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市场营销论文:从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评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 [论文关键词] 市场营销 本质 我国企业 [论文摘要]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只有从市场营销的本质出发进行策划、实施,才能取得营销活动的最大预期效果。违背市场营销的本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有可能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最终会失败得很惨。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前,企业必须明确市场营销活动的本质。企业只有遵循市场营销的本质开展营销活动,才能取得企业的长盛不衰。我国企业还需要更加自觉地遵循这一根本。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市场营销的成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定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即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而指导思想应该符合市场营销的本质。 一、对市场营销本质认识的发展 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市场营销观念或市场营销哲学的变化基本反映了这个过程。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企业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三者的利益。市场营销观念从生产观念开始,经过了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生态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4C营销观念等。 市场营销观念的不同阶段,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是不同的。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在生产观念、推销观念阶段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具体表述,但我们可以总结出,争取获得最大的企业利益是营销的本质。市场营销观念阶段,“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利益上的双赢”是市场营销的本质,即只有先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数目的急剧增长、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企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致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收到了威胁。王曼莹在哈佛大学教授马尔康·麦克纳尔“市场营销是创造与传递生活标准给社会”的市场营销本质概括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是对现代市场营销最本质最深刻的揭示”观点。作者认为,王曼莹对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一方面反映了社会营销观念对社会长远利益的关注,另一方面放映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要提供给顾客所需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更要引导消费者进行健康消费,不断提高消费的质量,改善生活品质。 二、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评价 我国的企业开展全面市场营销活动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才引进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在部分大中专院校进行教学,企业界开展初步的市场营销活动。而且,企业营销活动主要是从广告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相对短缺的经济现状,是我国企业还处于生产观念、推销观念的营销观念阶段。到上世纪末,在我国渡过了商品短缺的状况,进入买方经济状态,全面的市场营销活动才真正开展起来。 在上世纪末,以广告促销为主要手段的市场营销活动曾经成就了某些企业短暂的辉煌。霸王VCD、秦池古酒、旭日升饮料等借助强大的广告创造了销售业绩的神话,但由于没有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实力,短暂的辉煌之后就进入了破产的境地。成也广告,败也广告的教训促使有长远目光的中国企业家开始注重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品牌化建设上来。在此阶段,海尔电器以冰箱的高品质和大力进行品牌、企业文化建设,配之“五星级服务”的广告宣传和落实,造就了海尔品牌的中国电器第一品牌的地位;雕牌在通过开发透明皂和有实效的广告宣传掘出第一桶金,在此阶段,名噪一时的企业还很多,但能够坚持下来,做大做强的企业却较少。海尔、雕牌等的成功,有各种营销策略恰当使用的功绩,但最根本的是坚持了“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利益上的双赢”的营销本质。 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国内外那些长盛不衰的企业并没有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企业总体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只有企业价值的不断增长,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存在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坚持顾客至上的根本宗旨,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开发、生产、销售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在顾客满意基础上实现企业目标。以此标准检验我们的国内企业,可以说,海尔、联想等大型企业中的大部分在不断改进企业的营销工作,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中小企业树立了榜样。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上,中国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经济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的国际化,产品的同质化,企业数量的大量增长,国外大型企业的强劲竞争,加之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日渐成熟,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充分认识到了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通过广告手段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但高知名度不会给企业带来利益。企业的利益需要品牌的高信誉度、高美誉度作为支撑,但这不是仅能够广告能够实现的。企业的营销活动基本上还处于“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利益上的双赢”阶段。可以说,在“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方面,我们的企业还处于一种朦胧状态,目标还不明确,营销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不强。 在“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新的生活标准”方面,消费品制造企业应该是先锋队。消费品制造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和服务企业正在通过不断地产品创新和广告等促销活动做着努力,但仅仅是开始。综合媒体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一幅新的生活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典型的白领,年龄在30岁以上,拥有域外风情或乡土风情装饰风格的大面积住宅,穿高档西装或休闲装,有私家车,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紧张的工作状态,闲暇时出入于西餐厅、咖啡馆,打高尔夫或去健身房,身背手提电脑,手机响不停,划卡消费……。当然,新的生活标准不仅是这些,健康的、节约的、适度的消费理念也是需要的。在引领消费者新的生活标准和方式上,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不能忽视的。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论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山东威海市电信局)徐莅萍顾延良 [摘要]电信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新趋势,给我国电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根据我国电信企业行业特点与营销重点,提出全员营销、摒弃传统广告宣传方式、营建全新企业文化及拓宽范围,实行差别化经营等策略。 “所谓服务业这一行业根本不存在,只是各行业中服务成分所占的比重大小有所不同而已,每个人都在为他服务”。(TheoeloeLevitt语)显然,电信企业应属于服务成分较大的行业,笔者试从电信企业现状及服务业的特点入手,阐述电信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电信企业的正确定位 电信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新趋势,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些新的经营理念,竞争观念、手段和策略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国人走来,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国内通信市场。 资产重组后的电信企业由于无线寻呼的剥离,邮政与电信的分营,移动公司的独立,实力受到了明显的削弱,经营范围与市场空间也随之相应变得狭窄。而在我们电信企业整体实力削弱的同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实力,都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弱小。我们对于通讯市场曾经有过的垄断时代已成为“昨日黄花”,电信市场不再有“巨无霸”的存在,代之而起的是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同时经历了这几年电信市场的长足发展,邮电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飞速提高,邮电通信不再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从总体上说,通信能力与市场需求相比已经不再是短缺。更为严重的是,在国内需求普遍疲软的情况下,WTO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将比现在可怕上不只十倍百倍。 因而,在目前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加快发展,千方百计满足用户需要”,已经不应再成为我们电信企业的宣传口号和行动指南。面对日益壮大的竞争对手和相对狭小的空间,如果仅仅立足于用户需要的满足,我们将失去现有的市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营销才是企业的首要任务。这既是企业工作的起点,又是企业工作的终点。没有市场营销企业就无法生存。“先有市场后有产品”之所以成为近几年企业界流行的经营方针即缘于此。由此可见,市场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营销,发现需求,选择市场需求是企业的第一任务,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因而,我们当前的任务当是创造市场,制造需求,引导消费,唯如此,我们电信企业方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电信企业行业特点与营销重点 电信企业从属服务行业,因而我们必须从服务行业的特点出发,制定出符合行业特征的市场营销方案。“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功效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生产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联系”。这就决定了电信企业具有如下行业特点: (一)不可触摸性 服务是无形的。与有形产品不同,服务在被购买以前是看不见、品味不到,摸不着、听不到或嗅不出的。而购买者为减少这种不可触摸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必然会寻求服务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从看到的地方、人员、设备、沟通资料、象征和价格等方面,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因此,服务提供者的任务是“经营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产品营销者受到的挑战是要求他们增加抽象观念,而服务营销者受到的挑战则是要求他们在其抽象供应上增加有形证据。 如果我们想使我们的企业看起来服务快速和有效,就要中以试用以下几种工具使这种定位策略有形化。 1、场所电信的有形环境必须暗示出快速和有效的服务。企业的外部和内部设计要做到整洁明快,对办公桌子的摆设和人行通道应进行认真设计规划,从外观上看,等持接持的顾客所排队伍不应过长,应有足够的坐位给正在办理业务的顾客。 2、人员全体工作人员应当是忙碌的。他们应当做到衣着得体统一,并佩戴统一标志如工牌,并在始终保持微笑服务的同时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语。 3、沟通资料沟通资料应能表明高效率,宣传小册子应做到印刷清晰,层次分明,图片也应经过认真选择。 4、象征即企业的标志,如电信的徽记。 5、价格各种服务价格要能始终保持简单明了。 (二)不可分离性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二者一般而方是同时进行的。这与有形物品的情况不同,后者是被制造出来的,先投入存储,随后销售,最后被消费。如果服务是由人提供的,那么这个人就是服务的一部分。因为当服务正在生产时顾客也在场,提供者和顾客相互作用,是服务营销的一个特征,提供者和顾客两者对服务的结果都有影响。 (三)可变性 服务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因为服务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可采取两个步骤:第一步,投资于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使其对顾客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做出适当反应,从而减少服务的可变性;第二步,通过顾客建议和投诉系统,顾客调查和对比购买,追踪了解顾客的满意情况。这样,质量较差的服务便可被察觉出来并得以更正。 (四)易消失性 服务不具有可贮藏性。不可能事先生产出服务留待以后消费。它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消费的过程,因而极易消失。由于服务性企业具有以上特点,因而服务性企业如果只用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来经营势必困难。在服务性企业中,顾客面对着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和较多变化的服务者,服务结果不仅受服务提供者的影响,而且受“不公开的”生产过程的影响。因而服务性企业的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市场营销,而且还要插入其他两种市场营销,即内部市场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 内部市场营销,意指服务公司必须对直接接待顾客的人员以及所有辅助服务人员进行培养和激励,使其通力合作,以便使顾客满意。市场营销部门可能做的最大贡献应是:“特别善于促使机构的其他部门每个人都实行市场营销。”(贝利语) 交互作用市场营销,意指感知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者和卖者之间交互工作用的质量。在产品营销中,产品质量与如何被取得的方式之间毫无联系,但是在服务营销中,服务质量则是同服务供应者混为一体的。顾客评价服务质量,不仅依据其技术质量,而且依据其职能质量。因此,专业人员必须掌握交互作用市场营销的技巧。 相对于传统营销而方,内部市场营销与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共同构成现代市场营销———全员营销。亦即市场营销的重点就是全员营销。 三、全员营销的营销策略 全员营销不仅包括营销手段的整体性,还包括营销主体的整体性及营销战略的整体性。传统的营销是以生产者为中心,以产品售出为目的,而现代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日本丰田公司的经理在推出凌志汽车时所说:“我们不应仅满足于顾客满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顾客愉悦”。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样牢固树立“企业以市场营销为核心,市场营销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观念,将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生产管理、内部改革、资本运营等工作统一到服务和服从于市场这个中心上来,把搞好市场营销放在一切经营活动的第一位,以市场营销部门为中心,管理、生产、后勤部门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向市场营销部门提供服务。亦即搞好对外营销必须先搞好对内营销。某家旅游公司曾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员工第一、顾客第二”,其含义并非是不重视顾客,而是将员工列为第一的目的在于使企业员工满意,以崭新的面貌迎接顾客,从而实现顾客的满意。在树立“员工第一”思想的同时牢固树立“前一部门是后一部门的顾客”的思想,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内部市场营销。 全员营销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每道工序、每个员工与顾客都处于同一个不可分割的价值链,每个员工的工作都与顾客密切相关,只不过越靠近顾客的对顾客的影响越大。作为电信企业仅局限于对外的窗口,更不能仅仅局限于营业厅,我们以前抓服务的重点放在营业厅,而忽视了对另一些主要的服务群体如机线人员的管理。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机线人员服务的好坏对我们企业经营的影响更为直观。而在我们以前的实际工作当中,只是狠抓营业员的服务,而忽视了机线人员的规范化服务,导致我们的机线人员不象是国有企业的员工,反倒象是农村的个体包工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声誉。全员营销应注重这些重要环节,不允许出现任何细徽的漏洞。 全员营销的另一个前提是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不仅要精通自己分管的业务,对于我们电信企业所有的业务都应有全面的了解。威海电信局曾经实行过“首问负责制”,意即每个员工在接听客户的电话,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不应回答“不知道”,而应负责到底,为客户咨询有关部门,给予客户满意的答复。这种做法虽然比以前有所进步,但弊端在于浪费了客户的时间,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请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一个员工对每个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对每项业务都能如数家珍,这对我们的企业发展将会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因而,从一线员工到支撑系统员工,不但要有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觉悟,还要有过硬的服务本领。加强全体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其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全员营销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体现服务水平的还有服务技术、服务手段。不仅包括服务手段的技术化,还包括通信能力的提高和通信手段的增多。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服务层次的飞跃。如计算机的普及,使收费速度大大提高;联网收费,使客户体会网多面广的优势;产品的更新换代,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由于全员营销具有上述特征,因而在实际操作中,与传统营销手段并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摒弃传统广告宣传,建设全新企业文化 服务性企业较之制造企业在营销方面有许多不足,根据美国乔治和迈尔克斯德尔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一般来说市场营销部门较少可能实行市场营销组合活动;(2)在提供服务区域较少可能进行市场营销分析;(3)很可能在内部处理自己的广告而不是求助于外部的广告社;(4)较少可能制定全面的销售计划;(5)较少可能制定和实施销售培训方案;(6)较少可能利用营销研究公司和营销顾问;(7)如用销售总额百分比表示用于市场营销上的费用,在这方面则有可能花费更少。 作为曾经是国家垄断经营的电信企业,其实际营销手段比以上的论述更差。作为“官商”,我们曾经信奉的教条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作为“瓶颈部门”,我们曾级“酒好不怕巷子深”,这些陈规陋习导致我们在向市场经济转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留有尚未褪化完全的计划经济的胎记。我们很多电信企业的广告仅仅做在家门口,做在营业厅里,我们在电视电台报纸所做的也仅仅是干巴巴的条文广告。广告这一引导消费的手段居然堕落到“顾客须知”的地步,广告魅力在我们那种做了也白做的论调中消失殆尽。我们所做的广告仅仅向人们表明我们做过广告。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些经营者发现了这些问题。虽然我们欠缺国际商业巨头的大手笔,但我们绝对不能丧失商海博激的信心和勇气。一些电信企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推广:如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实行了不同的广告宣传,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我们所有广告宣传中,缺少最根本的主题———企业文化的宣传。 企业文化包括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贯穿于企业发展道路、生产业务、经营管理以及职工思想政治、文化修养、业务技术素质的方方面面。高水平的质量服务文化,才能创出优质的服务,创优质服务又有力地推进企业的质量服务文化建设。众所周知,海尔公司在兼并红星电器厂时,仅派驻了几个管理人员,就使红星厂由亏损几千万的企业5个月内扭亏,他们凭借的是海尔品牌、海尔企业文化的灌输。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而方,无疑是企业魂。 因而我们在使用传统的广告营销手段的同时,应侧重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树立我们的形象。如我们可以对社会有影响的群体实行优惠政策,借以提高我们的知名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种投入与产出的比肯定会优于广告的效果。同时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弘扬企业,创企业品牌,求名牌效益,力争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价格手 段,不可多用,不能滥用价格大战一直是企业界惯用的营销手续。曾几何时,价格成为我们企业的制胜法宝,推销产品的不二法门。仿佛祭起价格这个大旗,就可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我们的消费者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他们不再满足于小幅度的降价手段,最终结果导致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近几年较为有名的是全国的彩电价格大战,造成全国彩电行业至少53亿的损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彩电大战导致了今年上半年的彩管行业的全面停产,彩管行业只能用减少供应量祈求价格的回升。在我们通讯市场,同样是烽烟四起,价格战的最终结果是“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里的渔夫并不是指由于降价而得到实惠的消费者,而是指国际上那些圆睁双眼,紧盯我们这块世界上最大的尚未开放的通讯市场的通讯业的巨头们。我们原本就不足以与之抗衡,我们本应该联手与之竞争,而我们采取的价格战无疑将自己的市场廉价出售给了他们。当然价格战并非一无是处,通过价格大战,可以做到优胜劣汰,导致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并由此锻炼我们的企业抗风浪的能力。但是价格手段毕竟是双刃剑,此应不可多用,更不能滥用。而应该配合企业社会形象的树立,针对特殊群体采取价格攻势;同时价格不能一降再降,那样会使顾客有了等待心理,反而更糟。 六、拓宽经营范围,实行差别化服务 当价格战与铺天盖地的广告刺激不了消费时,我们应该拓宽经营范围,实行差别化管理。但是要想做到将我们的服务与竞争者的服务区别开来是件十分困难的事。经营范围的缩小,竞争对手的增多,使得价格竞争愈演愈烈,许多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不多,只要省钱就行。由此可见,只要顾客认为服务的差别不大,他们对提供关心程度便会小于对价格的关心。解决价格竞争的办法是发展差别供应和建立差别形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因为一个满意的顾客对价格的关心程度低于对提供服务者的关心程度,同时一个满意的顾客较为容易的接受开展的新业务,而且对我们电信企业的成本而言,发展一个新顾客远比吸引一个老顾客的费用高。因而我们电信企业应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实行差别化服务管理。 这种差别化服务管理具有两层意思,其一为本企业与外企业的不同,使顾客能明确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为别人所无法提供的。这一点可以配合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其工作重点应侧重于经营范围的拓展,让我们的服务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其二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经营范围的拓展,不仅包括外延的拓展,还包括内涵的拓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同时细分市场,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对学生较为集中的地区,实行免费装机发售电话卡刺激消费;对于消费层次不高的人应教会他们使用程控电话的多项功能,如“呼叫等待”、“转移呼叫”等,提高通话率;对于消费层次较高的人应大力宣传“一线通”等先进业务;对于大用户(主要指那些群体数量少但业务量比重大的用户)建立大户室,设立大用户档案,甚至于采取青岛局的办法:为大用户设立“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使大户业务稳中有升,同时推出新业务后率先向他演示,从而引导消费。 总之,在我们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中,要以现代营销观念为主,以传统营销观念为辅;以全员营销思想为主导,突出营销部门的地位;淡化广告宣传效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忽略价格杠杆功能,严格差别化服务管理;立足现有市场,创造消费需求;以先进的营销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电信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永立潮头,勇往直前。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浅谈港口企业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港口计划和垄断模式的破除,竞争局面日趋激烈,市场营销作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港口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应树立什么样的营销观念,采取怎样的营销方式,只有认真分析现状和未来,找准市场目标,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营销战略,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有备而战,获得主动权。[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港口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 港口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不是直接的有形产品,其市场营销发展同产品企业不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产定销。港口生产完全依靠国家货源统一调拨计划来组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计划,提供的是货物运输服务,经营和管理在港口内部进行营销的方式是“守株待兔式”;二是推销阶段。当市场由卖方向买方过渡,港口运输能力出现供过于求时,港口的经营和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内部生产,而且逐步向外转变,直接面向市场。为满足港口生产的需要,各个港口相继成立了对外经营公司,经营人员四面出击,承揽货源,营销方式是“渔猎式”;三是市场营销阶段。营销与推销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本质上的差别:推销考虑的只是如何将自己的服务和作业能力推出去,没有从用户需要出发;而营销则是把中心放在满足货主的需要上,真正设身处地站在货主的角度思考问题。此时的港口市场营销可谓是“养育式”,因此港口企业不仅注重组揽货源,更重要的是对港口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引导货源,培育货源,用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需求,促进货源的增长,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港口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港口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拥有的经营环境不同,采取的营销策略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确定营销策略之前,首先应对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 1、市场需求因素。港口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是货物的位移,所以其需求因素是完成进出口贸易的各进出口公司、具有进出口权的生产性企业、海运公司、轮船公司、货代公司等,它的用户来源于所处的经济腹地。一方面,由于邻近港口的经济腹地基本是重叠的,因此对存在竞争的港口来说,他们的市场需求因素大致是相同的。另一方面,由于港口企业“产品”的派生性,所以受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经济不景气,进出口贸易减少,需求萎缩;经济繁荣,市场需求膨胀,这种影响要远远强于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东南亚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竞争因素。港口的竞争因素是与其共有经济腹地的其他港口有直接关系的。例如笔者所在的烟台港周边有青岛、大连、天津、秦皇岛、连云港、威海、龙口和烟台市地方港口,可谓竞争对手林立,近年来各港口争相强化各自的竞争势力,竞争手段锋芒毕露。 3、资源因素。就我们烟台港情况来看,一方面地处胶东半岛东端,铁路运距长,同样的运输量,运输成本高;另一方面位于蓝烟铁路支线的末端,该线且是铁路疏运的唯一通道,目前利用率已达到70%,所形成的“瓶颈效应”,使烟台港疏运能力严重受制;其三受泊位吃水限制,大型船舶需过驳进港,增加了装卸费用。 4、内部环境。一是不利因素:外欠款大,冗员多,是制约各港口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受国家紧缩银根的影响,造成费收不及时,拖欠款数额大,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了货运市场的正常运转秩序。关于冗员问题,据不详细资料统计,全国各港口在劳动力人员结构上有三个“1/3”。即:1/3是失去劳动力的人员(主要包括离退休、工伤、病休人员),1/3是富余人员,1/3是创造劳动价值的人员。二是有利因素:港口是信息、物流、工贸、进出汇中心,是商品流通的主动脉,其市场覆盖率高,拥有的市场开辟范围广。为此,面对市场,各港口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优势,以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们烟台港拥有的优势:一是烟台港拥有一支精明干炼的领导班子;一支经过长期市场磨炼的具有业务专长、服从管理和指挥、具有独创见解的经营人员队伍;一支具有“开拓创新、干则必成”港口精神和拼搏精神的干部职工队伍。二是拥有烟台港自己的名牌“产品”——散化肥灌装作业线,并有与其配套的专用码头、一流的灌装设备和化肥保税库场,这在全国沿海港口独树一帜。三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劳动组合和形成集团合力为目的组建的联合港埠公司,已在经营机制的改善、经营活动力的焕发、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和内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优势。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不同,所拥有的市场不同,因此,应采取的策略也不相同。但必须知己知彼,在认真分析竞争对手、自身势力、用户需求及间接消费费需求的基础上,给自己以正确的市场定位,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 三、港口应针对实际实施营销战略 市场营销工作是企业与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纽带,它为企业领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创造了条件。开展市场营销工作已成为企业深入市场、开发市场的有效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面对激烈竞争,不应战,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只能坐视失败。而仓促应战,盲目应战,乃至错误应战,亦无胜算可能。要有效实施市场营销,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符合实际的营销战略。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通过对港口及烟台港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实施营销战略,要避强就弱,发挥自身优势,出奇制胜。 结合烟台港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做到变“以生产为中心”为“以货主为中心”,变“以生产第一”为“以质量第一”,变“利润第一”为“效益第一”。 其次在战略实施上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强强结合,联合发展战略。与周围大的港口相比,烟台港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因此在选择营销战略上,不易采取分散营销的战略,应走联合自强的道路。经营总公司的成立,使烟台港的经营机制得到了有效的转变,为联合发展铺开了道路。营销是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并不仅限于经营公司一个部门,而是各个部门协作的结果。因此一方面要根据货源结构对各经营公司的职能进行适当调整,突出主要货种,形成核心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合理手段降低装卸成本,弥补地理位置产生的额外成本,将不利因素通过整体营销方式和策略势力的增强予以弥补,提高抗击市场冲击的能力,同时对外要不失时机地建立区域营销网络,形成支持烟台港揽货 事业大树的庞大根须。在网络建设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选取重点实施区,培养典型,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有计划推广。烟台港已在山西、济南两地建立了办事机构,有了一定的基础,借此扩展营销势力,做为建立营销网络的典型。在推广范围上,可以根据货源种类、分布情况对市场进行细分,建立起营销网络的框架,借鉴典型经验,逐一实施网络发展计划。二是选择营销区域时,要在强强竞争的同时,有目的地选择较弱的竞争对手,并尽可能通过占有这类竞争者的市场份额,以扩大自身的份额,增强盈利能力。三是人才本地化。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消费者总存有排外意识,增加了营销的难度,因此发展当地人才,有意进入当地营销组织,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开拓营销网络的有效对策。四是将营销网络延伸到间接用户。市场营销的对象不仅包括直接用户,而且包括间接用户。如化肥货源的间接用户是农民,因此要将服务延伸到农村,建立起间接消费者群体,通过消费者的需求,带动货主的购买意向。 2、发展物流港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港口的发展是在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寻找契机的,靠的是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而增强竞争势力,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港口作为货物集散地,是商品经济活动中实物的流通和空间位置的交换,也是流通领域的物流交汇中心。为此,只有最大化地发挥好“物流中心”的作用,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为港口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种表现形态,根据其活动范围分为五个系统,即: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港口是集生产、供应、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将物流活动作为一个与生产活动、商品流通活动紧密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系统,并按商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实施系统化管理,以提高物流活动最佳的效率与经济效益。笔者认为,港口是物流系统中的主体,在商品流通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物流系统建立应以港口为主,并由港口对这一系统实施综合管理。即从整体的角度,系统角度出发,研究商品流通领域某一具体货物形态、发展趋势和具体的环节,注重各个环节对区域和全系统的影响,将港口、货主、航运和直接生产商品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促使物流交割市场的发展。一是在物流成本分析方面,要将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物流的各种职能综合起来,进行总的成本研究,从而实现高运费通过库存、包装等费用的降低加以综合,以求降低总的费用,为货主提供一个优良的经营环境,以谋求获得综合经济效益。二是根据物流活动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要求,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港口应实行物流活动的联合化经营,为社会提供比单独经营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协同物流系统活动中所有货主、航运部门、国家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建立共同经济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优势,在物流活动中减轻各部门的投资负担,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最佳配合,降低分配成本,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更进一步挖掘物流领域的潜力,沟通城乡经济,加速商品流通,促进区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三是营销战略要逐步向物流服务项目系列化、服务范围扩大化发展。随着物流的社会化,港口运输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从而促进物流功能得到进一步的补偿和完善。作为专业化的港口运输企业除了以向社会提供运输、报关、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几大基本职能以外,还应增设如分拨、组装、配货、维修、租赁、代办托运和保险,以至保税、无偿仓储等相关的服务项目,实现系列化的分配服务,使物流向着多功能、系列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四是港口的物流作业要走向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是将货物按照一定的堆码方式和一定的重量集中放置在一定的承载工具上,以视为一个“装载单元”来进行装卸、搬运作业。目前港口最普遍的集装手段是使用托盘、网络和集装箱,今后应向托盘搬运专业化转变。将托盘的规格进行统一规定,使之与国际集装箱和卡车车厢的尺寸成模数关系,以提高装载效率。对零星、散包装的商品则多采用集装箱搬运等。采用集装单元化系统来进行装卸、搬运作业,易于实现作业的标准化、定型化、机械化。因此,集装单元化系统是当代物流作业的最主要发展方向,也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一个关键。 在港口建立物流市场,是市场营销的深入和港口发展方向。国外经济学者将物流领域形象地喻为企业经营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由此看来,港口作为物流最直接而又占有主导地位的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拓物流领域发展的前景。 3、实施名牌战略,带动企业全面发展。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强烈意识到要创建自己的名牌,形成与竞争者产品的差异,这是企业在实施竞争战略的一个有效手段。烟台港可以说在树立名牌意识上早有建树,为吸引散化肥货源,烟台港从硬件上引进了国内首条一流的灌包作业流水线,软件上围绕灌包计量、标准件数装车法、堆存质量、运后服务等方面均投入大量资金,做了大量工作,使烟台港的散化肥灌包在货主的心目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创出了散化肥名牌产品。但这只是树立名牌的开始,只能说明其是有了名牌的基本功能。一个成功的名牌除了要满足消费者实际需要的基本功能外,更多地强调的是服务。名牌必须在更多的方面加以延展扩充,也就是说需要具备一种满足超功能以外需求的超值服务,散化肥能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维持名牌地位,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进行名牌营销,赋予其新的附加值、新的内容、新的活力。成功的名牌在于它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好处,并且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因此,烟台港的名牌战略,一方面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主动开展“超值服务工程”,了解用户的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研究满足需求的方法,寻求具有烟台港特色的服务方式,向货主提供其他港口做不到、货主想不到的优质运输“产品”。另一方面,在成功名牌的影响下,积极采取名牌延伸策略:一是同品种的延伸。国内化肥生产业的崛起,化肥进口量势必逐渐减少,而国产化肥出口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烟台港可以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较大中转港的经验,借助化肥保税的优势,形成化肥营销、生产、灌装、仓储、运输一条龙服务,促使建成化肥中转港口。二是不同品种的延伸,获取最大效益。抓住散粮进口量增大的契机,吸引散粮货源。按ISO90002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散粮灌包质量体系,提高散粮灌装质量。同时要利用科技进步提高散粮灌装能力,逐步在沿海港口中形成散粮接卸、灌装的优势,树立散粮货源名牌,扩大企业知名度。三是以名牌带动其他货源,以名牌战略赢得客户,提高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 4、注重社会行为,实行合作营销。港口企业与货主在形成供应与需求关系之前,还须经历一种社会行为,而这种社会行为的质量往往决定着货主对企业的满意度,在港口企业内部营销环境满足货主需要的前提下,社会行为成为影响港口对货主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能给港口增加竞争力,带来经济效益;也可能是消极的,给货主,也给企业带来负担,影响企业竞争力。如货主为了遵守国家法规和制度,保证货物的质量,对进口货物要进行报关、报验,按规定及时缴纳关税等,货主花费了时间,增加了费用,但保证了国家的利益,避免了走私行为,为社会创造了巨大效益。对港口来说,形成社会行为这一产品的买方为货主或港口,卖方为国家 行政机关,他们以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为交换条件,共同完成交易活动。对这种社会行为尽管可以通过各种法律、规则强制货主作出牺牲(成本支出),而国家机关为了国家的利益也会认真执行规定,但从根本上应以提高货主的觉悟和形成利益共同体为手段,实现最终目标,况且有的社会行为也很难强制人们去遵守。社会行为往往仅靠港口的一个部门或一个营销者进行很难办到,因此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应将营销的着重点放在同货主相关的、可能发生的社会行为上,要靠众多的市场营销单位、营销者一起共同努力与合作,实施合作营销,创造一个良好的口岸环境,以有利于及时、准确、安全、可靠、经济地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以有利于降低港口和客户的消耗,以有利于减少商品大生产费用的追加,达到提高社会效益的目的。特别是烟台港,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在运距、运费、铁路疏运等方面同周边主要港口竞争尚缺有利因素,要想扭不利为优势,只有加强合作,搞好合作营销,同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组织联合起来,形成整体优势,共同抵御竞争对手,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企业走向市场、占领市场、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有利途径。因此,港口企业必须正确树立市场营销观念,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和方法,开辟市场,拓展市场空间,创出生存、发展的广阔前景。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机制的研究 【摘 要】如今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整个社会和营销环境,而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不得重新审视已有的营销理念,进而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从而,企业管理创新的原因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催生了企业管理的不断变革,原有的管理方法并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管理创新便成企业寻求生存和发展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市场营销 问题创新 机制 一、当前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营销观念没有转变 一些企业仍然奉行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买方市场出现了“生意难做”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对买方市场措手无策,随大流盲目地推销产品,其结果是要么是产品库存大量积压,要么是应收账款急剧增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从而使大多数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 2.高层营销管理缺位 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它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营销职能,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不能形成良性沟通,造成重业务轻管理的局面。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比较重视营销工作,但是,这种“重视”具有明显的局部性、不确定性和非过程性,从而造成高层管理缺位。高层管理缺位会带来许多危害。首先,其他部门的营销优势得不到全面利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营销职能,但在高层管理缺位时,则只有营销部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其整体营销职能会大打折扣。其次,决策缓慢,影响销售工作高效进行的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一来,该决策的问题不能及时决策,对企业的营销业绩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重挫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营销工作缺乏方向。高层管理决定企业的营销方向,当它缺位时,必然导致营销部门的盲目指挥。 3.许多企业缺乏营销战略 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现在,中国的计多企业正如这架飞机,太需要战略了。得战略者得天下,真诚的“海尔”、永固的“长城”等都为其它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而当前多数的中国企业只是计划当期,得过且过,初创时就不曾设想过将来,造成企业盲目运行。一艘没有航向的船,只能在大海里随意漂泊,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市场营销具体的创新措施 1.营销观念创新 市场营销观念从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到社会营销观念的逐步演进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营销观念都深刻地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如今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整个营销环境。我们的营销观念必须创新,才能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一是要突破传统市场时空界限,树立起全球营销观念。二是要从传统的同质化营销、大规模营销转为异质化、定制营销理念。三是从单向营销理念转到互动营销理念。传统营销只能提供单向的信息传递,消费者通常处于被动地位,企业成为主导,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可以利用网络高度互动性实现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生产到最终服务和消费者的互动营销。 2.营销策略创新 产品策略创新:网络经济改变了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从产品的内涵看,产品的知识及技术含量提高了;从外延看,网络经济时代,不仅农产品、工业品、服务成为商品,知识、信息技术也成为商品。因此,企业在产品策略创新中首先就要注重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产品种类,引导消费者需求。其次,要根据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特点,结合网络技术,通过双向互动搜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个性化商品。海尔运用网络为顾客订做冰箱的成功就是典范。价格策略创新: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时效性、地域范围和容量上的局限,基本上解决了传统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间存在的非对称信息问题,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漫游、搜寻,直到最佳价格显示出来,并据此做出理智的购买决策。因此,多样化的价格策略在网络上难以实施,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大大增强。分销策略创新:在这样一个强调交互性的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渠道创新,即通过虚拟商场、无形商店及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毋庸置疑,网络交易的产生对于企业现有渠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互联网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将商品直接展示在顾客面前,回答顾客疑问,并接受顾客订单。这种直接互动与超时空的网络购物,无疑是营销渠道上的革命。 3.产品市场创新 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出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步入“战国时代”,面对愈演愈烈的营销战,企业是拼力争夺已有的市场还是去寻找消费者尚未得到满足的潜在需求,或创造一种新的需求呢?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是去抢现有的“蛋糕”还是另做一块新的“蛋糕”。市场创新不是去抢现有的“蛋糕”,而是去做新的“蛋糕”。有的企业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采用“让利不让市”的低价位策略苦苦支撑已有的市场,结果往往得不偿失。高明的企业则把视野投向新的市场,如高科技市场。高科技市场是我国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量,且涉及到许多个行业,大有拓展价值。美国的微软、中国的北大方正等着名企业,都是在拓展这一市场领域大获成功的。 4.营销管理创新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管理的中心将从以往注重业务的量的增长转向注重质的管理;营销目标将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转向开拓业务、提高客户忠诚度。因此,营销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必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CRM),CRM既是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更是一种基于网络经济的新型管理理念。营销管理创新还应在企业内建立起实需对应型营销体制。实需对应型营销管理体系是相对于推测型营销体制而言的。过去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依靠预测确定,现在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建立实需型营销体制成为可能。实需对应型营销体制强调的是实需对应,即将销售时点的信息同步地传输给商品策划、设计、生产及仓库地点,从而通过销售地点的信息实现设计、生产、物流、经营等决策的一体化。 5.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当今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科技竞争。在这方面,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吸收先进技术,并予以创新。这样,企业的产品才可以走在市场前列。 三、结语 当今的世界飞速发展,企业要生存,要做大,要紧跟潮流,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管理、分析、 总结、学习、借鉴、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营销策略理论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营销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企业营销的主旋律。新的形势和环境企业的营销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努力更新营销观念,不断进行营销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机遇和主动。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探析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对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对二者相结合后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的巨大影响力得到了企业管理者一致的重视,但真正付诸到实践中的结果却并不十分尽如人意。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运转中,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虽然为企业带来了相当多的经济收益,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潜藏着的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为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本文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着手,对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整合前的基础准备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为了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并为企业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希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本概念认知 (一)产品开发 产品开发主要指的是社会个人、企业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相关的产品研发或改进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一为在原有的理论支撑下创造性地进行新的产品的设想与研制,其二则为以原来存在的某件具体的产品为蓝本,进行新一轮的改编与改进,以适应更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企业的发展需要。产品开发有很多种实现方法,具体分为发明创造、排列组合、技术改革与深化和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改革与制度创新等等。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美国对银行体制贷款业务的刺激与开发,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究其实质仍旧属于产品开发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产品开发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因素中新晋组成部分,囊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在西方经济体系中被称为“Marketing”,是市场学和行销学的统称,市场营销作为企业发展必备的管理知识被MBA列入经典商管理论课的组成模块中。而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的市场营销,则有着另外一重含义,在我国,市场营销指的是在产品被生产出来后,通过市场的交换和传播功能为社会消费者带来富含产品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操作和流通过程。其中,在市场营销中,相关工作人员被称为营销人员,营销人员对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现阶段,80%的上市公司将市场营销设立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其中63%将市场营销部门作为企业日常经营发展的一部门投入了极多的资金与注意力。在63%企业中,总计包含了500多万的市场营销人员,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企业管理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相关部门的管理是完善企业工作的重要形式,其中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关乎整个企业的发展命脉,也可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我国,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运行体制中的所有部门和企业发展涉及到的一切事务,并在了解了相关机构的运作方式和每一部分的重要作用后对每一个部门进行的预算、组织、引导和协调合作等诸多操作,对于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的基础准备 (一)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的理论准备 (1)明确市场营销是产品开发的动力。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味的关门造车就可以将适合社会需求的产品研发出来的,而是应该根据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倾向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产品研发。而如何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就需要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了解渠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市场营销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最基本的动力,只有市场营销的结果清晰的[,!]将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未来的消费倾向展示出来,才能促进产品开发,才能使得开发出来后的产品一经投入便能够很快实现预期的销售目标。 (2)了解市场营销对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市场营销对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上,第一点为市场营销能够为产品开发解决后顾之忧。在产品研发前,市场营销能够提供市场消费者最真实的消费情况,并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将消费者消费需求和未来的消费导向直观的呈现出来。但如果产品开发没有足够的市场营销的数据支撑,在开发过程中就会瞻前顾后、束手束脚,对于正在进行的开发工作没有信心。市场营销重要性的第二点则表现在产品价格的设定上。在产品开发后,新产品的价格与其他产品总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但新产品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此时,市场营销的强大作用力就凸显出来了。市场营销能够在产品定制价格时对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的价格有一个大致的统计,为新产品价值的定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区间,避免出现价格不合理的情况。 (3)确定产品开发完成后的市场营销策略。 在产品开发完成后,进入市场的时间也会对产品的销售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以生活必备的电器类产品来讲,人们生活的75%的部分要依靠电力的支持,而电力问题一旦出现,则会造成相当大的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此类新产品研发问世后,不能在第一时间就进入市场,应该在进行多次试验检查后,利用每次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 综合分析后确认该产品可以进入市场,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将产品投入到市场中。 (二)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的行动准备 (1)进行产品开发前的市场调研工作。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市场营销部门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市场职能,通过对市场中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程度进行深入的调查,并且在调查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类消费群体,应该扩大调查面,囊括市场中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以实现市场调查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据我国近十年来的社会统计结果显示,美的公司针对市场中20~30岁、30~40岁、40~50岁的三个年龄段的、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消费者进行了系统的社会调查,并在总结了现今社会群体的消费需求后推出了美的变频空调这一全行的产品,利用变频功能满足人们对空调既节能又舒爽的双面要求。 (2)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有潜力的产品。在现阶段的产品开发中,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发挥的强大作用对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在市场营销部门进行了市场调查后,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调研结果呈现的市场需求。比如在OPPO音乐手机的市场调研中,大部分消费者对该手机的音乐功能表示了极大的肯定,但对于该手机稍显落后的照相功能表示不满,特别是某些机型不具备前置摄像头,使得消费者没有办法拍出美观的自拍照。在该调研结果的引导下,OPPO公司推出了全新的照相手机,具有360度可旋转的前后摄像头,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为该公司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利益。 三、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措施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层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高度。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层人员,相关决策者必须对适合企业发展与管理的理论进行深入的了解[9]。现阶段,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产品开发与市场调研的结合,企业决策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对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坚定的遵循着促进二者相结合的正确发展战略。 (二)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共同作用 在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战略实现的过程中,其内外部的监督机构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二者相结合的脚步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企业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外部监督主要是由市场监督部门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指挥下进行的,对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不合理的部分及时的指出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建议。而内部监督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来实现的,内部监督主要针对的是产品研发过程。在研发过程中,有些研发人员为了尽早的将成品研制出来并实现丰厚的经济收入,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此时,就需要内部监督部门及时的对产品研发人员的不正当行为予以责罚或取消其参与研发的资格,减少恶劣的影响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三)提前对市场中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想 在企业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企业相关部门对市场发展环境中潜藏着的机遇与挑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二者结合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预想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10]。针对企业在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管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企业管理者应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前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在风险来临前做好准备,将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当风险来临后,管理者应当适当的分化风险,将大的风险分散成诸多小的个体,再逐一消灭,降低风险控制的难度,减少风险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企业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战略不仅仅需要企业管理者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还需要管理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消费者未来可能出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达到饱和后的下一轮消费趋向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结果的影响下改进产品开发过程,推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向着更容易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企业的管理模式还需要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首位,通过企业的科学化管理,促进开发出来的产品质量的提升和适应范围的扩大,在新旧产品的竞争中充分展示出新开发产品在性能和适用范围上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保障消费者和企业的双赢。可以说,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既有利于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还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者对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促进二者有机统一的力度也逐渐加大,企业正在朝向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前进。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的管理经验尚不丰富,对于经济的未来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对于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有机结合的实现也没有十分典型的成功案例。因此,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还需要未来的更深入研究。本文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需要的前期准备,主要有明确市场营销是产品开发的动力、提前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有潜力的产品和根据产品开发情况进行市场营销等理论和实际准备。在上述准备条件的基础上,为企业提出了提高管理理念、发挥监督机构的重要作用以及站在消费者立场上看问题等四点建议,希望促进我国市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浅论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 1企业市场营销环境浅析 一般而言,企业市场营销的环境有很多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和产品的销售。企业的市场环境可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一般微观环境中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市场营销活动,微观环境包括供应商、销售商、顾客以及公司的员工。宏观环境与之对应,宏观环境中的因素是大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对企业的间接性影响,例如经济形势、自然条件、法律法规等。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对于企业市场营销造成的影响都是双面的,一方面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由于企业的营销环境不是稳定不变的,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意识到这些变化,并根据这些市场的变化做出对自身市场营销相应的调整。 2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必要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市场营销的时代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于目前经济的发展是全球性的,不再是个别地区或者国家单独的发展经济,很多企业不仅要受到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受到国外企业的竞争,再这样一个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市场营销战略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形式了,国际企业的营销模式和营销形式要比国内企业先进,因此,国内企业不得不马上进行市场营销的创新,各个企业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以便制定出一个符合市场的营销战略。再者,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应用于市场营销。企业要想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很好地把信息技术融于市场营销中,进而来促进市场营销战略的创新。[1] 3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创新途径 31开发潜在市场,树立品牌效应 营销活动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的出现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随其出现的还有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的推广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企业对市场的定位决定了该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方向,包括销售、定价等战略。企业首先要树立一个自身的优秀的品牌,进而来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后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形象和地位也能得以提升。一个好的营销方案不仅能抢先占得市场,而且能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一个企业品牌创立,首先要做的是抛弃传统观念,转变经营体系和理念,进而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市场营销能够通过制定产品的销售策略和定价策略以及促销活动来协调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供求关系,进而来缓和供求矛盾。市场营销创新是一个缓慢的、持续的过程,不同行业、企业以及产品都不是相同的,企业应该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来制订出不同的战略计划,这样才能完全的体现出市场营销的作用。[2] 32细分营销市场,改善营销理念 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可以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企业在原先传统的营销模式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已经意识到市场营销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使得现代市场营销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市场营销需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改变出发的角度,不仅要对消费者负责,还要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企业要时刻保持自身良好的形象,企业发展的动力即是来源于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直观的仍然是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的青睐度,因此,企业在制定营销目标时要慎重而行,多方面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收入、需求等,可以把一个长久的目标分成诸多短期目标一个一个实现,进而创建一个新型市场营销模式。 市场营销帮助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价值联系,企业不断地满足消费者更高的消费需求,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市场营销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其涉及政治、经济、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以及文化等众多领域,综合这些因素才能制定一个良好的营销策略,还要把握好市场的状况,并利用合适的工具,还可以寻找消费者参与产品的开发,进而开展成功的营销活动,这样能使消费者更早地了解产品,产品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可以让消费者对营销方案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33对企业营销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自身的市场优势 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要结合自身情况,紧紧围绕企业整体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发展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出企业的最大价值。产品在销售前期,要特别注重产品的品质以及品牌的建立,要让品牌深入人心,这样在后续的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才能占据主导地位,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消费者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于产品质量更高要求,这些因素都迫切的需要企业不断调整市场营销战略以适应市场环境,及时消除这些因素改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品牌的建立和产品质量之外,服务也是营销产品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建立高品质的服务。企业在目前的营销方式中还要不断地融入一些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方法,敢于突破,积极大胆地开阔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先进的营销战略。根据先进的营销理论,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以展现出企业自身的市场优势。[3] 34创新营销模式,建立立体化的营销体系 企业的市场营销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很多经济学家通过对这些规律探析、总结,最后得出很多有价值的营销理论。消费者的行为、心理都与市场营销之间存在着联系,两者之间会发生作用,所以企业需要多了解一些市场营销理论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而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合适的产品来占得市场的一席之地。在当今社会,卖方市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买方市场,而消费者对于买方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调整各个模式,全面以消费者为主体进行营销,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还要注意协调整合好各个要素,防止它们之间的影响发生冲突,从而建立一个立体化的营销模式。 在如今的商品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它们在共同的市场营销战略的指导下进行营销活动,同 时还要考虑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达到企业的目的。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形象,时刻围绕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主导,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而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要对市场营销的本质有着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营销理论来创新企业当前的市场营销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立体化营销体系。[4] 4结论 一套科学的市场营销战略体系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无尽的动力,其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大对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视程度,对企业自身市场营销战略的缺陷要有着清晰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这些不足,只有这样,我国的企业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发展。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论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 1企业战略角度 企业的营销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层面上,不能在已有的产品基础上思考营销战略。而是应该在企业战略层面上做好布局。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营销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助于整个企业的长远经营。企业战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使命等,即回答企业要做什么,企业要怎样做的问题。在营销这个方面讲,属于战略范畴的就是我们最终要生产什么产品,我们产品的市场定位是什么,我们的营销理念是什么。把这些基本的问题回答好,并且进行相应的创新,这有助于产品的成功经营。在大家提倡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时代,很多企业尤其是食品企业积极研发非油炸食品,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都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 2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保证产品的质量脱离了产品的营销犹如空中楼阁,即使创意很新颖,也不会持久。因此,企业如果想成功地进行企业的营销策略创新,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夯实基础。首先,在产量方面,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经营模式,例如更新设备、企业间的联合、外包等,从而确保提供充足产品,这样可以确保高的顾客满意度,从而逐渐建立顾客忠诚度。然后是产品质量方面。尽管,当今时代,市场上的很多营销理念都跟随消费者不同层面的需求而改变,但是如果只是产品的营销理念发生改变,而产品的质量没有改进,消费者也不会对产品保持长期的忠诚度。在这些方面,海尔公司一直很踏实地实践“真诚到永远”的诺言,保障产量和产品质量。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生产制造业利润率逐渐降低的情况,海尔一直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相反,三鹿奶粉生产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最终不仅是失去顾客满意度,而是使积累了多年的品牌在瞬间崩塌。 3挖掘市场潜在需求,明确目标 寻找合适的经营平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市场逐渐被细分。很多企业确立了自己的市场以后,往往会通过建立行业的标准、专利保护等手段建立起市场地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企业需要付出很大的进入成本。对一些企业而言,过高的进入成本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的瘫痪。因此,如果企业想要长期经营,需要自己确立自己的市场范围,充分的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另外,充分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很多的市场空缺,这些产品的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营销成本低,且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例如,苹果公司推出小而轻薄型的ipod来满足消费者在健身的时候听音乐的需求。要实现企业营销战略的创新,不仅要充分的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而且要明确目标,寻找合适的经营平台。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上购物由于其便捷、省时、省力的有点,逐渐成为一种举足轻重消费方式。很多企业和品牌选择建立自己的网店。然而电子商务也有很多弊端,在中国,由于专利保护方面的意识不够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很多产品被抄袭。而这些产品又不能很好地保证质量,最终导致很差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在选择自己的营销平台时一定要慎重。如果可以正确选择营销平台,企业的营销就可以高效顺利的进行;反之,不仅无法成功实现营销战略创新,反而导致品牌形象的破坏。 4确定合适的营销模式 合适的营销模式有助于产品营销的成功。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要把营销战略创新提高到企业经营战略的层面上,并且要严格把关产品质量,正确进行市场定位。而在确立市场营销模式方面,我们要注意与之前各个方面相呼应,不能产生矛盾。另外,我们要与时俱进。当今时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多,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也逐渐趋于个性化。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更是热衷于追求个性化。因此,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即“个性化”营销模式。在服装产业,这样的营销模式比较盛行。很多品牌把服装设计环节直接与销售环节无缝连接,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设计生产。此外,很多私人定制的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并且有逐渐壮大的趋势。除了“个性化”营销模式,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立体化的营销体系。从产品设计理念、质量以及营销理念等方面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还要建立完善的顾客服务体系,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5企业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在投入资金和精力在营销策略创新的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建立良好企业形象。例如,很多排污企业的产品往往不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企业要用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以及地方相应的法规,为地方居民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创建良好的企业的形象,企业主要以主人翁的精神,从自身做起,打造良好个人形象。例如,俞敏洪在个人形象塑造方面,非常注重亲和力,因此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整个新东方教育集团的企业形象。 6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数据平台 进行营销创新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建立完善的顾客关系数据平台。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很先进的预测技术或者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来预测顾客的行为。企业需要在顾客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进行投资,建立完善的顾客信息系统。完善的数据管理能够让企业了解顾客的动态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培养和维持顾客忠诚度。 7总结 本文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现状,电子商务、个性化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逐渐增长的趋势,分析了企业营销战略创新的重要意义,发现当前企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企业营销战略创新途径。以期对企业营销战略创新有所助益。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摘要] 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但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等重要缺陷。根据自身的特点应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 第一,选择较分散的目标市场。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第二,选择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短、更新速度快、顾客需求地域性较强的目标市场。运用正确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目标市场 产品策略 价格策略 促销策略 渠道策略 自机器大工业在世界上出现以来,每年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诞生,又有很多中小企业破产。在历经各种挫折与困难之后仍能坚持下来,很多中小企业继续成长和走向成熟,不少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大企业、大公司。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占现有企业总数的比例普遍都达到90%以上,甚至在“大企业王国”之称的美国已超过了95%以上。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是功不可没的,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外部提供的有利条件之外,主要还有赖于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相应优势。 中小企业除具有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但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等重要缺陷。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能否立足内外环境、结合其组织特点、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小企业的目标市场选择战略 将组成市场的不同群体找出来,然后为市场的某一特定群体开发产品,这一特定群体就被称这为“目标市场”。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企业就必须确定它们服务的目标市场。 1.中小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的重要性 三国时期,刘备初起之时力量薄弱,当时天下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势力比较大的则北有曹操南有孙权,而刘备审时度势,选取蜀中为据点,终成三分天下之势。其中刘备旗下将相的鼎力相助功不可没,但刘备在最初以蜀中为根据地,同时大肆宣扬自己是皇室宗亲,标榜自己乃仁义之士的种种举措则为这个局面展开了很好的头。 用市场营销学的观点来看,这里就有个目标市场选择的问题。我们常说的目标市场一般包括三个要素:目标地域、目标人群、目标需求。而刘备则正是在正确分析竞争者和消费者的基础上,选定了正确的目标地域——被曹操与孙权忽略的蜀中,锁定了正确的目标人群,并迎合了他们的目标需求——蜀中百姓渴望安定、尊崇仁君,从而为其日后市场地位的奠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中小企业的目标市场的选择 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其可以选择的目标市场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选择较分散的目标市场。分散的目标市场,顾客对商品的需求是小数量、多样化,而且售后服务要求较高、交货速度要快。大企业生产时一般以产生规模经济的市场规模为主,它难以适应小数量、多样化的要求。小企业可发挥自己灵活性的优势,抓住这些发散的目标市场。第二,选择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短、更新速度快、顾客需求地域性较强的目标市场。同样,这些目标市场是大企业进行规模生产所无暇顾及的,同样大企业选择这部分目标市场时,付出的成本较高,远不及小企业有优势。 二、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征地一席之地,除了要有正确的目标市场选择,还要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的选择等方面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1.运用正确的产品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必须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或改良产品的源源不断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而开发新产品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中小企业远远无法与大企业抗衡。在这方面,中小企业可借鉴香港的企业的明智选择。香港的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以中小企业居多,缺乏独立研制产品的条件。他们的产品策略主要是紧跟国际市场潮流,充分利用国际上的最新技术,研制仿制产品。 2.选择正确的销售渠道,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与制度下,绝大多数国际企业都未能将产品直接售于消费者,在他们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些中间媒介,这些媒介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有些中间媒介如批发商、零售商,在取得产品合法所有权之后,再转售出去;另外如经纪人,企业代表,销售人,负责寻找顾客,代表企业与人洽商,但他们并没有取得产品所有权。 3.采取适当的价格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国际企业常用的产品价格策略有: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价格策略、产品线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等。而对于中小企业一般采用低价法策略,满足顾客追求物美价廉的的动机,赢得市场优势。香港的产品常以物美价廉的姿态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这归功于香港的中小企业的价格策略,他们以微利低价全力推出新产品,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进而占领市场。由此可见,成功的价格策略,是中小企业营销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 4.选择正确的促销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产品的促销就是人们通过一些有意识的活动手段和媒介等来宣传、介绍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销售的目的。促销活动主要有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等方式。中小企业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促销活动,将其获得的竞争优势准确地传播给消费者,并得到目标顾客的认同理解。但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的限制,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应注重区域广告和公共关系的方式,或直接让利,把促销交给有实力的经销商。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实施市场营销战略计划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善于找先机和制度创新,发挥先行优势,并扬“船小好调头”之长,打主动战。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对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论述 1企业战略角度 企业的营销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层面上,不能在已有的产品基础上思考营销战略。而是应该在企业战略层面上做好布局。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营销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助于整个企业的长远经营。企业战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使命等,即回答企业要做什么,企业要怎样做的问题。在营销这个方面讲,属于战略范畴的就是我们最终要生产什么产品,我们产品的市场定位是什么,我们的营销理念是什么。把这些基本的问题回答好,并且进行相应的创新,这有助于产品的成功经营。在大家提倡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时代,很多企业尤其是食品企业积极研发非油炸食品,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都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 2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保证产品的质量脱离了产品的营销犹如空中楼阁,即使创意很新颖,也不会持久。因此,企业如果想成功地进行企业的营销策略创新,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夯实基础。首先,在产量方面,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经营模式,例如更新设备、企业间的联合、外包等,从而确保提供充足产品,这样可以确保高的顾客满意度,从而逐渐建立顾客忠诚度。然后是产品质量方面。尽管,当今时代,市场上的很多营销理念都跟随消费者不同层面的需求而改变,但是如果只是产品的营销理念发生改变,而产品的质量没有改进,消费者也不会对产品保持长期的忠诚度。在这些方面,海尔公司一直很踏实地实践“真诚到永远”的诺言,保障产量和产品质量。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生产制造业利润率逐渐降低的情况,海尔一直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相反,三鹿奶粉生产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最终不仅是失去顾客满意度,而是使积累了多年的品牌在瞬间崩塌。 3挖掘市场潜在需求,明确目标 寻找合适的经营平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市场逐渐被细分。很多企业确立了自己的市场以后,往往会通过建立行业的标准、专利保护等手段建立起市场地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企业需要付出很大的进入成本。对一些企业而言,过高的进入成本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的瘫痪。因此,如果企业想要长期经营,需要自己确立自己的市场范围,充分的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另外,充分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很多的市场空缺,这些产品的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营销成本低,且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例如,苹果公司推出小而轻薄型的ipod来满足消费者在健身的时候听音乐的需求。要实现企业营销战略的创新,不仅要充分的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而且要明确目标,寻找合适的经营平台。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上购物由于其便捷、省时、省力的有点,逐渐成为一种举足轻重消费方式。很多企业和品牌选择建立自己的网店。然而电子商务也有很多弊端,在中国,由于专利保护方面的意识不够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很多产品被抄袭。而这些产品又不能很好地保证质量,最终导致很差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在选择自己的营销平台时一定要慎重。如果可以正确选择营销平台,企业的营销就可以高效顺利的进行;反之,不仅无法成功实现营销战略创新,反而导致品牌形象的破坏。 4确定合适的营销模式 合适的营销模式有助于产品营销的成功。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要把营销战略创新提高到企业经营战略的层面上,并且要严格把关产品质量,正确进行市场定位。而在确立市场营销模式方面,我们要注意与之前各个方面相呼应,不能产生矛盾。另外,我们要与时俱进。当今时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多,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也逐渐趋于个性化。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更是热衷于追求个性化。因此,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即“个性化”营销模式。在服装产业,这样的营销模式比较盛行。很多品牌把服装设计环节直接与销售环节无缝连接,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设计生产。此外,很多私人定制的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并且有逐渐壮大的趋势。除了“个性化”营销模式,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立体化的营销体系。从产品设计理念、质量以及营销理念等方面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还要建立完善的顾客服务体系,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5企业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在投入资金和精力在营销策略创新的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建立良好企业形象。例如,很多排污企业的产品往往不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企业要用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以及地方相应的法规,为地方居民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创建良好的企业的形象,企业主要以主人翁的精神,从自身做起,打造良好个人形象。例如,俞敏洪在个人形象塑造方面,非常注重亲和力,因此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整个新东方教育集团的企业形象。 6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数据平台 进行营销创新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建立完善的顾客关系数据平台。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很先进的预测技术或者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来预测顾客的行为。企业需要在顾客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进行投资,建立完善的顾客信息系统。完善的数据管理能够让企业了解顾客的动态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培养和维持顾客忠诚度。 7总结 本文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现状,电子商务、个性化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逐渐增长的趋势,分析了企业营销战略创新的重要意义,发现当前企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企业营销战略创新途径。以期对企业营销战略创新有所助益。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摘 要】自二00五年四月一日《中华人民共以及国电子签名法》及《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新兴的电子认证业务患上到快速发展。电子认证业务(通过发放数字证书来解决网络身份认定、信息加密传输、数字签名以及网上行动不可抵赖等问题)已经经成为信息安全的首要组成部份。与全世界电子认证市场相比,我国目前处于1个电子认证业务快 速增长的时代。电子认证企业如何制订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捉住市场机遇晋升核心竞争力,从而确保其业务可延续发展已经是燃眉之急确当务之急。 【症结词】市场营销;电子认证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电子认证 依据《电子认证服务业“1025”发展计划》,到“1025”末期,我国将构成笼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基本构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电子认证市场范围突破八0亿元,电子认证市场潜力巨大。从市场角度来看,电子认证业务触及到的潜伏利用市场无比广泛,单单从公共信息服务这个领域来看,社保、医疗、保险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将逐渐深化电子认证的利用,电子病历、电子保单、电子税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更多业务将患上到广泛展开。 1、市场营销基本内涵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动身点,有规划的组织各项经营流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以及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进程。通过互相调和1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以及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进程。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是1个暂新课题,其营销策略无比值患上钻研,拥有行业业务推动意义。 2、电子认证及电子认证企业内涵 在钻研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前,先理解甚么是电子认证是无比必要的。在现实糊口中,人们通过出示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表明自己的身份。在网络环境下,大家通常互不见面,如何肯定对于方的身份呢?一样需要有1个相似公安机关的第3方机构,为网络用户发放身份标识——电子身份证(即数字证书)来表明其合法的真实身份。数字证书是证明网络用户身份的信息文件,用于网络通信中辨认通信者的合法身份,而发放数字证书的认证机构(简称CA机构),也就是依法核准能从事电子认证业务的电子认证企业。 比其他企业,电子认证业务和电子认证企业独具特点,从事电子认证业务的企业均认识到数字证书运营收益高,只要证书通过利用发放下去,每一年可带来固定的收入及利润。但因为电子认证业务是1个新型业务,电子认证企业均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如何胜利营销拓展范围化的电子认证用户市场?采用何种策略走上1条可延续发展道路?下面进行1些探讨。 3、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患上知电子认证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实现数字证书用户的范围发放,从用户的数字证书服务及使用费中取得利润。因而,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以扩展市场的证书销售量以及增添市场客户为中心而开展的。它的核心是:电子认证企业必需面向市场、面向业主利用部门以及终究的系统利用终端用户,必需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并及时对于营销策略做出各种有效调剂以及立异利用,本人认为: 第1、立异“品牌”营销策略 品牌战略的施行是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电子认证企业目前大多处于成长阶段,品牌实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但依据行业、市场以及企业资源状态,趋利避害,解除不利影响,不失为明智选择。 第2、立异电子认证服务策略 通过业务流程立异以及技术支撑手腕整合服务资源,树立出产以及营销联念头制,在售前、售中以及售后各个阶段,为客户提供高效、利便的服务,拓展点CA发放方式;终究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虔诚度。深刻细致地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对于于不同的细分市场以及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的服务策略,采用不同的营销手腕。当用户群体发展到必定范围时,加快客户端服务外包的策略服务,为节省本钱以及提供服务质量,稳住市场以及用户,需要采取该策略进行市场的推行以及进1步的用户发掘。 第3、价格策略的选择 需要走捆绑式利用推行以及1证多用相结合的捆绑式使用销售模式,立异电子认证收费模式,走1证多用相结合的捆绑式使用销售价格模式:踊跃推进大行业利用和证书客户端利用,走证书用户1证多用的捆绑式利用使用模式,踊跃推进税务、工商、通讯运营商等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利用,1方面拓展组织机构电子认证以及自然人电子认证的利用,另外一方面应知足用户自己需求开辟新的证书用户,在用户基本证书年服务费的基础上,每一开通1个新利用,依据利用的次数和利用的价值的区别,收取不同价格的利用开通费用。 注:本人但愿该钻研为推进我国新型电子认证行业的经营战略以及市场拓展拥有现实意义以及鉴戒意义,本论文仅仅是本人在公司多年的市场营销工作中的 总结以及体会,但愿对于行业能有参考价值,并敬请各位专家指导赐教!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谈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一、传统经济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观点把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看成是一项单纯的销售手段,是帮助企业扩展市场销售渠道、将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辅助活动,传统观点认为消费者永远追求物美价廉的产品,对于产品的样式、包装、附加服务、文化内涵等其他延伸的东西远远没有价格更为看重,因此,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传统的观点还认为,没有必要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必要的细分,总是试图用一种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要,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低成本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种观点还认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市场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以此增加企业的利润,等等。 总而言之,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还处于一种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种手段和技巧,而没有上升到一种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和重视。现代企业的营销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和执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的实现和执行。 二、新经济背景特点及其对企业营销战略的影响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市场逐渐联系到了一起,众多的企业营销活动者在一个场合同台竞技。新经济背景下与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密切相关的因素及其对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来说,最重要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手段和平台,利用电子商务的强大手段,企业可以以传统营销手段无法做到的低成本开展一对一营销活动,可以帮助营销者收集消费者的信息,进而分析和挖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模式,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第二、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频率加快。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及其在商品生产中的快速运用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导致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产品开发的成本能否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及时地收回并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同时也是每一个阶段的营销策略必须考虑的问题,每个阶段的营销过程的策划、组织和统筹工作都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作为参考依据,营销活动的预算和投入必须考虑到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能否收回。 第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产品的替代性越来越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目前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已经完成,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样的现实要求企业不能再依靠传统的营销战略,采取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而要进行市场细分、发现不同的需求和模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赢得局部优势。 三、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战略新思维的内涵及对策 针对以上对于新经济特点的论述及其对企业营销战略的影响,结合企业目前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不足和误区,提出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战略的内涵并采取相应策略加以实施和执行。 第一、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营销活动和一对一营销服务。电子商务缩短了企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传统营销活动的中间环节,使消费者和生产比较低的成本面对面的接触,这就使得企业营销活动者可以采取传统营销者无法采取的手段来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企业营销活动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对面接触,营销者对于消费者的了解是第一手资料,因而也对消费者的了解和掌握也更真实,对消费者的需求分析的准确性也更高,从而更能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 第二、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购买特征和购买行为进行市场细分,发掘和识别不同目标市场的细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市场细分是消费者消费特征和购买行为模式发掘和模式识别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机会发现的重要方法,市场细分强调需求的差异性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异质性,把不同的消费者群分成若干的以需求特征和购买模式标识的细分市场,然后针对性制定营销策略并开展营销活动,可以提高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注意社会和公众利益。一个品牌的建立可能需要很多年艰苦的努力,但毁掉一个品牌确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新经济形势下,特别是那些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行业,其营销活动必须转移到社会公众注意力比较集中的环保问题,重点宣传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无公害性和环保性。 四、结语 新经济背景下有着较传统经济不同的经济形势和特征,客观上要求新形势下的企业营销活动要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的营销活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是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灵魂,因此,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要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制定和执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开展市场细分和市场调研,在营销活动中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和环保要求的表达。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革新思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入WTO之后,更多的大企业进驻中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有立足之地,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当今,市场营销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首先考虑的第一任务,所以市场营销的创新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认真地探索和研究企业在新世纪市场营销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当前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营销创新是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需要,当前中国企业市场营销主要面临着下面几个问题: 1.1营销观念狭隘守旧 我国有很多企业在营销中,过于强调销售业绩,忽视产品售后服务的美誉建设;强调销售人员单兵作战能力,忽视销售人员相互协作;强调销售部门对企业兴旺的关键性作用,忽视销售部门与其他工作部门的密切联系。与时俱进的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整体营销观念的贯彻,要求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密切协作,在各尽其责中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1.2企业高层营销管理缺位现象严重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比较重视营销工作,但营销却只是企业营销部门的事,企业高层或没有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或管理职责不到位,因此,这种“重视”具有明显的局部性、不确定性和非过程性,造成企业营销不系统、不全面、不到位。高层管理缺位带来了许多危害:①企业全部的营销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影响企业整体营销优势的发挥;②营销决策缓慢;③营销缺乏方向。企业营销高层缺位时,企业的营销只能是营销部门跟着感觉走,仅仅是以卖出产品为核心目标,企业的整个营销系统没有战略、没有方向,营销人员“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结果是企业产品无法销售出去,还会严重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形象。 1.3企业市场营销与其他部门脱节 市场营销是以研究综合性市场营销活动及规律为目标,它通过发现顾客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对产品与服务的要求,再通过有效的促销、分销渠道和价格策略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要求企业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目标,从而确立了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市场营销是由企业顾客及相关环境因素组成的系统,体现了企业和顾客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相互协调关系。它与企业其他部门是相互制约、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是构成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总是把市场营销同其他部门割裂开来,单独做市场营销决策和计划,结果,必然影响到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及整体的发展。 1.4对企业营销网络作用的忽视 网络如同人体的血管,要依靠市场营销实现资金的循环,保证企业的生存成长。在这个网络中,任何部分的病变,都可能损伤企业的肌体,乃至企业的生命。国内多数企业并没有在市场网络上下功夫,它们只注重产品生产,无计划、无目标地销售产品,这样,不仅浪费营销资源,而且无法取得好的营销业绩。 1.5创新能力欠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将逐步替代工业经济成为国际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型经济,强调创新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企业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营销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1.6市场营销中顾客服务体系的创新存在不足 企业都清楚,顾客是上帝,失去了顾客企业就无法生存。但很多企业却只顾眼前利益,在市场营销中,忽视了顾客服务体系的创新,只开展一些单纯的售后服务,并且大多数是等顾客有了问题后找上门才提供服务。也有很多企业只是简单地委托某些维修企业进行售后服务,并没有把顾客服务纳入企业整个营销系统,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培训及经费支持,直接影响到顾客服务的质量。顾客服务体系的创新是赢得顾客忠诚度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把顾客服务体系纳入到市场营销系统中,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买到“顾客”,从而为企业买到明天,买到未来。 1.7企业缺乏营销战略 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现在,中国的许多企业正如这架飞机,太需要战略了。得战略者得天下,真诚的“海尔”、永固的“长城”、绚丽的“长虹”、高飞的“小天鹅”、毫不屈服的“乐凯”与豪情万丈的“用友”,都为其他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而当前多数的中国企业只是计划当期,得过且过,初创时就不曾设想过将来,造成企业盲目运行。一艘没有航向的船,只能在大海里随意漂泊,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企业的发展需要蓝海战略,主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①重建市场边界。②注重全局而非数字。③超越现有需求。④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⑤克服关键组织障碍。⑥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 2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略 2.1树立以产品、服务、质量竞争为主,价格竞争为辅的现代营销理念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科技营销手段的广泛应用,信息高速流动,产品硬件标准趋同,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渐形成,商品的品种、质量和价格大体相当,利润已低到接近成本且平均化,这一切使价格竞争几乎达到极限,在价格不能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时,企业之间竞争主要转向非价格的竞争,包括通过产品的品种、质量、性能、专利、品牌、款式、特色、包装等各种促销活动来唤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并使其购买产品,从而达到战胜竞争对手的目的。 当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谁能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谁就能赢得顾客,赢得市场。服务竞争正是适合这一规律应运而生的,它是对传统的竞争模式的变革,它属于非价格竞争的范围,其核心是要求企业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合顾客各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竞争。营销是一个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政府和社会都能获益的过程,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方便人、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在新世纪,营销手段必须要满足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当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确定某个组织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设计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方案,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要,其目的是通过与重要的客户建立有特定价值倾向的关系,创造顾客满意并且获取利润。 2.2尽快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科学、高效的营销网络 营销网络可以促进商品流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 业营销意识的增强,网络也被赋予了营销推广的重要职能。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及员工都必须树立起市场营销观念,服从市场营销,服务于市场营销,全面树立“市场第一、顾客至上”的营销理念。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营销的需要来确定企业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配置,分配经营资源,决定企业总体发展方向。要不断改革流通渠道,导人新的渠道模式,壮大客户群体,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立体交叉的营销网络,要不断开发新的营销形态和模式,开拓营销网点,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当然企业在开拓营销网络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社会责任的原则,要依法办事,不可违法经营,如企业要按法律要求保护消费者及其利益,并使其享受应该享有的权利,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又要符合道德规范,符合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 2.3强化营销管理、创新营销组织 现在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已比较重视营销工作,但是在营销管理中具有明显的局部性,不系统、不全面,常常造成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营销职能,整体营销职能大打折扣。高层营销管理决定企业的营销方向,当它缺位时,必然导致营销部门工作缺乏方向而盲目指挥。感觉营销是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特色,他们首先追求“感觉对路”,虽然在转型市场中有其理由,但也有大的风险,中国商界的“大起大落”、“流星闪现”现象就是代价。高层的营销管理在市场营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许多企业的营销工作没有真正地组织起来,难以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开发需要,建立销售组织体系、市场信息管理体系、目标和计划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销售管理体系明确销售管理层次及其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目标市场和市场目标、销售管理人员和业务员、经销商、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织起来,使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紧密地协作,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攻防能力,最大限度地赢得用户,实现最佳的营销目标。现代营销强调的是整体攻防能力,企业应不断对营销组织进行创新,使其精简、反应快速。21世纪信息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网络化和自动化。由互联网带来的速度、效率,使得工业社会建立的营销组织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市场营销环境。 适应网络时代变化的营销组织要求反应迅速、沟通畅通、加强企业内外的协调和互动。传统的产品部门、分销部门、广告部门、公关部门和推销部门等都会被逐一淘汰,未来企业营销构架特征是不设中层管理机构,层级减少,20世纪层级组织体系将由网状组织体系取代。因为信息化社会的市场竞争强调的就是速度,产品更新换代快、消费者行为变化快、竞争对手反应敏捷、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等因素,都制约着市场营销组织建立的模式。因此,精简、富有弹性和互动、极具效率并且高度自动化、网络化,将是营销组织在信息化社会设置的基本原则。 2.4建立一支专业化、正规化、知识化的营销队伍 企业是够拥有一支专业化、正规化的营销队伍,事关企业营销的成功与失败。营销创新能否成为我国企业营销的主旋律,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知识型的营销人才。新的营销人才不再是经营型而应是知识型的营销人才。他们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丰富的市场营销理论,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能够正确引导客户的消费观念,灵活运用综合知识使科技与营销完美结合,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利润的最大化。 2.5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当今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科技竞争。在这方面,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吸收先进技术并予以创新。这样,企业的产品才可以走在市场前列,名扬中外的熊猫电子集团正是坚持科技开路而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对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摘 要】自二00五年四月一日《中华人民共以及国电子签名法》及《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新兴的电子认证业务患上到快速发展。电子认证业务(通过发放数字证书来解决网络身份认定、信息加密传输、数字签名以及网上行动不可抵赖等问题)已经经成为信息安全的首要组成部份。与全世界电子认证市场相比,我国目前处于1个电子认证业务快 速增长的时代。电子认证企业如何制订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捉住市场机遇晋升核心竞争力,从而确保其业务可延续发展已经是燃眉之急确当务之急。 【症结词】市场营销;电子认证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电子认证 依据《电子认证服务业“1025”发展计划》,到“1025”末期,我国将构成笼盖全国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基本构成可靠电子签名认证体系,电子认证市场范围突破八0亿元,电子认证市场潜力巨大。从市场角度来看,电子认证业务触及到的潜伏利用市场无比广泛,单单从公共信息服务这个领域来看,社保、医疗、保险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将逐渐深化电子认证的利用,电子病历、电子保单、电子税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更多业务将患上到广泛展开。 1、市场营销基本内涵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动身点,有规划的组织各项经营流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以及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进程。通过互相调和1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以及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进程。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是1个暂新课题,其营销策略无比值患上钻研,拥有行业业务推动意义。 2、电子认证及电子认证企业内涵 在钻研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前,先理解甚么是电子认证是无比必要的。在现实糊口中,人们通过出示公安机关签发的身份证表明自己的身份。在网络环境下,大家通常互不见面,如何肯定对于方的身份呢?一样需要有1个相似公安机关的第3方机构,为网络用户发放身份标识——电子身份证(即数字证书)来表明其合法的真实身份。数字证书是证明网络用户身份的信息文件,用于网络通信中辨认通信者的合法身份,而发放数字证书的认证机构(简称CA机构),也就是依法核准能从事电子认证业务的电子认证企业。 比其他企业,电子认证业务和电子认证企业独具特点,从事电子认证业务的企业均认识到数字证书运营收益高,只要证书通过利用发放下去,每一年可带来固定的收入及利润。但因为电子认证业务是1个新型业务,电子认证企业均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如何胜利营销拓展范围化的电子认证用户市场?采用何种策略走上1条可延续发展道路?下面进行1些探讨。 3、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患上知电子认证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实现数字证书用户的范围发放,从用户的数字证书服务及使用费中取得利润。因而,电子认证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以扩展市场的证书销售量以及增添市场客户为中心而开展的。它的核心是:电子认证企业必需面向市场、面向业主利用部门以及终究的系统利用终端用户,必需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并及时对于营销策略做出各种有效调剂以及立异利用,本人认为: 第1、立异“品牌”营销策略 品牌战略的施行是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电子认证企业目前大多处于成长阶段,品牌实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但依据行业、市场以及企业资源状态,趋利避害,解除不利影响,不失为明智选择。 第2、立异电子认证服务策略 通过业务流程立异以及技术支撑手腕整合服务资源,树立出产以及营销联念头制,在售前、售中以及售后各个阶段,为客户提供高效、利便的服务,拓展点CA发放方式;终究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虔诚度。深刻细致地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对于于不同的细分市场以及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的服务策略,采用不同的营销手腕。当用户群体发展到必定范围时,加快客户端服务外包的策略服务,为节省本钱以及提供服务质量,稳住市场以及用户,需要采取该策略进行市场的推行以及进1步的用户发掘。 第3、价格策略的选择 需要走捆绑式利用推行以及1证多用相结合的捆绑式使用销售模式,立异电子认证收费模式,走1证多用相结合的捆绑式使用销售价格模式:踊跃推进大行业利用和证书客户端利用,走证书用户1证多用的捆绑式利用使用模式,踊跃推进税务、工商、通讯运营商等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利用,1方面拓展组织机构电子认证以及自然人电子认证的利用,另外一方面应知足用户自己需求开辟新的证书用户,在用户基本证书年服务费的基础上,每一开通1个新利用,依据利用的次数和利用的价值的区别,收取不同价格的利用开通费用。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现代企业的客户资本管理(市场营销论文) 内容提要:客户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与业务往来者之间的组织关系的价值,是客户与企业保持业务往来关系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客户资本是企业与客户共同形成的学习性资产,具有极强的外生性和较弱的投资性。客户资本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度量。企业客户资本的管理应通过建立客户主文件、建设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设立呼叫中心、进行组织变革和培育适合客户资本管理的企业文化等途径来实施。 客户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90年代初,瑞典斯堪的亚公司的智力资本主管列夫·埃得文森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休伯特·圣翁奇提出了智力资本的概念。他们认为,客户资本是指企业与业务往来者之间的组织关系的价值,是客户与企业保持业务往来关系的可能性。一般地说,构成客户资本的基础是客户库、营销渠道、企业信誉、服务力量和客户忠诚等。 与传统的资本形态及企业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相比,客户资本存在如下特性: 1.客户资本是企业与客户共同形成的学习性资产 企业是形成客户资本的主导力量,但不是惟一的力量。客户资产的形成是企业与客户交互学习的结果。客户应该是企业知识的重要源泉,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向客户学习的方面包括:(1)客户通过“用中学”形成的知识;(2)客户需求的变化;(3)客户单位的技术瓶颈;(4)客户可能使用某种更新产品的能力;(5)客户设计产品的技能。 2.客户资本具有极强的外生性 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结构资产、人力资本等内生性资产形态相比,顾客资本的形成、维持和运用均不能由企业单方面决定,它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顾客的价值观、态度和其他心理特征。此外,顾客忠诚度的培养和维系还受到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改变和行业环境改变的影响,因此,企业的客户资本具有极大的外生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对客户资本的投入必须有延展性和长期性,不能一蹴而就。 3.客户资本具有较弱的投资性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结构资产、人力资本等资本形态均可通过直接投资、专利技术入股、管理模式的输出等方式而形成权益资本。而企业客户资本的载体是客户,客户强烈的能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使得企业无法将顾客的忠诚度作为投资的工具,而只能将客户资本中的营销渠道、服务力量等当作权益资本来获取投资收益。 4.客户资本具有极强的价值整合性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不同的资本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企业的职能管理必须服从于、服务于企业的价值观,而不论企业遵循何种价值观念,最终都必须通过客户才能实现。客户不仅是企业的利润来源,而且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宗旨的重要载体。因此,没有良好的客户资本,企业其他资本形态的效益发挥和价值实现就没有可能。 客户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像其他资本形态那样具有可度量性。为了反映客户资本的存量、结构和动态特性,瑞典斯堪的亚公司设计出了本公司的客户情况表(见表1)和智力资本平衡表。智力资本平衡表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财务、顾客、运作过程、更新和发展、人力资源。顾客部分设置了27个指标,反映5个方面的内容:顾客类型、顾客忠诚度、顾客角色、顾客支持和顾客成功。更新和发展部分反映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基础,它用61个指标来衡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顾客、市场吸引力、产品和服务、战略伙伴、基础设施、员工。应该说,这一方面的大部分指标仍然是企业客户资本的表征。 1.企业客户资本的顾客部分衡量指标: (1)顾客通过电话和其他电子设备与公司联系成功的概率(由抽样调查得来) (2)回头顾客的比率; (3)销售网点的数目; (4)内部的信息技术顾客数; (5)外部的信息技术顾客数; (6)合同数/信息技术员工数; (7)顾客对信息技术的熟悉比率。 2.企业顾客资本的更新和发展部分衡量指标: (1)市场费用/生产线; (2)改善“方法和技术”所占的时间比例; (3)顾客平均购买力/年; (4)为顾客开展新的服务和培训方面的花费; (5)顾客主动与公司接触的次数/年; (6)在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方面的投资; (7)合作伙伴设计的产品占总产量的比例; (8)合作伙伴提供顾客培训、顾客服务所占的比例; (9)公司和战略伙伴在培训方面的总投资; (10)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价值、能力、升级费用; (11)管理信息系统对公司投入的贡献; (12)公司销售系统的总价值、能力、升级费用, (13)销售系统对公司收入的贡献; (14)过程控制系统的总价值、能力、升级费用; (15)过程控制系统对公司收入的贡献; (16)公司通信网络的总价值、能力、升级费用; (17) 通信网络对公司收入的贡献。 表1斯堪的亚公司的客户情况 1994年 市场份额 14524 失去顾客 资金资产,每个客户超出斯达林克公司值 78(单位:千瑞典克朗) 客户满意度(1-5分制) 资料来源:[英]安妮·市鲁金:《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1998年第1版,第29页。 此外,安妮·布鲁金还设计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客户管理状况的“客户审计表”,它也是一种初步衡量客户资本的有效工具。 1.建立客户主文件 要有效地实施客户资本管理战略,企业可以从深入收集顾客数据并加以分类着手。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挖掘(Data mining)、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ing)和CTI技术完成分类和顾客喜好等信息的收集工作。也可以通过顾客交流和市场研究等多种途径来收集数据,然后将其按照可用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通过数据挖掘或数据归档(Data profiling)等分析技术,更好地了解顾客的类型和趋势。 2.建设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顾客的知识、经验、欲望和需求等都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传统企业管理的着眼点往往在后台,而对于哪种产品最受欢迎、哪些客户是最赚钱的客户、售后服务有哪些问题等前台问题,企业则重视得不够。这一忽略往往导致大规模的客户流失。商业经验表明,一般公司平均每五年失去其一半客户,而建立新客户的难度则是保持老客户的5~10倍。CRM系统就是一种专门管理企业前台业务的系统,它提供了一个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客户信息的系统,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其客户关系资源,也为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从容自如地面对客户提供了科学手段和方法。在电子商务中,CRM系统则是一种在企业及其客户、供应商和业务伙伴之间建立无缝的通过Web进行协作的能力,可通过包括Web在内的多种渠道来跟踪和管理与客户进行的交流和交易。 CRM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销售力量自动化(SFA)、营销自动化(MA)和客户服务。它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吸引客户和留住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在企业流程彼此融合的情况下,采用CRM系统的公司便有灵敏的客户回应能力,这种回应能力必然会增进客户的忠诚度,同时使公司得以吸引新的客户并促进销售的增长。特别是在与客户交流频繁、客户支持要求高的行业,如银行、保险、房地产、电信、家电、民航、运输、证券、医疗保健等行业,采用了CRM后,都会获得显着的回报。根据Gartner的抽样统计,通过CRM系统采用主动式客户服务的企业,其销售收入增加了15%到20%不等。 呼叫中心(Call center)也称为客户服务中心、客户关照中心、客户联系中心、客户支持中心等。传统的呼叫中心是指几个人工座席代表 (Agent)集中处理呼叫业务的场所。随着分布式技术的引入、自动语音应答设备(VRU)的出现以及Internet的迅速发展,呼叫中心的定义有了新的内涵。现代呼叫中心是一种基于CTI技术(计算机网与通信网集成)的一种新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它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工作组,这些成员既包括一些人工座席代表,又包括一些自动语音设备。他们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共享网络资源,为客户提供交互式服务。现代呼叫中心的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客户服务的单纯意义而成为了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和企业增值流程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完备的呼叫中心具有以下多方面的功能: 1.我们知道自己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对象吗? 2.我们知道客户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而不是买我们的竞争对手的产品吗? 3.我们发展长期客户的潜力如何? 4.我们的客户中,长期客户占多大百分比? 5.通过什么活动能够产生长期客户? 6.与客户联系的最佳时间是何时? 7.隔多长时间与我们的客户联系一次? 8.什么活动能使我们的客户变成真实忠实客户? 9.对于有简介记录的客户,我们有没有恰当的销售渠道? 10.我们的销售人员有能力向记录客户推销吗? 11.向记录客户进行销售每次平均费用为多少? 12.失去一个客户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是多少? 13.失去一个市场百分点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是多少? (1)呼叫中心是企业对客户的单一联系窗口。呼叫中心能提供客户一个明确且单一的对话窗口,提供一次购足(one-stop)的服务,解决客户询求协助的困扰并避免干扰内部作业。 (2)呼叫中心是企业能让客户感受到价值的中心。呼叫中心能提供给客户在产品核心功能之外的更多的附加价值,例如个性化咨询服务,24小时电话服务,这些附加价值有助于协助客户解决问题,增加客户满意度。 (3)呼叫中心是企业的市场情报和客户资料中心。企业透过呼叫中心来接近市场,有下列几种途径:收集客户的抱怨与建议;收集客户的基本资料、偏好与关心的议题,建立客户资料库;先透过呼叫中心、网站上参观人潮、客户来信等通道来了解市场的动向。 要想完成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移,企业的组织结构就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HP为例,它在2000年10月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彻底的一次改革,其改革成果之一就是将HP按产品线划分的组织结构重组为按客户划分的组织结构。将面对客户的前端部门按照全球客户部、商务客户部、大客户部、新经济客户部和电子销售部划分为五个组织,分别针对企业、商业和消费者市场,负责解决方案的设计、销售和全面客户服务模式。客户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联系点与惠普打交道,并获得全面解决方案,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从一个部门只能获取其中的一部分。此外,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按客户行业、客户所在区域等划分组织结构,这几种方式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5.培育适合客户资本管理的企业文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客户拥有更全面的信息和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用一系列功能强大的网络商品搜寻工具。虚拟人管理是指个体消费者拥有自己独立的电子空间,他们在因特网上运用软件扫描网络,软件根据个体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最优的产品和服务。虚拟人管理强化了消费者的用户主导权,它打破了市场交易各方的权力平衡关系;使主导权从卖方转向买方,使交易按照消费者所喜欢的方式进行。消费者通过设定自主软件中的消费格式而使个人消费变得理性化和程式化,从而使传统商业广告的诱惑效益快速下降。这就是说,单纯的“推 销”会显得更加无能为力。当用户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销售就从供应商的“推”变成了客户主动的“拉”。当客户试探性地与公司推广或销售人员联系的时候,他心中很可能已经大致明确了他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已经确定了他的预算。如果公司销售人员能够及时地探测到了这个潜在客户心中的需求,根据这些信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把握客户的心理,将他发展成为忠实的“回头客”。由于通过这种大量的持续的“一对一”的客户接触所需要的费用正在大幅度降低,如果把大众营销的开支平均到每个新客户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用“拉”的方式效率更高,而效果也更令人满意。CRM的效用正是这样体现出来的,它把“为客户解决需求”的理念贯彻到电话服务系统(CTI)、自动销售系统(SFA)、市场推广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等与客户打交道的所有环节中,客户只要向企业发出任何联系信号,每个部门就都知道他寻求的目标、购买习惯、付款偏好和最感兴趣的新产品等等,他对这个企业的感情和关系就这样逐步地得到了深化。因此,一个真正贯彻了客户资本管理理念的企业一定也实现了企业文化的转变,即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从以推销产品为目的转向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企业内部则从各部门的多头作战转向团队协作。 企业市场营销论文:电网经营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风险及其对策 摘要:“厂网分离”迫使电网经营企业把主要利润来源从发电侧转向售电侧,电力市场营销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相关的风险不容忽视。 电力欠费风险、窃电及线损风险、市场风险、“两改一同价”相关的风险、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风险是主要的市场营销风险。 防范市场营销风险要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严格依法经营、实现城乡经营一体化、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 关键字:电网经营企业市场营销风险成因及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电网经营企业也不例外。当前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厂网分离”迫使电网经营企业把主要利润来源从发电侧转向售电侧,电力市场营销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相关的风险不容忽视。 据中国能源网转引中国电力网7月1日的报道,电费拖欠问题使得印度国家电力委员会破产,今年已经亏空51亿美元。由于大面积窃电,消费者拒绝交费,可观的补贴和为农民无偿供电,国电委员会的财政一直飘红,一些省的输配电损失高达50。这是电力市场营销风险的生动例证。 一、电力市场营销的主要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1、电力欠费风险。当前电网经营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电费回收困难,以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截止20__年底,新欠和历欠电费达7.95亿元,约占全年应收三项电费162.26亿元的4.9。巨额电力欠费造成电网经营企业虚赢实亏、资金周转困难,形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巨额电力欠费的形成,有用电企业经营困难、社会法制不完善等外部原因,特别是近年来,国有企业以破产、改制方式“金蝉脱壳”、偷逃电费的情况日益严重,此外,农电体制改革期间,被解聘的农村电工大量拖欠电费甚至携款外逃也时有发生。从内因看,长期以来实行以资金结零“硬指标”考核电费回收,忽视对电费回收过程的规范管理,瞒报欠费、垫交电费、挪用电费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也是造成电力欠费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窃电及线损风险。窃电已经成为电网经营企业效益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东北电网每年被窃电量约20亿千瓦时,其中辽宁省达10亿千瓦时,折合损失3亿元。业内人士指出,省级电网经营企业因窃电受到的全部损失,可达到总供电量的1左右。 窃电之所以成为电网经营企业的顽疾,主要是窃电具有“高收益”,同时由于对窃电分子的打击不够有力和不够一贯,窃电又具有“低风险”。 一般来说,窃电损失可以归于管理线损的范畴,相对于窃电形成的损失,线损管理的粗放和对企业造成的潜在损失没有得到得到足够和充分的认识。以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20__年售电量为386.99亿千瓦时,线损率为8.83,如按上年线损率10.73计算,相当于少损电量8.07亿千瓦时,按20__年售电均价395.12元计算,相当于少损电费3.19亿元。这一方面说明河南省电力公司20__年线损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线损管理中的巨大潜力。 当前电网经营企业的线损风险,突出表现在基层单位线损指标不真实上,主要原因有基层单位线损考核点计量装置误差超标,供、售电量统计和抄表时间上的不对应,线损率“四分”考核不落实,为完成上级线损考核指标而人为造假等。 3、市场风险。电网经营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电价和售电量两方面。 当前对电网经营企业电价产生推高效应的主要因素有:独立发电企业投入巨资进行环保改造等引起上网电价上涨,国家电价体系中新增输、配电价,贴费取消后输配电网络建设资金缺口,多年来累积下来的巨额欠费风险尚未释放,城乡电网改造的巨额投资贷款还本付息,城乡居民“一户一表”后运行维护、劳动定员和人工成本、商业投保等费用的增加,以及国家要求逐年增加利润和调高电力税收等政策的影响等。相应的电价降低因素不足。 电价是由国家管制的,降低电价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既定目标,如果电价水平低于电网经营企业正常运营的成本,企业风险会特别巨大而深远。 由于电能的需求弹性较小,现阶段可能导致企业售电量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方经济不景气、营业区划转或大用电客户转向独立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等。 4、“两改一同价”的相关风险。主要有产权移交后增加的安全风险和两网改造的资金还贷风险等。 随着农村电力资产的移交和城市居民“一户一表”的推行,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着产权延伸,因触电人身伤亡等电力事故对电网经营企业的索赔会越来越多,一次赔偿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 从荆州局几个农村县市局的情况看,尽管当前农村居民实行的过渡期电价比城镇居民生活用电电价高出0.3元左右,但由于线损较大、运行维护费用偏高,如支付贷款本息就形成亏损。 此外,农用电力设施被盗也时有发生,如荆州局所属公安县电力局20__年10月以来2年多时间,被盗低压线路价值达100多万元。 5、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风险。近几年来,基层电力职工因抄表收费、查处窃电以及停电催费等工作原因,受到谩骂、围攻、殴打等人身威胁和伤害事件呈现上升趋势。 基层营销职工普遍呼吁加强电力执法工作,在对“你最希望解决的实际困难”进行问卷调查时,近一半的职工选择了“强化电力执法”。 从本质上说,电力市场营销风险的形成可以归纳为两大 方面的原因:从内部看,是由于企业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和经营管理的粗放,如欠费风险、窃电及线损风险等,这是下一步电网经营企业自身努力的主要方向;从外部看,宏观经济、法制环境和国家电力改革相关政策的影响,也给电网经营企业带来潜在的市场风险和“两改一同价”相关风险、电力职工人身伤害风险等,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二、电网经营企业防范市场营销风险的主要对策 1、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意识 电网经营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制订和实施,确立电力市场营销作为核心业务的战略地位,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决策层要彻底改变“重发、轻供、不管用”思维定势,树立从电网规划、设计到电网调度及运行都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大营销”观念,加大对营销部门的现代化投入,强化培训引入激励机制,提高营销人员整体素质和待遇,不断提高营销工作质量,大力推进电力市场营销实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电网经营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导入企业形象综合识别系统(cis系统),一方面要倡导品牌意识,扎实开展优质服务,树立富有亲和力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开展行业“公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和沟通作用,在修改“电力法”、强化电力供应和使用的法制秩序、“两改一同价”、电价政策等重大问题上,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电网经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2、强化供用电合同管理,增强依法经营意识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转轨时期,不少电网经营企业由于长期的垄断地位和行政权力,还没有把自己与用电客户摆在同等的地位,没有意识到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建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唯一契约,不签订合同、合同要素不全、合同涂改、不按合同执行等不规范情况十分普遍。因此供用电合同的管理问题要摆在营销工作的突出位置。 要加大对合同管理的考核力度,把没有与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不履行合同等导致企业重大损失的行为列为营业事故,严肃处理。 对电力客户的违约用电、窃电以及拖欠电费、故意伤害电力职工等行为,要更多地运用合同法、电力法、担保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武器,有力地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3、强化农村电力市场营销,增强一体化经营意识 要理顺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的内部管理体制,逐步由市场营销部门开展城乡一体化市场营销工作,实现农电工与系统职工同工同酬,或者由农电工组建抄表公司实现独立核算。要有计划地提高农电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待遇,要加强对农电工电费风险金的管理,对农村大用电客户的电费宜直接交基层供电所收取或银行代收,对每月电费较多的农电工,还应实行分次向农电工给付发票和回收电费的办法,最好每次给付发票不超过该电工所交风险金,同时积极向农村居民宣传凭发票交付电费防止欺诈的问题。要加强农电工工作质量的审核和稽查,可以推广农电工交叉抄表,发挥内部监督机制,防止可能的电量电费流失。要扎实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工作,认真查处线损管理上的人为造假问题。 当前防范欠费风险要把重点放在营销第一线的基层营业站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执行电费抄核收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加大对隐瞒欠费、截留、挪用电费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定期对各基层营业站(所)的电费发票与欠费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与收费人员对帐,明确追缴欠费的责任人员和时限,认真进行奖惩考核并形成制度。 禁止用电客户用欠条领走电费发票,发生视同给付发票职工的个人借款进行追缴;禁止收钱不给用电客户等额发票行为;采取有力措施,促使用电客户优先领取欠费期1年以上的电费发票,防止形成呆死电费。 接收网改完成村前,必须与村组电工结清电费。 落实专人负责对重点用电客户的欠费及其生产、破产、改制情况进行监控,防止企业借改制偷逃电费。 4、强化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增强风险经营意识 电网经营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要落实专业部门,负责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对潜在的风险能够进行科学的评估、及时的预警和有效的控制。 电网经营企业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研判的基础上,可根据风险类别,主动积极地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采取集中投保方式,重点防范触电人身伤害事故、设施被盗、自然灾害、电力运行事故导致客户损失、职工因工受伤等风险。
劳动安全论文:从保障劳动者安全的角度谈煤炭资源整合 摘要:煤炭资源是发展采掘工业的物质基础。煤炭资源的开采条件直接影响煤炭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直接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矽肺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职业病,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直至人死亡。经调查发现,在中国的一些矽肺病的高发地区,造成人们得矽肺病的原因是他们都曾经在非法开采的个体煤矿里打过工,由于个体煤矿缺乏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劳动保护措施,劳动者长期处于粉尘工作环境中,进而染上了这一目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因此,如何依法规范煤炭行业管理,保护国家的矿产资源以及在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加以保护便成了我们所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矽肺病;侵权责任;高度危险责任 最近,在看某栏目时,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在中国的某个村子里,有着一群矽肺病患者,他们都曾在本村的小煤矿里打过工。 当记者来到该村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一个捡破烂的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本该是在家享受儿女满堂的天伦之乐的时候,可是他的几个儿子都由于在煤窑打工得了矽肺病死了,所以老人只好和老伴儿靠捡破烂来维持生计。据村民们介绍,在这个村,矽肺病患者人数非常多,有不少家庭都是多位亲人同时患病。这些矽肺病患者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死后,留下了孤儿老小,给家庭带来沉痛的打击。 村民们告诉记者,整个乡镇矽肺病患者多达四五百人,当地的小煤矿大多环境极为恶劣,且本身就是非法煤矿,不可能与雇用的村民签订劳动合同,村民们患病后,只能自认倒霉,无法得到开采者的赔偿。另据记者调查,这些非法煤矿名义上说已经关闭,实际还在生产着。 就此而言,我们不难发现非法煤矿的弊端所在,不仅严重危害着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对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明白继续进行煤炭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本文就该案例中权利受到侵害的矿工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关闭非法开采煤矿的必要性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煤矿的采掘是一种高度危险作业 高度危险作业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力量和某些物质属性,虽以极端谨慎经营仍有可能致人损害的危险性行为。它包括适用民用核设施、高速轨道运输工具和从事高空、高压、地下采掘等高度危险活动,也包括占有、使用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的行为。 在本案中,煤矿经营者的非法开采属于高度危险作业中的地下采掘活动。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煤矿的采掘是一种高度危险的作业。由于这种高度危险作业给他人造成损害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称为高度危险责任。 二、中国《侵权责任法》中有关于地下挖掘活动侵权责任的规定及免责事由 (一)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九章中,对高度危险责任中有关于地下挖掘活动的侵权责任有如下规定: 第69条: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73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第77条:承担高度危险责任,法律规定赔偿限额的,依照其规定。 (二)免责事由 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知道,从事地下采掘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三、高度危险责任的构成要件 高度危险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其包括三个构成要件:第一,行为人实施了高度危险作业行为。在上述案例中,煤矿主雇用村民进行煤炭采掘,这说明其实施了高度危险作业。第二,受害人遭受损害,这种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由于非法煤矿的经营者未能提供给受雇矿工良好的劳动保护措施,使他们长期的在恶劣环境下劳动而得了矽肺病,使其丧失了劳动力甚至死亡,无论是对其人身还是财产都造成了损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第三,行为人高度危险作业行为与受害人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矿工之所以会得矽肺病,是由于非法小煤矿经营者对煤矿的开掘所造成的。因此,相互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四、处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这些非法煤矿经营者的行为造成了得矽肺病患者的损害,构成了高度危险责任,他们应该承担高度危险责任,按照法律规定的赔偿限额进行赔偿。但是,这些私人煤矿是非法的,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依法坚决取缔非法煤窑,并对其进行处罚。 五、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仅仅应从法律角度分析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我们还应探究导致这些人权益受侵害的深层原因所在,除了经济上的原因以外,我们应该明白,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这些非法煤窑的非法性和管理的不正规性。 一般而言,正规煤窑都会提供给劳动者好的劳动保护措施,会提供给他们开采煤矿所需要的专业防护设施及物件,而且,正规煤矿所采取的开采方式及管理方式更为科学合理,劳动环境远比那些非法煤矿好的多,从各方面都注意对劳动者的保护。事实证明,管理正规的煤矿是很少发生职工损害事故的,潞安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六、煤炭资源整合的好处 1.可以保护国家矿产资源,更为合理地分配利用国家资源。 2.经过煤炭资源整合,管理更为统一科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减少矿难的发生。 3.经过煤矿的兼并重组,可以优化生产环境,提供更为可靠的劳动保护措施,减少职业病患者。 4.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 总之,关闭非法煤窑,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类似案例中这些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保护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的矿产资源,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应该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同时,煤炭业的发展秩序也需要不断完善立法,强化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这样,煤炭经济才会得到更好、更持续的发展。 劳动安全论文:婴幼儿食品安全隐患对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摘要:运用经济学中的时间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以及生产函数等模型工具,以“毒奶粉”事件引发的关于安全喂养婴幼儿的思考为基础,分析了婴幼儿食品安全隐患对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得出结论:当婴幼儿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时,利他主义的母亲会考虑增加亲自抚育孩子的时间,这需要减少母亲的工作时间或休息时间,且最终会直接或间接降低育龄女性劳动力的市场产出。 关键词: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毒奶粉”事件;利他主义;市场产出 以三鹿等一批品牌为代表的“毒奶粉”事件严重危害了婴幼儿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对国内婴幼儿食品安全提出了很大质疑,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 一、分析前的基本说明 (1)依据生物学和社会分工方面的差异,女性更适合亲自抚育孩子,而男性在抚育孩子方面的作用较小。为了避免问题的复杂化,分析过程中不直接考虑父亲的影响,只侧重从母亲这一群体的角度分析,实际证明,分析的结果是不变的。(2)对于孩子(c)来说,母亲(m)是“有效率”的利他主义,“利他主义”是指,母亲(m)的效用完全取决于孩子(c)的福利,“有效率”则意味着,母亲的行为被她的利他主义所改变”。(3)假设母亲的时间主要分配在工作、休息和抚育孩子三个方面,分别用字母tw、tr、to表示。(4)假设“毒奶粉”事件前,母亲们认为婴幼儿食品是安全的,事件后,母亲们普遍认为,婴幼儿食品的安全存在隐患。(5)“毒奶粉”事件后,母亲们倾向于选择安全的母乳喂养等亲自抚育孩子的方式,但企业现行的工作规定使得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不适宜母亲们亲自实行母乳喂养,而且母亲亲自抚育孩子必须牺牲自己的时间。又由于每天的时间是固定的24小时,所以在分析过程中,亲自抚育孩子的时间与母亲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6)分析过程中,只考虑是否增加亲自抚育孩子的时间这一选择对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二、分析过程 (一)利他主义母亲的初步选择 在家庭内部,利他主义是普遍存在并且十分重要的。亚当・斯密先生指出:“每一个人都会比其他人更敏感的感受到自己的快乐和幸福……除了他们自己以外,通常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比如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和他们的兄妹等,都是他们最为钟爱的对象。”紧接着斯密又指出,“一个人对子女的关怀往往比对其他人的关怀更为主动”Ⅲ。对于孩子来说,利他主义是母亲的天性,母亲可以为照顾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会更深切体会到孩子的痛苦和快乐,并且孩子们的痛苦和快乐对母亲的影响是很大的。 假如母亲从活动的时间配置中获得效用,则其效用函数为: Um=U(Ztw,Ztr,Uc) 在这里,Um表示母亲的效用,Ztw、Ztr分别表示母亲花费在工作和休息上的时间tw、tr所带来的效用uc表示孩子的福利(对于尚未形成意识的婴幼儿来说,其福利主要是指身体健康)。其中Um和uc是正相关的,即认为孩子越健康。母亲的效用水平越高。 将母亲用于工作的时间tw和用于休息的时间tr综合起来,将其视为母亲用于自己消费的时间,用tm表示,则可以得出母亲的时间预算约束线为: tm+te=T 如下图,该图表示母亲的无差异曲线和时间预算约束线的组合,以O为原点,横轴表示母亲分配到亲自抚育孩子花费的时间Lc,纵轴表示母亲自己消费的时间tm,AB和A’B’分别表示母亲的两条时间约束线,Um、Um1表示母亲的两条效用无差异曲线,其中,就效用水平来说,Um Um1: 1 假设在“毒奶粉”事件发生以前,母亲的效用曲线为Um,母亲的效用最大化在c(ca,cb)点,A点表示母亲分配到自己消费的时间为ca,抚育孩子的时间为cb通过分配cb的时间抚育孩子,母亲认为孩子是很健康的,此时母亲在Um的水平实现效用最大化。 2 “毒奶粉”事件发生,由于一些孩子误食了“毒奶粉”,他们的身体健康直接受到伤害,于是这些孩子的福利uc下降,这将直接导致利他主义母亲的效用降低至Um1;另外一些没有食用“毒奶粉”的孩子,虽然他们的福利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当他们的母亲看到误食“毒奶粉”的孩子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她们担心继续使用奶粉会导致自己孩子的福利下降。在无形的担忧中,她们的效用水平也从Um降至Um1。 3 在(2)的分析下得知,由于“毒奶粉”事件母亲的效用水平都降至Um1,此时,无差异曲线与原来的时间预算约束线有两个交点,即母亲在Um1水平上没有实现效用最大化。理性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所以母亲会选择重新配置时间实现Um1水平的效用最大化。 4 理性的母亲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时间预算约束线会有AB变成A’B’,并且形成新的效用最大化点,如图中的D点。在重新配置后的时间预算约束线A’B’上母亲亲自抚育孩子的时间增多而用于自己消费的时间减少。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由于毒奶粉事件的发生,孩子的健康受到伤害导致母亲的效用水平降低,理性的母亲会重新配置自己的时间以实现效用最大化。通过减少自己消费的时间以便增加亲自抚育孩子的时间是利他主义母亲的初步选择。 (二)最终选择及其对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产出的影响 第一,选择减少工作时间。(1)如果一个家庭非常富有,母亲工作取得的收入占家庭财富的比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即使母亲不工作,仍有足够的财富可以维持家庭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各个方面的支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生育孩子之后,母亲会觉得抚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即工作的收人)显得较低,于是母亲会选择放弃工作,一心一意地抚育孩子。(2)如果母亲觉得可以很容易再就业,即母亲想就业的时候,可以很容易找到与所放弃的工作报酬相当的工作。这种情况下,母亲也会暂时放弃工作,亲自抚育孩子。 对产出的影响: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女性推出劳动力市场会直接降低市场产出。假设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的生产函数为: Q=F(L,x) O表示产出,x表示用于产出的其他方面投资,L表示劳动力供给,L与Q是正相关的,假设其他方面的投入x不变,则育龄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直接减少了L,于是产出Q减少。 第二,选择减少休息时间。(1)如果母亲的工作收入占家庭财富的比重较大,可视为家庭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这表示,母亲一旦选择不工作,家庭用于消费的支出将受到极大影响,具体可能表现为用于消费的资金不足或勉强维持,会导致家庭消费水平的下降。此时,母亲仍然需要工作,在维持工作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她们更倾向于选择减少休息时间以增加亲自抚育孩子的时间,在工作时间内,母亲会选择其他较为安全的喂养方式以增加孩子的福利。(2)如果母亲认为自己放弃工作之后很难找到一个与现在报酬相当的工作,即认为母亲再就业比较困难。这时候,母亲也会选择在保持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抚育孩子的时间。 对产出的影响:此时,虽然母亲的市场劳动力供给保持不变,但对市场生产率仍然有影响,因为生产率与每单位时间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是相关的。假设生产率函数为: Q’=F’(E,x’) 其中,O’表示生产率,即单位时间内的产出,E表示母亲单位时间内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E与生产率是正相关的,x’表示影响生产率的其他方面因素,假设x’不变。 较作出减少休息时间的选择之前,一方面,母亲抚育孩子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休息有助于生产精力,母亲用于休息的时间减少直接导致了精力不能得到即时恢复,总之,在无形中,母亲的精力会减少。这使得“精力水平的降低直接减少了每个工作小时所消耗的精力”用于工作的精力减少,于是Q’降低。因为产出函数为: Q=Q’*T Q表示总产出,用于工作的时间T不变,而Q’降低会导致产出减少。 所以,选择减少休息时间的母亲会通过影响生产率而间接降低市场产出。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由于婴幼儿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利他主义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然会选择牺牲自己的消费时间,用更多的时间亲自抚育孩子。这使得母亲们或者放弃工作时间或者继续工作而放弃部分休息时间。究竟谁会放弃工作,谁会放弃部分休息,这主要取决于母亲的工作收入占家庭财富的比重或者母亲们再就业的容易程度。 以上两种情况对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有两种情况:(1)一部分女性放弃工作,直接退出劳动力市场,减少了育龄女性的劳动力供给,导致市场产出降低;(2)另一部分女性在维持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无形中对工作投入的精力会减少,降低市场生产率,进而减少市场产出。 总之,婴幼儿食品安全隐患必将通过对利他主义母亲的影响,而直接或间接地减少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产出。 劳动安全论文:工矿商贸企业劳动安全现状及对策 提要我国加速了向工业现代化迈进的步伐,致使工业生产带来了惨重的伤亡,导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正在遭受着严重的损耗,这将极不利于工矿商贸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工矿企业的劳动安全现状进行研究之后,从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面提出了保障劳动安全和健康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劳动安全;现状;对策措施 引言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将经济发展与劳动安全、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合理利用我们所拥有的可再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持续不断的劳动安全事故对我国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威胁,导致了人力资本积累的持续下降。 本文对数据的统计、整理采用了安全生产事故绝对指标(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和安全生产的相对指标(如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等)。在综述目前的状况以后,对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其中运用了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最后,在强调责任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自身三方面提出了一些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的对策措施。 一、工矿企业劳动安全现状分析 (一)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长期落后,导致我国的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很高。2006年我国的工矿商贸企业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我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13%,居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第二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我国工矿商贸企业的特大事故频发,而且呈上升趋势。2006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有一半左右都发生在工矿商贸企业。(图1、图2) 但是,从工矿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的逐年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图3),我国的劳动安全状况随着安全法制的逐步健全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在得到改进。分析死亡人数指数波动幅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后,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也为我国的劳动安全保障创造了有利条件。(图4) (二)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统计分析。在我国的工矿商贸企业中,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均属高危行业,三者的死亡人数之和约占工矿商贸类企业总和的80%以上,这三个行业的事故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死亡人数。在众多事故中,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瓦斯爆炸所造成的伤亡最为严重。(图5、图6) 二、保障劳动者劳动安全的对策措施 在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与身体健康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以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政府、企业、劳动者自身,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承担起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应责任。 (一)政府为保障劳动安全卫生应承担的责任。在投资者一味地追求利润,忽视安全投入或力求减少投入,使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优势失去效率时,政府所要承担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制度的供给与创新,从而弥补“市场失灵”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危害。制度对于未来行为互动的可预见性功能,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减少社会冲突与动荡,为社会不断前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秩序空间,构成了人类认知与改造世界的有效框架。劳动安全问题展示了一种秩序失范和规则混乱的图景,凸显了制度构建与秩序规范的缺失。 1、完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力度。根据经济体制和执法主体、法律适用对象和范围等的变化,及时修改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消除法律内容滞后、法律空白、法律之间的相互矛盾等现象。针对我国特大事故多发的现象,我国还应加紧制定、颁布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管理等有关法规,以使这些方面的工作有所遵循。 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有了相对完善的法律,还要加大安全监管监察的执法力度,解决好执法主体――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工作不实、执法不严”的问题,使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惩腐败,杜绝地方保护主义。 2、完善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早日出台矿产资源税费改革。近几年,我国工矿企业事故频繁,除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外,工伤保险开展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工伤保险账户拨出一部分专项用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隐患整改等,变被动理赔为超前预防。同时,将工伤保险行业的风险分类科学地进一步细化,进而采取工商保险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机制,激励企业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另外,积极鼓励、支持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推动矿山、化工和建筑等高危行业加入意外伤害险,雇主责任险或其他财产险。 同时,要实行以储量为基数、与回采率挂钩的资源税征收办法。通过资源税费改革,加大资源成本,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增加安全生产基础性、公益性投入和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投入。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增长。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实,国家应在财政上重点扶持一些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隐患治理;增加对综合性、基础性和公益性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国家扶持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应投入相应配套资金。加大公益性、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从人才、基础设施到资金予以全面支持。集中安全生产科研力量,将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实现安全科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二)企业为保障劳动安全卫生应承担的责任。企业应树立“双赢”意识,认识到只有进行合理的安全投入,才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构建一套完整的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并认真落实,既可以保护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也是提高企业运营业绩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制定程序与政策,这是责任制的结构。各项政策的颁布实施,能够强化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意识,使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劳动安全卫生。而程序则以书面的方式明确界定了组织内部各级人员的基本任务,组织内部的分工明确和工作组织过程的设计合理可以使这一结构更加合理。 其次,进行培训与授权,这是责任制的基础。因为安全责任的落实等于每一个员工平时工作中的具体行动,而行动的正确与否是靠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所支撑的。领导层需要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保障各种资源的供给。然后,进行岗位分析,确定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而指定培训组织,制定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培训过后进行考核与授权,还要重视复训与授权的更新。 再次,确立指标进行评审,这有利于责任制有效性的度量与改进。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个“活”的客观存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才能确保其有效性。衡量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性需要一整套性能指标和定期检查与评估。这里的指标不仅是“后果性”的,还应突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征兆性”,而且这些指标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持续性的。 最后,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这是责任制的保证。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着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效能。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企业应通过宣传、开展活动、激励等措施,使全体员工都建立起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这一重要的价值观念。 (三)劳动者自身为保障劳动安全卫生应承担的责任。劳动者既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而成为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受害者,又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及安全常识教育而成为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所以,劳动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强化劳动安全卫生意识,自觉接受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认真学习劳动安全法律,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在学会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遵章守纪,预防安全事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三、结束语 我国工矿商贸企业的劳动安全现状令人堪忧,但是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一定会得到逐步的改善。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劳动安全论文:林业劳动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林业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林业安全管理的视角阐述林业工作者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消除安全隐患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林业劳动;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劳动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大大方便了人类,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在林业劳动中,所涉及到的大部分劳动都需要借助金属器械工具,因此林业劳动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安全系数低,存在的安全问题较多。 1 林业劳动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劳动工具存在安全隐患 在林业劳动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劳动工具,而这些工具大部分都是重型机械或者是锐利机械,使用不当极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拖拉机、油锯、起重机、带锯机、刨床等,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熟练或者作业的时候不专心,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还有一些手工具,比如斧头、镰刀、砍刀等,一旦操作不当,也极易造成人身伤害。此外,一些危险物品、化学物质等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1.2 林业劳动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林业工作者从事林业劳动所处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大部分时候都是在野外露天作业,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林业劳动者必须要提高安全意识,防微杜渐,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本身就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考验,高度的注意力集中以及高强度的作业,容易使人产生疲倦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此外,尽管有些工作是在室内进行,比如木材切割加工等,但是由于管理不规范,制度难以落实,导致室内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或以粗放管理为主,暗藏事故隐患。 1.3 林业从业人员自身素质问题 从事林业劳动的大部分工作者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水平较低,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主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身体残疾、反应迟钝、应急能力较差、注意力涣散等,对机器设备操作不熟悉,缺乏纪律意识,违法操作规程、违纪作业。还有受到情绪波动,行为出现失控,也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部分林业工作者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工作往往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也为安全管理提出了考验。在林业工作者中,普遍存在年轻化、临时化、不稳定化的现象,很多从业者都没有接受过统一正规的技术培训,也没有完善的安全措施保障,所以林业劳动者素质长期处于中低水平,得不到长足的提高。 2 实施林业劳动安全管理的对策 在林业工作中实施安全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更是对林业从业人员生命权益的一种保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利于林业工作的管理,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引发的损失。 2.1 加强劳动工具的使用管理,改善劳动环境 林业劳动工具的不正确使用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强化劳动工具的使用管理,将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劳动工具的使用管理工作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安全使用意识,通过技术培训以及实际操练来实现熟练掌握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二是改进劳动工具,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具进行改进,改进不了的,通过引进新的设备或新的技术,取代以往的生产作业方式,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对于工具的使用和保管,也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程来进行规范和管理,严禁劳动工内乱丢乱放,使用完必须归位,并以此形成一种习惯,从思想和行动层面进行强化。此外还要改善林业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营造更好更安全的劳动环境,科学合理布局,保障库房、机库、住房等安全舒适。 2.2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劳动者的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关键还在于不断的安全教育培训。林业劳动本身是一种高危职业,安全隐患多,从业者素质较低,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才能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落实到工作中的时候,才会更加注意。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劳动技术的培训,由于林业劳动工序与工作技巧的掌握对保障劳动安全与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培训中加强技术方面的锻炼,对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因人施教,从而达到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时常提醒劳动者,不断灌输安全生产意识,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因主观疏忽而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3 不定期进行自查自纠活动,消除安全隐患 在林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开展不定期的自查自纠活动,通过深入生产一线,和劳动者共同寻找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一起进行妥善解决。对于生产设备的使用,要制定使用流程进行规范,并不断模拟实训合格之后,作业人员才能正式使用,对于平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注意的工序、操作规程等都要进行一次自查,尽可能寻求到最合理最科学的操作流程,消除安全隐患的发生。 2.4 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方案 在实施林业劳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不至于陷入慌乱,延误处理时机。应急预案制定之后,要组织劳动者学习,不断强化,防止预案形成一纸空文。此外,尽管各项工作做得很好,也无法保障不出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要有完善的事故处理方案,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调查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涉及的相关责任人,事故的处理结果等,用制度来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劳动安全论文:制度约束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安全 [关键词]制度 ; 就业安全 ;就业歧视 ;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关于就业安全 随着高失业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关心就业的安全性问题。然而对于就业安全的关注人们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构成部分,从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早在20世纪606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就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实践证明,居民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度首先反映在就业方面,不能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是不能提高居民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度的。失业率过高,失业时间太长,对经济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最近几年,面对我国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以及日益增大的就业风险,学术界也逐渐开始了对就业安全问题的探讨,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该问题的探讨仍然更多的是限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层面。如有学者认为: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全局性问题……,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1]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包括国内经济安全与国际经济安全两部分。国内经济安全即一国经济免于金融危机、失业、生态灾难、通货膨胀、大规模贫困、商品不安全、外来人口冲击等而处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正常状态。[2] 笔者认为就业安全可以基于以下两个层面来研究,一是将其作为影响和构成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部分;二是针对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探讨不同的劳动群体所面临的有差异的就业安全问题。 首先,当我们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考察就业安全时,应根据失业率的变化并综合经济发展的其它因素确定可能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失业警戒线”,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改善和加强有关工作,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有效运行。 那么,怎样的失业率才有可能影响到就业安全乃至危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呢?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一定规模的失业大军是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跳槽”、“选业”等现象,社会上必然始终存在一定量的失业人员,经济学家把这类失业而导致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一般认为自然失业率最低为3%。因此在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失业率“度”的掌握大体标准是:3%―4%以内的失业率属于劳动力供给紧张型,5%―6%属于劳动力供给宽松型,7%―8%为失业问题突出型,9%以上为失业问题严重型。然而,失业率的高低仅仅是确定失业警戒线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因为对失业的承受能力还与失业保险水平及其覆盖率、就业服务、职业训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失业保险覆盖面大,失业人员生活有保障,可容许的失业率也就高些,相反,失业保险水平较低,造成失业人员生活水平下降过多或生活发生困难,则同样的失业率导致的社会问题将严重一些。 鉴于我国失业保险覆盖率底,失业保险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实际情况。2002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首次利用德尔菲法判断我国城镇失业状况,确定了城镇失业承受能力的大小,并据此确定了城镇失业报警系统的指标构成以及失业率的警戒线(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失业率的警戒线约为7%左右。①当然,失业率的警戒线和报警系统指标并非一成不变的,需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修正。 其次,对就业安全的研究还应该基于另一层面――即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和不同的就业群体存在的有差异的就业安全问题。因为,随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关注就业规模的扩大,而且日益关注就业质量的提高。国际劳工组织曾针对工作条件差、没有合同、工资低的情况,开发了“工作中贫困”这一概念以覆盖那些有工作但所得收入不足以使自己及其家人摆脱每天1到2美元的贫困线的人们。同时提出了“体面就业”的概念,[3]并将加大创造体面劳动机会的力度作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峰会所确定目标的关键。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就业安全可以理解为对劳动者就业机会的获得程度、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和条件、就业的公平待遇以及失业后保障其基本生活满足程度等的评估。 本文着重于第二层面的就业安全的分析,试图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安全进行探讨。 二、就业歧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问题的典型体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显性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与城市转移,在城市寻找工作。然而与城市居民相比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里没有平等的就业权利,谈不上公平的就业机会、薪酬待遇以及良好的就业条件和环境,存在极大的就业安全隐患,而就业歧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的最典型体现。 关于就业歧视,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阐述。现代经济学认为:当雇主为既定生产率特征所支付的价格依据人口群体的不同而表现出系统性差异的时候,就可以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歧视。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中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初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前者意味着较高的工资,更多的提升机会,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更稳定的工作模式。后者意味着工资较低的工作,由那些受到歧视并且工作模式很不稳定的工人所从事。 在我国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渗透到其就业的全过程,具体体现为就业机会歧视、工资待遇歧视和就业保障歧视。 (一)就业机会歧视 市场经济是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经济,公平就业是市场平等的重要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公平包括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公平就业亦应如此。公平就业首先应该是机会上的公平,即每个人都按照公正程序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取就业机会。虽然追求机会公平在客观上会因为每个人自身条件的差异和就业岗位的稀缺而使一部分人获得就业岗位,另一部分人失去就业岗位,导致就业结果的不公平。但这通常能为人们所接受,其导致的结果不公平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加以补救。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存在农村和城市两大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分处于这两大市场的劳动力从来就谈不上平等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前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国民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并严格禁止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户籍制度不能完全阻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仍然将城市劳动力分割为本地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两大类型。为保证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城市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用工政策上表现出严重歧视外来劳动力的倾向,通过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剥夺农民工的就业权利。例如,一些城市的政府规定,外来工只有领取务工证、暂住证等方有进入城市就业的资格,而这些证件又有数量上的限制;并且向雇佣外来工的单位和外来工本人收取各种费用,这种费用的收取提高了外来工在城市的就业成本,增加了本地工的竞争优势。对于外地劳动力而言,就业机会的丧失,并非市场机制自然淘汰的结果,而是政府的就业歧视性政策对他们排斥的结果。 (二)工资待遇歧视 工资待遇歧视既包括生产能力相同的工人不能获得相同的待遇,即同工不同酬;又包括迫于工作稀少的压力被迫接受最低工资,甚至雇主恶意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 由于地方政府政策对工种限制的存在,进城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脏、乱、差的工作。如果城市居民从事同样的工作,一般都有相应的津贴给恶劣的工作环境予以补偿,而农民工劳动力买方市场的垄断使其无法享受到同样的补偿。而且这种劳动力买方市场垄断还致使农民工在接受工资时,常常陷入“囚徒困境”,被迫接受最低工资。因为,城市中的农民工不像正规部门的企业职工,有正式的单位,易产生一种归属感。农民工之间松散的组织结构,使其对农民工作为一个阶层的整体利益的关心远远弱于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他们往往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再加上迫于工作机会稀缺的压力。在面对雇主时,农民工相互之间没有合作的意愿和基础,其“最优策略”一般是接受低工资而非坚持高工资。 至于雇主恶意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由于农民工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农民工丧失了提出签订完备合同要求的资格,从而为雇佣者故意损害农民工权益,故意拖欠工资,借故辞退农民工等提供了法律的漏洞。而且农民工进城后,暂住地政府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工作停留在简单的办证收费上,并未真心诚意地帮助农民工成立自己的维权组织。“因此,农民工的管理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农民工没有表达自己意思的正规渠道,农民工的组织仍只是原始的地域组织或血缘组织”。[4]今年上半年发生在山西洪桐县的黑砖窑事件,就是剥夺农民工的最典型例证。 (三)就业保障歧视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是政府对于在市场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受损失的弱势群体的一种弥补,它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对于农民工而言,其劳动供给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注定了农民工只能忍受低工资、高强度的工作,从而成为初次分配领域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兼顾公平,对于弱势群体,政府应该在再分配的制度安排中给予适当的弥补,以减少其受损的程度。比如,对于在初次分配中处于利益受损的城市的弱势群体,政府通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调整,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对于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城市居民,政府规定其就业待遇并要求企业强制执行,从而使权利的行使和利益的获得具有先天的保障性。对于失业后没有工资收入的城市居民通过失业保险以保障最基本生活水平。然而,进城农民工却与城市居民能享受的种种社会保障无缘。据李强1999年在重庆地区十余个县对于外出农民工家庭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城市农民工失业后,多数靠积蓄生活,或向亲友、老乡举债度日。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没有一例曾经得到过劳动单位或地方组织的帮助。可见城市农民工几乎完全被排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网络之外,承担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双重之苦。 三、制度歧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的根本原因 就业领域的不平等对待引起的就业歧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失灵、文化传统、种族隔离等原因,也可能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西方学者认为歧视的根源来自市场的不完备(不完备的知识、资源的非流动性、不完全的竞争)和人类的不完美(一些人有歧视偏好)。[5]然而,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既有市场经济国家共有的问题――“市场歧视”,又存在由于体制转轨、制度不衔接而引起的“制度歧视”。而且后者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的影响更为严重。 (一)市场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的直接原因 从市场的因素分析,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导致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主要是由于市场失灵和个人偏见的存在。 在同一市场上的劳动力,一部分人就业的增加,将导致另一部分人就业程度不同的减少。在我国城市社会普遍存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一是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初级劳动力市场;另一是收入低、劳动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在初级劳动力市场活动的主要是城市的劳动力,次级劳动力市场则由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那些受教育程度低、职业不稳定的城市居民构成。因此,农民工的进入将导致次级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对城市非专业技术劳动力带来一定的冲击,致使城市非专业技术劳动力或者是工资水平下降或者是就业水平下降,从而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抵制。为此他们将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意愿。例如,他们的意愿可以通过对基层人大代表的选择得到表达,进而反映在对各级政府的选择中;或者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舆论工具等表达某种情绪。如果把各级政府分别看作是寻求政治收益最大化的主体,它们通常会在政策制度的政治成本和政治收益之间进行选择,最终出台那些能够产生最大化政治净收益的政策。[6](533-565)由于地方政府是由本地选民间接、本地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的,自然是首先代表本地居民的利益。在城市居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对于外来劳动力的不满之后,地方政府便采取一系列政策手段,排斥外地民工在城市就业,阻碍劳动力流动。 就企业而言,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其对劳动力的雇佣行为是市场行为,出于自身成本的考虑,不存在雇佣歧视和职业歧视,愿意雇佣农民工。但由于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趋势,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十分不均衡,农民工的谈判能力几乎为零。加之政府又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保护体制之外,从而为不法企业主恶意克扣和拖欠工资的行为(工资歧视)提供了条件。 (二)制度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的深层次原因 一般情况下,在不同的人群之间,数量上的差异往往能给数量上占优势的一方提供一种歧视数量劣势者的资本。然而,我国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歧视。而且从理论上分析,在社会主义中国工农联盟之间应该没有歧视的可能,然而,约占人口70%的农民,即数量优势群体,在城镇居民面前却真实的感到了歧视的压力。这一有悖于政治宣传的现实只能基于这样一个理由:一种制造和容忍歧视的制度力量在支持这种歧视的存在。而这种制度是一种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即适应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战略的,与就业、社会保障容为一体的户籍制度。[7]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在资本稀缺的发展阶段推动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政府首先要做的是人为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投资成本,即压低资本价格、能源原材料价格和工资。而在低工资条件下保障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相应地需要压低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为此,政府首先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通过垄断农产品的定价、收购、运输和分配,以低价获得基本农产品,并以低价分配给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和城市职工。运用这样的政策手段政府就将压低重工业发展成本的负担,转嫁给了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者。同时为了确保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还必须相应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以防止农村生产要素的外流。于是,继统购统销政策之后,又实现了化,农村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都被限制在这个空间内进行。 而且,由于重工业的资本密集型性质,劳动吸纳能力较弱,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意味着牺牲掉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计算,改革以前每亿元投资,在轻工业部门可吸纳1.8万人就业,而在重工业部门只能吸纳6000人就业,即重工业就业吸纳能力仅为轻工业的1/3。[8]因此,为了保障城市居民充分就业,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出的户籍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下,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农村居民不能随意变更居住地和务农身份,特别是不再可能进入城市居住和就业。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废除了制。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对价格进行改革,农产品市场逐渐放开;出现了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和资本开始在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流动。这时户籍制度虽不能完全阻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在城市下岗、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政府劳动管理部门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政府部门为了尽快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失业问题,在制定本地区用工政策上表现出严重歧视外来劳动力的倾向。 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刚性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事实上,20世纪末各城市地方政府在面对农民工的就业竞争时,对就业工种、专业、人数、就业期限所作的全方位和近乎苛刻的规定正是传统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歧视性政策措施路径依赖的结果,在这样一种政策氛围下,农民工很难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职业选择,他们在工资待遇、劳动争议处理及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方面均无法与他们的城市同行看齐,进而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 四、结 语 就业歧视是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隐患的典型体现,因此,只有消除这种歧视才谈得上农村转移劳动就业安全程度的提高。而这种歧视源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于制度的路径依赖而衍生出的限制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因此,取消这些政策措施,构建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是消除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关键。然而,制度的形成基于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例如,户籍制度是产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同时又是与我国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而城市自身失业率高、就业质量有限的矛盾相联系的,因此,必须通过经济条件的变化来完善和修正制度,并促成新制度的产生。 早在1999年Solinger[9](455-478)就关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公民可以自由获得城市户口,劳动力市场不再有歧视提出两个相关的限制性因素:一是取决于劳动力需求格局变动的时间性,即城市经济发展对外来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提高,可能成为体制转变的契机。二是城市劳动力的保障权利和地位,即如果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安全比较确定时,外来劳动力的权利也相应会提高。在制度建设这一长期趋势下,就短期或眼前而言,我们更应该从提高城市就业容纳量,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入手,提高其就业安全度。 劳动安全论文:煤矿企业劳动安全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问题探析 【摘要】劳动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了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重点从提高招聘员工的标准、加强技术培训落实劳动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考核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做好社会保障管理、防止职业危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煤矿企业 劳动安全 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煤矿企业的技术工种较多、对设施设备的要求较高且自然环境较恶劣等客观因素,它是非常容易引起劳动安全事故的企业。但是煤矿企业还存在着安全意识较薄弱、管理不完善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因此对于引起的劳动安全事故,煤矿企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行使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和监督的安全管理机构,应当负责含劳动安全在内的所有安全事务。 劳动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了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煤矿企业要从全局的战略角度考虑劳动安全,促使全体人员积极配合并参与劳动安全管理。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企业员工劳动的很多方面,尤其是对劳动安全的管理,它不仅能够很好地防范劳动安全的隐患,还可以及时化解劳动安全的危机。此外,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处理企业日常业务的时候,要从制度上管理并监督劳动安全。我认为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招聘员工的标准,录用合格人员 为了确保煤矿企业的劳动安全,煤矿企业仅仅依靠完善的劳动安全管理体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术较熟练且劳动操作较规范的员工队伍。这样的员工队伍能够遵守安全技术的规程,且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同时企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甄选合适且具备一定能力的人才担任关系到劳动安全的岗位,要结合不同的岗位制定出不同的评选标准。 煤矿企业要对负责企业劳动安全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比如说企业中高层的管理人员、车间的主任和生产部的组长等,我们要重点考察他们所具备的劳动安全管理的知识及经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是负责企业劳动安全的主要人员,企业中层的管理人员是负责部门劳动安全的主要人员,他们要切实贯彻落实劳动安全法规、鼓励劳动安全保护、及时检查并监督劳动安全实施的情况及解决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等责任。同时中高层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劳动安全法规和从事劳动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车间主任是负责车间劳动安全的主要人员,车间主任的工作任务是贯彻执行劳动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操作的流程、积极开展劳动安全的培训、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一些劳动安全事故,这就要求车间主任熟练掌握车间设备安全操作的流程,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日常劳动安全管理的经验。生产班班长是负责监督班组的劳动安全,是从根本上执行劳动安全方面的规则制度、开展日常班组会议、组织员工参与学习安全操作的流程、监督劳保物品的使用以及参与劳动安全事故的调查等任务,要求掌握班组岗位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班组劳动安全的管理经验。 劳动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岗位就是那些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岗位,井下采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制定了17类特种的作业人员,同时要求这些从业人员必须有特种作业的操作证才能上岗工作,而煤矿企业恰恰覆盖了这些类别。这样的工作很容易引起劳动安全事故,因此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且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胜任这一岗位。总而言之,为了保证劳动安全,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安全机构一定要严查特种作业的操作证,否则坚决不予上岗。 二、加强技术培训,落实劳动安全教育 如果员工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且操作规范,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因违章作业而发生的劳动安全事故。煤矿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首先,集中授课设备和工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把那些具有相似工作性质的工种集中在一起,然后对员工开展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其次,在学习岗位技术操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现场的模拟或者“师傅带徒弟”等途径来加强对员工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再次,开展适当的劳动竞赛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集中同一工种的员工开展技术能力的竞赛,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此外,对特种作业的操作证也要进行复查审核的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仅依靠以上的技术培训来提高劳动安全是不够的,还应该对员工开展劳动安全的教育。在录用新员工的时候,要在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即企业级、车间级和班组级)考核后才能正式录用。同时在员工日常的工作中,要书面记录班前安全的讲解、班中安全的检查以及班后安全的总结。此外,定期对员工加强安全知识、安全制度、安全演习等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完善安全考核制度,建立奖惩机制 保证劳动安全是煤矿企业在生产中始终要坚持的最高原则。因此很多企业建立了劳动安全的责任制,把劳动安全作为绩效考核时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还很好地把劳动安全、工作绩效及奖惩制度联系在一起。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与劳动安全相关的岗位考核时,通常采用相对指标(依据劳动安全的实际情况评分,并计入考核的总分)和绝对指标(依据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来扣减绩效考核的总分)这两种方法来考核绩效安全。 在实施劳动安全考核的时候,根据岗位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考核的内容。比如说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劳动安全建议采纳的效果、劳动安全教育等。同时还要依据劳动安全考核的结果,对优秀者奖励,对较差的实行惩罚,奖惩既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同时逐步建立企业完善的奖惩制度。 四、优化工时和假休,做好社会保障管理 工时和假休对劳动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工时和假休可以让员工身心健康,更好地投入工作,最重要的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尽管劳动法中详细的规定了工时和假休,但是企业也应结合岗位特点,制定出符合员工利益的工时和休假制度。由于煤矿企业的生产要连续,作业人员需要实行倒班制,但其他人员可以选用标准的工时、不定时工时或者综合计算工时制等。同时企业要遵守劳动法中对职工合法权力的规定,如带薪休假、享受节假日等。此外,人力资源在进行岗位分配的时候,要考虑工时和休假的问题,避免空岗给工作上带来的不便。 企业要按时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这样不仅维护了员工的基本权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还保障了劳动安全。 五、受理劳动申诉,防止职业危害 协调劳资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点,由于煤炭企业的经营复杂,劳动申诉和建议大多是员工和工会提出来的。这些内容涉及到员工很多方面的利益,有薪酬方面的、有劳动安全方面的等。当人力资源部门接收到了这些申诉和建议后,就要尽快地调查,寻找解决的方案,解决后要及时地反馈给员工。如果涉及到劳动安全就及时转交给安全机构处理。 在劳动安全事故发生后,人力资源部门和安全机构要联合起来调查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要按照规定赔偿受害者。同时依据事故的性质,人力资源部门对事故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或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研究表明,员工长期从事某一岗位的工作就很容易患职业病,2002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10大类104种职业病,而且这些病例在不断地增加。煤矿企业是一个职业病高发的企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联合起安全机构,改善工作的环境,监督劳保用品的使用,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从而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保障劳动安全,我们必须掌握且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安全的关系。 劳动安全论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思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当今世界先进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责任、有义务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证;企业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履行维权职责的重要任务,也是发挥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特殊作用的重要方面。因此,在企业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方式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切实加强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工作中一种全新的工作标准,做为工会工作者,必须加强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才能在构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这项工作中发挥工会组织的特殊作用。所谓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就是企业通过一系列标准为劳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进行控制的思想理念及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改善物的不安全状态,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使企业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职工也具有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能力,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通过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促使企业有效控制和降低各类危险、危害和事故风险,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更进一步保障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职工的健康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强调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各种事故和疾病隐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企业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作为钢铁企业,尽管在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观念、管理、行为、物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已经建立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的框架,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要建设成为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也必须积极地与世界接轨。要建立具有钢铁企业特色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就必须用先进、现代的安全管理方法,规范安全管理工作,提升钢铁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建立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这一系统化、程序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就能够促进钢铁企业由传统安全管理向现代安全管理的快速转变。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当中,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充分认识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肩负的责任 目前,钢铁企业技术改造任务繁重。在寻求企业生存和更大发展、特别是在技改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时间就是金钱”,追求速度、抢工期的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施工环境恶劣,职工的健康、人身安全受到较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工会组织切实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维护职工的权益。现实的工作需要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必须得到切实加强。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还肩负着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任,必须切实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好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同时,开展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建设和谐企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中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途径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中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要突出工会工作的特点,积极参与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当中。1、做到“源头”参与。“源头”参与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企业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劳动保护工作条例、规定等重大事项和规章制度时,工会要代表职工参与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影响作业场所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的讨论;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要站在职工的立场思考问题,提出意见,从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就职工关心的劳动保护问题,与行政展开积极的对话、协商,使职工的利益得到切实的维护。在代表职工与行政签定的集体劳工合同中,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内容定期检查落实。2、做到过程参与。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发动和组织职工搞好危险源普查辨识、等级评定、措施制定、以及预案编辑工作,协同行政部门在醒目的地方、部位悬挂警示标识,提示职工注意安全;二是在职工卫生健康方面,注意噪音、有害气体等方面对职工身心健康的侵袭,建议并督促改善工作环境,设立隔音间、安装有害气体报警器,配备必要的 血压测量仪器,时刻关注职工的身体状况,做到及时预防和治疗,同时还要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三是注意劳动保护的佩带,教育和培养职工文明的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企业职工新形象。3、检修施工中有效参与。工会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职工代表对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是否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行监督和视察,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始终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同时,对发现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要责无旁贷地向行政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场所。4、做好检查和视察,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工会组织一是可以依法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定期组织员工代表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情况做现场调查;二是可以通过独立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还可以给予必要的考核和处罚,以达到促进工作的目的;三是可以组织职工代表就劳动保护发放标准、配备范围、以及质量等有关劳动保护工作进行专项视察,从而推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不断发展;四是要不定期组织开展有益于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的竞赛活动,并且把职业健康安全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生产安全部门联合开展班组安全竞赛,营造钢铁企业特有的安全文化氛围。 总之,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我们要在全面建立和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发挥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作用,切实把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融于企业管理工作之中,使维权工作更具有操作性,确保工会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辽宁本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水厂工会 劳动安全论文:自贡农村劳动力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当前,粮食危机已席卷全球,粮价不断上涨,已经形成次贷危机之后对全球经济又一严重的威胁。据统计,自2007年中期至今,全球粮价上涨了大约40%。仅2009年前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可见,粮食危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开始凸显。虽然我国粮食供给目前能保持大体平衡,受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较小,但国内粮食价格由于农资成本的增加,节节攀升,保持市场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已逐渐增大。特别是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农业科技普及率的下降,已经影响和危及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为此,要在人均占有耕地极少和耕地逐年减少,人口逐步增长的严峻形势下,实现国内粮食的自给和市场粮食的有效供给,必须稳定农村的基本劳动力,并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粮食的单产和总产,为粮食安全和粮食的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数量不足据自流井区、大安区、贡井区、荣县对4个乡镇的12个村37个社的调查:在11 480人中,有适龄劳动力(男16~55岁,女16~50岁)6 117人,其中外出务工3 076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0.29%。从全市统计数据看;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33.2万人,其中外出务工67.68万人,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50.9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农村劳动力总量不足。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5%。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的调查更令人担忧,一般只经过5~6年的学习,初中及小学以下学历者高达97.17%。无论从其科学文化素质,还是职业素质、专业技能,都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过大,留在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偏少全市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达67.68万人次,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据12个村37个社的调查:适龄劳动力6 117人,外出务工3 076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0.29%,且男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7.68%;大山铺镇3个村有适龄劳动力1 089人,外出务工618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6.7%,且男劳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71%。 4.新生劳动力大量外出,后续劳动力严重匮乏从12个村37个社调查统计的情况看:2007年新增劳动力159人,外出务工就达107人,占新增劳动力的67.3%。如今农村新生劳动力大都向往城市,不愿留在农村种田。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就随父母或单独到城里打工,这就使得农村新生劳动力严重匮乏。 5.超龄劳动者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流入到了城市,新生劳力又不愿在家种田,这样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都是超龄劳动者或老弱病残人员,他们成了目前农村种粮的主要劳力。从37个社调查来看:超龄劳力达1097人,占现留农村总劳力24.4%。据大山铺镇的调查:3个村有超龄劳动力317人,外出务工87人,占超龄劳动力的27%,而超龄劳动力务农的占现留农村总劳力的32.5%。 二、农村劳动力现状对粮食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1.劳动力不足,已引起部分土地荒芜由于农村劳动力总量不足,主要是适龄劳动力偏少,从而使得一些农户缺少或无劳力耕种。据12个村37个社的调查统计,共有耕地11167.95亩,人均0.97亩,荒芜39.6亩,占当地总耕地的1.25%。作者在农村走访了解到,当地应种而未种的土地约在20%左右,若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因劳力不足荒芜的耕地加以统计,那将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对粮食安全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由于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和初、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加起来不到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竟高达2/3以上,且仅受过短期培训或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也流向城市打工。因而留在农村种地的劳力,要么超龄,要么没有接受过学习或培训,素质不高,从事农村生产的效率必然较低。据对12个村37个社的调查统计:全年粮食总产4614 617kg,耕地亩产537kg,农村人均粮食仅401.9kg,若按全市总人口计算人均仅达300kg。可见,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其粮食产量低,致使全市人均粮食水平远远低于400kg的安全线。 3.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困难,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下降 目前,在我市农村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少。原有的一些技能型人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都到了城里另谋高就,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乡镇一级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少,工作量大,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等现象,加之农技人员待遇低,收入无保障,许多农技人员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农用物资的经营上,对农民的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减少,给粮食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从发展的角度看,后续的农技人员很难接上,现在的学生大都不愿学习农业技术,报考农业中专、农广校的学生寥寥无几。长此下去,农村科技人员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4.农村新生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留在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劳力越来越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已明显不足据测算,我市在耕牛减少,机耕率不足20%的情况下,从事粮食、蔬菜、水果、蚕桑等约需劳动力63.52万人,而实际除去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从业的34.68万人外,适龄劳动力只有30.94万人,再加上18.62万超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已开始凸显,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已造成一定影响。 5.种粮成本高,收益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由于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种粮成本增加,收益降低,增产不增收,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一些农户不得不放弃种田,到城里打工赚钱,造成农村劳动力的过度外流。据大安区农林局对大山铺镇农民耕地成本的调查分析:水田每亩成本高达566元,按每亩产粮450kg计算,每公斤1.70元,产值765元,收益199元/亩。农民种地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还要亏损,谁还情愿留在农村种地。长此下去,种粮的劳力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加之耕地的逐年减少,粮食总产上不去,市场供给必然受到波及,进而影响到人民的基本生活。 三、稳定农村基本劳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 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及其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构成的影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稳定农村的基本劳力,并提高其素质,以确保粮食的生产和安全。 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合理分流农村劳动力从总量上看,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滞留在农村,对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发展都不利;但过度地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力、新增劳力都流向城市,农村基本劳力无保障,便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发展。为此,全市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要树立全局思想,统筹兼顾,正确引导,在保证农村种养殖业基本劳力的前提下,合理转移和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到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发展,又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使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两不误”。 2.突出教育,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首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各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特点,调整专业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技能操作和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农村培育一批技能型人才。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农广校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 4.普及科技、推广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首先要建立起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下心来,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科技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再次,要稳步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创新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科技成果在农业上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5.创建机制,营造氛围,激励农村劳动力服务和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有限的耕地集中承包给种粮大户或骨干农民耕种和开发,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其次,全市各乡镇要建立起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长效机制,要鼓励农村青年立足家乡科技致富、创业致富,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再次,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使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城市倒转回农村发展,使农村能有足够的基本劳力,以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通联:①四川省自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643000②四川省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劳动安全论文: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与能源安全的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赵国友(1964),男,河南固始人,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 要: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禀赋之一,这是学界的共识。经验观察证实,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利用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它促进中国制造业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而产生的有限能源的大量消耗问题,这已经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要兼顾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和能源安全,必须反思地大物博的传统思想,吸取有关国家能源储备和利用的经验,制定能源新战略;在引用外资项目和新建项目时,将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提高技术门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并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 关键词: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能源安全 一、研究背景与思路 人口众多,很久以来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人口众多的优势在技术水平极其低下的农业经济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新兴产业以及推动产业变革的工具所含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西方的差距已经明显,但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经贸关系等条件约束,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感觉到人口众多有什么劣势,甚至相反,多数中国人认为人多势众,这是优势。当然,影响中国人的这种视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战争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直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外资经济渐成规模,劳动力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再次显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禀赋成为中国经济日益崛起的极其重要的特征,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比较优势(袁志刚,2006),这似乎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 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古话的哲理寓意深刻,如果用这句古话来诠释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话,那么,今天的比较优势在未来就转化为比较劣势。现如今,我们利用劳动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国外资金,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使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日渐成为“世界工厂”,从而将因户籍制度而依附于土地的剩余劳动力晰出,中国的隐性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达240万个(朱之鑫,2004);同时,增加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1983年农民家庭纯收入为310元人民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1978年仅为134元人民币),而到了1993年增长为921.62元人民币。仅就中国经济增长来说,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仅是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从长远角度考虑,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中国铸造成“世界工厂”,也是未来利益的受损者,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单单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对中国有限能源的巨大消耗,必然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加之利益的驱使和“条块结合”的体制,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或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影响生态环境,或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 所以,本文在承认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对推动中国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拟从未来的视角,而非现实的利益对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与能源安全的关系进行研究,其逻辑结构为: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变中国为“世界工厂”,从而使中国能源过度消耗,着眼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反思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世界工厂”,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制定相应的能源战略,置中国的未来能源于安全之中。 二、文献回顾与前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并成为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中最为重要的要素禀赋。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中,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通称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其他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商品的生产相对地更有效率,也即具有较小的生产成本。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的《国富论》中曾多次讨论比较优势。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比较优势原理,其基本观点包括: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原理包含一系列假定条件(黄辉,2001),如国际经济是静态经济、边际成本不变等。主张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劳动力要素禀赋对就业、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层面来分析问题的(吕政,2001;徐晓玲,2004)。但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具有严格的产业和能源限制(许经勇,2005;陈庆修,2003),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密集性和能耗较小的产业或领域。如果不讲产业和能源等约束条件,滥用劳动力资源,就可能陷入“资源的陷阱”:其一,低工资陷阱。有资料显示,我国工人工资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说,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制造业工人周平均工资是最低的,与韩国的比值为1∶8.12。低工资成本造成廉价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会遭遇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具有竞争力,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有明显优势,另一种是遭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近几年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民工荒”(钱凤娟、王晓娣,2005;刘湘国,2006),则说明人口红利随着未来人口结构进一步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终究是要消失的,为此,“避免经济增长源泉耗竭现象的出现,需要一个国家在仍然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借助这种人口红利,创造出持久性的经济增长源泉。……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蔡、杜阳、王美艳,2005)。其二,高就业陷阱。目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制造业所吸收,其表面和现实的利益是就业机会不断增多,但如果不提升劳动力自身的技术含量及综合素质的话,廉价劳动力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社会里注定是没有光明前景的,众多廉价劳动力必然随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而大量减少,从而涌向社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和贫富分化扩大,最终危及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 说到底,劳动力资源优势,毕竟不是人才资源优势,除去自身科技含量较低之外,还要受到来自外部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只能在一定空间内发挥作用。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是世界分工格局和产业结构转换的结果,发达国家利用FDI,借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能源,将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生产充满危险的产业或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代谦、别朝霞,2006)。积极吸收和利用FDI,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中国进入工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而工业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生产效率高,二是能源消耗大。1990年至今,我国经济对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5%上升至50%(刘伟,2006),我国的能源弹性系数,也即能源消耗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1991-2000年为0.2,而2001-2004年为1.29,2004年则高达1.6。根据中国科学院最近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下半叶也就是2080年中国将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照此计算,我国人均收入将达8000美元,人口―车辆比率将从1998年的125大幅提高(傅庆云等,2004a),仅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从2000年的大约30%增加到2010年的60%和2030年的80%(傅庆云等,2004b)。这种严重依赖程度,不可避免地对经济运行,甚至政治、军事、外交等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王涛,3005)。能源如此重要,不仅提示我国政府要加大新能源开发的投资力度,保持一个长效机制,而且警示我们要节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系。 三、经验观察与结论 为了能够有效地阐明劳动力资源利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我们不妨假定:(1)新能源开发在未来30年极其有限;(2)现有能源探明储量和生产量不变;(3)中国的GDP年均增长为6%。 1.人口数量、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与工业总产值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近年来,学界出现了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的这一传统观点的反思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中,有三项研究成果:《人口的迅速增长:后果及其政策含义》(由罗格尔・莱维尔主持,197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政策问题》(由罗纳德・李、D.盖尔・约翰逊主持,1986)和《终极资源》(朱利安・西蒙,1981)。,有学者提出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盖尔・约翰逊,2004)。通过表1的有关数字分析,可得以下信息: (1)我国的人口和经济都保持较快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下降,如第三个五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6.21%,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8.04%,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2005年突破13亿。 (2)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呈绝对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从第五个五年计划的6714万人增加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8349万人,增长率为近25%,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9697万人增加到第八个五计划的15655万人,增长率超过了60%,这四个五年计划中,工业部门劳动力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这也印证了有学者关于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观点。当然,要说明的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政治等因素,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出现减少的状况。 (3)我国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并不断向工业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及其增长率保持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个五年计划到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都在50%左右,特别是“六五”计划到“七五”计划增幅为146.2%,“七五”计划到“八五”计划的增幅为284.11%。与此相联系,外资规模和贸易出口额也不断扩大。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是要借助工业部门总产值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说明这些数值增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能我们源耗费过快过多,危及我国能源安全。 2.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 资源禀赋及其生产能力对于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来说,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但凡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资源的诅咒”,便说明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徐康宁、王剑,2006)。这一命题给予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启示是,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也可能是一种“资源的陷阱”。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追求效率,劳动力资源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降低,而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不断提高。所以,撇开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研究这一比较优势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能源安全的负面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的结果之一,就是对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能源供给弹性空间不断缩小。为了简捷方便,我们仅在表2中列出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以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能源子项目的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分析可得: (1)十个五年计划中,除了“二五”计划外,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均在稳步增长,但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呈递减趋势,“六五”期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51,但到了“八五”期间变为0.18,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降低了2/3。这充分说明能源消费增长率对GDP的增长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GDP增长率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在降低,能源消费率增长的百分比高于GDP增长率的百分比,能源消费不合理凸现。 (2)我国能源结构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生产总量而言,原煤递减,原油、天然气递增。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至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原油、天然气的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基本持平,表明我国的能源自给率较高,2004年为94%。但是,经济发展的许多指标显示,我国的能源自给率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从消费总量来看,2004年,石油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7%,而生产总量只占整个能源生产总量的13.5%,两者之比为近2∶1;天然气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而生产总量只占整个能源生产总量的3.0%,两者之比超过2∶1。按此消费总量与生产总量之比,我国将面临巨大的能源压力。更何况在未来30年里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一个高速增长期。此外,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200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单位能源生产的GDP(国际元/千克标准油),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为3.5,2000年为4.5,而同期中国的水平分别为1.7和4.1,虽然同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3.结论 比较表1和表2,可以发现,我国在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长速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即工业部门的增加值增加,能源消费总量也增加,当然,国民经济总量也在增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了十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倍(文懿铎,2005)。就“十五”期间而言,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均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三者的增长速度之比分别为11.86∶9.5∶10.88,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近1个百分点(参见图1、图2)。这种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资本积累带动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引发了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危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劳动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即使未来的劳动力资源可能因计划生育政策而出现萎缩(曾毅,2006),但政府可以通过调整人口等相关政策,促使劳动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然而,自然资源中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仍然保持目前的耗能模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能每天要消耗50亿~60亿吨煤炭和8亿~10亿吨原油,这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的。如果不精打细算,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危及后代人的能源分享,那么,我们今天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不能再走某些西方国家的老路,要注意节能和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经济发展与环境危害的不良循环。 四、政策涵义与启示 1.政府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将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 “资源的诅咒”命题,说明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把自然资源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要素,而忽略了对其它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开发。同样道理,如果仅把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而不着眼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转变为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实际上是“资源的陷阱”。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具体国情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条件下,如何兼顾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未来的能源安全问题。仅仅依靠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实质上是把劳动力置于依附外资的条件之下,这不仅不利于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当务之急,是将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大于劳动力资源的贡献率,这已为许多学者所证实。所以,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将一般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化所需要的技术工人,从而提升我国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2.吸引和利用外资既要考虑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考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清醒地看到,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在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甚至有可能使人陷 入比较优势陷阱。在我国工业化初期,以劳动力成本或天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李义平, 2006),要将这一优势变成真正优势、竞争优势,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引进外资政策,对于那些对资源消耗大和对环境破坏大的外资项目,要做充分论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进入门槛,根据动态资源禀赋原则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样,将劳动力资源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而且有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 3.反思地大物博的传统思想,吸取有关国家能源储备和利用的经验,制定能源新战略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基于此,我们必须反思地大物博、能源大国等传统思想,借鉴日本和美国的能源战略经验,多管齐下,推行能源消费多样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建立石油储备制度,把石油的地上油罐储备与地下技术储备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制定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把开源与节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内生产与参与国际竞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社会的能源需求和能效变化的预警指标体系,等等。 劳动安全论文:浅谈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劳动保护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新的课题,也是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发挥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女职工;劳动保护;安全生产 随着新时期女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的转变,企业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是女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整个企业劳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持稳定、实现安全发展、创建和谐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时期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过程中,女职工没有形成主动维护自身安全与健康的意识,没有“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行为。由于女职工的生理机制和社会的传统观念,她们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还承担着生育子女和操持家务的重任,相对男职工来讲其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导致女职工对劳动保护的意识不强,甚至是缺失。只有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调试好两种角色的转换,才能切实做到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二是忽视了女职工心理健康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女职工劳动保护与企业安全生产息息相关,而安全生产的重点是设备和人身安全。以本公司为例,女职工虽然为数不多,但其独特的生产运行方式和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以及保持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心态,对于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使女工劳动保护工作在公司的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加强女工组织建设,为女工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是调动广大女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保护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健康不受侵害,在安全生产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由于受公司点多、面广、战线长等地理环境所限,公司女工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组织的女工活动也是索然无味,无法调动女职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基层女工积极响应工会开展的女工活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女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如:在广泛深入开展争当巾帼建功示范岗和争创三八红旗手活动中,引导女职工克服家庭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比学习、比技术、比干劲、争一流。帮助女职工掌握岗位技术,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展示女职工立足岗位、奉献成才的崭新形象。选树“巾帼示范岗”等先进模范,利用各种媒体和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增强女职工敬业精神,以此不断激发女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加大宣传,增强法律培训教育。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履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职责。女职工由于其生理机制,必定要经过经期、怀孕、生育、哺乳、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企业依据相关的政策法规,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女职工的生理机制而制定的特殊保护,如生育有产假等,都是女职工劳动保护意识增强的具体体现。加大对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的宣传、执行力度,是各项政策法规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是强化女职工劳动保护意识的有效手段。 三是加强女职工培训,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面对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提高女职工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业务本领和竞争能力,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因此,女工组织应对女职工开展以健康保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女职工的自我保护和素质提升能力。如:组织开展一些妇科疾病知识讲座、评选一些优秀家庭教育经验论文、让家庭教育突出的女职工进行经验分享等等。以此激发女职工自觉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主观能动性,确立起女职工自强不息,追求出类拔萃,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及高成就的主体意识。使女职工继承和弘扬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女职工的学习、应对、竞争、决策和创造能力,从而推动女职工实现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有利于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是加强源头参与,完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各项制度,改善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工作条件,适时保证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环境的通畅。依托职代会提出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相关决议和提案,努力实现对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源头维护。认真监督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确保女职工在劳动生产中的必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关心女职工劳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情况,研究与探索更深层次的女职工劳动保护问题,立足实际,从制度上解决设备、工作环境、外部环境因素等对女职工身体的伤害以及女职工心理健康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五是突出维权职能,是积极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根本所在。维护女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不仅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不可推卸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把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与切实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意识,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与水平,改善女职工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企业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就能够有新的突破,达到更高的水平,就能消除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许多问题,从而对促进安全生产、维护女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通过建立女职工温馨驿站等多种形式,使女职工工作更加细化、规范化、人性化,进而增强女工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充分调动女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各种形式、全方位对女职工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女职工依法维权的能力,关注涉及到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和方案并维护其权利。在为女职工办实事上,定期组织女职工进行妇科普查,使广大女职工能有健康的身体,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扎实开展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就能够保护女职工的身心健康,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进而激发广大女职工投身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女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企业安全健康和谐发展。 劳动安全论文:加强职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劳动者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是我国现行安全生产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对涉及职工安全与健康的有关问题,实施群众监督是法律赋予工会的神圣职责,职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在创建安全、和谐发展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会组织 一、注重夯实基础,形成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1、组织基础更加扎实 一是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群众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要对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成员和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每年组织一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调查研究影响群众监督员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的建议、措施。三是切实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督部门的联系,健全完善行政业务部门主导、工会运行、各方支持、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群众性安全生产组织体系。 2、群众基础更加扎实 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优势与特色。一是牢牢把握群众性安全生产这一工会工作的鲜明特点,充分尊重劳动者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管理的广泛性纳入到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工作重心放在班组,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关口前移。班组是社区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也是事故的多发地带。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班组安全建设。三是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查找、消除事故隐患,反对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组织广大职工围绕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消除隐患,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二、注重“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合力 1、注重舆论引导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搞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各级工会应建立和完善小区电子显示屏、安全文化街、警示教育片、宣传橱窗、黑板报、标语为基本载体的宣传舆论体系,充分利用小区文化广场、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工会宣传阵地的作用,在增强人情、亲情、感情和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大力营造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遵章作业的氛围,形成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2、注重现场教育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以班前会、监督员座谈会、现场指导培训为基本载体的现场教育体系,及时传达有关安全指示、指令,分析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职工思想动态,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的措施,结合实际进行现场培训和帮教等活动,使上级安全生产要求得到迅速落实。 三、深入开展竞赛活动,狠抓职工安全素质的提高 竞赛活动是工会开展群众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工会工作的品牌。各级工会要围绕“科学发展抓预防,预防为主重教育”竞赛主题,一是功夫下在广大职工身上,牢固树立“职工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的理念,引导职工广泛踊跃参与实践,形成自觉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和环境。二是功夫下在融入思想上,将安全文化融入社区总体文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之中,在社区总体理念、愿景目标、岗位责任制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时时、处处、事事体现安全文化,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三是功夫下在“切实维权”上,认真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专结合,依法监督”的原则,全面履行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劳动保护工作维权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保护工作内容、活动方式进一步适应需求,贴近实际。 四、积极探索,确保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取得实效 1、增强责任感,切实维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最基本的要求。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职工最根本、最主要的合法权益,是职工其它合法权益的载体。如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得不到保障,那么其他的权益就显得无用、无助。因此,我们必须从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认真履行国家法律赋予工会的神圣职责,切实加强群众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2、突出重点,把职工安全生产的重心放在班组 班组是生产和经营组织的基础,又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也是事故多发的地带。要积极开展以班组安全为主要内容,以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为重点,以实现社区安全为目标的群众性班组安全活动。首先要按照全总《三个条例》的要求,健全班组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队伍。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工会小组检查员的事业心、责任心,真正发挥“安全哨兵”的作用。其次要在提高班组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在班组中组织开展以查隐患、堵漏洞、抵制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竞赛和检查活动,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第三要开展争创安全合格班组竞赛活动,把安全培训和各项安全指标量化、具体化,形成切实可行的班组安全生产规范,把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油田的各种安全规程、安全制度通过班组去落实、去实现,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转化为班组职工的自觉行为,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3、注重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参与作用 建立群众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是有效发挥群众监督参与作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是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要逐步建立完善与同级行政安全主管部门、安监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有关全局的安全问题和涉及职工劳动安全合法权益的问题。二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参与社区安全生产的机制。落实职代会对社区有关职工安全与健康重大事项决策的审议监督权,切实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要完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生产情况、检查职代会关于安全生产有关决议落实情况的制度,把群众参与监督权落到实处。三要建立健全社区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治理的平等协商制度,就避免减少职业危害、加强劳动保护、事故隐患治理等事项进行协商,并写入集体合同,也可以就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签订专项集体合同,依法确立社区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劳动安全卫生中的责权利。通过机制建设,逐步实现群众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4、广泛开展各类竞赛 我们要继续把安全竞赛活动深入开展下去,立足社区,立足职工,紧紧围绕提高社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这个重要环节,创新活动的形式、方法和内容,不断把竞赛活动引向深入。让每一个职工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坚决抵制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把劳动安全卫生的各项要求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 劳动安全论文:浅谈对企业工会做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认识 摘要:工会开展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关口前移,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素质,发动职工群众,开展监督检查,及早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微杜渐,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形成全员参与的态势。 关键词:企业 工会 劳动 安全卫生 工作 认识 劳动安全健康权益,即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享有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企业工会组织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从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切身利益这一现实问题入手,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这是工会维权的基本职责,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应有之意。 一、工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机制建设 工会做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保障,特别是近几年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 (一)法律赋予工会开展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权利《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工会和职工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工会法》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企业面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呈现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工会应当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职责,理直气壮地参与到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中去,维护和保障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应享有的权利。 建立、完善和创新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机制,是保证工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企业工会应根据企业的特点、规模以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住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改进工作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机制由于劳动过程主要发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危害因素存在于生产劳动中,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然要求工会积极参与到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研究和决策中去,促进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使企业把维护职工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需要,而职工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第一需要。当下,在企业层面上建立“双方平等协商,企业负责落实,工会跟踪监督”的工作机制,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劳动安全卫生协议,引导广大职工群众通过规范有序、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可以从源头上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达到互利共赢、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促进企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企业通过推进民主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强化职工劳动保护监督,建立了适合企业需要、依法监督参与的工作机制。严格履行职代会民主管理程序。实践表明,企业工会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载体开展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既有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又有实际成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的有效方式。 二、工会开展职工安全教育的方法研究 工会是职工的群众性组织,脱离了职工群众,工会就失去了基础。这种群众性的特色正是工会劳动保护监督不同于企业管理和政府监察之所在,由此显示出工会在安全生产格局中应有作用。 (一)工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关口前移职工群众处在生产一线,最清楚哪里存在事故隐患,他们是查找隐患、监督整改的主力军;同时,一线职工往往也是伤害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能否杜绝违章操作,能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是预防事故的关键因素。现代安全理论指出,事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是难以预料的,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的场合,必须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而不是在发生了严重伤害之后才去“亡羊补牢”,在付出血的教训之后再去整改。 因此,工会开展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关口前移,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素质,调动他们在安全卫生工作中的能动作用,把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做到生产现场,针对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发动职工群众,开展监督检查,及早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微杜渐,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形成全员参与的态势。 (二)开展职工安全思想教育的方法途径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工会切实保障职工劳动安全的有力措施。企业工会开展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应注意形式与方法的结合,不拘一格且富有企业特色,既突出形式多样又注重方法灵活。 一要突出安全思想教育的针对性。石化企业要根据油、气生产多的特制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同时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工会开展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必须联系企业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二要注重安全思想教育的超前性。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要先行一步,必须在生产前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法规讲座,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用直观启发形式,在生产作业场所设立安全管理牌板,设立警钟标志,提醒职工注意安全,起到警钟长鸣作用。 三要把握安全思想教育的及时性。根据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现场教育,对“三违”人员挂牌警告,现身说法,让职工了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从中吸取教训,掌握整改事故隐患措施。 四要讲究安全思想教育的艺术性。安全思想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和增强职工的安全自主保安意识,企业工会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好现有的文化活动阵地,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把职工吸引到活动中来,寓教于乐启发职工安全主体意识。石化企业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开展职工安全教育辩论赛、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宣传班组安全管理成果;通过举办“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将优秀演讲稿汇编成册,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氛围,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劳动安全论文:经济增长、劳动力产权与职业健康安全规制 摘要:从劳动力产权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与职业健康安全的内在联系,并构建了一个产权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职业健康安全随经济增长而波动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解析。认为中国职业健康安全规制的有效策略应寻求对劳动力产权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市场中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均衡,并构建一种政府、社会、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多维一体”的协同规制机制。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经济增长;劳动力产权;协同规制 一、引 言 劳动力要素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劳动力产权的利用与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而产权制度的设计与运用又是职业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护的制度基础。国内目前针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而从劳动力产权的角度来研究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成果更是缺乏。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健康安全的经济贡献率,经济产出水平与生产安全关系的实证研究,劳动力产权的形态与归属以及劳动力产权的实现形式等方面。从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来讲,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尝试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来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的治理问题。在这个分析框架中,职业健康安全被视为是劳动力产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经济增长具有相互协同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我们就需要从政治经济理论、产权理论和管制经济理论出发,对影响职业健康安全供给的劳动力产权问题和规制政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从产权改革和协同规制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案。 二、一个产权要素的分析框架 产权,是西方契约社会有效运转的制度基础,它是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它既可以是对物质资本(如,房屋产权)也可以是对非物质资本(如,知识产权)的占有与支配。德姆塞茨把产权定义为一个人或者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当权利规定发生变化时,人们的行为也往往会发生变化\[1\]。在产权理论看来,产权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形成与他人进行市场交易的合理预期,并以此提高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之间自由交往的制度保障,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种反映。产权的清晰界定和运行规则是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它会影响到市场运行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市场交换活动的安全。按照巴泽尔的观点,产权的界定不可能是完整的,因为完全界定产权的成本太高。因而,产权的不完整便形成了该项权利的“公共领域”\[2\],那么,类似职业健康安全这样的问题实质上就变成了一个因健康和安全产权的模糊而引起的“公共领域”治理的问题。产权界定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既可由正式制度安排即政府和法律的规定来界定产权;也可由非正式制度安排,即当事人的经济行为来界定产权。前者是借助国家公权对社会权利义务关系的外在干预,如国家所有制对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而后者是借助个体自身力量对个体权益的私人捍卫,它取决于捍卫的结果对个体所能起到的激励作用,如果预期收益大,捍卫的努力程度就强;反之则弱。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产权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劳动力产权;另一种是物质资本产权。这两种产权形态都是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劳动力产权要素和物质资本产权要素关系的演进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与物之间依赖关系相互演进的实质,即是对人的依赖还是对物的依赖\[3\]。在对人的依赖阶段,单个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存在,人们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必须将具有个体属性的劳动力产权联合起来共同抵御自然的风险和外在的威胁,它对应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原始社会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劳动力要素”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具有稀缺性,只有通过劳动力之间的相互联合才可以解决个人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对物的依赖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已经荡然无存,而毫不相干的人之间基于对物质的占有或交换形成了社会交往的行为关系,它对应于生产力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的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资本要素”的占有权和处置权具有稀缺性,通过物质资本之间的交换配置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利用。在自由依赖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又回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形式上,“劳动力要素”中的“收益权”具有稀缺性,通过对劳动力产权的重新配置,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幸福感受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它对应于生产力水平相对发达的社会阶段,如,中级或高级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劳动力产权是社会价值创造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要素。劳动力产权是基于劳动者全部生产要素而形成的一系列权利关系,它包括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与发展权等\[4\]。劳动力产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其权利主张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生产力水平,这一点同时也是不同经济社会人与物之间依赖关系相互演进的逻辑基础。职业健康安全是劳动者通过劳动交换所能实现的健康安全收益,是劳动力收益权和发展权的具体体现。职业健康安全的劳动力产权对经济增长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状况的恶化会降低劳动者对劳动的供给和边际产出,进而阻碍经济的增长。合乎逻辑的判断应该是,经济增长应平等考虑劳动力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因为这两者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资本、劳动、技术”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力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是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没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不能创造价值;同时,没有劳动者,生产资料的价值也无法实现。”\[5\]我们这里将生产资料要素与物质资本要素进行了概念的类化,实质上都表现为一种物质性的要素。但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我们逻辑的判断相隔甚远,人们已经根深蒂固地把具有经济价值的有形物(如土地、货币等)和某些无形物(如商标、专利等)看作是产权,现有的和曾经出现过的一切社会制度法律都没有把人的劳动力当作产权来对待。 劳动力产权的残缺成为职业健康安全伤害的制度根源。随着资本产权的发展壮大,劳动力产权的残缺不全,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之间最终会出现强资本产权而弱劳动力产权的等级结构\[6\],并进而发展演变为“资本雇佣劳动”与“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契约结果。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实质上反映了这种契约关系中劳动力市场平等交换掩盖下的资本产权与劳动力产权之间权利不平等的实际情况,论证了资本家之所以能够占有剩余劳动,原因在于资本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劳动者在理性资本面前几乎不可能具有劳动契约签定和退出的自由,劳动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不足。在正式的劳动力产权制度缺失的条件下,如果劳动者个人捍卫自身劳动权益的能力较强,它则可以与雇主建立有利于其个体的契约安排;而如果劳动者个人捍卫自身劳动权益的能力不足,劳动者便失去了与资本产权或雇主进行谈判博弈的能力,劳动者的权益受损问题则不可避免。 三、职业健康安全规制的产权逻辑 按管制经济学的理论,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制是基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市场失灵,劳动交换的过程中广泛存在着作业场所风险和职业伤害外溢等问题,前者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内部性问题,而后者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问题\[7\]。无论其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是发生内部性问题还是发生外部性问题,其在本质上都是一个产权的问题,反映了劳动者所遭受到的额外损失或外在成本,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产权界定不清而导致的。因此,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和内部性问题都可以放在统一的产权分析框架之内,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劳动力产权界定的不明晰所引起的“公地悲剧”,雇主或生产厂商随意侵犯或剥夺劳动者的健康安全权利,让“资本雇用劳动”成为嗜血的工具。当然,产权的归属有两种极端形式:一种是共有制形式,即产权由所有成员共同所有,各成员将权利联合起来交由共同体(如,国家)来实施\[8\];另一种是私有制形式,即共同体将产权界定给私人所有,并承认其所有者享有排斥他人行使该产权的权利,由所有者在私法保护下自由实施。那么,对于职业健康安全这类劳动力产权而言,其产权到底是属于公共所有还是属于私人所有?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所有”?如何界定职业健康安全的产权属性便成为我们进行职业健康安全规制的制度基础。 职业健康安全的劳动力产权从内容层次上来讲,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共同性产权,二是个性化产权。对于共同性产权而言,职业健康安全权属于人权的一部分,它是对劳动者为使生命延续而拥有的劳动权与使生命具有意义而拥有的自由、民主、平等的发展权的体现。洛克曾指出,人“没有侵害他人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的自由”,“除非为了惩罚一个罪犯,不应该夺去或损害另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健康、肢体或物品”\[9\]。因此,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拥有何种权利,我们都不能损害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共同性产权属于公共品的范畴,应采取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实施供给,以实现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整体主义的价值正义和社会公平。而对于个性化产权而言,职业健康安全权是劳动者基于个人收入、地区差异、工作差异、身份差异等众多原因而衍生出来的更高层次权利的体现,它反映了劳动者个性化的需求。因此,这些个性化的健康安全权利在性质上向私人物品靠近,但仍是公共物品,只是与纯粹的公共物品相比,它又具有了一定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个性化产权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其供给方式不能完全按照纯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无偿提供的方式,因为它还体现了部分劳动者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特殊需求,这种产权特征决定了国家公权力依靠税收无偿供给的不公平。因此,应采用混合制的供给方式,主张私人供给与政府管制相结合的形式。 那么,对于职业健康安全产权保护的手段而言,我们不管是选择政府管制,还是应该选择自由市场或者两者皆有的手段,它都体现了我们对劳动力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科斯于1960年提出,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的最佳公共政策是那种能够创设明晰、确凿及可让渡的且受私法保护的产权政策,私人谈判、私法执行都可以成为职业健康安全保护的有效措施。虽然私人谈判、私法执行也是有成本的,但这类成本可以在较为清晰明确的产权体系的安排下得以内化。政府对职业健康安全管制主要考虑的问题在于决定谁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的保护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它体现了职业健康安全劳动力产权保护效率性和经济性的价值取向\[10\]。而在随后的管制经济理论中,职业健康安全市场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雇主比劳动者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如对工作环境、工作风险等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劳动者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劳动者在与雇主订立劳动合约时常常成为被欺骗的对象,使得劳动者对劳动过程中职业伤害事件发生性的真实概率的了解处于劣势地位,而劳动者若需要通过自我搜寻的过程来获取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状况的充分信息,则又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和成本等等,劳动者需要权衡信息的“搜寻成本”和“搜寻收益”,并最终会在信息相对不充分的情况下采取职业劳动的交换行为。因此,劳动力产权的有效实现则依赖于政府管制的保护,它体现了对职业健康安全劳动力产权保护公平性和社会性的价值取向。 职业健康安全与普通物品不同,它不能分割到适应于私有制的状态。因此,为了达到劳动力产权的完整,政府也许可以被视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去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的保护等问题,但通过政府干预所建立的管制机制,却并不能解决劳动力产权配置的效率性和经济性问题,同时也无法解决个性化产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问题。正如波斯纳所言“只要是因为排他性产权无法解决冲突性(或竞争性)使用的问题,其产权界定就永远不具有排他性”,而具有非排他性的产权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形成产权的“公共领域”,导致该产权的“公地灾难”。因此,对于劳动力产权而言,因“公共领域”而形成的模糊产权便成为政府对其进行管制的前提。而按照波斯纳给出的方案,模糊产权的冲突性使用问题可以通过财产法和民法的途径来加以解决,前者可将使用权转让给最能有效利用资源的团体,而后者则可使使用者承担义务\[7\]。随着国家的经济增长,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产权逐渐呈现出共同性与个体性的差异。共同性产权是基本人权的体现,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对于这类产权需要通过建立政府对职业健康安全规制的政策供给来应对健康安全产权保护的公平性和社会性;而个体性产权是个性化需求的体现,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对于这类产权需要建立相对明晰的个性化产权制度,让私权主体之间自由博弈相互调适,以形成有助于职业健康安全伤害成本消散的内部市场来应对健康安全保护的经济性和效率性。 四、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职业健康安全波动的产权分析 职业健康安全的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按现有经济发展理论,国家经济的发展须经历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三个阶段\[11\],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也会经历从低到高再到低的“抛物线”的演进过程。这意味着职业健康安全效益的改进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之前将不断恶化,在中期阶段会出现“拐点”,而在中期阶段以后,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将不断得到改进。当然,这只是我们一种经验判断上的假说,我们还需对波动出现的时间、形态进行实证检验,当然我们还希望这种经验判断是可以被证伪的,同时,我们也不愿看到这种波动效应会在中国发生。因此,我们急需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即职业伤害从高发到低发的转折,究竟是因为经济增长中某些内生性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如,生产要素的结构变动),还是因为某些外生性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如,政府规制)?如果职业健康安全的波动与劳动力产权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话,那么,其作用机理又是怎样的,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劳动力产权的规制改革来成功跨越这一假说所揭示的波动“拐点”?另外,如果外生性的政府规制机制能够对职业健康安全波动“拐点”出现的时间和形态产生影响的话,其具体的规制政策又应该是怎样的?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需要从分析职业健康安全波动的实现条件入手。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是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综合利用的结果,两者间的相对稀缺程度是决定不同经济阶段所采取的不同产业模式的主要原因,而不同的产业模式或产业结构又是影响和制约职业健康安全的根源性问题。一般而言,如果产业结构中具有高风险特性的资本品工业在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时,职业健康安全面临的风险和伤害发生概率则较大;而如果产业结构中具有技术性、服务性特性的消费品工业在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时,职业健康面临的风险和伤害发生的概率则较小,职业伤害事件发生的广度和深度也较弱。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中,其劳动要素的供给也将随产业结构的变动而出现由粗放型供给到集约型供给的转变,劳动生产将从高风险、高强度的重工业逐渐转向技术型、服务型的服务业,职业健康安全所面临的风险将渐次降低。因此,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的相对稀缺性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并进而引致职业健康安全波动的一个必要条件。 如果从职业健康安全倒U型曲线“拐点”出现的时间和形态来看,劳动力产权的契约机制及其政府规制是实现其“拐点”转折的充分条件。劳动力产权的清晰界定和规制确权是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自由博弈的制度基础,他们之间具体的责、权、利关系都可以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自由谈判或外在的政府规制来确定,劳动过程中广泛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非对称性信息、负外部性等问题都能够在双方合意的产权契约中得以解决。当劳动力市场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劳动者劳动技能低下,劳动者捍卫自身劳动权利的谈判能力不足等现象时,劳动者便失去了与雇主在订立劳动契约中保障其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劳动力市场的契约机制便无法自发形成对劳动力产权的保护,从而形成强资本产权与弱劳动力产权的等级产权结构。在此产权结构中,资本要素便具有了剥夺劳动者权益的合理动能,这为职业健康安全波动的发生提供了内生性的市场环境。当政府在寻求通过政府规制来实现对劳动力产权进行保护时,若规制机制存在制度缺失、规制不足以及政策低效等问题,职业伤害的广度和深度都将较大幅度地提升,从而使职业健康安全的波动出现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特征,而这则为职业健康安全波动的发生提供了外生性的制度环境。 中国正处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职业健康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年均死亡人数在10万人左右,单位GDP死亡人数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伤亡水平\[12\]。按前所述,导致这样一种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则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所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都是围绕物资资本要素而展开的,对劳动力要素进行的产权改革还未开始。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物质财产得到了充分实现,劳动力产权没有或者只是部分得到了实现,国家产权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基于企业低效率而形成的以物质财产产权为主导的单一产权制度,国家对劳动力产权改革的政治意志不足是导致劳动力产权界定不清的外在原因。二是中国人口众多,大量农村人口需要向城市和工业领域转移,但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足又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碍,农村劳动人口除了出卖劳动力以外,毫无竞争优势,工作选择性小,只能选择脏、苦、累、毒的职业安全风险大的行业,劳动力供给有限过剩和劳动者进行个体权利捍卫的谈判能力不足是导致劳动力产权界定不清晰的内在原因。另外,由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偏在问题普遍存在,劳动力产权的责、权、利关系并未形成清晰的界线。因此,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职业伤害的频繁发生也就具有了现实的合理性。 我们知道,经济的增长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劳动力产权的界定与保护又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因此,一个社会劳动力产权的实现方式不能超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它需要兼顾资源配置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均衡,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13\]。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引起的职业健康安全波动实质上是对特定阶段生产关系的一种体现。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改革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家对产权的改革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变。首先是通过国家所有制的管制形式实现了生活资料异常匮乏的自然经济形态向物质供给日渐充足的商品经济形态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国家面对市场发展的严重不足,通过实行干预程度最深,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完成了国家公权对社会生产所赖以需要的生产资料的配置,其间职业伤害事件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波动,资本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尚未出现变革的需求。其次,伴随商品供给的不断丰富,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市场效率,国家单一所有的公有制形式逐渐演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资本产权逐渐明晰,市场效率不断提高,但其间职业伤害事件频发,社会逐渐出现资本产权强与劳动力产权弱的等级产权结构。劳动力产权的保护在国家优先经济发展的战略下,不断受到经济理性的越界干扰和损害。 五、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同规制的应对策略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的劳动力产权面临着两种低效率:一是源于政府规制对劳动力产权改革的管制不足而引起的低效率,另一个是源于劳动力市场劳动者捍卫自身权利的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低效率。这两种低效率本质上并非彼此孤立,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最终导致了职业健康安全保护的管制失灵和市场失灵。这两种低效率同时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所受到的潜在风险,即物质资本产权的过分张扬与劳动力产权的制度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社会结构的剧烈分化,并进而撕裂社会系统的均衡,社会系统的失衡然后又会传导至政治市场,造成政治市场的失衡,并最终形成对国家现代化的阻碍。那么,对于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所存在的这样一种低效率,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制度的重塑,并尽可能充分发挥劳动力产权的契约机制在职业健康安全保护中所起的应有作用呢? 通常来讲,职业健康安全的治理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对劳动力产权中的“模糊领域”进行清晰界定,并建立一种能有效促进劳动者与雇主之间通过自由谈判来订立劳动契约的产权规制机制,为劳动契约的产权纠纷和自我裁决提供外生性的制度环境;二是通过对经济增长中具有高风险性的重工业、采掘业及建筑业等产业建立起有效的经济性规制机制,并配合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社会性规制的政策供给来形成产业进入的壁垒,为职业健康安全的改进提供内生性的市场环境。我们知道,劳动力产权的契约机制和政府规制是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波动的“拐点”时间和“拐点”形态进行有效调节的外在性条件,也是成功跨越其“拐点”的关键所在;产业结构的规制与变动是职业健康安全波动发生的内在性条件\[14\]。因此,对于职业健康安全波动的治理需要综合运用针对劳动力产权的社会性规制和针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性规制来加以应对。这就需要我们平等看待劳动力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避免出现前强后弱的等级产权结构,以大体实现经济增长中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对比中我们发现,职业健康安全规制有效实现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权变性和可塑性等特征。从多样性的角度而言,在对待职业健康安全规制的方式方法方面,国与国之间各有不同,如英国在对待职业健康安全规制问题上倾向于以合作为本,强调政府、工会、雇主、劳动者之间对职业健康安全保护的共同责任;而美国则倾向于以法令为本,崇尚构建以私人保险为核心的职业健康安全规制机制,由市场的力量自发调节对健康安全产权的保护,政府的管制只是有限参与,体现了新自由主义放任政策的特点\[15\]。从权变性的角度而言,西方国家对待职业健康安全规制的政策策略受到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其政策主张经历了由经济自由主义到社会自由主义的转变。经济自由主义强调经济上的自由,并希望缩小政府干预的规模;而社会自由主义则强调社会机会的均衡,希望扩大政府干预的规模以保护公民免受经济造成的后果,对经济、社会进行适当调节,以保证每个人平等的权利。从可塑性的角度而言,职业健康安全规制可通过对权益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目标解析来寻求经济性管制、社会性管制与辅助性管制等手段的协调运用,以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中广泛存在的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问题,其规制效率因手段选择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瑞典鼓励劳动者与利益集团进行广泛的集体谈判和跨阶层合作,并配有辅助性的运行机制。 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物质要素累积的外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到劳动力要素累积的内生型增长模式的转变之中,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增强。我们知道,经济增长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它还需要兼顾社会效益。但是,职业健康安全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经济增长既会造成对职业健康安全的伤害,同时也会带来劳动者的经济性收益。因此,职业健康安全保护的目标取决于我们实现劳动力产权经济性收益与社会性(或安全性)收益的均衡。从这一点上来说,政府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的目标是众多目标间的总体均衡,最小化经济增长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失衡风险,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有效实现又有赖于社会“产权制度”或 “权利秩序”的动态优化。然而,最小化或最大化并不是绝对的,它受到各制度、环境、生产力等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而对职业健康安全的协同规制也不是没有利益冲突,它需要将不同系统间基于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而产生的权利冲突或利益分化限定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的协同规制需要以劳动力产权制度的改革为前提,解决经济增长引起的社会失衡等问题,这是实现从低效的政府干预到高效的多元互动转变的关键所在。 中国劳动力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实现应寻求劳动力市场中利益主体间的多元互动,并进而构建一种政府、社会、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多维一体”的协同规制机制,这样一种机制应是体现政府、社会、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多方参与、协商共管的社会共责机制,并以此取代政府主导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制模式。同时,理想状态的职业健康安全规制应试图改变传统意义上单纯依靠正式制度和单向威权来界定职业健康安全产权(或秩序)的方式,着眼于劳动力产权主体间的自我调整和自我适应。协同规制的真正要义在于通过政府规制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来确立劳动力产权主体与物质资本产权主体之间进行自由博弈和相互协调的外生性环境,从而使职业健康安全的治理可以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乃至政治系统之间自由灵活地相互调适,实现多元互动,将职业伤害的系统风险和成本予以内化。 借助美国学者黑夫兰对规制手段的分类\[16\],我们可以对中国职业健康安全规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三类划分:经济的、社会的和辅助的。职业健康安全规制的有效实现应寻求这三种手段的综合利用,以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中所广泛存在的市场失灵、社会失灵以及政府失灵问题。首先,从经济性规制而言,应对第二产业中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安全技术水平不足的生产厂商加以限制形成进入壁垒,对职业健康安全边际投入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投入的生产厂商实行价格处罚措施,对职业健康安全边际投入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成本投入的实行价格补贴,使单个生产厂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边际成本投入符合社会福利帕累托改进的原则,降低职业健康安全的劳作风险。其次,从社会性规制而言,应对劳动力产权所存在的负内部性问题,建立一种职业风险的信息公开制度,并对《职业健康安全法》(中国称为《职业病防治法》和《生产安全法》)、《劳动法》、《刑法》、《民法》等公法与私法保护机制进行调整,促进劳动者、生产厂商和政府规制主体之间就产权契约的订立进行自由博弈,以实现职业健康安全保护的公平与正义。再次,从辅助性规制而言,政府规制者并非是天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者,他们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博弈者,他们也有可能被特殊的理性资本或利益集团所“俘获”,从而表现出弱化规制的行为。因此,职业健康安全的社会性规制还需要借助并加强对政府规制的执法监督,通过健全职业健康安全评估机构,自律性行业协会,职业健康安全资信管理组织,公正和仲裁组织以及职业健康安全资质认证机构等辅助性组织,从而促进职业健康安全保护的公民参与和程序正义,并努力使这些辅助性的力量摆脱国家规制部门意志的左右,以体现多元社会的共责之义。 劳动安全论文:浅谈焊接生产中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摘要: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中用来制造和修理各种金属结构和机械部件的主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及焊接质量的不断提高,焊接操作人员占工厂职工的很大比例,与此同时,伴随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严重地威胁着焊工及其它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关键词:焊接技术 安全 健康 1、焊接生产中的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生产活动中,劳动保护主要体现在劳动安全和卫生方面,保护劳动者的身体不受伤害。工厂应该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并配备焊接生产的各种安全设备。其次,针对不同工种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并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培训。使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命令有权拒绝执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焊接生产中的劳动保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 安全设施 焊接设备、高压气瓶、可然气体必须配备防漏电防爆炸、防火装置,各种电动设备应设紧急停车装置等。 1.2 劳动保护用品 必须为工人配备工作服、工作靴、防尘面罩、焊接手套、安全头盔等物品。 1.3 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 1.4 针对焊接工种特殊性的一些措施 焊工作业时在电弧高温作用下,电焊条产生的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烟尘,来自钢板表面涂层的氧化锌、氧化铜、丙烯醛、甲醛等有毒气体和各种金属粉尘,以及由于焊接电弧的紫外线辐射,使空气中氧、氮转化成的臭氧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气体,都对人极为不利,易使人造成伤害如:呼吸、尘肺,氟中毒、锰中毒、不锈钢烟尘中的铬、镍等元素有致癌倾向等伤害。那么焊工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对头、面、眼睛、耳、呼吸道、手、身躯等方面的人身防护,防止烟尘危害。 为减少焊接粉尘低及有害气体的危害,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低尘低毒的焊接材料。 (2)选择合理的焊接参数 (3)提高焊接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减少直接的人工操作。 (4)加强通风排气,及时把有害物质和污染的空气排除。 2、焊接生产中的安全管理 (1)焊接设备有带电的特点,输入电压为220V或则380V,若机壳带电,则能造成触电事故;虽然输出电压低,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2)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燃烧、爆炸事故。很多事故都是因为施工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焊接飞溅引起周围易燃、易爆物的燃烧和爆炸。 (3)焊接材料有些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操作、管理不好也容易产生燃烧、爆炸事故。 (4)气割作业时的火燃也容易产生人身伤害事故。 (5)焊接车间中的冲压工段容易产生肢体伤害等。 安全事故的产生与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或安全管理措施不健全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应当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它们是做好焊接安全工作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安全管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焊工安全教育和考试。安全教育是焊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广大焊工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焊工刚入厂时,要接受厂、车间和生产小组的安全教育。同时安全教育要坚持经常化和宣传化。可举办焊工安全培训班、报告会、图片展览、设置安全标志、进行广播等多种形式有效的方法。按照安全规则,焊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才可独立上岗操作。 (2)建立焊接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制是把安全工作与工厂中各级领导的职责联系起来的制度。通过建立焊接安全责任制,对工厂中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等,在焊接安全工作中应负的责任明确地加以确定。工程技术人员对焊接安全也要负有责任,因为焊接安全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生产过程和焊接工艺、设备、工具及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焊接安全问题也是生产技术问题。必须保证与焊接有关的现行劳动保护法令中所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 (3)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焊接安全操作规程是人们在长期的焊接生产实践中,为克服各种不安全因素和消除工伤事故的科学经验总结。焊接设备和工具管理不善以及操作者失误是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操作规程中规定了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建立和执行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焊工安全和促进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 (4)焊接工作场地的组织。焊接工作场地的组织是将工作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将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同时保持工作场地与外界的通道。施焊区的面积不应小于4m2,地面应基本干燥,焊机、工具和材料等应整齐摆放在各自的区域。气管、电缆等不得相互缠绕。工作地点应有良好的天然光线或局部照明,须保持工作面照明度50-100Lx。气割操作点周围10m直径的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类易燃易爆物品,如木材、油脂、绵丝、保温材料和化工原材料等。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方能开始切割。室内作业应通风良好,不使可然物质和易爆气体滞留。室外作业时,操作现场的地面与登高作业以及与起重设备的吊运工作之间,应密切配合,避免高空落物。在地沟、坑道、检查井、管道或半封闭地段作业时,应先用仪器检查其中有无爆炸、中毒的危险。施焊现场附近敞开的孔洞、地沟等,应用石棉板盖严,防止焊接时火花溅人。 综上所述,由于焊接过程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为此应对从事该作业人员应严格要求,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此类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同时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焊接生产特点、焊接操作基本原理及焊接工艺、工具的安全使用;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施工事故。 劳动安全论文:南京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风险防范对策 摘 要:本篇探索南京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南京系统”)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南京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确保南京系统正常平稳运行。 关键词:劳动保障; 信息系统; 安全; 对策 一、引言 南京系统的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一直到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将安全问题置于首要位置予以考虑,结合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实际,从系统网络、主机设备、数据库、应用系统、人员管理、承建单位协调管理、区县包括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管理等各方面,制定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全面、详细、具体的有关管理制度和规定。 本文提出了南京系统的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列出了系统风险防范的各种对策、机制。 1.南京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当前安全运行风险防范机制 南京系统从开发至今,始终将安全体系建设置于最重要位置,建立起包括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系统网络、物理环境、入网单位、入网人员等各个层面、多方位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1.1应用系统安全防范机制:应用系统设置有三层管理机制,用户级、任务级和系统级,严格控制系统操作权限和范围,确保每一用户的使用权限和操作合法性。 1.2数据库系统安全防范机制:通过系统权限、角色权限、数据权限的管理,建立了数据库系统的权限控制机制。 1.3系统网络安全防范机制:关闭不需要开放的服务端口,限制用户的操作权限,使用网管软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1.4劳动和社会保障卡安全防范机制:卡密钥系统为一卡一密,防止伪造。 1.5物理环境安全防范机制:存储信息的备份介质达到防尘、防潮、防毒变要求;主机房安装自动防火设备。 1.6各区县局域网安全管理情况:各区(县)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安全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 1.7入网机构和个人的安全管理:实行上岗前安全操作培训,对外机构:如定点医疗机构、全市各街道和社区等单位需要接入南京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的,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入网资格认证方案。 2.南京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风险 2.1管理层面。南京系统安全运行文件内容侧重点主要是如何避免南京系统客户端的安全运行风险,忽略后台的安全运行风险,且文件执行力度不够。 2.2技术应用层面。 2.2.1主机网络设备缺乏有效机制进行管理与维护。 2.2.2应用系统程序众多,功能繁杂,开发技术相对落后,系统架构缺乏先进性。 2.2.3只重视系统网络核心的技术支撑,弱化了系统辅助设备以及客户端的技术管理。 2.2.4系统的容灾恢复技术严重缺乏。 2.2.5缺乏动态口令认证系统。 2.3操作层面。对一些出现的故障没有做到“能发现”,“有证据”。 2.4人员层面。对信息技术人员培养投入不到位。 3.南京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风险防范对策 3.1安全防范技术对策。 3.1.1网络拓扑分析对策。对策内容: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绘制网络拓扑图;分析网络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并提出整改建议意见。 对策作用:针对网络的整体情况,进行总体、框架性分析。一方面,通过网络拓扑分析,能够形成网络整体拓扑图,为网络规划、网络日常管理等管理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另一方面,通过整体的安全性分析,能够找出网络设计上的安全缺陷,找到各种网络设备在协同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 3.1.2防病毒软件病毒库定期升级对策。对策内容:防病毒服务器通过INTERNET更新病毒库;防病毒服务器强制所有在线客户端更新病毒库。 对策作用:通过不断升级病毒库确保防病毒软件能够及时发现新的病毒。 3.1.3服务器定期扫描、加固对策。对策内容:使用专用的扫描工具,在用户网络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对主要的服务器进行扫描。 对策作用:找出对应服务器操作系统中存在的系统漏洞;找出服务器对应应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1.4信息备份系统。对策内容:定期备份电子信息。 对策作用:防止核心服务器崩溃导致网络应用瘫痪。 3.2安全防范管理对策 3.2.1管理制度对策。对策内容:编制详实的涵盖系统建设各个层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制度的实施办法与流程,建立健全制度实施、监督的流程与办法。 对策作用:使系统安全体系制度化、标准化,规范了系统的运行行为与操作行为,在管理上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 3.2.2建立系统安全风险防范评估机制对策。对策内容:进行自评估和他评估服务两类;进行安全检查;进行系统安全保障等级评估;安全认证与认可。 对策作用: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安全评估方法,是系统风险管理的前期活动,风险评估具有基础性作用,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指明方向。 3.2.3人员对策。对策内容:制订针对系统管理者、系统使用者、系统决策者等不同层面的培训内容与培训计划,并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建立动态、长效的信息化技术和劳动保障业务的研究机制。 对策作用: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系统维护开发的力度,保证系统被正确的使用,从而从“人”这个因素上防范系统风险的发生。 二、结束语 南京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局的参与和努力。同时要加大投入,建立全新的系统运行风险安全防范体系,并在管理上、制度上保证该体系的实现。
