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快速发展,带动着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从勘察工作实际来说,应用各类技术,开展勘察作业,能够为工程建设和自然灾害治理等工作,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现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分析勘察技术的具体应用,总结技术管理措施,进行如下分析。 1.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拟建住宅建筑总计4幢,地上部分18层,地下部分1层,长度约为67.5m,宽度约为15.0m,设计为剪力墙结构,选用梁筏基础,基础底部荷载大约为310kPa。此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土的类型和具体分布以及工程特性等,分析并且评价地基的性能。掌握场区地下水埋藏条件,了解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预测地下水以及地基土给建筑材料造成的腐蚀性,制定降水方案和地基处理方案等。在勘察工作中,综合采用钻探和井探技术等,通过综合勘察以及评价,获得勘察结果。 2.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技术应用要求 钻探:在勘察作业中,结合岩土类别以及勘察工作要求,选择钻探方法,多采用回转岩芯钻探方法。设置的孔径,必须要达到取样以及抽水实验要求,孔深入目的层下方3m~5m。深度量测精度要高于±5cm。对于相对完整的岩体以及粘性土以及粉土,岩样采取率不可以低于80%;较为破碎和破碎岩体以及碎石土、砂土的岩样采取率不可以小于65%。对于需要重点勘察的部位,比如滑动带等,采用双层岩芯管连续取芯。在钻探作业中,要按照要求取岩样和土样以及原位测试。对于受力层取样以及原位测试,将间距控制为1m~2m。井探:如果单独采用钻探技术,无法获得地下水情况,则可以结合运用井探方法。利用井探技术,进行断层和滑坡等的勘察。在作业中,探井的深度不可以超过地下水位,竖井以及平洞的深度以及深度、断面,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2.2勘察结果 地质条件:经过勘察作业,明确此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基土,从上到下,主要分为14个大层,包括湿陷性粉土和粉土以及细砂等。地下水条件:在勘察作业期间,实际测量稳定水位埋深范围为12.5m~13.2m。此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含水层位于第(5)层粉土,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因此季节性变化明显,水位变化幅度在0.5m左右。地震效应:拟建场地位于建筑抗震一般地段;为非液化场地;根据设计测量的结果,此场地覆盖层厚度在50m左右,为Ⅲ类场地;依据地脉动测结果,场地卓越周期,南北方向和垂直方向以及东西方向,分别为0.365s、0.369s、0.370s。岩土分析评价结果:地基的湿陷类型为非自重湿陷,等级划分为Ⅰ级;地基持力层为第(2)层湿陷性粉土,持力层分布在同一层位上,层底坡度不超过10%,并且在基础宽度方向上,持力层与下卧层的厚度差距都不超过0.05b,地基属性为均匀性地基。依据地基变形都分析结果,提出采用换土垫层+CFG桩复合地基。其中制作的换土垫层,用于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使用的土料为1.0m素土。利用CFG桩,增强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桩径可以0.40m,桩之间的距离设计为1.2m,采取正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布桩方式作业[1]。 3.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管理 3.1做好勘察技术问题的把控 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常见各类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具体如下:(1)依据勘察工作实际,结合不同地质条件,解决岩土工程问题。比如,在工程规划选址环节,要做好现有成果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进行地质测绘以及环境地质调查,若需要则进行地质钻探与原位测试作业。通过对地质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根据规划目标,判定以及评价地质影响因素。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问题,要结合工程特点,以及需要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采取针对性勘探措施。(2)解决钻探作业的准确性和精准度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开展外业钻探施工,涉及钻探操作和取样操作等内容。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做好钻探作业精度的严格把控,克服经济效益以及管理等问题。(3)注重安全隐患的防范。如果对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了解不足,极易产生安全隐患,需要作业人员能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勘察实际工作中,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3.2强化勘察设备的管理 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实际来说,技术的应用效果,其和勘察设备的性能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技术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强化对勘察设备的管理。具体实践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岩土勘察技术力量,全面落实设备管理工作。负责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强化勘察设备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勘察仪器设备的性能能够达到要求。对不符合勘察工作要求的产品,坚决不可以使用。除此之外,要做好设备检查,避免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保证勘察作业的高效开展。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际需求,及时更新换代仪器设备,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惩罚机制,将设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贯彻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全过程,增强设备管理的效率[2]。 3.3强化人员素质管理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效果,其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如果操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则会影响着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为避免出现技术应用问题,要强化对勘察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在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时,要注重实践锻炼。结合现用的技术和设备,展开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水平。除此之外,要加大对勘察人员的思想教育力度,引导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技术规章制度以及标准,开展相关工作。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调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合理运用各类技术,保证勘察作业的效果,提高技术应用的水平。 3.4强化技术应用管控 现阶段,科学技术持续创新和发展,涌现了各类新技术以及新设备,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推动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技术体系,为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下了有力的保障。比如,利用GPS技术以及原位测试技术手段等,推动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革新,完善了勘察工作内容。不过新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优化。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作用,必须要强化技术的应用管控。除此之外,要不断完善技术体系,比如构建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效率[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要坚持合理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勘察任务内容,优选勘察技术方法,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落实,强化技术应用管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管理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21):269+272. [2]尉亚东.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山西建筑,2018(02):71-72. [3]段富平.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71-172. [4]王之军.浅析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4):212-213. [5]兰中孝.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10):127-128. [6]吕红松.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95. [7]马孟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现状分析与发展问题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08):221+223. [8]张承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2):221. [9]曾嘉舒.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西部资源,2018(02):79-80. [10]邹洁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研究[J].西部资源,2017(06):96-97. [11]张慧杰.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8(01):62-63. [12]李昌栩.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刍议[J].西部资源,2018(01):106-107. [13]杨再彬.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J].西部资源,2018(04):81-82. 作者:刘自强 单位:贵州省地矿局111地质大队
通过分析动态管理控制的具体内容,以及现阶段在房屋建筑造价中动态管理控制的现状,进一步的提出动态管理的有效实施措施。 0引言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在项目建设立项的前期以及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工程的造价管理以及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对整体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其是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资金能够有效运用的前提条件以及重要的保障。科学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确保整体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可以顺利的展开,降低因为工程造价管理等造成的工程变更以及返工等状况的出现。工程造价管理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实际预算在使用时较为规范,从而提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承建方的经济效益,将资金的浪费降到最低。 1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的具体内容 1.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目前而言,对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实质性的定义,其为一个较为广泛的比较系统化的统称,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全部的建造成本的整体费用。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就是指,将时间变化与市场变动等工程动态的因素引入,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综合性的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合理的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制定好的预算范围内。普遍而言,工程造价中主要包含价变、量变和定额取费等[1]。 1.2动态管理控制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中实施动态管理控制,能够快速有效的将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进一步解决。一般而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的施工周期是比较长的,而由于时间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工程中普遍都会出现突发的状况,比如在房屋建筑项目立项的前期由于评估错误等问题,从而导致该工程建筑项目的实际造价太高,而此时在房屋建筑工程造价中运用动态管理控制便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具体的措施尽早的解决。与此同时,动态管理控制工程造价为房屋工程的质量以及建筑工程的安全两者有力的基础保障。在房屋工程造价当中利用动态管理控制不但包含政治手段,还包含经济方式,两者方式结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将房屋建筑的成本进一步的降低,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效率[2]。 2房屋建筑工程造价中动态管理控制的现状 2.1房屋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动态管理不够重视 就目前的房屋建筑行业而言,因为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企业工程管理者没有全面以及深入的造价动态管理控制,这样的结果不但将房屋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成本进一步的增加,还严重的影响到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的实际进度,如此便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房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因为不够重视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便让工程整体施工的实际成本持续的增加,从而导致超支的发生,进而便会在某种程度上严重的影响到施工企业正常的运转。 2.2动态管理体系较为落后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时,因为造价动态管理非常的落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严重的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里每项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正常的运行。而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大部分的工程管理工作者对于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以及工程施工的质量的足够重视,而不够重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控制,这样的状况就导致在房屋施工工程项目里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实际制度是非常不完善的,从而影响到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而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时,对于限额的设计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建筑工程项目里造价动态管理的实际体系较为落后,如此便进一步的将房屋建筑建工项目的整体成本增加[3]。 3动态管理控制在房屋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有效运用 3.1增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动态管理控制 逐步提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当中的动态管理的意识,可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可以获得更加有效的动态管理控制。就目前的我国的市场经济而言,绝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在方式上都是不科学的,在房屋建筑工程里实际管理者对于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是非常不重视的,这也就严重的影响到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鉴于这样的情况,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实际管理者应当严格的控制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各个实际施工材料的具体质量,且及时的了解到各种房屋施工建材的具体使用状况,从而详细的将各类施工建材的具体使用数量记录下来,从而在建筑工程运用施工建材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时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建筑工程建材的有效利用率,还能够降低建材的实际成本。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应当充分的了解到房屋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所体现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严格的遵循施工项目的实际方案从而施工,而施工方案当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和相关的设计工作者沟通,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具体的方案的有效性。 3.2完善建筑工程造价当中的动态管理控制 房屋施工工程的管理人员应当结合生产实际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及时有效的不断完善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确保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高效管理。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控制体系的完善性,就要在房屋建筑施工项目里鼓励现场的施工人员一定要积极与施工工程的管理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从而对于施工工程的管理人员所指定的施工项目的造价管理的各项制度能够认真的遵守。逐步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实际体系,有利于工程管理人员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的及时了解,确保造价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能够可持续发展[4]。 3.3提高施工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想要确保房屋建筑施工当中运用的具体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就要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中科学有效的将动态造价管理贯彻,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具体管理人员应当将实际施工的工程量精准的计算出来,且参考施工工程实际的施工状况,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用于施工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实际制度,从而实现施工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动态管理的有效性。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应当重点注意施工工程在竣工时候的结算的具体数据,实践表明,不重视工程的具体预算,会严重的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实施造价动态管理的实际控制方案,想要确保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在施工时的成本能够不断的降低,应当重视工程预算,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4结语 动态管理控制施工工程造价是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贯穿的,鉴于这样的重要意义,建筑施工企业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当重视施工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从而实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国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究[J].江西建材,2016(23):229. [2]李倩楠.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1):49-50. [3]陈方平.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建设科技,2016(10):51-55. [4]张红.探究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3):77-79. 作者:高跃春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逐步推进配电网络工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10kV配网工程,此项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相对成熟。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10kV配网工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致使配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后续配网的安全使用与稳定运行。因此,相关部门应细致、具体地分析10kV配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配电网络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110kV配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出现脱节现象 随着电力行业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10kV配网工程也逐渐得到了升级与改造。配网工程的施工过程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所用的施工材料也不断更新换代。然而,配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这些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等没有足够的了解,在配网工程施工时,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此外,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忽视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致使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出现脱节,导致配网工程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1.2管理细节不到位 10kV配网工程施工程序较为复杂、烦琐,而且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给配网工程的质量埋下巨大隐患。例如,配网工程中的中性点接地就会使配电网络中的微小故障逐步扩大。如果配电网络中的电缆发生击穿而又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引发短路甚至是配电网络的瘫痪。这些细节问题是施工过程很难掌控的,工程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够及时发现细节问题,致使配网工程的监督与检查存在漏洞,导致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失去实际意义。 1.3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矛盾 在10kV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施工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致使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出入。而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致使这一矛盾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导致配电网络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在设计并制定10kV配网工程施工方案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存在考虑问题不全面的情况,没有对实际施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充分分析。同时,相关人员的施工方案可行性分析工作上也没有做到位,致使配网工程的顺利施工受到影响,在追赶施工进度时忽视了施工质量的控制。 1.4工程施工存在不确定因素 在10kV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致使工程的顺利施工受到影响,也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具体来说,不确定因素对10kV配网工程管理产生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工程管理的方式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在配电网络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存在较强的主观意识,忽略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环境,导致配网工程的出线增多,引发施工质量问题,也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解决10kV配网工程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工程管理人员技术掌握能力 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过程较为特殊,其项目管理与其他工程的管理存在不同,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对现场的施工技术做到充分了解并掌握,才能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管。针对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脱节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管理人员技术培训的力度,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的方法增加管理人员新技术、新知识的储备量,并通过考核来检验管理人员的学习成果,保证每一名管理人员都能够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将配网工程管理工作做好。除此之外,配网工程的管理人员还应积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学习,为工程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实现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的有效衔接,保证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2.2严格把控细节问题 10kV配电网络工程施工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微小问题可能会给配网工程的后期运行以及使用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加强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细节的把控非常重要。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性文件,对每一项施工环节的检测规范进行明确指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得到检查。另一方面,应通过落实责任制的方式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将10kV配电网络工程分成不同区域,并为每个施工区域合理配备工程管理人员,如果某个施工区域出现问题,就要对该区域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问责。尤其是在施工结束后的试运行阶段,必须要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仔细检测,严把施工质量关,保证施工后的配电网络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2.3加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0kV配电网络工程浩大,涉及多个相关领域,所以在施工方案制定后一定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施工技术人员对初步的施工方案进行确定之后,应与质量管理部门以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施工方案能否按照施工设计顺利进行。如果存在施工地区地形较为复杂的情况,应对施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以此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才能为后续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2.4制定应急方案 10kV配电网络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雷电以及暴风雨等自然灾害,这些不可控因素的存在不但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对整个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给配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与阻碍。以往在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当这些不可控因素发生时,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并没有具体、完善的解决方案,致使在处理突发事故时过于慌乱和盲目,导致事故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在10kV配电网络工程施工前期,应制定具体、完善的事故应急方案。详细分析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问题,最终形成相关指导方案,在事故发生时,就可以按照指导方案处理事故,从而保证工程管理的质量,最终使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结语 综上所述,10kV配网工程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配网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致使配电网络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针对配网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严格把控施工细节,同时还应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可行性分析,制定应对突发事故的指导方案,确保10kV配电网络工程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从而保证10kV配电网络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工作,所以建立并不断的完善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势在必行,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可以及时的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规避一些风险,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对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相关措施,以更好的帮助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工作。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 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变化:第一,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人员之间的联系大部分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操作员的身份识别及授权控制等都有别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第二,在电算化系统中,所有数据都源于凭证库,当凭证输入后,系统将自动进行多项业务处理。第三,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所有的会计信息均全部集中于计算机中,传统账务处理程序在实施电算化后得到统一。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相比较传统的手工会计时代,会计信息和数据的存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下,会计的信息存储在电子磁盘或者硬盘上,对会计信息进行的修改不会留下痕迹,而在手工会计时代,会计信息是记录在纸张上,一旦有修改,便有记录可查。所以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下,会计信息安全性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信息一旦被修改和删除,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在未来的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进行内部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2.1数据的安全性差 在手工会计时代,会计数据的存储在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手中,会计数据是比较分散的进行存储,而在电算化系统环境下,会计数据是在电子计算机中进行存储,这种集中化、统一化的存储方式,给数据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虽然在电算化系统环境下,对访问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的权限设置和口令的设置,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岗位的分工不明确,一人身兼数职现象等,这些给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的单位的财务分工是非常明确的,但是由于一人身兼数职,访问权限和口令较多,所以以不同身份进入时,对电算化系统的信息进行修改,很难查明原因,这种情况下的财务分工以及职位分工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有的单位中对计算机的访问权限没有进行相关的设置,导致了一些无关的人员也可以进入计算机内部,并对其数据进行相应的修改,扰乱了正常的会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将会计信息数据保存在磁盘中,而没有进行相应的备份,一旦遇到计算机瘫痪、系统瘫痪、肆意盗取会计数据的问题时,则数据文件会全部丢失,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影响,与此同时,计算机的磁性材料对环境也有要求,如温度要适宜、放尘土、防水等,这些条件达不到,从长远来看对会计数据的存储也有一定的威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中必须要引起相关的重视,将其放在安全的第一位。一旦安全性遭到了威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则同时影响会计的相关软件程序,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其持续的发展。 2.2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在手工会计时代,会计信息的存储是由多个部门组成,而并非一个部门的某个人来完成,所以即使在一个部门出现了错误,在下一个环节中可能对错误进行纠正和修改,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差错在短时间内被发现和纠正,而发生重大错误的概率不高。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由于电算化系统的处理速度快,加之程序之间运行的重复性,一旦会计数据产生错误,在短时间内很难被察觉,并影响相关的数据文件和信息,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大大降低,错误的信息会周而复始的在会计数据中循环,即使程序正确,也无法得到正确的信息,从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数据处理的统一性、高速性等,这些对会计数据的安全性都有一定的威胁,所以必须加强会计信息数据处理环节的内部控制,即对会计软件、硬件、人员等的控制。 3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设想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工作纷繁复杂,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需要会计电算化信息工作的各项流程,所以要不断的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控,使系统能够安全、健康、持续的进行工作,同时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一些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下是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措施。 3.1建立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在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内容上要进行明确,同时建立一系列的考核制度。进入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对于会计岗位的安排有基本会计和电算化会计两种,同时要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严禁越权。岗位之间要形成相互的制衡,这样对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修正和完善,以防止错误的蔓延。另外,电算化系统的开发人员不得担任相应的会计职务,以防止其在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与此同时,岗位之间要进行定期的轮换,或者一年或者两年,只有会计人员全面的了解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岗位的轮换制,也可以有效的避免会计工作中的一些越权和舞弊行为,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2建立计算机房管制度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要建立计算机机房,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这样不仅提供了计算机的良好运行环境,同时对计算机进行统一的管理,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同时防止了一些工作人员的非法操作。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如下:第一,设置计算机机房的进入权限,对可进入人员进行相关的搜查,对每一台计算机进行权限的设置,只有有权限的人员才可以对其进行操作;第二,保证计算机机房的运行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环境等,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的运行;第三,对计算机的相关设备进行备份,以避免出现事故对相关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第四,对计算机内的会计信息数据和相关软件采取保密制度,有权限者不得对计算机进行无关的操作,如:玩游戏、上网购物、浏览无关网页等。 3.3建立数据管理制度 对计算机内的输入、输出、查询等使用会计数据的工作建立相关的制度规定。在电算化软件中,对会计数据的备注等,都要有相关的规定,对数据的修改和备注要由直属领导的签字批准后,方可对软件中的数据进行相关的操作,并备注来龙去脉。电算化软件中也应设立相应的控制程序,对于一些误操作和重复操作,软件中应有提醒,并及时的进行制止。对于在电算化软件中的会计数据信息进行修改,也要设置相关的控制程序,对修改权限和修改痕迹要进行控制,以方便出现问题时,便于查找。 3.4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主要指打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的管理。系统开发运行中的各种文档及其他会计资料的功能是负责系统内各类文档资料的存档、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而档案管理一般通过制定与实施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围绕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结合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明确新的控制对象,来重新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随之而来的一些政策和税制改革也得到了完善和提升。营改增试点方案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决定,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也会使企业面临更严峻的现金流和市场竞争。如果企业没有根据营改增政策适应改革,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和内部控制机制,就会陷入经营的僵局,并逐渐在经济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1“营改增”的基本概述和重要性 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来源,营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复征税的特点,与市场经济的规律不相符。因此相关部门为了改良这一现状,避免重复征税问题带来的后续麻烦,提出了改革营业税的政策,不仅要求减少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同时也有规律地扩大增值税的征收额。历时四年,从2012年在上海率先成功试点儿之后,直到2016年全面推行营增改的试点政策,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减税的优惠,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推行营改增政策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复纳税的情况,在有效减少企业赋税压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其扩大经营范围,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也促进了企业物流产业的合理发展。 2“营改增”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分析 2.1对资产负债造成了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营成本和经营范围的不同。所面临的资产负债情况也各有差异。通过分析“营改增”试点地区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企业在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企业固定资产的面额以及累计的折旧率都会存在相应程度的减少,如果在其中减去企业本应该缴纳的营业税,会计最终核算企业固定余额必定会减少。以固定资产为例,在营改增政策推行之后,其他税款可以抵扣固定资产降低的风险。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得到稳固发展,同时也减小了企业为固定资产向银行贷款的风险,大大提升了其经济效益。 2.2对税负造成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直接影响了企业应缴纳的税费及相关的税款。就目前来看,“营改增”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防止重复征税现象的蔓延,从而能够有效减轻大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税款投入到其他行业和其他领域当中,扩大经营范围的同时,也能维持经济市场的活力,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或是一些特殊行业来讲,“营改增”试点的推行并不能完全达到节约税款的目的,甚至会由于该政策的推行出现缴纳税费增多的现象。因此,研究“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赋税的影响还需要作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对现金流量造成的影响 “营改增”试点政策的推行,对现金流量造成的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改增”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新的调整。该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也就节省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所持有的固定资产和现金流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这对企业提升经营范围,扩大经营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二,“营改增”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都会为了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选购固定资产。因此,在购买过程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可以相互抵扣。固定资产购买完成之后,其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就会有所增加。但是与之前相比,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现金流量会有所减少。第三,“营改增”政策也会影响企业的筹资活动和筹资行为。从短期效益来看,筹措的资金会使大量现金流量注入到企业的账户中,看似获得了不俗的经济收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现金流量的注入需要企业支付固定的资金利息,现金流量和支出的流量会成正比关系,这样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逐渐下降,负债情况会逐年增加,从而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准确度。 2.4对企业利润造成的影响 首先,“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会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成为试点之后,企业的营业税会被增值税所代替,也就是说企业由原来的经济主体成为了一般纳税人,现金流量在扣除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之后,获得的就是预期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市场规律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相同,企业的收入会比营改增政策推行之前有所减少,也就是营业的总收入会有所减少。其次,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会造成影响。“营改增”政策对企业最大的影响就是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由于传统的营业税被改成了增值税,企业固定资产的入账较之前会有所减少。因此,企业所持有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也会因此降低。在现有存货的入账价值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前征收营业税而现在改为征收增值税的,因此也会呈现出与固定资产一样的价值规律。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会随着现金流量的减少而有所降低。最后,对附加营业税造成的影响。其中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城市建设维修费等。在消费税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增值税的数额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息息相关。因此,想要在短时间内确定增值税的具体数额是不现实的,因此还要作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企业适应营改增政策的对策研究 3.1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 在“营改增”政策推行之后,企业需缴纳的营业税改为了增值税。因此,企业要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纳税管理,会计人员需要作好日常的收支管理工作。将不同类型的票据需要作好分类。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需要强化自身的会计管理意识,对增值税的发票进行严格管理。从审核到抵扣的各项环节都要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一旦其中的某一项要素出现纰漏,企业就会受到税务机关的考核和检验。管理者应该加强内部监督,要求各部门作好配合财务计工作的准备。除此之外,企业的各项生产流程都需要作到权责分明。从采购到加工再到运输的各项流程,都应该为促进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而服务。一旦发生隐患,应该对进项税额作好后续处理工作。 3.2合理调控企业定价机制 “营改增”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效减少纳税人的税负,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固定成本有所降低。同时,如果企业依然维持原有的定价水平,企业所获得的最终收益也会有所减少。为了提升利润空间,企业需要研究市场规律,可以根据当前产品在市场中同类型商品的定价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定价,以此拓宽企业商品的销售市场。销量为先利润在后,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资源和投资资源。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制定定价机制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上游和下游企业两个层面,如果上游企业提高了定价,企业就可以利用提价,将税负向下游方向转移。如果上游企业降低了价格,下游企业所受的财务影响也会减小,从而形成经济市场良性的竞争机制。 3.3积极筹划企业的税务工作 首先,企业需要认定好纳税义务。在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小规模纳税人虽然承担的税负较低,但是在抵扣进项税额方面就处于弱势地位。一般纳税人虽然需要缴纳的税率较高,却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和经营规模,确定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其次,从抵扣进项税额方面的来讲。企业可以通过一定手段获取专用的增值税发票来取得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同时也可以通过购买企业本身需要的物品来全额抵扣进项税额。自身需要物品最好是公用物品或者员工福利,这样既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达到减税的目的。 3.4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首先,在营改增政策的驱使下,想要促进企业加速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企业管理人按照国家标准,依据法律条例完善企业的供用链管理制度。其次,还应该提升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防止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应该为其财务人员制定相关的从业标准,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上岗机制,整合企业内外经济资源,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并对自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全盘分析。最后,企业还应该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效化的管理团队。在明确企业纳税流程体系的前提下,寻找一条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途径,在接受监督的同时能够为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5合理规划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在采购之前需要将各项物资清单进行单独核算,在购进固定资产之前应该选择合理时机,并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经营范围、现金流量存储以及物流情况等合理购进固定资产。如果企业的条件允许,可以适当选择一次性购进固定资产,并进行一次性抵扣进项税额。一旦现金流量周转不开,可以选择融资和租赁的方式购进固定资产,将税额分摊到不同的时期内,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也需要选择那些信誉高、效益好的商户。在固定资产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供应商,这样才能切实得到减税的效果。但是如果固定资产的价格有所差异。这需要发挥会计人员计算的优势,查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所需缴纳税费的区别,从而提高购买固定资产的性价比。 4结语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如果能够顺势改革,迎难而上,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企业如果无法根据市场规律作出税负方面的调整,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在实际规划中,企业需要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合理调控企业定价机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合理规划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市场的和谐发展。
前言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环境质量加速恶化、城市发展混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对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整体式开发是城市合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地下商业服务建筑的开发可以有效地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状况,在尽量少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昂的地价和开发建设矛盾。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67万m2,位于繁华区路面底下,平时可作为地下商业街,人行过街通道,战时可作为大型人防工程,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所、物资库及人防电站。按地下一层设计,工程主体总长约771m,宽18~24m,主体上方覆土1.7~2.1m,地下一层结构层高5m,底板厚0.5m,埋深7.2~8.1m。 2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2.1战备、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分析 该区域此前存在的问题:人防工程严重匮乏;没有人行立交和过街地道,人车混流,存在安全隐患;设施旧,形象差,存在消防隐患;无经营品牌的定位及区划,诸如个人合股承包商场再授权于物业公司管理,只注重短期市场回报;业态单一,休闲娱乐少,IT、数码等严重缺乏,各业之间互动少等等。后面三大效益逐一进行分析。本工程建成后将引进现代化商业管理系统,不仅为市骨干人防工程,在战时提供人员、物资掩蔽场所,和平时期还将成为城市居民休闲、购物及娱乐场所;改善硬件设施,将各商务类别统一整合,以实现分区经营、批零结合,创造良好购物环境;多条24h过街通道的设计,能规范引导不同类别人流、车流、货流,从而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提供就业岗位,创造国家、地方税收;整顿并规划有序、合理的城市地下管网;美化城市景观;加强该地段整体商业效应,巩固其商业中心地位。此外根据周围商厦的铺租标准及营业情况进行类比,估算项目投入使用后多少年可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 2.2地下管线现状及综合管线规划 场地主要分布有给水、电力、电信及排水管等,此前道路东西两侧人行道各有一条由北向南的雨污合流排水渠,在与步行街交叉路口有一横穿道路,连接道路东西两侧排水渠的排水管,埋深2.5m。根据室外管网规划,雨、污分流,雨水管、污水管设于机动车道上,取消横穿道路的排水管,排水方向沿路调整;为美化道路景观及方便使用和检修,其它管线敷设于人行道上。再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人防工程出入口的设置,两侧人行道至少预留有2.5m净宽以上的空间敷设其它管线。 2.3方案比选及评价 本工程属市政用地开发建设地下空间,各出入口设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上。引接城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方便,施工运输条件便捷。道路市政管线、道路工程和人防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在保证市政管线埋设深度要求条件下,人防工程按一定的埋深设置,以解决人防工程与城市市政道路各种管线之间的矛盾。该路段周边为2~12层已有建筑,鉴于该项目建设的地质水文条件和周边建筑物大部分建设年代早、基本为天然基础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安全,本工程仅设地下一层。设计主要考虑:在道路两侧设置楼梯出入口,兼顾人行过街通道,达到人车立体分流,解决安全疏散和消防的问题;设置垂直无障碍电梯兼货梯,货物通过垂直电梯送至地下一层商铺区。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6m宽,出入口3m,除个别十字路口外,出入口间距80~90m,并起到过街分流作用,对人行道人员流动的影响较小;同时出入口为其旁边商铺带来人流即经济效益。设置了两个方案供选择,区别是方案一中设备区分散布置,而方案二集中布置,但是方案一的平面布置更紧密结合地形及周边环境,更合理;且方案一的商业面积比方案二增加约2.2%,更加适合商业、经济、投资上的需求,经济效益更好。综合考虑推荐方案一。 2.4技术分析之建筑平面布局 地下商业街在城市道路下修建多以廊式组合为主,按地面道路的宽度可以设置为单廊式或多廊式。本工程主要采用7.2m×6m的柱网,地下一层平时按中间一条通道两侧商铺及功能房间进行布置,其中分别居于南北两段中心的两个路口设有卫生间,由南至北的另外三处交叉路口依次设有平战共用发电机房,消防控制室、高低压变配电房、冷冻机房,消防水池、水泵房。进风口结合楼梯出入口设置,排风口分散布置,这里结合地面规划,力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垂直交通采用楼梯、自动扶梯,并设有2个无障碍电梯。 2.5技术分析之建筑消防设计 ①依据的主要消防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GB50098-2009规定:水泵房、污水泵房、水库、厕所、盥洗间等无可燃物的房间,其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面积之内;②各出入口均为露天敞开设计,楼梯出口段在地下均设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可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③人防工程围护结构(外墙)均为400mm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防火墙采用250~400mm厚钢筋混凝土墙或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顶板为5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底板为5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满足一级耐火等级各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④商场的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小于10m,其安全出入口均为封闭楼梯间。⑤本地下商业街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A级装修材料装修,每个防火分区按不大于2000m2划分,防火分区划分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3小时的特级防火卷帘(设于主体中间通道部位)进行分隔。每个防烟分区均不大于500m2,采用挡烟垂壁进行划分。⑥消防控制室设于安全出入口一侧,能直通地面,建筑面积约24m2。⑦各封闭楼梯间、消防控制室、设备用房及相邻防火分区间的疏散门等均设常闭甲级防火门,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应为1.20h。⑧商业部分的每个防火分区均至少设计两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入口,且于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设置疏散口,两个疏散口之间的最远房间门及最远点至疏散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位于袋形走道的最远房间门及最远点至疏散口的距离均不大于20m。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均不大于15m。商场营业厅内任意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37.5m。⑨地下商店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人数,应按该防火分区内营业厅使用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确定,面积折算值取70%计,换算系数地下一层取0.85人/m2。⑩地下商业街各防火分区疏散出入口宽度计算,根据GB50098-2009第5.1.6条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总宽度,应按该防火分区设计容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地下一层疏散宽度指标应为每100人不小于0.75m;第5.1.1条规定:在一个防火分区内,设置通向室外、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间或避难走道的安全出口宽度之和,不宜小于第5.1.6条规定的安全出口总宽度的70%。 2.6技术分析之防护单元 战时防护单元结合平时防火分区设置,物资库每个防护单元面积按不大于4000m2设计,二等人员掩蔽所每个防护单元面积按不大于2000m2设计;战时掩蔽物资17000m3、掩蔽人数1200人。每个防护单元均有两个以上的战时出入口,均为楼梯式。出入口均设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各一道,满足抗力等级6级的要求。工程进风、排风(烟)系统口部的消波设施有两种,活门+扩散室以及设双门+集气室方式。电缆及油管穿防爆波井进入工程主体。 2.7技术分析之竖向设计 为避开城市道路地下管线,顶板上方覆土一般在1.5m以上;在保证商业与通行功能前提下,为减小总体埋深、方便使用,采用无梁楼盖加柱帽结构体系。地下一层室内净高3.4~4.4m,满足平时地下商场安装空调通风管道、消防自动喷淋等设备管道和人员使用的净高及战时各功能净高的要求。路面南北高、中间低,从北端到步行街路口,本工程采用与地面机动车道同坡度设计(也与规划室外排水管网坡度相同),从步行街路口到南端,本工程采用与规划室外排水管网同坡度设计。 2.8施工方法 目前使用较多、较成熟的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有明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及暗挖法,各有优缺点。本工程位于城市道路下,机动车道边距离商铺仅6m,当采用明挖法施工时,围护结构离商铺近,封闭路面时间长,对商铺的经营有较大影响,容易引发群体性不满。综合本项目的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和相关因素,本工程采取“盖挖逆作法”施工。施工期间加强车辆管理,出土车辆均覆盖篷布,避免扬尘;开挖深度以做边坡支护技术要求为准。针对不同类别的地下管线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保护。 2.9施工期间交通疏解 根据经验本工程采用逆作法及分段施工以减少对道路交通功能的影响。工程各出入口、风井的施工局部封闭,原通行此路段的宾馆游客车辆或住宅小区私家车绕便道进出停车场。施工期间为方便行人横跨工程建设路段,在四个路口搭设临时通道。 3初步及施工图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小问题 ①吊顶采用轻质龙骨。②过街通道应均匀布置,且出入口数量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不然太多不利于管理,并影响沿街商铺的正常营业。③冷却塔位置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面环境。④充分了解建设路段管线情况,如本工程南端路口有天燃气管道,主体及出入口设计都应根据规范要求避开。⑤注意人员、物资掩蔽的通顺便捷性。⑥充分考虑出入口、通风口及其他孔口的相关位置的合理性。4结束语当然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总之在人防工程的设计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相关规范及标准,同时还应注重平战结合以及全面考虑问题,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绮.浅谈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J].安徽建筑,2013,20(02):30~31. 作者:王芳芳 单位: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自然通风的作用 自然通风利用的是自然界的动力,它既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也能有效降低建筑空调能耗,是一种低能耗的通风方式,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自然通风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然通风可有效实现被动式制冷效果。在外界温度、湿度等非常低的时候,在无须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前提下,通过自然通风可过滤室内潮湿污浊的空气,降低室内的热空气,达到令人舒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状态。另一方面自然通风可为人们提供自然清新的空气,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没有足够的新鲜自然空气进入室内是导致目前空气质量下降的关键原因,长时间使用空调,导致人体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引发了许多问题,而通过应用自然通风技术,在对室内环境进行通风清新空气时,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应用自然通风技术不仅能够降低使用能源,减少污染,而且还是一种完全和谐的发展理念,值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2应用自然通风技术的考虑因素 对于主要采用自然通风系统进行建筑降温的技术,其降温效果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在应用自然通风技术时需要对以下三大关键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2.1室内得热量 建筑的室内得热量越大,通过自然通风技术实现室内降温达到人体舒适要求的难度就越大。在室外空气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应用自然通风技术将室外风引入室内,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换气,才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考虑室内的得热量,尽量降低得热量,才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2.2室内空气湿度 由于自然通风技术对调控室内空气湿度的成效不明显,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就有一个地域性的限制,不同地区其空气湿度也不同,需要充分考虑。例如,在非常潮湿的地区,一般不能使用自然通风技术,而对于例如英国这些室外环境空气温湿度都较为温和舒适的国家和地区,应用自然通风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湿度,该技术已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并经过逐步发展和创新,已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技术。 2.3环境噪音及空气污染 对于主要采用自然通风技术的建筑,其要符合环境噪声和空气污染方面的标准要求,建筑外的环境噪音不能超过70dB,自然进风口不能有明显的空气污染问题,并且室外空气质量要符合卫生要求。但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城市环境中,其治理的难点就是逐渐严重的雾霾、粉尘等空气污染,以及日渐升高的环境噪音水平,同时这也成为自然通风技术在城市建筑应用中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考虑。 3自然通风技术的方法及应用 从自然通风的工作原理来说,风压和热压是实现自然通风的最基本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把自然通风分为三种方法:风压自然通风法、热压自然通风法、风压与热压自然通风法;而从通风方式这个角度来说,又可以把自然通风方法分为两种:机械辅助式通风法、纯自然通风法。 