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管理论文:强化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思考建议 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客观准确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和为行业管理服务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部门统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建立完善与当前乃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的部门统计管理体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__省__市针对部门统计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下面就全市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进一步探讨分析。 一、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各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来源,在政府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部门统计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从行业分类看,除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负责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贸易业、房地产业和部分无管理部门的服务行业外,其余绝大部分服务业统计由部门承担。同时,在各项大型普查中,部门的作用也十分突出,整个经济普查有27个部门参与了普查活动,武警、铁路、金融、保险等行业的调查由部门直接承担。可以说部门统计涉及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部门统计数据质量、时效性和完备性如何,直接影响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和决策。另一方面部门统计数据应用到统计工作各各方面,在“反映发展、评价发展、宣传发展、促进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映发展中,积极提供行业发展数据。如及时为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报表和社会公报提供部门统计数据。在评价发展中,部门统计数据成为各种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如文明城市创建评价、区域经济考核和服务业经济考核体系中,有1/3的指标来源于部门统计。在宣传发展中,积极编制各种反映行业发展的统计信息资料。如人民银行、税务、银监局、工商局、法院等部门定期编制了月报、月度分析资料,满足了各级领导决策和行业管理的需要。在促进发展上,积极发挥部门的统计分析职能。如税务局在编制月报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每年开展宏观税务分析,加强对企业税收的监督监测;工商局利用各项统计资料,献言献策,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管理,促进了各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环境趋好。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范围越来越广,业务内涵越来越丰富,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统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并向实体经济持续渗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更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国家、省局高度重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纳入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国家统计局制定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在整个统计系统中开展了部门统计报表清查工作,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了部门统计的调查行为。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省统计局相应建立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省级部门统计数据报告制度》、《省部门统计考核评比制度》等。市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统计管理工作,专门下发了《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门分工,理顺了部门职责,进一步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为全市开展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是通过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思想、意识、观念进一步转变到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来。统计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服务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统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统计服务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科学的统计体制机制,从而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职能不断弱化、改革相对滞后的部门统计与日益增长统计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统计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统计工作的科学发展。因此,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显得较为迫切,它是解决部门统计工作突出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二、现行部门统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门统计改革步伐缓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部门仍沿用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指标不科学,反映生产性、总量和数量的指标多,反映民生、社会、财务和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少;统计调查方法单一,多数部门统计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统计标准不统一,有些指标仍使用1992年统计标准,未与最新的国家统计标准接轨;统计范围窄,只调查本系统部门、单位的数据指标,没有开展全行业统计,统计工作还没有走到宏观管理的层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存在重复交叉统计现象,数出多门时有发生。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分工不明确,统计职能交叉重叠,统计调查项目、指标设置存在重复统计和重复调查现象,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与部门之间关系不够理顺,数据沟通衔接不到位,造成数出多门,相互矛盾,不但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基层统计调查负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如建筑业、房地产业、就业失业、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畜牧业等方面的统计和调查工作,有两个以上的部门同时统计。 (三)部门统计不够规范,不能充分履行统计职能。近几年,部门统计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统计观念陈旧,服务理念落后,领导重视程度低,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混乱、统计报表源头数据质量不够扎实;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得不到根本保证;统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统计管理工作滞后,缺乏详细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统计资料管理与统计咨询服务不规范,统计分析水平较低,分析力度不够;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弊端。部门统计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和建设迫在眉睫。 (四)部门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力量薄弱。随着统计任务的不断增加,部分部门的统计机构人员建设不但没有加强,相反有所消减。从20__年我们开展的部门统计工作基础情况调查看,81个市直部门大部分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或附属于办公室,或附属于财务处、计划处,绝大多数单位的统计人员为兼职,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多数部门统计设置配置落后,统计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统计信息资料的利用率不高;统计工作整体效率较低,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 (五)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还不到位。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关系不理顺。一方面对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不理解,致使相互之间不沟通衔接。另一方面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仍定位在“重统计轻管理”的工作模式,也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理顺。为方便数据使用,或满足利益需要,在开展必要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属于部门统计的调查项目,以致于统计部门将精力集中到统计和调查,而在管理沟通方面,手段、办法、制度往往比较被动,受畏难情绪的影响,不积极加强管理、沟通、衔接,导致部门之间关系不理顺,统计调查项目重复交叉,政府综合统计任务繁重,部门统计减弱的局面。 三、__市在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上初见成效 针对以上部门统计和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在完善加强部门统计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建立部门统计工作情况数据库,部门统计联络渠道得到理顺。在全市部门范围内,开展了部门统计工作基本情况调查,对部门统计工作负责人、联系人、统计人员和设备配备情况、综合统计机构、统计任务承担科室和统计调查项目等进行调查,整理、建立了部门统计工作情况数据库,进一步理顺了部门统计工作联络沟通渠道。目前,我们共建立了81个部门的统计工作基础情况数据库,为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统计培训,部门统计人员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统计管理职能,不断加强培训工作,定期开展统计人员继续教育、资格认定和统计职称培训,并多次召开部门统计工作培训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对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部门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每年我市参加继续教育、资格认定和统计职称考试约3000多人次,其中:部门统计1000多人次,基层统计人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加强与部门间的衔接沟通,搭建部门统计信息交换平台。根据统计管理职能要求,坚持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相互服务的工作原则,逐个部门进行沟通衔接,部门之间沟通渠道更加顺畅,数据资料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全市形成了由交通、邮政、电信、金融、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财政等50多个部门定期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业务和财务资料的报送制度;与工商、编制、民政、国税、地税、质检等部门建立了单位信息交换机制,部门统计信息平台建设得到初步推进。 (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加强部门数据的审核评估,强化部门统计原始记录和台帐建设等基础工作,督促部门统计向全行业统计拓展,规范数据,有效地提高了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由统计局牵头每个季度前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调度指标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建立房地产统计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人民银行牵头,统计局、发改委、建设局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我市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开发投资、房屋销售等情况,全面了解我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变化。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为及时跟踪监测部门管理行业发展现状,把撑经济发展动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创造了良好环境。 (五)开展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部门统计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建立部门统计规范化管理办法,定期开展的部门统计规范化督导验收工作,从组织领导、统计机构、统计力量、统计基础和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努力完善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通过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开展,部门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统计机构进一步加强,统计人员力量进一步充实,统计基础进一步夯实,统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统计地位进一步提高。 (六)加强了对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开展了部门调查项目清理工作,严格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进行管理,取消非法、违规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解决交叉统计重复统计的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建立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流程,制定科学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初步建立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为提高信息共享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建。 四、科学定位协调指导实现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虽然我市在推进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方面有了一定探索,有了一定改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和完善。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实现由“统计”向“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要以科学发为统领,切实转变思想摒弃过时的工作理念,提高对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和谐共建统计的理念,努力实现工作思维和工作重心的转变。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统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共同协调全面发展。从当前统计工作看,专业性相对较强,自成体系,容易造成我们工作封闭、眼界不宽、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相对僵化,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所赋予的统计部门组织实施、规范管理统计调查和统计数据的权利和责任,转变职能角色,强化依法实施统计,强化管理职能,规范统计数据程序,实现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职能由“统计”向“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要寻求突破口,完善制度。 (二)加强协调,完善机制,实现统计工作一体化。协调和解决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作用。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是统计工作两个重要组成,要自上而下理顺好与部门统计之间的关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一是要科学定位。部门统计作为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先天的管理上的优势,统计内容更加具体。我们要发挥这种优势,逐步培养和壮大部门统计队伍,让部门统计撑起半边天,而不是搞大包大揽。二是要加强协调。政府综合统计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明确职能分工,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巡查和指导,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加强对部门统计数据的评估和管理,规范统计数据程序,做到“政出一家、数出一门”,开门共建统计,开创和谐统计事业新局面。三是要完善部门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统计调查制度。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助部门增加反映社会、环境与资源、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文化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内容,建立起指标科学、口径统一、范围全面的统计调查制度,尽早实现部门统计由系统统计向全行业统计的转变。四是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统计信息实现共享,是落实分工协作、运行新的政府统计体系的必要保证。要建立共享机制,明确共享的内容,落实部门的分工与协作,提高统计效率,防止重复交叉。 (三)要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为加强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虽然,近几年来,政府统计机构加大了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力度,国家统计局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局建立了《部门统计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部门统计工作管理力度,对于规范部门统计调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部门管理,只是明确了规范制度,对于未执行部门管理的部门,《统计法》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建议在统计法修改中增加政府统计机构与部门统计机构分工的内容,规定统计调查项目设定和审批的权限,并对部门统计管理的内容、范围进行具体,同时可增加对非法统计调查的规定,为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四)规范管理,强化措施,稳步推进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作为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溶入到日常统计工作中去,要逐个单位进行推进,实现全市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无缝覆盖”。要加强宣传。加大对统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部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争取部门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确保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加强培训。增加对部门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和频率,提高部门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满足部门统计工作需要。要加强检查督导。定期对部门统计工作进行检查督导,以检查促规范,以督导促工作,有效推进部门统计规范化工作。要加强奖惩力度。建立部门统计工作考核评比体制,定期开展部门统计工作的考核评比,进行表彰,促进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统计管理论文:公共管理专业统计教改探微 在讲授推断统计学部分时,我们选择的案例也来自于教师的科研、生活实践。例如,某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怎样证明该方法有效?首先应该证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幼儿在某一方面的认知能力无差异,在使用了新方法后,如果实验班在某一方面的认知能力优于对照班,才能说明该方法有效。我们把这一实例用于方差分析的教学中,学生不再认为平时的工作学习中用不着推断统计学的知识,体验到推断统计学知识不仅是统计学的核心与精华所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也大有用处。案例教学是《应用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上述案例教学法,同时,在课后练习中也给学生布置了一些案例分析的作业。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于外部压力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 主动性可能来自于压力,这种主动性常常是暂时的,带有较大的功利性,一旦达到目标,主动性就消失了。兴趣是主动性的另一个来源,比较而言,来自于兴趣的主动性则比较持久,但是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绝非一门课程能够胜任的。“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会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就会对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评价考核体系 始于20世纪末的高校扩招带来的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教育部等高校主管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考核与监管,以期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社会需求的专业招生。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对的,但各高校采取种种手段应付就业率的考核,不仅出现了学生“被就业”等荒谬的事情,还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学效果。各高校、各专业都要应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甚至是与国外的高校竞争。竞争不仅是各高校实力(师资、科研水平、综合水平)的比较,就业率也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如果这些争取来的学生不能按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对各高校、各专业来说无异于自损招牌,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大学的门,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拿到文凭。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一点,这实际上变相剥夺了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独立考评的权力。在教与学的博弈中,如果学校管理部门管理设置的前提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文凭,即专业课学习都通过考试,那么学生对应用统计学这类有难度课程不会有学习的压力,他们会认为反正最后考试都能过。况且,学生手里还掌握着“学评教”这个对付教师的“法宝”,迎合学生的需求是教师的理性选择。 2.公共管理专业的影响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仍然比较落后,学科边界模糊,视野狭窄,基础不牢,知识体系不完整,研究方法陈旧,知识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学科边界模糊使研究内容多而庞杂,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多,学生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基本上学习的都是“屠龙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落后,借鉴学习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不仅面临较多的学习内容,在总学分一定的前提下,必然是各种方法都了解,但是都不精,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就业的竞争优势,公共管理成了一个所谓的“万金油”专业。政府扩张权力,公务员待遇优厚,工作稳定,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毕业生考公务员,近几年考公务员成了高校毕业生的首选,这种形势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很不发达,那么与公共管理专业对口的就只有政府部门,进政府机关只能考公务员,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对学生考公务员并没有直接的帮助,这些必然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高校科层化管理模式的影响 科层化管理模式注重的是程序和规则,正如默顿所强调的 “:规则原本只是手段,现在却变成了终极目标”。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不仅有共性,还因为学科、专业及教师、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特性服从严格的规则制度,要求教学活动服从行政命令,这必然给教学带来种种困扰,应用统计学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理科合班教学 我们的授课对象是按大类招生的公共管理,文理兼收。高中阶段理科的数学已经包括了概率论的初步知识,文科的学生则没有学习过这部分内容。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大影响,文科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重思辨思维,轻逻辑思维的思维定势,普遍对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有恐惧感。这要求我们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既不能使文科的学生学不懂,又不能让理科的学生感到没兴趣。我们应用统计学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消除文科学生的恐惧感,并逐步建立起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事实,用统计推断来验证主观判断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2.大班教学,课时压缩 作为公共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应用统计学曾经是4学分,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学校对专业课的数量和课时都进行了调整,应用统计学现在是2学分(32学时),但课程内容没有减少。内容多,课时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应用统计学的概念、公式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而且从基本概率知识到推断统计学的各种方法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联,前面的假设检验等知识没有掌握,后面的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就很难理解。学生必须做课后学习、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否则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课后学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甚至成为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将课后学习分为三个部分:内容自学、习题练习、上机练习,内容自学通过课堂讨论或完成作业的方式检查;上机练习用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作为平时成绩。 《应用统计学》是公共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或二年级第一学期,这个学习时段学生学习负担较重。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基本知识和概念需要学生课外学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每年公共管理专业招生的数量基本固定,出于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一般都是按50多人的大班进行授课,案例讨论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应用统计学》采用案例教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公共管理的其他专业课相比,其内容没有吸引力。在高校实施“学评教”的考核压力下,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能影响教师的教学考核等级,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3.教学环节不匹配 《应用统计学》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注定了考试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和计算,而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考试和平时的教学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三)缺少案例以及合适的教材经济管理类学科发展比较成熟,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已经广泛深入地运用在管理实践中,因此,各类合适教学的案例也比较多,有专门的案例教材。“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决策实践中,一些功能环节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科学的、合理的决策程序并未完全确立起来……少数领导者凭经验,甚至按主观设想拍板的情形并未绝迹。”实践中收集分析真实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囿于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不足,切合中国实际,又能够用于教学的案例较少。 缺少合适的教材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目前的统计学教科书多是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的教材大多是针对MPA的,内容和深度都不适合本科生;用经济管理类的教材又面临例题和习题都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与本专业的关系不大的问题,学生感觉统计学方法不是公共管理体系的,与其他的专业课完全是两张皮,没有结合起来。 对策和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进。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以应用统计学为核心,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到结论等统计工作环节,分别由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等几门相互衔接而又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了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应的知识,而且得到了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了以往课程结束后,学生考完试,知识又还给教师的状况;参与了不同阶段的统计工作,掌握了用统计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了文科学生重思辨能力,轻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差的倾向。 (二)考试方式改革 在遵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我们将闭卷笔试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闭卷笔试重点考查学生对《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的考查,平时考核的模式不拘一格,包括教学中的讨论、答辩和作业、上机考核、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学生的成绩可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小论文、上机操作和笔试闭卷卷面考试成绩等来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收集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收集公共管理的相关案例,一方面是来自学生的各种科技立项及问卷大赛的调查,例如前述学生自己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上的问卷调查,这些调查的样本量一般都不够大,问卷设计还存在着问题;教师的科研项目也是另一个重要来源。目前,我们已经有城市低保对象,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及社区满意度等5、6个调查数据库,大都是中等规模的调查,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我们以案例教学为主要试验方法,对公共管理类应用统计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考核等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探索和尝试,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限制及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这一教改项目的效果还很难评价。随着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建设理念的逐步深入,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实践活动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统计研究方法的是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统计管理论文:统计制度变革和企业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对于统计工作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偏差性理解,有些企业则认为,统计是适应于计划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于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取缔或者是消弱这种机制的管理;一部分企业认为,统计的职责服务对象是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只是通过一系列的汇报统计分析,做一些繁琐的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只是增加了相应的工作量和额外开支;还有企业认为,统计只是负责了企业内部的总结报告,只是侧重于文字的统计,数据的统计,没能付诸于工作实践,对于实际工作意义不大,认为统计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规模,对于提升经济效益起不到多大作用,提升不了生产总值。这些错误的观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管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对此,需要从下面几点进行改进。 1.设置综合统计机构,明确其职责 对于任何行业的企业来讲,设立统计部门是相当有必要的。假如,企业内部考虑到经费、内部框架的构成等问题,不能设立独立的统计部门的,从长远角度出发,企业内部应该设立一个综合统计岗位,通过人员设定,规范只能限制,确保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对于综合统计部门或者是统计岗位而言,应具备以下几点职能:首先,制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信息送报规范。从企业内部经营模式和管理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市场、竞争企业、政府部门等与企业相关的要素,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统计规范,以便各部门及时有效地统计数据并报送给上级管理机构。其次,明确部门统计责任。统计部门要对数据进行搜集、审查、分析、汇总,并提供统计信息报告。第一,对于各部门上报的信息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进行严格审查,最终给予详细完善的可实施报告;第二,搜集本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信息;第三,搜集汇总行业竞争者和市场有价值信息。从这几点上来看,企业统计指标的报送既包括对内的信息反映也包括对外的报送任务。最后,利用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探究。首先,通过一种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对生产进度的分析;其次,多方面综合分析,比如,生产、盈亏、质量等方面诸多信息的统计分析,研究产销增减的原因;最后,综合多种信息对企业单一方面或者多层面进行评估预测。在统计工作进行中,所涉及的方法、形式等可以不同,但是最终结果必须用报告的形式加以展现,给人一合理的数据分析。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统计分析人员应该具有高素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对企业内部的构架和各部门的职能有所了解,并将管理学、计算机学等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细化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明确责任范围 目前国内企业市场中,统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统计工作不能仅限于统计部门内,应该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现在的部门职能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劳资部门对于机构人员数字比较清楚,基建部掌握投资数字等,为了保证企业内部资料的统一完整,实时有效性,就要求对统计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规范,指导各部门统一汇总信息,做到企业的一致性,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对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合理规范,对统计工作顺利进行做一个前提铺垫。对于企业统计来讲,职能的合理化管理,系统化分配,对于企业内部构架建设也起到推动的作用,提升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力。 3.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多向运行 原有企业内部统计信息是自下而上的一种运行方式,主要是基层单位向职能部门汇总信息,通过职能部门分析总结,将信息统一汇总到综合统计部门,之后由综合统计部门汇报给企业领导层,这种职能的传递可能使部分统计信息失真或失效,为了确保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应该从单向运行转而多向运行,确保管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稳定企业发展。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工作不容忽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企业工作的顺利进展以及决策领导的有效性,合理的统计工作机制,带动企业长久发展,通过统计工作体制改革拉动企业管理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综合水平。 统计管理论文: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统称,其中主要包括:财务、统计、经贸等学科,而在每一学科的具体教学中统计学都是学生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之一。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具有专业性强、系统性强、实用性强等特点。从学科设置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信息获取、显示、描述,以及综合分析的专业学科。目前,国内经济管理专业在统计学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和问题,多数教师往往把统计学课程单纯地看作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热衷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和繁琐公式的推导严重忽略了统计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削弱了学生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流于空洞、枯燥、乏味,进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偏离了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效果和质量也不理想。要扭转目前统计学的教学现状,教师要认真的对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反思,并且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摆脱和改变现阶段的统计学教学“困境”。 1.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中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各行业、各领域在管理工作中对于统计学的重视,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统计学专业人才。目前,在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已经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为推动统计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讨论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讨论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解统计的概念时,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是统计?“统计”一词有几种涵义?为什么说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个体?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统计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层层设置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述自己的看法,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各种意见及其分歧,为学生梳理出了解答问题的不同路径,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和思考,帮助其得出自己的结论。 1.2对比分析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对比教学方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含义进行直接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与内存关系,然后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时间数列的计算时,通过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三点不同,即:是否具有可加性、与时间的长短有无关系、是否是连续登记取得,以此作为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基本判断方法。 1.3总体框架结构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一些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名词、概念,框架结构法的应用通过框图将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然后逐层展开加以剖析,提纲挈领地板书框图中名词的特点与作用,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语言说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异同。采用这样直观清晰、凝练简洁的框图教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1.4实践式教学方法 实践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如专题研究、社会调查、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对实践过程的讨论和实践总结的书写,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事件,设计一套调查方案,通过调查方案、调查方法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了统计调查的内容,通过对搜集来的材料的整理让学生加深了统计分组、组中值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2.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途径 2.1注重现代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先进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且加强对于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科技的发展为统计学的教学和应用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主要体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统计软件的应用,在统计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公式、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生动,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可以展示复杂的图表,将图表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也节省了板书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图表、声音、文字、色彩、动画等形式传输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把握尺度,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合理编排讲课内容,做到严肃活泼、有主有次,形成交流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与“学”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只局限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消化,加之所学的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往往在实际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统计教学的改革应立足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应考虑其专业特点,把握社会经济动态及实际应用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培养具备一定统计理论知识、技能,能在社会发展变化中活学活用、不断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2.3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背景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统计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 学生掌握一种正确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规律的理论、方法,解决的是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师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应用背景组织教学,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善于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概念公式的掌握,强调理解和应用,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广大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和完善,进而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并且提高学生对于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统计管理论文: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统计学工作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快速反映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活动、完成计划等全方位的信息,为企业赢得了有力的竞争条件。本文以统计学知识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为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统计学知识来指导工程管理工作,提出加强工程管理工作应采取的统计方法和手段,探讨改进管理工作的办法,使工程管理工作更好、更有效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关键词:统计学;工程项目;应用 一、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statistics)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归纳推断法。统计学与工程项目相结合形成了工程统计学。 二、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一)在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一系列的选择、筹划和确定均需要统计信息上报的资源来完成,经过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管理机构,有准备的组织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在全面掌握工程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普遍性原理为管理工作了解必要的足够的细节问题,从而把未知因素降到最低。在关键点设立检查点,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能对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快速反应。即以统计信息为基础,建立项目工程管理基线,进一步分配给各级工作细目,最后建立项目工程的管理沟通网络。 (二)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统计信息及时、详实、完整,随时需要将系统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优化决策,优化决策实施过程又是统计信息反馈、调整、优化的过程,说明统计信息不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如同点连成线,要有机结合,否则只是满纸涂鸦,毫无意义。也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数学技巧往往容易使人们对精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错误印象。一切要以科学分析为基础,否则统计信息将失去光辉。 (三)统计学图表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中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理论生成图表,清晰明了的进行管理。例如,控制表是根据时间推移对工程项目管理程序运行结果的一种图表展示,常用于判断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中”进行。当一个程序在控制之中时,不应对它进行调整。管理控制表可以用来监控工程施工中的变量的输出,尽管控制表常被用于跟踪重复性的活动,诸如生产事务,它还可以用于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动、容量和范围变化的频率,项目文件中的错误,或者其他管理结果,以便判断“项目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之中。再如,流程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流程图应用很广泛,有助于分析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三、统计应用于工程项目中时应注意的问题 将统计学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增强领导对工程统计工作的认识,增强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加强员工统计知识培训,以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将统计技术应进一步网络化、现代化。 (一)提高领导的认识 统计工作是工程项目是否正常运行的监督员,对于保证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领导是项目决策的制定者,作为一个项目的领导者,一定要对统计工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它的分析纠偏功能,发挥好统计学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科学的指标体系 为了解决工程统计中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建立起对原始记录资料的质量检查制度,出现问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校正,把统计工作看做是指示器和校正器,发现矛盾,提出建议,以便使统计工作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再者,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使各项统计资料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能正确全面反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真实情况,并能保持连续性、系统性。 (三)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及在工程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工程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因此,企业必须大力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联系本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每隔一定阶段,组织统计人员的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概念,提高业务素质,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统计水平,强化统计的职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统计技术的现代化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最好途径 要进一步搞好工程统计工作,必须健全统计网络作为保证,并使之程序化,这将会使数据统计工作的速度、准确性有较大提高,避免统计数据的滞后和手工操作的误差,使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企业可以积极开发工程统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工程统计管理的自动化、快速化和决策科学化,弥补单一学科知识和单一功能部门的缺陷,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这也将会为如何管理工程项目,如何更有效地节约成本,创造优质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交通学校 统计管理论文: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浅议 【摘 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着,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 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统计管理论文:探析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统计管理论文:略谈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企业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统计技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将统计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具体环节之中。 [关键词]统计技术 企业管理 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质量管理 统计几乎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常规的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有目的地收集各种数据,并进行整理,使用相应的方法来列表、制图、绘制曲线,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手段,以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来指导企业管理行为。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如今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必然会更多地从市场经济法则来思考问题。所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需要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料来帮助其制定计划,实施决策,统计技术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统计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统计技术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指宏观经营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上游市场、行业动态、下游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等。通过对以上几部分开展分析,要立足于在考察一系列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对于宏观经济,着重在于参考经济权威的看法,观察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对上游市场开展分析,着重在于综合各方的观点,预测下一步的价格走势。对行业动态开展分析时,着重在于进行数据比较,对同行业经营管理开展评价,以求计算出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各项指标。对下游市场开展分析,着重在于搜索各地区的同行业市场行情等。另一方面则是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统计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的人、财、物方面投入的统计分析。对于人而言,必须建立起劳动工资统计的子系统,重点是提供劳动力数量、素质、构成等主要指标,并开展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动分析。要建立起物质技术设备统计的子系统,以便于反映相关设备的数量、利用情况、产品生产能力等。对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进行计算,主要涉及到原材料及燃料的利用效率统计,以便获得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途径。当然,还有技术统计子系统,涵盖了技术人员、技术成果及技术投入费用等指标。因此,统计技术完全可利用自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从整体上衡量企业的外部环境,优化配置企业的内部要素,进而提高系统效益与企业管理综合质量。 二、统计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之中,最难管理的是人,而拥有激情与创造力,而且最能挖掘潜力的的对象也是人。因此,怎样建立起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主题。为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充分利用统计手段来收集民意,并分门别类地开展研究分析,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激励对策。比如,某企业在开展员工意向统计调查时发现,资方最大的担忧是员工的提薪要求不合理。但实际统计的结果却是有提薪意愿的员工人数并不多。反而,有相当多的的员工提出了增加培训教育的要求。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老板与员工缺乏沟通,导致多数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够了解。对此,企业分别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党团、工会等组织举办了干群交流、员工交流活动,使彼此相互理解,并提高了酬薪的透明度,明确了企业的发展规划,使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激发出全体员工奋发有为的工作与改革热情。 三、统计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确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操作规程 企业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各类人员都能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并编制出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从而规范统计技术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实施,不能到了审核时再去补资料,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将质量管理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来执行。 2.加强统计技术应用培训 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统计技术人员不但要妥善应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还应对各车间、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专业技术有所了解。统计人员还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机构所开展的系统培训,较为详尽地掌握解统计技术的相关知识。一是要将统计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职工培训计划之中。二是牵头部门要注重对各单位质量体系骨干及内审员开展统计应用有关知识的培训,宣传统计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要注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三是各单位的骨干及内审员一定要承担起本单位运用统计技术的培训及指导任务,要对本单位应用统计技术的相关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都能掌握相应的统计技术。 3.挑选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在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如果缺乏统计技术的应用,就难以取得较大的成绩,质量管理体系也难以有效地运行,更加无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果要运用好统计技术,让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选择合理的统计技术。如何应用好统计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在挑选统计技术时,要认识到,只要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越容易的和越好理解的方法就要优先运用。同时,挑选适宜的统计技术还要针对特定的环节与具体人员的知识水平等,从而使统计方法更加适合于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适合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企业生产的特点和产品特点等,比如,图标法中的直方图、散布图和排列图等,就有助于进一步分析问题,并为采用恰当的计算方法进行准备。在实际过程控制之中,企业可以将控制图运用于监视与控制所有类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从而对生产实际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4.全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由于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统计技术应用的质量,因此,要让全体统计技术人员都意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数据作为信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鉴于数据分析的基础是概率和数理统计知识,这就要求对员工开展这方面的培训,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数据分析,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技术是一种十分实用的企业管理手段。企业统计人员应当不断加大学习的力度,致力于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统计技术,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开展分析研究,以便于充分发挥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预测、决策、控制等多方面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统计管理论文:证券市场中统计学应用管理 摘要: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制场中的应用.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其中包括作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证券期货市场指标体系的研究;新华财经指数的编制;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与应用等。 关键词:统计学证券市场期货市场 一、序言 我国自九十年代初建立证券期货市场以来,短短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方兴未艾。仅拿股市来看(截至1999年07月13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境内公司已达900家,沪深市场的A,B股股数是981只,上市公司900家,其中沪市501只(461家),深市480只(439家),沪深A股股数874只,B股股数107只。这与1991年沪市8家深市6家上市公司相比,可见发展速度之快。市价总值21083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5%;开办证券90家,兼营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237家,下属证券营业部2400多家;现有43家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累计筹集资金100多亿美元;已有107家公司成功发行了B股,筹集资金近50亿美元;股民已达4000多万。自1999年五月十九日井喷式行情以来,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量猛增,至六月二十五日高达800多亿(1998年8月18日香港股市一天的成交量为790亿港元),创下空前的天量。证券市场的作用愈来愈大,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统计学及其相关学科在证券期货交易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从世界范围谈起。 据有关报道,当今华尔街最抢手的不再是传统的MBA,而是有统计背景、数理能力强的人才。一些在美国获得统计或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被华尔街录用,转眼间便当上了年薪百万美元的“白领”贵族。如,1984年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黄沁于1988年提前毕业,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研究生,毕业后受聘到华尔街某大型证券公司工作。在这个世界上金融证券业最发达的地方,他以统计和数学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投资理论,现已升任该公司副总裁,主管对外投资工作。年仅27岁的黄沁是进入华尔街金融界高层领导的少数华人之一。 字串4 华尔街取才原则的转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证券期货等金融业目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潮流。证券金融交易是信息量最大,信息敏感度最强、信息变化频度最高的领域。随着市场日趋复杂,数字已成为传递信息最直接的裁体,加上未来的经济是被网络覆盖与笼罩的数字化经济,大量的数学与统计工具将在分析研究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能否把握那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字所隐含的精微变化,成为决定未来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前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期权定价方面做出开拓性贡献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他们在二十多年前就探索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定价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期定价公式。本世纪20年代开设了股票期权品种,由于采用柜台交易方式和缺乏标准化的设计合约,很难转让对冲,交易量不足称道。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克和斯科尔斯,引进概率统计上随机变量函数的一些定理和积分求值,推导出不支付红利的股票期权定价公式,从此期权有了明确科学的价格定位依据,很快形成一个完整的市 场,并迅速推广到全世界,直至现在,期权占据着金融王国的重要位置。定价公式成为整个市场运转的基础。这个期权公式的定价思想所引发的金融革命表现在,预测远期价格成为可能,不仅使期权为指数、货币、利率、期货交易提供了全新的保值,投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金融市场,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对各种金融产品的价值研究,提高了操作的理论水平。由此可以推断,没有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期权就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高度发达,如今国外大型金融机构在总结金融交易失利原因时,总是首先追究最初的定价是否存在漏洞和错误 建立一个模型就摘取经济领域的桂冠这一事实,体现了经济与统计数学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不完全统计,自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的40多位获奖者中,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有23位,10位担任过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有六位直接靠计量经济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获奖。借用统计数学,将经济理论数学公式化,将经济行为定量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热门课题。 有关专家指出,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数学给经济界带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抽象的数学工具一旦准确地切入金融市场,就显得非常实用和有价值。二十多年来,指导期权交易的理论—定价模型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一贯遵循。没有统计基础、不懂定价公式含义的人要想在市场有出色表现将是十分困难的。 字串8 证券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是个永恒的话题,投资者都想寻求收益回报,但又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损失可能。市场到底存在哪些风险,如何确定风险的大小,如何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历来都是受人关注的焦点和难点。自从1952年美国学者马柯威茨运用数量方法创立证券组合理论以来,市场风险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不再变得那么可怕和不可驾驭。 马柯威茨组合理论的立足点是全面考虑“期望收益最大”和“不确定性(即风险)最小”。它通过总结投资损失的概率分布和可能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即我们统计学上的方差),发现投资者应该同时按适当比例购买各种证券而不是一种证券,进行分散化投资,其收益才尽可能是确定的。通过数量分析得出的这种结论,迎合了投资者避风险的需要。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基金的蓬勃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随着量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组合理论及其实际运用方法越来越完善,成为现资学中的主流工具。由于马哥威茨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给金融投资和管理思想带来革新,199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统计管理论文:企业统计制度改革管理 谈到企业制度改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的确,这些改革成功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重义。但是,有些往往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忽视的具体工作制度的改革,也会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更好地面向市场。本文所要论述的便是具有这种性质的企业统计制度和统计工作的改革。 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针对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企业来说 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二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三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四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五是国内外范围内,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统计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怎样进行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用有效的统计制度所谓统计制度,我以为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确立,二是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的确定。 1、关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由计划部门负责。在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柜台)到车间(商品部)到计划部门,计划部门汇总后再呈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如宾馆饭店社会旅馆等,主营业务即接待人数的统计则由客房部或业务部负责。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附营业务统计、人员工资统计、基建技改统计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以及怎样搜集这些信息;二是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层次;三是企业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也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及程度要打一些折扣。至于部分近年来新成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当然更难以在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目前体制下,仍有一些企业领导重视统计工作,赋予主营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但从整体着眼,这样的企业并不是很多。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由于计算方法可以写成若干部实用手册,且方法是由内容所决定的,所以本文在此仅就内容做一扼要概括,方法问题暂且从略。在内容上,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已有的内容。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发情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第二,是国家统计制度尚未包括的内容。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影响看,应增加的内容可以有:产品质量统计,用随机抽样方法结合排列图、直方图等统计图表,计算如平均值、标准偏差等统计特征数;市场营销及预测统计,如在对用户情况进行重点或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利用德尔菲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趋势预测等方法,对流通企业和劳务型企业,也可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相应的统计内容。 在此基础上,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对集中起来的诸多数据进行排列组合,生成新的有用的统计信息。如将企业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财务指标,以及人员、工资、技改投资等指标与产值、产量、销售、盈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本企业情况与同行业企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企业微观信息与宏观经济社会信息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等等,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统计管理论文: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失实的的现象日渐严重,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参与,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培训以及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我们的统计工作更好的地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 正文 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意义 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愈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低,反之,亦然。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资料的两项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它确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反之,有水分的、失实的统计数据,相互矛盾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号,将会误导决策和调控,对企业的发展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统计工作者必须以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统计数据为对象,以消除统计数据的差错为目标,千方百计搞准统计数据,达到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目的。 二、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分析 (一)、数据虚假 这是最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这类统计数据完全是虚构的杜撰的,毫无事实根据。造成统计数据虚假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有意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资料,指标制定不严密,统计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等。 (二)、拼凑的数据 这种数据是把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数据在收集、加工、传递过程中,人为地拼凑成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和性质下的同一数据。这种东拼西凑的数据,虽然分别有事实根据,但是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其性质与数据虚构相同。 (三)、指标数值背离指标原意 这是由于对指标的理解不准确,或者是因为指标含义模糊,指标计算的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表现为收集整理的统计数据不是所要求的统计内容,数据与指标原意出现走样,面目全非。 (四)、数据的逻辑性错误 这是指统计资料的排列不合逻辑,各个数据、项目之间相互矛盾。例如,企业卷烟库存商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省产烟、省外烟、国外烟,如果企业报送的统计资料中,卷烟库存商品总金额显著下降,而省产烟库存金额大幅度上升,省外烟和国外烟库存金额只是持平或只有小幅度的下降,这就存在矛盾,表明数据有逻辑性错误。 (五)、数据的非同一性 它是指同一个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统计范围、口径、内容、方法、单位和价格上有差别而造成的数据的不可比性。例如,2003年的统计资料中不含税价在30元以上的卷烟为一类卷烟,而在2004年的统计资料中,不含税价50元以上的卷烟为一类卷烟,如果在此基础上来比较两年的一类卷烟的销售量,而得出一类卷烟销售量大幅度下降的结论显然是不合理的。 (六)、数据不完整 这里指调查单位出现遗漏,所列项目的资料没有搜集齐全,不符合统计资料完整性的要求。数据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和正确认识现象总体特征,最终也就难以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明确的判断,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七)、统计手段和统计分析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很原始!即使采用计算机也仅仅是减少工作量去做一些汇总、指标计算,并没真正引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做的统计分析也局限于事后分析,即对统计数据进行单纯的讲解说明;不能利用网络技术实行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换句话说,“统计预测”这一职能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缺乏对信息的收集、综合和系统化。 此外,常见的统计数据问题还有计算错误、笔误等。 可见,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既可能是来自于设计阶段,也可能是来自于统计资料的整理阶段。 三、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应当是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数据质量控制。 首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每进行一步,都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已发生的差错及时进行纠正,做到层层把关,防止差错流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其次,参加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人员应当是全面的。全体统计工作者都要树立数据质量意识,各个主要的工作环节都要落实专人负责。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是许多工作和许多统计工作环节质量的综合反映,牵涉到统计工作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提高数据质量需要依靠所有统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决不是单纯靠某一个部门或少数人所能搞得好、抓得了的。只有人人关心数据质量,大家都对数据质量高度负责,产生优质的统计数据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求把差错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具有超前意识,抛弃那种出现了统计数据问题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被动的局面。 实行全员性的质量控制,就要把统计数据质量目标及其关键交给广大统计工作者,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使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质量标准,做到合理分工、职责明确,职责越明确,数据质量控制就越有保证。 (二)、统计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首要环节,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这个过程,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如果设计过程的工作质量不好,就会给统计数据质量留下许多后遗症。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正确规定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精度所提出的要求。满足统计目的精度的统计数据就是准确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要作充分的调查,系统地收集市场和用户对统计数据的反映和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其次要分析研究过去统计数据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主攻方向;最后要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中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2、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统计指标设计得是否合理,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之一。采用统计报表搜集资料,首先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的指标要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范围要全,分组要准,指标涵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精确;其次要对统计报表的设计、颁发、填制、汇总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三)、资料整理鉴别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资料整理鉴别阶段出现的差错是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方面。如果资料不准确,就会影响结论的正确。因此,要特别注意审查资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要弄清楚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和时期时点。对于口径不一致或不完整的资料,需要进行调整、补充;对于相互比较的资料,必须要注意有无可比性;一旦发现数据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应进行核实,避免有质量问题的资料进入汇总处理阶段。总之,对搜集到的资料,经过鉴别推敲、核实审定、使之准确无误,才能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保证。 (四)、人为错误的质量控制 1、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同时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运用计算机整理、汇总统计资料,速度快、效果好,其优越性是手工整理无可比拟的。现在国内大部分著名企业基本上实行网络化、全球化,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世界先进行业信息,采用科学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找差距挖潜力,努力赶超世界先进企业。要能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统计分析预测报告,系统、全面、科学地去挖掘利用网络资源和从市场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完善整个分析、预测手段方法和过程。但是,也应重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质量问题,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录入数据的可靠性。 2、统计工作者本身应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人员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没有跟上时代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不善于统计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写不出有一定深度关于本企业某一方面对决策层有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对统计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企业内部应建立配套的培训机制,对每一层次统计岗位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必要时到企业外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或到相关先进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做到取长补短。统计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努力学习统计知识,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水平,杜绝因业务不熟悉而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 3、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目前,上级部门下达计划和各类政绩考核对统计数据干扰不可低估。有些地方,以是否完成计划和各类数据的高低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依据,导致很多下级部门所报的统计数据高于计划数或持平,这并不是计划部门的计划多么精确合理,而是说明某些统计对象或统计部门受某种利益的驱动而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当然,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统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对统计数据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一个统计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个统计数据,如实地反映情况。 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部门今后应在加强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从数据采集的圈子中跳出来,重点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对弄虚作假的单位要坚决严肃查处。在立法上,罚款数额应该大幅增加,以威慑统计违法者,逐步建立全社会的统计诚信体系。 以上是本人对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一点肤浅的认识,旨在唤起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更加重视统计数据的质量,抵制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使我们的统计工作能更好的地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
商务沟通论文:商务谈判的语言沟通技巧 摘 要:商务谈判往往关系到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合作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企业之间的切实利益。合理运用适当的谈判沟通技巧,才能在诸多商务谈判中避免处于劣势地位,知彼知己,使谈判促成双方合作,实现共赢。 关键词:商务谈判;语言;沟通技巧 商务谈判是商场利益较量里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在谈判中合理运用语言技巧,不仅能够将自己的立场观点表达得很准确,同时也会在语言上给对方施加适当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谈判中占据被动位置时,运用合理的语言技巧即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一、商务谈判的性质 1.商务谈判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所涉及的语言要反映事实,要根据现实事物的具体情况进行语言的组织,这样才能使双方都产生信赖,为本次谈判的成功打好基础。 2.商务谈判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在谈判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在谈判过程中可以找到对方的一个突破点,围绕突破点来进行表达,这样不仅不会打乱整个谈判的节奏,也不会因为表达内容没有主题而使对方感到困惑。如果在谈判过程中一旦找到了一个话题,就要运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谈判语言。 3.商务谈判的逻辑性 商务谈判的语言应该是具有逻辑性的,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在仔细判断和推理的情况下,要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充分体现语言的客观性。在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要想使运用的语言有说服力,就要有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即使对方提出问题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复。向对方提出的问题也要符合当下谈判过程中的逻辑。语言能力的运用是谈判取得成功的前提准备。 4.商务谈判语言的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语言应当有礼貌,并且语言表达要准确。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商务谈判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道德就是必须礼貌;(2)谈判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对方能够理解;(3)要讲究一定的表达方式,比如音量适中、富含语言色彩等;(4)在谈判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比如合理的手势或者面部微笑等。 二、商务谈判中陈述的技巧 1.入题技巧 在商务谈判的开始,双方之间存在的陌生感容易使整个谈判气氛变得紧张,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谈判项目中,谈判双方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导致双方都不知所措,使谈判陷入僵局。在谈判之初,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1)可以先介绍本企业的情况,或者是谈论最近的一些重大新闻、国家大事、天气等等;(2)可以从细节着手,使双方的心理得到放松,走出紧张的气氛;或者可以先适当谈一些原则性问题,往往一些大型的项目在商务谈判过程中都会先谈原则性问题,然后再就细节进行讨论。 2.阐述技巧 在阐述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商务谈判的规范性,语言要简洁明了。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表达内容,在适当的时候紧扣主题发言,并且条理清晰,最终使双方达成一致。其次,在谈判之前要将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并对对方坦诚相待,在对方对自己的话做出反应时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内容,随机应变。最后,在谈判即将结束时,可以说一些礼貌性的话,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商务谈判的提问与答复技巧 1.商务谈判的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常用于商务谈判中,目的是能够准确摸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并加强双方的深度沟通与了解。首先,是间接提问的方式。为了使提问变得更客气,更礼貌,就会用到间接式提问的方式。按照一般的常识来讲,提问越间接越能避免直接提问的唐突。其次,在提问时,要避免问对方是非题,而应将是非题变成选择题。再次,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也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尽量达到双赢的状态。最后,提问的问题要由简单到复杂,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使提问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商务谈判的答复技巧 在谈判过程中比较,不容易处理的就是答复对方的提问。因此,商务谈判中的答复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与技巧。首先,学会委婉回答或者简单模糊的回答。对问题的答案要适当保留。有时确切的回答反而会吃大亏,其次,学会使用幽默含蓄的语言缓解紧张的谈判气氛。最后,遇到对方提的一些敏感问题或者不太理解的问题要考虑充分,仔细斟酌,慎重回答。 总之,商务谈判往往关系到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合作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企业之间的利益。合理运用适当的谈判沟通技巧,才能在诸多商务谈判中避免处于劣势地位,知彼知己,使谈判促成双方合作,实现共赢。 商务沟通论文:案例教学法在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的开设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其课程需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大多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使用的教学方法也相对比较传统,而案例教学法在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将会对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商务沟通和谈判;商务英语教学;案例教学法;能力培养 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在具体商务环境场景中用英语进行有效商务沟通的能力外,还需要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能力通过实践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中能力培养要求 综合能力培养是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里的综合能力主要指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等关键能力。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商务写作和演讲、电话营销培养的是学生表达能力与个性能力,而商务谈判和产品推销和展销会则主要通过模拟任务操练锻炼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从上述能力培养要求可以看出,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的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应用语言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商务沟通与谈判教学应该使用特有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二、案例教学法在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中的运用 1.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特征介绍 案例教学法结合教学主题,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与教学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的高层次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有效的师生合作,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故其常常运用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领域中。 2.案例教学在商务沟通和谈判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案例教学法根据其特点,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由于其重视任务从提出到完成的过程,因此总体实施步骤比较好把握,现就以商务谈判为具体示范,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看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谈判能力。 案例主题:教学案例之“商务谈判会议记录” 教学任务:商务谈判的会议记录模式和现场模拟 教学目标:掌握商务谈判会议记录格式、文体特征和相关语言词汇学习 任务活动:小组讨论、口头报告、会议记录撰写和现场模拟 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 步骤一,导入。教师把学生分成2~3人一小组,并提供一段商务谈判视频(案例),让学生在5分钟内对谈判内容做会议记录,此项任务完成后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记录信息,并初步讨论谈判中会议记录的要点和特征。 步骤二,商务谈判会议记录文体学习。教师在完成上述导入步骤后,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商务谈判英文文本资料(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该文本资料中的文体特征,并且找出文中文体使用表达不符合英语语言,使用不得体和不规范的地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用英文做讨论总结报告。 步骤三,商务谈判会议记录语言词汇学习。教师应根据商务英语文体特征,对商务谈判文本资料中的相关商务词汇和句型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相关性练习,从而巩固和强化学生的语言技能学习。 步骤四,小组模拟展示。各小组针对上述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商务谈判场景,并进行谈判会议记录撰写。 步骤五,任务完成性评价和反馈。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对其组员的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个性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内容可包括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小组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内部和外部环境 要合理高效使用案例教学法,要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一因素。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时需要考虑案例材料的真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以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案例进行自主学习。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在类似商务沟通和谈判实操性强的课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尤为明显。但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校也需要考虑其实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便使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能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商务沟通论文:谈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商务沟通 摘要:项目是一种经济组织,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沟通对其经济活动成果有巨大的影响。在团队理论看来,有效的沟通活动取决于项目内的信息分配方式,信息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其处理的方式对决策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但是项目管理的商务沟通在不同的主导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借鉴商务沟通机制在企业理论的应用思路,把组织看作一个信息系统,商务沟通机制就是用于分析组织内部的信息结构和由此产生的激励问题,反映了组织的内部特征。为此具体探讨了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商务沟通内容与措施。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商务沟通 一、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商务沟通 1.项目商务沟通的定义 商务沟通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项目的成功,沟通具有重要作用。沟通可使矛盾着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沟通工作,如:项目目标因素之间的沟通;项目各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沟通;各专业技术方面的沟通等。通过沟通,不但可以解决各种协调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各参加者心理和行为的障碍和争执。在项目管理中,虽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计划管理是龙头,但如果该计划没有进行事前的良好沟通。在详细的计划也只是项目管理者的一厢情愿,不能得到广大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大力支持,不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最终可能会因为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而使计划天折。可以说管理离不开沟通协调,沟通协调渗透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2、项目商务沟通的困难 由于项目组织和项目组织行为的特殊性,使得在现代工程项目中沟通十分困难。尽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信息收集、存储和处理工具,减少了沟通技术上的和时间上的障碍,使得信息沟通非常方便和快捷,但仍存在着很多困难:(1)现代工程项目规模大,参加单位多,造成每个参加者沟通面大,各人都存在着复杂联系,需要复杂的沟通网络。(2)现代工程项目技术的复杂、新工艺的使用、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分工。以及项目管理的综合性和人们的专业化分工的矛盾增加了交流和沟通难度。特别是项目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经常难以做到协调配合。(3)由于各参加者有不同的利益、动机和兴趣,则有不同的出发点,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对目标和目的性的认识不同,则项目目标与他们的关联性各不相同,造成行为动机的不一致。作为项目管理者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不仅应强调总目标,而且要照顾各方面的利益,使各方面都满意。这就有很大的难度。 3、项目商务沟通的主要内容 1)项目经理与业主的沟通 业主代表项目的所有者,对项目具有特殊的权利,而项目经理为业主主管项目,必须服从业主的决策、指令和对工程项目的干预,项目经理的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业主满意。要取得项目的成功,必须获得业主的支持。 2)项目管理者与承包商的沟通 承包商必须接受项目管理者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项目管理者应让各承包商理解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各自的目标、项目的实施方案、各自的工作任务及职责等,应向他们解释清楚,作详细说明,增加项目的透明度。 3)项目经理部内部的沟通 项目经理领导的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组织的领导核心。通常项目经理不直接控制资源和具体工作,而是由项目经理部中的职能人员具体实施控制,则项目经理和职能人员之间及各职能人员之间就有界面和协调。他们之间应有良好的工作关系,应当经常协调。 二、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 沟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证项目信息及时、正确的提取、收集、传播、存储以及最终进行处置,保证项目组内部的信息畅通。在这过程当中,项目经理责无旁贷的成为信息传输的中心和中转站,同时又要避免成为信息流通的瓶颈。我认为项目的沟通主要包括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部门领导的沟通、项目组内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外联公司的沟通和与其他兄弟部门之间的沟通等等。 (一)与业务部门的沟通 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一般从项目前期阶段就开始了,在这工作当中,我想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充分分析业务部门的需求,以及需求的重点部分,沟通做到有的放矢; 2.让对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项目组的现实情况,有困难一定先提出来,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3.在需求沟通中,业务的专家地位可能不很明显,项目组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更加深入的参与业务需求讨论,甚至引导需求,即技术引导业务; 4.在项目过程当中形成前期积极进行需求挖掘、中期合理安排客户体验、后期协调验证测试的良性循环; 5.如果沟通效果不理想,要及时上升问题的高度,寻求各级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协助,合理的借用外部力量达到项目组的既定目标。 这里以《XX项目》作为案例加以说明,这个项目涉及的对账系统决算规模380(人/天),理论工期7.8月,实际工期2.2月。涉及:6个系统。预估版本缺陷密度为46(ZX平均15.3)。最后该项目得以成功完成,并顺利投产。其实该项目实际情况是:时间非常紧,任务也很重,而且需求不明确,配合公司由于商务问题不能及时支持,可以说困难重重。但从项目开始到结束,项目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与业务代表时刻保持着紧密的沟通,对于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不拖延解决,每天将项目各阶段的进度情况发与项目干系人了解,保证各方面信息的一致性。项目组成员包括业务人员短期内成为了一个团结而紧密的团体,业务人员也能够了解项目组成员为此付出的努力,并打下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二)与部门领导的沟通 与部门领导的沟通在项目管理过程当中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目前中心的矩阵结构管理模式中,职能部门的权限要大于项目经理的权限,所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一定会不断的和各职能部门经理打交道,同时项目经理还要定期的向本部门领导汇报项目情况,寻求项目支持。我认为与部门领导的沟通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寻求支持的邮件一定要简练的描述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需要领导哪方面的具体支持,最好根据具体问题给领导1-3个选择,并指出项目组倾向于哪个选择,原因是什么,而不是把问题直接扔给领导; 2.一定要清楚各级领导的权限和角色,解决问题时一定是要找到关键路径上的关键领导,避免信息同时多个领导,造成领导之间的沟通成本加大,影响问题的解决效率,增加领导协调解决问题的难度; 3.对于有些问题,不要一味的向领导妥协,不要一味的承诺实际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工作,这既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领导、对项目组的负责。 (三)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 对于项目经理来说,规模较大的项目主要是与各应用的专业经理以及架构师之间的沟通。 《XX项目》在系统测试阶段,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关于提交的测试问题数量存在争论,开发经理认为测试部门提交问题重复,且数量过多;而测试经理认为项目办对于测试部门给出了测试标杆值,她是按照这个来执行的,而且她认为开发经理一味偏袒开发人员,且拒绝修改的问题答复过于简单。 从这个案例当中,我认为关键在于项目经理接收到各方面信息之后,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因为这个结论很可能是以偏概全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确认。同时在沟通过程当中项目经理要做到立场的合理切换,有时候要站在项目的立场上、有时候站在专业经理的立场上。最后一点就是要坚持项目管理过程当中的公正、公平原则,对项目所涉及应用不偏不倚,只谈问题的解决不谈其余的个人问题。 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商务沟通措施 1、积极使用协商解决法 在大目标和共同利益一致的前提下。项目管理中的双方或者几方的分歧属非对抗性或暂时性的情况时,采用此法是比较好的。在冲突发生之后,由双方各派代表,本着协商的原则。要求双方顾全大局、求同存异、互让互谅、互相做出积极的让步,以促使冲突得以解决。协商的实施包括确定协商的时间、地点和进度。首先,双方应确定协商何时开始,并注意到对方何时准备好进行协商,为了使协商结果有益于项目的建设,双方应当及时实施并完成协商。其次,双方应选择协商的地点,包括避免干扰、获得心理上的优势以及可以使用的人员、装备及服务等因素。最后,双方应确定协商的速度。即使一方没有迫使另一方接受一个限期,由于协商结果带有时间性而需要迅速结束协商。 2、合理使用权威解决法 当双方的冲突经过沟通和谈判都不能解决时,这时则由上级主管部门做出裁决,通过组织程序迫使冲突双方接受上级提出的解决方案。这种权威解决法主要是采取强制手段解决冲突,因此,这种方法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不宜采取这种方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不失时机地完成某项任务,领导者必须当机立断,应用自己的权威及时地解决冲突。 3、慎重使用诉讼解决法 当矛盾冲突上升到激烈的时候,冲突双方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的方法来解决冲突。在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往往会首先拿起法律的武器。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践中,由于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相互纠缠得很深,很多时候,在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在面对业主时。考虑到以后业务的进展或下一个项目的延续,往往会先行妥协,此时,冲突的双方不致于闹到要法庭上见的地步。 4、完善信息化沟通措施 在当前商务沟通中。我们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沟通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今最新的网络和通信技术,提高企业运营中的沟通效率,加强企业管理的智能化。信息传递要贯彻多快好省的原则。所谓多,是就数量而言,即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数量要多;快是就速度而言,即信息传递要迅速及时,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传递速度过慢,就可能变得毫无价值;好是就质量而言,即要消除信息传递中的种种干扰,保持信息的真实性;省是就效益而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化较少的费用,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这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我们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全面的加以协调。 结语: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下的沟通协调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大量的信息数据来进行支持,以保证沟通工作能顺利开展。 商务沟通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虚拟仿真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虚拟项目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创新虚拟仿真项目,从而推动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相关研究人员探索的热点问题。以高职《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为例,深入探索了虚拟项目在高职教育中的体现形式、校企联合教学搭建数字传输课堂的表现方法,改造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实践证明,虚拟项目教学模式在推动促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专业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商务谈判;虚拟项目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虚拟项目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创新虚拟仿真项目,从而推动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探索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以高职《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为例,探索虚拟项目在高职教育中的体现形式、校企联合搭建数字传输课堂的表现方法,改造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对虚拟项目教学模式在推动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实验验证。 一、实施虚拟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是国贸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虽然逐步构建了专业课程模块体系,但在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实训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实训设备落后,与现代企业真实要求相差甚远;实训中不可能再现关键技能训练项目;企业核心岗位操作程序复杂,学生不能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实训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企业现场运作过程,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和开发一些仿真实训项目,使学生在虚拟项目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中虚拟真实的现场,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谈判主题对应不同的谈判方案。通过学生在这样一个“现场”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主动学习过程,引起学生持续探索的兴趣,完成知识、技能的“同化”和“顺应”。创建“虚拟仿真项目教学”模式,让学习成为一种虚拟仿真情境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工作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全面提高综合职业技能。 二、虚拟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虚拟工作平台建设 通过对《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实施了有效改革。商务谈判课程是以“案例自主学习、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为主体的能力培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注重教学做合一,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谈判技能。通过课堂学习和虚拟项目来培养学生在调查谈判环境、分析谈判对手的基础上具备制定谈判计划的能力;培养学生适时运用技巧处理真实工作环境下的顾客异议、处理模拟谈判中的常见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对谈判过程的掌控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使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谈判人才。 通过建设虚拟工作平台,初步实施谈判案例的网络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述教材中用到的大量实例外,还要专门有针对性的案例学习。对一个具体案例要求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把握:1、案情简介;2、案情分析:找出双方的需求,明确双方的谈判目标,解决办法及过程、结果;3、网上答辩。学生分组抽取案例,各组依次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每组学生课前要备课,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求助,上台分析时,每组派一人主讲、一人辅讲,讲完后接受全班同学的提问,该组每个同学应争取回答,教师把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作为该组评分的一个因素。最后由教师点评。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1、先从内容方面进行评价,案情简介可反映学生对案例的熟悉程度;案情分析是案例分析的核心,是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可反映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启示是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关键,能反映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2.从团队合作的精神进行评价。3、此次案例分析优缺点以及对下一组学生的指导。 该平台充分实现了专业教学过程与应用过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对接,使课堂教学、虚拟仿真、实际操作三位一体,创建了学习的最佳环境和情境,实现了学习活动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虚拟仿真与职业活动有效衔接。 (二)校企联合数字传输课堂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高清硬盘摄像机、HDMI高清采集卡、智能导播系统、网络客户端等硬件设备,将“实训室”与校企合作单位对接,搭建“校企互动、双向传送”的生产现场实时教学系统,实现课程校企联合教学,数字传输课堂丰富了虚拟项目的功能:1.支持学校教学现场与企业生产现场的场景,借助视频特写等效果,使企业的新做法融入课程教学内容.2.实现企业兼职教师与学生开展多方双向对话交流,使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能实时开展答疑等远程服务。3.支持同步录制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网络的传输和辐射作用,实现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支持。4.实现学院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可面向企业人员开展在岗技术培训 数字传输下的模拟谈判实施过程。模拟谈判可以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实际谈判中的各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谈判能力,掌握谈判策略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谈判的内容,一般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如先就技术问题或价格问题进行单向交易的模拟谈判,并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市场行情、谈判双方的经济联系引入课堂。随着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断加深,可以组织商务合同条款和成套贸易项目等比较复杂的模拟谈判。其次确定谈判的方式,一般以谈判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以4至6人为宜,并在小组中设立主谈人。小组成立后,进入谈判前的准备阶段,搜集资料,制定各自的谈判计划表。模拟谈判后应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回顾谈判的全过程,总结在此次谈判过程中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同时为了督促谈判有效进行,还专门设置了裁判员角色负责录制谈判录像,考查谈判双方准备是否充分,记录各方在谈判中使用了哪些策略,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最后,要求学生在每轮谈判之后让做好谈判备忘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下轮谈判计划,有效结合专业知识和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开放式教学网站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开发包括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包括行业标准库、实训项目库、教学案例库、考核试题库、技能竞赛库等)、名师微课以及专业群网站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在现有的教学资源服务中心平台基础上,按照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要求逐步开发教学资源,并通过开放式教学网站,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三、结束语 结合核心课程开发虚拟项目,搭建信息化平台,创建数字化学习空间,将虚拟实训教学与真实现场实训教学相结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能形象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有效地营造展现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环境,校企跨界联合教学,实现学校和企业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效率,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商务沟通论文: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途径探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商务活动不断增多,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成为现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彼此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渗透,增进合作友谊,加强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交流,有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研究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的途径来提醒国际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所要注意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国际商务;跨文化;沟通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使得国际商务活动明显增多,跨文化沟通成为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沟通途径。通过彼此国家之间的交流,了解彼此国家的习俗、地域风情等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方式,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思想与文化交流。因此,在众多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途径尤为重要。本文就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商务活动的跨文化沟通途径进行了探究。 一、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存在的问题 1.语言障碍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最为明显的就是存在语言障碍,语言是沟通的基本方式。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进行国际贸易活动,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消除彼此间的语言障碍。虽说有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但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达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肢体动作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所以说利用语言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必要条件。存在语言障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沟通障碍,没有达到最基本的交流条件,那促成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几率会大大减小。 2.文化的差异触及对方国家的禁忌 国际商务活动中,与对方进行交谈时,很多情况下由于文化的差异,会触及到对方国家的禁忌,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小心提及到对方国家的禁忌,就表明没有对该国家的文化习俗、地域风情等方面进行足够的了解,没有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也会容易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和合作的破裂[1]。 3.思维方式的差异而造成矛盾和冲突 国与国之间不仅存在着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同样也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商务活动中,由于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矛盾也是屡见不鲜。如同我们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针对同样的问题,不同国家的人会存在相应的分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会容易引起冲突。 4.文化交流欠缺 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明知道存在差异,却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交流,不能够清楚的了解彼此之间文化细节上的差异,文化交流欠缺,导致不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去体谅对方的处境,因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和误解,导致国际商务活动和合作的失败,甚至破裂。现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由于文化交流欠缺而导致的合作破裂不在少数,所以说,文化交流欠缺是国际商务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二、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沟通的途径 1.解决语言障碍问题,进行直接交流 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之前,语言障碍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尤其是一些不使用英语,而使用本土语言的一些国家,语言障碍问题更为严重。存在语言障碍问题,会使得商务活动不能切实有效的进行,彼此之间不能够正常沟通,影响商务活动的效率。所以说解决语言障碍是重中之重,可以聘请翻译人员进行随身翻译,以至于能够进行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增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使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合作得以实现。另外,在聘请翻译时,要选择高级翻译人员,为促成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对该国家的文化、地域等方面进行了解、学习,最终实现国际之间商务的友好合作。 2.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视度 跨文化交流对国际商务活动的进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导着商务活动的方向,决定着商务活动的成功率,是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针对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如果团队不能够自行汲取文化知识,应当雇佣相应的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授课,使团队成员能够直截了当的了解跨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的提高团队对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知度。经过专家的授课培训,了解对方的地域和风土人情,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以至于能够做到缩小文化的差异。换位思考,转变思维模式,对该国家的文化要始终保持高度尊重,以诚心换诚意,才能有利于促成商务活动的成功。加强对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团队的文化方面的培训,是做好国际商务活动进行的有效方式之一。 3.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学习与沟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各国的文化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区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网络信息和新闻实事都是来自于全球的,信息容量之大,范围之广,对我们学习各国文化是绰绰有余。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充分的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文化差异之后,对症下药,寻找适合的方法与对方进行友好的沟通,了解对方文化的属性和习惯,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体谅、理解对方,这样,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商务活动的氛围。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媒介,可以解决国际之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产生。 4.换位思考,减小文化差异 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国际文化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了解对方的风俗文化,避谈对方国家的禁忌,换位思考,以对方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减小文化差异。出国之前做好功课,有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就是尊重自己的文化,尊重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是尊重一个国家的重要表现。每个国家都特有的的文化习俗、国家禁忌,要积极的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缩小文化差异,避谈禁忌。例如,法国和意大利拥有共同的禁忌就是避谈“13”和“星期五”[2],因为他们认为它们代表着“厄兆”;加拿大人的食物禁忌是动物内脏和脚爪;法国人喜欢蓝色、白色和红色;意大利人见面时要行握手礼,交谈中不要提美式橄榄球和政治;英国人最为喜欢的就是谈及天气[3]。所以说,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不触犯他国禁忌,是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国际商务活动之前,文化差异是每个国家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国前,做好文化方面的了解工作是必要的。了解该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内容,对于适应该国的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两个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将本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寻找出国家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共同话题,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可辅助谈论本国的特色文化,加强沟通与了解,有利于国际商务活动的进一步扩展,让对方充分的了解中国文化,放下心里设防,坦然的与我方对话,容易促进两国的和平友谊,从而促成了国际商务谈判、外交等国际商务活动。 5.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度 针对跨文化交流,我们应当本着始终坚持的原则,与对方保持密切的文化交流,提高文化交流的频繁度。现在社会存在的现状就是当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或其他商务活动时交流频繁,但是当贸易等活动一旦结束,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商务活动会明显减少,使得跨文化交流的频繁率逐渐降低,影响了两国之间的沟通和友谊,这是不恰当的。那样会让对方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会出现一些“叛逆”的心理。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保持时刻的新鲜度,给对方以高度的热情,坚定不移的保持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够长久的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可使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度是维持国际商务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对待每一份国际关系,都要拿出高度的热情给予充分的保护,促进国际商务活动持续有效的进行。 三、结束语 跨文化交流是现代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国际间商务活动,做好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是关键。本文系统性的探析了进行国际间跨文化沟通途径与策略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强国际商务活动的交流,促进国际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动了国际间商务活动的发展,从而驱动了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快速发展,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步伐。 商务沟通论文:跨文化商务沟通简析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间有效交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密切,跨文化商务沟通障碍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冲突碰撞中寻求对话与合作。从而使跨文化商务沟通为人类交往史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沟通;障碍与冲突;文化整合 一、商务沟通的界定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来自他的专业技术,而85%是靠人际沟通和自身的处事能力”。那么何为沟通呢?所谓沟通,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符号系统(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形体手势及物质环境传递、理解信息和情感的社会行为。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郭亚卿、张丽娟)。而商务沟通作为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定义却因人而异。徐宪光认为:“商务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多渠道的过程,它包括特定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黄漫宇认为:“商务沟通是指商务组织为了顺利地经营并取得经营的成功,为求得长期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组织大量的商务活动,凭借一定的渠道,将有关商务经营的各种信息发送给商务组织内外既定对象,并寻求反馈以求得商务组织内外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庄恩平着重强调“跨文化”商务沟通,认为:“跨文化商务沟通是不同文化的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交流。跨文化商务沟通由跨文化问题、沟通及商务三个变量组合而成,而这三个变量之间又相互作用、有机组合,产生整合效应,体现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动力特征”(庄恩平)。不论哪种定义,都不难看出商务沟通在特定组织内、外部及商务合作与发展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跨文化上商务沟通中的障碍与冲突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正逐步融入一个相互依赖、促进与发展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经济贸易与商务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各国企业为顺应这种发展趋势,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谋求更好的发展,正逐步向海外扩展自己的业务。因而使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跨国合资企业也越来越普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许多问题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非“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障碍”问题莫属了。跨文化商务沟通作为涉外经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展开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其语言、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及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道德规范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在商务沟通的五个过程中: 其中任何一个过程都有可能受到信息发送者或信息接收者的不同的个人文化背景的严重影响,而使所传递的信息遭到片面理解甚至完全误解,从而使跨文化商务沟通产生障碍与冲突。另一方面,当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文化相遇并产生交集时,商务沟通中的障碍与冲突也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障碍与冲突如得不到恰当的处理,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回报,甚至错失商机,导致合作失败。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三星便已经开始进军中国市场。但那时主要是以战略合作为主,依靠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大量生产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开放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创立子公司或开办合资企业。当然,对此三星公司也予以高度重视,并开始调整其经营方式与市场战略,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力求树立三星“时尚、高端数码产品”这一品牌形象。此外,三星还将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都转移到中国进行,实现所谓的“当地完结型”模式。2002年,三星选择中国北京作为“三星数码灵感全球巡演”的首站,足以看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的高端科技人才,三星在中国设立了研发基地――三星电子中国通信研究所及博士后工作站。此外,为了提高中韩两国员工的工作效率,三星公司还对管理层人员及员工进行了跨文化培训。三星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没有使跨文化合作与沟通中产生的障碍与冲突影响其企业的发展,相反还为三星公司注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拓宽了三星的海外(中国)市场,使三星公司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不断发展并跻身于先进数码品牌的行列。 三、解决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障碍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并产生障碍与冲突时,首先,应消除种族中心主义,将文化的障碍与冲突转换为对新文化的适应。每种文化都是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精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所以形成了本民族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道德标准,但我们不应该用自身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其他文化的好与坏。相反,我们应该放弃文化中心主义,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文化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都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某一问题或决策很难有相同的理解甚至持相反观点,因而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出现矛盾与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应消极面对,更不应主观地认为其中某一方是正确的而将其观点、标准、理念和做法强加于另一方。而是应该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相互理解,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经常沟通与交流并采取恰当的沟通手段。通过主观的努力来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这一客观因素,这样才能消除沟通障碍,解决沟通中的冲突,从而使跨文化商务沟通与合作成为可能。其次,加强双方的跨文化培训,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并适应这种新文化。这里要强调,企业不应只是针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也应加强对管理层的培训。只有企业内部自上而下都适应这种新文化,才能使企业尽快度过“跨文化障碍”这一磨合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通过文化整合,创造企业新文化。“文化整合”,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实现某一共同目标或达到某一共同利益,将两种不同文化的精华整合到一起,使其相互渗透、妥协、补充和作用,形成一种有利于双方且有助于实现共同目标的新文化(即第三文化)。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合作双方中一方过于强大,而另一方在合作中常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结果弱势的一方就会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被处于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所吸收、同化直至取代。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化整合,都可以求同存异,取之精华、融合差异,丰富人类活动。同时还可以建立新的管理理念与制度,促进跨文化商务沟通与合作。总之,只有以共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整合,才能创造出1+1 2的管理效应。 四、商务沟通的意义与重要性 商务沟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及国际经贸的合作与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内部通过上行、下行或平行沟通等沟通方式,不但能使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服务的企业与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促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做出贡献。同时还可以使管理层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与运营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繁荣。其次,企业可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并调整研发战略以满足其需求。与投资者、银行家、政府官员等进行沟通,掌握市场发展的动向,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进而不断调整和改善自身的经营策略以应对这一变化。与媒体人士进行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知名度。通过建立这些有效的外部沟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束语 早在我国战国时代,苏秦、张仪就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达成“合纵”、“连横”之势,改变了国家的兴衰成败。在经济全球化与多样化的今天,跨文化商务沟通不仅能够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及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文化多样性与种族多元化,同时更能推进文化的繁荣昌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使人类文化的精髓得以继承与发扬并代代不息,薪火相传。 商务沟通论文: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高职《商务沟通与礼仪》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能力以及形象礼仪等。本文对《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以及实施过程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一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项目化教学已经收到职业界的青睐。所谓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一个典型项目或是以产品为载体,基本的教学策略就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项目化教学主要是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进行了改变,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信息的传播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从而促进了教学的方向,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在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岗位都是承上启下和沟通的中间枢纽,因此,沟通是每个工作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商务沟通与礼仪》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团队沟通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进行项目化教学。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一、《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 《商务沟通与礼仪》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这门学科的具有独特的框架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内容,该学科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商务沟通与礼仪进行研究,主要是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沟通的原理与技巧,另一个是商务礼仪,在商务沟通与礼仪教学中应力图通过对沟通原理、策略与技巧的探求,将变化莫测的沟通活动还原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项目,从而揭示沟通活动的规律、原则与艺术。具体来说,可将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分解为以下项目:了解商务沟通、商务沟通中的职业形象塑造、商务沟通中的日常礼仪、商务活动礼仪、商务组织沟通、招聘与求职、演讲、会议组织、商务谈判和跨文化沟通。 二、《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法设计 《商务沟通与礼仪》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就是遵循课程规律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任务以及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运用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进行真实性的教学,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做进行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实训实习的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整个课程以情景(场景)模拟和行动导向为架构,重视“体验性教学”的教学新思维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 原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和学生记录并记忆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而为试用现代高职教育的理念,应采纳如情境教学、游戏演练、小组实训、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新的教学方法,全面推进项目化教学,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团队合作、角色互换、交互点评等形式,攻克难点、掌握重点、交流得失。以游戏演练教学法为例,在“了解商务沟通”项目教学中,可以设置“撕纸游戏”,对学生进行项目实训。先给学生发一张A4纸,然后由主持人发出指令:“对折,对折,撕右上角,旋转90度,撕左下角。”主持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游戏一共做两次,第一次学生闭着眼睛只做不问,第二次学生可睁开眼边做边问。前后两次游戏结果会出现很大的不同:第一次,每个学生撕出来的图形差异很大;第二次,每个学生撕出来的图形基本相似。学生亲身经历此类游戏后,会反思:同样的指令下为什么结果差别这么大?由此,通过游戏重申主题: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就是沟通! 在《商务沟通与礼仪》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教学中可以对角色扮演的项目进行设置,项目的情景可以是虚拟的,在角色扮演教学中,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企业领导、员工和同事,进行商务组织内部直接的沟通实训。该项目情景也可以利用实际商务领域中的案例,如2006年史上最牛女秘书事件情景: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与其女秘书瑞贝卡因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产生沟通上的极大矛盾,最后导致双方均被迫辞职。在学生阅读完情景案例后,要求学生指出案例中沟通双方失败的地方,并归纳上下级沟通的策略与艺术;然后,设计一段对白,尝试改进陆纯初与其女秘书瑞贝卡之间的沟通问题,并进行角色扮演。 在《商务沟通与礼仪》项目化教学实训期间,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同一个项目进行多种方法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书面实训和口头实训进行结合,全真情境与仿真情境相结合,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使教学真正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从而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构建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三、《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在《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可以选择五步教学法,所谓的五步教学法主要有:教学目标――项目任务――知识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评估。以“商务组织沟通”项目中组织内部沟通为例,其教学实施过程可进行如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团队沟通技能。 2.掌握与上司沟通的技巧。 3.掌握与下属沟通的技巧。 4.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二)项目任务 1.项目情景。进行实训的项目情景可以是一个企业奖励公司的员工,这次的项目情景主要是制定进行旅行计划,出国旅游的人数在10人以内,可是公司所有员工都想出国旅游,如果你是企业的领导你该怎么选择,怎么与下属沟通? 2.任务要求。(1)请你以部门经理的身份,与上级领导沟通,要求此次增加若干名额,或争取上级领导对下次出境旅游的批准,并设计一段对白。(2)请你以部门经理的身份,与市场部员工沟通,选出规定名额的员工参加旅行,并设计一段对白。 (三)知识准备 知识准备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 1.团队的概念。2.团队的特征。3.进行有效团队沟通的方法。4.上司的类型。5.上司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6.下属的类型。7.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四)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包括工作方案的制定、实施和实训。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2.学生分工合作,确定扮演领导、部门经理以及部门员工的人选。3.各小组设计对白。4.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展示。 (五)项目评估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工作任务完成的效果。 1.项目实施结果。包括对白稿、角色表演活动。2.成绩测评。(1)教师、各小组评委对各组表演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角色扮演以及对白稿的沟通改进效果和存在问题。(2)评分表。如表2所示。 我们对《商务沟通与礼仪》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分解项目,从而明确每项任务的具体要求,从而增进了《商务沟通与礼仪》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总之,《商务沟通与礼仪》项目化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做到教学练三者联合,而且主要是以练为主进行教学,将课程的理论要求、课程的基础知识融合到商务沟通的技能训练之中;同时,在商务沟通的技能训练中,强化训练效果,兼顾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最终,将对学生各个理论知识点和各种沟通实训的考核,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 商务沟通论文:商务人士必备的商务沟通技巧 摘要:商务沟通是商业人士日常工作的基本行为。在商务活动中只有善于沟通的人,才能广交朋友,发展客户,获得客户的信赖、支持与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创造商机,打开局面。 关键词:倾听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 书面沟通技巧 商务沟通是商业人士日常工作的基本行为。无论是组织内部的团队合作,还是组织与外部客户的商务洽谈、产品推销或是与合作伙伴的业务协商等,都离不开沟通。戴尔・卡耐基曾说:绝大多数职业人士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25%靠天才和能力,而75%靠沟通。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人际交往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作为商务工作人员,广泛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更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一个善于沟通的商务人士,才能创造和谐,控制局面,把握机会,在理智、公平的氛围中获得对方的合作与支持。 一、倾听的技巧 不论是在社交场合还是工作场合,善于倾听是一个人应有的素质。倾听是表现个人魅力的大好时机,倾听是给予讲话者最好的礼物,倾听表示对说话者谈话充满了信心,能使对方产生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从而赢得其好感。 商务交往,是一个平等、双向的交流沟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处于“说“的位置,而是需要学会很好地倾听。有位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每天花在与人沟通的时间中,9%用于写东西,16%阅读,30%说话,45%倾听。“听”是“说”的基础。“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一些专家认为:沟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最重要的就是倾听对方的说话,这比任何阿谀奉承都更为有效。学会倾听,才能集思广益,明辨是非。倾听的技巧主要有: (一)全神贯注地倾听 当对方讲话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讲话人的身上,表现出对其讲话内容的兴趣,这一来体现了对交谈对象的尊重,表明愿意倾听对方的讲话;二来可以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获得重要的信息,掌握关键所在,为说服对方寻找突破口。 (二)不可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 当对方说话时,特别是说到兴致很高时,不可轻易地打断对方的谈话,当有分歧或需要补充说明时,也最好等到对方讲完再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有必要插话时,也要先向对方打招呼,说声对不起,再插话。简短插话完毕后请对方接着讲。否则,可使对方不快。 (三)准确的理解对方的谈话 倾听是一个能动性的过程,是一个对感知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能动地反映自己思想的过程。在倾听中,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学会在倾听中正确理解对方的谈话内容,及时捕捉对方传递出的信息,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动作表情,继而分析、判断对方的意图,为进一步的商谈做充分的准备。 (四)适时适度的提问、反馈 在商务交往中,人们更倾向于彼此进行语言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倾听。如果一方一言不发,只是一味的听,另一方就会没有交谈的兴趣,不讲或少讲了。不利于交流沟通。所以,在倾听中,应专心地听,并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或不时地向对方发出应和,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重视。 实现商务交往。 (五)把握成交机会 商务谈判中,主要的目的是促成交易。所以,在倾听中,要细心领会,分析对方交谈意向,把握成交机会。该成交时主动提出,不可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争执不休,失去商机。 二、语言表达的技巧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表达情意、增进了解的主要手段,是重要的沟通方式。在商务职场上,拥有高超的说话技巧,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拥有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就能得心应手地进入职场;就能轻松自如地进行有效的沟通;就能在商务谈判中掌握主动;就能获得客户的信赖并发展客户;就能在会议或演讲中彰显个人魅力,使事业无往而不胜。作为一个商务工作者,必须掌握好以下语言表达的技巧: (一)尊重对方 作为商务工作者,面对的人很多,可能是上级领导或下级同事;也可能是供货商、经销商;可能是政府职能代表;可能是消费者或其他商业企业人士。与他们交谈,谈话的场合不同,谈话的内容不同,因此交谈沟通的方式也不同。但无论是与谁谈,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拥有良好的态度和语气,尊重对方,以礼待人,让对方感到平等、真诚。良好的态度是与人交谈的基础,和气的交谈是生财之道。 (二)谈吐文雅 谈吐文雅是增强个人魅力,提升个人形象的主要要素。在交谈中,要多使用礼貌用语,言辞得当,表述有条理,语言简洁、生动、鲜明,即干练又温文尔雅,方能显现出一个人的能力。谈话中,可以适当地使用俗谚俚语,巧妙地使用富有时代特征的专业术语,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三)话题适宜 谈话前,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喜好、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选择好话题。多谈对方愿意听的,能让对方感到愉快的话题。要根据不同人的心理需求说不同的话,对一些不太愉快的话题,又必须面对时,要讲求策略。比如,商谈索赔、讨价还价、讨债等容易引起矛盾或出现僵局的谈话,就需要慎重思考。既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维护自己一方的利益,还要理解对方,避免冲突。只有突破僵局,双方相互理解,相互让步,才能获得商机。 (四)赞扬对方 赞扬别人,是一种促进友好关系的催化剂。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看到其优点和长处,肯定其价值。所以,在商务活动中,无论你面对的是谁,都要发现对方的长处,从中找到可以让你称赞的优点,并及时的予以夸赞。特别是当对方表明自己的观点后,先要对其肯定,需要反驳时,也要婉转,且不可指责或斥责对方。 (五)平等相处 买卖是公平的交易。买卖自由,不能强买强卖。所以,在与客户交易中,要平等相待,公平交易。不可出言不逊,咄咄逼人。当不能与对方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分歧时,也要尊重对方。 (六)真诚友善 每个人都喜欢与真诚友善、和蔼可亲的人打交道。据心理学家测验:一个友善诚恳、和蔼可亲的形象,或一张笑容可掬的脸颊给人的心理作用是愉悦,促使大脑各部位的中枢神经细胞高度活跃――尤其是语言区神经细胞高度活跃,处兴奋状态,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相反,是一个凶巴巴的形象,或是一张表情冷漠的脸孔,给人的心理作用是:憎恶加恐惧,促使大脑各部位的中枢神经细胞严重抑制,处沉抑状态,给人留下难以消遁的持久性恶感。由此可以推断:一个商务工作者,在商务活动和社交场合,面带微笑,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善,才会赢得客户的信赖,为获得商机打下基础。 三、书面沟通技巧 在商务交往中,除了口头语言沟通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语言沟通方式就是书面沟通。 现如今,随着通讯设备的先进、便利,很多人便不再重视书写了。事实上,在商务活动中,书面沟通使用频率虽然不高,但他传递的信息量则更大,规范性更强,有一定的精准性、权威型、说理性,适合存档,必要时还可作为法律证据。所以,书面沟通方式是不可替代的。书面沟通的技巧是: (一)要符合商务文书的基本格式 常用的商务书面沟通形式主要有:商务信函、电报、字条、合作意向书、协议、商务合同、计划书、调研报告、活动策划、商品说明、广告、通知、海报等。无论是何形式的书面沟通,在攥写时首先要符合基本格式要求,如文头、称谓、标题、正文、结尾语、落款人或单位、时间等。这是书面沟通的规矩。也代表了书写者的能力水平。 (二)书写文字要清楚工整 无论是打印还是手写,一定要注意字迹清楚工整,标点符号正确,语句通顺,段落分明,不写错别字。这样,才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当人们阅读一篇文书时,看到的是字迹拥挤,段落不清,马上就没有了阅读的兴趣,不利于文书信息的传递。所以,要注意封面的设计、文字编排、段落清晰、页边距合理、字体大小适中、插图或表格规范。这些细节都在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态度。 (三)标题明确 当人们收到一封信函或电子邮件,首先是看题目或事由的,然后才确定是否要看其具体内容。如果题目没能引起兴趣,可能就会放弃阅读,这就会失去文字传递信息的机会。比如,商务工作中,经常看到一些发送的电子邮件在题目栏中没有说明何事由,便被当做垃圾文件删除了。所以,题目或事由一定要引起阅读者的关注。 (四)表述清楚准确 写商务文书,目的是要让对方能够看明白,理解意图,并接受传递的信息,所以,对表达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安排的事宜、事件等的描述要简洁、完整、清楚,对各种数据的提供要准确可靠。特别是商务信函,经常要对商品的价格、款项的收付进行磋商,如果表述不准确,模棱两可,就会发生歧义,甚至引起经济纠纷。 (五)内容完整有逻辑 商务文书的书写内容必须完整,该写的事由要全部写进去,不能有遗漏。比如报价函要求必须将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装运期、结算方式、有效期限等报价条件全部明白无误的告知对方。其他文书也类似。这就要求既要保证内容的完整性,还要注意叙述的逻辑性,层次分明,清晰易把握。 (六)语言适当得体 商务文书的书写,既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同时,还可以通过文书促成双方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在行文时,注意采用恰当地称呼,使用礼貌用语,语气使用要讲究策略。要根据对象、场合、具体事宜选择相应的措辞。比如,在常用的推销信函中,不能过分的吹嘘,夸大产品的性能,采取强买强卖。写索赔函、拒赔函、催款函、催装函等要把事情讲清楚,说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对长期合作的有信誉的老客户,更要言辞委婉,维护关系。对不熟悉的新客户,要表明愿意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对不讲信誉的可视情况表明态度,直截了当,不卑不亢。 总之,商务沟通在商务活动中十分重要,作为商务工作者,应该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听、说、写的沟通技巧。 商务沟通论文:跨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商务沟通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来自国外的投资者和去国外投资的国人逐渐多起来,对于我国企业涉外接待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要求具有很高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性,进行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文章从提高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为目标出发,分析了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沟通的难点以及分析了跨文化商务沟通的现状,提出了跨文化背景下的进行有效商务沟通的策略。 关键词:商务沟通;跨文化;涉外接待人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外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热情与日俱增,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企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涉外人才,高素质人才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基础。高端涉外人才需要有较广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同时需要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同时也需要国外的文化背景有较多的知识储备,以及一些非语言沟通能力,提高与国外企业的良好的互动。 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传播趋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成为外企员工,也面临着学习和尊重外国文化的问题,进行跨文化背景的商务沟通非常困难。为避免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出现差错,我们应客观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出现沟通障碍时,多用一些跨文化沟通的技巧。文化包含着着一个民族的思维、人文、风俗和信仰等的特征,它导致了中西方在思维、意识、人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差异,以及语言的限制,导致我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进行商务沟通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误解或者误会等问题,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通过分析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鸿沟,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能极大的促进我们与国外企业进行友好的商务沟通。 一、跨文化背景下商务沟通难点 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差别以及个人的行为的差异,使得跨文化商务沟通出现障碍,跨文化商务沟通障碍很有可能影响国外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和发展合作,导致来我国洽谈合作的国外企业越来越少,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跨文化沟通背景复杂 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与其独特的语言背景、历史和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的,而来我国投资的国外企业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他们虽然大多是欧洲人和美洲人且使用英语,但他们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他们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导致语言的差异,除此之外,还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企业,他们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又各不相同。 要使企业能够顺利完成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沟通,首先提高我国涉外从业人员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意识,提高商务沟通技能,尽可能地运用目的语言文化来进行沟通。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历史,使中国居民和西方居民在思维方法、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存在有很大的差异。随着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变迁,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跨文化沟通中,除了重视语言交流外,还要重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首先得了解它的文化,我国企业中在与西方企业交往的过程中,尤其商务沟通中,常常因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导致商务沟通的障碍,商务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误解,以及一些交谈中的误会等,给企业带来不便。 (二)不同地区传统文化差异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化。各民族的人不管到哪里,他们都带去了各自的文化,并且按其文化行事。例如,见面时美国人喜欢吻一侧脸、中国人喜欢相互握手;圣诞节是西方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时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等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加入外企,像那些在华工作的商务人士要学习和尊重中国文化一样,我们同样面临着学习和尊重西方文化的问题。 数千年的儒家文化深深影响了我国居民,在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的过程中,在我国文化中,总是尽量多说别人高兴的话,多说场面话,在说话时较为谨慎。但是西方国家强调自由,认为人的利益和权利是不容侵犯的。因此,外国人在商务沟通中,说话直来直去,喜欢直言不讳。中国人素以好客闻名于世界。在西方国家进行商务沟通中,对客人进行细致入微的关心容易引起外国人的误解,让他们认为你是有求于他们才这样做的。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西方人商务沟通的时候,总是会自觉的谦让,令西方企业人士大为不解,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说话都是直来直去,没有谦让的习惯。 (三)企业涉外人员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差 我国企业在与西方企业进行商务沟通过程中,由于时常受到本地文化能力限制使得沟通效果有限,然而当学习了国外的文化,由于缺乏国外文化情景的情况下,经常使语言和国外文化相互混淆,表达时往往词不达意。沟通时当不能顺畅地表达的时候,通常要借助于夸张的表情和手势,又会导致外国人更听不懂,导致商务沟通误解。 企业涉外人员要能够与外国企业进行良好商务沟通的人才,只有这样人才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国外企业来投资,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高素质跨文化商务沟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高素质跨文化商务沟通人才才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面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也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我国企业能够与国外企业进行良好商务沟通的涉外人员很少,而且沟通技能不强,大多数的涉外人员只会讲母语,虽然他们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但目前还不能用外语进行很好的沟通商务沟通。 (四)我国企业对于跨文化沟商务通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企业对于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重视不足,使得我国企业在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过程中,常常给外国企业留下准备不足的印象,对他们不够重视等,这样会导致商务沟通效果很差,对我国的企业的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时对于国外的不同国家企业的文化背景知识准备不足,使得企业涉外人员与国外企业出现商务沟通时出现障碍,严重影响我国的企业形象,最终导致我国企业失去很多机会。 二、提高跨文化背景商务沟通能力的策略 (一)多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 只有在了解各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才能避免在于西方企业商务沟通时的文化冲突,因此要足够重视了解各国文化、政治、经济、历史和地理,因此,加强对各国文化背景方面知识的了解,主要包括各国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同时要了解各国文化中的禁忌。在实际商务沟通运用中,要特别注重各国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就有助于我们更自如地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达到较好的结果。 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时,首先要重视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在与西方企业的商务沟通中产生障碍中,最主要的是商务沟通双方没有在文化认同上达成一致,这种文化认同是相互的,只有这样才能超越文化商务沟通的障碍。在与企业的接触中,要根据对方的个人喜好和文化背景,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良好互动沟通,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对其它地区的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只有在了解的不同地区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沟通才是一种正确有效的商务沟通。 (二)做好跨文化商务沟通准备工作 进行跨文化的商务沟通,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准备工作,只有良好的准备工作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避免出现沟通的各种障碍,最终取得跨文化沟通的成功。由于跨文化的背景因素,准备工作要做的很广和细致,首先要全面了解沟通对象的民族语言、文化、爱好等,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考虑文化差异,例如,场地、时间等安排要考虑文化差异,这些方面对沟通可能会有消极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时间具有不同的观念,例如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一些拉丁国家对于时间观念则较弱,所以,在进行跨文化的商务沟通,做好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进行跨文化的商务沟通时还要注意对方的风俗,注意对方的风俗习惯就意味着尊重对方,尊重对方也意味着商务沟通成功了一半,为沟通营造和谐的环境。 (三)培养和提高涉外人才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 培养涉外人才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首先要重视语言理论的培养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学习外语最主要的目的是商务沟通,只有在外语的环境中进行长期不间断的强化训练才能提高口语水平,才能很好地掌握外语口语水平。采用走出课堂与外国人进行实际商务沟通方式,这种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商务人才真实体验与外国人的对话的环境,促进企业商务沟通的水平提高。企业要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涉外导游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要进一步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全面提高企业涉外队伍素质。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提高涉外人才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同时又满足了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实现互惠双赢。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在企业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出现障碍,在与西方企业进行商务沟通的过程中,要注重中西方跨文化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在商务沟通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下选用不同的语言策略来维护和企业关系,还要注意在跨文化沟通中运用礼貌的语言方式。只有通过了解和学习中西方商务沟通中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商务沟通,从而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特别是数学教育融入上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其数学教师、家长等方面共同努力、不断优化。 一、优化政策,保障教育融入起点公平 首先,政策要明确、完善自身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中应履行的主体责任人,在流入地、流出地政府发挥理想的统筹协调作用。进行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建立,这样既可以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可以在城市接受同等教育,为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提供有力保证,也能够对流入地政府教育资源、承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分析,基于此,适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为流入地政府经费补偿提供有力保证来全面调动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其次,针对流入地政府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构建科学完善的约束机制。流入地政府应重视“两为主”政策的科学严格执行,真正将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融入到政府绩效考评机制当中;最后,应不断强化流出地政府的责任。一方面,应结合具体情况,与流入政府加强合作沟通,构建完善机制,以此来为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真正将流出地政府吸纳随迁子女返乡接受教育视为考核责任,基于城市、农村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考核机制的构建,促进相关方政府责任的不断强化,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合的有效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确保数学教育融入过程公平 首先,注重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课程在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的恰当引入,主要涉及到内容整合、知识构建过程,以及教育机会均等与偏见消除等方面,而这些任务通常都是要基于课程、教学来实现的。在学校教学中,在农民工子女教育融入上,应注重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有机融入,基于此来对课程、教学中的分歧与偏见做出全面了解,以此来为多元文化整合初中数学课程的构建,来为两种文化的融合创造良好条件,为随迁子女拓展出更新颖的教育融入思路,进一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比如:在计算有理数时,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困难,一碰到小的减大的、负数加正数等就不会计算。例如,1-2=-1,-1+2=1等,对此,教师就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加法交换律来引导学生学会做负数加正数的计算,或者是通过创设购物情境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教师还可以提出探究性问题:现有60m的篱笆要围成一个矩形场地:(1)若矩形的长为10m,它的面积是多少?这是对于二次函数知识的考查,可以让学生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核心知识内容。或者是通过移情的原理来积极鼓励城市学生与随迁子女,基于城乡不同的角度来对历史的、当前的教育事件进行审视,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来引导不同学生,逐渐懂得从异文化层面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评价,进一步促进教育融合。其次,要注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混合编班原则的不断优化。大多数流入地公办学校都习惯于采取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单独编班的制度,因而逐渐形成了一种隐性的教育融入过程中的不公平。所以,在相关政策上,应注重混合编班原则的有效补充,通过教育政策形势来固定,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公平提供有力保证。 三、随迁子女要积极主动融入城市教育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根据,而外因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通常情况下,外因都需要通过内因来发挥积极作用。在随迁子女教育融入过程中,虽然已经在宏观政策、中观层次上为个体融入创造了良好条件,但要想将各异外部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般都离不开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有力支持,所以,除了政府与学校等诸多方面的积极努力、不断完善之外,农民工随迁子女也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初中数学教育融入过程。具体来讲,就是要真心的融入城市文化、教育当中,突破阶层局限,不断提升自身本领与修养。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特点来讲,普遍都存在不彻底、不充分性的现象,进而导致农民工在城市处于整体弱势化状态、社会经济地位也相对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其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起点、过程与结果等阶段,以及文化层面的融入上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并从不同层面给予有效完善。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 摘要:目前学界对国际贸易惯例的认识存在不足,本文以惯例的要义为基础,探讨其渊源,分析惯例与其它法律规范的区别,最后从其对国际贸易合同当事人约束力的角度阐述了惯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贸易合同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渐接轨“, 国际贸易惯例”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但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国际贸易惯例的涵义、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等问题上认识都较模糊,分歧颇大。由于国际贸易惯例对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和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 一、国际贸易惯例要义阐释。 《辞海》“对外贸易”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一国或一个地区与他国或另一地区之间的商品买卖活动,即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亦称进出口贸易”,而国际贸易则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1 ] (P411) 如果认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则这一定义并无不妥。但在国际贸易学界,占主流意见的观点是,商品专指有形的物质产品,无形的产品即是服务。因此,国际贸易的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长期以来,商品买卖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而所谓国际贸易惯例大多指有关商品买卖或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各类服务的惯例,这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是从买卖双方贸易洽商到最终履约(或未能履约) 整个过程的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所谓服务贸易范畴,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国交换,并为卖方交付商品和买方支付货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关服务也属本文的研究范围。惯例是一个经常使用却又语义含糊的词,也是一个在我国学术界备受争议的用语(国外也有类似争议) 。学术界对惯例应用的普遍性和实践性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惯例的本质问题方面,则歧见颇大。 (一) 惯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有学者认为,惯例需经过民间国际组织或贸易协会的编纂后才会有明确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惯例。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固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主要形式,但不成文的却又为人所知并广泛采用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也是国际贸易的惯例。[2 ] (P13) 笔者赞同后一种看法。从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贸易惯例常常起源于一些主要贸易口岸的大公司的实际做法。由于这些公司具有广泛影响力,以及这些做法本身也具有减少贸易障碍等方面的作用,这些做法逐渐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的共同做法。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手法或对同一术语的解释不尽相同,这就难免造成地区间或行业间的贸易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组织担当了统一解释和编纂工作,这就形成了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会编写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发展过程便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做法由于早已广为所知并被普遍遵守或因其它原因而没有载入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如纺织界人所共知的一旦坯料被剪开即不能退货的惯例。 甚至还有一些做法曾经被写入一些组织编写的国际贸易惯例,后因歧见消失、做法统一而又被撤出成文惯例。比如,国际商会在1980 年出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关于CIF 术语卖方责任的表述中认为,卖方应提交清洁提单,但承运人在提单上对货物的内容、重量、尺码、品质等无所知的批注并不表明该提单是不清洁提单。但在1990 年实行的新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里则没有这句话,这并不表明国际商会改变了看法,相反它正是显示了贸易界及相关各界已认同了这一点,从而无需再用文字描述了。也就是说,这并没有改变上述规定仍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事实。[ 3 ] (P527 - 528)(二)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指的是不管合同当事人是否明示或默示甚至没有表示是否接受有关国际惯例的约束,惯例自动约束有关当事人,即惯例具有强制约束性。《法学辞典》持的是这一观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际贸易惯例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国家意志的结果, 因而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 不能对当事人进行约束。[4 ] (P7 - 8) 第三种观点认为,惯例分两类:一类是不需要当事人选择都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范,一类是经过当事人选择才对其有约束力的任意性规范。[5 ] (P27 - 28) 其实,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某国立法机关制定的正式文件,也不是国家间的国际公约,因而它不是法律;另一方面,由于惯例的广泛适用性和长期实践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合约当事人对自身及他人遵守惯例的心理期望,惯例对当事人各方又有一定的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一般是在当事人明示接受惯例的情况下产生的,国际商会出版的《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1990)在导言部分表达了这一观点《,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第1 条也阐述了这个意思,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这一规定符合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但是在一项国际贸易的契约中,不可能穷尽所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的规定,因此就产生了所谓的“默示”做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9 条第2 款规定:“除非另有协议,双方当事人应视为已默认地同意对他们的合同或合同的订立适用当事人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惯例,而这种惯例在国际贸易上已为特定贸易所涉同类合同的当事人所广泛知道并为他们经常遵守。”签定该公约的国家同意,何为惯例由法庭来决定。该款规定反映了国际贸易惯例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约束性(自动生效) 的一面,但是这也没有改变惯例作 为任意规范的特点,当事人可以通过明示的方法排除对某一惯例或某一惯例部分条款的适用。 以上分歧的主要表现是学者们对一些英文单词的解释不同,特别是对custom、usuage 的理解差异。有人认为custom 有约束力,应译为惯例,而usuage 则没有约束力,应译为习惯;也有人认为custom 没有约束力,应译为习惯,usuage 有约束力,应译为惯例。还有人有其它的看法。其实,翻查一下国际商会的出版文件我们会发现,国际商会对惯例的用词并不考究,在不同的文件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词,甚至在同一份文件中也可能使用不同的用语。比如,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使用的是custom 和practice ,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使用的是usuage ,而在《托收统一规则》使用的则是rule 一词。可见,国际商会对惯例的用词并不看重,他们重视的是某一术语或某一做法在商业实践中的状况,只要这种术语或这种做法广为人知(widely known) 和被业者经常遵守(regularly observed) ,它们即是惯例,而不管在国际商会或其它组织的出版物中用何词来描述它们,或有没有见诸文字。至于惯例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则要看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国际贸易惯例定义为:在国际商品贸易和与国际商品贸易有关的服务实践中形成的,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广为人知并被经常遵守的任意性行为规范。 二、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 如上所述,国际贸易惯例有成文和不成文之分,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惯例有两个渊源: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与不成文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指的是经过某一组织编撰和公示的规范化文件。编撰国际贸易惯例的主体可以是一些有影响的基于国家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商会;也可以是民间的国际组织,如波罗的海黑海航运公会;还可以是能对市场起到主导作用的商事组织,如通用汽车公司,它们的产出物因而也相应地表现为具有一定法规性质的文件。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一般依据过去已有而且现在仍然流行的商业做法而作出,其主要行为特征是必须有一个宣示的过程,因为比制订规范文件更重要的,是它们必须广为人知。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之所以成为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之一,原因主要是多数国际贸易惯例从本质上讲就是国际商业习惯做法的一个演进形式,而且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过去活跃在跨国或者说超国家或地区利益之上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通过编撰和公示之后变成了国际贸易惯例。今天的习惯性的商业做法还在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这样理解惯例的渊源,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步入认识的误区,或者认为惯例仅表现为成文化的规范,或者认为只能从过去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中寻找惯例。这两种僵化的认识不能反映现实,因而也不能指导发展中的国际贸易活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国之内或地方性的商业习惯做法也有可能演变成国际贸易惯例,这主要取决于该习惯是如何整合(incorperated) 到国际贸易流程中去的。 例如,美国西海岸港口的码头工会为保护自身利益向集装箱货主收取近乎落地费性质的杂费,这种杂费被各国班轮公会列入班轮运价或班轮条款,因而这种做法就成了有关业者之间的国际贸易惯例。承认惯例的习惯做法渊源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因为从国际贸易惯例中体现的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大都可以从习惯做法当中找到源头。从商业道德的视角看,所有国际贸易惯例都来自于千百年来一直在支撑着川流不息的国际贸易活动的一套伦理体系,借助它可以形成关于对对方行为的预期;通过它的应用———即对己对人的约束,各方在此体系下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区分、履行和保障。这套伦理体系的强化就形成了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而未成文的惯例则归于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一类。 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商业习惯做法虽同为国际贸易惯例的渊源,以对现有的国际贸易惯例的贡献而论,由习惯而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后者在当今技术创新的条件下开始显露出重要性。 三、国际贸易惯例与其它法律规范的区别。 (一) 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公约。 由两国政府或多国政府签定的有关国际贸易关系的规范称为国际贸易公约。从公约法律约束力的角度,可以将国际贸易公约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强制约束力的公约;一类是任意性的公约。前者包括调整国家间经贸关系的一般性公约及约束某一具体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公约,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协定、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海上运输合同的《汉堡规则》。强制性的公约要求缔约方或接受公约的国家在本国的法律与公约冲突时,修改本国的法律,使之符合公约的规定;而且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时以国际公约为准据法。既然强制性国际贸易公约的法律约束力大于国内法的效力,强制性国际贸易公约的效力当然优于没有取得正式法律地位的国际贸易惯例。但是,国际贸易惯例与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的关系则不同。 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主要指有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几个公约,即1964 年的两个海牙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及二者合并而成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这些公约遵循合同自愿的一般原则,允许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采用或排斥这些公约的规定,即可减损公约条款的效力。在同为任意性规范的层面上,国际贸易惯例与任意性的国际贸易公约十分类似,但是两者的法律地位不同,前者高于后者。对此《, 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均有明确的规定。《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虽未在这方面作具体规定,但它是由前两个公约发展而来的,据此也可认为该公约持同样的观点。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惯例与上述3 项公约的规定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采用惯例的规定。 (二) 国际贸易惯例与国内法。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惯例是在与本国利益无冲突的领域发展起来的,其所规范的领域大多与本国法律的适用范围没有重叠。从这个角度上讲,国际贸易惯例可以对国内法的不足起到补充的作用。但是,各国对国际贸易惯例拾遗补缺作用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国家干脆把国际贸易惯例纳入本国的法律体系,使之成为国内法的一部分,如伊拉克和西班牙就把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引入国内法。采取这种作法的国家不多,多数国家一般按照直接适用或间接适用的途径运用国际贸易惯例。直接适用指的是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示或默示接受国际惯例的约束,法院或仲裁庭依据当事人选择的国际惯例进行裁决。法国、丹麦等国家采取这种方法。这些国家一般承认国际贸易惯例独立于国内法律体系之外,国际贸易惯例可直接应用于国际经贸往来,无需国内法的指引。与采用直接适用的国家相比,采用间接适用的国家更多,我国也是采用间接适用的途径。间接适用指的是国际贸易惯例不能脱离国内法而独立运用,必须经过国内法的指引,而且国际贸易惯例的应用有赖于国内法对国际贸易惯例明示或默示的接受。明示接受指的是在国内法中明文规定,对特定的民事关系可采用国际贸易惯例处理。默示接受则是指在某国的国际贸易活动和法律实践中普遍采用国际贸易惯例,从而可以推断该国认可国际贸易惯例的。 我国采用的是明示的方法。《民法通则》、《涉外经济 合同法》、《海商法》等都明确指出,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有人据此认为,我国法律的效力高于国际贸易惯例的效力。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国内法关于国际贸易的规定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国际贸易惯例不可违反国内法的强制性规范,但可与任意性的规范不一致。因为国际贸易惯例广为人知并被经常采用,只要当事人未明示拒绝惯例的适用性,国际贸易惯例就自动成为合同的一部分,尽管这部分并未以文字形式在合同中表示。然而,国内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则没有自动成为合同一部分的效能。由此可见,国际贸易惯例虽然是国内法的补充,但其效力仍优于国内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四、国际贸易惯例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这里所讲的合同,指书面达成的合同。对于口头达成的国际贸易合同,我国不予承认。对此,我国在1986 年核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时已表明了这一点。 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引用国际惯例的方法有3 种:其一,引用国际商会、国际法协会或其它民间组织的条款或术语,如买卖双方以CIF 价成交。普遍认为,采用了某一成文惯例的条款或术语,对该条款或术语的解释应以该惯例为准。多数情形下,对某一条款或术语的解释只有一个国际贸易惯例,但也存在对某一条款或术语的解释不只有一个国际贸易惯例的情况,并且各惯例的解释不一致。如没有对具体采用哪一惯例作出规定,这时候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以与合同最有密切关系的国家所采用的国际惯例作为依据,而判断这一点往往是不太容易的。比如,对贸易术语FOB 的解释就有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美国进出口商会等机构制定的《1941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两个惯例,这两个惯例对卖方交货地点等方面的解释差异很大。为防止事后买卖双方当事人就采用哪一惯例产生争议,合同当事人最好在采用条款或术语的同时明确规定采用哪个国际惯例。其二,采用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合同,如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关于成套设备和机器的出口合同、伦敦谷物交易协会制定的关于谷物买卖的合同。标准合同对合同全部或大部分条款都作了规定,一般只留出当事人名称、货价等项目供当事人填写,当事人可通过协商对印定的条款作出修改或补充。这类合同试图囊括有关合同关系的全部权利与义务,包括从合同的签定到合同的履行、解除和违反合同的救济的整个过程。由于在大宗货物的买卖中广泛采用标准合同,标准合同事实上已成为当事人普遍遵守的权威文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三,在合同中明确表示接受某一惯例的约束,这种情况包括以下几种类别: (1) 合同中采用了惯例规定的条款或术语,并且合同对这些条款或术语的解释与惯例的规定相同,或合同直接引用惯例条款或术语并未另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惯例与合同的规定并无二致。(2) 合同中某些条款与惯例的规定不一样,此时应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则,以合同的规定为准。(3) 合同中对某事项未作规定,但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当事人会遇到这些问题。此时,当事人应按照惯例的规定履行合同或对合同救济。 在上述情形以外,即当事人未在合同中明示遵守国际贸易惯例约束的情况下,则采用下列两个标准:表示合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主观标准;以国际惯例为标志的客观标准。主观标准似乎体现了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则,但如当事人未在合同中以文字表示他们的意愿,以后在当事人发生争议时,其真实意思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举证或判断的。可以想见,在实践中应用主观标准进行操作的难度很大。因此,在大多数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往往采用所谓的客观标准,客观标准即是国际贸易惯例。采用国际贸易惯例这一客观标准甚至也不以合同当事人知晓为条件。这就是说,即使合同当事人没有表示接受惯例的约束,同时也未明示拒绝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国际贸易惯例亦可自动地解释和补充合同并对合同当事人构成约束。 国际贸易论文:论我国产业国际贸易的政策调选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理论出发,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分析,贸易保护政策的有关概念及其内容,经济危机下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调节外汇储备对中国产业调整的举动,案例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产业的影响进行研究。 论文关键词:产业;国际贸易;中国贸易政策 一、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内环境分析 1.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工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国际竞争力弱。我国主要行业的平均集中率水平也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国内企业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2.跨国公司利用其地理优势地位,控制市场、克制竞争的倾向初现出来。 在国内包装企业诉利乐案中,利乐倚赖其在无菌包装机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包装耗材上实行了不正当的限制性商业策略,控制了绝大部分包装市场,并且使利乐纸的平均价格在2003到2005年的两年时间内上涨了大约2倍。 3.国内行政性垄断问题严重,行政性垄断产业的改革任重道远。 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产业主要包括铁路、港口、民航、电力、电信、城市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特殊行业、邮政、城市公交、烟草食盐粮食药品等重要商品以及流通、军工、铸币、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产业部门涉及面广。行政性垄断造成了双重恶果: 一方面,垄断地位使得这些产业内的企业一方面攫取了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排斥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和发展动力的缺乏,长期以来.使这些产业成本居高不下,产业经营绩效低下。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得这些产业的改革举步维艰。 (二)国际环境分析 1.跨国兼并成为主体。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这次兼并浪潮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并数量急剧增多。二是单项兼并交易金额世界记录屡创新高,兼并规模日趋扩大。三是跨国并购发展迅猛。四是兼并范围广。第五次兼并浪潮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加剧的结果,为了生存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同行业的领头企业纷纷走向联合。同时,第五次兼并浪潮的出现并没有缓和竞争。它使得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更趋激烈,通过此次兼并,在某些产业,只剩下实力超群、为数不多的几家巨型企业,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这些企业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竞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2.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竞争政策,放松规制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潮流。 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改变了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性质。竞争政策调整的另一个动向是从对反垄断的强调转向扶助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对垄断的认定已从结构标准转向行为标准。并且还要考察垄断行为的市场绩效,“一事一议”已经成为通行的原则,对横向兼并等过去严格限制的行为已基本放任自流。 3.网络经济的兴起,对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业为中心以及由这个产业派生出的若干相关产业。网络产品固有的规模经济性、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和网络产品技术标准造成了网络产品的锁定效应和先行者优势。从而使得垄断成为网络产品市场上的一种必然而普遍的现象。在结构和行为上显然构成垄断的厂商,在绩效上却无可指责,结构、行为和绩效的脱节将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推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反垄断,意味着绩效损失;不反垄断,从道义上又说不过去。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问题对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提出严峻的挑战。从1997年开始的微软垄断案,2002年最终以和解的方式解决,和解协议中,微软并没有做出多少让步。 二、我国调节外汇储备对中国产业调整的举动 2008年12月以来,计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超过10起贸易救济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国出口的政策也屡屡出台。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口保持增长的前景更加难测。印度提高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南共市成员试图将外部共同关税提高5%,但未获其首脑会议通过。 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5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900亿美元,吸引国外投资900亿美元。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95万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5年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国外直接投资始终处于净流人,目前是全 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因此这两方面的净流入使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剧增。其规模已远远超出理论界提出的外汇储备应维持在其外债总额的40%左右的水平上。摆脱“金融恐怖平衡”的枷锁,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扩大内需。加快产业调整步伐。降低对外依存度 以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降低以净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依赖,这是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的根本方法。中国储蓄率高,除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外,很大的缘由是居民有许多后顾之忧而不敢消费和没有能力消费。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政府应加大在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投入。使国内居民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以内需为主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减少对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尤其是限制初级原料加工出口的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及资源性原料进口,从而减少国际贸易顺差,降低巨额的外汇储备。 (二)谨慎地购买美元资产,逐步加大黄金购买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购买美元资产是拥有外汇储备国家不得不的选择。美国国债因其良好的信用、稳定的收益及流动性,是各国政府首选的投资对象。但近几年美元贬值的狂潮也令各国忧心匆匆,外汇储备多样化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化解风险。同时。除了购买美国国债,还可以考虑购买美国通货膨胀保值债券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行的债券等。 截止到2009年4月,中国已拥有黄金储备1054吨,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五。2000年以来,中国调整过两次黄金储备,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别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但目前中国的黄金储备价值约占全部外汇储备资产的1.6%,该比例远低于超过10%的全球平均水平。黄金在中国总储备的比重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中国黄金储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少应达到10%左右的国际水平。 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漫漫,2000年5月亚洲国家签署了《清迈协议》,开辟区域货币合作新篇章。2009年3月中国已经与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等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达600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在香港和内地沿海城市 开展,这种“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的模式,是两国规避美元汇率风险,扩大双边贸易的新探索,它对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区域自由化进程,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帮助,为中国外汇储备摆脱美元体系的束缚提供了新途径。 三、案例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一)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历来是国家重点的关注行业。根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商品共分为十类。在这十类中,出口的主要是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相关产品,而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对薄弱。在进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类。可见,信息技术类商品在高新技术贸易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均超过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但从近期看,无论是外贸总额的增长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其增幅均有所放缓,特别是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首次出现低于总体贸易额增长的情况。这也与总体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有一定的关联。即使外贸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国家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态度始终不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部分都维持在17%的最高退税率。国家多次调低出口退税率。虽然使得一些生产效率低的中小企业从市场中淘汰,低端产品规模逐步减少.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国家又不得不提高其出口退税率,以缓解南于产业结构升级所导致的剩余劳动力释放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由此可见。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分工不断深化、国际经济分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国际分工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产物。商品的区际问或国际的价格;引发了国际贸易活动,而资本的区际间或围际间的现实的或澄的综合获利差异是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基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对广泛存在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给予合理的解释。因为大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最早是南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和后来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来完成,所以经典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行为长期跟踪分析和研究的结果。2O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兴起,又形成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理论。 总结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各种投资理论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各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投资领域的现象和特点,对产生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决定因素以及对各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些认识可以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各国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由于不同国家和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不同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上也呈现不同的经济特征。加强对不同国家和经济体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从宏观上分析世界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趋势,从中观上比较不同区域的外资特征,从微观上分析不同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实证支撑。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的法律渊源的浅议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融资结算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且加剧了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的法律问题,文章从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内法三个层面探究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的法律渊源,以期对解决国际贸易应收款转让的法律争端提供技术支持。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应收款转让 法律渊源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企业普遍采用赊销等买方信用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就产生了大量的应收款,在国内贸易中也普遍存在。而大量的应收款使得企业负担沉重,举步维艰,因此急需通过应收款转让进行企业融资,加速资金周转。然而,应收款转让融资由于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法制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各种法律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法大背景下,探究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的法律渊源,对于处理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的法律问题十分必要。文章拟从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内法三个层面探究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的法律渊源,以期对解决国际贸易应收款转让的法律争端提供技术支持。 一、规范应收款转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 (一)《国际保理公约》 《国际保理公约》(下称《保理公约》)适用于公约规定的保付合同、应收款的转让及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供应商和债务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所引起的保理合同项下无论何时产生的应收款的转让,并且要求供应商、债务人、保理商所在国为缔约国,或者货物销售合同和保理协议受一缔约国法律管辖,同时对保理公约的适用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保理公约》对现有应收款和将来应收款的转让都有效力,而不管保理合同是否指明了这些应收款,并且将来应收款的转让也无须经过新的转让行为。《保理公约》承认销售合同双方当事人(供应商与债务人)协议禁止转让的应收款的转让有效,除非债务人营业地位于一个已经根据《保理公约》第18条做出声明的缔约国国内。此外,《保理公约》还对再转让及债务人的付款义务、效力、抗辩权、抵消权等做出了规定。 (二)《国际保理服务惯例规则》 《国际保理惯例规则》(下称《规则》)是当前国际保理普遍遵循的法律规则。该规则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了国际通行的法律依据,也是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特别是国际保理应收款转让的重要法律渊源之一。《规则》适用的业务范围仅限于与出口保理商签有协议的卖方以信用方式向债务人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应收款。为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书面协议在某些方面优先于《规则》。 (三)《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下称《应收款转让公约》)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以下简称《应收款转让公约》)适用于国际应收款的转让和应收款的国际转让及符合规定的后继转让,不影响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除非在原始合同订立时债务人所在地在一缔约国内或管辖原始合同的法律是一缔约国的法律。《应收款转让公约》及公约的解释性说明规定或涵盖了可以转让的应收款和不可以转让的应收款,承认一揽子转让、未来应收款转让及部分转让的效力;界定了应收款及转让的国际性;明确了公约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及公约解释原则;明确规定对所转让应收款的付款担保的对人权或对物权属于转让应收款的所有权的从属权利;详细规定了转让人、受让人及债务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适用问题。更重要的是公约以附件的形式灵活多样地提供了一套应收款转让优先权冲突规范,首次将实体法与冲突法相结合增加了确定性,对公约的适用及各国国内相关立法具有重大意义。 (四)《破产法立法指南》和《担保权益立法指南》 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所制订的《破产法立法指南》和《担保权益立法指南》对应收款转让的问题也有所涉及,不过大都与《应收款转让公约》的立法条文或立法宗旨相协调。比如《破产法立法指南》第二部分第89、139-142段对破产情形下应收款转让及其做法进行了阐释与《应收款转让公约》第9条的规定是一致的。再如,《担保权益立法指南》第24~26段关于应收款转让的效力、转让合同的限制及担保权利的转移问题与《应收款转让公约》8~10条的规定高度一致。 (五)其他 除以上几个影响较大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立法指南外,还有一些国际组织或国际团体对应收款转让的立法和制度完善做出过贡献。如国际统一私法协会2001年通过的《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欧洲理事会法律合作委员会在1982年拟订的一份所有权保留公约草案;国际商会也制定了一份可以提供19个国家有关所有权保留法律基本信息的指南;欧洲重整和发展银行《担保交易示范法》等,这些工作,对《应收款转让公约》的制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调整应收款转让的国内法 国内法中,对应收款转让的规定多体现在民法和商法中,《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意大利民法典》都有债权让与的有关规定。 (一)罗马法应收款转让制度 罗马法最初认为,债是特定人之间的关系,是连接债权人与债务人的法锁,认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绝对不能改变,也认定债权不能改变。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债权不能让与的理论逐渐改变。罗马法先是允许债的变更,后来在诉讼人制度建立之后,原债权人可以委任第三人以诉讼人的名义,诉追债务人,达到债权让与。但此时的人并非单纯的人,因为他收取的债的标的并不交付于原债权人。随后,诉讼人制度进一步发展,诉讼人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起诉债务人。最后,裁判官法规定债权让与在让与人于受让人之间的让与行为成立时,即发生效力,债务人自接受通知时受其约束,从而承认了债权让与。 (二)法国、西班牙应收款转让制度 《法国民法典》规定了债权让与,视之为是买卖契约的一种形态,或称为债权的买卖。《西班牙民法典》也有类似规定。从法国、西班牙民法的立场来看债权让与在法律上与有体物买卖相同,不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认为在债权合同以外无任何独立存在的所谓物权行为,债权发生转移只不过是该债权合同生效的结果。 (三)德国、日本应收款转让制度 《德国民法典》把“债权的转让”作为债的关系法的总则,采取的是形式主义。其区分债权行为(负担行为)和物权行为(处分行为),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即使当事人之间的基础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准物权行为也不受影响,债权仍然有效移转。债权让与是准物权行为,属于处分行为,而处分行为以处分人具有处分权为生效条件,无处分权人从事债权让与无效。德国民法典认为,债权合同作为基础合同,仅说明负有债务不发生债权转移的效果,其属于负担行为;而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债权移转的合意,可称之为债权转让行为或者债权转让合同,它直接发生债权转移的效果,其属于处分行为。该类合同类似于产生物权变动效果的物权行为,但其标的物是债权而非有体物,因此又被称为准物权行为,或者准物权合同(契约)。日本民法的理论在债权让与的问题上追随德国民法学说,认为债权让与属于“准物权契约”,并承认其具有独立性,不过在有因或无因的问题上,判例与多数学说则采取有因性的立场。 (四)英美合同法中应收款转让制度 英美法系无物权行为之观念,仅将标的物的移转看作是合同的必然结果。因此,债权作为合同标的,其让与效果的发生,也是其让与合同的必然结果,合同权利不过是财产转让的一种形式。英国法中,让与的概念比较广泛,几乎所有的财产的完全转让都可以称为让与,英国区分普通法上的让与和衡平法上的让与。英国根据财产法构成的让与为普通法上的让与,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让与是衡平法上的让与。美国法与英国法类似,也认为当事人之间的转移权利的合同在不符合法定的让与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衡平法上让与的效力。 (五)我国应收款转让制度 我国有关债权让与的规定最早见于1910年正式完成《大清民律草案》,首次承认了债权让与,随后的《中华民国民律草案》、《中华民国民法》均有债权让与的有关规定。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债权让与持禁止态度,《民法通则》承认了合同权利的转让,但没有充分尊重债权人处分债权的权利和自由,对合同权利转让的限制过多并且对很多问题没有涉及,随后我国《合同法》的颁布才确立了我国的债权让与制度。我国民法未采取物权行为制度,在物权变动上采取债权形式主义,认为债权让与和债权让与合同是两个范畴。债权让与,是指债权自其主体处移转到受让人之手的过程,是债权变动的一种形态,因不承认物权行为制度及其理论,它属于事实行为,指债权归属于受让人这种结果,将处分行为纳入债权行为之中,视标的物所有权变动为买卖合同直接发生的效果。这与法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的立法思想是一致的。债权让与合同则为引起债权让与的一种法律事实,并且因其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故它属于一种法律行为;因其在让与人和受让人之间产生了债权债务,故它属于债权行为。此外,根据我国《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及其解释,类推适用《合同法》第132条、第51条的规定,可知债权让与合同需要让与人拥有有效的债权,具有处分该债权的权限。以不存在或者无效的债权让与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让与他人,都将因标的物不存在或者标的不能而导致债权让与合同不成立,或者效力待定。 三、结语 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的法律渊源主要是《国际保理公约》、《国际保理服务惯例规则》、《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破产法立法指南》和《担保权益立法指南》等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以及国内法中民法和商法中对应收款转让的规定,如《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意大利民法典》都有债权让与的有关规定,我国主要体现在《合同法》和《物权法》中。但国内法中关于应收款转让的相关规定多依据债权让与和物权让与的相关法理。 国际贸易论文:职校国际贸易情景教学分析 一、情景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一)情景教学的内涵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状况、感情状态得到优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情景教学的特征 1、体现主体性 教育的本质是价值引导情景中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因为认知是一种积极主动和不断建构的活动,学习主体要通过自身的建构活动,形成自己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新知识只有通过学习主体头脑里原有知识的加工,才能被真正认识和掌握。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于学生本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情景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价值引导情景,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并通过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促成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 2、突出实践性 体验是教育的根基。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所提供的知识没有真切的体验,就无法将其自主建构为自身的“个人知识”,这些知识对他来讲,只能是“关于事物的知识”,没有内在的价值和实际意义。人的体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发展和加深的。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要在实践中养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是着重于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内在体验、发挥自身潜能,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情景教学模式尤其关注受教育者内在体验的生成和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情景,使其亲历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将自身生活与社会实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发展个性,理解世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 3、注重协作性 “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因为他在和人交往的状态中,有一种比个人更丰富的感觉,感到更能发展自己的自然禀赋。”与人交往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具有意义的自足性,是人的个性心理发展的背景和条件,构成了人的智力背景,能使人真正涉入到由不同个性和视野所构成的“精神场”。情景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引导学生交流沟通,并将协作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教学全过程。因为只有通过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引导学生交流沟通,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思维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宽容差异,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多元文化背景、扎实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高素质的外贸人才。 二、国际贸易课程实施“情景教学”的教学设计国际贸易课程实施“情景教学”,主要抓好五个环节: (一)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用形象的图形或符号来表达,收集各种相关业务材料,如:单证、图片、实物等,丰富教学模块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学习与国际贸易业务情境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含义,理解国际贸易惯例,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使用最广泛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根据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专题讨论法;对于理论性不太强,且较容易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或方法加以延伸拓展的知识内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需要提出观点、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学生对现场的控制能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还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特定的语言和文化情景。 (二)实验室教学环节 实验室教学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和教学实验局域网进行模拟仿真教学。实验室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网络实验环节,主要涉及到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文制单、国际商务谈判等需要学生多次实际操作演练的外贸业务课程。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情景模拟,实现在线实习,使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仿真的情景中,交互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亲临其境、自主操作、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实验室教学中,让学生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模拟完成整个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从注册新公司、在网上供求信息、开发新客户开始,模拟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关系的建立,询盘、发盘、还盘函电的草拟,出口报价与还价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 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租船订舱,报关、报检,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制单结汇以及业务善后等主要业务操作过程,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和丰富多变的操作练习,使学生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国际业务环境中亲身体验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 (三)基地实训教学环节 基地实训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延续,现场实地教学通过顶岗、轮岗,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和体验国际贸易业务操作,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其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带领学生到定点企业实习、实训,使学生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通过参观学习和顶岗、轮岗实际操作,把课堂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外贸英文制单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之后,带领学生到进出口公司单证部见习;讲授货物包装环节时,直接带领学生到外贸企业包装车间实地讲授;外贸跟单环节直接由外贸企业的指导教师现场讲授,让学生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通过亲自实践、亲身体验,更深透地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动手操作技能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在企业特定的竞争环境中,通过顶岗、轮岗,实习实训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创新和竞争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组织学生协作学习 知识学习不是封闭进行的,要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通过对话沟通,不断扩大视域,完成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和基地实训教学各个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观点和思想都为整个学习小组所共享,小组之间通过展开争论,达到相互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教师对此加以引导和点评。在实验室教学和基地实训教学中也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习报告也要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通过组织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开展辅助教学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口语大赛”、“制单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礼仪大赛”、“操盘手大赛”等,并组织学生参加如“电子商务网络创新大赛”、“企业沙盘模拟大赛”等项赛事,以活动促教学,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来。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邀请外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学校做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现状与前景的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做有关就业、创业经历的讲座,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创新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等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结合地方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开展学术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贸易论文:浅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电子商务加快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运行的,通过网络数据把全球连接为一个整体,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全球范围化的市场,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市场来说,是新鲜事物,一些陈旧的观念被打破。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可以运用电子商务的平台来进行贸易交往活动。电子商务让全球贸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更加的密切,各国之间除了竞争之外,经济合作也越来越多。 二、电子商务让国家贸易分工更加的深入 从目前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在各个国家的贸易活动当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电子商务让各个国家之间能够更好的进行信息交流。每一个国家也可以将自己国家比较有特色的服务和商品推广给其他国家,从而提高这个国家服务和商品在整个世界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如此看来,各个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的趋势就非常的明显,也更加的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各个国家的竞争优势。 三、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方式不断创新 电子商务和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而言,是有很多自身的优势条件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优势就是电子商务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信息的更新往往能够同步进行。这个优势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些靠信息不完全开展业务的企业不得不考虑自身发展,寻求新的出路;那些因为地域、空间、信息等无法展开市场的企业,也在电子商务的启发下找到了新的出路,开展起自己企业发展新形式。所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让许多新服务和新产品都涌入到国际市场当中来。 四、电子商务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市场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有着很多优点,例如:成本低,减少顾客对推销商品的抵触情绪,这些都为与客户建立一个良好的商务关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这种情况对于国际贸易的营销模式影响是非常大的,电子商务的宣传模式主要是运用互联网广告来进行宣传,这要比国际贸易的传统媒体广告成本低很多,而且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顾客的自主选择就会大大减少顾客对于营销产品的抵触情绪,这种缓解作用,就会产生很好的营销效果。客户可以通过登录相关的企业商品信息平台,发表评论、提供建议。这种方式能够很好与企业进行沟通,也有利于让企业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都是电子商务对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模式产生的影响。 五、划分了国际消费偏好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之下,一切服务都是了顾客,都是为了顾客的一切利益。这种意识在电子商务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企业和商家通过网络来与顾客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顾客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商品。商家如果想在市场当中占有有利的地位,也会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产品性能,突出自己产品的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各国贸易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日益密切,电子商务的一些理念、品味和时尚等也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得到了很多顾客的喜爱。 六、催促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全球化是电子商务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交易的双方可以是世界上任何地区和国家的人。所以,国际税必然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如互联网交易程序的差异、网上交易定性的差异以及通过网络订购但实际采用普通有形方式交易等造成的税收结果存在差异。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也存在双重税收、重复征税等问题。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较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信息安全、知识产权、域名等存在的问题。各国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都还不够完善,因此各国政府、各个企业在制定国际贸易相关政策时应结合电子商务自身独有的特点,对电子商务在处理流程以及交易规则等做出界定,使国际电子商务存在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等问题能够的到解决。在法律上各国应采取针对性的法律措施使用户的网络交易行为能够有法可依。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校企结合现状及创新 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结合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放开,对外贸易企业外延扩大,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全球化的商务竞争中来,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质量要求更高。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毕业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国际贸易专业,涉外活动较多,企业急需外语熟练,外贸熟悉,懂业务、能管理、会操作的高技能外贸人才,至少是有一定经验的就业者。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偏弱。 1.1教育者对校企结合重要性认识的高度不够,管理模式不成熟,教学经验不足。高职教师队伍存在差别,其中部分教师没有从事过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理论充沛,实践指导薄弱,造成侧重点往往在课堂上,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的能力有限,不能根据形势的需要进行调整。 1.2校企结合的实习活动缺乏统一的指导定向,随意性很普遍。学生实习岗位往往不是狭义上的外贸企业,岗位和所学专业差之甚远,无法接触最新的国际贸易走向,也无法检验学习效果和实际运作能力。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通过指导教师的讲解,完成教学实践内容。方法简单枯燥,直观性不强,实践能力不能达到有效的验证。 1.3校企结合的重点在企业,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学校的积极性较高,而国际贸易企业出于自身的考虑,关键岗位很少接受学生上岗,岗位明显不足,有的只是作为熟练工人使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到实习的效果。致使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仍然不熟悉国际贸易工作的范围、项目、运作方式以及涉外的方方面面,在陌生的环境中畏手畏脚,难以胜任,因此而转行的也不在少数。 2.运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务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需要脚踏实地的务实和不断的创新。 2.1提高认识,打造一支校企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国际贸易的校企结合教学对师资有着特殊的要求,专业教师应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外贸实战经验和丰富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在提高认识,敬岗爱业的基础上,选拨拔部分素质高的教师到企业进行系统培训,使之首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用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打铁先要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实践能力做表率,校企结合的教学无从谈起。 2.2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国际贸易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系列,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有相当一部分与普通高校差异不大,没有和本专业的实际要求有机的联系起来。所以,课程设计要以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基点,突出专业特色,大幅度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设置,必须保证在企业见习实习的工时,增加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尤其要是在外语口语的强化训练,外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资格资质及相应的证书等实际需求上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3提高校企结合教学过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编排,相互交融职业教育偏重于实践教学是个新的思路,国际贸易专业更是如此。在授课排序上,一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制定科学的黄金比例;二要避免把两者割裂开来,形成两层皮。在教学上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出现,在一年的两个学期中,学院学习占时间的百分之四十,其余时间安排在基地或企业进行实习。把在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拿到实践中去运用,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再拿回到课堂上研究解决,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如此往复,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实践的过程,相互交融,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校企结合创造客观条件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取向相当的明确,毕业前应该具备与就业相当的自身素质,实训基地为校企结合创造了前期客观条件,不但可以解决学生的实践需要,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训专门人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这就是务实,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做。有了这么一个平台,引进相关的实训软件,设置进出口公司、海关、商检、税务、检疫等部门,由学生进行虚拟运作,把仿真教学用到极致。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整个工作流程,以及具体的单据填写、业务洽谈、合约签收及贸易谈判可能涉及问题等等。校外实训是校企结合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检验学习效果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可以直观的接触到将来所从事的行业,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操作水平,增强自信心。 2.5强力沟通,打通校企结合的瓶颈,促进交流合作校企结合的教学方式,关键的是找到专业对口,具备实习规模和专业要求的企业。高职院校缺乏实习基地已经成为这一教学方式的瓶颈,问题产生的要素在企业,也和学校的教学有着极大的关系。要做到校企合力,学校方面首先要把重点向企业转移,注意把企业在新形势下出现的阻碍外贸发展的难题,作为学校论文的选题,最大限度的和经济运行联系起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企业提 供最新的科技信息和新技术的成果。有条件的,主动承担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适时的推荐和开发新的项目,提高企业对院校教学水平的认知度。这样,企业不再把接受实习生作为负担,而是为企业的发展进行人才储备。这种机制的形成,就会使学院和企业达到了认识上和利益上的相通,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综述,如上所述,根据当前高职校企结合教学的现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校企结合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把真实外贸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出合格的,与时俱进的国际贸易人才。 国际贸易论文:浅论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革新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中的大部分就属于应用型人才。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本着“基础理论适度、专业知识牢固、应用能力突出”的理念,加大力度强化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 1、国贸专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都纷纷向实践教学倾斜。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过多地沿袭了旧的做法,重理论、轻实务,课程设置的调整还很不到位,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有的高校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贸专业的发展较滞后,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2、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贸易专业又是操作技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与生俱来地具备应用型的特点。本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外,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业务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而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 3、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产生了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群体,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贸专业各类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应运而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外贸行业急需要大批国贸人才,而国贸专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或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的现象。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这些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二、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的重要过程,为学生创造了广阔开放的空间、身临其境的感触和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力。 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模拟训练 可以对学生进行如制单、报关、网页制作等单项实训,也可以进行综合业务实训,亦即货物出口整个流程,从洽谈签约到货、证、船、汇,直到核销、退税等环节逐一地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水平。 2、课内仿真案例讨论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中,可以精选真实案例组织讨论。案例核心事实应接近事实,对采用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可以拓展讨论。 3、组织专业讲座 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为学生讲授工作实例、常见问题以及新动态、新趋势等,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假期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近年来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主办的“全国商科教育学科竞赛”,是结合国际经贸专业的一项很有实践意义的行业社会活动,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 5、专业实习 安排学生到商贸流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让学生了解商贸活动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要求,参与进出口业务流程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了解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6、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的练兵,能为就业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三、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在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方面,首先需要投入相当大的财力,建立实验室、实训室,购买适合本专业的教学软件、硬件,配套的教学设备。其次对 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结构确实有所优化,学历结构与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但真正能够胜任实践类教学课程的师资显然不足。从实践教学考虑,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有娴熟的业务经验,较强的外语说听能力,能理论联系实践地将知识与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而事实上,许多专业老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的,理论功底没有问题,但在国际贸易实务、运输保险、商检报关、国际结算、商务外语沟通等领域的实践环节显然薄弱。教科书上的有些内容在文意上空洞艰涩,但只要有实践经历,通过简单的解释就能让学生理解掌握。 2、校外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要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用能力突出,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对这类基地来说,既要能配合教学需要安排生产作业周期、配备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士传授和指导实践操作,又要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和经营运作。学生到公司实习,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些公司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同时对学生实习的管理需要严密的制度安排,需要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的潜心合作。往往因为管理的缺失,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较好的效果,甚至有些内容根本无法落实。 以通常教学安排来说,大学一年级要组织学生到相关外贸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经贸活动建立基本认识,为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而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商品生产、包装、运输、保险、商检、报关、制单结汇等多个环节,这一过程不可能由一次参观而达到深入全面的效果,也不可能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 实习阶段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最为关键的阶段。但是外贸企业除了前面分析的不太欢迎学生实习的一般原因以外,还有其特殊原因:首先,在洽谈签约环节,贸易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到进出口双方的商业机密,而且在谈判中也需要营造特殊的谈判氛围,一般不会让实习生亲临其境,当然谈不上实习效果。其次,进出口业务涉及时间较长,实习单位很难有一单完整的交易过程让学生观其首尾。最后,进出口贸易涉及很多部门,业务工作量大面广,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多,实习过程的组织颇费周章,如果安排不好,费时费力还不见效果。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实习生到实习单位后,也只能感受一下外贸企业的工作氛围,要想达到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效果比较困难。 四、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建议 1、配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配备一支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从事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知识和经验,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要使教师达到相应的要求,需要不断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首先,引导教师树立“基础理论适度、专业知识牢固、应用能力突出”的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理念;其次,通过培训使教师改进教学能力和方法;再次,通过进修学习和到企业实践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势在必行的选择。所谓共建,就是在校内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以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既懂理论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业界人员做教师,可以在实训实习阶段请他们授课,也可以不定期请他们来校面向师生进行业务专题讲座。 2、对校内实验资源加大投入,同时进行科学整合,开设特色课程,设立学用密切结合的实践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设实践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学科优势及特点,开设相应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考虑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商务往来的主流,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完全可以和电子商务课程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国际电子商务的常见处理方式及运作手段。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配备世格外贸实习平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外贸单证模拟软件、国际贸易全景仿真系统软件、电子商务实验软件、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等形成软件平台和知识连锁,创造一个完全仿真的国际经贸环境,让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操作技能,增强涉外商务实践能力。 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场所 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学校应当与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建立长期固定的实训实习基地,与基地签订学生实习合同,落实学生实践环节的实训安排,并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络。实习结束以后,由实习基地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做出鉴定。这样紧密合作的方式,便于高校和企业的及时沟通和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可以保证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了解。 4、重视社会实践 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多样化、网络化、信息化,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还必须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如独立、协作、交往、自学等一系列关键能力。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有助于锻炼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实践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也可以是与专业有关的走访调查、社会调研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推进了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等大有裨益。 国际贸易论文:农行绿色国际贸易融资 摘 要: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大多支持石油、化工、大宗商品交易等传统行业,与现在提倡的“碳金融”理念相悖。文章以临海户外休闲用品行业为例,浅述农行的国际贸易融资如何给低碳的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提供有效的绿色信贷支持,实现银企双方的共赢。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金融 户外休闲用品行业 国际贸易融资 一、倡导低碳金融,农行积极推进绿色信贷 农业银行台州分行一直以来致力于推进“绿色银行”建设,推进“绿色信贷”。践行“低碳金融”,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绿色银行’,既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银行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风险的内在要求。 户外休闲用品行业为临海市的五大特色制造业之一,尤其在2003年9月22日,临海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荣誉称号后,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了齐抓共管,促进休闲用品礼品行业更快发展的共识。据台州海关2009年的统计数据:临海市全年进出口总值14.13亿美元,其中出口实绩13.25亿美元,进口实绩0.88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出口总值超5.83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额的41.25%,在全市进出口十强企业中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占了50%,分别排第1、4、5、6、9位,五家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出口总值合计达到4.13亿美元,约占该行业进出口总值的70.84%。可见,户外休闲行业已经成为临海市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增长点。 户外休闲用品行业是指生产户外旅游用品太阳伞、帐篷、户外家具等产品,为户外旅游业发展提供消费品的生产企业。该行业具有低碳、低耗能、高经济效益等特点。 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大多支持石油、化工、大宗商品交易等传统行业,与现在提倡的“碳金融”理念相违悖。作为践行者,临海农行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给低碳节能的户外休闲用品行业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 二、农行国际贸易融资助推临海市户外休闲用品行业的发展 农行为临海市户外休闲用品行业提供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以下几种: 1.进口押汇。进口押汇是指农行收到信用证、进口代收项下单据或汇款项下客户提供的相关单据后,以进口货物的物权做质押或抵押,为申请人用于支付该信用证、代收或汇款项下金额所做的短期资金融通。 2010年6月,有家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A公司需要从韩国进口原材料,但由于生产旺季,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笔者所在的农行临海市支行得知此情况后,建议A公司以进口信用证结算,并向我行申请办理进口押汇,期限为3个月。我行审查后,开证前与A公司签订进口押汇合同,我行开出信用证。1个月后,国外银行寄来单据,单证相符,A公司签定信托收据,我行放单,同时对国外付款。A公司提货后加工生产,销售产品,回笼资金,3个月到期日后归还我行押汇款。这样,A公司就获得了3个月的资金融通。流动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新鲜血液,由于我行的绿色国际贸易融资支持,满足了A公司的利益需求。打包放款。打包放款是出口商在提供货运单据之前,以供货合同和国外银行开来的以自己为受益人的信用证向农行抵押,从而获得用于该信用证项下出口商的进货、备料、生产和所需周转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是我行给予出口商的一种“装运前融资”。 2010年8月,临海一家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B公司同德国的进口商签订了一份金额为60万美元的订单。签约后,由于资金周转紧张,B公司凭德意志银行开来的即期信用证,向我行申请金额为300万元人民币的打包放款,用于生产该信用证项下的出口产品。我行对信用证真实性、条款等内容及B公司提交的出口合同等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审查了B公司的信誉及履约能力后,考虑到该公司资金周转紧张的实际情况后,为其发放了300万元人民币的打包放款。 打包放款对出口商有如下好处:扩大贸易机会——在出口商自身资金紧缺而又无法争取到预付货款的支付条件时,帮助出口商顺利组织货源、开展业务、把握贸易机会;减少资金占用压力——在生产、采购等备货阶段都不必占用出口商的自有资金,缓解了出口商的流动资金压力;为企业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了融资渠道,特别是在当前美元利率低于人民币利率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打包放款结汇,获得人民币资金的融通,降低资金成本。 福费廷业务。福费廷(FORFEiTING),又称票据包买,是指农行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的买入有进口方银行承兑的或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 福费廷业务对出口商的好处: (1)开展福费廷业务,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贸易融资途径。当前临海户外休闲用品企业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差异性,且大多处于买方市场,赊卖方式较多,外贸企业在现金流上普遍存在问题,迫切需要银行融通资金。福费廷业务不同于一般的贸易融资业务,其所占用的是银行额度而非企业授信额度,有高达100%的融资,既能有效地规避客户风险,又满足了企业对资金融通的需要。 (2)办理福费廷业务能满足出口企业的利益需求。第一,福费廷业务将远期应收账款变成现金销售收入,解决了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问题和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同时可以减少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金额,从而改善了企业 财务状况,提高了资本的良性循环使用;第二,由于包买商无追索权地买断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因而承担了收取债款的一切责任和风险,出口商将原先面临的进口商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汇价风险等都转移给了包买商。第三,采用福费廷业务的方式除给出口商带来上述收益外,在我国特定的外汇管制之下还有其独有优势,即按照我国外汇政策,银行对企业的远期收汇不论是提供打包贷款、押汇还是贴现,均视为向企业提供融资,银行不能向企业即时出具相应的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而必须等到实际收汇后方可出具。企业拿不到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也就无法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核销和出口退税,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大量资金占用在税款上。而采用福费廷业务的方式,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外汇指定银行对境内出口企业以此取得的外汇资金,视为已收汇并可为企业出具收汇核销专用联。出口商无需等到货款实际收回后即可办理相关核销和退税手续。 (3)办理福费廷业务也可以使出口商增加贸易机会。由于国际贸易的特殊性,对国外进口商的资信并不了解,临海的大部分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一般不敢跟高风险地区的进口商贸易往来,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订单全盘拒绝。但是有了福费廷业务后,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对方银行包买票据,银行信用高于进口商信用,通过我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支持,企业可以考虑在高风险地区贸易,因此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贸易机会。 目前福费廷业务市场运作情况良好,在严格的银行内控管理下,基本上没有银行到期拒付现象的发生。且农行大都采用福费廷业务,由第三方银行包买,我行从中赚取差价,在此方式下,我行可既不承担资金收汇风险,确保一定的银行收益,又帮助企业融通了资金,可谓“多赢之举”。同时可通过福费廷业务带动其他相关的贸易融资业务的整体发展。企业办理福费廷业务的同时,带来了信用证议付和出口托收的业务,真正实现银企双方的共赢。 与此同时,我行为户外休闲用品行业提供的贸易融资的方式还有出口押汇、出口贴现、国际保理、提货担保、海外代付等。真正实现不论是在出口方面还是在进口方面,我行均践行“低碳金融”,对临海的户外休闲用品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国际贸易融资支持。 国际贸易论文: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变迁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政策 关税 贸易理论变迁 [论文摘要]本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和较大的空间跨度上,研究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变迁,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试图总结出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出现的规律性与客观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并使之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制订有所帮助。 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采取何种的贸易政策理论作为指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使虽然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约束,各个国家也经常发生贸易问题,比如正在解决中的美国对中国轮胎征收高额关税的事件。 在回溯到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答案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历史在惊人的重复中划过了一个大w型。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中,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交替上升,彼此替代,在对立统一中使世界经济走到了今天。如果撇除各门学科言必称的古希腊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从l5世纪初的重商主义时代一直到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的加强,在政府行为方面赞成政府在国际贸易中实行无为政策的放任自由主义者和赞成实行干预的经济民族主义者之间展开了无数次的辩论,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对国内经济福利和产业成长的影响,日益依存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利益分配等其他问题上的作用等。争论的核心和焦点是政府应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还是推行保护贸易政策。争论是如此的激烈,而且一直没有停止过,以至于罗伯特·吉尔平断言说“争论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近代国际贸易始于15世纪到l7世纪,当时占主导地位的重商主义政策要求政府加强管制力量,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由于西欧各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关系急剧发展,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了金银货币,货币成为全社会上至国王下至农民所追求的东西。而获取金银的途径只有开采和发展对外贸易。而这种使国家富有的对外贸易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只有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才能达到使国家富有的目的。 在这种思想下,重商主义者们极力主张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对进口商品课以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本国不需要的商品。正如恩格斯所形象描述的一样:“各国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长期重商主义政策的实行,妨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原料和谷物价格上涨,工业成本上升,影响销售市场的扩大,造成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从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对重农学派的主张及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诺斯在这里对自由贸易的思想作了出色的阐述:“阻碍贸易的法律,不论是关于对外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不论是关于货币或是其他商品,都不是使一个民族富裕、使货币和资本充裕的要素。……我们可以费力筑篱去为杜鹃鸟,但这是徒劳的,因为从来也没有一个人是靠政策致富的;而和平、勤劳和自由却能促进贸易和财富,此外别无其他途径”。对外贸易政策在这里开始w的第一个转折,从干预转为自由放任,其间经过了N·墨尔本、D·诺斯、D·休谟、J·洛克、J·马西、J·D·司徒亚特,至亚当·斯密集其大成,完成于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大卫·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他谈到:“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l/5或20%,而制鞋时只强l,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它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英法等国在l8世纪末至l9世纪末这个时期,大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降低关税税率,减少了纳税商品的项目,简化了税法。这种自由贸易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33年大危机之前,大多数的理论和政策均相信,经济处于不均衡状态时,“正如线上悬着一块石子,如果离开了他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将立即使它恢复均衡位置的趋势。”而政府确实遵照这一思想在这一时期忠实地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1776年,美国宣布成为独立国家,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避免成为英国的农业附庸A·汉密尔顿坚决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美国当时尚处于幼稚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F·李斯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对这一思想做了十分深刻的论述:“在自由竞争下一个无保护的国家要想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已经没有可能。……必须牺牲眼前利益,使将来的利益获得保障。……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在这里,有趣的现象发生了。的第二个转折开始了,重商主义的思想好像又复活了过来。在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也颇为引人注目,结构主义学派的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中心——外围论,即现实的世界经济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结构,就是“中心”和“外围”。它们形成了世界的两极,每一极的生产结构有着重大差别。由于收入弹性的不同,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必须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征收保护关税,鼓励出口。发展中国家必须彻底打破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激烈,尤其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市场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国为了维持本国的生产和就业,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护手段提高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进口,鼓励本国商品出口,以其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从而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贸易保护高潮。这一时期,琼·罗宾逊夫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固定的名称“以邻为壑(Beggar-t日y—Neig日bour)。超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在w的第三画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而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则可以看作是这第三画的终结。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非充分就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贸易收支不可能自动调节实行平衡,因此政府应积极加强对国际贸易的干预,进行贸易保护,奖出限入,保持顺差,以实行充分就业。贸易保护理论在这一时期占了上风。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某个国家政府采取旨在医治失业的以邻为壑的行为,会产生国际性的以邻为壑的争斗,结果是国际贸易总额与世界产出总额相比萎缩,并最终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从第二次世纪大战后到7O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美国实力空前提高,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膨胀的经济,使其既有需要又有能力冲破当时发达国家所实行的高关税的政策。日本和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愿意彼此放松贸易壁垒。此外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推动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 跨国公司的迅速兴起,也迫切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以推动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于是,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出现了自由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大幅度削减关税以及降低和撤销非关税壁垒,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蓬勃发展,IMF、WorldBank、欧盟、WTO、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东盟、APEC等经济合作组织先后出现。w在这里重新转折,完成了它的最后一画。这一时期的政策是和理论界的“新自由主义”抬头有直接的关系。“新自由主义”锋芒直指凯恩斯主义,认为西方经济的滞胀是凯恩斯主义造成的恶果,因为政府的过度干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妨碍经济增长,并且是政府预算赤字剧增,造成通货膨胀。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这一时期的理论学派如弗莱堡学派、合理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均赞成自由贸易的政策。 在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世界经济是如此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动,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lf缶就业压力增大,市场问题严重等问题,国内劳工组织和工业资本家阶级强烈要求政府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贸易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为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逐渐变为间接的贸易限制;二、贸易政策措施朝着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贸易保护制度越来越转向管理贸易制度;三、国际贸易壁垒由国家间转变为区域性经济组织之间,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组织之外则实行保护贸易制度。9·11之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跌至谷底,可以预见这股保护贸易的声音还会加强。看来,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这对矛盾还要继续走下去,这个w也远不是国际贸易历史形态的终结,矛盾的双方还会在对立统一中为自己开辟道路,使世界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有人说,从马嘎尔尼访华到今天的WTO,不外还是“自由贸易、协定关税”这八个字。我倒觉得这种说法颇值得商榷。虽然从最终结果来说,我们终于走上二了自由贸易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省略中间的过程不提。如果诚如马嘎尔尼所愿,中国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清朝就实行自由贸易,那恐怕我们现在看到的就不是一个日渐强盛的中国,而是一个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附南国了。从美国和日本发展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发达国家老大的美、日等国,也经历上述国际贸易政策的变迁。在发展初期,他们均是利用A由贸易出日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增加的出日收益而在国际市场上筹到资金,进一步扩大出口生产,而不断增加的本地需求则引致了制造业的的大规模建立:在积累够了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后,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限制一些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民族工业和节约外汇。同时,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外国技术,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这就是有名的“进日替代战略”。美国从独立战争到二次大战结束这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就曾实施了这一战略,赶上并超过了有“世界工厂”美誉之称的英国。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也曾用严厉的控制出口的政府保护,来推动争取其在世界钢铁、汽车及电子产业争夺领导地位的斗争。结果不久,日本这些产业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了充分竞争力。劳拉·泰森对5O年代以来日本政府的行为是这样结的:“如果在6O年代,当至少菲亚特汽车公司有一种竞争性产品提供给日本的消费者使用,日本不对外国进口汽车关闭其国内市场,那么,日本的汽车贸易会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吗?如果在70年代,日本没有对美国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的16K随机存取存储器关闭其国内市场,那么日本的半导体工业能有今天的技术及竞争优势吗?如果没有专门针对科宁玻璃公司关闭日本市场而鼓励日本发展国内这方面的生产能力,那么,本能在今天有光导纤维方面的突出优势地位吗?”当他们建立好了本国的制造业,具有了充分竞争力的产品之后,就开始高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棒.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来抢占世界市场,享受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美餐。而当其他国家有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时,他们又挥舞起“公平贸易”的盾牌保护本国工业,限制其产品进口。 中国的发展也走过了一条类似的道路。建国之初,在“自力更生”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进行了严格控制,人为割断了国内与国际市场。客观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底子。8O年代末期,中国制定了沿海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提出要充分发挥广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初级产品为我们筹集到了大量资金,进一步扩大了出13.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型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9O年代以来,通过保护政策,我国的家电行业、纺织业、玩具业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逐渐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开辟国际市场,享受由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带来的国际分工的好处9·11之后,全球经济一片灰暗,跌入谷底,而中国经济则作为其中的少有亮点而为世界所瞩目。这正是我们抓紧机遇,缩小差距的良机: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正言行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没有优劣之分,采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政策一定要结合国情和时代特点。当前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充分利用加入WTO组织的地位,趋利避害,大力扩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额度,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要采取的贸易政策,也是谋求中华民族的第二次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融资有效发展 一、国际贸易融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经济市场化进程中,金融总量开放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的提高等,既是我国金融深化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资本流动和资源配置,推动了我国的贸易进一步深化。然而,我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并不对称,外贸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较高,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较慢,开放水平较低,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贸发展。 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情况 1.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受阻的原因。一是企业的认识不到位,我国新一轮汇率改革才刚刚起步,在汇改之前,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贸易金融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尚不会以金融手段为贸易避险;二是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缺乏,大多数出口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忽视对进口方资信的调查,加剧了出口企业的收款风险。三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甚至挪做他用。四是银行内部问题,各大银行虽然都有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但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在观念、体制、流程、产品和人员还不适应该项业务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缺乏复合型的高素质人员。 2.各层面都在大力推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近几年各家银行都加快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市场的拓展力度。中国银行2009年底的贸易融资余额约为240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35%左右,其出口双保理业务量超21亿美元,居全球首位,旨在建设国际一流银行,行先后获得海内外权威媒体评选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最佳国际业务”、“最佳贸易融资银行”等奖项;建设银行连续两年获得了《环球金融》杂志颁发的“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奖,标志着建行在贸易融资产品创新、服务技术和风险控制走在了同业的前列。国家越来越重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针对日益严峻的对外贸易形势,2009年的“金融国九条”明确指出“改进外汇管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适当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方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贸易融资”。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畸形发展。基于其广泛用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争相发展的业务。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投资依旧占主导地位,即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的高回报导致了很多畸形的金融现象,特别是资金的投资预期回报率与房价的涨幅挂钩度越来越高,经营环境的恶化导致资金逐步由实体经济流入房地产市场。大多数企业和个人都在固定资产上过度投资,且其资金来源越来越依赖银行融资,甚至民间融资。一些地方的金融环境过于宽松,以温州为例,温州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国内一直名列前茅,过去的几年里,国际贸易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途径让大量的贸易流通型企业获得超过自身承受能力之外的大量资金和额度,帮助温州的许多贸易型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一家不到1000万注册资本的公司可以拿到近3个亿的额度,且全部为担保方式。只要有足够的贸易业务的支撑,就可以拿到相应的融资需求,这就是国际贸易融资能够突破企业自身限制的一个有利条件。也就是基于此,大量的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做大流量,做大贸易量。 三、银行如何有效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1.加强风险的防控能力。 (1)适应业务定位的变化,树立科学的风险经营与管理理念。一是针对国际贸易金融发展规划中的行业定位、客户定位及产品定位,明确和细化业务准入标准,通过市场细分,有选择地介入重点行业和目标客户,使风险的控制目标不受经营风险区间的变化而有所降低。二是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将评审工作的重心从风险识别逐步向风险评价过渡。三是加强与市场对接,建立有效的市场调研与沟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授信政策和调整评审标准,合理引导营销取向。此外,不断提高专评审人员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进而逐步形成“专家型”评审。 (2)加强业务交流与培训。加强与同业的广泛交流,通过借鉴先进的风险理念及操作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3)加强贷后管理。建立风险监控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对大宗商品价格、行业景气度等保持及时跟踪。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较强的担保方案。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 3.结合市场实际和客户需求。在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区分其目的是首要的。对于非融资需求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银行承担的风险较低,理应优先发展。对于改善现金流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实力,并结合其上下游客户的实力,进行选择性发展。 4.加快产品创新。分析交易链各环节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研发适应市场的贸易融资新产品。将贸易融资产品与结算、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工具等进行组合,为客户量身定做“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5.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定期对操作、营销及管理队伍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专业培训,促使基层人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操作、营销和管理队伍,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国际贸易论文:对国际贸易的全成本分析 一、引言 对国际贸易学说史的回顾与梳理表明,比较优势反映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动因。