:有了网络传播还需要有人才辅助才能使农业信息顺利传播。其次,网络传播多数要依靠计算机,计算机在农民朋友的家庭中,并有广泛普及。所以,我国农业网络传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 3G技术的出现,带给传媒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农业网络传播开拓了新思路。 3 试想3G技术将对农业网络传播产生的影响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媒介的变化带给农业传播更多惊喜。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手机和电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媒介工具,然而,在3G时代,手机和电脑完全融合,“手机”不仅仅是单一的通讯工具,实际上是一个移动通信终端,3G技术正在催生传播领域一场新变革。 3G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它的出现吸引众多领域的融合。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介的融合。过去人们经常畅想着“3网融合”,在3G技术出现后,真正的实现了这一目标。人们或许曾经猜测什么将成为它的终端,也许谁都没有想到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成为实现这一技术的终端。3G技术的本质特点就是随时随地在线。具体来说,不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都可以通过3G的基站进行处理,并通过不同的传输平台传播出去,而受众亦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终端来进行接收。这样的传播方式极大的方便了受众。在上文中,提到了3G时代的三个典型特点: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传者身份模糊。这三个特点恰巧可以解决我国目前农业网络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在农业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就是农民,然而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实现普及农业网络传播有难度。3G技术得以推广后,可以极大程度的改善这种情况。手机是实现3G技术的媒介之一,作为可以成为实现3G技术的手机,目前价格并不昂贵,可以说能够达到人手一只。另外,它方便携带,体积小巧,能够随时随地的查看信息、视频等相关信息。众多媒介的融合也使信息的更新速度快、涉及的范围广,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灵活。因此,3G技术的广泛普及,将带给农业网络传播一个崭新的开始。针对在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说:病虫害的防治、气候骤变时农业生产的紧急应对措施、农耕技巧等都可以透过这一技术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尽管在目前来说,要真正做到农业网络宣传与3G技术的完全结合还需要时间,但3G技术在农业网络传播中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政府政策的配合,如何统一的、有组织的透过3G手机传播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如何收取费用;如何让专家与农民在3G网络下实现互动,都将是未来共同思考的课题,相信不久的将来,3G技术必将为农业网络传播注入新的血液。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从传播效果看“留守妇女”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留守妇女”作为当今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其生产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扩散既是当今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本文以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为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出发,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认为站在农民的角度,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改变“留守妇女”的传统种植观念,传授新的农业技术知识,既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农民生活,又能提高“留守妇女”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农村社会整体进步。 关键词:传播效果;留守妇女;农业技术;扩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及城镇企业改制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妇女”。有学者调查发现“留守妇女”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全国达4千万~5千万之多①。随着大量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寻找就业机会,“留守妇女”成为农村社会的家庭支柱。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也随着这种变化而发生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以前男耕女织到集体化时代男女同耕,到现在男人外出务工妇女留家务农,在新的分工模式中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着在内操持家务、抚养小孩、赡养父母,在外进行农业劳作的双重角色。农业生产的女性化趋势使得改变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的观念,提高“留守妇女”的生产技能,成为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将它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几个方面。其中生产发展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关键,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而发展生产必须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依赖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新的种植技术的采用程度。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女性化趋势日趋明显,而农村妇女在接受教育、获得资源以及参与决策中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农业生产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农民增收较为缓慢,甚至出现土地撂荒,地力衰退,产量下降的趋势。基于这种现状,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展传播研究中心于2006年选择庄浪县赵墩乡赵家弯村作为农业技术扩散的实验对象,推广马铃薯种植技术。项目至今已进行了两年,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尽管课题组成员属于非农专业,但我们希望从这项试验中能够有所收益,为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寻找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真正实现科研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1.赵家弯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过程 甘肃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全省分为三个带:多水带、少水带和干涸带。多水带包括陇南、甘南、临夏南部及祁连山的部分地区;少水带包括陇东、陇中广大黄土高原及兰州以北地区;干涸带包括河西走廊、北山山地及其他荒漠区,全省各区域气候条件差异性较大②。庄浪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幅员1 5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4.21万亩,总人口37.62万人。由于严重的植被破坏,生态失调,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等原因,全县经济发展很慢,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是全省20个干旱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及扶贫县之一。赵墩乡位于庄浪县北部,全乡 16 775口人,人均具耕地面积3亩,传统种植业以小麦为主,兼种马铃薯和其他谷类,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乡镇。赵家弯村隶属赵墩乡,全村共80户村民,600口人,人均土地3亩,村中80%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大多数家庭以妇女和孩子及老人留守,“留守妇女”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留守妇女”自然成为农业技术的推广的主要对象。 赵家湾村大多数家庭中“留守妇女”是一家之主,在农作物的耕种、护养及收割方面主要依赖家庭主妇,老人和孩子仅能作为帮手。按一家平均四口人计算,一个农村妇女一年要耕种12亩土地,即使全部精力均花费在耕种、除草、施肥、收割等环节上,很难对农作物进行精耕细作。这里的农民长期以种植小麦为主,雨水正常时,小麦平均亩产500斤,一个四口之家平均有耕地12亩,按每斤小麦市场售价0.7元计算,一个家庭全部种植小麦的收入为4 200元,人均农业纯收入为1 000元左右;如果雨水较少,则亩产200~300斤,收入也会急剧减少。人们的观念大多较为保守,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很少考虑,土地种植仅作为家庭口粮。所以,村中的主要劳动力基本靠在外打工增加收入,妇女的任务也就是为全家完成口粮任务。赵家湾村“留守妇女”在决定种植事宜时有如下特点: ①由“留守妇女”、老人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中,由老人决定种植事宜的占20%,有户主(即丈夫)事先决定种植事宜的占60%,由“留守妇女”自己决定种植事宜的占20%。这种家庭中“留守妇女”受老人的影响较大,对传统种植习惯较为认可,不易接受新的观念。② 由“留守妇女”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中,由户主(丈夫)事先决定种植事宜的占70%,由“留守妇女”自己决定种植事宜的占30%。这种家庭“留守妇女”受老人影响较少,但单独改变想法也不容易,受其他人的影响较大。 ③“留守妇女”一个人在家。这种家庭比例较少,一般是刚结婚不久的少妇,对农活不太重视,自己也不愿做主,由户主事先决定种植品种和亩数。但这种“留守妇女”也有其特点,即一般不受户主约束,如果说服力度较大,也容易改变想法。 考虑到“留守妇女”在种植决策上受传统习惯影响较大,决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课题组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在当地选择了一位有影响的农资经销商为农业技术推广人。第二, 选择了“留守妇女”非常熟悉、易于接受的马铃薯为推广品种。第三,借鉴定西地区已经非常成熟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以成功案例打消“留守妇女”对风险的顾虑。第四,以马铃薯较好的市场前景来保证农民收入,说服“留守妇女”参与试验。本试验从2006年3月开始,至目前已进行了两年多的推广过程,经过两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2006年) 自2006年3月种植开始到2006年6月收获期间,由于大多数“留守妇女”对新品种不太相信,说服工作非常困难,经过项目组和当地推广人的艰苦工作,最后只签订种植合同30亩,其间项目组先后三次到赵家湾村采访农民对试验品种的杀虫、除草和施肥等工作,平时的管理工作由推广大理人承担。由于2006年上半年当地严重干旱,对马铃薯成长影响较大,导致产量下降,至收获季节,平均产量2 000斤,个别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农户亩产4 000斤左右,产量差的亩产仅1 500斤,整个试验不太成功。但项目组也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值得思考的教训。 1.2 推广第二阶段(2007年) 在第一阶段推广的基础上,课题组总结了第一阶段推广的经验及教训,在与推广人反复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推广放案,主要从以下几点工作入手:①首先解决马铃薯种子问题,从第一阶段推广中发现,“留守妇女”对早熟马铃薯比较欢迎,只是对产量不满意。课题组经过多方调查,从陕北引进“克新3号”品种,该品种在陕北已经种植成功,平均产量4 000斤,虽然淀粉含量稍低,但口感好,属于餐桌马铃薯,主要销往广州的蔬菜市场。该品种三月份下种,五月份收获,成熟期两个多月。第一茬收获后,可以继续种植原品种,也可种植其他农作物,改变原来一年只收一茬的传统种植习惯,大大提高土地的适应效率。②与“留守妇女”签订购销协议。由推广大理人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种子费用先由推广人垫付,到收获季节以现金结算或马铃薯抵偿,所有产品由推广人按高于当时市价收购。如果种子有问题,推广人按照当年该地马铃薯平均产量以市场价赔偿农民损失。③在赵家湾村先动员意见领袖、村长和新婚的年轻“留守妇女”,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新马铃薯品种的推广工作,以带动其他农户的参与热情。④邀请庄浪县农技中心的技术员测土施肥并现场指导,并印刷宣传资料帮助“留守妇女”提高认识。⑤肥料由推广人以成本价提供,至收获季节以现金或马铃薯结算。⑥大力提倡地膜种植技术,引导“留守妇女”接受第一阶段已经取得的经验。⑦组织“留守妇女”观看马铃薯种植的资料片,提高农民对马铃薯种植的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2007年2月开始第二阶段推广工作,经过近半月说服动员工作,共签订800亩种植协议,意见领袖、村长及部分“留守妇女”种植达4亩左右。2007年3月下种,5月中旬收获。其间课题组成员先后三次深入农户家中调研,了解农户的反应。推广人更是倾心倾力,投入更大的精力来督导农户的后期除草、施肥等工作。由于这次推广工作准备比较充分,加之2007年雨水充足,马铃薯长势较好,至收获时,平均产量达到每亩4 000斤左右;位置较好的地块,亩产达5 000~6 000斤左右,产量最高的达到亩产8 000斤。由于提前联系好经销商,到收获季节,经销商到田头收购,一周之内符合收购条件的马铃薯全部以每斤0.4元的价格售完。按亩产4 000斤计算,一亩地的毛收入是1 600元,减去肥料、地膜等成本400元,纯收入为1 200元。而当年小麦的亩产平均500斤,市场售价每斤0.7元,毛收入350元,减去成本100元,纯收入250元。两者对比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效率远远大于小麦。如果第二茬继续种植马铃薯,平均产量按最低3 000斤计算,市场售价按0.2元计算,毛收入为600元,减去成本400元,收入又增加200元。一亩地一年的产出为1 600元,土地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经过2007年的推广工作,“留守妇女”认识到新品马铃薯的经济价值,也掌握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目前,2008年的种植工作正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从前期工作来看,“留守妇女”的参与热情较高。 2.以“留守妇女”为生产骨干的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轨迹 拉斯维尔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五要素包括:①谁(Who);②说什么(Says What);③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④向谁说(To Whom);⑤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D.麦奎尔进一步将其图解如下:③ 以这一经典模式来分析,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传播者为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推广者,在此次推广活动中由课题组人员担任;讯息在这里即是马铃薯种植技术,由于大众传媒在当地影响力非常有限,所以,传播媒介主要是采用人际传播及各种宣传资料;受传者即“留守妇女”,而传播效果就是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其中最关键的是对受传者即“留守妇女”的说服工作。因为“留守妇女”既是新技术的直接传播对象,又是新技术的实践者,新技术推广成功与否与“留守妇女”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领悟程度及未来的持久性直接相关。 罗杰斯认为一项新技术扩散过程要经过特定的渠道,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在某一社会成员中传播。首先是创新本身,创新的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程度、可试性、可观察性是决定一项新技术是否能够很好扩散的主要因素;第二是传播渠道,即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影响程度。第三是相异性。即传播对象之间的社会特征相似程度。第四是创新精神与采用者类别。创新精神是指个体或其他团体比起同系统中的其他成员采用新方法的程度;而由于创新精神的差异导致创新接受者的类别不同,由此可以将创新及受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中期采用者、晚期采用者及迟滞者。第五是社会系统。系统的社会结构或传播结构促进或阻碍一项新技术的扩散速度。第六是扩散时间。其中创新精神及创新接受者的类别及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一项创新的扩散速度④。 赵家湾村的马铃薯扩散过程目前进行了两年,虽然时间较短,但基本符合罗杰斯所描述的特征。