3.1风压自然通风法及其应用 当空气流经建筑时,在建筑物的阻挡作用下,建筑周围及室内外空气流会发生压力分布的变化,在建筑的迎风面由于空气流受阻,动力降低,产生正压力。同时,在建筑的背风面以及侧面等位置,由于空气流通比较顺畅,动力依然强劲,产生负压力。风压自然通风法是通过对建筑物在迎风面以及背风面形成的压力之间的落差来促进空气自然流通的一种方式。正反压力之间的落差与空气流的流向与建筑之间的夹角、建筑的形状、建筑周围及室内外的空气压力分布等因素有关。当建筑正立面有风垂直吹来时,最大的正压力会在建筑的迎风面中心处产生,最大的负压力则会在屋角和屋脊处产生,这时,空气流在风压的正负压力的作用下贯穿通过整个房间,房间的通风量和通风速度大大增加。在我国的建筑空调设计中,风压法是一种常用的于加速建筑室内外的空气流通技术。在一些有着丰富风资源的地区,例如我国西北部,也是经常使用风压通风法来实现自然通风,设计人员要懂得掌握不同季节风的流向并在设计中加以利用,设计出最佳建筑走向,充分利用风自然资源来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对于大进深的建筑,还可以在其内部设置管式横向通道,并在固定方向封闭,然后在其他方向敞开,明确通风方向,让负压区在通道中形成,带动空气流向通道,促进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 3.2热压自然通风法及其应用 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密度反而降低,热压法正是利用这一原理让建筑的室内外产生温差,并在其进气口与排风口之间形成高差,最终让建筑内部的空气形成烟囱效应,也就是热压差,来强化建筑的自然通风。建筑的室内外温差越明显,进气口与排风口之间的高差越大,其风压作用越大,所以,据此可在建筑上部设置排走室内热空气的排风口,同时在建筑底部设置吸入室外新鲜冷空气的进气口。在建筑设计中,由于两窗孔的位置及高差以及室内空气的密度差是影响热压通风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建筑物内部建设竖向井洞并让其贯穿多层来形成进气口与排风口之间的明显高差,并在建筑顶端设置可操控的排风口,排出建筑室内的热空气,实现自然通风。与风压法相比,热压法更能适应外部风环境的变化多端。 3.3风压与热压自然通风法及其应用 风压与热压自然通风法是指建筑物同时应用风压通风以及热压通风来实现自然通风的方式,这时,建筑外围窗孔的内外压差与窗孔的余压以及室外风压差的线性叠加相等。在建筑的设计中,风压通风多应用于建筑进深较小的部位,而热压通风则多应用于进深较大的部位,两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共同作用实现建筑的最佳通风效果。 3.4机械辅助式通风法及其应用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法是需要在一些机械的辅助下采用一些如土壤预冷、土壤预热、深井水换热等符合生态理念的措施来设置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并用于加速室内通风的自然通风系统。例如,在一些通风路径较长的大型公共建筑中,由于其空气流动阻力较大,需要使用到机械辅助式通风法,如若只是使用风压通风法或热压通风法,通常无法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还有,在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比较常用的自然通风方法也是机械辅助式通风方法,如若使用其他自然通风法将会把室外的污浊空气带入室内,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4结语 随着建筑材料的进步和建筑围护结构密闭性的提高,多层和高层建筑大都依赖空调系统通风,但是依赖空调系统通风将耗费大量的能源。我国地缘辽阔,各地自然气候不尽相同,所以在从事建筑设计的时候,应当有意识地运用生态理念,灵活合理地应用各种自然通风技术,将自然通风成功应用到各类建筑中去,在生态技术的道路上,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万鑫,苏亚欣.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J].建筑节能,2007(35):9-12,18. [3]李英.建筑自然通风中的引风、导风、造风技术[J].建筑知识,2003(4):17-20. 作者:吴书昊 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受自身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等制约,想要更好地提高发展效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支持,如果资金缺乏,将难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商业银行可以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金融服务的特点,随后针对商业银行如何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小微企业对其贡献非常大,同时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可以看到,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发展优势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赢得更多的主动,小微企业需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等,这些都需要依靠资金的强大支持,所以需要加强融资,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可以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进而有助于不断推动小微企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考虑小微企业自身的信用以及还款能力等才能决定能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大的资金支持。加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对策探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金融服务特点分析 小微企业在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改革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前国家经济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时期,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支持发展创业的环境,在此背景下,小微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小微企业的快速崛起和不断成长,在发展过程中,其中面临的一个重大困境就是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想要扩大市场发展规模,不断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等,都需要资金,如果资金问题不能解决,将会对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甚至由于资金短缺,还会导致面临破产等问题。虽然国家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包括税金减免等,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他们需要寻求更大的融资平台,但是小微企业受到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以及在信用方面没有建立可靠的资质和市场信誉,可提供的抵押资产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的开展,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提供资金贷款等服务时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各种情况和实力,才能做出更加科学的资金服务决策。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及时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将会影响小微企业的稳定发展。小微企业自身的独特属性决定了金融服务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小微企业的融资周期往往较短,由于他们的资金周转率比较高,所以贷款形式也主要是以流动性贷款为基本的模式,金融服务的周期要求比较短,一旦贷款到位他们将尽快进行生产运营,从而满足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且资金周转率比较高,所以通常需要的融资金额较低,当然商业银行对其提供的融资贷款额度也比较低。此外,小微企业需要的金融服务频次相对也比较多,小微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在开拓市场的进程中也是循序渐进地进行发展,所以需要的金融服务资金虽然比较少,但是在原材料购买、新设备采购、偿还贷款等方面需要提供的金融服务次数比较多,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的流动资金相对较少,所以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才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对资金的需求往往比较急,这些对金融服务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2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的具体对策 在小微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这样就可以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暂时面临的资金短缺等问题,商业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很多的因素,还要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才能更好地建立与小微企业良好的合作机制,实现共同发展。具体的对策建议如下: (1)对小微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综合实力等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和评估,为提供金融服务奠定基础。商业银行虽然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服务,但是也要考虑自身的风险以及收益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小微企业的资质、信誉以及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等各种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为相应的金融服务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降低服务风险。在对小微企业开展调查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和小微企业相关的金融服务产品有哪些,了解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产品的具体需求,做好市场调研,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全面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掌握行业的发展动向,并运用相应的理论和技术对统计调研资料进行综合评估,计算行业的发展风险等情况;另一方面需要确定服务的具体领域和提供的具体服务。小微企业很多,但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也需要谋求效益最大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长远发展,所以需要对相应的小微企业进行筛选,明确具体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政策的研究,对国家行业相关的发展政策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与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监管部门等进行沟通,全面了解小微企业的各种情况,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风险、实力等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为精准服务等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2)完善相应的服务制度,加强流程审批。一方面,要针对提供的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等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对服务范围、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以及服务的具体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加强各个端口的管理,确保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执行,提高规范化操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审批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将贷款前调查、贷款过程资料等手续审批以及贷款服务管理等全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尽可能简化中间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压缩贷款审批时间,从而更好地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及时的资金支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针对贷款需求分类、项目评估、贷款发放以及后续跟踪等过程加强直接管理,将更多的权限下放至支行,加强过程监督和审计,提高服务效能。 (3)加强多元化服务模式探索。除了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以外,商业银行还可以进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比如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探索性引入小微企业联保贷款模式,这样通过构建共担风险模式,更好地提高小微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供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创新性推出一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等方式,为小微企业制定个体化金融服务、财务保值增值方案等,这样更有助于吸引有实力、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加强和商业银行合作。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模式。商业银行要针对小微企业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和国家有关部门、行业监管部门以及小微企业互通的信息沟通平台,进而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政策以及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提高信息的共享性,进而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不良风险的发生。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用情况的跟踪监管,及时进行纠偏,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服务风险,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3结论 总之,商业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要从资格审查、审批流程优化以及金融服务模式多元化创新等角度进行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精准服务水平,获得更大的效益,与小微企业共同成长发展,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段闻捷.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服务小微企业[J].投资与创业,2017(9). [2]韩炳旭.如何做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J].中国经贸,2017(11). [3]梁彩红.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J].上海金融,2014(9). [4]赵燕.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现状与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4(28). 作者:霍晓雨 单位:河北唐山农商银行
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对科技有如此大的热情与欲望。科技的进步使我们探索真理、摆脱愚昧,人类的探索范围从分子、原子到光年外的浩瀚宇宙,不断地丰富着对于世界的认识,今天人们甚至在银河系中看到了黑洞的样子。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科技发展的历史,而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更是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但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忧虑。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依赖性是否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何使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如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问题使人们意识到科技文明可能给人类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1科技与审美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科学技术用抽象的概念取代了人的感性经验,复杂的现象被拆分为个别的、纯粹的要素,使人们无法体会到整个自然的相互联系的魅力。处在科技时代,人对于机器的依赖使心灵自我封闭,网络阻隔了人们与社会的真实连接,这一切使人与自然和社会渐渐疏离。对于这些负面效应,我们应该呼唤美学与审美文化的介入。审美是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对世界的一种反应和行为模式,审美突破人的日常感觉方式,专注于深层次的观察与情感体验,形成对事物的创造性和超越性的体验。审美是人自我意识的体现,融合了对人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审美有精神的超越功能,可以突破束缚而追求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交融统一。审美可以成为克制科技负面局限性的一种方法。科技美学正是把科学文化与审美文化相结合的一门理论,是连接科技世界与审美精神的纽带。所谓科技美学,是以美学的眼光来审视科学技术产物,为它们提供人的价值尺度和情感指向,给科技理性插上诗意和灵性的翅膀。[1]科技美学首先要探索科技成果的宜人化和情感价值,其次要探索如何将美学运用于科技领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科技美学与设计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审美活动始终贯穿整个创造过程。在古人类时期,这些创造性活动还没有被定义为“设计”。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开始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类所创造的各种工具与器物目的十分单纯,但当摆脱生存威胁后,人类就不再满足于简陋的器物,有了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从而渐渐产生了审美活动。器物的结构被不断改进,造型被不断美化,边缘被不断打磨,表面被点缀装饰花纹。从中国古代陶瓷器上的装饰花纹,到象征身份权力的青铜器,再到形式多样、富有艺术价值的古代建筑。人们的创造物不断地根据人们对技术美需求的改变而设计改进,如此的发展使设计价值不断提升,审美需求日趋重要。我国最早的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30个专业生产部门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2]随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机器生产开始替代手工生产,大批工业产品走入千家万户。随着工业飞速发展,人们也渐渐地不满足于仅有实用功能而外观粗制滥造、没有人情味的产品,产生了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Design”(设计)这个概念在这个时期被人们正式提出,形成了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回顾设计活动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直是推动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越来越成为设计的推动力。人们迎来新的科技时代,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样也对设计师产生重要的影响,为设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科技进步使设计的方式与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设计师能借助先进的工具与技术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想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新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现代设计摆脱传统的束缚而变得多种多样、极具特色。另外,设计对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有时能创造出超前的设计,他们结合目前存在的需求,合理地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这样得到的设计往往具有概念性。在500多年前,达·芬奇的手稿中出现的概念建筑和各种各样的飞行器就体现了设计师超前的敏感性与预见性。概念设计会启发、引导科技突破来实现设想。 3产品设计中的技术美 技术美是现代科技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与工业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工业活动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工业产品与艺术产品的划分,技术美就由此产生。所以,技术美既不同于自然美,也不同于艺术美。从20世纪初,“大众化的工业产品应符合实用、经济和美观”的要求被包豪斯设计学院提出,工业产品的设计就有了技术美的设计依据。技术伴随着人的实践而产生。人类的实践成果一定首先产生实用价值。因此,实践成果的审美价值一定是在实用价值之后产生,实用价值是产生审美价值的基础条件。技术美是现代技术产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是技术时代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在技术产品中,实用功能是第一位,因此技术美是依附于产品实际功能的美。这就与艺术美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艺术品的价值评判的依据就是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富含了审美功能的艺术品才有它的社会价值。而技术产品存在的基础就是它的实用价值,它的审美功能对于实用功能具有依从性,不能与实用功能相悖。设计中的技术美的实质是通过设计活动,把新技术落实为劳动产品,使产品获得新的价值,在形式和功能的统一中,达到功能的最大体现。技术美要求科技与人文相结合,使社会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4技术美的具体内容 4.1功能美 功能美是技术美的核心。产品的形式往往追随功能,要求形式设计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基础上自然地与之结合。例如,一支笔的设计,本身简洁圆滑的笔杆造型和书写流畅的笔尖就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满足人们对于它的功能需求,因此足以让人们在使用中产生正面情绪,感受到功能美。如果在产品上过度装饰甚至追求夸张离奇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既影响人们的使用,也失去了技术美。 4.2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审美对象自身的结构关系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从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以及属性之间的组合原则,即审美对象的外观、造型和视觉的形式美,它以抽象的形式存在,并不依附于某一具体的美的载体。[3] 4.3材质美 产品的材质美主要体现在科技、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中。材质的美感在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材质的美感对产品的艺术风格和人对产品的感受起到直接影响。优秀的设计离不开材质的合理选择,但材质的美感不能因此凌驾于其他的设计要素之上,产品美感是各个因素的平衡与和谐。[4] 4.4舒适美 人体工程学为设计的舒适美提供了理论支持,人体工程学是为了满足设计活动中的舒适感的需求而在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用人体工程学来指导设计,能增强产品使用时的舒适感。 4.5艺术美 设计中的艺术美主要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它的存在是潜移默化的。艺术美往往具有超时代的和超民族的意义,因此某些优秀的设计可以千古流传,经久不衰。但对于艺术美的追求是比较高级的审美需求,往往在设计具备功能美、形式美、舒适美和材质美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具备艺术美。 综上所述,通过对科技时代产品设计技术美的阐释,我们更加认识到技术美的重要性。设计可以将技术内容转化为人的需求,同时运用一定的美学理论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品的技术美,将技术美更好地体现在产品中。 参考文献: [1]杜建来.打开美的心灵感受自然科学之美[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8(2):60-62. [2]陈仲先.《天工开物》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徐恒醇.理性与情感世界的对话:科技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张宇.理性对产品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10). 作者:石含笑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兴起,将国外教育资源有效的渗透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我国高校可以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中外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特点,以此论述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并提出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引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模式与理念,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教授基本社会学、自然学、心理学、文学欣赏、语言交流等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并不是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多方面素养。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其是以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将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到我国教育体系中,使我国高校能够更好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在此情况下,国外通识教育课程也被引入到我国教育体系之中,根据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的特征,进行借鉴、整合,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从而能够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1.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特征 1.1课程标准明确、完整 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设置是通识教育课程开展的基础,国外通识教育经过发展与实践,其课程标准明确又完整。在国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仅课程标准明确、完整,其子目标也较为完整。例如,美国密西根州大学,其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文化与知识的机会,完善多样化文化,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1.2国外通识教育课程注重社会科学教育 国外已经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列入到学生的总学分之中,并且所占的比例较大。国外通识教育课程除了为学生开设数理统计课程、写作课程、外语课程基本知识以外,同时还融入一些艺术类学科、思想道德学科知识等,学生在学习通识教育课程能够全方位的掌握知识内容,还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学习通识教育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哈佛大学为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其教育核心课程共有10个,并且要求学生在历史研究课程、文学与艺术课程、我国文化课程、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定量推论课程等知识中选取一门以上课程作为选修课,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的社会科学教育课程占据课程体系中的80%。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中,应该将社会科学教育渗透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2.1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 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较为少,从当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来看,大都是国外合作院校课程与我国课程相结合而组建成的,运用国外英语教学的授课模式进行的。通识教育专业课程是根据国外引进的专业课程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对国外英文材料与我国教育素材相结合,经过严格的审查与挑选,从而制定的中外合作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含,微积分、沟通学、普通心理学、电影导论、商务统计学、西方文明史、批判性思维、宏观经济学等20种学科知识内容。中外合作办学是将我国课程体系与国外课程体系有效结合,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2.2通识教育课堂管理 我国教科组织与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对课程知识进行整合,将通识教育各章课程进行授课讨论,明确各章教授的切入点、难点、重点知识内容,以及课后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问题与理论知识内容。强化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以英文教材为基础,设计教学阅读提纲,学生可以通过中文版教材,并有效的运用互联网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完成阅读报告。在通识教育课堂教学中,由教师为学生进行检测阅读报告,并为学生讲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师采取机智教学模式,通过讨论、交流、感悟、反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 3.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3.1以通识教育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通识教育的兴起是为了弥补教育中的不足,是教育体系的补充部分,学生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多种素质。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下,通识教育课程可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文化拓展类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使中西方教育有效的融入到学生知识体系中;另一方面,是语言类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与素养,为学生完成学业打下坚固的基础。文化拓展类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文化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使学生能够根据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放眼世界,对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并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语言类课程,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下,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英文知识与合理的运用英语知识,将英语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中外合作办学,都会先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学生经过一段英语语言学习阶段,对英语知识充满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构建成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下,会将多种外语课程融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中。 3.2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有效的融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知识内容更好的服务与人们的生活。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下,应该将实践教学活动有效的渗透到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使学生不仅掌握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内容,还应该运用知识进行专业实践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3社团活动中的实践活动 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中,应该积极为学生开展通识教育社团活动,而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地。以北师大学为例,其就具有42个社团活动,可分为慈善公益、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三类社团活动,其社团活动基本理念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以实践、体验为社团活动理念,北师大学主要教育手段是实践学习与体验学习,这不仅是学校为学生开展的社区活动理念,同样对于学生自行开展的兴趣社团也是如此,其社团活动主要是以学生体验、实践为主,管理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通过对社区活动的真实体验与实践,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认知能力;其二,以学生为中心,在通识教育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开设兴趣社团,使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社团中得到有效的发挥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通识教育社团活动,不仅是依靠学校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组织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兴趣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学生的理想;其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为了能够突显素质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兴趣社区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兴趣社团作为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课程补充,使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4强调中国文化课教育 在国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虽然要求学生应该精通人类文化,发展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强调本土文化的教育与爱国情怀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可见,通识教育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的是本国文化与历史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国外合作办学体系中,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与理念同时,将我国的文化课、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清楚的了解本国文化,用本国文化来感染与熏陶学生,使其能够忠于祖国,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使我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扬,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从而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课程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不仅拓展的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学到扎实的知识内容,还增加了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一.从“通识教育在中国”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兼论中国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多种可能的结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6(09):17-25. [2]卓梅英.基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中外合作办学探索———以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4,35(04):117-122. [3]杨建锋.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32-33. 作者:黄喆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营造良好的经济市场氛围成了市场经济变革所面临的必然环节,为此应当在现行环境基础上结合实际现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盗版现象的扩大势头,优化产业经济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对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建设。盗版现象作前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特殊情形,是经济实体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回报以及生产经营资源所采取的措施之一,行业市场发展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不稳定因素,致使在行业领域内盗版现象呈现出逐步扩大趋势,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平稳运行,为此如何能够有效控制盗版现象,提高抵御经营风险能力,成了经济建设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盗版现象的简要概述 1.1盗版现象的主要种类及特征 在对现行不同行业内市场经济活动考察后可以得知,盗版现象的主要内容指的是针对现行市场当中的畅销产品、技术、品牌以及设施等内容,利用其仿冒技术,对其商标、外观、样式进行二次复制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目前盗版现象覆盖面包含了书籍类,如著作权版权,技术类,如知识产权,产品类,如品牌版权等,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形式的多样化、营销模式违规性以及运作方式的隐秘性,如伴随着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由于互联网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无形化、数据传递高效率,使得在处理盗版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捕捉到侵权证据。 1.2盗版现象产生导致的风险危害 一方面,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风险进一步增加,盗版的主要形式是盗用、仿冒他人的产品成果,是建立在对相关产品权属的侵犯而实现的,使得使用者和参与者之间因产品属性、质量等法律问题纠纷进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严重削弱不同区域产业的建设发展积极性,及较多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促使正牌行业产品利润急剧下滑,导致经营者促进自身建设发展的积极性逐步降低。 2.形成盗版现象的主要因素 2.1市场需求基础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盗版现象问题的产生其重要因素是由于在市场环境中对于产品的需求要求而决定的,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选择商品的主要依据受经济收入的限制表现为对产品价格的需求和质量的要求,在同类型产品的选择过程中,如果质量相当的基础上,而价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则会促使消费者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而盗版现象的目的是以类似属性的产品在市场中流通从而获得较多利润回报,其中在价格方面的优势效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长此以往盗版产品的数量逐步增多最终形成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2.2市场供应基础因素 为了确保产品生产经营体系能够正常运行,确保产品质量效益,因此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占比逐步增大,促使产品在营销当中指导价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范围内,而受利润与价格反比例增长的关系,其获得的利润空间也逐步会缩小。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经营者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增加利润占比,往往会采取盗版的方式来实现,同时虽然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压力,但是按照经济理论中风险越大、收益约高的论述,更加坚定了生产厂家进行盗版操作。 3.盗版现象对不同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 3.1对于消费者影响方面 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剩余方面,按照上述论述当中盗版市场的形式其重要因素是由于消费者对于价格因素的侧重,虽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收入得到了进一步增加,但是较大的产品价格差异,以及“花钱少、办事情”的思想意识,促使社会公众逐步将购买目光投向盗版产品,这也就为盗版产品带来了更多的购买优势,消费者可以通过较少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剩余资金,投入到其他商品的买卖活动内,但是随着时间不断向前推移,盗版产品在质量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同时盗版产品数量的急剧增加,限制了正版产品的升级换代,消费者则无法体会到新产品带来的性能优势效益。 3.2对于生产者影响方面 在短期时间范围内,较低的资金成本投入成了生产经营者进行盗版实践操作的最大的驱动力,可以通过在同类型产品的经营过程中,充分利用不断扩大的价格差异,压低生产资金占用比例,从而实现获得更好效益的经营目标,进而为生产者提供了更多的原始资本积累,致使生产者能够拥有更多的生产剩余资金。在长期时间范围内,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等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其周期性较长、获得的利润较少,逐步被生产者所放弃,由于通过盗版经营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生产剩余,导致企业在实现创新改革、转型优化的实践操作中出现了懈怠状况,如此一来,企业生产经营后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最终会导致被市场经济环境所淘汰。 4.目前控制盗版现象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监管体制方面 相比较发达经济体国家关于版权的监管机制体系设立以及运行操作,对盗版现象的控制还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我国经济部门种类众多,需要进行版权维护的产品类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而产品研发的高效性使得在对相关监管制度的建设较为滞后容易形成监管漏洞,生产者会利用监管漏洞进一步扩大盗版生产的规模和范围,盗版现象所体现出来的风险逐步加深。 4.2行业体系方面 从行业规范角度来讲,疏于对相关管理体系的设计与规划,造成了行业间产品技术交流渠道不顺畅,各环节信息数据传递不及时,管理制度职责划分不明晰落实不到位,维权路径阻塞等现象发生,行业防范管理体系较为混乱,特别是在正版生产厂商在遇到版权纠纷问题时,作为行业带头部门受维权运行体系不畅等因素的制约,容易出现手续烦琐、部门繁多等维权难的现象出现,从而错过了最佳的追诉期,严重制约了行业中引导保障作用的发挥。 4.3经济主体方面 受主观思想意识的引导,生产者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经营资源的基础上,都希望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的效益保障,使得企业能够在长期的市场经济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盗版所具备的短期效益,可以为经营主体带来更大的经营收益,这也促使生产者为追求效益而盲目追求盗版操作,致使企业自身的技术革新等方面停滞不前,进而加剧了企业间恶性竞争的激烈程度。 5.创新盗版现象防范管理的主要措施 5.1建立综合型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应当在现有可利用经济资源的基础上,对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创新型改造,逐步强化各管理要素之间的信息流通、资源共享、制度落实等方面措施,首先,针对深入不同区域内产业经济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在进入生产企业后重点了解盗版现象对企业产品经营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影响范围,为增强管理体系合理化、规范化提供坚实的数据信息基础。其次,包括司法、工商、监察等多部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以此为基础建立对易发盗版风险的防范预警机制,同时优化维权结构,提高维权保障效率,将因盗版而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范围内。 5.2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现阶段,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在社会各界深入推广与实践,提高司法权益保障效率,有效打击盗版现象的发生,是践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表现,为此应当逐步加强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规范有关盗版法律事项条款,进一步明确生产者主体间的权责划分,对包括《著作法》《知识产权法》等在内的部门法,根据市场发展形态进行修订,重点是针对新出现的盗版形式和经济纠纷行为进行约束,为生产者提供更加充分的法律法规保障。 5.3加强经营实体自身发展 从企业自身出发,一是进一步加强生产产品的技术保障,重点提高产品的技术运用的保密性,严格管理有关版权技术信息的流通,进行信息数据登记备案制度;二是创新对产品在性能、外观的优化设计,突出产品在实践运用的独特性,例如:提升防伪标识的防伪度,优化产品内部零部件的制造工艺;三是在行业企业间逐步形成打击盗版的思想共识,逐步树立公平竞争、公平买卖的意识,构建和谐的市场经营氛围。结语综上所述,打击盗版历来是市场经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其盗版现象的形成与扩大对于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严重制约的作用,为此应当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盗版现象的防范与打击力度,重点从体系建立、完善法律以及企业自身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为构建可持续循环经济探索出新的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新茹.盗版的成因与治理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31-32. [2]周琛森.基于网络盗版现象分析著作权保护问题[J].法制博览,2016(17):5-7. 作者:马莉 单位:云南能投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已经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社会建设,数字经济与知识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趋势,因此,企业的信息流通效率和质量已经逐渐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共享已经逐渐实现了普遍性,一旦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取了有效信息,那么则意味着企业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逐渐开展运行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创新开拓了诸多全新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步伐。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无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效果和价值,导致很多企业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价值和促进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相关企业及职能部门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措施,有效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1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述 所谓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以推动企业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容和基础,充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对企业中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高效配置,从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首先,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产品的科学设计和自动化实现,通过一系列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对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研发出智能化和附加值较高的实用型产品,同时对实际生产过程和生产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测量和计算,从而对整个生产管理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充分满足社会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其次,将信息技术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阶段,逐步实现管理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从而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确保原材料的采购、一线生产、库存管理、产品营销、市场拓展等等环节能够实现自动化发展,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加强融合效率,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各自为政的理念和方法,将企业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开发利用;最后,加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力度,将电子与商务发展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活动水平,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涉及的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的整合分析,同时开展实施观测,积极采用现代化、电子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根据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过程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层级划分:第一阶段,企业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有效的监管,严格控制产品的设计制作和生产程序,降低产品的失误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第二阶段,科学合理地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加快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优化企业内部结构;第三阶段,通过企业的商务活动与计算机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高企业产品的影响力,加快企业发展建设。 2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2.1缺乏对管理信息化的正确认知 首先,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其自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并不重要,久而久之,基层员工对于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建设环境和氛围,在思想上直接限制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其次,管理层对于信息建设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企业管理在信息化、数学化发展中缺乏一定的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水平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和发展限制;最后,相关领导层和决策者没有对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系统的利用,导致决策失误,设计和生产环节失去了有效的监督保障。 2.2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能较低 首先,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缺乏可行性和高效性,整体建设水平较低,对于基础信息的完善,网络设备设施的配置,核心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等等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尤其是网络安全和防火墙等等方面,由于资金有限,很少有企业会及时更新相关软件和补丁程序,为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其次,企业对于信息的管理、筛选、加工、优化、存储等等方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系统不安全,操作不规范等等情况的发生,直接导致企业风险的发生;最后,很少有企业会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信息资源库,企业将管理信息直接存放在开放式的网络平台中或是相应的移动存储设备中,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完整性,企业无法根据自身需求第一时间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增加了信息管理的不安全性。 2.3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同时对管理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素质、全能型的人才会优化企业组织管理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而水平能力较差的人员则会导致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风险。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行,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尴尬局面,信息化专业人才整体质量较低,素质不高,导致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作用,管理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同时,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不健全、功能不完善、人员配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建设进程缓慢。 3推动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3.1积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理念和思想 在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及相关领导者应当及时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学习当前社会中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思想,提高自身思想觉悟,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和效率,正确认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从根本上肯定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指导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方面,企业应当对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培训宣讲活动和知识讲座活动等等形式,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意识融入企业文化理念中,并且将此作为企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及决策层应当对管理信息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企业发展中有效融入信息建设内容,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树立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对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优化,从资源、技能方面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3.2加强对企业管理信息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例如黑客、木马程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信息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数据的保护控制。一方面,企业应当配置完善的网络基础设备设施,加强基建工作的贯彻落实,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优势和主要方向,加大对基础建设、网络设备设施及相关平台建设的资源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建立明确的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对于安全操作、产品加工、过程管理等等的具体操作实施环节的规范性控制管理,防患于未然,减少危险行为的出现,规范员工的行为和管理程序,从源头上把控信息安全。 3.3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人力资源建设是当前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应当切实解决人才不足的实际问题,缓解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的尴尬局面,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和现状,结合信息化建设方向和主要功能实现,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同时开展一系列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能力、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邀请社会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才和信息化专业人才进入企业,搭建出高效的企业管理信息人才队伍,从而提高企业的软实力,促进其快速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相关领导层和决策层应当积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理念和思想,加强对企业管理信息的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高川,彭晓辉.LED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7(1):13. [2]杨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3):216. [3]李秋香.论档案信息化建设制约因素和应对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7(7):44. [4]杨忠惠.A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2017(12):133-134. [5]胡小莉.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商论,2017(23). [6]李雯.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7(22). [7]黄随生.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新起点[J].当代会计,2017(6):27-29. 作者:张丹 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管理与建筑学院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是运动损伤中最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伤后及时准确诊断及评估ACL损伤程度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对预后做出准确的有效评估。ACL断裂的手术治疗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必要手段。在ACL断裂重建材料的选择上,选用自体半腱肌混编LARS人工韧带,具有适应早期功能康复,减少供区并发症等优点。临床上治疗ACL断裂重建术式较多,目前大多数术者采用非解剖型等长单束腘绳肌韧带(混编LARS韧带)重建,随访发现术后患者均能提高股骨和胫骨的稳定性,明显改善患侧膝关节功能,但随访中长期患者发现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欠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武警医院骨科对收治的ACL断裂患者采用自体半腱肌混编LARS人工韧带优化重建位点手术方法与前期应用解剖中心点等长点术式重建治疗ACL损伤病例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共收治中老年伤患176例,年龄42~67岁,平均(55.30±4.21)岁。移植物均采用自体半腱肌混编LARS人工韧带,其中采用优化点重建ACL患者85例,采用等长点重建ACL患者91例。均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史且通过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痛,跛行,屈膝受限,负重吃力、不能快走及跑步。主要体征表现为:患侧膝关节前抽屉实验阳性,浮髌征阳性,轴移实验阳性,拉赫曼实验Ⅱ/Ⅲ度。两组性别构成、损伤原因、体重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拉赫曼实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手术方法 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患肢膝关节镜下探查术,评估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情况,若ACL撕裂严重且无法行断端吻合连接可能,符合ACL移植重建手术指征。在胫骨结节内侧旁开2cm处斜行切开皮肤约3cm,逐层显露半腱肌止点,仅切断、游离半腱肌肌腱,以取腱器完整取出半腱肌腱性组织部分长18~20cm,保留完整骨薄肌,去除半腱肌肌肉组织,保留其腱性组织,对折后与人工韧带编织缝合成扁平带状,测量长度为10~12cm,宽度为8~9cm,厚度为4~5cm,韧带股骨端与钛合金带线悬吊板加强缝合,备用。关节镜下完整刨刀刨削股骨髁间窝内残端韧带,显露股骨髁间窝内侧壁,定位股骨外侧髁间嵴。使用微骨折定位器,沿股骨外侧髁内侧面,在与外侧分叉嵴交界处后方2.0~3.0mm处定位,置入LARS导针1枚,穿透膝关节外侧皮肤,在扩张器保护下置入空心钻,自股骨内侧髁韧带止点向外钻孔,直径为0.8cm的股骨隧道,置入引线1枚。镜头转换至外侧入路,探针拨开ACL胫骨残端,将胫骨定位器尖端置于ACL胫骨止点相应分组位置,胫骨前缘钻入导针,定位中心转出,经导针钻孔直径为0.7~0.8cm的胫骨隧道。经股骨隧道抓取引线,从胫骨隧道引出。使用牵线器环绕引线将韧带拉入关节腔内,调整拉线力度及膝关节角度,避免隧道口对韧带造成切割和摩擦。韧带近端拉入股骨隧道,韧带股骨端拉入股骨隧道后悬吊钛板拉出股骨外侧髁骨皮质,反向牵拉韧带胫骨端拉线,使悬吊版变向、固定于股骨外侧髁表面。小腿伸直位,在胫骨近隧道入口拧入Bio-intrafix固定螺钉,将韧带外露部分挤压固定。探针探查植入韧带张力和位置,反复屈伸膝关节,前抽屉实验及膝关节轴移实验稳定,关节腔内隧道口对韧带无明显切割和摩擦,基本实现ACL等长重建,缝合手术切口下肢可调护具固定下肢于0°位固定。ACL胫骨止点处理。等长组采用ACL止点原位解剖中心点重建;优化组ACL股骨端止点采用解剖中心原位重建,胫骨端止点在清理ACL止点完整边界后虚拟四个象限,沿内侧髁间嵴为虚拟Y轴,经过髁间嵴最高点的垂直线为X轴,术者体位右膝左上象限内,左膝右上象限内为ACL胫骨止点,同时以骨挫调整骨隧道口为椭圆形,同时确保胫骨重建点位于ACL胫骨平台解剖止点范围内。 1.3术后处理 术后早期康复。所有患者在膝关节可调护具固定保护下术后第2周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直腿抬高、膝关节被动屈曲等康复训练,在术后第4周膝关节屈曲可达90°,肌力可达4~5级,可逐渐负重并扶柺下地行走。术后4w膝关节可恢复120°,术后6w可恢复140°以上,并用深蹲恢复肌肉力量,术后8w可恢复膝关节活动全角度,可增加负重,进行抗阻力量练习。术后12w可行上台阶练习,无对抗运动。术后16w进行完整功能测试,如果患侧股四头肌力量恢复,与健侧比值>90%、患侧腘绳肌与健侧比值>110%、股四头肌力量矩与体重比值>65%、功能测试与本体感觉测试与对侧相同,则可以参加适度体育运动。 1.4观察指标 1.4.1膝关节功能 根据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患侧膝关节得分情况,包括跛行、交锁、疼痛、上下楼梯等8方面内容,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对应评分越高〔1〕。患者患侧膝关节术前及术后2年,按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全面评价膝关节系统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评价膝关节ACL损伤程度,共涉及如临床症状、疼痛发作频率等10项内容,当临床症状严重且功能差时,评分值对应值低,累加评分值高代表症状越轻且功能越好〔2〕。同时,Tegner评分侧重对患者患侧膝关节运动能力进行评分,该量表包括10项运动项目水平,评分范围0~10分,膝关节运动功能越好则评分越高,对应从事的运动水平越高〔3〕。 1.4.2患者术后重返日常活动及运动恢复时间包括从术后第一天到开始日常活动恢复时间及中等强度运动恢复时间。 1.4.3术后并发症 通过系统预约随访,建立术后随访量表手册,对所有ACL重建术后随访患者2年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发症主要包括:跛行、关节异响、疼痛、肿胀四项。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及t检验。 2结果 两组术后均获得至少2年以上随访,平均(26.31±2.46)个月。术前和末次随访两组间IK-DC、Lysholm和Tegner运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优化组重返运动时间及日常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等长组(P<0.05),见表3。两组术后4w并发症:优化组关节异响3例、运动时膝关节痛4例、膝关节僵硬2例。等长组关节异响5例、运动时膝关节痛6例、膝关节僵硬3例。优化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9.41%)明显低于等长组(15.38%;χ2=4.904,P<0.0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术中并发症。 3讨论 ACL损伤是膝关节不稳定的最主要原因,常会导致膝关节功能结构的退行性病变〔4〕。Smigielski等〔5〕发现新ACL解剖足印,并提出了Ribbon结构理论,即ACL呈单束扁平、如带状的结构(Ribbon-like),而非传统认为的AM-PL双束结构。近年来,Ribbon-like的ACL解剖理论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6~8〕,因此目前大多数术者采用关节镜下非解剖型等长单束腘绳肌韧带(混编LARS韧带)重建损伤的ACL已经成为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9〕,术后患侧膝关节恢复了胫骨和股骨的运动稳定性,从而恢复大部分膝关节功能,但仍存在一些功能缺失,如本体感受功能等。随着传统非解剖型ACL等长重建在临床应用的广泛普及,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异响等不良反应病例增多,其中重建后韧带松动、老化是主要因素,损伤部位多发生在腱骨交接处,ACL的腱骨愈合界面是一种复杂的胶原纤维与骨组织的过渡结构,由不同的组织学区域组成:肌腱、纤维软骨和骨〔10~12〕,ACL断裂后,外科重建手术具有恢复韧带的解剖结构功能,但是部分患者因损伤部位血供不佳、局部撞击等最终导致肌腱骨交界面愈合缓慢,使得腱骨界面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降低,再次损伤风险增加〔13〕。部分ACL重建患者因骨隧道延迟愈合、移植物与肌腱相容而失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预后〔14〕。如何安全有效地促进腱骨愈合成为了ACL重建术后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15〕,目前已经将腱骨愈合的时间、牢固程度等方面作为评价ACL重建疗效的重要指标〔16〕。因而急需对该术式进行改进优化。本研究针对中老年ACL损伤特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薄弱,肌腱容量不足,机体恢复缓慢,重建骨隧道位置欠佳等造成移植后膝关节不稳定,易松动,术后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针对中老年患者重建ACL采用自体肌腱混编人工Lars韧带既能够克服了自体韧带重塑过程中的强度衰减,增加了重建后早期的韧带强度,同时保留骨薄肌的内收、内旋髋关节生理功能,缩短此类患者重返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时间。股骨髁间窝生理或病理形态和术后ACL不匹配是导致ACL重建术患者并发症的原因之一,尤其髁间窝与ACL胫骨止点的匹配度差,导致ACL与髁间窝部分撞击,恢复运动后导致ACL充血进而损伤,导致膝关节活动疼痛直至受限。Musahl等〔17〕对尸体膝关节使用不同的旋转力量进而比较ACL解剖重建点和等长重建点后运动评分,发现以解剖点为骨隧道重建ACL在膝关节旋转功能上较等长点重建ACL有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在优化点选择的时候选择ACL股骨端止点采用解剖点中心重建,调整ACL的胫骨止点位点及骨髓道形态,降低ACL胫骨止点端与髁间窝撞击可能,减少膝关节撞击症的发生,增加其生理功能,保证了患者术后第1周即开始系统膝关节功能康复和患肢肌肉力量练习。由于本次回顾性研究随访病例数少及时间短等设计缺陷,远期临床疗效尚需观察。 4参考文献 1马军,温鹏,牛东生,等.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中长期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8;40(10):884-6. 2张家国,王景靓,邹喜君,等.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及免疫排斥情况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9):2101-4. 3孙畅,郭亭,李林涛,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生物学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10):863-9. 4钱利海,梁清宇.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8;23(3):272-6. 5粟玉斌,孙岩,胡军祖,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最新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A3):191-2. 6辜刘伟,周霖,庹伟,等.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23):49-56. 作者:徐畅 马殿栋 唐子滨 单位: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