古典贸易理论中,为克服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绝对先进与绝对落后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与贸易现象之难题,以托伦斯、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构造了比较优势理论,在单一劳动要素、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为零等假设条件下,从国家之间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对差异的角度论证了基于相对生产成本差异的比较优势;以赫克歇尔、俄林等为代表人物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在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将假设前提从单一劳动要素拓展到多种要素,但依然坚持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为零等假设条件,从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论证了基于相对生产成本差异的比较优势;以赫尔普曼、克鲁格曼等为代表人物的新贸易理论将假设前提拓展为非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递增(部分新贸易理论模型甚至假定运输成本为正而不为零),在这些更为现实的假设条件下,主要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论证了基于相对生产成本差异的比较优势①[1];发端于梅勒茨(Melitz,2003)[2]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②进一步将分析视野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细化到企业微观层面,认为产业内企业的异质性、契约体系的质量、企业组织的选择等均能形成一国的比较优势(赵君丽、吴建环,2008[3];樊瑛,2007[4])。从方法论上看,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内核是相对优劣的核心思想(陈寿琦,1982)[5],其理论精髓在于“相对比较”,即“双向的纵横之比较”(梁琦、张二震,2002)[6],这也是比较优势理论中“比较”二字的实质所在。然而,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和贸易理论的演化,比较优势理论的外围保护带(即该理论的要素观和成本观)却存在着明显的广义化和多元化趋势。通过坚守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核并拓展其外围保护带,我们曾提出“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概念,并证明了如下命题: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杨青龙,2010)[7]。所谓“国际贸易的全成本”(full cost of international trade),从内涵看,它是某种物品的产权在跨国(或地区)转移中,发生于国际贸易过程,进而涉及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生态、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它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中,使用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等传统要素的代价为生产成本;使用制度要素的代价为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代价为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代价为代际成本。“全成本”比较优势(也可称之为“综合比较优势”)是禀赋比较优势、制度比较优势、环境比较优势和“可持续性”比较优势的有机统一(杨青龙,2012a)[8]。③需要指出,对国际贸易进行全成本分析并不是要彻底否定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相反它恰恰是要在坚持与继承比较优势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尝试从成本视角拓展其外围保护带,形成基于“全成本”的比较优势学说。 然而,现实中要形成基于“全成本”的比较优势,必然会对各国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政府在市场中积极作为,方能形成对外贸企业具有约束力的“全成本”,从而促进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为此,本文先考察政府的政策目标,再分析政府为实现相应目标的政策手段,最后指出政府在四大成本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二、政府的政策目标:“两对理性”的相容 传统经济学证明,在完备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会无意识地实现集体理性,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促进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对此,亚当·斯密已于1776年在《国富论》中给予了详细证明。然而,当代博弈论的“囚犯困境”模型表明,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个人出于自利的考虑并基于个体理性作出决策时,往往会导致集体非理性,也即现实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一定冲突。不仅如此,由于人们的短视行为,在追逐短期利益的过程中,还可能违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长期理性,从而出现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通常没有将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要素④纳入内生变量范畴,在完备的基于私人产权的市场机制下,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是相容的。然而,由于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等要素在产权上的公有性,不存在完备的基于私人产权的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市场,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往往会导致对它们的供给不足或过度使用。比如,相对于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而言,现实中好的制度总是供给不足;再如,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极易出现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生态平衡破坏、发展的可持续性减弱等现象,进而导致宜人生态环境(全球公共品)稀缺和“可持续性”(代际公共品)供给不足。 在国际贸易的全成本分析中,须在传统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等)基础上纳入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要素,在“基于相对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命题之基础上,尝试进一步纳入包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在内的广义成本分析。这是因为:(1)在现实的贸易活动中,需要采取贸易制度对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加以约束,从而为贸易参与方提供稳定的预期,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以便于各国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因此,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易成本作为一种机会成本,我们必须将其纳入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否则无法解释如下现象:尽管两国之间存在传统贸易理论所言的比较优势,但由于交易障碍大、贸易壁垒多,两国仍然无法进行正常的贸易。在各种“贸易战”时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2)若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企业基于个体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减少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环保费用,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会增加整个国家的环境治理成本,在这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进一步说,这些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还会导致该国经贸发展的可持续性弱化,从发展的时间维度看,这会强化代际负外部性,在此还存在着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之间的矛盾。(3)若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个体理性追求该国(或该地区)的利益最大化,努力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这种行为一方面可降低该国(或该地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成本,但另一方面却增大了世界整体(或国家整体)的环境成本,这必然导致单个国家(或地区)的个体理性与整个世界(或整个国家)的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进一步说,这些国家(或地区)纷纷向境外(或本地区之外)转移污染的行为也会对世界(或国家)经贸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会强化代际负外部性,在此也存 在着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之间的矛盾。可见,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之间的矛盾是现实生活中各种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不良现象在理论和逻辑上的展现。 交易过程中人们的种种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可看作“交易外部性”(王颜齐、郭翔宇,2011)[10],“生态环境破坏”可视为分析视野从经济系统拓展到经济—环境大系统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空间外部性”,“可持续性弱化”则可看作是分析范围从静态的经济—环境大系统拓展到动态的经济—环境大系统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时间外部性”。基于上述理解,“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杨青龙,2010)[7]强调同时将交易外部性、空间外部性和时间外部性内部化,在国际贸易的成本分析中同时考察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强调将交易外部性内部化,其意图在于将交易成本纳入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促使人们在交易过程中遵守合约、诚实守信;强调将空间外部性内部化,其意图在于将环境成本纳入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促使环境保护与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机融合;强调将时间外部性内部化,其意图在于将代际成本纳入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机结合。“全成本”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化解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等“两对理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将这一目标形象地表示为图1。 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从供给和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动因(海闻,等,2003)[11],古典、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分别从技术(劳动生产率)、禀赋、规模经济角度分析了相对生产成本差异,进而寻求比较优势的来源。在生产成本基础上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之后形成的基于“全成本”的比较优势则表明,任何一个企业(或地区、国家等)只顾及自身利益或短期利益的狭隘行为,都不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比较优势。也正因如此,只有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本观进行新综合,才能为解决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较为普遍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各种空间负外部性和时间负外部性等问题提供战略和对策。 三、政府的政策手段:外部成本内部化 (一)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 传统经济理论以资源稀缺性为逻辑前提,以收入或成本预算为约束条件,以利益(含效用、利润等)最大化为行为目标,以帕累托效率为评判标准,构造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等,形成了看似“完美”的理论体系。虽然新古典经济学强调资源稀缺性,但却认为依靠技术进步和价格上涨等机制,人们可通过研发活动逐步发明替代资源,从而减少对资源的需求,所有资源永远不可能枯竭。因此,在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均是作为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而存在的。生态环境对污染的净化能力和对废弃物的吸纳能力是无限的,劳动、资本、土地、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等各类要素的供给能力总能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经济贸易活动可永续发展和持续发展。但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忽视了如下基本事实:其一,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是内生变量而非外生变量,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历史已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其二,个别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并不能表明一切资源均具有可替代性,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其三,技术进步也存在自然法则极限(比如“热力学极限”),技术进步和资源的可替代性不可能超越这些极限(伍世安,2010)[12]。所以,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作为稀缺要素,在经济贸易活动中不宜被简单地加以外生化处理。其中,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制度对一个经济体的贸易增长和发展绩效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制度也是比较优势的来源(Nunn,2007)[13],“与技术和禀赋的作用相类似,制度的比较优势也是国际贸易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鞠建东,2008)[14]。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发现,生态环境在提供能源资源、原材料和吸纳废弃物等方面对经济活动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前,日益衰减的自然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要素(诸大建、周建亮,2003)[15],从而须将生态环境纳入内生变量加以处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探索则表明,“可持续性”直接关乎经贸活动的长远发展,人类在为本代人谋福利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代际公平”,将后代人的利益和发展置于突出地位,否则当展一旦突破“可持续性”的极限,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便难以为继,故应将“可持续性”纳入内生变量范畴。因此,成本和价格不仅要反映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而且要体现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生态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一步说,“只有当市场价格能反映全部成本时,市场分配才是有效和公平的”(马士国,2007)[16]。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作为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在构造“国际贸易的全成本”系统时,必须在现有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将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等要素纳入内生变量范畴。 (二)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从外部成本到内部成本 在经济学中,成本有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分,收益则有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分。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时,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 在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四大成本中,只有生产成本可在一定意义上视为私人成本,而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分别作为使用制度要素、使用生态环境要素和牺牲“可持续性”要素的代价,均属于社会成本。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其方法论基础是个体分析。传统贸易理论和经济学理论常常将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排斥在分析范围之外,将其归结为“市场失灵”,并认为由于技术或经济方面的原因,这些成本往往难以通过价格计算,进而难以通过货币结算,从而不可能将他们纳入市场体系,政府为降低交易成本的努力以及在治理生态环境、维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开支是一种公共支出。 经济学以稀缺资源的配置为中心议题,以效率为基本导向,经济分析追求如下“最小—最大”目标:同等收益(或产出)时的成本(或投入)最小化,同样成本(或投入)时的收益(或产出)最大化。其中,“追求效率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计算所有的成本”(戴利,2006)[17]。从本质上看,国际贸易是产权的跨国(或地区)转移,它不仅牵涉企业个体,而且必然影响社会整体。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一方面,在经济系统内部补偿各项制度成本或交易成本,将机会主义等行为对应的成本表现在国际贸易的成本系统中,从而将“交易外部性”内部化;另一方面鉴于在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空间外部性、在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之间存在时间外部性,应通过推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类资源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从而尽可能将各类空间负外部性和时间负外部性内部化,其中各国为缓解生态环境破坏和推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所运用的有关措施,如资源环境税费、资源能源储备制度、各类资源基金制度、对部分稀缺资源出口的惩罚性关税或出口配额措施等,正是将环境成本或代际成本内部化的典型表现。因此,可将“全成本”形成过程形象地表示为图2。 可见,“国际贸易的全成本”除了包括生产成本外,还必须涵盖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 四、政府扮演的角色:守夜者、规制者、调节者、守望者统一于一身 为化解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两种思路:其一,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这种思路不否定人类的个体理性和短期理性,而是通过重新进行机制和制度设计,使人们在新的机制和制度下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过程中,同时也实现集体理性和长期理性。其二,引入政府干预。这种思路认为,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是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通过采取税费、罚金、补贴等手段调整人们的成本和收益预期,让人们主动适应集体理性和长期理性。从方法论 层面看,这是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前者的思路是从个体(短期)理性到集体(长期)理性,属“市场”方法;后者是直接通过干预实现集体(长期)理性,属“干预”方法。本文认为,抽象地讨论“市场”与“干预”孰优孰劣的意义其实并不大,现实的经济运行往往既需要“市场”,也需要“干预”,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样如此。为此,本文主张通过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理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政策设计逐步实现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要素利用过程中的集体理性和长期理性。其中,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由比较优势驱动,而比较优势归根结底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进而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要素在消费方面往往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并且很多时候在技术上难以对其进行分割,因此仅仅依靠基于个体理性的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有效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相容和统一的目标。比如,美国曾经出现的基于“小政府、大市场”的资源环境产权设计方案就广受批评。 当然,在经济运行中也可能出现“政府失灵”。传统干预理论暗含的三个假设前提分别是: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忠实代表、政府决策具有充分和完备的信息、政府干预的成本为零,这些前提在现实中往往难以成立,于是可能会出现“政府失灵”(许纯祯,1999)[18]。其一,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政府并非彻底的公共利益的忠实代表⑤,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很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会偏离帕累托最优。其二,政府的决策信息往往并不充分和完备,进而其决策难免出现一定偏差。其三,政府的干预成本为正而不为零。此外,现实中存在“对作为人的政府的监督”“对规制者的规制”等诸多难题,并且政府履行其各种职能的效率和效果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由于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属性,以政府为人,通过采取税费、罚金、补贴等广义价格手段,调整各个经济主体的成本和收益预期,并由其各自作出决策,可能是一种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所要求的“集体理性”和“长期理性”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设计,可以既通过市场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个体(短期)理性,也包括政府的干预,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市场”方法和“干预”方法有机结合而成的“广义成本”或“广义价格”手段。 因此,政府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要承担一定责任,必须同时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做“人”,在当代不仅要制定好各类贸易制度,而且要履行管理、分配资源环境的职责,对后代保证资源环境在代际的良性循环和公平分配(高辉清,2008)[19]。在国际贸易的成本系统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表现为:在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是“守夜者”(亚当·斯密语);在交易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是“规制者”;在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是“调节者”;在代际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是后代人的“守望者”。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界定和保护产权。显然,随着成本的广义化,政府界定和保护产权的地位和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对成本形成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强,呈梯度推进态势。传统要素、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等资源要素不仅具有数量上的稀缺性,而且具有本质上的有用性、归属上的产权性和计量上的价值性(杨青龙,2012c)[20]。其中,要素的产权性和价值性均有赖于政府来解决或组织解决,这凸显了政府在成本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全成本”概念不仅包括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而且包括政府规制下的交易成本、政府调节下的环境成本和政府“守望”下的代际成本。 总之,制度差异可以塑造比较优势,使用制度要素而表现出来的交易成本应进入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中。而环境成本内部化和代际成本内部化,同样在塑造一国比较优势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成本内部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含义,可能在于它对比较优势格局的改变。成本内部化的累积效应,将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即它将改变比较优势的定义”(潘家华,2007)[21]。因此,当前贸易理论需要同时纳入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要素,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中,既要纳入交易成本,还要使空间外部性内部化(纳入环境成本)和时间外部性内部化(纳入代际成本),从而需要新增三项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最终形成以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为子系统的“全成本”系统,它应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注释: ①当然,对于能否将新贸易理论归结为比较优势理论,理论界尚存在一定争议。但正如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Grossman和Helpman,1989)所指出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和基于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分别是先天获得和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由于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都坚持了“相对比较”的内核,它们都是经过拓展的比较优势理论。如果将李嘉图意义上的比较优势理论认定为“狭义比较优势理论”,那么可将新贸易理论归结为“广义比较优势理论”。 ②与传统理论不同,该理论假设每一个产业内包含若干异质性企业,企业的异质性主要体现为生产率不同及其导致的组织形式不同。模型分析结论认为,高生产率的企业将出口,低生产率的企业只在国内生产和销售,贸易的开展甚至可能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该产业,这种产业内企业的优胜劣汰将提升整个产业的总生产率。 ③限于本文主题,在此仅对“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作简要阐述,更详细的讨论可参阅杨青龙(2010)和杨青龙(2012a)。 ④将制度和生态环境理解为要素范畴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如何看待“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要素。笔者认为,“可持续性”是一种“代际公共品”(inter-generational public goods),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时间性、后代人“缺位”等特征。在当代人仅考虑其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的决策机制下必然出现“可持续性”的供给不足,进而它会成为一种稀缺要素。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代价就是本文中的“代际成本”(inter-generational costs)。关于“可持续性”与代际成本的关系,两种极端情形是:其一,一国经贸可永续发展(即“完全可持续”)时,代际成本为零;其二,一国经贸发展完全不可持续时,代际成本趋于无穷大。现实情况往往介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代际成本在现实中存在且为正。总体来看,代际成本与“可持续性”负相关,即:可持续性越强,代际成本越小;反之,代际成本越大。更详细的论述可参阅杨青龙(2012b)。 ⑤新政治经济学的深入考察表明,现实中的政府既非“仁慈的政府”(追求集体利益),也非“自利的政府”(追求个体利益),而往往表现为“民主的政府”(兼顾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对国内环境影响以及应对举措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各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渐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治理环境污染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迅猛增长的国际贸易也使中国生态环境带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过渡出口造成掠夺性资源开采,进口贸易中的危险废物和污染性技术的转移,给中国资源带来巨大的破坏。 对环境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然、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的污染。 第一,从自然生物方面看。由于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生物入侵所引发的生物灾害和生物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和突现,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有50余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在我国,仅因烟粉虱、紫茎泽兰、松材线虫病等11种主要外来入侵生物每年给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多元。以木材为例,近年来随着我国木材需求的不断加大,木材进口数量迅速上升。由于原木输出国除害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或处理条件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因此进口原木携带各类有害生物的情况非常严重。 第二,从生产方面看。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看好中国这个市场给他们带来的丰厚利润,在加强了国际合作的同时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披着“投资兴业”的外衣,特别是有害废物通过各种途经向环境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生产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较大;农业生产农药。化肥施用过多过滥,导致农业资源污染和农材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一些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和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出口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可怕的灾难,这些生产性污染在工业领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在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第三,从流通方面看。流通性污染是指贸易通过运输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影响。近些年来,由于乱上项目,盲目开发,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质量。比如运输工具在消耗能源过程中产生,矿物燃料是大部分运输工具所需的动力能源。矿物燃料的开采和加会造成空气和水的污染;还有石油运输中的泄漏加剧了这种污染。运输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影响不仅包括噪声、向大气和水体排放污染物、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等,还涉及到公路、铁路建设使土地资源和深层土壤结构受到影响,另外运输工具制造等带来的资源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第四,从消费方面看。消费性污染主要是进口国的消费者消费进口产品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经济的增长使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贸易使消费者消费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人们在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因消费而导致的包装污染、残余污染、废弃污染也正演绎成当今消费污染的三大污染源。处理这些污染垃圾需要大量的成本,有时又产生新的污染,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恶性循环。 二、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中国本身处于非常复杂的客观环境条件下:地理位置优势,生态环境复杂且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同时,中国环境却处在一种令人堪忧的状态: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以及新的污染种类的不断出现;并且,生态平衡也受到严重威胁:土地退化现象严重,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遭遇严重威胁。中国的社会经济及规模在不断发展扩大,对资源的消耗速度及强度也在持续增加,生产与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与种类也不断增加,一旦超出环境自净的能力必然导致资源与环境问题显性化。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过快增长(2)发展不足(3)经济结构对环境的影响(4)认识偏差与工作失误(5)环境法制不完善,环境管理能力薄弱(6)环境管理体制不顺(7)环境投入严重不足,机制不健全(8)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在经济建设中对这个特点认识不够。但从经济学上分析,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政策失灵。市场不能反映环境的价值时,就会发生市场失灵;政府政策不能纠正甚至造成或者加剧市场失灵时,就会发生干预失灵。 三、解决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有些人认为外贸属于流通领域,环保是环保部门与生产部门的事,对国外环保方面的许多规定,对国际标准和中国的相应对策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导致违反环保法规的事时有发生,使得进口中出现了国外向我国倾销垃圾的现象。没有环保就没有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环保,只有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取得真正意义的协调发展。 2、完善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严格执法。根据国际市场的新趋势,我国要尽快完善贸易中的环境法规,一是适应国情,尽快制定、完善我国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保的标准和法规,使我国外贸的环境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要加强在经贸活动中对国际环境和资源公约、环保标准、法规的宣传,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检查,对贸易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依法惩处,强化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发挥广大消费者和全社会的监督作用,保证各国间贸易的正常运行。 3、推行合理的国际标准,加强环保国际合作。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状况仍很落后。政府要努力促进国家间生态标志和其他环境标准的互认,协助我国外贸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我国要在继续靠近国际标准的同时,组织更多的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 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入相关国际环保组织,取得合法地位,充分利用国际上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歧视和限制的保护条款,争取自己合法权益,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我国自己的环境标准,这些标准包括产品的环境标准、企业环境管理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等,使我国不会因达不到对方的环境标准而受技术壁垒所阻。 4、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财政部门应给予注重环境保护的外贸企业优惠的鼓励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一是把环保因素作为银行信贷的重要条件,严格审核借款,拒绝有污染的产品和项目的信贷支持;二是大力扶持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低耗、少污染的产品和产业的出品;三是运用外汇储蓄引进急需的环保技术和设备,还可以对环保有贡献的外贸企业进行奖励或者给予补贴。 5、发展绿色经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世界贸易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题的深入,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世界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绿色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一股强大潮流。199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这标志着将资源和环境,公平和合理与经济结合起来讨论发展,强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当前,全世界都在倡导绿色产品,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我国外贸行业要抓住这一良机,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引进先进技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降低出口产品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使外贸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兼顾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贸易与环保双向促进的共同目标,最终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可持续的、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国际贸易论文:当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遭遇国际贸易自由化 【论文关键词】:贸易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商业经济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日益密切,当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遭遇国际贸易自由化时,两者是怎样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还是紧密联系的?文章做了简明的分析。 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国际贸易是全球化的推动力。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1.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关系 2007年,我国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净增加4134亿美元,全年累计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内外市场不断遭遇知识产权纠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联系日益密切。 伴随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保护的过度加强,会阻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产品和生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应采用不同的知识产权策略。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链的开端,而知识产权的形成和界定贯穿于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农业社会中,对部分群体的知识产权侵犯构不成对社会发展的阻碍。随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促进和推动作用,超过任何一个时代。此时,对知识产权加大保护力度,对社会效率的增加作用明显。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社会效率的增长逐渐缓慢,当社会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能够很好地权衡权利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垄断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当保护标准超过该点时,社会效率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因此,高标准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必然带来社会效率的上升。 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各国应寻求适度保护标准,在静态损失与动态效益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发展中国家应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中保护垄断的尺度控制在"保护创新"的边界中。 2.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随着相关承诺的逐步实施,围绕知识产权问题所进行的竞争,成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形式。只有制定适宜的知识产权战略,才能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对外贸易秩序和经济安全。 ⑴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专利战略 对我国来说,研制出高新技术还不够,拥有有效的专利战略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专利战略,并把它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国内企业还没有申请过专利,因此,制定有效的专利战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刻不容缓。包括:1.基本专利战略,企业在准确地预测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将核心技术或基础研究作为专利申请的基本方向。2.专利与商标相结合战略,企业间签订协议,相互交换专利的使用权和商标的使用权。3.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的专利权运用战略,企业在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前,先在输入国申请专利,保护资本、技术和产品的独占权。 ⑵ 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 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自身研发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立法和配套法规,要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经验,建立起以知识产权专门立法为核心,《对外贸易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贸易环节的法律法规为补充,《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市场秩序方面的立法为支持的法律框架体系。进一步改善与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配套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增强配套法律的可操作性。 ⑶ 增强我国企业和全社会在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国企业缺乏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境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数量较低。据调查,我国企业申请国际专利件数不足2.2%。其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民营以及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申请国外专利的比例更小。我国50个最着名的品牌商标在调查的5个国家(地区)注册情况中,未注册的比率高达53.2%。我国企业必须加强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政府也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尊重、维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⑷ 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我国技术创新的激励、决策、运行、调节、扩散等机制的建设不够完善。在政府层面,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在企业层面,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把技术创新与市场相结合;在研究机构和高校层面,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中坚作用,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建立技术中心。 ⑸ 运用WTO规则解决知识产权争端 我国要充分利用世贸规则解决贸易争端,比如在中美贸易中,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软肋"之一,现在,在这一问题上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正在步调一致地展开行动。美国也多次以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理由,用WTO规则向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发难。对此,中国应积极应对,运用WTO规则解决有关知识产权的贸易争端。 国际贸易论文:中国国际贸易发展变位的思考 我国商务部2006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6月贸易顺差145亿美元,连续第二个月创出历史新高,同时也是连续第26个月实现贸易顺差。2006年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614.5亿美元,具体来说,我国2006年6月当月的出口总值就达到了813.3亿美元,同时出口总值达到668.1亿美元,进出口相抵,实现了顺差145亿美元,高于2006年5月份的130亿美元,再创新高的历史水平,同比增长了49%。这也就是说,2006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总值4285.9亿美元,进口3671.5亿美元,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9%。 就国内而言,国际贸易顺差增量加大会带动货币供应增加,从而刺激通货膨胀。就国际而言,国际贸易越来越大的顺差必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与相关国家今后外贸关系的必然摩擦。这些都需要从可行性及操作性的层面考虑,既要高屋建瓴地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外贸,从成本、效率和风险角度,全面考查我国的外贸策略,又要从相关国家的利益角度(包括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做变位思考。也许更能看出巨大贸易顺差背后的利益冲突。 变位思考即逆向思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方式。通过变位思考的方式,可以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地进行多向化、多元化的思维,从多方面、全方位的看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变位思考的方法,针对我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强调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要如何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以期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中美外贸的变位思考 中美外贸赤字是近些年的热门话题,站在美国立场,近年来与我国的外贸出口总是小于进口,外贸逆差总体趋势在加大。媒体从1975年起就一直在报道美国存在的巨大贸易赤字,商品与服务进口一直大于出口,与之相反,日本、德国、法国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具有商品贸易顺差。 如此长期的外贸逆差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国国内对此问题的争论,也应该引发我国的变位思考。 2006年以来美国经济继续走强。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依靠强势美元的支撑,美国近些年一直走的是高消费、低储蓄甚至负储蓄的路。最近两年,美国更是用不断升息作为重要手段,支撑强势美元。从2004年6月第一次加息到2006年3月已是第15次加息,平均每年加息5次以上,短期利率从1%提升到4.75%,近期又上调到5%。在短期利率不断提升时,长期利率却不升反降,作为长期利率基础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04年6月的4.87%降至一年后的3.89%,2005年12月甚至跌到两年期收益率之下,这样操作就带来了楼市和股市的繁荣。2005年房价上涨了13%,道琼斯指数也创新高,支撑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美国用美元作为支付手段大量进口商品,外贸赤字的形成本来就在估计之内。对此美国政府并不十分担心。因为各国持有的美元再作为投资资本购买美元资产流入美国,支持了高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既实现了美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又完成了世界经济的循环。因此,至少从近期看,外贸逆差并不能构成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甚至反而是一种互补,是世界经济循环中顺理成章的一个环节。 而我国需要密切注意的不是美国媒体对美中外贸逆差的巨大反响,而是美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从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看,随着近年加息不断进行,2006年4月初,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上升到4.905%,而市场预期则肯定会突破5%,且短期内不会下降。那么,长期利率的攀升就会改变美国人贷款购房、负债消费的行为。2006年2月,美国新房销售已下降1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刺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打击美国的经济,并进而打破现行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循环。如果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投资和消费需求萎缩,进口减少,现行经济循环就会中断。 国际因素的变化主要是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变化。欧洲经济正在恢复,日本经济则强劲复苏。如果欧元日元同时加息,美国只有两种选择:如果维持目前的利率不变,保持楼市不垮,却必然造成资本流入减少;如果继续升息,吸引资本流入,就会刺破房地产泡沫。这两种选择都会影响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循环程序,因此,需要美国政府全力应对。至于中美外贸的逆差,在美国看来,只是外部国际因素中一个非主流的因素,只是美国经济循环中一个非主流的问题,甚至还不是美国引领世界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当整个国际经济循环需要做大的变动时,美中贸易逆差这一问题才会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中日外贸的变位思考 中日国际贸易的变位思考主要应着眼在政治上而非经济上。从经济上讲,双方外贸数额巨大。2005年,总额达到1894亿美元,2006年将突破2000亿美元。自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1979年始,历经日本20任内阁,总额高达3.3万亿日元的日本“政府开放援助”,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尽管面对我国民间强烈反日情绪,日本企业2005年度在我国的直接投资额仍比2004年度猛增19.8%,达到65.3亿美元的历史新纪录。面对如此增速的巨额经济投资,中国人是否应该变位来想一想。日本首相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作为普通人完全可以理解,所有的激情抗议也好,漫骂也好,皆不为过,但是对于制定富国强民的决策者,一定要理性的对待这些问题。小泉果然是故意惹恼中方,企图以无罪的形象与我国抗衡。 小泉在日本开创了小泉时代,结束了他前几任首相的短命内阁时代,他打碎了旧的自民党,组建了三党(自民党、公明党、社会党)联合政府;他的政府结构改革成效显着,确立了适应21世纪的经济社会体系;他批评“全权政治”,建议并领导了邮政事业民营化,拆散拥有340万亿日元(占日本国民储蓄25%)资产,27万名公务员(占日本政府人员构成的30%)的邮政系统,将其彻底民营化。今天,“邮政”成为日本最大的“政治正确”,大方向已不容逆转并在客观上决定了“后小泉时代”政权的性质。今天在日本,改革被公认为政治正确,用小泉自己的话说:“谁不改革谁下台”。小泉时代使日本经济走出了长期低迷,改革已见 成效,今年已走上强劲复苏。 当今各国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某种程度上也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如何看待日本,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表现。如果以开放豁达的心态来看待日本这个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了真正的大国强国心态,反日情绪是可以不必那么激动的。近百年来日本民族以藐视和征服的心态看待我国,以冷战式的结盟对付我国,最近几年在政治上双方又多有摩擦,但是中日贸易却一直在做着大买卖。 我国和欧盟外贸的变位思考 我国与欧盟的国际贸易一直在稳步发展。双方外贸增长的同时却并不能使欧盟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欧盟看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仍是不完整的,由此造成近些年来外贸摩擦不断,反对我国倾销的呼声此起彼伏。 欧盟都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组成。面对我国近年来经济上的崛起,西方媒体议论的热点包括: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具有扩张倾向;中国将对邻国构成威胁;中国不仅在国际市场大量采购资源产品,还试图控制他们,中国同伊朗、苏丹、津巴布韦等国家商讨双边协定,以便获得并控制那里的石油、天然气,中国为此还保护这些国家免受联合国的制裁和禁运;中国的国企,甚至还控制了非洲诸多的矿井、土地、林场和渔场。上述这些,构成了“中国威胁论”。 按照某些西方人的推想,我国在看得见的未来会向世界源源不断地索取庞大的能源和原材料,也许还会用武力胁迫弱小国家。西方人的这种担忧类似于美国人当年对德国工业化崛起时的担忧。因此欧盟内的一些国家,就得出了应当遏制我国发展的结论。尽管2001年我国作出重大让步后加入WTO,但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依旧盛行。欧盟在2005年初取消从我国进口服装配额后,只过了几个月又恢复了配额。从1995年至2004年,我国遭遇411起反倾销指控,属欧盟的55起。我国的对策是仅2004年一年内,我国也提起27宗反倾销指控,相当数量是针对欧盟的。如果此种现象恶性循环,合作伙伴必将成为强劲对手。变位思考一下,就是如何将竞争对手变做双赢伙伴? 简短结论 综上所述,变位思考就是多换几个角度和出发点的思考,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结论如下: 中美外贸在近期内将维持现状。在短期内仍将互让互利,长期摩擦也将继续。这不仅因为中国社会转型是个长期过程,两国对外贸还存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判断体系,还有美国经常想转嫁国内问题,特别在大选时尤为明显。但短期内的变化无法改变中美外贸的进一步发展的走势。 中日外贸在近期内仍将有较大增长。需要的只是双方都要调整心态,化解双方从政府到民众都普遍存在的瞧不起对方的内心情绪。双方都应以一种大国的心态来展望未来,更密切的发展两国经贸关系。 我国与欧盟的外贸仍在强势发展。虽然种种不和谐的声音也时有发生,但毕竟双方都需要互利双赢的局面,这也是我国领导人频频出访西欧,并与欧盟中的主导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根本原因。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教学方法的新发展与教学变革的新思路 WTO法律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推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日益频繁,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对我国高校的国际贸易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贸易法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教学的内容,促使教学方法的发展和教学思想的变革,国际贸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等在新的要求下都有应该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从而真正培养出新时代的高素质法律与经济人才。 1 国际贸易教学的新发展 国际贸易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某些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它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市场迎来了新的格局,当前及未来的国际贸易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货物买卖,而有关知识产权的技术贸易、劳务贸易、服务贸易等都成为了新时代国际贸易的范畴。当前,国际贸易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货物、技术和服务这三个领域,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应紧跟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新时期国际贸易教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教学内容范围的扩大,相比较传统国际贸易的货物贸易关系调整,如今的国际贸易其调整范围已经扩大到货物、技术和服务这三大领域;(2)教学内容中国际贸易法体系的完善,当代的国际贸易法体系已逐渐完善,其中既包含国际法规则,又包含国内贸易往来的规范;在实体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程序规则和冲突规范的综合性法律条款;(3)教学内容中国际贸易法地位的强调,新的国际贸易法强调对其法律效力的确认,WTO各成员国应共同维护国际贸易法的法律效力,履行国际贸易法规定的各项义务,由于确认了国际贸易法的法律地位,各成员国的国内贸易法条款不得与国际贸易法的各项规定相抵触。这三个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面的变化均体现出了当前高校国际贸易教学新发展的趋势。 2 国际贸易教学变革的必要性 2.1 传统教学方法的滞后 教学内容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教学方法的高效性是教育行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高校中的传统国际贸易教学方法大多是机械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要地位,知识点的传授一直是课堂的核心,这种教学课堂很显然缺乏趣味性与互动性;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依据,这种脱离实践的教学有着诸多的弊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自由发挥,不仅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更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以致用。 2.2 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日益增多,市场对和贸易往来相关的法律与经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新时代国际贸易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对其知识广播性的要求上,而且更要求人才具有国际法学知识,具有专业的法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能够以全球化的思维去分析形势,以高度的眼光去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人才,他们普遍缺乏国际眼光,习惯以国内思维去看待问题,这是由于我国高校的教学弊端所造成的。 因此,国际贸易教学方法的新发展,对国际贸易教学的变革不仅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出于国内市场的需要。国际贸易的传统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变革;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教学方法的发展有着其独特性,因为国际贸易法处在不断的改进之中,其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学科,这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需要适时进行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 国际贸易教学变革的思路 3.1 转变教学目的 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般的或是特定情况下的国际贸易法原理和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法的基本规范。由于这方面知识的乏味性,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强行灌输,案例教学的应用也是少之又少,常采用的教学思路就是,教师先按照课本列出特定的原理和知识点,然后对这些知识点和原理引用实例进行说明和解释。可以看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强调学生对既有知识点的掌握,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无法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现实中的疑难案情和贸易争端。因此,新时期国际贸易教学的目的是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或特定情况下的国际贸易法原理和规范,更要培养学生国际法的思维意识,提升学生实践中应用法律的技能。 3.2 变革教学内容 首先,高校应注重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引用,国外原版教材的引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原味国际贸易法知识,了解到国际最前沿的学科课题。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引用,不仅做到了内容变革,更做到了教学思想的变革,在教材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近几年出版的教材,因为WTO法在不断变更,新教材的选用做到了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 其次,教学内容的变革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知识上,还应通过实践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补全教材知识的遗漏点。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借用经典的疑难案例,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对案情进行辩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到国际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点,信息社会里,WTO会议的召开,其通过的新决议和新规则会极快公布,典型的疑难案例也会向社会适时公开,学会及时接触到这些知识有助于保持教学内容和实际的同步性。 3.3 变革教学方法 (1)改变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诸多的弊端,在教学思路的变革下,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应摒弃掉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重视案 例教学的应用,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点,适当引用国际贸易争议和WTO成员国之间的争端案例,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思维。引用案列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辩论水平的提升都有着较大帮助。 (2)创新教学手段。如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在国际贸易教学中,教师应借助这些现代化手段,将教材基本知识点、疑难问题和经典案例等提前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中,利用这些课件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准确的表述,更可以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4 注重教学实践 国际贸易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校的国际贸易教学不仅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要适当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与巩固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比如,高校应加强与相关律师事务所的练习与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实际案例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律师事务所接触现实案例,学生可以承担咨询或案件人的职务,在这种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如实感受法庭的气氛,亲临现场更可以锻炼学生在紧张氛围和关键时刻下对国际贸易法的运用和把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5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 高水平的科研是教学质量取得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讲,教学质量又是检验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加强课本知识点的深度,教师应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并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出高质量的法学人才。 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联系,不仅要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学生也同样需要参与到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学科之中,在教师的安排与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选中课题的研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会用到以往学习的知识,科研过程即是对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过程,而且在其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激发与锻炼。将教学和科研进行联系,说到底还是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应努力要求使学生探索出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追求学生在核心期刊上能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不仅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教学质量,更可以树立学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高校国际贸易教学的新发展和对教学思路的变革是大势所趋,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新时期的国际贸易教学,应注重教材知识与最新国际法的结合,注重人才眼光和思维的培养,通过教学手段、教学实践及科研项目等的变革,切实提升教学成果,始终将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社会法学和经济学人才作为国际贸易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
中医高等教育篇1 近年来,随着中医队伍出现人才不足,名老中医递减,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减少,人们开始反思中医教育。于是,从上至下进行轰轰烈烈的中医教育改革,研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我们看一下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外乎案例式教学、分段式教学、网络教学等,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到中医教育成败的根本问题。中医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是某个教师、某个学科的教学改革,需要职能部门从体制上进行彻底的改革。建国以前,中医教育一直以家传或师承与自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主。那个时候,名医辈出,百姓也相信中医,事实证明师承或家传与自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符合中医教学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建国以后,学校式的中医教学模式成为主流,各省中医学院相继成立,使得中医教育得到普及与重视,国家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大力发扬中医,造福人类,可事实却是名医越来越少,我们可以调查一下,各个中医院校前10期的学生在中医临床方面是主力军,他们的中医基本功比较扎实,这和当时的教育有关,学校式教学初期,邀请了国内当时的名医授课,教学内容以中医为主,外语、计算机课等开的很少,不追求高学历,不考硕士、博士,学生人数少,带教老师认真,重视中医基本功的传授,所以这几批学生培养得比较成功。再往后看,学生的中医水平一年不如一年,我们去各省的中医院走一圈就会发现,会辨证开方的医生很少,大部分人是运用西药和中成药。毕业生就业难,临床技能低,人们对中医产生怀疑态度。是中医无用,还是我们没有学好中医?笔者认为,大部分人属于没有真正学透中医,只是一知半解,临床疗效不好,因此而得出中医无用的结论。其实这结论很偏激。如何学好中医,除了自身的努力,教育的模式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的成果,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医教育改革很关键。 1生源问题 笔者认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中医,学中医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对中医的热爱,建立在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弱化了传统文化,从小学习数理化培养出来的学生逻辑性、概念化思维方式较强,对中医很难有“悟性”,因此不爱学习中医,排斥中医。笔者从事中医教学10年,经常发现有非常聪明的孩子考试不及格,甚至拿不到学位,原因在于不喜欢中医。学好中医需要矢志不移的心态,耐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踏踏实实,不计名利,安下心来做学问,历史上有许多虔诚的中医学者,四处游学,拜访名家,矢志不移,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2思维方式的培养 中医有其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气血、阴阳、藏象、经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主要手段,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是治疗的核心。培养中医,就是培养中医的思维方式,使医生能够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入手,诊疗疾病。可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这样的中医了吗?中医院新毕业的学生有几人会诊脉并能仔细望、闻、问诊?即使有诊脉,也只是形式,大多数医生会让病人做大量的西医检查。在医院候诊室经常听到有患者抱怨,专门来看中医,不给号脉,只开西医的检查项目,与其这样,还不如去看西医呢。如何培养中医的思维方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集中强化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排除一切干扰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即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仅仅接触中医,不学西医,不用西药,完全辨证用药,待中医学成后再学一些西医知识,以利于中西互参。 2.1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载有大量的资料供学生学习,同时教材也具有导向作用,可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因此,对于教材的要求应相当高,内容的准确性、深度、广度,以及留给学生和老师想象的空间,都要经得起推敲。我认为,现行中医教材的设置与内容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远离经典,象《神农本草经》、《濒湖脉学》、《难经》等经典根本不开课,全靠自学,学生很少有人自觉去读,即使已开的经典课,也作了很大的删改,不以原文为主,而是妄加注解,让学生读不到原汁原味的经典文献,因此基本功不扎实。二是中西结合,中西结合的前提是中医、西医都学得很透彻,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取长补短,比较分析,中西互参,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是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中西医课同时开的结果则是一塌糊涂,中医没有学好,西医只是一知半解。现行中医教材中掺杂了许多牵强附会的西医理论诠释,甚至一段中医理论,一段西医理论,这样把根本无法融合的两门学科混杂一处,老师无法授课,学生无所适从。当然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现行中医教材所具有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原始资料要比二手资料更有价值,尤其是当你对某一中医问题做深入研究时,你必须首先明确中医典籍对此问题的原本描述。 2.2教学进程问题:一种是先上中医课程,再上西医课程,或为我们现行的体制,中西医课程同时进行。其实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现行的教学安排,中西医课程同时进行,学生容易接受西医,西医学属于公式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学生易于掌握,而中医学则是建立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之上,以气的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不易学习,初学者很难深入进去,导致越来越不爱学,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应该先上中医课,强化学习,强化训练,培养兴趣,进入状态后,即中医基础打好之后再学西医知识,尚不为晚,这就是先入为主。其次是中医课程开的过少,一个中医学生不先学好自己的主业,而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外语、学计算机、学西医课程,结果是杂而不精。现在社会需要的是专业的人才,而不是样样通、样样松的“通才”。所以中医毕业生就业难,去西医院水平赶不上人家西医院校毕业生,去中医院又不会开中药方,中医理论水平也不行,这是深刻的教训。 3师资问题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讲授中医的教师多数不参与临床实践,没有临床经验,讲课只能是照本宣科,望文生义,脱离临床实际而机械、教条的授课。中医本来就是实践医学,来源于实践,并回到实践中去,因此也应该在实践中学。所以授课者应该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这样才能理论实践相结合,讲授起来灵活,可信,生动。 4实习问题 中医临床实习是学习中医非常重要的一环。医学本身就是实践科学,只有亲身亲历,与所学的理论加以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医人才。所以早临床、多临床已经成为公认的学好中医的必要环节,教育部门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环境。目前我们的实习环境不容乐观,所谓的教学医院都是以盈利为主,而不是以教学为主,老师很难做到“教”,学生也很难学,大部分时间是雾里看花,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实习环境应该是教学医院以教学为主,限制患者人数,医生和实习生对每一个病人都能仔细望闻问切,辨证分型,遣方用药,并认真讨论分析。中医教学改革,不是一人一时所能做到,需要职能部门政策的支持及改革,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任重而道远。人民期待中医教育改革硕果累累,谱写新篇。 作者:张丽艳 中医高等教育篇2 加强中医药传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是中医药面对新形势的紧迫任务。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但当前我国中医高等教育存在创新意识不足,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障碍。为适应现代医学技术和理论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中医高等教育需要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创新性思维的研究和培养。 1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性思维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激发大学生求真务实的责任感、使命感。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高等教育理念已被广泛接受。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业已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内涵,研究创新性思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中医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思维,必须以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为目的,遵循中医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并尊重高等教育的规律,孕育创新性思维的文化氛围,创立中医药研究的新思维、新概念、新技术,培养中医人才创新性思维素质,发展现代中医理论和技术的教育新思维模式。中医创新性思维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创新精神”阶段,还要引导学生把新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将思想转化为某种形式的思维“产品”,提高中医学人对中医理论的应用能力和中医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能力”,使创新和创效有机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教育的创新性思维为中医创新精神加中医实践能力,它包含几个基本点: 1.1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继承和创新应成为中医教育创新性思维的基本内容。中医几千年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稳定的思维模式,即突出人与自然和谐、部分与整体相互联系,既重视整体内部相互联系、又重视整体与外部的有机联系,并自创了中医急诊、内、外、妇、儿、针灸、骨伤、养生等全面的医疗科目和技艺,形成了中医自身完整的体系,奠定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因此,中医文化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扬弃的思想,去除糟粕,取其精华,成为中医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 1.2在中西医对话基础上的创新。有人担心在西医全景式包围现代医院的背景下,中医前景堪忧,遂将中西医对立起来。自上个世纪初,中医地位囿于西医的长驱直入而不断弱化,但在新中国建立后逐渐受到国家的重新重视和扶持,使中医事业在秉持传统中不断创新发展。西医对同一种病证的处理规范有余,灵活不足;而中医则同证多法,可外用膏药、可内服汤药、亦可针灸推拿、饮食调补等,从中收到最佳疗效。由此,中医学人如何扬中医之长,如何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使中西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成为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关注点。 1.3在博采众长基础上的创新。中医自古传道以师带徒,尊师敬师奉为古训。各家学说也重在培养本家衣钵传承者,门户之别成为中医的一个特色。毋庸置疑,各家学说的特色诊断和医药方剂独具特色,中医要可持续发展,各家学说需要打破门户之见,相互联系继承发展。有如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完善的,攻下派发展了寒凉派,补土派发展了易水学派[1],这些古代名家均知道传习和超越是保证技术愈久弥香的不二法门。因此,渗透一种创新精神,不惧怕各家之说的争锋,不回避自家理论之短,实现兼容并蓄、有序竞争将成为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 1.4以提高医疗疗效为目的的创新。传统中医特别强调临证的重要性,大量临床经验造就了中医卓有成效的临床奇功。但面对西医“短、平、快”的诊疗模式,中医如何更新诊疗模式、方法、手段等,突破疗程长、疗效慢的窠臼,在不丢失传统的微观辨证,应用生物化学、药理量化分析学等知识,激励学生探究和解决中医药诊断、草药的量化难题,将现代医学诊疗手段纳入现代中医学教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的范畴,是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教育追求的目标。 2当前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性思维缺乏的归因 长期以来,囿于中医历史自成一体,中医药文化难与其它医学文化简单融合,加上中医高等教育与研究的相对滞后,致使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性思维不足。 2.1中医学人的科学精神不足。科学精神体现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包含丰富的内涵。一是以人文科学为主体展示的科学文化深层结构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一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展示的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身的求真务实的活动[2]。在古希腊哲学中,“至善”不仅是哲学,而且也是人类一切知识追求的最高目标。“求知”不过是人的“爱智慧”本性的体现,是人自我完善、通向自身真正的存在目标。哲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引发你思考,促使你去提问,指引你去思辨。传统中国文化尊崇儒家,过于倚重和谐,忽略了自然科学强调的挑战和质疑精神,缺乏一种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致使创新乏力。在中医学院校里,真正愿意谈哲学的人不多,认真研究哲学并将其用于医学者甚少,科学知识求真务实的作用在高等中医教育长期不受重视,加之当下对科学意蕴的解读和应用又失之偏颇,缺乏浓烈的哲学思辨,维护多于更新,巩固多于创造,必然造成理论创新的意识和动力严重,创新性思维滞后,这既是忽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间接后果,又是科技主义盛行的直接产物,从根源上阻滞、抑制了中医人才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2.2中医学人的中医信仰弱化。中华文化和科学素养是全面理解中医起源、创新中医思维、坚定中医信仰的基础。现代中医药大学逐步被现代西方文化所浸润,一个从小就与数理化、计算机分分不能脱离的现代教育体制已经严重改变了中国学生的文化兴趣和思维习惯,他们对传统文化已在不经意间产生了陌生感和疏离感。没有了信仰也就奢谈执着、发展和创新[3]。尽管20世纪50年代全国相继成立中医院校,但从中毕业的学生已经缺少了中医先辈们的那份虔诚。尤其是“80、90”后入校的学生,不少对中医感到茫然,对其科学性不置可否,结果是渐渐失去了信任中医,仰慕中医的文化和土壤变得贫瘠,中医人才对中医信仰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中医创新和发展。 2.3中医药文化传承渠道不畅。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提升。而今年轻的中医师更多持退守为攻的防御心理,维持步步为营的被动局面,失去了对中医浓厚的好奇心、想象力、洞察力和注意力[4];老的中医药专家诸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弘扬,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科研开发能力囿于资金、技术、设备等限制,学院派中医人才惯于困守大城市大医院,脱离了广大的基层医疗市场,传承创新中医药技艺的渠道变得狭窄。放弃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精神,弱化医学服务于大众的朴素而神圣的济世感,将失去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思维的内在精神动力和基础。 2.4中医教育的全球观念淡薄。传统中医学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包容、吸收创新的产物。历代中医药学都曾广泛吸取外来医药知识,唐代、元代均吸取了印度、阿拉伯医药知识,丰富了中国医学,促进了中医药的进步。当下学界提出一种新说法叫国际理解教育,即培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拥有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差异的教育观念,这就更加强调教育过程的开放、民主、多元、法制、竞争和契约意识等。从中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效果看,我们的全球化观念仍然淡薄,这严重影响了中医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3高等中医教育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加强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性思维,需要强化中医科学精神,倡导中医自主创新,拓展中医人才的视野,逐步增强中医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3.1尊重中医文化,弘扬中华医学精神。中华医学精神既包含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积淀形成的医学文化和医学道德智慧,又包含从异族吸收的优秀医学道德思想,以及广受国际认可的医学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正像“科学人文主义”主张的那样,在今日的大学建立一个深深地建立在科学-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它将赞美科学所包含的人性意义,并使它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它使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和圣徒结合成单一的教派[5]。中医高等教育首先应该让中医学生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开好开足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以广阔视野和实现文化复兴的远大理想来激发中医学生的求知欲。如开好中国哲学史、中医发展史、中国古代文学和科技手段等课程,以科学学习、训练、研究、传播将创新性思维的特质,既内化为科学的心智结构、思维习惯和良心,又外化为人的科学态度、科学道德与科学的社会风气,促成传统思维科学的聚合性与科学发现的开放性相结合。其次,始终不忘大学宗旨是培育“全面的人”,坚守文化传统的基本内核,建筑中医学子独特的中医思辨特质、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节。 3.2潜心基础研究,培养原创性思维和批判性精神。中医药基础研究是高等中医教育创新性思维的基点。首先要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名家医案和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研究,启发学生的中医原创思维,批判性地继承中医文化的科学精髓。古老中医曾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医思维科学新领地,如中草药名趣说趣闻,以趣味性吸引习医者的注意力和亲近感。到今日辅以文学口诀式和音乐歌曲式强化记忆医学《三字经、百家姓》、中药方剂歌和经典原著,这些中医教育原创思维值得继承和发扬[6]。其次,要启发激励中医学子的批判精神。中医一方面要坚持自我解剖的批评精神,彻底改变人们冠以中医药从业者“经验医学者”的观念,确立现代科学体系和中医学自信;另一方面要提倡质疑的精神。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性思维需要经验和实践的逐步融合,才能达到证伪去伪的目的,这并非以西医标准规范中医诊疗的简单替代[7]。 3.3更新观念,培育中医学人的全球视野。首先中医高等教育要树立从治学到课程建设全方位的国际意识,变固守为开拓。凭借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大好时机,主动向国际输出中国人的卫生健康观,输出中医文化的整体论和方法论,争取世界理解中医,接受中医。在课程建设上,不以大量西医课程置换中医基础理论内容,但也不能完全不了解西医。放弃中医理论转而以西医为重,这本身就向世人证明中医不如西医,对中医支离破碎的解读也加速了中医的衰败。只有跨学科间的相互启发,跨国界的相互弥补,输入和输出都以创新和发展中医为目标,中医才能发展。其次造就中医药国际型人才。中医高等教育要创造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通过课程教育和对外交流培养理解中医又兼具外语能力的人才,为对外输出中医医疗理念、诊疗技术和药理标准提供语言和人力资源保障;第三,培养懂国际法、经济法的医事法律人才。中医教育走在医学和法学密切关联的时代里,还需要培养医学经济学人才,积极争取金融界的支持,为中医药界培养具有大视野远景式的领军人物,才能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创造中医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3.4注重教学各环节,培养中医学人坚定的中医信仰。信仰可以激发思想,激励创新。维柯曾说过:“当一个国家在文教上最为繁荣之时,也就是这个国家在战争荣耀上最为显赫、在统治权力上最为强盛之时。”[8]要让更多的人信仰中医,首先要让更多的人信仰民族文化。文化的自信又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综合国力密切相关。中医高等教育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环节。治学态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思维活跃的教师能极大地影响和带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强调教育者的责任心、创新意识,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启发习医者求知的内在动力,增进学习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把科研工作的创新性作为教师核心素质加以考核[9]。实践包括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教你研习理论,直至纯熟应用理论,是中医高等教育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师在传授理论时,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包容质疑心,这是创新性思维的种子。教学模式可以不拘一格,真正体现大学的恰当作用就是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获取知识。[10]临床实践亦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临床疗效是医学价值和尊严的最直接体现。中医临床实践要突出中医临床思路,而非以西医临床思路主导临床实践,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辅相成。 作者:刘捷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思政部 中医高等教育篇3 高等中医教育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发展到今天,在校学生人数,办学规模,固定资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高等中医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中医学专业高等人才,从这一点看高等中医教育是成功的。但是,从目前中医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来看,并不太理想。目前的就业情况是:西医院基本不录用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一部分中医院也不愿录用中医专业毕业生,更有甚者,宁可录用西医院校本科毕业生,而不录用中医院校临床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一个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没有西医院校一个本科生有竞争力?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劣势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中医教育失败在什么地方?就我的看法,这缘于很多中医专业毕业生进入医院工作,临床工作能力不强,病房管理能力及急诊能力差,不能为医院创造效益。与同期被医院录用的同样经过五年西医院校教育的临床专业毕业生进行比较,临床工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就是已经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中医师,工作后也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补习西医课程。对录用人员,医院经过比较,当然会选择能给医院带来最大效益的人员,而且还会为以后的录用工作提供一个参照标准。由于更多的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被医院录用,不能从事对口的临床工作,影响到中医从业人员的数量一直得不到提高,中医临床阵地萎缩。从中医教育对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来看,非常有限。因而,培养和提高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是中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树立教育服务理念 随着教育的产业化,中医院校实行收费教育,学生付费上学以来,大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随着“教育服务,教育消费”成为一种理念,人们开始思考自己所付出金钱、时间与所接受的教育服务是否等值、有没有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既是教育消费者,又是教育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必须由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为社会所接纳来检验。如中医学专业五年在校教育,毕业后能否被医院这个市场认可?能否从事对口的临床工作?五年的中医学本科教育投入,毕业后能否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针对这种情况,中医院校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中医教育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合法要求,维护学生的利益,同时也推动学校朝着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方向变革,真正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教育产品。 2维持适度的规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生和就业成了中医院校发展的两个重要的瓶颈,高校为谋求发展,努力扩招。虽然扩招促进了学校发展,但是对医学院校来说,扩招带来了诸多问题。学生数量增加了,而原有的教学资源却不能同步增长,师资力量有限,教室、实验设备、网络设施、后勤保障等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行状态。符合临床教学要求的临床教学基地和临床教学床位严重不足,学生临床实习机会减少,缺乏正确的指导和规范化培训,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劣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医疗市场。中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多是面向中医院,目前国内很多中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规模较小,就业缺口小。而中医院校的大量招生,导致培养的学生质量下降,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临床,更谈不上发展中医。因此,招生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临床教学基地的规模,确定中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因为没有充足的临床教学资源,就不能保证学生基本的临床实践活动,直接影响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3以市场为导向 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初级医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就业奠定必要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高等中医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大学生如何面对人才市场的选择,由市场来决定人才的培养和供应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中医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社会需求上,对人才就业市场进行调研,明确市场所需,使高等中医院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质量标准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是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改变现行高等中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陈旧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由于中医学在当今社会的从属地位,自身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中医教育必须适应医院的模式。为此,高等中医教育要为医院与医生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要主动适应医院的建设需要,要与时俱进。适应医院的模式,即是适应市场的模式,就是适合学生的模式,也是适合学校的模式。中医人才市场需求多来自中医医院,我国中医医院数量有限,大多数效益不理想,人才需求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医院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社会与经济效益这两个中心进行,这就要求医院的所有医生,不管你是中医师或是西医师,都要能胜任门诊、病房、急诊工作,还要能保持和发展自己中医的特色与专长,以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在现代医疗体制下,一个只具有中医临床能力的毕业生,是很难进入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而一个具有西医临床能力的人,可以进入西医院、也可以进入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从中医师的成长历程看,低年资中医师很难有中医市场,中医临床能力需要厚积薄发,很多中医师都是人到中年才有所成。从培养目标的可行性和市场性来说,高等中医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首先是一个具有西医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其次才是一个具有初步中医临床能力的初级中医师。世易时移,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片面强调是中医院校,一味强调加强中医课程,固守学科传统是不明智的,必须使学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科如果不被市场所认可,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最终可能走向湮灭。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出发,从中医学和高等中医教育发展大局出发,在保证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中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加强现代医学知识的传授,积极培养现代医药学知识。 4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主要表现为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两个方面。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教学作为人才实战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整个中医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中医教育全程中的瓶颈,可以说,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的差距很大部分是在实习这一年形成的,实际上这也是由于中医院与西医院的差距造成的。为此,在毕业实习这一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应该重视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应根据高等中医教育的要求选择教学医院,不降低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与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使之符合用人单位与社会的需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4.1规范临床带教医师的技能教师在中医教育事业中应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是中医教育的第一资源。所谓名师出高徒,带教老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规范操作。制定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目标,在临床医疗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教学查房、管理病人、病例讨论,以问题为中心的讲座等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他们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2中医临床实习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历史上,传统中医师基本上均是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的。部分院校倡导的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值得推荐,能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提前实现中医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培养中医临床能力。 4.3西医临床实习作为一个现代中医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西医临床能力,要能胜任医院的病房工作和急诊工作,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接纳。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面对医院临床工作的实际,必须培养中医学生的西医临床基本功。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差距,就我个人的看法,很大部分是由于实习医院的差距造成的。综合性西医院在病源、病种、诊疗方面,比中医院具有优势,学生临床机会多。有条件者,如能设立西医院临床实习基地,使其与医科院校的实习生共同实习,一定对西医临床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4.4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不断完善,接近于真实的模拟教具将被广泛应用。中医院由于本身的综合实力不强,竞争力差,医疗的开展不尽人意,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这方面的弥补学校应根据学生实习需要,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配置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复苏和智能模拟人等系统,建立模拟诊室、模拟医院、模拟病人,以及小型的教学诊室、门诊、医院,供学生临床见习,尤其是解决有创伤性的技能操作训练,弥补临床实践的不足,给学生创造反复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际操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4.5设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医学教育更是如此。任何医学院校的教育质量的最终判定都要看其毕业生的素质,所以素质保障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各临床教学点设立相应的教学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严格的考核制度,形成管理部门、科室、实习小组、带教老师等多级管理网络,逐级承诺,层层落实。建立在科考勤和出科考核制度。严格出科考核,内容包括病历书写、回答问题、操作技能等。管理部门按时督促检查,缺勤或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出科。 5结语 中医事业的兴衰全系于人才,而人才的优劣则决定于教育。在现行中医学教育发展的学生-学校-医院各个链条中,培养目标与市场脱节,很多学生临床能力差,毕业后不能进入医院工作,利益得不到保障,学校为保证自身利益,大量招生,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损害的是整个中医药的发展,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中医临床阵地萎缩。考虑学生的需求,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学校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之间协调发展,中医教育为临床输送合格的人才,中医临床得到很好的发展,才能为中医教育提供更大的就业缺口,带动中医教育的发展,打破“中医人才的低能-就业困难”这一恶性循环,中医教育事业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作者:安祯祥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形势教育论文:逻辑学教材改善与新形势教育 作者:沈荣兴单位:苏州大学副教授 逻辑学是一门思维工具性、规范性科学,是不断发展历史的科学。逻辑学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思维实践,而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可能是逻辑学发展的动力的动力,从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演绎逻辑到培根开创的归纳逻辑,以及现代逻辑的形式化,无不如此。所以,研究逻辑学课程教育改革问题,必须放在当今世界时代特征和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同志1999年5月15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需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需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创新、创造教育是必然的选择。这就是当今世界时代特征和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 一、21世纪的教育必须实施创新、创造教育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世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形成的共识。建立民族创新体系已摆上了议事日程。创造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绝不是偶然的。现代创造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和推广,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第一、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知识经济是一种高度智力化的形态,知识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在农业时代,土地和劳动力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在工业时代,机器、设备、原料和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所有创造财富的要素中,知识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微软的成功反映的不仅是一种知识创造财富的现象,而且揭示了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知识与智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更为重要的资源。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仅承担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职能,也是国家知识运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作用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投资于人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方针,教育发展和改革高潮正在全球形成。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中华民族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另外,知识更新的加剧以及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化等,也都决定了教育要把培养各种能力(尤其是创造力)放在首位,而把传授知识看作是基础和手段。 第二、是我国实现四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国当前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一个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这就需要大批的具有创造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建设人才。教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首要传播手段,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其主要传播手段也应随之发展。如果不进行教育改革,不推广和普及创造教育,我们的教育就会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发展,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诺贝尔奖从1901年设立,到现在已评了95次。在9》次千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的公民竟没有一个获奖者。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聪明,美籍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已经有》个。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如果不调动起全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创造力,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说,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创造教育,需要通过创造教育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 第三、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现代化的需要。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它牵涉到整个社会结构、行为模式、价值系统和人际关系的基本改变。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对时代高速发展具有强力的适应性,有积极探索创新精神和富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的内心世界充实,生活格调高尚进取,知识世界精深广博。这也正是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改变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素质,因为创造思维是各种思维的高度综合,所以通过创造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创造教育将在促使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健全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是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战略构想,必然要求打破旧的教育观念,创造新的教育模式。 就我国目前教育状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比较高的,但创造性比较差,“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据对我国留美人员调查,我国学生在校考试成绩不比美国学生差,但毕业后创造性除少数几个尖子外明显不够。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为例,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已有100多人获奖,超过了得奖人数的一半,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 我国长期来从幼教到高教不注重创造教育,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创造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教育模式,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并代表了改革的方向,所以,我国的创造教育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应运而生,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经受检验,开拓前进。 综上所述,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了把我国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了改革我国的现有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培养大批创造型的人才;同时,也为了每个人的现代化,在各方面都得到健全和谐的发展,现代创造教育的建立和实施,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二、逻辑学是创新、创造教育的重要内容 逻辑学的发展阶段和教育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教育的社会功能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传承”功能,即继承和传播的功能。第二是“再造”功能,即发展和创造功能。从作用形式上看,教育的“传承”功能注重于知识、技能和规范的积累,教育的“再造”功能注重于智能和个体内结构中潜力的开发。根据教育的社会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可以把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代教育阶段。这个阶段与人类农业文明时期相对应。这时的教育活动主要受农业生产制约,服务于农业文明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受农作物生长规律和自然界四季运转规律的支持,前辈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对生产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此相适应,教育活动从目的、内容到形式、方法都具有明显的面向过去的性质,“传承”是古教育的主要功能。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它逐渐变得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然要发生变革。在古代教育阶段,演绎逻辑特别受到重视。 第二个阶段是近代教育阶段,它与人类工业文明时期相对应,服务于工业社会发展的要求。工业社会的机器大生产已经摆脱了完全由自然界四季运转规律制约的状况,人的自主性大大提高。生产的基本内容和手段已不再是完全重复性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来决定。与此相适应,教育活动的基本倾向是注重眼下的需要。它既要体现“传承”的功能,又要使这种“传承”符合当前的需要;它既要体现“创造”的功能,又要使“创造”服从标准化和同步化,服从眼下既得利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近代教育也同样要被新的教育阶段所代替。在近代教育阶段,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相结合,但仍有“全归纳派”和“全演绎派”的偏颇。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教育阶段。它是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下兴起的。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社会生产过程日益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体系正在逐渐代替一切重复性的活动。层出不穷的新奇独特的产品不断淘汰旧产品。要想在现代社会立足,仅仅抓住了眼下的机会、适应了当前的市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握未来发展的时机。因此,开拓和创新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与此相适应,“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1972年发表的报告,见《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8)39页)现代教育活动从目的、内容到形式、方法都是面向未来的。“再造”的功能是现代教育的最主要功能。“传承”的功能这时仍然是重要的,但它主要是作为“再造”的必要条件和辅助手段而存在的。在现代教育阶段,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并存的局面是难免的,但现代逻辑必将成为主角。从教育发展的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的,在不同的阶段它的功能重点是不同的。传习性教育在古代教育阶段起主要作用,选择性教育在近代教育起主要作用,创造性教育将在现代教育阶段发挥主要作用。与之相应,不同的逻辑类型发挥不同的作用。 逻辑学不仅在创新、创造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是创新、创造教育内容的重要成分。国内有的学者把创造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十项:(一)思维教育;(二)发现教育;(三)发明教育;(四)掌握情报的教育;(五)学习方法的教育;(六)科学教育;(七)美育;(八)参与社会实践的教育;(九)未来教育;(十)个性教育等等。其中有多项是和逻辑学有关的,如思维教育、发现教育、发明教育、掌握情报的教育、学习方法的教育、科学教育等。以思维教育为例,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看其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它往往表现为具有求异性、独立性、开拓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的综合,它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集合式思维以及灵感思维;逻辑学在创造思维的教育应该有所作为。 三、逻辑学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创新、创造教育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创造教育思想,即逻辑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教育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病,逻辑学教学也不例外。例如,课程的内容离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较远,最新科学成果进入课程的周期过长,教学手段还主要靠教师一张嘴,一枝粉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等。 在现代教育阶段,现代逻辑必将成为主角,但很难完全取代传统逻辑。所以,我赞成逻辑教材实行“分层说”,根据不同的对象、目标、课时情况,教材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即主张因人因时施教,根据不同的讲授对象不同的年级用不同的教材。如面对中专生、师专生、本科低年级生主要讲吸收数理逻辑成果的普通逻辑;本科高年级特别是哲学系高年级生则增讲以数理逻辑为主的现代逻辑。现代逻辑的发展许多人已越来越认识到,光靠形式逻辑不能解决科学提出的所有问题;要解决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提出的各种问题(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开放性、竞争性、创造性、法制性),光靠形式逻辑也不行,还必须有辩证逻辑。数学教学已形成数学(一)、数学(二),,,逻辑教学也应如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动逻辑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作为导论性的逻辑基础教材,要具有时代性,为了体现创造教育思想,应加强现代逻辑以及归纳、类比、科学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的内容。在逻辑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光靠教师一枝粉笔一张嘴的状况,尽可能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单位教学时间里教学内容的容量、信息量和可接受性。课堂教学要尽快地由“传统型”转变为“创造型”,逻辑教学中自觉实行渗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理论、探索新学科的能力;除课堂教学外,应加强第二课堂和社会活动,如论辩赛,观摩法庭审判活动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来临,对逻辑学的发展同样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维方式,新的逻辑工具,只要我国逻辑工作者抓住时机,加强沟通合作,拓宽领域,联合攻关,必将促进我国逻辑科学的大发展大提高。 形势教育论文:煤矿企业加强形势教育交流材料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某矿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承担持续发展攻坚任务至为关键的一年。不断创新形势任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对于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剖析形势任务教育的特点 目前,职工思想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职工的思想空前活跃,发牢骚的职工多了;二是职工讲实惠、讲利益的多了,政治意识有所淡化,对单纯的形势任务教育不感兴趣;三是职工的敬业精神弱了,自主择业精神强了;四是追求个人利益的现实意识增强了,而奉献精神减弱了;五是团结协作的意识减少了,个人狭隘的意识增强了。针对这些新特点,作为政工人员,应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在企业工资、医疗、住房制度等改革过程中,针对职工中反映出的问题,必须留心观察,认真倾听,掌握主动,要具有超前意识,更好的做好工作。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安排要有所侧重。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按照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岗前教育与岗位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新办法,既突出重点,又使形势任务教育贯穿于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 二、创新形势任务教育的手段 现代社会一系列新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新方法,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知识,也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为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创新注入了活力。三河尖矿除了坚持矿领导民主接待日、职工民主议事制度等好的做法外,还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使思想工作更具有活力。一是借助网络载体,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通过内部网站建立了网上政工,利用新闻快递、政工园地、企业文化等板块,开设了政研交流、文明创建、党员教育、先进典型等栏目,职工可以用触摸屏选择浏览对象,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基层单位利用网上办公传递基层思想动态,畅通安全、生产、经营交流平台。二是实施政工联系点制度。政工人员每周都到基层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活动融合在一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做好信访工作。在接待工作中,真正做到热心接访,耐心倾听,诚心相待,使信访者打消顾虑,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为企业大局的稳定做出新的贡献。四是实施温暖人心工程,设立了党员服务热线。为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在矿工人村和矿内单身宿舍分别设立了党员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为广大职工及家属免费提供水电暖维修等方面的全候服务,真正做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受到了干部群众和职工家属的广泛称赞。大年初二凌晨4点多钟,一名职工家属因家中的暖气片漏水来到党员服务热线成员赵西明家向他求助,赵西明二话不说,急忙穿衣拿上工具包急匆匆地赶到11号宿舍楼,经检查发现是因暖气片锈蚀严重引起漏水。他用带来的橡皮垫和钢丝把漏水处包严实,上班后又换上了新暖气片才离开。五是实施党建带团建工程。为抓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青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年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作为科区级助理后备人员,有效促进了优秀青年的成长与锻炼。同时,开展了优秀技校生见习班组长活动,首批见习10名优秀技校生已经有5人走上了班组长岗位。创造性地开展“互学共进当栋梁两生1+1结对”活动,先后有42名大学生与技校生根据专业类别、单位部门结成21个对子,使大学生与技校生在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方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形势任务教育创新的效果 一是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促进了企业生产任务的实现。今年4月份,作为主采区队的采煤一区在72201工作面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战线长、地温高、淋水大等诸多困难,原煤产量被动,职工收入下降,职工的思想出现了波动,针对这种情况,政工干部及时靠上去,协助工区党支部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召开了职工代表座谈会,详细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形势任务教育,使职工树立了大局意识,提高了责任感,主动把矿党政的关怀转化为工作动力,默默的勤奋工作,保证了职工队伍不乱、思想不散、战斗力不减。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战高温,工区领导主动跟班把关,坚守现场,超前指挥,严格执行规程措施,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为完成煤炭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促进了企业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坚持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促进了安全周期不断延长。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矿实现了较长的安全生产周期,但同时部分职工也产生了骄傲自满、麻痹松懈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重点开展了以“反麻痹、防松懈、强责任”为主题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安全工作大家谈、座谈会、事故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认识到,生产形势越好,越要抓好安全,要牢固树立“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观念,做到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在全矿职工中形成了时时处处反松劲、实实在在抓安全的可喜局面。其次,坚持提高质量意识,促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质量标准化方面的形势任务教育,使职工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可喜的转变:由原来认为抓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加大投入向以最小投入创最大产出转变;由原来认为抓质量标准建设耽误产量、进尺向以质量促生产、保安全、增效益转变。思想认识的提高,为高标准搞好质量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各基层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坚持细化标准,强化管理,严格考核,狠抓落实,使我矿质量标准化保持了动态达标。第三,提高职工煤质意识,做到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我们在进一步提高职工煤质意识上下功夫,在强化全员、全过程煤质管理上做文章,形势任务教育工作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播、电视、内部刊物等舆论工具的强力宣传,在全矿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通过有力的形势任务教育,动员职工层层把好煤质关,加强原煤生产、运输、洗选过程的煤质管理。在形势任务教育的引导中,形成了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群策群力层层抓的管理体系,从而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煤质,保持了三河尖煤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是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促进了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今年初,针对一些职工对煤价上涨、效益好转、收入存在落差的问题,矿及时召开了班组长会议和党员会议,开展了“讲形势、讲优势、讲前景、讲挑战、讲稳定”五讲活动,给职工讲细讲透,使广大职工认清形势,尽快消除误解和疑虑,增进职工对企业的理解。矿领导每周都深入联系点单位进行调研,和职工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广大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保持了持续和谐发展。 形势教育论文:地税局形势教育工作汇报 地区地方税务局: 年,我局在全局范围内认真开展了形势逼人教育活动。现将我局开展形势教育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 我局于月日召开了“县地方税务局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局长同志、副局长同志分别做了动员讲话,向全体人员讲清楚开展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使全局上下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这次活动的认识,为再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采取多种形式,深入进行宣传教育 为使这次活动深入人心,我局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大对这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召开了职工大会,进行思想发动,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了积极参与的自觉性。二是利用标语、横幅、黑板报等工具,加强了宣传力度,扩大了宣传范围。三是把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确保了工作和学习两不误。 2、扎实开展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规定的学习篇目 从4月18日到5月31日,我局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分别学习了“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工作时的讲话”摘要、“同志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闭幕后关于维护新疆稳定和加强反分裂斗争的讲话”、《关于贯彻中央7号文件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关于要求全县各级民族领导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都要成为一面旗帜的意见》、《关于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五支力量作用的意见》、《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地委扩大会议报告、县委扩大会议报告、冉齐刚同志在县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等篇目,并且要求全体干部认真撰写心得体会。 二、积极开展对反动组织进行抵制 今年,我局大力开展了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对各类反动组织进行了抵制,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了对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退休干部的管理,同他们签定了责任状,并要求全局上下一律不能参加各类非法宗教活动,针对“”反动组织开展非法活动这一现象,我局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了“”的反动本质,并认真开展了对“伊斯兰解放党”反动组织宣传品的查缴工作,从而使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做到了政治坚定,思想过硬。 三、认真学书记“”讲话精神 我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书记“”讲话精神,在学习活动中,我局严格按照上级领导机关的要求,努力做到了“三个结合”:即把学习宣传总书记“”讲话精神与加强作风建设活动相结合、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相结合。 主要措施有: 一是党员带头学习 我局将学习宣传总书记“”讲话精神工作与党员教育工作融为一体,在党员队伍中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总书记“”讲话精神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习,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思想情况。 二是学习、思考相结合,保障了学习质量 我局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了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学习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边学习边反思。每位干部在学习中都能够认真作好学习笔记,对因病、处出探亲等原因不能参加集体学习的同志,及时补课,做到了学习不漏一名干部。 三是以多种方式推动学习 我局通过集中学习、认真讨论等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我局分别于8月22日、8月29日、9月5日、9月12日举办了四期学书记“”讲话精神专题讲座,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了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相关评论员文章,重点宣传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坚定不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内容。从而把握住了学习宣传重点,坚持了正确的导向,使全体干部职工坚定自觉地与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问题上做到了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我局于9月19日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为主题召开了专题讨论会,有意识地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把实际工作同学书记“”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工学相长的目的。 四、认真做好综合治理宣传工作 我局认真做好了各项综合治理、法制宣传工作,尤其是保护各类弱势群体的法律宣传活动,在积极地为《日报》等报刊投稿同时,及时向县政法委和统战部上报了我局综合治理工作的信息。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局将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确保地区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紧密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全局的工作实际,不断地继续做好形势教育活动,确保形势教育常抓不懈,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决不能给任何分裂分了以可趁之机。 形势教育论文:中学生形势教育论文 一、实现由提高政治学科考分向提高政治思想素养的转变 形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扩大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范围,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想更解放、观念更新异,同时,也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形式出现了异化,已由激烈的武力对抗逐步转向东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这对我们开展形势教育是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形势教育的功能,形势教育作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考试的得分率,而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对是非的判断力。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中学生形势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有效形式,它不是简单地读读报纸,也不是以纯中立的价值取向来讲评国内外某些重大事件。我们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事件,而且对其发生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向要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党如何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来制定正确的政策。经过形势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形势教育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可以弥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现在,有不少学生只管读书,不关心政治,理想信念模糊,责任意识淡薄,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造成的。而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与认识形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青年学生对实现现代化事业的信心,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信念和对社会的归属感,懂得青年学生只有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把强烈的爱国心、报国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形势教育具有强劲的激励功能,形势教育往往从当前国情省(市)情人手,站在战略高度,用国家政策与法规解读当下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青年学生提出殷切希望,教导学生坚定理想,珍惜学习光阴,积聚才智,塑造品格,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实现由单讲“形势一片大好”向全面辩证地看世界的转变 形势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评述,还有形势与政策的有关理论、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我国的基本国策、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学生关心的时事问题等。中学生形势教育的教育内容设计应该体现“三性”。 (一)要体现时代性 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是动态的,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根据形势与政策的动态发展及其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要以事明理,以理论事,通过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深刻理解党的政策。比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解读”“八荣八耻与弘扬民族精神”“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奥运精神与自信、自强、自尊”为专题的形势教育等,使其与时俱进,内容鲜活生动。 (二)要体现针对性 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变化着的世界时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在他们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从中吸取精神营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必然产生和积累许多疑惑和问题。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中小学生对媒介的依赖性和迷恋性的增长,使得负面影响更加难以防止和消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正面教育,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他们对媒介传播辨识、判断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形势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本质与现象、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防止认识的片面性、表面化和绝对化,消除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形势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要注意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紧紧抓住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剖析、讨论,力求把困难讲透,把方法讲明,把前景讲清,达到消除疑惑、统一思想的目的。如以“中美日关系与台湾问题”“伊朗与朝鲜核危机”“藏独的阴谋与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学生的历史使命”“关注民生与和谐发展”等为内容的形势教育。 (三)要体现知识性 形势教育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内容,既有现实问题,又有历史问题;既有社会改革,又有经济发展;既有国际局势变化,又有国内形势动态;既有科学技术,又有生产建设。其知识性很强。对中学生的形势教育,太肤浅与太深奥都不妥,既不能新闻事件的简单罗列,也不能纯政策理论的宣讲,应根据内容需要适时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史料翔实,事例生动,脉络清晰,语言幽默,既适应学生的求知欲强的特点,又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形势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比如,“科教兴国战略与当代高科技发展以及自主创新”“网络与我们的生活” “科学发展观与绿色循环经济”“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与我们的责任”“汶川地震与我们的责任”等系列教育活动,与中学生生活阅历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实现由领导干部作报告向采用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转变 从信息化时代和青少年年龄特征要求出发,形势教育的授课方式必须讲求实效,避免单一说教。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载体,采取灵活的形式,使形势教育入耳又入心。比如:可以通过传统的大型报告会、专题讲座、时政知识竞赛的形式;可通过国旗下讲话、课堂主题班会、讨论与辩论会、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还可以开辟网络专题教育、音像教育及学生编写时政报等新形式。同时,形势教育要采取与听众平等对话的方式,辅之以当场提问讨论,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解决疑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交换各自不同意见和看法等。这种包括言语与情态(如手势、动作、表情、体态等)相结合的双向交流、双向互动,往往能达到思想碰撞、情景交融和气氛活跃的教育效果。 另外,授课者也应该多元化,不一定是领导干部和政治教师,全体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能手也可以。比如,我们曾邀请一位优秀导游讲“我国旅游业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请当地报社的副总编辑讲“余姚区域优势及其发展远景”,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育效果特别好。有时还可以让学生轮流在政治课里讲“新闻”,由教师来点评,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时政,又锻炼了自己。 此外,在形势教育中还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参观考察及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比如,可以举办形势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评比与摄影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大型企业、种养基地或市容市貌,在寒暑假组织学生撰写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反映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等。这样既重视了学生自身的实践体验和自主参与,又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形势教育论文:中学生形势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学生开展形势教育仍然很重要。要增强形势教育的有效性,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实现由提高政治学科考分向提高政治思想素养的转变;实现由单讲“形势一片大好”向全面辩证地看世界的转变;实现由领导干部作报告向采用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转变。 [关键词]中学生;形势教育;转变 一些人认为,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视、报刊十分普及,网络新闻传导快捷,没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专题性或者经常性的形势教育了。这种认识是有误区的。一方面,中学生学业负担太重,大多数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国内外大事;有些家长也会干涉孩子看电视新闻,认为不如多做一些作业;另一方面,中学生在平时接受到的信息比较零碎,加上学生思想单纯,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对具体事件不能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对其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形势教育,实现教育视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的根本转变,提高其教育效果。 一、实现由提高政治学科考分向提高政治思想素养的转变 形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扩大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范围,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想更解放、观念更新异,同时,也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形式出现了异化,已由激烈的武力对抗逐步转向东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这对我们开展形势教育是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形势教育的功能,形势教育作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考试的得分率,而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对是非的判断力。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中学生形势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有效形式,它不是简单地读读报纸,也不是以纯中立的价值取向来讲评国内外某些重大事件。我们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事件,而且对其发生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向要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党如何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来制定正确的政策。经过形势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形势教育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可以弥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现在,有不少学生只管读书,不关心政治,理想信念模糊,责任意识淡薄,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造成的。而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与认识形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青年学生对实现现代化事业的信心,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信念和对社会的归属感,懂得青年学生只有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把强烈的爱国心、报国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形势教育具有强劲的激励功能,形势教育往往从当前国情省(市)情人手,站在战略高度,用国家政策与法规解读当下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青年学生提出殷切希望,教导学生坚定理想,珍惜学习光阴,积聚才智,塑造品格,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实现由单讲“形势一片大好”向全面辩证地看世界的转变 形势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评述,还有形势与政策的有关理论、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我国的基本国策、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学生关心的时事问题等。中学生形势教育的教育内容设计应该体现“三性”。 (一)要体现时代性 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是动态的,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根据形势与政策的动态发展及其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要以事明理,以理论事,通过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深刻理解党的政策。比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解读”“八荣八耻与弘扬民族精神”“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奥运精神与自信、自强、自尊”为专题的形势教育等,使其与时俱进,内容鲜活生动。(二)要体现针对性 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变化着的世界时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在他们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从中吸取精神营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必然产生和积累许多疑惑和问题。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中小学生对媒介的依赖性和迷恋性的增长,使得负面影响更加难以防止和消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正面教育,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他们对媒介传播辨识、判断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形势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本质与现象、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等各种关系,防止认识的片面性、表面化和绝对化,消除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形势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要注意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紧紧抓住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剖析、讨论,力求把困难讲透,把方法讲明,把前景讲清,达到消除疑惑、统一思想的目的。如以“中美日关系与台湾问题”“伊朗与朝鲜核危机”“藏独的阴谋与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学生的历史使命”“关注民生与和谐发展”等为内容的形势教育。 (三)要体现知识性 形势教育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内容,既有现实问题,又有历史问题;既有社会改革,又有经济发展;既有国际局势变化,又有国内形势动态;既有科学技术,又有生产建设。其知识性很强。对中学生的形势教育,太肤浅与太深奥都不妥,既不能新闻事件的简单罗列,也不能纯政策理论的宣讲,应根据内容需要适时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史料翔实,事例生动,脉络清晰,语言幽默,既适应学生的求知欲强的特点,又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形势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比如,“科教兴国战略与当代高科技发展以及自主创新”“网络与我们的生活” “科学发展观与绿色循环经济”“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与我们的责任”“汶川地震与我们的责任”等系列教育活动,与中学生生活阅历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实现由领导干部作报告向采用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转变 从信息化时代和青少年年龄特征要求出发,形势教育的授课方式必须讲求实效,避免单一说教。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载体,采取灵活的形式,使形势教育入耳又入心。比如:可以通过传统的大型报告会、专题讲座、时政知识竞赛的形式;可通过国旗下讲话、课堂主题班会、讨论与辩论会、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还可以开辟网络专题教育、音像教育及学生编写时政报等新形式。同时,形势教育要采取与听众平等对话的方式,辅之以当场提问讨论,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解决疑点,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交换各自不同意见和看法等。这种包括言语与情态(如手势、动作、表情、体态等)相结合的双向交流、双向互动,往往能达到思想碰撞、情景交融和气氛活跃的教育效果。 另外,授课者也应该多元化,不一定是领导干部和政治教师,全体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能手也可以。比如,我们曾邀请一位优秀导游讲“我国旅游业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请当地报社的副总编辑讲“余姚区域优势及其发展远景”,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育效果特别好。有时还可以让学生轮流在政治课里讲“新闻”,由教师来点评,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时政,又锻炼了自己。 此外,在形势教育中还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参观考察及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比如,可以举办形势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评比与摄影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大型企业、种养基地或市容市貌,在寒暑假组织学生撰写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反映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等。这样既重视了学生自身的实践体验和自主参与,又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形势教育论文:着力提高新形势下军队形势教育实效性问题探析 [摘要]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日益尖锐,各种社会思潮蓄意攻击我军“听党指挥”的军魂。形势教育作为军队经常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使官兵能够清醒认识形势的变化及其本质,瓦解敌对势力的不良图谋,确保军队绝对纯洁、绝对忠诚、绝对可靠。军队形势教育必须着眼时代的发展变化,紧跟形势变化,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活力,不断增强教育的时代性与感召力,打赢意识形态的攻防战。 [关键词]军队 形势教育 创新 实效性 2008年全球金融危C过后,世界处于时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思想交锋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日益尖锐,人民军队面临着更加复杂而严峻的外部形势。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等社会思潮无孔不入,一些人打着所谓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的幌子,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以及“军队国家化”,蓄意攻击我军“听党指挥”的军魂,对部队思想安全稳定构成挑战。形势教育作为军队经常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时代性强、贴近生活、贴近官兵的教育形式,深受广大官兵的青睐和喜爱。形势教育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使官兵能够清醒认识形势的变化及其本质,瓦解敌对势力的不良图谋,确保人民军队绝对纯洁、绝对忠诚、绝对可靠。但是,当前我军的形势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时代性与感召力不够,教育的实效性发挥不足。“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军队形势教育必须着眼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增强教育的时代性与感召力。 一、形势教育不能流于形式,以“三个及时”紧跟形势变化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1]。“时”是形势教育的第一要义,形势教育必须跟上形势,时刻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与变化趋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够切实发挥好形势教育的引导作用。我军是党领导下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的武装力量,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思想上做到集中统一。目前,部队正逐渐放开手机的使用,各种社会舆论涌入军营,为确保部队思想上的集中统一,必须紧紧依靠形势教育来及时掌握和跟进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然而,当前我军的形势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形势教育跟不上形势,存在严重的时间滞后性。移动互联网造就了新兴媒体的创新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影响空间。但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正利用互联网优势向我国发动宣传攻势,大肆进行网络渗透,妄图引导事件的舆论走向,歪曲事实真相。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官兵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各类信息,但是一些青年官兵由于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信息识别能力和素养,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侵蚀和蛊惑。这就需要我们在形势教育的过程中,剖析问题,查找本质。当前部队形势教育的主题是由上级下发的教育提纲决定,各单位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这就拉伸了教育的开展时间。让形势教育跟着计划走,严重影响了形势教育时效性的发挥,“形势”教育也就成了“形式”教育。形势教育时机把握不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能力不够,使得军队容易丧失宣传教育上的主动权,不能及时占据舆论高地。 说:“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1]新形势下,各种社会思潮充斥于社会舆论之中,对官兵思想稳定产生了严重威胁和挑战。军队形势教育必须在重大事件和突发问题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针对性分析和教育,引导官兵正确客观看待事件,理性思考,确保官兵在重大问题上不糊涂。因此,宣传教育部门要做到三个“及时”。一要及时发现。要时刻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把握国家政策动态,了解官兵探讨的时政热点问题,掌握官兵思想状况,及早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热点,进而制定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形势教育内容,打好宣传教育上的主动仗。二要及时教育。形势教育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必须及时开展、及时教育。宣传部门要针对当前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热点及时做出规划,组织人员对形势做出准确的预判和分析,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态度保持一致,并及时组织授课人员培训学习、制定教案、备课授课。各级机关要简化教育材料下达过程,减少环节,缩短周转时间,确保形势教育跟上形势。同时也要注重各单位在教育上发挥各自能动性,在把握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独自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三要及时总结。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各单位在形势教育开展后要及时进行教育的总结和汇报,针对不同类别的形势内容建立形势教育资源库,为以后形势教育的开展提供可靠而详实的参考资料,保障形势教育及时、有效地实施,打好主动仗。 二、形势教育不能走过场,以“三个结合”筑牢思想防线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同样,军队形势教育也要尊重规律,应时而变,不能停留于表面文章。形势教育授课不难,但是要想把形势教育讲全、讲深、讲透,入脑入心,而不是走过场,真正取得教育引导的成效,还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当前,由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授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班出身人员少,以及“重军事轻教育”现象严重,形势教育存在“走过场”的嫌疑。在形势教育内容上,国防建设内容多而社会形势内容少、文件宣读多而形势分析少、官话多而实际话语少等问题严重,教育上紧贴官兵生活不够,结合形势分析不够,教育开展活力不够,取得实际成效不够。形势教育本是紧贴社会生活实际、开拓官兵视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教育,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许多基层部队却让形势教育课变成读文件、读报纸、抄笔记的“走过场”,教育方式简单,教育实效欠佳。 新形势下,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与深水区,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节点上。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和强大,他们一方面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中国进行围堵和攻击,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渗透和颠覆活动,不断向我国民众灌输西方价值观念,误导社会舆论,企图打断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当前,国内改革形势严峻、国际安全稳定形势严峻,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要跟上形势做教育,把教育的内容讲全、讲深、讲透,防止和克服形势教育“表面化”“口号化”“贴标签”F象,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仗,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一要把形势教育与引导官兵客观地认识中国和看待外部世界相结合。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由于长期与外界接触不多,许多官兵的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在与外界接触时存在明显的畏惧心理。而且许多官兵对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缺乏必要的辨识和融入能力,对于敌对势力的蛊惑性和煽动性言论缺乏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形势教育就要在这关键点上加强分析,对官兵进行辨识和融入能力方面的培训,引导官兵客观看待世界形势的变化,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辨识能力。二要把形势教育与“三个自信”教育相结合。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如果用这句话来理解当代中国,一方面,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另一方面,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因素却异常活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不断强盛却与一些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相脱节。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1]当前,军队形势教育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加强对官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3]三要把形势教育与官兵需求相结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问题是有的教育接地气不够、联系实际不紧,说不到官兵心坎里,激不起思想共鸣,没有找准穴位,打鼓没有达到点上”。形势教育要从部队实际、官兵需求出发,避免空对空的教育。时政新闻要重点讲、突发事件要及时讲、热点问题要随时讲,要以官兵需求为导向,紧跟形势变化,发挥教育实效。 三、形势教育不能简单无味,以“三个注重”提升教育活力 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础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一线。”[1]社会形势瞬息万变,形势教育方式方法也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这是时展的要求,是军事变革的需要,是广大官兵的期望。然而,长期以来,军队形势教育的方式方法相对单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随着部队官兵结构的更新换代,“80后”“90后”甚至“00后”日益成为主体,他们伴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对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事件的分析有着自己的理解。而以往这种“坐而论道”的教学方式太过沉闷,缺乏主动性,提纲式教学不利于展示形势教育的魅力,改变落后的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1]。形势教育要让官兵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达到效果,教育方式就必须让官兵喜闻乐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教育要与时俱进,摈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与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教育形式,把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激发教育的活力。一要注重发挥官兵主体作用。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隔离了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联系,忽视了官兵的主体作用,不利于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广大官兵是部队创新发展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有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要采用官兵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让广大官兵切实融入教育中来,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真理越辩越明”,讨论式教学能够激发官兵参与的热情和能动性;还可以让官兵自编自演一些主题情景剧、拍摄微电影,表演快板、朗诵,或让官兵自己来授课,等等。让官兵融入教育中,这样既丰富了军营生活又达到教育的目的。二要注重用活新兴媒体资源。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伴随着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4G时代的到来,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变革。新兴媒体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一方面对形势教育及时性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形势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载体。形势教育要加快整合利用新兴媒体资源,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挖掘新媒体的教育功能。要利用互联网时刻紧跟热点问题,分析官兵思想动态,并在第一时间开展网上讨论,引导舆论走向。同时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步伐,利用互联网广泛开展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网上答疑等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要注重开展军民融合式教育。随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不断拓展,军地双方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时代机遇,加快构建军地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统筹利用军地两种资源、两个课堂。军队要积极吸取地方的教育资源,邀请地方学者讲学,学习地方优秀教育理念。同时,营区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也要适当开展社会大讲堂,延伸课堂空间,挖掘和利用驻地丰厚的教育资源开展现地教学,用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导官兵、教育官兵、塑造官兵、培养官兵,着力提高军队形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论企业形势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功能 摘要: 对企业职工进行形势教育是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加强形势教育。文本就企业形势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功能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求教于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 关键词: 企业;形势教育;多样性;功能 0引言 当前,人们对企业形势教育的目的、内容比较注重,而对教育的方法重视不够。诚然,形势教育的目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方法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恰当的方法,再好的内容也难以贯彻,形势教育的目的也难以达到。形势教育有多种多样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内容和程序众所周知,无需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形势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以及职工的思想状况,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具有极大的优点。从宏观上分析,它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机制的整体效应,调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积极性。从教育者来说,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通过声、像、文字、图表、表演等形式,因人制宜把所要说明的形势问题展现出来,从各个不同角度开展教育活动。从被教育者来说,为了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当前形势,就必须充分发挥眼、耳等感官的作用,积极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并经过大脑的分析思考,作出积极的反映和自认正确的判断。所以,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形势教育活动,可以充分调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积极性,收到最佳教育效果。从微观上分析,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企业形势教育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1灌输功能 对企业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必须首先强调灌输。灌输是职工了解和正确认识形势的基础。企业职工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对自己本企业生产发展的总体形势的了解和认识,都是间接获得的。因此,企业形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向广大职工讲清当前我国的基本形势,本企业的生产形势,改革形势、竞争形势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广大职工认清形势,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深化企业改革的大方向,努力发展生产。在企业形势教育的诸多方法中,最能体现灌输功能的方法有报告会,专题讲座,广播,黑板报宣传等。哪个企业能够正确运用教育方法,对广大职工不断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较好地发挥灌输功能,职工的头脑就清醒,就能够认识形势,坚守生产和工作岗位,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沟通功能 在形势教育中,运用家访、个别谈心等方法,有目的的向职工提出当前形势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征求职工的意见。对于职工难以理解的问题,在交谈中做出入情入理,入脑入耳的解释说明。由于这些活动是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交谈双方平等相待以诚相见,畅所欲言,甚至可以展开辩论,又由于教育者掌握着谈话的主动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所以能够较好地达到双向交流,沟通思想,明辨是非,认清形势的目的。 3疏导功能 这是职工自我教育的好方法。职工提出问题一般都是社会上和企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职工开展座谈、讨论的应由企业的领导干部参加,定期有组织的进行,因为领导干部比较了解国际、国内的基本形势,熟知本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所以能够回答职工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解开职工的思想疙瘩,并进行疏通和积极引导,从而使职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努力工作。 4激励功能 运用图片展览、电视录像、文艺宣传等方法,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能够起到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作用。如果把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职工收入和生活改善的状况制成图片陈列展览;把职工勇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为夺油奋力拼搏的会战场面拍摄下来,在电视新闻中进行播放;把干部职工学习焦裕禄、学习“铁人”、学习雷锋的动人事迹编成文艺节目,在职工群众中演出,可以寓教于乐,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认清石油生产形势,振奋革命精神,激励职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为油田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5凝聚功能 领导和机关干部下基层,帮助基层开展形势教育,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职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可以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使职工感受到领导的关心,企业的温暖,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践证明,哪个企业比较注重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灵活多样的形势教育活动,这个企业的干群关系就密切,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就高,各项生产任务完成的就好;反之,就差。 6风馈功能 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调查研究、信息反馈的过程。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归结到一点,都是为了解决职工思想上对当前形势的认识问题。要解决职工思想认识问题,必须首先了解职工在想什么,思想症结在哪里。了解过程就是收集信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再反馈给职工,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是针对职工的思想症结,对当前形势中的有关问题做出合情合理地分析说明。这种信息反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教育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收集到的信息能够及时处理,马上反馈给职工,如解答形势中的一般性问题;另一种是对信息不能马上处理,及时反馈,就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待有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之后,再行反馈,如解答形势中的疑难问题。在形势教育中,教育者只有正确运用各种教育方法的这种反馈机制,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形势教育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多种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每一项形势教育的内容,方法因人制宜,因教育内容制宜;也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具有多种功能,一种教育方法可能具有几种功能,几种教育方法也可能共同具有一种功能。形势教育中的各种方法的运用及其功能,是由教育目的、任务和内容决定的。方法、功能和目的、任务、内容具有统一性。只有坚持这种统一性,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功能,达到教育目的,增强教育效果。 形势教育论文:形势教育五个讲堂暨党群工作微型党课实践 实践证明,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和工作对象的新变化,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方法、新机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体上新水平。2014年度,武装保卫部从实际出发,弘扬先进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载体,提出了“形势教育五个讲堂暨党务工作微型党课”宣传工作新思路,摸索出一条具有浓郁内保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路子。 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形势教育和党员理论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有的几乎是空白,即使开展了也大多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主要表现为:一是学习教育照本宣科。上面来了什么政策就原原本本的传达一番了事,而不管受众层次、水平、兴趣如何;二是学习教育方法呆板。大多是行政命令式宣传,口头报告式宣传教育,大多缺乏针对性、通俗性、生动性,灵活性。形式简单、呆板,使宣传对象难以接受,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三是学习教育形式单一。大部分单位局限在编制几期学习教育简报、或为基层职工订几份杂志的范围内,更别说创新性的开展宣传工作。 案例实践探索的方法和措施。找准一个好的载体,加之一个好的形式,将学习教育的形式服务于内容,给职工搭建一个自己的宣传舞台,其效果往往会比单纯地灌输,硬性地要求来得更好。武装保卫部的思路是:创办“一个讲台”(文化讲堂)、组建“两支团队”(五个讲堂宣讲团队和微型党课宣讲团队)、打造“三种文化”(目标责任化、管理军事化、工作精细化),以“微、小、活”的方式层层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办“一个讲台”――内保文化讲堂 开设以“上讲台锻炼自我,听讲座共促提高”为主题的“内保文化讲堂”,加强对内宣教。抓住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内保工作最关注的职工思想、廉政建设、爱岗敬业、团队精神、细节管理等各方面内容,设置集德、能、勤、绩、廉于一体的内保文化讲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内容雅俗共享,让方寸讲台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二、组建“两支团队”―― 五个讲堂宣讲团队和微型党课宣讲团队 (一)是组建“五个讲堂”宣讲团队。广泛吸取普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岗位职工等优秀演讲人员进入宣讲团队,利用灵活快捷的方式,及时把科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司的重大工作部署宣传到每名职工,让五个讲堂宣讲团队成为政策法规宣传员、业务技能普及员、职工思想反馈员、为民办事服务员,使党的先进理论及公司的最新举措到工段、进岗位、入头脑。 (二)是组建“微型党课”宣讲团队。针对过去普通党员在接受党课教育中存在的“听得多、看得多、思考少、参与少”,参与党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武装保卫部组织建了“微型党课”宣讲团队,改变以往党课自始至终由领导、专家一人讲的模式,把话筒交给普通党员,让他们走上讲台。在具体操作中,一般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根据党员教育的中心议题,打破职务、岗位、资历、学历的限制,鼓励每个党员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议题,大胆走上讲台,人人争当教员,人人都是学员,相互都是听众,党员们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平等互动地交流自己的思想、见解和体会。 三、打造“三种文化”――目标责任化、管理军事化、工作精细化 (一)目标责任化。在制定年度、半年宏观计划的基础上,实行“日统计、周总结、月分析、季述职”的管理模式,将目标管理的周期缩短到以日、周为单位,及时分析总结工作开展中的问题,根据工作完成情况,调整目标任务,做到目标动态化管理。 (二)管理军事化。学习借鉴军队管理模式,并同岗位标准化作业、综合治理等工作相结合,以军事化管理为突破口,逐步培养员工养成严谨有序的工作作风,促进队伍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推进诚信岗建设。加强岗位道德教育,规范形象岗建设。深入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和岗位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邀请钢城公安分局专业人员为风险岗位队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职工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意识。 夯实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开展“提素质、比技能、树形象、做贡献”主题系列活动,结合武装保卫部工作特点,以岗位练兵、强化素质入手,开展演讲赛、知识竞赛、才艺比赛、军事技能比武等系列赛事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内保队伍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业务水平精、素质能力强、执勤标准高、整体形象好的专业人才,按照“国旗班”标准培养“政治合格、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企业内保队伍,更好的为承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三)工作精细化。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方法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从基础、细节工作做起,力求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精、准、严、细,理顺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眼睛向内,深挖潜力,最终达到提高队伍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夯实基础管理成果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决策“零误差”、管理“零疏忽”、检查“零缺位” 特色“零失误”管理体系。采取人防、物防、技防、意防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建立全面的防范管理体系。积极延伸管理职能,转变观念,打破以前只盯点、面的工作方法,放眼全局构筑治安防范体系,对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多措并举、综合运用,合理调整防范力量,构建覆盖基层各岗位和各项工作全过程的完整管理体系。 取得的效果。第一、为基层职工群众搭建一个文化展示舞台。很多干部职工都说“我们有了自己的文化展示舞台”。在基层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时,展现自我,提高自我。同时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干部职工逐渐转变工作作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有力地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第二、宣传思想文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立了长效的宣传思想文化体系,形势教育五个讲堂与党群工作微型党课的活动效果相互促进,环环相扣。“教”与“学”角色的转换提高了职工群众参与党课的积极性,增强了提升能力素质的内在动力,有助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第三、组织活力和员工素质得到有效激发和不断提高。较好地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时间上快捷、效果上实在,实现了党员教育与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广大党员开阔了视野,完善了知识结构,推进了理论学习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同时鼓励普通职工走上讲台,给他们展示、锻炼、表达、提升的平台。授课的有员通过查找资料、消化内容、提炼观点、确定思路、进行讲课的过程,深化了对党的重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他们的理论水平、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形势教育论文:放大思想政治教学的形势教育价值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时事政治和形势教育,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教育重任,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恰恰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时事政治和形势教育,是一个亟待重点探讨和突破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课加强形势教育是一项紧迫任务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了与形势教育的脱节现象。一是虽然各种考试都涉及时事热点,但不少学校总是采用突击方法,在考前搜集相关时事问题,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应对考试。二是尽管新课程教材与时事、生活联系紧密,但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仍然只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略形势教育,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时代感和应有的生活气息。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形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形势教育是中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残酷的感情”。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形势教育,是引导学生关心时政、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提高道德水准的要求。青少年处于人生初始阶段和情感最为丰富的时期,品格培育关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国家民族的未来。虽然现行思想政治教材涉及品德教育,但一旦脱离了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就很难把知识内化为品格。 其次,思想政治课加强形势教育是推进新课改的需要。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的三维目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融进德育是当前学校德育的重点,如果没有时事材料的渗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必然是空对空。 再次,思想政治课加强形势教育,是应对社会转型和多元价值挑战的现实需要。开发性、多元化社会文化良莠并存,要求思想政治课发挥主流教育作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进行形势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教育学生分析比较和鉴别真伪,选择吸收先进文化,防止消极落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 第四,突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滞后性须加强形势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修订频率较快,编写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形,适时调整教材内容,但很难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社会现实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教材相对处于静态,必须以动态的现实素材去丰富静态的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强化形势教育的原则 一是全方位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等。思想政治课结合国内外大事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洞的理论和概念,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其次,思想政治课强化形势教育,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意识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但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潜移默化形成的,需要正面引导学生对时事、大事的辨析和判断。 再次,思想政治课强化形势教育须接地气。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课加强形势教育必须立足国情、校情、学情。当前,教育方面的国情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存,虽然多数学校都在思考探索素质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素质教育实施还存在诸多困难。教育的校情之一就是城乡差别,并由此决定了城乡民众思想意识的差异,城乡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也就不同。教育的学情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思潮不可避免地要影响青少年,加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时期,他们富有朝气而又迷惘徘徊,需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中学思想政治课加强形势教育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青年学生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形势教育在选材、评价、要求上必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加强形势教育的策略 (一)政治课教学要善于捕捉形势教育的契机 中学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强。思想政治课要抓住这一特点,通过贴近生活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如“5·12”地震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政治教师及时地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兴趣促进思想政治课与形势教育的结合 子曰:“好知之不如乐知之”。所有智力教育都依赖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并有效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应从学生感兴趣的时事入手,如印发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小故事、让班级学生讲故事等,让学生在欣赏故事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三)典型案例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催化剂 思想政治课讲解一些学生关注的事件和典型案例,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增强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教学八年级《思想政治》第六课《拒绝犯罪》一课时,播放一段从中央电视台《法治社会》栏目播放的典型案例,讲述贵州省贵定县洛北河中学骇人听闻的事件:5个九年级男生将该校一位女孩拉到男生宿舍强奸……短短的案例解剖,便能使每个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课加强形势教育应强调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创造性和开发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开放教学形式、内容和问题结论。思想政治课不仅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文性,还有鲜明的时代性,但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教学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拓展,而且补充拓展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当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类历史创造的文明成果、学科知识等。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补充拓展时,往往打上了教师的个性烙印,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五)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形势教育 1.举行时事政治大赛 每年我校都举行中学生时事政治大赛,让学生通过班内预赛、年级复赛,最后参加学校决赛。整个活动过程中,通过广泛宣传、民主选拔,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2.编写时事小报 我校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编写时事小报,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排版,分工合作完成,并在年级范围内交流评比,学生在团体协作中既提高了实践能力,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学生撰写小论文 我校指导学生用教材所学知识点评时事新闻,培养批判意识,挖掘创造潜力,定期撰写小论文。学生认真收集整理时事材料,对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展开思考探索,通过撰写论文表达个性观点。 (六)加强学生习惯培养和方法指导 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关心、收集时事资源的好习惯,并指导学生对时事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和灵活多样展示,并体现实效与灵活的特点,既可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也可以是小报展示,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时事背景、社会影响、发展趋势等。 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中学生需要对国际国内大事有个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把形势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放大思想政治教学的形势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消除疑惑,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基本品格。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中学,四川,南充 637400) 形势教育论文:开展形势教育 提升发展动力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输油处承担着长庆油田靖安、盐定、姬塬3大产油区14个油田的原油外输任务。适应油田公司建设西部大庆以及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形势和要求,近年来,我处先后承担了姬塬油库、长庆宁夏商业储备库、油房庄生产运行储备库、姬惠输油管道、吴定输油管道、姬塬联络线等工程建设任务和持续增长的原油外输任务。为使全处员工及时了解和认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形势和任务,抢抓机遇,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以及长庆油田原油北输任务,我们持续深入开展”形势、目标、责任、任务”主题教育活动,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形势任务、落实目标责任、破解发展瓶颈、凝聚队伍力量、助推企业发展”的良好效果,形成了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分析形势定任务 一是明确内外形势与储输发展思路。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对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现状与油田公司发展前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企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公民意识的觉醒与企业面临的市场、法律和道德风险,我处在长庆油田储输布局中的定位和地位以及如何适应建设西部大庆的形势和要求等内容,通过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石油行业发展现状专题讲座以及形势任务分析会等形式,分析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等,确立了以“加快1300万吨储输能力建设、保证长庆油田原油北出口畅通、确保大库大站安全平稳运行、经济总量和效益持续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党组织的作用明显加强,企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企业软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实现绿色和谐持续发展”为内容的企业发展思路及规划。 二是明确奋斗目标与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围绕年度“效益类、营运类、人员类”三大类业绩目标以及“队伍建设、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安全环保、节能减排、输油生产、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等具体指标开展形势和任务、目标和对策分析,形成较为完善的年度业绩目标量化分解与考核考评体系,明确了年度总体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及专项工作任务。如:针对员工队伍素质与能力如何适应大发展的形势问题,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把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技能素质、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先后启动了员工素质提升年、精神文明建设年等活动。在班子层面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在机关层面开展“六型”机关创建活动,在班组层面开展“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在党支部中开展“六个一”创建工作,实现了提升能力、提高效率、提升工作质量的目标。 二、组织宣讲到基层 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油田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把形势讲充分,把思路讲清晰,把任务讲明确,把目标讲清楚,把要求讲透彻”的总体要求,成立形势目标责任任务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宣讲小组,制定宣讲提纲、制作宣传手册,紧密结合实际,进行了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宣讲。 一是领导带头宣讲。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承包联系点,与联系点班子共同研讨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共同分析查找潜力与优势,结合矛盾宣讲如何去破解、结合问题宣讲如何找方法、结合潜力宣讲如何去挖掘、结合优势宣讲如何去发挥,理顺了工作思路。 二是召开会议宣讲。召开由机关全体干部和基层党政主要干部参加的干部大会,宣讲集团公司、油田公司及储输发展形势,并针对队伍中存在的信心问题、干部能力问题、队伍凝聚力问题展开深入剖析和讲解,引导全体干部党员,牢记历史,树立信心,自觉履职。 三是深入基层宣讲。组织宣讲组“下队站、访基层”宣讲活动,坚持把深入宣讲与了解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听取员工意见建议相结合,向员工讲解企业的形势、机遇、挑战、未来规划等,引导员工进一步立足岗位为企业分忧愁、出计谋、做贡献。四是走进项目宣讲。重点宣讲石油储备库及管道建设的有利形势及意义,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矛盾与困难,引导参战干部员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坚定决心,为工程建设坚实思想基础。 三、开展讨论明责任 围绕企业发展的制约点、着力点、突破点等,细化讨论专题,开展群众性大讨论,梳理工作思路,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前进方向,形成了集思广益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正向引导示范讨论。以党支部、班组为单元,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发言,员工群众踊跃参与的形式,先后组织开展“公司油气当量实现5000万,我们三输怎么办?”“建设西部大庆,我们怎么看?”“储输大发展,如何能实现?”等全员大讨论。大家认为,长庆油田有实现5000万吨油气当量的政策环境、资源基础、技术实力和人才支撑,油田公司在领导体制、生产生活布局、用工形式、薪酬分配、激励机制、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布局,为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建设西部大庆扫清了体制性障碍,靖安、盐定、姬塬3个产油区储量规模及上产情况为我处实现1300万吨储输能力建设目标以及年度储输目标提供了资源保障,也只有加快西部大庆建设、加快储输能力建设,才能在发展中解决企业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通过讨论,解决了员工队伍思想上的疑虑,明确了自身担负的职责,坚定了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做到了主题突出、有的放矢。二是结合实际分析讨论。针对企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转变发展方式,我们怎么办?”“企业要发展,如何保安全?”“企业大发展,哪里是短板?”等专题讨论。通过讨论,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如:在发展方式上形成了坚持“标准化、模块化、市场化、数字化”管理以及低碳发展、低成本发展、绿色发展的共识;在加强输油管道安全巡护上梳理形成了护管“16法”;在节能减排上确立了“回水利用、变频调速、电力补偿”等9项措施;对讨论中提出如管道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预防等前瞻性的问题,以及阴极保护不到位等现象,我们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现场看实情、出实招、定对策,开展专题研究或现场分析研究解决。三是立足岗位灵活讨论。组织干部员工围绕“建设西部大庆、我能做什么”、“储输大发展、我要做什么”、“岗位做贡献,我该做什么”专题讨论,以及“我是企业的主人翁,我为单位做什么?“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为家庭做什么?”“我是自己的主心骨,我为自己做什么?”等议题进行讨论。通过热烈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定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以及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员工中形成了“认认真真干工作,平平安安上下班,老婆孩子心里安;我为企业做贡献,企业发展我发展,人生才能有尊严”等一些倾向性的认识,队伍精神面貌焕发了新气象。大家认为,每个人都是西部大庆的参与者、建设者,认真负责、平平安安、干好本职、站好每一班岗,就是对建设西部大庆最大的贡献,也是对企业、家庭及自身最大的负责,也是我能做、要做、该做的事情,也是我能做好、要做好、该做好的事。 形势教育论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形势教育宣讲提纲 3月24日,集团公司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传达贯彻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全面部署。按照中央要求,集团公司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单位,从今年3月份开始至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传8月末结束,历时5个多月。这期间,公司将在省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和第四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先后完成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任务。各单位要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深入发动、务求实效,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推动矿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矿区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安全意识全员化、成本意识民营化、管理意识精细化、发展意识多元化”的工作方针,抓好产品生产、煤炭销售、成本管理、项目开发与建设“四个”重点,实现经济总量持续攀升、经营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个”目标的必然选择。 当前,矿区的总体经济形势继续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阜矿是个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和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沉积,加之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增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这一活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把学习实践活动落实到开创矿区各项工作新局面上来,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振兴矿区经济的工作思路、推动矿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发展成果的实际能力、增强党性修养和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为实现矿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 二、抓住关键,把握环节,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按照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和公司党委的统一要求,学习实践活动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握环节,重点完成好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任务,努力实现“在深化思想认识上取得新提高,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在健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在推进阜矿集团全面工作上取得新成效”的目标,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是深入学习调研。要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张文岳、唐军等省委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突破阜新的新思路、新部署。要从领导班子成员做起,开展“深入实际看问题、破解难题求实效”调研活动。针对影响和制约深化企业改革、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继续解放思想、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讨论活动,充分认识阜矿集团经济发展水平与同行业先进单位相比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清醒分析加快阜矿集团发展步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实干意识。 二是深刻分析检查。要认真分析、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主客观原因,按照李军书记的动员报告和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中所提出的共性问题逐一对照检查。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下发书面征求意见表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代表,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群众评议。 三是抓好整改落实。要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对照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突出问题和改进措施,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要着眼长远,制定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长期规划和方案,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分门别类提出整改落实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和时限要求,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将方案以适当方式向党员和职工群众公布,接受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监督。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集团公司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有序推进,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首先,要在加强理论武装上求实效。检验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关键就要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是否下了真功夫,取得了新成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干部,做到理论上弄通、思想上搞清、行动上落实,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自觉实践者和积极促进者,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矿区的坚强组织者和有力推动者。 其次,要在推进矿区项目建设、经济发展上求实效。要抓住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在“突破阜新”战略中阜矿要率先突破的要求,加快玄武岩连续纤维、膨润土、雷家煤层气、白音华煤业、包头煤业等重点项目的推进步伐,加快可替代产业开发,抓大项目,兴大产业,办大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开发资源,扩大经济总量,使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煤业增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上来,着力解决阻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在推动矿区安全发展上求实效。一个时期来,全公司安全生产形势虽然比较稳定,但是制约安全生产的结构性和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消除,安全生产的基础依然脆弱。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建立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秩序。要进一步深化重点部位、特殊环节的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凝聚“安全发展”共识。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技术进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安全发展的能力,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形势教育论文:观看形势教育心得体会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形势教育大课堂》,特别是第一课“生活新变化”,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部部长周济代表主办单位在第一堂课前发表“今天需要你们了解,明天等待你们创造”的致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今天同学们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很重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祖国的发展、了解世界的变化同样非常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记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响应时代和未来的召唤,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好今天的准备。” 屏幕上,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棚户区改造、“村村通”工程使边远地区的群众看上了电视等场面,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十六大以来,我们祖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共同感受着祖国的日渐富强,繁荣昌盛,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熏陶 ,使我们懂得了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腾飞 。课后,我们结合形势教育课的内容,召开以”生活新变化”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学生们踊跃发言,畅谈身边的新变化。然后,又组织学生写观后感。很多同学在谈观后感时说道:“落后挨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祖国正在强大起来,不会任人欺负了。”“中国人民是了不起的,机智勇敢又团结一心。”“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报效祖国,让祖国更加强大!”…… 通过此次活动,使全校师生受到了一次生动而又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形势教育论文:基层党校设立形势教育课的重要性 对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他们也很关心,也会有困惑。当他们有了机会到党校来学习,就需要通过党校的学习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形势,从而做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更加坚定,在工作中更加自觉和主动。 基层党校开设形势教育课是基层工作服务对象的要求。基层工作的服务对象就是老百姓。老百姓对国家大事也是很关心的,在街头巷尾、网上、饭桌上、茶园和公园里到处都能听到老百姓在谈论国家大事。老百姓对形势的认知有局限性,感性多于理性。特别是近些年来,社会矛盾凸显,热点难点问题很多,在社会上、网络上议论很多,流言、杂音、噪声很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敷衍搪塞,更不能不负责任的乱说一通。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党的组织渠道及时地从正面去进行宣传和引导,那么小道消息和流言就可能泛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就会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降低。所以,在基层党校开设好形势教育课,让形势教育课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这有利于消除在认识上的误区,有利于正确理解党和政府决策的道理,有利于为打好改革攻坚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怎样才能讲好形势教育课程 形势教育课内容很多,是很不好讲的。要求讲课者要站在国家层面的高度来理性的认知和分析形势,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把大家共同关注的、存在疑惑的、可能产生纠结的热点难点问题讲得比较清楚。首先是精选讲课内容。形势教育课的内容必须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选择:一是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难点;二是对中国发展大局有重大影响;三是干部群众普遍比较关心、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只有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内容才能引起听众的极大兴趣,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出现讲者在台上口若悬河,而听者却在台下昏昏欲睡。然后是广泛收集查阅资料。党校开设形势教育课必须坚持政治原则,讲课中的基本观点,使用的基本材料等都必须是出自于官方公开的内容。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二是重量级人物和知名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分析意见;三是经由权威部门的文件、统计数据、新闻消息、重大事件和典型案例等。在党校的讲台上不应该把网上和民间流传的小道消息、炒作新闻等作为讲课内容。对于在事实有较大出入、或数据不一的材料,要进行鉴别,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为准。再有,党校开设形势教育课对主讲教师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锐性,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要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知识面比较宽,随时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兴趣和研究;三是要有较好的口才、讲课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层次、条理、逻辑清楚。形势教育课不同于理论课,更不是娱乐散打。要让听课的对象既很有兴趣听,又明白了道理,还受到了教育。 要突出形势教育课的特点 突出正面引导作用。形势教育课的目的是帮助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树立信心,鼓足干劲,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泄气。所以形势教育课要多讲正面内容,对负面的问题也要讲,不能回避,但是要适可而止。面对不同的听众,哪些内容应该讲?哪些内容不应该讲?要把握好一个度。 突出时效性。形势教育的内容具有很鲜明的时效性。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时间我们对他的认知和判断都会发生变化。 突出听课对象的特殊关注点。由于不同的培训对象其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和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存在着差异,所以他们在对形势的认知和理解的角度及深度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讲课教师要因材施教,在讲课内容重点的把握上灵活施教。 突出讲课内容中的关键词。形势教育课的内容多、知识面宽、信息量大。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听众较好的理解讲课的内容,就必须突出其中的关键词,使听众既好理解,又好记忆。 突出讲课教师的个性。讲课教师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的党员、普通的公民,也会对国际国内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观点。主讲人不应该回避自己的观点,在坚持政治方向的大原则下,敢于讲出自己的看法,讲真话、讲实话。总之,在基层党校开设形势教育课应当和理论学习课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形势教育课尤其重要。当前特别要把形势教育同学习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 作者:李晓东单位:四川省三台县委党校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思路探讨 [摘要]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农业信息人才则是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既懂现代信息和现代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专业人才。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现状和对农业信息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三种不同层次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信息服务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7.37亿,占总人口的5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三农”问题,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和2008年的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提出,并明确“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整合资源,共建平台,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一、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1.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逐步得到了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开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农业信息员发展到18万人。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注册用户已达9万家,覆盖了全国93%的县。同时,国家教育部组织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成立了“高等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建立了专家数据库农业信息库等综合科技条件平台,已初步完成覆盖全国的农业监测、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 2.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信息化的关键在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与逐步完善的农业信息硬件设施和服务平台相比较,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量和质”显得尤为薄弱。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仅要求从事农业信息工作者有一定农业知识,而且要求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真正具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条件的科技人才极度匮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7年度统计显示,目前每百人农村人口中信息科技人员数为0.09,远低于美国的0.41,而农村人员上网比例仅为0.4%,是一般城镇企事业单位人员上网比例29.7%的0.014倍。 3.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才存在的问题 (1)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我国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中,由于目前农业信息服务的直接效益不明显,各种服务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对从事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加上目前高校中开设农业信息专业的院校较少,专业又是“农”字当差,对报考学生的吸引力较弱,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才数量。 (2)农业信息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的人员主要来自;①某一农业学科专业;②图书馆情报学专业;③计算机信息专业;④经济管理学专业。这些专业由于培养的专业针对性强,知识面不广,因此学生毕业就岗后,往往会感到或是农业科学知识不通,或是信息意识和收集能力不强,或信息技术不精,或市场运作与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而在承担农业信息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这种人才知识结构极大的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农业信息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培养的数量不合理。目前开设农业信息专业的院校主要以普通和重点院校为主,主要注重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和以本科教育的工程型人才培养,而忽略了以信息收集、开发、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重视,对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加剧,这类人才的严重缺乏将成为我国信息发展的一大隐患。 二、农业信息化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农业信息化需要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集“通才与专才”于一身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其学科结构是多元的、综合的。因此,农业信息化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结构: 1.扎实的信息处理技术和应用能力 目前信息技术已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研究和开发已涉及农业生产、科研、教育及管理多个行业,以人工智能和3S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农业、精准农业已现端倪,各种数据库系统、动植物生长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监测预报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迅速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引导农业生产、科研、教育、管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高层次的农业信息要求使用者必须具有扎实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熟练应用技能。 2.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 农业信息人才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和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辅助服务。农业的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包括种植业的种子繁殖、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环境保护及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只有具备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才能明确处理的数据对象的性质,才能在各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准确有效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农业信息 。 3.较强的营销和管理知识 信息价值的利用和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处理人员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产业化,对市场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工作者必须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按照市场规律收集、分析和信息,进行农产品需要预测分析,促进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以达到农副产品产销两旺,供求基本平衡的目的。这就需要农业信息人才具有熟练把握农业经济运行规律,并能进行科学管理的能力。 三、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思路 为了适应社会对农业信息人才的金字塔式需求结构, 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上必须遵循以应用型为基础, 多层次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 对专业办学层次予以合理调整。在努力做好本科层次培养的基础上, 还要注重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较高层次学生的培养及以技术应用性为主的高职生培养,因为, 农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提高整个农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意识, 它一方面需要相当数量具有一定农业信息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掌握一定实用农业信息技术的通才。 根据目前国内高校专业设置情况,提出以下几种专业培养方案: 1.以农业信息技术为中心,多线并举的人才培养 (1)信息专业农业化培养。农业信息化是IT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的产物,信息化过程涉及一些精深的IT技术,需要精通IT技术,又有一定农业综合知识的复合型IT人才来解决。 由于目前高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从理工类参照而来,所以培养的学生在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和集成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知识,但在农业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的知识缺陷,对农业生物学、土壤学、病理遗传工程学、气象学等学科比较陌生,从而无法胜任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工作。 对于这类专业,高等农业院校可以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培养既懂信息又有一定农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①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农业信息人才培养要求,调整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适应农业信息服务的需要。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综合知识,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农业科研、生产、流通服务等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仿真模拟系统及数据库的设计、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②完善课程体系。在原有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加入农业技术知识、农业经济知识方面的课程,如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中加入种养殖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等课程来增加学生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方面的知识。同时,开设一些IT和农业、管理相结合的课程,如计算机农业监控技术、仿真农业技术、农贸电子商务等课程,既可拓宽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渠道,又可通过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结合,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农业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操作。 (2)农业专业信息化培养。农业信息化过程有一些涉及精深农业技术和简单IT技术的计算机问题,可以由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的高级农业技术人才解决。对于这类专业学生,其农业技术知识是强项,但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农业信息的分析、及系统的维护、更新是其弱项。因此在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使用技能,要求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农业日常事务,同时具有通过网络、市场等途径收集、分析信息和利用数据库等工具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体现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意图,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农业相关问题的思路及技能。 2.产学结合,强调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 无论是信息专业农业化培养还是农业专业信息化培养,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要坚持产、学、研结合方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 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通过教学、研究与生产部门或单位的联合与协作, 可以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 搭建一个更加贴近农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平台, 将受教育者置于其上, 以学生参与生产、社会实践和科研项目为切入点, 让学生进入教师及合作单位的项目组, 参与和承担科研项目或社会项目, 从而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训练,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已日益突显,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农业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多种途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业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培养大量的、多层次的农业信息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和信息社会的需要,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化课程问题及建议 1.引言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于2000年决定在我国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正式启动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开辟了应用型硕士培养的新领域[1-2]。近年来,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为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旨在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的训练,所授学位的标准主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因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性学位,学科口径更宽却更加注重务实训练。从2009年开始,我国就在不断加大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增招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整增量(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基本不增加招生),调整存量(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原有硕士生招生规模,每年按不低于5%的比例调出,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等措施最终达到结构调整的目标。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已提高到25%,2011年计划达到30%以上,争取到2015年提高到50%以上[3]。在这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业推广硕士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成为各高校新增的农业推广硕士领域之一。农业信息化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各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进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该领域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2.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具体课程框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体系在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符合总体培养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共性特征,不同领域知识和能力要素组成等,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区域、行业、产业的特殊要求。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4]。按照该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按领域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现行的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以及领域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公共学位课程使农业推广硕士与其他种专业学位类型相区分,这一部分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公共学位课程包括外国语(2~3学分),政治学(2~3学分),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2学分),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2学分),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2学分),总学分数为10-12。领域主干课程使培养领域之间相互区分,这一部分也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领域主干课程包括农业信息化导论(2学分),农业信息化进展(2学分),农业信息获取与处理(2学分),农业信息化案例(案例研究)(2学分),农业应用系统开发(2学分),总学分数为10。领域选修课由各培养单位自主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和各校条件自行确定,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领域选修课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使得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全日制农业信息化领域设置的选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2学分),VisualBasic(2学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2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网站设计与开发(2学分),科技论文写作(2学分),科技文献检索(1学分),要求学生选修的总学分数为6~8。 3.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首先,课程设置方面统得过严,管得过死。目前,教指委对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作了统一要求,虽然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该领域比较一致的培养规格,但是这两部分总学分达到了20以上,留给培养单位自主设置的领域选修课程空间太小,自由度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更难谈及使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第二,领域主干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脱节。全国的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是统一的,但这些课程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师资培训。这必然会导致这些课程在不同培养单位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个别课程的教学甚至达不到当初设置该课程的目标要求。第三,课程的实践性不足。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特定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能更集中体现相关领域的实践需求。虽然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强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4],但是没有明确对课程的实践要求,在“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4]的限制下课程的实践性也是有局限的。 4.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针对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的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第一,压缩公共课程学分,重新论证领域主干课程,补充选修课。首先,课程设置建议根据知识体系[5]体现综合性,即在课程设置上抛弃“学科中心型”的旧观念,应适应科学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其次注重课程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 创新,农业信息化领域也要特别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积极地把科技文化的新成就吸纳到本领域的课程中,并开设一些代表未来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课程,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具有灵活性。最后还需要培养单位立足学科优势补充选修课,开设有利于主体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第二,统一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对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可以试编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通过组织各高校相关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吸取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融入教学大纲或者教材中去。其次可以统一分批对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或者挑选一批教学效果显着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录像,将这些资源共享给各高校的相关教师进行网上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统一教学要求的目的。 第三,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突破专业性的培养框架,强调整体性、宽广性和实践性。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现代技术理论方法,还要学会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要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基本政策;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选修课程可以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性。在教学的深度上不断加强,增加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教学与全日制本科教学的区分度。在教学的宽度上不断加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区分度。 总之,只要围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既能符合高校实际,又能满足行业、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一定可以提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教学改革分析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自上世纪60年代末兴起,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完备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体[1]。很多文献都已论证了GIS的巨大发展潜力,其应用范围之广也已经被社会所证明。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国家都已将GIS教育纳入普遍教育。我国正式开展GIS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8年为止,连同各类高职院校,国内有近400所高校开设了不同层次的GIS教育,并且,还有一些高校正在准备开设GIS类课程。然而,国内各高校的GIS办学水平是有差别的,这与各高校所处的省情乃至各校的校情、学科建设等相关。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尽量履行高校为社会和地方培养和输送大批此类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可盲目攀比和效仿,提出过高要求。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结合贵州大学校情以及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具体专业特点,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二、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认识偏离实际首先,对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各专业系统课程中的地位认识不足。二十一世纪,精细农业的出现为现代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农业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贵州大学于本世纪初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相继开设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培养掌握农业信息系统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当代农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但是从教学过程来看,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几乎都是作为考查课来开设的,开课时间和开课学时数也都有些随意,以致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被打上了专业辅助课的烙印。在学生心目中,它永远是辅助课,无法与专业“正课”相比。事实上,学生也不可能对在培养方案中其重要性都无法体现的课程给予充分重视的。其次,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制订得过高。1998年,新颁布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分别在地理学和测绘科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学等两个本科专业[2],开展专业GIS教育,培养GIS理论和工程应用人才。然而,随着近年来GIS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许多非地理、非测绘类的高校,或高校非地理、非测绘的专业也纷纷开设相关GIS课程,并且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GIS办学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却大都向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这些办学相对成熟的高校看齐,纷纷效仿这些高校制订各专业GIS人才培养目标,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二)单一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存在矛盾目前,国内开设GIS教育的高校有几百所之多,但办学水平大都停留在本科水平或更低,办学水平达到硕士、博士层次的高校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高校绝大部分都是面向应用而开展GIS教育的,因此这些高校的GIS教育必须结合具体的专业,以X+GIS这种形式来开展。那么,如何在X和GIS之间找到教育平衡点就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其中首先涉及到的即是教学内容的组织问题。以贵州大学为例,目前,农林类专业全部都已开设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每学期大约有六个班级上课。由于这些班级一般来自不同专业,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一直存在较大难度。因为即便是同一门课程,专业不同侧重点也往往不同。我们曾试图通过精心选择教材来兼顾各专业学科特点对本课程的特殊要求,但是,终究不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事实上,不可能有哪一本教材是能适合各专业的,因为每一本教材的编着者总是从自身专业特点出发来组织着作内容的,即便是对其它专业有考虑,但也会限于专业研究领域不同,不可能十分到位地照顾其它学科领域。 (三)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而目前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从贵州大学开课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实验教学仅限于软件使用的讲授,较少针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教学;第二,实验项目单一,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相对较少;第三,实践教学考核评定方法不合理。 (四)开课时间不合理据调查,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在GIS课程的开课时间上有些随意,以致课程开设时间安排不合理。以贵州大学为例,该校农学院、林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但开课时间各不相同,从大学二年级一直到四年级都有。 (五)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争夺生源,扩大了一些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导致学校软硬件设施捉襟见肘,其中生师比扩大、师资素质下降已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之一。就农业GIS课程来说,其理论和内容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技术、农业等诸多学科,要在实践中发挥GIS的功能和价值,就需要综合运用相关领域的知识[3]。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处于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高校,在吸聚高水平的GIS专任教师方面和其他地区的高校相比缺乏竞争优势。 三、加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措施 (一)制订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就农业类专业而言,为高效管理和配置农业资源,尤其是为推进数字农业、精细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必不可少。因此,从发展现代农业来看,无论哪种形式、哪种层次的现代农业教育,农业类GIS课程都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性要求教育管理者在培养方案的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都要给予重视。另外,从教学目标来看,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既要看市场需求,更要看学校办学的实际条件。不具备培养博士、硕士的实力,就应致力于培养 本科生;无力培养本科生,就应一心一意地培养专科生、高职生。毕竟社会对GIS人才规格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各个学校不一定要制订超出实际能力的过高目标。办学是个动态过程,等学科发展了,成熟了,再逐渐向高水平办学层次过渡,并力争办出特色。这才是正确的办学思想。一言以蔽之,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既要认识到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教育的重要性,又要结合具体校情和办学条件,把农业GIS人才培养工作做实做细。为此,相关教研室应该经常开展大讨论,统一认识,认真制订培养方案,不断调整教学计划。 (二)分门别类选取案例在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要面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解决好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的确十分棘手。笔者以为,解决之道只有靠教师来认真备课,针对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案例加以讲解。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讲授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的、核心的理论内容外,还要注意挑选与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应用案例,使学生能从课堂中了解到该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方式和应用情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知识,目前条件下别无选择。 (三)加强实践教学贵州对农业GIS人才需求市场是巨大的。贵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云贵高原,山多地少,因此,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和管理。这一省情决定了贵州大学农业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应用型为主。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开辟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同时必须做好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开设一些特色实验项目,或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些小型或模拟的工程项目任务并加以考核,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能为他们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结合学生专业素质安排课程从学生专业素质及应用能力方面考虑,笔者认为,农业GIS课程应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比较合适。首先,过早地开设本课程,缺乏专业知识或者专业知识还没形成体系,学生对GIS技术在专业内的应用理解不深。二是大三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其它相关前导课程也已学完,这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利用GIS软件完成一些具体的小型工程项目。 (五)在产学研结合中提高教师素质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农业GIS人才,高校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农业GIS高层次人才。多年来,笔者所在教研室通过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思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近三年共发表教学探讨和科研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土壤的发生特征与诊断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竹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信息系统开发”及多项地方政府项目。这些项目都直接或间接需要农业GIS技术来支持,因而项目研究过程也是教师整体素质和GIS业务水平提高的过程。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化在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发展以计算机等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全过程。农业信息化指的是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里全面开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这些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消费、市场等各个具体环节,从而加速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过程。[2] 二、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信息,可以是一种资源,也可以在市场机制中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可以是一个产业,却又有着促进产业升级的功能。多年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业信息化对我国的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这是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进而增加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总体效益的目的。(一)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资利用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的配置与应用农业资源,如何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是农业生产者始终关注的问题。虽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技术和手段,同样可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但是往往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如果将信息技术管理引入农业生产,通过对土地、土壤、水等农业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可以在降低农业生产者投入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产出,这就是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同时,这也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广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就会越有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二)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落后,是阻碍农业生产者提高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信息封闭,农业生产者往往盲目的进行种植、养殖和销售,这就造成了农产品产量大起大落,价格时高时低等为题不断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业信息网站,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指导农业生产者的种植、养殖,并利用互联网直接销售农产品的运作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成产经营模式。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农业信息,保持了农业信息的高校、顺畅传播,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效率低、信息滞后等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进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三)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升级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种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和资本,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并不密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三个生产要素之间的稳定性较低,而且生产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很高,这种不稳定关系的存在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来说弊大于利。由于信息化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不断发展,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在信息的作用下,渐渐形成了非常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农业信息化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农业信息化还可以通过协调流通、销售、消费等相关环节,解决农业小生产者与社会大市场之间的供需矛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3] 三、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对于现阶段的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地方和作用势必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为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化的实践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1.信息资源开发不断加快各类网站积极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形成文字、图片、音像等网络信息资源8000G以上,涵盖科技、市场、政策等各个方面。省农业信息中心建立多个省、市、县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省水利、粮食、气象、林业、扶贫办、农科院、河北农大、部分市县农业部门和企业开发建立了一批数据库。信息数量的迅速扩充,为搞好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2.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省、市、县农业部门开发应用了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自动控制、射频识别等技术深入农业领域并日益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能上网基本实现。黄骅市的“三位一体”(信息、技术、农资)模式、盐山县综合服务(电话语音、专家应诊、农资配送)模式等,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直接利用信息开展生产经营的路子。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信息网络使用成本高,农业信息网延伸程度不够,农业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和种植大户等对信息网的使用率不高;农业信息网自身信息量不够丰富,资源开发整合不够;信息技术在农业基础设施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不够等。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调控农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统一标准、协调建设。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确保农业信息化顺利推进。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三是加强信息监控,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秩序,建立专门的农业信息监督机构,逐步实现农业信息制度化管理。2.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一是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继续延伸农业信息网络,重点是向农村经纪人、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的延伸。二是加强农业信息网站的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丰富信息量内容,增强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的多样化,依托农村中介组织或协会,满足农村市场的多方面需求。3.培养高素质队伍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对提高农业信息整体水平至关重要。一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对各级农业信息管理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以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合作社社员、协会会员和经营大户等为重点,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和传播能力。三是加强农民群众培训,依托“阳光工程”、“三下乡”等培训计划,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农业政策、法规等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接收能力。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采集、分析、制度: 1.信息收集。为确保农业信息采集的广泛性。原始性、基层性、高效性和准确性,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收集农业信息:一是县(市)农业工作站利用县、乡、村已形成的信息报送体系获取本地农业动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品产销信息报送市农业信息中心。二是积极发展农业单位、农业企业、农业杂志、产销大户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襄樊农业信息网上安家落户,为他们免费或优惠制作主页,提供虚拟空间和二级子域名。这样既丰富了农业信息内容,同时了降低了信息采集成本,提高了采集效率;三是结合本地实际,从报刊和互联网上搜集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四是抓住农业时节,深入基层、深入农贸市场、农业企业实地调查采访,获取第一手的文字、音像资料;五是网上用户通过“供求信息”和“农业论坛”免费信息,通过农业电话咨询热线传递信息。 2.信息分析。农业信息化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为根本目的。要将农业行家组织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点收集全国、全球农产品生产、销售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资源信息,悉心分析研究国内外农产品的市场前景。信息专家要密切结合本地实情,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市场调研,权威性高、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经济性强的指志意见,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卖哪儿?卖啥价?”的问题。农业信息中心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加强市场分析研究,积极开展农产品风上贸易、中介服务等工作。 3.信息。农业信息中心以有用农业信息,并将之准确及时传递到用户手中为己任。农业信息用户由于层次不同,经济条件差异,我们必须因人因地而异,采用没的传递方式,一是在互联网上农业信息。农业信息网每天由专人及时更新农业新闻、农业气象、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行情,不断充实农业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等内容。二是与襄樊电视台联合开办《金以土地》农业专栏节目,拟每月单周三襄樊电视台23频道、8频道播放一期,每期15分钟,内容包括农业快讯、新技术、看市场、致富经、农闲事等版块,该套电视节目方圆300公里地域都可收看到,覆盖全市及外地20多个市县区。三是与省级农业刊物《农村经济与科技》(国内刊号公开发行)联动。襄樊农业信息网上开通其电子版杂志,《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自由转载农业信息网内容,该杂志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发行量在2万份以上。四是在乡村一级使用公告牌、板报农业信息和交流农业技术。公告牌上的信息由襄樊农业信息网站和县、乡各级工作站精心筛选,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话、传真和信件向下传输,同时各点及时反馈基层农业农产品动态,这样能有效减少信息使用的盲目性。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扩大支持。 2.成立专门的管理领导机构,引进专业人才。 3.发挥社会合力,共同促进农业信息的发展。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化难点重点发展探讨思考 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指南,信息的地位和重要性与日俱增。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信息就是生产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国家“金农工程”的启动,我国各级农业信息化的步伐开始加快。为使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现结合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工作实践,就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与发展方向等问题作点探讨,以期请教于各位专家、同行。 一、农业信息化的难点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是不少的。诸如,建设资金短缺,机构设置困难,信息人才匮乏等等。但大家公认的难点却是“网络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因为网络的铺设已从农业部连向各省、市、县、乡,但是网络信息要到村、到户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尽管全国各地情况不一,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但网络已到达部分基层乡镇并且随“金农工程”启动其建设步伐会很快遍布到全国各地的乡镇。然而,网络进村入户率则低得可怜。受广大农民对网络信息的认识水平以及对微机设备的购买力与操作水平的限制,笔者认为,“最后一公里”的最终解决在我国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贫困地区恐怕更长。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山东省烟台市,到20__年底,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将100%地铺设到涉农乡镇,而全市入户的微机还不足20__台,能上网的不到1000台,网络信息入户数占全市总户数(165万户)的不足千分之一。沿海发达地区如此,其它地区更可想而知了。 近年来,大家一谈农业信息化,总是笼统地说“农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际上,这个讲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早就有一些成熟的途径,如:广播、电视、科技110电话、科技明白纸以及各种培训班等等。确切地讲,“最后一公里”问题只牵涉到网络信息。所以,在信息之前加上“网络”二字,即应该称作:“农业网络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把网络铺设延伸到村、户。而现实的情况是,既不可行也无必要。受目前农村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的限制,网络普及到村、到户是不可行的;而广大农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格局,把网络全面普及到村、到户也没有必要。试想,一个种一亩地左右的老农民,在商品率十分低下的情况下,让他花五六千元买一套微机设备上网是不很实际的,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浪费。 尽管目前网络普及到村、户不太现实,但不等于说网络信息不能进村入户,网络信息进村入户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网络信息具有速度快捷,成本低下,信息量大,便于查阅,互动性强等诸多特点,是现有许多媒体所不及的。通过网络,广大农民朋友可以变过去被动地接受信息为现在主动地查找信息,可以在网上和专家直接交流,还可以通过网上招商获得大量地客户资源等等。那么,网络信息究竟如何进村入户呢? 首先,我们应对网络信息作为问题的前提进行研究。就农村的信息客户群体而言,他们需要的网络信息以市场信息和专家信息为主,并且这些信息必须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真实性;他们所需要的网络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信息传播、信息查询和网上招商。达到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对纷繁复杂的网上信息进行“精挑细拣,加工制作”,才适合农民的口味,也才能引导农民通过使用网络信息来发家致富。 其次,网络信息采取什么途径进村入户?我们需要在对客户群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加以探讨。从我们烟台市的实际情况来看,网络信息客户群体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发达村和种养大户、农业企业、行业协会、农贸市场、经纪人等信息重点用户;另一类是经济水平一般或欠发达的村以及大量地普通农户。我们对不同用户采取的办法是不同的。对第一类重点信息用户,我们倡导网络向下延伸,让他们直接上网,同时基层信息服务站给予一定的信息业务指导和辅助性的信息服务。对第二类普通信息用户,我们总结推广了“蚕庄模式”。该模式的具体运作办法是,投资购买数字电视并同互联网的农业数字信息相联通,在加工制作的基础上,通过闭路电视下传到千家万户的老百姓。老百姓要查询政策、科技等信息,要市场供求信息等,则通过家中的电话联系乡镇信息服务站,由服务站上传国际互联网或反馈给老百姓。由于该模式综合运用了数字电视、电话、互联网等资源,把电视、电话与互联网联系起来,切合目前我市农村电视、电话普及率高而计算机普及率低的现实,切合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需加工处理老百姓才易接受的实际,因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目前该模式正在我市全面推广。 二、农业信息化的重点 关于当前农业信息化的重点众说不一。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的重点在于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效果。通过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使广大农民朋友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在农业增收增效中发挥了作用,农业信息服务的效果就好,农业信息化也就成了必然需要,其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相反,农业信息服务的效果不佳,不能为农民增收所用,农民就不欢迎,农业信息网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效果呢?概括起来有“四个一”: 一是突出一条主线,就是“农民增收”。农业信息服务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农民从获取信息中得到了实惠,农业信息服务的效果就好,就会受农民欢迎。如莱阳河洛镇赵家埠子村通过镇信息服务站把圆葱卖到了国外,卖上了好价钱,增加了农民收益,农民就高兴,就说信息服务站管用。 二是抓住一个关键,就是人才队伍。建设信息机构,培养信息人才,形成一支强干有力的信息队伍,才能为农民提供出有价值地信息,才能搞好各项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效果。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烟台市市、县、乡、村四级信息从业人员已达4500人以上。 三是推广一个模式,即农业信息服务的“金城模式”。我们把“金城模式”总结了三句话“一条道路,两个载体,三个环节”。一条道路是指,围绕本乡镇农业支柱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如金城镇主要围绕果业和水产业两大农业支柱产业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两个载体是指,农业行业协会和农业龙头企业。这两个载体,都具有农业信息集散地的功能,可以带基地,连农户。一般而言,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技综合服务站和农业行业协会之间形成紧密地联系,即“三位一体”,以行业协会为载体,以会员为指向实现信息服务。如金城镇的果业协会就是这么运作的。而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技综合服务站和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形成较松散地联系,前两者对龙头企业是一种指导服务关系,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向基地村和千家万户 进行信息辐射。如金城镇的明波水产公司就是这么运作的。三个环节是指,产前项目、生产资料信息,产中的技术、专家信息,产后的市场行情、市场客户信息等。在这三个环节中目前最迫切需要的还是产后销售环节的信息服务。因为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已出现结构性过剩,大多数农产品进入“买方市场”。因此,金城镇把网上招商和网外促销相结合,把产后销售作为重中之重。该镇生产的苹果、草莓等果品一般比周围县、乡每公斤高出0.4—0.6元,大大增加了果农收入,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方面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 四是实现一个突破。即烟台市把网上促销作为突破口,尽快确立了信息服务的地位,树立了信息行业的形象。20__年非典期间,全市农业信息系统抢抓机遇,全面开展网上招商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仅4—6月份共网上招商信息830余条,回复260多条,成交80多个,成交额1.8亿元,累计为农民增加纯收入达1500余万元。 三、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农业信息化发展向何处去?这是从事农业信息行业的同仁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据笔者观察,目前国内农业信息行业“三套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已经形成。 作为政府信息部门,运作的是公益性的社会公共信息产品;作为社会信息企业,运作的是非公益性的市场化的私人信息产品;作为农业工商企业,运作的则是带有机密性的商业垄断信息产品。政府部门的信息是用来为公众提供无偿服务的,信息企业的信息是用来市场交换的,农业工商企业的信息则是直接使用后赚钱发财的。三套马车,所载的货物不一样,所要到达目的地也各不相同。因此,找准自己的位置获得信息业务最大化的发展自然成了各自的发展目标。这样,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成为各自的发展方向。 政府部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由于政府部门运作的是社会公共产品,应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作为其主要目标取向。为此,在保障充足地业务经费,抓好网络基础设施的延伸,抓好农业信息机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必须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本地区、本系统、上下各层次的社会信息资源,同时搜集整理与本地农业经济发展有关的外部信息资源,不断积累信息服务的资本。同时,为保证最大化的信息服务效果,在网络不能全面进村入户的情况下,在市、县、乡各个层次,网络信息还必须和刊物、科技110电话、农业电视栏目等紧密结合,实现“媒体联动”,可以使网络信息多渠道进村入户,这是一条成功地经验。目前,烟台市各县市区均开通了“科技110”电话,在电视台上主办了农业科技与市场栏目,不少县市区还办了农业信息快报,有的还经常举办培训班等等,从而使农业网络信息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传播,迅速提高了农民朋友对网络信息的认识,基层信息服务的作用开始凸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逐步提高。 信息企业信息服务的市场化。由于信息企业运作的是私人信息产品,通过交换与服务来获得利润成为其必然趋向。这些信息企业通过经销采编发软件、农村财务软件以及专家智能软件等,在市场上掘得了“第一桶金”的同时,也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程。目前,国内信息企业正逐步扩大市场信息服务的空间,通过制作网站、为客户信息服务等来赚取利润成为新的市场走向。如中国农网、中国农商网等等莫不如此。 农业工商企业信息服务的专业化。由于农业工商企业运作的是机密性的商业垄断信息产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因而企业内部信息服务的专业化是必然走向。企业的技术机密信息,市场客户信息,财务信息,劳资信息,供、产、销各环节的信息是相对封闭的,大多是不能拿来向社会公开的,而企业开发、项目信息等更是垄断性的,因此,面向市场的企业信息队伍会不断成长壮大。烟台市牟平九发食用菌、莱阳龙大集团、栖霞天誉果品等农业企业的信息处室均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尖刀连”的角色,成为这些企业决策机构的“神经中枢”。 总之,农业网络信息行业是新兴的、前所未有的、开拓者的事业。农业信息化的难点、重点与发展方向弄清楚了,我们可以避免走许多的弯路,“金农工程”建设就会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农业信息系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相信,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以信息化推动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金光大道。 农业信息论文: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从总体上讲,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依然偏低,农业人口仍在我国占有较大比重,和发达国家3%左右的第一产业人口比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而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 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必须用市场手段去做,用市场方法做市场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场的事,政府最好是去为农业信息产业业搭台,唱戏还应让企业去唱,政府不宜包办。但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场方式运作,才能真正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五、利用农业信息系统,保障粮食购销市场安全 浙江省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始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不久,我国还要加入WTO。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想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必须按市场规则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农业信息保障系统。这种投入是一种软投入,以建立一套风险、预警、警戒域值及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的方案或预案为主旨。这比常规只通过单一购粮的硬投入来保证粮食安全的方式要经济得多,也实惠、实用得多。可以说是通过掌握市场规律、利用信息软手段来解决粮食风险“硬”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全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都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农业信息产业,对实现这样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当然这样的信息预警系统决不是简单的农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农业信息进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预测。如同天气预报,原始的水文、气象资料信息对最终消费者没有多大意义,但经过对这些原始资料加工分析产生的新的天气预报信息却更有价值,这其间通过信息加工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使信息在深加工过程中得以升值。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也同样如此,在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中不单要研究国内农业信息,由于我国即将加入WTO,还要研究国外信息,不仅要从粮食品种、质量、产量、面积、价格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气象、灾害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以保证粮食运行体制的安全。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1农业知识的积累,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是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源泉 1.1农业知识积累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之上,垦区农业生产完全不能没有准确和有效的信息支持。在这个时候,土地作为生产要素,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劳动和资本的密切配合、有机结合,从而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效用,贯穿垦区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并体现在农产品创新、市场开发、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上,农业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已成为黑龙江垦区农业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1.1.1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农业信息引导。具体表现在:产前,根据消费者的变化,市场供应和需求预测信息来指导垦区设立农业生产部门,保证顺利开展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在生产中,根据补充量、出苗率、幼苗数、有效的蕖数、穗数、每穗粒数等信息,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实施控制,以确保生产信息素的实现,从而实现目标产量;同时,要把信息及各种新技术及时传递给生产者,促进技术发展、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并根据劳动消耗信息、材料消耗管理信息成本、信息成本、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产后,根据农产品的包装、价格、营销策略及销售渠道的市场信息;根据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趋势、价格趋势、市场竞争及竞争对手的实力,以确定营销策略,谋求竞争中取胜。1.1.2垦区农业信息化是以农业知识和智力为基础的。农业知识农业信息的积累,农业智力是激发农业知识。农产品和原料配比及农业经营消费率都相对较低,农业信息和智力劳动,所占比重相对增加;农业信息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偿交换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产品成为市场的普遍行为规范。一个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可以使农产品大幅度提高输出;一条农产品市场信息,可以使农产品市场活跃,获得收益。1.2对垦区农业知识和信息的有效传播根据经济理论,信息的及时到达成为市场的边界范围。当前,垦区分散孤立的小农经济主要原因是由封闭信息造成的。通过对信息的有效传播,市场间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以促进在不同地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促进垦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1.3垦区农业信息技术进步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与内生经济增长的因素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垦区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成为劳动力质量的决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材料和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和技术才得以创造价值,能带来经济效益。加快垦区农业信息、农业信息化、特别是农业科技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使农业生产经营彻底改变旧面貌,从而促进垦区农业经济增长。 2信息化是垦区农业结构优化的增长动力 2.1农业信息技术体系的构成从农业信息流的传输周期,农业信息技术包括处理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信息模拟三个过程建模,以及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为支撑的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离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它是以农业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开发环境。是农业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如“传送带”和“物流配送库”,使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到一个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生产线”流程。2.2农业信息技术对垦区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现在,垦区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或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条件。农业信息技术对黑龙江垦区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垦区新兴产业的形成。农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促进了垦区新产业的诞生———垦区农业信息产业及相关部门,如垦区信息咨询服务业、农业信息网络业。农业信息产业作为垦区农业领域的主导产业,对垦区农业经济发展起的作用会更明显,并促进垦区农业产业向“软化”或“轻型化”的方向发展,即垦区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迅速。2.2.2改造垦区传统农业,使垦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同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在垦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极大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的自动化、信息技术、高效化,改善了传统的垦区农业生产模式,垦区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垦区农业粗放式生产和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将被高度密集型的生产模式所替代,垦区农业生产和劳动密集型的比例将下降,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比例会增加,使垦区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调整。 3结论 在垦区现代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垦区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垦区现代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垦区现代化大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垦区现代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垦区现代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垦区现代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现状 1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景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仅为全国土地面积的4.9%,但是粮食总产量却位居全国首位,总产量超过千亿吨,如何让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同时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黑龙江省首要做的就是对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和研究,大力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将黑龙江省作为农业信息化试点省份,推广先进的农业信息化经验,带动其他省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如何将黑龙江省从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与农业相关的人员认识到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在认清形势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2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1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农业信息化在发达国家己被广泛应用,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中期就将信息化应用到农业生产生活中,它涉及农业的各个领域,包括对农业硬件设施的操作,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知识的推广普及,农业科研和统计方面的研究等等。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研和统计工作;20世纪70年代农业信息化的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的开发;20世纪80年代,农业信息化研究的重点转向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支持决策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从生产到运输再到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应用与发展,其中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等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农业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阶段,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等和信息有关的前沿技术都已经广泛应用到农业的不同领域,农业信息化强度已远远高于工业。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信息的获取与及时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专家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与处理、通讯、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由于西方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底蕴、特点和条件各不相同,在农业信息化的道路上也有着彼此各不同的发展历程,但他们所积累的宝贵成功经验都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总结,从中得到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2.2国内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比较迟缓,在1993年农业与农村研讨会上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随后农业信息化浮出水面,等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此农业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等各个方面仍然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例如,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制度等还不十分健全,农业信息标准化严重滞后;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开发分散且无序,农业信息孤岛多,并且信息资源分割难于全面共享;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商品化程度很低,大量农业信息资源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农业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效率低;农业信息高质量的数据库总量不足且互通互联程度低,同时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高科技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的应用不足;农业信息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十分匮乏等等。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有多个学者专家根据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阐述,有些专家从农村信息基础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农业信息技术等角度出发并归纳总结,也有很大一部分学者专家从农村社会经济形态转变、农业信息应用、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归纳。 3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对策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来的特征是信息基础建设、服务体系架构等硬件水平已经得到改善,但是农业信息交流和农业信息知识共享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因此,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首先,要重视农业生产信息化,开展物联网、3S技术(GIS、RS、GPS)、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装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集成创新应用;其次,要注重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以土地管理信息化为基础,探索建立集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农业生产资料供求管理、农业职工收入和负担管理等于一体的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再次,要加强农业管理部门政务信息化,要围绕农业管理职能,开发建设包括农村自动化办公、信息报送、村务公开等功能的政务信息系统,提高农业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最后,要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三维展示技术,搭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同时,积极运用信息网站、移动通信等手段,全方位为农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 4结语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是通过研究在各方面的文献和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同时根据中共十八大精神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分析如何将农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到农业中的各个领域,同时将数字技术、3S技术(GIS、RS、GPS)、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地球等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中的各个领域,使农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现代信息技术,让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带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赶上或者超过发达国家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说明。 农业信息论文: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高校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优势 1.1高校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高校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方面加大了经济投入,特别是“211”工程的实施,更进一步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其它服务设施的优势,也为农业信息化服务奠定了基础[4]。比如:高校的各种服务设施日臻完善,设备的先进、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快捷方便、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可以为农业用户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1.2高校科技人才队伍为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贮备了人才资源高校面向农村服务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更需要一批业务素质高、专业化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来进行技术服务与指导。多年来,各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科技素质的培养。随着计算机知识普及培训工作的展开,计算机专家和网络工程师在高校也大有人在,为高校实现网络信息服务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5]。 2高校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发挥高校教育职能,开展农业信息科技人才培训农民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利用信息能力的关键。高校应发挥教育职能作用,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服务。一方面,高校应与地方农牧部门联手,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以数据库信息和图文信息为利用对象,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联机检索、光盘远程检索等方式,进行农业信息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手段,例如:微博、微信、贴吧等,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6];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各种农业建设活动,组织相关人员下乡活动,真正参与到农业建设当中,学习农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服务。同时,应增加相应的培训内容,提高相应人员的农业实用技术,掌握信息工具的操作与运用。高校还应进一步注重将农业知识讲座与实际操作能力结合起来,建立一支将农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队伍。2.2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与政府联合搭建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与政府联合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提供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校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一是建立农业专家咨询服务平台。通过在线咨询、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多元化方式,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7]。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传递平台。与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将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价格走向、品种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和预测等信息,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各农业合作社。三是建立科普周活动延伸服务平台。将每年举办的社科普及周活动向农村延伸、扩展,重点在农民中普及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懂得利用信息资源,掌握网络操作技术。总之,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信息的共同优势,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树立社会化服务的全新理念,从“无农不稳”的大局出发,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结合本地域的环境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为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贡献力量。 农业信息论文:农业信息资源供给与开发利用 1农业信息资源的供给主体及模式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农业信息资源市场目前依然没有充分发育,信息资源难以成为具有市场竞争的普通商品,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依然存在较大的缺乏,农业知识产权体系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难以产生有竞争力的直接经济回报,很难引导企业成为信息资源开发与供给的主体。即使存在一些专注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市场力量,其投入也很难跟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对当下信息资源的需求。在知识产权制度健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政府企业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投入也是有选择性的。由此决定了农业信息资源由政府提供的必要性,并成为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农业信息资源。中国2012年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认真履行公益性职责,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实行无偿服务。但是国家的财政资金有限,仅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惠及广大农民,也是不可持续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农业信息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政府作为主要力量,并同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以政府供给为主、市场供给为辅的供给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优势,克服单靠政府和市场的弊端,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供给效率(见附图)。 2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2.1政府主导下多部门协同开发农业信息资源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依靠政府力量难以有效运作,需要多部门分工配合,协同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才能更好的发挥功效。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政策支持、财政资金支持以及行政监管,在这些方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引导保障机制,并准许私人资本进入农业信息资源供给领域。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体系中,首先需要对农业基础性技术开发推广,这类技术的开发需要科研院所参与,但是如果设有政府强有力的介入,就难以使这类资源、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政府财政预算应该明确农业信息资源、技术开发推广的费用,做到专款专用,重视各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素养。因此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与资源支持,给予企业进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优惠措施,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参与农业资源的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推广的主角地位。 2.2以农民生产需求作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导向 Majid.S(2001)[4]认为,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农民缺少利用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动意识与自觉性。Shibanda(1999)[5]认为农民对农业信息服务重要性的“觉醒”主要表现在农民主动利用这些信息服务学习新的观念以及技术,农民生产技术培训中心、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影视展览以及相关的纸质媒体是促进农民增强学习利用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WilliamMokotjo(2010)[1]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其抽样调查的样本中,84%的农民认为政府提供的农业信息资源与他们的需求不相关,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主要原因是传播时间不恰当、农技推广机构没有主动推广农业信息资源。所以积极引导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的主动性以及自觉性,是中国当前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重要任务。中国农业科技信息推广体系目前已经相对完善,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与机构,但是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依然低下,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推广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没有以农业生产一线的需求为中心。孟宪学(2008)[6]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大户进行问卷调查,找出了农民最需要了解或掌握的16种农业科技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在众多可以开发提供的农业信息资源中,农民最为关注的信息主要是实用性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等方面的信息(详见附表)。因此在开发农业信息资源时,应该结合当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并且以农民生产需求为核心,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资源配置,在保证资源开发切实能够应用于当地生产的前提下,适当的超前研究开发,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合理引导农业生产。 2.3构建立体综合的农业信息资源传播利用渠道 Irfan?A(2006)[7]认为,如果农民能够采取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或信息传播渠道获取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资源,将能够非常可观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与产量。从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及服务推广传播的手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广播、电视、移动电话、计算机、生产运动、推广服务等。Morris(2003)[8]认为,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成为传播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农民可以通过访问农业信息资源网站学习技术、掌握农业市场动态。Tshabalala(2003)[9]、Soquel(2008)[10]分析了不同的渠道及技术优势,认为在广大落后的农业生产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廉价的无线电广播提供农业信息资源与技术。农业部对农户喜欢的信息服务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比较欢迎的信息服务传播渠道为农技人员推广、电视、报纸以及广播,计算机网络排名最后。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农民利用网络渠道获取农业信息资源成为可能。网络技术降低了信息传播成本。目前应用互联网、移动网络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动态的瓶颈主要在终端用户上面,农民群体由于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主动利用网络技术获取资源的意识以及能力相对薄弱。综合各国经验来看,单纯依靠一种技术或者渠道传播农业信息资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多管齐下,构建一个符合各国实际情况的综合传播体系。在发展各种渠道或技术的同时,应该重视推广机构及队伍的建设,这是农业信息资源传播的主要力量及载体,其它各种渠道不能完全代替农业技术、信息资源推广的机构及人员。目前移动通讯技术发展迅猛,移动通讯成本不断下降,农业移动通讯市场不断发展,农业信息资源推广需要思考如何借助移动电话短信平台、移动网络 平台等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本文来自于《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杂志。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3结论 农业信息资源具有公共品属性,对农业生产能够起到基础性支持作用,这种特性决定了农业信息资源的供给主体应该是政府。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已经进了较多层次的探索,目前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个体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如何把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农民,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应该坚持以农民生产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机构的力量,构建立体综合的农业信息资源传播利用渠道,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业信息论文:谈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普及状况 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针对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已有研究主要从以下视角展开的: 1.1农业信息化的定义 目前,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绝大多数学者都将农业信息化概括为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的生产、消费、市场等各个具体环节的过程,其中薛庆林、崔和瑞更强调农业信息化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1]。 1.2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在对农业信息化的特征的描述中,胡伦赋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将农业信息化的特征分为信息依赖性、高投入性、开放性、高效性、竞争性[2]。 1.3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焦林结合了大多数学者的见解把农业信息化分为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村科学技术信息化、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农村市场流通信息化和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六个领域[3]。本次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村市场流通信息化和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这四个方面着手的。 1.4农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 傅洪勋的观点更具有代表性,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衡量的:①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②农业信息技术装备;③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④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4]。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和普及程度,分析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度挖掘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普及的状况。研究对象主要以上海市农科委的专家,奉贤区、金山区、南汇区、崇明这四个区域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为主,在调查时也访谈了一部分市区菜场的菜农来佐证研究结果。 3上海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3.1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但农民的使用程度较低 201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市的1675个行政村中,每个村的电视广播线路和无线电视都已经开通,覆盖率达到100%,此外农民购买电话、电视、电脑的钱由政府进行一部分补贴。在1675个行政村中,有1455个行政村建成了为农综合服务站,接通了网络,实现“农民一点通”查询机联网运行。查询机一般摆放在每个村的村委会,很容易找到,里面的信息量非常丰富。据为农综合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反应,每天前来查询的农民一般有4-7个。此外,每台查询机还有点击数的反馈,农民对查询机的反馈结果和当地村委会干部人员的薪资挂钩。根据四个区域的调查数据统计,100%的农民都表示接收得到村上广播站的信息,并且拥有了至少一台电视和通讯设备,拥有计算机的农民相对少了很多,只有接近48%的农民表示自己家中还拥有计算机并且接通了宽带(见图1)。相比其他三个区,崇明地区拥有计算机的住户要远远低于其他三个地区,存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甚至有时候个别村会出现村里的广播损坏的情况。此外,对于政府推出的12316农科服务热线、农民一点通查询服务器、市区的各大农业网站等农业信息服务设施,只有22%的农民在“您听说过的农业信息服务设施”这一栏中能选择出一些农业信息化服务设施(见图2),这些农民多数达到了高中以上学历,年龄段集中在20-40岁。而在剩余的78%的人在“您听说过的农业信息服务设施”这一栏中都选择了没有听说过,其中绝大部分的农民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接受的教育程度仅为小学或初中,而他们对于“没有接触和使用这些农业信息服务设施的原因”这一栏都选择了“不知道这些设施”。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上海市农民依旧有着传统农业的思想,尤其是那些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对农业信息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很低。在金山某镇的调研时我们等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看见一位前来使用“农民一点通”查询机的农民,他表示自己使用“农民一点通”也是由工作人员指导的,在家的时候也很少使用计算机关注农业信息。 3.2上海市郊区的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较为单一 上海市目前拥有市级座谈专家共9位,每天有2-3位专家在上海市农业科技委员会轮流值班,接听来自上海市各地区的有关农业问题的来电咨询,同时对每一位来电的农民进行信息反馈,保证每一位农民的问题得到解决;另外还有85位在职专家,负责为农民解答。上海市的农业信息化县级专家共有1000多名,一个月进行2-3次的下乡活动(针对农民)和进社区活动(针对市民),进行现场的指导,并运用多媒体授课形式向农民传达农业信息,接受农民的现场咨询。此外上海市目前有多达1500名的信息员队伍,分别在上海的行政村工作,每个村至少有一名信息员。这些信息员都是进行过培训的,他们深入行政村向农民授课,保证农民做到“四会”:会传递、会、会操作、会使用。授课多为培训班形式,主要通过农业资料的和相关PPT的展示向农民传达农业生产中的注意事项,授课时间一般是农产品播种和收成的时节。不难看出,位于上海市区的农业信息人才资源充足,但农民接触到这些农业信息化专家只能通过电话或是网络这样间接沟通的形式,此外在上海各个村的农业信息服务站的信息员虽然人数众多,但专业化程度较低。在调查问卷“选出您获得农业信息途径”的一题中,约有64%的农民选择了“有专门人员上门通知”,58%的农民选择了“广播”,而选择通过网络、电视、移动设备、农业培训班、农业期刊这些方式的人屈指可数(见图3 )。在崇明的某镇我们了解到,这个镇的绝大部分行政村是派工作人员先去镇政府开会,了解农业信息后再召集每个村中分管农业队伍的组长开会,由组长上门通知本小组的成员,同时乡镇的广播也会不断播放相关的农业信息。因而绝大部分农民收到的农业信息都是通过专人通知或是村内的广播知晓的,得知信息的速度也比较慢。南汇某镇农业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似乎能为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其实绝大部分农民都有经验的,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要种植什么,碰到一些比较专业的农业技术问题才会过来问我们。”虽然上海市农科委开办了培训班、讲座的形式深入基层,向农民宣传农业政策并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但在回收来的调研问卷中,很少有农民参与到其中。位于崇明某镇的农业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访谈问卷中也提到出现过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农业技术问题时也是通过拨打农科热线来解决的。很多农民也反映,农业讲座都是在镇上举办的,去参加的大多是农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大户的人,提供的都是涉及农业技术、新型农业产品方面的信息,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实用价值并不高。因此要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农业信息化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转变,还需要更专业的农业信息人才向郊区方向的倾斜,保证农民与农业专家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3.3高效的农业信息传播难以实现,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作用较低 2010年,“金农”工程一期项目进入终期建设阶段,主要涉及农业产品各项系统建设,比如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子系统、农村市场供求信息全国联播服务子系统、农产品监测预警子系统、动物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子系统等,上海已经基本建成完毕。此外,上海市政府还开设了上海市农业网、上海市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并且每个区都有本区的农业网,农业网站资源丰富,各类农业信息齐全,保证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快捷而方便的农业信息资源。但是几乎所有农业网站上的农产品交易信息延后,更新速度也很慢。针对这一问题,调查问卷中“您采用何种方式销售自己的农产品”一题中,62%的农民选择了“有专人上门来收”;14%的农民选择了“专卖给农业合作社”;13%的农民选择了“设摊直接卖给顾客”,这13%的顾客大都位于上海市南汇区;没有人选择“网上交易农产品”这一选项(见图4)。在四个区的调研中排除一些自我消费农产品的农民,其他农民售卖农产品时几乎都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完成交易,这些“中介机构”多为镇上的大型农户或是农业合作社。当谈及是否想过在农业网站上直接售卖自己的农产品时,奉贤区某镇的一位农民表示自己也尝试过在区里的网站里注册售卖信息,但是网上根本没人来买。南汇区有些农民直接在路边设摊,身后便是自家的农田,时不时会有顾客驱车前来购买农产品,一位卖西瓜的农民坦言自己不懂电脑,也缺乏网上宣传农产平的资金,网上交易还不如在路边摆摊卖得快。 农业信息论文:试析基于农村文化信息化的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村信息化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技术 信息资源整合系统 论文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信息获取却越来越困难的今天,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是信息建设必经的过程。随着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也提上日程。从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原则出发,以分析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为基础,重点对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功能的实现进行论述。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呈海量化增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载体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趋势也在扩大,导致信息资源量在越来越庞大的同时,分散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网络上一些时效性、准确性差和冗余重复的垃圾信息也容易让人们对网络信息产生焦虑。要想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成了不容易的事情,对于信息素质一般的农户而言,更是困难。事实上,用户对信息的要求又必须及时、精准、有效,这就与他们的获取能力形成了尖锐矛盾,而要解决这种矛盾只能通过对农业信息的整合来化解。 1.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资源整合原则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尽可能多的分散于各个角落的资源,通过系统的方法,运用信息技术,由信息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审核、,最后通过某一媒介或终端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之前,要先弄清楚几个问题:其一,农业信息资源的使用主体是农民;其二,农民的信息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其三,农民需要正确、有用、及时、全面的农业生产和销售信息;其四,农民需要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是方便和安全的。由此可知,在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时,要从用户自身信息获取水平和需求出发,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想中的目的。 1.1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网络上众多的信息资源和数据库中丰富的资源之所以没法通过某一种方式就可以全部访问,除了商家不同和费用攻取等问题外,最主要是他们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格式、技术接口、输出标准等方面的不同,都让我们面对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却无能为力。信息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内容、形式和与其相关的技术进行整合,共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尽可能宽广的范围内方便地使用已经进行了二三次整理和加工的信息资源。因此,标准之于信息资源整合是前提和基础。只有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才能避免因资源重复建设导致的人、财、物的浪费和损失,让用户可以方便、优惠地访问和获取相关资源。 1.2共建、共享原则 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其实也是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打下基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为了集中一定范围内有限的人、财、物对信息资源进行深人加工、整理,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管理松散、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不足等问题,让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面临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出面,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布局合理的管理体系,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条件。 1.3信息安全原则 农业信息资源中的部分数据会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需要绝对的安全,但是农业信息资源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开放与安全的矛盾,因此,我们需要在安全和开放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既要能保证用户方便地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又要保证这些资源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而保证信息安全可以通过网络安全区域的划分、中心数据库的摆放位置、防火墙的利用、加强内部监控与审核、第三方认证等方法来保证信息的安全。 2.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中关键技术分析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目标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网络、数据库中包含的对农业生产和销售有指导作用的无序信息资源进行融合、类聚、重组,形成一个新的资源有机整体,保证用户可以方便、准确、及时地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因此,信息整合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资源整合的步调,需要尽力挖掘新技术服务于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利用。 2.1基于xml的数据描述标准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的标记语言,主要使用文档类型定义(dtd)或者模式(schema)来描述数据,与描述页面的html有相似的式。它可以利用we浏览器进行数据确认,还具备易于生成数据的优点,囚此,它可以在不同的部门和部门内部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和利用。如果制定出xml的标准并广泛应用的话,那么不仅是企业或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更容易,而且语音数据和动态图像数据这些过去数据库中难以进行处理的数据也能轻松地转换成数据库,这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而言将会前进一大步。再加卜xml独立于平台,有利于跨平台问的信息交流,完全可以充当网际语言,并有希望成为数据和文档交换的标准机制,它所具备的准确表达信息真实内容的特征,不仅可以降低应用程序的负担,也使摺能工具的开发更为便捷: 2.2有关wel的论述 intentet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将信息的链接扩展到整个internet卜,而web就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它不仅可以让文本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使用户可以从中获取更多信息的同时,在主题的选择上也任意可行。而web具有的图形化、易于导航、与平台无关、分布式、动态和交互式的特性,让信息资源整合的共享机制建设、适时更新和与用户互动机制建设等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we中的图形化显示功能,可以提供将图形、音频、视频信息集合于一体的特性,使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后为农户提供一些非常形象、易懂的信息资源的技术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3有关wel service的论述 web service是由“3c”标准组织定义的,采用xml通过uml来接口和应用绑定的软件体系结构,这些定义接口可以被其他软件系统发现,并通过基于xml和ip协议的消息通讯机制集成到不同的应用系统。它是继web访问之后的新一代资源方法,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交互功育挂。 web service完个基于xml(可勿展标记语言),xsdxbil schema )等独立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是创建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具有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能。通过web service不仅能跨越不同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防火墙阻碍而进行正常通信工作,还可以将用不同语言写成的,运行在不同平台的各种程序方便地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甚至在软件和数据重用方面也有所成就。web service在允许重用代码的同时,可以重用代码背后的数据c当然,web service在通过wel进行互操作或远程调用时的用处更是显而易见。 3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功能及其实现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按照农业信息资源之间的指示关联,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信息资源的优化重组,形成系统化、摺能化的数字资源体系。当然,在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中,需要标准、法律、安全、机构作为支撑,以保证信息资源整合效果和功能的实现。 3.1农业信息资源的发现、采集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大量分散于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筛选、采集。但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在丰富多彩的同时,杂乱、无序、冗余的缺点也会显现出来。为了避免农业信息资源采集与揭示的随意性、无计划性和盲目性,采集网络信息资源也要严格执行一定的标准。结合农业信息资源和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笔者认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需要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eq \o\ac(,1)1实效性原则。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更新过快、链接的时效性强等特点,需要对录人的站点定期进行跟踪,即时清除陈旧信息和死链接,并随时搜索本学科最新的政策和信息动态。②实用性原则。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农业生产和销售信息的服务。通过对当前国家农业政策、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及农产品需求等信息的搜索、加工、整理,让用户在进行农业活动时,跟当前农业的发展和需求形势紧紧相联,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减少因信息获取不全或不正确而导致的经济损失。③高质原则。农业信息资源的主要用户—农民的信息获取素质相对较低,这就需要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时,遵循高质量的原则,采集一些用户急需的和有用的信息资源。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不仅要是该领域全部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高质量也是关键。④内容全面性。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必须以搜集全面的农业信息资源为原则,不仅要从整体揭示农业发展状况,还要搜集到具体、全面的农业生产和销售信息,搜索范围也要涉及到国内外该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数据库、网上动态信自、网络出版物、学术会议、相关标准和专利等途径获取全面的农业信息。 3.2农业信息资源的描述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功能实现关键的一步就是对所采集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深人的加工、整理,重组为优化的信息资源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描述、转换和处理是重头戏。尤其是对信息资源的描述,是决定今后共享和数据质量的关键,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不能仅停留在链接一些相关网站的基础上,还要对这些链接的网站类型、内容、特色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和揭示。因此。应从资源标引深度和信电记录的标准化来考虑信点资貌招合的问题。即要遵循一定的数据描述标准和格式,加强信息资源统一描述和标引的建设。现在国内外通用的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方法主要是都柏林核心数据(dohlin core ),它是专门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而创建的,涵盖了资源的重要检索点、辅助检索点和相关检索点。当然已经如此完善的dohlin core标准中也会有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或我们需要重点提示的内容点,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补充,以求更全面地对资源进行描述。 3.3农业信息资源的 对信息用户而言,他们所关心的不是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而是这些经过整合的信息资源对他们来说有没有价值或者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的获取方法是不是简便、快捷,而所有信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只能通过信息资源的和查询来解决。农业信息资源的系统需要存储所管理的各个站点的数据,并提供信息、模板制作、系统备份、日志管理及系统的支持文件,存于主服务器上,只有管理员才具备其访问权限,一般的用户不能访问。在信息系统中,要保持界面风格的一致性,系统最好用统一的css来定义。同时,为了随时了解用户心理,得到信息使用反馈信号,需在系统中设立适时交流、用户调查和信息内容评介等模块,借助一些智能化的技术来解决非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一些问题。 农业信息论文:探究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可极大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析了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必要性;对策 1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2]。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3]。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2.3利用农业信息系统,保障粮食购销市场安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想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必须按市场规则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农业信息保障系统。这比常规只通过单一购粮的硬投入来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惠得多,是通过掌握市场规律、利用信息软手段来解决粮食风险“硬”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全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都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农业信息产业[4],对实现这样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信息预警系统是对农业信息进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预测,不仅要从粮食品种、质量、产量、面积、价格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气象、灾害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以保证粮食运行体制的安全。