创业管理论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采用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书本知识为主要授课渠道,没有明显的教育专业特色,不重视实践课程与书本理论知识相结合,最终导致在就业竞争力大的今天毕业生没有明显的专业特点,创业精神薄弱,创业能力不高。基于此,学校随着教育部的号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就业率,提高适应社会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业教育 一、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创业教育发展历史的研究 创业教育最早是在西方国家的大学里开始实施的,他们认识到教会学生创业比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用处大,开设一系列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实践教育课程,在取得明显的效果后,我国结合自身的经济模式于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开始正式实施高校创业教育,至今20年的时间,创业教育从各大高校到技工院校都在极力的推广,虽然现在取得的成绩很大,但是其实也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各大城市在政府的协助下建立了各大大学生创业基地或者孵化园,鼓励大学生创业,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实践的场地与平台。 2.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教育模式 各大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基本都采用了封闭式的教育,在已有的教学资源上着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并且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以及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来讲,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在各个行业的就业率相对于高,可任职的岗位范围广。但是这种并不代表着什么,在封闭式的教育上,各大高校没有各自的特色教育,因此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极其相似,对社会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另外,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其他理工专业来说,没有太多的实践课程,不需要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对于其授课主要偏重于书本知识,这种单一的授课教学模式,只能各种程度的对理论知识授课,轻视实践教育。这样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后期很难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创业技能结合并流利的使用。在实验课时,更多的是纸上谈兵的效果,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课又少,课外的实践课又受到条件的影响,太多的中小企业本来资金相对来说短缺,各个制度也不太完善,因此,不太愿意雇佣实习学生,学生也没有实质性的参加到实习中去,把实习作为毕业的一种流程,最终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知识面还是较狭窄,他们要求的是综合性素质能力强的员工。 二、开设创业教育,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能力 1.建立工商管理专业特色 改变以往的偏重专业理论授课教学模式,打破封闭式教育模式,着重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建立本校的公司管理专业特色,一方面根据地区经济特色建立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比如对于辽宁的中小企业的经济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随着迅速。对于该地区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教育教育上就着重偏向中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培养。再结合本校的专业优势,最终学生拥有突出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有机的把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结合,设立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满足后期创业能力。 2.完善体制保障推进创业教育发展 从校、院、学生社团作为创业的三级联动关系,一步步的保障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成立专业的创业服务基地,以学校的各级领导为核心,积极带动各位老师和学生主动参加到这个项目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创业做好坚强的后盾,并从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操作做好链接,开设创业社团,激发学生创业兴趣,模拟创业步骤,积累创业经验,并通过开设专业基础培训课程、学科竞赛、拓展服务等服务模式,建立鲜明的创业实践载体。 3.开设创业平台 对外开放教学平台,全方面的支持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可以实践鼓励学生来实训场地进行学习操作。随时在实训场地和创业基地都有教师的坐班,服务于学生,满足学生有疑问进行解答,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和操作。学校跟校外企业进行合作,鼓舞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企业管理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此外,在学校中鼓励学生建立社团,以社团的形式推动学生创业,可以把参加到创业社团的增加学分,以外力的形式鼓舞推动学生创业。 三、总结 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一直是各个高校的第一,但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原因以及社会的原因造就了出现就业率下降了趋势,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综合性素质的学生成了首要任务,并借鉴国外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从另一个方面带动就业率。 作者:秦博 单位:沈阳工学院 创业管理论文:职业院校旅游管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实际状况,然后提出了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创“双师型”教师团队,举行适当的毕业设计活动;加强实践训练,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创建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专属的创业技能和素质拓展机构。 关键词:职业院校;旅游管理;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我国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相继秉承了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等理念,开创出集合实训、实习、创业、就业的教学引导模式,在保证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开展创新型人才高效率培养路径的过程中,收获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围绕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 一、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及影响因素 学生创业能力低、创业积极性不够高,不知道如何进行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都少。约为50%的学生认为校内资金实力相对较低,之后在此基础上无法得到创业支持;部分学生认为没有良好的创业项目,不仅如此,也没有良好的创业方向。部分学生不了解相关政策内容与思想,也不知道创业的基本程序。总体上,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低下,受诸多因素影响,加之经费紧张和创业基金未设立等问题,学生受益程度较小,支持力度不佳。多数学生对政策不了解,甚至是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创业教育政策内容及相关知识,创业教育政策宣传力度低,亟待解决。学生不知道从何而起进行创业[1]。 二、我国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其心理活动能动性的核心彰显与体现,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强劲推动力,创新意识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生意识产生过程,从实际角度而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促进且相互影响,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给学生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裕的发展空间和锻炼空间,使其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创业问题,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勤于思考的习惯,那么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递创新理念,借助案例引入手段,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创新点[2]。 (二)开创“双师型”教师团队,举行适当的毕业设计活动 第一,及时聘请企业知名行政管理人员莅临本校开课。第二,试行大学生导师体制,外聘企业精英承担本校旅游管理的职业导师。第三,整合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外聘导师、优质化学生之后,衍生出完善化的策划队伍,保证他们可以实时结合本专业特征,参与企业合作、市场调查等活动;同时督促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用已学知识,针对有关企业和市场制定实施富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产品营销计划,为今后相关企业旅游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提供适当的指导性依据。需要注意的是,职业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想要切实迎合社会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单纯凭借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因此还须组织适当规模和难易程度的毕业设计活动。这类活动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可实时改善他们的实践应用技能,提高其创业能力。 (三)加强实践训练,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要对实训设备进行完善和更新,之后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多参加实践训练,深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因为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其深度才会提升,将知识和经验向实践操作方位转换;要求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展,达成一体化协作态势,让学生群体去实地进行学习实践,来感受领域发展状况,学校要积极与旅游企业和机构达成共识,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提升创业能力培养质量和效率[3]。 (四)创建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专属的创业技能和素质拓展机构 为了提升职业院校旅游管理类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关院校领导要保证尽快设置专业化的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拓展机构。至此过后,保证结合旅游服务行业最新的规范要求,制定协调性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控制方案,在全面开发应用各类社会资源的同时,创建出稳定可靠的院外实习基地,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主加强自身旅游管理知识、服务能力的有机融合,为他们今后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拓展,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 三、结语 对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创新意识培养、师资队伍创建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特殊机构创建等,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晶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创业管理论文:旅游管理专业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但在创业中却存在各种问题,使创业之路尤为艰难,要运用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解决创业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创业教育,从而保障学生可以顺利创业。本文从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入手,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 如今,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学校对于学生创业教育的力度也在增强。从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对学生加以创业教育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急需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改善与解决。 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创业,不仅可以丰富就业环境,也可以使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但旅游管理专业在创业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现今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创业教育课程较少,没有系统的课程给予学生教学。第二,校内创业文化氛围不高,在校园中,缺少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创业内容的设计与宣传,造成了整个学校自主创业的氛围不浓。第三,国家及政府对于创业支持的支出不多。目前,国家及政府都大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投入一定的财力,但得到创业基金的学生还是少数,受益者较少,受益面较窄。第四,企业没有在创业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只是与学校初步合作,没有宣导作用,只提供资金的帮助,使创业教育的效果不明显。第五,普遍的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学生更青睐于平稳安逸的工作,不想有所尝试,避免创业就业。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 1.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一个良好的氛围能够带动整体的发展,对于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校园整体拥有一个强大的创业氛围,能够带动学生拥有创业意识。因此,在常规的教学之外,还要积极营造校园创业的气氛。比如,中职院校组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创业相关的竞赛,依据现今热门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话题,加以举办有关专业方面的比赛,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注重培养在校期间的创业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创业做准备。同样,组织学生参加创意设计竞赛,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设计与产生具有新意的旅游管理项目,使之为今后的创业之路提供思路。院校要将优秀的设计加以展示,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与开发,能够产生更多的交流和学习,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的优秀作品为毕业后的创业带来灵感。 2.建立创业资金保障机制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加以保障,其中包含资金保障。首先,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对学生创业的投入资金。许多学生在创业初期缺少资金,迫使创业之路搁浅,虽然学生创业的具体内容完善且又具实践性,但资金没有进一步跟上就会阻断创业之路。所以,保证学生创业的前提是要确保资金的有效投入。其次,社会各个公益部门应积极配合学校,给予学生创业资金的辅助作用。在创业资金之外,也要在创业渠道与创业项目方面加以帮助,使学生得到社会整体的支持,确保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更顺利地开展下去,保证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加强与继续。 3.引进优秀的创业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最离不开的是老师,老师作为学生最初拥有创业想法的首要引导者,具有重要意义。老师的优秀程度,对学生加以创业的开展与实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引进优秀的创业老师,对学生进行最佳的教导。最好是引入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将自身的教学经历与专业程度加以结合,产生较好的教育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引进的老师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教学理论知识,能够在专业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更直观地将旅游管理专业与创业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双向进步与发展,进而完善整体专业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4.增强与企业的合作 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加强多方面的联系,尤其是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寻找有一定发展及创新意识的企业,带动及熏陶学生加强创业精神,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实践力,真正实施创业教育。而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合理运用,充分给予理论知识的融合,好好利用企业与学校提供的创业实践机会,从中获取丰富的经验。掌握企业中比较新的创业要点,总结独立自主的实践过程,并进行一定期限内的纸质自我评价,指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对今后步入社会创业时,有规避错误与节省时间的好处,同时也为创业教育的良好进行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学生自主创业早已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之路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些解决方法,要通过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建立创业资金保障机制、引进优秀的创业教师以及增强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方法,进而强化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为构建和谐创新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作者:洪德刚 单位: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创业管理论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管理机制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国内多数院校中应运而生。本文从运营管理方法、项目资源管理方法、基地的文件建设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优化其功能,让其成为校园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领头羊。 关键词:创业;创业孵化;管理机制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及相关资源,学院提供场所及相关设施,采用真实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模式,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企业化实训基地。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基本功能 1.孵化功能 大学生创业基地的首要功能是可以利用高校教师的充实理论经验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企业管理、技术、服务等咨询,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营销策划、法律援助等,从而为企业提供创业的孵化必要条件,同时创业孵化基地还可以借助自身的种种资源优势为高校或者是社会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和实践平台,提高企业和学生的创业成功几率。 2.创业实践功能 通过创业导师和企业人员为的辅导和出谋划策,创业者在基地中可以进行互通有无,并进行相互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组建项目团队,以企业化运作,服务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基地能够使学生能够在校内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实现在校“顶岗实习”,零距离的体验电子商务,掌握跨入电子商务产业所需的各项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3.创业人才培养功能 在创业孵化基地中,高校可以借助社会和高校资源开展相关的创业培训,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储备,主要形式可以包括专题讲座、开展各层次的创业大赛,或参与企业的创业项目等等。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 1.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管理方法 创业孵化基地建立过程中需要学生自愿报名和学校选拔相结合,首先由学生递交加入申请,学校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创业考试,考核学生的成绩,并从中选拔出适当的成员加入。第二环节就是孵化基地的运营和管理。在基地中应实行运营总监负责制,并设置管理层和不同的业务部门,并均由学生组成进行自主管理,并在运行中会为学生配备一定的指导教师,帮助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公司业务的开展。后期的孵化基地运营包括网上网下,进行全方位、多媒体宣传推广;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实行岗位考核和管理;并形成老学员带新学员的实习机制。同时实习学员在基地各岗位之间转换,全面学习和掌握电子商务技能,并对学院进行各岗位技能的全面考核,使人才的培养由专才往全才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满足招聘岗位的需求。 2.项目的资源管理方法 在孵化基地中实时的项目可以是学生们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也可以通过校园创业大赛来征集相应好的创意,同时还可以和企业合作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同时也可以通过承办一下创业大赛,从中获取相关创业项目。而对于高校来说,需要投入相关资源和人力的付出。 3.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文化建设 主要包含两方面,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创业基地的精神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他可以凝聚人心,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统领员工的理想信念,提高员工的精神追求,是整个孵化基地建立的灵魂。所以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规范项目流程,提高设备使用率,在保证基地工作的有序开展时,通过基地文化的建设,提供基地运营的成功率。 4.创业孵化团队建设 创业团队的建设对对创业的成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创建一支精英团队,使该基地能够高效率的运转首选需要从组建团队开始。团队的组建需要团队成员不仅需要再能力和背景上互补,同样需要职责划分清楚。(1)能力或背景上的互补在招募创业团队成员时不应该仅仅注重成员间是否能够良好互动,团队合作,成员之间的知识面、能力、背景是否互补,能够完全满足项目的运营要求,应该是重中之重。(2)职责划分和“权益”分配创业团队中每个成员加入团队的动机是不同的,有的成员是就业趋势使然,有的是趋于兴趣参加基地,当然也有很多成员希望实现人生的创业价值,但无论是那种动机,权益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所以权益分配问题也是一个敏感但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每个创业团队要明确确定一个清晰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分配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股权、期权和分红权,同时也应该包括增资、融资、扩股、撤资等与项目成员利益紧密相关的事宜。 5.创业孵化团队的激励 随着创业孵化团队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创业团队在后期管理上容易出现矛盾,所以需要进行有效的激励来保证团队的“战斗力”。奖励方式应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两种。物质激励方面,应该根据创业基地内成员的表现,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并结合绩效评价的结果给出相应的激励,对于表现尤为突出具有突出才能的团队成员可以给予期权物质激励。职位的奖励、环境的提升、文化的建设都应该应该包括在精神激励内容中,这样既可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又可以提升团队成员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行在当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及社会的整体进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后孵化基地的建设中,在保证基地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扩大企业规模和产业链,完善培养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 作者:张磊 单位:哈尔滨华德学院 创业管理论文:创业教育中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培养探析 摘要: 本文旨在从加强中高职院校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学生创业中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创业财务管理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目的通过课程顶层设计和合理安排,提升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确保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 创业教育;财务管理;能力培养 0引言 当前,在国家鼓励大力推动“双创、四众”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创业热潮,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出现了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经济。在各类创业大潮中,学生成为了创业的生力军,但由于学生创业群体缺乏实际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特别是财务管理经验,致使学生创业项目因为财务运营管理不当而失败。因此,在中高职院校加强在校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指导,提升学生创业群体财务管理能力十分必要,这既是中高职院校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教学需要,也是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客观需求。 1培养学生财务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1.1创业财务管理的含义 创业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是在特定的创业项目运行中,关于创业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项目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创业项目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1.2加强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2.1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是学生创业的现实需要 财务管理是大学生创办企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创业启动运营的第一步,更是推动创业项目顺利实施的现实需要。一是创业项目投资管理的需要。创业项目的投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停留在融资办企业层面上,而是它包含了项目财务管理即资金管理整个系统,包括融资、财务预测与外部税务、银行的工作,需要对投资创业项目的前期资金的测算,包括项目本身的投资及项目运营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服务成本的测算。二是企业正常运营管理的需要。三是资本运营规范操作的需要。创业项目的财务管理就是对项目的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为中心,透过价值形态管理,达到对实物形态的管理,创业项目财务管理必须遵循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往来在程序的合法性和财务账目管理的规范性,这关系到创业项目能否依法有效地运作。 1.2.2加强财务管理贯穿学生创业的全过程 从预测启动资金到筹集资金,会记帐目的设立到会计信息的记录,从成本核算到流动资金的风险控制,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因此,加强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是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和前提。贯穿于学生创业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一是创业项目启动前资金的筹措和管理需要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统筹规范投资资金的管理,或组织符合条件的财务管理人员成立财务管理部门都离不开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二是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延伸到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工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过程和财务部门发生关系,每一笔资金的合理使用都受到财务部门的把关和审核,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 1.2.3实施财务管理培训是学生创业的重要保障 中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好,但实施创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仅就创业活动的运营的好坏上讲,最终将体现到财务成果上来,通过财务管理可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的执行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找到解决的方法。创业活动决策是否正确,经营是否合理、风险是否可控、产品是否畅销、员工是否满意,这些指标都能在企业财务指标上得到反应。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培训是学生成功创业活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2培养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导向性 2.1增强创业财务管理意识 理理念,更谈不上合理的作法。导致创业者不能很好地分析和利用财务信息,使财务管理工作处于较为混乱状态。为此,尽管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强化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意识,增强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思绪,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使中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基础上,加强创业理理念,更谈不上合理的作法。导致创业者不能很好地分析和利用财务信息,使财务管理工作处于较为混乱状态。为此,尽管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强化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意识,增强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思绪,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使中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基础上,加强创业财务管理知识学习,着力解财务管理知识缺乏这一创业和企业正常运营的致命伤。 2.2突出专业管理基础作用 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及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是大学生创办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创业企业成立之初,由于资金有限,许多大学生创业企业都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或兼职兼任。因此,一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创办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完整的、系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这就会造成财务工作的遗漏、错误,甚至产生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学生创办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的基本程序。原始凭证缺失、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凭证的传递与保管工作缺位、财务报表不完善或是根本没有财务报表等都是大学生创业企业缺乏规范的基本程序的表现,使学生创办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难以有序的开展工作,财务信息业无法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最终会导致企业财务工作混乱,给企业的运营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 2.3提升学生投资融资和防范风险能力 投融在创业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实施创业项目的重要前提。学生创业在成立企业之初,由于创业者缺乏和银行、政府与其他企业之间稳固的合作关系,大学生很难建立起一个正常的社会关系网,由此而造成融资能力弱。缺乏对地方政策的研究和了解,无法快速高效的利用政策资源,申请地方扶持资金和其他辅助企业发展的政策也是创业者融资能力弱的具体体现。 3培养学生创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针对性 面向学生创业群体开展的财务管理方面创业教育,不能大而全,要突出重点,注重联系学生创业实际,根据学生创业群体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在注重财务知识等理论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搭配实习实践,在满足创业者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3.1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学生财务管理培训的课程设置,要坚持实用性、突出基础性、把握方向性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全面,科学安排人员和课时,学用结合,重点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建立经济、管理学习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创业群体更好的认识经济规律和管理手段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当从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证券投资与期货、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公司财务案例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审计学、项目评估、税法等相关专业教材中,按照授课要求和实际需要,统筹规划授课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税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务知识,会计核算基础知识,项目评估基础知识和风险控制基础知识。 3.2强化基础知识培训 创业财务管理对于中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培训要突出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培训。一是加强财务账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税法与纳税筹划、财务管理计划与分析、成本与预算、风险管理等方面知识。二是加强业务往来财务账目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规范往来帐目管理,提高企业流动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三是加强投融资知识的学习。 3.3用好政策规范操作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均面向创业企业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但学生创业群体普遍对政策了解不深,运用政策能力不强。对此,学校应该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系统归纳总结当地可供学生创业者利用的各类产业、资金扶持政策,并详细讲解相应的申请流程,列出需创业者提供的各类材料证明,帮助创业者迅速了解相关政策的获得方式。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性操作的学习,旨在通过结合创业公司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培养创业者熟练掌握财务管理软件操作、规范票据整理,以及读懂和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根据课程特点,财务管理规范性操作的学习应该以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为主,知识点讲解为辅,通过实验设计、模拟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创业者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规范、标准的财务处理流程和操作方式,认识和了解财务软件的操作逻辑。 3.4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 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实际操作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学生创业者的实际工作当中。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创业者深入创业实践基地或合作实习企业,通过代岗、顶岗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企业财务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细节,通过与企业家、财务工作人员的直接沟通交流,了解企业运营过程当中最核心的财务管理问题。 作者:白翔 王子寅 单位: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大学 创业管理论文:大学生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策略 摘要: 大学生创业已经获得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然而大学生创业企业普遍面临着用人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完善、人才流失等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本文旨在关注目前大学生创业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双创”口号的持续推进、国家优惠政策的全面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之路。在大学生创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更加突出。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成了我国社会进步、企业快速成长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创业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吸引核心人才的加入,如何留住优秀员工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能够使其具有持续的竞争力,促使大学生创业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 人才成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快速成长的首要因素。如果大学生创业企业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掌握着所处行业的核心人才。但目前大学生创业企业存在许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如起步时规模小、招人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员工培训不到位等,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瓶颈。 1.招聘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企业缺少一套完整的招聘及使用机制。首先,招聘时过于重视应聘者的学历与工作经验,而没有对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做进一步的测试与比较。其次,在开展招聘工作时没有制定长期的人力资源计划,只着眼于短期的需求,忽略了企业长期的需求,缺少动态、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最后,由于很多大学生创业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负责招聘的人员,因此,管理者可能就会选择无事的人去负责招聘,而非专业人士的招聘也许会使招聘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大打折扣。 2.激励机制不科学 大学生创业企业缺少行之有效的薪酬政策。大学生在创立企业时,往往都是由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构建的,实现他们的梦想就是其奋斗拼搏的动力。因此,往往加班加点还乐此不疲。但是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工作成就感远不如创业者那么强烈,他们更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措施。而创业者往往没有看清这一点,口头激励多于实物奖励,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又或者很多企业使用均衡薪酬制度,优秀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能力不足的员工存在侥幸心理,会导致公司内部优秀员工心理不平衡,降低工作效率,诱发人才流失。 3.员工职业规划不明确 大学生创业企业初期在招聘人才时由于规模较小、各方面发展不完善,因此企业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管理体制,用人比较灵活,哪里需要去哪里,员工自身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规划,对自身认识不足。此外,由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创始人阅历不足、经验尚浅,还未认识到对员工职业规划引导的重要性,仅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规划。因此,在企业和本人双方都不重视的情况下,员工职业规模模糊不清会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对员工培训开发不重视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大学生创业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开发十分谨慎,认为培训开发的重点在于高层,对新员工培训人力资本价格昂贵,成本收益不成正比,又或者担心在员工身上倾注心血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所以仅仅是对新入职员工做一些简单的导向培训。但对于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怀着对企业、自身的憧憬进入企业,却发现这个企业并不能给自己更大的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因此也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问题。 三、大学生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对策 人才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管理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解决当前的困境,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和使用机制 大学生创业企业要想解决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首先应该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招聘计划。在进行招聘活动时,要根据岗位特点对学历、工作经历、个人能力等方面作出较为全面、客观地评定,针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员工可以破例进行其他方面的考核。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能忽视内部招聘的积极作用,内部员工对企业的方方面面更加了解,能够快速的适应工作。其次,可以将内部晋升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以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2.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 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制定激励措施时,首先要考虑薪酬的激励作用。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设计出一套富有弹性的薪酬制度来吸引人才的加入,如:与公司人才长期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制度;采用期权、人才持股等方式将优秀人才的长远利益与公司利益相连接,让人才和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公司福利待遇。其次,管理者应该以战略性的眼光来制定激励措施,满足员工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注重目标激励、爱好激励,完善奖惩制度,实现员工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3.重视对员工职业规划指导工作 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加强员工职业规划的管理。在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时,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兴趣、特长与能力,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培养职业兴趣、选择合适岗位,使他们在所在岗位上有所成长,弥补员工入职前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同时大学生创业企业也应该建立长期动态的职业规划发展系统,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便于及时对职业规划做出调整,让员工完成职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公司的发展。 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对毕业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实施有效的培训开发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在更大范围内感受企业文化与管理者的人文关怀;此外通过培训还可以帮助他们追求人生价值。对于每个公司而言,开展培训工作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统一的培训工作有利于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通过培训开发计划,能够促使大学生人力资本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提升毕业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整体实力。 四、结语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留住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成为了大学生创业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新兴的创业群体,对其创业企业的管理冲突也愈演愈烈。因此,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视对于员工的人文关怀,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解决创业企业目前面临的一系列人力资源问题,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我国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剡佳媛 于海云 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 创业管理论文:创业企业风险管理探寻 摘要: 创业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一定的风险,研究中将创业企业风险因素、风险影响以及风险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及总结,核心目的是通过对风险管理内容的优化,进行风险管理问题的明确,提升企业对风险应对的核心能力,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关键词: 创业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因素;优化策略 在社会经济体制逐渐改革的背景下,市场运行体系呈现出全新的发展局面,在该种环境下创业企业逐渐增多,但是,在创业企业运行中,由于不同问题的限制,导致其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企业发展中,需要采用跟踪性的风险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对全程风险跟的踪,降低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通过研究对企业创业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对风险流程、风险种类以及风险特征的分析,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确定,优化企业风险的控制管理机制,从而为创业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一、创业企业的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 通常状况下,创业企业中的风险因素需要按照经营者的经营方式进行划分。 (一)内部环境。对于内部环境而言,主要是管理组织中的基调,同时也是其他风险管理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这种风险因素的组成内容相对较多,如风险管理哲学、风险文化、风险偏好以及组织结构等内容。 (二)目标设定。在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构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设定明确性的控制目标,通过对风险管理识别因素的分析,进行企业目标的设定,通常状态下,其也目标设定主要包括了战略发展目标、经营管理目标、报告目标以及监管目标,在这些目标相互组合、相互重叠的同时,实现了目标设定的明确性。 (三)事项识别。事项识别主要是影响创业企业运行的内外部因素,而且,事项识别的技术形式不仅针对过去,而且也针对未来。对于一些潜在负面的影响实现而言,主要是指企业运行中的事项风险,因此,创业企业中的管理者就需要对该种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提升风险控制的合理性,从而为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提供有效支持。 (四)风险评估。创业企业发展中需要充分了解到企业潜在事项,并管理机制,从而为风险项目的优化管理提供有效保证。 (五)应对风险。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及分析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对规避风险、减少风险以及共担风险因素的分析,进行不同制度方案的确立,从而为风险制度及风险成本资源的优化提供良好依据,完善企业的项目设计及执行理念。 (六)信息及沟通。在企业外部及内部资源协调中,需要通过对风险制度的格式优化及隔离问题的分析,充分保证企业员工的基本职能,优化风险信息资源及沟通的管理体系,实现风险信息的稳定沟通,保证信息项目执行及信息沟通的合理性,完善信息项目交流的科学性及及时性。 二、创业风险的基本特征 (一)创业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在创业企业发展中,其创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创业,由于内外部事物的发展挥出现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这种变化内容是事物发展中的基本特征,因此,在风险因素确定及分析中,需要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特征确定,进行创业因素的分析,实现创业风险因素的全面分析。因此,在创业企业发展中,需要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通过其机制内容的体现,完善风险内容的控制理念。 (二)创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对于创业分项而言,其作为一种全新性的产品及服务形式,创业者在该种背景下会面临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在企业发展中遭到市场竞争对手的排斥,而且在新市场运行的背景下,也会出现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在创业企业风险因素分析中,经常出现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为企业资金管理造成制约,更为严重的会造成企业创业失败。与此同时,在企业创业不同因素分析中,需要通过对企业变化因素的分析,进行风险的预知,完善企业的运行及创新管理体系。 (三)创业风险的损益双重性。对于创业风险内容而言,其创业收益存在着一定的负面价值,因此,在企业创业风险分析中,需要通过对创业风险因素的确定及分析,进行收益问题项目内容的优化。 (四)创业风险的可变性。对于创业风险中的可变性而言,主要是在创业背景下,通过对创业内部与外部变化的分析,进行创业风险变革的整体优化,完善创业企业风险的可测性,提升创业风险的管理机制,满足企业的创新管理原则,从而为创业产品周期的项目完善提供合理支持,满足企业的市场准入性原则,实现对创业风险可变性的问题优化。 (五)创业风险的可预测性。在创业风险问题分析中,其风险的可测性主要是指风险可以测量,也就是在定性或是定量问题分析中,进行对风险内容的评估。对于创业风险的不准确问题而言,主要是创业风险中会出现的偏离误差,在其特定的范围状况下,实现对创业投资不准确问题的分析,这种问题主要时企业投资不准确、创业产品周期不准确以及创业产品风险不准确等问题造成的。 三、创业企业风险管理的种类 (一)管理风险。对于创业失败的企业而言,其自身的管理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偏差,其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以及用人不当、盲目跟风的问题,导致其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着知识体系单一、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以及资金实力较弱的问题,更为严重的会增加企业管理中的风险。 (二)资金风险。对于资金风险而言,其主要是创业初期一直存在的风险内容,对于创业企业而言,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是企业运行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因此,企业在创办及发展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资金问题。对于初期创业的企业而言,如果在其发展中连续几个月内不能认识到企业现金流中断的问题,会为企业的发展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竞争风险。企业发展中的竞争是其面临的必然挑战,因此,创业企业怎样面对竞争是其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创业企业选择了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会使企业在创业初期受到排挤,从而为创业企业的发展造成制约。所以,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创业竞争的核心内容,认识到企业生存及发展中的必须条件,为企业竞争风险的改善提供有效支持。 (四)人才流失风险。对于一些研发、生产以及经营性的企业而言,在其发展中需要面向市场,因此,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创业企业需要认识到人才流失对企业发展所造成的风险,通过对专业人员的技术强化,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避免创业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 (五)核心竞争力缺乏的风险。在创业企业发展中,对于一些具备长远性发展目标的创业者而言,他们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不断壮大企业,所以,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也就使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必然风险。因此,创业企业需要通过对创业工作的完善,进行长期发展目标的构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创业企业的风险控制提供有效支持。 四、企业创业风险管理策略 (一)监控手段的构建。在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构建中,其风险管理手段的实施需要充分满足创业企业的基本需求,通过对创业企业风险投资合同的规定,进行监控手段的业务完善,使企业在风险管理环境下进行工作,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规范企业的发展流程,从而为企业风险监控管理工作内容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企业风险监控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监管:第一,加入创业企业的董事会机构;第二,对创业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性的生产,实现工作的稳定核实;第三,通过对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实现企业与人员的交流,为监控工作完善提供保证。通常状况下,企业监控管理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资金的分期投放,对于资金的分期投放而言,其主要被策划归纳为分段投资理念,也就是企业投资者通过对企业不同时期经营状况的分析,进行分段投资,并营造一种常见的企业资产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经济市场运行模式的发展,进行企业生产项目的保留,从而为企业管理措施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完善企业的投资运营管理理念,将企业发展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状态。其次,实现对股票权的管理。在大部分创业企业优先股自行假设中,会将其演化为普通股,并使相关人员拥有特殊的投票权利,实现对创业企业章程的有效规划,实现对企业总资产以及企业并购特权的合理控制。最后,有效解除企业创业中管理人员拒绝投资问题,充分保证企业的战略性发展。 (二)增值业务手段的构建。在增值业务问题分析中,需要将增值业务的设计作为企业投资中的业务总称,其基本的业务手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协助管理人员进行工作任务的选择,企业在创业投资中需要资源进行项目的参与及工作的核实,通过对增值业务管理体系段完善,进行企业风险投资的有效分析,保证企业在资源参与的环境下,进行风险工作的确立,使创业企业在不断完善中实现创业工作的合理选择。第二,经济发展背景下,创业企业需要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创业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项目投资提供有效支持,完善企业工作的创新管理职能,使创业企业通过科学定位,进行经济工作的稳定落实,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完善创业企业发展中所形成的增值业务管理手段,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三)满足创业企业的资金筹备需求。创业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需要在企业规模不当壮大的背景下,进行经济利润增长问题的分析,使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创业企业发展中,需要认识到经济利润的增长趋势,通过对资金管理工作的稳定完善,满足企业运行中的资金筹备需求。第一,在增值业务手段运用的过程中,需要使企业投资者利用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人脉关系的确立,从而为企业资金的筹集提供有效支持。第二,在组合投资中,需要将后续资金的筹集作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分析可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理念,通过对创业企业投资问题的分析,满足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促进企业的经济化发展。通过对企业运行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大部分企业投资及运行背景下,需要与保险公司进行紧密联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总而言之,在创新创业企业发展中,需要通过增值业务手段的构建,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选择,在企业资金筹措工作完善的同时,满足企业的风险调控理念,促进企业的经济化发展。 (四)实现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共同联系。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在发展中需要构建良好的网络关系,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后续资金筹备中的工作效率。创业企业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与供应商、销售商进行合作,其工作内容需要落实到产品的生产、出厂以及营销之中,满足企业增值业务发展的基本需求,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时,在企业工作项目投资的背景下,需要充分了解企业运行及生产的状况,通过对各个阶段风险工作的控制,实现客户与共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提升创业企业发展中的风险控制基础,从而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创业企业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创业企业通过对自身需求的分析,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控制,完善创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优化企业的管理及运行理念,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管理风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满足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使创业企业在各项工作构建中及时规避风险,提高风险控制及管理能力,使企业在健康的环境下得到稳定发展。 作者:袁立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创业管理论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管理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是一个科学管理的过程,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更高需求的必然趋势。可通过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重构、教育对象确定、教师激励与培养、质量保障和监控等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将创新创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实,从而在精细与效率之间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管理;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资本集聚与内育的耦合互动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G111)和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CZ020)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备受重视,有学者宣称“21世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国家层面上做出了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工作成果尚未能固化,所以系统性和实效性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寻求合理的理论支撑,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蓬勃发展,是目前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于1998年率先引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开创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先河。之后,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02年教育部选取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9所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式启动。十几年来,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来看,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各类高校均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到教育理念、实施基础、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目标认识偏差 由于缺乏对“创新”与“创业”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很多高校仍然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企业家”的速成教育,仅仅传授给大学生获得财富和利润的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些高校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大多认为因就业困难,才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自己所在学校的毕业生不愁就业,所以参与热情不高,只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此外,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只是未来一小部分人的选择,只需对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和指导即可,因此对创新创业课浅尝辄止,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部分学生、少数教师参与的小范围教育。以上都是创新创业意识不够、教育理念滞后的具体表现。 (二)与专业教育相分离 目前,很多高校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组织实施,更有甚者,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与职业生涯规划画等号,只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添加相关教学内容。在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时忽视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即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向导,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造成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离,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处于人才培养的边缘地带。 (三)与市场脱节,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实现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到后工业化、知识驱动和深入交互的创新体系的转化,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学校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实践平台短缺,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浮光掠影、内涵空洞。很多高校以社团等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但因为指导和帮扶不到位,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知识,又没有相关技能,同时缺少资金支持,社团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更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技能竞赛时,也多以比赛为目的,无法与社会需求接轨。 (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教师除了具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相应的创新创业经验,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自身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显得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只能停留在表面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且多为纸上谈兵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教师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团队,教师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更无从发挥整体效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 三、从精细化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作为一种建立于常规管理基础之上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通过将规则进行细化和系统化,以标准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占用,降低管理成本,即用具体、清晰的量化标准代替含糊、宽泛、不具体的管理要求,变抽象的战略或决策为详尽、明确的发展举措,从而实现组织内各单元的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发展。“精细”不仅是一种意识和态度,还是一种文化及理念,“精”意指切中要点、精确精准,“细”指量化具体、细致细化。精细化管理经过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锤炼,已跳脱出一般意义上的“精细”和“细节”。现代管理理论将管理划分为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三个层次,精细化是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并将其引向深入的关键环节。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科学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精细”的思路,准确把握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分步骤进行,架构起符合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首先,精细化管理强调目标的细化、分解和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应按照精细化管理理论,紧紧抓住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对其中包含的若干核心概念、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由表及里的辩证分析。其次,精细化管理是全员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员教育,依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对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确保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都能够有效实施并发挥作用。再次,精细化管理是全过程管理,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精细”无处不在,各个环节环环紧扣、道道把关,都不能松懈或疏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经历和超越精细化的过程,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技术、师资配备、质量评估等“细”“末”之处见真功。最后,精细化管理是从规范管理到个性化管理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没有精细化,个性化就无从实现,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从培养同质化的人才到培养个体化的人才,即实现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综上所述,可将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定义为: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细分、量化和优化,通过标准化、专业化、制度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方式,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单元)得以精确细致、高效协同地持续运行,从而获得更高效率和更好效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文化。 四、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的实施途径 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满足群众对教育更高需求的必然趋势,具体实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目标定位精细化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并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做到目标明确、定位合理。首先,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宏观层面来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系统。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依据人类活动的三个层次——科学活动、工程活动、技术活动划分人才类型;我国有学者在贝尔纳的人才类型基础上提出,将创新创业人才划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型和技艺技能型四种类型。由于高校对学术性与职业性的价值认同和侧重有所不同,所以应根据高校的层次或类型来划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不同类型的人才交由不同类型的高校实施培养,各类高等学校也应确定好适合本校培养的人才类型,这样将有利于我国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形成。其次,从学校人才培养的微观层面看,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合理定位培养目标,除了根据市场需求将宏观的、大的目标分解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使用的细化目标之外,还要突破传统办学思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将专业能力标准、道德教育标准、职业素养标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标准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清晰、具体,而且有效、可测量。由此,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立体化、无缺位、不越位的目标体系,通过对目标进行精细化分解、细化和落实,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效贯彻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 (二)课程设置和重构精细化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要遵循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构建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的进阶式课程体系。要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在各类专业课程中挖掘和充实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课程体系设置和改造不能再以学科体系结构的知识理论逻辑需求作为出发点,而应对行业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进行精确分析,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做到课程设置与岗位对接,同时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对整个专业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进行界定,形成新的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开设研究方法、专业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向全体学生开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应彻底改变实践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的现状,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推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创新创业需求对接。构建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举办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讲座论坛,支持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加强与行业、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探索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和高等学校将大学生创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面向全体大学生开放,扩大覆盖面,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项目落地转化。高校要优化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孵化机制,促进成果的有效转化。此外,还要以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形式,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在线开放创新创业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三)教育对象确定精细化 由于大学生性别、生源地、成长经历等方面各不相同,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确定创新创业教育对象时,要以分层分类管理为基础,依照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划分教育群体,以年级、专业、素质和能力、职业兴趣等因素细化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分类施教、个性化培养是精细化管理理论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也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必然趋势。当代大学生无论是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还是差异性都明显增强,尊重大学生的个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要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质差异,采取分类指导、分层实施的方法,从实际出发,通过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催生大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大数据技术,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规律,形成个性化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设立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智力共同发展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与发辉,从而在个体创新能力培养和生成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四)教师激励和培养精细化 高校教师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知识扩散和创新变革的重要角色,通过有效途径让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至关重要。不过,对教师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要从细微处着手,在激励机制、培训模式、考核评价、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教师培养的精细化。第一,要充分了解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本特征和激励要素,通过对教师工作或学习状态的数据采集和跟踪分析的精细化,推导出教师的驱动性需求,挖掘教师内在需求的个体差异及彼此关联,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个性化激励,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第二,改变以往粗放、宽泛主题下的专家课程组合式的培训模式,满足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需求,分层制定培训目标,精心设计培训主题、培训课程和培训任务,突出以创新精神和具体实践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第三,在高校内形成逐渐发展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并完善高校科研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高校教师带领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支持教师以自主创业、作价入股、对外转让或合作转化等方式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从而为高校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刺激,促使他们从视野狭隘的科学研究跨越到综合性的创新活动中。第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完善兼职兼课教师聘任制度,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优秀人才到学校指导专业课或创新创业课程;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制度。第五,明确和落实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责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必考”项目。近年来在美国,诸如匹兹堡大学等高校已将创新创业活动纳入教师晋升和获得终身教职的标准,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聘用和晋升文化。我们可以将国外的成功经验进行本土化移植,建设一支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相结合、学术研究和创业实务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五)质量保障和监控精细化 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多要素、多功能、多层次的系统,所以在制定教育教学保障措施时,要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对所有与教育教学质量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系统调控,也就是不仅要对确定目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总结等各方面工作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同时还要对全体师生实行全员管理,确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模式,“全员”是指无论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职员工,所有人的工作质量都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可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通过明晰岗位职责、规范管理制度,使全员的工作质量都能够得到提高。“全过程”是指从学生入学、在校读书到毕业离校,甚至用人单位反馈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精细化质量监控的要素,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全方位”是指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及方法,从创新创业教学的基本建设到教学质量评价,从制度建设到文化建设,从队伍建设到组织建设各个方面的管理。在实施措施保障时,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每一个特定的过程目标,确定参与该过程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和权限,执行过程中需要什么设施和教育环境等资源。制定相应的岗位标准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标准,部门和人员职责清晰、任务明确,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并用标准进行监督、控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下一步预防等措施,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文件化的机制,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同时,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便捷等原则,在“精、准、细、严”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精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管理过程及时修缮,不断进行有效反馈,形成循序渐进的“PDCA”闭环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至高境界。 作者:李越恒 张彦忠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创业管理论文:工程管理创新创业研究 摘要: 创新创业是在原来创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不是单独的创业,也不是单独的创新,融合了创新和创业二者的特点,着重强调在创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型学生的培养,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其创新创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一个中心、两个特色、三项改革、四个能力”的创新创业体系,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人才培养中,高等院校是重要的基础.它在创新创业各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平台搭建和人才培养等.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改革,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外创新创业研究进行较早,整体发展得比国内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德国,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很多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一套良好的,主要针对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创业改革体系.如百森商学院在创新创业方面创建了符合本院校的课程体系;斯坦福大学结合学生个人各方面的能力、专业特色以及社会环境发展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规划整个创业系统流程[1].相对来说,国内创新创业研究发展得没有国外好,需进一步加以重视.首先,国内发展的是创业,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才得到了发展.国内创新创业研究的主要重点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 1相关概念 1.1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是以应用型教育为导向,而不是以科研为导向的本科,它是一种兼有本科教育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本科.应用型本科由一些省级大学、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专业能力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各个领域的一线工作要求,掌握先进的技术,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我促进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1.2创新创业 创新和创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范围内我们都会提到创新创业.创新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五新”,即新产品,新材料,新市场,新方法,新组织结合在一起,实现生产的创新.[3]笔者认为创新主要是指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在现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东西.创业比创新出现得早,对其认识有着很多观点.大多数人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企业或者公司,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岗位.笔者认为创业除了指建立企业或公司以外,更加注重的是创业能力,它是一种能够将各种资源集合,不断创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研讨会,该会议围绕21世纪教育而开,第一次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相同的地位,将其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2].1991年,在东京召开了国际会议,该会议以创业创新教育为主题,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定义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技术、社会和管理技能的培养[4].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或者是创新教育,另外一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二者的结合.赵杨认为: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使毕业生更好地创业[5].张素红,陈小虎等认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精神、形成创业素质与能力[6]. 2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兼有工程技术的特点与管理的特点.它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的新兴专业.截至2015年6月,我国有418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中不少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从整体来看,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发展模式,在创新创业理念、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问题存在,如下: 2.1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到位 当前,尽管创新创业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得到十分的重视,但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的内涵,乃至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并没有科学地理解,单一地以为所谓的创新创业便是激励学生去创办公司或企业.然而大学生刚从高校毕业,一般都缺乏社会经验,综合素质不过硬,其成功率肯定不高.因此,创新创业应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 创新创业的具体表现便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重要依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但其人才培养方案与创新创业没有完全融合,如在培养方案中虽然增加了实践教学,但创新创业类的课程设置较少,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比重高,有些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是选修课、各类竞赛或创新创业政策指导等,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整体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缺少特色,针对性不强. 2.3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双师型”教师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一般都比较年轻,大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和博士,他们学历都比较高,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和企业经验.同时,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迅速,招生规模增长快,导致有些老师非工程管理本专业的,更加缺少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经验,而且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缺乏一支良好的稳定的“双师型”教师,不能适应形势要求,难以达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3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问题的解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工程管理专业必须进行创新创业改革,建立创新创业体系.其体系可以建成“一个中心”,“两个特色”,“三项改革”,“四个能力”。 3.1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指以培养“创新创业”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为中心,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能为社会、地方服务,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2两个特色 “两个特色”是指突出“校、政、企、研”的专业办学特色和“工程技术与管理结合”的专业特色.进行创新创业改革,工程管理专业首先要以学校为主体,积极响应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学校内和学校外的创新创业环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考虑创新创业,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等措施,调动企业参加,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明确学校、政府、企业的职责和权利,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政府为指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性学科,在进行创新创业改革时,要结合二者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同时具备工程技术和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获得必要的工程师基础培训,成为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员. 3.3“三项改革” “三项改革”是指培养方案改革、师资队伍改革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对创新创业而言,培养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在整个创新创业中,它是改革的核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创新创业,同时重视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探讨制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有差别的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一般设置为通识课、职业生涯课和专业课.在这些课程模块中可以分别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如通识课中设置创新创业素质课和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课中设置创新创业基础课,专业课中设置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等,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减少理论课程,设计科学的、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只有有一支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工程管理专业应首先完善师资队伍,让全体教师对创新创业的理解更加准确,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邀请高校、企业、研究所的教授、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拓宽教师知识面、开阔眼界,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同相关企业、研究所等进行交流、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多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讲座等方式.在课堂上,可以多和学生分享创业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模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可定期开展工程管理创新创业讲座,请成功的企业家与学生直接交流,解答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些实验实训基地,如工程管理综合实验室、其他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还可以组织一些大赛,如项目沙盘大赛、造价大赛、招投标大赛、BIM大赛等,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的实践能力. 3.4“四个能力” “四个能力”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创新能力是是指学生在掌握工程管理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工程管理有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创业基本素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将工程管理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学生获得工作并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7]. 4结束语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加大对该种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改革在不断探索、发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认真总结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体系,使其不断完善,真正培养出能为社会和地区服务的人才. 作者:盛佳 王璠 邱莹莹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创业管理论文:物流管理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物流业迅速发展,市场给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加上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大学生创业遇到千在难逢时机。但综观大学生创业现状,创业人数少、成功率低、时间短,规模小,本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大学生创业的途径。 关键词: 物流管理;创业现状;对策研究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物流业得到前所未有发展,物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物流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创业能力培养不是一两门创业基础课程就能解决问题,需要系统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及类型分析 从笔者所在学校三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调查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形式主要以下几种类型。 1、大型快递公司的校内中转站 随着网络普及,网购已成为人们普遍的消费习惯,大学生是网购的主要人群,每天各个大学门口都有很多的快递员在等着送快递。因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限制,快递公司不能进入校内,学生只能利用中午吃饭时间取快递。这给学生提供了与快递公司合作实现最后一公里物流的机会,这种合作方式对学生来说收益稳定,风险少,经营方式简单。 2、校园遍地开花 我国的大学校园大多位于郊区,出行不便。如西安大学城都位于三环以外,距市中心较远,学生购物不方便。校内超市出售商品质量、种类和价格不尽如人意,校园便孕育而生。商家正是看到这种商机,找大学生作,因此从事校园的学生比较多,各个类型都有,有服装、化妆品、招生、电子产品等。学生的这种方式投资压力小,经营的好收入很可观,调研中有一名学生给驾校做,有月收入过3000元的现象,也有很多是经常没有收入。 3、开发APP平台,线下线上共同运营 根据自己参加校园活动的经验,了解学生的需求,搭建平台。如三个学生一起开发的“快速达平台”线上提供校园外卖、快递寄取、食堂预订,线下提供送餐、收取快递等服务。还有两个学生成立服装租赁公司,给毕业班学生提供面视职业装,给校园活动提供各种演出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想法多,经验、能力、资金不足 当代大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思想比较活跃,想法多,随时都会冒出许多新奇想法,在创业浪潮中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但创业永远不是一个口号,必须要有真实项目去运营,但是学生经验、能力、资金不足,难以实践。 2、项目可行性差,很难形成规模 物流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广阔的空间,各种物流企业一夜之间遍地开花,企业纷纷开始圈市场,包区域,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和物流公司合作实现校园最后一公里物流,但在校学生的这种经营形式,只能容纳几个人,很难形成规模,而且学生毕业后有些项目就终止。 3、营销方案撰写不专业,很难获得风险投资 创业初期资金不足,创业项目很少能得到风险投资人的青睐。因大学生创业者社会经验不足,思考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很少站在企业经营者角度。大学生倾向于谈自己创业项目的技术如何新颖与独特,而投资人看重的是技术或产品的盈利状况和市场空间以及完整的市场营销方案,二者注重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撰写的营销方案可行性不强,很难吸引投资人关注。创业初期资金得不到保证,导致许多创业终止或失败。 三、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的途径 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高校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提倡在校教师创业激发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还是以掌握知识为主,创业对他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即,而且创业能力从来都不能和成绩好相提并论,创业能力是要把专业知识转变为生产力,产生经济价值,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具有的能力。如何在校期间培训和激发学生的这种智力资本,需要长期耳濡目染的熏陶,如果大学老师们在创业,那么学生创业也就水到渠成。创业教师把自己创业经验引进课堂,在知识传授过程融入创业经历和思想,学生在学专业知识的同时领会知识和创业的关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业动力。 2、实行企业导师制,由导师带领学生一起创业 创业过程和其他学习过程一起,可以模仿和学习,学生在跟创业导师一起跑市场,了前市场情况,为自己以后创业奠定基础。如果没有一点市场经验,只凭学生的想法和激情,创业是很难成功。就像我们在岸上学游泳一样,不进水里去,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大学生只凭在象牙塔里阅读前人成功创业案例,脑海里构画着如何去创业,不去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创业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高校应该和企业链接,制定导师制,由企业创业者做学生创业导师,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3、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 创业需要一个高效协作的团队。创业是大家智慧的体现,如何带好团队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培养学生领导者能力和团队精神是创业能力培养的重点。领导能力培养是需要在实践活动去掌握和领悟,仅靠书本理论知识是培养不出成功领导者。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应以专业实践教学为重心,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以社团活动为基础来进行。目前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都有自己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开设不同实践项目。有专业认知实践项目、顶岗实习实践项目、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中,小组项目负责人要进行人员分工、遇到问题要与项目成员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方案策划完整性设计,项目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为以后创业带领团队奠定基础。 4、加强创业文化宣传,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竞争意识不强,没有强烈的危机感,要把创业的想法变成现实需要大梦想和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在校期间要促使学生产生创业的梦想,并有勇气和毅力去创业。需要高校加强创业文化宣传,通过海报和创业讲座,宣传大学生创业者的事迹,让学生感觉创业就发现在自己身边是可为,通过这些宣传形成创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总之,创业能力培养对高校来说没有教学规律可循,学生创业成功不一定是高校教育的结果,学生创业不成功也不能说明高校创业教育做不好。创业能力需要很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成功与否主要因素在于创业者自身,高校教育只能作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一个助跑器和润滑剂,使创业者在创业过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比没有接受高校教育人强,但并不是成功的必须条件。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工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丁阳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创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探究 摘要: 为了让一些拥有管理能力或者掌握企业管理知识的职业经理人拥有更高的创新素质与能力,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可以说,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出职业经理人,更不是为了解决一些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将一些本身具有高素质、具有企业管理知识的职业经理人重新进行塑造,使他们成为有着自主创业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本文从这个点作为依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所能走的捷径,其中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企业创业教育,以及社会培训的创业教育。 关键词: 企业管理人才;创业;创业教育 一、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教育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它是在企业管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业教育,和企业管理教育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更多培养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创业能力,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昂的创业激情 职业经理人要想成为成功的创业企业家,高昂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创业企业家要想长久地为一个目标付出努力,那么则需要无限的激情投入其中。激情能够成为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只有有着追求成功的强烈激情,加上坚定的意志以及自己的努力才能达成最终的目标。由此可见培养创业激情是首要任务。 (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寻找把握商机的能力 在创业过程中,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能在短时间内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抓住一些别的创业者没有注意到的机遇是一个成功创业者所必须拥有的能力。在企业创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中,培养的就是创业者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抓住机遇自信心的过程。随着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无常的市场形势更加需要创业企业家有着拨开迷雾找珍珠的能力,没有这项能力的企业创业者则会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三)融资能力 中国古代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能套用在在企业创业中,创业企业者即使有着再好的创业理论知识,但是在企业没有资金运转的情况下都是空谈。所以这就需要创业者有着较强的多渠道融资能力,不仅如此,创业企业家还具备金融学、投资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此来合理利用资金。 (四)经营和管理新企业的能力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创业企业家在进行创办企业后首先需要对企业本身进行分析,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企业制定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管理方式,建立符合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创业者再对市场人才进行精炼筛选,选出合适自己企业的人才。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创业者需要对企业运行全掌握,将人才合理分配到各个流程中,是企业有条不紊的前进。 (五)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新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市场竞争中新企业需要拥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这种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等。这就考验企业创新者在变幻无常的企业竞争中能否依靠自己的创新能力将企业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二、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培养途径 目前,国内一部分大学对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认识模糊,授课内容集中于成熟企业的一般管理运作状态,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的创新,而不是自主创办企业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经理人,学生毕业后到公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国外大学商学院强调对学生进行企业创业阶段的教育,以树立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为主,传授创立和管理企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创业企业家。笔者认为,我国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定位应该着眼于培养专业创业者,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自主创业,这一培养目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高等教育机构的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 一是通过系统传授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创立企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开展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开设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核心系列课程,这些课程构建学生创建企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素质,包括一个新企业筹划、创建、组织、管理、运行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业过程细微的管理知识。二是形成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创业是一项非常复杂、实践性非常强的管理活动,创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的比重应该多于规则和知识的讲授,通过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体验创业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寻找评估机会的能力、创新能力、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三是举办和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利用竞赛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寻找创业机会。有实力的大学可以自己举办创业大赛,参加人不仅是本校的学生,也可以是致力于创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同时,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并为学生提供帮助,一些全国性的创业计划大赛会对参赛者的创业计划提出具体的建议,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交流,并举行融资、创业计划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举行创业项目推介会,促进企业与资本有机结合,并为获奖者颁发奖金。大学应要求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开阔视野,扩大交流,增长见识。 (二)社会培训中的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 除了高等教育机构外,企业管理人员的创业教育,还可以通过社会培训的途径实现。社会培训的途径与高等教育创业教育途径侧重点不同,社会培训的侧重点主要解决现实需要解决的个案,对象主要是职业经理人或其他创办企业的创业者,而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等潜在的职业经理人,侧重点不是解决个案,而是一般性地培养企业创业人才。 作者:王中伟 单位:黑龙江大学 创业管理论文:企业创业初期人力资源管理思考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为中小企业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才发现中小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中小企业创业初期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文章就对中小企业创业初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加强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创业初期;人力资源管理 在企业发展中,人才是企业重要的一部分,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就使得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好坏,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时,人力资源就显得更加重要。优质的人力资源可以加速推动企业的发展,在短时间内度过企业最艰难的时刻,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中小企业创业初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错误的人力资源发展方向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及运行方案,能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只有做出良好的运行方案以及发展目标,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力管理制度,使人力管理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今的中小企业中,还没有建立明确的目标以及良好的运行法案,导致企业向错误的方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得不到提高,制约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进程,使其慢慢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逐渐地被社会所抛弃。[1] 1.2管理层的认知错误 在中小企业创立的初期,管理层往往没有很多的经验,这就使其没有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其有错误的认知,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限制,使其只在招聘或裁员时起到作用,而在企业的创业初期,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发生变化的几率比较小,同时由于资金的缺乏,就更加地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甚至在企业中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样就会使企业在日程工作中不能有效地进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得不到提升。[2] 1.3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由于人员的匮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对人员进行招聘活动或者日常对人员进行管理时,往往做得不够专业,使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素质得不到提升,没有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作用,致使企业发展缓慢,达不到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3] 2对中小企业创业初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2.1建立正确的发展目标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目标的建立以及企业的运行方案能为人力资源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阶段就应多向发展成熟的公司学习,并根据自己独有的企业特点,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建立。[4]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前,要先确立好自己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的运行方案,把这些基础工作完成之后,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良好的保证,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2加强管理者的思想意识 在每个企业的发展中,管理者都起到决策的作用,在工作中使管理者具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的意识,才能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方针策略。只有这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会得到管理的重视,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发展,真正地成为企业工作中的一部分,为企业建立更好的运营模式,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并且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使企业降低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2.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质量 在企业正常的发展中,人力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现今中小企业人力职员管理人员的质量往往都不是很高,这直接导致了管理进行难以开展。首先就要管理者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招聘一批素质高、懂发展的高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同时对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养,加强其专业素质,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两方面同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能更好地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在根本上解决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推进了企业的发展。 2.4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加强企业整体人力资源招聘。在企业进行人才招聘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招聘管理机制,最大化的改善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结构。在进行招聘工作时,要保证监考人员具有良好的监考意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在进行招聘工作时,要一视同仁,不亲近,不排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要对新进入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使人力资源正确的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让每一个人都能使自己的特长与工作结合起来,使专业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加快推进企业的发展步伐。[5] (2)改善企业中薪资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薪资待遇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质量,这就要加强企业薪资的管理,推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中小企业的创业初期,资金往往不是很充足,所以在制定薪资制度时,就要充分地考虑企业当今发展状况,使薪资制度满足这时期的发展要求。所以中小企业就应该在发展中掌握其中的重点,分清两者之间的缓急关系,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与发展目标,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合理的、科学的薪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问题与薪资问题之间不存在矛盾,使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加竞争力。[6] (3)加强惩奖制度。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人们的心中,这就使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小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要充分地体现这种原则,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具有突出表现的要采取一定的奖励,使其在工作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对那些表现不是很好的员工要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使其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这种方式能促使优秀的员工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同时对那些表现不好以及表现平常的员工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其有努力工作的目标。同时,要建立一定的培训方案,使表现不好的人员进一步进行培训,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这样能使员工向家一样的对待企业,增加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员工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结论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经济建设进程,使我国的各类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各种大企业包围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的问题。所以,在我国当前背景下,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必须抓紧采取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使其形成一种有效的措施,中小企业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才能使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逯野 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创业管理论文: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是一个学生就业培训处,而应是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大学应该成为创造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摇篮,教学生学会创业。即,在播种文明种子的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要特别注重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并使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内化为学生结束课程学习后继续求知以适应瞬息万变之未来的基本能力。文章以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创新创业”引领下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现状进行必要性的分析,培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性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工商管理 一、背景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简单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两种,而教育观念上会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考研、就业、出国,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与一般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具备企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凤毛麟角,甚至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而传统管理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传授一般大企业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围绕管理职能展开,强调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最优决策,尽管也有创新及不稳定环境等类的教育穿插其中,但并未将这些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作一般管理的背景来进行教育。因此,强化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与传统就业型教育和学术型教育并重的地位,增强学生就业技能,对于拓宽学生就业面,提高就业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校在推行创业教育中至少面临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在国外,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都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但在中国,即便在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少数高校中,授课教师也多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二是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我国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但一些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三是创业活动流于形式。比如,一些高校虽然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多数大学生只是为比赛而比赛,而不会真正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应的培育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 二、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现状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后文简称“我专业”)创建于1985年,专业建设依托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工商管理硕士点(MBA),是校级示范性专业,在2013年的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我专业在全省工商管理专业排名“第三”。我专业较早就开始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多年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方面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具备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基础。我们的教学成果报告《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获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我专业还制定了“双层次、双类型”的“分类”培养方案。实施“创新+创业”与“创新+专业”的双层次分类培养方式,以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学习为基础,大学四年“始终贯穿创新精神培育”,逐步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塑造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不断线。但是目前,我专业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面临到了课程体系优化设置、学生分类培养机制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等一系列改革难题,亟待推进深入改革,破解难题。工商管理专业是高校管理学分支的一个重要学科专业,对该专业进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育改革具有适合性、紧迫性和现实性。原因如下:第一,适合性。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专业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企业运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对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以有力助推学生创办企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紧迫性。工商管理专业通常培养学生掌握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经营与管理人才。然而,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中,传统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真实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十分紧迫。第三,现实性。基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基于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渴望在高校时期就接受创业技能培训,尽早锻炼自己的商业实战能力。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依托工科教学型大学、校级示范性专业、生源为文理科统招、具备钢铁冶金培养特色、注重新兴技术教育等等。而且,我专业此次教改是建立在既有基础之上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深入推进和提高创新创业教改效果。 三、可行性分析 (一)辽宁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2009年9月24日,全国首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综合指导与服务的省级公益性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正式揭牌。这是由辽宁省委、省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展厅、大学生创业间、大小会议室、活动室共90多间,将向每个入驻的大学生初创企业提供40多平方米的办公经营场地,并配有电话线、网络和简捷装修,仅收取低廉的水、电费用,同时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教育、政策试验、理论研究、师资培训、学生实训、企业孵化和项目对接等活动,并向大学生提供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 (二)工商管理学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探索,早在2007年,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开始结合创业教育进行讲授,并开展了课程改革,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工商管理学院的各专业中开设创业管理课程,取得学生的好评。2009年,按照辽宁省和学校的要求,组建创业教研室,组织师资研究创业指导课程的讲授。积极组建创业模拟训练实验室、建设了多个实训基地等,还组织了三届ERP沙盘大赛、承担“挑战杯”创业大赛辽宁科技大学选拔赛的任务。在此期间,已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并在历届“挑战杯”和“昆山杯”创业大赛中指导学生参赛,取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 (三)创新创业平台多样 1.拥有一个创新创业“实验平台” 我院“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实验资源,如“创业之星”等软件,为本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一站式”实验践习平台。 2.依托两个创业“培训平台” 我院是鞍山市中小企业局指定的“鞍山市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和辽宁科技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得到最好的创新创业培训资源。 3.背靠两个创新创业“研究平台” 我校在2009年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与招生就业处共建的“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本专业有12位教师在该研究室任课;以我专业教师为主体创办的辽宁科技大学创新管理研究所,使我们的学生可以得到最好的创新创业培训。 4.借助三个创业“孵化平台”“ 鞍山市团市委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鞍山市就业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辽宁科技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都设置在我院,这些机构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最佳的创新创业实习和实践平台。以上这些环境、条件和经验,都为本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施奠定了重要而扎实的基础。辽宁科技大学以创业指导课程、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活动实训等多种形式,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尤其是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具有企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 作者:张琦 金玉然 宋伟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创业管理论文:创业教育融入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浅析 摘要: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坚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讨论了如何将创业教育融入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创业内容的无缝对接,从而凸显学生专业优势,提升学生的创业水平。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1概述 随着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大招生政策以来,高校录取人数持续快速增长,毕业生人数同步增长。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2015年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迈入调整期的“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将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这是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制度保障,可以有效地保护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营造一个允许大胆尝试的包容性创新环境。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5月19日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时指出:“坚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本次会议强调,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健全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快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越来越把毕业生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引导才能让大学生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1-4]。物流管理专业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丰富,物流管理专业在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理论知识体系已日趋健全,但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却很单一。大多数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都是围绕课程来开设相应的实践环节,而实践环节的具体执行,往往通过软件操作、企业参观,企业实践来实现。这些模式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企业实践这种方式,学生到企业后,由于不具有相应的上岗操作技能证,很多实践都只能靠参观、观摩完成[5-11],这就使实践流于形式。从教学实践看,要将创业教育融入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围绕“课堂、学校、企业”三方展开。 2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2.1利用课堂强化创业意识 课堂教学是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第一步,在物流管理课堂教学上,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探讨和研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2.2利用课堂培养学生构建企业的思维模式 在课堂上,物流专业课程的实施以项目化进行,让学生按照项目内容完成相应的任务,如《仓储与配送》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创办一个仓储租赁公司,然后让学生思考,该公司如何选址,如何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最后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上,以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构建一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当然,让学生完成这样的项目不是让学生真的创办一个企业出来,而是要让学生的创业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锻炼[12]。 2.3邀请物流行业知名企业家来校授课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在课堂中,针对课程的内容,邀请在物流该领域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来给学生授课,或者邀请创业取得初步成果的本校毕业生来分享他们在该领域创业的成功经验,让学生有机会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分享创业经验。 3学校为学生创业提供组织保障 3.1培养专业教师创业能力 物流专业的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要提供时间和学习场所来让物流专业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实践和锻炼。教师可通过深入一线物流企业工作,充分与企业流程接触,积累创业经验。同时学校要制定激励措施,引领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创办企业,为学生做好榜样。如我校物流专业除成立一实体公司外,还大量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假期锻炼,担任企业顾问。通过这些途径,使得专业教师获有丰富的创业和企业知识。 3.2为学生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应为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氛围,设立创业中心。创业中心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并且邀请一批社会或行业认可的精英担任创新技术研发和创业经验的培训师,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并帮有可能创业成功的创业计划协助与风险投资等投资方接洽联络。专业应依托创业中心开办一些与专业和创业相关的专业协会,如物流专业可以开办:物流协会、报关协会、营销协会等。协会定期开展素质拓展型训练、社团交流活动、军事训练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除开展这些活动以外,协会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相关活动,如物流协会定期开展物流仓储、配送、运输、货代等方面的实地调研,并将调研成果收集整理形成报告。形成的调研报告为物流方面的创业提供数据依据。 3.3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物流专业依托创业中心校定期举办“物流设计创业大赛”,大赛围绕物流专业课程展开,如配送中心设计大赛、业务流程重组设计大赛、物流公司网点布局与选择战略规划等,使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得到充分锻炼,并激发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大赛选拔优秀团队,并给予胜出者一定的资金作为奖励。针对一些可行性较强的方案或项目,通过创业中心的认定,具有成功创业可能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如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缓解大学生创业的经济压力[13]。 4依托企业让学生创业 物流管理专业应主动与当地有影响力的快递公司联系,进行合作。快递行业是物流理论知识实体体现最多的物流形式,快递公司提供运营模式,组织物流专业有能力的学生创办“校园快递”,利用创办快递企业的“创业实战“模式,增强学生创业的有效性。让学生亲自实践创办公司的流程(如何申办企业、团队如何组建、公司的管理章程等),快递公司建立好后,学生按照企业提供的运营模式来运营,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竞聘上岗,让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发挥所长,这样不仅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更使学生在创业过程和工作过程中体会专业知识的有效性。 5结语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如何将创业教育融入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文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主要目的是让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结合专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拓展学生的就业面。 作者:王天霞 曾碧涛 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五粮液技术学院 创业管理论文:经济管理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 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而以推动创业创新为目标的创业服务体系,由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方共同构建;大学提供的创业教育,作为创业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作用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业教育的现状,找出不足,提出应以创业能力训练为突破的改善建议,争取可以为相关研究做参考。 【关键词】 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教育;创业能力训练 创业服务体系以推动创业创新为目标,提供服务的主体可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服务涵盖四个方面:政策、教育、资金和孵化。大学提供的创业服务主要面向大学生,以创业教育为主,通过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包括教学、实践、发动和引导等环节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创业教育作为激励创业创新的基础性服务,主要针对创业意愿形成、创业精神磨砺、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训练和创业经验积累等具体目标;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模拟实践和创业项目大赛等。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业教育的现状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成人本科高校,也是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正在努力改制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具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较强的办学实力:现有专任教师35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2人、副高级职称116人;建有教育部“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和“全国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建立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5个重点建设本科专业实验室,开设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实验室等2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6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创业服务体系主要面向学院内的全日制学生,包括政策支持、教育支持、资金支持和孵化支持四个方面,其中创业教育所占比重最大。创业教育的模式基本确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业教育的模式基本分为“激发、培训、实践、运作”四个步骤。首先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热情,一方面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树立大学生创业榜样,力争形成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的创业精神激发课程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力争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感受到创业的魅力。然后在创业教育课堂上,强调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储备。之后开展创业大赛实践,由专门的创业导师来全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从组建创业策划团队到开展具体操作(如创业策划设计、创业计划书撰写等);最后帮助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学以致用进行创业活动,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资金和配套孵化园等)鼓励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创业中去。创业教育的课程不断完善。第一,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积累储备。一方面挖掘和培养学院内部资源,组织和挑选优秀教师参与创业教育,并定期安排教师接受创业培训和学习专门创业课程;另一方面借助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聘请校外的企业专家和专门培训机构来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第二,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教务处制度的教学计划,由学工处和各系部组织开设,在大学生日常专业学习中也鼓励教师强化创业教育的内容,创业教育实现了“点面结合”。创业课程包括创业精神培养和创业知识传授两大部分,全院大学生全部接受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课程侧重于创业精神的激发;针对大学生中创业意愿强烈者,开设专门的创业知识选修课,课程内容包括创业政策解读、创业管理、创业相关操作等,课程教学中注重能力训练,组织大学生参与各项创业实践。第三,将创业实践模拟作为创业教育的必备内容,组织鼓励大学生将创业实习和暑期专业实习相结合。第四,将创业实际操作引入创业教育,定期邀请专家开办讲座和专门课程,解读最新的创业动态和创业政策,帮助大学生顺利创业。 二、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业教育的不足表现和总结分析 (一)不足表现 创业教育的人员。创业教育课程中,极端情况是个别教师明显准备不足,对于上课应付了事;教师主动提升创业教学水平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的动力不足。个别行政部门的办事人员推诿卸责,办事效率一般;极个别甚至出现服务态度较差的情形。创业导师主动意识一般,没有主动在课程创业实践中培育创业团队的预先规划,一般到创业大赛报名才专门组队。创业教育的内容。三年之内,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变化幅度较小,创业实践活动还是长期局限于校内,实际操作仿真度一般。部分教师创业教育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不能与当前最新的创业信息相结合。学生所在系开设的初级创业教育课程和学工处开设的中级创业教育课程存在部分内容重复。创业教育的过程。对大学生的服务需求关注程度不够。对于大学生迫切期待的创业实践仿真度提升问题和广泛参与问题,缺乏及时回应,进行相应的创业实践调整。宣传手段落后,不主动利用微博、微信这些先进宣传手段。不能实现大学生期待:有更多的企业专家来进行创业课程教学和创业实践指导。 (二)总结分析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业教育的尴尬可以简单概括为: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每学年调查的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均在40%以上),但应届毕业生创业的发生率极低(近五年都未过2%)。创业应该是创业意愿与创业能力的统一,大学生创业意愿高涨但是毕业生实际创业发生率低,说明了两点:一是创业能力培养上存在不足,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不足以支持其创业意愿;二是创业教育应该更多面向未来创业,鼓励大学生做长期化的创业准备,毕竟好的创业教育应该使学生终身受益。受限于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负责创业教育的部门各自为政,虽然有协作完成某些工作的情况,但是存在着大量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方面,部分工作各个部门在重复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权限分割不清,部分工作无人承担。创业教育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满足于完成手头工作,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必要的满意度调查机制和质量监督体制,不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课程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难以提高课程质量。学院的创业服务体系缺乏必要的服务。缺乏必要的信息系统整理,工作效率底下,重复无谓的工作耗散了大量的工作精力。中国高校的管理特点就是围墙内的“小社会”,上级主管部门和外部力量难以有效介入学院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利益点较少,社会力量的参与动机不足。 三、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业教育的改善建议 1.面向全体大学生强化创业能力培养,在创业教育中利用创业课程实践活动来激发创业意愿,熟悉创业知识。利用创业大赛的契机不断推动更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一方面定期开办校内创业大赛,营造学校创业文化氛围,使创业教育可以和创业实践完成实时结合;另一方面,组织更多大学生参与各类由社会或政府组织的创业竞赛,帮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将磨合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应该在创业实践中注重引进社会资源和政府力量,这样才能实现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具体措施如:组织大学生到南宁市高新区创业园参观学习,鼓励和推动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习去到学院毕业大学生和其他新创中小企业的创业过程中。 2.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创业教育的评价反馈、质量分析和对外交流,更有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一,及时的评价机制有利于约束和激励教师更好地完成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保证课程品质和教育质量,从制度上杜绝教学意识淡薄麻木、课程内容偷工减料和教学作风散漫随意。第二,建立专门的教育数据库实现创业教育的准确质量分析,对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创业实践,应按照创业教育的规律,努力改善管理机制的多头管理导致的服务质量问题。第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更多资源,更好地实现学院、政府和社会三方力量共同协作,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外的优质资源降低创业教育的成本,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还带动了学院内部创业教育的竞争氛围,有利于实现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院的优质创业教育资源进入到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龙智焘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茶叶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商品的视觉效果,主要是由于视觉效果能够反应出商品的性能,同时,还能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视觉效果在商品的流通与包装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茶叶销售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包装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茶文化的发展,还能够有效的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从视觉效果对茶叶的包装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图案、颜色、形状等方面。 关键词:视觉要素;茶叶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随着茶叶的不断发展,积极的进行茶叶包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增强茶产品的视觉效果。所谓的包装设计包括了茶叶的包和装两个方面。主要目的是为了茶叶的运输以及销售;但是,茶叶包装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茶叶包装还存在一定差距;积极进行茶叶包装能够有效的提高茶叶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同时还能促进茶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 1茶叶包装特点的分析 茶叶的发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进行茶叶包装的时候,需要对包装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视觉冲击,促进我国茶叶冲向国外市场;一般来说,茶叶包装包括了茶叶的包和装,所谓的包,指的是具有内含的外表,装指的是便于茶叶运输,因此,包装就是将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结合[1]。另外,对于茶叶的包装,需要有两方面的内容:(1)包装,应该满足茶叶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进行包装时,应进行市场调查,通过相应的分析,然后在进行茶叶包装的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茶叶文化的发展;(2)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茶叶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因此,在实际包装时,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华丽实用的外表外,还要具有中国茶文化的特色。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保证茶叶销售顺利,同时还能展示我国良好的文化底蕴。 2基于视觉要素的茶叶设计 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所以,我们中国人对茶具有特殊的情感。在进行包装的时候,要从视觉要素出发,积极创新,能够达到良好的销售效果。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2.1包装的文字设计 在中国文化中,文字具有良好的传达功能,因此,优秀的茶叶包装对于文字的设计非常重视。有的茶叶设计还会采用我国一些传统的字体当做茶叶包装设计的底色。在我国丰富的文化的底蕴中,具有许多有特色的文化,例如:茶、书法、中国画等,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这些文化进行结合,就能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东西。在茶叶包装设计时,可以将书法运用到茶叶的包装设计中;例如:立顿品牌茶中的一款中国风茶,就巧妙地将中国毛笔字运用到茶叶包装中,十分贴近于中国文化,因此,产品在销售时就会产生一定的亲和感。我国书法文化十分丰富,在茶叶包装设计时,可以从我国书法的多样性中进行选择,同时,还要保证设计独具一格,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包装效果。 2.2包装图像的设计 图案具有良好的视觉冲击,能够直观的展现出商品的特性,所以,在实际设计时,应该积极从包装图案进行设计。例如:我国传统的中国画非常丰富,茶叶包装设计可从中提取元绘画素,积极有效的将茶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茶叶包装多数都采用过中国画作为主要的图案,并且还配有相关的吉祥、富贵等图案的装饰。但这些包装过于单一,不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因此,在实际设计时,我们应该积极的从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提取绘画元素,再加以创新,即可采用夸张拟人手法进行设计,这样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还能很好的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2.3包装的色彩搭配 在实际生活中,色彩对人们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影响人们的审美水平,还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据相关的科学调查显示,色彩对于人们的影响远远大于注意力对人们的影响,因此,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应该积极进行良好的色彩搭配,才能更好地促进茶叶的销售。目前,我国的茶叶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在设计包装时可以通过不同色彩的应用,进行茶叶的销售。例如:在进行绿茶包装时,可以采用绿色,这样能够符合茶的特点;在设计时还可以采用多种色彩搭配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其良好的视觉冲击,能够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欲望。另一方面,在一些包装设计中,还可以采用一些亮色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同时,在设计中,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进行相应的色彩设计,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茶叶包装的发展。 2.4包装外形的设计 包装外形的设计对茶叶的包装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独具一格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促进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同时,还能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2]。因此,在设计中,应该根据茶叶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同时还可根据相应的茶文化进行设计。例如:在设计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应的地域文化进行设计。如果要体现出茶叶的厚重感,可以模仿一些相应的茶具,再加上一定的文字或图案,这样就能构成完美的画卷;对于茶叶盒的设计也要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同时还要具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于茶叶盒的设计可以采用仿生学,这样能够使茶叶更加贴近自然。另外,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茶叶的需求,进行透明式的设计。这样,能够更直观的将茶叶的品质展现给消费者,还能起到一定的促销作用。通过上述,想要设计出高质量的茶叶包装,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抓住视觉要素对人们的冲击,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保证茶叶包装的合理性,才能有效的促进茶叶的销售。 3茶叶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不断发展中,茶叶的品种具有一定的多样,因此,在其包装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3.1在设计中,应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要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才能更好的促进茶叶的销售。 3.2茶叶与包装一定要保证包装和实物质量相符。目前,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益,只注重包装的设计,实际茶叶却不能令人满意。这样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误导。 4结语 综上所述,茶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因此,茶叶的包装设计,不仅要注意形式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在实际的设计中,应该将包装的设计和相关的市场营销方式相结合,注重地域的运用,加强视觉要素的应用,把文字、图象、色彩进行科学搭配,突出包装形式统一,包装礼品化,加强茶叶包装设计的现代感,才能保证其不受外来商品的影响,促进我国茶叶的顺利发展。 作者:丁亚祥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园林设计中有关茶叶生态学原理研究 摘要:园林设计不仅要外形美观,还要兼顾实用功效以及带给我们的人文价值,这是一个园林设计所要追求的。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点的一部分,而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茶文化也有着它独特的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灵感贡献。本文从园林植物茶树作为设计出发点,分析了它作为园林植物的特点用途及地位,并且进一步分析了茶叶生态学搭配和绿化方案,弘扬了中华茶文化,推动了园林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设计;茶叶生态学;搭配;美学 风景园林设计就是在指定区域或某特定选区内,利用艺术设计和其本身地形地貌,加上植被选择,将所选区域变为园林景观的过程,给人们带来审美欣赏。风景园林设计力图在满足各个方面的硬件设计后,能增加设计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赋予它更多地欣赏价值和人文价值,有其特殊的环境含义。所以在我国,园林设计不只是把一块地绿化,更多地是一件设计工程,让社会更美丽,让人民心情更愉悦。而在植被选取上,茶树又是很有传统传承并且植物类型多,花期和设计方面比较轻松的植物,所以在运用上就多了起来。 1茶树作为园林植物所具有的特点 茶树经过变异和人工培育,产生了丰富的品种,形态造型各异,这让茶树作为园林设计植物有了更大的选择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它的特点,也是它入选园林设计植被的原因之一。第一,茶树种类很多,造型各异。茶树是山茶属植物,它不仅有高大的乔木,还有半乔木和灌木,所以在植株类型上也很丰富。在这些不同植株上,分支、叶型和颜色都又是千差万别,造就了茶树的观赏种类繁多。而且茶树的叶片寿命很长,所以常年都是绿绿葱葱,这对观赏园林来说是很好的一件事。举个例子:奇曲种,有些茶树的分支呈“S”型,似一条龙盘旋,可以安排在设计景点中作为中间的压轴植被,再辅以其它矮灌木,是一个极富有中国文化象征的设计。又如佛手种,它的叶片很大,下垂或水平生长,似佛祖的手。这种特征在自然界很少有,所以是人工培育的结果,但是却极有观赏美。第二,茶树花期很长,而且花叶共簇。茶树的花一般六月中开始分化,九月到十月开花,到十二月中才谢,花期多达三个月之久。很多植物的开花期短短一月,在这上面茶树的优势更加明显。茶花洁白,并且枝繁叶茂,将茶树作为园林景观的一员,可以补充冬季园中花稀少的窘迫。而且茶树果实成熟期长,可与花共在枝头很久,与我国文化中的“子孙同堂”有相同意味,更有内涵。所以从这点来讲茶树也很适合风景园林设计的植被。第三,是茶树的分支层次分明,修剪之后的可塑性良好。它的分支结构和芽的轮次很明晰,多年培育的茶树分支就会从疏到密,由粗变细,形成半米左右高的单丛植株,只要稍加修剪就可以变成行道旁的群体绿化带。而且茶树的芽长的很快,不用担心因为修剪导致树木生长不均。因为它长的快才能经常修剪,而经常修剪又对植物生存有促进作用。总之,茶树在造型方面也完全不用担心。第四,是茶树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茶树的适应范围很大,它能在温带生活又不怕严寒,她需要肥沃的土地但是土地贫瘠它也能生长,阴阳对他来说都能生长,土地干旱与否对它影响也不是很大,总之它的良好适应性让它优于很多园林植物如冬青、黄杨等。而且茶树易成活,无论是种子播种还是扦插还是移苗,几年之内就能成型。 2茶树在园林中的地位和用途 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只把茶树作为经济作物来种植,并未想到它可以运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像是这样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也不满足园林设计的宗旨。而现在茶树在风景园林中却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它现在已经是很多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植被,江南水乡园林中经常用它来装点,行道树也常用它来点缀。近些年,一些茶博物馆和茶园运用茶树作为园林植被,无一不展示着茶树在园林风景中的比重。与其他树木相比,茶树的寿命、造型、花期、抗逆性以及种植方面都是个中翘楚,既能作为陪衬,又能独挑大梁,既能日常观赏,又能凸显文化,绝对是极为重要的园林植物。这些都体现了茶树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茶树的诸多优点让它的用途也多了起来。它不仅可以作为观花植物、观叶植物,也可以被用来作为盆景栽培。观花观叶,可以种植在公园或园林,也可是街边货形道路旁或花坛四周,以草地作为依衬,更显其魅力。可以把种茶园改为观光园,这样在茶树作为经济作物的同时又能让人们观赏,体现它的双重价值。一些小枝的茶树还可以插入花瓶中作为小的观赏植株,尤其在冬天其他植物不开花的情况下。野生茶树有很多是我国保护植物,传承着我国文化。这些茶树都是弘扬茶文化,丰富游园景点和风景园林设计考虑的植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茶树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茶树的优点以及它的诸多用途和在植物界乃至园林景观界的地位。对于风景园林设计,它也是不可多得的设计素材。 3.1植物搭配 我国的野生山茶花除了华东山茶花的变种耐寒,其他品种都是温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所以在种植方面会稍微限制土壤条件和光照,但人工培育一段时间后情况会好转不少。所以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挑选适合山茶树生长的的土壤以及一系列与它相似或互补的植物搭配生长,这样可以在不影响山茶树生长时其他植物也能好好生长。在园林设计中最常见的是把山茶树和杜鹃种植在一起。因为杜鹃花和山茶树对于环境各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所以不会出现生长上的不合。并且杜鹃花的颜色极为丰富,与山茶花相配更显美感,花开更有层次感。而且花期相错,正好可以延长观花时间。还有一类植物和山茶树相配,就是冬青。它是观叶植物,正好和山茶树相补,并且它是半阴植物,在生长上与山茶树也是相补的。 3.2配置方式及绿化应用 风景园林设计的配置方案一般有五种,在这五种的基础中加入茶文化,进行绿化应用,会有别样的设计和配置。首先是庭院绿化。山茶作为庭院绿化植被一直是大家偏爱的,可以追溯到唐代。山茶树形态优美,枝叶翠绿,加上花开颜色有几分禅意,让人们比起大红大紫的其他花卉对山茶的喜爱更多了一分。山茶属的观赏植物颇多,庭院绿化中加入它绝对是点睛之笔。可以单株培育也可大面积种植,栽在堂前或中庭最适。如果要再加入些人文思想,可以配以石头山。用石体的坚韧来衬托山茶的高洁,也是个不错的主题。或用短枝山茶属植物作为围院的“篱笆”,花篱更增加艺术氛围。其次在公园和风景区的公共绿化。用山茶属植物可选用冠形大而形态优美花枝繁茂的种植,如紫袍、十八学士等品种。独株也不会显得单薄,反而在它繁花之季落花缤纷,美不胜收。除了单独种植,还可以和其他树种合种,如玉兰树。用繁花锦簇的山茶和高雅的玉兰相辉映,给景区或公园游客们应接不暇之美感。此外,在公园一些高大乔木之下,可以种植山茶树的灌木,例如微花恋蕊。在乘凉的大树下,花团锦簇也效果很好。公园中一定不缺乏曲径通幽的长廊,在他们之间种些山茶,加些石景,布置成参天大树,小小茶花,落石参差的园林景观。公园中还可以中西结合,在雕塑周围用茶花点缀,凸显西方浪漫。第三是道路绿化。道路两旁的绿化包括正常行驶道路和高速路。可以高速公路两旁种植茶树,但要修建整齐,不要枝叶横生,它的作用只是让司机在开车途中不要太过劳累,有时间休息。而在市区街道就可以将山茶和紫薇一起配置种植,再加上小叶女贞形成道路中间的绿篱,在可以在道路两旁种一些行道树遮阳。层次丰富的植被景观能最大程度延长观赏花期,还可以满足山茶的种植条件。第四是关于厂房和矿区周围的景观设计。因为这些周围有很多污染,而山茶属有很多种类对空气中的这种污染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有实验证明山茶花的对抗性是最强的,所以在这些地方中茶树最好。除了抵抗能力好,山茶花还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能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所以它是最好的种植植物。再加上一些龙柏、梧桐等搭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提高空气质量。最后是专业的茶园。这里的山茶花种类很多,而且研究的时间也很长,也是大面积种植的地区。在这里做一个专门的茶树园林,用来设计,种植,是再好不过了。它可以有观赏景观也有科普景观,也可以作为种植研究新品种的基地,还可以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验基地,总之就是创造一个茶园林,供各种人直接体验。山茶园中可以摆放盆景和山茶地被等景观,让人走进园林就有一种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惬意。 4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设计与茶树的设计结合是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园林设计的创新和发展。茶树的重要地位在园林设计和经济作物里都有了很好地体现。它不仅体现出了作为经济作物的特点,还将现代园林审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茶树树形美,四季常青,加上花期长,各种优点造就了他的地位。随着中国不断培育新品种的茶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茶树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风景园林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也会让我国的茶文化进一步得到推动。虽然茶树在风景园林上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对于园林设计中利用茶树植株的研究还远不能停止。如何更好地规划园林,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品种带来最大美感和人文价值都还有待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现阶段茶树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已经有了它的一席之地。 作者:李璐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我国茶叶广告设计的创新研究 摘要:当今各行业为了取得发展必须做好宣传和服务,通过宣传打造品牌,通过服务建设品牌。茶叶是古代文化的精华,既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又展现了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为让茶文化更好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运用新媒体展开宣传是必然趋势。本文从茶广告为着眼点,以新媒体为载体,分析和体会新媒体语境在茶广告的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茶叶广告;创新与研究 茶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瑰宝,自发现茶叶以来,我国茶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融入了儒释道的深刻思想。如今,茶叶在我国有着极广的销售市场和庞大的销量。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大,参与茶叶生产和贩卖的人数越来愈多,而新媒体的发展也促进了茶叶广告的多元化。如何从新媒体的角度,将新技术运用到茶叶广告的设计中,以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是当今茶叶销售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茶企为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使自身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 1新媒体语境为茶广告注入活力 根据世界教科文组织和我国众多院校的研究,一致认为茶是从中国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自皇帝至百姓、从官宦到三教九流,均对茶叶充满了喜爱,文人墨客在诗句及画作中多次以茶作为描述的对象,这都充分体现了茶叶在我国的重要性。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升,我国茶叶产量也急速提升,大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茶叶产量达到了221.42万吨,比2015年同时期增长4.23%。但茶叶销售数据显示,同时期茶叶消费量仅为142万吨,茶叶对外出口量为40万吨左右。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国2016年上半年茶叶供大于求。根据农业部官方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茶园种植面积约为281万公顷,相较于2009年,同比增长34.2%。与茶叶产量的提升及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相适应的是茶企数量也不断增多,例如北京的著名茶叶街马连道,包括我了我国最著名的十家茶企,也包含1000家左右的小企业,这些企业门庭若市,反映了我国茶叶发展的蓬勃生机。石家庄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茶叶中转站,每年新开茶店200家以上,河北省茶叶协会会长曾坦言:“对于北方省会城市来说,石家庄茶城数量已经日渐饱和。”从市场经济学角度可以发现,我国茶叶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茶叶销售模式从传统的散卖到目前以礼盒等为主。如何适应茶市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茶叶企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我国茶叶市场转型以迫在眉睫,新媒体的出现为茶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高校的宣传,为企业增值,增加企业的活力。 2新媒体与茶叶企业广告的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的出现时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第三次科技成果应用于媒体以来,世界的媒体宣传方式不断地进步和发展。1967年,最先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宣传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将新媒体应用于宣传中。所谓新媒体指除、报刊、电视以及广播外的其他媒介,具体指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目前的数字技术主要应用于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中,通过此类手段向大众进行宣传。移动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脑和手机等,客户通过电脑和手机阅读各类新闻,了解市场动态。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自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应用以来,截止2016年1月,世界上网人数已突破33亿人,这一数据占到世界总人口的44.2%;根据大数据统计,截止2016年,世界手机用户突破70亿人,虽然这一数据中包含一人拥有多部手机的现象,但是仍反映了新媒体在世界中传播的广泛;2010年是手机变革的一年,此后各类手机APP不断出现,截止2016年,微信下载数量突破22亿人次,微信活跃账户超过7亿人。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新媒体拥有庞大的人群,且传播方式借助各类移动工具,真正实现了媒体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促进了媒体与客户的交流和互动。茶广告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提高茶叶企业的知名度,实现品牌化,借助广告进行宣传是实现以上目的的有效手段。新媒体形势下,仅仅借助传统媒介进行宣传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茶企加入新媒体的大军,运用恰当的新媒体开展宣传,建立企业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还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茶叶企业如何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广告产品、广告创意,已经是十分迫切的发展需要。 3新媒体语境下茶企广告设计建议 3.1广告定位年轻化 新媒体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分析,制定最符合客户需求的广告内容。根据数据,参与新媒体交互的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平均年龄为32.5岁,我国网民的哦平均年龄为21.4岁,这组数据反映出我国新媒体客户年龄较大,心理较为成熟。广告学认为,优秀的广告设计首先是广告定位,因此,我国新媒体用户以我国新媒体以80、90后为主,广告设计时要充分调查、参考这一人群的品位,主要用户是以80后为主的。判断广告做的好不好,首先要看他的定位准不准。合理的广告定位可以迅速抢占先机,从而实现产品的大众化。80、90后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且自身拥有很强的主观思维,且易接受新事物。为将新媒体运用到茶叶企业的宣传中,就要以这一类人群为主要客户,充分研究这一类人的思维方式和喜好,制定个性化的广告内容,为茶企的发展做出贡献。 3.2广告内容多元化 传统媒介以纸和电视作为载体,广告受版面、播出时间的限制,广告内容则受到广告时长的限制,导致传统的广告内容枯燥和单调,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新媒体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研发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广告内容进行创造、加工和完善。新媒介引用于广告设计极大的丰富了广告的类别和广告研发的手段,设计广告和加入任何元素,传统媒介运用的元素通常为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多为单一元素占据主导,新媒介则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使广告内容更加丰富。调查新媒体广告内容可以发现,当今的广告设计更加注重情境化,运用合理的情境打造商品的意境,以促进大众的共鸣。新媒体语境下,茶企广告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丰富广告的内涵。例如,人们对茶叶的感受往往停留在茶叶成品上,对其中的采摘和制作了解甚少,广告设计者可以借鉴“五粮液”广告的特点,以视频为主,以情境为核心,将采茶和制茶融入其中,这既丰富了大众的感官,又使大众对茶叶制作有了简单的了解,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又如,茶叶广告设计可以引入其他商品设计,运动完喝一杯茶饮,既可以缓解止渴又可以缓解疲劳,为此,设计者可以专门设计一个运动型的广告,最后以茶叶作为结尾点明主题,这样大众观看后可以留下极深的印象。考虑到新媒体用户“年轻化”,广告设计时要体现个性化与多样化,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年轻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茶叶广告在设计时可以已此为突破点,提高茶广告的受众群体。 4结语 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类企业、人群都随时随地的接收广告或发送广告,可以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处于新媒体广告的包围下。茶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瑰宝,我国茶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融入了儒释道的深刻思想,如何从新媒体的角度,将新技术运用到茶叶广告的设计中,以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是当今茶叶销售面临的重要问题。茶广告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提高茶叶企业的知名度,实现品牌化,借助广告进行宣传是实现以上目的的有效手段。为此,茶企为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使自身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一千道一万,但归根结底,在新媒体语境下,茶叶广告的设计必须符合新媒体的特性,符合受众的特性。新媒体形势下,仅仅借助传统媒介进行宣传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茶企加入新媒体的大军,运用恰当的新媒体开展宣传,建立企业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还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总之,新媒体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研发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广告内容进行创造、加工和完善。新媒介引用于广告设计极大的丰富了广告的类别和广告研发的手段,设计广告和加入任何元素,传统媒介运用的元素通常为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多为单一元素占据主导,新媒介则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使广告内容更加丰富。 作者:王培 张晓纪 苗琳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系 茶叶设计论文:谈民间艺术符号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应用 摘要:民间艺术是在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艺术主要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形式以及民族舞蹈等类型,同时也包孕着民间传统文字、图案、造型、色彩等元素。本文以民间艺术符号为切入点,对茶叶包装的平面设计进行了探讨。在概述了民间艺术符号的产生与特征后,并据此对其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之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民间艺术;茶叶包装;绿色设计 民间艺术符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精美的剪纸艺术还是精致的壁画工艺,抑或是精湛的雕刻技艺都是对民间艺术符号的不同阐释。从文化角度来说,民间艺术符号是从丰富多彩的民俗中分离出来的,其将大众化的民俗标志简化为不同形式的艺术符号,使其以艺术的形式而长存并在无声中诉说着古老的历史文化。因而,民间艺术符号又是一种信息传达载体,其因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与信息传达功能成为了设计行业的新宠,为茶叶包装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 1民间艺术符号概述 1.1民间艺术符号的产生 民间艺术符号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步形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其以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为原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符号,并且每一符号标志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物质生活水平以及文化认知程度。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间艺术符号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民俗艺术符号也有所不同,但却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人类意识文化的产物。 1.2民间艺术符号的特征 1.2.1象征性 民间艺术符号是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中渐渐演变而来的,其包含着浓厚的艺术文化因子,每一民间艺术符号都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光,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擎天一柱”、“三足财神”以及“陵道神羊”都是民间艺术符号的典型标志,精致的纹饰与奇特的造型以及精巧的工艺,在民间艺术符号的史书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擎天一柱又叫华表柱,一般立于大型建筑群之前,其周身以云龙纹为底纹,上部插以白色的雕花石板,其顶部则立着龙头神兽,造型宏伟壮观,既象征着皇家权威庄严不可侵犯,又将古代先进的雕刻艺术烘托得淋漓尽致。陵道神羊是以我们中华民族的吉祥物獬豸为原型而创作的,其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独角、龙首、狮尾、牛身,因其善于判断明辨是非而成为了“法”的象征,一般放置于法院门口,陵道神羊的别致造型以及暗含的法制之寓意使其成为了民间艺术符号的标杆。而三足财神则是以少了一条腿的蟾蜍为原型雕刻而成的,其以金色涂满全身,头顶八卦、背披北斗七星,嘴叼两串铜钱的模样呈现在大众眼前,象征着财源滚滚富贵吉祥之意。总而言之,每一民间艺术符号在形成之初就被赋予了相应的文化意味,寄寓着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 1.2.2民族性 民间艺术符号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其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并且沾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浓厚气息。所以,民间艺术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也显现出来了。而民间艺术符号也因其独特的东方造型和色彩因子,在世界艺术符号之林中熠熠生辉,备受推崇。中国结、剪纸、泥塑、木偶、竹编以及皮影都是我们民间艺术符号的物质化体现,并打上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烙印。同一民间艺术符号在不同地区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也有所差异,但却都在无形中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璀璨光芒。例如,中国结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编织方式,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其颜色与图案造型都会有所不同,红色、蓝色以及黄色的中国结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却都是大同小异,都预示着吉祥富贵之意,变化多端的编织手法以及精巧别致的图案造型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艺术品味。 2民间艺术符号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文字符号 文字是包装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语言,而随着文字艺术的发展,文字书法也成为了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表达形式。茶叶作为中国的形象代表,其包装设计自然也应该与其气质相符。茶叶包装设计也以文字符号为切入点,结合茶叶的清新朴实之质,利用汉字的空间组合形式、方形结构以及书法艺术对茶叶包装进行了风格化的定位设计。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字符号造型复杂,横撇竖直、方方正正的结构形式,颇具韵味。茶叶包装设计中也引入了民间艺术符号中的文字意象之美,例如,西湖龙井的茶叶包装设计以“龙”字为着手点,将龙纹图案作为茶叶包装的主要背景,并以艺术字体的形式将“西湖龙井”进行放大化展现,从而既凸显了西湖龙井在茶叶中的“霸主”地位,又提升了茶叶包装的品味档次。另外,茶设计师也会利用不同汉字的空间组合形式以及其结构特征,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整体布局,以凸现茶叶包装设计浓郁的中国特色。 2.2图案纹饰 民间艺术符号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图案纹饰也是其艺术符号的一种。每一历史时期均有其特定的图案纹饰,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秦汉时期的织锦图案、唐代的唐三彩陶器图案、宋代的缂丝图案、元代的织金锦图案以及明清的景泰蓝图案,虽各有不同,但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符号的典型代表。其中,图案纹饰这一民间艺术符号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亦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五云山的信阳毛尖其包装以青铜图案中的云纹和几何纹为基本元素,利用意象形变的原理,在包装上描摹出了层层叠障的五朵云,并以遥相守望的姿势将云的舒展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既烘托出了五云山信阳毛尖的高雅之气,又营造了一种宁静怡人之境。总而言之,图案纹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其造型多姿多彩,对于茶叶包装设计而言可谓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2.3水墨元素 水墨元素不同于其他民间艺术符号,一墨一汁,一点一染尽显中国风。而水墨元素也因其所渲染出的深邃意境以及独特的人文魅力而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茶叶包装设计对于水墨元素的应用更是数见不鲜,笔墨元素点染下而形成的空灵意境对于淡雅的茶文化而言具有鲜明的衬托作用。例如,福建乌龙茶的包装设计,以浓墨与淡墨渐变的形式泼洒出乌龙茶水浸泡的样子,并以大笔如椽之势勾勒出茶壶的形状,然后又以滴墨的形式将“茶”字行云流水般展现出来,而乌龙茶的隽永之质也被深沉的水墨元素阐释得淋漓尽致。此外,“计白当黑”的水墨元素设计手法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也是极为普遍的,设计师通常会运用画中留白的手法,将茶文化内涵与文化艺术韵味渗入到交融的水墨中,并以虚实相生的表现方式,将茶叶包装进行留白处理,突出茶叶包装的风格定位,从而使其与水墨元素实现相得益彰的融合。 3民间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展望 3.1深入挖掘民间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审美文化意识也逐日见长,大众的消费理念从传统的物质消费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通俗来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其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用价值,更多的是其所包蕴的文化价值。具体而言,消费者不仅要求茶叶包装能具备保护茶叶的基本功能,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是,纵观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虽然引入了民间艺术符号这一元素,然而设计师却没有从根本上对茶叶与艺术符号进行文化艺术内涵的深层分析,更没有将茶文化内核融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进而导致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陷入了名不副实的尴尬境地。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应该以茶文化内涵为立足点,根据民间艺术符号的不同特色,将其图案纹饰、书法艺术以及水墨元素渐渐地渗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并以不同茶叶的不同人文属性,对艺术符号进行选择性的撷取,使茶文化内涵、艺术符号标志以及茶叶包装设计三者在融合中实现统一。 3.2积极引入现代包装的艺术设计手法 民间艺术符号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才形成了灿烂多姿的艺术符号。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传统文化却呈现日渐没落的趋势。尤其是当今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连民间艺术符号的表达形式都不甚明了。所以,茶叶包装设计师应该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对茶叶包装中的民间艺术符号进行创新性设计,以此吸引大众的眼球。首先,设计师应该以优秀的包装设计为借鉴,从中汲取先进的设计经验,利用民间艺术符号中的特色因子,对茶叶包装进行个性化设计,使其从琳琅满目的包装中脱颖而出。而后,设计师也应该率先引用时尚潮流元素对茶叶包装进行突破性设计,以当下流行的颜色与材质甚至图案造型为蓝本,将民间艺术符号进行改编应用,从而使茶叶包装设计更加贴近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而在无形中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弘扬。 3.3践行低碳节能理念进行绿色环保设计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而随着人文主义的觉醒,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抵触,现代人开始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方式。于是,低碳节能的环保理念开始盛行,绿色设计也应运而生。因而,设计师在利用民间艺术符号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应该以茶叶包装材料的安全环保属性为出发点,选取能溶解对环境无害的材料,摈弃传统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同时,设计师也应该以践行适度设计原则,反对过度设计,结合茶叶包装的特色,采撷相应民间艺术符号对包装进行简洁化设计,坚决摒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浮华设计。另外,设计师也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茶叶包装进行简约设计,使同一茶叶包装适用于不同的茶叶物质形态,进而设计出携带方便、安全环保、便于回收的茶叶包装。 作者:康鑫 单位: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民间美术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中国人利用茶的历史已有四千余年的时间,从一开始将其视为一种能够解毒的药物,到后来将其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茶叶在中国经久不衰,已然成为中国人生活最重要的物品之一,茶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民间美术则是我国美术史中的奇葩,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地域的审美价值、社会文化等内涵。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创意产品是层出不穷。因此,不妨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去,以增加产品的艺术性和吸引力,让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 关键词:民间美术元素;茶叶包装;茶文化;设计运用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已有几千年时间,正如俗话所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之中,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在逐日提升,因此人们在茶文化产品上的消费也就日益增加,特别是种类繁多的茶叶产品,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重要的饮品,更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因此,面对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茶产品厂商不妨把我国的传统美术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以此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观赏收藏价值,从而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1我国茶叶包装设计现状 我们所说的茶叶包装设计,指的是生产厂商或是外包服务方对零售茶叶商品进行包装的设计活动,既包括茶叶产品的外盒包装设计,也包括茶袋、茶盒或茶桶等最后一层包装设计。茶叶进行包装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产品的审美价值,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茶叶产品的艺术价值和产品溢价,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用更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产出。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设计优秀,能够把准消费者口味和心理的茶产品包装,往往会卖的更多、卖的更贵,因为消费者会在无意识中,觉得那些设计精美且有格调的产品比较高档,值得花更多的钱去购买。纵观现在的茶叶包装设计,已经与十几年前大不相同,不仅在外形包装上更加自由多样,同时在材料选择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我们常见的铁盒、纸盒以及塑料袋包装外,还出现了造价不菲、精致细腻的陶瓷包装和名贵木制包装等。同时,在外观内容上,也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绘画、书法甚至是雕刻技艺加了进去,甚至还借用了很多中国名画名字,如《清明上河图》等等。但是也要看到,现在我国茶叶包装设计还存在诸多误区和偏差,首先是不同品牌的茶叶包装相似度很高,这反映出设计者的包装思维比较单一,抄袭和模仿现象比较泛滥,缺乏自己的创意。以绿茶产品为例,现在市面上很多绿茶包装设计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主打绿色基调,配以青山绿水以及绿茶的特写等,甚至连logo及名称字体都很相似。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各个品牌缺乏足够的辨识度,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只能记住绿茶类产品的包装风格,而对品牌的名称、产品特色、口味等模糊不清,很难出现一个比较出名的具体品牌。而反观世界著名茶叶品牌立顿,其在包装设计上下足功夫,采用了家族式的包装设计和醒目的logo,让消费者能够很快在同类产品中将其辨识出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高水平的包装设计人才,再加上一些生产厂商对设计学的认知能力有限,一味追求视觉上的冲击感,忽略了对产品本身内涵和特色的挖掘及包装。其次,是有的茶叶包装设计过于奢华,失去了茶叶本身的韵味和特点。茶是大自然的产物,生长于幽谷碧水之中,饱经风霜雨露而成,因此茶叶具有高洁、质朴的自然特质,能够让人的内心变得平和且深沉,积极和向上。所以说茶叶包装在设计上应当注重茶叶的自然特质,以朴素大气为其主基调,如此方能跟茶叶的气质相吻合。但是一些厂商为了追逐高利润,将茶叶包装进行奢侈化设计,试图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茶叶包装的成本,有的甚至还要高于茶叶本身的成本。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另外还有可能事与愿违,不仅得不到市场的青睐,还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第三是一些茶叶包装设计和茶叶的风格不搭配,甚至是大相径庭,很容易贻笑大方。我国的茶叶种类丰富,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底蕴,因此在茶叶包装设计上,应当结合不同茶叶的特点,进行与之相匹配的设计。但是从市场实际情况看,一些茶叶包装设计却没有考虑这种风格的搭配问题,如有的本身是红茶,却采用了过于淡雅和素净的包装,无法凸显红茶浓郁醇厚的特点;有的本身是绿茶,但却采用了浓烈的设计元素,让产品变得不伦不类。 2民族美术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价值 把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设计里面,能够把我国传统的审美取向、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移植到现代的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2.1民间美术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艺术价值 民间美术元素的起源在民间,是由我国祖祖辈辈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作中日积月累而创造出来的,不管是这种美术元素的色彩、形状、构图形式又或是在内容上的表达方式,都呈现出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另外,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并且地域辽阔,每一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民间美术元素上也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年画、皮影、水墨、壁画、灯笼画、剪纸、刺绣、织锦、木雕等等,都承载着不同地区民间艺术的精华。而将这些美术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可以为产品包装增加深厚的艺术价值,让茶文化与民间文化相得益彰,更好地凸显茶叶的特点。另外,这样还可以给茶叶包装设计师们提供充足的设计养分,让他们能够从民间美术元素中汲取灵感和创意,并将民间美术中朴素、精巧的风格运用到茶叶包装之中,从而带给消费者更多美的享受。 2.2民间美术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经济价值 茶叶作为中国人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商品,它本身就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但是现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茶叶的市场竞争也是日趋激烈,对于茶商来讲,就要不断扩大自己的消费人群,并用很好的品牌文化和产品内容来培养出更多的忠实客户。而达到这一目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要提升产品的溢价,最大限度去展现商品的经济价值。由是言之,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中,可以彰显出厂商和设计者独特的文化品位,并让茶叶品牌呈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这跟当下很多消费者返璞归真,追求传统文化的心理不谋而合,可以激发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价值理念上产生共鸣。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能让商品产生更多的溢价,提升其附加值,让茶叶产品的经济价值更高。 3民间美术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3.1要能够体现茶叶包装的地方特色 前文说过,我国民间美术元素种类丰富、形态各异,有很广泛的运用空间。但是在其与茶叶包装设计的融入中,设计者应当结合自身茶产品的产地、种类、内涵、品牌价值以及目标群体的心理诉求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去选择最恰当美术元素去展示。一是要根据本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情况,尽量避免在设计中出现与之相背离的设计元素。如我国的苗族同胞不吃牛羊肉,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尽量避开这些元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二是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茶产区都有着自己的社会人文背景和自然环境特色,像福建产茶区的武夷山景区、浙江西湖龙井茶产区的西湖风光等。因此在茶叶包装设计上就要根据自己产品的产地,融入一些地域文化元素。而在融入的时候,也要用当地的民间美术种类去呈现。在这一点上,西湖龙井茶的包装设计值得广大茶商学习借鉴,设计师将代表江南色彩的西湖烟雨朦胧图案,用水墨画的方式印到茶叶包装之上,不仅突出了龙井的产地文化内涵,同时也突出了江南水墨画的特征,可谓相得益彰,十分巧妙。 3.2要注重民间美术元素的图案选择 我国民间美术形态各异,变化莫测,经常会采用一些动物、植物以及自然景色作为绘画元素,同时这样元素也往往有很好的象征意义,如长寿、富贵、高洁、团圆等等。所以,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中,就要结合产品类型以及消费人群的特点,将这样的美术元素融入其中,如此便能为产品增加更多的寓意和祝福,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针对中老年人喜欢的一些茶叶,如老君茶、金骏眉等,可以采用一些仙鹤、高山的美术元素,因为仙鹤象征着长寿,高山象征着稳重和地位。另外针对一些家庭喝的茶叶,可以采用鲤鱼的造型,这喻义着年年有余,是对家庭富足平安的期盼。而针对一些茶礼品包装,则可以大胆地采用一些诸如牡丹的图案,以此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美好祝福。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节日,选用符合节日内涵的图案和颜色。如中秋节可以推出一些与月亮和历史传说有关的图案,而春节则可以采用一些中国结等圆形图案,在色彩上也要以红色为主基调,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同时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节日消费心理,提高茶叶的销售量。 3.3要注重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设计创意的融合 我们强调要把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设计当中,但是不是说要原封不动地照抄,而是要结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观念,进行一些创意设计,使之在保持传统特色和精髓的基础上,更加富有时代感和蓬勃生机。比如说民间美术元素中的牡丹造型,在民间一直是以色彩浓重而被人们熟悉,已经成为传统中国特别是乡土中国的经典符号,一些代表中国文化如传统花袄中普遍都会采用牡丹的元素。但是针对茶叶淡雅的特点以及当前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倘若将牡丹元素直接移植过来,恐怕会降低茶叶的识别度,让消费者觉得两者的结合有点不太协调。因此就不妨借用当前流行的“扁平化”设计方式,降低图案的写实程度,增加它的符号化特征,并采用一些流线型设计或者是卡通设计,让它更加活泼而生动。另外还要降低其色彩的浓厚程度,使之颜色变得更加平和且安静,不会有那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此便能让民间美术元素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价值,做到品位与文化的并存和相得益彰。 作者:张莉 郑君玲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民间美术的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中国民间美术取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民众。但其以色彩丰富、题材新颖、取材方便等特点,长期以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把民间美术的因素应用于茶业包装设计,对于弘扬茶文化、提高茶叶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了民间美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价值、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就民间美术因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间美术;因素;茶叶;包装设计 在茶叶产品的销售过程,茶叶的外包装设计不仅是产品品质的代表,同时也是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吸引,提高茶叶产品的外包装水平也就成为提高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茶叶不仅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品,其所代表的茶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茶叶外包装设计与我国民间文化相结合是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间美术所蕴藏的丰富底蕴和其所具有大众文化特征与茶叶产品的大众消费对象具有十分贴近的契合点。把民间美术元素应用于茶叶包装设计就成为茶叶包装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1充分认识中国民间美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价值 将中国美术元素应用于茶叶包装设计中,通过茶叶这种有效载体,实现了我国传统美术文化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创新。同时,这种创新不但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样提高了茶叶的内在品质,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艺术上价值。我国民间美术来源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多样。不管是绘画、雕塑、玩具、服饰、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灯纸、编织等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这些都可以为设计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提供灵感。如果设计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民间美术的艺术手法和理念,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就是对艺术的再创作。这种具有生命力的创作,也一定会为茶叶消费者提供一种艺术上的享受。二是文化上的价值。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精神食粮,传承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把民间美术运用于茶叶包装设计,是一种文化上的创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发展。同时,我国茶叶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把民间美术运用于茶叶包装设计,对于向世界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播和民族自信具有重要的价值。三是经济上的价值。茶叶是一种商品,给茶叶一种新颖、独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又贴合产品特点的包装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茶叶的吸引力。把民间美术元素应用于茶叶外包装,设计出高水平的外包装,不但是对茶叶本身品牌和品质的提升,也是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直接方法,同样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经济价值。 2民间美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要把握的要素 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许多与地区民俗密切相关,同时由于地域、风俗上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品类。把民间美术元素运用于茶叶包装设计,必须充分认识民间美术的这种现实特点,结合实际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握好地域性这个基础。民间美术与地区密切相关,是一个地区风土人情的突出代表,所以在把民间美术元素运用于茶叶包装设计中时必须注重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主要包括民间美术表现形式和内涵的地域性,茶叶产品产地的地域性,茶叶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域性,只有这三者实现有机的统一,才能使民间美术元素在茶叶外包装设计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文化经济价值。二是坚持创新这一关键。民间美术元素虽然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但其具有明鲜的时代特征。要把这些元素运用于茶叶包装设计,并形成吸引力创造出新的价值,必须以民间美术元素为基础,结合茶叶消费者特征和需要进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间美术元素的活化,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所以说,民间美术元素在茶叶外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创新是关键,也是民间美术元素生命力所在。三是坚持实用性这一落脚点。茶叶的外包装其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茶叶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并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所以在茶叶外包装的设计上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所以在民间美术元素运用于茶叶包装设计的表现手法、包装材料的选择上必须与消费的需要相吻合,与茶叶的品质相吻合,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提高。要防止出现过度包装,并消除因此而造成的负面效应。 3民间美术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民间美术元素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文化内涵深厚。把民间美术元素应用于茶叶包装设计,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是一种可行的实践。对于民间美术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应当灵活多样,既可以运用其理念、表现手法、色彩,也可以运用和发展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有些人文历史故事素材可以成为茶叶包装系列设计的素材。 3.1民间美术表现手法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表现手法形式多样,但其最根本的构成是图形和形状。而且图形和形状变化多样,形态优美。特别是运用一些实物图形来表达一定的涵义,而且这些代表一定涵义的图形经过历展已经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基本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如牡丹寓意富贵、松鹤代表长寿等等。对于这些图形如果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结合实际进行应用,不但可以使茶叶的包装更为丰富,而且可以表达一定的寓意及祝福。同时,茶叶做为一促高雅的馈赠礼品,如果把这些具有丰富寓意的民间美术的图形与茶叶包装有机结合,定然会使茶叶这种礼品更为充分表达一种祝愿,提高其高雅性。这种与市场需求相切合的商品定然会更具有竞争力,这种有精美包装的茶叶甚至会超脱了茶产品本身的价值,从而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粘合剂。 3.2民间美术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消费者对产品外包装的的第一感应,合适的色彩对于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做为茶叶的外包装设计,必须在色彩的选择上实现合理搭配并突出主色调,从而实现其价值。民间美术色彩运用大胆夸张,而又来源于生活,同时具有深厚的寓意。如在民间美术中红色往往用来表达喜庆的氛围,而绿色又代表淡泊和生机,蓝色代表一种高雅,黄色代表权力和尊崇。同时民间美术又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色彩,通过合理的搭配,实现视觉上的刺激和感情上的宣泄。这种用色彩来表达一种情感和趋向的民间美术用色理念对茶叶包装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民间美术的有些色彩直接可以运用。这种应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就有成功的典范。如在市场销售的红茶中,红色基本是外包装的主色调,而这种红色代表红茶的特性;绿茶外包装的主色调是绿色,代表了绿茶其淡雅的特性,是用外包装的色彩来体现产品的特性,用色彩表达一种情感。所以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其实是对用色彩表达情感的实践。设计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充分借鉴民间美术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通过外包装的设计中色彩的科学运用,实现感情注入。这种结合茶叶产品特点进行的包装设计上的创新,一定会使消费者通过茶叶外包装感受到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的。同时,激发起内心的情感共鸣,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3.3民间美术素材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间美术内容丰富,有些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这些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许多素材与茶的历史文化有关,有些甚至是某一茶品牌的符号代表。所以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能够把这些素材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外包装进行表达,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普及,同时也是对某些茶叶产品的深度挖掘。实践中,在许多茶包装设计中,通过文字和图案的方式对这些民间美术中有关与茶有关的人文历史典故或者与茶有关的技艺进行普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些素材也提升了茶叶本身的品质。可以大胆的设想,如果围绕民间美术中某一人文历史典故为素材,设计开发出系列茶叶包装产品,进而形成系列茶叶产品,会形成怎么样的市场效应。 3.4民间美术材料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其作者往往是平民大众。这也就是民间美术在取材上丰富多样又随手可得的原因。如在民间美术中的竹编、草编、秸秆画等材料就来源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材料。但就是这种材料所形成的民间美术作品却充分体现了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也与目前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相一致。如果在茶包装设计上能够贯彻好民间美术取材的这些理念,对茶包装设计也具有科学的促进价值。如在我国有些地区利用当地的竹、木资源设计开发的茶包装设计,不但可以实现对茶叶产品的有效保存,而且符合环保理念,更能体现地方特色,也实现了较好的经济价值。当然,在这些材料的运用上,要结合现代消费者的特点,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创新,这样就会更有吸引力。 4结语 民间美术做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元素在茶叶外包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这种应用必须把握好地域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同时民间美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具有艺术、文化和经济价值,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把民间美术表现手法、民间美术色彩、民间美术的素材、民间美术在材料选取上的理念在茶叶外包装设计中实现创新应用,不但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可以提高茶叶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实现,这是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作者:季承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谈动漫元素融入茶叶广告设计的可行性 摘要:现阶段,广告宣传成为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企业想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赢得相对优势,不仅需要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上做到“先声夺人”,而且在广告设计上也需要凸显独特创意。我国茶叶文明历史悠久,茶叶产品种类繁多,广告设计思路也是层出不穷,。基于此,以茶叶产品广告设计为起点,借助实例研究了动漫元素在产品广告设计上的特色,对动漫元素在茶叶产品的广告设计上的推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这对今后茶叶产品的广告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茶叶产品;广告设计;动漫元素;可行性分析;实例分析 茶叶在我国有几千多年的存在历史,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而动漫作为现代流行于青少年之中的时尚元素,似乎与茶叶这一老古董象征物毫无交集。然而,将动漫作为组成元素融入茶叶产品的广告设计中,可以实现传统与流行的密切结合,利用动漫元素的流行趋势,带动茶产业的快步发展,起到宣传促销茶叶产品的效果。 1茶叶生产及广告设计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叶生产起源地,制茶成为我国的特色产业。古人经过不断地尝试钻研、改革创新,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传统,在世界各国内享有盛誉。传统的中国茶文化十分讲究,包括种茶、炒茶、煮茶,甚至茶具、茶艺等,每一环节都极致讲究,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之所在。现阶段,茶叶产品更是丰富多样,广告设计在宣传营销茶叶产品上突显其重要性。 1.1种类繁多的茶叶产品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各异,培育出多种特色茶叶产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十大名茶,即西湖龙井(因产自杭州西湖地区的龙井而得名,西湖龙井色泽光润、形似碗钉、香气浓郁、味爽鲜醇。)、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有花香果味,芽叶细嫩、色泽碧绿、形纤卷曲。康熙皇帝见其形似螺,又在春分到谷雨时采摘,故赐名碧螺春。)、安徽的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及六安瓜片(都以嫩、香出名)、君山银针、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祁门红茶和信阳毛尖。单单从茶名上,就可以看出中国茶叶产品的丰富多彩。 1.2茶叶产品广告设计的一般思路 产品广告设计需要一定策略的指导。首先,明确产品的销售对象,因为不同销售群体的消费需求存在差异,在茶叶产品的广告设计时,抓住消费对象的购物心理,才能起到广告宣传的效果,例如:针对减肥的女性消费群体,广告设计时要突出茶叶减脂消肥的特点。针对怕生蛀牙的儿童群体,要大力宣传茶叶防蛀防龋的功能;其次,是掌握好茶叶的销售时间,了解市场需求时间,大多数地区的人们习惯把茶水当做是消暑饮品。因此,在入夏之前的一段时间是茶叶的热销期,在这段时间做好茶叶产品的广告宣传工作,能够促进产品大销。除此之外,重要佳节时人们总会互赠礼品,这也是茶叶广告插入的好时机;最后,是广告设计的精髓,也就是茶叶本身的特性,广告内容要切实符合茶叶的实际情况,凸显出其独特之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形成品牌的竞争优势。遵循上述设计思路,茶叶产品的畅销局面势在必行。 1.3茶叶产品广告设计 以雅茗轩设计的绿茶广告和铁观音茶叶广告为例,分析茶叶产品的广告设计。雅茗轩的广告中,设计师利用茶叶及茶水的色泽,真实地描述了绿茶茶叶扁平、芽叶鲜嫩、茶水黄中透绿的特性,借一只被茶香吸引而来的蜻蜓,完美表现出汤水浓香四溢的味道。这样的设计虽未采用什么奇思妙想,却能产生不错的市场反应,原因是设计能够准确地反映出雅茗轩绿茶的真实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设计原则,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再看铁观音的茶叶广告,广告采用了广袤无垠的沙漠作为设计背景,又以丝绸之路的骆驼运输队为创新点,为原本沉闷单调的沙漠背景带来了一丝活力,与广告上“丝绸之路”的字样相互照应,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表现出铁观音茶叶悠久的历史特性,这一创新发挥得恰到好处。 2动漫元素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动漫实际上是指动画和漫画的统称。“动漫”这一名称是中国人的独特叫法,由动画和漫画两者的第一个字组合而成,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近年来,动漫元素逐渐在广告设计上崭露头角,形成新兴产业链———动漫广告产业链,动漫元素作为时尚的象征,以其生动的视觉效果、丰富的情感内容和强烈的表现力,带动广告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广告观赏效果的同时,还拓宽了广告设计的创新领域,使得广告设计保持潮流时尚之风。 2.1动漫元素构成分析 2.1.1文化与创新要素 自古以来,文化与艺术不分家,动漫作为艺术中的后起之秀,自然少不了依附于一定的文化基础。动漫中的文化内涵不是指文化与艺术的简单整合,而是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创新融合。动漫的构成要素中创新是关键组成,它能使观众在原作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哲学思想,感受新的文化熏陶。 2.1.2科技与数字要素 动漫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质的艺术,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科学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提高,使得动漫形象更加生动、画面更加真实、效果更加明显,为观众创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同时,数字化生产促进了动漫艺术的高效率产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1.3符号要素 动漫在发挥艺术效果和使用价值时,经常借助各种符号。其中最常使用的是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符号元素的融入,赋予了动漫更多的艺术色彩,实现动漫效果的自由化发挥,为观众带来惬意和舒适的感觉。 2.2动漫元素在设计中应用实例 动漫可以看做是艺术的自我救赎,在动漫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约束,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凭借主观想象,为自己构造出虚拟的快乐,营造出善良、幽默、单纯的动漫环境,充分表达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将动漫元素融入广告设计中,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帮助人民群众实现视觉享受的目标。从文化内涵上看,动漫元素虽然是新时展的产物,其内在的文化储备却是不容小觑的,动漫元素作为当代文化的一个分支,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大众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广告设计上使用动漫元素,可以深化广告的文化意境,还能增添广告设计的流行色彩,吸引观众的注意,起到产品广告宣传的作用。例如:2003年伊利推出的一个动漫广告宣传片,广告设计采用了三维动画技术与真实情景相结合的制作方式,借助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牛灵性。广告中的奶牛如天真的孩子一样,个个身体强壮,在草原学校里转呼啦圈、玩平衡桥,嬉戏玩耍,好不自在,再配上稚嫩的童音,使整个广告显得趣味十足。广告以生动活泼的动漫元素,衬托出伊利牛奶天然和优质的特性。相比之前的广告制作,更易触动观众的心弦,更具有说服力,赢得消费者广泛的关注和信任。 3动漫元素融入茶叶产品广告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3.1增添视觉艺术效果 动漫元素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借助丰富活泼的符号元素,打破传统茶叶产品广告的枯燥乏味,使观众产生视觉上的艺术美感,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让观众在欣赏广告视频的同时了解到茶叶的信息情况,变被动的广告宣传为主动,不至引起观众的反感情绪。加入动漫元素的茶叶产品广告,显得活泼可爱,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广告设计,让观众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广告不再是茶叶产品进行市场营销的经济手段,而是以一个艺术品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可以消除观众对广告宣传的抵触心理,扩大茶叶产品的市场销售规模。 3.2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茶叶产品的动漫广告,加入活泼有趣的动漫形象,借助动漫人物形象的市场响应度,开拓茶叶产品的销售市场。大多数群众被茶叶产品广告设计上的动漫形象吸引而来,新奇的故事情节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很多人停频道切换,认真观赏该茶叶产品的广告。因此,动漫元素融入茶叶产品的广告设计中,能够利用动漫销售市场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使茶叶产品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大茶叶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茶叶产品的认知规模。 3.3实现传统与流行的结合 现代社会是数字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茶叶广告设计已经不再符合大众的审美和消费心理,茶叶产品的广告设计需要一股新鲜势力的加入,动漫元素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动漫作为艺术的新兴产物,含有丰富的时代象征,与茶叶这一古老传统标志的结合,可以为茶叶产品带来一定的时尚感,更加迎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时尚潮流的心理,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从而更易被广大消费群众所接受,为茶叶产品的市场推销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3.4动漫元素融入茶叶产品广告的创新设计 四川的仙牌灵芝茶设计出这样一个广告:一位美女腾云驾雾,历经艰难,才采得灵芝仙草,带回家中。灵芝仙草化身调皮的小孩,四处乱跑,甚至想往酒缸、炖锅里跑,幸亏被美女及时拦下,这一设计暗示人们,用灵芝仙草来泡酒、熬汤等都不是最佳之举。接着美女从灵芝中提取精炼成仙牌灵芝茶,灵芝茶被儿女用于孝敬父母,对老人和年轻人都十分适用,一家人在喝灵芝茶时烘托出了家庭和睦、温馨舒适的氛围,这时,美女托着一碗灵芝茶和灵芝仔出现在一家人面前,说出“喝仙牌灵芝茶,增强免疫力,全家身体好”的广告词,整个广告设计别出心裁,新颖独特,符合大众需求,对仙牌灵芝茶的市场认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结论 将动漫元素融入茶叶产品的广告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可行价值。两者的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添茶叶产品广告设计的创意,开拓动漫元素的涉猎领域,实现茶叶广告宣传和动漫设计产业的竞相发展,在今后的茶叶产品广告设计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朱晓莉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茶叶包装的设计思路 摘要:我国的民间美术色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也因此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其已经成为区分我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显著标志。近年来,民间美术色彩凭借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在现代设计界初露锋芒,并迅速成为了设计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本文以现代茶叶包装为切入点,在论述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特点后,又简要剖析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应用中的误区,最后从大力渲染茶文化内涵的深刻意义、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色彩的调控运用能力、融合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元素四个角度对其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应用提出了展望性措施。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现代茶叶包装;象征意义;科学技术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是与民间艺术紧密相连的,是最原始的艺术思想和最绚丽的艺术语言。其源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反映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希冀,折射出我国劳动人民的善良纯真以及独特的艺术品位。民间美术色彩因其耀眼的艺术光芒,一跃成为现代设计行业的潮流元素新宠,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之中。民间美术色彩元素能最大限度地展现产品的包装魅力,凸显其精神实质,并逐渐成为一种传播文化的艺术性载体。 1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特点 1.1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美术色彩也各有不同。我国地大物博,地理形态各异,其孕育的文化内涵产生的民间美术色彩也是丰富多姿的。每一种地域文化对当地的美术色彩的形成与发展都会有一种潜移默化地渐染作用,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定义了各自的色彩象征意义。例如,白族崇尚白色,视其为美好的象征;哈尼族偏爱黑色,以黑色作为高贵的象征;我们汉族更喜红色,因其蕴含着吉祥安康之意。所以,民间美术色彩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同一颜色在不同的地方寓意也有所不同。 1.2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少见,其甚至贯穿着民间美术色彩的始终。所谓美术色彩的象征意义是指,通常情况下,人们看到某一色彩时所联想到的某一事物或触发的某种感情,简而言之,某一色彩表达某种特定内容,即该色彩为其象征。例如,蓝色象征着自由,红色象征着热情,黑色象征着端庄,每种颜色都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同时,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下,美术色彩也趋向多元化发展,其被赋予的人文情感更加浓厚,所象征的文化寓意也日益深刻。 1.3独特的装饰审美效果 民间美术色彩是我国传统装饰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传统审美艺术观的基石。民间美术色彩以艳丽的色彩搭配,展现各民族的风情特色。民间美术色彩在装饰上遵循“在巧不在多”的理念,运用简单的颜色营造出最佳的视觉美感,与极简主义的色彩要求相契合。同时,中国美术色彩也经常以色彩组合的形式被应用到装饰中,不同的美术色彩进行混合搭配,造成一种视觉冲击,极大地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总之,无论是民间美术色彩的单色渲染抑或是混色氤氲,都能勾勒出一幅幅韵味十足的色彩效果图。 2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应用中的误区 2.1茶文化意义过于浅显 五彩斑斓的民间美术色彩具有极强地装饰性作用,其对于现代茶叶包装的设计确实能达到美轮美奂的效果。但是,精美别致的外衣却掩藏不住茶叶包装中茶文化内涵的缺失。现代茶叶包装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已是司空见惯,浮翠流丹的美术色彩对于茶叶包装而言过于浓墨重彩,艳丽多姿的色彩并没有凸显出茶叶包装中的茶文化内涵,浓妆艳抹中反而丧失了茶叶包装的精神内核———茶文化内涵。而另一方面,设计师过于追崇茶叶包装的色彩意境营造,却没有找到色彩渲染与茶文化烘托间的平衡点,从而导致茶叶包装中的茶文化内涵被埋没。 2.2没有注入科技元素 我国茶叶包装发展历史悠久,其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技术也是日臻成熟,并且逐渐形成了一套色彩包装运用的理论体系。因此,现代茶叶包装沿袭的仍是传统茶叶包装的设计模式,没有注入新的活力因素,更遑论科技元素的导入应用。茶叶包装在色彩的甄别选择上沿用的是传统的人工肉眼识别,凭主观感觉去感知,没有使用计算机技术的颜色识别系统,进行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辨别与选取工作。此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组合与混色构图中,大多设计师,不善于使用计算机的平面设计软件中的色相色度功能,对茶叶包装的整体色彩进行细化润色处理。 2.3美术色彩搭配不当 民间美术色彩蕴含着深奥的审美哲学,其用色和着色颇为讲究,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要求也很高,细微的色度差别就会调和出不同的颜色。我国茶叶包装设计师在运用美术色彩这一元素时,对于色彩的运用颇为浅薄。一方面,设计师在整体的构色过程中,由于其色彩综合知识的缺乏,再加上其不成熟的色彩组合手法,最后只会产生一种粗糙低劣的画面色彩感。另一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色彩的挑选工作时,所撷取的色彩象征意义与茶文化寓意不相符合,甚至大相径庭,产生一种沐猴而冠的既视感,使得茶叶包装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2.4时代潮流元素稀薄 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设计,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但若看完市场上的茶叶包装,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记住。一则是茶叶包装设计的识别度不高,没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大部分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处于一种盲目模仿抄袭的境地。例如,绿茶的包装选用绿色来衬托其清新自然之感,然后设计师在进行绿茶包装设计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绿色,最后导致所有的绿茶包装设计出现“远看近看都是绿”的雷同现象,完全没有标识度。二则,茶叶包装设计师缺乏对潮流元素的敏感度,不善于将现代的时尚因子融入到茶叶包装中,使得茶叶包装的设计在色彩调和上略显突兀单调,不能激发大众的时尚消费欲望。 3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展望措施 3.1大力渲染茶文化内涵的深刻意义 目前现代茶叶包装设计陷入了华而不实过度包装的死胡同,大多设计师专注于茶叶包装的精致华美程度,而忽略了作为茶叶包装精髓的茶文化。设计师们被光怪陆离的消费观所引导,沉迷于茶叶包装的外观造型颜色设计,企图用夸张浓烈的民间美术色彩彰显其精妙的设计,殊不知丢失了灵魂的茶叶包装撑不起这样华美的外袍。因此,设计师应该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重新定位,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将精深奥妙的茶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运用民间美术色彩阐述出来。同时,设计师也应该找到茶文化意义与美术色彩间的平衡点,通过斑驳的色彩渲染出茶叶包装中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3.2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倘若现代茶叶包装想在优胜劣汰的茶叶市场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则必须要以科技为先导,善于利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首先,设计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茶叶包装行业里的所有新资讯新科技,然后第一时间内将相关的科学技术引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之中,利用科技手段分析茶叶的不同属性,并根据分析结果选取与之相吻合的色彩寓意,最后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整体的茶叶包装规划设计。与此同时,设计师也应该主动地走进科学,积极与科学家交流沟通,尽可能地将科技元素应用到茶叶包装的设计每一环节,从而推动茶叶包装的科技化进程,全面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 3.3加强对色彩的调控运用能力 虽然民间美术色彩体系庞杂,内容繁多,但是其对于现代茶叶包装的装饰性作用却不容小觑,其是表现茶叶包装茶文化魅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师应该首先从民间美术色彩的理论体系着手,逐一研究色彩元素的文化象征意义,扫清其美术色彩领域的盲点,重筑色彩理论框架,夯实美术色彩知识的基石。其次,设计师要不断加强其对于色彩的运用能力,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要从整体进行构色,不同的茶叶品种所展现的茶叶特色也不一样,其茶叶包装的用色要求也因此有所不同。所以,设计师要因茶制宜,对茶叶包装进行细化的分层设计。 3.4融合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元素 只有紧跟时尚才能赢得市场。茶叶包装的设计也应该立足市场,紧随潮流,打破常规,将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潮流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既能凸显茶文化内涵又能满足大众时尚口味的茶叶包装设计。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要充分发扬自主创新精神,突破传统的设计模式,敢于以新的色彩构图对茶叶包装进行不同风格的定位设计。例如,一改绿茶包装配绿色,红茶包装配红色的传统,尝试用红色点缀绿茶,用绿色来装饰红茶,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另外,茶叶包装设计师也应该留心关注时尚界的流行元素,不仅将流行色系引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而且也将潮流元素融入其中。双管齐下,促进茶叶包装向现代潮流化发展。 4结语 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茶叶包装中的运用,是茶叶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同时也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出路。二者结合,不仅能提升茶叶包装的艺术性,也能促进民间美术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但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已成为阻碍茶叶包装跻身包装行业前列的瓶颈问题,而如何运用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象征寓意与情感意义来展现茶叶包装中的茶文化内涵,是值得设计师深思的问题。 作者:张彬 单位:湖北民院科技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艺术设计的关系 摘要: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含了物质文化层面,而且还蕴藏着深厚的精神文化。正因为如此,使得茶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中国茶文化进行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茶文化在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渗透,以此来为日后茶叶包装设计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包装;艺术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叶包装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茶文化在包装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茶文化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也正逐步朝着专业、创新等多方面发展。所以,将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艺术设计有效结合起来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1中国茶文化概述 1.1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主要是以茶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道家、佛家的思想观念,不仅体现了仁、义、礼、德等道德观念,而且还充分展示了自然美和随和美。总的来讲,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即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物态文化是指以茶叶为产品而展开的各类生产活动的总和,可被视为一种行业领域。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接触茶叶时由此而产生的主观因素,比如说,人们在品茶时追求的意境、茶艺操作时产生的丰富联想等。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这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茶礼、茶艺和茶德等。而制度文化则指的是一种行为规范,随着我国茶产业的飞速发展,为了确保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可以顺利进行,各阶段的统治者都会制定一系列规范,以此来达到管理和控制的效果。 1.2中国茶文化的特征 中国茶文化的特征具有多个方面,例如,社会性、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地区性以及历史性等。近年来,我国茶文化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宣扬和传播,使得饮茶文化也逐步渗透到各个层次和领域,一直与人们的生活相伴。根据地域和民族习性不同,茶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展现形式也不同,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茶艺和茶礼,给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茶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中国茶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渗透除了观念渗透之外,还体现在图案、文字、色彩等多个方面,为现代茶叶包装艺术设计注入了许多时代元素。 2.1茶文化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观念的结合 就目前平面包装设计理念来看,为了使产品包装吸引眼球、蕴藏深意,就必须在传统图形元素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进行重组、创新,进而表达某种思想和意境。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若想将茶文化的作用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充分发挥出来,首要任务就是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次研究。在茶文化影响力逐步扩大的今天,设计师在对茶叶包装、画册设计、LOGO设计以及茶叶海报宣传进行设计的时候,会将与茶相关的诗词和书画充分利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新的元素,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合理使用茶文化。与此同时,为了使茶叶包装设计更具观赏性,设计师往往会将茶文化中的民族元素与时尚理念结合在一起,不断赋予茶叶包装新的内容,进一步拓展设计内容和形式,使包装设计更具时代特色。总而言之,茶文化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观念的有效结合,打破了传统茶叶包装一层不变的模式,赋予了茶叶包装厚重的文化底蕴。 2.2茶文化在图案设计中的渗透 在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图案的应用最为频繁,最常见的图案有茶叶、茶具、茶画以及茶种植等,并在此基础上装饰写意的山水画或侍女图,使整体包装设计生动、形象,具有观赏性,不同风格的图案设计赋予了茶叶包装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赐予了茶叶更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茶文化中所融入的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和审美习惯也为现代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元素,很多平面设计者在对图形进行构造的时候,会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考虑其中,推出不同风格的包装设计。风格迥异,使茶叶包装可以在没有文字渲染的前提下,向人们呈现出另一种风格的美感,无形中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图案为主元素对茶叶包装进行设计,必须以各种几何曲线和抽象纹样作为表现手法。这样一来,才能够将简约、抽样的设计理念充分传达,推进图形表现手法的更新。 2.3茶文化在文字设计中的渗透 在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文字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文字大多是与茶相关的诗句,比如说,“扬予江心水,蒙顶山上茶。”、“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这些诗句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包装设计的意境和神韵。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包装设计的古典美和文化特色,很多设计者会将文字设置成不同的字体,比如说,篆书、隶书、草书等,书体的变化与茶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有效融合,能够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更加充分地凸显出来。此外,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部分平面设计者会在茶叶包装中融入泡茶工艺,这种传播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茶文化,让中国茶文化具备了美学的内涵。2.4茶文化在色彩设计中的渗透色彩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的色彩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联想。所以,色彩的合理搭配也是平面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十分注重的一项内容。目前,市面上茶叶包装的色彩多以绿色为主,绿色,既是茶叶本身的颜色,同时也是大自然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色的包装设计,可以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近来年,在茶文化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也被设计者转换为色彩融入到包装设计中。比如说,红色、黄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红色和黄色分别代表着喜庆和高贵。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以红色和黄色为基调对茶叶包装进行设计,以此来凸显茶叶的尊贵。除此之外,金、银、黑、白也是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常用的颜色,其中,金、银两色代表着华贵、高档;黑、白两色代表着神秘、雅致。每一种色彩的使用都可以赋予茶叶包装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可以预见,在茶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色彩被应用到茶叶包装设计中,打破传统设计格局,使设计效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现代茶叶的过度包装 图案、色彩、文字作为当前茶叶包装设计的几个重点要素,三者的合理搭配和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然而就目前茶叶包装设计的现状来看,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过度包装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 3.1茶叶过度包装现象 近年来,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大部分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以此来使产品看上去富丽堂皇、尊贵典雅。但据相关部门调查,这种设计方式虽然提高了产品档次,但却与商品的属性背道而驰,很多市价上千元的产品,茶叶的实际价格也就100-300元。这种过度包装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会加剧环境污染,同时对企业的整体形象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之所以会存在过度包装现象,其原因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装设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为约束,加上企业缺少职业道德,从而导致该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是群众消费理念的转变,目前,大多数人在购买产品的时候,都倾向于通过产品包装判定产品品质,所以,精美的包装往往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这种消费观念却助长了茶叶过度包装的气焰,使茶叶包装市场陷入奢靡浪费的局面。 3.2解决茶叶过度包装的对策 首先,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任何行为的约束都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茶叶包装设计也不例外。然而就我国目前此方面的法律法规来看,却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过度包装现象越演越烈。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前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消费者需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倡导绿色、节约的设计理念,促使茶叶包装设计朝着节约化、美观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包装的设计效果,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对行业标准进行制定的时候,应该根据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对茶叶包装设计中涉及到的内容、材料、要素、功能等进行明确规范,以此来制定符合我国茶文化发展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倡导企业树立绿色经营理念,企业是开展产品包装设计的主体,企业的经营理念直接关系着产品包装效果,所以,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对企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发展战略。在工作中,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过度包装的陋习,应加大惩罚力度,反之,对于提高企业形象的产品包装则应给予相应奖励。此外,企业还要通过茶叶包装设计的独特性获取市场竞争力,杜绝出现雷同的情况,包装材料的选择应尽可能绿色环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茶文化对现代茶叶包装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将茶文化有效渗透到茶叶包装设计中,除了可以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茶叶和包装设计行业的稳步发展,促使经济、文化向更高一层迈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需要对当前茶叶包装过度的现象给予足够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将该问题解决,以此来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美观性。 作者:赵金霞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茶叶设计论文:茶叶包装设计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摘要:传统元素运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能帮助我们在茶文化中获得新的启示和认知,茶叶包装设计中的隐喻渗透着茶客的认知、感情和想象。近来关于民族元素与茶叶包装设计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经白热化。国内很多包装设计师对于视觉艺术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与贡献。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传统文化;视觉艺术 茶叶包装设计多是茶客与设计师对水光山色、帘子荷叶等美景而欢歌,它有悲秋愁绪,取而代之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茶叶包装设计中体现着文人的书香生活,使得其社会关系单纯,摆脱了封建社会中的庸俗事物。茶叶对大自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了一种童心的向往。通过喝茶悟道,茶客和设计师对生命的刹那感悟借助茶水隐晦地表达出来,形成映射关系。 1传统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意义 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性整体,具备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它是由我国历史环境而形成独特的传统观念和价值意义的文化活动圈,精神及价值层面是主要内核。茶文化中体现了对人们生活情怀、田园理想和生命自由的仰慕之情愫,对贬谪失意者飘零之感、离乡之叹和仕途之愁的深切关怀,对游仙修禅、隐居避世的宗教情怀的接受认同等,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塑造;自宋代以来,茶文化所蕴含的隐逸精神、贬谪心态、山水意识是对庐山地域隐逸文化、贬谪文化、山水文化的发掘与传承,体现了位卑忧国、静心修性和展现个体价值的精神意识,是对儒释道三教合一传统的有效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精神表明我国文化“内倾化”、追求“内圣”和精神圆满自足的趋势和转变。可见,茶叶不仅是对传统精神文化作了继承和提升,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文化的特质与演变,具有文化学意义。文化视角下的茶叶包装将设计与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一个民族的特定文化,主要出于转换视觉艺术研究视角的目的,构架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桥梁,从文化空间特征及其联系的角度,促进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极大的拓展了研究空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系统,从本土文化角度研究茶叶包装设计,既有对我国自然景观、物产、风光的发现和挖掘,也是对茶叶中体现的人文思想进行观照、梳理,还要对二者共同构筑的文化系统进行整体、立体的研究。因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挖掘我国茶文化丰富的文化魅力,增强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影响力,推进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现实与功利意义。 2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视觉艺术视阈下对产品包装设计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研究成果较为分散。现在的茶叶包装设计主要通过分析平面元素,探究茶叶包装设计对不同所产生的不同顾客情感变化及特征。总结出茶关于青春、相思、忧愁和高洁品质等隐喻结构。通过分析茶叶包装设计如何用情感隐喻来抒发高洁、古典和风雅等艺术情操,最终把茶文化视觉艺术的细腻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通常的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元素是从“自然现象”、“抽象概念是具体物体”和“无生命物体”三大部分详细地描述了产品包装设计中视觉艺术的用法。还有一些相对全面的设计理念偏重于对茶文化元素的隐喻的认知分析,且内容偏重于产品包装设计的实用性而非艺术效果。这类设计理念虽然成果众多,但是大都不够系统全面。研究多是对单个成功的产品包装进行研究,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认识。关于茶叶包装设计对传统文化与视觉艺术的取舍、偏好,以及迥异于顾客的情感映射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赏花与品茶是文人的心头爱好,结合着两种传统文化印象,自然而然地能够成就让顾客满意的茶叶包装设计。品茗赏花,看着花从含苞待放、美艳地盛开再到枯萎凋零,难免想到韶华易逝,容易感叹大好青春太短暂,这与茶客品茶论道后的豪情万丈不同,茶叶包装设计醉得风雅脱俗、楚楚动人,设计元素别有娉婷。“花”与“茶”是产品包装设计中视觉艺术研究的重要语料,伴着好花好茶,时光中有欢喜,却也有悲伤、忧郁和孤独。此外,中国文人茶客因关心国家社稷、忧国忧民,这就使得茶叶包装设计常常被主观赋予了时代色彩。传统文化首先给我们呈现了茶叶包装设计对美好事物的单纯欣赏。植物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总是与众不同,不是简单地堆砌典故,而是喜欢通过对事物细致入微地观察而达到创作的真实和生动形象。“风度精神如彦辅”以毛尖的姿态隐喻高洁精神,抒发了设计师对毛尖的喜爱。也有设计师将桂花茶喻丁香对比,“丁香千结苦麄生”此处丁香“花蕾千结”隐喻愁绪的“固结不解”,别具一格。“熏透愁人千里梦”谈到龙井香味的浓郁,其浓香惊醒了茶客的好梦。其形态厚重成结让人压抑,不及茶叶芳香的品格。包装设计中表达了设计师崇尚清高的情怀。茶最初的产生是为了解渴,自陶渊明过着将诗茶结合的生活后,饮茶变成一项高雅活动而备受文人喜爱。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茶文化碰撞出的火花一直都是耀眼的存在。以茶会友、切磋文采或独自畅饮消遣都离不开茶。封建社会的人们受封建礼教约束,所以人们饮茶、创作肆意谈论国事,是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反抗,是追求个性和自我意识觉醒的展现,是对所谓“柔顺”和“美德”等规范的挑衅。这使得我国很早就开始重视茶叶包装设计,依据王仲闻的《茶叶集校注》统计,前任保留下来的茶叶外包装近乎一半都是描写“捧斛别有娉婷”的饮茶风情。此外传统文化中多处出现茶的美称如“琥珀”、“绿蚁”、“扶头”等以及“尊”、“杯”、“盏”等盛茶器具的名称。茶就像人们精神世界的血脉,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茶不煴不火,恰如其分,饮入喉间平常自然却蕴含枨触。气候尚冷,沉香慢慢燃烧着。于是茶客开怀畅饮,希望忘掉忧愁和思念。茶也能使人兴奋,让人血液沸腾,所以心情好的时候喝茶可以助兴。在茶叶包装设计的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给人带来不少愉悦的感受。在铁观音以“无忧无虑”为主题的一款包装设计中,将茶隐喻为“发酵原液”,前者青春活泼、甜蜜美好,后者品尝起来甘甜芬芳令人愉悦,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随着时间流逝,茶从“发酵原液”转为“新酿成茶”。这时茶体辛辣粗糙,色、香、味、格尚未协调,映射着茶叶包装设计此时的“人生百态”。茶能怡情也能伤情,茶能激发情绪,所以古人说“赌书消得泼茶香”。综观历代茶叶包装设计,不管是不同的地域还是不同的时代,通过引入水元素可以隐喻爱情或者描述光阴。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所以古人对水很崇拜。如创生神话女娲造人中人是水和泥做的,再如《管子》所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古人认为天地都是水衍生的,所以水就是生命。后来男女多在水边相会的社会风气影响,以及水绵延不绝的物质特征,水与爱情、相思之情的映射逐渐在人们的认知机制中形成。这种认知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如《诗经》中许多作品中水内化为情思,隐喻着怅惘的相思。这点可以通过分析金骏眉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艺术“水是相思”窥得一二。天气对人心情的影响非常大,它能让人担忧、惆怅、烦闷,也能让人舒畅、开朗、豁达。这点可以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体现,深夜饮茶往往会却“残茶不消浓睡”,可见心中积闷之厚。“试问野人家”时问着多情而答者意淡,表现出设计师害怕面对荒郊野叟,却又迫切想知道结局的矛盾心理。红茶包装中曾应用了一句“绿肥红瘦”,藏无数曲折,设计师在自问自答中感叹茶叶难得,同时又暗含对时光匆匆的惋惜,炼字甚精。表层意义上,设计师借“绿肥红瘦”隐喻容颜易老,含蓄地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但透过现象更深入地理解,包装设计也体现出了劝人以茶,无需过多担忧年青春易逝,而应该如喝茶一般细细品味余下人生。如有设计师在茶叶包装中写道:“拚了尽烛,不管黄昏”,认为应该珍惜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光,珍惜与茶客一起通宵达旦、饮茶赏花的欢乐。抒发人应在有限的生命中,学会享受美好年华的乐趣。这些意象,都是对我们宣传传统文化和视觉艺术的良好传承。设计师也可以通过借助唐诗宋词来加深茶叶包装设计的高雅,如滇红包装中运用《玉楼春•红酥肯放》中的“小酌”一词表达品茶时的悠然;《醉花阴》中思念友人借茶抒发离愁别绪而“把茶黄昏”;《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病茶”;《念奴娇•萧条庭院》中宿醉无人陪,只能借“扶头茶”消磨孤寂的光阴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传统文化意象。有人说,生活如那陈年老茶,蕴含了浓郁的味道却隐而不发,种种忧思一旦倾泻出来却似那陈茶般韵味深远。对人生无奈的至情倾诉,国愁、乡愁和情愁伴着茶香弥漫着悲怆沉郁的氛围让人忧伤。如碧螺春茶叶包装运用《菩萨蛮》中“忘了除非茗”表达对现实处境的烦忧无奈怀念着祖国,凝重的乡愁致使最后“茶未消”等等。茶叶包装设计中体现着不同人的人生轨迹,见证了茶客的自信乐观与幸福欢乐,也承载了人们的相思、悲凉和风雅情谊。不同的设计理念映射不同时期的人生阶段,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 3结语 本文以传统文化理论为研究框架,主要从茶叶包装设计的传统元素、艺术特色和与作品对比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以聆听茶叶包装设计的元素文化内涵。在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茶叶包装设计,拓展茶叶包装设计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进一步验证了传统文化对我国艺术设计的阐释力。因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存在着许多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张可 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茶叶包装设计色彩心理研究 摘要:我国是传统的茶叶大国,无论是茶叶产品的体系化,还是整个茶叶产品的内涵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人们对茶叶产品有着成熟的感情。但是随着互联网电商模式不断成熟,如今茶叶产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需要充分注重包装设计活动的系统化开展。本文拟从色彩心理的相关内涵认知入手,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具体问题和不足,根据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包装的相关要求,从而探究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色彩心理的具体应用思路。 关键词:茶叶产业;包装设计;色彩搭配;心理内涵;整体性 心理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其实际上是对人具体行为的支配力。而对于茶叶产品来说,虽然人们对茶叶产品有着较高的需求度,设计者不能选择合适的色彩,就会影响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效果。结合当前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就必须注重对当前包装设计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通过有效融入设计理念,从而实现最佳设计效果。 1色彩心理的相关内涵认知 色彩心理无疑是当前人们在对心理学进行成熟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体理论内容。在这一心理学研究观点过程中,其认为人的心理与色彩颜色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选择不同的颜色,实际上从深层次上看,这与其心理特点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在充分了解人们自身心理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析人们心理特点与各种颜色选择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对整个心理色彩恰当应用之间有着重要关联。色彩心理,是一种情感,客观上说更是一种基于色彩的心理因素。因此,色彩心理应用活动,也就是说通过有效应用色彩,以及灵活搭配色彩元素,从而能够让人们在充分看到色彩的外在表现同时,联想到情感背后所具有的客观内涵,进而实现观赏视觉与内涵理念认知的实际性转化。因此,色彩情感是当前整个设计活动开展过程的客观要求,想要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必须将色彩元素的有效结合应用其中,从而实现理想的情感启迪效果。色彩是一种可以直接观赏的元素,良好的色彩展现,不仅能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色彩元素,同时也能通过色彩的内涵与外在展现,使得人们即使不打开整个产品的外在包装,通过有效合理应用色彩元素,从而实现对整个产品的有效认知。对于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合理应用色彩元素,感知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内涵,从而实现整个情感心理的准确运用。这也能够为商品影响力的实质性提升和内涵丰富诠释提供有效帮助,进而实现色彩心理的最佳效果。通过完善准确认知色彩心理,并且将其与整个设计活动相结合,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整个设计活动中所传递出来的具体内涵和心理要素,从而服务整个产品内涵的有效展现。当然,不仅如此,将色彩心理有效融入到整个产品设计活动中,将为产品影响力的实质性提升提供有效帮助。色彩心理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认同,也就是说选择人们所能感受和理解到的情感色彩,不仅能够丰富人们对整个色彩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充分满足整个设计活动的具体需要。 2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具体问题和不足 客观的说,当前多数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抄袭现象,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必要投入,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与产品的外在展现之间有着较大差距。由于茶叶产品缺乏外在设计与内涵融入之间的一致性,因此就使得整个茶叶产品很难实现理想的营销效果。所以,在当前市场发展背景下,创新设计理念,优化元素应用,必然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直接关系到茶叶产品的展现效果,同时其更是茶叶产品价值内涵的有效诠释,所以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的内涵和市场认知度。但是结合当前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状况看,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缺乏对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价值的准确认知,当前多数茶叶生产者认为影响整个茶叶产品的市场认知度的基础和关键在于产品的品质,因此未能认识到茶叶产品设计对整个茶叶产品的价值影响,因此缺乏对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重视度。不仅如此,当前整个包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消费者自身需要的系统化融入,特别是未能将消费者自身所期待的生态理念融入到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活动中。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还存在未能将生态消费理念融入其中的问题和不足,随着当前生态绿色理念日益成熟,如今想要实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理想效果,就必须注重选择合适的色彩元素和情感理念系统化融入其中,通过充分注重对设计活动的创新完善,从而为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实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产品的外在包装色彩能够给人们直接理解和认知,但是当前在整个设计活动中,多数消费者并没有认识到色彩情感所给与人们认知的相关效用。当前其在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并未将时代元素融入其中。在当前整个时展过程中,元素融入应用已经成为重要趋势和表现,比如在开展产品包装设计活动时,需要将科技元素和时念融入到茶叶产品包装设计中。但是从目前茶叶产品的具体包装设计活动开展效果看,开展过程中未能予以有效创新,因此不管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展现效果,都显得单一,特别是创新色彩不足。 3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包装的相关要求 对于整个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其不仅需要充分注重选择合适的设计材质,尤其是要认识到当前茶叶产品在生产与营销过程中,必须创新整个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思路。合适的材质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内涵,同时还能便于整个茶叶产品的运输。材质在选择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选择健康绿色生态的元素,通过合理选择,从而提升茶叶产品的理想效果。当然,在当前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还要将其与消费者自身的需要与之相融合,针对当前人们对产品的文化内涵有着较高期待,因此当前在开展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时,将文化内涵理念融入到整个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过程中。融入文化要素和内涵将大大提升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的视觉观赏效果,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整个茶叶产品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在互联网电商模式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茶叶产品想要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就必须将茶叶产品营销与这一时代要求系统化结合起来,特别是随着当前消费者日益认可和应用互联网电商这一模式,茶叶产品想要实现理想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从电商模式建设的客观需要入手,通过创新互联网电商模式的具体理念,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产品的最佳营销效果。实际上,互联网电商模式不仅影响的是整个茶叶产品的营销过程,其同时也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买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相对于以往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可以直接挑选和查看茶叶产品外,当前消费者通过选择互联网选择茶叶时,其只能通过图片展现和视频宣传来感知和选择产品。因此,良好的茶叶包装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能让人们更能全面了解和认知到该茶叶产品。 4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色彩心理的具体应用思路 对于茶叶产品来说,影响其整体价值的元素,不仅是茶叶产品自身的品质内涵,同时还与其产品外在包装设计之间有着重要关联。相对于品质上的提升外,在互联网电商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在形式和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因此茶叶产品想要充分满足市场需要,就需要注重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当然,在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是色彩包装对整个设计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茶叶产品包装设计者自身的具体应用心理也直接关系到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开展的具体效果。因此如何才能将色彩心理与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相结合,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要在细化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所在地区特点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细化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特点,从而实现茶叶产品包装的理想设计效果。其次,要注重融入文化内涵,从而赋予茶叶产品应有的底蕴,当然不同的色彩心理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理念,比如青铜色所给与人们的就是厚重的传统文化,而绿色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完善的生态文化。通过融入文化理念,也大大提升了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理想效果。最后,在进行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从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出发,结合包装设计的个性化需要,通过融入包装设计活动的应用趋势,从而赋予茶叶产品包装设计相应人性化内涵,当然想要实现茶叶厂包装设计与具体消费活动的情感互动,就需要选择合理的色彩,不同色彩所给与人们的情感理念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欢快色彩,其更能激发人们的认知度。 5结语 我国作为传统的茶叶大国,不管是整个茶叶产品体系内的具体产品种类,还是茶叶产品在整个茶叶消费市场上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地位和具体影响。通过将色彩心理融入到整个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自身的购买欲望,同时也是当前茶叶产业创新发展,优化升级适应时代的必然要求。茶叶包装心理元素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进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当然,优化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思路,实际上也是整个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的客观表现。 作者:刘建岭 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学工部 茶叶设计论文:视觉表现在茶叶广告设计的应用 摘要:作为茶叶广告设计的重要内容,视觉表现元素的合理运用对于提高茶叶广告设计效果,满足茶叶消费者审美需求和消费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茶叶广告设计者要充分利用文字、图案、色彩等视觉表现元素,以新的设计原则、表现手法等提高我国茶叶广告的艺术表现力及产品宣传效果,提升我国茶叶产品的市场品牌价值。 关键词:茶叶广告;视觉;消费者;表现力 作为茶叶发源地,我国种茶、产茶、饮茶的历史悠久,在四千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诞生了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众多名茶,而且近些年茶叶产业更是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重要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茶叶产业由于受到传统“酒香不怕巷子深”观念的影响,往往在茶叶产品营销中忽视产品广告设计的作用,尤其没有根据时展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字、色彩、图案等视觉表现元素应用的茶叶产品广告设计中,不但无法满足现代茶叶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审美需求和消费心理,更导致我国很多茶叶产品广告宣传力及市场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以视觉表现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探究如何提高我国茶叶广告设计效果,为我国茶叶产品广告设计提供有益启示。 