工匠的含义最早在16世纪被提出,在17世纪早期被广泛使用。工匠精神的传承也为我国的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播音主持专业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内涵,分析当前播音主持专业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当前播音主持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在古代是指依靠手艺赖以生存的人,“造物”是工匠精神的内在追求,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工匠行业的工作模式和伦理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工匠精神蕴含的深层次的意义很多,其中包括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教师的态度和学生自身都对学生的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样,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的制造不同于工厂化的生产,工匠在拥有娴熟技巧的基础上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制造出精美的成品。传统的工匠是为了生存才会从事工匠工作,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还包括要具备创业精神,凭借自身的技艺追求财富和成就更高的事业。工匠的造物能力是衡量工匠水平的重要因素,工匠通过长时间从事相同的事业,会积累很多经验,工匠精神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总结自身的工作经验,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技术进行改革,结合自身的智慧和灵感,推陈出新。工匠的技术工作是将隐形的技巧转化为显性的技术,工匠要从学徒时期开始学习多种技术,在实践中逐渐实现自己的特色,工匠精神对工匠提出的要求是将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发挥更高的水平。 二、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狭窄 各院校设置播音主持专业的目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部分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目的是使学校专业多样化,还有一部分专业的艺术院校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目的是为学校打开知名度。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多种学科的知识,除了学习广播电视学、新闻学等专业课,还要在语言学、艺术审美学等方面有所涉猎,从而使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能够在电视台等传媒机构贡献自己的力量。但这样的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多,但工作岗位的数量是不变的,以致很多学生无法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很多播音主持专业对于思想教育和文化课教学开展较少,使学生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状况。 2.专业课程设计单一 目前,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各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参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主要开设普通话语音、播音与主持、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但各学校的发展情况不同,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规模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模仿其他学校开设课程的方式并不可取。随着时间的发展,各院校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有了自身的优势,传统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的发展,使人才培养与时展出现偏差,致使播音主持专业的长远发展受到限制。 3.专业课程教材内容滞后 2002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的《实用播音教程》依然是各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主要选用的教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教材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起重要作用。该教材总结了播音主持专业的多种训练方法和经典的教学内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中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当今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虽然随着教材的版本更新,21世纪初的相关专业材料被纳入教材,但科技的发展和多媒体的更新速度,使得传媒业的发展发生很多变化,教材的内容应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否则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制约。 三、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1.确定培养目标,符合人才要求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自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传媒业一直处于变化中,这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播音主持专业要求吐字清晰、感情饱满,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现代传媒业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培养人才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打破就业体制,提高工匠精神威望。为学生开设文化课,并将文化课作为教学的重点,拓宽学生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对于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非专业的传媒院校可将播音主持专业与学校的其他专业结合,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2.调整课堂体系,明确学科定位 1998年,播音主持专业被认定为文学学科下的艺术类范畴,2004年,播音主持专业被定义为传媒类别中的广播影视类。从招生情况来看,一部分院校将播音主持专业归类于语言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定位一直处于变化中,2007年,播音主持专业被正式归类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而院校之间广播电视语音专业的上一级科目也是不同的,也就间接造成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定位不准确,播音主持专业应该是涉及很多类型知识的综合学科,而不应是处在某两门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高校应注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传承工匠精神,涉猎更广的知识面。 3.科学设置课程,把握行业发展 近些年传媒行业的涉及面越来越广,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发展方向,播音主持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促进了传媒业多元化、多方向的发展。院校应结合当前传媒业的发展方向及院校实际的专业设置情况,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在保留专业必修基础课的基础上,还应开设一些灵活的科目,如“娱乐节目主持”“体育节目主持”等应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发展的平台,并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的发展跟上时展的潮流,使课程设置与时俱进,院校要把握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比重,在提升学生专业课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4.开发实践教材,强化师资力量 播音主持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其专业知识的教学必须与电视广播事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将工匠精神社会化、具体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实践环节。从教材方面来看,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材应该具有实践性,在每节课后或每单元后都会设置相关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传媒机构,了解播音主持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强化院校的师资力量,让专业的、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5.加大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逐渐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逐渐拓宽其教学领域。当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开设了一些新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教学。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外教学实践点,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从课堂延伸至校外,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公众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同时,学校图书馆、礼堂、剧场等场所也可被充分利用,教师可引导学生拍摄节目、短片等,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逐渐摸索新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的工匠式制造逐渐被工厂化的制作替代,但工匠精神在当代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狭窄、专业课程设计单一、专业课程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通过确定培养目标、调整课堂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开发实践教材、加大实践教学等手段,使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符合人才要求、明确学科定位、把握行业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晒。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自动化技术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机械加工制造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积累了大量的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经验,为促进自动化技术的改良以及进一步提升机械加工制造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机械设备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推动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不断向着集成化、自动化以及虚拟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的应用,对深化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水平,推动生产力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也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1简述机械自动化及其组成 1.1机械自动化的概念 所谓机械自动化,实际上就是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领域,从而实现机械设备能够自动且连续的进行加工制造生产活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由于无法人工操作,而用各种生产环节实现连续性,因此使机械加工制造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还提高了安全性,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种安全事故,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财产得到有效的保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全面和深入的应用。在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应用了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更加精细的运转速率,对原材料进行快速加工,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节省了人力资源,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精密度,产品质量得到质的飞跃。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大大降低了工作量,改善了工作环境。这些优势都进一步促进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应用,促使自动化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升组,带着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了我国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成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大国。 1.2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组成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科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技术,融合了多门学科的技术知识,从而形成了专门的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系统应用非常广泛,而自动化技术,只是自动化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应用自动化技术,其自动化技术系统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1.2.1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在自动化系统占据统领导指挥地位,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动作调节和单元制定之间的关系,对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1.2.2制定单元 在自动化系统中,制定单元发挥着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的重要作用,是产生与数据相对应的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控制单元能够对自动化系统实现有效的控制,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所以,制定单元是自动化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1.2.3传感单元 传感单元主要用于监测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参数以及运行的实时状态,在自动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2.4作用单元 作用单元是施加能量和明确定位系统的关键单元,也是自动化系统的前期性组成部分。 1.2.5程序单元 程序单元是决定自动化系统怎么运行、如何运行以及做什么的关键单元,也是自动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的应用 2.1集成化应用 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所谓的集成化,就是指将技术的经营和功能两方面进行集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机械加工制造领域集成化发展能够借鉴计算机集成化技术的发展模式,从而有效推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向着集成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进步。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中,在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对产品制造过程中,企业所有相关的动态进行集成,从而使企业的动态成为一个整体,将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企业中其他相关的各种活动,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有效的对机械加工制造过程进行全面优化,合理配置资源,同时也能够使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全面推动机械加工制造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升机械加工制造产品的质量,进而带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这种集成化的生产方式,也能够引领导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能够深化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使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作用。这对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柔性化应用 在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业发展的初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市场需求较大,而同类产品较少,市场竞争不激烈,因此当时地市场环境是以卖方为主,市场被迫接受企业提供的产品。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彻底盘活,同类企业和产品大量增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机械加工制造市场已变为买方市场,而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根据市场需要制生产生计划,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这就是所谓的柔性化发展。市场经济环境的转变,促进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向着柔性化的方向发展。而柔性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不顾市场需求,盲目生产的经营方式。而是按照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实时性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更加灵活,也更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对带动整个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发展繁荣,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柔性化发展使机械加工制造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的做出反映,精准把握终端消费者的购习需求。而柔性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应用,还可以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有效的优化,将计算机管理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使管理效益达到最大化。 2.3自动化加工系统 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对机械设备的制造,涉及到大量不同种类的零配件。而机械设备成本,就是由这些零配件组成的。根据一定的要求,通过科学的制造技术对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零配件按照一定和顺序进行合理的组装,最终成型后,就是机械设备成品。自动加工系统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以机械代替人工,能够进行生产过程高强度的重复劳动,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加工系统的应用,能够使工作人员在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中,以更好的工作状态进行工作。使工作人员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对机械加工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4智能化技术应用 我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已逐渐开始在生产领域进行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人工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工,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效的将人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极为深入的意义。机械加工制造的智能化发展,是指将系统工程管理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技术等,通过优化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进行有机结合,彻底实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机械加工制造的智能化发展,其主要特征就是具有人机效互操作界面。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操作界面,能够实际人机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对相应的机械设备下达生产指令,而机械设备会根据工作人员下达的指令进行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以机械自动化作为重要基础和依据,可以说,机械自动化是促使机械加工制造能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支持力量,而实现机械加工制造的智能化操作,则是机械加工制造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越势。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制造业的产品竞争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而且竞争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小区域,而是全球市场都参与到了竞争当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而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业,也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加强对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建设,促使我国机械加工制造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不仅是使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更是促进我国机械加工制造市场进一步规范繁荣发展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提高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和重要地位的发展战略,进而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结构中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1茶文化生态游英语翻译的特点 1.1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首先,当前茶文化旅游英语所涉及内容的层面广,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其专业性是非常强的。我国茶文化蕴含着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会涉及到多个专业性的词语,所以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就不能对茶文化内容进行简单的直译,而是要注重对茶文化内容的意译。其次,在进行茶文化生态游的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英语用语以及固定的表达方式,因此对翻译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在进行茶文化人文景观翻译时,翻译者不仅要充分了解当前景观相关的历史典故,更是要结合我国茶文化的文化精髓来进行英语翻译。 1.2涉及的知识面广 我国茶文化包含着多个知识层面的内容,比如政治、经济、建筑等,除此之外,还蕴含着我国的民族特色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地区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时,翻译者要充分地了解景区的人文历史,从而将景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准确地翻译给外国人士,提高外国人士对于我国茶文化的认识。 1.3翻译需简洁及形象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提高茶文化生态游的英语翻译水平,能够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交流发展。所以在进行茶文化生态游英语翻译时,要注重简洁和形象,通过简洁的语言来将我国茶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表达出来。通过简洁的语言将我国茶文化的内容形象地翻译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外国游客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学习兴趣,更是可以有效地提升外国游客对我国茶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 2英语在茶文化生态游中的应用现状 2.1文化交流受到了文化差异的影响 随着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生态游也随着打开了国际市场,但是由于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我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时受到阻碍。我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是儒家思想,特别是道德礼仪,但是西方国家更多追求的是平等自由,与我国传统思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茶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包含了我国优秀的文化和思想,为此我国茶文化具有极深的文化根基,和传统文化的意境美。比如在翻译安吉白茶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将其直译成为“whitetea”,这样外国人士容易将其理解成为是白色的茶,然而安吉白茶是我国绿茶的品种,只是由于其叶片有着银白色的纹理,从而取名为白茶。 2.2导游的英语水平需提高 要将茶文化生态游推向国际化,导游的英语水平极为重要,极大地影响着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交流情况。然而当前,我国许多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中的导游英语水平都偏低,无法全面有效地将我国茶文化知识传扬出去。虽然,目前许多高校以及高职学校都开设了旅游英语等相关专业,但是专科毕业并且从事导游行业的学生并不多,从而导致当前我国茶文化生态旅游中的英语导游处于需大于供的现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导游的学历水平多数是中专或者是大专,缺乏高学历。而且当前从事导游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依旧是停留在课本上,缺乏实践性的练习和运用,不能熟练地翻译茶文化相关内容。此外,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导游英语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导游英语水平较高,内陆等欠发达地区的导游英语水平较低。随着我国茶文化生态游在国际上的发展,对于高素质导游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2.3旅游景区的双语模式需提升 随着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我国各地都纷纷进行了文化旅游行业的开发,在文化旅游景区中,不管是门票还是广告宣传等,都会采用中英两种语言。茶文化属于隐性文化,英语宣传强度以及效果远远比不上其他文化产业。目前,我国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中的宣传大部分是以中文为主,虽然一般情况会对茶文化基地的名称进行英语翻译,但是大部分的翻译都存在着许多不恰当的地方,无法将茶文化基地名称更深层次地翻译出来,只是作为表面词语的传达。在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展区中,大部分是采用中文的单一模式,这既不利于茶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不利于打开茶文化生态游的国际市场。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茶文化生态游景区的双语模式需要提高。 3提高英语在茶文化生态游中应用的措施 3.1加强对英语人才的引进 随着第三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对于高素质导游的需求是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来培养和吸引高英语水平的导游人才,从而更好地鼓励英语专业人才从事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提高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导游的英语水平。通过引进高英语水平的导游人才,可以提高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水平,加强茶文化的对外交流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扬,提高国际人士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认知。 3.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英语培训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要提高英语的翻译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因此,对于一些英语水平较低甚至是零基础的当地导游,要提高其英语水平,就需要接受相应的英语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和翻译能力。在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中,导游的口语水平以及翻译水平都影响着茶文化的交流和传扬效果。首先,要加强对当地导游的英语口语训练,使导游能够结合当前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翻译特点来进行专业性的翻译,其次,巩固导游的茶文化知识,让导游能够准确、熟练地将茶文化旅游内容翻译出来。除此之外,在进行英语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安排外籍人士作为培训师,开展茶文化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加大对工作人员的英语训练强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导游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及翻译水平,加强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交流。 3.3提高工作人员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我国许多优秀的文化和思想内涵,比如儒家、道家、佛家等大家的思想精髓。所以,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首先就要深刻地了解我国的茶文化内涵,基于我国茶文化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结合茶文化的人文和历史内涵做出准确的翻译,更好地将我国茶文化的文化精髓展现出来。提高工作人员对于茶文化的了解程度是提高我国茶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措施。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比如加强对茶诗、茶歌、茶画、茶道、茶艺等茶文化知识的学习,认真地分析和研究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了保证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质量,促进茶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和发展,导游要抱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准确地翻译茶文化生态游英语的相关内容。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疑惑时,应该谨慎进行求证并且查阅相关的茶文化材料,保证在对茶文化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英语翻译,从而有效地将我国茶文化更好地推向国际化。 4结束语 随着茶文化生态游的发展,对于旅游英语的需求是日益增长,为了扩大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扬,加强国内外认识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人士和继承,提高茶文化英语翻译水平非常重要。但是我国茶文化生态旅游英语翻译时,不仅要求导游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更是要求导游具备深厚的茶文化认识,才能使其在正确理解茶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地进行英语翻译,从而有效地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交流障碍,促进茶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
五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五年级语文的创新教学 摘 要: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填词、造句、看图说话等简单的文字任务,从五年级开始,学生要进入到词文赏析、阅读写作的文学修养的提升阶段,针对这个阶段教学工作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文字的掌控能力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一定要提出新的教学方案,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教于乐;互动;因材施教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更新的速度远比我们接受得快,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一成不变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枯燥无味。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让自己传播的知识充满新鲜感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呢? 一、寓教于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讲课,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尤其是在文章阅读的课堂,几乎所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教师给一个回答的模板,学生只要往里面套话就可以了。这样的课程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文章阅读之前,可以先给学生设定好一个特定的情境,给学生分组,让学生各自扮演喜欢的角色,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清晰地理解所学习文章的真正意义,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教师在阅读之后的提问中也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拘泥于一种标准答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要给予肯定,给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充分发挥课堂的互动性 课堂是个很有创造力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能够与学生很好地交流的场所,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不要扼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全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进行分层教学,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并且当学生完成了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很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教学方法上的缺陷,努力创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 五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五年级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摘 要:小学五年级可以说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这时学得好,就能为接下来的初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小学生对语文课还是没有太大兴趣。作为老师,就必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语文情境,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情境教学法;实施策略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适宜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在那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上,很多学生不喜欢认真听讲,就是因为觉得课堂没意思,找不到听课的感觉。针对这种现状,老师就必须要采取应对措施,应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施策略,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喜爱上语文课。那么,具体该如何实施策略呢? 一、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愿意相信自己眼前所见。而且,具有实物的课堂,会更加得到学生的喜爱,它远比那些纯理论的讲授有趣得多。老师需要了解这点,运用实物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接触实物,从而进行学习。例如,鲁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会学到《灯光》,老师在讲课时,可以直接拿一盏台灯来课堂,甚至利用教室里的照明灯都行,从学生眼前具体的事物入手,给他们进行讲解。小学生愿意从眼前实景开始,进行课堂学习,最终达到不一样的效果。运用实物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实施情境教学法。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源于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老师应该了解这点,知道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性,并且善于利用这点。这也就是说,老师可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让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生活来学习语文,会让他们觉得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并没有那么遥远。例如,鲁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藏戏》,这是一种民间活动,就跟扭秧歌、黄梅戏等一样,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将它与学生身边的一些地方风俗活动联系到一起,学起来自然就轻松很多。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上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听课效率。通过运用实物创设情境,以及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等方法,在课堂上实施具体的策略,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上语文课就变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 五年级语文论文:试析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诊断 摘要:在语文教学当中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所占的比重是十分巨大的,对于学生们基础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就是通过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有效的推动教学的有效发展,从而有效的对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和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五年级;识字写字;诊断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中杜宇识字与写字是非常重视的,对于学生的识字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并且对于以后的语文学习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方面领域的教学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对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诊断 通过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教师发现现在小学一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问题主要是表现在学生的主动性不高这一点上。具体点说就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识字写字的学习过于枯燥无味,,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死记硬背但是最终却收获不到相应的成果,从而也就导致学生们慢慢失去了学习识字写字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积极性。 2.对于目前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反思 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的教学进行有力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主动性是造成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质量进行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且发现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老师们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的教学方式极为单一与无趣。也就是传统意义上将知识进行一味的灌输到学生们的脑子当中,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主动性产生了忽视,最后造成了学生没有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的相关知识进行良好的理解和体会,从而造成了学生们学习兴趣的降低,使得学生们有收获到应得的成就感,对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产生了降低。 所以说,老师们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当中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且加以改正和创新。抛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进行有效的提高,最终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消息效率与学习质量。 比如说:老师们可以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采用小组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进行大幅度提升。在进行小组交流学习中,将自己对学习生词生字的技巧进行交流与分享,同时有效的将自己在学习生词生字中发现的乐趣进行分享。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感受到交流、合作以及分享的乐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 同时,在学生进入小组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上学习的相关知识以及生词生字开展一些识字与写字的游戏活动。比如说: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可以以教材第二单元中所学习到的生词、生字进行有机的组合,如:葡萄、乌鸦、谎言、慌张、粪土、馋嘴以及狐狸,这些词语,让学生们用这些词语进行组合和编排,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进行编排故事这个游戏的时候之前,老师们可以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以及生字进行解释,,等待学生对其进行了解和体会后就要对学生们对这些生词、生字的运用能力进行考察,让学生们在编排故事之后,先进行小组的讨论,让小组中的成员对自身的故事编排都进行第一遍的讲述。随后,让其他的小组成员对自身的故事进行评价和改正。在最后的时候,由小组的其他成员推选出一个代表对其故事进行课堂上的讲述。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们相互交流的能力与兴趣,在让学生们在获得学习乐趣的同时,对学习的质量以及效率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3.总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当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教学的时候,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必须要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重视,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为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的教学工作质量起到下降的作用,所以对其应该进行彻底的抛弃,运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有效的提升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们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以及合作,对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完善,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对教学的发展有着推动的作用,有效的促使学生可以进行有着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学习。 五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五年级语文综合学习策略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是要靠从小到大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语文的基础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五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思维转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不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同时忽略了语文的综合素质培养,导致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随着课改的推进,对语文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方面,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只有整合学习资源,重视素质培养,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就小学五年级语文的综合学习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授课现状分析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五年级的教学也顺应了这一变革。然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具体的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在教学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不能有效利用语文学习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带着学生就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把课文读熟,把课文里的汉字会写,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算是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虽然有效地利用了课内资源,把书本上的知识都教会学生,但是在课外资源方面完全没有涉及到。如此一来,就把语文这个本来是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视野的学科变成了死板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忽略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讲究的是听、说、读、写。语文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六年级是小考的重要阶段,所有科目都系统性复习,因此五年级的综合性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是对考试要考的内容的题型进行多次练习,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从而丧失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扼杀了一部分在语文学科上有天赋的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做法和目前课改的要求是背道而驰。 整合资源,提升素质 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教学质量。课改的推进过程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教育的成果也不仅仅是靠成绩单来体现,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对教学资源充分利用 想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就要使得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共同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需要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课堂走出去,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师不要局限于课本的教学,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之中,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和书籍去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由一个小故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提出问题或者思考,引入文章的学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除了利用网络资源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资源。比如,讲到像《春》这样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去春游,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春天的存在,也可以让学生把去春游看到的景象写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同时也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综合培养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也就是说,学生不仅仅要会做题,还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教师作为引导学生的主要角色,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制定特别的教育方式。比如,有些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进步更快,这样,就要多表扬。同时,教师要转变思维,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走出去,在平时对同学的培养中,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可以将语文的学习分板块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分成阅读课、听力课、书法课、写作课等,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效地得到提升和锻炼。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某些偏科的同学,鼓励他们不掉队,共同发展。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对综合素质培养十分有用。比如,教师可以用英语翻译古诗,或者将古诗翻译成英语,都是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这些都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各方面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基础知识学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升学;小学素质培养的不好,会影响整个人生阶段的学习习惯。所以,素质培养尤为重要。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责任更是巨大,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素质教育改革是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的重大举措,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转变,导致有些方面实施得还不是很到位,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素质教育改革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为国家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使学生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中捷友谊小学) 五年级语文论文:实现小学五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摘 要:讨论了建立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案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小学六年级语文主要是对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所以,小学五年级语文对于学生升入初中是至关重要的。语文的学习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当中,要把综合性学习的应用作为重点,由于新课改的需求,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此种方法下的教学效果是最佳的。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由于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了极大的 变化,对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来说,正好符合这一发展趋势,所以,小学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教育形势,彻底颠覆以往的教育思想,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学习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实际教学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要有所改变,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增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对于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要引起重视,把握好学生多个方面的不同发展。 二、渗透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增进综合性学习方法的使用 教学改革之后:新的课程标准中赋予了综合性学习更深一层 次的意义,要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提升。合作学习主要是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补充和有力延伸,它相比较个体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优点。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引导学生对问题更好地独立解决,尤其对信息量的增加、学生情感的沟通交流、学生个性的展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步骤是把学生分成小组,使学生的自身潜能被有效地激发,同时在实际学习中可以和集体智慧 融合,促进个体思维的激发。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学习中设计一些分课题,鼓励学生使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方法。比如,在对《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学习完之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个主题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后老师可以给出四个分主题:(1)大自然中我们所认知的绿色(主要是经过对资料的收集,进行小组讨论);(2)我是大自然的小主人(此环节开展的实质在于实行知识擂台赛);(3)绿化家园植树活动(这个环节主要是在小组合作下植活一棵树,同时对小树苗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4)写给全人类的一封信(这个过程就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自主学习围绕这一大主题展开讨论。如此经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三、把握好学科之间的融合,对综合性学习内容合理地安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教学建议,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在于:把握好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主张在跨领域中更好地对专业知识实施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经过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沟通,确定好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例如,和音乐、美术、体育、思品、自然、数学、劳动等相融合,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综合性地对语文知识实施学习,更好地使用语文,推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束缚,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去学习,指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有机地 融合,更好地发挥优势。比方,《二泉映月》的学习,在上课前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几张无锡惠山二泉的美图,此处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称,还可以穿插一些音乐,例如,古筝的《二泉映月》,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带入那种美好的意境中,如此把语文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相融合,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好的 效果。 四、把握好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改革之后,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已然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尤其是综合性学习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的提出更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展开的,经过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教 学活动当中。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有一些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给予其适时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与探索,更好地用所认知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题型,要留有一些空间思考给学生,这样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综合性学习方法的实施才会更有效果。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的探析一定要透彻,合理组织教学,对于学生自身来讲,也要仔细地收集相关资料,把握好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性,进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五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五年级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分析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了综合性学习方法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让小学语文老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所谓综合性学习方法,主要指的是将读、听、写以及说等内容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因此,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综合学习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一般来说,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重视课内教学资源的利用,而忽视了课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对于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来说,将综合性学习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课内和课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要求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可以采用创设真实情境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和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组织各种课外趣味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新课改要求,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而综合性学习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所以,对于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而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行为特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学生潜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对于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而言,一定要正确认识综合性学习法的优点,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又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小学) 五年级语文论文:探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一个热点的话题。