经济与贸易论文:论“非市场经济”成员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历史、现状和中国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 多边贸易体制;“非市场经济”国家;决策机制 论文摘要:迄今为止,已有20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先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成员。纵观“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一方面,此类成员数量的增加使多边贸易体制在组织体系上逐渐演变成一个成员结构趋于广泛和全面的国际机制;另一方面,其规则体系却未能作出相应的、即便是“尽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调整,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体制中的地位低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现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正式成员,应将积极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在体制中地位和作用与谋求市场经济待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增强自身作为转型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决策机制和常设职能机构中的参与力度,以赢得在体制各类决策中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机会,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影响体制作准备。 迄今为止,已有20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先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成员。①纵观“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一方面,此类成员数量的增加使多边贸易体制在组织体系上逐渐演变成一个成员结构趋于广泛和全面的国际机制;另一方面,其规则体系却未能作出相应的、即便是“尽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调整,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体制中的地位低于发展中国家,②从而大大阻碍了新成员的加入和已有成员真正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应有作用。 众所周知,多边贸易体制是一成员驱动型体制。在重大和日常决策中,它主要采用的是“协商一致”原则,在日常运作中,其各级常设职能机构均对所有成员开放。因此,衡量一类成员在体制中参与度的可量化指标主要是常驻代表团规模和在日常和重大决策程序中的领导资格。从这些客观指标看,“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参与度很低。 一、“非市场经济”成员在重大决策机制中的参与 多边贸易体制的决策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部长会议、多边谈判等重大决策,这类决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谈判的启动、议程的制定、最终规则结果的形成和部长宣言的起草;二是体制常设职能机构(如世贸组织的总理事会、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代表理事会及下属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在日常职责履行中的决策,这类决策会影响和决定规则的履行、争端的解决和新成员的加入等。无论哪类决策,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协商一致和基于“一成员一票”的正式投票。尽管GATTl947只对后者作了明文规定,但是,事实上从一开始体制中的各类决策几乎都采用前者,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进一步确立了协商一致优先的决策原则,从而使这种历来被看作有利于小国参与、基于主权平等、利益平衡的决策方式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与其他国际制度的重要区别。 多边贸易体制对发展中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开放始于1950年代末,推动这一进程的不仅有经济因素的影响,更有体制内主要大国为预防和瓦解两类国家在体制外结成阵营的政治考虑,而协商一致既对体制外中、小国家具有诱惑力,又可防止这些国家在体制内结盟。因此,该原则从一开始就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及其主要缔约方在吸纳发展中和“非市场经济”国家、扩大成员规模的同时,维护既有大国利益、防止新成员,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利益上与发达的市场经济成员有冲突的新成员结盟联合从而削弱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体制规模的扩大,向每一个成员就任何一项决策进行协商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更何况达成一致。这样,基于协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在说服差异巨大的成员达成协议方面便越来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非正式磋商中,大国的作用和影响力必然凸现。多边贸易体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形成了在重大决策中起重要、甚至决定作用的“十八国咨询集团”和“绿色会议室集团”及其决策程序。 “十八国咨询集团”停止工作后,围绕总体或特定的谈判和决策议题,一些非正式集团或磋商机制纷纷出现。其中,尤以“绿色会议室集团”具有代表性。“绿色会议室集团”及其决策程序指的是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中,一定数量的核心成员(往往是体制中有影响力的活跃成员或相关议题的重大利益方)事先就特定议题形成小集团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然后视需要逐层向外围成员扩散或直接向全体成员报告,最终促使全体成员对其磋商结果或建议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决策方式。“绿色会议室集团”成员并不固定,且随多边贸易体制成员规模、议题的范围和性质及其涉及利益方的不同而不同。这类集团及其决策程序早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就已显雏形,③但真正的形成是在乌拉圭回合期间,到世贸组织成立后的新加坡和西雅图部长会议发展到高潮,并因其总是事先在总干事的绿色会议室中会晤磋商而得名。这种决策方式实际上将绝大多数中小型发展中和“转型经济”成员排斥在决策程序之外,从而削弱了这些国家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如在乌拉圭回合后新一轮谈判的启动过程中,“绿色会议室集团”成员主要包括25至30个成员方: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和挪威等发达成员,阿根廷、巴西、智利、埃及、中国香港、印度、韩国、墨西哥、巴基斯坦、南非、东盟等发展中成员,再加上1至2个“转型经济”成员,这一成员构成几乎是当年“十八国咨询集团”的翻版与延续,“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一斑。 二、“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常设机构中的参与 在多边贸易体制各类常设职能机构中,“非市场经济”成员的参与度也同样弱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 作为管理和履行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安排的组织机构,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拥有5项基本职能:(1) 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体制规则的多边和诸边贸易协定;(2) 为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3) 按照争端处理的规则和程序,解决成员间贸易摩擦;(4) 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5) 协调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履行这些职能的所有理事会、委员会、专家组和工作组都是向所有成员开放的,例如,一般情况下,成员方常驻体制总部日内瓦代表团的团长(一般称大使)通常在总理事会一级代表各自国家或地区。因此,决定成员方在多边贸易体制日常运作与决策中所发挥作用的首先是其驻体制常设机构的代表团规模。从这一指标看,“非市场经济”成员无论是总规模还是平均规模,尽管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成员数量的增长而增长,但增速均落后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导致这两项分指标(总规模和平均规模)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的差距被逐渐拉大。而在现今的多边贸易体制组织机构中,一成员常驻代表团的规模一般应在4至5人才能够保证其有效地参与体制的日常运作(如跟踪各理事会、委员会等的议题进展,参与各类会议和活动等),若按这一标准,转型经济国家又是三类国家中唯一一组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成员。 另一方面,在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各职能机构的日常决策中,基于协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同样是最重要手段。在这过程中,职能机构的主要官员,即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的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的主席和副主席在平衡各方利益、协商达成一致从而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的过渡性审议中,各方围绕审议程序、质询和答复方式,以及审议报告形式的争论,最终由各理事会和下属委员会主席进行协调,并作出决定。因此,不同类型成员在各理事会、委员会、专家组和工作组所担任的主席资格是各自在体制日常决策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 多边贸易体制的常设职能机构依据各自的权力和职责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也是相对较重要的一类,包括GATT理事会、WTO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理事会,以及GATT时期的常设委员会和WTO总理事会和理事会的下属委员会;第二类,主要包括众多特别工作组(如加入工作组)和其他权责范围较小的机构,如GATT时期的东京回合守则委员会、WTO时期的诸边协定委员会等。从各类成员在这两大类机构中担任领导职位的分布情况和历史演变看,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各类机构中唱主角,而“非市场经济”成员的领导作用尽管有所提高,但是,即使到2000年,在各类机构所担任的正、副主席仅占总职位数的7%,大大低于发达成员的53%和发展中成员的40%。 三、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策略 中国的加入已使“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如何提升自身以及“非市场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作用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作为现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正式成员,中国应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在体制中的影响力与谋求市场经济待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自身作为转型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和日常决策机制或机构中的参与力度,以赢得在体制各类决策中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机会,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影响体制作准备。 因此,中国首先应重视对重大决策非正式磋商机制的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与现状已经表明,成员数量的增长与协商一致的基本决策原则存在冲突,因此,基于同心圆模式的“绿色会议室”非正式磋商机制已成为多边贸易体制重大决策的基本手段。而以往转型经济国家在该机制中的地位低、作用弱,中国的加入应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因为作为一个贸易和引资大国,中国在所有谈判议题中均是主要利益方,理应是“绿色会议室”的固定成员。 当然,“绿色会议室”决策程序因其缺乏合法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而从西雅图部长会议开始备受被排斥成员的指责,因此,改革和调整也已势在必行。国外学者已提出了一系列方案,总体思路是借鉴IMF执行董事会和GATT“十八国咨询集团”的经验,建立一个涵盖绝大多数成员的、基于协商一致原则的、由20至25个席位的正式机构——决策咨询委员会(WTO Consultative Board),以同时提高体制的决策效率和民主性。这类咨询委员会尽管没有最终决策权,仅限于对相关议题的磋商、讨论和谈判,最终向全体成员方提供决策建议,但因其是具广泛代表性的一个正式机构而对最终决策有绝对的影响力。在此类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同样应有所作为。首先,中国应积极提供方案和建议推动这一改革;其次,作为一大国,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在可能建立的决策咨询机构中单独占有一席;最后,中国可以借这类决策咨询机构,与其他以联盟合作或团体组合方式分享席位的转型经济成员协调立场、联合提案,以维护作为转型经济成员的利益。 其次,中国应重视对世贸组织各类常设职能机构(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谈判组等)的参与。在中国加入之前,计划/转型经济成员在此类机构中的参与力度并不大。例如,由成员方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团长(大使)作为政府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是多边贸易体制常设决策机构,它不仅在体制最高决策机构部长会议休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的职能,而且履行着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职责。因此,各成员大使或代表在总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中是否担任要职直接反映出对常设决策机构的参与程度和对日常决策的影响程度。在中国加入之前的2000年,仅有捷克一国作为转型经济成员担任着相关机构的主席一职,而自中国加入以来,总体格局并未得到改变。2001年以来,在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理事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等16个常设机构中,转型经济成员的主席席位始终保持在1到2席,参与国也仅限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匈牙利4国。另外,在多边谈判期间,总理事会还下设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多哈发展回合的8个谈判小组中,2004年的8个主席职位分别由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平分。 另一方面,作为另一日常决策机构,争端解决机构不仅在贸易争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是多边规则执行过程中规则解释与澄清的权威机构,也就是说,多边规则的真正内涵实质上是掌握在争端解决专家组,尤其是具终裁权的上诉机构手中。因此,尽管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成员是以个人身份任职,不附属于任何政府和组织,但他们的国籍来源依然可以说明各自母国在体制中的参与和对规则的影响。然而,转型经济国家在该机制中的参与力度很弱,尤其在上诉机构中,至少在其成立的前11年(1995年12月一2005年12月)中,始终被排斥在外。因此,中国应积极谋求对这一机构的参与,以提升自身对体制的影响力,并对“非市场经济”成员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中国应加大对世贸组织秘书处的参与。事实上,这是中国实现上述2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因为中国如欲在短期内大规模参与世贸组织的各类常设职能机构和非正式磋商机制,人才与经验最重要,而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常设服务与支持机构,世贸组织秘书处的主要职责是为代表机构谈判和协议执行提供行政和技术支持、为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监视和分析世界贸易动向、组织部长会议,以及为争端解决提供法律帮助。因此,尽管秘书处职责权限有限,处理事务也非常琐碎,但却可以为成员熟悉体制、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了解其他成员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大多数贸易大国(或地区)的参与力度一般都很大。但是,转型经济国家在其中并不活跃,2003年仅有中国5人、波兰5人和罗马尼亚2人任职,在601个职员中仅占2%,2004年增加为中国7人、波兰5人、罗马尼亚2人、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爱沙尼亚各1人,在630个职员中占3%。虽然中国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但与其大国的身份依然不相称。 四、小结 中国在加入多边贸易体制漫长而曲折历程中的孜孜以求表明,中国在总体上对多边贸易规则体系持认同和接受态度,因而与体制的积极合作应该是基本态势。但是,作为“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承受者,中国在承担过多义务的同时却未能充分享受体制内成员的应有待遇和权利,因此,如何谋求对自身“非市场经济”待遇的调整是中国今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在加入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要求并未得到主要成员的完全认同,何不再增加一个“转型经济”的砝码?既然“经济总量大”、“发展迅速”和“具有转型期性质”成为中国无法完全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由,那么,中国何不从“具有转型期性质”国家应该享受什么待遇入手,积极争取优惠待遇?因此,中国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将短期的双边策略与长期的多边策略结合起来,在积极参与体制决策机制和职能机构的过程中寻求对体制的影响,为在体制中确立自身地位、谋求应享利益、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条件。 经济与贸易论文: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摘 要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扩大化是一对矛盾。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同时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贸易保护的特点与成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贸易保护 贸易自由 1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而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高度相关,世界经济整体化和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2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但同时我们在考察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效应时,应该注意到其两面性。 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增加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对于单个国家来说,可以更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较利益的要素,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此外,经济全球化利益所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将促使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局面,加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它可能导致国家的经济及主权受到威胁,加剧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剧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垄断以及加深经济被动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其民族工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1)世界各国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事实上存在不平衡。各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存在级差。从目前的状况看,发达工业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固有的技术级差。由于这种技术级差的存在,发达国家在转移技术时,一般都是在这项技术到成熟期时才开始转移。这种级差技术转移的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世界市场引导国际产业的转移,由于事实上已经存在着产业级差,必然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市场利益引导有害产业的转移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仍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经济利润,把有损社会利益的污染产业、色情业及赌博业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数量增长,被迫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转移,致使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降。 3 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3.1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在自由贸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实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发展。 (1)贸易保护倾向并没有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等。《乌拉圭回合最终文件》的生效,使得像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非关税壁垒开始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诸如对反倾销条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安全、卫生防疫、技术标准等较之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从而更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还要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纳入世贸组织谈判议题,其目的是打着人权与环境的幌子,借机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保护其传统产业。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则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外则形成统一对外的市场机制,对非集团成员实行贸易歧视。其贸易保护手段主要不是关税,而是诸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等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这给集团外国家向集团内成员出口设置了障碍。 (2)通过产业政策对一国贸易实施间接保护是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又一特点。这是由于在制定贸易政策上,各成员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国际准则制约。国际准则由国际性贸易准则和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组成,它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国借助贸易政策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各国政府或贸易集团便把贸易保护措施转向不受国际贸易规范制约或者制约较少的国内或集团内经济政策,其中产业政策日益成为一国或贸易集团实施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3)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非关税措施都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通过各种歧视性非关税措施使国内工业避开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补贴手段促使本国产品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 3.2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原因 (1)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可是各国在世贸中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虑因素。从经济全球化的属性上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贸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视国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国家主权,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内在属性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政治和伦理基础。从一国政策选择的路径上看,贸易保护是贸易自由的准备阶段,而贸易自由则是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目标。贸易保护对一国来讲,具有双重目标,其一对内是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对外则是迫使别国停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开放市场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养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演变趋势是取消保护,最终走向贸易自由。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国内部产业之间不平衡的状况,所以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还将继续并存,这种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决定了贸易保护上的针对性和歧视性。在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主要表现为市场开放程度的相对平等性。具体表现为在世贸组织内发达国家之间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或者快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程度;区域性贸易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非成员等。所谓平等只是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平等,但对集团外非成员而言却无权享此待遇。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整个世界贸自由化程度提高了,但这种贸易自由只是一种相对自由,绝不是绝对自由。 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必然决定贸易保护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歧视性。这种针对性和歧视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外实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政策。二是发达国家在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仍在不断地针对发展中国家大宗产品出口设置贸易障碍。发达国家推行贸易自由化的领域通常是其具有绝对优势至少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相反,发达国家对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别通过放慢市场开放程度,开展反倾销调查,甚至上调关税税率等手段加强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公平的贸易保护行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贸易障碍,不仅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力,而且也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3)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和超国家经济组织,是影响一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关系的外部制约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扩大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由过去的对抗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对抗性竞争把竞争看作是双方一场一决雌雄的较量,把对手赶出去,自己垄断市场是这种竞争的目的。因此,在对抗性竞争的情况下,竞争中的双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选择竞争行动时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少受到约束。而合作性竞争则完全不同于对抗性竞争,合作性竞争的目的是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强调和重视竞争中的合作,并通过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与贸易论文: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也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袁现是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理论化。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课程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交叉、严重重复 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除此,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而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三)工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分理论化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宽口径复合人才”的指导思想上,部分高校依旧过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实用技能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培养多元化和动态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各课程模块相互的结合点展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的原则,国际贸易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接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基础课设置上主要有: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具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经贸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是经济类公共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原理、风险管理概论、财政学等。三是经济类基本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掌握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四是经济类基本技能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企业、金融、电子商务等外贸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制度、电子商务、CI策划与企业文化、证券投资与期货、企业战略管理、消费经济学。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尉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4.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团结共事能力,最后达到具备跨学科溶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ERP实战模拟实习、海关报关实务课程实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 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多数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培养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可建立国际贸易网络模拟实验室与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设计在内。实习形式包括商贸实习、行业见习、专业讲座和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因此应拓展教学空间,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结构比例 综上所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体系改革中,要建立把单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的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与学中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有效地发挥课程体系改革的效能。在当今,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脚步的加快,中国对国际经贸人才的要求也逐渐走高,高等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变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来培育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不断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经济与贸易论文:浅谈廊坊外贸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研究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外贸经济 论文摘要:廊坊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改革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理论和实践脱节,注重教学的时代感,丰富教学的内涵,改善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终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并且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一、研究背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是立足于涉外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被誉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圈”的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其中地处环渤海核心地带的河北省廊坊市,近年来利用其地理、环境和自身优势,逐步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尤其是东北亚经济圈的步伐。廊坊外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廊坊各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的问题,缺乏有针对性地满足主流用人单位需求和地域特色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本地需求,以培养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能够为廊坊外贸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廊坊对外贸易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形势。2010年廊坊地区外商直接投资49070万美元,截止2010年底,廊坊市有三资企业542家。廊坊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的引入必然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实践变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时刻注意知识的更新,密切注意实际工作中相关政策的调整,注重教学的时代感,提升学生的使命意识和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作为环渤海的核心地带,廊坊目前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首的六大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台湾最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富士康和国内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华为更是加速了廊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相关政策变化,并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结合廊坊的产业及地域优势,引领学生利用产业集群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为廊坊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出谋划策。 2.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教学,使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开设模拟实验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精心设计的进出口业务环境,以廊坊的主导产业为例,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知识,使学生通过全程仿真的进出口业务的训练,掌握进出口业务的的各个业务环节,如建立业务联系、发盘、还盘、价格核算、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报关、制作单据、合同履行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业务的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创业计划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带领学生到廊坊国际贸易洽谈会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沟通和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和社会零距离接触的目的,提高国际贸易学生整体就业竞争能力。 3.双语教学 廊坊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的引入以及国内龙头内资企业的入驻提高了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英语水平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授课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双语教学的层次和方式,达到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英文表述方式甚至灵活运用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具体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时,可以引用外文案例分析讨论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双语教学的互动,一方面增加了课堂信息,同时丰富的多媒体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缓解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压力,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从事涉外工作打下基础。 4.教学本地化 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的规划实施,为廊坊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收集本地企业的案例、数据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效果并从中得到启发,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比如在国际贸易课程讲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时,可以廊坊企业为例展开,2009年以来,廊坊实施建设的亿元以上大项目中,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项目占2/3以上;其他进口国会在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包装材料、卫生指标等多个方面采取保护措施,对廊坊出口产品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廊坊开发区有很多内资企业在出口时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选择廊坊本地企业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引领学生为出口企业提供应对策略,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具现实意义。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廊坊本地需求,结合最新经贸政策,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廊坊对外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为廊坊的外贸经济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经济与贸易论文: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摘 要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扩大化是一对矛盾。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同时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贸易保护的特点与成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贸易保护 贸易自由 1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而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高度相关,世界经济整体化和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2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但同时我们在考察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效应时,应该注意到其两面性。 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增加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对于单个国家来说,可以更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较利益的要素,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此外,经济全球化利益所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将促使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局面,加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它可能导致国家的经济及主权受到威胁,加剧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剧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垄断以及加深经济被动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其民族工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1)世界各国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事实上存在不平衡。各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存在级差。从目前的状况看,发达工业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固有的技术级差。由于这种技术级差的存在,发达国家在转移技术时,一般都是在这项技术到成熟期时才开始转移。这种级差技术转移的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世界市场引导国际产业的转移,由于事实上已经存在着产业级差,必然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市场利益引导有害产业的转移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仍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经济利润,把有损社会利益的污染产业、色情业及赌博业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数量增长,被迫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转移,致使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降。 3 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3.1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在自由贸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实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发展。 (1)贸易保护倾向并没有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等。《乌拉圭回合最终文件》的生效,使得像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非关税壁垒开始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诸如对反倾销条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安全、卫生防疫、技术标准等较之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从而更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还要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纳入世贸组织谈判议题,其目的是打着人权与环境的幌子,借机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保护其传统产业。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则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外则形成统一对外的市场机制,对非集团成员实行贸易歧视。其贸易保护手段主要不是关税,而是诸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等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这给集团外国家向集团内成员出口设置了障碍。 (2)通过产业政策对一国贸易实施间接保护是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又一特点。这是由于在制定贸易政策上,各成员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国际准则制约。国际准则由国际性贸易准则和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组成,它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国借助贸易政策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各国政府或贸易集团便把贸易保护措施转向不受国际贸易规范制约或者制约较少的国内或集团内经济政策,其中产业政策日益成为一国或贸易集团实施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3)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非关税措施都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通过各种歧视性非关税措施使国内工业避开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补贴手段促使本国产品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 3.2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原因 (1)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可是各国在世贸中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虑因素。从经济全球化的属性上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贸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视国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国家主权,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内在属性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政治和伦理基础。从一国政策选择的路径上看,贸易保护是贸易自由的准备阶段,而贸易自由则是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目标。贸易保护对一国来讲,具有双重目标,其一对内是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对外则是迫使别国停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开放市场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养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演变趋势是取消保护,最终走向贸易自由。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国内部产业之间不平衡的状况,所以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还将继续并存,这种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决定了贸易保护上的针对性和歧视性。在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主要表现为市场开放程度的相对平等性。具体表现为在世贸组织内发达国家之间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或者快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程度;区域性贸易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非成员等。所谓平等只是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平等,但对集团外非成员而言却无权享此待遇。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整个世界贸自由化程度提高了,但这种贸易自由只是一种相对自由,绝不是绝对自由。 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必然决定贸易保护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歧视性。这种针对性和歧视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外实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政策。二是发达国家在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仍在不断地针对发展中国家大宗产品出口设置贸易障碍。发达国家推行贸易自由化的领域通常是其具有绝对优势至少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相反,发达国家对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别通过放慢市场开放程度,开展反倾销调查,甚至上调关税税率等手段加强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公平的贸易保护行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贸易障碍,不仅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力,而且也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3)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和超国家经济组织,是影响一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关系的外部制约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扩大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由过去的对抗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对抗性竞争把竞争看作是双方一场一决雌雄的较量,把对手赶出去,自己垄断市场是这种竞争的目的。因此,在对抗性竞争的情况下,竞争中的双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选择竞争行动时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少受到约束。而合作性竞争则完全不同于对抗性竞争,合作性竞争的目的是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强调和重视竞争中的合作,并通过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与贸易论文:论“非市场经济”成员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历史、现状和中国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 多边贸易体制;“非市场经济”国家;决策机制 论文摘要:迄今为止,已有20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先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成员。纵观“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一方面,此类成员数量的增加使多边贸易体制在组织体系上逐渐演变成一个成员结构趋于广泛和全面的国际机制;另一方面,其规则体系却未能作出相应的、即便是“尽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调整,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体制中的地位低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现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正式成员,应将积极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在体制中地位和作用与谋求市场经济待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增强自身作为转型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决策机制和常设职能机构中的参与力度,以赢得在体制各类决策中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机会,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影响体制作准备。 迄今为止,已有20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先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式成员。①纵观“非市场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一方面,此类成员数量的增加使多边贸易体制在组织体系上逐渐演变成一个成员结构趋于广泛和全面的国际机制;另一方面,其规则体系却未能作出相应的、即便是“尽最大努力”的包容性调整,导致“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体制中的地位低于发展中国家,②从而大大阻碍了新成员的加入和已有成员真正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应有作用。 众所周知,多边贸易体制是一成员驱动型体制。在重大和日常决策中,它主要采用的是“协商一致”原则,在日常运作中,其各级常设职能机构均对所有成员开放。因此,衡量一类成员在体制中参与度的可量化指标主要是常驻代表团规模和在日常和重大决策程序中的领导资格。从这些客观指标看,“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参与度很低。 一、“非市场经济”成员在重大决策机制中的参与 多边贸易体制的决策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部长会议、多边谈判等重大决策,这类决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谈判的启动、议程的制定、最终规则结果的形成和部长宣言的起草;二是体制常设职能机构(如世贸组织的总理事会、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代表理事会及下属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在日常职责履行中的决策,这类决策会影响和决定规则的履行、争端的解决和新成员的加入等。无论哪类决策,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协商一致和基于“一成员一票”的正式投票。尽管GATTl947只对后者作了明文规定,但是,事实上从一开始体制中的各类决策几乎都采用前者,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进一步确立了协商一致优先的决策原则,从而使这种历来被看作有利于小国参与、基于主权平等、利益平衡的决策方式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与其他国际制度的重要区别。 多边贸易体制对发展中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开放始于1950年代末,推动这一进程的不仅有经济因素的影响,更有体制内主要大国为预防和瓦解两类国家在体制外结成阵营的政治考虑,而协商一致既对体制外中、小国家具有诱惑力,又可防止这些国家在体制内结盟。因此,该原则从一开始就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及其主要缔约方在吸纳发展中和“非市场经济”国家、扩大成员规模的同时,维护既有大国利益、防止新成员,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利益上与发达的市场经济成员有冲突的新成员结盟联合从而削弱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体制规模的扩大,向每一个成员就任何一项决策进行协商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更何况达成一致。这样,基于协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在说服差异巨大的成员达成协议方面便越来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非正式磋商中,大国的作用和影响力必然凸现。多边贸易体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形成了在重大决策中起重要、甚至决定作用的“十八国咨询集团”和“绿色会议室集团”及其决策程序。 “十八国咨询集团”停止工作后,围绕总体或特定的谈判和决策议题,一些非正式集团或磋商机制纷纷出现。其中,尤以“绿色会议室集团”具有代表性。“绿色会议室集团”及其决策程序指的是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中,一定数量的核心成员(往往是体制中有影响力的活跃成员或相关议题的重大利益方)事先就特定议题形成小集团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然后视需要逐层向外围成员扩散或直接向全体成员报告,最终促使全体成员对其磋商结果或建议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决策方式。“绿色会议室集团”成员并不固定,且随多边贸易体制成员规模、议题的范围和性质及其涉及利益方的不同而不同。这类集团及其决策程序早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就已显雏形,③但真正的形成是在乌拉圭回合期间,到世贸组织成立后的新加坡和西雅图部长会议发展到高潮,并因其总是事先在总干事的绿色会议室中会晤磋商而得名。这种决策方式实际上将绝大多数中小型发展中和“转型经济”成员排斥在决策程序之外,从而削弱了这些国家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如在乌拉圭回合后新一轮谈判的启动过程中,“绿色会议室集团”成员主要包括25至30个成员方: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和挪威等发达成员,阿根廷、巴西、智利、埃及、中国香港、印度、韩国、墨西哥、巴基斯坦、南非、东盟等发展中成员,再加上1至2个“转型经济”成员,这一成员构成几乎是当年“十八国咨询集团”的翻版与延续,“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一斑。 二、“非市场经济”成员在常设机构中的参与 在多边贸易体制各类常设职能机构中,“非市场经济”成员的参与度也同样弱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 作为管理和履行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安排的组织机构,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拥有5项基本职能:(1) 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体制规则的多边和诸边贸易协定;(2) 为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3) 按照争端处理的规则和程序,解决成员间贸易摩擦;(4) 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5) 协调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履行这些职能的所有理事会、委员会、专家组和工作组都是向所有成员开放的,例如,一般情况下,成员方常驻体制总部日内瓦代表团的团长(一般称大使)通常在总理事会一级代表各自国家或地区。因此,决定成员方在多边贸易体制日常运作与决策中所发挥作用的首先是其驻体制常设机构的代表团规模。从这一指标看,“非市场经济”成员无论是总规模还是平均规模,尽管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成员数量的增长而增长,但增速均落后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导致这两项分指标(总规模和平均规模)与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的差距被逐渐拉大。而在现今的多边贸易体制组织机构中,一成员常驻代表团的规模一般应在4至5人才能够保证其有效地参与体制的日常运作(如跟踪各理事会、委员会等的议题进展,参与各类会议和活动等),若按这一标准,转型经济国家又是三类国家中唯一一组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成员。 另一方面,在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各职能机构的日常决策中,基于协商一致的非正式磋商同样是最重要手段。在这过程中,职能机构的主要官员,即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的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的主席和副主席在平衡各方利益、协商达成一致从而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的过渡性审议中,各方围绕审议程序、质询和答复方式,以及审议报告形式的争论,最终由各理事会和下属委员会主席进行协调,并作出决定。因此,不同类型成员在各理事会、委员会、专家组和工作组所担任的主席资格是各自在体制日常决策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 多边贸易体制的常设职能机构依据各自的权力和职责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也是相对较重要的一类,包括GATT理事会、WTO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理事会,以及GATT时期的常设委员会和WTO总理事会和理事会的下属委员会;第二类,主要包括众多特别工作组(如加入工作组)和其他权责范围较小的机构,如GATT时期的东京回合守则委员会、WTO时期的诸边协定委员会等。从各类成员在这两大类机构中担任领导职位的分布情况和历史演变看,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各类机构中唱主角,而“非市场经济”成员的领导作用尽管有所提高,但是,即使到2000年,在各类机构所担任的正、副主席仅占总职位数的7%,大大低于发达成员的53%和发展中成员的40%。 三、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策略 中国的加入已使“非市场经济”国家作为一类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如何提升自身以及“非市场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作用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作为现今唯一全面承受“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正式成员,中国应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提升在体制中的影响力与谋求市场经济待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自身作为转型经济成员在体制中的参与力度,尤其是在重大和日常决策机制或机构中的参与力度,以赢得在体制各类决策中表达和争取自身利益的机会,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影响体制作准备。 因此,中国首先应重视对重大决策非正式磋商机制的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与现状已经表明,成员数量的增长与协商一致的基本决策原则存在冲突,因此,基于同心圆模式的“绿色会议室”非正式磋商机制已成为多边贸易体制重大决策的基本手段。而以往转型经济国家在该机制中的地位低、作用弱,中国的加入应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因为作为一个贸易和引资大国,中国在所有谈判议题中均是主要利益方,理应是“绿色会议室”的固定成员。 当然,“绿色会议室”决策程序因其缺乏合法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而从西雅图部长会议开始备受被排斥成员的指责,因此,改革和调整也已势在必行。国外学者已提出了一系列方案,总体思路是借鉴IMF执行董事会和GATT“十八国咨询集团”的经验,建立一个涵盖绝大多数成员的、基于协商一致原则的、由20至25个席位的正式机构——决策咨询委员会(WTO Consultative Board),以同时提高体制的决策效率和民主性。这类咨询委员会尽管没有最终决策权,仅限于对相关议题的磋商、讨论和谈判,最终向全体成员方提供决策建议,但因其是具广泛代表性的一个正式机构而对最终决策有绝对的影响力。在此类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国同样应有所作为。首先,中国应积极提供方案和建议推动这一改革;其次,作为一大国,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在可能建立的决策咨询机构中单独占有一席;最后,中国可以借这类决策咨询机构,与其他以联盟合作或团体组合方式分享席位的转型经济成员协调立场、联合提案,以维护作为转型经济成员的利益。 其次,中国应重视对世贸组织各类常设职能机构(理事会、委员会、工作组和谈判组等)的参与。在中国加入之前,计划/转型经济成员在此类机构中的参与力度并不大。例如,由成员方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团长(大使)作为政府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是多边贸易体制常设决策机构,它不仅在体制最高决策机构部长会议休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的职能,而且履行着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职责。因此,各成员大使或代表在总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中是否担任要职直接反映出对常设决策机构的参与程度和对日常决策的影响程度。在中国加入之前的2000年,仅有捷克一国作为转型经济成员担任着相关机构的主席一职,而自中国加入以来,总体格局并未得到改变。2001年以来,在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理事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等16个常设机构中,转型经济成员的主席席位始终保持在1到2席,参与国也仅限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匈牙利4国。另外,在多边谈判期间,总理事会还下设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多哈发展回合的8个谈判小组中,2004年的8个主席职位分别由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平分。 另一方面,作为另一日常决策机构,争端解决机构不仅在贸易争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是多边规则执行过程中规则解释与澄清的权威机构,也就是说,多边规则的真正内涵实质上是掌握在争端解决专家组,尤其是具终裁权的上诉机构手中。因此,尽管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成员是以个人身份任职,不附属于任何政府和组织,但他们的国籍来源依然可以说明各自母国在体制中的参与和对规则的影响。然而,转型经济国家在该机制中的参与力度很弱,尤其在上诉机构中,至少在其成立的前11年(1995年12月一2005年12月)中,始终被排斥在外。因此,中国应积极谋求对这一机构的参与,以提升自身对体制的影响力,并对“非市场经济”成员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中国应加大对世贸组织秘书处的参与。事实上,这是中国实现上述2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因为中国如欲在短期内大规模参与世贸组织的各类常设职能机构和非正式磋商机制,人才与经验最重要,而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常设服务与支持机构,世贸组织秘书处的主要职责是为代表机构谈判和协议执行提供行政和技术支持、为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监视和分析世界贸易动向、组织部长会议,以及为争端解决提供法律帮助。因此,尽管秘书处职责权限有限,处理事务也非常琐碎,但却可以为成员熟悉体制、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了解其他成员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大多数贸易大国(或地区)的参与力度一般都很大。但是,转型经济国家在其中并不活跃,2003年仅有中国5人、波兰5人和罗马尼亚2人任职,在601个职员中仅占2%,2004年增加为中国7人、波兰5人、罗马尼亚2人、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爱沙尼亚各1人,在630个职员中占3%。虽然中国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但与其大国的身份依然不相称。 四、小结 中国在加入多边贸易体制漫长而曲折历程中的孜孜以求表明,中国在总体上对多边贸易规则体系持认同和接受态度,因而与体制的积极合作应该是基本态势。但是,作为“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承受者,中国在承担过多义务的同时却未能充分享受体制内成员的应有待遇和权利,因此,如何谋求对自身“非市场经济”待遇的调整是中国今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在加入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要求并未得到主要成员的完全认同,何不再增加一个“转型经济”的砝码?既然“经济总量大”、“发展迅速”和“具有转型期性质”成为中国无法完全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由,那么,中国何不从“具有转型期性质”国家应该享受什么待遇入手,积极争取优惠待遇?因此,中国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将短期的双边策略与长期的多边策略结合起来,在积极参与体制决策机制和职能机构的过程中寻求对体制的影响,为在体制中确立自身地位、谋求应享利益、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条件。 经济与贸易论文:区域优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培育及实践 引言 “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中国较早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发挥特长,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由于各高校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各高校在专业特色的建设过程中重宣传、轻建设,或者只是简单模仿名校,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专业特色,到目前为止,只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办学特色的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着。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认为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涵盖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各学校的特色定位,但是作为专业特色来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特有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有一定稳定性,并被社会认可。 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学者谢朝阳等(2009)、马晶(2008)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专业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特色,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区域经济优势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规划建设,本文拟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结合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着手培育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特色。 一、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1.打造食品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河南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力求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普通农产品到优质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增值,从“卖原料”到“卖产品”,河南省农业产业演绎着深刻的嬗变,向农业强省进一步迈进。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居全国食品工业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为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将食品工业列为省战略支撑产业加以支持。规划明确指出,以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极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强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一直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园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河南省必须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机遇,以及河南省开放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必须考虑我省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实现新跨跃、新崛起的“动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专业凸显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新型工业道路、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 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紧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河南省贸易的区域性贸易特点,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广泛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意见,集思广益,以河南省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以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国际 物流管理、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国际贸易运作能力、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专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等途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进行调研,进而对该专业特色培育开展规划等工作,围绕该专业特色培育的需要,我们主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特色培育,并将教改成果体现在最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期待落实到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评价,不断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并产生一定影响。 1.师资队伍:企业家进课堂。河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物流、粮食期货贸易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与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家进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或体会的知识,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实践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具体做法是,由专业教师牵头规划,开设专业选修课,邀请企业家通过专题讲座方式给学生讲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专业不仅已邀请多位外向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学,而且还与他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进课堂是许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如何体现“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借鉴性”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贴近性往往是一些国内外经典案例所不具备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河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国际物流等典型案例引进课堂,不仅增加贴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鉴性。通过实地调研、高层访谈或当地商业媒体等多种渠道挖掘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并按不同课程汇编成分册,现已有“实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物流教学案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案例”等,将案例实实在在地融入理论教学,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 3.专业课程:地方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特质课程。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和郑州市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按照我校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准备与就地取材,已经先后开设《粮食期货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粮食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采购》等课程。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专业教师与校外专家、企业家共同对中小企业创业及经营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组织自编讲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仿真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国际物流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软件,形成高度模拟的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验环境。 5.实践基地:对接+滚动式。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实践基地更是夯实实践环节的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该专业与相关外向型企业实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不断创建新的实习基地从而保持其数量的滚动增长,我们称之为“对接+滚动式”实践基地。这样,学校与企业为学生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基地。通过多年的运作,该专业已与本地20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该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从而保证专业实习“有组织、有保障、有内容、有收获”。 结论 高校如何办出特色,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通院校如何通过培育专业特色,挖掘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化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在师队资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特色培育,为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经济与贸易论文:低碳经济与贸易自由化在国际法上的冲突与解决 随着各国对低碳发展模式的探索不断加深,经济方面的低碳式发展也愈发深入人心。这种低碳经济理念不仅存在于本国经济行为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跨国经济行为当中。低碳经济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一、低碳经济和贸易自由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 贸易自由化是指世贸组织各成员在货物、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要逐步实现自由化,即各成员方保证履行世贸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乌拉圭回合和以后世贸组织成员达成的协议与协定,逐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方面的准入度。贸易自由化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在过往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在今后的日子里,贸易自由化依然会被世界各国所推崇,而阻碍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行为也将为各国所抵制。 可以说,低碳经济是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经济模式。它的出现有其积极意义,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这种阻碍在国际法上的体现尤为明显。要实现“低碳贸易自由化”,必须明确认识二者在国际法上的冲突并探寻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低碳经济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 1.低碳经济产生贸易壁垒阻碍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要求各国减少贸易壁垒,而低碳经济会促使新的贸易壁垒的产生。 (1)倡导低碳经济产生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要求各国降低关税,而低碳经济的施行使得各国先后制定有关碳关税的法律。尤其是发达国家相继出台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以美国为例,美国已经颁布《美国情节能源安全法案》,从2020年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的产品征收惩罚性碳关税。其实质是美国外交战略重大调整,目的在于遏制新兴经济体发展[2]。这对发展中国家是相当不利的,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2)倡导低碳经济产生非关税壁垒。在倡导低碳经济的同时,各国为保护本国环境纷纷制定新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准入限制甚至禁止措施,对于外国投资也审查严格。这些经济行为严重违背贸易自由化的宗旨。低碳经济的提出掀起了新一轮的“低碳贸易保护主义”之风,使自由化进程放缓。 2.低碳经济为发达国家歧视发展中国家提供借口,阻碍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要求各国经贸行为中采取非歧视待遇,而低碳经济的施行过程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歧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用本身历史优势和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高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指责和立法方面的排挤,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而且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责任就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然而从目前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行动来看,发达国家不仅没有承担更大的责任,反而将责任推给发展中国家来承担。尤其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初级工厂,而且承受着发达国家施加的高额关税和其他方面的排挤。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差别对待,不符合自由化的要求。 三、低碳经济和贸易自由化冲突的解决 倡导低碳经济对地球环境保护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无可厚非的,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是值得追求的。随着低碳经济深入各国政策立法等领域,其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如不合理调控,二者冲突必将愈演愈烈。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使二者的冲突降至最低,从而获得贸易自由和优质环境的双赢。 1.各国在各自制定有关低碳经济的立法时,应适当规制,不宜过度限制和碳排放有关的经济行为。在关税和准入方面不宜规定过于严格,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使国际经济的自由化与低碳经济形成相互促进的格局。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意识到,一味提高进口产品碳关税或者限制高碳排放量产品的进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在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只采取强硬的政策立法方式来施行,而应该认清现状,在合理的限度内逐步推进。否则,必将阻碍自由化的进程,也会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低碳的“拉锯战”中两败俱伤。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将该原则落实到实践当中。发达国家不应把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的责任完全推到发展中国家身上,其本身也应用实际行动主动承担起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义务。各国都应认识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国家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的。尤其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与组织,更应为发达国家作出表率,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不再仅仅是观望着的姿态,而应用现实的减排成果表明其决心。 在构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法律秩序的国际谈判中,各国充分考虑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历史因素对其现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区别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仅发展中国家要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发达国家也要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而且低碳的标准要以本国各方面综合因素为标准,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在低碳经济模式中受益。最终制定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只有这样,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才能处于平等地位,不受歧视。 3.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也要加大低碳经济力度,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与施行力度,使得国际经济行为向国际低碳经济行为转变。把“低碳理念”充分融入到国际经济行为当中,使“低碳”不仅不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障碍,反而寓于自由化当中,最终实现国际低碳贸易自由化。 四、中国的低碳贸易之路 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颠覆式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在低碳经济的浪潮中走在前面,对其经济发展必将大有裨益。贸易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首先受到重视。 1.发展本国低碳经济。 应当意识到,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污染呈现排放总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复合型污染严重等特点[3]。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从开发新能源入手,优化本国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淘汰落后工业部门;最后要加大低碳宣传力度,使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2.加强国际对话,增强低碳经济国际法话语权。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本国内部的经济行为,还涉及本国与外国的经贸关系。为使在低碳经济中处于有利地位,中国应加强国家间对话,以防发达国家利用低碳经济制约我国产品出口和销售。积极探索与西方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研究、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4]。除此之外,中国还应积极参加国家会议,努力促成新的国际公约的起草和签订。在国际公约的谈判中增强本国话语权,维护本国利益。 综上,低碳经济与贸易自由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冲突,但其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要各国能充分考虑并衡量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本国和贸易相对国的整体利益,并将之置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低碳经济便不再是贸易自由化的障碍,而是寓于贸易自由化中,为国际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助力。 经济与贸易论文:近现代经济制度下的中国海权与海洋贸易 摘要:“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这是早期罗马共和国著名哲学家西塞罗通过罗马与迦太基两次“布匿战争”发出的感叹,同时这也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荷兰“海上马夫”、西班牙“无敌舰队”、“日不落帝国”舰队、日本“联合舰队”等都曾是其国家称霸世界的必备工具。海权,最早由美国战略家a.t.马汉在19世纪末提出的一个概念,说到底,就是海洋空间行动自由权。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性的海洋贸易日益活跃。 关键词:经济制度;海权;海洋贸易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洋和海洋贸易状况不同,近现代的阶段特征尤为明显。政治、经济制度与海权和海洋贸易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作为中国这个海洋大国来说,海洋权利显得更加的重要。 一、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制度下的海权与海洋贸易 (一)中国历史上对海洋的探索 西汉时期,中国开辟了东至朝鲜、日本和西去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的中国航海已经通达到远西的大秦(罗马)。汉武帝曾经建立了一支拥有战船2000艘,兵力20余万的强大海军,并吞并了中国东南沿海闽越国,招降了越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远洋海船越过印度半岛抵达波斯湾。隋、唐、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兴旺,开通了直接沟通亚非两州的长达1万多海里的世界性远洋航线。宋、元时期,中国的航海事业进入全盛时期,中国航海技术比西方领先二至三个世纪进入“定量航海”阶段。福建泉州港,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郑和“七下西洋”标志中国航海事业进入顶峰。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海洋事业衰败至极,海上外辱接踵而来。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外国海上贸易极少。清朝的这种对外贸易政策严重的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时,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在世界上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中国出口到外国的主要货物是茶叶和农产品。清朝初期和中期是中国海外贸易的一个低谷。 (三)鸦片战争后,条约制度、买办制度下的关税、贸易状况 古老的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当“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时,近现代的海洋似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屈辱和不安。《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进出口关税税率由中英两国协商制定;明确规定中国关税“值百抽五”的极低关税;规定英国“官船”可在通商口岸停泊,外国军舰从此可以自由进入中国口岸。之后,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又在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后,开放牛庄、天津、淡水、琼州等十几处为通商口岸。关税制度也发生根本变化,《望厦条约》规定:“倘若中国日后欲变更关税,须与众国领事等议允”,彻底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洋商享有子口税特权,这种制度不仅大大便利了洋货在中国内地的运销,也促进了一些华商向买办的转化。一些华商不堪沉重的税负,就冒充洋商或依附于洋商。外商不得不依靠中国买办进行各种贸易。 (四)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海防的发展 洋务运动时期,左宗堂创办以造船为中心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厂)。清廷令闽海关每月拨银两5万两最为福州船政局的经费,后有增拨闽茶银每月2万两给福州船政局。1877年,清政府计划十年内建成“南洋”、“北洋”、“粤洋”三支海军(实际还建立了闽海海军)。经过十年建设,三洋海军已经初具规模。到1891年,中国海军已排名世界海军第八位,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五)甲午战后,海运业状况 甲午战后,清政府苦心经营30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耗巨资建造的最好军港也为敌军所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队;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作为军费。甲午战后,由于外国轮船公司已在远洋和江海大中型轮船航运方面占优势,中国民族资本的航运业只好向内港小轮船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参战国大批商船或被军队征用,或在战争中损毁,西方各国大大减少来华和在华航行的船只,既减少了对中国民族资本航运业的压力,又为中国航运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机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国航运势力卷土重来,不但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态势,而且开始新的扩张,使中国民族资本航运业的发展收到了压迫。 (六)国民党统治时期 1928年,国民党政府成立 了交通部航政司,管理航运行政、船舶海事以及海员等各项事务。这使得中国航政不再由海关兼管,开始有了正式的管理机关。国民党于1928年对招商局进行整顿,使其经营状况好转。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宋子文等分别与各国政府谈判,重新修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孙中山十分重视海军建设,在他所建的临时政府的九个部中,其中就有一个是海军部。 二、新时期市场经济制度下中国面临的海权、海贸问题 中国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组成,总面积437万平方公里。除渤海,其他三个海区都须按照国际法的原则与邻国划分。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大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然而,目前仅在中国南海就有143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处于争议状态。近年来, 不仅仅是南沙群岛海域存在多国主权权益之争, 其他海区也存在两个以上国家与我国有划界矛盾, 甚至有些区域存在着多个国家的多重重叠主张。黄海, 我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划界问题。东海, 我国与日本、韩国存在划界问题, 在所谓日韩共同开发区存在着中、日、韩三国的主张重叠区。另外, 我国与日本存在着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南海更复杂, 我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都存在着海域区划问题。另外, 在南海还有周边国家与我国的油气资源之争, 我国对于争议的控制能力较弱, 呈现小国欺负大国、弱国欺负强国的架势。我国在南沙驻守了7 个岛礁, 占外国实际占据岛礁数的115, 且远离我大陆, 后方供应和支援都有很大困难。而在南沙占据岛礁的国家, 都大力采取措施强化占领, 特别是增强已占岛礁的军事设施, 加强实际控制, 对别国船只活动进行限制、干扰, 甚至武力驱赶。与此同时, 还加速资源勘探开发, 保护其既得利益。 三、经济与海权、海洋贸易的关系 现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海洋。海上贸易是中国贸易的重要部分,根据中国在2010年海洋发展报告中公布的统计数字,中国2008年一年的海上贸易占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87%,估值达到3万亿元(约4560亿美元)。此外,中国约85%的国际贸易通过海上通道运输。海上贸易的一个关键部分是,中国越来越依靠进口石油来维持经济发展。2009年,中国石油消费的一半来自进口。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增加到65%。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包括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西方石油公司撤出哈萨克斯坦在里海油田的开发,将加重它对中东石油和海上运输的依赖。 四、总结 我国要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全面实施海洋开发战略, 财富来自海洋, 危险也来自海洋, 太平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太平的。今天海洋不但在军事上发挥着其更重要的地位, 而且越来越突显出它在人类将来存在的重要物质来源, 在陆地资源已经被大量开发,有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的时候, 开发和利用保护海洋国土资源, 控制海权,不但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保持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存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中国急需提高和增强全民族自上而下的海洋意识。 经济与贸易论文:浅谈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学者们众说纷纭。安徽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经济外向度偏低,开放型经济发展缓慢,因此,研究安徽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具意义。文章首先从定性角度简要描述了安徽省对外贸易现状,其次从实证分析角度研究了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导向性作用不明显,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安徽对外贸易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一、导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的加速推进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徽省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的纵深和腹地,是沿海发达地区江、浙、沪等最毗邻的一个省。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外贸进出口额由1978年的不足1000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1.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25%,出口占gdp比重已由1978年的0.1%上升到2008年的5.7%。2008年全省gdp达到8874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04.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34.89亿美元,经济外向度迅速上升至17.07%。但是,目前安徽省的经济外向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不仅远低于全国69.6%的水平,而且全年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0.7%左右,可见,与全国相比,安徽省外贸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人均水平均明显偏低,对外贸易发展的差距还很比较大。 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主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但是对外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及促进作用大小如何,如何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是安徽省对外经济贸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综述 (一)国外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第一,“对外贸易促进”论。该理论创始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着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 第二,“对外贸易无关”论。其主要观点是:从短期来看,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三个因素。但是,如果从长期供给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则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大类,与对外贸易没有关系。 第三,“对外贸易悲观论”,其主要观点是自由贸易不利于经济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自由贸易会加剧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外贸与国际收支逆差,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而且自由贸易所决定的生产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国际不平等。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重新安排投资和配置资源。 (二)国内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一直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张小济等(1999)等发现“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彭福伟(1999)提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往往与国民经济增长呈反方向运行趋势”等。 随着国内有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就这一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李健(1998)概括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张明玉(1999)则认为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出口对经济增长显示出强大的推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许启发和蒋翠侠(2002)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主张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并重。 三、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数据的选取取自《中国金融年鉴》和《安徽统计年鉴》,样本数据为安徽省1990-2007年度的数据。 (二)协整关系检验 为了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假定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变或影响是平稳的基础上,以gdp为因变量,分别以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为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用y表示gdp,x表示进出口总额,x1表示出口额,x2表示进口额,借助 eviews5.0软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方程为: y=-1098230+66365.45*x1-66322.76* x2+66357.35*x+994*t x=6.29-1.02*x1-0.99*x2+669*t 表2说明,安徽省经济增长(gdp)与出口、进口、进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还表明,经济增长与出口、进出口之间呈现出同方向变动关系说明,安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着的“外贸驱动”迹象。 (三)安徽省进出口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如图1所示,安徽省进出口总额的年增长率与安徽省gdp的年增长率并没有存在显着的相互依存性,这表示安徽省进出口对gdp的增长虽有着影响,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说明安徽省对外贸易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四、安徽省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不太合理,还没有摆脱依靠初级产品、简单加工、以量取胜的传统模式,仍处于粗放式数量增长型发展阶段。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较慢,机电产品、高新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且未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难以有效地规避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因此,要优化安徽省的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的出口,推动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省利用外资总量上较大跨越,质量上明显提升。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对外资技术和管理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外资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越来越多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表明,中小民营经济已成为主宰地区经济发展快慢强弱的重要标志,各地区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中小民营经济上。但是安徽省的中小私营企业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政府要将对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实到位,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从而拉动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四)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安徽省经济 安徽省地处华东经济板块的腹地,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投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制造业基地正向中国转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安徽省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圈中,学习相邻发达省市的经验,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拓展安徽在国内外市场的空间,保持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需求能力,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经济与贸易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一、指导思想与专业定位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重点抓专业建设,继续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本设施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特色,全面培养基础较好、商务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特色人才。(2)专业定位。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财政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各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及母体学校(兰州商学院)的优势教学资源,根据上述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要求。第一,知识结构。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基本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二是具备系统、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进出口贸易专业知识。三是掌握会计、统计、财政、税收、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宏观政策及微观市场分析能力。第二,能力结构。一是分析研究能力;二是实务操作能力;三是市场开拓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3)培养过程。第一,修业年限及学分设置。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最低修业学分不得低于160学分。第二,课程设置。一是公共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财经应用写作、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二是学科基础课: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三是专业主干课: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国际经营战略、商务英语、商务谈判等。第三,学分、教学时间分配及实践活动安排。总学分160,其中课内总学分140,教学实践环节20学分。 三、课程建设情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一是英语课学习明显较多,而且课程内容也较为丰富。二是注重人文培养。 四、实践教学 (1)社会实践或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院、系部安排集中到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委托实习实训、学生自行联系等方式,且活动由指定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实习期满应向院系提交规范的调研报告,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综合打分,并计入综合成绩。(2)专业实习。由院系指定专业任课教师组织安排,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实习结束学生向系部提交实习报告,对于在实习过程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适当给予表彰和鼓励。(3)毕业环节。学生的毕业经过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环节。 五、保障措施 (1)强化对特色专业的指导和领导。学院院长是本专业建设的负责人,主持制定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经济贸易系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加强对特色专业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充分的参观学习、培训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2)建立特色专业建设评估制度。完善特色专业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实行特色专业项目管理、调控、评估制度,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总目标的实现。(3)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多角度考量,加大培养和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力度,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经济与贸易论文:探讨优化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扩大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从社会需求导向的视角,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才是它们所需要的。某些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在外贸行业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了外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生源状况出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尽快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 2.专业方向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是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向,所以独立学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业办信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可以聘请以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组,进行评估调查,以保证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3.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定位不应该是研究型、专业型的,而应是应用型的。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是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拓宽就业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职业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的职业课程设置又要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 1.突出外语与外贸并行的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在专业课教学时应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如,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报刊选读等;另一方面,要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可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考虑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外,还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同样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专业任选课的课程形式体现,只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另外,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必选课中的某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需要整合。 经济与贸易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的演变与未来发展探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4大模块和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安排构成。要在调研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需求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实现培养和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目标。 一、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现状 在以前的学科教育模式中,由于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追求大而全,导致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我院的国际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在教学教育改革的促动下增加了案例教学,加强了第二课堂,改进了模拟实习,但有关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整合问题尚未有大动作,或者说,只是在原先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科”教学体系的痼疾,也体现不出专业教育的真正特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交叉学科内容重复。《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等国际惯例,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都要重复介绍这些内容。第二,重要内容不突出,不相关的内容多。如《国际金融》中的“国际金融机构”这部分内容,书上用了较大篇幅讨论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责、主要业务和组织机构等,对于一个基层外贸工作者而言,显然没有必要非常详尽地了解。相反,外汇风险和外汇保值等内容对于基层外贸工作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课程中这部分内容比较简略。第三,不够重视职业资格证。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有国贸专业自身的职业(上岗)资格证,如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跟单员证、外销员从业资格证等。第四,重理论轻实践。重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其应用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了,但在实际操作和工作实践中对理论的应用却很生疏,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很陌生。 以上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浪费了教育资源,更影响了高职人才的技能培养。要想使我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真正办出高职特色,培养出真正的外贸战线的行家能手,就必须对以上的问题加以纠正,也就是打乱过去的学科体系,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整合。 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 目前全国高校可划分为国家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地方所属普通等高院校和专科院校三类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上各自切出/蛋糕0的一块,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样就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开设的同一专业,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同是国贸专业,有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满足国家机关、高校及相关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满足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各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现实情况是,不论哪类层次高校开设的国贸专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几乎占理论教学80%左右,被牢牢锁定在规定范围之内,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余地,唯有剩下的20%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可作适当调整。这必将影响和制约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改革与创新。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各类高校对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自身的需要为前提,尊重专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提升能力素质为手段,以学校定位为特色,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未来变化 进入新世纪,国际贸易方式、贸易内容及国际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消费市场的疲软,全球货物出现大幅度下降,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等。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领域,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往往选择进入跨国公司、中小型进出口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甚至选择创业,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从贸易方式看,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的方式 电子商务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资金传送(eft)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的系统雏形已经出现。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因此,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据资料统计,一笔国际贸易业务中至少 有46种不同单据,连同副本共有360份以上的单证资料。edi则大大降低了双方的通讯费用,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经营效率。未来,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跨国电子商务贸易,使贸易更加便利化。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需要增加国际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以适应国际贸易新的变化。 (二)从服务贸易看,国际服务贸易外包日益活跃 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许多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纷纷将低附加值的服务环节从企业中剥离,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离岸(国际)服务外包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活跃。国际服务外包是指外包转移方(外包商)与其外包承接方(供应商)来自不同的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中国政府提出到2013年,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由此可以新增100万大学生就业。目前,我国已在20个城市进行国际外包服务业的试点,未来5-10年将是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高校为培养符合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所需要的人才,开始着眼于开设与国际服务外包相关的课程,国际服务外课程正在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三)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看,更加注意文化创意带来的附加值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兴产业,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之后,文化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又一新的增长点。国际文化贸易包括文化商品的进出口,也包括文化服务的进出口,国际文化贸易属于创意经济,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经济与贸易论文: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的相继开放,各行各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加之对国际外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 虽然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始终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所有教师都想让学生好好听懂重难点时,教师就不自觉的开始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因为我们怕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或团队的力量无法学懂知识,教师放不开,学生很被动,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2.实践学时偏少,实践教学随意性过大 学生没有国际货物买卖的感性认知,对课程的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环节、各项交易条件、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等都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单纯靠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的。课程的理论学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占总学时的1/3,在实验教学上更为明显,如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我校是运用世格软件进行上机模拟操作,实验的随意性较大,会让课程之间的实验环节出现重复。 3.大多教师缺乏企业背景的实战经验 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高校教书,缺乏实战的外贸经验。有些老师虽然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外贸业务流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中,已经很难跟上实践的操作。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很想去企业实战,但因为外贸是流程性事务,而且牵涉到公司的业务秘密,想找一家单位难度也很大,这就出现了教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考试应急,考后忘光”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呈现一套系统的知识,他们总喜欢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割断,这样对课程群整合教学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群教学资源改革的思路 课程群是指将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单门课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之间有横向的内在联系,又有纵向的连贯关系,但各自又自成体系,树立大课程观的一种理念。 1.国际贸易课程群的构建 面向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坚持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的原则。所以搭建“国际贸易”课程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2.专业课的重要性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所有课程分成了两大系列课程,分别是理论课程组合实务课程组。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将实务课程组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此门课的教学体系内容为核心展开。 3.结合专业分流方向构建课程群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将选择专业方向,目前主要有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货运方向和网络贸易方向,在设置必修的专业课如外贸函电、国际金融等课程的基础上,每个方向又有各自的专业课程。 4.基于企业岗位设置的角度构建课程群 根据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基于外贸行业中所涉及的大多数企业所设置的通用岗位种类,考虑专业方向分流的课程,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构建课程群。 三、课程群建设的探索 1.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突出港口经济的特色,从大连中小企业的角度重新对课程群中的课程进行梳理,明确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划清各课程之间的知识界线,修订教学大纲、授课日历等。为了更好的体现课程的知识连贯性,目前我专业已启动了课程群教材的编写工作。 2.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情景模拟、网络实验——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通过企业对外贸人才在产品上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引入对具体产品的讲解。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在上课时跟全班同学分享,以达到学生对很多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突出“实务”特点,即应以实践为主,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和国际商务单证实验室,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比如上述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以“任务驱动”为项目的实验指导书,让学生在局域网条件下能在寝室完成操作。另一方面实践教通过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或观摩操作,或者请一些企业人员进课堂讲授经验,传授实用知识。 4.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在精讲2—3门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一人多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课程之间教学知识点的重复性。针对缺乏实战经验的师资情况,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现象,可以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如考试+实验报告;考试+设计性实验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3门课程正以试点班的形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网络课程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在线学习,占考核20%;课堂探究和讲授,占20%;仿真实践环节,占30%;考试占30%。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明显上升,知识掌握的扎实性提高。在今后的课程群建设中,也将实行课程网络化、精品化。
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主观层次上对主观体验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使人们满意自己过去的生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对人类主观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层次方面的个人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技巧,对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处理事情的宽容,发明创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养或加强这些方面,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的积极情绪;三是对群体层次组织系统积极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积极社会、学校、家庭的建立,从而达到提高群众美德、增强群众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是根据消极心理学而产生的,保留了消极心理学好的方面,舍弃了消极心理学不好的方面,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应用消极心理学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对人类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学,使心理学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类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使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更加坚定,帮助人们寻找获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全面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和阐述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的实际概念,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在于如何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护人类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是研究人类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的一门心理学科学。积极心理学要求,每一位心理学家都要以一种极其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审视人类的潜力、目的以及能力等等。基于原来较为完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的技术,对积极心理学中人类的力量和人类的美德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达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的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汪大伟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学教育探讨 一、积极心理学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的探究等描述层面的问题,较少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和定位,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主要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具备调适自己心理的能力,只是有的被暂时遮住了而已。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展开工作。 2.创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工作理念及工作手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是在传统的“问题导向”模式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从消极逐渐转换成积极,这是一次理论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于发展一门挖掘和培养人类积极力量的科学,运用适当的测量和评估标准探索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探究积极力量的形成阶段和方式,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干预和预防消极力量的滋生,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体内部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提高,作为一套以正面指标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体系,其技术手段主要是把结构化的问卷作为测评主体,并与其他方法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测评体系。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构建一套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为基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注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全面、科学、实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养成是其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出现教育资源的短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加大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获得有三种基本的积极体验,即对过去生活的满意感、对现在生活的福乐感、对未来的希望感,这就衍生出培养大学生积极体验的三个子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大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生活的愉悦上,摆脱痛苦的经历,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感;通过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目标明确性,加强他们的福乐感;通过引导大学生建立信心面对未来的挫折,提高他们的希望感。只有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会采取更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境。因此,如能培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方式、解释风格以及内在的心理动力,就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心理学把人格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两种。赛里格曼认为,人们在面临成功或失败时都会自我解释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失败或挫折只是暂时的,由外因引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或者当外部环境改变时情况自然会好转;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久的甚至不可改变的,并且他们会将此悲观心理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自信的、积极的,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外物;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消极的,注重外界的影响,他们容易形成压抑,紧张,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问题。因而,调整大学生的这些负面情绪,需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 2.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既要获得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有所要求。第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层面的探索。一是要从制度方面做好保障,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按照国家要求配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规定其职称走教师系列或思政系列,从而确保队伍稳定性;同时确保工作经费的投入及软硬件配备等。二是学校上下都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中,这是一个系统工作,要贯穿新生入学到毕业就业的每个环节。三是要创建积极的物质和人文环境。高校的校园物质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学校整体的布局规划、校园建筑、绿化美化和周边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行以及情感气质。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优良学风的建设、公平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校园文化的营造。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高校要积极挖掘家庭的潜能,开展“家长学堂”等心理普及活动,将积极心理学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此外,高校要运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为社会多作贡献,相应地,社会也将带来正向的反馈,在这种良性循环影响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将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微观层面的探索。一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将弱化以往的问题导向,更多地将积极心理学内容渗透到课程建设、校园活动及宣传中,在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中通过发掘个体自身的力量来有效地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二是心理工作者师资队伍培养是重点。在对专业人员培训基础上,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党团队伍力量,积极建设基层心理辅导工作站,加大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将培训规范化、系统化,完善和强化学校的预防体系网络。三是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设立和完善朋辈互助工作制度,专业的培训及督导,培养一批大学生朋辈组织,通过他们将积极的心理学理念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最终达到助人自助。四是借助优势展现亮点。开展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展现的首要前提,通过展现学校的特色亮点以及与其他学校的相互交流借鉴,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能更好地服务本校。五是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如何需要接受积极的评估体系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如是否建立心理咨询室、专兼职人员配备情况、经费下拨情况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是否运用积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的成长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量表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测评,包括生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积极的内在动力、积极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实现积极教育的目标进行效果评估。高校的功能之一是培养人才,优秀的人才必须以身体和心理完满状态为前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实施从消极向积极的转移,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性的需要。 作者:庄濛杰 奚晓岚 王珏 单位: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学教育教学论文 1现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现状 1.1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与对象范畴的狭隘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性欲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逐渐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突出实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如果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为20%案例分析报告或深度访谈报告、30%实训表现和50%课程考试三大模块。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对相应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深度访谈报告则是围绕某一心理话题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深度访谈记录;实训表现则由小组共同评定;课程考试以真实教学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 4心理学教学完善人才 心理学教学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在于: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与日益增长的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现状的差距,这种差距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亦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观愿望和内在动力,从而也推动着高校进一步科学地确定心理学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以及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师资建设的定位,有助于心理学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的投入和效果。然而,高校心理学从发展水平上看,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思想观念、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实践、科研水平等均存在诸多不足,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学工作仍将任重道远。
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知道从小到大一点点积累知识,却不会从大到小整体把握和梳理知识,因此很难形成知识体系,造成知识的碎片化。这就是很多学生学习非常努力,却得不到应有收获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最大困境。教学实践表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是突破该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1整体性教学的内涵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如齐、胡林成的观点是:教学整体性由教学内容、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和教学活动4个部分构成,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多种要素于一身,是系统论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的结果。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伯海英教授则认为:中学课程具有系统性的特点,教师若能将课堂教学任务转变为学习任务,以整体为核心,分层次呈现给学生,与此同时,设置情境启发学生完成任务,构建知识体系,则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能力发展。整体论认为,宇宙不是一台由许许多多个零件所构成的机器,而是一个和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提示我们看待事物时,不能将它分成一个个“碎片”逐一研究,而应该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所以,笔者以为:学习任务应该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也称为整体性任务,学生的学习过程应以整体的形式进行;教师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设计,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形成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最终达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 2整体性教学的具体实施 2.1整体教学的目标引领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中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整体的高度,研究学情、研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制定符合本校学情的教学目标。《普通髙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分子与细胞”模块要让学生建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及细胞的生存既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这两大核心概念。此模块的整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和能量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等。结合本校学情,将此教学目标细化到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中,设计的具体教学目标是:(1)说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制作观察叶绿体的临时装片;(3)概述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4)确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思想。整体教学目标,不仅将知识目标落到实处,而且将需要长时间养成的核心素养目标细化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2.2整体教学的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整体性,主要是针对部分教师教学中按部就班地教教材的倾向而提出的。这种倾向具体表现为:不考虑前后知识的联系与衔接,不考虑学科局部知识与学科框架的连接,忽视知识间的联系,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中把握教学内容整体性的重要方法是梳理知识内部的逻辑关系,深人挖掘与知识相关的学生生活世界的知识,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以整合态、情境化的方式,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现以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中“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一内容为例,谈谈笔者对如何聚零为整、构建系统知识框架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内容,是细胞整体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它体现了细胞各种结构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细胞内的生理活动是由多种结构共同配合完成,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基本观点。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攻克的障碍。在教学中,笔者以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骨架、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为基本内容,通过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细胞中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进行联系和迁移,让学生明白:这些生物膜有类似的化学组成和基本骨架,但由于膜上蛋白质种类的差异造成各种膜功能上的不同,再通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让学生理解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科基本生命观念。这样,我们将这些知识点通过“生物膜系统”整合在一起,向学生展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引导学生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图1)。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加透彻和深人地理解知识,还可以形成“对事情进行全面思考,把事情放在普遍联系中”的系统思维方法。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对比图等学习工具,使学习内容具备“框架化”特征,借助于形象思维进行记忆,为知识的提取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整体教学的策略推进 2.3.1建立“学习任务群” 所谓“学习任务群”是指在真实情境下,教师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活动进行自主思考、自主体验、合作与交流、评价与反思。例如,在“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复习过程中,笔者设置了如下任务。任务一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1)说出图2丙表示的生物膜名称。(2)图2乙表示的膜上有受体蛋白,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那么靶器官是什么?(3)图2甲表示的生理过程是什么?其主要的生理意义是什么?(4)图甲?丙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在叶肉细胞和人体肝脏细胞中都存在的是哪个?(5)图甲 ̄丙说明生物膜具有哪些功能?任务二理解生物膜之间的协调配合。图3表示细胞内物质运输过程,观察并思考:(1)写出A,B,C,D代表的膜结构的名称。(2)写出a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3)COPII由B产生与结构C结合,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什么特点?(4)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酵母菌细胞中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则该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由此可知,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什么?(5)如果上述情况发生在胰岛B细胞内,则人体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在传统教学中,一问一答式的学习过程,不仅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小,而且将较为完整的知识零散化、碎片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在教学中,笔者依据渐进性原则,将整体内容以“任务群”形式,逐步呈现给学生,并给出每一个层次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学习内容,并通过充分、完整的自主学习,找出疑点,在小组内讨论,互助解决,然后将讨论结果进行投影展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点评、归纳、总结。这种以图解为背景,由浅人深的“任务群”,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还能引导学生深人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实践证明:基于整体认识论的教学设计,可以保持学生思维完整与连贯,有利于其对知识的掌握。 2.3.2创设“一例多情境” 所谓“一例多情境”是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利用“一例”设置多个教学情境,设计多个具有一定联系的任务,将所学内容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相比于同一个主题设计多种情境,这种方式过渡自然,教学结构紧凑,不会给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例如,在髙考生物学试题中,生物膜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呈现方式与考査要求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在特定的情境下,以一定的线索将相关的核心内容呈现出来进行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笔者通过国家癌症中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和传奇人物“苹果之父”乔布斯的患癌经历,给学生强烈的震撼,接着说明癌细胞的恶性增殖、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密切相关,以此导人,调动学生研究生物膜的积极性,最后依次设计了如下情境:情境一:以癌细胞形态和特点为切入点,提供细胞膜蛋白分布结构图,让学生逐一分析膜上蛋白质的功能,全面梳理膜上糖蛋白、载体、酶的特定功能。情境二:以癌细胞增殖的特点为落脚点,提供细胞中囊泡运输的过程图,让学生理解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质是如何运送到细胞膜上的,充分体会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以及细胞的整体性、动态性。情境三:以癌细胞的治疗手段为应用点,提供携带药物的脂质体模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尽可能多地杀伤癌细胞,减少正常细胞的伤亡,进一步体会生物膜的“神奇”。实践发现,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只有在尽力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养成。因此,课堂设计的关键之一在于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这里的任务情境不是教学中的一个导人环节,而是结合学习的主题,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进程都置于情境之中,使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2.4整体教学的评价 近年来,国际教育评价理念转变为“评价即学习”。其观点是:课堂评价应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课堂评价应服务于课堂,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调控教学进度,随时把握教学效果;课堂评价应是“无痕的”,巧妙地融合于课堂,使其与教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笔者实施了“小组积分评价法”这一贯穿整节课的评价机制,具体方法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一般6人为一组;以小组的成绩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围绕课堂“学习任务群”展开评价,既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也对小组合作情况(参与讨论、踊跃展示、专心倾听等)进行评价。课堂学习任务中的要求作为评价标准。例如,上述“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这个任务中,有5个小任务,分别要求学生认识各种生物膜的结构,理解生物膜上蛋白质的功能及生理意义,总结生物膜具备的生理功能。这既是要求又是标准,还具有引导学生由浅人深、明确知识理解方向的功能。这样的评价标准,可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还是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支架”。然后,将学习任务中的问题赋分,由学习小组自评或小组间互评,小组长负责记录。学习任务结束,评价过程也就“不露痕迹”地完成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均在评价现场,评价的过程也是评价结果反馈到个体的过程。当然,课堂教学的评价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深人各小组,收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知识遗忘点、思维障碍点等,及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学习。例如,学生知道在叶肉细胞和人体肝脏细胞中都存在的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后,教师及时追问“类囊体膜不存在于人体肝脏细胞”的原因,让学生作进一步解释,可以明晰该问题的本质。如此,将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点评交错进行,使评价与教学达到交融状态。 整节课后,教师和学生将给各小组打出的分数写到黑板一角的记录表中,将小组学生合作表现(参与讨论、踊跃展示等)、小组成员课堂整体表现(倾听、质疑、尊重、包容)以加分的形式记入。一堂课、一个单元后可对得分高的小组和进步大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可调动全体学生争创优秀小组的积极性,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树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总之,整体理念指导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是整体“内容设计、任务串联、评价跟进”的系统实践过程,有助于师生积极主动、循序渐进地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综合发展学科思维力。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老师作为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往更高的阶梯跨越。 一、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意义 (一)拓展写作的思路 不同的学生教育背景和生活背景存在明显的差异,很多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路径比较单一,对生活事物的感知能力比较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思绪比较贫瘠,仅仅是凭借阅读的方式积累写作素材,通过仿写的形式获取写作经验,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存在“下笔难、思路断断续续”等情况。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堂当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老师的写作教学手段单一,实施的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元素的融入,使得写作课堂氛围沉闷乏味,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思路受到限制。而在“互联网+”背景之下,老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更加广阔,通过文字、视频等内容刺激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得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为学生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路,使得写作的内容更加丰满。 (二)降低写作难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少,这决定了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学生所累积的汉字量少,再加之字形结构复杂多变,对汉字累积的量和质不到位,为学生的写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写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打破传统的写作模式的桎梏,学生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或者拼音输入的方式进行写作,提升写作的速度,突破由于“写字难”的瓶颈。 (三)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 传统的写作课堂教学当中,实现写作教学的步骤极为复杂。老师在课堂上占据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命题、写作、批阅、评改等多个环节。由此可见,传统的写作课堂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大大缩短老师评改作业的周期。老师可以通过多个学习平台给学生发布写作任务,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写作资源,加强对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消化吸收转化成为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当中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实现自我表达、将具有个性化和创意性的写作思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学生将写作内容上传至学习平台,老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批阅,提出建设性意见,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学生通过针对性修改,使得写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推动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逐渐显现,与当前写作教学所倡导的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语文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领路人,应该走在时代的前端,通过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推动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写作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 二、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课前收集丰富的写作资源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信息资源通过有效地分类和整合,以大数据的形式呈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参考库。老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之前,可以通过相关的学习平台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收集丰富的写作资源,优化课前组织,从而使得课堂写作教学活动能够开展得更加顺利。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我的动物朋友》这一写作内容时,老师在线上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收集动物朋友的照片等。提前获取多样化的资源,对动物朋友的外形特点以及动物培养的生活习惯等进行了解,加强对写作文章的构思,为课堂写作教学做铺垫。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在课前导入换环节首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然后辅以陈述:“动物和人类是最为要好的朋友,动物和人们在和谐相处的过程当中构建深厚的友谊,欣赏了这么多的照片和视频,哪一个画面让你感触最为深刻呢?”学生可以就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提前准备的内容,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呈现“我的动物朋友”,在播放内容的同时可以细致地讲述我和动物朋友之间的快乐互动、点滴故事。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悦、有趣、有爱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活跃学生的写作思路,刺激学生写作思维发散,老师通过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介绍动物朋友的方法。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可以抓住动物朋友的典型特征进行描写,从动物朋友的外形、神情、动作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刻画和介绍,从而使得写作的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提升写作质量。并且通过对这一主题内容的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爱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提升信息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老师个人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对于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仍然沿用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手段实施写作教学,老师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在课堂当中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并不充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老师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重视启迪学生的智慧,加强与学生的探讨和交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之旅能够更加顺利、畅通无阻。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写观察日记”这一写作主题时,老师可以从回顾之前的课文内容,导入新课教学。该单元教学的侧重点则是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日记写作。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回顾卢铖笔下的雪,叶圣陶爷爷眼里的爬山虎以及法布尔眼里的蟋蟀。然后老师进行陈述总结:“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你仔细观察,认真发现,就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惊喜,写作的灵感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则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入手,通过仔细观察,找寻生活当中的感动和惊喜。”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观察的对象,然后明确具体的写作要求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之下,通过连续的观察,获得更多的观察体会和观察感悟。学生可以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可以观察植物从播种到发芽破土然后长苗的过程,可以观察一棵树的树叶在秋天颜色的改变过程。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拍摄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过程,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日记和观察视频一同上传到学习平台,让老师及时检阅。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使得写作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互动、探讨使得教学氛围沉闷,枯燥,学生对写作任务比较敷衍。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老师应该懂得灵活变通,通过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效衔接,有机结合,突破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壁垒,给予学生更宽阔的空间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这一过程当中,使得学生的思维火花更加绚丽多彩。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记一次游戏”这一写作主题时,老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游戏的规则、玩法和胜负制度,在这一基础之上,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游戏过程当中增强感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通过游戏活动,老师立足于这一核心基点,从游戏的设计、游戏的实施、游戏的开展、游戏的感悟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写作。又或者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万花筒”这一写作主题时,老师可以加强情境教学法在写作课堂当中的运用。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生活和学习当中有趣的视频和照片,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引导学生慢慢回想照片当中具体的事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情境共鸣。接着老师通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当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感悟?”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将自己的视角延伸至生活中,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是值得自己感悟的,通过表述来确定具体的写作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一个思维导图,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理清楚自己写作的基本框架与思路。而学生在创作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不断放映一些图片,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当中融入真情实感,从而使得写作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四)加强学术交流 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的看法,每个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有自己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特长,老师在写作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教学交流,安排互相批改作文,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术交流,构建充满学术氛围、文化气息的课堂。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我和过一天”这一写作主题时,关于充满奇幻色彩的写作内容,老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播放多媒体素材,通过不同的神话人物带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着自己和具体的神话人物在同处一天所发生的趣事。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进行深度的交流,然后各自可以对自己的奇思妙想进行写作,以文字为载体,将自己的思路呈现。在完成写作任务之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批改,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思维不断延伸,会让他们将自己的脑洞彻底打开,会不由自主地阐述自己更多的写作想法与方向,精益求精,使得他们的后续的写作实践更加具有学术气息。而学生在展开这种学术交流时,教师也应该加入其中,适当地点拨学生,让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方向更为多元,层次更高。比如学生在讨论与“鲁迅”过一天时,他们只会想到不断地写文章,或者说写什么样的文章。那么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回顾或者阅读鲁迅先生写的一些文章,比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让学生从书本中看一看鲁迅先生的“儿时生活”,想象自己和闰土抓鸟、在百草园斗蛐蛐、抓斑鸠的情形等。这样就让他们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了,而他们笔下的鲁迅形象也更加完美了,这样便能展现整个作文的学术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文章主要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意义着手,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途径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可以从课前收集丰富的写作资源;提升信息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教学形式;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着手,推动小学写作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霞.“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J].家长,2021(27):98-99. [2]董亮宁.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J].新课程,2021(35):114. [3]郑劭.“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优化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2):157-158. 作者:柴爱琴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长庆小学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房地产信托经营管理论文 “信托”意指信任委托,是一种代人理财的制度安排。我国《信托法》中所称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所指定的或者法定的)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财产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虽然人们对信托观念是起源于罗马法上的“遗产信托”,还是仿效日耳曼法上的“受托人”制度,尚有争议,但都认为现代信托制度的发展最早是从英国封建时代的用益权制度开始的。 一、现代信托制度的发展 (一)现代信托制度的确立 早期在英国出现的“信托”,称为“用益设计”,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规避封建法律制度对财产(尤其是土地)转移所加的限制和税负。当时的英国人民非常虔诚于宗教信仰,因而有死后将土地捐赠给教会等宗教团体的习惯,但教会土地可以永久免税以致影响到封建诸侯的租税利益,再者封建诸侯丧失了取得无人继承土地的机会,封建诸侯不得不出台禁止将土地捐赠给教会的规定。于是,人们采取了先将土地让与他人,再由受让人管理土地并将土地收益交给教会,达到与直接损赠给教会时相同的目的,从而规避了禁止捐赠土地给教会的规定。人们还采取同样的方法规避了土地长子继承制。另外,在由国王、领主和佃户组成的英国封建土地制度下,每当土地的“占有”或“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受让人需要交纳大笔税金,因而人们采取了转移土地“占有”而保留土地“用益权”的方式,使得这种负担得以规避。由于英国的普通法并不承认这种用益设计制度,因而受让人(实际上是受托人)是否遵守与委托人之间的协定不受法律的约束,而仅仅是依照良心和道德来管理财产,如果受让人不讲信用,委托人和受益人都无可奈何。在15世纪形成与普通法院分庭抗礼的衡平法院的大法官,以尊重法但不应该忽视道德为理由,承认并赋予了用益设计制度的合法性。用益设计制度的合法化招致了封建诸侯的不满,1535年亨利八世颁布了《用益法》,将受益人的受益权确认为法律上的所有权,目的是为了使受益人承受所有权人地位而无法规避税负。1925年英国以《财产法》废除了《用益法》,现代信托制度得以确立。 (二)消极信托向积极信托的转化 由于早期信托中的受托人仅仅承受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权,对信托财产不负任何积极管理的义务,信托财产的实际管理权和受益权由受益人拥有,也就是说受托人只是“人头”设计。通过利用受托人的“人头”设计,可以达到成功规避对财产转移的限制和不合理税负,因而这种信托被认为是消极信托。 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制度崩溃,政治上民主化,经济上市场化,凌驾于财产转移上的种种限制和税负也纷纷取消或合理化,人们由确保土地财产世代相传的观念转变为以赚取利润为目标,农业经济时代向工商经济时代的转化,也使得财富来源的形式由单一的土地转向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受托人从满足消极的“人头”设计需求,转变为能够满足受益人对提供积极、专业的财产管理方面的需求。信托和投资的结合日益紧密,营业信托事业日益兴旺发达,积极信托主导了现代信托的发展。 (三)现代信托制度的传播和创新 英国虽然是信托事业的发源地,但长期停留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事信托阶段。19世纪60年代,因产业革命的成功而资金充裕的英国民众,急于投资于利润丰厚的欧美地区,但缺乏国际投资经验,于是中小投资者集中资金交由可信赖的投资经验丰富的受托人代为运作,双方约定受托人只收取一定的报酬,并将投资收益返还给投资者。以后,受托人发展为专业化公司,并通过发行等值的基金单位而募集成立了信托基金,由此产生了“单位信托”。20世纪20年代,这种单位信托制度传入美国,并发展成为“投资信托”,以后又从美国传入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二者的区别在于单位信托是以契约方式运作的“开放式基金”,而投资信托是以股份公司形式运作的“封闭式基金”。目前,英国和美国都有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但限于习惯和民事信托旷日持久的发达,民事信托仍然是英国信托业务的主体,而美国的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同样发达。日本信托与英美不同的是几乎都属于商事信托,特别是在二战后特殊的经济环境中独创了“贷款信托”,为日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国外房地产信托经营模式 (一)美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 美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s,REITS)是以公司拥有资产的形式,将股东的资金吸引到房地产投资中,股东既可以获得类似于直接投资房地产的一些好处,又避免了承担无限责任及资产流动性差的风险。美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业自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迅速发展、衰落、复苏、稳定发展的过程,目前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400亿美元。 l、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类型 美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包括股权信托、抵押信托、混合信托三种形式。股权信托的投资业务主要是房地产的所有权(收购现存房地产或即将开发的房地产),其投资人取得的是房地产的股份所有权;抵押信托的主要投资业务是房地产抵押放款,投资人取得的是抵押贷款债权;混合信托则兼有股权信托和抵押信托双重性质和特点。股权信托的投资魁力在于:(l)通过资金的“集合”,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于利润丰厚的房地产业的机会;(2)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将募集的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组合,分散了房地产投资风险;(3)投资人所拥有的股权可以转让,具有较好的变现性。抵押信托的投资魁力在于:(1)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介入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获得较高借贷利差的机会;(2)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多个房地产项目的抵押贷款,分散了房地产借贷风险;(3)投资人所拥有的股权可以转让,具有较好的变现性。 2、房地产投资信托与房地产股份公司的不同 虽然房地产投资信托与房地产股份公司都是将所募集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但二者具有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功能在于“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财产管理与金融功能的统一,虽然它通常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出现,但同时要受到公司法和信托法规范;而房地产股份公司主要受到公司法的制约。(2)法律对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资产结构、收入结构、收益分配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比如关于资产价值的75%以上必须由房地产、抵押票据、现金和政府债券组成的规定,关于来自于租金、抵押贷款利息和房地产销售的毛收入不低于总毛收入75%的规定,关于分配给股东的金额不低于应纳税收入95%的规定等等,从而对其业务性质作出了强制性约定;而房地产股份公司的业务性质则不受法律的约束,其资产结构、收入结构、收益分配最终体现为股东的意愿。(3)房地产投资信托的经营管理活动带有消极性,即经理和雇员不直接进行房地产的管理和运作,只是对房地产管理业务的开展予以决策,具体的信托资产管理工作则聘请独立的房地产投资顾问或承包商来完成;而房地产股份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是积极的。 (二)德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 德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是投资信托公司通过其选定的保管银行发行投资信托证券,并将所收受的资金投资于房地产或其他特别财产,保管银行根据投资公司的指示负责现金及有价证券等特别财产的保管、信托收益分配、信托基金资产评价,以及房地产业务的监管工作。(图1)为保护投资人的利益,投资公司法作了设置监督委员会、选定保管银行、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分别管理、投资范围限制等强制性规定。可以投资的房地产限于租赁居住及商业用房地产,以及符合该条件的在建工程(不超过信托财产价值的10%)和土地。德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特点,在于基金资产的运用业务与保管业务的分离(三)日本的土地信托 日本的土地信托是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信托给受托人(信托银行),并从受托人管理和使用该土地的收益中获取信托红利。(图2)土地信托包括租赁型和处理型。租赁型是指土地所有者在信托期结束后,收回土地所有权;处理型是指土地所有者在信托期结束后,领取土地出售所得价款。土地信托基本上是在土地所有者具有开发积极性,而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发挥功效,土地所有者能够在保持土地所有权的同时,获得稳定的项目收益,因而对土地所有者来说极具投资魅力。 三、我国房地产信托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现代信托发端于20世纪初,并持续发展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前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信托业务逐渐消失。1979年新中国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经过20年的发展,全国已经有近400家信托投资公司,总资产约占全部金融资产的10%左右。许多有能力的信托投资公司都参与了房地产投资经营活动,它们以吸收信托存款、委托存款、发行房地产企业债券等形式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筹集资金,或者办理各种形式的房地产信贷业务,或者直接投资于房地产的开发经营,虽然拓展了房地产业融资渠道,促进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但因存在着违规经营、管理混乱、业务范围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信托业乃至房地产业的市场秩序,许多信托投资公司因房地产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的边缘。为了规范信托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1月9日颁布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1年4月28日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这就使得我国信托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建立在较为完善的法律规范基础上。而发展什么样的房地产信托经营事业,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笔者主要借鉴国外的运作模式,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简略构想。 (一)建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建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一方面为迅速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信托基金汇集闲散资金,满足房地产业发展对资金的巨额需求。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业务范围,目前应当以房地产的开发、购置、出租管理等权益型投资作为主要经营业务,至于资产结构、收入结构、收益分配等方面也需要监管部门和机构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的模式上,既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由金融机构组织发起,具体的资产管理活动由专业的投资顾问操作,也可以借鉴德国的模式,由投资信托公司负责具体的资产运营,另选保管银行负责受益凭证的发行、收益分配、部分信托财产的保管和运营监督。但考虑到我国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信托基金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以致专业房地产公司不可能作为投资信托基金的组织发起人而得到批准,以及现有信托投资公司在房地产权益经营管理运作方面的不足,美国的运作模式可能更具有借鉴价值。由信托投资公司组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起,并委托证券公司或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受益凭证,将所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房地产公司进行独立运作。(图3) (二)建立国有土地信托经营管理运作机制 我国城市国有土地所有权是通过出让、出租等经济形式及行政划拨方式实现的,而在日本,国有土地信托也是实现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日本的国有土地信托,是吸取民间土地信托制度能够有效利用土地的特点,为促进国有土地的有效利用及处置而建立的,使得国有土地的管理及处置手段更加多样化了。日本国有土地信托制度的好处是:在长期持续获得土地收益的同时,保留了将来行政需要的国有土地所有;将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共同进行信托时,土地价值的体现较为隐蔽,可以减少对邻近土地价格的影响;可以利用土地信托制度对再开发中的土地所有权进行调整。考虑到我国的土地制度现状,虽然利用土地信托制度不可能产生像日本那样明显的好处,但至少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实现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一种经济形式。当然,要保证土地信托给国家带来的经济利益不低于土地出让或出租所带来的利益。 (三)“房屋银行”的信托化规范经营 “房屋银行”模式是由贵州房屋置换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联手率先推出的。由于这种经营模式既降低了租赁双方的交易成本,又使双方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并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全国各大城市得到推广。因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银行”名称不得任意使用,一些地方如上海已经将其更名为“存房中心”。贵州的运作方式是,房屋所有权人将待出租的房屋“存入”房屋置换中心,房屋置换中心根据房屋所处的地段、环境、设施等因素,测算出房屋的出租价格,经房主认可后通过网络系统对外招租。房屋置换中心从首次招租成功之日起支付租金,并于每月存入工商银行为房主开立的帐户中。房主每年预留40天时间作为房屋置换中心的租赁工作日,该期间房屋置换中心不向房主支付房租。贵州房屋置换中心的该种业务仅运作四个多月,就接受了5900多套房屋,并租出5700多套,出租率达到97%。虽然各地都基本参照贵州的方式运作,但还是有许多差异。比如,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将此类“房屋银行”业务称为“租赁吞吐”业务,该业务规定每年预留两个月作为不向房主支付房租的租赁工作日,自房屋“存入”之日起开始按照事先约定的数额计算房租,不过所约定的房租额与向承租人收取的实际租金并不相等,房地产交易中心赚取了其中的差价。 在此类“房屋银行”业务中,房主、承租人及“房屋银行”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法律关系?他们之间签定的法律合同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合同?租金的收取与支付宜采用什么方式?对这些问题需要加以分析,以便在出现纠纷时能够依照现行法律及时予以解决。 在“房屋银行”业务运作中,房主和“房屋银行”之间一般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因而像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那样从中赚取差价的行为,有点类似于房屋的转租获利,这是不符合委托及中介业务的有关规定的。承租人和“房屋银行”之间是名义上的租赁关系,此时,是“房屋银行”以房屋所有权人的身份与承租人签定租赁合同,承租人也并不关心谁是房屋的真正所有者。由此可以看出,“房屋银行”业务的运作更符合信托法律关系。房主是信托法律关系中的委托人,“房屋银行”是具体从事房屋经营管理活动的受托人,受益人既可以是作为委托人的房主,也可以是房主指定的其他人。这样一来,我们将“房屋银行”称为“房屋信托”,并用信托法加以规范可能就较为妥当了。虽然我国民法理论及实践中,将信托行为等同于行纪行为,但严格地说,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信托法的出台也更加证实和明确了这一点,因而不宜将其认定为“房屋行纪”。 四、发展我国房地产信托经营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出台,为我国房地产信托经营事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不过,要真正促进房地产信托经营业务的发达,尚需要制定有关规范各种房地产信托经营业务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细则,特别是关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如何具体运作、房地产信托经营业务的税收制度、房屋信托时是否需要及如何进行产权转移或变更登记等问题,都是房地产信托经营的具体操作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处党支部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根据局党委要求,局属各党支部之间开展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以及经验交流会上各党支部重点发言提目要求,我处党支部的重点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促进首府房地产开发市场有序发展》,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虚心学习的态度,重点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学习活动及今后党支部的工作思路向大家汇报,以便各党支部之间相互学习交流。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决定一切工作的前提及保障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这要取决于领导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并结合本处实际工作,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精诚团结,提倡“五互”精神,重大决策问题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党建工作应有分工,但绝对不能分家,党内干部要积极参与行政工作,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在具体工作中相互通气、谈心。党支部以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处中心工作,在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影响人、凝聚人”的“五人”活动,逐渐使我处形成一个团结的、战斗的、富有凝聚力的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三、重点作好党建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根据实际工作坚持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如例会制度上大家一致通过职工关心的福利、表彰事宜等,真正作到民主集中制,通过每年两次的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解决每个职工在工作中积累的思想问题。积极组织参加局党委组织的理论学习,保证全体党员无特殊情况不缺席,并在学习过程中按照局党委的要求认真做学习笔记并撰写学习心得。学习后,由党支部派专人检查笔记及学习心得情况,将其装入个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档案中,200年期间共撰写学习论文7篇,学习心得10篇。 四、领导干部要重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我处大力提倡党员、领导、环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身教重于言教的宗旨,它将更有说服力,更有针对性。200年开发处年度工作重点目标是督促检查10个20万m2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住宅小区的工程进度,为了保证重点小区优质高效快速度建成,为企业排忧解难,我处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中,深入各基层单位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加班加点,不计任何报酬,对我市重点住宅小区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每周派工程专业人员深入到各小区跟踪服务,发放问卷,及时了解开发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简报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反馈信息,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保证了各重点项目建设如期进行。 五、党支部不是单一的,应发挥其优点、抑制其弱点,根据本单位职责、工作特点,我处党支部充分调动党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根据每个职工的优缺点发挥其作用。 (1)房屋面积测绘工作涉及到我市千家万户的利益,对于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我处党支部在每次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中,要求他们必须参加,从理论学习中净化思想。在日常测绘工作中,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风气。为配合我市大型企业及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大量的测绘任务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处职工常常利用业余及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有时把审核的资料拿回家,不方便带资料时甚至加班工作到凌晨及整晚,不计任何报酬,这样的工作作风与我处党支部日常的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 (2)进一步完善“爱心基金会”。“爱心基金会”自2000年成立后,首先建立了职工家庭调查表,对每位职工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登记,特别是将家庭有困难的职工作为重点“爱心”对象。截止目前,已累计爱心基金3326余元,先后为我处职工提供爱心援助12笔,累计2545元,为灾区捐款1000余元。虽然基金会拿出的每一笔钱都不是很多,献出的爱心仿佛微不足道,但它是全处职工的爱心体现,它凝聚了全处每位职工的浓浓真情。在今后的运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将“爱心基金会”进一步完善; (3)贯彻落实中纪委、中组部《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全年召开不少于一次民主生活会,有针对性地解决全处干部职工在思想、工作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200年上半年,按照局党委的要求,组织处领导、环节干部开展主题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小结、对我处今后工作的建议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与会同志认真准备,会上积极发言,并分别对发言的同志提出了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等各方面的问题。相互及时交换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意见,两次生活会上,共计给我处今后工作建议6条,向处领导提出建议或批评7条,对环节干部提出建议或批评15条,从思想上、工作上得到了统一,从而达到这次支部民主生活会的目的。·今年党支部的工作方法及措施: 一、继续作好局党委200年度党支部党建目标责任制,保证责任制所有内容全部达标。 二、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开展“党员模范示范月”活动及“三上墙”制度,即制度上墙、程序上墙、职责上墙及社会公开承诺服务等,变自律为他律,公开接受监督,通过示范月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及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把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斗争纳入全年总体工作部署,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 总之,在此次全局系统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处党支部将本着虚心学习、共同发展的态度,向各总支、党支部学习,在今后的支部工作中,把工作做的更加细致到位。 呼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处党支部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电子商务环境下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研究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已然成为当下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着新环境下各行各业的经营发展模式和思想理念。作为当下热门的房地产企业,也面临着来自电子商务的巨大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商务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提出了房地产企业经营理念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对引导人们走向崭新的经济时代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深入当今社会。它不仅带动了房地产企业的全球销售范围,而且还利用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技能加快了市场的格局变动。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房地产资源,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内容、经营发展模式,才能体现电子商务环境下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也需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竞争压力,发挥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 一、电子商务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的优势 电子商务信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地把房地产企业的服务宗旨展现出来。由于互联网具有全球覆盖性,良好的网络宣传会带来许多潜在的客户,对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互联网了解大众需求,及时调整房地产资源的经营模式,为大众提供一线的优质房源,帮助房地产企业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房地产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营销平台,通过互联网可以共享多种房产信息,有效降低了营销成本,便于大众的房源选购,以及对房产市场上新楼盘开发的资源共享,真正实现让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市场上的房源信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宣传成本。研究表明,假设使用互联网进行广告宣传,其销售量是传统销售的5倍以上,而只花费了预算的1/5,在竞争中加大了预算成本的效益。 而且,由于互联网不仅可以全天运作,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随时随地扩展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发展方向,通过网络宣传房地产企业形象,加大与大众的信息交流,从而提高房地产的市场竞争,增加房地产企业的商机。 二、电子商务为房地产企业带来的积极意义 传统的纸媒介被信息化网络的电子商务所取代,改变了一些企业的服务方式,形成了一些以信息为核心的新型运作模式,使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逐步加强,从而提升房地产的影响力,促使电子化信息时代的管理水平不断进步。一方面,从房地产企业进入市场后的运作模式来说,其营销手段有地段、品质、设计等几个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房地产企业具备整合营销、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在很多方面呈现标准的模块化发展趋势,销售目标具有群体性,在电子商务信息的带动下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呈国际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房屋住所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房地产企业通过网络信息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以信息服务化为核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电子商务已然成为现代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之一。随着网络时代的日益普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全面沟通越来越便利,不受条件的约束可以实现跨区域、跨国界的房产沟通,通过网络宣传不仅可以促进房产资源的销售,而且宣传的范围广,具有开放性特点,使房地产企业将房源更好的推向全球市场,让世界各地的客户随时访问自己喜欢的房源位置,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条件。可见开展电子商务的信息时代对房地产企业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利润,还获得了更多的房产客户,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成交机会。 在互联网时代,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成功,需要高质量的房源产品和了解市场需求。恰恰电子商务带给房地产企业的积极意义在于将房源模型、房源销售、大众需求做出了整合,节省了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竞争时间,也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分析大众需求,便于获取市场的房产信息,有针对性地与客户进行房产资源的交流,更好的满足大众,使房源信息在市场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提高客户的信任度,便于新开发的房源及时推广。 三、电子商务下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研究对策 在电子商务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下,房地产企业要建立新型完善的房地产经营管理模式,提升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房地产企业与市场信息化更好的结合,进一步管理房地产企业的信息资源现代化;完善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理念,重视信息化的发展,以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不断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使命,加强员工自身的能力素质培养,才能在信息化的时代下积极发挥创造性,使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具现代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房地产企业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信息化的形成带动了房地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战略要求,建立房源网站,使客户更加全面了解到市场的房源信息,获得咨询服务,才能在新型的市场战略中提升知名度,带动电子商务下房地产企业的全面发展。 受电子商务信息化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人才培养作为房地产企业发展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建立新制度,转变新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人才资源进行管理,适应信息化的管理要求,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整体素质培养,才能在激烈的房地产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以其强大的信息发展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下,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只有提高市场适应力以及信息化的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房源的市场开发,降低房地产企业的市场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完善人才的资源优化,才能使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成功应对市场考验,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推进房地产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创新要求的管理对策。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浅谈在循环经济下如何加强房地产经营管理 [摘要]房地产行业的崛起,极大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房地a行业想要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只有加强房地产的经营管理,才能使其更好的适应循环经济的社会发展形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措施,还可以使房地产行业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必须做出改革与创新,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房地产经营管理的水平。本文对循环经济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在循环经济下加强房地产经营管理的措施,以供同行探讨与交流。 近年来,住房问题成为了人们的热门话题,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这一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不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所以相关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房地产经营管理,使房地产行业在循环经济下更好、更快的发展。将循环经济理念加入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可以实现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可以使房地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一个环保经济的概念,随着人们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而且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差,为了缓解这一现象,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循环经济的理论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可以实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房地产行业中,提高了清洁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构建生态环保的社会,还可以实现房地产行业经济利益的提升。循环经济下,房地产行业应该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并根据生态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管理措施。在利用循环经济进行指导时要遵循一定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减量化、再循环以及再利用原则,这些原则可以降低房地产行业资源浪费的概率,还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与保护。在不同地域中,人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循环经济理论,使其发展更具长远性,还能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建设,从而使循环经济理论发挥更好的效用,使其经济、合理以及环保的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循环经济下房地产经济管理体系 2.1循环经济下绿色经营管理体系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趋势 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而且过度的开发也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也会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威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其不但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可以给人们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这一行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扩大,有时也会增加对资源的使用率以及使用量,所以建立绿色、环保的经营管理体系,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房地产绿色经营管理体系的结构 绿色环保的经营管理体系是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建立合理的经营管理体系结构也是该行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其结构的合理性是房地产行业绿色、长远发展的基础。引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可以使房地产行业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行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使房地产经营管理理念更加健康、环保,并对周围环境起到保护与节能的作用。 3加强房地产经营管理的方法 3.1转变房地产经营目标,培育绿色经营理念 在房地产绿色经营管理模式下,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目标应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双丰收,这是房地产绿色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有其现实可能性。房地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提高房地产项目的技术含量。 3.2实施房地产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绿色化支持 房地产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绿色化支持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现代制造方式,使得项目从研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按照循环线路实施运行,使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协调优化。 3.3追求房地产经营环境管理体系的创新 绿色化房地产经营环境管理体系不再单纯以环保部门为主,应当将房地产企业的各个部门、各级人员都纳入到环境管理体系当中去,使企业内部经过整合,形成完整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从循环经济大系统的理念出发,要求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与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使这一行业更加长远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近几年,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大大提升,房地产行业也成为了人们的热门话题。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扩大,会利用大量的资源,如果不对其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循环经济的理念被引入了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并发挥了经济、合理、环保的效果,降低了房地产行业对资源的使用量,大大提高了这一行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在分析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得出该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新时期下的发展趋势。然后通过对某高校的案例分析,分析其在专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对策建议 1 新常态下国内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1.1 一线城市发展现状 一线城市主要是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状态。由于其对人口的吸引力是其他二三线城市无法比拟的,这就导致其房地产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况,房价居高不下。对于这种情况,各地政府在近几年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建筑用地存量不足和政策的限制导致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商业建筑减少,甚至一段时间内没有新开工项目,这就对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房地产开发类人员过剩,而房地产建成项目经营管理人才和物业管理人才短缺。 1.1.2 二、三线城市发展现状 二线城市主要针对GDP大于5000亿元的城市,例如杭州、苏州、重庆等。这些二线城市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其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较快,新增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去存库速度较快,房价也是不断增长,总体形势良好。对于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在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方面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较高,发展空间大。相比于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就不太乐观,这些城市的GDP处于5000亿元至2000亿元期间,由于其城市的发展潜力不足、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导致对人口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房地产库存量较高,新增建筑面积减少。对于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目前处于十分困难的环境。 1.2 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所谓新常态,主要指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靠劳动力、资本投入的粗放增长,转向靠改革创新、技术进步的集约式发展,即转型升级。新常态不像过去一味追求总量扩张,它更加重视有质量、均衡、可持续的增长。在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的经济环境与发展环境都会发生变化。 1.2.1 一线城市发展趋势 新常态下,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房地产企业在城中开发机会已明显减少,更多的是在城市周边进行开发,例如北京,新建开发项目甚至已经扩展到相邻的河北省与天津市。因此,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未来的开发空间会逐渐变小,需要从项目的前期开发逐步转移至项目后期的经营管理上。同时,由于信贷难度加大,成本上升,房地产企业会对于前期资金投入更为慎重,对后期项目能否良好的运营将成为重点关注的方面。 1.2.2 二、三线城市发展趋势 对于二线城市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依然围绕着开发与经营同步进行。在保证质量与数量的基础上,会更加注重项目的后期经营管理,提升项目的品质,总体发展形势良好。对于三线城市来说,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去库存压力较大,在限制新项目开工的同时,将加大政策引导,加快去存量将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望在未来几年扭转目前不乐观的形势。 2 我国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 2.1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共有38所高等院校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包括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涵盖经济、管理、规划、施工等多个专业方向。 2.1.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房地产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房地产、投资、咨询、设计、施工、金融与保险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项目决策、项目开发、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工作。 2.1.2 课程设置 1998年我国启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随着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及课程设置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从目前看,我国各高校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方向及课程在全国高校中设置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见表1),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或方向分别设置在不同学科下,这也正反映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 2.1.3 教师团队建设 对于房地产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多数高校依然将专业知识教育、实践培训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多以专业分类,各团队由“专业系主任+各课程教师”为基础构建教师团队。教师毕业院校包括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 2.1.4 学生教学及考核方式 授课方式以教师面授为主,配合一些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特殊课程,以少量的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教学。考核方式由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具体方式由课程教学目标决定,在评卷时任课老师按照“标准答案”分步骤评分。考试成绩主要有三部分,分别为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成绩组成,最终成绩将由这三部分进行加权得出。 2.2 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存在问题 2.2.1 培养目标多样,定位不明确 培养目标较多,对学生个人素质要求较高,没有考虑到学生素质差异的现实情况。培养人才形式单一,局限于应用管理型人才培养,没有对有意愿从事科研同学的提出具体培养方法与手段,没有将培养目标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相结合,缺乏侧重点的培养,培养人才同质化较强。 2.2.2 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重点 课程设置涵盖内容较为丰富,但是缺乏侧重点,没有突出本校的教学特色课程,导致人才培养缺乏具体的专业性。新时期下,与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相关的课程设置较少,例如金融学、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运营等。对于不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没有具体分类,实践课程设置不足。 2.2.3 师资配置单一,缺乏培训体系 教师基本有国内各高校的毕业生为主,缺乏对国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同时,由于本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较强,对于师资力量的配备要求也比较苛刻。不仅需要教师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加需要将其与房地产相结合。现阶段,大部分院校教师团队的构成都是以院校自身情况和专业课程为基础,没有考虑到学科专业的现实要求以及交叉性学科对教师能力素质的高要求,往往出现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专业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填鸭式、书面式教学方式依然常见。 2.2.4 教学手段单一,考核体系不完善 人才培养以上课为主,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多媒体课件往往成为了电子版教材,教学缺乏吸引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存在形式化,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考核体系不完善,仅仅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导致学生考前突击情况经常发生,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没有扩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考核成绩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新时期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发展趋势 3.1 由开发向经营转变 物业管理业的变化带来专业建设发展。随着一线房地产开发建设高潮期的结束与三线城市去库存压力的不断加大,房地产业将迎来一个存量经营管理时代即物业运营管理时代,这里的物业运营管理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及设施设备管理,也逐渐兴起了房地产资产管理、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等综合经营、管理等服务,贯穿于房地产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因此相关的经纪、评估、咨询等将成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发展重点。 3.2 单一化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 房地产开发行业本身变化带来专业建设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从根本来讲依托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时期下,我国居民消费将从传统的重衣食过渡到重住行,表现在房地产行业就是从住宅房地产至商住地产、养老地产;从办公地产至商业综合体;从购物娱乐地产至旅游文化地产、休闲地产的多业态、混合业态不断演进,这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居民储蓄水平和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及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与传统的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市场供求、开发模式、商业盈利模式相比,未来的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要以经营管理为主线,结合工商业项目、旅游休闲产业、文化产业等培养多元化、专业化人才。 3.3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对于新时期下,房地产行业的分工会日趋细化,管理理念更新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教师团队不仅需要制定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体系,更要教授符合发展趋势的知识理念。为此,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尤为重要。学习型团队是新时期发展的趋势,学习型团队通过营造整个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团队。这种教学团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表现,不断升级团队的教学能力。 3.4 金融学与房地产行业结合日益紧密 在新时期,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进一步融合带来专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随着企业融资成本与难度的增加以及融资方式不断的更新升级,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从之前依靠土地升值盈利转变为依靠赚取资本回报盈利,从单一的银行贷款转变为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强大的金融运作能力,则只能赚取房地产建设相适应的合理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只能依靠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融资,这将会对制约企业在新时期下的发展。因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更需要培养既懂房地产业相关基础知识又精通现代金融学的高级人才。 4 新常态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对策建议 4.1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培养定向化模式 结合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新时期下,房地产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局限于的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等,而是更多的倾向于项目后期经营管理、资金运作、物业服务等方面。因此,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侧重以上这几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定向化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与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培养目标,在满足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依据培养目标进行相应课程的安排,使学生的学习达到全而精,广而深,通过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或专业方向的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满足新时期房地产行业的需要。 4.2 结合新时期要求,健全课程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可以把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理念、资金运作管理、房地产产品开发与营销、房地产经营管理等几个方面。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专业技术资格日趋看重。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结合资格证的考试而进行适当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可以与历年的考试重点结合在授课中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对于新课程的设置,可以参考国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不动产专业、伯克利加州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纽约大学金融系等知名院校。健全R悼纬蹋适应新常态下房企的发展需求。 4.3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为了更好的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可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论坛、讲座,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前沿学科知识,鼓励教师们多参与各类教师技能比赛,在比赛中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方法进步,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团队的内部交流会,将自己有效的教学经验方法传授于大家,使团队成员共同进步。也可以通^类似学生交流的方式,与国内外房地产专业知名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引进优秀的教师,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4.4 搭建多样化教学体系,创新学生考核方式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把课本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明白就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出发,注重交流和讨论,推行自主和交互式学习方法,重视合作学习。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注意给出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要和企业进行互动式办学,学校可以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一些专业咨询意见和企业培训,而企业负责人可以导师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于考核方式,将考核与考试、检查与测评结合起来,综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理论进行考试,又要对其资料的收集、课堂讨论、实践情况等进行考核,把平时的成绩融入最终成绩中,减少理论考试在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加强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使学生转变观念,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不搞考前突击,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精力不放在应付考试上,能够更广泛深入的拓宽学生知识面,教会其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加高效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论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 摘要:作者结合自身长期从事房地产项目开发、经营管理的经验,系统地从组织、计划、控制和营销四个方面论述了房地产项目经营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 经营管理 当前房地产项目经营管理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包括市场定位及决策机制不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供应迟慢、变更多,工程收尾阶段的工作矛盾突出等等,针对实际情况本文从组织、计划、控制和营销四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其中对于高绩效团队建设、市场调查及定位、工程进度管理、造价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产品策略、价格策略、营销策略、渠道策略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 组织管理方面,作者认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一定要建立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的团队,这个团队,必须具备凝聚力和执行力。企业有了团队凝聚力,才能存在和发展,企业的发展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反之,企业缺乏团队凝聚力,要生存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而面对“市场更加多变”和“管理日趋复杂”两大挑战,必须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身出来,专注于计划、实施、沟通、协调、监督、落实、指导、控制、考核和持续改进等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研究,积极搭建提升执行力的平台,不断提升部门和下属的执行力,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计划管理方面,以往开发商仅仅认为只要把房子建得牢固美观,就不愁没有顾客光顾,只要自己造的房子好就不怕没有人买。这是在买方市场情况下的一种陈旧思想。如今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如果开发商一味地闭门造车,只追求“作品”的“自我欣赏”,那么到了销售阶段,将是“一筹莫展”了。因此在前期策划时,进行充分市场调查及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分析,以确定正确的发展路向,找准市场定位,是项目开发成功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控制管理方面,进度管理、造价管理、质量管理都与成本控制息息相关,几者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应争取在确保质量、保证进度的前提下把建造成本压到最低。总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公司总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与具体指导,并贯穿于从项目投标开始到项目竣工为止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是相互配合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引起项目费用的升降,影响项目的经营效益。 营销管理方面,由于房地产商品的组合性、位置的固定性、在不同的市场上不可调剂余缺性、异质性、价值的巨额性、政策限制性、使用的长期耐用性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我们在确定其营销战略,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考虑到上述特征,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现有的营销方法和手段进行舍取、突破和创新,使其适应房地产这一特定行业的需要。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营销管理主要包括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四个方面,另外售后服务管理也是应该特别重视的一块。到位的物业管理,一定会为后期开发销售树立好口碑,为后期工程的销售工作带来促进作用。物业管理主要体现在收费标准与所提供的服务水平是否相当,如果不相当,必然造成不良后果。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管理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最终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开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按其内在运行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系统。 由于没有详细、“可行”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使得项目的规划设计迟迟不能如期进行,即使勉强进行了多方案的规划概念设计,也会因为市场研究不充分,心中无底,评判“标准”不明确,犹豫不决,致使项目决策慢、效率低。有些开发商高层领导以“市场是变化的,项目定位不能太死”为借口不重视前期的项目详细可行性研究。因市场和产品研究不详细,导致决策迟缓,浪费了项目的事机、时间。 开发商的高层领导往往认为在设计阶段一定要严格“把关”,然而因为没有详细、“可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产品评价标准,所以开发商的某几个高层领导的“感觉”就成为了规划、建筑设计的评判依据,由此造成了工程建设内容经常变化,如某小区的变配电房是后加上去的;分期建设的小区中垃圾储运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小区原先规划的地下停车位不足,新增建地下车库;因产品定位修改,导致在建项目的外饰及雨蓬修改;景观设计不系统、无主题。大量的工程变更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开展,设计师成了“改图师”,设计变更多,工程签证多,故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目标也就无法如期实现。 项目设计资源整合不足会影响项目设计文件的质量、供应时间、工程内容接口等工作,从而影响项目管理。在当今小区的开发建设中,景观园林工程已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开发商的小区开发建设中,景观设计资源整合不足,景观设计工作滞后,景观与整个小区不协调,而且景观工程实施滞后,失去了景观美化的意义,经常改动,制约了项目的建设,也没有起到促销的作用; 一个完整的项目经营机构通常包括董事会、总经办、营销策划中心、工程管理中心、企业管理中心、销售部、策划部、设计部、工程部、总工室、装修部、预决算部、项目拓展部、人事行政部、培训部、公关部、财务部、物业管理部等组织机构。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项经济不可避免地需要法律、会计、建筑规划、投资咨询、物业管理等专业意见的支持。 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所谓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就是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具有的优良素质所形成的吸引力。具体地说,企业的团队凝聚力,能有产生使内部的职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及磁石般的吸引力。 团队凝聚力是维持固队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房地产团队丧失凝聚力,就会像一盘散沙,难以维持下去,并呈现出低效率状态;而房地产团队凝聚力较强的房地产团队,其成员工作热情高,做事认真,并有不断的创新行为,因此,房地产团队凝聚力也是实现房地产团队目标的重要条件。综上所述,房地产团队执行力就是“当上级下达指令或要求后,迅速做出反映,将其贯彻或者执行下去的能力。” 面对“市场更加多变”和“管理日趋复杂”两大挑战,必须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身出来,专注于计划、实施、沟通、协调、监督、落实、指导、控制、考核和持续改进等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研究,积极搭建提升执行力的平台,不断提升部门和下属的执行力,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提高执行力,各级房地产团队干部要切实发挥“桥梁”作用。房地产团队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下级负责;既要吃透上级精神,把领导的意图完完整整地向职工传达,又要结合实际,把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全面地向领导汇报。 开发商拟开发一个项目,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地区或地方的经济特性,以确定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城市区域的经济分析,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工程建设的实施,达到城市物质环境的协调发展,给城市居民的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的条件如何,这个城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房屋成功出售后,售后服务相当重要,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售后服务主要是物业管理。其关键是提供的服务及巧妙处理客户的各类投诉可安排富有经验的专兼职投诉接待员,创造安全、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小区物业管理,开发商可以自己成立物业管理公司,连带管理康乐设施及配套商场、车库的出租。到位的物业管理,一定会为后期开发销售树立好口碑,为后期工程的销售工作带来促进作用。 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实际操作过程还存在着很多未知因素,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评价和处理,必须站在项目管理的战略高度,从项目启动组织到实施过程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地加以控制,加强对风险的管理,这是保证项目目的、项目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实现我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必然道路。希望本文对于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有所启发。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房地产企业作为建筑的开发商,其运营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能否高质高量的按时完成,关系着我国建筑行业能否保持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氛,因此及时解决房地产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平稳发展以及建筑业的兴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房地产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管理;问题;策略 在建筑行业中,房地产企业作为建筑工程的开发商主要从事房建的经营、管理、服务活动,其工程建设具有耗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如果经营不善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危机,尤其是在工程建设的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售楼款资金还未回笼,更是要严肃对待。总而言之,保证房地产企业良好的经营管理是使其屹立于建筑行业不败之地的前提。 一、房地产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1.财务管理经营方面的问题 (1)管理者素质低下 在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大多数的房地产领导者都是从最传统的泥瓦工到施工员再到包工头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就使得房地产领导阶层的知识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普遍缺乏企业运营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日常的企业经营管理更是完全依靠自己以往的经验以及自身的认知系统来进行,并没有经过科学的决策分析,这一现状给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乃至进一步做大做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2)存在严重的集权现象 在房地产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企业的投资者与运营者往往是同一个人,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企业的一切经营事项都由管理者本人说了算,而受自身知识水平、管理意识的局限性,管理者在作出决断时,凭借的只是自身的以往经验以及脑中的意识,并没有经过科学严密的论断,更无后续的监督审查机制,管理层对于企业的运营仍旧采取老一套的算账、记账方式,财务管理根本无法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中去,由于事先并没有经过周详的计划,于是企业的经营呈现出一片混乱与杂乱无章。 (3)家族式管理领导班子 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将企业的管理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被对手窃取商业机密,于是在公司的管理方面,任人唯亲,久而久之,形成了家族式的管理领导班子。由自己的亲属担任公司中的会计、出纳等重要职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管理成员素质不高的现象,但是房地产行业的高度变化性导致了公司在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素,如果没有非常专业的人士来担任这些重要的职位很难保证企业的健康有序运行,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会随着企业的越做越大而逐渐显现出来,最终将导致企业走向衰退,使企业被社会所淘汰。此外,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员工内心会认为自己与企业的要职位无缘,无法产生上进心与对企业的归属感,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如一个好出身重要,企业向心力与凝聚力无法形成,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忽略流动资金的重要性,存在融资困难问题 (1)筹资方面 房地产企业为了开发一个巨大的项目工程,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由于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比例以及财务规范程度无法达到银行所规定的信贷标准,抵押贷款缺乏资信,又无中介担保,因此从银行融资显得相对比较困难,此外如果企业采取从民间进行融资的方式,风险则较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发展存在很大的风险。为了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一些房地产企业甘愿冒着巨大的筹资风险从民间进行高息贷款,但是这种资金筹措方 式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经营业务成本以及财务费用,长期拖累之下,企业的支付能力日渐削弱,资金链条绷得过紧以致发生断裂。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并且工程前期投入资金较大,资金投入之后,要想尽快获得资金回笼完全是不可能的,只有当企业工程完成,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下发之后,房屋才可以进行预售,进而使企业获取回笼资金,偿还贷款、获取盈利。这一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企业陷入万劫不复,尤其是如果在工程建设的前期企业出现资金断接,工程停工,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2)投资缺乏科学性 房地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片面追求高端产品、高利润,而忽略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的导向作用,做出违背经济规律的轻率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房地产企业在作出每一个决策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当前国家出台的政策要求以及市场上的需求,如果开发出的商品没有市场,势必会形成滞销乃至烂尾,对企业的运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忽略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管理 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必须时刻预备足够的流动资金,并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多数企业忽视流动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沉淀。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周期的长时间性,为了快速的获取回笼资金,企业进行产品的促销,而不考虑客户的经济实力以及信用等方面的因素,为客户进行购房担保,对于没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的客户,还帮助其进行垫付贷款,从而造成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款挂账。当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房产严重贬值,银行对房产进行低价拍卖,并不能补上银行欠款空缺,至于企业的应收款更是收回无望。种种情况拖累之下,企业财政情况日益空虚。 二、针对房地产经营管理中所出现问题提出的对策。 1.加强房地产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风险管理意识 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来着来说,其必须具备全局观念,掌握一掌,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妄加做出决策。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投资决策风险意识,认识到一个简单的指令下达往往关系着企业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部分,如果企业缺乏投资风险的管理,那么对于企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同时对于整个房地产开发市场的进一步健全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甚至还会拖后腿。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投资管理系统以及风险评估管理系统,并配备相对应的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工作。 2.加强房地产开发工程前期资金管理 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周期长,投资额巨大,涉及面广,在工程前期进行过程中,资金充足与否对企业的重大作用,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其工程开发前期的资金科学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析计算,深刻践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工程从技术到经济、风险、效益有一个综合的论证分析评价,确定其可行性,资金充足性,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就是工程设计施工等。 3.建立专门的市场调查班组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及时掌握市场的动向极其重要,市场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形成将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而避免这些不确定因素的负面作用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专门的市场调查班组,专门进行市场调研活动工作,收集整理计算房地产市场中各种最新的动向以及国家最新的政策导向,从而为企业管理者作出决策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达到规避、减小风险的目的。 4.公司职位应该避免任人唯亲 为了保证能者居之,充分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在进行重要岗位的分配时,应极力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而应该是能者居之,使得公司中的任何人都能有一个一展身手、实现自己雄心抱负的平台,而不能使员工产生一种自己即使再努力也不如一个好出身的消极思想,这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三、结论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房地产企业作为建筑开发商,其运营健康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必须保证建筑企业高效、高质量、健康发展。在房地产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无论是财务管理、监督管理、领导者所做出的决策、还是风险管理、市场监测等每一个方面都必须给予认真对待,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运营管理,使其运营逐渐趋于规范是维持国家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作者简介: 赵大充、男、1 986年9月、助理工程师、工作于红旗渠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胡成刚、男、1 976年3月、助理工程师、工作于红旗渠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谈新形势下的房地产经营管理 摘 要:现阶段,国内的房地产事业发展形势良好,这是因为房屋需要越来越大,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的房地产企业,更加刺激了我国房地产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房地产事业对于我国的经济有促进的作用。很且发展房地产事业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能够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房地产必须要加强管理。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了房地产在管理上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房地产;管理;建议 房地产的发展空间大,各个与房地产有关的企业,都想在这个前景很好的产业中分一杯羹,因此也使房地产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很多的房地产企业由于属与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而使竞争力减弱,最终被是市场淘汰。而还在市场上竞争的企业就要引以为戒,加强经营管理,可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人力资源上,要优化其内部结构,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企业,在企业财务上,控制财务,防范风险。在企业的发展上,制定与企业相符合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转型。下面从多个角度探析房地产的经营管理。 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1.1 将所有与房地产项目的效益提高,尤其是环境效益。针对房地产而言的环境效益是指,在项目确定以及开发的过程中,保证可利用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而且房地产项目在建设的时候,都要考虑环境的因素,以环境的承载力为依托,开展项目建设。因此,房地产项目在建设的时候,要检查发展战略,做到合理循环的利用资源,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且还要在利用之后,保护其资源。在建设中可能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但是一定要做到,将污染降到最低,以免项目建设破坏当地的环境。如果在建设中干扰了当地的环境,该项目的效益也受到损伤,为了使项目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就要保证项目具有环境效益。 1.2 房地产事业能为经济创造利益,因此在建设项目的时候,要保证该项目具有与经济效益。所有的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的时候,都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益,因此在项目开发的时候,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并且使用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项目的效率提高。因为科学的管理与技术能够将与房地产有关的资源合理利用,还能将污染与浪费减少,从而废弃物也降低。如果在项目建设上使用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就能使项目的质量有了科学的保证,而且还能将项目的成本降低,更能为房地产企业创造利益,最终实现多赢。 1.3 房地产在建设中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除此之外,还能创造社会效益。房地产的社会效益一般都是指项目在建设结束后的效益。房地产项目在结束后,供人们使用,如果一个好的房地产项目能够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文化能力提高,使人类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那么这个就属于项目的社会效益。人们的需要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是不能损害后人的利益,而房地产企业发展也是如此,创造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直接目的,而社会的效益确实每一个房地产企业都要遵守的最后目标。 2 引进人才 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是一个完成的工程,而开发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所有的资源整合,而这个整合还要有一定的意义。保证所有参与到项目开发的资源都能够有效的利用,这样才能使一个项目成功。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从项目的市场策划、对项目的具体设计到工程的正式施工最后到项目销售都不能缺少人才。如果没有了人才,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失去准确性。特别是在调研方面,对市场的准确估计,才能科学的开展建设。如果在这一阶段市场已经饱和,不需要更多的房屋,那么在继续建设项目,对于企业发展不利。在设计以及施工中如果缺少了人才,设计的方案中会有很多错误,以至于后期的施工无法进行,而施工缺少人才,工程的质量就没有保证,可见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当今时代的房地产市场,要想发展,就要更加重视人才。可以把引进人才的目标,放在高端人才上。很多的人才是因为没有机会才不能发挥才能,因此房地产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要给予机会。我国有很多高校都在培养与房地产有关的人才,因此企业在管理人才上,可以与各大高校合作,可以在学校实施定点培养的计划,在学生完成学业之后,可以直接到企业上班,这种做法,一方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企业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寻找人才。 3 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 房地产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正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的房地产行业都经过了大的洗涤,很多房地产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实则就是企业爆发了财务风险,虽然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得到了复苏,房地产泡沫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是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同样重要。