课题组所选新技术较当地村民以往种植的马铃薯具有早熟及口感好的优点,马铃薯是当地“留守妇女”熟悉的农作物,种植技术简单、易于操作,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较强;人际传播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留守妇女”之间的人际影响非常大,大众传播的影响非常小,这与大众传播在当地的薄弱基础有关;传播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很小,大多是“留守妇女”,文化程度、耕作模式、种植习惯相似;初期创新者很少,只有文化素质较高,与当地推广人的关系较好,对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认识较为清晰的个别“留守妇女”承担了这一角色;早期采用者也不多,主要是初期接受创新试验者的亲属和朋友;中期采用者较多,一方面受初期创新者及其亲朋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当地推广人的劝导而逐渐接受新技术;晚期采用者属于观望者,这部分“留守妇女”自我做主的能力较差,由于同村大多数人均采用新技术,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众心态是其采用新技术的主要原因。 罗杰斯认为对新技术的风险预测很大程度上影响新技术的采用,而从赵家湾村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过程来看,“留守妇女”对新技术的风险性预测是影响采用新技术的核心因素。当地落后的经济状况使农民容不得任何风险,如果没有当地推广人对马铃薯销售及农民收入的保证,课题组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很难进行。即使当地推广人承担了农民的风险,这项推广工作在第一阶段的进展也困难重重。所以,农业新技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必须以降低农民风险为基础,待到农民对一项新技术的成果得到认可,对新技术的认知水平大大提高以后,才能取得较好的扩散效果。 罗杰斯以“S”型曲线来表示一项新技术的传播程,认为不同的新技术由于其特性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S”型。赵家湾村的扩散曲线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虽然也呈“S”型,但其有自身的特点。对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进行说服时花费的时间较长,也就是说在第一个推广周期中,有一半时间花费在前期对“留守妇女”的观念引导和劝说之中,引导的结果是约20%的人成为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由于受人际关系及意见领袖的影响,又有约50%的“留守妇女”加入到新技术的试验行列,这段时间较短,约占整个推广周期的1/4,另外约20%的“留守妇女”在此之后也逐渐加入试验行列,剩余10%的农民属于迟滞者,这一部分“留守妇女”并未全部成为新技术的采用者,其中约2%的“留守妇女”始终未加入新技术试验的行列。在本次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课题组所得出的“S”型曲线虽然基本符合罗杰斯所提出的模型,但在曲线的走势上和罗杰斯的“S”模型存在差别,所以,农业技术推广虽然有其基本规律,但在具体推广过程中,由于试验条件不同、传播对象的接受程度各异、农作物品种各异、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留守妇女”素质高低有别,扩散周期及效果大为不同。 3.对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的思考 从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过程可以看出,"留守妇女”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一群体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而提高“留守妇女”的基本素质,改变她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观念,鼓励其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非常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对“留守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被训和素质提高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当务之急。 一般认为,农业技术由三大要素组成。第一,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和农业管理等劳动过程的精神智慧能力,简称“智能”。第二,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操作方法的技巧能力,简称“技能”。第三,劳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手段的能力、简称“物能”⑤。而对赵家湾村这种处于落后地区的农村来说,农民的基础素质较弱,“留守妇女”的知识技能更差,其“智能”培养需要漫长的过程。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各种社会环境的限制,现代化的“物能”手段目前无法在赵家湾村得到广泛使用,传统的耕种模式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善。所以,最现实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是改变“留守妇女”的种植观念,从最基本的“技能”培训入手,让农民在种植实践中亲自体会科技种植带来的收益,在此基础上,提高“留守妇女”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管理等方面的“智能”素质,进而改变其从事农业种植的“物能”手段,以达到全面提高“留守妇女”从事农业种植的水平。而对“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必须和当地农村的现实状况相结合,从农民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农业技术”传播的效果为重点,以增产增收为目的,逐渐改变“留守妇女”的种植观念,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每一个具体的传播过程都由传播者、传播内容、讯息载体、媒介渠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等要素组成,农业技术的传播同样包括这些环节和要素,每一个环节和要素对农业技术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1 农业技术传播者与传播效果 从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过程来看,当地农民的知识层次较低,缺乏科学的种植意识和主动性,而“留守妇女”由于承担家庭的各项重任,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顾及科学种植事宜,所以,传播农业技术传播者的引导和推广至关重要。在赵家湾村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课题组承担了这一角色。课题组在进行推广工作前,就赵家湾村农民的种植观念、种植方式、土壤属性、施肥状况等作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当地农民家庭中“留守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传统的农耕种植模式居主导地位;“留守妇女”素质较低,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的施肥方法,从未进行过测土施肥;当地常年缺少雨水,土质较差,农作物品种单一,以满足家庭口粮的小麦为主,农民没有投入产出效益概念。同时,课题组发现马铃薯在当地产量较高,市场销售较好,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远高于种植小麦的效益,而马铃薯很适宜在当地种植,种植技术简单,也是当地农民常年种植的农作物。综合上述各项因素,课题组决定将早熟、高产马铃薯作为推广品种在当地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课题组的选择是正确的,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农民协作耕种的作用,在种植完成后,“留守妇女”只需进行除草、喷洒农药等工作,比种植小麦节省很多空闲时间,减轻了“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而提高了种植收益。由此可以看出,传播者在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等方面的精准程度直接决定着农业技术的产播效果。现代农业推广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政府类型。包括中央政府支持、省(州)地方政府支持、中央、省、地方政府支持、专门的政府系统和项目型系统、农业研究机构等。②农业大学。③农业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农业社团组织。④农业关联企业的推广系统。⑤私人组织或非正规的农业组织。无论哪一种组织,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必须站在农民的现实需求基础上,针对农民的具体情况,做好传播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对传播效果也是决定性的。 3.2 农业技术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 传播内容也就是传播什么的问题。从赵家湾村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过程来看,对于“留守妇女”来说,传播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首先是种植观念的改变。“留守妇女”长期依赖传统的种植习惯,很少有投入产出的效益观念。传播者必须反复向她们说明种植经济作物的好处,让“留守妇女”从满足家庭口粮的种植习惯中走出来,考虑种植经济作物带来的收益,使“留守妇女”认识到留守在家也能够和自己的丈夫在外打工一样为家庭增收做出贡献,从家庭角色上认识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第二,传播者要向“留守妇女”传授科学的种植技术。传播内容包括种植品种的选择、测土施肥的重要性、平常的除草、杀虫等农药的使用方法、地膜的覆盖技术、种子的培育技术等,强化“留守妇女”的种植技能。第三,培养“留守妇女”的市场经济意识。由于“留守妇女”大多很少出门,与外界接触机会较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传播者要培养其认识到农业种植过程中包含的经济价值。课题组在推广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广泛联系马铃薯经销商,在马铃薯收获季节到田头收购,大大节约了马铃薯销售的交易成本,使“留守妇女”认识到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的市场价值,改变其对农作种植的传统认识,为以后的农业技术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3.3 农业技术传播载体与传播效果 农业技术传播载体包括语言、文字、影像、图片、等。从赵家湾村的马铃薯推广过程来看,由于当地大众传媒主要以电视为主,广播已经成为非常次要的大众传媒。目前电视节目中涉农内容很少,而且内容较杂,不一定适合当地农民的需要。报纸在当地农村几乎是空白,网络根本不存在。对于文化素质较低,大众传媒基础非常薄弱的赵家湾村来说,农业技术的传播载体绝不能依靠大众传媒,课题组更多通过面对面讲解,邀请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在宣传手段上采用发放印刷材料、播放马铃薯种植资料片,对于文盲主要通过现场示范,帮助其领会种植技巧。由于当地很多“留守妇女”听不懂普通话,所以,课题组选择懂普通话、文化素质较高的“留守妇女”和村干部进行着对性培训,再由他们向其他“留守妇女”传授种植技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农业技术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传播技巧是唤起受传者注目、引起他们注意的心理变化和行动的反应。赵家湾村“留守妇女”大多没有出远门的机会,与外界接触较少,加之文化素质较低,对农业种植技术的领会速度较慢,而且很多人不懂普通话,课题组成员面临沟通困难的问题。所以,课题组在自己讲解的同时,选择懂普通话、文化素质较高的“留守妇女”和村干部进行着对性培训,再由他们向其他“留守妇女”传授种植技巧。另一方面,课题组在当地推广人配合基础上,邀请当地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当地方言的农技人员将各种资料转换为“留守妇女”能理解的语言和文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农业技术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农业技术的受传者即“留守妇女”的性格、兴趣、知识层次及她们的人际传播网络、群体归属等社会关系直接决定着传播效果。赵家湾村的“留守妇女”由于出生年代及家庭状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种是35岁以上的中年妇女,这类“留守妇女”比较传统,文盲较多,但子女年龄较大。他们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较为困难,面对面传授效果较好,印刷资料由其子女向母亲解释效果更佳。第二种是25~35岁的“留守妇女”,文化城较低,但文盲较少,能一定程度理解各种宣传资料,但要全面掌握仍困难较大。这种“留守妇女”在现场指导的基础上,以影像资料作为主要的宣传载体,传授效果更好。第三种是年龄在25岁以下的“留守妇女”。这一部分人数较少,其中部分属于刚结婚的少妇。这一群体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在“留守妇女”中观念较新,对新事物排斥心理较小,不需要面对面传授,在集中讲解的基础上配合各种宣传资料,既可达到传播目的。这一群体也是“留守妇女”中的意见领袖,对其他“留守妇女”具有带动和示范效应。他们也乐于承担意见领袖的角色,一定程度上这种意见领袖也满足了其知识女性的精神需求。在分层传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人际传播的优势,才能真正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 “留守妇女”作为当今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是普遍现象,他们的知识水平、生产技能、对农业种植技术的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今中国农村农业增产增收的现状,尤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这种现象更为普遍。针对赵家湾村“留守妇女”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试验严格来说很不成熟,但这种能够试验所反应的问题在当今中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虽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各异,农业技术的推广对象差异很大,但面对近五千万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妇女”,如何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改变其传统的种养殖观念,帮助“留守妇女”提高生产技能,摆脱效率低下、劳动强度极大的传统耕种模式,对中国农民的增产增收、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事业,甚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来说都既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长远意义。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 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植保工程中农业传播与沟通尤为重要,已成为发展 现代 农业的关键。 关键词:农业传播技术;植保工程;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应用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晋源植物 医院 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农民对其中的农技员极为信任。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清徐大常村、小武村、晋源五府营村、小店示范区等)的示范作用非常突出,其带动周围村镇,植物技术应用辐射范围广。 2.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2.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 教育 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 3结束语 农业植保信息化 发展 应当是多元化,不能是一个模式、一刀切,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手段,对于 经济 发达地区, 农村 植保信息建设应以 网络 为主,着重拓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有线广播、小册子、村喇叭等渠道将植保信息送到农户,应用不同方式传播植保信息,促进 现代 农业 科学 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互联网+对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农业天桥网为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通过分析其所构建的农业技术传播渠道,得出“互联网+”可以缩短农业技术传播的时间、空间距离,进而降低农业技术传播的成本,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现代化 1研究背景 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国农业生产不但要保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还要保证农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即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来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节约增收。