语文是课程中基础的科目,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素质的发展,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应该反思当下教学中的不足,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兴趣学习 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已是热点的话题。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充满了渴望,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而学生对知识的求知若渴,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率就要发挥到最大,但仅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于学生,也要发展课外学习,课堂也是学生解惑、求知的重要场地。语文课堂的活跃,让我们反思,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课堂的教学率是否发挥到最大呢?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提高呢?对其进行以下分析。 一、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授的方法。在现在课堂中,虽然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大多数的讲课方法还是比较单一、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有些被动。这样课堂的效率就不能完全的发挥最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就降低。 (2)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禁锢。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中倡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辅。但语文课堂中,教师预先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对答案固定,让学生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心中的问题及答案,由此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也就随之降低。 (3)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忽略。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培养。没有兴趣的学习,犹如枯竭的泉眼,老师教授时也是比较费劲的,这样语文就比较呆板,让学生对之失去兴趣,课堂的教学率也就降低。 二、创建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1.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了老师,也是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激励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而学习氛围在学生学习时,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和热情。所以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心理下,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如在学习《童年的发现》这一课,我走进教师时,拿了一组动画影片,同学看见我拿到影片,好奇的问我:“老师,你哪影片干什么呢?”“这个影片和要学习的知识有关吗?”等一些问题,我只是神秘的一笑,等会上课你们就知道了。在课堂上同学们看过动画后,我提问到“同学们是不是会做和动画上一样会飞的梦境呢,知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吗”,学生惊奇的看着我,开始讨论自己曾做过哪些梦。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就变的轻松,愉悦。我在学生的讨论中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看书中主人公是怎么来解读自己的梦。一节课就这样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渡过,这样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也就乐此不疲,对语文世界也充满了好奇。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被动化为主动,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2.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引导,是很多教师非常重视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以“趣”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在语文授课中,还要培养师生之间的交流和默契,使学生对老师教授的科目有期待的心情。语文教学中也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认知新事物,其表现在好奇、好动、思维发展,对与教师给予的表扬和鼓励是很期待的,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热情。如在《珍珠鸟》先给学生放映一些鸟的图片进行观看,告诉学生要认真的观察放映的映像,首先让学生写下看到鸟儿的特征,并让几个平时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对所看到的鸟儿进行描述下,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评价,表扬学生观察的仔细。在接下来的讲课中,并让学生积极的提问,并进行解答,让学生表演“探”这一词,对于发言的学生,给与鼓励让学生以后继续努力;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在以后争取课堂发言。这样学生对所表扬自己的老师就会产生好感,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答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 三、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在学习阶段中是最基础的科目,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的科目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使用性,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学习语文时,不仅要通过课堂教授知识,还要学生通过课外活动,亲身感受身边的语文环境,去体验和应用,真正感受知识的存在。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让学生善于观察,体验获取新知的愉悦。如在讲到《落花生》这节课前,让学生提前收集一些花生的播种、生成、结果、收获等关于花生的资料,强调学生要认真收集资料,并观察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汇总资料。在课堂中,讲到落花生一词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理解,教师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并让学生提出在课外收集资料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一一解答,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学习不全是老师教授,也可以自己主动学习。这样的调查将语文课堂与课外学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合适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自己语文的功底,融会贯通所学的语文知识。 课外活动的方法,不仅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也有所帮助。在实践中学生发现问题,对于不能的解决的问题,就会寻求答案。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看下课本或询问老师。这样小小的提醒,会让学生在疑惑时阅读课本。这样使学生初步养成了预读的习惯,其后进行加强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外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的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不同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探索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阅读语文书籍,循环渐进,学生就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后,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 高建标,男(1975.12~) ,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心小学,职称:小学高级 五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探讨 阅读技巧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的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要注意不是所有课文、所有段落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练读。 本册默读的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语速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①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②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①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②“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前一项内容安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通过上下文,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的“就教学而言,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去阅读。 四、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备较强阅读能力的。 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和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教材特意安排了“课外书屋”这一栏目,配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外阅读的书。“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当然,教师也并不一定只荐教材中提到的书籍,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 五年级语文论文:以《宽容》为例谈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 摘要: 本文从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范文《宽容》为例,指出沪教版小学语文编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提出编写建议。 关键词: 语文教材《宽容》问题修改建议 语文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教材编制的质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宽容》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图说明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修改建议。 一、问题 (一)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在语文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预习过程中的自我探究意识的培养。因此,教材编写者应该明确助读系统的概念,重视助读系统的研究与编制。广义的助读系统是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切知识、提示、图像等材料,它包括预习提示、插图、知识短文、附录等。为了便于评析,笔者采用狭义的助读系统概念,“指的是教材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切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课文提示、注释、作者介绍,等等”。[1] 《宽容》一文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二单元第8课,其助读部分的预习提示在课文前并没有特别指出,而在其单元导语“同学,与美德为伴,和文明同行,会使你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受人欢迎的人。本单元的课文将引领你一同去体验被信任的喜悦、感受微笑的神奇力量;明白‘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的道理……请你认真默读这些鲜活的故事,注意不断加快默读的速度;边读边想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给你带来什么启发,想想作者这些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把你读懂的文章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中我们可以看出编写者的意图,即简单地让学生读懂这些美德故事并在思想上得到启发,仅此而已。此外,选文除去第28页上的插图外再没有其他的助读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则出现在教材最后的“词语表”部分,在文章中并无任何注释。可见,此书在助读系统上过于简单,虽然助读系统简单明了利于教师的自主发挥, 但是过于简单则不利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选文系统。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选文要求:“教材选文要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2]这一建议概括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科书选文的基本要求。对于《宽容》一文而言,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课文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适切学生的心理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该文不适合选入教材,其理由如下。 1.从“知识和能力”维度看。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基本均为陈述性知识,且通俗易懂,通篇语言平实,但是缺乏语言特色,并未达到“文质兼美”的要求,对于真正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发展的策略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却很少涉及,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 2.从“过程和方法”维度看。该文内容简单明了,不需学生多元解读,课后练习的设计单一,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法指导得甚少。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看。该文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懂得宽容他人。仅以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故事为例来教育学生,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标。而选文应该富于思想内涵和时代特色,但是该文并不具备,完全可以在道德教育课上给予学生思想教育,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及好奇心,对于学生思想意识提高的引导性不强。 (三)练习系统。 练习系统,也叫训练系统、作业系统,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现语文教材价值与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练习系统指的是语文教材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目标而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口头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和活动方案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部结构,一般都包含着两条线索和四个系统。所谓两条线索,一是知识的线索,二是能力训练的线索。语文学科,固然不是以系统讲授语文知识为主,但它毕竟还是有自己必须讲授的知识,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规律性知识,以及各种文体知识、文学知识,等等。编制语文教科书,不能不考虑这一条线索。而语文学科的根本宗旨,又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讲授必要的知识,其主要目的还在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培养,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有一定的过程。这就构成了另一条线索,即能力训练的线索”。[3]这一段论述所指的虽是中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但其实也适用于小学语文教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写,而且需要实践练习。语文教材中的练习是为了配合教学设计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此外,选文仅是给学生呈现了文本,其深层次的内涵还需要练习设计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可见,练习设计在语文教材及教学过程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就《宽容》一文而言,其练习部分仅以“学习小建议”的形式标注:“初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对新护士‘宽容’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对‘宽容’的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练习设计的特征: 1.语言缺乏亲切感。如“初读、再读”等词语带有命令的色彩,让学生觉得这是一种任务,而非循循善诱。 2.问题缺乏挑战性和新颖性。此问题再次重复了单元导语部分的部分内容。对于文章所叙述的小故事,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读懂,所以设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显得多此一举,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提出,不必在文本中再次呈现。 3.提问就事论事,缺乏拓展延伸。文章练习部分总共提出三个小问题,绝大部分是针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仅“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一问涉及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问题设计单调,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均无涉及。 二、编写建议 (一)选文需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选文是教材编写的关键环节,选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文要经典,经典的文章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选文还要富有时代气息,陈旧的内容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设计需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材不仅应关注一些直接的成果与经验,而且应适当增加探究发现知识过程方面的内容;不仅应注重陈述性知识方面的内容,而且应重视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设计,以便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三)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需精心设计,多元文化相融,从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出发进行设计。 助读和练习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们设计得好坏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程度的高低。因此,教材编写者要十分重视助读系统与练习系统的设计。 五年级语文论文: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摘 要:在人生的阅读过程中,小学时期处于第一个黄金阅读阶段,像一株刚破土的小树苗,希望吮吸知识的雨露,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雨露”,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道授业”,还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汲取。但当前,五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令人担忧,由于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大多数已成为负担。读书,也只是看看课本,读读作文书,查查辅导资料。我们的语文教育要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需要帮助学生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在浩瀚的书海里游弋。 关键词:选择 爱读书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 展示平台 在人生的阅读过程中,小学时期处于第一个黄金阅读阶段,像一株刚破土的小树苗,希望吮吸知识的雨露,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雨露”,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道授业”,还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汲取。教学事实早已证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出路就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指导方面,教师要讲究策略,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更要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爱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古人也总结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有限,家长在引领学生读书方面缺少方法,所以教师指导和干预课外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必须注重阅读和知识的更新,成为学生的榜样。 一、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我们要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有益的读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推荐给学生呢? (一)经典名著 当今时代多元文化交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喜爱卡通漫画、通俗故事、言情小说等,这样的快餐书籍,读来虽然“轻松”,但其中一些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有可能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时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所谓的课外阅读就是读作文书,教材全解,这是一种肤浅的功利阅读。功利阅读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多读经典作品,可以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知识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如少年版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少年闰土》、艾米莉的《呼啸山庄》;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等;郭沫若、冰心、艾青、泰戈尔等国内外名人诗歌选;、林肯、爱因斯坦等伟人及名人传记……多体裁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在大师的经典中感悟真善美,在传记的人物传奇经历中体悟人生的艰辛、在诗歌的韵律中品味…… (二)科普读物 科普读物向青少年儿童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儿童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读《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森林报》等科普书籍。 (三)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 这类读物的选择虽然体现了功利的目的,却是必要的,其作用主要在于进一步扩充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如五年级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引导学生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学习了《杨氏之子》,指导学生读南朝刘义庆的古记小说《世说新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阅读更多作家的作品。 二、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强调了兴趣的重要作用,读书也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对读书感兴趣,爱上读书,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讲故事诱导法 学生不爱看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学生们都爱听故事,当老师讲故事时,学生百分之百感兴趣,百分之百关注你,所以用故事吸引学生是再好不过的办法。我经常给学生讲《红楼梦》中的故事,“宝玉挨打”“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但一本书我最多讲三个故事,当学生们期待听下一个故事时,我动容地告诉他们,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们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们迫切要去读原文。每周五下午的阅读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二)表扬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让学生保持读书的热情,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以赞赏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学生某一做法进行表扬、喝彩,激发内在动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成功。 三、多样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引领,还要注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博览群书的金钥匙,面对大量引人入胜的优秀书籍,五年级的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吸收营养,积累语言文字,提高写作能力呢?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一)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1.文中标记 在阅读过程中,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感悟深刻或者语言文字十分优美的字词句。 2.文中批注 “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读到感悟深刻的地方,不妨在语段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此时所感、此时所悟。寻到文章的绝妙之处,思考一下:此处为何写得如此绝美?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这些思考的结果也可以批注在语段旁。 3.摘录佳句 课外阅读,学生们习惯于囫囵吞枣、走马观花,粗略地浏览一遍,很少有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本谈不上高效积累,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将优美的词、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反复翻阅,从中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大有益处。 4.读书汇报 有些文章读后特别令人感动,这时候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读书汇报会可以为学生搭建这个平台,我班读书汇报会隔周一次,每次5~8名同学参加,组成元素大致相同:故事梗概+精彩片段+阅读场景+联系生活谈感受。读后感的主体依然是讲故事,这是学生们喜欢听的原因,这样的展示,是对阅读热情的激励与召唤。同时,读书汇报也让“未读者们”对“读书”略知一二。 阅读方法很多,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籍、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二)教会学生基本的积累方法 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 1.诵读美文。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书本上的美文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更多的学生开始涉猎课外的美文,所以我鼓励学生每日诵读,课上也要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我们班长期开展班级美文诵读活动,在活动中评出“诵读之星”。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2.写读后感。“吉光片羽,当感悟的灵光闪动时流淌下来的一定是甘露,是清泉。”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篇幅可长可短,随时有感想随时写,可以建立班级微博或微信,随时让学生“晒一晒”自己的读后感,这样写读后感学生一定兴致盎然,而且这种读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自办手抄报。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这个学期,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课外阅读目标的指向,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我爱读唐诗》《诵读 论语 》《在散文的月下漫步》《我钟爱的一本书》《名著点评》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有针对性又便于指导。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语言文字需要日积月累,我们的语文课本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们积累的要求。所以语文教育,确实需要走出课堂,由课内走向课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当导航人的角色,领着学生航行,教会他们方法,当他们渐入佳境后,我们悄悄隐退。 五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 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探讨 阅读技巧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的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要注意不是所有课文、所有段落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练读。 默读的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语速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要采用灵活安排和指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①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②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 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①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②“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通过上下文,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根据叶圣陶提的“就教学而言,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选读课文的教学 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去阅读。 四、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备较强阅读能力的。 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和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教材特意安排了“课外书屋”这一栏目,配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外阅读的书。“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当然,教师也并不一定只荐教材中提到的书籍,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阅读教学在高段的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想象、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培养,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语文论文:小学五年级语文单元迁移教学探讨 【摘要】新课标改革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单元迁移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是现阶段最值得探究的问题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举一”并因道学生自觉完成“反三”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学习能力迁移的现状,探索如何加以正确运用,借助已有的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充分发挥迁移个体的心理发展及其社会适应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单元迁移 1 引言 迁移是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人之主题从前学过的知识在新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即经验对现状的影响。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在知识与学习过程中广泛存在。它是对学习的巩固,存在正负两面,正迁移主要是能对旧有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积极的运用,而负迁移则主要起到阻碍作用,对语文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明确迁移的具体方向,培养学生主动迁移能力,消除学习定势的负面影响,提高迁移效果和语文教学质量。 2 迁移规律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语文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一方面,以汉语为母语载体的民族语言迅速走向世界,汉语言文字正在国际领域发挥更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不是由少数科学家掌握和研究的学问,而是全部社会成员的生存环境,这在客观上对现阶段的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承担着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使命。因此,为了达到语文知识水平真正成为其他学科知识能力基础的要求,就必须加大的语文教育的要求力度,探寻更多新的办法,使受教育者既有丰富的知识,又具有超高的独立思维能力。成功的语文教育将对受教育者的一般能力结构进行完完善,即强化其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受教育者将来生存和发展的实际本领。在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语文教育落伍,其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因此,语文教育绝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旗帜鲜明的把语文素质放在教学的首位。 3 运用有效的理论,使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1.教师必须明确具体的迁移方向 教师必须对迁移方向有一定的把握,要将其具体体现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简化,或挖掘,以适合学生接受为准;又要地这些目标在真个教材中的位置加以研究,明确该单元知识点的传授与能力训练在整个知识网体系中所负担的具体任务。教师应对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胸中要有一棵纵向贯穿的“知识树”这样,才能在课前做好设计准备,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学生也能够顺畅的完成有旧到新的知识迁移。并通过更深入的分析和学习,引导学生为再学习、再分析打下基础。 3.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在知识积累智商再形成独立运用的体系,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因此,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对于现阶段的教师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传统教学中,强求记忆是为学生挖“陷坑”,掌握方法才是传授给学生“工具”,这就是所谓“鱼”和“渔”的辩证关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以适度的引导,主要是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对比,分析异同,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要善于归纳总结,将既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使之迁移的知识也完成结构化,并纳入知识网中。既要以典型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概括出规律,让学生寻找相同的因素进行学法迁移,学习新知识;又要善于总结出新的学法,由学到悟,由悟到用,用中学新,形成能力。 3.3培养学生对文章进行合理概括的能力 迁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人既有的知识储备及其对知识的概括情况决定了知识迁移的程度,既有经验和概括能力的缺失,会使迁移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运用单元迁移的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3.4培养学生探索语言本质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的课本,文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篇幅,但文章的主旨大意仍可以用几十个字来表达,因此,透过繁杂的文章描写,抓住文章本质是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应具有的基本能力,才能让学生抓住要点,把书越读越薄。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小桥流水人家》,主要是描写村庄农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么,符合让学生抓住这一描写核心呢?在这里,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勾勒几幅建议的图画或播放相关的PPT,让学生看了以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与原文对照,以发现课文描写中的精彩之处,从而也明白自身描写的不足,这样就将死的文本与活的人联系起来,既对文章主旨有了比较到位的挖掘,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探究文章本质的能力。 4 进行深度探究,使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发展 4.1新旧相继,完成知识的纵向迁移 纵向迁移指的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语文课文的内容,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具体联系,但是其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自主寻找新旧知识只见的关联。这样既能强化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认识,也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纵向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4.2 举一反三,完成知识的横向迁移 学生从一片课文中学习方法,如果在新的环境中不能够加以运用,其实这些知识就没有被充分的吸收。只有在新情景中能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并具体运用到问题解决方面上,才能算是掌握了知识,完成了知识迁移,这样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在传统语文课程教学中,大部分的语文知识和相关学校方法都是由老师在课上进行讲授的,这些方法有的可以当堂得到运用和巩固,但更多的却需要在往后的教学中才能获得运用的机会。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凡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或学习方法,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过学过,而是应该千方百计地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练一练,使学生能及时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学习的迁移。 以五年级第十册为例。本册第一组阅读课文的重点是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而本单元的细作又是“写一处景物”,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将这两项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是一处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对应的教程,充分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从前学习过的描景的文章进行回忆和复习,学习作者的遣词用句,谋布全篇的方法。学生作文水平显然不会一时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提,老师起引导作用的新课标要求。 5 重视方法引导,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和迁移的效率大大提高 教师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学习方法上的制定,会比盲目的反复练习更影响迁移的效果,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方式方法的传授,而不是就一篇课文浅显地去讲,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6小结 由此可见,单元迁移规律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也被视为发展前景较好,对提高学习效率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迁移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对从前所学知识也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因此,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才是语文学校素养的保障,而迁移方法则是语文学习顺利进行的有效助力。 五年级语文论文: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应用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提出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条件得到相对均衡发展、在享受教育的资源得到相对均衡发展、在获得教育的效果得到相对均衡发展。把教育均衡发展应用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上得到相对均衡发展。在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呢?本文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得到均衡发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均衡发展、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均衡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感情中均衡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中均衡发展五个方面探讨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均衡发展;应用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理念认为: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一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都得到均衡发展。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这些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得到均衡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得到均衡发展。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的《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均衡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理念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的《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均衡发展。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均衡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的《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在互动中得到了均衡发展。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感情中均衡发展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的《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感情教学中得到均衡发展。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中均衡发展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关怀中得到均衡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所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中均衡发展。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更谈不起均衡发展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语文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每一个学生在品味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均衡发展。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在语文课堂让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就必须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飞扬。
2015年7月1日,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方式,鼓励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为学前教育在新技术和新传播方式上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以各类电子媒介为主要工具的多媒体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电子媒介是指现代传播活动中存储与传递信息时使用的电子技术信息载体,从最早的电报、电话到后来的广播、传真,再到现在的网络、手机通信等。在2015年《中国青少年及儿童互联网使用研究报告》中显示,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在五岁以下的儿童占了56%。儿童最开始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越来越低,获得各类信息资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皮亚杰提出,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期,也是多项心理机能发展的敏感期。 大量研究表明幼儿期各项认知能力(感知觉与意识、注意、学习和记忆、语言认知、情绪和社会认知以及奖励和决策等的发展对学龄期甚至成年期的各项能力都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将电子媒介与幼儿教育教学相结合,认为集合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于一体的电子媒体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感觉通道、多表征形式的刺激,有助于启发孩子深层的理解能力,增加幼儿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本文旨在介绍电子媒介融入幼儿教育领域后,对幼儿各项认知能力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教育技术信息化提供更好的借鉴。 一、电子媒介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现状 美国国家政策表明,迫切需要将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到教学中。例如,苹果公司在2011年开始实施“一对一”项目,在课堂中给教师和学生每人配备一部iPad。近几年来,我国多个一线城市也相继开展将电子媒介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北京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基于平板电脑的个性化教育尝试,构建了一个系统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内外学习研究,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来辅助教学;广东省从2013年起着力打造一个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构建一个智能的教育终端。电子媒介与幼儿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媒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二是电子媒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者强调了电视节目等电子媒介产品对幼儿认知技能和学业成绩的重要性,但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的决策因素在于产品内容的适宜性及父母的陪伴。信息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营造园本文化和促进家园共育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二、电子媒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电子媒介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学习最重要的起始阶段,幼儿通过运用语言途径来获取外界信息。幼儿园教学大纲指出:幼儿教师要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发挥幼儿上课时的主观能动性。樊丽娜发现多媒体(如电子游戏等)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声音识别和重现的机会,并通过独特的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学习动机,使其产生积极的内驱力,从而促进语言学习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电子媒介对幼儿进行网络阅读训练发现能够使幼儿形成一定的语言逻辑思维,理顺语言内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其语言表达更为准确。 (二)电子媒介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小学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预测性指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Michelle在2014年的研究表明平板电脑可以增强幼儿早期的读写能力,包括对字母、词语、概念的学习能力和书写能力。由于电子媒介中有声的故事内容与阐释性的动画相结合,加上各元素之间互相补充,丰富了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弥补幼儿对故事经验背景了解不足的缺陷,可以帮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三)电子媒介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幼儿数学教育是使用直观教学材料,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来感知和操纵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发现并主动探究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学龄期数学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刘文采用平板电脑教学对幼儿数认知能力进行培养,发现平板电脑教学能有效提高幼儿的符号数字知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潘雅发现在使用基于电脑的数学软件进行学习后,幼儿的数数、识别数字、辨识几何图形以及重复模式等数学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对将电子媒介应用于幼儿数学教育,是符合数学学科发展需求和幼儿个性发展特点的,为幼儿学习数学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孩子在轻松地游戏中学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电子媒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局限和误区 由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电子媒介和多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局限。 (一)呈现内容不适宜幼儿学习 由于电子媒介上所携带学习工具良莠不齐,适用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的软件程序少之又少。而90%的电影,50%以上的游戏和电视节中都含有暴力倾向的内容。幼儿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尤其是辨别是非的能力都尚未发育完全,幼儿又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长时间观看和接触此类信息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学内容过于形式化 网络信息繁多,各种各样的教案、教学工具数不胜数,很多老师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进行教学,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安排,不能从幼儿本身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安排。与此同时,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课堂的动态变化,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时间一长,平板电脑带给孩子们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就大打折扣。 (三)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往往会造成儿童攻击性行为、近视眼和肥胖症等问题的出现,可能引发睫状肌痉挛,出现眼干、眼涩,眼疲劳等不良症状,极易引发近视。电子产品依赖和成瘾同样是现阶段幼儿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电子游戏对于心智发展尚未健全的幼儿来讲,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幼儿的自控能力还处于发展起步期,无法对玩游戏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合理的掌控,很容易产生依赖甚至成瘾。 四、教育建议 电子媒介在教育教学领域不断深入,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与教师是直接面对面接触的,学生及教师的动态变化均可以被双方时刻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如表情等了解幼儿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情况,不断灵活调整对知识的讲授进程,体现出传统教学的课堂观察优点;而幼儿也可根据在教师讲解下逐渐掌握新知识的内涵,在实现相互激励的同时也实现一种社会交往的过程,使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地肯定和提高自我价值。因此,我们在顺应时展潮流大力推广电子媒介教学的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是“全盘否定”、“一刀切”的态度,传统的教学也具有新型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聂春晖 张雪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之下,我国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建设数量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的增加,人们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更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而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不仅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最后的质量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在极大的程度上避免因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造成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达不到相关的标准,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相关人员就需要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保障措施及处理技术研究,本文首先将针对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问题进行相关的阐述,其次再对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以供参考。 1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在如今这个繁华的时代当中,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现如今的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在此背景条件下,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随之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从实际角度出发,我国大部分的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因公路跨度过大以及呈带状等现象,不得不需要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进行施工。由于施工的地质环境有所不同,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度也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该现象的存在更是使得软土路基问题逐渐应运而生。对于软土路基而言,其有着地质软这一特点,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若没有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的话,最终将使得路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及坍塌等现象,而该现象的存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甚至给整个施工企业的效益带来影响。因此,为了在极大的程度上避免该现象的存在,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并在其中使用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不断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水平。这样才能在极大的程度上保证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以及让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以上就是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可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作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处理技术的好坏对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并合理的采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促使公路工程施工顺利完工。 2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由上述可见,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好坏对最终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将给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项目带来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更是需要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加以研究。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对施工中常见的软土地基进行相关的阐述:一是,强夯技术。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强夯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所应用的次数相对其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而言较少,该技术主要可应用于黏性土、碎石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一系列砂性土质的软土地基施工中。对于强夯技术而言,该技术使用的原理主要在于,通过重锤从高处快速落下所产生的冲击力往下砸,该技术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应用,不但可以让施工过程中比较松软的软土地基变得十分紧致,而且可以达到提高软土地基的坚硬性、紧实性等目标。使用该技术之后的软土地基的承重能力自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另外,相对其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而言,强夯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其不但操作起来十分的简单顺手,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很好的施工效果。所以,该技术虽然在所有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少,但其在砂性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可谓是十分的广泛。二是,换填垫层技术。在如今这个先进的社会当中,因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地质环境有所不同,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也不例外。当前,在众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当中,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就是换填垫层技术。对于换填垫层技术而言,其主要适用于短时期的软土地基施工,以及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的工程处理。而换填垫层技术具体的施工操作方式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含水量更高的土壤将地基铺设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地基替换成能够承受更高强度、抗腐蚀性更好以及性能更为稳定的材料。而该施工技术对细节的处理要求十分的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以下几点加以重视:1)在采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前,相关人员首先需要对原来的地基垫层进行有效的分析,且需要根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2)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能够充分弥补原软土地基的不足的换填土壤。3)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人工,或者是设备的方式来控制好填换的密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极大的程度上保证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4)排水技术。对于软土而言,其有着含水多,稳定性差等特点,因此,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公路工程施工造成影响。而为了保证公路的工程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排水处理。所谓排水技术,其主要指的是把软土中多余的水分排除干净。另外,针对不同的施工条件,施工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排水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极大的程度上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以上就是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相关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视。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而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施工技术的好坏也将在极大的程度上给公路工程施工最终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促使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所提升,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相关施工人员就需要加大对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小波.公路工程施工中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18(34):86-87. [2]魏明磊,王林,李晓村.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34):205. [3]郭仁兴,邓和平.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1):32,34. [4]任思键,赵明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浅谈[J].时代农机,2018,45(10):220. [5]周丽杰.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实践研究[J].工程技术,2017(2):89. [6]陈先.实例分析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25):75. 作者:刘青峰 单位:山西省公路工程监理技术咨询公司