因为市场环境是变幻莫测,所以在财务管理中,首先就必须企业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从传统的事后控制转移到事前控制上来,这就需要在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其次就是在工程项目加强成本的控制,尽可能地对现有的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切实加强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并紧密结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可行性论证,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工程安全高效的完成;最后就是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切实加强对其的维护管理,切实提高自身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4 加快企业战略转型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房地产行业中,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虽然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但是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房地产企业要想发展的唯一出路就转型升级,而这就需要企业加快战略转型,对现有的发展战略及时的进行调整,并在不断的发展中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转型和升级,才能更好地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在企业战略发展中,经营管理是战略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之根本,所以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在企业战略转型中切实注重市场经营环境的改进和规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注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地产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在整个经营管理全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致力于自身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注重财务管理的同时加强企业的战略转型,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经营管理策略 摘要:经济的放缓、融资成本的上升以及流动性偏紧造成了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过剩、高空置率,房地产行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加大。探索出一套适应于当前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经营管理的策略显得非常的重要。打造房地产品牌、提高物业管理效率、强化房地产营销管理技能、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对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管理;新时期背景 一、当前房地产发展现状 从2014年开始我国社会对于房地产的态度已然已经悄悄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各大银行纷纷暂缓部分房地产授信业务,房地产开发贷款一时间成了敏感话题。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政府政府针对房贷进行了数次政策上的紧缩,这给中国房地产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这一压力除了来自于政府,更是来自于市场。其实从2013年开始,中国房地产泡沫危机就已经开始显现了,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率先破裂。 2014年下半年,有关于中国楼市楼价将大跌的传闻不断传出。从去年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国大部门城市住宅价格均有所变动,新建商品房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其中浙江杭州市部分楼盘价格大幅下跌。在这种情况下,众多房地产商纷纷下调楼盘价格,试图通过降价达到提量促销的效果。 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好做,经济的放缓、融资成本的上升以及流动性偏紧给原本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过剩、高空置率无一不显示着房地产行业经营与管理风险的加大。探索出一套适应于当前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经营管理的策略显得非常的重要。 二、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经营管理策略 (一)打造房地产品牌 本人认为品牌永远不过时,不管是哪一个时期,品牌永远都会受到大众的欢迎与认可。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的经营管理应当建立在良好的房地产品牌这一基础上。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已经趋于饱和,市场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炽化状态,房地产企业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战略品牌,同时不断的优化自身配置,提高标准化程度,增强品牌意识。只有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品牌,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才能吸引消费者,才能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提高物业管理效率 在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很大程度上在其软实力与硬件上体现出来。房地产物业管理是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提高物业管理效率能够有效提高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力。 本人认为,房地产企业应当依照企业制度以及相关房管部门的要求积极进行物业管理的改革,在最大程度上做好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满足住户对于物业管理的要求。物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构建一支优秀的物业管理队伍,提高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水平;二是加强物业管理内部制度建设,做到对内的严格要求,将服务住户的物业理念时时放在心中;三是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加强物业管理员工服务意识,提高物业管理效率。 (三)强化房地产营销管理技能 打造房地产品牌以及提高物业管理效率是对房地产软实力的拔高,而强化房地产营销技能则是从外部提高房地产经营管理效率。 房地产行业最为重要的目标一个是服务,另一个就是销售。本人认为房地产经营管理的强化离不开营销管理技巧的提升。房地产项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房地产销售工作的成绩。情话房地产营销管理技能可以有效提高房地产销售业绩,是房地产经营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首先房地产营销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进行有关房地产营销技能的培训,主动掌握当前当地产行业动态,学习新的营销技巧;其次,创新房地产营销管理办法,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提高营销成功率。 (四)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 财务风险是房地产经营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企业想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规避。经融危机以来,我国不少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因对财务风险不重视、或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而倒闭。 新时期背景下,楼市泡沫不断破裂,国家针对楼市的政策不断紧缩,市场环境险象环生。在这种情况下,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本人认为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首先就必须企业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从传统的事后控制转移到事前控制上来,这就需要在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其次就是在工程项目加强成本的控制,尽可能地对现有的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切实加强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并紧密结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可行性论证,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工程安全高效的完成;最后就是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切实加强对其的维护管理,切实提高自身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强化房地产的经营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打造房地产品牌,不断的优化自身配置,提高标准化程度,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物业管理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做好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满足住户对于物业管理的要求;强化房地产营销管理技能,提高营销成功率;注重财务风险的控制,提高房地产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对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刘帝荣(1982―),男,汉族,福建省三明市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重庆天盈置地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但在国内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的调控幅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目前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高效发展。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创新经营管理的措施,提供给房地产开发企业思考。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 经营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房地产开发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就要加强经营管理,尤其是项目管理。近年来,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了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取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加大了对项目管理的研究力度,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逐渐应用到企业开发的实践中。从目前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正阻碍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因此,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势在必行。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方案方面存在问题 项目方案的确定对房地产企业日后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商对项目方案的确定比较重视,但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不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导致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得到项目后,想要快速获得经济效益,在没有进行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就盲目确定了开发的方案,只考虑什么赚钱,就开发什么样的产品,过分的效仿别人,所以导致开发的产品没有特色,缺少吸引力。第二,因为缺少市场调查这一过程,所以导致决策层在方案的决策阶段会出现失误,从而增加企业的风险。第三,没有树立品牌意识。房地产开发企业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在方案确定的过程中,只考虑怎样才能从这个项目中赚到更多的钱,而没有重视产品的品牌意识和形象,而一个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树立品牌意识,否则企业将无法生存。第四,项目开发投资估算报告缺乏,这一过程如果不严谨,会导致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从而会出现投资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施工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图纸设计阶段做的工作很少,甚至没有,开发商认为图纸设计不是他们的事情,只要交给专业的设计单位就可以,所以只注重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忽略设计阶段的成本和质量控制。一些企业为了尽快的得到图纸进行项目施工,在一切事情都不明了的情况下,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工作,这样就会导致设计的图纸在功能和使用方面存在问题,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要进行变更,这不仅增加了投资的成本,还影响了工期。企业对设计单位图纸设计的过程缺乏监督和管理,使得图纸在投资控制方面不明确,企业无法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 (三)合同管理方面问题 目前,还有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缺乏法制观念,导致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企业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大多是经过双方友好协商签订的,但如果合同的内容不完善,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存有歧义,协商不成就会产生纠纷。很多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项目合同签订的过程十分简单,不符合标准合同的要求,合同的内容不全面、不严谨,存在漏洞,往往会因一字之差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第二,合作双方都不严格遵守合同的内容予以执行,存在随意更改合同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工程索赔、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的情况发生。第三,在发生纠纷时,往往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手段进行解决,而不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深入市场进行调研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重视项目的市场定位,根据市场的需求研究项目产品。首先,企业要了解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和法规,明确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的政策取向,如果政府对这一行业持支持的态度,就会在各方面给予帮助,这样企业就会减小投资的风险,所以企业要清楚了解开发的项目是否是政府支持的,切忌违反政策。其次,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特点,积极深入市场进行调查,明确该项目的消费群众,掌握消费群众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设施需求等情况,从而研究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最后,开发商要了解周围楼盘的基本情况,如:设计、价格、销售面积、开发商的实力等,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重视品牌建设 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要重视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企业要在为市场提供优等的产品和优良服务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策划宣传活动。可以利用媒体广告进行宣传,要保证广告的真实性,不要自我吹嘘。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和形象的树立要经过长期的积累,例如:万科地产、绿地地产等,它们都是经过了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获得知名度的。 (三)加强项目合同管理 合同是房地产企业顺利开展的关键,首先,房地产企业要做好基础工作,其中包括:明确国家的政策、行业的发展情况、项目所需要的材料、设备和投资等。其次,在合同制定的过程中要走相应的法律程序,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和合法性,这样可以在发生纠纷时,做到有法可依。最后,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的内容进行,避免随意修改合同的现象出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站稳脚跟,就要不断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完善管理程序,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深入市场调查,树立品牌建设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获得知名度,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关于房地产公司经营管理的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颁布与实施。我国的房地产行业逐步迈向稳定的_发展阶段。既然房地产行业的热量已经冷却下来了,房地产企业就要在市场环境的改变下调整公司的经营战略以及管理方式,使企业的发展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经营与管理体制。整合所有的资源,制定稳定的发展计划完成平稳的过渡。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经营:管理:发展战略 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成为了国内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国家的对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从最初的鼓励到了现在的调控。使得房地产行业的泡沫没有继续膨胀下去。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机遇和挑战到来之前应该调整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方式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下面我们就关于在新的形式下的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探讨。 1、新形势下房地产公司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经营与发展进行大力的整顿与调控,使得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房地产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履步维艰、面临着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显而易见,房地产公司的经营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和研究。 1.1 国家的调控政策给房地产公司的经营带来的问题。 1.1.1 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转变。由于国家对于房地产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使得原来房地产的“销售热”、“抢购潮”、“投资热”等等现象只能让公司的经营者深深回忆了。房地产公司与购买者的主导地位发生了转换。市场上的观望状态持续延期,投资者也开始理智的选择躲避风头或者转而投资其他行业。 1.1.2 融资环境的转变。以前的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渠道多为银行贷款,或者是抵押贷款。如今国家大力限制房地产公司的贷款金额,提高了放款的门槛。使得房地产公司在融资方面需要重新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1.1.3 市场对于房地产的产品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房地产在经营中占有主导地位,公司的经营重点主要放在了快速建设和促进销售上。忽略了产品的多样化经营和精品化经营。如今房地产公司面对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不得不在产品的多样化和精品化上多下点功夫。 1.2 公司的内部经营为应对新的市场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1.2.1 公司经营结构的调整。在房地产公司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房地产为使资金快速回笼或者是尽快的扩大经营成果往往是选择快速的买地进行开发、然后大力的销售。开发、销售是房地产公司经营的两大板块。 1.2.2 公司需要对资金链进行严格控制。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有其显着的特点。在资金的运用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项目运作或者是周转,甚至于积压。因此严格的控制资金链是公司经营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银行贷款的严格监管使得融资变得相对艰难。政府土地交易政策的转变又加大了资金的运转量。 1.2.3 公司需要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制。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房地产行业的畸形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果,也给房地产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现代化经营与管理体制是保障公司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这就对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2、关于房地产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一些措施和方案。 鉴于以上我们对于房地产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与公司内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与探讨,为了更好的经营发展企业和发展国民经济。我们应该作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与方案为它们的发展进行努力。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2.1 加强公司的人才培养与招揽,建立公司的经营体制。 人才是公司经营发展的根本,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以及复合型的人才等等都是目前处于转型期的房地产公司所迫切需要的。注重于对人才的培养和招揽是公司为长久的发展战略的实现以及建立全面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作出基本的铺垫作用。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使的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模式逐渐的向多元化、复杂化进行转变。因此建立健全的经营体制是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的。公司的经营也应该为了规避风险和扩大利益进行多元化的转变。 2.2 加强成本核算的能力和开发多方面的融资渠道。 房地产竞争的激烈化势必影响房地产的经营成果与经营成本,房地产公司应该加强经营成本核算的能力,很好的控制公司的财务运营状况。使得企业在成本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以求在竞争中的绝对优势。银行缩紧银根,对于房地产的开发和销售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房地产公司的经营中离不开融资,这就需要经营者在融资渠道的开辟上多动头脑,不能一味的追求资金的快速回笼毕竟这不符合房地产的正常运营状态的。 2.3 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合理有效的规避风险。 房地产公司发展二十年来,多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但是如今骤然面临市场经济的控制,必须要在管理上多下功夫,不然各种风险都将对房地产企业形成致命的打击。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无疑是降低和规避风险最好的措施,也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今的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分工经营部门体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都是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主要途径。通过成本核算和质量控制有效的规避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工程开发和资本运作带来的资金风险和质量风险等等。 2.4 做好对市场动态的把握,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生产产品以及差异化生产战略的运用。 由于前期房地产的火热经营状态,使得许多人都想从中分得一块利益。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纷纷建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今的好前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使得原本还不算厉害的竞争问题也日益突出。房地产企业就是生产房产产品经营房产产品的经营企业。房产作为商品和其他的商品一样也需要市场的选择或者淘汰。想要取得竞争的优势就需要把握市场的动态,去探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来进行产品的细分。这些是房地产公司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只有做好这些才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最终目的。 2.5整合资源,合理有效的运用资源。 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也是对各种资源经营与管理的过程,房地产企业更是大量的资源进行运作的过程。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资源运作有着运转周期长、运转的数量大等等特点。决定了资源的管理也是房地产公司需要高度关注的经营问题之一。前期的房地产经营形式较好,突然间的降温必定使得众多的房地产企业出现了大量的商品积压,也就是商品房闲置积压的状况。这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就是资源的占用,对于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运转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购买的土地闲置也是房地产企业的资源占用的一种常见现象。所以,对于现有资源进行全面得的整合,在以后的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也是房地产公司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工作。 总结 本文主要对于房地产企业经营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与进步的一些有效的建议与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与分析。旨在为房地产企业的稳定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并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房地产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研究工作中来。为房地产公司及国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房地产经营管理论文:基于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百姓对住宅需求的不断提升,房地产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面对数不胜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总体需求比较固定的市场,房地产开发公司竞争日益白热化,各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如何在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和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制定各自的经营策略。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基本要素分析,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 房地产经营是从事房地产业的人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的经济营建,主要表现了房地产企业与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关系.而房地产管理是房地产从业者对房地产企业内部的资源,方案进行人性化,科学化,经济化的优化操作和整合.其实,房地产开发已经贯穿房地产的经营与管理中,或者说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涵盖在房地产的整个流程,通过合理,有效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以达到房地产企业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源整合最优化,最终实现社会责任化。 1、成功经营房地产企业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指可以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并且是在企业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那种独特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它是房地产企业在房屋的建设、销售、转让、出租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的经营实力,是企业的文化、技术、产品、管理等各方面能力在市场上综合优势的反映。房地产企业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三大资源、三大能力和四种意识。三大资源是指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土地资源。三大能力是指营销策划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种意识是指品牌意识、服务意识、文化意识和信用意识。房地产企业必须具有创新的品牌意识,重视自己的品牌,维护自己的品牌。培养品牌意识,树立自己的品牌,是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品牌经营是房地产企业核心经营的核心,它对消费者和房地产企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要求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强化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提高企业营销策划能力,建立企业文化和诚信机制,增强企业的团体凝聚力,进行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 2、房地产企业经营基本要素 2.1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管理 优秀的上进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素质是房地产企业的第一基 本素质。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管理大体上可以总结为一个根本、两个侧重点和三个建设。一个根本就是指在管理上,房地产企业要做到以人为本;两个侧重点就是指房地产企业要做到标准化管理并且要实施IS09000质量保证体系;而三个建设是指房地产企业要不断地进行进步的制度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和有竞争能力的组织建设。 2.1.1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更要尊重人性,尽可能多地考虑企业员工和客户的利益,为社会做尽可能多的益事,并把以人为本的这一理念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最高行为准则,也可以说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房地产企业成功的根本所在。 2.1.2房地产企业实施IS09000质量保证体系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它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基础。而IS09000质量保证体系是全世界顶级专家经过对全球成千上万的成功企业的质量管理进行总结,并且经过科学周密的研究论证而形成的企业管理质量体系。 2.1.3房地产企业要取得成功,就必需进行与时俱进的制度建设、先进的文化建设、有竞争能力的组织建设,这也可以说是房地产企业成功经营的前提条件。 2.2外包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专业化的生产经营要求越来越强。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必需不断培养自己的专业化经营,把更多的优势资源配置在自己专业化的领域,发挥自己更大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需把大多数的工作,如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监理、销售等,以外包的形式分包出去。房地产企业切忌“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应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外包充分合理地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进行经营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资本流通效率和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这样企业就可以把自己的主要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培养自己核心竞争能力的方面,从而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培养自己的优质的外包管理素质。 3、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3.1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建立房地产风险预警体系,便于房地产企业更自觉、更系统地管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自己的特点,风险不能完全用定量指标来衡量, 很多情况下仅凭管理者的主观分析来判断风险。因而,在预测企业经营风险时,应建立合理的风险指标体系,引入“A计分法”,即把影响企业风险的经营因素列出,再根据其影响大小赋予不同的值,然后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各影响因素做标记,加总有标记的各项分值,最后与临界值比较来评价经营风险状况。依据建立的风险指标体系,并凭借以往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经验和历史数据,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加以整理分析,通过信息中心收集的最新信息和数据,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风险预警,如果发现风险,立即启动风险预警,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3.2创新营销方法 3.2.1实行分期付款:灵活的付款方式是促进房地产销售的有效方式,也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房地产业销售的成功经验。分期付款是指在取得房屋居住权时已交纳了一部分房款,待居住后分期付清其余款的付款方式。 3.2.2实行贷款购房:也称为按揭方式,是指由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购买住房的贷款及其担保,购房者提供全部房屋价款的20%~30%作为购房的首期付款,其余由银行贷款垫付,并且由开发公司为购房者提供不可撤销的全部担保。购房者须按贷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与期限每月到银行归还贷款本息。 3.2.3预租预售: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减轻借贷压力,投资者可以通过预租预售的形式出售房地产。若在一个项目开发前就能采取这种措施,会减少风险,增加安全性,但是,预售价一般要比工程完工后的最终售价低,造成一些损失。投资者取得的收益会因其风险的降低而减少。因此,在投资决策时,应正确处理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3.3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 从企业的高管到普通的财务人员都要深刻地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深远影响。从而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突出财务工作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在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当中首先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制度,从企业财管管理工作的特点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等特色,建立健全符合本企业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要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的预算和反应机能,以财务预算作为重要手段,及时反馈出企业的经营现状。实现财务信息的时时分析与管理,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而又科学的参考依据。 3.4竖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自身品牌 对自己的企业要有个正确的市场定位,有合理而又有前瞻性的市场定位。这就要求企业要对细分自己的市场,根据现有的资金实力,业务能力和资金募集能力寺确定企业发展的方向。房地产与质量是息息相关,因为它的产品需要轻受长时间的考验。加强对质量的控制,从设计到施工直到最后的验收与售后工作,都要保证质量第一的理念贯彻到底。品牌不是固定的,它需要不断地创新。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有创新的意识与观念,掌握核心竞争力,改变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的缺点。突出企业自己的优势,创造出既符合时代的潮流,又有底蕴的房地产产品。培养和创造出突出的企业文化,一个特点鲜明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起员工的向心力,还可以感染到消费者,让消费者增加对些企业的认可程度,增加潜大消费者的规模。 3.5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运用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整体效益,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企业内部资金运行应进行静态控制、实时监控、动态管理、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实行资金按调度使用,制定严格的用款制度,重点掌握工程项目资金的来龙去脉。通过加强资金管理也可以做到深化成本管理。 4、结语 房地产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站稳脚跟,棋高一着,做大做强,关键是要紧紧抓住经营管理创新这根主线,牢牢把握经营管理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勇于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用客观、科学的态度,合理、大胆、有效的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不但安身立命,充满发展的活力,而且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学校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对策:充分发挥学校优势 推进全民消防安全教育 摘 要 提出应利用学校的天然战略优势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天时――学校教育阶段是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个阶段的教育更易取得成效,也更容易推进全民安全素质的提升;地利――学校是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最佳场地,因为在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更彻底、更全面,并且教育成效有保障;人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防安全教育的最佳源动力,因为优秀的教师队伍使得教育人心所向、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教育上下团结一心。 关键词 消防安全教育;学校;消防安全素质 《孙膑兵法・月战》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意思是:“有利的时机、有利的地势、团结的人心,三者不能同时取得,即便取胜了也不稳固。”天、地、人,这是从古至今兵家必研的课题,作战必然要讲求“天时、地利、人和”。然则,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是只专用于兵道。《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是指农时,“地利”是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由此可见,天时、地利、人和还用于农事,凡事皆可用之,教育亦然。 消防安全教育搞了多年,但是成果却不尽如人意,火灾事故频频发生,造成的伤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纵观近年来的消防安全教育,最大的就是把这种教育放到各单位进行,而在现实社会中,各单位和个人都有很多自认为重要的工作要做,多数时候的消防安全教育落实到各单位都大打折扣,往往是走过场走形式。并且,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多是“应付式”培训,当消防部门来检查和下达任务时才培训,否则就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因此,要从根源上改变这个问题,消防安全教育还得从学校教育抓起,因为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有着天然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1 天时:学校教育阶段是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 “天时”的解释为:一是宜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二是气候;三是时候、时间。兵法所云“天时”是第一层含义。在人生学习中,最佳学习时机就是在校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的主要时间和目标就是用来学习。同时,这个年龄阶段也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时段,中小学学到的一些东西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曾有专家就说“小学六年可以影响人的六十年”。 1.1 这个阶段的教育更易取得成效 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属于一种集中应急式的培训,这种培训往往时间较紧迫、内容较单一、方式过于简单化。教育就要讲求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这也正是全日制的教育的目标追求。首先,教育的时间有保障。单位组织的教育培训一般就是几个小时,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是近10年的时间,在这么长时间里,就能充分保障教育的效果。其次,教育更容易吸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13岁以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住的东西往往终身不忘;13~20岁记忆力也相当不错。因此,充分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人们整个人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养成具有极重要的价值。第三是学校教育的科学合理性使教育更容易取得效果。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有着完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师是专门从事知识、技能传授的人员,所以学校教育过程是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的场所进行科学的教育,必然成效显著。 1.2 这个阶段的教育更容易推进全民安全素质的提升 社会组织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被动式”培训,这对提高个人的安全素质作用不大,同时也就对提高社会整体消防安全素质毫无意义。但是学校的全日制教育不一样。当前我国的小学入学率在99%以上,中学也在95%以上,只要把中小学阶段的消防安全教育做好,近10年的教育对每个人来说意义和成效都非同小可。当这一代人成为社会主体时,也就是社会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之时。 另一方面,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还能有效带动周围其他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家庭,家人为了子女的成长,都在倾心关注子女的教育,所以学校在此过程中会实时和家庭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同时也在帮助家庭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并且,在此过程中家庭还会影响到周围的更多人群,使得彼此都在相互影响和提升。而在这些活动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高考。有人说:“教育是涉及关联行业最多的一个行业,高考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活动之一。”因此,如果能合理地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高考范畴,则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社会的关注。 2 地利:学校是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最佳场地 “地利”有两层意思:地理的优势和有利于种植作物的条件。兵法运用了第一层意思,荀子运用了第二层意思,而笔者认为:利用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两者皆有之。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最彻底、系统和全面,同时,学校教育最终还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来检验教学的成效。 2.1 在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更彻底、更全面 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也是教育的专门场所。因此,在从事教育这个活动中比其他临时的教育培训做得更完善,教育的针对性更强、手段更丰富,从而教育效果更彻底、更系统全面。按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算,把这阶段消防安全教育做好,则实现的将是一整代人的消防安全素质的提升,这就是学校教育彻底性的体现。另外,学校的教学计划非常科学严谨,教育部门会在小学和中学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层次结构方面做出合理科学搭配。而消防学是一门新型跨多学科的边缘性科学,所以,要使这些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被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轻松理解,只有从教育部门入手,统一组织编写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学校的课堂上完成。这充分彰显了学校教育的系统全面性。 2.2 在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使得教育成效有保障 检验教育成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考核,从考核的结果来找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在教育中就会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这种情形在学校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学校期末都会进行考核或升学考试,同时还有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不管在哪一级的考核中,都能引起个人、学校和家庭的认真对待(尤其是高考的关注度最高)。因此,通过考核这种方式来促使社会各群体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对搞好全民消防安全教育意识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 人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佳动力源 “人和”是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的意思。不论是从兵道还是从农事出发,都是从“人”的因素出发,提出搞好人与人的团结关系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样做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是一种人对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就要充分利用好教师与学生之间“人和”关系。 3.1 优秀的教师队伍使得消防安全教育成为人心所向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专门从事知识、技能传授的人员,他们对教学具有天然的优势。社会各行业、单位组织的培训注重的多是完成任务,鲜有考虑培训的效果如何。而在学校的全日制教育中,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始终考虑的是:我所讲授的知识,学生吸收没有?有无疑问?将来能否学以致用?是否学有所成?每个教师都想把自己的知识倾囊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能成为专家、人才,为此,他们一生都在孜孜不倦追求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说,这样优秀的教师队伍怎能不是学生心里所向往追求的呢? 3.2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消防安全教育上下团结一心 良师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是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中不会有的精神高地。在社会举办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中,培训教师不关心听课的人,讲完内容就离开;下面接受培训的人员也不知道讲课者何人,听完课就走。他们之间在这个短暂的“师生”间不存在感情,就连基本的“面识”也无法保证,这样的培训效果可想可知。反观学校的师生关系就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朝夕相处,感情与日俱增,在教师眼里每个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在学生眼里教师就犹如父母般可亲可敬。在这样一种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的和谐氛围中,使得教育的双方上下团结,从而教学也就进行得相当的融洽。在教学这个活动中,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期盼、一分关心和厚爱,学生所接收到的也不仅仅是知识,那是责任,更是爱。因为有了爱的力量,学生学习起来自然也就事半功倍。 只要能把学校“天时、地利、人和”的战略优势充分利用好,踏踏实实做好中小学阶段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将会促使社会消防安全素质的逐步提升和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整体提升,这将是人类社会的又一大进步。 学校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对策:浅谈如何加强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 摘 要:消防安全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不仅仅是要从消防知识教育着手,而且要提倡发挥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的主观能动性。孩子是祖国未来,是父母的希望,让孩子们远离火灾危害,创造一个安全、和平的环境是学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现在全国对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都做得如火如荼,通过各种方式确实增强了学生们对火灾的了解,提高了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但那大多是纸上谈兵,孩子们在遇到火灾突发应急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救护能力极弱。该文将重点阐述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消防能动性。 关键词:中小学生 消防能动性 措施 安全意识 火灾是无形的,我们应对的措施就应该在于防患,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应该利用新闻媒体及各类通信传播介质大力宣传,并以教育警示片的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防火的重要性,使消防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而学校是我们宣传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融入学校基础教育中,是当代少年儿童必须掌握的。通过理论与实践使思想上与行动上统一起来。 1 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依然面对严峻的形式 在我国,很多中学小学寄宿的方式普遍存在。而一个宿舍楼的面积通常是500m2,可以容纳的学生数量是四百人左右。在学校刚开始修建宿舍楼的时候,会把消防安全问题考虑到设计图当中,然而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影响学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也越来越多,比如说盗窃问题。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校方投入到防盗防窃的力度日益增大,而很多中学生因为年龄在十几岁,正是叛逆贪玩的年龄,总会想各种方法来逃避老师的监管,晚上偷跑出去上网,或者几个人合伙在厕所抽烟,他们的消防意识都比较淡薄。校方加固了防盗的设施,在一个四五百人的楼层里边,疏散通道仅有一两个,在火灾发生时,往往来不及逃脱,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在国家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号召之下,确实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消防组织,为帮助学生提升消防安全意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方法和措施,用教育活动的方式使防火的意识深入到中小学生的心中,但总的来说,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依然有所欠缺,在发达的城市地区学校确实有成效,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带以及山区,硬件设施缺乏,连像样的桌椅板凳都没有,何来的灭火器消防栓。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工作的老师也是心别无它用,一心只抓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环境的原因,忽视了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加之本身师资力量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更是加大了在这些偏远地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难度。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首先,消防部门对校园消防教育的引导和宣传工作仍未形成大范围的气候,联动协调机制并未步入正轨,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配合,政府的资金支持与政策引导,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执行实施,媒体的跟进配合和报道,几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的推进消防安全工作日程。想象中的模式是这样的,可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只有学校和消防机构两方在单打独斗,甚至还有推脱责任的现象,一些地方的教育机构在没有正确估量学校消防硬件设施以及老师消防知识如何的软件设施情况下,一味地把消防安全教育任务一股脑推给学校。没有实地演习,没有充足的器材设备,纸上谈兵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意义并不大。甚至有一些党委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依赖于消防机构在对中小学的消防安全教育问题上,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目前的真实情况时,消防机构也有很多的社会任务需要执行,人少事多,全力去抓学校的消防教育有很大的难度,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没有实战没有演练,学生心中对于消防防卫的意识概念就相当淡薄,在学校简单枯燥的教育方式无法吸引学生,尤其是玩心较大的中学生。其次,从高到低的党委政府对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缺乏完善的计划和系统保障,甚至都没有把该项工作归进消防部门的安全宣传计划中去,深入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难上加难,即使有那么寥寥几次的教育大会工作,也只是徒有虚名,学生在火灾发生时依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正确防御。 2 提高学校领导对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重视 学校领导、教师及教职员工是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主要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只有自身充分认识到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认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同时,对中小学生教师和教职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使学校教师、员工掌握的各种消防基础知识,培养解决消防安全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能力提高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有组织的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对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教育,学校起着主渠道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小学生教育在把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逐渐深入的同时,更要深刻地认识到开展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对推进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学生的父母,老师、消防职能部门还是全社会都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灭火自救实战演习。 首先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教育课程。消防安全教育课程可以针对防火基本常识、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自救逃生和疏散方法为主要内容。 其次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每季度组织进行模拟真实火场演练、突发应急实战演练,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把从书本、课堂、培训等平时教育学习获取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真正提升自防自救的技能。 三是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养消防知识。校方对于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问题的心理特点,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紧密结合,使教育工作更加贴近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进而有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在消防教育的课程内容设定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自救自防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学生对于消防法制教育的理解深度,把每个年级每学年需要上的课的节数,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严格规划出来,并定时的检测学生对於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借助于每年的119宣传日,开展趣味消防知识竞赛,并通过学生自制的宣传海报来建立起学校独具一格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文化。 3 建立学校自己的消防队 加强学校自身的消防管理。在正常的教学进度之外,组织成立教职工义务消防队,定期检查学校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以及用电线路是否达标,安全。对宿舍楼,实验室,教学楼,电气房等重点部门严格检查。务必保证消防设施的安全性,以及疏散通道的畅通。在发现消防设施有问题的情况下,要及时上报,取得资金支持,来更新为更好的防火工具。同时,由于学校本身是专注于学校知识性教育的,在对消防方面肯定没有专业人员的水平高,因此,要借助于专业人士来增强对消防设施的定期维护工作,把仅有的消防设备放在最需要最能及时解决问题的地方,通过开展消防演习,增强学生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4 结语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对于抓好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不仅关乎青少年本身,也关乎社会的安全发展、文明进步,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意义深远也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强化消防意识,普及消防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消防、重视消防。通过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努力,让消防意识伴随新生一代成长,让惨剧不再发生! 学校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对策:关于学校消防安全规划 【摘要】学校消防安全规划工作是一个学校全面治理的重要方面,因为它与学校财产安全、教师员工的生命安全等直接相关。为了落实贯彻《消防法》中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很有必要认识学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消防安全工作,从来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有针对性的解决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来降低事故指数,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指数,确保为教职工和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关键词】学校;消防;安全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该学校消防安全规划。 一、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首先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校长,副组长是副校长,成员是各班班主任及其他代课老师。要求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一心为教职工和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而努力工作:(1)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互相合作,齐心协力消除火险隐患,搞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其中设定活动室为副校长办公室,其他代课老师主要负责带领班干部进行日常消防宣传工作。 二、制定具体消防规划要求 1、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的责任人,要制定将消防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规划,明确消防工作责任和消防职责,分工合作。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各班班主任及其他代课老师要求学校宣传板报及班报应定期有消防方面的内容,定期召开消防主题班会,有利于加强校园消防知识宣传,进而对各班学生介绍消防知识,传播消防常识; 2、紧抓校园违规用电查处工作,与此同时制定消防工作计划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通过开展消防知识讲座与消防知识小竞赛,要求学生做到“两会”会报火警和会使用灭火器;做到“两知”知道火灾的危害性和自救逃生常识。学校还可以经常性地开展观看影视资料、全国“119”消防宣传日活动等各种形式,来宣传消防安全教育。例如宣传有关消防法规,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有关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有关初起火灾时自救逃生技能知识等等。当然发现初起火灾时,应学会扑救并且迅速报警; 4、学校要严格培训消防负责人员的技能,要求熟悉掌握消防安全系统的操作规程。值班人员要遵守值班纪律,负责人每天都要检查校园内有无消防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人员处理; 5、定期检查消防水源和消防水箱。学校的消防栓的扳手工具必须放在指定位置,并规范摆放。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时时畅通,禁止安全出口上锁或者堆放物品,相关消防设施每天都应仔细检查,并认真填写检测、维修保养记录。只有经过精密部署,确保消防设施性能良好,才能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6、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个别室内必须存放时,消防安全一定要重点落实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放置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应根据不同性质,分别储存危险物品,并应挂有明显的警言、标语予以提示。实验后剩余的残渣、残液应集中安全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7、各学校之间要加强有关学校消防工作的心得体会交流,取长补短,进而展开工作。 三、规范学校的消防档案,落实学校各部门的防火责任制 1、做好购置和更换灭火器、应急照明等消防器材的记录; 2、详细记录每次检查的情况; 3、加强全校防火工作的检查,制定防火措施与防火制度,建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四、消防安全具体做法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 做好学校消防工作,关键是要防范于未然。为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施,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领导的消防安全小组。该小组明确消防工作职责和消防职责,分工合作,为教职工和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而努力工作。 2、认真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相关制度 制订学校消防安全相关制度,并督促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1)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各班班主任及其他代课老师要求以班级为单元,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例如定期召开消防主题班会,加强校园消防知识宣传,力争达到人人心中有消防的目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警钟常鸣,专人值守,保障安全。上班时间教师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消防安全规划,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为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加强对门卫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校。学校相关人员值班时,认真安排好值班,力争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3)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严格处罚校园违规用电问题,定期检查各类器材,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负责人员每天要落实消防行动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校舍改造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在校舍内,严禁使用电褥子、电暖器等设备,防止私自乱拉电线;食堂负责人加强对食堂的消防管理,特别是用火油炸食品时的检查。 (4)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实战演练。学校应当定期进行师生与消防官兵互动活动。举例说演练要按照逃生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让学生掌握逃生的正确方法。演练结束后应填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记录,作为实际参考经验。认真实施消防安全紧急预案,确保实际情况时临危不乱。 (5)加强对保管室、实验室、计算机室等重点部位的管理,不定期检查安全情况。 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为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学校应进行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如对学校围墙、供电,计算机室等要定期检查或更换,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杜绝隐患的发生。 小结 总之,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负责人员要做到每学期都对学校消防安全规划进行总结,务必将校园消防工作做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灵活机动的技能,努力完成学校赋予的使命,为校园消防工作奉献微薄力量。要加强管理,做到责任到人,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对工作表现杰出的部门和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行为,应给予行政方面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 学校消防安全隐患及防火对策:浅谈寄宿制学校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经济的需要,现在从幼儿园到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但是其中的消防安全隐患也越来越让人不可忽视,但是有时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消防意识的浅薄,造就了很多的悲剧,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如何加强寄宿制学校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 消防安全 问题 对策 寄宿制学校是每个年轻学子求知的乐园,校园安全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学子的健康成长。安全的校园环境既是寄宿制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又是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寄宿制学校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消防工作在寄宿制学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背后也隐现出一些不足,现状也不容乐观。如何做好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当前寄宿制学校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学校是教学、科研的场所,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因潜心研究学问,对其他事情关心较少。他们认为消防安全只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事情,因此消防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消防法制观念不强,防灾技能很浅,自我保护意识就更低,火灾初发时期会正确有效地使用灭火器的人少之又少。 二、寄宿制学校校园情况复杂,人员密度大,流动性强 寄宿制学校校园是一个浓缩、开放的小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场所。它既有教学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商业网点,又有实验室、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和办公楼。建筑物相对集中,人员相对密集。有的学校中既有生活区、教学区,又有家属区,甚至还有附小、附中等附属单位,客观上形成了寄宿制学校校园内人员复杂、人员密度大、流动性强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火灾发生的机率。 三、经费投入不足,消防器材、设施短缺、陈旧 寄宿制学校大多是事业性单位,每年的经费开支主要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在国家财力有限,重点保障教育经费支出的情况下,用于消防安全方面的经费十分有限。因此,寄宿制学校相关部门、场所往往在消防设施配备上存在缺斤少两现象,一些已经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也有不少因检修、保养不及时,而难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四、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寄宿制学校消防工作的管理一般是由保卫机构承担,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寄宿制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隐患整改资金的投入往往没有直接的经济渠道,加上极少数领导思想意识上的淡薄,就使得消防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不规范、不科学、不深入;二是管理措施与执法手段软弱无力,不能完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往往由于行政干预和资金缺少等因素,造成火灾隐患整改的不及时或者不整改。 为提高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师生安全自护能力,全面巩固校园消防安全基础,有效预防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消防部门和学校本身要以“清剿火患”等战役为契机,采取“四到位”和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全面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和学校师生员工的四个能力建设。根据工作实际,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寄宿制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宣传,强化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 寄宿制学校可以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向学生普及简便、易学、实用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基本知识,切实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素质。同时根据寄宿制学校特点,发动学生和社团优势,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来进行宣传,让师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水火无情”。这样才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紧紧围绕“部门齐抓共管、媒体紧密配合、群众广泛参与”要求,采取举行消防知识授课、组织灭火疏散演练、发动学校师生参观消防站等方式,全面提高师生火灾疏散逃生、自防自救能力,扎实开展“三个一次”活动,即:为每名学生配发1本消防安全知识读本,每月组织不少于1次的消防安全教育课,每季度不少于1次的消防安全常识测试,让消防安全“走进课堂,背进书包,带回家庭”,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消防安全的软件建设 消防安全软件建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可靠性强的特点,对减少寄宿制学校火灾的发生同样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人员密度较高的区域,如学生宿舍,除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要建立有学生参加的义务消防员队伍;对消防工作记录、巡查记录要定期进行检查总结,了解隐患部位,及时解决问题。 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消防设施等硬件建设 消防设施和设备的配备率和完好率,是衡量寄宿制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开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校要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每年要有足够的消防专项经费用于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消防器材、设施的配备、维修,力争消防经费投入年年有所增长,把消防安全环境的改善作为改善办学条件的首要任务。另外,还要合理调配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来进行寄宿制学校校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总之要通过加强消防设施硬件建设,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提高自救能力。 四、加强和完善管理机制,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学校要全面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规范和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改善消防安全“软环境”,消除管理上可能存在的“动态隐患”,增强责任意识,形成“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消防管理运行机制。 五、加强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师生自救能力。 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学校及幼儿园周边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灭火疏散救援预案,并协同校方定期组织开展演练。指导广大师生正确进行安全疏散,选择逃生路线等,并组织官兵再次全面熟悉辖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场所的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基本情况,做到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开展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基础管理论文:试析我国政府管理创新在三大基础问题 论文关键词:政府管理创新 宪政转型 强政府与强社会 制度政府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创新,如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然而,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宏观的视角和战略的眼光看待和审视政府管理创新问题推进我国政府管理创新必须首先解决好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障问题、政府管理创新的模式选择问题以及政府管理创新的职能选择问题三个基础问题。 当前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创新问题:如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观念更新、理论创新等等,因此,政府管理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权宜之策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政府管理的系统T程。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以宏观的视角和战略的眼光看待和审视政府管理创新问题一. 一、宪政转型: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障 宪政是近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宪政不同于宪法,但与宪法具有密切的关系。宪政是以实行民主政治和法治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为的运作过程。即以宪法为基础.通过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保障公民权利的民主政治理念和制度的总和美国学者丹·莱夫认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宪政是对政府最高权威加以约束的各种规则的发展。这是从宪政与公共权力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还有学者从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的角度来理解宪政.认为宪政“一方面是要保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是要制约公共权力:”美国学者路易斯·亨利则从权利、权力、制衡、法治、司法公正等多个角度来理解宪政,他认为:宪政意味着一种有限政府,那政府只享有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而这一切受制于法治;它还意味着权力的分立以避免权力集中和专制的危险;宪政还意指广泛私人领域的保留和每个个人权利的保留;另外,宪政也许还要求一个诸如司法机构的独立机关行使司法权,以保证政府不偏离宪法规定,尤其是保证权力不会集中以及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由此可见,“宪法至上”是法治的核心和首要原则,宪政下的一切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源于宪法和法律,这是立宪政府的基本精神。可以认为,标准的立宪政府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宪法规定了施政的基本规范,据此能够限制政府;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据此公民的确有权监督政府。总之,宪政是和近代民主政治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在现代法治国家.宪法是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具体体现,民主与法治要求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威只能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法治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表现为宪治,即宪政如果说民主的目的是促进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那么法治就是通过法律规范和限制政府(强制性公共权力)的规模和范围,保护公民权利不受政府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的侵害宪政不仅具有政治和社会价值.如公民权利至上、祟尚法治和民主政治,而且也具有经济价值。因为宪政就是在政治领域依据宪法治国,这种宪法不仅仅在法律上是至上的,是政治权力的运行规则,界定了政府权力的界限与条件,而且它是符合自由民主精神的,从政治上来说.它是有利于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从经济角度来说.它所内含的制度安排是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保护个人经济经营权利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行民主宪政的开放社会,才最有可能出现稳定而公平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看到,经济的改革实际上是宪政转型的一部分,但这种关系许多研究经济转型的学者并不重视.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宪政规则的改进一直都处于摸索中。但是,作为宪政核心的对于权力的制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一直非常强调法治,一再重申“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吴敬琏等学者开始区分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认为好的市场经济就是有法治的市场经济。但是,宪政的问题仍然未能进人议事日程。只有法治显然还不是宪政。因为法治固然能对权力形成制约,对权利形成保障,但是,法治如果没有民主作前提,法就可能是个别利益集团主导下制定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恶法。正如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所说的:“从市场经济到法治社会必须经由民主政治的环节,即市场经济中所形成的各种利益诉求并不会自动而是要首先转化为某种政治力量时才能在法律中得到反映。中国已经提出建设市场经济与法治国家的目标,但是如果没有民主政治的媒介,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是法治经济,这样的市场经济也就难以成功的。根据政治生活的原则应与经济生活的原则相适应的原理,为了使宪政秩序适应加人WTO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日益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的需要,适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就需要适时地完成宪政秩序调整,而这一调整就其根本而言就是宪政转型。因为“比市场更重要的东西,是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是民主化和法治结合的宪政建设。”四即而宪政主义价值的实现自然地需要创新政府,需要创新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面对日益增长的公共问题,政府必须在价值理念上、治理制度上和行政行为上进行创新。因此,政府创新意味着价值理念的转变、制度的创新以及治理行为的有效更新。而宪法秩序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种制度创新的框架,公民权利在那里能够得到充分地表达和行使,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受到了法律限制和约束。公民权利不仅受到司法保障,而且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中能够得到实现。因此,在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适时地进行宪政秩序调整,实现宪政转型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必要保障。 二、“强政府”与“强社会”:政府管理创新的模式选择 “治理”(Governance)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流行起来的核心概念,治理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非意识形态化的公共行政。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度的领域内维护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1111。也就是说,治理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的善治为最高目标。而所谓善治,就是指“良好的治理”(Good Governance),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治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必须进行经济的市场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改革,对政府社会管理的体制、方式、手段进行改革,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界定,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使之与经济市场化的趋势结合,与国际先进规则接轨在管理中加强宏观、放宽微观,使之管理科学,从而一既使政府不至于陷入繁杂的社会事务,又可以让政府有效的管理好整个社会系统,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治理与善治理论的提出,从治理视角中强调政府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即是进行社会本位、民本位基础上的政府职能转变。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在治理与善治理念指导下,进行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创建“强政府”和“强社会”的强强联合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核心和关键问题。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新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政府必须退出微观的经济管理范畴,而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干预经济,并且把原先占有的权力交还给社会,由社会组织承担起原先由政府承担的经济管理和规范职能,或者由政府与社会合作,进行共同治理。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在坚持“有限政府”的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强社会”。因为只有公民社会真正强大起来,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只有在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有限政府”的改革目标;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转变社会管理模式,打造出一个“强政府”。由于市场经济强调政府还权于社会,还政于民,大量的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兴起并承担重要的职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需要适当地退出社会领域,但是并不可能完全放弃社会管理职能。也就是强调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和管理,以保证这些社会组织真正适应WTO规则的要求,真正为我国的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服务。由此可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需要本着“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基本理念和战略目标,从政府垄断走向市场参与,形成多个治理主体合作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充分互动,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合力,形成“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共同治理”,才能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三、构建制度政府:政府管理创新的职能选择 制度就是全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了确定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制约二简单地说,制度是一套社会活动的公共行为规则,或者说是一套社会游戏规则如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所说:“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必须以制度的形式来规范市场行为,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但恰恰在这方面,我国的制度准备仍有很多不足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的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同WTO的制度、规则相比较,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制度空档或制度缺失,而且制度稀缺的程度比较高,许多社会公共事务领域还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如何在当前制度稀缺的情况下,找到一种政府愿意并能够推行,同时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且实施成本较低的制度安排,成为我国政府制度创新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这里所提到的“制度政府”,就是从制度的角度来看政·府职能,政府的功能应当以制度方式向社会提供“规则”并且政府本身也必须按照制度行事。因此,从制度的角度看待政府,构建制度政府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式。事实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政府的职能就应当是向社会提供制度供给和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政府为社会制定“游戏规则”监督“游戏规则”的执行,针对“游戏规则”失灵进行“游戏规则”创新。如前所述,就制度的功能而言,制度就是全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了确定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制约。但事实上,不管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是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需要依赖于信任。信任是以秩序为基础,而要维护这种秩序就需要依靠各种制度和规则,同时,也只有制度才能真正保护个人的自由领域,帮助人们避免和缓和冲突。因此,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更需要政府根据市场规则向社会提供制度供给并适时地进行制度创新。 由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府职能就是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是同时进行的,政府职能转变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反过来,政府制度创新必须遵守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一种职能向另一种职能转变,制度创新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因为制度创新与人员转变相互补更能够巩固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果;其次,制度创新本身也是一种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每一次制度创新都意味着新旧规则的更替和转变,而这种规则的更替和转变最终必然会导致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三,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政府职能转变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而制度创新也会带来政府职能的转变。 基础管理论文:如何夯基础抓重点,提高高职院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 精细化水平 论文摘要: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高职学生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文凭,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要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要从学生的基础文明抓起,以生为本,培育优良思想,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尤为明显:集体观念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性差等问题不断暴露,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现状 随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中,相当一部分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迫不得已”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完成学业,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没有了目标,就等着熬完三年拿到那一纸文凭,或者单纯为了了却父母的心愿,这样的动机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种种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稳定,集体观念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初步形成但仍不牢固,其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对于自己的将来没有明确的定位。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于独来独往,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缺乏团队意识及集体观念,做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经常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入校时的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以2010年江苏省高考录取分数为例,普通高校本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是文科345分,理科355分,而第一批高职分数线文科类210分;理科类200分,两者有100多分的差距。考试分数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60分万岁”;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靠抄袭交差;“平时不努力,考试就作弊”,平时课堂上下没有多少积累,临时报佛脚又嫌太辛苦,为了考试合格,打起了歪主意:夹带资料、传递纸条、手机作弊、找人代考,这些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三)自我约束力不强,组织纪律性差。 “90后”个性张扬,因为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我约束力不强,喜欢“随心所欲”,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做事不考虑后果,易冲动。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遵守,迟到、早退、旷课,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犯了错误不反省自己,反而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这些现象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与市场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与这个目标相距甚远,这就要求学校在三年中要对学生进行“改造”,通过教育教学把低水平进来的学生培养成高起点的社会有用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夯实基础,把握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一)把握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 行为以思想为主导,要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稳固的“三观”,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资本。 1.关口前移,开展“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刚入校对学校、专业都不了解,处于迷茫状态,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稳固专业思想,可以通过举办“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企业人员、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为学生做就业、专业教育报告会,讲解就业现状及专业发展前景,为新生打开一个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专业的窗口;同时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为新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提供借鉴;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解答家长疑问,间接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2.以节假日为依托,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 利用重大节假日的特殊意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祭扫缅怀先烈、“五四”青年志愿者活动、“十一”讴歌祖国、“一二·九”纪念活动等,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远大的理想,把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节日化,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3.健全报告制度,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因为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容易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继而引发各种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教育的重点。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宿舍;根据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班级信息员制度、班级情况一日一报制度,从不同层面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特别关注“三困生”的思想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 4.利用信息网络,发挥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建立育人信息服务网,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学习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服务网在思想教育、服务学生、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稳固基础,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1.从日常管理与教育入手,扎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是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学生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进行安全大检查,倾听学生反映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平时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及晚就寝检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防火”、“防抢”、“防盗”、“防骗”。通过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安全演练、观看消防安全科教宣传片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技能,营造“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2.从抓学生基础文明入手,切实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是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但随着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基础素质出现很大滑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需要从基础文明入手,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1)开展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学生文明程度。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和争当“文明大学生”等活动,要求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意识,树立创新意识,摒弃生活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 (2)推荐先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要注重舆论引导,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引导、激励学生。通过各种评奖评优及先进表彰活动,宣传报道校园的先进个人及事迹,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诚信行为。通过催缴学费,召开考证、考级、考试教育,助学贷款催款等相关工作,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比如通过诚信征文、诚信演讲、诚信辩论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行为。 3.从关心学生入手,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家庭情况较好,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存在更多的学业压力和思想负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一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保证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二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让有限的资助费用发挥最大的作用;三是要鼓励、引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等自立行为,通过诚实劳动自食其力,既减轻家庭负担,又增强自信。 基础管理论文:浅谈中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管理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学生管理 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对中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一方面,阐释计算机基础教学自身所具备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针对现存的一些教学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将学生管理纳入教学改革的视野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早在几年前,计算机就与英语和驾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三大技能,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职场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及简单的程序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始终很难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所致,更另一方面原因则在于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经验体系,本文试图在这两方面进行简单论述,最终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实践重于理论,教学中二者脱节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部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始终是分为理论讲解和上机操作两部分。而在学期考核时往往只将上机操作作为最终课程评估的方式,这就难免让学生产生重操作而轻理论的错误认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的知识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逐渐淡忘。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在课程设置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明确地划分为理论课和操作课两部分,教学效果往往低于预期,学生也就很难将实际的应用问题转变成自身的技能。 2.教材更新速度慢,与学科发展不同步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当时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领域,不到一个世纪,微型计算机已经在家庭中普及,这样快速的发展,是其他许多学科无法望其项背的。 然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速度,很多知识随着技术的改进而变得陈旧,这也就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学生就很可能被教材的权威性所误导。 3.计算机等级考试致使教学出现应试性 在很多学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成为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拿到证书而不是真正掌握技能。与此同时,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省级和国家级两部分,一般的省部级院校会要求学生通过省级计算机通一考试,文科要求通过省一级,而理科的要求相对较高为省二级。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会选择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 问题在于,所有的考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但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速的发展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而实际操作能力却往往不容乐观。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公共课的设置上,始终存在几种不同的声音,学校及相关领导部门始终认为公共课的设置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是必要的,而学生往往会认为,我所学的专业很少会用到公共课上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能够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建立在强制性的基础上。而计算机教学这一课程设置的初衷越来越难实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在学生管理上进行适当的改变。 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几个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高校教学体制上所存在的顽疾,但如果从学生管理角度进行思考,其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1.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消化知识 由于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资源有限,不可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机会上机练习,而课时数的限制又要求理论课是不能偏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理论课之后为学生布置少量的课外作业。例如office操作与简单的编程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而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温习。 2.加强教师的一对一教学 当前的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往往充当一个讲解员的角色,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发挥。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走下讲台,积极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惑与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扎实的掌握新知识。 3.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保护教学设施 毋庸赘言,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旦硬件受到损坏,不仅影响实际的教学工作,还会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在上机操作的课堂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号入座,并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的健康状况负责。一旦出现损坏,则按价赔偿。这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实际教学中保证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还要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和改善。毕竟,教与学是两个严密结合的整体,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只有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主题,尊重教育学规律,才能用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加理性的对待计算机基础教学。 基础管理论文:试析无因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及立法价值 论文摘要 无因管理制度起源于古罗马,在大陆法系国家中通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而存在。本文拟就历史发展各个阶段,有关无因管理制度设定功能的各种学说加以分析,旨在将无因管理与相似制度区分开来,并论证其制度价值与存续的合理性。 论文关键词 无因管理 理论基础 价值 在大陆法系国家,无因管理是债法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一般认为,无因管理是指“无法律上之义务而为他人管理其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是以直接形成一种法定之债为途径,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互的诉权的法律体系。正如产生其他法定之债的原因,如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相同,无因管理必须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定义与明确的范围。 一、无因管理制度的来源 无因管理的规定在法律中出现最早的记载位于罗马法。对于关债的规定,优士丁尼在《民法大全》将其划分为:契约、私犯、准契约与准私犯四类。其中的准契约是指那些非从契约产生,但与契约十分相似的债。罗马法中的准契约之债主要处理关于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监护与保佐、继承、共有、服务单位对旅客携带物品与海损方面的问题。 大陆法系各国均继受了罗马法中的这一制度,将无因管理纳入到其民法制度中。法国法上的无因管理承袭罗马法,其内涵与罗马法保一致,也称作事务管理,属于准契约的一种。早期法国法的无因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本应该属于不当得利的内容。而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民法典》则抛弃了准契约的概念,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规定为两种不同债的发生原因,将无因管理作为债的独立发生依据而进行了专门规定。随后的《瑞士民法典》虽然没有超脱德国的模式,但在《日本民法典》中,却已经将无因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定之债,至此确立了无因管理在债法中的独立地位。 三、无因管理的制度价值及法律地位 (一)无因管理的制度价值 无因管理制度在大陆法系发展到今天,其制度价值与罗马法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罗马法上的无因管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管理临时离家之人的事务在很大程度上是战争引发的一种社会需要。因此无因管理是为满足被管理人的需要、维护被管理人的利益而产生的,起初只赋予被管理人以诉权,管理人的相对诉权是后来被确立的。实际上仍然是维护被管理人的利益。现代民法典的无因管理制度以管理人的请求权为中心,强调管理人行为的正义性和适法性。从现代民法私权神圣,从意思自治和责任自负的理念来看,“任何人只能被他所同意的义务所约束”,未经要求擅自干涉他人事务,应由行为人自己承担后果,被管理人不应因此负担任何义务。但无因管理制度以利他主义为出发点,不但承认这种干涉的正当性,更赋予为他人利益行事的管理人以请求权,允许其向被管理人索回支出的费用,目的是鼓励社会互助,以维护社会利益。这是今天为立法和学理所公认的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所在。 如何协调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是无因管理制度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首先,就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而言。创设无因管理制度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更为有效地保护本人的利益,进而寓有符合社会利益之意。权衡双方的利益,应该更加着眼于管理人的利益保护,使其摆脱负担,解除管理时的后顾之忧,并最终更好的保护其的利益。其次,就无因管理制度的规范功能而言,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也是必要的。无因管理本是一个道德范畴,但既然法律将其规定为一个制度,就有必要从双方面对其同时进行规制,以达到调试社会关系的目的。最后,创设无因管理制度时,应该合理平衡管理人与被管理人之间的双重利益,进而鼓励人们去实施符合道德标准的管理行为,这将对此制度的合理创设便有着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 无因管理不单纯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讲,它是一种催动社会公益,指引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无因管理制度的价值,从规范社会秩序的意义上来说,是在引领一种社会团结与救助危难的观念。社会的秩序与稳定,最终将细化为对每个人利益的保护。无因管理制度鼓励社会互助,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操,强化从困境中挽救他人的社会观念,最终在整个社会普及一种自觉救助他人的风尚,最终保护了意思自治与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 (二)无因管理制度在法律中的定位 无因管理在法律中的定位,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在法学研究中的定位,第二是在实体民法典中的定位。法学研究中的定位将是法典规定的基础,主要考虑对无因管理制度的定性问题,要么按照传统理论上的准契约来定位,要么将其作为与合同、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并列的,债的发生依据之一。在实际的立法规定上,争议主要围绕着无因管理制度应该细化到何处——即,应该放置在民法典的哪个位置上。关于前者,目前理论界的争议并不大,现代以后,无因管理制度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这已经是普遍的定论。但后一方面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近年来,大陆法系国家多以债的定位将无因管理纳入债法体系中,差别也仅仅体现在名称上的不同。比如法国民法典中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其外观虽然沿用了罗马法中准契约的名称,但实质却将其作为一种特定之债,即“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来规定。德国民法典对该制度使用的名称为“无委任的事务管理”,同样并未将其排除于债法之外。至于日本、意大利、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则并未在名称上多加调整,给无因管理制度的定位就是债的发生依据之一,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始构建民法的债权法体系。 在我国,若要确定无因管理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首先一点应当明确的是,无因管理管理的制度的体系虽小,却在地位上,却与其它债的发生方式位于同样的逻辑层次,不能因此而认为其无关紧要,而如传统手段一般,将其随意点缀在合同法各种有名合同的章节之后。对于它的定位,现在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第一是与合同与侵权相仿,将无因管理制度独立编成一个章节,这同样是纯粹的逻辑给我们指明的出路。但不得不说,无因管理的体系本身并没有能够支撑起一整个制度的宽度,单在条文数上就远落后于另外两种制度,这样编排并不符合立法技术的需要。第二是将无因管理规定在债法总则中,自然,前提是我国民法典设定专门的债法总则。第三是将其规定在民法总则中,这只是在没有专门债法总则情况下的替代措施,于法理无据。而就民法体系的分则制定而言,它是按照权利类型或行为类型来制定的,也难以找到无因管理的位置。究竟如何操作,将是实践中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基础管理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5、促进课改与学校同步发展 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新课程只能在学校中生成,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促进学校概念的变化,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变。校长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独立性地思索、创造性地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创造性计划是创造性工作地开始。校长应重视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程度,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中小学校长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础管理论文: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 摘要“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体现在: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突出了改革的自我意识。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才在学校管理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重心,重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自主构建反思--重建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学校最基本的师生日常生存方式的转换。可以说,每一所扎扎实实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其管理层面都显现出整体转型的态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学校管理改革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乃至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必将为丰富、拓展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基础管理论文:论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础:数据库营销 经过二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形态正逐渐由稀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度,但这种过剩是底层次的过剩,产品的技术差别很小,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企业的习惯营销思维仍是以产品的推销为主,一次又一次地祭起“价格战”的大旗,结果是消费者逐渐麻木,并开始怀疑产品的品质,同时又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资本积累、科研开发及后续发展的能力。21世纪,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企业品牌,二是顾客的满意度,但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不是通过简单的削价可以换来,也不是通过折扣、积分等暂时的经济利益可以买来的,要靠数据库和顾客关系管理(CRM)系统,从与顾客的交流互动中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来实现。 数据库营销作为本世纪90年代一种方兴未艾的营销形式,包含了关系营销的观念,着重于给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持续的服务,从而和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来充分的建设和利用客户数据库,而且,强大而完善的数据库是未来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基础。 1.未来的顾客服务模式与CRM的运用 顾客服务模式的变化 忠诚、持久而稳定的顾客群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国外,93%的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顾客资源"是企业成功和更具有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营销的关键是争取和留住顾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地需求,和顾客建立互相信任的稳定的双向沟通的互动关系。传统的只是单向被动的适应消费者的营销方式已经落在时代变化的后面,这种慢一拍的市场跟进不仅不能享受到高额利润,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往往对企业而言还可能是致命的。现代的企业各个部门将被高度整合起来,以顾客为中心工作,追求顾客的终身价值。 顾客关系管理(CRM)呼之欲出 实现顾客的忠诚度,满足顾客随时变化的需求,相应的是企业管理的重心正从内部向外部扩展,从生产制造向顾客关系管理转移:ERP—SCM—CRM……顾客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据2001年2月27日中国经营报消息,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和康柏合作,投资400万启动大中华地区制药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客户管理系统(CRM),由Sibel公司提供软件解决方案,上海罗氏希望在3、4年内通过CRM的建设,彻底改变与客户打交道的方式。 CRM作为新一代的顾客资源管理系统,把企业的销售、市场和服务等部门整合起来,有效地把各个渠道传来的客户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里。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共享这同一个客户数据库,发生在这个客户上的各种接触,无论是他何时索要过公司简介,还是他是否曾经购买过产品都记录在案,每个与这一顾客打交道的部门经手人可以很轻易地查询到这些数据,让这个顾客得到整体的关怀。从中我们也可发现,CRM系统的基础是一个数据完备、功能完善的客户数据库在营销中的整体功能发挥。 2. 数据库营销的实际应用 数据库营销,是在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消费者大量的信息,经过处理后预测消费者有多大可能去购买某种产品,以及利用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制作营销信息达到说服消费者去购买产品地目的。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各个部门都对顾客的资料有详细全面的了解,可以给予顾客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支持和营销设计,使“一对一的顾客关系管理”成为可能。数据库营销是一个“信息双向交流”的体系,它为每一位目标顾客提供了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并且这种反馈是可测定和度量的。 数据库营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里已相当普及,在美国,1994年Donnelley Marketing公司的调查显示,56%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有营销数据库,10%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正在计划建设营销数据库,85%的零售商和制造商认为在本世纪末,他们将需要一个强大的营销数据库来支持他们的竞争实力。从全球来看,数据库直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在维系顾客、提高销售额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宏观功能——市场预测和实时反应 客户数据库的各种原始数据,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分析”在潜在的数据中发现赢利机会。基于顾客年龄、性别、人口统计数据和其它类似因素,对顾客购买某一具体货物可能性作出预测;能够根据数据库中顾客信息特征有针对性的判定营销策略,促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帮助公司决定制造适销的产品以及使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可以以所有可能的方式研究数据,按地区、国家、顾客大小、产品、销售人员、甚至按邮编,从而比较出不同市场销售业绩,找出数字背后的原因,挖掘出市场潜力。企业产品质量上或者功能的反馈信息首先通过市场、销售、服务等一线人员从面对面的顾客口中得知,把有关的信息整理好以后,输入数据库,定期对市场上的顾客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帮助产品在工艺或功能上的改善和完美,产品开发部门作出前瞻性的研究和开发;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市场上的实时信息随时调整生产和原料的采购,或者调整生产产品的品种,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做到“适时性生产”(JIT)。 微观功能——分析每位顾客的赢利率 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真正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顾客只占所有顾客中的20%,他们是企业的最佳顾客,赢利率是最高的,对这些顾客,企业应该提供特别的服务、折扣或奖励,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竞争对手也是瞄准这些顾客发动竞争攻击的。然而绝大多数的企业的顾客战略只是获取顾客,很少花精力去辨别和保护他们的最佳顾客,同时去除不良顾客;他们也很少花精力考虑到竞争者手中去策反顾客,增加产品和服务,来提高赢利率。利用企业数据库中的详细资料我们能够深入到信息的微观程度,加强顾客区分的统计技术,计算每位顾客的赢利率,然后去抢夺竞争者的最佳顾客,保护好自己的最佳顾客,培养自己极具潜力的顾客,驱逐自己最差的顾客。通用电气公司的消费者数据库能显示每个顾客的各种详细资料,保存了每次的交易记录。他们可以根据消费者购买公司家用电器的历史,来判断谁对公司和新式录象机感兴趣,能确认谁是公司的大买主,并给他们送上价值30美圆的小礼物,以换取他们对公司产生下一次的购买。 数据库营销是CRM的基础 CRM系统主要包括销售自动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 SFA)、营销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客户呼叫中心、网络功能几个模块。它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市场、销售、服务三大部门的作用,并且使三个部门能充分共享顾客信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堡垒的封锁,从而使各个部门以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出现在顾客面前。在企业前端CRM系统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顾客服务数据库,存储了顾客的各种资料及交易行为,并能利用各种数学分析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对顾客的价值和赢利率进行分析。可见,在实施CRM过程中,将企业原有的顾客历史数据整理有序化,输入数据库,搭建好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是基础(关系见图)。 3. 网络时代CRM中的数据库营销 营销数据库和CRM把企业、经销商和维修站连成一体 在传统的企业结构中,要真正和顾客建立起持续、友好的个性化联系并不容易。原因很简单——技术上无法达到,观念上无法想像。比如说售后维修有时间地点的限制,难于提供24小时的即时服务;或者某个顾客的购买喜好只为单个销售人员所知,到了其他推广或售后服务人员那里就可能无法获得最适意的选择;一些基本顾客信息在不同部门的处理中需要不断重复,甚至发生数据丢失。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往往仅从完成销售定额的角度出发,在销售过程中缺乏和后台支持人员的沟通,让顾客在购买之后才发现服务和产品性能并不象当初销售人员的描述那样,因而有上当受骗之感。这些常见的“企业病”都是由于企业的运作流程没有按照“以顾客为中心”的宗旨去设计实施,而是各部门从各部门自身的利益出发,多头出击的结果,在短期内即使可以赢得定单,却损害了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关系,最后仍然要由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修补。 企业和经销商、特约维修站之间的联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的维系的途径是什么呢?笔者觉得恰恰是顾客服务系统CRM,系统的前台是CRM,后台就是营销数据库。上海通用公司在2000年安装了由IBM公司提供的CRM系统,它把企业的客户服务部、经销商和特约维修站联成一体,当一位顾客反映所购的轿车有问题投诉到公司的客户服务部门时,工作人员马上能根据顾客的名字从数据库中调出相关资料,其购买的是什么型号、购买时间、所售的零售商、曾有的维修记录、当时由谁负责、判断出顾客反映问题的所属的质量类型,从而马上通过系统通知离顾客最近的维修站,同时进行跟踪记录,何时解决问题,顾客的满意度等,大大加快了对顾客投诉的响应时间,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把他们从日常数据采集转化为能够增殖的顾客服务。 假如没有这个系统,企业和各维修站、经销商是隔离的,同样一位顾客的投诉,不可能马上对问题的处理迅捷和有条理,公司的顾客顾客服务中心可能还要打电话、发传真了解在经销商、维修站里有关顾客的信息,如果资料不是很切确,还要反复的核对,期间的麻烦和效率可想而知。 基于Internet的数据库营销和CRM 如果想领导这个数字时代,就必须充分了解因特网,这样才能准确预测网络生活方式对你的产业意味着什么(见比尔·盖茨著《未来时速》)。现在许多企业所建立的网站,并没有站在电子商务的高度,仅仅当作自己企业的电子宣传栏,网上预订的产品也只是目录式的,没有产品直观的多媒体介绍。应该说还没有领会网络在商业中的本质价值,不理解网络所扮演的销售角色,最终使企业的网站变成孤岛。 将网站和公司的客户数据库连接起来,网站可以通过对顾客网页浏览的顺序、停留的时间长短为这位顾客建立个人档案,识别出具有相似浏览习惯的顾客。同时,电子商务前端的客户关系管理应该和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ERP、SCM等)连接起来,不管客户从哪个渠道进来,都可以跟后台的企业管理系统连接起来。网站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顾客需求这一中心,要符合顾客的浏览习惯,充分考虑到顾客在网上可能碰到的困难时需要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开展网上自助服务,顾客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的上网查询,自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帮助降低成本。可以为他(她)定制在线购物经验、定制广告、促销活动和直接提供销售报盘,辨别出具体的顾客偏好,以便提供改进的个人服务,海尔公司推出了“网上定制”,顾客进入海尔网站的主页面后,就可以清楚看到定制冰箱和定制电脑,以定制冰箱为例,消费者可以自己设计冰箱的外观色彩和内件配置,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从2000年8月海尔推出“定制冰箱”一个月时间,就从网上接到了多达100万台的要货订单。 4.提高企业顾客信息能力的非技术因素 在设计数据库之前,首先让一组营销人员来明确公司的业务需要,所设计的数据库要包含哪些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数据库能帮助营销人员去做什么。然后让一组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去实现相应的运作条件。在具体的开发实施中,这组营销人员和MIS专业人员共同协作(Team Approach),互相支持,使数据库开发顺利进行。 所设计的数据库应能够回答有关现有顾客或准顾客的特征和行为的特定问题(或查询);能够在特定标准、营销事件(Marketing Events)或姓名评分模型(Name Scoring Models)的基础上挑选将来促销的对象姓名;能够跟踪促销结果并对反馈者和非反馈者进行顾客轮廓分析(Profiling)。 大多数公司建立营销数据库作为一种独立的应用,并首要的把他当作一种分析和促销的工具,但一个完全一体化的数据库系统完全将公司的业务、决策支持和营销系统,合并成一个单一的一体化的数据库应用形式,数据库营销是一个系统性的有创造力的整合的营销体系。 顾客竞争其实就是信息竞争,筹建营销数据库和CRM系统,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顾客信息能力,顾客信息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的判断能力,即能够根据已有的事实判断那些未知因素将会具有怎样的价值,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顾客信息能力已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它能贯彻到市场、销售、服务等各职能领域。 但是很多企业走入一个误区,在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上将近80%的资源投资在顾客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建设上,忽视了企业信息能力除了技术以外,还有更重要的非技术因素,包括人才、文化观念、组织结构、领导艺术和战略观念。 4.1人才队伍 公司须组织一支均衡的信息队伍,其中包括:具有扎实业务操作经验的人才;敏捷、富于创造性,最少受行业传统束缚的人才;来自IT并熟悉本行业务的人才;来自本行业并熟悉技术应用的人才;具有新环境销售潜力的人才;具有熟练的数学和统计才能的人才;在与客户交流环境中能熟练应用信息的人才。 4.2企业文化 营销数据库的实施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些软件包的组合、调试、安装、测试和运行,但是蕴藏于信息管理的核心的是一种新型的理念。实施CRM需要销售人员、市场推广人员、维修服务人员等等的全方位参与,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再好的系统设计也不能发挥效力。公司要创造一种学习和创新的信息文化,努力使业务和信息技术部门之间的信息文化相互适应,评估人们在工作中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美国一家企业的经理对此有深刻的发现:“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周围那些在本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企业,你就会发现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与众不同。” 4.3组织结构 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企业并不是单一的公司组织,而是由许多半自治部门组成。就象美国一家业务领先的银行经理指出:“每一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像六个竞争者在相互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每个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分享顾客信息,形成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各部门无法协同工作,从共同的信息中获取更大的力量。企业必须建立明确的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在部门之间经常举行群策会议,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小组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为各部门信息共享和建模作出明确预算,改变原有组织结构,根据信息价值创造规律创建信息流。 4.4领导艺术 企业要高度重视那些推动改革、创新和新的处事方式的人,这是企业改变行业惯例的开始。辨别企业中守旧的领导人员,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进行更换,在每个管理层中寻找具有信息远见并勇于进行信息改革的人,从而在各项业务中加入信息指导。应该说,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对企业信息转型的支持是企业提高信息能力的关键。 4.5战略观念 信息在传统上归入技术的范畴,在实施中也没有完全当作一种战略资产,围绕企业信息开发的大量资源很大程度上被用于信息管理而不是价值创造。随着企业意识到顾客信息的真正价值,企业的注意力从“管理信息”向“顾客信息”演化。制定顾客信息战略,对信息收集进行详细的规划,并开始系统化的信息收集工作,同时,筹建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存储,对已知信息的百分比进行评估并设法提高该比例,讨论其潜在的价值。利用数据库能准确统计出公司顾客数目,计算出各顾客贡献的利润,辨别哪些是公司顶级顾客等。 5.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仍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数据库营销只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补充和改变。但从长期看,数据库营销必将随着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创新使用。现在一些具有领先观念的企业如上海罗氏、通用汽车、广东美的已经建设了CRM系统。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成为了可能,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如何在这场强敌环饲的角力中胜出,需要全方位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的客户信息能力,作为企业经营战略中非常重要的营销体制也必须吸收西方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手段,革除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数据库营销是先进的营销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晶,必然是企业未来的选择。但中国企业首先要从客户数据库建设和营销做起,打好基础,革新观念,最终走向CRM。 基础管理论文: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与青睐,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争夺生存和利润空间,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必然需要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来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有效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竞争日益加剧,降价现象也许不是普遍趋势,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年前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许多西方国家,商业街和购物城都在持续降价,不仅如此,包括上游的供货商,原材料和工业产品也都在降价。 全球竞争加剧已经使得价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形成目前这种市场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外竞争者涌入市场,参与竞争,而他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作为主要生产商中国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贸易壁垒的撤除,市场自由度的增加都使得新的竞争者更加易于进入市场,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行业的企业过剩,导致供给过剩,增加了降价的压力。 第三,Internet技术的应用使得价格信息的对比十分便捷。Internet技术同时使得拍卖和交易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这也助长了降价的趋势。 第四,顾客和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值。曾经一度,品牌和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价格号召力,因为当时市场认为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缓解不断的降价压力,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必须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度过降价的危机。由于企业已经实施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想寻找到新的成本降低方法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最后的机会就存在于供应链而非企业自身的运作中。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其中Seuring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成本管理比一般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优化,同时要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追求“精益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是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 它拓展了成本管理思想到整个供应链, 意味着成本管理方法跨越了组织边界,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虽然是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但追求其理论渊源,与前人关于成本管理的各种研究理论是分不开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等等。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思想认为,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都是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比如,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作业链。这种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为三种: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前两种价值链。企业内部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单元价值链,每个单元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也会消耗成本。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是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所需,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同时,任何一个企业均处于某行业价值链的某一段,价值链的上游是它的原材料或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是其分销商或最终顾客。这种价值链的相互联系成为降低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链分析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视角,将成本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了组织边界,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包括了价值链伙伴。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人的激励问题,即问题,包括提高效果和降低成本。从广义上说,存在合作的地方就存在委托关系,而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的就是关系管理,也就是合作与协调,因此委托理论为其提供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 根据委托理论来分析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处于上游的企业所扮演的是方的角色,而下游企业是委托方角色。存在委托关系就必然要发生成本,包括激励成本、协调成本和人问题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以期降低成本,优化效果,使链条间企业的关系成本最低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Transan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罗纳德•科斯在研究企业性质时提出,是指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签约、激励、监督履约等的费用。毫无疑问,利用外部资源将带来大量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这就是供应链。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大致包括: (1) 寻找价格的费用;(2) 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3) 考核费用;(4) 贡献测度费用。另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利益共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企业在供应链整体运作中的贡献。由于分解和考核各企业的贡献是困难的,这时会存在索取价格超过应得价格的情况,以至于人的仲裁必不可少,这也是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信任,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 组织间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ICM)是对供应链中有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进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是通过共同的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该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同坐一条船”,并且要鼓励他们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而不是他们自身的效率。如果整个供应链变的更加效率,那么他们分得的利润也就更多。因此,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方法。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调,所以它只适用于精细型供应链,因为在精细型供应链中,买卖双方互相影响,信息共享程度也很高。为了使组织间成本管理行之有效,任何改进措施取得的超额利润应该让所有参与的企业共享。这种共享可以刺激到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好的共同合作。 在供应链中,企业可以有三种途径来应用组织间成本管理来协调降低成本的活动。第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它的顾客和它的供应商寻求到新的方法来设计产品,以使得它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产品。第二,它可以帮助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寻求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方法使得企业间的交接地更有效率。 当然,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还包括博弈论、约束理论、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等等,本文对这些理论不再叙述。 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目前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丰田(TOYOTA)在60年代开发出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目标成本法的目的在于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所有相关流程的强制性竞争约束,以此来保证将来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利润。 目标成本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市场驱动型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的准许成本。这是产品在预期销售价格下销售,并且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时所能发生的最高成本,准许成本是由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确定可完成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第三部分就是设定产品包含的每个组件的目标成本。 购货方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决定了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从而就将它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转嫁给了供应商。因为这种压力是通过组件转移的,因此为供应商成本降低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其结果就是购货方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正是因为这种携手合作对于目标成本法效果的重要性,导致了目标成本法真正成为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的技术。其跨企业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购货方必须设定可完成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如果供应商认为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无法完成,那么会降低他们努力的积极性。第二,购货方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供应商应用目标成本法。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在设置成本降低目标和如何完成它们时是否给予供应商足够的自由空间。第三,购货方可以设置激励系统来激发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成本降低率。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和服务耗费作业。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识别出那些与最终顾客的效用无关的作业,并通过减少或完全剔除这类无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分析间接费用来优化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企业内部的间接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而企业间的间接成本(交易成本)就需要以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行为,如谈判、买卖等,为基础进行分析。 (三)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对于生命周期成本法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理解,大多是依据Blanchard和Fabrycky的定义,“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系统中,产品使用者承担的成本(包括使用成本和周期结束成本)负责补充传统上由产品生产商所承担的成本。并且除了考虑实物流程及其相关物资和能源流动(LCI)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使用知识(如专利)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如信息流)。例如,在生命周期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开发成本。 在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下,就可以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四)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改善成本法也是一种前馈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并且,通过改善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将改善成本法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将忽视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的潜力。改善成本法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跨组织应用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挖掘所有的成本降低机会。改善成本法可以看作是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产阶段的延伸,在跨组织成本管理中改善成本法的应用与目标成本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改善成本法同样是一种需要购货商和供应商共同合作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将共同实施改善成本法。这种合作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在单独进行成本管理时所不能达到的成本节约。改善成本法的跨组织应用既可以由购货商发起,也可以由供应商发起。例如,购货商可以向供应商委派设计工程师或提供技术支持;供应商可以在购货商的配合下寻求新的部件设计方法。 第二,“价格传递机制”在改善成本法中依然有效。购货商的改善成本管理体系同样可以通过确定供应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将市场压力传递给它的供应商。所以,制定合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价格传递机制”将失去效用。但是,在改善成本法中,购货商并不是针对于降低某一特定产品的成本,而是对所有的外包部件规定一个统一的成本降低比率。所以,供应链的改善成本管理在企业之间是相关联的,而不是像目标成本管理那样在相关企业间实现首尾连接。 四、结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其视野超越了企业内部,而是将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作业成本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其目标是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委托理论、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等。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础管理论文: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把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工作搞好,也才能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 目前,在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还相当薄弱,所以,对之实行规范化管理,也就是一件必须完成的工作了。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表现及原因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表现是: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凭证不合法、会计数据不准确、会计资料不完整,帐簿记载不当,瑕造信息、帐外设账,私设“小金库”。 (二)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人员往往只能按企业领导要求办事,不能有效地按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进行会计监督。 (三)会计监督力度不强。内部监督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内部审计制度难落实。 (四)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无会计证上岗的中小企业较多,甚至在一些大的企业,也存在不按规定设置总会计师,不按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等问题。 上述问颖的原因比转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单位领导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经济效益,扩大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上,很多领导认为会计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落到经济效益的指标上,会计基础工作做得怎么样,没有什么关系。 (二)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有缺陷。一些单位没有按规定制订财务制度,或者有了制度不落实,常常为了自身利益及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人为调整会计报表数据。 (三)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大多单位会计人员实际上隶属于单位领导,难以独立行使会计监督。 (四)会计法制建设难落实,一些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某些单位领导为了某部门或个人的利益,指使或强迫会计弄虚作假,侵吞国家财产。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规范化管理”,是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既要保留原有的科学、合理的内容,又要有与新制度相适应的内容。 (一)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目前新《会计法》实施后,与《会计法》配套的法规相继出台,例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会计准则,完善了会计法规体系,为了落实这些法律和法规,依法加强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财务法规。 (二)健全和规范原始记录、计算工作,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要以满足国家、企业和会计工作的需要为前提;计量工作要建立必要的计量机构,配备人员,充实计量器具;定额管理要科学测算,选择最佳值。 (三)完善内部岗位责任制。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是会计工作正常运作的保障、各单位应尽快制订岗位责任制,并且还要让一个岗位的会计人员定期检查另一个岗位会计人员的工作,并向财务负贵人汇报。 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一)确定基本思路。会计基础工作就是为会计工作提供必备的资料和条件的各项基本工作,它是企业财会管理的基础。 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不能仅依靠财政部门以及各单位财会部门的力量,要动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综合治理,从上到下采取有力措施。这种要一抓会计法制建设,健全会计监督;二抓会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三抓落实会计基础工作岗位责任管理。 (二)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领导。 1各级财政部门是本地区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机关。各级财政部门要按《会计法》行使管理会计职能,将分散的会计基础工作的规章制度统一起来,规范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差的单位要给予限期整顿,过期不改者在发放会计证、评聘技术职称方面予以相应的制裁,同时对会计基础工作健全的企业及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2.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是本地区会计基础工作的领导机关。因此各主管部门是管理本部门的领导机关,应负责制订本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考核实施规划,努力使所属单位达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3.单位领导人是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责任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是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单位负责人必须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单位领导人必须重视会计工作,组织领导财会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信息的失真要承担法律责任,对违法乱纪的典型人物要严肃处理。 (三)加速人才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我国现行单位应加紧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化。应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多项内容,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多项内容包括:会计专业理论及发展趋势,新会计制度和新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学界的最新成果,会计电算化技术等等。还应根据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发展规则,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多方面能力是: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预测决策能力。 (四)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责任制。 1、健全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规范计量工作需要各部门、全体职工参与,并且涉及到他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因此单位领导必须出面协调,切实把责任管理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责权挂钩,奖优罚劣。 2、实行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单位对每个岗位的会计人员,制订岗位责任制,装订成册形成制度让各个岗位会计认真执行,总会计师与财务部门负责人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定期进行会计互审。 (五)加大会计执法力度,完善会计监督。目前我国已逐渐步人以法治国的法制轨道,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的同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维护各单位的合法权益,推进会计工作步人法制轨道。要不断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督促会计部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执行的质量的监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四、严格特殊经济行为的会计基础工作 (一)关于登记帐簿发生错误,划线注销在更正处盖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第62条第(一)项中规定:“登记帐簿时发生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井由记帐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但《会计法》在第15条第二款规定:“会计帐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会计帐簿记录发生错误或者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因此,登记帐簿发生错误以及隔页、缺号、跳行划线更正盖章,应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共同盖章。 (二)关于会计交接工作。(会计法》对“会计交接”工作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上实际工作中交接工作又经常不受重视,所以有必要重申它的实际操作方法。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会计交接的内容和程序如下:(1)提出交接申请;(2)交接准备;(3)监交申请;(4)交接内容;(5)有关人员签章:(6)移交清册的保管。 基础管理论文:论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础:数据库营销 经过二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形态正逐渐由稀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度,但这种过剩是底层次的过剩,产品的技术差别很小,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企业的习惯营销思维仍是以产品的推销为主,一次又一次地祭起“价格战”的大旗,结果是消费者逐渐麻木,并开始怀疑产品的品质,同时又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资本积累、科研开发及后续发展的能力。21世纪,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企业品牌,二是顾客的满意度,但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不是通过简单的削价可以换来,也不是通过折扣、积分等暂时的经济利益可以买来的,要靠数据库和顾客关系管理(CRM)系统,从与顾客的交流互动中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来实现。 数据库营销作为本世纪90年代一种方兴未艾的营销形式,包含了关系营销的观念,着重于给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持续的服务,从而和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来充分的建设和利用客户数据库,而且,强大而完善的数据库是未来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基础。 1.未来的顾客服务模式与CRM的运用 顾客服务模式的变化 忠诚、持久而稳定的顾客群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国外,93%的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顾客资源"是企业成功和更具有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营销的关键是争取和留住顾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地需求,和顾客建立互相信任的稳定的双向沟通的互动关系。传统的只是单向被动的适应消费者的营销方式已经落在时代变化的后面,这种慢一拍的市场跟进不仅不能享受到高额利润,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往往对企业而言还可能是致命的。现代的企业各个部门将被高度整合起来,以顾客为中心工作,追求顾客的终身价值。 顾客关系管理(CRM)呼之欲出 实现顾客的忠诚度,满足顾客随时变化的需求,相应的是企业管理的重心正从内部向外部扩展,从生产制造向顾客关系管理转移:ERP—SCM—CRM……顾客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据2001年2月27日中国经营报消息,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和康柏合作,投资400万启动大中华地区制药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客户管理系统(CRM),由Sibel公司提供软件解决方案,上海罗氏希望在3、4年内通过CRM的建设,彻底改变与客户打交道的方式。 CRM作为新一代的顾客资源管理系统,把企业的销售、市场和服务等部门整合起来,有效地把各个渠道传来的客户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里。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共享这同一个客户数据库,发生在这个客户上的各种接触,无论是他何时索要过公司简介,还是他是否曾经购买过产品都记录在案,每个与这一顾客打交道的部门经手人可以很轻易地查询到这些数据,让这个顾客得到整体的关怀。从中我们也可发现,CRM系统的基础是一个数据完备、功能完善的客户数据库在营销中的整体功能发挥。 2. 数据库营销的实际应用 数据库营销,是在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消费者大量的信息,经过处理后预测消费者有多大可能去购买某种产品,以及利用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制作营销信息达到说服消费者去购买产品地目的。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各个部门都对顾客的资料有详细全面的了解,可以给予顾客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支持和营销设计,使“一对一的顾客关系管理”成为可能。数据库营销是一个“信息双向交流”的体系,它为每一位目标顾客提供了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并且这种反馈是可测定和度量的。 数据库营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里已相当普及,在美国,1994年Donnelley Marketing公司的调查显示,56%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有营销数据库,10%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正在计划建设营销数据库,85%的零售商和制造商认为在本世纪末,他们将需要一个强大的营销数据库来支持他们的竞争实力。从全球来看,数据库直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在维系顾客、提高销售额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宏观功能——市场预测和实时反应 客户数据库的各种原始数据,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分析”在潜在的数据中发现赢利机会。基于顾客年龄、性别、人口统计数据和其它类似因素,对顾客购买某一具体货物可能性作出预测;能够根据数据库中顾客信息特征有针对性的判定营销策略,促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帮助公司决定制造适销的产品以及使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可以以所有可能的方式研究数据,按地区、国家、顾客大小、产品、销售人员、甚至按邮编,从而比较出不同市场销售业绩,找出数字背后的原因,挖掘出市场潜力。企业产品质量上或者功能的反馈信息首先通过市场、销售、服务等一线人员从面对面的顾客口中得知,把有关的信息整理好以后,输入数据库,定期对市场上的顾客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帮助产品在工艺或功能上的改善和完美,产品开发部门作出前瞻性的研究和开发;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市场上的实时信息随时调整生产和原料的采购,或者调整生产产品的品种,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做到“适时性生产”(JIT)。 微观功能——分析每位顾客的赢利率 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真正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顾客只占所有顾客中的20%,他们是企业的最佳顾客,赢利率是最高的,对这些顾客,企业应该提供特别的服务、折扣或奖励,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竞争对手也是瞄准这些顾客发动竞争攻击的。然而绝大多数的企业的顾客战略只是获取顾客,很少花精力去辨别和保护他们的最佳顾客,同时去除不良顾客;他们也很少花精力考虑到竞争者手中去策反顾客,增加产品和服务,来提高赢利率。利用企业数据库中的详细资料我们能够深入到信息的微观程度,加强顾客区分的统计技术,计算每位顾客的赢利率,然后去抢夺竞争者的最佳顾客,保护好自己的最佳顾客,培养自己极具潜力的顾客,驱逐自己最差的顾客。通用电气公司的消费者数据库能显示每个顾客的各种详细资料,保存了每次的交易记录。他们可以根据消费者购买公司家用电器的历史,来判断谁对公司和新式录象机感兴趣,能确认谁是公司的大买主,并给他们送上价值30美圆的小礼物,以换取他们对公司产生下一次的购买。 数据库营销是CRM的基础 CRM系统主要包括销售自动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 SFA)、营销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客户呼叫中心、网络功能几个模块。它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市场、销售、服务三大部门的作用,并且使三个部门能充分共享顾客信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堡垒的封锁,从而使各个部门以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出现在顾客面前。在企业前端CRM系统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顾客服务数据库,存储了顾客的各种资料及交易行为,并能利用各种数学分析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对顾客的价值和赢利率进行分析。可见,在实施CRM过程中,将企业原有的顾客历史数据整理有序化,输入数据库,搭建好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是基础(关系见图)。 3. 网络时代CRM中的数据库营销 营销数据库和CRM把企业、经销商和维修站连成一体 在传统的企业结构中,要真正和顾客建立起持续、友好的个性化联系并不容易。原因很简单——技术上无法达到,观念上无法想像。比如说售后维修有时间地点的限制,难于提供24小时的即时服务;或者某个顾客的购买喜好只为单个销售人员所知,到了其他推广或售后服务人员那里就可能无法获得最适意的选择;一些基本顾客信息在不同部门的处理中需要不断重复,甚至发生数据丢失。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往往仅从完成销售定额的角度出发,在销售过程中缺乏和后台支持人员的沟通,让顾客在购买之后才发现服务和产品性能并不象当初销售人员的描述那样,因而有上当受骗之感。这些常见的“企业病”都是由于企业的运作流程没有按照“以顾客为中心”的宗旨去设计实施,而是各部门从各部门自身的利益出发,多头出击的结果,在短期内即使可以赢得定单,却损害了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关系,最后仍然要由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修补。 企业和经销商、特约维修站之间的联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这三者之间的维系的途径是什么呢?笔者觉得恰恰是顾客服务系统CRM,系统的前台是CRM,后台就是营销数据库。上海通用公司在2000年安装了由IBM公司提供的CRM系统,它把企业的客户服务部、经销商和特约维修站联成一体,当一位顾客反映所购的轿车有问题投诉到公司的客户服务部门时,工作人员马上能根据顾客的名字从数据库中调出相关资料,其购买的是什么型号、购买时间、所售的零售商、曾有的维修记录、当时由谁负责、判断出顾客反映问题的所属的质量类型,从而马上通过系统通知离顾客最近的维修站,同时进行跟踪记录,何时解决问题,顾客的满意度等,大大加快了对顾客投诉的响应时间,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把他们从日常数据采集转化为能够增殖的顾客服务。 假如没有这个系统,企业和各维修站、经销商是隔离的,同样一位顾客的投诉,不可能马上对问题的处理迅捷和有条理,公司的顾客顾客服务中心可能还要打电话、发传真了解在经销商、维修站里有关顾客的信息,如果资料不是很切确,还要反复的核对,期间的麻烦和效率可想而知。 基于Internet的数据库营销和CRM 如果想领导这个数字时代,就必须充分了解因特网,这样才能准确预测网络生活方式对你的产业意味着什么(见比尔·盖茨著《未来时速》)。现在许多企业所建立的网站,并没有站在电子商务的高度,仅仅当作自己企业的电子宣传栏,网上预订的产品也只是目录式的,没有产品直观的多媒体介绍。应该说还没有领会网络在商业中的本质价值,不理解网络所扮演的销售角色,最终使企业的网站变成孤岛。 将网站和公司的客户数据库连接起来,网站可以通过对顾客网页浏览的顺序、停留的时间长短为这位顾客建立个人档案,识别出具有相似浏览习惯的顾客。同时,电子商务前端的客户关系管理应该和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ERP、SCM等)连接起来,不管客户从哪个渠道进来,都可以跟后台的企业管理系统连接起来。网站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顾客需求这一中心,要符合顾客的浏览习惯,充分考虑到顾客在网上可能碰到的困难时需要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开展网上自助服务,顾客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的上网查询,自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帮助降低成本。可以为他(她)定制在线购物经验、定制广告、促销活动和直接提供销售报盘,辨别出具体的顾客偏好,以便提供改进的个人服务,海尔公司推出了“网上定制”,顾客进入海尔网站的主页面后,就可以清楚看到定制冰箱和定制电脑,以定制冰箱为例,消费者可以自己设计冰箱的外观色彩和内件配置,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从2000年8月海尔推出“定制冰箱”一个月时间,就从网上接到了多达100万台的要货订单。 4.提高企业顾客信息能力的非技术因素 在设计数据库之前,首先让一组营销人员来明确公司的业务需要,所设计的数据库要包含哪些功能,简单的说,就是数据库能帮助营销人员去做什么。然后让一组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去实现相应的运作条件。在具体的开发实施中,这组营销人员和MIS专业人员共同协作(Team Approach),互相支持,使数据库开发顺利进行。 所设计的数据库应能够回答有关现有顾客或准顾客的特征和行为的特定问题(或查询);能够在特定标准、营销事件(Marketing Events)或姓名评分模型(Name Scoring Models)的基础上挑选将来促销的对象姓名;能够跟踪促销结果并对反馈者和非反馈者进行顾客轮廓分析(Profiling)。 大多数公司建立营销数据库作为一种独立的应用,并首要的把他当作一种分析和促销的工具,但一个完全一体化的数据库系统完全将公司的业务、决策支持和营销系统,合并成一个单一的一体化的数据库应用形式,数据库营销是一个系统性的有创造力的整合的营销体系。 顾客竞争其实就是信息竞争,筹建营销数据库和CRM系统,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顾客信息能力,顾客信息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的判断能力,即能够根据已有的事实判断那些未知因素将会具有怎样的价值,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顾客信息能力已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它能贯彻到市场、销售、服务等各职能领域。 但是很多企业走入一个误区,在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上将近80%的资源投资在顾客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建设上,忽视了企业信息能力除了技术以外,还有更重要的非技术因素,包括人才、文化观念、组织结构、领导艺术和战略观念。 4.1人才队伍 公司须组织一支均衡的信息队伍,其中包括:具有扎实业务操作经验的人才;敏捷、富于创造性,最少受行业传统束缚的人才;来自IT并熟悉本行业务的人才;来自本行业并熟悉技术应用的人才;具有新环境销售潜力的人才;具有熟练的数学和统计才能的人才;在与客户交流环境中能熟练应用信息的人才。 4.2企业文化 营销数据库的实施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些软件包的组合、调试、安装、测试和运行,但是蕴藏于信息管理的核心的是一种新型的理念。实施CRM需要销售人员、市场推广人员、维修服务人员等等的全方位参与,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再好的系统设计也不能发挥效力。公司要创造一种学习和创新的信息文化,努力使业务和信息技术部门之间的信息文化相互适应,评估人们在工作中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美国一家企业的经理对此有深刻的发现:“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周围那些在本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企业,你就会发现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与众不同。” 4.3组织结构 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企业并不是单一的公司组织,而是由许多半自治部门组成。就象美国一家业务领先的银行经理指出:“每一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像六个竞争者在相互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每个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分享顾客信息,形成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各部门无法协同工作,从共同的信息中获取更大的力量。企业必须建立明确的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在部门之间经常举行群策会议,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小组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为各部门信息共享和建模作出明确预算,改变原有组织结构,根据信息价值创造规律创建信息流。 4.4领导艺术 企业要高度重视那些推动改革、创新和新的处事方式的人,这是企业改变行业惯例的开始。辨别企业中守旧的领导人员,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进行更换,在每个管理层中寻找具有信息远见并勇于进行信息改革的人,从而在各项业务中加入信息指导。应该说,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对企业信息转型的支持是企业提高信息能力的关键。 4.5战略观念 信息在传统上归入技术的范畴,在实施中也没有完全当作一种战略资产,围绕企业信息开发的大量资源很大程度上被用于信息管理而不是价值创造。随着企业意识到顾客信息的真正价值,企业的注意力从“管理信息”向“顾客信息”演化。制定顾客信息战略,对信息收集进行详细的规划,并开始系统化的信息收集工作,同时,筹建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存储,对已知信息的百分比进行评估并设法提高该比例,讨论其潜在的价值。利用数据库能准确统计出公司顾客数目,计算出各顾客贡献的利润,辨别哪些是公司顶级顾客等。 5.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仍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数据库营销只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补充和改变。但从长期看,数据库营销必将随着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创新使用。现在一些具有领先观念的企业如上海罗氏、通用汽车、广东美的已经建设了CRM系统。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成为了可能,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如何在这场强敌环饲的角力中胜出,需要全方位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的客户信息能力,作为企业经营战略中非常重要的营销体制也必须吸收西方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手段,革除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数据库营销是先进的营销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晶,必然是企业未来的选择。但中国企业首先要从客户数据库建设和营销做起,打好基础,革新观念,最终走向CRM。 基础管理论文: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与青睐,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争夺生存和利润空间,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必然需要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来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有效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竞争日益加剧,降价现象也许不是普遍趋势,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年前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许多西方国家,商业街和购物城都在持续降价,不仅如此,包括上游的供货商,原材料和工业产品也都在降价。 全球竞争加剧已经使得价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形成目前这种市场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外竞争者涌入市场,参与竞争,而他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作为主要生产商中国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贸易壁垒的撤除,市场自由度的增加都使得新的竞争者更加易于进入市场,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行业的企业过剩,导致供给过剩,增加了降价的压力。 第三,Internet技术的应用使得价格信息的对比十分便捷。Internet技术同时使得拍卖和交易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这也助长了降价的趋势。 第四,顾客和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值。曾经一度,品牌和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价格号召力,因为当时市场认为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缓解不断的降价压力,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必须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度过降价的危机。由于企业已经实施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想寻找到新的成本降低方法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最后的机会就存在于供应链而非企业自身的运作中。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其中Seuring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成本管理比一般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优化,同时要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追求“精益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是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 它拓展了成本管理思想到整个供应链, 意味着成本管理方法跨越了组织边界,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虽然是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但追求其理论渊源,与前人关于成本管理的各种研究理论是分不开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等等。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思想认为,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都是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比如,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作业链。这种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为三种: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前两种价值链。企业内部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单元价值链,每个单元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也会消耗成本。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是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所需,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同时,任何一个企业均处于某行业价值链的某一段,价值链的上游是它的原材料或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是其分销商或最终顾客。这种价值链的相互联系成为降低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链分析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视角,将成本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了组织边界,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包括了价值链伙伴。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人的激励问题,即问题,包括提高效果和降低成本。从广义上说,存在合作的地方就存在委托关系,而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的就是关系管理,也就是合作与协调,因此委托理论为其提供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 根据委托理论来分析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处于上游的企业所扮演的是方的角色,而下游企业是委托方角色。存在委托关系就必然要发生成本,包括激励成本、协调成本和人问题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以期降低成本,优化效果,使链条间企业的关系成本最低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Transan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罗纳德•科斯在研究企业性质时提出,是指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签约、激励、监督履约等的费用。毫无疑问,利用外部资源将带来大量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这就是供应链。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大致包括: (1) 寻找价格的费用;(2) 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3) 考核费用;(4) 贡献测度费用。另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利益共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企业在供应链整体运作中的贡献。由于分解和考核各企业的贡献是困难的,这时会存在索取价格超过应得价格的情况,以至于人的仲裁必不可少,这也是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信任,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 组织间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ICM)是对供应链中有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进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是通过共同的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该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同坐一条船”,并且要鼓励他们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而不是他们自身的效率。如果整个供应链变的更加效率,那么他们分得的利润也就更多。因此,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方法。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调,所以它只适用于精细型供应链,因为在精细型供应链中,买卖双方互相影响,信息共享程度也很高。为了使组织间成本管理行之有效,任何改进措施取得的超额利润应该让所有参与的企业共享。这种共享可以刺激到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好的共同合作。 在供应链中,企业可以有三种途径来应用组织间成本管理来协调降低成本的活动。第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它的顾客和它的供应商寻求到新的方法来设计产品,以使得它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产品。第二,它可以帮助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寻求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方法使得企业间的交接地更有效率。 当然,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还包括博弈论、约束理论、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等等,本文对这些理论不再叙述。 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目前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丰田(TOYOTA)在60年代开发出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目标成本法的目的在于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所有相关流程的强制性竞争约束,以此来保证将来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利润。 目标成本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市场驱动型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的准许成本。这是产品在预期销售价格下销售,并且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时所能发生的最高成本,准许成本是由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确定可完成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第三部分就是设定产品包含的每个组件的目标成本。 购货方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决定了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从而就将它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转嫁给了供应商。因为这种压力是通过组件转移的,因此为供应商成本降低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其结果就是购货方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正是因为这种携手合作对于目标成本法效果的重要性,导致了目标成本法真正成为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的技术。其跨企业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购货方必须设定可完成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如果供应商认为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无法完成,那么会降低他们努力的积极性。第二,购货方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供应商应用目标成本法。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在设置成本降低目标和如何完成它们时是否给予供应商足够的自由空间。第三,购货方可以设置激励系统来激发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成本降低率。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和服务耗费作业。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识别出那些与最终顾客的效用无关的作业,并通过减少或完全剔除这类无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分析间接费用来优化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企业内部的间接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而企业间的间接成本(交易成本)就需要以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行为,如谈判、买卖等,为基础进行分析。 (三)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对于生命周期成本法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理解,大多是依据Blanchard和Fabrycky的定义,“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系统中,产品使用者承担的成本(包括使用成本和周期结束成本)负责补充传统上由产品生产商所承担的成本。并且除了考虑实物流程及其相关物资和能源流动(LCI)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使用知识(如专利)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如信息流)。例如,在生命周期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开发成本。 在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下,就可以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四)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改善成本法也是一种前馈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并且,通过改善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将改善成本法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将忽视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的潜力。改善成本法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跨组织应用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挖掘所有的成本降低机会。改善成本法可以看作是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产阶段的延伸,在跨组织成本管理中改善成本法的应用与目标成本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改善成本法同样是一种需要购货商和供应商共同合作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将共同实施改善成本法。这种合作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在单独进行成本管理时所不能达到的成本节约。改善成本法的跨组织应用既可以由购货商发起,也可以由供应商发起。例如,购货商可以向供应商委派设计工程师或提供技术支持;供应商可以在购货商的配合下寻求新的部件设计方法。 第二,“价格传递机制”在改善成本法中依然有效。购货商的改善成本管理体系同样可以通过确定供应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将市场压力传递给它的供应商。所以,制定合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价格传递机制”将失去效用。但是,在改善成本法中,购货商并不是针对于降低某一特定产品的成本,而是对所有的外包部件规定一个统一的成本降低比率。所以,供应链的改善成本管理在企业之间是相关联的,而不是像目标成本管理那样在相关企业间实现首尾连接。 四、结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其视野超越了企业内部,而是将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作业成本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其目标是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委托理论、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等。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交通工程论文:谈交通运输工程规划设计与布置 1设计要点分析 1.1规划设计重难点 (1)有轨运输站场的设计是1560平台整体规划的一个重难点,它是整个交通系统能否形成运输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即要注意轨道线路及道岔的合理布局,又要考虑其与混凝土拌和楼、材料运转站台等周边布置的相互协调,还要考虑与无轨运输方式的配合,并预留有合理的发展余地,以适应运量高峰期时的需求。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规划:①对1560平台、1#、2#施工支洞等交通要道进行统一规划,对洞内外无轨运输、有轨运输进行合理布置,构建两个相对独立又协调统一的运输子系统,使得列车运行调度通畅,即可环向运行,又可按标段分别从1#、2#施工支洞进出。②1560平台车站按各标段向洞内运料强度设计,只允许进料列车到站作业,且作业时间初期不大于40min,高峰期不大于16min,因而轨道线路设计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速车辆周转,并且各线路之间要能实现在平台内相互连接。③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有轨运输的轨道、道岔、信号设备等硬件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2)1560平台场地狭小、空间有限,但功能需求全面且综合性强,相关设施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的有序衔接和综合交通体系的运营效率[1]。因而如何有效利用空间、合理构建布局,从功能上加强各交通方式间的相互衔接,成为规划设计的又一重难点。规划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为满足工程施工的混凝土供应,拌和楼需具备无轨罐车和有轨罐车同时接料的功能。②拌和楼下的轨道布设应同时具备有轨列车材料装卸、混凝土罐车接装拌和料、车辆待装停放和机车车辆列检的条件。③为满足交通工具之间的有序衔接,平台内需设置有轨、无轨平交道口,为有轨和无轨车辆混合运行提供保障。④为方便材料的周转及存放,材料库房的选址应同时满足有轨车辆和无轨车辆运输材料的方便。 1.2有轨运输设计要点 (1)1#、2#施工支洞内均布置两条股道,可实现双向通车。从而,有轨运输与1560平台组成一个环形双线的线路。(2)考虑到施工期间行车计划的实时性较强,轨道和道岔布置充分遵循行车组织机动灵活的原则。有轨运输站场区共布置6股轨道,①、②股道为混凝土运输线,③、④股道为停车、检修线,⑤股道为行车线。其中①、②、③股道可直接进入1#拌和楼,③、④、⑤股道可直接进入2#拌和楼。⑥股道为材料运输线,通过道岔与⑤股道连接。所有股道均可向右不折返地进入1#施工支洞,向左不折返地进入2#施工支洞,各股道之间可实现在平台内相互连接。由1#、2#施工支洞出来的机车车辆均可通过交叉渡线和道岔不折返地进入任何股道。(3)为了解决2#施工支洞进口与高线公路夹角过小,有轨车辆难以直接进入2#施工支洞的问题,在2#施工支洞口处增设一处轨道交通洞,城门洞型,长45m,洞内设双股轨道。(4)由于使用的单位较多,有轨运输量大,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计算机联锁信号系统和无线移动调度通信系统。 1.3其他设施设计要点 (1)高线混凝土系统设两座拌和楼,分别用于有轨和无轨运输混凝土。(2)为便于现场协调、管理,平台内需设置一座现场办公区。由于场地有限,通过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将办公区架空布置在4股平行轨道顶部,采用钢结构跨线高架平台,现场办公设施布置在高架平台之上。(3)平台规划范围内共设有轨、无轨平交道口6处,每处平交道口均设置预警装置,为有轨车辆和无轨车辆联合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2规划布置方案 2.1跨线办公楼 由于空间有限,通过充分利用地下、地面、地上的不同标高层空间,改善和优化整体空间结构。办公楼采用高架跨线,底层架空,下设有轨运输线四条,扩大基础设置在轨道线间。办公楼总计规划办公室80间,设计为四层钢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承重构件为钢梁、钢柱,墙体为200厚水泥空心砖,楼板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轨道运输系统(1)轨道结构:钢轨采用43kg/m钢轨,轨距900mm,道岔采用6号单开道岔和交叉渡线道岔,道岔区采用木岔枕,岔枕采用Ⅱ类油枕;区间轨道按木枕整体道床设计,道床混凝土现浇,扣件采用70型扣板式扣件。(2)整个轨道信号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联锁系统的人机界面由两台操作表示机构成,显示屏上显示1560平台全貌,所有道岔、信号灯和轨道占用情况一目了然。操作表示机由CAN总线连接至两台联锁机,负责所有的信号处理和逻辑联锁。(3)无线移动调度通信系统采用900MHz自集群通信系统,整个系统由调度管理中心台,对讲机、车台和隧道无线转发机组成。对讲机、车台和中心台之间可以任意完成群呼、组呼和点呼。高线混凝土系统高线混凝土设两座拌和楼,并配套设置试验养护室和外加剂房,采用砖混双层结构,下部为养护室和外加剂房,上部为办公区。拌和楼底下各有一股轨道通过,其中1#拌和楼以有轨运输混凝土为主,2#拌和楼以无轨运输混凝土为主。物资运转站点物资材料运转站台为施工物资无轨运输向洞内有轨运输的中转站,并具备一定的存储能力。平台内设两处物资材料运转站台,紧邻高线公路与轨道布置。跨越材料运输线和存料场布设跨度13m的16t龙门吊,用于吊装设备和周转材料。库房材料仓库用于储存机械零配件、小型工具及日常消耗材料,布置在高线公路与轨道之间。集中制浆站两个自动化集中制浆站均架空布置在轨道之上,架空高度确保有轨车辆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其制浆能力可达24m3/h,储灰能力1500t,为四条引水隧洞堵水、固结、回填灌浆提供浆液保障。公共停车场为方便接送上下班施工人员,在跨线办公楼前设置公共停车场一处,面积为170m2。给排水、排污、供电、照明等配套设施给水选用生活 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沿管道设阀门井、水表井及消火栓;排水系统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场内主排水沟通过横向排水沟与边沟相接;排污系统由明敷埋地管道、化粪池和检查井组成;供电采用一台800kVA箱式变压器进行;照明系统采用路灯和高杆灯照明相结合,外侧公路采用路灯照明,站场中心区采用高30m高杆灯照明。 2.2交通组织优化 进行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站区的规划不仅要解决内部存在的交通压力,更要通过良好的交通组织,理顺站区周边的交通流线[2]。由于东引1#、2#支洞施工单位多、车辆多、交通情况复杂,容易造成堵车等交通安全问题,为确保交通安全畅通,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行车干扰,无轨运输实行交通管制,1#施工支洞设置单向单车道,为进洞通道,许进不许出;2#施工支洞设置双向双车道,为进洞或出洞通道,可进可出。有轨运输采用两个相对独立的运输子系统:1#施工支洞铺设双股股道,主要为1#、2#引水隧洞有轨运输服务,可进(左股道)可出(右股道),并设一组交叉渡线实现双方向行车;2#施工支洞铺设双股轨道,主要为排水洞、3#引水隧洞有轨运输服务,可进(左股道)可出(右股道),并增设两组交叉渡线实现双方向行车。 3结束语 1560平台系统是一个集房屋建筑、有轨、无轨运输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场内道路及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交通运输站场,是工程施工中物流、调度、监控、指挥、协调的基地。由于场地狭小,设计难度偏大,本文通过充分利用空间、合理构建布局、优化交通组织等方式对1560平台进行了规划设计与布置探讨,平台建成运营之后,设计功能基本实现,满足了多家单位协同施工的需求,确保了施工期间通畅的有轨及无轨运输条件,为类似工程中综合性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规划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交通工程论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大部分是在地下操作,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如果其施工不当,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地质变化问题,对周边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我国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已建立了工程监测预警体系,并加以实施。工程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建设,实现工程的安全化管理。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的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 1.浅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的内容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工程监测要全面掌握整个工程的变化,迅速及时的评价工程的安全状态,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工程监测的对象主要是工程周边环境、周围地质和工程支护结构体系三大类。工程监测周边环境主要包括对建筑物、地下管线、市政桥梁、地表和市政道路的监测,其中建筑物是必须监测的,要确保建筑物无沉降、倾斜和裂缝,以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工程监测支护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明挖法及竖井施工支护结构、盾构法隧道结构和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监测。在此项监测中,要监测初期支护竖井井壁净空收敛、支撑立柱沉降和倾斜等情况,盾构法隧道结构中管片衬砌拱顶沉降情况,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顶沉降、净空收敛、底板隆起、中柱沉降等情况。工程监测周围地质主要是对岩土体、地下水监测,尤其是对地下水位的监测[1]。 2.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 2.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分级 依据国家对可以预警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预警级别的划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的工程监测预警体系。例如,北京、上海把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级别作为工程监测预警。香港利用预警值、告警值和管理值作为工程监测预警。目前,在大多数的城市则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的特点、成熟做法、风险等级、安全状况和发展趋势,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由小到大可分为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红色为最高警级[2]。 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分类 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证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监测综合预警、监测数据预警和工程监测预警。第一,监测综合预警。监测综合预警是通过全面分析某个监测项目的位置分布、预警等级情况和监测数据预警点数量之后再进行的预警。监测综合预警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真正的监测预警,因为它能够很好的反应因监测数据超标而造成的工程监测项目的不安全程度大小,也可防止因监测数据预警点多,而无法掌控工程安全性的现象发生,避免给工程施工造成麻烦。第二,监测数据预警。监测数据预警主要是在某监测项目某监测点的实测数据超过了预先给定的预警值的情况下发出预警。监测数据预警只是因监测数据超标而发出的单一数据预警,是工程监测所有预警的基础,对监测项目或监测对象的安全状况不能全面的反应。第三,工程监测预警。工程监测预警是指在根据监测综合预警以及巡视预警得到的结果,来预测与判定工程监测对象或项目或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预警级别。 工程监测预警与监测综合预警、监测数据预警相比较而言,它是一种意义完整、真正考虑工程危险状态和工程安全隐患的预警,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各种检测数据和巡视信息基础上以确保工程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为目的的工程预警。工程监测预警的管理主要是对监测预警的红、橙、黄和蓝色四警级的管理,监测预警的红、橙、黄和蓝色四警级是实现工程预警管理策略的主要依据。确定工程监测预警的等级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监测项目的预警类别、预警等级、预警数量与工程风险等。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施工经验,通过综合分析所得预警的数据、现场会商和专家论证之后再综合判定其工程预警级别。 3.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的管理 3.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管理模式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体系中,工程监测预警实施的是三级分层管理模式,即建设管理层、现场监管层和监测预警实施层。建设管理层主要包括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现场监管层主要包括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的现场工程安全咨询机构;监测预警实施层主要包括土建施工单位、监测单位等。三者之间互相监督,有利于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体系的完善[3]。 3.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管理内容以及流程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方面,工程监测预警的管理内容主要有预警信息上报、响应、处置和消警等内容。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信息的上报、响应及处置。预警信息的报送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送达的时间、速度和单位均不一样。红色预警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到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相关参建方单位负责人,其余的则酌情而定:蓝色监测预警报送的时间是确定时起一天内,报送到施工、第三方监测和设计单位;黄色监测预警报送的时间是确定时起四小时内,报送到施工、第三方监测、设计和建设单位业主代表;橙色监测预警报送的时间是确定时起一小时内报送,报送到施工、第三方监测、设计和建设单位。相关单位在接到预警信息之后要根据警情加强监测、巡视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警情。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的消警。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确定在预警期间工程自身或环境风险的事故没有发生,并且已结束监测预警处置的情况下没有发生次灾害,可申请消警,然后由监理或工程安全咨询机构对其进行评定决定能否消警。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监测预警消警时,应坚持谨慎可靠的原则,对于无法判定的监测预警不允许消警。消警以后,对于工程的监测指标和监测安全状态仍要继续跟踪[4]。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监测预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根据工程监测预警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监测数据预警、监测综合预警和工程监测预警三类,其中监测数据预警是所有预警的基础,工程监测预警是真正考虑工程安全状态的预警。工程监测预警的管理主要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建设管理层、现场监管层和监测预警实施层,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预警信息的上报、响应、处置和消警。 交通工程论文: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管理措施 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2.1 交通流理论研究 交通流理论是用物理与数学的定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交通流特性,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国内对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没有从纯数学、物理学 角度入手,而是结合具体交通 问题开展工作,取得 了一些成果。 东南大学用穿插理论研究环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同济大学用冲突点法研究十字路一口的通行能力。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结合路口信号控制,建立了交通平滑离散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在研究灯管路口通行能力的过程中,研究了路口直行车队的车辆跟驰模型、路口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流体力学模型与通行能力计算公式。近年来,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开发了高速公路交通仿真程序。 2.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交通规划是研究在一定土地使用条件下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应的平衡关系。我国过去编制交通规划,实际上是拟定道路网规划,且以定性分析为主。自引进 了交通工程学以后,编制交通规划,名符其实的是拟定包括场站在 内的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规划,且以大量占有数据的定量分析 为主。自80年代初开始,应用美国50年代提出的UTPS,先后对天津、徐州、上海、北京等30多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居民出行调查,编制交通规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做某些修改、 标定参数、编写计算程序。值得一提的是东南大学对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做了有益的改进,并提出了动态多通路交通分配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对交通预测提出多角度预测理论与方法,提高了中、长期预测的可信度。 与此同时,北京工业大学开辟了交通枢纽规划新领域,提出了客运枢纽规划原理与选址方法 货运枢纽规划原理与选址方法。西安公路学院提出了用总量控制法编制公路网规划。 2.3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理论研究 交通安全是涉及人身生命和国民经济损失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自1979年成立以来,把道路交通安全做为自己恒定的研究方向。多年来,他们以人的因素为主体,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条件,用路者的条件,车辆条件和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揭示了一些产生交通事故的机理和规律。所见到的成果有 交通安全灰色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性研究危险路段的判定与改善交通工程心理学多角度预测交通事故的方法等。 2.4交通系统分析与交通管理技术 在交通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使交通渠化、交通 管理需双向控制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交通综合治理的口号。渠化是变无序交通为有序交通的一种技术双向控制是指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交通设施的功能的同时,兼控交通需求,否则交通管理无法奏效交通综合治理是指运用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的理论科学地治理交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工作。 2.4.1 自1979年起,在全国公路上建立 了11 262个间隙式交通调查点和183个连续式交通调查站。系统地观测公路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等数据。在上海、北京、哈尔滨、福州几个城市盯街道上建立交通观测站,监测城市道路的交通变化规律。 2.4.2 制定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规范修订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2.4.3 在大中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广泛应用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技术。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 区域控制。 2.4.4 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区域控制。 2.4.5 在交通管理部门,推广了计算机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2.5 交通设施设计理论与方法 道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设施,如何使道路符合行车规律,如何使道路 满足用路者的旅行需求,如何使道路勘测设计自动化,一向是广大道路交通工程人员追求的目标。 “ 七五 ” 期间,国家做为重点攻关课题研究了公路设计CAD,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院和 部分省市交通设计院,以及有关院校都有公路设CAD软件,可用计算机从事道路设计。 在设计理论方面,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了道路线形设计新理论。旧理论以满足汽车行驶要求为出发点,静止地分析 问题,孤立地设计新理论是以满足用路者的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动态的分析问题,强调协调设计。 3交通工程的管理措施 3.1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首先,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其次,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另外,学习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要建立竞争机制,要求养护人员要有竞争意识,具备全方位养护能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3建立完善的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不断的更新交通工程管理的理念。要使新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其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改变,增强各个环节的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经验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将交通工程市场监督好,提高其管理水平。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将蓬勃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进入交通建设领域。交通部将加大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使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 交通工程论文:论概述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1 安全设施的分类与作用 交通安全设施对于在道路中保障行车安全、减轻安全事故风险,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等多种功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 1.1 护栏 按其在公路中的横向位置,可分为路侧护栏和中央分隔带护栏,再就是设置于桥梁上的护栏。护栏的作用是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或碰撞路侧构造物或防止失控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并保护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从护栏的结构来看,主要分为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和缆索护栏。由于波形梁护栏的防撞性能、变形特点、养护成本和美观性等因素,在我国路侧护栏和中央分隔带护栏较多采用波形梁护栏的型式。 1.2 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为了维护公路结构、保持公路安全畅通不可缺少的公路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对公路使用者来说具有指路、警告、禁止或者传达指示情报的功能。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指路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交通标志从支撑型式上可分为单柱式、双柱式、单悬臂式、双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 1.3 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是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出行诱导和信息服务的,可作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的补充,也可单独使用。 1.4 隔离栅 隔离栅的作用是阻止人、畜进入公路或其他禁入区域,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隔离栅从结构型式上分为刺铁丝隔离栅和焊接网隔离栅,其立柱也分为钢立柱和混凝土立柱。 1.5 防眩设施 防眩设施既要有效地遮挡对向车辆前照灯的眩光,同时也应满足横向通视好、能看到斜前方,对驾驶员心理影响小。防眩设施在型式上主要分为防眩网和防眩板。 1.6 轮廓标 轮廓标是由其反射器呈现的视线诱导效果而起到指示作用,根据安装位置可分为附着式和柱式2种。 1.7 活动护栏 活动护栏是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便于特种车辆在紧急情况下通行和一侧道路施工封闭时临时开启放行的活动设施。其特点是正常情况下具有隔离性能,在临时开放时能快速、灵活的移动。活动护栏国内采用较多的型式是插拔式、伸缩式和填充式3种。 2 安全设施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 2.1 波形梁护栏 波形梁护栏的施工主要是在路侧和中央分隔带,护栏立柱的施工方法采用打入法和埋设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越性,也各有其适用场合,打入法适合于土质路段,埋设法适合于石质路段和桥头位置。从施工角度考虑,打入法比较优越、方便,所用设备简单、投入少,而从日后养护角度考虑,则埋设法合理。 以打入法为例,其方法如下。 (1)测量定位 测量定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很关键的工序,立柱间距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挂板的速度和质量,测量人员要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纵向以桥梁、中央开口带等为基准,横向以路缘石为基准进行放样,确保测量定位准确。 (2)打入立柱 打入立柱时,施工人员一定要按定好的位置把立柱准确打入,边打边调整垂直度并注意高度。现场质检人员要重点检查其高度和垂直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立柱,要及时进行调整。 (3)挂板 立柱打完后,对于具备挂板条件的路段要及时挂板,挂完板后调整线形,拧紧螺栓。 2.2 交通标志 (1)测量定位与基础开挖 标志的测量定位要以里程桩和路缘石为基准,遇到特殊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当位置确定后,要按照图纸给定的尺寸开挖基坑,基坑挖好后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根据经验,基坑一次不能挖的太多,要根据浇筑进度安排,否则遇到下雨天会造成塌陷。 (2)支模浇筑 基坑挖好验收合格后,应尽快支模浇筑。支模前应先将绑扎好的钢筋笼及预埋件放入基坑内牢固定位,不能预先绑扎的钢筋笼应在基坑内现场绑扎,上述工作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此项工作一定要控制好连接法兰盘的位置和标高,并做好螺栓的包封,防止损坏。 (3)立柱挂标志板 基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安装立柱并挂板,对于单柱式标志可以先把板提前安装到立柱上,然后再把柱安装到基础上。对于大的标志,只能是先安装立柱再挂板。安装时要注意立柱的垂直度及板面与路面纵向夹角,同时要掌握好标志侧边缘与路肩的水平距离、下边缘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2.3 交通标线 (1)测量定位 根据图纸以中央带路缘石或路侧路缘石为基准放样打水线,保持横向线间距,纵向线和空的尺寸,出入口标线及局部导流线要注意放样的线形顺畅。 (2)清扫刷底漆把要划线的路面清扫干净并刷上底漆。 (3)划制标线底漆干燥后,用划线车将熔化好的涂料(热熔反光型)划制道路面上。划线时要注意料的温度,料温过高会使玻璃珠下沉,料温过低会使玻璃珠粘接不好易脱落,这样都会影响反光效果。要根据涂料的使用说明和当时气温及时调整料温。 3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管理措施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不可抗的因素和路基、面工程等的影响,施工和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必须全盘考虑,科学管理。 3.1 建立安全机构: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由工程的项目经理带头,在每个施工队设立安全管理负责人,责任到人控制好每一作业组和安全员的工作。 3.2 健全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条例,对于不利于安全的行为进行控制。建立安全施工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安全施工培训制度,各个部门作业人员在施工前进行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和取得相关施工许可证件后,才能入场施工。对于普通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工种变更安全和转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教育,重点学习《安全操作规范》,并将这些教育的效果落实到位,及时进行监督和调整。 3.3 安全预防:提前进行事故预防,保证人员和材料都能处于安全状态。发现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时提醒并制止;检查材料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或更换材料;对场内的安全设施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安全布设,如当作业区处于左侧车道时,将施工标志牌立于右侧路肩,并将相关的交通标志摆设或设立在作业区的前面适宜处,提前告知道路使用者前方正在施工的信息;在夜间施工时,应及时增补夜间照明和频闪灯等警示作用的设备。 3.4 控制成本: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具有周期性长、复杂等特点,本身耗费的成本巨大,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相当重要。 4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交通标志施工要点:标志工程的特点是布点分散,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施工前应特别注意需要到现场结合图纸进行实地踏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应重点关注标志桩号、版面设计内容与实际是否相符,标志设置后有无视线干扰,设置位置处有无高压线(会影响吊车工作),标志基础预留预埋情况(特别是附着在桥梁上的预留基础),线外路网指路标志情况等。 4.2隔离栅施工要点:1)隔离栅设置在公路地界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保证放样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位置冲突,宜事先由土建单位用全站仪放出公路用地界,然后再进行隔离栅的定位。2)隔离栅既是高速公路与外界的分界线,又是与外界的连接线,故应保持与外界环境相协调。3)在隔离栅安装前,应进行地形处理,将隔离栅附近地面适当整平,将杂物、杂草等清除干净,并整平、夯实。对地形起伏地段,要将地面修整成一定坡度的斜面,将隔离栅顺坡设置。 结束语: 总之,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公路经济效益、保障行驶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因此,要根据工程特点、难点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顺利投入使用的基本保证,通过本文描述了我对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如有不足,望请指正。 交通工程论文: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规模, 交通工程的招投标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尽管交通主管部门采用种种措施来规范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然而由于市场开放程度空前、工程项目繁多、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等等因素, 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反思,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工程;市场招投标;思考 一、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在交通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招投标时,严格履行相关的规定,切实遵守相关程序,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招标的基本特点就是公开、公正、公平,通常情况下,在经过激烈的竞争以及严格的审之后,我们能够筛选到真正符合要求的参建单位与供应商。一般情况下,招投标的透明性可以比较效地避免黑幕交易以及****行为,最终也可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二)以合理价格获得最佳工程项目 公开集中竞标能够让大量的投标人充分开展竞争,在满足项目基本要求的前提情况下,可以让招标人能,以合理价格获得最佳工程项目,确保投资的合理使用以及节约资金,在最大程度上维护投资人的利益。 (三)增强竞争意识 招投标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参与投标单位与供应商的竞争性,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增加科技投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来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投标走形式,存在不正当交易 有些单位不愿意招标或想方设法规避招标,有的项目从招标程序上看,从招标到开标都能按规定操作,表面上投标单位谁最终评分值高,谁就中标,看不出任何破绽,然而其中却隐藏这“明招暗定”的现象。既要得到工程,又要把得到的工程看似合法化,只有在私下活动,最终在招标中自然中标。虚假招标是以内定中标人的方式,实施形式上“合法”而实际上却违法的招标行为,包括“领导指令交易”、“权钱交易”、“关系交易”、控制评标(评分标准、评审过程、评委人选、实施差别待遇等)。对包括按法律规定采取必须的招标方式确立合同关系的项目,有的将项目化整为零,分别与多家承包人进行关系和金钱交易;有的直接就与施工企业单独谈判或者议标缔约;有的作为某一合同的补充合同与合作方达成利益共享的默契等。 (二)程序不规范 参与招投标的各类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出于各自的利益的不同,参与招投标的各个单位或部门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在招投标过程中常常避开规范的运作规程,进行各种暗箱操作。 1.招标单位在招标前已确定了中标人,就会运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这一意图贯穿于整个招标过程。比如:招标单位其实已经就确定了一家意向单位,于是招标方就根据意向单位的企业特点、报价及施工技术方案、获奖情况等要素,设置一系列有利于意向单位中标的评标办法、评标指标。 2.投标单位为了能中标而赚取利润,会用尽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投标单位为了使自己“合法中标”,就私下串通几个投标单位为其“陪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方之间“陪标”。这些陪标单位要么将标书制作的很粗糙、要么根本就不按照招标书的要求进行编写、要么就是连投标资质都达不到,甚至做出明显开标后是废标的资料等等情况。自然地,这些投标单位很随意地就被淘汰。 3.同时,招标人在选择招标机构时也是煞费苦心,那些不听话的,不能充分贯彻执行招标人意图的的招标机构肯定不能选用,这样的话,招标为了不得罪招标人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得不为实现招标单位的愿望,投其所好,充分理解和贯彻招标单位的想法; (三)地区或者行业垄断 根据笔者的经验,部分地方对外宣称是公开招标投标,但是部分招标单位考虑到评标困难较多(尤其是在参与单位较多时),往往只会选择几家自己熟悉的单位参加投标活动,例如本行业的单位、本地区的单位或者特殊关系单位等等,甚至出现了某几家单位“轮流坐庄”的奇怪招投标现象。 (四)招标单位长期无偿占用投标单位资金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通常会用投标保证金的名义对投标单位收取较大数额的押金,并约定在投标结束之后归还给投标单位。但是招标活动时间较长,程序复杂,往往导致招标单位长期无偿占用投标单位资金,特别是些BOT项目,业主往往是按投标保证金的最上限收取,无形中增加了投标单位的资金负担。 (五)评标不公正 在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不公正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评标办法要求技术标的比例高于50%,但是因为技术标的评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曾经出现过部分评标小组暗中操纵评分,一致给某个投标单位高分或低分,使其得标或者失标。 (六)挂靠现象普遍 我国建设市场管理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因此,部分施工队伍为了中标常常会挂靠高一级施工企业;部分没有施工资质的施工队挂靠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挂靠问题常常导致中标项目的施工质量低劣,一旦出现问题,被挂靠单位和挂靠大内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进度。 三、完善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存的主要对策 (一)重视教育,构建自律机制 首先,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把思想道德意识转化为持久且坚定的信念,并在工作中认真践行。其次,构建自律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尤其是干部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尤其是强化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普法宣传,利用法律的威慑力和自身的约束力构建自律机制。 (二)完善制度,创新监督方式 由于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还不可能达到高度自觉的境界,加之现有的制度和规定本身还不够完善,使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使得国家的法规和制度难以贯彻落实,给违法、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不仅要建立一套有效保证招投标制度落实的管理机制,而且要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监督机制和制度,以斩断****滋生的根源,达到源头治理的效果。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司法部门建立共同预防职务犯罪的联合协调制度,发挥检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二是成立招投标监督小组。从建设项目的立项报批、勘查 设计到招投标资格预审、编制标底、开标评标、定标,实施全过程监督,并详细规定监督人员的职能及行使职能的特殊权力。三是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纪检监察派驻制。 (三)规范招标,构建约束机制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当中,必须严格保证资格预审、评审细则符合相关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的保密、评标的公正合理。具体而言,首先,确保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实施资格预审,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其次,保证评标场所、编标地点地临时选定以及评标人员的临时抽选。最后,禁止携带任何通讯器材进入封闭场所;禁止编制标底的工作人员、招标评标的工作人员与投标人或者投标中介人员进行私自、单独地接触;禁止未经允许把封闭场所内的任何资料私自带出场外。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与环保绿色交通的思考及实施对策 1、交通工程现状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通车里程和交通车辆也逐年增加,尤其科技进步、信息化畅通、人口的发展、私家车与日俱增、客车超员、货车超载、拥挤,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们带来了出行的困难,更有甚者,造成交通事故屡屡不断,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交通工程已成为人们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中交通拥挤就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于是就有了扩大路网面积这个随之而来的解决方法。路网面积的拓宽,大大占用了空地面积,减少了人们可利用空间。又加速了道路的早期破坏而达不到正常使用年限,从而增加了国家用于道路的大修和建设资金。 1.1道路标准达不到规范要求。我国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大多数为双向四车道,现在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亟待加宽改造。 1.1.1对路线交叉公路通往市(县)级以上城市或其它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主要公路和通往重要工矿区、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等的主要公路相交时,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 1.1.2对直行交通量较大的公路相交叉时,在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 1.1.3对市县级以下公路间的交叉时,在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事实上,绝大多数相应等级的公路都没有达到以上要求。规范规定:一级公路仅在对通行能力影响不大的局部路段,可修建少量平面交叉。但应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设施;二级(相当于)公路应尽量减少平面交叉:中央分隔带断口,一般情况下以每2公里设一处为宜。这些指标很多地方没达到,平交道口比比皆是,有的只隔几百米.甚至几十米。这一问题,不但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而且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 1.2沿线设施不健全。沿线设施特别是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规范中规定一级公路中间带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和必要的防眩设施;桥梁与高路堤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相应路段没有设置,即便有,交通标志标线也年久失修或者倾倒地面。如果不健全或设置不当,其危害可想而知。我国大多数省市的交通标志是由交通部门设计、施工,而由交警部门使用管理,所以在一些设置方案上往往出现矛盾,往往因双方的出发点不一样而引起意见不一致,影响标志标线的正确运用,造成事故隐患。1.3驾驶人员素质低。长期以来,社会上总会有一些驾驶员,有的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驾驶技术低,对交通规则不熟悉,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为了取证,有的人请上一餐饭局甚至花钱买来驾驶本,有的出租车司机受利益趋动,空车时在路上慢逛,寻找客源,随意停车、掉头。拉上客后超速行驶、抢道、占道时有发生。加之部分农用车也上路跑运输致发生不该有的事故发生。 1.4拆迁不到位。新建公路的选线原则是近村不进村,尽量避开输电、油、气等管线,尽可能减少与大型建筑物的冲突。但旧路和城市道路拓宽改建.引起拆迁是不可避免的。较难解决的是个体户建筑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力下,拆一半,留一半等着钱拿到手着再拆下一半。 过去搞拆迁,由国家或省市级政府下达统一的补偿标准,具体执行时一般按红头文件往下推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拆迁工作也市场化了。2001年11月1日国家新实施的《房屋拆迂管理条例》中规定:拆迁的货币补偿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评出的价格要达到被拆迁户的满意才能执行。现在公路建设资金的方式一般是高速公路、收费路由业主统一办理,其它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公路,国家出主体工程费,拆迁占地由地方解决。但受地方资金不足的影响,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往往出现所谓钉子户,就是不拆。这样就出现了路面局部变窄,视线或能见度不够等不安全因素。 2、交通工程与环境保护。 无论在城市、还是工矿甚至乡村,交通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环境污染,车辆的噪声污染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车辆的增加,为了满足其出行的需要,交通道路得到了增多,但是也给人们带来的苦恼的噪音污染问题,这就难以避免交通工程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 2.1交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2.1.1造成环境污染有两个“敌人”: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主要有两方面的来源:一是车辆噪音污染和城市交通建设施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前者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请提高,出行工具不断现代化,造成车辆数目大幅度增长。后者是由于居民越来越大的交通出行需求和日益拥挤的交通出行不便所致。城市、工矿、道路网越来越频繁的加快建设,导致交通建设施工噪音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浓、越来越频繁。这种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1.2路网的进一步建设,也使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用地的进一步减少,这也是交通工程对环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1.3在城市以外的交通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和环境的冲突。城市外环境是一个相较城市环境更加自然的环境体。因此也更容易受到人为影响。所以,在道路,铁路,桥梁、工矿建设上,城市外环境面临着更多的破坏。野外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3、绿色交通 随着日趋高峰的交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污染,绿色交通的概念应运而出。绿色交通是为了降低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资金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系统。通过这些理念达到和谐、有机统一: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 2.1绿色交通是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概念,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其本质是建立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效益、效能和效果。 2.2通过绿色交通思想,可以进行实施城市、工矿、乡村交通建设中噪音减少的相应举措,划分施工时间,控制施工噪音分贝,降低噪音污染。对于车辆噪音污染,尽量把路网规划远离居民区集中的地方。对于车辆尾气的排放,进行限制标准测试。 2.3尽可能合理规划用地,给居民创造一 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2.4对于城市外交通建设,在可能条件下采取高架措施,利用绿色交通的概念,尽可能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到保持生物和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对改善环境有一个相对有效的帮助,也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交通工程建设给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交通工程论文: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造价措施的探讨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北京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地铁,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最早的城市。目前,我国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大约有30座,其中北京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有865km;天津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有564km;上海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有972km;广州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有728km;南京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有543km。我国其他大中型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也处于不断的增加当中。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大中型城市迫切需要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来缓解城市越来越多大的交通压力,同时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环保”的优点,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外众多城市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轨道交通不但能够极大地缓解巨大的城市交通压力,还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但从2000年起,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工程造价过高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已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相关建设企业的高度重视。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建成了3条地铁线,平均造价高达5~7亿元/km,相比之下,我国的劳动力和建筑材料价格都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要低的多,但是我国的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却要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很多。 迫于城市交通的巨大压力,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急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但因为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太高,就形成了这些城市想建设轨道交通但又负担不起成本过高的局面。据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城市蓝皮书》显示,我国有34座城市的人口在百万以上,其中有11座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34座,其中超过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1座,规划一共需修建2200km轨道交通线路,如果交通线路按每公里花费5.5亿人民币的造价估算的话,一共就需要12100亿元工程建设资金,由于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工程建设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各方面的建设资金不能得到及时的回转,我国根本无法长期承受和支持如此巨大的资金花费,所以说,造价过高已成为阻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结构分析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普遍过高的情况,通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认真分析,研究出了城市交通工程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土建工程(包括拆迁工程、建筑设计、前期工程等)造价约占50%~55%;技术生产设备的购置、安装及保修费用约占50%(机车车辆占13%~17%、轨道占2%~7%、车辆段停车场占5%~6%、通信信号占10%~12%、牵引供电占7%~10%、其他占1%~4%)。从中不难看出,工程造价主要花费在土建工程和技术设备方面,所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低土建工程费用、提高技术设备生产水平,即通过施工前对建设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定其规模的大小,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优化施工方法结构,提高建筑设备的利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降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的目的。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造价进行综合分析,可知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过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预测客流量偏高、列车编组偏长、机电设备利用不科学、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车站建设空间过大及车站比较密集等,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过高的主要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行车密度,对此可以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水平,尽量缩短行车间隔,实行小编组高密度,缩短列车的编制长度,减小车站的占用空间,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 1、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规划,充分利用交通资源 (1)城市轨道交通路线都集中于城市中商业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地区,有时候不得不拆迁其他建筑物来建设轨道交通工程,而昂贵的拆迁费用也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比如拆迁北京地铁复八线平均花费接近1.0亿元/km,占工程总造价的16%,明显偏高。所以一定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路线的规划工程,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线路走向、车站、路口、建筑物、以及车辆段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交通路线与这些因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把建设造价控制在城市财力情况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拆迁,避免重复建设等极度浪费的投入,形成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良好互动。 (2)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时,要合理设计停车场的布置,注重主变电所与控制中心等重要资源对城市交通线路的共享,根据人流量的多少和运营功能的要求来设置车辆段和停车场,确保交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造价。因此,要以整个轨道交通路线网为基础,合理制定与建设能力相当的建设标准,并完善交通联络线,使多条交通线路能够协调共享车辆段和停车场等资源,还要对车辆运营检测设施进行统一的编制,减少车辆段规模,以达到充分利用交通资源、节省整体造价的目的。 合理制定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 (1)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基础是做好客流预测、控制建设规模,它对确定工程规模、工程造价和技术标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地铁设计中经常采用的预测方法是四阶段法,这种方法理论上虽然比较成熟,但对于某个具体项目进行预测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要根据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预测结果进行合理的修正。从目前的设计标准来看,高峰断面客流对工程建设规模的影响较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的逐步完善及换乘点的增加,每条交通线路的客流预测值都要高于实际的高峰断面流量值。因此在设计轨道交通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远期的高峰断面流量预测值,使预测的客流量与实际流量基本吻合,使车站的规模、间距和车辆的编 组长度符合客流的实际需要,尽量减小轨道交通建设规模,降低工程造价。 (2)由于地铁线路区间断面要比车站断面小很多,地铁车站的平均工程量大约是区间地铁工程量的10倍,所以,地铁车站的造价往往高出线路区间的造价很多,因此,降低地铁工程造价的关键就是控制好地铁站的建设规模。车站的功能并不是让旅客停留休息的,而是供旅客集散的场所,所以它应该具有简洁、方便旅客进出的特点。建设单位应正确考虑车站的主体功能,减少车站的商业和社会服务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控制好车站的建设规模,降低工程造价。 3、加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力度 (1)前些年,受我国科技发展的限制,我国主要通过进口来购置地铁技术设备,价格非常昂贵。大量的建设工程实践表明,过分追求国际先进水平,大量采用国外的技术设备,不仅极大地增高了工程造价,还增加了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对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加大轨道交通技术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自己设计生产出实用的技术设备,把设备国产化率保持在最高水平,就可大大降低轨道交通工程造价。 (2)根据我国研发技术的实际情况,不能过快地追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运营初期,客流量会逐步的增长,如果过快地追求技术设备的现代化,不但会增加造价成本,还会出现设备维修频率增加、运营初期功能过剩的不足。比如有些城市要求地铁设置环控门,而设置环控门对列车控制和车辆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应地提高了造价,性能价格比不高。目前,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设有环控门的地铁也不普遍,对此可以缓建或不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虽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且运行费用高,但其社会效益非常好,在缓解城市巨大的交通拥挤压力以及城市之间的旅客运输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结构还不是很完善,但可开发空间非常大。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规划结构,制定合适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住建设规模,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设备的国产化率,从根本上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轨道交通建设还要遵循“量力而行、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质量和数量,使其在我国的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交通工程基础设施项目不断的增多,交通工程的建设规模也逐年增大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加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是交通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加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呢? 一、交通工程的主要特征 交通工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交通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部分工程跨行政区域、涉及专业多、原材料多、结构形式多样、工艺工序复杂、常常交叉施工、地质条件多样、工程难题较多等特点。 2、交通工程具有显着的天然的垄断特性和公共属性。其天然垄断性体现在使用方的出行必须依赖于相关的交通工程;其公共属性体现在当地的所有群众都是潜在的使用者,而且使用者具有个体不确定性的特点。 3、交通工程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产品,其卖方(生产方)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0]第279号)(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所规定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的五大责任主体组成;买方是使用该交通工程产品的人民群众。当前交通工程产品的支付方式主要有:1)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审定的收费年限许可;2)车辆年费转移支付;3)全部或部分财政性资金等,则其产品价格是相对固定的。 由于买方的个体不确定性,买方事实上不具备产品的议价能力和工程质量的产品验收所需的专业判断能力,同时考虑到交通工程产品的天然垄断性和公共属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事实上同时扮演了“买方代表”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 二、加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1、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督水平,推进精品工程建设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工程建设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五化要求,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着力加强特大桥梁和特长隧道工程、高填深挖段高边坡、特殊地质路段等关键工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二是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采集和管理、远程监控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突出以信息化引领质量监督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对质量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能力,继续实行分片区挂钩负责制、差别化管理、明查暗访、隐患约谈等监查手段和监管机制,强化监督抽检,不断提高对质量安全工作指导水平;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和精细管理两手抓,全面推行施工要精、监理要严,管理要科学的精品工程建设理念,确定一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或标段为精品典型示范工程,通过召开创精品工程质量管理现场会着力推广精细化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措施和精细化管理手段,通过在全省开展抓典型、树样板、创精品工作,以点带面,促使我省高速公路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精品工程。 2、明确监督工作重点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参建各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看看体系是否完整和健全。加强工程现场基本管理,加大对监理、施工及实验检测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现场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根据要求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建立信誉档案,对从业人员的无序流动进行有序管理。 要严把工程监理工作关,抓好监理工程师及驻地旁站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度及投资管理工作的控制能力,监理人员的工作做得到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因此监督监理工作是监督工作最首要的任务。 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为重点,有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实体、工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通病问题,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项及监督抽查活动。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哥哥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实行“三检”制。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施工单位质监部门专项质检员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人员没有签字,监理人员要拒绝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持续加强平安文明工地建设,努力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安全发展理念,严格目标考核,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各从业单位、管理单位中建立自上而下、相互制衡的目标考核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健全和完善安全投入、监管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扎实推进桥隧工程风险评估制度、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以及施工安全检查评价和“平安文明工地”考核评价工作,促进各从业单位建立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台账和高墩大跨桥梁的安全生产动态考核台账,构建隐患全面排查、桥梁和隧道重点动态考核的安全隐患监控体系; 三是建立预警机制,强化事先预防。建立项目、单位、现场全方位的安全预警机制,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单位、建立保障措施、开展预警演练,提高防范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强化宣传 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夯实安全基础。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体,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在全行业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 4、加强试验检测行业管理,进一步提高数据真实性,严厉打击造假行为 试验检测管理的工作重心从市场培育转到规范与培育并重、更加重视规范上来,按照加强监管、提升素质、进退有序的思路,切实解决好市场秩序乱、能力水平低的问题,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试验检测管理新格局。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编造报告的违规行为,切实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真实性,切实发挥好试验检测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交通工程论文: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 摘要: 在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研究和探讨代建制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对于进一步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加快我国现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培育、完善和发展我国代建制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造价;集成化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涵 1.1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涵义 工程全过程是指建设工程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覆盖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策划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项目不确定性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等。 全过程造价管理哪,是对工程进行全程造价管理,以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同时,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具有不确定性工作,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事项发生,因此,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计划与控封贡少。 1.2全过程造价管理阶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的实施进度及管理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建设工程的阶段划分为策划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审核阶段。建设工程项目始于策划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在项目策划基础上,建设工程需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投资估算,通过编制估算文件对拟建工程所需投资预先测算和确定。从费用构成来看,估算内容包括从筹建、施工直至竣工投产所需的全部费用。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项目投资决策立项后,控制建设工程总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设工期、工程质量、施工和使用安全、环保水平等,直接决定施工成本的投入。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采用方案竞选的方式优选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招标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推行限额设计动态跟踪控制造价等。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对工程造价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招投标阶段形成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工程标底或招标控制价、投标书、中标通知书以及合同等,都是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索赔、工程计量方式的差别以及工程实施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使该阶段造价管理难度加大,容易产生各种纠纷,因此,,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工程达到竣工条件进行验收,是项目实施阶段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建设成果进入生产使用阶段的标志。所有建设工程项目都要及时组织验收,进行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最后阶段,有效控制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对建设工程造价最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代建制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指轨道交通工程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且本文在讨论过全程造价管理的同时,将同时考虑到各个阶段的全要素造价管理,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与全要素的集成化管理[v8]。全要素造价管理是指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要素进行的全面综合管理。除建设工程自身建造成本外,工期、质量、安全及环保等目标的实现,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进而对工程造价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打破仅考虑建造成本的传统做法,将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及环境成本纳入造价管理体系中,对于合理缩短工期、提高质量水平、保证建设及使用安全、提高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代建制下全过程与全要素集成化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2.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建设工程最终成本的影响仅次于策划决策阶段。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虽然费用一般只占工程总投资的2%-4%,但本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35%-75%。在设计阶段,并不只是由业主和设计单位来管理工程造价,除政府和行业协会外,造价咨询单位也是重要的管理主体。造价咨询单位通过为业主提供造价咨询服务,加强业主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并进一步建立设计与施工间的桥梁。当实施建设工程总承包时,工程总承包单位也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由于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目标的实现,因此,各方管理主体应贯彻全过程造价管理思想,优化设计方案,初步制定各项技术、经济措施,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最适宜的水平。 2.2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建设工程承包价格、形成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主要阶段。招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的编制或招标控制价的确定、投标报价的确定、合同价的确定都是建设工程市场价格形成的主要过程。在招投标阶段做好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招投标阶段,各有关主体均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无论是业主方的招标公告、投标单位编制的投标文件,还是评标标准,都应充分反映出对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全要素造价管理的内容,政府制定的招投标管理办法也应明确对这方面的具体要求。 2.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也是建设工程费用发生的主要阶段;是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 全、环保等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过程。其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变更与索赔、工程计量与结算等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这一阶段,各有关主体都有各自的工程造价管理任务,承包单位是建设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其施工方案应包含确保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目标实现的各项措施,并严格实施。业主方通过设计单位和监理、咨询单位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其中,设计单位主要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监理、咨询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计量与结算进行严格审查与管理。 三、代建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 3.1约束机制的内涵 按经济学和管理学定义,“约束是指对被约束对象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其符合一定的方向,并将其限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作为一种反向激励,是指政府投资单位为了克服委托关系中代建单位的机会主义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串谋等问题,对代建单位进行有效监督,运用法律、制度和道德等多种手段抑制代建单位纯粹追求自身利益,激励代建单位努力工作。在发挥代建单位积极性方面,激励和约束制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激励制度离不开约束制度,没有约束制度的激励措施就好像没有监督的权利,会引发代建单位纯粹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投资单位的利益;同样,约束制度也离不开激励制度,离开了激励制度的约束措施就会缺乏动力,直接后果就是降低甚至丧失造价管理的效率。所以,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应双管齐下、互相协调配合,使代建单位的行为选择与政府投资单位的利益最大化达成一致。但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必须适度,约束过度则激励不足,而激励过度必然约束不足,如果两者都过度则必然会消耗过多成本,应将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维持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3.2代建制下造价管理约束机制的基本内容 (1)约束机制的构建原则 代建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原则主要包括: 1)依法监督原则。应严格依法执行合同权利义务的约定、市场机制的建立,行政府监管机构应认真履职责和界定清晰监管方式、公众的监管渠道以及人大的监督程序等。 2)过程控制原则。对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该实行全过程的监管。即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所有阶段这一全过程。 3)独立公正原则。严格杜绝“同体监管”,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使监管机构不受利益驱使和干扰影响。 4)注重效率原则。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共享监督信息,互相协调配合,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力量。 5)责任追究原则。任何参与方应为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当而承担责任,保证权责对等,严格执行问责制。在代建制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约束机制主要解决代建单位对工程的操作规范问题。由于工程规范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外部约束的配套,又需要代建单位内部约束的完善,因此,本节拟从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方面来建立全方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代建中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体系,以有效防止代建单位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地进行造价管理。 (2)外部约束机制 外部约束机制来自代建单位的外部,控制和监督是其核心,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单位的法律约束和监督约束。各约束方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具有高度资产专用性的公共产品,为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行为,保障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制定了((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法规及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政府投资工程的一种管理方式,必然应该遵守上述法律法规对代建参与各方行为的约束,否则将受到惩罚。因此,代建双方的法律约束机制即为这种借助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威慑力来规范代建双方行为的约束力,该机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其它约束措施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交通工程论文:论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管理措施 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2.1 交通流理论研究 交通流理论是用物理与数学的定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交通流特性,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国内对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没有从纯数学、物理学 角度入手,而是结合具体交通 问题开展工作,取得 了一些成果。 东南大学用穿插理论研究环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同济大学用冲突点法研究十字路一口的通行能力。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结合路口信号控制,建立了交通平滑离散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在研究灯管路口通行能力的过程中,研究了路口直行车队的车辆跟驰模型、路口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流体力学模型与通行能力计算公式。近年来,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开发了高速公路交通仿真程序。 2.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交通规划是研究在一定土地使用条件下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应的平衡关系。我国过去编制交通规划,实际上是拟定道路网规划,且以定性分析为主。自引进 了交通工程学以后,编制交通规划,名符其实的是拟定包括场站在 内的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规划,且以大量占有数据的定量分析 为主。自80年代初开始,应用美国50年代提出的UTPS,先后对天津、徐州、上海、北京等30多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居民出行调查,编制交通规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做某些修改、 标定参数、编写计算程序。值得一提的是东南大学对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做了有益的改进,并提出了动态多通路交通分配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对交通预测提出多角度预测理论与方法,提高了中、长期预测的可信度。 与此同时,北京工业大学开辟了交通枢纽规划新领域,提出了客运枢纽规划原理与选址方法 货运枢纽规划原理与选址方法。西安公路学院提出了用总量控制法编制公路网规划。 2.3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理论研究 交通安全是涉及人身生命和国民经济损失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自1979年成立以来,把道路交通安全做为自己恒定的研究方向。多年来,他们以人的因素为主体,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条件,用路者的条件,车辆条件和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揭示了一些产生交通事故的机理和规律。所见到的成果有 交通安全灰色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性研究危险路段的判定与改善交通工程心理学多角度预测交通事故的方法等。 2.4交通系统分析与交通管理技术 在交通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使交通渠化、交通 管理需双向控制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交通综合治理的口号。渠化是变无序交通为有序交通的一种技术双向控制是指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交通设施的功能的同时,兼控交通需求,否则交通管理无法奏效交通综合治理是指运用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的理论科学地治理交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工作。 2.4.1 自1979年起,在全国公路上建立 了11 262个间隙式交通调查点和183个连续式交通调查站。系统地观测公路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等数据。在上海、北京、哈尔滨、福州几个城市盯街道上建立交通观测站,监测城市道路的交通变化规律。 2.4.2 制定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规范修订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2.4.3 在大中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广泛应用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技术。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 区域控制。 2.4.4 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区域控制。 2.4.5 在交通管理部门, 推广了计算机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2.5 交通设施设计理论与方法 道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设施,如何使道路符合行车规律,如何使道路 满足用路者的旅行需求,如何使道路勘测设计自动化,一向是广大道路交通工程人员追求的目标。 “ 七五 ” 期间,国家做为重点攻关课题研究了公路设计CAD,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院和 部分省市交通设计院,以及有关院校都有公路设CAD软件,可用计算机从事道路设计。 在设计理论方面,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了道路线形设计新理论。旧理论以满足汽车行驶要求为出发点,静止地分析 问题,孤立地设计新理论是以满足用路者的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动态的分析问题,强调协调设计。 3交通工程的管理措施 3.1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首先,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其次,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另外,学习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要建立竞争机制,要求养护人员要有竞争意识,具备全方位养护能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3建立完善的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不断的更新交通工程管理的理念。要使新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其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改变,增强各个环节的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经验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将交通工程市场监督好,提高其管理水平。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将蓬勃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进入交通建设领域。交通部将加大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使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建筑规模日趋扩大,而且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对建设工程进行工程监理工作,而试验检测不仅是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试验检测工作不仅是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手段,还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很重要的技术保证。 我国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现状 试验检测工作不仅是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在交通工程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交通基础建设工程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试验检测机构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全国拥有综合甲级以及专项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80多家,具有乙级资质和丙级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有1000多家,各种从业人员数十万人。当前我国正处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期,“十一五”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交通工程建设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交通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的建设工作,因而试验检测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我国的试验检测体制需要不断创新。但在目前的试验检测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交通工程人才不足,试验检测持证人员严重不足,而专业内的领军人物、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更是不足。与此同时,试验检测市场还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1] 我国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3.1试验检测人员的数量、质量不足 我国近几年来虽然培养了大量的试验检测人员,但是并非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从事试验检测工作,许多试验检测人员或者从事管理性的工作,或者从事其他岗位的工作。此外,试验检测人员还存在总体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具有高等学历和高等职称的高素质人才不多,许多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强,有一部分试验检测人员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实践经验,很难完成试验检测工作。 3.2试验检测市场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目前现行的试验检测市场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不相适应。试验检测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不仅缺乏活力,而且运行机制老化,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办事,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试验检测人员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意识,此外,试验检测机构没有独立性,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质量经常受到内部和外部财务、商务或其他方面的压力,试验检测结果受到干扰,不具有公正性。 3.3封闭落后的试验检测信息与先进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全省各个试验检测机构之间缺少相应的信息沟通渠道,而且也没有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传输系统,相应的管理部门不能随时随地的掌握各个试验检测机构的及时信息、试验检测的数据以及现场的工程质量的动态,与此相对的,各个试验检测机构也不能及时了解政府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法律、法规以及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的更新信息,各个检测单位之间的资源不能进行共享。[2] 3.4我国现有的试验检测机构与交通工程试验检测规模不相适应 虽然我国目前拥有足够规模的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机构,但有一部分实验室处于半瘫痪状态,这主要指的是一些施工单位的中心实验室和一些地方单位的小型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进行综合检测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需要。 解决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4.1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各地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试验检测人员不仅人员不足,而且素质也比较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没有专业素质较高的高水平的质检人员队伍,交通工程的质量就很难得到提高。为此,要加强对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整体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首先是继续加强对试验检测人员的业务上岗技能培训;其次是对对于已经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后续教育,例如与交通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试验检测规定的学习,对试验检测新标准、新规范的学习等等;最后,对于从事特殊的试验检测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在实际的试验检测工作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监督工作。此外,还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4.2各级部门领导加强重视,加强监管力度 各级部门的领导要对试验检测工作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试验检测网络,加强对试验检测机构的指导工作,对于大型试验检测设备的购买和布局提出全局性的指导性的意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工作人员和试验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配置。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质量检查机构和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为提高我国交通工程质量提供充实的保障。此外,还要进一步明确省市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对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职责和检查职能,在行政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式。各个试验检测机构还要强化自身内部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试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还要坚持“质量第一,数据为准”的工作方针。试验检测机构在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工作人员不能徇私情,尽量不要受到行政干预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坚持公正的工作立场,实事求是的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科学、合理的评价,要充分体现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3加强试验检测机构之间的试验比对工作 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工程的质量。针对在试验检测工作中出现的某些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不适用于国家现行质量标准的状况,各个试验检测实验室之间要加强互相之间的比对试验。在进行实验室比对试验时,由一个组织单位准备相应的基准试样,然后再将基准试样分发给各个参与单位,按照已经给定的试验操作指标进行操作试验。然后将实验的结果送交组织单位进行 统计分析,最后确定各个试验检测机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进行比对试验,可以对试验检测机构的试验环境、试验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水平以及试验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查,比对试验是衡量试验检测机构技术水平高低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更能确定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能够保障试验检验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现行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还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正视。在当今时代,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因而,作为控制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作为检验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唯一有效手段,试验检测工作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如何利用试验检测提高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想解决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完善的试验检测管理体系,还需要加强对试验检测工作的监督,促使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交通工程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前言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专业性要求极强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如何有效地对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成为了现今的研究课题。 二、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已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状概述 1965年北京开始建设全国第一条地铁线路,至今,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沈阳、成都、武汉、西安、重庆、深圳、苏州、杭州等13个城市相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超过30座城市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轨道交通线路。至2020年全国规划地铁总里程将达6100km。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需要一个与其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交通体系,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各大城市迫切需要修建轨道交通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而轨道交通又以其具有“能力大、快捷、安全和环保”等优点,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看,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快速、节能、舒适、占地少等特点,对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社会效益大。但从2002年起,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已引起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审批项目明显放缓,造价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轨道交通造价过高,形成了多地城市发展轨道交通,但在经济上负担不起的局面。目前我国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22座,其中超过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近40座,计划至2015年前后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线路总长2500多km,按照每公里造价近6亿元人民币估算,需要建设资金超1.5万亿元。这对我国目前仍处于财政收入总量有限,各方面建设资金缺口很大的状况来说,是难以承受和长期支持的。可以说,不解决轨道交通的造价问题,把工程造价降下来,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就很难实现。 三、轨道交通建设控制造价的原则 1.采用适当的设计标准 轨道交通工程应采用适当的设计标准,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讲究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设计质量的高低,设备的选型,材料的选用都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定要把工程建设设计概算降下来,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可分阶段实施,不必一步到位,防止出现功能过剩,同时也加大了设备维修工作量。 2.建设规划要详细周全 轨道交通规划应纳入并服务于城市的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应的交通规划,要与城市地面交通配合,还需与公路、铁路、民航等大交通协调。工程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和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这样既有利于建设资金的筹措,又有利于带动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同时还可以组织稳定的客流,提高后期的运营收入。 3.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要提高 根据国内外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造价分析,一般情况下,设备的购置和安装占总造价的45%~50%。因此,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程度的高低对工程造价具有极大的影响。我国早期轨道交通工程的设备多以进口为主,造价很高。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通信设备国内完全可以解决,信号系统也可由国内厂家与国外合作生产加以解决,牵引供电,95%以上的装备都能达到国产化,中国南车、北车的研发技术对整车的制造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国产化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工程造价降低了约1/3。采用国产化设备,可以大幅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行成本,还可以为轨道交通设备生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4.推行合理的造价控制方式 建立全国统一的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和配套定额,全面推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GCG103-2008)》,限额设计,尝试新的计价体系。推行公开、公平、合理的招投标体制,都能有效控制轨道交通工程造价。 四、影响造价的因素 据建设工程流程划分,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工程实施阶段各有影响造价的不同因素。 1.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因素有建设标准的确定、线路敷设方式及用地规划及融资成本等。 