1视觉表现内涵及其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作用 视觉表现也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就是指以对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为载体,为大众传播感情或信息的活动。视觉表现在茶叶广告设计中能增强广告设计的视觉冲击力,让茶叶消费者对茶叶广告产生强烈的视觉共鸣,对于广告宣传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视角表现的内涵及其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1视觉表现的构成要素 视觉表现通俗的说就是对不同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以提升广告设计说服力的艺术表现手法,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首先,图形表现元素。图形简单的说就是图画和形态,包括图像、图片和图表等,在广告设计中图形表现元素主要有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构成,其中具象图形就是自然形态的图形,而抽象图形就是对具象图形概括或提炼后形成的形象。其次,文字表现元素。在广告设计中文字表现元素主要分为文本文字和图形文字,其中文本文字主要是对产品的具体介绍,而图形文字主要指美术字,用来提高视觉元素的感染力。最后,色彩表现元素。色彩元素是图形与文字表现的补充,而且是其他视觉表现元素的背景,对于凸显广告主题、意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1.2视觉表现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作用 首先,视觉表现能提高茶叶广告艺术表现力。茶叶广告设计题材丰富,其表现形式和茶叶种类、茶叶技术进行完美融合,容易提升茶叶广告设计的感染力。同时,茶叶图案、文字或色彩等元素不但可以有效传递茶叶产品信息,同时还能影响茶叶消费者对茶叶品牌形象的认同。通过茶叶相关图形、文字与色彩等元素的优化组合,能让茶叶广告达到形神兼备的宣传效果,从而激发茶叶广告受众审美情感。其次,视觉表现可以提升茶叶广告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视觉表现设计能让茶叶广告摆脱图形、文字和色彩随意叠加的传统设计模式,实现茶叶产品信息的合理布局,让茶叶广告在形式上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通过对众多视觉表现元素多维度优化组合,简化茶叶广告受众视觉接受流程,在带来较强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提升茶叶产品广告信息的有效传播能力。另外,视觉表现设计能提高茶叶广告信息传递准确性。茶叶广告设计中通过文字、图形与色彩等视觉表现元素的综合运用,可以利用简单明了的广告形象与色彩引导茶叶消费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茶叶产品信息上,从而形成对茶叶产品广告信息准确认知,同时视觉表现元素的合理搭配避免了因随机罗列而导致的认知困难,不仅提高了茶叶广告信息的表述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茶叶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提升茶叶产品市场占有率。 2视觉表现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误区 我国茶叶产业由于受到传统“重生产、轻宣传”观念的影响,对茶叶广告设计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茶叶相关视觉元素在选择和设计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即无法满足现代茶叶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消费心理,也无法发挥视觉表现对茶叶广告设计及茶叶产品品牌宣传的作用。具体来说我国茶叶广告设计视觉表现的应用误区表现为:首先,茶叶广告设计中视觉表现同质化。当前很多国内茶叶企业在茶叶广告设计过程中对视觉元素的选择缺乏个性,都将绿色作为广告设计的主流视觉表现元素,甚至抄袭其他茶叶广告中视觉元素,广告设计没有以自身茶叶产品特性为基础,视觉表现仅仅停留在广告外在形象上,广告的外在表现与产品内在价值或属性无法结合在一起,导致茶叶广告设计缺乏个性,视觉元素平庸,无法让茶叶广告为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其次,视觉元素使用不均衡。当前很多茶叶企业在广告设计过程中,对图形、图像视觉元素过于依赖,而对文字表现元素则较为抵触,同时在色彩的选择上过于单调,经常以绿色为主,导致茶叶广告设计中视觉表现失衡,不仅造成茶叶广告图形元素繁杂罗列,而且导致观众对茶叶产品缺乏足够认知,茶叶广告艺术价值较低,无法吸引茶叶消费者关注。最后,茶叶广告设计中视觉表现的风格单一。当前我国茶叶广告设计中视觉表现的风格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大部分广告大量采用古朴传统风格视觉元素,而另外一部分广告则过分追求视觉表现的现代风格,导致茶叶广告视觉元素选择面较窄,同时也无法为茶叶广告受众者带来新的视觉冲击,影响了茶叶广告的宣传效果及产品营销效果。 3视觉表现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作为融合了我国传统茶文化和现代广告设计艺术的新型设计理念,茶叶广告视觉表现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因此,我国茶叶企业和广告设计者必须立足茶叶产品特性和茶叶产品宣传目的,以新的广告设计原则、视觉表现手法、视觉元素组合方式提高茶叶广告视觉冲击力和信息传播效果。具体来说,其应用措施主要包括: 3.1树立茶叶广告视觉表现原则 要想最大程度实现茶叶广告的视觉冲击力、文化内涵,茶叶广告设计者在利用视觉元素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视觉元素整体性原则。和谐统一的视觉表现效果是衡量茶叶广告设计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茶叶广告设计中必须要注重茶叶相关文字、图形和色彩元素的综合利用,避免因某一元素过度依赖或视觉元素碎片化,为茶叶广告受众者增加认知困难。茶叶广告设计者必须要根据茶叶产品属性及营销目的,让各类视觉元素围绕广告主题,加速茶叶消费者对广告的快速接受及理解。其次,视觉表现与内涵统一性原则。统一既是指视觉表现的外在和茶叶产品、广告风格的统一,视觉表现要注重茶叶广告艺术表现手法、茶叶属性、设计风格,既要保证茶叶广告艺术风格的个性,同时也要保证广告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避免过渡注重外在视觉元素导致的华而不实,也要避免过度强调内涵而导致的晦涩难懂。最后,视觉表现个性化与人性化原则。茶叶广告设计的视觉表现要针对茶叶消费者定位,如年龄、收入、职业等选择合适视觉元素,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广告的不同需求,彰显茶叶产品广告的适用性,同时,在茶叶产品特性和视觉元素支撑下,茶叶广告设计要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传统元素还是现代元素都必须提高茶叶产品的辨识度,避免同质化倾向。 3.2创新茶叶广告设计的视觉表现手法 新颖的视觉表现手法能增强茶叶广告主题,让茶叶产品信息得到充分表现,并且让茶叶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度、兴趣度得到提升,具体来说茶叶广告设计中视觉表现手法主要包括:首先,茶叶视觉元素的展示法。展示法是茶叶广告视觉表现最常用手法,主要包括直接展示与间接展示。广告设计者可采用直接展示手法将茶叶产品置于广告主要位置,着力刻画、渲染茶叶产品形态、功效、质感,给予茶叶消费者真实感,同时也可采用间接展示法,以色彩、图案等视觉元素渲染茶文化情境,突出茶叶个性和魅力,增加广告的艺术性。其次,对比法和比喻法。茶叶广告设计者可采用冲突性的视觉元素,通过对比性元素对茶叶产品色泽、形状、文化底蕴等进行对比、对照,强化茶叶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广告设计者可以在视觉表现中采用以物喻茶及以茶喻人等比喻手法,凸显茶叶产品特点,实现茶叶广告含蓄婉转艺术效果,增加其艺术感染力。除此之外,茶叶广告设计者还可以采用夸张法、变戏法、互动、重复、名人效应等手法,将文字、图案、色彩等视觉元素尽可能的艺术化的结合在一起,提高茶叶广告的表现形式,丰富其艺术表现风格。 3.3注重茶叶视觉表现元素的组合形式 茶叶相关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表现元素的合理搭配组合,不仅让视觉元素成为茶叶广告更具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而且也能让茶叶消费者更快、跟便捷地了解茶叶产品。一方面茶叶设计者必须协调统一视觉元素的关系。所谓协调统一的组合方式,就是将茶叶广告中茶相关文字、色彩和图案等元素做出统一设计和规划,实现广告界面视觉语言的统一协调,为消费者带来强烈的整体视觉冲击。设计者必须要协调文字、色彩和图案在广告设计中的主从关系,同时也要保证视觉元素变化的一致,如茶叶绿色背景要与茶叶相关字体颜色、图案、线条保持一致,避免造成色彩的单调或不协调。另一方面,设计者要将传统元素和现代视觉元素组合使用。茶叶广告设计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将茶文化与具象图形、艺术字、冷暖色调等元素密切结合,实现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审美元素的结合,既满足现代消费性审美需求,同时满足我国社会对传统茶文化的心理需求。 4结语 随着茶叶经济的发展,茶叶广告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而视觉表现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无论是我国茶叶企业还是茶叶广告设计者必须根据视觉表现的特点,正视当前广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新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及视觉元素组合方式,切实提升茶叶广告设计效果,提高我国茶叶产品市场品牌价值。 作者:国迪 单位: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茶叶包装设计文字和色彩的运用 【摘要】茶叶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茶叶包装设计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本文通过对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和色彩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价值有所了解,同时对茶叶包装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认知。 【关键词】:茶叶包装;文字;色彩 茶叶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茶叶包装设计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茶叶有一定的保护储存、传递信息等功能,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与延伸。茶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在饮茶中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享受,因此,茶成为人们寄托思想情感的媒介,尤其在古代,文人更将茶作为创作的源泉,各种以茶为题的书画作品应运而生,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茶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茶文化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茶叶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茶叶种类繁多,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茶性特点,茶叶包装设计不仅能够向人们传达更丰富的茶叶信息,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他们对茶叶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实现茶叶的销售,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而且茶叶包装设计还被赋予了深厚的思想内涵,茶叶包装设计以茶文化为基础,以直观的视觉体验传达出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体验,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共鸣。茶叶包装设计是集文化与经济于一体的文化形态,既能够树立积极的品牌形象,也能够为茶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可以说,茶叶包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体,是通过不同元素的融合,体现出文化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文化元素是文字和色彩,通过对这两个元素的介绍,对茶叶包装设计会有更全面的了解。 文字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文字是茶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元素。中国的汉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字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和进化,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艺术瑰宝。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独特的文字表现形式。书法被称为流动的语言,可见,书法虽然是静止的文字,但却传达出丰富的语言特色。中国书法字体较多,不同字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特色,因此,文字在设计中运用的范围也较广。在茶叶我装设计中,文字是必备的元素之一。在一些优秀的茶叶包装设计中,都十分重视文字的运用,对于字体、字形的把握十分谨慎。茶叶是一种特殊商品,茶叶包装设计和文字同样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将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两种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突出了茶叶包装的文化特性。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内容主要包括茶叶名称、茶叶企业名称、茶叶说明资料介绍和广告文字等。其中茶叶品牌和名称一般出现在茶叶包装的主要位置,而且表现形式十分规范,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样的文字安排主要是想体现茶叶品牌的规范化,给人以积极健康的形象体验,茶叶名称所运用的文字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修饰,使文字更具特点而又不失质朴典雅之气。茶叶企业的名称一般放在茶叶包装的侧面或者背面,字体也十分规范,一般没有过多装饰。茶叶的说明资料即茶叶的用途、注意事项等,都安排在茶叶包装的背后,字体主要以印刷体为主,内容也较为简单。虽然茶叶资料介绍较为简单,但包含的内容信息却十分丰富,不仅向消费者介绍了茶叶的用途,同时也是茶性特点的直观体现。广告文字是对茶产品的宣传推广的文字,这也是茶叶包装设计中最为灵活的内容,无论是字体还是位置都十分多元化,以体现茶叶的品质和特点为主,目的是促进茶叶的销售。广告文字虽然使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并不是茶叶包装设计中必需的元素,是茶叶包装设计的辅助与补充。 文字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是以印刷体出现的,由于印刷体文字清晰持久,因此广泛在各种茶叶包装中应用广泛。汉字的字体种类较多,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主要以宋体、黑体、综艺体为主,不同的茶叶包装根据其风格特点选用不同的印刷体,从茶叶包装上的文字几乎就能够了解茶叶是哪一种类,这也增添了茶叶包装的代表特点,使茶叶种类更加容易区分记忆。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还有一些文字运用了装饰性字体,相比传统字体,装饰性字体形式更加丰富,更能够形象地体现出茶叶的风格特点,因此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装饰字体主要是从字体的结构、笔画、外形等方面进行组合变化,使字体更加灵动活泼,丰富了茶叶包装的整体视觉效果。但是要注意一点,无论装饰字体怎么变化,前提是以体现茶叶的基本特点为主,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出茶叶的相关信息,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茶叶内容,对茶叶品牌有更清晰的记忆。尤其是书法的文字运用,由于书法字体较多,变化较复杂,一些字体很难辩认,因此,在运用书法时要充分体现其可读性,即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如果运用的书法字体较难识别,则应当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字体的可识别性和茶叶特点,同时也与茶叶包装的整体风格相协调节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茶叶品牌和茶叶名称的字体要统一。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的文字不仅要体现茶叶消息和茶性特点,同时也要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如果茶叶包装针对的是国内市场,可以根据中国人的汉字使用习惯进行设计,以满足国人对茶叶包装的需求。如果茶叶包装针对的是国外市场,那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不仅要有汉字,也要有相应的外文说明。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对于英语的运用也注意区别字体和大小写,以保证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英语能够运用得当,既传达出正确的文字信息,同时也提升了茶叶品质,促进了茶叶的销售,提升了茶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我国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得也十分广泛,由于色彩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因此色彩对于茶叶包装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提升茶叶包装的品质,促进人们对茶叶品牌的认知和购买。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不同的色彩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色彩涉及的内容也较广泛,与茶叶的品种、档次都有密切关系,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喜爱,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红茶、绿茶、黑茶、白茶等,不同茶类具有不同的功效和特点,也体现了不同的茶文化内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茶叶选取相应的色彩,以突出茶叶特点。例如,绿色、蓝色等色彩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与绿茶的茶性特点相符;红色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与红茶的茶性特点相符。由此,茶叶种类与茶叶包装中的色彩运用有着密切关系,只有使用恰当的色彩搭配,才能更生动形象地展现茶叶的特点,突出茶叶包装设计的艺术特色。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色彩要注意,色彩与茶叶包装物相呼应,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要注意明暗、深浅的合理搭配。首先,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要与茶叶包装物相呼应。 人们通过茶叶包装色彩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茶叶信息,不仅对茶叶外观色彩有所了解,同时能够联想到茶叶包装内的产品形态。在当前茶叶市场中,茶叶包装色彩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在众多的茶叶中,人们通常被茶叶包装色彩所吸引,进而实现进一步的购买行为。但是,目前市场上许多茶叶的包装色彩趋于雷同,由于没有特别之处,因此无法单从色彩上区分茶叶种类,消费者很难从茶包装色彩中联想到茶产品形态,对于茶叶品牌来说,无法实现有效推广,也无法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其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变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丰富的色彩能够提升茶叶包装的关注度,但是如何恰当地运用色彩搭配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深浅的色彩搭配运用得最炎广泛,通过同一色彩的深浅搭配,使整体效果更加协调,提升了茶叶包装的整体艺术品位和视觉效果。例如绿茶包装中常见的是浅绿色与深绿色的色彩搭配,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绿茶的特点。消费者在看到这样的色彩搭配时首先会想到绿茶,使绿茶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由此可见,色彩的深浅对比对茶叶包装设计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合理运用对茶叶品牌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对茶叶的推广和销售也有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同一色彩的深浅、明暗对比,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丰富茶叶包装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体验。例如以浅色为底色,以深色为主题图案,这种色彩的深浅对比,能够衬托出茶文化的厚重之感,再配以各种简单的装饰,增添了茶叶包装设计整体的审美意境,给人以舒适典雅的感觉,提升了茶叶包装的艺术魅力。总之,色彩是茶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合理的色彩搭配运用能够提升茶叶包装的整体效果和产品品质。茶叶包装设计者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全面分析,以消费者需求为目标,不断地调整运用色彩搭配,使其更符合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使茶叶包装设计更有利于茶叶品牌的推广,促进茶叶宣传销售和茶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彭淇琦 茶叶设计论文:茶叶包装艺术设计方法 摘要:茶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使茶叶包装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好的茶叶包装不仅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在无形中也提高了茶叶的档次。为了让茶叶包装更为精美,我国茶企业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美学与茶叶包装的关系上,本文将基于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艺术设计的特征,对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的艺术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期能对我国茶产业日后的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美学视角;茶叶包装;艺术设计方法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深,我国的茶叶搭乘全球化的顺风车走遍了世界各地,开始成为西方各国会客厅的常驻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茶叶包装最初主要注重实用,对外观的要求极低。但由于茶叶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攀升,茶企业不得不对包装进行艺术加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对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的艺术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析,提出了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艺术设计的具体方法。 1相关概念概述 美学与人类的审美密切相关,可以说审美就是美学的核心内容。美学视角下的茶叶包装就是在人的审美的基础上,用艺术加工的手段去迎合各类人群的审美。现今美学视角下的茶叶包装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在某些方面依旧不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对美学视角下的茶叶包装的内涵没有更为细致深刻的理解。 1.1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的现状 最初的茶叶包装,更为注重其实用性,仅以纸张包裹即可,随着全球化大浪潮的席卷,这种简陋包装方式已逐渐被摒弃,在茶叶包装的材质方面有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同一种茶叶为面向不同的消费人群甚至有纸盒装,铁盒装,礼盒装等各式各样的包装[1]。此外,在茶叶包装的配色和图案方面也较之前精美了很多,最常见的就是以中国水墨画中的山水画元素和书法中的各种字体,这些精美的茶叶包装给茶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更为广阔的市场,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各类消费者的审美,具有了最基本的美学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学视角下的茶叶包装就此止步,而是为茶叶包装更高的艺术性迈出了第一步。 1.2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的内涵 自从认识到茶叶包装的重要性以后,就开启了茶叶包装改革的大门,一次又一次对茶叶包装的改进使中国的茶叶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甚至一度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美学的流行使茶叶包装开始逐渐认识到了茶叶包装的内涵,和其内在的艺术性。美学视角下的茶叶包装指的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依据茶叶的性质对茶叶包装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此外,茶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同样也承载的中国的文化,因此,美学视角下的茶叶包装也拥有更为深层的内涵,即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文化,将中国的文化和茶叶包装进行完美的结合,使茶叶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同时也是一种承载着文化的艺术品[2]。 2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艺术设计的特征 茶叶包装自茶叶走进世界市场以来,就在不停地发展和进步中。茶叶包装的改进使茶叶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一隅之地,将美学与茶叶包装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方法将对茶叶的市场扩大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的艺术设计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以简约为美,以传统为美,以文化为美,只有对这些特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茶叶包装成为一种艺术。 2.1以简约为美 “简约”并不意味着简陋。最初那种以纸包裹,辅以麻绳的包装方式谓之“简陋”,而非“简约”。在茶叶包装发展伊始,茶叶包装运用色彩繁杂,将多种内容堆砌与茶叶的包装上,这样的包装给人以繁重的感觉[3]。近几年来,简约被美学普遍接受,形成了一种以简约为美的社会氛围,简约追求的是以最简单的一些元素去诠释复杂的东西。对茶叶包装的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和简陋,而是更高程度地追求精简的美。 2.2以传统为美 中国历来有“茶之故乡”的美称,茶叶自出现到如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历史给茶叶打上了中国传统的印记,因此,茶叶不单单是一种商品,同时也是一种传统,其更是和中国的瓷器一同被当做中国传统的最高形式。美学视角下的茶叶包装,已不仅仅是为了茶叶的实用和好看而设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表现出中国的传统内容。我国茶叶的包装,在色彩的运用上,多以绿色为主,图案的选择上多以中国古老的神兽和如意图案为主,我国茶叶包装大同小异,没有很好地和各种茶叶的传统特色和地域性相结合。此外,中国的茶道有“清”“静”“雅”三部分内容,这是在茶叶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内涵,代表着茶文化传统中最核心的内容,茶叶的包装也应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诠释,力求把茶叶最传统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在包装上[4]。 2.3以文化为美 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国茶叶自神农时代就已有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千年而不衰,并由茶叶为核心发展起来一门独立的文化形式———茶文化。茶文化为茶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为其加入了文化的内涵。从现代审美的角度出发,拥有文化底蕴的物质就是最美的,把茶叶的包装作为茶文化的有效载体,不仅能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更能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的瑰丽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中国文化的魅丽。中国的水墨画、中国的毛笔字、中国的传统图形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这些元素充分的运用于茶叶的包装中,将会使中国的茶叶获得更多世界人民的喜爱。 3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艺术设计方法 茶叶包装是茶叶进行信息传输的媒介,对茶叶市场扩大和文化输出的作用已是不言而喻。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实用和有效的有三种,第一,以茶叶为基础进行原创设计;第二,以地域为特征进行艺术加工;第三,以文化为内涵进行文化包装。 3.1以茶叶为基础进行原创设计 茶叶发展至此,其包装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纵观整个茶叶市场,茶叶包装的色彩单一,多以绿色为主,选用绿色虽能体现出茶叶清新淡雅的特性,但茶叶包装单纯的选用绿色很难以将各种茶叶的特性表现出来[5]。另外,大部分的茶叶包装均采用长方体的铁盒或纸盒装,形状较为简单统一,这样的茶叶包装仅仅是以吉祥的寓意为特征,但忘却了茶叶包装的主题内容———茶叶。粗略估计,中国有几千种茶叶,每种茶叶都有其不同于其他茶叶的特征,想要表现出茶叶的一些特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美学视角下,紧紧结合茶叶的特性进行包装的原创设计。譬如安化的黑茶,是六大茶系之一,其泡出的茶乌黑油润。由于其黑茶的特性,在茶叶包装的设计中,采用了黑白相间的设计方案,牢牢的抓住了黑茶的特性,更是加入了清清白白做人的寓意,把中国文化中的清白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3.2以地域为特征进行艺术加工 中国的茶叶多种多样,拥有几千种种类,每一种茶叶都分布于中国的不同地区,地域的不同造就了它们不同的特性。茶叶产地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形式,有的甚至依托于茶产地和地区文化形成了茶文化旅游区,这说明了茶叶的地域性对茶叶本身有着巨大的影响。茶叶的地域性囊括了这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形式,在茶叶包装中加入地域性的元素,毫无疑问是给茶叶打上了区域文化的符号。譬如西湖的龙井茶,盛产与杭州西湖,是绿茶中较为有名的品种,在龙井的包装设计中,主要以翠绿色为基调,背景辅以西湖断桥的形象,这二者正是对茶叶特性和地域性的完美诠释。在美学的视角下,有特色的物质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艺术形式[6]。茶叶包装以地域性为特征进行艺术加工不仅仅是给茶叶包装的原创设计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更是为茶叶市场的扩大和文化的传播作出的巨大的贡献。 3.3以文化为内涵进行文化包装 文化,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由此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族精神生生不息。茶作为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一种物质,其包装对我国优秀文化弘扬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茶叶的包装上凸显文化的内容,首先可以将中国优秀的文化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充分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其次,把茶叶打造成有文化内涵的一种商品;同时,也更符合现今社会文化为美的社会势态。中国的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把中国水墨画中的山水画,中国书法,中国图腾等内容用于茶叶的包装均是对茶叶的文化包装,但前提是要在地域性和茶叶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包装设计。如信阳毛尖包装上运用的隶书,西湖龙井包装上运用的西湖的水墨画等都是文化与茶叶包装的完美结合。 4结语 全球化的进程,给茶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生命力,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的设计就是给茶叶注入新的力量的过程,在美学的指导下,在茶叶包装中加入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文化,和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大大增加了我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和其文化传播的能力。 作者:何培伟 单位:商丘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茶叶设计论文:茶叶包装设计的艺术特色与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茶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文化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融入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当代茶叶包装的主要形式、茶叶包装的艺术特色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新的发展潮流进行了思考,期待能设计出更多环保、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感的茶叶包装。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茶文化;艺术特色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喜爱品茶,而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据说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是从神农时代开始的,距今已有4700多年了。从古至今,茶叶包装不断发展变化着。现代的茶叶包装不仅要解决茶叶的保护与存储,适宜商品的流通,还要增加茶叶的附加价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茶叶的包装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茶叶包装的特色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1现代茶叶包装主要形式 在广阔的中国地域出产着丰富多样的茶叶种类,主要有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系。神农至唐代以前由于考古证据不足或者没有注重保存,关于茶叶包装的资料较少。唐代陶瓷业兴盛,开始使用陶瓷瓶贮存茶叶。唐代赵璘《因话录•徵》就有“茶必市蜀之佳者,贮于陶器,以防暑湿”之记载。“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是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提出的对茶叶保存和储藏的要求。古代的茶叶包装主要只是起到存放茶叶的作用,真正意义的茶叶包装设计还是民国和近现代的成就[1]。现代茶叶包装针对不同种类茶叶所需要的不同存放条件,不同消费人群的风格喜好,使用不同形式的包装。一般的茶叶包装主要有以下类型: 1.1纸袋包装 纸袋包装又称为袋泡茶,它小巧,在出行时便于携带,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基本的茶叶种类都可以使用这种包装形式,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1.2塑料复合薄膜袋包装 塑料复合薄膜袋包装不易破损、重量轻、成本便宜,它的密封性好,适于茶叶的防潮保香,利于设计师对包装的色彩、图案、文字等设计的发挥,更能吸引顾客、促进销售。 1.3金属罐包装 金属罐包装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茶叶礼盒包装,它在外观上比复合薄膜包装袋更加美观、精致,但包装颜色的选择性没有前者大,而且成本较高,包装的重量也大大高于商品本身,这会增加一定的运输费用,精致的金属罐通常用来包装高档茶叶。 1.4纸盒包装 纸盒包装是用白板纸、灰板纸等经印刷后成型,它轻便、不易破损,主要有方形和圆筒形,它的形式简洁大方,印刷性也较好。1.5塑料盒包装塑料包装盒美观、轻便,包装盒的形状可由设计师设计发挥的空间也较大,陈列展示效果好,但它的密封性不到位,不能很好地为茶叶防潮保香,所以在茶叶包装中多用作外包装,再在包装内用复合薄膜塑料袋封装。 2茶叶包装的艺术特色 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不仅具有保护与存放茶叶的功能,还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为消费者带来更高的审美享受,提升了商品销售时的附加价值,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2.1茶叶包装设计的三大元素 2.1.1图形设计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为茶叶包装的图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首先,汉字书法就是一种茶叶包装的常用装饰图形。书法之美是中国独有的,不仅可以传达文字信息,还具有很强的艺术装饰效果。比如由陈幼坚设计的“竹叶青”品牌下的《论道》系列茶叶包装(图1),它不同于一般包装,没有浮华绚烂的图案与外观,而是简单直接地将文字做为包装盒的主要图形,在金属的材质上使用工艺将字体凸起,显示出设计者特殊的文化品位,带来一种古朴、有韵味的感觉,浓浓的中国风就蕴藏在商品之中。其次,在茶叶包装中常用国画为主体图形,国画是我国经典的传统美术,意境高深悠远,正与茶叶的气质相吻合,作为茶叶包装的主体图形非常适宜[2]。第三,许多茶叶包装运用中国的传统装饰纹样、吉祥图案、少数民族装饰图案以及民间剪纸来做包装上的装饰元素,实现茶叶包装与民族气息融合,使包装更具民族风情与传统韵味[3]。2.1.2色彩设计茶叶包装中首先能吸引人的目光的就是它的色彩,同时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能标示出茶叶的不同类型,也能显现出茶叶的不同风格。由于许多茶叶是绿色,而且茶叶的生长环境在青山绿水之中,所以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很多都采用绿色。其他常见的颜色还有红黄、绿蓝、金银、灰白、紫橙棕褐等色彩搭配。红黄色有热情、温暖的感受,适合表现红茶和黄茶;绿蓝有健康、高雅、清凉等特点,适合表现绿茶、保健茶和花茶;金银有华丽、尊贵、大气等特点,适合表现乌龙茶和白茶;灰白有清洁、雅致的气质,适合表现白茶和花茶;紫橙有高贵、华丽、庄严的特点,适合表现保健茶和乌龙茶;棕褐有古朴、庄重的感觉,适合表现黑茶和乌龙茶。近年的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常将崇尚平淡自然、朴素写意传统色彩与简洁明快现代色彩相融合,产生了既具有中国传统神韵又不失时尚的效果,各种独特的色彩组合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心理[4]。2.1.3文字设计现代茶叶包装中的文字,不仅仅停留在以字面意义传递商品有关的信息,它本身也成为一种视觉图形,构成特殊的趣味。在字体上,茶叶比较适合用比较稳重的字体,比如宋体、黑体、楷体,或对这些字体进行适当地设计。茶叶包装还常利用书法字体来体现茶文化丰厚的底蕴,除了使用书法字体,还可以在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局部的变化,比如把文字的某个笔画替换成合适的图形,但要注意文字的可读性。在陈幼坚的《论道》系列的茶叶包装中包装盒的顶面凸起的字体部分使用了较普通宋体笔画更为纤细的字体,正面的“论道”二字使用了书法字体,“竹叶青”的品牌名使用了整体被拉长的宋体周围还分布着文字竖向排列的语句。这样文字与文字群的组合形成了点、线、面的视觉要素。整个包装的留白、疏密以及结构都恰到好处。 2.2茶叶包装的文化性 首先茶叶包装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地域都适合种植不同品种的茶叶,如杭州出产西湖龙井,福建出产铁观音,云南则出产普洱茶等等。这些茶叶包装的设计中就常常能展现出茶叶产地的文化特色。比如,产于安徽黄山的茶叶的包装上,就可以见到许多与黄山有关的素材,黄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常以照片或者书画的形式出现在茶叶包装上,如图2的“山水诗”茶叶包装将黄山风景以国画的形式展现在包装上,显现出黄山茶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在消费者品茶的同时,引导消费者根据茶叶包装产生美好的联想,仿佛置身黄山之中,领略到黄山的自然风光。设计中体现的地域文化因素,除了优美的地方风光,还可以是浓郁的民俗风貌,独特的地方神话传说等。让人从包装设计中传达的信息辨识出茶叶的品种与产地,还能让消费者通过这件小小的商品了解到生产地的风俗文化[5]。其次,茶叶包装的文化性还体现在各种茶不同风味带来的不同文化气质。每种茶叶都有着不同的口感,给人以不同的文化感受。绿茶清新淡雅,它的包装就传递清新爽口的感受;红茶浓郁醇厚,它的包装就带来高贵华丽的感觉;花茶芳香怡人,它的包装就给人柔和优雅的气质。不同种类茶叶这些独特的文化品质,在包装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3茶叶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1过度包装现象和雷同现象 茶叶包装,它的首要作用就是保护和存放茶叶,所以设计茶叶包装时,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其结构与材料是否合适存放这种茶叶。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包装技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有的消费者在选择茶叶作为礼品时,盲目地追求外观的奢华。有的设计者为了迎合这种需求,或者为了提高商品的价格追求经济利益,在设计茶叶包装时出现了过分包装的情况。这脱离了包装本身主要是为了解决保护与存放的作用,盲目地追求表面的高档华丽的装饰,将包装做成了浮夸的工艺品,使茶叶偏离了茶叶本身高深淡雅的属性。在整个茶叶包装行业中,一旦市场上出现了某个销量很好的产品,就会产生跟风的情况,茶叶包装互相模仿,就造成了设计雷同的现象。这样盲目的跟风,没有自主的创新,容易导致整个行业的停滞不前。 3.2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3.2.1绿色设计目前在整个设计领域都兴起绿色设计,茶叶这种生长在青山绿水自然环境中的绿色饮品,其包装设计更不例外。在设计茶叶包装时要时刻注意体现“绿色”意识,注重环保。比如在材料的选择上,在保证包装防潮、保香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或者能够重复利用的材料。另外一点就是要在材料的使用上注意节省耗材。在许多过度包装的设计中,常有的情况就是一层又一层繁琐的包装,或者是给份量并不多的茶叶配上很大的礼品盒,这都是对包装材料的浪费。如今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设计师必须尽自己的努力在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注意绿色设计的理念,推动绿色包装继续发展,把保护环境的观念渗透到消费者的心中。3.2.2个性化设计工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茶叶包装的趋同越来越严重。而消费者的经济能力提高了,在商品的选择上往往追求个性,如今私人订制非常热门,我们对茶叶包装的设计也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进行特殊订制。对市场定位进行细分,在大众市场,寻求性别化设计;在国内市场,寻求地域个性化设计;在国际市场,寻求民族个性化设计。性别化是指在包装风格上的性别化倾向,主要指的是女性消费市场。以往我们印象中爱饮茶的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而现在女性也渐渐成长为一个庞大的茶叶消费群体,茶叶生产商也开始发展一些针对女性消费者的产品,比如保健纤体茶、美容花茶等,茶叶的包装设计也随之产生符合女性审美的新风格,主要的特点就是色彩清新亮丽,结构细腻优美,材料自然有亲和感。比如纸质、玻璃和木材。如图3的“凤凰花茶”包装设计,使用玻璃瓶身搭配木质瓶盖,材质与色彩上显得纯净自然,包装整体的形状线条优美柔和。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女性的审美需求,能吸引更多女性消费者。地域个性化就是结合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去树立本地特色茶叶产品包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利用本地自然材料来设计制作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包装,这样不仅更为环保,还能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比如四川地区的茶叶就常采用竹筒来做茶叶的包装,充分利用了带有地方特色的材料,既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又有精美性和人文气息,还可重复利用,十分环保。地域个性化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将本地的自然风光或人文背景体现在茶叶包装上。比如西湖龙井茶就可以在包装上再现杭州西湖的美景或者西湖的神话传说,让消费者品茶时引发有益的联想。民族个性化主要是将自己民族的民族品格和民族情感在设计中体现出来。茶承载着数千年厚重而又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积淀,这决定了茶叶的包装具有民族性特色。不仅可以运用传统的民族图案,而且可以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传统中国文化用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使包装具有民族性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焕发出更迷人的光彩。3.2.3品牌化设计中国名茶种类繁多,像龙井、普洱、铁观音等等虽知名度很高,但由于茶叶商家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形成知名茶叶品牌,与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品牌无法相提并论。这样即使产品质量再好,也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引导消费者下一次的购买,茶叶包装设计急需品牌化的变革。在设计时,总体上要统一品牌风格与传统,对于品牌内某一系列或某一产品的包装,在统一的风格上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让消费者可以轻松地靠平常所产生对某一品牌风格的印象,来找到这一品牌的某一个商品,又能容易地区分同一品牌内的不同产品,同时也又一次强化了消费者对这一品牌产品的印象。 4结语 茶叶是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典型产品,而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融入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而现代包装设计行业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想法不断涌现,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设计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感的茶叶包装,增强我国茶叶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将我国的茶叶推向国际市场,也是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汪思颖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研究 在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就变的至关重要。市场营销理念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高效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还可以对高校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他是高校学生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是使一个学生变为社会人士的推动者。因此,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就需要步入社会,而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而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及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者,他们不仅要教授给高校学生文化课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要使他们不仅懂得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他们拥有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能力,熟知社会这个大市场当中的运行规律。这样,就需要对高等学校的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理论教育。 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营销内涵 在20世纪初期,美国最早出现市场营销理论。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市场营销理论也已经在我国出现,并被一些部门开始运用。市场营销理论也让一些高校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些高等学校已经开始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了。但是大部分的高等学校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市场营销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重要性,还没有把市场营销理论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在市场经济中,高等学校就像一个工厂,高校毕业生就好比是人才产品,教师就像加工工人,用人单位就像顾客。显然,高校就像一个产业链,是完全符合市场运转规律的。因此,高校就应该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高等学校毕业生应该合理认识市场营销战略 1.高校毕业生要先进行时市场调研 高校毕业生进行市场调研,可以明确的认识到社会对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预期需要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供求关系并分析这种供求关系,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学历、经验来合理的选择用人单位进行应聘,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 2.高校毕业生要进行市场细分 高校毕业生在进行了市场调研之后,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把用人单位进行划分。这样可以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进行分析、探索市场机会,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校毕业生要定位目标市场 高校毕业生要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选定一定工作目标,要从自身条件入手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对等起来,搞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才能选择出最合适自己的工作。 三、高等学校毕业生应该合理运用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营销的策略是很重要的,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推销自己,从而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要懂得用人单位的需要,要对症下药,把自己变成单位需要的人才。高校毕业生要懂得去用人单位推销自己。把自己的优点充分的表露出来,使面试官可以充分的认识自己,恰当的安排自己的工作职位,这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有很大的好处。这种形式的市场营销策略,可以大大的改善高等学校的就业问题。 四、为了适应市场高校和高校毕业生要首先培养自身的能力 高校毕业生要充分的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合理的改善自身的条件,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胜任自己的职位,更好的为单位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校学生在入学之后,要学好自己本专业的课程,每个大学生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认真学习,熟练的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抽出时间选修一些就业类的课程。加大对就业技能和就业心理的培养;合理的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使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能够对就业问题有一种合理的认识,从而可以很好的运用市场营销策略指导自己的就业工作。 高等学校不能只把就业的问题归结到毕业生的身上,也要加大对学校政策的改变,使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就业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更加的得心应手。国外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因此,国内的高校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从而可以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物质的投入仅仅是一个层面,还要加大人员的投入,要设置足够多的专职人员为学生讲解市场营销知识,专门从事给学生做就业指导工作。只有这样高校才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市场营销之路,才能为毕业生铺好就业路,才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五、总结 随着高等学校扩招规模不断地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样就需要高等学校毕业生认真认识市场规律,合理运用市场营销知识。把市场营销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市场经济的模式来经营高等学校,这样可以把高等学校与社会更好的联系起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条由高校步入社会的成功之路。让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添砖加瓦,实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从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看高校如何应对新的毕业生就业形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毕业生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选择机制已经形成。受此影响,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越来越多地将一些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就业工作之中。通过对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过程与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将市场营销哲学运用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由市场营销哲学理论的最新发展预测高校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新的就业形势。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 当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供需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被引入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过程也会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历程高度一致,通过对最新市场营销哲学的研究,可以预测未来的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高校就业工作指明方向。 一、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引入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尤其从1992年劳动力市场体制改革以后,中国的就业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1]。但对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高等学校是否是企业或工厂、高校毕业生是否是产品等问题,无论在政府部门、学术界还是社会民众中都存在着很大争议。抛开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不谈,笔者认为,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者,与企业生产经营由许多相似之处。国内有学者从十七个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了高校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2]。 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主要特征,理应成为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2002年教育部等四部委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中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用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劳动力市场的范畴。因此,市场营销的绝大部分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加以应用。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放缓和经济社会的逐步转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高校一方面要解决扩招后大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要面临自2009年以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带来的生源危机的挑战,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其生源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在就业工作市场化后出现的。市场营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利性企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几十年国外许多非营利组织也在其决策和管理中引入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无利润分配机制”的市场营销理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高校,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利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选择。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与市场营销哲学演变的对比分析 市场营销是指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市场营销哲学,就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思想和观念[3]。自17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成为企业自觉实践以来,先后出现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客户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其中,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通常被称为传统观念。 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都是建立在商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条件下的营销哲学。前者重生产、轻营销,认为企业应不断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后者重产品、轻需求,认为企业应不断改进产品,提高其附加值。推销观念产生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认为消费者多存在惰性或抗衡心理,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推销手段,刺激消费者购买本企业产品。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三个阶段中,都体现出或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到这些传统营销观念。 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89年,始于恢复高考后首批学生毕业。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毕业生由国家集中统一计划分配,高校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计划派遣和接收毕业生,毕业生也必须服从分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在后期高校也参与到调配计划的制定和协调中,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仍没有自主选择权。在此阶段不存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2年,始于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的《关于改革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报告》。主要特点是择优推荐和有条件的双向选择,即放宽对毕业生就业地区和部门的限制,支持和鼓励多种所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毕业生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就业或按调节性合同规定就业。此阶段是就业市场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 在这两个阶段,高等教育仍是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就业市场尚未最终形成,高校没有推销或营销毕业生的必要和可能。但高校在此期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急需的高质量毕业生,体现出了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的理念。 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始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主要特点是市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挑选对方,国家只对就业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至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吻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建立。 在此阶段,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毕业生逐步从供不应求向相对的供大于求转变,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出来,就业率成为悬在高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提高就业率,高校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推销毕业生,推销观念被广泛采用。在就业工作中,除了盲目追求高就业率,弄虚作假导致毕业生“被就业”等问题之外,还出现了市场营销哲学认为在推销观念指导下最容易出现的“市场营销近视”。“市场营销近视”就是企业只关心如何让用户接受自己已经生产出的产品,不注意捕捉和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很好,却因不符合市场需求卖不出去,最终陷入困境。 我国平均受教育程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急需大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自主办学权力有限,不可能即时根据市场需求作出调整,而部分高校仍抱着学校就是培养人才的,只要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就完成了任务,就业是政府和毕业生自己的事,忽视就业工作,缺乏市场观念,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于是出现了在大批毕业生找不到适合工作的同时,大量用人单位招不到合格员工的结构性失业现象。这种结构性失业就是“市场营销近视”所造成的。 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发展脉络是和市场营销哲学的发展与演变一致的,其未来的发展也必将与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相一致,这是由高校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组成部分这一市场属性所决定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必然结果。 三、市场营销哲学的新发展与高校如何应对新的就业形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新的市场营销哲学应运而生。先后出现了市场营销、客户和社会市场营销等观念,营销组合也从4P扩充发展出6P、10P、4R等组合。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将毕业生真正纳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更晚,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市场营销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必然会更多地得到运用。从市场营销哲学的发展脉络中,不难得出高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新的就业形势。 (一)把就业工作提升到学校的战略发展层面 科特勒认为[4],在战术营销组合制定之前必须做好探查、分割、优先和定位四项战略营销计划。即通过调查研究,根据消费者不同需求细分市场,预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据此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并通过塑造独特的企业或产品形象,确立与自身条件相符的市场位置,确保企业和产品能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放缓,毕业生就业工作正从暴风骤雨式的应激状态逐步向常态化过渡,从单纯肤浅的数量统计向深层次的质量提高过渡,从短期行为向着眼长远过渡。与企业制定战略营销计划一样,为适应这种转变,高校必须将就业工作提升到学校战略发展层面来考虑,将就业工作重心,从就业指导、信息收集、市场开拓等事务性工作转移到分区域、分类别、分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研究和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上,为高校教育教学效果的评判提供客观依据,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长远发展定位提供决策依据,推进高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道路。 (二)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让渡价值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与价格相比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更看重所获得的让渡价值,即得到的总价值与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只有比对手提供更多的让渡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同样地,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在提升毕业生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用人单位招聘和使用毕业生的成本。 1.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质量的好坏始终是市场竞争的基础,无论何种营销哲学,都是建立在高质量产品基础上的。同样,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其就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依据自身条件,即时调整办学定位和方向,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研究型大学应着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要大力培养动手能力强、社会急需的高水平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加强毕业生学习、社交、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与自我营销等能力的培养,提升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和用人单位所能获得的总价值。 2.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通过一对一的营销模式,为每一位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特殊需求的客户观念,适用于那些高价值或需要周期性重购、升级产品的营销。为了使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紧跟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多已按照客户观念,采取了订单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吻合度,较好地解决了前面提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同时,大大节省了用人单位的招聘及后期培训的成本,学校和学生也没有了就业的后顾之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和学习上,形成各方多赢的局面。 舒尔茨在关系营销的基础上提出了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4个全新营销要素,即4R组合。指出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的忠诚度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只有让用户介入产品的生产、定价、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与之形成互助、互求、互需、互动的关联关系,双方均在交易中获益,使交易变成责任,让顾客变成朋友,才能赢得稳定的生存空间。高校扩招、合并、升格,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校及毕业生同质化的倾向,高校间展开了激烈的甚至是恶性的竞争,促使高校必须找准自身定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为此,高校应该在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基础上,推动校企开展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让企业参与到高校专业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逐步形成稳固、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三)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1.充分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科特勒将不可控因素引入到4P组合中,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可控的因素是相对的,不可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和制约是绝对存在的,企业不应简单地适应环境,需要科学安排营销组合,使之与不可控因素相适应,甚至影响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民生工程,对高校来说不可控因素很多,不是高校单方面能够解决的。因此,高校要运用大市场营销理论,整合教师、校友、家长等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抢占就业市场的先机,赢得竞争的主动。 2.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上述各种营销哲学的出发点都是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忽视了这两者与经济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之间潜在的现实冲突。20世纪70年代以统筹兼顾企业、消费者、社会三方利益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逐渐形成。企业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越多,就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大学的社会责任应超越社会义务这一层面,它是指大学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的独特的使命与责任[5]。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高校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新要求,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广大青年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只有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组建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 当前,就业工作的重心正在由单一地注重校内产品生产或单一地注重学校产品销售,向研究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加工、兼顾营销各个环节方向转变[6],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迫切需要在原有的公共管理、职业指导、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员之外,组建一支规模更大,涉及学科更多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顾客关系管理、交叉销售等全新的市场营销观念已被企业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营销观念的引入,需要具有市场分析、信息工程、公共关系等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就业工作的队伍中。因此,未来要想做好就业工作,只是简单地保证场地、设备、人手等条件已是不可能的了,它需要从战略高度长远谋划,需要更多人、财、物的投入,需要引进和培养大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高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与营销人才需求分析 摘要: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笔者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历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当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当今社会和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差距。为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和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就业;需求 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毕业生相当于“人才产品”。对“人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找出产品对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为接下来人才产品的定位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必要依据。下面笔者将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ZT”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与营销人才需求情况。 一、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成立于2006年,其中06级和07级学制为2年,2008年开始调整为3年制,到目前为止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笔者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1.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毕业初期选择的是与专业相关的基层营销工作,如各行业企业的销售员、市场专员、业务员等;对薪酬的期望分布较为集中,其中06、07级毕业生在毕业初期有50%选择了1000-1500元的期望薪酬,37.5%在1500-2000元之间,只有12.5%的期望薪酬在2000元以上;08级毕业生2011年毕业初期有40%选择了1000-1500元的期望薪酬,40%希望拿到1500-2000元的期望薪酬,只有20%选择了2000元以上。除了薪酬之外,学生在毕业初期就业时最关注的是能否从工作中学到东西、职业发展前景及所处行业,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兴趣和工作的挑战性。在毕业2~3年之后,随着工作经验和能力素质的提升,06、07级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有所提高,主要分布在5000元以上,但是达到预期目的的很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过跳槽经历,其中跳槽2次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甚至还有跳槽4次以上的,只有极少数的毕业生从毕业至今未跳过槽。跳槽的原因主要是工资低、发展前景差,也有部分毕业生是因为与老板或同事难以相处、工作单调学不到东西而跳槽。对于目前有跳槽打算的毕业生来说,再择业时他们普遍认为工资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其次是岗位晋升机会和公司的发展。 2.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①行业选择范围窄。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初期就业和后来再择业时的方向都是营销对应的工作和岗位,但是对行业的选择范围过窄。②自我定位不当。由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营销类专业,导致营销人才的供给不断增加。再加上基层营销工作对学历要求不高,就业门槛低,有很多低文凭的人愿意付出更大的劳动获得更多的回报,给营销专业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根据供需理论,这两种情况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是基层营销人员的“劳动力价格”被拉低。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毕业初期就业时普遍存在期望薪酬偏高的现象。除此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初期更关注的并不是经验的学习与积累,而过早的考虑了职业提升和工作挑战性及自我兴趣等因素,这就造成了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自我定位存在偏差。③工作稳定性差。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有过跳槽经历,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跳槽原因主要是工资低,发展前景差。但笔者认为,大多数人选择“跳槽”,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发展空间,而没有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去判断。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安心稳定地工作,如果单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必然会有许多新增岗位和发展空间。 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笔者根据资料整理和调查,对社会上营销人才整体需求情况和企业对营销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进行如下分析。 1.社会对营销人才整体需求量大。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各行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特别是近几年,市场营销专业在全国的人才市场需求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以河南省为例,根据《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2012年上半年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2012年上半年,需求量前10名的专业有:市场营销、行政文职、客户服务、金融理财、工程类、财务、计算机及相关、人力资源、机械制造与设计、电子电路,占岗位总数的67.9%。” 从行业角度来看,通信行业人才需求中的营销服务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其中,市场营销类、通信技术类和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比例为5∶3∶2。快速消费品销售人才主要集中在日用化学品、食品、服装、美容护理品等行业,销售类人员通常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0%以上。目前,此类企业除大量需求一线业务推广人员、门店销售人员、销售代表外,对营销管理类专业人才,如品牌经理、关键客户经理、渠道经理、城市经理等中高级人才需求也十分迫切。河南快速消费品行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和保健品两大类,由于人员跳槽频繁,成为快速消费品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 2.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①企业对营销人才的岗位需求。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前四位的岗位是:产品销售、营销策划、市场调研和营销管理等。其中岗位需求量最大的是产品销售人员,而营销策划人员的需求量在近几年也呈上升趋势,现在基本与产品销售的人才需求量持平。②企业对营销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企业认为营销人员不仅要能销售产品,更应该注重市场营销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此外还要注重培养沟通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建立人际网络并将其顺利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希望通过市场营销人才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使企业在市场推广方面有能力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买家的眼球;同时企业希望营销人员能够进行营销活动方案的策划与策划文案制作,并能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组织与控制。③企业对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评价。根据用人部门反馈信息来看,ZT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一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接受新思维新事物能力较强,能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些营销人才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陈旧,与企业实际工作有所脱节;营销人才在校期间不太注重学习方法的改变,致使知识积累少,知识面窄;ZT学院市场营销人才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差,营销职业实践技能较弱;一些人员不善观察思考,只会听从指挥,不善于主动发挥潜能去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另外,用人单位也反映,大部分ZT学院的营销人才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此外毕业生在情感、认知、行为、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ZT学院在培养营销人才过程中对学生情感、认知和心理方面的教育有所忽视,导致不少营销人才很难和同事上级和睦相处,工作缺乏团队精神;最后,营销人才也存在不正确的就业择业观。ZT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对毕业生的择业观和方法的培训还不到位,导致对有的人才期望过高。 三、总结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里,不仅是商业企业,生产企业也在讲市场营销;不仅是消费品行业,工业品行业、服务性行业同样需要市场营销。因此,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可以扩展到各行各业。另外就是作为学校,培养学生具备营销理论的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应该加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营销技巧的运用。同时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和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样很重要。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市场营销学理论的相关应用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就业机会可能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刨根究底还是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锻造,如何有效的从学生角色到社会职场角色的转变的问题。那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何去提升自己在应聘过程中的竞争力,其实可以从其他社会哲学学科上获得启发,本文简单阐述了市场营销学理论中部分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理论;7O分析;SWOT分析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就业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统招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这样更加促进了就业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性。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在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就业竞争越演越烈。那么,在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如何脱颖而出,如何把握就业机会,成为了多数毕业生关注的热点。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如何把自己这款商品“销售”给企业的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就从几个市场营销学理论中,去分析所对应的方法。 从传统营销哲学与现代营销哲学比较中研究就业“哲学”的转变 在市场营销中,传统营销哲学与现代营销哲学对比情况如下表: 基本特征 营销的基础 重点 方向 传统营销哲学 以产定销, 以产促销 产品供不应求 生产领域 从厂商到顾客 现代营销哲学 以需定销, 以销定产 产品供过于求, 全面的买方市场 消费领域与 流通领域 从顾客到厂商 从这个对比表中发现,社会营销理念不断的发生变化,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在就业情况的不断发展中,竞争,也成为了主流。我们同样通过一张对比表,来看一下就业“哲学”的变化。 基本特征 就业基础 重点 方向 传统就业观念 统招统分 人才供应不足 生产领域 从高校到企业 现代就业观念 竞争上岗 人才供应过剩 社会各领域 从高校到企业 从中国市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参与社会的建设,诞生了“统招统分”、“包分配”就业不愁的现象。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体质的改革,知识分子在某些领域(或地域)出现了供过于求。那么,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必然出现择优录取的现象。如此形成了就业竞争愈演愈烈的现象。 在越来越恶劣的就业竞争形式下,高校毕业生应如何把握住就业机会呢? 一、从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模式中的7O分校框架的角度来分析 在市场营销学中,7O分析框架,既简单又实用,非常受营销人员的欢迎。它包括以下七个因素:Occupants(who) 购买者 谁是你得目标顾客与他们的特征? Objects(What) 购买对象 目标顾客购买的是什么(具体因素)? Objectives(Why) 购买目的 目标顾客为什么购买? Organizations(Whom) 购买组织 谁参与了目标顾客的购买活动? Operations(How) 购买方式 如何购买的以及购买数量? Occasions(When) 购买时间 什么时候购买欲购买频度? Outlets(Where) 购买地点 在什么地方购买与消费或使用 那么如果将7O分析框架用在就业分析中,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先定义一下,在就业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即为商品,用人单位为客户。然后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那么跟市场营销学中7O分析框架中各因素对应的情况: 1、购买者:即为用人单位 每个高校毕业生的购买者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可能你得专业背景,影响你的购买者群体或者范围;亦可能你的社会经历影响你得购买者群体。 2、购买对象:就是用人单位考核的主要因素,即为今后工作过程中必须基本的能力或者知识基础。 3、购买目的:从笔者的角度来说,更加趋近于职位,每个职位都对应的其工作内容,用人单位在够用一个职位的目的,必然是为了完成某一项工作。 4、购买组织: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说,是谁参与了目标顾客的购买活动。从就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理解成,用人单位中的哪些角色参与了对你的招聘考核过程,影响着你应聘的结果。 5、购买方式:即雇佣方式。雇佣合同,分为多种:劳务合同、劳动合同、兼职合同、项目聘用(项目结束即结束双方合作关系)。同时,需考虑,在你应聘的岗位,企业准备招聘多少人。 6、购买时间:即上班时间。部分企业要求在校应届毕业生未拿到毕业证,提前参加企业工作;部分企业要求拿到毕业证之后参加工作;也有企业推迟工作时间。 7、购买地点:即工作地点,同时需考虑是否出差,出差频次等。 如此得出就业的7O分析框架Occupants(who) 购买者 企业 Objects(What) 购买对象 工作胜任力 Objectives(Why) 购买目的 职位 Organizations(Whom) 购买组织 人力资源部门、企业内用人部门级相关领导 Operations(How) 购买方式 该职位雇佣性质及招聘人数 Occasions(When) 购买时间 雇佣时间 Outlets(Where) 购买地点 工作地点 通过此7O分析框架,能帮助高校毕业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及目标,为求职奠定基础。同时减少就业后因各人喜好兴趣、工作胜任等原因引起的频繁流动而造成的职业生涯贬值的情况。 二、通过SWOT分析方式明确求职者自身的优劣势 在市场营销学中,SWOT分析法主要分析企业本身、直接的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以及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其实质是让企业做到知己知彼,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与环境。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分清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各项优劣,潜在机会与威胁。同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也要仔细想清楚自己的各项优劣。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讨 摘 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出现的新情况,本文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性人才的重任。作为实践性更为突出的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就业为导向,使其适应岗位的要求。作为对学生离校前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察的毕业设计(论文)更是我们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该作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现状 1.1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缺乏联系,学生普遍不重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末或第六个学期初,这个时段正好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时间相冲突,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寻找工作中去了,对于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全盘下载,敷衍了事,造成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偏低。 1.2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过大,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操作性的特点不但体现在教学、毕业实习等环节,同样也要体现在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一个好的设计(论文)选题直接关系到最后完成的质量,然而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普遍缺乏新意,不少选题都沿用了很长时间,早已与实际发展脱节。有些选题太大,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难度太大,无法完成,更没有办法进行市场调研,这样就使得论文泛泛而谈,没有实际意义,同时也失去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特点。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对某一行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更加失去了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兴趣。 1.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不够,质量把关不严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指导老师都负责二十名左右学生的设计(论文),而这些老师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这样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增大,出现了时间、精力不足的现象。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老师缺乏实践经验,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不积极与学生沟通,这些方面都影响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2 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2.1 端正思想,引起重视 在专业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毕业就业的方向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能应用到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引起重视,产生兴趣,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2.2 结合实际,优化选题设计 学院、系部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展前就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向教研室提交毕业选题,由相关专家和企业人员对选题设计进行评议,考核是否符合市场营销的实际要求,是否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选题的难度,制定详细的评议标准,将论文选题规范化。然后将确定的选题与指导老师通过网络等方式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以后工作需要来确定选题。系部根据学生的选择与指导老师沟通,由指导老师确定与学生见面、协商。这样学生、指导老师的自主性就更强,能够更快地做好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也能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处理就业与毕业设计(论文)之间的关系。 2.3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搞好毕业实习 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联系发展新的实习基地,学生在认真选题的基础上,带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任务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实地考察,积极认真地做好市场调研,获得珍贵的设计(论文)的一手资料,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实习考核机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就业有极大的好处。学校也可以尝试校企合作的途径,通过毕业实习环节,使更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2.4 建立指导老师考核制度,加强设计(论文)的指导 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指导老师考核制度,将论文指导的细节量化,并根据论文完成情况对论文指导老师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论文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也能调动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该对未完成论文指导任务,论文指导效果不好的老师按照教学事故追究责任。 2.5 加强指导老师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水平 在指导老师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市场管理方面经验的人才增强学校、本专业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更应该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单位的行业专家作为学生毕业报告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毕业实习任务、工作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毕业报告”,或者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单位的行业专家与校内专任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改革过去高职毕业论文由专任教师单一指导的状况,增强毕业报告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功能。 2.6 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制度,答辩形式多样化 针对很多毕业生从网上下载与抄袭的现象,在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提供设计、论文完成中的材料,比如调查问卷,而且将其作为最后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完善、细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体系,将选题意义与实际联系程度以及设计(论文)的创新性等等指标都作为考核指标,纳入评分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增加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加强对论文指导的监督。改变单一的答辩方式,对于就业单位较远,无法返校的学生可以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答辩,学校也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地域,集中在异地进行答辩。学院也考虑提高答辩学生的比重,引起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更加能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结合高职教育与营销专业的特点,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我们也可以尝试以毕业技能鉴定代替毕业设计(论文),以适应高职教育双证书甚至多证书的特点和社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素质的需要。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浅议市场营销女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 【摘要】“市场营销学”对中国人而言,它是一个舶来品,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在各高校开设或许多社会人士转入该行业,使得市场营销一时成为热点专业,可对于刚从大学走出来的学生而言,学校学的东西与社会所需要的反差极大,尤其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该专业薪资起点低,使得市场营销专业成为“热点中的冷门”。本文将从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来阐述女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关键词】市场营销;女毕业生;就业 市场营销表面上是主一个理论性的学科,但在实际教学和以后的工作上,他还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市场中学到市场营销的精髓。对于市场营销学生而言,所要求的行为细节也是行销学生所应该掌握的。行为细分:根据不同的消费行为来细分。包括消费者进入市场的程度、消费的数量、对品牌的忠诚度、购买或使用产品的时机等。受益细分:这种方法关注的是人们从产品和服务中寻找的属性,和人们期待从产品与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细分出来的市场不仅范围比较明晰,而且也能大致判断该市场的大小;细分出来的市场要大到足以使企业实现其利润目标;必须考虑到细分市场上目标顾客的数量、目标顾客的购买能力、产品的使用效率、目标顾客的偏好程度。 我国市场虽然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人才,但据各种资料的收集,我国绝大数的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择业方向是销售类的和市场类的工作,而且都是一些比较基础和薪资低的工作,同时这些工作并没有设门槛,使得许多没有相关专业背景或低学历的人员都可以参与,再者毕业生的社会经验少,先期的工作都无法和这些人比较,同时销售类前期工作都是辛苦的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开始,而后有着较高的业绩和稳定客户后,才可以提升到业务主管或销售经理,而后在经过许多年的打拼,才可能是企业的业务总监或者分公司负责人。 市场营销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要积累市场经验。而目前,我国大专院校的毕业生的理论知识相当薄弱,实际操作更是无法让企业放心,使得毕业生一到企业后,才慢慢的培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使得许多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所以在工作开始,一般要求先熟悉业务,前期会有一段时间的销售过程,然后再转作市场,市场类主要以市场策划为主,负责公司市场调研、分析、针对市场制定适合的销售策略及公司发展规划。这类工作在销售中也会有涉及。 一、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目前,市场营销领域中,女毕业生的薪水只有男性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同工不同酬的原因是一般人对于女大学生投入就业市场的看法是持着:“添点收入”、“有自己的钱”,“随时回家”的工作态度,认为女大学生较缺乏企图心与敬业态度、工作表现较不稳定、赚钱不需负担家计。具体原因有这几方面: (一)企业方面的原因 企业在招聘时,就有性別限制;某些男性利用职场性骚扰,或次文化(如陪客戶至酒店应酬)影响女大学生对职场的参与;许多企业要求女大学生员工签订单身条款或禁孕条款,造成女大学生因婚姻与生育儿女而离开职场,职业生涯发展不连贯,没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二)社会思潮. 整个社会没有提供适当的家庭支援系统(如托儿所或老人、残障养护中心),而以性别角色刻板化,将一个很重的工作——家务及照护工作推给女大学生,常使女大学生因此而离开职场,生涯发展无法像男性一样的具有连贯性,但事实上,原本,女大学生进入劳动市场是受到资本主义的欢迎的,但是女大学生有酬之后,却会冲击父权(男性)在家中的权威,为了协调这一点,因此贬抑女大学生的劳动价值,或是性别职业区隔化(水平的区隔与垂直的区隔),因此女大学生从事的大多是低薪低阶的工作,这样就可以维持女大学生在家中从属与弱势的地位。 (三)女大学生自身原因 女大学生劳动参与并不具优势,部分工时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与权益又不如全时工作,女大学生若无更好的社会安全制度或福利政策来支持,将来有可能沦为贫穷人口。许多女大学生从事无酬家属、零工或家庭代工,缺乏社会安全与福利制度的保障。即使有正式工作的妇女,其薪资条件远逊于男性,男女在工作条件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增大。 二、对加强市场营销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必然会增加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目前,就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的社会是需求比较大的专业,历年平均就业率大约97%。但是,从市场营销的本质特性来看,它对专业知识要求不太高,要求的各种社会经验等,使得许多低文凭的人愿意付出更大的劳动,去得回报,这营销专业学生的很大的压力。因此,市场营销的学生要想在就业和工作上占得先机,我想因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增加校外实践经验。在现代职场中,经验往往比学历更重要,而在校毕业生缺的就是社会实践,他们的青涩和缺乏经验,让他们在找工作中,到处碰壁。因此,增加大专院校学生的实践是一个必要措施。对于这些实践,我想可以组织学生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这样可以系统、现场的教授学生企业运作过程,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在实践中找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为在学校学习找准方向。在的教学计划中,在大一、二期间,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不牢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短期的社会实践,和实践单位协商,让学生在一旁观看或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在大三期间,完全可以让学生融入实习单位,参与企业市场营销的内容,这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找准方向。 (二)加大市场营销的教学改革力度。我国的大专院校的教育出现了很大问题,快毕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都很难准确的描述,不仅说明学生的懒惰,也说明了学校教育的失败。在此,我想在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上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在大一时,要抓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要严格,千万不要走过场;其次,学校指导下的学生实习,从学校收集和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后在根据社会的具体需要,来进一步调整课程设置,这一措施是为了让学生根据社会的变化,准确定位将来的职业走向;最后,教会学生成才,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学校应想方设法的为学生找一个实习单位,让他们在实习的锻炼中,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为以后再职场招聘中,有着比一般人强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学工部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技能训练研究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市场营销人才一直是人才需求的热点。而高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发现,市场对他们的需要并不多,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业率不高,究其原因是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相对较弱。那么作为高职院校,如果有效培养学生,切实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呢? 一、明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定位 当前社会与企业对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三个层次:战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性、技能型人才。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战略型营销人才包括营销项目策划与规划人才、营销教学科研与培训人才。他们从事企业营销战略、发展方向的研究,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能够深入分析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熟知企业、行业的营销活动全局以及各个流程、环节;管理型营销人才则是指掌握企业或行业的经营活动规律,能够胜任企业的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既积累了一定的营销技能,同时具备与营销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是在企业中从事具体营销工作,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促销、推销等工作。社会与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而从高职教育的定位与特点来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正是高职类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定位的基本方向。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 1.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市场营销实务中,要求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从礼仪的角度考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饰、仪容、仪表的习惯;(2)礼节、礼貌、礼仪的习惯;(3)电话礼仪的习惯;(4)交流、交谈、倾听的习惯;(5)递接名片的习惯等。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影响事业成功的关键。 2.职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对其招聘条件分项统计得出的结论,下列能力是学生要重点培养的:(1)团队合作精神、亲和力。性格随和、开朗、谦和、乐意与人交往;(2)责任心、事业心。敬业负责、积极主动、细心肯干、认真细致;(3)适应能力强、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吃苦耐劳;(4)正直、诚信、为人踏实、忠诚;(5)不断超越、勇于挑战、追求卓越、进取心、自信心、乐观向上;(6)工作谨慎、自律、组织纪律性强等。 3.专业实践技能。一是开展市场调查与落实市场营销计划能力。首先,从市场营销的流程来看,做好“市场调查”是营销者的首要工作。其次,根据市场调查所得信息,提出一个完整的“市场营销计划”。要求营销计划要能从产品数量、产品销售种类、销售单价等方面编制好预算销售表,从销售人员分工、销售费用预算、货款回收、合同签订等方面具体落实销售任务。二是产品销售和业务拓展能力。首先,在给定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企业资源优势等条件下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市场营销策略;其次,能根据消费者心理、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产品的特点等做好产品销售和推销的工作,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第三,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网络营销的工作。三是改善客户关系能力。要求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并通过客户数据分析识别重要客户,根据各种购销记录,制定保持与客户发展合作的关系,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分析企业营销计划的完成情况,对照顾客投诉及服务流程管理方案,从改善客户关系的角度入手确定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三、积极开发项目课程,推行项目教学新模式 高职专业的毕业生以技能见长,而学生的技能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上课听讲就能获得的,必须由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这就要求改变原来的以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推行项目化教学。 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市场营销专业的项目课程是把企业不同经营环境下的市场营销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由于学习的内容是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而工作任务一般都是综合性的,学生在完成整个工作过程中,要处理出现的综合问题,这必然涉及各种知识,而且各种知识再也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有机配合的,促进学生横向关联的知识结构的构建。这样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支持下的职业实践活动。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既能熟练教授本专业课程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技能和实践技能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项目化教学,并在教学中采用教目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其次要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安排教师定期到基地、龙头企业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顶岗锻炼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注重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引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增加“双师型”比例;聘请龙头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一项改变学校教师结构,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 五、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 1.建立市场营销专业仿真实验室。实验室须采购一定数量的电脑,配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软件、广告设计与制作相关软件、电子商务软件、国际贸易软件、ERP、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软件等,同时能够保证上网畅通方便。其中教学软件应有营销管理、营销谈判、推销技巧、营销决策等的功能,这主要是便于学生用软件进行仿真操作,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特别强调以市场营销专业岗位为基本模块,将营销管理分为一般营销人员、市场调研员、部门或地区业务经理、营销副总(主管),营销策划经理、中间商、网上商等岗位来进行行为实践和教学。由于市场营销活动具有复杂多变、灵活性综合性强及社会联系广泛等特点,采用单纯采用软件仿真操作,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基本思路是在学生掌握了营销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后,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关模拟企业经营和市场供求竞争状况的真实资料和案例,运用实验室布置和播放录像等方法,尽量营造一种真实环境的气氛,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进入角色,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和方案,撰写相关的报告,最后由有经验的老师和营销专家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评定成绩。 2.策划建立校内实习公司。建立实习公司能把经营管理的课堂教学直接与企业的实际经营运作结合起来,实行“课堂+公司”的教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设计实习公司专业实习的功能,并且派遣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实习公司它模拟一个小型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实习的内容包括:(1)公司或店铺筹建策划、企业CI策划、公司注册登记、卖场的设计、商品采购、商品陈列、促销活动等,涉及市场营销专业十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2)与校外企业联系的功能。利用实习超市的商品采购业务建立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并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校外企业开展商品促销、市场调查等实习活动。(3)营销知识研讨、交流和推广的功能。实习公司附属市场营销协会,每月举办一期“营销沙龙”,开展营销知识的研讨和交流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和校外专家、专业人员进行营销知识的讲座。 3.组建虚拟公司,实践网络营销。截至2007年12月,我国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从总体上说,网络市场潜力巨大。与企业共建虚拟公司,进行虚拟经营,一方面可以加强校企业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能从企业获得教学项目,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开设网店进行经营。引导学生在国内的C2C平台(如淘宝网,拍拍网、易趣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网店,进行市场营销的实践活动。通过经营,学生可以实现在低成本或无成本的情况下实践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店铺CI策划、产品决策、价格决策、网络促销、网络广告等活动,真正实现未毕业先就业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谈判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校内除建立实验室、实习公司之外,还可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实训实习。如:学生校内摆摊实训、电话营销、校园网营销、校内展销会、校内创业营销一条街等多种方式都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运用之实证分析 摘要: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直接制约着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及论文的质量。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598篇有效毕业论文为研究样本,分析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现状,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不同研究方法选择差异的原因,为今后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选用恰当的研究方法提供有益的镜鉴。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本科毕业生论文 研究方法 一、引言 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选择是确保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许多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特别是本科生的科研氛围不太浓,学生们常常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清楚不同研究方法的特色、差异及适用条件,更不熟悉这些方法的运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现实中,由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错用或乱用等导致相当数量毕业论文的结论难以成立。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也都有过深入的研究,浙江大学马庆国教授早就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给出了“标准化”建议。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598篇有效毕业论文为研究样本,分析这些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情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研究背景 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迅速,毕业生数量增长很快。现有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类型繁多,主要包括管理学院双学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以及国际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和国际学院国际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等多个层次。2010届毕业生183人,2011届毕业生130人,2012届毕业生234人,2013届毕业生212人,2014届毕业生211人,2015届毕业生219人。六届合计1189人。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指导教师只有23人(含3名双肩挑人员,还有一些教师出国深造、外出学习),教师年人均指导学生8.62人,论文指导的工作量较重。由于毕业生在毕业前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考会计证、考驾照等社会活动,大多心神不宁,难以全副身心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更遑论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了。到来年春天,只有短短八周时间,要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十分困难的。 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应该选择哪些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色和适用条件?本文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598篇有效毕业论文所使用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试图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研究方法和目标 在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0-2015届1189名毕业生中,由于部分同学毕业论文的电子档案未能找到或者不全,本文只找到598篇资料齐全的毕业论文。因此本文只对这598篇有效论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中,试图发现毕业生选择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基础 1.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在具体实证分析之前,本文先确定本科毕业论文有哪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输入“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等关键词,获取相关文献20余篇。删除一些级别不高、不太相关的文献,余下有近10篇重要论文(见文后参考文献)。在这些论文中,浙江大学马庆国教授在《管理世界》杂志发表的论文《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学位论文评判标准》最为经典。虽然该文主要是针对管理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谈研究方法的,但其基点高、立论准,能够为本文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马庆国(2004)认为,从内部理性(logos,人的思维、推理、分析)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来看,主要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如下四个大类别(称为四类研究方式):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数理分析为核心的演绎方式、实证研究方式和实验研究方式。“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和“数理分析的方式”本质上是演绎式的。在管理科学中,一时还找不到“从理论到理论”的事例。以数理分析为核心的演绎方式,是理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式。实证研究方式,即从现实出发,通过调查,获取数据,通过以统计分析为主的对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被研究对象的演变规律,或者相应的结论、理论。这是管理科学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国际通用的研究方法,也是相关结论被承认的基础,是研究论文的通用语言。这也是学位论文所要使用的主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式,也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提炼前提,用实验方法研究变量间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的研究方式,也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流研究方式之一。它突出的是管理科学结论的可重复性。 欧阳桃花(2004)提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等。 李仁意(2010)将国外营销研究方法分为假设法、实验法和模型分析法。国内营销研究方法分为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评估法。 经过小组研讨并请教相关专家,本文将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划分为5大类:描述性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定量分析法(实验法、调查法、实证法)、案例分析法(兼具定性和定量研究特色)、研究方法不明。 2.主要研究方法的特征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上述研究方法的概念和特征如下: (1)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参与式观察研究,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对象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的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其优点是: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其缺点是: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访谈法(interview)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访谈法运用面广,能够简单而叙述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对比研究法,作为几个基本的科学探索方法之一,是把一组具有一定相似因素的不同性质物体或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通过综合比较它们在构造方面的差异(因),在性质方面的不同(果),得出这种物体或对象某性质(果)是由什么、哪些因素(因)造成的。 (3)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市场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实验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4)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营销情景和营销过程,建立真实的营销感受和寻求解决营销问题的方案。 三、实证分析 1.统计结果 本文主要对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598篇有效毕业论文所使用研究方法的频率进行统计,以反映大学生使用不同研究方法的选择差异(见表1) 。 本文发现,案例分析法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首先的研究方法,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定量分析方法,达到四分之一。排名第三的是描述性研究方法,不足一成。定性分析排名第四,不足4%。研究方法不明的毕业论文将近一成。在定性研究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访谈法,其次是对比法。在定量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实证研究方法,其次是调查法,运用最少的方法是实验法。 表1 2012-2014届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研究方法 使用数量/百分比 描述性研究方法 37/6.19 定性分析法 对比法 7/1.17 20/3.34 参与观察法 0/0 访谈法 13/2.17 定量分析法 调查法 74/12.37 152/25.42 实验法 1/0.17 实证研究法 77/12.88 案例分析法 336/56.19 研究方法不明 53/8.86 合计 598/100 2.运用不同研究方法的原因分析 案例研究方法,即运用大学生身边、所处城市或地区、亲友所在的企业或行业的具体案例,去印证某一营销理论或策略,这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在大二、大三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习中,类似的训练已在开展,只是规模小些。这也是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选择此种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因。 在学位论文中使用调查法、实证研究方法和实验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次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一的毕业论文选择这类研究方法,这说明相当部分高校已经将“科学研究方法”当作“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重要内容,也说明相当部分大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使用了这类研究方法。这中间,选择调查法和实证研究的比例大抵相当。而选择实验方法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比例甚少,说明高校在这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不足。 描述性研究方法,亦即仅仅使用基本的经济管理理论,进行逻辑推理。具有一定难度,对于逻辑推理程度不强的学生来说,选择这种方法的可能性较小。使用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理论积淀,需要长期的理论关注,更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并非短期内能够养成。在具体运作时也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本科生较难掌握。 在定性研究中,大学生较多地选择了访谈法和对比研究法,没有人选择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要求大学生与相关企业和行业人士就某一个营销问题进行深度访谈和交流,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一些演讲能力强,与人交流畅通的大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应该承认,仍有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较弱,特别是与企业和行业高层,就一个专业问题进行深度交流的能力较弱,这也是这些学生没有选择这种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因。 做对比性研究,需要依靠科学的指导,精细的规划,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如果仅仅做表面的比照,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就难以得出创新性的结论。大学生在这方面还是需要训练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 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看似简单,容易操作。但它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还需要与被观察对象的深度沟通,赢得他们的信任,并与他们较长时间的相处。这对于处于毕业季、人心惶惶、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操作起来就较为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成的毕业论文研究方法不明。也就是说,从网上拼凑一些资料,没有做深入的鉴别,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就得出一些看似“合理的”结论,仍是一部分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广场做法。如果毕业论文体现不出“论”,说服力也就大打折扣。态度不端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学校相关部门把关不严也会助长这种风气。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案例研究法、定量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法和调查法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较多使用的方法,而描述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对比研究法和参与观察法,定量研究中的实验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较少使用。 造成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不同研究方法使用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与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条件和难易程度有关的,另一方面是与当前高校对本科生科研的重视程度、本科生的科研氛围有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与大学生对待撰写毕业论文的态度和投入程度有关的。 2.建议 (1)进一步营造高校本科生科研氛围 本科生是高校的主体。本科生科研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石。具备了良好科研能力的本科生是更高层人才的前提。高校要加强对本科生科研氛围的营造,鼓励学术研究,讲究大胆创新。特别是要把“毕业论文写作”当成一门必修课,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设。尽量让每一个本科生都懂得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同时,要严把毕业论文的质量关,不让学生浑水摸鱼。要降低毕业论文的过关率,迫使学生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把毕业论文撰写当成本科生毕业前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来看待,与学分挂钩,与学位挂钩,与毕业证挂钩。 (2)加强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的认识 鼓励大学生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平时就要向本科生介绍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要在平时教学中,训练本科生的基础科研能力,如观察、调查、访谈、案例分析、文献综述、数量分析、实验、比较、实证等。教师可以将自己科研项目中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交由本科生来完成。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的科研项目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借以提升本科生的科研素养,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便利。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及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阶段对学生的最终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出发,构建了一套毕业论文教学和监控体系,旨在提升毕业论文教学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毕业论文教学;教学体系;监控体系 毕业论文撰写是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学校在授予学位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堪忧,如何通过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是高校教学研究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较强,对于实践要求较高,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缺乏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方面的培训,学生论文选题不恰当,题目过大,写作内容空洞不实,缺少数据支撑,缺乏逻辑性,主题偏离市场营销的内容,和专业领域不相关,仅仅将一些材料拼凑组合成一篇文章,应付了事。另一方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不严,毕业论文流于形式,教师对学生撰写论文方面的指导不够,缺少必要的指导环节。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生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论文撰写认识不足;其次,教师指导不到位,对学生指导不够;再次,学校监管力度不够,对毕业论文写作缺乏严格的管理。 二、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严密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和严格的论文监控体系,是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质量的有效手段。 1.构建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企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和市场营销专业工作相关的基本训练。 (2)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对于大学本科学生,写作能力是其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通过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为学生以后求职就业、继续深造等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学生研究调查的能力。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通过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系统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阅读、整理、分析和使用,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对企业、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构建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原则 (1)融入主体教学体中。毕业论文教学体系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研究能力的教学内容之一,要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体系中,以主体教学体系为依托,展开毕业论文方面的相关教学内容,毕业论文教学体系与主体教学体系相融合,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 (2)以写作课程为主。在毕业论文教学体系中,以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为主,主要包括《商务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论文选题指导课》《论文写作规范课》以及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等主要论文写作环节,通过论文撰写指导和论文写作全过程教学,指导学生全面掌握论文撰写理论并应用于论文撰写实践,完成论文教学内容。 (3)以选修课程为辅。在掌握了论文撰写的基本技能之后,围绕毕业论文主体教学计划选择一些选修课程作为论文撰写的辅助课程,采用课程论文形式进行考核,一方面检验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作为撰写论文的训练,加强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培养。 3.构建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内容 基于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强学生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教学,培养学生论文撰写能力。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方面进行设计。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设计从大二到大四的一系列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课程,构建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体系。因为本科生在大一阶段需要学习较多的基础性课程,且学生刚从高中步入大学校园,对于大学的学习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设置从大学二年级开始。 首先,大学二年级上半学期(第三学期)开设毕业论文写作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关于写作和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第四学期),从教学计划中的考查课中选择一门,全面实施课程论文工作。采用课程论文考核的形式,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根据上一学期所学知识,结合考查课内容完成课程论文。大二学年结束后的暑假,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调查研究和专业实践活动。 其次,大学三年级要求学生根据假期实践经验及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认知撰写学年论文,提前接触论文写作的规范和要求。结合课程或学年论文,学生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期(第六学期)就要初步选定论文题目,学院统一安排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并收集学生初步确定的论文题目。学生要利用假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为撰写论文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 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放假前安排论文指导课,结合课程论文或学年论文的写作,安排论文选题指导课和论文写作规范课,由专任教师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选题指导课课时8学时,主要讲授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向,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定题以及在论文写作之前如何收集相关资料、检索相关文献。论文写作规范课课时8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论文格式,使论文写作符合要求,以及写作过程中如何进行修改等内容。 最后,大学四年级时,学生根据自己所选题目结合自己实践内容进行毕业论文撰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和导师积极沟通,要将自己实习内容与论文结合起来,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由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同时进行指导,以增强学生对实践部分的理解,将论文与以后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经过大四上学期的论文撰写,在大四下学期(第八学期),学生可以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论文教学体系如图1。 4.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对教师的要求 (1)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对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而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是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把握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现实问题,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 (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较强,所以应该加强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以挂职等形式深入企业,了解市场中的实际问题,挖掘和市场营销相关的问题,增强实践方面的能力,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撰写。 (3)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教师之间的沟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课程论文开始到学年论文直至毕业论文的一整套教学内容,需要各门课程的教师紧密配合,围绕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将论文撰写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形成整体,使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 三、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毕业论文的写作分为选题、开题、论文撰写、论文指导、答辩与评审、整理与总结归档六个环节。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必须从每个环节入手,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管理和质量监控。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制订前期、中期和后期检查的内容及标准,从学生写作和教师指导的角度对毕业论文完成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前期检查包括指导教师资格检查、题目检查、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包括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写作进度检查和教师指导情况检查;后期检查包括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检查、成绩的检查等内容。在质量监控方面,论文撰写全过程由院系负责,根据检查的内容和标准,严格执行监控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毕业论文撰写过程及检查内容如图2。 作者简介:朱微(1983- ),女,黑龙江省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教学、创新创业研究。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实践探析 [摘 要]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缺乏创新,本科生就业压力大,指导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本科生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写好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论文不该沦为一种形式。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不容乐观,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 1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安排在毕业前的第七个学期末或第八个学期初,这个时段正好与学生寻境、业务找就业单位时间相冲突,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寻找工作或者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中,对于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完成的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全盘下载,敷衍了事。尤其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已经在岗实习这部分学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工作流程等还不是很熟悉,工作比较忙,资料收集也有一定的困难,一些学生认为工作已经落实了,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放松了要求,不能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汇报,造成了专业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偏低。 通过调查显示,有57.1%的学生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顺利毕业,拿到文凭。大学文凭不仅是学校对学生四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肯定,也是决定学生自己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敲门砖;而写作动机是综合运用大学所学知识和锻炼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分别占到20%,这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剩余2.9%的学生对自己写毕业论文的动机不明确。 (2)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偏低。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看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在培养方案中也没有安排相关写作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缺失。同时,市场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较看重,因此,学生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于考取各种资格或等级证书上,平时对于写作并无过多重视,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近几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过程看,许多学生对毕业论文感到无从下手,论文选题陈旧或多人类似,有些选题脱离所学专业或准备从事的岗位。学生缺乏查阅、检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运用不当,尤其不重视实际调研,很少有第一手资料,很多同学直接从网络上复制粘贴,抄袭现象严重,导致论文结构内容雷同。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写摘要和提炼关键词,多数学生不会写文献综述,因为担心论文,而导致写作口语化严重,语言表达不通顺,缺乏专业的、规范的学术用语。 (3)对毕业论文过程管控不够严格。虽然学校有明确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组织管理办法,但面对的是全校所有专业,所以并不够具体细致,市场营销专业虽然近两年也有公布关于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意见,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第7学期确定指导教师后,毕业论文选题、拟定提纲和撰稿环节缺乏系统地监督和管理,只是规定了提交终稿和答辩的时间。由于一些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不能按照学校要求准时返校,论文指导多是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所以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难以监控。一些学生和老师并没有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辅导过程,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敷衍了事。在论文最终的答辩和评定成绩环节,鉴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会导致学生不能毕业,进而影响其就业,所以老师在评定论文时感觉很为难,常常不自觉地对学生“开绿灯”,这也造成学生“重就业、轻设计”的错误心理。 (4)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不尽合理。一般学校要求在第7学期末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后,学生就放假回家了。第8学期的前8周是毕业实习,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一来适应工作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来撰写论文,二来无法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很多学生苦于无法查找资料而难以完成论文。脱离学校,和论文指导教师多是电话、邮件等非面对面的沟通,一些学生缺乏自觉性,老师也很难监督论文写作过程。再返回学校已经是第8学期的第9周,距离论文答辩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时候做论文十分匆忙紧张,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调查显示,有13%的学生认为把毕业论文放在第6学期更合适,有65.2%的学生认为把毕业论文放在第7学期更合适,简言之,多数学生希望把毕业论文的时间提前,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找工作上。 2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 (1)端正思想,引起重视。采取课堂、讲座、毕业生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每个毕业生正确理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其内涵。在专业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就业方向等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能应用到最后的毕业论文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引起重视,产生兴趣,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2)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学术素养。首先使全体专业老师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和作业要求方面更加紧密地结合毕业论文的要求,让学生在平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并开始思考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通过学年论文、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强对学生选题、语言运用、写作规范等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提前介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教育,将毕业论文涉及的规范、内容和格式要求等以专题讲座、宣传资料等形式介绍给学生,而且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通过调查显示,92.8%的同学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前,专业老师有必要举办“毕业生论文写作指导”培训,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写作能力欠佳,并有改进的意愿。 (3)加强管理,规范论文指导过程。切实做好毕业论文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从选题、拟定提纲、开题、下达任务书、教师指导、初稿检查、实施进度、答辩评审、总结归档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制定出明确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对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应该具有系统性与严谨性。同时,将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传达到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使每个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都明确毕业论文的工作进度、纪律、内容要求、评分标准及答辩要求,真正提高认识,实现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成果的有效结合。校外做论文的学生应该有指导过程记录,并严格履行论文辅导的时间和次数要求。学生最终的毕业论文成绩应由指导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并严格按照成绩评定标准考核,不得对已就业的学生无原则亮绿色。 (4)调整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提前安排指导工作。为了解决学生就业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的冲突,可以将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调整一下,提前到第6学期末或第7学期初来安排毕业论文工作。这样学生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可以和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很多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同时还可以带题参加毕业实习,在工作的同时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使毕业论文更加理论结合实际,避免内容过于空泛。通过调查显示,52.2%的学生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约17.4%的学生认为三个月才能完成。可以看出对待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毕业论文的任务重,工作量大,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提前更早的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对于学生和指导老师在时间和心理上都是更好的选择。 3 结 论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语言表达逻辑性和解决问题创新性的过程,是一个专业知识凝练、升华和发展的过程。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但有利于学生做好岗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和思维方式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改革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需求状况调查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但是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却很少。因为合格的营销人才不仅需要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相对外向的性格,一定的实践基础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本文对常州本地企业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需求以及高校营销专业学生对学校培养的认识两个方面进行调研,找出供需之间的脱节的环节,从而为高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需求需求;调研;改革教学模式 据历年全国人才市场的求职人数和招聘职位数的专业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供求一直高居排行榜第一名。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再加上,我国大多数行业的产品现状是供过于求,有许多甚至是严重滞销。在“过剩经济”时代,如何让企业的销售得以顺利完成,获得合适的营销人才成为绝大多数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与当今企业人才需求相挂钩,我们在常州范围内对一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围绕常州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市场需求背景、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市场营销毕业生的主要工作流向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调研的方法,共涉及119个用人单位。 一、企业对市场营销毕业生需求调查分析 (一)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岗位需求 目前,企业需要的营销毕业生主要在销售岗位,主要从事市场开发、销售谈判、促销等,这部分需求占60%以上;其次是营销策划、市场调研等市场研究岗位占150%左右,还有超过20%的岗位行政、管理储备生等岗位。这些岗位需求说明营销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销售工作,少数从事营销策划、市场开发工作。市场调研等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常州企业大部分为中小民营企业,企业对待品牌运作和市场研究不够重视,更多关注销售渠道和客户开发上。 (二)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知识、技能、素质等的要求 1.素质要求 企业对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要求70%多,特别是职业道德占半数,可见企业对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其次,要求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占60%。专业知识,体现在在校成绩要求名次靠前占30%,说明,毕业生要想在企业中长期发展下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沟通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技能要求 企业对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的要求中不要求近占总数的一半,说明企业对这两种专业水平要求不高,但也有另一半企业要求有四级证书和计算机一级、二级证书,这说明有些营销工作是需要懂外语或会计算机的人员来做,所以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最好拿到这三种证书。 3.企业对毕业生学历与经验的要求 (1)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中本科与专科差不多,无要求的也占1/5,相应的工作经验要求一年到三年的占一半多,所以在营销工作上企业更看重的是经验。常州本土企业对营销专业需求主要其中在专科和本科,研究生学历需求不多。 (2)企业最为重视的能力有:营销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推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管理能力、法律知识、贸易知识、财务知识。因此市场营销工作是一个混合性的工作,需要具有综合能力。这说明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多方面知识,因此毕业生要在学好营销知识的同时还要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 (三)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的满意度、薪资待遇、招聘情况 1.满意度。42%的企业对所雇佣的营销专业生表示满意,满意的原因主要是销售能力强,勤奋务实;少部分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由此看出,目前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毕业生出色之处在于销售能力强,但有的营销人员不具有吃苦耐劳精神,需要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毕业生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对公司的忠诚度。 2.薪资待遇。常州企业给营销毕业生的工作基本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方法。50%的企业提供给营销毕业生底薪为2000-3000元/月的工资,30.2%的企业提供3000-5000元/月的底薪,只有9.5%的企业提供5000元/月的底薪。市场营销人员的工资基本上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提供给营销毕业生的薪酬和业绩挂钩。 3.招聘情况。 (1)专业要求。54.1%的企业招聘销售人才是要求其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对专业情况不要求、要求是技术类专业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比例基本都在15%左右,大部分企业还是倾向于招收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说明市场营销毕业生从事营销工作具有优势。 (2)性别要求。企业在招聘人才中性别选择倾向不明显,说明性别因素对单位选择市场营销人才几乎没有影响。岗位在常州的企业相对需要女性的比例略高,而涉及到长期出差或驻外地工作,男性需求相对高些。 二、市场营销毕业生问卷分析 为了更好地调节企业需求与学校的培养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并与企业对市场营销准也毕业生的需求调查进行对比,以此来促进校企之间的互相了解。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方法,涉及常州三所本地大学。现将有关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一)调查单位情况 本次调研共涉及三所常州本地大学的160名大学生。参与调查的学生女生占了65%,由此不难看出,目前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女生居多,这一状况常州高校基本是一致的的。年级分布方面,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因为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更具代表性。 (二)学生专业学习现状 1.被调查学生选择市场营销专业的原因分类 选择市场营销专业的以志愿服从的比例较大,占55%,朋友或家人推荐的占30%,个人兴趣选择营销专业的不到20%。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营销专业热情不够,对专业缺乏兴趣。 2.对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61.2%的学生是大概掌握,31.2%同学是不太掌握,非常掌握和不掌握的同学分别占了2.5%和5%。可见,能够熟练掌握营销理论知识的学生比例不高,这与一部分学生对着本专业缺乏热情有关。 3.对市场营销就业前景的看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7.5%的学生认为市场营销的就业前景非常好,63.1%的学生抱着还行的乐观态度,同时,23.8%的学生认为不太好,5.6%的学生认为不好。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投身于市场营销工作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尽管入学时学生选择营销专业比例以及专业热情不高,但经过高校专业培养,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专业自信提升了。但是,也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对专业前途感到渺茫,缺乏从事营销工作的的信心。 4.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调查 在校期间有过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或实践的只占了57.5%,没做过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或实践占了42.5%,可见,目前大学生还缺乏一定的实践性,过多的拘泥于校园的安逸生活,不能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忽略了实践自身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5.在校所学的课程是否有实践性调查 所调查的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生中认为专业性不强和一般的分别占了51.9%和38.8%,而认为很贴切的只占了6.9%,可见学生对学校课程的设计还存在很大的不满,主要体现在课程理论性过强,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案例选择不够贴近时展的特点等。 (三)学生对未来就业以及专业看法调查 1.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情况调查 在这个调查中,选择可以暂时从事的学生占了43.6%,视情况而定的学生占了40.6%,而非常愿意从事的只占了11.2%。可见,目前有84.2%的学生还保持着徘徊的中立态度,原因可能是调查的主体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未来就业方向还没有完全的确定,对于未来的规划也还没有那么清晰。 2.学生对得到的薪资待遇期望值调查 学生对未来薪资待遇的期望值所占比重最大的是3000~5000,其次是2000~3000,可见,在薪资待遇这一方面,学生期望值较高,可见,学生对自身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有利于激发自身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工资的工作机会少,较低的工作容易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落差。 3.选择职业的主导因素调查 目前学生选择职业的因素中占比重较大的是薪资福利待遇(37.9%)和职位上升空间(30.5%),而个人的兴趣爱好只占了17.2%,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对于就业的出发点已经不是自身的兴趣爱好,而是以更利于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出发点,可见现在的就业形势和生存压力让大学生更加关注职业的发展。 (四)学生对学校培养计划以及课程设计方面的看法 学校培养计划不满意方面。对于学校培养计划不满意方面占比重在比较大的两项分别是理论过强(41.5%)和专业能力不能得到提升(24.5%)以及案例教学比较少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23.7%),可见,学生期望课程更加实用,更加贴近实际。 三、结论与对策 (一)对大学生的建议 1.合理定位目标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企业认为市场营销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当中,占多数的分别是营销策划能力和推销能力。作为大学生,应该清楚自己在大学期间向哪个方向发展,合理定位自己的目标,并朝着定位目标做针对性的学习。 2.丰富专业知识 首先要牢抓基础,学好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这一点,我们结合调查问卷,发现只有真正对市场营销感兴趣,学好专业课程的可能性才更大,所以学习兴趣真的很重要。当然光学好课堂上的内容是不够的,在打牢专业知识基础上,我们可以丰富课外知识,阅读相关课外书籍,这样我们的视野可以更开阔,而不是只局限于课堂。 3.创新实践手段 现在企业很看中市场营销毕业生的工作经验,有超过半数的企业要求从业者拥有1―3年的工作经验。而这一方面正是现在大学生所欠缺的。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局限于家教,推销员,和发传单的工作。这种工作除了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之外,其他方面对个人的激励作用不大,我们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或者寻找产品销售的实习机会,充分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对学校的建议 1.改善录用机制 现在我国实行的是高考制度,可以说是一考定终生,在学校根据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学生的专业。但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不仅需要良好的成绩,更需要外向的性格,沟通能力。所以就学校而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学生录用工作完成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把相关专业中,适合做市场营销的学生转入该专业,增强专业之间的流动性。 2.加强校企合作 对于学校而言,在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要增加培养途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便是校企合作,这样以一种直接简单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就业机会,于学校于学生都是有好处的。这样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市场营销的专业前景,让更多人对专业的未来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提升教育质量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满意的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是理论性太强。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课程的实践性非常重要,同学纠结的都是课程的理论性是否太强,所以学校应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具体而言,课程应该注重实际情况的分析,多一些案例教学,案例应该经常更新,提升课程的实用性。 4.增加老师实践机会 老师不仅要教好我们的专业知识,更是我们生活上的导师,一个老师的知识见地,直接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了解市场营销的专业现状,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三)对企业的建议 虽然说是你要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你。但对企业而言,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我们也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期许,首先就是增加校企沟通,为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培训,让毕业生能尽快的融入到工作中,注重毕业生能力的培养。其次,是适当提高薪资待遇,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工作者的积极性,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摘 要】毕业设计高职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也是考查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思路与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类人才不仅在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越来越注重其社会实践能力。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三年来所学知识进行检验的一个环节,也是用以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做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让学生通过参与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总结、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抄袭严重 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许多院校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中不安排应用文写作课程,即使安排,课时也比较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也不够紧密,再加上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原来进校时的文化基础就比较差,写作能力也比较弱,书面表达逻辑混乱,中心思想不明确,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口语化等情况较多见。同时,社会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较看重,学生在校期间将大量时间与精力花在考证上,平时对写作重视不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往往感到比较吃力,写作质量较差。 从过去几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看,许多学生没有学习过专业论文的写作手法与文字表达方式,在文章结构上出现头重脚轻,不完整,层次不清晰,逻辑混乱等问题;写作内容空洞、缺乏专业性,观点重复、观点矛盾、观点陈旧,文字表达口语化,缺字,断句,前言不搭后语,句子过长或过短,用词不当等。很多学生没有阅读专业文章的习惯,不理解摘要、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即使在导师的指导下,仍然不能较好地进行表述。在信息搜集、整理方面,学生大多不喜欢去学校图书馆,偏向于查找网络资料和曾经看过的专业书籍与教材。由于目前很多网上资源雷同的较多,而且学生普遍缺乏收集资料的技巧,不会使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查找,造成参考文献中教材与参考书所占比例较大,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较小,使得相似选题的同学所收集的资料也大同小异,甚至完全一样,这显然和安排毕业设计的出发点是相背离的。 1.2 毕业设计选题不当,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是选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很多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比较盲目,他们要么选择在教材中学过的专业知识点,要么选择能够找到参考文献最多的论点作为选题,而对于选题是否为当下的热点,是否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能否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现实工作有无指导意义等问题却没有更多的思考。不少选题已经过时,与专业理论的发展已经脱节;有些选题过大,立足于宏观,根本不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所能完成的;有些选题不能体现专业特点等。这就使得学生写出的论文比较平淡,没有特色和亮点,论文的质量也较差。 在写作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针对自己论文涉及的问题开展实际调研。即使导师要求学生在写作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并与自己的就业有机结合,有的学生也会投机取巧,借助网络收集一些案例和数据资料,或者对调查对象做简单的了解,描述的事实都浮于表面,很少有学生会对某一行业、企业或某一营销现象做更进深入的调查和思考。这就使得毕业论文的内容以理论为主,空洞、乏味,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论据不真实,说服力不强,论文对实际工作无法起到指导作用,学生的调查、研究、思考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1.3 毕业设计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是典型的文科专业,其毕业设计无法象工科专业一样,让学生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个项目,并且以文字形式将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结果记录下来,所以,绝大部分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以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这样一种操作方式,对高职学生的理论与学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较深的理论水平又恰恰是高职学生所缺乏的,所以,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往往缺少对理论的独特见解,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2 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 随着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加大,也随着市场营销学科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原有的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甚至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 2.1 改革目标 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展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改革。结合营销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抓手,打破传统的文科毕业设计所写论文无实质内容、无真实感受的格局,将毕业设计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分项目分阶段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真正从实训中获得感悟,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将毕业设计与专业学习及实践真正融合到一起。 2.2 改革思路 通过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与毕业设计进行一体化改革探索,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训与技能提升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因为通过校内综合技能的实训,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将毕业设计与综合技能实训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改革,既可以提升学生对每一个实训项目活动的总结汇报能力,又可以改变学生原来撰写论文空洞无内涵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可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调研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营销活动能力、策划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3 具体措施 3.1 全面实行导师制 从2011年六月份开始,我们首先在2009级学生中开始改革试点。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共有6名教师参与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86%,平均每名教师负责指导12~16名学生。导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为工作中心,指导学生第四、第五学期的各项专业学习活动。同时建立《导师指导记录》,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抽查、询问、关注所带学生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3.2 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组织 以往的毕业设计,每位同学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个人完成个人的论文,同学之间没有多大的交集。改革后,从第四学期开始,每4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导师,统一接受一位导师的指导。从第四学期的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到第五学期的毕业设计,全组同学一起参与实训的各项工作,在完成毕业设计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一做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3 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内容与学生实践成果相结合 为改变以毕业论文为主的单一的毕业设计模式,我们以第四学期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各项工作成果为基础,要求学生结合已经完成的调查报告、广告策划方案、促销方案、产品推介计划等,总结已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思路。这一做法,打破了单一的论文结构形式,并将理论与学生的实践成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 改革成效 4.1 毕业论文取得了良好成绩 参加改革试点的2009、2010、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227名学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成绩。2009级毕业论文优良率40.5%,2010级毕业论文优良率58.8%,2011级毕业论文优良率41.5%,累计有四篇论文获院级以上优秀。 4.2 毕业设计和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有效结合 在论文选题上,学生以第四学期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成果为选题依据,每位同学选取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对该环节具体工作过程的描述,总结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的市场调研、广告方案设计、促销方案设计、陌生拜访、产品推介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创新的观点、方法、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重视度,提高了综合技能实训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毕业设计,如《浅析“吴良材”眼镜促销方案的设计》、《浅谈“百事可乐”校园广告方案的设计》、《浅谈对“天堂伞”广告策划实训活动的探究》、《“传澄”情侣礼袜营销策略研究》、《浅谈“相宜本草”护肤品市场调查实训活动》等。 4.3 毕业设计抄袭率较低 由于本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参与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活动的总结与提升,真题真做,即使是同组同学,由于选择实训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写作,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做法与体会,所以在选题、写作内容与表达方式上基本避免了雷同;在写作过程中,导师也严把质量关,对存在的抄袭情况及时发现与制止。这些做法,有效地控制了抄袭率,历届毕业设计的抄袭率都较低。以2011级为例,抄袭率为0的占41.5%,抄袭率低于5%的占50%,其余的抄袭率也都在10%以内,远远低于毕业设计抄袭率不得高于30%的标准。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和管理制度不容乐观。希望学校能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到毕业论文环节,首先从教、学和管三个方面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其次从质量环的各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控;再次在人员上要强调管理的全员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 1 引 言 在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梳理和总结,是对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次全面考核;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演习,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训练的基本过程。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它对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2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现状和质量状况,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本专业毕业论文,对其选题、结构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专家、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和管理制度不容乐观。 2.1 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过于依赖现有的文献资料,为了节省精力和时间,将别人的文章剪切拼贴或稍加改动,凑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这些投机取巧的方式,在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所占的比例不在少数。 2.2 文献综述问题 文献综述是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关键环节。第一,许多学生对文献综述缺乏统一的认同,对什么是文献综述和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缺乏准确认识,因此文献综述的质量也就不高。第二,营销专业的文献综述包含在开题报告中,篇幅很小,难以对目前研究现状和各种观点进行较为完整的归纳和总结。第三,文献综述不够规范。许多学生将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综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现状,而且普遍对文献中的观点缺乏评价。 2.3 外文翻译质量不高 外文翻译既能培养学生利用外文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更多地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又能考查学生外语水平情况。但目前来看,营销专业大四学生的外文文献翻译情况并不乐观。首先,最突出的问题是语句不够通畅,内容不够准确。甚至有些学生由于找不到适合的外文文献,由英译汉改为汉译英,用翻译软件把中文文献译成英文,翻译质量可想而知。另外,有些学生的外文翻译虽然数量上符合学校规定的字符数,但与论文的关联性不大,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用价值不大。 2.4 教师评语缺乏客观性 指导教师的评语是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应当客观公正地指出论文所取得的成绩和创新性,但同时也要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但部分教师的评语未能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还存在着评价不客观或缺乏对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致使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主观认定最终给出的成绩与论文实际水平不相符合。另外评阅教师对论文的评语存在着与指导教师评语类同的现象,有些评阅教师未提出是否可以参加答辩的意见。 2.5 答辩过程不容乐观 首先,答辩记录是学生论文答辩过程的真实反映,反映学生的专业水准、表达能力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虽然对每个学生的答辩过程都有记录,但大多存在着答辩记录过于简单的问题,表现在:答辩小组提问数量较少,最少的只有3个问题;再者是学生答辩内容记录过少,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答辩的真实情况。其次,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制度不甚科学,表现在:评阅老师评分时过于以指导老师的分数为参考和基准,尽量使两项成绩处于同一档次上,不能达到独立评判的目的,最终导致大多数学生的成绩拉不开档次。再次,五级制的评价界限比较模糊,特别是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均处在80~89分,但最终都被评为良,不能令人信服。 3 原因分析 3.1 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后半学期,这一时期也正是学生准备找工作和准备考研的关键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大部分毕业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寻找理想工作上,对毕业论文写作也只是抱完成任务的态度,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保证。由于现实中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对就业并无很大影响,而且大多数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把撰写毕业论文看作是获得本科文凭的手段,所以许多学生采取了消极应付的态度,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3.2 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当前应试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大多数课程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缺乏对考试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不愿意带来更多的工作量,更愿意按传统方式。这种传统方式的教学和学习,导致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思考,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科研素养的形成。大学的应试教育使更多的学生沉溺于追求课程分数,而削弱了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追求,也忽视了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不能给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毕业论文相关课程缺乏 从整体来看,本科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毕业论文有关的课程比较缺乏。毕业论文要达到较高水平,除受专业知识影响外,还受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是目前,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的课程并没有成为普遍开设的课程,这大大阻碍了学生获得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知识的正常渠道。具体到市场营销专业来看也不例外,营销专业的课程内容多为理论知识的讲授,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另外,营销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流程和规范等写作基本常识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相关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大四阶段指导老师的有限指导,有些来自学院组织的有关讲座,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于课程论文的写作训练,没有实现毕业论文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结合。这充分表明,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相关课程的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3.4 缺少科研训练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但这种素养不是短期能造就的,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逐渐形成。在我院市场营销专业,除了个别学生参加过URT(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之外,大多数学生平时缺乏科研能力的训练,只有在大四上学期才被安排一次科学研究训练,同时也是毕业论文的启动环节。因此缺乏长效机制,学生的科研素养较难形成。 3.5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有待规范 首先,毕业论文写作任务书描述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大致思路以及计划进度等有关内容,这本应是由指导教师下达给学生的。然而有些学生毕业论文的任务书由学生自己填写,最后由教师签名。而且同一教师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进度基本相似。有些学生的论文日志是毕业论文完成后通过时间追溯写就的,不是毕业论文真实过程的记录。其次,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本应是学校根据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进行检查。通过中期检查,可以了解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出,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一环节是对毕业论文进行过程控制的关键一环。但事实上这个环节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学校的中期检查采用随机抽查的形式,抽查比例很低,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抱有侥幸心理,对中期检查不够重视。其次,教务部门人员少,日常工作任务重,对各系上报的中期检查材料只是收全而已,而对所写的内容关注的不多,最终使检查流于形式。最后,少数指导教师敷衍了事,甚至根本没有进行检查,便随意地在中期检查表中填写“正常”。 4 毕业论文环节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其特点是全过程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和全员参与的管理。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应力求在管理范围上体现全面性,包括教、学和管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在管理过程上体现全程性,也就是从质量环的各个环节加强监控,不断改进;在人员上强调管理的全员性。 4.1 进一步增强毕业论文质量意识 首先,学生、教师和管理者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和过程,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的总结,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科研和独立工作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其次,要在学院、系、教师和学生各个层面召开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教育功能,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4.2 合理设置相关课程 毕业论文教学需要相关课程的支撑,合理设置相关课程是毕业论文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在本科阶段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很少有相关课程。所以,一方面,建议在大二或大三时增设论文写作课和研究方法课等作为专业必修课。让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流程和规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各个写作环节的目标和任务,获得文献检索的技巧,掌握各研究方法的使用。另一方面,以现有的专业课为依托,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例如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时根据主要课程撰写课程论文,进行论文写作的初次尝试;大三阶段可以结合专业课的学习撰写学年论文,初步掌握正规学术论文的写作;大四时可充分利用实习报告写作中积累的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开始正式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学院管理部门要合理地安排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并能腾出时间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其次,指导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和实践工作能力。通过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不断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再次,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和人格修养。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人格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师良好的学术风范的形成。 4.4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把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过程。应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学生提高更多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使学生的就业率有较大的提高,使学生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另一方面,学校与用人部门和单位应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使用人单位了解和配合学校毕业论文阶段的要求,意识到忽视和放弃这一环节对谁都不利,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4.5 加强全程性管理 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环节由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评审等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每个责任部门做好全程的控制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保障。学校、学院和系形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层级系统。主管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教务部门等相关机构和人员是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机构,在整个学院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起主导作用;系或教研室是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基础,是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各层次要做到职责清晰。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加强有效的院、系两级管理,学院应加强对各系部的监督检查,各系应提高对其毕业论文的质量考核标准。 市场营销毕业优秀论文: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研究 最近几年来,各大高校响应政府号召,召开扩招工作,这样就使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数量激增,而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进行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研究。 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者,他们不仅要教授给学生文化课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要使他们不仅懂得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他们拥有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能力,熟知社会这个大市场当中的运行规律。这样,就需要对需要对高等学校的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的教育。 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营销内涵。 在20世纪初期,美国最早出现市场营销理论。而随着最近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市场营销理论也已经在我国出现了,已经被一些部门开始运用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已经被一些高校意识到了,这些高等学校已经开始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了。但是大部分的高等学校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市场营销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中的重要性,还没有把市场营销理论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在市场经济中,高等学校就像一个工厂,高校毕业生就好比是人才产品,教师就像加工工人,用人单位就像顾客。显然,高校就像一个产业链,是完全符合市场运转规律的。因此,高校就应该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高等学校毕业生应该合理认识市场营销战略。 1.高校毕业生要先进行时商场调研。高校毕业生进行市场调研,可以明确的认识到社会对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预期需要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供求关系并分析这种供求关系,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学历、经验来合理的选择用人单位进行应聘,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 2.高校毕业生要进行市场细分。高校毕业生在进行了市场调研之后,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吧用人单位进行划分。这样可以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进行分析、探索市场机会;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校毕业生要定位目标市场。高校毕业生要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选定一定工作目标,要从自身条件入手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对等起来,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构成最合适的搭配关系。 三、高等学校毕业生应该合理运用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营销的策略 是很重要的,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促销自己,从而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要懂得用人单位的需要,要对症下药,把自己变成单位需要的人才。高校毕业生要懂得自己去用人单位,上门推销自己。把自己的优点充分的表露出来,是面试官可以充分的认识自己,合适的安排自己的工作职位,这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有很大的好处。这中形势的市场促销策略,可以大大的改善高等学校的就业问题。 四、为了适应市场高校和高校毕业生要首先培养自身的能力。 高校毕业生要充分的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合理的改善自身的条件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胜任自己的职位,更好的为单位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尽一份自己的努力。 高校学生在入学之后,有学好自己本专业的课程,每个大学生要从大一年级开始,认真学习,熟练的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有抽出时间选修一些就业类的课程。加大对就业技能和就业心理的培养;合理的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是高校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能够对就业问题有一种合理的认识,从而可以很好的运用市场营销策略知道自己的就业工作。 高等学校不能只把就业的问题归结到毕业生的身上,也要加大对学校政策的改变,使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就业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再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更加的得心应手。国外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因此,国内的高校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从而可以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物质的投入仅仅是一个层面,还要加大人员的投入,要设置足够多的专职人员为学生讲解市场营销知识,专门从事给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有这样高校才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市场营销之路,才可以为自己的毕业生铺上一条通上成功的道路,才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总结: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的规模不断地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的依靠以前的国家分配工作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已经不可能了,“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样就需要高等学校毕业生认真认识市场规律,合理运用市场营销知识。把市场营销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市场经济的模式来经营高等学校,这样可以把高等学校与社会更好的联系起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条由高校步入社会的成功之路。让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可以再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添砖加瓦,实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让自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走出一条有自己的特色和蕴含着自己的艰辛的成功之路,可以为国家和世界的繁荣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
品牌战略论文:论零售业的自有品牌战略 摘 要 零售业自有品牌战略是零售企业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给零售业和工商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实施这一战略,零售企业须注意谨慎选择商品种类与合作厂商、充分利用最新技术手段、正确定位等问题。 关键词 零售业 自有品牌 战略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 (Private Brand)战略,是指零售企业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特性的信息,提出新产品功能、价格、造型等方面的开发设计要求,进一步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开发生产,最终由零售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对新产品注册并在本企业内销售的战略。 1 零售业自有品牌战略及其产生的原因 随着商业集团的扩大,配送功能的齐全,西方工商结合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企业开始围绕商业定单转,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就是商业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国际大型商业企业普遍采用自有品牌的经营战略。著名的马狮百货公司是英国最大且盈利能力最高的零售商业集团,经营的所有商品只有一个“圣米高”牌,是世界上最大的“没有工厂的制造商”。英国主要超市3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最高者达54%;美国超市中4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近40%的大百货公司开发了自有品牌。 在中国,商品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制造商品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流通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如何不断地创新改革,谋求自身在新的商业零售体系中的市场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实施自有品牌战略,被越来越多企业所关注。 (1)广告、包装费用少。提高零售商与生产商之间博弈能力,有利于形成零售市场的差异化优势。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厂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组织生产和供应某些自有品牌商品,可以使企业的商品构成和经营富有特色,同时企业以自有商品为基础向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借助于商品又可进一步强化企业形象,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企业自身对消费者独特的诉求。 (2)对零售商来说,发展自有品牌,最大的好处在于其低廉的成本。以沃尔玛为例,其自有品牌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很高。沃尔玛开发的sam'schoice可乐,价格比普通可乐低10%,利润却高出10%,在沃尔玛门店中的销量也仅次于可口可乐。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零售业整体进入微利状态,价格战成为大多数零售商在竞争中采取的最简单也最有效的竞争手段。长期的促销或价格战不但使供应商的利益受损,商业企业自身的企业盈利水平也必然降低,企业在管理和各方面的投入自然跟不上,这对于企业长远发展也非常不利。 (3)零售商可以充分利用产品的无形资产优势。大型零售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商品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往往都是根深蒂固。对于信誉好、知名度高的企业以企业名称命名自有品牌商品并在企业内部销售,把商场的良好形象注入到商品中,人们极容易把企业的优质服务和严谨管理同自有品牌商品的优良品质联系在一起,进而转化成对商品的依赖和接受,而自有品牌商品的成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自有品牌战略的实施,使企业的无形资产流动起来,也等于给企业增加了一个利润来源。通过商品赢得商标的信誉,并使这种商标的信誉最终变成商店的信誉,从而赢得稳定的市场。 2 零售业自有品牌战略对工商关系的影响 长期以来,商家出售的商品大多是生产企业的品牌,而商家自有品牌的出现,是商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业经营领域的一大变革。建立和发展自有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也应该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一个竞争策略。 国内商业资本在加速跑马圈地的同时,开始挥舞自有品牌的大棒,招安制造商,要同工业资本分享部分利润。零售业实施自有品牌,不仅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则体现出商业资本在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中主导作用在不断增强。我国商业的起步就是“前店后厂”,即从自有品牌开始的。同仁堂的中药、吴裕泰的花茶、内联升的鞋、盛锡福的帽子,长期以来都是自产自销的。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自有品牌策略是商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零售业的发展一般从制造商的品牌开始,但在形成规模后,自有品牌的发展便成为发挥品牌效应的必由之路。 自有品牌实施增强了商品竞争力,尤其是价格竞争力。这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自有品牌商品内部销售,借助自己长期形成的商誉资产,省去了大量广告等宣传费用;自己生产或定制生产自有品牌商品,进货不必经过中间环节,节省了部分流通费用;自有品牌商品,商家有制定价格的主动权,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在不同的卖场进行品牌比较,不受价格折扣的影响。自有品牌具有风格独特、价格低廉、统一设计、统一货源、统一价格的优势,可以形成系列产品,尤其适合特定顾客的需要。商业企业走自有品牌之路有两种方式:一是定制。即商家向厂家提出产品的性能、质量、规格、包装等具体要求,打上自己的品牌上架销售;二是自行生产。自行生产自有品牌商品的商业企业必须具备从策划、设计到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一整套合理结构的人才储备和足够的财力,用于建造生产基地、购买设备并支付生产人员的开支以及生产流通资金;而采取定制方式,与生产商规模小,产品质量高、无力投资品牌运作的生产企业合作结成协作关系,由于利益目标一致,可以利润为纽带,使这些小企业为自己生产,实现优势互补,可以规避自己投资生产的风险。 3 对零售业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思考 自有品牌战略是零售企业冲出竞争重围、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措施,零售企业在发展自有品牌商品方面拥有的诸多竞争优势,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又受到有关条件的限制。要充分认识其可行性,正确实施零售业自有品牌战略。 (1)零售商在定位自有品牌时,必须十分谨慎地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既要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又要考虑到质量、成本和价格的最优组合;既要考虑到与上游生产厂家、供应商、运输方的关系,又要考虑到下游的消费者的需要和方便;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与其他品牌生产商和其他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对有关商标、品牌设计的法规、法律的研究,避免引发国外曾爆发过的零售商与生产商关于品牌包装设计“仿冒和反仿冒大战”。 (2)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网络优势。自有品牌战略的成功离不开规模经济优势的发挥,所以它必须以大规模经营和广阔销售网络为基础,这样,企业才能以大订单吸引生产企业的合作、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并利用自身广大的销售网络加以推广,自有品牌商品的各种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3)处理好工商关系,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零售商对自有品牌商品的品质要求较高,在对潜在商品供应商进行选择时要对其生产能力、交通状况等因素都要做出慎重的考虑,品种越多,合作的厂家越多。货源供给、质量监测等问题就越多,风险也越大。另一方面,对较有实力的制造商而言,他们更愿意生产自己的品牌产品,一般不愿意成为商企单纯的供应商,商业企业多是考虑生产能力过剩的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的制造商,而仅是这样还不够,这些制造商还应同时具备产品质量可靠、设备较为先进、人员素质较高、技术能力较强的条件,才能确保产品的信誉度。此外,商家还应随时检查产品的各项指标、在可能时应派专人验收或深入企业参与管理,保证产品真正符合市场需求。 (4)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创新力量。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必将给商品流通领域包括零售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从而使生产商(供应商)与零售商、零售商与消费者、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生产商可以通过因特网直接向消费者进行销售和提供产品、售前和售后服务、电子支付等,从而避开零售商销售环节,脱离对传统零售商的依赖;另一方面,网络零售商作为新的市场进入者,很容易与生产商联合,从而对传统的零售商形成巨大的新的竞争威胁。因此,面对电子商务的浪潮,零售商特别是大型零售商,必须尽早采取行动,积极网络人才,制定新的包括品牌战略在内的竞争战略目标与计划,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应用,以利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得主动。 品牌战略论文:试论中国品牌战略的现状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品牌;市场营销战略;品牌战略 论文摘要: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且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开始认识看到了品牌的重要性。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他们开始认识到应该在品牌策略上做一些研究。今天中国的品牌策略已经进入了一个优势品牌淘汰劣势品牌的快速发展时期了。但是,中国仍然落后于很多国家,品牌开始变成了经济实力、技术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所以,中国需要一些关于如何将国内产品品牌化的建议。 一、中国企业品牌策略 (一)中国企业品牌策略的特点与发展 1.品牌策略的萌芽:品牌出现在1970年——1980年期间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此前中国的企业对品牌和品牌策略是没有概念的,20世纪80年代进口登陆内地市场,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对品牌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是非常初期和片面的判断,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直觉。 2.品牌策略的形成:品牌策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的商品涌人了中国市场。卖方市场转型为买方市场,消费者开始区分和挑选他们所需要的商品。由于产品质量生产的技术是普遍推进的,消费者开始更多地关注产品和公司。同时,消费者还开始有了清晰的品牌意识。各种各样的品牌和广告都出现在了许多城市。中国的企业开始了他们在品牌策略方面的最初的开发。在宏观经济学方面,中国政府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品牌的管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开始设立了品牌策略的联合会。1993年新华社发行了“中国品牌”这个杂志,国家商标局开始评估中国十大名牌商标,中国中央电视台还推出了一些列“顶级品牌的生与死”节目。它们都加速了品牌策略从宏观领域的推进。 3.品牌策略发展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优势品牌将劣势品牌清洗出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处在一个优势品牌淘汰劣势品牌的阶段,彩电行业包括在内。1996年的三月,以长虹为领导,康佳、海信、TCL、创维等开始了在市场上的价格、质量、服务品牌等全面的竞争。虽然在2000年整个彩电行业亏损,品牌数量从200下降到70,但还是推动了彩电行业的发展。因为这种竞争之前,中国的品牌体系混乱、渺小,生产要素被不规则整合,这些都不能经得WTO和国际化的考验的。因此,中国品牌市场的优胜劣汰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国内市场发展了20年,国际强有力的品牌开始登陆中国市场。在国际品牌和中国品牌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之间,中国的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企业的品牌策略源自于市场模式的深层变化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这也是企业生存的唯一途径。 (二)中国企业品牌策略的特点 纵观我国企业品牌策略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逐渐地建立了起来,个人消费逐渐增长,中国企业不得不面临国内市场逐渐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研究员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进人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国内市场品牌竞争的特色如下: 1.中国的整个市场仍然处于加人WTO的转型期,一些产业还没有开放。因此,国内品牌大体上占主要地位,但是这个地位被国外强有力的品牌所影响着,这些国外品牌在资本、技术、管理和服务上具有优势。 2.城市市场的品牌竞争比农村的要激烈些。在农村,国内品牌在国内市场占主要地位。 3合资企业的品牌拥有主要的市场份额。这些产业包括饮料,啤酒,洗浴,机械,自行车,变压器,造纸业等。 (三)中国企业品牌策略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1.不明显的品牌意识 (1)低品牌注册率。中国是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所以许多企业管理仍然脱离不了侄桔的计划经济体系。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国家垄断了产品购买和市场,所以企业没有关注他们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收人,并且他们也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虽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相比跨国公司中国企业仍然没有花足够的力量在品牌价值的建立上。大约860万注册企业在中国,但是只有46万左右是有效的,这就意味着平均17家企业只有一家是注册了的。 (2)商标被他人注册。因为在品牌自我保护上缺少意识,许多中国知名品牌在国外被注册,引起了巨大的损失。许多知名品牌,像“杏花村”,“杜康”,“竹叶青”,“狗不理”等近三百个品牌被荷兰、日本等公司注册。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这也引来了中国企业的重视。联想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困难。当联想想开发国外市场时,他们发现他们的品牌已经在其他国家被注册了,如果他们要回这些品牌,将会花很大一笔钱。所以联想放弃了以前“legend”的商标,虽然这个商标已经被使用和宣传了很长一段时间,而改了一个新的商标," LENOVO",虽然是很大一笔损失,但是还来得及。 (3)由于掉进了租和购买品牌的循环里,一些中国品牌经过多年的艰苦管理在国内市场创造了更高的知名品牌。但是为了能够吸引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而取得更多的利益,一些中国知名的公司放弃了他们自己的品牌。一些知名品牌被跨国公司所购买,或者被海外品牌所兼并。国内品牌被慢慢地啃噬。像“北京熊猫”曾经一度是中国内地非常知名的日用品牌,但是被宝洁公司合并以后就消失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熊猫享有盛誉“南方有白猫,北方有熊猫”。但是兼并以后,仅仅在半年内“北京熊猫”的洗衣粉的销售量从6万吨下降到4000吨。 2.极少的品牌资源和极低的品牌价值 (1)品牌资源很少 这可以由中国出口贸易的数据证明。统计结果指出在160亿美元的出口中,贴中国商标的商品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没有品牌,而另外三分之一被贴上了外国标签。 (2)品牌的价值很低 下表列出了在Business Weekly公布的世界十大品牌和中国十大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所评估出来的价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品牌价值远远低于世界品牌的价值,甚至在国内具有第一品牌价值的海尔也不足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价值的十分之一。 (3)规模太小,很难形成优势品牌 品牌竞争是和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规模所息息相关的。全世界所有知名品牌都是属于大的跨国公司的。近来在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公司,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企业被划分为很多个小块,他们的企业规模都很小以致于不能形成很有力的品牌。在中国2004年最具竞争力的品牌评估中,爱普生,索尼,诺基亚,飘柔,玉兰油,肯德基,耐克,壳牌等外国品牌都名列前茅。 3.品牌增长力不足 (1)政策制定的机制不够好而带来了盲目的扩张。数据指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少于三年,所以有一种说法是“一个接一个的企业产生,这些企业都没有能够在市场上立足三年以上”。 (2)缺乏研发能力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中国企业在技术革新和研发能力方面都存在问题。 (3)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导致失去公信力。 (4)品牌形象开始老化并且缺少更新。企业的品牌既是稳定的又是变化的。过分的变化会导致不固定的品牌,而过分稳定的因素又会导致品牌的老化。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品牌策划更新不够,品牌老化非常严重。就拿“孔府宴酒”来说,这个曾经是中央电视台的王牌商标,当年“北京人在纽约”在中国热播时该企业选择著名演员王姬作为代言人宣传该商品,给大家带去的理念是“孔府宴酒给你带来想家的感觉”这个非常温馨、完美的广告语,完全推广了“孔府宴酒”的品牌形象。因为公司认为这种模式非常成功,就开始收集更多新的广告语和模式,但是都很难超过第一个版本。最后广告语被改成了“孔府宴酒让你爱家”,但却像是前一集的可怜的续集。同时,那个广告过长,使得观众也因此而淡忘了那个演员。最后这个品牌老化并且消失。 4.单一的品牌市场营销方式 (1)企业因为追求短期利益引起了价格战。 (2)品牌的核心价值不清晰,推广也不持续。 (3)中国的企业不仅仅依靠广告,也不能忽视综合的市场营销。 (4)中国企业缺乏危机处理能力。大多数中国企业都只关注公共关系的一方面—政府公共关系,而忽视了消费者关系。当危机产生时,企业没有应对的措施只能等死。拿“三株”集团为例,在它最快发展的时期也是名誉最好的时期,三株却不能够在一个关于一篇“八瓶口服液会让老人死亡”的报道后经得起挫折。 5.市场环境的负面影响 (1)法制体系需要改进,侵权行为很难被淘汰。中国市场的法制体系仍然是不完善的。著名的品牌经常被一些非法的商贩损害,这些商贩通常将著名品牌用在伪劣产品上。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真正形成。法制经济仍处于探索和实践的时期,这就决定了中国品牌的成长从开始就充满了困难和曲折。劣质产品充满了整个市场,从一般商品到高档耐用消费品,从普通商品到高科技产品,这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大问题。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中国品牌的发展,也毁坏了品牌的形象,同时使消费者对品牌丧失了信心以至于企业性能变坏。总而言之,劣质产品对中国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害甚至灭亡。 (2)中国政府行为不规范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阻挡了品牌发展的中国经济体系与市场规则都需要改进。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中国品牌的发展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在许多省,电视、汽车、化工和啤酒企业是当地政府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这些行业也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很多职位,因此,这些企业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政府保护。 在中国,每个省都有啤酒生产商,甚至在一些小城市也有一些。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能达到经济规模,甚至是大型的啤酒生产商也达不到。青岛啤酒公司,它的固定资本大约是500一600亿美元,这只相当于美国AB公司的1 / 20。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该企业如何和海外企业竞争呢? (3)融资渠道不完善,同时也很难保证长期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力量,这都是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当一个企业开始建立品牌,它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社会科学。它也必须花费大量的钱在品牌维护和经济权益上。一个国际权威的调查显示建立一个品牌需要花费5一10年。然而大部分的中国企业规模较小,也都不够强大,以及管理机制不灵活,因此企业的影响力同欧洲、美国、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企业相比是有限的。特别是当中国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时,他们缺乏有效的融资方法,这些都阻碍了企业的生产扩张能力和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4)政府对国内和国外企业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这给中国本土品牌造成了劣势地位。为了吸引国外资本,所有层次的政府给外国企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对中国本土企业是不公平的。这些不公平的政策使得本土企业在技术、生产和管理当中都没有任何优势,这也使得本土企业无法抗衡跨国公司的影响。 (5)中国的消费是不合理的,对民族品牌的支援是不够的。对理性消费的宣传不够,导致消费者仍然有一种心理“崇尚国外产品”。他们盲目地选择国外产品而不是选择在产品质量已经和国外相当而且在产品设计和配方方面更适合中国人的本土品牌。毫无疑问,日本和韩国企业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和技术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国内人民对本土品牌的支持是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 二、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受外来文化与品牌的影响。实际上,中国成为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改变他们的策略,从技术输出到资本输出,然后从资本输出到品牌的输出,带着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和操作的措施。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中国企业该如何来与他们竞争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明白首先中国企业必须把品牌战略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然后加强品牌效应,因为它是不能被竞争者模仿的。所以,中国企业可能会改变它在这个市场退出的领袖地位。考虑到中国企业品牌战略形势,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实施整合品牌管理战略,加强品牌定位、品牌质量和品牌服务 当前,跨国公司都已认识到品牌不仅仅是产品标志或产品名称。一个成功的产品不仅仅是指产品本身,还包括公司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和生产的所有过程。一个成功的品牌和管理依靠这样一种战略:将品牌战略作为公司整体战略的核心。 1.特定定位 品牌定位是整体品牌管理战略的关键。它应该以三方面的信息为基础,即:公司SWOT分析、目标市场竞争者定位分析和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分析。根据这些分析,品牌定位从质量、功能、价格、渠道、广告、文化等方面入手。实际上,品牌定位就是信息输出的整合。 品牌定位有三个步骤;(1)寻找差异。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特殊的核心价值。比如,食品行业关注生态或环境保护,信息工业着力于技术或创新,医药行业更多地考虑健康。所以,一家公司在定位自身品牌之前,应该知道它所关心的是什么,以及它和其他公司之间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品牌核心价值应该与其行业发展相一致。(2)寻找相似性。在一个品牌下面,经常有很多的产品,所以就有必要寻找这些产品的相似性,由此可以确定品牌核心价值。(3)统一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核心价值并不是以打广告为目标,而是在同一品牌下为不同产品发掘具体一致的产品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是由其外在体现,而且还可以由其技术、质量、服务和企业文化所体现。 2.整合品牌管理战略的核心 产品是品牌的主要价值所在,一个品牌产品的特点应该由其质量和功能所体现。企业依赖产品质量、功能、包装、创新来形成品牌价值。 首先,高质量构建品牌。其次,技术提升品牌满意度。最后,包装美化和提升品牌形象。 3品牌服务保障整合品牌管理战略 首先,服务在市场中构建公司声誉。如果一家公司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这一方面意味着这家公司对其产品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加强了顾客对品牌的信任。可靠的服务增强顾客和公司之间的交流并且加强顾客对公司和品牌的信任。 其次,当技术人员参与到服务活动中时,他们可以直接与顾客交流,了解顾客需求从而指引新产品研发。在美国,3M公司有4500万种产品,但是公司依然每年研发超过100种新产品。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在其雇员手册中有这样一条要求:每一个设计师每年必须在销售服务部门工作一个月。“顾客需要的,就是我们要设计的”是这些设计师所秉承的观点。 (二)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扩展品牌市场效果 Samsung公司可以快速地提升其品牌形象在于综合使用不同的营销工具和整合营销传播,基于这一例子,中国公司应该实施如下策略: 1.原则 (1)统一原则。在整合营销传播中,所有的营销工具都只能给顾客传递一个核心理念。(2)公司应该对顾客、雇员、供货商以及价值链上任一环节进行传播。(3)所有的策略都应该根据当前顾客来制定。 2.内容 (1)横向。我们可以选择多种媒体,但是必须分析在传播中哪些可以使用。 (2)纵向。一方面,营销、销售、广告、产品管理、服务和市场调研等各部门应该协同工作;同时,营销部门需要与产品部门和研发部门合作;另一方面,公司应分析产品质量和环境来制定更好的战略。 (3)组织。组织应以整合传播经理为中心,营销部门和销售部门应在其之下设立。 (4)财务。在品牌传播之前,所有的部门都应该分别设立详细的预算,且不能彼此冲突。 3.过程 (1)市场调研。(2)效果层次。(3)信息设计。(4)传播途径。(5)营销预算。(6)组合媒体。 (三)实施品牌创新和品牌维持战略来延长品牌寿命周期 1.创新 在复杂的竞争中,公司需要持续的创新。一家成功的公司要有“适应能力”来提升自己,适应微观或宏观的环境来提升自身品牌。可口可乐公司在100多年来从未更换其产品口味,但是它可以在Olympi。营销中,通过改变自身的包装,在产品中融人奥林匹克文化。营销创新可以多方面实现,比如技术、形象和营销。创新是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唯一武器。 2.品牌维护 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品牌能给公司带来不确定的利润。为了能够从品牌中不断获得超额利润,企业需要防止品牌贬值和老化。产品生命周期的关键是不断创新和维护。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性和昂贵的项目。企业需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产品来保证产品的寿命。 (四)实施品牌战略,树立保护多层品牌保护系统 品牌保护在品牌战略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工程。企业必须认识到品牌意味着市场,名誉和利益。根据研究,国外强大品牌是从品牌集约化管理开始的。企业需要学习如何运用法律、政策、规则去构建多层次的和有效的品牌保护系统从而避免人侵。 1.策略性地保护和利用品牌 品牌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所有的项目都不能破坏品牌的形象。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中应注重质量和信誉。当企业许可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品牌,它必须仔细检查那些企业以免因粗心大意而毁了自己的品牌。 2.注册国外品牌 在企业注册品牌后,它可以通过法律保护品牌: (1)预先注册;(2)境外注册;(3)互联网域名登记。 3.防止赝品 通常,越出名的品牌越可能被模仿。产品应当加商标来防止任何伪冒品。这个商标应该是可靠的、易识别的、经济的和难以被效仿的。 4.打击赝品 假冒伪劣品严重地损害企业利益。当一个企业为了品牌价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它应当和政府合作来有效地打击赝品。一旦一个企业发现任何的赝品,它应该跟进。这个行动表明他们保护这品牌的态度,这样能够维持顾客对这个品牌的信心。 5.招牌专家来保护品牌 专家不仅掌握有用的知识、产品的特征、表现、竞争对手,而且还了解国际公约、法律、规则、民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一旦有侵犯产品权利与利益的行为,专家可以迅速处理它。 6.预防和控制品牌的危机 为了保持品牌的价值,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预防危机处理应急系统。 (五)实施品牌文化战略从而树立一个强大的品牌 激烈的竞争迫使所有的企业必须建立强大的品牌。高品质的文化能支撑一个强大的品牌,强大的品牌能影响顾客的想法。拿麦当劳为例,麦当劳代表的是美国的快餐文化。高品质、快速、干净和便利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当顾客看到“M",他将会想到柔和的音乐,明亮的色彩,轻松的环境,童话的世界和动画。这一切都吸引着年轻人,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对我们中国的企业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来建立自己的强大品牌。 1.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将品牌和企业形象合并的使命。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在一个企业所有的形象被计划、设计和控制后,CIS将会给社会、公众和市场一个视觉的冲击。这样将会提高顾客的认知,并带给他们观念的联想,最后加强了企业的形象。CIS有效地加强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加速了品牌的文化建设。 2.发展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使顾客产生共鸣要容易得多。品牌文化应该要符合目标市场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只有品牌适应民族文化,它才会被目标顾客接受。民族传统文化建立了本土品牌的优势,这使企业与能国外知名品牌竞争的能力。 3.关注消费文化 因为市场一直在变化,顾客在不断地改变,消费在不停地变化,企业需要根据他们的变化来建立品牌文化。在今天,消费注重时尚、自然和健康。但是在不同的目标市场有一些细小的区别。因此,企业必须做市场分析来找出品牌文化的发展方向。 品牌战略论文: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对着严峻的竞争环境,作为现代企业应该以品牌战略为突破口,打赢这场信息时代国际市场的遭遇战。北钢集团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起企业自我的品牌,这是北钢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富强之路。我们必须明白品牌对于企业发展重要作用。 一、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企业文化 品牌是诞生在优秀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品牌的价值体现在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具有企业自身特色和时念,这样才能塑造出知名品牌。 目前,北钢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顺应时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社会形象同时,更应该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品牌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的理念 知名品牌的背后往往包涵着优秀的理念。品牌的创意以及设计必须具有企业特色。在物质、精神、制度上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内涵。良好的创意能够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北钢集团下一步发展整合六大板块,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建立起系统化、专业化的品牌战略。 三、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团队 实施品牌战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团队做支持,应该建设优秀团队: 1、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把营销观念彻底灌输到企业员工的头脑。 2、树立创新的理念,要求企业员工随时更新自己的思想。 3、树立长远规划蓝图,确立企业发展目标。 4、确立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当前工作。 5、做一个学习型企业,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使企业从容面对竞争。 随着我国政府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拆掉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墙,使过去只在国内市场的经营变为可以在国际市场经营;拆掉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墙以及中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墙,使企业竞争国际化、公开化;拆掉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墙,使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市场关系。 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品牌已经是跨国垄断巨头们攻破国际市场的一大利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是不同理念指导下的不同的企业宗旨、经营策略等,管理的理念化问题因此而显得突出起来。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应该抢占品牌这个制高点。品牌战略、文化、体系等相关理念深入企业经营者头脑之中,并得以付诸实施。 结合国内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导向以及北钢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在科学、缜密分析面临市场状况和今后企业发展出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往粗加工、简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已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竞争,企业的产品如果没有知名度和高的附加值,没有多大竞争发展空间。在新兴的科技信息时代企业通过确立自己的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使企业获得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北钢集团选择品牌战略是作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什么是品牌,品牌该如何界定,怎样的定义才能简单、准确、反映内涵又体现延展?在国际商业管理类的词典中,品牌的概念:“a name, sign or symbol used to identify items or services of the seller(s) and to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goods of competitors.”。即:“一个名称、标志或象征,可以用来界定销售主体的产品或服务,以使之区分于竞争对象的产品或服务”,这里所说的标志或象征只是简单概括了品牌的一部分,但是仅以这些方面来阐释是不完整的。品牌概括是:一个品牌就是一个在消费者头脑中感知和理解的集合。用科学系统语言的归纳是:品牌(商标)是企业为使自己的商品区别于其它企业商品所作的特殊标志,是企业形象特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品牌不仅最能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显著利益,它还是维系着企业员工利益的重要纽带之一。 知名品牌不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社会的精神财富。品牌所包涵的人文意义,对大众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文化习俗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品牌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的良好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即使其商品历经改良或替换。著名的品牌不仅是企业无形的资产,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且是社会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产生重要影响。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100大品牌排行榜,可口可乐又以696.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高居榜首。这也就意味着,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价值就相当于一个小国全年GDP的总和。品牌价值的效用可见一斑。 作为企业的无形资本,品牌集合了品牌忠诚度、知名度、品质认知度、品牌联想度等综合要素,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也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和一个国家形象的有力体现。品牌是一项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总的来看企业的品牌应该是根源于企业内部,成长、发展、壮大于企业,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品牌生存,品牌的存在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推动着企业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生存、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应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理念创意、建设优秀的团队以实施品牌战略: 一、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知名品牌就象优良的种子,要想让种子发芽、成长、结果,当然离不开种子生长的环境。如何培育一个适合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带动和推进品牌战略实施?看看微软、通用电器、可口可乐、松下、索尼等位于世界百强之列的国际知名的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有着独具特色企业文化,著名品牌背后所蕴涵着企业通过多年积累的,为大众所接受、认可的企业文化精神和理念。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时代,同样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有人提出: 21世纪将是文化营销的时代!这一观点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得到了验证。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功能与作用不断地延伸,新的功能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突出,企业上升到一定的空间,在管理、技术等领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而最终决定企业竞争成败关键的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建立建树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升企业生产力,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直接利益就是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最终归结于品牌本身,企业可以通过品牌经营获得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价值。 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是指通过企业文化的外向传播,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知和认同,从而产生良好、深刻的印象,产生企业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刺激消费量的增长,从而促进营销工作的开展的功能。在这方面,可口可乐、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大多消费者对于他们的品牌耳熟目详。如果同样的一件商品、同样的质量,但是只要加上知名的品牌,价值却成倍增长,究其原因就是品牌所带来的价值。正是这些企业所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消费者所接受、认可,并影响着消费者,消费者才会主动选择这些知名品牌,其实就是消费者就是接受了他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 我们知道为人们所能够理解和接受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培养知名品牌优良的土壤。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就无从谈起,因此企业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进行文化的营销。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培育出知名的品牌,才能培育知名的品牌,要想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营销功能,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具有自身特色,为大众所认可、支持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和创造出一个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最大无形资产。同时品牌也是节省企业市场活动费用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增加收入的核心要素,是市场竞争优势的代表,是带给消费者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形成消费者对商品的忠诚,是创健康社会经济和健康消费者的源泉。因此,品牌同样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的标志。 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提高企业文化的质量和层次,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视觉形象、质量文化、服务文化、企业信誉等方面都是建设和提高的重点,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持之以恒。企业文化建设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选择性逐步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不是一蹴而就。举例来说,“海尔”最初企业文化蓝图是什么?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建立在 “不准随地大小便”等最简单的规定制度。正是这样低的起点适合当初企业的实际情况,依靠着海尔人多少年不断建设、发展,铸就了今天为世人所认同的“海尔”企业文化,也建设成新时代下世界性的“海尔”。如今 “海尔”的分公司拓展到日本、美国等国外市场,“海尔”与众多世界知名企业获得世人的关注。 华厦公司自从1996年组建以来,通过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华厦”文化,经过多少年不断积累和发展,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华夏”房产,占领了本溪房地产的龙头地位,无锡江南大学“华夏园”的成功建设,也正是当地学校领导对“华厦”文化高度认可。目前,华厦公司开发建设国家首例康居示范工程——华夏花园,也正是“华夏”房产的代表作品。1998年经国家级无形资产评估所评估,华厦集团管理型无形资产达2亿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以全新的机制促进企业发展的实例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经济理论学家多次举行研讨会,对“华厦现象”进行论证和研讨。《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中国企业报》等多家国家、省、市媒体相继刊发专文详细介绍了华厦集团先进的经营模式,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打响了“华夏”系列品牌。 从北钢集团来看,我们虽然有棒材、线材、曲轴、钢管、化肥等一系列优质的产品,但是在国内、国际市场中我们的产品知名度低,没有自己的品牌,这是我们极其被动的一面。如果我们想要达到世界五百强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早日树立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二、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的理念 一个优秀的品牌能够为众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在于品牌创意理念是否为消费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品牌就必须建立在优秀的创意基础上,企业的文化也必须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 品牌创意概念(Branding Idea)就是从品牌整体角度出发的创意表现方式,它被要求在品牌的每个产品或每项服务的广告中得以体现,从而通过重复,集合与时间累积强化整体品牌形象,形成个性,与竞争品牌有效区分。品牌创意概念可以是阶段性的,但应该保证足够的时间周期。而创意概念就是创意要表现的可以延展开来实施和执行的概念。 品牌的形成初期策划与设计固然重要,比如品牌的载体商标,是数字和图形标志构成的直观图案,在创意、设计时,都对自己商品所属种类、用途、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使自己设计的品牌商标图案寄托着生产者的愿望,引导消费者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完成接触商品、了解商品、接受商品并获得更多的顾主青睐。所以品牌是一种包括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在内的综合文化现象。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必须给商品和商标品牌创造独一无二的个性形象,从品牌的名称、图形、色彩的设定,到贯串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广告宣传活动。品牌的传播对象和范围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它不仅以消费对象和社会大众为重要指向,而且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达的范围广、强度大,具有突出的社会效应。宣传品牌意义的广告作品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人们的周围。品牌通过商品以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加入社会的进程,并通过包含和融入其身的文化传统、规范、符号等信息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意识发挥作用,影响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品牌意义的教育作用,正是因为其自身所容纳的有关社会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对人们精神文化的巨大影响决定的。正如古代的图腾标志,向全体成员昭示他们的崇拜对象的特征及其圣灵的意义,让部落的成员共同对之顶礼膜拜,并相信图腾的庇护会使人们避过灾难、获得生机一样。今天的品脾意义,也在教育和引导社会大众的消费观念和文化意识,并且往往成为消费大众个人价值和地位的象征。 品牌创意概念就是从品牌整体角度出发的创意表现方式,它被要求在品牌的每个产品或每项服务的广告中得以体现,从而通过重复,集合与时间累积强化整体品牌形象,形成个性,与竞争品牌有效区分。这就是说品牌还必须依靠媒体传播,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消费理念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产品与品牌的区别就在于产品只适合一时消费,而品牌能够始终引导着消费者的消费取向。 华厦公司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极具前瞻性的果断决策——在大峪地区建设一处集“绿色家园、智能住宅、文化社区、宾馆居室、科技园区”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住宅区——“华夏花园”。经国家建设部组织专家评审,“华夏花园”的技术含量被评为先进,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被评为优秀,是全国首批参评的6个小区中唯一获得先进、优秀的小区和唯一通过的首例企业集团型“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这是建筑产品的一场革命,建成后将对21世纪小区建设和住宅产品的生产起到示范作用,它的成功建设将对我国21世纪的城市住宅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步。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住房产业现代化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华夏花园”也是本溪市的城市形象工程和城市东扩牵动工程。华厦公司以此为契机,构筑了“华夏”品牌,以争创华夏建筑精品为企业发展目标,率先于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了“华夏”商标,从此,建筑产品市场中华厦集团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北钢集团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钢铁实业、铸造加工、房地产开发、化工产业、经贸实业、机械。重汽等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对于北钢集团未来发展而言,需要就是具有整合的竞争力,通过实施具有系统性的品牌战略工程,在总的一个知名品牌的基础上,由母品牌诞生出一系列的子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集团优势,目前而言,北钢集团五大板块初具规模,但是也存在着各自为战的现象,各大板块之间不能优势互补、良性发展,各个企业经营者与员工之间存在着观念上的不同,形成了一定隔膜,不利于企业相互促进发展。 海尔的“休克鱼”理论就是说“海尔”吞并、接收其它企业,最先到现场不是管理和财务人员,而是“海尔”的培训人员,他们向被吞并企业员工灌输的就是“海尔”的理念和企业文化,崭新的“海尔”理念改变了旧的思维,改变了旧的环境,在新的环境、新的创意驱动下,这些企业焕发青春,形成了具有世界性的新“海尔”,激活了处于停滞状态的“休克鱼”。北钢集团的发展道路,是一条不断扩张、不断壮大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企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这就要求整个北钢集团都必须有统一的创意、统一的理念,在这样的条件下整合我们的思想和意识,这样才能把集体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 三、 知名品牌就是优秀的团队 当然通过品牌战略实施,最终目的就是搞好品牌营销,推销自己的产品。品牌营销就是把品牌的观念和营销观念及行为结合,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形成自己产品和服务不同于别人的理解点和记忆点,从而在消费者的观念和支出中占据更有利的份额和获得份额的机会。 要想搞好品牌营销工作,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支持,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品牌反映和代表着一个优秀团队,而且优秀的团队是优秀的人才所构成的,这就是要求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出一支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优秀团队: 1、 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把营销观念彻底灌输到企业员工的头脑。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时代商品社会,企业必须围绕着营销中心,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就是营销工作,好的产品没有市场存活不下来,有了市场产品没有质量保证更是不能生存。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规划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核心价值与品牌识别,并以此为品牌宪法去统帅企业的一切营销传播活动。而高度差异化与个性化的信息天然具有吸引公众的眼球、获得万众瞩目的能力,以很低的成本提升销量和品牌资产。但是目前来说,我们的企业对于品牌战略和营销工作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只停留片面的理解和认识上,当很多人想到营销这个概念时,他们单纯的想到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解和反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方向值得考虑。我们的消费者能真正认识到我和我最近的竞争对手不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业务与众不同,充满吸引力,从而获得长期的有价值的消费者和客户?我们的产品优势在那里,而我们的产品的不足又在那里呢?在营销工作中应该注意这些,多做调查、多做研究,这就需要我们的员工有着主动工作的积极性和现代营销观念,只有在这样的观念思想驱动下,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 2、必须树立创新的理念,要求企业员工随时更新自己的思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快速变化的世界。信息时代带来的变化可以说翻天覆地,面对这个竞争的时代,我们可能随时落伍,这就是要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和发展的观念。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经营者头脑必须存在一定的风险意识,从而为变化做准备,寻找可以实现使命和品牌目标的新方法和途径去探索实践以抢占先机。正如北钢集团提出 “思危图变抢先机、与时俱进求发展”的理念,但是怎么样去抢?怎么创新?是我们的企业经营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我们的企业只有在创新中前进发展,只有在竞争中抢抓机遇,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树立长远规划蓝图,确立企业发展目标。 现在来看我们周围的企业,百年老店太少了,有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流星”企业带给我们是必然的思考,如何从长远角度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领导者、经营者必须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从长远发展角度确立企业的发展规划,扎实做好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一个品牌远景拥有同样重要的功能,我们务必要确保自己有一个书面的品牌远景能够强大和有力到感召和指引团队的思想及行为。我们应该让消费者相信我们的品牌,真正的理解我们的企业理念和消费文化,使我们的品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指引导向,使消费选择我们的品牌。著名品牌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是因为它的独特、实用的品牌意义。著名品牌因而成了一个储藏箱,不断地提供意义给消费者,帮助消费者建立理想的自我。因而,从某种意义来说人们在对一种品牌意义认同的同时,也确认了自身的存在意义和社会位置。从行销的观点来看,我们从社会的、人性的和人文的角度归纳、提炼出品牌的意义,运用广告和行销的传播手段,具体地、生动地阐明和宣扬品牌的意义,不断纠正或舍弃那些对品牌价值积累无益的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就是在为社会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品牌人文意义的社会认知度越高,认同范围越大,其经济效益越高,社会效益也越高,这点无庸至疑。 4、 确立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当前工作。 在西方有这样一句格言:“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不仅适合于生活也对应于商业运作。如果要成功,你需要一个清晰的可以量化衡量的目标-你必须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明白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明确品牌对于企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将如何分步骤实施品牌战略?品牌会带给我们企业多少作用? 从实现目标总体上看,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我们的目标,作为北钢集团我们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以往单纯以钢铁生产的企业,目前我们的企业横跨多种行业,每一种行业都是我们实现企业发展的途径。但是我们只有自己的产品,品牌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形成,虽然华厦公司“华夏”房产有着品牌的概念,但是这是远远不够,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品牌,那么我们的企业发展可以说前途光明,为什么可口可乐的CEO说即使可口可乐公司一夜之间全部被烧毁,只要有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就可以重新建造另一个可口可乐!这也是品牌的魔力,它的作用及其无形价值远远大于自身的价值。 5、做一个学习型企业,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使企业从容面对竞争。 当前来说,任何一个人不可能随时掌握所有的知识,一个企业更不可能拥有掌握现代科技所有人才。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可以说瞬息万变,企业和个人如果不能随时更新,那么就会滞后于历史的发展,就会被淘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企业必须是学习型的企业,人才也必须是学习型人才,任何固步自封,盲目乐观想法都是很危险的。 学习型企业的核心就是通过学习,培养企业不断变革的能力,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敏锐的感知外部的变化,并迅速的反映,保证企业在适当的时间开发出适合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所谓学习型的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是“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和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未来的能量。” “入世”后,衡量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坏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企业能否最终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现在,西方一些著名的大企业正在掀起一个学习的革命。于1985年创立的美国苹果公司已成为著名的学习型组织,他们创立的“苹果式课堂”已产生了引人注目的效果。英国最大的公司——英国电讯公司,在上世纪末就已开始一项为期5年、耗资数亿英磅的“学习的革命”工程,使6000万人能够进行学习和信息交流。掀起“学习的革命”,把企业(公司)变成学习型组织,现正成为我国很多企业的自觉行动,成为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做法无疑将给企业带来脱胎换骨般的跃进和升华,成为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实现“适者生存”的助力之一。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个系统工程,组织领导者必须从培养学习型员工,提供学习和共享的平台,进行团体学习,鼓励学习和交流的组织政策,建立和发扬学习型的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着手。 ⑴建立以工作育人的学习观。传统的观念是通过人来工作,企业文化要求“以人为本”,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学习型组织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提出了“以工作育人”的新观念。 ⑵建立学习共享系统。 组织学习的关系是学习组合到组织中,与人共享,能形成产生出新设想的组织能力。学习型组织要把个人学习的成果保存下来,就必须拿到系统中来。 ⑶改变考核与报酬体系,使之与需要的学习行为相匹配。组织的薪酬体系必须能够鼓励个人和团队学习,如果掌握先进知识并积极应用于经营行为的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学习的动力就会成问题。 首先,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分解,确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并将岗位的职责和所需要的技能明确下来,其次,组织应建立员工绩效考评体系,根据绩效、能力、态度三方面因素对员工在岗位上的工作进行考评,进而确定奖金额。不同岗位的薪酬应该能够反映:1)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2)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3)承担责任的大小。组织必须主动实施培训计划,给员工提高技能的机会,并提供公平上岗的机会,通过基于能力的不同因而岗位的不同而造成收入水平的差距,促进员工学习情绪持续高涨。⑷创造宽松的组织环境。企业组织必须在内部营造宽松的环境,建立管理层和普通员工有效沟通的渠道,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并提供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宽容员工大胆尝试和在学习中所难免的错误,为员工设立循序渐进的目标,并为其创造超越传统角色限制的机会。尤其要注意避免家长作风、个人主义的管理思维,建立不讲资历、不讲文凭、不讲关系、注重能力和态度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品牌营销的有效性是长期成功的关键。最好的方法是平时抽出一些时间通过把学习植入工作过程中使自己的公司和运作变得倾向学习型。通过不断学习,比较其中得与失,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使生产技术不断更新、产品的质量品牌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更具有高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 综上所述,品牌诞生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代表着企业的精神和理念,在其背后反映一个优秀团队。北钢集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具备整合后的竞争力,就必须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战略实施,使企业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通过企业的不断壮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光辉大道。 品牌战略论文:优化设计理念 着意品牌战略 摘要:通过对银行装修设计特点的介绍,论述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银行企业发展特征对装修优化设计的要求:通过实施CⅠ工程标准,强化了规范化管理,增强了设计实施的力度。 关键词:银行 装修优化设计 CⅠ工程标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安作为西部的桥头堡,战略地位犹显得重要。各家银行更是先拔头筹,走在各行业的前面。交通银行西安分行近几年来加大经营力度,对新增设及原有网点在装修设计及经营理念上下大工夫,树立起新的企业形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古城。在优化设计的理念指导下,其装修设计有着自身的特点,现就其特点论述如下: 一、 世纪之交银行装修设计观念 在世纪之交,人类已迈步跨进信息时代,银行的装修设计观念必须相应地实现创新和优化,以适当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1) 高科技改变了银行的观念,也改变了设计的概念。 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冲击了传统的银行工作方式,集高速运算、文件储存、远距离查询等先进功能为一体的电脑替代了单一计算的老式算盘:一卡走遍天下,安全、卫生、轻便的信用卡正在逐步取代携带不便的现金;存取不用上银行正由神话变为现实,电话银行应运而生。 银行的变化也带动了设计观念的变化,如要求设计考虑电脑主机的安置空间和电脑子机操作空间的安置。微机房和电脑台随之产生,带来了ATM自动取款机的安置要求,如在设计营业厅中时需考虑ATM机的放置空间,在外墙上还需考虑穿墙式ATM机的安置空间位置;信用卡的发展,使柜台的接待量相应减少,营业厅空间的布局划分发生变化,这是特点之一。 (2) 银行的体制改革带动了银行的硬件--装修的竞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驱使银行不断完善服务的软件和硬件。装修是体现银行形象和服务环境的重要硬件,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手段,日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因此也带来了有自己特色的装修竞争,这是特点之二。 (3) 注重品牌效应,改善服务观念,扩大业务范围,营选良好的经营环境。随着市场竞争,银行业也树立全方位,大营销经营思想,对客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推荐银行产品。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成了银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装修设计中,要考虑整体形象高雅、美观、布局上合理大方,使用上舒适、实用,装修费用支出上不能过高,功能上周到、齐全,使装修费用控制在合理范畴内。 (4)坚持人本管理,科技兴行的战略方针,正确认识CⅠ工程实施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和理解其要领,运用材质对比、虚实对比、颜色对比等手法来衬托并突出银行立面,追求简洁、明快、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是优化设计成功的要点。 二、 交通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网点装修的优化设计 (1) 交通银行营业网点装修设计的基本内容及一般规律。 银行营业网点一般由营业厅、自助银行、行长室、主任室、办公室、信贷部、接待室、会议室、微机房、账表库、金库及其它用房空间组成。 营业厅是银行与顾客见面的第一空间,也是最大的单元空间,因此他最受业主和设计师的重视。营业的经营范围分私人业务、对公业务两大部分。设计须考虑宽敞的顾客空间,安排休息椅、填单台、ATM机、公用电话和利率表;创造良好办公条件并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要求设计还须考虑营业柜的安全、舒适、考虑柜内工作人员的操作空间。营业厅的光线和照明要亮,色调要稳重高雅,材料要耐磨易清洁。 信贷业务是现代银行的主业务,信贷部门是银行十分重要的经营部门,是接触各类客户的营业场所,装修要有档次,要有氛围。同时要求光线要明亮,色调要明快,形式简洁,办公桌要隔断,避免来客互相干扰。 接待室往往与信贷部紧连配套,现代设计将接待室布置成具有会客、洽谈、休闲娱乐多功能的室内空间,将客户变为朋友,让业务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完成。根据需要接待室可设多个,行长与信贷部分用合用皆可。接待室形式可多样,可安置电视、音响和小冰柜满足各种使用需要。 行长室也与接待室相邻。行长室内可分正行长、副行长、秘书和行政办公等室内空间,它标志着企业领导者的形象,因此设计宜高雅气派,环境宜安静。为确保行长的工作不受干扰,进行长室需经秘书处,让秘书来接待安排行长的会见,替行长处理一部分事物。 会议室的安置最好紧邻行长室,这样便于行长召开行政会议或客户洽谈业务。根据银行的条件和需要,会议室可设多个,可设一多用途的多功能大会议室,可设置圆形或椭圆形会议桌的中型会议室,还可设置形式多样的小型会议室。除多功能会议室外,普通会议室设计宜简洁、明亮,能集中开会者的注意力,提高会议效率。多功能大会议室墙面宜用吸音材料,地面要耐磨,设计形式应区别于纯粹的卡拉OK舞厅,宜简洁。根据需要还可设置折叠式活动隔断,使空间灵活变化,可分隔成多个小会议室、卡拉OK包厢或咖啡室,让它的功能性更丰富多变。 银行的一般办公室由结算、出纳、经警等其他办公室组成。此类办公室设计应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简洁、明亮、经济、实用。 微机房是现代银行的重要设施用房,它是放置微机和监控设备的工作空间,它要求环境安静、明亮、防尘、抗静电。微机房的地面一般采用活动架空地面板,以便众多设备管线的铺设和位移。微机房还配备UPS装置,以防断电给微机带来巨大损失。 其他类的使用空间有帐表库、金库、职工餐厅、厨房、值班室、健身房等。这些用房都有他们各自的设计特点。帐表库和金库,装潢要求不高,但防火和湿度要求极高,防火必须采用干式防火方式,金库还有严格的保安要求。值班室应考虑其过夜保安特点,应设休息床、单独空调、对外直拨电话、消防及防盗报警系统。职工餐厅宜明亮洁净,易于清理,有条件的应配备厨房及健身房。 (2) 各营业网点装修设计的基本特征。 交通银行基本色调为深蓝色,配以印度红外墙面形成的立面,庄重、典雅、气派。门头大字多为白色或钛金字制成,门框、门柱及窗边采用亚光不锈钢板包贴,落地白玻璃均为12厘磨边白玻,门头底部多采用铝板或不锈钢吊顶,招牌为深蓝色铝塑板外打射灯或制成3M柔性布灯箱。 营业厅内地面采用仿印度红花岗岩地面,柜台立面采用西班牙米黄,台面为黑金沙或蒙古黑石材,营业厅踢脚线采用抛光法国边黑石材,吊顶采用金属铝锣微孔板,柜台分隔为1500MM,立柱为100X100亚光不锈钢方柱,设亚光不锈钢递物槽,墙面用ICI乳胶漆。整个大厅色彩明快、个性鲜明、舒适、安全、安静。 自助银行为另一空间,二十四小时营业。一般与营业大厅之间设一内藏式不锈钢防盗门,白天打开,与营业大厅相连,便于大额存款到柜台上办理及方便顾客的各种情况,晚上成为独立一系统直接对顾客营业。此大门设为自动感应门,需持太平洋卡刷卡后方可进入自助区。整个区域装修要求豪华,墙面采用铝塑板或亚光不锈钢包贴,配以线条装饰,顶部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ATM机前装感应灯,以便存取款时照明。 三、正确理解CI工程标准,合理地、规范化地进行室内优化设计。 CI工程标准,是指行业为了规范自身的企业形象而制定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工程设计标准,从而保证自身具备鲜明的企业形象特征。交通银行CI工程标准明确地对各设计标准,按CI工程标准,尽量选用品牌饰材,减少天然石材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优化设计理念,达到完整和谐的目的,使整个装饰工程质量提高。 由于各营业网点空间布局各不相同,有的是新建房屋,便于设计改造;有的是旧网点改造项目,装修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局限;还有的是其它用房的改造,设计的难度更大,与现代化银行的设施和环境要求相去甚远。如何旧瓶换新酒的确是摆在设计面前的难题。CI工程标准在这一方面都给予了详细的规范,深入理解学习CI工程标准及应用专业知识精心进行优化设计,是完成网点装修设计的关键所在。也是取得设计成功的要点所在。 结论 通过分析交通银行装修设计的实例,我们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更多的CI工程标准,将走进装修设计的各个领域。设计不仅需要标新立异,创造性地发挥设计师的才能,还要更多地执行行业标准。这样才能根本保证所设计的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功能的完善性、艺术的完整性,以实现真正的装修优化设计。 品牌战略论文:浅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战略 1.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现状 1.1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现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很多企业在其文化方面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很好的对企业进行了有效地管理,并对其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地规划,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另一方面,我国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烟草企业的市场适应性不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烟草行业是垄断型行业,长期以往导致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管理体制成旧,企业的创新性很低,因此,我国的烟草企业市场化不完全,对市场的适应性较低。适应性的薄弱主要表现在:创新不够、客户服务差和管理落后这三个方面。 二、烟草企业内部的合作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烟草企业的部门设置不合理,以及管理模式成旧,导致各部门都只关注自身利益,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较困难。 三、烟草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信息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由于我国的烟草企业的是属于比较稳定的行业,因此对于市场的信息采集、分析和采集等比较薄弱,对当前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分析不够,反应过慢。 1.2烟草行业品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烟草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烟草品牌要应对挑战,需要在管理体制、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烟草品牌一度出现优秀的品牌越来越差的现象,制约了整个中国烟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但是自从很多中国烟草企业坚持“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以来,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实力的战略目标,很多企业积极发展烟草品牌战略,整个行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核心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当前中国烟草企业的现状集中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销售规模分化。各个不同品牌的香烟的销售规模分化很大,市场占有率相差很大,品牌较好的香烟市场占有率远远超过普通香烟。 二、市场赢利突出。近年来,国内烟草企业盈利额突出,普通香烟平均单箱销售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三、品牌价值突出。品牌价值最高的香烟与品牌价值低的香烟单条销售价格相差巨大,譬如中华牌香烟与都宝牌香烟,销售价格相差可达20倍以上。 四、市场布局分化。品牌价值高的香烟在产地市场的销售份额占其总份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外销增大。 虽然我国烟草行业现在正在迅速发展,但是面对残酷的竞争,我们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一些优势品牌对自身品牌的认识不够,将烟草品牌等同于商标。没有对品牌赋予企业文化的品牌内容和内涵,品牌的宣传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其品牌价值;二是一些烟草企业长期在一线市场销售,却没有对烟草的品牌价值进行整合营销和管理,也没有形成一套有效应对市场变化的营销策略体系等;三是消费者认识水平的变化。随着健康知识的逐渐普及,人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对于香烟的危害的认识会越来越深,未来对于香烟的需求量必定会不断下降。 2.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战略策略和建议 2.1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和建议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等是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面对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每个烟草企业必须给予重视的。 一、利用多种宣传工具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氛围体现了一个企业所认可的特殊的传统、习惯或者行为方式的精神。它可以是企业内各种规章制度或福利待遇,也可以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工作生活的空间,亦或者是企业对外界树立的一种良好企业形象。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加强对企业员工各方面的熏陶, 增大员工的存在感和凝聚力。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举办联欢会、创立企业宣传平台、定期出去游玩等宣传形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文化是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一般来说,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其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组成。制度文化既可以是物质文化这种固定形式,又可以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正是由于制度文化的这种无可替代的媒介作用,它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脂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企业行更加快速、稳定地发展。因此,烟草企业要建立品牌战略,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保障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 三、建立具有烟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的烟草行业为是垄断型行业,专卖和专营是烟其的两大主要职能。近年来,随着烟草行业的飞速发展,具有烟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因此,烟草行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体现出烟草行业专卖专营的行业特色,又要考虑到市场经济竞争因素, 从而建立有烟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在借鉴其他类型企业文化打造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舍弃糟粕,以此建立独特的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价值观必须是以集体,消费者的利益为重,并且其企业文化必须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践行。从而把独特的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的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利用企业文化指导整个企业的发展。 2.2烟草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品牌对于烟草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它是一个企业的标志。针对现在国内烟草企业的品牌现状,对于烟草企业的品牌战略管理我们需要在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结合企业文化,设计富含企业文化的,个性鲜明的烟标。在全面、科学的品牌调研与市场调查之后,规划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品牌logo,并结合企业文化,统帅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使得每次市场营销策划都能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展示自己的品牌logo,使自身的品牌logo深入人心。以建设品牌为目标,打造品牌营销。 二、建立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针对市面上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冒用自身品牌的赝品,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能够让消费者能更好的甄别烟草,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信誉度,加大消费者对自身的信任。同时,烟草企业还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假货的行动,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 三、增大品牌核心价值。品牌价值主要由品牌知名度、品质认可度、品牌美誉度等方面构成。要想创建和和提升品牌价值,需要不断加强品牌凝聚力、竞争力,并不断促进加大品牌的战略管理和品牌营销活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四、开发新型的香烟技术。为了适应未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可以尝试研发减少香烟对人体危害的技术,譬如对香烟的滤嘴进行研究,研发新型香烟滤嘴,有效减少香烟对人体的损伤。 无论是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其品牌战略,都必须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原则,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前提,符合消费者的要求为中心。对于烟草企业的文化,其建设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文化,强化企业的市场适应机制和应变能力,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烟草企业的品牌战略,要建立完善,独特的品牌体系,既能有效展示自己的品牌,让其为大众所接受,又能很好的保持其独创性,防止他人的剽窃等。从而不断促进烟草品牌的战略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战略论文: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一、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的必备条件 1、在“天乐之夏”等文化活动的发展和创新中提高认识。26年前,南通市唐闸工人文化宫阵地上出现了一个夏夜文化广场活动——“天乐之夏”。最初的“天乐之夏”以休闲纳凉、自娱自乐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宫人改进活动方式,广开活动渠道,不断赋予“夏夜”活动新的内容。他们根据季节的不同,又开办了“工农兵大欢”、“工会主席联谊”、“安全在我心中”活动,使“夏夜”广场文化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天乐之夏”等职工文化活动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拥有了一大批固定的观众和演员,参与者越来越多,在市、县城区广场文化活动中独树一帜,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工会群众文化的“拳头”产品。文化宫紧紧抓住这个“拳头”产品不放,进行精心的培植和扶持,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向系列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发展,使以“天乐之夏”为主要标志的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成为文化宫为职工服务的形象产品。 2、在正确处理两个效益关系的实践中统一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后,由于事业单位改革文化宫面临着“吃饭和生存”的考验。此时,“学校和乐园”的方向如何坚持?“天乐之夏”等职工文化活动要不要搞了?活动经费从哪里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处理等许多问题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针对这些问题,文化宫一班人坚持服务大局、服务职工,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采用“宫企联办”、“多业助文”等方式,把“天乐之夏”等群众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既坚持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公益色彩,又为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创新和改进,文化阵地完全有能力办好群众文化活动,“天乐之夏”这一“拳头”产品,贴近改革,贴近企业,贴近职工,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吸引到阵地上来,体现了“学校和乐园”的办宫宗旨,这正是工会文化阵地区别于社会其他文化场所的优势所在。工会文化阵地只有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和特色,才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的同时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从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中形成共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职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观念正发生重大变化,广大群众越来越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如果“天乐之夏”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在全社会叫响,将对群众文化如何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而“天乐之夏”这样一些群众广泛参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工会特点的文化产品经过多年实践,在南通城老百姓中有口皆碑,用“文化品牌”来概括,既贴切又响亮。因此,我们提出坚持在我市工会文化阵地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形成以下四点共识: 首先,文化宫阵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础,不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腐朽落后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是保证职工文化健康发展、维护职工精神利益的需要,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迫切要求。 其次,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文化设施建设萎缩,另一方面职工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宫与企业职工的天然联系,在场地、活动、经费上实行资源共享,在文化管理方式专业人才和师资上互相扶持,因而是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坚守文化活动阵地的必然选择。 第三,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就是摒弃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用职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工会重点工作,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职工群众都能在阵地上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 第四,在多年的实践中,坚持把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做为重要宣传内容,工会的维权、组织、普法、劳动竞赛、民主管理等多项工作都曾通过这些品牌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成为对外展示和宣传媒介,因此,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是扩大工会影响、宣传文化宫工作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 1、“文化品牌”必须在形式上创新,折射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亮点。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日趋先进,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消费和文化参与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已不再能吸引职工参与,呈现为“东风无力”的残景。相比之下,自娱性、求知性、竞技性、休闲性的文化活动深受职工喜爱,因此,“文化品牌”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推陈出新,不断通过新的形式来达到教育和陶冶职工的目的。“天乐之夏”从创办之初直到现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凡是能在室外开展的活动,如歌舞、曲艺、书画、集邮、灯谜、演讲、棋牌、健身、游艺、知识竞赛、甚至模拟仲裁庭,经过他们的艺术加工,都能搬到“天乐之夏”的舞台上。近年来,文化宫又在”天乐之夏”的舞台上推行了板块专栏式结构,从分设多个不同的专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欣赏习惯人群的需求。 2、“文化品牌”必须在观念上创新,体现两个效益的统一。实践告诉我们: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性质去谈文化的繁荣,也不能离开群文的自身发展去谈方向,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一起抓。没有经济效益,文化宫就无法生存,不能发展,创文化品牌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不讲社会效益,文化宫就会失去广大的群众基础,最终迷失方向。因此,一方面,文化宫守土有责,强化阵地意识,积极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活动;另一方面,文化宫要实行宫企联办,多业助文的策略,取得企业资助。同时,办好宫内“三产”,为创文化品牌增添后劲。 3、“文化品牌”必须在机制上创新,构建新型群文辅导运作方式。多年来,文化宫把加强群文团队建设列为文化宫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起新的群文辅导运作方式。文化宫有一批业务骨干,是群文工作的宝贵财富,其专业水准代表了南通市的最高水平。进入市场经济后,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就文艺辅导来讲,也是一种劳动,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必须从各方面得到补偿、回报后,才能有效地调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文化宫根据市场需要实行“双轨制”运作。即既保持文化宫的“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运转职能,又建立一套开展有偿服务的新机制。对内,无偿对文化宫所属文艺团体进行义务辅导,使“职工合唱团”、“职工业余京剧团”等数十个团队成为“文化品牌”的主角;对外,深入企业、学校和社会,采取有偿服务,开展文化活动策划、文艺节目编导、产品广告创意、摄像摄影服务、文艺演出服务等多项业务,既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又促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提高。 品牌战略论文:西藏文化产业品牌战略构想 近年来西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空间,吸引了相当多科技型企业投身文化生产,在数字产品生产、生产设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标准缺失、各自为战等情况仍普遍存在。为推动西藏文化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在文化科技领域开展顶层设计、标准定制等工作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后,西藏一些文化企业确立了“走出去”战略,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当前西藏对外文化贸易在国内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还很小,更遑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西藏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受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加之在西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来自区外甚至国外的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占有重要地位,对西藏文化创意产业构成了威胁。 当前西藏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是自己。如何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打造核心文化品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质,走“区域化”“差异化”“奇特化”的发展道路都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从2004年至今,国家文化部先后命名了四批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批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首批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其中西藏只有拉萨岗地经贸有限公司和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两家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全国范围来看,竞争力和影响力相当微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更是一片空白,这跟西藏文化资源大区的客观现状实不相符。 二、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战略构想 当前,西藏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更高层次的要求,这需要在文化上有更大的作为。基于以上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要实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全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西藏将通过5年发展,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以上成为支柱产业”的远景目标,[2]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破自身瓶颈,抓住历史机遇,走创意发展之路。 精心打造核心文化品牌。加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努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 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坚持走创意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园之路,大力发展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规划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园区、文化传播基地等项目,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重点工程实验室,鼓励发展地方特色软件研发。积极稳妥推进条件成熟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文化创新能力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组建现代传媒集团,以期早日创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文化品牌。 树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立以高原传统体育、民族文化艺术、藏医药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创意、休闲”新型文化业态。譬如打造八廓街文化一条街、江孜古城民族文化一条街、日喀则古城文化体验一条街等,凸显西藏地域、建筑文化等民族特点。在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过程中,要注重本土化发展,避免出现由跨国公司引领、控制甚至垄断西藏文化创意产业的局面。在2012年西藏自治区旅游工作会议上,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俞允贵介绍,2012年将把“西藏旅游”品牌推介和旅游产品营销有机结合,突出冬游西藏主题,加强反季营销和常态宣传,“圣地婚约”“世界屋脊新年音乐会”和“西藏旅游形象大使评选”将被打造成西藏三大冬游品牌,通过“2012年中国快乐健康游”“2012幸福西藏游”“2012跨越喜马拉雅”“大美西藏心灵之旅”“探访西藏药洲之旅”“秘境徒步之旅”等系列旅游产品及衍生文化产品,铸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文化和经济发展。 培育文化创意高端人才。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今年西藏要加强专业艺术人才和群众文化人才培养,挖掘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影视动漫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工艺品制作、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西藏文化品牌,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联合设立文化产业培训和研究中心,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民族特色文化创意相关专业,重点培养民族特色文化高端创意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和经纪人才。 品牌战略论文:廊坊国际饭店文化品牌战略 1 品牌概述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饭店业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旅游饭店经济的一体化和信息化程度加快,同类旅游饭店产品在质量、功能、价格等方面差异越来越小,品牌作为一项无形资产成了旅游饭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砝码。品牌有助于饭店宣传自己的产品,树立市场形象,建立顾客忠诚,进行市场细分,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1.1 品牌概念 1.1.1 品牌原始概念 关于品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生活中牛和其他家养牲畜身上的“烙印”,它们一般是用炙热的烙铁烫上的或者燃料染上的,用以证明其所有者的所有权。英语品牌brand一词源于古挪威语。“brandr”意为打上烙印。用以区分不同生产者的产品(包括劳务)。 1.1.2 品牌定义 西方学关于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这些因素的组合,他、它可用来辨识一个卖者或卖者集团的货物或劳务,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由此可见所谓品牌,就是卖者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品名称,他是产品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全球品牌的定义有关人士认为,全球品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某个名称,术语,记号,符号(可视的或可听的),设计或以上这一切的组合。 1.2 旅游饭店业品牌战略 战略原是一个军事术语,它是指军事统帅对战争全局进行策划与指挥的策略。如今,战略用来描述一个企业包括饭店将如何实现它的任务和目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战略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贯穿于一个企业决策或经营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及其指导下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大谋划。 饭店品牌化战略是指在市场经济及内外环境分析的前提下,饭店企业为谋求品牌长期生存和发展,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主要品牌经营目标、方向、重大经营方针、策略和实施步骤作出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谋划。 2 廊坊国际饭店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内部及外部的环境,为了确立品牌的优势并将此种优势持续下去而对品牌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用的手段的总体谋划。在上述对廊坊国际饭店总体环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国际知名饭店集团有关的品牌战略建设经验,为廊坊国际饭店打造出自己的优势品牌。 2.1 差异化战略 随着饭店供求关系的变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饭店产品一般意义上的规范化在同档次的饭店中大同小异,已不能满足各类客源群的多元化需求。廊坊国际饭店要想有效抢占北京地区商务会议客源,在同档次旅游饭店中占据着竞争优势,首先应加大其产品创新,积极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对策。 2.1.1 餐饮产品差异化 为满足不同客源的餐饮要求,廊坊国际饭店应不断扩大自身的餐饮产品,增加餐饮产品种类,尤其是现代的经济开放时代,一国独特饮食产品会很快流传到其他许多国家。廊坊在扩大饮食种类过程中,可以聚集全世界的美味佳肴,像日本的寿司,美国的牛排,法国、西班牙的高档西餐都应该在廊坊国际饭店的餐厅中体现出来,并且拥有独特的口味,对宾客能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2.1.2 娱乐产品差异化 廊坊至京津地区驾车时耗约一小时左右,在便利的交通条件下,廊坊国际饭店可以设置高档优质独特的娱乐设施设备,像建设室内或室外高档高尔夫球管,高档健身馆,依托廊坊国际良好的城市环境建设,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应。 2.2 文化品牌战略 现代饭店业不仅仅要具备向客人提供住宿、吃饭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满足客人寻求精神享受的需求,因此,现代饭店要创造自己的文化品牌,研究文化性的产品,并将这种文化体现在饭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廊坊国际饭店至今没有自己较明确的饭店文化定义,没有形成自己的饭店文化品牌,品牌文化内涵的建设亟待解决。 2.2.1 注重建筑设计的文化性 建筑风格的美观独特性对顾客心目中的饭店形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极具特殊文化内涵的建筑风格会有效提高顾客忠诚度。国际饭店现已新建成二期工程b座,在装饰上保证其现代化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主题化,个性化的特点,并将其作为客源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首先,树立大主题文化概念,体现廊坊市的绿色生态环境特色,从整体上给人以绿色、环保的饭店形象,并让这种主题文化成为饭店的生命和灵魂。 其次,注重次主题文化的处理。这种处理多体现在饭店的外部环境,大堂,房间,餐厅,会议室,精品屋等,并对其进行主题化的铺陈,让人处处感受饭店主题文化的不同。具体来讲,廊坊国际饭店在外部多建设喷泉、草坪、特异树木,内部走廊顶部可以覆盖人造天空,并在两端设计路灯,花草树木及画廊等。置身其中让人感觉像在大自然中穿梭一样。其餐厅可设计成为绿色化,餐桌间出现草坪,并加上细微河流,给人带来野外就餐的环境氛围。客房要设计温馨给人以舒适感,除特殊挂饰外,还要根据不同房间的要求摆设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装饰,家具装饰也要体现绿色天然的特点。 主题文化的设计还应深入到饭店经营活动中。从员工的着装打扮,礼仪礼貌,服务规格中充分体现出来,同时,饭店音乐及电话等待铃声都可以设计成与绿色主体文化相协调的风格,还可以策划客人参与到饭店的绿色主题文化活动中。 2.2.2 注重服务中的文化内涵 饭店品牌建设的主要文化卖点,都要通过具体的服务体现出来,服务在饭店与顾客之间树立起了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为此,服务文化建设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廊坊国际饭店来说,要想把服务文化做好,首先,从管理上讲,应向传统文化“借力”,如“以仁治店”,在管理过程中注入更多的情感要素,并通过“身教”强化管理效果。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人之美,将己心比他心,尽可能同情了解他人的处境等。与此同时,我们主要的侧重点应放在文化内涵中的另外两点,即注重营销服务活动的文化性,寻求不同的文化卖点和注重服务中的文化内涵,提高饭店从业人员的文化涵养及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拥有明确的饭店文化理念口号,并把其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使员工真正做到诚心的微笑服务,同时这种带有人情味的发自内心的服务像与朋友聊天,没有距离感,这种个性化服务要比顾客是上帝服务模式亲切的多。使主人与从人的关系转化为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人对人的服务关系。而非机器对人服务的关系。为客人创造宾至如归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员工礼仪培养并通过员工的微笑服务体现出来。最终从“佣人式”的服务转向“绅士式”的服务。 品牌战略论文: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一、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的必备条件 1、在“天乐之夏”等文化活动的发展和创新中提高认识。26年前,南通市唐闸工人文化宫阵地上出现了一个夏夜文化广场活动——“天乐之夏”。最初的“天乐之夏”以休闲纳凉、自娱自乐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宫人改进活动方式,广开活动渠道,不断赋予“夏夜”活动新的内容。他们根据季节的不同,又开办了“工农兵大欢”、“工会主席联谊”、“安全在我心中”活动,使“夏夜”广场文化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天乐之夏”等职工文化活动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拥有了一大批固定的观众和演员,参与者越来越多,在市、县城区广场文化活动中独树一帜,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工会群众文化的“拳头”产品。文化宫紧紧抓住这个“拳头”产品不放,进行精心的培植和扶持,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向系列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发展,使以“天乐之夏”为主要标志的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成为文化宫为职工服务的形象产品。 2、在正确处理两个效益关系的实践中统一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后,由于事业单位改革文化宫面临着“吃饭和生存”的考验。此时,“学校和乐园”的方向如何坚持?“天乐之夏”等职工文化活动要不要搞了?活动经费从哪里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处理等许多问题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针对这些问题,文化宫一班人坚持服务大局、服务职工,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采用“宫企联办”、“多业助文”等方式,把“天乐之夏”等群众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既坚持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公益色彩,又为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创新和改进,文化阵地完全有能力办好群众文化活动,“天乐之夏”这一“拳头”产品,贴近改革,贴近企业,贴近职工,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吸引到阵地上来,体现了“学校和乐园”的办宫宗旨,这正是工会文化阵地区别于社会其他文化场所的优势所在。工会文化阵地只有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和特色,才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的同时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从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中形成共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职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观念正发生重大变化,广大群众越来越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如果“天乐之夏”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在全社会叫响,将对群众文化如何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而“天乐之夏”这样一些群众广泛参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工会特点的文化产品经过多年实践,在南通城老百姓中有口皆碑,用“文化品牌”来概括,既贴切又响亮。因此,我们提出坚持在我市工会文化阵地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形成以下四点共识: 首先,文化宫阵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础,不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腐朽落后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是保证职工文化健康发展、维护职工精神利益的需要,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迫切要求。 其次,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文化设施建设萎缩,另一方面职工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宫与企业职工的天然联系,在场地、活动、经费上实行资源共享,在文化管理方式专业人才和师资上互相扶持,因而是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坚守文化活动阵地的必然选择。 第三,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就是摒弃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用职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工会重点工作,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职工群众都能在阵地上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 第四,在多年的实践中,坚持把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做为重要宣传内容,工会的维权、组织、普法、劳动竞赛、民主管理等多项工作都曾通过这些品牌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成为对外展示和宣传媒介,因此,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是扩大工会影响、宣传文化宫工作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职工文化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 1、“文化品牌”必须在形式上创新,折射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亮点。