引言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信用管理风险意识淡薄,信用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得企业信用风险加大。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应不断进行内部完善,降低信用风险;相关法律部门应针对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企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1.信用管理风险意识淡薄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用管理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因过于重视发展速度与效益,而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体系的建立没有太多的重视,对企业信用管理风险防范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企业内部欠缺完善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缺少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致使企业无法对经营、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提前规避,在遇到信用问题时难以做出及时且专业的应对,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一般中小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遭遇风险,往往带来的是致命打击。 2.资信评级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大部分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并不健全,由于信息流动不对等、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等原因,在进行资信调查时,往往依靠交易对象提供自身的信用信息,其信息的可信性无法得到保证。而由于我国当前市场监管的力度较为薄弱,有关信用违约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违约行为欠缺相应的惩罚力度,对于一些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来说,信用违约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较低,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获得信贷资质,通过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粉饰,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隐瞒,为资信评级工作带来难度。 3.信用管理仍处于事后监督阶段 由于缺少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部分企业往往欠缺提前发现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面对信用风险的应对措施和处理经验不够,事中控制、反馈的管控机制较弱,往往在交易对象出现违约行为后,才采取行动进行维权和追讨。加之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对相关合同、交易有关的材料缺少妥善的保管,加大了企业自身维权的难度。而最重要的是,事后监督这一措施存在很强的滞后性,一旦违约问题出现,企业的损失往往已经形成,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无法及时挽回损失。 二、“互联网+”时代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优化对策 1.提升企业信用管理风险意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进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业绩增长的同时,对企业潜藏的风险控制进行控制,使二者之间达成协调一致,确保最终利润。在信用管理风险机制建立初期,暂时没有专业的风险管控人员的情况下,可以赋予财务管理、销售、办公室等部门信用管理的职能,对企业交易项目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决策和管理。与此同时,企业在经营管理、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管理层、普通员工对信用管理风险的重视,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对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进行高薪聘用或内部培养。通过公司领导人、中层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共同构建出一支适合公司发展的信用管理队伍,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信用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2.加强资信调查管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交易来获取资源、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增长,但同时由于企业内控机制的不完善,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有限,如果遇到对方刻意隐瞒经营状况、粉饰财务数据的情况,对合作对象更加难有全面的判断,无疑会使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加大。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对消息渠道进行拓展,对合作、交易对象公司的经营情况、企业信誉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分析。并根据合作对象的信用状况如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等信息来建立档案,根据合作的期限,有必要针对银行记录、商业记录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对其履约能力进行判断。在本企业调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三方资信机构收集信息,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对所在区域内工商局的信息、政策做到实时了解,对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利用。例如,2018年,淄博市工商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措施,对全市金融、医疗美容、教育培训、知识产权、环保等领域140户企业展开定向抽查,联合质监局、食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大型商场、餐饮企业等商户开展检查,并将调查监管的结果进行公示。企业或市民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该企业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是否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从而获取权威信息。 3.进行信用管理事前、事中的控制 企业在进行信用风险管控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合同签订的这一节点进行重视,以执行中的合同为管控对象,从合同签订开始前就进行风险的评估与管控,避免在资金实际收付时才发现风险,为企业带来损失。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所得的信息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分级管理,对其信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资金流动往来的动态,对比合同,针对执行出现偏差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及预警措施;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要做到实时了解,一旦对方出现无法偿还的迹象,应采取措施对账款进行催收。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对合作和交易中的企业进行信用信息分级管理,通过对合作过程中对方的表现和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后续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存在经营困难、有过违约行为的交易对象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防范管理。 4.信息化技术管理 “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信用管理进行实时的管控,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对合同信息加以记录和显示,同时对每一笔合同的执行进展进行跟踪。系统可通过预设的标准对整个流程进行分析,识别项目的风险点。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交易流程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可视化管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以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为例,京东集团副总裁郑宇教授阐述了智能城市的理念。其中,城市信用智能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归集、信用监测、信用评分等操作,提供全市企业信用的总体展示、信用预测、风险监控等功能。突破传统仅针对个体的独立信用模式,为个人、企业、城市管理部门这三大城市信用主体提供智能信用解决方案。 5.提高法律意识 从法律层面来讲,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法律维权意识。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或专业的法律相关工作从事者,在企业内部针对员工展开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乃至管理层的法律与维权意识,提升其风险预防、预警能力。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多家企业共享信息,对有违规行为、信用不良的客户进行联合抵制,有效降低信用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损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中,需要共同维护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拓宽信息获取渠道,进行信用信息共享。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交易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中的风险进行管控,提升法律维权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绍娟,梅静,刘伟.“互联网+”时代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23):126-127. [2]吴晶晶.浅谈中小贸易企业信用管理研究[J].纳税,2018(36):269-270. [3]陈争,陈秉正.试论国有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8(15):41. 作者:乔璐 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一、多媒体技术的内涵 所谓多媒体技术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媒体多样化;二是它的集成性,即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像、动态图像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把结果综合表现出来;三是它的交互性,就是让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相互之间的实时交换。在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计算机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领域,从传统的单一处理字符信息的形式发展为同时对文字、声音、图像和影视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集成,使计算机由原来的无声世界转变为有声世界,由原来的静止画面发展到动态画面甚至影视、图像。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多样性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是将多种信息传递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现代信息一体化工具。它可以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建立起逻辑连接。它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可以创造出良好的视听觉效果,使学生充分发挥感官功能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摆脱母语羁绊、调动眼、耳、口、大脑甚至整个身体对语言综合反应的语言习得环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之中。同时,扩充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能为不同起点的学生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提供不同层次学习级别及个性化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学习环境的要求,可以使学生创建对个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使建构主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总体而言,其优势可归纳如下:首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启发性。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在仿真的情境中进行,软件的配备会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强科学素养和创造思维,通过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顺应和建构当前所学新知识,并赋予其以某种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其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和自主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兼顾群体及个体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提多样化、立体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求得最佳学习效果。再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交互性。所谓交互性就是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信息的实时交换,包括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交互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交互特性,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独创新。第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开放性。能更加合理地利用教师资源,改变单一的讲课方式,学生对教师的现场依赖将大大减少。在网络技术支配下,同一课程的拟真教学可以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场所同时进行,优秀教师的风采可以在不同地方为不同学生所领略,从而有效地改变外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严重不足的状况。最后,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系统设置了反馈机制和学习效果评价系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诊断、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以便能够达到自己设定的最终学习目标。 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弊端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虽然是一种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并不是没有弊端。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时,如能正确认识这些弊端,并尽量扬长避短,我们便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教学效果最大优化。其弊端概括如下:第一,软件开发针对性不强。多媒体软件的设计和研制大都由生产厂家的计算机人员进行,他们有高深的计算机知识,但却缺乏英语专业知识,导致他们开发的软件有时不符合教学目标和需要,影响了软件的质量。此外软件在设计中忽略了语言学习的“情境”、“语境”的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对“情境”设计的巨大优势,代之以电子题海、教科书的翻版作为主要学习手段。第二,部分教师计算机知识较差,对许多程序、网站、软件不够熟悉,导致他们从心理上抵触多媒体教学,不愿花太多精力去掌握设备的使用技能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仅满足于最简单的操作,这无疑影响了多媒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另外,有些老师走向极端,过分地依赖多媒体,使学生每堂课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观看大屏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看的时间多,开口练习的时间相对减少,书面表达能力下降,忽略了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致使学生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不够。第三,部分学生感到迷茫。由于多媒体系统把媒体的操作权和控制权交给了学生,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而习惯于传统教学的学生则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感到迷茫,从而沉溺于信息的海洋中无所适从。此外,软件设计的不成熟,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贫乏也影响了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灵活性的发挥。 四、多媒体技术运用对外语教师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常态,信息技术时代对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外语教师知识、认知等也应不断提高以适应新形势。首先,应明确师生关系定位。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的角色相应地转型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设计者、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则转变为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师生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其次,应充分应用网络的时效性。网络的出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能合理应用,将会对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从许多关于教学的新兴网站下载一些关于英语教学的最新的信息和内容,并且利用各项网络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统计,如练习的自动批改、习题自动统计、考试网上实现、学习成绩统计等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也有利于教学成果的分析、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应分清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教学与常规媒体教学之间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种教学同时配套使用,让多媒体用得恰到好处。第四,处理好机械性技能操练与能动交际活动的关系。多媒体不可能像人一样具有思维,其交互性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应取长补短,发挥机械性操练与能动交际活动组织方面的特长。第五,应自觉提高信息化技术能力。只有教师在媒体的操作方面、课件的选择方面、教学方法、思想成熟了,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媒体操作、多媒体教学形式和方法、计算机操作知识等方面,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才会胸有成竹。第六,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发展表现在其思维发展上,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多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思维训练,如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以及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思想的思维训练。多媒体凭借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界面清晰、人机对话、检索手段方便、高效等特点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它在语言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既是该技术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的必然,也是语言教学信息化的必然。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处理好信息互动、教学信息资源配置等问题,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绘.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现状与优化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6(9). [2]李瑾.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与合作研究[J].海外英语,2017(3). [3]李琳.多媒体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英语广场,2015(8). [4]毛艳娇.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8). [5]于薇.浅析多媒体下的大学英语指发展前景与改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8). [6]袁华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论丛,2018(9). 作者:袁艳玲 李先进 单位: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1引言 当前广播电视的档案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单位制作节目时收集的相关素材,剪辑与播出时使用的照片、视频、音频等信息资料,以及传统的胶卷、光盘等。广播电视档案是传媒机构的宝贵财产之一,也是记载着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真实历史资料,因此其价值非同一般。过去广播电视单位在管理档案时,需要在档案的统计、归纳、保存和交接等各方面工作上消耗大量人力及时间,而且由于档案数量庞杂,经常会在管理中出现档案遗失和损坏现象。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科技对广播电视行业档案进行管理已迫在眉睫,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中科技含量越高,其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用性也就越强,从而可以更好地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2大数据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2.1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无一不是大数据时代的缩影。因此,为了响应信息时展的要求,档案管理的智能化目标,成为广播电视行业档案需要做出的突破。我国传统的广电档案管理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例如,中央电视台于2004年初开始首先对音像档案的资产管理机制革新,上海文广集团也立刻紧跟其脚步,利用信息系统对本单位内的音像档案资料进行整改。就目前各广播电视媒体单位的发展情况来看,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之一,由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代替人工的机械化管理,是广播电视行业随时展的必然产物。 2.2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广播电视媒体每日的播放量以及收视量可达千万甚至上亿的数字,同时由于节目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音像资源也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如果广播电视单位单纯通过以往的人力进行档案管理,那么明显无法满足当前媒体工作的效率,档案的管理不应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广播电视单位要想保持行业竞争力并持续发展,就需要将管理技术与信息科技紧密相连,将当前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科技置于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例如,面对每天都会产生的档案资源,可利用相关的数据压缩技术进行转化,然后标记并存储于计算机或云端,如果今后需要用到相关档案资源是,管理人员可直接从网络调用广播电视档案的数字信息。另外,广播电视工作中会保留大量的历史资料与素材,将这些传统的实物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是一件造福于整个广电行业好事,不仅使珍贵的原始资料得以保存和利用,也为今后行业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大 数据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网络为档案信息安全带来隐患 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当前大数据时代亟待突破的难题,因此,广播电视单位改革档案管理的系统时,最重视的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因为许多原始的音像、图片与材料具有保密性,一旦发生泄露事件,就可能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对于储存档案的信息系统,必须加强对其安全性能的测评与维护。另外,档案资源库的管理人员,也应注意操作的安全性,病毒的入侵与操作的失误都会为档案管理带来威胁。 3.2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广播电视单位因业务的要求,领导往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于是档案管理职业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尤其是招聘负责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时,专业与技术要求一般比较宽松,加之缺乏相关的职业培训,导致人员素质水平十分堪忧。甚至一些级别较低广播电视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岗位,往往由行政人员兼顾档案管理的工作,而他们一般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更不可能利用和开发新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的整理、归纳和保存,使得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与完善止步不前。 3.3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推广不足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广播电视行业中需要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需要逐渐转换管理人员的意识。通过观察当前行业情况,传统的媒体机构对于信息化平台的构建缺乏直观的概念,这是由于管理层普遍年龄较大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意识比较缺乏,造成了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与推广不足,也缺乏对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引入。另外,也有很多广播电视单位管理层人员缺乏对档案信息的正确认识,管理人员观念上的陈旧直接反映于行为上,在管理档案中依旧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目录的编写、档案的汇总以及归档,而对使用计算机或者网络技术有抗拒心理,这在年龄偏高的工作人员中十分常见。 4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行业档案管理的建议 4.1加强档案信息防火墙的建设 要保障在现有网络技术领域中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计算机防火墙的开发。首先,在档案资料的收集阶段就要做好安全工作,在整理过程中规范操作并避免计算机的系统漏洞,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其次,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应用需要依靠高效的杀毒及防火软件,技术人员应不断开发更先进的网络防火墙,及时排查网络漏洞并阻挡病毒入侵。同时,为了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害还应使用杀毒软件,全面清理可能出现的隐患。只有从根源净化网络环境并实时监测,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 4.2保障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全面落实 首先,对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要设置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平台建设的技术人员除了符合相应的专业条件,还应该考取广播电视及计算机技术的职业认定证书,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信息化平台合理地对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其次,对档案管理人员要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对已建立的资源库进行实时更新,并不断开发更有效率的管理方法,还要做好对平台的监督和排查工作,当数据出现错误时及时修正。另外,技术人员还应不断加强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操作性能,使信息化平台的使用更加流畅、渐变,将档案的管理工作转变利用信息技术为依托,彻底告别传统的人力劳动,通过信息化管理让档案资源的使用更加高效。从而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方便各个部门查询档案。 4.3促进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首先,在人才招聘时既要重视专业技能,又要对其品德等内在素养进行考核。因此,对于人才的引进要从多方面测评,严格把控录用标准,并与人力资源部门密切配合与设计考核方案。对于已录用的人才,也应做相关职前培训,并实施试用期测评原则。其次,对于在职档案管理人员也应定时进行培训,并建立完善考核考试制度,通过学习新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应用于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另外,对于具有高技术人才应提高薪酬待遇,并对在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优化中做出成绩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曾经使用的档案管理方案已逐渐与时代脱节,并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问题进行反思,从而转变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更好地利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信息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财务共享中心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最早来自福特公司,这种方式是将一些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交予构建的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管理,为整个企业提供财务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而当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一些大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低效的问题,导致了资源浪费严重,竞争力低下,需要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的一些业务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节约成本,保证财务管理的流畅和高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1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1.1提供专业化财务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财务服务,共享中心在构建的过程中运用了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流程构造方法,搭建的平台目的是为了统一管理企业的财务作业,这里集中处理大量的财务业务,使得共享中心处理财务业务的能力不断完善,再加上专业的人员和流程,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水平高。这样专业的服务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财务业务和资源集中化,重复性的职位和人员减少,科学专业的流程减少了业务处理的时间,这样管理中所需费用就会大大降低。再者,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选择成本较低的区位,在物价水平较低的地方进行业务处理,减少日常开支,这些优势都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日渐完善的财务共享中心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收入,共享中心通过承接小型企业的财务服务需求,获得服务报酬,这样财务共享中心还会为企业带来收益。 1.2提高企业财务运行效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能够提高财务运行效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同时处理企业不同机构的财务业务,这些业务中往往有大量重复的业务,在共享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由于不同机构需要跨区域跨部门沟通业务的时间和步骤,这种统一标准化的流程处理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那些复杂的业务得到更多的重视,管理人员在这些复杂的业务中获得能力的提升,提升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再者,财务共享中心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业务的变化不断完善,这个系统的变化速度很快,能够很快地为不同的机构提供新的处理服务,在财务作业中,最多的业务都属于基础性作业,将这些业务交给财务共享中心处理,那些核心业务就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这样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了企业的职能,能在很大程度上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1.3促进企业的标准化,有助于企业规模化扩张 构建财务共享中心,能够促进企业的标准化,财务共享中心将原本分散的资源、工作等聚集起来,通过专业的方法打造出科学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剔除了原本冗杂的程序和冗余的工作人员,科学的流程和方法将资源整合,使得财务作业过程更加科学和流畅,标准化的程序和完整的数据处理集中在共享中心,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可以获得统一的材料,这大大促进了企业的标准化程度。企业的标准化有助于企业进行规模化扩张,因为企业将财务作业进行了整合,各种相关的职能统一管理,拥有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在对外扩张的时候就免除了新建财务管理部门的负担,共享中心可以快速地解决新建立机构的财务问题,这有助于企业快速增加新的业务,有助于企业进行对外扩张。 2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科学专业的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需要企业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这个平台的搭建要能够全面实现企业进行预算、结算、核算、资产管理等服务,能够进行统一的账务处理,将各个机构的账务分类管理,分配到不同的业务部门下,由共享中心对这些经过分类的账务集中处理,将处理的结果数据完整的输入系统。这些信息将会在整个企业得到共享,共享中心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配置,根据不同业务板块的情况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情况。财务共享中心还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全面共享系统,将不同的子系统,比如成本、资金、收入、账务等和大系统顺畅链接,能够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信息化,让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此外,财务共享中心也需要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扎实的技术支持才能够保证共享中心完成多元化、多业务的处理,减少系统损耗,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专业性,保证财务共享中心能够为财务管理提供优质的支持。 2.2强化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完善的财务共享中心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企业应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财务共享中心提供核心发展动力。首先,要严格人才的选拔机制,从招聘阶段就开始严格用人制度,选拔适合企业和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人员,打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其次,要创新人才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员工能够真正融入到财务共享中心的系统中,掌握核心技能,提高业务素养,以业务绩效为评价标准,除了对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相关思想的宣传,提高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具有核心竞争潜力。最后,经过培训,还要根据对员工的评估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专长分配相匹配的职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提供支持。在人员的培养之外,企业还应该注重加强各个板块的人员沟通,信息系统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全新的理念和技术需要及时的进行内部沟通才能传达到各级员工,同时高级管理人员也需要及时熟知新的理念,企业应该从上到下进行理念的沟通,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个整体顺畅高效的运行。所以,企业要不断重视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培养,这样才能够有效支持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3不断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的流程 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个整体,它的信息系统构建非常重要,这个系统的构建需要企业不断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流程。首先,财务共享中心需要统一系统的流程标准,在此标准下,各种操作才能够更加规范,统一的流程能够快速指导业务操作,能够减少多余的操作,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效率。其次,共享中心的流程需要根据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状况不断更新,这需要企业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不断的更新信息技术能够为系统提供全新的更加科学准确的服务支持,保证了共享中心运行的流畅。最后,在优化升级财务共享中心流程后,还要注重对共享中心系统安全性的考虑,搭建一套安全系数高的信息系统,这样才能降低风险,保障共享中心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预算、结算、审核以及资产管理等服务。而且,企业的业务不断扩大,共享中心需要处理的作业也会急速增加,一套安全系数高的系统能够减少由于业务量增多造成的各类风险,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维持财务共享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结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助力下将会得到飞速提升,共享中心的财务作业归集、统一处理功能能够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数据的影响,标准化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这些优势将会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加快会更加凸显,对企业的影响也会更加重要,未来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会朝着信息化发展,将简单重复的工作交给信息系统完成,管理人员投入到更加复杂的工作中是市场发展方向,财务共享中心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
1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制作和应用的现状分析 (1)微课资源构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微课资源构成中,认可率最高的是教学视频,然后是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素材,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资源构成也是核心资源形式,承担了微课资源的主要部分,也是构建知识内容的主要力量,良好的形式和内容会显著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视频则是重中之重。 (2)教学方法分类。调查显示,高校教师青睐的微课教学方法有自主学习类、讲授类、演示类、启发类、探究学习类等方法,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互动的交互,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强化学习过程加深记忆,并且绝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 (3)微课内容。大部分教师会在某个教学环节、过程以及教学重难点作为使用微课的内容。小部分教师会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每一章节的课时内容上面使用微课,说明微课对于知识点的运用是偏向于零散化的。这是因为我国微课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同时我国微课大赛偏向于以某个知识点的微课作品为主。 (4)微课制作过程。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课制作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设计,其次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视频拍摄或录制、后期编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更注重于教学层面的内容,认为教学的内容是教授知识的核心内容,而技术层面的内容相对不那么重要,笔者认为需要提高技术层面内容的重视度。 2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制作与应用的常见问题分析 (1)选题范围没有拿捏恰当。合适的选题范围会给教授的知识内容带来质的提升,所以如何准确清晰地规范选题范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一些教师设置的选题范围太大,已大大超出微课解决范围或者同教学内容脱节,反而对学生未有实际性的帮助。因此,选题范围需要合理准确的把握拿捏。 (2)微课设计问题。微课主要的承载方式是互联网,所以良好的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是重中之重的事情,需要精心的设计和考虑。目前而言,一部分教师在微课设计时考虑用户体验方面不够完善,不利于学生的交互和使用,同时部分内容泛泛而谈不够充分具体的展示核心的内容,缺乏适当的实用性。 (3)制作技术问题。微课的制作技术不成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如视频不清晰、格式无法有效转化、多媒体设备运用不当等情况屡次出现。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首先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没能在微课制作中应用普及;其次是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对教师关于微课制作技术的培训,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自我摸索中学习进步导致水平参差不齐。 (4)交流互动问题。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人人都可参与,作为看重用户交互的互联网媒介方式,微课的设计中一定少不了完备的交互性,但是教师容易出现将电子课件或微课视频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后,与学生的交流少、互动少,没有进行有效的互动来实时跟进教学的效果和提升教学的反馈,同时又缺乏交流环境。 3解决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制作与应用问题的措施 3.1教师角度解决问题的措施 3.1.1微课前 首先,教师需要在微课前理清教学思路,然后尽量扩宽素材收集的渠道,再运用课件呈现软件将教学内容显示其中,同时视屏录屏软件也需要使用恰当。笔者将从这几方面提出措施。(1)收集素材渠道。大部分教师都会在中国各大浏览器上面去寻找素材、下载素材。笔者建议可去国外的网址寻找,同时教师可以借助Photoshop、Flash等软件来进行图像处理、动画处理,不断地完善教学素材。(2)课件呈现软件。为了普及微课课件制作,笔者推荐最为简单的Power Point软件来制作,里面可插入各种图片、视频、链接等多媒体内容。如果初学教师者不知道如何确定整个幻灯片的风格,那么该软件将会有很多模板供教师选择,同时每一张PPT里需语言简练,内容突出,具有清晰明确的内容线,让学生能理解清晰的逻辑关系。(3)视屏录屏软件。笔者推荐Camtasia Studio录屏音响软件,它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记录屏幕动作,包括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它具有及时播放和编辑压缩功能,可以对视频片段进行剪接、添加转场的效果,同时它能输出的文件格式很多,比如Flash、AVI、GIF等常见格式。另外,也可以使用Ban-dicam录屏软件,它支持多个系统进行录屏,另外对配置低的电脑也是非常方便使用的。 3.1.2微课中 首先,将微课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形成有机的配合,比如练习题、任务、讨论版等。其次,在微课中有难度适中的恰当的提问,因此教师需要安排一些基本问题、核心问题等。此外,微课快结束时,需要有一个简单的总结,比如概括要点、易错点、重点、难点的问题,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学习的重点、内容的核心点等。 3.1.3微课后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我微课制作与应用的成效,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相关经验。然后,及时与学生有交流,通过学生反馈情况不断完善自我在微课制作与应用中的水平,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式进行。最后,教师要拓展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与研究,并创新出自我的微课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常态,比如“微课+”模式等。为了让教师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微课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微课所需要改进的出处,笔者给出微课效果评价表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作用。微课效果评估表主要从教学安排、作品规范、教学效果、学习者反馈这四大方面入手,从教学安排的角度,里面涉及选题价值、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与质量;从作品规范的角度,里面涉及材料完整、技术规范;从教学效果的角度,里面涉及目标达成、教学特色;从学习者反馈的角度,里面涉及好评、影响力。 3.2学生角度 教师制作微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教学体验感,从而更好地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以,优质的微课被制作出来后,需要发挥它的效价,如果学生不去使用微课,那么将会打击教师制作微课的积极性,因此微课在我国高校的应用困境也无法解决。作为学生,从思想上,要去了解微课,熟悉微课,不抵触,不反感;从行动上,要主动学习使用微课,将其融入学习中,使其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率,同时主动向微课制作与应用的教师给予反馈,积极同制作者沟通交流,深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共同将微课利用好,成为学习的助推力量。 3.3教育部门角度 教育部门作为整个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指挥者,需要更加全面的去采取相关措施。首先,应加强微课的应用环境平台的开发,整合与汇聚各个区域的微课资源。其次,增加对教师专业化、系统化的微课制作与应用的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教师的微课制作与应用水平,并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与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同时,举行高校教师微课大赛,并建立健全的评奖机制。既搭建了同行相互学习交流平台,又推广了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评奖机制的把握度必须恰当,要确保奖励能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动力感,且不能诱使教师因强功利性而使用微课,建议可奖励政府部门高含金量的证书、评职称的重要参考标准、现金奖励、广推获奖的微课(可提高教师知名度)等。除此之外,教育部门需要改变教师微课制作的动机,由参赛导向逐步转向为应用导向,将广大教师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并让教师把精力放在专业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上来,同时也将政策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 4结语 在我国,微课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普及开发展起来,微课大多数还是出现在比赛当中,成为一些比赛展示的方式和内容,还并未真正融入教育里。另外,教师素质的差异,教师对于微课制作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笔者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微课制作和应用的现状进行了不同方向的分析,同时将常见问题罗列出来且做了相应的探讨,并针对不同角度与层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在初中的教学活动中,数学一直都是极其关键的科目之一,并且随着近年来教学观念的革新,减负增效也成为了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沉重的学习负担容易致使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所以减负增效是非常有必要的改革。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形式等诸多方法来减轻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提升教学效率,这样才可以保障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实现健康成长。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如想要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那么还需要对当前教学期间的一些常见问题做出了解,就目前的数学课堂现状而言,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首先是初中数学的难度较之小学是有所提升的,许多初一年级的新生会存在小学数学成绩不错,但初中数学成绩不佳的情况,从而对数学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致和动力;其次是初中数学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时面临很多困难,可能会出现一道数学题想不出思路,很长时间都做不完的情况,但是部分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却又可能会布置较多作业,这在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负担;最后是由于部分家长给孩子过高的压力与期望,孩子可能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有不错的效果,但到后期学习时,就会感到疲惫,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极其不利。因此,教师务必要革新自身教学观念,积极落实减负增效理念,优化教学形式,从而将这些问题逐渐消除,如此一来,学生的数学素养才会变得愈来愈高。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落实减负增效的内涵 针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首先需要能够对减负增效有切实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以此成为导向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实际上减负增效是要求教师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整体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能动手、能操作、能应用的社会人才。但是数学学科是一门注重思考、基础、计算的学科,部分教师在巩固学习成效的同时,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大量习题,通过刷题来实现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但这也对学生造成了过大的学习压力,初中阶段每个学科的内容都比较繁重,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注重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促进学生积极探讨,同时把作业实践改成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训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三、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落实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注重课堂互动,提升教学成效 在教学期间,教师务必要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成效,实现减负增效。实际上初中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阶段,而数学科目中的有些内容又过于抽象,让学生倍感乏味,他们的学习心态也极容易波动,感觉到压力较大。因此,教师则应当强化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不断提高教学成效,降低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平方根》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应当秉承减负增效的基础原则,在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经过学习大家知道了平方根是实数的一种,然而实数又是什么呢?”此时,其中一名学生回答道:“无理数和有理数的总称叫做实数,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数轴上的数则为实数。”之后,教师可以用正面的词语积极反馈学生:“的确如此,回答得非常棒!”这样的互动会增加学生数学学科的喜爱;同时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提升教学成效,继而实现减负增效,让学生在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二)设置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思维 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在落实减负增效理念的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虽然数学科目不像生物、化学、物理等有着较为固定的实验器材,但并非不包含实践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或课下布置恰当实践任务,由学生将其完成,并且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录入和分析数据,得到最终结果。例如在学习苏科版《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班级中的学生开展一次跳远活动,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成绩上传到班群中,录入系统,再由系统进行数据排序整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这些数据中找出中位数、众数、平均值、加权平均数等。针对本次实践活动结果,可以探究男女生在跳远等运动项目中的成绩差异,还可以探究体重、身高等因素与运动项目成绩的关系,亦可以探究不同发力姿势对结果的影响等。当学生熟悉此类教学模式后,教师应当将权力下放,允许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展开讨论,选定要研究的问题并自主创设活动步骤,组织班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收集整合产生的数据,分析得出最终结果,形成完整报告。唯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切实有效地锻炼操作能力,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教师为了更好地打造减负增效的课堂,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提高其学习动力。对于初中数学学习而言,教师的教育是来自外界的动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与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和积累,但如果教育形式不当,也容易使得学生内心压力变大,并且容易对数学产生抵触和厌恶心理。所以教师需要改善教学方法,注重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教学目标。因此,为了顺应减负增效的理念,教师首先要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自身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与高效地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足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培养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苏科版《认识概率》这部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大家有没有玩过商场上的转盘或是抽奖活动呢?这样的游戏都是有一定概率的哦。”通过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吸引学生学习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且学生在听到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概率计算来提升赢得比赛的几率并获得奖品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更加高涨,在这样热烈的学习氛围下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有助于减负增效策略的实施。 (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效果 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此来提升课堂效果,实现减负增效,并且还能够当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详细来说,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答,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与速度会为教师提供有效反馈,帮助教师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动态。对于学生而言,在问题情境中可以巩固所学知识,锻炼运用知识的技巧,提升学习质量。但是,如果教师单一地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计算题目,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因此要创设对应的问题情境,这样才可以实现减负增效。例如,在开展苏科版几何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在课堂授课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假设班级中的某名学生是园林设计师,然后接到了一项工作内容,是在某个固定面积的土地上设置花圃等装饰物,之后,让学生分别研究教师提供的几种不同方案,并计算哪种方案的观赏路径最长并且最节省材料。如此一来,就会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充分考虑题干中所给的情境,并加以研究和解决,最终锻炼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课堂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 (五)布置分层作业,缓解课后负担 基于经验来看,如想要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教师还需要布置一些分层作业,以此来缓解学生在课后的负担,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做出研究,然后对作业实行恰到好处地分层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作业完成效率的同时,确保其质量。例如,教师在围绕苏科版《相交线和平行线》相关内容进行教学之后,就可以分层为学生布置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具体而言,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不应当盲目地为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目,而是应当遵循减负增效的教育原则,对班级中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例如,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大且需要反复钻研的作业,并让其在自我探究中了解相交与平行之间的关联,减少简单作业的数量,对数学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选择中等题目或基础性题目,而对于数学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则只需让他们练习相关的基础题目,通过借助分层布置作业实现减负增效,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升。 (六)开展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手段 在目前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因材施教已经成为在当前授课活动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合理采取因材施教的手段,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还会把学生的综合力量调动起来,使之获得了全方位的蓬勃发展,最重要地是可以实现减负增效。而在过去的教过程学中,个别教师由于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不清,而一味地主张利用试卷将每个学生筛选出优、中、差等几个层次,从而实施分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之间通过互相竞争、互相帮助进而提升其综合能力水平,但对于其他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却没有达到同样的效果,有些学生甚至觉得自己学习能力被老师忽视,因此缺乏学习信心与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等心理问题。而因材施教的真正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得到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可以说这一政策的提出和应用淋漓尽致地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意识,减负增效理念在教育界有着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在现如今的教学中,教师仍然要加强对这一理念的深入解读和研究,努力实现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减负增效,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洪福.浅谈“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初中数学智慧教学的“减负增效”[J].中国新通信,2021(4):232—233. [2]许凡.精思巧练减负增效——谈中学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8):29—31. [3]张樱怀.“减负增效”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9):21. [4]杨秀生.利用分层课堂作业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2):13—14. [5]王育恒.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学苑教育,2021(9):11—12. [6]杨琳淋.走班制分层教学教师评价方法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7):157—158. [7]李仙花.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化“走班制”班级管理[J].新教育,2021(2):93—94. [8]牟童瑶.浅析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现实意义及实施困境[J].现代交际,2020(12):23 [9]杨舟波.初中数学AB分层走班制研究[D].浙江:宁波大学,2017. [10]朱江博.走班制教学,让数学课堂流动起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8):78—79. 作者:刘彤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