2.设计阶段的主要因素有采用的建设和技术标准、征地拆迁赔偿标准、土建工程规模、机电设备选型及设计费用等。 3.工程实施阶段的主要因素有招标概算的确定、工程建设管理费、征地拆迁及管理费、工程变更设计、材料设备费及运杂费等。 五、控制造价可采取的措施 1.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必须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做好近、远期规划。在规划线网的基础上,对批准立项建设的具体轨道交通线路走向、车站分布等进行勘察设计,避免在没有线网规划的情况下,匆忙开展新线建设。 采用适宜的建设和技术标准,控制工程建设规模 做好客流预测是开展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基础,设计中通常采用“四阶段法”进行客流预测。该预测方法虽然理论上较为成熟,但针对具体项目预测的客流量,还应结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情况进行合理修正,使预测的客流量基本接近实际,便于确定宜采用的建设和技术标准,在满足近、远期发展要求的条件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3.提高设计质量是降低投资的关键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影响久远。其设计过程通常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施工图 设计,应保证各设计阶段概预算的合理性 (一)选择最适宜的敷设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敷设方式通常包括高架线、地面线和地下线3种。不同的敷设方式其工程建设费用差别很大。地面、高架、地下土建工程造价比约为:1:1.8:2.5。线路敷设必须结合城市建设及发展规划、区域功能、路网规划等诸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的敷设方式。 (二)选择最佳线路平面位置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成后要改建或扩建较困难,因此,其路网规划、车站及其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着眼长远、力求科学合理。车站位置的确定,首先应满足最大客流要求,并充分考虑与城市各类建筑相协调、相结合,再以此为基础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位置的确定,要保证既能满足客运交通增长的需要,又能符合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减少拆除、迁移和影响既有建筑及地下管线等。 (三)确定最佳线路的纵断面 在选择、确定线路纵断面方案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情况,施工难易程度,沿线地形、管线资料,并结合城市长远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予以综合确定。设计时,不但要认真做好纵断面的选线,还要增加横断面的选线设计。对不同地段要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确保线路纵断面的设计质量。 (四)确定最佳的工程施工方法 地下结构设计宜采用信息化设计法,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制度,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力求施工简便、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选择车站围护结构形式,区间合理采用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等施工。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因其作业环境特殊,设计要求极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因此,要做好轨道交通的控制造价的难度也较大,需要参建各方在决策规划和工程实施等阶段,吸取国内外已有轨道交通城市的经验,统一思想、加强协调,充分运用科学的现代化项目管理方法,方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交通工程论文:分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距离逐渐拉近了,而生活距离的拉近就需要具有良好的交通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可以说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完善,交通情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由过去简单单条交通发展到立体式的交通并且逐步实现了交通体系与交通管理自动化,为交通工程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交通工程配套性科学技术视频监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交通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交通工程的建设速度,把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我国的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成为交通体系与交通自动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1 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 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 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 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 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从古代我国就发明了马车,而且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所以,我国古代的交通工程是闻名于世的。但是随着种种的原因我国的交通工程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而交通工程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1980年上海市才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 虽然我国对公路交通工程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对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制造、施工规范;在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实施方面,对控制方式、收费制式、设备的布置、管理的软件及少量硬件设备的开发等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还存在许多的不走之处,主要表现在: 2.1 由于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对起步晚,在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上没有相对严格的标准。在交通工程的设计初始就未对现场地势进行认真勘测,易出现设计脱离现场实际的现象。 在按设计图纸施工完成后,才发现其弊端,而必须对其重新变更施工,就会相应的增加工程量而且在部分工程中发现,交通工程的设计标准完全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2.2 在交通工程的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弊端。交通工程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它的使用状况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的,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交通工程的经营部门与管理部门不能协作统一,致使交通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例如,高速公路经营部门目前正在建设一套主要用于收费、养护、路政工作的电子监控设备,但是由于归属部门不统一,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设施的重复建设也会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 2.3 交通工程设施没有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交通设施是保证交通畅通安全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只要具有了良好的交通设施就会保证交通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就没有与科学技术很好的相联系,其主要表现在:首先,交通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施。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就会对交通情况进行时时检测、快速控制、排障、诱导等措施来减少交通的违法行为。其次,子共享资源在交通设施中应用较少。电子信息共享功能可以避免因有雾、雪、冰、雨等恶劣天气或发生交通堵塞排队等情况时,不知前方多少公里发生什么情况及如何应对的弊端,为交通的参与者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来保证交通的畅通。最后,交通设施缺少与不规范。虽然我国近几年的交通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交通的通行能力也提高了,种类也扩大了,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的设计及使用还有许多的不足,一是限速标志少且不规范。二是限速标志缺乏针对性,例如,在大型桥梁、陡坡、弯道等复杂路况下,缺少警告性限速或禁令性限速标志,形成安全隐患节点。 3 交通工程的改进措施 可以说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交通的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就拿我国的公路建设速度来说,我国的公路建设总长度逐年地不断增加,而且国家也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资金、技术的投入比例,在我国的交通工程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的交通工程的弊端,从而进行有效的改正。 3.1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是一具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来进 行建设,我们只要把握住这种交通工程设施的标准体系,使交通工程从静态的交通安全设施到动态的监控技术,使交通工程的建设标准与国家国际的标准相一致。我们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体系进行交通工程设施的施工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3.2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是解决当前我国的交通不畅的主要手段之一。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是交通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人口比例进行建设,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地质地貌,并且要把长远的目标放在首位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大规模地不假思索进行交通工程建设。 3.3 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交通工程的联系,使交通工程应用先进的技术。我们要改变我们以往的单靠人力资源的作业模式,我们要积极地吸引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交通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建立无缝隙电子监控、检测、摄录及信息传输系统,完善电子情报板等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完善交通工程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交通管理科技化、智能化、规范化是提高交通工程的效率,强化管控力度的硬件基础。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交通工程设施不断地完善,它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发展我国的交通质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我国交通工程的发展。 交通工程论文: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程的投资控制浅析 【论文关键词】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 投资控制 【论文摘要】本文概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情况和建设内容,简要说明前期工程的内容、特点和投资情况,着重分析前期工程投资控制的现状,并据此提出若干解决对策,达到前期工程费用合理可控的投资目标。 1 引言 1.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型城市的交通状态日趋严峻,车辆堵塞已经成为城市的发展瓶颈,由此引发了能源损耗、大气污染和效率低下等各类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化解上述城市症状,各个城市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而占据一席之地。经过多年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形成以地铁作为主导,轻轨作为辅助,单轨、直线机电、磁悬浮等进行补充,而多种类型并存的交通体系。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有效化解城市交通堵塞,引导区域发展和客流流向,受到各个大中城市的极力推崇。目前,全国已有30余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者筹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新建总里程近2500公里,总投资达上万亿元。除北京、上海、深圳等老牌地铁城市外,苏州、无锡、宁波、南昌、昆明、南宁、石家庄、大连、青岛等城市也加入了地铁俱乐部之中。 1.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于专业繁多、技术复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工作难度相对较大。究其建设施工而言,主要阶段及其工作内容包括前期工程、土建工程、机电工程、设备工程、轨道工程、装修工程、绿化工程等;并在所有工程最终完工之后,全线进行联合调试、试运行和试运营等。 从上述建设施工阶段能够看出,前期工程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始发站,只有前期工程完成具备条件之后,才能进行最重要的土建工程施工。土建工程完工之后,方可提供机电工程施工条件和设备工程安装界面,为后续的轨道工程、装修工程等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2 前期工程简述 2.1 前期工程内容 前期工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名词概念目前并无清晰的定义,更多源于工程建设之中约定俗成的说法。前期工程的功用主要为后续土建工程创造施工条件和工作界面,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顺利建设。 前期工程的具体内容随着城市和线路的差异而略有不同,但其核心内容相对统一,一般包括:建(构)筑物保护、管线保护、管线拆除、管线改移、临时用地及地上物拆除、交通导改、临电接口、临水引入、商业补偿等工程或事务。 2.2 前期工程特点 与房屋建筑或者市政工程的前期内容相比,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模较大,通常长约20至40公里,多为地下和高架工程,穿越多个行政区域,在城市中呈带状蜿蜒布设。鉴于上述情况,其前期工程的特点如下: 一是涉及专业繁多,情况极其复杂。常见专业如:道路交通、房屋建筑、桥梁通道、河道湖泊、铁路、高速公路、给水、雨污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有线电视、广播、园林绿化等。 二是随同线路走向呈现带状分步,跨越多级行政辖区,如区政府、街道办、居委会等。由于各级政府指导方针和工作力度不一,前期工程的协调统一的难度极大,致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速度不一,有的区段施工热火朝天,有的区段则是寸步难行,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进展。 三是涉及众多权属、管理和使用单位,致使前期工作进展缓慢,难度倍增。如B市前期工程粗略统计即有20余家权属和使用单位,如园林局、交通局、自来水公司、污水厂、电信公司、有线电视公司、铁路局、公路局、河湖处、公园、收费停车场、公交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等不一而足。 四是多为地下工程,施工拆改难度极大,由此波及的周围居民数量较多。前期工程的施工方案需要慎重对待,保证科学合理,并在施工期间尽力减少环境影响和妥善处理居民关系,创造和谐的施工局面。 五是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工期影响极大。有的线路因为前期工程没有打开局面,一拖再拖,轻松影响工期数月甚至半年之久,为轨道交通项目如期竣工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2.3 前期工程投资 前期工程包括数十项工作内容,每项工作的费用均是价值不菲,少则数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整条线路的前期合计费用更是非常高昂。综合分析多条线路的投资情况,前期工程投资所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的比重为10%左右。 如B市地铁9号线长约16.5公里,全线基本属于地下线路,建设周期约为5年,静态投资约为110亿元;动态投资约为128亿元。其前期工程包括临时用地和地上物拆除、交通导改、市政道路破复、空洞勘测、管线改移、既有建筑物加固、既有线及既有管线加固、商业补偿、河道改移等,总体费用约为16亿元,约占动态投资的 12.5% 。 3 前期工程投资控制现状 3.1 行业垄断保护,进入机制僵硬 在现有建设管理模式之下,前期工程涉及的专业多为垄断性行业,如电力行业、燃气行业、园林绿化、热力行业、交通导改、自来水公司、雨污水厂等。上述行业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经济考虑,通常成立了自有或下属的施工队伍,由其负责本行业的专业工程的施工和维修养护等。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沿线施工时,不可避免地触及上述前期专业需要进行拆除或者改移等。由于行业的垄断保护,导致外围的施工单位进入机制僵硬。同时,内部的施工单位将会想方设法阻止外围单位进入,如设立行业许可证,强行上岗培训、设置验收障碍,拒绝接收管理等,致使外围单位即使勉强进来施工也会无法验收使用,从而造成工期延误和项目投资浪费。 3.2 权属指定承包,价格谈判困难 前期工程的发包承包模式杂乱无序,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部分行业的权属单位尚能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行业内组织招标投标工作并确定中标人;更多的权属单位则为无论投资大小均是直接指定承包单位,由其统一负责前期专业工程的拆除改移等。 鉴于权属单位及其下设施工单位的强势介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程价格几乎缺乏有效的谈判定价制度。一个前期工程,多由建设单位向权属单位报请处理方案,并在多方协调之后方能通过,然后再由权属下设施工单位自由报价。由于建设单位处于弱势,价格谈判非常困难,往往虚有其表,无法有效地降低前期工程的投资成本。 3.3 缺乏统一标准,清单组价随意 前期工程由于专业众多,加之各个专业和各权属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如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不同,工程量计算规则或者列项不同,费用或费率标准不同,定额依据不同等,造成工程量清单编制和组价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无法达到标准化的投资控制目标。 如同为管线的同等规模检查井,有的专业按“座”统一列项,按照建筑工程定额组价计算;有的专业则是分为几个分部分项工程(土方、混凝土、钢筋)等分别列项,按照市政工程定额组价计算。从列项、数量和组价计算过程分析,不同专业同一项目的精度和组价的合理性可见差异,部分同类项目的最终价格竟然相差数倍,严重影响了前期工程的投资精确性。 3.4 设计施工一体,扩大前期费用 依据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程情况分析,设计和施工往往由一家行业内部的单位统一负责实施。设计施工一体化本意在于进行设计优化降低施工成本,然而由于行业的垄断属性,此举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前期工程的投资费用。 由于前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均由一家单位或者具有关联关系的单位实施,在缺乏有效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设计单位通过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增加措施项目或者随意修改设计图纸数据等,以使施工单位获得了不当的超额利润,致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蒙受了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3.5 过程支付失控,结算存在问题 前期工程由于相对土建工程而言,其费用金额相比较小,从而其计量和支付过程的监督和审查相对较弱。此外,由于权属单位的默认或者支持,下设的施工单位往往在关键环节挟持建设单位,要求拨付多少款项之后方能继续施工,从而造成计量和支付过程失控。 前期工程的结算同样存在大量的问题,一是结算资料混乱,各项报告和证据之间缺少有效的支持关系;二是工程数量的计算数据胡乱编制,虚报水份巨大;三是设计变更没有依据,没有发包人或监理人的许可,设计图纸可以随意修改;四是现场洽商单杂乱无章,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归档,普遍缺乏当事人的签字或者日期,或者事后补签;五是一些结算资料事后补充,与现场情况不符,经不起推敲;六是索赔理由无法成立,索赔程序和时效处理不符合同约定。 4 前期工程投资控制对策 4.1 打破行业垄断,加强市场竞争 前期工程应当参考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的管理模式,打破行业垄断,消除进入壁垒,如此方可引入行业之外的强大施工队伍,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施工水平的提高,淘汰技术落后或者实施成本高的工艺工法,从而保证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打破行业垄断,进入的施工单位数量大增,将会进一步地加强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届时前期工程的投资控制将会变得合理可行 4.2 引入投标机制,价格合理可行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第七条规定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程,每个专业动辄数百万元,即使不足200万元,但因满足第(四)项3000万元的要求,依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组织招标投标工作。通过引入投标机制,施工单位通过一定范围的竞争,报价将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合同履行时将更具有生命力。 4.3 编制前期定额,统一费用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单位,为能统一各条线路的前期工作费用标准,促进同一时期的同类项目的价格基本相当,可以组织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前期工程实施单位编制企业定额,纳入各类前期专业,分门别类地编制定额细目。 同理,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经验和其他费用标准,组织人员测算各类前期专业的费用项目,如不同情况下的措施费用(夜间施工费用、二次搬运费用、设备进出场费用、成品保护费用等等),特殊的机械台班费用,材料消耗水平,以及各类专业的造价指标等,便于宏观控制前期工程的投资合理性。 4.4 规范设计施工,强调履约检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推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前期工程无疑具备良好的实施条件,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研究相应的管理方案,从而从制度上规范设计和施工一体化的行为。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程的各方参建单位均应加强履约检查,按照约定处理合同事宜。施工单位应当遵循合同约定,依据一定的程序提请设计变更、索赔、调整合同价格等,即要追逐企业利润,也应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4.5 加强结算审查,配合审计稽察 前期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日常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避免事后补签,同时建立各项资料台账,保证结算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前期工程的结算资料审查工作,对于不满足规范标准的报告资料不能放行,对于不满足合同约定的前期工程费用不能批准,切实做好前期工程的结算审查,尽力压缩结算中的虚报水份,保证前期工程投资的真实、科学、合理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由于关系重大,各级审计和稽察工作随同项目建设同期进行。前期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主动配合审计和稽察机构,对前期费用的计量、支付、结算等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解释澄清,并应按照审计和稽察结果清算前期工程投资费用。 5 结论 前期工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重要环节,所占投资费用的比例相对较高。为了有效控制前期工程的投资费用,解决目前杂乱无序的状况,需要建设行政部门、权属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打破行业垄断,引入招标投标机制,编制前期定额和费用标准,规范设计施工行为,加强结算审查等系列措施,逐步达到前期工程费用合理可控的投资目标。 交通工程论文:开展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在交通建设项目审计过程,我们经常发现工程竣工决算超概(预)算的现象,超概(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变更多,而变更常常较大幅度地超出原设计和审计人员的逻辑分析,审计人员怀疑有虚假变更,但变更手续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签字,审计人员对于护坡、边沟、交通工程等一些可视工程量的真实性可以根据实地测量进行审核,但对于隐蔽工程变更的真实性、必要性就很难审核,因为无法取得充分和准确的审计证据。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了对交通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实时的跟踪审计。这里所说的跟踪审计不是一般的意义上的全过程审计(开工前财务收支审计、建设期间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也不是指对审计决定(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的后续审计。而是由出资人(代表国家出资的单位)派出审计组(或社会审计组织)到施工现场对工程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所进行的工程建设(施工预算、施工组织、现场施工、工程计量、工程计价、工程变更和变更单价、工程结算、财务收支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的跟踪审计监督。 一、 跟踪审计试点情况 我们先后对长潭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株洲航电枢纽工程、长沙霞 凝港二期工程等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试点,其中长潭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已审计完毕,其余的跟踪审计项目仍在进行过程中。现将长潭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跟踪审计的情况介绍如下: 湖南省长沙至湘潭高速公路为京珠高速公路的一段,起于长沙市区东北牛角冲互通,止于湘潭马家河,主线全长44.76公里,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7.5m,路面宽度24m,路面类型为水泥砼路面。该路始建于1994年7月,1996年12月建成通车。 长潭高速公路通车以后交通流量很快就超过了原设计的流量,且大吨位车辆快速速增长,货运车辆普遍严重超载,导致道路病害严重,由此引起行车速度降低、通行能力下降、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以及养护成本上升。对此,我厅经组织专家论证和报经省政府批准,决定对长潭高速公路路面进行改造,并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该项目的工程结算进行了跟踪审计试点。 长潭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结算跟踪审计的范围为沥青路面加铺、路基防护、桥涵加固、路面防排水处理、交通工程、旧路处治、附属工程等。该路面改造工程结算(建安部份)最终核定为350,337,620元,通过对工程施工预算、工程变更、计量支付和工程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共核减40,350,645元。具体分步审核结果如下: 1、施工阶段预算审核: 该工程的几个主要合同(1、2、3、4标)价格都是通过招标确定的,审计是工程已开工近2个月时才进场,因此,只对后续工程预算进行了审核,预算合计送审金额11,063,108元,审定金额为9,572,008元,核减金额1,491,101元。 2、 施工阶段变更令审核: 该项目变更令合计送审金额100,094,605元,审定金额为65,773,864元,核减金额34,320,742元。 3、 施工阶段计量支付及结算审核: 该项目计量支付及结算合计送审金额354,876,422元,审定金额为350,337,620元,核减金额4,538,802元。其中: ① 建安工程计量支付合计送审金额352,941,047元,审定金额348,461,165元,核减金额4,479,882元。 ② 交通维护工程计量支付合计送审金额1,935,375元,审定金额为1,876,455元,核减金额58,920元。 在该项目跟踪审计中,我们将管理审计的理论运用到项目管理中。审 计组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计划工程预算成本、已完工程预算成本、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三大关键指标实行动态控制,及时分析、预测出现预算超支和计划滞后的情况,从而加强了建设项目事前预测评价和事中控制。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审计过程中,我们督促建设单位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计量支付程序,坚持先审计后付款和“一支笔”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审计组对每一个隐蔽工程和每一道工序都要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对每笔计量支付和变更工程的单价和数量都要实行严格审查,从而确保了工程成本的合法、真实和准确,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投资。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为42216万元,竣工决算反映的工程造价为378,054,670.69元,节约投资44,105,329.31元。 该项目计划工期为一年,2003年5月29日开工,2003年11月29日恢复通车,2003年12月28日完成扫尾工程,实际工期7个月,比计划工期提前5个月竣工。工程质量经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站检验评定为“优良工程”。 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这次跟踪审计比普通的事后审计具有明鲜的优越性。审计组通过现场的实时监督和对计量相关资料的严格审查,确保了工程计量和计价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特别是有效地防止了隐蔽工程上的虚假变更和高估冒算等问题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程审计的质量,并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在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长潭高速公路的跟踪审计的经验,得到了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李安厅长指示,今后所有在建或新建的重点建设工程都要实行跟踪审计。为此,我们制定了《湖南省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使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制度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二、 主要作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与支持是搞好跟踪审计的重要前提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对此,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一开始都多少感到有些迷感和不解,会提出种种理由拒绝、阻扰审计工作。有的提出交通部合同范本中没有审计签字程序,有的提出概算中没有审计费预算,还有的认为会影响工程进度等等。长潭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跟踪审计进点时就遇到过上述类似问题。为此,我厅分管工程建设的詹新华副厅长在一次现场办公会议上明确指示,开展跟踪审计是厅党组的决定,是加强造价控制的新举措,各方面必须积极配合。正是由于厅党组和主管厅领导强有力的支持,该项审计试点工作终得以顺利开展。 (二)加强审计前培训和宣教,提高全体工程建设者的认识是搞好跟踪审计的重要保证 跟踪审计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建设单位、监理、承包商都不熟悉。因此,在对某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之前,有必要组织各参建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培训内容主要是《审计法》关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的规定、《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审计署2003年3号令)、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交审发〔2000〕64号)和《关于加强交通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通知》(交审发〔2001〕62号)等,上述这些法律法规都对跟踪审计作了明确规定。通过培训和宣讲,使广大参建人员认识到跟踪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投资控制,更加公正、合理、准确地对工程造价进行鉴证,这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同时,通过审计认定后,建设单位可以大胆地计量支付,相应的加快了工程结算速度,确保了施工单位合法的工程款的及时收回和民工工资的支付,这样促进了工程进度的加快,对施工单位提高效益也是有利的。长潭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跟踪审计就是很好的证明。 至于审计费用问题,虽然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2号文《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中没有明确审计费这一项目内容,但在国家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中,待摊投资允许开支“审计费用”,按物价部门的收费政策计算,高速公路投资较大,审计基数和核减额也会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就是按物价部门现行的标准计算审计费,也可以满足社会审计组织完成跟踪审计任务的。而对于业主来说,支付的审计费相对于节约工程造价来说是完全合算和必要的。 (三)实行审计项目招标制度,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目前行政审计人员普遍较少的情况下,为了做好跟踪审计工作,更多的时候是要借助社会审计组织的力量。如何选择好的审计队伍,确保其依法依规、公正廉洁地实施审计同样成为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课题。为此,我们制定了《湖南省交通审计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湖南省交通审计项目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把工程审计招标的起点定为概算超过1亿元或审计费估算价超20万元的审计项目。通过招标选定社会审计组织,由出资人(代表国家出资的单位)委托其实施跟踪审计。 为规范审计行为,加强审计本身的监督,我们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人员泄露秘密、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出资人利益,影响工程造价和质量,委托单位应将情况通报其行业管理协会和资质资信登记部门,并列入“黑名单”通报全省交通系统,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凡列入“黑名单”的社会审计组织五年内不得进入我省交通系统从事审计业务。同时规定,社会审计组织对签署的鉴定意见和提交的审计报告必须承担审计责任。审计结果与国家审计等监督机关复核结果存在差异时,社会审计组织应无条件出面作解释工作。如果因社会审计组织的过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审计组织应依法予以赔偿。 (四)跟踪审计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手段 审计工作的深度、广度、时间直接牵涉到审计成本的大小,这也是必须综合考虑的。如果面面俱到,则审计成本较大,审计力量也恐不及。因此,在审计合同(协议)书中,应明确跟踪审计工作的范围、重点和时间安排。从我们实施的情况来看,路面表层以下的隐蔽工程和变更工程应是审计工作的重点,每个施工现场应派两人以上的审计人员全过程实时跟踪,而路面表层以上的可视工程次之,可只在计量时进行审计。审计组不必参加质量验收工作,但要查阅质量检验资料,只对合格和合格以上的工程进行计量。也不参加工程招投标,但可以审查标底、评标报告等有关资料,对招投标的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有效性有权发表意见。 (五)做好审计结果沟通和协调工作,是按好跟踪审计的重要环节 在跟踪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审计组与建设单位、监理方、施工承包商之间的不同意见,若协调不好,就影响工作。 我们的做法是,由出资人单位(审计委托单位)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跟踪审计工作。对于建设单位、监理方、施工承包商之间协商不成的一般问题,由出资人单位(审计委托单位)审计部门负责人负责协调,重大问题和涉及宏观管理方面的问题由出资人单位(审计委托单位)主管领导召集审计、工程管理、计划、财务等部门开会研究解决。 (六)建立严格的审计程序,是搞好跟踪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 跟踪审计程序非常重要,跟踪审计应遵循监督而不替代管理职责的原则,坚持在建设单位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再监督。我们开展跟踪审计是按下列程序进行的: 1、审计组(含社会审计组,下同)进点前应制定审计方案,明确审计范围、内容、方式、程序、审计组人员分工及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并考察施工地点,确定工作驻点。 2、审计组进点后应独立租用方便到现场监督的工作驻地,并自备交通工具,以旁站、巡查、测量、试验等方法对工程施工量进行全过程现场审计监督。 3、凡监理处对承包商(供应商)进行计量验收时,必须通知审计组同往;验收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计组四方在验收单上签字。 监理单位对承包商(供应商)进行质量验收时,不必通知审计组;审计组只查阅质量检验证书,承认合格工程以上等级的计量。 4、审计组收到建设单位签字的承包商计量支付申请后,专业造价工程师应逐项审核,提出核定数量和价款。若申报数量与审计现场验收记录不符或计价不准确时,专业造价工程师可修改计量支付文件,并编制审计签证单(审计记录),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审计人员三方在签证单上签章认可。 5、审计组负责人只在最后审核无误的计量支付文件上签章。该计量支付文件报建设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后交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6、发生工程变更设计时,若需新定工程结算单价,先由施工单位申报,监理签证,工程管理部门审查后再交审计组审定。建设单位根据审计组审定的单价作为变更工程单价。 7、审计组对已完工的合同规定建设内容的单项工程应出具单项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建设单位在留足质保金的前提下,根据审核报告办理工程价款结算。 8、建设中期审计组应向派出(委托)单位出具一至两次投资控制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9、全部工程基本完工且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时,审计组应出具全部工程建安投资部份的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10、审计签证单或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单位意见时,一般采用当面交换意见、当面签字确认的方法,如果当面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应采用书面交换意见的方法进一步协商;被审单位收到征求意见函后必须在十个法定工作日内反馈意见,未反馈意见的视同默认;审计组对被审单位反馈的意见应认真研究,认为反馈意见正确的要相应修改审计签证单或审计报告,认为反馈意见不正确的可以签署审计意见或出具审计报告,但应在附注中说明此事。 11、审计派出(委托)单位根据审计组出具的审计报告下达审计意见。委托单位如发现审计组出具的审计报告明显存在不合法、不公正、不完整或报告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应要求其纠正。审计组应认真纠正并对纠正后的审核报告负责。 三、跟踪审计比一般事后审计的优点 (一)跟踪审计与事后审计最大的区别在审计人员能及时地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审计,确保了审计对路面表层以下工程真实性与准确性的监督,大大提高了交通建设项目的审计质量。 (二)由于变更工程的单价由审计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审定,确保了变更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准确、合理、合法,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变更工程的造价。 (三)有利于监理工作。试点项目的监理单位认为,在现场验收工作中增加一层监督,使监理单位领导对基层监理人员的工作感到放心一些。以前对工程造价实行事后审计,监理处工作人员在工程完工后还要向审计组作较长时间的解释工作。实行跟踪审计,工程完、审计也完,有利于监理人员及时投入新的工作。 (四)有利于维护竞争有序的交通建设市场。目前,有的交通建设项目中标价只相当于标底的60-70%,理论上肯定会要亏本。为什么有的施工单位敢于以低价投标,主要指望并且实际上只有通过工程变更才能赚到钱。这对于其他一些施工企业明显是不公平的,所以,在自由竞价投标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实行跟踪审计,对变更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增加了一个监督环节,这不仅对节约投资和廉政建设工作大有益处,而且也抑制了低价抢标的现象。 (五)由于事后审计对隐蔽工程结算存在的疑点只能先询问(质疑)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建设单位因为已经签字认可,肯定对自己的行为要作种种解释和辩护,审计本来是审计施工单位的工程结算变成了与建设单位扯皮,跟踪审计可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 (六)跟踪审计不仅能及时纠正工程预算、工程结算和变更等影响工 程造价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审计组认真、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廉洁自律的道德风范和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建立起的威信,制止和防范工程计量、计价的虚报与冒算,从长远意义看,这才是跟踪审计为出资人的投资控制作出的最大贡献。 (七)跟踪审计是将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环保审计等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交通建设项目中,有利于提高交通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 四、目前跟踪审计面临的困难 虽然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第二十三条明确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建设项目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和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但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审计准则,其他工程管理法规中又没有相应的规定,实际开展实时跟踪审计的项目很少,导致工程管理部门和各参建单位一时难以接受,所以开展此项工作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较多。如果要全面推行跟踪审计,国家政策上应当进一步加以倡导,审计署要制定跟踪审计的具体准则,交通部在交通建设项目合同范本中增加跟踪审计的相关条款,在交通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中增加基本审计服务费预算的规定。只有这样,此项工作的才能全面顺利地开展起来,真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交通工程论文:试论高等学校交通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交通工程 专业英语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从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专业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必须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关工作部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才。 目前许多大学本科院校普遍重视基础英语学习,专业英语教学比较薄弱。在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的推动下,各所大学本科院校都积极开展外语教学建设,推出一些双语教学课程。从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专业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则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应置于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加入世界相关组织和参与国际交流的大形势下,为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关工作部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才。 一、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要求 既然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是以英语讲解交通工程专业知识,那么,对教师的要求就与普通英语和普通交通工程专业课对教师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区别。目前国内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没有任何任职资格标准。所以,学校在选拔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时,产生良莠不齐现象。虽然,教学大纲中要求专业英语课应由专业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是由专业教师担任,多数学校则是由一般英语教师担任。一般英语教师很少精通专业知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很难讲深讲透。概括地说,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交通工程专业理论功底,其次必须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课教学的能力。这也是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了解交通工程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并且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或独到的见解。 第二、教师必须在英语语言上具备比较高的水平,即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通工程专业知识的听、说、读、写,或者说,受过严格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这是从事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最起码的条件。一句话,教师必须有条件在授课过程中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全程教学。 第三、如果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具有在英语语言国家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在教学中现身说法,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则可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独立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要求 专业英语课程对内容和教材的要求就不能局限于用英语念原文,中文翻译意思,中文讲解难点,这样就很难与专业课程区分开了。 第一、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说是越新越好,内容力争追赶国内外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热点。鉴于此,我认为,大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考虑选用国外同专业大一或大二的基础课教材,而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考虑选用国外同专业大四或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第二、大学本科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兼顾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基础知识与前沿热点的关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锻炼出一种能够终生受用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在原文教科书或著作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本学科发展的动态、新的学说、方法和理论。 第三、如果有可能,教育部可以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指导纲要,以便于各个高校做好专业外语教学工作。 三、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学生的要求 有些学校过于强调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的通过率,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学习成果没有硬指标要求,并且课时安排越来越少,个别学院甚至将其安排成选修课。高层教学管理层面上的目标不明确,导致制度和措施上的不重视,大大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的学习习惯,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的实际需求在上文中已有所表述,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必须是一种较之传统课堂更活泼、更互动、更实用、更专业,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的课堂。这样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新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一方面要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材的选择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交通工程专业的业英语教学应该是选择原版英语教材,聘用在英语语言国家留学的教师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采用双向传递方式,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一言堂”为和谐交际式的“多言堂”。从教学效果的角度说,不应简单地看教师在课堂上说了多少或说多少遍,更应当看重学生用英语表达了多少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交通工程论文:试析交通工程预防难点之探究 论文摘要 交通工程因工期长、工程量大,面临诸多预防难点,把预防职务犯罪融入交通系统各个环节之中,不断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针对性、有效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交通领域职务犯罪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认为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重大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构建重大工程“嵌入式”专项预防制度,有效解决了专业性强、施工期长、风险环节多等预防难点,推动重大工程廉洁运转。 论文关键词 交通工程 嵌入式 专项预防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仅能够起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职务犯罪。交通工程因工期长、工程量大,面临诸多预防难点,把预防职务犯罪融入交通系统各个环节之中,不断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针对性、有效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交通领域职务犯罪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应着力构建重大工程“嵌入式”专项预防制度,有效解决交通工程专业性强、施工期长、风险环节多等预防难点,推动重大工程廉洁运转。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展开预防: 一、运用科技手段实施监管 一是集聚监管资源。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实施勤政廉政约谈制度,参建单位承诺项目农民工工资、质量与安全及廉政保证制度。对于项目建设规模大、标段多的工程,明确项目举报途径,规定每月固定日期,项目施工单位对监理组、指挥部进行书面评价,避免其他网络反映。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企业自检、社会监理”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在引进中介检测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率先取消业主代表、采取远程评标、推行廉政约谈的基础上,突出构建“制度+科技”的质量监管体系。二是突出现场监管。全面落实工程标后监管,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履约考核;同时,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建设工程管理平台,助力项目信息交流,安装现场可视系统。统一安装脸谱识别系统,确保现场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和技术力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强化一线排查。严格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充分利用第三方检测技术力量,加强现场施工检查力度,各单位工程到位检查率、功能性试验到位检查率达100%,强化工程质量要素管理,加强对人员配备、机械到位和物资材料供应的管理监督。四是构建包保体系。强化从业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质量责任追究落实,及时查处资质挂靠、弄虚作假、违法分包等严重不良行为。严厉查处现场履约能力差、质量控制不力的单位,构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包保体系,打造高效精品工程。全面实施交通工程交竣工廉洁性评估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延伸和创新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零容忍”实现“零风险”。 二、紧扣重点环节进行监督 原有的预防机制和预防方式,重在现场检查和宣讲教育,无法透过现象发现深层次存在的问题,预防效果不太理想。“嵌入式”监督机制重在对易发职务犯罪突出节点的监督,通过把握突出节点,完善事前监督体系,让重要管理岗位的干部干成事,不出事。一是专家嵌入施工现场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从审计、工程质量监督、住建等行业选调16名专业人员,组建“廉政之路”预防监督员队伍,不定期随机抽取预防监督员实地查看施工现场,抽查工程项目资料,从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等角度提出意见,并就“质量、工期、安全”等问题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提问,项目负责人现场进行解答。注重抓早抓小,对于发生的细微问题及时处理,将可能发生的渎职、失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以“零容忍”的态度实现“零查处”的目标。共开展活动11次,提出意见35条,促进监督单位及时反馈并整改。二是预防人员嵌入关键结点进行信息掌控。检察院预防干警及时收集工程建设单位曾建工程、资金支付、押金管理、项目经理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发放反馈问答卷、工地随机调查、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工程情况进行监督,了解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工地设立廉政举报箱,对重点人员进行风险谈话,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共收集基本信息10条,发放问答卷600余份,开展调查4次。三是检察长挂钩重点工程进行定项预防。将院领导定向联系重大工程项目专项预防和重大工程“嵌入式”监督机制有机结合,通过检察机关院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嵌入式”监督机制工作的开展。8名院领导全部挂钩重大工程,及时了解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运转情况,查找工程建设管理中制度上的漏洞,梳理其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风险源点。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预防对策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职务犯罪风险防控。 三、围绕工程质量开展预防 通过逐步推进“嵌入式”监督机制,加强各重要环节的监控,实现减少、避免工程质量事故,形成重大工程管理人员不想贪、不能贪的良好环境,推进全市工程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严格规范流程,强化信息备案。工程项目启动后,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流程的要求,在各个关键接点时期内将信息报送预防部门备案,并对信息真实性负责。预防部门共接收廉政合同备案42份,收集工程变更性信息3条,排查风险源点5个,预防部门根据工程建设情况,明确预防工作重点,制定一定时期内的预防工作计划,建立台账资料,并根据备案的信息部署下一步专项预防工作。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作配合。重点工程专项预防涉及部门和行业众多,必须明确责任、分工协作,才能形成预防合力。通过联防联控座谈会和联席会议的形式,在工程建设初期,明确各方预防责任,签订《廉洁工作责任书》,施工方保证工程质量,承诺不向相关人员行贿,建设方和监理方保证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并预缴廉政保证金,各方保证配合支持开展预防工作。三是抓住关键环节,强化预防成效。紧紧抓住重大工程建设中易发腐败的关键接点,集中预防力量,深入分析研究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对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及时启动预防调查机制,运用预防建议的方式,帮助建设单位堵漏建制,防范职务犯罪发生。去年以来,共开展预防调查8次,通过务实深入的预防工作,使重点工程建设的各方切实感受到预防工作的成效。 四、运用多种形式实施防控 检察人员将建立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库和参建企业档案,详细记录工程信息,深入防范职务犯罪,对全过程实行常态化监控,同时开展案例分析、廉政约谈、现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一是运用行贿查询,做好资格准入。建议工程承包方在审核承包商、供应商工程资质过程中,通过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审核其诚信资质,预防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共接受相关查询500余次。二是深入案发单位,做好警示教育。联合交通、住建等建设管理单位,依托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将项目实施各重点环节纳入监督,掌握项目实施情况,管理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降低腐败风险。组织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参加看守所警示教育;先后在涉农领域、国土系统召开案例剖析会,协助案发单位研究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三是运用多种形式,做好廉政教育。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工作团、检察长宣讲团宣讲,加强法律政策的宣传、解释和教育,帮助理清一些认识误区和是非界限,共开展宣讲活动15场次,受教育单位20多家,受教育人员2000余人。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前,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资料,“一封廉政信”;编撰以廉政格言、典型案例为内容的廉政刊物,定期向工作人员发放;深入建设工地、建设办公场所举办预防职务犯罪知识巡展。 最后,笔者认为,重大工程“嵌入式”监督还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实践证明职务犯罪高发频发的领域在重点工程。交通工程建设由于资金流量大,建设周期长,参建人员多,全过程充满诱惑,需要管理人员时刻绷紧质量、安全、廉洁三根弦,需要加强个人思想防范意识,对外来诱惑通过内心防线抵制,克服补偿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等职务犯罪易发心理,筑牢不敢腐的底线意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二是制度上着力严密防范。首先是制度设计,结合交通工程特点,继续在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标后管理等方面借鉴相关经验,堵塞可能发生职务犯罪的一切漏洞。其次是分权制度,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再次是监督制度,任何一项制度执行时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制度,失去监督的制度必然滋生腐败,是最可怕的。最后是公开制度,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三是管理上力求科学精细。交通工程涉及高额投资,在项目管理时,抓住工程招投标、规划设计、原材料控制、工程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专项预防,细化预防内容和措施,确保工程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四是预防上注重抓早抓小。对重点工程开展职务犯罪专项预防工作,最好手段是以“零容忍”的态度实现“零查处”的目标。对于发生的细微问题及时处理,将可能发生的渎职、失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交通工程论文:关于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探讨 论文关键词:交通工程 专业特色 就业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发展状况的探讨、各院校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及学科优势的总结,阐述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就业提出如何实现该专业特色发展的思路。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化,专业特色成为了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所有其他学科一样,都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考验。深入探讨专业特色,能确立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有效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开拓精神,达到最终提升专业素质的作用;同时对专业特色的研究也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利于专业的不断完善以及与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紧密结合。 二、专业特色内涵 所谓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可以说,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或者优于其他事物的表征。所谓专业特色,就是一个专业的建设,在某一方面或整体的实力、声誉明显区别或者优于其他单位的表现。就内涵而言,专业特色至少涉及了三个层面:一是知名度;二是相对优势的实力;三是相对稳定的特色模式。创建专业特色,就是立足校情、发扬优势,创建出该专业的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院校,或优于其他院校在该领域的实力、声誉的表征的总和。形象地说,就是其在交通工程某一发展方向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三、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必要性 交通工程专业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车辆行驶速度提高,车流量增大,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等现象。为了研究、解决交通中出现的新问题,产生了交通工程学,并逐渐形成一整套体系,包括交通特性、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与环境等内容[1]。 在我国,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交通工程学从无到有,已经在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交通监控、交通安全等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方面已经建立学术和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和公路网规划理论,研制开发了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技术,充分发展并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将现代新理论、新技术与交通工程理论相结合,发展和完善了交通工程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高速发达、交通负担却很沉重的城市里,如何正确进行交通预测和规划,搞好交通管理和控制,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交通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最终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利用交通工程专业中的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建设和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知识可有效地疏解交通困扰的问题,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帮助,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现代化工具[2]。在未来的许多年内,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必将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事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数量将是剧增的,因此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光明的;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由于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这直接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的局面。如何在就业竞争中突显本专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我们对专业特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所包括的学习内容多,涉及面广,这既是此专业的一个优势,又是此专业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目前在我国,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校并不多,全国只有63家,而且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通过调查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本专业工作,他们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同样工作,工作中未突出其专业特色,因此研究专业特色具有创新性和必要性,而将专业特色的研究应用于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四、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发展的探讨 1.交通工程专业与相关专业相比的专业特色国家教育部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的最新调整中,将交通运输类中原“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三个专业归纳为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原“交通工程”、“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和“道路交通防治工程”三个专业归类为新的“交通工程”专业;并确定“交通运输”与“交通工程”互为相近专业[3]。通过对湖南省内开设有交通运输类专业的高校进行调查分析,交通运输偏重于交通运输组织、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交通工程偏重于交通系统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以及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均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交通工程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在基础课程的设置及专业发展方向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由于交通工程研究的内容广泛,几乎涉及道路交通的各个方面,并不断外延至很多其它方面的学科,主要有:汽车工程、运输工程、人类工程、道路工程、交通规划学、环境工程、自动控制、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等,同时它还与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于是,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便会出现同一工作性质的部门容纳了多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同一种工作,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如何在行业中突出自己的优势,这便需要我们在本科学习当中突出专业特色的培养,不但要求学生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更提倡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侧重培养某方面的素质,包括该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2.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交通工程专业特色交通工程专业包括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学以及其它工程技术的内容。因此,培养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必须采用厚基础和不同专业化方向的培养模式。只有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再辅以专门化的方向,才能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上,要充分发扬交通工程的专业特色,就要充分拓宽其专业适应面。只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才能达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对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广泛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调研,在深入湖南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详细的人才需求方向及能力调查,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本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便是各个学院正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发展特色,确定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对交通规划、管理、控制及安全设施、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培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施工、交通控制系统开发、交通管理与组织以及交通安全分析的宽专业的交通工程技术人才。该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专业建设积极主动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交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 (2)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建设要反映出交通运输领域对该专业的共同要求,从而构建专业知识平台,真正从大交通上拓宽专业面,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3.不同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 目前国内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将专业培养方向与学校的专业特色及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其所在地域特点,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交通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发展方式有如下三类: (1)依托土木工程学科,以城市的发展为契机进行专业建设。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主要依托城市的优势区位及地区交通迅速发展的机遇,根据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利用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平台,培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管理、信号控制方面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依托道路工程专业,以全国公路网的建设为机遇促进专业发展。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国家道路网畅通计划的政策为导向,以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为特色,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3)依托汽车机电专业的优势,以人、车、路的发展为动力进行专业建设。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为了适应当代交通科学的发展,通过学科交叉与渗透,在交通流理论和交通网络流理论中引入大量有关环境、安全、信息、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培养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规划、安全管理控制及道路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人才[4]。 各学校通过注重构建专业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达到扩大学生宽口径就业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该专业就业的竞争优势;而专业培养方向更是以专业就业预测和规划为依据,符合社会和交通结构的发展趋势,也促进了各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发展。 4.不同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 我国城市公路交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发展的基础上,本世纪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公路主骨架及其交通支持保障系统的实施工程已全面展开,交通工程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面临严重短缺,这为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就业市场。 城市、公路交通不论是对整个国家,还是对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多功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现代化道路建设工程,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道路建设,现有道路工程专业技术队伍面临知识结构的更新,并对培养道路工程建设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工程设施设计、道路工程施工及监理方面是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就业方向。在保证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突出此方向就业的个性发挥很重要,应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牢固掌握与道路施工建设有关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试验操作,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感官认知和实际应用能力;参加施工单位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找差距、求锻炼,积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在道路施工建设中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参与道路设计与施工,还能将交通设施设计、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有利于道路建设质量的提升。 先进国家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表明,城市道路以及区域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将永远滞后于汽车数量增加对道路空间的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将愈演愈烈。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于交通控制与管理,致力发展智能化交通体系是解决交通需求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我国交通行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交通现代化、智能化进程,交通工程专业的就业比例将在今后逐年增大,这也势必对本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应该关注城市交通发展的新动态;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和运用;参与教师在交通规划与控制方面的课题,对当前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此方面的科技立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性和创新性。 有关统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类物资流通量急剧膨胀,物流产业持续以每年20 %的速度迅速增长,并保持上升趋势。现代化交通系统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保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对当今交通系统技术的完善、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交通与物流相互之间有机地促进与渗透,交通物流管理方面也将为交通工程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虽然有了市场的需要,但作为毕业生应该在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这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发展本专业的特色。作为校方应该设置具有自身师资特色的课程,并且积极建设各类实验室,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基础知识,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加强某方面的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力,发扬自己的专业特色。 五、结语 研究交通工程专业特色的现实意义是,一方面能促进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和实践模式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专业特色须依托于该校的师资优势、特色教学和特色实践模式;由于两者是相互作用的,研究其专业特色,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能有效地推动该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专业特色形成后,能推进该专业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更具有就业优势。 交通工程论文:浅析高等学校交通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学 摘要:从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专业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必须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关工作部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才。 关键词:交通工程 专业英语 能力培养 目前许多大学本科院校普遍重视基础英语学习,专业英语教学比较薄弱。在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的推动下,各所大学本科院校都积极开展外语教学建设,推出一些双语教学课程。从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专业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则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应置于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加入世界相关组织和参与国际交流的大形势下,为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关工作部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才。 一、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要求 既然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是以英语讲解交通工程专业知识,那么,对教师的要求就与普通英语和普通交通工程专业课对教师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区别。目前国内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没有任何任职资格标准。所以,学校在选拔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时,产生良莠不齐现象。虽然,教学大纲中要求专业英语课应由专业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是由专业教师担任,多数学校则是由一般英语教师担任。一般英语教师很少精通专业知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很难讲深讲透。概括地说,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交通工程专业理论功底,其次必须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课教学的能力。这也是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了解交通工程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并且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或独到的见解。 第二、教师必须在英语语言上具备比较高的水平,即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通工程专业知识的听、说、读、写,或者说,受过严格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这是从事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最起码的条件。一句话,教师必须有条件在授课过程中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全程教学。 第三、如果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具有在英语语言国家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在教学中现身说法,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则可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独立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要求 专业英语课程对内容和教材的要求就不能局限于用英语念原文,中文翻译意思,中文讲解难点,这样就很难与专业课程区分开了。 第一、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说是越新越好,内容力争追赶国内外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热点。鉴于此,我认为,大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考虑选用国外同专业大一或大二的基础课教材,而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考虑选用国外同专业大四或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第二、大学本科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兼顾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基础知识与前沿热点的关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锻炼出一种能够终生受用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在原文教科书或著作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本学科发展的动态、新的学说、方法和理论。 第三、如果有可能,教育部可以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指导纲要,以便于各个高校做好专业外语教学工作。 三、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学生的要求 有些学校过于强调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的通过率,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学习成果没有硬指标要求,并且课时安排越来越少,个别学院甚至将其安排成选修课。高层教学管理层面上的目标不明确,导致制度和措施上的不重视,大大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的学习习惯,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的实际需求在上文中已有所表述,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必须是一种较之传统课堂更活泼、更互动、更实用、更专业,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的课堂。这样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新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一方面要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材的 选择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交通工程专业的业英语教学应该是选择原版英语教材,聘用在英语语言国家留学的教师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采用双向传递方式,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一言堂”为和谐交际式的“多言堂”。从教学效果的角度说,不应简单地看教师在课堂上说了多少或说多少遍,更应当看重学生用英语表达了多少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探究 摘要:在交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其中财务工作作为交通工程项目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交通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效益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要做好工程内部预算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完善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等。 关键词:交通工程 财务管理 现状 策略 0 引言 公路施工企业作为靠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来获取效益的部门,在新的时期对公路施工企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世界经济的变革以及我国公路行业的变化,产生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生存环境,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加强交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1 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 1.1 交通工程项目的收入确认 根据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公路施工企业要在得到监理确认,由业主签发的工程计量支付证书时确认收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监理确认的计量支付证书,多数情况下不能够定时的获取,而且支付证书上的计量收入数很多时候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工程的实际工作量,从而造成了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以后收入确认不准确,与已经使用的成本不搭配,使得交通工程项目的报表不能够反映出当期的实际损益,影响了交通工程成本分析与决策的执行。 1.2 交通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与控制 分包工程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企业在交通工程项目中标以后,把工程交给项目部进行管理,通过项目部将工程分解后,交到企业内部的各支施工队伍以及外部协作的施工单位。项目部在做出这些成本核算的时候,根据内部各个施工队与外部协作施工单位的单项工程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定期的进行各种费用支出的汇报,然后由项目部进行最后的汇总。机械费用的核算和控制。根据项目的机械台班汇总表给出的实际台班数及运输单的汇总数,结合各合同或内部制定的台班与运输单价,计算出当期实际发生的机械费。期末,将实际发生的机械费用与计划成本相比较,找出差异原因及可控成本点。 施工所用材料费的核算与控制。在材料入场以后,由材料部门做好收料单的填制,定期做好材料单的汇总以及材料入库单等工作。在及时的进行发票开具的情况下,根据入库单、发票、由财务部门做好及时入账工作;在发票开具不及时的时候,月底,由材料部门根据合同单价计算并编制入库单,送交财务部门入账,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一估价入库,下月初,用红字做相同分录冲减。 人工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财务部门根据用工合同及各单位上报的人员考勤计算出当月的人工费预提入账,实际结算时冲回预提费,人工费的控制的目的是,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条件下,加强施工单位工资总额的有效管理。落实定员定编,精简机构,最大程度上降低非生产人员数量;全面推进施工技术变革,不断提高施工的科学化水平。 1.3 交通工程项目部成本考核 当前,企业对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多数是工程技术方面的,很少有企业会进行财务内容的准备;考核工程项目的经营效绩,也按照工程的质量、绝对利润数或收入利润率,较少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否到位作出全面的考虑。这样就造成了部分标价高的交通工程,在考核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优势,造成了企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考核不够科学,影响了施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交通项目工程中标或者投标之前,施工企业要到工程项目所在地去仔细的考察当地的人工费用价格、施工材料价格等等。 1.4 交通工程施工企业合同办理和执行 当前交通工程施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招投标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而竞相压低价格,以实现低价中标;公路施工企业决策管理层一些领导人和现场作业管理层负责人缺少较强的合同管理意识,谈判签订施工合同时缺少财务部门的参与;没有仔细阅读与施工单位签署的施工合同就开始施工,使得施工的过程中频繁的返工、待工或出现超合同建设的情况,导致经济纠纷甚至诉讼的产生,给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 提高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效果的策略 2.1 做好交通工程项目内部预算 为了降低成本支出,提高利润收入,公路施工企业需要做好经济核算工作,具体而言,首先合理的制定工程预算,其次,做好预算的审查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公路施工企业不再通过等、要的方式包揽工程,现在全国普遍实行的是项目招标的方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施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倘若公路施工企业不重视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作,财务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企业将会进一步增加成本支出,降低利润,企业的生存将会更加艰难。由此可见,合理的编制预算是公路施工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2.2 提高施工合同管理的力度 合同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公路施工企业管理财务的关键工作之一,这是因为公路施工工程需要巨额支出,并且在质量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材料,租借相应的机械设备,以上购买以及租借任务都需要通过签订合同,才能顺利的完成。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双方需要对其条款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具体的规定双方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从而保证了合同双方的协作关系,其中,对于需要附加量化清单的内容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在签订的时候不能马虎、草率,防止出现疏漏,为以后的合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签订合同以后,必须严格根据合同条款进行操作。有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签订合同只能对自己造成一定的束缚,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效率,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只有签订合同,才能在交易的过程中,保证公平合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单方面随意抬高价格或增加数量的问题,减少了纠纷现象的发生。只有合理的签订合同,才能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2.3 定期对项目部责任成本落实做出检查 工程中标后,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公路施工企业不能等到整个工程完成后再进行成本核算,而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纠正问题,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项目部的实际开支情况与预算计划是否存在差异。二是施工材料的具体采购与消耗工作,比如,采购材料是否根据计划执行,是否有领导为了自身利益,盲目购入材料;材料出入库的相关手续是否完整,防止手续不全造成的账目虚假现象的产生。三是分包工程的清算工作。 2.4 完善交通工程项目的内部财务控制 为了保证公路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制定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工作依据制度有序进行。与此同时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及时的发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存在的不足,并作出及时的改正和补救,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每位职工的财务管理意识,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财务监督管理作用。
1测量实训教学现状 测量是建筑、桥梁等施工中最基本、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对于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测量的基本操作技能尤为重要。然而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学生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学习主动性较差、自律性较低;通常手机不离手,喜欢网络。于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在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1课堂上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实训操作,最后总结。由于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对课堂没兴趣,无法把握上课的知识点,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对课程、操作进行反复的讲解,这样浪费了课堂时间、压缩了学生的练习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在操作阶段,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能够迅速的掌握实训操作,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只能够机械的跟着组长去练习,完成实训任务,更有甚者,不愿意学习的,存在着抄袭实训报告的状况。在总结阶段,学生往往没有时间经过仔细的体会、分析,无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导致仅仅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此外,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过施工环境,课堂上也很难模拟真实的施工环境,这只能让教师对任务进行具体的描述,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 1.2课后 教师往往通过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深入理解,然而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难以与教师交流、互动,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学生也没办法解决那灵光一现的问题,这样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教材方面 传统的教材相对来说内容繁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枯燥无味;实训手册往往内容过于精简、内容不够全面,学生又看不明白;另外,教材以文字为主,高职高专的学生对纯文字的内容不感兴趣,无法很好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要求。 2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的英文为“Inverted Classroom”,它指的是重新利用、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制定合理的计划,将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翻转课堂,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教学活动调整,它都是由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改变了教学的流程,带来了师生角色的转换,继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3翻转课堂的作用 翻转课堂是要求课前学生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作业、回答问题、教师辅导等完成知识的内化。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的优势明显。 3.1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在上课之前,学生通过一些视频对课堂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教师只需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就知道学生的知识盲点。而上课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进行高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增加了学生自己实训操作的时间。 3.2有利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填鸭式”为主,教师授课时间相对比较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所学的内容。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且充分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随着慕课、微课的兴起,这给学生带来了视觉上、听觉上的盛宴。 3.3提高学生知识的汲取效果 在传统的测量实训课程中,一方面,由于收到操作角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能清楚的观察到教师演示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演示过程比较复杂,学生没办法完全记住,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动手环节的学习效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将实训操作演示录制成微课,通过微课学生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反复观摩教师的演示。 3.4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时间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是跟着课堂走,在翻转课堂里,课堂是跟着学生走,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 3.5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得通过考试来解决,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可以通过视频后面的小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并且学生自己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或者知识点没看明白,学生可以从没看明白的地方再看一遍,思考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另外,这些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后复习和巩固知识点,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评价体系的及时跟进,有利于帮助教师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 4实施步骤 4.1课前准备 教师工作:测量实训是由若干个小项目组成,教师可以根据各个项目录制高质量的微课。为了保证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微课不超过10分钟。另外,测量实训课程还应配备相应的学习资料,包括电子教材、教案、操作手册等,以方便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由于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学习,因而教师需要建立QQ群、微信群等,布置课堂任务、建立讨论区,并且提前将课件、视频、思考习题等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为了防止一些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不认真学习,教师还需要建立一个网络监管系统,以便能够随便了解学习状况,并且对学生状态进行干预。学生工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自由的选择地点、时间、速度反复观看视频、课件等,了解实训课上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自主学习之后,可以练习、思考与任务相匹配的题目,也可以凭借校园卡到仪器室借仪器尝试操作练习,加深对每个小项目的理解,引发新的思考,以便带着问题进课堂。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讨论区与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及时解决问题。 4.2课堂上 每节课开始时,教师采用提问、做题、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教师通过以上信息,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且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建立相关的评价标准,将课堂任务推送给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对每个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完成速度、成果精度、学习态度等)进行打分。完成实训项目后,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心得等。 4.3课后 每个学生对课堂上所做的任务进行回顾,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注意事项等记录下来,并进行总结。教师通过学生的总结内容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并作记录。对学生总结内容中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后续追踪、处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5应用效果 本校造价1531班一共53人,测量为实训课程,共11个项目。为了比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性,在教学中前5个项目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后6个项目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提出了2个选择题,并相应的做出了统计。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加喜欢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而且普遍觉得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点。 6总结 自翻转课堂起源至今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翻转课堂也越来越可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它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从运用的广泛性来看,还处于初步阶段。但是由于翻转课堂的诸多优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融入到教学中。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背景下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围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管理统计学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特点,总结其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实施手段,不仅能积极应对大数据对管理统计学带来的挑战,给管理统计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大数据;案例教学 1 引言 管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方法和理论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应用性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来探索经济管理问题的规律,并辅助企业进行管理决策和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统计学关注小规模数据下的数据描述、推断和科学分析用。与之相应,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统计学原理的讲述、小数据的推断分析和经济管理问题的简单应用。 然而,自2008年Nature杂志发表“Big data:science in the peta byte era”以恚大数据的发展方兴未艾,备受学术界,企业界等关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不仅在互联网、金融、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等活动带来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企业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规避企业的决策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管理统计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大数据的分析主要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使得大数据可视化;而挑战在于:当下管理统计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分析从业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以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 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结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也促使管理统计学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去探究、优化甚至改革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育模式。 2 传统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概述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来自于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承担全院《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实践和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当中发现:现有的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尽管相对较为成熟,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恰难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对管理统计学教学带来的挑战。 2.1 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应用教学 受技术发展和数据规模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管理统计学教学大都采用理论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依托教材,注重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等关注较少。 尽管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会涉及到一定的应用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大都简单,陈旧,数据来源单一,难以接触实际原始数据,统计建模思路也相对固定,这些教学案例既不能反映管理统计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思想,也无法将其带入企业经营的情景,对企业决策过程缺乏了解,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2 注重数学推导,忽视工具应用 管理统计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教材也都有较多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解决统计问题的操作能力。 根据经管类专业的培养定位,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相比于统计的数学公式,真正实用的如何借用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来解决企业经营决策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处理海量、复杂、多源、异质的高维数据。这些是单凭数学推导和简单的手动计算无法完成的。 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类新型且前景广阔的职业方向-数据分析师。综合数据分析师的职业要求,可以发现,这些职位大都要求从业者了解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并应用这些工具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 2.3 注重知识考核,忽视项目训练 受限于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手段等因素,目前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大都以闭卷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简单案例的综合能力。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除了要求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更应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往往涉及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探索、统计建模、模型检验、模型评价、模型解释、模型部署和模型修正等数据分析的全过程,这种综合能力的掌握是无法通过现有的知识考核来达到的,这些必然要求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或模拟情景来实现。 3 大数据背景下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结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其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以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 3.1 构建案例引导的教学模式 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以讲授基本的统计学原理为主,少量简单的统计工具应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数据有了更高的商业价值,这对从业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而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应主动应对这种挑战,调整教学模式,引入实际案例,综合训练学生的基本原理、数据整理、分析和操作能力。 统计学数据论文:统计学与大数据 【摘要】首先,本文给出了笔者认为的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阐述了什么是大数据;最后,就笔者的理解浅谈了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究竟还有没有用武之地. 【关键词】统计学;大数据;统计分析 一、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 众所周知,统计学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人们给统计学下的定义很多,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韦伯斯特国际词典(第3版)》中“统计是一门收集、分析、解释和提供数据的科学”;Mario F.Triola的《初级统计学》中“统计指的是一组方法,用来设计实验、获得数据,然后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组织、概括、演示、分析、解释和得出结论”.笔者认为,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是“运用已知数据获得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发展规律,利用规律对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行为进行预测”. 首先,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必须有所研究问题的数据,这是研究的前提.那么如何获得已知数据呢?我们说可以通过调查,也可以通过实验.先来说通过调查获得已知数据,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抽样调查,另一种是普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某研究部门想知道其所在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平均收入.那么,“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就构成了所研究问题的总体.“该城市中的每一个职工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就是总体中的个体.如果要通过抽样调查来获得数据,也就是抽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比如,该部门抽取了2 000个职工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作为样本,那么就获得了2 000个样本数据(某年的年收入数据),这就是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的已知数据.再用这同一个例子来说一说普查.比如,2016年,该研究机构对其所在城市中的每一个职工家庭都进行了调查,获得了每个个体(职工家庭)的2015年的年收入数据,这就是通过普查获得的已知数据. 当然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获得已知数据,做实验的过程就复杂了.要想通过实验获得靠谱的数据,首先,得满足样本量足够大,然后,就是要做到随机.现实中这两点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例如,假设我们现在想研发一种做运动鞋的新材料,看看是不是比旧的材料更耐磨.又假设我们现在的研发成本非常高,只能提供4双样品鞋.于是,我们找来了8个孩子来试穿,4双新材料4双旧材料.看到这儿,第一反应是样本量小了,但是没有办法啊,实际情况只允许我们做到这种程度.那么在样本量无法扩大的前提下,怎么做才能使实验靠谱呢?我们给每一个孩子随机选一只脚穿新材料,另一只脚穿旧材料.这样,每一组新旧材料的对比都是基于同一个孩子的,这就不存在比如,孩子是否喜欢运动等的混淆因素了. 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需要有合理的统计分析.针对已经获得的已知数据也就是样本数据,我们采用合理的统计分析,定会对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规律进行准确的描述、分析和判断. 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的第三个关键点就是对未来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分两个方面来给大家阐述.首先,未来必须是未知的,如果所研究的某事物的未来行为或特征是已经知道的,那这就不属于统计学要研究的问题.其次,预测必须是不确定的.如果预测的结果只有一种,也就是预测的结果是确定的,那这也不属于统计学要研究的问题.比如,我们想知道人体的骨骼有多少块骨头?于是,抽选部分人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研究获得已知数据,进而来预测其余未被抽中的人,这种预测具有确定性,人体骨骼是由206块骨头组成.这就不属于统计学要研究的问题.再比如,一种新药出厂后用于临床试验获得已知数据,然后对更广泛的同类型病人的疗效做预测性推断,具有不确定性. 二、什么是大数据 当今,“大数据”如日中天,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流行语,那什么是大数据呢?麦肯锡对大数据的定义是从数据集的“大体量”入手的:大数据是指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维基百科采纳了麦肯锡的定义,认为大数据是一组庞大而复杂的数据集的集合,大且复杂到难以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工具或传统的数据处理应用来处理,大数据就是一切可记录信号的集合.狭义地讲,大数据是一个大样本和高维变量的数据集合.广义地讲,大数据涵盖多学科领域、多源、混合的数据,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经济学、通讯、网络、商业和娱乐等各种领域的数据集相互重叠连成了一片数据的海洋.大数据涉及各种数据类型,包括文本与语言、录像与图像、时空、网络与图形.我认为,当今流行的“大数据”是通过互联网获得的足够大量的、包含一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集合. 三、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姑且先不去谈大数据和统计学中的数据谁更全面,谁更方便获得,谁更相对有代表性;不去谈什么样本和总体,我们就只是来说一说,大数据时代,只是有全部的数据就足够了吗?笔者认为当然不是.无论是大数据还是统计学中的样本数据最初都是杂乱的、无序的,所以说,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处理、理论分析等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统计学,它需要统计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 就是舍恩伯格和库克耶也不同意安德森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大数据绝不会叫嚣‘理论已死’”,因为“大数据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是如何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还是解读研究结果,都得依赖理论.“大数据时代绝对不是一个理论消亡的时代,相反地,理论贯穿于大数据分析的方方面面.” 统计学数据论文:中国大数据与统计学发展的需求预测模型 摘要:大数据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统计学是传统的数据分析学科。利用百度指数提供的“用户关注度”功能,本文选取2012年-2016年5年260周的百度周平均搜索指数为研究对象,以百度搜索指数来反映社会关注热度,研究大数据与统计学关注热度之间有无相关性,以及大数据搜索指数发展的趋势变化。根据图形分析与相关系数的计算,可知大数据与统计学搜索热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该关系线性程度不大,多为非线性关系。根据大数据的季平均搜索指数、每四周平均搜索指数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大数据搜索指数不存在明显季节性,存在明显的正趋势性;其搜索岫茸2012年初至2015年2季度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后增长速率放缓,呈现更为显著的波动性,由此可知2015年2季度为其明显的一个转折点,符合其发展趋势的模型有修正指数模型,以及龚珀兹曲线模型和皮尔曲线模型这两个生长曲线模型,结果显示三个模型的拟合度均较理想,其中龚珀兹曲线的拟合度最高。根据拟合结果,从大数据搜索指数反映的社会关注热度来看,大数据搜索指数的发展已趋于饱和趋势,其饱和值为4300左右。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百度指数;趋势外推 引言 现代社会,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2012年以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而统计学作为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拥有海量数据的现代社会既有着巨大的机遇,但由于大数据突破了传统统计学关于样本和总体界定等等限制,也对传统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一门基于大数据的专业产生,各大企业往往通过招收统计学、计算机、数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来满足其大数据分析工作的要求,尽管如此,关于大数据的热门是否捧热了统计学之类的相关学科的说法一直众说纷纭;此外经过了几年的对大数据关注的大热,市场逐渐对其回归理性,甚至出现了“大数据泡沫”这样的质疑声音。本文借助百度搜索指数,对2012年-2015年每一周大数据、统计学两词条的反映其关注热度的搜索指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现以下目的: 观察从百度搜索指数中反映出的人们对于大数据、统计学度的变化趋势,了解在人们关注度方面二者有无相关性、有怎样的相关性,即大数据的大热有没有带来统计学关注度的变化。 通过建立统计模型,观察大数据关注热度5年来的变化,了解现实中其在关注度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即现实中对大数据的关注依然处于上升阶段还是已经趋于饱和。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统计学和大数据的搜索指数时间序列作线图,并计算线性相关系数,观察两者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两者有无线性相关关系。为满足消除随机性波动和保留足够数据量的需要,分别计算大数据搜索指数的每四周、每季度加权平均值。观察图形有无季节性、周期性波动;观察图形是否存在转折点,以此为基础选择统计模型。根据图形识别的结果,建立可能的统计模型,并通过比较R方值的方法来选择适当的模型。 一、中国统计学发展与大数据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用横坐标表示周次,纵坐标表示搜索指数,将大数据和统计学的搜索指数时间序列在一个图中分别做折线图,从图像中可以看出,57周以前,统计学的搜索热度大于大数据的搜索热度,57周以后,大数据搜索热度逐渐超过统计学搜索热度。90周之后,大数据和统计学的变动趋势呈现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都在214周时达到谷值,而后回升。在178周大数据搜索达到峰值,182周统计学搜索量达到峰值,在此期间统计学的增长略落后于大数据的增长,但是分布的形状大体一致。 2.季平均值线性相关系数=0.292112357 结果分析:两组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都不高,其中季平均线性相关系数略高于周平均线性相关系数。说明大数据与统计学的搜索指数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是从图中看出二者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因此猜测二者可能具有某种非线性相关关系。 因为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因此对于如上结果我们做出两种假设: 在90周以后,统计学的分布类似并且略落后于大数据的增长,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于大数据的关注,引发了人们对于统计学这个相关学科的关注。 两者类似的分布形态,可能是由于全国所有用户搜索频次的周期性、随机性变动所引致的,大数据、统计学搜索指数变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中国大数据需求量预测模型 由于原始数据有260周,波动性过大,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我们仅对其按每季度、每四周两种方式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的时间序列作讨论,其目的是(1)平滑随机波动;(2)判定按每季度和每四周平均哪个有季节性;(3)每季度平均更能反映长期趋势,但数据较少,只能以季为单位预测未来值;每四周平均的数据较多,且可以进行更短期的预测。 1.季节性、趋势性的判定 (a)图形判别法 建立按季平均和按每四周平均的横坐标为季度或周次,纵坐标为搜索指数的折线图,按季节平均、按每四周平均,大数据搜索指数都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另外由于后一年的值往往大于前一年的值,因此可以判定其存在趋势性。 (b)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检验显著性 季平均值:; 每四周平均值:; 由于两个时间序列一元线性回归的R2均显著,所以大数据搜索指数显然存在线性趋势。 结论:上述过程从图形和计算两个角度得出了以下结论:大数据搜索指数并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不适合使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大数据搜索指数存在明显的趋势,一元回归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但是一元回归使用的前提是时间序列不存在明显的转折点,为了进一步确定更好的拟合模型,我们继续如下讨论。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面临的挑战 摘 要:传统的统计学是因数据而生的,也是以研究数据为根本目的,传统统计学有其独特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体系,也确实为我们研究数据带来了便利,但是不得不思考的是在数据爆炸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大数据”概念产生以后,传统的统计学如果不改变,又将如何应对大数据分析带来的挑战,该文将从零售行业的角度分析大数据为传统统计学带来的诸多挑战。 关键词:总体数据 相关性 个性化营销 定制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场技术革命。大数据是指传统数据库管理工具难以处理的大量的、多样化的数据。当前普遍认为大数据有3个特点:第一,数据量非常大;第二,数据增长速度非常快;第三,数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1]。零售业作为传统的线下实体经营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者以及管理层的数据,如果依靠传统的统计学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很难得出可以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信息,加上年轻一代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所以传统统计学所采用的根据部分样本推断总体的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传统统计学要想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 1 零售行业里大数据与传统统计学的区别 维克多・迈克尔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了大数据思维的3个最显著的变化:一是样本等于总体。这与过去基于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的思维截然不同;二是不再追求精确性。在大数据中往往存在“噪音”和罕见事件,这样的数据影响了结果的精确性;三是相关分析比因果分析更重要,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2]。大数据的以上特性在零售行业同样适用,零售行业的大数据与传统统计学的区别有以下3点。 第一,大数据收集总体数据,而传统统计学多采用抽样的方式收集部分数据。传统统计学在做统计分析时首先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假设,然后确定需要调查对象的总体,由于数据采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统计分析采取从总体中随机抽样选取一部分数据作为分析的对象,如此的话对随机抽样的方法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大数据收集的是数据“总体”,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会人为进行假设,排除了人的干扰因素,仅仅从数据本身出发进行数据分析。在零售行业如果能运用大数据思维分析数据,从产生数据的顾客行为本身出发,针对不同顾客做出个性化营销,而不是人为假设的话,管理层就可以根据数据进行预测,避免了主观的经验与直觉的判断。沃尔玛作为零售行业的巨头,运用大数据分析得出的著名的啤酒与尿布理论可以证明这一点。 第二,大数据注重个体行为的研究,统计学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行为。传统的统计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用样本推断总体,那些在图表上反映出来的异常数据被排除在外。大数据包容一切数据,其中包括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甚至是异构数据。对于零售行业而言,顾客的总体行为表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顾客的需求不同,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需要的商品都不同,只有根据每位顾客的不同行为进行个性化服务才能让线下的零售行业有优势可言。美国高档连锁百货Nordstorm最近开始采用线下实体店客流分析服务供应商Euclid Analytics公司的客流监测解决方案Euclid Zero,基于用户连接Wifi行为来获取店内顾客手机的Mac物理地址并进行线下追踪,由此可以通过单个顾客在百货店里的行动路线和滞留时间,从而用于改善商品罗列与室内动线以及顾客个性化偏好与推荐服务[3]。 第三,大数据注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而传统统计学更加关注数据分析的结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对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更有助于零售行业管理层做出决策。对于传统零售行业而言,线下的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出哪些商品放在一起能促进购买力,那么零售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相比之下,统计学进行的结果分析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2 大数据在零售行业的优势 迈克尔・舍恩伯格说: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渴望。 第一,大数据收集的数据是多样化的、非标准化的,而统计学收集的数据都是标准化、结构化的,统计学无法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测量。但是在零售行业仅仅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出的判断已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通过对用户在商品前滞留的时间以及与货架上商品的互动行为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整货架的位置才是主流。 第二,大数据可以实时、快速监测与收集数据,而统计学收集数据时间长、难度高。大数据收集与处理数据的能力对于零售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十分有效。零售市场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库存和员工行为进行监测,从而为管理层做决策提供依据。沃尔玛为了提高大数据成果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高效利用,并增加存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投入回报率,其开发了Retial Link工具。供应商使用该工具可以预先知道不同店铺商品销售和库存情况,从而能够在沃尔玛发出指令前自行补货,极大地减少商品断货,提高供应链的库存水平[4]。 3 传统统计学面对大数据挑战要做出改变 大数据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甚至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将大数据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相比之下,传统统计学面临着大数据的巨大挑战,如果能根据自身优势做出改变,传统统计学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第一,改变数据的收集方式。统计学收集数据时前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所以想要更加高效收集数据,就必须做出改变。由于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收集数据的,所以对于不使用互联网的地区和群体来说,大数据就显得很无力,而传统统计学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势,在以往的数据收集方式上进行创新。 第二,传统统计学在数据的分析思维上也要进行改变。传统统计学不光要打破只能分析标准化数据的魔咒,更要着重分析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一味注重结果分析,虽然“是什么”很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探寻事物内在本质才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所在,所以统计学也要学会知道“为什么”。 4 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无法通过今天来预测未来10年信息行业的发展。只有追上时代的脚步,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才能免遭淘汰,对于传统统计学也是一样,停留在原地不动是不明智的,改变才是世界的本质。而所有技术的变革都将反馈给人类的生活,让人们和社会从中受益。 统计学数据论文:对医学信息大数据趋势下医学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随着医学健康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和医学研究资料的不断积累,医学信息大数据时代悄然开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海量信息为健康管理和健康决策提供支持,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对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提出的挑战,列出了在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医学统计学;教学 所谓大数据(Big Data),是指具有4V特征且用目前的管理、处理技术手段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的数据。4V的含义是数据量大(Volume Big),数据量级扩大至PB以及ZB级别;数据产生、输入和处理快速化(Velocity Fast);数据结构和类型多样化(Variable Type)及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 LowDensity)。大数据的目的是将数据转化为知识,探索数据的产生机制和过程,进行预测和政策制定。随着医学健康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随着物联网在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工作流程中产生的数据存储量呈指数增长。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海量信息为健康管理、临床治疗、医院决策及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支持,是大数据时代医学信息化带来的挑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为此特设立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及专项基金。在我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陆续酝酿和启动了“大数据的处理与应用”系列重大研究项目。 统计是一门数据科学,医学统计学是关于医学健康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论学科。“大数据”处理对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将“医学信息大数据”处理技术融入相关统计学课程教学以促进现代医学信息分析技术的发展?本文做了相关的分析,并提出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 一、大数据对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提出的挑战 1.统计数据产生由“问题导向”到“数据驱动” 目前,统计数据的产生主要是基于所要研究的问题而主动进行的“数据收集”,落脚点在于如何获取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随处可得,由数据驱动而进行问题研究将非常普遍。那么,获得数据的关键点不在于如何获得,而在于如何识别与选择。由“问题导向”产生的结构数据是经过严格抽样设计获取的,具有系统误差小、总体代表性好的优势,但是信息量有限,且数据获取周期长。大数据流环境下,海量数据中有价值的数据可能并不多,即数据的价值密度低,且难以避免和判断数据获取的误差和偏倚。在很多情况下,统计数据不需进行抽取,而是“数据样本即总体”;同时,也要研究如何从源源不断的数据中抽取足以满足统计目的和精度的样本,这需要研究新的序贯性和动态性的抽样方法。 2.数据格式和结构复杂多样化 目前统计数据都是结构化数据,如疾病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数据等,可使用二维表格表示,可以方便地被常规统计软件读取和进行分析。在大数据背景下,除少量数据具有结构化特征外,更多的是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如各种格式的文档、图片、网页、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目前,这些半结构和非结构化的大数据仅能做到初步的实时业务应用。如在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命题时,需要处理庞大的气象数据,而80%以上的气象数据均为非结构化的大数据,如何将这些非结构化的大数据做到降维、分解和长时间序列储存无疑是统计学面临的新命题。 3.大数据的整合及跨库分析方法亟待建立 传统上,数据集的合并和拆分都是利用关系数据库技术,如共同的编码或关键字进行操作。在大数据环境,很多数据集不再有标识个体的关键字,关系数据库链接方法不再适用,需要探讨利用数据库之间的重叠项目来结合不用的数据库。此外,还可以改变分析思路,如直接利用局部数据进行推断,然后整合这些数据集的统计结论。 4.大数据对于统计学核心理论的冲击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将必定导致传统理论和技术的变革。大数据对传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冲击是划时代的。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和理论立足于应用抽样技术在总体中抽取小样本进行分析,通过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的参数和性质。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更关心的不是数据量的大小,而是数据所蕴含的信息量及信息的识别和选择。因此,大数据的预处理如数据清洗、纠偏完全跳出了传统小样本研究的范畴。同时,大数据充满了各种随机的、非随机的误差和偏倚,很难满足小样本数据精度和分布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进一步拓展统计思维,丰富现有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赋予统计学新的生命力。 二、在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现代统计体系就是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统计系统”。根据这个纲要,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系统、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技术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医学信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学统计学教育是否能够与时俱进,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此,笔者谈几点思考: 1.补充和加强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课程 在大数据背景的冲击下,统计学教育首先要面临两大冲击。一是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模型将会跳出原有的传统统计模型框架,需要更广泛的学习一些数学概念,如拓扑、几何和随机场,这些数学知识将会在庞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扮演重要的角色。二是算法和计算机上的实现是传统教育面对的更大挑战,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是海量的,同时又是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混合数据,处理这些技术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平台。在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目前医学生的通识教育中,是否应该加强数学基础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课程的教育?值得思考。 2.渗透大数据基本知识和统计思维 统计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运用数据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在大数据时代,并非所有的医学健康问题都通过大数据方式去处理,基于小样本的分析仍然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因此,传统统计学基础和原理仍然为医学统计学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与此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对统计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拓展教育,有计划地将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思维渗透在教学工作中。将大数据的基础知识,如数据来源、数据结构和格式、收集和筛选,在教学中进行适当补充。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大数据处理中。 3.扩充实验教学内容,夯实基本软件操作 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学科,重在应用。因此,在系统统计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训练。在目前的统计学教学中,学生普遍比较缺乏的不能将医学实际问题正确的转化为统计学问题,不能根据资料根据资料的设计类型、性质和分析目的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综合性的实际案例,将医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纳入教学,使学生虚拟的置身于科研一线,去感受和完成科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应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料的产生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需要增加部分大数据方面的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方法的训练内容。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中除了一些结构性数据外,更多的是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很难用传统的二维数据表显示方式予以直观化。因此,除了目前常用的统计图、统计表外,还应该逐步补充一些比较复杂的数据透视化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探索性可视化描述工具、Tableau、TIBCO和QlinkView以及叙事可视化工具等。 在大数据时代,在统计学的教与学中,不应要求死记有关概念、定理和计算公式,而应加强统计学基础性原理与知识的教学,凸出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性,建立起大数据统计思维。学习统计学是为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对教师来说,教好医学统计学的标志是教会学生运用统计思维思考问题和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健康决策及健康管理问题。对学生来说,学好统计学的标志是建立统计思维,能够以问题为导向,在统计思想的引导下,选择合适或最优的统计方法,或者通过创新统计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统计学数据论文:浅析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 大数据已经成为助力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创客实现梦想的必经途径,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数据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其蓬勃发展的态势也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统计学时展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数据革命浪潮。相对于政府单位的统计数据来说,大数据主要利用的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数据采集方式,整合了多种数据的开发优势,并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高速处理以及信息架构数据等资源,兼具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判断决策能力。一方面,统计调查数据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和电子商务产业的不断发展,为统计数据的使用方式和生产方式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不断地挑战者政府部门数据管理系统和统计数据的概念。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网络发展以及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统计生产力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空间。数据量急剧增长的电子化、信息化和产业化数据,都成为了统计数据发展的重要来源。种类不断增多的“大数据”资源,正在成为政府统计部门利用研究的重要领域。 二、大数据与统计学的区别 统计知识在大数据的利用研究中有多样化的应用形式,主要是对“大数据”进行肢解,对爆炸增长的数据信息进行搜索、分类以及整合主要依赖于统计学。因此,大数据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统计学的知识。但是,大数据的使用尚未被统计学这门学科充分利用,这主要是因为大数据的运用方式,使用模式和统计学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异。统计学主要利用的是样本统计资源,样本主要在根据既定的概率标准从总体中抽样调查,但是随机抽样调查是带有成本属性的,例如消耗时间、资本投入的成本等。在样本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样本估计的误差范围是伴随着总体样本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这是样本统计学不能忽视的缺点。大数据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量的信息数据化以及即时电子商务信息,大数据在整体上呈现出“总体样本数据化”的趋势,这样的特征恰好可以补充样本统计的弊端。大数据环境下的整体样本统计即使可以囊括全部的样本容量,但是因为很多情况下数据具有非结构性和半数据化的特征,而且大量的数据资源呈现的是重视尾部分布的状态,方差、标准差等标准化的方法变得毫无意义,整体依靠性和不稳定性经常会超越经典时间内的时间序列的整体假设性,所以概率论的应用范围呈现狭窄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统计学在利用大数据进行样本统计的过程中,可以对整体上的数据资源进行融合和选择,这和样本统计中的数据化处理技术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三、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育的发展 1.全面培养人才素质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与人交往能力。统计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理科出身的学生,不善于交际。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数据经验的科学家应该经常和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交流,协同工作。怎么样才能让颇具专业性的数据分析结果让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读懂,让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无障碍地理解,这是不容易做到的。要训练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主动地参加演讲活动是不错的渠道,演讲活动锻炼了演讲者的自信,在整个演讲的过程中,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给人以信服力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培养数据常识,广其见闻。数据科学家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海量数据,并需要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数据科学家具有强烈的数据敏感性。对数据的敏感程度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数据分析工作的磨练,同时也可以根据阅读数据分析材料积累阅历,提升对数据资源的敏感程度。 2.培养应用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培养的数据科学家需要两方面的基本素质,第一是概念性,也就前面所说的数据科学家需要掌握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第二是实践性,也就是本文中我们提及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实际操作中处理数据的能力。在高校开展大数据分析研究生学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可用的数据,这就需要高效与大数据企业合作,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里面涉及到我们的应用统计学专业硕士的双导师培养制度,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导师,校内导师注重学生的概念性,校外导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在校外导师单位的实习,从而熟悉并且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 3.促进统计与数学、计算机学科合作 “大数据”时代需要的海量数据分析资源仅仅凭借统计学科单一学科的发展是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大数据的数据结构性特征已经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分析模式的非智能化框架,而且数据分析需要利用新型的数据运算方式以及计算机技能分析,这也是进行数据分析工作的拦路虎。所以,数据科学家的成长仅仅依靠单一的统计学科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其需要的是数学、计算机和统计学三门学科融合发展,紧密结合。三门学科之间交叉发展,融会贯通,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科的优势资源,同时也能弥补其他学科的弊端。 四、结语 数据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我们在使用统计数据处理信息时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源,更有甚者,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利用全面化的数据,数据资源不再是制约统计分析的唯一因素,大数据前提下的统计学效用和粘合度预测的准确程度不断提升,而且可以发现诸多在样本统计基础上未能显现的细节。统计学关键优势就是“见微知著”,也是统计学在数据环境下的约束性妥协。在海量数据汹涌袭来的年代,充分发挥统计学的优势,和大数据资源整合发展,实现“以小见大”和“由繁入简”的有效结合。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育的改革 摘要: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作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必然受到大数据的影响。目前我国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统计学教育现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统计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统计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性问题,讨论了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借鉴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问题。 关键词:统计学;教育改革;大数据 一、引言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机构是全球知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该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激增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但大数据一词不仅指规模大、种类多的数据集,还包括对这种数据集进行采集、处理与分析以提取有价值信息和直接创造价值的技术构架和技术过程。大数据的第一个特征是数据量巨大。截止到2012年,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第二个特征是数据类型繁多、异构性突出,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第三个特征是数据价值密度较低,数据中存在大量重复性和无价值性信息或噪声。如何通过强大的计算技术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迅速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第四个特征是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最显著的特征。 目前,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大数据概念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但各种解释中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大数据概念体现在数据量的巨大、种类的众多及产生速度的飞快,同时产生的数据集极有可能包含着各种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其次,大数据概念还体现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手段和流程方面,由于数据量的庞大和类型复杂,利用常规的统计软件已经无法对当今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存储、分析及处理。因此,所谓的大数据并不是单纯指数据流量的巨大,还指其结构的复杂和种类的多样,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上需要采用高端计算平台或高级统计软件,以及海量数据中存在着可挖掘的潜在的大量价值信息与知识。 近年来,随着高速计算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的核心技术有MapReduce、GFS、BigTable、Hadoop,以及数据可视化等。在数据搜集上,可方便地通过在线互联网数据库获取二手数据或一手实时数据。在数据分析上,传统统计学方法采取的是基于统计模型的样本数据分析,而大数据分析技术则是通过高端计算平台,对大数据中的信息进行挖掘。 统计学作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科学,必然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展步伐。近年来,有不少文献讨论了大数据环境下我国统计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例如[1]-[5]),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讨论我国统计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借鉴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问题。 二、统计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2013年,教育部对我国统计学专业设置进行一次新的调整,将原来的既可授予理学学位,也可授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划分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6]。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11月公布的数据,当时全国有194所高校开设了统计学专业,156所高校开设了应用统计学专业,164所高校开设了经济统计学专业[6]。目前,全国开设这三个统计学专业的高校个数和在校学生人数与2013年相比都有不少的增加。 面对大数据时代,我们目前的统计学教育无论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例如,在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比较重视课程层面上的评价,比较轻视专业层面上的整体评价,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反馈机制。 关于教学内容,目前三个统计学专业在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两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统计理论主要包括:抽样理论、实验设计、估汁理论、假设险验、决策理论、贝叶斯统计、半参数和非参数统计、序贯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小样本理论和大样本理论等。在数据分析中,现今的统计方法基本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要处理对象,而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和工具涉及较少。因此,现今统计学课程及内容已不能满足从事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的大数据研究和商业应用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对于教育方式,鉴于大数据时代要求,统计分析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学和现代统计学基础,具有较高的软件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挖掘数据的技能。日本学者城田真琴认为:“数据科学家要有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数学、统计方面的素养和使用数据挖掘软件的技能,善于利用数据可视化的手法展现晦涩难懂的信息,而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眼界和视野,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创造价值的能力”。现今的统计学教育方式还不能很好适应大数据时代数据科学人才培养需要,必须进行必要及时的调整和变革。 对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求培养具有数据处理和分析所需的基本素质与技能,更重视培养从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价值信息、把握市场机遇、创造利润的潜在能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诸多挑战,现代统计技术、数据挖掘方法、计算机信息技术、软件工具和理念的日新月异,培养统计人才的教育模式也需要相应变化,统计学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主动做出全面的调整和变革才能适应新时代知识进步和激烈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积极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教师有更高的要求,统计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的技术也随之要求更高,统计学教师固有的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培养现代统计人才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更新原有的统计学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数据库和信息科学等有关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熟悉处理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数据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统计学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对统计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专业统计软件,还要学会如何分析、处理来自互联网或各种实际问题中的海量数据,如何利用统计软件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操作,如何借助软件技术和统计准则判断数据质量,如何进行模型选择和评价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如何准确清晰地呈现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等等。 2014年11月,美国统计学会了统计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纲要 [7],该教学纲要对统计学专业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强大的统计计算和编程能力,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和数据库;(2)分析来自现实问题的真实数据,真实数据是统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掌握多样化的统计模型方法;(4)具有通过语言、图表和动画等方式解释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美国是统计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该指导性教学纲要代表着美国统计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对我国统计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该指导性教学纲要为参考依据,对照我国目前的统计学本科专业教育,无论是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 三、统计学教育的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教育不仅是各种统计方法、数据挖掘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延续或发展,更主要的是这些方法的集成应用和在实际数据分析中的真实体验。过去,企业数据库价格昂贵,在统计学教育的教学案例或实验课教学中,很少采用真实和海量的数据库资源,基本都是采用过时或虚拟的数据。今天,像百度大数据引擎这样的数据库的逐步对外开放,将有助于开展“线上大数据统计实验”教学。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有必要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各种数据处理软件,搭建线上大数据分析实验教学平台,全面开展大数据统计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际上,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本科阶段的统计学教育就可以融人联机分析和数据的可视化教学。其次,要时刻关注大数据分析理论的进展,及时将新理论新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在大数据时代,经典统计理论和方法并没有过时,但需要进行改进和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网上采集的巨型数据集往往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和无价值数据信息,使得大数据价值密度降低。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往往需要通过去噪、分层、截断、聚类等方法的预处理,将其变成便于进行分析处理的小数据,继而借助于经典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因而在大数据时代仍然需要采用传统统计学的小样本理论和方法。所以,即便是在大数据时代,经典统计方法仍然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石,其核心地位不可动摇。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仍然要强化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在长期发展和实践应用中经过验证的、成熟有效的经典和现代统计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仍然没有过时,但需要结合大数据分析的需要对经典统计方法进行必要的发展和改进。 大数据科学需要统计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结合。亚马逊大数据科学家John Rauser 认为:“数据科学家是统计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的结合体”。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应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增设与大数据前沿领域发展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和大数据相关的软件应用,同时要加大实验课和社会实践课的比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数据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培养其运用大数据的相关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课程,除基本统计理论外,还应开设一些较为现代和深入的课程,如现代贝叶斯方法、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应用随机过程论等。另外,还应开设与大数据分析相关的关联规则、决策树、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等课程。 为了培养与时代适应的统计学人才,统计学专业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改变认识数据、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思维,主动学习和补充互联网、现代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和提升,跟上时展的步伐。 在大数据时代,要注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本专业学生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应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实训场所动手操作和锻炼,尝试以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金融、保险、统计、咨询和信息公司等部门为主构建专业性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到大数据相关的机构部门、产业园区和企业中去调查研究和实践。此外,统计专业应积极同其他专业进行合作,联合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数据分析人才。鉴于大数据对数据分析人员在计算机技术、行业认知、业务知识、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的要求提高,统计学科应主动与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合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专业素质和业务修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参考和借鉴美国统计学会公布的统计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纲要。根据该教学纲要,统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涵盖五个模块[7]:(1)统计方法与统计理论。建立统计模型并对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评价,熟悉统计推断,能够从数据分析中得出恰当的结论。(2)数据操作和统计计算。熟练使用一款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发现和清洗数据中的错误记录,具有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操作,还应掌握统计计算技术,能够进行模拟研究。(3)数学基础。熟练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矩阵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4)实践训练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善于通过图示和动画等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分析结论,并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领导能力。(5)特定领域的知识。掌握特定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用统计学特有的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特定领域的实际问题。 大数据时代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统计学专业的教育改革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统计数据分析中软件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在众多统计软件中推荐使用R和SAS软件,因为R是免费开源软件,其统计建模、统计计算和可视化功能强大,更新迅速,是最新统计方法的主要平台,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而SAS软件被很多公司用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在实际应用领域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是数据分析不可或缺的专业统计软件。当然,教学中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专业统计软件,例如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也可使用SPSS软件,但最好会使用SAS或R软件。在加强软件使用和编程能力的基础上,应加强学生统计计算和统计模拟能力的培养。在大数据时代,强调统计计算的重要性是大势所趋。统计模拟技术是伴随着高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广泛应用的现代技术,可用来解决传统学科领域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贝叶斯统计方法过去曾经面临的计算瓶颈正在逐渐消失,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技术的统计模拟方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强大威力正在日益显现[8]。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挑战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给统计学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统计学带来了更多严峻的挑战。为帮助统计学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了的挑战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应采取的有效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统计学;大数据时代;挑战;改革 前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大数据几乎无处不在,交通行业、图书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企业财务数据、地方文献等等都是拥有庞大信息量的场所。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统计学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统计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大数据处理,难以满足大数据处理需求,而大数据处理分析需要以统计学为基础。所以对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所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集中表现在数据的生产、处理与应用方式上以及统计学教育方法、内容和人才培养上。在统计学中,数据的生产主要是通过相关统计部门,如社会保障机构等开展相应的统计工作来获得统计数据,对于数据的预处理方式主要是数据清洗、数据矫正、数据填补等[1]。而在大数据时代中,对于数据的获取则是借助先进仪器设备如传感器、测量仪等来实现的,数据处理是通过各种软件,编写数据库实现的。 二、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的改革策略 1.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对统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统计人员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才能帮助统计学较好的应对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所带来的各种挑战[2]。从企事业单位和高职高校教育机构两方面入手: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工作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增强统计人员专业技能,提高统计人员思想认识,鼓励统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统计知识理论,掌握新的统计方法,熟练新型统计工具的操作流程,在企业内部为统计人员工作营造良好统计氛围,促进全体统计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对于高校等教育机构,应重视起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从学生入学开始,从大一开始,在统计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通过对统计学专业课程的不断学习与统计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不断掌握,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充分意识到统计学是一门需要细心、耐心与专心,需要迎合时展,依据社会实际需求来进行学习的一门专业,从而让学生形成自主意识,以主动方式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3]。 2.加强统计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 大数据时代之下,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工具、处理设备不断出现,这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与工具,对于统计学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挑战是因为统计人员对这些新的技术与工具还不够了解,还没有掌握这些新技术,机遇表现在这些新技术可以成为推动统计学适应大数据时展的有利支撑[4]。但前提是统计学人员对这些新技术有足够的了解与掌握。所以,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的改革还需要重视起对统计人员新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强统计人员对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企业应积极引进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与设备,并以专题讲座、培训、实训等方式为统计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平台,通过他们对新数据处理技术的学习使统计学更好的服务于大数据时代。 3.加快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高校等教育机构应与时俱进,跟随大数据时展脚步加快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完善统计学教学设备设施,改善统计学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引进先进统计学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将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大数据充分融合,使统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大数据处理分析相协调、相适应[5]。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包括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两部分,只有从课程和教学两方面来对统计学进行改革,才能真正提高统计学对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才能使统计学更好的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更好的把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 对于统计学课程改革需要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安排,课程内容规划等进行有效整改,进一步提高课程结构安排的合理性,课程目标的科学性与课程内容规划的完整性,保证统计学课程重点突出。对于统计学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重视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统计学应客观看待大数据时代给其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并从统计学教育、企业统计人员等各方面来提高统计学对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促进大数据与统计学相互协调发展,充分把握与利用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的机遇,让统计学成为推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有力工具,大数据时代成为加快统计学教育改革的高效平台。 统计学数据论文:浅谈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发展趋势 [摘 要]由于科技进步,大型网络电商不断兴起,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逐渐建立,庞大的数据量随之出现,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信号已经发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因为传统的统计学教育主要应用抽样技术,即在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数据样本进行处理、分析。然而,随着大数据的兴起,数据量不断增多,数据的总体性不断强化,对统计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但另一方面,大数据也给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机遇,促进统计学的改革创新。为了促进统计学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型统计人才,本文对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统计学;大数据;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统计学是指通过应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搜索、整理、分析、评估数据,从而达到推断、预测所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情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全球的数据量急速增长,这使在短期内完成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任务,变得十分困难,同时也影响到了统计学的正常教学。但是,大数据时代也为统计学提供了众多的数据研究对象,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统计学遇到了许多机遇,比如:统计学科体系得到延伸。在大数据时代下,只要相关人员把握住这些机遇,顺应大数据的脉络走向,那么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必将趋于良好。 1 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 1.1 统计学应用范围的增大 以往传统的统计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而去收集相关数据,再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统计,一方面,无法保证收集到的数据即是所需要的数据,也就是说数据的时效性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巨大,欲收集到某一方面的代表性数据或者全部数据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这就导致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巨增,工作压力增大。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不仅仅根据问题研究数据,还根据数据挖掘其背后的信息。这一研究方向的转变意味着大数据带给统计学新的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型产业应运而生,但是多数人不了解这些产业的运营情况以及促进这些产业发展的奥秘。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新型数据往往可以解开一个产业的“秘密”,或者是将数据涉及的信息全面地展现出来,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统计学应用范围的增大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统计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统计在收集数据方面,常常会出现数据滞后、失效等情况,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大,数据的更新速度快,因此,收集到的数据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仅如此,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及时性的特点,给数据收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相关人员可以定期进行数据收集,这样不仅能减少工作量,还能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外,在统计的过程中,数据多样性的特点,给数据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大数据可以被反复应用在不同方面的研究中。因为,数据的多样性就决定了数据应用范围的广泛性,特别是在数据的统计方面。因此,统计数据时就不该将数据局限于一种用途,而应该深度挖掘数据的应用价值,将数据应用于各类相关的研究方面,从而达到降低相关人士的工作量、控制统计成本、提高统计效率的目的。 1.3 统计学科体系的延伸 在统计学中引入大数据,虽然会给统计学带来一些挑战,但是同时也会给统计学带来机遇。现今,大数据逐渐进入统计学科,数据的庞大性使样本统计中的样本选取和标准确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具备总体的特征,简单的抽样调查无法满足新时代对统计的要求。因此,传统统计中的样本统计会朝着总体统计的方向发展,统计学科体系将会成为样本统计与总体统计齐发展的体系,以此掩盖样本统计中的不足,保证统计的有效性。 2 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 2.1 样本选取及其标准确定的难度增大 样本统计是现今统计学中最重要的统计方法,统计学正是通过运用该方法对客观事物的数据展开数量特点及数量间关系的研究。样本的选取和其标准的确定,是考察样本统计是否具备价值的重要依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样本选取和其标准的确定,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大数据意味着数据量不仅十分巨大,甚至大到超乎想象,而且数据还有分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使在选取样本的过程时,收集数据的难度系数将变高,标准将很难界定,工作量将加大;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面对海量数据,不会只想知道出现这些数据的原因,还会想了解这些数据代表的涵义。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统计对数据的诉求,还迫使统计学进行改革、创新。另外,随着众多电商和社交网络的兴起,互联网上的数据量不断增多,其研究价值也越来越高。但是,网络数据大都属于非结构化数据,而统计学研究的是结构化数据。因此,在运用样本选取方法的过程中,难免会错失很多有价值的数据,使样本选取不够全面。总之,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了挑战。具体的挑战体现在:能否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和是否能找到准确分析非结构化数据的方法。 2.2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欠缺 统计软件是基于计算机运算环境下,信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而研制出来的。它主要用于提升统计学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提高一般性的统计实践操作质量,并通过设置统计模型来简化统计的复杂操作。在大数据时代,常见的统计软件有Eviews、SPSS、SAS、Stata等,但是这些软件要运用于大数据,在存储、传输方面还有欠缺,它们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可是,完成升级、完善统计软件的任务相对困难,并且无法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公司相提并论。另外,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不仅具备海量化,多样化的特点,而且其获取途径众多,因此,分析、研究数据变得困难,再加上,我国的统计方法相对欠缺,所以,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下面临着挑战。 3 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3.1 加大应用型统计教学力度 统计学和其他理论型学科不同,它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是非统计学人士,还是统计人员,或多或少的都需要掌握统计学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具有多样性、总体性、分散性及海量性等特点,因此,欲从数据背后得到精确结论,必须对所研究数据进行全面且精准的统计分析。另外,根据大数据的这些特点,不难看出,新时代对统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对统计学教育也更加重视,因此,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加大应用型统计的教学力度必不可少。应用型统计是指轻理论、重实践的统计教学。这种教学类型,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积累实践经验,掌握统计技巧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加大应用型统计学的教学力度,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大数据收集的教学力度。收集数据是统计的基础步骤,也是初步判断统计结论是否有效的参考因素。就某种意义而言,只有加强对数据收集的教学力度,才能保证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下,能收集到保质保量的数据。第二,加强数据整理的教学力度。由于,在大数据背景下,收集到的数据具有多样化、海量化的特点,所以如何高效地整理这些数据成为一大难题。正因为如此,才在高校中呼吁教师加大对数据整理的教学力度。第三,加大数据透视的教学力度。数据的透视是指通过数据透视化技术,来使非结构化数据直观化的一项教学内容。因为在大数据时代下,会出现许多非结构化数据,而传统的统计方法只能统计结构化数据,所以,加强数据透视的教学力度,有助于提高统计的高效性,帮助培养统计人才。 3.2 提高大数据统计思维 无论是在传统的统计学教育中,还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思维一直都是教师着重培养的一方面。良好的统计思维,不仅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还是将理论有效地付诸实践的重要保证。从另一角度看,如果统计人员不具备统计思维,那么在海量的大数据下,就无法准确分辨出所需的数据,也就无法高效地完成工作。传统的统计思维包括平均思维、变异思维、普遍联系思维、动态思维等,面对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混杂性和总体性,提高统计思维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数据统计思维。大数据思维不仅具备容错性和复杂性,其还强调数据之间联系和注重相关数据间的分析。 3.3 加强基础性统计知识教学力度 现今,统计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普遍会出现基础知识薄弱,畏难情绪较严重的现象。为了改善统计学教学现状,缓解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危机,教师应加大基础性统计知识的教学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良好的统计学知识,从而促进统计学的发展。由于统计学中的概念、公式较多,而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师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保证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但是,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做到深入浅出,所以,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只有在学生对统计学的基础概念、公式、原理等都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提高后续教学的效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统计学进行改革。在改革后,统计学的教学要求更严,教学内容更深,所以,不具备良好的统计学基础是无法完成学业的,更无法促进统计学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统计学人才。 3.4 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 统计学不仅能为数学、物理等学科提供数据分析方法,还在生活、经济等领域具备重大意义。以前,数据简单化,来源较单一,所以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并不高。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人才不再是单纯具备良好统计知识的人,而是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时代下,许多数据比较混乱、庞杂,只有具备良好的编程技能、统计能力的人,才能将其收集、整理为有价值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下,行业间竞争十分激烈,数据的统计工作也变得十分艰辛,只有具备大数据专业知识,超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人,才能在这个时代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在大数据时代,统计不是单纯的加减运算,只有具备统计思维、数据甄别能力、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复合人才,才能高效地进行统计工作。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培养复合型人才十分必要。 4 结 语 统计学作为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不仅能促进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发展,在推动政府的情报决策、工商业的发展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指导、规划等方面离不开统计,也只有对数据开展精细的分析、统计工作,才能得到更具说服力、更具价值的结论,实践于生活中才更有利。而且,在人口普查、环境评估等方面也会经常运用到统计学。由此可见,统计学十分重要。虽然,我国的统计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还面临众多挑战,但是,相关人员更应看见其中的机遇,把握好时机,共同努力,携手推进统计学的发展。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时代已然来临,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给统计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挑战与机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学在当前不断地发展。本文对大数据和统计学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的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应用 大数据,主要是指庞大的数据资讯,由于其数据之庞大,人们不能利用当下主流的软件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进行提取、分析从而帮助决策者决策的资讯;统计学,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再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数据的特征,以供人们、参考、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已是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传统统计学由于自身具有的单调性,被人们将其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加以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的潮流。社会在不断发展着,信息也在不断地进步,许多人都开始注意到数据的重要性。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实用的数据很多,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利用,从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且解决一些民生方面的问题。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应用十分重要。 1统计学与大数据的简单概述 1.1统计学概述及其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主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并通过直观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的一门科学。在传统的统计学中有两种主要的统计方法,即推断统计和描述统计法。在推断统计中,主要是通过对已知样本进行推断,推断出总体参数,将推断出的数据用概率的方式表示出来。描述统计则是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其结果用统计图等图表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统计学有包含如下几个基本性质: 统计学的主要目的是对数据进行研究。统计学所研究的数据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大有小,可以是微观的粒子,也可是广阔无垠的宇宙;甚至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人类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 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归纳与推断。统计学主要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延伸,将其上升至整体,从而得出一般结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现象对其本质进行研究。这个方法主要是有小到大,由个体到整体。 统计学的研究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在统计学中对数据的提取主要是通过抽样进行的,抽样数据并不是整体数据,它只能代表整体数据的一部分。因此,不可避免的,统计学研究结论会带有不确定性,这也是传统统计学中不可避免的缺点。 统计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其联系范围的广阔性。在大部分学科中,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脱离不了数据,而数据必须要通过统计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统计学与各个学科联系紧密,也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2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也属于信息发展的时代。由于信息量的庞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数据。大数据就是信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包括了各种各样数据的交汇,它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数据。我们可以将大数据看成是各种数据的集合,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交叉运用,在云计算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用,并且形成一种可供我们利用的智力资源和强大的知识服务能力。 大数据虽然数据量大,但是价值密度低,数据类型多且复杂,但是处理的速度快,这也是大数据的四大特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数据十分注重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在预测方面具有十分的优势。与目前拥有的其他技术相比,大数据所具有的“速度”“廉价”“优化”这三个方面所综合起来的成本是最低的。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大数据给我们提供的可量化维度是以前所不具有的,它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许多方便,在新发明和新服务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数据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大数据的数据量之庞大,有更多的数据需要我们分析,传统的抽样方法已不再适用。在大数据面前,对数据精度的要求有所减少,进而更加注重对整体信息的获取;我们也由之前注重事务之间的因果关系转而注重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获取对我们更具价值的信息。 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中对大数据利用的能力还不足,产生了效率低、成本高、耗能高等问题。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利用并推动企业发展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合理的利用对未来大数据的发展十分重要。 1.3大数据的研究动向与信息问题 1.3.1大数据的研究动向 当前,国外一些机构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如何对高度分布的数据资源进行处理,对数据来源的追踪,对样本的核实等等。他们在大数据的处理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开发了一系列的算法。在我国,也十分重视对大数据的研究。对大数据的研究还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讨论,国家设立了专项的研究计划,设立了专项的研究基金。而大数据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企业,因此,在企业方面也开展了合作计划。大数据的研究并不能只依靠单一的统计学,其他学科也应该重视大数据对自身学科发展的影响。在计算机领域,相关的计算机人才除了掌握扎实计算机技能,也应该对大数据有所掌握。计算机与统计学关系紧密,因此,计算机领域在大数据与统计学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3.2大数据的信息问题 当今时代是数据信息的时代,大数据所包含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人们需要对这些数据研究就必须将这些数据相互融合起来。将数据融合就需要清楚数据的来源以及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获取的。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数据的来源复杂并且数量庞大,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原始数据遭到破坏,因为大数据主要注重对数据整体的获取,因此,在某些数据上出现问题在所难免,甚至所取得的数据不是原始数据,而是经过分析推断后的预测数据。因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重视数据的获取,避免取得一些遭到破坏的数据。 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的获取过程中也很容易造成数据的缺失。而数据缺失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影响数据的分析。有些不同领域的研究却需要相同的数据,这就造成了数据的重叠,比如经济和保险,两者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某些数据的利用是相同的。在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数据。一方面是观察得到的数据,另一方面是实验得到的数据。这两个数据所包含的具体信息是不同的,但是却仍然会使得一些人对数据产生错误的认知。这是因为数据本身是具有特定的范围的,我们对数据进行收集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确定了这一属性,所以当我们需要一些超出这个范围的含义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推断。 2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的具体应用 2.1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在企业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中,统计学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通过对统计方法的利用,建立了风险监测体系。但是单纯运用传统的统计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往往会将大数据与统计学相互结合,从而对公司进行实时的监管。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涉及了许多方面的数据,包括各个月份、各个季度的总体收入,各个具体项的收入情况,整体支出情况、具体项的支出情况等等,这就包含了十分庞大的数据量。因此,在企业中往往利用大数据对整体的数据进行把握,在根据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此对企业进行实时的监管,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风险监测体系。 2.2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的生产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以水稻为例,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影响水稻产量的原因有许多,气候、土壤、环境、营养等都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水稻在全国范围内十分广阔地种植,利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势必不能对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进行很好的分析。但是将统计学与大数据相结合,却能够对影响其产量的原因进行很好的把握。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对水稻的种植环境进行各个方面的监测,比如土壤、水分、养料等,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数量庞大并且数据种类繁多,传统的抽样方法不能够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只有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将其原因进行统计才能真正得出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这是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在农业方面的典型应用,通过对整体数据的把握,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2.3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应用 大数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影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也纷纷通过对数据的利用来带动行业的发展,通过对数据的利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出行之前会习惯性地对交通、天气等状况进行查询。事实上,我们所利用的这些软件都与大数据和统计学息息相关。交通状况主要是对该路况进行实时的监测,比如人流量、车流量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实时监测,再将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具体的交通状况,并且以直观的图表方式呈现给我们。还有我们都十分熟悉的翻译软件,我们日常的学习中,会使用到一些翻译软件,实际上这些翻译软件也和大数据、统计学息息相关。在这些软件当中,储存了十分庞大的词汇量,当我们使用翻译功能是,会统计出最常用的句子,并且按检索次数呈现出来。这些都是大数据下背景下的统计学的应用,这些应用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3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3.1统计学与大数据的联系十分紧密 统计学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统计学中,研究的数据范畴十分广,包括定量数据、定性数据、截面数据、实验数据等等,都是统计学所要研究的数据对象。而大数据就是各种数据的集合,它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数据类型,简单的、复杂的。统计学与大数据都主要是围绕数据进行展开的,这是统计学与大数据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将统计学与大数据相结合,改变传统统计学中对数据抽样研究的方法,转变成对整体的数据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更能为我们所利用的研究结果。 3.2大数据使传统统计学得到改进和补充 传统的统计学中,在对数据量大的数据处理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数据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滞后性和低频性等问题。我们以经济学里的消费物价指数,也就是CPI为例。我们所得到的CPI报表中,往往在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本月的CPI数据只能在下个月才能得到相关的数据报表。由于时间上存在着滞后性,许多政策的制定都会受到影响,不能根据情况及时的做出调整。而大数据就随时提供当前阶段的“价格指数”,对市场进行实时的监测,它的时间频率甚至甚至可以小到以天为单位,提供每天的价格指数。借助大数据,可以对市场价格进行实时的监测,我们可以对市场价格作出合理的调节,从而减少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对信息全面掌控和对总体覆盖的优势,对数据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补充传统统计学中的不足。 3.3统计学思想在大数据时代中的转变 在当前的统计学中,由于整体数据量庞大,我们往往会通过样本对整体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十分重视样本数据的精确程度,传统统计学重视样本的数据的精确程度。而大数据往往相反,大数据呈现的是一个整体,由于整体数据十分庞大,对于其数据的精确程度势必不能很好的把握,因此,大数据重视整体数据的情况,对于其样本精确程度并没有做很高的要求。在大数据中,我们的立足点是整体数据而不拘泥于某个样本,看中的也是整体数据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大数据中“样本即是整体”的概念与传统统计学重视样本的概念不同,大数据的这一整体概念对统计学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4统计学与大数据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当前所处的时代是大数据发展的时代,大数据的发展十分迅猛,这给统计学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使统计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的统计学通过样本对整体进行把握,大数据对其进行突破,通过对整体数据的把握,得出一系列更具效益的结论。而在统计学中,其对数据的细致分析,准确推断,对统计理论的应用和掌握也十分值得借鉴。只有将二者进行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所带来的巨大信息量,运用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整体感知,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中,迎接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将大数据和统计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给我们的生活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4结语 一个新事物的到来,必然会对传统的事物产生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对统计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数据给统计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目前很多学科的发展都融入了大数据的潮流之中,作为与大数据联系紧密的统计学如果不进行改革创新,那么终将会被边缘化,阻碍自身的发展。大数据给统计学带来了挑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也给统计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在抓住机遇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传统的统计学中,一些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数据的分析。基于这一现状,统计学家不能盲目将传统的数据环境当成研究的目的,而是应该积极融入到新事物当中,迎接挑战,使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改革探讨 摘要:大数据给应用统计学专业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大数据下的新特点,剖析了现有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改革了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调整与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自2002年桂林理工大学在广西开办了第一个统计学本科专业以来,针对当时理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数理基础相对扎实,但普遍统计思想不够,实际应用能力较弱的现状和特点,对统计学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研究,确立了"数学与统计学相融,从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极强的统计分析应用能力有机相结合的理念出发,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2009年研究成果开创“应用性、实验性、案例性”一体化的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并在其后分别把统计学学科建成广西重点学科和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以及把应用统计实验室建成广西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虽然我校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近几年,我们也逐渐感觉到在大数据新形势下,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体系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且某些问题还有日益凸显的趋势,我们原来的某些研究成果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继续进行改革研究,探讨在大数据背景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统计学专业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如何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调整相关课程和课程内容,以培养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统计学专业人才。 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数据在大数据时代重要作用,我国也不例外,2012年9月,国家统计局第7次局务会提出,尽快开展在政府统计中应用大数据的研究。2013年可以看作是我国政府统计之大数据元年。2015年9月《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2]颁布,标志着我国正逐步进入大数据建设的新时代,为此,国家统计局积极推动大数据在各方面的应用与实践。而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应用统计学学科是与数据分析处理联系最为紧密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应顺应大数据发展的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在继承传统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对所需的数据处理技能提出的需求更高了。这就是说,大数据对应用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的冲击无疑是最大且不可避免的,这给应用统计学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应用统计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数据逼迫人们改变分析、处理数据的手段、思维和理念,这就逼迫应用统计学专业改革必须引入新手段、新思维和新理念。培养应用统计学人才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适应大数据新时代的要求,这关系到应用统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这一研究是十分必要、十分迫切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二、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改革探讨 1.培养目标的转变。大数据时代给应用统计学带来机遇与挑战,同时引发了对应用统计学培养目标的新思考。目前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外,还要对其应用领域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这就要求应用统计学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如何从培养“应用型”向“复合型”人才进行转变,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定位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后,就得重新探索教学体系的调整和设计。传统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方法、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软件等。而在大数据下,强调对全数据开展分析,不需进行随机抽样,即不是在给定的精确下,利用样本推断和分析总体;同时,大数据注重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是像传统统计那样强调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现有的教学体系没有涉及这些内容,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有些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创新传统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重视大数据的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都要围绕着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展开。 2.教学内容改革探讨。虽然在大数据时代下,必然要对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等进行改革和创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对大数据的搜集、分类、分析等都仍需要依赖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因此,大数据分析离不开传统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是对传统统计学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建立在样本统计和预测分析之上的传统统计学仍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改革中,我们强调深化基础,培养拥有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生。加深应用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夯实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学好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打好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但打好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为只有理论基础打牢了,才有后劲,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要培养宽口径的统计学复合型人才,由于一些大数据充满了各种随机的、非随机的误差和偏倚,不满足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理论对数据的苛刻要求,不能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这就需要对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协调和整合,在精选知识、内容衔接与交叉融合上狠下工夫。探索在一些课程中,增加介绍一些大数据方面的概念和应用,例如在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分析等课程内容中引入大数据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大数据对统计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应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以外,还应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大、总类繁多、时效性高等发展特点。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大数据等相关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和进展,这可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课外读书报告和课外论文检查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效果。同时,特别要注重课程的开放性教学和研究,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1)样本概念的深化。全样本(总体)研究是大数据方法的重要特点。过去,由于缺少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各种工具,数据收集、处理能力受到限制,因此,产生了随机抽样的理论方法,从而达到用较少的样本推断、预测总体的目的。然而,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处理的方式和技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互联网、各种通讯工具等获得各种各样的海量数据。这时,随机抽样在某些情况下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方便、廉价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存储能力的提高,使得全数据分析模式成为可能。因此,大数据背景下不需随机抽取,可用总体进行分析,也可用与分析目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应用统计学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首先要改变对样本、对不确定性等的重新认识,转变抽样调查的功能和地位,建立新的收集、梳理、分类数据的方法。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与传统样本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有许多不同,传统的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以随机样本来推断总体,即它的理论和方法几乎都是建立在样本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随机抽样基础之上的统计推断,其理论基于"样本数据-分布理论-概率保证-总体推断",这种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理论和方法,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而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是信息处理迅速、获得途径广泛、价值密度低,这样在处理数据时就不需要进行随机抽样,可以全体数据作为样本,而即大数据关注的不是随机样本,而是总体,这不同于传统的统计推断分析,大数据时代可以收集全数据进行分析,这一特点刚好能弥补样本统计必然会带来误差的劣势。因此,应用统计学应该补充、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全数据分析模式,将大数据总体统计的思想、思维和方法纳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从传统的样本统计转向样本统计和总体统计相结合,这是应用统计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在什么课程、如何引入全样本统计尤其重要。我们研究实践了在抽样技术与应用等课程教学中,新增大数据背景下的全样本理念,阐明样本统计和总体统计的差别、如何搜集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样本常存在缺乏代表性、信息冗余、存在噪声、呈现重尾分布、长相依和不平稳性时如何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尽量避免分析结果的系统偏差等。(2)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并重。在传统统计分析中,因果关系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根据概率P值进行因果关系检验,从而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即传统统计分析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揭示数据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传统统计分析比较注重因果分析。但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海量、结构复杂、要求数据处理速度快等特点,造成因果分析往往不可行。而相关关系分析不需要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往往可行,且相关关系分析不易受偏见的影响而发生错误。因此,大数据改变了传统统计注重因果关系检验的思维,注重相关关系分析,而不是因果关系分析,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点是注重相关分析,以及建立在相关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分析。侧重相关性研究的思想是大数据方法的重要特点,大数据时代相关分析方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数据时代,相关分析的运用范围之广、重要性之大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和研究,我们在教学中从传统的注重因果分析向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并重转变。传统的相关分析基本上是线性相关分析,大数据研究的相关分析不仅是线性相关,更多的是非线性相关关系。传统的统计研究方法,如建立各种回归方程、估计模型参数、假设检验等因为大数据的特点而无法实施。针对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不同于传统的相关关系的分析,我们在教学中重点不是做传统的逻辑推演,而是重点阐明如何搜索、分类、归纳、分析大数据,以及如何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据此进行预测。阐明大数据时代相关分析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分析在特征选择、变量依赖关系识别中的实用性。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挑战与发展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从科学角度看,大数据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处理,形成快捷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这为大数据与统计学架起互通的桥梁。大数据时代的变革为统计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挑战与机遇同在。文章首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做出概述,接着陈述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的变革,再次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面临的挑战,最后解读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发展与机遇,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概念概述 教科书上对统计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有效搜集整理分析随机性数据,对考察问题给出推断与预测,最终为行动提供数据支持”,这就是统计学。从根本上看,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有关的学科。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数据团队的帮助得到连任的机会,阿里巴巴的马云很早就把大数据作为企业发展战略。随着我们走进大数据时代,网络科技给搜集数据带来方便,传统的设备已经无法容纳大量的数据,我们对其进行更新,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我们为社会传递出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一切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统计是社会各界乃至各环节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统计有先导作用,市场经济信息也需要统计学的帮助,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统计数据不再局限于随机抽样调查,电话调查等高成本的搜集方式,通过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数据样本,可以说我们的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的变革 1.从样本的角度看,样本概念得到深化 我们知道统计学离不开样本,有效的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情况,大数据时代样本概念与传统不再相同,通常我们得到诸多网络数据,一种为静态,即直接在客户端创建的数据,无需提取即可使用,成本低,另一种为动态数据,即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最终表现为所有数据的总和,可见此时的样本不局限于随机抽样,直接可以做选定分析。 2.从类型方面看,呈扩大之势 在过去数据通常指结构化数据,有固定的标准,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局限于固定的结构,还有异构数据,再有存储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大数据可以直接将探测的信号容纳进去,由网络系统作为工具,可以识别各类结构或非结构的数据并进行快速存储。 3.收集概念得到扩展 传统的统计过程中,我们有目的的进行数据收集,效率低,成本高,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我们将收集步骤化,第一预先处理好数据的识别与处理,第二做好分析,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最后做好存储,就这么简单。面对大量的数据,我们的分析、识别等都需要注意,大数据不代表万能,我们还是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尽量控制收集成本。 4.数据来源较传统不同 曾经我们根据研究目的去做统计收集数据,这些数据源都是已知的,在核对方面相对容易。大数据时代,我们得到数据变得容易,但通过互联网收集数据后,目的性变弱,大多数记录没有源头,很难识别记录身份,可见,大数据时代做好数据来源登记开始变得重要。 5.量化方式也发生变化 对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量化方式是成熟的,可以将收集到数据直接分析得出结果,大数据时代,很多异化结构数据几乎无法做直接分析取得结论,当下,很多结算及专家在研究处理非机构化数据,力争将大数据时代统计推向新的高端。 6.分析思维发生改变 从分析过程看,传统分析需要进行三步走,即定性、定量,最终定性。大数据时代,统计分析过程仅需要两步即定量、定性;从证实分析方面看,传统思路为假设、验证,事实证明传统证实分析有很大误差,而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思维为发现,总结,这是整合,发现最终定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7.统计软件变得越来越多 传统统计学中,我们比较熟悉的软件有SPSS、SAS、STATA等,大数据时代,我们分析技术为非关系型,主要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将软件与大数据结合,分析过程得到很大简化。综上,大数据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主动权,这些更促使我们推动大数据时代统计的发展进步。 三、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处,统计学的大数据化是大势所趋,但传统与更新的交错间还有一些不相容的方面,对于革新我们还是要从各个方面做谨慎考虑与慎重调整。 首先从样本标准的角度看,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轻松得到很多样本,此量大到可以视为总体,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样本标准也应随着发展,传统统计学将界限定在30,大于30为大样本,小于30为小样本,大数据时代这个界限略显低,没办法清除干净干扰信息,这会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加强数据来源的同时还要更新大样本标准,将更大规模的样本数量代替旧有的数量,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其次从样本选取与形式的角度看,传统统计学固定结构化数据内藏着一定的统计规律,尽管我们能够发现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量化指标,一些被量化的指标也不一定能够清楚的解读研究对象,目前大数据采集数据超过80%为有结构数据,传统的统计数据库没有办法对这些数据做很好的处理,而大数据通过建立非结构数据库,对数据做有效转化,发挥多元化分析作用,无形中降低了样本的选取标准,将统计范围扩大化。 最后统计软件的开发是一项挑战。我们常用的统计软件主要以构建模型之间的变量与数量关系的方式分析研究对象,如我们熟悉的SPSS等。大数据时代,我们很多以数据为基础做非关系分析技术,谷歌利用MAPREDUCE实现了月处理400PB数据的工作量,雅虎也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了100PB的存储工作,未来大量的数据处理需要更快捷更科学的软件,对于软件的研发与升级将是一种挑战。 四、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发展与机遇 1.大数据时代下统计质量更高 从国际数据标准SDDS中得到的统计质量标准可以看到,适用、准确、时效、平衡是统计质量的内涵。其中适用是指统计信息符合要求,统计信息最大化的满足客户的用途,大数据的覆盖很大程度上促进适用功能的提升;传统角度我们说时效性主要指统计的时间更短,让客户及时了解统计信息,大数据时代网络化完全满足时效性各类要求;准确是指估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数据中存在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正常,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全面性最大程度包容了误差,也缩小的了误差,统计更加真实可信;平衡性也被称之为协调性,大数据时代,数据结果的核对与检验都经得起客户的不断核查,可以使数据的平衡性得到很大提升。 2.大数据时代统计成本降低 首先,从数据收集角度看,大数据时代可以不再依靠人力做电话调查或问卷调查,甚至有些普查动用全国力量,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我们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数据收集快,成本低,准确性也高;其次从数据利用角度看,传统统计过程中,一旦资料过期就需要再起启动抽样分析过程,对外公布手段也有局限性,大数据时代,我们收集数据更轻松,且数据可多次被利用,综合比算,数据的成本大大降低。 3.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作用范围扩大 传统统计学有各种局限性,比如受成本、观念等影响,统计学主要用于行业与部分统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比如、金融、医学、计算机行业等,从这个角度看,社会的新计划让信息传递发生质变,统计学作用价值得到认可并服务扩大,这样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整个国家发展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统计学数据论文:基于大数据时代下浅析统计学教育的发展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对大数据的统计显得格外重要,在大数据时代研究统计学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席卷了全球,各行各业在经营管理中都离不开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于政府单位来说,大数据更如经常便饭,大数据主要利用多样式和多层次的采集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在分析数据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高速处理数据的信息系统,分析的数据结果为公司或者政府单位的决策做参照。大数据的发展给统计学不仅带来了机遇,更重要的还有挑战。一方面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为数据收集和整理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数据量更加的繁杂,所以又给数据统计时带来了麻烦,种类不断增多的大数据资源,正在成为政府统计部门分析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大数据与统计学的区别 我们就大数据自身而言,要想在信息化迅猛发展、数字爆炸式增长的现代信息平台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有效数据,就必须依靠数据统计来完成。这就充分证明了关于大数据的相关研究是要和统计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其与统计学也存在巨大的差别,它的使用模式和运用方式是不一样的。统计学需要依靠样本抽样的方法来进行数据整体和提炼的,这就意味着会有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其成本相对于大数据来说是比较高的而且过程是相对比较繁琐的。而大数据主要依靠网络信息平台,在海量的电子数据信息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具有来源广、数据量大、整体性的特点,其是以整体的数据作为一个大样本进行工作的,数据相对于统计学来说更加的精确化及标准化。因此,统计学和大数据的结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全面性和统计学高效性的特点,在利用统计学进行大数据样本的统计过程中要对整体的数据资源进行选择和筛选,这样能避免样本统计的弊端,还可以把样本统计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二、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教育的发展 (一)培养全方面素质人才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与文管专业的还不一样,文学专业的以及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善于交际,善于沟通,而统计学是理科专业,很多学生只善于埋头做题计算,这样的话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就会感觉吃力,因为做数据统计,必须要与其他部门学会沟通,协同工作这样才能把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准确。要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针对不同数据信息做出不同的沟通与交流,从数据中挖出有价值的信息,需要本身具有数据敏感性,但是对数据的敏感程度也不是先天所带来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的,而是要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数据分析工作的磨练,同时也可以根据案例型的数据分析材料,积累阅历,提升对数据资源的敏感程度。 (二)培养统计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下培养的统计学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基本素质,第一是概念性的,也就是说统计学的相关人才应该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素养,这是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统计学人才的前提。第二就是实践性,也就是本文中我们提及的统计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在实际操作中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应用型人才需要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需要有较多的经验与阅历,不能只会纸上谈兵。在高校开展大数据分析学科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是可用的案例和数据,这就需要学校与公司企业走合作道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还能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进行校企联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培养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也是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点。 (三)促进统计学与信息计算科学的融合 在大数据的分析与研究时,仅仅凭借统计学科的支撑是不够的,大数据的数据结构性特征已经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分析模式的非智能化框架,而且数据分析需要利用新型的数据运算方式以及计算机技能分析,这也是进行数据分析的问题所在,因此要想做好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只单单依靠单一的统计学科知识的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其需要的是数学,信息技术,统计学三门学科的融合发展,紧密结合三门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融会贯通,利用各科优势资源相互弥补不足,这样才能为大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做出科学准确的结果。 三、结语 学习统计学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进行大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使得我们在使用数据时可以更加的便利和高效。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自各方面的数据出现井喷的状态,这就增添了我们在数据统计和信息处理时的困难。在现在这个信息化数据爆炸式增长的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全面的利用各方面的数据资源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学的优势,做好预测和分析,同时充分将统计学的优点与完备的大数据资源实现有效的整合,让统计变得通俗易懂。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中西部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思考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将面临大数据的信息与识别、大数据的数据产生方式与抽样方法、大数据的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等方面的挑战。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在院校构成与专业方向、学历教育层次、学生培养规模、学科建设、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和不足,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方向和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普及大数据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大数据;认清教育教学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正确定位专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改革和创新现有课程设置,丰富和完善计算机与统计软件类课程;提升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职称与学历,革新知识容量和结构;加强统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组织支持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大数据;中西部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 一、前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成为变革组织、变革经济和变革价值的力量。鉴于大数据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愈加深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统计学专业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大量的思考,并形成一些思想和成果。但是,有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研究主题和关注领域来看,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差异较为明显,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教育教学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三是高职院校统计学教育教学领域中某一问题;四是其他一些具体或个别问题。从研究结论来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研究方法、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方式与内容、教师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等,均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会带来变革与创新的机遇。 与多数著名财经类高校和一本高校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不少二三本高校在师资力量、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所以,作为与大数据研究技术和方法紧密的统计学专业,二三本高校更应该对其进行认真思考和科学定位与设计,从而避免在未来更加落后和遭到淘汰。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需要,对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进行认真思考和更进一步的探讨。 二、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院校构成与专业方向 目前,开设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中西部二本高校主要以地方财经类院校、师范院校和部分理工类院校为主。从专业方向来看,地方财经类院校主要以社会经济统计、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为统计学专业的方向;师范类院校则主要依托数学系,一般是从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衍生而来,通常以数理统计为专业方向;而理工类院校则以数理统计或者应用统计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兼顾本院校的专业构成和传统研究领域,如生物卫生统计等。多数三本院校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考虑到招生的便利性和就业前景,开设统计学专业的三本院校通常以社会经济统计、金融统计为专业方向。 (二)学历教育层次 从学历教育层次来看,多数地方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以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为主,个别传统悠久、实力较为雄厚的财经类院校上升到博士研究生的层次;师范类院校和部分理工类院校则以本专科层次为主,少部分院校则开展了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或者与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开展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开设统计学专业的三本院校一般会开展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毕业后通常授予经济学学位。除了上述几类开展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二三本高校外,还有个别省市的统计学院(学校)。但是该类院校一般隶属于省统计局,通常以国民经济统计和核算为专业方向,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开展中专层次的教育,近十年来多数学校则实现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转变,只有少部分学校上升至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 (三)学生培养规模 从学生培养规模来看,就本科学历层次而言,地方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每年招生规模一般为100人左右,师范类院校一般为150人左右,部分理工类院校招生规模和三本院校一般为50人左右,与一本高校相比,招生规模偏小。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包括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研究生两大类,多数地方财经类院校开展统计学专业普通研究生的教育。目前,全国共计80余所高校开展应用统计硕士教育,中西部地区高校有31所,其中二本高校12所(包括8所财经类院校、4所师范大学),近年来应用统计硕士招生规模和学术型研究生基本持平。8所财经类院校中,西安财经大学招生规模最大,应用统计硕士招生规模和学术型研究生分别达到25人和30人,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三所院校两类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0人左右,而兰州商学院、贵州财经学院、新疆财经学院招生人数为10人左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人数则不足5人。4所师范类院校中,河南师范大学两类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0人左右,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招生人数为5人,广西师范大学应用硕士招生则高于学术型研究生,两者之和为20人左右。其余的财经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存在与上述学校类似的特点。 (四)学科建设 统计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效果,可以通过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学科排名和近年来中国大学统计学专业排名进行评判。2012年教育部开展第四轮学科评估,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一级学科最终排名结果。在该次统计学科评估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56所高校中有46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评估,参评高校共计87所。所以,最终的统计学学科排名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有12所一本高校、23所二本高校参加该次评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在74分以下,排在第22名之后。其中,西南大学得分为72分,居于中西部二本高校之首,山西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得分为70分,其余二本高校得分为69分、68分、66分、65分和64分的分别有4、4、3、9、1所高校。三本高校因为不具备统计学学科硕士授予权,所以没有参加该次学科评估排名。 此外,在2014年5月,中国校友会网公布2014中国大学统计学专业排名。该专业排名将学科专业分为4个星级(最高为6星级,最低为3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分为顶尖学科专业、一流学科专业、高水平学科专业、知名学科专业四类,办学类型分为研究型、行业特色研究型、区域研究型、区域特色研究型、专业型和应用型六类。在该统计学专业排名中,参评高校有87所。其中,中西部地区有17家二本高校参评,学科专业星级均为3星级,学科专业层次为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办学类型方面,只有太原理工大学为区域研究型,其余16家院校均为专业型;办学层次方面,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被评为中国知名大学,其余13家院校没有相应归属。除了上述排名外,中国金苹果科教评教网,也公布2012-2013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统计学类专业排行榜,有94所高校参评。但是,只能查询到该排行榜前20名的高校,所以本文没有采用该结果对中西部地区开设统计学专业的二三本高校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评判。 (五)师资力量 从师资力量来看,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仍然相对薄弱,特别是三本高校师资力量配置尤为薄弱。就中西部地方财经类院校、师范院校和部分理工类院校而言,与同领域一本高校相比,其师资力量配置比较完备,院系设置和师资规模、结构类似,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科研实力方面。其中,这些差异一方面在于国家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在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和教学科研平台相对有限,不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而三本高校则与同领域二本高校相比,其师资力量配置不健全,师资规模、结构仍有较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与同领域一本高校相比差距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还与三本高校对教育教学的短视和其天生的缺陷有很大关系。 目前,每个省都制定了本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将“教育事业单位”中的“高等院校”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与教育部共建院校、设有博士点和其他省部共建院校、设有硕士点院校、其他本科院校、省管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专科学校和技师学院等若干类。对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最高比例要求依次逐步降低,“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正高级、副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15%和30%左右,分别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成人专科学校和技师学院10~15个百分点;对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最高比例依次逐渐上升但差异较小,“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为45%左右,低于高职高专院校、成人专科学校和技师学院5个百分点左右;对初级职称人员所占最高比例则依次逐步提高,“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一般不超过10%,低于高职高专院校、成人专科学校和技师学院仅20个百分点。国家人事制度和管理政策中关于不同院校职称结构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二三本高校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晋升成为一种障碍,限制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提升。 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院校所提供的教学科研平台受到局限,一方面与学校当前自身实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育行业所存在的歧视和潜规则有关。广大一本高校由于自身具备较强的实力,在学术、纵向科研项目申报、横向课题申请、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在职称、学历和相应材料质量接近或相同的情况,相应的杂志社优先发表著名高校和一本高校教师的学术论文,尤其是一些排名榜首的期刊几乎不发表第一作者单位为二三本高校的教师的学术论文,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也优先审批这些高校的项目,从而形成明显的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对广大二三本高校造成严重的歧视和不公。不少青年教师在二三本高校工作若干年之后,如果职称和学历得到足够提升之后,比如获取博士学位、博士后顺利出站和评完高级职称后,多数选择一本高校或本领域内著名高校作为新的就业岗位,从而规避和去除教学科研平台带来的限制。 高校院校所提供的薪酬待遇,一方面与学校自身所获取的教育经费、学校所处的阶段及其发展目标和方向有关,另一方面与学校所拥有的产业和创收项目有很大关系。中西部地区广大二本高校所获取的教育经费主要以学生缴纳的学费、所在省市行政主管部门划拨的财政事业经费为主,两者占教育经费总额的80%左右,甚至更高。中西部地区多数省市经济社会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财政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增速相对缓慢,而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稳定,所以中西部地区广大二本高校所能获得财政拨款增长较为缓慢,从而影响到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速度和进度。而广大三本高校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学费,当前公立高校每个学生财政型教育经费提高到12000元左右,三本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与公立高校相比处于劣势。随着近年来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和人力资源成本的逐渐提高,三本高校出于生存的需要,近年来对招聘教师的职称、学历和薪酬待遇没有进行明显提升。因此,毕业于全国“985”高校、成绩相对优异的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虑薪酬待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就业时首选一本高校,其次是二本高校,不愿意或者不乐意到三本高校来就业,从而造成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师资规模、职称与学历结构很难得到提升与改善。 (六)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手段 从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手段来看,与广大一本高校和著名财经类高校相比,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基本类似和比较接近,但是三本高校的差距依然较大。就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而言,由于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在统计学专业不少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知识、原理、方法的理解与讲解方面,与广大一本高校和著名财经类高校仍然有明显差距,从而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仍显得较为薄弱。就中西部地区三本高校而言,除存在上述类似问题之外,还存在因人设课、因事设课、变相压缩学时等现象,统计软件类课程的种类和学时量与一二本高校相比差距明显,课程设置仍然需要健全和完善。比如,本科生通常课程教学每个学时为50分钟,每学期正常上课教学时间为18周,加上两周的考试时间,一般每学期教育教学期限为20周。但是有不少三本高校在统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将每学时减少为45分钟,每学期正常上课教学时间和考试时间合计仅为18周。此外,对于一些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不少一本高校与二本高校通常进行每周4学时的授课,选修课程的设置也突出统计学专业的特色和需要。但是,有不少三本高校则进行每周3学时的授课,因人设课现象较为严重,要么短期聘用校外兼职教师进行授课,而选修课程的设置也脱离统计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效果较差。 三、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定位和出路 (一)普及大数据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大数据 大数据是一个新生事物,全球80%左右的大数据产生于近四年。大数据正在处于推广和发展阶段,其未来的影响也会更加深远和广泛。大数据在给统计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统计学家、统计学专业的授课教师,必须在传统统计数据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学数据这个新生事物,学会适应新的大数据环境,从而拓展统计学的新应用领域,创造和发现适应大数据的新统计方法。就目前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来看,不少教师听说过大数据的提法,但对大数据的概念、特征、意义、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大数据和大数据的未来发展方向,认识不是很清晰和深刻。所以,对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广大教师而言,不但要积极学习和熟悉大数据,更重要的是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积极宣传和介绍大数据的有关概念、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对大数据有一个清晰、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早日将其引导到大数据的发展之路上来。 (二)认清教育教学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正确定位专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主要以本科层次为主,一些实力较强的二本高校开展了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个别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本科教育是通才教育,强调扎实地学好基础课程,为以后工作或者研究打好基础,而研究生教育则强调提高独立研究、独立创新的能力。从知识结构和层次来看,统计学专业本科生所学知识和课程的涉及范围较宽,但深度不够,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与大数据的距离更为接近,更能满足大数据分析对于统计方法和技术的要求。 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即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将统计学、计算机、数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进行融合。因此,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转向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使得传统的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面临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注重统计学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融合,二是如何实现由应用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课程体系设置、教育投入规模等方面的不足与局限,在较短的一段时期内实现上述两个方面的转变有较大困难。根据不同学历层次教育与大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自身高校的实际,当前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应以原先的培养目标为主,在现有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率先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不断夯实和提升自身实力的基础实现这两个转变。 (三)改革和创新现有课程设置,丰富和完善计算机与统计软件类课程 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提升现有课程或开设新的课程。根据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改革和创新现有课程设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加强对数据收集部分内容的讲解与训练。就统计数据的收集而言,一般在统计学课程中的“统计调查”与“抽样与抽样分别”部分进行讲解和说明,为此,不少学校开设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或者抽样技术的课程。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产生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数据的抽样方法也发生很大变化。在当前大数据抽样技术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应继续加强对传统抽样方法与技术的讲解深度和训练力度,同时注重补充有关GDP核算、普查和CPI、PMI等重要指标数据抽样技术的有关知识和实践操作规程。 二是有针对性地增加计算机类相关课程。目前,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主要以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高级语言和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主,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大数据对统计学专业的要求。为此,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Office办公软件、专业数据语言等课程,使统计学专业学生具备大数据分析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技能。 三是健全和完善统计软件类课程。目前,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主要为R语言、SPSS或者SAS、E-views,一般来讲,以其中两个软件的教学为主。但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软件课程授课教师相对较少,学生对软件的学习和操作训练不够系统和完备,不少学校统计软件课程只是针对基础统计学、计算经济学基础、多元统计的部分内容来进行。所以,健全和完善统计软件类课程首先体现在加强对现有统计软件所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训练方面,其次应增设3门以上的软件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四)提升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职称与学历,革新知识容量和结构 无论是形成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和普及大数据知识,还是改革和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最终主要靠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来开展和执行。所以,提升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职称反映着高校教师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领域的积累与付出,学历则代表着教师在专业领域和科研能力方面的突破与提升。所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实现上述途径的方式,一方面,中西部二三本高校需要提升现有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职称与学历,改造和提升现有教师的规模及其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扩大计算机和数据库类课程教师、统计软件类课程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师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要积极学数据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处理和解决大数据有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统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组织支持和制度保障 改革和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丰富和完善计算机与统计软件类课程,需要增加这些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并且聘用更多资历更高的教师。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与物力,而这与学校对统计学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为此,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在未来仍然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同时辅之以积极和良好的人事政策支持与后勤保障。所以,大数据时代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革新和突破,离不开所在院校的组织支持和制度保障。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统计学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对经管类专业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以专业特色为导向,运用“知识+能力+应用”模式进行统计学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构建。 关键词:大数据;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 大数据时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会各行各业对数据分析需求大幅上升,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的增值,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为其经营管理决策、投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应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攀升,也引发了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的更高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能够广泛应用定量分析技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建立相应的模型,作出最优决策。 统计学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众多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以后深入学习相关定量方法类课程(诸如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的基础。因此,统计学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有效数据和分析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定位模糊。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最大弊端在于一直按照前苏联划分方式将其归类为一门偏重于简单数据整理课程,而将相应的统计分析所采用方法和理论归为数理统计,因此在教学中不重视对后者的学习。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学课程是同时包括这两个部分内容的,尤其是后一个部分内容是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传统统计学教学定位下,学生只认识了基本理论与概念,却掌握不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这与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各领域对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新需求。 2.课程体系有待完善,与经管类专业融合不够。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设置只涉及理论统计学这一领域,未将统计分析方法与相关经管类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安排下,学生虽然掌握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但难以体会到统计在本专业学习中的应用价值,当面临现实的经济、管理问题却无能为力,不会运用所学统计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这种状况与经管类人才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目的相违背,难以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如能结合经管类专业特点,对统计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设,势必能够培养出具有定量分析技能,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符合大数据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经济管理人才。 二、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 1.明确课程教学定位。目前,统计学教学中偏重于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的理论知识学习,系统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但是对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统计方法的应用重视不够,这不仅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在自己本专业深入学习过程中不会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管理问题,而在教与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源头在于教学定位不够准确。因此,本文提出新的课程教学定位: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为目标,结合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统计学的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实验(践)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应用能力,具备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管理领域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新需求。 2.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根据新的教学定位,统计学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课程体系设置要强调基础知识、注重灵活应用、突出定量分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二是课程结构上,突出专业针对性,强调统计学科和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有机结合,使课程特色化;三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实训平台;四是将统计分析软件的运用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技能培养。 因此,本文将运用模块化系统集成思想,根据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提出按专业分模块,按模块分层次,按层次定内容的改革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子系统课程模块具体内容”的递阶控制结构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在统计学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中,我们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构建出模块化、层次化集成的课程体系在整体功能上达到了最佳状态。 课程基础子系统是统计学理论基础和统计思维培养阶段,由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构成,体现了“厚基础”的功能。课程应用子系统和课程案例子系统是统计分析能力训练阶段,首先结合认知性案例模块系统介绍统计分析方法,让经管类专业学生了解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进一步结合专业特色案例模块和统计分析软件模块,通过分专业教学方式,使不同专业学生能够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强能力”的功能。课程实践子系统是统计应用能力实践阶段,是培养大数据时代应用型经管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实践主要包括课堂实践和实验室模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实训实习和相关竞赛,通过课程实践和课外实践两大平台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选修子系统是统计应用能力扩展阶段,该阶段在学生掌握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选修统计预测与统计决策两大模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三、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应注重强化基础理论,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做到统计知识与实例分析相结合,与软件应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经管类各专业特色,以“知识+能力+应用”模式进行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使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应用经济学论文:浅谈循环经济学再认识及其在区域创新规划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广义循环经济学 新循环经济学 区域创新 区域规划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P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在城市地区规划(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市群规划)中,要根据循环经济原则,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圈层之间的循环经济联系包括资金、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信息、循环经济知识、循环经济人才以及“废物”等的联系。 总之,不能孤立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城市地区甚至更广阔的范围内,合理布局产业,根据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原则,发展循环型产业集群;要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功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考虑到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要重视发展高端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循环型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型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目前,可利用循环经济提供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业优势,减轻城市贫困,并大力发展城市循环经济文化,促进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经济学论文:浅谈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 双语 思政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 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在阐释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双语”应用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利用“双语”开展工作的问题,并就提高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探索性地提出几点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工作的科学开展有所启示。 何为“双语”?简单地说,凡是使用两种语言的都可以称为双语;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学校工作中都普遍存在;本文所探讨的“双语”,是指汉语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两种,可谓“民汉兼通”。使用“双语”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学和工作早已兴起,现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模式。笔者欲结合科研与工作实践就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问题作初步探讨。 1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双语”应用的作用与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双语”应用已不仅仅是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培养“民汉兼通”、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其在促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地区人民文化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一,“双语”应用是少数民族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方针,体现民族、语言平等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语言是区别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地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工作是承认民族平等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当前快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有力手段。 第二,“双语”应用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汉文化传播,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少数民族教育中应用“双语”教学,是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学习汉文化的客观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让少数民族地区快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借助地区母语,“双语”应用必不可少。 第三,“双语”应用有利于开发少数民族学生智力,提高民族素质。语言具有工具效能,是学生心智活动的重要工具;“双语”应用者拥有两套交际手段,可以通过灵活应用两种语言来教授不同民族知识,学生掌握“双语”的过程也意味着个体智力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 2 利用“双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中有关于消费影响因素的阐述,如:偏好、效用、收人与时间约束、机会成本、替代效应、边际效益以及价格弹性等;语言也是如此,有相关的影响因素,如使用人数、社会开放度、学习难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随之而体现出来的是成本与收益,如学习、机会与心理成本、经济、心理、代际收益等,这些都可以基于经济学来分析,是本文“双语”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山东大学宁继鸣博士着重探讨了语言成本收益的一些重要影响因子及其关系,认为语言成本与收益间有如下基本关系:政策决策与实施成本Cp、语言的学习成本Cs、语言学习的机会成本Co,个体所有语言的收益总和Rb、促进交流与贸易的收益Rt,语言代际收益Rg、语言民族文化收益Rc、语言心理收益Rm、语言政治收益Rp等等;总体研究证明,使用相近或相同的语言交流会拉近彼此的关系,提高工作效果。上述研究为使用“双语”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效果高度依赖语言交流的顺畅与深入程度,使用地区语言交流能获得更多的感情与信任回报。 以本文中提及的语言成本C与交际收益R进行关系考量不难发现,在时间一定的前提下,二者呈反比关系,即C=T/R。也就是说,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当交流时间一定时,语言成本越低,交际收益越高;语言成本越高,交际收益越低。而语言成本的高低又取决于语言应用能力,即语言交流能力越强,语言成本越低,语言沟通不畅则会提升交际成本,影响沟通的效果(收益)。因而从推进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和融洽发展,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的角度来看,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提高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双语”应用能力 3.1 科学开展“民汉兼通”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1)放慢速度,缩小规模,延长时间,调整结合。首先,校本培训不能操之过急,无论是对汉语教师少数民族语言水平的提高,还是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的提高,速度都很慢,应该选拔有一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的教师优先培训,并缩小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其次,延长培训时间,可以将培训计划时间延长至一年或更长时间,避免因时间短流于形式;第三,将双语教师培训与考核评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学习“双语”的积极性。 (2)从培训对象选择上下功夫,严把入口关。严格审查制度,首先杜绝汉语水平不达标的教师参加少数民族语言培训;其次,挑选适合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速度与质量,避免培训资金浪费;第三,合理分配双语教师培训名额,重点向汉语水平较差的少数民族教师倾斜。 (3)调整培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培训质量。适当增加听说、公文写作等实践课程;多采取听、说方法开展教学培训,避免过多的理论讲授;适当增加培训实习机会,让培训教师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对双语培训教师的跟踪管理。建立双语教师培训监督与信息反馈机制,对培训完返回工作岗位的双语教师的“双语”使用情况予以跟踪考察,保证受训教师切实发挥“双语”作用,并将其实际工作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对“双语”应用不力的教师予以通报批评,并安排重新培训学习。 3.2 选派优秀“双语”青年教师充实双语教师队伍 进一步拓宽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的入口渠道,严把质量关的同时,优先录用与聘请具有双语能力的汉族或少数民族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生担任工作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计划,充分调动大中城市毕业生到少数民族聚集区基层支教、锻炼,锻炼其“双语”能力,对实习支教完成、愿意回到学校工作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到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 3.3 设立专项资金,聘用优秀人员,解决双语教师缺乏问题 为解决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缺额问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因教师缺额受到影响,同时考虑到当前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基础差、培训无效果,汉语教师少数民族语言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校管理部门设立专项资金,从兄弟高校或基层中学选聘优秀双语教师,充实高校辅导员队伍,促进工作的开展。 应用经济学论文:药物经济学在中医药评价中尚未得到应用的主要原因 药物经济学是药物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已逐步被临床服务提供者、卫生决策者、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药品生产企业所接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相较之下,我国的药物经济学实际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在中医药领域,基本上还是空白。 一、药物经济学在中医药评价中尚未得到应用的主要原因 第一,药物经济学在中国起步较晚,仅有十几年的历史,药物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引入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应用上,主要还是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而且是进入21世纪以后才逐渐增多起来。应用最多的是抗微生物用药研究,其次是用于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抗肿瘤等药物,基本上也是以西药应用为主。 第二,在方法应用上,主要还是以成本-效果分析为主,产出指标是以生化医学和疾病指标为主,极少见到有关生存和生命质量的研究结果。而中医与发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恰恰造成了其在很多情况下对疾病和治疗疾病疗效的判断不是以生化指标为依据,从而使得药物经济学在中医药评价中应用起来比较困难。西方现代医学是以还原论为基础,以实验加推理为主,它把复杂事物分解为基本组成单元来研究,把人体还原为各个器官,又把器官还原为很多细胞组成的集合,细胞又有细胞壁、细胞质,更进一步,细胞还可以还原成dna的双螺旋结构;对于导致疾病的因素也是无限分化,无论是细菌还是病毒都要找出来消灭它。这就使得许多生化指标都可以比较容易成为现代医药的产出评价指标,也使得最初的药品经济学比较容易在现代医药研究中得到应用。 与现代医学不同,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之上的中医,是侧重于把复杂的事物作为整体来研究,是以归纳和实践检验为主。它不仅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甚至将人与环境、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强身固本。在对待疾病上,中医主张把人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来抵抗外毒侵袭,强调邪不压正,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中医药治疗,病人能与病毒或肿瘤共存,但不发作,病人的生命质量不错,存活时间比预期增加,这种情况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病人、肿瘤病病人的实践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但如果非要使用生化指标来衡量,就很难评价中医的疗效。因此,在效果这个层面上中西医的疗效是无法用同样的标准来评判的。然而,当我们使用成本?效用分析方法时,我们就找到了二者的共同点。因为,以生命质量年作为效用指标是符合中医药的疗效判定思想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站在更高的水平上来看待中西医的产出时,我们就会得到殊途同归的结果。但是,在现阶段广泛地采用质量生命年作为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主指标还存在着技术和方法上的困难,这不仅是对中医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困难,也是我国药物经济学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的困难。 第三,中医药的不可分割性和中医辨证个体化诊疗的难以规范性,也是药物经济学在中药药物评价研究中的难点。 第四,药物经济学研究在获得政府支持、药物申报注册、医疗保险偿付和定价决策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是我国药物经济学还没有充分发展的一个政策层面上的原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第五,由于没有强制性要求,绝大多数的中国制药企业特别是中药企业也还没有意识到开展药物经济学与企业利益的相关性,故而其参与药物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动力不足,未能成为药物经济学发展的重要的参与力量 二、药物经济学在中医药评价中应用前景广阔 对中医药做药物经济学评价应当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国际经验表明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原研药、创新药的评价中是最有用的。我国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研药、创新药实际上极少,而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开发的中药才是最有可能获得较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因此,尽早在中医药领域内开展药物经济学的评价研究与实践较之晚开展对国家更为有利。 第二,从中医药行业的自身发展来说,开展药物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的评价也十分必要。我国的基本卫生政策是中西医并重,但在实际上,中医药并没有在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得到与现代医药同样的重视,一些中医政策还没有落到实处。要发展中医药,得到政策的支持,就要说清楚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要说清楚为什么支持中医药发展是对国家、对民族有利的事情。这就需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当然也就涉及到了评价问题。无论是中医,还是中药,只有证明了治疗同样的病人,长远看疗效是好的,而且经济上花费也较少,群众是接受和满意的,拿出过硬的数据,才能说服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和投入。而只强调中医是国粹需要保护,中医条件差,政府投入少,这样要求支持就显得理由不够充分。我们应该建立起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比较的标准,并且采用公认的可行的方法,这就是药物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的方法。 第三,要让药物经济学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药物经济学有用。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相当多的前期研究工作,这是一项需要大量投入的工程,而在没有完成这个工程之前,人们还无法真正认识到药物经济学的作用,这又反过来影响了药物经济学的发展,使之落入一个两难的境地。要完成这个工程需要一大批有远见的学者、政策决策者、企业管理者。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不能只限于学者、院校和科研机构,还应当扩展到企业和决策者的层面。在学科发展和相关研究人才资源尚不完全的情况下,单纯的研究者推动是难以使药物经济学得到快速发展的。在药物经济学的起步阶段,应当有一些大的医药企业,特别是要有中医药企业做出公益性质的支持,并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员。只有得到企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药物经济学才能在中国得到更快的发展。 三、中医药领域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人才问题 对于我国药物经济学的人才培养需要院校做出更多的努力,而对于药物经济学如何在中医药方面应用,也需要中医院校做出积极的开拓。从目前全国中医院校的总体情况来看,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开设药物经济学课程。但药物经济学常用的基本方法(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在卫生经济学里占有较大篇幅,主要面对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该课程通常也有部分中医、中药专业的学生选修。目前,中医药院校还没有充分重视药物经济学教学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社会需求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上至院校的有关管理者,下至普通教师对药物经济学还几乎没有认识,对开设这个课程人们还有疑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一个说服与提高认识的过程;二是要开设药物经济学课程就需要有能教授这个学科的教师,当前在国内还很缺乏这方面的师资,系统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机构与研究者更少,而进行中医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人员更是几乎没有。因此,加快对熟悉中医药问题的药物经济学人才培养,启动相关研究,是将药物经济学尽快引入中医药领域的先决条件。 房耘耘1982年1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中医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中国医学健康国际促进会卫生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专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信息统计及咨询服务工作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卫生经济政策与中医、中医资源与中医服务、中医医疗服务成本与成本核算。2000年以来,主持主要研究项目有: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研究与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研究项目3项;主要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非营利性医院财务信息体系的构建与监督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 应用经济学论文: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注册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药品注册;必要性;可行性;建议 【摘要】 本文从优化配置药物资源、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和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四个方面分析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注册中应用的必要性。从技术基础、机构基础和思想基础三个方面分析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注册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建立药物经济学评价专家库、数据库、评价标准和开展教育培训四个方面的应用建议,促进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注册中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药品注册;必要性;可行性;建议 药品是一种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的疾病的一种特殊商品,长期以来,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供应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侧重考虑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却往往忽略对其经济性的分析和评价。由于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药物资源和政府的总体卫生投入均有限,而药品注册是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给予注册审评和审批的过程,也是政府首次对药物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且经济的药品注册审批管理体系是保证药物资源合理配置,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且经济的为卫生事业服务的关键。 1 药物经济学现状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经济学参考依据的应用性学科,其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它最早出现在美国,用于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度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我国,1995年,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药物经济学研究,2002年开始相继建立相关的学术平台,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药物经济学评估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心等。当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已日益成熟,我国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其应用的重要性,并已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应用实践,如在2009年4月向社会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1]中明确提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 2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注册中应用的必要性 2.1 药物资源需要优化配置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让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效益的最大改善,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药品注册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2],也是对药物资源首次进行配置的过程。由于我国人口多、药物资源有限,人均药物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因此,在药品注册中增加药物经济学评价,使其类似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评价,作为药品上市的第四个审评标准,将有利于从整体的角度实现药物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效益的最大改善。 2.2 企业需要提高抗风险能力 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产出的特点,一个新药的成功上市要求其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临床上的可行性和市场上的经济性。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提前介入有助于研发企业科学的评价药物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及早获悉所研究开发的药物的经济性,并努力从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降低药物的研究和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借助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追加投入,避免不必要的研发和注册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研发药物的抗风险能力和上市成功率。 2.3 政府需要发挥科学引导职能 近年,在新药研发中应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制药公司的比例逐年增加[3],而在我国仅有少数大型的制药企业在企业内部开展了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更多的制药企业尚未给予其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因此,在药品注册申请中要求企业提交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资料,并在注册审评时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能促进药品生产企业在注册申报前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收集药物经济学数据,对药物的研发风险与上市价值进行评估,有效避免重复研发或逆方向研发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我国的药物研发水平,优化配置药物资源。 2.4 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科学有效解决 药品生产企业多、小、散和同品种的药品批准文号过多不易管理的现象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新颁布的《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但它尚不能彻底解决药品批准文号过多的问题,且不能在同品种间筛选出质佳效优且价廉的药品。因此,将药物经济学评价引入我国的药品注册,在药品再注册中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通过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设定不同类别药品单位效益所需的参考成本,对不高于该参考成本的药品给予再注册审批,淘汰经济性水平差的品种,促进药物资源有序整合。 3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注册中应用的可行性 3.1 技术基础 我国已建立了中国医师协会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心、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经济学博士点等药物经济学研究组织。同时,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正日趋完善,《中国药物经济学指南》的编撰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用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临床诊疗数据网络、保险支付数据网络和医药产业与研发生产流通的信息网络等已逐渐投入使用,药物经济学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也日趋明确。同时,《中国执业药师》和《中国药物经济学》等杂志开设了药物经济学专栏,为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总之,以上诸方面为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注册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2 机构基础 我国现行的药品注册以企业申报、两级管理的形式进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对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对申请注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进行技术审评,并给出审评意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技术审评意见作出同意审批与否的决定。由此可见,我国已具备了相对完善药品注册的管理体系,为使药物经济学成为与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同等重要的又一个药品上市评价标准提供了机构基础和运行参考。 3.3 思想基础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药物经济学课程,国内的某些大型的制药公司也设定有专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部门。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1]中明确提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表明我国政府已给予药物经济学高度的认可。