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的关键环节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而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渠道是农业科技组织与农民之间的技术传播,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信息传播环节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时间长,成本高,阻碍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兴起则较好的缓解了上述问题。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突破了技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降低了技术传播成本。本文以农业天桥网为代表案例,探究“互联网+”农业企业所搭建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进而探究其在技术传播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以农业天桥网为例浅谈互联网+农业技术传播的发展 农业天桥网是一家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隶属于许昌县来发农业合作社,其主要功能是整合农业资源,为种植户提供精确的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平台以及专业的技术指导。农业天桥网的经营板块分为农资企业、农业百科、农业资讯、行情资讯和农友之声等。其中,农业百科、农友之声是农业技术信息。因为本文主要探究的是技术传播方面的内容,因而主要讨论的是农业百科、农友之声、农资销售平台的内容。 2.1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户与专家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平台 首先,农业天桥网建立了农业百科这一农业生产技术科普板块,通过在上面有关农业种植、预防病虫害等知识来传播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并提高当地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因为农业天桥网的建立是基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因而主要针对的是当地的主要农业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农业百科不仅包含了作物的种植的内容,而且包括病虫害防治、作物收割等一系列农业生产知识,内容丰富,详实具体,可操作性高。农业百科这一科普板块的设置,方便了农户随时随地查看有关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弥补了部分农户生产知识方面的不足,并且方便了初进入农业生产的农户快速了解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发展,农户们基本上可以随时使用互联网技术,因而可以方便的登录农业天桥网查看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天桥网的成立扩大了农业技术传播的范围,相比于之前一对一的人际技术传播,网络媒体的技术传播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大范围技术传播,提高了技术传播的效率,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降低了传播成本。其次,由于农业百科板块囊括的内容有限,无法满足现实中其他农业生产知识的需求,例如新种植技术的运用、新品种的引入、新农业机械的应用等等,农业天桥网还建立了专家咨询这一内容,用于解决农户自己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专家咨询这一板块的加入,缩短了专家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农户自行盲目生产的可能性,而且方便了农户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生产技术,并适时投入生产,有利于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提高农业收益。与此同时,专家咨询这一内容方便了农户对专家进行生产指导上的反馈,有利于专家掌握农业技术的传播效果,并且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使得农业技术传播不再是专家-农户的单向传播机制,而是专家-农户-专家的双向传播机制。 2.2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户与农户之间技术交流的平台 农业天桥网建立了农户之间生产经验交流的信息平台——农友之声。农友之声是农户生产经验交流的论坛,有着成功生产经验的农户在平台上发帖分享自己在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小妙招,以及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使用方面的心得体会。在没有网络平台之前,农户之间生产经验的交流是人际传播,传播范围过于狭窄,而且传播动力有限,想要提高农业生产的农户跑到有先进生产经验的农户那里去咨询,学到后自己运用,但是传播链条也就自此终止,得到经验的农户没有将生产经验继续推广的动力。而农友之声是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生产经验,登陆到平台上的农户都可以看到成功农户的生产经验,进而借鉴用于自身的农业生产来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效率。论坛形式的经验交流不仅拉近了成功农户和普通农户的距离,而且使得农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生产经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而推动了农业技术的传播。 2.3农业天桥网提供了农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 另外,农业天桥网还建立了农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农资企业通过农业天桥网这个平台将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等到网站上,农户可以自由查询,根据自身需要来咨询、购买。依托于农业天桥网而且公布了具体详实的企业信息,因而产品具有很高的信任度,方便了农户购买。农资企业不仅会在天桥网上农户经常使用的化肥、农药、农机等产品信息,还会增加一些新产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相比于以往的农户前往种子站、化肥站、农机站等实地购买农资产品,农业天桥网降低了农户购买农资的时间成本和距离成本,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速度。实地购买方式中,农户需要前往实体店查看商品情况,走访多家比较商品价格,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无法保证,由于实体店本身限制,可能产品的种类也不齐全,也缺乏更加实用的新产品,阻碍了新技术的传播,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天桥网利用互联网渠道,在网站上公布产品信息,产品种类齐全,并且有最新的价格信息公示,方便农户货比三家,也方便农户使用新产品、新技术。农户在网站上购买农资产品,实体企业送货上门,进行产品使用的技术指导,买卖双方都有技术传播的动力,因而技术传播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 3以农业天桥网为例分析“互联网+”农业企业对于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 “互联网+”农业企业农业天桥网通过建立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农资企业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发展。 3.1传播链条缩短使得信息传播的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农业天桥网建立的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农资企业信息交流渠道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的,互联网技术缩短了时间、空间距离,使得技术传播双方不需要直接接触就可以实现农业技术的传播,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以往的农业技术传播渠道是农业科技组织安排专家定期下农村,实地指导农民生产经营,由优秀的农户先学习到先进的生产经验,然后再由成功农户将技术进行进一步推广,技术传播环节较多、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互联网+”农业企业所提供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普通农户与专家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流,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直接由专家传播给农户,而且不再是一对一的技术传播,而是一对多的同时传播,普通农户如若一时无法掌握技术,还可以通过农户之间的交流论坛来交流心得、相互学习,缩短了技术传播的时间,降低了技术传播的成本。 3.2移动互联网的加入使得农业技术传播的范围扩大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互联网+”农业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农村硬件设备的欠缺可能会影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传播,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农户家里可能没有电脑,但是基本上都会有手机,手机作为移动通讯设备,极大地方便了技术的即时低成本传播,并扩大了技术传播的覆盖范围。以往的技术传播是人际或组织传播,传播范围有限,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传播则属于大众传播,只要登录互联网平台就可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因而基本上每个农户都可以接收到技术的传播,进而运用到日常的农业生产当中。 3.3技术反馈机制的增加使得技术传播的效率提高 “互联网+”农业企业在技术传播方面增加了信息反馈的途径,使得技术传播不再是专家-农户的单向技术传播,而变成了专家-农户-专家的技术传播和信息反馈途径。以往的技术传播只有单向的专家生产指导,专家把技术传授给了农户,但农户理解了没有、掌握了多少,专家并不清楚,因而也就无法评估技术传播的效率。随着互联网交互平台的出现,专家和农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流,有什么问题农户也可以直接提出来,刚开始理解操作后又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反馈给专家,专家可以及时掌握技术传播的效果,农户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农业技术。因而,“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果,提高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 4以农业天桥网为例谈我国“互联网+”农业企业在技术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4.1技术传播的方式不够系统化、直观化 首先,以农业天桥网为例,“互联网+”农业企业虽然在网络平台上以浅显易懂了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户普遍存在知识理解能力较弱,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对于互联网上的生产技术,农户因为不识字或理解不了文字所要传达出来的内容而无法掌握,因而可能阻碍技术传播的效果。笔者认为,不妨在文字注解的基础上加入视频讲解,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模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效果。 4.2农业技术传播的内容集中于较为常用的生产经验,缺乏最新研究成果的 其次,在技术传播的内容方面,“互联网+”农业企业一般的是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资、农机产品信息,但是相比于当前的农业科研发展来说,还是落后于农业科研的发展步伐的,这与“互联网+”农业企业信息平台的运营人员素质密切相关。笔者认为,“互联网+”农业企业的技术传播应该稍微追赶一下当前农业科研的发展,操作性强、成本低、农户易接受的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农业的转型发展。 4.3在发展侧重点上偏重于农资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 最后,虽然“互联网+”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传播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还是更侧重于打造成农资销售电商平台和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一窝蜂地涌入电商这个行列,不仅竞争压力大,而且由于经营内容过宽,会出现发展高不成低不就,各有涉猎,但都不突出的情形。笔者建议,各“互联网+”农业企业应该有所侧重,或全力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集中全力将农产品销售、物流、售后各个环节做好;或只经营农资产品,经营环节集中于农业生产,在农资销售的基础上通过传播相应生产技术提高农资产品销售的潜力。 作者:匡晓琳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农业技术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一直不遗余力的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并且发展科学技术,使农业推广紧随时代,拓宽传播渠道。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步,在农业推广上,我国也不断加强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使农业推广更加便捷,信息交流更加广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的信息传播技术仍存在信息杂乱、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影响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探究其解决措施的良好开展。 关键词: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农业推广是将农业信息的发展状况、技术改进、适应性等情况适时传达给农民的服务性活动,使农业推广能够更好的展开。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主要有技术人员、基础设施、传播内容等方面,通过对于各方面的了解情况,可以使农业推广更贴近农民需求,做好便民服务。 1影响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 1.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达不到信息传播的效果 信息传播离不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虽然现有农村经济已经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农村家庭网络并未普及,农民对于农业推广的信息来源还是电视、广播、报纸等,由于电视、广播是直播性方式,不能重复查看,所以,农业推广备受限制。并且这些局限还使农业信息缺乏交流,我国地大物博,各省市各地区经济、交通、水土等资源都不尽相同,所以农业发展状况也不一样,由于原有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封闭性,使各地的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区域面积等无法适时交流经验,也是阻碍农业推广信息交流的一大因素,可见,网络化时代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作用。 1.2信息传播内容与农民素质相悖 我国一直坚持科教兴国的理念,所以经过多年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培训都得到很大提升,但是农业推广信息传播是与时俱进,实时更新的,农民的科技思想和理解程度仍然无法跟随科技进步的脚步。并且由于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不完善性,农民对于农业推广信息的了解仍存在滞后性,加上农业推广的部门繁多,各部门间缺乏联接沟通,所以都是各自进行农业推广,导致农民接收到的农业信息多样化,不知道如何区分信息的优劣。 1.3信息传播内容冗杂,条目不清 现有农业生产仅有技术是不够的,更要求农业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所以农民对于农业推广信息更关注的是实际效益,但是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网站过多,各网站的信息内容异同点的区分并不明显,使得信息杂乱无章,以致信息传播时条目不清。并且农业推广分为商品化、培训项目、普通推广、开发性等8个方面内容,整合起来比较困难,并且过于分散不利于农业推广信息的有效传播,所以现有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就陷入这种困境,阻碍农民对农业信息的了解。 2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制约因素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农民学习意识,提升科技应用程度 加强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学习认知,政府应该设立农业推广机构,机构内设立专业培训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对现今农业技术、农业发展、地区适合作物改进等内容都有一定了解。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宣传信息传播的重要性,让农民了解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异同点,使农民不局限于对农业推广本土化的了解,可以总结多方面经验,更好地提升农业产量和利用率。