笔者通过了解物业公司会计科目设置的具体内容,分析物业公司会计核算的含义与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物业公司会计科目设置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为物业公司的进步与发展提供较高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其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物业公司会计科目设置的具体内容 1.资产类 一般情况下,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的资产类会计科目会被详细设置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长期投资类会计科目、固定资产类会计科目以及无形资产类会计科目等。其中,货币资金类属于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细分科目,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展对现金、其他货币、其他资金、银行存款等多方面的管理。资产类会计科目的详细分类情况如下所示:一是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除前文所说的内容之外,还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股息、应收票据、在途物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等;二是长期投资类会计科目: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等;三是固定资产类会计科目: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及清理、在建工程等;四是无形资产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无形资产等;五是其他资产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长期待摊费用等。 2.负债类 物业公司在实际运营发展过程中,负债类会计科目也是其开展的主要会计科目类型。负债类会计科目在具体的操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完成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工作内容。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积极分类长期负债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主要分为流动负债类与长期负债类两种类型,具体的分类方式如下所示:一是流动负债类会计科目:除前文所说的内容之外,还包括预收账款、应交税金、预提费用、待转资产价值、应付职工薪酬、代收款项等;二是长期负债类会计科目:长期借款、代管基金、长期应付款等都属于长期负债类会计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 在设置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时,往往需要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从资本类、公积类以及未分配利润类三个角度进行开展。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分类情况如下所示:一是资本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实收股本、实收资本等;二是公积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等;三是未分配利润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利润分配、本年利润等。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包括物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消耗的成本支出。 4.损益类 在设置损益类会计科目时,往往需要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从主营业务类、其他业务损益类、期间费用类、投资损益类、营业外损益类、其他损益类等方面进行开展。损益类会计科目的具体分类内容如下所示:一是主营业务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等;二是其他业务损益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其他业务支出与收入等;三是期间费用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四是投资损益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投资收益等内容;五是营业外损益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等内容;六是其他损益类会计科目:其中包括所得税等内容。 二、物业公司会计核算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从原本的村落、独门独院、杂居等居住方式逐渐转化成为了小区式居住,物业公司也应运而生,成为管理小区事务的主要工作形式。会计核算是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物业管理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指利用货币的方式反映、监督物业管理公司内部及其生产经营中的各类经济活动,保证反映、监督过程的全面性、连续性与系统性,按照一定时间要求编制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报告,并向有关监管部门提供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信息。 2.特点 物业管理是一个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型产业,其会计核算会表现出自身的独特特点,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特殊。第一,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过程没有实际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多半为服务性质内容,因此,其资金流动的过程与销售相比而言较为简单,因此,其财务核算工作较为简单。第二,物业管理公司的收费工作不仅要受到企业内部的监督,还需要受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业主的监督;保证其资金流通监督过程全面化第三,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信息使用对象包括企业管理阶层以及该小区的业主,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详细显示业主关心的收费项目及使用情况等内容。第四,物业管理公司一般情况下会以一年一收的方式向居住在所管理小区内部的所有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用,在对物业管理公司预收账款进行核算时,应当将其安排到预收账款会计科目,计入该科目的贷方,等到分期确认工作结束之后,在将其转入到物业管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中。在提前收取物业管理费用并向业主确认时,前者需要将借记记录在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需要记录在预收账款科目;后者需要将借记记录在预收账款科目,贷记需要记录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第五,物业管理公司在向业主收取水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煤气费或按照业主的要求代收房租时,可以单独设置名为代收款项的科目,专门用于记录这些代收款项,其应当计入该科目的贷方,当代收款项被支付出去之后,则可以将其计入到解放。物业管理公司在收取到相应的款项与支付款项时,前者需要将借记记录在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需要记录在代收账款科目;后者需要将借记记录在代收账款科目,贷记需要记录在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第六,物业管理公司从管理及其他经营中取得的收入,需要将借记记录在银行存款、现金、应收账目等科目,贷记需要记录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还需要按照其收入的具体类别进行分类,分别设置物业管理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物业经营收入等。在会计结束之后,应当按照相关税法内容缴纳税金,需要将借记记录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需要记录在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科目;当税金缴纳结束之后,需要将借记记录在应交税金等科目,贷记需要记录在银行存款科目。第七,物业管理公司如果使用属于业主的商业用房、公共设施设备等资源时,需要支付相关费用,按照其费用的具体受益对象,需要将借记记录在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需要记录在代管基金科目。 三、物业公司会计科目设置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1.促进会计核算完善化 我国物业公司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开展业务与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对相关行业的规定完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物业公司需要积极开展会计科目设置工作,只有保证公司内部的会计科目设置工作顺利,才能为会计核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另外,为有效促进我国物业管理工作平稳运行,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重视构建并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其中包括员工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内容。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与质量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协调企业内部的其他工作人员,使其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满足物业公司工作实际需求,使其职业道德始终处于认真负责的状态,避免出现违规、违法操作等行为,这会严重影响物业公司的正常运行。 2.保证成本核算创新化 物业公司积极开展会计科目设置,还能有效促进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工作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工作时,需要对其中包含的各类信息进行处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物业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也与信息化资源相关联,在开展各类工作时也拥有较为复杂的难度。会计科目的明确设置需要能最大程度促进内部各类工作的开展,保证其科学化、创新化发展,保证工作流程的简便性。除此之外,物业企业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要积极引进会计财务信息系统,保证物业公司财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各类数据收集、整合、管理工作的有效化与规范化,保证物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朝向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使其发展趋势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对于物业公司的实际要求。 3.促使财务管理精细化 物业公司保证会计科目的合理化设置,能有效保证物业企业精细化管理财务项目,以之为基础制定并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使该制度始终保证科学化、规范化与合理化,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朝着精细化的方向进步与发展。受到会计科目设置多元化影响,是物业公司在管理整个小区过程中损耗的成本不断降低其中包括财力成本、物力成本以及人力成本,保证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应用能有效审核物业公司的每一笔交易资金,保证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为物业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除此之外,物业公司在开展具体的业务项目时,还需要以财务管理做出的账本内容为基础,为下属的所有部门分配独立的业务内容,保证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化,是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减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消耗的资金成本。 四、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为了保证我国物业公司工作效率与质量不断提高,相关的工作单位与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需要考虑会计核算作业的强化开展。在对物业公司的会计科目设置与会计核算内容、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我们需要从中深入了解到物业公司会计科目设置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明白会计科目设置能够促进会计核算完善化、保证成本核算创新化、促使财务管理精细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会计核算工作的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物业管理工作也会遇见新的机遇与挑战,应当积极提高其工作质量与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不断加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信琦.浅析物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8(06). [2]杜明.关于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问题的若干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8). [3]吴彦文.对新会计准则下物业管理企业财务核算的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2). 作者:原培毓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雷电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雷电发生频率,雷电灾害会给社会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与人身安全的威胁性,防雷工作迫在眉睫不容忽视。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必要工作,目前还是存在许多的策略性不足问题,各项工作条目仍旧不太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提升。该次针对邹城市气象防雷工作检测时的常见问题和防护策略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1雷电气象的分类及危害 闪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和另一部分带电云的放电现象,带电的云和大地间强烈的闪电伴随着响亮的声音。根据雷电危害模式,分为以下几类。 1.1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是当带电云(雷云)和地面突起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的闪电现象。每个放电过程分为3个阶段: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辉。先导放电是雷云对地面非明亮放电的一种。当先导放电接近陆地表面时,从地面到雷云产生非常明亮的主放电。主放电具有微弱的残余光。通常的直接雷击具有重复放电特性。平均而言,每一次雷击都会产生3~4次冲击,并且可能会发生几十次冲击。第一次冲击的先导排放为一阶先导排放,第二次冲击后的先导排放为箭头先导排放。先导放电时间约为20ms,箭头先导放电时间为1ms,主放电时间不大于0.1ms,余辉持续时间小于50ms[1]。 1.2静电感应闪电 静电感应闪电是指当雷云靠近地面时,相邻的金属设施特别是长金属设施(如架空线路),会感应出大量的束缚电荷,与雷云相对,雷云放电到其他地方后,这些金属设施上的电荷失去约束,以雷波的形式扩散,形成静电感应。静电感应电压的幅值可达数万至数十万伏,经常对一些空间开阔、地面较高的建筑物、接地不良的金属导体和大型金属设备中的导体进行放电,造成电火花、触电、火灾和爆炸,危及人身安全,严重危害供电系统。 1.3电磁感应雷 磁感应闪电是闪电放电时因周围空间巨大的冲击、雷电流产生的快速变化的磁场引起的。这种强磁场会使周围的金属导体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而电磁感应雷就会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和损坏,从而使周围的金属部件产生感应电流,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引发火灾。 1.4闪电侵入波 雷电侵入波是指雷电对架空线路和架空金属管道产生的冲击电压。闪电波在管道的两个方向快速传播。入侵波的闪电在架空线路上传播得非常快,电缆的速度是架空线路的一半。 1.5球形雷 球形雷可分为线形、片状和球形。常见的是线形,少见的是片状雷,特殊情况下会出现球形。线状闪电是一种曲折的巨大电火花,长度约3km,有的长达10km。线状闪电是一种强闪电,对电力、通信系统、人、动物、建筑物等构成极大威胁。线状闪电主要是雷云和地面之间的放电,也有一些是雷云和地面之间的放电。这种雷击一般分为先导放电和主放电,它们在不同的地方。在大多数情况下,雷云和地球之间的放电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在同一通道中连续发生的成千上万次单一放电组成。重复放电次数一般近30次,单次放电持续时间一般可达20ms,最大放电间隔50ms,最小放电间隔10ms。 1.6片状雷 云层表面有时会出现片状雷,云层上的闪光可能是云层中隐藏的火花和闪电的延伸,也可能是云层上部发出的特殊放电光。这种闪电说明云的电场能量足以产生放电效应,新增功率较小。但是在闪放电转化为火花(线性)放电之前,原有的储能已经耗尽,所以片状闪电一般只会对电力系统造成感应过充的危害。 1.7球形闪电 球状闪电雷是一种特殊的闪电现象,简称球状闪电。球形闪电是一个明亮的火球,直径约0.5m,直径可达1m,只存在几秒到几分钟。球形雷通常沿着地面滚动,漂浮在空中。它们可以通过烟囱、门窗的小缝隙进入居民家中,有时甚至从原路返回。大多数球形地雷会随着爆炸而消失,但爆炸会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造成人和动物的伤亡。 1.8雷区面积 雷击区的形成与地理位置有关,与平原相比,山区更有利于雷电的形成和发展,更容易遭受雷击。闪电对地放电的位置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不同的岩石边界带、具有地质结构的断裂带和地下金属矿床都有局部导电性好的区域,容易遭受雷击破坏。雷电灾害区对低电阻率土壤有明显的选择性,在沼泽、低洼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山坡与水田交界处不受雷电影响[2]。闪电到地面的放电路径总是沿着最大电场强度的方向向前推进。如果有高耸的尖塔、铁塔等,在地面上,由于塔尖的电场强度较高,更容易被闪电击中。在农村,房子、亭子和树都不高,因此这些高耸的建筑被隔绝在荒野中,经常成为雷击的目标。烟囱排出的热气中含有大量的导电颗粒和自由流动的离子蒸汽。它比普通空气更容易导电,烟囱更容易被闪电击中。建筑物的雷击部位一般是墙角、屋檐和屋顶。 1.9雷击损坏 电气产品遭受雷击后,雷电产生的几十万到几百万伏的冲击电压会破坏电气设备的绝缘,导致大规模、长时间停电。绝缘损坏引起的短路火花和雷电放电火花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电气设备绝缘的破坏导致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面,会在电流路径上产生极高的电压,在流入点周围产生强磁场,可能导致附近触电伤亡。闪电伤害也是由热伤害造成的,热损伤是由于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能,熔化和飞溅金属,引起火灾和爆炸。如果闪电击中易燃材料,火灾更容易发生。另一种雷击伤害是机械伤害,是指当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中的物体时,会立即产生大量的热量,蒸发掉被击中物体中的水和其他液体,剧烈膨胀成大量气体,导致被击中物体内部直接损坏甚至爆炸,因为雷击产生的静电斥力和电磁推力对雷击过程中的空气波有破坏作用。 2气象防雷工作的常见问题 2.1防雷检测技术水平不足 防雷检测技术水平不足的原因包括检测设备技术落后、员工的思想和工作能力不足。防雷检测设备在有些方面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效率不高,不利于处理检测工作。员工的工作能力不足体现在对机器的使用技术不达标、工作态度不积极、缺乏工作热情等。 2.2检测所投入的资金 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本身关乎到人民的生活安全保障,为此应当给居民居住的建筑物都安装防雷设备,从基础层面保护社会人民的人身安全。可是如果把每个建筑设施都安装上防雷设备,所花费的经济消费算下来是笔不小的支出,而且很难做到全面覆盖,这个问题目前很难解决。 2.3防雷的检测设备问题 飞机的每个部分在飞行前都必须检查,闪电探测工具应该经常保持在精确的水平。如果长时间不进行雷电检测,一旦有一天发生雷电灾害的问题,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的损失将是极其巨大和不可控的。可以通过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来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换句话说,在仍然可以控制的前提下,将此类问题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定期检查防雷设备是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2.4防雷意识整体水平不足 雷电给受灾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没有接触过雷电的地区,很多人对这些灾难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一些地区遭受雷电袭击后,一些人会感叹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暂时与自己无关联。因此,我国人民的防雷意识远远不够,等到灾难发生才普及相应的气象防雷知识就为时已晚。 2.5防雷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雷电检测技术升级迫在眉睫,但关于雷电检测的相关法律制度仍不完善。雷电探测运行中的事故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因此,完善雷电探测规律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只有法律法规完善了雷电检测的操作,气象检测工作人员才能变得更加自信,才会有更强大的工作能力。 3气象防雷工作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解决防雷检测技术落后的局面 完善防雷检测系统的升级和防护措施是提升雷电探测技术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雷电探测技术的重大任务。因此,要提高雷电检测技术,需要相关部门对员工进行检测,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员工在雷电检测工作中更好地了解相关技术,更加富有责任感,雷电检测工作也需要经常进行相应的实践。 3.2解决雷电探测经费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防雷检测的资金投入,一旦资金到位,防雷检测工作就有了前进的基石。此外,防雷检测相关部门要想出合理有效的办法,把防雷工作做到最好,并能适当考虑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实行不同的防御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地区的优势[3-5]。 3.3解决防雷设备的检测问题 气象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定期指派专门工作人员到达防雷检测设备所在地进行检测,定期检测和定期维护。工作人员要尽心尽力,用心对待每一项工作,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设备安全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稳定生活。 3.4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 如果人民群众有很强的安全意识,一些自然灾害完全可以避免。政府应当大力宣传雷电对人们造成的危害,向公民普及雷电灾害的知识,增加他们的防雷意识,帮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把防雷作为保护自身安全的一部分。 3.5完善防雷检测法律制度 提高和完善防雷检测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防雷检测机构和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出台相应的问题和法律法规,帮助人们预防和解决防雷问题,做到兼顾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6-8]。 4结语 虽然我国气象防雷监测存在诸多问题,但我国现今的防雷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离不开每一个防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雷电探测工作上能够做得更好,技术会更先进,技术人员会更优秀,资金会得到更充分、更合理的利用,人们的防雷安全意识会更先进,法律制度会更完善。 参考文献 [1]申积良,岳千均.雷电的形成和发展机理[J].高电压技术,1996(1):62-65. [2]张绍忠.雷电的形成及危害[J].农村电工,2005(3):29.[3]王丽娟.特大城市雷电灾害风险防控的路径优化研究[D].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8. [4]吴琼,吴瑾,姜紫阳,等.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4):96-97. [5]曹满,李宝庆,李锦顺.浅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常见问题及措施[J].科技风,2019(4):113. [6]马高晨.风力发电机桨叶避雷线断线检测系统设计[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20. [7]毛成程.自能式压缩灭弧装置的防雷运行机理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0. [8]赵文哲.气象防雷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新型工业化,2020,10(8):59-60. 作者:宋峰 单位:邹城市气象局
所谓的装备制造企业指的就是以生产机械设备的制造企业,这类企业是我国工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相比起其他制造企业而言,装备制造企业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比如说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以及劳动密集。这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特点所造成。因此,装备制造企业无论日常管理还是财务管理都与其他企业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装备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装备制造企业的资本密集以及技术密集特点。如果忽视了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将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装备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而在装备制造企业中,采取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巨大帮助。 一、装备制造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作用 通常情况下,企业所采取的成本管理方法是先预估企业经营的成本,然后再根据市场以及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一定的利润率,将利润率与成本结合起来之后再进行产品的定价。这种成本管理方式属于成本与质量的事后控制,虽然能够保障产品的利润,但是在销售过程中却受到市场极大的约束。如果定价超出了市场能够接受的范围或者是市场突然出现变化,那么就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严重的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耗。而采用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定价受市场的影响较小以及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降本”的核心是建立持久的成本优势,并不是单纯削减成本;通过优化配置,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应保持整体效率的最大化,应从产品制造的整个环节,从财务到人力管理等各个方面综合考量,寻找成本降低的重要环节;以此保持有利竞争地位,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属于成本与控制的事前控制,也就是根据市场的价格和企业希望的利润率来控制最高成本。在此之后,无论是产品设计、生产、原材料采购、运输等都处于成本控制之下[1]。这样一来,就可以尽可能减少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能够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商品,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装备制造企业利用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式,也能够更好的进行产品生产和企业运营。比如说,邯郸某装备制造业就是采用的目标成本管理方式来进行产品生产以及企业经营。该企业会根据订单来进行生产,在接受订单之后会根据制定的最高成本来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这样一来,就能够保障产品的生产质量,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装备制造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一)订单承接阶段 要想在装备制造企业的运营中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就需要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进行严密的控制,首先需要注重的就是订单承接阶段。通常情况下,装备制造企业都是根据订单来进行生产。因此,在订单承接阶段就需要做好成本的管理工作,根据订单要求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最好成本,从而达到事前成本控制的目的。当然,要做好这一项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配合协作,其中包括生产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等。生产部门对产品生产所需成本的制定提供指导,而财务部门则需要开展成本的预估以及预算制定,销售部门则需要参与订单报价工作[2]。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善整个项目的预算制定、采购成本核算、生产成本控制以及项目核算与分析工作,从而避免项目出现报价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在市场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预算成本的编制阶段 目标成本管理方式的实施还需要重视预算成本的编制阶段。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装备制造企业有着资本密集的特点。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特别是某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每一台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都极高。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预算成本编制工作,这样才能实现更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需要注意的是,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会产生大量信息数据,其中也包括财务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装备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这对于信息数据的存储、录入、调取、分析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说,在某装备制造企业当中,就采用了ERP管理系统来进行成本管理工作。通过ERP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够根据市场以及企业的实际状况准确的预估项目开展需要的成本,并对成本类别进行细分,以此确保预算成本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帮助。 (三)目标成本的制定与分解 在装备制造企业当中,要想更好的发挥成本管理方法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还需要重视目标成本的制定与分解。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都是根据订单来进行产品的生产。因此,在接到订单的时候,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就需要对订单的总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其中包括生产部门、采购部门、技术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的管理部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优化成本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质量和效率。当然,要想保障该项工作更好的实施,在企业内部可以制定相关制度,比如说绩效考核制度。将成本控制与个人、部门绩效相结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这样一来就能够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当中[3]。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优化目标成本 优化目标成本是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目标成本的不断优化,能够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生产状况,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在行业当中新型技术不断研发利用,目标成本的优化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引进新型技术,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让企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主研发工作当中,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巨大帮助。当然,目标成本的优化工作还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绝对不能盲目随意的变动目标成本,也需要控制好目标成本的优化频率。如果频率过快,很有可能让企业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如果频率过慢,则完全丧失了目标成本管理的优势。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目标成本管理知识,并且学习国内外其他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从而更好的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应用于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当中。 (五)目标成本的分析与评判 要想进一步强化目标成本管理方式的应用,还需要做好目标成本的分析与评判工作。在执行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时,需要定期对目标成本的开展情况进行相应的结果分析以及评判,从而发现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以此不断改进优化目标成本,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生产与管理工作,让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装备制造企业当中,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对于企业生产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巨大帮助。根据当前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实际的开展情况来看,采用目标成本管理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质量。而要将目标成本管理更好的应用于企业当中,需要注意五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订单承接阶段工作、预算成本编制工作、目标成本制定与分解工作、目标成本优化工作以及目标成本的分析与评判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义芳.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36). [2]张益奎,许倩.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J].中国重型装备,2016(3):1-3. [3]任秀荣.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1):28-28. 作者:黄彬 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成都压缩机分公司
引言 核电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为立式倒U形管自然循环换热器。它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相连,通过U形管传热管将一次侧反应堆冷却剂的热量传递给二次侧的水,产生两相的汽水混合物,在二次侧内通过汽水分离装置将汽水混合物中的水分离出来,从蒸汽出口处输出干饱和蒸汽供汽轮机发电。作为蒸汽发生器关键部件的管板,需在母材(如RCCM规范18MND5或ASME规范SA-508Gr.3Cl.2)一次侧表面堆焊一定厚度的Inconel600或690镍基合金材料(6~10mm),最大总厚度近800mm,再进行管孔(φ17.73mm)加工,数量多达2万多个[1],加工周期约为3个月,是蒸汽发生器制造的关键路径。 1管板深孔加工的质量风险由于核电蒸发器管板厚度较厚,管孔采用BTA方式加工[2],为提高加工效率,通常采用三轴数控机床加工,质量风险较大,主要原因是: 1)不能直接观察到刀具的切削情况,只能凭经验,通过听声音、看切屑、观察进给轴功率及主轴功率、触摸振动等外观现象来判断切削过程是否正常; 2)一般切削过程中80%的切削热被切屑带走,而深孔切削中只有40%的切削热被切屑带走,刀具占切削热的比例较大,易过热[3],切削时须对刃口采用连续有效的冷却方式; 3)深孔切屑经过的路线长,容易发生阻塞,导致钻削力增大,切削不稳定,并且切屑排出时易划伤已加工表面,容易导致加工质量和精度不满足要求; 4)受孔径尺寸限制,孔的长径比大,钻杆细而长,易产生振动,钻孔易走偏; 5)由于管板厚度大,且表面堆焊镍基合金,加工过程需不同的加工参数相配合。因此人员技能、深孔钻设备、刀具、工艺参数、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管孔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为确保管板加工后的尺寸和粗糙度符合图样要求,需制定严格的加工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并通过合适的过程控制方法实现较高的合格率。 2管板深孔加工的工艺要求 1)人员要求。操作者经培训后持证上岗,操作者应熟悉图样、工艺、技术文件,每块管板钻孔前,操作者按相应的图样、工艺文件核对BTA钻头、导向套、间距块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在机床上使用。主操作工对钻孔的质量过程控制负责,钻孔时主操作工必须在操作室内监控操作面板,监控程序运行时的钻削速度、进给量和冷却液压力等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2)设备要求。机床具有完善的报警装置,在加工工程中对钻头及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异常,能立即报警,并自动控制机床停止加工。管板钻孔前需对钻孔设备进行精度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深孔钻。 3)管板组件的装卡和找正[4]。进行孔钻前,先将管板与下筒体焊接、无损检测、热处理,以便于管板装卡。然后将管板钻孔用V形架放置在深孔钻平台上,调整前后V形架的中心线与机床的Z轴在一条轴线上,找正后预夹紧。再将管板组件吊至V形架上,管板0°~180°线在竖直方向上。调整机床主轴与管板的X轴、Y轴、Z轴平行,偏差符合要求,固定夹紧。组件装卡固定好后静置约24h,待监测仪表读数稳定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4)钻孔程序零点及管板位移监测。管板钻孔前设置钻孔程序零点,每班沿X轴和Y轴方向移动机床,检查、校准机床的零点位置。在管板组件前后、左右、上下分别设置位移监控表,每天定时检查位移,如超出位移要求,应立即停止钻孔,排查原因。 5)导向套、BTA钻头。钻孔前,操作者应检查导向套的内径,确认适用于该蒸汽发生器管板钻孔。钻孔过程中,操作者定期检查导向套内径尺寸及内表面磨损情况,如果导向套内径超差或有异常铁屑和划痕出现,立即停止使用并予以更换。操作者要定期目视检查BTA钻头切削刃磨损情况和夹屑情况,根据试验确定每只钻头钻孔数,达到最大数时,对钻头进行更换。 6)钻孔参数。钻孔转速、进给量、冷却液流量等主要参数由管板钻孔前进行的工艺试验确定,确定后输入到CNC程序中。改变参数时,需先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更改或更换。由于管板的镍基堆焊层与本体低合金钢的材质加工性完全不同,需采用分层加工的方式,即镍基堆焊层与管板本体采用不同的加工参数,需要多次进行工艺试验确定[5]。 7)班前试样。为验证钻头、导向套等工具的适用性,每班开始钻孔前,首先在试样件上至少钻1个孔,检测孔径、垂直度合格后,再到产品上钻孔。试验件应用产品相同材质、厚度,做到模拟管板的加工状态。每次更换钻头、钻杆、导向套后,首先在试样上至少钻1个孔,检测孔径、二次侧孔桥合格后,再到产品上钻孔。如果试样孔检测不合格,机床不可加工产品管板孔。 8)管板钻孔工艺过程控制。待前期条件准备结束后,管板开始钻孔。管板钻孔前,操作者重新自检管板找正情况,确认无误后运行CNC程序。从管板中心位置到管板边缘,对所有管板孔进行压印,由检查员按管板图样逐项检查孔数、孔位等,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正式钻孔。更换钻头和导向套后,操作者应检查在管板上钻的首孔的孔径和垂直度,如果尺寸超出公差范围,停止钻孔并分析原因。如果发生钻头崩刃或损坏,应用内窥镜检查孔壁,确保该孔内的所有碎片完全去除,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完成此孔钻削,记录管孔位置、崩刃点到管板一次侧表面的距离及钻头编号,以便于进行追踪。 9)管板钻孔后的清理。管板钻孔完成后(如图1),移出钻孔平台,去除毛刺并抛磨出二次侧圆角,圆角尺寸满足图样要求。 3管板深孔加工检查工艺 3.1人员资格目视检验的专检人员都应该按照核安全法规《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规定(HAF602)》(生态环境部令第6号)进行培训、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钻孔尺寸检查的人员应是有经验且经过培训的人员。 3.2检验设备、仪器及量具管孔目视检验设备、仪器主要有:照明设备(如手电筒、强光灯)、照度计(检定周期为12个月)、3~6倍的放大镜、反光镜、视频内窥镜。管孔尺寸检验设备主要有内径百分表、卡尺、粗糙度仪、激光跟踪仪、专用检测工装或样板等,需经校准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3.3钻孔前的检验管板钻孔前,操作者使用加工设备的数控程序在管板表面进行预压孔,操作者对预压孔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自检。打孔开始前,在管板上大致均布选取若干个管孔作为基孔,作为检查管孔位置度的基孔。 3.4钻孔过程中的检查钻孔过程中,操作者按要求进行自检,自检孔包括但不限于每支钻头所钻的首孔和尾孔。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相关人员核实分析。检验员在钻孔过程中进行现场巡检,每天检验员应进行至少1次现场巡检。每次巡检时,检验员应从上次巡检至本次巡检期间经操作者自检的管孔中,任意抽取由3支钻头所钻的首孔和尾孔并对其孔径、垂直度和二次侧孔桥进行检查。每班钻孔结束后,检验员应复查当班所打的所有孔的孔径、垂直度,以及一、二次侧孔桥的尺寸。检验员应在管板一次侧用内径千分尺检查管孔直径,应在管板全厚度方向上相互成90°的位置测量管孔内径,采用专用工装测量一、二次侧孔桥的尺寸,检验项目 3.5钻孔完成后检查管板移出钻孔平台之前,检验员应该检查管板上的所有管孔是否钻通。管板移出钻孔平台并除油清洁后,开展后续的检验项目。以管板0°~180°和90°~270°轴线为基准,根据管板图样的要求,分别测量相关排、列到轴线的距离,作为参考;在管板的一次侧用激光跟踪仪检查基孔位置度,其他管孔位置采用位置度工装来验证其位置度。若基孔位置度超差,将用激光跟踪仪检查其周围6个管孔的位置度,若周围6个管孔中某一孔位置度超差,将继续用激光跟踪仪检查超差管孔周围相邻的所有孔的位置度,直到超差孔群周围相邻的所有管孔的位置度都合格为止,记录检查过程中所有超差孔的位置度。目视检查一次侧管孔的毛边是否清除,检查二次侧管孔的倒圆或倒角,检查表面有无毛刺和裂纹。对所有管图1管孔加工后的管板孔内表面进行检查,包括粗糙度。如果管孔内表面有划痕或螺旋痕迹,将检查使用相同BTA钻头的所有钻孔孔径及垂直度。 3.6管板的防护管板管孔尺寸检查完成后,由于仍有较长时间才能进行管束支撑板的安装和管束穿管,需对管孔进行涂油防护,也可填充防锈物质,并用塞子封闭,避免管孔产生锈蚀。 4典型问题及处理 管板管孔加工完成后,产生的典型缺陷有: 1)环向沟槽(整圈或局部)。钻头加工过程中外刃崩刀,使管孔内径加大,由于切削力增加,机床报警并停止加工,最终形成轴向长度较短的环状凹槽。 2)螺旋线。产生原因较复杂,钻头外刃外缘转角异常磨损后,切削过程中引起切削力的变化,进而产生螺线孔。 3)贯穿划痕。铁屑镶嵌在钻头上,退刀时形成贯穿性划痕。 4)内壁凹坑。管板材质内有夹渣、硬度不均匀,钻头经过时受冲击发生崩刀,夹渣位置在孔壁边缘,留下微小损伤。处理方式主要为:修磨圆滑过渡,并进行管孔修磨后的管板液压胀接工艺评定,严重的进行换热管堵管处理。 5结语 管板深孔加工是核电蒸汽发生器的关键工艺,也是核电设备制造的难点问题。在管孔加工前,需要制定经过验证的管孔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方法,形成操作者自检、检查员巡检方式,能够在过程中及早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产生大量的共性问题,提高管孔的合格率。依据上述工艺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某项目蒸发器的12312个管孔加工后一次性合格,避免了管孔修磨和不符合项的处理,为蒸汽发生器的关键工艺路径节省了大量工期。 [参考文献] [1]陈中灼.AP1000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制造难点与案例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6(1):47-48. [2]王峻.现代深孔加工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沈兴全,朱红霞,张利新.深孔加工中BTA刀具钻削温度场与磨损的研究[J].煤矿机械,2014,35(3):104-106. [4]冯小明,代飞,李德飞.BTA钻床在大型管板钻孔加工中的应用[J].一重技术,2014(6):33-36. [5]王照云.300MW核电蒸汽发生器管板深孔加工和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J].锅炉技术,1995(3):26-28. 作者:王保满 张志强 岑龙涛 王伟波 单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作为建筑项目一个极其关键部分,最大程度提高该部分的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方可确保建筑工程能充分的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由于当前建筑功能的需求逐渐转变,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难度逐渐增加,所以施工管理工作难度也进一步提升,传统一般CAD图纸设计不能达成建筑施工数字化描述,无法用立体手段充分展示项目,然而BIM技术不仅充分展现,同时也能共享施工信息,将工程施工问题及时反馈且把修改信息实时传输到所有工程管理者,所以BIM技术的优点和价值都须研究。 1BIM技术相关概念阐释 现行的BIM技术涵盖了3个方面的定义。通常BIM技术也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我国现行的BIM技术是把建筑施工项目各方面的数据作为依据,利用相关软件对建筑项目建立对应的建筑模型,实现数字化信息针对建筑物实际信息数据的描述和模拟技的技术总称。利用BIM技术建筑模型对建筑项目的图纸能够进行三维渲染,给工作人员以清晰的观感。另外,因为BIM技术充分应用了数字化信息对建筑体的性能及其结构进行相关表述,它可以充分使不同部门间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能够给项目施工提供以有力、有效、科学的数据指导,所有工程利益的参与方可运用BIM技术在数字设计中进行插入、获取、更新和完善设计信息等工作,以保证和促使施工环节工作人员在各自作业的同时也能协同工作。 2BIM技术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优点所在 2.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项目设计阶段的优势 其一,BIM技术拥有较强的集成效果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方面而言,它涵盖的信息数据是非常多的,此类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对施工图的设计技术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其中,BIM技术的运用可以较好增强其集成效果,对于每一个数据信息资源做有效集成处理,这样可以更好的增强施工图设计的科学合理性,防止由于信息数据分析的不够全面而对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有效性产生制约。总之,因为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进行数字化设计方面的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使每一个数据信息的资源完成集成,降低了设计工作中的繁琐。其二,BIM技术能直观的展现建筑设计复杂部位,设计人员在建筑体施工图设计工作中之所以普遍使用BIM技术的,是因为BIM技术还有着很强的可视化效果,它能够利用设计处理软件将建筑设计中特别繁琐复杂的位置以具体的模型直观的展现出来,而且能够使建筑设计的整体与细节更加明确,从而也可以有效的协助设计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找出错误所在,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使建筑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和施工的需要。其三,BIM技术的推广可以直接在数字模型中完成对应部分的修改,从而获取到与工程相匹配的各环节图纸文件,使施工图完全可以实现更加科学有效的修改,减少图纸设计出现误差的次数,保证施工图纸的质量,同时其使用效果还可以在工程图纸的设计流程上充分体现。 2.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项目施工阶段的优势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问题一直都是存在和必须考虑的,因为工程施工质量在极大的程度上制约着工程使用和生产效率,特别是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施工所用的劳动力、资金及其各种设备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将BIM技术充分运用于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能够协助工程设计工作人员搭建对应的虚拟建筑模型,而这个模型又将完整的建筑项目的信息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同时该技术还与3D模型技术和工程成本、工程进度等数据内容兼容,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直观的管理。另外,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可以更加直观的将建筑的构件单元,方便直接交付生产,提高效率,减少误差。BIM技术在工程管理的施工阶段的应用一般涉及到算量技术、三维碰撞技术、项目数据管理技术等,下文将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 3BIM技术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1三维碰撞检查 在一般的二维建筑图纸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工程结构、水暖电等各部分项目的建筑图纸集中整理后,由总图设计工程师人工寻找图纸的问题再进行妥善的解决,这种方式实际上消耗了工程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而且并不能保证疏漏之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及其质量。将BIM技术运用于三维碰撞检查中已经成为当前较为成熟的方式,而且国内外也均有很多与之配套的软件。类似与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Navisworks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鲁班虚拟碰撞软件等等。以上软件均使用了BIM可视化技术,工程施工人员在开始建造之前就能够利用这种技术对工程的土建、电力管线、施工工艺及其设备等实施管线综合及三维碰撞检查,这样既可以彻底将硬碰撞及其软碰撞抵消掉,使工程设计更加优化,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失误和返工的问题,还能够优化净空及其项目的与管线排布方案,充分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且也为工程管理人员和业主之间顺利沟通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3.2BIM在算量技术中应用 BIM中包含的构件信息能够进行相关的运算是可运算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运算和分析,借助运算结果,计算机能够对模型中的各种构件进行准确的自动识别,同时按照BIM模型所内嵌信息的性质做具体分类,实现对各种构件数量的科学有效的统计。此外,利用BIM模型能够代替图纸,BIM技术能将工程项目中的施工建材的名称、材料数量及其尺寸等相关信息自动生成模型,而且模型中信息和工程设计是一致的。即便出现信息变更时,模型也会自动利用运算信息实现自动识别,将变更的内容反馈到明细表中,其他内容也会随之做出必要调整。 3.3基于BIM技术的虚拟技术的运用分析 虚拟建造技术是达成概念设计的必要方式和手段。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充分运用能够使得工程建造全过程的虚拟化,利用虚拟建造技术能够将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项目的功能和建筑项目的外观与外型做进一步的明确,这样就能方便工作人员对建筑项目建造过程中运用的施工技术做科学合理的研究和分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虚拟建造能够将建筑工程的模型数据的物理特征显著的表达和展现出来,方便业主在多角度和多比例的情况下观察工程项目。因此,BIM技术的运用充分契合了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此外,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工作人员有必要对建筑施工方案的优化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彻底分析和讨论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风险,这样有利于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施工管理的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行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近几年绿色建筑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新方向,以前的建筑设计手段与技术需要创新,将BIM技术运用于建筑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管理中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对工程项目的建造做进一步优化,同时还能提高建造企业的设计和建造管理水平。由此可以看出,BIM技术有着众多的优势和价值,与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相比较而言,BIM技术可以充分提高工程项目建造的效率和质量,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好。
从目前我国地勘部门的基本状况分析,即便是早已开始推行预算管理制度,可是一直以来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整体覆盖范围较小、执行力度较差,为此,对地勘行业部门预算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前言 在单位日常管理过程当中,预算管理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并且广大地勘部门管理者也逐渐认识到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伴随着这些年我国地勘行业的迅速发展,各项经济制度的不断革新,在地勘行业经营业务日益拓展的今天,以往的预算管理方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地勘行业部门的基本发展需求,为此,若对当前的预算管理方式不进行创新,将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无法得到科学合理地分配,无法把握好市场发展基本方向,阻碍着地勘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地勘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只有积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现有资源得到最大限度上的有效利用,推动我国地勘行业的未来发展。 二、预算管理基本概述 预算是对单位的财务情况、人力资源状况等进行系统性分析的一种方式,从而促使单位预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此,单位可通过科学合理地预算对各项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从而对单位的现金流量及获利情况进行具体预测,确保单位价值得到持续性的升高。地勘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化的最终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地勘行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便于国家相关部门做好今后的地勘部门系统性的财务监管工作。在地勘单位经营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则需要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其可包含地勘单位的人、财、物、目标任务等内容,以便于在有问题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预算呈现的是整个地勘部门的预计财务报表及相关目标责任,为本单位所有经济活动的开展及相关行为准则进行正确地指导。 三、地质勘探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1.预算管理的认识问题。目前,地勘部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上是非常有限的,并且预算管理问题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地勘部门管理者对于预算管理结果过于侧重的情况,根本不顾及整个预算工作的具体工作;其二,地勘部门的预算管理认识依然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错误的认为预算管理及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的编制工作经常被忽略;其三,不少的地勘部门在预算编制方面存在错误的认识,盲目地认为预算编制是由财务部门按照上级部门的决策所指定的经营指标,只要认真落实便可,认为做好预算编制补充工作没有任何意义;其四,大多数的地勘部门工作人员认为预算编制是部门领导及相关财务工作者的事情,其他人只要大概的了解便可,跟一般性质的员工更无任何关联;第五,在一些地勘部门当中,预算管理仅仅停留在应对上级检查的层面上,并未真正意义上做好整个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 2.预算工作缺乏科学指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地勘部门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与掌控,很多单位对于预算的战略性认识是非常欠缺的,有的单位即便是开展了预算管理,可在整体管理过程中都可以看到计划经济的“身影”,并未对地勘单位的一系列因素影响加以重视,久而久之,地勘单位的预算指标与长期发展战略背道而驰,各季度间在预算衔接方面不紧密,预算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始无终的情况,即便是在具体实施方面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可是,往往与预算编制标准相脱离,根本无法达到单位预期的预算管理成效。 3.预算管理整体性匮乏。据相关调查可以了解到:预算管理工作思路严重滞后性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勘部门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他们对预算管理的认识水平非常低,这就造成在单位制定预算指标过程中将预算指标系统的全面性完全忽略,根本无法形成全面的总预算。除此之外,在全面预算的具体落实上大多数的地勘部门的执行度非常低,全方位预算通常也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应收账款的预算方面。并且,对于应付账款、资金预算的管理工作根本不重视,整体上看,大多数的地勘部门中预算管理意识较差、整体性匮乏,这样不仅不会保证单位资产的最大化利用,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单位面临反复亏损的局面。 4.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的缺失。预算管理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不仅能够促使个人绩效考核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体制,而且亦可达到个人业绩与单位战略发展目标有效融合的一种科学的激励制度,而最终影响到预算管理成效的根本性原因是有的单位并未将员工个人的绩效与单位的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造成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相脱离,预算管理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在具体的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地勘部门过于看重最后的预算结果,针对实际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本不重视,未创建明确化的考核目标,未确定合理的奖惩机制,久而久之,导致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并未真正地发挥出来,这对于地勘行业的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四、加强地质勘探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1.树立正确预算管理意识。新预算法于2014年8月31日正式实施,这一法律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预算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迎合了地勘部门预算管理的基本需求。对此,广大地勘部门要审时度势,认真学习我国新的预算法律制度,这样才能够把握好发展方向,促使我国地勘行业得到稳定地长足发展。 2.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唯有认真地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才可促使预算管理的作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和体现,为地勘行业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第一,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案需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地勘部门则需预先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当预算编制工作全部完成后,要对本部门上一年度的具体状况进行比较与分析,同时要确保其能够满足未来本部门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基本需求。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上一年度预算批复项目的清理、对预算材料的搜集与分析、做好预算工作的系统性论证等等。第二,从单位自身的实际状况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式。地勘部门按照实际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预算编制方式,可将“零基预算法”作为基础,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年度预算的编制,找到最为适合的预算编制方式,在综合各方面外界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在地勘部门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第三,不断强化对预算的系统性监控。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此次法律中明确指出:“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法律制度的规定对预算管理工作者的相关权利作出了一定的制约,对于制定的预算编制方案是不可进行随意更改的,在项目执行过程当中一定要认真遵循预算对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即便是有突发状况的出现也必须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资金审批流程进行申请,要知道,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当中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督相配合,要知道,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强有力的监督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预算执行与系统性的监督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是确保各项预算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开展的基础性保障。第四,加强预算管理监督体制建设,创建完善化的绩效评价系统。我国新预算法律制度对此作出了确切的界定:各地方政府部门要创建起完善的债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针对突发的事件做好及时性的处理。这就需要在地勘部门内部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主要进行预算的编制、审计及协调等,针对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好针对性的处理,并且需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的制裁。同时,地勘部门要认真地接收上级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积极配合审计单位对本部门预算工作质量及规范程度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够保证地勘部门各项资金的科学合理性使用。可大力落实财务信用公开制度,接受广大社会群众的监督,将国家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人民群众的身上。 五、结语 地勘行业部门在日常管理过程当中预算管理是非常有效的组成部分,其聚集了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实现了对单位核算业务、财务制度和预算管理的有效统一,并且促使地勘部门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性的有效配置,通过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使得地勘部门在预算管理内容、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程序等方面实现了有效性的统一。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察觉出部门日常经营过程中浅存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和处理,从而促使单位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地勘行业部门发展过程当中,只有认真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整个地勘行业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水利工程档案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完整历史凭证,是对以往水利工作以及治水历程的直接呈现,凝聚着无数水利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具有指导实践、科学研究、经济评价、参考借鉴等重要价值。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这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改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是实现水利智能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18年2月,水利部出台《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把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集中存储管理各要素信息、各层级数据,及时收集、处理和分析。对改变水利工程档案存储方式,提高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立足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广泛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和先进装备武装水利行业,全面提高全省水利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必须做出相应转变,提高档案信息的共享效率,为水利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的变化是实现档案工作本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档案管理是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档案资料对今后工作具有借鉴参考等作用,档案资料的使用者需要迅速且准确地查询到资料,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管理方式具有不方便查询、人工成本高、易出错以及利用不便、不能共享等缺点,远未能满足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的种类、数量、形式日益增多,对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保存和利用档案的整个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与海量的资源信息相适应,进馆序列、归档范围、馆藏形式等都迫切需要做出相应变革,建立全面的文件资源系统和开放的文件利用模式。为此,要努力实现档案管理方式的现代化,适应大数据时代和新发展理念。 2影响档案管理方式转变的因素 2.1有利因素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撑。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适应水利工程发展需要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缩短从归档存储部门至用户终端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可以极大提高文件查询使用效率。其次,当前水利工作的快速发展也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利时机。近年来,国家做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全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对水利工作的资金投入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应抢抓机遇,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引进技术人才和现代化管理系统设施,实现信息化管理。 2.2不利因素 主观上的不利因素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分管领导抓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大,档案室被当成摆设、信息化制度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工作人员较少,经常会临时调整,而且欠缺计算机操作技能,对移交后的文件难以进行信息化处理。其次,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忽视档案管理的问题,许多部门不能遵循把档案管理工作贯穿始终的原则,无法及时收集到准确的文件信息。经常被当作临时工作来应对检查或者竣工验收需要,造成档案资料收集不细致、不齐全、分类归档不规范,不利于用户全面掌握项目情况。客观上,还有两个制约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转变的不利因素。一方面是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时间跨度大,从前期、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此外,水利工程建设涉及了地理,水文,建筑,生态等多个领域,包含了大量的档案类型和形式,内容十分广泛,形成过程复杂。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管理目前还面临一些技术问题。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特性,在所有的档案管理活动中,都必须遵循其对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这一基本原则。之前大家一直习惯于将底片作为照片档案的原始记录载体,随着相机的更新换代,数码相机产生的图片是否具有原始记录性一直存在争议;而且电子档案的特殊性,致使其在作为证据使用时法律凭证作用受到了限制,档案相关法律方面也没有对其法律凭证性做出明确;加上数字档案软件的不完善和不稳定性,电子档案的原始记录价值将被打折扣。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转变的思路和方法。 3转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的途径 3.1提高“工作作风”,树立现代档案管理新理念 要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首先要更新管理理念。各级水利部门特别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摒弃以往认为档案工作是细枝末节的错误思想,站在服务今后水利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谋划档案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单位总体工作的大局中进行考量。档案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新思路、新眼光开展水利档案工作,在收集、整理、分类、编目、立卷等过程中加强研究和探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寻找到更为高效便捷的档案管理手段和模式。 3.2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 实现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要求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应用于整个水利系统标准统一的管理软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准确对接受众需求,提高水利档案利用效率。减少档案使用环节的人力和时间投入,档案工作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档案收集整理上,从源头上保证档案数据质量。同时,信息化的工作模式还能将工作人员的关注点从档案资料本身转移到档案流转的过程中来,有助于掌握相关文档之间的内部联系,减少出错机会,提高文件管理效率。 3.3坚持并重发展,纸质与电子档案互为补充 虽然电子水利档案相较于纸质档案具有便于存储、利用率高、共享性强、更经济环保等优势,但也同时存在易受病毒袭击、易于修改等缺点,且网络自身的不稳定容易造成终端受众电子档案信息的不准确、不完整,这些都决定了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纸质水利档案多为孤本保存,十分珍贵,且具有电子档案不具备的原始记录性,法律凭证作用不受质疑,两者互相不可替代。 3.4落实档案法规,完善档案管理体制机制 要坚持统一领导、分层级管理和各司其责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以档案管理部门为主体,有关部门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明晰任务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要着重加强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局里制定的《水利档案工作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等有关规定。水利部门要把业务指导与监督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能力。