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日趋先进,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消费和文化参与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已不再能吸引职工参与,呈现为“东风无力”的残景。相比之下,自娱性、求知性、竞技性、休闲性的文化活动深受职工喜爱,因此,“文化品牌”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推陈出新,不断通过新的形式来达到教育和陶冶职工的目的。“天乐之夏”从创办之初直到现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凡是能在室外开展的活动,如歌舞、曲艺、书画、集邮、灯谜、演讲、棋牌、健身、游艺、知识竞赛、甚至模拟仲裁庭,经过他们的艺术加工,都能搬到“天乐之夏”的舞台上。近年来,文化宫又在”天乐之夏”的舞台上推行了板块专栏式结构,从分设多个不同的专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欣赏习惯人群的需求。 2、“文化品牌”必须在观念上创新,体现两个效益的统一。实践告诉我们: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性质去谈文化的繁荣,也不能离开群文的自身发展去谈方向,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一起抓。没有经济效益,文化宫就无法生存,不能发展,创文化品牌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不讲社会效益,文化宫就会失去广大的群众基础,最终迷失方向。因此,一方面,文化宫守土有责,强化阵地意识,积极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活动;另一方面,文化宫要实行宫企联办,多业助文的策略,取得企业资助。同时,办好宫内“三产”,为创文化品牌增添后劲。 3、“文化品牌”必须在机制上创新,构建新型群文辅导运作方式。多年来,文化宫把加强群文团队建设列为文化宫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起新的群文辅导运作方式。文化宫有一批业务骨干,是群文工作的宝贵财富,其专业水准代表了南通市的最高水平。进入市场经济后,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就文艺辅导来讲,也是一种劳动,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必须从各方面得到补偿、回报后,才能有效地调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文化宫根据市场需要实行“双轨制”运作。即既保持文化宫的“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运转职能,又建立一套开展有偿服务的新机制。对内,无偿对文化宫所属文艺团体进行义务辅导,使“职工合唱团”、“职工业余京剧团”等数十个团队成为“文化品牌”的主角;对外,深入企业、学校和社会,采取有偿服务,开展文化活动策划、文艺节目编导、产品广告创意、摄像摄影服务、文艺演出服务等多项业务,既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又促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提高。 品牌战略论文: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发展 一、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既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当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但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还存在较大差距。为适当经济全球化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满足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优化我国文化经济结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必然要求。为了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实施文化创新发展战略、文化融合发展战略、文化特色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等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我认为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应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战略措施。目前我国各地方大量文化企业或者文化项目还不具有明显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应通过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企业或项目品牌。而一些文化企业或者文化项目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已经具备了品牌扩展的条件,应通过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对品牌进行保护、延伸和扩张。已有的知名文化品牌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品牌价值和意义,自觉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发掘发挥品牌的作用,充分运用文化名企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打造、保护和延伸扩张自己的品牌。进一步整合扩大优质文化产业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使优质文化产业品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我国各地方现有的文化产业品牌企业进一步整合扩大优质文化产业资源,进一步打造、保护和延伸扩张自己的品牌也应是缓解优质文化产业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和文化产业在改革与竞争中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我国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培育扩展文化产业品牌,需要推出具有文化产业品牌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而要推出具有文化产业品牌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又需要要着力整合做强文化旗舰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培育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区域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战略投资者,提升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这样,才能以高度发达的产业形态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培育和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可采取以下一些的战略措施: 1、加快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完善规范。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加快我国现有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体制机制转换,这是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我国现有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内部应建立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关系机制和体制,才能发挥其整体优势。文化产业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内部公司间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把不同文化产品中结构相近的文化产品进行大批量专业化生产或销售,使文化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支配比自身资产大得多的资产,按统一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集中使用可以发挥单个企业无法相比的巨大威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产业及产品转换、调整和优化,减轻经济波动的冲击,减少资金营运的风险。 当前我国各地方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内部关系机制和体制尚不规范的,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尚未形成或尚未完全形成,核心企业和子公司没有建立规范的产权关系机制和体制,核心企业主导地位没有确立,综合协调功能不强,难以发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因此,还必须构建完善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 第一、应建立完善规范的母公司与直属单位的关系体制。这种体制实际是一种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关系。各直属单位都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总公司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而设立。总公司是独立法人,分公司等直属单位没有法人资格,它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称、章程和财产,而是和总公司共负盈亏、合并纳税,它们的经营收入都汇总到总公司,其法律和债务责任也都由总公司承担。 第二、应建立完善规范的母公司与全面控制的子公司的关系体制。子公司和母公司是平等互利的法人,它有自己的章程、名称和财产,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单独纳税,承担法律责任和有限债务责任。母公司与子公司一切经济来往是经济与法律关系;资金调动是债权债务关系;货物流动是买卖关系;人事安排必须按法定程序和公司章程办事;子公司以股利形式向母公司交割利润。 第三、应建立完善规范的母公司与部分控股的关联公司的关系体制。母公司与关联公司的关系比较复杂,关联公司除有母公司的股份外,主要是其他公司的股份,关联公司的前董事会由多方出资者共同组成,它对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母公司对其经营活动的制比较困难,关联公司处于毋公司半紧密型层次上。母公司根据自己持有关联公司的股权承担责任,享受权利。 2、提高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把企业发展的目标紧紧锁定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上。要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进行重组或调整。 第一、现有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存在主辅不分,过于臃肿问题的和与主业无关的部分太多,母子公司链条拉得过长的,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努力推进主辅分离,把与主业无关的部分剥离出去,把过长的管理链条截短,使能够体现核心竞争力的主业部分更突出、更精干,更有条件快速发展。 第二、增强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树立自主创新主体意识,要建立自己的创新开发中心,要形成有利于文化产品创新及创新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重视对外部环境的分析预测、准确把握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正确确定创新的方向,选好创新切入点。要大力培育和扶持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3、壮大规模,做大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与国外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无论在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研究开发投入和能力、管理和营销水平等方面都不在一个层次,既不够强、更不够大,培育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还必须壮大其企业规模。 第一、可利用文化产业名企的品牌效应,吸纳资金、人才等资源,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文化产业品牌企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信誉度,也有条件深度挖掘品牌及其资产的吸纳功能,多渠道吸纳文化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进一步增大品牌的含金量,塑造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壮大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规模; 第二、可利用文化产业名企的品牌效应,采取多种方式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实行品牌扩张。可以采取其它企业出资金、场地,文化企业出品牌、人才、管理方式的形式,或办新企业,或设立分部,或联合,或以强扶弱等等形式和途径,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塑造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壮大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规模; 第三、可利用文化产业名企的品牌效应,通过品牌授权和延伸等策略向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产品领域扩展。并通过品牌延伸向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产品领域扩展延长产业链,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规模; 第四、可利用名企的品牌效应,以通过开展资本经营,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产存量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增大品牌的含金量,壮大企业,塑造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壮大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规模; 第五、可利用文化产业名企的品牌效应,对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债务重组。进一步增大品牌的含金量,壮大企业,塑造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壮大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规模。对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债务重组可有多种形式和渠道:包括通过国有投资机构扩大投资注入资本金;通过证券市场,包括发行债券和股票上市,从其它机构、企业和公众那里募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国外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广泛吸收非国有资本进入国有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善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资产结构等等; 第六、可利用文化产业名企的品牌效应,实施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兼并收购战略。现有的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利用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产权运作采取承担债务式兼并、控股式兼并、购买式兼并等兼并一批自身扩展需要的企业。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企业之间进行联合,尽快缩短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差距。通过兼并和收购,迅速壮大企业规模,调动更多的资源增强实力,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优势,充分运用各自的经营渠道和产品市场,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大品牌的含金量,壮大企业,塑造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壮大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规模; 三、政府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对策和政策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现阶段,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还需要政府帮助解决;政府应大力支持文化产业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现阶段政府也还有一些支持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的政策手段。为了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尽快提升它们的竞争力,应该集中地、配套地向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实施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增强发展的活力和能力;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还应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以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目标,重点支持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使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进行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主体,成为参与国家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队。 1、应以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政策为依据,协调、指导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将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托。可建立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信息制度,定期向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有关文化产业结构政策、经济规模标准、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信息,密切政府与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信息联系。政府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长期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将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作为贯彻文化产业政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调整资产存量、优化投资增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作用。 2、应制定产业政策,加大力度鼓励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文化产业开发和创新的主体。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应以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进步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素质的提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文化产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应集中有限力量在文化产业行业和重点产品中支持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发挥行业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文化产业技术装备政策,组织文化产业大企业与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校进行联合攻关,在科研费用、外汇、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政府应积极利用国内外资金,加快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技术改造。政府应鼓励文化产业大企业与企业集团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将科研成果尽快投入生产。在文化产业重要行业中依托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成为“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创新”的行业带头人,奠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 3、应增强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投融资功能,增强其自我发展壮大的能力。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投融资功能,是促进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也是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实现其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政府在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总规模内,应优先安排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政府应选择有条件的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母公司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应使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投融资主体充分运用股票、债券、基金、增资、合资等多种筹融资形式,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本,增加其资本控制能力和控制范围,调动更大的资本为其服务。政府在制定企业债券和股票发行计划、考虑企业到境内外上市以及制定利用外资计划和政策等方面要根据产业政策的需要,优先考虑具备条件的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母公司可以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应对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产业大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根据资信等级、经营状况,按照不同企业的不同需要,适当扩大其业务范围和经营权限,允许其与银行开展正常的资金拆借、允许开展外汇和商业票据等中间业务,可以放松企业集团开办专项资金、租赁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形成企业集团的扩张机制。 4、应鼓励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兼并收购,壮大其规模,优化存量资产配置。通过产权运作对现有相关企业的兼并收购,是世界各国企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充分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特别要鼓励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对相关优势企业的收购兼并。这样,可以使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壮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政府应逐步完善我国的税收率及行业管理体制,鼓励企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收购举措,促进其完善功能、壮大实力。 5、应鼓励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开展国际化经营,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应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际经济循环中的层次,谋求更高的比较利益。这就要求政府重点培育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强手:应根据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实际需要,在对外融资、外贸自主权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应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产业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开展境外投资和经营,对外承包工程、输出劳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品牌战略论文:廊坊国际饭店文化品牌战略 1 品牌概述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饭店业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旅游饭店经济的一体化和信息化程度加快,同类旅游饭店产品在质量、功能、价格等方面差异越来越小,品牌作为一项无形资产成了旅游饭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砝码。品牌有助于饭店宣传自己的产品,树立市场形象,建立顾客忠诚,进行市场细分,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1.1 品牌概念 1.1.1 品牌原始概念 关于品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生活中牛和其他家养牲畜身上的“烙印”,它们一般是用炙热的烙铁烫上的或者燃料染上的,用以证明其所有者的所有权。英语品牌brand一词源于古挪威语。“brandr”意为打上烙印。用以区分不同生产者的产品(包括劳务)。 1.1.2 品牌定义 西方学关于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这些因素的组合,他、它可用来辨识一个卖者或卖者集团的货物或劳务,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由此可见所谓品牌,就是卖者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品名称,他是产品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全球品牌的定义有关人士认为,全球品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某个名称,术语,记号,符号(可视的或可听的),设计或以上这一切的组合。 1.2 旅游饭店业品牌战略 战略原是一个军事术语,它是指军事统帅对战争全局进行策划与指挥的策略。如今,战略用来描述一个企业包括饭店将如何实现它的任务和目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战略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贯穿于一个企业决策或经营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及其指导下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大谋划。 饭店品牌化战略是指在市场经济及内外环境分析的前提下,饭店企业为谋求品牌长期生存和发展,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主要品牌经营目标、方向、重大经营方针、策略和实施步骤作出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谋划。 2 廊坊国际饭店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内部及外部的环境,为了确立品牌的优势并将此种优势持续下去而对品牌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用的手段的总体谋划。在上述对廊坊国际饭店总体环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国际知名饭店集团有关的品牌战略建设经验,为廊坊国际饭店打造出自己的优势品牌。 2.1 差异化战略 随着饭店供求关系的变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饭店产品一般意义上的规范化在同档次的饭店中大同小异,已不能满足各类客源群的多元化需求。廊坊国际饭店要想有效抢占北京地区商务会议客源,在同档次旅游饭店中占据着竞争优势,首先应加大其产品创新,积极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对策。 2.1.1 餐饮产品差异化 为满足不同客源的餐饮要求,廊坊国际饭店应不断扩大自身的餐饮产品,增加餐饮产品种类,尤其是现代的经济开放时代,一国独特饮食产品会很快流传到其他许多国家。廊坊在扩大饮食种类过程中,可以聚集全世界的美味佳肴,像日本的寿司,美国的牛排,法国、西班牙的高档西餐都应该在廊坊国际饭店的餐厅中体现出来,并且拥有独特的口味,对宾客能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2.1.2 娱乐产品差异化 廊坊至京津地区驾车时耗约一小时左右,在便利的交通条件下,廊坊国际饭店可以设置高档优质独特的娱乐设施设备,像建设室内或室外高档高尔夫球管,高档健身馆,依托廊坊国际良好的城市环境建设,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应。 2.2 文化品牌战略 现代饭店业不仅仅要具备向客人提供住宿、吃饭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满足客人寻求精神享受的需求,因此,现代饭店要创造自己的文化品牌,研究文化性的产品,并将这种文化体现在饭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廊坊国际饭店至今没有自己较明确的饭店文化定义,没有形成自己的饭店文化品牌,品牌文化内涵的建设亟待解决。 2.2.1 注重建筑设计的文化性 建筑风格的美观独特性对顾客心目中的饭店形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极具特殊文化内涵的建筑风格会有效提高顾客忠诚度。国际饭店现已新建成二期工程b座,在装饰上保证其现代化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主题化,个性化的特点,并将其作为客源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首先,树立大主题文化概念,体现廊坊市的绿色生态环境特色,从整体上给人以绿色、环保的饭店形象,并让这种主题文化成为饭店的生命和灵魂。 其次,注重次主题文化的处理。这种处理多体现在饭店的外部环境,大堂,房间,餐厅,会议室,精品屋等,并对其进行主题化的铺陈,让人处处感受饭店主题文化的不同。具体来讲,廊坊国际饭店在外部多建设喷泉、草坪、特异树木,内部走廊顶部可以覆盖人造天空,并在两端设计路灯,花草树木及画廊等。置身其中让人感觉像在大自然中穿梭一样。其餐厅可设计成为绿色化,餐桌间出现草坪,并加上细微河流,给人带来野外就餐的环境氛围。客房要设计温馨给人以舒适感,除特殊挂饰外,还要根据不同房间的要求摆设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装饰,家具装饰也要体现绿色天然的特点。 主题文化的设计还应深入到饭店经营活动中。从员工的着装打扮,礼仪礼貌,服务规格中充分体现出来,同时,饭店音乐及电话等待铃声都可以设计成与绿色主体文化相协调的风格,还可以策划客人参与到饭店的绿色主题文化活动中。 2.2.2 注重服务中的文化内涵 饭店品牌建设的主要文化卖点,都要通过具体的服务体现出来,服务在饭店与顾客之间树立起了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为此,服务文化建设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廊坊国际饭店来说,要想把服务文化做好,首先,从管理上讲,应向传统文化“借力”,如“以仁治店”,在管理过程中注入更多的情感要素,并通过“身教”强化管理效果。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人之美,将己心比他心,尽可能同情了解他人的处境等。与此同时,我们主要的侧重点应放在文化内涵中的另外两点,即注重营销服务活动的文化性,寻求不同的文化卖点和注重服务中的文化内涵,提高饭店从业人员的文化涵养及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拥有明确的饭店文化理念口号,并把其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使员工真正做到诚心的微笑服务,同时这种带有人情味的发自内心的服务像与朋友聊天,没有距离感,这种个性化服务要比顾客是上帝服务模式亲切的多。使主人与从人的关系转化为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人对人的服务关系。而非机器对人服务的关系。为客人创造宾至如归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员工礼仪培养并通过员工的微笑服务体现出来。最终从“佣人式”的服务转向“绅士式”的服务。 品牌战略论文:西藏文化产业品牌战略构想 近年来西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空间,吸引了相当多科技型企业投身文化生产,在数字产品生产、生产设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标准缺失、各自为战等情况仍普遍存在。为推动西藏文化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在文化科技领域开展顶层设计、标准定制等工作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后,西藏一些文化企业确立了“走出去”战略,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当前西藏对外文化贸易在国内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还很小,更遑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西藏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受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加之在西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来自区外甚至国外的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占有重要地位,对西藏文化创意产业构成了威胁。 当前西藏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是自己。如何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打造核心文化品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质,走“区域化”“差异化”“奇特化”的发展道路都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从2004年至今,国家文化部先后命名了四批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批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首批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其中西藏只有拉萨岗地经贸有限公司和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两家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全国范围来看,竞争力和影响力相当微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更是一片空白,这跟西藏文化资源大区的客观现状实不相符。 二、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战略构想 当前,西藏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更高层次的要求,这需要在文化上有更大的作为。基于以上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要实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全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西藏将通过5年发展,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以上成为支柱产业”的远景目标,[2]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破自身瓶颈,抓住历史机遇,走创意发展之路。 精心打造核心文化品牌。加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努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 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坚持走创意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园之路,大力发展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规划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园区、文化传播基地等项目,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重点工程实验室,鼓励发展地方特色软件研发。积极稳妥推进条件成熟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文化创新能力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组建现代传媒集团,以期早日创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文化品牌。 树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立以高原传统体育、民族文化艺术、藏医药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创意、休闲”新型文化业态。譬如打造八廓街文化一条街、江孜古城民族文化一条街、日喀则古城文化体验一条街等,凸显西藏地域、建筑文化等民族特点。在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过程中,要注重本土化发展,避免出现由跨国公司引领、控制甚至垄断西藏文化创意产业的局面。在2012年西藏自治区旅游工作会议上,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俞允贵介绍,2012年将把“西藏旅游”品牌推介和旅游产品营销有机结合,突出冬游西藏主题,加强反季营销和常态宣传,“圣地婚约”“世界屋脊新年音乐会”和“西藏旅游形象大使评选”将被打造成西藏三大冬游品牌,通过“2012年中国快乐健康游”“2012幸福西藏游”“2012跨越喜马拉雅”“大美西藏心灵之旅”“探访西藏药洲之旅”“秘境徒步之旅”等系列旅游产品及衍生文化产品,铸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文化和经济发展。 培育文化创意高端人才。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今年西藏要加强专业艺术人才和群众文化人才培养,挖掘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影视动漫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工艺品制作、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西藏文化品牌,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联合设立文化产业培训和研究中心,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民族特色文化创意相关专业,重点培养民族特色文化高端创意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和经纪人才。 品牌战略论文:广告费预算与企业品牌战略的对接 广告目前已经成为企业主要的销售手段和品牌推广途径,广告费也成为企业主要的销售费用。据《销售与市场》杂志的统计调查,各行业平均广告费(含各种业务宣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1%,因此加强广告费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广告费控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编制广告费预算来达到控制广告费开支的目的。但是目前广告费预算的编制中存在重视具体编制方法而忽视广告费预算和企业品牌战略相配合的倾向。一般来说企业发生的广告性质支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促销性广告费支出,属于企业短期行为,目的在于提高目前的销售量;另外一种是品牌培育性广告费支出,属于企业长期战略行为,目的是创建企业品牌资产。虽然其形式都是广告费用的支出,会计核算一般也不确认品牌资产,但是由于其目的的不同,导致其编制预算的形式也不相同。 企业品牌经营战略一般分为五阶段,各阶段由于目的不同,其预算编制也各有特色。 1、品牌发展战略阶段 品牌发展战略阶段是指企业品牌创立的阶段,一般在这个阶段,企业品牌尚未被消费者认识,企业一般采取强化营销战略,促进品牌的活力,力图扩大品牌的知名度。这一阶段广告费支出的特点是次数多、金额大、宣传手段多样化。 根据这一阶段媒体广告费支出较多、计划性较强的特点,编制预算一般应采取计划预算法,即在严格审核广告计划的前提下,按不同项目的广告计划编制相应的预算。这一阶段预算的控制手段主要是项目审核,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得编制详细的广告计划,并逐项讨论其支出的合理性。这一阶段一般不能采取按销售收入计提广告费等类似的广告费预算编制办法,因此该阶段处于品牌资产建设期,品牌对销售的促进作用尚未显露出来,采取按销售收入计提广告费等方法是明显不合适的。 2、品牌形象加强战略阶段 品牌形象加强战略阶段是指企业品牌处于认知的阶段,一般在这个阶段,企业品牌已经被消费者所熟识,但是尚未对企业品牌所孕育的内涵认同。企业在这一阶段一般采取形象营销战略,在进一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的同时,更多的是进行一些树立品牌形象的宣传活动。这一阶段广告费支出的特点是媒体广告相对于第一阶段有所减少,多采取举办各种活动为主的宣传方式。 根据这一阶段业务宣传活动性质的广告费支出较多、计划性较弱和突发性支出较多的特点,编制预算一般应采取独立项目预算法,即按企业举办的各项活动编制项目预算,一般要求营销部门按活动计划编制详细的项目预算,企业主要采取事前审批和事后审核的两层次控制模式。这一阶段编制广告费预算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根据业务宣传活动的规模,相应准备部分机动经费预算来应付突发事件。 3、品牌延伸战略阶段 品牌延伸战略阶段是指企业品牌处于认同的阶段,一般在这个阶段,企业品牌已经被消费者所熟识,而且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所孕育的内涵也予以认同。在这一阶段企业一般有计划地导入新商品,以求品牌的活性化,加强消费者的偏好。这一阶段广告费支出的特点是媒体广告相对于第一阶段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广告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增减有一定关系,主要的广告费支出多是促销的费用。 根据这一阶段媒体广告费支出计划性较强和与收入相关性较大的特点,编制预算一般应采取按销售收入计提广告费等类似的预算编制办法。 4、品牌活性与战略阶段 品牌活性与战略阶段是指企业品牌处于品牌维护的阶段,一般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对品牌形象有普遍认同及尊重。企业一般有计划地对品牌进行维护,保持品牌的活力。这一阶段广告费支出的特点是广告形式多样化,除了一定的媒体广告外,更多的采取各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品牌维护,同时广告费支出与销售收入增减的相关性有所下降。 在这一阶段再沿用按销售收入计提广告费等类似的预算编制办法是不合适宜的,而且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和每项活动的广告费支出金额的下降也不允许和也不再需要按项目编制预算了,因此本阶段的预算编制宜采取总额控制的办法,一般可按广告计划或者销售额等计提广告费总额作为刚性限额来保证对广告费支出的控制。 5、品牌才能退战略 品牌活性与战略阶段是指企业品牌丧失活力的阶段,一般在这个阶段,原有品牌已经不再适合新市场环境,企业即将以新品牌来取代原有品牌,重新开始新品牌的资产创造工作。这一阶段广告费支出的特点是广告费用较低,同时广告费支出不再是销售收入增减的主要因素。 根据这一阶段广告费支出较为固定的特点,编制预算一般应把这种类型的广告费作为半固定费用处理。 总之,广告费预算的编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关于品牌资产的创建而发生的广告费支出更是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企业编制广告费预算必须考虑到其处于的品牌战略阶段,并与其品牌战略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广告费预算的作用。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浅谈化工EPC项目采购管理 【摘要】阐述采购管理在化工EPC项目管理模式中的作用和地位,介绍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管理岗位职责,分析项目采购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采购 管理 EPC 1 引言 EPC (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即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代表了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EPC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使承包商、设计师、建筑师共同寻求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实施工程项目。EPC模式为我国现有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变革动力。通过EPC工程项目公司的总承包,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转整个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使工程项目实施获得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效果。目前,国内在化工、冶金、电站、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均有相关成功案例[1]。 在绝大部分化工项目中,设备(包括长周期关键设备、定型设备、非标设备、电气仪表、材料等)费用占整个建设项目总投资比例非常大,一般为60%~80%左右。由此可见,设备作为构成项目实体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周期、质量及费用;采购管理作为项目实施中的关键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采购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EPC项目工期、质量和成本等目标。 2 采购程序 采购程序作为项目采购管理的大纲,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有条理的梳理、规划和控制。合理的程序可以使采购人员职责明确,分工合理,提供工作效率;有利于快速找到问题根源,采取应对措施,保证计划的实施和目标实现。EPC项目采购的一般程序为:编制采购计划―采买―总结(采购收尾)。2.1 编制项目采购计划 依据项目大纲、方案和总体计划,编制项目采购执行计划,主要包括:编制依据、项目概况和采购原则;采购工作范围和内容;供应商管理原则;质量、进度、安全和费用控制原则;采购过程管理(采买、催交、检验、运输、现场管理等)原则;采购资料管理(合同管理、文档管理、IT管理、)原则;长周期设备、关健设备和特殊设备的保证措施;采购协调程序及特殊采购处理原则等。 2.2 采购实施 2.2.1 采买 常见的采购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视不同项目而定。 采买工作是指采购部门从询价到采购合同签订的工作流程。采买的一般步骤:接受请购清单,包括请购文件、技术规格书、图纸、相应的标准规范等编制询价文件,包括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选择询价厂商;询价商务技术评审确定评审排名靠前的2-3家供货商,进一步商务、技术谈判签订技术协议和采购合同。 采买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1)采买方式的选择; (2)招标/询价文件、技术协议以及供货合同的编制; (3)价格以及支付方式的确定。2.2.2 中间检验、催交 中间检验是对所采购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的检查工作,是采购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环节。检验的类别一般可分为:随即检验、工序节点检验、驻厂检验、启运前检验。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视设备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加上交货期方面等因素,可以考虑进行其中的一类或几类同时应用。但该检验并不解除厂商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责任[2]。 从采购合同签订开始到最终设备抵达现场都属于催交范畴。对于EPC 项目的采购来说,催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EPC 项目的实践来看,催交的工作量占整个采购工作量的20-30%。催交工作要有预见性,供货商有多种情况不能够按时交货,比如在准备、加工制造、装运过程中出现问题,供货商有时面临很多订单或企业经营状况巨大变化,不能按时生产出所采购设备或其质量规格与合同不符等,这就要求催交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费用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以防进度拖延。 2.2.3 运输 运输是指在不同领域范围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是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3]。在EPC项目实施过程中,设备制造完毕,检验合格后,按设备进场计划从供应商到项目施工现场这一过程中的搬运装卸、包装、运输、保管、保险等业务,但采购合同、协议或订单要求由供应商负责的运输业务不包含在内。 2.2.4 卸车、现场开箱验收 依据供应商、货运公司提供的设备重量、体积、理化性质及运输方式,及时与业主、监理、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联系,落实卸车机具、场地和吊卸方案,提前联系吊卸人员。对于大型设备,还应会同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吊装方案。 针对不同的设备在开箱前制定检验措施,确定开箱人员,包括供应商、业主代表、施工管理代表、施工代表、监理、专业工程师等,对于进口设备还需与海关、商检等部门确定开箱检验日期,联系并落实好检验工作的安排,共同参加,如项目规定应该参加而未能参加的代表,需做好书面记录,供应商不能至现场或委托采购现场管理人员开箱必须开具书面委托报告并明确表示对开箱结果内容无任何异议。 2.2.5 仓储 货到现场后,指定存放地点并与押运人员办清交接手续,做到箱、件数量清。货物必须做到上有盖、下有垫。精密机械、电气设备、仪表及其它不能露天放置的设备、材料,必须入库保管。认真做好防雨、防潮、防干燥、防冻、防火、防盗、防腐蚀、防变形、防过期变质等工作。 2.2.6 现场服务 由于化工EPC项目性质、规模、工艺流程不同,大部分设备需专门设计,专业化程度高,在安装过程中和使用前需进行安装指导和专业培训,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协调好供应商、安装人员及开车组人员,避免进度影响和纠纷的产生。 2.2.7 盘点、剩余物质处理 项目采购部在在采购执行前应根据项目建立设备材料的退库制度,若在采购合同中相应条款已明确多余物资退货条款的,依照采购合同约定程序执行。项目竣工后,项目采购组应对现场物质进行盘点,核对实物,做到账-物匹配,编制剩余物资实物明细报表,报项目经理审核备案。 2.3 项目采购总结 项目竣工后,项目采购经理及采购组成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采购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1)项目采购目标及计划完成情况; (2)进度、费用控制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3)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科学方法的应用情况; (5)改进意见。 3 采购岗位职责 对于化工EPC 项目,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国家规范标准多、工作量大、进度快、难度高,且不同的项目对设备和材料要求不尽相同,对项目采购组成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考虑或协调不当将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采购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EPC项目的盈亏。为有效管理整个EPC 项目的采购工作,在项目的组织机构中,一般会就不同的项目性质安排合适的专业采购人员组成项目临时采购组。其组织形式和职位分配,一般依项目采购工作的复杂程度而定。对于复杂的工业项目,一般采购组会设置项目采购经理、采买、综合管理、支持、现场管理等。 3.1 项目采购经理 项目采购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总承包项目的采购工作,全面完成采购工作的进度、费用、质量和HSE目标;协调与设计部、控制部、质量部、HSE部、施工部和业主方等的关系;编制项目采购计划,明确项目采购工作的范围、分工,采购原则、程序和方法,特殊情况的处理;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组织编制采购进度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计划编制采购用款计划;组织项目采购成员完成日常工作,并负责协调处理采购成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组织对项目有关采购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组织编写项目采购完工报告和对采购组成员进行考评。 3.2 采买工程师 采买工程师在项目采购经理领导下,具体负责从接受请购文件到采购合同签订过程的工作。审查由设计部提供的请购文件;编制询价文件中的商务部分,并与询价技术文件整合成完整的询价文件,向供应商询价;商务评审;汇总技术人员的技术评审与商务评审,编制综合评审;确定中标供应商,经相关领导审核批准后发出中标函,通知中标供应商;组织技术协议签订,拟定采购合同;负责管理采买工作的文件、资料。 3.3 催交工程师 催交工程师在项目采购经理领导下,负责从合同签订后至货物运抵现场之间向供应商催交与联络的工作,保证交货进度。根据供应商提供的生产计划、技术协议要求、合同相关条款制订催交计划;在设备设计阶段,催促供应商提交有关图纸(先期确认图ACF和最终确认图CF)、资料和数据,督促设计部按时确认并返回给供应商;在设备制造阶段,随时了解制造进展情况,定期向项目采购经理或项目经理报告;要督促检查供应商对运输的准备工作。如:货运文件的准备,包括报关手续、进出口许可证等;负责管理催交工作的文件、资料。 3.4 检验工程师 检验工程师在项目采购经理领导下,负责组织检验设备、材料,保证设备、材料的质量。根据技术协议和采购合同文件,制定检验计划;在设备制造开始前,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在设备制造过程中,根据检验计划采取相应方式进行检验,对要求业主参加检验的设备,负责与供应商联系,安排业主检验有关事宜;设备制造完毕后,根据相关规定及要求,组织对所采购的设备、材料进行出厂检验或测试,并写出检验报告;参加设备开箱检验,如发现问题,负责协调解决;在施工、安装、试运、投产期间,以及质量保修期内,发现设备缺陷,负责协调解决缺陷修补有关问题;负责管理检验工作的文件、资料。 4 项目采购建议 “采购省,省一点设计省,省一块”,EPC项目一定是以设计为主导,统筹协调采购、施工。但EPC项目采购涉及面广,时间紧,不确定因素多,协调困难,赋予了采购管理更广、更深的内涵,管理难度、强度非同一般。在项目采购管理过程中,应注重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协调、风险控制、供应商管理以及采购策略的应用等几个管理的关键点,不断累积项目采购经验,提高采购专业的水平和层次,对工程项目的三大控制目标(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控制,从而有效提升EPC项目整体管理的能力。通过本人参与项目的部分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4.1 强化沟通、协调,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EPC项目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一般采取“强矩阵”管理模式,协调的内部和外部部门非常多,也需要各方面强力配合才能实现采购的高效,对采购过程中发现的或可预见的问题,采取多套方案,以利于项目顺利的实施。对专业问题处理多听取设计专业人员意见;对采购管理方面的问题多听取经验丰富的采购同事和领导建议;对重大的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的问题,通报项目经理,必要时,邀请业主方、公司高管、项目经理、技术专家、费用进度控制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安装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相关第三方(质监站、安环管理部门、相关供应商等)参加,一起协商、讨论给出合理方案。 4.2 熟悉法规,针对不同性质项目,不同类别设备、材料,不同时期需求采取与之对应的,切实可行的采购方式和策略 化工项目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工艺技术复杂,很多项目需要国家审批、核准或备案,还有很大一部分为国家投资,需要公开招投标,这就要求项目相关人员熟悉法律法规。对采购管理人员而言,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采取与项目相适应的采购方式和策略,本文讨论的主要以“国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招标的项目”为例,如牵涉到公开招投标和邀请招标,笔者推荐熟悉招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等,可以通过相关教材、资料的学习,掌握不同采购方式。 对长周期、关键类设备,一般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给出了相应数据,满足采购询价和订货要求,但部分EPC项目在总承包合同签订后方开始实施,这类设备是采购中的重中之重,是总进度计划的关键路线,必须采取多项计划和措施以满足项目进度要求,进而保证项目总体计划的实施。 在项目采购开始前,需对不同设备、材料,不同时期现场需求,历来采购过程中常见的疑难杂症制定相关保证措施,以不影响项目进度为底线,以不超过采购预算为基准,注重现场协调,减少矛盾,实现采购预期目标。 4.3 完善供应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供应商是采购设备材料的来源,“好”的供应商,将减少项目中80%的协调工作,可见,供应商管理多么重要。EPC项目采购工作的性质赋予了我们要花更多的力气对供应商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首先,供应商入网资质、资格的审查,保证进入公司大名单的供应商是符合公司经营范围内项目要求,接受企业文化,在相关项目中有较丰富业绩,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企业信誉良好的公司。其次,建立公开、透明的考核机制,量化考核方法,注重项目配合度、商品质量、商品价格、交货情况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用于评价供应商综合素质的优劣。通过考核结果衡量供应商。再次,构建与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供应商应实行分类管理,确保采购质量。最后,建立动态管理和意见反馈机制,对不符合评审或复评要求的供应商坚决剔除,但同时要尊重供应商意见,给予合理解释,消去误会。 项目结束后,给予相关供应商进行评审,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供应商管理人员,按程序进行相关调整。同时,每年进行一次集中评审,保证“供应商库”质量,将更新后的供应商发相关人员,实现供应商资源共享。 4.4 廉洁奉公,洁身自好 对EPC工程公司来说,采购部均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部门,采购人员必须廉洁奉公,洁身自好,虽然,每个公司均建立了比较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行为,但制度终究是人制定的,要实现采购岗位职责,必须以自控为主,管理为辅。 5 结语 由于化工EPC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参与方众多、交叉性强、环境影响大,EPC总承包方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要真正做好EPC项目,需要在项目内部和项目外部均齐心协力,以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具体到采购管理中,应强化进度控制、质量管理、信息沟通和细节管理。由于管理本身具有动态性,计划随着外界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要求快速反应,灵活应对,增强风险预见与控制能力,减少纠纷,保证采购完整流畅进行。 如今,EPC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已积累了大量经验,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占总投资60%~80%左右的设备、材料采购管理尤为重要。因而,强化采购管理,对采购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EPC项目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浅析如何加强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确保合理合规的几点建议 [摘要]经济一体化、信息高速化是当今时代的特点,对于企业而言,竞争压力巨大,产业之间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十分狭小。成本控制在企业战略经营中地位明显。而采购直接关系到成本的控制,尤其是对于国际大型企业而言,战略采购已经成为加强企业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优化对供应商的选择、管理,逐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石化项目 采购 要点 建议 石化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要保证所有进入工程项目的物资都是合格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项目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工程物资供应的计划、采购、订货、运输、检验、保管和发放工作。采购是一个工程项目开展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的业务资金支出在总资金中的比例超过60%,采购环节的开展对于工程的整体开展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意义,采购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的基础。采购的开展效率对于工程成本控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采购这一环节的工作也能最明显的反映出企业内部的廉政管理。文章从采购管理的角度,分析采购物资管理在石油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1石化工程项目中采购管理的关键 (1)在石化工程成本中,机械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同样也在采购资金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用于采购机械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的费用通常情况下会占到投入资金总额的5%到70%; (2)在石化工程项目中,采购期间一般较长。从刚开始的采购方案实际直到石化工程项目完全投入使用,通常情况下需要3年到5年的时间; (3)在石化工程项目中,采购货物供应也许较长的时间。重要的设备从订货到最终货物供应时间通常会达到一年之久,甚至会超过一年半的时间; (4)石化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工作,会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采购人员素质、技能水平、空间位置、以及经济市场等问题都会对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作用。 (5)采购方法包括定量采购、定期采购和精益采购三种方式。这几种方法,需要灵活选择使用。2石化工程项目采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在石化工程项目中,采购环节是非常系统繁杂的工作过程,想要获得良好的采购管理效果就应重点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2.1采购工作流程的合理化 项目开工之前,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策划和采购流程,来指导整个项目的采购工作。具体采购工作流程如下:构建组织一调研市场和分析需求一确定采购策略一编制采购计划一接收请购文件一分类整理请购书一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一招标或询价一报价评审或评标定标一召开供应商协调会一签订采购合同一调整采购计划一催交、检验、包装及一现场交接一资料归档一采购总结。 2.2做好采购工作流程中各阶段的工作 在采购工作流程中,采购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环节需要关注。在准备阶段,建立组织和调研市场是最为关键的。只有搭建高效的组织构架,配置合适的采购人员,才能发挥组织个体的能动性,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在实施阶段,建立合格供应商的评审机制,在评审中重视实地调研和行业经营业绩十分重要。只有把拥有真实业绩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序列中,才能保证后续的招标或询价工作有落脚点。在收尾阶段,设备、材料现场交接时关键,严格的交接程序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为工作整改保留有合适的时间。 2.3加强全流程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采购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项目采购不同于日常的采购,项目采购不仅重视单一货物的采购价格,而且更加重视采购整体的采购成本和预期的采购效益,也就是项目采购更加重视设备体系的同一性,重视供应商的实力,重视产品质量控制能力、重视采购货物的交货进度和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价值,强调所采购货物在生产装置中长期的使用成本最低和可能产生的效益最大。这样,项目采购的成本控制更加强调全流程成本控制。 3全流程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3.1实施项目预算制 在项目采购开展之前,市场部门通过对所要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的市场行情进行调研,或者对类似设备的构成成本进行分解分析,形成设备和材料的预计采购价格。采购部门在实际进行采购时,汇总分析实际进行的招标或询价中收集到的货物的价格。通过相互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或改进的措施。通过采购价格预测算控制,控制采购成本在合理范围内浮动,有效控制成本的无序增长。此外,通过对项目资金支付建立预算制度,控制资金的支付进度和总支付金额,可以有效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3.2建立市场信息跟踪机制 项目采购因为采购时间跨度大,建立健全的市场信息汇总分析机制,全面熟悉市场和深入分析市场走势,为相关采购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不论是传统的采购方式,还是现代的采购活动,决定采购成本的要素中,价格问题是核心问题。从经济理论上讲,商品价格是对商品质量的间接反映。商品价格越高,说明商品质量越好,相对而言,购买量减少。但是,我们知道,商品价格是由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波动两方面影响。而在商业项目采购中,考虑的不单是价格问题,还包括供应商整体的信誉和服务水平。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在价格上与供应商谈判,灵活通过报价、招标寻求供应商、建立长久合作机制、批量购买等方式降低购买价格;另一方面,及时询价,做好产品市场调研,力求做到价格与价值相统一。 3.3加强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 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成本控制的原则。在进行工程项目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对工程所用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明确工程开展所需,利用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采购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在采购工作的开展时期,要加大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力度,关注工程所需重点设备的生产与制造,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工程开展的要求,从根本上保使设备质量得到保障,避免投入使用之后因为故障维修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在工程项目开展的最后阶段,要注意设备在工程现场的交接工作。严谨的设备交接能够及时的反映出存在的问题,确保充足的时间用来解决问题。对生产所余存的原材料要正确的处理,避免采购环节带来的成本上升。经过工程开展过程中系统化的成本控制,达到减少工程总投入资金的目的。 4选择技术实力雄厚和管理规范的供应商 注重供应商的选取以及管理对于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供应商的对于所采购货品的质量、效率以及成本的掌控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确合理的供应商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从实力、规模、以及规范程度等方面综合考量,并以双方利益为前提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这样一来企业能够创造更佳的采购效率。所以在确定供应商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从各个渠道采集关于供应商的信息,同时进行整理归类; (2)对于关键物品的供应商,要到商家内部实地调查,并注意与供货商的想法沟通: (3)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审核制度,明确供应商决定流程以及准则; (4)和优秀的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规划适合的供应商需求方案。 6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奖励制度对采购管理工作的意义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明确采购环节绩效评判的准则; (2)注重采购工作实践环节的表现; (3)将采购环节对供应商实施的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标准; (4)系统的评定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对投入资金的掌控; (5)加大对负责采购的员工有关绩效考核知识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使采购工作效率的评测更加系统化,看到工作开展中的不足,并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予以及时的弥补。 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同样也能促进采购管理工作更加有序高效的进行,奖励制度可以使采购管理工作者和采购人员之间彼此信任,激发采购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采购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避免因采购人员疏忽带来的损失等问题。在对采购人员的工作开展进行公平的评测之后,肯定采购人员所带来的企业效益,同时对采购人员工作的开展过程也要给予多加的重视,综合的考评采购人员所做贡献,并实施系统的奖励政策,培养企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忠诚度。项目采购活动需要根据需求定,物料需求计划的应用,采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手段,做出计划。与传统采购管理相比,对采购部门可以及时确定物料需求信息、增加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功能,采购过程明确而高效。在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不仅能够更好的激发采购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增强采购人员对企业的责任心,能够以公司利益为前提注重投入资金的掌控力度,同时可以对采购环节的职务犯罪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6采购方法管理需考虑的问题 对于采购方法包括定量采购、定期采购和精益采购三种方式。这几种方法,需要灵活选择使用。所谓定量采购就是当企业外购物资库存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定量采购,只与库存量有关;定期采购是指每次采购时期固定,但采购量根据实际需求订货;而精益采购方式,通俗讲就是通过供应商方式采购,该方法是当今多数企业首选方法,简单高效,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信息,选择采购数量和时间,供应商的角色相当于企业的原始生产基地和仓库,问题在于如何选择与供货商的合作方式以及如何选择高品质的供应商。 7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和石化工程项目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科学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控制采购成本,这才是一个成熟企业应当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实施科学理性的项目采购管理,可以极大地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浅析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究 【摘要】相较于一般的产品而言,工程项目的周期更长,耗费的成本更大,要在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就需要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采购是工程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阐述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基本情况;注意事项;步骤;对策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项目采购管理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好坏和项目的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联系。所谓的采购管理并不是为了减少成本而降低工程的质量,而是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优化供货商的选择、提高自身的采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发展。 1、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进行完善,就需要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而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有着最为关键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项目采购主要包括如下管理模式:其一,承包商代购关键设备模式,这种模式的工程项目的关键设备由承包商按照业主要求进行采购,费用由业主进行支付,完成设备的采购之后,承包商收取采购服务费用。其二,项目管理承包商采购模式,业主聘请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管理承包,使其成为自身的代表或是延伸,负责采购相关工作。其三,自主采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业主一身两任,不但是投资主体,而且是管理主体。业主自己进行相关采购管理工作。其四,项目总承包建设模式,总承包模式主要包括设计、采购、执行等工作,我们也将其简称其为EPC模式,业主只需要负责采购监督和监察工作即可。 2、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 要想完成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就需要遵循如下的注意事项:其一,科学划分采购包,采购包的划分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该结合设备材料性质、供货商供应力等科学划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采购价格。其二,确定工程项目采办模式,为了更好地进行采办成本控制,应该根据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执行、设计等因素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采办模式。其三,依托项目内外环境。采购环境是进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客观存在,只有充分利用好采购环境,才能更好地进行采购成本控制。其四,建立整体成本控制观念,采购管理成本控制应该着眼于采购全流程成本控制,不应只针对于单一的采购货物、服务价格。其五,施行采购预算制,为了更好地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应该采用预算制,这样才能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降低采购成本。其六,优选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和调整是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旦在这个环节出错的话,将会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应该加强对供货商的考察、分析、比较,以确定最优的供货商。 3、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步骤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就需要明确工程项目控制的步骤,具体如下: 3.1成本控制对象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需要选择对项目成本影响最显著的目标对象,根据其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层次优化。成本控制人员需要详细了解采购成本的预算状况,对成本的构成进行透彻地分析,并分清这些费用中那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对费用的现实使用状况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采购成本的预算。 3.2成本计划的制定调整 要进行工程项目的执行,就需要消耗成本,在实际的工程中,成本控制存在较大可变性,执行状况对其有较大影响,为此,应该加强其根本计划的制定,并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市场材料价格等方面的数据,对计划进行科学地调整,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3.3采购方案的编制优化 采购方案对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成本控制的合理,就需要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采购方案并非仅仅以成本控制为目标,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质量、功能。真正优秀的采购方案不但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还能减少成本的支出。 3.4成本监督的动态细化 成本动态监督是保证项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只有根据成本控制的原则对成本支出进行分析、评估,才能找出那些不必要的开支。管理人员需要对市场上原材料的动态信息进行搜集、对比,对自身的采购数据进行修改,时刻调整采购计划,确保项目工程的正常进行。实际上,成本监督伴随着工程执行展开,在项目工程的逐个采购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的状况进行细致了解,确保采购支出在合理的范围内,使采购效率得以提升。 4、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对策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有了必要了解,掌握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理清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步骤。笔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水平,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1增强人员成本意识 控制人员在项目采购管理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采购成本控制水平,就需要对成本控制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对采购管理、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入地了解。只有提升了成本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才能根据市场的动态信息调整自身的采购成本计划与采购方案,对收集的市场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整理,在大量变化的市场信息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和管理。此外,为了紧跟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潮流,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质,使其掌握信息化的信息收集、处理、调控办法,制定科学的工程项目支出预算,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质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2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采购管理成本和实际的执行材料、设备的使用状况有直接联系,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员工工作态度、成本意识等对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很大影响,为此执行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惩罚机制,奖励那些节约资源的人员,对那些造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予以必要处罚,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够调动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得以加强。其二,改善运输方法,运输是采购重要的环节,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当前的运输环节进行优化,减少成本的支出。其三,减少项目所用材料的开支,一方面要确保材料的性价比,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边角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杜绝材料的浪费。其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使材料的使用效率得以提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五,降低机械设备损耗,管理人员采购或是租赁的时候,应该选择合理的设备或使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减少机械设备的损耗,降低维修与损坏造成的成本支出,提升工程的进度。其六,减少其他费用支出,除了如上几个方面的采购成本,还包括如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了解库存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物资,提高货物周转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只有优化这些方面的成本,才能更好地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4.3建立成本监督体系 为了更好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水平,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监督体系,施行动态全过程的监督,对涉及到采购管理的环节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在成本预算计划之内,确保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水平。一方面企业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信息采集联网系统,及时比对市场材料的价格,优化材料、设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流程和人员的管理,确保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效度。 5、总结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项目采购管理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好坏和项目的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联系。所谓的采购管理并不是为了减少成本而降低工程的质量,而是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优化供货商的选择、提高自身的采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阐述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发展。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 摘要:工程采购成本控制可以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管理,即通过加强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来实现预定的采购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本文介绍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分析研究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企业采购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相关企业的服务和物资交流,实现仪器、设备、生产资料等实现购置的活动,是项目执行的必须过程。在进行采购活动中所进行的相关计划、控制、协调、指导等管理工作,作为采购控制管理工作,是实现生产基础的重要过程,也是促进企业正常运营、快速发展的保证,良好的管理水平能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效益水平和企业的外在形象。采购者在采购过程中采用细化管理方式,合理采用成本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 1、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或各工程项目工作包的特点, 充分考虑成本控制、设计、施工等因素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而确定工程项目采办模式, 便于采买成本控制。 2、实施工程项目采购预算制, 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 能提高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优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 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项目采购成本目的。 3、供应商的优化选择和管理。工程项目前期供应商一旦选错, 将给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招投标尤其是国外设备招投标要特别慎重。可通过最大化使用本地资源, 降低工程项目采购成本。要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成本要加强供应商的管理, 对供应商的分包商也要加以控制, 对供应商的材料采购进行必要的控制。 4、合理划分采购包, 可通过批量方式降低采购价格。 5、充分利用好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 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6、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 应该关注的是整个工程项目流程中的成本降低, 是对总成本的控制, 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措施 1、严格规划采购流程 实行归口管理是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物资采购只有归口物资部门,才能为实现集中批量打下基础。反之,不实行归口管理,造成多头采购,必然形成管理混乱、成本失控的局面。科学的采购分工是实现批量采购、降低成本的基础。通过采购分工与招标认证相结合,并严格制定采购程序,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集中批量采购是实现降价节支的前提。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降低采购价格的前提。实行归口管理,集中批量采购是物资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前提。加强料源渠道管理是确保供应、降低价格的重要手段。买方市场为物资采购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另外还要继续开辟更优质的料源渠道,以形成渠道间的竞争扭转,为保证物资供应和降低采购成本创造条件。 2、Negotiation(谈判) 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的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议过程,这也是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需使用谈判的方式,通常所能期望达到价格降低的幅度约为3~5%。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成本分析,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等手法。 3、Target Costing(目标成本法)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在企业的五大致命过失(Five deadly business sins)一文中提到,企业的第三个致命过失是,定价受成本的驱动(cost-driven pricing)。大多数美国公司,以及几乎所有的欧洲公司,都是以成本加上利润率来制定产品的价格。然而,他们刚把产品推向市场,便不得不开始削减价格,重新设计那些花费太大的产品,并承担损失,而且,他们常常因为价格不正确,而不得不放弃一种很好的产品。产品的研发应以市场乐意支付的价格为前提,因此必须假设竞争者产品的上市价,然后再来制定公司产品的价格。由于定价受成本驱动的思考模式,使得美国民生电子业不复存在:另外,丰田和日产把德国的豪华型轿车挤出了美国市场,便是采用价格引导成本(price-driven costing)的结果。 4、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企业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降低采购成本为立足点,合理选择供应商,充分发挥创造性采购的作用。 (1)合理选择供应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采购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进货渠道多,价格差异大,质量难以控制,采购风险大等方面,这对企业采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必须转变原有的采购观念,根据供应商的数量,对供应商的了解程度,采购物品的特点,采购的规模以及采购的时间性要求等具体确定。选择企业非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商,凭经验采用直观判断法,一般采用采购成本比较法选择采购成本较低的供应商。 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求产品质量稳定,还有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管理质量。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估之后,应该对他们分别建立档案,便于对供应商分类管理。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动态的问题,就是不能给供应商固定级别,应该根据评估结果随时为供应商定级,成绩不好的供应商应该被淘汰。 (2)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持战略伙伴关系。供应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所以与供应商的关系要好好地维护,并建议一种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样企业能够最及时的得到最新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应对策略,提高经济效益,要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的供需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利用价格激励使供应链利润进行合理分配,有利于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的稳定。利用订单激励机制使供应商获得更多的订单,还有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和组织激励等激励机制。 5、加强采购环节管理 (1)严格制定相关采购制度,规范采购程序 以制度来约束采购人员的行为,以规范的采购程序来制约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实行动态轮岗制,并落实岗位职责;采购部主任、采购员、库房保管员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制》,成立由中心负责人担任组长,监督培训科、财务科、项目管理部组成价格质量监督小组,通过了解政策精神、定期市场调查、供货厂家考察等方式,形成可追溯体系货源,对供货物资价格和质量实行实时监控;严格采购、现场库房保管“三权分立”验收制度,防止以次充好,质次价高现象发生。 (2)实现采购效益最大化 为了实现采购效益最大化,管理者必须思考所可能的选择,是否有可能与在同一城市或地区的另一个经营单位进行合作采购,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竞争,但竞争却不能成为单位在采购过程中节省资金的障碍。大规模的采购既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单位需要的产品,还可以使供应商不必在同一个地区奔波太多,单位可以通过帮助供应商缩减成本来增强自身讨价还价的实力。买方如果采用有效的采购流程,卖方将会给予更优惠的价格,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涉及项目采购管理全过程, 既需要合格的采买人员, 也需要良好采购管理制度, 既需要适宜的方法与手段, 也需要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后续环节的纰漏,可能使在前环节的心血付诸东流, 在前环节的差错, 可能后续环节需付出成倍努力方能弥补, 只有每个采购管理人员自始至终不懈努力, 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总承包(EPC)项目采购管理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模式已经开始在国内大型项目建设中大量采用。项目采购管理是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项目采购管理几乎贯穿整个总承包工程的项目生命周期,项目采购管理模式直接影响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模式和项目合同类型,对项目整体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优化管理;经济效益;采购制度 一、采购制度的建立 1. 采购制度 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制度。采购制度应规定材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许可权、材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比如,可在采购制度中规定采购的物品要向供应商询价、列表比较、议价,然后选择供应商,并把所选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申购单上;还可规定超过一定金额的采购须附三个以上的书面报价及上级领导审批等,以供财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稽核。 2. 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 对企业的正式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要有资质证明材料、详细联系方式、地址、银行账号、供应商评价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等,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并设专人管理;同时要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指标,只有达到或超过评分标准者才能成为归档供应商。 3. 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 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材料建立价格档案,原则上,材料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否则要作出详细的说明。对于重点材料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成立价格评价组,收集供应价格资讯,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 4. 采购人员奖惩制度 对采购人员要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惩。制订材料标准采购价格,并同价格评价体系相结合,提出奖惩措施:对完成降低采购成本任务的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降低采购成本任务的人员,分析原因,确定惩罚措施。 二、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和手段 1. 选择付款条款 如果企业的资金充裕,或者银行利率较低,可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这样往往能带来较大的价格折扣;对于进口材料外汇币种的选择要和汇率走势相结合考虑。 2. 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 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求关系而变动,因此,采购人员应注意收集产品价格的历史走势并分析价格波动的原因,掌握价格变动的规律,把握好采购时机和采购制度,为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3. 以竞争招标的方式来牵制供应商 对于大宗物料采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竞争招标, 往往能通过供应商的相互比价,最终得到产品底线的价格。 4. 向制造商直接采购或结成同盟联合订购 向制造商直接订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制造商的技术服务、售后服务会更好。另外,有条件的几个同类采购单位可结成同盟联合订购,以解决单个采购单位订购数量小而得不到更多优惠的问题。 5. 充分调查采购市场和收集资讯 一个企业的采购管理要达到一定水平,应充分注意对采购市场的调查和资讯收集、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市场的状况和价格的走势,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三、供应商的管理 1. 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的选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以下是三组可供参考的依据。 第一组:能够按时交货,质量稳定可靠,价格合理,背景可靠,有良好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够根据采购方的需求做出调整,诚实守信,供货过程对采购方透明。 第二组:在财务、技术、生产方面具有长期的可行性;采购方能参与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初级阶段中;可以公开分享各部分在功能、装配和服务方面的需求信息,其中包括成本目标和质量目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整体绩效。 第三组: 正确的商业判断力和态度,为采购方所在的市场提供良好的跟踪记录,可靠的财政基础,与现代化设备相配套的技术能力,全面质量导向,成本有效管理,有效采购的获得和控制,高涨的职工士气,有效的物流安排,良好的客户服务态度。除此之外,选择供应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地理位置,很多时候,即使价格偏高,也要倾向选择当地的供货源。这是因为:本地供应商的运输成本会比较低,对本地供应商容易了解得更全面,也方便随时对该供应商进行探访,双方沟通更方便,沟通成本也更低,交货可以更快,当出现某些紧急需求的时候,也可以较容易应付。 2. 供应商的评估 对供应商的评估必须成立评选小组,确定科学、合理和系统的评审项目,一般包括对经营状况、企业资信、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品质性能、管理绩效等指标进行评审,把合格厂商按A(最好),B(良好),C(较好),D(一般) 分级建立档案。每年要重审评估一次,从管理水平、技术服务、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产品价格、产品可靠性、交货周期、售后服务、现场配合主动性、项目经理综合印象等按得分高低重新划分调整,进行动态管理,没有终身制,把供应商开发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采购环境的最佳选择。 3. 确定一家或多家供应商及合同份额的分割模式 选择信誉佳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合同,不仅能保证供货质量、及时交货,还可得到其付款条件及价格的关照,采用一家供应商供货,因为规模优势容易得到折扣,但也有由于没有竞争力不利于采购价格的降低、不利于供应商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弊端。 四、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 1. 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即将各部门的采购需求集中起来,以较大的采购量作为砝码来得到较好的数量折扣价格。随着采购量的加大,可由向批发商购买, 改为直接向制造商购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 2. 材料标准化 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能标准化的尽量标准化, 能采用通用部件的尽量使用通用部件。 3. 价格与成本分析 价格与成本分析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可以通过参观供应商的设施,观察并适当提问以获得更多有用的资料,甚至为了合作, 明确要求供应商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以估算供应商的成本,与供应商一起寻求降低大宗材料成本的途径,从而降低自己企业的采购成本。 4. 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 市场的性质问题,是很多采购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买主倾向于多家采购以获得更优惠的承诺;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买主倾向于一家采购以获得规模优势。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不是绝对的,不仅大环境会变,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或一个更细分的市场内, 小环境也会变,所以采购经理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分析和把握。 5. 哪些是最重要的采购资源 大部分的生产性工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采购品种,它们的品种数目可能只占总品种数目的10%以下, 但却占采购总成本的70%以上,对这些采购品种要重点控制。 6.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 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要明确我方与竞争对手相比的成本态势如何,我方的优势在哪里,对手的优势在哪里,优势和劣势的根源是什么,是源自于我方与竞争对手战略上的差异,还是源自于各自所处的不同环境,或是企业内部结构、技术、管理等一系列原因。然后从消除劣势,保持优势入手,制订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的策略,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找到努力的方向,在竞争中保持先机。 7. 寻找上游供应商 寻找上游供应商来降低采购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战略采购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最优的资源,还能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8. 优化采购流程 货比三家引入竞争,发挥公开招标中供应商间的博弈机制,选择最符合自身成本和利益需求的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方式降低采购处理成本(交通、通讯、运输等费用);通过批量计算, 合理安排采购频率和批量,降低采购费用和仓储成本;对供应商的服务进行“菜单式”购买,企业可以通过“菜单式”选择所需的产品及服务,往往这种办法更能有效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9.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考虑 在采购时, 也要充分考虑未来储运成本、维修成本、养护成本、消耗品补充成本、管理费用、产品更新换代、报废处置成本等,进行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这是技术含量更高的一种战略采购,是整体采购优化的充分体现。 总之,采购管理是关系到工程总承包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总承包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合理采购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石化工程建设中的工程质量、建设项目的成本及日常的安全生产都与采购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安全采购、及时采购和经济采购的基本目标,需要对工程项目采购环节加强管理与监督。本文提出了石化工程项目采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合多年采购管理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加强石化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监管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石化工程项目 采购管理 成本控制 一、前言 物资采购管理包括物资从计划开始到进场及应用等全过程。为保证所有进入工程项目的物资都是合格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项目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工程物资供应的计划、采购、订货、运输、检验、保管和发放工作。采购业务在工程项目总支出中占有60%以上的份额,采购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采购作为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其工作效率对工程进度和项目成本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采购还是廉政建设的重点环节。文章从甲方单位的角度,分析甲供物资在石油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二、采购管理在石化工程项目中的要点分析 1.设备和材料采购资金占用量大。其采购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一般在5~70%; 2.采购工作时间跨度大。从初步设计到项目最终全部交付投用,一般都在3~5年; 3.采购供货周期长。其关键设备的供货周期常常会超过12个,甚至达到18个月; 4.采购管理的制约因素多。涉及人员素质、技术标准、地域空间、宏观经济走势、企业微观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 三、石化工程项目采购应重视的几方面工作 石化工程项目采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要做好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至少应当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采购工作流程的合理化 石化工程项目采购与所有的工程项目采购工作一样,按照工作开展次序可以划分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但在各个阶段应根据石化行业的特点对工作流程进行再确定。在准备阶段应该包括:构建组织、调研市场(材料供应市场、设备供应市场)、分析需求、确立采购策略和编制采购计划。在实施阶段应该包括:接收请购书、分类整理请购书、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分类整理汇总)、招标或询价、报价评审或评标定标、召开供应商协调会、签订采购合同、调整采购计划、催交、检验、包装及运输等。收尾阶段应该包括:设备、材料现场交接,采购合同资料的归档和采购总结。项目开工之前,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策划和采购流程,来指导整个项目的采购工作。具体采购工作流程如下: 构建组织调研市场和分析需求确定采购策略编制采购计划接收请购文件分类整理请购书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分类整理汇总)招标或询价报价评审或评标定标召开供应商协调会签订采购合同调整采购计划催交、检验、包装及现场交接资料归档采购总结。 2.做好采购工作流程中各阶段的工作 在采购工作流程中,采购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环节需要关注。在准备阶段,建立组织和调研市场是最为关键的。只有搭建高效的组织构架,配置合适的采购人员,才能发挥组织个体的能动性,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在实施阶段,建立合格供应商的评审机制,在评审中重视实地调研和行业经营业绩十分重要。只有把拥有真实业绩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序列中,才能保证后续的招标或询价工作有落脚点。在收尾阶段,设备、材料现场交接时关键,严格的交接程序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为工作整改保留有合适的时间。 3.加强全流程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采购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项目采购不同于日常的采购,项目采购不仅重视单一货物的采购价格,而且更加重视采购整体的采购成本和预期的采购效益,也就是项目采购更加重视设备体系的同一性,重视供应商的实力,重视产品质量控制能力、重视采购货物的交货进度和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价值,强调所采购货物在生产装置中长期的使用成本最低和可能产生的效益最大。这样,项目采购的成本控制更加强调全流程成本控制。 全流程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有: 3.1实施项目预算制 在项目采购开展之前,市场部门通过对所要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的市场行情进行调研,或者对类似设备的构成成本进行分解分析,形成设备和材料的预计采购价格。由预算部门汇总成设备或材料采购的预算价格。采购部门在实际进行采购时,汇总分析实际进行的招标或询价中收集到的货物的价格。通过相互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或改进的措施。通过采购价格预测算控制,控制采购成本在合理范围内浮动,有效控制成本的无序增长。 此外,通过对项目资金支付建立预算制度,控制资金的支付进度和总支付金额,可以有效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3.2建立市场信息跟踪机制 项目采购因为采购时间跨度大,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对项目采购工作有重大的影响。建立健全的市场信息汇总分析机制,全面熟悉市场和深入分析市场走势,为相关采购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并通过选择合适的采购时间点来降低采购成本。 3.3加强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 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在项目设计环节,严格控制设备、材料的选型,强化数据符合和选型标准化。通过设计优化控制采购成本的增加。在项目采购实施阶段,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加强对关键设备的制造质量监控,提高产品的内在和外在质量,降低未来的维修成本。在项目收尾阶段,做好设备的现场交接。严格的交接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为整改保留有合适的时间。对多余的材料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减少采购浪费。通过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有效降低采购的整体成本。 3.4加强供应商制造进度和质量控制 设备的制造进度,特别是关键设备的制造进度通常决定着整体项目的建设和安装进度。而设备的制造质量则决定着未来装置能否连续、稳定和安全运转。定期对所订购设备的制造进度和制造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督促和检查,可以有效促进供应商改进对产品制造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 4.选择技术实力雄厚和管理规范的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是采购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供应商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采购货物的质量、进度,对控制采购成本,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选择技术实力雄厚和管理规范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拥有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选择供应商,应做好以下几点: 4.1做好供应商信息的广泛收集,并分类处理; 4.2实地调研重要供应商,加强前期沟通和交流; 4.3建立合格供应商评审机制; 4.4建立规范的供应商选择程序和标准; 4.5合理确定供应商数量; 4.6建立与供应商长期合作机制。 四、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在采购管理中的重要性 有效的采购绩效考评机制主要包括:(1)建立采购绩效测量标准;(2)重视具体采购的业务贡献;(3)关注采购中对供应商管理的绩效;(4)全面评价采购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贡献;(5)强化提高采购人员绩效的培训。 在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建立有效的采购绩效考评机制,可以全面考核和评价采购绩效,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确定改进的措施。 采购激励机制主要是:建立与采购员的互信,提升采购员工作积极性,降低采购员的职务风险。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形成对采购员一致性行为的判断,在对采购员的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此外,对评价优秀的采购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激励,提升组织内部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既可以全面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关注采购成本控制,并能够有效降低采购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五、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和石化工程项目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实施科学理性的项目采购管理,可以极大地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关于外包项目采购管理的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许多企业在想方设法的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外包项目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制作模式渐渐发展起来。但由于外包项目是刚刚产生的新的发展模式,在其运营和管理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慢慢改进。将主要针对外包项目的采购管理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外包项目 采购管理 探究 我们大部分人对刚刚兴起的外包项目或许还不是十分的了解,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外包项目就是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确保企业核心的工作,将企业的部分不属于核心工作的业务交给其他的更权威的组织或机构来完成。采用外包的形式不仅可以让企业集中力量研究发展企业的最关键的业务,还可以有利于企业吸收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还可以让企业和为外包项目提供服务的组织或机构取得互利共赢的效果。但要想充分发挥外包项目的优势,我们首先应该学习怎样做好外包项目的采购管理的工作。下面我们将主要探讨分析外包项目采购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外包项目采购管理的内容 外包项目采购管理对我们的外包项目完成到最好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实施起来过程也很繁琐。如果要想真正的学好外包项目的采购管理,我们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分析研究它的方方面面。 (一)编制一份合理的科学的采购计划 制定一份内容清晰明了、包括采购费用和耗资情况的详细的计划书是外包项目采购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开始的工作。虽然编制计划书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却会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节省很多时间。采购计划是我们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是采购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必备法宝之一。采购计划的内容也十分复杂,规范规定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漏掉,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外包项目采购管理工作的进展。 (二)树立外包项目采购的成本意识 外包项目采购会花费大量的成本,在采购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性价比最高、注重公司成本和项目成本以及避免无辜花费的原则,凭借高效的速度、优良的产品、良好的服务等一系列的有利条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好的效果,以此来赢得信赖、获得口碑。 (三)挑选最符合外包项目管理要求的组织或机构来管理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外包项目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供应商是外包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和合作伙伴,供应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后续工作的执行成效。一个优秀的供应商应该是可以和我们共同享用资源、共同承担风险,最终合作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群体。所以,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是应该谨慎小心,多多征求他人的意见,以便于帮助我们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外界环境因素 外包项目的外界环境对外包项目采购计划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外界有利条件,促进我们采购计划的开展。 (五)建立完善的采购异样检查机制 异样是指采购的数量或花费金额超过预期的情况。如果我们建立完善的采购异样检查机制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错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二、外包项目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外包项目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外包项目采购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这许许多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将会一条一条的具体分析影响外包项目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一)过分强调技术,忽略管理 现在的许多外包项目在采购阶段制定采购计划时编制的既有项目指导书过分强调对于所需科学技术的要求,反而忽略了规范的外包项目管理要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外包项目的执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无法确定的问题,给工作的顺利开展添加了许许多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时还会造成取得的最终效果完全不符合我们的要求的严重后果。 (二)采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和产品质量无法同时达到最优 外包项目在采购的具体开展阶段所采用的采购方式有时虽然花费较低,但是最终取得的效果往往不符合我们最初的要求;另一方面,有时为了取得我们理想中的效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而这巨额费用往往会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费用。综上所述,外包项目在采购过程中的费用与质量是很难平衡的,我们需要绞尽脑汁,尽我们所能采取一个最优方案,争取用较低的费用产出质量较好且符合生产使用要求的产品。 (三)缺乏完善的评价系统 外包项目在具体的开展运作过程中不具备完善的、多方式的关于项目供应商的评价系统。评价系统的缺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应商的产品的完成质量。因为如果具备相关的完善的评价系统,当产品质量不符合我们要求时,我们可以给与差评。而评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供应商的形象,为了不影响自身的发展,供应商会自然而然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所以说,完善的评价系统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进而维护好企业的经济利益。 (四)合同不符合外包项目在合同方面的管理要求 目前,由于外包项目发展的不够完善,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签订的一些合同并不完全符合外包项目在采购管理方面的要求,有的合同内容基本与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无关,有的合同甚至还会存在着很明显的本质性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被忽略,在有些情况下会严重损害到自身企业的利益和进一步更好地发展,严重时还会将自己的企业打击的一败涂地,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加以改正。 三、外包项目采购管理方面的改进措施 (一)强调技术与管理同样重要 在外包项目采购过程中指定采购计划是要注意技术和管理同样重要。只有在制定计划时注意了管理在采购过程中的作用,才能让我们的采购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避免许许多多的问题,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而促进我们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如果只有过硬的技术,缺乏有序的管理体制,我们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将会非常容易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影响我们的工作进展,严重时还会可能阻碍我们的 进一步的发展。 (二)尽量平衡费用与质量的关系 在众多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如果想外包项目在采购过程中的费用与质量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为了企业的进一步的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尽可能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思广益,最终想出一个最优的采购方案。因为当外包项目采购过程中的费用与质量取得平衡时,不但可以大大的减少采购费用,还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最终达到我们最初的想象的效果,从而促进企业与供应商的发展,最终合作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 完善的评价系统是保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因为评价系统可以直接展示出客户对供应商的评价,而评价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供应商的形象。广大的供应商要想进一步发展,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维护好自己的形象。所以评价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监督供应商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维护了众多企业的利益。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考虑,我们可以认为完善的评价系统为众多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 (四)签订完全符合要求的合同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熔炉,其复杂程度远远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这复杂的大熔炉中,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参与什么样的工作,在制定和签订合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规范办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规范合法的合同将会成为我们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重要依据和最有力的法宝。所以,对我们来说,完善外包项目采购管理合同已经迫在眉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所能,加快外包项目采购管理合同的完善速度,促进外包项目在采购管理方面的快速有序的发展。 四、结束语 外包项目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兴形式。由于外包项目发展时间比较短暂,在很多方面仍然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尤其是在采购方面。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仔细学习外包项目的采购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外包项目的采购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备受广大企业管理人员的关注,其内容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但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外包项目的采购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需要尽我们一己之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思考一个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改善外包项目的采购管理方面的缺陷,让外包项目的采购能够不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争取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项目采购管理 任何项目的执行都离不开采购活动,如工程项目需要采购承包商来提供施工服务;技术援助项目需要聘请咨询专家,水利项目需要得到钢材、水泥及其他排水设备;科研项目需要通过采购研究专家来完成科研活动,这些项目投入物是通过采购获得的。因此采购工作是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关键环节。采购管理成功与否是一个项目实施成败的决定因素,如果采购管理不当可能会出现设备、材料的质量问题,使成本上升,最终导致项目的不成功。项目成功的基础是需要的合格的承包商,优良的原材料、设备等,这些都是通过采购获得的,项目的成本构成中,承包商费用、原材料、设备仪器等占绝大部分,只有控制采购成本,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才能体现。 一、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采购工作是项目执行中的关键环节并构成项目执行的主要内容,采购工作能否经济有效地进行,不仅 影响着项目成本,而且也关系着项目预期效益能否充分发挥。 (2) 采购管理对项目总成本有重要的影响。据统计,采购支出要占到整个项目投资的60%以上。项目采购工作涉及巨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招投标又充满商业竞争,是一个市场竞争的过程, 不是简单地买卖。如果没有严密而规范化的程序与制度,就会给贪污、贿赂、欺诈行为等严重浪费现象提供滋生的土壤,给项目的执行带来危害。采购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招标法》的规定开展,在讲求经济和效率的同时,增加透明度,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原则、经济有效、机会平等,严格按事先公布的标准进行评标,并切实执行““反腐败、反欺诈”行为的规定,必能从制度上最大限度的防止贪污受贿、欺诈和浪费等腐败现象的发生,控制项目实施成本,提高项目管理经济效益。 (3) 通过采购管理能够提高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保证项目性能,采购工作要同时兼顾经济性和有效 性两个方面,要使这两各方面有机地和完善地结合,也就是使采购的货物或工程,既要费用低、质量高,又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尽早完成,避免或减少延误。认真遵循这些原则,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促进或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如期完成。 项目的实施,包括所需货物和土建工程的采购,需要讲究经济效益和效率性,采购是项目实施或执行阶段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的内容,这里对采购的经济性和效率性特别予以强调。采购要在经济上有效,也就是说所采购的工程、货物、服务应具有优良的质量,以及在合理的、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采购,以满足项目工期的要求。 二、项目采购管理中的有关角色 项目的采购管理可以说是项目管理组织在采购项目所需要产品(或服务)中所开展的管理活动,是项目管理中九大任务之一,属于服务管理的范畴。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利益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互动,他们是项目业主、项目组织(包括承包商或项目业主组织内部的项目团队)、资源供应商以及项目的分包商。项目业主一般是项目的发起方、出资方,是项目最终成果的所有者或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是项目资源的购买者。承包商或项目团队是项目业主的方,对项目业主负责,为了完成项目目标必须管理好采购任务,然后从项目业主那里获得补偿。资源供应商是为项目组织提供项目所需资源的工商企业组织,直接与承包商或项目团队交易,满足项目的资源需求。当项目组织缺少某种专业人才或资源去完成某些项目任务时,他们可能会雇佣分包商(或专业技术顾问)来实施这些任务。分包商可以直接对项目组织负责,也可以直接对项目业主负责,他们从项目组织或项目业主那里获得劳动报酬。项目业主与项目组织,项目组织与分包商和供应商,项目业主与分包商和供应商都会有委托关系,项目组织与资源供应商之间则是产品买卖关系,或是采购关系。在项目管理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这种资源采购关系,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项目采购管理中,这四个主要角色之间的有效的沟通,积极地互动可以使项目管理获得成功,反之就会发生项目因为资源不到位而产生实施进度受阻或项目失败的风险。在实际的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计划和采购工作主要是由负责项目实施的承包商或项目团队开展和主持的,项目业主直接进行采购的情况是很少的,因为项目组织是资源的直接需求和使用者,最清楚项目各个阶段的具体资源需求。 三、 项目的采购是一项很复杂的过程,不但应遵循一定的采购程序、原则、更重要的是,项目组织及其人。 在实施项目采购前必须清楚地知道所需采购的货物或服务的各种类别、性能规格、质量要求和数量等,必须了解并熟悉国内、国际市场的价格和供求情况、所需货物或服务的供求来源。这些准备都要在采购实施之前完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采购工作的拖延、采购预算超支、不能采购到满意的或适用的货物或服务,而造成项目的损失,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完成。做到这些准备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技术研究过程,涉及到许多的知识和经验问题。 (1)做好项目设计是采购的先决条。一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决定所需采购的内容、方式和资金,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固然有很多益处,如果产品或服务不能配套,必然很难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作用,还 应考虑到项目的技术和劳动力密集程度,项目使用者的技术能力、素质。 (2)应考虑到采购项目技术要求的高低会影响供货一方的竞争性技术参数要求过高,一般投标人望而生畏,有条件参加投标的承包商不多,结果就会削弱投标的竞争性,就有可能价格得以抬高。反之,如果要求过低,潜在的承包商多、面广,竞争性也会增大,会增加采购过程本身的管理工作量、费用延长时间,因此合理设计项目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提工作,项目的技术水平应选定在什么等级上,应根据具体项目的目标而定,项目所需要的技术水平在项目计划和规划时就应慎重选定,务求以最低成本取得最佳效益,然后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步编制和完善采购计划 (3)熟悉市场情况 掌握有关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的市场信息。缺乏相关的市场信息,或者市场信息不完善,采购中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判断,以致采取不恰当的采购方法,或在编制预算时做出错误的估算,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①建立长期稳定的合格供应商档案系统,以便需要时就能随时提出不同的供应商所能供应的货物的规格性能及其可靠性的相关信息,档案中应该包括所有供应商的注册资金、经营范围、资质证书、售后服务、地址、通讯、经营历史、合作情况等信息。 ②建立同一类货物的价格目录,以便采购者能利用竞争性价格得到好处,比如商业折扣 ③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价格走势,做出预测,使采购者在制定采购计划、决定如何捆包即采取何种采购模式时,能有比较可靠的依据作为参考 ④估计项目所需货物的时间表,那种货物什么时候需要到货、检验、入库手续等项目组织不大可能全面掌握所需货物及服务在国际及国内市场上的供求情况和各承包商(或供应商)的产品性能规格及其价格等信息。这一任务要求项目组织、业主、采购机构通力合作来承担,采购机构尤其应该重视调查和市场信息。必要时还需要聘请咨询专家来帮助制定采购计划,提供有关信息,直至参与采购全过程。 项目采购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涉及采购前准备,采购中控制,采购后跟踪等等,是项目正常开展的必不可少的服务性工作。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采购管理 摘要: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采购管理方面,出于人力资源的定位和运作成本的考量,应从公司自身管理出发,并在制度、流程管理,计划管理,价格、成本、合约管理,供应商管理,范本、档案和信息化管理五个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提升运作效率,节约建筑施工项目的采购成本。 关键词:小型房地产企业采购建筑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开发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元素。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国家各种政策和管理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20多年来,随着企业改制和经营责任的转变,大量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受到开发环境、人力资源和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应从公司自身管理出发,寻找符合社会进步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思路上转变和制度上规范,从粗犷式经营型管理转化为精细化的制度型管理。 1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的采购内涵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采购也属于采购范畴,但是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采购。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直都将属于采购范畴的工作内容分散于诸如前期、计划、工程、材料等部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所谓的采购是取用了采购含意中的部分内容。从管理和实际操作的过程来讲,会带来工作职能不清,工作范围重叠,工作过程推诿,工作效率降低等不利因素。 1.1采购的定义。 采购是指通过交换获取物料和服务的购买行为,为企业经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价格获取质量、数量合适的资源。 采购的目标是“为企业经营获取质量、数量合适的资源”;采购的手段是“通过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价格进行交换”。本文研究的采购管理,将针对“采购的手段”进行探讨。 1.2房地产企业采购的现状。(岗位和职能)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脱胎于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岗位的职能设置往往对应于政府管理部门。 在工作职能上,仅对实物的购买作为采购工作的主要目标;或局限于物料的获取,即建筑材料的购置。对于服务性资料和商品的获取,很多企业都未纳入采购管理,而将其功能分置于前期、计划等部门,完成诸如土地获取,工程设计、施工队伍的选择等。 这种采购方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情况下,适应当时的供需渠道和工作方式页而产生的。 1.3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采购的范畴。 实物物料的购买和服务的获取都是采购行为,都应纳入采购管理的范畴。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政府工作思路的转变以及企业的改制、上市和重组等变化,原先很多政府计划经济的工作方式,也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行为。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大潮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首先,实物物料和服务都是商品,都具备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体现了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其次,它们的有偿获取,都计划能为房地产企业带来利润。它们具备相同的价值属性。第三,它们可以通过相同或近似的方式获得,诸如拍卖、招投标等,这也都属于商品购买的形式。第四,它们的采购过程,其实也是经济合约的成立和履行过程。经过购买前的询价,成立合约,履行合约和支付报酬,完成合约等步骤来进行。第五,它们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来规范和完成。第六,它们都需要经过相同的评估、审核阶段,都可以建立相同性质的全过程的管理档案。 由于土地资源对房地产企业有着非常特殊的重要性,它的获取会由企业的决策部门直接制定方案和落实,一般不将其列入房地产企业采购管理范畴。 1.4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采购的本质。 就是对在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设计、施工和建筑材料供应单位,进行质量、价格和履约时间的比较,以达到最优化过程这一目标。 能向房地产企业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建设服务和建材供应; 通过合适的方法采购,使每一笔资金都获得最大化的价值; 进行精确地计划安排,使每一次提供的建设服务和建筑材料都能准时到位; 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体系的顺利运作; 在组织、人员、制度和流程方面提供管理上的保障,为采购服务。 1.5房地产企业采购的目标。 最终目标就是,用最优惠的成本,保证房地产企业建设项目及时、保质地完成计划进度,并顺利实现销售。 这一最终目标,是由完成一系列各项分列的采购任务来实现的。如各种施工队伍的选定,各类材料的购买,以及保障它们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他们能准时进入施工现场等。 2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项目采购管理 房地产企业的采购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者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并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协调团队的活动,达到获取高质、价优和准时的建筑施工服务或建筑材料供应的管理过程。 2.1制度、流程管理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精细的管理流程和严格的监督审核机制是保证工程项目按时完成的前提条件。 2.1.1健全的组织机构 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采购资金在开发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且由于人力资源匮乏,采购工作应使用直线制的组织形式,明确归属最高管理者直接管辖。并做好岗位和权限的设置,制订详细的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与权责划分表,建立严格的监督、审核审批机制和有效的绩效考核措施。 2.1.2明确的管理制度 制订、执行管理制度,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明确的管理制度是企业采购运作的行为准则。 2.1.3精细的管理流程 业务流程就是把一件工作的作业项目或工作环节清晰地表述出来的程序,重点是做好WBS(工作任务解构)。 2.1.4严格的监督、审核审批机制 企业的采购,根本上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涉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督、审核审批机制,才能尽量减少营私舞弊等恶劣事件的发生。 2.1.5科学的绩效考核 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强大武器,是采购行为充满活力的有力保证,是采购业绩获得提高的关键因素。 2.2计划管理 2.2.1了解政策、掌握规范。 房地产采购管理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政策法规。供货商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种建材必须要实行质量备案,进场也必须由相关单位确认。 2.2.2制定采购规则和模式。 制定采购规则和内容;确定采购模式。 2.2.3掌握进度、编制和申报采购计划 熟悉工程的进度要求,掌握现场的施工进度,提前编制和申报采购计划,展开相应的采购工作。 2.3价格、成本、合约管理 2.3.1看懂预算、了解产品 需要初步具备预算员的能力,了解各种预算和报价清单。能否参照定额,参照那种定额,独立费的确定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价格和成本。 2.3.2跟踪市场,理清价格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建材市场的价格行情随政策和国际环境等变化很大。企业需及时关注市场行情,扩大筛选范围,在保证施工计划进度的前提下购买到保质低价的建材。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浅析房地产企业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 摘要: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供应链管理,从而增强自身和整体竞争力。而采购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一环和供应价值链上的核心之一,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采购管理 供应链 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近几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好坏直接关系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的好坏和企业利润。但是我国工程项目传统的采购模式中存在许多不足,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 一、我国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管理现状 工程项目采购的流程不仅因企业而异,而且在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流程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采购来源、采购方式,以及采购对象等细节上。但总体上来说采购流程主要有以下几项: 1、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成以后,施工企业材料员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及项目材料清单,制定材料需求总计划和分计划报材料采购部门,并根据现场需求情况开具领料单。 2、材料采购员根据材料计划通过议标或公开招标确定供货单位。 3、确定供应商后双方签订采购合同,按合同约定,督促厂商按约定交货。货到工地甲方派代表或专业工程师到现场会同监理工程师、使用方人员验收货物的数量和质量。 4、供应商交货验收合格后,开具发票要求买方付款。采购部门核对发票内容后要填写挂账单,并转交财务部门。 5、财务部门根据转来的采购发票、仓库部门出具材料入库验收合格单及公司相关部门签发的付款申请单,审核无误后办理材料款挂账及付款手续。 二、我国工程项目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缺点: 1、典型的非对称信息博弈过程 传统采购活动的首要任务是选择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方为了能从多个具有竞争性供应商中选择最佳供应商,往往会保留部分私有信息,因为供应商得到的信息越多,供应商的竞争筹码越大,对采购方也不利。 2、验收检查时质量控制难度大 在传统采购模式中,要有效控制质量和交货期只能通过事后把关的方法。验收检验是采购部门一个重要的事后把关工作,且控制难度大。 3、供需关系竞争多于合作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是临时的短期合作,竞争多于合作。而且在公开招标中许多供货商都是通过降低投标价格中标,因而供货商为了眼前利益,降低产品质量,甚至会利用市场的突然变化和采购方暂时的困难要挟对方。 4、采购周期长,响应用户需求能力迟钝 一方面是由于采购提前期长,另一方面因为采购经过计划收集、公开招标等过程,因而采购期较长,而且由于供需双方合作的临时性,在项目出现变更材料增加或减少时,供应商不一定根据采购方的实际需求供货,而是要求按合同供货,并可能以此作为增加费用或谈判的筹码,且谈判过程将影响项目工期,如果重新采购将更加影响工程项目的工期。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策略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一个环节,采购管理将受制于工程项目供应链约束因素的制约,不仅包括工程项目内部供应链约束因素,还包括工程项目外部供应链约束因素。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如何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市场与复杂的、多变的供应市场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物流供应通道,以供应设备物资能够及时、准确满足客户需。 战略层面上的采购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供应链采购管理在从事外部资源管理时,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考虑如何选择供应商和与其建立什么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此解决采购技术层次上的问题,满足采购业的供应需求,摒弃那种为了生产供应需求寻找贸易伙伴的做、法。战略层面的采购管理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资源的集成 由于技术的进步、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能力很难参与市场竞争,这就需要工程项目采购管理通过资源集成,借助外部资源保持竞争优势。 (2)信息集成与共享 信息集成与共享是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先决条件,供应商的节点企业只有在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基础上,才能对变化的需求市场做出协调一致的快速反应。 (3)提升建筑企业核心业务能力 建筑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建筑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核心业务的开拓,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从外部获取资源并通过供应商介入工程项目的技术并发与设计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措施 1、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在这种关系之下,房地产企业与供应商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合作和信任。体现了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内部与项目之外的资源集成与优化的思想。合作关系对于采购中供需双方的作用表现在: (1)供应商方面 增加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的共同责任感和利益的分享:增加对未来需求的可预见性和可控能力,长期的合同关系使供应计划更加稳定;成功的客户有助于供应商的成功;高质量的产品增强了供应商的竞争力。 (2)采购企业方面 增加对采购业务的控制能力;通过长期的、有信任保证的订货合同保证了满足采购的要求;减少和消除了不必要的对进购产品的检查活动。降低采购费用,建立互惠互利的合同是巩固和发展供需合作关系的根本保证。 2、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维持机制 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经济利益的实体,在机会主义和短期行为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可能隐瞒信息,破坏供需合作关系,损坏伙伴企业的利益,从而为本企业赢取更大利益,因此,对采购管理应集中在买卖双方如何建立和维护互利合作关系上。 ①设计好的合作机制 当供应链上的两个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时,首先应设计并建立一个好的合作机制来约束和监督买卖双方的行为,奖励符合双方利益的积极合作行为,惩罚损害对方利益的隐瞒行为,使违约损失尽量变大,保证双方都能走到积极合作的轨道上来。 ②加快采购的周转率,推行准时(JIT)采购策略 ③实行多个项目的联合采购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可以应用于单个项目,而如果其应用在多个项目之中,则更能体现供应链管理思想潜在的价值。 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本文仅仅提出了采购管理的大概方法和相关措施,并没有对相关的手段和步骤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这只是对供应链环境下的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初步探讨。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工程量清单招标中暂估项目的设立和项目施工阶段暂估项目采购管理 摘要:在建设项目投资中,在实际项目实施阶段,结合实例,提出对招投标阶段中暂定项目的确定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暂估项目; 工程造价; 成本控制 建设项目投资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项目总承包招标阶段,由于设计深度不够、业主需求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不可能对工程的所有部分都做出足够详细的规定。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同样会出现很多的不可预见事件,因此,在项目的总承包招投标中,我们一般都会将部分材料、设备及专业工程在招标文件中作为暂估项目处理。 暂估项目保证了投标价组成和总投资构成的完整性,加快项目的进度。那么在招投标阶段如何设立暂估项目,以及在项目实施阶段如何确定暂估项目的采购事宜(采购流程、采购方式和过程管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想就此谈一下自己在实际工程中的一些操作方法与同行交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的规定,发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给定暂估价的材料、工程设备和专业工程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并达到规定的规模标准的,由发包人和承包人以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或分包人;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或未达到规定的规模标准的,应由承包人按“承包人提供的材料和工程设备”条款相关内容的约定提供;给定暂估价的专业工程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或未达到规定的规模标准的,由监理工程师(或造价工程师)按照“变更的估价原则”条款进行估价。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我们现在招标阶段设立暂估项目,一般都是根据累积的工程经验来判定,对进度影响较大或在项目造价中所占比例较高的设备及材料,或者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工程,在招标清单中,一般都会被列为暂估项目。 而在项目施工阶段,如何确定暂估项目,即确定采购流程、采购方式和过程管理等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三大控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无论暂估项目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暂估项目所占工程造价比例较大,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的; 在施工关键线路上的给定暂估的材料设备及专业工程,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 对工程质量、运营效果产生直接关联; 由于招标图与施工图之间存在的设计深度差异,有可能数量规格发生较大变化,使合同总价与结算总价产生较大差异。 由上可见,这些暂估项目有些是对工程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有些只是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的难度。那么仅就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项目来讲,在招标合同中给定的暂估项目,可以采用招投标或者乙供的方式来确定。究竟是采用甲方招标(甲供),甲乙双方联合招标(甲指乙办)还是乙供的方式,下面,我结合项目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 项目背景资料:某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公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3万平方米,包括室内外精装修工程。以下主要针对机电安装工程来说明暂估项目的造价管理方法。 在总包招投标的阶段,由于项目设计要求和图纸的深度有限,对办公楼的装饰标准,主要机电设备的档次品牌要求都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位,而整个项目周期又非常紧张,进而前期招标工作必须加快进行,为保证投标价组成和总投资构成的完整性,我们在招标文件的编制上,决定将这部分暂时不能明确具体要求的项目单列出来作为暂估项来考虑。 考虑到设立较多过多的暂估项目,虽然能加快了招投标的进度,使施工开工时间提前。但是,由于暂估项目过多,势必会导致投标报价中合同中竞争性项目的减少,大大增加了今后中标合同总价与工程实际结算总价存在较大差异的风险,同时,增加了投资控制过程中不确定价格控制的难度,不可避免的为将来的合同管理及造价控制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与建设方充分沟通后,并结合我们多年招投标及投资控制方面的实际经验,在施工总包招标文件中,我们将暂估项目分以下两类情况考虑: 对项目造价影响较大的主要机电设备,如电梯设备、应急发电机组、变配电设备、空调机组、水泵等大型设备; 对项目造价影响较大的主要机电材料:卫生洁具、密集型母线槽、电线电缆、灯具、线槽桥架、空调末端等。 在明确了暂估项目的类别后,我司在招标文件中针对暂估项目做了一些进一步的补充约定,划分了合同中总分包的工作界面:包括总包必须完成的工作、必须配合其他分包的工作计划和内容和必须交付的工作内容等。同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凡是需要总包配合的暂估项目,都要求投标单位在投标文件中明确总包收取配合费的计算方法:如总包服务费、采购保管费、运输卸货费的计算方式和具体费率等。以保证项目的后续工作能够公平、公开、公证的进行,同事减少将来甲乙双方的纠纷。 在总包招标完成之后,随着建设项目的开展,工程进度的推进,所有的暂估项目的确定都将逐步展开。由于确定的总包合同中,存在较多的暂估项目,均以非竞争的形式存在,为了力求暂估项目的确定符合业主要求和设计要求,避免设备材料选择的随意性,采购进度和供货周期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保证工程进度的有序进行,也要避免出现仅仅是为了完成走程序。建设方与我们在与总承包方充分论证探讨后,确定制订一套考核指标和确定原则,使每一个决策都既能在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下产生,又能有一定的针对性,使每一个采购活动都能适应该设备材料的特点,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可控性。 第一:考核指标项的建立 (见表一) 主要的依据: 采购方式是否能够保证项目整体进度; 质量(技术要求); 成本的控制目标。 (表一) 数量:在项目采购阶段,图纸深度已经达到施工图深度,暂估项目的数量一般已经较为明确。一般来说,大型设备的实际结算数量和计划采购数量不会有出入,大宗材料采购准确性可能有所偏差,但在施工图阶段,即使存在偏差,偏差也不会很大。因此,数量指标对于确定采购主体有着方向性的指导意见。一般来说,数量指标准确性大的采购主体多为甲方,而准确性存在偏差的采购主体为乙方居多。 质量:在明确设计要求的同时,要对所采购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品牌知名度、客户群的满意度都要进行实地了解,保证所采购的产品在功能与质量上均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成本:在项目招投标阶段,所有的暂估项目都有一个暂估的金额。暂估金额是根据我们已往的项目经验以及业主对项目的定位结合招标图纸深度制定的,同时也是符合项目整体投资控制的要求的。因此,暂估金额即目标成本,也是产品采购的一个主要控制指标。在项目采购前期,我们要制定成本控制指标的范围,当采购成本目标达成率可能超出既定的指标范围时,一般超过15%,我们就要重新考虑该产品的定位,将产品档次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在符合功能与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性价比最优的目标。`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SWOT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分析应用 【摘 要】 工程项目的成功离不开高效的项目采购管理,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工程项目采购特性,可更容易掌握项目采购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通过制定准确的采购战略和策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采购成功率,有效降低工程项目成本,保证工程项目质量。 【关键词】 SWOT;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采购项目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任何项目组织都离不开外部资源的支持。采购也成为了获取这些外部资源的基本方式。作为工程项目采购人,如何在项目成本、项目时间等因素的条件限制下,通过采购引进外部优质资源,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是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最为关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采购人准确把握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战略和策略,引进性价比高的项目资源。 1 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道斯矩阵)是一种战略选择的反方法,是通过对投资者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判断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依据这4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做出匹配矩阵,进而寻求项目的发展机会。 2 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特性 工程项目采购涉及综合、范围、时间、质量、费用、人力资源、沟通、风险等管理,完全可以把一次项目采购视为一个“项目”进行管理。它是在特定时间、人员等约束条件下,从项目系统外以货币资金获取特定的工程产品或劳务而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身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独特性以及制约性等项目属性,无法脱离它所服务的项目及其他项目管理工作而独立存在。 3 应用分析 工程中的采购规划是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起点,是在组织分析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对“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何时采购”“如何采购”“以何种价格采购”等整个采购工作的总体安排。 作为项目采购管理者,就要在确定采购规划过程中识别采购项目的 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准确把握实施过程的控制要点。以某X项目管理企业在承接地铁施工项目中需要采购5台提升架为例,通过SWOT法全面分析该采购项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为项目组织做出正确的采购战略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1 优势分析 X项目管理企业是国内实力雄厚,管理规范,实行标准化作业多年,队伍专业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资深建筑施工单位。承接过北京地铁8号线某标段,沈阳地铁1号线某标段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承接A市地铁某标段建设,需要5台提升架,用于提升材料出土,技术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以及业主审批,且资金已到位。 3.2 劣势分析 采购项目主要存在3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项目所在位置在市中心,现场施工难度大,存在较多的不可预见性。另一方面提升架需要根据现场“量身打造”技术比较复杂。最重要的是项目不仅仅是市政工程,也是政府工程,必须按计划工期完成。 3.3 机会分析 (1)X项目管理企业在近几年都有类似的采购经验,并与多个厂家或商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当地已有多个厂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2)企业正在投标其他地铁项目,接下来也有提升架的采购与维修需求,会给供应商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优势。(3)本项目不需要供应商垫付任何资金,且供应商再签订合同后10个工作日可获得15%的预付款。 3.4 威胁分析 国家近期出台一系列货币调控政策,且CPI持续上涨,钢材价格迅速升温,势必影响项目预算。某些厂家、商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在投标过程有串标、围标嫌疑;履约过程中出现分包、转包等现象。 适合以上分析,结合SWOT分析可知,影响采购项目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及其采取的对策都很多。如何区分哪一种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哪一种对策比较可行有效,仅靠项目采购管理者个人或者团体的经验、知识而做出判断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所以,要进一步识别和鉴定它们之间的轻重优势,通过众人评估法、加权评价法等一些简易有效的定量方法可获得更加全面真实的信息。通过投标法及政府采购法,熟知提升架市场的技术、经济状况对影响采购项目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打分,经加权平均分汇总。 为方便分析,将统计结果定位在SWOT分析图上(如图1所示) SWOT分析在满足工期的前提下,采用SO区间策略较为合适,既能够找到资质条件好的企业,又能够买到性价比高的货物.但无论最终选择哪一区间策略,经过SWOT分析后,项目采购人都可以针对性地采用调整采购方式及评价办法、完善合同条款等控制措施。因此,再实施项目采购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扬长避短,降低项目采购成本,提高项目采购质量,确保项目成功。 项目采购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整个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SWOT分析,借助专家咨询、层次分析、巴雷托分析等简单易行、应用方便的方法,项目采购管理者能够清晰、直接地看到影响采购项目的内外部因素并从中找出合适的对策:倘若使用更高级的数理统计、模糊数学、运筹学等数学方法,分析结果将会更加详尽周密,决策的依据也就更加充分有力。 作为项目采购管理者,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扩充高效的项目采购管理工具和方法,提高项目采购和决策质量和水平,切实做到保护好项目相关者的权益,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浅谈EPC项目采购管理过程中需注意问题 摘要:结合笔者参与的国内EPC项目,浅谈采购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采购管理;采买;催交;检验;运输;现场协调 所述EPC总承包项目,采购工作范围包括总承包合同范围内设备、材料采购的供货商选择、采买、监造、质量控制、检验、包装、运输、承保、支付和相关服务及管理活动,以及业主采购范围内设备的催交、检验、运输等采购管理服务工作。 本项目的采购工作从EPC合同签订后开始进行设备材料的询价,到最终完成现场采购协调服务工作,历时21个月。下面结合项目经历,浅谈EPC项目采购工作中,采买、催交、检验、运输相关环节以及现场协调等需注意的问题。 一、采买需注意问题 1.请购文件的接收 设计向采购提出设备材料请购及相关技术文件。在接收请购文件后,根据项目归档要求,做好请购文件台账管理,以避免因短期内接收请购文件较多,而错定、多订或漏订某些设备材料的合同。 2.询价 编制完整的询价文件,与请购文件一并发与项目已经审定好的合格供应商,同时做好询价台账。询价发出后,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确认其是否收到询价,无论其是否参与报价,都应在规定期限内返回报价确认回执。若有供应商放弃报价,致使参与报价的供应商数量不满足项目或公司相关规定,应及时汇报采购经理,决定是否增补其他供应商,并尽快发出询价,同时督促所有参与报价的供应商,在报价截止日期前按时寄送技术跟商务分开的密封报价。供应商在报价过程中,若反馈有问题或疑问,商务方面由采购直接进行答复;若为技术方面,由相关设计负责人进行答复,如果设计的答复涉及到请购文件的变更,应及时书面通知给采购,采购负责将变更内容通知给所有参与报价供应商。 3.报价文件的接收与传递 及时查收并整理供应商的报价文件,并做好台账记录。在收齐报价文件后,根据项目或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开标,且做好开标记录。采购将技术报价文件,通过项目的内部文件流程,传递给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技术评审。设计人员应及时将技术评审结果反馈给采购,采购通知满足技术要求的供应商与设计人员沟通,进行技术澄清,最终签署技术协议。 4.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 采买工程师依据技术评审、商务评审及综合评审的结果,确定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最终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是买卖双方共同遵守的准则,是双方履行权利和义务的依据。采购合同中应对以下事项进行详细规定: ①对合同标的物的供货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材料的供货范围比较容易确定,但数量及计量方法需要有明确规定,应适当考虑现场安装损耗量;设备的供货范围相对比较复杂,必要时,可以附图加以说明,注明某区域内的所有设备材料及相关配件均在的合同供货范围内。 ②合同必须对产品名称、品种、型号及规格的相关参数进行明确规定。 ③合同必须对设备材料的设计、制造和检验的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必要时还需列出设备的现场安装验收标准。同时,合同项下设备与其他设备、管道连接的法兰标准也必须明确,避免现场安装时不配套。本项目采购的空压机、冷冻水加热器等就出现该问题,造成设备到现场后无法立即安装管道,需协调供应商更换配套的法兰,从而耽误现场施工进度。 ④合同应明确产品价格,包括总价和分项报价清单。总报价中注明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单价、总价、运费、包装费、商检费、现场服务费用、备品备件费用等。分项报价清单中尽可能对设备各组成部件、外购件等列出详细的分项价格。合同中的分项价格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分项价格可以判断合同总价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分项报价是为了作为后期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增加或减少部分设备或部件,或因为运输损坏而进行补充采购等签订增补合同的依据。 ⑤合同中对结算方式、开户银行、账户名称、账号、税号、结算币种等信息必须进行明确规定,以方便合同价款支付。对合同的预付款,必须以供应商提交履约保证金和/或设备基础、电气仪表等设备条件的资料为前提。通过实践证明,用付款方式约束供应商在合同签订后尽快提交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⑥合同中必须明确不同种类设备的包装、运输要求。运输途中的损坏一般来说不容易确认相关方的责任,且设备损坏部分的补充采购对整个项目的进度有严重影响。由于项目采购的设备材料种类、数量繁多,同时每个合同下设备材料可能会分批发运,所以设备的唛头及装箱清单对现场设备交接及开箱检验工作极为重要。 ⑦合同中必须明确设备的交货时间、地点,复杂设备在合同中附上设备制造进度表,以便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供应商设备制造进度进行监督和检查。 ⑧合同中必须对设备材料应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明确规定。 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重要外购件的品牌,防止供应商交货与投标时不一致,而影响产品质量。在本项目业主采购的消防泵组的备品备件中发生过该情况,合同中规定轴承品位为SKF,但供应商提供的备件轴承却为其他国产品牌,不能被业主接受。 二、催交需注意问题 实践证明,供应商往往不能按订货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检验和运输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不能保证货物按期运抵施工现场。催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其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要及时发现供货进度方面已出现的或潜在的问题,及时预警和报告,督促供应商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采取有效的财务控制等手段,努力防止进度拖延或费用超支。 催交工作的基本程序: 检查供应商是否接到合同;供应商开工会;制定催交计划;催促供应商提交图纸和技术资料;检查供应商主要原材料的采购进展情况;检查供应商主要外协件和配套辅机的采购进展情况;检查设备材料的制造、组装、试验、检验和装运的准备情况。 合同签订后,要督促供应商即刻开始执行合同。 必要时,在合同签订之后应召开供应商开工会,会议主要讨论供应商对合同的实施方案,包括执行合同的组织机构及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检验计划等。明确合同执行的负责人非常重要,在催交过程中,应经常与其保持联系,了解合同的详细进展情况。本项目业主采购的14个包设备,在合同签订后都召开了设备开工会,明确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催交内容,要求厂家按时提供图纸等技术资料以及进度报告,这些都与进度款密切挂钩,较好地保证供应商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同时,开工会上还讨论检验相关事项,尤其是业主及总包方需见证的试验项的初步检验时间必须明确,在催交过程中要把握该类见证节点。 在设备设计阶段,应催促供应商及时返回前期确认图纸和设计条件等资料,供设计人员审查确认,并将审查意见及时返回给供应商,督促其修改。催交人员需将供应商提交的各版次图纸做好明确记录。在设备制造阶段,应了解原材料的采购进展情况以及外协件和配套辅机的采购进展情况,发现有影响供货进度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在设备检验阶段,应提前协调业主、供应商及项目检验工程师(某些时候可能为委托的第三方检验机构人员),明确检验的时间、地点及检验项,必要时要求供应商提供试验程序等相关准备材料。对于设备检验,要注意检验日期对供货进度的影响。在设备包装运输阶段,应提前跟项目现场施工沟通,确认现场的接货条件;应督促供应商及时提供设备的装箱清单及发运方式,明确预计到场时间,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项目现场接货人员,以提前做好接货、卸货、仓储等准备工作。 关于催交方式,设备材料制造前期,通常采用办公室催交,催交间隔可以长一些。设备材料制造过程中可选取一些关键点,比如原材料进场、主要部件加工等进行进度检查。随着交货期的临近,可以采取驻厂催交或巡回催交。催交人员应对照供应商提供的进度报告,认真评估其生产的进度状态,确保全部关键控制点的实施与合同上规定的日期相一致,如果不符,应通过电话与供应商合同执行负责人联系或到其工厂车间核实,找出影响进度的原因,并与供应商协调,提出解决影响进度的补救措施及实施方案。 大多数情况下,供应商进度的拖延都因为其原材料及主要配套外协、外购件不能按计划及时到厂,进而耽误后续的加工、装配、调试等工作。因此,有必要对供应商的主要分供方也纳入催交范围,加强对其的管理。本项目中业主采购的汽轮机驱动泵组的催交工作,就加强了与其泵头的2个分供方的沟通协调,跟汽轮机厂家采购人员一起多次去到分供方处催交和检查,督促其抓紧相关生产环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汽轮机驱动泵组整体的交货压力。 三、检验需注意问题 检验是设备材料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符合采购合同的规定和要求,避免由于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和费用,项目采购组应做好设备材料制造过程中的检验或监造以及出厂前的检验。 采购组应根据采购合同的规定制定检验计划,组织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人员根据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设备材料制造过程中的检验以及出厂前的检验。重要、关键设备应驻厂监造。 检验工作应从原材料进货开始,包括材料检验、工序检验、中间控制点检验和中间产品试验、强度试验、密性试验、运转试验直至运输包装检验以及商检等全过程或其中的部分环节。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材料,应委托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单位进行第三方检验并签订检验合同。采购组检验人员有权依据合同对第三方的检验工作实施监督和控制。当总承包合同有约定时应安排业主参加相关的检验。 检验方式可分为资料审阅、中间检验、车间检验和最终检验等。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重要设备材料应在供方工厂进行中间检验和最终检验。 检验除了主要检查设备材料是否满足技术协议中规定的设备性能、材质等级外,还要关注其他细节。本项目的氮气压缩机,在设备运抵现场准备安装时,就发现设备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孔与现场的设备基础上地脚螺栓孔不对应,需重新扩孔才能安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耽误施工进度。因此,最终检验时,应加强对设备的底座、地脚螺栓孔等外形尺寸进行测量,检验其是否跟图纸相符。同时,需检查设备接口是否符合技术协议中的标准及规格,是否依据供货范围带有配对法兰、紧固件等。 四、运输需注意问题 运输是指设备材料制造完毕,经检验合格后,由制造厂到施工现场这一过程中的包装、运输、保险等业务。 1.包装 采购的设备材料通常要经受多次装卸和搬运。为此,必须采用良好的防湿、防潮、防尘、防锈和防震等保护措施进行包装、运输,以确保设备或材料安全无损地运抵项目现场。 在装卸、运输、贮存过程中,要根据包装标志的示意及存放要求进行处理,以便于开箱检验、移交及库房管理。箱内、箱外都应附上装箱详单。对包装箱内各散装部件,均应系加标签,注明合同号、主机名称、本部件名称及该部件在装配图中的位号、零部件号。备品备件除注明上述内容外,还需注明“随机备件”、“专用工具”或“一年(两年)备件”字样。随机文件资料应采用塑料文件袋密封包装。根据项目经验,个人觉得随机文件资料必须包含设备的竣工图、安装说明、操作维护手册及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且最好都为复印件,各两份以上,以方便现场施工安装单位借阅,同时避免丢失原件。 尽管合同对包装标识有明确要求,但供货厂商在包装前,运输工程师应与其再次确认相关信息,防止出错或不满足相关要求。 2.运输 国内EPC项目中的设备或材料,多数都从国内采购,大多为现场车板交货,运输一般都在供应商的合同范围内。 在通知供应商起运货物前,一定要跟项目现场提前进行沟通,确认现场的接收条件,将供应商的装箱清单及到货时间等信息及时反馈给现场。对于超限设备的运输,首先要对预定通过路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详尽的调查研究,制定运输方案,做好运输准备工作。 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缺损件或型号不符等情况,可能需换货或增补,其数量通常不会太多,但进度要求却非常紧,对其的发货运输问题需引起重视。本项目现场的零星增补材料,就多次因为数量较少,供应商虽然很快加工完成,但其不愿意承担较高的运输成本来专车发货,而是找一些货运公司配货发送,这就对运输过程带来很多不可控因素,出现路途运输时间超过生产制造周期,使采购面临来自施工部对材料进度催促的较大压力。因此,必要时采购应对供应商的运输送货方式进行严格规定,要求其采取特殊方式(如专车专运)保证按期到货。 此外,项目现场一般都在较偏远的郊区,通知供应商发货时,最好附上项目现场的具体地理位置及周边交通路线示意图,避免送货司机因路线不清楚而耽误送货。 五、现场协调管理需注意问题 采购的现场协调也是采购工作的重要一环,包括现场货物交接、到货问题处理、供应商售后服务协调、随机资料整理移交等。采购的现场工作协调有序、高效,才能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1.现场货物交接 设备材料运输到项目现场后,在卸车前应大致查看所到货物的外观情况。卸车后,对该批次下货物的箱件数进行清点、核对,外观进行检查,发现有不符或损坏之处,要在送货回执上详细记录,并拍照留存,及时让承运单位返回给供应商;若因安装进度较晚,暂不立即开箱检验的设备材料,在送货回执上可写明实际收到的箱件数量,外观是否完好等。 严格来说,设备材料正式入库前,应根据要求组织专门的开箱检验组进行开箱检验。但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设备材料开箱后保存上比较困难,往往是配合施工进度进行开箱检验。开箱检验应提前通知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以及供应商参加,开箱时应对照详细装箱单,逐一进行清点、检查、拍照,若发现有漏、缺、损、残等问题,都应详细记录到开箱报告,并要求参与各方签字。 通常,设备的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都随主设备一起同时发货到现场,这样直至项目快结束时将其移交业主,一般都会经历相当长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场仓储对备品备件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2.到货设备材料问题协调 如开箱检验过程中发现有漏、缺、损、残等问题,采购人员应及时联系供应商,尽快补齐或进行缺陷修复,完成后要得到相关各方(尤其是业主和监理)的认可,避免耽误现场施工进度。 施工在设备材料安装过程中反馈的问题,采购人员应到现场进行确认,与现场设计、施工进行沟通,确认问题的责任方,若为供应商原因造成,采购应及时反馈并要求供应商尽快处理。 3.售后服务协调 一般来说大型设备、成套设备、高精度设备、动设备等,均需设备厂商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指导。现场指导人员进场由采购负责协调,进场进度须满足安装进度要求。 在设备调试前,采购人员应先就设备调试需具备的条件跟供应商沟通,由供应商提供设备开车条件确认表,采购人员再将其转给现场调试负责人进行确认,以保证现场完全具备开车条件后,再通知供应商派服务人员按计划到场,避免供应商服务人员到场而设备并不具备调试条件,造成供应商合同范围内调试服务的人工时浪费,挤占了后期设备调试服务人工时,而导致增加服务费。 动设备运转所需润滑油脂或燃料、干燥设备内的干燥剂、过滤设备内的滤料等,采购应提前跟供应商确认这类物资的规格、型号、用量以及加注方法、加注周期,若属于供应商合同供货范围,应确认是否已经发货到现场;若不在供应商合同供货范围内,应及时向项目组汇报,确认是否由项目采购组准备。这些工作必须根据现场调试计划,提前做好准备,以免耽误现场进度。 4.设备材料随机资料的整理和移交 供应商的随机资料一般都随货物发到现场,通常包括技术说明、图纸、安装说明、操作和维护手册、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材质报告、检验报告,需要特殊监检的设备(如压力容器等),还需要提供指定机构的监检证书。 在本项目中,业主的项目管理公司在初期就制定了《供应商文件管理程序》,对整个项目的文件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在采购合同签订时,就据此要求供应商严格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设备材料随机资料的内容、语言、装订格式、份数等符合要求,大大减轻了现场整理移交的工作量。 在采购设备材料的随机资料整理移交上,若公司能形成自己的固定模版,比如装订格式上要求统一式样、大小、颜色的文件夹,封面、侧脊、扉页格式都做出相应规定,资料内容上对每部分进行要求,比如第一部分为设备总体说明,第二部分为存放、搬运和吊装的建议,第三部分为安装手册,第四部分为操作手册,第五部分为维护说明,第六部分为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第七部分为制造商图纸,第八部分为质量证明文件,并就这些内容和型式征得到业主的认可,就能为该部分工作节省较大人力、物力和财力。 六、小结 因所述项目为国内EPC项目,总承包范围内所有设备、材料均从国内采购,采买、催交、检验、运输等相关环节没有涉及信用证、商检、清关、保险等与进出口相关工作,故本文未就国外项目采购工作需注意问题进行叙述。 以上就个人参与项目的相关工作经历,浅谈EPC采购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提醒在具体采购工作中多加注意。因笔者才疏学浅,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理解不透甚至错误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项目采购管理流程探讨 摘要:作为一家房地产公司,为保证公司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维护公司权益,提高投资效益,规避选择合作方的风险,达到理想的工程造价,选择到各方面与自己匹配的总包单位,往往通过内部招标的方式来确定施工单位,故一个成熟的房地产公司必须一套与公司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式匹配的招标流程,下面将自己理解的房地产公司招标流程作一下探讨,招标工作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招标计划及立项、招标文件编审、入围单位确定、发标、招标答疑、开标、清标、评标、再次考察、定标、中标通知书发放、招标后期跟踪。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过程。 关键词:项目采购 采购管理 招标流程 1、确定招标计划及招标立项 招标计划是保证后续招标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招标立项是具体到某一项招标工作活动的前期准备,各部及时向招标管理部上报和更新《全项目周期的招标计划》,并每月对近三个月的详细计划进行核定和调整。 招标管理部组织招标委员会对全项目招标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核定相关工作计划。 计划的变更申请及更新要求以工作联系单形式确认。 2、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核 实际招标文件的编制应以标准范本为基础进行,由招标管理部审核定稿,必要时征求法务部门的意见。编制完成后要求提供实际文本和范本间的差异对照,作为招标申请的参考文件之一。 招标文件由技术标书、商务标书和资信标书三部分组成。招标文件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2.1技术标书内容: 2.1.1公司简介:介绍公司企业性质、资质等级、开发的主要项目等,主要是让投标方更进一步了解我公司的情况; 2.1.2招标的项目概况:介绍项目所在地、规模,同时让投标方了解发标项目与公司的关系; 2.1.3招标的范围和内容:图纸范围要求、招标范围在图中的界定、相关的具体工作内容; 2.1.4技术规范及技术要求; 2.1.5招标用图纸; 2.1.6材料、设备要求:材料设备清单、材料设备品牌范围名单、材料设备封样、检验及验收要求; 2.1.7质量等级审核及验收标准; 2.1.8特殊部位的检验及验收(如有); 2.1.9工期要求; 2.1.10投标人须知; 2.1.11投标文件格式; 2.2商务标书内容 2.2.1投标报价书:是要求投标方按照对投标总价、付款时间、方式及金额、工期、担保函、结算原则等的回复要求,为固定格式,要求投标方单独密封;报价要求说明:总体报价要求及说明; 2.2.2承包方式:标明本项目招标采用承包方式; 2.2.3结算原则:承包范围内的结算原则、设计变更结算原则、招标范围外结算原则(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 2.2.4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单价说明; 2.2.5工程量清单; 2.2.6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招标或总价包干、单价包干、包干总价加固定单价、其他方式等; 2.2.7付款方式; 2.2.8履约保证金担保方式; 2.2.9合同签订时限等。 2.3资信标书内容(要求供应商提供) 2.3.1法人证明书及法人委托书原件。 2.3.2营业执照及资质证书。 2.3.3主要工程业绩(同类型)。 2.3.4拟派项目负责人的资质及业绩。 2.3.5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说明。 2.3.6诉讼说明。 2.3.7其他资料。 2.4资料密封要求。 2.4.1评标、定标办法。 2.4.2招标时间安排:包括发标、答疑、回标截止时间。 2.4.3投标注意事项:主要对废标和其他情况的说明。 2.4.4投标附件:图纸(含设计变更、审图意见);报价格式和清单;投标报价书;拟签合同文本及主要合同条款。 2.4.5投标保证金要求、标书及购买要求。 3、入围单位的确定 招标管理部依据招标计划、项目要求及入围条件,填写《入围单位考察申请表》并经招标委员会主任批准后组织入围考察。 考察人员在考察中务必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客观地评价被考察单位,填写《入围考察记录表》,并形成详细的书面考察报告。 考察人员在考察结束后2天内向招标委员会提交考察报告,并汇报考察结果;招标委员会应于汇报结束后2天内确定入围单位,并签字确认。 4、招标文件的下发 招标管理部将确定的入围单位信息连同已审核通过的招标文件和《供应商资格审核表》提交审批。 招标申请审批通过后即可发放标书。招标管理部在确认审批意见完全纳入相关招标文件后,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要求项目所属单位向入围供应商发放招标文件。发放完成后向招标管理部备案。 招标文件的发放,必须给予投标人足够的时间以保证投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原则上主体工程清单招标的发标时间不少于25天,监理工程、桩基工程、材料设备等不少于15天,其它类别招标不少于7天。 购买标书费用:主体工程为1000元,其他工程为200—1000元,购买标书费用不退; 图纸押金:主体工程为2000元,其他工程为200-1000元。 投标保证金:主体工程为20—50万元;其他工程不低于目标控制值的3%且最低不少于1万元。 5、招标答疑 招标答疑主要是针对投标单位对招标文件中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澄清,以保证招标效果。 为保证招标答疑质量,招标项目所属公司的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外部咨询或委托单位必须参加招标答疑。 各业务部门需做好招标答疑记录,答疑记录须使用统一模板,并出具正式招标答疑文件,以书面形式发给各投标单位。此文件将作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 6、开标 开标三日前,招标委员会主任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各专家组成员的工作情况选定招标委员会成员。参加招标的委员人数不能少于5人。 招标组织者通过邮件告知招标委员会成员开标时间、地点及内容,并检查开标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开标资料、会议室、桌牌等。 在正式开标前财务管理部须检查投标保证金是否足额到账,对未缴投标保证金的投标单位取消投标资格。 开标前应确认该招标有充足合格的投标方参与投标,否则不能开标。开标前要求投标单位的委托人和招标委员分别填写签到表。 开标程序中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6.1介绍投标单位及参加投标人员,宣布现场纪律。 6.2核实投标委托人身份及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 6.3宣读双方合作宣言,要求记录投诉信息。 6.4当场检查投标保证金是否足额到账和投标文件密封情况。 6.5当场开封,检查投标文件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6.6宣布清标、询标等的时间安排和应到场的人员等要求。 7、审标和清标 开标结束后可根据项目内容进行讲标、清标或询标等。讲标或询标过程,要求投标委托人、投标单位负责人、拟派项目负责人及投标文件编制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的有效开展。 项目采购管理论文:浅谈怎样搞好总承包项下的项目采购管理 摘要:项目管理是当今一个倍受关注的领域,项目采购管理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总承包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总承包项目下如何从项目采购的重要环节即采买、催交、监制和检验环节做好项目采购管理,提出几条管理建议。 关键词:重要环节;项目采购管理;实施阶段 1、概述 项目采购管理是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价款中设备、材料的费用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种类多、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同时对其质量、价格和进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稍有失误,不仅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甚至会导致总承包单位的亏损。因此,搞好项目采购管理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2、项目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项目采购工作包括从组织建立开始,经采买、催交、检验、直到产品运输至买方指定地点的全部工作。项目采购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有建立组织、需求分析、熟悉市场、确定采购战略和编制采购计划;实施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接收请购文件、确定合格供应商、招标或询价、报价评审或评标定标、召开供应商协调会、签定合同、调整采购计划、催交、检验、包装及运输等;收尾阶段工作主要有交接、材料处理、资料归档和采购总结等。下面将针对如何在项目采购管理工作的实施阶段即采买、催交、检验环节中做好采购管理工作进行论述。 2.1采买 采买工作一般包含以下基本程序:初选合格供货厂商;招标文件的编制;招标文件的发出;投标文件的接受及评审;中标厂商的确定;中标厂商的协调会;签定订货合同。这些程序的重要环节是初选合格供货厂商、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文件的评审以及合同谈判工作。 2.1.1严格的资格审查是设备招标采购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资格审查是招标工作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审查内容包括投标单位的技术力量、机加工能力、生产资质、社会信誉等。由于一个项目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且每种招标设备至少需要3家投标单位竞标,则一个项目需要的合格供方数量非常大,因此把所有的合格供方全部考察一遍是不现实的。这就要借助于实地考察、合作经历、业绩了解、用户信息反馈等手段综合性的对供方进行考核、评价,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目的是杜绝无技术、无能力、无信誉的“三无”企业参与项目,确保参加投标的单位均具有良好的履约能力和一定的信誉,以减轻评标、定标阶段的工作量,加快招标工作进程,确保设备招标采购工作顺利完成。 投标单位的资质和经营状况决定了其履约能力。如果一个企业连工人的工资都不能保证,发包方的付款就不能保证专款专用,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按期完成设备的制作。 高度重视合格供方的汇总和及时更新。根据合格供方的实力,对其按层次进行分类管理,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邀请综合实力基本在同一层次的供方参与投标,否则,同为合格供方,但综合能力不在一个层次上,其报价没有可比性,而且长期以往会挫伤某些供方的积极性。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贯穿一个“供应商管理”的思想,即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项目采购管理。在合作过程中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建立量化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并据此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 2.1.2重视询价或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的编写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基础工作。编写招标文件时应根据项目特点及设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编写,尽量做到精练、明了、重点突出。特别是技术文件的编写至关重要,其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招标工作能否正常进行,甚至影响授标后能否顺利履行合同。故应力求内容完整、用词准确严谨。尤其是约束条款的约束力度要适中,避免约束过细,造成实质上的指定厂家购买;而约束条件过于宽泛则有可能造成由于投标商理解不同导致报价不在同一平台,影响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2.1.3采购安全和保密 采购过程中的“黄金规则”是要绝对保密。要妥善安置相关文件和计算机内的材料,不要将评估的表格、敏感的文件放在桌子上,以免在不经意间泄漏秘密 注重保密所邀请的投标人名单,避免前来投标的单位串标、哄抬价格,给招标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招标工作进度。 要严格保密标底。标底在开标之前不得泄漏。否则将无法正确地对投标单位进行综合评比和优选,进而造成招标工作的失败。 2.1.4全面、正确理解和贯彻最低价中标的原则 确定中标单位不能仅以价格高低作为评判依据。要全面、正确理解和贯彻最低价中标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投标单位的投标价并非越低越好,合理的价格才能得到合适的产品。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决定了投标单位必然要注重经济效益。有些投标单位为了中标,尽量压低投标价。一旦中标后,则在制造过程中想方设法追加设备款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就给设备出现质量问题留下了隐患。 2.1.5在技术、商务澄清和合同谈判时应避免不公正行为 招标方在技术、商务澄清时应采用公开和公正的方法。对有关招标文件条款的澄清和对每一投标者所提问题的解释均应以书面形式发给全体投标者,并不允许公开提问人。 合同谈判是签订合同的最后环节,也是双方讨价还价的阶段。在此期间,招标方不应该提出一些不公正的要求,如强行压价、要求交货期过于紧张、增加供货范围或提高设备配套件的档次,这就给以后的合同履行工作造成很多障碍。即使投标商在谈判时接受招标方提出的不公平要求,但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往往很难保证设备的供货期和质量,有时甚至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学生心理个别辅导与不良行为矫正研究 【摘 要】要使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只注意学生品德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身体的正常发育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德、智、体发展的趋势总是以心理健康为基础的,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个别辅导工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身心健康的人。通过个案现象、诊断结果、原因分析以及不良行为的矫正对策,帮助她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崇高理想,培养了正确健康的竞争意识。 【关键词】教育;学生;不良行为;矫正 要使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只注意学生品德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身体的正常发育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个别辅导工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下面我以学生A为例,谈谈心里个别辅导工作及不良行为矫正的对策。 一、个案现象 学生A是优生,一次期中考试成绩被另一名优生B超过,她在其中小结中写道:“真不可思议,她竟然爬到了我的前头,我怎么不够她好?下次我一定超过她、打败她。打败她!打败她……”于是A产生了怨恨、嫉妒,埋怨别人超过自己,造成学生A心灰意冷、不敢回家等不正常的心理负担及行为。 这种现象表明学生A有较强的竞争心态和成功欲望,喜爱争强好胜,输不起,但往往由于缺乏正常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对竞争产生了错误片面的理解,认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赢取功名、战胜他人,由此而出现了扭曲的心理。 二、诊断结果 根据学生A的表现,初步诊断为家庭压力大、学生负担过重、升学和成绩的竞争压力过重的心理障碍症。A热衷于个人眼前利益,她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击败对手,获得了胜利,也就达到了目的。 三、分析原因 有了诊断结果,我着手从不同的渠道,通过方方面面的了解、分析,发现形成学生A心理障碍的原因如下: (一)家长期望过高 我通过家访,了解到A的成长背景。她父亲大学毕业,在定西做石材生意,生意兴隆,经济富裕;母亲高中毕业,在家相夫教女、做家务。父亲望女儿成凤心切,对女儿要求极严极高,时时都要求女儿考试在班中考第一,如果考差了,还常常说诸如此类的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衣锦还乡才能光宗耀祖”等封建思想。轻则给面色看或批评责骂,重则受棍棒之苦或实行“经济制裁”――减少零用钱。这就造成了学生A确立了“东方不败”或“常胜将军”的目标,导致了畸形心里的出现。 (二)嫉妒仇视战胜者 嫉妒仇视学生面对不理想成绩,不能冷静分析自己表现的现象。每次考试或测验后,学生A成绩优秀全班第一,当然兴高采烈,心花怒放,飞也似地向父亲汇报“特大喜讯”,以期待着赞扬和奖赏;如果考差了,或别人的成绩或名次超过她,就感到“无颜面见江东父老”,怨天尤人、盲目发泄、仇视一切,不敢回家。强烈的求胜心理受到不理想成绩的冲击,心灵震动极大,无异于“五雷轰顶”、“苦不堪言”。 (三)己不如人,悲观失望 学生A考试后认为自己的成绩比不上别人,而产生一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的消极心理。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心态,因为它会使学生A因失望丧失斗志,整日不思进取。具有这种心态往往使学生A性格变得软弱、内向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 四、不良行为的矫正对策 摸清了原因,掌握了诊断结果。我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A进行了心理辅导。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客观看待成绩 采取灵活的方式,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让学生A明白下列问题:(1)考试是检查教学的手段,不是目的;(2)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3)学问上的东西,一山还比一山高,学无止境,面向世界;(4)重视学习过程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崇高理想 小学生要想保持心理健康,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崇高理想,这样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有较正确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拼搏进取,永无止境地向上攀登。学生A喜欢看课外书,头脑灵活聪明,我向她推荐看《爱的教育》,帮助她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崇高理想,培养了正确健康的竞争意识。只有正确的竞争,才能互相激励,共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增强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在当前社会学校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必须及时地矫正学生A的竞争心理,培养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共同进取的友好和谐的竞争意识,确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才能使优者不骄傲、差者不自卑。 (四)深入家访,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 通过家访,端正学生A父母的教育观。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期望,才能产生激励的力量,催人奋进,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力戒不合实际的“次次考第一”的期望,恳请家长与学校配合。与此同时,我专门为学生A建立了一本“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要求每次测验考试后,我与家长都在手册上写上几句评语,一方面是彼此了解A在校的、在家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记录了A的点滴进步,白纸黑字得到了老师家长的鼓励和充分肯定,从而使她增强自信,继续奋进。 总之,通过个别心理辅导,在家长的大力支持、鼎力相助下,使学生A重新深刻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克服了自高自大的心理,明白了“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道理。从而使A减轻了心理负担,心情自然舒畅了。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大学生盗窃行为心理分析与研究 摘 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得不到身边同学同样的物质享受或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在自制力不强的情况下,出现盗窃行为,无论在事前、事中还是事后,学生都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盗窃行为被发现后,极有可能走向极端。如何进行事前警示预防,事后引导并重塑理想信念是排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课。 关键词:大学生;困难家庭;盗窃;心理分析 一、典型案例中盗窃行为的情况 2009年的11月,接到学院大二女生宿舍楼有失窃的消息。经调查,丢了一部手机及一些洗护用品。根据所丢物品,宿舍分布及盗窃时间,初步认为盗窃者应该是同一楼层的女生。进一步根据所丢手机所拨打的手机号码,初步判断是李某所为。最后通过核实确定盗窃者就是李某。李某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辅导员眼里,她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在班级和宿舍里有着不错的口碑。这样一个女生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非常令人吃惊的,辅导员通过与其长时间的交流,发现她的心理的确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李某家住农村,姐妹四人,父母都在农村务农,靠种地养活一家人。她是家里中最小的孩子,三个姐姐都是大学生,大姐已婚,二姐正在读研,三姐大学刚毕业,从小受父母及姐姐们的疼爱是最多的,可以说情感上她获得的关爱与关注比同龄人要多,但家里拮据的经济条件在物质方面使她得不到相应的满足。进入大学以后,物质的诱惑对她影响很大,内心也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一方面她想获得比较好的物质享受与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的矛盾;另一方面她约束自己的道德观与不正当追求物质享受的矛盾。正是这两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心理的扭曲。盗窃事件被发现后,该生感觉面子上过不去,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辅导员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原则,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同时最大限度地关注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两年多的关心与引导下,该学生已经走出阴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采用多种有效方式,进行交流 (一)用多种方式进行师生交流,去细心观察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学生既然出现了这种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处理好这个问题。摆在辅导员面前的事情就是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坦然相告,只有把自己的错误行为说出来,才是学生真正认识错误并想改正错误的正常心态,同时这也是按照校规校纪给予从轻处理的前提。军训期间辅导员就与学生们天天在一起,跟他们之间除了师生情之外还有友情。事情发生后,辅导员立刻找到该学生,考虑到个人隐私及工作的缜密性,交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进行。通过交流对其家庭环境及成长背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鉴于其是首次犯错且偷盗财物金额较小,经学院研究,按照校规处理后暂时保留其继续在校学习的机会。 (二)用严格的校规校纪去约束学生 校规校纪是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熟悉的规章制度。开学初,辅导员都会集中组织学生学习《青岛科技大学学生守册》。守册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行为准则,同时包括违纪行为及对应的校级处罚。采用各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尽快地学习并熟知校规校纪。这对大学生今后的行为有很大的约束作用。同时对出现违纪学生给予相应的处罚也就有理有据,学生本人信服,其他的学生也会从中受到教育。对违纪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要特别的关注,其日常行为必须严格地遵守校规校纪的要求,倘若学生违纪后再出现严重违纪情况,一定坚持“从严、从重、从快”的原则,果断处理,维护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三)用鲜明的现实案例、惨痛的教训去警示学生 所谓警示教育,即通过宣传过去发生的危害事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及其根源,以告诫人们今后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的一种教育方式。全国高校每年都会有类似的案例,违纪情节严重的同学已经被劝退或开除学籍,违犯法律的甚至已经移交公安机关。精心选材,严把案例质量,是警示教育震撼人心的重要基础。通过鲜活的事例,分析事情的根源及危害,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警示作用。盗窃学生面对鲜活的案例,内心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利于其认识错误,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但是如何让已经处理过的学生不再犯,这是一个敏感点也是一个关键点。这种学生问题的处理上考验着辅导员的大智慧,特别是退是留往往在辅导员的一念之差。退学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说会更加有利,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小学校不必要的管理压力。但是对当事学生来说很可能一生就因此而毁掉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留下来的学生需要学校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关注她、关心她和引导她,同时需要当事人改过自新,重塑目标,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四)用博大的爱去感化去引导学生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对于特殊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实做细,沟通要有艺术,那种以批评为主,教育为辅,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会严重挫伤特殊生的自尊心。“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特殊生更是如此,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语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辅导员老师与李某定期地面谈或网络聊天,通过交流了解其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事发后大一的这一年里,她一直很脆弱也很敏感。在事发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这是理想破灭,信念模糊,失去目标的典型表现,倘若任由其发展,纵使其能顺利毕业也不会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的。在辅导员长期积极引导与关爱下,一年后特别是大二这一年,其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她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由于其学习努力刻苦,活动积极,在班里有了比较高的威信,2010年5月该学生被团支部选为校级优秀团员,在结果公布的那一刻,她留下了幸福激动的泪水。从她久违的笑容中,我们相信她已经走出了阴霾正一步步地迈向光明。这让我们坚信当时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时坚定了继续感化教育引导该同学的信念。 (五)用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四位一体”的模式去管理学生 家庭、学校、社会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占据大学生的整个生活。就大学生社会属性而言,大学生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以不同的社会学特征构成了学生养成教育的“亚社会”。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体性和社会性教育的双重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入学后,其本身就是一件半成品,其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定型。如何最大限度地重塑其完整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体魄,这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的有机结合。通过社会实践,不断的理论应用与实践,不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适应能力。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帮助,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地方,父母永远是自己最亲的人,学会去感恩父母,与家人多交流,增强自己的归属感并有效地摆脱孤独感。自己的主观努力也非常重要,通过向社会学习,向学校学习,感恩社会感恩学校,通过理论学习,并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盗窃行为的启示 (一)前期的交流与了解——感化成功的先决条件 每一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原因的多样性就要求我们要去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作为辅导员一是要平时在管理工作中留心观察,细心了解学生的不同表现和性格特征,有何不良习惯,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优点。二是通过同学、任课教师、家长等交流,侧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地使自己掌握的情况更准确更全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和学生的谈心、与家长的交流,询问特殊生的现状,以把握其内心活动。三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走进学生心灵,探究造成心理不健康的深层原因。有了翔实可靠的学生资料,转化工作就会有理有据,有的放矢。 (二)博爱与尊重——感化成功的重要基础 对于特殊生,与其说是他们的表现不好,不如说是他们的心理处于畸形和病态发展过程中,因此,转化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要从心理上让他们得到转变。特殊生作为大学中的弱势群体,自然会受到同学甚至是老师的歧视和偏见。作为辅导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他们,那后果可想而知。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关心,所以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的表现,在生活上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指责,通过老师的言行让同学们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排斥,让特殊生充分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关心,在心理上得到慰藉与满足。同时,辅导员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他们的学习、品行进步进行表扬鼓励,多让其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使他们明确成才的目的与意义,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的动机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充沛动力,从而一步步重新树立自信。达到通过集体的力量和辅导员的引导,来转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确立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心理。 (三)警示与教育——感化成功的重要保障 对于特殊生,不能一味地感化教育,要做到警示教育与感化教育相结合,同时要结合校规校纪及类似的现实案例对其进行警示教育。通过挖掘造成特殊生不健康心理的根源和危害,以告诫人们今后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同时对特殊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所以说出现问题的特殊生,关爱与尊重是必要的,同时严格的规章制度也是促使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四)持续与跟踪——感化转化的关键核心 特殊生往往是比较脆弱和敏感的,情绪会变得不太稳定,对人生的信心不足,这就需要辅导员更有耐心,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宽容与帮助。通过几次谈话,就想立竿见影,马到成功,是对转化工作的长期性和困难估计不足。因此,辅导员教育特殊生时,必须有“反复”的思想准备,要冷静分析,从容对待,不急躁,不厌弃,坚持教育,持之以恒,不能因其偶尔的情绪波动而动摇信心。要深入了解和分析他们波动的原因,耐心细致地作好疏导教育工作。特别是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来教育,而要估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工作做在前面,以减少出现的次数。也只有在对他们情绪出现波动时的反复教育中,才能循序渐进地让特殊生们一步步地迈向成功。 总之,辅导员在教育特殊生时,应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及其未来的发展。应给予他们以人文的关怀,从实际出发,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运用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和艺术性,运用教育机制取得最佳效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们一定能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成才!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中职学生心理与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与干预研究报告 摘 要:健康危险行为在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因此,研究和控制中小学生的危害健康行为具有其现实意义,并正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主要对中职学生心理与行为危险因素调查与干预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保障的条件等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将有助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和中等职业学校制定预防和干预危害健康行为的有效策略,同时也促进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学生 心理 行为 危险因素 行为干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及个人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产生很大影响。中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危害健康行为会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并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据调查中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3.55;吸烟、饮酒中学生分别为14.00%及51.61%;有药物成瘾史者2.23%;攻击及违纪行为中,骂人、打架、在家里偷东西、在外面偷东西行为检出率分别为52.26%、14.93%、7.32%、3.88%,;离家出走8.97%,逃学或旷课14.86%;可疑精神症状的检出率为6.63%[1~2]。有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健康危险行为在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因此,研究和控制中小学生的危害健康行为具有其现实意义,并正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正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但也给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社会转型和教育体制的迅速变革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高中、高校扩招”的压力下,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生源数量和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与同龄的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失败体验更多,学习困难更大,其危害健康行为的表现更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始成为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高发区域,在很多地方中职学生以其高发的危害健康的行为成为“差生”的代名词。而大量的危害健康行为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中职学生个体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更影响了中职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给许多家庭和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性后果。目前国内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研究还很欠缺,因此对中职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分析,将有助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和中等职业学校制定预防和干预危害健康行为的有效策略,同时也促进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研究。 (1)中职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干预研究。 研究的内容包括:吸烟、饮酒及其原因;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睡眠的时间;离家出走的念头和行为及其原因;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及其原因;每天上网的时间;的接触;有无恋爱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通过健康教育降低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水平。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 (2)中职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干预研究。 研究的内容包括: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后的效果。 (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 研究的内容包括:中职学生焦虑、抑郁调查和自我评价调查并实施干预。 3 研究方法 根据以上研究目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使用自行设计调查表、焦虑、抑郁量表和自我评价问卷对宿州市某中等职业学校近800人开展调查分析并进行干预研究。 4 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现状,探讨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率。 (2)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营养知信行水平。 (3)了解中等职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咨询、行为指导提供依据并通过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 5 研究路径(如图1) 6 调查质量控制 (1)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均经过严格培训和预试验。 (2)所有仪器在使用前均统一校准,体检的方法与标准统一。 (3)调查员经过培训且检查合格方可参加调查。 (4)调查研究人员进行现场督导,对调查表进行复核,有错即改,有漏即补。 (5)调查的应答率大于90%。 (6)调查完成后,随机抽取5%的调查对象进行复核,符合率大于90%。 (7)调查表两组人员独立录入两份,并将两份独立的数据用EPI-Info6.02软件进行逐一对比,有不一致处即与原始调查表核对并纠正。 7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及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7.1 研究梯队 主要参加人员长期从事中等卫生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平均每人撰写教研论文10余篇。学术梯队合理。多人获硕士学位。 7.2 保障条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领导一直重视并支持教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我校教师在目标教学、德育以及临床实践方面有一定深度的探索和研究。从1995年至今,我校引进高校大学毕业生长期从事中等卫生专业教学工作,既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后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及省教育厅、卫生厅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和人才培养经验制定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积累了较丰富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改革经验;改革了护理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教学方法,注重临床技能训练,增加了实践评分比重;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校通过调查分析,制定了学生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学生学业评价提供了经验。此外,我校参与编写了卫生部规划教材4本,其中我校教师主编3本,副主编5人;今年,我校有十余人参与编写了省五年制护理专业规划教材,其中我校2名教师任主编,3名教师任副主编;近五年撰写教育教学文章共140余篇,其中在全国公开杂志发表70篇。 目前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如“中小学危害健康行为研究”发表在卫生职业教育杂志;“中等卫校新生健康行为研究”发表在中外健康文摘杂志;“中等卫校新生抑郁症状与危害健康行为研究”发表在中国校医杂志。影响中职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和行为干预的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与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来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8例,术后心理状态的测评使用Beck抑郁问卷,自我管理行为的测评使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抑郁情况及自我管理行为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①轻度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P 0.05)。②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在四个抑郁分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 抑郁负相关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P 0.05)。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会由于患者术后的不良心理而降低,应提高重视程度。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为10%~15%,并且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一种良性疾病,但是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会由于其存在痛经及下腹痛等临床表现而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患者会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其中抑郁症状表现明显[1~3]。而自我管理行为可以对疾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对于患者健康的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此外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4]。笔者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8例,采用量表测评研究对象的术后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行为,旨在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采用保守手术,并且受教育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49岁,平均(35.13±6.09)岁,以患者婚否及是否生育进行分组,其中未婚、已婚已育、已婚未育及离异的患者分别为18、103、37、10例;以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分为初中、高中、大专及本科以上的患者分别为31、65、52、20例,所有的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均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于患者的术后的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行为的测评均采用量表进行。 1.2.1 心理状态的测评 心理状态的测评采用Beck抑郁问卷进行,共包括21个条目,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63分,量表共分为4级,从轻到重分别为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及重度抑郁,各个条目分别赋值0~3分,其中从无抑郁到极重抑郁的评分标准依次为≤4分、5~13分、14~20分、≥21分。 1.2.2自我管理行为的测评 自我管理行为的测评使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此量表自行设计,其中包括症状管理、生活管理、情绪管理及信息管理4个维度,所包含的条目数依次为6、4、5、5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最低为1分,最高为5分,调查对象的自我管理行为随着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得分越高而实施得越好,总分为20~100分,其中自我管理水平低、自我管理水平中等及自我管理水平高的判定评分依据为70分。各维度的实际得分与其最高得分的比值与100%的乘积为各维度得分指标。 1.2.3 测评方法 负责测评工作的课题组成员包括3名护理人员,均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称,并且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非常丰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行为的测评均在其出院后门诊复查时进行,测评的指导语要统一,向研究对象详细地讲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使其完全明白理解,向患者保证本次研究的保密性,绝对不会向外泄露其临床资料,患者对于问卷的填写完全按照自身的感受完成,并且问卷要当场收回,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68分,回收168分,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由双人录入审核,统计分析采用的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用相对表示,组间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于抑郁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往的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采用手术和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为传统的治疗方法,而如今医务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在疾病的治疗中的重要性,其不仅能够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均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得到实现,这样能够使患者的观念发生改变,从而引导行为发生变化,不良的习惯及不健康的行为得到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3,5-8]。 患者的思维混乱及自我贬值等均属于抑郁心境,由于抑郁的患者减少了与社会外界人士的交流,最终降低自我管理水平,此外患者的活动由于存在抑郁的心境而显著地减少,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睡眠障碍及易疲劳等均属于抑郁所伴随的躯体症状,使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加重,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对患者的自我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其是否处于抑郁状态及其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所以患者抑郁情绪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对于自我管理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9~11,4]。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所有研究对象中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数为125例,发生率为74.4%,轻度抑郁的患者数明显高于无抑郁、中度抑郁及重度抑郁的患者数。研究结果还表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随着患者抑郁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各个抑郁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抑郁负相关于自我管理行为,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抑郁情绪较为明显,对于其自我管理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的改善及自我管理行为的提升我们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采取措施使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护理人员要关心、关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面部表情及相关的行为、情绪的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积极地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为了帮助患者达到维持心理平衡稳定的目的,要及时地、适当地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自我管理教育能够使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抑郁情绪得到显著的改善,使疾病的复发率得到显著降低[11]。②为患者提供疾病的相关信息。由于医务人员特定的工作岗位及患者对于医疗知识的匮乏导致患者信息来源的一个重要的提供者就是医护人员,患者认为其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所以医护人员要及时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明白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使其心理顾虑消除或减小,向患者传递自我管理的相关信息,这对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均具有很大的帮助。③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我们应该鼓励患者进行正常的社交和日常活动,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此外,护理中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社会压力及心理压力都非常大,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减缓其各种压力,使其治疗依从性提高[12~14]。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会由于患者的不良心理而受到影响,医务人员应该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变化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实地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以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四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样本,从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行为特点、校园环境四个方面探究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实际状况。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学习自律性较差,课余时间上网游戏看视频的比例高;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具有三大明显变化,即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具有从理想向现实转化的倾向;学习需求具有从课堂转到了课外,从“跟着老师走”转变为“跟着知识走”的倾向;学生因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而缺课成上升趋势,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共享对高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动机 学习行为 学习心理 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等。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学习行为是学生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互促性、创造性、自主性等特征。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1.调查对象 选择上海商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 980份,回收 952份,回收率97.14%,有效问卷为930份,有效率97.69%,符合调查要求,结果有效。样本的具体构成见表1。 2.调查内容 问卷由 19道客观选择题以及涉及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的附加问题组成。客观选择题中,多选题 8题,单选题11题,其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学习动机:共有 3 题,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涉及对学习本身的态度、学习的目的;第二,学习需求:有4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了解课堂课外学习状况、课外时间安排,以及学生乐意参与的活动;第三,学习行为特点:共有 6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调查大学生对本专业的态度、对自身学习状况的认识,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计划以及存在的旷课情况;第四,校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共有 6题,涉及本校教学质量、校园班级学习风气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1.学习动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动机比较复杂,除“其他”项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个人、为家庭、为国家。而在学习动机排序中,前三项主要反映在个人方面:“找一份好工作”(93.80%),“对知识的追求”(68.01%),“证明自己的价值”(62.92%),说明,大学生上大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在家庭和国家方面,占比则比较小,选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选项的调查对象占比46.33%,而因“报效祖国”进入大学的更是仅有23.27%。可见,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性色彩,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找一份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因素,这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也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向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表2数据,纵向比较不同年级发现,虽然四个年级同学的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个人方面,但不同年级的选择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相对于其他年级,四年级同学在“找一份好工作”方面占比偏高,而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报销祖国”方面占比较低,由此说明,不同年级的同学学习动机是不同的,相比其他年级,四年级的同学学习动机体现了更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 2.学习需求 (1)大学生花费精力的方面 根据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四个年级的学生花费精力最多的方面为“老师安排的课堂学习内容”以及“自学感兴趣的专业”,有些同学也会花费较多的精力“博览群书”。可见,在学习方面,大学生并不仅仅满足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他们会根据兴趣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具体分析表3可看出,在老师安排的课堂学习内容方面,四个年级比例呈抛物线形状,然而,在博览群书方面,虽然四个年级的比例都在20%以下,但却呈上升趋势,由12.44%上升到19.13%。以上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学习需求逐渐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也产生了变化,从课堂转到了课外,学生从“跟着老师走”逐渐转变为“跟着知识走”。 (2)大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 表4显示,一年级同学课余时间投入中选择在图书馆看书或寝室学习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二位的参加社团活动所占比例与前者接近。说明了大一学生对于学习和参加校园活动很热衷,而且在纵向对比中,对于校园活动,大一同学是积极性最高的,相对二、三、四年级的12%左右,投入了接近四分之一的课余时间量。 二、三、四年级同学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同样多种多样,上网看视频或游戏的同学比例持续增加并排在了首位,选择在图书馆或寝室看书学习的同学比例下降,但是上网浏览学习视频的比例却持续快速上升,与此同时,一到四年级逛街聚会时间的投入也逐步地在增加,四年级的比例近五分之一。 综合上述分析看出,虽然同学们安排课余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游戏看视频以及逛街聚会的同学的比例却是较高的,甚至超过了学习的同学的比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还不够深入,对自主学习的自我约束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学习态度 (1)大学生学习计划执行度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大学生需要制定合乎自身的恰当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四个年级的大学生都有近30%的同学没有制定学习计划,随意的进行学习,说明,大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较大,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在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中,每个年级有仅只有部分同学能够按照学习计划执行,每个年级会有40%以上的同学无法按时完成学习计划,这显示了大学生具有较差的自主学习约束力。 根据表5,具体来说,一年级制定学习计划的同学比例最高,达到73.06%,有学习计划但很少能完成的比例达到了49.68%。可见,一年级同学虽然有较强的学习计划性,但自控能力却不高,无法按时完成计划。而四年级数据显示,没有学习计划且随意学习的同学在四个年级中占比最高,为13.33%,反映了四年级同学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高。 (2)大学生缺课原因 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除了体现在学习的计划性方面,还体现在对待上课的积极性上。表格显示,大学生缺课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因其他事情耽搁、缺乏兴趣、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影响学生不去上课的三大主要因素,即大部分学生缺课是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而不是客观环境的影响。 根据一年级调查结果显示,因其他事情耽搁和身体不舒服缺课的同学占比最高,分别为34.67%和27.25%,二三年级则由于对课程不感兴趣和想自学课程,21.79%的四年级同学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上,四个年级同学所占比例是呈上升趋势的,由一年级的6.01%上升到四年级的18.97%。由此说明,随着年级的变化,大学生缺课的原因跟着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迫不得已”变为“主动放弃”,一年级时是由于事情耽搁等迫不得已的原因,二三年级则因不感兴趣放弃上课,四年级则由于不喜欢老师的方式。可见,不同的年级在对待上课的态度是不同的。 4.校园环境 校园学习环境与学生所在的年级具有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本文将对大学生的评价进行分级并赋予一定的分数:很好4分;还不错3分;一般2分;差1分。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出各个选项的得分,如表6所示。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和学生所在的年级成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逐渐降低。一年级得分最高,为3.1688,说明总体上,一年级班风处于“还不错”水平,但二、三、四年级班风评价得分却在3分以下,即三个年级的同学对本班级的班风评价介于“还不错”和“一般”之间,且四年级更偏向于“一般”。以上反映出,一年级班风较好,拥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四年级时同学们对班风评价则降低,学习环境逐渐变差。 在班风对同学们的影响方面,70%左右的同学表示有影响,但影响度却因年级的不同存在些差异,一年级感到有影响的同学比例达到80.84%,高于四年级的75.56%。由此说明,虽然一年级班风较好,但由于同学们刚刚接触大学生活,更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班风对一年级同学们的影响很大,学校应提高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调查结果及思考 1.学习动机从理想向现实转化 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动机也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变化,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发生了改变,学习动机也逐渐由理想化转变为现实型,尤其是四年级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动机普遍带有功利性色彩,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进入大学的原因也主要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方面考虑。 2.学习需求从课堂转到了课外 学习需求方面,学生并不仅仅满足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他们会根据兴趣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其次,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还不够深入,调查反映多数学生对于生活娱乐需求超过学习需求,学生课余时间利用也存在着不科学性,对自主学习的自我约束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学生因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而缺课成上升趋势 大学生具有较差的自主学习约束力。大学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成了很多心理不太稳定成熟的大学生滋生懒惰放纵心理的温床。随着年级增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不断发生着改变,由重视学习转变为随意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 在缺课方面,不仅是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更多的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因其他事情耽搁、缺乏兴趣、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成为影响学生不去上课的三大主要因素。 4.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共享对学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成长的重要外部因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班级学习风气对学生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和学生所在的年级成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本班班风的评价逐渐降低。 此外,学习环境对不同年级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低年级同学抗诱惑力较差,受学习环境影响较大,相反,高年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呈递减趋势。同学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学校目前的教育体制、方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越来越不具有吸引力。 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各个学校也普遍存在,也存在其合理性。从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来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更多的希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但是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获取知识的方式的变化方面来说,从传统的纸质化学习到现代的电子网络教学,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书籍得到广泛的推广,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世界名校的公开课,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知识的即时获取,但是绝大数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师大班面授的阶段,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需要。教育体制等方面,中国的大学教育更多地是“批量化生产”,缺乏个性的塑造,师生的教与学是剥离开的,老师进行的是灌输式教学,而不是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这些都需要广大社会和相关教育部门予以关注。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基于群体心理学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摘 要】大学生是网络聚群行为最活跃的群体之一。通过对杭州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社会支持和网络群聚行为的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特点。社会支持较低的学生易于参与网络群聚活动且更具服从性,社会支持较高则相反,但在网聚行为中往往扮演支配角色。在家庭现实亲密度支持方面,家庭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是影响群聚行为的极化因素,城乡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群体心理;网络群聚;社会支持 一、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网络行为现状 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在主观支持中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中邻居、同学、父母、亲戚那获取必要的支持,高于主观支持的平均水平的大学生达到68.5%。在对客观支持的分析中,高于客观支持平均水平达到55.0%,这表明在遇到困难时半数以上学生可以从朋友、同学等处得到相应的关心和支持。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的支持的利用度来看,当学生受到挫折求助时,高于支持利用度平均水平的比例更高达75.2%,说明大部分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资本,能够积极应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排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满足自身的社会需求。根据以上分析,表明目前大学生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较高。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集中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意向、网络人际关系、网聚行为进行调查,其中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有着人际交往基础,77.6%的大学生频繁的使用网络,并在网络中结识新的朋友。另外从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多集中为娱乐,交友,特别是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极高。 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表现的行为特征 低社会支持大学生群体易于参与网络人际,在网络人际的过程中容易在群体中产生极化行为,大学生网聚群体行为产生的五个心理特征,分别是:l、集体无意识;2、集体的感染性;3、从众心理;4、情绪化;5、群体责任感的弱化。这也是低社会支持者在寻找网络人际社会支持中易表现出的倾向。当个体融入到网络群体中时,微妙的产生了去个性化的反应,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特别在寻找社会支持,满足个人心理支持需求的同时,这种去个性化的效应就表现的更加明显。一旦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下,结果就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的行动中去。导致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在网络群聚行为中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倾向,而在群体讨论中往往是社会支持较高的学生在网络群体中表现更加活跃且富有创造性,在群体中易扮演群体领袖,而社会支持较低的学生在群体中更具服从性,更易冲动并且情绪化,对群体的决策极端化起到推动作用。 三、大学生网络群聚极化行为的引导对策 网络环境发展快速,管理手段的滞后也随之而来,网络显示着他强大通信功能的同时也带来网络社会群体的诸多问题。各种即时的通信工具和线上社群逐渐取代传统的社会支持系统,淡化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现实社会的互动交往模式。当现实生活当中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往往更习惯于利用网络寻求情感支持和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使群聚现象发生在青年群体中非常的普遍。网络群聚具有两面性,好的群聚现象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展现社会的正能量,改变社会风气。不良的群聚现象败坏社会道德甚至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所以对青年的网络群聚极化现象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1.交流是青年民众的镇静剂 每个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资源不同,在现实中所能得到的社会支持也呈现出很大差异。缺少在有需要的时候就能得到现实社会支持往往就会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中寻求自身的需要。当带着负性情绪时更容易产生群体的极化现象。因此要通过社会学校给他们创造更多平等交流的渠道。这种交流限制了权利,保护了自由,使得在群体极化中感染的负面情绪得以释放,并能够引导青年人的正向发展。 2.注意威望两极化的规律,培养意见领袖 在学生网络群体决策极端化的倾向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而群体的极端变化往往取决于群体的意见领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社会支持较高的学生往往在群体中承担领袖地位,所以我们要在群体中培养有威望的意见领袖,并能够把群体带入良好的群体讨论中。 3.注重人文关怀,社会、家庭、学校联动加强社会支持对网络行为的正向作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来看,深入网络人际行为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应有的社会支持。这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所以社会,家庭和高校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给予人文的关怀和帮助。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小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 与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观念的改变,单亲家庭逐渐增多,从而出现了“单亲”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和父(母)爱的缺失,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本文重点在于分析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心理现象,并分别就单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对单亲子女进行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单亲家庭 心理健康 分析与对策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上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突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个情况,我对我校四年级父母离异的学生进行了一番较全面的调查。四年级在校学生400余人,其中父母离异者39人,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9.15%.对这39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后,发现他们之中表现不好、成绩低劣者15人,占总数的38.46%;在校表现可以、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者共9人,占23.07%;其余15人,基本上可以跟班,属于不优不劣之类。归纳起来,表现不好的学生大都行为习惯不好,甚至染有不少不良习惯,诸如迷恋上网、不写作业、打架、上课捣乱课堂秩序等等。令人深思的是,表现不好、成绩低劣的15名学生,父母离异前表现不好或不够好的仅3人,父母离异后退步明显甚至大幅度滑坡者竟达12人。这足以说明父母离异给孩子幼小心灵蒙上了一层无法驱散的阴影。据老师们反映,这39名学生大致可分为几类: 1.强烈的自卑感。夫妻离婚时,有的对孩子关心不够,不愿承担子女的监护义务甚至把孩子“推来推去”;有的父(母)虽然接纳了孩子,但没有真正承担起责任来,不关心,甚至打骂。这样的“抛弃”和对待,使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我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没人疼的孩子”这使小学生的人格、自尊严重受挫,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2.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一方家长的影响和感情交流,所以就显得孤僻、不合群,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和很多人保持距离,不轻易相信别人。部分单亲家庭学生课间也很少和同学一起活动,上学、放学也往往独来独往,不与其他同学结伴而行。 3.逆反心理强 单亲学生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因而也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有的因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约束,如果继父母对自己存在偏心时,则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 4.嫉妒感强烈 他们这种孤僻与自卑的表现,显得非常敏感,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句没有任何针对性的话,有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就以为老师是在针对自己。单亲家庭学生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学生显得突出一些。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教育对策 1.家庭教育策略。单亲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影响之大,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在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通常建议他们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策略: (1)父母要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孩子在父母离婚战争中心灵已经是稚嫩和脆弱,作为父母首先要在生活上给予孩子以非常的呵护。在学习上要非常的关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像《下辈子还做母子》影片中徐美云老师那样竭尽全力为儿女,无怨无悔。家长应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交朋友,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2)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研究表明,儿童从2岁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会使孩子在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和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发展;如果家里整天吵吵闹闹,孩子常常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易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出现偏差。因此单亲家庭要特别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以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家长合理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而在单亲家庭中这种期望更为强烈,单亲家长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是,过高的期望往往容易落空,不切实际的对孩子提出要求。往往给孩子生理和心理难以承受的压力。所以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为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2.学校教育策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有它自己有利的条件,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广泛,方法灵活。为此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有必要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1)营造“爱”的校园氛围。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因素之一。宽松、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我校领导很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让学生体验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教师都力求做到微笑面对学生,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忽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事。 (2)抓住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创造性见解时,家长和教师则要格外夸奖和给予肯定。 (3)结对帮助,融入集体。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孤独心理。 (4)自我欣赏,鼓励交往。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欣赏自我,通过正确分析,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如球类、棋类等),创造成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体味自我存在的价值。 (5)家校联手,形成合力。疏导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和家长的联系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3.社会教育策略 (1)改变人们对单亲家庭子女的传统观念。我们社会要改变传统的旧观念,让单亲家庭的子女也能与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生活在我们的社会当中。 (2)积极引导单亲家庭子女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由于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责任意识普遍淡薄,要切实改善单亲家庭子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就必须强化单亲家庭子女法定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3)加强单亲子女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实践中的单亲子女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呼吁社会每一个人都来爱护关心单亲家庭子女,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让我们都来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为社会、为国家尽一分责任。单亲家庭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更要重视,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在学习上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使这些孩子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学生日益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消费群体,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网络消费观,正确引导,积极营造健康合理的网络消费环境。 网络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大学生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 1.网络消费手段多样,条件较为完备。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于电脑、手机上网购物,网上银行、物流快递等驾轻就熟。调查显示,一半以上大学生使用电脑、手机上网的时间每天已超过6小时;学校及周边交通方便,物流配送便捷;校园各种设施齐全,银行遍布,完全可以满足各种网上支付的需求。 2.网络消费经验不足,消费水平不高。80%以上的大学生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比重较大,占其消费的60%以上。虽然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其经济来源及消费比重,大大影响了其网络消费的经验及水平,网络购买率相对较高,但其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3.网络消费同质性高,消费延伸性强。由于平日的共同生活和学习,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参照性和规范性,其网络消费行为、消费习惯具有很强的延伸性,客观环境的影响很容易让大学生消费者群体网络消费产生盲目性和从众性。同时,作为网络消费市场的年轻力量,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又影响着整个大众文化及消费。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分析 1.独立自主,追求个性的消费心理。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突出,审美观、消费观、价值观多元化,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网络消费正好符合、满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需求。通过网络,大学生更容易寻找自己喜欢的商品和元素,更容易满足其需求差异,凸显个性的心理需求。 2.求“廉”和求“实”的消费心理。虽然家庭给予的生活费用的逐步增加,部分大学生还有兼职收入,但价格仍然是影响大学生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对商品价格的细致差别和变化反应非常灵敏。网上商品相比实体店商品的价格要便宜实惠,这大大迎合了大学生消费的心理及需求,满足了其求“廉”、求“实”的消费心理。 3.求“便”和求“新”的消费心理。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购物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在总购物成本中的比重,购物中的即时、便利越显重要。简单、快捷的网络购物的应用和推广,深受青年群体的喜爱。同时,个性化的消费心理,使大学生更加追求创新、渴望变化,在实用的同时,更要与众不同,更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求“新”型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4.情感和惠顾的消费心理。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其道德感、理智、审美感等情感丰富,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上网的过程中,在经验和感情的基础上,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对特定的网站、广告、商品等产生特殊的信任与偏好,重复、习惯性的访问网络,形成购买动机,产生购买行为。而其自身的购买动机和行为,对同类潜在消费群体又起着宣传和影响作用。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1.冲动性、盲目性购买现象普遍。大学生求“新”性较强,群体集中,群体性攀比行为强烈,消费欲望较强,很容易导致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购买及消费。随着网络消费的不断发展,在大学生中也出现了超前性消费行为,这不仅会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也会造成加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其陷入盲目消费、攀比虚荣的误区。 2.网络成瘾,难以自拔。大学生自我防御心理较为脆弱,自制力、控制力较差。调查发现,上网时间越多、网络消费越多,自制力、控制力较差的消费者就极易成瘾并沉溺其中。网络成瘾毫无疑问会影响学生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形成。 3.网络消费风险意识有待加强。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体系,网上的商品虽然丰富、价格低廉,但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在无法看到实物的情况下做出购买选择,目前网络购物仍缺乏适当的法律手段规范。由于消费经验不足,社会经历较少,部分大学生因过分求“廉”,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网络购物在货款支付、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网络消费还需小心谨慎。 4.自我维权意识淡薄。无论有无网购经历的大学生,产品质量难保证是网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加之网购商品缺乏真实感、送货时间长、售后服务难保证等,在网购过程中,大学生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相应纠纷和问题。但往往遇到“问题”后,社会阅历较少的大学生确往往退却。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建议意见 1.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支付能力不断增强,但对于无固定收入大学生来讲,超过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是尤为不可取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未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应该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应根据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的实际情况明确消费标准,把握一个“度”,量力而行。 2.积极做好教育引导。网络消费作为新兴的消费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学校及家长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让其了解网络消费的内涵、道德规范、风险防御及对策等,提高网络消费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理性、健康的网络消费。 3.加强网络监管力度,规范网络竞争。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网络消费的政策监管力度,规范网络竞争行为,及时清理虚假的网络信息,维护网络安全稳定及网购消费者权益,建立健康、有序的网络消费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消费市场。 4.积极营造健康合理的网络消费环境。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随着大学校园与社会联系的紧密,社会消费文化及环境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意识和行为影响日益加强,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各界应通过各种途径,倡导量力而行,鼓励合理消费、杜绝浪费。 校园网络消费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新的消费理念及方式,如何养成大学生理性、健康、合理的网络消费心理及行为,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领导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与整合框架研究 摘要:以社会交换理论、领导理论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作为理论基础,阐述了领导心理资本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作用、中介作用以及调节作用的机制,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一个综合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领导心理资本;组织公民行为;理论模型 一、引言 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一种对员工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都有提升作用的积极角色外行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为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积极心理学以心理资本作为核心概念,着眼于开发员工的积极优势和心理能力驱动,能够带来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同时,组织的管理者作为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能够通过自身积极的模范作用,对员工传达信念,提高其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团队绩效的提升。因此,研究领导者的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组织通过开发心理资本促进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为组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提供有效路径。 二、领导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结构 (一)领导心理资本内涵结构 领导心理资本是指领导者在积极心理和积极组织行为的基础上,关注自身和下属的心理优势,开发个体的潜能,最终获得绩效改善的一种心理品质[1]。目前大多数研究认同领导心理资本具有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等一般性心理资本的结构[2],但也有不少研究者指出领导者作为企业中的特殊群体,是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应该具有不同于一般心理资本的特殊要素。通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对当前国外领导心理资本的结构要素研究进行了归纳(见表1)。可以发现,除一般性心理资本的要素外,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创造性、责任心、真实性、可信度、转换性及前瞻性等其他特殊要素。 (二)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结构 Organ在1988年正式提出组织公民行为这一概念,认为它是“组织成员自觉自愿表现出来的,在组织正式报酬体系未得到明显认可的,但在总体上有利于组织有效运转的个体行为的总和”。Piceolo和Colquitt[3]则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下属为了成就集体目的,放弃个人利益,变得愿意合作、投入工作,做出对组织价值与目标正面的贡献。归纳各学者的定义,可以发现组织公民行为的几个共同点:(1)不属于工作职责范围所要求的行为;(2)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有影响,有助于提高组织效能;(3)是员工自愿作出的行为。国内外学者大都认同组织公民行为是一个多维度的变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Podsakoff的七维模型[4]。而Lepine[5]通过元分析发现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因此在实际的研究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维度和结构,而不用将所有的维度都纳入考察。有的学者甚至不区分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而将其当作员工各种利他行为的综合潜变量。 三、领导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理论解释 (一)社会交换理论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出发,领导者与员工之间也存在某种交换关系。当高心理资本领导者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态度与行为时,依据社会交换理论中“互惠”原则,员工也会倾向于表现出同样积极的利组织行为。此外,从组织公民行为的来源出发,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发展而来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也是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具备良好心理资本的领导者所表现出的乐观、自信及责任等品性,又是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依据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原理,领导心理资本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二)变革型领导理论 变革型领导(Transformation Leadership)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备受关注的新型领导风格,这种超越传统领导角色的新的领导行为往往会激发员工做出超出期望的工作表现。与变革型领导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相同,具备良好心理资本的领导者同样也具有类似的乐观、进取甚至百折不挠的韧性,这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倾向于进行利组织行为的引导同样有效。也就是说,高心理资本的领导者同样也可以通过这些积极的外化行为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当然也包括组织公民行为。 (三)积极组织行为理论 积极组织行为学重点关注组织中正面、向上的心理资源和组织行为。领导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同样都来源于积极组织行为学,即它们的思想来源相同,其本质都关注积极态度与行为的导向。一方面领导心理资本关注建立以领导为核心的积极放射源,以广泛引导员工、团队甚至组织。而组织公民行为强调员工在组织积极氛围下形成积极性组织行为。从此角度分析,领导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同属积极组织行为的同心源,二者前因后果,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关联。 四、领导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实证探析 根据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原理,本文从直接作用、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机制三个方面来对领导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进行分析。 (一)直接作用机制 直接作用机制认为,领导心理资本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是独立于其他变量的。例如Shamas等人[6]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心理资本的研究中提到,领导心理资本与真诚领导、变革型领导行为有正向联系,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及积极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拥有高水平心理资本的领导会通过自身魅力感染其下属员工,使员工更愿意表现出超越基本期望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还发现,乐观的个体其组织忠诚度更高,更乐于帮助别人[2],具有乐观精神的领导者也更有可能在与员工的社会交换中通过互惠原则,来获得组织公民行为的回报。 (二)中介作用机制 中介作用机制认为,领导心理资本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需要通过一些其他中介变量,主要体现在组织、领导、员工及交互等四个层面。 1. 组织层面 (1)组织文化 Toor等人[7]提出,积极的心理资本可以创建强调团队合作和透明沟通的组织文化。一项针对职业经理人的心理资本干预研究也证实了对投资心理资本的回报不仅体现在财务绩效上,同时也作用于企业文化[8],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员工之间的交流密切具有随时帮助他人的心理倾向,从而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组织公民行为。 (2)组织凝聚力 Chase等人[9]认为领导者是形成组织凝聚力的主观能动性因素,领导者的权威、素质以及积极的心理都能引导和激励下属员工。这种凝聚力的作用就在于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效率,使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达成负有责任感,因而积极展示出角色外行为。 2. 领导层面 (1)变革领导行为 Podsakoff[4]的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行为会巩固和内化员工的集体信念,从而激励员工表现出超越个人利益的组织公民行为。而领导者的这种行为是由其心理特质决定的。Hogan[10]指出“我是谁”会决定如何领导。心理资本则正是通过帮助个体认识到“我是谁”来获取竞争优势[3]。国外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领导的个性品质既会增强员工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也会促进员工指向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而这种影响机制是通过变革型领导的中介作用而产生[11]的。 (2)诚信领导行为 许多学者将领导心理资本看作是诚信领导行为的一个前因变量。相关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个模型[1]。这种类型的领导在与下属的交流中能尊重下属员工的意见,展现出高度信息平衡处理能力,并能够使得其自身与下属的上下级关系在关系透明度和言行一致方面呈现较好的表现,因而对下属的工作投入度、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14]。 3. 员工层面 (1)员工的心理资本 Walumbwa等人[12]一项关于心理资本的跨层次分析表明,领导心理资本通过下级的心理资本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员工心理资本可能是领导心理资本作用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领导者将自身乐观、自信、充满希望和韧性的情绪作为榜样传递给员工,能够提高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使他们帮助其他员工、保护组织资源并超出要求范围地完成任务,即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2)工作满意度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会受其领导者积极行为的影响。例如,Friedrich[13]提出了几种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的领导行为:对工作绩效的认可、有效沟通、员工参与决策等。此外,领导者的榜样角色和共享价值观也会增强员工的满意感。而这些积极的领导行为都是高心理资本的领导的体现,会进一步作用到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上。Whitman等人[14]的实证研究表明,整合的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多种员工的工作绩效产出有相关,而组织公民行为是其中最重要的结果变量之一。 (3)组织支持感 相关研究表明,高心理资本的领导者是员工支持感的主要来源[15],同时,这种支持性的组织氛围也能够帮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并产生正向的组织支持感,从而激发员工关心组织福利和帮助组织达成目标的心理,进而表现出自发的组织公民行为[16]。 (4)组织自尊 Nathan等人[17]将有效领导看作组织自尊的前因变量之一。高水平的心理资本也被视为有效领导的方式之一,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尊重、支持和鼓励来提升员工的组织自尊感。而具有高组织自尊的个体在工作中会倾向于正面的自我价值评估,因而容易产生积极的助组织心态[18],从而促进员工的利组织公民行为。 (5)组织信任 已有研究表明,员工对组织支持以及领导信任的感知在领导心理资本与员工工作表现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较高心理资本的人,会以诚相待,能够以更加诚恳、透明、立足于建立信任的方式来解释他们行动的根本原因,从而赢得他人信任[19]。由此可见,高心理资本的领导者更容易让员工对组织和领导产生信任感,满足员工对额外行为获得回报的预期,从而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 4. 交互层面 一些学者提出,在研究领导者的影响机制中应该还要关注领导者与下属的交互效应,即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表明,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结果变量之一就是组织公民行为,同时,这种良好的关系也会增强员工作出额外努力的动机[4]。而领导者则是与下属建立良好关系,促使员工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20]。高心理资本的领导者更乐意与下属共享资源,支持下属,为二者的关系努力,从而提高双方关系的质量。而处于“圈内”的员工则会增强责任感,用自己的额外努力回报领导者。 (三) 调节作用机制 领导心理资本与其他中介变量之间还可能有交互作用。一些情境变量和个体特质会增强或者减弱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 1. 组织变量 (1)服务氛围(Service Climate) 员工在服务氛围强的组织中更容易感受到领导者领导政策、措施方面的积极与乐观,从而更容易自愿做出某些符合组织服务氛围的行为。Dimitriades[21]在研究顾客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时提出,服务氛围在组织或领导情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是复杂的,可能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Mediated Moderation)或者有调节的中介变量(Moderated Mediation)。而Wang[22]等人认为在浓厚的服务氛围中,员工会增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角色定义,因而领导关注或支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也会增强。 (2)程序公平氛围 积极的领导行为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时会更加促进员工的组织公平行为。大量研究都显示,程序公平是员工感知组织公平的决定因素。而员工的感知公平会在组织承诺、主管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12]。 当员工相信组织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是公平的,在领导者提供了相应的诱因时,他们就更愿意做出一些额外的努力。 2. 个体变量 (1)核心自我评价(Core Self-evaluations) 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23]。研究认为它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职业倦怠、幸福感等存在一定相关。而Jia等人[19]根据权变理论提出,领导者的影响力对高水平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更大。其研究表明,下属的核心自我评价在领导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中起到调节作用。 (2)个人集体主义倾向(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Dimension)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主要是由于不同导向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上持不同的态度和观念。个人主义倾向的个体将个人目标置于集体目标之上,更关心个人成就;而持集体主义的人则把自己看作集体的一部分,注重集体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这种个体的文化差异在领导者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24]。 (3)OCB角色认同(OCB Role Definitions) 同一性理论认为,当个体认为自己扮演一种亲社会角色时,他们就会贡献出更多时间和资源来参与行动。当员工明确领导者对自己有组织公民的期望,同时员工也将组织公民行为看作自己角色内的行为时,会更倾向于投入组织公民行为[25]。也就是说,在员工高水平OCB角色认同条件下,领导者的积极引导能够有效预测这种行为的发生。 (4)互惠原则接受(Employees’ Acceptance of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领导者的积极心理和行为是可能促使员工表现组织公民行为的一种诱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员工对这些诱因都有相同的回应。Jacqueline[26]的研究就提出员工的个体差异会导致他们对互惠原则的接受程度不同,进而会增强或减弱领导提供的诱因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 五、领导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综合模型构建 研究表明,领导者心理资本以一般心理资本作为基础,同时也具有区别于一般心理资本的结构要素。据此,本研究将特殊性要素纳入到领导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的实证框架中,综合考察一般性要素与特殊性要素在同一模型框架中的不同作用效应。 其次,本研究提出的综合模型将中介变量划分为三个作用层次。首先是组织层面的组织文化和凝聚力对领导层面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及诚信领导行为具有影响作用,而领导层面既对交互层变量即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产生影响。另外,本研究模型将领导行为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纳入同一纵向层级,是结合领导权变思路的理念,即领导的有效性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而其中与下属成员的关系尤为重要。 再次,在变革型领导与真诚型领导行为的感召下,员工层面各个变量,如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组织自尊、支持及信任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样,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也是以上员工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因此,本研究模型将领导行为与高质量的交换关系作为员工积极行为的预测变量,前者对于后者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最后,在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员工的正面态度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员工倾向于先对组织、工作特征或领导者进行评价,形成了组织支持感以及组织信任等积极态度后,才可能表现出积极的组织公民行为倾向。因此,由员工的积极态度到员工的积极行为是本研究模型框架的最后一个层次,体现出了个体行为改变理论的推理层次。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遵从由领导核心心理要素到组织变量,领导层面、交互层面,个体态度再到个体行为的作用逻辑,建构了领导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整体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六、管理启示与研究展望 (一)管理启示 在当今行业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考虑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契约关系之外的行为,其中领导者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因素。 领导心理资本通过影响领导行为、领导成员关系作用到员工态度,从而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路径表明,由积极的领导者心理资本表现出的外显领导行为能促进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支持,激发自身的心理能量,从而为组织做出额外的贡献。因此,组织的管理者要着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发挥引领作用。 而对组织来说,提高人力资源的收益率除了员工知识技能的开发外,还应重视心理资本的独特作用。心理资本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而心理资本的可开发性和可干预性又为企业利用心理资本获取效益提供了可行路径。因此,在组织的管理实践中,应该发展有关心理资本的培训内容,营造适宜积极心理资本生长的气氛从而争取员工的更多自愿合作行为。 (二)研究展望 关于领导者如何通过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今后的研究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深入。 1.领导者的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与员工的心理资本应有所不同,而现有的实证研究并没有体现这一点。因此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对二者在概念层次和结构维度上进行更进一步的严格区分,以丰富对领导心理资本理论体系的探索研究。 2.本研究建立了领导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的综合模型,但是本研究所提出的中介或调节变量是否可以充分体现二者的关系;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重要影响变量需要纳入与探讨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厘清。 3.本研究对领导心理资本和组织公民行为二者关系的阐述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未来需要有足够的实证研究与数据去验证这种作用机制。同时还可以发展多特质-多方法的研究,以便对研究模型加以完善。 4.本文的理论推测多依据欧美文化背景的研究提出,这种研究设想在其他文化下是否能够适用还不得而知。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以便确定领导心理资本及其作用模型的适用范围,方能为领导心理资本理论在中国本土环境背景下的认识和应用提供分析和指导。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调查与研究 摘要: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行为和心理影响着人生价值观。本文以大学生消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探讨大学生消费问题和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消费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经济活动,对消费行为及心理的研究是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反映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其消费具有自身的特点。大学生不但是当前的消费主体之一,也是中国未来的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其消费方式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消费方式。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现状 (一)消费来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70.9%消费来源是父母供给,有6.4%的消费来源于其他亲友的资助,他们属于青年阶段,身体、思想各方面都逐步成熟,已具备一定劳动能力,但大学期间首要任务是学习,没有时间和能力赚取一定的生活费,消费基本属于依赖性消费。 (二)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是反映生活资料消费数量的标志,大学生消费属于依赖性消费,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一是消费水平的地域差异。来源地经济发展对消费水平影响较大,月消费由于家庭所在地不同差距较大。消费最低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消费总额比全部样本的平均水平低52.5元。二是消费水平的性别差异。性别身份是自我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伙食消费、衣着消费和交际消费方面差距较明显,这与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紧密联系,但是在学习消费方面差距并不明显,分别为6.42%和7.71%。这与社会对他们提出同样的学习要求有关。三是消费水平的年级差异。年级越高,离社会越近,受学校所在城市消费的影响越大,消费支出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其学习消费和通讯等支出增加幅度较大,伙食消费增加幅度不大。 (三)消费结构状况 大学生消费70.5%是基本生活消费,恩格尔系数较高,学习消费占总消费额的6.7%,比重不大,有待加强,交际、娱乐消费占的22.8%,比例偏高,应适度降低。 (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对量入为出的消费原则,有近1/2的学生持赞成态度,1/4的人不赞成,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有1/2以上的学生持赞成态度,近20%的人不赞成,1/2以上的学生不赞成高消费。 二、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学校园生活更趋多样化,追求更加注重精神享受。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消费支出总额中,文体娱乐或旅游、零食等享乐品,以及上网、通讯等消费支出额相对比例较大,用于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等消费支出比例相对小,消费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方面。 (二)消费行为及消费心里的非理性化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比较发现,只有11.9%一直坚持记账,43.5%从不记账。说明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具有合理的消费习惯。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合理的消费观念,但实际的消费行为中却缺乏合理性。 (三)享受和交往消费较高 通过图1对三种消费比较,月均用在学习方面的费用50元以下的占59.5%,与此同时,交往方面的费用50元以下的是30.5%,50—100元的占到了52.3%。在享受方面的消费平均每月低于50元的仅有28.6%,大多数都超过50元,并且有2.6%的超过了300元以上。 三、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自身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心理。随着身体的发育,抽象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有一定的社会能力,能自主地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 其次是市场化的影响。市场化导致产品种类范围的增多,选择范围的扩大,消费需要也开始异质化和复杂化。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经济缺乏了解,所以很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欲望和需求,体现了的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成熟易受诱惑的消费心理。 第三是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价值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随着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同社会时期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从调查来看,现代的大学生近90%的认同即时享乐的观点,这种消费价值观崇尚物质消费,追求享乐主义。 第四,是参考群体的诱导。由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在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中,容易形成攀比心理,攀比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不同的生活理想和价值,具有消费行为的个体差异和不同,也体现了消费行为的多元化。 四、构建科学健康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建议 (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教育研究中,应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研究他们消费心理与行为中的问题,把握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使他们做到科学理性消费,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符合社会要求,又有助于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建立合理消费结构,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基本没有收入来源,是纯粹的消费者,所以需要对消费合理规划,协调好学习消费、生活消费、享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拥有系统科学的消费结构,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具有价值判断能力,进行有计划、合理的消费,不盲目攀比、跟随,有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三大素质,它反映人在社会的生存能力。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财商,形成自己的理财观,用理智支配消费,懂得运用经济学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原理,注意投资的效益,将投资用于学习和提高技能等方面,以取得效益的最大化。 (四)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合理消费习惯 家庭作为基本的消费单位,它的文化、社会地位等影响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十分看重孩子的成绩,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提高学习质量,甚至通过金钱刺激来提高学习兴趣。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有计划地控制生活费,引导合理开支。父母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进行合理消费的重要方面。 (五)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校园良好的周边环境,也是形成良好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许多高校之所以形成不良的奢侈攀比之风,混乱的校园周边环境难辞其咎。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健康的消费环境刻不容缓。 五、结束语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其消费行为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非理性化和炫耀性消费的误区。这不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会给家庭和学校管理带来重要的影响,针对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因素,从市场化、价值观、消费的参考群体以及社会化的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诠释。并给出一些合理的、正确的建议,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构建合理的消费意识。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饭店员工心理所有权与跨界行为关系研究 [摘要]一线服务员工因处于组织的边界位置而表现出服务提供、外部代表和内部影响3类跨边界行为,这些行为能够显著提高组织绩效。心理所有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以往的研究证实组织心理所有权与员工角色外行为存在积极的关系。然而,跨边界行为不仅包括角色外行为,而且包括角色内行为,并且非常适合于服务组织背景,因此,研究员工组织心理所有权对跨边界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旅游饭店企业一线服务员工的研究发现,组织心理所有权对外部代表行为和内部影响行为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对服务提供行为有间接影响。这一结论提醒旅游饭店业要培育和提高一线服务员工的组织心理所有权,促使其表现出跨边界行为进而提高组织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饭店;服务营销近视;一线服务员工;组织心理所有权;跨边界行为 1 引言 长期以来,营销理论及实践都强调外部顾客的重要性,强调吸引并保留外部顾客来获取利润,很少有研究关注一线服务员工的情感反应。回顾企业营销哲学的变迁,企业过分关注产品会导致“营销近视”,因而要践行营销观念。然而,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那种一味强调外部顾客需要的理论同样受到了挑战。古姆松(Gummesson)将强调顾客需要而忽视员工在顾客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性的现象称为“服务营销近视”,并指出从“营销近视”到“服务营销近视”在本质上没有任何进步。在这种背景下,西方营销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组织内部,产生了如内部营销、服务品牌内化等一系列新理论。 虽然一线服务员工行为的重要性逐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对一线服务员工行为的划分并不全面,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而组织公民行为仅仅是员工内部导向的角色外行为。作为组织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线服务员工跨越了组织边界,他们能够与组织外部人员和内部非一线员工互动,因而有必要从更全面的视角对一线服务员工的行为进行界定。跨边界行为尤其适合于服务企业一线服务员工,原因在于跨边界行为不仅包括了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而且包含了顾客导向和员工导向两种视角。其次,现有的研究对一线服务员工跨边界行为前置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多,仅局限在员工角色压力和感知组织公平。心理所有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它能够让员工对组织产生一种拥有感。以往的研究证实,员工组织心理所有权能够显著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但是目前还没有学者研究过组织心理所有权对一线服务员工跨边界行为的影响。再次,关于内部营销、内部品牌建设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这些模型的研究还不是太多。 鉴于此,本文从一线服务员工跨边界行为的角度,对高服务接触型旅游饭店企业的一线服务员工进行调研,探讨他们的组织心理所有权对跨边界行为的影响效果及机制,希望能为旅游饭店业乃至旅游企业和整个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一线服务员工提供借鉴。 2 文献回顾 2.1 组织心理所有权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公司给予员工各种形式的所有权,并认为员工拥有所有权会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及组织承诺,进而提高工作绩效。然而,也有学者发现,员工拥有所有权与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和组织绩效并不具有相关性。基于这一矛盾结论,皮尔斯等人(Pierce,et al.)提出了心理所有权的概念,他们认为,正式的或法定的所有权并不直接对员工及组织绩效产生影响,而是间接通过心理所有权起作用。 弗比(Furby)指出,心理层面上的所有权是一种占有感,即感觉到某个实体或思想好像是“我的”或“我们的”一样。心理所有权使得人们将占有物视为自我的延伸,因而能够影响人类的态度、动机和行为。皮尔斯等人将心理所有权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感觉到目标物(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或目标物的一部分好像是他的一样。组织心理所有权(psychological ownership for theorganization)是心理所有权思想在管理学领域的拓展与应用,作为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预测工具之一,组织心理所有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皮尔斯等人认为,心理所有权产生的根源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类的3种基本需要,分别为家(hone)、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及自我认同(self-identity)。第一种需要是有归属感的基本需要,对可象征“家”的物体的占有可以为个体提供空间感,进而为个体提供舒适、愉悦和安全的环境。自我效能感是在某个具体领域里有行为能力的人的需要,个体通过感觉他们可以控制占有物或促成事件发生而获得效能感,占有物可以帮助个体实现控制和影响有形及无形事件的情感。自我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我有清晰认识的需要,占有物和“我的”感觉有助于人们认识自我。 上述3种需要是心理所有权产生的根源,但是,心理所有权的出现还必须借助某些路径,主要包括控制目标物、亲密了解和个人投入。心理所有权的根源有助于理解心理所有权存在的原因,而路径则提供了心理所有权是如何形成洞察力的。首先,对某物的控制最终会产生对该物体的拥有感,个体对某物的控制越强,他们在心理上就会越认为该物体是自我的一部分。其次,所有权的核心是个体与某物的联系,个体会因与某物的联系及对该物体熟悉而感觉到该物体是自己的。随着关于某物体信息的增加,个体对该物体的了解会加深,个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也会加深,从而拥有感就会越强。最后,个体将其精力、时间、努力和注意力等投入某物体中会使自我与该物成为一体,进而形成对该物的所有权感。在组织情形下,组织向其员工提供了众多机会以便让他们将自我投入不同的方面,个体投入得越多,感受到的组织心理所有权就越强烈。 将组织心理所有权与其他工作相关的态度进行区分有助于避免概念泛滥,这些概念的关注点或所回答的问题是不同的。组织心理所有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在多大程度上感觉这个组织是我的”,组织承诺回答的是“我为什么要保持组织成员身份,是因为我想、我需要还是我应该”,工作满意回答的是“我对我的工作的评价判断如何”。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对肥胖的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某2所小学,在1012名儿童中选取肥胖儿童100名,将100名肥胖儿童为观察组,选100名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其做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肥胖的男童情绪比较急躁、易怒;肥胖的女童抑郁、自卑。结论:肥胖对于儿童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肥胖;心理行为;影响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儿童肥胖症 发病率呈明显 升高趋势。儿童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本地区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寻求干预对策,提高儿童家长对儿童肥胖危害的认识,我们选取了本地区某2所小学,在1012名儿童中选取肥胖儿童100名,对其做检查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2所小学,在1012名儿童中选取肥胖儿童100名,年龄在6-12岁,平均年龄在9岁,将100名肥胖儿童为观察组,选100名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按照1对1的形式,要求性别、年龄、身高等接近。所以两组在年龄、性别、身高等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首先我们使用的是WHO推荐的一种标准,名为NCHS标准,超过标准的20%-29%是轻度的肥胖,超过标准的30%-49%是中度肥胖,超过标准的50%以上均属于重度肥胖。 1.3方法:首先使用的是Achenbach的儿童行为量表,表内共113项,按照忻仁娥等制定的中国常模[1],来进行检查,由儿童的父母来进行填写,检查出行为有问题的儿童。然后编写儿童的基本调查表,写上基本的情况、家庭的情况、教育的方式、还有心理行为等45项。最后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将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1.4观察指标:主要是观察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造成这种行为的因素以及解决的对策,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都是经过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的处理,数据经过核实确实无误,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所有的计数数据然后使用χ2进行检验,并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男女童肥胖程度及所占比例:本研究对100例肥胖儿童按照标准进行诊断之后,将得到的肥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肥胖儿童多数为男童,轻度的肥胖男童就占60%之多,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表1男女童肥胖程度的记录以及比例程度分析 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总计人数男童36(60%)15(25%)9(15%)60人女童22(55%)16(40%)2(5%)40人2.2观察组与对照组行为问题发生频率比较:因为每名儿童都可以出现一种或者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行为问题,通过对观察组(肥胖儿童)和对照组(正常儿童)的儿童进行行为比较,以问题的发生频率来统计,观察组的问题发生频率比对照组高很多,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表2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频率对比 组别社交困难抑郁症幼稚暴力倾向违纪多动症强迫症观察组(男)3人1人2人17人15人15人7人对照组(男)1人1人1人3人5人9人2人观察组(女)11人11人9人7人7人5人1人对照组(女)7人1人3人5人3人1人2人2.3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通过对观察组(肥胖儿童)和对照组(正常儿童)在日常行为上的心理问题比较分析,发现肥胖儿童在穿衣、自卑感、人际交往、户外活动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比率均较正常儿童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表3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 穿衣自卑感人际交往户外运动自卑不自卑强不强喜欢不喜欢喜欢不喜欢观察组62(62%)38(38%)76(76%)24(24%)33(33%)67(67%)14(14%)86(86%)对照组32(32%)68(68%)23(23%)77(77%)55(55%)45(45%)73(73%)27(27%)3.讨论 3.1男女童肥胖程度、比例分布特点。肥胖症是因热量代谢障碍,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引起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致,肥胖症按程度一般分为轻、中、重三度。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肥胖的男童比女童多,主要以轻度肥胖为主,重度肥胖较少,这个结果和国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 3.2儿童肥胖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密切相关。儿童肥胖症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潜在危害,而且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情感发育产生严重损害。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其个性趋于内向、不稳定、及社交回避现象增多,社会适应能力降低[3]。本次调查也显示,肥胖男童在暴力倾向、违纪、多动症、强迫症等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肥胖女童在社交困难、抑郁症、幼稚等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且肥胖儿童在穿衣、自卑感、人际交往、户外活动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比率均较正常儿童高,肥胖的儿童会因为性别、年龄、肥胖的程度不同,在行为上也会有不同的不良现象,这表明肥胖的男童情绪较急躁且易怒;肥胖的女童较抑郁且自卑。所以对肥胖儿童的治疗不仅要控制体重过快增长,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3.3针对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对策。儿童肥胖的治疗原则应遵循儿童具有生长发育的特点,任何干预措施都不应妨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应从行为矫正、饮食调整、运动和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综合治疗,如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坚持运动,减少静坐,家长多与肥胖儿童交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建立自信,克服自卑感,使其体重逐步回归正常范围,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医学院校女大学生择业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之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毕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择业行为,为提高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择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择业心理行为调查表,采取随机抽样 的方式,对375名不同专业的毕业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毕业女大学 生群体SCL-90中总均分,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惧、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分明 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 女大学生;择业行为;心理健康;SCL-90 近年来,在当今社会医院体制转型、医患矛盾增多的状况下,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相 应级别的医疗机构所需人才日趋饱和,医学院校毕业生所面临的择业心理压力显得尤为突出 。而女大学生作为医学院校毕业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业难的问题一直以来更是客观存 在的普遍现象。如何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她们的心 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适能力,加强毕业就业择业指导,从而进一步提高就业率,已成为医学 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部分医学院校毕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 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其群体的特殊性作了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医学院2007届在校毕业女大学生发放问 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5份。其中四年制本科生122人,五年制本科生253人,最大年龄27 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25岁;生源地农村学生252名,城市学生123名;涉及到临床系 、影像系、药学系、护理系和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来自全国14个省区。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运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毕业生 择业行为调查表。SCL-90共有90个项目,分为9组症状群,有躯体化(F1)、强迫症状(F2)、 人际敏感(F3)、抑郁(F4)、焦虑(F5)、敌意(F6)、恐怖(F7)、偏执(F8)、精神病性(F9),共 9个症状因子。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5级评分,之后将得分归纳为总均分及9个因子分作 为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价指标。自编毕业生择业行为调查表主要包括年龄、学制、生源地、所 学专业、自信心程度、人际关系、毕业择业态度、毕业择业行为等。采取群体施测方式,让 被试阅读完指导语后,独立作答并当场收回问卷。然后把全部资料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 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反映女大学生具体的择业行为与SCL-90的9个因子进行相 关分析,从其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对女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作出判定。 2 结 果 2.1 心理健康情况的一般描述 量表SCL-90测试结果,总分最高分305分,最低分96分,总 平均183.62±22.63分。 