并且提升农民对高新科技的运用,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如何查找农业推广信息、提升信息传播的科技化发展有一定了解,完善信息交流。 2.2完善农业推广机制 农业推广信息传播需要对推广内容进行整合,这就离不开推广机制的完善,农业推广信息的8大部分,每一个过程都是独立的,但是独立模块的信息交流使农民对农业信息了解不完整。所以,应该在信息传播时,设立一个整合性的网站,保证各方面内容的相关链接性,使农业产-学-研-推实现系统循环化,将信息传播实现科学化管理,以此提升农业推广效果。 2.3公共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信息传播依托于基础设施,农村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所以农业推广效果差,但是每家安装设施过于耗费财力,也难以达成,所以,可以在公共地区,比如集体村委会建设基础设施,定期让农民集体前来学习。这样的方式既节约了时间财力,也可以让农民时刻关注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内容变更,重点是电子信息的运用可以满足农民实时查找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从而达到信息的广泛传播,以此推进农业推广。 3结语 农业推广对于农业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农民与时俱进,使农业向科学化、技术化、信息化发展,是以农促进经济的良好方式。做好农业推广的信息传播,是将农业推广到更大平台的体现,将小农经济变成交流经济,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创新农业机制、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等手段不断发展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传播最新农业技术,才能更加促进农业增收和农业本土化发展。 作者:张丛林 勇进才 刘连新 单位:吉林省临江市六道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吉林省临江市四道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农业技术传播模式探究 1农业技术传播的探究分析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对于农业技术的传播来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作为保障。通过制定并实行市场机制,用这项机制去检验农业技术的成果是否具有可行性。更好的实现农业技术的成果转化机制,让具有高成熟度的农业技术得到更快的有效率的发展和传播。同时还应该设定评价制度,将传播的效果与科研的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统一的进行综合效益的评估,减小农业技术在传播时候带来的风险。 2推广农业技术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2.1农业技术传播的意义 农业技术的传播具有直观的效应。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其发展的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关系到国家的兴衰阶段。如果将农业中注入进现代的科技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方法发展农业,就会将农业产量大幅增长,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产业发展,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农业技术的传播理论 从现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注重其对于世界农业技术方面的影响力。在不同的时期传播和交流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需求的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政府无疑是这项工作的最大的推动者,起到的作用也是有影响力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能够促使我国的政府提高了对农业知识理论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传播农业技术的体系,加快了中国农业技术在世界领域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3农业技术的传播措施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是,用现代技术的发展水平改进农业技术,以现有的物质条件对农业进行装备,提高农业的综合能力。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作为中国经济百强县的地区,大丰市的农业发展水平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程度,对于大丰市的农业传播技术进行分析,有利于我国农业技术推进新模式和进一步的预测。 3.1大丰市的农业推广分析 现在我国农业的推广形式主要是政府直接领导的形式,以国家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下属各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推广工作。在组织管理上面,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到领导于同级的部门,又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能够有效率的进行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推广。现在以政府领导为主,各大农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农业推广传播体系成为一种新的推广技术的方式和力量。例如,大丰职教中心成立了一个具有高素质的农业技术管理和推广的队伍,以农林的实践基地为主,教师作为辅助的力量,构成了充满活力的积极向上的多方位的农业技术的传播体系。学校还建立了农业推广顾问,农业讲师以及推广副教授等职务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把推广工作落实到实处,且有质量的建设推广队伍。建立管理机构,对科研成果、信息技术的培训和项目的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实施。并定期的进行技术培训工作,加强人才的储备。 3.2大丰市的农业传播技术的人员素质水平 大丰市的农业设施条件,以及经济条件都处于国内的先进水平地位,尤其是在从事农业的生产人员来看,也是具有高素质、知识广阔的人员。对于传统的农业推广认为农业推广技术主要是农民的作用,但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而言,这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必须加入具有先进管理思想和经验的优秀人员,利用他们的知识储备进入农业推广的工作。大丰市能够与时俱进的发展农业技术,并在国内能达到一定的先进水平,与农业技术推广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3大丰市农业技术的传播模式 首先,以原固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为主,在发展产业园和农业技术中心模式的先进性。获得农业技术的推广,要由政府部门的参与工作。发展产业园和农业技术中心模式通常是有农村推广中心先申请技术项目,然后再对农户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工作。建立起信息咨询站,形成通畅的信息服务网络,把开发出来的新技术成果大规模的推广下去。在大丰市,各乡镇都设有技术推广中心,例如蔬菜水产推广站等,可以进行优质的服务工作。对于这些推广站,主要的工作就是推广培植农作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对农田环境检测技术。在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的同时,再实施具体的技术试验。 3.4推广主体多元化 实施推广主体多元化,组建非政府形式领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在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进程下,大丰市普遍的农业推广主体已由纯粹的政府机构迈向农业高校和企业,以及涉及到的农户。其中,成为被广泛运用的推广模式是农村合作社与专业协会的模式。研究实践表明,私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能够对农业技术的科技创新水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创新水平高,能够带动科研成果的进步与提高。 4结语 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的生产力的保障和前提。同时也是增加农户的收入,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的要求。在这一进程中,研究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是关键所在。通过大丰市的农业推广措施的实践分析,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方向,并不断的总结出新的值得推广的农业技术传播模式。 作者:顾玲 单位:大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农业技术传播路线依赖与突破 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是使农民接受新技术,改变长期形成的传统生产习惯。关于习惯的问题可以凭借路径依赖来解决。 一、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依赖阐述 运用路径依赖方法来研究技术变迁的阿瑟对路径依赖解释是“用来描述技术变迁过程中的自我强化、自我积累性质的”。他认为,路径依赖这种自我强化、自我积累性质会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是良性的路径依赖。由于某种原因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利用巨大规模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而产生流行,而流行导致学习效应提高、引发更多的效仿与遵从,技术更加流行,越是流行就越促使人们产生相信技术会进一步流行的预期,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另一种是恶性的路径依赖。一种具有较之其他技术更优良的技术却可能由于晚人一步,没能获得足够的追随者而陷入困境,难以传播。简言之,路径依赖指一旦人们做出了某种选择,就会在惯性下不断强化它,不会轻易改变。 农业科技传播中引入路径依赖概念,是分析农业科技有效传播的重要途径。由路径依赖产生效果的农业科技传播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良性的路径依赖加速农业科技的传播,而恶性路径依赖使具有现实优势的技术可能落选,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阻力。具体表现为初始选择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和制约力。无论传播者或接受者一旦作出某一选择,就可能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而且,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即使未来出现更高效、更先进的方法,也会遭到排斥。因此,农业科技传播凭借路径依赖试图解决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哪些不良的初始选择造成恶性的路径依赖;第二,如何抑制那些恶性的路径依赖,创造良性的路径依赖。 二、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根据路径依赖原理,一些初始选择使农业科技传播陷入路径困境,对这些初始选择的分析可以从内部路径依赖和外部路径依赖两个方面展开,内部路径依赖从接受的角度进行分析,外部路径依赖的分析侧重传播的角度。 内部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初始条件决定以后的选择。农民自身的有限认知能力和保守文化这些初始条件设定了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内部路径依赖轨道。 认知路径依赖。农业科技本质上是属于认识论。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的研究阐明了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人类是认知的吝啬鬼。也就是说,人总是竭力节省认知能量”,有着规避复杂的天性,而科技的接受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费心费力,这与认知的原则有冲突,回避科技是农民认知天性使然。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人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民中,其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关于科技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在接受农业科技信息时,很难据此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作出理性的处理。这种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使农民科技摄入量长期存在严重的不足,产生隐性的科技饥饿,在这种隐性的科技饥饿状态下,农民对农业科技传播变得吸收无力。认知上这种僵化的路径依赖,造成农民科技的贫困和营养不良,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桎梏。 文化路径依赖。对于路径依赖的产生,诺斯认为历史是起作用的。追溯文化历史,农民受儒家文化浸润。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庸文化,中庸的文化造就中庸的农民。在中庸文化的熏染下,农民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缺乏竞争意识,害怕变革现状,因循守旧,安贫乐道。农民的求稳、不求变,求同、不求异的保守心理扼杀了科技接受所需要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当保守观念渗入到人的骨髓,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排异心理,对新生事物、新观念、新技术采取排斥态度。显然,传统的中庸文化对科学技术的接受有着严重的不足,这种文化的路径依赖使得农民对科技的作用认识不够,需求并不强烈,增加了农业科技传播抵达农民的难度。 外部路径依赖。农业科技有多种传播工具、方法,不同的工具、方法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限定。路径依赖认为农业科技传播一旦选择某种工具、方法,就会不管这种工具、方法的局限性和适应性,对这种工具、方法产生依赖,而且愈陷愈深,当这种工具、方法适用条件发生变化后,容易使农业科技传播进入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陷入外部路径依赖的陷阱。 收视率路径依赖。电视以其独特的优势长期占据农村媒介第一位,传统上农业科技传播选择电视为其传播的主要工具,但目前农业科技传播并不受电视的青睐。原因在于电视台的操作与经营已经是市场化,观众不喜欢看的节目就没有收视率,没有收视率就没有广告赞助商,没有广告赞助栏目就没有收入。因此,电视台把收视率视为其生存的砝码,由此便形成了维护收视率惯性力量。农业科技在电视传播也遵循收视率的规则。由于农业科技节目收视率较低,农民消费能力又不足,广告收入就低,电视台收入也有限,导致电视台对农业科技传播缺少兴趣。尽管农业科技传播具有重要性,实际上其在电视上生存空间是在缩小,电视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弱化表现为:一是电视传播容量不够,农业科技节目少,播出时间短,科技传播的专业机构缺乏,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为人口最多的农民设立一个专业频道;二是电视传播能力不够,农业科技节目制作力量异常薄弱,节目质量很难提升。目前,电视传播大多沿袭了过去科教传播的单一样式,仅仅是简单地讲述科技知识,讨论科技话题,节目常常与市场脱节,与农民需求脱节,表现技巧空洞,手法不对路,这些现象更加速收视率下滑,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农业科技传播“闭锁”在无效状态,陷入收视率路径依赖的陷阱。 政府供给路径依赖。一直以来,农业科技传播主体是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无论是资金供给还是人员配给都是依赖政府供给,农业科技传播养成了等、靠政府的习惯。但单一地以政府各级技术推广部门作为主要的传播者既显得力量单薄,也不合理。由于政府受资金供给能力的约束,农业科技传播投入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据统计,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无法保证农业科技传播的力度,不充分的农业科技信息成为农民排斥科技的理由。尤其是在后农业税时代基层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农业科技较大投入,短期内产出甚微,一些地方政府在非农投入获利机会远大于农业投入获利机会的诱惑下,对农业科技传播供给的意愿并不高,缩减基层的农技员编制,迫使农技员身兼数职,使得基层农业科技传播者缺乏足够时间和精力深入农村第一线了解农民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对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农业科技传播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一种任务,这种被动应付传播使科技缺乏活力,再有效的农业新技术也难以有效传播。 三、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突破探讨 农业科技传播如果安于上述路径依赖,鲜于突破路径,最终只能使其发展陷入困境,被路径“锁死”。打破路径依赖的制约,培养适宜的新传播路径,是农业科技有效传播的当务之急。针对这些僵化的路径依赖,可实施以下四种路径突破。 快乐路径。快乐路径是对认知路径依赖的突破。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人总是在认知上追求最少化,在快乐上追求最大化。因此,认知路径依赖的突破在于快乐的凸现,而快乐就是效用,只要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快乐也就随之而来。