0引言 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很多人出行会选择私家车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保证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加速主要区域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建设期间的施工技术以及原材料的选择,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工程的施工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从而保证新建设的路桥工程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1道路桥梁项目中进行施工管理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其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保证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从根本上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2道路桥梁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道路桥梁工程在建设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主要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制度上的建设是保证路桥工程管理活动质量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足,在建设期间仅仅重视施工的进度和成本,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导致路桥工程管理的制度建设工作严重滞后,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规范,很多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加之很多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低,导致其对施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较差,目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路桥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2.2施工进度控制不准确 施工进度的控制同样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虑到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的特殊性质以及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需要对其施工进度进行全面控制。由于气候、自然以及地理条件等不可控因素对于路桥工程的建设影响较大,加之工程本身施工的复杂程度较高,如果不对其进行施工进度的控制极易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控制,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的因素,事先制定好合理的施工计划,尽量避免出现工期延误的现象。 2.3建设单位对于施工质量不重视 工程的建设质量是整个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工作计划制定都是围绕着工程质量进行的,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建设单位并没有充分重视对路桥工程的质量控制,前期的设计工作和人员技术操作活动一直是各个建筑单位关注的重点,但是却很少有单位会重视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对管理细节的忽视导致企业进入到工程建设后期时就不能够对路桥工程的建设环节进行准确控制和把握,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必然随之产生。 2.4安全预防意识相对不足 路桥工程建设中施工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建筑行业本身的危险性决定了在进行施工管理活动中必须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但是当前很多建设施工单位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条例,对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工作基本上处于空白,防护措施的建设很多也只是流于表面,大部分单位都是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才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道路桥梁项目建设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在进行路桥工程施工管理中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内容上补充相应的奖罚制度以及责任管理制度。奖罚制度主要是针对个别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的约束,从而保障施工管理制度的权威性,针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要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从而提高整个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管理制度主要是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安排的科学性,充分发挥不同人员的作用,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使得每位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责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2积极做好施工进度的规划控制 针对路桥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工作要视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决定,根据施工的总体目标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划分,划分的过程中要与施工的阶段和工序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施工单位的经济基础以及技术能力,确保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能够实现。具体的施工进度监控应当选择动态监控的办法,确定具体的开工完工时间段,在进行阶段监控过程中要涉及相应的网络计划图,提高计划监控工作的精准程度,找出影响计划进行的关键因素,从而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期完工。 3.3重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针对路桥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所以具体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要与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考虑,挑选适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工艺技术,同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安排专业的质检人员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特别是偷工减料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3.4提高单位整体的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施工时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适当的资金、人员投入来完善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现场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主要设备的及时保养和维修、安全施工管理工作意识的普及以及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等。 3.5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施工管理的相关制度措施能否得到高效落实,对此施工单位应当从人员招募以及人员后期培训工作两方面着手,首先在施工人员的招聘上,可以对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及基本的常识进行考察,不能够无原则地招募施工人员。在人员后期教育培训上要将安全施工意识、质量控制意识等主要的工作责任意识进行讲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招聘和教育工作,确保管理人员队伍保持在较高的素质水平上,并定期举行有关的考核教育工作,对于考核不通过的管理人员要采取相应的惩罚。 4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本身是一项内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相关的施工技术支持,更需要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作为保障,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活动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进行控制,包括制定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控制施工进度、提高管理意识以及加强人员教育和培训等,从单位管理意识的转变开始,逐步向下贯彻施工管理的思想和制度,从而确保整个工作项目能够顺利完工,提高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水平。
国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与工程行业的迅速进步,都对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民众,而这也是其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根由。而水利工程中的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要点,应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 1概述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受到民众的热切关注。一旦在建设过程中,工程中的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质量性能出现退化或受到损害,都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中的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老化问题较为显著,引人深思。与此同时,随着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十分可观,且被广大施工企业所推崇。水利工程也是如此,其建设过程中应用的先进设备与技术,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等与自动化监控系统之间的差异及不匹配的问题,无法实现对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有效监控。再加上,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流程较为简单,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并不显著。最后就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较多的配套清污设备,其效用有待商榷,且其清污效果不够理想,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清污,极易导致企业二次清污的施工成本。 2水利工程中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质量管理的风险隐患 (1)管理人员隐患。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管理具有综合性特征,其均是由不同的零件来构成,零件的设计、生产、检测都有各自的标准,机电技术管控的标准主要参照水利和电力行业标准,同时也会牵扯到冶金、化工、消防和电子等诸多行业,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其加强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管理人员缺乏对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质量的控制意识,对很多的技术知识缺乏了解。 (2)安全鉴定隐患。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安全评定鉴定缺乏明确的程序,还有很多水利单位机电设备的管理不到位,对重要的机电设备没有进行全面的监控,强制性条文所规定的强制标准还停留在某些具体零部件的工艺过程控制中,对机电设备的整体性鉴定缺乏完善的程序。 (3)质量控制隐患。目前我国水利机电行业的发展速度惊人,但是在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质量管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尚存一段距离。而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质量的鉴定标准不够明确,极易受材料、生产、检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因评定标准不明确,而引发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隐患的问题。 (4)信息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质量管理中,机电设备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因此机电设备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水利单位对于机电设备的归档缺乏认识,这就导致机电设备在计提折旧和维修时出现问题,不能充分的了解设备的整体情况,降低了对设备的质量管理。 3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质量管理的优化途径 (1)强化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采购管理。现代企业的工程物资采购应从决策、采购、验收、支付、使用等5个环节入手,制定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物资管理制度,对物资采购的计划编制、采购方式与价格的确定、验收标准、货款支付以及保管使用等关键环节应遵循的原则、标准、方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做到物资采购各关键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关键岗位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责任意识,提高物资采购过程管理的规范性、严肃性,杜绝随意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 (2)强化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归档管理。不断完善相关的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将岗位的责任制度落到实处,做好事故档案、设备档案、运行档案以及修理档案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节约成本为最终目的,制定出有关于维修保养、油料消耗、增收节支以及利润计划等方面的优化标准。通过建立施工设备技术固定资产、施工设备操作手证件以及设备折旧等方面的台帐,从而提升机电设备的整体水平。同时,还应当制定出设备维修操作管理和相关的设备配件采购方面的管理措施。此外,还应当对点检制度起到足够的重视。在此项制度当中,点检员是设备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的点检员身上。点检员要负责整个过程的设备管理,并且要定期对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与看管方面的综合性考察。还要结合设备的具体施工状况,对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办法与措施提出可行性的改进办法。另外,还应当制定设备的项目检修办法、质量标准、工时费用以及检修时间,对其做出具体的规定,实施设备维修质量的可追溯性管理。保证设备维修质量是设备管理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这对设备的使用性能、使用周期以及经营效应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管理部门需要负责具体的设备维修,修理单位要负责设备的修理质量以及设备检验方面的工作。设备管理企业或者相关单位要及时验收设备的质量,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设备修理服务体系。制定设备修理的相关风险金制度,要对一定比例的设备维修质量设定风险金,要对设备维修质量当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罚。在对设备修理进行有效的跟踪服务过程中,还应当不断完善设备维修档案,一定要跟踪记录下每一台设备管理的信息。 (3)加强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信息库构建。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多方面的系统性工作,随着经济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会涉及到更多种类、更频繁的优化改进,建立数据库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例如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库及时了解相关设备过去的维修记录,了解零件的更换情况、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也可以在未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大量的生产实践表明,利用数据库详细记录设备的方式,可以提升设备的安全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总体而言,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依据实践不断的创新,相关理论只是对于设备管理的一个指导和参考,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时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改变和摸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会涉及到删减结构、增加结构等,规定中的设备管理程序往往涉及许多过程,自下而上的逐级上报等繁琐程序,但当设备损坏时,如要按照此种程序可能会占用很长时间。为此,企业可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删减,以保证生产工作的效率。 (4)加强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流程管理。为了尽可能的保障水利工程建设中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质量,就应注重对其进行常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以机电设备为例,其日常养护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电动机部分。而故障检测工作的开展应基于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所处的实际运行环境、运维记录、使用年限以及运行状态等相关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来实现对故障问题的准确诊断。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机电设备的故障检测还需要结合现场测试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找出故障问题的根本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维护与修理。 (5)加强员工的业务能力培训与考核。加强建设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定期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通过专项津贴等办法发掘专业人才,制定确实可行的激励制度来促进业务水平的提升,利用奖惩结合的方法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惩罚制度可以鞭策工人努力工作,奖赏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对设备维修时,可以约定一个时间,如果超前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相反,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就要接受一定的惩罚。实行奖惩结合的工作制度,一方面可以调动维修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工人消极怠工。虽然奖惩结合的工作制度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对维修工人进行有效管理。虽然维修工作不起眼,但是对企业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作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控制要点,其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会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其效用的发挥。因此,相关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就应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将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划为工作重点,确保降低其质量隐患风险,确保建成后的水利工程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为国为民。
由于高层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并且不同电气系统之间联系也日益紧密,如果没有能够对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也就无法发挥出现代高层建筑的实际功能。本文对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不断优化供配电系统的整体质量,促进电气工程设计的良性发展,保证建筑使用者的满意度。 高层建筑中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包括暖通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电梯系统、智能泊车系统。这些标准设施不仅能够完善现代高层建筑的整体使用性能,也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使用安全。供配电系统作为电气工程最主要的设备能源供给基础,其设计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建筑工程整体使用性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整体构造非常复杂,所以对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 供配电系统作为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的重要基础,不仅承载着建筑电力系统电能的配用环节,而且也可以分为区域变电站和用户变电站两种部分。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以建筑使用者以及建筑内部电气设备为主,所以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对建筑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相关的供电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单方向流动的模式,由电源端至用户端,这样就能够保证电源分配和降压的快速处理,使得外部电能转化为可供用户端直接使用的电能。由于现阶段高层建筑电压并不超过110kV,所以结合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即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判断用电量、系统负荷等基础参数,综合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建筑基础整体的使用功能,也能够保证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可扩展性。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时,也必须遵循安全节约、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节能环保的需求,只要根据科学的方式判断设备型号,尽量避免出现能源资源浪费的情况加强供配电系统的成本控制。此外还应该选用节能环保的材料,最大程度上减少高层建筑供配电施工,环境污染等问题。 2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的具体设置 2.1高压配电系统设置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电气工程的需求非常高,所以必须要加强电气工程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整体运行能力。高层建筑的电力资源使用设备非常多,而且高层建筑大多数都采用两路独立的电源,如果同时进行供电时能够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的应用质量。高压配电系统作为高层建筑中最关键的部分,能够对电源稳定供电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高压配电系统必须采用单母线分段式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线路的正常使用,并且也可以进行自动切换,相互之间还能够成为彼此的备用设备,保障电力的正常运行。母线通常是分段数目的,能够与电源线回路进行匹配适应。 2.2供配电系统配电箱的设置 为了能够保证电气接线的整体要求,配电箱必须要将开关设备保护电气测量仪表以及相关的辅助设备共同组装到封闭或者是半封闭的金属柜上,这样才能够形成低压配电装置,通过自动开关或者手动开关的方式能够实现电路的接通或断开。当线路运行不正常或者出现故障时,则可以利用其他的线路进行切断或报警,在各个发配变电所中,利用测量仪表的方式也能够保证各种运行参数得以全面凸显,也能够充分的调节部分电气参数,具备提示或警告的功能。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照明配电箱的回路必须要满足照明系统的需求,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的插座,都必须要有单独回路供电。在空调回路设置的过程中必须要设置成独立式的空调回路,除了壁挂空调插座之外,其他的插座回路都应该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2.3电气设备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由于照明系统、供电系统必须要以低压断路器对主体电器进行控制和保护,所以低压断路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尤为重要。与传统的保险丝和闸刀相比较来看,低压断路器具有更全面的保护功能,能够对当前变电所以及动力照明系统提供最广泛的保护功能根据电源的种类。电气设备低压断路器可以分为直流和交流等两种电路,根据结构类型又可以分为封闭式和框架式两种低压电路。当空气开关中安有失压保护装置,一旦电压降低到了额定电压的50~60%左右就必须对不重要的用户进行切除,否则很有可能导致电动机烧坏或者是电网电压无法恢复,而这种失压保护会马上启动,使得欠压脱扣线圈在线电压上并联。等到电压恢复正常供电时会吸住衔铁,当电压降至额定电压的50~60%时,吸力没有弹簧的拉力大十衔铁就会撞击锁扣,断开触头,所以低压断路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线路的保护,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还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例如在变电所所采用的低压断路器中,不仅可以具有低压断路器通用的保护装置,而且还能够具有远程控制的功能,实插座线路上低压断路器的有效安装。 2.4变压器的设计 为了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变压器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变压器的运行条件,将成本和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所以在智能建筑变压器的选择时应该以低能耗材质的高效变压器为主,保证变压器的负荷率在最佳状态的70~85%左右。如果变压器的容量和负荷率始终保持在平稳状态时,可以减少变压器的数量,而增加变压器的容量,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受到季节性负荷,很容易导致电能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可以设置专用的变压器来应对季节性的负荷变化,实现灵活投切,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避免由于轻载运行而造成能源损耗。例如在夏季空调负荷比较大,所以可以使用单独的变压器作为空调变压器,通过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空调的季节性特征,减少能源消耗,保证变压器的经济效益。 2.5减少线路损耗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线路损耗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恰当的设计来减少线损。当电流从线路中流通时,由于不同的线路材质以及负荷会造成一定的功率损耗,所以必须要保证电网的功率因数得到全面提升,选择更好的材质,尽可能减少线路中的电阻,避免电网无功功率。 3结论 本文对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能够明确在高层建筑中电气设备非常多,而且施工非常的复杂,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的设置供配电系统,不仅会增加电能负荷,也会造成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通过加强高层建筑用电安全的关键设计,对电器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可靠性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能够保证电气设备整体的运行效率。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媒体技术对幼儿教育的应用分析 摘要:作者通过对当前我国关于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简单整理,并通过对文献的数量和主题等进行研究,总结了国内研究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媒体技术;幼儿教育;研究现状;趋势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移动技术和云计算机技术等,这些媒体技术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中已经非常常见,媒体技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已经得到重视。学前教育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孩子未来的各方面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媒体技术中的丰富资源及良好的数字化内容设计更是整合了所有网络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1研究的样本和类目 首先是选择研究样本,本次研究中主要涉及当前的硕博论文数据库及中国重要会议数据库,通过关键词的检索寻找到2002年到2012年间的全部文献,共44篇。然后是研究的类目和分析单元,在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时,主要是通过文章的数量、主题及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主题分析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对其进行分类。 1.2研究结果分析 首先是对文章的数量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的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相关文献数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文献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数量的变化趋势不稳定,这表明我国的教育学者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全面认识。然后是主题分析,当前我国的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研究文献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问题和策略等,其中以信息技术和幼儿教育的整合理论和支持理论的文献数量相对多一些,而其他三种研究主题的文献则要相对少一些。 1.3研究方法的分析 通过对当前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文献研究方法大部分为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混合研究法等六种类型,而其中的文献分析法,多数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同一种研究分析方法。根据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文献都是应用的哲学思辨的研究模式,这同国外广泛的研究模式相比具有较大差异性。 2.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研究 2.1数字化技术发展使幼儿教育更加受到关注 根据我国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和分析可以得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些年以来的Moodle等工具的出现,使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应用过程分析可以得知,未来的学习,数字化学习将成为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2.2通过媒体技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开发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研究得知,研究信息技术对幼儿思维能力等开发的文章占据了较大比例,由于幼儿阶段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若能够在这一阶段将思维能力锻炼融入幼儿教育中,则将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较大促进作用。媒体技术通过将形声色等多种意境相融合,能够为幼儿教育提供直观具体的认知形象,通过这种方法对幼儿的感官等产生作用,从而对幼儿的智力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因此,信息化教学方法对幼儿阶段的认知规律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在未来的幼儿媒体技术应用研究中,如何通过媒体技术对思维进行有效开发将是未来媒体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 2.3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评价研究 通过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比对发现,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学者认识到了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研究的评价,且在当前国内还没有一篇文章涉及这一研究领域。而在国外,其研究也仅仅限于对应用效果的评价。尽管当前关于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评价研究还很少,但其作为研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整个研究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这些应用是否具有其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深入研究,因此,随着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的逐步推广,相应评价研究也会逐渐形成,其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3.结语 伴随我国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应用的研究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此,本文从文献数量、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趋势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研究为我国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作者:刘艳宾 单位:赤峰市克旗民族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如何用游戏精神推动幼儿教育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提倡游戏精神,推动课程游戏化,在非游戏类课程当中融入游戏元素,有助于幼儿拥有更多的游戏体验,并对于提升幼儿教育水平,推动幼儿的情感体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如在利用游戏精神推动幼儿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非别从三个角度阐释了具体的操作策略。望本文的论述能对当前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育提出更多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教育;课程设置 “游戏”并不等于单纯的“玩”,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和一种教学方法。提倡幼儿教育游戏化,是充分激发幼儿内心之中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而这些因素在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当中,极容易被淡化、被泯灭,当幼儿言语之间领略不到纯真,在丰富的物质生活笼罩下,童年变得桎梏、缺少乐趣时,“游戏”更容易激发起其内心潜在的学习精神,推动其人生初期教育阶段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展开。 一、重新解读“游戏精神”,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成为一种可能 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无疑是最具吸引力和诱惑力的,当他们情绪不高的时候,教师只要说一句“大家来玩一个游戏吧”,他们就会立刻情绪高涨起来,表现出对游戏的强烈兴趣和热爱,而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活动所无法比拟的。游戏不同于学习与工作,其本质是一种自由快乐的活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工作与学习以合理化的情绪和步骤来展开时,其又会充满娱乐性,让“游戏化”成为一种可能。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一切活动的展开和心理活动的进行都是无功利性和单纯的,因此无论是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论是自发形成还是由教师所组织的活动,都可以演变为充满“游戏精神”的行为,让一切具有综合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演变为提升儿童学习能力和对社会认知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对于游戏内容的设置与选择,推动教学内容“游戏化” 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传统教学游戏和创造性游戏。现阶段幼儿教学游戏主要是以两种形式展开的,一种是以完整的游戏形式存在的教学活动,即一个教学活动即一个游戏;另外一种即游戏活动时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在特定的时间出现的。比如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会进行“猜猜这是什么”的游戏,随着一笔一划逐渐画出物体的局部、雏形以及最终轮廓,幼儿们会在不断猜测“这到底是什么”的过程中牢牢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手中,随即整个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而所谓的创造性游戏,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模仿表演游戏,幼儿们最喜欢玩的“扮家家”,就是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去模拟和创造生活情境。由于幼儿所处的是思想认知的启蒙阶段,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对社会事务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会带领他们去超市购物、去医院看病、去银行存取人民币等,让其在真实的社会生存环境中逐渐认知和积累生活经验,而幼儿在模仿和创造性表演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将这些所见所闻,融入到表演的过程中,并通过自己创新性的理解,重新建构新的游戏模型,将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从个人的角度表演展示出来。 三、充分引入游戏因素,让非游戏化学习渗入“游戏精神” 具体来说,在幼儿教育中引入“游戏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以比赛的形式来展开教育活动,以此来实现对于孩子积极性的激发。虽然幼儿处于人生思想认知的萌芽阶段,但是其对于荣誉、对于胜利的概念却拥有潜意识的追求,因此笔者会在展开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充分引入一些比赛的因素,促进非游戏化活动的“游戏化”,比如穿衣叠被比赛,走路跑步比赛,或者采用最基本的走、跑、跳等动作在实现再锻炼幼儿肢体协调性的同时,更让其充满游戏化的趣味,避免了为培养而培养,为学习而学习所产生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能最大成都地提升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思维潜力,鼓励其主动设计游戏,亲自动手制作游戏当中所涉及的各类道具。让孩子在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游戏活动的所独有的魅力。比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扮家家游戏,事实上这类游戏展开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游戏道具的选择与制作,这个时候笔者就会提示孩子们利用各种纸箱、幼儿园里常见的道具来制作成大房子里所需要的“电视”、“洗衣机”、“餐桌”等,事实上孩子们通过想象力所造成的“物体”并不一定具备它们原本的特征,甚至于他们会直接指着一把椅子说“那个当餐桌”,或者搬来一个纸箱子说“那个就是电视”,然而这样的行为并不是所谓的荒唐与幼稚,恰恰是孩子天真无邪状态的表现,也是只有这个年龄段的教育着才会领略到的童真,而这也是幼儿教育最能够发挥潜能,将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和提升的过程阶段。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引入游戏,通过游戏元素的让原本单一的学习活动“游戏化”,让孩子在更加投入、更充满积极性的活动当中,因为游戏兴趣的提升,而间接实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当然,对于广大处于知识和社会认知启蒙阶段的孩子而言,一切游戏活动的设置与选择都要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必须要朝着较为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让游戏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 作者:张杜娟 单位:博爱县柏山镇贵屯村学校附属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中游戏课程的作用 摘要:在幼儿教学当中,游戏是基本教学模式,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将游戏引入幼儿教育,和孩子互动,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游戏教育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课程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最初阶段,它对于儿童的心智启蒙非常重要,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期,在这期间,人的各个方面都在提升发展,幼儿的年龄偏小,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限,对于有些教学内容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如果以成年人的方式教学,枯燥的课堂讲解会让幼儿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奇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丰富,可创设游戏情境引导他们参与,制造愉快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影响,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结合,让他们可以轻松活泼地学习,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让小孩发挥特性,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游戏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在幼儿时期,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游戏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了推动作用,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应该顺着孩子的天性展开游戏教学,引导孩子参与到游戏当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探索,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比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小兔种萝卜、捉老鼠等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课堂上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增强体质与孩子的协调性,使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感,教师应该参与到游戏中,和孩子们互相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音乐游戏《捏泥人》中,可以感受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跟着音乐带领小朋友一起玩捏泥人的游戏,从中培养小朋友的音乐节奏性、创造力,得到身心的锻炼。 二、游戏教育促进幼儿智力开发 在幼儿期,智力开发十分关键,在现代家庭,孩子们被看得比较重要,很多事情父母都帮孩子提前安排好,生活方面也是自己能做就不让孩子动手,使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机会被剥夺。为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教师可运用游戏教学,游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展,游戏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有一些游戏项目能够开发孩子的大脑,可丰富孩子们的常识,让孩子们渐渐地开始了解生活,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孩子们掌握一些自行处理事情的能力,使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从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三、游戏教育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偏小,兴趣很广泛,想象力天马行空,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模仿新鲜事物。根据孩子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采取游戏方式可以让孩子无所顾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地参与其中,去追寻游戏的奇妙。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起着关键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学得轻松自在,在游戏中也掌握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性。例如,可以给孩子提供折纸,让他们自己先学着玩,然后和同伴一起玩,集体一起玩,从自主学习到团结合作,到一起尝试整个过程,幼儿也将最初好奇尝试去玩变成真的喜欢玩,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满足感,让幼儿主动要求学习,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四、游戏教育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游戏教育促进了幼儿全方位的发展,在现代的家庭中,大人普遍过度宠爱小孩,孩子缺乏家庭教育,这就使教师增加了教学任务。在多种类型的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更多的心情和情绪,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一起玩,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愿意和别人主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将游戏运用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游戏中幼儿都参与其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懂得互相帮助,幼儿要和同伴好好相处,学会分享、礼让与谦虚,不要和同伴抢东西,理解做人的道理。例如,教师可以让小朋友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像医生、警察、营业员等,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场判断,使幼儿懂得每个角色的责任和权利,让幼儿产生合作的精神,这对幼儿未来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幼儿不仅从中锻炼了自己的说话能力,学会了和小伙伴团结合作,还懂得如何去自行解决问题,帮助别人,使幼儿的良好习惯得以巩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综合素质。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了解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做出错误举动时,应当正确引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适当的游戏,结合幼儿教学,让幼儿在游戏当中能轻松地掌握学习,使幼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作者:包易灵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及对策 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是正式接受学校教育之前的一个重要经历,这段早期经历对其影响最大的为教育环境——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当前一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突出,严重地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致使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受到了损害。因此,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查明成因,深揭危害,寻求改善和解决的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用小学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指导幼儿教学工作,以知识、教师、课本为中心,以分数为准则,以教学代替保育和游戏;2.超前教学语文和数学等课程知识,提前教授小学的学习内容;3.没有把主要的游戏教学方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片面追求学习效率和知识数量;4.布置作业、制作并且进行定期考试,以分数和等级来评价幼儿的成长、智力水平;5.约束幼儿对规章制度、教师和行为规范等的服从;6.按照小学的教学时间上课,开设各种特色班,过分侵占幼儿游戏时间。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幼儿园和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一味地灌输知识。2.教育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更多地倾向中小学和大学,幼儿教育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与监督。3.由于私人或企业办园,发展迅速却缺乏科学、正规的管理,营利的目的性较强,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少科研素养。4.一些媒体对早期教育的作用没有宣传到位,致使一些家长误认为早点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就能成才。还有些家长处于无奈,看到其他家长都让幼儿学习,只好随波逐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观念 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片面地追求知识和分数,应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使正确的教育方针及思想不断地深入人心,为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教师应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教师还应树立科学观念,以幼儿发展为本,平等对待,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发展特点和规律,让幼儿自由、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起来。 2.教育部门要管理监督 教育部门应依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严格检查各类幼儿园,做好管理与监督工作。对不合格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取消其办园资格;定期对幼儿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等进行监督指导;对一些办学困难的幼儿园,要帮助它们解决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幼儿园办园宗旨要端正 幼儿园的办园宗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等是幼儿教育质量的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开展幼儿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幼儿园应树立科学、正确的办园方针和政策,搞好素质教育,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本,决不可违背教育规律,拔苗助长。 4.幼儿教师水平要提高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要对幼儿教师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培训等指导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牢固树立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全面育人的思想,把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认真实施、努力实践,彻底改变和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目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还需要尽快提高,校方要更好地执行《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幼儿教师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研能力,认真科学地研究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成长规律,将有效的管理方式、教学方法、科学的评价等机制在教育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5.家长教育观念要转变 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这就需要教育者多邀请教育专家来园,给家长举办各种科学施教的讲座。教师要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让家长知晓幼儿教育小学化及盲目攀比的对幼儿身心发育的伤害,督促他们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幼儿园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定期组织家长到幼儿园学习、参观等活动,共同为幼儿教育出谋划策。只有家长树起科学的育儿观念,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正确办园方针和政策,幼儿才能幸福、快乐、活泼、健康地成长。 6.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要做好 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两者的衔接工作至关重要。小学要与幼儿园经常联系,适当给予必要的指导。幼儿园要在培养幼儿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等方面下功夫,为幼儿顺利步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综上所述,搞好幼儿教育需要全社会和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幼儿园教育质量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王艳华 单位:磐石市呼兰中心学校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多媒体在幼儿教育的应用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得到提升,而作为新技术的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发显著,尤其体现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幼儿提供了学习方向。本文主要描述多媒体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并提出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教育;应用 一、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正是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一步繁荣。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副产物,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幼儿教育需要更为丰富和生动的教学资料,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语言教学 现在很多有关教育的文章均指出:“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应该创建一个积极、自由的语言交流氛围,方便幼儿学会准确地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以往的传统语言教育中,教师通过画图或收集相关图片向幼儿展示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而这样的形式在现在来说既费时又费力。如今信息网络技术随处可见,挂图和一般的普通方式已无法满足幼儿现代化教育的需求。要想吸引幼儿的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图片变成动态画面,调动幼儿主动学习和与人互动的活力,同时优化语言教学过程。 2.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模式 幼儿科学教育主要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感知,对身边日新月异的世界进行探知和摸索,从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由于幼儿对外界了解有限,所思所想大多依靠直觉,而且他们对大千世界仅仅是单一的、简单的认知。科学很抽象,而幼儿的思维很形象,所以,就算实行一些具象的实践,幼儿也总是无法深刻体会。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科学技术的形成过程以动画的形式一步一步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这样不仅能缩短教师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占据主动地位 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教学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幼儿教育的过程也是这样,必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对幼儿循循善诱,引导其积极地进行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对幼儿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而不应该过多地参与或干涉幼儿自主学习和玩耍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尽量保证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吸收。比如,多媒体的使用会在无形之中拓宽幼儿的眼界,锻炼幼儿的思维,为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奠定一定的基础,培养良好的习惯。大量丰富的图片、视频能够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形象化,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幼儿的学习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逐渐培养起来。 4.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中,能够更直接、更感性地把幼儿不会的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幼儿对事物进行思考和反思。比如,在教导幼儿要尊重劳动者和他们付出的劳动时,教师可借助幼儿的兴趣来顺势引导。教师可向幼儿提问:路边的花草树木是谁种植的?垃圾桶的垃圾是谁清理的?马路上的卫生是谁打扫的?然后用播放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过程,进行适宜的教育,让幼儿更加清楚地体会劳动者的辛苦,从而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并向他们学习。另外,幼儿在视听的刺激下会对劳动者的辛劳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并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培养了幼儿的感恩之心。教师要鼓励幼儿,让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心,以此激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根据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课件的作用反馈来看,多媒体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使幼儿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氛围,并帮助幼儿感知生活中的细节,满足幼儿对新环境的好奇心。 二、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幼儿教育与一般的教育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幼儿教育面对的群体年龄较小,接受能力较差,这就给幼儿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幼儿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幼儿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多媒体的正确操作。幼儿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 1.注重多媒体的操作技巧 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之一,即教师要掌握多媒体教学流程的活动规则,但这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就现在情况来看,幼儿园十分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的助教人员。教师的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杂了,除了常规的备课、上课外,还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制作符合幼儿年龄的课件,这些的工作都交给教师来做,教师是很有压力的。多媒体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现在的幼儿教师大多具有对教育的热心,但面对教学软件的不足,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教学与幼儿活动完美地结合。因此,幼儿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要只会播放多媒体课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尝试和改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2.注重多媒体教学的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大部分是由所选材料决定的。平常在收集材料时要注意高品质地选择并储备有效的材料,不能以赶时间等原因为借口对课件的质量不负责任。当今网络的普及使得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利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分享自己收集的材料,使教师之间形成互动。多媒体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幼儿的操作能力受到影响,并有可能造成幼儿的视觉疲劳。所以,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要注重质量和数量,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 3.