从表1可见,毕业女大学生SCL-90除强迫、抑郁、敌对和偏执外,其它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均 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并且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总均分3项分值最高,且在统计学上具有非 常显著性差异(P 由不同学制的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见表2)可以看出,四年制女生与五年制女 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从总体上来说差异不是很大,但比较而言,四年制女生强迫、焦虑、恐惧 等因子及总均分均高于五年制女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 女大学生毕业择业行为的一般性描述 毕业择业行为的选择也是衡量女大学生社会适 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行为类别五年制女生四年制女生1.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并积极参加外地举办的人才招聘会5320.93629.52.只与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接触及参加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3614.21614.33.一切工作事宜皆由父母及亲朋负责,自己毫不参与218.376.34.积极备战考研而且早有考研打算11344.74338.45.被动考研,原因是自认为社会适应能力差228.71210.76.既不联系单位也不考研,只是消极等待83.287.1从表3的统计结果来看,女大学生的毕业择业行为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近三分之 一的学生在择业行为上明显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明显缺乏自信心和适应 社会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敏感、紧张、怯懦、消极、逃避,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人生定位 。而四年制和五年制女生之间的择业行为差异并不明显。从调查结果来看,由于生源大多来 自全国14省区的偏远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和一些地域性固有的思维观念对她们的心理和择业 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女大学生择业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判定 见表4。 表4中的数据结果显示,女大学生择业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 病性等方面呈负相关,且具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 度上的确影响到其择业行为,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这同我 们在教学与咨询中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 3 讨 论 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普通学生相比有一定的独特性。SCL-90研究 结果显示,医学院校毕业女大学生有多项因子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差异非常显著。这 表明,医学院校毕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低于普通人群。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之一,仍有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也正是影响女大学生求职择业的重 要因素。可见,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应用统计软件对女大学生择业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存在一 定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女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对其求职择业会产生重要影响。当然这种 影响并不是唯一的,因为影响女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因素还有很多方面,如个性特点、学业水 平、理想抱负、家庭生活条件、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遗憾的是国内没有相关的 研究数据,无法进行比较。 我国目前医学生就业市场不景气,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的困扰非常普遍。尤其是女大学生与男 大学生相比,在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这一切无不为她们带来巨大的 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高年级女大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许多调查表明, 女大学生在智力 上并不弱于男大学生,但在心理素质上的某些不足却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 综上所述,作为医学院校和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家 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医学院校主管部门应了解在校女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充分 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功能,调动女大学生成才的积极性,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 障碍,从而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鼓励她们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世界;学校应该为她们提 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辅导,减轻他们的心理 压力,积极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女生心 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动态管理;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及时帮助她 们摆脱影响心理健康的负面因素;同时,还要加强女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树 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她们开展生涯规划,加强职业就业指导,从而增强和提高她们的学识 、胆识和自信及适应社会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医学院校才能培养大批高素质、 有才华、有发展前途的女大学生,以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使女性在医学领域里更充 分地发挥作用,从而推动祖国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心理与行为研究论文:心理所有权\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三家外企中收集到150份有效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验证外企员工这一特殊群体中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是:外企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组织信任及其各个维度(企业信任、领导信任、同事信任)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心理所有权;组织公民行为;组织信任;关系 1991年Pierce等人提出“心理所有权”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心理所有权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感觉某个目标物(自然属性可以是物质或非物质的)或目标物的一部分是自己的。指出员工的正式所有权是通过心理所有权来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而组织公民行为正是心理所有权的结果变量之一。个体的行为归根到底是由其心理决定的。个体的心理,或者说心理定势在无意识中影响了个体的行为、态度。所以,考察心理所有权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对于研究组织公民行为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论文以外企中的中国员工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中国员工在外企中所产生的工作心理、工作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考察中国员工在外企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是否也存在心理所有权,员工的心理所有权是否与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正相关,并且引入了组织信任这一中介变量,研究组织信任是否在两者的相关关系中存在影响作用。 一、文献回顾 1.心理所有权 在Pierce等(1991)提出心理所有权的概念后,2001年又对此概念进行了完善。首先,心理所有权是在充满了“我”、“我的”或者“我们的”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其次,心理所有权代表了个人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所有者感到自己和物体之间有一种紧密的联系,而且该物体好像成了“自我的延伸”(Belk,1988;Dittar,1992)。第三,心理所有权的状态很复杂,它包括了情感的和认知的因素。所有权本身的产生就是令人愉悦的(Beggan,1992;Furby,1978a;Nuttin,1987;Poieous,1976),也给人一种效率和能力的感觉(White,1959)。 2.组织信任 组织信任是描述组织中的一种氛围,员工对于组织环境是否安全、友善的一种主观评价(Dirks和Ferrin,2001)。 Nyhan和Marlowe(1977)的研究认为组织信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是组织内部的人际信任,是组织内各员工通过人际互动,获得了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建立起来相互信任的认知和体验,Mayer(1995)将此定义为关系信任或人际信任;另一个方面是组织成员对于组织整体的信任关系,即系统信任,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整体J陛的信任知觉,它是基于组织成员对于管理层的决策和行动以及组织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整体印象,而形成的对组织整体的信赖体验。Mc Cauley和Kuhnert(1992)认为组织信任可以分为水平信任和垂直信任,水平信任是指同事之间的信任关系,垂直信任指员工个人同主管、高层管理者以及整个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中国台湾学者林钲琴(1996)认为组织信任可以分为同事信任、上司信任和组织信任。[31Costigan,Ifler和Berman(1998)参照McCauley和Kunbert对信任的分类,将信任分为关系信任(dyadic trusf)与系统信任(institutional trust),认为组织信任的范畴包括组织制度、高层管理者、监督者与同事。 3.组织公民行为 1938年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Barnard指出:对整个组织系统而言,组织中每一个体的合作意愿是不可或缺的。IBamard提到了“想要合作的意愿”,指出组织的成功必须依赖成员间的合作,个人自愿与他人合作、为组织作贡献。这对正式结构而言,是一个关键因素,否则正式结构就成了一个空壳。可以说,“想要合作的意愿”(willingness to cooperate)是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一个雏形。Katz(1964)在《组织行为的动机基础》中提到了组织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员工的三类工作行为: (1)员工必须参与并留任在组织中(维持行为); (2)员工的行为必须符合组织的特定角色要求(角色内行为);(3)员工在获得超越角色要求的组织目标时,必须具有创新及自发性行为(角色外行为)。Katz认为,一个组织仅仅依靠角色内规定的行为是一个脆弱的、不稳定的组织。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Bateman和Organ,(1983)将第三种行为称为“公民行为” (citizenship Behavior)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和姿态,是组织内员工表现出的与工作有关的自主行为。随后,Smith,Organ和Near(1983)将公民行为进一步延伸为组织公民行为。 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体特征、任务特征、组织特征和领导行为。 二、研究框架和假设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验证在外企员工中,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并要证明组织信任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在本研究中,心理所有权是自变量,组织公民行为是因变量,组织信任是中介变量。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拟定研究框图如图1所示。 国内对组织公民行为维度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台湾地区的,尽管台湾学者许道然的六维度结构是对公共部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但是考虑到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因此还是采用樊景立基于大陆背景所做出的十一维结构。可以看出来,这十一个维度可以分为自我、群体、组织、社会四个层面。自我层面是指可以通过个人意志力自主完成的组织公民行为,包括积极主动、自我学习、保持工作场所干净等三个维度;群体层面指需要与同事互动的组织公民行为,包括帮助同事、人际和谐等两个维度;组织层面指必须与组织的某些属性(如公司资源、工作流程、技术等)有关的行为,它们指向组织整体,包括发表言论、保护和节约组织资源等两个维度;社会层面指超越组织边界与组织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包括提升组织形象、公益活动参与、服从社会规范等三个维度。 因此,依据组织公民行为是心理所有权的重要结果变量之一,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组织员工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成正相关关系。 目前所查找到的文献中,并没有发现对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成正相关关系。 Konovsky和Paugh(1994)以医院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得出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 著的影响。Podsakoff等(1990),Robinson和Morrison(1995)研究发现信任是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变量,指出信任是组织成员致力于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影响变量。尤其,当组织成员对于组织或管理者充分信任时,除了做好角色内行为,也可能肩负一些额外的工作或责任(Yukl,1989)。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成正相关关系。 为了验证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中,组织信任是否存在一个中介作用,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组织信任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三、问卷设计 本研究主要是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的,问卷包括四个部分:个人资料、组织信任、组织公民行为、心理所有权。问卷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量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删减或改编形成的。问卷采用利克特(Likert)5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位级别、在当前公司的服务年限。 第二部分是组织信任的测量量表。企业信任的问卷选择Cook和Wall(1980)的问卷,此间卷最早是用来测量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制度的信任,后来曾经被修改而进行了广泛的使用和检验,得到了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证据(Brockner,Seigel,Daly,Tyler和Martin,1997;Costigan et al,1998)。问卷原本有7个项目,经过预试,删除区分度不高的两个项目,剩下5个题目。 领导信任和同事信任选择的测量工具是Mayer和Davis(1999)的问卷。此份问卷是在信任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问卷(Costigan,liter和Berman,1998;EHen M,Whitener,1997),建立在大量的实证基础之上。问卷原本包含12个项目,经过预试,删掉一些区分度不高的项目,得到领导信任部分6项问题,同事信任部分7项问题。 第三部分是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量表。量表选择Farh等(2001)的问卷,原量表有33个项目,本研究中删除12项可以被其他题目取代的项目,剩余21个项目,其中个人层面组织公民行为有6个项目,群体层面组织公民行为有6个项目,组织层面组织公民行为有5个项目,社会层面组织公民行为有4个项目。 第四部分是心理所有权的测量量表。量表采用了Van Dyne和Pierce(2004)研究中的心理所有权测量项目,包含7个项目。 四、问卷发放和数据分析方法 本问卷在北京地区三家知名外资企业进行发放,总共发放问卷180份,除去填写不完整、乱填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 本研究在问卷回收后,首先对问卷进行检查和整理,将问卷填答不全或大部分题目均选择同一选项者剔除后,再将问卷进行编码,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涉及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项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检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五、结果分析 1.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抽样样本的心理所有权、组织公民行为、组织信任等变量以及各变量的各个维度分别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1)心理所有权 由表1可以看出来,心理所有权的平均值约为3.49,高于中间值3,说明总体上来说,在被调查的外企中,员工对组织具有一定的心理所有权。该变量的标准差比较大,说明被试者在心理所有权的感知上存在比较大的区别,这一点也可以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显示出来。 (2)组织公民行为 总体来说,外企员工在组织公民行为这一变量上具有较高的感知,达到了3.93,其中,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平均值都比较高,均达到4.0以上,说明在被调查的外企中,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和睦,乐于帮助同事,工作意愿较强。但是在社会层面上的标准差比较大,说明外企员工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员工乐于社会慈善活动,有的员工却不太热衷。 (3)组织信任 组织信任的平均值达到了3.80,高于中间值3,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同事信任,约为3,8971,说明了在被调查的外企中,员工之间比较团结,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良好。其次为领导信任,得分为3.7467,最后是企业信任,得分为3.7027。同时,企业信任的标准差大于其他两个维度,说明外企员工对于企业的信任知觉区别比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企业作为无特定的信任对象,不如人际信任(领导信任和同事信任)直接,因此导致员工对企业信任的认知波动幅度较大。 2.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为了验证研究假设1、2、3,本部分将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分别研究心理所有权、组织公民行为、组织信任这三个研究变量两两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 (1)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关系如表2所示(由于版面空间限制,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各个维度自我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分别简写为OCB、OCB_I、OCB_G、OCB O、OCB_S,下同)。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相对于各个维度,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总体的相关度最高,达到了0.731(P 上述结论验证了假设1,即“组织员工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成正相关关系”。 (2)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的相关性分析 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的相关关系如表3所示(由于版面限制,组织信任及其各个维度企业信任、领导信任、同事信任,分别简写为OT、OT E、OT_L、OT_C,下同)。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及其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相对于各个维度,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总体的相关度最高,达到了0.628(P 上述结论验证了假设2,即“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成正相关关系”。 (3)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个变量的总体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79(P 同时还可以看出来,两个变量的各个维度之间也有很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组织信任与组织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最高,达到了0.596(P 3.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分析 本研究采用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三步中介回归分析法(Three Steps Mediated RegressionMethods)来分析上述变量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他们的观点,中介变量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自变量的变异可以显著地解释中介变量的变异(关系a);(2)中介变量的变异可以显著的解释因变量的变异(关系b);(3)当控制中介变量后,原来显著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关系c)变得不显著或显著性降低。如果第3条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再显著,那么这个中介变量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如果第3条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与第2条中相比有所减小,但仍处于显著的水平,那么中介变量是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 根据这个原理,本研究的分析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验证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第二步,验证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第三步,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第四步,将中介变量加入到第三步的回归模型中去,验证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此种方法来验证假设4,分别确定组织信任总体、企业信任、领导信任、同事信任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1)组织信任总体的中介作用 第一步要验证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即心理所有权(表格中简写为PO)与组织信任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统计结果显示,标准回归系数为0.564(T=8.318,P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第二步和第三步中的回归系数都达到了小于0.001的水平,因此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也成立。第四步中,把组织信任加入到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模型中,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总体及其各个维度的回归模型仍然成立,但是回归系数与第三步相比都有所减小,可见,组织信任总体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2)企业信任的中介作用 第一步要验证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即心理所有权与企业信任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统计结果显示,标准回归系数为0.539(T=7.791,P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第二步和第三步中的回归系数都达到了小于0.001的水平,因此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也成立。第四步中,把企业信任加入到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模型中,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总体及其各个维度的回归模型仍然成立,但是回归系数与第三步相比都有小幅减小,可见,企业信任总体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3)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 第一步要验证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即心理所有权与领导信任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统计结果显示,标准回归系数为0.564 (T=8.318,P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领导信任总体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4)同事信任的中介作用 第一步要验证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即心理所有权与同事信任之间的回归模型成立,统计结果(略)显示,同事信任总体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六、结论 通过对150份有效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组织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相关度最高;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及其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组织信任总体的相关度最高;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与领导信任的相关度最高。 2.组织信任总体及其各个维度在心理所有权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企业信任总体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领导信任总体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同事信任总体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信息管理论文:网络环境信息管理的论文 1网络环境下威胁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受到来自外部的攻击等恶意行为,部分系统在受到黑客等外部入侵或者攻击后,可能变为黑客利用的工具,然后再次攻击其它计算机。而学校信息系统的内部攻击主要是内部用户的不当行为,内部用户的尝试授权访问、探测预攻击等行为,如Satan扫描等都可能影响到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1.2资源滥用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校园网中的一些内部用户滥用网络资源,如利用校园网下载商业资料等,这样就让大量校园信息资源被占用。同时一些用户会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在校园网络中传播不良信息,或者发送垃圾邮件,这些行为都增加了安全隐患。 2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模型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建设属于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根据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构建动态的安全防护体系调整策略。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过程不属于单纯的技术问题,也并非将技术与产品简单堆砌在一起,而是需要我们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综合策略、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进一步形成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学和学生,而大学生是网络中十分活跃的群体,因此,构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P2DR模型,构建出了一个动态、多层次的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计算机系统中会出现很多新的漏洞,新的病毒以及黑客攻击手法也不断涌现,同时校园网络自身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在构建好一个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后,网络管理者必须对该防护体系进行实时更新,并定期进行维护,以此保障该防范体系的稳定运行,进而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中,将安全策略作为中心内容,而安全技术为该体系提供支持,安全管理是一种执行手段,并积极开展安全培训,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以此让安全防范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在这个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中,安全策略是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它可以在检测、保护等过程中指导和规范文件。可以说该体系中所有活动的开展实施,都是在安全策略的架构下完成的。安全技术为信息安全的实现提供了支撑,其中涵盖了产品、工具和服务等内容。信息系统中常用的安全技术有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和系统防火墙等,这些技术手段是安全防范体系中较为直观的构成部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缺少了任何一项都有可能引发巨大的威胁。由于学校的资金等条件有限,在构建安全防范体系过程中,对于部分技术无法及时部署,这时候就需要以安全策略作为参考,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让所有的安全技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建设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目标与策略 3.1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综合考虑安全策略、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制定出一个动态的信息安全防范方案,并根据该方案构建安全、稳定、易于管理的数字化校园,保障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是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目标。具体来讲,就是首先提高学校主干网络的稳定性,以此保障校园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其次,不断完善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制,运用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严格控制访问并核实用户身份,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真实性。第三,避免校园网络中内部或者外部的攻击、破坏,维护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第四,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防护体系应该尽可能地为系统的各项应用提供便利,全网的身份认证应该统一,并对角色访问进行适当控制。第五,构建稳定、安全和操作性强的网络信息平台,为学校的管理、教学等活动提供支撑。 3.2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策略 结合相关的安全防范体系模型,我们可以从安全策略、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开展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工作。安全策略是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此为参考。在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制定总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方针,然后构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网络安全策略,如病毒防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等。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策略的顺利实施,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体制,并给出规范的操作流程。 4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总体架构 4.1划分安全区域 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分层和分区防护是其较为基本的原则,要想保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完整性,应该综合考虑安全防护层次和区域这两个方面。根据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可以把安全防护体系划分为5个安全区域(如下图2),然后根据每一个安全区域的具体特征,制定相关的安全防护策略。在每一个划分的安全区域中,其安全防护也可以分为物理、系统、应用和数据安全这5个层次。 4.2互联网边界和校园骨干网安全区域的架构 为了保障互联网边界和校园骨干网中数据的可靠传输,以及保障各项业务的正常运作,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需求,将双核心冗余结构应用于核心交换设备中,让核心交换设备与每一个汇聚交换设备实现双上联。将带宽管理设备、防火墙和链路负载均衡设备设置在互联网边界上,并在防火墙的隔离区设置域名解析和邮件服务等公共服务器。首先将防DDoS设备设置于外部网络中,以此避免校园网络以及内部用户受到外界攻击;将基于端口的地址转换应用于互联网的出口,这样外部用户就得不到真实的内部用户地址;在系统数据中心防火墙的隔离区放置公共服务器。 4.3校园数据中心安全区域的架构 根据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实际情况,以及信息系统各服务器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校园数据中心划分为多个安全子区域,如应用服务器外区和内区、公共服务器区和数据库服务区。其中公共服务器中有电子邮件、Web等重要服务器,因此需要配备2台以上档次相同的物理服务器,服务器的高性能主要通过系统的负载均衡设备来体现。在防火墙的隔离区设置校园托管服务器,以避免外部用户的访问。要想将校园数据中心网络和校园网连接起来,需要经过核心交换机中的虚拟防火墙,防火墙隔离区的公共服务器能够为外部网络提供服务,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外界攻击。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可以通过负载均衡设备来均衡负载,以此优化网络服务,并发挥安全冗余的作用;由IPS实现对网络攻击的阻断,防止超文本传输服务器在统一身份认证等过程中外部用户的访问。 5结语 网络信息安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研究的重点课题,在建设学校网络信息安全 防护体系过程中应该做好管理工作。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学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以此为学校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信息管理论文: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论文关键词:网络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本文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说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商务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新时期的企业构建了一定的网络管理系统,大部分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企业的特色以及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进行。基于网络平台的特点,不仅可以对企业自身的形象进行宣传,提供相关网络服务,而且还能将企业内部的分支机构充分的结合起来,加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与科学性,同时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积极采用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能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内部的信息进行优化、沟通、传播,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对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尝试性的分析与说明。 一、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以往几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快,大部分企业内部招用的人数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也不大,通常会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的管理结构来满足企业的各种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与规模的不断提升,企业员工数量的增多,以往的客户及其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网络资源机构被推上了企业平台。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服务器与浏览器,针对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第一,利用这种模式能有效地将客户机的数量与规模减少,在客户端的部门计算机参照一定的浏览器软件就能实施服务,而且对于硬件配置来说要求也不需要太高,通常使用一般计算机就能实现。 第二,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维护简单,标准比较统一。浏览服务器结构的主要要求是让企业将网络管理的核心放到服务器上来。因此要下足功夫,对服务器进行研究与开发,这样才能确保客户端稳定运行,将企业相关人才集中到服务器端,而客户端利用浏览器就能获得与执行服务器端的各种应用程序与软件。 第三,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客户端软件方面是不需要进行开发的。客户端通常需要的软件与程序能直接通过互联平台获得,而且这些程序或者软件对于企业来说是免费的,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四,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跨平台、跨服务器的支持。新的系统采用的是国际标准的网络协议,新的服务器与浏览器软件同时对多个平台提供支持,所以企业的内部与外部即使使用没有采用的网络结构,新的模式也能在这些结构中充分运行。 二、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1.硬件基础 在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企业都构建起了能覆盖企业所有地方的局域网,企业内部可以利用自己的服务器对互联网实现链接,这样企业通过自己的主页来建立新的互联网与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就成为比较容易实现的事情。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新的人力资源系统可以在多个系统与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并且可以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对这种新的结构进行数据上的综合开发。新的技术自然具有新的优势,这些优势的发挥可以帮助服务器在工作过程中顺利运行,并且有效处理各种不同的服务与要求,非常方便用户对企业数据库进行浏览、阅读、查询,而且这种系统还能支持多种语言的转换。 2.软件特点 新系统下的浏览器能有效将用户与企业之间的数据进行转换,而且新的服务器在界面上特别直观形象,操作更为简单,从而方便用户快捷地查询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新的系统通常是采用统一的国际HTML标准,能支持多种语言的转换,而且能对很多网站开发模式提供支持,在相关语言与命令的实施下,能建立交互的动态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通过这些程序能有效减轻负担,提升服务器与用户之间数据交换的效率。 三、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网络客户端软件的选择 企业客户端建议安装微软正版Windows 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来进行支持,同时在系统上安装浏览器与IP协议相关软件。安装网络服务器 网络服务器可以安装一台具有微软Windows 操作系统中文版的服务器,然后在这个服务器上再进行微软 Windows中文版操作系统的安装。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需要在操作系统上安装Server Pack,将32位的ADO驱动程序安装在服务器前,还需要安装一台备份服务器,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万一。数据库解决措施 通过标准的HTML语言SQL命令与ADO驱动程序。通常情况下,脚本的代码会在服务器上进行运作,而不会在浏览器上进行运作。因此,用户端可以不用安装特殊的应用程序,只需要安装IE就可以查询重要的数据了。新的系统具有这样的物理结构特征,通常这样的结构有三层,一般第一层是企业集团与用户的终端,只有企业网络的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在授权范围内通过浏览对管理系统进行访问。第二层是企业信息中心的网络服务器。此服务器主要针对所有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控制,对于允许或者不允许的用户访问,服务器需要将处理结果及时反映给用户。第三次是企业数据服务器。此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对各个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储存。核心是网络服务器,一方面服务于用户的查询需求,同时分析实际的需求条件,然后到服务器中获取有关方面的数据,一方面将查询结果进行翻译,如HTML语言或者脚本代码,及时将这些反馈给用户浏览器,另一方面,浏览器也会进行相应的必要的分析与处理。 四、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一是福利管理。该系统针对企业福利管理提供有利的、客观的依据,同时对这些依据进行计算与统计,提升福利管理的水平。 二是该系统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客观的统计与分析、数据收集等等,而且能为生产分析提供有利的数据。 三是考勤机设备与考勤管理程序相结合,该系统可以提前对编办的班次信息进行处理,然后生成简洁的出勤 报告,并将这些报告转化到企业的福利程序中或者薪酬管理中,让福利与薪酬有机结合,这些记录还能储存到服务器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分析、研究、查阅、统计的帮助。 四是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处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除了保持不变的信息以外还有工作人员的职位变动情况,需要将职务与薪酬挂钩。 五是该系统保密功能很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相关数据的安全。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企业也需要随之对内部管理进行改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新的管理系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能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很好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管理,为相关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最终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信息管理论文:有关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企业集团创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冲击着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其由传统的金字塔型转向扁平形、网状型,这种分权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决定着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向,企业集团要想使其组织结构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相适应,需要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对权力进行合理分配,对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公司治理系统一般由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构成,在一定情形下,内部监控是公司治理的主体。内部监控是指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各项财务报表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并且当局有义务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外界披露准确、及时、系统的会计信息。 一、企业应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目前多数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普遍使用会计核算软件,然而,会计核算软件不等同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在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认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执行环境受限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执行环境受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目前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现象,这制约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大型的国有企业具有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尚算成熟,然而在中小企业中,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较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较低,多数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敬而远之;二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即使部分企业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不惜花重金配备比较齐全的网络设备,适宜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和使用,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一般聘用外部人员进行维护,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与自身企业的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系统相协调,更不能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自身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进行设计。三是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内部之间缺乏责任机制,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应以责任制为中心,责任中心网络的建立必须由纵向上的各级子公司、分公司及分支机构和横向上的各职能部门组成,在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责任中心内部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现行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中,各级职能部门难以全面实现经营管理责任化,从而导致系统内部数据的实时性较差,横向、纵向间的协调性差,会计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系统的反馈职能基本空置;此外,还有部分企业管理混乱、管理效率较低,他们期望通过应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人员及制度等执行环境上的缺陷导致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局限性。 (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不合理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往往不能切合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只是简单的将各环节的工作手工的流程应用电脑程序进行模仿和照搬,并未改变会计处理流程的实质;或者只是进行了财务部门的电算化改造,信息分散在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也没有建立起联系通道,由于各部门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容易导致信息数据的不规范;或者完善了会计管理系统,但在系统中各个模块间是相对独立,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各个独立模块进行管理和完成相应的工作,各项工作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即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上没有建立会计数据传输和共享通道,这种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存在以下弊端:经营活动相关数据和管理信息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非财会人员手中,这导致信息隔阂及同一数据被多次重复存储和调用,除非查阅原始凭证,否则无法了解经营活动的本来面目;在多数企业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通常是在业务发生后采集,而不是实时采集,财务报告经过后台若干加工程序后才能生成并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这使得管理者不能及时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得到所需信息。 此外,会计信息处理分散。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信息系统,为企业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传递信息数据。目前企业信息收集处理分散,信息数据的表现形式十分繁杂,特别是大型的、涉猎多个行业的企业集团,许多需要录入的基础信息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生产部门和不同的人员手中,信息收集和查找都比较困难,并且他们数据库操作系统多变,存储数据的格式不同,在传递到不同服务器间交换时产生困难,使得信息处理失灵,甚至产生低质量的数据信息,这将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出具不真实的报表,误导人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并可能引起错误的决策。 二、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设计和完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构建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制度规范水平、信息化程度、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经过设计、执行检验、反馈、再设计的长期的过程。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设计和完善会计管理系统应本着可行、安全、相关、信息共享、整体性原则及权衡优化的原则。 (一)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执行环境 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执行环境,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改 变部分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的局面,具体包括规章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执行力的低下、业务流程的不规范等。这些外部条件影响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第二要提高相应管理人员的专业职能,企业上线会计信息系统需要有相关管理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懂得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等;还要具有企业管理知识,能够对系统进行合理选型、维护和二次开发;第三要建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的责任机制,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责任中心网络,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保障系统内部数据良好的实时性,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及时共享。 (二)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框架 会计信息管理体统设计的关键是要构建系统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各项数据库,如企业会计事项数据库。把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所有的信息(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原始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该数据库中,该数据库是多维数据仓库建立的基础;记账凭证库。该数据库对会计事项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处理生成的记账凭证信息;数据抽取、转换、装载处理数据库。即根据企业的决策目标,对会计事项数据库和其他业务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及外部数据信息加以整理、过滤,然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数据仓库。该库是集成的、稳定的数据库集合,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支持决策和权力监管;元数据库。用于管理所有与数据仓库相关的模型、视图和操作策略;此外还要应用数据挖掘处理和联机分析处理的新技术,对数据仓库进行多维分析。 (三)根据业务流程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生产型、商贸型企业都应根据自己的核心业务流程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一个业务产品、一项业务流程分散在各部门中,在各部门间应该系统地形成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录入使用统一口径。在具体的业务模块中,如在财务管理模块,应按照会计核算原则,以记账为起点,涵盖算账、结账、编造报表等主要财务流程,使得会计信息能够被充分挖掘,便于管理层的投资决策;在销售模块,应按照不同产品和客户设计多样化业务流程,单独进行核算和售后,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在绩效考核模块,应把企业的业务活动划分为利润中心或成本中心等责任中心,对其编制责任预算,进行分析、考核和实施奖惩,实现质量跟踪和安全控制,同时也可以生成分析预测报告,为全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在数据处理方面,要运用先进的数据加工和处理技术,能按照管理需要建立多种对应关系,使数据同出一源,但可以实现在系统内部的及时共享,提高数据相关性。 (四)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应控制风险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风险因素,在系统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模块,内部设置预测中心,充分发挥其风险监测的功能,通过管理会计等相关学科的技术方法完成风险识别和风险指标确定,并进而使得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录入的和生成的数据,自动与风险指标比较,并生成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便于进行风险决策或采取控制措施。然后通过后期的反馈机制,对风险处理方案中实际执行的风险指标与预测的数据进行比较,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风险处理方案的实际情况,检验风险处理方案设计的正确程度,并寻找存在的差距的原因,为新风险处理方案的评审提供依据。 三、结论 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精确度,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根据披露的会计信息掌握和监督企业活动并做出相关决策,对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企业应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主要存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执行环境受限和系统设计不合理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对会计信息管理体统进行设计的几点建议。 信息管理论文:分析公路安全GIS信息管理系统 1系统开发方式与研究框架 系统选用B/S架构,经过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结合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以唐山市道路交通相关数据为系统基础数据,结合国家道路等级划分数据、唐山市遥感影像、唐山市道路划分数据,构建一个适用于唐山市的公路安全信息管理GIS平台。系统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从唐山市区基础纸质地形图、遥感影像数据出发,结合唐山市行政区、道路、桥梁等城市划分数据以及实地测量数据,经ArcGIS软件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建立系统的地理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 2公路安全信息管理GIS平台功能 借助于GIS空间数据的检索功能,系统使用者可以查询出需要的公路地理信息,而且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等级道路等在整个城市的空间分布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道路维修影响及事故快速抢救进行相应的缓冲分析和最短路径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根据GIS的公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对其功能和性能进行归纳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见图2。 3系统部分功能实现 1)空间分析功能。基于GIS的唐山市公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分析不同等级道路维修对周围居民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影响情况,从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选择依据。同时,在道路发生交通事故情况下,能够对交通事故点及事故周边道路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缓冲区分析,对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进行紧急抢救最短路径分析。出行前,可以通过公路安全信息管理GIS平台掌握所在区域以及目的地区的路网情况,包括城市路段的交通拥堵或路段是否可行等具体信息,也可通过系统平台了解城市中某一路段处于维修状态下对周围路段的影响程度及范围。2)安全评价功能实现。公路交通安全性等级的评价主要综合考虑“公路交通的安全状况”与“路段交通事故的损失情况”两个方面。“公路交通的安全状况”方面,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公路的安全管理水平、路段交通事故的救援指挥能力和人—机动车—公路周边环境条件等。“路段交通事故的损失情况”是公路路段安全性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一段公路路段,假设受到公路运营管理人员的重视,同时,管理该路段的相关职能部门能力较强,该路段的人—机动车—公路周边环境条件随即会不断得到改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事故的伤亡程度也就自然降低。反之,假设该路段不受相关公路管理职能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即相关的公路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形同虚设,那么人—机动车—公路周边环境条件将慢慢恶劣,导致该路段事故频发并带来严重的事故伤亡后果。因此,将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安全意识(KL)与部门管理工作能力(KA)、路段驾驶员素质(KR)、车辆的条件(KS)、路段交通安全环境条件(KG)、路段年度交通事故情况(KP)、产业(行业)相对稳定性(λ1)、相对安全系数(λ2)等因素划分为1个~9个等级。在以上模型参数确定的基础上,依据参数评价标准对相关参数进行评价并由安全评价模型进行道路的安全性评价,得到评价结果D,并依据安全性指标进行安全性评定并作出决策(见表3)。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管理GIS系统平台利用道路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交通特征数据,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及公路安全等级计算模型(公式(1)),从设计指标、运营管理、基础设施安全现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性评价,并在GIS平台上对各单项评价结果进行图形化展示。系统安全评价首先进行计算模型参数的设置。参数设置成功后,系统依据道路安全评价模型(见公式(1))进行安全等级计算,得到所选道路的安全等级,并依据安全性评价指标做出评价(见表2),为相关行政部门提供决策支持,进行相应的道路维修管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4结语 GIS技术是现代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依据交通管理目的不同,GIS在交通管理研究领域也有所差异。本文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和公路安全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唐山市区域公路基础信息数据库,提高区域公路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C#.NET的环境下采用ArcGISEngine组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唐山市公路安全信息管理GIS平台,实现对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动态化。为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宏观管理、分析决策、实时了解路网状况等提供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可视化的信息服务,能及时、便捷地更新和反映道路各项信息,分析路网状况,提高了交通部门对道路安全管理的现代化与决策的科学化,对城市公路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管理论文:浅谈检察机关办公办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伴随着全国检察机关科技强检步伐的不断加快,检察机关围绕使用计算机技术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进展。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神经中枢,构建“数字化检察”的核心内容-计算机应用系统,许多检察机关也成功地进行了实践。根据《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纲要》的划分,检察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检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事务管理系统都属于检察机关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范围。鉴于以上三者只是业务性质不同,但都属于检察机关在办公办案中对信息的管理,因此笔者将它们一并归纳为办公办案的信息管理系统。下面仅就检察机关在建设或购进办公办案的信息管理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四点意见。 一、信息管理系统要具有实现办公办案信息流程化管理的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目的在于将检察机关在办公办案中产生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以计算机为载体记录信息,取代过去的笔写纸记的记录方式,以信息的自动流转和共享,取代过去不同工作或诉讼环节对相同信息的重复书写。因此信息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要体现出实际工作行为的流程化,体现出对信息的管理行为。因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根据工作人员、工作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特点,设定信息流转的节点,设置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明确体现出信息走向,从而体现出相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例如有的该类软件在开发时按照工作职能设定了侦查监督、公诉、反贪、渎职侵权检察、监所、民行、控申等业务模块,按照职责权限实现办案人与负责人、办案部门与检察长和相关部门之间信息的自动流转,明确地体现了各个诉讼阶段的对信息的受理、办理、审批、,较好地反映出办案流程,贴近办公实际。因此,网络办公环境真实地再现检察办公办案的流程,才能符合办公办案的法律规定,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才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实现检察信息的有效共享 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在于检察系统内部实现互联,实现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信息的有效采集,不同检察机关之间对信息的共享。因此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原则、强制性的约束,势必造成一定区域内的检察机关信息不能被采集和共享,产生“信息孤岛”效应,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要遵循高检院规定的“五个统一”的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应用软件和统一管理。现阶段检察机关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时,要充分注意到已在普遍使用的司法统计报表软件,只有所建设的办案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采集和共享其中的案件信息数据,体现出良好的兼容性,才能避免检察业务中相同案件信息的重复录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且易于接受和使用。另外为统一规范和标准,笔者强烈建议高检院在全国检察机关内推行使用统一的应用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信息采集和共享的问题,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 三、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简便易行的维护功能 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涉及到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远非一般检察工作人员能力所及。因此如果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维护也如开发一样,那在系统出现问题或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时,将会给检察工作人员带来许多麻烦和问题,难度很大。此外,各个检察院在工作内容上有时也不尽相同,不同时期需要信息管理系统所反映出的工作重点也不尽一致。所以在开发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特点,把对系统的维护、相关项目的调整要以友好的界面、简便易行的操作方式表现出来。笔者所在单位所使用的北京东方清大公司开发的办公信息系统中就充分注意到这一方面,做法非常可取。该系统专门设置了维护的功能选项,对信息页面栏目设置、栏目名称、使用权限以“栏目管理”的形式由管理员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自由设置。设置的界面简洁明了,“增加”、“删除”、“更改”、“分配权限”四个按钮,让人一看就懂,一看就会操作,方便了管理和维护。 四、信息管理系统要有较强的办案办公辅助功能 检察办公办案信息的微机化管理,不仅在于取代了传统的办公办案模式,也在于借助计算机技术强有力的功能,高效、便捷地完成许多繁琐的工作。例如检索统计办公办案信息功能、相关诉讼环节法律时限预警功能、法律文书自动生成功能、法律法规检索功能等等。可见根据办公办案需要大力拓展办公办案的辅助功能,势必强化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企业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摘要】 本文以某个IT产品销售公司的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为背景,讨论了一个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整个过程,其重要特征是:所涉及的项目是原有系统的一个升级替换版本。因此,需求分析过程不同于建立一个全新的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实施逆向工程获得对系统的初步了解;(2)在第1步的基础上写出基本需求,交由客户评审补充;(3)在第2步的基础上开发原型,利用原型与客户交流,最终获得基线需求。针对上述三个阶段,本文论述了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与工具以及所遇到过的一些典型问题和措施,最后对需求分析中使用的工具,谈一些自己的初步体会。 【正文】 我于1998年8月至2000年7月参加了某个大型集团的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该大型集团的业务主要涉及到IT类产品的进销存。本人在项目中负责系统分析的工作,该集团企业原先已委托某个电脑公司开发过一套IT类产品管理系统,但是该老系统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系统运行速度非常慢,如商品销售开单时,从确定开单到开单完成有时需要1~2分钟左右的响应时间,让客户无法忍受。(二)系统数据不准确,经常出现实物库存与电脑库存严重不相匹配的情况,使销售数据的统计产生一些混乱,有关财务的数据因此无法有效使用,只能采用人工录入方式补充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该集团的总经理决定参考原有系统重新开发一个系统,以便解决原系统所存在的上述两个难以克服的难题。注;原系统采用PB6.5开发,数据库采用SYBASE,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Server,客户端采用Windows 98,程序架构采用的是传统的C/S结构。 鉴于该集团业务操作复杂,流程多,涉及人员多等特点,以及项目完成时间短,经费有限,人员有限等限制约束条件,再考虑到必须避免前一系统出现过的结构混乱与难于维护等问题,我们决定要对原系统的需求做一个比较彻底的和切实可行的分析,由于原有系统已经开发了近两年,并且客户也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业务基本流程本身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我们把需求分析的过程分为三步:()分析原有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数据库结构和程序结构,(2)在获得第(1)步结果的基础上写出基本需求,交由客户评审补充,(3)在第(2)步的基础上开发原型,利用此原型与客户交流,从而获得最终可用的需求结果。下面按上述三步分别加以论述。 第一步是实施逆向工程,获取原有系统的基本需求。 由于原有系统在功能上大体上能基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在两年多的开发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从中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参考,也可以避免多走弯路。在这一阶段,我们采用的主要工具是PB自带的Power Designer和PB Documents;前者主要用来分析数据库结构,后者主要用来分析程序结构,便于开发人员与高级用户理解程序。采用这两个工具的原因是:原系统过于庞大,模块多,数据库模式多,表格量很大,仅靠人工的方法很难从中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明确的系统结构以及整体构成,而且原有系统未能提供一套正确完整有效的设计文档,于是我们只能依靠工具辅助来进行。在使用Power Designer分析数据库,并且用PB Documents分析原程序中的PBL以后,我们对原系统的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再结合对原系统的使用,基本明确了功能与流程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用人工录入方式,产生了初步需求的自然语言文档。这里指出,使用Power Designer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如果一个表中的字段过多,而且又同时依赖多个表时,输出的表格相关图形很复杂,有很多交叉,且难于调整,不方便阅读及打印。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写出系统基本需求,交由客户评审和补充。 通过第一步的逆向工程,我们获得了系统的基本需求。为了充分记录需求的变化及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我们决定选用Rational公司的Requisite PRO作为我们的需求管理工具,Rational公司有一整套用于需求管理的工具,功能非常强大,包括Requisite Pro、Clear Quest等等,这些需求分析工具可以对需求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记录需求的变化情况,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等等。但是,我们考虑到Rational的一套工具全面实施会非常昂贵与复杂,需要非常强的项目管理能力才能全面实施,因此,我们只采用了其中最简单的一部分功能,那就是记录需求变更,记录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其他跟RUP有关的功能都给略去了。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项目的经费、人力以及国内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正如前面所说,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写出基本需求后,交由客户做评审井做适当补充,我们将经过补充整理后的需求作为正式需求记录入Requisite Pro所维护的数据库中,并对各个需求进行分类,设定优先级等,这些工作完成后,就可以从数据库中直观地了解客户到现在为止提出了哪些需求,哪些需求是必须优先考虑的,哪些是难度较大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譬如:用户对我们用自然语言书写的需求文档有许多地方不理解,往往在花了较长时间阅读之后,仍不明白我们所描写的需求过程与他们所完成的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是由于首次采用Requisite Pro进行需求管理,在类型划分,属性值的确定上,部分开发人员没有经验,造成了不少反复,对于前者,我们的方法是想办法增加一些示意图,将大的流程分解为小流程,再与客户反复交流与沟通,最终达到双方理解一致的目的。对第二个问题,则参考了一些例子,再结合实际中属性的使用情况,给予取舍或者选择,经过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建立了基本的需求库,定出了基本需求规格说明。 第三步则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型,利用原型与客户进行更深入的交流,通过交流修改相应的需求。 在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在对第二步任务进行报告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用PB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就具体的业务流程与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通过原型,客户发现了许多我们与他们的理解相互不协调的地方,我们在修改需求的同时,也在Requisite Pro需求数据库中记录下修改的历史。事实证明,这种记录历史的作用是很有效的,如曾经有客户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对同一需求提了相反的需求,我们根据历史记录很快证实了该客户的提法有错误,在事实面前无需再作争论,同时利用Requisite Pro,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需求相互之间有矛盾。经过这一阶段工作,我们终于获得了经过用户认可的需求基线,即是可用于下一步进行详细设计的基线需求。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利用了Power Designer、PB Documents等逆向工程分析工具和Requisite Pro需求管理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使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就需求分析工具方面而言。我们觉得国内应用得还是太少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对需求分析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管理水平还达不到相应的层次。Rational公司的一整套需求分析工具,其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国外已在普遍地使用,在国内也逐渐开始普及,特别是那些通过CMM二级以上评审的单位,都必须使用工具对需求进行管理。在本项目中,我们仅仅利用了Requisite Pro功能的一些小方面,已经体会到该工具对于项目管理的诸多好处。如果一个有实力的公司能够全面实施RUP,那么需求管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会变得不再那么棘手了,项目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国内由于CMM热潮的兴起,已经逐渐重视需求分析,也逐渐使用需求分析工具,这是非常可喜的,当然,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用上国产的需求分析工具,那时我们的软件产业也许会真正地腾飞了。 评注;采用逆向工具进行再工程的应用很多,本文给出了一个实际的例子。写作有条理,也很实际。合理地界定了需求分析的现实水平。所采用的需求分析的方法与工具相对较合理科学。能在对项目讨论的同时抒发议论、使用体会、爱国心和事业心。深度还可以提高,例子宜更加丰富一些。 信息管理论文:论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 论文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检测 计算机 信息系统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了监控建筑工程质量工作的特点,分析了传统人工监控的不足,在改进传统流程的基础上,说明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的特点,并阐述了信息管理监控的功能。 一、引言 我国工程质量事故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除其本质原因外,政府授权的专职机构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在行使工程质量监督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筑工程作为系统工程,具有质量指标多、耗工料多、施工周期长、人工控制费时费力、破坏因素多等特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职能是承担大量政府委托的建筑原材料、预制成品或半成品、竣工后建筑结构等质量监督和检测任务。其项目种类繁多,客户面广,检测费用收取时间和方式也各有不同,所以检测任务相对繁重,收费管理流程复杂,且监督员数量明显不足,给监督管理造成了相当的难度[1]。 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腐败现象,监督员独自工作,一手遮天,手写记录,没有图像,缺乏监督。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规范管理,能够及时将大量业务信息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传递,方便呈报主管部门和与客户联系,有必要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实行动态监控。 从目前普遍的工程质量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多数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未真正落实质量保证标准;其二,在质量评定过程中随意性过强,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保证,无法进行实时管理和监督;其三,质量评定手段原始,基本依靠技术人员手工操作,信息处理效率低、周期长。现有的监控管理软件多数偏重采集检测数据、形成处理报告等,而忽视了检测机构在管理需求方面的多样性。所以有必要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使其易于存取和共享,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信息管理水平。 二、信息管理的特点 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的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用于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定与控制,包括各种报表的生成、各种实测数据的收集,从而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加以评判,进而对工程质量提供保证[2]。其特点包括: (一)可以灵活采集、修改、编辑数据 传统方法中数据的收集主要依赖于各种质量评定表,由质量控制人员根据各项要求填写相应的实测数据。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工程质量动态监控,可以直接依照顺序提供的相关表格,在屏幕上填写对应的数据信息。 (二)系统稳定可靠,共享性强 管理系统可采用三级系统管理制,实现从底层权限到流程权限的多重管理,能够确保系统安全。为每位操作人员设定唯一的登录名和密码,各类权限必须经过管理程序的严格设定。由于该系统的数据均集中在主机端处理,要求其必须具备不间断的可用性和相对高的可靠性。要建立对数据进行多方面统计分析的能力,监控系统资源的运行状况,方便数据备份。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充分体现数据共享的优越性,同一条数据信息仅需录入一次,即可供其它部门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系统各模块之间高度结合,可方便地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使管理层在任何时候都能方便地调用各种资料,为决策的做出提供有力帮助。 (三)数据结构清晰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所需的数据包括基本数据、保证数据、允许偏差的实测数据等。填写时,可设计成首先填写保证数据,如不符合规范要求就不能继续填写,直至改正为止。这样可以保证每道工序都建立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之上。 (四)可以生成便于长期保存的文本文件 可以设计生成如下表格: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屋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装饰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门窗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地面与楼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主体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等等,其中每项都包含着若干分项工程表。 (五)根据采集的数据,逐级生成质量评定结果 要设计为逐级生成各分项工程、各分部工程、整个工程的质量评定结果和质量等级。这样做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干扰,使结果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 三、信息管理的功能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可以弥补人脑记忆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其单位工程可包括主体工程、地基基础、地面楼面、装饰门窗、煤气工程、屋面工程、电气工程、采暖卫生、电梯安装、空调通风等等,采取动态管理模式[3]。 各模块包括收费管理、委托方信息、检测通知、分包合作、系统管理等等。每一项的工作流程均包括数据录入、表格处理、统计查询、打印报表等功能[4]。 委托方信息管理可实现对委托方基本信息的收集存档。收费管理模块其功能为自动计算委托方产生的费用、付款额登记、生成缴费单、各项费用统计查询等等。分包与合作管理模块其功能为录入分包合作项目的委托单。检测通知管理模块包括消息的录入、审核、通知、打印统计报表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对数据进行各项统计,生成各类图表便于分析。整个系统采取任务流的方式,当某用户进入系统时,即可看到其已经和将要完成的任务[5]。 四、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时效性、流动性、专业性等特点,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失误,在确保工程质量、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管理论文: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思考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和资讯交流的主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达手段,实现了跨地域、跨时空的交流,在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信息传播途径、技术、和设备多样化的影响,使得信息技术在管理中面临很多危险,对人们的利益产生了影响。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从深层次上做好安全防控,完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升自我的警惕性,结合目前的网络安全现状,做出合适的管理举动。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计算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产品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资讯和信息的跨地域、跨时间的传达。不过,由于网络黑客的出现以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对信息进行窃取,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众多,与地域、IP地址息息相关,加强对此类内容的防护,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遏制网络攻击,避免信息外露问题的出现。在监测信息管理技术安全性保障中,对安全情况进行观测是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的应用中存在很多缺陷,安全意识不强,技术水平有限,管理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网络的安全性,不利于信息的安全传递。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影响网络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且明确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其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为了完善网络安全,我们一定要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一)增强人们的技术安全防范意识。想要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良好应用,就必须要增强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从根源上避免不良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要使技术管理人员明确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深层次开展技术探讨,落实安全管理原则,并做好宣传工作,健全技术管理能力,推动网络安全运营。 (二)建立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识别网络安全事故的危害等级、评估危害的风险等级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采用风险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三种方式,达到加强信息管理控制的目的。通过应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网络安全出现的各种问题,规避并防范风险,并对发现的问题级别进行有效评估。然后再结合网络安全的运行情况,采取合适的办法避免损失与风险,调整好网络安全的运行,切实提高网络安全的防御水平。 (三)控制好信息管理技术,制定安全机制。管理技术是预防网络不安全现象的主要手段,也是最有效的对策。控制作为其中的重点,必须要突出其优势,从多种技术管理方式上下功夫,把计算机信息管理纳入体系制度之中,做好研发工作,明确管理分工和责任,确保网络和计算机科学安全的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完善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也是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重点。对此,可以根据网络的安全实际,制定技术管理方针,通过信息技术控制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管理,并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时间等,做好记录与审查工作,切实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对计算机安装信息防护软件和系统,实现对安全信息的跟踪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实现了普及,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由于近年来发生的网络不安全事故的增多,使得一些信息外泄了出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利益,阻碍了信息的平稳运送。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一定要改善技术工作,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强调安全机制的颁布,并建立网络安全评估,做好记录与跟踪,从技术上加以完善,为网络的安全性作基础。 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论文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部门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并深入,在医学、教育、工程等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庞大的覆盖面、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多方面全方面的计算操作系统,实现了通信工程规划中线路的布局、线路的监管及设施的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管理,提高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文章分析并研究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 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 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 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助性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信息管理论文:林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强化信息管理增加林农收入 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我更加认识到党的政策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重大作用,特别是退耕还林,不但从根本上起到了生态保护作用,且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信息滞后,给林农经济收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对我县林区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从1999年至今已实施了10年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6.4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11万亩,荒山造林4.88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工程涉及22个乡镇337个行政村,21362户,受益91857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一方面,改善了秦岭北极的生态环境,对调整农林产业结构产生了显著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把退耕还林称为政府的“民心工程”,另一方面,林农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各项收入明显增加,据统计,截止20__年底,一是政策兑现直接收入5862.35万元,其中粮食补助资金4533.52万元,管所费689.33万元,种苗费639.5万元,户均累计收入2744.3元,平均每户获得收入457.4元,平均人均106元;二是把退耕还林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规范逐年扩大,并形成了一批绿色特色产业,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县新增核桃面积3.2万亩,板栗面积2.2万亩,花椒面积3.1万元,其它杂果1.2万亩,宝加利亚玫瑰面积0.2万亩,如华胥镇上许村,全村退耕还林20__亩,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加上花椒,大杏果品收入和林下复合套种的药材,年收入208万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1891元;三是退耕还林后,土地面积减少,大部分农户有了富余劳力外出打工等也增加收入,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一是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据省2类资源调查显示:全县从实施退耕还林前的36.7提高到现在的50.1,二是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岭区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20__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现在的1800吨/平方公里·年。三是杨沙和浮尘天逐年减少。四是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有了明显增长,达到17目39科98种,生态环境改善了,群众高兴的说,退耕还林以后,蓝田的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 二、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全县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共计有10万亩坡耕地实施了退耕还林,再加上生态移民建房等项目工程占地,对全县粮食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国家补助政策利益的驱动下,有不少地方存在“全户通”和大部分土地退耕的农户,由于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少,国家现行补助政策到期,这部分农户依靠土地获取生活保障的机率降低,影响了基本生活。此现象在秦岭山区表现尤为突出,如小寨乡南寨村退耕后人均耕地不到0.5亩。 (一)林业经济效益低下,发展潜力不大 由于信息滞后,广大林农对信息了解不够。林农有盲目种果林的现象,影响了林农本文来源:调研显示,岭区和原区退耕后栽植的桃、杏、花椒等挂果周期短的树种,补助期满后,绝大多数能产生稳定的经济收入,林农生活暂时不用操心,但是随着树木的老化和品种的退化,还需引导农户及时更新树种。在中、高山区退耕后栽植的油松、国槐、侧柏等生态林树种,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在短期内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收入,农户由于经济信息少,只知栽经济林能赚钱出现盲目栽植现象,如葛牌镇石梯沟村史占曹、刘红卫等户退耕后栽植的核桃实生苗,因产地条件差,估计到20__年以后才能初挂果,现在他们在砖厂拉加椰车挣苦力钱维持生活。 (二)信息跟踪服务不够,管护力度不大,影响退耕效益 除桃、杏、花椒、板栗等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树种外,部分农民从思想上认为“植生态林是为国家栽树给国家植被子”,退耕后长期在外打找工,家中只留老人和小孩,无人从经济信息上多了解多重视,对自己造的林进行抚育、管理、施肥、修剪,任由树苗自生自长。加之没有信息传播机构,退耕办几名兼职干部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新任务的实施上,不能及时搞好信息咨询和信息跟踪服务,农户普遍缺少经济信息,致使后期管理不到位,直接限制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导致退耕农户难以从还的林中得到回报,对全县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后期事业来生活上的困难。 三、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负面影响的分析 1、思想认识不统一,行动不一致。不少干部群众对经济信息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对做好退耕还林工作、解决退耕林农长远生计的难度思想准备不足,造成工作措施不力,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 2、信息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把退耕还林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兼顾起来。部分退耕还林组织者没有用市场信息观念、价值观念去分析形势,解决问题缺乏致力于培植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的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意识,使退耕还林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兼顾不够,给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造成了较大难度。 3、缺乏信息的引导和服务有机的统一。在退耕还林政策宣传方面,林木培育技术,抚育管理知识,退耕地立体开发,林副产品市场培育等方面有机的统一,造成退耕还林成效不显著。 4、部门配合协调机制不健全,对信息宣传重视不够,没有形成活力。各有关乡镇 、各职能部门未能很好地发各自的职能作用,特别是在广泛宣传经济信息方面,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真正发挥经济信息对退耕还林的最大效益。 四、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大量的调查,我们不仅充分肯定了蓝田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工程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和因素,并恳切地提出如何加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对策与建议,供各级决策者参考。 (一)建立完善农村价格信息服务网络,从县、乡、村组都要有专人负责价格信息的宣传和收集上报,及时将退耕还林中价格高,见效快,适宜当地栽植的经济作物及时传递给林农,增加农民充分利用价格信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确保林农增收节支,不断提高林农收入。 (二)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物价局要及时安排物价检查所,定期对退耕还林工程中国家对林农的政策扶持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坚决查处那些对林农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办不到位和克扣农民钱、粮的人和事,确保农民收入不受损失。 (三)加强信息宣传力度,鼓励林下开发,提倡复合经营 通过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 民提高认识,大力推广林下开发和复合经营,进一步增加林农收入。一是实行林蔬、林果间作。提倡在退耕初期、树木尚小时,在林下种植一些蔬菜、水果等特效经济,实行多配置,立体开发,复合式经营,使林农有一个好的收益期并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实行林豆、林瓜间作。豆类作物低矮,且有根瘤菌,种植后根瘤菌反而对树起到施肥作用,促进树木生长,并可种植如西瓜、南瓜等一些藤蔓植物,反能保护地表,增加林农短期收入,解决以短养长问题;三是推广林下种草,在退耕地内种植黑麦草,鲁美克斯、百喜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草养牧,开展舍饲养畜,妥善解决好林牧矛盾,促进养殖业发展;四是推广林药间作。在退耕林下按照市场需求,如种植黄芩、柴胡、丹参等多年生的中药材,长短期效益综合统筹,解决农民生计问题。 (四)坚持信息服务开展林业科技推广服务 一是推广使用林业实用技术,对在工程建设中发展起来的林木加强抚育管护,如对实生毛栗、核桃进行嫁接,引进矮化接穗,逐步改良品种使其迅速产生经济效益;二是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一些如桃、杏、花椒等近期虽有部分经济效益的树种进行空间更新改造,以防树木老化、退化给退耕农户带来更大损失;加强培管,使其尽快发挥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在退耕区培养农民技术人才,使他们对经济林果懂管理会经营,充分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不断推广果树管护的技术,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加强信息管理,建立营销网络 鼓励扶持林特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扩大规模,带动林特产品的深加工,如以香椿为原料,加工油辣香椿罐头,以杂果为原料建果脯厂、柿子醋厂等。以核桃为原料兴办各类加工厂,实行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组织、营销网络,搞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加工链,提高果品经济效益,带动工程区的农民脱贫致富。 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 引言 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管理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并逐步将业务放到网络上进行。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的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据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权威专家预测,信息技术人才被列入我国今后几年乃至10年急需八大类人才之一。同时,预计随着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必将产生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更大需求。 然而,面对持续旺盛的人才需求市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确遭遇了“滑铁卢”,曾经的热门专业变得“门前冷落”。一时间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系为了生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被迫”改名、停招、撤销。如此现象令人费解同时,也不得不让人对IT职业教育者不自信乃至不能坚守的深思。其实,稍加分析、稍加调研,便知问题根本不在于专业本身,而在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人才的“产销不对路”。贴近所需,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技能需求同步,则是专业新生的解决之道。本文结合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构建“三化人才培养模式”。 2、 “三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中国的IT产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以“专注行业应用,提供行业定制服务”为特征的细分市场时代。教育服务无差别化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企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个性化、职业化的培养模式呼之欲出。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在保证学生较为扎实的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专业基础上,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产业和教学相结合、认证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按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专业建设模式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岗位化、方向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三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如下: 岗位化:也称职业培养岗位化。人才培养以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为要求,实施职业化人才培养,同时将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认证)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方向化:也称专业培养方向化。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依赖职业岗位群理念,结合专业人才需要,选取“数据库运维与应用开发、网站建设与WEB应用开发、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支持”三个职业岗位群,作为专业的学习方向,实施小班授课。 个性化:也称人才培养个性化。依赖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知识积累,有区别加以方向定置选择,达到因材施教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专业方向选择放在第四学期。 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对威海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产业细分市场区及人才需求反复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办学思路、各发展目标以及专业服务面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就业面向等方面进行了准确的定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威海,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辐射山东,以服务海洋产业信息化为主,服务于海洋业、商业、工业、农业、金融、政府、通信、教育、医疗和卫生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与应用,助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培养目标定位:立足威海、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IT产业链中的数据库运维与应用、网站建设与WEB应用开发、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支持等岗位(群)需求的技术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目标定位准确。 职业岗位定位:主要任职于以海洋业、商业、工业、农业、政府、通信、教育、医疗和卫生等领域,从事数据库管理员(DBA)、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和二次开发程序员、信息管理系统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员等岗位的工作。 3.2 面向工作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 3.2.1 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我们淡化专业意识,面向相应的职业岗位群,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组,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课程整合和重组的原则,组建模块化、专业方向化的课程结构,创造性地构建高职教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结构。 针对该专业三类岗位群涉及的核心技术岗位二十几种能力及课程的整体性原则,设计对应能力的课程模块。 3.2.2 教学环节的重构 通过“学训学训”分段递进式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逐步提高,形成职业技能的螺旋进阶。纵坐标方向上课程体系表现为从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到职业素质培养的逐步成长。 3.2.3 专业方向的课程组织 第1、2、3学期,不分专业方向,集中学习“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课程。 从4学期开始,第4、5学期进行专业分方向培养。专业方向的选择依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并编班,实施数据库应用与开发、WEB应用开发、信息技术支持专业方向小班教学。第6学期是顶岗实习。由校企合作单位安排学生实岗实习,并由企业按企业员工标准进行工作安排与考核。岗位实习尽可能按照专业方向对口实施。 4、 结语 应对行业细分化时代要求,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寻专业培养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是专业建设不变的法则。文章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规划与设计,以期寻求专业发展新的突破口。 信息管理论文:探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提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terprise-EMS),人们就会想到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给链管理(SCM),产品寿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数据管理(PDM)等管理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各样品牌的应用解决方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如用友ERP、海艾迪C-EMS和M-EMS及SAP信息管理系统等等。我们同时也会想到这些信息系统会减少库存占用,降低成本,加快新品上市时间获得更多收益,整合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等等,但对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KM),减少对企业员工个人知识的过分依靠性等方面的功能却并不很清楚。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依靠于一定的技术和知识才可以生存和发展,尤其当今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知识和信息获取或使用能力的竞争。所以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改之地的关键。从事企业管理的人都清楚,企业的人才流失对企业意味着什么。长期以来,企业员工的个人头脑是知识的载体,人才流动实际上是知识在流动。那么如何实现人走而知识却可以继续在企业中留存呢?如何实现知识不仅在某个人头脑中,而在组织的系统中并持续发挥其功能呢?如何使企业的知识可以不断积累并让每个员工快速把握而在工作中加以运用呢?如何使新员工可以迅速在老员工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呢? 一、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管理 要弄清以上新问题,首先,我们要从弄清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入手。美国生产和质量委员会(APQC)对知识管理定义如下摘要:知识管理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其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通过组织性学习创造隐性和显性知识,并负责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拥有适当的知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摘要: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熟悉。知识管理只不过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以便让他们迅速地以信息为依据采取行动。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作为资源,除了一般的可利用、有价值等特性外,还具备共享性、历史积累性、时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系统则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立成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工艺、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机构、生产设备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获取利润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而组成的一个生产企业就是一个系统。那么,要系统地利用信息这个资源,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IMS)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及网络通讯技术,对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以辅助企业日常的业务处理直到决策方案的制定和优选等工作,以及跟踪、监督、控制、调节整个管理过程的人机系统。 从目前已经大量应用的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来看,普遍具有以下特性摘要: 1.除了通用的管理软件和MRP(物料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WFS(工作流系统)外,大多软件都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咨询顾问(多数都是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各级员工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企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量身定做或在标准版本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做大量的修改,所以具有行业专家特性及实际应用特性。 2.多数系统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全局和总体考虑的前提下设计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从企业的人员机构管理、产品管理、系统权限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的角度,考虑战略的实现性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制约性的,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3.具有历史知识的积累性和共享性。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日常工作的关键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能根据权限方便查阅和调用。 4.具有决策的支持性。所有的各种数据可以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并通过报警提醒的方式,使决策者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 5.动态特性。由于信息的时效性和关联性,当系统中某一信息要素发生变化时,和之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均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均在动态发生变化,系统也要求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从以上对于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及特性等可以看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保障功能,具体表现在摘要: 1.知识,确保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共享。在没有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前提下,企业知识的手段通常采用开会、发文件及书籍等手段,除了成本高而外,知识的传播速度、传播量、更新、查阅及查阅权限等等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新问题,使知识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发挥了知识在企业中的生产力功能。 2.确保知识获得的及时性。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跨地区、跨时间、跨单位、跨部门、跨员工之间的查阅障碍,只要是在有权限的前提下,知识需求者可以迅速通过系统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例如目前的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及知识交流新问题,另外企业信息系统可以和相关的网络连接,并自动按照组织内部成员对信息的需求进行筛选、分类和收集,并按照成员对信息的需求及时传送给需要的人,以解决知识时效性的新问题。 3.提升组织或个人的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并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在企业没有信息系统之前,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仅存在自己的脑子里,部门的知识也在这个部门里,信息呈现孤岛状态。遗忘、人员流失和成员之间交流不畅导致企业的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而不能转变为显性知识,组织的知识难以积累。组织随着人员的流动、时间的推移不断 地交学费,企业不能形成经验曲线,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就难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个人知识得以沉淀,成员之间的知识得到共享和交融,企业对员工的过分依靠性降低,从而避免企业因某些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企业的知识管理 首先,我们要抓好企业的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着重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因为企业只有把国内外和自己企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即显性知识,通过归类、整理、提炼迅速传递给需要它的员工,即转化为员工个人的知识———隐性知识,并运用到每项工作中去,才能对企业目标发生功能。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已有的如书面化的、电子信息等显性知识的管理,在信息增值链上,要将数据提升为信息,并对其进行采集和选择、组织和程序、压缩和提炼、归类和导航等,对信息外部特征的加工和组织。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在根据企业和员工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定和推论等进行知识管理。 其次,要建立知识共享系统。知识管理是以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目的,重点解决信息超载而知识匮乏的新问题,重视人和人产生知识过程的管理。知识假如不拿出来和他人共享,将导致摘要:(1)核心信息把握在具体实施人员中,管理失控。(2)企业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流失,大量核心技术被带走。(3)知识孤岛造成协调困难,效率下降。所以,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坚持以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为核心;以产品的生产流程为核心;以个人知识和团队知识的相互交流和转化为核心;以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相互接轨为核心;以解决实际新问题为核心;以价值链的不断增值为核心和以技能培训为核心.最后,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知识管理的平台。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和人际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合现代社会对知识的快速组织、整合和共享需要,计算机网络则为知识的获取、组织和共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企业在网络平台下,形成一种柔性的和变化的组织和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渠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人和知识资源有机结合,它将人、知识和现实工作任务整合起来,必将为企业管理带来实效。 信息管理论文: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 摘要 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的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继电保护二次系统信息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 intranet 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可实现“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二次设备图形、试验的管理和事故、缺陷记录、运行状况的分析。该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具有开放性和先进性。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应用普及,继电保护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许多当前由人工处理的模拟信息转化为大量的数字信息,而技术管理人员也有许多用计算机实现的资料和试验记录文档。信息的数字化使得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对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加强了解,消灭故障隐患,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1 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1.1 信息数据源的分布 二次系统所具备的信息来源可大致分为3部分: a)由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经 RTU 发送至调度端的实时运行数据; b)继电保护管理端(生技部门和继电保护班组)所存放的设备管理资料、各类试验记录和运行制度等; c)其他系统中需要了解继电保护数据或可以提供继电保护有关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数据源接口。 1.2 系统结构 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数据源联系起来,而对于各级用户都能予以充分利用呢?我们可以考虑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建立图1系统。 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来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网络功能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基本实现对二次保护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1.3 系统方法与功能 1.3.1 数据仓库和方法库 a)数据仓库是比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更高一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它不仅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而且对于动态存储、应用程序接口、非结构化数据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性能。 b)方法库是封装了一系列分析处理方法的规则库,也是应用程序软件功能的集中表现,可通过设置各用户权限来限制其对数据仓库的查询和读、写操作,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限定了客户的应用范围。 1.3.2 软件应用功能 a)“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类二次信息的查询,和以前定检、定试记录的比较,动作时间和次数的统计,故障、事故等报警事件的指示和响应等。 b)二次设备试验的记录管理、定试预告、定值单管理、材料管理等。主要由继电保护班组人员填写,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c)二次设备图形管理系统具备 GIS 功能,支持图形和数据库相连,直接在图形上查询参数。 d)二次设备事故、缺陷记录分析,各保护装置运行状况分析。主要是继电保护技术专责完成,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e)设立一次设备参数接口。如电流、电压、功率因素和高压设备试验记录等,配合一次主接线图查询,可作为二次系统的辅助分析数据来源。 f)可使用电子函件和新闻公告板方便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1.3.3 软件开发工具 采用 Microsoft(微软)公司系列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在实用性和兼容性上都可以体现应用的先进性及广泛性。 1.3.4 系统建立模式 随着 Internet 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在建设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时,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要向大的外部空间提供可用的信息数据,也要从外部世界汲取各种综合信息,故考虑采用 intranet 模式。 2 系统特点 2.1 实用性强 针对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了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特别对于继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工作,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2.2 可靠性高 易于维护和升级。由于采用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可靠性不再分散于各级用户之间,而集中于网络中心数据库和规则库,任一客户工作站的突然损坏,也不影响整个系统其他部分的工作性能,而且恢复非常简单。对于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升级换代只限于方法库的改变,快捷方便。 2.3 开放性和先进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得数据源的来源更加广泛,使用更加方便,易于和 MIS 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结合了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结束语 现在各个发供电企业的 MIS 系统建设已普遍考虑采用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因此在建设企业内各个专业子信息系统时也应采用这种模式,以统一系统的规划及数据的流动,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推动自身的发展 。 作者:广州电力工业局 陈菁 信息管理论文: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的智能化 电子商务档案是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电子商务档案与其它类型的纸质档案相比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复杂性、集成性等数字化特征。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智能化的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是目前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对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智能化需求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档案的检索智能化、应用的智能化。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发展历程同步于图情信息智能检索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智能化体现在智能化的商情预测、营销策划及客户关系管理。 1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需求 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智能化检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是众多档案信息的一种,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从人类社会利用档案信息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档案信息检索大致经历了自然检索、手工检索、计算机辅助检索、计算机智能检索四个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检索也不例外。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图情信息智能检索的最新成果,为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存储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一般固定长度的信息,也有非固定长度的信息,既有用文字、数字表达的信息,也有用图形、图像、声音表达的信息、既有加密信息,也有不加密的信息,既有存储于本地存储设备上的信息,也有存储于异地设备甚至“存储云”上的信息。因此,对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智能检索意义重大。所谓“智能检索”,就是以文献和检索词的相关度为基础,综合考查文献的重要性等指标,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以提供更高的检索效率。智能检索的结果排序同时考虑相关性和重要性,相关性采用各字段加权混合索引,相关性分析更准确,重要性指通过对文献来源权威性分析和引用关系分析等实现对文献质量的评价,这样的结果排序更加准确,更能将与用户愿望最相关的文献排到最前面,提高检索效率。由此可见,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活动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显着,频繁的商务活动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由此产生的电子商务档案信息越来越具有商务活动全球性、信息管理系统分布性、交易语言复杂性、交易方式多样性等特点。因此,传统档案信息检索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检索工具的开发和使用必然成为信息时代用户畅游信息海洋的必然选择。同时,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超大型计算机的使用也为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电子商务档案智能化的发展将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而更加人性化。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计算推理等思维活动渗透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应用中,利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开展基于模式识别、物景分析的图形图像检索系统,满足用户对图形图像档案信息的检索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关于联想记忆模拟、自动定理证明、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理论开展电子商务的自动谈判系统、跨越语言障碍的档案信息搜索工具,满足电子商务国际化的需求。例如:模式识别可用于基于图像的检索,而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对图形、图像的选择上,交易双方首先是根据对被交易商品的图形、图像进行商务洽谈,然后达成交易意向。因此,对被交易商品的图形、图像的保存是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如,专家系统是智能检索实现的基础,而从海量商务信息中筛选出能够进行交易的产品信息离不开人工智能检索系统的应用。从电子商务档案的特征来看,有关电子商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更加依赖于图形图像智能检索工具的研究和利用,而对于图形图像智能检索工具的研究和利用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开展的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智能检索的研究,重点在于采用标注的方法对图像设置检索关键字,并建立文本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智能检索。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当图像数据库中图像数据较大时则检索较难实现,当图像内容复杂时,标注起来较困难,因此,这种检索方法同时还要求图像内容比较单一。而另一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即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由于任何图像都包含物体本身的纹理、形状、颜色、空间关系等特征,因此,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采用提取图像所包含的纹理、形状、色彩、对象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建立图像的特征矢量库,并以此特征矢量作为索引关键字。与以往采用人工标注方式对图像内容进行标注的方法不同的是视觉特征的提取是从图像中自动提取的,并且检索的过程采取视觉特征间的匹配。与传统的检索方法相比,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融合了图像理解技术,从图像的纹理、形状、色彩、对象的空间关系等维度分析图像的特征,从而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检索途径。已经投入运行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包括:IBM公司的QBIC系统、Virage公司的VIR工程系统、MIT的Photobook系统、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MARS系统等等。国内近年来对于基于图像颜色的检索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PhotoNavigator系统和PhotoEngi-neer系统。而这一发展方向更加符合电子商务的智能化发展需求。可以预计,为适应未来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的需要,并行检索、分布式检索、知识的智能检索、知识挖掘、异构信息整合检索和全息检索、自然语言检索、跨语言信息检索、问答系统、概念空间、信息融合技术等检索技术都将在电子商务档案管理领域得以应用。届时用户将获得完整、准确、及时、有效的而且是简洁、明了的商务信息。 2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智能化趋势 电子商务档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从事商务活动中最原始、最可靠的数字化信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档案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商情预测、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维护企业或经营者合法权益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而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智能化趋势无疑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2.1客户关系管理的智能化。客户档案毫无疑问将是电子商务档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系统将提供一种商家与客户进行交流的新方式,这就要求企业管理 者以全新的思维来看待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企业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加强对客户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分析客户的需求、研究产品的市场、拓展潜在的利润空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改进企业的管理漏洞、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进而达到优化、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目的。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客户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智能化的数据库技术是所有其他技术的基础。 2.2智能化的商情预测。面对浩如烟海的客户及企业营销、销售和服务信息,如果没有一个具有高度商业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是不可想象的。智能化的商情预测系统利用数据挖掘的思想、数据仓库的管理技巧、一对一的营销策略、个性化的售后服务、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工具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拓展企业的赢利空间。同时,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系统将不仅实现现有的商业实践和商业需求,更将不断地实现向市场、客户的学习过程,不仅仅只是重塑企业商业流程,而是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智能化的决策分析工具。 2.3智能化的营销策划。借助于智能化的营销策划管理系统,企业将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产品及市场信息,制定高效的营销计划,设计切实可行的销售及服务指标,协调产品、服务、物流等渠道的配合关系,实现企业管理的最优目标。 信息管理论文:IT环境下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的缺陷与应对 【摘要】现实中,“信息孤岛”式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对二级单位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监控,满足规范化统一管理的需求,控制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弥补财务监控的漏洞”。创建“集中融通”式的信息系统,需要完成“系统结构的设计,网络构架的设计和财务软件的设计”;而最后的落实还要“加大政府引领的力度,实施‘一把手’责任制”。 【关键词】信息孤岛 系统结构 网络构架 财务软件 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权力的集中监控、资源的集中配置、信息的集中共享”,而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一个个“信息孤岛”。为此,我们需要创建“集中融通”式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以弥补其缺憾,更好地实现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一、“信息孤岛”式系统引发的缺陷 高校现行的“信息孤岛”的财务管理系统,给学校教育财务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实现对二级单位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监控。在传统的单机和财务部门内部的局域网环境下,各部门的账务系统是孤立封闭的信息系统,各二级单位的财务系统只是整个学校财务的信息孤岛之一,不能满足财务信息集中式管理的要求,更无法实现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监控。 2、无法满足规范化统一管理的需求。当系统管理环境中缺乏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撑时,各种管理方法和制度在所属的二级单位中的应用往往都处于一种缺乏规则的随意状态。各个二级单位应用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目标通常是满足各自管理的目的或局部的利益,而无法从整个系统的需要出发,满足系统管理的需要。 3、无法控制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在传统的单机和内部局域网环境下,财务监控受到时间、空间及人力上的限制。学校财务对二级单位的财务监控只能采取派人深入现场实地考察或上传报表的方式,可是这两种方式的效果却费时、费力、漏洞极大。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控制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而且存在很大的风险。 4、无法弥补财务监控的漏洞。在传统信息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不仅受到时间、空间及人力上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它无法实现行之有效的事前或事中控制。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通常要求信息通道畅通,信息反馈迅速及时,而这一切在单机或局域网环境下根本无法做到。 二、创建“集中融通”式的信息系统 要创建“集中融通”式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完成好以下设计。 1、系统结构的设计。“集中融通”式的信息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财务业务处理子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和财务决策支持子系统。 (1)财务业务处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日常资金的核算与监控子系统、流动资金计划与管理系统、投资和预算决策子系统、资本营运管理子系统、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价值流管理系统等。各业务子系统主要用于柜台业务和日常事务的处理,它的功能是使财务业务手工处理自动化,具有迅速准确、能大批量处理信息的特点,产生大量的原始的共享信息。 (2)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该子系统一般是以会计信息系统和财务业务子系统为基础的,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加工,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为领导者提供辅助决策服务。它具有两种职能:收集和加工处理财务和经营业务数据,以及为财务管理提供各种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 (3)财务决策支持子系统。决策是指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采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的管理过程。它是以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建立有效的财务数据仓库,运用各种预测方法对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为企业筹资、投资和日常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提供各种支持。 2、网络构架的设计。 (1)信息处理中心建设。借助基于数字化校园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学校财务信息数据库存放在学校信息中心数据仓中,同学校其他业务信息数据库一样成为校园共享信息,提供授权的共享管理和服务。学校财务处设置两台中心服务器作为学校财务应用服务器和备份应用服务器,财务信息的WEB服务由学校信息中心的WEB服务器统一提供服务,财务处不需考虑。应用服务器采用高可靠性集群并配置磁盘阵列,形成双机热备的效果。每天业务终了,财务数据采取磁带机备份,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及系统的稳定性。 (2)网络及网络体系建设。网络建设包括:财务主干网借助于校园信息数据专网(1000M),为大量数据传递、数据库复制及查询提供足够的带宽;校内财务子网采用100M快速以太网,校外财务子网采用DDN专线。网络体系是基于广域网的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即在应用服务器上安装应用软件--网络财务管理系统,用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的模式。 (3)远程办公设备购置。包括访问服务器及防火墙的移动办公设备。配置远程访问设备,可为领导层及异地分支机构提供安全、快捷的远程查询和操作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远程访问控制功能。 3、财务软件的设计。 (1)软件功能需求。高校可以采用网络财务软件(WEB版)作为网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软件,来建设自己的财务管理系统。其应用模块包括:系统管理、账务管理、项目管理、现金银行、往来账管理、财务分析、报表系统、工资管理、学费管理、公积金管理、票据管理等。 (2)软件基础设置。首先,集中设置单位套 账。由于高校内部各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就需要设置不同的套账。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学校财务信息的统一完整,同时保持二级单位财务原有的特色,满足不同行业需求。其次,统一设置系统信息。由于财务集中管理,二级单位对财务软件只有使用权,没有控制权,其科目、项目、币种、系统参数等由学校根据统一标准编码设置。这就避免了在分散财务信息系统下,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低,不准确而导致的学校上下科目设置不一致,校级财务管理和二级财务之间的对比分析和管理困难等问题。第三,远程报表汇总和合并等。 三、“现实保障”系统的先行建立 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要创建“集中融通”式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还要有先行的“现实保障”系统。 1、加大政府引领的力度。积极推进教育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走出“信息孤岛”式管理系统的误区,创建“集中融通”式的信息系统,还需要加大政府的引领力度。 首先,进一步明确推动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将推动系统应用纳入政府发展规划。 其次,政府适当投入,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系统应用的宣传、交流、研究的信息沟通系统。 再者,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先进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系统。可以采用选拔、委托,授权中介机构或直接组织等形式,利用社会资源,并需要精心规划和设计。 最后,建设系统应用的示范工程。注意对示范工程的跟踪评价并引入滚动机制,确保示范工程的示范性。 2、实施“一把手”责任制。先进的信息系统在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直接要求学校在战略、组织、文化等深层面的变革与之相适应;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事业责任心强、注重学习、勇于和善于领导变革的领导者走上岗位,并使他们具备推动变革必要的权力和影响力。 教育行政主管对学校在管理现代化方面的投入应给予充分肯定,并将其进一步作为“一把手”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此外,必须使我们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和遵循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规律;特别是“一把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积极试点推进学校首席信息执行官制度。
政治时政论文: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晋江市安海中学,福建 泉州 362200) 摘 要:时政教学作为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理念的同时,体会到政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是现阶段初中政治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政教学;措施 时政教学包括国内国际的时事政治、国家政策等,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了解时政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但是,当前我国的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政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笔者浅析了当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现状,并尝试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时政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转变 初中政治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生活态度,但是很多政治教师没有重视这一点,反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由于教师的认知存在错误,使得教学思路不清晰,导致学生在学习该学科时学习态度不认真,不能发挥时政教育的作用。 2.时政教育没有受到重视 时政教育是指将时事引入到教学中来,与政治理论有机结合。就单独的政治教育而言,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繁杂,学生在学习该学科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久之会对该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各学校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要加强时政教学。但是,很多初中学校并没有重视到时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一些教师认为引入时政教育为时尚早,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心理以及生理年龄还不适于接触时政。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对时政教学有所涉及,但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提高升学率,时政教学缺乏新意。 二、初中政治教学引入时政教学的有效措施 1.增强时政教育意识 要想在初中政治学科教学中有效引入时政教育,关键在于师生必须加强时政教育意识,重视时事政治发展。例如,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按照书上的知识照本宣科,课堂枯燥乏味,但是在时政教育下,教师可以将近段时间发生的时事政治带入课堂中,并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时政教育意识的加强还要依靠学校的宣传,如学校可以采取宣传报或是手抄报的方式,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接触时政,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时政意识,推动初中政治教W的进步。 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时政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身边所发生的事件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得益于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喜爱。教师在该学科教学中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学习中对时政教育加以评论,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但是,现阶段初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远远不足。这一教学现状对时政教育的有效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在引入一个时政教学案例以后,给小组一定的时间对这一案例进行讨论,之后,各小组就本组讨论得出的答案进行发言,教师就各小组发表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加以补充说明。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将时政教育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 3.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录。长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思维自然得不到发展。科学技术全面发展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这一教学模式严重阻碍政治学科时政教学的发展。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积极完善教学模式,保证时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引入。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时事政治事件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网络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借助网络进行时政学习,在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时政学习能力。 总之,时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当前初中教学的重点内容。针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存在的难题,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时政意识,教师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时政分析、评论能力,将时政教育有效地引入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政治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政治时政论文:初中政治课堂中引进时政教学的策略分析 [摘 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民族凝聚力,还需要过硬的文化软实力。所以,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在发生重大改革,尽全力把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上来,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尽快实现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为了提高学生对政治时事的敏感度,加强学生对时政的了解,近来就有一项新的教育改革政策出台,就是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进时政教学。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初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段,是学生精神上与身体上成型的重要时段。而时政的引入能够使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大事,提升爱国热情。也使让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效,更有教育意义。 [关键词] 时政教学;教学策略;初中生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的学生几乎都会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许多的书呆子,只知道死学习,把考高分当成目标而对社会、时政缺乏关注,还有学生只关注娱乐新闻等等。这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不会得到全面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及国家的发展。所以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进时政教学,不但使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大事,提高对时政的关注度,也会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 一、引进时政教学之前的状况 初中政治课是一门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而且贴近生活,具有极深的教育性和理论性。但同时它也有缺点,比如说有很多知识点非常零散,不系统具体。学习政治需要一个良好的理解能力,许多专业知识要进行深刻的理解。而且零散的知识又需要学生背诵记忆。 这就使学生对政治课缺乏热情、兴致不高,也使政治课的教学难度加大、效率低下。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能考出个好成绩,就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反其道而行的后果就是学生的成绩或许会在短期提高,但长期下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根本就不会提高。所以将时政引入教学中,使政治课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而且现在的教材上的范例与不断进行改革的高速发展的社会相比会有一定的滞后。这就造成学生学习起来变得更难,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教材实例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将时事引进初中政治课堂,就会使政治课堂“如鱼得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大事的动态将其引入教学中,并理论联系实际使其更有带入感。 二、把时政热点作为课堂的导题引入教学 初中政治教材的知识大多是很抽象化的,所以使学生学起来很困难。这时若将时政热点作为切入点导入政治课堂的学习,化抽象化为具体化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起来更轻松容易、更加深刻。也避免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而造成教材中的案例与实际生活脱节,与现代社会脱节。时政的新鲜感和热度正好弥补这个缺点。教师更要时时刻刻关注当下的时政热点注重将时政热点进行灵活转变,再利用时政热点这个切入点,激发初中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也使初中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政治内容。同时,老师要将课本里的知识与当下的时事政治的热点相结合,适当地把时政中与课本教材上无关的知识删掉,防止因为这些不怎么重要的知识造成学生对侧重点的忽略,顾此失彼。而且也不能将一个涉及很多其他政治知识的时政热点作为切入点,因为这样老师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解释其他与现阶段课堂无关的知识,也会使初中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所以政治老师可以要求初中生每天学习一些相对简单的与书本上内容有关的或与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有关的时政热点,并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在讲台上讲给大家听。这样既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又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政治老师也可以给学生留一点作业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通力合作来完成任务。一些没有轮到在讲台上讲课的同学,就要将自己做的这些时政笔记交上来,而老师要进行查阅批改之后返还,并将优秀的时政笔记在全班甚至全年级内传阅,实现资源共享。老师给出的作业任务不能太难,难度要适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氛围更好,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成绩。 三、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 (一)在校内创建一个时事政治的论坛 在校内或年级组内创建一个论坛,能够使学生在论坛上广开言路,发表自己对某些时政的观点看法,并对自己不懂的知识进行提问。这样就会使学生充满对政治学习的好奇心。政治教师也应该在论坛上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对有消极、不正确观点或不正言论的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一个良好的共同学习的气氛。在这个学校的论坛上每天定时发一些时事,鼓励学生在论坛上学习互动。设置奖励制度,参与话题讨论者若是发表的言论非常精彩,就有机会获得奖励。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以提高,也为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精彩,使政治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二)积极开展时政教学评论 在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就是及时进行评价总结。只有不断地进行批评总结并改正,才会使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现下的初中生来说,他们还未完全成熟,所以评价分析能力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不足并及时改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将自己学过的知识化零为整,整合成体系。老师也要多多利用上课的空闲时间,或定时定期举办评论研讨会,组织学生对他们较为感兴趣的时政热点或时下最热门的时政话题进行研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有勇气、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使学生对国家的大事小情有一定了解。 (三)大力开展新闻播报活动 可以在课堂或校内开展新闻播报,给校内所有初中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普及,让时政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现在教育的改革已不再是课上只能听见老师教书的声音,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老师则更应引导学生的学习。所以开办新闻播报活动需要老师进行指导。 1.老师要给学生提示一下播报的大体方向,使学生相对容易上手一些,不易产生抱怨、厌烦心理。对于新闻的后期剪辑播放等幕后工作,老师更应该时刻监督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因为这个新闻的播放一定要对得起听众,要负起责任来。 2.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于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科技新闻和娱乐新闻,要安排不同的人进行分工合作。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 3.定期组织有奖投稿等有意思的环节,使更多人关注这个新闻播报,关注时事政治。将时事政治的新闻活动内容变得更丰富,更加有意思,更加吸引人。 4.对在新闻播报活动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师和学生,校方要及时进行奖励,提高其积极性。 新时代的初中教师应该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祖国的信念,坚定地将时事政治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上,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使祖国的花朵早日成为国之栋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政治时政论文:浅谈时政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其中时政教育更是政治教育的重要板块。一、规范课堂纪律因此,教师在正式授课前需要制定课堂纪律,规范课堂环境。因此,教师要认真准备课堂导入。因此,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授课内容最相关的事件进行专业解读,让学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真正了解政治问题。学校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运用中体会到政治的实用性及重要性,继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注重时政教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时政教学;方法探索 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受教育的各个阶段,其目的不在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在于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提升社会道德感、保证正确的思想方向、了解社会政策,培养一定的法律意识。因此,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其中时政教育更是政治教育的重要板块。在政治教育中,时政教育占有重要地位。政治课堂内容繁多,包括哲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时政教育等,而时政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接近,其实践性更强,更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行动中接受教育。 一、规范课堂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课堂纪律,以保证良好的授课、学习环境是上课的前提基础,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赖于课堂纪律的制定与实施,任何课堂要想保证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授课与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正式授课前需要制定课堂纪律,规范课堂环境。虽然一般而言,课堂纪律需要班主任负责,但是授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堂纪律规范,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会大大提高授课效率。因为政治的课时安排比较少,一般被认为是“副科”,学生重视不够,课堂积极性不高,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对此,教师在学期开始时,先要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任务,知道本课程的授课要求,制定具体的课堂要求,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重视程度,端正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态度,并能保证该课堂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教师授课的环境保证。 二、做好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的开始阶段,导入的成功与否甚至决定该节课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师要认真准备课堂导入。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保持学习的热情,探索课堂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做好情境导入,即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能做好心理准备,尽快进入课堂授课环境。时政教学的课堂导入,则可以根据即将展开的授课内容,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设置相关情境,拉近学生与授课知识的距离,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情境选择。例如,在讲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章时,可以先从电视经常报道的人民代表大会谈起,进而讲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及宗教制度等,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新的专业认识。 三、加强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时政教学更注重政治的生活化教学,即利用最近生活中出现的政治事件解读相关的政策,使学生从事件表面能够深入事件内部,掌握政治专业知识。因为政治问题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一个事件包含很多政治知识。因此,在进行生活化教W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授课内容最相关的事件进行专业解读,让学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真正了解政治问题。加强政治的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政治的神秘感,让学生对政治产生浓厚兴趣,更可以帮助学生在对生活事件的分析中理解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养。例如,在讲解“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节时,可以从村民选举村官讲起;在讲解“生活与消费”一节时,可从学生最近的消费情况讲起,列举买东西时的情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件讲起,可以加强学生分析事件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注重实践教学 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使学生了解当今的社会政策,保证学生思想路线的正确性,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后,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政治事件,明辨是非,确保自己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现自己掌握的政治理论。因此,学校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运用中体会到政治的实用性及重要性,继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 五、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 要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教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能拘泥于教学的一方天地。首先,教师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前沿,用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这样,给学生讲解问题时才可以滔滔不绝,对学生而言更有信服力。其次,教师要拓宽知识面。政治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政治知识,对其他学科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力求知识渊博。这样,在授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各方面引经据典,各方面的知识都能信手拈来,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有利于加强该门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时时关注政治大事,多多关注社会事件。因为政治事件的时效性较强,教师要及时关注,及时给学生传达,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大事,并训练学生从事件的表面条理清晰地分析其中的政治知识,让学生在真正掌握政治理论的同时学以致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运用所学知识。最后,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教书”,还在于“育人”,对于政治老师而言,“育人”的任务甚至重于前者,因此,教师要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要注意自己的言辞,用行动为学生做榜样,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真正做一个素质高尚、公德心强的公民。总而言之,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政治现象,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判断。 政治时政论文:时政热点与政治教学的结合 【摘 要】时政热点作为每年高考政治的必考内容之一,在考卷里占有着相当的比例,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时政热点的关注程度以及与政治理论的结合运用情况。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时政热点信息,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时政热点 政治教学 结合 一、引言 政治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时政热点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课本补充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把握当下前沿政治思想和发展动态,迅速捕捉当今国际国内的焦点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时政热点和高中政治课本教育有机结合,可以在丰富教学内容和课本资源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时事热点与政治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分析 (一)注重信息搜集,灵活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师对于时事热点的教学,首先应该在教学资源上做好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章节时,可以有效利用当前国际油价的情况来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手段。比如最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通过控制石油价格,意图打压俄罗斯的经济,因为俄罗斯历来是能源出口大国,油价的下跌必然会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引入这一时政热点,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等一系列相关政治理论知识。时事热点的教学是一项经久不衰的工作,每天国内外都会发生很多重大时政事件,教师在搜集素材的同时要兼顾一些知识点的考查,双管齐下,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自主关注,多思多想多做 新教育理念发展多年,逐渐深入人心。高中政治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政治教师可以每天在晚自习前的30分钟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让学生自主搜集和关注热c事件,然后让每位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新闻信息整理好,并在各条信息旁边标注上涉及到的政治理论。这样坚持下来,引导学生多看多思多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利用黑板报形式,公布每周最热门的时政热点 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天由组长把政治教师强调的热点时事整理到黑板报上,供全班学生学习和交流。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黑板新闻评选,让学生就黑板上的时事热点话题进行解读分析。教师可以将评选结果计入到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中去,并且作为学生评选“三好学生”的参考内容之一。总之,政治教师要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时事政治,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自觉收集、归档、分享、评选各种时事信息。 三、结语 时政热点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对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时政热点引入课堂,能够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弥补课本理论知识抽象、难以理解的不足,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高中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时政热点的优势,紧紧抓住主流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多角度、宽领域地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活学活用,为迎接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治时政论文:刍议时政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是高中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起到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高中政治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情感的重担。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将课堂教学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简要阐述了时政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而高中政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高中政治教师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时政热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信息情境、问题情境、悬念情境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利用这样的热点新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国家统计局某日的数据显示,2016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1.8%,同比涨幅略有回落,重回今年以来的低点。其中,猪肉价格在环比连续上涨三个月后转为下降2.1%。此外,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1.7%。学生看到这样的新闻后会马上想到自己的生活,并想到这样的变化会对自己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对“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由此可见,利用时政热点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课的学习中,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知识讲解,增强学习效率 知识讲解是高中政治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中无动于衷、沉沉入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另一方面是教学手段僵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将时政热点引入课堂,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事例建立联系,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政治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时,这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若单纯地依靠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必然兴趣不大,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时政热点材料展示给学生:2016年8月8日在里约奥运会上,男子举重56KG级决赛中,龙清泉6次试举,5次成功,最终以总成绩307KG成绩为中国军团勇夺第3金。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龙清泉时隔八年重夺奥运金牌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明确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树立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正确思路,真正理解了所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引起共鸣,实现思想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但是由于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关注比较多、兴趣比较大的时政热点、时事新闻,将其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强烈共鸣,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时政热点新闻利用多媒体投放给学生:有媒体8月9日报道,有15艘中国公务船8日进入钓鱼岛24海里内航行,引发日本方面不满。教师通过为学生展示和分析这种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关注度较高的时政热点,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自己的爱国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 总之,时政热点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情境创设、知识讲解、情感培养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与时政热点的有机结合,拉近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政治时政论文: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学方式的分析与解读 【摘 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人们对自己的精神追求自然而然提高了要求,对我国教育教学发展自然更加关注。初中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系统中必不可缺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动力,而且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初中政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学影响下,时政教育与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成为初中政治教学重点内容。文章就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学方式作有效解读。 【关键词】初中政治;政治教学;时政教育;分析与解读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人们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转而关注我国教学发展情况。初中政治教学由于其教学对学生思想模式影响的重要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初中教学中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育作为传统政治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融合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实际,全面激发学生的时政教育求知欲望,促进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育有效性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初中学校在政治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比较落后,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阻碍初中政治教学时政教育有机融合。笔者就目前我国初中教学中政治教学与时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对解决相关的问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推动国家教育教学大发展。 一、初中政治教学与时政教学的关联分析 初中政治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还比较弱小,而政治学科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更难以被学生所接受,但是又由于政治学科教学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我们的生活,因此必须受到重视,以至于初中政治学科教学压力较大。时政教育是政治学科教学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其时间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主要是因为,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例如,传统的初中政治学科教学的侧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讲解以及应用,但是时政教育的侧重点则与之不同,偏重于国家发展的政策方针,侧重于党的领导,因此,时政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别。另一方面,传统的政治学科教学模式重在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分析能力进行培养,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校升W率,但是时政教育重点则是在于培养学生对所存在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力。除此之外,时政教育与传统政治学科教学存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思想教育要求学生要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而时政教育的最大的内容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主动去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政治思想知识。简言之,虽然初中政治教学与时政教育存在较大区别,但时政教育的出现最终是为了不断完善初中政治教学内容,提高初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 二、促进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探析 (一)培养学生的时政热点分析能力 相对于其他的教学阶段而言,初中教学学生由于刚刚从小学阶段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因此对知识的掌握或者是理解方面都存在较大难题。主要表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在鉴别事物时鉴别的专业能力还明显不足,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分析能力不足,以至于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融入时政教育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提高有效提高。针对这一现状的存在,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在针对时政教育时要能够将学生实时政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结合国家现状进行分析,好比就我国钓鱼岛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的文献,让学生从钓鱼岛的历史发展了解钓鱼岛的归属,了解钓鱼岛的历史发展背景。这样,教师在课上可以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政治观点,提出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让学生加强新形势下国家国情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时事政治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都只停留在书本上,书本外的知识根本没有涉及,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时政知识掌握能力欠缺,这种现状的存在对初中政治教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很多初中政治教师教学仍然还存在很多不足,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其最大的不足之一,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无法得到解放,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不高。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着重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教师在初中政治《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相关知识时,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讲解或者通过多媒体播放短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中央对反腐打击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反腐的决心,此外,就这一课而言,教师还可以通过材料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内容,其中最典型的材料就是国家领导人的经典反腐语录,这些教学材料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使培养学生的时政解析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知道我国政府为何受人民监督,以及人民在监督政府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等等。在这些教学视频、材料的辅助下,教师正视进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政府受人民监督的相关内容进行听课,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保证初中政治时政教学模式得到施行。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是目前初中教学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就初中政治时政教学而言,虽然新课程改革下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是在实施中仍然还存在很多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初中政治时政教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中,将时政教学与书本知识做到无缝衔接,同时教学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时政分析能力,全面实现时政教学与初中政治教学有机结合。 政治时政论文: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策略 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与时政热点联系比较紧密。高考政治命题常常以最近发生的时政热点为背景,借助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应多关注时政热点,有意识地运用政治学科知识来理解和解释时政热点。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策略。 一、科学筛选,准确把握 时政热点问题有很多,哪些问题可能成为高考的考查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在众多的热点问题中去粗取精、认真分析和揣摩。 1.时政热点具有的特点 时政热点有自身的特点,掌握时政热点的特点有利于筛选出有价值的时政热点,明确复习目标。高考考查的时政热点一般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导向性。导向性是指能体现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体现科学发展要求、时代主题要求,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成员尤其是与青少年学生密切相关,能引领价值导向。第二,科学性。科学性是指业内人士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不存在争议。如:科学l展、依法治国、深化改革等,这些都不存在争议,容易成为命题专家关注的问题。第三,常态化。常态化是指时政热点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如:自主创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第四,生活化。生活化是指时政热点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或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 2.筛选时政热点的一般原则 命题者在筛选高考时政热点时,并不是随意进行的,通常会遵循一些原则。大致遵循以下原则:以近期为主;以经济、政治内容为主;以国内为主;以定性热点为主,以争议热点为辅;以长效的热点为主,以短效的热点为辅;以关注正面事件和传递正能量为主。 二、精心挖掘,精准对接 时政热点好比一个丰富的矿产资源,选准后我们要对其进行开采、挖掘和利用。在进行利用时,要注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宏观把握,微观切入,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1.从宏观上把握,挖掘时政热点 从宏观上把握时政热点主要是指整理、分析热点材料时,将其进行大致的分类。整理、分析热点材料是时政热点复习的基础环节。首先,应围绕时政热点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其次,应对热点材料进行研读分析,对其进行深加工。要弄明白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弄清“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了解热点问题的主要内容和典型的素材,归纳出若干要点,领会其涉及的核心政治知识,掌握储备一些时事观点,并将其运用到主观题答案的组织中。 2.从微观上切入,实现时政热点与考点或教材的对接 整理完热点材料后,要从微观上实现热点与考点或教材基础知识的结合,将热点问题回归教材,与思想政治的四个必修模块知识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对接,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热点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对接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突出重点,根据江苏省高考政治卷考查时政热点的特点,对同一时政热点材料要分别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去诠释,提高知识运用的准确率,切忌面面俱到,否则就容易造成知识滥用。二是要以小见大,高考政治试题对时政热点的运用或选取主要停留在材料层面上,一般将其作为大背景出现,以提供比较丰富的有用信息,突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目标的考核。高考政治试题设问的角度比较小,具有明显的指向性,重视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要以小见大,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切口尽量小,切忌“高大上”。三是要以点带面,在分析某一时政热点时,既要把握这一热点的来龙去脉,又要辐射这一热点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由点到面,实现时政热点与考点或教材的有机结合。另外,同学们还要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 三、有的放矢,强化训练 同学们对时政热点的掌握和运用最终要落实到专题训练上。我们要把在考查范围内的重大时政热点当作后期复习、练习的训练场,要以热点材料为载体,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热点专题训练。选取相关习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试题材料要涵盖热点问题的多方面信息,试题设问要体现多角度、多层次,应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中的任意两个模块,增强其系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下面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为例,谈谈对时政热点的复习。 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从政治学科角度进行分析该时政热点时,就要将该热点与学过的政治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很显然该时政热点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是紧密相连的。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有自身的规律,我们要以时政热点为情境,以知识运用为主线,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三位一体”推进时政热点的复习,不断总结解题技巧,提升思维品质,完成知识建构,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复习策略得当,我们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我们的复习才能经得起实践和高考的检验! 政治时政论文:时政复习在高中政治复习中的作用及其运用策略 时事材料一般是指最近国际、国内发生的比较重大的事件。思想政治学科是与时事联系最紧密的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常识,承担着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任。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中不仅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而且还要紧紧抓住国际与国内的重要时事内容来培养科学的政治思维。 高中政治复习是为了让学生对政治原理有个基本的了解,对一些政治、经济和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了提高运用政治原理理解政治问题的能力,同学们需要结合当下时事政治进行高中政治复习,要对当今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与时政热点联系比较紧密。高考政治命题也常常以最近发生的时政热点为背景,借助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结合时事政治进行复习,可增长同学们的政治知识、拓展同学们的政治思维等。 一、作用 1.增长政治知识 政治、经济、文化等理论知识基本都是从实践中获取的,为了方便传播才被编制成书籍的。但政治、经济、文化等理论知识也在时刻变化着。同学们在理解一些政治原理的过程中,只有结合当下新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对政治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同学们关注时事政治,培养时刻关注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遇到政治学知识的时候,同学们更应该借助报刊、网络等拓宽思路,这样才能有助于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例,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应结合我国领导人发表的一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言论进行理解。例如,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但在提出这个目标之前,一直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根本的含义却不相同。因此,同学们应多了解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政策方针,而且对我们及时更新政治知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拓展政治思维 由于面临着高考、学习等巨大的压力,故同学们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课堂上,老师会明确地给出多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使得同学在解题的时候会以固定的思维进行思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考试中的相关考题已开放化,答案也呈多元化,一些同学在碰到开放类题目的时候则不会变通。所以,同学们应时刻关注时事政治的变化,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尤其是面对一些具有拓展性的时事,要通过讨论和借鉴不同意见得以拓宽自己的思路。 例如,在复习有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相关内容时,同学们应结合当今世界的国际形势进行复习,也可就钓鱼岛冲突、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进行讨论。在面对一些国家挑衅的时候,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态度?对此,每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都会有所不同,有些同学认为应采取武力的手段解决,但一些比较冷静的同学则认为,虽然我国的综合实力已得到相当大的提高,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一旦发生战争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运用策略――展开讨论 为了相互学习,同学们可以利用当下社会的时政热点进行讨论,可以发表出自己对时事言论的不同看法。对当下时事政治进行讨论的好处在于,可吸取别人的不同看法,学习别人的分析思路。同学们正处于高中阶段,身心发育还不是太成熟,容易出现过激的反应,因此展开讨论能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例如,以“树立正确消费观”知识为例,同学们可以对当前人们盲目购买奢侈品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当下社会存在这么一种现象,有一些处在工薪阶级的人们,在虚荣心的作祟下经常会花掉自己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薪资去购买一些昂贵的东西,例如衣服、手机和名牌包等,从而导致自己的经济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些人在面对高档商品诱惑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的消费状态。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应用,为了便于自己的消费和还款,很多人都有着以卡还卡的习惯,导致自己的债务逐渐增多,一旦某个还款环节出现问题,以卡还卡的链条系统就会被打破,个人从而担上巨大的经济债务,甚至要遭到法律的惩罚。同学们可以针对这些现象进行探讨,具体分析这种消费观念的弊端以及产生的严重后果等。同时,也可以指出自己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应该怎么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等。 结合当下时事政治进行高中政治复习,不仅可以使同学们的政治知识和思维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能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能促使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政治时政论文:时政在高中政治课中的重要性 摘 要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日新月异的科技M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大趋势,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对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关注时政,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对每个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时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谓的时政,即时事政治,是某个时间段从国际局势出发纵览全局的、概括性比较强的事件。它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广泛性、信息性及实效性等特征。 一、思想政治课的理念 教师要与时俱进的根据时政热点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党的新方针新政策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在生理心理、道德、智力、体能方面的成长潜能,针对其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采用释疑解惑、谆谆教导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还需要依据他们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成长需求,把理论知识同生活实践相联系,创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课程模块;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为他们在认识、适应和参与社会做铺垫,让他们感受我国经济、政治及文化各个生活领域的不同。 二、时政对思想政治课的影响 时政对于思想政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是时事政治的一些内容补充了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伴随着实践的不停发展,党和政府在面临实际问题的认识也在不停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及时把握时事中党和政府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政策,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难免出现疏漏甚至是认识上的偏差;其二,思想政治课不光要学生的思想品德,还要培养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优良习惯及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时政不光能帮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保持新鲜,还能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时政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意义 1.时政对高考命题的意义。最近这些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开始慢慢转变,由以前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也就意味着,考试的重点逐渐过渡到注重学生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的教材许多内同也涉及到时政方面,并且需要教师与时俱进的补充新的内容。而时政往往反映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结合时事政治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合理的。所以在平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起来,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对时政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时政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对于时事政治的分析,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探究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个热点问题都去做系统全面的分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材料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要让他们根据课本的基本原理结合时事政治热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能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3.时政对教学工作的意义。世界是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各个时政也不是孤立的,有些时政问题共同反映了同一个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做个归类,从而以典型的问题来统帅众多相似性的问题。例如党和国家制定的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能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的问题都能统帅其他相似的问题,对这种问题的深入学习,不仅仅要明确其内容的本身,还要知道它的背景、原因、意义以及影响。除了关注本年度与教科书上知识点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外,我们还要关注那些持续性比较强的热点。譬如,如我们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国计民生问题、以及国家对外的经济政策问题等等。就在201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53所在京的部属、市属、民办高校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 四、把握时政与思想政治的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还要注重时事政治。在考察时政热点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基础知识,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去研究时政热点,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要系统的学好基础知识,根据知识内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分析解答实际问题。只有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时政问题。 政治时政论文:时政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魅力和作用 【内容摘要】在中学阶段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下,对于奋战在教学前线的政治教师而言,为了顺应潮流,应当构建开放的教学系统。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突出政治课知识在横向及纵向联系,使其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潮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注重时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政治学科的必要性。 【关键词】政治学科 课堂教学 时政 将时政融入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践行新课程标准的体现,也是新型政治课堂教学的明显特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高中生来说课业负担比较重,一般来说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关注时政,但是学习政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用政治的思维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也就是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因此,将时政融入到高中的政治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政治课的重要性,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高中政治教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因素打破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解除传统课堂教学有形或无形的限制和封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使政治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应试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手段等因素导致对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过分侧重于考试成绩,从而教师的学生观也较为落后,单纯地将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在枯燥的政治教学中难以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往往联系不大,使得学生认为所学的政治学科在将来的生活中并不都能用得上,因此,就更加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随着社会形势地不断变化,国内国外政治局势日渐复杂,政治课理应是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现状的主要视野,可是,在大多数学校里,教师为了自己的工作成绩,只是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考试内容,多余的一句不讲,这无疑是蒙蔽了学生的双眼。实际上,国家开设政治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用政治的眼光去辩证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将时事政治融入到高中政治课堂之中,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政治学科的目的,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就目前江苏所使用的政治教科书而言,其内容主要是对普通高中生进行一些基础的政治理论教育,而且内容多年几乎未变,时政的内容非常少,可以说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性有限。因此,可以说将时事政治的内容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之中,正是对政治课本内容的一个补充,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一样大有好处。正所谓教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体现在受教育者能力的提高上。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与好奇心,那么往往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更不会发现学习的乐趣,可以说教学就是失败的。 二、如何有效地实施时事政治教学 1.自主x择课堂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是开展政治学科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是还需要教师在不偏离教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尽可能地超越教材,使教材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跳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在保证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整合课堂教学内容,融入一些时事政治的内容。改变过去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的旧观念,强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主的新教学目标。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课的教师,应该努力去探索自己的讲课风格与方式,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深奥的政治知识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这要求教师能够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主动去浏览一些先进学校的公开课视频、网络新闻热点、头版头条等,或者去借鉴同事的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提升自己课堂的趣味性与教学有效性。 2.根据教育大纲与教学目标选择时事热点 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主动去寻找一些时政热点,自主地去整合教学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毫无目的地去组织教学内容,还是应该按照教育大纲与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在选取时政热点的时候必须要仔细考虑与探索,所选择的内容一定是要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积极向上的,并且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对于那些虽然是时政热点,但是并没有多少教育意义的内容应该舍弃。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元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情,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灵活使用不同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一些书上带有明显的故事情节案例,就可以指导学生将课文内容组织、编演成小短剧,由学生在短剧中分饰不同的角色然后进行演绎,这样不仅达到了学习课文的知识目标,也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目标以及表达内心感受的情感目标,用表演的方式诠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情境表演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在快乐中学习。 政治时政论文:如何将初中政治教学与时政相结合 摘 要:在初中政治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政治学科由于其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内容较为抽象,导致了学生对其缺乏兴趣甚至将政治课当作“自习课”,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结果。本文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将初中政治教学与时政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了如何对时政材料进行挑选,正确利用时政材料的策略方式等,以期使学生在把握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时政相结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政治教学与生活时政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政;结合 一、精挑细选――课堂内容有“料”可言 要想在实践中将时政与课堂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能够对时政材料进行一个精心的收集和筛选。收集时政资料是该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我们在开展时政课程之前,要对时政有必要的把握,只有这样,时政与知识点才会真正的结合在一起,如果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很容易在教学中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反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反作用。[1] 教师不能随便选取一些“旧闻”来应付学生,当今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并不亚于老师,若收集的内容偏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当前较新影响较大的时政热点,并且加以利用,从而使书本知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给学生。这样即使他们处于课堂之上也能够关注到社会的动向,并借此自我分析和进行理解,发表自身的意见。 同时,教师在汲取时政材料要注意把握准确可靠有价值的的内容。一方面就是资料的来源要正规,可以从一些官方电视新闻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还可以是某些知名的报纸,如《环球时报》《BBC杂志》,尽量避开在可识性不高的网站或者小杂志上收集时政材料。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跟热情,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自行收集时政,然后在n堂上跟大家分享。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时政教学课堂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搜集的资料,并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论证,将对其政治思维有所增益。[2]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政治课更受欢迎。 二、恰如其分――正确利用时政材料 收集、筛选时政资料是时政教学成功开展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课堂中正确的利用时政材料。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时政教学早已被许多的教师使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便发现其作用和益处不大,因而选择放弃,其中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无法正确的利用时政材料。 首先,时政教学切不可演变成题干,组合成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不仅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也激不起他们的热情。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自由的形式,如可以组织“时政知多少”的小游戏,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学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以引导和鼓励的角色为主,而不能陷入传统教学中的题海模式。 其次,教师在选择了贴近生活和具有时代气息的热点后,如果能以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呈现的而不仅仅只是口头上的表述,或只是文字信息的展示。这样将会打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的课堂。例如,在教授《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及颁奖词,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引发思考,并与课本联系,思考那些人物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然后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文之中,使学生深刻明白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并且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迸发中新的生机与活动。[3]学生通过充分的掌握教学知识,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便会对自己将来的行为做出引导。 最后,教师应当给学生机会,而不是事先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学生如果纯粹听讲,会让他们缺乏思考并对教师产生依赖。如果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能够将自身在课外收集到的材料和分组讨论后的结果用PPT的形式展现,那么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将益处不少。 因此,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们自行去搜集材料,并进行自主的筛选、进行妥善的整理。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留有机会给学生发言,给学生一个自主展示的平台。[4]不难发现,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很清楚了解到孩子们对时政消息的视角和观点。教师将自主权交予学生,为他们创设一个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畅所欲言的情境,同时学生还教师一个充分活化的政治课堂,可谓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将时政跟初中政治课堂相联系,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是教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踊跃参与到时政内容讨论的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又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对时政的解读能力和对初中政治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地将知识与实践融合,从而更好更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这也是解决政治教学困境的最好方法。 政治时政论文: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内容的意义解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国民生产水平变得越来越高,社会对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有关政治教育问题得到了重视。但同样我们面临着严峻的问题,面对与时俱进的社会,就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和对政治社会的理解,并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关键词:政治教育:初中课堂;教学 在初中的课堂里,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多但却贴近生活的课程,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学生在不了解理论的情况下,就无法在生活中找到真实的案例进行理解分析,太多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们对学习政治没有那么多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就是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引进时政教育,就是将当下讨论最多的话题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们进行教学式的讨论。本文就现阶段初中生学习政治的状况和时政教学的相关措施进行解析。 一、初中政治课堂上时政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生的政治课堂上引进时政教学,主要就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国家大事融合到需要教授的知识点里,对学生进行讲解。这对于新式的教学方式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本质上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仅是对于学生们的教育,还有对社会的认知。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引进时政教学,可以有效的缓解因理论知识而枯燥无味的课堂,通过故事认识理论【1】。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初中政治课上引进时政教学并不完善,主要是现在的一些学校包括教师对教学上引进时政教学的方式并不接受,部分教师认为只是刚刚接受新知识的原因,并不认为引进就会改变现在的局面,导致现在的教学质量并不达标。 二、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用时政教学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漏洞,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受到限制,当然政治这门课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太多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们难以接受,学习起来更是枯燥乏味,再就是教师教课的方式不对,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政治这门课程,表现出厌恶和消极的态度。而引入时政教学,教师教课方式有了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也就发生了改变,通过引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们在故事中得到启发,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当前的社会新闻感兴趣,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市场变化的要求 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信息进行传播,而现在的初中生正处在学习阶段,他们还不具备完善的判断能力,对信息还没学会筛选,很容易接受到坏的信息,一但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就会对自己的一生造成影响。如太过自我、有暴力侵向等等不成熟的想法出现都会造成恶劣的后果,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学生以后工作的选择。为了让青少年没有烦恼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在引用实证教学时,可以引用一些反面的案例,将前因后果都进行讲解,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那么做的后果,避免自己出现类似的情况。引用时政教育不仅加强了学生们的社会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又提高了有关法律的科普知识。时政教学为学生的成长打造一个美好世界的开端。 (三)世界局势的改变 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国际的经济水平也在提高,随着时间的加剧,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但也有一些微小的变化【3】。有关政治的学习就是为了学生们看清这个世界,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个人素质,要求自己要与国际一同发展,只有紧跟住社会的脚步才不会落后,为了适应社会,要开阔自己的眼界,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四)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个人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而体现一个人素质的方式就是展现出来的思想和品德。对于一个人来说你可以没有才华,但是不能没有思想和品德【2】。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引用时政教学,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在时间的潜移默化下,帮助学生提升思想。但在当代社会里,信息的不断改变和延伸,致使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从时政教学中接受信息也是其中的一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政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在我国发展经济事业的同时,还发展教育工作。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引用了吸引人的时政教学,促进了学生对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保障学生们能够在时政教学的影响下,将自己学习的政治知识融合到生活中去,并在时政教学的影响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还提高了学生们对政治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引l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不断地学习,有助于他们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政治时政论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ひ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政治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是生活化政治课堂的题中之意,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的必要性 时政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时事政治作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关心、认识、思考、参与社会与国家大事的重要途径。时政教学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整合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顺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当前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时政教学引入课程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带来了教学形式的革新。时政教学鲜活有趣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全球化深入l展的今天,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初中生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而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思想还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强,意志还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要加强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时政教学引入初中政治课堂,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可以通过引入社会上发生的反面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剖析和反思,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德才兼备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时政教学属于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初中生实施时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HJ1.45mm〗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产品已经普及,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接收到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可能导致初中生在思想上或行为上出现偏差,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主要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提高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不能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关注外界,关注当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提升认知水平。如果不关心和联系时事政治,就会跟社会脱节,难于深入理解与活学活用,学习政治这门课的意义也就显得模糊不清了。 2.利用时事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将时政热点问题同教学内容相结合,并将其合理地设置为导入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找准时政与教材的结合点。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时政热点事件中发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拒绝不良诱惑》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领会到,只要有足够信心和毅力是可以战胜不良诱惑的。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课堂教学文本,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4.开展时政热点评论活动。 时事政治涉及面相当广泛,而初中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限制,对政治问题的思考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深度性。教师要精确把握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时事政治评论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思维,自主发表各自见解。教师要注意把握讨论方向,及时给予点拨、引导,以使讨论不偏离正确的方向。通过开展时政热点评论活动,让学生理解时政热点所渗透的政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 总之,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符合政治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也可以让政治课堂更接地气,充满阳光、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政治时政论文:高中政治教学中应注重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 摘要:高考逐渐倾向于对政治学习能力的考察,这一倾向使得政治课堂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答题正确率,高三阶段以题海战术为主,但这种方法在使学生身心俱疲的同时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影响学生应考的信心。因此,政治课堂中,交给学生更多的答题技巧,注重方式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浅析如何提高时政教育效率。 关键词:政治教学;时政;效率;主体 时政作为政治课堂的一大主题,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把时政引入课堂很有必要,而时政内容的引入可以从基础年级进行。有人说,基础年级学习时政没用,高考时新闻都成旧闻了,殊不知,时政虽然过时但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却留下来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 。从高考的效果来看,基本满意。那么如何从基础年级通过时政引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呢?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合理、适时引入 一直以来,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我们政治课自己的原因,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的入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博采,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时政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一来可以引起学生共鸣,二来可以无形中活跃课堂氛围,有利培养学生的思考及分析能力。长久下来,学生自然会注意身边时政新闻的寓意,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这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2.激发主体意识,在预习中引入 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表现。所以,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搞好预习要讲究方法,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可以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时政内容。注重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恰到好处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保障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多种形式引入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为提高参与意识,可以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变政治课的"引人入睡"为"引人入胜",使学生活中求获。具体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3.1注重点评。指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发表观点,并且进行记录。然后,通过传授分析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先列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还可以进行拓展:还能用这些知识分析那些现象等。 3.2时政栏目设置。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窗外事也一无所知,学生视野狭窄,能力低下可想而知。因此,可以在课堂内外设置一些时政栏目。更新的时间以时政新闻意义而定,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映很好的学生予以奖励。这一做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习惯。 3.3自由研讨。我们常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多的原因,真正让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自由研讨。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学生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论题的确立、会场的组织都是学生,教师是配角。回顾一下,曾有许多热点问题我们讨论过,以政治为主,也有别的方面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发表意见,但话不宜多,重引不重论,否则,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自由研讨中,学生感到自己是主人,主动发现问题,明是非、辨美丑,不经意中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能力。 3.4课本剧。课本剧是指为强化教学内容,根据课本题材组织学生编演的舞台剧的一种活动形式。一般来说,语文课的小说单元、外语课的口语训练常采用这种形式。为提高政治课的参与意识,可以在立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形式以适合本学科教学的要求。具体作法是以教材知识点或某一社会热点为内容,借鉴成功电视栏目的形式,由学生担任记者、主持人等对知识记性讲解、采访,这一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了基础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全方面的素质。实践证明,把以上多种教学形式灵活运用于课内、课外,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政治课给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拓宽了视野,发展了能力,带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提前开设热点专题课,提高效率 传统做法一般都是在高三下学期开设热点专题课,但由于学生以前很少接触时政,或知识零散,突然整整一本热点书都要在短时间消化,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知识接受效果差,更别说活学活用了。所以,提高开设专题课更有利学生吸收、掌握,能让学生学会更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对事物的前因后果明了,理解新问题既深刻又轻松,在节约宝贵的复习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复习效率。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常言道:"教无定法,教贵有法。"素质教育要求全方面的能力培养,实践证明,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形成,体现了教改与考改的一致性,是提高政治n实效、完成政治课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政治时政论文:浅论政治教学中的时政教学 【摘 要】政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课堂是学生接受政治教育的主要地。政治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紧跟党的思想政策,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时政教学是政治教学的重要板块,探索其重要性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政治教学;时政教学;方法探索 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受教育的各个阶段,其目的不在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在于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提升社会道德感、保证正确的思想方向、了解社会政策,培养一定的法律意识。因此,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其中时政教育更是政治教育的重要板块。 在政治教育中,时政教育占有重要地位。政治课堂内容繁多,包括哲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时政教育等,而时政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接近,其实践性更强,更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行动中接受教育。 一、规范课堂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课堂纪律,以保证良好的授课、学习环境是上课的前提基础,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赖于课堂纪律的制定与实施,任何课堂要想保证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授课与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正式授课前需要制定课堂纪律,规范课堂环境。虽然一般而言,课堂纪律需要班主任负责,但是授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堂纪律规范,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会大大提高授课效率。 因为政治的课时安排比较少,一般被认为是“副科”,学生重视不够,课堂积极性不高,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对此,教师在学期开始时,先要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任务,知道本课程的授课要求,制定具体的课堂要求,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重视程度,端正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态度,并能保证该课堂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教师授课的环境保证。 二、做好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的开始阶段,导入的成功与否甚至决定该节课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师要认真准备课堂导入。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保持学习的热情,探索课堂知识。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做好情境导入,即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能做好心理准备,尽快进入课堂授课环境。时政教学的课堂导入,则可以根据即将展开的授课内容,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设置相关情境,拉近学生与授课知识的距离,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情境选择。例如,在讲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章时,可以先从电视经常报道的人民代表大会谈起,进而讲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及宗教制度等,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新的专业认识。 三、加强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时政教学更注重政治的生活化教学,即利用最近生活中出现的政治事件解读相关的政策,使学生从事件表面能够深入事件内部,掌握政治专业知识。因为政治问题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一个事件包含很多政治知识。因此,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授课内容最相关的事件进行专业解读,让学生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真正了解政治问题。 加强政治的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政治的神秘感,让学生对政治产生浓厚兴趣,更可以帮助学生在对生活事件的分析中理解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养。例如,在讲解“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节时,可以从村民选举村官讲起;在讲解“生活与消费”一节时,可从学生最近的消费情况讲起,列举买东西时的情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件讲起,可以加强学生分析事件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注重实践教学 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使学生了解当今的社会政策,保证学生思想路线的正确性,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后,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政治事件,明辨是非,确保自己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现自己掌握的政治理论。因此,学校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运用中体会到政治的实用性及重要性,继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 五、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 要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教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能拘泥于教学的一方天地。首先,教师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前沿,用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这样,给学生讲解问题时才可以滔滔不绝,对学生而言更有信服力。 其次,教师要拓宽知识面。政治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政治知识,对其他学科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力求知识渊博。这样,在授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各方面引经据典,各方面的知识都能信手拈来,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有利于加强该门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师要时时关注政治大事,多多关注社会事件。因为政治事件的时效性较强,教师要及时关注,及时给学生传达,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大事,并训练学生从事件的表面条理清晰地分析其中的政治知识,让学生在真正掌握政治理论的同时学以致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运用所学知识。 最后,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教书”,还在于“育人”,对于政治老师而言,“育人”的任务甚至重于前者,因此,教师要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要注意自己的言辞,用行动为学生做榜样,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真正做一个素质高尚、公德心强的公民。 总而言之,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政治现象,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教师要注重时政教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政治时政论文:浅谈高中政治时政教学 摘 要:结合课本,关注时代热点,强化时政教学,是如今政治教学的特点,也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价值追求的主要渠道。本文将为围绕“为什么引入时政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时政教育的现状”,“造成思想政治时政教育问题原因”,“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时政教育”四个方面浅谈高中政治时政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与时政教育相结合是让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政治形势的重要途径。引入时政教学可以弥补教材上的不足,学生可以运用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习来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时政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心怀天下的美好品质,因此,高中政治课堂的时政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为什么引入时政教学 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让学生可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基本路线,出台政策的一门学科,它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形势,掌握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对于对正在成长、未来国家的主人的高中生而言,这门课意义非凡。 时政,即“世界发生的应人瞩目的新闻”。当今世界局势变化万千,课本上的政治新闻,不可能跟上世界政治的发展。教师在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可以将课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就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于高中的政治课堂,时政教育就相当于另外一本政治教科书,里面的内容热点是十分重要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时政教育的现状 1、政治时政教育历史和发展情况。时政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就成了中国革命的需要,在革命干部学校出现了政治理论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就是时政教育的雏形。经过新中国过的成立,,改革开放三个阶段的发展,时政教育取得长足的进展。国家向来重视高中的政治教学和时政教学,在当今世界资源共享,全球化的浪潮下,时政教育更是被重视。有了国家的支持,经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时政教育扎根思想政治课堂,同学对政治的兴趣也越来越高。教育活动中,时政教育开展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高,时政教育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宽广。某种意义上而言,体现了时政教育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2、时政教育的开展缺乏保障。虽然时政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开展中也有很多不足。高中生面临着人生中很重要的高考,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老师会过于重视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将时政教育放在次要位置。不能真的将时政教育与教科书相结合,时政教育在高中的政治课堂得不到保障。 3、时政教育的内容缺乏保障。时政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堂不同在于,后者有教科书而前者没有。所以,现在的时政教育内容就面临着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上没有发生什么重大新闻时事件时,如何去做时政教育内容的选择;二是,时政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政治教师的挖掘选择,如果老师没精力挖掘质量高的时政新闻,或老师没有时政新闻的来源,那么时政教育将无法得到保障。时政教育任重而道远,如何保证高中政治时政教育的开展,和政治时政教育内容的质量,是时政教育工作者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三、造成思想政治时政教育问题原因 中国教育界的一场重大的变革就是素质教育的实行,但任重而道远,离目标真的实现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在这场教育变革中,要求老师以学生为出发点,转变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但由于长期以来根深蒂固“尊师”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虽然制度变革了,但分数依然是衡量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填鸭式”教学下,学生没法很好的接受时政教育,选择时政教育就意味失去很多高考能用到的理论知识。老师也就将时政教育放在了次要位置,就造成了今天这种理论和实际失衡的局面。 面对高考,时政教育过于功利性。高中会考之后,理科班的思想政治课变为学习其他科目的自习课,本来理科班的文科课表就少,如此一来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时政教育的机会。而文科班在会考之后会用理科课的时间上政治课,但是都是偏向于课本理论知识,对思想政治时政教育也都是强化记忆。在这种功利性的环境下,时政教育的比重就被削弱了。由于思想政治时政教育中,时政内容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高中政治的时政教学形势也不固定,学校也不会对政治课中的时政教育进行考察,就导致师生产生一个误区,认为政治课时政教育不重要,导致时政教育设计和安排上很随意。 四、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时政教育 1、将书本变案例。思想政治是学生了解党和国家路线,基本方针,出台政策的主要途径。时政教育能通过一些时政新闻,直观的将党和国家的路线,基本方针等变现给学生,原本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高中生思想活跃,对新闻事件敏感度高,理解能力强,都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我们就可以在政治课堂上根据教科书找出与本章有关的时政新闻,让学生自己思考,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让他们用书本上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讨论时政新闻,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既让他们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他们对时政的兴趣。 事实证明,近年来高考政治中,试题多数都以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框架,紧密的联系着生活。 理论是高考政治中的出发点,时政是高考政治的延伸点。在平时的思想政治课堂中,在训练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选取高质量的时政新闻,刺激学生对时政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让学生对时政新闻加以分析,考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是高考政治中拿到胜利的关键钥匙。 总结: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首先得知道国家的基本情况,党的基本方针,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政治正是他们了解国家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国家未来生存的生力军,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本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了解国际时政,才能更好的去建设祖国家,与他国竞争。时政教育能培养他们这种心怀天下思想。所以,高中政治时政教育很重要。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住宅小区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在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生态居住区不仅要满足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以及太阳能资源的运用,而且还要保证建筑材料对人体无害、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要遵循生态原则。即要求各项工程在施工时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最大程度地遵循自然条件下控制好人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此外,可以在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设计时也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当地条件,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量,这样即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得到天然的景观。与人工修饰的景观比起来,天然景观的视觉效果更佳。此外,在选择种植植被时也应考虑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和当地的土壤需要。由于不同地方气候条件以及地域特色的不同,这就导致了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户外活动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做出不同的预备方案。例如,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风沙比较大,因此绿化设计就要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而夏季则应考虑通风,遮阴和降温为居民打造一个舒适环境;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还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在道路以及小广场的安排上,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因此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园林的设计是贴近人们需求的,因此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从居民角度出发,符合居民需求的景观设计才能被居民真心接受,才能使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发展充满动力。园林景观的设计取决于建筑的特色,要与建筑相符。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周围景观设计要更加贴近自然;具有传统色彩的建筑周围的景观要偏向于古朴;具有现代流行元素的建筑周围的环境也要赶得上潮流。因此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要有机的结合。设计要明确居住区功能要求,住区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能够给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民主和自主精神的形成。对于一些玩耍健身的场所声音较大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在会所等地,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对于一些观赏景观可以安排在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较近的地方,有利于净化空气,放松心情。最后,设计要富有层次感。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中层次感会使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有致,使人们能感知到该环境的美好,空间的人性化,愿意在这里驻足。居住区本就应当由许多人性化的小空间构成,人们在尺度、形式不同的空间内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空间。除了依靠建筑的围合来划分空间,还可利用植物来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通过乔木、灌木的巧妙搭配,高低错落,可形成多样的空间层次。 2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改进建议 虽然目前,我国的小区景观园林设计已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地步,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还需要加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在紧张的工作过后,人们总是会把更多的休暇时间花费在居住小区内的休闲活动上。而园区中的绿色植物是能够满足人们眼球享受的途径之一,但是仅仅停留在视觉享受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园林的植物设计方面,多添加一些创新元素。例如芳香园林植物的应用,不仅可以增添自然色彩,还可以从气息上给人一种享受的滋味。目前,我国根据植物的生长条件需求,采用最多的是梅花以及桂花,种类有限。这也提醒着我国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推出更多的适宜品种来做实验设计。 3结语 住宅小区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也是每个居民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目前尚有的技术层面上,更应该加强学习与提高。不断的综合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努力提高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水平。 作者:田杰 单位:沧州渤海新区筑城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我国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目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存有的问题 1.植物种类与绿化模式单一、重形式、轻功能 目前我国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最突出问题就是绿化模式单一,从设计到营造都没有切实做到“功能第一”的原则。如对于居民的活动、休闲、游憩、停车等基本功能的考虑不周或缺失,景观营造侧重于设计图纸和外在形式的美观表现,使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景观的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很多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从整体角度看都在利用大片草坪里点缀乔木、灌木的方式,模式规划方面难以找到所要突出的重点与特征。同时仅种植几种常见植物的绿化方式易造成居住区绿化结构层次单调,失去园林物种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2.草坪铺设和种植面积过大,忽略植物群落配置,过于平面化,缺乏创新 在我国居住小区绿化方面,目前存有过分追求草坪面积而忽视质量的现象,且在空间营造上缺乏“林荫型”的立体绿化模式。大规模单一的铺设草坪既不科学,也不划算。草坪处在生长旺盛季节时,必须进行高频率浇水和修剪,维护管理费用是一般乔、灌、草组合绿地的3至5倍,而其发挥的生态效益仅是同样面积复合群落的1/4。据专家研究发现,大面积种植草坪会导致1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杂草共生,它们不仅和林木幼苗抢夺肥料、水分、阳光,还会导致动物与人类染上疾病,必须利用药剂喷洒才能避免杂草危害。同时大片的绿地不仅占用了人的休憩空间,更降低了树木可以做为绿色屏障、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改变小区气候、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功能。 3.设计与施工脱节,绿地率较低,没有形成组团效应 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对居住小区绿地率都有明确规定,然而开发商为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常常用绿化覆盖率一词误导消费者进而缩减绿地面积来扩大建筑密度;或是图纸上的绿地率在方案评审时已经达标,但因资金或施工等问题,投入使用后实际的绿地率常常达不到图纸要求。另外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仍有许多旧小区绿化布置分散,只有零星的小块草坪点缀,既不能形成组团效应,也不能达到美化环境与净化空气的作用,使小区整体绿化效果大大降低。 二、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首先,绿化设计应从单一的平面化转向空间构成中的立体化模式。绿化是评价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绿化不应该仅是绿色植物,还要充分利用点、线、面、立体式布局进行立体的绿化空间设计,配合人们观赏、户外休闲、提升生态环境的作用。如采用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绿化,形成强弱不同的空间分隔;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美化、彩化硬质建筑空间;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实施乔、灌、草、藤本等不同植被的搭配方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在合理的满足人们观景、亲近大自然的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同时实现空间层次的丰富多变。其次,景观小品设计添加创意元素,因地制宜的体现城市风格与人文特征。景观小品的运用不仅要结合小区的绿化满足整体环境需求,还应充分考虑住户要求,着重加入人文内涵,突出文化艺术品味。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主题风格与特色适当加入创意元素,通过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功能、完美的细节设计等等多层次多方位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如:从人的生理、心理感受出发,优化景观小品的原材选择、造型设计、组合搭配、空间摆放,改进小区绿地的内部道线型等,满足人们的行为、心理、美学需求,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方便、安全、舒适、有趣的休闲空间。最后,设计要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实现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观赏和使用两个功能共融,提高其实用价值。设计师们必须充分利用园林的规划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特别是现代建筑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楼间一定要留出足够大的空间,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轻松舒适的自然空间,营造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环境。 三、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和形势要求设计者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探索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这一综合性的课题,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绿色空间环境,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康国珍 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三希堂景观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论文 1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尊重自然 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整体,住宅小区休闲空间的设计应当结合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充分体现地段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景观设计,使其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并且契合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风貌,与当地的自然地形相得益彰。对于自然与人为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当加以协调,根据自然进行调整,人为建筑、道法自然、因地制宜进行勘察,对于城市住宅小区的景观个性进行探析,对于空间、环境以及功能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住宅小区的居住空间更加富有特色,促进城市住宅景观的生态更加美丽。 1.2以人为本 新形势下,住宅小区休闲空间的景观设计应当充分接纳居民参与其中,形成有效的互动与交融。一个小区除了有住宅之外,不应该仅仅是单调的景观。户外空间同样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因此,其承担着许多休闲娱乐的功能,包括嬉戏的儿童、晨练的老人等,同时对于住宅小气候有着重要的改善作用。景观设计必须使得人的各项需求得到满足,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加以关注,强调人的参与性,并且不应该局限于形式美。 2住宅小区休闲空间景观系统设计 2.1绿化生态系统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对于小区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景观设计师都认识到,必须在城市生态中对于发展进行平衡,住宅小区的休闲空间,对其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区内的休闲空间可以有效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提高小区的环境质量。合理设计住宅小区的绿化,将建筑、小区居民以及绿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居民融入其中,形成有机运行的休闲空间生态机制,人与自然并存。当前进行植物栽植配置的时候存在诸多雷同,设计师不是采用树篱、灌木球等剪切,或者是将许多草坪大片的连接在一起,景观效果没有得到凸显,反而会在特定的季节显示出一定的萧条之感,使得小区景致更加单调,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保持原有树种的基础上,多使用当地树种,而不能一味地引入其它地域的植物,追求新鲜感。在住宅小区的休闲空间应当配置具有特色的植物,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以及种类选择,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对于人的身心健康起到有益作用。 2.2景观形象系统 住宅小区的休闲空间景观系统同样需要一定的意象,包括如下3个方面:首先是自然观,应当是朴实的。也就是以软质景观为主,利用步道对于休闲空间进行自然的串联。对于景观空间中的各项环境因素,包括水体、植物等通过隐形广场处理有机组织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艺术导向性。对于建筑风格以及休闲空间的地形进行把握与处理,使得景观设计后的效果与小区建筑能够融为一体,在色彩等方面处理上达到综合性的视觉效果。 2.3户外休闲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广场是主要的户外休闲系统,也是小区居民的主要活动空间,其景观设计系统更类似于户外休闲系统,由硬质铺装地面形成为主,这类场地的目的在于使得小区居民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能够实现,在这一空间中实现各种娱乐与休闲。许多大型广场的设计并没有为居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便利,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上的气派与辉煌。应当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为居民营造更为舒适的空间,适当进行缩小,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地形进行理解,充分利用户外空间。自身形式的完整性一直是小区户外休闲系统的主要形式与追求目标,但是,近来更强调与整体设计相联系,构图方式应当采用灵活、小巧和不规则的构造形式。虚空间的构筑适合广场外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可以显得不那么突兀。采用隐形广场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做法,包括如下几方面原因:首先,与环境相契合是居住区内建筑与其它建筑边缘发生冲突的一个有效规避方法,不能片面地强调自身特色,与建筑相呼应才能更显得景观的特色。其次“隐形”广场的处理更易于将其它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广场空间,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 3结语 在大环境的基础上,融入住宅小区休闲空间的景观设计,通过合理规划以及适当的配置水景景观,对于休闲空间内部的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适当的进行搭配,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充分的接近与融合,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居民能够感受到身心的愉悦与安宁。 作者:胡小莉 单位:河北润衡水利景观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迫切需要一个随时可以放松休闲、愉悦身心的住宅环境。为了满足城市居住小区居民的客观需求,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引入微型广场,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生活享受,包括视觉上的园林景观艺术、生活上的休闲健身娱乐等。文章主要以微型广场为理念,探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 关键词:微型广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1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素 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景观绿化,其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要求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观赏性与功能性兼备。优秀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带来赏心悦目的享受,而且能够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运动和休息;②地面铺装,微型广场主要交通方式是人行交通。在景观设计中,地面铺装不仅仅要满足色彩、质感、尺度、韵律等视觉享受,还需满足一定的功能性,即人流导向性、分隔空间、组织空间等;③微型广场,其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微型广场既要保持独立性,又要和园林景观融合、协调,也可体现一定的文化特色。 2微型广场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2.1微型广场的概念 城市住宅中的微型广场,是住宅与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便于居民休闲、娱乐、交流。微型广场在城市住宅小区中一般位于中心位置,是小区的腹地,方便所有居民快速到达,随时享受。例如:某住宅小区有八栋楼,其微型广场被八栋楼所围合,形成小区的休闲游憩空间,居民可以在此进行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休息。 2.2微型广场的规模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微型广场一般属于休憩型场所,其规模根据住宅小区规模进行设计[1]。小型微型广场的占地面积在500~5000m2,大中型的微型广场占地面积,5000~10000m2,综合性强,内部配置的服务设施丰富,绿化与景观设计优美。 2.3微型广场应用的重要性 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中,微型广场是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方法之一。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用地有限,小区景观占地面积并不大,采用微型广场的设计方法,一来缓解紧张的用地,二来提升景观设计的水平,确保小区的景观设计紧凑合理,能够满足城市住宅小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3基于微型广场的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策略 3.1设计原则 基于微型广场的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如:①人性化,要充分考虑到小区居民的需求,发挥小区景观设计的绿化、美化、净化等功能;②开放式,小区景观设计向所有的居民开放,便于居民欣赏、休息以及娱乐;③园林式,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提倡园林式,以提高住宅景观的设计品位,将视觉享受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④功能性,景观设计的功能应当明确,表现为在人们休闲、娱乐时为其提供环境和场地,使愉悦的进行各种活动。 3.2景观设计 城市住宅小区进行景观设计时,考虑到小区绿化空间有限,根据微型广场的设计理念,分析景观中的几点设计,如:①绿植采用高、中、低的立体层次绿化,高低错落,主次分明,丰富多彩,疏密有致。绿化层次表现,是不可缺少的设计方法。低层,以大面积的绿地草坪为主,中层以灌木和矮乔木为主,高层则选择大乔木或中乔木。国内某些大型房地产商,已经采用五重层次的绿化景观,绿化层次更加丰富多彩;②山景与水景设计,在城市住宅小区的微型广场绿化景观中,采用“簇拥”的设计方法,集中在某一个观景点,或两者共同构成小型的观景台,便于居民驻足观赏。如某住宅小区,借传统叠山理水之手法,设计一处山水景观,北为高低起伏的塑石假山,瀑布倾泻而下,落入鹅卵石巧妙点缀的水池中。颇有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媚的感官效果;③景观设计时,注意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常绿、落叶植物相间,优化选择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延续植物的花期,设计中,提倡三季花开、四季常绿,提高景观的可观赏性。如武汉市的花期,春季有红叶碧桃,白玉兰,夏季有紫薇,花石榴,秋天有红枫,桂花,冬天有梅花,山茶等;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期间,引入了微型广场理念,可以设计多条石径小路,营造“曲径通幽处”的环境,细腻优美,移步换景,体现出“苏州园林式”的设计手法。 3.3微型广场设计 微型广场的设计需要注重比例、尺度、图案等,要从人的行为惯性和心理需求出发考虑。通过合理设计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微型广场设计,要具备安全、实用、耐久的特征[2]。微型广场设计时,需要调查城市住宅小区中的年龄结构,准确的定位微型广场的功能。例如:某住宅小区临近汉江边,小区微型广场设计迎合江景,采用了独特的“行云流水”主题,以水系贯穿整个小区的景观,富有灵动和激情。小区景观设计主要围绕两个微型广场,灵活布置。其中一个以喷泉为主题,布置有石砌拱桥,有“小桥流水,小家碧玉”之感。另一个以运动为主题,围合成下沉式圆形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儿童滑梯等设施,同时设计了木制座凳,方便居民休憩。 3.4铺装设计 城市住宅小区中微型广场式的铺装,要符合绿化造景的实际情况[3]。铺装具有导向、分隔、组织、造景的作用。铺装设计具有以下要点:①尺度,不同的铺装尺度,能够在景观中形成不同的设计效果,大尺寸铺装时,选用抛光砖、花岗岩等材料,中小尺寸以地砖为主;②色彩,铺装的色彩,具有衬托的作用,色调与景观相互协调,尽量不要选择色彩鲜明的铺装方式,以免降低景观设计的效果;③质感,在城市住宅景观设计中,微型广场的空间、地域均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铺装的质感要细腻,不能过于粗犷,体现出精致、柔和的设计效果。 4结束语 基于微型广场的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追求人性化、开放式、园林式以及功能性的设计方法,从居民的行为和心理出发,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确保景观设计符合城市住宅的基本需求。微型广场是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对于改善住宅小区的景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微型广场的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研究,提高景观设计品质,以构建现代化的景观式住宅小区。 作者:张莹 单位:武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的绿化效果更加在意,对于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要求更高,人们都希望居住在生活舒适、风景如画的地方,主要讨论在现代的居住小区中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居住小区;居住环境;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中国人自古热爱园林,认为园林是一种优雅、恬静生活情趣的体现,住在园林中能够舒缓身心的疲劳感,给人以更舒适的感觉,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的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尤其关注,下面就对在现代居住小区中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方式加以阐释。 1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城市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我们的居住小区动辄也是上百米高的居民楼,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扩张极为迅速,楼越盖越高,但是居住环境并没有得到开发商和相关规划部门的重视,小区内的景观没有得到精致的设计,只是做做样子,根本达不到人们的基本审美情趣。由于生活工作中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小区的家,然而小区和其他地方的景致并没有什么不同,导致人们的审美疲劳,小区的景观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和观赏条件,再加上现代人更加疏于交往,慢慢的就与社会产生距离感,而不是亲切感。小区不仅仅只是提供给人们满足基本的生存的地方,而是人们放松自己、卸下重担,享受生活的地方,这就要求小区拥有更加富有魅力的景观,园林景观的设计被证明符合我国国民的基本审美要求,在设计中不仅体现出美丽的景致,还有更加人性化的独特设计来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可以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增加休闲娱乐的场所和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 2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地景观主要构成元素 2.1绿地景观。绿地已经成为现代居住小区最主要的景观之一,是人们美化环境所使用的基本设计,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仅可以美化居住环境,还可以防止灰尘的弥漫,清新空气、愉悦人心的效果。2.2道路和铺装。居住小区的道路及铺装是小区景观的骨架,是优化小区居住环境和完备居住小区功能的基础,是邻里之际相互联系的纽带,是人们感受小区景观特色和居住风貌的标志。铺装和道路在居住小区绿地中形成居民散步、游览的道路及围合成一定的游憩空间、活动场地,可供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交往,游玩、娱乐、健身、散步、休憩。2.3水体和驳岸。水是居住小区景观环境中最有灵性、最活跃的因素,它不仅具有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温湿度、吸尘降噪、有效改善居住小区小气候等生态调节作用,人们的生活活动亦与水密切相关。在高楼林立的都市环境,渴望返璞归真、接近大自然的人们,总是会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营造各种各样的水体景观,增添居住区景观层次,在水体景观中探求意境与抒发情绪。2.4小品。小品在居住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在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景观小品以其轻快、活泼、精致、优美的姿态活跃其中,成为改善环境、提高环境空间艺术水平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如装饰性小品景墙、花窗、雕塑;设施小品景观垃圾箱、景观音箱、广场灯、草坪灯;展示型小品树木标示牌、阅览栏;服务型小品椅子,凳子、儿童乐园,健身器材等。小品的存在既可以丰富景观效果,同时小品本身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使其存在产生更多价值和意义。 3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3.1生态设计原则。在设计中要明确体现建设生态居住环境的新式理念,就是要将居住小区的环境打造成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所有的配置都是结合实际需求和生态保护的理念来进行的,因为绿化是景观设计的基础部分,任何环境的优化都离不开花草树木,所以在设计中植物的搭配对于小区的生态建设是尤其重要的,掌握好各种植物的习性和生长周期,优化组合,达到各个植物种群和谐共存。在园林中,植物的生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虫害,要从植物学的角度缓解这种问题的严重性,还是要注意植物多种群之间的混合搭配,在生态互补的作用下,病虫害的威胁会被降低,也给后期的维护工作减轻了负担,降低了费用支出。考虑好所要利用的植物种类,就要在视觉感受和审美视角中完善植物的栽培位置,高低远近的配置,对于植物各种色彩的搭配,尽量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观赏美景的心情。比如在盛夏时节,既要满足人们对景观的要求,还可以满足乘凉的需要,在设计中将高大的乔木安置在有休闲座椅的旁边,达到乘凉赏景两不误,在周围为增强观赏性,种植各种鲜艳的花草用来添彩,多以色彩艳丽的花卉为主,在远处要设计好景致的高低错落和远近景色的精美设置,要体现出园林景观特有的处处美景,具有鲜明的层次感和魅力。现代小区的住宅楼都很高大,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住宅楼高大的立体空间,将绿化与楼梯的装饰相结合,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绿化的面积和效果,可以在楼房的围墙、楼顶天台或者采用悬挂的方式进行绿化,总之,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艺术气息,避免草坪面积过大,或者树木成排栽种的情形出现。在设计中还要关注生态的持续运转,每种植物需要的光、水以及土壤养分含量都不尽相同,在种植前就应该考虑到生态的互补性,以增强植物的适应性,将美景更持久的留在居住的小区中。3.2文化设计原则。居住小区的基本功能使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完成繁重的工作,下班后进入自己的生活小区时,人们要求的是不同于外面的生活气息,是一种对舒适、怡人、雅致的生活品味的向往和追求,而不是只有冰冷的建筑。在设计中要体现出文化的涵养和气质,尤其是在园林设计中,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表达代表了一个园林设计者的文化素质和审美境界,对于小区中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更加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完美融合,但是在功能性和带给居民的生活感受又要区别于其他地方,景观的配置要多种多样,避免产生视觉疲劳,要充满生活情趣的气息,达到此景酿此情的审美意境,要求设计师倾注自己的情感,将借景抒情发挥到极致,这需要设计师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素养才能达成。然而文化设计的原则应该得到更加宽泛的理解,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广泛采纳小区中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的设计,结合自身的理念,设计出的景观会更加具有亲近感和观赏性,也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家园的规划中,逐渐形成小区独特的居住文化。3.3低碳设计原则。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以来,中国在各行各业中都提出了“低碳”这一共同的话题。“低碳”概念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范畴的大部分领域: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景观等等。“低碳”思想在已成为日益改变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国际思潮。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也在通过建筑、规划、景观等设计领域寻求一条低碳发展之路。而对于居住小区的“低碳景观”并非简单的反映碳排放量的降低,而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生态的景观环境这一目标的更高追求。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在后期管理和维护主要集中在植物的修剪养护和水体的维护等方面,其中水景设计的合理性是许多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较为关注的一个环节。以北方居住区景观为例,考虑到北方冬季的气候原因,水体结冰。水面枯叶等污染严重,水景设计更要合理谨慎。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探索雨水收集这一理念,比如根据场地的条件形成自然水系收集雨水,溪流旁边利用水生植物起到蓄水同时净化雨水的作用,使之成为可以利用和灌溉的资源。低碳设计还表现园林绿环中选择固碳释氧能力强的乡土树种,禁止为了达到奢华的景观效果而大面积的运用草坪和水景等设计误区,在设置的景观小品体量和数量不宜过大,过多,注重小品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诸多方面。 4关于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的认识 4.1更加注重生态设计的原则。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优劣除体现在艺术层面上,更体现在生态层面上。生态设计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等作用,还体现在对居住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近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居住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设计过程中尽可能营造这种“近自然”空间,更多注重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尽可能的减少人工层面的改变和干预,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4.2更加注重景观文化延伸的原则。推崇文化园林是近年来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热点,设计者们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而是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策划与规划,通过营造景观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让景观成为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文化景观营造过程中既要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反映出各自文化特点及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居住小区景观文化的设计包括对地域自然状况的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与居住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还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设计中既要突出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挖掘、提炼和发扬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形成具有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的景观文化。4.3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原则。随着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理念的日益成熟,设计中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本效应,按照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从行为和需求入手。配置人工和自然要素,为使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设计中更多关注居住者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创造适合居住者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营造出亲水场所,配合硬软景观有机融合,构造自然情调的绿色空间环境,健身活动场地和设施等,在细微之处注重人性关怀的体现。通过建设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花园式的居住小区以达到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质量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使久居闹市的人们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居住者与园林工作者共同的夙愿。 作者:曾立新 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院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原则以及园林景观在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一、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1.生态效益住宅园林景观能够有效的保持供氧平衡,从而能够达到降低空气污染,保持水土维护水循环以及降低环境温度等诸多作用。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的问题,人们对钢筋混凝土城市的困扰越来越大,人们对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渴求,所以,诸多房地产开发商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生态小区应运而生,达到吸引消费者的根本目的。2.社会效益良好的住宅小区环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应该促进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社区的公共场所往往会通过绿化环境来吸引人们走出自己的居室来呼吸新鲜的自然空气,并且还可以为居民们提供场地和器材锻炼身体,从而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享受美好的生活,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社区的大家庭中,更好的创造和谐社区环境。3.环境效益住宅小区环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小区如果具有良好的绿化环境,能够促使居民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在忙碌一天之后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回家的轻松。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体现出人们低碳环保的意识,更是当今时代人们对绿色生活的一种本质追求。4.经济价值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房地产在进行开发的时候以绿色、生态来吸引消费者,进而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住宅小区的竞争力,不仅能提高销售速度和入住率,还会给房地产商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优美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为给房地产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给居民在换房和房产转让的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园林景观在住宅小区设计中无论是对房地产商还是对居民都具有较大的经济性价值。 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原则为了能够实现生态居住,必须要达到节能、节约资源以及太阳能运用等功能,从根本上减少废弃物以及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基本要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生态原则的基本要求,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去谋取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2.因地制宜原则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当地的实际条件,尽量的减少工程的施工量,不仅能够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还能够形成天然的景观,与人造景观相比,天然景观的视觉效果更好。在选择植被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因地适宜的基本原则,能够提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3.设计体现地方特色我国国土十分的宽广,地方气候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户外活动需求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比如北方四季分明,冬季和春季的风沙比较大,所以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从防护功能出发,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了能够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上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另外,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对于人员的疏散,所以,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不能阻碍紧急通道。4.设计要明确居住区功能要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满足所有住户的心理调适功能,进而能够给住户们家园感,在设计一些能够健身、玩耍场所的时候,应该将其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避免干扰居民们正常的休息。对于一些观赏景观安排到距离住宅建筑物比较近的地方,不仅能够改善人们呼吸的空气,还能够放松心情。 三、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 1.个性化园林景观设计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园林设计已经由传统的庭院走向了现代化城市,中国园林文化已经逐渐的由代表贵族别院和文人风花雪月中逐渐的走向大众,但是,我国园林文化中的精神却依然在传承中,即天人合一。现代化城市住宅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避免出现单纯的克隆和抄袭,必须要真正的认识到园林本身的精神文化,才能够有不同形式的表现,才能够灵活的与建筑风格和类型进行配合,满足当地人的心理和追求。不同城市本身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保障视觉和建筑语汇上保持一定程度的连贯性,保障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丰富的变化。必须要避免园林景观的模仿和抄袭,深刻的了解我国园林文化,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园林文化,并且将其与现代城市住宅进行紧密的结合,保护城市生态系统。2.顺应空间层次设计园林景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园林景观的功能性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来实现的,必须要避免促销和满足客户需要的珍贵树木而导致整个园林功能性的下降。无论是楼顶还是楼与楼之间的绿化,各个绿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必须要保障其各有特色,能够形成不同的主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一般小区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功能和作用建设一些小花园,进而能够促进居民能够亲近绿色和自然,并且享受绿化所带来的诸多益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园林在小区完成建设之后的几年时间内逐渐的树木死掉,仅剩下茂盛的野草,是园林设计本身的一种严重的损失。另外,园林的功能性作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园林也不能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明艳的绿色,更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园林景观本身的作用和价值。3.营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自然意境目前,我国大部分楼盘促销彩页和宣传的时候,不难看到树林和鲜嫩的小草,甚至还会有各种欧式和中式的亭子、喷泉。这部分就是园林景观设计,但是,如果对其定位不准确或处理不当,就可能无法发挥出园林景观其他的作用和价值,不能有效的体现出我国园林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追求,仅是将景观当成了景观。我国园林的审美意识位居世界首位,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遵守自然之美,左右均衡开展,能够以山水景观拥簇以人为中心的住宅,进而能够给人圆满、安定以及祥和的感觉。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人们,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舒适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园林景观石合计的主要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区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绿色植物,不仅能够与人工建筑亲和,还能够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未来对绿色环保小区的景观园林设计必然会提出更好的要求。 作者:王沁湄 单位:秦皇岛市市政设计院风景园林所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民族文化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泰丽家园”住宅小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方案以体现傣族的民俗文化为设计理念,营造昆明市区舒适居住小区。通过现场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研究,方案中对小区景观做了总体规划设计,整个景观分为一个中心景观、一个运动娱乐花园、一个水系景观。针对各个区域内的景观特点做了具体的植物配置、公共设施设计及小品设计等,完成了“泰丽家园”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昆明市;傣族文化;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另一方面城市的版图也在不停地更迭着。昆明市泰丽家园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在于以民俗文化浓重的傣族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含蓄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使传统中国民俗文化元素与居住环境相互融合,让居住人群在居住的同时能感受到民俗文化以及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1傣族文化介绍 打开厚重的傣族民俗文化历史,傣族的民俗文化犹如一本百科全书,里面记载了许多从古至今的傣族人民的“脚印”,傣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汇聚文化、艺术之精髓而博大精深,独具魅力。傣族说德宏傣语(傣那语)、西双版纳傣语(傣泐语)、红金傣语、金平傣语(傣端语)等多种傣语,都属于壮侗语系的台语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这四种傣文都是从印度的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的,与老挝文、泰文、缅甸文、高棉文属于同一体系。均为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但形体结构有所差异[1]。傣族人民还有自己的节日,傣族泼水节每年在居住有傣族人民的地方举行,例如德宏州、版纳州这些居住着大量傣族人民的地方。孔雀作为傣族文化中的吉祥物,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丽、温柔、善良、文雅等的审关追求在傣族人民心目中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体现在孔雀舞的创作和欣赏中。大象也是傣族文化中的吉祥物的象征,表现了他们对威严、纯朴、力量、厚重、稳沉等的审美追求。 2设计理念与构思 设计方案主要遵循的一种设计风格和景观定位。傣族民俗文化作为项目的设计的切入点,将傣族的历史、文化、节日、服饰、民风等一系列元素通过细腻的手法融入这个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系统,搭配上大量植物造景,使景观、空间有机结合,彰显人居环境特色,力求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体现地方特色。用景观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往事,尊重历史文化的传统、当地的传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源泉[2]。以傣文化为概念,打造最美丽、最民俗、最舒适的住宅小区。 3民族文化融入总体规划设计 地块内高低层结合布局,以空间形态和景观利用最大化为原则,只求空间布局的有序变化,打破空间的均质化[3]。泰丽家园生态景观系统主要由一条水系景观带、一条孔雀流线型中心景观、一个功能性花园组成。考虑到项目面积,因此运用大量的植物来进行造景,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根据项目地形来进行设计,由北向南地流,打造跌水景观,形成一个流动性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景体系。一个孔雀流线型景观,根据建筑的围合式布局所规划设计。轴线景观是小区形象展示的亮点,也是小区人群最集中的场所,在小区中心位置打造最饱满和最丰富的景观,让每位住户都能切实欣赏到中心景观。根据项目的地块和建筑布局所设计。将北部打造成一个可供住户娱乐休闲运动的花园,把更多的景观空间让位给绿地,利用浓密的、不规则的植物使公花园空间与人居环境达到良好的衔接。将傣族的佛教壁画的元素植入设计中。在傣族佛教文化中,许多图案在雕塑、建筑中表现出来,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含义。将傣族佛教文化的图案运用到景观中,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雕塑小品中,形成了泰丽水乡一种标识性的符号。小区整个景观分为一条水系景观、一条景观轴线、一个运动娱乐花园。水系景观体现了精致的打造手法,也将傣族水文化融入设计中,一条景观轴线由两个入口组成孔雀流线型中心景观。一个运动娱乐花园包含了老人、儿童娱乐、健身运动、安静休憩等空间形式。 4设计原则 4.1人本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的居住社区为规划目标,创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空间[4]。 4.2生态原则 在提高基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和改造原始地形,塑造出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拓展自然舒展。创造具有自然风貌的优美环境,形成绿树成荫,安逸雅致、舒适怡静、参与共享的生活空间[5]。 4.3安全原则 在交通规划设计中注重人车分流,车辆全部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在小区道路内全然见不到任何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真正意义上做到人车分流,保证小区住户的安全;水景设计中控制水体深度,通过防护栏杆或植物阻隔等形式为水体景观做好防护措施。 5结语 泰丽家园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融入了傣族民俗和文化,在深入挖掘和分析了傣族文化后作为切入点,设计方案中使孔雀的造型与现代建筑形式结合,为小区空间注入含蓄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傣族人民追求美和善良的寓意。 作者:张韬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小区的景观设计综述 1主入口 结合西班牙风格的会所,以便利的交通组织为前提,入口设计简洁大方,铺装形式流畅,功能性明确。并通过高大乔木、景墙围合形成入口空间,同时以壁泉、陶钵等小品加强景观的趣味性,诠释地域的尊贵,形成特色的小区入口标志景观。并结合现状地形,主干道东侧设计为溪流跌水,水声淙淙,伴你回家的脚步如影随行。水畔种植碧桃,不经间联想起李白的诗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中心景观区 中心景观区可细分为迎宾水景区和生态休闲区。迎宾水景区是主入口广场景观的一个延续,暖色调的花岗岩铺地,流水景墙,陶质花钵,喷泉涌动的中央叠泉,共同构成了一个景观灵动,气势盎然的引导性公共空间。同时各种水声宛如协奏的乐曲,悦耳动听,给人以心灵的涤荡。“无论淑琼液,且得洗尘颜。”生态休闲区是独立别墅住宅的集中绿地,在功能上,这片集中绿地的设计,活跃了独立住宅的大面积空间,视线开阔,生态自然。木质的栈道、层层叠落的溪水、雅致的亭架、舒适的木桥、充满趣味的雕塑以及繁茂的植物和悠闲的人们,犹如一阵清风拂过,好一派悠然自得的风景。 3滨水景观带 滨水景观带利用曲折的水岸线组织景观视线走廊,是整个住宅区水域环境的序曲,同时也是水岸休闲空间的外延。其中主要是为独立式花园住户提供独享的私密性空间,同时兼顾内部住户对亲水性的需求,整体考虑,局部打开。并结合步行休憩的要求,在期间点缀水景小品,形成变化丰富,收放有致的水岸景观,让住户真正体验水景住宅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 4亲水广场景观 小区主路北面开辟出一小片平地,简单的铺装形式和树池形成一个小广场,铺地周边以色叶灌木和时花模纹作修饰沿主干道设置停车位,满足功能需求。南面绿地,作为临湖的公共停留空间,景观界面开阔,人流相对集中。轴线的景观大道和亲水广场,营造出适合业主休憩的场所。景观大道上的涌泉水面和广场上的圆形自然花境,加上各种小品的点缀,如喷水景墙、条状绿化、休息坐凳、装饰短墙等,为业主提供了一个舒适休闲的环境。这些处理丰富了线条单一的河岸线,生动了光影的变化,使岸边的景观不单调乏味,并给业主带来多样的景观感受。 5组团式景观 (1)倚山近云该区块地形较为复杂,对现场情况和建筑的布局进行分析后,该地块有足够的空间来做一个中心景观空间,而这个中心景观又可以很好向四周渗透。考虑到原始地形,高差关系,我们设计了跌水,溪流,涌泉。由“水”延伸出,观景亭,亲水平台,水边游步道,小岛,涌泉广场,尽量丰富了中心景观。同时又以水为景轴贯穿南北,给人一个整体感。但是在组织东西向,却是以植物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这样使住户的私密性又很好的得到了保证。(2)溪径石语一涓涓溪流顺着山势经自然雨水的汇集,萦绕于宅前屋后。在这里:水面与岸边绿荫坡地练成一体,局部设计水边置石,点缀花草,形成蜿蜒曲直的自然水岸景观。在此傍水而居,驳岸流清,怡然养心。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通过落地的长窗,将满院的绿意和水的灵动尽藏心底,倍觉清新,舒畅。(3)翠雨和风让绿荫拂去您心灵的疲惫,尽情地享受着这“一方净土”给您带来的惬意:精致的小景时而“侵入”你的视野,每一个画面和空间都以最宜人的尺度出现在最合适的地方。不单单是欣赏那又是一处可以散步、静思、聆听、交流的邻里空间,以增进住户间的相互了解,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嘘寒问暖的温情。 6庭院式景观 香洲:位于别墅区半岛最南端,三面临水,景观设计强调空间的围合感,以最大成都地减小了道路交通对周边别墅庭院的影响。缓步与此,看水光激滟、锦鳞游泳、白鹭飞起,别有一番韵味。不经意间儿时嬉水、垂钓的身影涌上心头,泛起心灵的阵阵涟漪。岚山:位于独立式住宅区最北端,倚山匿林,景观以自然的山林为依托,精心布置,境在景先,并不过分的造景,重在突出意境。“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人们更多的还是对自然的偏爱,静静的体验山的凝重,山的淳朴。品茗思远,山岚满楼。 7场地山体景观改造 山体坡地变化比较多,有林地、向阳坡地以及平地,情况比较多样化,经过对现场环境的仔细踏勘,对植被比较好的山体进行适当的梳理,综合利用。对向阳贫瘠的坡地,以及火烧后的裸露的山坡采用以下处理方式,使绿化景观与自然山体巧妙的结合:清理的山体坡面,去除碎石,以及一些已经死亡影响景观的乔木枯枝,对于山体绿化的回复,首先当恢复其上层乔木,所选择的树种应耐贫瘠,喜酸性土,根系发达的乡土树种为宜。如香樟、枫香、麻栎、白栎、杉木、竹类等。中层植物主要种植为:规划、红枫、桃花、樱花、李花、茶花、白继木、紫藤、木绣球、紫薇、木槿等。对于重要的景观节点,因路两侧恢复其优美的林下地被层,种植迎春、杜鹃、络石、伞房决明、金焰绣线菊、八仙花、花叶蔓、常春藤、二月兰、石蒜等;对于大块裸露的岩石,对其表面进行适当的清理,将其作为景观元素的一部分,形成美观的山石可以点缀在大片的平地绿化中,表现山骨。 8结束语 山地住宅景观设计的要点在于结合自然地势以及建筑形式应地置宜的做景观的配置和优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被破坏的场地再度修复,从而体现出山水住宅的独特气质和不可复制性。 作者:詹韶侃 鲁敏 单位:浙江同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小区的绿化与景观设计创意 1.居住小区的绿化原则 1.1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十分密切,是所有绿地类型中使用率最高的绿地,因此,居住小区的绿地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1],对居住小区各类绿地要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要求设计者与决策者以及建设者们要在充分了解居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植物配置主要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2]。即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其它造园题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建各式的园林景色以满足人们游憩观赏[3]。 1.3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园林总体规划图的功能,景区布局的要求,运用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品种的植物,按照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成各种形式的种植类型(植物群落)以满足园林绿地中各地段审美、游憩、改善环境等要求[4]。这个概念是在植物造景概念基础上的改进,目的是使其更合理实用。建设部的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将植物种植设计定义为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5]。上述不同的概念和提法只是对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同侧面和角度上的理解,在此对以上概念和提法并不做过多的区别。但我们可以从诸多的概念和提法中看出植物景观设计不仅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程序和步骤。 2.群力新苑小区绿化设计 2.1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 群力新区位于哈尔滨西部,松花江上游,处于城市上风向,北濒美丽的松花江,临江滨水,与市行政中心隔江相望;南至哈双北路,靠近机场高速公路;西至城市四环快速道,临近哈尔滨市著名的长岭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东至城市二环快速道,与城市中心区紧密相邻,周边繁荣,地处核心。群力新苑小区将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功能定位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成为哈尔滨市最具开发潜力的待开发区域。 2.2小区功能定位 群力新苑由群力新区工农大街以北、第七大道以南、景江西路以西围合,总用地面积4092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105.57平方米。该项目是以改造棚户区为定位的,将建造成集居住、商务、游憩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小区。 