快乐效用公式是U=f(A,B),即快乐效用(U)是货币因素(A)与非货币因素(B)的函数。根据公式分析农业科技传播,其先天具有快乐效用。首先,农业科技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货币因素的优势。其次,农业新技术上遵循省时、方便的逻辑,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同时,通过新技术的掌握,农民在社会群体中上得到身份和地位上的尊重,这种个人轻松与社会尊重都提高了非货币因素。因此,农业科技传播理应体现出快乐。事实上,快乐不仅是个心理指标,也是个数量指标,快乐哲学大师边沁提出测算快乐的指标,揭示快乐本身具有的特性,也为农业科技提供了传播的方向:一是农业科技加强强度传播。强度是指农民使用新技术实现报酬满足时产生的快乐强烈度。强烈的差异主要是由欲望差异造成的,塞托夫斯基把人的欲望依次分成个人舒适、刺激和社会舒适三种。不同欲望本身带来的快乐强度也不同,社会舒适的满足比个人舒适和刺激的满足强度要高。为此,农业科技传播不仅强调技术优势给予个人的舒适,通过奖励等刺激手段,使农业科技从枯燥转换为兴奋、挑战,更通过授予职称等形式强调技术掌握给予个人的社会舒适;二是加强纯度传播。纯度指农民获得快乐的代价最小化,也是指快乐实现时的满意程度。如果农民得到科技快乐以增加经济上付出为代价,快乐的满意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农业科技传播需要考虑寓传于省,突出新技术的成本优势。强调材料再利用能减少农民经济上投入;三是加强传播的持久性。持久性即农业科技实施给农民带来快乐的持续时间。新技术给农民带来增产增收的快乐,但在实施中存在科技风险,尤其是增产带来市场的波动,产生谷贱伤农的减收现象,使得科技快乐是短暂的。因此,农业科技传播需要拓宽传播的宽度,不仅是前期的技术,也包括后期的保障,如关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并进行积极传播,以保证农民获利;四是加强传播的远近性。指农民获得科技快乐需要的期待时间。科技快乐满足并非即期可实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努力与等待,而这种长的期待得到的快乐更具持久性。农业科技传播注重寓传于教,农业科技传播既是技术的传播过程,也是农民人才的培养过程,通过提高文化水平,增长知识才干,帮助农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五是加强传播的确定性。意味着农业科技实施给农民带来快乐的真切可感的程度。不可感受的快乐是无意义的,农业科技传播重视寓传于观,组织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增加科技快乐可感受性的有效途径。 时尚路径。时尚路径既是快乐路径的提升,也是对文化路径的突破,目的使农民学习科技成为一种时尚。农业科技契合时尚所需要的条件:一是适当的难度。农业科技掌握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要求,如果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没有了追求,也就不能称其为时尚。但难度过大,也阻挡时尚追求。二是非垄断。农业科技传播的终极目标就是打破技术垄断,惠及农民,这与时尚的要求不谋而合。时尚的形成和充分发育仰仗于传播,农业科技传播对时尚的塑造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加强喜新观念传播。哈耶克认为观念对行为的引导将居于优先地位。因此,农民接受和采纳科技始于其观念从保守向喜新转变。喜新崇尚进步和创新,即可以成为支持时尚的追求,也符合科技所需要的精神。加强喜新观念传播,为农业科技成为一种时尚而摆脱因循守旧、排外的思想束缚。 其次,降低时尚成本。当科技时尚成本的门槛过高时,科技时尚的追求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成本大是农业科技推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就是降低门槛,努力消除科技中一切不利于农民接受的因素,包括费用、风险等,回答和解决农民的疑虑,为农业科技成为时尚扫清障碍。 最后,建立开放的传播模式。开放是培育时尚的沃土。目前,行政命令仍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形式,这种把技术“推”给农民的传播方式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农民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与时尚的开放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建立开放的、互动的传播模式,为农业科技成为一种时尚提供了发育的沃土。 媒介路径。媒介的政府喉舌、市场主体和社会公器三重身份,决定了其应该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做到平衡。惟收视率是举的规则反映出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理念,容易产生媒介歧视。事实上,农业科技是一种公共技术,既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只是直接受益者主要是农民,媒介是间接受益者。因此,媒介应该破除收视率的误区,发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为农业科技传播承担更多的责任。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首先,增加专业的农业传播机构及固定栏目,如建立农民的专业频道,以获利频道的收入对农民频道进行补贴,为农业科技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其次,真正了解农民的需要,精心制作农业科技节目,不能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简单交差;再次,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上要表现出应有的耐心和恒心。由于农业科技传播的效果具有滞后性,不能盲目以收视率高低决定节目的改、停;最后,挖掘传统媒介优势,积极运用新的媒介,提高媒介的科技传播能力。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利用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展示农业科技传播的优势,丰富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积极运用新的媒介,信息传播手段已经发展到网络和移动通信阶段,但这些新媒介优势并未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得以体现,网络和移动通信的农业科技传播能力较差。 多元供给路径。农业科技传播需开阔视野、拓宽供给渠道。最有效的传播机制仍然坚持政府为主导,国家拨款为主渠道。 首先,积极引进资金,设立科技传播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包括:一是引进涉农企业资金。企业参与农业科技传播表现为:产前提供种子、化肥等物质资料,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收购,解决农民资金、技术和风险问题,达到产销有机结合。同时,也扩大了产业规模,实现产销“双赢”。二是发展各种民间技术传播组织。最有活力的传播体系是私人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合和协作,政府应加以帮助和扶持这些民间组织。其中农民专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三是把科技成果直接拥有者引入传播领域,适时采用科技家教这种不拘一格的传播模式。即根据生产需要,农民主动自掏腰包“开小灶”,聘请农业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等到自己家中担任“科技家教”,面对面地接受指导。其次,鼓励农业科技传播部门兴办经济实体。第三,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农业技术传播项目。逐步探索建立县域担保基金,创新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放大对技术传播项目贷款的信用额度,解决农业技术传播人员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价值与传播 1农技推广的特性 在探讨农技推广的涵义时,离不开对农技推广自身内涵特性的认识。农技推广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以下特性。 1.1相依性 就是与农业生产相依相存,相辅相成。没有农业生产,自然也就没有农技推广,农技推广的进步,促进生产的发展。 1.2中介性 农技推广处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是衔接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的桥梁,是沟通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环节,是联结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纽带。没有农技推广这个“中转站”、“关节点”,科学技术就不能由生产的精神潜力或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1.3实践性 农技推广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都来源于实践,是长期的科研实践、推广实践、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回到实践中,受到实践的检验,为社会实践服务,离开实践就谈不上农技推广。 1.4动态性 农技推广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成果研究阶段、传播普及阶段、应用生产阶段所组成,两个阶段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时刻运动着、变化着。这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处于永恒的生产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当我们要了解和认识农技推广的内涵时,考察农技推广普遍联系的动态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1.5继承性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一代一代相传,连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6创造性 农业生产是在广阔的土地上从事的生产实践,分布面广,地域差异大,而科技成果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试验成功的。这种成果的局限性与地域的广阔性的矛盾,说明在另一种时间、地点的条件下应用科技成果是一种再创造。另外,科技成果在研究时,要求攻关突破,重点放在某一单项技术上,而推广应用,则是组装配套的综合技术。 1.7重复性 农业科技成果和一般科技成果不同,一般科技成果虽能重复,但在重复之后,实用价值逐渐降低。农业技术的连续性、积累性和稳定性比较突出,农业科技成果在重复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反而还得到完善、提高和发展。当一些更好的新成果出现之后,旧的科技成果逐步让位于新成果,新成果仍然是可以重复的。 1.8群众性 农业生产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众多,这可以说,农业生产是亿万农民群众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因此,农民群众在掌握科学技术之后,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传播。这说明农技推广有广泛的群众性。 2农技推广中的传播模式 根据农业技术所固有的存在形态和方式,农业技术可划分为操作型技术、知识型技术、物化型技术。其传播模式主要有以下4类。 2.1传习式主要采取口授身教、家传户习的方式,由父传子,由子传孙,子子孙孙,一代一代的连续不断地传下去,逐步发展到一个家族,几个山寨,一群村落。这在原始农业阶段,由于科技文化落后,大都采取这种方式,这种传播模式只能引起“微变”。 2.2接力式在技术保密或技术封锁的条件下,技术的转移与扩散,有严格控制的选择。这在传统农业阶段,一些技术秘方,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往下传,如接力赛一样。师父所带的徒弟,是由师父挑选的。这种传播方式,虽也是一代一代下传,但呈单线状,不呈辐射状,局限性较大,这种传播只能引起技术上的“弱变”。 2.3波浪式这种传播模式,由科技成果中心将成果呈波浪式向周围辐射、扩散。这种状况可由“一石激起千层浪”来描绘。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辐射式”,在当代被普遍采用,它能促进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可以称之为“渐变”。 作者:李秀华单位:(吉林省通榆县乌兰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加强农业技术传播,推动种植业稳步发展 摘要:种植业仍为我国农业主要成分。加强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可有效推进种植业发展,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建立,能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催化剂”作用,能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但我国东中西部、平原与山区、沿海与内地农业科技水平普及程度不一,农民的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要以农业技术推进种植业的发展,必须得结合各地实际,讲究策略,稳步推广。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种植业;发展 一、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在诸多层面还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在推广农业技术时“一刀切”,和各地实际情况、山川水文、气候物产结合的紧密度不够,在进行定位方面精确度不够等。农业技术的推广没有严格的按照专业进行设置,这就对农业生产以及综合服务的提供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再者,农业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重视科研而轻视推广的一些思想问题,在传播推广的效率上就得不到有效提升。还有是在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和技术的推广没有得到紧密结合,在研究的目标方面比较单一化,研究的领域比较狭窄等。 二、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化策略探究 优化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首先要能够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技术推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持遵循效果导向的原则,紧密和实际的利益需求相结合以推广农业技术,坚持因地制宜,将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还要注重职能细化,在这些层面统筹协调考虑整合,才能真正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充分重视农民为本的理念。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结果运用的对象就是广大农民朋友,所以在技术的推广中要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要能充分尊重农民的参与权以及经验,尊重农民的选择,进一步的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对农业科技的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传播推广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项目选择,提高技术选择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再者,要想将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效率得以提升,就要能对农业技术传播的特殊性研究上进行强化。农业技术的传播以及技术自身的特殊环境下,在周期性以及风险性方面都比较大,要能将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整体队伍能够加强壮大。并要能够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要能完善化,将主渠道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还要对农科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方面进行加强。 三、加强农业技术传播,推动种植业稳步发展 现代化的农村发展和农业种植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农业技术的推广既是其中的重要结构,也是推动以教育为最终目的的农村发展的核心主导力量。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业和农村发展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意义极为重大。 例如,在小麦或水稻的培育过程中,进行一些人为的干预措施,如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栽植密度及多培育壮秧等方式来提高产量。而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可以使农业技术手段规范化,管理统一化。能有效的节约人工和资源,既提高了产量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一)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种植业要以现代化农业作为目标,立足于农业种植业本身,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有效的变革。发展方向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种植总量均衡的前提之下,要坚持多元化经营的理念方针,保障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由于我国纬度跨度大,就必须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来进行种植业生产。