合理控制多媒体使用的时间 多媒体技术虽然对幼儿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多媒体技术过于生动,容易冲淡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合理地控制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只有这样才能在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的同时,尽量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操作基础、技巧和大量的软件应用知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样,在幼儿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积极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的完成达到更高的效率。如今社会不断进步,教学模式多种多样,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鹿波 单位:烟台市福山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的指导意义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对现在推广素质教育具有理论性指导,尤其对幼儿教育的生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生活理论的深刻理解,分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具有权威的一名教育家,其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中心思想对我国进行教育改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有很重要一部分是幼儿教育,他的理论根据当代学前幼儿教育情况,结合幼儿教育特点,提出一系列很有效的全面幼儿教育体系和理论。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深刻理解和学习陶行知的生活理论,把这些理论和当代幼儿教育结合起来,让祖国花朵健康成长。 1.陶行知生活理论的深刻理解 1.1对“生活即教育”的理解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生活即教育”为核心的。他提出教育就是顺应生活的变化、生活在时刻变化,所以生活无时无刻不需要教育。他在生活理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所以后人总结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广大教育者对这条理论进行了深刻理解。第一点理解,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教育,幼儿生活也不例外,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生活同时有教育的功效,所以说生活本身是教育,尤其是心智不健全的幼儿时期。第二点理解,生活决定教育内容,所受教育相对于进行的生活,生活在变化,教育也跟着变化,这跟幼儿成长息息相关。第三点理解,教育脱离不了生活,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必须和生活联系起来,根据生活进行教育,了解实际情况,满足发展需要,幼儿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不能脱离生活。第四点理解,教育可以影响甚至改变生活。 1.2对“社会即学校”的理解 随着“生活即教育”理论发展得出的结论,“社会即学校”是在“生活即教育”领域提出的。我们对“社会即学校”有两点理解。第一点理解,把社会看做学校,社会是大众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把这个环境当做教育环境,打破学校仅是教育场所的旧观念,让学生融入大自然,接触社会,把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把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幼儿教育很难实现这一点,但是可以创造社会环境。第二点理解,学校要想着服务社会。积极影响社会,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资源是广阔的、丰富的,用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幼儿教育很需要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是积极向上的影响。 1.3对“教学做合一”的理解 “教学做合一”这一理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保证。我们的理解是:教学的方法要依据学的方法,做要指导学。根据社会做事,做什么事就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就教什么。尤其是幼儿教育,根据社会需求,让学生做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教什么,对幼儿发展方向和前景是很重要的。 2.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2.1幼儿教育内容生活化 在陶行知看来,社会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教育要根据生活进行,教育素材要选用社会生活。但是当今幼儿教育中存在死板的说教,而且现象很普遍,很多幼儿教育者和幼儿教育机构把学生的教育和生活分开,只是单纯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生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幼儿教育是离不开幼儿实际生活的,由于幼儿教育很多内容都是幼儿的现实生活,再加上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幼儿健康生活的过程,因此,幼儿教育必须联系生活。凡是与幼儿生活有关联的,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都要出现在幼儿教育中,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增加幼儿经验、拓宽幼儿视野。要想将幼儿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第一,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习惯要融入幼儿生活教育中,家庭经验和学校及社会经验都要融入幼儿教育中。例如,某些概念学习中,幼儿教育者可以借助幼儿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进行教学,这些生活事物和经验是幼儿最初的认识,是幼儿发展的基础,要多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生活兴趣。第二,幼儿的好奇心很重,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是幼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而且幼儿有很大兴趣解决的问题,都应该融入幼儿教学环节和内容。激发幼儿求知欲,让幼儿积极了解生活,学习生活经验。具体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为幼儿创造生活中的场景,如学习“季节的交替”时,让学生扮演各种自己喜欢的植物代表季节,自由发挥,真正理解季节交替。 2.2幼儿教育环境生活化 幼儿教育不能死板地待在课堂上,要加强幼儿与社会的接触,利用社会上各种资源把实际课堂搬到大自然中、搬到社会上。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适当接触社会,具有丰富的社会自然经验,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封闭的教学形式。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需要研究农事,教室就在旷野里;需要研究工业,教室便在工厂里;需要研究商业,教室便在市场;需要研究社会问题,教室便在十字街头”。幼儿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理发展水平很低,不能对事物和世界有客观认识,所以幼儿必须接触课堂外面的世界才能很好地发展心智和素质。如今幼儿教学大多在封闭的教室和幼儿园中进行,仅依靠课本教学,多媒体盛行后,幼儿教育只是依赖多媒体图片和录像进行教学,很少进行实物教学。很少带幼儿出校门,幼儿很少能见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得不到实际的感官体验。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太过于关心幼儿的安全问题,忽略幼儿只有在真实环境中成长才能得到实际生活经验,才有了解欲望和兴趣。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大自然成为幼儿的学习场地,利用大自然的多彩多样,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如在保证学生安全条件下,多安排学生进行春游等活动;第二,让幼儿接触社会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园社区环境,让幼儿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获得经验。如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社区组织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活动中,捡垃圾,节约用水等。 2.3幼儿教育环节实践化 陶行知先生对幼儿的教育特别注重本身体验与实践,注重“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的观念,只有亲力亲为才能获得实践经验,才能进一步理解知识,才能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幼儿期是特殊时期,有特殊思维水平和特定的认知特点,导致幼儿教学必须依靠实际活动,具体有游戏、生活、探索和交往等,需要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实际生活情景,为幼儿准备多样的玩具和材料,幼儿会把环境和材料相联系,与同学互动。第二,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幼儿积极参与互动,亲自探索。多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图形教学环节上,让幼儿拿小剪刀剪出生活中遇见的形状。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图形。 3.结语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有很大帮助,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者应该仔细学习,深刻认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把幼儿教育生活化,把幼儿教育环境生活化,把幼儿教育方式生活化、实践化,让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 作者:殷若怡 单位:昆山高新区鹿城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提高幼儿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摘要: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幼儿教师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与发展,既是国家“幼儿教育长期规划”的要求,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幼儿教师的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幼儿教育实效性呢?教师可以采用爱、勤、联、赞的方式,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此进行阐述,与同仁交流分享。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式方法;实效性 多年的幼儿教育铸就了我美丽的人生,使我更加热爱幼教这个神圣职业。幼儿教育实在平淡、平凡,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成就了千千万万的祖国花朵;虽没有感天动地的业绩,却哺育着年幼无知、天真可爱的一个个生灵。幼教虽苦,责任却重于泰山,是责任驱使我思考与尝试提高幼儿教育的实效性。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从教生涯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让我思考并尝试着:用爱、勤、联、赞伴随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伴随幼儿教育的改革,使其闪烁教书育人的光环,成就美丽的人生梦想。下面我结合幼儿教育实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用爱的方式———演绎经典的感动故事 幼儿老师能与这么多的“家中至宝”在一起,享受比别人更多的爱与情。幼儿教师除了要传授一些相关知识外,更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学会什么是“爱”,初步了解“爱”的意义,觉得爱在人间,世界充满爱。首先,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孩子们年龄小,有依赖感,营造一个温馨的“巢穴”,让每个孩子感到班级的温暖,有家的感觉,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多年幼儿教育工作,促使我深深地理解“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真谛。当孩子淘气,甚至捣乱,不要训斥孩子。孩子淘气、打闹,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孩子智慧的表现。因此要十分耐心地引导、说服,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让孩子逐步改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孩子们就不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使原有天真活泼的特性得以阳光发展,从而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其次,关注孩子的个性,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幼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家庭背景、性格特征与行为习惯等都不相同。因此幼儿教育不能一刀切,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和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实际情况,并给予特殊关注,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如采用家访的方式、谈话的方式、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参与学习、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关爱,要从小事做起。如每逢学生生日之际,给她送上一个小本子,并写上简短的寄语作为礼物赠给她。人是需要多种关爱的,来自老师的一点点关爱,对学生来说,说不定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刘某某同学的家长就对我说:“老师,孩子这次测验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和你的关爱分不开的,她生日那天,虽说是周末,你还是打来电话祝贺,并送她礼物。我看她是深受感动的,那以后,她的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谢谢你,太谢谢你了。”一个电话,几句赠言,会有这么大的效果真是我始料不及的。记得有一个孩子的作文是这样写的:“我的老师很美丽,但我更喜欢她的温柔,像妈妈:扣子开了,她帮我系上;我的小辫子开了,她帮我扎上;天冷了,总是让我们穿好衣服再出去;居然有一次在上间操的时候抱着我转了几圈,我好幸福、好开心呀!她就像我妈妈。当时我很感动,觉得孩子们懂我了,懂得了爱,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更懂得了爱别人!”也许这就是爱的真谛:对待学生,多看一些优点,少看一些缺点;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求;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呵护,少一分指责[1]。对待自己,不为学生的调皮而怨恨,不为学生的顶撞而生气,不为学生的无礼而失态,不为学生的违纪而急躁,因为爱是无私的,爱是一种奉献。 二、用勤———最简单的警句谱写敬业的赞歌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是我的座右铭。为了更好地切实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耐心细致地为每个学生讲解知识、传授技能;教学之余,我还坚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努力研究不同年龄段孩子应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原则,培养这些孩子,使他们进步与成长。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备好每一次活动案,坚守“不备课不上课”的信条。每次教学检查,我都能获得校领导的认可。我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不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力求使孩子们每次学习与活动都有收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扶,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保证孩子均有收获。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在学习活动中,要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并融会贯通,及时收集孩子们的反馈意见,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正因为如此,才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多年来,正是我有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中棘手教育的问题,我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就连睡觉时也在思考,经常在为思考问题而“睡去”,在解决问题中又“醒来”,每天整个大脑都被学生挤得满满的,但我觉得很幸福,因为这样的付出给我带来的都是满满的收获和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学生学习能力强了,兴趣、爱好广泛了,性格阳光了。因此,孩子们在平时的学习成绩或游戏活动中都有良好表现。实践证明:如果一个老师懒惰,那么是对孩子们的不负责;如果一个老师不勤,那么更是孩子的损失。我从业的这十几年,始终把自己打造成为机器人、多面手,虽然有些夸张,但我把这个“勤”字奉献给了我的事业。多说、多做、多练一直成为我敬业的标准,只要我在幼教这个岗位上,就不会让自己停下来,虽然我的嘴不是租来的,但我也要把它发挥到极致,让孩子听到更多知识与更多道理。只要有教育契机,老师就要抓住,多指导孩子们参与学习与游戏活动,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上台讲故事、表演节目、进行自我展示,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孩子能力的提高。 三、用联———最直接的交流编织育子之网 从教多年,我有我的教育方式,不断编织我与孩子、家长的这张联系之网。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合力,“统一战线”才能完整,才能让教育力量最大化[2]。在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始终努力做到六个必访:孩子生病时必访;孩子行为不良必访;孩子学习有困难必访;孩子家庭有变故必访;家校联系有障碍必访;贫困家庭必访。也正是通过不断的沟通和联系,才让我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没因任何问题与家长发生过任何矛盾。在一次园内进行家访反馈活动中,我班的一个家长在联系单中写道:此次家访让我和孩子收获都比较大,因为我们平时比较忙,很少和老师、孩子三方面对面交谈,通过老师对我孩子在学校里的优点和缺点详细的描述,让我们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还有通过与老师的交谈,使我们了解了如何给孩子检查家庭作业和如何安排业余时间,以使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如今的教育,力求让孩子得到最完美的教育。在幼儿园我可以主宰孩子的节奏,在家中成就孩子的便是父母,于是我建立家长联系QQ群,E校通,我充分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自己创设了许多家校互动栏目,如“家长学校”、“教子随笔”、“生活百科”等专栏,一些生活常识,教子经验,问题处理方法,等等,及时放在网上,为家长提供实用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受到家长的欢迎。让家长在这些平台上获得孩子在学校的各类信息,家长育子经验交流、高效课堂的精彩表现、大课间的动感地带、一天表现的光荣榜……他们的一举一动,表现好坏,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通过平台可互相促进、互相激励、互相学习,观察自己的孩子的同时,看看别人的孩子细节,在不同之处找差距,在优秀之处找经验,让每位家长都成为育子的高手,让其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 四、用赞———最漂亮的认可树立孩子的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几十个宝贝组成了我的大家庭,老师爱他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想让他们有不平凡的人生,首先就得有一个自信的态度迎接他们不平凡的人生。在教育教学中,要刻意培养孩子的自信,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习、游戏活动,充分利用园内的各种文化,如走廊标记,墙壁书画,操场器材,等等,让他们识别、判断、交流。针对孩子们大胆的发言、从容的发言,要采用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给予肯定与赞扬。当孩子们说对了的时候,要用最漂亮的赞美语言或眼神让他们再接再厉;当说错了的时候,要用最温柔的方式,在表扬他们勇敢发言的同时,指出不足。不训斥孩子,不体罚孩子是师德的要求,是法律的约束,更是教师的准则。孩子们发出每一个声音、每一个音符,都是鼓励的乐章,都是教育歌声。因此,教育就是孩子们的心声,赞美就是孩子们的动力,不要吝啬我们的掌声,要让掌声与欢笑充满课堂、充满校园。总之,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幼儿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幼教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幼儿教育长期规划”,采用爱、勤、联、赞的方式引导孩子、关爱孩子、培养孩子。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锐意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幼教水平和技能,进而提高幼教工作实效性。 作者:李艳萍 单位:汪清县东光镇东光学校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音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的应用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可以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幼儿教育中选择“音乐游戏”为切入点进行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快乐成长,培养对于音乐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游戏;应用实践 在幼儿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以激发幼儿的潜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对于天性好动的幼儿,给他们进行音乐的教育游戏,可以将音乐“静”的一面和游戏“动”的一面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生命力的发挥,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此动静结合的教育方法,就是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教育。 一、幼儿教育中音乐游戏的特点 1.音乐教学方面的综合性 传统的正规音乐训练注重音乐单一方面的提高和技能的进步,体现不出一定的综合性。而音乐游戏则可以将音乐和各种其他的艺术形式从一定层面上进行综合。比如文学、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从而从更大的角度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不仅仅可以使用听力,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嗓音和身体语言,在又唱又跳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幼儿音乐游戏可以增强幼儿自由探究、自主表现的能力,使幼儿本身成为音乐游戏的主体。 2.音乐游戏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幼儿的天性处于没有拘束的状态,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喜欢唱、喜欢跳的状态。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更可以激发幼儿内心的活力与热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需要明白幼儿的心理,理解他们行动背后的意义,满足他们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理。音乐游戏的自由性可以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当中,成为参与的主体,发挥自身的天性,表达自身的感受。这种表现不仅可以通过幼儿的歌声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音乐游戏中的肢体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智力和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音乐教学带给幼儿的愉悦性 音乐游戏不同于音乐教学,游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自由性与愉悦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而游戏则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游戏之所以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根本动力,是因为游戏带有一定的愉悦性。良好的音乐游戏可以调节幼儿的身心情绪,一些情感性方面的动力推动幼儿天性的开发。幼儿通过音乐游戏进入一种很好的游戏情境,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快乐或悲伤的情绪,在游戏中达到忘我的状态,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音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1.在音乐旋律的选取上要适合幼儿的心理特征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选取的音乐必须是适合幼儿心理年龄的音乐旋律。一般音乐旋律可以挑选一些欢快、轻松、愉悦的音乐旋律。比如在一个生日庆祝的场景中,可以选择《生日歌》作为背景音乐旋律,这种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适合幼儿的心理节奏,可以使幼儿跟着一起唱起来。还可以在一些场景里选择《两只老虎》等带有欢快性质的音乐旋律,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游戏的教学当中。如果选择复杂拗口的音乐旋律,将会引起幼儿的排斥和反感,更不用提融入设置的音乐场景当中,因此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旋律就显得相当重要。 2.在音乐游戏场景中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场景 在对音乐游戏的选择上,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感受,又要引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场景的设计可以使幼儿充分的接受。因此在选择游戏场景的过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认同场景的设置,并能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幼儿情感的抒发和心理安全感的培养,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进行创造、尝试和探索。要注意场景的丰富化,既可以独立创设一种音乐游戏的场景,又可以进行不同场景的交叉,使幼儿在参与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比如,可以在幼儿音乐游戏中设置“三只小猪”和“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场景的交叉,增强音乐游戏教学的趣味性。 3.在游戏中幼儿教师的引导作用 幼儿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因此教师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在课前认真备课,使游戏的流程设计清楚明晰,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周全的准备。通过细致而周密的备课,才可以使音乐游戏达到最佳效果。老师在游戏的进行中应该注意引导幼儿对于自己情感情绪的表达,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游戏中抓住幼儿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才是进行音乐游戏教育的目标所在。 4.加强音乐游戏中的趣味性 音乐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趣味性,但是让幼儿去理解音乐的内涵显得太难,怎样使音乐与幼儿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呢?我认为应该将音乐游戏中的概念清晰化、故事化,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迎合孩子的口味和需要。这样,孩子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自由的表演,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教育中,需要运用良好的教育手段来对幼儿的情感性格进行培养。音乐游戏既是一种活动,又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在想象中发展自己的性格,从而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海英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关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及解决措施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典型表现如下:1.幼儿教育中,智力教育被列入教育的主要目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则放到了次要地位;2.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多采用的是知识传授的方式,而忽略了幼儿自学能力的培养;3.幼儿教师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教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根本原因 (一)家长的原因 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被国内大力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渗透极深,如今甚至蔓延到了幼儿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各类知识,学校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以考卷形式进行检测,得分优异的学生则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分低的学生则可能失去良好教育的机会。应试教育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每位家长的心中,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异的学生,遵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从幼儿教育开始,便一味要求幼儿园给孩子灌输更丰富的知识。由此,小学化倾向在幼儿教育中逐步形成。 (二)幼儿园的原因 目前,公办幼儿园越来越少,民办幼儿园却随之增多。民办幼儿园几乎都是将盈利作为开办幼儿园的唯一宗旨。因此,为了谋取高额的利润,幼儿园会尽量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由于幼儿园深刻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倾向,又深刻了解当今的教育模式。因此,幼儿园会刻意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小学教育内容,让幼儿从小便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此外,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对外招聘的幼儿教师也是一些素质偏低的教师,这些教师对幼儿教育的本质没有深刻的理解,也是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传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教育机制的原因 教育部现有的教育机制中规定: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的过程中,小学学校要遵循自然过渡的方式,不得以成绩为核心来择优录取。但是,现实中依然有不少小学学校为了获取更加优质的生源,私下出考试题依据成绩高低录用学生,并依此给学生进行分班。在这种现实背景的影响下,幼儿园不得不注重幼儿的知识教育,让幼儿能更好地升入小学学校。 二、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解决措施 (一)家长需做的改善工作 家长要充分意识到两点。第一,成绩并非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家长既要看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又要关注孩子身心在成长中是否正常发展;第二,幼儿阶段是一个孩子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孩子接受知识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强行灌输,这样会让孩子从小就承受过多压力,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不良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同伴交往等综合层面的发展情况。 (二)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 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侧重于三方面内容。首先,幼儿园要从意识上进行彻底的改变,不只是关注自身的盈利问题,而是要将教育视为己任,对幼儿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其次,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做好日常的沟通工作,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告知家长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让家长对孩子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同时要将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告知家长,让家长慢慢转变观念。再次,幼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转变模式,不可将知识强加给幼儿,而是要以兴趣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自然接受,同时关注幼儿在同伴交往、身体健康及性格发展等各方面的表现,逐步改善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不良现象,完成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自然过渡。 (三)教育部门需做的改善工作 教育部门需做的改善工作也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部门要对目前的小学进行整顿,严禁小学入学考试,对违反规定的学校要予以重处。第二,教育部门要对当下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进行具体的要求,包括教育形式的要求、教育内容的要求和教育目标的要求,让幼儿园依据要求来办学。第三,教育部门要对当下的幼儿教师提出要求,规定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的门槛,对幼儿教师的学历、素质和教育观念等各方面认真进行考核,只有合格的幼儿教师才能够加入幼儿园进行教学。 作者:杨艳丽 单位:吉林省洮南市安定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幼儿教育是国民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城乡幼儿教育的失衡,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文章对此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 一、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陈旧,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在农村地区基础教学中,不重视幼儿教育、甚至不开展幼儿教育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教育局等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对幼儿教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学校不重视甚或不开展幼儿教育的现象视而不见。学校、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忽视,学生自身不能够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因素致幼儿教师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待遇,伤害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校开设了幼儿教育课程,但实际,只要学生的年龄符合标准,就可以直接升入小学阶段。在一些较偏辟地区农民没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观念和接受教育所花费的资金、幼儿教育,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开玩笑。因为幼儿教育不能得到现有的回报,他们觉得让孩子接受幼儿教育还不如买只羊的回报大呢,所以他们不愿意花费精力和金钱让孩子去接受他们认为不靠谱幼儿教育。学校重视小学阶段以上的教育、家庭没有经济和精力等条件,这就忽略了幼儿教育在孩子身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能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早期培养。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简陋 第一,没有幼儿教育课程的专用教室。在农村地区,幼儿学生上幼教课时也和其他的学生用一样的教室上课,但是由于桌椅等教学设备的高度和孩子的身高不相符,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孩子身体、骨骼的发育。第二,缺少幼儿教学所必需的教学设备比玩具、滑梯等娱乐设施。甚至教室里也是白墙、黑板。没有任何其他色彩装饰,爱玩孩子的天性,色彩是孩子的世界,而这样简陋的设备,使得孩子对幼教课程感觉枯燥乏味,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紧缺,专业素质差 幼教课程应该聘请专业的音乐幼师来教学,但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相应的交通,通讯,住房等与城市比较都较落后,这就造成了幼教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教学。所以现实的情况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其他教师来教幼教课程,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幼儿教学的质量 二、发展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对策 (一)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宗旨,但其实施情况城市与农村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承认,素质教育在农村还没有被认同和实施。想要在农村中小学真正的推行素质教育,首先我们应该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进行教育,使他们转变这种唯分是从的理念和认识城乡教育差距,在我国普遍存在,而幼儿教育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幼儿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来全面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是能够取得突出效果的。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性。幼儿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正确三观的早期培养,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同时,让家长一起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孩子在接受幼教后的点滴成长。让幼儿教学能够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使幼儿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在农村的幼儿教学中,制约其发展步伐的是幼儿教学设备的短缺。专门的教室、桌椅,玩具,滑梯等娱乐设施,是幼儿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村幼儿教学的办学条件。丰富幼儿教学的内容,只有教学条件的改善,才能够真正的发展好农村幼儿教育,同时确保幼儿教学设备的完善也是提高幼儿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设备的完善才能使幼教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训工作,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的主要是有一定幼教经验的教师来担任。他们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有着一定的经验方法。但是随着会的不断进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愈加严格。所以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幼儿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幼儿教教师资队伍。 三、结束语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幼儿教学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是我认为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农村幼儿教育,把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 作者:李晓红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十家堡镇中心校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的应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学习;教学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础内容之一,可以帮助幼儿获得身体、情感等方面的共同发展。这是由于在游戏中幼儿能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幼儿在游戏中会得到与伙伴交往、合作的机会,有效地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和观察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利用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呢? 一、渐次提升游戏难度,引导幼儿发现与学习 幼儿的需要是游戏产生的主要原因,幼儿从最初简单的想要参与游戏的愿望得到满足后,就会在游戏中产生新的需要并获得成就感,尔后在新成就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更大的需求,并在游戏中寻求满足。这就为游戏的设计和“学与教”的目的提供了参考,即教师可以不断设计有层次的游戏,不断提升游戏的难度,让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游戏的困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挑战,且能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捞玩具”这一游戏,就可以通过设定游戏困难等级,帮助幼儿思考与学习。教师可在浅浅的水池中投置牛奶瓶、易拉罐、大皮球、海洋球、小球、管道玩具以及拼图等,让幼儿运用工具打捞水池里的玩具。起初,幼儿发现使用铁钩可以打捞起不少有洞的玩具,如牛奶瓶和易拉罐,但当他们完成这些玩具的打捞后,却发现类似于大皮球、海洋球之类的玩具很难打捞。在探索中幼儿发现两个人合作可以将表皮粗糙的大皮球夹起来,这样幼儿就学会了合作。完成第二阶段的合作探索后,剩下的海洋球因表面过于光滑而无法打捞,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考虑使用其他工具。经过观察寻找,幼儿找到了新的打捞工具———渔网。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工具的过程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见,设计游戏能满足幼儿的需求,而增加游戏难度则有利于幼儿挑战自我并全身心投入,从而实现“学与教”的协调与融合。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游戏中解决问题 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创设问题情境,为幼儿创造挑战机会的同时引发幼儿积极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幼儿在讨论、尝试、探索中解决问题。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中不断地接受挑战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如玩“捞玩具”游戏时,当游戏进行到后半段,水池中只剩下光滑的小球和拼图玩具时,幼儿发现使用原来的工具很难将这些灵活的小球和飘荡的拼图玩具捞上来。面对此种情景,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还能采用什么样的工具呢?想想看哪种工具能够自由地夹起这些拼图玩具,又有什么工具可以捞起小球呢?幼儿一边在教室里寻找工具,一边互相讨论并发表意见。有的幼儿说:可以用筷子把拼图玩具一个个夹起来。有的幼儿则说:可以用大勺子捞小球,也可以捞拼图。当幼儿都找到自己觉得合适的工具后,教师就让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打捞最后的玩具。打捞过程其实也是在考验幼儿的耐心和细心,这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幼儿的素质。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可以说既锻炼了幼儿的思考能力,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游戏中应做到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不宜过多干涉,同时又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三、引发探究性讨论,在游戏中认识世界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探究性讨论,让幼儿主动寻找某些现象的成因,并用自己的方式交流、阐释,从而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做到适当介入,帮助幼儿思考并发现问题成因,最后总结正确的结论,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如春天时幼儿集体被草地上一种黑色的小豆豆吸引住了,并自发地展开了找豆豆比赛。笔者注意到,幼儿在找豆豆的游戏中一直讨论一个问题“小豆豆是从哪儿来的”。有的幼儿说是从草地里长出来的,有的幼儿则说不知道……等幼儿结束捡豆豆游戏后,笔者带着幼儿在原地讨论“小豆豆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笔者先是让幼儿回忆在哪里找到的小豆豆。幼儿纷纷说是在草地上。笔者接着让他们观察:是所有的草地里都有小豆豆,还是只有某一个区域有?幼儿们说是集中在他们捡豆豆的那块草地上。这时,有的幼儿说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有的则想到了从树上掉下来。笔者对此引导道:“不是有人说从树上掉下来的吗,大家抬头看看是不是呀?”幼儿们看到树上的小豆豆后就恍然大悟了。可见,在游戏中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就可以给幼儿提供认识世界的机会。在游戏中融合“学与教”,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现状来说还存在不少困难,一方面由于小学化倾向严重,一方面则是游戏的设计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实践和探索,从而找到更多更好的能在游戏中融合“学与教”的途径。 作者:胡双萍 单位: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一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信任危机表现与破解策略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开展过程中,由于出现教育机会分配不公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恰当及幼儿安全问题等情况,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愈演愈烈。文章结合实际教育经验,对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以及破解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强化对幼儿的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破解策略 幼儿教育是普及我国幼儿基础知识并进行良好启蒙的有效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成长以及日后的学习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好幼儿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格外重要。当下的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是由于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方式不恰当和幼儿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对幼儿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影响。因此,对于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破解策略进行有效分析,意义重大。 一、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教育公平的信任危机。我国许多地区的幼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很多优质资源集中于部分大城市,而更为严重的是获得这些优质资源的方法存在不公平现象,很多富裕或掌握部分权力的家庭优先获得了上优质幼儿园的机会,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现象。(2)幼儿教育内容的信任危机。由于对幼儿教育的不重视,很多幼儿园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只是对幼儿开展一些简单的游戏娱乐活动,不具备丰富的教育意义,学生在幼儿园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幼儿园逐渐演化成托儿所,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程度逐渐降低。(3)幼儿教育方式的危机。一些幼儿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及耐心,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暴力方式或进行负面教育,对幼儿有益的所谓启发式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展开。(4)幼儿教育安全信任危机。这主要体现在个别幼儿园的虐童及儿童性侵行为上,使得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愈演愈烈。比如网络等媒体上一些关于幼儿教师对儿童伤害事件的报道,让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忧虑,使得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不断加重。 二、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思考 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导致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不断爆发,与此同时,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非常值得社会和幼教工作者深思。根据幼儿园一些负面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评价,笔者对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政府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在幼儿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的考核方面,无法真正以制度化的方式来执行。另一方面在于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最为严重的是无证经营的幼儿园仍然大量存在于幼儿教育市场中,并且长久经营而没有被相关部门所查处。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现在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发生与愈演愈烈。无证幼儿园的大量存在,是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很多无证幼儿园往往又是在相关事件被曝光后才被查出其办学证件缺失的情况,这又是我国幼儿园监管工作不力的一个明证。根据相关报道,这些无证幼儿园通常开设在偏僻的地区,主要供地方务工人员以及外来人员的子女就读,但其实际办学场所和办学规模都明晃晃地展现在社会面前,幼儿教育监管工作以及相关部门对幼儿园监管工作的态度,都值得社会和相关管理部门深思。 三、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破解策略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使得幼儿教育本身及社会和家庭的安全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幼儿教育应当优质公平地开展起来。现阶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破除幼儿教育的信任危机。通过以上对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破除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策略。第一,从管理角度来说,政府应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制度,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政府都应以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审查机制来规范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第二,从资源分配及幼儿入学机会来看,取消地域限制及特权入学的现象,才是解决入园公平、公正问题的根本办法。第三,从幼儿园招生渠道上来说,应按照实际的居住情况进行公平招生,政府部门也应当对违法使用权利谋取私利的现象进行严肃查处。第四,从管理经费来说,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调研,分析其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并切实地给予相应的财政资助,保障我国的教育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就能有效展开。第五,从师资方面来说,幼儿园教师上岗证考核制度,以及幼儿园园长及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都应当及时给予完善,并根据实际制度规范地开展,进而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上的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使得我国幼儿教育的良好开展面临巨大的阻碍,也给我国社会的和谐及家庭的安全感造成严重的影响。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教育公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教育安全四个方面。为保障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信任危机应当及时解决。根据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表现,相关部门应当从政府管理、资源分配、办学经费及师资管理等方面,加强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而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从而保障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韩洁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机关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分析;应对方法 当前人们对儿童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争夺更多的生源,开设了各种兴趣班、过早地进行文化课教育等,使幼儿教育朝着越来越明显的小学化方面发展。这种幼儿教育方式严重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下面,笔者对这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以期找出应对策略。 一、原因分析 (一)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加重视有实际教育内容(如开设有兴趣班、文化课)的学校,这在无形中引导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2.很多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小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甚至有的家长十分推崇应试教育,对孩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且有着严重的攀比现象,让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不断加大。这种对教育衔接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加重。 (二)幼儿教师队伍层次不齐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阶段,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要求非常高。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且还要针对幼儿特点研究合适的教育手段;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育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绘画教学能力、手工制作教学能力等。现实情况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耐心,也无法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而且还违背了教育纵向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首先,明显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在被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影响下,统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儿童的学习兴趣被逐步抹杀,甚至会产生厌学现象。其次,小学化倾向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持续力。孩子过早接触小学教育,很容易就丧失探究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的热情。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还会对幼师专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过于硬化的教育模式会制约幼师的专业性发展。 二、应对策略 (一)强化行政管理和监督 为了有效地遏制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现象,国家必须强化相关行政管理和监督,控制和严查不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开展幼儿教育的学校。首先,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幼儿园办校审批手续,对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明确各条办校细则,严厉打击开设过多的兴趣班、文化课的现象。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前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研究和制定幼儿教育指导细则,对幼儿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教育目的等进行规范,为幼儿教育办学和发展提供科学、明确的指导。 (二)在社会范围内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在社会范围内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最主要的就是要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引导家长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首先,要积极转变家长的应试教育观念,从幼儿教育入手提倡素质教育,要从幼儿的成长规律来指导家长、教师和学校甚至是全社会,转变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从而转变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其次,要利用多种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如可以通过宣传、指导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尊重幼儿教育规律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家长切实认识到揠苗助长的严重危害,从而更新错误的教育观念;也可以为家长创造更多参与幼儿教育的机会,让家长对幼儿教育有更加清晰、正确的认识。 (三)构建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队伍 专业性强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促进幼儿教育正确、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幼儿教师作为儿童教育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对儿童的启蒙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在引进幼儿教师的时候,要注重对应聘者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要注重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考核。另外,幼儿教师也要注重加强自身学习,要在平时的生活和教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强化幼师专业性技能学习,注重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从行政监督、幼师队伍建立以及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成长空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胡春梅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最新论文:微课程在幼儿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要】在科技技术这一因素的影响之下,学校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微课程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深入到教育领域中,并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与学习理念。幼儿教育阶段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本源,在这一阶段进行良好的教育对学生日后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型教育方式也逐渐渗入到幼儿的教育领域。本文从微课程的实际理念出发,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关的策略进行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微课程;幼儿教育;科技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人民的生活在科技的影响下进入网络化阶段,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都受着科技进步的影响,使得人们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速,微信、微博等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渠道,这些科技工具的流行好像在宣告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到“微时代”当中。科技进步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涉及到教育领域,“微市场”已经充斥在在人们的生活中,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时,微课程的出现填补了教育领域的空白,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微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有美国的教学家在2008年提出的,不是指内容是小型化,而是教师在立足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的再度开发,将一节庞大的课程体系分成若干个微小的课程,适应当前“云时代”的特点,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微课程这一教学方式走入我们的幼儿教育领域中,对幼儿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幼儿是活泼好动,最具有天性的,因此也就导致幼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时期,幼儿能够做好的事情一般都是以他们自身对事物的兴趣出发,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成为幼儿园教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过程中,太过于重视教材而忽略幼儿实际需要;第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只遵循教案的顺利完成,没有结合幼儿实际的教学效果来做出相应的改变,而且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中语言特点不够突出,导致课堂所收获的效果低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为了促进幼儿进行更好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积极推进微课程的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活动收获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采用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推进微课程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做好的一步就是从教师方面入手。为了促进微课程的有效开展,要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角度出发,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做好课程开展的准备。其次,通过培训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微课程的开展是需要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操作,因此通过培训,教师从培训活动中意识到微课程是以幼儿园为平台,遵循基本幼儿教育的规律,以适合幼儿德育、智育、体育、关育的全而发展为特点,不断开发与利用教育资源,形成有特色、有教育意义的微课程。 二、做好微课程的重要环节 微课程在幼儿教学领域的实施是关键性一步,具体步骤如下:第一个环节就是收集与整理,教师对开展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资源收集,集中处理进行筛选处理,在资源筛选时,教师要注重游戏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教育性,将健康向上、寓教于乐、适合幼儿发展的内容作为微课程创作素材。第二个环节就是设计与编写,在资源收集完成之后,就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编写、加工,根据幼儿园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教进度进行合理的设计。第三个环节就是内容的改变与创新,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从游戏的组织形式与微课程的适应性相结合,进行内容的改变与创新。 三、发挥家庭的影响 微课程的实施还需要发挥家长这一方面的因素,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密切的,有时候学校要求家长能够参加学校开展的活动时,家长由于工作忙的原因而屡屡缺席,因此甚至存在脱节的现象。因此通过微课程开发与学习,家长对幼儿教育有了全面而具体的了解,进行幼儿园开展的亲子阅读等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到指定网站中观看幼儿的教学活动中的视频,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上课的实际情况,知道自己的孩子存在哪一方面的问题,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比如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微课程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师一定要遵循基本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微课程融入幼儿的教学课程体系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徐倩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