2.3绿地系统规划 针对小区区域位置及功能定位,针对“以人为本”的原则,本案绿地系统设计着力体现其系统性和生态性。“中”字形景观休闲轴,成为居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从小区的主要人行出入口进入每个小区,均可直达中心绿化景观带,也是小区的主要步行轴。可以说是“车在周边走,人在中间行”,人流车流分流、互不交叉。通过此景观步行带可以到达各个组团。组团绿化与中心绿化带相互渗透,又形成一个完整的、多级的、层次分明的景观系统。结合小区的绿化景观,我们还设了各种游戏、健身场地,供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使用。沿主干道亦形成林荫绿带,结合人行绿地,营造出幽静深远的居住氛围。每个组团中心均形成组团中心绿地,不仅为优美环境、健身场地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而且成为了组团内每户居民景观视野的中心所在。宅间绿地丰富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小环境。各住宅组群户外空间的个性塑造,将小区户外环境编织为一首丰富的乐章,由此而形成了从中心绿地到组团绿地,再到宅间绿地的三级绿地系统。 2.4环境景观设计 环境是整个居住区的灵魂,良好的且具亲和力的环境设计能切实改善该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整个小区的品位。小区总体气势恢宏,气韵流淌,内部设计又匠心独具。一草一木,皆清新婉约,别具风韵。本案注重对景观的利用和营造,考虑到哈尔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当地人的传统习惯。设计中营造了一定面积的集中大型绿化景观。特别是低层住宅形成庭院式组团绿化,形成“庭院”的居住模式。在植物的选择上,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植物种群体系。小区内的绿化以自然为主,乔灌结合。哈尔滨群力新苑小区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植物选择和配置,起到了良好效果,为实现哈尔滨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的优化配置,丰富哈尔滨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小区的景观设计及空间人性化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类型居住小区不断涌现,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是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人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是建立现代居住小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他对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现代居住小区应该是生态环境优良、山水景观优美、功能质量优越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区。 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模拟生态的趋向性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的模拟生态是人为设计的一个小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小区内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并改善美化了小区环境。其趋势是改善人们的生态观念,利用原有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景观因素进行景观设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后达到模拟自然的景观生态系统,创造和谐、自然、舒适、朴素、宁静的居住小区环境,身处都市,却也享受自然风趣,则正是中国传统造园匠意所在。 2小区景观设计中营造人性化空间与模拟生态相结合 人性化空间是指能满足人在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需求的生存空间。人性化空间要求空间不能仅以完成其使用功能为最终目标,还应当提供一种潜在的功能,满足人们的“额外”需要,达到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应尽量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持与模拟生态系统的结合。环境艺术小品及活动设施都有较强的的人工性,在选择人们活动设施时,尽量选择生态朴素之材料,如木地板,碎石子自然铺成的简单通行道路。在小品选择上,除了材料生态外,还要考虑形式与整体风格的协调。 3小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人性化空间实践探索—以临潼渭水曲项住宅小区为例。 3.1小区概况: 临潼渭水曲项住宅小区位于西安市临潼新区核心地段,草临大道以南,与区政府隔街相望。小区建筑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少量廉租房,配以幼托、小学、会所、活动中心及沿街商业等附属功能,形成以中低层消费者群体为主的配套完备的居住小区。小区占地约350亩,外围路网完成后与西安市政府新址约15公里,交通便捷。内部建筑以6层砖混住宅为主,容积率小预留绿化面积大(除小区内部绿化外西边贯通南北拥有30米宽绿化带),用地性质单纯,为创造怡人空间环境创造了条件。 3.2景观设计构思: (1)园林化景观设计中构架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围绕主题立意安排多样化空间形式,并兼顾整体,同时在设计中体现了流畅浪漫的东方园林设计风格,强调了空间的流动性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景观设计了一条拉通南北的大尺度水系景观走廊,将南北两地块相连,使其保证总体上拥有一个宏观尺度,以增强小区的整体概念。同时在细部处理上将水景迂回、开合使其通而不畅,沿岸再配以活动中心、小品广场、垂柳绿化等构成细部小景点。小景点用来消除大尺度带来的单调空泛,同时连贯统一的大尺度景观又可以弥补和串联各种小景点在统一性上的不足,真正达到脉络清晰,移步易景。 (2)第五立面临潼地处骊山北麓渭水之滨,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众多举世闻名的人文历史景观,厚重的秦汉唐文化底蕴。对应其旅游文化城市之特点,小区采用各种坡屋顶组合,从单体外观造型到总体鸟瞰布局,使其既拥有豪放洒脱的格局又具有含蓄唯美的小区细部环境。 (3)邻里关系本小区位置特殊,与新区政府隔街相望,成为不得不考虑的环节。小区在区政府广场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半圆形城市广场,将两地块整合。考虑到人们对视觉景深的心理要求,将整个小区建筑高度、密度、由南至北依次递减,而将景观绿化依次递增,同时在远离北入口处结合小区内景观广场,点插几栋高层从而天际线错落有致,使得草临大道行政区拥有大范围的视觉纵深,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优美的环境。 3.3景观规划设计:一轴规划根据用地状况及周边环境设计了一条由步行交通和曲项湖形成的小区发展轴线。该轴线通过一条流畅的曲线把小区南北两个中心和规划用地北侧的城市广场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整个轴线灵活运用各种景观营造元素,自由的曲线和笔挺的直线相互结合;高大的乔木和郁郁葱葱的灌木错落起伏;清澈的湖水与碧绿的草地相互映照,醉人心脾。规划通过步行道路把曲项湖水面景观引入居住区内。当居民行走在步行道上,欣赏美景,领略曲项湖之优雅,仰看高大的住宅与蓝天交汇,定会为社区内多层次的居住空间而感叹。两心根据用地布局,本次规划于小区内部设置了两处中心景观广场:叠水广场与沁水苑,叠水广场位于规划用地北区中心绿地处,整个广场被水环抱,广场中央设置了雕塑花坛。广场通过富有优美曲线的木栈道嵌入曲项湖中,木栈道周围设置喷泉。喷泉的潺潺溪水借由高差层层叠叠,汇入贯穿整个居住区的曲项湖,别有一番景色。在广场东北侧规划一处会所,造型为圆弧型,2至3层,与叠水广场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沁水苑位于规划用地南区中心绿地处,这里是曲项湖的源头,曲项湖水很浅,来此休憩的人们可以看到潺潺的流水从湖底涌出,湖面水波荡漾,岸上柳树成荫,湖石嶙峋,游园小路蜿蜒其中,趣味横生。其北侧为活动中心,设有健身、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茶座等。绿色生态景观廊。小区内部景观设置通常注重局部环境营造的品质,往往显得琐碎,缺乏大尺度、大纵深景观表达。设计者充分考虑此方面设计需求,由于用地西面为技术学校园区,遂于小区西面由南至北设置30米宽500米长绿色生态景观廊,其中健身休憩设施齐全,配以各色灌、乔木,分为不同主题,创造出春花灿烂、夏阴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四季生态景观。成为小区内部居民放松、锻炼的好去处,同时提高更大范围的街区景观绿化品质。 3.4景观设计节点 (1)水景小区中利用水体造景,调节小气候作为儿童溪水场所,还可以供蓄水消防之用。雕塑、喷泉、叠水、莲花、芦苇、各色驳岸、木栈台等等,山石环绕,树草丛生,潺潺溪流伴着轻灵小路,池中花儿绽放,引来蝴蝶飞舞。 (2)公共绿地及地形景观在公共绿地的地形设计上,注重生态水域与草坡的自然衔接。在住宅组团空间内,设计注重强调集中绿地的草坡起伏感,同时使草坡上的植被设计显得更为丰富、多层次。 (3)广场景观设计小区广场是居民的主要共享空间,需要注意总体美学风格、文化内涵、生态人性的统一。 (4)照明设计小区照明是提升居住小区品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小区的局部地区灯具设置不宜过多,避免光污染,同时避免有路无灯造成管理困难。道路照明系统不仅需要满足路面亮度均匀,而且需要选择造型优美别致的灯具以满足人对居住区公共空间光环境的安全、经济、审美、生态等的多层次需求。 结语 (1)临潼渭水曲项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将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使自身成为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和文化活动需求的综合性生态小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居住小区环境服务的对象是居民,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在融入大环境大生态的同时,利用合理的规划,适当地设置水景景观,同时根据小区内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适当搭配,营造出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居民久居闹市却获得重返自然的舒适的身心感受,这正与中国园林营造传统相契合。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无障碍景观设计对居住小区的重要性 伦理学是一门在人类社会复杂关系中,以道德和道德关系为主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设计伦理学是以道德关系为基础的、跨越物质(设计活动)的社会关系与思想的社会关系,展开的物质与伦理观念的矛盾研究的理论。其任务是运用一定的伦理学观念与发展规律,正确设置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实物,通过物质的人工设计,从道德观念上寻求人类社会的共同生存、平等、进步、秩序和安全,以此给予人类社会容易接受的造物实体,来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被所有设计者广泛关注。因为设计是源于生活的,为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所服务的因此既要考虑到健全人的生活需要,又要考虑到残障人士的活动需求,这样才能符合人类的共同生存、平等、进步和秩序等的伦理学要求,体现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宗旨。一、无障碍设计研究的目的和历史沿革无障碍设计又称普适设计(UniversalDesign)或广泛设计(InclusiveDesign),其理想的目标是“无障碍”,其对象是“有生活障碍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来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比如:在人行道上设计盲道,使有行走困难的盲人能安全出行,解除行走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其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在无障碍设计的发展史中,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为生活有障碍的人群进行设计,使他们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娱乐设施。进入70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无障碍设计的经验,也开始积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得到丰富。我国从上世纪80年起开始这方面的努力,率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对一些公共施进行无障碍设计的改造。关注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物质环境迅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从而使伦理道德、社会价值和社会存在等等观点进入到人们的视野里。二、居住小区公共休息区的景观无障碍设计的方法和具体要求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是当下十分热门的设计类型。其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楼市的高低。因此,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设计也能满足障碍人士活动的需求,使整个设计人性化程度更高成为设计的又一趋势。 1.公共休息区景观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公共休息区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是很重要的设计部分。公共休息区一般是指在户外提供公众休息和娱乐的场所。一般包括:公共座椅、垃圾桶、路灯、音箱和标识牌以及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等等组成部分。在现在的居住小区中,公共休息区的地位逐渐提高。不但年轻人,老年人也纷纷在此聚集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但是,残疾人却很少参与进来。为了符合设计伦理学的思想,因此,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合理安排专供残疾人进行户外交流感情并能和健全人进行公游的场所。 2.公共休息区中的景观无障碍设计原则 在公共休息区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设计伦理学思想:易用性、易达性、易识别性、安全性、独特性和可交往性。 2.1易用性原则体现的范围很广。就普通的垃圾处理箱来说,为满足有眼残的人,应体现易用性的原则,通过触觉或听觉进行设计,生产出容易被人使用的设施,通过表面凹凸的设计进行触觉引导,或者设计具有语音提醒的垃圾箱,这样就可以方面有视力残疾的人士使用。 2.2易达性指便捷性。由于老年人行动较迟缓,因此要求在公共休息区内休闲娱乐较便捷。为此,设计者要为他们积极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可能性。从规划上确保有一条方便、安全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并保证他们有通过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实施的心理满足感。因此,用沥青或者混凝土做成的地面在触觉上很平坦,易于行走。 2.3易识别性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常常会有突发情况。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科技手段,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识别符号就其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指示性符号、图形性符号、象征性符号。指示性符号可用直接的文字标志。如“上”、“下”“小心危险”“拐弯”“禁止通行”等。 2.4安全性原则是其主旨。不论设计的设施如何美观,达不到基本的安全性,就是失败的作品。所设计的参数和造型应该以安全为第一要素,不能造成设施的坍塌和变形影响使用。 2.5独特原则体现在特殊的范围内,设计出供残疾人使用的声控装置,可以使根据指令进行简单的游戏,音响设施和道具,和正常人共同进行游戏。但是,有些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设施因为具有很明显的指示性,导致残疾人在内心深处产生极其自卑的情绪。例如,日本的田中直人即提出此问题:“最近,盲人道=黄色、黄色=视觉障碍者,用这一等式正在为人们所接受,从这一点来讲,可以认为黄色与印象的结合简明易懂,是一个不错的组合方式。不过,有时由于过于显眼,在城市景观方面引起一些争议,也会使身为利用者的视觉障碍者感到颜面无光。” 2.6可交往性指在公共休息区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接近自然环境,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烦闷。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上,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比如小水池、鸟语林、中式凉亭和拱桥等设施,在休息玩耍的同时放松身心,达到心灵和身体上的满足。 3.公共休息区绿化设计体现景观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关怀 在公共休息区的景观设计,主要抓住植物的设计,用植物种植来体现人性关怀,是体现无障碍设计人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植物能释放大量负氧离子,并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尘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健康恢复。因此,植物的种植是很有必要的。 3.1无障碍的绿化设计原则 在休息区内,因为大多为平坦的地势,并且为空地,园林植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巧妙地运用孤植、对植、群植和坛植等手法,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灌、花、草与园林建筑小品之间互相映衬的关系。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注意营造出一丛丛、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群体效果,种植芳香植物。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如香樟、槐树、桂花树、果树和柳树等;低矮的灌木,如:金边黄杨、洒金珊瑚和红继木等。花灌木如:紫薇、牡丹和月季等时令花卉。还有其他种类的植物在一起搭配,使其具有自然性和生态性。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即除了必要的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用绿化覆盖。要选用一些易于管理、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种,作为园林骨干树种,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障碍。 3.2无障碍绿化设计的分类 根据绿化设计的原则,无障碍的绿化设计可以简单分为植物视觉引导系统和味觉引导系统两大引导系统的绿化设计:植物视觉引导系统可以安排红色的红继木和绿色的冬青进行大片的种植,使这两种颜色反差极大的色块提示有视力残疾的人士容易辨别。在有娱乐设施的地方,可以种植黄色的金边黄杨,使有弱视的人士从远处就可以直得以辨认。不至于走错方向。在危险的地方,可以种植颜色醒目的植物,使其从直观上得到第一眼的印象。味觉引导系统的安放地点也要与听觉、视觉、触觉系统安放位置相一致,使整个社区达到指示识别系统无障碍的设计要求。具体采用一些带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如:香樟、桂花树等本来的香味进行休息区味觉环境的营造。可以通过不同味觉的植物的香味来区分不同功能的设施,比如:在有座椅的地方可以用桂花树进行列植,那么,有视觉障碍的人士可以通过味觉进行识别,以此辨别出不同的区域。还可以让味觉和声控结合在一起,在一些街道的拐角处设置感应装置,以提示有视觉障碍的人顺利拐弯。 4.公共休息区景观硬质景观细部的无障碍构造设计原则 公共休息区的无障碍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进行设计。如垃圾箱的设计,就可以设计成方便残疾的人士进行使用。下面,就一些具体设计方面的原则和参数进行讲解: 4.1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cm以上,在有高差的情况下,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如橡胶和沥青等。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在入口如有标识,则其字迹要求文字和底色的颜色有较大反差,最好能设置盲文。 4.2园路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cm以下。路宽应在135cm以上,保证坐轮椅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可以并排行走。纵向坡宜在1/25以下。如果有语音提示或感应装置更好,可以直观的让盲人能脱离危险地带。 4.3在设计坡道的时候,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需要重视,最好与台阶并设,以供人们选择。坡道要防滑且要缓,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限时,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cm时,应每隔10c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在扶手的设计上,可以考虑用盲文标明台阶的级数,使盲人能了解前面的路况。 4.4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易接近并方便使用,而且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垃圾箱的安放位置可以尽量在座椅两侧。考虑到设计的系统性,可以把盲道和垃圾箱连成一体,并在盲道的两边放置垃圾箱,以便通过触觉来进行投放杂物和垃圾。 5.公共休息区无障碍照明设计 为满足居住区公共休息区的无障碍照明设计,使其同绿化设计和环境小品设施设计达成整体性,因此,在拐角的地方和较隐蔽的地方用可以调节色度和照度的灯具进行照明。这样一来,有弱视人士经过时,可以通过灯具按钮的调节来实现对照度的调控,这样就可以方便有视觉障碍人士的使用。除此以外,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地形设计出不同的具有多彩灯带的照明系统,用红、黄、蓝、绿等醒目颜色的灯带进行指引设计,以此便于有视觉残疾的人士辨认,以免迷路和造成事故。以上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充分体现出无障碍设计在居住区的公共休息区中人性化的一面。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研究 住宅小区是离人们日常生活最近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商品。像其他社会商品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也需要更新与换代,从最初的仅仅满足人们生存居住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成为集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产品。同时由于社会生活快速的发展起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景观观念的出现和景观建设在小区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后,住宅建设发展的一个耀眼亮点,就是“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理念的兴起。市场如何供给一个健康、舒适、美丽的生态家园,成为开发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的热门话题。“天人合一”这个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命题,又重新被强调地提出来了。这里所谓的“天”,无疑是指“大自然”“、自然界”“,自然”与“人为”是相通和统一的。住宅建设中的“天人合一”就是要求达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以人为本”的问题被强调地提出来,其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小区建设必须围绕“人”这个主体,一切实施举措都要为人的健康、舒适着想,为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着想。 居住环境也空前地被要求成为一种人民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益寿延年的享受资料,解决好住宅环境的景观问题,就历史性地摆到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小区景观的营造,应当符合三大原则。即生态原则、经济原则、文化艺术原则。 1营造生态美 人居环境最根本的要求是生态结构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应首先着眼于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为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态系统服务。品评小区景观优劣应把握的尺度,按其重要性可依次排序为生态尺度、舒适尺度、美观尺度。生态尺度是品评小区景观水平的根本尺度;而舒适、美观,则是与小区的档次相匹配的。不同档次的小区,可以有不同的舒适尺度和美观尺度。但是,各个档次的小区,都无例外地要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满足生态要求的基础上求舒适、求美观。生态结构健全的人居环境,会给人以一种生机蓬勃的外在美感,即“生态美”。美化人居环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美学手段和审美取向,但应将“生态美”作为最高境界,作为首要的和主要的美学取向。 2造景的经济学考虑 小区景观的经济性,就是既要顾及造园工程近期的建造成本———这关系到售价和开发利润;更要顾及长期的养护成本———这关系到物业管理费用。国外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大都崇尚朴素,经济实惠,很少有不必要的铺张设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作为园林大国,在造园艺术宝库中,也有许多强调经济观点的论述。兹列举如下:(1)造园占地面积应适当控制。(2)慎用大面积草坪和喷水池。(3)造园材料应尽量本地化。(4)提倡“粗粮细作”。(5)善用“借景”。(6)奢减有度,简繁得体,不事铺张。(7)充分保护与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地物。 3文化艺术原则 明代杰出的造园家计成,撰写了世界最早的系统全面地总结造园艺术的专著———《园冶》。书中高度概括地指出:“园林巧於‘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就是因地制宜;‘借’就是借景取胜‘;体’就是规划得体‘;宜’就是布置得当(合宜)”。这四个字堪称造园艺术的要领。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屏联、题刻、雕塑等有机组合而成的艺术品。它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融协调。既讲究自然意境,认真师法造化;又重视人文意境,充溢诗情画意。达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在享受都市文明的同时,融合于充满自然气息的氛围之中。而西方园林则迥然不同。它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相对,由“人”去加工自然、静观自然的风格。这两种各有千秋的风格,在现代造园中虽然可以参用,但一定要注意到上述的“体”、“宜”、“度”的原则,要协调和谐,不能有拼凑之感。 好的小区景观,不仅是为了达到“人”能够接触自然、与自然交流的目的。而更重要的目的是增进人与社会的接触,即人与人的交往沟通。对此,在景观设置和“宜人尺度”上要予以充分考虑。亦即造园艺术仍然要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如今的住宅小区存在着太多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做秀、人造、跟风,十分的盲从。 首先,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人是景中之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人既是自然人,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以在做景观设计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其次,小区中的环境景观大多数都是人造的,但是好的人造景观应做到“虽为人造,宛若天开”。环境景观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破旧立新、标新立异,而是自然和文化的天人合一,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原本的环境和原有的特色,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第三,生活在当地环境之中,就应该真真切切地感受当地的历史文脉、地方文化,让人有归家的感觉。然而随意地把它放在一个不能被认同的地方,会让人有失去“家”的感觉,没有了归属感。住宅小区的景观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应以住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从每一个细微处体现以人为本,一切都从方便、实用、舒适、美观为前提,住户对环境的需求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性,总的来说,住宅景观环境应做到多样化和个性化并重。让生活在小区里的住户感到安全,方便和舒适的美好生活。这也是我本次所力求达到的目的。 现从以下几点进行说明:住宅小区的道路不仅仅应被看作是由一处通往另一处的通道,而且应当被视为整个小区景观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道路的曲折变化,引起视野范围的不断变化、形成一系列连续的道路空间。住宅小区的道路尺度适当缩小,有助于找回亲切的居住氛围。临街住宅是道路空间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临街住宅的高度影响着道路的尺度,对道路空间的收放有着控制作用。通过高度的渐变,产生空间的延伸,不致将道路与住宅完全分隔开来。道路实行人车分流,道路铺装讲究,作用各不相同。车行道基本以水泥路为主,而人行道则用多达数十种的铺装方式表达,采用广场砖、卵石、花岗岩等,达到各式各样的效果,给小区带来活泼的气氛。 道路绿化是住宅小区绿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住宅小区绿化系统中,它作为“点、线、面”绿化系统中的“线”部分,起到连接、向导、分割、围合等作用。住宅小区的植物配置,根据小区绿化的功能,植物生态习性要求和景观效果,因地制宜综合安排。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还要体现小区环境的地方性,创造个性。景观效果上,注意疏密大小和轮廓线,绿化构图上运用组团绿化,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等概念,植物品种多样色彩丰富。普遍重视以乔木、灌木、草本组成的植物群落为绿化的基本单元,使其高低错落富有立体感。 住宅小区景观小品的规划设计,依据小区的建筑形式、风格、居住环境的特色,住户的文化层次与爱好,空间的特色、色彩、尺度以及当地的民俗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决定小品的形式与内容,并与环境和谐统一,成为有机的整体。环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人的理想与意志的外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住宅小区景观环境一旦被建造,它就会在较长时间里与人们共存,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好与不好,都会无声的作用于人的心灵,因为人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和物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环境能培育人类新的特性。所以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如淡化了人性化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最终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 人类创造着环境,环境也造就人类。人与环境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影响住户的生活品质。从发展规律来看,过分追求形式,不满足实用性的住宅小区景观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人为本,博采众长,在统一中求个性,既有实用性又美观的小区景观环境。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与施工探讨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保政策的实施,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对居民住宅小区的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过于简单化,细节描述不够详细再加上施工粗劣,致使小区景观过早的出现损害。本文对当前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和施工;问题;措施 1规划设计阶段 在园林景观设计初期,对线条、色彩和体量等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和设置,根据地形和周围环境特点进行景观的设计,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小区道路的设置、喷泉等水景的布置、照明系统的设置、植物配置和其他公共设施的部署等。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倡导采用多层次化、立体化和环保化的设计艺术规划,同时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确保植被的科学合理搭配,进而充分发挥植被的功能性和观赏性。依照植被的习性和环境设计要求,确保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合理配置,落叶树要与常绿树进行组合,确保小区景观内四季有绿,景观内植物的搭配尽量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品味,从而使小区景观设计出来的风格与建筑主体和谐一致。 2施工建设环节 在对草坪的规划与建设中,应该尽量的选取适量的数量进行种植,确保草坪的面积符合小区绿化的要求,倡导采用类型多样化、构架复杂和竞争自由互不影响的植被类型。在进行草坪种籽的时候,尽量选择耐踩踏、耐干旱和管理自然粗放的冷季型草籽种类进行混合播种,尽量减少以观赏性为主的草坪面积。在绿化地带,尽量使用花卉和灌木等植物巧妙的进行建植色块,通过花卉和草坪之间的色差在空间上更能体现出层次感,平面上显得更加整洁有序,突出线条的流畅性,不仅使绿带显得更具有整体性和导向性,同时也体现出了舒适和明畅的绿化风格另外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不盲目的种植大型树木。准确掌握“适地适树”基本原则,依照植被和地区的生态特点栽培和种植相适应的植物,多选择本地或者是经过本地驯化的植物种类,从而保证植被的成活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住宅小区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3.1小区内道路体系 通常在小区内道路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三种:①供车辆通行的行车道;②供人们日常行走能够直接通往目的地的人行道;③供人们散步休闲的景观步道。在小区内道路体系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处: (1)小区道路与小区外街道连接处。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小区出入口到小区外的临街道路之间,这一区域内的路面极容易出现裂缝和沉陷,破坏程度比较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小区内道路的设计标准不合理,通常小区内的道路是根据小区内的车流量所设计的,在小区内车流量比较少,所以小区内的道路所要承受的重量都要要比城市干道要小,但是小区出入口经常有不进入小区的车辆停靠,使车流量相比小区内部要大,再加上城市干道因车辆会车或者掉头等原因对小区出入口道路进行碾压,造成小区出入口道路负载。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如下:①在小区道路设计时,应该按照实际车流量或者是城市干道车流量的标准进行设计和铺设;②在小区出入口道路与城市干道之间保理变形缝,若小区出入口采用的沥青混凝土可以通过加铺平石的方法与城市干道相连,并且在中留有适当的缝隙;③在现浇混凝土路面的街头部分采用钢板留缝的方式减少出入口的损害,通常的做法就是在缝隙的下部添加各种类型的缝板,而在缝隙的上部需要添加沥青橡胶等。 (2)小区内汽车行驶道路和人行道之间的交界处。这一区域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汽车行使道和人行道或者景观步道的交接处的路面容易形成纵向或者是斜向的裂缝,从而导致塌陷情况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行道和景观步道所铺设的路基比较的薄弱,大部分采用铺设的材料为具有良好渗水性的材料,这就容易交接处的水由人行道或者是景观步道渗入到汽车行使道的路基下,从而使路基的承受力下降,因受力不均匀出现塌陷和开裂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在道路交接处深埋路缘石,进而降低渗水对路基的影响,避免道路出现开裂的情况;其次是可以加宽汽车行使道,在交接处铺设不能渗水的平石或者是地砖。 3.2小区居民活动 广场在小区内的居民活动广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在雨后广场容易出现积水时间过长的现象;并且广场内的局部地面和排水口容易出现塌陷的情况,对居民活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广场地面凹凸不平,并且没有进行设计排水坡,从而造成了长时间积水的状况;广场地面铺设过程中垫层不均匀,防水口没有做好防水处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广场的缓坡处理,场地较小的可以向四周进行找坡,而场地面积比较大的可以划区找坡;其次是做好广场的排水处理,在一些较大的广场内应该设有排水沟,确保排水沟的设计合理,既不影响积水的排放,同时也不影响居民的日常活动,排水沟与地面的交接处要做圆润处理;最后是依据场地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地面材料,进行剧烈活动的区域要选择硬质地面,而一些休闲的区域可以选择透水或半透水的材料,避免积水的出现。 3.3小区绿化系统 景墙:小区景观设计中,为了减少噪音和进行实现遮挡通常要设置景墙,景墙多为独立存在,四周临空。这就容易使景墙出现墙体污染严重,墙面装饰面容易出现空鼓剥落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①墙体的污染主要是顶部的灰尘因雨水深入墙体或者是空气中的灰尘扶着在墙面;②墙面的装饰面粘结的不牢固或者是为彻底干透等施工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墙体的结构构造不合理出现渗水情况,在冻涨的影响下出现开裂,这一现象在寒冷的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在墙体顶部减少拼接的使用并做好排水坡;顶部瓷砖应该选择光滑密实的,接缝处要保持密室,若能做挑檐更好;使用多孔材料作为墙体材料,同时做好墙体底部的防水工作,防止水气从底部进入墙体。 3.4小区水景 小区内水景观的建造,越来越受到居民的关注,虽然当前的开发商都打着“生态水景住宅”的旗号进行销售,但是小区内所建的水体并不具备生态作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①由于水质营养的丰富,容易出现大量的藻类,导致水质出现变色情况;②容易滋生蚊子之类的害虫,影响水景的观赏性,并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③水景长期不使用成为“旱溪”。针对上述问题,首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完善水景循环系统,清理池内的污染物和淤泥;然后是建造多样化的水生物环境,丰富池内动植物的种类;最后是改善水景周边环境,建立生态性水景。 4结束语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它应该是一个栖息地的概念,是讲究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景观作品。 作者:王宝锋 单位:广州越秀地产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1人性化设计 小区绿地设计与居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设计前需要详细分析居住的人群特点,对居民行为以及心理进行分析,根据不同阶层、年龄来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例如,噪音是居住小区应重点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点可以在绿地设计中进行改善,选择高大层密的植物种植在建筑周边,可以对噪音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并且还可以改善建筑周边环境。 2居住小区绿地人性化设计措施 2.1绿地道路设计一方面,小区道路人性化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小区主道路、组团路以及宅间小路。其中宅间小路主要位于居住小区道路系统的末梢,与每个居住单元连接,主要供居民步行以及自行车同行,并且因为送货车、救护车以及出租车的频繁出入,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保证居民活动的安全性,因此一般应将此区域进行铺装。而小区主道路为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更是居民间交流活动的生活空间,在进行设计时应满足交流与活动需求,必须要做好绿化、小品以及铺地等设计,对于小区的主路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满足道路功能的同时,预留足够的道路绿化带宽度,一般会设计行道树以美化道路,在道路交叉处植物设计要保持视线的通畅,对小径、大道到用树木强化可起到强化走向效果,对道路的入口及道路转弯处可以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植物造景,起到对景、导向、标志的作用等等。 2.2儿童游戏场所设计必须要满足不同年龄聚集性、时间性、季节性以及自我中心性等特点,主要以不同年龄组为设计要点,以满足其不同爱好为目的进行设计,其中还需要保证儿童的安全性要求。游戏场所围护,一般可以选择用高0.5m高围墙或者篱笆来对游戏场进行围合,这样不但能够避免动物进入,同时也能传达给家长以及儿童心理上的安全感。因为儿童身高比较矮,在设置围墙时应控制好高度,并且选择的围护植物不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绿化设计应人性化,孩子们的游戏空间是开放的,自然的,可以设置绿篱迷宫或者绿色植物做景观小品、铺装、坐凳等的背景,或适当种植一些遮阴树种,以供夏日遮阴,满足在绿地中进行活动交流,让孩子感受绿化创造出的自然生活气息。 2.3建筑与构筑物设计第一,小区门口。院门的设计应保证其高度与宽度的合理性,并加以绿色或丰富的植物色彩美化,提高其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体建筑之前的协调性。另外,院门还需具有标志性,以民族特征、地理关系等为基础,通过体量、色彩、造型以及材质上来体现小区的特点,能够增加周围环境的活性。第二,雕塑。雕塑是居住小区中设计比较常用的元素,不光本身的优美艺术形象给人美的享受外,还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绿化植物的配置协调,在设计时应保证其具备生态、亲情等特点,例如选择亲情为主题,能够为小区整体环境带来温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居民对待亲情的态度。第三,庇护性景观构筑物。要求其具备开放性又具有遮蔽性,例如常见的亭子、走廊、棚架以及膜结构等,应以满足使用的方便性为基础,造型、尺寸、色彩等于周边环境相均衡协调,植物造景改善园林建筑的质量环境。 作者:马美娟单位:杭州贝霖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1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有关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滞后[1],且开发商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力,再加上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加入到这一行业,使居住区环境设计出现了诸多弊端,导致居住区环境塑造走入一些误区。论文百事通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1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的忽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及居住区周边环境状况。然而,设计师们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追求西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成为了风气。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适当引入国内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对外籍人士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适当营造欧式居住环境,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满足多元的居民审美需求会有所帮助。但是成为“风气”和“时尚”,就走入了误区。 1.2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的忽视。自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草坪风久盛不衰,许多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忽视了乔木、灌木、地被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单一的草地,不但结构单一,生态效率低下,而且为大面积草坪的养护管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一些设计师们往往忽视了居住区景观环境诸要素在各种不同空间的具体要求及相互冲突。没有在各种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围绕着提高生态效率来处理好各种要素之间关系。 1.3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的忽视。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居住区环境的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过于强调居住区视觉形象营建方面的作用,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功能。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而是为了追求强烈、震撼的视觉刺激,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导致出现过于空旷、单调的空间效果,缺少空间的多样性。 1.4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诸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建设,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建设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消除噪音等问题。 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2.1绿化种植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绿地是人们活动、游憩的重要场所。植物在绿地景观中犹如建筑材料可作为地面、天花板、墙面等,其变化极为丰富多彩。植物又不同于建筑材料,它们富有生命,会随着季节生长、开花、结果。它们是活的建筑材料,被称为软质景观。它们与硬质景观的建筑等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形成生动的居住绿地景观。 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②植物配置。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鲜明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极大丰富和美化着自然环境,并有制氧、滤尘、遮阳、挡风、灭菌、防噪声、调节温度和湿度等作用。每一种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其造型、色彩、落叶期和花期等各种因素,合理地搭配,使每个季节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2]。配置时应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2.2道路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内;在空间形态特征上,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设计时结合住宅楼的入口、停车位、廊道做拓扑变形,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场所,即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同时道路也起到景观欣赏的路径作用。 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设计时,要分级明显、构架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分流合理,考虑便于居民出入以及消防和救护等需要;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保证居民区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步行路和路侧的植物种植要形成绿荫带,且景观道路要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使人经过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 2.3建筑小品景观的设计小品在景观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体量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除要体现本身功能外,还对环境起点缀作用。根据功能,可分为五种:①建筑部位艺术化小品,如室外楼梯、走廊等;②室外工程实施艺术化小品,如出入口、挡土墙等;③公共设施小品,如垃圾箱、路灯、指示牌等;④活动设施小品,如儿童游戏器具、休息亭等。 活动设施,尤其是儿童游戏器具的场地设置要特别注意,一是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二是远离主要的交通干道、停车场和地下车库的排风口,三是地面最好铺设防滑、防撞的橡胶垫,以保障儿童安全。 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传统的雕塑多在绿地的中心部位或结合水池、喷泉设置,成为视觉中心。现在的雕塑无论在造型、材料、色彩,还是设置位置都比以前有较大的发展。造型既有具象的又有抽象的,既有真实的又有变形的。位置有些看似十分随意,如在休闲步道上设置一组妈妈推着婴儿、夫妻手挽手的散步等真人大小的雕塑,真实地反映生活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类雕塑虽只起陪衬作用,但在造型上是以理性的方式塑造场景与装饰空间,在功能上烘托气氛与增加情趣。 3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要求居住区不仅有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如何以全新的生态环境观念,创造宜人的、富有精神感染力的居住区环境,并使居住区环境更完美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建筑师与规划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小区景观设计论文:北方住宅小区的绿化功能与景观设计 摘要:现代住宅小区建设中,绿化与景观设计属于最为关键的部分,对小区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紧密相关。所以,在实际设计时,必须要凸显小区的绿化功能,并对景观进行科学设计,力求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根据我国北方的气候特征与住宅小区的建设要求,对小区绿化功能进行了归纳,并探讨了合理进行绿化与景观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北方住宅小区;绿化功能;景观设计 当前,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建设标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变化。绿化是现代小区最基础的功能之一,可通过改变环境质量对小区居民的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对绿化与景观进行科学设计实际上是小区建设中必须要格外关注的环节。 1 北方住宅小区的绿化功能与景观设计 1.1 绿化功能 住宅小区的绿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首先,绿化可调节气候。在绿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氧含量会比较高,再加上树木枝叶可吸收热量、草地可增加空气湿度,小区气候将会得到有效的调节,变得更加宜人。其次,绿化可美化环境。小区绿化以种植树木和草坪为主,这些植物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使小区环境更有大自然的气息,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感。再次,绿化可保护环境。住宅小区人口集中,汽车尾气及生活垃圾污染均比较严重。绿化一方面可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来降低空气中废气的含量、减少灰尘,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阻隔噪音的作用,对居民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很有益处。 1.2 绿化与景观设计思路 1.2.1 将实际的环境条件作为依据。住宅小区所处的位置不同,环境条件也会有相应的差异,所以,在具体进行绿化与景观设计时需做到具体分析。一般来讲,如果小区所处位置环境较为优美,设计时就要尽量使房屋面向绿地,并通过有意识的错落布局、减少房屋相互遮挡来凸显自然之美。为此,设计时就要考虑“绿地沟通”,借助道路与绿地进行引导。在小区绿化中,植物是一个P键要素,在其做主景时,可考虑设计不同主题的景观,而在其做背景时,则可将前景的色彩与质感等情况作为依据,对其高度进行科学设计,营造一种前后对比或相互衬托的效果。 1.2.2 善于利用自然环境。部分小区所处的位置有着非常好的自然环境,对于这种优势,设计时应善于利用,使小区居民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同时,这种做法也可以达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是美景营造的最高境界。比如,设计时可考虑将绿地布置在水系沿线,并有意识地构造带状绿地或块状绿地。当前,绿化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式为规则式种植,这种设计形式较为传统,就目前来讲依旧是必要做法,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规则也可以是一种美,但在具体实践时应把握好修剪的度,不可过于刻意,以免使植物显得呆板无趣。 1.2.3 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有植被。部分小区绿化位置原本就生长着一些植物,对于这些植物,建议设计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有植被的优势在于自然,将这些植被保留下来地做法,可以使得绿化效果更具和谐美。在实际设计时,若遇到植被面积过大的情况,则需将建筑位置定在植物之间,以尽可能地保证景观连续。此外,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有植被也可以起到降低绿化成本的作用,有助于小区建设费用的降低,具有一定的资源节约意义。 1.2.4 科学进行“植物配植”。植物配植是小区绿化的关键一环,在具体进行时应以植物习性与形态为依据,一般要求是选择适宜当地气候且视觉效果较好、与小区环境和谐统一的类型。比如,在小区环境较为宁静时,植物配植建议遵从简洁规整的原则。以此类推,在环境较为自由时,植物配植则需做到富有变化;在环境较为平淡时,植物配植需尽量色彩明艳,以达到调剂目的。在配植方式上,建议遵从植物习性,比如,喜阳植物与喜阴植物应分别种在光照充分、阳光较少的位置。若需进行群体种植,则应将喜阴植物安排在喜阳植物的下方,以确保2种植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北方地区天气相对较为寒冷,具体设计时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耐寒植物,以优化绿化效果。适宜北方气候的常绿树有雪松、龙柏以及华山松等,落叶乔木则有七叶树、银杏以及五角枫等,设计时应根据小区实况进行考虑。 2 结语 总而言之,小区绿化既能够调节气候,又可以美化和保护环境,对于小区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均有重要意义。因而,现实中在进行小区建设时,必须要重视绿化及景观设计环节,尽量做到科学设计与节约设计,其中,将实际的环境条件作为立足点、善于利用自然景观、保留原有植被、科学进行植物配植属于基础要求,需要设计人员慎重以待。本文围绕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阐述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对小区绿化设计工作的改进有所助益。
农业技术论文:谈农业技术推广的适用性 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坚持“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一齐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齐抓。具体包括:以基本农田建设和骨干工程为主体,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以河道整治为主线,在山上可封山育林,种草种灌,发展径流农业;在缓坡地兴修梯田,改“三跑田”为“三保田”;在沟道、河道修堤坝,拦洪蓄水,拦沙淤地,形成从坡顶到坡底,从沟掌到沟口,从上游到下游,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配套的立体拦蓄防护体系。政府引导加强管理旱作农业的改进、推广与大面积应用,离不开政府的引导、金融部门的支持、科技人员的试验示范、社团组织的牵头、园区的带动与辐射以及加工运销环节的联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补贴政策,加大信贷力度,实行干部及科技人员包村包点制度,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新型产业模式等,为确保旱作节水农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一建”“一建”是指建设标准化旱作农田。长治市多数地方属于黄土丘陵山区,地面不平,耕层不厚,水土流失严重。以农田防护为基础、蓄水保土为中心,采取“四荒”种草种树的生物措施和坡改梯、平田整地等工程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地表经流,使20多万hm2基本农田达到了固土、蓄水、保肥的“三保田”标准。“二盖”“二盖”是指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生物地膜覆盖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具有显着的蓄水、保墒和增产作用。 经过几年的连续组织实施,在全市基本形成高寒山区地膜全覆盖,丘陵旱地秸秆、地膜二元覆盖,平川地区秸秆覆盖的新格局,从而实现传统农业耕作措施与现代旱作农业技术的有效结合。“三普”“三普”是指普遍实施抗旱耕作技术、普遍增施有机肥料、普及应用抗旱良种。推广“两庄”抗旱耕作经验,实施两种旱地耕作体系,即旱地休闲麦田实施早深耕灭茬、耕后耙、雨后耙、细整地、机播耧播、播后压等技术;春播旱地实施“秋耕壮垡”(早深耕、秋施肥)、“三墒整地”(深耕蓄墒、耙耢保墒、镇压提墒)、“三深耕作”(深耕、深施肥、深中耕)、适时早播等技术。 抗旱耕作技术应用推广,使全市95%以上的旱地有效地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大大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普遍增施绿色有机肥料,根据绿色(有机)农业经济区建设要求,针对农业生产上长期存在的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实际情况,发展养殖、城肥下乡、秸秆还田、积沤土杂肥,大量挖掘有机肥源,使3.33万hm2蔬菜平均使用农家肥6000kg/0.067hm2左右,3.33万hm2谷子平均使用有机肥3500kg/0.067hm2以上,其他农作物平均使用有机肥2500kg/0.067hm2以上。 通过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效地起到以肥调水的作用。普及应用抗旱良种,利用生物节水途径提高旱作农业效益,在实施旱作节水农业过程中,本着良种、良法一起上的原则,狠抓“四项配套技术”(一是选用抗旱良种,二是实施早播,三是合理密植,四是喷施抗旱生物制剂)。根据不同作物及生产条件,抓名、特、优、新等抗旱品种,抗旱品种覆盖率达99%。 作者:何建敏 农业技术论文:谈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强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率的转化较低,在新的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现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接收程度较低,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的关系,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也给农业技术的推广造成局限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人群较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这就导致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极多的阻力。在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缺乏财政的支撑,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完善,财政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不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由于高学历的人员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使得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造成了推广的制约。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得不到实际的成效。 二、农业技术推广改革的对策措施 1.创新推广理念,开拓农业技术推广新思路 我国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从单纯的“以技术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推广理念转变,实行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依托农产品为农业技术推广支撑,提供优质农资、综合信息、生产技术等为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2.创新推广体制,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以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应建设一个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农村合作经济为辅,农业科技、涉农企业、教育单位广泛参与的改革创新,新型农业技术体系。同时,在财政上保证县乡的农业推广队伍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科技转化成果率 在当前农业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成果低下的状况下,应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突出绩效奖励,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纳入考核范围。通过推行人员定编、定岗和聘用制度,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吸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农技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切实的将农业技术推广开,提高农业技术的成果转化率。 4.创新推广方法,让农业技术广泛深入户 要切实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根据自然条件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符合本地需求的建设模式,确保基层农业科技和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效能,从而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速度,确保农业产值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积极创新培育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利用现代手段开展推广服务,满足农民需要,让农业技术推广真正深入农户。一直以来,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并不大,因此,党和政府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带来实在收益,更好的促进农业生产化和现代化发展。 农业技术论文:农业部、人事部关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的推广,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继承推进农科教‘三结合’,全面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要“集中力量组织推广一批重大农业实用技术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力争在短期内见到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指出,“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促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尽快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与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相互协作,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充实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保障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待遇,并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鼓励他们为农业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待遇,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科技人员的稳定。”为此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问题做如下通知: 一、各级政府人事和农业主管部门对农业(含畜牧、兽医、水产、经营、农机,下同)技术推广机构、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单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职务评聘应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使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成为调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在评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时,应当将他们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做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三、对于学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推广业绩突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可以申报评聘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员、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其申报条件、评审标准、评审程序和聘任办法,按照《农业部关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评聘研究员、教授职务的实施意见》执行。 农业技术论文:农业技术人员素养的完善 农业技术人员不能只看到农业当时收益的“低”,以及农村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差、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就逐渐产生对农业技术推广失去信心的不良思想。一名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应该看到的是:农村虽然当前属于弱势产业,但是具有很大的现代化建设空间,针对较低的农业水平上农业技术推广与提升具有很大的作为。同时还应该树立强农思想,就是要将农业与农村做好、做强,要在爱农、信农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我国农业现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树立兴农、强农的志向,并坚定以此指导自己终生的农业技术工作。 1知识素质 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对象是农民,其范围是农业与涉农产业,所处的环境通常都是在农村。农业技术人员若是对三农不够了解,将很难开展工作。首先,农业技术人员要对农民有所了解。当前的农民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农民,他们有着深刻的变化。由于生存压力的逼近,农民渐渐懂了如何去经营农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部分农民会选择外出务工,放弃土地。农业技术人员要掌握所在地区农民的实际情况,深知农民真正的需求与思想状况,才能针对性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另外,农业技术人员需要精通农业。农业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种植、养只、加工等等,当前农村出现的观光业也是农业的一部分。可以说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农业技术人员就要保障这个有机系统共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各地农业特色具有差异性,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别。只有对当地农业进行精确的分析与了解,才能掌握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发现农业的增值空间,这样农业技术人员才能对症下药。 2科技素质 身为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就是核心素质。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代农业对农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充分考虑到农村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擅技术”、“会科研”、“长试验”。首先,农业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农业科研。农业科研是推广农业技术的保障与源头,是当前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农业技术人员要紧紧围绕自己推广的对象展开科学研究,进而清晰地了解技术产生的细节,才能更好的指导推广。或者不断围绕自己的推广活动积极展开科研,才能准确把握推广效果,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推广方式。其次,农业技术人员要擅长农业技术应用。农业技术人员必须要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技术、接受技术、学会技术、运用技术,农业技术人员要熟悉相关技术的应用原理,对农业技术能够熟练的操作,而且能直观简洁的将技术手把手的传授给农民朋友。第三,农业技术人员应该长科技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非常重要模式对科研成功进行验证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当前动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采用新技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农业技术人员要不断努力,有自己能够主持开展的主推技术与产品的试验示范,要让农民群众参观学习;或者能够直接指导农民大户积极开展主推产品的试验示范,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亲身看到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实际效果。 3宣讲素质 农民群众与知识分子、工人以及新兴社会阶层对比而言,其接受外来影响的速度比较慢,大部分农民还属于思想相对保守的群体。经济支撑较为脆弱的农民,一旦在某项发展上上当受骗,一般都会再轻易相信外界的事物。身为农业技术人员面对这样的群体,就必须要加强宣讲素质,要宣讲过程要注重“讲得好”、“讲得清”以及“讲得实”的原则。不同的地区农民洗好有一定的差异性,加之地方方言差异性较大,农业技术人员在推广过程中要保障让农民听得明白、听得清楚,千万不能套话连篇。其次,农业技术人员要培养自己形象生动的演讲素质。如何能让农民朋友能够接受一种新的农业技术活着农产品,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充当好游说角色,要想尽一切办法在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演讲中打动农民群众、吸引农民群众、感染农民群众。总之,农业技术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更好。 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才能保障最新的农业技术能及时运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去,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进而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农业技术论文:农业技术推广的可实施性分析 1推广制度的分类 1.1人员管理制度 为了使农业技术推广获得保障,必须先提升农技员的农业推广技术。通过人员管理制度,不仅能更有效地招聘并录用对农业发展有用的社会人才,还可以保障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能顺利进行。 1.2对外合作发展制度 充足的投资能使农业生产得以增长,并对农技员技术推广活动的工作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外合作发展制度是通过国际合作增加投资渠道,提高农技员技术的推广行为,使他们更主动地投身于农业发展中去。 2推广技术对农技员技术 推广行为的影响通过利用彝良县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和数量模型的检验,我们可以发现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制度对于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首先,彝良县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必须要以农技员的个人权益、技能学习和技术提升的过程为重点进行加强,使彝良县的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更有效率。其次,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不同有可能会使各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差异较大。第一是经费保障制度,彝良县的推广业务经费投入有多有少,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会因经费的多少受到不一样的影响;第二是工作设计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求彝良县的农技员做好工作日志和工作交流,提升农技员的技术水平;第三是人员管理制度,组织的平均培训次数和下乡补贴金额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显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显着。最后为了能令农技员的技能、工作经验得到提升,应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推广管理制度,加大推广费用的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是彝良县当前必须要做好的一点。 2.1经济保障制度的影响性 经济是发展的前提,通过原始数据的分析表明,推广农业技术的整体费用比重占了24%,而彝良县的农技员人均推广费用仅为1.73万元,为此必须优化改革经济保障的制度,使农技员的人均技术推广费用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结构具有科学性,有效提高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水平。 2.2工作设计制度的影响性 为了能对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必须要让农技员养成按时写好工作日志、积极做好农业生产过程的检测和及农业技术工作交流等习惯。 2.3人员管理制度的影响性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彝良县的农技员们就算是在聘用录取考试中获得了高分,但是在他们参与的工作中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技术推广行为也不是十分到位。为此彝良县的人员管理制度可以通过控制使农技员的个人利益和个人绩效考核审查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令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质量有所提升。 2.4对外合作发展制度的影响性 对外合作发展,是农业技术推广拓宽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这样才能使彝良县的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培训获得物质支持。通过以往的数据分析,单单只是通过水稻科技推广彝良县的农业技术就已经需要消耗人均0.86万元的试验费用,而且彝良县的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并没有获得显着提升的效果。为此,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这才是有利于彝良县技术推广及发展的。 3总结 对于农业高速高质发展的现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改善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制度上的改变,农技员们的技术推广行为也会有质的飞跃。通过对彝良县的各种数据分析我们能明白,热情、努力的工作态度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最有效率的途径,为此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做好基础工作,以人为本,使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上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作者:潘忠芬 李超 代萍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种子管理站 农业技术论文:对干旱区农户农业技术分析 一、文献综述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诸如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Robert Solow)分析了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认为该期间每单位劳动小时的产出增长中超过80%归因于技术进步。国内学者对农业技术进步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林毅夫指出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增产主要有赖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单产提高,未来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增加必须依赖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132-137;吴敬学提出现在以至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选择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模式。关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黄祖辉、钱峰燕提出“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总供给增加而导致的价格下降,使农产品销售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部分地被抵消,农业收入呈下降态势”;刘进宝、刘洪利用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关于制约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王广利做了研究综述,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疲软,市场需求不旺;农产品成本节节攀高,成本收益下降,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二是政策、体制性因素:中国特有的双重二元结构对农业剩余过分剥夺,地方财政困难,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未建立和完善起来,农民负担过重;资源配置的偏差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偏向,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等。三是人力资本因素: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等因素。 关于农业技术的选择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农户技术采用特征:杨大春将阻碍农户接受新技术的原因归结为经验型排他心理、短视型实惠心理、谨慎型从众心理、盲目型过急心理和迟钝型麻木心理;第二,农户技术采用动机和诱因:林毅夫认为当采用新技术的预期收益大于新技术的边际风险,或者当农户对新技术的预期净收益大于现有技术的净收益时农户就会采用新技术159-164;第三,农户技术需求意愿:凌远云、郭犹焕验证了农户技术需求的地域性偏好,黄季馄等人对技术供给主体(政府、科研人员、推广人员)与农户对于技术的需求认知进行了比较;第四,农户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研究:汤锦如认为从宏观层面可以分为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两种力量,从微观层面则可以分为农户特征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177-183。回顾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综观其研究成果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研究对象不够明确,影响了研究成果的质量,从而造成不少研究成果的针对性不强;其二,研究内容偏重于宏观政策层面,对农户家庭选择先进农业技术的机理研究不够;其三,研究方法偏重于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有关农户家庭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机理的实证研究成果更少;其四,实证研究通常将政策因素与农户家庭因素分离,且仅从宏观上论证分析政策的影响。鉴此,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对农业先进技术的选择行为,从农户微观视角对影响其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因素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二、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影响因素选择 基于新疆的客观情况与课题研究重点所涉及的农业技术,主要是指节水技术、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农业综合信息技术,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紧扣干旱区特征,本文主要从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影响最为突出的农户家庭因素、户主因素和政府因素三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农户的家庭因素:包括农民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拥有的电视与电话及电脑的通信条件、剩水送人与剩水买卖。 2.农户的户主因素:包括户主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户主从事非农业程度和获得信贷的能力。 3.政府的制度安排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对农机具的补贴合理与否、政府对农户推行优良品种的补贴合理与否、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程度满意与否、政府对节水技术的补贴合理与否。 三、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假设与模型选择 本文运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选择行为。回归模型中因变量只有两个不同的取值,即二元选择模型(binary-choice model),每一个个体都面临两种选择,并且依赖于相关的一些特征,在对这种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中,选取线性概率模型进行研究,回归模型如下:Yi=a+BXi+ei(1)其中Xi表示第i个农户的个体特征,譬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ei表示相互独立且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该模型如果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或者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都违背统计的无偏性,因为因变量不遵循 统计学上要求的正态分布,由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出的系数标准差和t检验值不适宜于统计学的假设检验。本文采用的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采用逻辑概率分布函数(cumulativelogistic probability function),具体形式为:p=f(z)=f(α+βxi)=11+e-zi=11+e-(α+βxi)(2)给定Xi,P是个体做出某一特别选择的概率,经化简可得到下式:logpi1-pi=zi=α+βxi(3)该回归方程中的因变量是做某一特别选择的机会比(odds)的对数。Logit模型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把在(0,1)上预测概率的问题转化为在实数轴上预测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比的问题,并用来解决因变量只有两种选择且不连续的选择问题。根据上述理论框架和假设,建立如下实证模型并加以验证。农户采用先进技术=f(农民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拥有电话及电脑的通信条件、剩水送人与剩水买卖、户主的年龄和性别及文化程度、户主从事非农业程度和获得信贷的能力、政府对农机具的补贴合理与否、政府对农户推行优良品种补贴合理与否、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程度满意与否、政府对节水技术的补贴合理与否)。 (二)数据来源 数据以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向新疆三县发放1 000份调查问卷、回收856份问卷的形式获得。在问卷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问卷的填写存在一定模糊或错误情况,最后以812份问卷进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样本的分布是呼图壁县321户、沙湾县283户、玛纳斯县208户。 (三)变量选择、赋值及预期结果说明 由前述可知,农户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影响因素受家庭、户主及政府因素的影响,基于变量相关性及数据可得性的考虑,选择以下主要变量。 (四)数据处理 根据式(3),以农户是否采用农业技术为因变量,并设Pi为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概率(采用=1,不采用=0),X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α为方程的常数。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四、结果讨论与分析 (一)户主因素 户主的性别、初中及以上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说明户主性别的影响方向为正,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相对于小学及以下学历,户主如果是初中及以上学历文化程度,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概率在增加;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能够获得来源于各种渠道的农业技术信息,并且有能力对信息进行评估和选择,农户对有关农业新技术信息掌握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采纳该种新技术;年龄变量在农户的技术选择中不显着,这可能与许多年龄适合务农的劳动力外出从事农业以外的工作而放弃了农业技术有关。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耕地面积、剩水送人、剩水买卖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家庭农业收入对农业技术的采用有显着的负向作用,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而家庭劳动力人数的影响方向为正,未通过显着性检验;拥有电话及电脑等通信条件和家庭获得信贷能力的影响方向为正,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输出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是影响新技术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耕地面积的影响效果在5%水平上显着,且系数为正,说明家庭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采用农业技术;如果农户对剩余水有买卖和送人的处置权,则农户更愿意采用农业技术。家庭劳动力人数的影响方向为正,且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这表明家庭劳动力人数不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主要因素;家庭农业收入比重影响方向为负,表明家庭农业收入比重与农业技术的采用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呈负向的趋势,并在10%的水平下是显着的,说明随着农户从事非农业程度的提高,非农兼业户权衡外出劳动收益高于农业技术应用支付,而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来弥补因外出打工导致的家庭劳动力不足,结果促进了家庭采用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家庭收入的影响方向为负,与预期不一致,这可能与家庭收入越差的农户具有较强烈的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愿望并欲改变家庭困境有关,也可能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和低收入家庭没能力在技术应用上加大投入相关;拥有电话及电脑等通信条件与家庭获得信贷的能力影响方向为正,虽然方向与笔者预期一致,但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与笔者的认识上有一定偏差,可能是电话及电脑等通信条件在间接改善家庭收入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在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技术使用方面并不突出,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三)政府的制度安排因素 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的满意程度、政府对节水技术的补贴合理与否、政府对农机具的补贴合理与否、政府对农户推行优良品种补贴合理与否,都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表明政府对农业开展技术指导和与服务配套措施有关的宣传、培训、政策导向等措施对技术采用有重要作用。宣传范围越广和进行技术宣传越到位,知晓的人数就越多,有能力和有条件采用农业技术的人也就越多,技术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政府对节水技术、农机具、推行优良品种的补贴越合理,农户就越倾向于采用农业技术。五、结论与启示本文以新疆三县812份问卷调查为基础,从农户家庭、户主、政府制度安排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户采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政府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对其采用农业先进技术影响最大;运用节水技术节省的水资源可以交易或补贴影响次之;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来源的扩大,间接刺激了农户家庭对农业技术的采用;户主的文化程度高低也有较大影响;土地适度规模化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因此,在干旱区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在已有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加大补贴力度,特别是对节省的水资源应制定保护性的交易价格制度;同时,千方百计地调控生产资料价格,引导农户加入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户市场交易的话语权,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农户生产积极性;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农户户主的培训,提高户主的文化素养,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扩大农户家庭非农就业,多渠道实现增产增收,也是干旱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农业技术论文:基于农业技术及水环境探索 稻草烧成灰,溶入新汲之水。其汁水定清,冷服,解砒霜之毒,比较有效,旱稻播种时,要及时浸种,使其略微发芽。在北方,如果旱稻尚未长出地面时就遇上干旱,应当安排人力和牛马踩田,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如果泥土湿润,就不要让人畜踏进田里。禾苗长出三寸以后,若遇下雨天,应当冒雨薅草。桑蚕技术与水环境。桑树压条育种,要在五月间的晴好天气,取泥土,和水,搅成粥状,晒热后敷在卧条上。到傍晚天气凉爽时,桑树本根和卧条都要浇水。桑苗移栽,先要掘坑。坑内用火粪等拌和软土,加水,搅成泥浆,然后将桑苗栽进坑里。环绕桑树垒起圆形土堆,称为桑隔,要经常浇水。桑隔旁边要修建池畔,以利蓄水。较之荆桑,湖桑叶片含有更多津液。荆桑果椹成熟时,可收集起来,用水淘洗干净,晒干储藏,以备留种。桑葚浸酒、煎汁,经常饮用,对人身体有益。桑叶、桑皮煎水,可洗治风眼、泪眼。嫩桑枝炒过,煎汁饮用,可治消渴之症。蚕蛾摘下蚕连之后,在晴天清晨,当太阳尚未出来时,汲取新水浴连,除掉蛾子的排泄物,挂起来风干。蚕连在三伏天再浴一次,仍旧挂好风干。冬至、腊八节,蚕连先用牛尿浸润,再用新水洗浴。正月十五,用研细的朱砂,调和温水洗浴。腊八节的长流清水,或井中甜水,浸绿豆、白米;一天之后,晒干储藏,以备大眠后磨粉、拌桑叶喂蚕,有助于清热祛病,增强丝绵韧性。水桑叶只有在中午,当气温较高时,才可以喂蚕。蚕沙干爽,表明蚕无病。蚕箔上若出现成片湿润,意味着蚕有病,需要赶紧替换蚕箔。替蚕时,若是遇上阴雨天气,蚕容易受寒,就用切细的软茅铺撒在蚕上,再添桑叶。牛粪和水做成墼子,晒干储藏,可用来烘蚕,提高蚕室温度。若天气暴热,蚕室门外应贮放清水,而蚕室地面要洒些水,透些凉气。不能迅疾缫丝的蚕茧,要晒干,放入陶瓮,埋进地下;日后取出缫丝,应勤于换水。 麦作等技术与水环境 在清代江淮等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种植业是引人注目的重头戏,生产对象繁杂多样。其中,麦子在地位上仅次于水稻。此外尚有玉米、蔬菜、棉麻等作物。1.麦子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中国南方(特别是江淮)水田实行稻麦轮作,需要开沟作畦,避免渍害。对此,王祯《农书》(5)468和沈氏、张履祥《补农书》(6)40都给予相应的注意。包世臣《郡县农政》继续研究这一重要问题。要种植麦类的水田,如果水源近便,先要翻耕板田,用耙子劳平;过些天,放干田水,用锄头在田里开挖泄水沟,分作畦垄。其技术关键在于,沟要挖得深一些、宽一些,以抬高畦面,便于排水。麦子适宜于冬天下雪,抑制其营养生长;春天,泥土润泽,墒情良好,则日后麦穗硕大,子粒饱满。如果春天雨水多,麦苗傍泥土的部分很可能沤坏,变成黄色,名叫“黄疸病”,最为农家大忌。麦粒可略微浸些水,舂掉麸皮,称为麦米。麦子也可以磨成粉,用粗布筛子过滤;然后适当和些水,揉成面筋,成为素食中的主要产品。麦面在水中,下沉到容器底部的叫小粉,可以做成浆。如果麦芒不慎进入人的眼睛里,就取些大麦,煎成汁水洗眼睛,麦芒会很快出来。2.玉米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玉米原产于美洲,于明代传入中国,在清代获得广泛传播。此物根系发达,穿透力强,可以嵌进石头缝隙,因而比较耐旱。如果干旱过度,也宜于灌溉。玉米熬汤饮用,可治淋沥之症。芋类作物在干旱时要浇水,使土壤湿透。芋头有水、旱两种,水种特别好。区种法可用来栽培旱芋,开区下种,浇水,用脚踏平,以保持良好墒情。甘薯留种,要藏在干爽的土窖里;若受湿,则容易溃烂。粟米若研成粉,加上甘草一起煮,然后漉出汁水,搅和蜜糖,可以解毒。荞麦在本性上喜好雨水,也不是很怕干旱。稗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耐水而且耐旱。豌豆具有耐旱、耐冻的性质。青豆、绿豆,活生生地研细,和上冷水,可以解砒霜、金石、草木之毒。芝麻要趁下雨之后、土壤湿润时播种,容易发芽出苗。芝麻在收获时,若荚壳湿润而集中堆放,则子粒不能做种;如用来榨油,点火则不明亮。芝麻煎水,洗治一般疮毒,都是有效的。3.瓜、茄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瓜类作物播种,要将种子淘洗干净,然后挖坑,锄碎干燥的泥土,使其润和。下种之后,逢旱天,要频繁浇水。六月下雨之后,农家种下绿豆;八月中旬,绿豆苗翻压到地里,作为瓜地绿肥。冬天,积雪堆积在瓜地,可优化土壤墒情;春天瓜苗出生,不惧干旱。冬瓜一名水芝,可整个削掉硬皮,埋进湿地;一天后取出,泡上清水,对消渴之症有较好疗效。茄子在九月间成熟时掰开,用水淘洗,取出下沉的子粒,曝干收藏。二月间畦种茄子,育苗。当其长出四五片叶子时,趁下雨天,带些苗圃泥土,进行移栽。山药栽培,要先掘坑、挖沟,便于泄水。当干旱发生时,要引水灌入沟,遥遥润泽山药。茶树忌讳水浸根部,若遇干旱,就用米泔水浇灌;若要施肥,可用原蚕矢沤制的粪水。红花要在二月下旬,雨后撒播。四月底,农家趁早晨天气凉快,摘收红花;然后放在碓里舂得烂熟,包进纱布,绞去其中汁水,薄薄地摊在竹簟上,晒干储藏。4.棉麻栽培利用与水环境。为人们提供衣料的纤维作物,以棉、麻最为重要。棉籽留种,也要晒干储藏。谷雨节后,农家用水选法,选择坚实的棉籽,并用沸汤浸沃,然后下种。芒种时节,麻种趁雨后土壤湿润时撒播。黄麻秆放进水田里浸泡,沤成空心,起出晒干,是上好的燃料。苎麻性喜近水之地,夏天播种。隔上一夜,用水浇灌苗圃畦垄,使其保持润泽。如果地皮干燥,就用帚尖洒水。待麻长到三四寸,要整理本田。本田用熟地作畦,浇粪水,使之膏润。苗圃的苎苗要透彻浇水,带上老土移栽。栽下之初,每隔三五天要浇一次水;二十天后,每隔十天浇一次水;以后若遇干旱,也要浇水。麻秆割倒,起剥表皮,用刀刮掉白瓤,将青皮挂在竹桁上晾晒。晒干的青皮用水煮得洁白,就可以分别接成缨子。缨子在水里浸一夜,就可以用来纺线。纺成后,放进桑柴灰水里煮一夜,再用细石灰水漂白。高粱秸秆烧灰,拌水煮麻线,使其变得洁白而柔软。麻线再用清水煮一次,晒干,就能够用来织布。 林、牧技术与水环境 就农业技术体系来看,江淮等地农民在重视种植业的同时,也兼顾林业、畜牧生产。因《郡县农政》有关林业、畜牧技术与水环境的资料不是很多,但有相对重要性,故此分而并论之。1.林业技术与水环境。包世臣《郡县农政?树植》主要论述竹木栽培技术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竹性比较怕水浸泡,但栽种时适宜于趁雨后地湿之机。先挖坑,用稻糠或麦糠拌和稀泥,将竹鞭埋进去,再盖上松土,不能浇水。竹园里应适当多开一些较深的沟渠,便于排水。洗手、洗脸的脂粉水,不能倒进竹园。竹园若萎败,应在腊月间全部砍掉,翻地,用烫猪水浇灌,可使新发竹笋长得非常茂盛。松、柏若采用播种技术,农家要在九月间收取成熟的种子,次年春分用清甜的水浸泡十天;畦垄整治妥帖,浇粪水,搭建矮棚;若遇干旱,要浇水。到谷雨节,还要浇水。榆树只适宜于临进水体的园地。柳树在正月、二月间插枝,要浇水,使土壤保持足够的湿度。凡是地势低下、有积水的地方,不便种植粮食作物,一般都适宜于种柳树。箕柳适宜于卑湿的田地、特别是河岸一带,当水干涸时耕治成熟,春天漫插柳枝,然后引入水源,任其氵亭积。谷桑皮结成把状,拌上石灰,泡在水田里。三四天后,水气有如蒸煮一般。一个多月后,农家在水里揉去青黄色的脏皮;再用石灰水沤制,捞出来摊在石板上,使其经受风吹雨打。两三个月后,洗出晒干,是为檀皮。槐树种子在夏至前浸泡,待其发芽,趁雨后下种。杉树采用扦插技术,治地成熟,雨后趁湿插下;如果无雨,就要浇水。梨树在嫁接时,接穗要浇些水。农家种石榴,掘坑下种,用水浇,使其经常保持润泽。一般而言,银杏要雌雄连同栽培;若单独种植在临水之地,树影照水,也会结出果实。春分时节,掘出深坑,倒入一些水,将水、土搅成泥浆,然后下种。树木(含果树)若生虫,用鱼腥水浇灌,虫子就会自己掉落下来。若在数九寒天先浇鱼腥水,树在次年就不会生虫。附带一提,《郡县农政?树植》最后谈到几种主要水生植物的养殖技术。例如,养荷花,要在正月、二月将莲子抛入池子;也可用藕节,在春天放进池子里,当年就 会开花。池子若蓄水较浅,不能养鱼,又要藉以灌溉,应栽些荷花,以遮蔽阳光,减少水分蒸发。芡实种子放入池子,自会生长。芦苇、菖蒲,都适宜于浅濑薄洲。2.畜牧技术与水环境。关于养牛,农谚有云:“出生不要好,只要窠干食饱”。牛栏要勤于整理,保持干爽清洁。春天,桶里装上蚕沙,浸些水,放在牛栏里,有防疫之效。牛在放牧之前,一定要饮水充足。牛犊刚刚生下来,要用温水洗浴。马驹刚会走路,就能饮水。马饮水有三项原则:少饮、忌饮、戒饮。马若饥肠辘辘,或身体羸弱,或怀有驹子,都不要足量饮水。污浊的水,恶劣的水,泛泡沫的水,都不能饮用。马刚骑过,或刚吃过刍料,都不能饮水。马若出门行走不久时就发渴,人就要下马,让马饮水;若任其干渴、久久喘息而赶路,马必然会很快死掉。羊群在放牧时,忌讳干渴,也忌频繁饮水;应使其缓慢来往于远离水源、有树、多草的区间,间天让它们饱饮一次水。羊圈里要开出小沟,墙角留出洞穴,不让脏水停留其中。若羊身上有痂,先用汤水洗,再涂酸汁;洗涂两次,痂就会痊愈。羊在三月剪毛,身上用河水洗净,再次生出的毛就会白茸茸的。八月剪羊毛,一般天气比较凉快,就不要洗羊身。鹅、鸭要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宜于放养。母禽(特别是母鸡)在完成孵化任务后,要用温水洗浴。雏鸭出壳后,先要喂粟米饭、切细的菜叶,还要给清水喝。水一旦变浊,就得更换。否则,浑水里的杂质会堵塞雏儿鼻孔,使其闷死。鹅、鸭雏儿要在水里稍微呆一会儿,若时间过长,因其肚脐尚未愈合而过分接受水中寒气,也容易死亡。乡土谚曰:“鱼儿离不开水”。包世臣《郡县农政?畜牧》最后论述养鱼技术,与水环境关系最为直接。该篇参考了《陶朱公养鱼经》的部分文字,很可能来自《齐民要术》。(3)457-458当时,江淮农民利用丰富的水体资源条件,饲养白连鱼和草鱼。包世臣引《庄子》言:“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里”。(2)208这就是古人在池中错杂分布作成九个小洲的主要技术原因。清代,一些农民对鱼的特性更为熟悉。标准的鱼池要六亩,大约每亩七丈五尺见方。六亩池子,纵横都是十八丈七尺左右,除开九个小洲所占面积,剩下的空间足够鱼行摆尾之用。 土地利用技术与水环境 美国环保主义经典作家利奥波德(AldoLeopold)认为,土地是一个共同体,包括水、土和生物。(7)193根据农业生态的基本原理,包世臣《郡县农政》所述林林种种琐细的技术活动,都要一一落实到土地利用方面来,从而沟通水、土、生物之间的环境运行关系。1.农田水利与水环境。包世臣在水利方面也是专家,其《中衢一勺》多半论述河工问题。这里仅就《郡县农政》有关农田水利的情况予以简介,以略备一格。包世臣认为,如果平原地区有较大的河流,但距离水田较远、不能直接用来进行灌溉,农家就要根据地理环境状况,开凿沟渠,以便排灌。田地面积达到数里见方,其周围要环绕沟渠,并修筑圩埂。有些地方只能栽培旱作物,也要尽力多修池塘,蓄水灌溉。圩田坝埂底部与河沿一带,夏天水涨,必然会被淹没,不能种庄稼,而适宜于栽培箕柳、白杨。北方地区土层深厚,冬天有寒冻,多雪水。麦子本性喜好寒冷,而到春天,土壤温暖湿润,麦子春化顺利,所以收成经常倍多于南方。不过,有时春雨不及时,就会出现大面积歉收。若切实做好蓄水准备,到春天得到灌溉,丰收就有保证。有些地方土质坚硬,难以掘出泉水。这就要根据农田面积,开凿水井。2.土壤改良与水环境。区种,即畦种,其法相传为伊尹所创制,集中使用水肥,改良土壤,用以抗旱。对于这种技术,《胜之书》有记载,《郡县农政》也作了简要论述。农家可选择距离居处较为近便的高燥之地,采用区种方法。先要储备水源,每人二十区,依次栽培豆、黍、芋、薯之类旱作。倘若遇上大旱之年,农家只要及时挑运粪水浇灌作物,就可以夺取丰收。在土地狭窄的农耕区,人们尤其应当讲求这一方法。为了改良土壤,农家看重肥料积制和施用。《郡县农政》指出,官方应时常下令组织人力物力,清理城镇街巷沟渠的人粪尿。城外可通水的地方,要修筑粪坑,以利贮藏,卖给郊区农民,而农民也便于运走所积粪肥。如此,官方可取得若干收入,补贴办公费用,而且,相应的水沟、港汊可以不停积脏物,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凡是靠近河、渠、池、荡的农家,冬天应当用竹器夹取水底淤泥,是为罱泥。罱泥施用到农田里,肥力很强,而且有利于浚深水体。3.水田利用技术与水环境。在中国南方,凡是土地肥沃并有水源的地方,都适宜于稻作;如果冬天没有足够的水浸润田泥,就作为干田,种植麦类。只要水源供给有充分保障,就可以将稻田的水放干,水稻一收割完毕就翻耕板田。如果是冬水田,在耕板田的时候,就要晒垡,而不用将犁垡劳细。当放水泡田时,水不要淹没上部突起的泥块。田缺作五寸高,多余的水可以顺利地流出。如果田里的水过深,垡上泥块就会被淹掉,难以受到冰冻作用而使土质疏松。如果田里的水全部干涸,一旦阳光曝晒,土壤表层的细泥就会和未曾耕翻的底部泥土一样,造成壤土板结而降低通透性。板田耕好之后,冬天听凭水田休养地力,一般不用再耕。否则,田底的老土会吸收耕作层的一些养分,而活水泡田,或多或少会带走部分肥力;若再加上冻疏不透,土壤板结,变成坚硬的泥块,就会对日后的稻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又,稻田翻耕不可太深而撼动老土(生土),否则会形成漏水田。4.山地利用技术与水环境。《郡县农政》所载山地分层开垦利用技术,是中国古代农业史和环境史上的重要成就。在一些山区,往往有水源顺着石涧流淌,而没有塘堰之类工程加以蓄积。涧水一步一步流向低处,灌溉利用很少。包世臣建议,应当考察山/:请记住我站域名/涧水利形势,沿着两边的山坡寻找便利的去处,开凿沟渠。本来要流入山沟石涧的部分水源,就可以截断。其中一部分水拦入人工沟渠,以作浇灌之用。有的水源同山地农田和居民住处距离较远,高高地从山上流下,远远地进入山涧,一般情况下很难汲取灌溉。这就应当在涧水上游,寻找比农田稍微高一些的地方,用木桩(连同篾笆)排除沙石,截断溪流,从旁开沟,做成撇洪渠。部分水源拦入其中,展转自流,便于浇灌。秋天以后,农田用水较少,则前述小型水利工程,可用来推转水碓,减少人工劳役。石骨山地如果强行开垦,每有大雨,山洪暴发,就会大量冲刷表土。因此,这种山地不能垦殖,以利于水土保持。要之,《郡县农政》表明,鸦片战争前后,江淮等地农民所从事的大量农业技术活动,与水环境之间发生具体、内在而又紧密的联系。农民想方设法,通过辛勤备至的技术实践,趋利避害,使劳动对象与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协调起来,以便有利地服务于农业生物的正常生长。这从最终的意义上,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衣食基础,也就是生命基础。在工商化时代,由于人们的注意力被更为复杂多样的寄生方式所吸引,农业技术与水环境的基础价值被掩埋在更为深远、更为朦胧的地方,往往容易受到漠视。同时,由于技术双刃剑的巨大作用和社会 文化的曲折行进,江淮等地的水环境总体上呈现出急剧恶化的趋势。毫无疑问,水体一旦败坏,五行系统中的其它各因子(金、木、土、火)也难以自全,而必然遭受连带性的损失。水环境和全盘生境系统恶化的趋势,早已影响到农业技术的各个环节和诸多细节,并进一步渗透到饮食系统之中,对广大人民的生命质量带来潜在的、深度的危害。凡是神经正常的人,都应当对此充分警惕,同时要自觉地借鉴历史经验,挽救农业环境危局。从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来看,《郡县农政》之类典籍所涉及的农业技术与水环境方面的传统经验,不仅构成包世臣经世思想一个具体的重要侧面,也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新农村建设中一笔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 农业技术论文: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特性与其推广分析 摘 要 利用推广学原理分析了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指出它的优越性并不突出、技术复杂,相容性、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差,从而导致生态农业推广缓慢。 要害词 生态农业 推广 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熟悉,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 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 0.6%和1.5%。其次是显着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 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治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熟悉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究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轻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 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治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把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把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把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 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 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把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非凡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非凡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经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 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究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非凡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农业技术论文:农业技术推广创新途径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紧迫性 首先,市场化机制的推进。改革的深化,加快了我国农业迈向市场的节奏。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和支配;一般性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而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则供应紧缺。其次,推广体系的滞后性。进入新世纪以来,既有的农业推广体系暴露出了一些亟待问题: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有待增强;农业推广的社会化服务范围有待扩大。再次,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价值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部科技司的统计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而与发达国家多的70%-80%却相差甚远。最后,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深化,农民需要面向市场;市场中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热销,使广大农民清晰的认识到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2.1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这里所指的人员不仅包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者,还包括接受、应用农业技术的普通农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层次,而农民的专业水平高低则最终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 当前,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是:以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等为重点的研究单位研发农业技术,各级农业部门、技术推广机构负责组织、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从农业技术创新到成果推广却相应的要经历4-6年的周期。 2.3管理与服务机制的转变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倡导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然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机构在实际的农技推广工作中,仍旧过多的履行其管理职能,忽视农民诉求,导致农技推广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的基础,他们的工作直接关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却是管理松懈:人员专业能力层次不齐,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严密,奖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3如何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采取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技术推广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对学、用农业科技的兴趣;改变行政管理型的农推模式,积极引导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实现风险共担;努力提高农民采纳农推部门建议、使用农推技术的积极性。 3.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手段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努力使农业新技术简便易行。由于小农思想的存在,新技术出现后,绝大多数农户不愿承担风险;对于新技术持观望态度。所以,农机推广部门要努力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通过鲜实的例证,引导农户采用增产效果好、收效高的农业技术项目;用事实教育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生产观念,树立科技致富思想,切实为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服务。 3.3创新专业素质教育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通过采取专业能力培训、到农业院校进修等手段,努力提高农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面向农户,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定期开展农业技术讲座,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讲解技术知识;对于文化水平不一的农民,要分层次、讲步骤地开展实用性强的农业技术能力培训;另外,要根据地区实际条件,发放通俗易懂的农业技术手册,给农民赠送相关的农业技术书籍,着力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 3.4创新服务理念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更新服务观念,注重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服务,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专长,使农民在农技推广中得到实惠。在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农民提供准确的生产信息和技术;在产中,要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产后,要想农户之所想,积极参与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努力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5创新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良性运行,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农推工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敢于创新,要努力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改革以往的推广模式;努力尝试在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新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与经营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4展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们确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推进和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构画了美好蓝图。在全国广大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逐渐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格局的多元化、手段现代化、服务专业化、行为规范化。 农业技术论文:谈农业技术推广的探索与思考 1调整思路,创新机制 1.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第一,农技人员实行总体调控管理,即按专业特长、职称、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等分层次管理,以便对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设置机构选用人员,机构和人员随工作重点和工作性质转变而改变,或撤销或调整,做到按需设岗,量材用人,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第三、农技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形成用机制选人、用人和管人的良好氛围,消除过去那种人选人,人管人的种种弊端,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始终围绕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更灵活、更有效。 1.2人员素质目标化 农技人员的素质是事关农业技术推广质量、速度、成败的关键因素,农技人员的素质不仅仅指文化程度、职称、职务,而是对具体从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适应能力和驾驭能力。在目前农技人员大量精简的条件下,农业技术人员自身素质必须能服从和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人员选择、调整应该以人员是否具备具体推广工作素质为标准,人员培训以高素质为目标,以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目标为前提。为此,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完成现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必须有的放矢地强化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使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促使其自觉学习,加强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综合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以适应多种农业技术工作岗位和农业技术推广目标的需要。 1.3推广装备现代化 目前我们的农业技术队伍仍然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装备、八十年代的人员,靠眼看、步量、手掂、口算、嘴尝搞推广的水平,多年来没有多大改变;资金缺乏、设备仪器老化、新设备短缺,已成为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一个大问题,致使一些相对复杂的高新技术难以推广,一些新引进技术难以完善,一些高水平的农技人员技能难以发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保证,而推广装备现代化是农业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有必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打破国家一家投资的办法,实行多方面、多渠道、宽领域筹集资金,大量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设备,加速农业技术推广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农业技术推广设备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同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1.4制度建设科学化 制度建设必须以科学高效为目标,本着人性化、科学化、现代化以及充分尊重个性和创造性的原则,从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出发,贴近农村发展环境、贴近农业发展现实;既体现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既给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推广机构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才能的舞台,又能规范他们日常行为,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和脱颖而出的机会,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 2抓重点、借助民力 2.1狠抓重点农业项目 紧紧抓住那些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推广潜力大农业项目,特别是国家、省、市重点农业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有配套资金支持,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狠抓重点农业项目的实施,依托项目资金、技术优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高标准的试验示范基地、锻炼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培训人员,服务群众,扩大影响,强化农业技术人员在农民群众中的技术威望和良好服务形象。同时以此为契机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实力和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和推广水平。 2.2借助农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及营销大户 农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及营销大户经营的各类农资及农产品是农业技术的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同时是农业技术成果的现实反映,它的变化是农资、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同时也是农业技术需求晴雨表。借助农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及营销大户,加强对农资及农产品市场与技术的了解,根据其经营状况的变化,把握农资及农产品发展的脉搏,深入了解农民及农产品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以便掌握农业技术发展与创新走向和趋势,加强与农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社和营销大户的交流与合作,抓住信息源头、技术源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引进和创新,减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盲目性和脱离实际,避免造成农业技术推广资源浪费。 2.3借助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 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是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借助他们的影响和力量,能有效地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步伐。首先,依靠这些企业经理场长、职工和技术人员以及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素质高和对新技术、信息有迫切需求,通过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与农业技术人员的结合,实现土地与技术的联姻,可以有效地避开针对千家万户的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难度。其次,由于农业生产企业和生产大户土地面积较大,管理水平较高,自身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在当地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一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一旦推广成功,示范和辐射作用可想而知了,特别是一些以公司加农户模式经营的农业企业,还可以直接影响千家万户农民。再次,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农业生产企业和生产大户建立合作和服务关系,可以利用他们的土地、资金和人员,有效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工作,不断完善现有技术,同时为农业发展作好技术储备。 2.4借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 近年来,广大农村自发组成的各类区域性和行业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并迅猛发展,自成体系和自有网络,而这些组织大多带有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性质的,如我县范围内的金玉田农业产业化研究会,就是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农村中种田大户、科技种田能手、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经纪人以及农村中的其他能人组织起来,进行农业产业化研究与实践,目前会员人数已达200余人,其他还有玉田县中药材协会、玉田县花卉协会等等,他们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其点多面广、网络联系严密和会员大多身份是农民优势,将他们与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现有效的对接,达到互相渗透、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大量会员深入农业产业的每个环 节,迅速传递到千家万户,一石激起千冲浪,产生裂变式的效果,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抓关键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3.1抓前沿技术 抓住当今世界前瞻性、前沿性和最具发展前途的技术理论和技术措施,依靠自身的技术条件和技术实力,有针对性地研发一些具有超前性,颇具发展潜力,处在农业科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作好技术储备工作,抢占新技术的制高点,争取更多的大发展、快发展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速推广设备及推广人员的现代化,加强与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系和联合,将他们的技术、理论优势转化农业技术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研究和攻关,将高深的前沿技术产业化、本地化、通俗化,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2抓前线技术 对于一些优新品种、新产品推广与应用,病虫草害防治等群众长期接触、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和措施,特别是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剧烈变化和农民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常见或突发性技术难题。这些技术和难题是直接与农生产实践活动及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在这里我姑且称之为农业生产前线技术(或一线技术)。解决好这些技术和难题,对推进农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产生现实效果,大大提高我们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群众的影响力。树立农业技术人员在农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3.3抓产前物化技术 产前物化技术指新型农药、农膜、种籽、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前农用物资,这些东西对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抓住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技术,研究其使用方法和作用机理,并加大其推广力度,形成突破,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抓产后增值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仅仅偏重于生产技术,而忽视诸如产后清选分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技术,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是造成我们的大部分农产品市场空间狭窄,农产品卖难,优质不优价,高产不高效主要原因之一。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工作方法,将产后增值技术放在产前、产中技术同样位置上,加以大力研究和推广,以便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品质、档次和市场空间,及时打通农产品销售增值的渠道,突破产后增值技术滞后瓶颈。 农业技术论文: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扩散的探微 1农技推广人员与农业科研、教育体系脱离农民 对于技术推广人员来说,推广人员通常不会深入了解农民的技术产品需求,这使得农民的需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难以反馈到科研开发部门,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果。对于农业科研部门来说,依然采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即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等,这种管理模式直接把农民孤立出去,农民的意愿不能被采纳,导致许多科研项目表面上有明显的生产实践导向,但实质上只是为了获得科研经费、晋升和奖项的目的。教育部门方面,在高中院校中不存在推广人才的专业;入职后的相关培训也严重匮乏,致使许多推广人员缺乏相关的推广理论,入户调查的沟通能力低,农民需求信息反馈不完整。这种推广、科研、教育三个系统之间在工作中与服务对象农民彼此分离的状况,造成了农业生产资料脱离实际需求,不仅市场无法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农业技术并没有真正符合农民群体的需求意愿,从而在推广中农民对农业技术满意度会很低,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也相应的会减少。 2解决对策——农民满意的农业技术、产品 图2表示为了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这一目标,应以农民为中心,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才能实现。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渠道,收集、存储、整理和处置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关信息需求,进而对农技推广工作进行调控和反馈。通过信息反馈机制不仅可以检查农技推广是否能够满足农民的期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对农业技术、产品的需要可以及时的反馈到相关研发部门。因此,建立畅通高效的需求反馈机制,形成农民与技术、产品生产推广主体的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是带动农民对创新农业技术、产品应用积极性的前提,从而提高农技推广效果。如图3所示。 2.1入户交流 一线农业推广人员或专家定期入户调查和交流,通过面对面的实地走访,了解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再向上级部门或是研发人员反馈具体情况,并且要把农民需求信息的收集制度化,以推动农民需求信息的反馈规范化管理。这样的目的是以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利用制定系统化的计划和安排,最终实现农业技术创新是以农民为导向,最终服务农民生产活动。 2.2设立村级服务站 定时邀请农业技术专业人员,到站里“坐诊”,及时了解农民技术问题和农民的技术需求,农民在使用新生产资料遇到的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到村里的服务站当面进行咨询,寻求帮助。同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为当地农民提供便捷的方式去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这样农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创新成果的动机就会更大。 2.3举办交流座谈会 由涉及农业生产技术研发的多个主体参加,听取农民对技术、产品的需求。走进农户、贴近农民,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把农民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有效地展开活动,研发生产农民急需的技术、产品,并通过高效的推广服务,满足农民对生产技术、产品的需求。 2.4网络、电话的应用 比如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创新网”、“农业局官网”等网站,及时刊登相关新技术、产品的信息,使农民直接了解新技术、产品的情况。同时,农民可以登入这些网站与专家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技术、产品需求及时的反馈给专家,由专家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下阶段的农技创新提供依据。利用多种形式、多渠道收集与反馈农民需求信息,确保农民需求信息全面准确地传递到农业技术推广有关部门,从而这些部门就可以根据农民需求为导向,研发生产相应的农业技术、产品。发挥自下而上的社会网络,构建“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平台为依托,多方沟通交流”的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模式,这是激发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先决条件。 3总结 “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瓶颈,农业科研不了解农民需要什么,专家不走近农民,政府依然武断的主导,这是不行的。因此,在以后的农技生产和推广中,必须以农民为农技推广体系的核心,念农民所思,做农民所想。只有这样,农民对农业技术、产品应用的积极性才会很高,定会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有助于巩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农业技术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困境与策略 一、农村劳动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低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次都偏低,甚至有些农民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据统计,我国农村务农劳动力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文化素质多为高中以下,这些人文化素质偏低,很多农户市场信息闭塞,更缺乏对科学知识的有效认知,在农作物种植结构选择方面也大多随波逐流,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引用程度也不高。因此,我国农业新技术无法在农村地区得到有效的推广。 二、对策及建议 (一)构建新型农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第一,积极构建新型农技创新体系。即要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切实将科学进步作为农技推广的出路,大力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打造集培训、推广、科研及示范于一体的农技推广体系。而且,要加强政校合作、企校合作以及院校间合作,共建现代农技示范基地,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第二,积极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改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条件,并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依托于该机构,不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技术传输,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努力实现农村科技致富。 (二)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保护农技推广环境 首先,要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可以建立农技推广专项基金,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技推广方面的资金划拨;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发展和引导农技市场,规范农技推广市场行为。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管理办法等来规范农技推广市场,不断净化推广环境,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信任度;再次,不同地方农技推广要有针对性。因为不同生态类型的区域,其农业发展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农技推广之前需要对该地区进行适当的调查和测试,待确保农技推广方向以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大规模的在该市场做推广。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第一线上,其直接服务于三农。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体系培训,才能使其不断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体来说,第一,农技推广人员需要加强对新型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确保所获取的知识是当前我国农业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第二,具体培训方式无需拘泥于单调的学习农技推广知识,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行短期或长期、集中或分散、派出去或请进来等方式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从而实现该地区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 (四)加强新型农技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只有加强对新型农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基层农村才能逐步接受这些先进技术,并运用到日常劳作当中去。具体来说,第一,要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深入宣传农作物新品种、新科技,从而使农民更深入的了解到运用新技术带来的好处;第二,针对不同的推广人群,可以有针对性的通过业务交流、知识培训、技术普及教育等方式进行宣传;第三,可以在每年耕种季节,积极开展各种农技培训下乡活动,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农民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成效。 三、总结 总而言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以及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才能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技术论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交流(一) 创建区域农技站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 陇县地处渭北旱塬西端,全县辖10镇5乡,240个行政村,人口25万,土地总面积22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87万亩,人口密度103.7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之后,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指导工作,我县针对乡镇农技站力量薄弱的实际,在加强县级农技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尝试区域站的基层农技机构设置模式,先后创建区域性农技站7个,以此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基层服务网络,使全县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区域农技站,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路 8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农技体系建设,我县按照"县建中心乡建站"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健全完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19个乡镇农技站,但因受地方财力的制约,当时成立的乡镇农技站基本上是一人一站,人、财、物三权归乡镇政府,农技人员常被当地政府派搞其他工作,难以顾暇农技推广事业,工作不独立,技术服务乏力。针对此种情况,1988年以来,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充分利用渭北旱塬综合开发建设、粮食自给项目、商品粮基地项目、旱作农业项目以及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等项目配套资金,按照集中财力,高起点、高标准建站原则,依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农业区域分布特点,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在我县西部深山区、南北部浅山区、千河沿线川塬区等不同自然区域,相继建立7个跨行政区域的县级以下区域性农技站,每站占地面积2-3亩。区域农技站建设总投资78万元,建有办公楼、营业房、仓库及其他附属建筑,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并配有恒温箱、天平、土壤水分速测仪等简易检测仪器设备57台套,价值16万元。每站配备工作人员3-4名,区域性农技站人、财、物"三权"由县农技中心直接管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有"基层农技站,已成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员配置上,按照区域农业经济特点,从县农技中心在岗人员中抽调相应专业的工作人员22人,配备区域农技站。22人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技术员5人,技术工人8名。区域农技站自建立以来,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以技物配套服务为手段,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积极参与实施重大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区域农技站由于"三权"归县农技中心,保证了基层农技站国有资产不流失,管理不脱节,业务工作能正常顺利开展,充分弥补了因乡镇农技站管理体制不顺而造成的种种弊端。多年的实践证明,区域农技站在新技术引进及产前、前中、产后服务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农情监测、新技术示范、农民培训、田间指导等主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大都由区域站完成,是符合我县实际的一种新的农技服务模式。 二、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区域农技站的基层网络优势 区域性农技站是县农技中心下设的基层派出机构,也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前沿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站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技推广活力,我们从加强管理入手,着重抓了以下几点:一是实行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技物配套服务相结合的"一站两制"。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业务工作按照县农技中心的总体推广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域农技站,并将示范样板和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硬性指标任务下达各站,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也首先安排在区域站实施。技物配套服务按各区域站实际状况及地域优势,确定合理的经营任务和利润指标,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也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严格检查考核。县农技中心对各区域站和工作人员制定了翔实的考评考核办法,依照目标责任书,逐项量化考核打分,并将平时的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人事聘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实行工作人员聘用制,即由县中心招聘区域农技站负责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再由区域站负责人招聘各站工作人员。 区域性农技站作为县级技术推广机构与乡镇农技站联系的纽带,在完成县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对辖区乡镇农技站的技术推广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组织乡镇农技站,协调与乡镇的关系,并参与实施辖区乡镇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及科技宣传培训工作。近年来,全县"三田"建设、优质粮油、设施农业、平衡施肥、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等主要技术推广工作都以区域站为主导力量组织完成。 区域性农技站实行"一站两制"的运行机制,在目前财政困难,推广经费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通过技物配套服务,来弥补经费不足,促进了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我县温水区域农技站在黄姜引进示范推广中,所需的技术培训、资料发放、示范推广等经费都来自经营服务创收,使黄姜生产成为温水地区的一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被誉为陇县黄姜生产第一镇,有过辉煌的一页。 三、区域性农技站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实行"一站两制",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使得各站注重追求经营利益最大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益性技术推广的工作力度。二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力量薄弱。 7个区域农技站共有农技人员22人,其中非专业技术人员8人,占总人数的36.4。三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新技术成果引进、试验、示范难以深入开展。县财政只保人头工资,各区域站的水电费、办公费等正常开支费用通过技物配套服务只能勉强维持,工作人员的下乡补助、各种津贴等福利待遇更无从谈起。四是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测试仪器、交通工具及通信设施。五是技物配套服务上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效益比较差。 四、区域农技站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对策 在工作思路上,紧紧围绕农业"两法"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建立完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科技产业化开发。为此,要抓住时机,主动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放活科技人员,实行产业开发,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一是鼓励支持区域农技站和个人开展技物结合,综合服务,在推广高效农业技术的同时,经营良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增加收入。二是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办点,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参与收益,探索农技服务新路。三是利用推广单位自身优势,参与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四是打破"铁饭碗",建立新型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农业技术论文:探求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1农民技术创新选择的内在需求分析 1.1农民技术创新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直接劳作于农业生产的前沿和农业科技应用的终端。农民的主观需求是农业技术创新是否被采用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诸多因素导致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影响因素有:第一,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农村总人口的89%,文盲占9.56%,较低的文化素质必然导致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困难重重;第二,农民从传统观念出发,他们会比较新技术与传统作业的投入产出比,客观上造成了农民采用新技术具有很高的机会成本,农民认为采纳新技术的预期收益会小于技术创新的投入成本,从而对农业创新技术的有效需求降低;第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外出务工,这是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劳动力数量越多,农户越有能力增加投资进而采用新技术来扩大经营规模;第四,农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也是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男性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留守,这部分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很低;第五,市场秩序不规范也降低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一些技术供给主体缺乏商业道德,急功近利,往往出售一些假冒伪劣的种子、化肥,使得农民对新技术望而却步;第六,因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农民增收缓慢,加之农业家庭人口多,负担重,致使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资金严重匮乏。 1.2农户预期收益分析 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农业风险、供求关系、农产品的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等。而在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给农民带来的预期收益比较中,对农民影响最重要也最显着的一个因素是农户的经营规模。一般情况下,人均耕地量和农户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的预期收益为农产品的单价与农产品的数量的乘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而单位面积的产量也相对稳定,所以最终农户的预期收益由土地面积决定。很显然,农户的预期收益和土地面积也呈正相关关系。正常情况下,生产规模和人均耕地量成正比关系,人均耕地量越大则生产规模越大,总收入也就越大。因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起作用,农民的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开始递减,此时总收入也开始递减,在图中表现为一条先递增后递减的曲线,如总收入。在其他影响因素中,如受农业风险、供求关系等影响,农户的预期收益将降低,表现为曲线总收入2向曲线总收入1下移。 1.3农户预期成本分析 技术创新能否得到农户的采纳,还取决于该项技术的成本大小,若成本超过收益,农户肯定不愿意购买这项技术。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如厂房、设备、广告费等。由于固定成本在一定阶段的不变性,所以随着农业产量的提高,对应的单位农产品固定成本下降。比如当一项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为1万元时,若只生产出一个单位的农产品,那么该农产品的单位固定成本即为1万元。如果生产1000个单位的农产品时,那么该项技术的单位固定成本即为10元。因此,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该项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之间呈反相关关系。可变成本指随着生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比如说原材料、燃料的消耗等。提到可变成本,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边际成本,它表示每增加一件产品所对应的成本增量,即单位可变成本。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变化规律是:刚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减小,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开始增加,表现为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由以上分析可知,总成本的变化也遵循先减少后增加的规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先递减后递增,致使农户经营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也呈先递减后递增的规律。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农户的预期成本,比如说非农就业机会。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时,经营农业的机会成本提高,增加了农户的预期成本,反之亦然,表现为总成本曲线的上下移动。 2农业技术创新推广路径探析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生产力一旦被推广应用,并与具体的物质生产相结合,就会形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的实施和推广。而一项技术创新能否得到推广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供给主体和技术创新需求主体之间的矛盾,因此,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2.1加速构建新型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农业技术需求的主观诱致性力量的分布特征不均衡,东强西弱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地区差异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时,要充分重视这种技术的空间运动特征。我国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为主,这些农产品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契机,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力量,盘活科技资产,鼓励公共研究机构和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不同形式开展科研工作,形成以公共研究机构为主、私营公司为辅的公私相互竞争和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东部地区主要以生产甘蔗、香蕉、茶叶、油菜、菠萝、哈密瓜等经济作物为主,且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主观诱致力比较强,因此,东部地区发展农业技术创新应以上海和其他东部沿海城市为示范,努力扩大城市农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鼓励龙头企业、个体种养大户、外商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等多样化的方式联合创办现代农业科技企业。比如山东省莱州登海种业有限公司就是玉米良种创新的成功典范。 2.2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 农业技术进入农业生产才能将技术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是在技术进入和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受到各个环节、各个行为主体的影响。农民文化科技水平对农业技术应用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缺乏科技知识,往往造成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投入、滥施化肥和农药等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另外,根据前面的分析,农民的预期收益由土地面积决定,土地面积决定着农民的经营规模,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土地流 转制度,保证农民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进而提高他们的有效需求,同时加强农村市场中技术市场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 2.3合理安排农业科研投资的优先次序 国家公共农业科研投资应该向以下投资项目倾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产品,如水稻和小麦;保障国内口粮和纤维需求的战略性产品,如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对贫困和边远地区农业生产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农产品,如甘薯、土豆、其他小杂粮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国家战略性贸易农产品,如水稻、棉花、大豆、主要园艺作物品种、猪、家禽等;实现基本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农业机械,如收割机、拖拉机、抽水机等;由地方公共研究机构负责的地方性特色产品,如甘蔗、甜菜、小米、高粱、地方水果、蔬菜、中草药、牛等。中央政府应该更多地把投资集中于以下产品和研究领域:战略性农产品,如粮食作物、棉花、畜禽产品、水产品;高技术和高投资风险技术,如生物技术。地方政府应该加强的农业研究领域有:地方特色农产品;地方优先需要发展的技术;贫困和边远地区有利于脱贫的技术。 2.4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从要素禀赋来看,我国农业需要节约劳动的机械技术,而农民对这种技术的主观需求诱致力量不强,因此,难以导致科研机构的技术供给行为。而且无论是公共科研和推广机构,还是私人科研和推广机构,都无法直接面对中国如大海般的农户,这些矛盾都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来解决。为使农业技术创新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一定要尽快完善中介服务的法律、法规,打击假冒伪劣、坑害农民的中介组织。不仅要建立由中央到地方的农业技术创新中介组织,还要鼓励公共科研机构和私人科研机构作为中介组织,这样农户的技术需要通过中介组织进行汇总,中介组织再向技术创新供给主体购买相应的技术,向广大农民提供有偿服务。中介组织之间遵循相互竞争的市场经济规律,为农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种模式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欠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农业技术论文:乡村教育农业技术体制分析 1农民的教育程度与教育支出 目前农民的受教育层次总体上偏低,全国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52.7%是初中程度,高中程度仅为11.7%,大专及以上是2.1%。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也在减少,不到6%,而1990年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为20.7%。农民受教育水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受教育机会的供给,而是受教育者的主观意愿(陆益龙,2009)。受教育机会相对短缺,教育成本相对昂贵,以及农民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不足,致使较多的人并不积极地选择尽量多地教育。一般家庭在子女读完初中,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有的甚至还没有结束时,就让孩子出去打工挣钱。对较多农民来说,生产和生活并未对他们提出接受更多教育的要求,初中文化似乎足以满足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接受更高的文化教育所要支出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在乡村似乎较高,并不符合理性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或掌握一项技术,在乡村生活似乎对其生产和生活并无显着影响,更多的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还不能用长期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教育和技术培训。即便外出打工,也是趋向于随遇性和短期性获得所需的技术,即根据临时需要去弥补职业技能和技术的欠缺,而很少会接收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从目前农户教育支出水平看,不到50%的农户每年的支出额在300元以下,约70%的农户每年的教育支出额在1000元以下,且教育支出在农户的消费支出中约占10%左右。一些农户家有上高中或大学的孩子,教育支出就会是非常大的负担。接受较高教育的农村子女很少再从事农业劳动。农民认为现有的教育和技术等人力资本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现状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样的人力资本也只能维持现状,难于打破温饱陷阱的低水平均衡,更难应对时代变迁和发展的要求,这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非常不利。目前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作:请记住我站域名为一种稀缺资源,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奢侈消费品,获得的成本太高,他们难以承受,而且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内容多数并不符合农民的现实需要,致使我国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有效需求低下。同时,还存在供给有限。虽然政府鼓励基础教育、升迁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但投入的资金却难以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利用。此外,政府或专业组织提供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扶持还比较欠缺,许多农民想获得新的农业技术也是循门无路,自己去学又缺乏足够的存量资本,往往就安于现状。提高农民收入需要更多的农民转为非农生产,也需要增大高收益的生产比例和范围,这些都需要教育和技术的支持,否则有限的教育和技术会制约农民的发展范围。如果义务教育后,乡村居民能免费或低费用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如农业技术教育,会有利于农民的人力资本提高,将有助于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2农业技术推广与推广体系 优选育苗、发展经济作物、养殖经济动物、现代化农机具的应用等无不需要相应的农业技术,高收益的生产需要高附加值的教育和技术投入。在当前农民教育程度偏低、教育支出欠缺的情况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显然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以农机化推广来说,使用农机具也需要相应的技术,除了农机具补贴外,技术推广工作也要配套进行,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得到快速发展,包括技术推广在内的各项工作成效显着。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县以上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2554个,乡镇独立设置或按区域设置的推广机构6462个,占乡镇机构总数的21.5%。但是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些地方的基层推广机构设施简陋,在全国9000多个乡级农机推广(独立站和区域站)机构中,52.1%的机构没有电话,85.9%的机构没有培训教室,95.9%的机构没有基本检测仪器设备,80.3%的机构没有示范样机。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据农业部农机化司的调查统计,县以下推广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的仅占76.3%;在财政全额拨款的这些机构中,财政仅保证人员经费的机构占52.7%,超过一半的基层农机化推广机构没有推广工作经费的支持。可以推想,如果农机化推广技术不到位,即便农民买了农机具,使用和维修也相当困难。日本在农业可耕面积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比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普及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县及县以下按其农作物的生态区域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普及中心,这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日本高质量的农业科研与高效率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80%左右,我国逐渐意识到农业技术普及与推广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十七届三中全会时,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改革,尽快形成一个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研院所、教学单位、涉农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普及,还必须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夜校、专家现场讲座、媒体传播或示范村、示范户等方式方法,为农村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明白人、科技致富带头人。 3先进农业技术普及的难点分析 3.1需要规模经营,不适用小规模生产模式 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除了新品种研发外,就是报刊杂志上经常提到的“精细农业”。“精细农业”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及决策支持系统为基础,准确地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进行指导。但是,美国“精细农业”技术系统建立在规模经营基础上,适用“精细农业”技术实践的最小面积约为85.6hm2。而且,如果没有播种、喷灌、施肥、收割环节的 机械化、自动化系统,“精细农业”就难以有效实施。在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极其有限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农业部门也尝试搞过一些“精细农业”。利用气象、地温等数据指导农业生产的“电脑农业”曾被传媒吹捧过,但在实际运行中,政府农业部门不过花了些钱购置了一些电脑设备,最终都流于形式,与农民没有什么关系。在农村,目前效率较高,成效较显着的,还是粮食良种的推广。良种科技之所以得以普及,是因为它不打乱农民现有的小规模生产模式,不需要农民提供他们不具备的其它配套生产条件。 3.2投资巨大,以家户为单位的农耕方式难以承受 精细农业在大型国营农场也处于试行阶段,如黑龙江垦区的七星农场以水稻为产业支柱,在农业生产中建立了“单位计量、要素管控”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农场引进了3G通讯物联网技术,将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卫星遥感系统集成新技术用于农田联合复式作业,提升现代化大农业水平。农场建立和完善了以研发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该农场建于2004年的国家级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累计投资4600万元,是集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技术推广带动、农业人才培训、旅游休闲观光“六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基地。这样巨大的投资,是以家户为单位的农耕方式所不能接受的。 3.3交换能力低,缺乏金融支撑 先进农业技术普及较难,除了规模经营和投资巨大的制约,还与农民缺乏金融支撑有关。农民通常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引入不了超出自己直接现金交换能力范围的科技项目。通过金融支撑本可以得以缓解,但是农村非现金资源产权的模糊化和农民的分散化造成的交易费用过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使农民缺少扩大技术引进的金融支撑。秘鲁经济学家赫郎多?德?索托认为,第三世界贫困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法律保障下的农村资源资本化进程过慢,农民拥有的土地、房屋、森林等实物资本不能通过“纸化”(指可交易的产权凭证)进入产权交换系统,影响了农民的交换能力。现金收入过低,直接制约了农民的交换能力,而农民又没有其它的可供交换的现金以外的清晰的产权。农村的森林、矿产、水源、土地的产权不清晰(从法律上看主要是国有或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利用中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农民或农民集体难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交换。我们的产权分配对农民是高度不公的,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地上地下的资源(森林和矿产等)的产权界定上。有学者认为,将这些资源产权归于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清晰界定,规范交易和保护交易,才有可能提高农民的对外交换能力,也才有可能提高农民的科技吸收能力。且不去探讨这一论断的真理性,但至少学界认可土地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有益于土地的规模经营,相应的产权界定可使农民通过质押等方式获得金融支持。可以说,通过农地制度的变革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对外交换能力。 4结语 我国的农民教育程度偏低、教育支出欠缺,对教育与技术培训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些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拥有现代化高科技的农业技术,但是这样的农业技术普及尚很欠缺,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投资巨大,以家户为单位的小农耕作难以胜任。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政府或专业组织的大力扶持,更需要农民打破旧有观念,不仅认识到教育和技术的重要性,还要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主动汲取先进的农业技术。土地的耕种规模扩大显然是一个基础要件,获得金融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都需要适时进行农地制度的变革。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小学教育管理人本主义理念 1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抑制学生及管理者的创新行为 自古以来,塑造、训练学生和“传道、授业、解惑”一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管理者一丝不能偏离这一方向,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合常规,而引来一片批评和责难。学生则被要求以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为基础,以所用的教材为核心,以教师的教学要求为根本进行学习和生活,稍有离经叛道就会被制止。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充分发挥,迫于管理者的种种管理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创新行为及想法。 1.2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催导下,通过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语数外在学校和学生的心目中成了不可替代的科目,导致了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校管理者应一手紧抓学生智育教育,同时,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积极抓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3抑制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高质量教师资源的短缺及教学资源的不足日渐凸出,导致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优化的时间、资金、资源等严重不足,教师及管理者只好采用传统的“大众教学”、“大班教学”、“一刀切”等方式教育学生,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并无二异,也给学生无形地增加了许多学习负担,挫伤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育管理的创新是管理者及教师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若管理者采用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管理模式,便很难培养出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2树立以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探索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 2.1实行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教师及管理者通过贯彻和执行学校的决策和规章制度来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教师,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学校管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学校的管理才能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学校实行“人本主义”的管理,需要在全体教职员工中不断灌输“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强化教职工的“人本”管理意识,让每位教职工都能自觉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2.2注重制度管理和人心管理的完美结合 一所民主管理的学校,首先必须是克服了“人治”而达到了依靠制度管理的层次,这也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局面,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种管理模式。只有在制度管理的同时和人心管理相结合,使被管理者得到精神上的尊重,满足合理的需要,才能够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心灵上产生碰撞,在情感上达到互动,在工作上形成自觉的合作与服从。尤其是教师,有较强的自主倾向性、能动的发展需要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强烈愿望,所以对教师尤其需要尊重和理解。 2.3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构建人文教育文化 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是把管理作为一个文化过程,用人文的方式和机制进行管理。管理者要放手让教师大胆探索教学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当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判断时,管理者不能以好坏论处,而应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出发点,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想说、能说、有机会说的环境。不轻易否定教师的想法,让他们在说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考和工作方式及情感态度,为共同追求的理想及目标担起责任。同样,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也应该“宽容”地对待孩子,以“宽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与众不同。学生的创造力是他们宝贵的财富,也是教师特别要珍惜和保护的。学校、教师要重视这种人本思想,并且带动家长,进而推向全社会,共同营造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 2.4营造人本思想的课堂教学管理氛围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能力和发展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时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富于想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者,成为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等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讨论、答疑解难的激发者,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的教育者。 3结语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管理中,我们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小学教育管理内涵思考 一、乐学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内涵发展中的意义 (一)乐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乐学教育,是指的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更多的兴趣。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是灌输学生“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思想,尤为注重学习知识对于学生人生道路的意义。而在小学教育当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在行程当中,虽然“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教学思想是基于学生出发,勉励学生刻苦学习的一种思想,但在小学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乐学教育是伴随我国素质教育逐步开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它强调在教学工作中增强学生同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联系。增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通过学习兴趣,和快乐教学工作的逐步开展,最终实现乐学教育中“学乐”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乐学同小学教育管理内涵发展的关系 乐学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要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将乐学教育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还需要结合小学教育管理的具体工作进一步的研究。首先,乐学教育的理论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是绝对适合小学教育工作的发展路线的。其次,在小学教育管理当中进行乐学教育理念的应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能力范围。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规划当中虽然要进一步加深学校管理当中的学生参与程度,但是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能力进行考虑。小学生同中学生不同,在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社会常识上还缺乏认识,对于一些事物和理念的认识还具有局限性。为此,小学生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一种声音,这个声音反映他们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感受,对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感受。学校管理工作者要通过听取学生们的声音,耐心地分析学生话语中的潜在意义。小学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表层部分,对于教学管理中的一些不当不能够认识到关键的内容。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要结合学生的反映找到真正失误的地方。 二、小学教育管理内涵发展的具体内容 (一)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改革当中,要给与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历程的起步阶段,小学教育在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教育以外不应当对学生产生更多的附加压力。新时期的教育管理改革当中,小学学生应当具有选择任课教师和评教教师工作的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都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直接因素。为此,加强教师的监督和教学工作审核是教育管理当中的重要措施。而学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最直接体现。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就不能止步于形式化。要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要通过和学生互动、沟通,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缺失和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学教师的工作内容,在教授学生知识和常识的基础上,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教学理念是德育并重、以德为先。这要求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自身对于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德育教学思想同实际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认识等等。教师要具备以身作则的教学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模范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实际行为,向学生证明道德素养不止是要知道能说出来,还要做出来。通过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自信、自尊等等品质,帮助学生规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校园文化建设 小学教育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在更深层次的内容上树立和建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同学生互动的最佳方式。学校的教育管理应以学生的创造力、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国家荣誉感。这些都是新时代小学生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同时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互促互进,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还要取出优良生和差生的区别管理模式。做到每个学生都是特长生、模范生,才是我国教学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小学生在自控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还存在着欠缺,为此学校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管理。不过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上,应当止步于规范学生错误和问题行为上,不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过多的压力和参与。让学生在我要学的良好氛围下独立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要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学生反应的问题。致力于学生良好学习环境和正确引导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在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以乐学理论的实际应用,通过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的乐学。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国外小学教育管理 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由州一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负责。中小学教育共12年,从1年级到12年级。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首都行政区,中学从7年级开始,其他州一般是8年级开始。义务教育到10年级结束。11年级和12年级的课程,大体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以面向大学升学为主,也包含职业性课程的训练准备。 中国中学生留学澳大利亚,比较合适的年龄是在中国读完高一,大体相当于澳洲的10年级,然后到澳洲读11年级。由于语言上的差距,中国学生很难直接进入澳洲主流课程,一般都需要先读语言课程。 留学澳洲中学,在申请操作上,中国学生有三点要注意,第一,申请的语言课程最好和主流课程在同一间学校,第二,语言课程不能超过6个月,一般以4-5个月为宜,语言课程如果超过6个月,往往被拒签,第三,澳大利亚签证申请时间很长,所以申请者必须留有足够的提前量,一般需要提前一年。例如,想报读澳洲11年级,那么应该在初中毕业就开始申请,高一读完后可以赴澳洲。 还有几点需要提醒中国学生和家长,澳洲学校不接受插读12年级的学生;澳洲学生签证,对留学11年级以前的学生,不需要TOFEL或IETLS成绩;高三学生申请留学澳洲,一般都被拒签;澳洲位于南半球,大中小学的学年一般从2月份开始,到11月结束。 在澳大利亚进修英语。 海外留学生英语专修课程(ELICOS)是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制度中的一环,专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英语培训及有关服务。全澳总共有100多所注册认可的ELICOS学院。每年来自50多个国家的学生赴澳就读ELICOS课程。从签证角度出发,中国学生不能只在澳洲学英文,ELICOS课程必须作为一个正式课程的预备课程。 ELICOS学院设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英语课程。全日制课程通常为期4至8周;全日制或兼读制的考察课程通常为期1至6周。课程分不同程度设置,以适应初学者乃至高等程度学生的需求。 ELICOS种类包括使用英语、学术英语(为准备升学而设计)、中学预备班、公开考试预备班(如剑桥公开测试、IELTS及托福测试等)、专业英语课程(如商业英语、计算机学应用英语等),以及考察学习课程。国家ELICOS评审计划署(NationalELICOSAc-creditationScheme,NEAS)为全国学院确定评核制度,NEAS评审学院的管理、员工、最低师资要求、设施、服务、校舍,以及课程等。 澳大利亚第一所大学于1850年创立。时至今日,全澳大利亚共有40多所大学,另外,还有提供职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TAFE)。修读高等教育的全日制,业余及海外学生达57万多人,其中有超过一半属走读性质的全日制课程学生。现在就读于高等教育学院的海外学生约有5万人。澳大利亚的大学在英国及美国的院校中享有盛名,而且在计算机及科技水平方面也遥遥领先。 很多大学现在正提倡学术研究国际化,积极鼓励员工及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计划,并与其他海外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及发展新课程。 澳大利亚的42所大学中有36所是纳入国家统一教育体系的公办大学。4所是联邦政府办的特种高等专业学校。两所为私立大学。 外国学生 大部分外国学生要进入澳大利亚需办学生签证。签证有效期比学习期限多1个月。来澳大利亚接受短期培训不足3个月者可申请访问签证。学生应弄清打工、医疗保险以及回国的有关规定。澳大利亚有严格的法律保护学生的费用。许多私立学校参加了“学费保障计划”,即使在学校主人发生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受到保护。在澳大利亚使馆尚未通知颁发学生签证之前,最好不要交付费用。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基金(AIEF)是澳大利亚政府和提供教育部门的合作组织,其宗旨是推进国际教育和培训,向学生提供信息。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 摘要不同的理论观点,既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也会在管理实践中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也直接影响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东方伦理主义形成了影响世界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三种理论思潮。三种理论在相互攻讦、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三种理论思潮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融合,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管理改革的一种理论导向。 关键词教育管理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伦理主义理论导向 从中小学教育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古今中外,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时,总会采取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批判、继承、交流、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管理理论和流派。不同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因其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方式不同,会认同不同的管理理论,也就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我们为论述方便,可以大体将他们归并为: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以效率为核心的“科学管理理论”;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行为科学”理论;以伦理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①。在当今世界,这三种理论导向构成了教育管理的基本图式。在当代中国中小学,对各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但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这三种理论导向发展的趋势,都正在逐步由对立走向整合,对这种趋势的深入研究,对深化我国中小学管理改革,意义极大。 一、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科学管理 在科学主义者眼中,科学是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客观真理被认为是可以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而对“科学方法”的普遍性信念,则被认为是人们在认识客观真理之后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法宝。现代科学管理是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之下,对科学主义理论的一种实践。在教育管理中的科学管理作法,许多是从企业管理中移植过来的。对形成20世纪以来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影响重大的最早一种学说是英国工程师F·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原则有四条,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选择工人和管理人员;三是培训工人,使其掌握自己工种的学问;四是资方与工人之间亲密协作,职责均分,资方要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不要把它们都推给工人②。这种理论提供了解决企业管理中怎样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两个环节的方法,因而成了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它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主义”。其思想不仅在企业界得到广泛运用,而且也运用到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在美国,由于公共学校教育在19世纪末得到迅速发展,教育管理面临许多新的棘手问题,同时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巨额投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们向学校要效率,学校管理人员只好求助于泰勒的方法,成为在教育管理上与当时西方掀起的“教育科学化”运动遥相呼应的一种思潮。在我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改革开放的热潮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社会、政府、家庭给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条件,同时对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引发了教育管理人员学习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热情,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教育管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科学管理”思想影响下进行的。 科学管理思潮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20世纪初,由于社会、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基础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学校数量大量增加,社会、团体、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也大量增加,这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效益的广泛关注,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对学校在管理上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严厉批评,要求管理人员把重点放在质量和效率上。为此提出必须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考核,在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之下,教育管理人员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教育价值观,转向接受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管理模式,科学管理的思潮开始在学校管理中流行,它要求教育和管理人员明确了解教育目标,了解学校的总效率与员工们的工作效率的联系,了解教师的工作成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一个班和另一个班教学效果的差别,了解本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相比较孰优孰劣,即注意把经费的分配同教学成本联系起来。如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讲师富兰克林·博比特就提出,要提高学校行政的效率,首先要确定学校产品的理想标准(即学生标准);其次规定学校的生产方式;生产者(教师)必备的资格和工作准则。这样“管理人员就一定能够牢固地掌握控制生产成本的规律并懂得如何引进更有效的工作方法”,而“效率意味着权力的集中化和监督者对全部执行过程实施明确的指挥”③,这样注重效率、成本、管理全过程的观念对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二)强调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 随着科学主义观念的流行,教育科学研究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量化方法如教育调查、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成了学校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工具,成了记录、分析和比较教育产品及其成本的手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管理中十分流行的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的量化,标准化考试的盛行,甚至学生品德也要实行量化标准,各种统计技术、量表以及成本核算程序的运用,使学校管理由粗放化走向了集约化之路。为保证质量和效率,竞争和淘汰成为必不可少的措施,分数和年级、名次和证书,成为管理的主要手段,一切与此无关的兴趣活动和课外活动,便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课程之外。 (三)以科层管理为组织基础 科层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组织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Maxweber)提出来的。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即建立在理性——法律权威基础上的等级体系。科层管理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革命改变了工作场所的性质,即分工细化和管理复杂化,这就有必要发展控制工作的综合机构,创造沟通和协调的系统,确定管理者及其属员的行为准则。在韦伯看来,“充分发展的科层组织机制较之其他组织,简直就象大机器生产与非机器生产方式之别”④,也就是说,他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体系。 虽然对教育管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应用科层管理理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⑤,但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人员仍试图运用科层组织的概念和操作方法来说明和解决教育管理问题,对教育管理产生了切实的影响。如在教育系统中建立上下衔接又有明确分工的管理体系;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赋予各级教育组织以明确的职责和权力;在学校内部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组织网络,各职能部门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有标准的工作程序;各级领导要经常考核下属的工作效率,并按他们的能力和成绩决定进退,等等⑥。 上述观点充分反映了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管理理论观点。由于有了效率意识,教育管理人员更容易与社会各界沟通,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理论化,促进了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理性化、协调合作、连贯性和激励作用,为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理论导向在实践中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首先,它把人看成机器人、经济人,只能服从,忽视了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事业,仅仅视教师为执行命令的工具,无意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人失去人性并使教师和学生屈从于机械程序和某些领导人的专断独裁行为;其次,缺乏对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认识,不重视处理组织中的人的问题,在组织结构上的基调是独裁式,过份强调组织形式、成文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等,缺乏对人格的尊重和对人的灵活性的重视,其等级化、制度化的管理常常使组织僵化,束缚了事物的发展。第三,在强调教育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共性时,忽视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师劳动与工人劳动、教育投资与生产投资、教育结果与工业产品的区别。虽然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首创了运用定量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弥补了过去纯定性分析的不足,但事实上很难完全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其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色彩。 随着时间的发展,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给教育实践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首先,加速了学历社会的形成,在教育中形成了两个无休止攀爬等级阶梯的群体,教师为更高的工资、更高的职务和职称而攀爬,学生为更好的学校、更高的学历和学位而用功,使教育背离了教育本身的价值,教师和学生常常在为许多虚假的目标而奋斗。其次,在教育内部,颠倒了人和教育的关系,压抑人性、摧残儿童,把人培养成了科学技术和官僚管理制度的工具,教育严重脱离了生活。再次,学校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成为一个“筛选”的等级化机构和发放学历证书的场所,另外,由于学校教育转向考试中心主义,毕业证书成了挑选职业的通行证,其贬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激烈的升学竞争导致了普遍的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因此,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管理理论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批评,一是来自人文主义,一是来自伦理主义,他们抓住科学主义的要害猛烈开火,批评它忽视人、忽视人性、忽视教育的本质、忽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但它们各自的管理思想也是泾渭分明的。 二、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管理思想 本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劳工运动和民主思潮的蓬勃发展,新兴社会科学的产生,加上学校规模扩大和学校系统内部结构变化,科学管理思想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猛烈抨击。于是,民主管理的新思想开始酝酿、诞生。其中名气最大、影响最深的倡导者当推杜威,他在系统地提出基于人文主义精神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的同时,提出要让教师有机会更充分地参与管理,这不仅不会改变学校组织的本质,而且还将改变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关系的类型和性质;作为学校管理人员的“领导应当是通过和别人交换意见从而激发和指导智慧的领导,而不是那种孤立地依靠行政方法专横独断地将教育目的和方法强加给别人的领导”⑦。以后,工业和社会科学所进行的人际关系研究似乎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民主管理的支持者的所抱的信念——人道主义的领导方式能够提高组织的士气和效率。 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当时工业方面进行人际关系研究的著名实验是美国芝加哥霍桑工厂的管理部门与哈佛大学管理教授E·梅奥(EltanMayo)等人合作进行的“霍桑调查”,其研究结果促使管理上的“经济人”模式向“社会人”模式转换,即注重集体以及集体中人与人的关系等社会问题对个人和组织效率的影响。不久,此种研究形成为有广泛影响的人际关系学说,其基本原理是:工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们不仅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还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以及安全、归属等方面的社会和心理的欲望,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是提高效率的关键;领导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好集体工作,要在正规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作人员的非正规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必要平衡。 最早意识到把人际关系学说的研究和教育管理联系起来的教育家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导主任拉尔夫·泰勒,他在《变化中的思想概念促使教育必须调整》(1941年)一文中提出人际关系的研究与学校管理人员有关,他预见今后教育管理必将受到“霍桑实验”的影响。二战以后,把人际关系学说和教育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增多,如威尔伯·约契主张校长要正确处理好全体教职员之间的关系,要和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对话等,给教育管理理论以新的启发。 (二)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 人际关系理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工人士气。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员工士气呢?人际关系理论研究者认为:追求满足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是激励人们的动力。以后的一些行为科学研究者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人们各种各样的行为,都出自一定的动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需要。因此,人们的需要和动机确定了人们行为的目标,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从人们内在需要出发,推动人们采取某种有目标的行为,最终达到需要的满足,这就是激励的过程。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行为科学论者认为,没有达到满足的需要是激励过程的出发点,行为的推动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需要激励两因素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激励的前提是,一方面,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而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是激励的因素;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是按重要性的等级排列的,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并要求满足。这个进程是没有止境的,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地生活和工作的。马斯洛在1954年发表的《激励和人》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性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这些基本思想被后来的实际管理人员广泛接受,在教育管理中如何用更高层次的需要手段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是教育管理人员普遍研究的课题。 2.赫茨伯格的“需要激励两因素论” 赫茨伯格同他的助手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人们不满足于工作时,是对工作环境不满;如满意工作时,则是满意于工作本身。1959年他在发表的《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激励的两因素论。即:第一,保健因素或维持因素。这种因素是维持一个合理的满意水平所需的,没有它们,职工就不会满意,但它们的存在并不构成强烈的激励。第二,激励因素。这些因素构成对职工强烈的激励,能使职工高度满意于工作。激励理论明确指出人们的工作效率决定于人们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又取决于人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而人们的需要是否能得到合理的满足,又受到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的影响。70年代以后,马斯洛、赫茨伯格的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与日俱增,“自我实现”既是教育管理者自身的一种追求,他们也认为,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帮助每个人成为自我,如格里菲思就断言:“学校全体教师中士气的高涨,是和管理人员帮助他们每个人在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所能达到的程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⑧ (三)注重领导方式的研究 行为科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在影响企业各部门工作效率的因素中,领导是最主要的因素。他们发现生产效率高的领导人总是让下级清清楚楚地知道目标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要求,然后让他们有充分的工作自由。并且还认为,如果领导人员以职工为中心,不仅注重职工工作,而且经常关心他们的需要和愿望,那么这个部门的效率就高;如领导人仅以工作为中心,不关心职工的愿望和要求,这个部门的效率就低。利克特和他的助手在调查研究中就领导是否对下级信任、下级在工作中有无自由的感觉,以及领导是否积极与下级发生联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组织领导的四种基本制度;一种是剥削式的专制制,第二种是仁慈式的专制制,第三种是参与制,第四种是民主制。调查结果发现,工作效率高的单位多采用第三、四种制度。因此,利克特认为,高效率管理人员领导人的组织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整个组织中每个成员是相互高度信任,目标一致,并有参与、支持完成目标的意识;第二,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有明确、合作的态度和正确的动机;第三,组织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工作有效的社会系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支持,领导鼓励成员有效“参与”;第四,对成绩的总结,主要用来进行自我引导,而不是为了控制。国际知名心理学家K·节英(Kortlewin)与其研究生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领导作风如何影响群体行为。结果显示,实行民主领导的组织活动成果丰富,组织成员对相互间的交际感到满意,他们表现出更有创造性和独立性。 不难看出,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思想之所以被教育管理界广泛接纳,除了与本世纪20—30年代的民主思潮发展有关外,更实际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有助于解决由于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越来越官僚主义所造成的问题。同时,教育组织的进一步专门化及其在规模上的扩大、教育活动的复杂化都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在处理有关事物的过程中应更加依靠教师的合作和专业知识,而民主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两者的确都提供了一些重新分配决策责任,以及帮助教育管理人员更好地同教师一道工作的方法。这种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实际管理中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它改变了教育管理中对人的看法,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将人的组织行为作为讨论的重点,不仅可资借鉴,而且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了管理思想的繁荣;其次是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发展了管理理论,一方面开创多学科协调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的行为的调查研究;另外,它还强调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和行为规律,并据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第三是提出了在工作中实现“民主”和“自主”原则,恢复“人的尊严”或“人性”,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等新的管理方式,开辟了一条管理新路,特别是倡导教师参与管理的各个方面,“目标管理”和“丰富工作内容”等方式方法,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影响是很大的。 然而,民主的人际关系学说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定阶段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它不可能解决管理的全部问题,也无法解决随着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特别是这种理论被行为科学论者片面强调其作用,夸大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有效性,其片面性显得更加突出。加之制约人的组织行为的因素相当复杂,单靠某一种理论予以科学的把握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寻求多种理论的整合使教育管理理论趋于完善便成了人们继续奋斗的目标。 三、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管理思想是由一系列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思维定势所组成,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就是他的管理观念的体现,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们无不出自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融合。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管理思想则是东方文化的产物,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价值道德和思维定势。中国人处事、待人、律己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是非标准为准绳的。在管理思想上重人论、重和谐、重传统居于主导地位。正如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所说:“人伦关系和人伦价值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起点,精神境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支柱,人道主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归宿。修养践履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根本要求,而推己及人则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唯一重要方法。”⑨我国现在的教育行政与管理人员就是在人伦为本的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在他们头脑中潜藏着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强调政教合一 道德理想主义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视教育为改造人的灵魂的工具。有一句名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⑩,可说是这一观点的代表。道德理想主义者特别是在儒家的哲学里,政治就是教化,教化也就是政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1)管理者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管理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他们反对自然主义学说,认为人在组织中如不被好的东西去影响、改造,就会被坏的东西影响、改造。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化性启伪”,引人向善,就是把人的本性中好的东西发掘出来,用以驱除后天不好的东西,向“仁”和“君子”迈进。管理就是通过管理者的教育,使被管理者遵守人伦关系中的秩序。 (二)重视知行合一 道德理想主义强调知行合一,强调用一整套伦理规范来规范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乃至个人的生活小节,管理就是建立一种伦理规范,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做、行,在做和行的过程中养成行为习惯,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管理者相信、道德理想、道德秩序是个人精神和国家的支柱,它甚至可以超越经济的、军事的力量,并且相信一种理想的道德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途径有效地灌输给受教育者,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就是进行这样的教育,也是实践这种管理。陶行知把它概括为“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12) (三)讲求人伦秩序 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十分讲求人际关系中的秩序,要求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特别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朋友之间的“信”,上级对下级的“义”。办事要谦虚谨慎,宽容忍耐,严于律己,沉着稳健,工作勤奋,生活节俭,讲究中庸,强调团结,重视和谐,遵守纪律,这一切对于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德理想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管理思想在中国的教育管理者的头脑中也是根深蒂固的,从儒家的“修道之谓教”,到王阳明、陶行知的“知行合一”,都可以看出道德理想主义的影子。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若服务于一个理性的、民主与法制健全的国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教育将会取得巨大进步。但是,这种管理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土壤中也衍生出一些消极因素,成为中国人前进中的包袱,比如崇尚权力的官本位专制主义思想;论资排辈的等级观念和行为准则;只重情义不讲效益;和为贵,忍为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等等。这是我们今天所必须摒弃的消极因素。 四、融合——当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走向 从以上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西方管理思想还是东方管理思想,各种理论导向都有自己的视角和侧重点,科学主义导向产生的变式都关心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组织更富有效率的问题,其视点在于组织结构方面。人文主义导向产生的变式其注意力则在于人的情感和其他的心理因素,强调人的需要。道德理想主义产生的变式则强调秩序、人伦关系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学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趋势影响之下,许多学者发现单独一种教育管理思想解决不了问题,教育管理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融合,即博采众家之长,促进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在西方,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突变理论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一种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开放系统管理理论开始受到管理界的欢迎,并引入教育管理,可以视为教育管理理论走向融合的发端。系统管理论认为,学校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认为学校、社区和社会之间的界限是可以渗透的、相互作用的,社会上各种因素(政策的、观念的、经济的、风情的等等)都在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工作秩序和效率。一方面,系统管理学说从系统观念上给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提供一种把学校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作为整体进行思考的方法,要求教育管理人员树立起整体优化观念、合理组合观念、动态平衡观念、开放与闭合统一观念、信息沟通与反馈观念。同时把系统分析的方式应用到教育调查、教育预测、教育决策、教育规划、教育评价、教育诊断之类的教育行为之中。另一方面,系统管理学说认为教育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一体化系统,它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系统。第一,学校是由人、物资、教育媒介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复杂系统,一个系统的变化会引起另外几个子系统的变化,学校领导人在协调学校内部管理过程时,要注意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联系。第二,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外部环境影响,如社会对学校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及广泛的文化影响,它同时也影响外部环境,它只有在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系统管理理论往往同权变理论结合起来,不承认在处理组织问题时有一套放之各种组织而皆准的方法,管理应该是根据学校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具体情况对组织问题作出灵活处理。 在我国,特别是80年代以后,我们在学习西方管理思想的过程中改造我国原有的管理思想和体制,大多数学者认为,我们学习西方管理理论,无论是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还是以行为主义为导向的,都是为了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根据对以上三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分析,我认为必须用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教导为指南,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管理理论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把现代的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既不妄自菲薄,盲目崇拜,也不全盘否定,大加讨伐。纵观整个世界管理理论的发展,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理论与运用,多样与综合,已成为当代教育管理理论完善与更新的大趋势。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情感教学中小学教育管理应用 【摘要】情感教学作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情感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教育内容,其与理论知识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引入情感教学模式呈现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对于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都处于关键发展期的小学生而言。本文即以情感教学和小学教育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情感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情感教学如何有效应用于小学教育管理活动之中,以期为小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情感教学;小学;教育管理;应用 近年来,情感教学逐步出现在各个学校的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管理活动之中,愈加受到教育部门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广泛重视。情感教学一般不会独立存在而多借助于一定的教学形式或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融入,推动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情感教学应用于学校教育管理活动起步较晚,仍有待拓展与完善,笔者基于工作经验与对情感教学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应用之道。 一、情感教学及其重要价值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 情感,英文表达为affection,是指主体在面对某些现象或需求是否被满足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活动或体验,情感产生于一定的外在环境之下,同时亦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情感教学即是指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应积极融入个人情感,而非仅仅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传授,同时借助于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温暖、积极和正向的学习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情感态度,达成情感或心理发展类教学目标。 (二)情感教学的重要价值 情感教学既是现阶段已经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亦是一种教学方法。情感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活动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创新性,保证教育质量。以情感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或方法与传统的以知识学习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并不相同,其关注学生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能够满足其对于更高层次的情感需要,继而形成温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思维方式。情感教学在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同时亦能够提升其学习和进步的内驱力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观察,并强化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乐于学习转化。其次,帮助学生构建优质的品行,达成互帮互动的和谐校园氛围。教师于课程开展或学生管理过程中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情境或活动形式实施情感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形成包容尊重的社会交往态度,还可通过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构建乐观、博爱、乐于助人等优质品德。 二、情感教学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学应用于小学班集体建设活动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或年级的高低而进行不同的设置,重点包含两个方面,即低年级班集体建设和高年级班集体建设。对于前者而言,教育管理者应积极引入情感教学,以构建温暖、包容的学校教育氛围,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必然会存在不适应等情况,教育管理者采用情感教育模式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情感或心理方面的转化,感悟到学校及师长的温暖。而对于后者来说,针对年龄略大或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教育管理工作应以情感陶冶与培养为核心。高年级学生已在学校学习了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其情感过渡已完成,亦能够适用学校生活,此时,其性格开朗、活泼,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同时,好奇心与求知欲也逐渐增强。教育管理工作者应针对性的实施情感教学,以表达关爱之心、构建出良好学校氛围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继而促进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班集体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班集体活动管理作为小学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形式或方法举办以班集体为单位或班集体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并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分配与管理。班集体活动管理是学校管理与培养学生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品行构建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关键性影响。丰富而多样的集体活动不仅可对小学学生班集体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参与的同时,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情感表达,继而构建出温暖、团结的班集体,并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健全的人生态度与积极情感。这其中,情感教学最贴合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同时亦是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针对性格封闭且沟通不足的学生。学生们参与不同的班集体活动,一方面能够增进不同学生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班集体的团结性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亦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能力和个性的平台,锻炼其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小学教育管理不仅是维护学校日常运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肩负着熏陶学生情感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因此,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必须注重情感教学在小学教育管理活动中应用,以推动优质的教育效果、保证教育质量。 作者:蒋育清 单位:邵阳市大祥区西直街小学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新课程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需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工作成效,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针对小学教育管理而言,其中不仅包含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也包括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管理必须跟上时展进程,构建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改革机制,从而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育管理;学生;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也必须顺应时展需求,根据教育发展标准转变教育管理模式,从而在提高小学教学效率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认知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育管理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根据教育大纲要求与小学教育的特点,制定更加完善的教育计划、健全校园教育管理系统、落实相关管理责任、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等。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更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阶段,因此,加强小学教育管理,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更是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的前提。 一、小学教育管理现存的问题分析 1.小学教育管理模式过于传统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小学加强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纵观当今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依然比较传统,这也是当今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小学教育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直接影响着小学教育水平。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主要表现在两大层面上,一是管理手段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其中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强制性,使得学生在校园中仍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根据学生的内心要求和学生特点开展校园管理工作;二是小学教育管理中缺乏这关怀,也就是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学生未来发展不利。在传统小学教育管理中,学生无法受到全面性的尊重,校领导依然是学校的绝对管理者,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按照校园规章制度进行,无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在该教育模式中,学校依然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为基准,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是为了学生升学,但从本质上说,存在着较大的漏洞,使得“机械式”学习依然是教育的主流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重,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些问题无论是对学生发展还是教育发展都存在负面影响,俗话说“细水长流”,如果小学教育管理过于传统,给学生施加较大的学习压力,就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团队问题 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基础,未来学生还要经历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硕士、博士,可见加强小学教育管理质量的重要性。对于小学教师团队来说,相比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小学教师无论在学历、经验、福利等方面都存在劣势,再加上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有着明显差异,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小学师资队伍,著名的小学通常都集中著名的教师,而一些落后小学,其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较大的漏洞。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很多教师学历比较低。小学教师团队素质直接影响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并且教师的观念也相对传统,严重缺乏自主意识与创新意识,使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思路也更加僵化,与新课程理念相背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育要求小学教师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利用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1.制定现代化的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小学教育管理质量,推动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进程,首先需要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也就是针对新课程理念完善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为小学教育管理发展奠定基础。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中,制度需要具备全面性、开放性、针对性、有效性。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小学教育管理改革中有着绝对发言权。因此,在构建小学教育管理制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到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中,通过教师提出学生的内心需求,校领导需要加强教师的沟通,让教师参与到小学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中,从而形成“学生—教师—校领导”的制度建立模式,让小学教育管理制度能立足于学生与教师,从而保障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小学教育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在校园教育管理制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2.创新改革小学教育管理模式 针对当今小学教育管理过于僵化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构建现代化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从而推动学校发展,提高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改革刻不容缓。通过改善现有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一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小学教育管理改革需求。在进行小学教育管理改革中,校长需要做出表率,也就是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念,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以生文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同时要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学生的学习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教师的理解深度,从而为小学教育管理改革提供方向。校领导作为学校的总管理者、策划者,校长肩负的责任最大,因此,校长需要不断加强对学校师生的掌控能力,加强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充分利用师生的作用,从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成为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一分子,构建“全员改革”的模式。在小学教育管理中,需要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对传统学校不关注的科目,如美术、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等,不断完善这些与素质教育相关科目的完整性,实现一视同仁,加强素质教育力度,通过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工作 想要提高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工作,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也是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关键因素。一是在小学教育现有师资团队基础上强化教师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师范学院学生培养能力,政府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让师范大学生能下乡支教,从而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异。与此同时,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团队,能保障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进程,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给学生做好榜样,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改传统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推动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进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基于此,笔者针对小学教育管理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包括制定现代化的小学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改革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工作,从而为小学教育管理创新改革奠定基础,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 作者:韩明星 单位:河北省南宫市紫冢学区吕坡小学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对“以人为本”视角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模式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策略 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学习实情不能相互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将以往的管理模式转向有助于学生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促进小学教育管理事业的进步。 一、“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是指学校把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看作是管理的中心人员,以他们为主体,以关心、尊重、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育,充分挖掘人们的内在潜力,使每个人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 二、小学教育管理现状 1.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很多小学的教育管理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模式与学校实情不能相互适应,导致管理模式比较死板。在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只能依据上级文件来制定并推行学校制度,并且,这些规章制度主要用以约束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的言行举止,学生和教师并没有参与到制度建设当中。学校的管理者及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应该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专心完成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学生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即可。当出现成绩不好、性格怪异的学生时,学校认为自己要面对社会、家长、领导的压力,在对待这一类学生时,学校领导和教师往往照章办事,放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限制了师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2.缺少素质教育 很多学校仍然坚持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背离社会的实际发展要求,学校出现很多追求升学率、争取高分、应付考试的现象。学校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学校过度重视智力发展而忽视学生美德的培养,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创造力低。 3.缺少民主管理 很多学校的民主管理只是流于表面,当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时,他们无法捍卫自己的权利,只能被动地接受学校和管理者的教育。 4.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教育观念,仍然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此外,学校管理团队培养制度不完善,很多学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行政、教育管理工作比较混杂。 5.评价制度不完善 很多学校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主要依据是领导评价与学生考试成绩。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不惜一切代价增大学生的课业量,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大纲要求,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被动地学习。对待小学生,学校并不需要用太多的制度去约束学生。但是不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校,他们都比较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约束。 三、策略 1.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氛围 学习在构建“以人为本”且具备服务性、专业性、开放性的管理方式时,要以文化的视角来开展管理活动。以人的观念为基础,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氛围。对于教师,学校应鼓励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慎重考虑并积极采纳教师提出的合理观念,为师生构建一个畅所欲言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教师应怀有和蔼的态度、宽广的胸襟去对待学生,理解并接纳学生的阶段特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2.创建校园文化 在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工作中,创建校园文化非常重要。校园文化可以体现学校教育思想、师生素质和办学特点,有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校园是学生生活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创建校园文化时,学校要关爱师生,时刻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构建具有科学、教育、观赏意义的校园科学站,举办展览活动,展览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生的精美作品,这不仅能充分发掘教师的潜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热情。学校为师生提供足够的人文关怀,为师生创建一个具有人情味、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教育事业中。同时,学校还要处理好学生、教师、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时代的变革,教育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学校管理者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创新教育观念和思想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3.教师应宽容待人 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教师对学生要富有爱心和宽容心,师生之间要在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当今时代的小学生都比较追求个性,性格张扬,在课堂上不安稳,总是不认真听课,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扎实,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能正颜厉色,更不能将学生驱出课堂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教师应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以爱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体会到自己担负的学习责任。 4.人文化管理学生 小学生的思想和观念都比较单一、不全面,对价值、社会、人生还不能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所以,小学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在开展管理活动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创新,及时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及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热情。学校应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人文化管理教师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者、教师等在教育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学校的各项活动的开展的主导人员。管理者要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动性。四、结语小学教育管理应朝着更加科学、全面的方向发展。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促进小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张建兵 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田南镇中心小学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小学教育管理探究 一、新时代的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水平,也是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以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前社会的影响下,其不断进行改革。学校教育现在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发现并解决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小学教育的进步,也是我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综合水平的体现。我国的小学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教育部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是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主要机制,目前这一机制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从而导致对教育的管理达不到理想效果,依然存在小学作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用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现象。 (二)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也各不相同。就我国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来说,两个地区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相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存在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这些原因都导致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和教学水平存在不合理性。 (三)师资人群存在的问题 目前已有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小学教师的职业综合水平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0%。虽然这一数据也在不断变化,但是确实能够证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师的职业水平非常低,总体状况不佳。 (四)学校观念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小学依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用这一固定的形式来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很明显存在着不公平。但是对于学校来说这也是判断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各种压力的作用下,学校不得不看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的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展。 (五)教育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学校的整体教学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种清晰的思路和长远的眼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学校的相关制度也是朝令夕改,缺乏固定性和统一性。对于学校的教学课程来说,不存在整体目标。学校也存在偏科的现象,普遍的把语、数、外当成管理的重点,对社会、自然和体育等学科的管理不够重视。这样的管理观念直接影响教师对一些科目的忽视,对这些科目的教学目标缺乏计划性的安排。小学学校的一些工作存在不协调和无序性,也是由于管理的不足引起的。 二、如何解决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一点措施是对我国小学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前提是对我国目前的小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况,落实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使小学生减轻负担,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点措施是:对农村以及山区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教育提起重视,重点进行扶持和改革,由于农村和山区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农村孩子受教育情况不能落到实处,农村学生在全国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农村的小学教育应该作为重点改革对象;第三点措施是:提高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小学教育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小学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知识的义务,还具有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的责任,这就要求小学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 三、结论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事业,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希望,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决定了我们是不是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要做好小学教育管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不断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小学教育管理逐渐走向成熟。 作者:张世禄 单位:重庆市永川区大安小学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小学教育管理改革探究 一、小学生教育管理主要问题 “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但是,当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没有弃掉以往的形式性管理、统一学习指导等教育方式,不重视学生个性方面的培养,不重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开发,一味注重知识的强制灌输,不注重学生能否接受,更加不注重寻找适合小学生学习发展的模式等等。教师教学方式不够新颖,不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模式,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二、新课程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改革方案 1.改善教育者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出现,要求教师要不断在之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学生身体上和心理上发展的方式,注重小学生思想的变化,细心地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制定适应每个学生自身的教学计划,从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够正常发展的力度。学校也应结合时展现状,及时调整管理机制,定期邀请思想先进人物到学校对教师进行提升教育,使教师及时看到自身不足,汲取经验知识。 2.从小学生自身出发,保护孩子的自主性 教育应该从小学生的本身出发,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他们在处理事情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升小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防止一味模仿其他同学,缺乏自己的主见,盲目追随的现象的出现。然后也要尊重学生本身的特征和特点的形成,由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转变,并激励学生增加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学习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3.尊重小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不同,学生的习性、性格、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个性特点,个体差异性由此表现,小学生也是一样。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小学生因材施教,并在教育教学中渐渐改善、逐步完成对小学生管理体制的建立。同时,增加施展个性、创新思维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互相交流的学习平台,并以正确的思想行为对他们作出引导,促其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此外,通过加设思想道德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他们自主学习锻炼等方面的能力。 4.注重小学生心理变化,创造和谐环境 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的提升,使家长的经济负担逐渐加重,从而放弃了与孩子交流相处的时间,这往往会造成学生心理上发育不完善,心灵遭到创伤,也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因此,家长这方面对孩子的欠缺就由学校这个集体来填补,所以学校应该注重传播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生的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校能够没有心理负担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由于小学生特殊的成长阶段,各方面发展没有进入到理想的状态,而这种时期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正确有效地进行心理上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认识事物时产生积极作用,进而增加其对生活和学习激情。 作者:饶升桥 单位: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三合小学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1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在发展素质教育,可是有些小学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校长作为小学的直接领导人,在管理观念上面仍然是老旧思想,管理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有些学校制定的管理方案是挺好的,但是只是形式主义,在实际的管理教学中根本就不付诸于实际的应用。空有一套方案,没有人实施,也不被实施。②重数量轻质量。一些学生在招生方面下足功夫,可是一旦有了生源,那么在管理上面必定会有疏漏。例如,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缺乏整体性、连续性。而且还有些小学校,只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更本就不领会学生是不是学会了,是不是一堂课了下来有所收获。③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给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几年了,可是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的行动起来,使得学生在学校写的作业少了,可是在家学习的时间长了,把学习都放到了家里,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任务会更重,因为家长也会监督孩子的学习。沉重的学习负担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④正确对待课堂教学质量检查。课堂教学质量检查中,不少学校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如召开学生座谈会,请学生谈听课印象等。一种是由教学人员组成教学评估组进行课堂抽查,如由教研室牵头,组织同专业课教师相互听课等。这两种方法,在督促教师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生与评估组教师在听课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二者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常常有所不同。小学教育管理要不断地发现其中的问题,尽可能的解决,不要在素质教育的幌子下,原地不动。 2对教师的管理 校长是学校的直接领导人,教师是学生的直接领导人,要想把学校管理提上去,首先要对教师得管理要合理,给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成长的空间。在对新教师和老教师的管理上有一些不同,学校要区别对待。新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工作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学校要给新教师配相应的师傅,也就是老教师,帮新教师早过教学常规关、课堂教学关、教学能力达标关这三年关。让新教师能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不至于出现差错。而且有些新教师虽然是来到学校,但是由于新教师的思想还不稳定,时间久了,可能会离开学校,影响教学的稳定,而关注关心新教师的成长,可以让新教师心里更踏实,安心教学。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生能够学习好,学有所获,在工作中学校要掌握教师心理特征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年教师有着深刻的生活体验,对近年来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等的改善有了一种满足感;中年教师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政治上成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观念,他们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负担都很重;青年教师思想解放,重实际,少盲从,但思想动荡,讲求实惠,专业思想不稳定,不易安心教育工作,“跳槽”和“下海”现象时常发生,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十分不利。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所处的环境也随之变化,因而决定了教师心理发展变化的多样性。由于教师人格趋向的现实性,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不能用传统的理想人格去度量他们,要求他们,那样只会压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按照新的特点和规律,重塑教师的人格,才能激励教师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总结 实践和理论都告诉我们,小学教学管理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较难处理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管理中要特别注重理性的创新,与时俱进,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社会环境要求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各不相同,学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同时多借鉴各学校的实践经验,取其精华,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管理观。 作者:安香梅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心校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 一、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中形式主义严重,多做表面功夫,为了展现教育管理成绩,组织大量“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教育管理形式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过于形式化。另外,在教育管理制度上,很多学校都存在问题,很多制度不能与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一些制度为了管理方便,某种程度上不仅增加了师生负担,更影响了教学质量,得不偿失。 二、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时代精神同步发展的思路 1.提高教育管理者自身综合素质 教育管理开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更新教育管理者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实现管理者的自我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接受现代思想,与时俱进。教育管理者应深入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精神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保障教育管理有效性。 2.健全教育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中小学教育管理效果差,缺乏执行,无法发挥教育管理职能,这和教育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教育管理体系应明确职责分工、保障管理秩序,实现提高教育管理的高效。管理体系建立中应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统筹,制订教育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跟踪、反馈、调整机制,从而实现将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教育管理制度 完善制度是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保障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教育管理内容的制订应详细,细化到教师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制度的制订要符合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并随着教学具体情况变化,随之调整,重新修订,避免制度的滞后。制度的完善不仅能强化教育管理执行力,更能够起到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个人修养,提高教育水平的作用。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意义重大,是保障教育管理工作与时代精神同步发展的关键。4.加强教育管理的开放性。如今,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社会和家长都心系教育。因此,学校可以增强教育管理的开放性,让家长也能够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提高学校与家长对教育管理的重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目前,日本、美国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教育管理机制,如日本的PTI协会,在家长的监督下,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加强教育管理的开放性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结语 新时期教育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管理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提高中小教育质量为目标,科学合理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杜绝形式主义,将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时代精神的共同发展。 作者:彭锐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乐学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论文 (一)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的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也符合了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需求,从而建立了具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教育管理者要不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创造性思维,而这些都是新时期小学生应必备的优秀品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成熟,没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因此,这就需求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和引导作用,这样就可以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从而使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 (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新时期乐学教育的理念下,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其思维模式比较活跃,只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就可以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发展,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小学教育在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的过程中,要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否则,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依然不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新时期下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出现不良学习习惯,所以,加强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增强学生、教师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其能够主动学习,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小学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不仅要时刻向学生讲授所学的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实际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教师来说,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而引导学生走属于自己的道理。总之,在新时期乐学教育的理念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而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乐学教育的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及其他必备的优秀品质,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有利于学生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吴高峰 单位:江苏徐州市光荣巷小学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不容小觑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行,我们对小学教育管理改革也逐渐重视起来,希望能够通过改革管理模式自上而下的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希望能够为我国现在的小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学;管理改革;观念;模式;以人为本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现在的小学教学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教导主任,我们应该积极改革现在的教学管理方式。本文从新课程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入手,从改革教学管理观念,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测评方法和课程体系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小学教育管理改革,希望能够为以后的小学管理提供帮助和借鉴。 1改革教学管理观念 现在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想更好的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就要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十分注重培养教师主动工作的意识,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愿性和主动性,让教师在愉悦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时刻了解教师,我们不仅要了解教师工作能力上的差别和优势,我们还要了解教师生活上的问题和平时的情绪,要让教师感觉到在学校中也能获得家的关心,不要时时刻刻感觉自己好像奴隶一样,像是完成任务一样。要多多鼓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主人翁的意识和精神,要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努力去奋斗,要在工作上多放精力,多放时间,创新思维。作为教导主任要对教师加以尊重,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被尊重感和自豪感,要人性化管理。同时我们还需要多与一些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教师的生活状况,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小学教育管理,才能够让教师形成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养成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2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作为教导主任要想更好的进行小学教育管理还需要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首先我们可以改革我们现在的规章制度,完善现在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让教师和学生在制度的规范下更好的发展和成长。对于任何一个集体来说,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来进行制约,对于班集体和教师群体也是一样。对于班集体来说,只有其认真的践行学校制度才能确保我们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快乐成长,健康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规章制度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能够让教师发挥再教学上的主观能动性,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教学。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小学教育的管理质量。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表现欲望也强烈,他们往往希望能够获得学校和老师的认可,有强烈的课堂参与激情,但是却没有一些实践的经验,所以他们常常习惯性的学习生活,没有目的性。学校要找出这种问题的症结所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有目的的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进行指导,发挥教师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加强师生合作,让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难题迎刃而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而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再次我们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这是让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得到改革的关键和重点。在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方面,一方面要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提升自己,学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让教师之间多多取长补短,让其相互借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在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文化能力和专业素质,还需要注意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让教师给学生起带头作用,对教师的培养要全面,才能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全面教学,让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适应现在素质教育的热潮,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 3改革测评方法和课程体系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改革小学教育管理还需要改变现在的测评方式和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因此在管理的时候我们就要对学生能力培养有所侧重,在制定教学规划和评价的时候也要有所侧重。以往都是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对教师进行评定,教师的好坏仅仅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反映,这种有缺陷的教学方式是应该尽早摒弃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导主任就要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价,比如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学生的成绩进行教师的评定,我们还可以设定一些听课的环节,让教师进行互评,看看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真正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听课评价让广大教师能够取长补短,更好的了解自己教学中的局限性,从而能够进行改正和创新。评价的时候还要采用多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评价,不仅可以看学生成绩,还可以看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程度,还可以看其他教师对于这个教师的评价,还可以考核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等,让教师能够全面的认识到自己是教学方面的不足,是实践授课的经验不足,还是专业文化水平有缺陷,从而能够对症下药,更好的改正。其次我们应该改革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下对教育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教学的时候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在奠定文化课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等专业学科,忽视了学生体育的发展。要让学生全面学习,全面发展,平衡每个学科在课堂授课中的地位,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全面进步。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改革之路势在必行,小学生教学管理改革迫在眉睫,要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注重规范的制定,注重测评方法和课程体系的建立,让小学教学管理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让小学教学管理推动素质教育的进行。 作者:南顺女 单位:吉林省汪清县东光学校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新视野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以及养成正确学习习惯的基础环节,是决定着教育事业在新时期改革背景下取得成败的关键阶段。所以,探讨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操作环节。需要总结前人优秀的管理理念,结合现代人文教育的教学特征,有选择性的吸收前人优秀的管理智慧,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灵活的运用不同的管理理念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新时期教学改革;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探讨分析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教育事业的初级阶段,为学生以后进入高等院校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由于学生的年纪偏小,在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积极配合老师的课程教学上都具有不可控性,这也给老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障碍。本文主要立足于常年的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研究 教育管理的实质内涵是教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系统的共同综合,是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进行统筹,管理的重要指导。教学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运行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指对教学工作的行政管理部分,而广义的教学管理则是行政管理与教学质量管理的双向结合。在工作的科学量化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主张通过严密有效的组织机构,严谨的规章制度以及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工作的量化能够为教学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与实证资料。是保证教学管理工作严谨性的重要标准。坚持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儒家思想的“仁”就是人文理念的典型代表,讲求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主张以人文主义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于价值内核的一致性。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针对学生的管理活动,其学生工作的执行都建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人文主义思想不谋而合。人文主义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体现在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在衡量老师的教学水准时,不能固化的套用原有的评价标准,而应该结合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与老师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比重的评价侧重,一方面既能够激发老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在老师的带动鼓舞下调动学习热情。 二、人文主义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人文主义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学校是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要教学组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丰富而多元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人员不能生搬硬套管理的规章制度,采用机械化的标准评判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需要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变的,具有人性化的评判标准对师生的相关表现给予中肯的评价,避免消极,负面的情绪在师生群体中的蔓延。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要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而不要被眼前的利益与好处所蒙蔽,从整体的角度更加客观的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2.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灵活运用。在单一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管理工作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有限而狭隘的,管理人员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人文主义管理理念与科学主义的双向结合。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人文主义的运用不是孤立存在的,单方面的管理理念会导致管理措施与操作流程的单一化,进而制约管理效果的预期实现。需要结合科学主义的价值理念以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化。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依据常年的管理实践经验,将日常的管理工作分为不同的层次以实现不同的管理目标,分别是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以及人文主义。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三者之间都存在内在的联系与差异性,经验主义与科学主义是运用人文主义管理方法的基础环节与前提条件,而人文主义则是科学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总结与提升,三者之间彼此促进,在具体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灵活的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实现需要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该避免管理流程的模式化,需要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采用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遵循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教学管理理念,采用人文主义的管理理念以保证管理过程的人性化,依据教学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另一方面营造正面积极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科学主义的管理理念则增强了管理工作的标准规范性。保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操作流程都有章可循,在既定的规章制度下增强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度,推动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在实际的教学管理环节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特征,但是需要管理人员的灵活运用。将科学注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管理理念灵活的应用到管理操作的每个环节,有针对性的阶段管理过程所遇见的问题,在最大的限度内通过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朴爽 单位:四平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育管理论文: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在现代教育管理当中,小学教育管理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整个教学管理基础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对人生具备重要的启蒙影响。小学教育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以人为本,为此,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以及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策略 小学教育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不仅仅是教育管理体系的起点,还是开展与改革教育管理事项的关键内容。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对小学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进行了简要地探讨。 1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 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应用于教育管理当中,重点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差异,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用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教育制度加以辅助。总之,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思想,重点是处理被管理者与管理者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管理的本质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鉴于此,现代教育管理的中心事项就是以人为本。以教育管理者作为视角而言,就是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清楚所有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中涵盖学生的行为模式差异、思想模式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个体差异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适宜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策略 2.1有效地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健全民主管理 在小学教育管理当中,应当有效地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开展民主化的管理。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影响之下,教师是管理的一大主体,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教育管理的“被管理者”角色。为此,建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就是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管理活动当中去。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引导,小学教师应当遵循由学生中来至学生中去的原则,在决策学校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前,都应当普遍地征求教师的建议或者是意见。应当结合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实施决策管理,防止个人独断专行的学校管理现象出现。小学管理工作者应当体现教职员工代表大会的功能,教职员工代表大会有效地体现了学校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点是借助民主选举的形式实施决策,从而行使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利。因为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可以真正地维护教师的权利,体现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像是晋升的问题和待遇薪酬的问题等。针对这一系列牵涉到教职员工自身利益的问题,应当积极地听取教职员工代表大会的建议或者是意见,确定具体的议题,然后再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提交以及通过。针对贯彻实施通过之后的提案来讲,应当坚决不允许出现形式主义的作风。总而言之,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施,就是持续地健全小学教育管理制度与民主管理模式,以使如此的管理模式切实惠及广大的教师和学生。 2.2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首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人之本性。因此在小学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即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存在的缺陷,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与进步。其次,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针对小学生来讲,其身心发展具备相应的规律,揠苗助长是非常不利的。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自由地发展,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教学进度与确定讲解知识,以及实时地进行调整,实现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要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管理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讲解知识,而是需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3积极地创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气氛和环境 首先,应当创设以人为本的学校人文环境,实施以人为本的环境保障是建设校园文化。形成的学校文化可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当坚持的校园准则,为此,应当树立良好的校风,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教师与学生实施人性化地管理。其次,创设以人为本的课堂与教学环境,学校工作的关键方面是管理与教育工作,而学校的管理能力关乎学校教学质量,因而是学校发展与生存的保障。最后,追求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思想的中心环节是注重人性化,尤其是在小学教育管理当中,因为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想比较幼稚,缺少稳定的因素,因此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对学生实施人性化地管理,有利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 2.4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应当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是安全事项。安全事项是所有工作的立足点,只有确保学生的安全,才可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才可以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才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小学生恰恰处在关键的身心发展阶段,学生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比较幼稚,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为此,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显得非常关键。鉴于此,应当以家庭走访、拉家常、谈心等方式,对学生的所爱、所想进行了解,明确学生关注的问题,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当然,也能够建设心理咨询室,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等,倘若具备条件,需要尽量地做好,然而尤为重要的是,走进学生中间,实时地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机,从而实时地搞好教育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管理当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具备重大的实际价值与作用,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作为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来讲,务必在渗透以人为本思想的过程中由多个方面加以完善,更加有效地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提高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质量。 作者:李永涛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南庄学区