例如,在南方地区可以种植水稻等,在东北地区适宜种植大豆、玉米和水稻等,在冀鲁豫地区应着重发展优质小麦的种植。此外,还需要加大力度发展蔬菜、油料、花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优质配套的栽培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采用优胜劣汰来选取农作物品种。选取优质、专用、适销的农作物品种。现今的市场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日常需求也在朝着绿色健康多远化发展,这就必须使农业种植业产品多元化、优质化和层次化加深。还需重点关注进出口农作物的培育种植,培养现在紧俏的名贵中药、名贵花卉、特色蔬菜等。粮食种植要淘汰南方早抛稻、江南冬小麦、东北春小麦中的劣质品种,推广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和大豆等。油料种植要大力拓展长江流域油菜籽生产面积,提高“双低”油菜的生产比值,保证国内食用油的供给。水果种植要限制苹果、柑桔、梨等大水果,大力推广优质小水果种植,并优化树种结构,增大加工型水果生产。 (二)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推进新型农村发展 农村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通过科学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更好的建设新型农村产业,更好地培育新型农民。农业技术推广到位了,就能推进农村社会繁荣兴旺。在现如今的农业种植业发展问题上,需进行农村综合发展,达到实现普遍福利这一最终目标。全面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认知能力及农业技术水平,能为农业改革带来更多红利。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后,农民对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了解了农村发展的现状,了解了当地的发展出路,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农民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发展的普遍的社会福利。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如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忙闲各半年”的情况,让农民在劳动强度降低的情况下,一年都有收益。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村发展及农业种植业发展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是农村的重要生产力。随着我国农业技术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广大农民朋友深刻地意识到了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带来的好处,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为重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能更好地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为此,必须有效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本身在于传播知识,培养农民的科技种田意识,更好地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全面推广农业技术,对推动农业种植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此泶锏椒比倥迳缁岬淖钪漳勘辍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研究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全面改革,农业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于提升农业生产率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农业技术的传播对于农业技术的改革推广也有十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当前的现状以及农业推广的重要性,从而阐述了农业技术的传播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传播 作用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不容乐观,依然存在着诸多层面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建设未能达到足够的合理化,其未能准确地对推广进行定位;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没有达到足够的专业化,在提供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综合服务上存在局限性,同时推广机构中存在的多重职能重叠的情况也将阻碍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在实际推广中,甚至还存在重科研轻推广的策略问题;由于农业技术传播达不到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满足实际情况,也影响了技术推广的效率;技术推广同理论研究也未能够理想的糅合在一起,目前理论研究的目标和领域都过于单一和狭隘。以上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 2 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提升巩固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加强在科研单位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使得科研技术的研究更加合理化,且更具有实用性,使科研成果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机构体系使得农业技术充分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影响,而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也可以帮助普及科技影响力,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农业发展奠定基石;农村的社会服务模式也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得到推进和激发,通过先进的技术推导可以更好的克服社会化服务内容层面过多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率。 3 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3.1 传播源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根据传播学的研究,传播源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具有强而有力的权威性、亲和力、吸引力并且具有能动性,传播源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根据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来看,农业技术推广中传播源也具有以上特点。基于我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可以得出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推广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农业技术传播的政府执行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自身具备的文化知识、信息沟通能力和社会形象地位都对农业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的推广中,国家将推广杂交水稻列入到粮食生产发展的策略中,从各级政府在推广杂交水稻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政府不仅仅是推广政策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推广的传播源的重要成员。政府作为传播源,真实体现了传播源的强而有力的权威性及可靠性的特点,而政府作为传播源也是我国能够成功推动杂交水稻的重要因素。当时推动计划中大量技术推广人员下乡蹲点各大试验田和示范田的带动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代表了各级政府,且作为推广的传播源通过各种方式拉近传播接受者的距离,从而保证信息的可获得性,这样的方式也具有上述过程中传播源所具有的特点。与此同时,政府的官方网站和平台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者杂交水稻推广的传播渠道,这一系列的政策实施使得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很快的发展和传播。在对一些对农户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数农户的对新技术的获得来源、信息判断及技术培训等一些相关传播过程中,对村干部和政府机构的农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信任性,这一调查结果也直接说明了传播源对于相关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3.2 传播信息研究主要结果对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传播过程中,通过研究传播信息可以得出传播信息需要具备一下特点:传播的信息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结论,并且前后一致的信息可以让接受者更容易理解,而让人愉悦的信息内容同样使接受者易于接受,传播内容中前段和末尾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重复出现的信息可以增加传播需要的效果,然而过于频繁的相同信息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降低传播效果,而信息通过不同五官接受可增加记忆性。通过上述对技术传播信息的研究分析结果,可以对我们如何更合理的设计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使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易被受众接受获得。 3.3 对传播接受者的研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通过农业技术传播明朗传播的接受者,只有了解受众才能够进行有效传播,从而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分析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记忆、受众的个人差异,因为受众的自身文化素质、接受态度和对信息的理解能力,甚至是受众的社会背景对他们如何获取和理解信息都有影响,从而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在农业技术传播的过程中收集受众的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客观的、熟悉的传播源,合理地建设与传播接受者之间良好且积极的关系,制作设计易于受众理解和接受的信息传递内容,从而将制定出可靠有效的推广机构以及推广方式,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被受众更轻松愉快的接受,从而加大推广效果。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市场经济模式,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态势和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去完善。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是基于合理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我们应当足够的重视并致力于农业技术的传播,并且理解遵循农业技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规律,从而及时且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并且明白只有坚持以科学研究理论为依托根本,我们才能够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避免短期行为的错误引导,从而制定科学的技术推广策略,摆脱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农业科技传播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应用 摘要 以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为例,从农业科技传播的不同方式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了如何将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教授农村、企业、合作社等实体乃至农民,为农民致富提供技术支持,为农业、农村进行技术服务。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传播;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汾阳综合试验站 随着国家对农业研究新模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各种农产品启动了种质创新与育种、作物栽培与管理、病虫害防控、土肥、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产业经济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并需要对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在示范过程中,农业科技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关键。现就农业科技传播技术在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应用农业科技传播总体概况 农业科技传播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科技传播最早的起源之一[1]。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是将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受众,基于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将“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的方法,最终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2]。农业科技传播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能够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农业科技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农业科技需要。因此,要从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可行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4]。 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覆盖了60多种农作物,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自2008年加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承担了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与示范、丘陵旱薄区谷子糜子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谷子糜子大众化食品加工技术研发、谷子糜子特异资源创新和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谷子糜子主要病虫害动态及防控技术研发示范、谷子糜子抗旱耐瘠薄栽培生理研究、谷子糜子产业信息与政策研究等多项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团队成员及示范县技术骨干,结合各示范县农业局的培训活动,根据农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特点,采取集中会议培训、田间现场观摩会、专题讲座、座谈会、田间巡回指导、现场指导、入户培训、科技下乡、印发宣传资料、出版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宣传、网络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共同对试验站的服务区内对象进行培训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法律法规、谷子糜子新品种介绍、轻简化栽培、抗旱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加工贮藏等。农业科技传播的对象主要是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基地负责人、技术骨干、乡村干部、部分农业主管部门。 2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应用农业科技传播的机制创新 农业科技推广是关系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运行正常、能够基本满足需求的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另外,全国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进行了很多探索与实践,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宝鸡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河北的“农业科技传播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播模式。