综上所述,药物经济学在我国高等院校、企业和政府决策中的应用为其在我国药品注册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4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注册中的应用建议 4.1 建立药物经济学评价专家库 将国内有较深造诣、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情况,具有一定知名度和权威性的药物经济学专家充实到审评专家人才库中。并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对专家库的专家进行细化分类,建立专家细化分类标准,让专业的专家去评审专业的药品,使药品的价值和专家的价值得以更好的体现。在开展药品技术审评中,对被审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和药物经济性做出科学的评价。通过在药品审评中增加药物经济学评价,引导新药、改剂型和仿制药品的研发和生产得以科学合理的安排。 4.2 建立药物经济学评价数据库 建立药物经济学数据库,用计算机软件管理药物的经济学信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内组建国家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心,由国家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心负责具体工作,对所有上市前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药品及上市后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药品的药物经济学数据录入数据库,并建立该库与药物流行病学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之间的关联,为药品研发、药品注册审评、药品定价及国家基本药物筛选等提供数据支持。 4.3 建立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 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是使药物经济学评价得以规范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应及早组织国内外具有知名度和权威性的药物经济学专家,根据最新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和不同类别药物的情况,规范不同类别药物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方法,建立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并出台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使药物经济学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规范有序的进行。 4.4 开展教育培训 药物经济学人员的数量、水平与素质是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注册中的应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应制定药物经济学在高等院校和药品企业中的教学和培训计划,提高药品从业人员对药物经济学理论和评价方法的认识,提高人员的药物经济学专业技能水平。并通过教育与培训形成专业的药物经济学技术人员队伍,突破未来药物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的瓶颈障碍,促进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 应用经济学论文:论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管理应用 1.统计学与管理的作用 统计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通常反映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主要的经济成果等等指标;二是揭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性质,通过分配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统计资料来说明;三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比如两个现象间的依存关系、比例关系、结构变化以及因果关系。统计信息的充分利用,不仅能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还可以针对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的分析,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统计学都有用武之地。 这些企业的营销管理中无处不渗透这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作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一门科学,恰能在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策划阶段的各个方面发挥科学决策的关键作用。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要想做到策划准确,必须要广泛的收集信息,科学的处理信息,以便结果准确、决策科学。统计学作为一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科学,无论是在收集信息阶段的市场调查之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样本的确定,还是在处理信息阶段的数据甄别和数据分析,都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分析实际操作中,主要包括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2.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结果通过各种对比,通过动态数列,指数指标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的总结,分析。形象的显露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质的角度剖析事物数量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通过分析,与既定的指标指数相对照,从而得出内在联系或结论。以此为依据进行工作调整,达到统计的最终目的。在市场营销之市场策划活动中,要想做到策划准确,必须要广泛的收集信息,科学的处理信息,以便结果准确、决策科学。统计学作为一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科学,无论是在收集信息阶段的市场调查之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样本的确定,还是在处理信息阶段的数据甄别和数据分析,都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当今的经济管理发展 当代的经济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导向使管理方法进一步由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统计方法的使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调查,我国税制的绿色化程度近年来是后退的,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生态经济的投入、对环境的保护也要加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管理是件庞大的事情,国家也不可能把全部的调查报告放在一起查看,那么如何更清晰、直观的表达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情况,就需要统计学的加入。经济管理不是单一程序,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不同的因素来共同完成,统计经济学可以简洁、清楚的表达出经济的现况,统计分析也是统计学在经济中的一个很大作用。然而统计科学就它的实质来说,应该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并且可以认为是被应用于观察资料上的数学。同一公式可以同样地适用于绝对不同类型的具体对象,这是统计学的一个特征。经济应用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必然要利用数学方法。 在经济管理中,经济现状的分析、随即现象的概率、每个变量 总体的影响等都与数学不可分割。把数学中特有的、严密性的特性结合到统计中,为经济管理提供论证和计量方法。运用好数学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对大量事物的观察数据加以综合汇总、计算各种综合指标,从而较好的反映出现象的规律性,可以把管理工作做的更好。随着经济的发展,统计学将会在经济与管理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以至于个人的生产、经营和决策,都要依赖于统计分析的应用。经济、管理类在现实中更注重于实际应用能力。在工作中通过列表、图示和加减乘除等初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数据表达的总体有直观的了解,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位置,需要统计的事物也并不相同,所以我们也要灵活的运用统计学。 4.统计学的基本三方面 统计学在管理中面临最多的,基本有三个方面:营销中的统计。管理营销常常要统计一个阶段或一部分单位的销售情况、顾客的满意情况、市场的需求情况等,通过这些统计,分析出各个环节的正常与否,针对问题具体解决。例如通过统计图表,顾客不满意或供过于求时,那么企业收益会减少;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统计。众所周知,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企业中对于人力资源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对现在工作的意见以及对企业管理者的建议等都是企业统计的一个重点。如何更完善的做好人力资源培养和调度,使企业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减到最低,也是统计学在管理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审计实务中的统计。审计抽样的分层及其样本的确定。在审计抽样中,每一个样本的单位的重要性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抽样过程中,对于不同重要程度的单位应有不同的抽中概率,利用好数理统计学在审计实务统计中,采用最优分层及最优样本容量分配,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估计的精确度。 应用经济学论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一、引言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是人类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新兴边缘学科。它将环境科学和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经济学的独特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解析,进而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方案,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环境经济学”也成为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一切环境问题的本质,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培养同学如何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解决和分析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理解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理念,进而激励和提升同学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浅析 传统教学模式大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什么”,学生在台下就被动“听什么”。尤其对于一些“枯燥”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可能教师费了很大的心血,换来的还是“课堂上的呼呼大睡”。并且很多时候老师较难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听懂,除了课堂讲述的内容学生还想知道些什么,他们感兴趣的点在哪里,对当前国际、国内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他们是不是也想发表一下的自己的观点。因此笔者认为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在课上和课下与之产生良性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即在“环境经济学”的课堂授课中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应该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不但不脱节还要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同时这种良性的互动过程也可以调节师生关系,使教师不但可以是“良师”,也完全可以成为“益友”,进而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影响,以产生“教”和“学”共赢的状况,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在“环境经济学”的互动教学环节下,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在绪论部分,可以先给同学们讲述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危害,列举一些国际上曾发生的严重“环境公害”事件,这些国家和地区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解决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学”在这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具体内容的展开方面,可以举一些具体案例的办法与学生达到互动的目的,例如在讲授“环境影响的费用效应分析”和“环保政策”等章节;可以列出环保部门审批或关停一些污染企业的过程说所采用的费用效益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既加深了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又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现实经济问题,提高了学生经济学思维的直觉能力。 3.巧妙布置作业。结合课堂的理论教学部分,在课下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同学布置一些环境调研的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观察结果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做成ppt,课上进行发言交流。例如在讲授“循环经济”的章节,可以组织同学调查周边的小区、学校、家庭等垃圾回收及再利用的情况。 4.高质量的备好每一节课。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教师授课其实是“生产过程”,学生上课则是“消费过程”。为了使生产的知识能够适合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即使“互动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的课前准备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环境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国际、国内的环境形式时刻在发生着改变。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书本知识以外,还应该时刻关注媒论文联盟体的最新新闻,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内容,以便适应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课前可以通过网络、杂志等各种传媒手段,搜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等手段,把一些课外知识融入到书本内容中,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结语 笔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环境经济学”的教学既要区别于一般的专业知识教学,又要有区别于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愉快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能力、归纳应用的能力、思维想象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同学的学生成绩也使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应用经济学论文:浅析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应用问题探讨 论文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教学手段 论文摘要: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与创新是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出发,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原则与注意问题,以期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的社会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及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西方经济学中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的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而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最重要核心专业基础课。由于西方经济学在学术规范上采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现象,提出经济理论,是最偏重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其繁琐的假设条件、抽象的概念与内涵、复杂的数学推导和几何图形、使得老师和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难教难学,因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梳理保证其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基础上,重视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效果良好的解决路径。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把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的技术。把多媒体技术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使我们得以突破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的局限,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已成为高校教师包括经济学教师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之一。要想使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表现优势、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需明确一个关系、遵循两个原则,注意一个问题。 一、明确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凭借广泛的集成性、灵活的控制性和信息的多维化等特色,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手段的典型代表,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的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然而无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多么优越,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其优势在于信息的大容量与影音图像的动态表现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其最大的不足是由于使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进行教学而产生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内容固定化的弊端,对教师的思维是一很大的束缚而难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多媒体教学课件仅是辅助性的工具,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功能如何完善,它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完善,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传统教学,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尤为如此。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是内容广泛、理论抽象,有大量的数学推理和图形分析,单纯依靠多媒体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两者充分结合、优势互补,方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原则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两者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在应用时不能绝对化,应注意遵循两大原则。 1.内容决定形式原则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而内容决定形式。用不用课件什么时候用课件是由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基本经济理论的文字演示、数学公式的推导、图表变化的演示和教学案例的播放,构成了两大内容体系:一是以文字为主的理论体系(包括案例),二是以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为主的模型体系。内容的差异决定了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也应有所不同。 (1)理论内容课件具有教学优势 多媒体教学在文字性的教学内容时具有不仅具有信息容量大、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更能通过文字、影音、图像的有机结合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形象、较之传统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课件设计上,首先,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能把教科书搬到课件上,其次课件层次要清楚,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西方经济学特点之一是内容广泛且前后内容关联性强,因而在课间制作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超链接功能,实现各内容板块的适时转换,实现逻辑结构的清晰。再次,课件设计应追求简洁明快,色彩要搭配合理,既增强视觉刺激,要避免课件太花太过凌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2)模型部分板书具有教学优势 数学模型的推导与几何图形模型的演示方面板书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教师的板书功力较高的话,可以通过一遍讲解一边书写、画图的形式带动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用多媒体,教师一定要在课件设计上下功夫,使其服从于教学需要。例如在利用图形讲解某一内容时,最好是对图形进行几何分解,讲一条曲线,就现“画”一条曲线,一边“画”,一边讲,这样将一幅图分解完成,同时也将分析问题的思路展示给学生,效果会比较好。 2.以人为本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贯彻以人为本为本的原则。 (1)注意节奏,忌放电影模式,跟着课件走 新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是完全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地点击鼠标完成所有工作,教师的思维限制于课件中。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部表情呆板茫然、说明学生没有理解领会该部分内容,教师就应该调整教学节奏、必要时重复梳理教学内容,不注意这一点,即使课件做得很新颖,效果亦未见得好。 (2)充分发挥教师得主观能动性 如果说备课、制作课件是一次创作过程,那么讲课就是教师的二次创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会有即兴激发的灵感与火花进发出来,这是传统教学过程优于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前备课的作用,更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思路连续清晰、课堂气氛活跃的有机整体,如此方能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过程本身尤其内在的规律性,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其主管能动性;艺术性表现在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知识积淀的展现与个性的张扬,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正如一千个人教师就有一千种西方经济学。 三、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匹配问题 多媒体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有其他许多教学方法,如案例法、讨论法、实验法、双语教学法的匹配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力求将探究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经济学实验等各种先进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融为一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贯穿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之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它们在教学中产生1+1 2的效果,也是我们今后应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应用经济学论文:无关关系 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摘要:一种新的价值论学说,认为市场经济存在一种内在的无关关系,这种无关关系导致均富机制的发生,其中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关系和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是无关关系,前者引导价格体系及其变动,后者同步利润和工资。 关键词:“无关关系”;效用开关说;均富价格 一、“无关关系”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的修正 有史以来,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深入人心,自然科学可以看成揭示事物之间联系的学问,辩证法提出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混沌论更是把事物之间的联系推向极致,一枚铁钉毁掉一个国家,一只蝴蝶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些都是对联系着事物的正确认识。 但是虽然事物之间总能找到联系的影子,比如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在成分相同方面存在着客观的联系,但是如果我们把联系定义为函数关系,即一个事物的变化引起另一事物的变化这个层次,那么除了联系这种关系外,还存在诸多的“无联系”,即事物之间还存在互不影响对方的发生发展和消失的两件事物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称为无关关系。比如,一种新的钢铁冶炼技术的发明,不能对水泥生产产生影响,那么钢铁生产技术和水泥生产技术之间的关系是无关关系;比如服装生产价值链中,汽运提高到空运带来的货运速度的提高,影响不到缝纫机的转速,那么货运技术和缝制技术之间是无关关系。无关关系既然是事物无关,似乎没有应用价值,实则不然,正是无关关系的忽视使经济学从它开始那一天就迷失了方向。 经济学的研究所以要强调事物之间的无关关系,是因为虽然经济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许多经济现象的本质,但是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无关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许多经济学现象不能很好地利用目前的经济学概念予以解释,很大的原因是忽略了无关关系的作用。虽然各行各业充满联系,比如几乎所有行业都用电,所有行业都用土地,所有行业都有人在劳动,所有行业都需要货币,所有行业都用数学,但是恰恰是他们之间那些具有无关关系的因素界定了不同行业或者价值链不同环节间的不同。这些因素包括不同的天然资源,不同的设备,不同的专业人员,它们互不影响彼此的发生发展。 经济学关系的价格分析几乎可以看成存在无关关系因素的两个系统的关系,那些能够通过量纲计算联系上的有关关系只是经济学的一个方面。市场经济的客体之间的无关关系使市场经济的主体之间具有了称之为“所有权平等”的机制,进一步的推论是行业间和劳资间的利益攀比成为交换比例和工资劳动比例形成之动力。 二、交换双方交易后生活水平趋同决定交换比例 生活水平趋同的交换机制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推理如下:互不影响对方的发生发展和消失的两件事物的关系,我们可以称为无关关系;两种不同商品的生产必然存在无关关系因素;所有者不能通过改变己方具有无关关系性质的生产因素的质和量控制对方生产因素的质和量,从而影响对方的交换行为;“互相不能控制”使得所有者有了随意定价的权利,消耗或者贡献不能转化为交换的权力,这使得交换意志有了发挥的机会;交换意志是用尽可能少的己方商品交换尽可能多的对方商品,而交换后的利益是可以比较的,并成为价格唯一动因,我们可以称之为交换后利益驱动的唯物论;如果交换是意志平等的,试错的结果是交换后双方生活水平相同;所以交换双方交易后生活水平趋同决定交换比例既价格。 关于生活水平和效用的关系:人人对某种商品都有必要需求量(自然单位或功能单位),效用相等实际上是必要需求量都满足时的状态,本文基于“交换趋同于效用相等”的理论实际上是说交换后都满足交换意志的意思,这里有个两个人有不同的必要需求情况下的交换公式:交换比例取决于对对方商品的必要需求量和己方的商品所有权人数之乘积。实际上商品社会中的家庭交换边界导致的家庭人和生产者需求差异化减弱等原因使得上述需求的差异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思想,对交换起作用的不是需求的不同既效用的比较,而是人类需求的相同既效用的相同才是价格的引导力量。 往往有错误的认识,交换的是不同的商品,所以在不同的商品身上找等价物。虽然交换的是不同的商品,然而这些商品起到的作用是弥补交易双方的不足,弥补过后双方消费品的不同变成了相同,劳动价值论和效用论的不科学之处即在于试图使不同通分,而实际上商品交换过程存在“相同”,那就是人类的几乎相同的生活内容。商品化社会的实际情况相当于大家分别生产不同的商品,堆放在一起,然后平分为相同内容的很多份,然后按照赖此行业而生活的人数领走自己的份额,这是行业和行业间的分配规律,也就是价格的实质。 三、从众需求的概念 无关关系使得持有不同所有权的人不能以持有的商品数量和商品效用作为交换的砝码,这种物之间的“无力干涉”使得“人”成了价值唯一,也就是说使得所有者具有了随心所欲定价的可能性,但是接下来的约束条件使得这种可能性不能实现,它使随心所欲的定价权收敛于下面将要论述的一种利益均衡,即交易双方生活水平趋同是交易发展的趋势。生活水平利用“从众需求”来表达,从众需求是指人们的当下生活水平。人对商品的欲望是历史性的,人的生活都被时代所左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活水平和内容,在时序上虽然存在需求的差异,但是在截面上需求的差异是微弱的,也就是说这里提出了“时代人”的假设,人不能脱离时代而生存。 以往的经济学强调人和人之间需求的不同,但是本文认为人们需求的相同才是价格形成的力量。虽然不同行业和价值链环节对商品具有不同的所有权,具体分工带来了身份的不同,但是他们的从众需求是一样的,需求相同导致价格产生,“交换后”决定“交换前”,无关关系使得不论持有的商品如何先进或者落后,如何在数量上存在差异,交换中的人都具有了相同的权利即人人有意志满足自己的从众需求,价格的本质是“等生活水平”交换,如此而已。所谓等价交换即等生活水平交换或者均富交换,也就是说凝结在商品中的交换权力是“时代生活水平”,这里的思想不再是经典经济学的要素决定论,而是交换后利益决定论,否定了以贡献论价值的经典经济学逻辑,建立了价格是大同之力量的市场经济认识论。 四、效用的开关学说 效用的作用一直让人们迷惑不解,有的学说对效用置之不理,有的学说把效用的力量推向了极致,实际上效用在经济生活中只不过起到了价格的开关作用。 商品的用处有大小,有缓急,效用只能决定买或者不买以及买多少,也就是说效用决定购买的数量,从而决定引导供给量。至于以什么价格买,不以消费者的意志或者说消费者对商品的用处大小的评价为转移,实际上价格受制于以上介绍的所谓卖着均衡。 效用因人而异,“交换后交易双方效用趋同”是最终规律,是对效用最大化思想的否定,本文不强调最终规律,而是强调“交换后交易双方趋同于从众需求”,是因为个体需求差异综合到行业后实在微乎其微,因而效用趋同可视为趋同于从众需求,因而效用完全可以在价值论的学术层次上忽略不计,而只视为购买数量的开关。如果论述效用或者供需矛盾之于价格作用的话,这种作用形成可以称之为“小数点后的价格”的供需价格或者波动价格。价格由两部分组成:基础价格和波动价格,基础价格是价值论的主体,供需形成的价格是次要的。 “家庭人”的概念:经济学的基本消费单元是家庭,交换的界限以家庭和社会而划分,也就是说“不通过交换的财富流动”只发生在家庭层次,或者说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换只发生在“生人”之间,这里的原因在于效用判断或者消费后的效果之差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性别对商品的偏好,二是年龄段对商品的偏好。因为家庭成员的不交换事实,“个性需求”和商品产地和品质一样不再有价值论上的意义,人站在家庭的中心和社会发生联系,个性需求服从于家庭需要。“家庭人”和“时代人”两个概念使我们有理由忽略效用或者使用后果的差异而倾向于采用从众需求,进而认识到效用开关学说在方便认识市场经济方面的价值,当然严格的经济学,有可能在某些领域,把“交换后交易双方效用趋同”作为规律也有其必要性。 五、边际替代不科学的理由 人类交换特性是由使用工具的特性决定的,其一,工具种类越来越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生命的有限性使得个人掌握一切工具的使用方法是不可能的,其二,一种工具的商品产量越来越大,工具存在最小规模性质,也就是所有的工厂都没有缩小到家庭使用的规模的可能性;其三,生产线不能随心所欲的改变,不能随意被改造成需要的机器从而生产需要的产品,橡皮泥的童话同样和微小工厂一样因为技术的原因不能实现。 以上三个方面说明了人类社会的交换行为必然发生,用一句话解释的话那就是“工具使用的分工、协作、具体三个要求”决定了人类社会是交换社会,而且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交换会越来越专业。以上事实也使得自产和交换的边际替代价格论失于客观,是在方法论方面走入了歧途,不能发生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并作为论据。 六、均富价格公式 上面我们说了,“交换后的交易双方效用或者效果趋同”或者“交换后交易双方趋同于相同的生活水平”是价格的本质。这个结论的逻辑思路来自于下面的推理:交易双方生产中如果存在无关关系的因素,则不能使交易的一方通过生产因素的调整影响到对方的价格,从而使交易双方的意志成为掌控价格的唯一因素。 无关关系发生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之间(同类商品不存在无关因素,物的因素可以互相牵制价格),这个事实使得交易双方都有了定价的自由权,而交易是利己行为,所以交易双方都有定价自己的商品为无穷大的趋势,假如两个生人交换商品,交换的自由性,双方都努力使交换后使自己的生活水平比对方更好,继续推论下去价格的奥秘就会豁然洞开,怎样的交换才能使双方满意?对一方而言,是用尽可能少自己的商品换回更多别人的商品。双方都这么想,也这么做,最后一定是交换后双方的品种和数量一样多,这是问题的唯一解。 如果是理想的二人交易行为,无论交换前双方私有的商品有多少,效用大小如何,交换都会以每种商品“对半分”的分配方式完成交易,在这里价格起到均富的作用。所谓价格的均富作用是交换后不产生贫富差距的交换意志决定交换价格,而这种意志由于无关关系的存在成为可能,价格的均富作用是价格随供求变动的主要原因。 本文的格言:交换后的平等决定怎样交换,这既是价格的“均富机制”,价格是贫富均等的力量,而非拉大贫富差距的市场信号,下面从数学方面描述价格均富机制。 实际的交换总是“不对等所有者人数”,交换比例被交换后“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生活水平趋于相同”的机制引导,这是均富机制的标准定义,由此推论出交换关系: pi/pj=(ni/qi)/ (nj/qj),其中,p是价格,q是产量,n是从业人员,i和j是行业区分符。 上面的公式称为价格形成公式,商品的价格与产量成反比,与从业人数成正比。其中的p=n/q 称为价格因子,两种商品的比价等于其价格因子相除。因为效用起着开关作用,公式中省略了效用对价格的影响(效用的开关作用可以表示为0和1)。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价格因子其实是生产率的倒数,所以均富价格论的另一种说法是:“价格等于生产率的倒数”,这里的生产率定义为“相对从业人数”的生产率,相对从业人数这个概念,等到分析“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的关系”时才能理解。价格被依赖此商品而生存的人数和当下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依赖此商品而生活的人数越多,价格越高,生产技术水平越高,价格越低。 价格讲的是行业和行业之间的关系,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也遵循“从业人员均富”的价格机制,每个环节的增值公式与行业价格公式相同: pi/pj=(ni/qi)/ (nj/qj),p是增值的意思,i和j是价值链的环节区分符。 以上是本文的价格公式,反映了均富交换的思想。 此公式说明不同商品的效用决定商品以“自然单位”为单位的供给数量,在商品饱和的情况下,不同商品的供给数量之比值是固定的,所以说效用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动态分析是消费者利用价格的波动手段引导生产规模,也就是说p=n/q种的q是由消费者引导的,所以市场经济具有引导供应量的内因,这个内因使得劳动和资本在不同商品生产中有效地得以配置,达到供需平衡,而技术引导从业人数,也就是价格公式中的分子。需求量和生产此商品的从业人数具有从动关系,价格则是这种从动关系的体现(生产率的倒数),因此交换前双方私有商品数量的不平衡只能导致规模和劳资分布的同步变化,此论断的重要性在于很好的沟通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它们对经济参数分别有各自的作用,前者决定行业产量,后者决定相对从业人数,两者综合决定价格。 七、均富机制引导利润和工资同步变化 通过对市场经济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财富从生产到消费的流动包含三种方式:(1)不同行业之间商品的交换,通过交换财富分流到个人;(2)行业内劳资对行业产出的分割,通过工资和利润分流到个人;(3)通过行业内企业规模的差异和劳动技能的高低,也就是通过具有“有关关系”要素的比较分流到个人。前面我们大篇幅的谈了交换,下面论述分配的第二种方式,即劳资利益分割的规律。 “利润和工资”的关系和前面讨论的行业关系一样是“无关关系”,与行业关系不同的是,“利润和工资”的关系的无关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分别属于两个独立的市场,利润来自资本市场,工资来自劳动力市场,而这两个市场没有互相制约的机制,即在分配之前是无关关系;二是它们通过生产发生联系,但是系统元件的贡献具有不可比性,也就是说资本和劳动作为企业的两个系统组件,他们的作用是没有重要性之分的,即重要性无关,企业的运作不能让利润和工资发生联系。以上两个原因决定了利润和工资的关系是“无关关系”,这种无关关系的分析只能用事后利益,也就是分配后的利益的比较才能进行,因此对一个社会来说有了以下公式: m/nc=w/nl(或者:m/ w = nc /nl ),其中, m利润,w工资,nc投资者人数,nl劳动者人数。在这里利润工资比也称为资本折算系数。 含义:依赖投资生活的人和依赖劳动生活的人,他们生活水平趋于相同的市场机制引导利润和工资的关系,均富机制引导利润和工资同步盛衰。 从这个公式可以理解第一节提到的“相对从业人数(n)”的含义。 n=nc +nl,也就是劳动者人数和投资者人数之和。 本质上资本是使用工具之人类特性赋予人的可以与主体分离的劳动能力,使不劳而获成为可能,因此赋予资本以价值是对人类使用工具的肯定,利润导向是肯定人类使用工具的特质的表现,是顺应进化的要求。 从劳资同步的原理可以看到一般利润和工资的存在,一般利润等于纯粹依赖资本而生活的人所需要的“时代生活水平”,工资水平也是同样的道理,等于纯粹依赖劳动而生活的人们所需要的“时代生活水平”,工资和利润是随动关系。经典经济学常建议降低利率挽救萧条,其实零利率放贷只能造成工厂“投了拆拆了投”的虚假繁荣,同时抑制工资的上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劳动者都得不到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所以劳资均富机制告诉我们,贫困还是富裕取决于实质性的劳动以及资本积累。 资本和劳动的重要性虽然是相同的,但是生产进化的方向告诉我们,人类追求的是资本取利而非劳动取利,美好的一天是劳动淡出生产舞台,比如8小时工作制进化为4小时工作制,大量采用资本的劳动,谋得大量的消费品。资本的壮大也就是充分发挥利用工具的人类特性,这就需要资本作为价值进行方向引导。 但是资本的积累就目前的信贷制度和财产继承制度而言是“非机会平等”的,也就是说存在着改革的必要性,私有制在资本获得途径和管理方面有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需要深入认识和制度创新,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设计之一是所谓的公民天然产权法和货币发行公民账户法,这些对市场经济历史成果的反思采用“特区试验法”经济学试验也是必要的,“特区试验法”是社会取代斗争哲学的进步。 如果我们把公平定义为“谁创造谁收获”的话,那么“无关关系”带来的均富机制,即价格对公平的作用是逆动作用,那么均富机制是对公平的否定,它唯“大同”是瞻,不问贡献。一个企业的生产率提高,其“创造”的价值并不能完全私有,因价格的传导作用会被全社会共享;一个企业的生产率下降,其不幸会因价格的传导作用会被社会共同分担。因此市场经济内在的拉平生活水平的机制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这个世界并不完全按照“付出多回报多”的公平原则运行,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有着固有的机制让一切个人的贡献造福于全体。 八、价格跟随曲线 在技术和资源等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之间的比价是稳定的,只有在某商品生产率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商品的比价才发生变动。关于价格水平问题提出个新概念:“价格跟随”,意思是一商品的价格变化必然带来其他所有商品价格的变化,以维持比价的不变。维持比价不变的动力出自交易后的生活水平趋同,但是商品和货币的问题会导致某一行业的商品的价格变动,起因也许是偶然的一次成交价提高或政策性的价格调整或时尚需求的拉动,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其他商品的价格迟早都会跟上,直到比价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里存在一个价格跟随曲线的问题,一种商品的价格提升,其他商品的价格跟随会是瞬时的吗?没有实证的猜测是,其他商品的价格跟随有个跟随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商品的价格跟随曲线由三段组成:“迟钝期的水平段”,“起飞期的斜线段”,“比价恢复期的水平段”。起飞段的斜率是跟价敏感性,倒数是跟价黏性,其斜率对经济周期和波动烈度的分析应该是个重要参数,比如需求的淡旺季的跟价黏度不同,竞争激烈程度与跟价黏性成正比,零黏性商品增长率为零,跟价黏性大的商品往往意味着起飞段的开始,但是跟价黏性带来的行业贫富差距是有限的。 九、“有关关系”拉大贫富差距 上面论述了具有“无关关系”特征的行业间关系和劳资关系,其中的交换比例和劳资分配被均富机制引导,是社会财富平均化的两种力量;下面是加大贫富差距的两种力量,行业内竞争和劳动力竞争,他们均具有“有关关系”的特征。“有关关系”使得人的意志不起作用,从而形成“分配不由人”的分配规律,企业规模差异和劳动技能高低通过“有关关系”要素的比较产生贫富差距。 “有关关系”表现为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间彼此被“同质”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价格联系着,要素可以量化比较,从而可以左右双方的利益关系进而导致利润的差异和工资的差异,“贡献见差异”也就是常说的竞争机制,需要提醒的有如下三点:(1)收入不都是完全用来消费的,作为人类的一员有投资的义务,因为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是人的第一特性的表现,资本获利是分内的义务,为了人类的进步,资本积累的意识不能削弱只能加强。(2)自然资本做到“生而有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包括土地矿藏以及前人的有形遗产,达到使公民出生即得到基本的资本武装,零起步的人生经济法会逐渐被淘汰。(3)用十字架比喻的话,横轴的左右代表着行业均富和劳资均富机制,纵轴的上下代表劳动竞争和资本竞争,福利是十字的中心圆,中心圆的扩张意味着福利的加强,完全的球形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未来。(4)在维护人类整体利益方面,存在个人“不作为”甚至损害集体利益的问题,因此资本或者劳动差异性的获利行为有其副作用,因此经济法规的指导思想是消除竞争的负作用。 十、结论 本文阐述一个观点,市场经济自身的运行并不完全按照贡献论分配,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固有的均富机制,这个机制引导价格体系的变动方向,使得行业间或者价值链环节间的人均收入趋于相同,同时使工资和利润同步变化,这其中的动力是无关关系带给交换和劳资分配的交换意志和对利益的同步诉求,其中的效用起到交易开关的作用。如果承认“无关关系”的存在,那么人们对经济社会的认识无疑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对经济发展和公平进步的制度设计也会出现许多令人鼓舞的新途径。 应用经济学论文:应用型人才经济学教学要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 引言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有着直接影响。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多是以招收文科考生为主,数学基础比较差,对经济学有些难以理解。有时候,尽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起来却觉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像是过眼烟云,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作为科任老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说明经济理论。现结合我自己多年来教学的经验,谈谈我对应用型人才经济学教学的一些看法。 1 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案例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而生活中处处都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选择,这就涉及到经济学。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从起床到睡觉,从穿衣到吃饭,从睡眠到读书、游戏、身体的锻炼以及购物、聊天、休息,从生活起居到谈情说爱,都存在着资源配置与利用,存在着经济学问题。经济学的问题比比皆是、俯首可拾,比方说,我们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在外面走路,会感到孤单,甚至有时候会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于是,见了陌生人他也可能会跟对方主动打招呼聊天、一起走一段路。经济理论很容易就可以解释这些事情,因为跟他人聊天可以增加自己的效用,两个人走路跟一个人走路相比,两个人走路可以打发寂寞时光、可以增加安全感,从而增加他们的效用,这也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用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来谈经济学,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带着兴趣与没有兴趣来学习同一门课程,其效果将是天渊之别。 2 善于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生活中虽然处处都有经济学,但要利用经济理论解释它们却需要我们经常去思考。例如,关于物质与爱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人认为,物质是基础,但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物质和爱情何者更加重要,他们的关系如何,这可以用经济理论来分析。 我们可以用u表示效用,m表示物质,l表示爱情,a、b、α、β、γ为不为零的常数,它们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u=amα+bmβlγ。这个式子就较好的描述了一般人的物质与爱情的关系的观点。当m=0时,不管l是否为零,u都等于0,说明物质是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爱情也不能当饭吃。β、γ的大小代表物质与爱情孰轻孰重,当β γ时,更加看重物质;当β γ时,说明他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更加注重爱情。物质与爱情到底各占多大比重的问题,是一个效用最大化问题。 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思考,就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现象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甚至我们所说的一些在理的话,都包含了经济学原理。例如,在电视连续剧《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的大结局中乔省长有一句台词:“如果一个人有了害人之心就不可救药了。”用经济理论如何解释这句话呢?经济学有一个经济人假设,人总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有害人之心的人总是把别人情况变好当作是件使自己效用减少的事情,为了增加自己的效用水平,在自己情况不能变好的情况下,他只能通过损害别人利益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 3 善于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 经济理论不仅应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而且要解释社会现象。几乎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最常见的社会现象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房产问题、三农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经济危机、欧洲债券危机等等,这些典型的经济现象无一不是经济问题,都可以用经济理论来分析。有些社会现象,看起来不是经济问题,但也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如很多人在感叹物质文明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惊呼道德沦丧问题。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利·s·贝克尔(gary s·becker)就因把经济分析方法推广到人口增长、家庭、教育、犯罪和处罚、歧视等社会问题研究领域,在199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样地,经济理论还可以解释我国的文凭热、证件热、国考热、宰客门,甚至可以解释考生的作弊现象;也可以解释日本因地震而造成核泄露后中国出现的“抢盐风波”,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反腐倡廉将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有人对城乡居民的幸福因子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条件差得多与收入低得多的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更高。这种结果让常人难以理解,但在经济学里面,解释这种现象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如常人所说的“幸福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得少”。 4 善于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可以用于指导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理论不仅来源于实际,而且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用来指导并解决“经济”问题的。因此,经济理论也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比方说,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处理好恋爱与读书、打工与读书、游戏与读书、锻炼与读书等关系问题。有的同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部分人来到学校忘记了读书就是自己的天职。对他们可以用机会成本理论、消费理论来教育他们好好读书,让他们算一算自己来到学校读书的机会成本,不要以高昂的代价借入明天的钱用于今天的消费。 大学生中还存在着另一类极端的观点: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只要读书读好了,其它方面都可以不必考虑。这部分人是学习至上主义者,他们可以忘我的读书,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还有一种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是损害他人利益,甚至伤天害理也在所不惜。这种情况可以用产出函数来说明。我们知道有个这样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lαkβ。y表示产出;a表示技术,在这里可以具体化为所学的知识或者本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a与普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稍有不同,a的符号可正可负,当它是用来造福人类的时候,a 0;当它是用来破坏他人幸福、损害他人利益的时候,a 0;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指数α、β为常数。这个式子说明,如果不好好锻炼身体,身体搞垮了,使得l=0,产出y也将等于0;如果思想道德品质败坏,尽做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他的产出将是负数,也就是危害社会的“产出”。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而且要锻炼好身体,尤其是要保证思想道德品质不要出现问题。 5 善于应用经济理论正确引导学生为人处世 经济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日常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为好人、处好事。前面的产出函数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做人的非常好的例子。其实,经济理论中有很多知识可以与为人处世联系在一起。比如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问题教导学生不要做那些对社会、对他人有不利影响的事情,要多做一些好事情,至少不要做对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的事情。如某人生日party,寝室几个人一起在寝室里唱歌跳舞猜拳饮酒,彻夜狂欢、好不快乐。可是,他们的行为却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他们影响了别人正常的生活与休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他们的行为的外部性,他的生日party可以不要开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的正常休息,或者找一个不会影响他人的地方做他的生日party,如在酒店或娱乐场所。另外,可以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知识来分析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与人为善、为什么要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为什么要懂得感恩等等。福利经济学的社会效用函数知识告诉我们,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的乘客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知识告诉我们应该关心弱势群体,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从经济学的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社会经济平等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6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涉及到经济学 知识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知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问题也可以归结为一个经济学问题,可以看作是固定成本下的产出最大化问题,但这个问题与普通的投入产出问题有所区别。首先,人的综合素质是有很多方面决定的,我们不妨把每一个方面也称为一种素质;其次,每一种素质的培养又需要一定量各种“要素”的投入,同时,在培养这种素质的同时,其它素质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用z表示综合素质,yi表示n个素质中的第i方面的素质,xj表示m个要素投入中的第j种要素的投入,假设第j种要素的价格为pj,总成本c为常数,用f和g表示某种函数关系。我们同样可以将它们的关系用函数表示: z=f(y1,y2,y3,…,yn)=g(x1,x2,x3,…,xm) x1p1+x2p2+x3p3+…+xmpm=c (1)式有两个方程,后面的等号表示m种要素的投入,有n个方面素质的产出,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方程;前面的等号表示人的综合素质是由y1、y2、y3……yn几个方面的素质决定的,z为综合素质,可以看作是由于获得y1、y2、y3……yn所得的好处或者效用,因此,前面的等号可以看成是效用函数。(2)式为约束函数,表示资源的有限性。因此,如何使得学生综合素质最大化,就可以归结为有限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经济学问题。 7 经济理论来源于生活,也可以且应该回归于生活 有的人认为,经济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可以用来举例说明的例子。经济学从她产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现实生活,她来源于现实生活,并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而完善。因此,她也可以而且应该回归于现实生活,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只要我们好好的想一想,经济学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有例子可以说明它。 总之,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而且要用经济理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应用经济学论文:生态经济学理论在环境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个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之一。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括理论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括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别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价值流循环与转换。生态经济系统划分范围可大可小,从层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层的生物圈和经济界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国民经济总体生态经济系统、部门生态经济系统、行业生态经济系统。按地域大小分:有国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组成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四大要素。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体,因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现代经济不是个封闭系统,而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生态经济学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态经济全面要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循环理论。生态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功能、平衡、效益、调控高度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实体的运动发展规律。 应用经济学论文: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我们改革二十年的成功就是制度的变化造就的。二十年的成功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在座的同学都是二十来岁,在你们出生时,还是一个老的制度,现在已完全变成一个新制度,而且变化还没有完,还在继续变。如果没有这些变化,我们今天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如果我们还是在斗私批修,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那我们还是老样子。二十年以前,一般家庭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有了彩电,我们的生活大大改善了,教育得以普及,国人平均寿命延长了。变化的取得是靠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参与。回顾变化的成果使得我们现在非常有信心,而且我们还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改革。所以,今天讲的题目就是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一、价格很重要 我曾给《北京青年报》写过一封信,其中写到首都机场一杯咖啡卖88元,我和几位朋友在那里喝过,一看账单,觉得非常不合理,不应该这么贵,于是就给《北京青年报》写了封投诉信讲这个事。我们在机场与服务员辩论起来,这位女服务员不慌不忙,彬彬有礼地与我们讲道理。可以看出她很有经验,经过这种事不止一次。可她为什么愿意受这份气,她明明知道这件事不对,却仍要辩护。这种事的原因要做制度分析后才能看出道理,我们可以猜想她是有某种方式分成的,这就是制度,表面上看不出来。这个例子说明,我们要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从表面看到背后的制度。不仅是服务员,飞机场与这个咖啡店也有利害关系。88元一杯咖啡,飞机场肯定知道,但允许它存在,我猜想是飞机场用很贵的价格出租柜台给咖啡店,同时默认咖啡店可以乱收费。这些说明经济现象后面是人的利害关系,而人的利害关系决定了人的行为。制度经济学就是研究在经济现象表面后面的控制人和人关系的学问。 我再举个例子说明制度怎么和日常生活有关。德国的一些城市,如柏林、法兰克福,它们的地铁使用自动售票机,买完票以后直接上车,无人或机器检票。北京的地铁有人在进口处检票。其他一些地方,如香港、华盛顿、新加坡,都是机器检票。但柏林、法兰克福没有任何检票设备,如果你不买票也能上车,一般车上也没有查票的。我在柏林呆了一个月,天天坐地铁,也没碰上查票的。这个制度能在那里行得通,如果北京地铁采用同样制度,估计行不通,恐怕大部分人都不买票。但是德国人老老实实买票,这就使德国地铁省了检票员和机器,成本降低了,其结果是每个柏林人享受到较低的票价。靠每个人都遵守规则,这样每个人也都从中得到好处,这种好制度在中国行不通。举一个反例,大连是一个沿海城市,但非常缺水,大连市政府规定每家每月只许用3 吨水,水价为1.6元/吨。超过3吨用量的水价是每吨16元,即涨10倍。显然一天一百公斤水很不够用,于是很多家庭偷水。自来水公司于是请大学教授商量对策,大学教授提出设计一种精密水表,滴水时也能走字,让所有家庭安装,但水表很贵,即使不偷水的人家,也得装这种水表,这样会使所有人都倒霉。这问题该怎么解决?它的毛病出在水的价格不合理,你应把价格定在水的成本上。因为得到水有很多办法,大连可用海水淡化的办法,一吨水据资料反映约需3元,那水价定到3元/吨,问题不就解决了?老百姓有足够的水可用,自然就不偷水了,按3 元价格调整自己的用水量。这就是经济学解决的办法,即价格等于成本。 成本在经济学上讲应是边际成本,经济学要求的最有效率的价格应该等于边际成本。p=mc,p就是price,m就是marginal,c就是cost。这是经济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道理,这样一个价格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高。我拿一样东西上市场上卖,我知道进货成本或生产成本,但卖时,在成本上加我的利润,这时我报的价一定会高于边际成本。你有什么办法让卖者报出成本价?这是个制度问题。用什么办法使供应商亮出底线?超市就报了价格底线,因为商品都是明码标价,而且不能讨价还价。超市为什么不能加一价码?因为有别的超市与它竞争。如果只有一家,做不到价格等于成本。但有好多家,价格通过竞争可降低到边际成本上,谁也不敢把价格定得太高。由此可知超市对改善资源配置起非常大的作用,它减少了交易费用,特别是把价格底线亮出来了。如果到国外买东西,又怕吃亏,那么上超市,保证不会吃亏,超市一定是真实成本价格。超市如果价格等于成本,赚不到钱,谁还干?超市一般不容易赚钱,但不赔本。所谓等于成本,并不是等于进货价格,而是再加上管理费用。超市管理费用很高,头一个是偷窃,还有复杂的仓库管理。超市如果在管理上想出新办法,比别人强一点,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库存,又有保证供应就会赚钱。总而言之,通过创新、竞争有一个平均水平,但它比别人管理费用低,它就赚钱。中国有些超市比外面的价格还高,这是因为超市正在发展之中,有些管理、进货、配置问题还没解决。像美国超市是最便宜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薄利多销,厂家、消费者均得到好处。超市被迫把自己价格底线亮出。价格是重要的。 大连的例子说明定价错误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定价准确可节省资源,价格不能扭曲,否则会造成资源配置的错误。所以,我们要追求好的价格,能达到供需均衡的价格。在经济学里,有一条往下倾斜的需求线和往上倾斜的供给线,两线交点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需均等,是好的价格(商品均衡价格)。一个商品达到均衡,叫局部均衡,所有都达到的均衡叫一般均衡,此时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一个均衡点,而且市场起到质的变化,即任何一个商品均可买到或卖掉。这时,钱变成度量价格的单位,它代表价值。一般均衡价格就是价值,二者没有任何区别。甲商品可以换成乙商品,甲价是乙价的两倍,卖掉甲可买两个乙,甲乙价格比是2:1。一般均衡理论是惟一的价值判断,它的道理是实际证明的。2元票子只可买2元东西。任何人创造的价值理论不论多深奥,多复杂,如果不同于一般均衡价格,都是错误的,因为它在市场上是行不通的。一般均衡理论彻底解决了经济学里最根本问题 #0; #0;什么是商品的价值。 我们生活在地心引力里,谁也不觉得它的存在,但地心引力不但存在而且很重要,就像我们生活在价格里并习惯价格,也就感觉不到价格重要。没有价格,无从判断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稀缺。而价格给了你非常准确的度量。如发电可有很多办法,用煤、用油、用原子能,要根据当地情况计算,选择成本最低的。你在比较时要用到一系列商品的稀缺性。建一电厂,要用各种投入,都有稀缺性,要计算发电要用多少社会稀缺性。不同商品有不同度量单位,本来无法相加,但在经济学里只要是商品都能加。一尺布和一斤铁可价格相加。建电厂,什么东西都可相加,这样就可以比较。结果同样一度电,消耗最少社会财富的成本最低,没有价格你就会决策错误。价格重要性在于保证我们用最少投入得到产品。大连海水淡化3元/吨是通过方案比较得出, 没有理由再去用4元/吨方案。所以一个方案比较,离不开价格。 计划经济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价格,没有均衡价格(市场保证的)。从价格重要性可推断人类社会离不开价格,计划经济行不通,因为没有价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是以有一般均衡价格为前提,这种“科学”必须能赚钱,否则,不能减少稀缺性。它是否能创造新的财富,用较少投入得到更多产出,只能通过价格比较。因此,一定要有价格。人类越来越面对稀缺性。美国比我们富不止十倍,但人们也不满足。人只要是追求物质,就总需要价格。人对物质追求可能会减少,但不会永远不需要。回到原始社会,挖个洞住在山洞里,不会有这个可能性。到那时,科技也无用,人都披一块兽皮,住在山洞里。 二、价格产生的制度安排 价格万岁,人类社会离不开价格,这是一个科学的结论。不管社会怎么变,必须产生价格,必须有产生价格的各种制度安排。价格每天都在变,去菜市场可以看出,早上和下午价格不一样。西瓜价格与纽约股票市场价格产生道理差不多。由于价格重要,所以产生价格的机制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 比如在市场上,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有进入和退出的自由。进入自由指本来不买这个东西现在买,或本来不是生产这种产品现在从事这种产品生产,退出则反之,还要有选择的自由。你限制某人必须到哪儿买,价格就扭曲了。不但如此,而且要有信息交换的自由,我在这儿买东西,还要知道那边用什么价格成交。东京股市和纽约股市必须联网,如果割断信息沟通,股市价格就会扭曲。 1、谈“私心” 价格是人关心自己利益讨价还价形成的。只有在人关心自己利益时供不应求才会导致价格上涨,你不关心,就没有。它的背后是个利益问题。因此,我们放弃利益,就没有价格。我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里一开始就讲:人必须追求自己的利益,人不追求自己的利益,就没有价格,这个社会是非常危险的。为什么我们大家敢于坐飞机?因为你知道驾驶员是一个追求利益的人,他对自己的命是很在乎的。如果驾驶员像恐怖分子一样,连命都不要,你还敢坐飞机吗?我们以前天天批“私”,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批判“私字一闪念”,说“私”如何如何坏,其实,这个“私”还帮了我们大忙。没有私是非常可怕的,现在所有制度设计都是按照“人有私心”来安排的。 讲到人的私心,它有坏的一方面,也有好的一方面,而且好的大于坏的。当它侵犯别人的私时,就变得有害,如果它不侵犯还成就了别人的私,那就是好的。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很多哲学家认为“私”是万恶之源,所有世界上坏事都是私造成的,把私除去,世界就太平了,这种看法是很肤浅的。他没有看到把“私”抛去后,世界将更不太平。而且世界之所以丑恶,并不因为有私,则是因为侵犯了别人的私。如果我有私,而且知道你也有私,那么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大家都得到好处,使各自的私都得到满足,这个世界将是很好的社会,利人利己。可怕的是,我虽然知道你也有私心,但我的“私”膨胀到侵犯了你的私,这就变成了坏事。要使我们社会安定,就要让每个人追求利益,同时不侵犯别人利益。这句话非常重要。柏林人也有私心,但他们懂得我的私心不能侵犯别人的私,所以我要守规矩。这就是一个国家老百姓有无教养的差别,懂得我的行动不能侵犯别人的私。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人侵犯别人的私。我们在马路上走,把人家道给挡了,这是最普通的事,我们天天都能看到的。在国外,这样的事很少。规规矩矩遵守交通规则最能体现老百姓的素质,这也是个学习过程。慢慢地,我守规矩对所有人都有好处。有时,我也走,你也走,堵在一起,谁也走不动,对谁都没好处。好象地铁,谁也不买票,最后地铁关门了,大家都坐不上了,对谁都没好处,所以强调私的界限。我们不要盲目地反对私,利用私的主要特点,不要侵犯别人,而且要帮助别人实现他的私心。孔子讲“君子成人之美”。人家有个愿望,你帮他实现,你就是好人,是君子。 2、扭曲价格回归为均衡价格 在一个一般均衡价格引导下,人按照自己利益做出的选择是符合社会目标的。我们回头再讲制度经济学,我说价格的扭曲会造成资源配置的错误,或者说人人按照价格来追求利益时,这个价格才是不扭曲的,才是一般均衡价格。人按照自己利益来行动时,他的选择是符合社会目标的,也就是说他做的事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有好处。这个道理经济学老祖宗亚当·斯密就看到了,就是“看不见的手”,但他没有证明,到现在他的《国富论》发表200多年了,他的理论现在已得到严格证明了。证明了人出于私心,按照价格所引导的来行动的话,对整个社会是有好处的。因此对个人选择不要加以干涉,让他们选好了,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学家大多主张自由,道理就在这里。它是最基本的公理,就像我们学几何一样,欧式几何有五个公理,有了这五个公理,几何各式各样的定理就推出来了。经济学一样,也有几个公理,所谓公理是没法证明的,只能承认他是正确的。有了这几条公理,经济学的大厦才得以建立,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经济学公理第一条就是“经济人”假定,假定人都是追求利益的,人是有私心的;还有一条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这没有办法证明,只能当成公理。有这样两条经济学才得以建立,所以真正懂经济学要义的人都是自由主义的或信奉自由主义的。因为他知道在价格不扭曲的情况下,每个人追求自己利益才符合社会目标。 那么我现在仍要问一句,如果价格扭曲的话,你按照扭曲的价格追求利益,是不是符合社会目标呢?不是的。但是这个事情奥妙就在这儿,当你按照一个扭曲的价格来行为时,如果这个制度允许价格调整的话,价格会恢复到均衡状态,除非你不允许它进行调整,政府管制了,我们能常常看到一个情况,政府能管制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就扭曲了,于是许多人从中得到了许多不该得到的利益,使社会受损,从前的价格双轨制就是这么一个现象。但是如果政府不管制价格,当人们按照扭曲的价格追求利益时,价格会自动调整的,调整到一个均衡价格,这也就是均衡价格的存在性,这在经济学里是可以证明的。存在的均衡价格是如何达到的?就是通过人追求利益达到的,所以我们按原来讲的,一般均衡价格下,追求利益符合社会目标,退一步哪怕不是一般均衡价格下,人追求利益也是符合社会目标的,因为在人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价格会恢复到均衡状态,这个证明就是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而且它还证明这个解不但存在而且是稳定的。稳定的意思就是说它不会发散,它会收敛,收敛过程不会有震荡发生。在经济学领域里,过去认为这个理论证明是没用处的,但中国改革正好就应用了这个理论。我们原来的计划价格是一片混乱,后来通过逐渐的开放才理顺。大家有选择的自由,政府对价格的干预越来越少,通过开放,价格逐渐调整到了均衡价格,现在价格90%都达到了均衡,但是未达到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我刚才讲了它不仅仅是一个数量上的问题,它有质量的变化。因为任何一个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的所有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互相牵连的,只要有一个商品价格不均衡,其他商品价格就不是真的均衡。而一般均衡,所有的商品都均衡,价格才是真正的均衡价格。所以我们现在有许多价格不均衡,它影响到一大片,它造成了我们整个价格系统还有相当程度的混乱,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资源配置效率还不够高。 3、自发秩序 我讲了自由选择的重要性,在供应和需求都是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自由选择是最优的。但是许多商品不具备竞争性,比如说公共产品的价格。公共产品就是指社会服务产品,如道路、公安、警察、国防、天气预报等,这些产品都是公共产品,它不能通过竞争来实现均衡价格。另外还有外部性,有些交易牵扯到第三方的利害,叫做外部性。比如说养蜜蜂,就是有外部性的,因为养蜂的同时,附近的农作物是能够增产的。还有一种外部性就是生产中产生污染。第三个是垄断,就是一家提供产品,铁路部门就是,垄断使这种产品达不到一般均衡价格,不能自动实现,要有人去管他。 因为有外部性,有公共产品,有垄断这些原因,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政府来管价格,政府就是要管公共服务的价格,有外部性的价格,垄断产品的价格。但同志们不要认为有了政府管,问题就解决了。我最近写了篇文章批判韩愈的《杂说四》,韩文一开始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是什么意思?它说好的马是很多的,但是你认不出来,只有伯乐才能辨别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这千里马就不被人赏识了。可是谁是伯乐呢?同样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韩愈开了个大玩笑,他用解决一个更难的问题来解决一个较容易的问题,找伯乐比找千里马更难。我们往往都有韩愈同样的错误想法,把一件事交给一个智者(伯乐)来解决。可是谁是智者,谁也不知道。刚才我讲了因为有公共产品,有外部性,有垄断问题,所以要请一个政府这个智者出来,政府是智者吗?政府跟我们一样,只不过它当了一个公务员,就变成了一个政府了,它能解决的好吗?与市场失灵一样,政府也有失灵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用到哈耶克的理论,他提出了“自发秩序”理论,反对人为安排的秩序。所以说是不是千里马让它们出来跑一跑,你就能发现谁是真正的千里马了。判别千里马,不是靠伯乐,而是靠实践。所以,我们的很多习惯想法(如韩愈这篇文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一部分,但非常误导人。他与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唱反调。我们改革的成功,就成在“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就是自发秩序。不是先设计好一条路,哈耳克就反对这个。我们改革成功不是谁设计哪年哪月干什么东西,而是走一步看一步,这就成功了。这里肯定有学费和错误,但它没有出大问题,在小问题上错了赶紧回头就是了。总之,个人选择是自发秩序的基础,自发秩序的形成靠每个人按照追求个人利益且不侵犯别人利益的原则在里面活动。 4、“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由的一种愿望。如何实现你的自由?那就是不要有人干涉你的自由。你周围每一个人都不干涉你的自由,你作为周围人的周围也不要干涉别人的自由。所以,最简单的办法是每个人都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当你周围人都不干涉你的自由时,你就得到最大的自由。另外一个人也得到最大的自由,因为你不干涉他的自由。每个人既是自己,又是别人的环境,别人的别人就是我。我要得到自由,我希望别人不干涉我。我成为别人的别人时,我也不能干涉别人。所以,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就能得到自由。每个人约束自己不干涉别人的自由,这时每个人就得到最大的自由了。我最近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因为每个人都会爱一些人,但你爱的方法要对头,你可不能干涉别人自由。虽然你因爱出于好心,但可不能干傻事。有时,父母会干涉子女婚姻、选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当然父母的劝告是必要的,可是劝告归劝告,自由是另一回事,不能干涉。“人民政府爱人民”,你就要给老百姓自由。信仰是自由的,谁也不能干涉。不但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也要给你不爱的人以自由。自由是人的权利,你有什么权利去干涉人家自由。干涉了势必造成很多麻烦。互相干涉自由就是,互相斗个没完。所以,也要给你不爱的人以自由,因为你要尊重人家,自由是人天生的权利。也要给敌人以自由。这里的敌人是指因你不给他自由而成为你敌人的人。他本来是你的朋友,但因你干涉他的自由,他变成了你的敌人,并不因为别的。当然,日本入侵中国,这个敌人我们要反对。但有很多所谓敌人并不是那么回事,因我们干涉了他的自由,他才反对我们,你一旦给他自由,他就会成为你的朋友。现在世界上大部分矛盾缘于干涉别人自由,你得尊重人家。这个道理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 5、尊重人权 产生价格的制度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安排就是所有权,财产的所有权。因为市场经济或产生价格是靠交换的。交换的前提是要有所有权,所谓交换只不过是所有权的交换。一个物的所有权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可能这个东西没移动,但交换已完成。所以,无所有权就无交换。所有权不能保障就会使交换无法进行。所以,发展市场经济要有交换,要有讨价还价,保护人的私心,保护人追求利益的权利。最重要的一条是保护财产的所有权。我们知道,人都是追求利益的,得到利益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侵犯别人的利益。另一种是不侵犯别人利益,通过劳动、与别人合作、创新,也可得利益。如果有机会侵犯别人,满足自己的私心,就不会去劳动。所以如果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允许一部分人去侵犯别人的话,这个社会将会是争权夺利的社会,大家都不希望通过劳动得到利益,而希望通过依靠权力侵犯别人利益得到利益,这个道理极其重要。人类社会生产力之所以会发展,就是因你侵犯别人劳动果实越来越困难,还不如自己去生产。在财产的所有权得到保护时,你侵犯别人利益,就不容易。所以保护财产所有权关系到一个社会的进步。如果侵犯别人代价高,他就选择自己劳动。但一直到市场制度逐渐建立,人权才被逐渐尊重。在这以前,人类社会每个阶段都有特权阶级,拥有特权者可侵犯别人利益。中国过去是个皇权专制社会,不重法律,皇帝的话就是法律,因此,谁都想当皇帝,皇帝最害怕的就是有人把他赶下台。 改革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权对每个人都极端重要,随便侵犯你的权力,你就无安全感。从来的革命,都是穷人造富人的反,无权无势的人造有权有势人的反。造反,首先破坏所有权,建立一个新社会。但穷人造富人的反,连富人的所有权都得不到保障,穷人的所有权能得到保障吗?所以,革命、造反的结果只是破坏所有权,穷人还是穷人。只有当穷人的所有权得到保障时,这个社会才有可能进步。我们说要保护财产所有权,往往以为这对富人有利,富人有钱,才需要保护,这是很大的误解。一般而言,富人财产的所有权比之穷人更易得到保护。富人之所以富难道是财产得不到保护才致富吗?我们说财产保护主要针对穷人。穷人自己要明白,我要尊重一切人的所有权。首先,富人的所有权你得尊重,连有钱有势人的所有权都得不到保障,哪穷人还有什么保障呢?现在农民的所有权得不到保障,他们的负担变成了一块橡皮泥,一会儿减少,一会儿加大。因为农民财产得不到保障,何以减轻其负担?一个农民到北京打工,弄不好就被收容遣返,路费自己出。 人权得不到保障是个大问题。只有无权无势的农民的权利得到保障,我们这个社会才会进步。因为你不可能通过侵犯他们得到利益,那只有自己劳动、创新、发明得到利益。我们虽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仍需走很长一段路。现在农民可以进城找工作,虽然受到鄙视,找工作受限制,只能干粗贱的活,但总归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是一个效率最高的经济。全世界真正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是富国。当然,有很多国家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好处,想搞市场经济,但做不到,因为它们缺少平等和自由。印度有四个种姓,人与人很不平等,财产分布差异很悬殊,男女也不公平,每年要烧死好几千女的,因为她们出嫁时嫁妆太少。印度虽号称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但民主搞得非常糟糕。不要以为一个国家民主了就能解决问题,不那么简单。但保障人权确实能解决问题。人与人权力差别很大。农民与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差得太远了。人与人很不平等。要作到人与人平等,很不容易。美国算是一个比较自由、平等的国家,但美国这方面问题也不少。大家知道美国前两年有一个辛普森案,一个人把他离婚后的妻子和她的情人给杀了,最后作案的血手套从那个人寝室搜出,但他有钱,请了一个很好的律师为他辩护,最后无罪释放。一个普通穷人是无法做到的。但美国社会有一好处,这件事谁也瞒不住。所以后来他在民事诉讼里败诉了,民事诉讼判定他杀了人,对他进行民事处罚。一个人不能逃脱法律制裁。所以,这个社会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它制度上比较懂得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掩耳盗铃。 应用经济学论文:试论计量经济学在国际贸易领域应用的文献综述 论文关键字: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文献综述 论文摘要:对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将对相关文献按照总体和区际分类的角度的进行评述。 1.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总体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关于人民币币值汇率波动对我国总体贸易影响的讨论一直十分激烈。纵观这些成果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正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不大。 1.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正面影响 魏巍贤早在1997年发表于《统计研究》的《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一文对此有比较详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最终笔者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总量的不断增大与有效汇率的持续贬值密切相关,因此这意味着两方面内容,一是我国以促进出口增长为目标的汇率政策是长期有效的,改革以来的汇率贬值确实起到促进出口长期增长的作用;二是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尽人意,长期的出口增长过分依赖于汇率的贬值。临时眭政策因素在短期内也百弱f起出口总量的变化使之脱离它与有效汇率的均衡关系水平。 另外,李海菠2003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一文《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根据1973—2001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与魏巍贤相类似的方法.即用单方程协整分析检验调整后的实际汇率arer、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协整关系。加之eg两法估计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最后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即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笔者还证实了实际汇率可以改善短期内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该类文献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原因应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事实与该理论有所不一致。 1.2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 郑恺2006年发表于《财贸经济》的一文《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itc比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根据有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决定对外贸易通常有3个变量。第一是外国收人大小,第二是相对于外国商品的贸易条件,第三是货币比价即汇率大小。由此,为了度量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必须控制以上3个变量。但由于gni不存在月度统计数据,笔者采用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来代替gni或gdp数据,此外由于我国不存在进出口价格的完整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以利用实际汇率进行替代。在构造实证模型时,笔者将波动率作为外生变量,在存在协整的情况下,相应采用var的扩展vec模型来估计估计短期内波动率对贸易波动的影响。其构造的模型为: 其中,ex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数量的自然对数值,i表示为不同的行业,ipf为美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大小,r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的自然对数值,v表示实际汇率的波动率,ecm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贸易变化的长期趋势。j表示变量滞后阶数。 笔者运用了以上var的扩展模型进行分析,由于var可以解决不平稳数据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可以更好的估算出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他研究了自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按sitc出口贸易与实际汇率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一些行业受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较大。 此外,李建伟、余明2003年在《世界经济》发表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同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文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围总体贸易有负而影响”这-fq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利用的是1995年1月一2003年6月的季度数据,与郑恺使用的方法不同.李建伟、余明两位学者运用的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十日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因素,从而他们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波动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1.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影响不大 曹阳、李剑武于2006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文基于1980—2004年的年度数据,首先用ak—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最后采用engle—grnager两步法,进行了协整分析,从而对“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着。 强永昌等2004年于《世界经济研究》发表《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对外贸易分析》一文.笔者通过对我国1990—2001年各种价格研究了1990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首先分别构建了出口方程以及进口方程,根据1990—2001年的样本数据,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的弹性关系不大,相关性较弱的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三类文献分别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影响不大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2.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区际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刘巍、郭友群2003在《国际经贸探索》发表了《对人民币汇率与广东省进出口额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笔者运用广东省1987-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人民币牌价汇率变动1个单位,广东省的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o.15亿美元.人民币牌价变动1%,广东省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29%。这个结论说明,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广东省出口的增长。得出同样结论的有关研究文献是戴世宏2006年发表于《上海金融》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上海市贸易收支的影响》一文,笔者采用adf检验,对上海1993—2004年度的gdp、进口额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市出口贸易的增长,这种促进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进口方面,人民币贬值对上海市进口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上两篇文献主要是基于实际汇率与进出口量的关系分析,而陈志昂2001年发表于《商业经济与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与浙江出口变动的实证研究》一文则是分别考虑了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在泰米姆·贝佑米估计的贸易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90-199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以汇率和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浙江出口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对浙江出口负相关,但汇率弹性较低。 所以,结合以上文献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的不同结果符合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和“世界加工厂”逐渐形成的事实,并且市场规模的出口效应大都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与经验判断一致。 3.结论 以上各类成果因研究方法、样本时间段和采用变量的不同,因而使得其结果也截然不同。这可能也是一直以来学者们在汇率波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上无法达成一致、稳健的结论的原因之一。 应用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 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 value 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 #8226;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如何诊断课堂教学质量呢?要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要诊断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不足,以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为出发点,结合学校、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不足 (一)专家式评价 专家式评价主要表现为教研员调研听课,少数外聘学科领域专家来校指导听课。专家级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广阔的教学视野,在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重点聚焦课程的改革和骨干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诊断精准,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但其成熟的教学研究风格也同样是问题所在,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专家经常依据自己固有的研究理论和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严苛的要求,甚至与课堂实际可行性有较大距离,对授课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一定伤害。 (二)行业大师式评价 行业大师式评价主要表现为聘请行业、企业大师指导听课。此类专家最大特点是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行业、企业文化背景,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更关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能力、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学生课堂关注度与师生互动效力、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结合等方面情况,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偏向务实性和技术专业性。但行业、企业工作的经验,导致行业大师过度强调知识转化为技术的能力要求,却不能对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做出合理指导,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性欣赏不足,对知识系统性评价不够科学,对课堂改进和发展评价不到位。 (三)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最为常见,包括相同学科教师听课评价、不同学科教师听课评价。此类评价最大特点是:教师对课堂教学都有相当程度的体验,对学科知识和教学环节熟悉,清楚彼此个性,了解学生情况。但是作为同行,往往碍于情面,导致课堂教学评价难以深入,教师们难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四)学生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最有话语权的就是学生,无论授课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和教学内容、引导设计、组织课堂,只要学生能听懂、学会、掌握并应用,就是一节好课。当然,学生评价确有一定说服力,但学生评价不应是唯一标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做出了规范,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校本标准”。我们本着“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重构。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 我们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使教师获得综合、全面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发现和推广典型经验,促进教师潜心钻研业务,全面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对教师在教学中付出劳动的尊重,也是对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和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经过反复探讨、研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重构。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构成。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由学生评价、系部评价、校级评价三部分构成。学生评价:①教育督导室、教务处统一部署,系部组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学生登录学校专设网络平台进行不记名评分。以班级为单位,评价对象为本班所有课程的任课教师。②每学期不少于三次组织评价,每次选取班级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网络评分。③网络评价采用百分制,期终各课程取各次评分的平均值。系部评价:①系部自主决定评价形式,采用百分制评分。以系部管理人员、教研组日常听课、日常检查评分为依据,期终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学期评分。②系部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③非本系部的外聘校内教师,由外聘教师所在的系部负责教学质量评价。校级评价:①教育督导室牵头教务处、科研处等相关职能处室,学期结束前汇总学校组织的专项教学活动中各课程教学考核检查情况。②在学校组织的督导、教学检查等工作中发现教师不符合学校教学工作规范的,通报至各系部。教师被通报1项的不能评定为优,被通报3项的不能评定为良以上,被通报3项以上的不能评定为中以上。③随堂课评分一次合格的该课程最高评定为中,二次以上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为差。2.课堂教学质量的综合评定。系部按学生评分占60%,系部评分占40%的权重,在学期结束前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初评,按优(85分以上)、良(75分~85分)、中(60分~75分)、差(60分以下)四个等级评定。系部将初评结果报至教务处,教务处会同其他职能处室进行复评,确定最终评定结果,各系部在系部范围公示评定结果。系部按照优、良、中、差对应系数1.1、1.0、0.9、0.7进行工作量计算后报至教务处。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关注点 1.教学目标。一是科学性。教学目标应是符合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的阶段性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全面、具体;正确把握重点、难点,突破到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素养要求,与学生心智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操作性。能力目标表述准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2.学习任务。①学习任务的落实学习任务落实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呈现的形式和时机科学合理,能够创造高效、高质量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明白自己将学什么,如何学,怎么学,能高效达成学习目标,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②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合理,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学习内容设置符合大纲标准,观点明确、理论正确、概念准确、知识系统、逻辑严谨;学习活动所需相关资料(教材、教具、案例、图片、影视、课件、信息等)充足,能够合理运用教具,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3.过程调控。①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应选择适合职业教育特点、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法,创新符合目标、内容、学生实际的科学、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课堂思维训练、创新能力培养、主题活动设计等方面创新教学方法。②学习指导的广度、效度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给出正确、有效的指导。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目的要明确、针对性要强、层次清晰,能适合不同特点的学生;用教学目标评价学生,引导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关注学习过程、方法,并能引导学生从分析中归纳规律和方法;教师要明确评价的指向,以公正、客观、开放的评价方式积极、多样地评价学生。教师板书要科学合理、清晰简洁、条理性强、重点突出、富有艺术性,教师课堂语言流畅简练、准确清楚、生动形象、有启发和感染力。4.学生活动。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学生课堂关注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情绪高涨。参与广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情况好,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活动方式多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充足。参与深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学生能按要求正确操作,与他人协作、分享;能提出相关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5.学习效果。目标达成: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师生交流融洽、合作愉快。能力成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灵活解决问题,能独立完成操作和练习,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可迁移性能力。情感体验: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求知欲强烈,学生会学、主动学,课堂气氛活跃。教育家叶澜对课堂教学评价有五个要点: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结合学校、专业、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课程体系及运行机制,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潘国章 单位: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药制药论文: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用的分析 摘 要:如今,人们对于中药制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中药制药面临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先进科学技术与专业设备出现在中药制药市场中。然而,我国目前中药制药领域中,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中药制药生产的效率,还能够有效保障药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对于中药制药行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具体介绍了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新技术;中药制药;应用;分析 目前,高新技术受到了中药制药领域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过程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就我国目前高新技术水平而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可总体来说尚不成熟,在实际的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使得药品质量无法得到充足的保障,严重影响了中药制药的生产效率,这无疑会对中药制药领域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本文以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加少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提出一些自身的观点,仅供参考。 1 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 1.1 泡制全浸润工艺与装备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中药的认识只存于表面,并不了解中药具体的制药过程。但是,在实际的中药的生产过程中,制药工艺非常繁琐,难度较大,这也导致大多数中药在制药过程中发生一些问题,使得药品的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中药浸润工序是整个中药制药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制药人员必须要对浸润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充分保证药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可以将先进的高新技术与设备应用到中药的泡制全浸润工艺中,以此来简化复杂的制药工艺,从而有效的降低制药生产工作的难度。此外,制药人员要对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分别处理,更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适合的制药工艺,并制定合理的浸润时间。 1.2 动态提取技术 结合目前我国中药制药生产过程现状而言,其中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尤其是在进行重要药物的提取过程中,制药人员依旧延续了传统陈旧的提取方法,施工设备也非常滞后,这就导致药物的提出率不高,并不能发挥很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药制药领域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药的使用率,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呢?那就必须将动态提出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的生产中,并对滞后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保障药物的提出率,还大大提高了药物的使用率,使得我国中药制药领域真正满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3 仿生技术 仿生技术是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拟人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运转的原理,将药物研究与分子药物研究相结合,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技术。中药材粉末在一定的pH酸性水溶液提取,然后再用一定PH碱性水溶液提取,选择pH的最佳值和其他一些辅助条件和工艺参数。它主要是以生物学的相关理念为基础,从而对药物特性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人体环境模拟的办法,来对中药药物生产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而且在药物提纯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采用仿生技术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得药物在提取的过程中,药材的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1.4 生物酶技术 与上述仿生技术使用一样,生物酶技术是借鉴了生物工程技术的酶工程技术来实现对中药的提取。生物酶是一种具有特殊催化性质的高效催化剂,大多数酶的主要构成成分是蛋白质,利用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多数植物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靠生物酶的作用才能实现将其溶解出来,同时还可以借助酶的运输将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于细胞内部发挥药效。另一方面中药材在经过提取后其中还是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大分子的多糖、蛋白质、胶质类等,这些物质通过生物酶的催化都会将其降解而挥发出去。但是在使用生物酶技术时要注意,由于中药材包含的领域十分的广阔,包括了植物、动物、矿物质等物质,生物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 2 中药制剂应用高新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2.1重要活性成分或药物配比的关系 一种中药的发现,其中活性成分和要用部位的确定和使用,使之进一步成为确定的药物很重要,但是研究清楚每一味中草药植物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的种类、用药部位之间的量效关系在医学研究领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研究和最终各项理论的确定为人类利用中药开拓了广泛的药物资源。目前,我国中医中药药性和药味组成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是从哲学的辩证态度的分析进行的,缺乏相关药物之间量效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中医中药理论和处方方剂的基础上,要从理论研究与实验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展和研究。 2.2 中药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技术含量问题 目前我国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农药超标、化学成分过多等质量问题,这些药品一旦投入市场中,将会极大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虽然现代中药制药领域中引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施工设备。但是,中药产品内在质量问题仍是中药制药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水平,促进中药制药领域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中药制药行业要高度重视中药产品内在质量和技术含量问题,对于农药超标和化学成分较高的中药药材进行分析调查,充分保障药物的使用质量,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从而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病痛情况,为我国中药制药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2.3 应用现代检测技术控制 为了提高中药制药产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大力发展想指纹图谱技术和其他的相关控制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未来应采用更加先进的高新技术,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并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高新技术的出现,对于中药制药领域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中药制药的生产效率,还充分保障了药物的质量,减少了繁琐的制药工序,打破以往传统的中药制药生产方法,采取更多先进的制药技术,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及时对制药设备进行优化和更新,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对药物内在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根据不同类型的药物,采用适合的高新技术,确保药物能够起到绝佳的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水平,促进中药制药领域长期稳定的发展。 中药制药论文:中药中残留农药在制药工艺中的归属与去除 【摘要】目的:为了对三种不同提取技术状态之下人参药品之中所存在的农药残留归属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水煎煮工艺及95%乙醉,50%乙醉加热回流工艺对人参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语法测定煎煮(提取)液中的有机氛农药含量。结果:以95%醉提溶出率最高,50醉提溶出率次之,水煎过程溶出率最少。结论:醉提对中药材中有机氛农药有较高的溶出率,而水煎煮过程对中药材中有机氛农药的溶出率很低,残留农药大部分随药渣去除。因此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水煎工艺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必须采用醉提工艺时应考虑去除提取过程伴随溶出的残留农药,以避免残留农药可能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人参;有机氛农药;气相色谱;溶出率;提取转移率 人们在药物服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汤剂以及中成药,实质上都是利用醇提、水提等方式来提取出在中药材之中所存在的活性成分。下文主要是以人参根茎类的药材来作为测试样品,该药物在经过了醇提以及煎煮等不同的处理之后是,对其提取物之中所含有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溶出量进行测定,通过该措施,来我国中药药材之中残留农药处理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依据。 一、仪器与试荆 1.仪器。Agilent(6890N型)气相色谱仪(配备63Ni电子捕获检测器)、DB-1701石英毛细管柱(美国Agilent公司);索氏提取装置;回流装置,实验室组装;NE-1真空旋转浓缩仪(Eyela日本);离心机(丹东,82-1);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us);HH-Z2水浴锅;电热套(河北新兴电器厂);群力TDGC-1调压器(北京调压器厂)。 2.试剂、材料。丙酮、石油醚、浓硫酸、乙醇均为北京化工厂分析纯,提取用水均为双蒸水。 农药标准品:六六六(Benzene Hexachloride,BHC),包括a -BHC ,p-BHC,y-BHC,S-BHC四种异构体;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 ethane,DDT),包括p,p'-DDE,p,p'-DDD,p,p'-DDT, o,p'-DDT四种同系物;五氛硝基苯;四氯硝基苯;七氯;环氧七氯;抓丹;艾氏剂;硫丹,包括a一硫丹、p一硫丹两种异构体,均购自sigma公司,纯度 98%。配制成0.02p,g-mL-,的农药标准品。 在该试验之中,所使用的所有人参提取药材,都是在大量的测试样品之中,选择具有农药残留量最高的药品来进行的测试,同时,所选择的试验药材之中所含有的农药,几乎已经包含了所有可能被检测出来的不同种类的农药。 二、方法与结果 1.三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 (1)水煎。精密称取充分混匀后的人参样品l0g,置于圆底烧瓶中,100mL蒸馏水浸泡半小时,首煎30min先武火煎沸腾,再改用文火保持沸腾状态),倒出首煎药汤。待稍冷却,加人60mL蒸馏水,复煎30min,方法同首煎。倒出复煎药汤。合并两次药汤,即得水煎药汤,此工艺过程为模仿通常的中药汤剂的煎煮过程。 (2)95%醉提。精密称取充分混匀后的人参样品Sg,加人SOmL95%乙醇,在800℃水浴锅中回流提取1h,倒出首提药汤。待稍冷却,加人30mL95%乙醇,回流1h0倒出复提药汤。合并两次药汤,即得95%醇提药汤。 (3)50%醉提。精密称取充分混匀后的人参样品Sg,加入SOmL50%乙醇,在800℃水浴锅中回流1h,倒出首提药汤。待稍冷却,加人30mL50%乙醇,回流1h。倒出复提药汤。合并两次药汤,即得50%醇提药汤。 2.有机氛农药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DB-1701石英毛细管柱(30mx0.32mmx0.25wm,Agilent公司),载气为高纯氮气(纯度 99.999%),流速1.2mlJmin。进样口温度2000 ℃,进样口恒压8.即si,检测器温度3000℃,不分流方式。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100℃,以250℃/min升至1900℃后,保持1min,以30℃/min升至2200℃后,保持2min,以100℃/min升至2700℃后,保持l0min。出峰时间为32.4min0进样量1wL,外标法定量,不分流进样。 三、讨论 在中药药材之中所出现的农药残留超标过量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学者针对中药药材农药残留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针对经过提取之后的萃取成分所具有的农药残留量却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本篇文章主要是对药材在实际制药提取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模拟,依据模拟所提出去的活性物质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来对溶出率进行阐述,并且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结论。 在对中药药材进行提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提取方式不同,其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溶出率也有着极大的不同,例如在使用乙醇提取法的过程中,其有机氯农药经过处理之后,拥有的溶出率较高,并且溶出率的提高是随着提取过程中的乙醇浓度的不断提升而提升,实现这一效果的主要原理就是由于有机氯农药能够充分溶解在极性数值较小的溶剂之中。并且从大量的研究结果来看,有机氯农药自身所具有的溶出率,在随着药材的增加而持续不断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据大量的档案记录情况来看,有机氯在乙醇影响之下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事实上和实验室所得到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差距。在进行全面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文献之中所存在的溶解程度,事实上都是在完全常温的状态之下来进行相应检测并且计算得出的,而在本文对有机氯溶出率进行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其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模拟工艺条件是使用的800℃水浴,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机农药所呈现出来的溶出率是随着温度的提升而不断的提高;本次实验的过程中,其人参药材之中所包含的有机氯农药所具有的含量,达到了PPB的级别,但是在150ML的乙醇之中所呈现出来的溶解程度,却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完全饱和的状态下;有机氯农药之中所包含的大量有效成分,在实际溶出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协同性效果,也就是说,只有有效成分的存在,才能够促使有机氯农药能够更好的溶出。 即便是使用完全相同的提取工艺,其中所存在的不同有机氯农业,也同样会直接呈现出不同状态的溶出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所具有的性质,直接影响到了具体的试验结果。根据上文的试验结果来看,其中所包含的有机氯农药溶出率排序,由低到高的顺序主要为:BHC 结语 综上所述,依据本篇文章的实验理论,能够通过试验的结果来得出:在对如果更高的提取药材之中所存在的有效成分进行更高效提取的过程中,务必要针对药材的溶出率降低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此外,还应当尽可能的减少有机溶剂在这一过程中的所进行的提取操作,而直接使用水提的方式来对药材之中所存在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 中药制药论文: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用的分析和探讨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体系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各个行业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的药品制造行业发展中,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促使我国的制药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就我国的中药领域制药技术所呈现出来的现状观察来看,其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没有加以解决,如果说这类问题无法加以解决,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中药制药发展出现错误。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之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的重要制药领域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新技术;中药制药;领域;分析 在中药的制药领域中,从理论上来说,利用高新技术来进行生产,能够使得生产能力和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尤其是提升中药制药的高效性,高新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稳定、可靠性作用。同时,在实际利用高新技术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技术加以改造,从而促使技术能够更加适合中药的制药生产。下文主要针对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之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 1.泡制全浸润工艺与装备 中药制剂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主要是将中药进行清晰、切片、制造等几个繁杂的工序处理之后,再将其制造成为相应的药片,通过该方式进行生产的制剂可以直接使用在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而在中药制剂的制造加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最为重要的侵润工序,便是其中所涉及到的极为重要的环节,其侵润的具体时间不能够过长,也不能过短,要根据不同药材的特性进行把握。如果说应用高新技术来投入到重要制剂之中进行生产,其高新技术能够直接依据不同药材的不同特性、药性、部位等来对侵润的具体时间、温度进行调控。 2.动态提取技术 在中药的制药生产领域之中,药物的提纯技术,可以说是关乎药品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操作环节。就目前来说,我国使用极为广泛的技术便是利用水、乙醇的方式来进行沉降提纯,但是这类生产方式从目前的行业领域上来说,其设备较为落后,药物实际的提纯效率极低。而为了能够使得中药制药领域发展能够得到提升,使得提纯的成分和效率能够更加的充分,就必须要最大化的对药材本身进行利用,就必须要针对制药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技术进行提升结合,避免技术过于落后。动态提取技术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指在进行提取的过程中,添加入适量的药材,同时采用机械化的方式来应用循环技术,这不仅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药物液体之中所存在的溶解程度,还能够在进行动态处理的过程中保持药物浓度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药物所具有的溶出效率。 3.仿生技术 仿生技术是从生物学上借鉴而来的一项技术,主要是指从生物药剂学的基础上,模拟药物在人体环境下经过整个身体机能的运作原理,将药物研究和分子技术的药物研究相结合,为药物服用后经过人体消化道和胃部给药的重要制剂设计开发的一种新的药物提纯的生产工艺。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中药制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不同的溶解度为标准,在一定的酸性环境下对其药物成分进行提纯,然后在用一定碱性的水溶液进行中和提纯,选着最佳的酸碱值,借用其他的提纯方法和辅助条件实现药物的提取。 4.生物酶技术 与上述仿生技术使用一样,生物酶技术是借鉴了生物工程技术的酶工程技术来实现对中药的提取。生物酶是一种具有特殊催化性质的高效催化剂,大多数酶的主要构成成分是蛋白质,利用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多数植物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靠生物酶的作用才能实现将其溶解出来,同时还可以借助酶的运输将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于细胞内部发挥药效。另一方面中药材在经过提取后其中还是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大分子的多糖、蛋白质、胶质类等,这些物质通过生物酶的催化都会将其降解而挥发出去。但是在使用生物酶技术时要注意,由于中药材包含的领域十分的广阔,包括了植物、动物、矿物质等物质。 二、中药制剂应用高新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重要处方中的重要活性成分、部位或药物配比的关系 从一种中药之中,能够极为明显的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重要部分以及所包含的活性成分,通过这一方式来确认药物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但是要对所有中药材所具有的成分、用药部分进行量效的确认,是医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的一个问题。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和涉及到的理论体系对于中药的制药发展来说,有着重大的联系,所以,我国目前在对中药自身的药性成分以及药味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都是直接利用辩证的形式来对药物资源的应用途径进行分析,但是却没有专门针对各个不同药物之间所存在的量效进行切实的研究。因此,中药制剂在发展的过程中,务必要采取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要在我国传统的中药处方以及医学理论上来进行发展研究。 2.中药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技术含量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对药物提取的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各项标准进行强化、完善。就目前来说,我国在中药制药领域之中,极易出现的农药超标、中药制剂超标、中药生产效率控制等方面的现象,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正是这方面的改善工作,才使得我国的中药制药生产得到了提升。但是仍然还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制剂的质量可控的重点工作就是中药处方各中药制剂的药性如何确定、如何检测,除了采用指纹图谱技术之外还需要我们研究更为实用的新技术。农药残留问题和重金属超标问题应该从药材的种植源头抓起,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率、缓释等问题的改进和药物易吸湿、霉变的稳定性问题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设备得以改变。对于中药制剂在药性的最大化保留和药物性质的稳定问题上应尽量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生产,而固体制剂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的生产模式,同样应该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例如新制粒技术、包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物技术、包囊技术等。 3.应用现代检测技术控制中药质量在当前的中药制药领域中 为了提高中药制药产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大力发展想指纹图谱技术和其他的相关控制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未来应采用更加先进的高新技术,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并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药制药领域飞速发展的的过程中,其高新技术、设备的应用范围还会持续不断的扩大。而中药只要领域之中所使用的各方面技术,能够对于中药制剂的生产提供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这对于中药制剂的繁荣发展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药制药论文: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讨论 【摘要】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 造福了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在我国医药大发展的背景下, 中药制药的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也日益受到瞩目。中药制药现代化是中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只有从生产工艺、中药原材料、中药药剂的剂型、中药制剂的现代化质量标准等上面着手, 多管齐下, 才能真正使得中药能够在最大效益上造福于人类。本文简述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历程, 争取能够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制剂;中药制药现代化;中药药剂学;发展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成果, 也是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史上, 中医中药为人们的健康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而多年来, 由于中药对某些疾病所起到的特殊的治疗或缓解作用, 使得中药愈来愈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医药专家的关注。尽管我国有着很丰富的道地药材, 但是由于我国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制约, 使得我国中药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如何在纷乱复杂的医药市场上, 抓住机遇, 稳中求进, 既能大力发展我国中药事业, 又能提升我国中药制剂的研发水平, 成为中药制剂现代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我国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发展概述 “中药现代化”这个概念是1996年正式提出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中药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产业之一。中药现代化是指凭借传统中药的优势, 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按照国际普遍认同的质量标准对中药进行研发、生产和使用, 以满足现代化的医药需求。中药现代化包括中药基础研究的现代化和中药制药的现代化[1]。这次主要探究的是中药制药的现代化, 而中药制药现代化的基础是中药生产的现代化, 核心是中药制剂的现代化。我国虽然有着很多道地药材, 但是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我国药材目前存在着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较大、资源量减少等诸多问题, 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药的国际化发展。 中药制药现代化的发展也不能忽视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发展, 中药制剂与化学药制剂的单方药不同, 中药制剂多为复方制剂, 所用原料的成分极为复杂, 君臣佐使共同作用, 其中存在很多无用成分以及药物辅料淀粉等。这也使得中药制剂的毒副作用不明确, 增加了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难度。我国中药制剂中较为普遍的是中成药, 并且其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 易被人们接受, 尽管如此, 我国中药制剂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生产工艺有待改进, 中成药质量标准不够明确, 中药剂型种类有待扩充等。为此, 增强我国中药研发生产中药物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 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中药制剂水平的落后情况, 并且只有综合实现中药辅料、中药生产技术、中药质量标准、中药剂型的同时现代化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实现中药制药现代化。 2 国外中药现代化发展概述 2. 1 德国中药发展概述 德国生物药手册中有40%左右的药物都是由植物原料制成的, 且73%的德国人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植物药物。大多数德国人在解决感冒、滋补和心血管疾病时会采用植物药物, 而这种用药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德国植物药的发展, 德国很多现代药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2]。另外, 德国在植物药的生产方面也位列世界前列, 是全世界众多国家中上市植物药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众多进口的“洋中药”种类中, 1/3以上都是来自德国, 并且在我国中药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2. 2 美国中药发展概述 早些年, 由于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药品的化学成分必须是成分明确的, 申请入境的复方制剂要阐述清楚每种化学成分的药理药效学作用, 并解释清楚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毒理学作用。而中药制剂大多成分复杂, 并且很难清楚明了的解释清楚其作用机理。为此, 中药及其制剂在美国的发展较为缓慢。从2004年开始, 随着《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的, 美国逐渐允许具有多种化学成分的中药也可以作为药物, 但是必须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美国对于植物药的研发大多是由化学家进行, 主要是从植物药中分离各种成分, 找寻新的化合物结构以作进一步研究[3]。而美国生产的植物药品种大多是单方药, 一般以胶囊或片剂为主要剂型。 2. 3 日本中药发展概述 汉方是我国传统医药在日本的本土化结果, 并随着日本药学发展已经在日本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截至目前, 日本已经拥有900余种汉方药, 其份额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80%。虽然日本汉方药与我国中药的起源相同, 但是日本汉方药更注重对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 为了提升对汉方药质量的高效控制, 汉方药制剂以颗粒剂和浸出物制剂为主[4]。另外, 由于汉方制剂大多数有明确的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数据等, 所以在美国等国家的上市畅通无阻。这些原因都使得日本的汉方药成为我国中药的强大竞争对手。 3 中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药品的消费理念也会逐渐改善, 从对治疗疾病的需求型逐渐过渡到预防疾病的保健型。在世界药品市场上, 化学药、生物药和植物药三方鼎立, 药物种类处于多元发展的状态, 但是由于化学药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使用天然药物或者绿色药物来治疗疾病或者预防保健[5], 这无疑给天然产物中草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另外, 从2009年我国实施新医改以来, 我国医药市场逐步扩充, 并且政府对中医药职业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中西医并重发展将成为未来医药发展的主题。在如此良好的环境下, 更应该大力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 促进我国中药体制改革, 逐步提升我国中药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淘汰那些已经陈旧腐化的中医药管理制度, 健全中药质量控制标准, 以促进我国中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4 小结 中药作为我国医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实现中药制药的现代化将会更加促进我国中药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增强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能力。只有继承与创新并举, 把传统中药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相结合, 才能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药制药论文: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药都经济发展 摘 要: 随着中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产品在“绿色、环保、健康、自然”的呼声中再次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中医药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世界药品市场上,中药材、中药制剂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中植物药(包括天然植物药和人工种植植物药)市场份额达到近300亿美元。然而,目前国际许多国家已经出现多种研究植物药的新思路,尤以日本、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为首,他们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方法使得中药品在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处在了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本溪药都;地方经济 1 前言 随着中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产品在“绿色、环保、健康、自然”的呼声中再次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中医药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世界药品市场上,中药材、中药制剂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中植物药(包括天然植物药和人工种植植物药)市场份额达到近300亿美元。然而,目前国际许多国家已经出现多种研究植物药的新思路,尤以日本、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为首,他们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方法使得中药品在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处在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作为中药生产的故乡――中国,中药的出口情况不容乐观,出口份额相当低,且多为原料药,以低端产品为主。更加严峻是其他国家研制、开发的中医药产品已经进入我国市场,并走向世界市场,甚至在我国申请专利,这是对有着悠久中医药发展历史的我国的中医药产业的巨大挑战。面对日趋严峻而激烈的中医药市场的竞争,我国研制、开发现代新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已是迫不及待。但我国现阶段以中医药理论与技能为基础的中药制药人才及生物制药人才极度匮乏。基于此,结合本溪药都经济开发区开设以中医、中药为背景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专业是非常必要。 2 中药制药生物制药专业的性质与产学结合 以中医药知识为基础,以现代先进的科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专业,以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为主要发展方向,在中职学生层面,专业设置应主要以培养适合药品生产企业需要的岗位操作工及岗位质量检查员为主要目标。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专业应分别将中药制药、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先进设备结构、设备操作方法、设备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检验及岗位质量检查员各岗位检查项目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以解决中药及生物药生产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和实施GMP生产操作。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药学、生物学、中药制剂技术、生物药制剂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各种药品生产设备的操作,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药品质量控制。结合我校的的优势与药都企业建立长期可靠的产学交流。使学生将所学的技能更适合企业工作的需要。 3 培养模式的探索 制药的相关专业在我国部分高校及部分中职院校有所开设,但大多数院校主要注重于化学药品生产的研究,与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专业,在培养方向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上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各院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注重于化学药专业知识的培养,但在学科建设上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的,为我校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对于中职院校来讲具有中医药基础的制药方面专业人才,中医药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其必须具备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实训、工厂实习、技能大赛,毕业设计来进行培训的。一般的培养模式是在开设专业课的时候开设这一门专业课的相关实验、实训课,对理论课讲解的知识点、原理、方法等进行验证和巩固。 学生们在实验、实训室学习的条件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其规模也难以与工厂相比。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们在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实习,工厂实习虽然很辛苦,但是学生们还是很认真刻苦,并且学习兴趣高于在校学习。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在药品生产企业的实习,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使自己所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更加熟练,能够适应将来的正式生产工作。 我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主。在专业设置上,本校的中药制药专业是本溪市第一个以中医药基础为背景的制药专业。专业已于1996年招生,目前在校学生近500人。专业开设至今,在校领导的关怀及相关老师的努力下,教学改革工作有了一定的积累,并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将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制药人才。对解决本溪药都地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人员,特别是具有中医药基础知识的技术工人匮乏,具有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将能更好地促进本溪市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辽宁省甚至全国的中医药企业提供后备人才力量。 4 结语 我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中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制订相对完善的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具有中药特色的中药制药及生物制药专业药品生产技能人才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培养具有中医药基础的合格学生。尽可能安排学生到制药企业车间参观学习,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环节中,要实验、实训室相结合,实训室、工厂实习相结合,力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药制药论文: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用的分析和探讨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医药行业更加重视制药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中医制药的安全性。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许多高新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为我国重要制药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在中药制药领域中应用高新技术,不仅能提高制药效率,还能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因此在中药制药中,应采用合理的高新技术,促进我国中药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中药制药领域;应用分析 1 引言 就目前我国中药制药行业来讲,由于制药工艺、方法和模式落后,难以适应于当今社会经济以及该行业的发展,难以确保中药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提高中药制药的质量和效率,采用先进的制药技术和设备,提升制药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效率,实现中药制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从而更好的顺应现代化医药事业的建设要求。但是由于传统制药思想观念、技术水平的制约,导致在采用高新技术制药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中药制药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制药企业应加大对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用的研究力度,使其更好的适应于制药生产过程,切实提高中药制药的效率和质量。 2 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用的分析 2.1 泡制全浸润工艺和装备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药制药的发展,对中药制药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中药制药生产中,采用泡制全浸润工艺和装备进行生产,通过中药清洗、切片、制造等生产工序,最终制造成相应的药片。在该方式下生产出来的制剂可以直接应用于治疗临床疾病中。浸润工序作为中药制剂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在整个制药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往往浸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最终制剂的治疗功效。因此浸润的实践不宜过长和过短,需要根据药材的实际特性进行设置。那么将高新技术应用与中药制药领域中,高新技术能根据药材的不同特性、药性等对浸润时间和温度进行掌控,从而确保最终制剂最大化治疗功效。 2.2 动态提取技术 在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药物的提纯技术直接关系着最终生产药品的质量和功效。目前我国制药企业在中药制药过程中,普遍使用的药物提纯技术是通过乙醇、水的沉降方式进行提纯。但是该方式提纯设备落后,药物提纯效率和质量十分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中药制药行业的发展。为确保药物提纯成分和效率更加充分,就必须对药材进行充分利用,采用先进的药物提纯技术,避免因技术落后降低药物提纯效率。将动态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领域中,在药物提取过程中适当添加药材,采用机械化方式来应用循环技术,在提高药物液体溶解度的同时,将处于动态处理过程的药物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程度提高药物的溶出效率。 2.3 仿生技术 基于生物学药剂学基础,将仿生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领域中,通过模拟药物在人体环境中对整个身体机能运作的影响,与分子技术药物研究相结合,在药物服用后经过人体消化管和胃部给药的重要制剂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的药物提纯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是根据不同酸碱环境中,中药制剂溶解度不同的标准,在特定的碱性水溶液中进行中和提纯,在特定酸性环境中提纯药物成分,从而确保仿生技术在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的最佳酸碱值,从而确保生产的药品是符合多数人身体运行机理的,且不会对其造成其他有害影响的。仿生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药材的利用率,促进了中药制药生产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从而保障中药制药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 2.4 生物酶技术 生物酶技术是基于生物工程技术的酶工程进行中药提取的。生物酶是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其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多数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也是采用生物酶技术的优点所在。在植物中药制药中采用生物酶技术,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将其溶解出来,并依靠酶运输在细胞内发挥出药物有效成分的最大功效。同时中药材在提取后往往含有一定的杂质,比如蛋白质、多糖等,这种物质在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都会被降解并挥发出去,提高了药物的纯度。由于中药材涉及到诸多领域,如动物、植物以及矿物质等,加上生物酶具有专一性,在采用生物酶技术进行提取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生物酶种类,有利于提高中药制药的效率和精度,促进我国中药制药行业健康发展。 3 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理论和实践结合研究处方中药物之间的配比关系 对中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重要部分和所包含的活性成分,确定药物自身所具备的功效和治疗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确定所有中药材具有的成分、用药部分,是目前医学研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对整个中药制药理论体系及其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利用辩证形式对药物资源应用进行分析,忽视了不同药物之间的量效的研究,针对这些发展瓶颈,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基于我国传统中药处方和医学理论展开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高效应用。 3.2 中药产品内在质量和技术含量的问题 在我国中药制药领域中,时常出现农药超标、中药制剂超标等现象,不仅影响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健康,还可能造成环境破坏,阻碍中药制药行业的发展。为切实解决中药产品内在质量和技术含量的问题,就必须不断完善药物提取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标准,从而提高我国中药制药的效率和质量。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如何有效的检测处方中各中药制剂的药性,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比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中药材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并有效的改变中药制剂的溶解率以及缓率等问题。 4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我国中药制药行业涌现出了一些高新技术,在提高制药效率的同时,确保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但在高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导致制药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制药企业应不断完善中药制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从而促进中药制药水平更上一层楼,促进我国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中药制药论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药制药方向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中药制药方向是北京城市学院中药学专业的一个方向,旨在为制药企业、科研院所、药品检验等部门培养从事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分析与检测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自开办此方向以来,学院一直致力于根据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与特点,培养适应中药制药领域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中,经过丰富的调研,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药制药方向的实验教学体系。 中药制药方向特色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教学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技能实践性的特点[1],基于此,我们在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时,立足于基础实验技术和专业实验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协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以“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以“分层培养、启发创新”为基本教学思路,从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运用能力出发,设计构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整体实验教学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实验基本功、过硬的专业实验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其具体思路如下: 一是实验教学体系整体性原则。中药制药方向传统的实验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往往强调与理论课程的相应性,注重每门课程的独立完善与改革,从而造成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性及实验室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时,首先要系统地建设实验教学内容,理顺实验课程体系[2],改变过于与理论教学相应的状况,以中药学系统的整体功能为出发点确定各门实验课程的知识结构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根据学科的交叉性、相关性,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调整实验内容,按多层次、循序渐进、开放式的思路,构建实验教学体系,从而发挥系统功能效应。 二是分层次、递进性、多样化教学模式。中药制药方向实验课程体系以应用性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创新性训练三大模块。具体实验项目的设置划分为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创新型三个层次。其中基本技能侧重实验基本操作,以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专业技能注重专业技术的巩固与应用,以综合性设计性项目为主;创新性训练模块注重强调应用性教学、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以设计性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按上述实验内容层次划分,进行“递进式”的多样化教学。通过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能力,利于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创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三是依托实验中心优势资源,共享基础训练平台。中药制药方向依托的实验教学中心―中药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北京市实验示范中心,拥有丰富的学科交叉和开放型团队的协作条件。实验中心通过科学整合原有的各个功能独立的实验室资源,构建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化学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和生命科学基本技能训练平台,满足了不同专业的实验训练需求,强化了各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 中药制药方向通过充分利用实验中心各项训练平台、学科交叉与开放型团队的协作条件,在共性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同时,科学合理地构筑专业核心实验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设计反映了知识链、能力序列、学生层次的系统构思[3]。 四是实验室开放与学生创新训练、应用相结合。实验室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训练的肥沃土壤,充分利用实验室开放条件,鼓励学生到开放实验室从事创新活动或开放性实验训练,提升学生实验技能与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使学生在创新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中药制药方向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检测等领域的知识、技术运用为核心,对中药制药方向实验课程设置进行一体化设计,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中药制药方向实验教学体系。(见下图) 图: 中药制药方向实验教学体系 其中,基本技能模块实验课程的开设,依托实验中心构建的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和化学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主要训练学生显微镜技术、溶液配制、玻璃仪器洗涤使用、称量及实验室安全的训练内容,以实验中心所有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在一年级本、专科新生中进行。通过训练使学生所掌握的基本技能达到整齐划一,为进入下一轮的化学基本技能训练做好充足的准备。化学基本技能训练平台是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三门实验课程的教学重点与特色进行有机整合,作为基本验证层次 ,重新编写《化学基本技能训练》。面向生物技术、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中药学和药学专业开设的化学实验平台训练。 专业技能模块实验课程的设置,强调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突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检测技能。该模块按实验技能循序渐进设置有专业基本技能模块和专业核心技能模块两部分。其中专业基本技能模块依托实验中心开设的生命科学基本技能训练平台,该训练平台是拟合生物技术、中药学、食品检验技术专业的基础实验项目,以专业共性基础与个性基础相结合设置实验项目,以各专业共性项目为主,个性项目为辅,多为验证性实验,少为综合性实验项目。各专业在必修共性项目和专业个性项目的基础上,可以选修其它专业的个性项目,拓宽思路与视野。中药制药方向依托此平台开设了其中与药用植物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解剖生理学、仪器分析相关的训练项目及专业拓宽项目。突出使学生掌握中药显微技术、植物形态鉴别方法、仪器分析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中药药理实验技能,同时开拓了视野与思路。专业核心技能模块设置了“中药化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药剂学实验”“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和“中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其中,“中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是在前四个核心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为强化学生的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学实验的系统性、整体性理念,以实际应用为着眼点设计,将各门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设置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 创新性训练模块是为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创新性实训项目。此项目的开设方式主要是以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性训练项目或参加教师主持的应用型研究等项目为主展开训练,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意识。 如上所述,中药制药方向构建了由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基本技能模块和专业核心技能)、创新性训练模块组成的,具有完整性、循序渐进性,有机结合、统筹协调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和运行的关键环节 实验课程体系中核心专业技能模块作为专业实验技能与能力运用的核心,在整个实验体系的设置与运行中是关键环节,对学生核心实验技能培养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专业核心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并实施实验教学是重中之重。 根据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质量检测技术核心实验课程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在实验项目的选择、建设上,注重典型性、特色性,突出学科特点。将基本技能层次、技能强化层次、综合设计层次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同一系统的实验技能顺畅衔接,保证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系统性、完整性及层次性。同时,打破以课程为单位组织进行的实验教学,有效地避免各课程开出的部分实验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术的掌握。 另外,中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以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检测为核心,按照中药学应用型实验研究思路,选择了一些典型性的实验项目。例如,复方黄连素片、冠心丹参滴丸、山楂总黄酮分散片等,以《中国药典》为指导,建设了将各门实验课程联系起来的,模拟中药材质量检测、中药制剂制备与质量检测、药效评价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了中药制药方向的特色实验教学“流水线”。 中药制药方向实验教学体系的特色与优势 1.形成特色实验教学培养体系 围绕中药生产、质量检测和应用的实践,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创新性训练模块3个阶段的实验技能训练,巩固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基础实验、专业基本实验、核心技能实验、强化技能与思维形成的实验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统筹协调的实验教学体系。 2.多学科协作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充分利用实验中心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依托实验中心构建的各类训练平台,培养了学生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为专业核心实验技能的开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师资力量。 3.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选择性的为中药制药方向的学生开设设计性综合应用型实验,并以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实施,打破了实验课程课时的限制和“填鸭式”教学形式。在实验实施中,学生自主拟题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仪器的准备、试剂的配制、实验步骤的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均由学生负责,指导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这种专业实验课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为中药制药方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增强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受益匪浅,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效果 中药制药方向实验教学体系经过近两年的初步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成绩显而易见。 一是实验教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刚刚入学时实验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比较被动、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扎实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在专业核心实验课程中锻炼了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感到身心轻松,游刃有余。 二是在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统筹协调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学生通过基础实验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创新思维的训练,能够很快胜任相应领域的工作岗位,并在就业岗位中显示出明显的竞争力。 三是创新性训练模块激发了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实验技能与思维挑战创新实验的热情,参加该项活动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发挥了学生的潜力,不断取得较好的成绩,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在教育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如何能够使实验教学对接学生的就业岗位,并达到预想的效果是任重而道远的使命。适合的实验教学体系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完整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从而为就业岗位培养实验基础扎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中药学应用型技术人才。 中药制药论文: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从课程的准确定位、多元化教学、补充新的中药制药工艺技术以及全面评价等四个方面论述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专业课的授课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现代化;教学方法 我过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中药现代化,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综合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手段,提供“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中药产品。这既是提高中药竞争力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药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不仅需要科研院所的努力,更需要中药企业的积极参与。针对中药制药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竞争力,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对于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中药制药工艺涉及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环节:中药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和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其中本文所讨论的中药制药工艺主要是指中药原料药的生产工艺,涉及中药的前处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工艺、浓缩工艺和干燥工艺,这也是决定现代中药质量的关键环节[1,2]。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对象是中药,涉及中药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药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的综合理论知识。中药制药工艺学与化学制药工艺学和生物制药工艺学的相通之处在于对现代制药技术的采用,但中药制药工艺又具有自身的显著特色: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新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要围绕中医药理论进行,若离开这个基础,就成为植物药或天然药物。因此,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中,要在中医药理论这个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提取纯化工艺。 一、准确定位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专业性课程,针对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的学生开设。所以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工程中,要以专业性、技术性为导向,突出这门课的应用性。这门课以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学课程为基础,突出其综合性以及在日后中药生产中的桥梁作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落脚点是工艺技术,不能过于强调其基础原理。 二、多元化教学 虽然中药制药工艺学目前的发展总体上较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有所差距,但仍有不少发展良好的中药制药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实现了中药生产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吸收现代化学制药与生物制药领域的先进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在保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实现中药的现代化生产。这就需要高校为企业输送既懂传统中医药理论,又掌握现代制药工艺的专业人才,这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特别是中药制药工艺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要立足课本,但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种资源提高教学成效。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络资源,特别是国际上植物药生产的工艺的相关资料,对于提高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目前,限于课堂教学条件限制,学生不能从教材上直观地感受工艺过程。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用一些直观、说明生产流程的视频讲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材的精油章节,可以利用flash演示加热、汽化、冷凝过程,同时播放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的视频,这比教材的示意图更加直观和富有吸引力。等视频网站有动态表现生产工艺的flash和视频资料,可以直观地表现工厂车间的生产流程和原理,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实践教学。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药制药工艺学这门课之前,会有专业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在车间里最直接地认知中药生产工艺,同时,车间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工艺流程、参数设置的理解。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基本训练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切不可将见习或实习简单化、形式化,在开始实习前,老师要和车间的带教老师沟通好,在保证学生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对生产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最好有一定的亲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利用学校的中试车间,让学生分组分批完成实验任务,让每个小组(3~4学生)都独立地完成提取、纯化、浓缩、干燥以及压片或灌装胶囊的中药制药流程。该课程配套的实验分为两部分:一次是集中实验,统一学习操作技能;一次是进入到中药或生药方向的课题组中,跟随研究生做实验,要求每位学生从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环节中,挑1~2种练习。这部分实验需要和各课题组的负责人沟通好,虽然实行起来有难度,但效果较好。 三、充分吸收最新的工艺技术 目前所采用的教材对新技术、新工艺有所更新,但仍不充分。但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和研究院所的共同努力下,一些中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比较积极,引进了一批较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艺。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补充已经被企业采用或行将被企业采用的新的技术或手段。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膜分离(浓缩)技术。比如一些中药企业采用无机陶瓷膜工艺代替传统的醇沉工艺,减少生产环节,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乙醇使用量,对中药有效成份基本无截留,除杂彻底;无机膜性质稳定,再生方便等特点。与纤维滤膜组合使用,即可以延长滤膜的使用寿命,又可以提高药品品质。但关于无机陶瓷膜的介绍以及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在目前的教材中较少,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及时补充到讲课材料中,使学生接触到代表中药制药工艺发展方向的新技术。采用有机超滤膜精制中药多糖类成分,较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具有得糖率高、工序简省的优点,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生产工艺。以香菇多糖的制备为例,可以从超滤原理、多糖分子截留、多糖的组成等几个方面介绍有机膜超滤工艺在中药多糖制备工艺中的应用。同时利用flash动画模拟超滤过程,多糖的电镜测定等手段直观的对比膜过滤与传统工艺的不同,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全面评价教学效果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突出技术工艺的专业课,不能当作理论课来讲授,在考察学生时也应兼顾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考察环节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实验课环节,考察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中药制药工艺的理解。笔者在学习结束后设置了中药制药工艺学综合实验: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及滴丸制备,涉及微波、超声以及传统煎煮等不同的提取工艺,采用UV和HPLC定量法,考察不同工艺对总黄酮的提取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孔吸附树脂柱、膜分离以及醇沉工艺对总黄酮部位质量的影响。让学生不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工艺设计的能力。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坚持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的技术,特别是源于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先进技术,对于提升中药的生产水平至关重要,毕竟,目前中药制药领域新技术的独立创新成果较少。在设置中药制药工艺学实验课时要兼顾中药学、中药制剂等传统学科和生物学、材料学、波普学等现代技术。既懂传统中医药理论,又掌握现代制药工艺的专业人才,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依赖,也是生产现代中药的重要保障。所以,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要立足课堂,联系实践,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实际工艺设计能力的工学人才。 中药制药论文:高职中药制药专业职业分析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摘要】高职院校的中药制药专业主要是以有效培养技能型的专业人才,用以服务于中药生产过程中的第一线工作为其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综合型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又必须在整合专业的基础上,对其职业进行有效的分析,迎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有效地制定出人才的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中,其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岗位与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从实际课程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的培养等方面,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中药制药专业 职业分析 人才培养 一、引言 中药产业作为我国独特的民族性与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其逐渐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因此,就迫切需要一些综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能够在医药教育、生产、科研等多个领域中从事相关的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的中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在对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地提供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其中药制药专业属于一门将工学与药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专业,具有较大的覆盖面与应用性,是用来连接医与药的重要桥梁,涉及到了中药制药行业中的多个领域,如新设备、新辅料等。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中药制药专业主要是培养一群具有专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中药生产技能,并且具有将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从而满足我国的众多中药生产企业对中药饮片、制剂等生产活动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中的中药制药专业,就需要以培养这类人才为其教学目标,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如表1所示。 三、高职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上述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高职院校与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以及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其中药制药专业培养的是一群具有专业的中医药知识以及技能的综合型技术人才。然而目前,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充分的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上,仍是按照本科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忽视了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性与技术性特点;而在课程的设置上,也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素质的拓展,特别是对于实训课程,目前在高职院校内的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对其重点突出,致使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技能。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在充分了解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定位与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就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的改进。在课程的设置中,高职院校要在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基础,从岗位群出发,对相关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本专业的课程与教学的计划。如在基础课程的设置方面,就需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无需一味地强调各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只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就可,并适当的加强诸如计算机、英语等基础性的课程与本专业的联系。而对于专业性的课程,就需要适当的加大对各课程的整合力度,遵循相关职业的操作管理规则,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学校必须重点把握,通过模拟生产实习以及生产实习的形式,积极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供其专业的技能。 第二,在教学模式上的改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实施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高职院校可以积极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各相关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到相关职业的实际操作程序,实现预就业的目的,为毕业后的真正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突出对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为了有效地实施重点培养实践性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对师资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就使高职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药制药专业的教师必须对其角色进行转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的传播者”角色,让自己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职业指导者”的角色。而高职院校也必须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一些专业教学的培养计划,不断地提高本校的专业师资力量,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四,加强对实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践教学的基地不仅是综合型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摇篮,也是高职院校普遍的办学特色,它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因此,在高职院校中,需要在充分了解中药制药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实训基地建设,从而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除了不断地加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之外,还需要积极地完善对实训教学的质量评价与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有关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在对该专业的职业岗位以及人才的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从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进以及师资力量与实训教学的强化等方面,有效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专业的中医学人才的需要。 中药制药论文:试分析膜分离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膜分离技术因其便于操作、过程易于控制以及无污染、能耗低等优势,在中药的制药过程中应用广泛,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加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着重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的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中药制药;应用进展 一、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 (一)膜分离技术及其特点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在化学位差以及外界能量的推动下,让混合物其中一部分组分通过选择性透过膜,而另一部分则被透过膜截留下来,并有机结合透过膜在分离混合物时,混合物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迁移率这一特性,从而实现分离混合物或对其展开浓缩以及提纯等目的新型分离技术。在膜分离过程中,没必要将新物质引入,而且分离中无相变化产生,因此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同时所消耗的能量较低,能有效的节约能源。此外,化学势能差以及压力差是膜分离的主要驱动力,其分析设备无运动部件,因此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 (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 1.常规除杂。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将热原、鞣质以及蛋白等中药内的大分子杂质去除。例如,运用膜分离技术中的微滤技术,进行何首乌水提液的精制,去除的固体杂质高达67%左右,可获得良好的精制效果; 2.有效成分提纯。当前,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的现代化生产中,在进行提纯植物有机酸与色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中应用广泛; 3.中药提取液浓缩。一般情况下,在多数的中药提取液中,其目标产物具有的浓度相对较低,要获得最终的产品,通常需要经过大比例干燥或浓缩才能实现。在中药提取液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将提取液中的无机盐类以及水去除,最终完成中药提取液的浓缩; 4.药酒与中药口服液生产。(1)在药酒的生产过程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利于除菌率以及澄明度的提高;且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依然能保障药酒的性能;(2)在运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生产中药口服液的过程中,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大的黏度,且含有大量絮状物、亚微粒等。在中药口服液的生产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增加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同时还利于中药口服液的澄明度的大幅提升; 5.中药注射剂、浸膏制备。(1)在中药浸膏制备过程中,采用膜分离技术,能有效缩减中药浸膏崩解时限,提高其崩解性能,并使浸膏中有效成分含量大幅提升,减小中药浸膏的体积;(2)相较于采取石硫醇法以及醇水法等传统方法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而言,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将热原以及杂质等有效去除,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大幅提升制备产品的澄清度。同时,运用膜分离技术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还能产生脱色作用。 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一)微滤与超滤 可将微滤与超滤的过程看做是一个以膜为介质而展开过滤的过程,它主要是在压力差作用下,结合膜孔径大小而实施筛分的过程。混合液体在压力差作用下通过膜时,比膜孔径小的分子被富集起来,并截留住比膜孔径大的大分子物质,完成混合物分离。在这一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分离膜上不断滞留了许多大分子物质,从而降低了膜的通量。加之阻塞以及浓差极化产生的膜污染问题,导致实际膜通量 (二)纳滤 在纳滤过程中,压力差是其主要的驱动力。在纳滤分离过程,所需的操作压力 (三)反渗透 反渗透主要是指实际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于溶液一侧,并通过膜,使溶剂分子流向溶剂侧,并确保溶剂分子流向溶液侧的数量多于其向溶液侧透过的数量的过程。静压差(高于渗透压)以及选择性透过膜是反渗透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在该过程中,操作压力通常为1.5MPa-10.5MPa,0.1nm-1.0nm为截留分子直径。在中药制药中,反渗透主要应用于浓缩药液、水回收利用以及脱除各类无机盐等。 在中药制药中,除以上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之外,膜蒸馏、分子印迹技术以及膜集成联用技术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也普遍应用。如,运用膜蒸馏技术精制中药,或在人参综合利用中,运用膜蒸馏技术进行人参露与洗参水的浓缩等。 膜分离过程具有分离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与连续操作,而且分离过程简便等优势,使膜分离技术发展成为当前最为节能、高效的分离与浓缩技术之一。在中药制药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中药生产周期,并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此外,还可提高中药的附加值,在中药生产中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中药制药中,要立足于实际,推广运用膜分离技术,推动中药制药工业快速发展。 中药制药论文:现代工艺与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中药为我国传统医药,用中药防病治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何更好的发展好中药,应当引起业内重视。本文主要对现代工艺与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中药生产中的大桶煮提、大锅蒸熬及匾、勺、缸类生产器具当家的状况大为改善,进而出现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外循环蒸发、多效蒸发器,流化干燥器等设备,中成药的剂型也有较大的发展,由丸、散、膏、丹剂为主发展成为具有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及少量粉针等剂型。那么到现在为止,在中药制药领域又有哪些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其中呢?现作如下综述: 1粉碎技术 利用超声粉碎、超低温粉碎等技术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细胞破壁率达95%以上。超微粉碎以剪切为主,得到超细粉体再进行提取。提高药物的吸收率、生物利用度,增强靶向性,主要用于一些贵重、稀有药材的粉碎[1]。其中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将带来中药传统剂型的革新和发展,推动中药剂型现代化。以生药人药的传统剂型有汤剂、散剂、膏剂和丸剂等,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可以拓宽以生药人药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吸人剂、涂膜剂等,也可促进先进制剂技术(如固体分散技术和药物缓释技术)在这些生药剂型中的应用。 2浸提技术 2.1超临界流体萃取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独特溶解能力和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对压力、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的特性,通过升温、降压手段(或两者兼用)将超临界流体中所溶解的物质分离出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兼有精馏和萃取两种作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由于可通过调控压力和温度,选择性地萃取某些成分,可以兼具提取和分离的功能,适用于提取分离挥发性成分、脂溶性物质、高热敏性物质及亲脂性、分子量较小物质的萃取,但对极性大、分子量大的物质如苷类、 多糖类 ,需要加夹带剂。 2.2超声提取 超声提取技术是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 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超声提取能够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提高药物溶出速度和溶出次数,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有效部位提取率,且瞬间稳定升高温度,对热不稳定成分影响较小。 2.3微波萃取 是指使用适合的溶剂在微波反应器中从天然药用植物、矿物、动物组织中提取各种化学成分的技术和方法。微波萃取的机理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微波射线自由透过透明的萃取介质,深入到生物材料的内部维管束和腺胞系统。由于吸收微波能,物料内部温度突然升高,在天然物料中的维管束和腺胞系统升温更快,保持此温度直至其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的能力,细胞破裂。位于细胞内的有效成分从细胞壁自由流出,传递到萃取溶剂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物质的tanδ值不同,对微波能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微波可以对体系中不同组分进行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出来,进入到萃取溶剂中。 2.4酶法提取 酶法的基本原理是选用合适的酶将中草药中的杂质(如淀粉、果胶、蛋白质等)予以分解除去,最大限度地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酶法提取要求酶有极高的活性、高度的专一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酶法提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酶的种类、用量、酶解时间、温度、酸碱度、物料细度、搅拌强度等多种因素。 2.5半仿生提取 半仿生提取法是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从生物药剂学角度,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原理,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具体做法是,将提取液的酸碱度加以生理模仿,先将药材用酸水提取,再以碱水提取,提取液分别滤过、浓缩,制成制剂。对提取液的最佳pH值和其它工艺参数的选择用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结合主要药理作用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比例分割法进行优选。 2.6亚临界水萃取 常温常压下水是极性很大的溶剂,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极性会降低,对中极性和非极性有机物的溶解能力也会增加,在适度的压力下,将水加热到100℃以上临界温度374℃以下的高温,水体仍然保持在液体状态,它的极性会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这种水称为亚临界水。亚临界水与常温常压下的水在性质上有较大差别,更类似于有机溶剂。当温度为250℃,压力10.0 MPa时,水的极性与甲醇相当。 2.7双水相萃取技术 将两种不同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混合,当聚合物达到一定浓度,体系会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形成双水相体系。双水相体系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高聚物之间的不相溶性即高聚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无法渗透,不能形成均一相,从而具有分离倾向。基于物质在双水相体系中的选择性分配,不同物质在特定的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分配系数,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在上相和下相间进行选择性分配,表现出一定的分配系数,从而达到分离纯化之目的。 2.8反胶团萃取 表面活性剂分子溶于非极性溶剂中自发形成的聚集体,其中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朝内而非极性头朝外与有机溶液接触。胶团内可溶解少量水而形成微型水池,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生物物质溶解在其中,由于胶团的屏蔽作用,这些生物物质不与有机溶液直接接触 ,起到保护生物物质的活性的作用,从而实现生物物质的溶解和分离[8]。 2.9液动分级逆流技术 液动分级逆流提取是工业生产技术,在提取方法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产物,适合于动物类、矿物类、根茎类等原材料,进行常温或加温浸提、常温或加温动态提取、常温或加温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对各种药材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媒及溶媒用量、颗粒饮片尺寸、 提取单元组数、药效成分提取率等工艺参数等,可根据不同药材的特性进行优化。 3分离纯化技术 3.1膜分离 膜分离是以压力为推动力,根据体系中分子的大小和性状,通过膜的筛分作用,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离,可分离分子量为1000~1000000道尔顿的物质。起到精制、富集及浓缩的作用。目前,膜滤主要用于浓缩、分级、大分子溶液的净化等。 3.2大孔吸附树脂 大孔吸附树脂是由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由许多微观小球组成的多孔球状交联聚合物,是由有机单体加交联剂、致孔剂、分散剂等添加剂聚合而成。其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媒,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存在的影响。它具有的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大孔吸附树脂具有的筛选性原理是由其本身的多孔结构所决定。 3.3分子蒸馏 由于物质挥发度不同,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混合物的分子受热后运动会加剧,当接受到足够的能量时,就会成为气体分子而从液面逸出,随着液面上方气体分子的增加,有一部分气体就会返回液面,在外界温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最终达到分子运动的动态平衡。不同种类分子的有效直径不同,故其平均自由度不同,其逸出液面后与其他分子碰撞的飞行距离不同。 3.4高效逆流色谱技术 高效逆流色谱是一类不用任何固态载体或支撑体的液 -液分配色谱,主要是利用在高速旋转状态产生的二维离心力场的作用下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快速有效的对流或分割,从而使样品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成千上万次萃取,根据样品中的物质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种方法。 4干燥技术 4.1喷雾干燥 喷雾器是喷雾干燥的关键部分。液体通过喷雾器分散成 10~60 μm的雾滴 ,提供了很大的蒸发面积(每m3溶液具有的表面积为 100~600m2) ,从而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对喷雾器的一般要求为:形成的雾粒均匀,结构简单,生产能力大,能量消耗低及操作容易等。 4.2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使被干燥的液体在极低的温度下 ,冷冻成固体;然后 ,在低温、 低压下利用水的升华性能 ,使冰升华汽化而除去 ,以达到干燥的目的。冷冻干燥法适用于绝大多数生物产品的干燥和浓缩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生物产品的活性。冷冻干燥的干燥过程包括升华和解吸两个不同的步骤。 5β-环糊精包合技术 环糊精是一环状低聚糖化合物,外端亲水,内部疏水,既有水溶性又有脂溶性。药物经其包合后,可增加溶解度和溶出度,可防止药物的风化或挥发,防止氧化、光解、热解等,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该技术适用于挥发性及不稳定性药物的包合,如延参健胃胶囊中干姜挥发油的包合,冰片经包合后,解决了不稳定的问题。 6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微机自控系统已普遍用于制药工业及制药机械的设计和生产,如高节能超临界萃取微机程控提取装置,口服液、大输液、针剂、软胶囊等的生产联动线,微机自控胶囊填充机等。 随着GMP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使用电脑和机器人控制的无人工厂已在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出现,药物生产在密闭的空间进行,不与人直接接触,仅需少数技术人员管理电脑和机器人,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信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医药人的努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会越来越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会在世界医药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药制药论文:中药制药中微波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微波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茶叶加工、植物油提炼等生产过程中都会看到微波技术的踪影。由于微波是一种交流高频电磁波,电流可以用来操控微波的发挥,功率密度也具备调控性,所以微波非常好控制。正是由于微波技术拥有操控性强、高性能低耗损的优势,因此在细胞有效物质的提炼过程中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微波技术的介入使中药制药技术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目前,微波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笔者在本文中,重点针对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及其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波技术;中药制药;应用 在以往的中药制药中,生产程序需要经历的浸提方法包括浸渍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等。而被用来干燥中成药和中成药材的方法包括沸腾干燥法、烘干法等。在消毒灭菌这一板块,主要依靠紫外线与干热灭菌等方法来完成[1]。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制药结合微波技术后工作成果与效率均得到了提升。由于微波技术应用于重要配药中,可操作性强、工艺效率高,能够实现自主化生产,提高药材使用率,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排,所的产物质量过硬,均已达标。微波技术使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获得了极大的突破,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开发意义与价值。笔者在本文中,重点针对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及其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 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 1.1 微波的基本原理 微波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杀菌效果,主要是依赖于微生物产生的非生物效应与热效应。在交流高频电磁场的环境中,植物细胞内会生产大量热量,液泡因此产生膨胀,最终致使细胞壁中,有效成分细胞液的流出并融入进溶液里,在温度的催化下迅速扩散。这一提炼过程,主要是在微波能的作用下,致使目标产物细胞膜、细胞壁的破裂,使有效成分流出。其次是利用离子传导,产生撕裂以及相互摩擦,最终产生热效应[2]。而且,因为微波拥有一定的穿透力,加速了细胞内有效成分的浸出,使药物的提炼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 1.2 关于微波特性的分析 微波拥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主要包括穿透力强、内热效应优、对生物有非生物效应,同时灭菌效果强。此外,由于微波是一种交流高频电磁波,电流可以用来操控微波的发挥,功率密度也具备调控性,所以微波非常好控制。在消毒灭菌这一板块,主要依靠紫外线与干热灭菌等方法来完成。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制药结合微波技术后工作成果与效率均得到了提升。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只需对微波电流、时间与温度加以调控,就能够精确的掌控中药制药的反应过程。 2 微波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的相关分析 由于在提炼过程中,必须通过目标产物细胞膜、细胞壁的破裂,使有效成分流出,所以细胞破壁的操作过程十分关键。在实际操作中,这一过程重要为:通过微波加热致使细胞内部温度上升,细胞膜与细胞壁会在液态汽化的压力下,细胞表面将会出现细小的裂痕与孔洞。而细胞外的溶剂就趁机快速渗入细胞内,完全溶解后将释放大量包内产物[3-4]。因为微波技术拥有操控性强、高性能低耗损的优势,因此在细胞有效物质的提炼过程中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微波浸取技术拥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原料耗损度,提高有效物质的使用率。中药制药中的浸取技术,由于微波技术的结合[5],因此获得全面的革新,制药技术得以提升,因此微波技术具备应用价值,拥有推广并广泛投入应用的意义。 3 微波技术应用于中药炮制的相关分析 微波技术的介入,让中药制药加工过程与结果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它能够有效节省制药时间,降低能源材料的耗损,提高现有材料的利用率,同时掌控性强,对生产药物的灭菌消毒效果佳,所以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生产中的应用,获得广大业内学者的认可与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微波技术加工苦杏仁,既能有效杀死了苦杏仁酶,还能保障苦仁苷完整。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在炮制苦杏仁时,微波技术的杀菌效果显著,同时还能使含矸量不受影响,具备优良的保苷性,食用口感也更加松脆[6]。用蛤粉作为辅助材料,使用微波计术炮制阿胶丁的效果也非常好。 4 微波技术应用于中药材干燥的相关分析 微波技术的革新推动着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微波的灭菌机理是:由于受到强度微波场的作用,物料中的菌体及虫类会因为分子极化弛豫,且吸收微波会使温度变高。当目标作用物的蛋白质性质发生变化后,其膨胀性、黏度、溶解度等均会产生相应的明显变化,同时失去生物活性。此外,微波的非热效应还具有灭菌作用,这是其他的常规物理灭菌法没有的。业内学者还对六味地黄丸进行了烘箱干燥与微波干燥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烘箱干燥出的产物,丹皮酚的含量好俗大,灭菌效果没有微波干燥法的效果好[7]。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制药结合微波技术后工作成果与效率均得到了提升。微波技术的介入使中药制药技术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目前,微波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由于微波技术应用于重要配药中,可操作性强、工艺效率高,能够实现自主化生产,提高药材使用率,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排,所的产物质量过硬,均已达标。当前,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举足轻重,具备应用价值,拥有推广并广泛投入应用的意义。 中药制药论文:中药制药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本文从探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大胆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它将制药企业的制剂生产线引进学校,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专业性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指导学生,生产出真实的产品,形成了“教师即是师傅,学生即是徒弟,作业即是产品,教室即是车间”的“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四位一体” 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课 题: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课题,课题编号LZY13436,课题名称:中职学校中药制药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负责人:周雪梅。 我国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制药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医药企业受国家《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法规)等相关制度、规范的制约,很难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为相关院校承担起培养核心职业技能岗位人才的实践教学任务。学校要培养适合制药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但学生又缺少企业实践机会,这显然已成为制约中职制药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基于此,笔者学校对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改革,创新性地提出了中药制药专业“教师即是师傅,学生即是徒弟,作业即是产品,教室即是车间”的新型工学结合的“四位一体”模式。它将企业职业能力、岗位标准等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职业教育从培养能读、写、算的有知识的人,转变为心、手、脑并用的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素养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这样既体现了学校专业建设的职业特色,也使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受企业的欢迎。 一、实施过程 1.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岗位职业能力调研旨在根据制药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的需求来构建中药制药专业课程体系,核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标准等,以提升中等职业中药制药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内涵,为制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客观依据,使构建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制定的标准,既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满足现代中药制药生产行业的需要。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溪经济开发区、沈阳经济区及吉林等地制药企业发放问卷或实地走访。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到医药生产企业基层岗位设置主要有工艺员、技术员、安全员、设备员、材料员、质保员、车间化验员、仓库保管员、提取岗、浓缩岗、炮制岗、粉碎岗、干燥岗、制粒岗、压片岗、包衣岗、胶囊填充岗、制丸岗、制水岗、配液岗、铝塑泡罩岗、颗粒内包岗等。生产剂型主要集中在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等固体制剂,口服液、搽剂、酒剂等液体制剂相对较少。从企业走访情况看出,生产企业对各种制剂工、提取工等基层岗位需求量大,要求专业操作技能较高,而其他如工艺员、技术员、设备员、车间化验员等人员需求较少。调查中也发现岗位操作工有时也需要对产品质量(外观、水分、密度等)进行一般性检测和分析,并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对设备进行简单维护的能力,所以中药制药专业在培养学生时除了岗位职业能力外,还应适当加强药品质量检验及制药设备知识能力的培养。调研还显示,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实践性教学及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能力,侧重培养学生将已有的设计、决策、规划等成果转换成产品的能力。 2.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医药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调研结果,建立适合于“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对岗位群进行分析,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围绕职业岗位能力展开,强化生产实践技能培养,适当加大实验和实训课的比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理论课设置与实训课相呼应,其授课比例更趋于合理,知识结构与实践安排更符合企业对综合素质强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标准,减少课程内耗。课程标准更加突出实践性,学生学的就是职业岗位要用的。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理论知识”评价方式,以企业的岗位操作和职业素养作为评价的依据,实行知识(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技能)、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 3.专业核心校本教材建设 中专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中药制药专业聘请了中国药都的多位医药行业专家,通过大量的研讨与实地调研,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中,并与生产企业合作开发了适用于医药产业岗位职业需求的《中药固体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实训教程》《药物制剂工职业能力手册》等核心课程校本教材和技能实训教材。实践证明,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融教学、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成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为实训基地科学有效运作和为实践教学服务创造条件。 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场景、工作要求建设,使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真实的场景,并可以应用实训室的制药设备,加工出真实的产品(如: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通过在实训基地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实践,最终达到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使培养的学生能完全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达到学校培养与企业应用的无缝对接。 5.提升教师职业技能,打造新型职业教师队伍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寒暑假,积极联系医药企业,送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聘请专家、企业能工巧匠到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或到校从事兼职教学工作。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及职场实习实践,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引导教师体会和建立“以岗位技能和人际合作技能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的教育观。通过工厂岗位实践、技术交流、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和在生产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强、能教学、能科研、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职业型教师队伍。 6.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由于中专学生的年龄偏小,对社会认识不足,并且基础知识差距较大,有学习好、接受能力强、有表现欲的,也有基础差、不爱主动学习的,因此在实训课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将接受能力强、有表现欲的学生安排为实验实训组的组长,教师培训结束后,由组长再对组员进行再培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实训室的真实环境中,以及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应用实训室的生产设备生产出各种剂型的产品。学生的作业即是生产出的产品。学生在操作中常常会提出各种问题,此时教师即是师傅,指导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训过程完全采用生产车间的工作流程,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依托。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为师傅、学生为学徒、教室为车间、作业为产品”的角色转换,把实训场所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形成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新体系。同时,培养学生认真钻研、规范操作、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 7.探索基于实训过程的技能考核模式 传统的教学实训考核模式,由于考核重结果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造成学业评价的不公平,失去考核的信度和效度。为消除现行实训教学考核模式的弊端,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变原有的阶段性考核为过程考核,做到实训教学考核全程化。考核内容以制药企业岗位能力为依据,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记录填写等。 二、条件保障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最基本条件,它创建的良好的职场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而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有效桥梁。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老师必须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师生以企业生产活动为中心,边教边学边做,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技能要点,还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钻研探究的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 三、实施成效 实施“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企业管理摸式的“教、学、做”一体的实训教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编制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实训教程。专业培训的优秀毕业生遍布中国药都的每一个医药企业。 2013年中药制药专业学生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某医药企业闻讯直接将这些学生聘任为药材库保管员。2009级学生在某医药企业GMP认证办公室工作,她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水平得到了该企业领导的一致好评,她本人也在实习报告中说,“虽然到了一个新的企业,但是在学校打下的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给了我太多的帮助”。某公司化验室唯一一名中专学历的职员,来自于笔者学校中药制药专业,这都是因为她在学校学习的过硬的化验技术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其他岗位的优秀员工不胜枚举,他们已遍布于中国药都各个生产企业,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四、体会与思考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解决了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无法进入医药企业实习的难题,并有效地提高了专业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生产企业人才需求目标的一致。但是这种生产性实训将消耗大量物料,同时生产出的大量教学产品,不能进入市场创造价值,这是有待于学校下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中药制药论文:浅析中药制药的瓶颈及创新方法 【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中药制药技术领域的基本现状出发,浅要分析了中药在制药领域内遇到的若干瓶颈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药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创新性的提出以“三化”即精密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中药制药技术,并对该科技工程的创新前景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程;制药方法;中药工业;转化科学 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中,中药工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更是升级为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但由于受到发展时间短的历史原因及科技水平低的现实原因双重影响,导致我国在中药制药领域出现了桎梏的瓶颈,诸如市场竞争力弱、科技含量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了促进我国中药制药的战略发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战略转变,故选择一些有潜力的中成药进行再次开发是及其必要的,从而完成制药技术的升级改造,以便更适合当前医疗市场的需求。 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一些中成药的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大众对中成药质量问题的关注促进了对中成药的质量分析,诸如多成分含量测定、色谱指纹图谱等检测方法在技术上走向成熟。例如在我国中药制药领域制药技艺还是水准较低、生产操作过程呈粗放式、制药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制药的技术革新意识较低、创新驱动力不足进而导致中药制药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1]。因此,面对中药制药发展的困境和市场对中药制药的期望,自主创新发展中药制药工艺、推动该项技术的升级发展、实现科技战略创新、构建提高药品标准的新机制、加强对制药过程的检测及全程质量监测、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不仅具有巨大的医学价值更有利于推动我国中药制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1制约中药制药发展的桎梏因素和技术诉求 1.1中成药产品的保证质量之难 按照国家药品局的指示,提高中药的制药质量标准是医疗工作者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对中药制药技术提出了六字真言,即“高标准、严要求”。“高标准”即是在研究中提高中成药的生产原料及质量放行的标准,将一些药量含有限制或者微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修订了检测的目标,纳入检测的范围。“严要求”就是严格控制制药工艺品的品质、提升制药工艺的水平。 1.2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之难 人们往往重视的是药品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因而导致对中成药的再次开发的研究技术较薄弱。再加之制药工艺品质低等技术因素导致中成药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同一生产产家不同批次生产的药物或者不同产家生产的同一款药物在化学组成成分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药品药效的稳定性以及临床疗效甚至还极易会造成临床上的一些安全隐患。由此观之,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之难是阻碍中成药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素。 1.3中成药制药过程节能之难 低碳经济是当前各行各业所追求的发展战略,如何促进中药制药过程中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减少废品垃圾、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利用率、催生生产新工艺,是当前中成药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4保障中成药生产品质之难 中成药制药的各个环节密切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可以说制药工艺各个环节的精准操作是保障中成药生产品质的奠基石。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中药制药过程中,工艺操作却缺乏精准,有些工艺甚至呈现出粗放式。大部分生产企业的制药工艺参数还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控制。综上所述的种种因素都成为了中药制药工艺品质的瓶颈。 1.5中成药生产质量检测风险之难 虽然在医疗领域出现中成药产品质量问题的事故层出不穷,但还是缺乏中成药生产质量事故预警的机制。根据生产需求,建立质量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估机制,检测生产工艺的质量,对生产数据进行观察可以有效加强对生产质量全过程的监测[2]。 1.6中成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之难 中药的制药过程是及其复杂的,因而制药过程的质量控制也一直是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内的瓶颈因素。控制技术整体水平较低、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较落后、中间体质量检测指标尚不完善、制药信息的缺乏导致难以实现对制药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因此推动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的控制技术创新发展是中药制药领域内的当务之急。 2新时代中药制药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辛苦努力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医学领域陆续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代技术改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为特征的技术变革。第二代技术革新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制药设备更新以“三化”为特点:自动化、管道化、半自动化。第三代中药制药技术抓住了新时代技术革新的浪潮,创新发展以“精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为制药技艺革新的目标,推动中药制药工艺实现跨越式发展[3]。通过对新一代中药制药技艺的探究发现,在新的时代诉求下,中药制药工艺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创新: 2.1中药制药过程分析技术的创新 中药制药技术一般是利用PAT技术实现对制药过程的有效监控。通过集成方式对制药过程进行化学、物理、数学和生物等风险监测,辨析出可能引发制药风险的因素,实现中成药质量的控制目标。 3中药制药科技创新构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创新对中成药的制药技术突出了创新的技术诉求。我们应抓住这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机遇,自主创新实现中成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制药工程的技术创新,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极大促进中成药工业技术的创新飞跃。大幅度提高中药质量,实现制药技术的升级更新,推动中成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中药制药论文:现代制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制药技术不断深入。由于传统的思想,在药品的选择上,人们偏向于中药,所以对中药的生产和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一般来说,中药研究的过程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药成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生产出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药品。目前,大多数的医药研究员都引入了现代制药技术,来提升我国传统中药的质量和作用,提高中药生产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制药技术 中药生产 应用分析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药生产技术明显落后于其他制药技术,中药产业在我国制药市场中呈现下滑趋势。中药产业若想在激烈的制药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引入现代新技术,向高科技制药技术的水平和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中药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大多数中药企业都投入大量资金,引入了现代化高新技术,这刺激和影响着传统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科学制药技术和各种制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使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推进了中药制药剂量和药效稳定发展。 二、现代化中药制药技术实例概况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航建发在医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了一支专业的设计队伍。其医药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涵盖生物制药、中药提取和医药制剂以及配套的设施等。特别是中药提取车间的工程项目设计,把国内外的先进制药技术和我国传统中药制药技术联系起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被国家发改委员会评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此制药项目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厂区分为两期工程进行规划和整理,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为双层,高度为18.75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厂房的布局中,规划了发酵车间、提取车间、交配电房、仓库以及办公区域等。各辅助生产区域采用岗位轮流的工作模式,在不影响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将厂房分为2层,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在设计中,将提取车间分成了三层,包括出渣层、操作层和投料层。在第三层可以布置同提取罐配套的冷凝器、冷却器;提取罐可以悬挂在第二层上,同时单效蒸发器也放置在第二层。整个设计工序方便操作、流程顺畅,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的投入。 图1 中药提取生产车间 三、现代化制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设计和应用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好的方案和规范是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建设全过程有效的控制理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中药制药现代化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制药工艺和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各种各样的需要。 (1)采用自动化技术对固体进行发酵 现代化中药制药工艺突破了原来的生产技术,适应了国家和社会高新化、现代化的发现要求,使固体发酵工艺实现了技术创新。在工作设计和制度中,引入了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单元操作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应国家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自动生产线,以满足相应发酵环境下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发酵工作和在不同自动化技术控制阶段的标准和理念。此技术有效的推动了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先进制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中药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中药生产效率,保证了中药药性和剂量。 (2)实现了中药胶囊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为了实现质量控制现代化,在生产检查中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质控手段,它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能对液体混合物进行成分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在定量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三聚氰胺就可以用此法检测其含量。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科学严格的质量标准,使中药制剂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中药的提取和制剂生产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控制 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直接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单元制造技术系统集成的自动化全面质量检测控制生产线是该项目实现制药工艺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此项目中,单元制造设备建立了提取、浓缩、干燥等操作系统,这些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方式,使整个提取工艺流程实现连续化和物料转移管道化。 设计中,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塑包装设备,提高了产品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具备了在线检查和称重、自动去除不合格产品的功能,有效的增加了中药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中用到NT25型铝塑包装机,利用数字和红外线扫描,能精确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参数,高效快速的控制质量,提高了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进而推动了中药产业的稳定发展。 (4)高温、高湿的空调处理技术 在现代化制药技术中,中药生产流程非常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提取工序使用大量的酒精,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应该在送风支路上设置防爆防火阀,并采用直流形式排风。如果外界自然空气能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可以利用自然风,采用排风扇,实现变风量、变新风的运行。 (5)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利用膜两侧的电位差、浓度差或者压力差,使原料选择性的透过膜,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在中药成分分离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较大的杂质和胶体,不仅会对膜产生一定的破坏,也会对中药的提取、分离以及制造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可以在中药中加入絮凝剂,使部分悬浮颗粒发生沉淀,使其过滤,更好的被超滤膜分离,达到中药生产的最佳效果。由于该技术操作方便、污染小、成效高,能全面提高中药生产的质量,促进我国中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结束语 此工程设计整体来讲,布局比较合理,各项工艺流程和设备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生产过程稳定可靠,有效的提高了中药生产的效率,保证了中药的剂量和药效。中药制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运用现代制药技术进行生产是必然的选择。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调动科学力量,促进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金融毕业论文:对金融危机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研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职毕业生 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本已严峻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面对急剧变化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紧跟现实,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正确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当前,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引发经济下滑,不少产业受到冲击,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经济蓝皮书》指出: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底,全球金融海啸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为严峻。因此,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理性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危机中寻找就业机会,实现就业,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客观认识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 (一)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企业岗位需求大幅下降 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倒闭、裁员,企业岗位需求下降。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市场劳动力需求下降;在过去八个月期间,全省亏损企业过万,有的已经倒闭或者濒临倒闭;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但是另一方面,求职人数不断上扬,其中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数量增幅最为明显。 (二)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实行扩招至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2008 2012年每年毕业生规模将持续在600万一700万人,总量达3000万,比2003~2007年间的1738万增加72%。而我国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还将长期存在,每年需在城镇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实现就业的人数大约在2400万,而我国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缺口在1200万个以上;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今年毕业生数量已超过社会新增岗位的一半,在现今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难度愈发凸显。 (三)理性对待金融危机,准确把握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党的十七大要求创造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的关注,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了信心保证。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2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发出的关于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件累计达到40多个,共100多项具体的政策,内容涉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待就业服务、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各个方面。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大量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和政策框架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就业方式灵活。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大,而岗位的增加相对较少,在未来十年,我国就业市场总体上呈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高职毕业生就业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有机遇。首先,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急需一大批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而高职生理论和技能兼备的特点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其次,高职生的年龄结构、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户籍指标等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再者,高职由于学科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直接和密切,许多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 3.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逐年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299万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创出新高,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每年同比大约上升一个百分点。据各省市的统计,2007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水平。 二、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政府计划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等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我国的总体经济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应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广开就业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鼓励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寻找就业岗位。 (二)构建立体化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探索多种就业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除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继续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服务月、服务周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途径外,还应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如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合作基地,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优势,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加强与当地人才市场的联系,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信息网络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四)搭建平台,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学校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毕业生给予积极支持,及时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担保、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加大成功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帮助他们成功实现创业。 总之,金融危机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必定比往年更加严峻,但是,只要我们沉着面对,保持乐观的态度,深入研究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以及高职学生的就业特点,准确把握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市场,“危机”同样能成为“转机”。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现状,发现金融专业毕业生由于自身素质低、社会传统观念影响、人才培养时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导致缺乏就业竞争力,提出通过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加大考证力度、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开展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 一、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毕业生薪酬待遇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工资待遇方面,我系金融专业毕业生刚入职时工资待遇和其他专业持平。金融专业毕业生入职时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现金福利等)3000元。其中,2013届毕业生入职时月工资约为2000元,2014年、2015年毕业生入职时月工资约为2500元。可见,近三年毕业生入职时月收入有所增加。 (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就业稳定方面,就转岗情况看,2015届毕业生低于前两届毕业生,因为2015届毕业生刚踏入社会工作,仍处在学习阶段。2014届、2013届毕业生由于工作时间长,升职转岗的机会较多,2013届毕业生转岗率达56%。就离职情况看,2015届毕业生离职率35%,高于2013届毕业生26%的离职率。因为应届毕业生定位缺乏理性思考、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三)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专业对口率是指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方面,近三年我系金融专业就业专业对口率呈现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2013届是52.28%,2014届是67.57%,2015届是59.70%。 (四)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1)就业结构方面,近三年来共有136名毕业生就业,其中25人在金融机构就业,60人在其他行业从事金融岗位工作,51人在其他行业从事和金融无关的工作。(2)就业岗位方面,近3年毕业生中从事金融营销岗位51人,占就业人数的38%;从事金融客服岗位4人,占就业人数的3%;从事金融业务操作岗位23人,占就业人数的17%;从事金融其他岗位7人,占就业人数的5%。但还有一小部分毕业生未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占就业人数的37%。 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 (一)市场需求现状1、金融机构需求近年来,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在制定招聘标准时自主性较大,往往与毕业生实际情况不符。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提高录用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看学历聘人。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招聘时,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对于我系毕业生来说,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必须进修拿到本科文凭后才符合应聘条件。针对金融机构发放的15份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发现,银行招聘要求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高职毕业生只能通过外包服务公司进入银行工作,往往从事大堂经理、前台柜员等岗位。证券公司招聘大多要求应聘者学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过去三年招聘中,高职毕业生仅占录用人数的20%。相对来说,保险公司招聘对应聘者学历要求最低,基本只要求学历为大专或本科。但过去三年,保险公司正式录用的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也不多,仅占25%左右。因为保险公司进入门槛低,但保险推销业务难度大,能坚持工作的毕业生少。2、中小企业需求调查数据统计,相比较金融机构而言,私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需求量较大。需求量在30人以上的企业占29.8%,15-30人的占5.4%,5-15人的占19.4%,5人以下的占45.4%。调查结果反映,81.2%的用人单位认为将来高职毕业生仍有很大的需求市场。大家持有积极态度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从事基层岗位注重经验而不是学位,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能够胜任;第二,部分岗位聘用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第三,需求高职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大部分,所以需求前景较好。 (二)岗位设置现状调查数据统计,20%的调查公司认为理财规划师、证券公司客户经理、银行柜员、金融营销、电话营销等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其中,理财规划师和金融营销是招聘企业需求量最大的2个岗位。 三、影响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素质较低1、自主学习能力差我系金融专业学生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认识外,还需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因为金融专业主要学习金融、保险、证券、财务等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新知识,与高中知识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课外还需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掌握更多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我系大多数学生高中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自主性,导致专业学习不主动,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最终直接影响专业技能掌握。部分学生满足书本知识学习,不愿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缺乏实践技能培训。2、自身定位不准确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系金融专业大部分学生“职业教育”概念模糊,缺乏准确定位。例如,存在两类学生:一类学生始终存有“学历本位”概念,总是认为自己学历低,就业能力差,缺乏就业竞争力,与本科生相比没有优势,不受用人单位青睐,缺乏信心。另一类学生好高骛远,盲目自大,眼高手低。盲目应聘好的工作,看不上一般工作。这类学生不从实际出发,自身定位不准确,盲目攀比,延误最佳择业时机。因此,我系金融专业部分毕业生对自身定位和就业形势缺乏准确认识,忽视自身特点和优势,无法正确判断社会形势和就业形势,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局限性,这非常不利于他们顺利就业。3、实习、求职中遇困难退缩根据我系金融专业实习单位信息反馈,实习生在实习、求职时出现服务意识缺乏,遇到困难退缩的现象。主要由于“就业观”、“择业观”不成熟导致,表现为择业期望高、幻想多、忽视自身能力。我系金融专业毕业生对工作岗位挑剔,害怕吃苦,不愿从事基层岗位,欠缺锻炼意识。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自我牺牲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同时,我系金融专业部分毕业生过分依赖父母和学校帮助联系工作,缺乏主动求职意识,害怕走入社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一些毕业生缺乏面试技巧,平时不注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面试时表达不清,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在求职时无法突显自己,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用人单位存在“学历热”现象近几年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职金融专业教育已经形成独特特点,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国家重视职业教育,但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存在不认可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低的情况。我国社会评价体系存在缺陷,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学历,忽视专业能力,造成人才浪费。虽然教育部反复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但仍有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关注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只有少数用人单位愿意招聘高职毕业生。这种现象常常导致人才和资源浪费,加剧了就业矛盾,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三)我系人才培养方式还需改善1、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近几年,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入驻、国内金融机构迅速扩张,加大人才的需求。各个金融岗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综合性金融人才,还需要技能过硬的基层工作人员。前者依靠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学生完成。后者依靠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我系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已经考虑这个情况。在培养模式上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存在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问题,我系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企业的金融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同属于金融专业就业方向,但所需的专业技能存在差别。我系目前没有区分培养,统一培养带来的问题是学生虽然掌握所有岗位的专业技能,但技能不精,在与别的毕业生就业竞争时缺乏优势。2、师资队伍薄弱我系金融专业教师队伍薄弱,在梯队结构、年龄结构、人数结构上还不尽合理。,更重要的是,一些老师缺乏实际行业经验,不能根据金融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不能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准确指导实践教学,不能满足行业用人单位需求。这些情况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阻碍我系金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四、提升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措施 (一)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1、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当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培养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来增强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毕业生要有相对广泛的知识,其中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在校大学生除了以学习为主外,应当参与社会实践。因此,我系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加大组织各种实践,如寒暑假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生应从自身专业出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第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锻炼。工作中,经常与各种职业、各种性格的人交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有些毕业生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为人比较内向,不能适应社会。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我系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也应该注重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应积极组织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完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2、积极组织考证考试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毕业生要想脱颖而出,找到满意的工作,必须从根本上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毕业生体现自己专业能力的必备材料是各种专业证书,而且金融专业有些岗位需要从业资格,如证券公司相关岗位需要证券从业资格、保险公司相关岗位需要保险从业资格、银行相关岗位需要银行从业资格等。但由于我系金融专业学生学情特点,如专业知识掌握薄弱、缺乏学习自主性等,导致考证成功率低、参与性差。在人才培养中,我系金融专业应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考证考试,并针对各项考试,安排考证培训,提高考证通过率和参与性,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创造良好就业环境1、加大专业宣传力度我系金融专业应积极宣传专业,转变用人单位观念,收集毕业生信息反馈,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由于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看法,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较低阶段。为了让用人单位和企业正确了解我系金融专业教育的定位,我系应加强专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用人单位充分认识到,我系金融专业培养学生有明确的职业性,是按照一线工作岗位或岗位群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实用性、职业性的应用性服务人才。2、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我系金融专业应充分利用就业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将用人单位对人才和岗位的需求及时传递给毕业生。首先,在系就业网站企业招聘信息,招聘信息需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第二,就业工作管理人员应收集各种招聘信息,经过筛选、整理后传递给毕业生。第三,金融专业教师们可以通过QQ群、微信等信息互动平台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专业的意见。 (三)提供专业化培养1、根据行业特点培养人才我系金融专业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以培养一线基层岗位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满足行业需求是我系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努力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是我系目标。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教研室应该大量开展调研,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牢牢把握最新行业动态,设置适应行业、用人单位的课程。与此同时,实时关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有机结合。2、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我系金融专业课程建设应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和专业课应围绕实际岗位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学习领域应基于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课程教学过程应采用真实岗位任务驱动方法,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建设都必须有相关的能力目标与之对应。而且这种能力要求既包括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和态度,又包括实际岗位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3、制定针对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我系金融专业应该明确自身定位,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如单一单位需求量小,因此无法针对某一金融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但我系金融专业可以根据金融岗位的特性,采取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同类型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针对银行,制定银行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证券公司,制定证券公司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公司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可以在有限的3年学习时间内,有针对性的学习岗位技能,在对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上岗就业。同时,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我系金融专业教学与金融企业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有机结合,解决人才培养与金融企业标准、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作者:吴娟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类毕业生就业趋势 一、我国民办高校就业简述 当前我国正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社会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伴随着全国各高校逐年扩招的影响,高等教育也由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平民教育”,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连年上升,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整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必须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680万,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平均以20-30万的速度增长。在此情况下高校就业人数的基数不断扩张与社会职位需求的有效动力不足必然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相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而言,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较差造成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就业质量不高。当前,有很多学者将就业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但已有的研究多数是将视角放在就业数量上,而很少有深入研究就业质量的,其实民办高校就业数量只是一个表象问题,深层次的根源问题应该是就业质量。 二、金融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近年我国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以及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使得金融类专业人才需求保持稳固增长的趋势,金融类专业成为就业率较高的热门专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金融类毕业生的需求增长,金融类毕业生人数也急剧攀升。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民办高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其面临就业压力和就业质量等方面的挑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有助于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分析,为其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选择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客观了解学校和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调整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容和结构,准确定位就业观。因此,在金融类毕业生就业趋势应从专业发展前景、就业范畴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确保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金融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就业趋势分析 首先,金融类专业发展前景广阔。金融类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升温一跃成为热门专业,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对金融类人才的需求量居高不下,将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随着银行、投资、信贷、保险、资产管理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逐渐增加,且存在巨大的行业升值空间。乃至未来金融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数量众多和层次复杂的态势,金融类热门专业将持续升温。因此,金融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其次,金融类专业就业范围广泛。由于其专业课程设置较广,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呈现出多样性,其主要就业范围包括:银行系统中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民营商业银行等;证券、期货交易公司;金融担保、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及保险经纪公司等国内外银行、投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事柜员、理财顾问、操盘手、经纪人、客户服务、咨询等岗位工作。另外还可在国民经济的各行业中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从事经济行情分析预测、市场营销、投融资、管理等职位。因此,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十分广泛。 最后,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强。民办高校在金融专业的建设改革中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课程体系建设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金融业实际操作环境与课程学习进行融合性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认识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同时,金融类毕业生应自我剖析、自我定位,明确自身在专业知识结构学习和能力运用中的优、劣势,客观评判从业能力,制定准确的职业规划。 在追求稳定的工作、高薪待遇的工作目标同时,应尊重自我实际知识能力和就业能力,明确职业定位,科学合理的设计职业发展计划。增强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获得与自己知识、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良机。四、就业趋势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民办高等院校的快速兴起,民办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学生、家庭、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金融类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民办高校的荣誉和生存,更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为教育部门和主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行政部门在制定就业政策的问题上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民办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对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改善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提供具体的实践参考。金融类专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个人能力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 首先我国金融行业的工作环境、待遇、福利体制相对较为健全,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能不断的自我提升,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体现出其最大的人生价值。其次专业对口能充分保证高质量的就业,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保障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金融类专业的就业范围广泛有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毕业生进入社会金融、经济等行业的相关岗位,他们就业质量的高低会影响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与口碑,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能立刻反映出民办高校的校风、学风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强有利于社会金融经济发展。提高民办高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是关系广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的认识,以及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不仅能充分激发毕业生职业潜能,也能其提升就业地位,使用人单位真正认可民办高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价值,从而让他们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推进社会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真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毕业论文:探求在金融危机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也影响到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针对金融危机和大学生就业本身的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高校应着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大学毕业生也都积极的面对,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努力。 [关键字]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目前,有相当部分行业受到重创,首当其冲的是金融行业,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同时。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其次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停产、歇业,对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部分对外依存度高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目前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将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很难准确预测,这大大地增加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工作的难度。 一、从国家方针政策上看。国家出台大学生就业策略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教育部出台了四大新政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1.鼓励到西部和边远地区就业。实行代偿学费助学贷款。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教育部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落实办法.扩大中央贷款代偿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政府代偿范围,由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为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职毕业生,实行免试入学读成人本科政策,在200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统一制定各类基层项目考研加分政策。 2.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教育部将进一步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同时推动地方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规定今后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出现空岗空编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 3.毕业生退役后部队招收士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主要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方面。教育系统与有关部门共同对2009届高校毕业生采取5、6月份进校预征的办法,使毕业生离校前即明确去向。同时,积极协商有关部门,为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长远发展制定优惠政策,一是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收退役士兵入学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二是部队招收士官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逐步扩大比例;三是对高职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免试入读成人本科;四是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考研加分的政策。 4.增加工学环保农林地矿等专研究生招生规模。教育部将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在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适当增加工学类、环境保护类、农林类、地矿类等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当增加现有专业学位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更大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建立高校毕业生对农村教师岗位的补充机制,加强紧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四大举措是教育部正在与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准备出台的政策措施,目的在于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此外,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正在研究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其中不乏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 二、从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看,高校应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以鼓励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压力 高校除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就业政策之外,还应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以鼓励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形势,缓解就业压力。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眼下正值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着实让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们捏了一把汗。众多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因为有了充分的就业指导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针对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机制.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各级职责,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各项工作的落实,责任到人,逐级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拓展和完善就业服务功能。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依据各高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适应新形势需要.以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为原则,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 2.实施有效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抓住”三支一扶”计划扩大、继续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以及从今年开始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等几个项目的机遇,特别是特岗教师计划,使得我院师范类毕业生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大力在大学毕业生中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加强创业意识培养。发现和培养高校毕业生创业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3.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和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政策体系.高校要制定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办法。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为家庭困难的大学毕业生通过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努力帮助特困生实现就业。目前,高校都在积极举办各种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相关活动,为更好地给毕业生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各高校正在想方设法地联系企业、组织校园招聘括动,加强培训、指导以提高大学生应对就业的能力。 三、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应积极应对就业形势 面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不必对就业形势过于悲观,也不要盲目紧张。而是要更加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准定位,科学、合理地调整就业思路,让自己的就业能力与市场有效对接。因为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说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这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为了更好的就业,大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职业目标。重视实习机会。选择职业时,尤其需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明确发展目标。实习是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那么就可以有目标地去择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应的职业技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调整就业单住、地区、薪资待遇的期望值。在目前岗位需求总量萎缩的形势下。大学生们的择业思路需要转换。期望值需要调整,在选择就业单位、地区时候高标准。不少大学毕业生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失去不少机会。在目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要客观评价自己,正确定位、调整心态、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改变“就业难”的局面。 3.不刻意追求专业对口。除了部分技术性岗位外。很多岗位并不一味强调专业的对口。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不过分要求专业对口。目前大学生可以主动调整就业思路。从目前情况看,农业、教育、医药、行政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此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也是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形势较好。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这一就业市场是相对稳定的。 在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各种困难,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似乎变的比往年更难。当然,危机也并不是意味着只是一味的带来麻烦,从大方面说。危机中的西方经济体制已经显示出了其缺陷的一面.反映出的也许是我们面前的一种机遇。未来终究是要发展的。现在出现的危机,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危机让我们提前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做好准备,从这些方面说,危机亦是一种机遇。而机会,永远给予有准备的人。危机给大学生找工作带来了艰辛,但危机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我们这些大学生去面对去挑战。 金融毕业论文:高职学生金融保险毕业论文 一、“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972年德国的梅腾斯Mertens首先提出“关键能力”概念,并于1974年进一步将“关键能力(Schlucssclkompe-tenz)”定义为: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各种变化的能力。[1]目前一般认为,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二者与专业能力共同构成综合职业能力。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院长李德威在哈尔滨举办的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提出:“面向全球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职业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表现在掌握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关键能力’”。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在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趋势,还是国家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二、提高“关键能力”的途径 1.巩固专业思想,坚定信念。前些年,保险行业虽然人才需求量大,但需求短视,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外勤员工。人才缺口巨大而员工供应不足,造成保险业进入门槛过低,外勤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且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人们对商业保险的评价不好,行业社会形象大打折扣。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招收的是“四批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郊县和农村,对保险行业缺乏认识。保险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保险教育工作非常重视,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如今,《保险伴我一生》知识读本已出现在中学课堂上,为造就具有较强保险意识的公民奠定了基础。而以房养老政策、银行倒闭政策、国家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提高至大专等举措,均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保险市场的迅猛扩张为保险公司对大专及大专以上人才的需求注入了活力。因此,新生入校要做好以下两件事:第一,必须对学生进行金融保险专业思想教育,使之初步认识保险,了解保险的意义和功用;第二,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使之明确奋斗目标。学生除了明确学习知识的目标,还要明确“与人交流、沟通、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方面的目标,即在校期间努力培养关键能力,以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构建“关键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学科体系讲授基本知识、方法和原理,帮助学生弄懂重点与难点。但在高职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加强专门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体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同时得到关键能力的训练。因此,专业教学团队首先应依据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核心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做到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教师应根据保险实务优选教学内容,融入保险从业资格证考核的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以实际保险工作任务为驱动,围绕保险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训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承担的是金融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实践将教学内容分为3个模块:第一块是理论知识,第二块是素质培养,第三块是保险实务。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分组教学法,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探究互助、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素质培养,按6个模块“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实施,分别是职业核心能力全国统一测评大纲八项职业核心能力的前6个。[2]针对高职保险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开口说话开始进行关键能力训练。例如,安排学生根据案例表演小品,以培养合作意识;给学生布置收集保险公司招聘信息的任务,以了解保险业、保险公司的状况;要求学生会运用PPT宣讲、会从网上选择每周经济新闻、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等。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发挥创造力,又可提升思维,经常有创新带给大家欢乐和启迪。在保险实务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采用案例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章节,如《人寿与健康保险》中讲到具体的险种,可邀请保险公司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介绍最新的险种;也可邀请保险公司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还可安排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参与保险从业资格证考试,并在业余时间跟岗,为逐步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做好准备。 3.课外“关键能力”培养。关键能力可分为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三部分。[3](1)结合保险工作的特点。保险业的大部分岗位,如保险营销、金融机构客服专员、理财经理等都属于服务产业,工作对象是动态、有思维和行为的人,而且每个顾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这项工作的特点是具有服务性、双赢性,还充满了竞争性。工作技能通过知识素质的应用灵活程度、客户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等来衡量。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应从入校之初着手,派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担任新生的班主任,专门负责专业指导,并与辅导员一起负责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2)开展职业规划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明确专业思想和培养目标,了解将来工作的职业范围,以及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毕业要求等。在校时间短暂,刚入校就应考虑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并做出职业规划。(3)军训是培养新生关键能力的途径之一。关键能力中的五常管理(常清理、常整顿、常清洁、常维持、常自律)、团队合作、执行力,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4)每个学生轮流负责一个岗位,鼓励学生参加学院(或学校)学生会、团委、社团的干部竞选。通过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力、领导力等,让学生认识到孤掌难鸣的道理,学会与人合作,发挥团队力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形成阳光开朗、积极向上、不怕挫折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积极参与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例如,到社区宣传保险知识、勤工俭学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增加了社会经验,还能够培养自律、自控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通过参与学校社团(如足协,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戏曲协会、舞蹈班)、“青协”、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如商务礼仪大赛、创业规划大赛、保险知识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假期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关键能力。 4.校企合作,培养“关键能力”。与行业共同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其中关键能力培养贯穿于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的素质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行业定向拓展课程,也贯穿于以实验、校内外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报告)等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金融保险专业采用“岗、证、课相融通,通过与保险公司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为了实现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机对接,该专业不仅和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而且让企业介入学生的职业规划、见习、社会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训、跟岗、顶岗等教学全过程,初步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逐渐形成特色。该专业将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为保险界输送高素质人才,因为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作者:皇甫红琴工作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06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论文选题应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熟悉的问题一般就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实践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一贯的信息收集使其准备了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升华的认识,较容易写得深入、写出创新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钻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可望成为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指导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指导发展创新金融危机 论文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面对金融危机,如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逐步建立规范的就业统筹制度;如何发挥学校和指导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观念,寻求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009年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已展开,与此同时,全球金融海啸波及中国。在就业大军中,长期以来引人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冬天也感到了些许寒意。已经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发现,在各类大大小小的毕业招聘会上,来招聘的职位没有往年多,适合自己的职位也十分有限。这种粥多僧少的局面使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在教育体制改革之初的几年,虽然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能享受到国家分配这一优惠政策。但因当时大学生的基数并不庞大,且当时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空位所需的就业职位众多,所以就业形势还是十分乐观的,当时的毕业生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就业压力。然而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高校招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的数量已经比前几年翻了几番,大学生早已不是前些年的那个特殊群体了。与此同时,与大学毕业生所对应的新型劳力需求却没有能够达到这种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便逐年严峻起来。而此次金融危机更是将这种现象推到到顶峰。指导学生就业,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让学生正确积极地就业,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笔者经过数年的摸索与积累,对如何指导学生就业这一课题有了浅显的认识。 1.指导学生对就业环境有正确认纠正其错误想法 “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闻。”这是一句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语。也是家长和非高校教师们激励学子们奋发努力最常用到的一句话。因此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便可以有体面的工作,便可以出人头地。这一想法从孩子们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贯穿到高考结束。流传千百年的古语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现在却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许多曾经十分刻苦的学生在迈人大学之后便逐渐失去了之前的学习动力,整日游手好闲,贪图享乐,在学业上不但无所成,反而会倒退,白白浪费了几年的大好青春,毕业时写不能写、说不能说、做不能做、算不能算,使其在毕业后的就业环节上上失去最基本的竞争力。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因为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即考人大学便工作无忧、衣食无愁了,之前10多年的刻苦努力就是为了考上大学,现在梦想成真了,可以安安心心开始享受了。 这种错误想法最致命的地方便是使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过于盲目乐观,使其失去奋斗的目标而最终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孟子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必须使学生具备忧患意识,并远离安乐这一想法。因此,给这些新迈人大学校门正处在兴奋期、幻想期的学生们泼一泼冷水是十分有必要的。要使他们冷静下来,认清当前严峻的形势,让他们了解要想将来有所发展,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如之前那般努力刻苦。大学的文凭是可以混到,但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是混不到的。这洋,在学生们冷静下来之后对自己的未来方能进行正确规划,并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才会有新的动力去努力用功,这样在将来面对就业对就有了竞争的资本。有了竞争的资本,即吏就业环境再严峻也不会轻易被淘汰掉。电许这种做法会使学生们产生失落感甚至悲观的情绪,因此,有了危机感和急迫感才能使学生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2疏导学生的悲观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的精神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毕业生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不小的悲观情绪,而这种悲观情绪是很容易影响到其他人的。许多学生受到了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便对未来过于悲观,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最终丧失自信心,甚至有可能自暴自弃。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解决这种悲观情绪的有效手段。 许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是不曾离家一步的,从未有过自己生活的经验,进人大学之后突然离开父母,身边没有了依靠,在面对挫折和迷茫时不知道向谁倾诉,也不知道该向谁请教。于是面对困难时慌乱无措,无法正确处理事情,渐渐地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直至自信心崩溃。而良好的自信心恰恰是在当今社会立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自信心成为一个短板的话,即使再有能力也无法完全展现出来的。就像水桶理论一样,能盛多少水不在于水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在于最短的那块。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这个词是不可分割的。鉴于现在国内大学的教育模式,许多老师都是上课来,下课走,不在学生身边多停留一秒钟,这是十分错误的。虽然大学现在逐渐往自主式学习的方向靠拢,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只负责教授知识就算完成任务。大学老师是学生在进人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榜样,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多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有时往往比上一节课对他的帮助更大。面对学生对自身的质疑和自信心的缺失,一定要多予以鼓励,告诉他们不要妄自菲薄。 3教会学生调整心态,先就业再择业 其实当下大学生就业职位少,并不是说劳动力市场完全饱和,而是说大学生所向往的新型劳动力职位饱和,其实还是有许多其他的职位在大量招人,只是这些职位大多对应的是原始劳动力,大多报酬偏低,劳动量较大,许多大学生碍于身份不想去参加这种工作,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看不上这种工作。教师就应该教育学生调整心态去参与到这些工作中来。要让他们清楚地看到,随着大学生的数量呈几何形式增长,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天之骄子的身份了。先找一份工作,再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才是正确的做法。有的学生也许会想,这种不是我专业对口的工作对我今后的发展和专业特长没有任何帮助。这时一定要告诉他,在社会上打拼并不仅仅靠的是专业技能,有些时候丰富的社会阅历是更为重要的,而且长时间去寻找工作而不先参加工作的话是会落后的。现在的社会是在飞速发展的,脱离社会时间太长是肯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先就业再择业无疑是应对现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最好办法。 4学校多与用人单位合作,帮助学生寻找就业机会 就业指导应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核心,把服务对象的现实问题作为根本,以创造学生的满足为宗旨,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只有以完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活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取得更好的就业成效。 金融危机给学生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应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把国内外职业指导的创新理论和新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并与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 (2)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加以总结和提炼,使之更加贴近职业指导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3)集中精力收集我国的相关就业政策,做出政策指导。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开设服务窗口,提供免费服务;收集空岗信息,召开专场招聘会;宣读政策,了解就业需求;面向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扶。 研究视角:根据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依托环渤海经济的发展、借助天津中日合资项目的启动、曹妃甸的开发、秦皇岛市经济开发区的扩展、富士康在该市的投资项目,探索就业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打造高校就业指导的精品课程、争创校企联办的品牌专业,开展有特色的就业实习基地;以政府为导向、与人事局劳动局共同协作;根据城市环境、旅游特点,社会的需求,不遗余力地促进就业工作;加强与开发区用人单位建立共需对接。例如与南韩企业的裕罗电器公司搭建起了双向选择、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既能提供较多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又能为经济开发区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是互惠互利、一举多得的好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了力量。 总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两个单位是不够的,还需政府的支持,用人单位、各地高校、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创新意识,研究新形式,探索新思路。帮助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难关,为学生就业撑起一片蓝天.搭建一座平台。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1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1.1金融危机下,企业是否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高职生 66.7%的企业对此持肯定态度,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校园招聘,他们招聘人才显得更加谨慎,不愿招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高职生而增加企业的开支和花费时间、精力。