建筑概预算论文: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概预算分析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快速发展,机电安装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机电系统是否能够顺利地运行会极大地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而其本身的特点和成本支出是影响机电安装工程的两个重要方面。文章将通过探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内容及施工特点,从而进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概预算分析。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特点;概预算分析 近些年来建筑工程施工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领下,涉及到了更多的机电安装操作问题,其内容较之以往越发复杂和困难。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机电安装工程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就必须要不断地改进才能发挥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而这必然就离不开要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特点有所了解并进行概预算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探讨,进而为促进机电安装工程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1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内容及施工特点 1.1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内容 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建筑工程施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电安装工程的内容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和繁杂。一般来说,在建筑施工项目中进行机电安装操作的过程往往会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安装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这是比较基本的;安装暖通系统也就主要包括对空调以及一些通风设备进行安装;安装与给排水系统有关的机电设备,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尤其是要注意合理地安装消防系统。从这些机电安装所包含的内容中便可看出其复杂性和安装任务的艰巨性,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就必须谨慎小心,不能忽略任何可能存在风险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机电安装的过程中就要牢牢掌握其施工特点,以便促进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2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特点 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随着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进步,既具有一般工程的共同特性,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了解并把握好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总的来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施工中所应用到的相关技术更加先进 在当今社会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电气设备几乎已经进入了一个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而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采用以往的技术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此,技术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相关电气设备的进步而不断改进的,在进行机电安装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水平会越来越高。 1.2.2 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方面的配合 建筑中机电安装的操作不是单独就能完成的,往往还会涉及到其他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多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机电安装。但是这样的情况就使得管理难度增加,如果某个方面协调不好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就会导致整个建筑施工存在缺陷。 1.2.3 施工人员成分复杂,在施工技术水平方面也难以统一 因为建筑的机电安装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项目,参与施工的队伍也就相对较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不同施工队伍的施工标准及技术方面就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进而影响施工进展。所以,要使得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就必须对施工人员统一标准,并且加强监督和管理。 1.2.4 对于进行机电安装的全过程必须要加强跟踪管理 这一跟踪管理要求从最开始进行的采购到调试结束后的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把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极有可能导致投入成本加大。因此,要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跟踪管理,否则就会使得施工成本出现偏差。 1.2.5 基于工期方面的压力,对施工的方式也有所要求 在一个建筑项目中进行机电安装往往是在完成了主体建筑以后开始的,这就使机电安装工程承受了一定的施工压力,而在施工方式上采用并行施工比较好。而且为了保障顺利的施工,还必须管理并合理利用所有的物资及人力资源,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尽力在概预算设置的目标范围内完成工程施工。 2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概预算分析 2.1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概预算所包含的内容 对建筑中机电安装工程的概预算进行分析,首先就要了解概预算所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概预算,并保证概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一般来讲,机电安装工程的概预算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设计预算。在机电安装工程设计中的预算大体上讲与一般的设计预算还是比较类同的,主要是在设计阶段通过相关的方案及图纸等的使用来对成本定额做一个预算。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各个项目比如材料和员工支出以及工程量都考虑进来并进行综合,从而通过经济方面的预测来达成一个符合情况的费用定额,而这个费用定额会被作为一个目标来引导施工按预算进行。 其次,要对已经做好的设计预算进行修正。这是对设计预算进行改正和补救的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设计预算,使其更加贴合工程施工的实际。进行这个步骤是因为往往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相关技术的设计会与预先的设想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在设计上有必要进行适当修改,而这也会带动预算成本发生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最后的设计预算是与实际施工相符合的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就能将预算做到更加合理也使施工技术有所保障。 然后,施工图预算。施工图概预算通常是在具体工程施工之前进行的,是对每一项已经确定了标准的费用支出进行更加仔细的预算,这些费用支出通常包括技术措施、材料预算、确认好的设计图纸以及工程计量标准等,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产生一个更加细化的预算目标,而这个目标一般都具体到了详细的施工过程。 最后,施工的概预算。这一预算的实质就在于预先估计尽可能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并且由此形成一定的预算。简单说来就是要对施工的成本进行控制,表现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是在施工图方面进行一定的预算控制。相关的施工企业往往会依据施工中的定额和图纸这两个要素并与施工组织相互配合,对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计算并对预期费用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费用预期。 2.2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概预算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概预算中还需要对一些重点的问题进行把握,这样才能确保预算具有合理性,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进而促进机电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注意和把握。 2.2.1 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并掌控 在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中,如果对现场情况都不够了解就难以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而一个良好的预算必然是在对现场情况进行了清楚的了解以后形成的,也就是说要全面地掌控整个工程项目才能真正使预算符合工程实际。通常地,进行机电安装的整个施工过程涉及到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也比较繁杂,如果不对其进行详细了解就容易出现纰漏,所以要在充分掌控了施工现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对具体的费用支出有所把握,这样才能使施工的预算达到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程度。 2.2.2 要对概预算的定额进行较为灵活的把握 虽然概预算定额是定下来的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所以对这个方面的把握务必要保持一个相对灵活的度,切忌过于死板。概预算的形成都是综合了多个方面考虑的,一般都比较全面。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随机的因素,这些因素无法预测和控制,而且会对概预算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对概预算控制过于严格和死板就会对限制工程施工的退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灵活掌握这个度,并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预算和调整,这样才能满足施工的需求并且方便施工中预算目标的管理。 2.2.3 还要注意对预算的完整性进行提高 所谓完整性的提高就是指在预算过程中要考虑全面,避免遗漏。机电安装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往往还会涉及到其他的多个工程系统,如此庞大复杂的工作如果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遗漏,进而影响预算的结果。这种情况在实际案例中出现了不少,比如在核算人工费用时出现了失误就导致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进展,而且在后期还要重新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核算,无疑又增添了工作负担和经费支出。因此,在进行预算时做到全面准确是十分重要的。 2.2.4 要对收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对预算进 行适当调整 通常情况下,预算工作的完成就从表面上宣告机电安装工程的成本也基本确立下来,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但是实际施工过程并不是那么的理想化,或多或少会受到某些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对反馈信息的利用就显得很重要了。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机电安装工程的预算进行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有利于将预算做到更加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对外在因素造成的一些突发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 3 结 语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务必要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予以高度重视。在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机电安装工程将变得更加复杂,难度会逐渐加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仅要与时俱进,也要抓住其施工的特点并进行合理的概预算分析,进而促进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 建筑概预算论文:对建筑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工程施工建设的概预算是依据工程设计,对施工建设各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施工成本、施工的设施等经济性的预算,是对整个施工工程的成本的预算,概预算对控制工程建设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工程概预算的情况来看,工程施工建设的概预算在工作中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成本计算的精确性上比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精确性,文章对工程施工建设的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管理。 关键词:概预算;企业定额;工程造价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不断的提升,城市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在建筑规模上不断的扩大,整体的工程造价也随之增加,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复杂性的增加,建设涉及到的工程建设成本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多,这给概预算工作就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我国建筑行业当前概预算存在的问题 1.1定额问题 预算定额是概预算编制的重要的依据,定额的正确性和概预算的准确性之间是成正比的。目前很多的概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会采用其他的专业的定额标准,这与实际的项目存在较大误差,造成概预算的不准确。 1.2项目可行性不足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建筑施工的施工方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也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就当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项目的施工的方案和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造成项目后期施工问题不断,影响了工程继续开展。主要是在编制方案存在不足,实际的施工受到了限制。 1.3人为因素对临时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影响很大 临时房屋建筑所需的工程费用是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但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临时房屋费用的计算。并且随着新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管理效率的提升会降低施工的人员,可能在后期的临时房屋搭建过程中就会减少房屋的数量。 1.4市场波动大,竞争激烈 宏观政策的调控使得市场的材料价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工程建设的项目开展时间比较长,那么在工程概预算做的材料成本或者是价格的控制不可能就会对市场的风险做到准确的预算,并且施工建设的队伍有很多,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会导致在招投标中出现各种不良性的竞争,那么造价可能就会超出预算控制。 2.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对策措施 要想解决当前工程概预算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其的管理,提高概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预算的全面性,科学性,根据是施工的方案和图纸计划,全面了解概预算的内容,提高工作的效率。 2.1了解项目工程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的特点 为了能够充分的编制好设计概算,必须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且还需要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施工方法以及措施。比如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大量的砂石料,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所以需要对现场的地面布置情况、砂石料开采条件以及场内交通运输条件和运输方式进行深入的了解。 2.2熟悉设计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正确计算工程量 概预算的工作人员应该现就预算的内容进行熟悉,即对各项说明书、章节定义、定额等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和了解,明确图纸和设计说明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阅读图纸,了解到图纸部位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正确合理的使用定额工时,实现定额计算的精确性。 2.3客观分析价格因素,价差调整要留有余地 概A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反映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平,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按市场价格来确定的,需要进行价差调整,也就是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项目施工建设一般都是历经数年才能完成施工建设,在这段期间内,可能材料或者是施工机械设备的成本价格就会发生大的变动,为使概预算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 2.4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概预算编制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其时间比较紧张,这些就会造成其在计算的过程中重复性计算、漏算、或者是多算等情况,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的编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可以大大的提高其计算的效率,并且还能保证计算的精确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5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其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因此针对其复杂性,相应的提升其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其操作的准确性,加强对其的管理,这样尽可能的提升其工作的效率,保证其概预算的科学性,避免因为一些计算的失误造成的其返工,造成了计算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对施工概预算人员的筛选应该选择那些耐心、细心、负责的人员,重视对员工的专业素质的培训,提高其在工作中的工作的效率,加强对其的考核,提升工作人员的敬业意识。 2.6间接费以及其他费用应根据工程情况自行报价 费率的档次应该根据施工企业额度级别、性质、施9-7-程的类别等进行划分,这样才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企业资质的转化,有利于创建公平、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3.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对项目工程的后期的资金管理和对其的各项项目确定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在开标前应该做好其工程预算,实现对其的资源的优化配置,编制概预算一定要按照其实际的规定和制度进行编制,然后按照正确的定额完成施工,保证定额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实现建设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建筑概预算论文: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查技巧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团队的造价人员,对概预算审查的技巧具备较高的关注程度,提升概预算审查的质量,总结概预算审查工作的具体技巧,是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团队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审查技巧,对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土建施工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 概预算 审查技巧 前言 建筑工程的项目预算审查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团队降低资金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深入的分析建筑项目工程的预算管理经验,并制定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提升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项目各个环节预算审查的技巧分析 (一)建筑工程工程数量方面的预算审查技巧 在预算审查的具体工作中,造价的控制需要加强对预算重点的关注,审查工作必须结合以往错误率较高的方面进行,并且采取多种审查方式对预算实施全方位审查,确保审查工作的质量[1]。要科学的将待审查项目进行分类,并且将各阶段的审查结论进行整合,以保证下一审查阶段的工作正常进行。要根据建筑项目工程的具体工程量进行规则合理性的确定,把握好每次审查的具体范围,以便建筑各项施工环节的造价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梁结构和承重板结构是造价较高的方面,预算审查工作要注重对这类造价较高部件的重视,审查工作范围的确定必须根据洞孔和梁柱结构施工时影响的面积进行计算,不能够将不能进行审查的范围计算在审查环节之中,以便审查工作可以按照建筑项目工程的轴线基础进行各环节的审查,在许多土建工程的预算审查工作当中,重复对工程数量进行计算是较为多见的问题,因此,审查人员要突出重视审查工作细节,避免对某一环节实施重复审查,要明确预算审查工作的主体,根据土建工程的主体预算进行其它项目工程的审查,审查工作必须完全按照设计规划的方案进行,如果土建工程的现场存在外部环境的改变,审查工作的效率必须得到足够的保障,因此,审查工作者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审查流程进行规划。 (二)建筑项目工程预算审查工作分项定额的审查 对于建筑项目工程的预算审查,必须按照工程的整体规模进行分项审查,以便定额审查工作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要对分享定额的不同N类进行划分,并且对每一项定额的具体规格进行统计,保证定额审查的规格同设计方案完全一致[2]。预算定额的审查需要根据定额的具体编号进行分阶段的审查,如果审查项目可以进行换算,必须将正确的换算方法在执行预案中进行说明,以便定额的审查能够拥有健全的理论基础,如果定额审查的主体在项目工程中的数量的情况并不明确,要通过比对分析将定额情况利用其它方式进行表达,要严格按照项目工程的规划施工方案对定额的造价以及预算编制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且按照估价情况对预算编制是否按照规定方案制定进行明确,要根据目前已有的定额材料对项目工程的各项资金成本进行分项审查,并保证预算编制制度符合项目工程的预算审查需要。 (三)建筑项目工程预算审查中材料价格的审查 要将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系数的审查作为重要的审查内容,以便能够按照不同施工区域的具体规定实施预算的审查,审查工作的范围要根据建筑施工土建项目所需原材料的覆盖范围进行明确,并根据材料的使用方式对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实施种类的区分,以便预算审查工作能够实现全覆盖。对材料价格进行预算审查的过程中[3]。审查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价格的数据进行妥善的管理,如果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价格得到了提升,预算审查方案和审查流程就需要根据市场价格的调整进行改变,因此,专业的预算审查人员要严格掌握市场价格规律,以便能够更好的对原材料的预算审查方案进行明确。 二、建筑工程项目土建各项目的预算审查技巧 (一)建筑项目工程墙体预算的审查技巧 首先,需要使预算审查工作开始之前对项目工程的墙体预算进行类别的区分,建筑外部的墙体和建筑框架支撑结构的墙体都需要采用不同方式的预算审查技巧,要注重建筑项目工程的墙体基础和墙体主体部分的分界线,要根据分界线的具体设置情况对墙体的预算审查方案进行明确,如果墙体能够承受建筑整体的重量,并且结构主体位于建筑项目的框架部位,要对承重性较好的柱体部位进行去除,在进行建筑墙体的预算审查过程中,要注意将建筑的门窗结构所占据的面积进行去除,以便预算审查工作的范围能够更加科学的得到控制,如果门窗结构属于相连状态或不规则状态,要注重预算审查过程中墙体的厚度,将厚度审查作为提升预算审查准确度的重要依据,以便墙体的预算审查可以包含完整的施工预算情况,提升审查准确性。 (二)建筑项目工程屋面的预算审查技巧 在我国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科学的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查,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具备足够的合理性,要根据建筑项目工程的屋面具体施工情况进行预算审查方案的制定,以便预算审查工作能够按照科学的规范进行执行,如果在执行预算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定额情况和建筑项目工程的屋面施工情况不符,要对审查方案进行调整,按照建筑项目屋面的具体面积,对预算审查的细节进行调整,以便审查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结束语 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管理的质量,而预算审查工作的进行对推动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的分析建筑项目工程的预算管理经验,并制定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提升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概预算论文: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存在问题及控制措施探讨 (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摘 要: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而且,建筑工程概预算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的控制等。基于此,为更好地做好该项工作,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概预算;问题;控制措施 引言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它是建设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 1.建筑工程造价超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设计漏项和变更 现阶段,许多建设单位为了缩短投资的回收期,其要求的勘察设计周期过短,使得设计工作的深度不够导致设计漏项。有的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敷衍了事,以及设计水平不高,审查制度不严等使设计漏项,结果在实施过程中不得不补列建设内容,因此增加了投资。其次不按国家标准设计,或对某项具体设计方案缺乏比较导致设计变更增加了概预算投资。 1.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提高 目前我国的定额一般要使用5-10年左右的时间,全国各省市自治^建筑单位编制的概算定额一般还是沿用各省市自治区自己的定额版本和各省市自治区对建筑工程增订的部分补充定额(安装工程执行国家行业部门定额),其概算就是套用定额以后陆续发生的定额差、价格差、价外差、无价材料等相应子目计算出的综合系数进行编制。由于综合系数不断调整,人工工资不断增加,这样概预算就要相应不断调整。 1.3高估冒算 高估冒算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建设单位方面。由于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建设费用是国家、的集体的,许多负责建设的单位不但对控制建设费用缺乏责任感,而且也乘机从中取利或挥霍浪费。其次是施工单位方面。建筑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且招投标机制还不健全,相当一些单位采取一些不合法手段来夺得施工权,施工企业的各种名目繁多档次越来越高的应酬,同行间搞不正当投标,联手抬高投标价造成了高估冒算。 1.4概预算审计不严格 建设项目概预算是办理拨款和结算,控制投资支出的主要依据。如概预算投资偏高,就是增加了投资支出和工程造价,浪费了建设资金。概预算审计有利于促进加强经济核算,降低工程成本,其准确程度如何,对工程成本有很大影响,概预算审计还有利于正确制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控制基本建设规模。 2.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 2.1要规范设计 设计是龙头,牢牢把握设计这一“先行关”是控制概预算最重要的一环。 (1)深化设计深度,优化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充分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工艺设备选型、建筑空间和平面、建筑材料和性能,努力深化设计工作深度,优化设计方案。(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在保证质量、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作概预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同时,各专业要按分配的投资额来控制设计。(3)设计人员必须提高素质、熟悉本专业的概算、预算和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树立强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精心设计,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一旦突破相应的概算,则必须返工,返工费由设计单位自负,严重的,还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2建设单位的工作也直接决定项目建设的费用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 为控制概预算,建设单位需要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在工程开工前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克服在招标投标中各种不正当行为,发现问题,必须严肃查处。(2)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经优化的网络图,认真做好施工队伍组织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对施工方案要从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分析对比,从中选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3)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设计变更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需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预算,必须报经原审批部门审查同意,进行概预算调整。(4)完备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隐蔽工程是随施工过程的进展而发生,且占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工程结算时较难掌握。如缺乏完备的现场签证手续,势必增加工程结算的难度。因此,一定要制定完备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制度,认真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每一项隐蔽工程签证,要以有效签证后的隐蔽工程量来作为编制结算的依据。(5)认真贯彻执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对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进行监理,是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办事,并对建设工程实行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控制的有效方式。要认真选择监理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理制度。特别是负责投资控制的监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责任心,现场监理人员要做到“旁站监理,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对工程监理中的失职行为要严肃查处。(6)严把工程结算关。工程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但目前,施工单位在提交的工程结算中存在着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和高估冒算的现象。据调查,目前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通过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或有经验的建设单位审核,一般都能核减10%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实事求是,严格按规定进行结算。 2.3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受影响有一些是建设单位造成的 其原因有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缺乏经验,管理不严和不负责任,也有个别领导和管理人员本位主义,追求排场,乃至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因此,有以下几方面建议:(1)认真执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要按法人责任制的要求,选择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人负责和管理项目的建设工作。要落实该制度中各项管理制度的责、权、利的规定,理顺各方面的关系。要制定奖惩制度,使之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其中对保证实现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概预算控制目标的要特别予以表彰或适当奖励。(2)严格合同管理。在执行施工承包合同中,建设单位必须牢牢把握工程款支付关。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结算工程款清单,要有强有力的预决算管理人员进行逐项审查,并在分项考核的基础上实行总量控制,严防超前结算和超概预算的情况发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规范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在投资建设领域中的行政行为,为建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依法行政,照章办事,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还要积极推行政府组织采购制度,这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措施。 3.结语 总之,造价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找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并抓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建筑概预算论文: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 摘要:在经济工作中,预算和造r工作都是重要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政策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同时投资金额也不断增多,这给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由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复杂性,遇到的市场和人为因素风险非常之大,所以很容易在实际建设中支出超过预算。只有做好概预算编制,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才能够管理好工程造价。本文主要探讨了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关键词:概预算编制;建筑工程;工程造价 概预算编制作为一项综合指标,它真实地反映出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步经济效益及其投资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概预算编制是一项重要环节,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工程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的关键。当今时代,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工程建设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数额也在不断增加,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才能够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以减少投资风险,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意义和作用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它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工程概预算的前提是建设项目,因为整个工程概预算工作都是围绕着建设项目进行分层次地造价,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项目的计划价格体系,主要是由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项目总概算及单位工程造价等构成的。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都贯穿其中,并且有着极为巨大的耗资。因此,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程序、制度及法规,以各个概预算发生的阶段为起始点,充分结合管理和编制,对各个阶段进行全面控制和有效管理。通过概预算编制,不但可以有效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还能够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施。在完成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后,对概预算进行编制设计,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 二、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要点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众多,而在材料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往往不可能对所有项目都逐一详细计算,所以通常情况下,都只是将一些价格昂贵、使用量大及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材料纳入进来。在编制建设材料概预算之时,应先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保证价格预算符合实际情况;其次要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域的环境因素和交通情况等合理选择物资比例、运输方式及价格等等。对于一些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材料,如砂石料等,在对其单价进行编制前要先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包括地质勘探资料、设计资料、实验资料等,并全面掌握其生产条件、流程、运输方式等,这样才能够确保概预算准确。再者,不同的设计在概预算时所选用的定额也不同,若各阶段的定额不全,应在概预算编制时重点关注定额的过渡系数。另外还要认真阅读对定额的说明,从而熟悉各定额的适用范围、工作内容等。计算工程量也是概预算编制的一项基础,必须要确保其准确性,才能够保证概预算的准确性。计算时要先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了解其编制,然后运用正确的规则进行计算;一般可以采用统筹法计算来计算,并注意统筹程序、合理安排。最后,在概预算编制时还要套用正确的费率,结合现实情况选择对应的定额费率。 三、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有效措施 1.提高编制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一项既复杂又细致的工作,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政策性,因此对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只有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过关了,才能够保证概预算编制质量。尤其是自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制度以来,更加增加了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难度,因此也对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编制人员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理念,以满足概预算编制工作需求;其次还要不断提高工作责任感,以一个端正的态度对待概预算编制工作,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企业则应当给编制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 2.加强设计工作管理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建设投资影响最大的一项因素当属设计图纸。同时,工程的设计图纸也是概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托。因此,在进行概预算编制之时,编制人员必须要对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仔细阅读和反复推敲,熟悉掌握其中对各个定额册的说明及所包含的工作内容。项目设计也应当要将技术和经济进行有机结合,推行限额设计,加强设计管理,严格控制初步设计阶段,做到一丝不苟。 3.充分利用计算机工具 在传统的概预算编制工作中,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工作,但是人工操作难免会有发生疏漏的地方,而概预算编制对计算精准度的要求又很高,一旦发生了漏算、多算、重复计算等问题,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工程造价及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在新时代下,概预算编制工作应积极利用计算机工具,以减轻人工劳动力,减少疏漏,提高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概预算编制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只有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及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所以必须要不断提高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施严格的管理,以满足编制工作的需要。 建筑概预算论文:试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概预算在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不但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工期进行把控,而且还可以对建筑的投资额度进行分析和控制,通过工程概预算编制能够对工程造价产生积极方面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提高工程的效益。所以,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解决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 概预算 工程造价 解决措施 施工预算是指根据不同阶段的设计文件、国家有关规定、有关指标等收费标准而进行实施项目建设的过程。通过上述指标,对建筑工程提起进性预算,这当中既包括新建项目,又包括扩建项目,通过该种方式,对整个投资额度有个了解,便于确定下来。建筑工程概预算会随着建设的不同时期而有不同的表现,建筑概预算对建筑工程而言意义重大,是对其进行决策、预算、重新分配的一个过程,能够充分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使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达到最大化,不仅如此,而且对工程的决策者和设计者可以提供决策依据。 一.工程概预算和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首先,建筑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造价的基础,其次,两者在概念上具有一定的相似处,工程概预算主要作用就是为项目提供依据。建筑工程预算包括项目总概算、工程施工图预算、单项工程造价等,这些是由建设项目而依次制定的,因为建筑工程项目耗资大,所以在整个完成的过程中需要按规定和程序进行。 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项目,建筑工程概算可以使投资者以最少的资金获取最大的收益,有研究指出,设计费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占比非常小,但是作用却很大,直接能够左右建筑工程造价,所以,在选择设计方案的时候适用单位限额设计。同时,要重视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和建议书,以确保工程开展顺利。 二.建筑工程预算遇到问题 1.预算方法不合理。建筑行业随着经济的进步,其发展也一日千里,新技术和材料的出现也属正常,因此在预算进行编制的时候要换算编制工程。我国目前用的工程预算方式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尤其是在定额单价上,其大多是以之前的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价为基础,这会使得新的定额失去意义。既然作为预算,就是对工程的进行预测,但是实际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受到市场、政策等影响,也会产生额外费用。 2.编制人员问题。工程预算归根结底要靠编制人员进行落实,所以这就对其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有一定的能力,又要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充分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编制人员在对待工作的时候要做到严谨、认真,要持续给自己“充电”,掌握相关知识,要能适应工作需求。首先,编制人员除了业务能力要强以外,还应当有较高的素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虽然大多数的编制人员拥有足够的相关知识,但这都不是突出问题,而最关键的是经验缺乏,这就令编制的预算不合格。其次,编制人员对预算编制的内容太宽泛,不够细化,也有多算和漏算的情况出现。再次,企业对编制人员工作的不重视,在对项目进行审查的时候有漏项的情况出现,令预算成本和工程造价两者相差很大。 3.人工和材料价格问题。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工和材料成本上涨较大,这对工程造价也是一个不小的影响,毕竟建筑工程是一项耗时、耗力、耗材的项目,尤其对人工和材料价格要求很高,如果由于水涨船高的缘故,会拖累到工程项目。虽说在前期的时候,工程概预算就市场各种情况记性了预测,包括人工和材料等,但是市场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预算不一定跟市场反应出来的情况相吻合,所以,要留出调整的空间。市场材料、供求关系等,都是一个动态信息,要想对其把控,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建设施工队伍比较多,在招标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正当竞争的情况,这对工程造价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工作人员对此要进行严格控制,争取对人工和材料的价格进行合理的管理。 三.建筑工程预算问题解决措施 1.定额方法要选择正确。所谓工程建设定额,指的是产品生产所用资源要和标准相符,不得超过规定。从宏观上说,企业的建设定额要符合企业的生产力水平,要做到实事求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都进行熟练的掌握,这对理解定额意义很有帮助。编制人员编制预算时应当使用定额编著,规定流程的定额。 2.夯实编制人员的专业技能。建筑工程造价的质量好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概预算工作人员的编制水平。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工程造价也有了很大提升,从这方面来看,这对工程造价产生的是负面影响,这也就从客观上要求编制人员要有专业的技能,把预算编制做的更加准确。工程预算工作相对来说比较专业,不是随便就可以胜任,这就对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增加编制人员的知识和阅历以及经验。第二,对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要进行宣讲,而且要经常叮嘱编制人员增强自己的责任心,使其明白编制工作对建筑工程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3.掌握市场信息。编制人员不仅仅要做好编制预算工作,还要对市场动态信息进行适时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使预算趋于准确。因为市场上的动态信息很多,编制人员要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最好的方案。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建筑工程质量极易受材料、设备、人员投入多少的影响,它们之间成正比关系。但是,市场信息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材料供应价格高了,人工费用高了,都会使工程造价提高。 4.控制好设计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问题较多,而且在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也比较欠缺,这就很容易造成在设计阶段也出现措施,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因此,设计工作者应该在设计之初,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掌控,分析建筑工程周边的地质情况等,然后对资料进行研究,确定实施方案,保障施工质量。 四.总结 总之,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不容置疑,既需要编制人员夯实自身技能,又需要对市场动态情况进行掌握和分析,选择正确的定额方法,对设计阶段要严格把控,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建筑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得概预算编制符合要求,实现其应有功能,充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令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建筑概预算论文:做好工程概预算工作,促进建筑工程实施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概预算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首要因素,是工程的成本、质量以及进度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在建筑工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工程概预算工作,促进建筑工程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概预算;途径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概预算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有限资金利用率的基础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建筑工程概预算概述 1.1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概念 所谓的建筑工程概预算主要就是指在建设的过程中,在不一样的建筑阶段的文件内容以及相应的指标、定额和取费标准,从而预先确定或者是计算建筑工程的全部费用的相应技术性经济文件。可以说,工程的概预算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费用计算出来的结果的一种总称。这样就会使得在不同的阶段,在内容或者是名称上就会有不同,在初步设计的时候叫做概算,在施工图设计的时候叫做预算,在竣工的时候就叫做结算。尽管都是一种计算,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其相应的计算对象以及计算的方式也就会有不一样,对于工程预算来说,主要就是包含着预算和概算两项内容,可以说是预算和概算的结合。 1.2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构成 对于建筑项目来说,其中费用主要是包含着安装工程的费用、器具购买的费用、建筑工程的费用、购置设备的费用以及工具使用的费用。对于安装工程的费用来说,主要就是包含着税金、工程费以及计划利润费等多个方面,对于设备购置费来说,主要就是指项目的生产需要得以保证而对各种设备进行购置的时候所花费的费用,包含着修理费用以及运杂费用和设备的原价费用等。 对于工程建筑预算造价来说,其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就是单位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分部工程。建设项目也是基本建设项目,主要就是指在施工的现场按照相应的规定和设计所形成的建筑工程,要具有一定的独立建筑的能力,可以在不同的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同时也能够在独立的施工现场上进行施工,其核算是统一的核算。所谓的单位工程主要就是指有一定的独立施工的条件,同时还能够形成有着一定独立使用工程的构筑物或者是建筑物,主要是指能够进行独立的设计,同时还能独立发挥相应的功能或者效益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话就能够将其分为安装工程、建筑工程或者是工器具购置等等。是单项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站在施工的角度来看的话,所谓的单位工程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系统,有着自己的目标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案,能够按照相应的期限完成使用以及交付。所谓的分部工程主要就是按照工程的部件、结构上的形式以及使用的材料以及性质等,所划分的相应的工程项目。 1.3 工程造价和概预算之间的关系 对于工程概预算来说,主要就是工程在不同的阶段所体现出的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研究以及计算公测后能够价格的文件,也是对当前的工程投资做出相应的分配、决策以及管理和控制的主要的依据。当前的建筑工程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上的良好效益,往往就需要对概预算的编制质量做出相应的提升,控制好风险性的投资,对工程投资估算做出完善和改进,从而真正实现有效地指导工作以及控制工作。 2 如何提高建设工程概预算质量的途径 2.1 熟悉设计图纸资料,核对主要工程量 设计图纸是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所谓计算工程量,就是指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计算实物的工程数量,而所计算的工程量是编制工程概预算的基础数据资料,所以,对设计图纸资料全面情况的熟悉了解,是准、快、全地编制工程概预算的前提条件。因为设计图纸资料除表示了各种不同的构造、大小尺寸外,作为概预算的基础资料的各种工程量,基本上都反映在图表上,而有些又是隐含在图纸内,凡难以在图纸上表示的项目内容,往往多在文字说明内加以规定。 2.2 材料价格的取定 建设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编制中的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三项,是工程概预算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按实物法来计算的。故除取决于概预算编制定额所规其概预算的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按实物法来计算的。故除取决于概预算编制定额所规定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标准外,还要取决于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预算价格。因为定额规定的只是实物量指标,而在摘取分项工程量以后所计算的实物量指标还要与其相应的预算价格进行计算,然后才能确定建筑安装工程的直接费。由此可知,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概预算价格的大小。因此,科学而合理地计算确定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预算价格因素,方能如实反映建设工程的概预算价格。 2.3 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所谓施工方案,就是批发按照科学和经济合理的原则,正确地确定兴建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并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结合建设条件,对标段划分分段施工,施工期限作出合乎实际的安排。根据建设实践经验,它是指导建设项目实施必不可少的技术经济文件,也是编制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之一。所以,交通部颁发的《建设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特设立了专篇,规定编制施工方案时,应列出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并按年和季度标示出各项工程的起止,浮动和衔接的时间。这些都是编制设计概算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它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建设工程的成本,应在编制设计概算之前提出,以利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设工程概算定额》是按照合理的施工组织和一般正常的施工条件编制的,定额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程质量是根据国家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为依据的。 2.4 合理选用定额并作好补充定额工作 有了完整、准确的工程和经济优选的施工方案设计,就为编制概预算奠定了基础;合理地选用定额则是为工程定价的过程,因而它是概预算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使用定额以前首先应读懂定额。概预算定额有总说明、章节说明,对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一些特殊规定都有详细描述。各项定额中的工程内容也应在选用定额前弄清楚。概算定额和预算定额的作用不同,在使用中应首先弄清定额项目所综合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以避免因单位不同造成重大错误。 2.5 造价分析 造价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本身各部位相互之间造价关系是否合理;二是与其他相同或相类似结构工程的造价相比是否合理。具体做法是:将完成的概预算结果,按结构部位计算出各自的经济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相对应的工程条件和工程量是否符合;把这些指标与其他项目同类结构的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这种关系是否合理。若有不正常突变,要及时查找原因,属于工程量的题,要向设计人员反馈信息,核对工程量;属于工程量以外内容的,要查对材料价格、选用定额等方面是否错误;根据查对结果及时修正概预算。反复分析对比,直至满意为止。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十分严肃而细致的工作。只有科学地制定计价依据和规范以及严格地执行概预算制度,就能够合理地组织施工,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建筑概预算论文: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探讨 [摘 要]工程概预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建设及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对合理安排资金,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率有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和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概预算;现状;措施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是一项具有很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工作,且建设工程概预算工作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当中。因此,怎样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是摆在所有施工单位及其工程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1 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意义 建筑工程概预算主要就是通过对各类的价格文件进行编制,然后用编制好的这些文件预先测算和确定拟建工程的相关造价,这样的过程称之为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工程概预算按照不同的依据,可以划分为很多种,其中,以编制目的来划分的可以分为大致三类,即: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以及施工预算。这三类中设计概算则算是设计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估算控制下,在相关设计单位的初步设计下,概算整个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设备以及材料而编制的有关费用的文件。施工图预算也被称为设计预算,它是在相关设计单位或者中介机构在建筑工程施工图确认之后,根据所制定的施工图,自行对建筑工程的费用、材料以及设备等进行预算,并对之价格进行编制和确定。施工图预算的费用应该控制在设计概算所确定出来的造价范围内。施工预算主要指的是指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时,建筑企业会按照建筑施工消耗、建筑施工设计方案等相关材料,预算并确定的一份经济文件。 2 工程概预算中的现状 2.1 概预算不全面 在投资预算的很多项目中都存在太粗糙,不细致,多算、少算、漏算等情况,且项目中好多部分涉及的计算的内容和数据也缺乏完整性,尤其是如果最重要的关键数据不精确,不固定,那么许多设备和建筑材料的价格会由于市场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动,许多临时价格给后期补充预算的确定性和完整性带来诸多困难。此外,不完整的预算书或没有预算书,甚至没有施工图纸及其他费用预算,往往导致实际的投资和费用超出预算,给施工带来变数,增加项目的建设成本,降低了经济收益 2.2 工程概预算中的管理问题 在工程预算管理中缺乏连续性,因为工程预算中包括施工预算与完工决算等环节,不同的步骤由不同的部门进行检查和管理,因为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之间联系较少,所以对预算的管理缺乏连续性,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较难,经常出现三超等现象。 因为管理是不连续的,所以会在编制工程概预算中导致混乱的现象出现,按照规定编制工程预算的工作是由设计部门编制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其他部门也可以来编制,而且,除其他部门可以参加编制外,个人也可以参加编制,因此使得设计部门无法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在施工过程中配置的工程监理人员经常出现管理,监督不到位,未能履行其责任的情况,此外,一些监管者的玩忽职守,使得监管的职位也名存实亡,错误评估预算,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超出经过编制的预算,造成建设资金不足。 管理的混乱,使得国家相关部门无法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无法优化资源的配置。 2.3 招投标工作不规范 每个工程项目都需要经过招投标,招投标的工作应当向公众公开进行,但现在许多施工单位和工程招投标是不对外公开招标的,许多单位和项目的工程招投标,发包工作缺乏标准化。此外,一些公司只对主体工程部分进行招标投标,一些配套的附属工程也本应进行招投标,但却是跳过招投标直接发包的。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所以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考虑工程的整体利益,而是把工程分拆成多个,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进行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对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无法协调安排,造成施工中的浪费。中间环节被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所人为增加了,工程造价被人为抬高了,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2.4 建设工期延长 工期控制是建设期投资、质量、工期三大控制目标之一。不能按原定的合理工期完成建设任务,不但项目不能按时投产、及时发挥效益,而且造成建设费用、贷款利息增加,从而使概算突破。 3 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的措施 3.1 了解项目工程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的特点 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考虑可能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是编制好设计概预算的必要环节。如水电工程中的砂石料需求量较大,其价格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故需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场地布置情况、砂石料开采条件以及场内交通运输条件和运输方式。根据现场布局确定材料构件及设备存放点,据此计算是否需二次搬运及运距等。 3.2 熟悉设计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正确计算工程量 概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定额所含工作内容,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阅读图纸应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开始,要清楚工程的性质、类型、规模,依次阅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材料做法,了解各类图纸所示部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工程量计算。正确合理地套用定额,力争做到定额项目和实际相符,不重复计算、不漏算。 3.3 客观分析价格因素,价差调整要留有余地 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反映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平,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按市场价格来确定的,需要进行价差调整,也就是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往往是历经数年。其间设备材料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动,为使概预算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首先预测出未来设备材料价格的演变情况,然后预测出与之相关的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价差,适时地调整价差,使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在动态中进行。 3.4 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概预算编制 因为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急,难免会出现多算、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这就使得计算机软件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大大减轻了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概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3.5 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而编制人员又是影响编制结果正确率的唯一一个主观因素,因此,加强对编制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概预算一旦出现失误则会造成全部编制工作重新返工,使得工程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过度浪费,影响到了正常的施工作业安排。因而,工程概预算工作要求相关人员一定要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施工单位在注重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也要加强人员素质的考核培养,概预算编制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掌握各项工程相关的法律政策。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概预算在整个的建筑过程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工程建设中的概预算问题,利用科学合理的概预算来确定工程造价,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从而促进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建筑概预算论文:概预算编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探微 【摘 要】概预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良好的概预算编制,能够将建筑工程中的实际投资和获益充分展现出来。而概预算编制质量,直接影响着投资节约、投资效益等各方面,对工程造价管理有着密切联系,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注重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质量,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其建设成本。 【关键词】概预算编制;质量;建筑工程造价;影响 1.概预算编制与建筑工程造价的关联性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实质上就是结合工程建设设计资料,基于国家规定标准,对工程项目所有的投资额进行提前计算,从而形成相关文件的过程。这一工作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资源配置等,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其与工程造价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以说,概预算编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是围绕整体建筑工程价格形成的计划价格体系。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必须实现概预算编制与管理的充分结合,才能够确保建筑企业利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好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这也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注重概预算编制质量,确保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2.1概预算编制材料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中,需要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预算编制。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工程量大等特点,所应用材料涉及范围较广、类型众多,全部进行概预算编制存在较大难度,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选择一些用量较大的材料和一些价格昂贵的材料作为编制对象,例如装饰材料、混凝土等。并要求工作人员在预算前,对材料信息进行充分收集,科学配置材料运输、存储条件,从而确保概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由于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较大,因而,概预算编制中的材料预算,也会不可避免的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概预算编制材料预算虽然与编制时期的市场情况相符,但是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这就使预算结果逐u丧失了原本的参考价值,产生滞后性特点。这种滞后性,也会导致实际材料价格与材料预算价格不相符,存在较为显著的误差,大大增加建筑工程造价。尤其是一些工期较长的建筑工程,存在滞后性的概预算编制材料预算,在工程后期已经完全无法发挥作用,预定的材料价格失去了参考价格,工程造价也愈发难以控制。 2.2概预算编制工程量计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量计算是概预算编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概预算编制质量。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注重工程量计算,充分了工程要求和预算规则,结合设计图纸进行计算,避免出现实际工程量与设计不相符的情况,从而造成实际工程量增加,使建筑企业产生额外的支出,增加工程造价。同时,在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量存在一定的变化性,而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时常会将混凝土等材料用量计量单位混淆,导致实际施工中,出现材料用量不准确等情况,引发财务风险,对预决算结果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范围。 2.3概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概预算编制工作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予以完成,而这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也对概预算编制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当前国内很多概预算编制人员专业理论知识都较为扎实,但是少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导致概预算编制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概预算编制质量始终难以提升,无法保证预算成本与工程实际价格相符。由此可见,概预算编制人员素质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 3.优化概预算编制质量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3.1多方面提高材料预算准确性 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更好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还应从多个方面提高概预算编制中材料预算的准确性。(1)应注重现场调查。由于地域特征和经济水平等的不同,各地区材料市场价格也有所不同,因而,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深入材料市场,对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类型和价格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将材料运输、材料供应等方面反映到建筑工程概预算材料预算中。(2)应充分考虑到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工作人员在进行概预算编制材料预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当前材料市场价格充分了解,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市场的波动性特点,对建筑材料供需情况进行了解,并以此来分析预测价格波动范围。同时,在编制中为材料价格波动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3)工作人员应做好价差调整准备。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概预算与施工之间的时间差,开展材料价格动态管理,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到最后的竣工阶段,时刻关注材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并合理控制材料方面的资金运用,避免材料价格超出工程造价范围。 3.2采用现代化概预算编制手段 概预算编制工作中的工程量计算,本身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再加上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时间紧迫,概预算编制人员在面对庞大的工作量,极易出现工程量重复计算、漏算等问题,导致概预算编制质量大大降低,并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因而,在概预算编制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尽可能的采取现代化概预算编制手段,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设备,采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信息,对工程正本进行准确预测,对大量的定额条目等进行自动化计算,并自动生成各类项目计算表,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避免人员失误造成的工程造价增加。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现代化概预算编制手段的运用,实低碳经济现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有效连接,提升造价预测精准度。例如某集团,其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也离不开对现代化概预算编制手段的运用。该集团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集团内材料采购、咨询、销售等多个环节工作的无缝衔接。从而,大大提升了概预算编制质量和工程造价预测的准确性,在国内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3注重概预算编制人员业务素质培养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本身具有专业化、复杂化特点,对预算编制人员业务素养具有较高要求,为了提升概预算编制质量,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企业也应加强对概预算编制人员业务素养的培养。(1)应加大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提升其责任意识,使其意识到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2)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对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予以培养,并及时补充相关法律法规、经济动态等方面知识内容,拓展其知识面,增加其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概预算编制工作成效。 4.结论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无论是概预算编制中的材料预算、工程量计算还是人员业务素养,都有可能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因而,企业还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材料预算的准确性,积极引入现代化概预算编制手段,构建完善的人员培养机制,提升概预算编制质量,确保工程造价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建筑概预算论文: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教学思路及改革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特点.结合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对本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实施、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概预算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及装饰工程中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套用相应的定额、编制清单、清单综合单价计价、编制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等,本课程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投资的构成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造价文件编制技 能。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政策性和地域性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注重理论教学方面,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要想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作为教师必须探究出适合于该课程的教学思路。 一、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学科.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存在实践性、综合性、独立性和理论跨度大等特点。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概预算课程教学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1.1专业教材缺乏、内容更新慢,与社会发展有差距 现在沿用的大多数概预算教材在部分内容上与实际工程不相符。例如很多教材当中的工程案例还是采用的砖混结构,而现在建筑市场上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已经很少了。另外,建筑工程定额各个省、市都有所不同,那么在进行工程量计算和工程取费的时候就存在差别,但现有教材当中却很少体现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时的困惑性,影响学习效果。 1.2教学手段较简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概预算技术更新较快,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较广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实践知识基础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工程概预算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课堂教师讲授方式将所需掌握的工程实践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效率极差,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怠慢的情绪。从教师方面来看授课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上课,课堂气氛较差.不能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 1.3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欠缺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教学的重点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现有的理论知识,而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缺乏。从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实践教学内容多为演示性、验证性,缺乏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教学的投入来看,现有的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较落后,实验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作为当代高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应用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方法 2.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编制预算书作为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定额的册说明、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定额所含工作内容.了解章节及子目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还要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反复翻阅直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图纸.是编好设计预算的第一步,阅读图纸应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开始.首先要清楚工程的性质、类型、规模,再依次阅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材料做法;然后进行工程量计算,正确合理地套用定额每个子项.力争做到定额项目和实际相符(如实施位置、施工方法、所用机具等),不重复计算、不漏算。使学生了解做工程预算不仅需要图纸.还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把这些费用都应计人工程总造价内。 2.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师生互动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施工的现场搬进课堂,觉上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采取现场照片与现场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实际的施工方法有感性认知,对老师所讲授的造价内容容易理解,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分析对比,做出工程预算。 2.3引入工程实例 通过引入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去思考、提问,并与他们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开展课堂讨论,选择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议题,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提高学生对工程的感性认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得学习此门课程。 三、认识与总结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集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对本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讨,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过程和效果并重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就业能力得到加强,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造价应用型人才。 建筑概预算论文: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摘 要:在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对施工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设计,概预算就是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相应的计算工作,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式以及状况,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因为为多种因素,对工程造价概预算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涉及的范围较广,对整个工程顺利的进行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同样概预算涉及工程施工中人工费、机械费等一系列金额,对工程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下面针对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概预算编制质量;建筑工程造价;投资规模;效益 概预算针对整个工程的主要的经济利益最直观的展现形式,这就需要概预算的编制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我国各项政策以及市场情况一定的认知度。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工程造价涵盖工程中的方方面面,而工程造价的计算是根据概预算的相关数据进行规划的,同样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设计合理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当中,而我国的建筑行业同样也在发展当中,对于工程造价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影响,我们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以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需要我们通过全面的分析,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下面本文将对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而使整个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 1 工程概预算的作用 概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的基础之一,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的质量,同时在是、建筑施工当中概预算对整个工程中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使用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概预算通过对整个工程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解,同时对于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费用进行规划,结合工程设计图纸以及设计规划,对涉及到的费用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规划。 因为整个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工程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同时部分工程负责企业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对于工程施工中的相关环节以及费用,通过概预算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使整个工程能够按照规划顺利进行。 2 概预算编制要点 2.1 在建筑施工当中需要的材料数量以及种类较多,在概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的施工材料进行细致的计算,这时就通过将施工材料按照其形状以及种类进行划分,同样在计算的过程中,对于较为重要以及金额较高的材料需要详细的计算。或者在工程概算的过程中在将比较重要以及金额较高体积较大的材料计算完成之后,针对部分构件较小数量众多的情况,可以将其统一的进行处理将零散转化为整个,将其比做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计算和处理,这时需要考虑的只有零部件的数量问题,同时也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 2.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输以及设备的使用费用,在概预算计算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应当根据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情况,根据需要运送的物资数量、供货的地点、运输的交通工具、费用、以及天气情况对运输的影响等情况进行考虑。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运输情况也要进行一定的考虑,在运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问题,所以在概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2.3 使用的材料价格对于工程造价以及概预算的影响,在施工的现场有较多的施工材料,而部分较为常用的施工材料的数量以及价格问题,对概预算的影响较大。比如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施工数量众多的砂石材料,所以针对砂石材料的使用数量以及相关的价格,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其生产以及运输的方式等情况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设计对于砂石的需要数量不同,这样就需要根据不同时期需要的定额数量进行相应的计算,使其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2.4 对定额的说明要认真阅读,熟悉各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适用范围、相关定额系数使用方法等。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如果定额差异较大,甚至定额缺项,则不能随意变更,要参考相近行业的有关定额。在使用定额的过程中,要与现行定额的变化保持一致,随时注意有关编制办法、费用标准、规定等的变化,保证使用最新的定额和规定。编制概预算的基础是计算工程量,其准确性与概预算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2.5 在计算的时候,对所选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编制说明要熟悉,并且能够正确运用规则来计算工程量。根据具体的设计图纸,编制人员要准确的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量。如果实际设计图纸深度有限,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不仅要把图纸上的项目计算出来,还需要对图纸进行细化和延伸,使图纸中没有交代,但是实际会发生的项目也要计算出来。 2.6 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可采用统筹法计算,其基本要点是:合理安排,统筹程序;一次算出,多次使用;连续计算;结合实际,灵活机动。在计算中寻找共同规律,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对计算程序统筹安排,以简化计算式、减少重复计算。另外,概预算的编制要点还有套用正确的费率和确定预备费。 3 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措施 首先,提高编制人员素质。概预算编制作为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其质量。特别是工程量清单制度在我国推行之后,对概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提高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概预算编制的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学习,使编制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始终将不断提高经济利益、节约投资放在首位。不断拓宽编制人员的知识面,使编制人员都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同时还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加强编制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有关概预算编制的制度、法规、政策、定额标准以及相关动态信息。 其次,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设计图纸是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建设投资的最大因素,是编制概预算的基本依托,对投资的影响差额巨大。因此,在进行概预算编制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反复阅读,对各个定额册的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包含工作内容等均要做到相当熟悉。所以,项目设计要推行限额设计或招投标制,有机结合技术和经济,加强设计管理。尤其是对地理位置、建设标准、工艺设备选型、占地面积、建设规模、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影响等的初步设计阶段,更是需要严格控制,一丝不苟。 4 讨论 通过以上叙述对于概预算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虽然相关的编制如人员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调查,以及充分的掌握国家政策、市场的情况对概预算的质量有一定的控制,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天气原因以及不可抗力,对工程的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所以根据此类情况,就需要相关的概预算的编制人员需要考虑多种的突发情况,提升概预算的质量从而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概预算论文: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编制的探究 摘 要:正确完整的编制出最佳的概预算是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文章结合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对提高概预算编制的质量和确定工程造价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设计;工程造价;提高质量 1 概预算编制流程 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一般都是按照估算、概算、预算的过程来编制,建筑工程估算、概算、预算中的总投资费用均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留费4个部分组成。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编制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2.1 材料价格不确定影响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如定额、费率、价格等,其中最难控制的就是工程材料价格。原因,一是在设计阶段,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价的建立主要来源于外业收集的材料价格信息、调查的料场运距、运费装卸费标准。由于汽油柴油钢材等的材料价格变动频繁,使编制期的工程造价难以控制实施期的工程造价。地方性材料如砂、砂砾、片石、碎石等,设计人员测量时调查的价格与开工后施工单位进场购买的价格出入较大。地材经营者发现市场需求增大,不断提高材料的价格,给造价编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建筑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规定,通过铁路、公路等部门运输的材料,按当地交通部门规定的统一运价计算运费。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汽车运价已放开,随行定价,造价人员很难准确掌握运价,给造价文件的编制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是建安费的主要构成部分,人工工资、施工材料及设备价格的涨落,是影响工程造价的敏感因素。 2.2 对施工工艺了解不全面,避免漏计工程费用 施工工艺有些在设计图纸上是不表现的,但在实际施工中却是发生费用的,因为具体的施工流程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进度要求等来具体确定,则很容易漏计这些费用。另外临时工程(便道等)的设计与工程实际脱节,某些临时设施会漏计,导致概算费用偏低。 2.3 有些定额的运用不能灵活自如 对于同一份设计文件交给不同的人来做概预算,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有时结果会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因为定额的选择、理解不同。各类定额、补充定额所含工料机消耗量是否符合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使用的定额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很多工程内容查不到对应的定额,只能选用相似的定额或套用各省的补充定额,这样的情况下定额的选择就非常灵活了;另外,很多工程量是需要合并计费的,或根据定额内容规定有些工程量已经含在定额中不需要单独计费,这时对定额的理解往往就仁者仁了,对计费工程量的取舍问题上表现出来就智者见智了。不能从模棱两可的定额中正确选择最符合工程实际的定额,不能正确理解每条定额的实际工作内容是造价编制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4 各专间缺乏沟通,导致概预算工作编制效率低 各专业之间尤其是涉及到专业交叉的工作若缺乏沟通,各专业工作范围界定不准确,某些细节设计出现“断链”,则容易出现重复计列或漏计的现象,量不准造价就没有可信度而言。例如路基与桥梁专业间桥头搭板填土量的界定问题,路基排水防护与桥梁专业的界定问题,三改工程设计与其他专业间缺乏及时沟通导致设计改动频繁、占地统计不准;概预算人员与各设计人员缺乏沟通,则容易出现譬如中小结构物路面计入主线路面还是结构物中单独计列重复计费问题、二灰土处理路床中冲减土方量的挖装运重复计费等问题。 3 有效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和确定工程造价的措施 3.1 项目外业调查阶段收集资料应详尽 外业期间尽量将材料单价资料收集详尽准确,材料预算单价编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造价人员应每次深入勘察现场,对项目所在地沿线的料场位置、材料品质、运输条件及料场至路线的运距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该地区已建的和在建的项目所用材料价格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合理确定地材的原价及运距。对于汽油、柴油、钢材等外购材料的确定,应在所辖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局每期公布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材料季度价格的基础上,注意收集权威部门对燃油市场、钢材市场变动的分析与预测,收集国家发改委每期公布的成品油价格调整的信息,收集汽车运价的现价及过路费收费情况,确定最符合工程实际的运距,为合理编制材料预算单价做好基础工作。在设计周期内随时掌握材料价格的最新动态,以确保单价系统的适时性、准确性,进而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尽量将征地拆迁标准、取费标准、当地编制规定等资料收集齐全以保证工程其他费用的完整性、准确性。 3.2 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施工工艺 应经常组织造价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分部分项的施工工艺,尤其是特殊桥型的施工过程,注意工程所必须的配套设施的设置情况,尽量全方位的掌握施工过程,确保概预算编制计费内容全面合理,避免编制造价时出现漏计、重计、多计等现象。 3.3 加强审核,项目结束后做好总结工作 选择合理的定额需要相当的技巧和经验,而经验可以通过自己工作的积累形成,还可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在工作中可以多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复核审核编制文件,通过多交流,解决自己在选择定额理解上的盲点。另外,参加项目评审会听专家讲评,根据评审意见调整概预算也是学习专家经验提高自己的便捷渠道。 3.4 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 在概预算编制中费率部分涉及医保、社保等的取费;近年来物价动荡频繁,贷款利率的变化影响利息的计算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加强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学习解决。 4 结语 总之,概预算工作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在工作中概预算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上级下达的各种费用文件,还要了解工程设计、熟悉施工工艺,除此外还要与设计人员加强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编制合理、经济,为各阶段项目决策提供保证。 建筑概预算论文:谈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摘 要:概预算在工程造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概预算编制的质量意义重大,本文讨论了概预算编制的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编制质量 前言:概预算的编制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工作,其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强概预算编制质量对于控制工程造价而言十分重要。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发挥的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关系着工程整体造价,而概预算编制作为造价管理的重点内容,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工程概预算是指根据建设项目不同环节的价格,组建完整体系,通常包括多项造价内容。工程项目由多个项目共同组成,且贯穿施工全程,耗资较多。在进行概预算的编制时,需要全程关注可行性研究,根据项目建议书合理实施投资估算,且在结束初步设计任务之后,科学编制总概算,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进行有序施工。建筑工程一般牵涉的材料很多,进行工程材料预算编制时,不能具体逐一进行计算,重点把施工使用少成本高、施工使用多及严重影响造价材料当作主材,以此来进行概预算编制。并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合理进行物资比重选择,全面比对供货地,合理确定运输形式。 二、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要点 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可能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项目都进行仔细核算。一般情况下,将施工过程中用量小但是极其昂贵的材料、施工过程中使用量较大的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材料囊括进概预算编制的范围,并根据相关材料的实时市场价格和费用或者是合理的预测价格,计算相关材料的成本;②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流程和施工现场的环境,合理地确定材料的使用数量、结算时更加准确的成本数量,这不仅包括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勘察,也包括施工过程中运输方式、生产流程、施工条件的掌握,以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③根据建筑工程设计的差异应该选择适宜的定额,如果在收集各阶段资料时,发现有一些阶段的定额不全,则需要注意定额的过渡系数,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机械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选择比较适合的定额来编制概预算。 三、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3.1主要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除了建筑工程中的原材料耗费较大成本,土地成本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成本。但是一般情况下,土地已经为公司所购置,土地成本已经是确定的,因此建筑工程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和预算,会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较大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数量较多,材料的价格也处于变化中,因此概预算编制中计算原材料的成本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一旦出现预算与实际施工差距太大的情形,会给采购人员的决策带来消极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费用、材料费用以及人工费用,能够达到建筑工程总体造价的三分之二以上,概预算编制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尤其是对一些工期较长的建筑工程来说,概预算编制所具有的时滞性会对建筑工程产生很大影响。 3.2概预算编制人员的影响 概预算编制人员是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概预算编制的质量。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的概预算编制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有所欠缺,导致编制的预算表与实际情况有差别。在建筑工程中,人们往往很容易忽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概预算编制工作的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文化水平也不尽相同,导致概预算编制工作遇到的困难很多。在进行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对国家有关概预算编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清楚不熟悉,所以概预算编制工作根本不能发挥其正常的作用,也不能达到概预算编制在建筑工程中的目的。工作人员进行概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出现办事效率低下,工作人员注意力分散不集中,说明其对概预算编制工作的责任感低下。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加强对概预算编制人员的培养。 3.3工程设计对造价的影响 相关研究人员的调查数据显示,工程设计及工程设计控制的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很多人会认为工程设计及其控制在工程造价中可以被忽略,但是事实上工程设计及其控制对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出色的建筑工程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最高能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相关建筑工程企业应该重视工程设计工作。在确定建筑工程设计时谨慎考虑,在确定设计方案之后,不要轻易改动,概预算编制人员可以根据设计方案计算不同阶段的费用,如果设计方案经常变动编制的概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参考价值会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概预算编制人员还要对设计方案中涉及的主要工艺进行学习和了解,以便于正确计算不同工艺下的费用。 四、增强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措施 4.1合理选择概预算编制参考 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概预算人员必须要做到口、手、腿通用。编制参考是进行概预算编制的前提条件,别的各项工作的进行都建立在这个基础条件之上,其选择与工程造价直接相关。所谓口、手、腿通用指的是在概预算编制前,工作人员需要主动询问,清楚工程性质,准确记录有用的资料信息,科学确定概预算编制参考,保证执行文号和定额等都符合要求。 4.2加强概预算编制人员素质 在概预算编制质量过程中要加强对编制工作的人员进行素质意识培养和员工对于概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实施问题。因为在建筑工程中概预算编制质量是检验建筑工程质量的要素之一,也是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的一个基础设施。其是一个繁冗而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工作人员发挥概预算编制工作的作用,达到概预算编制在建筑工程中的最终目的。首先要求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强烈的责任感,把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看成第一位。然后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员工需要具有全面的概预算编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工作人员对国家的有关概预算编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有一个熟悉的程度。工作人员要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进行大量的实践工作。 4.3强化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 围绕工程项目设计采用招投标体制,也可以进行限额设计,全面整合技术与经济效益。对于达到标准规模的工程,需要实施设计招标,借助招标活动提供的多种设计方案,来进行综合比对,择优选取。另外,还能够进行限额设计,根据完成审核的设计任务书,凭借投资估算,按照初步设计概算,进行施工图的全面控制,根据价值工程原理,科学分解工程造价,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有效。 4.4用计算机进行概预算编制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实践比较紧迫,任务较紧急,可能会出现很多任务上的纰漏,所以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工作人员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通过定额条目和各类型项目计算表之间进行反复的抄录和校对,这时,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帮助所有稻荽理内部人员进行工作岗位和责任的划分,制定相应的条例。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授权规定,不能非法进行操作和越权,这样不仅充分运用到计算机,还能对概预算编制工作任务进行保密工作。把建筑工程建筑项目,从最初的投资和进行网上招标以及进行最终的竣工总体结算,把各个环节应用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进行有效结合,经过无缝接口技术把其集中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成本预算和投资系统,再进行对集中后的完整项目质量和进度安全等的深化。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产生深远影响,建筑企业应该不断提升概预算编制质量,从而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建筑概预算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对造价的影响探讨 摘要:伴随我国城镇建设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近几年十分引人注目的城市排水问题,因城市积水问题的频繁发生而开始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前期规划上,工程概预算的编制直接关系着后期建设材料的选择,对工程整体质量也有较大影响,若在前期编制时出现了编制不合理现象,且不具备可行性,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将会面临种种挑战,甚至是发生中途竣工的问题。因此,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对整体工程的后期造价与建设都有着直接影响,如何将影响减至最小,是本文即将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给排水;概预算;影响探讨 引言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是一牵涉工程招标、材料价格定位、工程施工等领域的初步设计工作。从以往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编制状况来看,概预算在工程占据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越科学合理的概预算其能更进一步的提高施工项目的管理效率,且能为建筑商和施工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回报,这是建筑给排水工程一直重视的问题。对此,概预算在实际应用中不仅需加强工程前期的预算控制,还需加强工程后期的施工控制,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性进行全面评估与考量,是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得到有效保障。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对造价带来的影响 1.给工程招标预算带来的影响 从近几年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建筑项目在前期设计与实际工程招标环节中,其都存在许多潜在问题。以前期设计来说,人们当前所追求的大多都为新颖有特色的设计内容,而这使得工程在设计时过多的考虑建筑图纸是否足够新颖和吸引人,对建筑整体的实用性缺乏周全考虑,安全性也受到了忽视。在工程招标环节中,项目的利益会使得许多施工单位出现虚报工程信息的现象,这使得工程前期造价预算与实际工程的建设出现差异,给施工也带来了许多问题[1]。 2.给工程材料预算带来的影响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中,材料预算是概预算中的重要领域,给排水工程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时,其所需要的材料种类、规格、材质等有着大量的需求,且时常会变换材料,因此在前期进行材料预算时,许多材料都无法进行仔细预算,所以材料的预算重点会放于价格的精细度之上,而常规情况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材料预算价格相较于普通建筑材料会更高[2]。 3.对建设施工带来的影响 在建筑给排水的实际施工阶段中,许多施工人员为使施工操作方式更简单会自行将规范的施工过程进行更改,这使得施工过程未按照前期的图纸设计来执行,所以在施工过程里容易产生其他的施工费用,使得工程概预算的整体经济效益无法保障,给施工单位也带来了一定的效益损失。在发生这一现象时,施工单位唯一能作出的解决方式是将原本的概预算进行调整,而新的工程概预算必然会给工程整体造成一定影响[3]。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编制策略 1.概预算的前期评估与设计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概预算编制时,需在前期阶段加强概预算的合理把控。首先,预算部门需对工程整体的方案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大致估价,根据以往的预算编制经验,选择质量效果有所保障前提下的预算最低方案。并对设计者对工程整体作出的设计图纸进行监督与考核,要求设计者根据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地点、地域环境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避免以往出现的只关注新颖性而忽视实用性的状况。 2.根据施工地区实际环境进行分析 为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工程负责单位需在进行概预算编制前,对建设地点进行科学的地质勘查,对建设场地及建设方式做到详细了解,并结合勘查结果与环境资料对其展开实地考核,由经验丰富的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人员对其进行整体经济评估,对施工现场状况及环境做到有效掌握,防止后期因环境因素出现中途竣工现象,并根据周围附近的环境特征做好预算规划与把控,使工程概预算具备可行性。 3.跟随市场行情合理编制工程概预算 因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殊性,该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中材料预算占据比例最高,且材料价格水平也相较于普通材料更高。因此在给排水工程的概预算中,材料预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从以往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概预算编制状况来看,材料的价格概预算直接关系着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因此,概预算的编制部门需对此类型工程的常用材料和常见材料做到有所了解,对材料市场的价格定位有一定的掌握,避免因发生价格变动带来预算问题,尽可能的减少工程材料预算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 4.施工阶段概预算编制的控制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概预算编制与普通的建筑预算编制不同之处在于,给排水工程是按照数量来进行预算控制的,而这也使得给排水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对精细化有着更高要求。因此,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给排水工程预算造价时,需由专业的人员前往施工现场对各个工程数量进行核实与核对,对排水工程的整个施工流程做到全面了解,根据前期的投标协议来核对施工状况,使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与实际施工预算相符,也使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更合理,以实际依据作为前提进行编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时常会发生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如安全事故、机械设备故障、材料缺失、工期不够等,这些均会给施工单位及项目负责单位带来利益损失,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编制时,需加强对项目各个风险的考核,做好风险控制,使工程概预算编制与施工需求相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本文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建筑给排水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对整体工程的造价有着多方面影响,其给工程招标预算、工程材料预算、建设施工等领域均会造成直接影响,对此,工程概预算部门在编制预算时,需对工程前期评估与设计及市场行情做到全面了解与考核,并加强对施工地区实际环境的分析,加强对后期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使工程整体概预算的编制具有合理依据。 建筑概预算论文:现代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有效控制探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建筑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在整个趋势中占据的一个重要的位置,就需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将工程上的质量提升上来。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工程概预算工作,属于一个重要的环节,这项工作对施工的进度与工程的成本等都具有很紧密的联系。文章通过对工程概预算工作上的探讨,对其工作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总结,仅供专业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 工程概预算在建筑工程中属于控制成本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一般会在建筑的前期进行工程上的资金预算,根据建筑工程具体的实际情况与开发商的要求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费用开支上的合理预算,目的是通过可续的统筹与规划,将工程上所能获得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建筑工程上的概预算工作不仅仅对工程的成本起到控制的作用,还对工程的建筑工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1 工程概预算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概预算主要分为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工程概预算在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的控制一般在具体项目上把设计概算和修正概算融为一个概算,即工程建设项目概算。简言之,工程建设项目概算是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按照设计要求编制拟建工程所需费用的文件,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建设项目概算还可划分为静态投资、动态投资、铺底流动资金。实践证明,工程建设概预算,不但动态投资随着政策性变化而随之变化,静态投资不进行调整的情况也是很少的,调整的幅度一般都在20%-30%。这不但延长投资回收期,还大大地影响了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使得一些原本效益很好的项目,建成后面临困境步履艰难,甚至成了亏损企业。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前期概预算控制。 2 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及分析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投资往往会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据初步了解分析,造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超概预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设计漏项和变更现阶段,许多建设单位为了缩短投资的回收期,其要求的勘察设计周期较短,使得设计工作的深度不够,导致设计漏项。一些设计单位,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对工程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工作敷衍了事,导致了设计水平不高,审查制度不严等使设计漏项,最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得不补列建设内容,因此增加了投资。其次不按国家标准设计,或对某项具体设计方案缺乏比较导致设计变更增加了概预算投资。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提高,由于综合系数不断调整,人工工资不断增加,这样概预算就要相应不断调整。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因素就是高估冒算,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建设单位方面。由于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建设费用是国家的、集体的,许多负责建设的单位不但对控制建设费用缺乏责任感,而且也乘机从中取利或挥霍浪费。其次是施工单位方面。建筑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且招投标机制还不健全,相当一些单位采取一些不合法手段来夺得施工权,施工企业的各种名目繁多、档次越来越高的应酬,同行问搞不正当投标,联手抬高投标价造成了高估冒算。 3 对建筑工程的概预算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处理 想要制作出一个细致的并且全面的设计方案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工作,以实际的调查工作作为主要的参考,实际的调查工作就是指工作人员的进行的信息收集工作。对于信息的收集,可以从以几个方面入手,包括工程的施工地点,工程的施工地点的不同会对工程上的预算产生很大的影响,工程材料的运输与物资上的价格都随着工程地点的不同出现上下的波动。接着是施工的周期,施工上的周期会随着施工进程的快慢产生相应的影响。最后是施工上的材料与设备,材料与设备上的预算主要的影响因素来源与生产供应商的不同会有所差异。面对这么多的影响因素,相关的预算人员一定要进行合理科学的预算。 在建筑工程的筹备阶段需要对工程概预算的方案进行可行性的分析,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工程建设的市场因素与环境上的因素。其中,对建筑工程的市场因素进行分析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在对市场的当前的形势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以后才能对预算进行定义。最后是技术因素上的对比分析,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汇集分析以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案,将建筑的施工水平进行一个大跨度的提升。 3.2 合理计算材料与设备价格 合理的计算材料与设备的价格与数量,可以将预算的合理与科学性进行强化。因建筑中使用的材料是施工步骤顺利进行的基础,想要工程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就需要对工程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保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材料的价格也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预算。如果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可以得到合理的预算编制,也是可以将工程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将材料与设备上所花费的资金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将采购的材料分散给不同的生产厂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规避,因为一旦有一个厂家在材料供应的过程中出现了突发的紧急情况,这时可以在不影响工程施工进程的情形下,由其他的厂家进行材料上的供应。 再有就是决不能为了节省工程上的整体预算,就在材料的质量上的动起心思,因为材料上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使用好的材料进行施工还会因为施工工艺上的操作不当出现工程的质量问题,就更不要说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了。在进行材料采购的环节时,一定要提前对生产的厂家进行提前的调查与材料质量上的检测。对于不知情情况下材料出现的质量问题,一经发现一定要及时的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将工程进行叫停的处理,等待事件的解决办法的通知下达,然后根据通知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处理,并已经建设完的工程部分进行拆除的处理,重新使用合格的材料进行二次施工。 结束语 结合以上的言论与探讨,可以看出工程上的概预算不仅会对工程的项目管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会对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形势,对工程概预算进行管理的与编制的人员一定要在编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总结。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对工程的概预算进行革新与完善,对于预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解决,并对经验进行总结,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网络中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 【摘要】当今社会,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在论述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指出了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作用,分析了网络的优势特点,明确了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为今后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网络;应用分析 网络是电子技术重要的工作环境和信息平台,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电子技术可以通过自身优势将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进而推动网络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一、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基本特征 1.网络搜索与查找 具有时间性搜索与查找是网络出现伊始人们赋予其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对于时间概念的要求相对较低,网络的时间性可以利用其它途径展现出来,一是利用网络的对应性特征,网络内容具有对应性是网络的基本特征,发挥网络内容对应性优势满足人们对于网络的基本要求;二是网络具有开放性特点,网络世界包罗万象,不仅可以查找自身的有关信息,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优势,查找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内容,使得查找内容更加整体性特征明确,为人们快捷有效的查找信息提供了便利。 2.网络信息的多种呈现形式 网络信息世界宽广犹如大海,信息的种类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文字、视频、音频等都可以是网路信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利用网络查找信息资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主的搜索所需要的各类资源。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将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的信息呈现形式,帮助人们能够更加直接有效的获取信息资源关键点,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二、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世界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是当今社会使用范围和频率最广最频繁的电子技术之一。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二进制代码的选用和普及,使得网络连接更加流畅、转换更加自如,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联网以及网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提升,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有: 1.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是信息传达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信息的长距离运送质量增添了优势,在信号的数字通讯过程中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外界声音对传输信号的干扰,实现数字信号信息的高效传输和获取。 2.数字信号储存简便安全 将信号进行数字化信息转换以后,信息的加密解密程序在简单的数学运算操作之后变得简单了很多,可行度也大大增加,能够有效地解决当下人们普遍关心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在提高信息加密安全设置的同时有利于使得数字信息的储存变得简单易行,能够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下自由的传输和发展。 3.数字信号设备集成化优势 数字信号储存设备走向集成化是当前数字电子技术发展进步的主要目标和方向,电路中的数字电子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子运行功率、缩小信息体积、将计算机和数字信号结合以后,能够促进通信网络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网络集成电路的规模。 三、网络的优势特点 1.有利于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特征决定网络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虚拟环境,网络世界中的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优势,借由网络这一平台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选择。 2.有利于信息检索 信息化时代,信息爆炸已经成为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信息检索的无从下手。网络数字电子技术利用多种信息检索程序,如各种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等,使信息和检索的门槛降低,人们能够自主的选择检索内容和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其他人共享,还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平台进行评价反馈,有效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面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四、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生活工具,既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便捷性,也有效的促进了网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整个网路应用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内容和角色,是网络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科技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1.信号处理 数字电路信号处理是现代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于完善,数字电路信号处理技术优势逐渐凸显和表现出来,其在信号处理中的优势主要变现为:一是信号处理过程简单易行,信号处理的具体程序就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通过数字信号系统对其进行恰当的处理,在将经过数字信号处理的信号代码转换为模拟信号,根据不同人群的实现需求,有选择性的输出具有信息内容。二是数字电子技术充分发挥了强大的数字电路信号功能作用,这一点是信息处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在数字化时代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逐渐开始发挥关键优势作用。 2.网络信号 处理将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在网络上,可以有效地开展网络信号的处理和发展。基于二进制码这一数字信号基本变现形式,能够为数字电路处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操作过程提供便捷。数字信号具有很强的信息干扰能力,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产生变化,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范围和频率大而广实际应用中的普遍性程度极高。 3.信号数字化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主要采用随机抽样、量化以及编码等操作环节,其中,随机取样是指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将模拟信号进行分散处理,量化是要打乱已有的信号连续取值顺序,改变成恰当的分解取值顺序。编码就是将已有的设计方案和与之能够连续在一起的数字对象进行编辑和整合,增强数据之间数字电子与高能芯片的时间作用的处理效果,间数字信号转换为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数据流值,有效的完成数字信号的处理和研发。经过信号数字化处理过程的数字信号,能够在各种电缆和无限传输通道中有效的传输和传播,提高了数字信号处理和传输的速度。 五、小结 信息化时代,对于信息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网路普及度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技术为人们信息资源和获取和利用提供了方便,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数字电子技术是当前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的现代科技之一,是未来人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了网络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引领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卢芳革 单位:广西第一工业学校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比较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子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主要从电子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进行技术分析,即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从而比较两者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为不同产业提供适应自身的一种信息电子技术。 关键词: 信息电子领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比较分析 1 技术分析与应用 1.1 模拟电子技术分析与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通过连续的电子信号进行技术处理,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像电子电路和工业设备等,模拟电子技术都有应用。从自然界的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模拟的和数字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前者是连续的,后者则是不连续的。模拟和数字的电子技术都是在基本元器件基础上进行功能操作的,应用于电路中,模拟电子技术应用的电路,其造价成本相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而言,造价比较低,而且模拟电子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的成熟,在传输效果方面,和数字电子技术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模拟电子技术采用模拟信号,需要对所设计的放大器进行增益处理;在信号接收方面,模拟电子技术受噪音的影响,其接收的效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数字电子技术分析与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通过数字信号进行传播,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探究,形成较为精确的电子信号。数字电子技术在进行加密的处理过程中,采用更加高级的加密系统,所以在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保障了接收信号的安全。因此,数字电子技术应用的领域要求其对传输设备尽可能精度,并且数字电子技术受噪音影响比较小,在信号接收方面,接收效果比较理想。现在流行的数字电视,就是运用的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视,通过在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依靠译码和解码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在这个过程中,接收到的信号的噪声越小,信号传播使用的译码和解码的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从而确保了传输信号的效果,数字电视的画面也更加的清晰。利用数字电子技术进行信号传输,能够提高电子信号传播的精确度,另外,在进行电子信号传输的时候,降低噪声对于信号传输的影响效果。从信号安全的角度,这种数字电子技术所传输的信号可以进行加密,因此能够确保传输的安全性。 2 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对比分析 2.1 信号形式与电路形式对电子技术的主导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顾名思义,采用的是模拟的电子信号,在进行技术匹配的时候,模拟电子技术按照模拟电路的特点,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匹配和设计,另外,模拟电子技术在进行电子信号传输的过程中,由于需要通过放大器进行增益处理,所产生的噪声也没有更好的进行过滤,对于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息,其准确性相对的比较低,而且接收到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好。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整个传输效果,虽然模拟电子技术采用的模拟电路,其成本造价比电子电路低,而且技术也比较娴熟,但是在信号传输的效果方面,不能保障传输信号的精度。例如我们以前使用的电视,采用的是模拟的电子信号,在进行电子信号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噪声的影响,其接收的画面不是十分的清晰,而且电视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有时候还存在着画面的失真。数字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采用高端的设备,信号的精确度非常的高,从而所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的质量也比较高,因此对于信号传输的精度和接收的效果,都有了一定保障,同时也保障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另外,数字电子技术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译码和解码进行处理,受到噪声影响越小,其译码和解码的过程也就越简单,从而提高了数字电子信号的效率。但是这种技术应用在高端的电路设备,因此造价比较高,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2.2 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之间的优势对比 由于模拟电子技术采用的模拟信号使连续的,在自然界,连续信号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模拟电子技术操作原理比较简单,而且也非常的实用。在电路应用中,一般都会采用模拟信号,简单的原理操作,降低了模拟电子技术的造价,所以,模拟电子技术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模拟电子技术也存在着不足,由于信号的连续性,在进行传播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信号接收的效果,同时也不能保障信号接收的安全性;而数字电子技术,由于要求的设备是先进的,采用高端的电子电路,所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保证了信号的精度,同时采用高级的加密系统,保障了信号接收的安全性。 3 结语 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作为信息电子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有各自的优缺点:模拟电子技术原理简单,容易操作,但是受噪声的影响比较大,信号接收效果也受到不同的影响;数字电子技术受噪声影响小,信号精确而且安全,但是由于复杂的原理和操作技术,造价比较高。因此两种不同的电子技术在应用领域上也有很大不同,前者适应于一般的技术产业,后者则适应于高端设备的技术产业,无论采用哪一种电子技术,都要结合领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电子技术。同时,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在电子信息化时代,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发展各自的优势,进行创新,改善各自不足的地方,为信息电子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吴姿英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运用 摘要: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变换的时代,不得不说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都离不开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电子技术也迎来了它的发展契机,可以说计算机网络作为新媒介,为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而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也极大的推动了网络的进步与发展。本文从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入手,提出数字电子技术的必要性,进而分析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意义,以期能在未来发展中能够更加充分的加以应用。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网络;作用;应用 1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数字电子技术因其应用十分广泛,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科技,它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那么网络,更是作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科技,充斥在各行各业,甚至是各家各户,由于普及性,它的发展的进步更是人们热议的焦点。由于二者在信号形式上都是选取二进制代码,在这种基础上实现联网,处理转换信号,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因此,计算机和数字信号的联网,实现了网络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1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因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很强,所以信息在长距离运送、运送质量上都有着极大的优势,运用数字电子技术实现信号的数字通讯,有效的阻滞了外界声音对它的干扰,便于实现信息流通的顺畅的高效性与传播的准确性。 1.2数字信号储存简便安全 经过了信号的数字化转换,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使信息的加密解密运作变得简单可行,有效解决了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使数字信号的储存变得简单的同时提高了信息加密的安全性,适合网络开放性的发展环境。 1.3数字信号设备集成化优势 设备的占用空间趋于集成化,因为数字电子技术在电路中可以有效降低功率、缩小体积,计算机和数字信号联系在一起实现了通信网络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使得网络设可以达成规模性的集成电路。目前来看,网络技术和数字通讯技术的发展由于其先进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已走在时展的最前沿,而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可以有效的简短信息流通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读取信息的时间,使信息流通更加迅速。这样便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网络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依赖,而在网络中运用数字电子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处理,加快了处理进度,因此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应用。 2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如今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网络的发展,它在网络中的应用成为网络进步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科技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2.1信号处理 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数字电路信号处理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其应用过程简单易行,具体作业的过程就是转换模拟新号成为数字信号,在数字电路系统中,对这个数字信号进行适当的解析处理,将处理完的数字信号再转换成对应的模拟信号,依据实际情况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开展输出工作。其实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还是充分发挥了数字电路信号功能十分强大的优点,这一点对于信号的处理工作至关重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数字电子技术优势在关键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运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它的出现,可以说改写了社会发展的历史。 2.2网络信号处理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上的应用,便于对网络开展信号处理机制。其实,二进制码这种数字信号就是这当中的一种形式表现,这样在数字电路处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处理二进制码就更加的方便,由于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很强,因此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产生的干扰,因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实现了普遍的应用。除此之外,数字信号在加密与储存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运用优势,这里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对于网络信号的加强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如此,在我们生活中也随时体现着它的独特性与可靠性,因而应用的十分普遍。 2.3信号数字化处理 在信号数字化处理中,随机抽样、量化以及编码等环节的操作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随机抽样就是指在实践中将模拟信号进行分散;量化就是打乱之前信号的连续取值,将其改变成有限的分散取值过程;编码就是将原先设计方案与相联系的数字对象进行编码,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数据,脉冲信号作为离散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加之大量数字电路与高性能芯片时间信号的作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为需要的数字信号流,完成信号数字化的处理,经由这个过程得出的数字信号可以完全能够在电缆以及卫星通道等线路中完成飞速的传播与运输过程。 2.4网络信息的处理与传输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另一个十分关键的应用表现在对网络信息的处理与传输方面,它不仅提高了网络信息的处理速度,而且对于处理完信息的传输速度也得到了加强,实现将网络信号迅速转变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的高效处理过程。数字电子技术通过对模拟信号的接收、转换、处理、传输等一系列过程的操作,即完成实现了网络通信的数字化过程。在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作为信息的传输载体,在信息传送阶段,利用数字进行通信的方式达到信息传输的对于容量与速度的要求,从而演变成为高速信息电子网络,此网络包含许多的网络系统,其中以计算机、数据库以及通信网络最为常见,借此实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网络信息的高效处理与传输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3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是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数字电子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在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网络中的应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实现了信息的高速流通,而且推动了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相信在未来科技的发展中,还将赋予电子技术更多的应用与创新,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曹凯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覆盖率极度广泛的现代社会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网”成为了现代人的生活常态。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数字电子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茁壮且生猛地发展起来,而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网络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增添了欢乐。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逐渐健全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得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的交流更加安全,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在能够及时迅速传递信息的网络的冲击下,不攻自破。 [关键词]信息的综合传播;沟通与交流;信息的时效性 1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推动了信息的综合传播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良莠不齐的信息爆炸式呈现,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作为一个有血有血,鲜活的生命个体,对于这样纷繁复杂信息的狂轰乱炸有着自己的筛选,主动屏蔽和主动搜集信息获取。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呈现方式相对单一,影响个体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使得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加地丰富和多元化,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渗透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综合传播程度。只根据语言描述和图形示意而进行的天马行空般的臆想,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正确理解。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作为辅助信息传播的载体,在网络这个信息传递的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相互融合,多种信息传播载体的相辅相成,使得受众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带动了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共同发挥作用,对所要获取信息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人,紧绷的神经,随时可能崩溃的情绪,都使人被迫变得浮躁,迫于生活的压力下的人们,只能心甘情愿的过着连轴转的麻木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深度阅读变成了一种奢侈,静不下来的心和不充足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于是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信息获取的局面出现,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网络这样一个视觉冲击力更强,阅读更加便利的信息传播平台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明显,在这里,受众可以随时看随时下载,大大节约了受众的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这样一个对时间空间要求度都极低的平台,自然轻而易举就俘获了无数渴望改变又无力改变现状的人的心。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准确和及时,速度甚至超过了电视媒体中的新闻报道。一个由大量数据库,互联网络、计算机和多种电子产品组成的网络体系大量快速地传递着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数字电子技术使得互联网络更加具有包容性。 2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人这种生物,作为一个丰富情感的集合体,从诞生之日起就渴望沟通,沟通虽然不同于信仰,但却和信仰有着一样能够给予人安全感和温暖的作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都有一种声音在在呼唤渴求着安全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和人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独处虽然可贵,但真正摆脱社会群体独立存在的个人几乎是没有的。告别了曾经的四合院,也告别了曾经可以亲密无间的友邻,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不仅对陌生人,对邻居连对自己的亲人的关心都呈现与日俱减的现状,以“忙”为借口的人,总是在自己的不经意间和理所当然中忽视了在乎自己的人。网络通讯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打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便捷的通讯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人们终于不用整日只停留在点头之交的程度上,越来越假的不走心微笑终于变得少了起来。享受着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带来的便利,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在外求学的孩子,牵肠挂肚的父母,毕业之后,各奔东西,生活在不同城市中的同学,痛并快乐着的异地恋情侣,都因为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的完善,多了份想念,少了份牵挂,多了份信任,而少了份猜忌,这样的转变让我们感到欣慰,感激数字电子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增进彼此感情的强力胶。 3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 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适时的改变和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生命力的可持续性,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的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传播速度的迅速和传播范围的准确性,纸媒介显然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现代生活中的人都有像鱼一样七秒钟的记忆,很多东西看到一转生就忘记了,各种主动或被动的头脑风暴,杂乱无章般信息的狂轰滥炸,更加突出了信息时效性的重要性,后知后觉的企业会给人一种索然无味,味同嚼蜡般的感觉,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使得借势营销大行其道,紧抓热点事件的内容营销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借着热点事件高关注度的东风,吸引到更多的人关注。曾经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的树立成本非常高,但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低成本,互动性高,传播范围更加广泛的网络媒介,在保证信息时效性的前提下,也达到了宣传营销的目的。各大企业通过浏览各大新闻门户网页、微博、微信等的推送,使得每条信息都能够被及时的接收到,并迅速对有价值的信息作出总结和反馈,在这个共享性、互动性、灵活性突出的网络平台上,企业对信息的接收也变得更加有意义。 4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应用中的重要性 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和应用,集成芯片各脚的作用等是数字电子技术研究的范围,这样一门专业性极强,在网络中应用极度普遍的技术,在数字化传播中的抗干扰能力远远超过了模拟器件提供的模拟信号,保证了互联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信息传播的速度得到提高,缩短了受众信息交流的距离。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增强了互联网用户的粘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呈指数爆炸般增长,人和人之间社会生活的紧密程度进一步加深。电子邮件的诞生取代了纸质信件,几秒钟,邮件的投递就可以完成,只需借助网络而无需人力,这种交流方式显然具有明显的便利性。信息加密也作为一种生活需求被提出来,渴望信息加密的呼声变得日渐高涨,数字电子技术使得信息加密的破解更加困难,保存在网络中加密的信息比放在柜子中加密的信息安全程度更高,网络具有的巨大的存储能力也得益于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我们去面试和进行与其他公司的谈判合作时,电子材料的携带和展示往往显得更加便捷、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也激发了电子读物的盛行,当今时代,电子产品大行其道,种类繁多,功能不一的电子产品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公交车上、火车上、地铁上随处可见用智能手机,平板、掌上电脑、电子本等来进行阅读的人,以报纸、杂志等为代表的纸媒不得不在功能强大,携带便捷,储存信息量更大的电子产品面前低下头颅,但这并不是说纸媒一定会消失,在某些方面纸媒依然发挥着它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下载量大,浏览免费这些都是数字电子技术带给人们的好处。某宝强大信息库的建立使得它在同类电商中的竞争力更强,营销更加精准,一对一的人性化推送总能在不经意间抓住消费者的心,刺激潜在消费,营销不再是满大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茫无目的的吆喝。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给商家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利润空间,数字电子技术用的好,商家的发展就会异乎寻常的顺风顺水。想要走出国门和国外企业合作互利共赢,没有及时准确充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往往会使合作的结果事与愿违,数字电子技术利用数字通信,把来自外界的干扰统统排斥在外,实现信息沟通的快捷和安全,信息的传递不只局限于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都能畅通无阻的进行传递。 5结语 时代的变迁悄然无声,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人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大的动物,从一开始的陌生不习惯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如鱼得水的转变并不需要过长的时间。看不见的空气中似乎有一张巨大的用网络编织起来的网,数字电子技术使得这张网更加完善,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人们生活在这个巨大的网络中越来越便捷。 作者:古丽巴努·阿不来提 单位: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数字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连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信息产业的桥梁和纽带,数字电子技术在信息的处理与传输、USB总线微波功率以及雷达接收3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网络信息;微波功率 近年来,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电子技术领域中的一项新兴科技,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数字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更使它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专著及文献资料,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现状、应用的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数据分析法主要应用在对数字电子技术内容及工作原理的分析和探究上。 一、数字电子技术概述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下的一个分支,与模拟电子技术相比,数字电子技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更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模拟信号总要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更好地传播。本部分首先从数字电子技术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然后从数字电子技术应用的3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数字电子技术的界定 数字电子技术包含多种方面的内容,它是集各种集成器件的功能研究、逻辑门电路和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集成芯片各脚功能研究于一体的一门技术学科。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相对的也更高了,这就给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于数字电子技术本身就是研究集成电路和芯片的,所以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这一技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手机为什么会屏幕越做越大,但机身却越来越薄,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功劳。 (二)电子技术的分类 从上述可知,电子技术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两大类。这两大类技术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其中最明显和被广泛使用的就是数字电路信号的处理,即模拟信号(“0101”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但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首先,与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波形更简单易识,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出现误差的几率很小,这无疑也给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方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这一点本文将在后文进行详细的论述。其次,因为数字电子技术的诸多优点,例如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等,很多模拟信息被电子信息所取代,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声音和图像的存储方式上,过去声音和图像是由模拟信号组成的磁带、磁盘来储存,而现在这些都变成了光盘存储,无疑更加便捷也更易保存。 (三)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 1.实现网络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传输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都被无数的数据所包围,现在就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如此巨大的数据群,对数据的快速筛选收集和处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而数字电子技术就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字电子技术可以快速地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进行迅速而广泛地传输。并且,基于数字电子技术本身具有的内容和功能,它可以将接触到的信息转变为数字信息,使其更便于存储和传播。 2.在基于USB总线的微波功率计上的应用 几年来,数字电子技术开发的基于USB总线的“微波功率测量计”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数字电子技术使微波功率的测量变得更加精确成为可能。基于USB总线的“微波功率测量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USB接口和微波检测电路。该微波功率计的测量工作过程主要是:通过探测仪收集功率信号;然后再通过微波检测电路对信号的处理;最后,根据处理结果,对信号数据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处理和上传。这个过程中,设备的精确度是十分高的。 3.在雷达接收器上的应用 雷达接收器作为高精密度的设备,它也是数字电子技术应用的成果。众所周知,雷达接收器必须要有超高的精准度和超强的信号稳定性,然而这两点正是数字电子技术最突出的特点。这两大特点对于工作频段要求高、灵敏度要求高的雷达接收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雷达接收器中涉及的数字电子技术主要有数字滤波技术、数字变频技术等。 二、数字电子技术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一)数字电子技术的优势 数字电子技术作为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兴技术,在我国电子信息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数字电子技术以其波形简单、精确度高、抗感染能力强等多重优势,在多种方面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数字电子技术,同时它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有理由相信,数字电子技术将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完成更高水平的技术革新和应用。未来,我国的数字电子技术将会在广大学者的共同探索下,实现更高的数字化进程。目前,我国的数字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之快,正是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最真实反映。 三、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未来将会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更加大的发展和进步。大力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并不代表就要抛掉传统技术,而是要将新兴的电子技术与传统技术手段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作者:马晓晨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创业训练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探索 【摘要】“创新创业”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创新创业训练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中之中,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创新创业训练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革新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训练;数字电子技术;探索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给电子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专业岗位以外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必备能力,它包括了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职业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中,创新创业是重中之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通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衔接了电子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高频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1“创新创业”是国家关注和支持的重点 创新是创业的动力和源泉,是创业的本质体现。创业可以推动创新,推动新发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2015年7月,总理一周之内三提“创新创业”,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的一个信号就是政府会继续鼓励创新创业,以有效破解就业难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八项任务中的一项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据统计,2016届大学生将达到770万,加上留学生回国就业,往届毕业生未成功就业或再就业,就业人数只增不减,竞争压力大。在国家关注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下,高校和大学生应主动求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电子通信类专业在国家未来科技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推动电子通信专业的创新创业尤其重要。电子通信类专业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2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现状与分析 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中,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在信息时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很多高校很早就开办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但七教学模式、教学思维呈现出与信息时展不同步的现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框架、教学模式过于固定;②课程理论与实践分隔,理论教学较多,实践教学少;③教学内容陈旧,组织模式相对陈旧。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师讲授备课质量高,但是学生兴趣不足的情况。解决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创新项目训练、创业项目孵化与课程的结合,巩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带动如单片机技术等核心课程的学习。 3项目化教学,在课程中进行创新训练 课程学习中,主要有逻辑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和555定时电路等5个重点项目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的方式进行。在课程中进行创新训练,就是要把原有的教学模式打破,采用项目实践的模式进行。在学习逻辑基础知识中,设置项目“简易键盘的设计与制作”;在讲授逻辑电路和触发器知识点过程中,设置项目“表决器的制作和设计”;在时序逻辑电路章节,设置项目“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时序逻辑电路章节中还可以结合下一个知识点“555定时电路”,设置“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让学生在设计与制作中学习知识,在动手中创新。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老师既定的任务后,可以按照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再制作相关的数字电子技术产品或者创新制作产品的思路和技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中,可以适当加大对学生创新训练过程的考核。 4注重创业项目的孵化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不单单联系着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也和后续各类电子技术核心课程紧密联系。在课程讲授中,指导学生的创新地进行电路设计与制作,同时指引学生在现有知识体系上继续思考。由原来的“简易键盘设计与制作”、“表决器制作与设计”、“抢答器制作与设计”等项目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衍生设计出相关数字电子技术产品。在课程项目设计与制作中,学生需要结合固有的知识,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分析项目环境,对项目进行规划。这个过程就是创新创业训练的体现。在项目实践中,学生设计出了相关产品,在实现学生自我专业学习的同时,挖掘其市场价值,尽可能地转化为社会价值。通过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训练在课程中的“造血”功能,实现创业项目的孵化以及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培训,从而巩固教学成果。 5总结 创新创业训练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开展,以专业技术为依托,将创新创业训练从专业基础课中开始渗透,从而改变固有的专业教学模式和创新创业训练模式。创新创业训练贯穿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以此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实现高技能、高质量就业。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在理念、模式、项目、成果等四方面常抓不懈。 作者:庄坚泉 欧阳欣 林子杰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发展 0引言 单片机对于我们来说有些陌生,它其实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与数字电子技术一起作为信息技术当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当今时代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随着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不断发展,在各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种具有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不断衍生,形成了科学高效化的信息产业生产、服务供应链,为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万众瞩目的成就,立下了汗马功劳。文章笔者结合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这两个物质,从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概述、发展、应用,对本文的主题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展开了论述。 1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概述 1.1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属于信息电子学科,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等都是数字电子技术具体的物质体现,它以集成芯片、电路、逻辑门电路为研究对象,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其电路对于信号处理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以处理信号为例,信号处理过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在数字电路上,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经数字电路将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完成处理之后,根据需要反复转化成模拟信号。 1.2单片机 单片机是计算机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在计算机系统中,将零散的部件归结到一块芯片中,构成了微型系统,这个微型系统就是所谓的单片机。单片机从另一个专业角度来讲,它还成为微控制器,设计单片机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计算机某个性能,以满足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的需要。 2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的发展 2.1数字电子技术的技术前景 2.1.1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在数字电子技术中主要起到传递与处理数字信号的作用,数字电路的出现,使处理的信号数量越来越多,对信号产生、控制、放大整形、传递、存储备份经过计算机的分析处理一次性完成,花费较少的时间能够完成一系列与信号处理相关的流程。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与设计,保证这些工具具有逻辑性与代数性质。 2.1.2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对于电子电路处理来说最为关键的环节,最为基础的环节,处理好数字信号能够保证电子电路的总体质量。数字信号是指在一定时间与数值,在离散状态下产生的信号。在计算机系统中传递的数字化的信号,从另一个相反的角度来讲,模拟信号在时间、数字上,突显出连续变化的特征。 2.1.3数制与代码 对于信号的处理是利用数字电子技术传输信息数据的基础,对于信息数据快速传输,信号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个完整的数字电路离不开对于信号的处理,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是一种逻辑关系。针对数字设备的认识,以二进制代码为例,它对于电子技术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数字电子技术运用了两种数码,采用“”逢二进一”的原则,对于数制代码的分析处理不仅只有二进制这种方法,还有更多的多进制方法,如八进制、十进制等方法,在机器内部中,二进制用于数据的处理,八进制等其他进制用于程序书写。2.2单片机的发展2.2.1单片机中存储器的发展趋势分析存储器在单片机发展中,成为促进其发展的主要选择。存储器在单片机的作用是读写操作,这种借助单片机进行的读写操作能够为存储提供便利的可参考的数据,在运行当中遇到掉电的情况,数据仍然保持完整无缺的状态,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资本费用进行补救。单片机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对于运行当中的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整个系统的结构性能,基于存储器在单片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存储器在数据存储方面发展的研究,使其发挥出更加优越的作用。 2.2.2单片机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单片机以独立化的方式,将各个运作模块应用到一个系统中,其体积会出现明显的扩大,其体积越增大,运作质量越得不到保障,功效消耗也将会增大。针对这种劣势,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支持下,现阶段单片机在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体积小而且单一性的芯片当中,它能够将中央处理器等功能模块,集中在这些芯片部件之中,使得具有部分增强性的单片机得到进一步扩展,实现了看门狗程序与脉宽调制电路等功能的综合应用。单元电路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促进了综合功能向着多元化发展,从现阶段乃至日后长期的一段时间内对于体积要求越来越严格,将向着体积小、重量轻的方向发展,以最大限度保证其应用功能。 3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的应用 3.1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 3.1.1在USB总线的“微波功率测量计”中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基于USB总线的“微波功率测量计”的开发基础,在计算机软件中能够针对微波功率进行精确测量。USB接口与微波检测电路是微波功率测量计的两个部分,使用探测仪完成功率信号的收集,信号收集结束后,对信号进行有效处理由微波检测电路完成,按照处理结果,修正信号数据,通过USB接口将修正结束后的数据上传到上位机,然后再经由上位机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1.2在网络中的应用 网络在今天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们今天越来越便利的生活服务大部分都要归功于网络。数字电子信息技术也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与此同时网络也推动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从目前现状来说,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发挥的作用越加突出,如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照相机、手机拍摄的照片,都会以数字化的形式经过网络传输,或者是纸质的文件可以转化成数字化的文件,各种信息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基于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应用前景越发广阔,网络传输也需要网络信号的传输,数字电子技术在其中承担了网络信号传输的责任,借助其高质量的数字信号有利于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对于网络数据的保存能力,使信息数据传输更加方便快捷,归纳起来来说,网络与数字电子技术二者的结合是设备集成化、综合数字化共同影响作用下而产生的。 3.1.3强化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数字电子技术对不同的信号都能进行处理,在信号处理中尤其注意的一点是需要处理的信号是什么种类的,针对不同种类的信号再进行处理。其处理方式通常采用量化的方式,并采取抽样的方法判断出信号的质量,对同一个种类的信号进行分离,这样有利于保证连续性。保证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对设计好的信号编码,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转换数据信号,经由网络载体传播转换后的信号。 3.1.4在高效运输网络信息中的应用 要想使网络信息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促进其优化发展,通常采用数字电子技术来强化处理效果,它有利于提高传输效率,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举措。它将网络信息中的信号转化成数字化的信号,达到高效处理的目的。针对网络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化,数字电子技术能够在网络信息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再转化为模拟信号,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保证通信安全性,网络信号生成电子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网络信息的传输效率,为网络信息传输提供了方便。 3.1.5提升网络展开信号处理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很容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混淆,二者是不同的系统,却又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是智能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结合能够强化网络展开信号处理能力。在强化作用机制的影响下,将二进制代码应用在数字电路处理之中,干扰其他系统,以免受到其他系统的影响,而使网络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数字电子技术对信号进行加密处理,保证了信号安全性,避免了其他原因的影响,存储也比较方便。 3.2单片机的应用 3.2.1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既然单片机是计算机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控制中,那么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中也会有充分的用武之地,这也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单片机所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它主要对工业生产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具有存储功能的存储机能够毫无保留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针对流水线管理,通过计算机联网对其进行管理,然后二级控制系统在联网中形成,对于提高生产质量具有快速高效的效果意义。 3.2.2在智能仪器仪表设备中的应用 单片机作为一种新型高端的信息技术设备,具有体积小、高度集成、控制灵活、可操作性强,可靠性高等优势,基于这些优势又在智能仪器仪表设备中大有作为。它在测量控制方面,对于传统半自动化的仪器仪表的性能、运行质量测量控制彻底发生了改观,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电路应用方面远远优于传统仪器仪表,从而实现测量控制一体化,与现代智能仪器仪表设备的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3.2.3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单片机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中,用于对其更新升级。通过单片机在其中的应用,家用电器生产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家电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如在洗衣机中的应用,能够分出衣服类型,判断出是否真正洁净,然后选择对应的洗涤时间与程序;在电冰箱中识别事物种类,选取冷藏温度;对于微波炉与烤箱能够对食物种类进行自动识别;能够以智能化的控制方式对电视游戏机进行控制。通过单片机在这几种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可知,单片机提高了家用电器的使用性能,方便了社会大众,促进了家用电器行业向着智能化发展。 作者:杨洋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数字电子技术论文 一、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建设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首先让学生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及逻辑代数,接着重点让学生熟悉常用的集成电路及其应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并启发学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对综合性的数字系统进行设计。项目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难度适中;(2)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3)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与专业相关,对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程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教学中,询问学生有没有献过血。通过此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献血和所学知识的相关性;接着询问血型匹配知识。通过此问题调动大家探讨的积极性;最后提出能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血型匹配判断电路。通过前期的情境培养,使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围绕主题,逐步深入。 学习了典型的时序集成电路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集成电路的理解和应用,继而引导学生作进一步讨论:能否用现有知识设计数字电子钟?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包含哪些模块?学生对数字电子钟比较熟悉,能够确定数字电子钟需要实现哪些功能。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设计出数字电子钟的总体结构图。数字电子钟的模块包括:秒脉冲信号产生、计数、译码、校时和显示等基本模块,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实现各电路模块的独立调试和仿真,再进行系统的级联调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电子钟的关键问题:秒脉冲信号如何产生?时计数电路,即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分、秒计数电路,即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时(分、秒)译码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时(分、秒)显示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怎样实现对时、分的校准。 3.模块化设计,团队合作。 基本设计思路确定以后,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从多个方面考虑团队成员的组合,如知识结构、特长、性格等。确定了小组成员后,明确每位同学职责。项目负责人将项目任务模块化,负责项目的整体组织和协调,确保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成员两人一组完成子模块的设计与调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梳理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和完善所有项目文档和报告。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参考他人的设计及实现方法时,主要是学习他人的设计方法,如编码、接口和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不是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的电路。在项目的方案论证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提方案、相互补充和正反对比等多种探讨思路,对所拟定的方案进行仿真或试验验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力求全面把握学生动向,主动获取学生设计过程中的认知错误,加以指导。最后学生可以得出电子钟每一子模块的设计内容。数字电子钟的第一部分是时间基准,即时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为了获得可能的最高精度,时钟电路选择比较常见的32.768kHz的晶振,而32768是2的15次方,所以对这种晶振进行15次分频的话,就可以得到准确稳定的1Hz的标准时钟信号。数字电子钟的第二部分是秒计数器。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为:给其装载一个初始值并执行减计数至零。当计数到达零时,产生一个时钟脉冲并将其传递给分计数器。在这里,装载的初始值根据需要设定的时间和时钟基准信号来计算,若时钟基准信号为1Hz,则60s的设定时间所需的初始值为60,若时钟基准信号为2Hz,则60s的设定时间所需的初始值为120。也就是说,装载的初始值等于需要设定的时间乘以时钟基准信号。数字电子钟的第三部分是分计数器,它实现分的计数和显示,且进行小时比较。每当秒计数器减至零时,分计数器加1。电路需包含一个比较电路的8位计数器,以实现分的复位并使小时计数器加1。通过仿真,学生发现,为了保证LED显示的正确性,当复位为零时,设置显示值为59。数字电子钟的第四部分是时计数器,当分计数器计数到60时,小时计数器加1。在计数器的设计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忽略计数器的工作特性,在仿真时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电子钟设计中计数器选用74LS193时,就要考虑其工作特性,在分计数器的值小于而不是等于60的那一个时刻加1。这样做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逻辑运算,来使比较器的输出转化为小时计数器的输入时钟脉冲。小时计数器电路中也应该包含一个比较器,用以检测当前值是否为12(电子钟小时显示为12进制),如果是,立即将小时计数器复位。 4.总结问题,共同研讨。 在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做到整体掌握、全程引导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设计,协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如学生在校时电路的设计中遇到了如下问题:校时电路的开关在接通和断开时均存在抖动问题,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这时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查阅资料,了解到常用的消除抖动的方法:软实现(编程实现)、硬件实现。软实现即处理器查询或者监视开关的状态,当开关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改变状态时,即认为开关已经不再抖动。常用的硬件去抖动的方法有:(1)使用施密特触发器电路;(2)使用CMOS555定时器;(3)基本RS锁存器电路。利用施密特触发器电路消除抖动时,应确保施密特触发器的门限电压尽可能小,以保证能被电容上的电压触发;当开关存在很多抖动时,最好的方法是采用CMOS555定时器构建单稳态电路来消除抖动。当开关按下时,555定时器可以输出一个稳定的脉冲信号,代替开关来触发实际;利用基本RS锁存器电路,将锁存器的S端接开关输入,R端接应用电路,将开关的状态锁存,当操作完成后取消锁存。学生可以分组,应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抖动,比较去抖动的效果,确定最佳方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不仅解决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发散了思维,扩展了知识面。 5.时序仿真,实现目标。 学生通过原理图设计,得到了秒脉冲信号、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六十进制计数器,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其时序图,引导学生总结利用集成计数器芯片实现其他进制计数器的方法,最后通过级联实现数字钟的设计和仿真。每个小组实现项目设计后,教师应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项目组负责人应向全班汇报并展示本组设计的作品,列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拓展项目,鼓励创新。 在学生实现了项目任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拓展,增强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如现在市场上的电子钟定时有何特点,学生自身对定时功能有何要求等。学生可以通过提方案、互相补充、多方面对比等探讨过程,实现电子钟个性化定时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思维探索,而且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为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要局限于一套设计方案。在系统设计前,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设计目的。例如用数字电路设计一个闪烁式LED时序电路,在设计时序发生器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555定时器;(2)慢时钟;(3)快时钟,通过计数器来分频。 三、结语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获得了显著的实际成效。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及互动交流、项目拓展等,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是有效的。 作者:郭会娟 姚素芬 只德瑞 侯淑萍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课程教学改革中数字电子技术论文 1我国现阶段《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发展现状 1.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笔者认为,同样是《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区分,对于职高的学生而言,学校更应注重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2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通常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同时又由于《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这门课本身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不愿意自主学习和探索,这样就很难取得突破。 1.3教学理念急需转变 “应试教育”这一理念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可谓根深蒂固,虽然高职、本科生的教育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实践,但仍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 1.4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对实验教学这一部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主要表现在实验器材配置较落后、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没有严谨地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进和评估。而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偏重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学生则多以看书学习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从而导致理论与实际相偏离。 1.5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时候还是以考试为主,将笔试成绩、出勤率、实验课表现三个方面按不同的比例来分配,期末总成绩则由三项成绩加总而成。显然由于考核因素太少,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考核因素来完善考核制度。 2《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之策 2.1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模式相结合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制作生动的课件将理论以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会相对轻松有效。 2.2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在开展一个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项目的选取、项目模块化、自主发挥部分、项目实施及总结评估几个部分。 2.3推行校企联合教学的模式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可以与相关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安排学生去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也可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进校开展主题讲座,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逐渐去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2.4调整考核方式 通过引进更多的考核因素,如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奖、自主做实验次数、实习期表现情况等方面,增强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 2.5多元化学习模式 同一专业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成立学习小组,团队成员间互相监督和帮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成立课余兴趣小组、举办高校科技竞赛等方式来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2.6实验室管理更加人性化 完善实验室管理,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并配备值班教师在必要时指导课余时间自主做实验的同学。 3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这门课程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从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长远发展来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要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如果相关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等能够有效配合,我想教育创新改革的成功必将指日可待。 作者:吴志伟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教学质量下数字电子技术论文 1充分利用而不过分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媒体图文并茂,具有效率高、信息量大、省时等优势,对其充分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对于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PPT课件讲解以及图片、动画、视频、音频演示、EDA仿真软件的直观演示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所研究对象的复杂变化过程,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观察,更好地理解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对重点、难点及疑点问题理解透彻。如讲授模拟电子系统以及模拟和数字集成系统时,通过学生直观观察和教师必要的讲解,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模数转换和集成系统有更好的理解。《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授课的信息量,使教学内容形式丰富、灵活,有利于解决“学时短、内容多”的矛盾。但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者,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将多媒体资源及其它资源共同构成统一的教学资源系统,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扬长避短,避免出现讲课速度太快、学生跟不上或者讲课沦为用PPT演示文字和图表的单调过程等等。 2巧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重点,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中心课题,要求他们分析问题情境,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笔者讲授《数字电子技术》中“二值逻辑与基本逻辑运算”时先介绍安全带报警系统,如图2所示,然后引到学生思考“什么是与逻辑”,之后了解与运算之后,发问“如何用与门实现安全带报警系统”。通过巧设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学生沉浸其中,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才会有新的发现。要想让学生沉浸于学习还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凡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为让学生深刻理解74HC151七段显示译码器三个辅助端即灯测试输入、灭灯输入和锁存使能输入端的功能,笔者让学生根据74HC151的功能表,分析输出有字形时对应的三个辅助输入端信号分别是什么,从而得出结论:灯测试输入端用于检查译码器本身及显示器各段的好坏,灭灯输入端用于将不必要的零熄灭,锁存使能输入端由0跳变到1时,输入码被锁存,输出只取决于锁存器的内容。 3授课要承前启后,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教学中关注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衔接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利用迁移、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能使我们有效合理地进行教学。一方面注意本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另一方面注意本课程与前后相关课程的衔接。如讲全加器时,可以得出全加和S和进位数Co的表达式,分别如式(1)和式(2)所示。根据式(1)、(2)和已经学习的半加器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将式(1)和式(2)分别变换成如式(3)和式(4)所示的最小项表达式。进而,让学生回忆二进制译码器74HC138重要应用之一,即可以实现给定的组合逻辑函数。最终,在引导下,学生得出如图3(b)所示的电路图,即用已学的74HC138实现全加器的功能。这样学生开阔了思维,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有意点拨前后课程中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及其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课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好电子技术课程的信心。 4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理论教学学生一般感觉枯燥、难学懂。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若能结合具体实验案例,则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进而通过理论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环节中,验证理论,又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论。对数字电子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电路的学习学到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逻辑运算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基本运算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笔者在讲授或运算时,“入室盗窃检测和报警系统”为例讲解或运算及或门的应用。这样一来,学生易于理解或运算的本质及其应用。教学多结合实际,激励学生不但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应能够灵活综合应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5重视作业环节 作业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反映学生对电路基本理论的掌握、应用和分析计算的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工程计算的基本训练和培养严谨科学态度的手段之一。对作业严格要求,促使学生认真完成,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起了良性循环的作用。在课堂上加强例题的讲解,把一些典型的题目讲深、讲透,对一题多解的题目尽可能罗列出各种解法并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及异同,对留给学生的作业则要求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加深前后知识点的掌握。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提高课堂作业讲解的时效和实效,作业按要求标注:顺利完成—A,复习完成—B,参考完成-C,难以下手-D。这样讲解作业就有针对性,而且也能很好地避免学生抄袭。除了传统习题,适当布置课外实践和仿真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电子小制作,积极参与电子设计相关竞赛,增加动手能力锻炼机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让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赢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最终,通过课程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积累丰厚、扎实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提高系统集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仿真实验能力。 作者:程杉 井立兵 郭攀锋 单位: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课程教学改革下数字电子技术论文 1我国现阶段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发展现状 1.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笔者认为,同样是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区分,对于职高的学生而言,学校更应注重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2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通常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同时又由于《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这门课本身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不愿意自主学习和探索,这样就很难取得突破。 1.3教学理念急需转变 “应试教育”这一理念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可谓根深蒂固,虽然高职、本科生的教育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实践,但仍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 1.4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对实验教学这一部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主要表现在实验器材配置较落后、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没有严谨地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进和评估。而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偏重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学生则多以看书学习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从而导致理论与实际相偏离。 1.5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时候还是以考试为主,将笔试成绩、出勤率、实验课表现三个方面按不同的比例来分配,期末总成绩则由三项成绩加总而成。显然由于考核因素太少,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考核因素来完善考核制度。 2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之策 2.1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模式相结合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制作生动的课件将理论以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会相对轻松有效。 2.2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在开展一个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项目的选取、项目模块化、自主发挥部分、项目实施及总结评估几个部分。 2.3推行校企联合教学的模式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可以与相关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安排学生去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也可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进校开展主题讲座,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逐渐去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2.4调整考核方式 通过引进更多的考核因素,如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奖、自主做实验次数、实习期表现情况等方面,增强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 2.5多元化学习模式 同一专业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成立学习小组,团队成员间互相监督和帮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成立课余兴趣小组、举办高校科技竞赛等方式来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2.6实验室管理 更加人性化完善实验室管理,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并配备值班教师在必要时指导课余时间自主做实验的同学。 3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这门课程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从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长远发展来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要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如果相关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等能够有效配合,我想教育创新改革的成功必将指日可待。 作者:吴志伟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数字电子技术考核理论探讨 一、现实研究重点 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从选题的角度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现实意义是针对目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模式相对滞后的角度来说的。但是,通过研究分析可以知道,这些研究的理论和重点围绕多元学业评价三个重要方面来展开的。 (一)多元学业评价主体呈现多元性特征 通常认为,传统学业评价的主要对象是针对教师,更加注重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相对忽视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当前,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是基于新型的学业评价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来展开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也切实改变以往单纯的一元评价对象为多元评价对象,赋予了教师和学生的多元学业评价活动中所占的权重和比例。多元学业评价的主体多元性,能够有利于降低常规学业评价的主观臆断、偶发因素等,能够有效实现学业评价的全面、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目的。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出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体现出学业评价本身的社会属性,是多主体共同科学评定的产物。 (二)多元学业评价环节呈现多样性特征 传统的学业评价环节重点是围绕日常的作业练习、理论考试分数等因素。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模式,其评价环节更加复杂多样,每个环节均要开展的评价和评定,科学设定每个环节评价的权重,有效区分分析、反馈、反思、研究、表现、态度等诸多环节的权重,有的指标权重设置可能会存在与前述权重交叉的现象。这种由于多元学业评价的多重性、多样性,能够为广大学生创造出发挥聪明才智的坚实平台。 (三)多元学业评价内容呈现多面性特征 在传统的学业评价过程中,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理论考核,即重点围绕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样的评价就显得比较单一枯燥。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模式能够实现评价的内容多面性的特征,不仅仅关注的是学生对于本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关注广大学生对于知识分析、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的能力强弱,能够进一步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精神、协作精神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深入推进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模式建设 目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评价重点围绕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为确保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模式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实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的考核模式 配合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将课程的讲授课时进行重新科学分布,动态调整课程讲授的学时分布和权重,重点增加学生参与课程研讨和创新实践的过程比重,探索采取项目化的考核方法,将课程考核内容整合分为独立的单元模块。分别对于每一个单元模块进行考核,比如将一个单元确定为“简单抢答器的制作”项目的考核,确定为“产品质量检测仪的设计与制作”项目的考核,确定为“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项目的考核,确定为“叮咚门铃电路的制作”项目的考核,等等。采取此种项目化的考核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育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最大限度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明确各项目链接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二)进一步实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化的考核模式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课程考核的研究和模式的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必须进一步大幅度增加实践考核的权重和内容,建议引入工程应用实例考核模式,借助项目驱动的考核模式,重点在每一个单元知识讲授和考核的过程之前,给学生们布置项目作业,并且纳入课程考核的范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实现项目的操作目的,来展开相关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引入工程实例考核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随着上升。将实践化的考核模式贯穿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积极引导学习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电路,并且更加明确电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三)进一步实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化的考核模式 围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议实行课程的实验化考核模式,探索将教学实践分成不同的实验层次,在每一个实验阶段引入课程考核的模式和权重,比如在基础实验过程中,应以基本的操作和联系为主要内容,实现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于数字电路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地灵活使用仪器设备,进一步增强基本实验技能和操作水平,从而实现多元学业的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应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引进社会性评价,促使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及时调整教学和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盲从性,提高有效性。 作者:谢兰清 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论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一、数字电子技术应用于网络的重要性 数字电子技术可以实现信号的数字通信。数字信号特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便于加密处理,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占用信道频带较宽,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通信具有很多优点,计算机所用信号与数字通信的信号都是二进制代码,也就是说计算机信号与数字通信信号是一致的,这种信号一致性便于数字信号与计算机联网,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也因这种信号一致性方便了不少。实现了通信网管理和维护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数字信号的抗干扰性能强,可以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信息传输,而且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对网络信息的加密变得容易不少,因为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可以方便的进行加密、解密处理,而且保密性好。数字电子技术使用数字电路,具有体积小、功率低的优点,因此网络设备可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目前自然科学中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正是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互连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沟通距离,缩短了信息获取的时间,使整个社会紧密得结合在了一起,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逐渐被改变,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带来的便利,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能够使网络信息快速处理,高速度、大容量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要求高技术人才必需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数字电子技术应用于网络,正是这种高效率信息的保证,为培养高素质、信息全面化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网络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平台。网络技术有共同任务、共享环境、通信、合作与协调这几个重要的特点。首先是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信息共享度,网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为信息的传播提供时效性,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很多,信息量也很大,为信息的传播、存储、共享提供保障。其次是网络便于对信息资源的搜索,通过浏览互联网,人们各取所需,甚至还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等信息工具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实现信息的反馈。网络实现了零距离的交流,打破地域界限,轻松实现跨国界、跨地区交流。网络上的信息更新速度快,比报纸、杂志等媒体更具有时效性,且节约资源,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因为报纸杂志上的信息需要印在纸上才能传播,而网络信息传播无需纸张,对新闻事件在网上与访问者之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只要刷新网页,就能同步追踪最新信息动态。网络其中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信息的综合产播方式,信息的传播不仅仅是依靠文字,通常还伴有着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丰富信息内容,使用户对信息了解的更具体、详尽、透彻。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可以实现信息的边下载边收听或边下载边观看时事新闻或其他信息,能够节约用户下载时间。网络上信息来源广泛,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用户利用网络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声音、图片、影像、数据、表格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信息的接收、阅览、传递、反馈。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应用于网络之后,信息沟通速度就更加快捷。 三、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就是研究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逻辑门电路组合和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芯片各脚功能,555定时器等。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用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的优势也更加突出。先将模拟信号按比例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到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根据需要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电路在信号处理上的强大功能。这种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所谓“数字化”浪潮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经席卷了电子技术几乎所有的应用领域。数字电子技术可以对网络进行信号处理。数字信号指幅度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二进制码就是一种数字信号。二进制码受噪声的影响小,易于有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便于加密处理,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占用信道频带较宽的特点。信号的数字化需要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的步骤。抽样是指用每隔一定时间的信号样值序列来代替原来在时间上连续的信号,也就是在时间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化。量化是用有限个幅度值近似原来连续变化的幅度值,把模拟信号的连续幅度变为有限数量的有一定间隔的离散值。编码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把量化后的值用二进制表示,然后转换成二值或多值的数字信号流。这样得到的数字信号可以通过电缆、微波干线、卫星通道等数字线路传输。在接收端则与上述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相反,再经过后置滤波又恢复成原来的模拟信号。上述数字化的过程又称为脉冲编码调制。数字电子技术有利于对网络通信信号进行处理和网络信息的高效率传输,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网络信息的信息高速公路化。数字电子技术充分发挥利用了数字电路在信号处理上的强大功能,通过将模拟信号按比例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送到数字电路中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根据需要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实现了网络通信的数字化。利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成为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实现了通信的高速度、大容量,高速信息电子网络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是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等组成的完备的网络体系。网络信息的处理与控制是通过通信网路上的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实现的,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先将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信息输入或输出,在数字电路上进行传输,最后对信息存储,再将数字信息交换为模拟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网络信息的传输进行处理和控制。 四、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是研究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逻辑门电路组合和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芯片各脚功能的一门学科。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是实现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 作者:杜维祥 单位:哈尔滨威克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数字电子技术网络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对网络时代下数字电子技术的网络实践进行分析,通过阐述实践内容着手,提出了几点关于促进网络技术发展的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网络实践;信号数字化处理 1引言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随之提升,网络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作为网络发展的支撑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网络实践的方向。由于当前巨大的商场需求,电子技术的应用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其应用。由此可见,只有将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有效研究,才能对于数字化的信息社会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2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 数字电子技术其实可以拆分成数字与模拟两种电子技术,由于当前市场的急切需求,数字电子技术这一学科就成为众多学科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一门学科[1]。在电子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的当前状况中,信息产业化的升级工作逐渐完成,并在此基础上顺应了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进而朝向更具专业化的目标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近期,社会对信息化时代中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满足该种要求,就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创新,才能真正与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将电子技术朝向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进步,就是目前科技发展的主流趋势,也只能是当代中电子技术与时代接轨的惟一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改革更新,电子产品也在日新月异的换代。例如:数字电子技术的不断优化更新,在家庭和生产领域中的开关电压调节器行业、D类型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行业中,这种技术都在被广泛的应用着,该种产品的出现,就是数字电子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鉴于此,我国在未来的信息发展过程中,类似于以上运用数字电子技术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产品必然会愈来愈多,对于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也一定会产生重大的推进作用。 3数字电子技术的网络实践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当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形式改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正是这种网络信息充斥于人类生活的信息化时代推动下,数字电子技术这一新型领域也随之壮大起来。在网络世界中,相较于传统的信号输出,数字信号拥有极大的优势,不仅能够就将计算机设备本身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提升,对于计算机设备自身的储存能力提高也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更是在此基础上将信号传输程序进行了方便、快捷以及安全方面的重大改进。作为设备的集成化与数字综合化的集合体,数字电子信息技术通过与网络技术结合,充分的将社会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有效连接,同时该种方式也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并在生活中将网络信息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进行处理培养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3.1在网络中开展信号处理机制 在网络信号处理机制的工作展开过程中,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进行处理网络展开的信号是最具高效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将网络中的重要相关信息进行高度加密,还能在同时将网络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与储存能力进行高度强化。另外,相对于其他的网络技术来讲,在数字信号中将二进制包含进去,具有相当大的技术优势。 3.2进行信号数字化处理工作 抽样、量化、编码三项工作流程是进行数字化信息工作处理的重要流程,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以上三项流程中的抽样工作过程,主要就是在现实的网络实践中进行相关模拟信号的离散作业。对于量化工作的内容则主要是指为离散取值做铺垫,从而进行划分信号的连续取值工作,该种离散取值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必须在编码的工作流程中对于将要进行编码的对象或者数字,进行信号数字化处理的方式展开设计。例如:卫星通道与电缆电路上的信号传输工作中,该种信号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就被广泛的应用。 3.3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网络信息 在当前的网络发展阶段,将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到实际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去,不仅能够将网络信息的处理效率大幅度提升,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信息的传输能力,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信号转变数字形式信号的进程起到推进作用,最终达到高效率进行网络信息处理的工作目的。 4结束语 综合全文论述来看,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在数字电子技术的带动下更具生机与活力,并对人类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带去了积极的影响。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可以说电子技术数据化就是电子技术领域的实践与应用的未来,激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加之市场需求的压力,都使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结合文中对数字电子技术网络实践发展前景的探讨,以及对于数字电子技术的网络实践进行了关于在网络中开展信号处理机制、进行信号数字化处理工作、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网络信息三个方面的分析能够发现,只有保证数字电子技术时刻紧随时展的脚步,并在此期间进行持续不断的优化与创新,才能真正在未来电子产品朝向数字化发展的路程中发挥推动能力。 作者:刘铁汉 单位:河北广电网络集团秦皇岛有限公司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兼顾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通过对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学生所学的专业。让学生学起来更加积极、主动,真正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收获,对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整个工科类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相对于模拟电子技术来说,数字电子技术具有知识点分散、灵活多变且不便于理解和应用。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需要针对专业来制定,不同的专业侧重点是不同的,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相关知识的应用,实现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同时也要考虑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乃至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为例,介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课程内容的构建 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点是构建教学内容的核心,把知识点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等,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强化以往学过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便于学生通过学习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建立相应的思维方式。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围绕数字电子技术在学生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学生学习规律、学科实验实训课程体系来进行。课程设置的思路如图1所示。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中,《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数字电子在专业中的应用来展开。以门电路、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的产生与整形、A/D和D/A转换为主要的知识开展课程教学;结合学生专业,从专业课程中挑选部分与数字电子技术有关的电路来加以学习,增加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学生应掌握进制及转换、逻辑代数化简、组合电路的分析、时序电路的分析、如何产生脉冲以及A/D和D/A转换的基本思路。通过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能够熟练使用仪器、仪表,能完成相应的实验或实训项目,能判断、排除电路故障。整个学习过程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和拓展,为后续学习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及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根据学生认知过程、学习的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状,构建了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点的一个循环的体系,如图2所示。在课程教学中,把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细化,通过简洁的描述、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教学或者动画等方式传授给学生。例如在讲授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时,不同型号的元件构成同一进制的计数器方法不同,如果只是根据器件逻辑功能来分析构成方法,这不便于学生理解和认识,这时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来仿真结果,在这期间的各个过程都能直观看到,这样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器件功能上,简化了分析过程,更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在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包括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程度、人为因素影响等,这些最终都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认识。同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主动的思考问题并能分析其中的原因,教师再及时总结分析,让学生能更加深刻的认识所学的知识点,最终能将所学内化于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想实现此目标,就必须设计相关的实验实训项目来帮助完成。在设计实验实训项目时,最好能设计与现实生活或学生所学专业有一定衔接的项目。如与生活相关的火灾报警器的制作、抢答电路的制作、数字电子钟的制作等,与专业课相关的监督定时器、故障-安全比较器等。这些实训项目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对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都有积极的作用,它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教学实施 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要有一定的改变,教学组织需要体现启发式教育,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对于职业教育还要加以任务驱动,驱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点内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教学活动中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反问、课后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以前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在讨论和总结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习自信心,多数学生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环境因素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显,从而对学习缺乏兴趣。结合任务驱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理论教学前就把下次课的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等告知学生,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并完成预习小测验。在下次上课时,了解学生是否参与进来,再通过课后调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课后分析,分析该课的得失,以便在下次课的时候注意相关的问题。在课前预习中,对主动参与的学生给予积极肯定和表扬,对没有参与的学生加以督促和鼓励。结合学生的专业,把专业课程中有关数字电子电路放置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引起学生重视,更能通过对相关电路分析,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如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通过把《车站信号》、《区间信号》、《信号电源》等课程中的部分数字电子电路加以分析。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上述的专业课程是在学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再进行的,考虑到学生目前不能把电路和专业课程相结合,所以在讲授中,主要分析其电路的功能,所运用的都是《数字电子技术》中的相关知识点,对于专业课程中的概念或专业术语不必介绍,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既能和学生专业对接,让学有所用,也能为以后学生学习专业课减轻学习压力。针对教学内容设置实训项目,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内容结束后,对学生下达实训项目任务,学生通过收集相应资料和实训相关信息,设计能实现实训要求的电路。通过此实训,能让学生熟悉相关的元器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火灾报警器的实训中,学生首先要了解如何实现感应温度、烟雾、红外线,这时一些传感器就会进入学生的视野,如何将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综合起来,用什么样的元件来实现报警或不报警,这就用到了所学的知识,包括在模拟电子技术中学到功放电路及相关元件,这样也把以往所学进行了复习和运用。由于有多种元件都能实现电路功能,学生不会全部都去选择同一种元件。通过实训材料的收集和实训的设计,最终学生之间会出现多个实现相同功能的不同电路版本,有的电路版本可能复杂,有的可能简单;通过在学生中组织讨论,比较各自设计的电路所具有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学生间也可以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一次实训教学,学生就可以收获多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实训时没有采用仿真软件,而是采用了较为传统的“面包板”和实际元件。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相关工具的使用、认识实际元件;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布线能力,以及根据电路图来构建实际电路的能力,培养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技能。 3结语 要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保证课程基本体系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根据学生专业来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并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同时,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在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适合实践的场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 作者:范炬 单位:内江铁路机械学校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浅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需要,合理、正确、有效的控制及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已经成为工程造价工作者应该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现状及意义,然后探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工程造价是反映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综合指标,合理确定和全面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是对工程建设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造成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工程造价的认识不深,管理不力。在设计阶段伊始,对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设计概算的编制不能按所处环境及时间范围内的设备材料进行有效的分析预算;对设备、材料价格的浮动因素预测不准;在施工过程中,劳务设备材料等影响因素变动对预算的影响;在合同签定时,对工程特点、工期长短,结合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包干系数不符合市场规律。因此,要更好地适应市场,将工程建设完全交予市场来调控,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1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现在实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完善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制度,其主要表现在国家直接参与工程造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存在将主要精力投入在预算与结算上的普遍问题,着重于计算细账,反而是事倍功半,未达到控制的目的,也没有实现管理的目标。“三超”现象频频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情况严重影响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的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金额大小可以直接判定建筑工程的投资消耗资金的大小。 2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贯穿并影响项目建设的决策、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同时在建筑企业的工程运营期间,合理的造价控制能够极大的减少工程资金的消耗,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建筑单位带来无与伦比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有助于施工单位对人力、财力、物力等相关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企业结构,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单位所积极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经济效益,怎么才能将最低的资金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最让人满意的价值回报,是每一个人都会积极考虑的问题。从这一根本上采取相应合理的资金消耗计划,能够更好促进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3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普遍被建设单位忽视,重点过多的投入在施工阶段,如施工图的预算审核、工程结算款等。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普遍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对建筑工程的合理投资与效益管理都有严重的影响与困扰。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往往忽视工程造价管理及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3.2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不够,未能做到成本的合理节约,未能实际结合经济与技术问题,未能及早发现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甚至造成无法弥补,以及相关其他问题导致的成本不可控制状况。 3.3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不完整,各环节未能紧密相扣,如投资预算、设计概算、合同价等分别、各自管理,未能紧密相连。报价与经营管理人员未能很好的进行沟通,管理细节上存在漏洞,导致工作人员只能通过社会平均水平完成各自的工作。 3.4建筑企业未能形成科学的评价管理系统,缺乏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导致企业缺失合理的报价体系,直接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建筑物的完成,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也会随之消失,从而使企业丢失了能够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3.5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这些法律逐渐不能满足造价管理更高水平的需要,仍需进一步完善。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控制与管理现状复杂多变,以往的内容已经不能涵盖工程造价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可依的情况。法律法规的欠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真实、有效、合理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6造价控制管理忽视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到现在要求工程投资做到事情预测和事中控制。但是就目 来看,大多数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了施工阶段,对于设计则没有足够重视。这种轻经济中技术、轻决策重实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提高。 3.7没有健全的工程造价资讯机构。近年来,一些工程造价的相关资讯机构正在迅速发展,但是目前管理制度部完善,配套的设施也不健全,所以各种资讯 机构也很难执行下去,这就要求重视资讯机构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资讯机构按照规定办事,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公正性,促进招投标工作的有序进行。 4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4.1加快工程造价市场化进程,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在计价方法上,实行量价分离原则,这符合国际上习惯采用的fidic(土木工程建设合同条件)的要求。这种计价方法的优点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工程量是由发包方提供的,工程量的测算由发包方完成,投标单位不用再次计算;可以保护承、发包双方的合法权益,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发生变化,工程造价也作相应变化,把双方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有利于发包对项目投资的控制;对于工程计价中的利润,应以社会平均利 润为标准,考虑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工程供求关系由企业决定利润水平。 4.2改变造价费用结构和计费方式改变目前的造价费用构成和计费程序,将间接费等需要按照规定取费程序计取的费用计入综合单价中,同时将实体性费 用与措施费用分开,以利于各企业采取新工艺、新材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措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 4.3改革造价咨询部门机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让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的中坚力量;对各类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脱钩改制,借鉴国外造价咨询企业的先进经验,提供咨询企业实行合伙制,变有限责任为无限责任,解决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政企不分、责任有限的状况;尽快制定工程造价咨询业的专责任赔偿方法,以解决目前国内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信息的不良现象,增加咨询机构的责任风险,以提高咨询企业的信誉、公正性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态度;拓宽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服务面。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中,由造价咨询机构委派具有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专业人员或施工、监理单位内部具有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专业人员参与项目的投资控制、施工管理、合同管理4.4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必须由法律的保障和规范,工程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各阶段都要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可遵循,工程造价管理应渗透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可操作的行政法规,在当地建设市场为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利用地方规章有 效地保护了施工企业的利益。 4.5建筑工程造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一个关键是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因此,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与设计人员进行密切的沟通与配合,及早并及时的对工程项目进行相关的合理对比分析,及时反应造价信息,必要时要联合工程设计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共同的讨论与验证,以便做出合理的预算。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过程与工程预算都要遵循国家的标准设计,以促进工业化水平,加速工程进度的脚步等。 4.6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除少数拥有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外,绝大多数是持预算员资格证书的人员,这部分人员文化水平低、经验少、专业知识缺乏,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尤其是 对造价工程师的培训,应逐步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自己的定额,在编制投标报价时,才能正确掌握材料价格、机械使用费、劳务市场价格及市场行情,才能对市场的走势作出预测。 5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化,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既要两手抓又要一手硬。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建设单位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注意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各种信息,与市场紧密相连,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积极有效的调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基本原则和审核方法,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要点,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思考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手段,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可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基本原则和审核方法 1.1 基本原则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中,应该严格坚持以下的基本原则:a、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做好有关准备,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熟悉,核查其资料是否准确和完整,有问题及时提出上报加以解决;b、选择合适有效并符合企业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审核方法,尽量减少在审核过程中出现问题。 1.2 常见的审核方法 1.2.1 全面审核法:这种审核方法所审核的面非常广,工作量较大,但是审核结果在准确度上很高,所以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用的最多就是全面审核法。 1.2.2 联合会审核法:这种审核方法主要通过联合专业的专家进行会审预算,提出问题,设计方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正设计,最终得出会审结果。 1.2.3 重点审核法:这种审核方法是建立在全面审核法的基础上的,主要是对一些占造价比例大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审核,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这个审核方法主要就是对那些需要进行重复审核的建筑工程,不用复审时应进行全面审核。 1.2.4 对比审核法:这种审核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地区和用途上相差不大的建筑工程,通过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的造价指标进行对比,再进行有针对性审核,这种审核方法速度快且准确度也非常高,各项造价的指标也比较全面和精准。 1.2.5 对比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主要是在预结算审核时,对比建筑规模和标准相关批文、工程量和设计图纸,发现预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确定预算精度,这种对比分析法主要用于一些预算精准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 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要点探讨 一般来说,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方法有多种,但无论哪种审核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如全面审核法优点在于全面细致,审核的质量高,效果较好;但工作量大,且有一定重复劳动。在审核中都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要点入手: 2.1熟悉合同。工程竣工结算是以合同为依据,所以首先要对合同的约定熟记在心,重点注意这些: 2.1.1 注意承包范围及价款调整方式和风险范围,这些直接关系到哪些可以调整和怎么调整,哪些不能调整。 2.1.2 材料价差、暂估价调整应该按合同约定 2.1.3 措施费及专项措施费的约定 2.1.4 注意奖励和惩罚的约定,如工期和质量方面 2.1.5 注意专项分包、甲供材的配合费用计取 2.1.6补充协议等 2.2 充分掌握好工程定额。任何一个施工单位的目的都是获取最高利润,在利益驱动下,经常出现错套定额、高套定额、重复套定额的情况。审查人员在接到送审的预算书时,首先应查看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或协议确定该用何种定额;其次对照施工图纸逐个核对预算子目,看是否与定额内容相一致,特别注意对定额进行换算或补充定额的子目,要核对其消耗量和预算基价的取定,对高套定额、重复套定额、多套定额的坚决予以纠正。例如,某建筑是一栋高31.9m、建筑面积为10450m2的综合办公楼,按照工程费用定额该工程取费类别属于二类工程,建设单位要求招标公司按三类工程计取工程费用编制公开招标文件,但送审的预算控制价却按二类工程计取工程费用。审查人员认为不能以工程本身属于的工程类别计取费用,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并向招标公司提出了质疑。公司却以招标文件出错为理由,解释为准备修改招标文件,对此,审查人员又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证实了建设单位的本意,不允许修改招标文件,这样审查人员计算该工程费用时按三类计取就有了充分的依据,单这一项就为节约了资金80多万元。 2.3 核对竣工图与现场对应。理论上要按照竣工图纸结算,但是竣工是由施工单位绘制,监理甲方审核,但是有时候施工方为了某一目的往往把结算时不利自己的东西故意遗漏掉,如果监理甲方责任心不强不一定审核出来。所以所有的变更、联 系单一定要好好的跟图纸对应起来。 2.4 注重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会根据实际选择最佳方案,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材料,追求高效益。施工中采用的新材料或新工艺,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才能实施,施工单位按优化的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与定额按常规计算肯定有差别。作为审价人员,不单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认真核对送审的预算,在定额标准允许调整的条件下,合理核定造价,还要结合设计方案,按定额规定的常规施工方法计价。然后对比两者的差异,仔细分析,属于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或加快工程进度而采取措施的,差额部分不予认可;属于特殊施工环境或其它客观因素造成无法按常规或原施工组织施工的,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商定后方可认定其费用。如某综合办公楼混凝土工程模板计价,原预算是按常规施工木模板计算的,施工单位却全部采用了加厚夹心板,也做好了签证,审查人员在审核该工程结算时发现签证单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只是签了“情况属实”,后根据调查取证,是施工单位仅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工效而改变常规做法的,在预算定额标准中,不允许对此项目进行换算,故核减了该费用15万元。 2.5 加强现场签证的核实和计算。现场签证是预结算审核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签证管理,严格报送程序,送审材料由建设单位报送,对于施工单位送来的工程变更或签证单拒收;所有的签证单要求建设单位逐张核对其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对签证单上表述签证原因不清的,应核实签证原因,属施工单位工作失误造成的或多计费用的,坚决减掉;对于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图,不仅要认真核对每一张联系单内容是否修改到竣工图中,而且要到工程现场核对竣工图与工程实物是否相符合。 进行结算审核时应着重审核工程结算是否符合工程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的相关条款。施工单位报送的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真实,工程量及费用计算是否准确,原图纸中未做项目是否全部扣除,甲供材料的领用数量有无超欠供现象,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类配合费用有无按规定计算等。尤其对于工程变更应作为审核的重点。 3 结束语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为确定工程造价重要环节,是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必然手段和程序。近年来,建筑工程超支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施工企业的投资资金实现合理化使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显得愈加重要。因此,探讨研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对控制工程成本、保证施工企业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浅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摘 要: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够有效地分析和控制工程造价,控制投资规模,缩短建设的时间,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的编制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提高概算编制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1.建筑工程概算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参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 它是建设工程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现代建筑工程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要,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指导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2.当前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预算方法存在滞后性 由于社会的进步,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这就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 2.2预算设计缺乏全过程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由于预算设计仅仅是工程前期经济预测,在建设项目的其他阶段,由于市场、人为因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计划外支出,这样的情况下,盲目以预算为纲,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精度的瓶颈。 2.3施工设计变更的随意性 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为方便施工,不按设计施工,导致很多计划外支出,造成工程超支,不得不对原有设计进行变更以调整工程预算。而相关各方对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的可行性、科学性、适用性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管理等。 2.4工程招标和设计制度的不完善 现行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招投标制度管理存在漏洞。在设计招标中,建设方缺乏科学管理,导致设计方盲目追求效果,背离了适用、科学、安全、经济的设计原则。同时在招标过程中,施工方为追求利益,擅自虚报、多报工程量,造成投资预算与实际工程造价严重不符。 3.加强概预算编制工作的具体措施 3.1了解项目工程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的特点 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考虑可能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是编制好设计概预算的必要环节。如水电工程中的砂石料需求量较大,其价格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故需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场地布置情况、砂石料开采条件以及场内交通运输条件和运输方式。根据现场布局确定材料构件及设备存放点,据此计算是否需二次搬运及运距等。 3.2熟悉设计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正确计算工程量 概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定额所含工作内容,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阅读图纸应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开始,要清楚工程的性质、类型、规模,依次阅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材料做法,了解各类图纸所示部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工程量计算。正确合理地套用定额,力争做到定额项目和实际相符,不重复计算、不漏算。 概预算编制人员要依据设计图纸准确地计算出与设计图纸相对应的工程量,这要求编制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施工经验表现在编制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的把握上。例如:采用脚手架类型,各种施工机械的性能与特性,以及建筑工程本身特点及施工中的特殊要求等。 3.3客观分析价格因素,价差调整要留有余地 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反映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平,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按市场价格来确定的,需要进行价差调整,也就是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往往是历经数年。其间设备材料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动,为使概预算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首先预测出未来设备材料价格的演变情况,然后预测出与之相关的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价差,适时地调整价差,使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在动态中进行。 3.4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概预算编制 因为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急,难免会出现多算、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另外概预算编制人员也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以及各种项目计算表之间反复抄录和校对,所以在大量的重复计算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样计算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现在研究出的很多计算机软件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大大减轻了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概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3.5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所以,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4.结束语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造价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已经进入了一个改革和完善的新时期,这就要求概预算编制工作不断提高和完善。要做到结合工程各方面需求,掌握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编制出一套合理、准确的概预算方案,保证工程整体施工的正常运行。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的内容与方法探讨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实施控制假设工程造价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它将直接的影响着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 预结算 审核 策略 1、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实施有效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降低投资成本的需要,是科学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审核和检测,才能够确保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施工问题,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在工程项目上的投资成本,才能实现使用有限的投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用。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组建更加专业的技术团队,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质量提升到最优。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包括费用计取是否准确、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单价套用是否合理这三方面,并且能够结合施工图纸的基础之上,将工程合同、招投标书、协议、规章制度、材料设备价格变更签证、隐藏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等等资料,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审核。 2.1工程量的核算 在进行工程量的审核工作时,应该熟练地掌握工程量计算的规则,把握好工程量审核中的正负误差分析。所谓的正误差就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的实际开挖高度应该比设计室外的高度要小,但是要注意计算工程量时还应该按照图纸进行计算。例如,进行柱体、板面和梁交换处的捆筋和受力筋的重量计算,设置在墙体中过梁和圈梁所占体积没有扣除,没有扣除楼地面地沟、孔洞所占面积,不扣除保护层就进行钢筋计算等等方面;相对来说施工中完全按照理论尺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不对实际的工程量进行考虑的方法就被称为负误差,在负误差中往往会出现项目的遗漏现象。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要对以下工程量计算的规则熟记于心,将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做到最佳。 (1) 对计算范围要及时进行分析,例如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分清楚混凝土工程中的梁高、柱高的划分以及砖石工程中的墙身、地基等方面的划分。 (2) 分清楚限制范围,例如当建设过程中遇到房屋坡度大于45度时,可以采取计算坡屋外面脚手架偶的费用方法进行替换;当建筑层的高度在3.6米以上时,加上顶棚的装修时就可以进行满堂脚手架费用的计算。 (3) 防止计算错误,在审核过程中要仔细的对图示尺寸和计算尺寸进行对比核查,防止出现不相符的数据。其次,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变更计划书和现场签证进行认真地核实,确保签证凭据工程量的审核工作做到计算合理、准确,实事求是。 2.2套用单价的核实 在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工程造价的定额具有权威性、法令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使用过程中都应该严格的执行工程造价定额的形式、内容、计算单位和数量标准,杜绝随意提高或者降低定额的现象出现。同时,在进行审核套用预算单价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限价材料的定额套用规定 如果出现主材料的价格远远超出指定的最高界限,那么就应该直接价以最高的限价进行,最后按照实价进行补价差。当然,如果主材料的价格符合最高限价的定额规定,那么也按照实际价格进行差价补偿。 (2) 换算的定额单价审核 我们在实际的套用单价计算时,在满足上述要求以外,还应该对换算的内容进行细致的了解,审核内容中包括的是定额中材料、机械、人力等的部分还是全部。同时,还应该对采用的系数进行审核,检查其是否正确,换算方法是否得当这些因素都将对单价的准确性造成直接的影响。 (3) 对补充定额的审核,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就是指检查编制的方向和依据的合理性。 2.3费用的审计 在工程项目的取费费率计算时,一般都应该按照当地工程造价部门的规定,以及招投标的合同进行确定。在进行费率的审核时,要注意文件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明确取费计算的基础是以人工费用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用为基础,并且在进行总结 算时将新增项目或者变更项目都考虑全面。 3、目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1) 偷工减料,项目减价格不减。在施工过程中的建材价格都是在定额中有所规定的,实际的采购肯定会出现偏差,这就是材料差占据工程造价与审核的最主要内容。一些施工单位在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中,采取各种手段规避材料差,以次充好,造成不同程度上的造价虚增。 (2) 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一些土石方或者零散工程项目进行议价的方式进行价格计算,脱离定额报价的限制,导致工程虚价现象。 (3) 施工单位还会采取各种手段有意抬高工程造价,例如利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来索要巨额赶工费,变更项目时收取变更费等等。 4、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的策略 4.1做好工程量的审核 对于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来说,它的价格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在进行工程量的审核时,要全面的结合图纸、专业设备材料表、运输表、定额规则、计算方法等等进行。主要进行审核的内容包括工程量是否有多算、漏算、重算、错算,针对分项工程要注意尺寸和数据来源、计算方法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审核。 4.2熟悉精通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工程预结算的质量,建设单位的预算审核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工作技术与经验,熟练地掌握计算规则,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决算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隐蔽交叉部位的多算工程量,有效地进行去伪存真的工程量审核。 4.3对定额子目的审核 对于工程项目应该套用哪一类子目和哪一部分子目来说很重要,一旦出现错套子目就会带来巨大的差异。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对定额子目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探讨,确定出适合的定额子目,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和理性。例如,在进行土石方类别的子目套用时,一定要熟悉定额中同类工程的子目套用界限,严密分析之后在实事求是的加以核定。 5、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和技巧性都很强的工作。对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方面,例如对工程签证的审核、对费用的审核、对项目小计、合计的审核、对材料价格的审核等等。建设单位只有指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审核方案,组建技术过硬,专业性过强的审核团队,才能将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做到最好,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信息化的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具体的罗列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 1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 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现代化企业实现其目标的前提,它为经营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或指令。管理活动中的信息不会自动流向管理者,所以对原始的数据和信号进行采集、整理加工、保存、传送和应用,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必备内容,即信息化管理。其本质就是依据信息自身的特点,有目的的组织信息共享,使决策者能准确和及时的掌握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完成正确决策。为了达到此目的,就要熟悉信息管理的所有环节,并做到一下几点:了解并掌握信息的来源,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掌握并正确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熟悉信息流程的所有环节,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当前,it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经营得到中广泛的应用,这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众多新的机遇[2]。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不断深入的改革,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工程造价机制已经走向完善,工程造价管理需要适应市场发展的方向。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可以说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工程造价系列的软件也逐步丰富多样,为工程相关活动、造价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和信息的网站数量也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目前,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了一定的理论根基,但是同时也有了很多一些不可小看的的问题[3]。 2.1 基础设施不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现有的基础设施没有根据工程造价、当前业务的可预见性发展对信息的收集、储备和运用,但是构建与采购因为网络通讯、信息构造、软件支柱以及数据库之类而构成的运用环境,工程的造价讯息有效运作以及参加到社会经济市场的竞争根本条件满足不了需求。 2.2 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讯息互质无法适应信息化的需求 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讯息理念通常比较落后,工程造价系统的讯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处理类的方法滞后,没有主动掌握讯息的积极性。这一切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甚远,严重阻挠了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能源化以及信息化的进步。 2.3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资源采集和处理手段落后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资源收集水平依旧保持在最原始的时候,采集到讯息数量比较少的时候,且讯息的分类规范并不统一,数据的格式以及存取方法不同,对信息能源的加工处理相对来说就变得比较困难,讯息能源的基本质量无法提高,讯息的维护和更新速度就很慢。 2.4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采集系统还没有成立 工程造价系统的管理人员内部讯息的共享体系,包括和业务伙伴或者用户之间的讯息互换、和外部联系的讯息体系都没有真正的形成,因此,大范围内的讯息共享更难以实现。 2.5 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资源管理没有统一规范 因为没有工程造价系统讯息能源管理的统一规范,不能确保讯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不能确保新讯息有序和快速的流通[3]。 3 推进工程造价系统管理信息化的政策 根据当前工程造价系统管理讯息化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去创造对工程造价管理讯息化构建有利的环境,创建与改善相对应的工作体系,以创新改革为动力,环绕增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技术与整体的竞争为基本目标,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统一规划发展、突出侧重点、分步进行实施、务求实际效果,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相应的改善。 3.1 量身定制工程造价管理的讯息化总体规划 工程造价体系管理讯息化构建顺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的发展和进步,是构建领域信息化的重点。定制工程造价体系管理讯息化的总体规划以及最终目的,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完善 联网项目。在实现规划时期应改明确的工程造价体系管理讯息化构建的主要系统,包含了技术目标、讯息收集目标、维护目标以及人才培训的目标等,方便分解和落实。 3.2 充分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水平 工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引导,工程造价的管理部门需要利用信息进行造价调控。管理部门可以使用多种手段和媒介合作,宣传信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进一步工作质量。 3.3 充实工程造价体系讯息能源资料库 新的工程造价讯息资料库已经在造价领域建立,通过数量和质量上看来,并未真正的成为工程造价讯息产业。所以,应该不断的扩大工程造价系统专业领域建筑造价体系讯息能源的基础上,将视线延伸至构建领域的有关讯息能源,提高建筑造价讯息资料库的容量,来填充整个建筑造价讯息资料库的,与此同时也要提升建筑工程造价讯息能源的管理水平,来更好地达到各个阶层的建筑工程造价讯息客户的要求。 3.4 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和政策环境 已经建立完成的众多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在还没有建立一致的标准体系和工程造价信息编码分类体系的情行下,横向和纵向联系比较少 ,还达不到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共享的目的。所以,应该尽快制定包括工程造价电子商务、软件、知识产权与工程造价信息资源保护等方面 的政策法规,并和建设领域信息政策环境进行衔接,对照相关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权威、统一和规范标准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保 障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 3.5 加大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并制定优惠的政策,在资金短缺上需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于此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3.6 大力发展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任何其它工作都一样,最终均需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就迫切需要造就培养一大 批既懂工程造价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对应的政策,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培养大批的多层次的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信 息化发展需要的人才,成立一支能力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团队,来满足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3.7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市场体系 工程造价信息事业的存在、进步及繁荣的基础是工程造价信息市场,其也是工程造价信息提供者、生产者、需求者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场所更是进一步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重要场所。所以,需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市场体系,同时开发工程造价的信息服务,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服务手段和服务领域。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化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工程造价产品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4 结论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需要意识教育、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其经济基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研究也是工程造价领域的最基本的建设。所以,只有我们工作者吸取教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发展的力度,这样才能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摘要: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综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主要从建设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三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阐述,通过对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尤其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以达到对整个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投资决策 1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预结算上,算细帐,结果是事倍功半,控制的目的没有实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却屡禁不止,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2 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的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第一方面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 第二方面认真做好市场研究,是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关键。 第三方面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第四方面是合理确定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是做好经济效益的基础。 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在财务评价中,评价价格的选用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目前在经济评价报告中,产品销售价格按市场价格计算,不考虑计算期内价格相对变动,这样,若产品销售价格逐年下降,那么就夸大了项目的效益,如果产品的价格是逐年上升的,就缩小了项目的效益。显然,经济评价仅用当时的市场价格来编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评价人员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结合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因素选取多种价格方案并加以分析,以使投资者对项目未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和减少项目投资风险。 3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项目勘察设计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体现其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及竣工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说,控制造价必须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起,这才是从龙头抓起。但是,由于投资决策时连方案都没有,要确定准投资额也确实不那么容易,尤其民用建筑变化比较大,虽然都是宾馆饭店,可是由于建筑方案不同、设计标准不同,所选用的材料设备不同,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当然施工地点、方法、管理的不同也是造成造价不一样的重要原因),致使它们的造价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虽然建筑类别相同,但很难有相同的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由于针对的是单体(具体项目)设计,是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使建设项目的模型显露出来,并使之可以实施。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似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 3.1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主客观条件 设计阶段控制与管理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建设单位)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这样,业主、设计师、造价师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而缺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设计单位应有完善的造价控制系统,每一建设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预算。 设计阶段控制与管理造价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设计概算要有明确的规定,一定要有资质的单位和人才能编估算、概算、预算,不能是什么人都能干。要建立严格的概算审查制度和对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的审核检查制度。同时,要赋予造价师一定的权力,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目标的确定 当明确了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和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件具备时,要控制造价就要合理的确定控制目标。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目标一般是用投资估算(一般是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作为方案设计估算的控制目标,用方案设计估算作为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有技术设计时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技术设计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标,用修正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没有技术设计时就直接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 3.3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方法 合理地确定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值以后,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造价进行控制。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方法有: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进行限额设计,搞标准化设计。这些方法对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确实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当前要强调的是;加强对设计阶段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的管理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实际中经常发现有的方案估算不够完整,有的限额设计的目标值缺乏合理性,有的概算不够正确,有的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也有不正确的地方。 实际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初步设计概算不准,与施工图预算相比,差距很大。当前初步设计概算确实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造成其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初步设计图纸的深度不够,有些概算编制人员缺乏责任心,概算与设计脱节,又与施工脱节,工程量算错,定额套错,间接费计取错误等都时有发生。从这些年的概算抽查实践来看,概算审查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避免重大错误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在概算审查中就发现:有的写字楼概算,居然在概算汇总时将整个弱电工程概算漏掉;有的多层住宅楼概算,居然没有内墙的工程量。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 4 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一直是将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相关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较全面,现对实施过程中各相应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进行简要阐述。 4.1 招投标阶段 通过投标竞争,业主择优选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一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要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防止压标或低价抢标;三是要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企业“找活”心切的特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四是标底的确定原则上应使招投标双方都有利可图,达到双赢的目的。 4.2 施工阶段 即把设计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的过程,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原始依据的过程。业主可建立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人制度,由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人员对项目造价控制负责。严把签证关,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尽量减少变更费用,审核评估相关索赔等。没有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人签名的签证不得结算工程款,同时对工程付款进度进行控制负责,防止工程款超付。 4.3 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编制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审计单位等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共同努力、恪守职责,尤其是加强前期阶段的主动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总投资,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浅议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管理 论文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动态管理;经济体制;材料价差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具体的措施。 1 前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现行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构成的基础上.理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改革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并根据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法规和各地区的工程价指数,实行动态调整.逐步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价格机制;建立起政府宏观控制,业主对建设项目投资全过程负责.强化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成本管理;这是当前深化工程造价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就建设项目实施各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展开分析与阐述,以期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水平,提高投资效益。 2 工程造价控制动态管理的现状 工程造价是一种通称,在不同的场合下其含义也不同,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的全部花费的费用总和。它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总承包商、分包商的费用。从我国现行工程建设项目费用组成的规定内窖看,它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印对工程造价动态因素的管理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是指那些影响工程造价增减的变动因素,就基础建设工程造价而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量变因素,二是价变因素,三是定额取费的变动因素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就是对造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及预测管理方法。 自1994年起,我国的建筑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投标承包。它结束了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工程分配任务的局面,是我国建设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成为当前建设市场中确定建设任务的主要形式。所以,近几年我国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实行公开招投标,增强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在努力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承包合同价为控制目标,根据工程合同按时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处理好工期、质量、造价三者间的关系,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质量保证,价格合理的材料,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 应该说,近几年来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取得 一定的成绩。在尊重传统标准定额计价的同时,完成定额从法定性向指导性过渡的阶段,找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计价办法,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发展需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昔,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许多不尽合理之处也需要不断改进,并加以完善。 3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措施 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为导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拟采取以下措施: 3.1 材料价差处理 为了加强材料价差的管理和合理调整材料价差, 实行根据各类工程的不同特点, 结合各个时期的市场价格情况, 采用系数与单项材料相结合调整价差的办法.即主要材料,钢材(包括钢门窗,铝合金门窗等) 术材、水泥以及特殊装饰材料(面砖、大理石、花岗石等等)按定额材料用量补差。砖瓦、石灰、砂石及其它材料测定综合材差系数进行调整价差,各类工程主要材料范围、信息价格、地方材料综合价差系数,由当地定额站每月或按季公布,作为工程计价的基础,也可以由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商定价格结算的办法,对工期短(如六个月内)的工程,或承发包双方同意,在工程招投标或工程中标(含议标)后的合同价格,可增列材料价格风险系数。造价一次包死,决算时不再调整,风险系数可参考公布的价格预测系数、由双方协商确定、或投标报价自行确定。凡不考虑增列风险系数的工程,在确定标价时,都必须填列"材料价格明细表"(包括招标和投标价格)。作为工程结算调整价差的依据,并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条款,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超过(或低于)签订合同所列材料价格时,可对超出(或低于)部分进行调整。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目前根据采购时的发票价格按实结算。这种按实结算的办法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且发票价格存在着种种弊端。急待改进, 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的确定,应该以施工期内公布各期信息价格总和除以期数之值, 而期数则按合同工期的80% 确定, 并以合同规定计算工期日(开工日期)为期数的始点。 3.2 人工费差额调整 当前建筑产品价格改革正在逐步展开。我们对人工费的组成和计算办法暂不宜作改变,采用以基本工资和各项工资性质的津贴补足到预算工资单价中的形式作过渡性调整,以解决当前人工费远远脱离实际,减少建筑产品价格与价值偏离幅度。制止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随着建筑产品价格改革的深入,加快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地出台人工费改革方案,实行综合人工费的计价办法。 3.3 物价变化与工程造价挂钩 物价改革进一步深化,物价放开,实行随行就市,物价将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和社会经济情况变化而变化,物价的变动。必然影响生活费用总指数的上下浮动。施工企业的人工费或工资收人及生活支出,也将随之变化。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物价变化与工程遣价挂钩的办法来处理,即根据当地政府定期公布的物价或生活费用总指数,测算出人工费补贴系敷,定期公布调整,作为工程计价的依据。同时,材料价差系数作为直接费,应该收取相应管理费,与社会市场物价相适应。 3.4 缩短工期增到措施费,推行提前工期奖 经济建设要求建设速度加快,建设单位也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要求用较短的工期完成投入使用。这样就普遍出现较国家定额工期提前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我们提倡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工期。而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无法实现的工期。凡是较工期定额缩短10% 以上工期的工程,在标价内增列抢工措施费用,此项费用由施工企业自行确定,量力而行。参加竞争,同时实行提前工期奖,按国家定额工期或承诺工期考核。凡工期提前20% 以内者,每天按总造价万分之二奖励。工期提前如30% 以上者每天按总造价万分之四奖励,工期奖发给生产工人与一线的管理人员。以促进加快建设速度。为确保合同工期的实现,要在合同中签订工期奖罚条款,双方严格遵守。 3.5 工程质量优劣差额实行奖优罚劣 我们在强调建设速度的同时。也强调生产优质产品, 工程质量等级分合格、优良。 在招标文件中或在工程合同中由建设单位提出要求达到的工程等级。凡要求达到优良等级标准并经质监站验收评定达到优良等级的工程,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验级达不到要求标准时要受到罚款处理。这些条款都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并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查监督,不得有不平等的现象。奖罚款额也可由承发包双方商定,一般为占工程造价的3% 左右,体现优质优价。 3.6 设计修改和变更的处理 施工过程中设计修改或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动态的因素,必须加以解决。除实行施工图预算加系数包干的工程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外,一般对发生的设计修改和变更的工程项目都应予以调整。采取按定标价为基础,实行量可变单价不变的原则,减少工程项目则按原定价中如数扣除,增加工程项目则按实按定标原则计算,列入工程总造价结算时增补。通过对上述动态因素采取调整措施, 工程造价控制将会得到较理想的理顺,防止价格与价值偏离幅度继续增大,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经济效益基本上得到了保障,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初步形成具有承担经济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将大大缓和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的经济关系, 保障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投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只有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实施控制,才能达到工程建设投资控制管理的目标,即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业经营效果,减少耗费,增加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 摘要:工程预算和造价对于控制工程投资规模,缩短建设时间,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从严格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广泛搜集基础资料,为概预算编制作准备,正确套用定额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算;工程管理 预算和造价工作是一项对技术性、政策性要求较高的经济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等的风险,使预期的工程造价预算超出投资控制,这明显不利于工程整体建设。只有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才能良好的完成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 1 严格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 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概预算人员要做到“嘴勤、手勤、腿勤”。编制依据是概预算编制的大前提,一切都是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它的取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嘴勤”;在概预算编制之前,概预算人员要向有关人员询问,了解工程性质等相关内容。“手勤”:对有价值的资料、对概预算编制工作有利的资料随时记载下来。“腿勤”:要做到正确取定概预算编制依据,包括执行文号、定额、材料价格、费率标准、价差调整标准等。 2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之一,计算得正确恰当与否,将给工程造价指标带来很大影响。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应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尽可能多的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第一手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总造价影响较大的桩基工程和相对复杂的保温防腐项目,特别要注意工作内容漏项的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掌握项目施工过程,完善工作内容,尽可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变更,保证预算造价的有效控制。 3 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 对项目设计推行招投标制或限额设计,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的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到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都应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也可通过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依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也不应该一味地从节省投资来考虑问题,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4 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材料、人工费占总价的比例一般为60%~80%。因此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建设单位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搞好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材料订货,确定合理要素价格,减少风险。尚未实现的产品的成交价,只有竣工工程的结算造价才能真正代表市场价格。因此,在资料收集方面,工程造价人员对具体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5 加强审核力度,力求准确 概预算编制有时时间紧、任务急、工程数量繁杂,难免多算、漏算、重复计算,这就要加强审核力度,提高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5.1 审核工程量、审核采用的定额单价、指标是否合适 (1)根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审核工程量。 (2)定额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法令性,它的形式、内容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审核采用的定额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内容是否满足施工方法要求,套用定额不同,单价则不同。 (3)定额包含内容是否与设计相符。如定额含筋率、混凝土标号等。 (4)补充定额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正确。 5.2 审核材料价格 对材料价格、运杂费进行审核,材料价格是否包括运杂费,材料运输方法、措施是否符合实际,做到既要满足工程要求,又要努力降低费用。 5.3 审核其他费用 (1)取费标准是否符合工程性质; (2)费率计算是否正确; (3)计算基数是否符合规定; (4)价差调整是否符合规定。 6 监理、建设等部门监管职能切实发挥,施工阶段设计不得随意变更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应该按批准的概算投资额度加以控制,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严格地控制工程造价。但是,很多建设单位在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情况下急于项目开工,对投资额度的控制、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甚至有的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7 广泛搜集基础资料,为概预算编制作准备 概预算人员在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现场调查。深入现场,就是上面提到的“腿勤”。现场调查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环节,是选择施工方法、决定就地取材、合理布置施工、材料运输方法、规划临时工程和确定概预算费用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是设计、编制概预算的基础资料,资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及概预算文件的质量问题,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必须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认真对待。特别是在招投标、施工阶段,更应本着为业主着想,从维护国家利益、荣誉出发,进一步深入调查,了解情况,与建设单位充分交流(获悉当地征用土地价格、拆迁价格等),对已有资料加以核对并适当补充,不能怕麻烦而沿用既有的资料。如北京铁路局北京勘测设计院在编制京承线密云站到发线延长工程施工设计概算时,经过调查,了解到有一家铁路专用线经过协商可以加以利用,因此,可节省一笔修建施工便线费用。搜集好第一手资料,为正确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概预算打下有利的基础。 8 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又是一项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项目繁多,要求非常细致的工作。就是对造价预算非常熟悉的人员,也难免有一些疏漏和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加上现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对图纸、当地法规文件、地方特色一定要了解透。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还要深入工程第一线,因为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图纸上的有时候差别很大。比如孔桩下面如果有溶洞,就需要用填充材料进行处理,溶洞的大小、地质情况都是决定用料多少的决定性因素。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所以,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要关心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为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深造和提高搭建平台。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优化探讨 【摘要】从建筑工程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等阶段论述了相应阶段造价管理方案优化要点。 【关键词】造价;方案;优化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实现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其主要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确定工程造价并对其加以有效控制。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工程造价管理由原来的概预算管理向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由静态管理向静态管理转变,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但实际造价管理往往被视为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而影响了预期目的的实现,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对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实现其预期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优化措施 1.1 正确把握投资决策 项目决策即选择和最终确定投资方案,其是建筑工程的源头,在决策前应将不同方案进行及时的技术和经济方面比较,在投资决策阶段应首先建立工程项目控制制度以对各岗位实行分工控制,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在决策阶段收集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资料,并应充分做好市场研究,并对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和处理,依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和标准,最终落实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应对所确定的方案进行优化,即根据实际情况对多个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并尽量简化工艺流程、节约建设资金,并应从全局、全方位出发充分考虑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对工程造价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工程投资在实现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空间,从而真正发挥投资预算的控制作用【1】。 1.2 优化设计 工程设计时将建设项目从计划变为现实的首个阶段,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进度、质量及成本,其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阶段造价方案优化应加大对设计单位图纸质量的监督和审查,并通过设计概算规范化措施将已经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以避免人为的扩大设计规模所需费用,并应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利用,推进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化工程设计的经济指标提高设计的技术含量,进而提高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 执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即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在保证受控于决策投资的设计文件的前提下进行投资控制,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照施工图设计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各个专业设计进行控制。其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个专业人员密切配合,以做到技术与经济统一,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经济支出并作出方案比较以利于强化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造价编制人员及时进行造价计算以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改变设计过程不算账,设计完成见分晓的现状,实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2】。 在建筑设计上应做到健康、舒适、低耗以及绿色环保、节能等,并优选建筑朝向、日照分析和建筑布局,合理布置采光通风与建筑平面,并应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和使用面积系数,优选节能型门窗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等;结构设计上应从基础选型、持力层、承载力选用,基坑围护及防水方案,钢筋连接及其应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地下及地上结构选型以及楼板结构选型等方面考虑;专业设计上应考虑给排水方案,污水处理方案以及雨水收集并利用方案,燃气、供电配电方案,用户设施智能化方案以,绿化与景观方案以及专业设备选型和专业建材选用和垃圾处理方案等方面考虑。 1.3 招投标优化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工程招投标工作首先应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并可促使投标方在质量、价格和周期等角度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竞标方降低成本以及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优化,同时由于建设项目受到价格规律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遵循市场价格机制,基于市场的供求情况和价格规律才能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建立企业清单定额库。企业应结合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自己的定额以反映自身企业能力,由于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同导致企业定额水平存在差距,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的原则,具体实施可通过定额修正法、经验统计法、现场观察测定法等方法,最终实现能够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企业定额。 建立造价指标分析子系统。造价指标是反映工程造价构成的技术经济数据,包括工程造价指标和工程量指标两大类,造价指标分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造价指标查询、对比分析。工程造价指标应反映工程项目每个分部分项的合同金额、单方造价,工程量指标应反映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单方工程量以及平均造价等,并可对不同项目间的造价指标可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可为快速估算提供依据。在进行快速估算时可根据拟建工程的相关信息在工程造价指标库内查找相似工程造价指标,并可在查找到相似的指标后通过分解合并调整拟建工程的快速估算;可作为公司内部审核的依据。公司在编制成标书后可通过造价指标分析模块和指标库内的同类工程进行指标对比偏差,对存在较大偏差的应对标底重新检查以提高效率【3】。 1.4 施工阶段优化 项目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该阶段也是投资消耗最大的阶段,因此该阶段也是整个项目建设中必须优化造价管理方案的阶段。在人员组织上应强化任务与职能的分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落实施工跟踪的人员,并详细的编制该阶段的工作计划和流程;应采取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方式合理利用资金,以对工程造价目标进行风险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应措施;应控制施工变更以免对造价带来较大影响,对必要的设计变更应进行严格审查,并继续寻找潜在的可节约资金的可能性,并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和经济分析。 1.5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优化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方案优化也是整个造价管理优化的组成部分,该阶段首先应确定工程实际造价,确定过程中应科学的审核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以为工程资金的合理利用提供保证,同时应进行工程竣工后的相关工作,利用统计预测、对比以及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合理评估以实现对工程最后阶段造价管理进行优化。 2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集技术、质量、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系统工作,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应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使其与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密切联系,因此要求工程参与人员各负其责,从各自的范围着手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和优化利用,最终才能实现建筑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大学建筑工程造价的审计 摘要;工程造价审计对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抑制基建领域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审计人员对工程造价文件的主要内容及计算情况进行检查核对,以发现可能出现的差错,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为此每个单位对此都是非常的重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当今日益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下就是本人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见解,供于参考。 关键词:控制工程造价;审计管理 传统的基建维修审计往往是项目完工后的工程决算审计,这种事后的决算审计无法对基建维修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致使工程在事前,事中的治理混乱,因为事前事中监督不利甚至造成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情况,导致投资失控,严重影响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广东工业大学新建教学楼施工项目中,我们就转变审计方法,就是要由单纯的工程决算这种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审计发展,犯患于未然。下面结合审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一 工程项目介绍 学校新建综合性教学楼项目,主要包括阶梯教室,图书馆、现代化多煤体教室以及办公宣。施工周期为2年,总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总投资概算3000万元。该项目由学校作为发包人,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为建设组织管理单位。共同对工程的建设进行控制与管理。 二 工程造价审计实施环节 1 严格履行合同条款约定 凡施工合同条款中对工程结算方法有约定的,且此约定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的,那就应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工程结算。凡施工合同条款中没有约定工程结算方法,事后又没有补充协议或虽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的.则应按建设部与广州市的有关规定进行结算。例如在该项目中:技术工一个工日4 5元,普通工一个工日3 5元。但合同中没有对4 5元一个工日的技术工和3 5元一个工日的普通工约定进直接费。项目造价管理小组参照上述审价惯例,根据广州市标准与定额管理总站规定的技术工一个工日3 5元、普通工一个工日2 5元可以进直接费的条款执行。从而有效解决了虽有合同约定但约定不明确的普遍问题。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合同条款的定义必须准确.约定必须完整,不然容易造成工程结算中建设方与施工方各执一词,影响工程审价工作的质量和时效。 又例如底楼施工在开办费的产品保护费这一项列出了0.5万元人民币。实际施工中,由于工期紧迫,底楼的地面面砖先于楼上标段完工前铺贴好,其楼上标段完工后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都要从底楼已铺好面砖的地面上通过。施工单位为保护已贴面砖的完好,在其通道面砖上铺了一层细木工板作保护层,增加了2万元的费用支出。在结算审核中,施工单位提出要增加地面铺设细木工板所花费的产品保护费,审价人员和建设方都没有认可。因为该工程办理过施工招投标手续。这0.5万元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办费中产品保护费一项的投标价,虽然不足施工中实际发生的产品保护费用,但施工招标文件中有开办费包干使用的条款。施工投标文件作为施工合同文件的一部分,与施工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施工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则应以授标文件中的条款作为计价依据。 2 做好材料价格调研工作 过去多数施工合同对材料价格的约定是:材料价格有指导价的按指导价,没指导价的按信息价,没信息价的按市场价。此时,审价工作的一个工作重心就是材料市场价的调研。首先应由施工单位提供建设方认可品牌的材料发票,亦可由施工单位提供材料供应商的报价单和材料采购合同,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调研,则可提高询价工作效率。但审价人员应该清楚地知道,材料供应商的报价和材料采购合同价与实际采购价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审价实际工作中,应当找出“差距”,按实计算。 在本项目中按学校要求由内审部门进行先期审计,在核实工程量工作中,发现施工方所结算中基础工程中放坡系数不依据土质和开挖深度确定;砖墙工程中,主梁与次梁交换处和框架柱的起止点,不以工程计算规则为准,多算工程量。屋顶装饰所用琉璃瓦由校方白购,由施工方案装,施工方结算中却垒盘参造园林定额,将全部造价计入结算-墙体涂刷时,该扣除的门窗洞口,踢脚线等少扣漏扣等问题。当审价人员让施工单位提供无框玻璃门的拉手、地弹簧、上下帮条、地锁等材料发票,施工单位因没支付材料款,无法提供发票。在这种情况下,审价人员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材料采购合同。结果从其提供的材料采购合同的材料价格中看出,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价高出了材料采购合同价的1 5%。仅通过核实工程量就核减工程造价几十万元。该情况证明,如不搞市场调研,仅根据材料采购合同来定价也是不行的。材料采购合同中有时会含有“水份”,材料供应商的让利可以体现在材料采购合同中,也可以体现在材料采购合同外,即明.如不搞市场调研,仅根据材料采购合同来定价也是不行的。材料采购合同中有时会含有“水分”,材料供应商的让利可以体现在材料采购合同中,也可以体现在材料采购合同外,即在合同外另行约定。审价人员只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界定材料供应商让利的情况,做好工程审价中的材料核价工作。 3 亲临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施工阶段踏勘现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提高工程审价质量。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目前在工程审价中常常会遇到新的施ii艺和新材料,没有现成可以套用的定额子目,需要审价人员自己测算人工、材料、机械的用量。