在适应当前形势、满足农民需求、促进农业发展的前提下,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农、科、教统筹,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培育了一批典型,如各种类型的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建设、行业学会(协会)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总之,这些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不但满足农民的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也丰富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农业科技传播学科建设奠定了实践基础[5]。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益性的农业科技传播方式也逐渐出现,并发展壮大。先后涌现出了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等成功事例,对国家公益性农业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6]。 近几年,吕梁市着手绿色谷子生产基地建设,进行绿色认证,提升吕梁以谷子为首的绿色杂粮产业,汾阳试验站本着为地方谷子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思路,以市政府和各县农委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搭建的基地建设和农技推广平台,做一些具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指导工作,重点在基地内示范推广“谷子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负责技术培训和谷子生长阶段的跟踪技术指导。 借助各示范县农委的行政优势,布置“绿色谷子”及“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配合试验站的品种和技术优势,完成农业科技传播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汾阳试验站在各县的绿色谷子基地集中搞26.7 hm2的“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通过技术培训,向全部基地辐射推广。各县通过行政指导基地农户与当地的合作社和杂粮加工企业签订优质优价收购协议,吕梁市政府和各县政府给予谷地1 500元/hm2的种植补贴,鼓励农户参与绿色谷子的种植;构建质量追踪体系,使“绿色谷子”从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实现质量安全。在推广过程中,其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汾阳试验站各示范县的技术骨干都是各县农业局局长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土肥站或植保站人员,技术示范与当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农民需求紧密结合,与各示范县农委协作,按当地需求规划基地,具体落实到进村入户,适当集中连片。二是以试验站站长为技术总指导,以团队成员、示范县技术骨干为主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优良品种引进、配方肥配置、耕种机具选型及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全过程技术培训和指导。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将整地播种、肥水管理、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统一,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农业科技传播方式及应用情况 3.1 现场传播方式 主要包括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会、新闻会、广场宣传与咨询、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现场活动等方式。现场传播的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获得较好的现场展示效果,直观生动,辐射和带动能力非常强。但现场传播的方式对资金、技术、组织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多用于重大技术的推广。汾阳综合试验站将谷子新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无公害、绿色谷子种植技术传授于示范点、示范村,然后辐射到其他村,周边人群十分羡慕并学习项目示范村农民的种植技术,周边村民反应项目村村民的种植技术和收益要比其他村子高的多。媒体的报道在当地周边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推动作用[7]。 3.1.1 集中会议传播。在专业合作社、涉农公司、家庭农场、企业、基地负责人、技术骨干、乡村干部、部分农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农民等群体内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工作。汾阳综合试验站每年冬、春农闲季节协同吕梁市、汾阳市、孝义市、交口县、柳林县、石楼县、临县、兴县等地方农业委员会组织大型培训、专题讲座、座谈会等,传播内容涉及谷子无公害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轻简化栽培技术及加工储运等,这种依托当地农业生产单位合作组织的农业科技传播能最大限度地组织种植户,使原本分散、不易组织的农民坐到一起,在这种规模较大的培训会上,能把农业科技知识更广泛地普及,并能接收整合大量来自基层农户的信息,有利于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广大一线种植户间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科技直接落实到田间、农户,也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直接反馈给科研人员。这种大信息量、集中式的交流互动,为农业科技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 3.1.2 现场指导传播。在春种、夏管、秋收季节,根据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等需求对除草剂的应用、播种机的调试、免间苗栽培技术、绿色谷子栽培技术、小米加工贮藏等科技,直接到现场指导,并通过电话、网络、邮件等方式进行技术跟踪服务,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3.1.3 针对特性问题传播。在生育期发现有病害、虫害、倒伏等实际问题,利用岗位人员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针对性传播。 3.1.4 针对特殊阶段传播。遇特殊阶段或极端气候条件,如苗期干旱谷子不扎根,后期雨水多、低温等,及时指导农户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3.2 媒体传播方式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多媒体、电话、网络、邮件等多种媒体传播方式,为确保农业科技能快速进村、入户、到田,汾阳综合试验站人员多次利用媒体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技人员及广大农民,有针对性地展示新品种与先进农业技术,处理解决眼前的切实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地区村委会采用喇叭传播、逐户通知的方式,解决好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保证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农户[8]。 自体系成立以来,在吕梁市举办集中会议培训和现场观摩等传播活动时,应用了广播、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传播,主要有吕梁市各示范点轻简化栽培技术、绿色谷子栽培技术等技术培训会;汾阳坡头示范点农民素质培训会;柳林西垣示范点技术培训会;汾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日培训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日观摩活动;院推广处及吕梁市种子现场观摩会;柳林西垣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吕梁市各示范点组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等现场观摩会[9]。 3.3 书面传播方式 书面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印发的小册子和宣传资料,是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等信息的材料。成本低廉,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传播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如山西省谷子区划及新品种介绍、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谷子的营养与食品、糜米苦荞黄酒、谷子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谷子杂交种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宣传资料,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发放效果快。还有针对特殊阶段、特殊问题编发的应对措施与方案,如:抗旱播种应急方案、谷子病虫害防治方案、汾阳市示范基地大风冰雹灾害调查和应急补救方案、秋旱的预防及田间管理指导等,都及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与发展,以及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农业科技传播学科得以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 实践证明,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按照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传播原则,建立起上下联动、协调运作的传播机制,既能冲破传统农技推广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形成大农业、大科技工作格局,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农业科技传播规律,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10]。 试验站团队成员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途径主要是同农民加深理解,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与农民打交道中尽量学会用农民的语言,运用清楚、简练的语言表达,在表达和理解上找到共同点。主动地向农民敞开思想,充分认识到农业推广活动必须有农民参与,是一种每个参与者都对结果的取得有影响的互动过程。因此,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团队成员与农民之间不是劝服与被劝服的关系,不是控制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彼此信任的关系。应努力避免出现控制型沟通的问题,提倡理解型沟通[11]。 农业科技传播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应用应当是多元化,不能是一个模式,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手段,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应以网络为主,着重拓宽科技提供的范围与提高科技质量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有线广播、小册子、村喇叭等渠道将科技送到农户,应用不同方式传播科技,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影响农业技术传播的多因素分析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也是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制约,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文章列举了农业技术传播推广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农业技术本身因素、农业技术传播渠道因素、农业技术需求方制约因素、农业技术传播方式因素、来自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重点强调农业技术人员素质和技术需求方农民接受农业技术意识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农业技术;传播;因素;分析 引言 农业技术传播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因素影响,弄清楚这些制约因素的形成和特点,才能针对性制定相关防制约策略。农业技术本身方面,关键是技术本身的可操作性问题;农业技术传播渠道方面,主要是农业技术人员素质提高的问题;农业技术需求方制约方面,主要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意识问题;农业技术传播方式方面,关键是处理好适合农民接受的方式问题;政府方面因素,要体现政策的适应性和倾斜度的问题。无论来自哪些方面的制约,都给农业技术传播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性采取反制约措施,已经成为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要任务,也给农业科技人员带来严峻挑战。 1 农业技术本身因素影响 鹿寨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热冬凉,无霜期可以达到330d以上,适合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是“八五”国家商品粮基地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鹿寨县农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突破。但是,在农业技术传播推广过程中,由于这些农业技术本身还不够完善,在具体实施时,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1 技术适用性、可操作性因素制约 农业技术在传播推广时,涉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也就是这些农业技术能不能大面积实用?在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有没有条件进行相关操作?农民朋友能不能独立操作相关技术措施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农业技术就没有推广价值。不管技术本身的科学性有多高,也不管技术实施之后的效果有多棒,不能让农民顺利使用,这样的农业技术就是标准的花瓶,没有一点实际价值。 在农业种植时,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技术。由于鹿寨县地形多样地质条件也呈现复杂化,对土壤进行监测,其难度就非常大。所以,像这样的农业技术由于自身制约因素太多,不能具有全覆盖性,农民根本就不可能随意操作,而要科技人员每一小区域都进行土壤测试配方,工作量是巨大的,也是现有科技条件所不允许的。这样的农业技术自身就存在传播短板,无法得以广泛传播和使用。 1.2 技术效益显著性因素制约 鹿寨县是农业大县,特别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生产天然无公害农业产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有很多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例如,大力发展黄栀子种植,实现黄栀子基地化管理,就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经营效益,还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这对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收入,都有重要积极推动作用。推广黄栀子基地种植技术,其效益显著性就非常明显,也能够获得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同。 鹿寨县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而且也靠近著名旅游区桂林,发展农业旅游想必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农业技术项目。但是,由于地缘问题和交通、环境、宣传等因素的共同制约,如果在鹿寨县大面积推行农业旅游,大搞“农家乐”经营,恐怕就难以取得预先效果。像这种农业技术没有显著的经营效益做基础,就不能获得推广空间。每一项农业技术都有特定的时空限制,在推广传播时当然要遵循这个限制,不然就是盲目,不仅不能收到经营效益,还可能会造成亏本损益。 2 农业技术传播组织因素影响 农业技术传播推广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管理,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在实施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工作时,由于农业主管部门组织不力,或者是农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都可能导致农业技术传播出现组织管理漏洞,使得农业技术难以与农民经营实现自然接轨。农业技术依然得不到有效落实,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受阻。 2.1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受限 2002年~2013年9月,鹿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与其他站合并为农业服务中心,但单位属性并没有发生改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管理权在乡镇政府,人员配备、设备管理都属于乡镇,县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管理只限于业务指导。