高职生没有经验,是企业不愿招聘高职生的主要原因。 1.2金融危机下,企业是否更愿意招聘担任过学生干部或班级干部的高职生 58.3%的企业表示特别看重这一点,金融危机,让众多企业纷纷倒闭,让企业更加感觉了解到需要引进最有能力,最优秀的人才来为自己工作。杭州韩进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孙经理表示,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绩效。同时,担任过学生干部的高职生更懂得换位思考,站在领导者的立场想问题,减少抱怨,有利于上下级和谐相处,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团队的力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1.3金融危机下,企业更看重高职生哪方面的能力 41.7%的企业看重高职生的创新能力,25.0%的企业看重人际交往能力,16.7%的企业注重高职生时间管理能力,17.6%的企业注重学习能力。金融危机,部分企业倒闭是由于其不懂得自主创新,没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实力,导致在危机面前无能为力而倒闭,让现存的企业深刻了解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1.4金融危机下,企业录取高职生后,是否会将其直接放在重要的岗位 41.7%的企业对此持否定态度,25.0%的企业表示会,另外还有33.3%的企业表示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见,大部分企业不会将其直接放在重要的岗位,浙江新世界国际旅行有限公司的经理表示,大部分高职生都比较心浮气躁,“眼高手低”,他们会将其先放在基层的岗位工作,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公司的基本流程,同时考验一下他们是否具有勤奋,踏实,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更加重视高职生身上所具备的精神状态,才会委以重任,希望高职生能够不要只注重“眼前”,而应着眼于“将来”,先放低自己的身价。 1.5金融危机下,企业是否更加重视高职生的知识面 66.7%的企业对此持肯定态度,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倒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闭门造车”,以致在危机到来时纷纷倒闭。因为现代经济是“全球经济”,他们更多需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经济形势的高职生,高职生应该以所学主业为主,与其他相近专业的、有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网状连接,形成“蜘蛛网”。企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1.6金融危机下,企业看重高职生那些方面的素质 50.0%的企业重视高职生的心理素质,33.3%的企业重视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6.7%企业看重自学能力。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企业更加看重高职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否具备面对失败或挫折时表现出的坦然态度,是否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积极找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1.7金融危机下,企业是否特别强调高职生的对企业忠诚度 100%的企业强调高职生对企业的忠诚度,“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危机面前,企业更需要的是能与企业共同努力度过难关,懂得发挥团队的力量,不会随便跳槽的人才。拥有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的高职生,并做好为公司长期工作的准备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留得住的人才”。 2调查结论 企业出现“招工荒”,有一部分原因是其将“门槛”设的过高,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高职生所具备的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金融危机下,企业更加需要有社会实践经验,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强的高职生。他们注重高职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高职生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是高职生素质的核心。 同时,企业特别看重高职生是否具备的勤奋的品质,他们更需要懂得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具备脚踏实的、坚持不懈精神的高职生。 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吁大批新型的知识分子,高职生应该具备宽阔的知识视野,博大的战略胸怀,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心理素质属于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思想道德,智力开发,身体发育的物质基础。企业更加注重那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具备责任心,懂得发挥团队的力量的人才,需要“留得住”的人才。3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结论,我对高职生就业提出以下建议: (1)高职生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一些兼职的工作来增加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应该做好自我定位,清楚自己就业方向,到相关的行业实习,提高自己实际操作能力。 (2)高职生应该积极参加学生干部的的竞选,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等,很多企业招聘时都写明“学生干部优先考虑”的要求。 (3)高职生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勇于突破思想束缚,敢于挑战权威,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4)高职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勤奋,踏实,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勤奋。企业更需要勤奋的人才。 (5)高职生不应该“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传外事”,同时要了解世事,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一些财会、安全、商业、保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敢于接受挑战和面对失败,培养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并能力积极地找出应对困难的方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具备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的坦然和镇定。 (7)高职生准备去一家公司面试前,应该问自己是否做好为这家公司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清楚这家公司吸引你来应聘的理由,如果认准了一家公司,就应该全力以赴为之工作,而不要随便跳槽。 4高职生就业前景展望 金融危机,虽然给高职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高职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更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高职生思想前卫、视野宽广、专业性强,容易接受先进的技术和新思想,不论大小企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真本事、专业水平高的高职生。杭州巨创网络公司的高总表示:“只要能力与素质达到企业的要求,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出努力,不论学历高低,我们都会考虑录用。” 高职生应该做到知己知彼,了解社会需求,明确自己的求职地位,主动改造自己,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一味地盲目闯荡“才市”。高职生们更应该向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标准去努力,适时充实自己,只有这样,高职生的求职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前景调研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最富有理想和活力的群体,他们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乃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而金融类高校毕业生是毕业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其就业形势与前景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金融类;大学生;就业 金融类专业是近些年就业颇为广泛的热门专业,虽然社会对金融类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随着金融类毕业生人数激增,使得金融类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和就业压力。因此,金融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将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1997年编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预示着我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高校建立了就业指导队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然而,虽然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很多,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不多,相关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的数据统计,相关分析及对策研究并不多见。同时,由第一线就业工作者搜集一手就业资料及数据,专门针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并不多见。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人才需求迫切,金融类专业持续升温,大批大学生报考了金融类专业,每年都有大量金融类专业毕业生涌现。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大趋势,金融类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而就业去向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统计大学毕业时的就业状况,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提供重要参考。其次,学校统计并公布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便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反馈,知道与自己“相同水平”同学的就业去向,调整学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同时可获得校友的积极支持。目前,专门针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很少,本研究通过调研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得出规律,为提高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提供资料和思路,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所帮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金融类各专业人才需求处于上升趋势,本课题组重点抽取一所金融类高校,并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对金融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前景进行了调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就业现状对相关结果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主要就业趋势 课题组调研了一所河北省属金融院校,该校河北生源居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通过调查近5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发现毕业生大多数服务于基层,目前主要服务于以下五类单位:银行系统:包括四大行、股份制商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其他公司的财务、金融及相关岗位。毕业生主要到上述五类单位从事柜员、客户服务、交易员、理财顾问、经纪人、咨询等岗位工作。 (二)工作满意度 课题组随机抽取500名毕业生,调查其对工作的满意度。“感到非常满意”的占30%,“感到比较满意”的占23%,总体满意度为53%。其中在金融监管机构、银行系统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较高,满意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因素是“薪酬、福利水平高”、“企业公众形象好”;不满意的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三)从业稳定性 在随机抽取的500名高校毕业生中,大学生毕业后“从未换过单位”的占55%,其中38%是在银行系统工作;“换过一次工作单位”的占19%,“换过2次及以上工作单位”的占26%。调查换工作的原因时,从事柜员等基层岗位工作的人员普遍认为“工作内容枯燥”、“工作压力大”,从事证券、期货交易及保险等岗位作的人员,换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大”。 三、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展望 (一)金融类专业前景 金融类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热门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一直居高不下,未来金融类行业中仍有较多热门专业。金融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二)就业范围广泛 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较广,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更为多样,如经济预测与分析类职位、市场营销类职位、管理类职位等。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还是小型民营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三)市场需求稳定 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在国内金融业快速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金融业将出现更多的就业机会,有些热门专业值得关注,像审计、保险、会计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将有所增加,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此外,金融服务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多且层次多样,因此金融服务业对银行柜员、电话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等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较大。 四、就业形势现状分析及对策 针对金融类高校毕业生这样的就业现状,课题组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一方面作为金融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就业政策并不熟悉,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和特点缺乏了解;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细化到具体类别的就业宣传更少,对金融类专业亦是如此。 (一)转变育人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各高校缺乏清晰的人才定位。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由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还使得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独立性。所以不同的高校在定位上要加以明确。 (二)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有些学生对在读专业不太满意的原因不是学生真的不喜欢本专业,而是因为学生不了解本专业。基于金融类毕业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与前景缺乏了解这一现状,可以从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主干课程、社会地位、对社会贡献、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专业教育,增强金融类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熟知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包括课堂讲座、公司实习、精英演讲和工作培训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大提高专业满意度,进而推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开展,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 (三)建立充分就业长效机制 加强制度化建设,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长效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办学质量的指标。同时,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服务模式,把就业指导工作始终贯穿在大学整个阶段,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同时,发掘已工作毕业生周边资源,请用人单位填写毕业生质量反馈表,以便了解用人单位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建议,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只有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才有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契合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五)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择业的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从主客观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择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体现自我价值,其次是收入等福利待遇,同时,也会考虑职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等,呈现多元化倾向。因此,应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树立积极务实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效益。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大力提高全体教职员工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高校校友会等力量,建立全员化、人人参与的就业服务力量,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金融毕业论文:后金融危机时期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重庆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指导体系的现状、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高职毕业生在新形势下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后经融危机 高职学生 就业 指导体系 关键成功要素 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一段特殊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全球经济通过各国共同的努力,已经呈现复苏现象,其发展开始缓步上升,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里,经济发展重心是产业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和环保产业,关键还是在于人才。 经济走出阴霾后,我国许多企业已经恢复或扩大生产,用人需求不断增加,甚至在珠三角等地区出现招工困难等现象,这些都说明就业环境在不断趋好。然而目前就业市场上持续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企业"招工难",一边是毕业生"就业难",从而导致高校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何会出现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因此,此背景下对高职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职院校构建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1.后金融危机时期重庆市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现状 金融危机之后,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逐步恢复和好转,但是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较大。 2009年,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2.9万人,比2008年增加1.7万人,增幅为15%。受世界金融危机和毕业总量增加的影响,截至2008年底,全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14.9%,比2007年同期低4.2%。 2010年,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3.5万人,其中研究生1万人,本科生6.8万人,专科(高职)生5.7万人。全市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5%,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升4.5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72.2%的平均水平高13.3个百分点,形势有所好转。 2011年,重庆本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相比2010年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专科(高职)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2.04%,比2010年高出了1.84个百分点。 201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5.3万人,就业率为86.81%,比去年增加0.31%,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74.66%,本科生就业率为87.04%,专科(高职)的就业率为89.1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形势在逐步好转。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给高校毕业生打造的就业择业环境及高校毕业生认清自己、改变择业观念成了就业的关键。 2.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 基于当前就业指导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现有体系不能有效反应供需匹配,导致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不明显,并容易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有如下三方面: (1)评价主体的领域局限性 由于研究条件所限,所选择参与评价的主体主要来自重庆市高校授课教师和企业高层领导。因此,调查的结果可能更重庆地区各高校的评价,而对于其他区域尤其是全国高校适用性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2)评价体系缺乏有效统一的标准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管理和评价的方法不尽统一,有些高校直接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由专业人员为毕业生做咨询;有些实施外包,聘请咨询公司当顾问;而有些则是自己研究开发系统。 (3)评价体系缺乏高职特色 在职业技能素质导向的培养模式指导下,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缺一不可的"两条腿",然而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体系上,沿用本科院校的一套系统,没有体现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注重技能"的特点,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动手能力,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3.问卷调查和方案设计 为了获取高职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笔者设计了一份名为《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综合评价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的调查问卷,并将这份问卷发放到四类企业手中。第一类是国营企业;第二类是三资企业。第三类是私营企业,第四类是其他性质企业。 《重庆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综合评价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主要由指导语、基本信息调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基本素质技能的综合评价成功关键要素的调查三部分构成。本研究发出问卷253份,回收246份,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达91.70%。 4.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 (1)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的成功要素分析 综合评价的许多要素都影响到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成败与效率,从而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起着重要作用。在上文问卷1中,收回有效问卷232份,以140(140/232=0.6034)为界,被提及140次以上的指标作为比较重要的指标,则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有较大影响的要素有: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成绩、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奖学金、证书、实际操作能力、担任学生干部情况、行业实践经验、综合素质、人生观、价值观、身心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独创性、团队协作能力。 (2)建立影响要素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为客观找出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综合评价的要素,笔者在多位对重庆市多位相关领域学者和业界高层管理者中选取了13名专家作为意见征询对象,这些专家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综合评价的情况。结合前文问卷调查的结果,并多次反复征询这些专家的意见,构造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要素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各大类要素又由多项子要素组成,这些子要素构成方案层;最后由目标层、指标层、方案层共同构建了影响要素系统的递阶层次评价模型。 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有助于帮助高职院校树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性和适应性,突出高职特色,并且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教育体制优化。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 [提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进程在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逐步加快,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力图对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金融;毕业生;就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金融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前景调研”(编号:20130116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5日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不断攀升,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明显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本课题组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2份;调查对象为河北省某金融类院校2013届本科应届毕业生,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00人,主要涉及金融、证券投资、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4个金融类专业,旨在通过调查和研究金融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出合理建议。 一、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现状 近几年来,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金融业监管部门等。在接受本次调查的同学中,43%的就业方向是银行,29%为证券公司,13%为保险公司,15%选择其他行业。从就业困难程度的调查看,有30%的同学认为作为金融专业毕业生找份工作比较容易;有61%的同学认为要因人而异;另有9%的同学认为竞争激烈、就业很难。从调查结果来看,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为该行业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相关行业知识背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并且大多金融类毕业生都愿意前往银行工作,因为银行业一向被公众认为是高福利低风险的行业,传统的“铁饭碗”就业观念仍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方向。 在对薪资调查方面,54.4%的毕业生刚工作时,薪资在1,500元以下;有36.8%的毕业生刚工作时薪资超过3,000元,其中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占到83.4%;通过试用期并转正后,有36.4%的毕业生薪资达到了5,000元/月以上,18.2%的毕业生薪资在3,000~5,000元之间,只有18.3%的毕业生薪资低于2,000元/月。对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我们发现金融类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较高,中华英才网“猎头在线”于2007年的《金融行业人才研究报告》指出,金融专业毕业生平均起点工资和平均定级工资分别为2,628.52元和3,794.91元,排在IT业等高收入行业之前。 对调查问卷中“您觉得企业最看重金融毕业生的哪方面素质”的回答中,45%的同学认为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是“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性等处事能力”,另有22%和18%的同学分别选择了“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只有不到10%的同学选择了“学业成绩”。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扎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增加实际操作能力,更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科竞赛等途径锻炼自己的管理、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和机遇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 自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迎来新的阶段,在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以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为例,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仅十多万人,只占到上海总人口比重的1%以下,而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这个数字要在20%左右,上海国际金融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则更加捉襟见肘。综合而言,金融业务经营类人才将成为各金融单位迫切需求的人才。 三、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后,金融热逐渐升温,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或扩招金融专业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招生,金融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远超过招生人数,金融专业毕业人数也不断攀升。而2010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专业毕业生被列为就业最困难的十大专业之一。近两年的往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不断积聚。在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复苏性增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尽管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仍是“低就业率时代”,金融行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加大但金融人才需求增速小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同时,留学生回国潮也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海外留学生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及各国法律制度比较了解,加上在国外多年金融市场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各国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强,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金融业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相对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从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对金融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时代性、创新性、市场性,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强化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对策 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都了解在高校的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授业”模式一直以来是高校主要教学形式,是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为主,并且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而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和科技活动,却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等,鼓励学生多参加像“挑战杯”竞赛、模拟证劵投资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这样的科技活动。另外,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中去,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进行科研,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2、多方位拓展就业渠道,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有效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这不仅仅是在校园有限的环境里,而更应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高校一直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优质渠道,而企业和高校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互为生存。要拓宽就业的渠道必然离不开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前景下,学校不能仅让学生单独联系企业或是等用人单位主动联系学校,这样的模式不适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为了让学校的人才能得到有利输送,也为了企业吸收优秀人才,学校应主动搭建一座桥梁,利用学校资源、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如建立实践基地、实习基地等,让学生了解企业,也让企业了解学生,为学生就业大开方便之门。校企合作有利于让学生能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企业最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专业和能力,这样会对自身的认识有更好的把握,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是在大学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循序渐进培养的,而在此过程中,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更是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同时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亦不能很好地运用,导致其对就业存在迷茫和担忧。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明确其将来就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投身到社会实践的各个工作岗位,弥补自身的经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社会所需,更好地明确自己今后努力方向,提高自身接受知识的自觉性,通过两方面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长社会经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4、培养良好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毕业生的就业大军中,一直存在这样的老问题:一心想进大城市,工作只选“铁饭碗”,最后高不成低不就。要想改变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引导非常重要,应通过老师引导、系列讲座、经验之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加强对自我情绪和心态的调整,及早考虑就业问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择业前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让自身在就业过程中能以平常心面对,以冷静的思维进行择业。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学会积极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境。通过合理的宣泄途径和放松训练,排除诸如不满、愤懑、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对就业方向上的原有束缚和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终生职业”的择业观。树立大金融意识,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金融毕业论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分析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预期,这直接关系到其就业的成败,本文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对广东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情况进行调查,试图为构建一个应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现状的长效机制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就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从2008年至今,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劳动力市场近十年来的供求关系呈现出总量过剩、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的现象,这次危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依附性和外向型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局部地区、行业的就业形势进一步紧张已经导致整体就业形势更加趋紧。而目前中国城市劳动力中约四分之一的人持有大学学位,中国已经呈现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的影响分析 1. 2001年-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受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自2001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逐年攀升,但就业率却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些现实的数据反映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严峻的态势。 2.金融危机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供求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危机形成新的就业问题,社会职业对高校毕业生层次需求改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跨国公司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亟待新兴高端人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有力地冲击了依附于外国进口的初级生产加工制造业,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弱势:民族企业发展力量弱小,新型产业发展规模狭小,缺乏抗风险能力强的品牌企业。 (2)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经济收入是引起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首要因素。此次问卷调查,对受访者进行了“毕业后求职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上海30%,北京24%,广州22%,深圳17%,成都7%。表格显示的是2010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以及被调查的毕业生择业地区的选择情况。 二、广东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取向变化的现状分析 1.职业取向的基本模式 职业取向是指人们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是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职业、追求职业及其所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主观向往。它既是人们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根据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取向的模式的不同,可以将职业取向划分为:自我中心模式、环境中心模式(包括职业、岗位中心模式;组织中心模式;家庭中心模式;地域中心模式等)。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的现状分析 (1)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调查中,76.5%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广东地区或家乡择业,并且抱着“只要成功就业就好了”的心态,忽略了岗位的发展前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从侧面反映了部分毕业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没有准确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 (2)职业选择存在趋同性、集中性。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选择的职业不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科研、技术岗位,而是选择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这一类当前社会地位较高的岗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在调查数据中只有8.26%的毕业生会选择商贸类的岗位。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已经从前几年崇尚经贸等热门岗位逐渐回归为“铁饭碗”的争夺战。 (3)职业核心竞争力弱。在调查中,毕业生指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或能力主要是“.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次之则是“相关工作和实习的经验”。现在的许多毕业生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毕业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建立广泛的人际交往圈,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铺垫。 (4)职业期望水平过高。据调查显示,66.25%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期望工资水平都在4000元以上,对职业要求期望过高,薪水要求高,就业地区位置要求高。这一心理导致一些毕业生错过好岗位,造成岗位竞争地域的不平衡分布。当问及毕业生的能力缺陷时,调查结果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目前的毕业生能够术业专攻的并不多,在专业知识不牢固的前提下,就业必然会碰壁。 (5)自主创业热情高涨。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调查中,有58%的高校毕业生有创业的意向,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还是极少数人。近年来,在国家创业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一些毕业生毕业后趋向于自己创业,这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部分毕业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通过自己创造岗位来降低失业风险,同时也促进新的岗位形成,带动社会就业。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缺乏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还并不多见。 金融毕业论文:全球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下降造成了就业质量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毕业生意识到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性之后,把目光逐渐投入到了其他方向的就业形式中去,进而很多同学不但错过了年终岁尾这一企业招聘的黄金时段,而且还造成许多已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在考取研究生后由于违约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毕业生如何在当今金融危机形势下找到理想的工作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毕业生;就业 引言 2008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短短8个月内愈演愈烈;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占据全国第三产业出口比例最大的南方沿江、沿海等省市加工制造类企业纷纷裁员、倒闭,仅广东一省自金融危机以来已注、吊销企业57608户; 2008年11月,各地、各校人才招聘会陆续开始。调查显示,招聘企业的数量、规模对比往年大幅下降,大批海外留学人员掀起归国潮,与国内毕业生共同竞争就业岗位; 2009年7月,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将达到610多万人…… 面对今年此种就业形势,学校就业中心根据平时各类企业需求信息、招聘会,对这种新情况、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谨供同学们参考。 一、金融危机近期对我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总体招聘信息减少,企业招聘数量下降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都选择了裁员和减招等措施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规避风险,这就使得今年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较往年有了一定的减少,具体来看:2007年11月大连秋季招聘会共有350家单位提供了8000余个需求岗位,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近30家参会。而2008年同期举办的招聘会上,只有179家单位参会,总共提供就业岗位4263个,较去年减少了近一半,而参会人数则由去年的3.7万人增加到今年的4.5万千人。 就我校举办的招聘会来看:去年12月份我校就业双选会共有253家用人单位发来需求信息,提供就业岗位2183个,其中注册资本在千万元以上的知名集团、企业单位多达16家,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200余人。而今年在我校刚刚结束的双选会上共有189家单位进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知名企业参会规模减少了将近一半,截止到目前,从反馈的情况看,只有近9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从这种变化不难看出,今年的就业形势在信息数量和质量上较之往年都有下降的趋势,金融危机的影响使2009届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范围、竞争程度上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毕业生求职期望薪酬下降、就业质量两极分化 从往年的招聘活动和就业教育的调查中,我们大致地统计认为,辽宁地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月薪期望值普遍在1800元左右,省外就业的毕业生薪酬期望值在2000元左右。而随着今年就业工作的开展,我们发现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普遍降低,一般省内工作的薪酬待遇为1500元左右,省外就业的期望月薪为1700元左右。这种期望薪酬的下降,造成今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质量进一步下降,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的买方地位更具主动性和选择性,就业岗位的竞争有恶性循环的趋势。 随着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下降出现了就业质量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毕业生意识到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性之后,把目光逐渐投入到了其他方向的就业形式中去。例如我们在招聘会上做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今年的就业目标定为考研和考取公务员,这就形成了往往同一专业、同一班级不管成绩如何、家庭背景怎样都去争取有限的研究生、公务员名额,进而很多同学不但错过了年终岁尾这一企业招聘的黄金时段,而且还造成许多已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在考取研究生后由于违约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同时,另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意识到了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却不顾自身能力的限制,仍旧抱着侥幸的心理将关注度投入到一些热门地区的单位、知名大公司和事业单位等,这些毕业生还抱有传统的“精英化就业观念”,不愿放低身段去应聘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单位和一些基层岗位,这种不现实的就业观念往往会造成毕业生在碰壁之后,自信心受到打击,在毕业之前草草地选择一些并不适合自己的单位或企业,实现低质量就业。 这些因素根源虽然大部分都来自于学生长久养成的不现实的就业观念,但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放大。 (三)物流外贸、软件外包、机械加工、轻纺服装行业就业形势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物流、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机械制造等行业。 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我校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由于大连是一个以软件外包为主要经济发展点的城市,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对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影响比较大。 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这就造成了我校机械类、’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持续下降。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去年同期我校机械类毕业生已有近六分之一的毕业生签约,而今年截止目前仍未有该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另外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尤其是负责进出口贸易的金融贸易类、物流等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以我校管理学院为例,虽然近期已有大连口岸物流有限公司、大连港物流公司等单位进校招聘,但是这些公司对物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有限,反倒是为了开拓新市场对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英语等专业的毕业生较为感兴趣。 其他受影响对于我校来说比较特殊的还有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我国作为第三产业骨干的生产消费资料的纺织服装类企业面临着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增长造成的汇兑损失、国际原材料期货涨价、国外需求减少等困境,不少规避风险能力较弱、资金回笼较慢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这也对这几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原有就业市场日趋萎缩 从我校毕业生固有就业市场的结构来看:我校专业设置是以轻工行业为主要特色,而这类行业企业在我国多属于第三产业,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第三产业主体多数为民营和私营企业。而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就是民营企业。由于民营企业的人力构成多属于劳动相对密 集型、机械化程度不高,受原材料波动起伏影响较大,核心竞争力有限等因素制约,许多民营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2007年,一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尤其在我校,更是每年有6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而民营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下降,人才市场的萎缩,对我校毕业生的影响体现得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从我校毕业生固有就业市场_的就业区域来看:金融贸易类、轻纺服装类、化工材料类、广告类等行业的企业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和改革开放的地理优势多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和南方沿海地区,而此次金融危机首先冲击到的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类企业恰恰正是这些地区的经济主体。这种行业类别和行业性质在地域上的重合,通过此次金融危机造成了我校毕业生原有的就业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举例来说,从2004年开始我校着重开始对长三角地区、南方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开始逐步地就业市场开拓。通过三年的积累,各学院、各专业都与不少该地区的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的毕业生当中,尤其是不少生源地在南方的毕业生由于专业和地区人才的需求匹配程度以及南北经济收入的差异都选择了在该地区就业,此类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有我校毕业生总数的近10%左右。 因此可以看出,此次金融危机使我校固有l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大幅萎缩,造成了对于毕业生就业不利的负面效应。 (五)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高学历人员降低就业期望值,压缩了本科毕业生的竞争空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全面下滑,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格外严重、失业率高居不下,致使许多原来在海外留学、工作的人员纷纷转回国内发展,还有一些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面临当前的就业形势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同本科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这种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的现象,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 二、理性看待金融危机当中存在的积极意义 (一)危机当中存在转机,前瞻性企业大量囤积优秀人才 虽然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使得很多企业被迫裁员、降薪。但同时通过近期大连市、我校和其他招聘会上反馈得来的消息来看,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此次危机中蕴含的转机,不但没有减少或停止吸纳人才,反而扩大了对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通过和一些企业人力部门负责人交流,我们发现许多公司已经把此次危机看成是一个洗牌或者说是一次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这种形势下,能够以较低的代价得到优秀的人才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对许多具有出色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来说,许多大公司都可能是潜在的签约对象,因为对这些公司来说用人成本并不是最根本的考虑因素,关键是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找到更合适自身企业发展的人选。 (二)市场营销、语言类、广告类人才逆市看涨 通过近几次招聘会反馈的信息来看,我们发现许多过去就业热门的专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大不如前,比如机械类、IT软件类等等,反而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类、语言类、广告类的专业毕业生近期签约率较高,而且招聘岗位比较多的也都是市场推广、平面设计师、翻译等职位。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此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很多来料加工、产品外包、出口类的企业订单急剧减少,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海内外市场、采取新的措施推销自己的产品造成的。这种现象也值得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工科类毕业生深思,不要一味地追求从事本专业、从事产品研发的技术型岗位,应该适当地转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优势,多寻找一些适合于自己专业的营销类岗位。 (三)转变观念――基层就业、自主创业逐渐被毕业生看重 此次危机的爆发,除了上面所叙述的诸多影响之外,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采取了选择一些基层就业、地方就业项目来实现顺利就业。比如以前不太受重视的由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一村一名毕业生”的基层就业项目,“大学毕业生志愿辽西北、北三市”的地方选调工作等等越来越受到毕业生的重视,甚至有些毕业生还选择了一些贫困县、偏远地区组织的村官选调工作等等。 今年我们还明显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毕业生都来到我们就业中心咨询了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并且很多同学都做好了创业计划和申领《大学生自主创业证》的准备。 这些都可喜地体现出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正从“精英化的白领就业观”逐步转变为“大众化的灰领就业观”。 三、对此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今年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四种现象:招聘数量减少、招聘门槛提高、就业竞争加剧、薪水期望下降。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估计要到明年三四月份后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往年春节过后出现的大学毕业生签约小高潮,估计不会出现了。 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倾向于去大的国家机关、大的企业、大的事业单位,今年我们预测会有更多的同学到基层单位就业、自主创业。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四条建议: (一)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在高中时,同学们就“文”“理”分科了。学习理科的同学,对文科知识了解太少,尤其需要补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同样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了解也甚少。这种人才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作为大学生也有一个知识面的问题,建议毕业生多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目前我国新的劳动法对一些特殊岗位都提出了“持证上岗”的要求,这种“双证制”的学习在当今形势下对毕业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 同学们可能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一般需要经过3-4次职位转换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一份工作对同学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它只决定你目前的状况,并不能决定你今后的发展。 (三)推迟工作时间,利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读硕士、博士或出国学习 1992年美国经济危机和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很多年轻人都去读书,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形成读书热。 (四)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适应“双证制”就业新形势 当前辽宁省、大连市开展了“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毕业生一方面可以强化自身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经验,一方面通过这类由企业直接参与的培训项目,可以使毕业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进入就业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节省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限,提高就业成功率。同时,这类培训项目还直接与国家劳动部的职业技能考试挂钩,毕业生在完成培训项目后还可以考取劳动部认证的“职业技能资格证”,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到基层去就业,先到基层工作两三年,等经济形势好了,再进行调整 大学生毕业生不了解中国基层的现状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尝试自主创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自己去创业。许多国内下岗职工进行的自主创业,年收入都在几十万以上。他们能做到的我们大学生为什么做不到,其实根本原因,这是要转变观念。同时中央、省市制定的就业政策中也越来越多地偏向于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这也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大势所趋。 (六)积极进行自主创业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气候,但在高校中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必将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开始在校学习期间进行创业的初步尝试,笔者本人就曾经营过一间工作室。 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不能由于就业或其他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可见,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毕业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新视野。 金融毕业论文:面对金融危机时装设计毕业生如何铺设创业之路 时装设计师不可能总是被定格在鲜花、模特、聚光灯簇拥在红地毯上的那一霎那。当我们除去时装界耀眼的光环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什么?初出茅庐的设计新人能否在艰辛的创业和不堪重负的压力中悟到时装世界的生存之道呢?仔细审视中国时装设计师的真实生存环境,这个头顶光环的职业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本刊与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市场总监Dominique Simard先生进行了交流。 随着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裁员减薪潮,时尚界――尤其是奢侈品行业所受的冲击则更甚。 “大学生自主创业”已逐渐变成了一个社会性的热门话题。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5万多家服装企业。因此,在服装产业发达的一些城市,包括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在内的很多时装设计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在毕业后开办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市场总监Dominique Simard先生结合国际服装设计师创业的成长和国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概括了服装设计师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师的职业素质良莠不齐 就国内大部分时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虽然他们已经过系统的时装教育学习,但设计水准难免参差不齐。更何况目前中国时装行业的设计师队伍日渐庞大,而进入的门槛又较低,市场竞争下缺乏严格的职业规范和评价标准,由此造成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不完善,使成熟优秀的设计师数量如“凤毛麟角”。这使众多设计师的付出与回报无法实现等价,势必对优秀的创业毕业生有消极影响。 大环境不利于设计师迅速成长 我们不可否认,与国外设计同行相比,现阶段国内大多数时装设计师都还处在上升阶段。排除消费群体的崇洋心态和对大牌的追崇心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的外国时装品牌和工作室对国内刚刚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设计师来说势必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中国市场不够成熟及稳定,外国服装企业对国内设计师在人才培养和待遇上的不公平对待,使毕业生们在短期内很难适应这样潜规则,甚至因此受到巨大伤害。 实践经验少,人际关系薄弱 对一个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而言,设计师的职业内涵已经被放大和延伸:从产品构思、市场调研、运作企划、绘制图纸、面料搭配、制版工艺、修改样衣、产品上市、信息反馈、设计补充直到时装店铺陈列展示的整个过程。因此,设计师们必需具备更多更全面的专业技能,才可以完美地完成工作。这需要毕业生同时掌握时装设计、时装商业与零售、时装市场等多方面的知识。这要求设计师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再进行大量知识的学习和补充,这也是设计师们感慨创业艰辛的原因之一。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纵然大环境不容乐观,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08届毕业生中还是涌现出了好几个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多名毕业生的创业故事也已被多家媒体报道。就我看来,这几个成功案例的共同点就是毕业生们都选择在创业最初阶段经营小型工作室。 “工作室”在国外是一种专业的服装经营模式,以高级定制为主要经营项目。它们的地位往往要远高于任何一家批量生产的工厂和企业。然而在中国,状况则截然相反。工作室的雏形更像一个制版房加小规模的开发设计组。Dominique先生说:其实设计工作室可以同时面对不同的客户群,比如:贸易公司、公关形象策划公司和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个体定制,包括协助各类设计比赛工作、大型企业职业装设计和COSPLAY等。总之,工作室是很多毕业生创业的首选。因为一个小型工作室的硬件投资的成本较低,这就意味着它们的生存周期可以更长。在工作室运作的过程中,毕业生可以不断地、迅速地作出调整而不会导致资金在一两个月后就消耗殆尽。同时通过接触不同的客户,更多元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提高自己对产品和市场的驾驭能力。 当然,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在创业之余进修一些和设计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比如:时装商业与零售,英语,时装市场营销等等。毕竟这条漫漫创业之路才刚启程,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在行囊中填入更多的粮食。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动作用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人单位来校进行招聘的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在此形势下,国家不断出台和落实新的基层就业项目,使得基层岗位数不断增加,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2009年基层就业项目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拉动显著,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对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家基层项目;大学生就业;民族地区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民族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以往更加困难。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1]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之一就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为民族地区、艰苦地区服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2]我国民族地区也积极推出各项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 一、金融危机对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国,使得原本已经很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不容乐观,这种形势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影响更是巨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人单位进行校园招聘的数量减少 以内蒙古大学为例(如图1所示),2009年共有242家用人单位来校通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包括用人单位专场宣讲会和大型就业洽谈会)招聘毕业生,比2008年减少25家,下降10.33%。其中用人单位来校组织专场宣讲会的数量,由2008年的133家减少到2009年的121家,减少12家,下降9.02%。参加大型就业洽谈会的用人单位数量,由2008年的134家,减少到2009年的121家,减少13家,下降9.70%。内蒙古自治区以外各省市的用人单位(简称区外来校招聘单位)来校招聘数量由2008年的48家,减少到2009年的38家,减少10家,下降20.83%。在区外来校招聘单位中14家来自北京,10家来自河北,来自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用人单位明显减少。接收毕业生超过5人的40家单位中,只有6家为区外单位,比2008年减少了5家。 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内蒙古自治区和自治区以外的各省市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中对自治区以外尤其是南方和沿海城市的影响较大,区外用人单位数量有了明显的下降。 2.受金融危机影响大的相关专业社会需求量减少 金融危机对中国各行业的冲击较大,特别是对加工制造业、软件外包业、零售业等产业的影响十分明显,与外贸相关的产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内蒙古大学部分专业的社会需求有所减少,主要集中在外语、国贸、计算机、电子相关专业,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日语专业。2009年,东部沿海地区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幅减少,由于区内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极为有限,区外就业又受阻,使得我校2009届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其他受到影响的专业虽然就业面相对日语较宽,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如大连东软集团取消了与30余名计算机专业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定制协议;2008年招聘25名电子、物理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内蒙古晟纳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暂停了新上生产线的计划,2008年11月制定出的校园招聘计划被取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只有1人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他毕业生不得不放弃专业从其它渠道就业。 二、国家及民族地区政府颁布的基层就业优惠政策 为了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于2006年就积极颁布各项政策鼓励大学生下基层。而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国家颁布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基层就业,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民族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基层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状况发生了很大改观。 以内蒙古大学为例,2008年,在原有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两个基层就业项目的基础上,中共中央组织部新增了“村官计划”,使得全区基层就业岗位增至1000个。同时,由于资金、政策上的倾斜,特别是毕业生服务期满两年后有资格考录自治区选调生的政策,对毕业生通过基层项目就业的吸引力增强。2009年4月,在此三个基层就业项目的基础上,我区又新增加了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和特岗教师计划两个基层就业项目。 三、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 1.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对基层的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针对金融危机和就业难,国家对基层项目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加大,进而使得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对基层的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端正择业态度,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基层意识的提高使大学生愿意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常常与社会、与实践、与工农相脱离,因而他们缺乏社会知识和实践经验,缺少把理论知识变成科学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大学生基层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下基层服务,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认为,农村相对落后,条件艰苦,毕业生中能有这么多同学报名应聘村官,说明同学们心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3] 2.内蒙古大学基层就业情况的变化 对基层就业思想的改变促使大学生下基层的人数增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现状有了较大的改观。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再加之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转变就业理念,选择基层就业方向。 以内蒙古大学为例,来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如图2所示,内蒙古大学选择“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计划”三个国家基层项目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在2004―2008年人变动幅度不大,基本维持在58人上下波动,曲线比较平缓。而在2009年人数大幅增加达到188人,在2010年度又大幅回落到86人。 在近几年内蒙古大学每年毕业生人数基本维持在4500人的情况下,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通过5个基层项目的毕业生为233人,其中“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计划”三个国家基层项目人数为188人,比2008年增长了142人,增长幅度逾4倍,为近几年人数最多的一年。而且学校的各个专业毕业生在2009年也全部参加了基层项目,基层项目专业覆盖面大大提高。而2010年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人数回落也表明国家经济回暖,毕业生就业选择增多的形势。 2009年基层就业大幅增加表明,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基层就业项目对就业率拉动明显。2009年,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到基层就业人数为233人,比2008年基层就业人数增加199人。无论从基层就业的总人数上,还是每个基层项目接收的人数上,都为历年来最高。基层就业项目共接收内蒙古大学毕业生23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39%,比2008年通过基层项目实现就业的人数比例高出8.88%。这也是内蒙古大学2009届毕业生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社会需求缩减的严峻就业形势,就业率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优势,积极鼓励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到农村就业是解决民族地区就业难的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同时还能为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3.硕士研究生选择基层项目的就业情况 选择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学历层次逐年提高。2009年,内蒙古大学有8名硕士毕业生选择了基层项目就业,其中,内蒙古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5人,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2人,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村官”计划1人。这种就业形式在内蒙古大学硕士毕业生中尚属首次出现,这一方面反映出了目前内蒙古大学硕士毕业生,特别是蒙授及文科类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证明研究生的就业观正在进一步发生改变,以适应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四、结论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人单位来校进行招聘的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自治区以外尤其是南方和沿海城市的用人单位来校进行招聘的数量有大幅度地下降,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大的相关专业社会需求量相应减少,这给民族地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带来了不利的局面。在此形势下,国家不断出台和落实新的基层就业项目,2009年在原有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村官计划”的基础上,新增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和特岗教师计划两个基层就业项目,使得基层岗位数不断增加。并且基层项目越来越被大学毕业生所认可接受,在毕业生心目中的就业地位逐年提高,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学历层次逐年提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基层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4倍,基层就业项目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拉动显著,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在金融危机中对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金融毕业论文:金融危机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 摘要: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课题组通过抽样、座谈、个案跟踪等方法对8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认知、就业态度、就业意向、求职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到若干有价值的结果,能够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意向;择业态度;心理调适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着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和工厂纷纷倒闭,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大举裁员,下岗待业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对此,国家陆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2008年我国投入4万亿元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2009年1月7日,在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7项措施,但是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种就业环境,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什么样的就业心理?高校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座谈等方法对8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50份,回收800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3人,女生297人。涉及电子信息、机械设计、服装设计、信息科学、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通过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分析出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同时对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5.3%的学生在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14.7%的学生在大四才开始着手就业的相关事宜,还有10%的学生从来都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从被调查者的就业状况来看,67%的学生已经在开始投简历、找工作,还有31.3%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算先避开风头,今后再就业。 调查中有43.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其余33.3%的学生认为“形势还算正常”,有44.21%的2010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与2009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2009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2009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听过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讲座,但有一成半的学生从未听过,近四成的学生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设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虽然日益理性化,对就业有了一定认知,但还是不够成熟,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择业的态度 薪金是每一个毕业生就业中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薪金期望标准高低往往对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月薪期待的最低水平做了一项统计,28.8%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底线在1500元以下,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之间的占60.9%,而2500元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0.3%。与往年相比,2010届毕业生对薪金要求有所下降。 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32.7%的学生认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太注重理论而实践不足。接下来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期望值过高和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级人才,对本科生需求量减少,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9%和16.3%。 而当谈到应届毕业生正逢经济危机,毕业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时,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他们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四项分别是:先就业后择业、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和参加西部计划,分别为45.5%、25.4%、12.2%、11.2%,其他的加起来仅占5.7%。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选择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三、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意向 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大多有较明确的计划。20%以上的毕业生做了“求职、升学两手准备”。32%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乐观,12.7%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如果就业不够理想,50%以上的毕业生准备“调整就业目标,先就业再做打算”,其次就是努力考研。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意向看,最具吸引力的是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37.9%的毕业生希望到这些地区就业,另外还有16.4%的毕业生选择去“其它城市”发展,10.2%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发展,有5.5%的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发展。同时在对“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是否会接受去小城镇以及乡镇单位”的调查中,仍有60.1%的毕业生选择“实在没有机会时就可以接受”,26.1%的毕业生认为“乐于接受”。由此可以反映,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下,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届毕业生在对“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否会选择创业”做答时,47.3%的学生选择“会”,15.3%的学生选择“不会”,同时有37.3%的学生选择“说不定,看情况而定”。这说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开始兴起。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创业经验、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缺乏合适合作伙伴等。 四、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2010届毕业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自卑、恐惧、抑郁的分别占51%、15.9%、10.8%、2.2%,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同不高;(2)自愧不如人;(3)自我期望过高;(4)家庭压力(经济、期望值等)。有35%的学生不愿独自面试,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安情绪。 在求职中,76%的毕业生会因为未录用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其中60%以上的学生会通过不同方式化解心理问题,有15%的学生会因为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而对今后的择业产生重大影响。 应届毕业生在遭遇求职困惑时,31.7%的学生愿意求助的对象是“同学好友”,其次为“已工作的校友”、“家人亲戚”、“专业老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有43.7%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心理调适方面非常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2010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较平稳,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两手准备,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创业或下社会基层工作,这样缓减了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但是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存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缺乏正确认识,热衷于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对就业势态的认知不够、就业准备不充分;综合素质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缺乏抗挫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不能在求职中保持平稳心态;缺乏推销自己及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缺乏求职的主动性,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及存在焦虑悲观情绪等各种问题。 从上述调查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看,学校和个人尤其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的建议是: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规划就业课程,建立指导体系;充分开拓资源,搜寻求职信息;确立合理目标,克服心理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增强生存能力。
薪酬管理论文:浅析公路养护单位薪酬管理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公路养护 薪酬 分配 设计 论文摘要:现代经济社会薪酬合理分配日益成为企事业单位激励职工的重要手段,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动力。本文在研究薪酬意义、功能等的基础上,详细的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养护单位薪酬分配原则及其制度的建立。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已经成为促进单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相关的管理理论中,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岗位管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三个基本职能,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紧密相联,共同推进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向前发展。在这三项职能中,单位薪酬分配管理的成败与否是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将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践工作,着重对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作以下探析。 一、单位薪酬合理分配的意义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单位组织的重要资源。单位如果想充分的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就需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保障职工的薪酬,激励职工努力工作、提升个人绩效、实现自我价值,并最终促进组织的发展和绩效的提升。 近几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全面报酬规则,有些企业在实践中也应用了这一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面报酬是组织用来吸引、稳定和激励员工的可能的工具的集合,运用这些工具有可能使员工从雇佣关系中获得价值的体现。有些公司在上世纪末提出了包括薪酬、福利、学习与发展、工作环境在内的全面报酬体系;而有些公司则提出了由可视化报酬、员工价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工作质量、愉悦的工作环境、成长机会六大元素构成的全面报酬体系。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全面报酬学会,它在2000年推出了全面报酬模型。其中包括薪酬、福利、绩效管理与赏识和认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开发和职业发展机会。 马斯洛的“需要说”是全面报酬规则的理论之.。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或者说是有结构的。维持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以衣食住行为标志的生理需要,其无与伦比的刚性,决定了它在人们需要的金字塔中的基石地位。因此,职工期望所获得的报酬能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是无可厚非的。 二、单位薪酬制度的作用 单位薪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管理重要环节,在事业单位分配制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力资源释放的最佳状态,是组织保持活力和持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在不进则退的竞争环境中,丧失活力和生命力的组织势必将被淘汰。因此,如何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成为组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公路养护作为事业单位,因适应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以改革来解决。单位薪酬分配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讲分配制度产生的激励机制直接影响人员聘用制度的实行。事业单位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薪酬必须进行变革。 在实践中,单位薪酬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利益动力、缺乏自主分配的权力、缺乏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调节能力、缺乏宏观调控和约束力、人员管理与工资管理脱节、工资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不配套。因此,单位薪酬必须进行改革,但应根据相应的原则。在设计事业单位薪酬体系,薪酬结构时应重点突出绩效。同时综合考虑社会就业状况,同行业薪资水平,地域薪资水平,单位经营状况,员工责任、风险、技能系数等因素。重视薪酬市场调查,为合理设计薪酬结构,推进薪酬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岗位评价与分析,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功能。要实现分配的公平,就要以岗定薪。建立合理多元化的薪酬体系及结构。 三、公路养护单位的薪酬管理制度设计思路 公路养护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岗位、业绩、能力等多种分配因素,将以岗定酬、以绩定酬与以才定酬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 3.1.建立健全薪酬体系,改革原有体系中不适应发展的部分。理顺薪酬体系,建立适应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分配机制。公路养护单位涉及的岗位繁多,各个岗位需要职工不同的能力发挥,但单一的工资制度不能符合所有岗位特点和要求,不能合理拉开收人差距。因此,在实行岗位工资制的基础上,应根据岗位特殊性,建立多元化分配机制,实行定岗定薪、分类管理,岗变薪变,激励各类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人员聘用制度的施行。 3.2.注重精神奖励因素。按照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薪酬除了经济报酬外,还被赋予了更为广泛、丰富的内涵及员工的个人成长、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环境、在职培训等。这些内部激励因素的因子往往可以发挥更突出更强效的作用,但大多数事业单位往往忽略诸如成就感、尊重、个人发展、声誉等精神层面的奖励。因此,设计制定相对合理、全面的薪酬体系,对于激励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3.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增长机制及长效激励机制。在整体设计中,为职工建立.种有效、畅通的技能工资晋升通道,可以向职工传达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单位文化,可以减少职位层级,扩大员工决策参与程度,并为员工设置多渠道的晋升阶梯,增加职工的责任感。使职工的收人与贡献大小挂钩,能升能降,使职工关注单位的前途命运,使职工将自身利益、事业发展同单位的长效利益捆绑在一起,通过薪酬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单位不断发展壮大。 3.4.量化绩效考核体系。公路养护单位要以工作业绩作为发放薪酬的依据,就需要有一套完整、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套系统要完整,程序必须规范,通过确立工作目标、岗位描述、核定岗位职责,量化工作任务,定期对员工的成果、效率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可采取“自我评价一群众评价一基层组织评价一领导班子评价”等步骤而能够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守承诺坚持以评价的结果作为对兑现奖金等薪酬中“活的部分”的依据,奖罚分明,不可走过场,不搞平均主义,积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薪酬差异让低绩效者改进绩效,提高绩效才是目的。 薪酬管理论文:浅谈对企业人才薪酬管理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企业人才 薪酬管理 现代市场经济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各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着巨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激励和薪酬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对当前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随着当今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劳动密集型即劳动力和初级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向资金密集型即“依靠大规模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转变,最终向“知识密集型即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转化这样3个发展时期。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激励更多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力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则成为企业界的难题,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就是企业如何褚勿子人才的激励,如何用好薪酬这把双刃剑,也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 一、激励与薪酬管理 激励(motivation)是指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这个定义中的3个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企业薪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员工的报酬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等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薪酬管理实质是评估、控制调整薪酬水平和薪酬比例,即薪酬的构成及配比、与薪酬相挂钩的业绩指标选择、薪酬数量确定标准。 加强企业的薪酬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人事部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形成吸引力、凝聚力的强有力的支柱。企业通过薪酬制度中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的制度,向员工表明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效地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而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则反过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二、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需要理论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ofneedstheo动,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Her}ber乡的激励一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克莱顿·爱尔德弗(ClaytonAlderfer)的ERG理论和戴维·麦克莱兰德(DavidMcclelland)的需要理论(theoryofneeds),人们都有对物质追求的需要,无论它是作为基本的生理需要还是成就需要,薪酬在对人才的激励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一种行为的主义观点,它强化塑造的行为。它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认为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行为结果之后如果马上跟随一个反应,则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根据强化理论的观点,薪酬就是对员工努力行为的强化物,如果员工的努力的结果跟随的是薪酬的提高,则员工就会对工作加强努力的程度。 (三)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自己的报酬和其他人报酬的关系。企业员工会把自己的投人和产出比与其他相关人员的投人产出比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比率与相比较的其他人的比率相等,那么就是公平状态。公平极为重要,当员工感到比率不相等时,就会经历公平紧张。史坦斯·亚当斯((JstancyAdams)认为,这种消极的紧张状态能提供一种动机使人们采取行动以纠正这种不公平。 (四)期望理论 维克多·弗鲁姆(VictorVroom)的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具体而言,当员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价时,他就会受到激励进而付出更大的努力;良好的绩效评价会带来组织奖励,如奖金、加薪等;组织奖励会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因此,这个理论着眼于3种关系,如图1所示: 三、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对薪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薪酬管理职能。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领导者应当认识到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资源,必须改革以适应竞争的要求。 《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错误评估员工行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而我们对个体活动的知觉和判断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对其内部状态的假设的影响。要合理地分配薪水,管理者就需要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进行评估,而大多数企业工作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导致工作绩效评价工具失效;领导者以主观方式进行评价,从而导致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和刻板印象等,这就造成了评估的失真,从而导致薪酬分配不合理。 (三)薪酬设计不科学 首先,薪酬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条件及环境下,薪酬是对人才价值认定的表征,体现某个人的能力和贡献并得到社会承认。而高付出低回报则抹杀人才价值,人才不可能聚集而只会流失。其次,没有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企业通过职位评价确定职位和工资等级。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等。再次,企业缺乏薪酬管理方面的技术、工具和专业人才。一些企业只是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人力资源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不仅关心工资水平,而且还关心工资差别。企业内部薪资标准的不规范,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薪酬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或错位 首先,薪资的调整与公司整体发展的关联性不大。薪资与员工的工作行为努力程度相关联,并具有导向睦。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做新的战略调整。其次,企业经营战略不同,薪酬策略也应不同,但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统一的薪酬策略,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 四、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薪酬管理观念,重视人力资本效应 要实现薪酬管理的创新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薪酬观念。薪酬管理必须树立‘能本管理”思想,对薪酬的内涵要作广义化理解,并树立以“可比价值”为基础的新的薪酬公平观念。能级制、长效激励、公开化是现代薪酬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传统的以岗位和职务为基础的薪资体系应逐步转变为业绩工资体系和技能工资体系。企业应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作用,考虑人力资本的增值效应,通过薪酬激励实现企业与员工个人的“双赢”。 (二)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薪酬制度 企业薪酬制度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一个良好的并具有导向性的薪酬制度应当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并且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薪酬制度将和企业战略、核心技术、重组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坚持公平性原理 无论是薪酬数量的确定,还是薪酬类型的选择,都应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公平性原理。从事同一具体工作的人应公平地付给同样工资,员工希望所分配制度能够让他们觉得公平、公正、明确,并与他们的期望一致。当报酬公正地建立在工作要求、个人技能水平、社区工资标准的基础之上时,就会导致对工作的满意。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政策 首先,在对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时,为了保证企业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对每个职位的报酬首先应该进行职位分析,根据各职位的职位评估来确定,然后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调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工作岗位,并对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量、职位数、权利关系、考核要求进行清晰的描述,为岗位人员的配置、培训及业绩考核提供依据。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最优化决策模型来确定最佳的薪酬水平: (五)选择适当的薪资决定方式 薪资决定方式是由各企业薪资支付制度工资集体协商、聘请一定的专家咨询、雇用双方个别洽谈等,在企业总体原则初定的情况下,对特定职位的员工,如核心员工,或某一特定时间的特殊情况可以采取个别协商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只可作为企业薪资决定的补充方式。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行股票期权和期股制度;设置以绩效为导向的薪资结构;实行绩点薪酬制;实行团队薪酬制度;实行分享经济制度;实行纯收益分享制度;实行技能工资制;实行浮动工资方案。 (六)设置正常的薪资晋升渠道 为员工薪资晋升机制,使员工在整体薪资水平随着地区物价水平或行业平均收人水平逐渐增长、跟随企业利润的增加而增长。同时由于在相同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对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同,为激励努力工作的员工,在岗位工资级别内设置多个档次,对那些年终考核为优秀的员工,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予以晋升工资,使员工对工资晋升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强化薪资的激励效应。 (七)坚持薪酬管理的“能级制”原则 所谓“能级制”是指通过在组织内部确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能力测评标准体系,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客观评定,并给予合理的岗位定级,从而建立起与其职务阶梯相匹配的业务能力阶梯,使组织成员各尽所能、各尽其才,然后据此设计薪酬体系,实施薪酬管理。首先,测评能力。然后,配置与使用能力。测评能力的目的是有效使用能力,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一个组织内部,使用能力与配置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对员工能力的使用,就是对其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的过程,是重视能力和充分发挥能力的过程。最后,按能力付酬。在能级区划的基础上设计薪酬体系,并在能力测评与使用的过程中实施薪酬管理。 (八)建立灵活福利制度 灵活福利制度是指组织为每个员工建立一个灵活的、通常以他们工资一定的百分比为基础的消费账目,并为每种福利标明价格,允许员工从众多福利项目中选择,允许每个员工选择一组适合他们需要的福利。员工所享用的福利和他们工作的业绩是密切相连的,而员工定期的绩效评估结果则决定福利的档次差距,其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员工力争上游,从体制上杜绝福利平均的弊端,设计一套积极有效的员工福利制度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五、结语 通过对企业薪酬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策略进行优化。在对薪酬管理的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而且需要在制度上实变革以吸引到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并合理地用人才,否则企业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逐步稀释企业资本存量,以效率促发展求平,解开民营企业的产权“死结”,实现企业和经理人力资本股权化,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战略性激励机制和高度凝聚力的整合管理系统,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薪酬管理论文:浅析薪酬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薪酬管理 改革与创新 有效激励与绩效评估 构建长效机制 激励与约束 论文内容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是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基础;皖北煤电集团卧龙湖煤矿突破传统的煤矿薪酬管理模式,以岗位绩效改革为切入点进行大胆地改革与创新,在卧龙湖煤矿的新井建设上创造了“卧龙速度”与“卧龙模式”、实现了“人才强企”的战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皖北煤电集团卧龙湖煤矿(以下简称“卧龙湖煤矿”),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人为本,改革内部薪酬分配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对外竞争力强、对内激励充分的薪酬分配体系,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力量,人力资本不断增量,人才层次不断提高,搭建了企业建设与员工共同成长进步的平台,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新井建设人才,创造了卧龙湖煤矿建设发展的速度和模式,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一、致力薪酬制度改革创新,构建公司新的发展平台 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员工薪酬水平与市场接轨,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收人分配制度,是卧龙湖煤矿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确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薪酬策略。为建立与企业现状相适应并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收人分配机制,体现岗酬结合、技酬结合、劳酬结合,形成责权利相结合、工效紧密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竞争力,卧龙湖煤矿对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规划,确立了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原则。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行业差别确定工资差别和标准,并根据企业经济效益,以员工岗位为对象,以岗级为标准,按照员工个人的实际能力技能确定A,B,C三个不同标准的激励点级,以单位经济效益获取的工资定点值,确定劳动报酬的一种弹性等级薪点工资分配制度,克服现行工资制按固定数额支付工资等不足,使企业的工资分配与市场对企业工资的决定机制相适应。薪酬制度改革遵循四大原则:公平、客观分配的原则;在职业劳动力市场保持优势的原则;依责、依绩分配的原则;有效激励的原则,根据员工业绩评估周期,把员工的薪酬与当前业绩和未来发展紧密地联系的原则。 第二、深人开展职务调查和工作分析,优化组织职能。企业成立了工作分析领导小组和工作分析小组,开展了职务调查和工作日写实分析,形成各部门工作任务清单,归类整理后重新确立部门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对职位、部门职能、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理顺、全面整合,减少不必要岗位,优化职能,杜绝了职能交差、职责不清的现象,加速了信息流传,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绩效。 第三、科学设定职位要素,合理确定薪酬水平。通过实施岗位测评,逐步完善,形成了较成熟的测评体系,企业对职位(岗位)评价要素进行了重新设计,设置职位(岗位)评价要素包括责任要素、知识经验与技能要素、努力程度要素、工作环境要素四个大类和风险控制责任、成本控制责任等多个细类,组成工作评价小组,对重新整合的职位进行了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结合市场薪酬调查结果,确定了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高竟争力的、与企业业绩相适应的薪酬水平,以市场变化和企业业绩变化来调整薪酬点值,将员工的短期利益、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第四、推行新型薪酬制度,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确定的新型薪酬制度,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新型薪酬制度,以岗位设置为基础,按各类人员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贡献不同,分层次确定薪酬分配侧重点,加大了核心层、管理层的分配力度,向科研、营销、技术岗位倾斜,合理确定普通层员工的收人水平。高中层实行年薪制,考核年薪、效益年薪与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工作业绩挂钩,增强了高中层管理人.员的风险责任,提高了企业防御风险能力。一般员工实行等级工资制,划分不同系列,合理拉开工资差距,结构组成灵活,易于操作,易岗易薪,能升能降,同工同酬,这种科学的阶梯工资形式、弹性工资分配制度,充分体现了员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薪酬制度的市场化,减少了企业在地理环境方面的落差,增强了薪酬的激励性,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改善了企业人才结构,吸引大学生加盟,为企业在占有知识、观念、技术和手段的超前性提供了人才基础,形成“凝聚核心、稳定骨干、激励全体”的薪酬激励机制,成为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强有力的支持体系,保证了企业在煤矿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大大提高了企业开拓市场和获利能力,为企业发展开拓一个新的平台。 第五、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比如在部门部长下新增主管岗位,职工有了清晰的职业晋升路线。 二、建立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高绩效的员工,创造组织的高效益;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员工、组织业绩得以提升和不断发展的前提。 第一、绩效管理与企业组织目标紧密结合。为确保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建立完善员工业绩评估管理体系,企业建立了以工作目标考核为主、兼顾管理能力与行为态度考核,实施绩效目标过程指导、绩效改进、绩效沟通和绩效诊断分析的绩效管理体系,目标的制订与企业整体目标相结合,实施“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星级考核办法,并对员工的技能和业绩表现进行科学评价,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 第二、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效益观念。通过把奖金与员工工作绩效、经济效益、部门费用预算挂钩,强化了市场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及效益观念,完善了公司激励机制,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一大批管理、技术创新标兵和能手,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激励员工知识和能力的主动性发展。通过对采煤、矿建、地质、测量、机电、通风六大煤矿主体专业,实行“重点岗位”卒卜贴,开通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星级成长通道”,推行“首席工程师”制,充分体现了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价值,激励员工知识和能力的主动性发展,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员工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工作环境。 三、强化经济责任制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强化经济责任制管理,是卧龙湖煤矿在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上的特色。为增创优质产品、实现降耗增收,企业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劳动定额管理、市场开发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订并不断完善了各类人员经济责任制,形成了目标管理和超额奖励统一管理模式,员工收人与指标考核、工作业绩挂钩,通过实施经济责任制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扩大了市场销售份额,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优势。 四、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凝聚高素质人才 为加强对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更好地发挥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克服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近年来,卧龙湖煤矿探索实施了各种激励计划,建立了管理层长期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建立,为企业吸引和凝聚人才,保证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薪酬总量增长机制 卧龙湖煤矿薪酬总量的确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外部领先原则:即企业整体薪酬水平要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以保证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第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在确保外部优先的基础上,严格按“工资总额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工资水平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确定薪酬增长幅度,建立员工与企业利益一致的共同体。 第三、人工成本优势原则:企业薪酬纳人预算管理,建立了以“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为主要监控指标的人工成本预警预测机制,使薪酬总额的确定与人工成本的控制紧密联系,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增长,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三项指标均优于社会公布水平,矿在人工成本方面保持对竞争对手较强的优势。 卧龙湖煤矿新酬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证明,成功地构建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企业的整体绩效,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以及创造学习型的组织文化,有利于企业保持自身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有利于员工与企业的整体价值取向保持一致,使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整体发展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薪酬管理论文:关于新疆高校薪酬管理问题探析 论文摘要: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新疆学校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薪酬制度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高等学校薪酬水平的社会定位、新疆高校自身的情况以及实施全面薪酬战略几个方面对今后新疆高校的薪酬制度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新疆高校;薪酬制度;激励制度 1新疆高校教师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校教师薪酬制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仍然是那些传统的问题,如薪酬水平的确定脱离市场,缺乏竞争观念,各类人员的薪酬水平背离劳动力市场的价位。核心职位、关键职位上的优秀人才的薪酬水平远远低于市场薪酬水平,而一般职位的薪酬水平则远远高于市场薪酬水平。薪酬水平差距在组织内部最小化导致的平均主义严重,加剧了高级人才的流失和鼓励了一般员工在组织中的滞留。高校的工资制度长期以来更多地强调员工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工资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工资水平,忽视工资机制的转变,导致新疆高校薪酬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1品位分类身份工资弊端的存在 各高校长期以来实行身份管理体制,高校职称评聘制度、行政职务任用制度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职称、职务一经取得便成为终身不变的身份和资格,由此体现出的岗位分类是品位分类而非职位分类,相应的工资待遇是身份工资而非这一职位的定价。目前,各高校主要采取职称、职务主导型分配模式。这种分配模式基本上按照所担任的学术或行政职务不同,给予相应级别的工资津贴,同级职务、年限相同或相近的人员工资津贴大体一致,导致基于绩效的工资津贴按照职务级别核定,岗位差异与劳动成果差异体现不足,职位价值和工作绩效差别得不到反映,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特征依然留存在现行工资制度中,而高校各类人员所具备的学历、能力及所从事工’作的复杂程度、肩负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差异很大,这种平均化的分配模式显然难以体现按劳取酬的激励原则,不可避免地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不能真正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将严重挫伤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制约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1.2考核、评价的办法和机制 虽然许多高校形成了各自特色的考核评价办法,但相对来讲,考核比较难,是困扰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行政管理人员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标准。对学校中的不同学科和不同人员,不能用一个考核尺度和办法。对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应用不同的考核方法。 1.3岗位津贴制度的规范问题 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逐步规范岗位津贴制度,既要强化对优秀和拔尖人才的激励机制,又要处理好校内各类人员的关系,处理好校际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问题。目前新疆有些高校确实想用好岗位津贴这一激励性工具,就经常改变,结果适得其反引起教师的反感。据笔者知道的新疆某高校在2002—2006年岗位津贴发放制度变化了3次,目的很名确,就是想调动教师积极性,但给老师的感觉是岗位津贴制度非常不规范,不稳定。 1.4薪酬水平缺乏外部竞争性 高校教师是劳动力市场的专门人才,根据薪酬理论,他们的薪酬收入应与人力资本投资有良好的回报关系,应与市场上其它行业同等条件人员的市场价位相当。而现实中高校各类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背离,核心职位、关键职位上的优秀人才的薪酬水平远远低于同类人员市场薪酬水平。 1.5薪酬沟通不足 有些高校对于薪酬沟通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使得校内职工对自己学校的薪酬政策和薪酬制度知之甚少。如某高校在执行一项新的薪酬制度时就是由于与员工沟通过少使得该项薪酬方案执行了两年就执行不下去,最后只好放弃。 2高校薪酬制度确定的原则 2.1高校薪酬制度设计应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视角有三种模型:一是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中的职业特点;二是Snell模型中的职业特点;三是稳定和复杂模型中的职业特点。其中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中的职业特点可能因为五个原因而又有所不同:①职业的投资费用;②职业的声望;③职业的稳定性;④职业的责任;⑤获得一种任职资格的难度。从①④⑤三个特点看,教师职业应得到较高的工资。由此,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系主任文跃然副教授认为,应从人才强国战略、GDP增长战略、劳动力市场结构三个层面的政策上支持、重视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应增加教师第一工资袋即国家工资标准的拨款,与公务员挂钩,同时创造更好的使得第二工资袋即校内分配部分稳定增长的政策与法律环境;要转变现行高校人力资源的职能,使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高校获得竞争优势服务。 2.2高校薪酬制度设计必须考虑财税因素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王雍君教授认为,现行个人所得税没有充分顾及到教师劳动和教师收入的特点;个人所得税的合并纳税办法不适应高校教师多元化劳动产生的多元化收入这一客观现实。他建议:劳务所得与工薪所得应分类扣除分开纳税,科研活动中的活劳动所得视同税后所得,在现有个人所得税税基的基础上加计扣除,持续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投入,财政投入应以绩效为基础,调整高校人员结构等。 3新疆高校的薪酬方案设计思路 3.1基本薪酬的确定采用职位薪酬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认为,高校薪酬制度设计应以职位为基础。现代的薪酬制度设计的目标和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设计有三个基本前提,即要有清晰而明确的发展战略,科学的组织结构设置,规范的职位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职位定价为出发点,采取科学的职位评价方法,进行薪酬制度设计和绩效考核。具体可以采用要素计点法对所有职位进行评价。确实根据每一职位的价值大小、贡献大小进行排序。 3.2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薪酬水平。体现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 薪酬反映合格的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体现对其所积累的专门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承认。然而,我国现行的薪酬制度中规定的薪酬待遇与高校教师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是极不相称的。据中华英才网曾经公布的薪酬调查数据,我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年薪仅为26661元,在其调查的30多个行业中位于倒数第三,仅相当于电信行业平均工资的46。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与他们的个人价值很不匹配。为了使高校教师薪酬具有外部竞争力,吸引优秀人才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必须提高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 3.3建立薪酬延期分配制度 薪酬分当期分配和延期分配。当期分配即年内支付的工资、奖金和红利,旨在补偿已经付出的劳动;延期分配则通过社会保险计划、员工福利计划和股权期权计划进行支付,旨在补偿风险损失。通常将包括当期支付和延期支付的分配方案称作一揽子薪酬计划。将延期分配引进高校教师薪酬计划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也是由教师劳动特点所决定的。一揽子薪酬包括教师的如下权益:岗位权益即工资和奖金;社会保障和员工福利权益,即养老金、住房津贴、医疗保险、失业津贴、法律服务和理财计划等。一揽子薪酬方案即包括上述全部内容或选择上述部分内容的综合当期分配和延期分配的方案。如果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原理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高校教师的薪酬结构应当包括:基本工资、课时费、社会保障、教师福利四个层次。其中,第一项和第三项体现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工资水平和国家社会保障基本待遇的水平,即一般劳动的补偿;第二项体现对特定教师具体劳动的补偿;第四项体现对教师差别劳动的奖励和对教师行业风险的补偿。目前,高校分配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即基本工资、课时费和岗位津贴,这些都属于当期分配。绝大多数高校对人力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都不够。因此,目前的高校分配制度对教师,特别是对学术带头人来说,虽然当期工资数额得到提高,但风险补偿和长期激励不足。延期分配原则和具体计划的设计,可以弥补以上不足。新疆财经学院于2001年实施延期分配制度。新疆某高校按受益者工资津贴的10给予记账,5年后开始兑现,到第6年开始按一定比例给予分配,到退休时可全额领取。根据这一规定,要想受益的高级人才必须要在该大学工作5年以上,工作的时间越长,获期权分配就越高。学院的期权分配分三个等级,最高为每年3.5万元,最低为一年I.5万元。对享受期权分配的人来说,如果在这期间调出学院将不享受期权分配。该大学实行“期权制”两年多来,人才队伍逐步趋于稳定,人才流失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新疆其他高校可借鉴这种薪酬激励制度来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3.4建立绩效导向、能力导向和市场化的激励制度 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重在依据员工的工作绩效确定薪酬水平,通过薪酬与业绩挂钩力图影响员工的未来工作行为和引导员工关注绩效的改进。加强绩效考核与学校战略的联系,通过绩效体现、承认员工绩效和对学校的贡献,加大对关键人才、骨干员工的激励力度。能力导向的另一层含义是能者得其职,通过职位向内外开放和竞争,使有能力的人走向关键职位和核心职位。在薪酬体系的构建中,同样还应关注薪酬制度的外部竞争力,这与关注薪酬制度内部一致性同等重要。因此,应强化外部劳动力市场竞争要素,参照市场薪酬水平确定组织的薪酬政策水平,走市场化的薪酬制度设计之路。高校薪酬制度也应采用这种方法。但只是适用于薪酬构成中的某部分,如岗位津贴。因为薪酬总额中的基本薪酬是由国家财政拨款,高校没有自主权。那么高校就应想着在岗位津贴上做文章怎样激励教师。新疆某高校新执行的岗位津贴制度,打破职称限制,将分为十档。教师如能潜心搞科研,到一定数量,助教职称的教师所拿岗位津贴甚至超过讲师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大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正如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JarnesBryantConant)所说的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人才竞争的本质就是对知识、智力和智能定价的竞争。通过对新疆高校薪酬制度的探索和研究,合理评价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价值,使薪酬成为新疆高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力工具。 薪酬管理论文:论析薪酬管理课程教改探讨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细分;双向互动;开放;教学相长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文章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在追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从优化教学内容、增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改革教学方法等3个方面来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课程教学现状 薪酬管理课程是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强调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会使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晦涩难懂,时间长了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往往是在学习的早期阶段因为关系到以后自己就业生涯中的薪资待遇问题,因此对它充满期待。但同时又因为这门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如果不与实际密切联系的话,随着教学的深人,学生们往往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的纯粹的课堂授课方式存在着3方面的不足。 1.1理论知识内容偏难,实践性较差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由于没有进人社会,缺乏对薪酬知识方面的感性认识,对薪酬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工资和福利等比较直观的感性认知上,而且绝大多数都会自然而然地把它与具体的数字挂钩,这显然是非常片面的,而且学生往往会因为理论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没有积极性。 1.2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全面认识 薪酬管理这门课程的实践操作性非常强,如果仅仅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而不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话,会导致所学知识与现实脱节,学生们会感觉空洞难懂,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1.3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课堂讲授是培养学生理论素质的一种基本教学方式,通过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专业的理论体系。但是,过于注重单纯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传授给学生的理论有时也难以消化和巩固。因此,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果不改变以往这种纯粹的课堂授课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这个问题后,通过摸索实践,对现行的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与尝试。 2教学方式创新的思路与实践 2.1对课程内容进行细分 将教学内容按照教学性质的不同,大体上规划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篇,这部分内容主要采取课堂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以后更深层次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操作篇,主要通过进行互动性强的案例教学方式来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且初步建立起同学们对实际问题分析的能力,为第三部分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三部分是设计体验篇,主要采取探究式的授课方式,带领学生们进人公司或企业,并且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引导他们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他们切身的实践体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3个模块的划分基本上是配合各自不同的目标来设计的,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融合的。当今大部分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进行课程划分的目的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理论性、实用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力求使课程内容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2教学方式由单向灌输式转变为双向互动的启发研讨式 传统思想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因而教学方式常采用“说教式”、“灌输式”、“注解式”,这种单向灌输式使教师无法及时得到学生们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现代教学理念则认为教学是一个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创新过程中我们主要坚持双向互动的原则,由以往惯用的教学模式转为“诱导式”、“对话式”和“解惑式”。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尊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取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课程内容,列出专题讨论题目,由学生先期准备、查找资料,列出发言提纲,然后安排课堂讨沦。另外,对于一般性的知识点可用出思考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教师作课堂讲解答疑,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还督促他们扩大对知识点的接触面。这样做的关键是要设法指导学生提前自学,让他们带着难点和疑点来参加课堂讨论。 2.3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传统思想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其实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倡导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实践性教学是教师授课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都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①组成学习合作团队,开展讨论会。 根据单元知识的内容和学生班级人数,将全班同学分成3-5个学习小组组成学习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进行情境设计,设置引人人胜的情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实践调研活动,并让他们举行讨论会,开展探究性学习。针对每个课题或每次讨论会,对各个团队的表现进行评比,评审团由各个团队选出一名代表与教师一起担当,总结出各个团队优秀的表现与不足。 由于教学课时限制,所选择的教学单元涉及的知识内容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太多的话会由于课时不足以及学生不熟练而完不成,内容太少就会失去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一般来说,正常讲授需要3-4个学时完成内容。 ②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或专家讲座 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薪酬管理专题讲座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之一。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先期查找资料,再由专家作专题讲座。专家们通过讲座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告诉学生,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了解企业中薪酬管理方面的一些真实情况。 ③进行企业薪酬管理调查。 组织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团队到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国企、外企、高科技企业以及销售行业等进行薪酬管理活动的实际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然后举办调查报告会。这样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一些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主要认为教学应该重视教学结果,教师主要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所以传统考核做法往往是采用书面试卷,结果容易导致学生平时课堂不努力,到了期末临时突击式复习应付考试。教学应该注重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改变后,相应地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该作相应变化,期评成绩是学生平时表现与期末的综合考查,其中实践部分占50%-70%。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后,不仅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尤其注重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这种能力导向的评价方式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3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后的成效 通过对薪酬管理这门课程教授方式的调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1课堂活跃气氛明显增强 通过将枯燥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形式多样的互动性强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原本抽象的理论课程变成了形象生动的实用性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一改以往教师唱独角戏的场面,变得非常活跃,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也对教师的讲授起了正反馈的激励作用,提高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热情,课程结束时不单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会感觉教得很自然。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2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不再是以往单方面的接收者,而是积极查阅资料、展开研讨,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学习。这样不仅能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和发展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3.3锻炼了学生应对、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通过进人企业进行调研,使得专业课程教学更加贴近了生活,锻炼了学生们待人接物、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切实体会和学习到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锻炼、增长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拓宽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讲座,可以与人力资源专业的其他相关技能课程相衔接,同学们还就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劳资关系等其他人力资源专业的内容与专家交流,使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认识更全面也更广泛,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3.5教学相长 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和学生一起分析与解决问题,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得到学生的启发产生研究的灵感,有利于学术研究。学生通过学习团队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使综合能力在学习中得到锻炼。过程性评价的加强和课堂互动环节的增多,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改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对课程教学给予了很高评价。 4结语 通过改革创新,挖掘教学潜力,新的教学模式将过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使学生由过去的学习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减少了学习的被动和盲从,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全面改善了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增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既是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薪酬管理论文:科研单位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分析 【论文关键词】科研单位;缋鼓考评;薪酬管理 【论文摘要】分析科研单位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的必要性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竞争、有序的科研单位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制度的对策。 1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的必要性 改革和完善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制度,是科研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科研单位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搞好科研单位内部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改革,对于吸引科技人才、留住科技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造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支高索质的人才队伍;对于推进科研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深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增强研究所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1.1通过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能促进科研单位队伍壮大 塑造一支能坚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精干、高效、廉洁的管理队伍;建设一支祟尚科学、追求真理、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的科研队伍;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推广有力、成果转化能力强的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精通经营管理和后勤保障的产业队伍。 1.2通过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能形成以人为本的软环境 创造个人价值表现平台,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氛围,提高部门与个人的工作绩效,提高工作积极性;实现“给想干事的人提供事业的舞台,给敢干事的人创造宽松的氛围”和“一流人才、一流待遇”战略管理导向。 1.3通过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能提高职工薪酬水平 改变职工的传统的大锅饭分配观念,建成一个基于能力和工作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能者多劳、能者多得,吸引人才,使职工安心于本职工作,促进科研单位和谐发展。 因此,实行以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竞争、有序的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制度,是科研单位当前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科研单位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 2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旧观念的制约,大多数科研单位在发展过程普遍存在着自身内部考核、分配机制不顺等问题。内部考核的良性机制欠缺,对职工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评价的科学性和竞争性不够;薪酬分配良性机制欠缺,存在大锅饭分配现象,造成人才的积极性不高,队伍创新能力不强。科研单位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受到制约,难于适应新时期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要求。 2.1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用人制度中能上不能下的弊端存在,科研单位领导者忽略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同时,管理人员对现代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的先进理念学习不够,没有形成开放、积极参与、主动沟通的组织文化,传统的大锅饭分配观念尚未改变。从而导致科研单位工作绩效不高,与现代科研院所要求“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管理理念尚有差距。 2.2考核管理手段单一落后 大多数基层科研单位科研、行政、生产、开发、后勤、产业系统俱有,无系统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部考核没有与整体目标实现相结合,存在短期化现象。考核指标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工作绩效不全面,不具体,评估操作不科学,不方便。考评方式以组织考评为主,属被动考评,难于提高每个职工工作绩效与工作胜任力。考评办法主要以定性为主,实际操作上存在主观臆断和个人感情色彩,难于提高科研单位整体运作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2.3基于能力和工作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科研单位薪酬管理未真正地把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能力与分配相结合,工作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效果和贡献程度没有很好地与员工奖励、晋升、调整岗位、薪酬分配挂钩;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薪酬分配体系并未真正落实,对关键人才、骨千员工激励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强大的工作“发动机”。 3改革思路 以科教体制改革方针政策为指导,深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改革科研单位现行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评价体系,建立以创新贡献评估为根本,以分类评价为导向,以测评数据指标为基础的新型汗放式评价体系,确立能够反映科研单位科研、开发、产业等活动的基础测评指标体系。推进考评结果与薪酬相挂钩,建立起适合科研单位特点和科学合理的、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 4改革对策 4.1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绩效考评制度 在现有的年度业务技术考核的墓础上,根据科研单位新的发展要求,参照国家分配改革的总体原则和指导性意见,修订与完善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第一,公开考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考评结果、使用等考评全程信息。公平对待不同的岗位及其职责要求,从实际出发,建立分类别的绩效考评。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考评制度为准绳,客观、公正地考评,辅以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争议调解机制。第二,刘各岗位职责、重要程度等进行分析,按管理、科研、产业、后勤等不同岗位进行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和签订岗位责任书,各岗位职责分工清楚,责、权、利明确。第三,考评方式按照“自我测评、服务对象测评、组织考评”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考评方式。根据不同部门、岗位职责、工作重心、工作特性等因素,设计各自的考评表格。自我测评对照考评指标,测评自己各个阶段的工作绩效;服务对象测评由被服务对象对被考评者进行测评;组织考评由主管领导组织对其自我测评和服务对象测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评。第四,考评办法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考评为主。绩效考评重点在于可量化的、可比较的技术、经济、素质、业务服务能力、社会满意程度等方面指标。 4.2建立分类、可比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设计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要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工作绩效,以及适合于评估操作,方便可行。各部门考评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指标、内部指标、外部指标、附加指标和否决指标。第一,科研部门的考评指标体系。础指标重点考评各研究室战略思路、、年度实施方案、人员结构优化、规章制度建设等;内部指标考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能力、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技术贡献水平、技术转移能力、人才培养、员工团队精神等;外部指标考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对行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对科技发展的贡献等;附加指标考评对科研实力、成果转化水平与经济效益有突出贡献的事项;否决指标考评对国家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或重大法律责任以及对科技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别责任事项。第二,机关部门考评指标体系。基础指标重点考评战略思路、人员结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遵纪守法等;内部指标考评工作计划进展和效果、政令畅通等执行力,运转规范、运作高效、团结协作等管理力,反应灵敏、服务优良等服务力;外部指标考评对外工作开拓创新,为所管理提供决策建议,沟通协作、咨询等;附加指标考评对管理水平与社会经济效益有突出贡献的事项;否决指标考评对国家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或重大法律责任以及对科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别责任事项。第三,生产、经营部门考评指标体系。基础指标重点考评战略思路、年度实施方案、机构、人员结构优化、管理制度建设等;内部指标考评财务效益状况、拓展能力状况、产品、服务质量、市场占有率、员工培训等;外部指标考评对行业发展的贡献、提供就业和再就业、信用、财政税收贡献等,客户满意率等;附加指标考评对市场竞争优势与社会经济效益有突出贡献的事项;否决指标考评与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等一票否决的相关事项及对经营效益和竞争地位有重大影响的特别责任事项。 4.3制定操作性强的绩效考评实施细则 根据绩效考评的总体原则和制度,结合科研单位工作性质特点,设计科研单位各部门、岗位的考评实施细则。第一,明确各部门与职工考评程序。包括成立评价工作组、制定评价工作方案、自我考评、服务对象测评、组织综合考评、反馈被考评人与申诉、复核初步考评结果、审核结果公布。第二,明确各部门考评的主要内容。机关各部门的考评,根据各部门任务特点,着重考核其执行力、服务力、管理力及其相应的绩效;科技各研究室的考评,着重考核项目申报、实施、产品研发、成果、管理、效益、人才培养的绩效;生产经营各部门的考评,着重考核经济效益、服务能力、应急保障能力、人员培训等指标。第三,明确个人考评的主要内容。部门管理人员的考评,按照德、能、勤、绩、廉五大方面综合考评,着重考核其个人及分管部门管理业绩。主要包括个人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人员开发能力、计划能力、控制能力、沟通能力、指导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敬业精神、个人管理、科研、开发、推广成绩等。一般职工的考评,按照德、能、勤、绩四大方面综合考评,着重考核其个人岗位技能与工作表现。按照对应的科研岗位、科研辅助岗位、服务性岗位、生产经营性岗位等确定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个人成绩等。 4.4建立全面、科学的薪酬管理系统 在绩效考评的基础上,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稳定和有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全面、科学的科研单位薪酬管理系统,保证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第一,实施考评结果与责任工资、绩效津贴挂钩,部门与个人对单位贡献奖励对等的薪酬管理。实现外部公平,即员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相当;内部公平,即在单位内部依照员工所从事工作的相对价值来支付报酬;个人公平,即员工个人对自己的资历、能力和对单位所作贡献的评价。第二,建立总量控制、个量差异化,以绩效与贡献大小为依据的薪酬管理。实现总量分配上的平衡,统一薪酬分配种类,在职人员薪酬由基础工资、责任工资和绩效工资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责任工资、绩效工资严格与绩效考评挂钩。处理好差异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根据不同层面,分为管理系列、科研系列和产业系列,每个系列设若干个薪酬级别。第三,加大对关键人才、骨干职工的激励力度。个人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效果和贡献程度,与物质、精神奖励、职务晋升、股权分配挂钩,形成一个基于能力和工作绩效为导向的良性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科技、管理精英,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单位人的积极性,提高业务素质,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薪酬管理论文:浅谈供水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论文关键词:薪酬管理 供水企业 激励 绩效 论文摘要:通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供水企业特点来分析当前供水企业在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薪酬的合法性、公平性、激励性是企业薪酬管理所要坚持的原则。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不仅是各种物质资源的竞争,更多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第一资源,而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不但能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更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企业效益。 1、薪酬及薪酬的作用 1.1薪酬的定义 狭义的薪酬是指员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以工资、奖金和其他以金钱和实物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广义的薪酬包括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经济性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养老金和其他福利收入。非经济性报酬指员工对企业和工作的一种心理感受,如工作环境、企业文化、个人培训、决策参与等。 1.2薪酬的作用 薪酬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对于员工来说薪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和激励作用。保障作用是指在现阶段薪酬收人还是员工的主要收入来源,薪酬作为一种劳动回报,不仅要满足员工吃、住等基本的生存需要还要满足员工接受教育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需要。所以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薪酬所提供的保障作用是最基本的。激励作用是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即是采用各种手段去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完成企业任务,最终实现企业目标。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看企业薪酬管理来控制经营成本,也可以通过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来塑造和强化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提高业绩。 2、供水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少供水企业实现了转制经营。但是现在国内的供水企业还属国有企业占大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供水行业都是处于一种政府垄断经营管理体制下发展的,因为在这种经营体制下,供水企业由地方政府企业或机构垄断经营,长期缺乏竞争下发展,企业的经营模式落后,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以说现在很大部分供水企业还没建立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很多只是处于简单的“人事管理”这一层面,主要体现在: 2.1没有专门的部门组织管理统筹企业的薪酬管理。 现在很多供水企业都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而只有“人事部”,其主要工作只是传统意义的人事管理工作如职称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等。有些企业甚至是工资管理就直接是由财务部门直接制定管理的,人事部门都没有参与。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是将“人”作为一种资源,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薪酬体系、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设计、招聘与培训等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应作为实现企业薪酬管理的主导部门,负责薪酬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管理。 2.2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 因为由于历史原因,现我国大部分的供水企业还属于国有企业,有些地区的供水部门还是作为政府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因此供水企业和一般企业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供水企业受行政干预的影响大,这对供水企业的薪酬体系带来很大影响,有的地方政府不仅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和最高工资,而且直接干预企业内部工资比例等具体的管理决策,这使企业的薪酬管理自主权难以落实,使得薪酬制度失真,严重影响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 2.3收入总体趋于平均化,薪酬的激励功能被严重弱化。 现在供水企业实行岗位工资在制定工资标准时并没有通过科学全面的岗位评估,而主观评定因素起决定作用,二来很多企业领导还是认为“平均主义”是避免员工矛盾激化的最好办法。因此,“吃大锅饭”现象在供水企业较普遍,岗位工资层级差别很小,有的一级才相差十多元钱,这样的差别根本起不了什么激励作用。因为薪酬系统的激励功能被弱化就会容易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或者最终导致关键岗位人才流失,极大地浪费人才。 2.4薪酬体系不利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企业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能力,又要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所以企业要想留住人才不单只是给予人才具有竞争性的薪酬,还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但现在供水企业的薪酬制度多数是简单地依据不同的行政级别或岗位来划分,而没有形成合理的职系。如某公司中层管理者薪酬高于技术岗位人员很高,就算是技术岗位的最高级也低于中层管理的最低级别。这样,员工想晋升的话也都想往管理类岗位挤,这样是不利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因为一来管理岗位有限,一旦员工没法晋升到管理岗位,就会觉得工作没盼头,没动力。二来技术岗位工作出色的员工未必适合做管理,他们可能在技术岗位上的提升发展可能更有前途。所以如薪酬体系中没有合理的职系,员工的薪酬提升只能依靠职务晋升来实现,就会严重挫伤员工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员工职业的生涯的发展。就如现在供水企业员工主动去参加继续教育的人不多就和这有很大关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诸多领域里,薪酬管理可以说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薪酬是激励员工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这个工具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发展。针对供水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薪酬管理理论,我们对如何在供水企业实行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和实践。 3、薪酬管理的原则 3.1合法性 所谓合法性,是指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和管理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从通常情况来看,与薪酬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等。实际操作中涉及比较多的是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等问题。而对供水企业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一些如水厂、抢修部门是24小时运作的,所以如安排工作时间又不违反劳动法规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还是一点我们有些企业在制定薪酬时没有过多考虑工作条件因素,就容易导致一些有一定危险性的岗位的员工意见大,如水厂岗位中加氯加矾操作工人会有一定危险性,就应给予这些岗位特别津贴。如我们对于那些经常外出的维修岗位员工购买了交通意外保险,这不但可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也可以降低企业风险。 3.2公平性 公平性指的员工对企业薪酬体系及薪酬管理过程公平性、公正性的看法或感知。也就是说员工对自己为企业的贡献而得到的报酬是否觉得满意。 按照现代管理学理论观点来看,组织中的员工不仅仅关心自己通过劳动而获得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自己报酬和他人报酬之间的相对关系。而员工往往是通过根据自己投入产出关系和其他人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对比来判断自己所获得报酬的公平性。按员工选择对比对象不同可以将这种公平分为三种类别,一是外部公平,所谓外部公平是指员工将自己在本企业的薪酬和社会相同岗位的薪酬作对比。因为供水企业一个明显特点是地域性非常强,即同一地区一般只有一间供水企业经营,所以供水企业员工选择对比的外部对象就可能是相近地区的其他供水企业或是同地区相似组织如政府部门、供电企业等。因此我们在制定薪酬方案时必须了解这些可能作为员工对比对象的部门的薪酬水平。外部公平性体现出企业的薪酬对外是否具有竞争力,这是吸引、保留优秀员工的关键。因为处于信息时代的员工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外部企业的相关薪酬信息,通过对比,如果员工产生较强的不公平感时就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工作投人或消极工作,最终可能会辞职。二是内部公平,内部公平是指员工将自己的报酬和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人(包括比自己级别低的岗位、和自己同级别的岗位用比自己高级别的岗位)的报酬作对比,如果员工感受到企业给自己支付的薪酬合理公平,员工满意度就高。否则员工就会产生不满意感,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关于薪酬内部公平性这个问题可以说在供水企业中是比较突出的,因为现很在多供水企业都存在分配“吃大锅饭”,收入趋于平均化这种现象,因为企业在制定薪酬方案时并不是基于科学的岗位评价。因此员工觉得内部不公平现象尤其突出,据我们调查高学历的技术层次的员工这种不满意感更明显,这也印证了在供水企业高学历或技术型人才流失率远高于一般员工这种现象。这种内部不公平性除了直接造成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流失外,还有一种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就是这部分人因为满意度低,虽暂时还没离职,因为通过内部对比,觉得不公平,就会采取降低自己的工作投人,消极工作等手段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也是对人才的严重浪费。三是自我公平,自我公平又称为员工公平,指的员工将自己的薪酬和同一企业内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相比较后对公平的感受程度。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薪酬比企业内部其他类似员工比较相对公平,员工满意度就会高,否则满意度就会低。关于这一点,供水企业主要存在问题是,虽企业一般都是采用相同岗位相同薪酬,但因为没有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或有考核也只是在于形式。这就会引起那些绩效比较好的员工不公平感。结果他们就可以会采取降低自己绩效等消极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满意感。 3.3激励性 所谓激励就是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企业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激励是薪酬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激励过程是从员工个人需要开始,虽可能因各个员工的需要会有所差别而采取的激励措施也不尽相同,但实践证明,对于绝大部分员工来说薪酬还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薪酬激励过程示意图。 所以我们在制定薪酬方案时一定要坚持有激励性的原则,一个有好的激励效果的薪酬方案一方面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另一方面也达到激发普通员工的上进心,使其自觉学习和积极工作。 我们在建立企业薪酬体系除了以上三个原则必须要注意外,结合供水企业的特点,我认为还有一些问题我们也应引起重视。 3 .3 .1如何改革企业的薪酬制度 薪酬改革是企业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它涉及面很大,所以现实中很名个业领导献算常得原夹的薪酬制度不好也不会轻易去改,因为他怕激发矛盾,影响企业安定。其实这种想法不对的,如果你的薪酬制度不好,一样会激发矛盾,只不过这个矛盾可能暂时被压制,时间长了,也终究会爆发的。因此,当你的企业出现人才流失增多、工作效率低下和用户投诉率明显增加等现象时,你就应考虑是不是你的薪酬制度有问题,是不是无法取得激励效果了。如果判定是你的薪酬体系的确存在比较多问题时,你就要考虑改革的时机了,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时机是比较理想的,一是企业转制时,这几年我们供水企业转制的不少,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可以在企业发生重大变革时改革,可以将各种矛盾一起解决。二是企业战略重大调整时,因为薪酬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所以,如果企业战略重大调整时,自然也需要其他制度的改革调整支持。三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时,因为现在很多供水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还是沿用传统的国有企业早期结构或参考事业单位而设置。这样的组织结构很多已不适应服务用户、提高效率的要求了。四是在员工满意度低,员工自身有强烈的改革愿望时改革。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或其他途径来收集员工信息。如发现企业内部很多员工都对现有的制度不满意时,领导层就应抓住这个时机去改革,这样改革的阻力就会少很多,效果也好。再者是谁来改的问题,改革的主导者当然是企业本身,如果有足够的能力(包括领导力、财力、人才等)能完成这个工作,这是最好的,因为自己充分了解企业情况。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供水企业在管理方面,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比较薄弱的,有些企业可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人力管理部。这种情况下借助外力是种很好的选择,现在外面很多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和人才。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完成薪酬改革一来可以学习到外面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有企业的成长,二来是因为第三方参与改革,可以将各种矛盾转移,减少阻力,更有利于推进改革。 3.3.2重视内部公平性,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 因为由于多种原因,现在国内很多供水企业还属国有企业,就算不属国有企业也和政府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可能会带来另一负面影响就是政府干预过多。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采用限制供水企业工资总额或最高工资这种方式来直接干涉企业管理,这种干预的后果可能就是引起供水企业的薪酬失真,挫伤企业积极性。所以很多企业就算想追求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也会一时没什么办法。所以,蛋糕只有这么大的情况下,如何分是个难题?有些人就可能选择平均化,认为这样可能员工满意度会高点。其实结果往往不是这样,在员工知道向外追求公平的实现机率不大时,他们可能更注重内部公平和自我公平。 3.3.3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以岗位绩效制为主的薪酬体系,实现内部公平,可以更好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薪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保健因素,如工资、福利、津贴等。另一类是激励因素,如奖金、晋升、培训等。如果保健因素达不到员工的期望,员工可能会感到不安、士气不振,甚至流失。如果企业只重视保健因素,如给员工高工资和福利,员工可能只会认为这些是他们本来就业应得的待遇,而没有作什么激励效果。而真正能起到激励作用的是激励因素,因此我们在设计薪酬体系时一定要将这两者保持合理的比例,让薪酬体现出激励性。以下将以一供水公司的一个薪酬方案主要设计过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供水企业建立自己的薪酬体系: 3.3.3.1制定薪酬方案的原则和总策略 薪酬方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充分发挥薪酬的作用。因此我们定下的薪酬方案在遵循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在公司可承受能力范围内实现价值的有效分配。 3.3.3.2薪酬结构 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实行以岗位为基础的绩效工资体制,员工收入由固定收入(基本工资)和浮动(绩效奖金),两者比例是各占50%。 基本工资:每月500元,是为了保证每一位员工最低生活要求而设立的保底工资。 工龄工资:体现了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服务年限对于企业的贡献,在本公司内部工龄工资为30元/年。 岗位工资:这是整个工资体系的基础,反映了员工的相对能力和贡献价值大小。在岗位评估基础上确定每位员工对应的岗位等级。根据每个员工所有的岗位等级实行岗位等级工资。根据公司实际,职能部门的收入构成中,岗位工资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业务部门(工程维修部)的收入构成中,岗位工资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岗位工资主要以下原则划分: (1)以岗定薪,薪随岗变,实现薪酬与岗位价值挂钩 (2)岗内分级,岗位调整和岗级调整相结合 (3)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晋级通道,根据岗位性质将岗位划分为管理职系、专业技术职系、行政文员职系和工人职系四个职系,员工可以通过四条不同的通道进行晋升,鼓励员工积极上进。 岗位津贴:主要是对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岗位在岗位工资外的一种特殊津贴。 绩效工资:是将收入与实际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主要体现多劳多得的思想。 3.3.3.3岗位评估 岗位评估指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所需技能、职责大小、决策的影响力、工作复杂程度、重要性等因素对岗位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确定岗位在组织内相对重要性和排序的过程。岗位评估是确定岗位工资的关键环节,在岗位评估前一般还要做工作分析工作,岗位评估的目的在于明确岗位的工作性质,确定组织机构中的岗位序列和重点岗位,通过把工作的内在价值和市场工资水平、工作性质、组织机构需求联系起来,合理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分配。为此,根据岗位性质将岗位划分为管理职系、专业技术职系、行政文员职系和工人职系四个职系,并针对不同的职系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常用的岗位评分法有排序法、分类法、点数法等。我们采用点数法来对各个岗位评估,该法首先是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一定点数(分值)表示每一因素,然后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点数,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个岗位的总点数。因为评分法是在规范的评估流程下规范地对每个岗位进行科学评估,其结果能充分定量反映各个岗位之间的差别,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高,也容易被除员工接受。因此,岗位评估是确定岗位工资是关键的环节。 3.3.3.4确定岗位工资 在岗位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岗位评估的结果,确定每位员工的岗位工资。员工的岗位工资由他岗位所在的职系、职等和职级所决定。我们根据公司岗位性质将全公司岗位划分为管理职系、专业技术职系、行政文员职系和工人职系四个职系。在每一个职系内根据岗位的责任和要求划分不同的职等。职级是将公司内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的差额划分不同的等级,它可以反映岗位的责任和要求。我们对每一岗位设立不同的职等和职级最终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岗位价值,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 3.3.3.5依靠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确定员工的绩效工资 设立绩效工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绩效工资这个杠杆来促使员工提高绩效,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因为绩效工资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将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部门绩效和公司的绩效相关联。真正体现出薪酬的“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思想。因此,一个好的薪酬管理体系必须要依靠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我们在设计薪酬方案时将绩效工资所占的比例定为50%,绩效工资是依照一个考核期的考核结果来发放。 3.3 .3.6薪酬方案的执行 在最终制定方案后一般经过内部公布、试运行和调整等过程后就可以正式执行了。公司在正式实施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局部调整。 薪酬管理论文:试论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薪酬管理是油田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油田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了以油田企业发展战略勾导向,注重薪酬体系的内外部公平性,建立科学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体系。 论文关键词:油田企业 薪酬管理 对策 一、引言 薪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也是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在油田企业制度改革中.薪酬制度改革明显落后于企业其他制度改革,从而存在着很多与企业制度不相适应的地方.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可见,建立与油田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合理而公正的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职能.使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计划及岗位职责中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也是当前油田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油田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中存在思想误区 油田企业虽然已经对计划经济下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油田企业在薪酬管理中仍然遗留有平均主义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按劳分配。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资分配上的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在油田企业技能工资的作用超过了岗位工资,形成事实上的工龄越久工资就越高,造成了低职高薪的不合理现象.起到了奖懒罚勤的负面作用。第二.工资上涨存在同步性。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薪酬制度给大家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涨工资齐步走。不管企业效益如何.自己作的贡献多少,工资奖金都是固定的收入.造成了员工对企业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养成了员工的惰性思想。此外.在油田企业尚未认识到非物质报酬的重要性.对内在薪酬更是较为忽略,还存在着单纯依靠工资等物质手段来进行薪酬管理,缺乏对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从而造成人才的浪费和企业的损失。 2薪酬管理和绩效评价联系不紧密 目前在油田企业存在着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的现象,难以把薪酬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联系起来.致使素质低的员工不愿离开.高素质的员工不安心工作,企业整体生产效率不高.薪酬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激励作用。由于薪酬管理不能与绩效评价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不仅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连企业急需的人才也留不住。低素质的员工在薪酬水平较高的前提下死死固守着这块阵地,而高素质的员工、战略性员工却渐渐地对企业失去了兴趣.造成了现有人才流失和企业招聘不到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使企业产生供血不足和失血过多的双重压力。如果不能把薪酬与绩效评价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使辛勤工作的员工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薪酬设计缺乏有效性 薪酬设计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员工而言,是否有效、是否能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从企业或组织的角度来看.薪酬制度的绩效标准就是要以最小薪酬成本达到企业最大目标或企业的最大效益。当前,在油田企业的薪酬设计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在薪酬设计中存在着以品位而非职位分类,以资历而非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现象.使员工的个人收入与贡献大小和能力高低联系不紧密,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忽视了对有能力者和工作绩效突出者的激励。第二.企业的工资成本还未真正市场化。当前企业的工资水平方面存在“一高一低”的现象.即一般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关键、重要职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对不利于油田企业是向企业最大目标或最大效益。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科学的薪酬管理理念 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理念。首先要树立激励性理念。薪酬管理要充分体现激励性。要在企业内部各类、各级职务的薪酬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劳和按贡献的分配原则.彻底屏弃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其次.要树立公平理念。薪酬的公平性分为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薪酬分配要合理拉开差距.将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与工作能力相关的能力.知识与薪酬挂钩,以促进员工不断培育,开发自己的能力,做到相对内部公平。此外,要使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当于或略高于市场水平,以确保企业能吸引并留住所需的核心员工,具有外部竞争力。最后,要树立经济合理理念。提高企业薪酬水准毋容置疑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人工成本,所以薪酬制度还要受企业的经济性制约,在建立新型薪酬制度时要考虑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综合运用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2.把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把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企业要进行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员工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首先.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一个合理薪酬结构应该是既有外在薪酬如基本薪资、津贴、加班补助、奖金以及利润分享、股票认购权、保健计划、非工作时间的给付等.又有内在薪酬如参与决策、承担较大的责任、个人成长的机会以及较大的工作自由、活动的多元化、丰富化等等。其次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企业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特点、职责权限大/J、及承担责任风险程度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人员使用及薪酬挂钩。根据考评结果确定员工应获得的实际报酬,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充分体现薪酬的客观、公正,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提高油田企业薪酬的内外部竞争力 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能留住员工而且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国外一项调查表明.当薪酬制度不具有外部优势时,人们往往倾向于辞掉工作。当内部无竞争优势、产生不公平时.人们会倾向于留下来工作,但会减少他们的投入。所以,薪酬制度有效性要充分形成合理的内外竞争优势,用合理的薪酬留住员工,且能激发工作士气和创新精神。第一.注重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首先进行工作分析,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的职责、工作关系、任职资格及考核标准。其次,进行岗位评价,合理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岗位标准.使不同岗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奠定基础。最后,建立公平的级别体系。为了反映在同一岗位级别上的员工在能力上的差别,可以根据员工个人能力水平高低不同进入该薪酬等级的不同档次.并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逐年调整。第二.注重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参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公司可以委托比较专业的咨询公司调查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同行业的类似公司.重点考虑本公司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岗位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可对原有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薪酬方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的发展才能保持外部竞争力,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结语 薪酬管理是油田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油田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在充分体现激励性.公平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全面提高薪酬的内外部竞争力,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此外,油田企业在薪酬管理中还要注重对员工非物质因素的激励,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提高薪酬分配的公开性.为分配公平奠定良好基础。 薪酬管理论文:关于电网企业薪酬管理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在人力资源竞争成为主流的现代市场环境中,电网企业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薪酬分配机制和健全的薪酬调控机制,最终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以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电网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导向 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深,电网企业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只有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功效,提高组织和管理效率,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网市场中谋求发展[1]。本文通过总结薪酬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结合电网企业实际现状,分析目前电网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思路和建议。 一、薪酬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电网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也是直接影响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的因素,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力的全面提高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优化。同时,薪酬管理作为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有效调动人才积极性,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薪酬管理除其最基本的员工生活保障功能之外,还具有激励和调节功能。 1.激励功能 企业通过工资及其它津贴、福利的发放,对员工的个人的素质、能力、工作态度和业绩等情况客观地给以定量化评价。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激发员工内心的满足感、成就感,促使员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调动员工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能,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成果和效益。从员工层面考虑,薪酬是对员工劳动付出的回报,是员工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薪酬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更好地体现其自身价值;从企业层面考虑,薪酬制度将公司抽象的企业文化以及未来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具体的奖惩制度展示出来。对于和企业战略目标相悖的员工行为,企业通过薪酬制度给予惩罚和约束;对于有效推动公司战略发展的员工行为,企业又通过薪酬制度给予鼓励和表彰。因此,薪酬管理体系通过对员工的价值认同和及时回报,给予员工有效的激励,并促进企业的业绩增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2.调节功能 薪酬的分配方式和差别化待遇模式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员工合理流动和重组的必要保障。一方面,通过薪酬分配的调节,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将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意图导向传递给员工,引导员工进行合理有序的流动,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劳动生产效率与效益;另一方面,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是实现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电网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调整的需要,是电网企业获得良好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需要,是实现电网企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电网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需要。 综上所述,对薪酬管理问题的研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和谐发展理念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企业职工的生活和薪酬分配问题,使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企业薪酬水平的高低、薪酬分配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往往直接影响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关注企业成长,尽心本职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电网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鉴于此,加强电网企业中的薪酬管理,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管理层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问题,加强经营管理,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电网企业增强公司凝聚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实现长远战略目标。 二、电网企业薪酬制度现存问题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开展相对较晚,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同样存在对薪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如何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完善薪酬分配体系,规范行为成为电网企业的重要问题。目前,电网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资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电网企业薪酬管理的理念、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一些企业盲目发放福利,不按照规范进行薪酬统计的现象也不时发生。如何切实加强工资的归口管理工作,合理推行薪酬预算管理,确保工资发放有序成为和谐薪酬分配亟待解决的问题。 2.薪酬管理缺少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目前电网企业中大多实行的是线性的薪酬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相配合,员工随着技术和经验的提高,对薪酬分配的期望逐渐增加,薪酬水平与员工的贡献价值不能挂钩,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部分电网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常常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方式,且缺乏规范、定量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使分配的激励功能不足,职工个人的收入与贡献大小不紧密,不同程度的存在平均主义,从而使企业的激励体系缺乏针对性、公平性、导向性,不能有效促进员工围绕企业的战略与目标开展工作。 3.薪酬管理方式与员工的需求层次不适应 对关键岗位、关键技术人才的激励不够,其薪酬往往低于市场价值,难以吸引和留住稀缺人才。对不同职位人才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够,员工因为级别不同而获取不同的年底奖金,由于级别评定大多只与学历、职称有关,所以一些能力强而学历低的核心骨干会感到不公平。分配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对员工尤其是经营者和企业的核心骨干的长期激励不足,没有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很难使员工为企业长远利益着想。 三、电网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改进建议 电网企业如何根据新形势、新环境下薪酬管理体系的现状,结合理论研究,制定出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功效型挂钩办法;积极探索并建立既符合电网企业特点的,能够有效解决各种薪酬分配的新问题,又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杠杆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效益的薪酬管理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有鉴于此,现提出以下建议以改进电网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 1.充分发挥薪酬管理的经济杠杆作用 薪酬制度的制定应以激励人才、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为基本要求。建立关键人才保留制度,主要目的是激励和吸引在电网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各类稀缺人才,稳定和激励现有骨干人才,增强电网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于能够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推动作用的核心人才和骨干技术人才实行关键人才保留制度,同时核心人才要在待遇、管理等方面和一般员工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因此,通过建立严格的核心人才选拔机制,挑选最合适的员工,使薪酬作为企业内部最有效、最主要的经济激励杠杆,确保关键人才保留制度真正用于最关键的岗位、最关键的员工。 2.重新梳理公司的岗位职能,建立完整清晰的岗位评价体系 确定不同岗位对公司的贡献程度,建立公平、竞争、激励的薪酬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岗位职能,设计多样化薪酬分配形式,在分配上拉开差距,并适度向骨干人员倾斜。在建立一个以绩效为向导的薪酬管理体系过程中,首先应进行相应的职位评价,其根本目的是确定企业各个岗位相对价值的大小,以工作成果作为评价的客观依据。同时,职位的评价结果——薪点,又是调整薪酬制度的理论基础,对提高电网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在以岗位评价为前提下的薪酬体系建立过程中,把公司内环境所建立起的机制作为重点,再加之外环境,使考虑因素更加全面。总之,要根据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岗位的特殊性质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并将考核奖结果与薪酬分配相挂钩,这样才能使建立起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发挥其考核的根本作用,达到真正的评价目的。 3.建立绩效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 建立起以绩效为导向的新薪酬体系制度可以使现有的薪酬体系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同时,又可以让绩效考核的目的明确突出。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作为真实反应员工业绩的手段,客观合理的评价员工的态度、贡献大小等,并将其与薪酬挂钩,同时将对员工的要求融合到考核体系中,引导员工产生企业所期望的行为。通过电网企业较为成熟的薪酬管理与优良完备的绩效考核相结合,来完善和推动两者相辅相承的发展模式。更新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把客观、真实的测评结果作为员工薪酬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这样可促进薪酬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得以正常发挥。 4.建立动态的薪酬结构,实行弹性福利 将绩效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调整为一种动态管理状态,随着电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需求,及时调整工资、福利和奖金之间比例和福利的发放形式,完善公司的福利制度,适度增加福利项目,以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 针对企业现有福利项目的功能性单一、激励性薄弱、回报性不足等特点,可建立一种弹性员工福利制度,即在企业现有福利之外,提供一些其他人性化福利项目或提高原有福利的发放标准,以便员工有充分的选择机会。该种制度的制订,除用以实现员工按需享受企业福利的条件之外,还能充分地发挥福利所带来的激励引导作用,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感与奉献感。 5.完善考核机制 在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考核机制,规避由于考核方式不完善而导致的绩效奖金发放的不公平问题。 五、结束语 随着电网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电力行业的人力资本竞争日趋激烈,而薪酬管理体系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电网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通过建立完善的薪酬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分配薪酬的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以激活人力资源。 薪酬管理论文:试析激励理论在医院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 医院薪酬管理 论文摘要:阐述了按照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薪酬表现形式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通过科学的薪酬体系设计体现薪酬的公平性,培育公平文化。 医院薪酬管理是指医院管理者对本院工作人员报酬的支付水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薪酬管理的是否合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员工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医院整体的效应。因此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医院薪酬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川由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激励理论也有很多种,如: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与薪酬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我们着重阐述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及公平理论的内容及其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1.需求层次理论及在医院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1. l需求层次理论的内涵1943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创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从低等的生理需要到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及至最高等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是指出个人均有需求。根据这一理论,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需要,并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在满足了员工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其获得较高的工作满意度。1953年,Schaffer K-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的12种需要,认为只有满足了如认可、情感、控制、经济保障等需求之后,人们在工作上才能获得满足感。 1.2需求层次理论在医院薪酬管理中的应用虽然需要层次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但它对医院员工的薪酬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表现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医院薪酬表现型式。由于医院员工社会生活条件、年龄和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薪酬需求也是所差异的。特别是卫生技术人员这种高学历、高技术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薪酬管理还会提出一些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员工不同的需求建立医院的薪酬系统。从表现型式上,医院的薪酬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物质薪酬和非物质薪酬。其中,物质薪酬又可以分为为直接报酬和非直接报酬两部分。直接报酬包括工资与奖金;非直接报酬包括公共福利、个人福利、有偿假期、生活福利等。非物质薪酬又可分为职业性奖励和社会性奖励两部分。职业性奖励包括职业安全、白我发展、晋升机会等;社会性奖励包括社会地位、表扬与肯定等。多样化的薪酬表现型式有益于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双因素理论和医院薪酬管理 2. 1双因素理论的内涵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他将与工作满意相关的因素称为满意因素或激励因素,包括成长与发展、成就感、工作认可等。将与工作不满意相关的因素称为不满意因素或保健因素,主要指报酬、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工作满意度是个人对工作的积极的感受,这一感受是由激励因素决定的。而不满意因素的积极方面并不是产生工作满意度的充分条件。因此,只有靠激励因素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双因素理论开创性地提出了工作满意度的“满意”和“不满意”的不对称问题,它的着眼点在于“满意”和“不满意”具有不同的来源。 2. 2双因素理论对医院薪酬管理的启示 2. 2. 1报酬性激励和非报酬激励的合理应用非报酬性激励即指存在于员工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一种“保健性”激励a具体的如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方式和作风、组织气氛、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工作物理环境、各种福利设施、安全设施等。这些刺激虽然不带报酬性质和直接激励的性质,但仍是满足职工需要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防止和消除职工的不满状态,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报酬性激励即指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的激励形式。这种激励能使职工获得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从而产生满意感。在非报酬激励的基础上采用报酬性激励,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力量相互抵消会降低激励的作用。 2.2.2注意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在薪酬结构中,基本工资应该属于保健因素,它是薪酬体系的基础部分,应该对它进行科学的设计,以保障员工基本的生活与工作需要。基本工资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原则上只升不降,不能随意变动,否则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意,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奖金、绩效工资属于激励因素,要在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其比例,以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提高工作业绩。必须把它们与医院经营好坏,与部门、组织、个人的工作成效联系起来,才能收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如果不顾经济效益好坏,不论工作成绩大小,一律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把奖金变成“附加工资”,人人有份,则奖金就会变成“保健因素”,花钱再多,也起不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反而使职工认为这奖金所应得的;如果奖金取消了,或者个人没有得到,反而会造成职工的不满情绪。 3公平理论和医院薪酬管理 3.1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他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即实际收人)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即与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人)的影响。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所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报酬,同他人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报酬相比较。除了这种横向比较外,还有个人前后历史的比较。经过社会比较,当员工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时,或现在的收支比例与过去的收支比例相等时,便认为这是合理的、公平的,因而心理平衡,工作积极性高。如果报酬不合理,会产生不公平感与心理不平衡的现象。特别注意的是决定员工评价结果的是他们自己的主观感受。即使管理层认为与其它医院相比自己员工所得到的薪酬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种情况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员工们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员工们可能掌握着不同的信息或者进行与管理层不一样的比较。 3. 2公平理论在医院薪酬管理中的体现 3. 2. 1工作分析和个人绩效考核工作分析在公平理论中的作用在于,它给每个员工提出了一个抽象的参照者,即系统参照人。员工无须与实际的他人进行比较,而是对照自己工作分析中的职责、工作内容、待遇等来衡量自己的成果,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达到一种满意的状态。工作分析作为系统参照人的效果,还需要个人绩效考评来保证个人绩效考核就是医院人事部门根据工作分析中的工作标准对个人工作任务成效和行为表现做出考核,并对员工绩效反馈,以便改进工作,同时给管理者提供奖罚和培训依据,体现公平。 3.2.2科学的薪酬体系设计通过科学的薪酬体系设计体现薪酬的公平性。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是要让员工所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医院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公平的薪酬体系要求薪酬与岗位特点、员工个人能力素质以及实际工作绩效相关联。 3. 2. 3建立正确的公平观培育公平文化在医院内要做到绝对公平人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医院的管理者应当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公平的含义,合理度量其投人和收益,让员工不仅看到物质回报,而且看到组织为其提供的发展空间、工作氛围、提升机会以及荣誊、地位等精神回报,努力降低员工的不公平感,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要建立公平的组织文化,将公平观念融人组织的价值观,把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在对组织价值的追求中,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薪酬管理论文:浅谈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 论文关键词:企业员工;胜任力;薪酬管理 论文摘要:对员工胜任力的合理利用有效开发越来越被企业高管视为企业的战略性武器。员工的胜任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对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构架及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促进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鼓励人才发挥核心优势作用。 在我国当前的许多企业中,对于管理类、事务类、技术类以及一些营销类员工薪酬体系的激励机制不到位。表现在薪酬系统的激励手段单一、激励效果差。国有企业大多采用“基本工资十奖金/分红”的形式,很少有企业实行年薪制和股权型的长期激励机制。这使得薪酬构成中固定工资所占比例很大,而与其经营业绩相关联的浮动薪酬所占比重较小;另外一种就是企业为追求所谓的激励性,基本薪酬很少,大部分是可变薪酬。这种做法由于削弱了员工所期望的薪酬保障性,结果反而会导致激励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想留的人留不住,不想留的人一个也不走,员工的积极性极低。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随着胜任力在招聘、培训、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薪酬系统也随之与胜任力结合。 胜任力薪酬是指为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发展与高绩效有关的综合能力支付的报酬。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反映企业的竞争战略,强化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建立和维持关键成功因素。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已从“一碗水端平”转向“向骨干员工、核心员工倾斜”。 1以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构架 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日益扁平化,职位层级逐渐减少,权力逐渐下移,企业需要员工掌握多种技能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因此,以胜任力为基础的薪酬管理的框架是以宽带薪酬为纵向指导,以技能工资制度为基础、组织效率为目的的多种激励方式。 1.1纵向指导的宽带型薪酬结构 宽带薪酬结构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宽带薪酬使整个公司的等级减少了,每个等级薪酬加宽,通常来讲级与级之间应有叠复。这样员工从下一级晋升到上一级的时候比较容易实现平稳过渡。应用宽带薪酬结构要求将企业内部的职级分成若干级,每一级又分成若干档,每档之间存在着差距。职位等级越高,每一级中每档差距越大。宽带薪酬实质就是从原来注重岗位薪酬转变为注重绩效薪酬。 宽带薪酬结构减少了工资等级,根据胜任力高低加大每一个工资等级内的差距,反映了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设计思路,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鼓励员工的横向职业发展,弱化传统的纵向职业发展,赋予了直线经理在薪酬决策上更大的自主权。 1.2以技能为基础的技能工资制 技能工资制是根据员工具有的综合能力确定工资等级和标准。在技能工资制中,技能描述取代了岗位描述。技能描述反映了员工胜任力,一般包括资质、专业胜任特征和通用胜任特征三个方面。资质指员工本身的学历和经验。通用素质体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员工的要求,是工作所要求具备的最基本的胜任特征,通过潜能评估加以评价,对应于员工合格绩效;专业素质体现职位职责对人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是能够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区分的胜任特征,通过专业素质评估对专业资格加以评价,对应于员工卓越绩效。技能工资制度更多地运用于具有较高知识背景的知识工作者。 技能工资制度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使薪酬体系经历了以职位为基础到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变化,拓宽了员工的工作职责,适应团队运作的需要,使企业在工作安排和绩效加薪方面获得更大的灵活性,适应“运动战”的需要。 1.3以组织效率为目的的多种激励方式 以组织效率为目的的激励方式建立了个人和组织间的利益联系,降低了成本,其实质是员工参与企业的价值分配。以往的薪酬主要是以年度回报为主的短期激励,以胜任力为基础的薪酬在重视短期激励的同时,也重视长期激励。长期激励报酬方案诸如员工持股计划、改进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等,将以胜任力为基础的薪酬与企业绩效相联系,作为年度现金报酬的补充。研究表明,改进分享计划在中小企业和市场对产品或服务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较为适用,而利润分享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更适合于市场对公司产品需求波动比较大的情况,更适合于存在业绩含混的合作型事业部制结构。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研究还强调感情激励和制度留人的激励方式。当管理者通过感情沟通和情感鼓励为手段,与其下属人员建立起一种亲密和友善的情感关系,会增强员工的信任感,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合理规划,对员工的职位升迁等都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也会起到激励的作用。 2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的运用策略 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惟一手段,但很多时候薪酬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赫兹伯格的激励一保健理论,基本工资、固定工资、津贴、福利是作为保健性因素存在的,有了这些因素,员工不一定会怀有热情工作。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因素来自激励因素,比如奖励、赞赏、工作成就感、工作晋升机会、培训机会,这些反映在薪酬方面就是奖金、绩效工资、浮动工资。所以在运用胜任力的薪酬管理时要体现出薪酬的激励作用。 2.1薪酬要注重公平性 1)内部公平。内部公平性应反映在:基本工资构成系统的工资结构,浮动工资要与公司业绩挂钩,福利计划要为每位员工提供保障,股票期权能够保留和激励关键员工,绩效管理是衡量贡献的统一标准。 2)对外公平,即对外具有竞争力。要使公司的薪酬政策具有竞争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①选定竞争对手;②选择适当的市场调查,一般由专业人员、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等一些专业咨询公司来做市场调查,也有许多大公司自行设计和实施自己的薪酬调查;③了解自己目前在市场上的定位;④设定市场定位目标;⑤相关薪酬政策调整。 2.2薪酬要适应员工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管理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激励人的重要前提。管理者要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要根据员工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2.3辫别组织是否适合采用胜任力薪酬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采用胜任力薪酬,适合采用胜任力薪酬的组织必须满足:1)企业需要激励员工保持并加强最先进的技术以保持核心竞争力;2)组织结构扁平化带来的工作界限模糊和工作内容的剧烈改变;3)传统以命令—控制为导向的高度结构化薪酬体系难以维持企业的发展和对核心人员的保留。 2.4薪酬的激励限度 薪酬水平的高低要考虑企业的实际能力的大小,要保证能实现利润周期。企业的薪酬费用预算决定公司是否有能力支付,公司营运成本与净销售额的比值的预算决定薪酬是否合理,并能为管理层所接受。薪酬的激励限度要求在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公司为员工提供有竞争性的薪酬并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目标,实现双赢。 3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战略性管理思想的首要出发点不是公平分配,而是强调胜任力薪酬要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我国企业在确定薪酬时要根据员工的绩效采取不同薪酬策略,从而达到公司的战略目标。一般而言,对于高层、骨干员工以长期薪酬为主,以稳定队伍、引导他们关心组织的长期发展。 对中层管理人员主要根据他们的领导、合作、协调行为付酬。对低层、一般员工以针对岗位工作绩效的短期薪酬为主,以激励其努力工作。薪酬结构应依据工作的组织方式和技术特点,以及工作的难度、压力拉开档次,具体讲是报酬向核心骨干员工倾斜,根据岗位评估、能力评估和绩效评估结果,加大薪酬差距。 薪酬管理论文:试析几种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双因素理论 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 薪酬管理 论文摘要: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中有着直接的应用,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必须遵循这些理论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应该在薪酬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些理论,以提高我们薪酬管理的质量。公平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激励理论也要经常应用。 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中有着直接的应用,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戈莱伦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母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斯纳金的强化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与薪酬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着重阐述了公平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理论的内容及其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一公平理论及其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的。该理论侧重于研究报酬大小与努力水平的关系,探讨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该理论指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即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自己的实际收入),而且也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自己收入与他人收入的比例)。如果员工发现自己投入与收益的比例与别人的投入收益比例相等时,便认为是应该的、正常的,因而心情舒畅,工作努力。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以后,往往会采取一些对工作不利但有助于自己恢复公平感的行动,比如减少个人投入、要求加薪、缺勤率上升甚至辞职等。研究表明,不公平感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报酬低而产生的。当然,经过比较,报酬过高时不公平感也可能产生,但往往持续不久。因为员工可以通过低估自己的报酬,或高估自己的投人而对比例进行重新评价,从而在自己心理上对上述报酬过高的不公平情况渐渐感到合理。 公平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薪酬体系必须满足公平要求。员工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他人所获工资的对比来评价自己所获的工资的,并且他们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行为都会受到这种比较活动的影响。 特别注意的是,决定员工评价结果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自己的主观感受。即使管理层认为与其它公司相比自己员工所得到的薪酬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种情况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员工们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员工们可能掌握着不同的信息或者进行与管理层不一样的比较。 在进行工资水平和工作结构决策时,需要注意员工们可能会对工资所进行的三种类型的社会比较。一是工资比较的外部公平性,主要集中在对其他企业中从事同样工作的雇员所获得的工资水平的考察;二是工资比较的内部公平性,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的不同工作之间的工资对比问题;三是工资比较的个人公平性,涉及到同一企业中不同岗位的人所获工资间的比较。见表1. 二、双因素理论及其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他根据大量的调查,发现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是由外界工作环境引起的,后者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造成员工非常不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交往关系、工作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当。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还不能使员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其积极性,促进生产率的增长。赫茨伯格把这一因素称之为“保健因素”。另外,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社会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重大的责任,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成长等。这类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会经常提高一个人的生产率。赫茨伯格把这一因素作为激励因素。他还认为传统的满意—不满意的观点(即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是不确定的。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没有满意与没有不满意是激励的零状态。 赫茨伯格的理论对薪酬管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为下面几点: 1.薪酬对员工来说,不仅是补偿劳动的付出,更是对员工价值与贡献的肯定,所以对薪酬的激励性的作用必须加以重视。 2.在薪酬结构中,基本工资应该属于保健因素,它是薪酬体系的基础部分,应该对它进行科学的设计,以保障员工基本的生活与工作需要。基本工资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原则上只升不降,不能随意变动,否则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意,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3.奖金、绩效工资属于激励因素,要在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其比例,以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提高工作业绩。 4.注意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如,奖金每月固定发放,久而久之,奖金就失去激励的目的,成了基本工资的一部分。 5.在企业中,福利更多的是保健因素,用以消除员工的不满意感。但近些年来,弹性福利制的提出,使福利多元化,使福利也带有“激励的色彩”,这是值得肯定的。 6.值得注意的是,在薪酬体系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岗位来设计体现保健作用的基本工资,体现激励作用的资金的比例。比如,对销售岗位,在薪酬结构中,奖金的比例就明显大于基本工资。 三、期望理论及其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激发力量(动机力量)=期望,效价。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效价是指达到的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一定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该公式表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励的作用就越强。为了使激发力量达到最佳值,弗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如图I所示)。根据该模式,为了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就必须注意到这四者,即个人努力、个人绩效、组织奖酬、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 期望理论认为,员工提高相应的绩效所能获得的报酬水平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工作动机并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因此,运用期望理论须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努力—绩效关系 人们总是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实现一定目标。如果个体在主观上认为通过努力达到一定绩效的概率很高,就会受到较大激励,激发出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绩效关系取决于个体的期望概率,它是由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期望值不能太低,但也不能高不可攀。 (二)绩效—奖酬关系 在达到一定绩效后,人们总是希望得到与之相应的报酬和奖励,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例如表彰、晋升、奖金、信任等。 (三)奖酬—个人需求关系 人们之所以希望得到报酬和奖励,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实现一定的目标。如果所得报酬和奖励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则发挥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否则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四、结论 在设计薪酬体系时,我们必须保证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等级分别满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薪酬可以分为保健性薪酬和激励性薪酬,我们在制定薪酬政策时一定要注意防激励性薪酬向保健性薪酬的转化.从而伸得激励性薪酬就失去激励的目的,成了保健性薪酬的一部分。我们在设计激励性薪酬时,一定要处理好目标价值和实现概率之间的关系,使得激励性薪酬的激发力量达到最大,激励效果达到最佳。 薪酬管理论文:浅谈跨国公司薪酬管理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跨国公司;薪酬管理;民营企业;借鉴意义 【论文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薪酬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认为:IBM、诺基亚等大型跨国公司在薪酬管理方面的做法,时我国民营企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我国民营企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但是,我国民营经济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薪酬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而在这方面,很多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比如IBM、诺基亚等的做法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薪酬管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薪酬缺乏理性的认识,薪酬制度不完善 部分民营企业老板将薪酬仅视做公司的纯支出,因而对厂房、设备方面投资热情颇高,对员工薪酬水平提高却心有不甘。而且在界定公司一般薪酬水平以及每个员工的具体薪酬时,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 薪酬制度缺乏长期激励和稳定效应。在一些民营企业,老板观念中只承认物质资本,忽视人力资本,认为员工付出劳动的收人已从其所得工资中完全体现,只要支付高工资,就能吸纳、激励和留住人才,而未从资本高度来看待人力资源,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甚至比物质资本具有更高的增值力。在薪酬支付模式上常常采用的是短期支付及时性薪水,缺乏长期激励机制来引导员工行为的长期化。 忽视基本福利使员工稳定性不足。许多民营企业由于支付成本的压力,忽视了员工的基本福利,基本的社会保险得不到保障,对企业内部的福利措施考虑也不够,员工临时打工的心态比较严重,没有安全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员工的心理稳定性降低。 (二)薪酬缺乏外部竞争性 薪资政策不合理导致薪资竞争效应难以体现在市场竞争上。由于受企业规模的限制,民营企业又难以承受过高的工资成本,整体薪资水平本来就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之薪资政策的不合理,不能根据人才市场稀缺程度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来分配工资成本,尽管有些民营企业为吸纳优秀人才,不惜支付较高的人工成本,但由于没有分配好,企业薪资仍缺乏市场竞争力,因而难以吸纳和有效运用优秀人才。 (三)薪酬缺乏内部公平性 内部薪资的不公平性大大地挫伤了员工积极性。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科学和完善的薪资标准体系,员工的薪资标准仅仅由老板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和凭经验与应聘人员谈判来确定,随意性较大,很难保持前后的一致性,结果导致企业内部员工薪资标准的混乱。人力资源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不仅关心工资水平,而且还关心工资差别,并且对后者的重视往往甚于前者。企业内部薪资标准的不规范,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出勤不出力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薪酬管理缺乏弹性 薪资表现为刚性,使薪资的激励功能受损。现代薪资制度趋向于将员工的收人与个人绩效相结合,发挥薪资的激励效用。而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薪资表现为刚性,薪资主要体现了其保健作用,员工的工作干好干坏都一样,不会影响个人收人,这种行为导致员工不关心工作绩效,员工抱着每天只需按时上下班,做完份内的事情就了事的心态,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状况的出现,又导致老板认为员工工作不负责任,觉得付出的工资成本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从而失去对员工的信任。而由于老板对员工的不信任,员工在工作中更加敷衍了事,缺乏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 二、跨国公司薪酬管理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借鉴意义 (一)深化对薪酬管理的认识,建立健全薪酬体系 IBM公司有一套独特而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IBM公司的工资与福利项目如下:基本月薪:是对员工基本价值、工作表现及贡献的认同;综合补贴:对员工生活方面基本需要的现金支持;春节奖金:农历新年之前发放,使员工过一个富足的新年;休假津贴:为员工报销休假期间的费用;浮动奖金:当公司完成既定的效益目标时发出,以鼓励员工的贡献;销售奖金:销售及技术支持人员在完成销售任务后的奖励;住房资助计划:公司提取一定数额奖金存人员工个人帐户,以资助员工购房,使员工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自己的能力解决住房问题;医疗保险计划:员工医疗及年度体检的费用由公司解决;退休金计划:积极参加社会养老统筹计划,为员工提供晚年生活保障;其他保险:包括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出差意外保险等多种项目,关心员工每时每刻的安全;休假制度: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充分休息,在法定假日之外,还有带薪年假、探亲假、丧假、婚假等;员工俱乐部:公司为员工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以加强团队精神,提高士气,营造大家庭气氛,包括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大型晚会、集体旅游等等。 IBM的高绩效薪酬文化,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借鉴意义在于深化对薪酬管理的认识,建立健全薪酬体系。工业经济时代是物质资本时代,物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地位日益显现,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因素。人才的竞争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合作关系,树立员工与企业同荣共损的观念是一种发展趋势。企业应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作用,考虑人力资本的增值效应,强调劳资双方之间的利润分享,将企业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员工的奖励,设置员工年度奖励计划,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对于高级管理者、核心技术骨干可设置股权、虚拟股票、绩效单位、份额奖励等激励计划,使他们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加强薪酬的行内竞争力 诺基亚认为,优秀的薪酬体系,不但要求企业有一个与之相配的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更要在业内企业间表现出良好的竞争力。比如说,如果业内A层次的员工获得的平均薪酬是5000元,而诺基亚付给企业内A层次员工的薪酬只有3000元,这就很容易造成员工流失,这样的薪酬体系是没有业内竞争力的。然而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远高于业内平均水平,就会使企业的运营成本高于同行,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会削减。这同样也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为了确保自己的薪酬体系具备业内竞争力而又不会带来过高的运营成本,诺基亚在薪酬体系中引人了一个重要的参数—比较率,计算公式为:诺基亚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行业同层次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例如:当比较率大于1,意味着诺基亚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超过了行业内同层次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比较率低于1,则说明了前者低于后者;等于1,两者相等。为了使比较基数—行业同层次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能保持客观性和及时性,诺基亚每年都对会拨出一定的经费,让专业的第3方市场调查公司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查。根据这些客观数据,再对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员工薪酬水平作适当调整,务求每一个层次的比较率都能保持再1-1.2的区间内。这样既客观有效地保持了薪酬体系在业内的竞争力,又不会带来过高的运营成本。 诺基亚的做法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借鉴意义在于,要留住人才,就要加强公司薪酬在行业内的竟争力。有竞争力的薪资是企业在市场上争夺人才的重要武器,而企业要提高整体薪资水平,势必增加人工成本。如何将有限的人工成本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其效益,是企业应着重考虑的问题。重要程度不同的工作岗位,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市场供求关系不同的人员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有差异的,企业可根据以上因素分配人工成本。对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市场需求大于供应的人员、企业急需的人员,可在薪酬政策上给予倾斜,其薪资水平定位在市场薪资水平之卜,甚至定位在高端水平。对于一般岗位的人员,由于人数众多,市场上的供应大于需求,替代成本较低,如果企业支付市场平均水平以上的薪资标准,则企业所支付的人工成本很大,在企业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可将这些人员的薪资水平定位于市场平均水平或以下,以保证企业对贡献大的人员能够支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另外,为满足企业对特殊人才引进的需要而支付高额薪酬,又不至于与其他人员的薪资制度相冲突,可设置配套的特殊人才薪酬制度,如实行谈判制,可根据市场价格通过双方谈判确定薪资标准。 (三)加强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在IBM,每一个员工的工资涨幅,会有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这就是PBC。只要你是IBM的员工,就会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制定承诺计划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和你的直属经理坐下来共同商量这个计划怎么作得切合实际。几经修改,你其实和老板立下了一个1年期的军令状,老板非常清楚你一年的工作及重点,你自己对一年的工作也非常明白,剩下的就是执行。到了年终,直属经理会在你的军令状上打分,直属经理当然也有个人业务承诺计划,上头的经理会给他打分,大家谁也不特殊,都按这个规则走。IBM的每一个经理都掌握这一定范围的打分权力,他可以分配他领导的那个组的工资增长额度,他有权力决定将额度如何分给这些人,具体到每一个人给多少。IBM在奖励优秀员工时,是在履行自己所称的高绩效文化。 IBM的薪酬文化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借鉴意义在于加强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性。一般来说,只有员工认为薪酬的支付是公平的,才会产生激励作用。公平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收人的感受与对自己投人的感受之比,和个体对比较对象收人的感受与对比较对象投人的感受之比相比较,只有当比值相等时,才会感到公平。企业应对职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工作的复杂程度、职位涉及人际关系的难度与频度、职位对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工作中的责任与压力大小等付酬要素进行科学测评,准确衡量各岗位的价值来确定付酬标准,以保证薪资的内部公平性。为减少企业内部测评人员感情因素的影响,可邀请外部管理顾问参与测评,或委托管理咨询公司,以增强测评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平性。 (四)诺基亚的重视精英员工做法 诺基亚是重要员工管理理论的推崇者,从其薪酬体系中即可发现这一点。例如,诺基亚的薪酬比较明显地随级别升高而递增。也就是说,越是重要、越是对企业有贡献的精英员工,其薪酬比较率就越高。这样,就确保了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能吸引住企业的重要员工。这还使得诺基亚的薪酬体系有一个特征,级别越高的员工,其薪酬就越有行业竞争力,让高层人员的稳定性有了较好保证,有效避免了企业高层动荡带来的伤害,使诺基亚的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而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在不同层次的薪酬结构上,诺基亚也根据重要员工管理原则做了相应的规划,其薪酬结构上有三个趋向性特征:基本工资随着级别的升高而递增,现金补助随着等级的升高而降低,绩效奖金随着等级的升高而升高。 诺基亚的重要员工管理理论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借鉴意义在于,要注重对精英员工的管理,留住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为此,要有完善的制度,用制度留人。要注重内部提升,满足精英员工的成就欲,用内部提升留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淘汰不合格的员工,用环境留人。 薪酬管理论文:美国公司董事薪酬管理目的、原则与最优实践 董事在公司以及社会中扮演着独特而又关键的角色。因此,董事薪酬也应获得相应的重要地位。当前关于董事薪酬计划设计与管理的指导思想非常缺乏,尤其缺乏董事激励观念。全美董事协会(NACD)蓝筹委员会认为,公司应该并且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本报告目的不是描述“是什么”,而是:为建立有效的薪酬计划设计指导思想,使它不仅能够吸引并留住董事,而且能够传递期望的绩效并给予奖励。 一、董事薪酬设计的目的 董事薪酬设计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使董事和股东的利益一致 企业股东无法有效监督公司管理者,他们需要“信托”给胜任的、值得信赖的人为他们完成这项任务。董事作为股东的人,使董事与股东二者利益统一起来非常重要。薪酬是实现这种统一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二)为股东创造价值 董事履行职责要求努力工作并且应具备一定才能。多数董事候选人都自愿承担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董事经过几十年的商业与社会实践,已经具备特殊的能力;成为董事为他们在公司活动中发挥才能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为董事提供合理、有效薪酬时,股东能够获得董事的良好工作表现,从而提高公司价值。董事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公司治理并最终提高企业绩效,获得相应报酬。每个企业必须选择合适的薪酬水平和结构,平衡上述两个目的。这是企业董事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事情。 二、确定董事薪酬的一般原则 不同公司因面临的情况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但确定董事薪酬有一般性原则。 (一)董事薪酬应该由董事会决定,并对股东完全公开 理论上,董事薪酬应该由股东投票决定,但上市公司股权分散的特点决定了不能采用这种方式。董事薪酬必须由董事会决定,虽然这样做存在内在的自决与利益冲突风险。 由于董事自己决定自己的薪酬,因此,董事薪酬计划的各方面应该尽可能客观、公开地进行管理。所有决定必须经得起检验。这就要求完全披露董事薪酬的确定过程与所有要素。 (二)董事薪酬应该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一致 股东有替代对某一公司持股的选择,并在不断寻找能为自己的资本带来合理回报的替资机会。多数董事薪酬计划明显不能体现与股东目标的一致性。现在,一些典型的董事薪酬包中,主要部分是以承认董事雇员身份的薪水形式给付,开会费完全基于到会次数,退休金计划则完全取决于任职期限。换句话说,多数薪酬计划没有与是否实现股东的目标挂钩。 原则上,如果股东对董事绩效感到不满,他们可以投票改选董事或提名新的董事。但是,多数人认为,使股东与董事的目标一致主要不应该通过“大棒政策”。 更好的工具是股票所有权。以股票,而不是现金或福利形式支付薪酬能够实现向绩效薪酬转化,使董事薪酬直接与他的委托人———股东挂钩。这是最优的薪酬支付方式。 (三)董事薪酬的目的应该是激励董事行为 董事应该具有一种超越个人薪酬的责任感。薪酬是其努力行为的补充。薪酬也许不能对所有董事具有激励作用,但肯定能够激励某些董事。即使他们的薪酬不能奖励其绩效,这些董事仍然总会在开会之前阅读会议材料、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使他们处理的每个任务创造价值。 (四)董事薪酬应该体现董事花费的时间与精力 董事将有价值的技能与经验运用到工作中,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通常具有很高的机会成本。设计董事薪酬计划时,很重要的是要考虑董事的可能替代机会,正常年份履行董事义务需要花费的时间,总薪酬(包括任何正面与负面无形价值)中有多少与预期承诺一致。 (五)董事薪酬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而不应该分解为各个要素确定董事薪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确定现金薪酬———通常是雇员费与会议费,然后逐渐加上其他薪酬要素,例如授予股票以及退休金计划。另一种是确定适合的总薪酬水平,然后再按各薪酬要素进行最优分配,以实现董事薪酬计划的目标。 第二种方法较好,它能更好地确定薪酬总额,并能更好地使用预期花费的总资金。 三、董事薪酬管理的最优实践 根据董事薪酬确定原则,探索董事薪酬的“最优实践”,必须回答薪酬确定的方式、效果以及薪酬本身等问题。具体对应关系见表1。 (一)确定董事薪酬的方式 任何董事薪酬计划的信誉取决于其是否彻底、完全地披露薪酬的确定方式。 表1 董事薪酬原则、实践及解决的问题 原则 最优实践 解决问题 1.董事薪酬应该由董事会决定,并对股东完全公开。 1.董事会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使董事能够以审慎、客观的方式确定薪酬计划。 薪酬确定的方式 2.董事薪酬应该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一致。 3.董事薪酬的目的应该是激励董事行为。 2.董事会应该为每个董事设立目标股权,并规定达到目标的期限。 薪酬效果 4.董事薪酬应该体现董事花费的时间与精力。 5.董事薪酬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而不应该分解为各个要素。 3.董事会应该确定各种形式董事薪酬的合意总价值。 向董事支付多少薪酬 2.董事薪酬应该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一致。 4.董事会应该完全以股票(股票比例占50%到100%)和/或现金形式支付董事报酬;削减现行福利计划,避免建立新的计划。 5.董事会应接受下列政策:公司不得雇用董事或董事的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或金融服务。 如何向董事支付薪酬 设计董事薪酬计划的挑战在于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外部董事需要自己确定薪酬水平,自然有利益冲突。内部董事通常不因在董事会任职而获得额外报酬,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是由于与董事会外部成员之间存在潜在的互惠关系,因而有间接的利益冲突。如果作为内部董事的CEO与其他高层经理反对,外部董事不可能提高他们的薪酬。同时,这些关键内部董事的薪酬也需要外部董事批准。 按照“董事薪酬应该由董事会决定,并对股东完全公开”的原则,建议最优实践一:董事会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使董事能够以审慎、客观的方式确定薪酬计划。具体步骤如下: 1.安排职责。确定董事在设计、监督董事薪酬计划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这个工作由外部董事完成,分派职责的标准是经验、专长和判断能力。 2.确定董事需要完成的工作。这个任务可能取决于全体董事会。负责董事薪酬的委员会对董事会就董事的工作时间、注意力、专长和判断能力等要求的了解越明确,越容易设计一个提供适当激励与奖励的薪酬计划。 3.确定董事会的薪酬哲学。一旦董事的工作职责确定之后,许多问题就需要我们回答:公司董事的薪酬与其他公司相比处于何种水平?公司董事的薪酬与公司的长期绩效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了达到公司的整体薪酬目标,董事薪酬的各种要素应该如何组合?通过董事薪酬计划,董事会希望传递什么信息? 4.确定股东的职责。就董事薪酬问题给每个股东一个投票权,是不现实的。但是,董事是股东的代表,由股东选举产生。因此,股东有理由要求薪酬计划使董事的利益尽可能与股东的利益相统一。其次,由于允许董事自己设定薪酬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因此,股东的参与必将增强董事薪酬的可信度。有些公司可能会指定1-2个董事会成员就董事薪酬计划与股东进行沟通。 5.规定特定职责的额外薪酬。根据法律,同一公司的董事应该有相同的义务;根据常规,同一公司应该根据其承担的义务向董事支付等额报酬。但是,每个公司如何设计薪酬计划,差别很大。有些公司向董事支付一笔薪酬,酬劳董事承担的所有活动,包括常务委员会安排;多数公司则向董事支付两笔薪酬,包括基本薪酬与从事董事会或委员会活动的额外薪酬。不论哪种情况,所有公司都必须制定特定工作职责的额外薪酬政策。特定工作职责与额外薪酬应该由全体董事会或负责董事薪酬的委员会批准。 6.使用比较数据,利用外部顾问。负责董事薪酬的委员会必须确定如何使用其他公司的比较数据——不论这些数据是公开还是由外部顾问提供。具体来说,委员会必须决定如何确定公司董事的参照群体:使用与评估高级经理薪酬同样的参照群体,或是基于董事候选人通常比高级经理更广泛,从而使用更广泛的参照群体?委员会必须决定是否利用外部顾问。如果需要,应该由谁负责甑选顾问,是否应该利用帮助设计公司高级经理薪酬计划的顾问。 7.规定有关专业服务或金融服务提供者的政策。委员会必须决定董事会成员在何种程度上可从公司获得独立的支付款项,例如咨询费、法律服务费、金融服务费。如果董事会成员可以获得这种支付款项,如何披露这些信息,如何证明这些款项对股东而言是合理的? 8.让所有董事都参与。应该让所有董事,包括首席执行官,都参与到确定董事薪酬中来,从而将潜在利益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运作过程中必须规定作为整体的董事会与负责董事薪酬的委员会,以及负责评估董事会的委员会之间的关系。 (二)提高董事薪酬计划的效果 “董事薪酬应该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一致”和“董事薪酬的目的应该是激励董事行为”两个原则与确定董事薪酬计划的效果有关。这两个原则指出了董事大量持股的必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应该采用最优实践2:董事会应该为每个董事设立目标股权,并规定达到目标的期限。 让董事持股同时适当限制再销售股票,是使董事的物质利益与股东利益直接挂钩的最佳方式。如果董事薪酬直接取决于公司的年度绩效,董事必然只关注短期目标,董事持股能够避免这种现象。董事大量持股能够重塑当前多数董事薪酬计划缺乏的“激励”机制。即使物质激励对不同董事的作用不尽相同,或者物质激励本身不足以保证董事会更好的运转,但从大量的统计、案例来看,这种激励的确开始在董事会中发挥作用。 有证据表明,设定董事持股的目标能够有效地增加董事持股。但到目前为止,公司没有强有力的指导准则确定应该如何为董事设定最小持股目标。有些公司将持股额定为董事基本薪酬或总现金薪酬的5倍,并规定在五年内实现。尽管这一水平高于现行实践,但是它仍然不足以保证董事在敌意收购时保持中立。一项计算表明,为了达到上述“中立”目的,董事持股额至少应该是董事总薪酬的10倍。对于《财富》500强企业,这一持股额大约相当于$600,000。统计表明,董事持股额超过$100,000能够保证董事的有效性,如果超过$200,000,则效果更加显著。 (三)为董事支付合理的薪酬水平 “董事薪酬应该体现董事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和“董事薪酬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而不应该分解为各个要素”两个原则与确定应该向董事支付多少薪酬有关。这两个原则要求最优实践三:董事会应该确定各种形式董事薪酬的理想总价值。 董事薪酬总水平应该能够吸引、留住、激励具有公司需要背景与技能的个人。确定董事薪酬总水平应该考虑董事的心理价值与其他无形福利。尽管难以量化这些无形价值,但是他们是董事薪酬中一个重要部分。董事薪酬制定者应该知道董事职位的无形价值如何与其他机会(包括增加或减少公司声誉的因素)相竞争。 有多种确定公司董事适当薪酬水平的方式。一种方式是进行董事薪酬(包括股票给付价值与福利)市场调查,确定与适当基准或系列基准相比后得出的理想薪酬包总价值。另一种方式是估计董事的时间价值,根据董事从事各种工作花费的时间确定薪酬。实际上,大公司通常采用第一种方式,而小公司通常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目前这些方法主要考虑现金薪酬与单个福利计划的存在,而不是考虑薪酬包的总成本。 也可以与每个董事协商建立个性化的薪酬水平。但实际上很少这样做,除非是特殊情况。一般地,所有董事应该获得公平薪酬。 (四) 董事支付薪酬的方式 “董事薪酬应该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一致”原则为如何向董事支付薪酬提供了指导。这个原则要求最优实践四:董事会应该完全以股票(股票比例占50%到100%)和/或现金形式支付董事报酬,削减现行福利计划,避免建立新的计划;和最优实践五:董事会应该接受公司不得雇用董事或董事的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或金融服务等政策。 1.支付股票替代现金与福利。以股票形式支付董事薪酬是一种增加持股的强有力工具。董事应该用自己的资金购买股票,为董事提供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使其获得大量股票。市场对这种方式的反应比较有利。 奖励期权是向董事支付股票的常见方式。但一些薪酬专家担心向董事支付大量激励性股票期权,会使董事的判断倾向短期财务绩效。另外,如果股价已经严重低于期权价格,则股价继续下滑对董事的实际价值影响不大,但是投资者将继续遭受损失。 任何持股目标应该是持有股票而不是股票期权。如果辅之以股票保留计划,股票期权计划能鼓励董事将大量投资用于公司股票,并(如果公司的业绩良好)有助于董事获得可观的长期收益。 目前,不存在确定董事薪酬中应该有多大比重是股票形式的科学方式。 2.董事的福利计划。董事退休计划、向慈善团体转让、董事遗产捐赠、免费产品与服务等福利计划是很好的。其中有些对于公司是税收有效或成本有效的,因此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根据效率提供这些福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计划将使股东与董事利益一致。实际上,慷慨的福利计划如果对管理者构成挑战,会鼓励董事反对有益于股东的行为。如果享受福利之前必须满足一定服务期限,则上述情况更可能发生。 近来,现金导向的董事退休计划的数量激增,医疗与福利津贴有少量增加,还有各种各样的行业福利,包括董事及其配偶与子女的旅行津贴;多数美国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多数美国零售商提供的购买折扣。所有这些类似雇员的福利造成依赖风险。 如果董事退休计划以及其他与董事会服务无关的津贴是为了向董事在其服务期限内提供补充收入,更好的方案是废除这些计划,增加董事薪酬,强调股票所有权。 (四)强制披露董事薪酬全面信息 信息披露也需要非常关注。它是使隐含冲突过程合法化的途径。 由于董事处于制定与批准自己薪酬的异常位置上,这就要求完全、准确的信息披露成为检查高层经理薪酬的唯一机制。股东发现董事在确定自己薪酬时滥用职权后能够替换他们,这必须以股东拥有充足的信息为前提。因此,董事会应该在委托投票书中完全披露确定董事薪酬的哲学与过程以及各薪酬部分的价值。 现行实践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尽管近年在高层经理薪酬的信息披露方面取得进展。1992年,证券与交易委员会(简称证交会)修改了高层经理薪酬的信息披露规则,要求详尽披露事实。但未对董事薪酬信息披露规则做任何修改。因此,董事薪酬的委托披露仍然是分散、不完整的。委托投票书关于董事薪酬披露通常包括公司支付董事会与委员会薪酬数额的叙述,上一年董事会与主要委员会开会的次数,主要委员会的成员,参加会议不足75%的董事姓名,以及费用是以现金还是股票形式支付。还要求描述持股计划,董事福利计划,董事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咨询协议。委托披露的另一部分则说明每个董事拥有的股份,只有少数公司列出延期支付薪酬计划的股票单元。 利用这个信息并假定实际出勤水平,通过适当的运算,可以勾画出董事薪酬水平与如何付薪的图景。但这一图景充其量只是素描,通常缺失的信息是每个董事实际获得的报酬数额;明显缺失的信息还有福利估计值。 公司应该开始改进外部董事薪酬的信息披露,与高层经理薪酬的信息披露保持一致。具体说,公司应该在委托投票书中包含: 1.报告。包括解释董事薪酬计划的哲学与目标,衡量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报告应该由全体董事会成员或负责董事薪酬的全体委员会成员签名。报告应该描述董事薪酬的所有要素——包括总薪酬、各类股票奖金与转让的股票期权、退休计划、慈善奖励,以及其他安排、费用、支付款项或津贴,并简要描述开发与评估董事薪酬计划的程序。 2.综合表。概括各种形式董事薪酬的价值,包括现期支付与延期支付的现金总额、支付的股票价值,以及福利与支付给董事或董事的公司的专业费用的现值。每个公司应该根据每一福利要素与股票薪酬选择计算方法,描述这种方法,并坚持使用这种方法。 3.每个董事持有的股票。包括直接拥有的股票份额,受限制的股票份额,延期支付薪酬的股票单元,以及以上三类的总额。此外,法定与非法定股票期权的份额也应该报告。 4.在“聘为顾问的董事”报告中描述支付给每个董事或董事的公司的费用数额,并陈述公司为什么保留董事(或董事的公司)为公司提供服务,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股东利益。 薪酬管理论文: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薪酬管理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薪酬管理 【论文摘要】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长期得不到价格补偿,严重损害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是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滞后了医院的创新和发展。可喜的是,作为医院高层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加强了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学习,同时也加紧了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但相应的,伴随着的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潜力,也是摆在医院院长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进人21世纪以来,处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下的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wto效应的趋现,使医院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处于变革和竞争环境下的医院管理者开始重视并越来越重视经营和创新管理,注重效率效益和创新变革。而推进医院改新变革实施的主体,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在医院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已经越发显现出来了。 从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长期被当作纯福利单位存在,医院的管理工作就是一些日常的事务性的琐碎事,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不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市场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适者生存,一些拥有优异的管理人才,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医院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了。而那些盲于竞争意识、疏于管理、缺乏创新意识的医院逐步萎缩,经营陷于困境。针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的工作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多是由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担当,此类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同时还担负着繁重的临床工作,而一些具备一定管理专业知识水平的行政管理人员,由于国家的工资政策和医院内部分配的重心问题,如目前国家的工资政策是执行的按专业技术职称标准,而具备同等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职称可以晋升,或虽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但受单位规模的限制,不能晋升高级职称。再者,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认为行政人员不创造价值,是医护人员在供养他们,造成单位内部分配重心向临床一线倾斜。使得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长期得不到价格补偿,严重损害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是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滞后了医院的创新和发展。可喜的是,作为医院高层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加强了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学习,同时也加紧了对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但相应的,伴随着的如何留住人才、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潜力,也是摆在医院院长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个二级优秀医院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多年来对管理学的学习和工作的实践,在医院高层的指导和支持下,对我们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工资十月绩效奖+精神奖励十年终奖金》的薪酬管理模式进行了尝试,经过这几年的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一管理方法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探讨。 〔一)进行工作分析,制作职位说明书。通过工作分析,明确各行政职能科室的工作特性和科室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对不具备任职资格的在岗人员要限期取得相应资格,确实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要考虑予以调整岗位和进行撤换。 (二)针对不同的职位说明书,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按照工作人员的职务高低、责任大小、工作繁简和业务技术水平要求来制定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用来衡量、评价、反馈并影响员工的工作特性、行为和结果。其重点是确定一个标准系数。如完全合格标准系数为1.0,优秀标准系数为1.1,完成科室重要项目任务的系数为1.3,基本合格系数为0.8。其系数体系的设计理念注重于激发行政管理人员开创性思维能力,鼓励管理人员在工作上开拓创新,正确对待他们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产生的失误,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指导,少行政指令。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工作。 (三)根据绩效管理确立的目标以及考核的标准进行绩效考核活动。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一些调查表格,根据绩效管理目标的一些硬指标,以及综合服务质量的软指标,在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由医院综合质量管理办公室对考核的结果,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确定被考核对象得分的标准系数。报请院委会批准后发放月绩效奖金。 (四)奖金发放一定要做到及时才能发挥奖励机制的高效率。以前,我们医院发放奖金多是以季度为周期进行考核,由于二级医疗单位面向的主要是农村和小城镇的医疗市场,病人的收治有时受农闲、农忙、打工者的侯鸟现象以及天气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医院病人的收治量和医院的经济收人在各月之间并不均衡。如果按季进行奖金结算的话,势必造成职工月度之间工作强度和经济收人水平的不对称。对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保证月绩效奖金及时、足额的发放才能有效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 (五)对中层行政管理干部实行非货币性奖励制度。奖金制度的实行对于医院管理者和职工的触动是巨大的,它体现了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医院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医院的活力。但是奖金制度的实行带有普遍性,对特定人群的激励作用,力度并不是很大。针对中层管理干部薪酬制度改革,我们医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一探索性的改革就是实行中层行政管理千部非货币性奖励制度,也就是精神性奖励。我院近年来组织中层行管人员集中培训学习和赴外省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型三级医院进行参观、考查活动;对工作表现出色的行管人员,从政治上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推荐破格晋升、优先晋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形式,在中层管理人员中树立起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工作使命感。使中层行政管理人员以积极的、乐观的、自信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忘我地、开创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六)探索年终奖金和年金制相结合的年终奖金发放新模式。所谓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确定并支付经营者年薪的分配方式。年薪制是顺应资本主义国家分配制度的变革而产生的。在国外,企业经历了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3种形式。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所有权和控制权逐渐分离,在社会上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经理人队伍,企业的控制权逐渐被经理人控制。为了把经理人的利益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联系起来,使经理人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一致,形成对经理人的有效激励和约束,产生了年薪制,因此年薪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年薪制”在我国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目前有许多大学对教授实行“年薪制”,或者按年发给教授津贴。在一公司里,从总监(director)一级开始,企业高层都拿年薪,这与高层管理者所肩负的责任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需要从长远去考虑公司的发展,年薪对于他们而言更相宜。一些国内企业近年来也常常打出年薪多少的旗号来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当前受我国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的限制,在二级公立医院还不具备条件实施年薪制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具有卓越远见的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年薪制度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目前在我们医院尝试进行的年终奖金和年金制相结合的年终奖金发放新模式,就是对年薪制度的一种探索。其核心内容就是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年工资待遇,比照同级别行政单位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进行测算,以发放年终奖金的形式来缩小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工资水平和医疗一线技术人员甚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工资待遇的差距,从而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从目前的医院执行现状来说,这还仅仅只是迈出了改革创新的一小步,但我们已经看到了成效,我们的中层管理人员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和高昂的工作斗志,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奋战在我们的医院管理工作岗位上。 薪酬管理论文:论现代医院绩效与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探讨 【论文摘要】作者详细地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医院绩效和薪酬管理的概念、注解、体系以及目标、标准、考核与理论依据,客观地论述了现代医院绩效与薪酬管理作用,为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论文关键词】现代医院;绩效;薪酬 伴随着现代医院从过去单纯的医疗质量与规范管理,发展成为整个医院的运行管理,并且医院的管理也逐步从单纯的医疗运作问题,发展成为适应整个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医院学科管理,开始注重效率、效益、创新、改革问题,尤其注重探索能够充分调动部门与员工积极性、科学地评判工作差异及能力水平及合理分配劳动报酬的一种新机制和新方法。因此,现代医院的绩效与薪酬管理伴随着现代医院的成长而发展起来。 一、现代医院绩效管理的界定、标准及考核 (一)绩效管理的定义和注解: 1.绩效管理的注解: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词典》对绩效的原词“performance”的释义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注解为:成绩、成效。对于管理者来说,关于绩效的概念,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解为:绩效是一个医院的院长和员工的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院长和员工的工作目标达到一致,院长和医院管理者作为员工与部门工作的辅导员、教练使员工与部门的业绩与能力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 2.对绩效界定的3种主要观点和理解式:目前理论界对绩效的界定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第三种观点开始流行,不再认为绩效是对历史的反应,而是强调员工潜能与绩效的关系,关注员工素质,关注未来发展。 在现实的医院管理工作中,绩效管理的主要理论流派也导致了不同的管理方法及风格。绩效概念在现实医院管理中的主要理解式有以下3种:①绩效就是完成任务与工作结果:从院长或医院管理者的角度看,绩效就是被管理者完成工作任务与工作结果的情况。院长和医院管理者往往都是在引导和倡导自己的医院、部门及员工对每项工作都应当如何去做,力求去讲清医院管理工作的意义、目的、要求;而从被管理者而言,就应当明确被分配的医院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及要求,并努力做好。②绩效就是工作表现与工作行为:如果我们从医院管理活动中的被管理者角度看,绩效可能更好的是自己在医院工作中的表现及行为过程。虽然结果是绩效的主因,但过程中的其他因素也应当充分考虑。③绩效就是结果与行为的统一体:绩效本身就包括:结果加行为。也就是说,不仅看您做了什么,也要看您是怎么做的。优秀的绩效判断应当是:不仅要看做工作的结果而且还要看工作者的行为过程及其能力素质。 (二)绩效管理的目标、指标及标准:绩效管理的概念认知是很重要的基础,而绩效管理的目标、指标和标准是用来衡量现实医院管理成效的尺子和方法。 1.绩效管理的目标:医院绩效管理的目标通常被认为是医院绩效管理某一个时段、某一个过程或某一个方面的总体工作要求。如:医院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医院的年度工作目标、医院的学科建设目标等,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时效性的特点。目标通常是由上级部门或院长及其医院管理集团来进行设定的。 2.绩效管理的指标:医院绩效管理的指标是医院绩效管理目标的分解。通常是对医院绩效管理的目标的主要因素进行可量化的分解落实,并形成若干子系统。指标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几乎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环节,它是医院管理任务的化身和落实,也是医院各部门和员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结果表示的参照系。 3.绩效管理的标准: (1)基本标准:是指对某个被评估对象而言期望达到的水平。一般我们会将大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工作水平,设置为基本标准。 (2)卓越标准:是指对被评估对象未做要求和期望,但是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一般我们对卓越标准的实现者应当给予额外的鼓励和激励。 (三)绩效考核问题: 1.绩效考核的定义与注解:绩效考核是指医院或院长作为考核主题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管理的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来评定员工和部门履职、任务完成和发展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者的工作过程。 2.医院绩效考核的主要应用:在现代医院绩效考核管理方面,首先有几个重要概念需要明确。 (1)绩效管理应当是每一位现代医院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管理能力。 (2)考核是医院绩效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绩效是需要评价、对比、衡量的,绩效考核主要由2种流派组成:一是结果管理:这种管理往往非常注重医院绩效管理目标的设置,而在设定目标后,往往院长很少再和主任们碰面、商讨,其过程相对充满弹性。二是过程管理:这种管理更注重过程而不太注重于结果。院长在设置了绩效管理目标后,则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贯彻执行过程中。这2种模式,在不同类别的医院及不同类别的管理者会采用不同方法,两者也可以交融起来,但总会有一种特色或倾向为主的。 (3)业绩辅导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业绩辅导主要注重对医院绩效管理目标的注解与沟通上,并在实施过程中适时地帮助、指导性地辅导分析,使其具有极强的加速度和冲刺力。 (4)绩效管理中难量化要素的处置问题很重要。在现代医院管理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两种矛盾的情形:第一,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轻重协调问题。如:一个部门,由于一起医疗纠纷可能导致一个部门整体工作评价大为下降,使得“扣也难、不扣也难”等问题经常出现。第二,某些特别好的部门与个人由于种种原因,其可量化要素始终不太突出,使得“想多发奖金没依据”。而另外一些人对医院工作不热心,忠诚度不高,行为不突出,而可量化要素又不太低,使得“多发奖金也不情愿、不发给他奖金也不行”等见图1。 二、现代医院薪酬管理相关理论及依据 薪酬是对应医院绩效管理后的一种表达式,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医院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最基本手段,更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杠杆。 (一)医院薪酬管理的注解: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和认识医院的薪酬。 薪酬一工资或薪水+员工福利+一次性货币报酬+非货币报酬 也就是说医院的薪酬有4个方面组成:①工资和薪水:这里只定义为员工每单位工作时间的收入数额,如:每小时、每个月或每年的工资性收入额。②员工福利:这里定义为员工在医院工作过程中不断获取的间接货币报酬,含带薪假期、补助、法定福利、其他福利等。③一次性货币报酬:这里定义为一个人通过就业过程中获得的某些不定期出现的货币收入。包括特定的报酬,如超劳务后的一次性奖金,科技创新后的一次奖酬等等。这种报酬的设立将在未来的现代医院薪酬管理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流行。④非货币报酬:这里定义为一个人与就业相关的非经济报酬,如表扬、肯定、重视、成就、参与度扩大等。 (二)医院薪酬管理的相关认识: 1.传统薪酬观与现代薪酬观:传统的薪酬观就是将薪酬认同为劳动力的价格,也是医院的一种劳动成本,是一种生产费用。现代的薪酬观则认为薪酬是员工绩效的回报,也是医院的一种人才资本,是一种促进医院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桥梁。 2.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一些专家提出了薪酬可划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两种范畴的观点,也就是将非货币报酬定义为内在薪酬;而将工资和薪水、员工和福利及一次性货币报酬定义为外在薪酬。 3.影响医院薪酬分配的因素:医院薪酬分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响因素分为3类:一类是医院内部因素;一类是员工个人因素;另一类是医院外部的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是单项地影响薪酬分配,有的是被集合地影响薪酬分配。 从医院薪酬分配模式的影响因素上看,外部因素主要影响到医院薪酬分配的总体水平,而内在因素则主要影响到医院薪酬分配的趋势、走向和倾斜度、价值观,个人因素则主要影响到个人薪酬在医院中的表现和获取度。 (三)医院薪酬管理的体系及理论依据: 1.医院薪酬管理的体系:应当说医院薪酬管理的体系相当复杂,但主要包括五大体系,即工资体系、奖励体系、福利体系、股份期权、激励体系。工资包括两个部分即岗位工资和津贴。津贴包括出差津贴、职务津贴等;奖励主要为奖金,也包含特别奖、花红;福利包括社会福利和医院福利这两个部分;股权认证(仅限于股权制改革完善的医院);激励包括培养学习、任职使用、特殊待遇等。医院薪酬福利体系的核心是岗位工资奖金与基本福利。 2.医院薪酬管理体系的“3p”理论:在薪酬福利体系当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依据,叫“3p”理论,就是指不同单位有3种不同的支付薪酬的方法:第一个“p”叫以岗(position)定薪,为岗位付酬。目前,我们很多医院对引进、招聘人才等开始采用这一方法。第二个“p”叫以业绩(perfofniance)定薪,为业绩付酬。在医院里面,有些承包科室人员以及与医院签订特殊契约的人员也有采取这一方法的。第三个“p”是以能力(person)来定薪,为能力付酬。这个办法在国内大多数医院也在用,我们医院确定各位员工的基本工资大都采用这些方法,当然不全面、不准确,只是一种学历、工龄等因素的薪资体现形式引。 3.医院薪酬管理价值评价的原则:医院薪酬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有3个方面,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贡献度大小分配。这3个方面又有赖于员工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激发。第一,效率优先。主要指医院在第一次分配或主要分配方式中要实行工效挂钩,使多劳多得,这是医院分配改革的第一原则。任何方式改革如果背离这一关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第二,兼顾公平。主要指医院在第二次分配或次要分配方式中要调和分配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性原则,使得医院员工能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水涨船才能更高”。第三,按贡献度大小分配。一方面指前两项分配时的一种激励导向;另一方面也是在医院年终分配时,要特别体现的一种分配倾斜和补充,使得“优劳优得”。上述3个方面从作用机制和对象上看,第一主要拉开了医院一二三线的差距;第二主要调节三二一线的差距;第三主要是对技术、管理骨干的倾斜。三者的平衡、协调与把握是我们医院管理者的重要基本功。医院进行薪酬价值的分配则依次以贡献大小、风险承担、工作态度、岗位责任、才能为依据。要用我们相对公平的薪酬激励机制,让平庸的员工转变为普通员工或者离开,让普通员工转变为优秀员工,让优秀员工拿得更多,这就是现代医院薪酬管理的目标。 薪酬管理论文:论析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的公平性 论文关键词: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公平性;必要性 论文摘要:为了强化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提高薪酬管理中职业运动员的公平感,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公平理论,就我国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分配失衡、项目差距大、运动员公平感差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在薪酬管理中运动员公平感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薪酬管理中职业运动员公平感的克服平均主义思想、实行量化管理、加强沟通、营造公平氛围的对策。 我国竞技体育经过十几年的职业化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外体育界的一致好评,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与完善,制约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各类因素也逐渐凸显出来。而竞技体育职业化是以职业运动员的出现为标志的,而职业运动员就是指以从事竞技体育作为主要工作的运动员。目前,全世界开展职业体育的国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也已走了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我国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事业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我们在享受这份欣喜的同时,也要直面职业化、商业化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就有职业运动员的薪酬管理。当前我国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薪酬制订依据,再加上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程度的不同,使得薪酬分配失衡,项目间的差距过大。有些项目尤其是男子项目如足球、篮球,市场培育和开发比较成熟,群众关注度较高,又鉴于人力资源的缺乏,运动员的薪酬偏高,其主管部门提出限薪政策。有些项目则恰恰相反,职业运动员薪酬偏低,尤其是一些女子项目,甚至连基本的工资都难以保障。另外,同一项目、同一俱乐部内部不同的运动员,也存在薪酬分配差距过大的现象。这就使得职业运动员在对待薪酬分配问题时缺乏公平感,因而削弱甚至丧失了薪酬固有的激励特性,严重影响了职业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上述问题的因素很多,但薪酬制度中公平性的缺失,薪酬管理中不注意公平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对公平理论的研究很多,但如何阐释体育领域中的公平理论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则比较欠缺。对职业运动员的薪酬管理的研究,也仅限于对运动员高薪问题的研究,对如何在薪酬管理中体现出公平性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侧重于将公平理论和职业运动员的薪酬管理相结合,就如何在薪酬管理中体现出公平性展开讨论,以期为提高薪酬管理中运动员的公平感,强化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1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的公平理论 1.1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是由美国学者史坦斯·亚当斯(adams·j·s )于1956年提出来的,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其基本理论是指当一个人做出了贡献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但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1.1公平是激励的动力 公平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由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由他们所得的与别人所得的相比是否公平而定。 1. 1. 2公平理论模式 公平理论模式为:qp/ip = qo/io,在方程式中,q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的感觉,i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做的投入的感觉,qo代表这个人对某比较对象所获得的报酬的感觉,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做的投人的感觉。 1. 1. 3公平理论的含义 公平理论认为,当等式成立时,人便觉得公平;否则就会心理失衡,产生不公平感。当左端小于右端,则会产生比别人吃亏或今不如昔的感觉;当左端大于右端,则会因投人少而获得多,产生负疚感。 1. 2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的公平类型 所谓职业运动员的薪酬管理是指职业俱乐部对本俱乐部的运动员报酬的支付水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立、分配和调整的过程。依据公平理论的观点,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的公平类型有三种,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运动员自身的公平。 1.2.1内部公平 所谓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是指职业俱乐部内部薪酬政策的一致性。其依据是根据职业运动员对实现俱乐部整体目标的相对贡献来支付薪酬。一般来讲,职业运动员对实现俱乐部总体目标贡献大,训练刻苦、技战术水平高,获得的报酬就越高。反之,报酬就低,以体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性。 1.2.2外部公平 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的外部公平是指本俱乐部的薪酬水平和其他职业俱乐部的薪酬水平相比较时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关注的是不同职业俱乐部之间薪酬水平的相对高低。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不能吸纳优秀的、高水平的竞技人才,职业俱乐部就会失去竞争力,其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而要做到这一点,本俱乐部职业运动员的薪酬水平就要相对高于其他职业俱乐部,以增强职业运动员的对外公平感。 1.2.3职业运动员自身公平 职业运动员的自身公平是指俱乐部中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付出同样的努力和劳动要得到相同的报酬,同时兼顾运动员技战术能力及其对实现俱乐部目标的影响力的变化。职业运动员自身公平并不意味着俱乐部内部的薪酬分配实行完全的按劳分配,因为职业运动员自身的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差异,既使付出的努力和劳动相同,也会导致对俱乐部做出的贡献有所差别。如果仅实行按劳分配,则对俱乐部贡献和目标影响力大的运动员就会感到不公平,所以职业运动员的薪酬分配要同时兼顾努力和劳动的付出、运动员技战术能力及其对实现俱乐部目标的影响力的变化,使俱乐部中不同层次的运动员都会感到公平。 2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公平感缺失的原因探析 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公平感缺失现象客观存在,种类不一,但都会对俱乐部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公平感缺失的原因,对实现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的公平性有所裨益。 2. 1职业俱乐部薪酬分配中平均主义思想作祟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思想在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运动员的薪金收人并没有完全拉开差距。薪金分配还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运动员的薪金收入还没有完全和其在训练比赛中付出的努力和劳动以及其技战术能力挂钩,运动员薪酬分配的表面公平掩盖了事实上的分配不公,导致运动员薪酬管理中公平感的缺失。 2. 2职业运动员自身需求的过度膨胀 近年来,职业运动员的薪酬增长速度惊人,一方面是由于职业化和商业化带来的积极效应,大大提高了运动员的薪金水平;另一方面运动员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对薪金需求过度膨胀。一且运动员自身需求过度膨胀,必然会在俱乐部内部甚至不同俱乐部之间产生攀比心理。而这种需求的过度膨胀,会使运动员认为自己的薪金水平过低,远远达不到自己期望的薪金水平,从而造成薪酬管理中公平感的缺失。 2. 3职业俱乐部体育资源的稀缺性 2. 3. 1用于薪酬管理的经费资源不足 运动员的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很难使其对薪酬管理产生公平感。职业运动员薪酬高已成为事实,对于职业俱乐部来讲,薪酬管理中的经费是否能够满足职业运动员自身的需求成为各个俱乐部正常运转的前提川。目前,由于职业运动员高薪问题较为普遍,使职业俱乐部疲于应付薪金开支,经费紧张成为各俱乐部共同存在的问题,导致俱乐部的薪金分配无法满足运动员自身需求,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自身公平都无法实现,公平感也将不复存在。 2.3.2职业俱乐部运动员人力资源缺乏 由于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起步较晚,职业俱乐部的运作还不够成熟,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尚不够完善。虽然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相对丰富,但就某些项目而言,高水平的运动员人数较少。物以稀为贵,这使得俱乐部不得不靠增加薪酬来留住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而一些运动员也会趁机抬高自己的身价,导致职业俱乐部的薪酬分配差距拉大,部分运动员的公平感降低。 2. 4职业俱乐部薪酬管理透明度不高 为了避免运动员之间因为过度攀比产生的不公平感,职业俱乐部往往实行秘密薪酬制度。即俱乐部的薪酬分配不透明,运动员的薪金收人彼此不公开。殊不知这样做会造成运动员之间的互相猜疑,而这种猜疑往往是高估他人的薪酬而低估自己的薪酬图。这种薪酬管理形式不但起不到增加公平性的作用,反而会使运动员的思想中薪酬的差距远远大于事实上的薪酬分配差距,不公平感将会更强。 3提高薪酬管理中运动员公平感的对策 3. 1克服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 冲破计划经济下平均主义的思想束缚,根据运动员付出的劳动和对俱乐部目标的实现所作出的贡献,适当拉开薪酬分配的差距。这种差距真正出自于运动员付出的劳动和对俱乐部乃至整个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的差距,使运动员清楚过去的大锅饭现象将一去不复返,自己的所得是与自己的付出和贡献相匹配的,任何人不可能不劳而获,也不可能只索取而不奉献。这样运动员对薪酬分配的合理性就会有更深人的认识,在薪酬管理中的公平感就强了。 3. 2实行薪酬分配的标准化和里化管理 将运动员的薪酬进行标准化和量化管理,是增强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公平感的有效途径。所谓标准化和量化管理是指制定科学的运动员薪酬管理标准,并将该标准分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指标,如考勤指标、业绩指标、职业道德、纪律指标等,规定各个指标的测试办法以及汇总法则,对公平理论的报酬尤其是投人量做出客观判断。另外公平并不等于均等,薪酬分配要体现出一定的倾斜原则,即向高(技战术水平高)、大(对实现俱乐部目标作用大)、强(作战能力强)倾斜,采取各种奖励办法,以激发这些运动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其他运动员树立的奋斗和学习目标,强化了俱乐部运作的组织动力。 3. 3加强俱乐部与职业运动员之间的沟通 沟通是避免俱乐部与职业运动员之间矛盾激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沟通使双方信息交流通畅,彼此增进了解和感情。俱乐部可以在沟通中获悉职业运动员的各层次的需求以及对俱乐部的期望,当然也包括了解职业运动员在薪金方面的需求。而职业运动员也可以在沟通中得知俱乐部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在俱乐部中的地位和贡献,可以横向和纵向地比较一下自己获得的薪酬是否和自己的贡献、俱乐部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在俱乐部中的地位相符。只有双方对上述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全面,彼此都想着对方期望的目标努力,运动员才会对自己获得的薪酬感到满意,公平感才会强烈。为了加强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沟通,运动员工会组织应该起到相应的桥梁作用。 3. 4营造公平的俱乐部文化 俱乐部文化是指俱乐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俱乐部的成员特别是职业运动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它强调职业俱乐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它通过职业俱乐部精神和价值观的灌输从而使俱乐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俱乐部成员特别是职业运动员与俱乐部同呼吸共命运。如果职业运动员缺少奉献精神,没把自身目标同俱乐部目标结合起来,而是片面强调个人报酬、个人收益最大化,这种盲目的攀比心理和不切实际的需求,也就背离了服务社会、服务观众、服务俱乐部这个根本。良好的俱乐部文化可以对公平的薪酬管理起到激励和推动作用,而公平的薪酬管理反过来又可以提升职业俱乐部的文化内涵。它能让俱乐部成员尤其是职业运动员意识到个人收益是建立在俱乐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的,大家共同努力把俱乐部市场这块蛋糕做大,个人期望才能真正实现。在这种俱乐部文化熏陶下,职业运动员可以将个人目标和俱乐部目标紧密结合,不再片面追求个人收益和个人报酬,急俱乐部所急,应俱乐部所需,共同实现俱乐部发展目标,从而提高自己的薪金水平,增强对薪酬管理的公平感。 4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组织系统表现为国家投资和国家管理的强烈的计划竞技色彩,高水平运动训练和竞赛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一手管理,形成了几十年来我国竞技体育由国家包办的运作机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90年代初以足球为突破口,推动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提出了部分项目进行职业化尝试的基本设想与部署。1992年,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后,各种形式的足球俱乐部纷纷出现,成为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推动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项目积极地走向职业化道路。但由于主观上摆脱不了计划竞技意识的影响,客观上受市场竞技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的影响,职业俱乐部的运行受到极大影响,而俱乐部的薪酬管理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俱乐部的薪酬管理是职业俱乐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公平性是俱乐部薪酬管理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保证俱乐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前提。为了实现俱乐部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我们需运用公平理论,了解职业俱乐部薪酬管理中公平性的种类、薪酬管理中公平性缺失的原因,并从克服平均主义、实行薪酬管理的量化和标准化、加强沟通、营造公平的俱乐部文化四个方面提出增强职业运动员薪酬分配的公平感,提高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对策。只有保证俱乐部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增强运动员的公平感才能保证职业俱乐部运作具有强大的内部动力,使俱乐部健康持续地发展,以顺利实现俱乐部的组织目标。
浅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与建设: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作者简介:钟启春,男,山东交通学院社科部讲师。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推进,网络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互联网普及率逐年增加。它在方便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本文作者从网络文化的基本含义着手,解析了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与负面的影响,对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了几点对策。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他们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群体,网络文化在开阔其视野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价值观、传统的道德观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一、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途径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信息丰富,利用网络资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途径。互联网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需要鼠标在手,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查搜集资料、查阅信息、阅读新闻等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可视性与现代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其网络文化,网络资源进行寓教于乐的思政教育,广泛罗集知识性、娱乐性、与政治性于一体,使抽象思想政治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恰到好处的教育资源运用,一方面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把握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主动权,使得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成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有助于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有助于创新思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多样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还具有可选择性与平等性等特点,利用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可以使得原本枯燥、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亲和力,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网络上,地位是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网络为外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融入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政教育的课堂效果。由此可见,网络信息的传播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便利,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形式。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网络信息具有共享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教学方式以单一的灌输为主,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接受。随着网络的发展,可以为思想政治教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利用互联网,思想政治的教学模式可以变成双向互动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有效地锻炼大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与创造性。此外,网络文化还有助于克服大学生的质疑心理,克服其对于思想政治教师的质疑而不敢询问的心理,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锻炼自身的创新意识。 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再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挑战。 (一)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倾斜 众所周知,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其多元性很容易使大学的色理想信念发生倾斜。理想是灯塔,指引人们向前的路;理想信念,指引人们奋斗。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同的国家、政党、国籍在网络上了不同的信息,甚至于这些团体在互联网上激烈交锋,语言激烈;另外网络上还充斥着一些黄、毒、赌的不良信息,这都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对于大学生建立一个积极的理想信念来说,非常不利。西方国家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入侵”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由于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最终可能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倾斜。 (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易淡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网络具有很强的超时空性,它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时空观念,使得身处于互联网的人,没有国界,没有自然空间的限制,使得世界之间的范围变小了,快捷了联系方式。互联网的发明者曾经说:“网络世界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但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自由的同时,更多的带来“放任”,这样“放任”的模式很容易淡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要知道,在网络上,腐朽的文化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发出挑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观念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冲击,如此这般,都冲击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下,迷失自我,在道德观念上 “失范”。 三、针对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 针对大学校园网络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应该要积极引导,祛除其中的不利因素。为此,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算是跟本地解决了问题。有的人认为,对于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监控,比如利用过滤器过滤那些不良的网页等。虽然这是可取的,也并不可少,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发挥实际作用的仍然是大学生自身的观念认同与行为的改变。因此自身的约束,培养自身的自律精神才是杜绝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基础,依靠大学生自身的调节才能合理控制网络行为。其次,还应该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网络心态,抵御网络上充斥的暴力、色情信息,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自身的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网站,丰富网站内容与服务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网络文化相结合,以思想政治类的专业网站为载体,消除校园网络文化的负面因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作文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挑战,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积极实现自身的转变,创新新思路、新方法,顺应时展的要求,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及校园网络文化,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才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浅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与建设: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构建路径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为高校提供了许多的方便,同时,因网络内容的庞杂,对大学生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何利用当今数字化全新手段,建设校园网络,达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寓教于乐、提供大学生心理咨询和救助服务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必然成为各大高等院校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 关键词:个性网络大学生思想 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到来,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等等的深刻变革。 主导经济活动的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获取、转化和传递的活动,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的自由、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的教育价值观就需重新确立。 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社会中,教育再也不能只是那种封闭划一、千人一面、漠视个性的教育,注重个人权利及其主体性,并以重视大学生个性为前提,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多元性等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完善大学生思想修养。 一、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具个性活力的群体 性首先是指现实的个体。 现实的个人通过遗传获得的活的生命的肉体组织及其自然差别,人不仅区别于自然界一切其他生物物种,就是每个人也因其先天的遗传基因等的不同而具有自身生理差别,这也是个性作为其它差别和特点存在的最一般前提,亦即个性的自然的和物质的基础。这种差别也是多种多样:有外在的相貌,也有体内遗传基因等不同方面。人既是生命的、肉体的、生理的存在,同时更是有意识、情感、欲望的,即个人的心理差别。即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特征是人有意识。 在心理学上,有把人的心理差别分别通过对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加以逐一分析,从而通过认识和分析人的心理差别去认识人的个性。 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人为了自身存在和发展,在与自然和其他人即社会存在中生产和发展自身,人的个体差别也是在家庭、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得以实现并逐渐完善的。 在这一过程中,人认识到自己是客体的同时也是主体,即人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在以劳动为起点生产自身到以实践生产、改造自然和包括自身在内的周围环境,并逐步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对个体自我的认识。个体和个性不是两个不同的人,而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视角。 上述分析可以将人的个性定义为:个体主体的自为的社会存在特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个体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性。人的个性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创造发展性等特点。 大学生因其所处特殊年龄段和校园学习环境,具有鲜明的思想独特性: 首先,从年龄段分析,大学生正直风华正茂,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关键期,具有很大可塑性。 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区别于他人的遗传基因和形体特征上的唯一性,又因每个人的生命之唯一性而使他的个体存在具有不可重复,他人不可替代的特性。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职能,体现着特定的社会关系,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与他人不同的身心特征和社会特征,从而使之成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个人,获得自身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使他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可见,大学生活是间于从家庭到社会的中间时期,也可以说是大学生独自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正是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分析,通过和师生的交往和沟通,并在不同的时间逐步调整和完善乃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从大学生整个人生看,大学生思想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自主性是个性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出发点,它要求个人按照一定的合理的意志去生活、去行动、去决策、去评价。没有自主性就谈不上形成人的个性。马克思说:“那些不感到自己是人的人,就像繁殖出来的奴隶或马匹一样。完全成了他们主人附属品。”自主性相对与依赖性而言的。 创造性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新的内容和内在动力,是个性的最高最充分的表现形式。大学生往往能够依据自身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客体内在固有的尺度,并以自己的实际活动把二者统一起来,在专业方面和个人兴趣方面创造出全新的观点和成绩,同时也创造出全新的个性思想。未来的任何创造过程,实际上是客体与在大学期间形成的自我创新观点的结合。 个体主体存在本质的外在表现或外化就是能力。一般说来,思想个性突出的大学生,往往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强的创造性,也就是具有较强的能力。反之,个性不突出的人,则往往依赖性较强,顺从而保守,缺乏自为性而能力不能发掘出来。 第三,大学生感情丰富而理想化,具有很强的波动性。 大学生是通过高中阶段的努力而考入高校,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理想,又因刚刚从家庭独自走向校园,有许多生活、情感和经济上的问题需要他们独自面对和处理,往往在内心中有很强的自我理想化的思想倾向,但在面对真正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又有很强的依赖性和波动性。 第四,从个性的实现方式来看,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中,通过个性的社会化才能得到实现。 个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个性的发展是多方向的,因此似乎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随意发展自己的个性,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去采取一切手段实现自己的个性。然而,现实生活决不是这样的。人的个性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实现,都必然要受到个人所处社会条件的限制或制约的。大学生只有通过在校园生活学习中不断的碰撞和沟通中认可和实现上述的个性思想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重视人的个性独特性,培养人的独特个性,决定教育不是一种可以简单套用的模式。个性化教育目前是一种指导思想,其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该只是体现在某一个阶段,而是渗透于人的发展的全过程和教育进程的各个阶段。时间上,贯穿于学前教育、在校教育、继续教育;空间上,延伸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个性化教育可以说是为实现素质教育,着眼于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教育,针对人的个性差异实现人的发展、体现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新性、完善人的独特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就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切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自主、和谐、能动的发展,形成完善个性的教育过程。个性化教育的实现可以带来许多方面的转变:知识的拥有到知识的创新,知识的贮备到知识的运用,信息的占有到信息的更新,单一的评价标准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体制下由单一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这其中不仅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家庭等各个环节,其中的高等院校发挥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二、适合的网络载体适应并引导学生群体的个性发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以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为标志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教育也借助其扩展功效,并获得了巨大改观。 世界上网络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所有大学都建立校园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通,通过建立各种软件资源库、电子图书馆以及网上虚拟学校,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校与师生提供大量信息和广阔的教学、科研空间。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于1995年底完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主干网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已连接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70多座城市近500所高校。清华、北邮等高校已经开始网上教育试点。一些城市的网络教育也正日渐完善。”现代网络化教育的飞速发展,打破了整齐划一、统一模式的传统教育,逐渐通过网络化的学习方式达到个性化教育。 在基于网络化教育平台上,传统教育模式悄然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教学内容日渐丰富、教学方法趋于多样、教学互动成为可能,学习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如何通过建立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完善大学生的思想修养,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课题之一。 1、办特色化校园网络,寓教于乐,建构和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教学内容日渐丰富,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因材施教,增加适应不同学生和社会需求的选修课,分领域设置基础性课程、增加拓展性课程的选择性,满足个人学习的不同要求,加强课程的实践性,通过教学互动的双向式学习方式,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学习革命性的转变。而在这整个学习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浏览网络上信息,了解历史,判断和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载体。2004年6月止,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接近9000万,占全球上网人数的9%以上。其中,在校学生占31.9%。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各高等院校网站又是学生登陆频率最高的,因为学校选课等重要信息都通过网络实现,高等院校如何办好网页是十分重要的办学内容之一。 在种类繁多的各种网站中,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宗旨和学科特点,创办具有科学性的服务性、信息性的特色网。当前高校从教学科研到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和传递信息。 网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文化交流和师生互动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许多院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但点击率却不尽人意。试想,随着网络信息窗口的开通,学生有更加自主多元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如果不能够通过信息服务和休闲娱乐吸引大学生,仅将说教和宣教的材料放在网页上,只能够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做了一件无意义的事情。因为思想是不能通过外力左右的,一个人可以被囚禁,而他的思想是自由的。 充分利用网络,寓教于乐。应该集中人财物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园网络,将信息和知识数字化,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丰富性和快捷性作用,因为说到底,网络只是又一种工具,而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这其中包括建设网站的工作人员、登陆网站的师生全员。 2、丰富网络内容,建设互动窗口。 随着全球网络化的扩展,人的参照点日渐扩展。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分析,现代人学习交融于生活工作之中,各种形态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交融,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与此同时,随着知识更新节奏的加快,从业人员知识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补充,人们学习知识,不仅可以满足所从事职业的需要,还考虑到个人爱好、专业兴趣等,同时寻求个人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实现个人的价值。 人们接受教育,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接受知识,更需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习知识的方法、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导致了学习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但接受的是某一学科的体系教育,而且还接受满足其个人喜好、选择、特点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 随着教学体系的改革进程的加速发展,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和学习程度选择考核的时间、考核的难度、考试内容等进行评估和考核。网络为学习者提供起点能力的评估;学习进程中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材料和媒体,提供教学咨询系统,师生交流互动,实现一对一、一对多与多对多的双向交流;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估体系的网络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能及时、便利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防止偏离预定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的进度做出适当引导。建立一套完善的、个性化的、开放而灵活的学籍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应该与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特。” 要实现上述这样的教育改革模式,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网络内容和网络形式,形成网络互动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报告会、演讲、专刊和墙报等形式通过网络化更加多元和快捷,因为网络具有互动性、共享性、形象化、趣味化等多种特点,可以集视听说功能于一体,参与和反馈的功能更强,从而将“化育”在“润物无声”中完成。要做到这点,需要首先及时正面信息,合理设计网络内容和栏目,以丰富而多样的网络信息,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作到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网上引导必须紧紧与学生服务和管理密切结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学习理念,将学习主体转为大学生自己。这就要求,不仅有一批专业的网络创新管理人员、技术过硬的维护人员和积极融入网络生活的学生大军。在网上全面、优质、高效地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开始到毕业乃至进入社会的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等一系列的服务管理工作,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中完善大学生的个性。 3、发挥网络特色服务,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心理。 人类发展在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责任的过程中使自身日臻完善,个性丰富多样。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被“分裂”,而非“完善”。如何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 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普通的人,然而作为特殊教育过程的对象的某一特殊个人则显然是一个具体的人。需要能把一个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生存过程中人性的这两个方面辨证地协调一致。因而教育目的也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教育不应只是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该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依此看来,只有通过个性化教育完善人,才能确保一个人学会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 现代科学指出:人在生理上尚未完善,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未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 我们时代的社会拥有经验和资源可以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自己,使人成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主体,实现自身潜能的主体,并作用于周围和后人。同时,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修的固定内容,而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这样,才会超越千百年来强加在它上面的各种机构上、程序上和方法上的限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日渐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由于许多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无知、恐惧和担心被人知道后影响日后在就业和工作等种种误区,往往不会主动对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救治,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救助而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而引发的各种自杀、报复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不能够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针对大学生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就成为高校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网上心理教育活动具有平等性,保密性、快捷性的特点,可以起到有别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积极作用。 大学校园网络应多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救助等系列栏目和窗口,在相对宽松和隐秘的网络环境中完成大学生心理需求上的科普和释疑工作。如开展聊天室,在校园网上利用快捷的再线聊天氛围进行心理释疑。谈论自己被困扰的话题和看法,许多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自信不足、考试焦虑、社交恐惧、交往障碍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同学惊醒交流,宣泄内心的不安和恐惧,从新建立内心的平衡点和参照系,从更开阔的视阈思考同样的问题,往往可以解决内心的块垒,化解矛盾和不良情绪。 此外,提供网上心理测试和咨询活动,让同学可以在遇到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时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答案和救助信息,通过网络提供相关连接的网址和救治医院的联系电话等。解决大学生因情绪困扰、恋爱和交友、职业选择以及神经衰弱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在网上开展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专题心理救助活动,以应对当今大学生因青春期在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引起的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三、网络载体标示着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教育正在超出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正逐渐在时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也正才超出原来课堂固定模式,在网络空间扩展。由于这些方面过于广泛而复杂,以致无法包括在任何一个静止不变的“体系”之内。教育活动正在让位于学习活动,学习者本人越来越成为主体,成为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者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这种关系的转变,是今后科技革命时代的教育所面临的最急切的一个问题。高校网络建设应该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与社会接轨,不仅与毕业分配的大学生建立母校联谊栏目,介绍学校专业毕业后的分配走向,发展空间,同时和相关企业单位建立互动平台,从学科特点和专业结构等方面给学生了解社会开设窗口和通道,发挥网络化信息共享资源,为开阔大学生视野和心胸打开新的视窗。并通过网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信息,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中感悟人生,锻炼自己,提升自身修养。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关键问题是体制的更新,尤其是评估体制。仅从升学率看教师,盯着分数看学生的原有评价标准必须加以改变,实现评价制度的多元化。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教育者成熟程度的提高,允许学生有越来越大的自由和权利。网络化教育能够顺应社会和人的发展,也体现了认知规律的内在要求。只有贯彻这样的全新理念,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才可以实现。 浅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与建设: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特征分析 摘要:网络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便产生了。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经历了萌芽、非理性的发展阶段,现已走向理性化发展阶段。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大学校网络文化的特征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主要包括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四个特征。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 网络文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逐渐被普通大众所接收并运用,产生了网络文化。而当网络文化逐渐进入到大学中,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融合,大学校园网络文化也随之产生。我国至1994年4月获准接入互联网,后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到现在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毫不夸张的说,离开网络,我们的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种普及在大学生群体和大学校园中更甚,而这一群体也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群体,所以研究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特征就很有必要了,这也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概念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入校园之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大学校园网的建设与发展,大学校园网络文化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从结构上来说,它与大学校园文化相同,也可由内层向外层分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部分。精神文化是指师生通过校园网所形成的一些文学艺术成果以及所形成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制度文化包括电子账号、密码,网络实名制等。物质文化是指构建校园网所需的相应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准备。行为文化则是师生举办活动的网络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将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定义为大学师生以大学为依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当中,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994年网络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大学校园网络文化萌芽。本文认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非理性、理性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都呈现了不同的发展特点。本文将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萌芽阶段界定于1994年-2002年,这一阶段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各高校重在校园网络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从软件和硬件上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开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校园网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受众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非理性行为不断涌现,2002年大学校园网络文化进入非理性阶段,之所以将这一阶段称之为非理性阶段,是因为这一阶段网络不文明现象、利用网络进行剽窃、网络色情暴力相继出现,这与大学生主体的素质、网络的约束能力不足等有关。直至2005年全国主要大学实行BBS实名制,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开始逐渐进入理性阶段实名制实施之后,不文明网络行为减少了,校方与学生的联系更加密切,校方得以对学生在网络上提出的合理意见做出及时反馈,大学校园网的管理变得越来越规范,师生对校园网的使用变得越来越理性。这标志着大学校园网络文化进入理性阶段。 三、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特征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大学是神圣和纯洁的象征,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弥漫于大学校园中。它顶礼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卓越的科技成果。大学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批判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使得大学师生敢于怀疑和创新,常常为了追求真理,不惜与权威相抵。相反,网络中现实主义的成分就要多一些了,表现为官二代、富二代在网络上炫富,对于权力和财富的热捧由此可见。简单化、世俗化、平庸化的知识和信息充斥着网络。大学和网络的双重影响使得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特点。 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大学十分重视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光荣传统的继承,通常都建有校史陈列馆,以及学校通常都会开设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思想史等课程,以激励学生们向学校的优秀前辈学习,弘扬学校的光荣传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因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传统性。而网络象征着信息时代,代表着高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发展,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网络上流行的音乐形式、语言、以及文学等无一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又具有时代性,它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特点。 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同时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征。这是因为一所大学,在它发展成熟之后,往往形成了其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念,办学理念,优良传统和固定的制度运行模式,这些内容一旦形成,便具有了惯性,不容易进行变革或者变革的速度比较缓慢,具有稳定性。而网络却恰恰相反,网络具有高时效性,网络上的信息时时刻刻都在更新。网络是瞬息万变的,它的内容的变化几乎与现实世界中事件的发生是同步的。因而,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相统一的特征。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世界上的各民族因为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和政治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大学也被深深的打上这种民族性的烙印,表现在每个民族大学风格迥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却是全球统一的,美国的青年和中国的青年一样,都要通过一台已经联网的计算机才能上网。网络的共享性使得身处世界各个角落里的人,不分民族,都可以获得网络上大量的共享信息源。因此,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特点。 作者:李楠 单位:西安医学院 浅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与建设:深究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与建设 关健词:校园网络文化功能建设 摘要:校园网络文化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阵地,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桥梁,是教育资源的宝库;校园网络文化应在加强网络硬件、软件、网站、队伍、学科等建设中不断发展。 大学校园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也正迅猛无息地影响着他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因此,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极其重要性,采取得力有效措施,加快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网络文化对校园传统文化的冲击 1.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高校信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急剧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在大学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一新型理念上,在大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与发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多能型人才目标上,在创新信息开发者、知识传播者和学习者共同联贯平等互动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上,在创建多向选择的、无时空限制的,以个性化为主的协作型教学模式上,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和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折射出了现代大学办学的新理念、新思维。 2.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校园的学习环境和手段。对现代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空前转变,火柴盒式的教室教育正在被四周没有墙壁的可移动的开放式教育所逐渐替代。根据教学需要,师生可以进行多种开工的有利于教学双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开放式教学组合,从而打破那种僵化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总之,网络化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个性化教学为模式的新教学格局将会逐步形成。 3.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会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充斥生产信息垃圾,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网络,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校园精神文明环境受到严惩威胁;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二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不积极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势必会影响大学校园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二、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 网络不只是一个技术概念,它同时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概念。网络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理性化的数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迥异于传统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在兼有技术与社会文化双重内涵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教育的本质含义。在未来的信息化校园中,网络文化价值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校园传统文化将会在与网络文化的冲突、对抗中,根据自身的需要吸收、事例网络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的新的校园文化格局。此时的网络文化,已将其特殊性融人校园文化的普遍性之中,网络文化的特殊价值将会吸收校园文化的普遍价值并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汇人校园主流讲文明文化中。 1.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校园主流文化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体现。随着校园网的不断建成和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计算机网络在思想文化的传播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它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讲文明建设的阵地。尤其在思想文化敏感性高的大学校园,如果先进的主流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这块阵地,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大学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网络文化工作者,应该牢牢掌握校园络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阵地。 2.校园网络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网络文化在教育功能上担负着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使命。传统文化教育观以狭隘的功利目的为出发点,强调学生的死智能、死技术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要求其教育的功能是科学性、人文性、技术性、情感性、个性性、创新性的多维整合,要求把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特征,积极推进高校的全面素质教育,是网络化大学校园的使命二大学应不失时机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特征提供的超大文化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所具有的实时交互操作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资源生产能力,以提高信息消费与生产的素质;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特征,提高学生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自由性特征带来的文化行为自由,培养学生的网上自律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3.校园网络是师生信息沟通的桥梁。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延伸,在组织与师生、教工与学生,党校与院系、院系与院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师生通过网络可直接获取校党政和职能部门的办学思想、政策、规章制度。同时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校方和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听取师生反映的信息,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点击名师和品牌课程。进行学术探讨、思想交流、知识获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引导、点拨、启发、释疑、解惑、传道受业。 4.校园网络是获取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资源的依托,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中心,它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集校内各类信息资源于一体,并与用户连连接起来,为用户搜寻、选择、利用信息资源提供社会化服务。校园网作为高校的信息源,既要为师生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又要不断地吸纳产生新的信息。即对校内各职能部门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职能信息、资料信息、院系的教学科研成果信息、学科建设、专业改造、课程设置改革、招生、分配、师资需求等各类信息。要有专门机构进行搜集整理。并使之集成化、网络化。以形成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为用户服务。这是网络文化既传播信息又生产信息特征的要求。也是校园网络文化自身的教育特征的要求。 三、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网络文化是文化发展进步的新态、新趋势。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革命的新表征。因此,不能因为网络文化的种种弊端就忽视、回避、甚至否定网络文化的建设发展,而是要以积极的净态迎接新文化的挑战。应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从思想、队伍、软件、硬件、学科等方面人手。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1.提高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知识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基地。在信息时代,加强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大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式。校园网络使校园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并不失时机地增加各种新的信息资源,开拓高校更为广阔的办学空间,将会始终成为推动远程教育和终生学习体系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网络讲文明工程”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大学革命的需要。因此,加强校园网络工程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进人积极健康的轨道,依然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2.要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依法管理是和行政管理。依法管理主要指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行政管理主要指高校自向在校园网建设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育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可行的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运用法律政策和德政管理手段。减少校园网络的不文明现象。 3.要强化网络道德教育。高校网络不能办成社会的网吧,高校网站的建设者和经营者务必规范网上循序严肃网上纪律,不能制作、复制、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与提供上一定要高度自律,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信息文化陶冶人。同时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监控、搜集、分析、加工、处理,从是弃非,传良荃芳,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环境。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网站建设、队伍建设和网络学科建设。网络文化重在建设,硬件建设是校园网络工程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信息化的进程;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不仅仅是“人机交互”的工具,而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渠道;要提高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积极性、教育性和指导性,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网上工作队伍;在校园网络队伍建设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尤为重要。还要加强网络学科建设。研究网络文化心理、行为、现象,以引导和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高职财务会计的教学体会 【摘要】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大量投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突飞猛进。由于大学近几年的扩招造成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生源质量的急剧下降,很多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改革都于失败告终。从职业院校的实际存在的财务会计的教学问题出发,根据亲身的教学体会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高职 问题 体会 近几年关于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的争论一直很激烈,什么讲述法,项目引导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的教学实践中。据市场调查,大多数企业在面试学生时,都是考察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而高职院校的这种能力和本科院校相比,差距明显。究其原因,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低下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由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大都要求双证毕业(即毕业时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才能发毕业证),所以大一的学生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考证上面。基础会计学得不扎实,不系统,而自身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偏差,加上财务会计综合性较强,要求有较好的思维能力,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困难重重。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许多学校大力压缩财务会计理论课的时间,增加财务会计的实训时间。这本无可厚非,如果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比例不适当,那将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为学生理论没有学好,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受很大的限制,实训老师就不得不去补理论知识。这样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二、提高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对于财务会计理论教学中难度适中的知识点,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教师启发式的指导,以案例为基础;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或作出判断,从而锻炼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预收账款的知识点时,可引用一个案例:某公司按照合同规定预收广东从化四新公司货款60000万元存入银行。数天后,实际销售该公司的商品价款为8万元,增值税为13600,差额33600元可以补收。请编制相关会计分录。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做分录,有的学生分录如下:A预收货款时,借:银行存款60000,贷:预收账款60000;B公司销售产品时,借:预收账款60000应收账款3360,贷:主要业务收入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3600;C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33600,贷:应收账款33600。 有的同学将B的分录的借方做成:借:预收账款93600将C分录的贷方做成贷:预收账款33600。让两个学生代表把这两种分录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他们进行讨论。最后得出,实质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只不过是思维角度不同而已。第一种思维方法是按照应收和预收账款的定义来思考;第二种是按照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借贷的实质来思考。第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第二种要求他们联想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填写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的数据,告诉他们预收账款是一种负债,它在借方表示一种相应的资产―应收账款的增加。通过这个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在借方和贷方的不同含义以及填写资产负债表中特殊的会计科目的数据。 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改错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的设置中,可以安排由老师或学生自己查找企业的实际业务案例,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由师生共同评价会计处理的妥当与否等。在教学工作中采用的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叫――改错法。改错法就是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故意出现少量的错误,然后请学生来思考和改正。平常有些学生习惯于接受正确答案,不会和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问题,因此这样的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较差,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采用改错法时,学生必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这也是对学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当然,教师解题时也可以特意出现一些错误,如果错误被他们发现,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学习的印象和效果。采用改错法,要事先设计好教学案例,哪儿出错比较合适,通过这个错误,可以提高学生哪方面的知识欠缺。例如计提应付票据的利息时,作分录为: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然后问学生是否有错误。学生经过考虑后会发现老师把应付票据反映为应付利息了,这样做会影响对企业将来债务类会计科目的分析,同时告诉他们应付票据的利息是票据到期时才偿还,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该把这笔利息费用视为相应的负债。同样的教学方法也适用于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有时学生找出的错误各种各样,这时就帮他们慢慢分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争取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 另外,在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情景案例教学。(1)可以将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和企业实际财务活动来提高学生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教学活动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下企业尤其是会计事务所去搜集会计案例。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从而开动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2)实施情景教学,通过教师对财务会计课程和实训室进行优化设计。如可以将实训室的桌子摆成像财务室那样,并在各个座位上分别标明主管,出纳等字体,使学生实训室能有身临境的感觉。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财务会计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视频、图表与文字整合为既有一定框架和原理说明,又有情景设计和趣味情节的教学参考片和教学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从抽象性、概念化学习到具体性、通俗化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师生互动与情景教学中的实景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实现立体教学。 如果学校在外面有大型实训基地,也可以直接请他们的会计主管当实训指导老师,请他们直接给学生上实训课,实训内容就可以用他们的经济业务。在实训的后期,可以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企业业务链为架构体系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因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会计服务于管理,是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资金运动的记录与反映。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筹资、生产、投资活动及生产过程中的采购、生产、销售业务是环环相扣,周而复始,这些业务类型不同但都涉及资金运动,财务人员需要配合各业务部门办理相关资金结算,并及时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会计这一核算工作过程是财务人员通过分工与协作,日常及时核算企业的资金运动,定期计算经营成果并报告会计信息的系统化工作过程。因此,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企业业务链为架构体系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是以企业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对外投资等会计工作对象为主线索,按会计核算工作中典型的日常业务会计处理与期末事项会计处理为时间线索,区别出纳、会计等不同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多维性课程教学方案。该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情境中,接受会计核算任务,与他人分工与协作,逐步完成各种类型经济业务的核算。 总之,财务会计这门学科综合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基础会计、经济法等内容。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阶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出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 要】 为实现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的目标,文章试图从财务会计课程出发,探索适应高职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按会计岗位设置项目重构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的实践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能胜任各行业第一线从事出纳、会计、审计等工作,具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基本业务素质,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从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依据会计学科教育的自身特点,注重实践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探索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核算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是,目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本科财务会计教学的翻版,它主要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为顺序,分章节阐述各要素中各会计账户所涉及的经济业务,最后介绍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虽然各高职院校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都强化了会计实践教学,但是这种先讲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禁锢在某个会计账户的运用上,而忽视了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现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学生沿袭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知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中具体经济业务的工作情境相脱离,缺乏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按此模式培养的会计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考试时会写分录,但一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仍然是满脸茫然,捉襟见肘。因此,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对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序化,突出实践能力,探索适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重构课程体系 财务会计课程应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与职业能力的分解,根据职业能力安排课程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重构课程架构体系。目前中小企业会计部门工作岗位一般包括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内部审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与分析等,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是对以上会计岗位进行分解,确定归属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财务会计课程可按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要求,并在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本课程各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二)根据会计工作流程设置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中应遵循高职学生的感性认识规律,让学生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中主动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财务会计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是对每章节的内容都是先介绍理论后实践,教学的顺序是“概念――要素的确认及计量方法――账户设置――账务处理――举例――小结”,学生由于没有感性认识,很难深入理解这些理论。而创新教学模式是按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教学顺序是“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我们将给学生展示真实的账证资料,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进入教学内容,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嵌入各相关工作任务过程中,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实现课程与工作零接轨。 (三)根据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构建实践环节 财务会计课程应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构建,充分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课程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阶段并设置相关课程:第一阶段为课程讲授前的会计岗位认知实习(校外实习基地);第二阶段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会计分岗实训(校内实训室)和会计岗位实习(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第三阶段为课程学习后的综合模拟实训(校内实训室)与顶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 三、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创设“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财务会计课程按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可划分为八大工作岗位,即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在课程组织过程中,以八大工作项目为导向,根据每个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列出应掌握的知识点。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把财务会计的每个知识点融入到课程中,同时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会计中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与任职条件,加深学生对各岗位的理解。 (二)创设仿真的工作流程,融“教、学、做”为一体 财务会计课程对每个会计岗位设置了仿真的工作流程,即“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我们首先给学生展示真实的企业原始资料,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进入教学内容,老师只作基本的讲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的性质与内容,最终要求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相关账簿资料等,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流程一致,实现“教、学、做”相结合。 (三)创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开设的同时,可配套开设会计分岗实训课程。该实训课程可设置九个实验,前八个实验分别按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设置,由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及提供的实验资料单独完成,第九个实验为某一小型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以小组形式来共同完成。我们把全班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由老师派发原始凭证,各小组完成各自岗位的业务核算,并能把已编制的凭证传递到其他相关岗位。在独立的实训课中创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学生不仅能掌握工业企业里每个岗位的业务核算,还能处理好单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的业务联系,真正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四)创设真实的工作岗位,实行工学交替 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可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到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如校内体育馆和电子阅览室的收费项目可为学生提供出纳岗位和会计记账岗位,学生超市可提供收银、仓库管理员、会计记账等岗位。学生完成18学时的项岗实习时间,经任课老师考核及格,取得1学分。通过这真实的工作岗位训练,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收据的填写方法,真假币的辨别方法、存货盘点、日常的记账工作和月末结账等账务处理方法。同时,学院还可与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咨询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月派出会计专业学生替各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咨询公司进行记账,每三个学生为一组,每组一套账。通过这真实的记账工作,学生可从实际工作中掌握从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过程,真正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等咨询机构的工作流程,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实行工学交替。 四、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会计教育要求的教师是既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学院不仅要鼓励教师考取各类会计专业资格证书,还要求教师都要有企业兼职、顶岗的经验。财务会计教师通过在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工作,缩短老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外,学院要从企业一线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担任会计实践课程,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由于现行的财务会计教材基本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编写的,不符合会计岗位项目教学的内容,因此,应结合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编写一套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重心,体现会计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教材。 (三)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将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放在首位。在校内,可建设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审计实训室、ERP实训室、模拟财务咨询公司等,有利于加强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由于会计部门对于企业来讲是相对保密的部门,这就为会计学生的顶岗实习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有些学者建议学院成立注册记账公司,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项目,笔者认为这也是一个有效途径。但如何理清学院与记账公司的产权关系,这是一大难题。学院不妨在成立记账公司前,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每月派出学生到事务所进行记账,事务所的会计师也可成为学生的实践指导老师,笔者认为这是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的可操作方法之一。 总之,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采用按会计岗位设置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层次的实践环节,首先创设仿真的工作流程,其次创设仿真的工作岗位,最后创设真实的工作岗位,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实现培养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会计、出纳、审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的状况,提出在保证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安排教学内容,体现各章节之间的知识逻辑性,并强化和细化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宜采用观摩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关键词】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原理”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干专业课之一。学生在初步认识会计工作的工具即会计科目,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即借贷记账法之后,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但从教学效果来看,老师普遍感觉难教,学生普通感觉难学。即使一些“会计学原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也普遍认为财务会计课内容多,难度大。笔者认为要想改变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的状况,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状 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现有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具体项目展开,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终结,详细阐述了企业的供、产、销及利润分配环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导致教材编写基本上是内容面面俱到,条条框框的规定较多,重点不突出。加之我国的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准则的频繁修订、出台,造成了“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改和补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系统性,增加了教学难度。许多教师习惯于按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偏重于核算细节。由于许多学校的财务会计课时安排为72课时,导致老师讲完核算之后已经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每节课都忙于单调枯燥的业务核算,看不到会计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较沉闷压抑。 从教学方法上看,在财务会计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讲述法,黑板上的一段文字或是老师口里的一段描述就是一笔业务,学生在这段文字中或教师的描述中去想象这是一笔什么样的业务,然后照葫芦画瓢地编制会计分录。有时,学生不理解业务,老师要费很多口舌去讲解这个业务,很多时间浪费在这些解释和描述上,而学生仍然会对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有许多上会计课的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将一些原始凭证和业务流程以较为生动的方式播放出来给学生看,让学生观摩,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实战性;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没有真正的进行原始凭证填制,没有真正的业务流程体验,虽然在课堂上、考试时会写分录,但一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仍然是满脸茫然,捉襟见肘。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既不能完全跟着准则走,也不能完全离开现行的准则。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具体准则中常规的、经常性的、与会计六要素有关的业务,如固定资产准则、存货准则、收入准则等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于具体准则中的特殊的、非经常性的业务,如会计政策变更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债务重组及非货币交易准则等,教学中可以不涉及这方面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涉及到具体准则时,教师要了解具体会计准则修改和制订的背景,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此外教师可以将这些准则以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的方式通过邮件、学习网站提供、推荐给学生,以方便学生的专业拓展学习。 (二)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重新组织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教学内容固然有其学科的严谨性和知识的连贯性,但却缺乏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性,如传统教材中资产要素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与后面的“收入”要素,资产要素中的“存货”与负债要素中的“应付及预收款项”,在核算内容上是有较强的业务关联性的。按要素分开去讲每一部分内容,学生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按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将这些有较强业务关联性的内容安排在一起去讲,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既懂业务流程又懂核算要点,还能在真实的业务流程体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将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拟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见表1:新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比较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保持原有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新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从形式上更为灵活,在章节安排上更加紧凑,前后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课程教学内容从认识报表为起点,以编制报表为终点;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为基础,以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为分析的起点,强调会计要素的涵义及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具体经济业务核算过程形成会计报表的结果,反过来,通过报表结果的具体项目增减变化来推断经济业务的过程。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既反映了基本业务的核算内容,又突出了专业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在会计学原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法和账户进行较复杂业务核算的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而专业分析能力的培养单靠嘴上说说、纸上写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较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此要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而不仅仅是课程结束后的集中训练。新的教学内容要求每一章节均应合理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或布置一些工作任务。 如在第一章“公司的组建与经营”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参观一个生产型企业;2.模拟创办一个生产型公司,完成资本投入的核算;3.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4.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公司财务规章制度;5. 认知公司的资产、负债;6.认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 认知公司的收入费用利润;8. 认知公司账簿;9. 建账。 在第二章“供应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认知料的供应流程;2.观摩料的供应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3. 填写收料单;4.讨论料的供应的计价方法;5. 分析应付及预付款项;6.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供应的核算;7. 登记有关明细账;8. 认知国家和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9.认知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10. 认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程序和管理制度;11. 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12. 无形资产取得、使用与处置的核算。 在第三章“生产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认知企业料的发出的流程和管理制度;2.讨论料的耗费的计价方法;3. 观摩料的耗费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4. 填写发料单;5. 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的耗费的核算;6.登记有关明细账;7. 解读工资单;8.编制记账凭证,完成工的耗费的核算;9. 登记有关明细账;10.认知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耗费和管理制度;11. 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耗费的计量方法;12.编制折旧计提表;13. 编制记账凭证,完成费的核算;14. 登记有关明细账;15.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问题和处置;16.认知产品完工入库的流程和管理制度;17.观摩产品入库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18. 填写入库单;19. 登记有关明细账。 通过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下,接受和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中做,做中学,既能核算,又懂管理。 三、有关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上述教学内容,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宜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摩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一)观摩法 将一些业务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是收集、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及有关会计事项的办理指南,制成票样或打印出来,放入文件夹供学生查阅观摩,让学生获取较直观的认知。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由于学生已学过会计学原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发给学生一个模拟实训企业的会计资料,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老师掌握实训进度,以下达实训任务书的方式告知学生应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内容,具体实训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但工作成果要按期交给老师检查以评定成绩。 (三)角色体验法 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到很多的具体核算业务,由于学生并没有接触实际工作,对于工作的分工和业务流程缺乏感性认识,而会计核算和管理往往是站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业务流程上进行,学生缺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为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采用“角色体验法”,即老师设计一项或几项业务,让学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会计、出纳、销售人员、经理、客户等,模拟各种角色体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临、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将烦琐、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在讲到应收票据的有关业务时,老师设计第一项业务即客户甲来公司商洽业务,拟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购入我公司商品一批。则扮演销售人员的学生在得知对方的意图之后就要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总经理,按公司规章制度进行事项审批;审批之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收到对方开来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开出提货单交运输部门发货,开销售发票给客户;会计人员根据销售合同及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记账。如在讲到存货购入核算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出纳、会计、采购员和仓管员,各司其职,完成材料的购买、款项的支付及材料的入库等业务的流程及会计单据的传递。 (四)案例教学法 在公司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学习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给出一个公司的存货资料,让学生比较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或者让学生分析在既定的经营目标下,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在讲到企业投融资业务活动时,运用案例资料,让学生完成从投资取得到持有到最终出售的全过程的核算,并就投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四、结束语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一课。教师应认真组织好本课程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应克服各种困难,化就业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学校应做好教学保障工作,保证各项教学内容能按量保质完成。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研究: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定位思考 [摘要] 《财务会计》是一门集理论、实践、技术于一体的实用性学科,教师在传授中应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如何抓紧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财务会计 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一、加强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是现代会计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为了适应国际会计惯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重修了《企业会计准则》,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必然会推动会计教学改革,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那么高职院校应如何来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这就要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让高职院校培养出既具有较宽厚的经济与会计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1.实践性教材贫乏 目前使用的实践教材种类虽多,几乎是“各自为政”。在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与高职院校配套的实践性教材,有相当部分院校采用自编教材。这些教材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环节的审核监督问题;模拟资料“过于其实”或“过于虚假”;实验的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不成体系等现象,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进程,制约了高职人才的培养。 2.实践项目单一 大多数会计模拟实验都采用制造型工业企业,且局限在会计核算上,而其他行业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项目还有待开发,实验项目仅停留于“报账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上,要求和层次低,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项目,缺乏特别有待开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 3.实践教学环境欠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手工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还有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自己的校内实验室。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形成直观认识。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虽个别高职院校在校外建立了实训基地,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实习学生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工作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忙于找工作,根本达不到预期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效果。 4.有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匮乏 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后形成的,导致师资队伍中真正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教师比例偏低,具有一定研究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更少。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教学任务繁重,知识结构老化,没有精力参加进修,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流程缺乏感性认识,在指导实践教学中,往往力不从心,也不清楚当代经济发展究竟需要哪些新技术,这与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是不相称的。 5.教学观念陈旧 对高职的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的很明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 1.领导重视,建立以素质、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 (1)更新观念,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首先,学院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实践性教学改革。坚持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尽量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比重(理论4:实践6),更新实验内容,重组实验课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实验单独设课,增开实验选修课程。同时加大实验经费和实验教学设备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验基地,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其次,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高职特点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2)更新观念,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教学活动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搜集会计案例,充实教学资源。教师在模拟案例的设置方面,应考虑有关国际理论与实务(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的设置),拓宽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面;应开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学生也可根据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编写统一的、权威性的高质量财务会计实践教材 (1)要保证实践教学取得好效果:必须有一本好教材!必须有一本好教材!因此必须完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编写制度,组织那些具有深厚会计理论知识的教授、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实验课教师、会计实务工作者和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教师共同组织编写,做到教材共享,既减少重复劳动,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选用或编写的教材应具备“全、新、实、简”的特点。所谓“全”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选用的经济业务类型应具有“全面性”的特点。所谓“新”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应能反映最新的会计、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谓“实”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中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应符合现实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所谓“简”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选用的经济业务应尽量典型化,即具有一定的“简约性”。同时,在基本资料中设置少量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等,以解决目前模拟实验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的问题。其次,还可增加一些非常规的经济业务,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3.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1)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兼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或考虑与企业联合建立自身的实习基地,聘请有经验的实践人员担任实习基地的各科室负责人,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2)采取上送下派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按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财会教师读研或到国内外高校学习进修,以提高会计教师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选送会计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到第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进行适当地社会调查,既可以由学校联系对口单位,也可以针对会计改革的热点和专业教学研究中的重难点,由教师自发组成专项调查小组,搜集整理资料。 (3)适应社会,调整好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会计的时效性强,不仅是从核算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专业教师都应与时俱进,随时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校内实验室应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电算化实验室和ERP沙盘综合实验室等。现代会计教学中,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在手工会计实验基础上应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做到教材、数据共享,使两者融为一体。 (2)实践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校内模拟实习,也不要让学生实习仅仅流于形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从政策、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应积极寻求出路、拓宽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路,把财会管理有创新、有成果的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3)引进建立德国式“模拟公司”。实践证明,“实验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长相关知识,但没有外部相关部门的配合,还是摆脱不了“闭门造车”的境地,远远不能和“模拟公司”相比。学校应在教学理念、实践方式、实践手段上大胆创新,国家也要加大各级实践基地的投入,借鉴德国“模拟公司”的运作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减少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时间,实现“无缝衔接”。 5.加强实践性教学考评,完善评价体系 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考评,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可以从实训纪律、实训技能、实训报告、撰写论文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实训成绩,其中以实训技能为核心,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约束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灵活考核办法:(1)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增加会计模拟实习课的份量,加大实账处理的考核力度;(2)探讨抽题考核的新办法,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用于毕业考试)。(3)建立等级化的评价体系,采取层层量化;(4)尝试运用计算机,减轻评价的工作量。
电动力学论文:有限元方法在“电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电动力学作为一门理论物理的基础课程,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作为一门理论物理的基础课程,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求解复杂电磁学问题的技术条件,同时也出现了加有限元方法等有效的计算方法。文章主要探讨有限元方法在“电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有限元方法;电动力学;应用 光量子就是一种“左”和“右”的奇异偏振粒子,由于偏振的对称或不对称,而发生光波在干涉过程中的系统偏振化。苏联科学家瓦维洛夫设计的许多光学实验,十分有趣地说明了光的偏振是光学过程的基本现象之一。所有的实验都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现象,而一切单色的运动的微观粒子群都表现为粒子的波的本性。 1 电动力学原理 1.1 光量子 电子是一个小旋涡体。光量子是由2个质量相等、自旋相反的电子在小黄道面(E平面)上结合的双粒子。 以化学键结合的电子偶,由于在双电子中间结合带,质点所受向心力被抵消,使质点沿圆切线方向被抛出,在反冲力推动下,光量子会沿曲率半径为无限大的圆“自己运动”,因此,光量子的静止质量等于零。在处理光量子运动学问题时,可将它比成一个按周期间歇振荡,在时间与空间中补充燃料质量近似等于喷出燃料质量,自己推进的小火箭。因为光量子是由2个电子在E平面上结合而成的,所以它是偏振的,有EHc。图1表示电子偶在小黄道面上的物质旋涡运动呈疏密相间的条带分布(类似太阳系中的小行星环缝)。由于共振效应,双电子只能停留在各物质环缝上结合。这些环缝是光量子的能级En。处于不同分立能级状态下结合的双电子的中心距an不同,其电子的质量亏损也不同。an愈小的光量子有愈大的能级。光量子的能级表征了它特有的固有振动频率。是每个光量子的固有振动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并与光波波长有密切关系。 自旋电子的场的开放性使单个电子很难单独游离存在,所以,电子团一般都是由偶数个“左”和“右”自旋的单电子在E平面上结合形成的。而由奇数个单电子组成的总自旋角动量不为零的电子链条通常是不稳定的衰变粒子团。每一个电子团的固有振动频率为vc,其中每个电子的瞬时振动速度为光速±C并具有内能mec2。不同的光量子所需外场激发能量不同。在电场中的电子团受电场力被加速。外场所做的功除表现为电子团的动能增加外,由于阻力,所以还表现在对电子团压缩变形的质量亏损上。因此,在电场中运动的电子团,根据瞬时速度不同,被压缩的能级状态也不同。不同能级状态下的电子团有不同的固有振动频率vc,恰恰是这个固有振动频率vn记忆了能量压缩过程。取在放电管中电子团的固有振动频率最大值vmax,平均振动频率v=■,当时v=c,就有下面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式中,me为单电子的质量,h为普朗克常数。 当在放电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分子,且在气体第一电离电位临界点上,气体电离原子的主振频率等于电子团的平均固有振动频率vn时,则发生电子团在共振中被破坏,分散成在一个平面上对称辐射的2个或3个光量子(单态或三重态),形成最强的线状光谱的辐射。 1.2 粒子的干涉和光波的内部结构 因为微观粒子质量很小,粒子之间开放键的作用相对很强,所以,任何两个电子团或光量子,在小夹角的碰撞中都表现为粒子最原始的干涉形式。我们把这种碰撞叫做“吸引碰撞”或“排斥碰撞”。例如,两个沿同方向,在E平面上以小夹角相遇的光量子,因为互相靠近的电子自旋方向相反则互相吸引,使在“吸引碰撞”后的两个光量子沿其速度矢量夹角平分线ψ方向运动。而两个向反方向运动的光量子在E平面上相遇时,由于互相靠近的电子自旋方向相同而发生“排斥碰撞”相互分离。其他各种偏振的、对称或是不对称的碰撞形式,读者可以自己研究。例如,偏振面互相垂直的两个光量子,相互碰撞就不能发生干涉现象。光量子在干涉或界面反射过程中往往发生系统的偏振化,成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在空间中任何按一定平均自由程分布的“单色偏振态相同或相近微观粒子群”都能发生上述粒子的干涉现象。光波就是由光量子组成的、自己推进的粒子波。在光源的附近就已经发生干涉所形成的光线上,包含着许多长程无序分布的“线波包”。在每个“线波包”内是由光源在一次辐射,经过干涉而聚集的光量子。光量子在“线波包”内排列是有序的,前后两组光量子之间的距离为 mλ(m是正整数,λ是波长)。 如图2所示,由一次辐射所分开的两条相干光线上,当“线波包”之间的光程差小于它本身的长度时,在一定干涉孔径条件下,两条光线能够发生干涉。在图2中给定的初始条件下,从小孔光源S或S’毫无规律地向任意方向辐射的光量子,只能在与S7或S两个点的理论波阵面上,光程差L=mλ上各点相遇,相遇后的两组光量子在干涉后沿其速度矢量夹角平分线上的ψ方向运动,这个方向就是光线干涉后的传播方向。光波的干涉不是充满在整个空间的粒子毫无规则的弹性碰撞,而是以“线波包”中光量子相遇的“吸引碰撞”或“排斥碰撞”发生的光量子在光线方向上的集中,这表现为光波能量在干涉过程中的重新分布。 2 有限元法及其在“电动力学”中的应用 有限元法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连续体力学领域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随后很快广泛地应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等连续性问题。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变分法或加权余量法基础上,采用分块逼近而形成的系统化的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求解区域进行离散化,其次剖分成若干互相连接而又不重叠的一定几何形状的子区域,这样的子区域称为单元(二维问题的子区域,一般取为三角形区域或矩形区域)。在单元体中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而总体基函数可以由单元基函数组成。也就是说,有限元方法是根据变分原理和方程余量与权函数正交化原理建立起的积分表达式为出发点,将整个积分区域中的求解函数离散为若干单元区域中的连续函数,再通过单元积分,总体合成为代数方程形式的有限方程。对于二维情况,拉普拉斯方程及边界关系为: 与有限差分法等其他数值方法相比,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但局限性在于只适用于相对小的子域。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结构力学计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夫(Clough)形象地将其描绘为:“有限元法——Ray—leigh Ritz法+分片函数”,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 Ritz法的一种局部化情况。与求解满足整个定义域边界条件的允许函数的Rayleigh Ritz法(往往是很困难的)相比,有限元法将函数定义在简单几何形状(如二维问题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的单元域上(分片函数),且不考虑整个定义域的复杂边界条件,这是有限元法优于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一。由于有限元法的重要应用,现在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关于有限元法的通用程序与软件。 与差分法比较,有限元素法的节点配置方式比较灵活,因此适用于处理形状比较复杂的区域。它的边界节点完全处在区域的边界上,从而在边界上可以给出较好的逼近。当边界比较复杂的时候,有限差分法是很难处理的,而且误差也较大,有限元素法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在一部分求解区域中配置较密的节点,而在另一部分求解区域中配置较稀疏的节点,以便在尽量不增加过多的节点总数下,提高计算精度,这些长处是有限差分法很难实现的。当然,差分法采用直交网格,列计算格式比较简便,而有限元素法由于节点配置比较任意,列计算格式就要复杂得多,不过这些计算格式都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自动运算。 电动力学论文:光信息科学与电动力学课程教育研讨 作者:卢俊 陈桂波 李金华 孔梅 金光勇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 我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历史悠久、办学基础好、生源质量高、专业方向应用性强。为适应国家对激光科学与技术及光信息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发挥我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性强的优势,围绕“特色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2009年申报成功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目标是建设一个以激光科学与技术和光信息技术两个专业方向为优势方向,特色鲜明的名牌专业,使之在培养质量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水平。在专业边缘领域,大胆开拓,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使该专业成为国内激光科学与技术和光信息技术方向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电动力学作为该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需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适应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培养高质量毕业生要求。 二、电动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及课程特点 电动力学课程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感觉到比较难学。原因是知识点较多,抽象难懂。数学推导复杂,要求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虽然有些电动力学问题接近实际,比如波导问题、天线问题,但学生要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过程,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初学者常常感到电动力学课枯燥无味、难以入门;上课听讲似懂非懂,下课做题无从下手。并且,由于招生数量的增加,极大降低了师生比,降低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几率。同时,现代大学生与80年代大学生比,缺乏主动思考意识和能力,都严重影响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设想及实施 我校光信息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中,激光器及技术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因此在电动力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将与专业基础相关教学内容更扎实、有效地贯穿教学,并激发学习兴趣,采取以下教学改革设想及措施:3.1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适当引申,为学生后续的平台课如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以及专业课如激光器件、导波光学等奠定良好基础。比如,对电磁波传播的相关内容重点讲解并结合教师的科研等背景进行引申及拓展。其中关于模式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导波光学及物理光学内容,概念交待清楚,条件讲解透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亥姆霍兹方程的讲解中,引入前沿热点问题如“负折射率”问题,使学生了解其理论基础。在教材中作为选学内容的高斯光束问题,对该专业的学生交待清晰,为后续的激光原理奠定基础。凡此不再赘述,总之,对教学内容的制定,以为学生更好学习后续课程及激发学习兴趣为原则。3.2教学方式改革在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中,改变以往单纯板书、课件的教学模式。尝试使用讨论式教学、课程小论文及结合教师科研讲座与板书、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板书教学方法对公式的推导及其有利,也符合学习的学习习惯。但在涉及较抽象问题时,使用课件教学更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如涉及形成模式的条件———驻波问题,以及偶极子天线的辐射问题,利用课件的动画演示,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程的讲解中,穿插讨论式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结合课程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及特点,设置具体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是一种形式。对于课程小论文及教师科研讲座,安排在电磁波的传播内容讲解之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我们的教师梯队均为博士毕业,涉及光学、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计算电磁学五个学科,且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863”、“973”及工程类项目,为结合不同的学科开展前沿问题讲座,并将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良好条件。为此,在课程教学中穿插了与课程相关的前沿问题讲座。比如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光子晶体及ZnO纳米材料研究进展等,通过前沿问题讲座的尝试,学生积极性很高,取得了预期效果。关于课程小论文,我们安排在了讲座之后,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基础,给出题目和时间节点,其间学生与教师有交流,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小论文,只是这个环节需要的时间较长,需要教师后续跟踪并总结。通过科研讲座及小论的尝试,以初步取得成效,所教授的学生据此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并获奖,所研究结果也在相关刊物发表文章。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培养质量。 四、总结 结合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对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努力形成一种稳定的教学模式。 电动力学论文:舰船计算电动力学研究 摘要: 本文综述了应用于舰船和潜艇电磁防护以及隐身舰船研究的计算电动力学的性能、解法和软件包。 关键词: 舰艇;电磁防护;计算电动力学 0引言 计算电动力学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成立。1976年在牛津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电磁场数值计算会议可以认为是计算电动力学的起点。这些方法可划分为三类:有限元法,边界和体积积分方程法以及混合方法[1]。当利用有限元法对三维目标进行计算时,三维目标的整个计算域会被划分为体积单元(六面体或四面体)。当用于内场问题以及非均匀、各项异性和非线性媒介场域问题求解时,有限元法有着显著的优势。当计算远离场源的电磁场时,有限元法的缺点就会明显的暴露出来。有限元法中未知变量为电动力学势能或者近似为离散空间的电磁场矢量E和H。在积分方程法中需要考虑和电动力学势能及矢量(如格林方程中的积分关系)有关场的表面密度或者是等效体积源。积分方程法在解决无边界区域问题(包括均匀介质)上有很大优势。混合方法集合了有限元法和积分方程法的优缺点,因此在此提及。最初,计算电动力学方法的相关术语发展广泛,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挑选出数值算法后才使得计算电动力学方法在工业应用方面变得切实可行。对于以标量电势描述的静态问题进行计算的可用软件包大都采用有限元法。当计算由于涡流引起的低频场时,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棱单元的有限元法。当计算辐射或衍射物体产生的高频电磁场时,一般更倾向采用矩量法,矩量法是积分方程法的一个特例,其采用表面电流和磁流的密度作为状态变量[2]。当计算舰船目标的电磁防护问题时,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探测、识别以及武器自导系统所反应的远场区电磁场,所使用的计算软件主要采用了积分方程法。使用积分方程法的时候,必须将目标物体的表面划分成不同的独立单元(边界元)。构造表面以及在表面形成边界元网格是有挑战性的,因为水面舰艇和潜艇具有非常复杂的几何结构和布局。当要考虑内部结构的时候,挑战性就会更大。大多数商业化电磁场计算软件都有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导入几何文件的工具。但是运用CAD进行船或是潜艇设计时,却不经常使用。首先,当导入几何结构的时候,必须要找出那些对舰船的总磁场贡献不明显的结构;其次,在导入几何结构时会容易丢失结构的拓扑链接,这些链接对创建在节点、边缘和表面处的有限元或边界元规则网络是非常必须的。很多计算方法都强制要求规则网格,在这种情况下,更倾向使用单独开发的几何模块(预处理器)来构建几何模型和生成该表面网络。一些软件(如ShipEDF)试图通过舰船通用数据库建立几何结构以及计算模型之间的关联。但不论哪种情况,不同频段下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差别。下面将分别对这些计算方法进行描述。 1静态电场 舰船静态电场的主要来源为螺旋桨-船之间的电偶以及电化学腐蚀防护系统的阳极。一般来说,静态电场控制的任务以下面方式进行:安排好阳极在船体的位置,并选择阳极电流使环绕舰船环境中的电场以及与腐蚀有关的磁场达到最小,同时还需满足舰船的腐蚀保护要求。“BEASY”软件就是严格按照上述任务编写的[3]。考虑到非线性优化的复杂性以及实际阳极布置的技术局限性,在软件包“STAR3DElectric”中使用另一个未知变量-金属表面电流矢量。使用这个未知量使得在整个电路中考虑有限电阻(如电刷)成为可能。除此之外,软件包“STAR3DElectric”中使用的守恒方程在迭代过程中求解系统方程效率更高。 2静态磁场 目前已知最好的且应用最广泛的计算静态磁场的软件为“矢量场”公司开发的有限元软件包“Opera-3D”[4]。复杂区域内的四面体网格生成质量在“Opera-3D”的最新版本中已经大幅提升。在此之前的版本,为生成高质量网格,就必须对目标的几何结构的某些部件进行挤压。这是一项很精细的工作,需要数周或数月才能完成。在最新版本中,往往只需要构建目标的表面及一些额外的面就可自动生成网格。当利用有限元来计算舰船或潜艇的静态磁场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的铁磁结构厚度都很小(相对于其他尺寸)。这就使得在网格生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好的网格会导致计算精度变差。极限情况下,当结构的厚度趋近于零时,有限元法就变得不稳定了。在软件包“STAR3DMagnetic”中,薄壁结构被表面磁化分布未知的中间面所替代,使得软件对于求解任意厚度的船体都具有稳定性。计算装备了消磁线圈的舰船静态磁场边界元的典型大小为0.5~1m。在此种情况下,使用积分方程法时就必须求解包含大约100000个未知量的密度矩阵方程。“STAR3DMagnetic”采用快速多极算法,是该问题能在一般台式电脑上解决。 3极低频电磁场 舰船极低频电磁场特性是海军武器及探测系统的重要信息源。其主要特点是存在大量的不同物理源产生不同频率的场。这些源所产生的场取决于舰船内部的布置、舰船壳体的屏蔽、甲板和舱壁、环境参数以及舰船运动。由于场源的多样性以及场的尺度不一,计算极低频电磁场时,舰船的电磁场模型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而是对每个场源所产生的电磁场单独考虑。为了仿真0.01Hz~10kHz频段的极低频电磁场,EMSS软件包利用三层介质中恒定和交变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的总和来代表舰船的总源场。偶极子数量取决于离观测点的距离,频段以及环境参数。对于中型大小的舰船,数目大约为数十万。偶极子的参数取决于实验数据或通过模型计算得到。以下是EMSS仿真程序里面所考虑的极低频电磁场的源: 1)结构磁化; 2)由于冲刷导致的船壳结构电流的不均匀性; 3)电气设备产生的电流; 4)杂散电流; 5)消磁线圈中的电流纹波; 6)由于船桨的旋转以及腐蚀保护系统产生的电流调制; 7)磁性轴的旋转; 8)船桨的叶片切割地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 9)舰船在地磁场中运动; 10)铁磁体结构振动。为了进行极低频电磁场分析,仿真得到的时域信号需要加入人工生成或是全尺度测量的干扰。EMSS允许显示在舰船建造以及调试试验时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场源,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评估附加的电磁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场源的探测基于目标采样结果和全尺度测量结果之间复杂对比得到。 4无线电波段的电磁场 当需要确定顶层甲板的电磁场辐射水平以确保舰员安全、评估同时运行的天线间的互耦,检验天线安装时的输入阻抗及方向图时,就必须计算船载中频、高频和甚高频天线的电磁场。市场上有大量的商业软件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Concerto”、“ShipEDF”、“FEKO”以及“CARLOS-3D”等。这些软件大都采用矩量法。“STAR3DHighFrequency”软件包使用和“STAR3DElectric”、“STAR3DMagnetic”类似的几何预处理器。三个软件都可以使用同样的铁壳舰船的几何模型:当计算静态电场和腐蚀磁场时,只利用了模型的水下部分;当计算高频电磁场时只利用了模型的水上部分;当计算静态磁场的时候需要用到整个模型。为了有效求解由矩量法产生的大型系统方程,“STAR3DHighFrequency”软件包采用了高频改进的快速多极子算法[5]。和“STAR3DElectric”、“STAR3DMagnetic”采用的快速多极算法一样,高频改进的快速多极子算法所需的计算资源和NlogN成正比,其中N是边界元的个数。这相对需要O(N3)运算次数的高斯消除法或是LU分解法来说有很大改进。 5雷达、红外和激光波段的电磁场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为止这些波段内不能采用矩量法进行严格计算。矩量法的边界元大小约为λ/10,当利用波长为3cm的电磁波来计算露出水面面积为10000m2的舰船瞬时雷达散射截面(RCS)时,容易估算出求解系统方程中未知量个数为10亿。为确定RCS的平均值,需要在特定的距离和观测角度对目标进行多次计算。目前,矩量法中未知量个数的世界纪录是3300万,这个数目是计算理想导电球面上平面波散射问题时,在一个多处理器的计算机群上达到的。替代矩量法的计算方法有:物理光学法、物理绕射理论、几何绕射理论、绕射统一理论等[6]。通常的商业计算软件会综合采用这些方法。近似方法最主要的缺点是缺乏通用性。软件用户必须有大量的工程经验,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挑选正确且合适的模型,并能对计算误差进行评估。与矩量法不同的是,所有的近似方法都将目标的总辐射量认为是局部场源辐射量的一个叠加。在这种假设下,就没必要严格考虑几何结构的拓扑以及在表面构建规则网格,这对于使用CAD生成的几何模型有很大优势。电磁场计算方法和CAD的联合应用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电磁场设计,这在雷达、红外和激光波段的隐形目标的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知名的电磁场设计计算软件为“ShipEDF”,其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降低舰船的雷达和红外信号水平。软件的主要模块为利用标准的AutoCAD软件生成舰船的三维模型。该模型会生成舰船每个航向角的观测区域表面元,并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输出,作为计算模型的输入数据。第一个计算模块计算了舰船雷达信号在每个观测的方位角上的积分和差分特性;第二个模块计算了舰船的红外图像;第三个模块估计了激光波段范围内的舰船平均RCS。 6总结 本文回顾了一些关于电磁防护以及隐身舰船发展方面的电磁场计算方法。新的计算机算法使电磁计算方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处理任意几何外形的薄壁面结构,并能降低计算所需资源。目前的目标是发展一种统一的算法,可以涵盖从静电场到光学射线场的所有频段电磁场。目前,矩量法和近似算法理论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试图将两者之间进行结合的数次尝试并没有取得成功。 电动力学论文: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摘 要 电动力学是介绍电磁场和电磁波基本规律及其狭义相对论理论的课程,是大学物理学和光电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支撑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知识。电动力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较大,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和思考电动力学的教学现状,并指出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旨在改善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电动力学课程 教学改革 思考 实践 电动力学是四大力学之一,综合了经典电磁学的最高成就,相对电磁学而言,其可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概念、公式、符号抽象,内容繁多,教学效率较低的显著特征,是电子通信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动力学在通信、电工、超导和微电子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动力学课程中的物理概念和思想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理解和掌握电动力学课程中的物理概念和数学方法。由于电动力学是物理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理论,因此,深入研究和思考电动力学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提升电动力学教学效果的建议,对促进高校电动力学的教学改革和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动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多,课时少 电动力学主要涵盖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以及狭义相对论等五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仅有电磁波的相关内容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军事和物理学研究前沿等领域。在电动力学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电动力学教师通常会依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注重静电场、静磁场等相关内容的理论知识、基本方法以及电磁波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电磁波在物理前沿以及军事方面的应用长期得不到电动力学教师的重视,导致这种现象的缘由是电动力学课程本身有着物理概念抽象、符号和公式难以理解以及教学难度大等显著特征,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突出,这势必会导致电动力学教师为了提升考试通过率而减少教学内容,这就大幅度降低了电动力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1.2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受我国传统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影响,电动力学的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主要采取讲解、板书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及时理解电动力学的概念,但是却制约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普及和应用,大多数教师逐步从传统“粉笔+板书”的教学模式向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模式过渡,这就会导致教师讲课的语速不自觉的加快,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不可能准确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公式的论证过程,大大降低了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3考核方式不完善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电动力学考核方式有两部分构成,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而期末测试注重对课本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模仿,几乎没有综合能力的测试。所以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平时学习电动力学的积极性不高,通过考前临时性的记忆完成电动力学课程的考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电动力学的相关知识。 2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2.1调整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学生在面对电动力学复杂的运算推导时通常会表现出畏难情绪,对公式的推导束手无策,从而失去了学习电动力学的积极性。因此,电动力学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内容,在正式讲解电动力学课程之前增添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协助学生解决学习电动力学的数学障碍,从而树立起学好电动力学课程的信心,从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2.2创新教学模式 电动力学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师要主动并善于分析电动力学课程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总结出处理问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静电场和静磁场这部分内容时,电动力学教师利用静电场和静磁场研究方法相似的特征,深入讲解静电场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准确掌握静电场的各种分析方法,之后再采取类比法讲解静电场的相关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电动力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将复杂和难以理解的物理学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理解疑难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提升电动力学的教学质量。 2.3健全课程的考核方式 电动力学教学工作者要不断健全课程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电动力学的积极性。各大高校可以适当地提升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积极贯彻学习为目的、考核为手段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作用,丰富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每单元结束时进行单元测试,将单元测试的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定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并将探究性学习的成果纳入平时成绩;在期末考试试题中增大综合题目的比重,从而让学生更加重视电动力学的学习。 3结论 电动力学是物理学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动力学的实际教学中依旧存在着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少矛盾、教学方法有待改善和考核方式不完善等诸多不良问题,电动力学教师要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工作,积极调整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健全课程的考核方式,从而有效提升电动力学的教学质量,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电动力学论文:可视化技术在电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针对电动力学学习中学生常会遇到的某些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介绍了可视化科学计算软件MATLAB在电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磁场的规律,初步掌握电磁学的数值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MATLAB;电动力学 TM1-4 一、引言 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高校物理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生的核心课程。然而由于其抽象的电磁场理论和繁琐的数学推导,且无法观察到直观地实验现象,导致部分学生过于依赖书本,不去独立思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要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同时让学生初步掌握电磁学的数值计算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电磁理论的能力。然而现在大部分基于Flash、Photoshop、3D Studio MAX的仿真模拟实验,尽管能够制作生动的实验过程动画,但却对物理实验规律和过程很少涉及,很难做到真正的交互使用。 而MATLAB作为美国Math Works公司开发的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则因其高效可视化有推理能力等优点,已经在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其语言简单,计算能力强,工具箱中有大量的求解常微分方程(ode)和偏微分方程(pde)的函数,正好满足物理过程的数值计算要求,既可在求解拉普拉斯方程边值问题时体现物理问题与数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又可通过数值求解来算出各点的电位值和做出分布图形,直观地分析场内各点场的分布情况。 二、MATLAB与绘图有关的命令 输入命令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命令窗口直接输人简单的语句另一种工作方式是M文件的编程工作方式当使用绘图语句时,MATLAB就自动打开一个图形窗口。一些较为常见的作图命令如下: 1.在已有图形上继续作图的指令是hold on:取消这种功能的指令是hold off。 2.二维图形绘图命令中最基本的指令就是plot如果输人两个矢量x,y,则plot(x,y)产生的是y相对于x的图形。 3.MATLAB中的曲面是用xy平面上的各个格点上的坐标z来定义,相邻点用直线连接,并建立平面的数据网格。生成数据网格的命令是meshgrid。mesh是三维网格作图命令,mesh(x,y)画出了每一个格点(x,y)对应的z值。 三、利用MATLAB辅助教学实例 1.标量场梯度的计算 在电动力学的课程学习中,矢量分析是基础的数学工具,也是之后课程内容学习的关键。在矢量分析中,散度作为描述矢量场的有源性的量,相对容易理解,计算也简单;旋度、梯度的难度相对大一些。以梯度概念为例,介绍借助MATLAB来计算及理解梯度矢量。 【例】求解标量场 的梯度 梯度是方向导数的最大值,是与等值面垂直的一个矢量。我们利用MATLAB中的梯度函数就可以作出等值面和梯度图。 源程序及绘图结果如下: 2.点电荷产生的电势 已知点电荷Q激发的电场强度为 ,其中 为源点到场点的距离。把此式沿径向由场点到无穷远点进行积分,把积分变数写为 , 可得出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势函数为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其电势在空间中的分布为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系列球面,每个球面上电势大小相同。 3.电偶极子场的分布 电偶极子是等量异号点电荷组成的电荷系统,其特征用电偶极矩p来描述,其中p=ql,p和l的方向规定为由-q指向q。中心位于坐标原点的电偶极子在其远方产生的场的电势为 ,对此式求梯度即可得到为于原点处电偶极子产生的场强 。 其源程序及作图如下: 4.电磁波的传播 时谐电磁波最简形式为单色平面波,即 ,其特点如下: i. 电磁波为横波,E和B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ii. E和B互相垂直,E、B和k满足右手螺旋关系; iii. E和B同相,振幅比为v。 要作出电磁波的传播图,即绘制MATLAB中的空间曲面。据此,我们可以做出平面波的传播图像,其动态截图如下所示: 四、结语 本文根据电动力学的特点,介绍了可视化软件MATLAB在电动力学教学中绘图和科学计算的便捷应用。我们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只是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更应该用来解决一些思维抽象计算繁杂的教学难题。例如在电动力学教学中利用MATLAB,则能使电磁场概念大大形象化,让学生不仅加深对抽象的场的理解,更能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和模拟物理现象的基础知识。这样不仅会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电动力学论文:微连续体的电动力学 【摘 要】引力场是由无数相干的引力子一个接一个地在空间中分布形成的一个具有相干结构的连续的整体;光能量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但每个光波都是一个量子化的连续体的整体波动,就好像每个声波都是一群粒子整体的连续的波动一样。方向性、粒子性、概率性是包括声波在内的任何一种波频率足够高时都可显现出来的的波的三大共性。微连续理论从自然最深层次上解释了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揭开了光速不变之迷,并在狭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的基础上阐明了光速的相对性,推导出了超光速质能方程和超真空泡原理。 【关键词】场分子;光障;场激波;超光速质能方程;超真空泡效应 1 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 引力场是由无数与奇点相干的引力子在宇宙空间中一个接一个地分布形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引力是奇点和它本身的引力场原有的平衡状态被其它奇点打破产生的一种压力。例如,在真空中有一个静止的引力场奇点1,奇点1的引力场对奇点1产生的压力是各向均等的,这使得奇点1和它的引力场能够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奇点1相对静止在它的引力场的中心。把奇点2放到奇点1的引力场中,奇点1和它的引力场原有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使奇点1的引力场中的每个引力子都有以奇点2为中心从各个方向指向奇点2重新分布的趋势,从而对奇点1产生一个指向奇点2的压力,压力的大小与两奇点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压力表现出来就是奇点2对奇点1产生的引力。与此同时,奇点2和它的引力场原有的平衡状态也会被奇点1打破,使奇点2受到一个指向奇点1的压力,压力的大小与两奇点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压力表现出来就是奇点1对奇点2产生的引力。引力的这种产生方式与相对论描述的时空弯曲是等效的。与引力场类似,一个电荷的电场是由无数与电荷相干的电场分子(电场分子是构成电场的最小物质组分,也是光波的媒介)在宇宙空间中一个接一个地分布形成的具有相干结构的连续的整体,即微连续体。引力场并不局限在场奇点周围的空间区域,而是向空间中无限延伸,其影响是非局域的,所以,电荷的电场也并不局限在电荷周围的空间区域,而是非局域的,电场力与引力一样,其大小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一个正电荷和一个负电荷并排在一起,与正电荷相干的电场分子就会有以负电荷为中心,从各个方向指向负电荷重新分布的趋势,使正电荷受到一个指向负电荷的压力,表现出来就是负电荷对正电荷产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与负电荷相干的电场分子也会有以正电荷为中心,从各个方向指向正电荷重新分布的趋势,使负电荷受到一个指向正电荷的压力,表现出来就是正电荷对负电荷产生的吸引力。两个同种电荷并排在一起,每个电荷的电场分子都会有以对方电荷为中心,指向各个方向重新分布的趋势,使每个电荷都受到一个由两电荷的内侧指向两电荷外侧的压力,表现出来就是两个同种电荷间互相排斥的电场力。一个静止的电荷在场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会带动它周围空间中相干的电场分子一起向前运动,这些电场分子又会带动空间中相干的电场分子一起向前运动,在与电荷运动方向垂直的界面上,与电荷相干的电场分子并不是直线向前运动的,而是一边绕着电荷旋转一边向前运动,从而形成一个以电荷为中心的磁场涡旋,磁场涡旋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稳定的磁场涡旋一但形成,就可长期存在,没有外力的作用就不会自动消失,就像超导线圈中的电流一但形成就不会自动消失一样。电流方向不变,电流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振荡电流叫做单向振荡电流,磁场方向不变,场强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振荡磁场,叫做单向振荡磁场;电流或磁场的大小和方向都呈周期性变化的叫做双向振荡。与此类似,电场(磁场)分子流涡旋的方向不变,电场(磁场)分子流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振荡叫做单向振荡;电场(磁场)分子流涡旋的大小和方向都呈周期性变化的叫双向振荡。单向振荡的电流可在其周围空间中激发单向振荡的磁涡旋,单向振荡的磁涡旋可在其周围的空间中激发单向振荡的电涡旋,单向振荡的电涡旋和单向振荡的磁涡旋在空间中交替产生形成单链式电磁波。让两列时间相差半个周期的等幅同频率的超高频单链式电磁波经过等长的路经后叠加,便可在空间中合成一个超低频单向振荡的无源的磁场,使通恒定电流的导体受到一个方向不变的电磁力的作用,推动飞船前进,这就是大推力量子引擎的基本原理。双向振荡的电涡旋与双向振荡的磁涡旋在空间中交替产生形成双链式电磁波。普通的无线电波和光都是双链式电磁波。在空间中互相激发交替产生的电涡旋和磁涡旋总是互相垂直的,且两者都是由大量相干的电场分子的涡旋运动形成。我们都知道,液体是不可以产生和传播横波的,而大量相干的液体分子彼此远离,密度变得极低,使张力远大于斥力后,便可形成具有相干结构和固定形状的膜,产生并传播横波。一个电荷的电场分布在宇宙中的电场分子的密度虽低,但这些电场分子形成了像膜一样的相干结构,所以能产生和传播横波。因为不同电荷的电场分子是不能形成传播横波的相干结构的,所以,在一个电荷的电场里传播的光能不能直接传到另一个电荷的电场中去,就好比两个光波彼此穿过后,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一个光场中的动能不能传到另一个光场中去一样。每个电磁波中的电涡旋和磁涡旋都是由同属一个电荷的相干的电场分子运动形成。无论是引力还是电场力,或是磁场力,实际上都是由空间中与场奇点相干的场分子与场奇点间原有的平衡态被打破而产生的,都是与场奇点相干的场分子对场奇点直接产生的作用力。实验证明,每个观察者接收到的电磁波都是以观察者自身的电场为载体来传播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电荷,它的电场也是静止或匀速运动的,这一点有大量实验可证明。无论观察者以什么样的速度匀速运动,观察者的电场相对于观察者都是静态的电场,两者总是处在同一个非局域的惯性系中,这必然导致真空光速相对于观察者恒定不变,而光行差角也会严格地只与地球和恒星的相对运动有关。结合等效原理,在不违背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前提下,光速的相对性可归纳为两点:(1)无论光源和观察者如何运动,在真空中传播的光,其速度相对于接收它的观察者恒为c;(2)在真空中传播的光,其速度相对于不是接收它的观察者可变。 2 超光速传输信息实验 在真空中选取AB两个相距较远的点,将一根长杆平放在B点旁边,让长杆与AB两点的连线垂直,长杆与B点间的距离很短,可忽略不计。让一个激光器和一块平面镜分别以相同的速度沿着两条平行于长杆的直线从左向右同时匀速穿过AB两点,激光器和平面镜始K处在同一个惯性系中。激光器到达A点的瞬间向B点方向垂直射出一束激光,平面镜穿过B点向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后把激光垂直反射到长杆上的O点。在上述实验中,激光器经过A点瞬间发出的激光被分成两束,一束从A点直线射向长杆上的O点,所花的时间为t1,另一束从A点垂直射向B点,被平面镜的电场向右拖曳后,经平面镜垂直反射到长杆上的O点,所花的时间为t2,t1 t2。这证明第二束激光以超过真空光速的速度从A点传到了O点。但对O点上的电荷来说,激光只不过是走了一条比较短的“捷经”而已,它们观察到激光是从A点右方与平面镜相对应的点发出的,它们观察到的光速仍是c,但这并不是真实的光速。在激光器和平面镜间传播的光,平面镜才是接收者,O点上的电荷并不是接收者,O点上的电荷接收到的光实际上已不是激光器发出的光,而是平面镜上的原子受激辐射出的光,只是两者的频率相同而已。因此,在激光器和平面镜间传播的激光,其速度相对于平面镜恒为c,相对于O点上的电荷却是大于c的。 3 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定义惯性为:惯性是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个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相当,并尽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无论是静止状态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牛顿早就已经认识到了惯性与力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像电子、夸克等实物粒子实际上都不是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物质组分,而是各种场的奇点。因为场奇点和场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任何实物都不能脱离有关的场而独立存在。在没有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的情况下,一个场奇点的场对该场奇点产生的压力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均等的。若要改变一个场奇点的运动状态,首先要改变该场奇点周围区域的场的状态,场奇点周围区域的场的状态被改变产生的影响,会以光速传遍整个非局域的场。因为场是由无数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场分子组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即微连续体。在没有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的情况下,微连续体中的每个物质组分都在张力和斥力的作用下维持其在整体中的位置不变,以维持整个微连续体的平衡状态,一旦有外力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微连续体必然会产生抵抗的力,对外表现出惯性。这就好比静止在湖水下面的小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压力,这些压力大小均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站在岸上观察,小球是静止的,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中观察,小球是匀速运动的,但小球与湖水仍是相对静止的。若要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可用非局域的场将整个湖与小球一起移动,就像地球引力场带动整个湖与小球一起转动一样。也可用推力改变小球相对于湖水的位置和运动状态,湖水反向的压力必然会使小球表现出的抵抗的力。由此可见,场奇点的惯性实际上是场奇点自身的场对场奇点产生的压力的一种表现。因为场奇点和它的场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场是看不见的,所以,人们才会误认为惯性是场奇点(即实物粒子)自身的属性。 4 波的粒子性与概率性 无论是电磁波还是机械波,波的频率达到或超过一个临界值后,波的方向性就会明显表现出来。比如,频率很高的超声波与频率很高的光波一样,都是接近直线传播的。波的频率越高,波的方向性就越强,在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界面上,波的作用范围就越小。在金属中,原子外层的价电子可脱离原来所属的原子而成为在金属中自由地做热运动的自由电子。但在温度不是很高时,自由电子并不能大量逸出金属表面,这说明金属原子对自由电子有一定的引力以阻碍自由电子逃逸出去,自由电子若要挣脱出来必须克服这种引力做功,这个功叫做逸出功。在导体中的电流实际上就是电场力克服了金属原子的引力使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频率比较低的电磁波遇到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时,可同时驱动自由电子所处的波界面上大量的电场分子一起做步调一致的振荡运动,近而带动自由电子一起做同频率的振荡运动。就好像水波,其频率虽低,但大量水分子整体的波动却可产生强大的力带动水面上的物体一起做同频率的振荡运动。而频率很高的光波由于其方向性强,在与光波传播方向垂直的界面上,光波的作用范围太小,只能驱动波界面上的一个或极少个电场分子去撞击电子,表现出明显的粒子性。就好像在水中传播的特超声波,由于其方向性强,在与特超声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界面上,特超声波的作用范围太小,只能驱动一个水分子或极少个水分子去撞击物体,表现出明显的粒子性。光波的频率越高,撞击力就越大,电子在被撞击瞬间获得的动能就越大,电子从撞击中获得的动能等于光量子的动能hv。一个电子不能同时获得两个光波的能量,若一个电子获得一个光波的能量后还不能挣脱金属原子的引力,电子获得的能量就会在瞬间消散,这导致每个电子获得的能量不能累加。因此,光频率达不到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增加光强和光照时间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因为撞击不但改变了电子的动量和位置,也改变了光波的媒介――电场分子的动量和位置,所以,一列光波不能总是驱动同一个电场分子去撞击同一个电子,而是每个周期都随机地驱动一个不同的电场分子去撞击另一个电子,标记下每个光子的撞击点,就会发现大量光子的撞击点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大量特超声波的撞击点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可见,粒子性和概率性,与方向性一样,都是波的频率达到一定的值后才能显现出来的波的一种共性。 5 熵的加速度与宇宙时间 一个物质系统的熵反映了该物质系统的状态的混乱程度,即无序度,熵越大,无序度就越大。熵增大的趋势表现出来的力叫做正熵力,阻碍熵增大或使熵减小的力叫做反熵力。熵的加速度等于物质系统的合熵力与该物质系统的质量的比值,它可以改变熵增大或减小的速率。外界的压力可抵消物质系统的正熵力,使熵的加速度减小,熵增加得慢。例如,储存在钢瓶中的液氧,在熵增大的趋势下,大量的氧分子总是趋向于占据更大的空间,向外扩张产生正熵力。但在瓶壁的压力下,绝大部分正熵力都被抵消了,熵的加速度很小,熵变化得很慢,使得大量的氧分子长期保持液体状态,并使每个氧分子热振动的频率变得很低,热辐射很低。一旦钢瓶的压力消失,熵的加速度就会变得很大,液氧很快就会气化,每个氧分子热振动的频率都会变大,使热辐射升高。在微观世界中,可用激光产生的压力来抵消一群粒子的正熵力,将粒子束缚在一起,并使每个粒子热振动的频率降低,热辐射降低,这就是激光制冷技术。一个孤立系统的时间速率反映了该孤立系统所有的物理量(包括所有宏观的物里量和所有微观的物里量)变化的平均速率,它与该孤立系统的所有熵,包括宏观的熵和微观的熵(即总熵)增大或减小的速率相关,与熵的方向无关。而一个孤立系统的场分子(包括电场分子、引力子等各种场的分子)熵的加速度与该孤立系统的总熵速率成正比关系,所以,孤立系统的时间速率与场分子熵的加速度成正比关系,与场分子熵的方向无关。在真空中高速运动的飞船会带动周围空间中的场分子一起向前运动,这些场分子产生的负熵力会抵消飞船内场分子的正熵力,使飞船内场分子熵的加速度减小,场分子的振动频率减小,时间频率降低,原子钟变慢。飞船的速度越大,飞船内被抵消的场分子的正熵力就越多,飞船内场分子的振动频率就越小,时间频率就越低,原子钟走得就越慢。但即使飞船以光速或超光速飞行,也无法使飞船里的时间停止,更无法使时间倒退。强引力也可以抵消场分子的正熵力,使场分子的振动频率减小,时间频率降低。飞船在靠近大质量物体时,飞船内场分子的正熵力会被强引力抵消,使飞船内场分子的振动频率减小,时间频率降低,原子钟变慢。但当引力大于正熵力时,引力越大,场分子熵的加速度就越大,场分子熵减小的速率就越大,时间反而变得更快了。这种情况下,时间已不能用原子钟来观测,只能通过“引力钟”来观测。宇宙的时间速率取决于宇宙总熵的加速度,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宇宙时间对任何参考系都是一样的,同时并不是相对的,在同一宇宙时发生的两件事情相对于任何参考系都是同时发生的。 6 超光速迁移 除中微子外,目前人类观察到的所有实物粒子在真空中运动都会带动其运动方向上的场分子向前运动。当粒子的速度增加到接近光速时,粒子前方的场分子因来不及散开而被到压缩到粒子身上,密度突然增大,使粒子的质量显著增加。粒子的速度越大,场分子的密度就越大,粒子被附加的质量就越大,粒子就越难以加速,这种现像叫做光障。低于光速时,粒子的质量可用相对论的质速公式来计算出近似值,但粒子的速度无限趋近光速时其质量并不会增加到无穷大。当光障附加到粒子身上的质量达到一个阀值时就会产生剧烈的质量衰减反应,大量被压缩到粒子身上的场分子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围散开,带走光障的质量,使粒子被光障附加的质量迅速减少。此时,若对粒子加以足够大的力,使被压缩到粒子身上的场分子数大于离散数,粒子的质量仍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粒子被附加的质量越大,质量衰减的速度就越大,这导致相对论的质速关系失效。实验证明,电子被光障附加的质量达到电子自身质量(即电子的静质量)的大约210倍时,就会产生剧烈的质量衰减反应,电子被加速到光速时,其质量大约是静止质量的3600倍。当电子的速度超过光速时,大量场分子就会遭到强烈的压缩而形成场激波。光障的产生是飞船加速到光速的最大障碍。如果全飞船上的每一个粒子都产生光障,整艘飞船被附加的质量将十分巨大,飞船不但无法加速到光速,还可能会解体爆炸。怎样才能够让飞船突破光障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光障屏蔽在飞船外,并尽量减小光障的阻力。试想一下,让一亿个小珠子独立地在空气中接近音速飞行,就会产生一亿个音障,这一亿个音障产生的阻力是非常巨大的,把这一亿个小珠子拼凑成一个乘波体,音障就只在乘波体的外表面上产生,阻力就会变得很小。同理,让一亿个小珠子独立地在真空中接进光速飞行,就会产生一亿个光障,这一亿个光障附加的质量是非常巨大的,把这一亿个小珠子拼凑成一个乘波体,光障就只在乘波体的外表面上产生,乘波体被附加的质量就很小。举个实例,每个原子核都是由一定数量的夸克构成的,但一些从核子中对撞出来的夸克的质量却超过了整个原子核的质量。夸克的质量是被光障附加的,对撞的能量越大,对撞出的夸克的速度就越大,光障附加的质量就越大。夸克会像丢包袱一样把附加在它身上的质量丢掉,衰变为更轻的夸克。采用特殊的材料并设计成乘波体的飞船可使光障只在飞船的外表面上产生。理论计算表明,一艘质量为100吨的乘波体飞船的速度增加到光速时,光障附加在飞船外表面的质量大约只有30吨,不到飞船静质量的三分之一。当飞船的速度增加到超光速时,大量场分子(下转第38页)(上接第16页)就会遭到强烈的压缩而形成场激波,产生类似于音爆的光爆现象。因为,每个观察者接收到的光波都是以观察者自身的力场为载体来传播的,所以,只有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超过光速时,观察者才可能观察到光爆,而位于超光速物体运动方向上的观察者则无法观察到光爆。 7 超光速质能方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给出了低于光速时的质能方程,该方程并不适用于超光速粒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互相湮灭,只下光子,根据等效原则,我们可以这样解释相对论质能方程;拥有一定惯性质量的物体可转化为一束光波,这束光波具有的能量就是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它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与光速的平方的乘积,即E=mc2。相对论揭示了质量、能量和光速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但相对论并不能解释光速为何不变,也就不能解释质能方程中的光速为何取c值。因为,真空光速相对于接收光的观察者恒为c,这一点有个前提条件,即光源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小于c。所以,质能方程中的光速只有在运动物体的速度小于c时才取c值。但当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超过c时,就会产生场激波,运动物体在观察者的力场中向前发出的每个光波都会被压缩到同一个激波阵中,成为一个激波量子,每个激波量子传播的速度相对于观察者都是超光速的,它等于超光速物体的运动速度v。因此,在超光速物体的质能方程中,光速应取v值,即E=mv2。 8 超真空泡效应 任何实物粒子都是由场奇点构成。粒子的速度低于阀值时,粒子和它的场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当粒子的速度超过光速并达到一个阀值时,就会产生接近绝对真空的超真空泡把粒子和它的场隔开。这与水中的超空泡相似:大量高速运动的水分子互相远离使水分子间的张力远大于斥力,从而形成具有相干结构的超空泡。与此类似,真空中大量高速运动的场分子互相远离使场分子间的张力远大于斥力,便可形成具有相干结构的超真空泡,把实物粒子(即场奇点)和它的场分隔开。因为实物粒子的惯性实际上就是场奇点自身的场对场奇点产生的压力的一种表现,所以,实物粒子和它的场被超真空泡分隔后,其惯性质量就会被空虚化。在超真空中的实物粒子,其摩尔数不变,但惯性质量却因空虚化而变得极小,只须很小的力便可获得很大的加速度,且其惯性质量不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种情况就像在水中旋转的螺旋桨,刚开始时,水对桨叶的阻力随着转速的增大急剧增大,但当转速达到一个阀值时,就会产生超空泡效应,超空泡将桨叶和水隔开,使水对桨叶的阻力急剧减小,接近消失,导致螺旋桨空转而损毁。超光速飞船的速度达到一个阀值时,也会产生超真空泡效应,飞船在超真空中运动,其摩尔数不变,但惯性质量却因空虚化而变得极小,只须很小的推力便可使飞船获得很大的加速度,且飞船的惯性质量始K保持一个极小的值,不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电动力学论文:本科物理学专业“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刍议 一、课程教学基本理念 第一,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全面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二,“电动力学”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除了让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思路,与其他物理学分支也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相似性形象思维。第三,教学应突出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最大限度地整合,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小制作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 二、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讲授内容应理论联系实际 “电动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课程,是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使学生加深对所授知识的理解,更可深刻认识电动力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培养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挖掘学习潜能。要求学生能初步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电动力学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动力学理论的学习中运用数学工具处理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和物理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不是教内容,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这种差异性来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计划制订、内容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上,为教学、学习提供了选择余地和发展的空间。 3.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优化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电动力学”课程知识所涉及的相关科学方法,有效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充分保证实验和实践训练质量 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实践训练,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实验课及实践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充分利用好物理、电子竞赛等创新平台,促进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 三、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第一,针对“电动力学”是理论基础课的特点,学生必须坚持课前预习,预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即每节课突出一个主题,讲清论透相关原理知识,每个主题通过师生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师及时了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将传统板书、电子课件、网络和视频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如课内讲授与课外讨论和制作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学科前沿讲座结合、基本理论与科研实践训练相结合。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践训练和各类科技竞赛。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完成本课的预期目标。 第四,电动力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研究对象是区别于实物的物质形态,具有抽象的特征。为避免课程教学的数学化,我们将充分应用当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比如说以视频教学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再次,实验课及实践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物理探究能力。 四、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电动力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适当安排指导性自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对学生课前、课后的答疑辅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对电动力学中基本理论的理解,认识和掌握电动力学原理的研究规律,开拓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1.“双边反馈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由“自学”和“反馈”两部分构成,其着眼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教师由反馈来的信息而进行的有重点的讲解,使学生的能力在反复训练中得到锻炼。“自学”和“反馈”体现了学生和教师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训练过程。 2.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 建议课堂教学中遵循科学性、主体性、发展性原则,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式的方法,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针对教研室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设计讨论或思考题,以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电动力学问题,学习并巩固电动力学知识,开拓思路,培养科研思维。 3.提倡学导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教师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展各自能力,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 ,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4.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素质。鼓励和指导有能力的学生进入科研实践训练,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将学生撰写的课程小论文融入教学全过程,从中选出有质量的项目进入科研实践训练。充分利用好物理、电子竞赛等创新平台,促进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电动力学”作为一门探究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主动获取而不是被动接受科学结论,互动思维使学生感觉电动力学发人深思,不难入门。“电动力学”与其他物理学分支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经常采用课堂讨论形式,由学生提问,在教师引导下大家讨论,总结得出正确结论。由于分析“电动力学”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所以课堂教学应充分使用多媒体,尽量使用图像和色彩搭配,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图像。注意“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的有效整合,这对于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可将教学理论应用到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中,应用到物理、电子等各类竞赛中。 电动力学论文:浅谈电动力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摘要: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结合电动力学的课程特点,介绍了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明确的电动力学的地位、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研究方法,为学生学习电动力学和教师教授电动力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电动力学;知识结构;逻辑体系;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并结合电动力学的教学特点,分别介绍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明确的电动力学的地位、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研究方法,希望能为电动力学的学习与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明确电动力学的地位 电动力学主要阐述宏观电磁场理论,其研究对象是电磁场的基本属性、它的运动规律以及它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见它与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之一有直接联系。由于光的理论本质是电磁理论,所以电动力学还是光学理论的基础。电动力学作为物理学专业一门理论基础课,是理论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个物理理论,即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本课程最重要、最直接的先行课程是电磁学和数学物理方法,后继课程是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因此,电动力学要在电磁学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工具严格、定量地讲清宏观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电磁场性质和时空概念的理解,获得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为后继相关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以上将经典电磁场理论放在整个物理学中做了概括的论述,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它的地位和意义有一个恰当的认识,避免过份强调本学科的作用,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觉。 二、明确电动力学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 在课程内容体系和结构的组成与安排上,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归纳法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这两种方法是同样重要的。但是,多年来电动力学的教学大大忽视了分析归纳法,实际上这不符合物理学发展的规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分析归纳法所指的“从特殊到一般”就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即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总结概括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上升为理论。演绎法所指的“从一般到特殊”就是由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即理论要经过实践检验,并且经过实践检验而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再指导实践。由此可见,分析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结合正是在某一个认识层次上实践―理论―实践的全过程,同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在电动力学课程内容体系和结构的安排上,可力求从实验事实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出规律和假设,再经实验验证升华为科学理论,在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使分析归纳法和演绎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原则。具体来说,对于麦克斯韦理论的讲述,是从静电场、静磁场和时变场的实验定律出发,分析在时变场情形下所出现的深刻矛盾,为解决矛盾提出位移电流这一科学假设,并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公式。之后的大量实验验证了它是在随时间变化的普遍情形下完全正确的电磁场理论。然后以此理论为基础,讨论在特殊情形和不同方面电磁场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如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散射和衍射,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等。对于狭义相对论的阐述,也同样注重理论原理与实验基础之间的紧密结合。 在国内外,有些电动力学书的逻辑体系与上述不同。其中一类是以归纳法和演绎法并重,先详细讨论静态场与似稳场,然后用归纳法得出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后就用演绎法讨论电磁波的辐射、传播等问题;第二类是以静电场为起点,应用狭义相对论对库仑力进行洛伦兹变换,从中引出磁场的概念,导出磁场的场方程,继续推出麦克斯韦方程组,然后讨论辐射、传播等问题,基本逻辑体系仍属于演绎法范畴;此外,还有采用“逐步公理法”的逻辑体系,它以矢量场的亥姆霍兹定理为核心,对每种具体电磁场,根据实验规律对该场的源和“涡源”提出假设(即公理),然后对每种场做深入的研究,这也是一种以演绎法为主的逻辑体系;还有人采用分析力学方法,引入电磁场的拉格朗日函数,导出电磁场的基本规律等。 三、注意学习电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根据有限的、特殊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和规律,归纳出在一般情况下的普遍规律。由于总是不完全归纳,所以其结论可能是对的(经得起新实验的检验),也可能是错的(经不起多数实验的检验),还可能是不完全的(被许多实验证实,但有个别例外),就需要进一步修正结论,从而得出新结论。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是“猜”出来的,谁猜的本领高,谁就能发现真理,这里面包含了科学家天才的想象力与严密的理论思维能力。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得出就是运用归纳法的光辉范例,它不是对静态场与似稳场的简单归纳,麦克斯韦在归纳过程中提出的两个假说(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就体现了他的天才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洛伦兹力公式是洛伦兹运用归纳法将静电力和静磁力两个公式推广到适用一般电磁场的电磁力公式。这个公式经受住了无数次实验检验,没有一个反例,因此可以相信它反映了客观真理。 2.演绎法。全部理论建立在尽可能少的几个出发点之上,把它们作为基石,然后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数学推演,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演绎过程可将我们的认识从基本出发点引到很遥远的地方,从而大大开拓了眼界,同时也使得基本理论在许多具体的工程技术领域内得致实际的应用。电动力学是如此(这一点在“2”中已做论述),狭义相对论更是如此,它的全部理论只建立在两条基本假设上(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和运用四维时空张量的推演,得出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时空理论、相对论力学和相对论电动力学等。演绎法中,出发点的提出是有创造性的,只要这个前提是对的,那么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数学推演所得的结论就是正确的。 电动力学论文:Mathematica在电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电动力学是电子、信息、通信、物理等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有较高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一直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难点。Mathematica工具软件很好地结合了数值和符号计算,配以直观的图形展示和动态交互,对很多概念可以具体呈现,在教学中能起到很大作用。本文以电动力学教学中的部分难点为例,探讨了Mathematica引入电动力学课程教学的应用,对两者有机结合、建立课堂教学辅助软件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Mathematica,电动力学,课堂教学 引言 大学高等教育通常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本科人才。其中理工科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近些年,大学普遍扩招,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冷门专业情况更是严重,不少学生往往因专业知识在数学计算上的复杂及相关定理、概念和过程的抽象等问题而失去学习兴趣,导致专业课的教学学习效果不够理想[1]。 基于此种情况,已有不少人把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如Matlab,Java,Mathematica等软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2, 3],使现代教学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Mathematica是一款科学计算软件,其很好地结合了数值和符号计算引擎、图形系统、编程语言、文本系统以及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高级连接。很多功能在相应领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14年,它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数学软件之一。普遍认为Mathematica的标志着现代科技计算的开始,它是世界上通用计算系统中最强大的系统。自从1988以来,它已经对科技和其它领域中计算机的运用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在国外教学工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4, 5]。从google学术搜索中搜寻Mathematica以及Education相关条目,有近十万条结果。从高中到研究生数以百计的课程都使用它,并有多本关于Mathematica教学的图书出版,涵盖多门专业教学。Karim等人[5]甚至还基于Mathematica软件开展了远程教学。而在我国,虽然教师们对于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很早就开展了研究,但是一直以来不够重视,特别是Mathematica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国际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和普遍使用。这从google学术检索中就可以发现,Mathematica与教育教学等词条相关的论文搜索结果还不到三千条。相关教学论文数量不够充分,内容也还很不深入,相关中文教材也处于缺乏状态,并且这些研究主要分布于大学物理以及数学分析这两门课程[2, 3, 6]。对于Mathematica在数学、物理等数学要求较高的大学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工作还未深入展开,而物理、电子等系核心专业课之一――电动力学的数学要求远比普通理工科专业高,因此本文欲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电动力学部分难点的教学工作为例,展开深入分析,力图引入Mathematica软件辅助教学,消除学生对复杂公式的畏惧感,直观准确地展示各种物理图像,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良好的进步。 1 应用 本文研究目的旨在借助于Mathematica软件将学生从复杂的微分偏微分方程求解过程中解放出来,并用图形和动画直观展示各重点难点,从而降低专业课的学习难度,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并使学生初步掌握Mathematica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电动力学是很多大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如电子、信息、通信、物理等学科。其主要内容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来由及其在各种条件下的具体应用。此处我们以电磁波的传播为例,在瞬变条件下,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形成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单从字面描述以及电磁波方程来看,较为抽象。学生一般很难理解。通过使用Mathematica软件,我们可以将平面电磁波的传播用图1展示。从图1中可以清晰看出平面电磁波的几个特性:1,平面电磁波是横波;2,电场、磁场以及传播方向三者是相互垂直的; 3,电场和磁场是同位相。 图1是静态图,实际上,通过图2所示代码,我们还可以用动画演示电磁波的传播。图2所示代码形式简洁,接近于自然语言,这样就让学生无须较高的编程水平即可自行编写代码,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2所示代码会生成一个简洁易懂,易于操作的界面,可以通过设置循环播放,良好地演示电磁波的传播。通过“waves”按钮可以分别演示不同个数的完整波形,时间轴可以快速或慢速地动态演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让学生轻松理解电磁波传播过程。 除了平面电磁波在无界空间的自由传播之外,平面电磁波在两块平行板之间的传播,也能形象清晰地展示。如图3所示,此图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电磁波传播的理解,便于学生学习。诚然此图所需代码较为复杂,不仅需要相关的电动力学知识,还必须熟悉偏微分方程求解理论,此外对Mathematica软件的使用熟悉程度也有要求,学生难以短时间内独立完成,需要进一步的训练之后才可能完成。类似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作为考核内容,这样可避免学生过于依赖该软件而忽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Mathematica应用到电动力学课堂教学中,能让教学过程更生动,促进学生学习理解。 2 结束语 当前我国大学专业课教学中,数学分析软件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薄弱的数学基础与专业课较高的数学分析要求是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着力于解决由学生薄弱的数学基础和抽象的专业概念所引起的在专业课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开阔视野,并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的能力。从而可以将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数学问题交给专业数学分析软件Mathematica来进行,学生只需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了解相关知识,配合Mathematica丰富的互动界面和图形显示功能,就能达到更充分更深层次理解内容本质的目的。本文重点有机衔接了电动力学与Mathematica软件,通过Mathematica在电动力学课堂教学上的使用,达到加强基本理论教学,扩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并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避免了学生过于依赖该软件而置数学于不顾的情况。对于电动力学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数值程序,进而开发一个系统性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这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电动力学论文:光和真空光的波动―粒子性质与通过电磁理论和量子电动力学连结的真空 由于光在人类生活中起的作用太重要了,人们对于光的研究从公元前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就已经认识到光沿直线传播。公元前三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就出版了“光学”一书。迄今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完全地理解了光的行为以及它所遵从的物理规律。但是,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与真空的关系是什么,仍然没有完全理解。 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组成的经典电动力学明确地告诉我们:光是电磁波,并引入了真空的概念。而量子电动力学则认为光由光子组成,而不关心光子的频率带来的概念性问题。量子电动力学预言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所谓的真空,真空具有无穷大的零点能,不断地发生着各种虚过程,而且目前已经发现了它们都具有可以观测的效应。不可回避的光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属性,以及光与真空的相互作用,仍然没有满意的解决。 这些论题都是从以前发表的许多成果中抽取出来的,这些成果都列入了参考文献中。关于光子矢量势及它与真空的关系的看法和陈述都是作者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给出一些提示和答案,并期望进一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便改进我们关于光与真空实质的认识和理解。 全书内容分成7章:1. 引言;2. 历史的回顾和实验证据;3. 电磁波理论的基本原理; 4. 从电磁波到量子电动力学; 5. 理论、实验和问题; 6. 电磁场量子化过程与光子的矢量势的分析、非局域光子的波动与粒子表示和量子真空。7.结语。 本书作为一部专著,根据论述需要精选内容,深入浅出地清晰阐述,推导尽可能详尽。每一章末都给出了参考文献便于查阅。本书特别适合于对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感兴趣的高年级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以及教师选做专题参考书。 丁亦兵,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电动力学论文:电动力学中的理论物理思想及教学策略 摘 要:该文讨论了电动力学中的理论物理思想及教学策略,理论物理思想包括理论的基本原理、数学方程的建立以及理论物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学习策略。 关键词:电动力学 理论物理思想 教学策略 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经典的动力学理论,它主要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的相互作用,电动力学是在电磁学基础上更系统、更深入、更严密地进行阐述的理论体系,是高校物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在普通物理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的一门理论基础课。这门学科与电磁学、近代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相关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在物理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电动力学课程的内容包括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这是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起里程碑作用的两个物理理论。普通物理的逻辑体系是:实验定律理论,是一种以归纳法为主线的知识结构。电动力学是它属于理论物理范畴,是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分别讨论在静态、时变态、含源区、自由空间等不同条件下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和运动变化规律,其逻辑体系以演绎法为主。因此电动力学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的理论物理思想,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理论物理思想展现并传授与学生,如何通过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1 电动力学中的理论物理思想 电动力学同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则属于理论物理范畴,它们的科学体系是建立在基本原理之上,例如理论力学中的虚功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量子力学中的态叠加原理、热力学统计物理中的等概率原理、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的两个假定。理论物理由这些基本原理得出数学推论形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方程方程,方程的建立描述着着物理规律。例如理论力学中有哈密顿正则方程、量子力学中有薛定谔方程。电动力学中有麦克斯韦方程组、热力学统计物理中有刘维尔方程等。因此,理论物理科学体系建立需要我们提出合理的假定,这些合理的假定正是物理学的创新之处,所以学习前人的提出假定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创新的过程!这一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必须在教学中体想出来。尤其是在电动动力学当中,科学家在建立理论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创新的过程。例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规律后,人们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动生电动势,这可以用电荷受到洛伦磁力来解释,是洛伦磁力提供了非静电力。但是无法解释感生电动势,因为不明白是哪一种力提供着非静电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麦克斯韦提出了合理的假定,他认为电荷既然可以运动,肯定受到了电场或磁场力的作用,磁场力显然不可能,所以只有电场力,但是电场力必须是非静电力,因此麦克斯韦提出存在涡旋电场,这个涡旋电场来自于变化的磁场,显然体现着一种创新思想。还有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正是人们无法解释麦克斯韦方程组与伽利略变化的矛盾的时候,还有对“以太”的是否存在犯愁的时候,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2 教学策略 认识到了电动力学课程的特征,体会到了电动力学中的理论物理思想,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通过物理学中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介绍现代生产技术实践对电动力学学科的新进展。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应当密切联系最新科学技术和实际应用,对于电磁波辐射的危害,科学家们已经做出了大量的实验以及临床证明,证实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利用自己的科研经验和成果,启发学生走向科研轨道。坚持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注意从教学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让学生作为毕业论文完成。注重带有普遍性的方法与近似方法相结合。比如电动力学种求解静电场的普遍方法有拉普拉斯方程法,但是也有近似方法比如电多极矩展开。近似方法的实质就是通过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大量运用于物理学的教学和科研之中。该方法可解决一些还不能严格求解的问题,可使一些能求解的问题得到简化,还往往能很好地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在一些具体的数学推导中也紧密结合物理分析,这样不仅能理解每一个数学结果的物理含义,而且有时还能简化数学运算。从物理上获得数学方程的解,如计算点电荷格林函数,就可以从物理上获得。实践结果表明,这样做不仅对问题本身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而且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3 结语 电动力学是电磁学的后继课程,它属于理论物理范畴,它由麦克斯韦方程组讨论不同条件下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和运动变化规律,其辑体系以演绎法为主。所以广大学习物理课程的大学生更应该充分重视电动力学、学好电动力学,这不对学生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理想模型和数学语言来求解各种问题,更要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作风、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的促进作用,而且为以后解决各类问题培养能力。当学生一旦掌握了这门课程并学会了研究它的科学方法时,便会产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电动力学课程的科学体系以及教学策略,不仅适应于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还很容易推广到其他理论物理课程上,让学生在大学四年不仅获得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毕业后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在高职院校中,每个学生由于个体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还有自身能力等的不同,而引起了明显的差异。针对这些不同的差异,高职院校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地考虑周到,尊重学生们之间不同的差异,在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满足学生们自身的多样化发展,促进他们全面成长。为了满足不同差异的学生之间的不同个体需求,尽可能地使学生们实现全面发展,差异化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差异教学的理念构建方式 想要在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先对差异教学的理念进行构建,在这个理念认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的实施差异教学,从而产生更为有效的教学效果。 1.教学观念的转变 高职学院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对于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在最基本的标准上对学生们实行相同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态度,却忽略了学生们之间由于个体不同所造成的差异。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无法促进学生们全面的发展,对于他们个体差异不够重视,会阻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就不能够给国家培养出可靠的人才,使他们在后期发展中无法成行独立思考的习惯,将来就无法满足社会上对人才需求标准。因此,高职学校应当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区别和成长进行关注,尽可能地对所有的学生实施公平公正的教学观念,注重到他们不同的差异,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继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师教育的完善 在我国教育方式的改革更新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在传统教育方式下,老师们对于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都是单方面的,忽略了学生自身接受知识的差异程度,就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现如今,教育倡导公平与协调,对所有的学生之间都实行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就目前的发展而言,很多学生之间所具备的个体差异很少被老师关注到,因而所实施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为了给新时代创造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人才,老师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式,尽量顾及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区别。在这基础上,老师必须对所有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解,从而判断该以何种更好的方式去对他们进行区别教导。在考虑到学生们个体差异以及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去完善教学方式,对现代的教师们来说,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 3.引导家长积极配合 老师们对于不同学生之间差异的了解,单单只是靠个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毕竟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另一部分老师无法去了解,这就需要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了。家长对孩子而言其实是他们认识世界最好的老师,也是第一位老师。想要更好地实现差异教学,老师需要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通过有效的配合,才能够提高差异教学的教学效率。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然而在家里,家长就对孩子们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要从言行举止对孩子们有积极向上的影响,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这对实行差异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 二、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对于差异教学在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学中的有效实施,需要一定的策略为依据,为差异教学提供方法和指引道路。制定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基本前提,给差异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而就能够推动差异教学在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学中的发展。 1.教学目标策略 想要对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学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首先就是要对学生们之间的差异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了解,从而才能确定教学目标,进而就可以对教学目标制定相关策略。可以通过和学生们进行适当的沟通交流,或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从而就可以确定美术基础课程差异教学目标。 1)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这样才能够促进差异教学的展开,否则将事倍功半。因此,对于差异教学的教学目标确定,要基于学生自我目标形成的基础上为依据。老师就应当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调查他们对自我的学习目标都有哪些差异,再根据这些差异的不同从而确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促进差异教学的有效展开,推动对美术基础教学的完成。 2)学生自身的认知方式对于他们的学习影响也非常重要,但认知方式也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认知方式不一样。有些学生的认识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的较少,有些却被外界环境影响的较大,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比较明显。还有自身原因造成的认知,个体差异不同导致的他们在美术基础课程学习时产生的差异也非常大。有些人对于美术基础练习中绘画技巧的认识以及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策略反应比较快,尽管如此,却有着很差的结果。有些人对此反应较为缓慢迟钝,却有着很良好稳定的结果。在这些不同之处,老师需要根据学生之间差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解决策略,便于引导不同差异之间学生的共同进步。 2.教学组织形式策略 在差异教学中展开教学组织形式,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学习方式等差异进行层次的划分,老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有一定的掌握,老师还应当考虑到学生们各自的兴趣爱好、个人经验、和学习动机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对美术基础课程实行差异教学的依据,这种弹性分层的策略比较灵活,能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们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学中开展差异教学方式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比较多,而且在这期间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老师和家长们共同配合完成。我国的差异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以此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学校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推动差异教学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园林艺术论文:传统造景手法在园林艺术中的运用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一项一直值得考究的话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授和莘莘学子们在传统文化的考量上不断给出思考与研究的方向,而在传统艺术的探讨中,不仅仅是分析了传统艺术的演变规律,而更是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融合交汇,让我们从固有的传统中看出有利于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这就是自然与文化的再次的碰撞,然而也正因为在传统艺术史上,自然性与生态性的研究占的比重较大,所以当我们在分析任何一项传统艺术的手法时,都可以说是为了完善现代的艺术观。 关键词:传统艺术;自然与现代;生态景物的传承手法 1园林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1多层面看待造景手法中表现的文化价值 古典的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为现代艺术界中不仅带来极高的美学价值,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文化价值,更对后世的园林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2传统造景手法对现代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在后世的艺术表现中,我们有许多的假山,微景观雕塑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深受传统造景手法的影响。造景即是运用人工的手段将自然中的地形地势,山林水体,水流山石等自然条件构成的所有要素相结合塑造出景观设计师所想要表现的微小版的建筑设计。主要的表现有:地形再造和湖泊的挖凿;植物的养育;假山奇峰与洞壑危崖的砌叠;山谷溪涧与卵石溪流的布置;浅水小池与石山喷泉的修筑;雕塑的重设与建置等一系列的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这些造景手法的产生也给我们带来了视觉艺术盛宴,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现代社会的良好的发展[1]。其次,在造景手法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主景手法与次景手法的相结合,就像是小区的设计中对休闲区域的打造,一般会设计湖水与假山的结合,这就属于园林艺术运用在生活中的实践之一,湖水作为假山的陪衬设计,给人视觉上的协调感,同时山与水给人一种静谧舒适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的让每个住户满意,当然虽然湖水是作为辅助景观出现,但是,湖水的比例同样是设计师要考量的重点,这时就可以参考传统的造景手法了,假山作为主景的构图中心,湖水的比例就是为了突出主景的表现力,这也是主景与次景的功用合作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园林艺术更具特色,还可以充分突出其艺术感染力,这样的设计正和福州五一广场有异曲同工之处,设计师将主景雕塑喷泉安装在广场的中心位置,这既突出了设计主题,又满足和平衡了游客的视觉感受,实在是值得众多设计师借鉴与参考[2]。 1.3造景艺术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中产生的作用 一般来说,古代的文人画家都常常喜欢把梅、兰、竹看作是花中的“至清”之物,把松柏看作是木中之“幽韵气清”者,它们一旦入诗入画,那么产生的韵味就可谓是自然天成,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然这也可以引申出我们的造景艺术,造景艺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是要将画中美景转换为形象立体的实物,这样才可以被人们所感知,所认可。而这几年的园林设计也的确是在稳步中逐步有了发展和创新,这样也就使得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感在稳步的提升,而这也正是当下社会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2园林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2.1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想有发展就一定不能摒弃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价值,因此如何传承精华所在的部分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2怎样真正实现 在园林艺术中,不光要求对景物的构思还包括应如何创造的问题。我们想要创造出崭新的东西,那么前期一定会进行一定的模仿,这就相当于造景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借景,借景能够很有效的突破空间的限制,为我们设计的园林增添美感,借景有时正如编导拍摄画面时对于构图的要求一样,远,全,中,近,特,在借景设计中,也同样的有近观,远瞻,仰视,俯瞰,等不同视角对于呈现在眼前效果的展示,所以这就更加要求在造景中要极其细致,传统的造景手法极其严格,所以当它运用于现代的园林中,我们也将应该在借景中充分的展示园林自身的优点,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优质的融合发展。 结束语 中国传统的造景手法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共同交汇孕育下的宝贵成果,将这样的一项成果运用到现代园林艺术的设计中毋庸置疑是最好的选择,这很大程度提升了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并且也更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作为当代艺术工作者,要更加发扬优质造园理念,设计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作者:杨学忠 单位: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转导乡人民政府 园林艺术论文:漫步中外园林艺术美术课堂的文化内涵 [摘要]当前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主张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和世界多元化。这也充分反映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现行中职“美术”教材中的苏州园林,如果把这堂课设计成一堂高质量的美术鉴赏课,又如何能上出新意,特别是如何“挖”出其背后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义,这是颇费思量的。现就该课的教学设计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得到指正。 [关键词]挖掘;文化内涵;美术 一、该课的定位 一堂课谈苏州园林的景点、布局,这样内容是否显得单调,学生是否会感兴趣?我觉得:中小学美术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以及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二、该课的设计思路和实践验证 (一)创设和谐、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导入) 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德国一位学者就教学情境的概念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让你直接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将这15克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新课改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在开课伊始,教师设置了一个情景展示:随着杜丽娘的一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浸润在那婉转优雅的曲调中,就像空谷幽兰一般,美到极致的艺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园林的情境中来。 (二)剖析中国园林特点 1.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环节1)自然地进入到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春柳轻,夏荷艳,秋水明,东山静……分别从园林的构成因素:水、山(石)、花草树木、建筑,以及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换、阴晴雨雪的气候变化品味苏州园林的自然美。领略园林艺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天成、淡泊含蓄的意韵,恬静清新、淡雅超脱的情调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2.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美(环节2)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林泉高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达到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从苏州园林最具特色的花窗和漏窗入手,介绍四种园林艺术造景方法:框景、借景、分景、障景,烘托出或含蓄或深远或无限的意境。如拙政园的怡虹亭把园外千米之遥的北寺塔借入园中,创造出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远山近水皆有情”等意味悠长的意境。领略古人在造园时通过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等各种造园技巧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艺术意境。3.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自然美(环节3)中国古典园林是“形象的诗、立体的画”,是有无限意境的美的空间,对自然美加以艺术化,巧运匠心而创造出的园林艺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欣赏寄情山水,如诗如画的人文美:“引经据典、意境深远”“植物寓意、以物寄情”“景点题名、格调高雅”以此体会园林景物表达出的园主人的思想感情,唤起共鸣,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初步领悟了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三环节中,我积累了很多的诗词歌赋,为的是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人文之美。园林艺术表面上看来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的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这种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是我们在学习艺术史中应当特别注意的。 三、文化内涵是美术课堂的命脉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等一些领域,确实有着鱼龙混杂的情况,尤其是艺术领域,现今的艺术作品有相当部分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必要。欣赏一件绘画作品或者艺术,也存在着讲些什么、从哪个角度去讲、用什么样的方法解读等诸多问题。美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对美术课程而言,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包含感知、表现、创造、反思等能力。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和素质的提高。要将课程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稳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益,我们就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否则美术课堂教学的优质无从谈起。 作者:吴丹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 园林艺术论文:茶树在园林艺术中应用研究 摘要:茶文化和园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的园林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茶树具有园林植物的特点,在园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茶树在园林艺术中地位价值的论述及茶树在园林艺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为研究茶树在绿篱、观赏植物、盆景、行道树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茶树;园林艺术;应用研究 1茶树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及价值 从古至今,人们都很重视茶树在园林中的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更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茶树可以美化街道,是街道最适宜种植的树种,人们可以停下脚步,静心观赏也。茶树经济价值很高,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农作物,较其他名贵的树种更为便宜,方便就地取材,可以节省城市和乡镇绿化的成本开支;茶树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园林绿化和造景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起到传播茶文化的作用。 2茶树在园林艺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1品种丰富,形态多样 茶树种类繁多,可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为制作大型的盆景、中型的盆景和小型的盆景提供了大量素材。茶树叶的叶片形状颜色以及类型各不相同,有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之分,极少数一部分呈卵形和披针形,叶片颜色众多,有淡绿色、绿色、浓绿色、黄绿色和紫绿色之分,叶面也有隆起、微隆起、平滑之分,这些都是布局园林的素材;按分枝又可分为直立型、半披张型和披张型,枝条的弯曲程度也不相同,有的枝条细软如藤,枝条弯曲有序,整个枝条也具有很大的可观性,这些为制作茶树景观提供了可能。 2.2花期长、抗性强 茶树发芽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份开始,次年的1月份结束。盛花期在9—10月左右,10—11月盛花,11月下旬——12月中旬终花,这个时期开花的植物已经很少,将茶树作为园林植物进行栽培,可以弥补这一时期花少的不足,让人们在这一时期观赏到植物的开花。茶树花期和果实的生长期比较长,成熟慢,因此在同一茶树上,常常可以看到茶花和茶果并存,这一情况在其他植物上并不多见。抗性是指植株在发育中为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特性,茶树的抗性就十分强,它喜温而又耐寒,喜肥而又耐瘠,喜阴而又耐阳,喜湿而又耐旱,恶劣的环境并不会影响到茶树的生长。 3茶树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3.1茶树在绿篱中的应用 由灌木或小乔木进行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称为绿篱。绿篱是园林绿化常用的手法之一,栽培方式简单又可修剪成各种造型,符合种植价值和艺术价值,绿篱具有遮盖不良视点、防尘防噪等美化环境以及引导路线的作用。茶树是常绿的植物,生长良好,除非特别恶劣的环境否则很容易栽培;茶树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园林设计中常常作为首要选择,是做绿篱的好材料,茶树作为绿篱既可与其他植物混栽,也可单独成行,但须注意栽茶的土壤必须是酸性,具有一定深度。 3.2茶树在盆景中的应用 盆景植物在某些能力上比其他形态的植物更强,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再生能力,就好比仙人掌——典型的盆景植物。在众多的盆景植物中,茶树显得独树一帜,正好具有再生能力强的特点。在园林造景中,可以选用一些小茶苗或者茶树的老桩作为盆景。老桩可以快速成型,进行精心栽培修剪后,可以成为一盆漂亮的盆景。修剪下来的枝叶可以用来制作茶叶。 3.3茶树在行道树中的应用 茶树是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之一。它的植株高大、枝干比较粗、主根发达、分枝部位高、树叶一年四季常绿,非常适合作为行道树。茶树一般都是在春季秋季发芽,秋冬季开花,花期较长,人们可以每个月都见证茶树的生长,看到的是一片绿葱葱的现象。此外,茶树还可以为人们遮阳,阻挡一丝夏日的炎热,还可以起到美化绿化街道的效果。 4结论 茶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于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追求,并且对传统文化也开始逐渐变的重视了起来,人们变得懂茶,也学会了品茶。茶树园林艺术把人们带进了古韵的茶的世界,熟悉了茶树,了解它的各种特性,对茶文化也进行了推广。茶树作为园林所进行栽培的植物之一,不仅方便园林栽培以及增加植物的类别供人们观赏,而且还增加了园林的文化底蕴,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园林艺术论文:北方园林艺术景观设计植物应用思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园林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园林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呈现园林特色的基础,植物的净化作用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介绍了北方园林常见的植物,具体分析了北方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设计的原则以及园林植物工程中的矛盾与解决措施,最后总结出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与意义。 关键词:北方园林;绿地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主题性;生态化;美学意义 一、北方园林 我国的园林造景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即各具特色的南、北方园林。园林的研究成为我们为重建周围栖息环境而做出的重大跨越。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南北方园林的差异。正因差距的存在,我们总结了南方园林建设中可吸收的精华之处、北方园林中最博大精深的民俗特色以及北方园林的荡气回肠的历史底蕴。我们北方园林的建设是可以借鉴前辈的经验,南方的经验以及外国的经验。只要是合理的、适用的就可以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将各种文化融汇贯通,形成新的北方园林的文化形式。 二、植物 我国园林植物造景艺术已有千年历史,这千年历史的开篇便是北方的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园林植物是园林五大要素之一,也是季节特色的传承载体,蕴含着丰厚的自然语言。不光是古代帝王对园林植物造景相当的重视,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发展也应当引起当代人的持续关注。 (一)植物及种植方式 根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要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生存法则,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遵循物种多样化。据不完全统计,园林中绿化面积一般占整个园林面积的30%-80%,这使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1.乔木。乔木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达五米以上,且明显主干内有木质层和木质部,乔木又可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常绿乔木一般分布在公园、陵墓以及山上等,如云杉、白皮松、迎客松等。由于乔木高大,枝叶茂密,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起到消除噪音,净化空气、引领以及遮阴作用;在艺术领域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做出不同的造型,如公园中植物盆景艺术(人工造型)、迎客松(自然造型)。 2.灌木。灌木也有木质层和木质部,它和乔木的区别在灌木是主干不明显、植株矮小且丛生的植物,在园林设计中一般起到装饰作用。园林中的观花、观果、观枝类植物一般为灌木,常见灌木有石榴、茶树、沙柳、茉莉、牡丹等。 3.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一般分布在园林植物中的最低层,其茎具有不发达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但没有形成层。与木本植物相反,其木质包围在韧皮部的外侧,其茎称为草质茎。 (二)北方园林中植物设计原则 在北方园林空间设计中合理搭配各种植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植物的生态和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园林中的功能和观赏特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把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塑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然后,我们还要按照园林的整体性原则以及植物特性把周围环境与植物特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园林空间统一协调。最后,远期工程与近期工程相结合,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北方园林植物搭配原则 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园林意境园林设计中植物之间的搭配我们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局部与整体的搭配。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统一很重要,不一样的植物搭配,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过程,要是景观得到较好的保持,不仅要考虑植物之间的搭配,还必须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草灌乔之间的结合,这样才可以使园林的整体美学得到发挥,增强植物之间的错落感; 2.色彩与环境搭配。在园林景观之中植物虽然不一定是主体,但是植物的色彩却影响着整个空间的气氛,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不同会使园林风格不同,因此各种情况下都要考虑到颜色搭配的主次关系。要处理园林整体色彩时,我们应该多考虑以绿色为主色调,为之加以补色以及辅色,我国北方夏季以及冬季占据的时间比较长,应多考虑这两个季节的植物色彩搭配。 3.植物与建筑小品。实际上一组优秀的建筑小品作品一定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它离不开植物的衬托。建筑小品和植物同为园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景观氛围。 三、植物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 修建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绿化栽植等多个方面都为园林工程所涵盖。建造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致力于营造更加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然而由于部分工程的特殊性,而导致的植物反季栽植的现象屡见不鲜。本着为生物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原则,为了树木的高成活率为前提,在植物栽植的运用中就需要对应问题采取相对的措施。除去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及其广泛,可净化空气、吸附尘土、减弱噪声等,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防止尘土飞扬和水土流失。 (一)原有绿植的保存 在工程期间,绿植一经确认被保存,在施工前就要开始防护。机械施工对植物带来的损伤,属于物理损伤也即轻度损伤,可以用草织物保护起来。而在施工过程中,危害性最大的因素要数石灰和水泥,其危害程度可造成土壤碱化,严重危害树木生长,这种对土地和树木都有危害的因素,在必要时可作垫层保护树穴。 (二)反季节栽培 通常北方地区落叶树栽培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常绿树栽培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受工期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反季种植。若要确保反季节栽植的成活率,可使用生物培育途径。其中涉及与生物学科的交叉,需要各工程之间相互配合。 四、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意义 北方气候等制约因素很长时期以来限制着北方地区植物景观建设。建设好北方园林植物景观,无论从人们的观赏角度还是对社会的贡献意义来讲,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因此,以下将北方园林植物应用的意义作为一个重要部分。 (一)全球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前进的轨道。商业和旅游业都是当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业,园林的绿化应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优秀的园林设计可以作为人们向往感受自然生活的新动力,与此同时生态、自然的园林自然而然的吸引旅游业及其周边产业带动北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减小南北方园林的差距。尽管最早出现的园林是北方园林,但较于南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北方园林的发展不得不令业内人士担忧。通过研究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与意义,能逐步减小南北方园林的差距,缩短南北方园林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江南北能够相互借鉴、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三)千年造景文化的传承。树木千差万别的姿态造型决定了中国具有千年历史的园林造景艺术,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搭配更是经过历朝历代能工巧匠的精研细琢才成就了园林造景艺术。通过写北方园林,除却给人呈现一种地域感,更为重要的是为呈现一种文化感,这种文化是千年流传的文化,是造景艺术的文化,是在我们中华儿女间流传的文化。 (四)全民绿色行动。在城市绿化匮乏的今天,说起植物并不能为城市中麻木的意识流带来什么冲撞,但若是一座园林,一片植物,不仅能唤起人们心中潜在的绿色向往,也能唤起人们绿色家园意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今天,园林的建设也代表着时代的进程。 (五)利于缓解土地资源问题。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土壤功能衰退的今天,土地俨然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即合理利用,努力做到不损害、不浪费,避免土地富营养化。 五、结语 北方的冬季,并不只在现代人的眼中是孤寂的,在千年前诗人的诗中就流露着北方冬季的萧条,甚至是惨淡。作为园林,其意义是提供人们陶冶情操的艺术价值,带来丰厚的精神洗礼,如沐春风一样的享受。气候的影响,环境的制约,土地资源的限制都在为北方冬季园林建设带来不断的新挑战的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在北方万物萧条的冬季不仅要配以耐寒常绿的植物,更要适当配以可供观枝型的植物,使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使冬季既有冬味,且实现有景可观。这些对于我国北方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工程都具有不可小觑的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 作者:周磊 刘娜 刘乐 薛莉莉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园林艺术论文:成都武侯祠园林艺术与结构布局 摘要:成都武侯祠是我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意涵,而且从园林艺术的角度来说,成都武侯祠也是我国园林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其结构布局对川西园林与祀庙特色较好地实现了融合。 关键词:成都武侯祠;园林艺术;结构布局 三国时期能够保留至今的园林并不多,成都武侯祠因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成都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蜀国丞相诸葛亮而建造的一座祀庙,由于诸葛亮这一人物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广为人知的影响,因而成都武侯祠背后的文化意涵一直以来都掩盖住了其本身的园林艺术特色。事实上,成都武侯祠的园林艺术特别是结构布局方面的特色也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武侯祠本身的建造目的是为了纪念蜀国丞相诸葛亮以及蜀国皇帝刘备等蜀国英雄的,属于祀庙园林的范畴,但是在后来的改建变迁中,也不断融合了新的园林艺术形式,吸纳了祀庙园林的特色和川西园林的一些艺术形式,成为一座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园林。 一、成都武侯祠概述 成都武侯祠始建于223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期间多有损毁,经过几次较大的变迁和修缮保留至今。成都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诸葛亮而修建的,诸葛亮身为蜀国丞相,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历史影响深远,而且成都武侯祠君臣合祀的形式在我国历史上也十分罕见。诸葛亮病逝于234年,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由于诸葛亮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成都武侯祠因而也是成都的一个重要景点,自古以来便有许多人参观游览。据《三国志》记载,223年刘备病故后葬于惠陵,并且修建了汉昭烈庙,而成都武侯祠最早便与汉昭烈庙相邻,后在南北朝时期被合并在一起,目前成都武侯祠的主体建筑修建于1672年,现为我国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我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在一千多年的变迁中,其结构布局和园林艺术风格也多经改变,因而从园林艺术的角度来分析,成都武侯祠的园林艺术风格是在历朝历代修缮变迁中不断融合而成的园林艺术[1]22。同时成都武侯祠作为川西园林的一个重要代表,在其修缮变迁中,川西园林风格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成都武侯祠的面貌中也可以看到许多川西园林的影子。并且在1672年的修缮中,将刘备与诸葛亮合祀的格局打破,分为了汉昭烈殿和武侯祠殿,这一格局保留至今。因而我们当前所看到的成都武侯祠面貌,其主体沿承主要是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其园林艺术特色和结构布局也受到当时园林建造的一些影响。 二、园林艺术与结构布局鉴赏 1.古朴典雅的园林风格。从整体的园林艺术风格上来看,成都武侯祠的园林艺术风格是古朴和典雅的,园林文化以“三国文化”为主要脉络,这也是将之称为“三国圣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成都武侯祠在园林艺术中有着浓厚的古朴和典雅气息,追求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既有规则布局又有自然布局,以静远堂后的荷塘为分界线,荷塘西北有船舫和桂荷楼,桂荷楼是水景区域的最高点,也是欣赏全部水景的最佳地点。从桂荷楼上放眼望去,整个荷塘景色尽收眼底,而船舫则采用悬山样式建造,与荷塘交相辉映,十分自然地融为一体。荷塘的水景部分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并有着浓厚的文人底蕴。唐代杜甫曾居住于成都,多次游览成都武侯祠,并留下许多传世佳作,杜甫诗作中对于武侯祠的描绘在后来的修缮改建中也起到了很大影响。因而成都武侯祠园林艺术风格中古朴典雅的气息与杜甫诗作文化的影响也不无关系。在武侯祠的密林中修建有三座独立庭院,分别是听鹂馆、听鹂苑与和畅园,这三座独立庭院中有着浓厚的川西园林特色,建筑形式古朴简约,隐藏在密林中,由小路连通,正可谓“曲径通幽”。从我国的传统园林文化中可以看出,这种建筑形式背后的文化意涵也有“藏而不漏”、“君子守拙”之意。这三座独立的小院在建筑风格上也别具一格,将自然元素有效地利用了起来,建筑布局也并非完全对称,而是以融合外界自然事物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对称,并不追究繁琐和奢华,以简约、古朴、自然为主基调[2]3。 2.具有人文气息的植物景观。成都武侯祠的植物景观也是其艺术风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杜甫诗中所言“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柏树便是武侯祠中主要的植物景观。柏树在我国园林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柏树常被种植于纪念性园林中,在我国现代的一些烈士陵园中也多有种植柏树,以示对先人的怀念和祭奠。同时,柏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还有着其他的含义,柏树被看做君子的象征,而武侯祠中柏树景观的形成一方面源自杜甫诗作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柏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成都武侯祠中种植的植物景观非常多,以柏树为主,辅以榕树、松树、喜树、香樟等常绿乔木,并且还种植有大量的灌木,如丁香、宝珠香、六月雪等等,地被则以麦冬为主。在此之外,武侯祠中另一个重要的植物景观便是竹,竹同柏树一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是君子形象的代表,武侯祠中种植的竹种类很多,有棕竹、毛竹、文竹、紫竹等等,数量超过一万根,分布在溪畔、江岸等各个地方,形成了一种古朴典雅的独特景色[3]37。正如诸葛亮所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竹这一意象不仅符合诸葛亮的形象和品质,也符合我国文人雅士的一种文化价值取向。从中也可以看出,成都武侯祠在植物种植选择方面并非是无意的,而是通过自觉的人为选择,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具有深厚人文气息的植物景观。这种植物景观与武侯祠本身的建筑文化风格也十分协调,充分烘托出了建筑古朴典雅的风格,并且也给人以更多的文化意涵。 3.富有层次的空间处理。武侯祠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开敞式、封闭式、楼停式等各种建筑形式错落其间,园中的建筑风格也并不统一,祭祀殿以庄严肃穆为主,而其他景致院落部分则以古朴典雅为主。在刘备殿西侧的碧草园中有一个水池,水池中心处建有鸳鸯亭,通过廊桥连接,构成“品”字形,这种庭院格局就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空间结构,并且其他院落也呈散落式分布,这些院落又与武侯祠的整体布局形成了空间层次结构。各个院落独自构成一个封闭的小区域,各自之间又相互连通,没有破坏武侯祠的整体格局,而又将院落建筑风格与整体建筑风格相融合。如荷花池、香叶轩、爱树山房、三顾园等等,在层次结构上十分丰富,巧妙地进行了空间处理,形成了立体感很强的空间结构。因而整体上而言,院落之间的封闭与开放在空间处理上就形成了统一,并且辅以树木和亭宇,保持了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各自封闭院落之间也有着一些重叠之处,走廊和花墙成为院落间相互渗透的关键点,通过这种渗透,使得独立封闭的小园相互融合,空间上的处理与层次丰富更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4]28。这也使得游客在游览武侯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空间视觉上的错觉,形成一种独有的美感,置身其中能够领略到各个小园中曲折蜿蜒的独特景致。刘备殿较为宽敞,大气庄严,十分肃穆,而其他独立院落的风格就与刘备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同的建筑风格在武侯祠中实现了统一。在这之中,空间上的巧妙处理与丰富的层次结构,就是融合这两种建筑风格的重要部分,正是在这种过渡效应下,二者的融合才更加协调和自然。 4.中轴线对称的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分界,两端对称的布局结构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布局方式,在成都武侯祠的整体结构布局中也是如此,武侯祠中的主体建筑分布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分别为诸葛亮殿、过厅、刘备殿、二门、大门,其中大门是武侯祠的入口处。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中,刘备殿和诸葛亮殿是主体,这两座建筑以中轴线为基准,分布在整个武侯祠的中心处,两座大殿建筑风格十分庄严肃穆,刘备殿更加宽敞、大气,诸葛亮殿则更为紧凑。从大门处一直到最后的诸葛亮殿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轴线,中轴线两端散布着众多独立的小院落。这种布局方式是我国古典建筑中常用的方式,在川西园林中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在康熙年间对成都武侯祠的修缮中,将原本合祀一殿的诸葛亮与刘备分开,并且刻意将刘备殿修得更加宽敞,放在诸葛亮殿前,以此体现君尊臣卑的思想。但是事实上,从诸葛亮殿的结构形式和其他院落的分布来看,诸葛亮殿依然是武侯祠中的主体建筑,依照我国传统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思想,中轴线上位置最后的大殿并不是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应当在前或者在中间部分。武侯祠中的刘备殿位于中轴线最中间部位,大门、二门在前,过厅、诸葛亮殿在后。但是事实上,诸葛亮的名望和影响很大,并且武侯祠的建造目的也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因而虽然在清朝康熙年间被人为地进行调整过,但是依然无法改变诸葛亮殿的主体建筑位置,这一影响并不仅仅是文化因素造成的,从其建筑的后续修缮中,也能够看到这一点。 作者:罗嘉 单位: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园林艺术论文:风景园林艺术化发展思路 摘要: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风景园林体系中可以借鉴的优秀素材,恰的运用可以充实和提升园林内涵和造园水平,蕴含着深厚艺术形式的风景园林景观更能贴切民意,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因此,风景园林艺术化将会是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风景园林;艺术化;发展 1风景园林的艺术意境 所谓意境,是一种由“意”和“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是指由艺术形式表现的感情和描绘的图景糅合而成的一种美的境界。园林艺术意境则包含了群众游览园林时情感的主动感受——意、园林艺术表现形式的客观实体反映——境,这两方面的情景交融、共同作用就形成风景园林的艺术意境。“情景者,境界也”,正确的指出了意境构成的两个基本因素:情与景。情在人,是主观的;景在物,是客观的[1]。当风景园林中的二者交融之后,便意中有境,境中有意,难以分离,自古以来,我国的风景园林范畴非常重视园林艺术意境的营造。中国园林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园林艺术意境的内容一直随着历史进程而逐步丰富和完美。 2风景园林艺术化的创造手法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个方面”。园林艺术意境的表现方式包括:其一,广泛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如状写、寄情、言态、比喻、象征、寓意、点题等,创造园景意向。如古典园林中的:荷风四面亭,网师小筑、雪香云蔚,真趣亭等等。其二,借助文学诗词等多种形象语言,使园景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如“留得残荷听雨声”、“小楼一夜听春雨”、“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等[44]。其三,采用建筑、乐器、文学、诗画、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法,糅合在一起,使园林艺术意境深邃悠远,让游览者从空间上、时间上对风景园林产生一种艺术的享受和富有哲理的思维启迪。风景园林运用艺术化创作理论,巧妙的将花木、石雕、山水等物质形态综合布置,进而表现画卷般的意境,创造出“风景美如画”的园林艺术化境界,可以说,园林即是是立体的画,更是凝固的诗,美丽婉转。由此而来,中国风景园林的美,不仅表现在园林景物的形态、神态上,更深的表现在与游赏者主观的情感相交融的意境中。 3风景园林向艺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1古典园林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一直以来,艺术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的重要因素。艺术创作描述记载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后来人能够目睹前人遗留下来的这些历史文化。无论在上海、北京、巴黎等各个古文明都市中的建筑物和园林景观构筑物等艺术作品都在诉说着各自的历史。一直以来,景观规划师往往集艺术家于一身,各门类的艺术对园林建设的影响总是不能回避的;中国古典园林以诗画作为素材,造园者往往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学艺术修养。我们对田野景观中那自然恬静的美、对古典园林中那经过设计饱含诗画的美,有着人类天性的和文化艺术历史传承的触动。古今中外,从鲁本斯的油画到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到帕拉迪奥的建筑再到勒•诺特式的古典园林,这些艺术形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曾得到如此完美如一而不分彼此的融合。就连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出现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也摆脱不了同时期盛行的风景画和浪漫主义田园诗歌的影响[2]。以此来看,古典园林总是和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艺术创作中发掘营养元素。 3.2现代艺术与风景园林的关系 从古典园林与古典绘画、雕刻的形影相伴,到由现代艺术影响下出现的多种风格的风景园林,艺术一直在风景园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初期,在西方国家产生了一系列的艺术改革,这些艺术改革从艺术创作手段、思想表现形式、表达媒体介质等方面上对人类的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彻底性的变革,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这巨大的改革浪潮即称为现代艺术。为现代艺术的崛起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继而也影响到风景园林艺术化的改革。如今风景园林设计者也从现代艺术作品尤其是视觉领域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3]。提供了风景园林审美上的某种指向性,进而为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提供了多彩多样并具备思考意义的艺术模式和艺术氛围。 3.3风景园林艺术化发展的思考 钢筋水泥的快速筑城导致着人与生态环境、艺术传承的渐行渐远。人类在之所以需要艺术,就在与它可以有助于我们逃离尘嚣,超越世俗,升华灵魂,获得本真。当我们在艺术的天国徜徉流连之后,我们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净化,艺术,正像一缕天光,照彻了碌碌尘世,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园林作品,同样会带给人类似的感受,这是园林艺术化的根本目的。风景园林艺术化是文明的象征,人与环境的关系根本上反映着人与文明的关系[4]。风景园林不仅要表现为舒适美好的外部空间环境,更要满足人民群众亟需的艺术文化需求,在园林环境中沐浴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风景园林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类发展进程不应以文明失落为代价,在艺术文化精神追求的前提下做到与自身外部环境和谐共存。与传统园林绿化仅仅注重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性相比,积极寻求风景园林外貌审美下的空间艺术、文化、人文精神的交流,关注风景园林与公众的对话,将各类艺术形态巧妙的介入风景园林中,使风景园林中具备更多的人文艺术景观,因而就能超越了可触摸、传统的、限于空间的“自然环境装饰”的园林范畴,注重和推进多样化艺术模式建设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艺术化将会是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杨林1 聂文鑫2 徐晓芳2 单位:1.衡水市建筑市场管理处 2.承德医学院 园林艺术论文:高职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对策 摘要:本文全面的分析了《园林艺术》课程在高职园林类专业中的地位以及该课程目前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实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园林艺术;教学;对策 《园林艺术》课程是高职园林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也是充满艺术性和想象性思维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对景观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让学生掌握园林基本理论和解决一般园林场地设计问题的能力。随着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园林行业人才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行业的要求,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理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1园林艺术课程在高职园林类专业中的地位 《园林艺术》课程是园林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素描》、《园林制图》、《园林花卉》、《园林树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园林艺术》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园林艺术》课程同时衔接了后续课程《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园林工程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也为考取园林设计员奠定基础。确切地说《园林艺术》课程在整个园林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园林风格形式、园林空间造型艺术手法、园林设计基本要素的合理运用和园林造景技巧等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分析能力,并能综合运用于实际的园林方案设计和园林工作中。园林艺术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艺术特征分析、园林构图艺术分析、园林风景艺术分析、园林色彩艺术分析、园林山水地形艺术分析、园林建筑小品艺术分析、园林植物种植艺术分析、园路广场艺术分析。内容涉及学科范围较广,是一门相对综合性的课程。 3《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 3.1课程本身涉及内容面广、知识点杂,实践操作难度大 园林艺术是融入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是融文学、绘画、书法、建筑、工艺美术、雕塑等艺术门类于一体,涉及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小品、地形、水景等多方面的知识点,内容较为庞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好把握,同时也不便学生们的理解与记忆。再者,该门课程内容本身就偏理论,开设的学期相对较早,在具体的实习操作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单纯的参观欣赏典型园林形式显得太流于形式,让学生绘图设计又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要真正的达到想要实习目的也不简单。 3.2学生艺术修养欠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园林类专业要求学生有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审美意识,然后再有意识的培养其对园林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园林岗位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而对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艺术修养,对于园林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先得有发现美的眼睛,然后去欣赏美,进而创造美。设计师是一个辛苦的职业,作为一名初学者应该要不断的练习、思考并不断的查阅资料充实自己,而对于现在的部分高职的学生相对来说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培养与提高。 3.3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间内容重叠多 由于园林艺术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和园林类专业的好几门课程的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和交叉,如果在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沟通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相似或重复的情况,比如园林植物种植艺术分析与后续课程《植物造景》中的内容有相似处;园林山水地形艺术分析与后续课程《园林工程技术》的内容有重复之处;而园林建筑小品艺术分析与后续课程《园林建筑设计》有类似内容出现。如果沟通不好就会重复讲授,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3.4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一是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由于园林行业发展迅速,艺术设计类课程一直没有较完善的与时俱进的教材,部分教师仍以相对比较陈旧的教材为主授课,会影响教学效果;二是部分高职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他们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于园林企业对人才业务素质需求以及整个设计项目的实际流程不是很熟悉,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再者,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学生素质层次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要能结合实际情况分层次因材施教,这个也容易被不少教师所忽略。 3.5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问题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选择依旧是全程授课采用“黑板粉笔”形式,或者是有投影,也只是普通的幻灯片的形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仅仅局限于课堂。对于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较少。 3.6考核形式单一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园林艺术》课程的考核一般分为理论试卷考核和图纸作品考核,此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理论考试通常是应付型的考试,临考前死记硬背;图纸形式的作品考核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往往都是套用其他的一些优秀设计作品,或没有章法的随意“填充”,缺乏创新,学生的潜能没有完全发掘,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对于《园林艺术》课程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对策 4.1整合、协调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积极与园林类专业别的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适当调整园林艺术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区分不同课程中这些内容的侧重点,作好与专业课程间的衔接,制定好课程标准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与遗漏。通过整合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教学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完善了教学体系。 4.2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平时要增强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的了解和参与度,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内的园林类博览会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着共性,找到兴趣点,会有助于艺术修养的提高,只有广泛通晓各种艺术流派,才可能采各家之长,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平时要给学生课余安排、引导和督促,慢慢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4.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传授现代园林规划知识的教师,都应该不断充实、更新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双师型”教师指的是一专多能、专兼结合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园林艺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利用分批去园林公司锻炼、老带新等措施提高在校老师的素质;同时,也可以外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兼职园林艺术实践课程教学。 4.4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要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可以包含有大量园林设计图片、动画、实验实训演示录像等,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其次可以结合一些软件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辅助管理、教师操作演示、文件资料发放、学生操作监控、学生作业提交等功能,对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再者就是课程网站的建设和使用,课程网站提供了大量教学文件、学习资料、相关网站链接等,学生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在线测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课程论坛、博客等则建立了师生间超越时空的联系,方便师生课下随时的沟通交流,使得该课程学习变得更加方便。 4.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位的理念。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采用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过程评价50%+期末作品评价50%。 5结束语 在十来年的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的进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在协调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采用先进、多样的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和提高职园林类专业学生们的园林鉴赏能力,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昊 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园林艺术论文:药洲遗址园林艺术启示思考 摘要:九曜园是五代十国南汉国的宮苑遗址,是古代岭南园林的千年遗迹,也是广州作为古代皇城的见证,因此药洲园林具有皇家园林的属性。探究药洲遗址的园林艺术,能丰富岭南园林的文化内容,拓展岭南园林的时间跨度,同时深铸广州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药洲遗址;皇家园林;岭南园林 “药洲遗址”又称九曜园,是五代十国南汉国的宮苑遗址,是古代岭南园林“药洲”的千年遗迹。它位于广州市教育路与西湖路交界之处,东依北京路,西连教育路,南面西湖街,北靠葱郁的越秀山公园。九曜园因其石碑文化而令文人所向往,在古代广州起到了荟萃人才、酬唱诗文、雅集翰墨的作用。 1药洲的历史渊源 药洲是岭南地区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名胜遗迹,其典故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据有关文献记载,当年的南汉宫苑,湖光山色,窈窕宫室,歌台舞榭而笙歌终日不绝,可见当时宫苑气势之恢弘。南汉王朝于公元971年被宋所灭,历经刘龑、刘玢、刘晟、刘鋹四主,共存55年[1]。 2药洲的园林艺术 南汉宫城苑御中,最著名的是南宫区的药洲。《南汉春秋》记载有:“凿山城以通舟楫,开兰湖,辟药洲。”药洲的园林艺术可概括为理水、置石、种药(用植物观赏)三个部分。 2.1理水艺术 当时广州的西湖路以西有天然的水道流经此域,药洲原为天然湖沼,泉水从湖底流出。南汉王刘龑命罪民开凿并扩大湖区面积达10公顷,其湖水北接文溪,东连沙溪后流人珠江,周围500余丈,湖面呈现南北狭长的形态。药洲的北面修筑有玉液池;湖畔栽满柳树,湖边筑有含珠亭、紫霞阁、明月峡、黄鹏港等建筑景物,红墙绿瓦掩映绿茵丛中。湖中水清如碧玉,沙岛上红药紫草倒映水中,如镶嵌于碧玉中的彩云。放眼望去,药洲可谓柳绿莺啼,水波荡漾,绿潮红雾,其风景绝佳。 2.2置石艺术 药洲之石以九曜石而闻名,南宋方信儒在《南海百咏》中说他当时所见的药洲积石如林,可见南宋时药洲石景仍相当可观。因药洲以石景胜,又有人称之为“石洲”。 2.2.1堤岸桥石 药洲两岸均用石垒叠成峡谷,形状有如明月,峡谷堤岸石旁栽植杨柳,洲岛间以石架桥,《南海百咏续编》记:“采砺山石,跨湖为桥”,题咏家称之为“宝石桥”。据传宝石桥的桥石光洁如玉,每块长丈有六,横三尺,厚二尺,平列如砒。药洲的石桥之美观由此可见一斑。 2.2.2洲岛置石 药洲池中设岛,岛上构石成山,园中奇石林立,元代吴莱有记载药洲“列石嵌奇,突出者九”。九曜石得名于天上的星宿,九曜指梵历中的九星(宿),亦称“九执”[2]。史记九曜石为刘龑命带罪之富人从江苏太湖周边运回来的太湖、灵壁石,但也有专家经考证后认为五代时期太湖属吴越和南唐两国,距离南汉国比较远,从太湖运石回南汉的可能性较小,并且现存遗石不是太湖石或灵璧石,而是属于“石灰石”,很可能取自西江的封州(封开),用船运载到广州。 2.2.3置石诗词艺术 一千多年来,千百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游览药洲,并在此立碑刻石,留题赋诗,使之成为富有历史、书法艺术价值的园林古迹。书法家米芾在“笏石”(因该石的形状非常像朝廷大臣叩见皇帝所用的朝笏而被称为笏石)所题的“药洲”二字最为有名,石中上书“药洲”,下款“米黻元章题”,被历代赏石之人视为瑰宝,可惜“笏石”上的字样已经模糊不清,所幸有真迹复制品刻于碑廊的碑石上。该“笏石”历史上曾被多次移动,先被放置于“广东布政使署”后堂的东院,后又被张之洞放置在两广总督署,1934年又移回“广东布政使署”东院,新中国成立以后“笏石”才被移返药洲九曜园。另外,米芾还曾题诗:“碧海蜃阁,青空起夏云。瑰奇怪石,错落动乾文。”于九曜石中的“掌迹”石上,但该石已不存在,今仅存摹刻碑石(清道光年间叶志诜摹刻)一块,放置于九曜园池畔。 2.3花药艺术 药洲不但湖秀石奇,同时也注重栽植奇花异草。药洲因其在湖中设置沙洲,岛上栽植花药,因而称为药洲。花药是可供观赏的药用花卉植物,一方面可以装饰药洲西湖的风景,远可观其色块之美,近可赏其婀娜之态,另一方面可以供炼丹者用于炼制“长生不老”之药。刘龑设置药洲以象征神山,集中炼丹术士在西湖洲岛上修炼丹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刘龑最终虽没达到其目地,但客观上造就了药洲之美,《宋•九耀石刻》有诗句描述“花药氤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可见当时的药洲西湖上炼丹者众,炼丹之气雾缭绕,西湖因而形成一片水雾蒸腾,云雾缭绕的气象,加之堤岸垂柳飞絮随雾飘荡,沙洲花红草绿镶嵌于湖光雾影中,时隐时现,仿佛一片人间仙境一般。药洲之名实至名归,充分体现南汉国都高超的花卉培育技术,及古人对药用植物与观赏植物的运用技术。 3药洲园林的发展与衰落 南汉王朝灭亡后,宋、元、明、清期间虽然不断遭受战争的摧残,但很快得以修复,药洲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方文人墨客,为士大夫觞咏泛舟、游览避暑之胜地,数代均有名人雅士(如苏轼、米莆等)到此泛舟,留题赋诗。南宋嘉定元年(1208)略使陈岘加以整治,在湖面种上白莲,称之为白莲池,建爱莲亭。到明代,西湖仍具有数百丈,景点留有宝石桥、黄鹏港等,高大的九曜石傲立湖中,时以“药洲春晓”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到了明朝后,由于溪水变道,断绝了西湖的水源,湖面不断淤塞缩小,同时,由于广州商业的繁荣,城市街道的规划,西湖水面渐渐消失。沧海桑田,宽阔的西湖在清代后大部分变成了陆地,只留下现今“九曜园”这片小块园地,以及九曜坊、西湖路、仙湖街等名街名巷。 4结束语 药洲遗址是一座千年历史的名胜遗址,它饱含了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与人文景观,是广州货真价实的皇家园林杰作,是广州作为千年古都的历史见证。它填补了岭南园林空缺的区域性代表绝作,是丰富岭南园林文化的绝好内容,是深镌广州文化内涵的重要篇章。我们期待药洲遗址这座璀璨的皇家园林古迹,能受到广州政府与人民更多的关注,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光芒。 作者:周罗军 王江锐 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园林艺术论文:北方园林艺术精神思考 摘要: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法则,集建筑、文学、书画、雕刻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享誉世界。因地域广阔,中国各民族、各地区对园林艺术的理解和偏爱各不相同,于是出现了风格迥异、极具特色的园林。在这之中以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北方园林最广为人知。南方园林自其风格形成之始便对北方园林产生影响,并成为北方园林学习的对象。而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北方园林,因受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其硬朗率直、雄壮厚重的风格又不同于江南的柔美婉约和岭南的轻盈自在,具有一种独特的诗意和气质。 关键词:北方;园林艺术;精神 中国是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国语•周语》中说:“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囿为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说文》释义:“囿,苑有垣也。”垣就是矮墙,被矮墙所围合的苑就是囿,是中国园林最初的雏形。陈从周先生曾作《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一文,他以散文家而非建筑家的姿态总结了北方园林的华丽和南方园林的雅秀。北方高亢而南方婉约,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文化、经济、地域、气候等因素兼而有之,其中气候的影响可能是最为显著的原因之一。南北园林各有千秋,从时间上说,中国园林最早时起源于北方,发展于南方,最终南方又对北方形成深刻影响。 一、南北园林的差异 中国地域广阔,论及园林艺术,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各地各具特色,其中以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以及北方园林最为典型,广为人知。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在其所著《中国古典园林史》一书中曾有论述:江南、北方园林风格早在元、明时期就已经形成,入清以后,岭南风格异军突起,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覆盖两广、福建、台湾等地。就全国范围内的造园活动而言,除了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之外,几乎都受到这三个地方风格的影响或者作为它们的辐射波而呈现为许多“亚风格”。这许许多多的地方风格,都能够结合各地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呈现出浓郁的乡土色彩,形成百花争艳之大观。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这个终结阶段,私家园林长期发展的结果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 (一)北方园林 因气候的差异,北方园林的人造景观较南方园林少,更强调与自然的结合。相较于南方,北方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较为困难,所以常见两个极端:皇家园林气魄非凡常伴大山大水,私家园林需凿井取水甚至旱地水作,更少见南方园林小桥流水之景,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北方园林善借自然之河湖山川为景,大气开阔,气势令人震撼。元、明以来,北方园林艺术受皇家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多为规模宏大、气势恢弘之作,其景致端庄大气,包罗万象,不拘一格。总地来说,北方园林多为帝王贵胄所建,规模较南方更大,强调自然山水,凸显历史的厚重感;院落与景观融分有度,气度沉稳。而在这种大开大合的雄壮粗犷之下,秀丽媚美也就显得有所不足了。 (二)江南园林 “吴才大贤,尽出江南”。江南地区风物清嘉,人文荟萃,名士辈出,长期以来就是中华文苑艺林的渊薮之地。自南宋政府迁都临安(今杭州),江南逐渐经济繁荣,百工兴旺,至明清达到顶峰,贾而好儒者不乏其人。文人雅士好结社,而结社多在园林。有了文人的参与,江南园林自然比北方更显清新淡雅,与众不同。江南园林以私家园林为多,整体规模较北方要小,且景观以人造为主,因水量充沛,园内多设亭台水榭。总地来说,江南园林依水而建,布局紧凑巧妙,繁复而细腻,园内景观精致细腻,淡雅朴素,粉墙黛瓦,曲折幽深,犹如江南女子一般婉约。当然,受地势所限,园内面积普遍较小,难免略显局促。 (三)岭南园林 岭南有临海之利,其海外通商的历史由来已久,因此形成了“多元共存,商文合流”的独特文化,也造就了岭南人理性、务实、达观的个性。和岭南人一样,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是岭南园林最大的特点。岭南园林面积通常比江南园林更小,宅居通常与庭院融为一体,使得岭南园林直接反映出了岭南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岭南园林不追求大而全,而在于实用,庭院布局以适应主人的生活起居为主,一切水石花木只为营造更为自然的氛围。总地来说,岭南园林受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双重冲击,将西方古典雕塑手法与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布局相结合,园内尤以雕刻见长,精细素雅,玲珑可品,形象上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不同于北方园林的壮丽和江南园林的秀雅,岭南园林更加轻盈自在。但因园林面积小且气候炎热,建筑为满足通风要求多体量偏大,使园林显得深邃有余而开朗不足。 二、南园北鉴 南方园林虽然历史不及北方久远,但发展迅速,对北方园林影响深刻。我国“南园北鉴”的历史由来已久,大概可以追溯到宋徽宗时期。宋徽宗曾将荔枝树北移栽于皇宫内的宣和殿前,甚至当年还开了一次花,结了果实,因此有了“蜜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的诗句。虽然徽宗皇帝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写生,而并非建园造林,但自徽宗开始,历代都有前赴后继者不辞艰辛地尝试“南景北移”。这种风气在清代达到顶峰,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乾隆皇帝。周维权教授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有一段描述:乾隆皇帝作为盛世之君,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平生附庸风雅,喜好游山玩水。他自诩“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对造园艺术很感兴趣也颇有一些见解。乾隆曾先后六次到江南巡视,足迹遍及江南园林精华荟萃的江宁、扬州、苏州、无锡、杭州、海宁等地。凡他所喜爱的园林,均命随行的画师摹绘为粉本“携图以归”,作为北方建园的参考。康熙以来,皇家造园在实践经验上已承明代传统并汲取江南技艺而逐渐积累,乾隆又在此基础上将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组织工作进一步加以提高。由此不难看出,北方园林在清代已深受南方园林影响,不论皇家园林还是私宅园林,都能看到南方园林的影子。“南园北鉴”既非始于今日,也不会自今日而止,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古人的态度比今天更理性。周维权教授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有例:狮子林是苏州的名园,元代画家倪云林曾绘《狮子林图》。乾隆南巡时三次游览此园,并且展图对照观赏。倪图中所表现的狮子林重点在突出叠石假山和参天古树的配合成景,而乾隆咏该园诗则谓:“一树一峰入画意,几弯几曲远尘心。”实际上也是对倪图意境的赞赏。因而先后在北京的长春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和静寄山庄内,分别建置小园林亦名“狮子林”。它们并不完全一样,也都不同于苏州的狮子林,但在以假山叠石结合高树茂林作为造景主题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所以说,长春园、避暑山庄、静寄山庄的狮子林乃是再现苏州狮子林造景主题的变体。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不单纯模仿,这是古人创新创造之所在,也是今人应学习之处。 三、北方园林的精神 中国园林因气候和地形等条件限制,各有其特色。江南园林典雅,岭南园林俊秀,北方园林显得雄奇浑厚。直到今天,谈及北方园林,人们总会以“北方自然环境恶劣,地理环境单一”为评价之基础。如此看来,似乎北方从根本上并不具备产生优秀园林艺术的条件。不可否认,南方相对温暖的气候使得南方园林——尤其是岭南园林四季如春,艳丽多姿;江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亭台水榭灵活运用于庭院之内,水流动静相交,更是让人拍案叫绝。相比之下,北方气候寒冷,植物生长期短,水资源又相对匮乏,以至于在北方除皇家园林能够享有大面积水域外,其余各种类型的园林中水体所占比例都很小,甚至旱地造园,“旱地水作”。但“四季如春”的气候就是绝对的好吗?南方园林的温婉灵动是否就是绝对的美?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北方寒冷的气候成就了北方的四季分明,不同于岭南园林的轻盈通透与江南园林的灵动清秀,北方园林的四季分明所凸显的是一种更加硬朗且率直的气质。想来在北方的景致之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并非大山大水的壮丽,而是四季不同的景色和不断变换的色彩。一般认为,北方园林在景观植物的选择上常用松树、柳树、槐树等,但事实上北方园林中常见的植被远不止于此,如元宝枫、樟树、银杏、黄栌、稠李等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呈现出不同色彩与形态的景观植物也是极为常见的。在设计者的精心搭配之下,北方园林植被层次鲜明丰富,四季不断变换,园内的色彩与形态也不断变换,不同景色排列于眼前,更显得朦胧有致,意韵悠长。所谓“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四季分明的硬朗而直率的气质与历史的厚重感,这正是属于北方的独特诗意。想来气候其实无所谓好坏,四季不变的气候难免有些单调,而北方正因四季分明才有了四季不断变化的景色。四季更替,因而人的创造力也是无限的,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北方的园林艺术中,四季分明的气候恰恰就是最独特、最宝贵的创作资源。若说北方园林艺术的精神,区别于江南柔美婉约的硬朗率直,不同于岭南轻盈自在的雄壮厚重,这才是北方园林所拥有的独特气质。 四、结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园林艺术大概也是如此,正如江南自古多文人雅士,江南园林就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间的情趣;岭南沿海而富庶,岭南园林便显得精致华丽,中西兼容;而北方的园林也如同北方人的性格一样,硬朗而非柔弱,率直而少晦涩气,这是北方园林艺术的精神气质。既然北方园林艺术比南方园林艺术的历史更为久远,那么北方园林也必定有其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因此,作为园林设计者,作为北方园林艺术的继承者,我们该有一种自信,即创造属于北方诗意的自信,这来自于北方园林厚重的历史积累,也来自于我们自身的精神。 作者:赵辰飞 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园林艺术论文:日本茶庭园林艺术特色探讨 摘要: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经民族生活习性、民族性格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日本茶庭作为茶文化中特色组成部分,也是在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布局、色彩的前提下经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改造下形成的,对日本茶庭以及茶庭中园林艺术的研究是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差异性比较的重要举措,对研究日本民族性格、精神文化特征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日本茶庭文化内涵做简要概述,其次着重分析茶庭的建造布局、艺术风格、色彩搭配以及具体用途,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茶庭的园林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宗教色彩、美学原则以及茶文化内涵,从而为进一步解读日本茶道文化提出思考。 关键词:日本茶庭;园林艺术;精神内涵;艺术特色 1日本茶庭文化内涵概述 在日本,茶庭文化、茶室文化和饮茶文化是茶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自中国茶文化引入日本之后,由于日本民族性格喜爱饮茶和追求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所以在中国传统饮茶习惯基础上不仅创新饮茶方式、发明饮茶工具,而且在逐步发展中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茶道。在日本茶道文化中,茶庭和茶室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一致、两个部分相通相连,互为补充。茶室建筑是包括有茶室、水屋、走廊、外景组成。和茶室相对的是茶庭,茶庭种类较多,功能性也不同。常见的有供读书休闲的疏远茶庭、修禅静心的修禅茶庭、露天观赏茶庭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草庵茶庭,该类型茶庭在日本最为常见,又可被称为露地,根据建造规模和周围环境不同,其露地级别还不同,比如三重露地式样的建筑结构其露地从外到内又可以分为三区庭园。日本茶庭的建筑风格和建造方式别具一格、十分精致讲究,这些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思想和传统文化内涵。 2茶庭的建筑构造和艺术风格 2.1内部景观 日本茶庭内部景观都是按照一定的园林建造思想进行设计,日本茶庭园林不仅是饮茶修身养性的场所,更是修禅的圣地,所以日本茶庭的建造都有很强的禅宗意境。在茶庭的构造中,道路往往设计成弯曲状,铺设高低起伏,常常在道路两旁放置山石,用此来代指茶庭身处深山。在道路两旁和石块处种植低矮植物,来代指山林。在茶庭设置假山、水塘、小涧,流水潺潺的意境营造山泉流动的情境,并协助石灯笼的色彩点缀来总体烘托出茶室所处环境的清幽、宁静和和谐。在日本这样一个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茶庭的设计面积一般较小,内部景观设计大多精巧玲珑,但是营造的禅境氛围十分浓厚。将日本人所追求的大自然景观和自然感觉都融入到茶庭的园林构造中。这不仅和茶庭的观赏、修身养息功能相关,而且营造出的宁静致远氛围能平复人焦躁心情,在进入茶室之后能以平和的心态饮茶,真正体会到茶道。 2.2色彩搭配 茶庭的主要作用是营造一种和谐、宁静的意境,为进入茶室饮茶的客人提供心灵的洗礼,所以在色彩的搭配方面一般是以绿、灰为主,来达到融入自然的感觉。比如内部景观山石、假山、道路以灰色为主,植被、水景以绿色为主。常见的草庵式样茶庭一般在道路两侧还会设置白色沙石作为分界标志,这样不仅给茶庭增添纯净感觉,而且和总体颜色形成对照,起到很好视觉效果。此外,景观的颜色以自然色调为主,不加入人工修饰,茶庭布景对原始自然美的追求也是民族性格和日本茶道文化的体现。在日本茶庭的园林布景中,一般很少设置色彩斑斓的花株,但是深山中常见的品种可以常见到,比如梅花,总的来说,茶庭色调追求朴素,也正是营造幽静深远饮茶环境和心境的重要体现。 2.3趣味性 日本茶庭的建造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幽静深远的禅宗意境,而且在具体布景中能体现出的是日本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风格。总的特征是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从布景小样的建造规模来看,大多小巧精致,形状不一、色调搭配和谐、布局合理有据,既不会造成视觉冲突,也不会显得突兀。比如假山流水布景处的洗手钵(主要代指山间小涧的洗手功能),在茶庭内的形态各异,有的是水盆形状、有的是山间石块原貌、有的是经人工雕琢,别具一格。路边石块的设置也独具特色,有的随意堆放,有的成双成对,有的孤零一个,总体看来则乱中有序,却又不失观赏审美功能。从布景的规模来看,运用象征手法和思维想象的理念将一系列物景用来代指大自然景观,体现出日本茶道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智慧情趣。茶室的建设地点一般远离喧嚣集市,环境优美,清净悠远的场地,用茅草、石块、木头等原始材料进行人工改造,建造茶室。泥墙、茅草屋顶、纸糊窗户构建的茶室周围设置一个很小,却别有洞天的茶庭,在此饮茶、参悟人生,这也是远离闹市,追求亲近自然,修身养性的禅宗精神。 3日本茶庭园林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3.1宗教色彩 无论从茶庭的布局还是建造风格,其中主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就是具有浓厚的宗教理念和格调。这和日本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首先,茶庭就建造结构和设置理念来看,其主要目的是给茶室营造一种众星拱月的意境,茶庭的建造目的不是饮茶,也不是单纯的欣赏,不仅具有引导饮茶者进入茶室,安抚其心境的作用,还起到烘托整个饮茶环境的效果。在日本,饮茶具有严格的饮茶规定,除了饮茶者必须着衣得体、正式、整洁,言语、动作神态必须得体优雅,茶具和泡茶流程也都要求十分严格。其次在饮茶过程中,饮茶者之间只能谈论哲学、宗教等话题,日常俗事、庸俗化话题严明禁止。对茶会的组织者和茶庭所有者来说,对茶庭的视觉、心灵体验效果要着重注意,不仅要做到各个布景之间的完美衔接,保证其整体性的和谐,而且要对每一处布景的单项作用进行考究,通过茶庭的过程中心灵能得到感受,从而达到一种禅宗的境界。早在日本封建社会时期,武士阶级在进行征战之前会在茶室进行坐禅,以此来达到心境平和的状态,以此可看出,茶庭中的园林艺术中承载的茶道文化对日本人来说还具有精神安抚的功能,这也是宗教理念的体现。其次,日本茶道中的清净、自然、朴素的理念也正是佛教思想的体现。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主流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日本茶道的发展和演变始终体现出佛教所宣扬的清、寂、静思想。茶庭无论从构造、布景、建造材料还是内涵意义上都体现出佛教思想,在佛经中有这样记载:“菩萨冲过三界火宅到达露地。”说明露地的本身就是修行圆满之处,也是佛家修行的圣地。 3.2美学思想 日本茶道界普遍认为,日本茶道文化内涵深厚,涉及到的社会各方面因素复杂。其中主要的是艺术因素、美学因素、社交礼仪和宗教思想,这几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贯通,但艺术因素处于主导和统领其它三个因素的地位。日本茶道文化除了品茶禅悟思想,其艺术特色中的美学思想独树一帜,成为日本茶道文化中重要思想内涵。茶庭的设计布景理念中,除了朴素、和谐、宁静之外,错综复杂,缺陷美也在茶庭的设计中有显著表现。追求整体美,不过分追求对称,也不忽略单个布景的意境。在茶室中枯槁之感的美学特征尤为突出,暗黄木头制成的茶桌、枯叶色调的茶具以及墨迹和破旧不堪却不失古朴色香的茶盒都是茶室中美学思想的体现。日本民族不过分追逐过分人为雕琢的艺术品,唯独对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艺术品情有独钟,这也是一种对美的执着和艺术品经时光雕琢的本质美的体现和喜爱,体现出日本人对内心和真实的追求。所以在茶庭的设计和建设中,这种美学思想被完美运用和诠释。比如茶庭建造的选址,选择远离尘嚣的僻静处、设计理念的自然象征性、茶室建造使用材料取于自然原态。整体呈现出清新自然、简单朴素、宁静致远、禅意深远的意境。 3.3茶文化和园林文化的融合 日本茶文化和园林文化在发展中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经过长期发展,日本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和意境在园林文化中都体现了出来。首先是禅宗思想在园林艺术中的融合。在茶庭的构建中,以清幽、宁静、禅意、和谐等佛教思想理念为指导,在具体布景中讲究还原自然状态,运用象征性手法将自然物象巧妙缩小,还原在茶庭。通过乱石的和谐、低矮绿树的衬托,再加上假山流水的声音,整个茶庭被营造出一种潺潺流水、层峦叠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乱中有序的自然景象,再加上空旷的草坪和色调的和谐搭配与自然材料搭建而成的园林建筑,无论在视觉、听觉还是心灵感受中,都能达到日本茶文化中所宣扬的清、幽、静的体验。其次是人文思想和宗教元素在园林艺术中的融合。日本园林自从中国引入后,前期是以观赏为主,在发展和演变中其作用逐渐由观赏性变成传递人文思想性。在茶庭的设计中,运用物象的合理安排和人为设置来传达出内心的精神世界和民族性格的价值取向。用假山、水景、植被、乱石等来营造自然意境,运用阳光直射和水体反射以及物象的倒影来体现光的美感。用最原始的木材、茅草、石头构建房屋主体,来和茶文化内涵融为一体,来体现精神上和饮茶这种物质行为上都是在追求一种自然、朴素和宁静致远的心灵感受,这不仅是日本民族人文情怀的体现,这也是佛教思想在茶文化形成以及园林建造中的明显标识。 4结语 综上所述,茶庭和茶庭中的园林艺术作为日本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将日本茶道文化无处不在融入其中。从茶庭的自然性回归建造,自然意象景观的设计,到茶室主体建筑的朴素、简约建造和原始性回归。从中不仅可以洞察到日本茶道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日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向往,而且可以从中解读到茶庭不仅仅扮演着营造禅境氛围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承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向往,人们通过物镜来表达自己内心向往和精神追求。日本茶庭虽然没有气势恢弘的建筑体也没有色彩绚丽的色调,但是它所体现的朴素自然、优雅别致、宁静致远理念不仅仅对我们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向往起到一定的熏陶和影响,对今天园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罗琪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 园林艺术论文:休闲农业中园林艺术研究 摘要: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旅游空间拓展,实现农业高效,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要让休闲工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让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这就需要园林艺术的支持。文章主要就“相地合宜,因地制宜”、立体种植、文景相依等3种园林艺术设计方法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休闲农业;园林艺术;自然环境 休闲农业以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并将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到一起进行发展。这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休闲农业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而是将新颖的人性化的休闲服务融入了其中,这样不仅仅是可以对农业资源的潜力进行深度开发,有效地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业价值增加,同时还能够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在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园林艺术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如果将园林艺术设计应用到休闲农业中去,将能够让休闲农业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 1“相地合宜,因地制宜”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的园艺理论中提出“相地合宜,因地制宜”,在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时也应该应用园艺理论。在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之前,需要对现场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势等各种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也就是要做到“相地合宜”,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如遇山则应顺其势,这样将能够在休闲农业规划上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从现有的项目区域基址的地形地貌与原来的道路水系情况出发,本着因地制宜、相地合宜、合理利用投资的原则,将现有的区内的道路以及基本水系作为规划的基准点,发展农业项目时要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做到土地规模化的利用。在确立了具体的休闲农业开发思路的前提之下,需要对项目选择、土地利用现状、区位特点、周边交通以及社会基础配套设施等各种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系统考虑、科学规划,对不同项目的用地位置与规模进行统筹安排,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大拆大建的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休闲农业更好地发挥出作用。 2立体种植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 所谓立体种植就是对空间、时间等各种种植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在开展立体种植的过程中运用园林设计的方法,将人们眼中单调的农作物变成了可以真实接触到的园艺作品,让人民可以享受到更加高品质的休闲农业。在园林艺术中立体种植主要包括了空间、色彩与形状这3个方面。空间上的立体指的是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因为不同的生长特性,在时空上得到合理的搭配[1]。例如那些高大的农作物之下可以种植那些低矮形对光照要求不高的作物,在向阳的地方可以种植上喜光的农作物,在背面则可以种植耐阴的作物。从农作物的特性出发,对休闲农业土地利用率进行改善,形成一种具有空间层次的种植结构。色彩上的立体,在园林艺术上的表现就是冷色系与乱色系之间的调和与对比。运用到休闲农业中,就是充分的利用农作物各个生长期的颜色。例如在桃树下可以播种油菜花的种子,因为两者之间的开花时间较近,两者开花之后,粉白想捡桃花加上其底部的柠檬黄与绿色的点缀,会让色彩更加的丰富饱满,并具备良好的层次感。所谓形状上的立体,在园林艺术上指的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态来对主题进行表现。为此,在休闲农业中可以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之下,对农作物进行一定的整形修剪。通过不同的造型,形成一种似曾相识却又迥然不同的氛围,让人们可以置身到造型精致的作物之中,感受到移步“换景”的乐趣。 3文景相依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 在园林艺术中,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这是园林艺术设计中的“文景相依”的具体体现。在休闲农业中,文景相依的应用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世界范围内,文化旅游的思想已经逐步地成为了旅游的主流。而文化旅游就是指得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对特定文化群体区域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与熟悉,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又能够增长知识、陶冶个人情操。如今的游客,在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看风景,对于景区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产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2]。在规划设计休闲农业的过程中需要与文化进行紧密的集合,做到文景相依,使得休闲农业园区做到“诗情画意”,并成为城市居民回归田园、拥抱大自然的精神寄托所在。为此,在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从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出发,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有机结合,将文化融入到自然之中,让游客在欣赏休闲农业园区风景的同时,还能够品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而能够产生共鸣。为此,需要挖掘当地的特殊文化项目,例如剪纸、糖人、织网、牧羊、挤牛奶、手工艺品加工等等。都可以作为特色文化内容,融入到休闲农业规划中。 4结语 在休闲农业上,园林艺术的运用相当广泛,这不仅仅是可以有效挖掘农业生产潜力,还可以推动自然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积极的就园林艺术与休闲农业两者的结合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作者:宋红卫 宋晓波 单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园林艺术论文:城市绿化中园林艺术意义及作用 摘要:我国积极建设园林化城市,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逐步将系统结构与关键技术相融合,与经济建设相互作用(园林艺术在城市的发展乃至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园林艺术;城市绿化;意义;作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令园林绿化苗木的产业及花卉产业发展迅猛(但因当前种植面积巨增,有些品种出现过剩的情况,因此,不可盲目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建设现代化城市而言尤为关键,因此,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1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1.1城市果树的绿化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令其对城市绿化的美化标准也逐步提升,不但注重树种的观赏价值,还注重树种的经济价值(城市果树绿化不但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净化空气’抑制污染,通过其优美的姿态’芬芳的香气’各种硕果’成荫的绿叶,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景色。 1.2生态的建设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尤为关键,其不仅能够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吸收CO2及有毒气体,还能够吸附粉尘,具有防风固沙’保护水土’降低沙尘暴发生率以及阻碍荒漠化,降低雾霾’风速的能力(园林绿化通过树木的形态’搭配’颜色,为城市进行!上妆",提高环境的艺术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加了城市居住的幸福感。 1.3庭院的绿化 小区’庭院是人们生活与居住之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在庭院中种植观赏苗木,能够为人们营造健康的氛围,而适宜种植的果树包含了月季’桂花’红梅’黑松等。 1.4改良城市小气候 在炎热的夏季,城市绿化的枝叶构成了浓密的绿荫,将太阳的辐射阻隔在外,降低了地面’墙面乃至其它相邻物的反射热度(城市绿化地段具有较强的蒸腾效果,能够耗费掉60%)70%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此,可以令城市温度明显下降。 2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2.1烘托城市的文化氛围 通过当地景观特色,有效解决生态自然景观的关联性,因地制宜,打造出具备地方特点’人文性与历史性的景观(将自然环境置于城市景观设计当中,与当地的气候’地形’生活习惯紧密相连,不但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城市文化,还可以向外国游客展现出更加具备城市特点及历史文化的内容[1](在植物景观园林艺术中,通常使用大量的本地树种(这是由于本地树种不仅适应性强,有利于生存,而且还由于其较低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2有利于加快生物多样化的发展,抑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园林艺术城市绿化透过种植与管理大量植被,实现生物多样化的发展(自然植被的生长,加快了自然环境的构成,人们通过有意识的种植及造型管理,改善了所有植被的生存环境,加快植物’生物’动物的多样性循环发展(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引进了不同物种,依据其生长特征’根系发育情况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及微生物循环,令空气’水’土壤实现了更新氧化,控制了水土流失与环境污染的恶性状况,抑制了自然灾害的产生。 2.3调节温湿度 城市里随处可见高楼大厦,人口尤为密集,令空气流动迟缓,总体温度提高,而绿色植物恰恰可以调节气候的温湿度,为人们带来冬暖夏凉的感受(园林植被透过树枝与树叶蒸发的水分及庞大树根吸收的水分,构成大量水分气流,降低了四周的环境温度(在气温变低时,由于园林植被树荫的覆盖,降低了风速,阻隔冷空气流动,温度提高(由于植被的覆盖,调节了气候的湿度,令植被周围区域的气流湿度显著提升,可以看出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化中的效果尤为明显[2]。 2.4净化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 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化中经由其浓密枝叶的覆盖,错落有序的排列,过滤掉空气中的悬浮物及灰尘,有效净化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另外,园林绿化还可以将大气内的有毒气体进行吸收,有效阻隔噪音,通过规划设计,令园林绿化的配置能够更加科学,以此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园林艺术中的绿色植被而言,不仅需要考量到其外观,还需因地制宜,选择一些符合当地的植物,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 作者:石日祥 单位:桂林市阳朔县杨堤乡林业站 园林艺术论文:园林艺术中的画境研究 摘要:画境是中国园林创作的第2层艺术境界,它把从自然生活中发现和体验到的美,通过概括’取舍’提炼与提高使之成为一个有主体’有烘托’有呼应的多样统一的完整布局,把生境美的素材通过艺术加工,融入中国山水画的笔意,从而上升到艺术美的境界(让景观与画境相通,从而让人们得到视觉与心理的双重陶冶( 关键词:园林艺术;画境 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它囊括了艺术’文学’哲学’建筑等多方领域的知识(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精神上的享受(中国的园林艺术分为3个层次,一是生境,即是对来自自然’来自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反映;一是画境,是一种艺术美的境界;一是意境,即创造一种!触景生情",产生浪漫主义的激情和理想主义的追求(本文所探讨的是园林艺术的第2个层次 画境( 1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绘画’诗文’书法’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她是中国人生活环境中最美的部分,作为整个国家文明和品质的象征,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谈到中国古典园林,首先印入脑海的就是非常具有书卷气息的文人园林(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躲避嚣烦,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以诗画表达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由衷赞赏,而且在自然界中再现这种自然美,并应目会心’借景抒怀(随着人们对自然山水风景的认识逐步深化,多数文人开始将画意融入造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画境是中国园林创作的第2层艺术境界,它把从自然生活中发现和体验到的美,通过概括’取舍’提炼与提高使之成为一个有主体’有烘托’有呼应的多样统一的完整布局,把生境美的素材通过艺术加工,融入中国山水画的笔意,从而上升到艺术美的境界( 1.1王维与辋川别业 一代诗画宗师王维开创了文人水墨山水画的先河,他的写意山水画在总结自然山水构成的客观基础上,追求笔墨神韵,直抒情怀,表现了理想的自然山水美景(他的代表作是位于陕西西安的辋川别业,这是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园林,不仅是因为王维曾著文赋诗咏赞园景,更重要的是他用画意和诗意造园(现时虽然无迹可考,但是从流传下来的文字当中可以窥见一斑(他在$辋川集序%中明确地告诉读者这座建于蓝田县城外的园林风貌: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沂’官槐陌’临湖亭’南坨’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坨’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99王维在$山居秋瞑%和$终南别业%里都反映了辋川别业的胜景,园中建草堂’精舍,堂前屋后有竹林果园,园内园外都是一派自然的色彩(依托山水构筑,凭借湖光山色之胜,创造出既有山川自然之美,而又有人工诗情画意的园林,完全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闲适隐逸的避世思想,人身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感觉(宋代画家郭熙也曾经说过:!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见世之初学,遽把笔下去,率尔立意,触情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已令人意不快,那得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哉?"他所论述的是作画的布局与裁剪(作画如此,造园亦如此( 1.2明代绘画与造园 文人画在进入明代之后,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占据着画坛的主要地位(文人作画一般都要在画幅上署名’钤印’题诗’题跋,甚至以书法的笔力入画,真正把诗’书’画融为一体,因而人们赞誉一个画家就常用!诗’书’画三绝"一类的字眼(人文画的!三绝"再结合它的清淡隽永的韵味,就能呈现出一般所谓的!书卷气"和!雅逸" 即包含着隐逸情调的雅趣,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间造园活动的趋向(在造园过程中除了运用古代山水画的画理来达到一种入画的境界,在各种景观要素的组织上也充分运用了绘画中的构图原理(例如用特置的洞门或空窗,将远处的景物引入,宛若嵌在框中的构图完整的画面(又或者是在一块雪白的墙壁前植上修竹红梅,以粉墙为纸,以窈窕之态’苍劲之姿作画,将自然纳入园中,赏心悦目(园林设计与绘画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是不一样的,但是意境和画理是相通的,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谈到他所构筑的庭院时,也说用到了五代画家荆浩’关仝的山水画意,画家李昭道的小副景物,还有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半壁山水( 2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绘画艺术 中国的古典园林可以说是意境与画境结合的典范,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在西方,景观设计中也有画境的融入,早在18世纪英国风景式造园也有绘画派(PicturesqueSchool),被誉为!诗心画眼"(ThePoet:sFeelingandPainter:sEye),不仅是在字面上,更是在蕴含上也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画境遥相呼应( 2.1杰弗里#杰里科与克利的绘画 英国的景观设计师杰里科是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代先驱,他一生设计作品无数,为大家所熟知的有肯尼迪总统纪念花园’莎顿庄园’穆迪历史花园等(场所精神是其设计的核心,杰里科从广泛的学科中汲取营养,文学’哲学’欧洲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都是他灵感的来源(当然,要深刻了解杰里科的作品,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20世纪最富有诗意与改革精神的一个艺术家 保罗#克利(他以讽刺性和幽默感的表达手法,极富感性的诗意线条,结合梦幻意象与多样技法,致力于抽象与非具象表现的研究,由观念转入视觉,从人物转入大自然与历史,乃至于纯艺术的追求,借由象征来传达艺术理念(!从乱画开始,带着线条去散步",是他大部分作品弥漫的诙谐’幽默的写照(杰里科的许多设计思想’创作手法包括表现形式都来自于克利的启迪,因此,他的设计作品同样有着超现实主义的特点,梦幻而神秘的鱼形的水面和小岛’弯曲的水道等,借鉴克利的绘画,杰里科还将规则的花坛转化为不规则的曲线花坛,构成梦幻的神秘场景( 2.2布雷#马克斯与抽象绘画艺术 布雷#马克斯作品体现了巴西的文化传统与发源于欧洲的现代艺术思想的结合,创造了适合巴西气候特点和植物材料的崭新风格,并与巴西的现代建筑运动相呼应(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景观设计与绘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只是作画工具的不同而已(他用艺术的手法来设计园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布雷#马克斯擅长使用流动的’有机的’自由的形式来设计园林,通过大面积同种植物种植形成大的色彩区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他曾说:!我画我的园林(Ipaintmygardens)"这一句话正道出了他所信奉的设计手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的设计作品大多平面形式强烈,铺装’植物种植’水体形式等各个元素的组合就是一幅饱含激情的画(这幅!画"不仅是二维的’平面的,更是空间的’立体的,草地’砾石和水面提供了一个平坦的连绵不断的大空间,乔木和灌木分割或限定了竖向上的空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为科帕卡巴纳海滩所进行的景观设计(布雷#马克斯将街道当成一块画布,用流动抽象的图案丰富平面构图,铺装材质为具有巴西民族特色的马赛克,颜色来自于本地天然的白’黑和可可棕(红)(从高空看来,是一系列连续而又抽象的图案,自然而流畅,并且没有哪两个图案是完全一样的,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人入胜,减轻了司机长时间开车的单调感(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孙筱祥,在1次国际会议报告中曾说:作为一个园林大师,必须要:5条腿才能站起来,首先,必须是一名充满爱心的诗人;其次,是一名画家(他曾师事孙多慈’徐悲鸿学习西画);第三,是一名懂栽培种植的园艺家;第四,生态学家;最后,才能是一名景观设计师(因此,在致力于园林艺术专业学习的我们,更应该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让景观与画境相通,从而让人们得到视觉与心理的双重陶冶。 作者:周雯文 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园林艺术论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魅力 摘要:院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人们的感觉器官影响,为园林景观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对园林艺术设计和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提供启迪借鉴和推动。 关键词:院感官体验;中国传统园林;魅力;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园林以其天人合一、自成一体的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要求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创造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发展。园林是一门艺术,但它又不同于绘画、雕塑等纯粹的视觉艺术形式,它是一门与人们生活空间和环境紧密相关的综合性艺术。它不仅作用于人的视觉,同时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调动人的所有感觉器官全方位地感受和体验它所营造的意境和美。 1总论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意境之美是指能带给欣赏者意韵悠长、回味无穷、含蓄隽永、情景交融的审美体验。而体验必须以人们的感觉器官的感知为基础。山河、寺庙、云霞、植物、虫鸣、鸟语、花香,这些风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时刻作用于人的感官,形成多维协作、交叉聚合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园林艺术具有五官协同的多感觉的美学特征,通过刺激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甚至融入到意境之美的深刻而独特的审美体验中去。 2视觉 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科学家研究,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经视觉获得。通过视觉,人能够辨别外界物体的形状、色彩、明暗等属性及物品所处的空间状态等各种信息。 2.1形状 形状效果当中最容易受到关注的是轮廓。建筑、植物、水和山石的轮廓都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寺庙园林,一般都建在人迹罕至的密林或险峻的山上,云遮雾绕,使人感觉到神秘莫测。皇家园林,宽广而开阔的湖面展现的是皇族特有的大气磅礴、辉煌宏壮。而苏州众多的私家园林,空间轮廓就自由多了,绝不会出现一线开阔的空旷和寂寥,或假山湖石,或栈桥铺道,婉转自由、灵活多变。 2.2色彩 在影响视觉的所有因素中,色彩是最鲜明、最直观的元素。中国传统园林在色彩效果中最富代表性的当属皇家宫殿。紫禁城中三大殿均采用金色的瓦顶黄屋,红色的柱和墙,白色的大理石台基,整体色彩形成了蓝天、白云、黄瓦、红墙、白基的色彩关系;内部装饰雕梁画栋,鲜明悦目。整个建筑颜色简洁明朗而又辉煌灿烂,极为壮观。行走其间,你能感觉到古代皇帝的浩荡之威,不由自主鼎礼膜拜、心生畏惧。 2.3明暗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明暗的应用,广泛表现在对物体对象空间属性及状态把握的效果巧妙设计。例如利用植物的叶色深浅及落叶和针叶的季相规律来安排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变化;利用深水来表现深邃、厚重、磅礴,利用浅水来表现欢欣、灵动、轻松的情绪;利用粉墙、黑瓦、幽竹的明暗对比来制造多变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利用明暗的规律来影响并创造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意境体验。 3听觉 感官体验当中,听觉的重要性仅次于视觉。而且更容易与视觉产生联系形成感觉联动的效果。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意境的创造往往最重视这两者的关系,当代园林艺术设计把听觉感受的园林设计内容归纳为“声景”,并通过传统园林的各种成功的范例不断发掘和创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声音的产生一般分为自然发声和人工发声2种,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兽虫鱼等,人工发出的声音有晨钟暮鼓、管弦琴瑟、梵音禅唱、吟诗诵读等。个圆的“风音洞”,在东山后的岩石间开了24个空洞,风吹入孔洞呼呼作响;“雨打芭蕉”的场景在很多私家园林中有相表现,雨随屋檐跌落打在墙角的石板或者特意放置的水缸里,发出滴答或者叮咚的声音也颇能映衬惋惜惆怅、寂寥落寞的情绪。至于植桐种柳、培花护土、理水载荷、杂草竹石,自然是蝉鸣蛙叫、虫啁鸟啼的好去处了。 4嗅觉 凭借自然界中具有幽香叶脉腺体的植物和应季相开花引蜂闹蝶的花卉,与园林景观中意境韵致联系起来创造独特的效果,这在现代园林艺术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即“香景”的设计范畴。三秋桂子、荷叶芭蕉、冬日腊梅、空谷幽兰、八月桂花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惯用的香味来源。北京著名景点香山之名就源自于杏花之香,其中香雾窟、雨香馆、香岩室、香山寺等景点都因香而设。尤其是位于半山腰的香雾窟,乾隆根据其景周围绿树环绕、花香扑鼻的特点,把香味和朦朦胧胧的雾景联系起来而命名为香雾窟。 5总结 作为人造艺术领域,园林也是有感情的,欣赏者身处其间,在利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与园林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获得情感。艺术审美的过程就是设计者、欣赏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设计者的意、园林的境、欣赏者的情,三者的高度融合,就是园林艺术审美意境价值的完美呈现。 作者:周静毅 单位:重庆萱颜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园林艺术论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音乐美探讨 摘要:基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之美以及园林美与音乐美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音乐凝固之韵和律动之美进行了简单介绍和探讨,以期增进人们对古典园林艺术的认识。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美;园林美;音乐美 就审美原理角度来看,园林和音乐虽属于2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和共通性,这在结构、创作法则、处理手法上都有所体现,从音乐艺术角度来理解和品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更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而且对现代园林设计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音乐凝固之韵 1.1园林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着相同的节奏和韵律 园林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节奏和韵律有共通之处,二者都集点、线、色彩、质感等效果于某一特定空间,继而营造出或是表达出特定的思想情绪、格调氛围,景观配置和音乐韵律的高与低、曲与直、完整或零散、严肃或活泼,都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配置,具体细化为各要素的布局,都是通过对局部的建构来达到整体的平衡,其中运用到的结合、对比等创作法则和艺术处理方法,都是通过形象思维产生的艺术效果,符合音乐艺术传递出的节奏和韵律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1.2古典园林音乐化的艺术处理和乐律性的景观编排 音乐艺术中有强弱、缓急、重复、高低、曲折、停顿等创作手法,这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也有所体现,如景观的高低配置能够在空间上产生层次感,内外配置能够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楼台亭榭便是园林艺术的停顿,这些都与音乐化的艺术处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走进中国古典园林,领会园林艺术巧妙的布局,仿佛间是在聆听一首让人赏心悦目的乐曲,换言之,游人是在音乐化的空间里行进。以苏州留园为例,该园虽小,却将时空化的艺术处理方式体现得淋漓尽致,别开生面,错落有致的空间体系赋予了整个园林丰富的色彩感和节奏感,仿佛是一首轻音乐,收放自如的艺术处理手法,让人叹为观止。中国古典园林在景观编排上更具乐律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时空的连续和变化上,都与音乐的节奏感不谋而合[1]。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音乐律动之美 2.1古典园林的布局章法 古典园林的布局章法可以分为动静交织、虚实相济、旷奥有度、曲直对比、大小相宜、开合聚散等6种表现方式,这些艺术处理手法的应用,赋予了古典园林一种音乐律动之美。动静交织是中国古典园林整体布局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体现为动静区域的划分,如可供游戏游赏的山水就属于动的区域,可供休憩坐赏的亭榭就属于静的区域,动静区域的划分根据园林规模的大小,各有侧重,通常规模较大的园林,游览路线比较长,且有回旋的余地,主要以动观为主,静观相辅,规模较小的园林正好相反。从整体布局来看,园林有动、静两大区域,这两大区域又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种景象混合交替,动与静也处于交替变换之中,使得园林的艺术结构就有了向音乐一样的动静对比和转换的律动之美。至于虚实相济,主要体现在近景和远景、景处和留空处的对比布局的关系上;曲直对比,讲究一个“藏”字,曲径通幽,方显其中韵味,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更能够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2]。 2.2古典园林的结构韵律 古典园林的结构布置都围绕一个“韵”字展开,“园韵”是园林的“魂”,也就是园林艺术的风度和气质,这主要体现在“独奏”和“协奏”2个方面:园林景观的“独奏”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重复、变化和齐一,这种节奏形式是音乐节奏的基本形式,但也常出现在古典园林艺术中,其中,游廊就是最有节奏的景观;二是层递,这种形式是由重复衍生而来,音乐节奏比例的层递与园林空间造型的层递极为相似,在艺术上是相通的,都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三是循环和回旋,园林结构也具有曲式结构中起、承、转、合的特点,这属于音乐性的循环和回旋,其作用于立体结构中,更富有音乐抒情的乐感。园林景观的“协奏”体现在“动”上,移步换景取得的观赏效果与音乐的流动性特点极为相似,游人在感受到各种景致之美的同时,仿佛是在聆听一部大型的协奏曲,具有浓郁的乐韵[3]。 3结论 艺术是共通的,具体体现为结构、创作法则、处理手法上的共通,园林艺术和音乐艺术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具有音乐凝固之韵,也具有音乐律动之美,虽然实现路径不同,但都遵循着美的法则,在艺术上都以实现美为目标。 作者:谢洁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