像这样“管事不管人,管事不管钱”的现实,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时,必然要遭遇到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乡镇随时都可以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到乡镇政府帮忙,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搞农业技术推广传播,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农业技术推广力量,农业技术当然就难以被农民实际应用。 2.2 基层技术人员素质低下 鹿寨县自从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之后,由于乡镇常常抽调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去做计生、林改、征地、维稳等政府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就显得力量过于薄弱。本来专业技术人员就不足,加上政府借人,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短缺,而且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已经严重老化,10多年没有做农业方面的工作以及相关知识更新,农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归口管理,不同专业的人员不断混杂进来,在职在编属于农口人员已经不到1/2。推广农业技术这样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只靠这样的技术队伍又怎么能够顺利实现呢? 为提升农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质素,鹿寨县乡目前采取的解决措施:县农业局管理为主,充分利用2013年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加强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和知识更新。这项措施可谓是雪中送炭,很多农业技术人员有了学习提高的机会,但农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太低,要想扭转这个局面,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3 农业技术需求方制约因素影响 3.1 农业企业制约因素 鹿寨县虽然引进了一些农业企业介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但由于覆盖面还较窄,不能给农业技术推广创造更多经营优势。特别是农业特色种植,如果没有大型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介入,农民生产就难以形成产业化链条。农业产品销路出现问题,农民种植积极性就要大打折扣。因此,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还需要加强,农业走产业化之路才能成为现实。但是近些年,鹿寨县的桑蚕产业化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的引进了三协、贵盛、洛江等缫丝厂。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很好的起步。 3.2 农民素质制约因素 农村劳动力资源不少,但大多都外出去谋取职业。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会走出去,留守的自然是老弱妇女儿童。这个群体文化程度很低,又没有求知的欲望,学习技术的热情自然不会很高。这也为农业技术传播推广造成障碍。 3.3 传统意识制约因素 由于长期种植习惯所致,很多农民受限于传统种植的约束,不敢随便改变经营方式;对新技术新工艺存在疑虑,特别是害怕出现经营风险,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传统种植意识已经严重制约一些农民的思想,对新技术常常持排斥态势,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3.4 组织体系制约因素 农业技术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农民在接受这些新技术的时候,常常是本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不亲眼看到结果是不会轻易相信的。如果农民能够看到邻居亲朋好友使用一些农业技术获得成效时,这样的传播就会非常有效。像这样的传播要比农业技术人员劝说更有成效,这说明组织化发展对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更为有利。鹿寨县农业合作社还没有形成规模,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很多农民还在自己探索市场进行相应产业调整,当然存在一些盲从性。因此,加大组织化管理,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 4 农业技术传播方式因素影响 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当然离不开有效的传播方式。传统的选择方式大多是采用广告、传单、广播、电视等媒介,开展农业技术的宣传推介。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传播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这给农业技术传播推广带来麻烦。 4.1 推广方式不合理 农业技术传播推广,要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民做示范做讲解,但现实是,很多农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到现场实地操作,而是喜欢在教室里讲道理,即使有到田间地头的,也不能深入。因为有些农业技术需要实地观察和跟踪指导,如果技术人员不能深度介入,只是纸上谈兵,这传播效果自然就打折扣。有些地方为搞宣传,甚至花钱请农民参加培训,替相关单位造势当“托”。这当然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正常传播和推广。 4.2 信息技术不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推介平台,像基本的设施、图书等,但很多乡镇没有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办公场所,更没有租借图书资料等业务设置。农民难以从乡镇农业机构中获得想要的技术资料,即使是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也不能快速获得相关技术支持。这也为农业技术传播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从2013年后,农业局归管后,各乡镇的农业推广站都配备了较为齐全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投影仪、相机、桌子、板凳等。这使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得到很大的提升。 5 农业技术传播政府政策因素影响 政府在农业技术传播推广中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农业技术传播组织管理方面,如果政府给予有力支持,特别是农业技术人员配置都能够得到有效加强,开展农业技术传播自然就有物质保障。政策支撑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周期较长的工作,如果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就可以大大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潜力,为实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如果政府能够重视农业技术传播工作,加大农业企业招商力度,为农民牵线搭桥,推广相关农业技术就会更有成效。反之,政府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推动力不足,自然就会对农业技术传播带来副作用反效果。 6结语 农业技术传播不仅给鹿寨县农业经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虽然农业技术推广好处多多,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是要遇到一些制约,有些是意识问题,有些是技术问题,有些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困难。要找到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方法,首先要弄清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源,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农业技术的大力推进,为实现农业大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试论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涵义及传播模式 摘要:在商品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广大农民群众强烈地呼唤技术,促使农技推广事业也在日益发展,本文就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涵义及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业技术;农技推广;涵义;特性;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是使农业翻番、农民致富、国家兴旺的一项事业,为了做好这项事业,我们从农技推广的基本涵义、农技推广的特性、农技推广的模式3个方面进行论述。 1农技推广的基本涵义 农技推广,就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将科技成果迅速地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最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上,能动地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创造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达到高产、优质、低耗、少污染的目的,促使农业不断进化和发展。农技推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流程式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从内涵看,包括推广来源、推广主体、推广形式、推广手段、推广对象、推广目的、推广效果。从阶段看,可划分为三大系统,即科技成果系统、科技传播系统和农业生产系统。 科技成果系统,包括科技传播的主体——农业科技工作者;科技传播的对象——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群众,还包括推广形式、推广手段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农业生产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农业生物、人类社会劳动。由于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上述三大系统在相互作用时,又涉及到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管理因素。三大系统与三大因素,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组成了纵横交织、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这种无限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形成了农技推广的系统结构,构成了农技推广的整体,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此可见,农技推广不仅涉及农业系统内部的各个学科、各个专业,还涉及到其他自然科学;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还涉及到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思维科学。农技推广的发展,必然要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效应”和“边缘优势”。由于邻近学科的不断相互渗透和影响,现代农技推广的交叉化、边缘化、复合化、多元化的特征更显得十分突出。这就决定了农技推广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将逐步形成内容浩瀚广袤深宏的知识体系。 2农技推广的特性 在探讨农技推广的涵义时,离不开对农技推广自身内涵特性的认识。农技推广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以下特性。 2.1相依性 就是与农业生产相依相存,相辅相成。没有农业生产,自然也就没有农技推广,农技推广的进步,促进生产的发展。 2.2中介性 农技推广处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是衔接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的桥梁,是沟通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环节,是联结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纽带。没有农技推广这个“中转站”、“关节点”,科学技术就不能由生产的精神潜力或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3实践性 农技推广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都来源于实践,是长期的科研实践、推广实践、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回到实践中,受到实践的检验,为社会实践服务,离开实践就谈不上农技推广。 2.4动态性 农技推广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成果研究阶段、传播普及阶段、应用生产阶段所组成,两个阶段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时刻运动着、变化着。这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处于永恒的生产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当我们要了解和认识农技推广的内涵时,考察农技推广普遍联系的动态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2.5继承性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一代一代相传,连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6创造性 农业生产是在广阔的土地上从事的生产实践,分布面广,地域差异大,而科技成果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试验成功的。这种成果的局限性与地域的广阔性的矛盾,说明在另一种时间、地点的条件下应用科技成果是一种再创造。另外,科技成果在研究时,要求攻关突破,重点放在某一单项技术上,而推广应用,则是组装配套的综合技术。 2.7重复性 农业科技成果和一般科技成果不同,一般科技成果虽能重复,但在重复之后,实用价值逐渐降低。农业技术的连续性、积累性和稳定性比较突出,农业科技成果在重复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反而还得到完善、提高和发展。当一些更好的新成果出现之后,旧的科技成果逐步让位于新成果,新成果仍然是可以重复的。 2.8群众性 农业生产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众多,这可以说,农业生产是亿万农民群众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因此,农民群众在掌握科学技术之后,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传播。这说明农技推广有广泛的群众性。 3农技推广中的传播模式 根据农业技术所固有的存在形态和方式,农业技术可划分为操作型技术、知识型技术、物化型技术。其传播模式主要有以下4类。 3.1传习式 主要采取口授身教、家传户习的方式,由父传子,由子传孙,子子孙孙,一代一代的连续不断地传下去,逐步发展到一个家族,几个山寨,一群村落。这在原始农业阶段,由于科技文化落后,大都采取这种方式,这种传播模式只能引起“微变”。 3.2接力式 在技术保密或技术封锁的条件下,技术的转移与扩散,有严格控制的选择。这在传统农业阶段,一些技术秘方,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往下传,如接力赛一样。师父所带的徒弟,是由师父挑选的。这种传播方式,虽也是一代一代下传,但呈单线状,不呈辐射状,局限性较大,这种传播只能引起技术上的“弱变”。 3.3波浪式 这种传播模式,由科技成果中心将成果呈波浪式向周围辐射、扩散。这种状况可由“一石激起千层浪”来描绘。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辐射式”,在当代被普遍采用,它能促进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可以称之为“渐变”。 农业传播技术论文: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植保工程中农业传播与沟通尤为重要,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关键词:农业传播技术 植保工程 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结合贵德县农牧业实际,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一、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 农业植保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多元化,不能是一个模式、一刀切,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手段,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植保信息建设应以网络为主,着重拓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有线广播、小册子、村喇叭等渠道将植保信息送到农户,应用不同方式传播植保信息,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