收集这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基础资料,是做好审价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这个项目的审价工作中,审计小组了解到施工单位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的施工中没有使用嵌缝油膏,经向工程监理核实情况后,确认为未按图施工,必须对此定额子目进行换算,相应扣除了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中嵌缝油膏的材料费每平方米30.7 5元。审计小组查看和清点了灯具、风口等暴露在外的材料后,又查看了安装在吊顶里面的材料。这时,审计人员发现风管的保温材料是离心玻璃棉板,而不是施工单位结算书上所报的橡塑保温板。当即指出施工单位错报了保温材料的材质。这两种材料每立方米要相差上千元人民币。经过调整,扣减了施工单位数万元人民币的保温材料费。 上述例子可以证实,审计人员是否认真踏勘现场,审价的结果往往是大不一样的,如不踏勘现场,仅凭施工单位上报结算书上的材料来核实材料价格的话。就有可能发生所报结算书上材料与实际施工中所用材料有出入.造成建设单位多付工程款的情况发生。 三 工程项目审计成果 1 完成各项目的工程造价审核,比原概算节省资金2 0 0余万元,实现了较大的资金结余。 2 纠正了施工中出现的偷工减料,报价不实等种种弊端,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开销。 3 围绕工程具体要求,在校领导的指示下树立全局观念,灵活处置和化解各项矛盾,配合各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审计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保证了各项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通过工程造价审计,可以有效的发现施工中的一些弊端,抓住影响工程造价的重点,以经济法律、法规为准绳,实事求是,独立、客观、公正的开展工作,纠正不合理的支出,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建筑造价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的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所谓建筑工程造价,实际上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全部资金消耗,简言之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投资成本。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各种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建筑市场上的竞争也变得更加的激烈。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因此应当给予高度的关注。 1、建筑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项目自投标至竣工全过程,均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也就定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压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涉及到的金额比较大:实践中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涉及金额都非常的大,造价较高,数百万、上千万的投资非常的平常,甚至有些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可达数百亿;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差异性较大:由于工程项目的用途、功能以及规模要求等有所不同,对工程中的结构、造型、空间设置和装修等,也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建工程项目造价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工程造价动态性:工程项目自其施工设计至建设完成交付全过程,均需要较长的施工。在这一段时间里,因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工程项目的造价呈现出动态性特征。例如,方案的改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价格上的浮动以及工资、取费费率等的随意调整等,加之银行贷款利率的不断变化,都可能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实际上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均处于不确定性状态,当竣工决算完成后方可确定具体造价;建筑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工程造价层次性主要决定于工程建设自身的层次性,不同的工程项目总是包含着多项独立的单项建筑工程,且这些单项的建筑工程又由多个建筑单位的施工工程组成。在该种运行模式之下,工程的造价主要有三个层次,建设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单项建筑工程的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若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各项目进行细致的划分,则可能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层次发生更深的变化。这种由实际情况造成的不同分工,使建筑工程造价表现出很强的层次性特征;建筑工程造价自身的兼容性:兼容性表现在其自身的特点、工程造价构成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不同费用间的交叉与融合等。 2、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初期的各项工作规划的不够细致,落实效果比较差。长期以来,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最为关注的是施工中的投资管理工作,并未将影响投资较大的因素,即设计阶段作为管理的重点;设计人员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只顾着选择建筑结构方案,而且对设计方案中的相关经济因素缺乏重视和分析研究,因此导致多数工程项目因建设施工前期的可行性缺乏考究、效益分析以及方案设计没缺乏科学的论证等,导致设计方面的投资很难有效控制,因此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设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中多存在着很多因人为的因素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同设计人员跟你讲中标方的要求,对设计进行变更、随意抬高设计标准,这些因素的存在均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大幅度提高。 第二,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相对比较落后,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政府干预现象。 当前国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思想观念依然比较落后,有人对工程造价没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与认知。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是没有对建筑工程造价予以全程动态控制,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也缺乏动态管理的意识。随着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施工材料市场上的价格监管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市场管理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当前国内市场的材料价格总是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出现加大的变化, 场调节作用变得更加的明显。但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市场的价格变动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由此可见,市场机制的自身调节作用虽然有其优势,但并非万能。基于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转变这种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杠杆作用,对房价进行适当的调控,以免出现房地产泡沫现象。但实践中却并非如此,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观念依然影响很大,市场观念相对比较淡薄,部分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市场价格管理中的政府干预范围比较大,对工程造价管理采用老套方法,因此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性与客观性。 第三,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与控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当国内各地区均已建立了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但具体职权上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和执行,即功能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反。除工程管理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参与到工程的造价管理或者之中,造成造价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这些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部门在实际上从属于工程技术部门,根本起不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之作用,所谓的控制工作只不过是流于形式。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建筑工程总价特点、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管理,确保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就必然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法制建设力度,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利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施工方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各种市场行为,并依法对实践中的各种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同时,不仅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开放、统一和平等的现代市场管理机制,并逐渐打破传统的关卡壁垒以及地区保护模式。对实践中尊重着质量问题追查到底,一旦发现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这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建筑行业非常需要复合型的造价管理人才。基于此,笔者建议加快造价管理步伐,培养高素质造价管理和执业人员,并制定培训与教育计划,尤其要注意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对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知识加强学习与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 (2)对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 在这一阶段,应认真编制招标文件,签订建设合同,把握好招标过程以及合同中的策划要求,尤其要注意以下内容:招标方式的确定、保函或者保证金的应用、报价的形式、拟签约的承包商数量与发包方式的确定、比较重要合同条款的确定以及合同价格形式的确定。对设计过程实施监理制度,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加的科学合理,造价管理在限额范围之内,可有效做到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效益。同时,还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方法,它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从实践来看,限额设计方法可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为确保限额设计方法能够达到预期之目的,设计人员应当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对技术经济也比较的了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多方案之间相互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不会初期阶段就能确定下来,而是应当在多个方案之中相互比较和衡量,这样才能确保其实用性和经济性。 (3)对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该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该阶段的造价管理非常重要。实践中,应当正确合理地选择管理模式,对图纸和要求非常的熟悉,对日常管理中的常见工程造价变化及重要环节加强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工程的变更予以严格的管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避免返工等现象的出现。对于实践中费用相对较高的施工设计方案变更,应经设计、建设、监理以及施工单位进行联合商榷和研究,最后做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合同之外的各种费用开支。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当深入施工场地,去详细了解该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工作的 准确性与实效性。 (4)对竣工阶段的结算过程加强造价管理与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而言,它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工程造价是竣工决算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认真对各项资料进行审核,尤其要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准确与否,看其是否存在着重复计算和遗漏现象。同时,还要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费用开支、取费予以严格审查,以确保其合理性与准确性。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过程中,应当做好工程造价审查相关方的关系处理工作,这也是确保工程结算与造价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应当加强重视和造价管理理念、模式的不断创新。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探讨 摘 要: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是企业投资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与可重点控制阶段进行阐述,对比当前现存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提出优化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 1 概述 随着多元化建筑工程的出现,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实施起来越来越困难。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节省开支获取最大利润已成为当代工程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使有限资金最大化是工程造价的终极目的,为了实现此目的必须对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到最佳切入点,掌握控制重点阶段的特点,以便实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还要采取相应措施抵制阶段问题,控制工程中不利因素。 2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 建筑工程造价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其控制环节是一个复杂工程,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综合问题,不仅需要建设单位还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工程造价工作。下面就影响就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探讨:首先,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其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核算部到位、无人员录用标准等都会严重波及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建设单位要从自身思考,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全面狠抓工作中的瑕疵,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严格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其次,设计单位在工程造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现实统计设计费虽然只占整个工程的1%,更精确的说还不到1%,但其产生的工程费用高达70%,所以应高度重视设计单位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现实工作中避免设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抬高概算的现象,杜绝设计单位自行提高所用产品标准,无形中使费用增加的做法。 再次,就是施工单位的影响。工程的工期较长,施工单位在控制材料成本使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成本价格预算购置材料,坚决打击施工单位利用差价获得利润的不正当行为。另一方面还要正确核算工程量,不要盲目改变工程量的大小,给工程造价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审计部门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审计部门工程一道工序竣工核算的督促部门,如果核算出现错误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实施督查使审计员要以公正的原则工作,不要因为一己私利影响工程核算,尽量做到对工程的细致了解,在自己的范围内做好工程预算的审查与控制工作。 3 建筑工程造价重点控制的阶段 3.1 决策阶段。决策阶段是工程计划投资的最初阶段,对整个工程采取怎样的布局、实施什么样管理极其重要。因此如何对决策阶段做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造价在此阶段最难做的便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确定,对工程将会采取的各种方案做可行性研究,对多个影响参数进行综合审查评估,定制出最理想的报告,为后续工作做准备,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3.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为业主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服务的,无论是研究阶段还是初步设计阶段都要始终坚持顾客利益至上的原则,尽可能的满足其要求。进行全面的调研,考察实际可行的、经济、节能的方式完成设计。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方案时也要严格现场条件,确定合理、安全的施工图。 3.3 招投标阶段。标底制定、发包方式的选择都需要张弛有度的把持。建设单位根据实际工程的工程量拟定标底,投资方按照现场作业工况的性质特点择优选择发包方式降低工程造价。另外,合理制定招标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完善招标的详细内容,最后要对比分析哪个施工单位更适合工程,通过竞争,定出中标单位。 3.4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对工程造价真正落实的阶段。严格按照工程造价核算施工过程的物品。工程实物的形成与工程最终完成需要的工期较长,应强化该过程的资金控制,采取有利方法提高工程造价的可靠性。工程图纸及相关方案的控制,尽量做到不出现变更或最小范围的变更,节省资金开销、人工的浪费;索赔事项落实,以事实求是的态度解决问题,认真处理工期延误、施工失误等反索赔问题;在工程质量、验收条件合格情况下,工程款按合同约定按期支付,杜绝拖欠现象的出现。 3.5 竣工阶段。作为工程最后的阶段,也是工程造价 后的繁琐阶段的竣工结算需要严格审核各方面的开支情况。竣工结算最终给出实际造价,甲方依照合同约定可,对额外费用核减,由甲方审核施工现场,对合同中的变更项目,严格控制附加费用。做好工程造价最后一道程序。 4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优化 4.1 把控制重点放在设计阶段,强化其它环节控制。任何一项工程设计做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缩短工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督促设计院认真对待工程图纸的设计,把好关,确保设计质量;统一规范,执行国家标准,避免出现一数二意的现象;提倡创新,借鉴前沿领域的相关研究采用新技术、使用先进设备与工艺进行施工,提升设计质量与科技含量,为工程有客观的经济效益努力。 4.2 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成本问题一直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关注的问题,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对实现利润最大化起到“心脏”的作用。控制项目成本主要是要制定统一的成本价格,以此作为对照。成本价格是工程中的材料、人工、费用标准成本。成本价格不同市场价格,是由公司自行定制,主要目的是激发工人干劲,及早完成工程任务节省开支;在制定成本价格的同时还要考核成本差异,及早发现、及早反馈、及早处理;责任制对于节省成本有利,项目经理制定各种相关责任制,将任务分派到个人,能及时有效的完成成本核算,同时可以采取激励措施,能更大限度的发掘节约成本的方法。 4.3 控制审核过程。对工程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审核,每个阶段遵循的标准不同,严格按照标准对单位项目做细致审核,由于工程周期长短不同,工期较长的要做分阶段审核。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审核工作对工程核算起到铺垫的作用,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度,所以要设立监察机构对审核过程实施实时监控,审核具体落实到单位项目。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持续时间长、控制难度大、见效慢的特点决定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应对长久存在的问题和突发性问题。确保工程成本的真实性、审核的公正性至关重要,因此工程造价对工程中的任何一阶段的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在造价理论研究的同时对其优化控制是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正确之举。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探析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与控制 0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利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工程各阶段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最终达到节约工程建设资金的目的。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及其他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期,除了继续按照全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思路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改革外,在计价依据方面,首次提出了“量”、“价”分离的新思想,改变了国家对定额管理的方式,同时,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设想。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它主要包含的特点有: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在国家宏观控制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充分发挥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作用等等。 1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1 在现代社会,随着项目性质的改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很多大型项目的性质近年来已经改变,随着这些改变,改善项目管理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首先发生的一个改变是商业发展项目的融资、设计、营销和管理的创新,导致私营部门商业项目规模日益扩大和日益复杂。特别是集零售、办公、住宅和其他设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纯商业性质的,其成功或失败都倚靠管理团队保证开支不超过预算的数字。随后一个改变是项目融资的其他创新导致私营部门日益深入参与此前只有政府才会涉足的建造和营运。如果未能恰当地控制成本,则整个项目可能一败涂地。因此今日的大型项目的私营部门投资程度很高,从而导致对预算的严格控制。于是,在这种现状下造价控制的重要地位便突显出来。 1.2 我国目前造价工程师处于紧缺状态,由于考试要求严格,资质审查细密,迄今已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者,全国只有十万余人,而全国预计需求则在100万人以上,如此庞大的一个人才缺口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弥补,因此人才也是制约造价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根据这两个问题,工程造价在未来的发展必定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尽快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机制,监控法律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给这个行业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另外在人才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肯定会催生出大量的工程造价培训机构和造价人才服务机构,这样又会面临新的问题,例如会有许多不够资质的培训机构会培养出一大批貌似合格的“造价师”,但实际上是有名无实的造价人才,还会有一些新的人才服务机构,打着造价人才招聘的旗号四处敛财等等,这些都是目前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但终究到底,相比以前工程造价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要想加快工程造价的发展步伐,国家和协会还有个人都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严格以行业规范自律,工程造价的未来发展会更好。 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和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标,咨询等工作。相对的,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经营建设的工程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促成了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融合。而国外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又在总体上高于我国,在工程总承包市场势必会对我国的企业造成冲击。 2.2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我国应全新构建中国工程造价分析的技术框架,工程造价人员在造价分析时,应具有企业级和行业级实时准确动态的造价关键要素的数据库支撑,即工程量、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指标、企业定额)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自增长积累和自完善机制,为具有快速准确的动态造价分析能力创造条件,将工程建造过程中所有变化的因素融于一体,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分析,掌控动态造价成本变化过程。 3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3.1.1 加大力度投入到每一年全国各个地区的造价行业的薪资调查中。尽管人才十分紧缺但是我们要给这个行业提供一个有理可循的薪资参考,这样可以避免人才的漫天要价,也可解决企业不知该开出多高的价格而烦恼。 3.1.2 人才培养从学校抓起。每年继续举行校园招聘。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鼓励并建议用人单位多自主培养人才,从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抓起,这样给同学们一个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可给企业的人才储备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缓冲过程。 3.1.3 继续扩大跟企业之间的交流,及时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助于服务于企业。由于地域,地方政策的不同,他们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档案,针对这些不同需求的企业一对一的研究,一对一的为他们提供帮助,达到即使没有分管人力资源的专职部门也可以让这个部门的工作超值超量的完成。 3.1.4 扩大人才的面。因为造价行业本身是一个针对性局限性都很强的行业。但是对人才的知识面要求确是相当的高。所以扩大这个行业的人才面,使其资源共享,打造中国最优质的土木人才资源服务机构。 3.1.5 工程造价的发展离不开更多人的努力,呼吁行业内外的相关机构和个人,都能提出有利于工程造价行业良好发展的方法,并一起为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工程造价体现出中国土木工程中应有的价值。 3.2 加强工程招投标,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3.2.1 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应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等,对它们予以综合的考虑。 3.2.2 严禁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禁止招标人员利用施工企业找活心切的弱点。 3.2.3 对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编制质量提出更高一步的要求。 3.2.4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 3.3 积极推行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它是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的主要计价模式,它是国际通用计价方法,也是建立在充分完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之上的进行的,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 3.4 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及应用。为具有快速准确的动态造价分析能力创造条件,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分析,将工程建造过程中所有变化的因素融于一体,掌控动态造价成本变化过程。 3.5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尽快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机制,监控法律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给这个行业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4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完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是为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基础。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只有提高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能力,才能最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与优化设计 一、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相对应四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值可称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和施工阶段决算。这四个阶段对工程造价都有直接的影响,必须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百分之一以下,但正是这少于百分之一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提高设计质量,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加快进度,高质优效地把工程建设好,降低工程成本也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方讲究投资效益,业主(建设单位)、承包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也都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因此,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造价控制在大的环境方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虽然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比在施工阶段的效果好得多,但它并不是无条件的,设计阶段控制造价依然需要主客观条件。没有条件就根本谈不上控制造价。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建设单位)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只有在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才能实现,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造价控制。 二、建设项目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念为指针,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一)设计方案的优化: 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都有较大影响。 1、建筑方案的选择: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集工程性、艺术性和经济性于一体,只有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建筑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接受。但由于建筑设计工作的特点,更多的设计者主要从事的是建筑设计工作中创造性劳动部分,同时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经济意识薄弱,缺乏将经济意识贯穿于设计过程中。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之所以能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应该集中了众家之长,不仅在设计中有独特的构思,而且在经济分析上也占有优势。然而在目前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了建筑的新颖,外形的美观,功能的完善等等,而对于经济分析这一块即便有所考虑,也是花 费的功夫甚少。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一环套一环,始终围绕着方案设计进行。初步设计概算不能超过方案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不能超过初步设计概算。所以,方案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重中之重,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材料的选用: 例如框架结构的非承后墙体种类选择对工程造价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做法是粘土空心砖,自重大,保温性能也差。现在有许多轻质、隔音、隔热且价格较经济的新型建材可供选用。如加气砼、砼空心砌块、水泥玻璃纤维板、石膏条板、膨胀珍珠岩空心条板等。 3、结构方案的选择: 基础的经济技术指标对高层建筑的总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基础的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在地质状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现以基础方案的选择来说明结构方案的优化。 10%,甚至可达10%~20%。 所以,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做得好,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对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都应该重视起来,使工程造价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4、结构设计的优化: 目前承建方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控制:现在包括房地产公司在内的承建方已经不同层次的认识到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设立专门的人员控制结构设计。由于认识的不同,只是一味的控制含钢量,混凝土用量等等低级的方法。结构施工图设计不能给房地产公司创造价值,但是好的结构设计绝对可以给房地产公司降低工程成本,真正的在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保证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面及配筋。 5减少设计变更: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一般来说,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阶段的变更,其损失费用也不相同。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堵塞由于不合理的修改变更而提高造价,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6、适当采用标准设计: 经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称为标准设计。标准的工程设计,来源于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优秀设计,它适应我国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能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体现施工、生产、使用和维修的要求。因此采用标准设计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低于非标准设计,但对于特殊的工程例外。同时,采用标准设计还能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能较好地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它是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 7、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实际中经常发生凿洞拆墙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及时协调各有关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设计中。只要加强设计阶段管理,选用节约方案可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总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虽然并不那么轻松,但它确实是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只有当业主(建设单位)真正把控制造价的关键阶段确立在设计阶段时,才能收到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将向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理财并重发展 众所周知,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赖以运行的血脉。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系统如何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并助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企业界、学界及政界都非常关心的课题。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以来,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管理当局和学者的空前重视,欧美等成熟经济体均强化了对金融的监管,许多经济学者也纷纷开展将金融因素内生于经济模型中的理论研究,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概念,认为金融因素目前对实体经济的主导,甚至绑架性影响日益突出。这些努力都体现了人们一个新的共识,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同时金融行业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新突破,互联网与金融快速融合,促进了金融的创新。 本届论坛以“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的新机遇”为主题,正是要从财富管理的视角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财富管理模式的新影响,到场的领导和权威专家会为大家奉献上一道最富营养的经济大餐。 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4年创办了《大众理财顾问》杂志,旨在传播健康的财富管理理念,推进科学的财富管理方法,创建先进的财富管理文化,致力于中国的财富文明建设。十多年来,《大众理财顾问》杂志见证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风风雨雨,亲历了中国金融理财市场的快速成长。在本届论坛上,我们又将见证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时刻,暨中华职业教育社金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相信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一定会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坚持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理念支撑下,有力地推动我国职业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翻开职业理财师素质提升的新篇章。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将大力支持《大众理财顾问》杂志密切与中华职业教育社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合作,为中国金融专业人士素质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金融正在从基本服务于企业投资的阶段,向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理财并重的阶段跨越,金融创新和综合金融服务的春天正在到来,相信通过包括各金融创新企业、职业金融理财师,以及《大众理财顾问》等专业媒体在内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金融理财市场一定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摘 要: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各类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文章深入研究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及其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商业银行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 一、绪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P2P网络信贷类等各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商业银行亟需根据当前市场竞争形势和自身经营特点,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创新改革,才能维持或者提升其个人理财产品竞争力,在将来更加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分为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总体上看,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 (一)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现行条件下,各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购买金额往往起点金额至少在5万元以上,而且必须提前5~10天购入才能抢到额度,到期后方可支取。相对而言,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门槛较低,其中的货币基金类一般都是1元门槛,而且可通过理财平台垫款的形式随时支取赎回,而不必像购买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那样T+1到账。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一般门槛都在1万元左右,而且很多理财平台都通过支持持有一定期限后可转让的形式增强流动性,低门槛和灵活性一下子拉近了普通大众和金融理财的距离。 (二)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比较成熟,理财品种比较齐全,基本上能够较好的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其中货币基金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国债、银行定期存单、央行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风险最低,流动性最好,适合风险容忍度较低的投资者,但是其收益率堪比货币基金,远超具有同等灵活性的银行活期存款;定向委托投资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定向委托投资标的,风险适中,安全性适中,适合风险容忍度适中的投资者,但是其收益率远超银行中短期理财产品,堪比银行长期理财产品;P2P网络信贷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一般借款项目,风险最高,安全性最低,适合风险容忍度较高的投资者,当然收益率也非常高,银行几乎没有同等产品可达到如此之高的收益率。 (三)手续方便、效率较高 互联网金融公司凭借其平台和渠道优势,为客户创造良好的产品购买体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通过各类移动智能终端即可快速操作完成,操作比较较简单、手续也非常方便。以阿里巴巴为例,通过支付宝这一拥有广泛客户基础的平台,开展嵌入式直销,把理财产品便捷融入客户生活,提高客户粘性。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开发了自动理财功能,即用户可以设置将支付平台账户(比如支付宝余额)上高于一定金额(比如100元)的资金全部转入理财账户(比如余额宝)实现增值。与电子商务相连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也受到了反复的检验,运行效率极为出色。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 (一)侵蚀商业银行利润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直接影响就是对其形成了较为强劲的竞争,使得银行的存款或理财资金正越来越多的被吸收至互联网金融产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商业银行利润。相对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建设营业网点,不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运营成本相对更低,在产品的销售和设计上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更能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更便利客户的投资操作。在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上,不需要花费巨额费用做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宣传,而是更侧重于从增强用户体验的角度,使用户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实惠和便利,进而使得每个老用户成为“义务宣传员”。种种竞争优势使得银行存款或者理财“财富大转移”搬家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尽管银行也推出了一系列“银行宝”类创新业务,但竞争力较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有不少的差距,而且“银行宝”类产品的推出,也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所以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商业银行个人业务传统的垄断体制性优势消失,产品利润大大减少。 (二)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互联网金融高度开放性、低门槛、操作便利的特点,使得很多原来没有理财意识和观念的用户成为了理财达人。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购买个人理财的用户必须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用户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客户的同时也成为了商业银行客户,而且用户去商业银行办理开卡等相关业务时,商业银行可以适时进行其他产品推介。另一方面,原来只认同银行存款产品而对银行理财产品不熟悉、不信任的客户通过互联网金融接触了理财产品,开始具备了更强的理财观念,再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就很有可能购买银行推荐的具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所以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的广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培育了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三)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 长期以来,广大社会民众普遍认为银行理财几乎等同于存款,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只是不能提前支取而已,事实上很多不够专业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推介产品时也常常这样表达。这就使得广大社会民众形成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隐性担保的思维习惯,或者说银行理财产品是需要刚性兑付的,如果银行理财产品没有给予客户预期的收益甚至造成本金损失,即便是这种损失是产品合同提前约定的,都会严重影响银行的品牌形象。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声誉风险,潜在刚性兑付的要求使得目前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单薄,产品创新的源动力不足。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竞争,这种竞争会逼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因为传统的理财产品已不具备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来为客户提供更加创新、便利的服务,降低运营成本,丰富产品体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一)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 目前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门槛高,品种少,收益率低,流动性差。为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如中国银行与其关联公司中银基金以及业内知名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合作,在其开发中银易商电子商务平台上推出了“养老宝”系列产品,来与各种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进行竞争。此外,对于存在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经营保险、基金、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其他金融业务的集团性商业银行来说,可以通过集团内资源整合的方式,将保险产品、基金产品、证券投资产品、信托产品等与银行理财产品相融合,形成“大理财”概念,来完善其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成功的范例是平安金融集团旗下的“陆金所”系列产品。 (二)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 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注重用户自己的选择,这通常对用户自身的理财规划能力和风险收益权衡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很多用户很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事实上,目前有很多处于监管真空和野蛮生长下的P2P理财平台是极不规范的,只用高收益吸引用户眼球,而在风险的提示上明显不足。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商业银行在众多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具备更加规范的个人理财体系,也拥有一支从业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精湛的理财经理队伍。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们则可以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偏好、人生规划、实际需求等为客户进行相对专业而恰当的资产配置,提高客户的理财效能。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涵盖普通客户、理财客户、财务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等多层次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客户分层管理和转化,加大对理财经理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理财规划的支持作用,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切实提高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的大部分都是通过智能终端销售渠道完成的。商业银行虽然近年来推出了手机银行功能并不断完善,但是其无论是在终端功能还是在客户体验上,都比支付宝APP、微信支付APP等服务平台有着不少的差距。比如客户要投资购买中国银行的“养老宝”产品,则首先需要下载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再通过手机银行APP下载中银易商APP,再通过中银易商APP下载养老宝APP,流程非常繁琐,而且系统很不稳定,经常出现客户紧急取现无法及时到账的情况。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提升现有网银及其他电子银行渠道的客户体验和交易活跃度,并投入更多的资源集中于APP功能的开发与完善,致力于提升智能移动终端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客户消费体验,增强渠道竞争力。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在这种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互联网金融对个人理财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理财业务不断发展,社会对网络理财服务需求迅猛增长。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理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互联网理财产品设计,理财业务实施、行业监管、制度保障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制约了互联网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 个人理财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互联网工具,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来提供金融服务的新金融业态,是传统金融金融行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市场信息虚拟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信息来自于网络,使其自身就具有虚拟化。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革,金融行业虚拟化信息得到重视,金融行业信息虚拟化不断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息虚拟化快速发展。 经济运行高效化。传统金融市场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交易完成时间长,经济运行速度受限。互联网金融发展了信息业务处理方式,自动化程度提升。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服务效率提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资源易获得性。传统金融市场下,银行服务层次高,某些金融行业无法享有部分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任何客户都可通过互联网寻求资金帮助,有着传统金融不可比的优势。 (三)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详见下表) (四)互联网金融的管理 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第一,外部监管及法律规范缺失,缺乏行业自律性。第二,互联网金融业的控制力不够。金融业自身就有不可控性,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产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就其这一弊端仍有较长一段路。 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分析 (一)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最早出现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首先推出个人理财业务,自此以后其它银行也相继推出个人理财业务。直至发展至今,有以前的单一理财产品向综合型理财服务转变,面向个人的理财产品更加多样,储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互联网金融等多种选择。 (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需求分析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理财,人们希望个人的资产保值增资,需要更加专业的理财规划。近几年,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主营业务之一,各金融机构把理财业务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理财业务新的增长点。 (三)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财业务同质化,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得到客户认可。第二,个人理财观念淡薄,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晚,相关从业人员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第三,缺乏行业间的信息沟通交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页管理,限制客户在各类理财产品的分配与流通。 三、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当前个人理财的转变 (一)个人理财方式的转变 选取黑龙江省不同消费水平的居民进行“居民个人理财与互联网金融”的调查问卷,得出及整理有效数据。23%的居民人表示愿意参与互联网金融,14%的居民表示不会参与其中,另有63%的居民持观望态度,由此83%的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持看好态度,由此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着传统金融市场的占有率。调查考虑了年龄、学历、职业、年收入等因素的印象,得出老年人的闲置资金50%以上均投入理财风险低,收益低的银行中;中年知识分子闲置资金30%以上投入互联网金融;青年人投入互联网金融的资金高达60%以上。有分析可知互联网金融在居民理财中任不及传统金融,但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不排除将会超越传统金融市场的可能。居民正在由传统金融理财方式向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转变中。 (二)个人理财方式的展望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居民财富持续积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良好。同时,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大量拥有综合性业务金融机构的成立,使得个人理财更加的专业化、具体化,由此带来理财业务的良好发展。居民收入增长,理财意愿不断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正在悄然的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理财方式。另一方面,国家对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持鼓励支持政策的。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2013年是初始值年,2014年是调整之年,2015年是发展之年,而2016年将成为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进一步稳定客户、市场,走向成熟和接受监督规范之年。互联网金融改革持续深化,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业将以创新为支点走向平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基于个人偏好理论的金融理财市场统计分析 [摘要]鉴于理财产品存在的广泛市场空间,商业银行掌握消费者偏好开发出适合的理财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各类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运用统计软件对消费者的偏好结构分析及对由正交试验设计得出的虚拟理财产品进行市场预测,为商业银行推出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提供参考。最后对联合分析的应用进行了推广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理财产品;联合分析;产品特征;市场预测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理财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重视。而其中商业银行是大众理财的主要选择对象。为使理财产品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就需要对产品特性及其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产生最显著的效用。人们希望在产品特性与效用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来对产品特性的效用进行明确的数量化解释,而且当产品的某种潜在特性组合得以确定后,其效用也可以预测。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理财产品进行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得出产品特性的效用函数后,对理财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并寻求各产品特性的最适组合。 2联合分析在理财产品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2.1确定理财产品的属性与属性水平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的各种属性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后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种属性及其相应水平如下表: 2.2正交设计与产品模拟 本文选择的理财产品的属性有4种,每个属性下均有3个水平,若是全部组合,则共有81种组合,让被调查者对81种组合打分实在过于困难,因此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挑出具有代表性的9种组合产品。 2.3对虚拟产品进行打分评价 建立产品卡片之后,每一个卡片就成了一种购物的选择,同时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了解顾客对产品的爱好选择,1~9表示购满意愿的强烈程度。 假设某个被调查者对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程度如表3所示,可基于此作进一步分析。 2.4属性效用的计算 通过统计软件SPSS的联合分析CONJOINT模块进行分析,得到各属性及其水平效用值。 观察上表,首先对联合分析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这里采用Pearson的R检验和Kendall的tau检验,可以得知两个相关系数的检验都非常显著(在0.05水平下),可以认为联合分析模型所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成分效用值是合理的。 因子比重表示此产品特征在此类消费者的选择中的影响程度。水平值的效度表示该水平值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效度,效度越高表示此水平越受欢迎。 2.5理财产品市场预测分析 由表4看出本文所调查的此类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其次是所能获得的收益,而该类消费者最不关注的是产品的流动性。收益是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初衷,然而此类消费者同时期望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为了进一步分析何种产品对此类消费者的效用最高,我们计算此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如产品序号为1的虚拟产品,其效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同理计算得到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结果如表5所示。 U1=U(风险+收益性+流动性+认购门槛)=1.111+0.111-0.222-0.222=0.778 由表5我们可以得出虚拟理财产品总效度最高的为8号产品,总效度最低的为9号产品,8号产品与9号产品的流动性都处于一般水平,然而它们的效度却相差4.001,也就是说比起流动性,风险更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由此我们不妨挑选出风险低的几类产品来着重分析它们的市场前景,即1、2、8号产品。2号产品虽然是低风险产品,但低收益使得它的总效度为负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推出8号产品显然是他们乐意看到的。但商业银行既要保证客户的风险低水平,又要给予客户高收益显然对于银行来说是不经济的。因此综合考虑,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推出1号产品。 3结论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他们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制定出在未来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银行也可以考虑自身情况,使理财产品的设计价值最优化。联合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就起着独特的作用,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产品及服务领域。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下的发展 摘要: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出现,使得部分传统金融业务在脱离金融媒介条件下,为用户提供操作便捷、服务效率高、信息透明度高、交易成本较低的金融服务。这些优势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要找到发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基于客户当前所拥有的存款、有价证券等各项财产,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目标,借助自身拥有的专业人才、信息数据以及投资经验,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等专业化服务。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晚且缓慢,在起步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理财业务都是以储蓄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财观念也随之改变,对理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对商业银行来讲,在理财业务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客户资源广且稳定。商业银行在过去的传统存贷业务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而这些资源为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社会公信力较高。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本着安全性原则为首的经营原则下,使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较高。再次,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财能力。商业银行对理财人员有严格的从业资格要求,同时在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了对金融、经济、法律等领域的人才扩充,保障了银行理财业务的专业性。最后,商业银行在对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中也具有较大的优势。从外部来说,有相关的监管政策来保证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有序运行;从内部来说,商业银行拥有较为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比较下传统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做起了"互联网+"业务,使得传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第一,运营成本较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通过互联网平台即可开展金融业务,相比而言商业银行则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才能够开展理财业务,营运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开支明显高于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业务。第二,商业银理财服务范围相对较窄。银行的理财业务一般针对的是在本行开户持卡的客户,不利于开发潜在客户。而通过互联网金融,客户可以采用不同的银行账户办理理财业务。第三,技术支持落后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解决了银行由于繁杂的机构设置而出现的客户信息分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运营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运用。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机遇 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时,应当转变传统观念,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客户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及服务水平,拓展多元化业务,降低运营成本。 1、理财产品惠普化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惠普金融,它将客户尽可能的全面化,以小、散客户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弥补了银行对理财客户的局限化。随着互联网用户的逐年递增,一些中小客户群体被互联网金融理财激活,传统商业银行在过去主要以大客户为目标群体的理财业务基础上,以惠普的精神扩大理财客户群体,为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领域。 2、互联网金融思维下的理财创新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如支付宝)将投资理财业务的纳入,为个人客户的小额存款提供了相较于银行传统理财产品门槛较低、操作简捷且收益较高的新理财产品,由此才出现了2013年由于余额宝的出现而导致银行大量存款流失的现象。商业银行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时,应考虑为不同的客户需求如期限、资金等方面提供针对性产品,同时要产品结构化,将资金分流投资于不同风险的产品,均衡风险和收益。 3、现有技术的更新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的市场交易额日趋增加,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作用被逐渐弱化,消费者的支付习惯逐渐倾向于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运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商业银行在传统理财业务基础上应拓展新服务模式。将线下模式转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可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一方面运用手机银行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运用手机理财的需求。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金融格局,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在这种新模式的冲击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虽然影响到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垄断性地位,但是互联网金融不会完全地替代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使商业银行开始转变思维,以以新的发展模式来应对这种改变。最终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同时,还能够将金融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理财服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我国中职金融事务专业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投资理财在现如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现在的很多大学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比如《个人投资理财》,让同学们在进入社会或者是组建家庭之后能有一个很好的理财和投资的本领,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理财和投资的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能运用理论来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学到扎实的有用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构建新的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关键词】投资理财;教学法;课程 1理财课开设的必要性 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来看,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的在提高,每个家庭的资产也在不断的上涨,因此人们也希望能将自己的财产进行保值或者增值。我国人们在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加,比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投资都在逐年增加,在以后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花费,因此人们就必须要知道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财产能合理的安排,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极好收入的人来说,更需要有专业的理财知识,或者是专业的理财人员的帮助,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合理的保值或者让其增值。现在社会上的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在开发适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理财产品,让人们能够尽量小的风险下还能有利润可收。对于个人理财来说,竞争也是非常大的,对于能够了解和熟悉个人理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大学生来说,开始上大学,自己手中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都希望能在生活费够用之后的结余,能将其进行理财让自己富余的财产增值,所以大学生开设理财课程十分必要,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财知识,能为以后自己的财产作出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2个人理财的教学方法 2.1案例教学法 对于个人理财这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案例,这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理财课程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候,案例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和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财知识的掌握,而且理财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很多,有经济、金融和管理等方面,学生还要自然的将这些知识熟练的进行链接,才能更好的将知识学好。我国人们比较认同的理财方式是储蓄,储蓄的收益很低,而且流动性及高,但也是一种理财的选择,将资金进行积累起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储蓄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储蓄的种类,从而得到收益。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储蓄方面的知识,教师就可以用引入案例的方式教学。例如储蓄资金的时候可以选取两种方式将钱存入银行,一种是整取整存,另一种是大金额的储蓄,时间都是三年,当到期后,这两种方式的利息就会不同,对于整取整存的储蓄方式来说,到三年后,没有取出,那么之后的时间就会按照活期的利息来算,而另一种方式来说,就不会改变利息的计算;如果说第一钟储蓄方式在没有到期的情况下,将资金取出,利息就是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而第二种方式储蓄是不能提前取出来的。 2.2项目教学法 理财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很强,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学会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出符合他们要求的理财方案,对于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项目讲授相关的知识点,而且选择的项目要与所学的知识点相关,并且将项目分成若干子项目,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自己组所接受的项目共同来完成,并把项目的评判标准告知学生,然后让同组的学生共同将任务完成。学生要想将这个项目完成,就必须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还要进入社会,了解现实的情况,也能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了解,让后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通过项目学习以及完成,都需要同学们的合作才能完成,这样也能锻炼同学们合作意识,还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同学们在完成自己的项目之后,每个小组可以进行互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将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做最后的评价。 2.3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可以结合以上两种教学法进行学习。个人理财也是有一定的步骤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客户信息的收集。(1)收集完资料之后,对客户有了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建立好与客户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制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理财计划书,这一步的关键是在于要有熟练的沟通技巧和实践经验,以及处理紧急事情的能力,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的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用互动教学法就能使学生达到学习的要求。互动教学法也是必须要有教师的讲授,教师可以充当不同需求的客户,让同学们对不同客户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这样不断的锻炼就能成为合格的理财规划师。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与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就能掌握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同学们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同学们所欠缺的知识,对他们进行鼓励和知识的补充,让同学们能真正的理解作一个合格的理财规划师应该怎么样与客户交流,需要了解客户那些资料等,同时还能提高同学们处理事情的应急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财方面的知识。 2.4多媒体教学法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更加直观,更易于同学们理解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市场上比较新的理财产品展示给同学们,教学内容被生化化,利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以上教学方法教学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内容展示在多媒体上,课下同学们还可以将课件拷下来,回去之后进行复习,才能将知识掌握的更好。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法进行教学,但是还要注意各种教学法相结合,发挥各种教学法各自优势,最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合格的理财规划人才。 总结: 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决定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到课程中的知识,并实质的运用到实际中。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如何利用金融市场上的相关工具制定个人的理财规划 【摘要】个人理财就是消费者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和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调整资产分配和投资情况,以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直观的说,理财便是如何将投资与消费协调得更适合自己。大学生理财,与成年人理财一样,也包括经济收入和经济支出两方面,既要通过合理规划投资增加经济收入,也要通过合理规划消费控制经济支出。 【关键词】理财工具 规划 收入 支出 从初中时起,我心中便一直有理财观念,可能跟我家有干会计这一行的传统有关。爸爸数学学得好,我也不错,对数字挺敏感的,对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用树枝在地上算账。 一、中学理财 初高中理财我主要是控制一个方向(知识和能力有限),就是经济支出。主要是消费的结构性和合理性。比如,我不会买一些质量次的消费品,因为经过计算买质量好一点的会在长期节省自己的开支。还有,对于一些无所谓的东西不买。另外,不买那种附加价值品,比如本来一种食物,分开卖,一种带肉的和一种不带肉的,后者比前者贵好几块,倒不如直接买肉菜而不是掺着的。另一方面就是扩大自己的经济收入了,作为学生我只是一个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和创造者,消费来源来自父母。我的做法是适当增加收入,我会占学校“便宜”,因为本身我家经济条件不好,我就会申请贫困生等一些资助项目减免一些学费,再加上学校每年会给成绩好的学生一些资金奖励,还有一些竞赛奖金,我就不愁了。 二、大学理财 大学在学金融之前,没有理财意识,还是保持原来的理财状态。大学生的理财要从规划开始,所以我的大学理财也就开始了。 (一)理财规划第一步:清楚自己的资金来源情况 我家有一个传统,上大学后第一步就是要国家贷款,原因是我家大学生多,家里经费不足,要贷款靠自己毕了业还,生活费是尽量靠自己兼职和学校奖学金挣取。 我大一意外地没贷上款,现在有5000块钱隐负债,大二贷了5000。目前收入有:每学期的人民奖学金(一般得二等也就是500元);每月学校餐补60元;助学金2000元左右;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数学竞赛200(不是稳定和长期的收入,一次性);在学期里,每月勤工助学小于等于200元(灵活,看工作时间);偶尔校友基金奖学金(比较少不确定,100元左右);平时偶尔优秀个人或团体奖也是100元左右;学期刚开始,做兼职收入(勉强够一个月伙食费)。高考过后的暑期自己挣了一些钱,预期以后从父母处每月获取300元,没有精确的收入数字。目前银行卡里存有2000元。 (二)理财规划第二步:明白自己资金去向 大学生的生活费开销是一个灵活的可以变动的数字,包括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人之间,低可以至300元高可以上万元。吃饭方面是一个比较好掌控也是比较稳定且不可少的支出,我就尽量综合营养和价钱,秉持着尽量在食堂少去外面的原则,每月大致500元。其他的衣物和生活必需品消费不是每月都要支出,摊销到每月就是200元。意外支出,像聚会请客,修理东西,家乡朋友过来游玩等摊到每月大概50元。所以平均一月费用750。 (三)理财规划第三步:明确理财目标 理财是一个漫长和需要坚持的过程,制定目标才能合理制约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理财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 我有明确的理财目标:我要走出农村学习知识,走出贫困,走向大城市,证明自己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拥有给自己的家人幸福的能力,拥有富余资金以回报社会、帮助弱者的能力。这一切要以资金充足为前提(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最重要的,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经济和金融学界的共识,所以没必要跟它过不去,要善意合理地利用钱)。 (四)理财规划第四步:理财工具和理财方法 (1)低风险理财法。储蓄法,我考虑自身情况,没有太多的闲余资金,想通过这种方法监督约束自己有规律地赞钱,有一定积累后开始考虑其他的投资方式。而且理财有一条常识“在个人的资金建立阶段,对安全的考虑要重于对利息水平的考虑,存放的资金应当能随时支取。” 合理储蓄是个人理财的根基。从理财的角度来说,理财是为了实现人生的重大目标而服务的,而每月的储蓄其实就是投资的来源。因此,合理的储蓄应该先根据理财目标,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为达成目标所需的每月准确的金额;然后是量入为出,在明确的理财目标的指引下,每月都按此金额进行储蓄。关于储蓄有两个公式:“收人一储蓄=支出”与“收人一支出=储蓄”。从数学角度这两个公式一样,但从理财的角度看,两者有天壤之别。如果是后一个等式,那么储蓄就变成可有可无了,有就存,没有就不存,并不是必须项,这也就是很多人存不下钱、理财规划做得不好的原因所在。 投保法,近些年,保险市场的发展还算可以,前景诱人。保险险种丰富,能适合不同群体,满足不同需求,分担风险,其不但能预防风险也能像在银行一样赚取利息。 对于我来说,大学毕业工作后,公司应该有职工养老险什么的,养老险就不用了,刚开始年收入低先给自己买一些保障型的保险比如重疾病和医疗险,给父母买养老保险。这些险种缴费期限短,一次缴费少,而且定期体检保障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债券法,分为国债和企业债。国债风险低,我打算在事业起步时购买一些国债,而且有些国债可以质押贷款,在急需资金时有的缓冲。 企业债收益高风险也高,暂时不考虑,事业稳定后会买一些。 (2)风险理财法。炒股法,股票市场中品种有两类,一类是套利型的专业品种,一类是低风险的盲点品种。 大四快结束时,自己手里应该也有几千块钱了,可以买一些低风险的盲点品种,在股票市场跟跟高手的风,混一下学一些经验,可能还能套一些钱。 炒汇法,个人外汇买卖,是指依照银行挂牌的价格,不需要用人民币套算,直接将一种外币兑换成另一种外币。参与个人外汇买卖主要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投资收益。 第一,保值增值:可以避开汇率风险,使手中的外币保值增值。 第二,增高利息:将低利率外币换成高利率外币,同时需要考虑升值趋势。 炒股有一定经验后,而且也有一些资金后,可以考虑适当炒汇,但不作为主要的理财投资方法。 基金法,基金是中国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理财方式,只有在熟悉基金背景的情况下才能买。股票型基金是赢得股票市场上涨趋势时的收益,要有判断股票市场走势的能力。货币型基金是赢得稳定的高于银行利息收益的收益,与股票型基金套做。 (3)增值理财法。增值理财法主要包括房产投资法,文物收藏法。第一种主要是房产投资(注意国家的阶段政策导向与楼盘增值潜力)和房产出租(注意地段的出租率与租金水平及能否把民居转变为商业用房)。第二主要是一些古玩字画收藏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低价品收藏,在价格高时卖出能获得不少收益。 (4)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市场上还有另外一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分为基于期权的工具,基于期货的工具和其他衍生工具。 对于我们这些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学会理财和消费,不仅仅是学会如何用钱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是我们理财的起点,既然学了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有关知识,我们就应该利用这些金融工具帮助自己理财,制定个人的理财规划。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生态视角下的我国个人理财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逐年提高,个人理财业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战略性的建设意见,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现状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GDP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个人财富也得到极大提升,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及财富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个人理财业务应势而生。 个人理财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领域,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率先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1995年,招商银行首次推出“一卡通”个人理财产品,它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收付功能为一体;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设立其独立的理财部;自此以后,其它商业银行也都相继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却很快,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个人财富的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个人理财的行列,这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的理财技能的发展。 2004年12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时报》上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此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金融生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研讨的热点问题。从自然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金融问题,极具有创新性及启发性,许多学者从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经济金融各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现阶段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金融生态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2.金融生态基本概述 2.1 金融生态内涵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环境两个基本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制约、生成和动态平衡的。基于生态系统这一基本原理,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述“金融生态”这一概念,周小川行长将金融生态系统比作“水族馆”:金融机构像“鱼”,自身必须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动”,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水族馆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气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壮成长的必备条件;另外,如同水族馆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观调控就好像是水的温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鱼会冻死,也不能太热,否则氧气会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还不能忽冷忽热。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则“水族馆”就会出现“生存危机”,金融体系就会出现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大部分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为具体地分析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态化的形象阐释,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中既包括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各种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结合生态学系统构成原理,我们可以整理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原理,见图1。 2.2 金融生态特征 金融生态作为生态学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既有与自然生态学相类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性。因此,将金融生态应用于金融发展研究时,必须充分了解金融生态的特征。 金融生态是以信用经济为基础、以金融资源为运作对象、依托于一定的社会体系,在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实现资金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并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动态系统。其具体特征如下: (1)双面性。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其主要中心是金融业,金融生态表现出了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面性。金融生态这个统一的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业内部环境,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这两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 (2)动态关联性。金融生态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他们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通过资金链条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关联的系统。 (3)双重机制性。金融生态具有双重机制性,即适应性学习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因素不同,为了适用这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其金融生态内部因素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同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沿袭了自然选择的传统,金融生态也不断的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发展着。 3.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分析 3.1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在商业银行,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在销售网络方面的强大优势、在资金清算方面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办理各项中间业务的特殊权限,使其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逐渐得到中外商业银行青睐,并迅猛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我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8%;201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的发行规模7.05万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理财市场规模更是达到300亿美元。 我国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公司在个人理财市场上也不甘落后,纷纷设立理财中心来推销理财产品,其中,保险公司在传统寿险、财险等保险品种的基础上推出了以下几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新型保险理财产品相对于传统的保险产品来说具有相当的优势,它在为人们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较好的兼顾了收益。 3.2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主要分为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 第一,潜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我国近年来持续的GDP增长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加,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持续增加,进而使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这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的CPI也基本保持上涨趋势,物价的持续上涨给人们带来通胀压力。因此,来自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我国潜在的持久而旺盛的理财需求。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我国GDP及CPI在最近这些年的增长势头。 第二,现实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居民货币收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由以前的单一存款、手持现金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出现了现金、存款、债券、股票、外汇、保险、基金、黄金等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但观察目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不难发现,储蓄存款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现金、债券、股票等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投资心理,即缺乏主动性,避险仍然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要求。基于此,更符合居民心理的个人理财业务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居民在理财意识、金融资产的数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 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晚20年,居民理财意识尚属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地不完善以及金融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本文结合金融生态内涵,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等金融生态子系统对我国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金融生态主体方面 第一,作为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供给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在理财产品的种类、结构、设计上都比较接近,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理财产品功能简单,同质化严重,理财产品易复制的特点在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一览无余,理财产品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而个人理财的目标就是针对客户不同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等,为客户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理财规划。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 第二,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较晚,作为个人理财产品的最终需求者,居民的理财观念尚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在个人理财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将理财看作为是一种新型投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缺乏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技能仍以本机构业务为主,理财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造成了金融机构在理财宣传、规划、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不深入,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理财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 (2)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第一,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即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体制。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与此同时,客户在保险公司投资的仍然是单一的保险产品,同样受到相关政策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无法真正地实现客户资金在各类理财产品上的分配与流动。这样的分业管理,导致各金融机构不能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针对性的投资组合,并帮助或客户实施投资理财计划,从而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功能大大降低,缺乏对目标客户的吸引。 第二,法制不完善,金融监管滞后,风险防范问题凸显。个人理财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少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竞相给客户以高回报承诺,不少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视为竞争资金的手段,在回报率上恶性竞争,考虑其后果。在个人理财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人理财的监管明显滞后,尽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法律均对个人理财相关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有所规定,但个人理财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适应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综合性的个人理财法规还几乎是空白,这显然不适应个人理财监管的需要。 第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我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收入会有所减少,从而抑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理财积极性。因此,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第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对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人们收入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时,人们才会增加自己的消费或者投资等方面的支出,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在一定程度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从而抑制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方面 金融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的优劣评判依据是: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个人理财市场监管调节的有效程度。与国外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充分,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在个人理财市场中的巨大优势地位,使得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要改善生态个人理财调节机制失衡现状就必须按市场化方向,完善个人理财自我调节机制,同时提高个人理财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增强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 (4)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战略 通过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运行特点的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金融生态个人理财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战略性发展建议: 第一,加快我国金融机构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金融业内部已经开始彼此向对方的业务领域渗透和扩张,比如保险资金入市,券商股票抵押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保险公司推出的连结保险,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发售,开通“银证通”业务等等。目前,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已成趋势,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集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金融机构应从混业咨询、混业合作的思路出发,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的转变,充分做好理财“混业”经营准备,为客户提供更具综合性的理财服务。 第二,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石,也是个人理财服务的落脚点。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合作,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丰富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应当对客户群进行细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在延伸业务的同时增长了对同一客户的服务周期。 第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我国与个人理财业务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显得较为薄弱,如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填补其存在的法律空白是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理财资金投向的合法合规、风险提示、客户知情权保护、金融机构与客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等问题,解决个人理财业务(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92页)法律关系的定位问题,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给个人理财业务的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新业务发展和监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新业务监管体制。只有较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促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宽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有效解决相关规章制度缺乏的问题,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理财需求。 第四,培养复合型专业理财人员,提高专业修养,同时更新客户理财意识,拓展理财市场。居民希望理财服务人员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的专家,为自己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和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复合型的专业理财人员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个人理财资格认证制度应把综合个人理财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与风险管理、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个人税务策划和遗产策划及事业继承等作为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的标准,提高他们的专业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相关个人信用体系,让更多的人放心将钱交由理财机构管理。 4.总结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不论是对个人,还是金融机构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从金融生态角度来看,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体地位的背景以及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监管、产品、法规及专业素质等四个方面对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在金融生态系统下充满活力地发展。 作者简介:薛双霞(1986—),女,河南人,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银行风险管理与保险。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家庭金融视角下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需求分析 摘 要:文章从家庭金融视角出发,提出家庭金融活动具有广深性、差异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需求,总结出整体需求带动作用弱、市场应对不足、投资风险大三大问题,进一步证明了家庭金融理念意识的培养与家庭主体参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金融;个人理财;需求 家庭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理论,表现为个人家庭通过一系列金融活动实践以实现家庭长期效用最大化。以西南财经大学的国内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标志,我国家庭金融高质量微观数据库有了初步成果;另一方面,在经典理论的借鉴之上,家庭金融研究更需要实证方面的因素考量,以便对研究结果加以评述修正。通过分析理财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认清当前我国家庭金融发展概况,提出建议,促进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的 提高。 一、家庭金融活动的特征 广深性。从广度上来看,家庭金融辐射范围广阔,参与对象与机构数量众多,资金额与交易量大,理财产品种类丰富,在经济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从深度上看,家庭金融相关理论刚刚起步,且内部机理演化难以推算,其研究需加大行为心理因素构成,吸纳社会学研究范式等内容,贯彻在市场参与、投资组合决策、负债消费等一切行为活动选择中。 差异性。家庭金融具有文化异质性,其发展路径在各个地域不同,呈现出的特征也就不同。不同背景之上的理论与实证难以达到统一,行为偏差影响明显,因而更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操作。在一国之内的家庭经济体中,由于财富规模、风险规避态度等因素不尽相同,实际金融活动选择也千差万别,由此对理论研究提出挑战。 稳定性。现代家庭金融立足于人一生效用的最大化,以资源平衡与风险的分摊补偿应为目标,由此呈现出稳健性。从短期看,家庭努力追求内外部的均衡,力求实现稳定内部流动性,同时最大化外部投资收益这一目标;从长期来看,生命周期因素左右着金融活动选择,平滑风险与追求稳定收益成为首要考虑因素。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面对不同环境与需求,有更灵活高效的金融决策。 二、基于家庭金融视角的理财市场需求分析 (一)家庭金融意识淡薄,需求带动作用弱 以个人家庭利率意识、投资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金融意识目前在我国公民中显得薄弱,家庭参与理财市场的程度非常有限。据《报告》显示,我国资产最多的10%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为61.01%。收入最高的10%家庭储蓄率为60.6%,占总储蓄的74.9%。在金融资产结构上,银行存款占比高达57.75%,家庭在股票市场的参与率为8.84%,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逐次下降。 家庭单位由于数量众多,规模效应明显,投资活动通过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成为释放消费活力的重要渠道。金融资产占有不均,收益严重分化,富裕者边际消费倾向弱,储蓄率高,储蓄量大,抵减了扩内需效果;储蓄占比大,有价证券少的资产结构收益低,实际与预期收入效应都大打折扣,消费需求被进一步抑制。可以看出,我国理财市场需求层次低,结构不尽合理,并未对经济增长发挥出系统性带动作用,活力释放的背后还有赖于各种制度安排与社会意愿的形成。 (二)需求主体结构化,市场应对不足 业界认识的不足使理财实务领域的拓展受限。过去由于交易规模小,理财市场分割刚性明显,业务受理层级标准化,产品兜售“一刀切”,随着专业分工与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居民财富不断增加,由不同家庭收入所带来的结构化趋势明显。面对高、中、低市场主体的不同需求,理财市场供给却显现出数量与质量上的应对不足。 从量的方面看,千千万万不同财务目标的实现以不同目标人群、风险收益匹配的各类创新产品为前提,帮助折现未来价值;从质的方面看,在一定时期与收入约束内,指示性的财务意见对家庭将显得更加重要。当前需求结构要求在市场细分上做到产品与理财业务的综合全面。理清机构内部与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独立性,专注差异化财富咨询与规划服务,将是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转轨方向;更多金融产品的设计创新则对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培养兴起提出要求;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更应积极建立“一站式”家庭理财服务体系。 (三)体制与环境制约需求,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家庭主体参与理财市场的一道关口,传统上认为其主要通过市场风险、道德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政策风险等影响投资质量。我国体制与环境因素在个人投资风险方面影响显著,制约着有效需求。目前我国金融垄断力量抑制竞争,市场走向与资产价格数量变动均有被操纵的可能,从而加大涉及利率调整、汇率波动等在内的市场风险;而本身金融体制改革不利,相关法律缺位,市场化难以深发,资产流动性风险就会凸显;征信体系与法律制定不完备使产品欺瞒购买、公司违约等事件屡发生,审理与监管权力集中导致行业混乱,道德信用危机频发;而市场交易所需的各项标准得不到有效力的界定,面临来自法律政策本身的风险。 三、结语 反映在理财市场中的家庭金融活动具有广深性、差异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在我国具体市场环境下,存在整体需求带动作用弱、市场应对不足、投资风险大的特点。个人理财须面向广大家庭客户,做好需求识别与激发,推进家庭金融理念的渗透,显以本地化、全民化理财市场为标志的现代金融新貌。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开放金融市场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战略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寻找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有效措施,本文将从战略角度探讨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现状 问题 发展战略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业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个人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吸储放贷、代收代付等简单业务。在金融市场开放的环境下,各家银行为了应对新竞争,也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向客户提供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甚至黄金买卖等金融服务,以及各类支付结算业务,业务服务逐渐综合化、个性化。但是,当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约束。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及《保险法》,确定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并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代客理财,这就大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向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拓展,限制了业务运作空间。这种分业经营体制,导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操作只能停留在提供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低层面上,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进行组合投资来实现增值,离真正意义的个人理财还很远。 2.专业人才奇缺。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集知识与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其对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也就相当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丰富的从业经验,而且也要精通房地产、法律、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乃至市场营销等众多专业领域,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和组织能力,才有实力进行组合投资,规避风险,达到财富增值的最终目的。我国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仍远不能满足这种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3.产品单一、服务面窄。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只是在储蓄产品上进行功能扩展,为客户提供已经设计好的固定产品,产品单一、服务同质,还不能给客户量身定做理财产品。已有业务主要以结算类为主,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或者提供咨询、建议及投资方案,引导客户进行投资,并规避风险,涉及证券、保险的综合理财仍需客户自己操作。 4.有效需求匮乏。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很是缺乏投资理财的意识,也很缺乏相关业务的了解,并且对银行的个人理财也不够信任,这就导致了不进行有效的理财。另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门槛过高,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 二、发展战略 1.集团化战略。目前分业经营体制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拓展,打破体制的桎梏,走混业经营的集团化道路将是必由之路。可以通过金融控股集团控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来同时涉足银行、证券和保险市场,打通三大金融领域,破除体制约束,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财方案,进行组合投资,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理财收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寻求更大的增值空间,迎接大理财时代的到来。(如图1) 2.人才战略。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对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落后,专业理财师的培养,尤其是高水平理财师的培养就更加滞后。目前,我国理财师的资格认证只处于起步阶段,且名目繁多,没能形成一套权威性极高的认证体系,这需要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共同推动。同时,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自身业务优势加强职业人员的培训,在业务操作中不断提高理财人员的水平。再则,商业银行可以联合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有关高校及其他教育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理财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并结合市场需求和业务需要,加快高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理财人才的教育培养,打造潜在的综合型理财专业人才。这样,通过职业认证、内部培训和教育培养就形成了一套完备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及未来对理财人才的旺盛需求。(如图2) 3.技术开发战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化服务将成为商业银行间理财竞争的重要领域,并将决定未来的竞争态势和格局。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理财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开发先进的应用软件,快速高效的进行信息搜集和数据分析处理,以及设计和模拟理财方案,是理财市场的迫切要求。同时,基于营业网点和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不再受营业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全天候提供服务的自动银行、网上银行、掌上银行等日益深入理财服务,并不断深化网络化服务的发展进程。 4.营销革新战略。当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更多是等客户上门,且门槛较高,营销观念陈旧。 5.产品多元化战略。目前商业银行所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同质性很高,差异性较差,缺乏特色,根本无法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千差万别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和技术平台不断整合产品和服务,开发更多多元化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并通过打造精品,形成品牌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理财服务。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海啸”下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现状及前景 内容摘要:随着股市反复探底,金融“海啸”影响的逐步显现,以及我国私有财富的快速增长,为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现状的分析。指出如何快速发展我国的投资理财市场。 关键词:金融“海啸”;投资;理财;现状 2007年美国国家金融银行业发生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造成的一连串的经济波动,几乎将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大树连根拔起。金融市场如同发生一场海啸。随着金融“海啸”影响的逐步显现,物价逐渐高企、股市低迷、基金缩水、楼市扑朔迷离,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2010年投资理财市场再现新的机会。不过,在个人理财方面,国内投资理财市场刚刚起步,与国际投资理财业相比,还是不成熟的市场。具体说来,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国内投资理财市场现状 (一)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导致理财服务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即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机构,都以分业经营为主要的经营模式。比如银行业,从银行理财服务的宣传资料看,似乎涵盖了和生活理财与投资理财的全部概念,但实质上它们是一种传统服务的延伸。由于政策的限制。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领域。除了存贷业务,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因此在个人理财方面给客户的建议多是长期财务计划。但是在海外,国外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的“生产线”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他们早就把金融商品融入金融机构系统内部,混业经营模式随处可见。 正因为如此,作为构成金融市场的三大分市场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而无法利用其他市场实现增值。因此,投资理财服务需要金融领域产品的全面、丰富和最优化组合,但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投资理财业务在政策的鸿沟面前显得非常的苍白和脆弱。 (二)金融机构投资理财服务仅停留在表面层次 与成熟市场相比,国内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更多的是形似,而没有达到神似。可以说,投资理财业务更多的是停留于表面。比如有些高收入者对于国内的投资理财服务经常抱怨,国内各类个人投资理财服务,大都“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建议、沟通”、“自动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服务态度不够好”以及“没有给人能够相信的感觉”。即使是中资银行开设的理财中心实际上也更多地停留在“为内地客户提供外币的存款和抵押贷款业务服务”的理财理念和简单地将银行自有和的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整合并打包销售的层面上,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产品创新。同时所作的理财规划书大同小异,针对性不强。不能不说,国内的理财规划服务炒作和宣传的成分更多。 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理财产品,与国外同业相比,普遍功能落后,整合度较低。理财新品的开发无论在速度还是在功能上均滞后于市场需求。 (三)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匮乏 以上在投资理财业所述的问题,有一个最根本原因是专业人才匮乏。国内投资理财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里的人才是指熟悉金融所有行业的全才而不是单独一个领域的人才。因为个人投资理财服务涉及面广,不仅仅限于金融产品的投资分配、资金运用的合理规划,还包括帮客户处理税务问题,乃至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收藏品投资等诸多方面。国内金融机构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期货、黄金、保险以及其他领域的全能型通才。从业人员对现有金融产品认识不足。往往只熟悉自己的领域,不知道怎么把跨越各领域的不同金融产品组合到一起。这样的职员显然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投资理财需求,为客户规避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如何发展我国个人投资理财业 虽然金融“海啸”的影响随着2010年新年的钟声的敲响而渐渐远去,但是我国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并不会随着它的远去而停滞,相反我们要从我国的投资理财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找到更适合发展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方法。建议如下: (一)重点发展金融机构投资理财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还是实行分业经营,这是金融机构理财最大的外部制约因素。而且,从发展趋势来讲,客户更需要提供一站式金融或投资理财服务,因此,在大力发展金融机构投资理财时,应注意加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部门的联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同时为了顺应全球大势,我国金融机构要逐步发展混业经营。 (二)成立和完善自己的理财组织。推出理财师资格认证制度 2004年9月,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FPSCC)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个人理财业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它已是中国大陆唯一获得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B。即国际CFP组织)授权,进行CFPTM资格认证和CFP商标管理的机构。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多次举办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比如在2009年10月18日,在广州自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2009中国金融理财师年会,年会的主题为“持续提高金融理财师的职业水平”。这些都为个人投资理财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投资理财的教育培训 新的业务离不开教育培训。当前投资理财在我国还处于导入期,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正确的投资理财理念导人中国,并培养优秀的投资理财人才。尤其是我国中间阶层逐渐兴起,全民参与投资理财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加强全民的投资理财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投资理财的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多方面力量来参与,目前,中国个人理财培训市场已经兴起:很多大学已经推出了理财培训课程;很多国外的理财协会已经进入中国提供理财培训;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专门提供理财培训。尽管目前投资理财培训项目已经不少,但高质量、系统的、权威的理财培训课程还比较少,甚至部分投资理财培训项目内容粗躁、质量不高,连基本的理财理念都不正确。因此,开发一套高质量、高水准、系统化、本土化的投资理财培训教材是我国投资理财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摘 要:世界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正在为自己的资产寻求增值和保值。个人如何寻求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和策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理财业务;问题;策略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不正确,存在违规和误导行为 第一,将理财产品作为变相揽储的手段。一些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和一般性的结构性储蓄存款混合搭售,绕过利率监管政策,变相招揽储蓄。第二,夸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宣称的收益率是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模拟预测的数据即统计学上的收益率。随着经济的条件的变化,实际收益率往往达不到预计的收益率。第三,弱化了产品的风险提示,过分强调理财产品的优点和收益倾向。 (二)理财产品创新不足,同质产品较多,开拓市场不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是“引入型”产品,缺乏自主创新性,而且不同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相似度较大,而且竞争无序。同时,面对缺乏理财观念的广大客户,银行对理财产品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方式也比较单一,而且目标不够明确。 (三)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差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充斥市场,使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新背景下的个人理财策略 (一)恪守投资理财的基本原则 理财的两个原则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这两个原则是投资者应该恪守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原则。 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告诉我们:第一,资金增值的前提是投资;第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和不断上涨的影响,资金若不进行投资则很可能出现贬值;第三,资金经历的时间越长,资金所产生的增值能力越强。这三点启示告诉我们,资金获取时间价值有两种渠道:一是,投资高风险短时间获得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二,尽早投资,投资时间长,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根据“72法则”,在当前理财环境下,投资者不应将资金集中在短期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上,应该注重长期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 2.资金的风险价值 资金的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冒着风险投资高风险的产品获得的超过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外的额外价值。资金的风险价值告诉我们:其一,进行投资必然承担一定的风险,世界上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只是风险大小的不同而已。其二,风险和预期收益率表现出正的相关性,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投资风险价值要求投资值要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考虑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二)选择适宜的理财理论做指导 经济学家们针对投资理财进行了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理财理论,如凯恩斯的选美理论、马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美林证券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这些理论对实践有了较好的指导,也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在目前的理财环境下,笔者比较推崇投资时钟理论。投资时钟理论是美林证券基于对1973以来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于2004年提出的投资时钟理论模型,它是将各类资产以及行业的收益表现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该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根据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通货膨胀方向,可以将经济周期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选择不同的行业和资产配置,将使理财收益达到最大化。比如当前经济下行后半期和复苏前期环境下,股票是表现最好的资产,长期国债则是表现比较差的资产。 (三)具体的理财建议 1.充分认识自身的风险偏好 风险是投资理财的第一要素。购买个人理财产品之前,首先要判断自己属于风险规避型,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型中的哪一种。这不仅与自己的个性有关,也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心理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有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一般的“年轻人群”,建议先节流后开源,因为投资效益需要一定的本金作为基础,因此年轻人应先规划好自己每个月的支出,减少非必要支出,进行定期存款或投资到风险相对稳定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上面,通过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作用,实现自身的原始资本积累。 2.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的判断将会影响理财者制定截然不同的资产配置和行业选择策略 2008年11月,中央相关的政府文件当中,已经将当前的经济形势称为是国际经济衰退。随之而来的是中央经济政策重心将转向抵御“国际经济衰退”冲击。理财者应遵循投资时钟理论的投资建议,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并能预测该阶段持续的时间,密切关注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重点关注的行业和企业,有效的进行行业选择和资产配置。 3.熟悉主要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理财品种也逐渐多样化,主要有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等。理财者在投资之前应清楚了解每种产品的性质、投资方向、收益率、风险、操作要求说明等基本信息,判断是否是适合自己的投资,是否是合时的投资,并注意操作的一些特别条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国际化程度与创新力度逐渐加大,投资领域也逐步从低风险向高风险领域拓展。然而,全球现处于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下的重要一员,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个人、家庭等经济体中的中小型投资者,如何在金融危机下妥善处理个人的财产,合理安排和进行投资,以安稳的渡过这百年一遇的金融灾害,成了现在的热门话题。为此,笔者将围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将如何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应作出怎样的策略调整进行初步探讨。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新问题 1.市场推广和开拓不力。由于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起步较晚,广大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缺乏了解。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进行有效的市场宣传,向目标客户推广和解释清楚各种理财产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理财方案。国内银行在市场推广方面,缺乏宣传,即使存在宣传,其推广方法也很单一,而且推广对象不明确。 2.结构性理财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目前国内银行发售的结构性产品大多属于“引进型”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3.专业理财人才欠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不少理财人士对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少,对微观经济分析能力不强,市场营销意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银行个人理财经理在传统业务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游刃有余,但对新兴业务则显得力不从心,综合业务技能的欠缺成为个人理财经理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的制约。 4.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差。理财业务涉及产品和交易的多个层面,隐藏着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快速增长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是无风险的业务,因而缺乏一些应有的风险防范观念和措施。 二、新形势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策略建议 1.对个人资产进行定量分析,充分认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 个人理财师通过专业的工具帮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自己,主要是做好资产分析和理财属性分析。个人资产分析就是弄清楚自己(个人或家庭)的资产状况,摸清楚自己有多少家产(即个人净资产值是多少)。金融危机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存在诸多风险,如何防范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加快业务发展,是今后顺利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关键。在我国,充分认识和化解个人理财风险,对于确保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切实按照银监会强调的风险揭示、客户评估及信息披露等要求,对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做出明确的划分和标识,进而在销售过程中配备专业人员对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损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预期等进行审慎的识别与评估,从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产品的情况看,理财产品销售后,从未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的管理及运用情况、投资组合及风险收益变化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产品研发的同时建立风险内控制度,研究新产品潜在的风险和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实施跟踪和定期评估的制度。对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建议各家商业银行全面推广理财产品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理财产品,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满意度。 2.黄金将是理想的保值产品。 从黄金市场看,由于国际金价用美元计价,黄金价格与美元走势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情况下呈现美元涨、黄金跌和美元跌、黄金涨的逆向互动关系。在基本面、资金面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均正常的情况下,黄金与美元的逆向互动关系仍是投资者判断金价走势的重要依据。当今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大投资银行在遭受史无前例的损失,受次级债影响,美元未来看跌。个人(家庭)可以购买黄金或者黄金饰品作为保值的一大投资产品。 3.培养理财人员素质。 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银行理财市场的拓展,高素质的理财人员必须在具备自身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当前国内银行的个人客户经理一般来自两类人员:一是由业务尖子选拔上来的业务熟练人员;二是定向选择的金融理论基本功较好的年轻员工。 4.加快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要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是取得竞争优势、赢得目标客户的关键。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首要任务是敏锐把握机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成功推出新产品。譬如:针对目前学生高校成本较高的事实,为其所在家庭教育资金准备设计一套投资组合,介绍合适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或外汇理财产品,建立期限结构合理的、适合家庭教育支出周期的专项理财计划。类似这种理财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完善对于个人理财业务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追求,因为客户的理财需求是多样化的,同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商业银行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形势变化,深入探求金融政策取向,全面瞄准银行同业动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系统优势和全行集成数据中心,推动产品和功能的创新,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加强对个人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业务。但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个人理财产品创新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首先,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创新要尽量突破管制。其次,产品创新要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遵循产品模版化、简明化的原则。再次,个人理财产品创新要遵循降低成本的原则。另外,任何一个产品创新都必须通过严密而科学的精算论证。 5.调整营销手段,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1)细分市场,准确定位。个人理财业务定位包括服务对象定位、服务产品定位和服务人员定位等三个方面内容。金融危机背景下服务对象定位是核心内容,服务对象应该是有资产者,只有个人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关心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才会产生理财需求。(2)灵活的定价策略。银行需要对自己提供的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行判断,是处于绝对优势,还是处于平均水平或劣势,根据不同的地位确定相应的定价策略。(3)加强理财产品品牌建设。在品牌设计以前,就要对目标客户群有一个准确定位,使品牌与所提供的理财产品的理念相呼应。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气象局) 个人金融理财论文: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较之以前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金融机构顺利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新变化为切入点,为金融机构应对这些变化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个人理财服务 新变化 对策建议 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流状况,围绕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况,制定个人财务管理计划(如设计资产组合,调整负债结构,规避税收等),达到其收益预期,实现其人生的未来规划。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 个人理财服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居家生活的需要。二是人生规划的需要。三是投资增值的需要。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研究并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度身定制理财产品与方案,不断满足、引导、培养特定客户群体需求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个人理财还更多地体现金融机构差异性、价值性的特质,具有为个人优质客户提供整体服务和附加服务的功能。 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新变化 个人理财业务与机构银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于银行业零售和商业业务利润的不断减少,非利息收入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导致个人理财业务与传统机构银行日益接近,平行发展、交替发展和业务交叉的现象不断增加。例如,在个人理财业务的私人客户群体中出现了机构性的需求,即投资业务专业化、投资产品复杂化,而在与传统机构银行业与机构客户的关系中,一些个人化的因素也已经出现,如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与银行之间建立起私人业务关系。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个人理财业务提出挑战。一方面,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竞争者很容易进入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无疑将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对客户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为客户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计算机则为客户快速简洁地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了追求高水平、多元化服务和资产管理方法的条件,而这对个人理财业务来说则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及已经入驻的外资商业银行都在纷纷调整策略、整合资源,聚焦优质高中端客户,制定竞争优质客户的策略方案,以优质客户的需求为市场导向,依托科技信息、网络,优化组合营销渠道,大力打造理财优质品牌。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对策 1、不断增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能力。金融机构要考虑目标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分析业务的发展前景,确定市场需求规模和该项业务的市场定位,创造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六适”服务,即“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以适当的价格,向适当的顾客,销售适当的产品,收到适当的效果”。同时在综合经营的大趋势下,逐步实现从产品到研发创新的转变,强化研究,大胆创新,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理财品种,真正实现让客户资产增值。 2、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理财服务。金融机构要在做好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和进行产品组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不同,设计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个人理财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不断增长的理财增值需求,制定优先发展投资增值型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策略,进一步加强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同业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持续不断地引进与开发收益好、流动性强的理财新品,确保理财业务内容充实,在为客户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财理念的同时,达到有效增加储蓄存款的目的。 3、提高营销活动针对性与效率。作为履行市场营销支持职能的产品经理,其与前台客户经理的支援关系是通过“一对多”的支持构架得以实现的,即一位产品经理需要对应多个客户经理提供产品方面的技术支持,同时一个客户经理也需要从多个产品经理处获得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产品经理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客户经理的多元化产品营销,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然而,实现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之间的在市场营销中的紧密协作不是能自动达成的,需要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以保证。为加强金融机构个人理财服务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支持,应尽快建立个人理财的产品经理队伍,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在市场营销中的协作机制,提高市场营销的协同性与效率。 个人理财服务无疑是金融机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对于金融机构开展的其他业务来说,个人理财服务还是一片“蓝海”,还有很多追逐利益的空间,所以金融机构要要改善个人理财的手段和理念,力争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上升,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也进一步扩大,这就使得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管理难度也不断提高。对于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其自身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往往会对整个电力工程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方案,可提高整个电力工程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1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管理 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在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各施工单位在充分遵守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控制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整个过程,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实行责任到人制度,确保管理人员能对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 1.1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管理的作用 一般而言,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设计包括线路施工的前期准备、线路施工的实际安装和线路施工的后期验收。因此,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管理工作通常是基于上述3方面开展的。虽然在不同的线路设计阶段中的管理内容有差异,但其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性,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调动积极因素,确保工程企业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其更加快速、安全地完成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 1.2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管理 1.2.1线路设计的前期管理 对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前期进行充分的管理工作,能确保线路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1.2.1.1开展设计审查的组织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进行相关指导的技术文件。通过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进行全面、严格的组织和计划,可有效实现施工管理的目的。 1.2.1.2开展合理的设计沟通 在进行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前,要求与各个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使其参与到工程项目的图纸设计活动中来,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及时发现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设计方案能更好地为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提供依据和保障。 1.2.2线路设计的过程管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预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点和危险源,并进一步识别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施工。同时,必须在设计图纸中详细说明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确保在实际施工中实现安全“双零”。 2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要点分析 由于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因此,如何充分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是整个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要点。 2.1杆塔基础工程的设计要点 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中的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一般采用管杆或铁塔结构。然而,为了充分降低投资成本,通常使用铁塔或混合土杆作为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主要结构。与铁塔工程相比,铁杆结构中的基础部分是确保高压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因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沉降的核心部位。因此,杆塔基础工程的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 2.1.1基础开挖和浇注设计 在进行杆塔基础的开挖设计时,必须依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地质特征和地形条件选择恰当的开挖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以钢筋混凝土作为杆塔浇注的基础,并以施工现场周围的砂石作为浇注的原材料。 2.1.2基础排水和回填设计 如果基坑中的水未及时排出,则不仅会使杆塔基础的开挖难度进一步提高,还会使壁坑出现严重的坍塌和下滑现象,进而导致电力工程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无法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因此,在进行杆塔的基础排水设计时,杆塔基础必须低于地下水位。此外,对于杆塔基础浇注工作中的土壤回填和夯实,必须充分考虑回填土的密度,使其满足回填土的夯实密度要求。2.2导线架设工程设计的要点在整个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中,导线架设设计是核心部分。在导线架设设计前期,设计人员必须对相应的施工设备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并制订相应的施工进程表格,确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顺序混乱的现象。 2.2.1导线的放线设计 一般而言,导线的放线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高压输电导线的质量,同时观察金属导钩与裸导线段是否存在分股的现象。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必须确保杆塔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定值。 2.2.2导线的连线设计 在电力工程的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架空线的连接设计通常包括架空导线之间的相互连接、架空线与压接式耐张线夹之间的连接等。因此,在设计中,导线耐张线夹与跳线之间必须形成良好的连接,促使其更好地与电阻接触,从而有效避免不合格的导线进入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安装过程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必须对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有效设计,在确保其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成本,从而有效地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作者:周振宇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10kV设计电力工程论文 一、10kV配电线路的节能设计要点 1.合理规划电网布局负荷功率一定的前提下,越小的供电半径出现越多,同hi线损程度也更低。以10kV配电线路为例,其深入至0.4kv线路负荷中心时可使0.4kv供电系统供电半径大幅缩短,线路损耗随之减少,电压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而在供电容量恒定以及网络总电阻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选择在负荷中心设置电源,分支越多则意味着损耗越低,且随着分支线平方而下降,因此单侧供电是不可取的。着眼于电网线路规划来看,3~4侧出线供电方案较为合理,既避免了单侧供电的弊端,又控制了因出线太多而增加的维修工作量。 2.变压器节能要点就输变电系统而言,变压器可谓是耗能大户,而在10kV配电系统构成中,小型以及中型变压器耗能量尤为明显,此类变压器具有较长的运行期限,且应用数量极多,所以应采取合理有效方案来降低此类设备实际能耗,以有效推进配电系统节能工作。在10kV配电线路中,要想做好节能设计工作,首先应合理选择变压器,并遵循如下内容:确定合理的变压器容量。为有效避免负载损耗以及空载损耗的增加,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变压器负荷量、变电对象负载率以及功率因数等因素,并通过科学计算来合理控制平均复合,此数值约为额定容量的50%~75%,以便于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确定合理的变压器用量。通常来说,如果一二级负荷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则应设置两个变压器。如果三级负荷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则应设置一个变压器。对于其他一些特殊情况,则尽量选择容量较小的多个变压器;确定合理的变压器类型。所选变压器应尽量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以SⅡ系列变压器为例,此类变压器可予以推广使用,因其较S9系列噪声更小、耗能量更低,同时抗短路性能更强,且空载电流更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线路节能要点实践证明,在导线型号以及外部温度无差异的前提下,导线横截面积与线路损害程度之间为反比关系。换而言之,越大的横截面积则意味着线路损坏程度越低。所以电力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将导线横截面积适当增大,降低线路受损故障率,以实现节约电能的目的,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在10kV配电线路重视节能型金具的应用,以便于增强节能效果。以并沟线夹以及防震锤为代表的铁磁类金具往往存在磁场,造成大量电能消耗,甚至会损伤导线,因此作业工具应尽量以无磁或者低磁为主,以尽量减少电能消耗,同时延长线路寿命。此外还可应用架空绝缘导线,以便于在穿过狭小通道时节省空间,同时还可降低意外停电概率。 4.无功补偿节能要点在10kV配电线路中,无功补偿方式中常用的包括如下:L倘若设计对象属于负荷稳定且具有较大容量的高频炉以及感应电动机等用电设备,并对投入运行应有的经济性做了较多强调,则应以单独就地补偿方式为佳,在相应设备旁单独装设补偿装置,最大化改善补偿效果;就补偿效果而言,就地平衡补偿方式无疑是最理想的,将并联电容器安装在0.4kv母线侧,同时进行相配套的动态调节设备以及补偿柜的安装设置工作,低压端用户在此种情况下能够结合无功负荷变化来自动投切补偿电容器,这种方式既可保持线路无功电流处于最小化,同时也避免了高压线路反送无功电能,有效功率损耗得到良好控制。将并联电容器安装在10kv母线侧,则是补偿变压器以及配电线路运行中所产生的无功损耗,其主要利用降损来增加末端线路实际电压值,由此使电能利用率得以提升。 二、结语 总的来看,在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电力工程节能方式也将随之发展,我们应在设计过程中积极尝试不同节能方式,有效降低电能损耗,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王耀辉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电力工程论文 一、电力工程中涉及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对电力系统长期、中期的规划设计。在我国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进行电力工程规划设计的时候,涉及到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分析预测电力工程建设现场的电力负荷指数;处理周边地区电源规划情况;分析电力负荷数据,完善电源规划机构,平衡电力与电量;选择科学的电力工程接入方案;正确计算电力工程介入方案,确保方案的准确性;深入分析计算结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方案技术的关系;主义考虑电力设计相关学科,借鉴电力学科资料。 (一)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准备工作,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有巨大意义。电力负荷需要经过相关人员周密的计算分析,才可以给予电网规划设计获得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与信息。对中短期负荷的预测,应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近几年来经济数据,知道我国经济大概发展情况,从而对电力最大负荷的层次进行分析。另外,规划设计人才可以参考已经完成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情况,参考其电力负荷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预测电力负荷,这种方式是我国电力负荷预测常采用的方法。预测电力负荷的方式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预测方法、专家预测和模糊理论等。我国电力工程运用这些方法来预测分析电力负荷。分析负荷增长原因,从而可以分析出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 (二)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 电源规划是对即将建设工程供电量分析,其周围的电网建设的规划研究,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目标,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电源可以分为统一的调度电源和地方性电源两种,其中统一的调度电源是指电网调度统一的大型发电站;而地方电源是具有专用的发电设备的小型的地方性的水电站或发电站,每种电源发挥着作用是不同的,另外电源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看出电力系统规划的资金使用情况,对电源的出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电力电量平衡电力电量平衡 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具有制约作用的,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出力分析,电力工程项目所在的供电区域、所在地区的电力与电量进行计算,平衡计算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电力电量的平衡需要考虑分区间的电力电量的交换情况,这样就可以将电力工程的规模与布局确定下来。根据分析预测的电力系统各水平年的最大负荷,再根据各类电源的出力情况,可以计算出电力电量的盈亏,确定电力工程系统所需要的变电设备容量、所需要的发电量。确定的电力工程系统需要的容量应该是要加上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 (四)接入系统方案接入系统方案 拟定的过程需要考虑电力工程的特点和电网的发展情况来确定,还需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相关意见及电网规划来进行方案的比较,使得拟定的方案时效性与实用性更强。接入系统方案要注意节远近结合,综合考虑节能降耗、节约用地,并运用电网新技术。同时需要提出电力工程项目各方案的规模与布局,终期近区电网结构、供电电压及运行方式等内容。 (五)电气计算电气计算 主要包括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潮流计算是对电力网中电压分布和功率的计算。潮流计算可以计算中电网各网络原件电力损耗、电网各节点电压和电力潮流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析各接入系统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稳定计算是对电力工程西戎的各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确定电力工程系统稳定水平和稳定问题,稳定计算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可以校验电力工程系统各个接入系统方案运营是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短路电流计算是验证故障短路在给定的网架中电气元件产生的不正常的电流值。短路电流计算可以校验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切断短路电流,减少短路带来的损失。无功补偿计算可以减少由于传输无功功率的各网络元件造成的电能损耗。 (六)方案比较分析比较方案 可以使得运算结果符合实际需要,确保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安全,对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多层次的分析比较,可以形成最优化的方案,得到的方案设计是最符合实际需求的。 (七)系统专业提资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可靠的系统电气计算,选出综合条件最优的推荐接入系统方案中,确定电力工程项目的投产时间和建设规模,为电力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设计依据。 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人认为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准备阶段应该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收集附近地区电力系统情况,并将其录入数据库,作为电网现状的基础资料,了解附近区域电网发展变化情况,将其发展规划录入数据库中,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在电力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电力系统发展变化,收集更新数据资料库,掌握附近地区变电站、电厂和电力路线的数据资料和分布情况,收集当地负荷情况,计算各类系统电气,配合电力项目工程项目工作,不断更新完善基础数据。 三、总结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中要组成部分,对电力工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整个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所以,应该重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做好电力工程前期规划工作,制定科学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注重基础数据库的更新完善,逐步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促使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王雅萱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10kV配电设计电力工程论文 1电力工程中10KV配电设计中存在的浪费问题 1.1布局以及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例如:部分10kV配电站没有设置在负荷中心,使得供电范围超出合理供电半径,导致线路损耗增大,并且不能保证供电质量;或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只追求供电可靠和安全性而选用容量过大的变压器,整个线路出现冗余、迂回,在加大工程投资的同时又造成了电能损耗。 1.2线路的损耗当某一时刻出现负荷过大的情况就要求变压器的容量要增大,也就增加了变压器方面的投资与耗损,同时负荷曲线的变化波动使得电压表现为运行偏低,在同样功率的输送过程中,电压降低了,电流就要相应的增大,同样会造成电能损耗。解决的方案是通过有计划的提高电压来降损功率因数过低。配网系统需输送部分无功率,在输送恒定有功时,功率因数cosφ越小,则需要更大的在功率和负载电流,而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均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相应的导致损耗增大。三相负荷不平衡: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在正常情况下是一个恒量,而负荷损耗则随负荷的大小而变化,且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三相负荷不平衡时,三相变压器的负荷损耗可看成三只单相变压器的负荷损耗之和,当三相负荷达到平衡时,变压器的损耗最小;当变压器处于三相负荷最大不平衡运行状态时,其损耗是处于平衡状态时耗的3倍。低压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将反映到高压侧,在最大不平衡时,高压线路上电能损耗增加10%以上。 1.3设备方面损耗配电变压器自身的损耗在10kV配网总损耗中约占80%。电网中运行时间较长的变压器大部分为低效率高损耗变压器,且缺陷较多.自动化水平较低,每年产生的电能浪费十分巨大。 210KV配电设计的节能措施 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准确的发现配电系统中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引入先进高效的节能理念和技术方法,并结合实际将其良好的融入于10KV配电设计中,提高其运行效益,更好的服务于系统运转和社会发展。进一步落实节能工作,提高10KV配电设计的节能效果。 2.1实现线路供电可靠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提升改进线路设计统计发现,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线损在整个配电系统电能损耗中比重较高,可见其有着巨大的节能空间,因此要从线路设计着手,实验证明设定相同的环境温度和电缆型号后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线损会随着导线横截面积的增大而降低,而经济效益则随之上升。应更多的运用节能型在10KV配电线路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建议选用低磁或者无磁工具,借助合适的架空绝缘导线,简化塔杆结构,减少线路用材,并且有助于减少停电次数,降低维护工作强度,进而实现线路供电可靠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提升。 2.2科学选用变压器变压器与配电线路在输变电系统中一样都是能耗的主要消耗者,尤其是10KV配电系统中的小型和中型变压器,降低其实际消耗,从而来表现出节能效果。具体的措施是在10KV配电节能设计中选用变压器时,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合理确定数量,合理确定类型,即尽量选用节能效果好的变压器,合理确定容量,即为避免增大空载损耗或负载损耗,应该对备选变压器的功率因数、负荷量及其对象的负载率进行科学计算,使其效率得到进而充分发挥;另外还要合理确定组别连接。要科学决定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确保低压线路供电半径500米的前提下,将其置于或靠近负荷中心,或最大负荷点,使电网呈网状结构,线路向四周辐射,来保证电能损失最小,尽量避免采用链状或树状结构。同时,地理位置要安全可靠,便于维护检修。 2.3利用无功补偿方式合适的无功补偿技术在10KV配电节能设计中对谐波影响和污染具有有效抑制作用,降低无功流动下的有功损耗,相对的来提高系统运行水平和电能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无功补偿是实现配电网节能降损的关键手法。对于10KV配电节能设计而言,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如果设计对象为容量较大、负荷相对稳定的用电设备,适宜采取单独就地补偿,但最为理想的是就地平衡补偿方式,这种补偿方式能够使位于低压端的用户根据变化的无功负荷对补偿电容器进行自动投切,而且其既无需为高压线路进行无功电能的反送,又可以将线路无功电流保持到最小,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有功功率损耗,另外在10KV母线侧安装并联电容器来对其配电线路和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无功损耗进行补偿,提高线路末端的实际电压,进而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 2.4针对三相失衡现象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分相电容补偿技术,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无功补偿技术节能效果较为理想,在选择无功补偿方式的时候要对其变压器容量、功率因数以及负荷性质等进行综合计算,以此选择最佳补偿容量,彰显理想补偿效果。以免因欠补偿或过补偿的出现危害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3结语 10KV的配电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活中其存在着很多造成电能损耗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10KV配电设计中的不足和缺陷,反复核算与测试后获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和最优的设计方案采取节能措施,减少电能的损耗。开展电网经济运行又是从实际出发的节电技术。降损节能不但可以减少用户电费支出,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挖掘配电设备供电潜力,而且对国家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资源优化配置有很大帮助。我们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认真落实,有效地搞好配电网降损节能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徐慧芳单位:国网山东邹城市供电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设计阶段控制电力工程论文 1.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建设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生产阶段。在各个阶段的造价费用均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费用,但不同阶段的影响力却不同。有数据说明,在设计阶段的造价费用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的影响的可能性有75%-95%,在施工阶段的造价费用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影响的可能性有25%-35%,而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费用对整个工程造价影响的可能性却只有5%-25%。此外国内外的相关专家指出,设计阶段的费用虽只占据了整个工程费用的1%,但是这是在决策正确的基础之上的,它对应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3/4,。因此,工程的设计阶段是整个电力工程建造的核心环节,是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关键阶段,阶级阶段的造价必将会成为整个工程造价中节约投资费用的关键。 2.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影响因素 据研究表明,影响电力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造价的因素主要表现初步设计阶段和设计工作的质量、深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明确整个电力工程的规模和结构,从而明确整个工程的投资限额,并且利用施工图预算明确的计算出工程造价,它不但影响到一次性投资的限额,而且有可能影响到未来整个工程的生产过程的费用;后者会影响工程的一次性投资的金额与工程生产运行的费用。 3.设计阶段常见的问题 3.1业主忽视设计现在,有一大部分的电力投资部门特别重视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通过对施工设备、材料和施工过程进行招标来将投资进行量化,这样的效果更为明显,却往往忽略了在工程的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不采用招标的形式,部分电力资源部门在工程的设计阶段采用招标的形式,但由于由于我国的电力工程设计市场并没有公平的市场竞争,并没有实行市场制度化,同时还缺少了正规合理的考核指标,使得在招标过程中无法进行综合评定,使得招标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3.2缺乏优化设计的动力一般情况下,业主并不能自主选择设计单位,这就造成了业主只能够在一家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中选择,无法进行方案的优选。目前的设计市场上,往往依据的是关系,这就使得设计市场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使得设计单位的工作重心偏离。设计单位只要设计出没有大问题的方案就可以了,对于方案是否优秀,造价是否过高并不重视,因此优化设计方案更是无从说起。同时,目前的设计的收费标准是按照面积、造价的比例来收取的,基本上与节约投资和方案的好坏没有关系。这就导致了设计公司所提出的方案对经济分析的不认真,而是为了提高标准或者为了保险而加大安全系数,这就使得投资过度浪费。 3.3设计缺乏质量和深度设计的质量和深度是确保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部分。而目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的质量是由设计单位来监督和负责的,从而缺乏外部的监管。而业主也由于缺乏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通常情况下就是看图分析,而缺乏了预先控制,这样就造成了设计的造价增高。此外,如果设计的功能不合理的话,也会造成设计的投资费用浪费。 3.4设计的监管工作不完善目前,我们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只存在于施工过程中,所以从监管的力度、质量、水平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提高。据研究表明,因为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工程事故在工程总事故中约占2/5。由此可以表明,为了确保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建筑质量,我们应该对设计阶段也进行监管工作,这样能够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4.设计阶段的管理方法 4.1实行设计招标制度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采用招标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设计单位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还能够促进设计人员进行创新设计,从而设计出更实用、美观和经济的方案。推行设计招标制度就是在众多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优秀的,这样可以起到促进竞争、降低投资、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而业主就可以依法对设计进行招标,通过竞争的方式来选择最为理想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设计的投资。 4.2实行合同制业主可以和设计单位签订一份非常严格的合同,并且双方还要签订一份施工图供图的协议。这样,业主就可以依据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来对设计单位进行监督与奖罚,从而来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控制设计的造价。 4.3推行主动参与机制如果业主拥有专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时,就要他们参与到对工程的投资预算过程中,从而有效的实现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和控制。但如果业主并没有这样的人才,业主可以委托给专业的监管单位来对设计进行监管,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设计的质量,还能够实现合理配置工程的价值与功能,降低在未来施工过程中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变更。 4.4提高设计阶段的监管力度业主不仅要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管,也要提高对设计阶段的监管力度,这样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在设计阶段进行监管能够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这样就能够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能大幅度降低了工程造价。其次,业主要定期来审查设计的成果,并且依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最后,比较所选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样,在设计阶段实行监管能够有效的帮助业主指定工程的投资规划,并且能够配合设计单位将投资优化,在确保工程的质量的同时,节约设计造价。 4.5实行奖励机制对于设计工作人员实行奖励机制,可以物质或精神奖励那些在优化设计上具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奖励是对工作人员认真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能够激励其余工作人员,使得优化设计成为规范。 4.6提高设计人员素质电力主管部门要提高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以防止出现越级、无证设计和挂靠现象,并且要对于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资格考察,从而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加强设计的质量管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控制设计阶段的投资造价对于控制整个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若要合理的控制设计造价,不仅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科学的分析方法,而且需要一批专业的设计人才,将控制造价渗入到设计的各个步骤,从而来控制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阶段的造价。 作者:陈波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的应用 1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1)配合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人员,增加线路路径选择的选项、加大跨越位置,开展定线测绘、对平断面图进行测绘以及测绘拥挤地段的平面图。此外,还对杆塔定位进行的量,将图纸上已经确定的塔位放样到实地上面,指导塔位的施工。 (2)配合发电站、变电站的工程设计人员,参加厂址选择的勘探;参与灰场、供水管线和灰管线和水源地的实地勘察;对各种大比例的地形图或者是纵断面图进行测量,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测量资料。 (3)和微波通讯工程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参与站址选择的现场勘察;对变电站站址的地形进行测量;提高测量所需的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 (4)和水文、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密切协作,进行统一作业,测定洪水位的最高高程和钻孔的放样。向电力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勘探任务书》。《勘探任务书》是测量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的主要内容有工程的名称、工程的编号、设计阶段的划分、工程测量的范围和计划工作量等等。此外,还对电力工程的工程期限提出了要求,要求工程力争做到合理规划,以给测量工作留出足够的时间,更好地完成各项测量工作,更好地为工程设计服务。 2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工程测量在送电线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送电线路的工程设计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①初步设计阶段; ②施工图设计阶段。因此,工程测量也需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2.1.1工程测量在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 在送电线路设计的初步阶段,工程的量的主要任务有参与现场勘察和送电线路的选择、开展大跨越段的定线测量和平断面图的测量;开展拥挤地段的平面图测量;开展重要交叉跨越的实际测量;参与对弱电线路的调查工作,绘制弱电线路路线图等等。其中,大跨越段指的是属于某条高压线路中的一段,或者是单独的一项工程。大跨越段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其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对送电线路的走向和路径方案的确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就要求在送电线路的初步设计阶段广泛开展外业工作,确保送电线路方案的顺利确定,避免返工。此外,在开展大跨越段的测量时,应该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定线,测量方法应该使用混凝土浇灌,以便可以长期保存。拥挤路段指的是建筑物聚集地段或者是各种线路比较集中的地段,在这些地段,送电线路路径的选择难度比较大,工程的投资额叶比较大,其对路径选择也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测量时,应该绘制较大比例的平面图,以便可以在平面图上选择最优的路径,从而可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而且技术上也可以达到应有的要求。 2.1.2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测量的应用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测量主要有两个工作内容,一个是终勘,一个是定位。终勘也就是开展全线的实地定线,并对平断面图进行德惠。而定位工作则是把设计图纸上已经设计好了的塔位放样到实地上去,以指导工程施工。其中,定线工作应按照“分中法”的技术标准来开展。测量仪器对中整平之后,首先要照准后视方向上的测量目标,然后翻转望远镜确定首个前视点,接着把水平转动仪转动180°,以照准后视目标,再次翻转望远镜,从而确定第二个前视点。把前两个前视点连起来并按直线方向延伸,就可以确定前方的直线方向桩。对于桩位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必须照顾到测量仪器的便利,确保其展望良好、容易寻找,且能够长期保存等等。平断面的测量主要是为了绘制平断面图,其测量内容非常多,而且非常复杂,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测量。其测量的主要内容有:桩间距和高差;中线纵断面;带状平面图;转角测量;边线危险点或者是边线断面的测量;风偏危险点或者是横断面的测量。 2.2工程测量在发电站和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发电工程的设计总共分为四个阶段: ①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②可行性研究阶段; ③初步设计阶段; ④设计阶段。毫无疑问,在不同的阶段,工程测量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是参与厂址的选择,协助工程设计人员搜集1:50000的地形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搜集更大比例的地形图,其范围会进步一扩大,包括厂区、生活区以及灰场、水源地、铁路线等等。地形测量中的比例尺可以非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控制测量的比例尺,一部分是地形图绘制的比例尺。控制测量最主要的任务是测量出一定的控制点,计算出他们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施工放样和地形图绘测的依据。这类控制点对精度的要求特别高。标点工程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初步设计阶段; ②设计图设计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集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测量内容包括参加所址的勘察和选择等等。 2.3工程测量在微波通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和变电工程设计相仿,在微波通讯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也集中的初步设计阶段,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站址的实地勘探和选择,测绘处1:200的站址地形图以及确定微波塔中心的平面直角坐标和地理坐标。为了更加经济合理地确定微波塔的高度和天线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需要在1:50000的地形图上图解数据,而且还要绘制纵向剖面图。此外,还要考虑到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2.4电力工程测量中新技术仪器的应用 在传统的电力工程测量中,使用的是经纬仪和标尺花杆等,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且测量的精度非常低,工作效率也很低。近年来,电力工程测量的各种新技术和新仪器大量涌出,不断被应用到电力工程测量领域,使电力工程测量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红外测距仪可以之间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精度能够达到毫米,其是利用了红外线的波长原理,从而有效克服了使用卷尺的量的不少难题,极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和测量工作的效率。而电子计算器和可编程序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则减轻了工程测量人员的脑力劳动,使得野外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成为了可能,提高了野外测量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另外,还有许多电力工程测量新技术和新仪器,它们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测量工作水平。 3结语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电力工程测量仪器设备、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新技术和新仪器的使用,使得电力工程测量的水平大幅度提高。当前,我国的各个电力设计院已普遍采用了电磁波测距仪、袖珍计算机和便携式微机等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使得野外测量数据可自动采集并自动进行贮存和处理,大大减轻了野外测量作业的工作量。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系统分析了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在送电线路设计、变电工程设计和送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希望本文有助于提高电力工程设计的水平。 作者:李邱林单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的高压输电线路设计 摘要:本文将针对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设计标准,合理的分析线路设计的思路,明确中期施工过程,后期维护方案败标准,尝试有效的高压输电设计施工质量管理,促进电力传输措施水平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 1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前需要进行的合理 勘测过程输电线路的设计是一项重点工作,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标准,直接关系到电力传输的功能水平。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准确的加强输电线路的设计管理效果,在设计前,进行合理的勘查,了解实际情况,明确地质标准,周围环境,地上及地下的建筑物等,有效的提升电网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合理性,确保输配电设计的勘查工作正常进行。按照实际的标准设计情况,准确的分析测绘标准,明确线路测量的要点,对各个角度、各个搭架的过程,距离、高度进行详细的测量分析,确定测量的精准度,明确实际测量数据的合理性。按照实际测绘的过程,对测绘人员进行严格的流程标准化分析,确定输电线路的区域划分标准,准确的分析输电线路的设计路径,确定设计的方案优化性,以合理的形式,确定设计勘查的位置,确保输电线路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 2输电线路设计的整体要素分析 2.1高压输电防雷的设计过程 安装有效的避雷针,制定合理的防雷电流引流方式,通过安全的引入方法,确保输电线路不接触到雷击点。按照有效的保护设备或建筑物的方法,对雷电流进行避雷准备。采用避雷线,按照有效的水平悬挂方式进行导线分布,明确实际雷电引流导体、接地装置的组成标准。按照高压输电设备的配套方式,尽可能多的架设有效的输电线路设备,防止周边建筑物遭受到雷电的影响。 2.2建立有效的导线选择设计标准 按照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位置,准确的分析输电线路的影响程度,对降雨、冰雹、风暴等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明确外界气温对其周围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明确实际工业化学气体排放的过程,确定输电线路的实际影响标准。通过合理的设计,明确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考虑因素,对线路的材质、基础结构选择进行有效的分析。 2.3高压输配电线路的实际路径分配标准 以科学有效的输配电高压线路进行设置,明确有效降低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标准和成本,确保输电线路的有效正常运作。通过分析实际输电线路的标准结构,准确的进行前期的勘测分析,确定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拟定有效的路线,分配有效的综合评价标准,确定辅助角和地形施工标准,明确有效的施工方案,尽可能的开工至房屋的项目开发和建设,从而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保证整体路线的经济性、安全性、施工方便性和可靠性。 2.4明确杆塔搭建设计的位置 杆塔搭建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组成结构和部分,确保杆塔施工的工期、线路输送的时间范围,确保实际有效运输的可行性。杆塔基础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质量水平。按照有效的杆塔设计标准,明确设计现场标准的考察方式,充分掌握各类历史资料内容,全面的进行地理环境和地质情况的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减少杆塔施工建设的各类事故的发生和发展,保证杆塔技术设计和施工管理质量水平。 2.5高压输配电设计过程中需要防污损的标准 高压输电线路的防污损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无损的类型,目标电压绝缘情况进行合理的发内心,充分了解高压输电线路的配置方式和标准,逐步降低无损对高压线路的影响情况。按照有效的选择方式,确定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距离,结构标准等,充分配置高压输电线路的污损情况,确定类型,规律,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对无法实现的无损问题进行处理,采用有效的物理测量方式,提升化学分析效果,保证污损处理效果的合理性。 3输电线路设计相关技术问题的处理对策方案 3.1优化铁塔基础性施工标准过程 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铁塔搭建的设计标准。在铁塔建设前,需要做好有效的计算工作,明确实际相关的载荷量,明确实际结构标准。按照有效的设计优化方式,不断提升输电线路对整体水文地质情况的分析过程,充分了解相关基础施工的方案,明确铁塔具体受力情况,确保地基符合实际的载荷能力,有效的设置轴心受压,轴心拉力等问题。 3.2单双回路的有效搭配过程和相关问题 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升铺设线路的项目开发,确保项目的出线效果,可以采取双回路的终端塔设计方式,按照有效的区域、地段进行架设,采用有效的方式,确保电力系统持续性的电源供给,明确实际电源故障问题,分析停电的原因。按照有效的后备供电作用,确保用户的供电效果。 3.3杆塔接地电阻的降低处理过程 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接地电阻问题,需要通过深埋、横向延展的方式,确定电阻的降低标准。如果土体结构的电阻率较低,可以采用竖井、深埋方式接地保护。横向延展接地的施工成本较低,可以有效的抑制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运用其方法,可以提神杆塔所具备的有效水平假设条件和方式。 4结语 综上所述,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工程中药的组成部分,良好的设计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通过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不断提升输电线路工程的具体实施标准,明确设计的科学勘测过程,确定具体防雷基础方案,明确防污损的情况,重视线路的施工技术研究,确保高压输电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丽佳 单位:汤原县农村电气化局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规划设计解析 摘要:电力规划设计是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中心环节,对电力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及安排,能够促进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文章首先阐述了电力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之后总结了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的主要环节,最后结合当前电力工程设计电力规划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电力规划设计主要环节中如何开展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设计;电力规划设计;电力系统;电力负荷;电力电量平衡 长久以来,我国对于全国各地电力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电力工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同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学习都息息相关。对于电力能源,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要求通常是较高的,尤其是近些年,社会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总体的用电数量正在急剧上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增。这就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对电力规划设计工作统一开展,才能有效保障电力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建设。下文对此做一定阐述。 1电力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要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合理开展工作,必须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基本原则。总的来说,相应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针对大型的电力系统来进行规划及设计,则设计过程必须要顾全大局,从大方向上进行把握,严格按照当前电力系统当中对于规划设计工作所规定的周期性设计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第二,在进行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且这是首要的条件,如果缺乏安全性的保障,那么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后续的工作就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第三,对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工程成本控制的问题,设计人员应当根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考虑,保证最终能够得到适合该工程项目的最佳设计方案。 2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规划设计的主要环节 2.1电力负荷 在电力施工各环节正式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都应当对施工场所及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对于施工项目当前的电力负荷状况要进行全面的把握,之后才能得出更加详细的数据,这就是开展电力规划设计工作的前提。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针对近几年中短期的电力负荷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及分析,应当根据国家经济水平来开展该项工作,设计人员在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国家对于电力工程的整体规划来对该项目中的最大负荷进行设计。此外,为了保证电力工程中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相关人员必须对之前的电力工程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对电网运行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将分析结果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这样才能让工程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在当前的工程当中能够采取多种办法来进行电力负荷的预测,包括模糊理论、专家系统等,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完善电力负荷的预测及设计工作。 2.2电源规划设计 电源电力规划往往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占据重要的部分,为了更好地确认电力工程是否可建,可以对拟建电力工程其周围的电网的电源电力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电力系统当中电源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地方电源和同调电源。地方电源指的是在一些企业当中自己使用的发电机组或是中小型水电站等;同调电源则包括了所有的大型发电厂,大型发电厂对电网进行统一的调度,但是由于水利发电厂的水文期具有差异性,每种电源存在的电力状况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同时,许多新建的电源机组在规划过程中会投入使用,会出现一些同往常不一样的情况,因此在电力设计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根据电源机组的特性对电源电力进行统计及综合分析,明确了电源的处理情况,才能够有效保障后期的其他设计工作环节能够顺利开展。 2.3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兼顾自身存在的约束条件,实际开展电力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和限制,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电力电量的平衡是重要的约束条件之一。在通常的情况下,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对电源的处理情况以及电力负荷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及预测,之后再开展地区或区域的电离平衡计算工作,以计算的结果作为依据来确定工程规模。另外,对于工程的整体空间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及布局,在这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电力负荷预测所得出的结果来对每个水平系统配置的最大负荷进行计算,相关人员则应当根据计算结果来进一步精确的出电力电量盈亏情况。 2.4系统接入规划设计 电力规划设计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充分发挥工程施工现场所具备的电力网络资源,对电网的发展规划以及电源的负荷等情况都应当在工程作用当中进行详细阐述,并严格遵照我国电网规划当中的相关规定,保证对于相关部门的审批意见以及建议进行最大程度采纳,根据这些意见以及建议来认真完成多项系统接入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相关人员在对系统接入的方案及情况进行阐述及说明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全局的考虑,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加强对新的节能技术的应用。 2.5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工作是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可以通过潮流计算、短路计算以及无功补偿及稳定计算几个部门开展该项工作。其中,通过潮流计算的方式能够得出电力系统当中的各个网络元件所具备的电力损耗以及电网当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及电力潮流分布等情况,这一方法的开展能够实现对各个接入的系统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进行分析。通过短路计算的方式则能够保证明确熔体的额定电流以及整定值,这样能够在故障的情况下较为方便且迅速地切断短路的电流,尽量地减少电网造成的损失。通过稳定计算的方式则需要进行电压稳定、频率稳定以及系统暂态稳定几个方面的计算,设计人员计算出具体的数值,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能够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相应的稳定策略。通过补偿计算则能够为电力网络当中感性负荷提供一种无功功率,进而为网络元件提供一种补偿机制,以降低网络元件产生的电能损耗。 2.6方案的比较 接入方案规划设计完成之后,应当对所产生的多种项目接入的方案进行一定的比较,通常根据对各类电气类型进行计算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来开展,从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发展适应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综合评价,对于不同的方案都应当对其运行以及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进行分析总结,从最终的总结结果来选择最优的接入方案。可见在电力网络当中基础的数据对于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主要是由于电网数据是电气计算开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整体的电力系统都在朝着大的方向发展,例如高压电、大规模的机组以及远距离的电力传输等。因此,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要跟随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并提高电力规划设计工作。 3电力规划设计工作相关建议 要不断完善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重视:第一,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准备阶段,必须充分完善准备工作,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对拟建电力系统的基本请款及运行现状进行充分的调查及分析,并充分了解较大范围当中具体的发展情况及相应的特点,对于所收集到的资料数据必须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现有电网系统当中的系统资料来存入数据库当中。另外,对于最近的电网规划相关报告以及规定政策等都应当进行全面的把握,对于附近区域的电网发展趋势以及同之前的电网存在的差异都应当清楚了解并将其录入数据库当中,此乃过程完整的基础数据网络;第二,在实际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的问题则是如何高效率地开展工作。设计者应当对电力系统近况及变化详细了解,对于其他地区的电力负荷情况以及特点等同样应当进行数据信息的搜集及研究分析,将电网当中的各类变电站、电路等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相关资料数据都进行详细掌握,才能在实际开展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当中,具有充足的信心和把握。在新的项目开展时,则应当对工作进度进行实时的了解,对当地的电力负荷情况及时了解并更新,保证设计规划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 4结语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当前电力工程及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发展已经在朝着较大规模的方向迈进,众多较大规模的电力工程的发展都对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电力规划及设计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等有了更高要求。上文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从电气计算、项目比较、电力负荷、电源以及电力电量平衡等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总结。只有不断完善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才能保障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最终的工作质量。 作者:魏红艳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用 【文章摘要】电力系统规划是电力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密切联系。为更好的满足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基本要求,本文就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设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用 电力工程在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建设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电力行业的综合发展以及实际经济效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行业也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形势,为更好的推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加大力度探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对于整个电力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包含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中期电力系统发展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能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研究可知,单项电力工程设计中所涉及的系统规划设计内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下进行具体化分析:一是工程所在区域的电力负荷预测和特性分析。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应当充分做好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相关工作,准确把握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顺利开展奠定可靠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设计中所开展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大多为10年以内的中短期负荷预测,切实提高电力工程所在区域电力负荷预测及分析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中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工作的开展,是基于多年来电力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电力工程建设规划进行有机融合,对中短期电力工程的最大电力负荷加以科学化分析,确保中短期电力工程最大负荷的预测的准确性,从而切实提高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优质且稳定的供电服务。二是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电源规划是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保证电源规划的合理性,相关工程设计人员应当积极总结历年来电力工程设计经验,统计分析电源规划及出力的实际情况,从而推进电力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电力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显示,电力电源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是统调电源,指的是统一归电网调度的大型发电厂;二是地方电源,主要包括小型水电站以及企业自备发电机组等。在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电力电源实际出力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电力电源的实际情况以及新建电源机组在电力规划期间的具体投产,对电源出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各项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可靠的数据参数。三是电力电量平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中,保证电力电量平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进行有效约束,从而切实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应当全面衡量电力工程中电力负荷以及出力情况,并加以全面分析,保证电力电量平衡相关计算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依据电力电量平衡结果对电力工程进行布局,明确其具体规模,从而切实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四是优化接入系统方案。为保证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开展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电力负荷分布情况以及代女王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内容加以综合分析,充分认知到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电力工程设计与建设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依照电网规划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明确电力工程接入系统方案,坚持远近结合以及节能降耗等基本原则,对电网新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保证电力工程方案布局的协调性和规模的合理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有效性,从而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电力服务。五是提高电气计算的准确性。就电力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其中的一项关键内容,而电气计算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工程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电气计算主要包含短路计算、稳定计算以及无功补偿计算等多项内容。所谓短路计算,是指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对给定网架中的不正常电流值进行验算,此种不正常电流值的产生与电力系统故障短路存在一定联系,并且不正常状态主要体现于电器元件上。科学合理的短路电流计算,能够促进电气设备选型等相关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有效性。所谓潮流计算,主要是指基于电力网络中功率和电压分布相关计算来确定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对不同元件的运行状态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其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相关标准,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顺利实现奠定可靠的基础,并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所谓无功补偿计算,是指通过为电力网络中的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的方式,减少无功功率传输过程中对网络元件所造成的电能损耗,确保电能资源的实际利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无功补偿计算过程中,在明确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基础上,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校核电压波动,并对无功平衡进行准确分析和计算,从而保证电气计算的精准程度满足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 2.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经验 在开展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前,应收集近区电力系统现状相关资料,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和整理收集到的系统资料。收集现有变电站、线路以及统调电源资料,并开列成表录入数据库,形成电网现状网架的基础数据。针对新项目工程,展开对当地负荷情况的收集工作,及时更新当地及周边电力系统的资料。之后,进行各类系统电气计算,配合项目工程的设计工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电力技术逐渐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电力系统向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的发展。在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师一项重要内容,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相关设计原则和具体标准,准确把握电力系统设计的实际要求,总结以往设计经验开展设计工作,切实保证电力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电力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作者:马晓蕾 王祺睿 单位:国家电网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瑞腾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的应用 摘要:电能作为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发展的基础性能源,其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化的规划有利于电力工程质量的提升及满足人们的正常用电。因此,本文则主要就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做详细分析,以期借此能够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的电力实业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工程;应用 前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故此在用电需求上也得到了增加。为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对电力资源最大化的得到节约,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就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对整个电力工程的运行效率都会产生影响。故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及方法分析 1.1电力系统规划的内涵分析 现阶段我国对电力的需求及质量都有着要求上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人们正常用电的基础,所以对电力系统的科学规划就显得比较重要。而电力系统主要就是通过配电以及输、发电等环节所组成的电能生产及消费的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将一次性能源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形式,在输电的支持下将电能供应给用户,所以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划就是结合某地区内人口、经济和工业发展规模等实际情况,进行对电力的负荷加以预测,同时对各分区进行电力电量的平衡分析,对可能出现的盈缺情况加以预测。然后论证规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对相关的设备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实施。 1.2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分析 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的,任何设计规划不能一次性就设计出最佳的方案,是在不断的完善改进过程中进行的。故此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也如此,要能够将前期的工作基础做好,将电力负荷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搜集,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规划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效果以最佳形式呈现出来。 2.电力工程系统设计规划注意事项及应用分析 2.1电力工程系统设计规划注意事项分析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规划正不断的扩大规模和完善,其中的系统电压在不断提高,以及电源的容量也得到了全面上升,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得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就发挥着关键作用。所以在规划设计的初级阶段要能够将准备工作完善做好,对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库的建立等,都要能够加强力度,这些也会之后的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对相关的基础性数据的建立是一项长期工作,同时也是整个系统规划设计的导向,这就需要在这一方面的网络基础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并要形成规划的相关报告,如此才能够设计的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 2.2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用分析 针对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系统规划设计可将其分为长期与中期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类型,具体的规划设计当中,主要有近区电网电源规划情况和出力分析,以及工程所在区域电力负荷预测及特性分析等。在电力负荷预测及分析层面,对拟建电力工程附近片区进行电力负荷预测以及分析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电力工程的设计主要进行十年以内的中短期负荷预测,也就是围绕着国民经济运行及发展所进行的。非负荷进行预测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其中的专家系统和模糊理论等新的方法所起到的作用比较关键。另外从电源的规划层面来看,这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对拟建工程周边电网电源规划进行统计以及对电源的出力情况进行分析是论证单项电力工程建设必要性的重要依据。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电源的类型主要有地方电源及统调电源两种,所谓的统调电源主要是大型的发电厂对电网调度的统一所使用的电源,而地方电源则是一些比较小型的水电站。具体的规划过程中,新建电源机组会出现逐年投产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对电源的出力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再者就是电力的平衡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当中的约束条件,这就需要结合前面的负荷预测及电源出力的情况进一步的对电力工程的布局和规模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电力电量平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分区间的电力电量交换也要进行充分考虑。为能够说明电力系统当中项目工程的地位及作用,要按照工程所在地网络特点及负荷分布等情况,在经了政府部门的审批之后接入系统就能够被提出,同时运行方式和供电电压的内容也要得到充分考虑。还有就是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电气计算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含着几个重要层面的内容,也就是稳定计算机潮流计算和务工补偿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然后通过各种电气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项目接入方案安全性及可靠性等,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比较择取最佳方案。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过程中的准备阶段主要是了解在大网地区基本情况和特点加以了解,对现有的统调电源及线路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将其作为电力电网现状设计的基础数据,接着就行调度。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发电动力装置的转化,再进行输电及变电和配电等程序。对电力系统的细节进行设置,保证输电稳定性,在规划的重点上要得到重视,主要就是规划周期,规划设计成本,安全这几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规划设计的成本方面对电力系统规划时,对元件以及电缆和设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过程的规划设计就需要对电力系统功能方面都要达到相关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投入实现最小化。电力网络的基础数据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有着比较重要而对意义,所以要不断的更新及完善基础数据,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于电力工程设计的科学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作用及影响的进一步扩大,也将对电力工程的设计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的电网电压及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也需要更加科学的电力系统布局。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规划,注重人才的培养,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如此才能够最大化的提高电力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水平。 作者:谷卓木 单位:国家电网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瑞腾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管理手段与节能设计 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科学技术水平也日渐提升,迈着大步跨在时代的前端,对于电量和电能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各国的主题。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日渐广泛,如果不节制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基本保障。“节能减排”成了新时代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对电力工程管理手段与节能设计探讨,以求保证电力系统健康、稳定的运转。 一.电力工程自身管理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保障,使发电设备、使用电的过程和运输配送电等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己经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提出几点关于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自身的管理方法。 (1)全面协调各个阶段,切实加强安全管制工作利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来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的安全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近年来,电力工程这一应用程序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取得进步,如何能够有效的促进电能质量的提升,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解决的一项问题。在电力系统中,形成有效的控制系统,重视安全问题,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控制。负责项目管理的有关人员要成立相应的负责安全的小组,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责任,确保供电电能质量以及系统的安全运行。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查自动检测和调控生产过程,设置奖惩制度,在此基础上加强个人责任感的培养,做好安全的维护工作。 (2)增进质量监督工作众所周知,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转主要是以电气自动化的运行为基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对象是整体质量很高的电厂、自动运输网络信息等。一个小部件松动或者开关的失效都会产生很大经济损失和利益的流失,增进质量监督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管理可行的制度,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做好相关的准备和规划,实现信息的传输。采取对应的施工方法,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从电力工程方面提高施工质量,从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使其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对自动调度系统的生产,材料的严格筛选,规划好计划,使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大幅提升。增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定期组织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考试。 (3)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想要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力工程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个人企业而言,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重要的就是既要追求质量的基础上,即及时更新电力技术和设备,又节能减排。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只有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才能适应不定期抽查或者检查。与此同时,应用范围的日渐广泛也有效的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便管理人员,实现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管理。依据实际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效率。在设备权限方方面,从思想上加强节能环保的意识,通过总线控制,更好地辅助成本管理的工作。 二、电力工程的节能设计 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是一项高科技技术,也是一项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随着应用范围的日渐扩大,其自身的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进步。主要体现在要求电力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安全、优秀的原则,避免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模糊化,对电力工程进行节能设计。适应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环境,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法规。 (1)电压合理调整运用为了电力工程技术和设备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借助对分接头可以调整电压,能够有效的实现节能的目的。通过投切电力电容器于的母线,降低成本价,也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保障。实现对输入的电压的值进行自动跟踪,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自动调节电压。适应电力工程不断发展的状况,防止人为因素对它的影响。根据原有的系统进行设计管理,对电价的管理形成一种动态的机制。增加相应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在工程开展前期应有备案,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远程操作的开关。建立合理化、科学化的补偿机制,优先考虑使用变压保护和综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使资源可以进行合理公平的配置。以工作为中心,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促进电气自动化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2)无功补偿的开展与平衡三相负荷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三相负荷情况分布不均衡导致的漏电现象时常发生,如果使用监控系统必须要及时反馈,并且需要在系统设计图纸中详细说明。安装配电变压器来保护微弱的电流,保证设备连接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在一些设备实际运行的时候,使用可以实现远程开闸和合闸的按照各自功率的大小进行消耗的智能开关。相对减少感性负荷的供应,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远程操作的功能得以实现,既可以节约成本、保护设备还可以增加变压器的容量。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控制无用功率,通过计算机运行来实现状态监控的开关,将继电保护装置引入到监控系统中,对及时控制电力,无功的补给与节能有着重要作用。 三、电力工程节能设计管理措施 节能管理措施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其技术随着时间科技的上升在不断创新,电气自动化与计算机紧密相连,节能将会越来越被推崇。通过计算机的运行实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有效维护,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在进行设备的维护时,只要通过计算机的操作便可以完成。采取正确的节能方法,按照要求输入相应的维护信息和数据,对提升技术的水平、技术含量的改进也是有进步意义的。利用电气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建立健全合理可实施的节能管理制度,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监控,以此促进变电站工作效率的提升,使能源的真正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让节能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刘文范 杨红 单位:沈阳电业局电气安装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节能理念在电力工程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因而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除了加大探索新能源的力度以外,电力企业也应该从配电设计入手,研究出可以运用并且高效节能的措施,以便降低对电力能源的损耗,提高电力能源的利用率。 1节能理念运用到 10kV配电设计中的重要性从我国现行的电力企业输电系统来看,连接广大电力用户的输电线路系统都是10kV的输变电线路,因而10kV的配电线路才是配电系统最主要的部分。但就目前我国10kV的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看,10kV的配电线路存在覆盖面较广、输变电线路较长的特点,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我国10kV配电线路存在消耗电力能源和电力能源利用率比较低的现象,与当前我国号召的节约电力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相反。所以,为了缓解我国电力能源的供应紧张情况,并实现节约能源型社会,将节能理念运用在10kV配电设计中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如果电力企业能够将节能理念长期坚持并赋予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能够大量的节约煤炭资源和水力资源,也能够是电力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得到一定的改善,并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和持续性发展。 210kV配电设计中的措施 2.1配电线路合理化设置 2.1.1缩短线路供电的半径就目前我国10kV的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看,10kV的配电线路存在覆盖面较广、输变电线路较长的特点,而供电半径的长短直接影响供电电网的输送功率、线路的损耗程度和供电的质量,因此,如果能够将10kV配电线路深入到0.4kV供电系统的核心,缩短0.4kV配电线路的半径距离,就能使供电的质量得以提高。所以,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10kV配电线路工程时,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将单独的变电所位置尽可能安排的距负荷中心近一些,并且利用负荷中心的负荷电能、功率和指示图确定类似位置。另外,在将电源设置靠近负荷中心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在保持供电容量不变和配电网电阻接近的状况下,增加一些分支线路,以达到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 2.1.2选用大截面导线计算功率损耗的公式是:P=3I2R×10-3而如果将换线前的电阻设为R1,换线后的电阻设为R2,降低的功率损耗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就是:P%=P1-P2/P1×100%=3I2(R1-R2)×10-3/3I2R1×10-3×100%=(1-R2/R1)×100%在假设情况下,如果每kW的电力价格是a元,截断相邻电缆每米的价格差是b元,在增大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后,电费的差距额M与增加的资金额度N的计算公式是:M=Wx×a,N=b×L其中,Wx是电力能源下降的数值,L是导线的长度。因此将10kV配电线路的导线更换为大截面的导线,不但能够降低线路的电阻,达到满足供电需求的目的,又能够保证输送电能的负荷量没有变化,实现节约电力能源的目的。 2.1.3使用架空绝缘导线的方式在配电线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架空导线的方式,以达到使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和降低线路发生短路现象的目的。而且,采用架空绝缘导线的方式能够减少大面积停电的几率,不会对用电用户带来不便的影响,并且能够减少线路的维护维修工作,不会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对配电线路造成损坏,增大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另外,采用架空绝缘导线的方法能够缩小线路占用的空间,使导线线路施工时即使遇到比较狭窄的通道的情况,也能顺利进行施工。再加上绝缘导线必裸导线多了一层绝缘保护层的关系,使绝缘导线不会轻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够有效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达到降低电力能源损耗的目的。 2.2使用合理的配电变压器 ①使用节能配电变压器。变压器的电力能源损耗是占据10kV配电线路电力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变压器,使用的几率比较高,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如果能改善这些小型变压器的使用情况,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达到节约电力能源的目的。过去的电力供电企业基本上都使用的是S9型号的变压器,而现在通过S11型号节能变压器的被发明,已经取代了传统的S9型号的变压器。通过对两种变压器损耗低电力能源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S11型号的节能变压器在电力能源的损耗程度上比S9型号的变压器低,而且S11型号的节能变压器在空载损耗的百分比上比S9型号的变压器减少了30%,并且S11型号的节能变压器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噪音也比较低,降低了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影响。另外,节能变压器也不宜发生短路的状况,为居民正常用电提供了保证。②选择适合的变压器组别。10kV的配电线路所使用的是变压器组别通常是Y,yn0和D,yn11两种组别方式,但是D,yn11这项变压器组别方式比另一种组别方式具有一定的节约电力能源的优点。具体表现为:D,yn11这项变压器组别方式在电能的负载损耗量和空载损耗量上都比同等容量的另一种组别方式低,而且还具有减少高次谐波电流的优点,另外D,yn11在连接上的耐阻能力比较强,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够让维修人员对单相接地线路进行切除。 2.3应用无功补偿的方式 ①无功补偿的意义。无功补偿是指在电力配电线路施工中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以达到降低变压器和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的目的。使供电线路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在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中,如果采用无功补偿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因为高次谐波电流造成的污染,也能够减少因为无功率电流的流动产生的有功率电力能源损耗,并且能够保证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提高电压的稳定性。②10kV配电设计中使用无功补偿的办法。供电线路的功率因数比较低也是造成10kV配电线路产生损耗电力能源的主要原因。因此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应该采用无功补偿的技术,对线路的功率因数进行提高。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实现动态控制配电线路。配电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在4kV的主线路旁边安装一个并联的电容器,并需要设置一个电容的补偿柜和实现动态调节的设备,而且将电力使用用户低压无功补偿装备设置成会依据无功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进行投切的模式。这样不但会降低配电线路的无功率电流,也能使配电线路的有功率电流损耗降低到最小,并且也不会发生向高压线路输送无功率电流的现象。 3结语 总而言之,将节能理念运用到电力工程10kV配电设计中既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电力企业在电力行业内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因而,作为电力企业的工作者,应该认真分析10kV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经过反复的演算和试验取得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和节能措施,以便实现对电力能源的有效利用,进而为企业争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作者:郑新芳 单位:福建省兴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应用 1引言 电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常运转的基础,而电力工程设计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工程的设计必须做到合理,确保其电力的安全、可靠。工程测量通过采用一定的设备仪器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问题,这是现代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质量保证,因此,下文就对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的作用和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2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地位 工程测量是一门技术应用型学科,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电力工程中的送电线路的设计,其塔位的排定都是在平断面图上进行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总平面图是在具有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绘制的,因而向电力工程设计单位提供准确的平断面图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正是电力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因此,没有工程测量的密切配合和及时提供测量资料,电力工程设计单位就无法进行电力工程的设计。显然,作为一名合格的电力工程设计人员,尤其线路电气、总交土建等专业人员,应该对工程测量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是提高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的需要,也是电力工程设计人员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开拓知识领域的需要。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和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人员进行配合,参加线路路径和大跨越位置的选择,进行定线测量和平断面图的测绘、塔基断面图的测绘以及拥挤地段平面图的测绘;进行杆塔定位测量,将电力工程设计图纸上确定的塔位通过测量放样到实地上,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的依据。 (2)和发、变电工程设计人员进行配合,参加选厂踏勘;参加灰场、灰管线、供水管线及水源地的选择踏勘;对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或纵断面图进行测绘,为电力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工程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测绘资料。 (3)和微波通讯工程设计人员进行配合,参加站址选择踏勘;对站址地形图进行测绘,为站址提供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 (4)协助水文、工程地质专业进行一些配合工作,对洪水位的高程进行测定以及进行钻孔放样。为电力工程的施工和运行(是否需要进行变形沉降观测和建筑方格网测量等)提供服务。 3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1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中的送电线路设计的应用分析 3.1.1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在电力工程送电线路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参与现场勘察、送电线路的合理选择、拥挤地段平面图测量的开展、大跨越段的定线测量的开展、平断面图测量工作的开展等;对重要交叉跨越地段进行实际测量;参与弱电线路的调查,并对弱电线路的路线图进行测绘等。 3.1.2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在电力工程施工图的设计阶段,工程测量主要有以下两个内容:①终勘;②定位。所谓终勘简单的说是对全线开展实地定线,并对平断面图进行测绘,而定位主要是把电力工程设计图纸上已经设计好的塔位进行测量放样反应到实地上去,以指导后期电力工程的施工。其中,定线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分中法”的技术标准进行工程测量,将测量仪器对中整平后,首先瞄准后视方向上的测量目标,然后将望远镜翻转180℃对第一个前视点进行确定,接着把水平转动仪旋转180℃,瞄准后视目标,再次对望远镜进行翻转,进而确定第二个前视点,最后把前两个前视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并按直线方向向外延伸,就能够将沿直线方向的桩位确定下来,对于桩位的选择也有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满足使测量仪器使用的便利性,确保视线的良好、点位容易寻找,且桩位能够长时间保存等。进行平断面测量主要是为了对平断面图进行绘制,其测量内容多而复杂,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测量,平断面测量的主要内容有:桩位的间距和高差;带状平面图;中线纵断面;转角测量;边线危险点的测量、边线断面的测量;风偏危险点的测量和风偏横断面的测量等。 3.2工程测量在发电站和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 发电工程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可行性的初步研究;②可行性的研究;③工程初步设计;④工程的设计。工程测量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测量内容。在可行性的初步研究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协助业主进行厂址的合理选择,并且辅助电力工程设计人员搜集1:50000的地形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搜集更大比例的地形图,将其覆盖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对象包括厂区、灰场、生活区、铁路线、建筑物、水源地等等。在进行地形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测量比例尺主要有以下两类:①控制测量的比例尺;②地形图绘制的比例尺。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对一些控制点进行测量,计算出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后期电力工程施工放样和地形绘制的依据。变电站工程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①初步设计阶段;②施工图设计阶段。在变电站工程设计阶段,通常会采用数字测绘技术,利用其绘制相应的比例图,并且辅助变电站设计人员合理选择线路和厂址,并且通过数字测绘技术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将变电站的所有地图数字化,然后在建立相关模型进行下一步的详细分析,从而选出最佳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案。 3.3工程测量在微波通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微波通讯工程设计和变电工程设计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工程测量也主要集中微波通讯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参与站址的实地考察以及合理选择。为了更加准确的确认微波塔的高度和天线的高度,一般情况都是在1:50000的地形图上采用图解的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进行纵向剖面图的绘制。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地球的曲平和大气折光对工程测量和工程设计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的工程和传统的电力工程测量技术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无论是从仪器设备上还是从测量的方法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电力工程测量给电力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技术保障,在电力工程测量中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使得测量的数据能够自动进行贮存和处理,不但降低了工程测量的工作量,也为电力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我国电力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曾志恒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研究 1.现阶段电力工程设计中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大多数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普遍呈现出与工程施工实际条件不符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导致施工工期延长,工程效果不佳,其主要问题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工程造价人员工作疏漏和施工材料选择不合理 电力工程设计中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是息息相关的,工程造价依据于工程施工成本预算,而成本控制又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在许多电力工程设计中造价人员以偏概全,对工程质量和成本预算不甚了解,将二者看作是偏颇的“正相关”关系,认为成本越高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就会相应提升,所以很多电力工程造价人员一味追求更高的工程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不顾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成本较高的建设材料和施工方,导致工程造价升高,成本控制失控;同时,由于造价人员自身工作能力的不足和职业道德的缺乏,导致电力工程设计中成本控制工作出现疏漏。 1.2工程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当前电力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一套统一的成本控制制度对电力工程的成本造价工作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各电力企业“各自为政”,市场发展秩序紊乱;另外,许多电力企业领导者对质量管理的成本控制这一领域并不重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缺乏规范的管控制度,无法发挥其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工程造价中的指导作用,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力度薄弱,且电力工程建设缺乏相应监管,不仅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成本控制也成了空口摆设。 2.电力工程设计中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对策 要想实现对电力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并合理控制成本,需要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对电力工程中的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统筹规划,理清管理思路,在管理过程中实现有的放矢,落实管理责任。 2.1正确理解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针对电力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之间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上的误区,电力企业需要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同一标准下保持企业效益、工程质量和成本的统一性,考虑三者共同发展的可能性,才能达成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所以,无论电力市场如何变动,电力工程设计可以施工质量为定量,在此前提下根据施工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规律对工程造价进行适当调整,追求工程的低成本和高质量。同时,加强对电力工程设计中专业造价人员的培训,在增强其专业技术的同时,对其进行电力行业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造价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 2.2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电力工程开工前,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施工进度、施工费用、成本预算以及预期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并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力,掌握项目施工自主权,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的监管,控制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做到统筹兼顾;同时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理清施工环节,从施工便利度、资源消耗和施工费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适当调整施工步骤,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延误工期。 2.3减少材料消耗,科学计算成本 电力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到很大比重,占整个电力工程投资额度的50%以上,施工材料的严格筛选和合理利用,对节约电力工程投资成本,减少工程预算具有重要作用;电力工程设计中成本控制可从材料费用入手,按照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严格执行,从材料的采购、交通运输、收货以及材料存储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并采用电力行业中统一的造价计算方法科学计算材料费用,以便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成本。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发展受到电力工程设计中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阻碍,导致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价虚浮,外部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加强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需要电力企业从工程质量监控和工程造价预算两方面共同努力,正确看待成本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有目的的选择建设材料,以最低的施工成本呈现最高的工程质量。 作者:郑炜 单位:国网福建省长汀县供电有限公司 设计电力工程论文:数字档案管理用于电力工程设计论文 一、数字档案与纸质档案管理在电力工程中应用对比分析 1.档案保管方式不同 传统的项目图纸等实物档案,按照卷册号有序地存放于库房的档案排架上,依照档案库的防火、防霉、防盗等规定进行保管。数字档案的安全保管建立在数据中心的系统安全管理、设备操作管理、访问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管理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之上,侧重于防病毒、防攻击、防灾害等数据安全管理,其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档案。 2.档案利用方式不同 传统档案利用需要设计人员亲自到档案馆借阅,且受限于实体档案的数量、档案的借阅情况、档案馆的开馆时间等,利用率较低。数字档案充分利用网络数据传输的便捷性和实时性,随时为用户提供浏览或下载档案服务。数字档案的使用率远远高于纸质档案,使档案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但是,数字档案的频繁访问也对数字档案管理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文/周惠平档案系统的健壮性、数据结构的合理性、档案编研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加强数字档案管理的对策 1.加强档案管理业务平台建设 档案管理服务于电力工程设计工作,所以,数字档案管理平台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协同设计平台集成于同一工作平台。电力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都使用该平台进行设计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并通过该平台实时在线沟通。在协同设计平台上设计完成的电力工程,其电子档案基于网络审核合格后,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接收、整理和网上归档。应用档案管理业务平台实现在线档案收集,保证了电子文档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并能定期对电子文档进行版本更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构建各类档案信息库 档案数字化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底图和文书档案需进行扫描,声像档案可采用录像转视频文件、照片生成电子图片等方式,集中进行数字化处理。工程档案采用大流水工作方式数字化后,需进一步进行网上编目,自动生成流水号、文档挂接等工作,构建各类档案信息库。档案管理平台具有电子档案密级和权限划分功能,可以根据密级和权限划分规则,对全部电子档案进行密级和权限划分,从而实现了档案信息库的自动安全管理。 3.实现数字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为实现数字档案的自身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电力工程设计人员,还需要革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对数字档案的存储、备份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定数据存储物理位置方案,制定数据备份方案,定期异地备份并对备份内容进行检查,落实存储和备份责任人,确保各项工程核心数据运行安全。二是对电子档案的密级和权限划分管理。使用者需根据工程档案密级和各自的使用权限查询、借阅电子档案,使各类资料访问具有可控性。三是对各类档案的工作流程管理。完善工程设计、科技资料、测绘资料、文书档案等各类档案的网上电子借阅流程,同时做好可借阅文档的网内加密工作,保证电子文档的安全有效利用。四是对相关人员的职责管理。革新数字档案业务职能,明确各个设备、各项工程档案对应的责任人,严格控制具有设备访问权限人员的操作,加强日常管理。 作者:周惠平 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泛北部湾经济区中小外贸企业网络营销创新 摘 要:针对全球互联网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商机,以及广西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利用的不足,文章提出广西中小企业如何以围绕客户的需求为载体,以新的或现代的网络营销模式为发展重心,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贸易的增长。 关键词:泛北部湾;中小外贸企业;网络营销;模式;创新 我国已经进入了高成本时代——据亿邦动力与一达中小企业外贸研究中心联合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中小企业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20%左右;而该月用工成本增加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5%,而且其中有15%的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由此,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橄榄枝”伸向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拥有的全球化、低成本、高效率、个性化、即时性等功能来再造企业的营销过程。然而,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特别是广西中小外贸企业)的网络营销模式与效果可圈可点。 1 当前广西中小型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模式 1.1 广西上网企业数增加,网络营销多局限于国内市场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据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统计:我国网站注册的总数为1193.1万个,而以.cn和结尾的网站数达到822万个。而由于中小企业占据了国内企业99%的比重,故中小企业网站数量的庞大可想而知。而且,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利用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网络营销——纵观2002年~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数量逐年增加,预计到2012年,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企业总数将突破4100万家。除此之外,根据艾瑞咨询集团的预测数据,我国中小企业2008年~2012年这五年的b2b贸易总额依然保持12%以上的年增长率。因此,可看出国内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站在微观的区域上看,对于广西,当前的中小企业也逐渐在向网络营销靠拢。据笔者走访,南宁市华西路34号副食品批发市场进行网络营销的中小经营业主已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购进一套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某越南特产批发企业的总经理告诉笔者,“因为现代计算机设备及其系统可以准确看到进货、库存和销售的量,还可以及时观察与预测市场的行情”。然而,其中也显示出一些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由于广西是西部待开发地区,外贸水平和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致使该区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数量不多;其中,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瞄准的是国内或者更进一步说是某一区域市场。相比而言,进行网络营销的更多的是像玉林玉柴机器集团、柳州钢铁工业集团等这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国营或私营企业。 1.2 进行网络营销的观念模糊,运作方式单一 网络营销的观念模糊往往表现在具体的网上销售的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多数企业网站的建设都很鄙陋,它们仅仅借助一定的平台一些简单的信息。据笔者在批发市场的调研所得,该区域多数中小企业将竞争的重心放在实体市场,而在网上虚拟市场上,我们搜到的更多的是介绍某一产品的图片、价格、种类、厂址和联系方式。这些网站缺乏与有意向购买的顾客的互动、深入的商品展示与品牌推广等网络系统。其次,网上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外文网站。泛北部湾经济区首先包括十个发起国,而各国语言文字各异。据笔者在网上的粗略搜索,广西中小外贸企业的网站能涉及到外文极为罕见;如果有外文的话,那就是以英语为主要贸易语言。再次,一些网站信息缺乏长期的维护和更新。在有限的批发商自有网站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营业推广的信息是一年以前的,长的甚至能达到时隔五年以上的。最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利用一些知名的、有保障的网络平台进行商业推广。比如,利用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知名网站来宣传和推广自身的产品,或者用支付宝这一免费的支付系统来进行销售结算。 1.3 缺乏进行网络营销的资源条件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人才、品牌等资源或条件的限制,企业很难引进相关推动网络营销的设施、人才及其运作系统。首先,进行网络营销是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决定的。广西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学历素质不高、网络营销知识不足的民营或私营老板,他们对于网上产品销售与推广的知识与技巧所知甚少;而对于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正如彼得原理所揭示的,素质低的经营管理者会寻找比自己素质更低的下属 来经营企业;另外,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网络营销人才急缺,该区域的大中型企业尚且难于寻找合适的人才,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人才引进面对的困难就更多了。其次,企业资金的充裕度是网络设施与人才引进的关键一环。引进一套计算机设备及其系统,少则动用企业资金二十万元以上,多则上百万。同时,对于计算机设施及其运作系统的维护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再次,中小企业的品牌形象不够凸显,故而期经营管理者更多地通过业务员来推广实体产品的销售。相对而言,由于生产非知名品牌产品的中小企业数量总多,国内外消费者往往不相信网站上的信息。 2 构建新的广西中小型贸易企业网络营销模式相 应对策 2.1 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放眼国际市场 20世纪50年代,国内国际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站在顾客需求的角度来开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的网络营销。企业要抓住分析、归纳显在和潜在的消费者需求,实行差异化网络营销战略,具体表现为:经营管理者要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消费者需求——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市场需求进行间歇性的调研,着重从产品的实体与售后服务两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与销售。然后,进行针对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差异(突出商品题材、展示效果)进行网站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在网络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并将设计的产品与售后服务进行试点,以充分匹配东南亚地方地理环境与消费者习俗各异等因素。 2.2 提升网络营销的能力 网络营销的一个焦点就是网站的建设,因此,广西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经营管理者要树立整体的网络营销观。要以个性化设置的产品实体和售后服务为中心设计网站,设计的内容包括网站的配色、题材和产品特征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将网站设计成一个可以互动的沟通桥梁。其次,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中小企业可以借用或委托第三方专业的网络营销服务商来提供服务。比如,中小企业可以在阿里巴巴、亚马逊或者淘宝网这些跨区域网站或全球网站上注册以建立网上商铺;也可以自己建设网站,而借用淘宝网的支付宝系统等来进行收支账款;也可以借用政府提供的免费网站来进行网络营销,例如借用中国中小企业网或者2010年广西刚成立的广西渠道网等来进行网络营销。最后,还可以加入或形成网络营销联盟。即加入现有的国家和本地政府、本地行业协会成立的中小企业网站,或自发联合建立同行业营销的国内外网站。 2.3 整合网络营销的配套资源 建立、管理与维护网站都需要专门的人、才、物。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而言,他们需要放宽眼界,规划网络营销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战略;同时,他们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参与更多的相关的网络培训班以及时汲取网络营销的知识;此外,应该设立专管此网站的负责人员,同时引进相应的外文翻译人才,或者直接将网站的翻译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对于资金的支持,不仅是经营管理者提升素质的必备要素,也是合理分配企业资源的关键。因此,经营管理者要有计划、分阶段、逐步地划拨建立、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设施及其系统的专项资金。最后,对于计算机设施的放置地等方面的物的配备,经营管理者亦须进行规划。 广西中小外贸企业的网络经营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实体营销与人员推广为主,笔者认为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放眼全球市场,以顾客需求而非企业已有的产品为出发点,建立与完善虚拟的、高效低成本的网络营销设施以代替门店销售的传统营销方式,以分阶段、有计划、逐步完善的人财物配备而非急于求成、冲冲上马的经营方式来进行网站建立,将是未来广西中小企业走向东盟十国消费市场的必经之路,也是廉价之路。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网络营销策略 摘要:在当代中国,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实行农产品的深加工且运用网络的模式销售也随之诞生。这种营销模式在市场中可以提升其竞争力度,且事半功倍。各个企业也只有通过这种有效方式来让自己在竞争中站稳脚根。 关键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网络营销;研究策略 中国地域辽阔,农产品类别相当丰富;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有着很大的消费潜力。以前的销售模式很落后,造成消费者对其越来越不认可。所以企业要生存,要适应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所以,农产品的深加工就悄然诞生。下文就怎样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和怎样实施网络营销进行解析。 1实行农产品深加工及企业网络营销的意义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就是借助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在网络平台基础上,收发和配送农产品。这种方式可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产品的销量。其中,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行网络营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快速而高效地获取市场信息;有助于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为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发挥品牌优势;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新时期,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仅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上获取所需信息,同时还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新产品的宣传推广,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效果显著[1];可以和客户建立良好的网络营销方式,使产品营销一体化,也使消费者更好地享受服务,达到双赢的目的。 2实施农产品深加工的网络营销产生的问题 2.1企业自身的问题 在进行网络营销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最初,大家都会觉得网络具有虚拟性,与传统营销模式不同,投资就会有一定的回报。所以,即便国家力推网络营销,其产品的网销模式在本质上也没能得到改变,使其效果不理想。 2.2网站的管理还不完善 在初始阶段,对网站的管理还不完善。尽管企业利用网站了自身产品的信息,还作出了宣传,但网站不具特色,所以在体现产品价值方面不全面,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再就是网站应用不全,未能达成和消费者的良好沟通,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所以降低了消费者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做推广时策略的不健全。 2.3外部的环境问题 对于我国的网络营销,在发展技术上的问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才开始以网络的销售方式运营,所以大多数企业都在观望。又由于较多的农产品及深加工的位置都较偏远,这虽有利于产品的加工,但偏远问题的确会造成交通运输的极大不便,而多数农产品的加工者不熟悉网络营销,从而在利用网络销售的模式上没有积极性,因此要达到网络营销目的有很大的难度。 3新时期加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 3.1提高网络意识,更新营销观念 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网络的舆论宣传,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公信度,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还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充分利用企业的官方网站,改变消费者传统的购物观念,让其接受网络消费这一购物模式,以此来确保企业网络销售渠道的畅通;企业领导层或决策者应该正视网络营销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大对企业网站运营及网站广告的重视,以发挥企业网站的应有功效。可以说,只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了对网站的高效利用,那么它就可以将网络营销真正地变成推动企业发展的一大利器。 3.2构建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 为了建立完善地网络营销环境,促进相关企业更新现代化营销模式,就需要改善网络营销的环境,其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增强网络基础建设。想要良好的网络运营必须有较好运营环境,所以这方面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责令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配合,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和管理部门维持良好关系,确保推动网销的顺利发展。建立安全的网络营销类法律体系。进行网络营销也需要法律的保护,这样才能确保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因此,法律类的监管部门就应出台相关的保护策略进行配合维护,以促进农业产品深加工及企业的发展[2]。 4结语 通过对我国目前网销模式的分析得出,传统销售会被网销取代,它能够很好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让深加工企业的营销有良好的循环模式。所以企业应该从不足中吸取经验,更新销售模式,为其深加工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作者:张秋松 管香玲 单位: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市分校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探究 摘要: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越加完善成熟情况下,经济活动也开始逐渐向网络化发展发展,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市场重要性,借助大数据发展建设,相互开始进行网络营销。但是企业网络营销活动在相继开展内,企业也开始逐渐认识到网络营销难度,人才及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越加突出,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进而网络营销战略在落实上更加艰难,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理念之后,大部分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全部以失败告终。因此,本文就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网络营销在中小企业发展建设内重要性,结合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所存在的问题,为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内进一步发展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网络营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数据大爆发时代,也可以说二十一世纪是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内,为人们提供了更好发展机遇,人们在数据收集上面速度显著提升,可以为今后发展建设找到针对性方向,有效减少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任何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内都具有相同发展机遇,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综合实力有限,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无法清晰认识到自身定位,改革历程缓慢。这些问题都造成中小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内发展艰难,因此对大数据时代内中小企业网络策略分析研究,在中小企业发展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作用 1.获取更多数据信息 在大数据时代内,信息产生及更新速度更快,信息传播及整合效率显著提升。在这种大体环境之下,中小企业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数据信息,借助自身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提前预测自身今后发展趋势。中小企业要是掌握更多网络营销数据,对于市场今后发展建设也就更加了解,十分精确的市场分析,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对自身发展建设趋势进行调整完善,保证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制定科学合理,提高中小企业营销质量,推动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建设。 2.提升网络营销针对性 在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之下,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的网络影响几乎是遍地撒网,在通过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便可以切实的达到实现大规模的营销宣传,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小企业自身网络影响的实际成本。并且,所产生的营销效果却并不良好。但是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一些中小企业来讲,合理的通过获取以及分析大量的市场动态数据信息。那么,就会使其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对一些指定客户群体所提出的需求不断进行完善,对其所需要的产品也是能够重新进行分析设计,以此确保,所制定得到的价格是最具有合理以及科学性。此外,这样做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整个网络实际营销过程中,承担较大的成本支出现象。网络营销在落实内,有效突破了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约束。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可以有效借助大数据时代所提供的便捷条件,通过最少经济成本及资源,换取更加广泛宣传空间,提升宣传力度,有效将自身发展理念及产品销售出去。中小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自身客户群体特征制定营销策略,体征营销策略针对性,严禁出现广泛撒网,营销大投入问题,加剧中小企业运营负担。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在开展过程中,借助大数据时代,可以有效提升网络营销针对性,降低网络营销经济成本,提升网络营销经济效益。 3.提高客户满意度 我国现阶段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企业在市场内发展中,需要将客户作为核心,进而开展营销活动。客户是否对企业产品满意,是企业在市场环境内发展建设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可知,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满意度,可以有效改善中小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中小企业获取客户反馈意见途径更加广泛,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客户对于自身产品满意度,中小企业在了解到客户意见之后,才可以按照客户实际要求对自身发展方向进行调整,有效减少由于产品满意度所出现的客户流失,提升中小企业所具有的客户数量,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内竞争力。我国一些中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通过数据分析的形式,与广大客户群体之间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充分的了解到来自不同客户群体对产品评价以及使用的状况,然后在对客户的满于度进行预测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便于,中小企业及时找出自身产品或是服务当中,所存在着问题现象。在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以及调整,最终切实的提升广大客户的满意程度。以此有效加强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所存在的问题 1.对大数据时代了解程度不够 大数据时展十分迅速,不同领域内具有远见性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在自身发展建设重要性,进而借助大数据时代对自身市场营销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转变自身发展模式,推动自身发展建设。但是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尚未认识到大数据时代重要性及影响力,错误认为自身发展建设与大数据时代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依旧采取原有市场营销模式建设,即便是采取网络营销,但是网络营销投入比例较低。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小企业需要受到传统市场及网络环境一同影响,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建设。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对于大数据所带来的影响,认识程度上明显不足,认为处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自身网络营销的并没有过多的影响,仍然采取依靠于使用一些较为传统的营销模式以及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在实际营销的过程当中,出现难以合理充分利用大数据所带来的诸多发展契机。因此,使得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在自身的网络营销收益方面甚微。 2.网络基础设施缺失 网络基础设施是在整个处于大数据背景当中,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网络影响的实际发展基础,一个完善的基础设施,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相关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后续的顺利展开以及实施。不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小型企业的营销成本,还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营销收益。想要开展网络营销,就需要具有十分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不仅仅包含互联网设备及计算机,同时还包含针对的改革完善能力。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网络营销顺利开展落实的基础条件,可以有效降低网络营销落实内所出现的问题,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就现阶段中小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因素影响,进而网络基础设施尚未完善,造成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无法顺利开展落实,增加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上面的资金投入,加剧中小企业运营成本,并且网络营销落实也受到显著影响。 3.营销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为营销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由于网络营销所具有的营销内容及手段存在一定差别,进而造成客户在网络营销环境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传统市场营销之间存在一定差别。网络营销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网络营销保障制度缺失,非常容易造成网络营销内出现漏洞,并且这些漏洞得不到中小企业重视。 4.专业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人才,是现代商业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竞争中的主要竞争优势,同样也是作为保证大数据时代持续、健康发展下去的主要核心条件。网络营销属于一种新型营销手段,进而在营销观念及策略等上面都存在自身特征,不应该应用传统营销方法实现,需要网络营销方面专业人才对网络营销进行指导。但是现阶段中小企业在发展建设内,网络营销方面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也不要说构建专门网络营销团队,人才上面的短缺,造成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无法顺利开展。网络营销落实在落实内,缺少专业团队作为保障,对中小企业网络营销顺利发展建设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缺少人才方面的保证,造成中小企业在发展内无法跟上时展速度。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高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措施 1.合理市场定位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手段,由于具有良好营销效果,进而得到了中小企业高度关注及依赖,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建设希望。虽然网络营销效果显著,并不十分任何产品都可以通过网络营销方式宣传。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之前,需要对网络市场进行全面并且细致评估,对网络营销原则及目标有着整体性了解,按照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市场定位,进而保证自身产品与网络营销相吻合,进而开展网络营销工作。网络营销在大数据时代内落实,大数据可以为网络营销提供多种营销手段,客户在大数据时代内具有主导权,客户对于企业网络营销提出了更加严苛要求。中小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内,必须具有精确合理的市场定位,在保证网络营销市场水平情况之下,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质量及效果。 2.建立专门网站 网络营销落实根本就是建立网站。网络营销活动在开展之前,建立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网站,是营销活动落实重要内容。具有良好宣传效果网站,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吸引消费者,经常浏览观赏该网站,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络营销效果。一旦网站无法吸引到消费者,消费者就不会再次浏览该网站,网络营销也就无法顺利落实。中小企业在构建专门网站内,需要及时对网页进行更新,提升网站新鲜性,进而提升消费者新鲜感,增加再次浏览网站可能性。中小企业建立专门网站内,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精巧的网络背景设计,保证网络背景空间布局合理;第二,网站内容在设计内,需要采取多元化建设形势,为消费者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服务;第三,网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与浏览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浏览者意见,结合浏览者实际需求,对网站进行更新改善。中小型企业要在实际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当中,提高对网络平台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可以与一些大型的企业之间达成某种合作,共同建设网络营销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也要大力的帮助一些中小型企业在济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投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各项网络基础设施,是能够真正的实现于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这也是作为我国目前,各个中小企业在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中,切实实施网络营销手段的重要前提保障。 3.进行品牌传播 网络营销在落实内,最为显著优势就是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自身品牌进行宣传。网络营销在品牌宣传上面与传统营销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网络营销所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内容宣传迅速;第二,网络营销并不需要向传统营销一样租赁,并且对于人力资源要求较低,经济成本更加低廉。在大数据时代内,人们每天会接受到大量数据信息,进而人们在消费内,会借助数据价值,选择具有良好品牌效应产品,通过大量数据对品牌深入了解,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品牌本质内涵。因此,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内,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内大量信息,进而提升自身品牌宣传范围,进而树立良好品牌形象。首先,在离线领域内开展营销活动,其次构建专门网站,二者之间相互结合,在最短时间内推广企业品牌,提升网络营销质量。高水准网络营销活动,可以有效帮助中小企业宣传品牌,企业品牌在被消费者了解之后,就会借助专门网站对企业内产品进一步了解,进而对企业品牌深入了解,有效提升品牌优势。 4.树立正确网络营销观念,提升网络营销管理机制 现阶段,网络营销是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相互争抢的主要市场,而网络营销在落实内,中小企业严禁内网络营销看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主要途径,中小企业应该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及自身特征,转变营销理念,增加网络营销投入成本,按照有关法律规章制度,秉持正确发展心态,树立正确网络营销观念。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借助大数据为营销所带来的便捷性,借助大量数据对自身管理机制与管理技术进行创新,通过大数据提升网络营销水平。就中小企业来说,应该充分借助大数据时代网络营销的便捷,积极对自身管理技术与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更新,进而保证网络营销效果。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内,借助大数据对网站内消费者浏览次数、时间、喜好等数据进行统计了解,进而及时掌握市场发展趋势,了解消费者消费需求,进而对自身网络营销模式进行更新。 5.培养网络营销专门人才 一方面,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要对现存有的营销人员进行培养以及教育,以此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其提升对大数据时代的重视程度,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营销能力。另一方面,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讲,还需要积极、主动与各个高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之间产生紧密的沟通和合作。从而不断的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将企业自身的网络营销团队完善、强化,以具有较高专业化的人才团队,来切实促进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发展进程。网络营销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专业人才上面所存在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内,应该积极招聘网络营销方面专业人才,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并不了解情况下,应该将网络营销工作交到专门负责网络营销团队的受众,在借助网络营销团队帮助之下,才能够保证网络营销活动有序并且顺利开展。中小企业在招聘网络营销专业人才情况下,也应该增加在网络营销方面的成本投入,通过高福利待遇吸引网络营销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该积极对企业内营销人才进行培养,帮助营销人才对网络营销模式及手段进行了解,定期对营销人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综上所述,按照中小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营销所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今后网络营销活动在开展中,需要从重视度、网络技术设施、品牌宣传、管理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有效提升网络营销活动有效性,掌握大数据时代为中小企业发展建设所提供的机遇,规范网络营销行为觉知,提升网络营销针对性,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需求,帮助中小企业及时对消费者反馈意见收集,提升中小企业在市场内竞争力。 作者:郁榕睿 单位:阳光学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企业网络营销策略 摘要: 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人们身边所有的事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最为明显。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电子商务在短暂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并迅速的渗透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企业的销售模式也必然发生巨大的变革。本文以手机产业为例分析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网络销售。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营销策略;手机产业 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同时衍生出了支付宝,网上银行等各种网上支付平台,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心仪的产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传统的产销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企业需要创新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销售模式,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这样信息爆炸的数据网络中存有一席之地。手机作为连接互联网发展的新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手机企业的竞争更是残酷,每一年手机产业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品牌的网络销售策略就成了各大商家角逐的关键。 一、手机品牌网络营销策略的现状分析 (一)线上的饥饿营销模式 小米在初创品牌时,主打网络销售,消费者只能通过网上的预定购买,在实体店里根本购买不到。这一策略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和购买欲望,消费者都愿意掏腰包去抢购,而且如果慢了一步消费者就要承担有钱也买不到的后果。这样独特的销售方式使小米在创立仅三年的时间里创下了国产手机销售第一的好成绩。然而这种营销模式并没有给小米带来持久的辉煌,两年时间小米的销售量逐渐下降,其他手机厂商纷纷追赶而上。可以说饥饿营销抓住了电子商务刚刚普及的好时候,人们对于网上销售的新鲜感推动了饥饿营销的成功,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网上购物的适应与熟悉,网络购买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饥饿营销的方式便不再被人们买账。 (二)线上加线下的营销模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是现在各大手机厂商应用最为广泛的营销手段,加强线上的宣传和线下的服务,也是消费者最为接受的方式。VIVO和OPPO都加大了广告费用的投资,在各种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都能看见他们的广告身影,爱奇艺、搜狐、腾讯也被他们包揽;再看实体店的规模,各种大街小巷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蓝绿小人甚至走上了国际,这种疯狂的销售方式使VO两兄弟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站住脚跟,创下了国产手机新的销售纪录。这种销售模式能够被人们所认同是因为它既利用了互联网信息渗透广度、深度和速度的优势,又避免了人们对于网络销售的低服务质量,低信任度的问题。 二、网络营销模式下提高手机销量的策略 (一)积累人脉 在网上积累人脉就是通过微信,论坛,百度贴吧,电商评论等平台宣传产品的优势,通过产品用户实际体验后的感受,增强更多观望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可能性。很多电商通过“返现”等优惠手段希望购买者能够给予好评,就是想给自己的网上店铺积累人脉。 (二)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的“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营销方式,直接使消费者与生产商接触。但是这样就产生了空间的虚拟性,消费者无法触摸到商品质量性能的好坏,所以销售环节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为了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让消费者体验到企业真诚的服务,vivo和OPPO推出了线上购机,线下服务的营销策略,只要是购买的vivo和OPPO手机均可以在各大实体店享受到售后服务。相反,努比亚和锤子手机,单单看产品性能,和vivo和OPPO不相上下,但是在销售上,努比亚和锤子很难在街头看见他们的实体售后店,而且在网上购买也常常出现货源不够等问题。这也是销售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提高物流速度 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新型物流产业的产生,同样物流产业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产业链条的分布范围决定了电子商务的普及率,物流产业的工作效率决定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所以物流的速度也是影响产品销售的客观因素之一,京东的物流速度一直都得到消费者的好评,很多消费者在同等条件下,都会选择在京东的自家快递上购买产品。如果各大手机厂商能够在官网上推出自己的物流线路,保证送货的速度,也必定能引起一阵购买狂潮。 (四)多样付款方式 为了加快消费者的购买速度,将购买欲望变成实际购买,企业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付款渠道,现在最常用的就是分期付款,商家纷纷打出“零利息,零首付”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还有通过以旧换新来抵消价款,这样也使得二手手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举两得。 (五)采用明星效应 一些厂商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人群,在手机的某些特定的机型上主打明星定制版或者邀请一些大腕代言手机产品,并配合广告宣传迅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这样的营销策略是根据不同消费人群的心理喜好来进行的,确实能够有效地吸引该部分人群。 (六)插入人文主题 作为明星效应的扩展,将每个手机机型赋予人文主题背景,比如以父母亲情,高贵商务,江南水乡文化等各种形式的主题为背景,从烘托情感诉求,彰显社会地位,表达文化精神等角度出发,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通过自己的产品表达出消费者的需求,定会吸引消费者来购买。 (七)扩大宣传力度 从VIVO和OPPO的成功销售经验来看,扩大产品的宣传是直接提升销量的最佳选择。企业加大广告费用的投资,提高了成本,但是在这个信息的时代,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知名度高,信息量全面,性价比高的产品,VIVO和OPPO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本产品的手机性能上不断向苹果手机靠近,而价格仅为苹果的一半,再加上高强度的宣传,在知名度上也与苹果抗衡,就是这样的进步之下,VIVO和OPPO的销量赶超了苹果手机。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一夜破产的时代,企业必须走在时代前沿,管理者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洞察力,销售策略也要不断更新,所有的策略都有其时间和时代的特定性,企业在产品销售策略上的推陈出新是企业持久发展的保障。 作者:杨子怡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文管学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探寻 摘要: 当前企业的成功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世界级的品牌,能够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内部组织结构,网上营销能力。由此可见,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今后企业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网络营销的应用也成为当前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技术。从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商品的选择和网络营销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对当前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策略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企业;互联网;网络营销;策略 1根据网络营销对象的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就是企业要进入的某一个市场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产品的消费群体。传统营销的最终市场定位的选择是属于单向的,可以拿着自己生产的产品去寻找客户,也可以选好客户群之后再去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而网络营销的目标市场的选择是双向的,一方面,营销者一定要充分了解上网用户的各项信息状况,做好市场细分的工作。另一方面,营销者还要详细了解自己产品是不是真的适合网络营销[1]。目前,网络营销对象一般具备以下特征:A.中等收入阶层市场。消费者能够上网是企业发展网络消费的前提,而上网是需要成本的,需要向网络服务商提供服务费等,所以低收入消费者的收入大多数很难去网络消费,而中高等收人者收入较高,能够维持网络消费。B.具备高文化水平的职业层市场。在网上进行消费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消费者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能力、网上消费能力和英语能力,来完成网上消费。据不完全统计,在上网者中,80%以上都是高中以上文化。除此之外,性别特征也非常明显,参与者大部分为男性。因此,一个企业想要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到网络这一大市场中从而获得利益,就一定要做到吸引男性消费者的眼光。C.青少年阶层市场。虽然青少年的购买资金较少,但是在互联网的使用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仍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个消费群体,利用青少年在消费中追求个性、时尚的心理,制定相应的网络销售策略。D.白领族阶层市场。白领族喜欢追求时尚,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来提高自己的品味,他们有相对安稳的工作,压力较少,不需要担心房租水电等问题。他们的思想较为成熟,因此在消费方面较为理性,他们大多数消费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所以网络消费对白领族的吸引力很大,也是企业需要抓住消费心理的群体。由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企业在网络环境下选择目标市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以及网络营销自身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找到适合自身的目标市场,从而开发出合适的商品。 2根据网络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特点选择营销商品 一般来说,消费者上网进行消费,所选择的物品基本上与逛街所购买的是一样的,最主要是为了方便和便宜才会选择在网上购物。在物品的选择上,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是首要的选择,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渐渐上升到精神类物品的选择。由此可见,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在网络营销的产品,这关系到企业最终在网络营销上的成败。目前,在网络营销的商品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商品[2]:A.数字商品。这类商品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游戏软件、图像以及声音等数字产品。这类产品之所以会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其迎合了广大男性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大多数男性消费者非常喜欢电子产品和游戏,他们会为了一个游戏买下大量的装备,而这些装备都是从网上进行购买的,而且重复消费情况也非常常见。B.时尚商品。时尚商品的消费群体一般是女性,这部分群体非常喜欢潮流的东西,因此时尚商品的消费量也相当可观。最主要的是时尚商品的消费跨越了消费群体年龄的界限,只要是时尚的东西,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就高,因此时尚商品在整个网络营销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C.中高档商品。中高档商品虽然看起来是客户很难购买的商品,大多数人对于高价格产品的误区在于高价格会增加销售的难度。客户在高档商品上的犹豫不决的原因,首先是支付能力,其次是支付意愿。只要在客户的承受能力下,强化客户的支付意愿,这样成交的机会就能变大。D.日常用品。这类商品是当前需求量最大的一部分,因为这类商品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虽然购买的商品都是一样的,但网上购物要比实体店便宜很多,也可以同时对多家产品进行比较,消费者更容易选择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这也就造成了人们网上购物的趋势不断增大。 3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网络营销的方式 网络营销的技术手段是非常先进的,企业要结合自己产品的优点,合理地使用这些先进技术,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网络营销方式,将网络营销的效果最大化。现在,主要的网络营销方式有如下几种。 3.1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是指客户想要在搜索引擎中搜索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通过网站会尽可能将营销的信息传达给用户。搜索引擎营销主要又分为SEO(搜索引擎优化)与PPC(付费推广广告)两大类。SEO指通过对网站结构、内容及外部链接进行优化,从而改进网站在搜索引擎检索结果中的排名[3]。PPC是指购买各大门户网站的广告位进行推广。对于产品的种类较多,没有形成垂直的电商平台,或者一些追求一定曝光度的企业,非常适合搜索引擎营销方式。 3.2电子邮件营销 电子邮件营销是利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自己的信息传达给客户的营销方式。电子邮件营销是一种有历史的营销方式。但对于那些需要维护老客户,进一步抓住客户意向,加强客户忠诚度及信任感的企业,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3.3BBS营销 BBS营销也称为论坛营销,是指企业利用论坛网站平台,与企业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让目标客户了解自己企业的产品优势及服务,从而达到宣传自己企业产品的目的。对于有一定用户基础,具备专业论坛管理团队的企业,可以利用论坛庞大的客户群体,开展用户感兴趣的活动,提高营销效果。 3.4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指通过企业的微博平台开展的营销活动。在微博这个平台下,每一个观众都可能是营销的受众,企业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及时、迅速、有效地产品及服务信息,并可第一时间收到客户反馈,从而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品牌知名度高,资金强大且关注度高,或者面向个人消费品的企业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3.5微信营销 这是在即时手机通讯软件微信得到广泛普及后,所诞生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通过点对点、朋友圈、公众平台等方式,企业可以利用微信强大的功能以及庞大的用户群进行营销活动。这种营销方式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可以采用,门槛较低,是目前最为流行且快速、高效的一种营销手段。 3.6O2O立体营销 O2O立体营销是一种线上和线下的全方位立体式,全媒体深度整合的营销模式[4]。这种方式可以将传统行业企业与互联网完美结合,打造一个由线上到线下的立体式营销网络。对于一些急待转型的传统企业来说,O2O立体营销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线上营销的特点,以及传统行业企业线下活动的优势,最终帮助企业实现成功转型。 4结语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和消费者需求的改变,网络营销也会做出适当的改变来适应市场,将优势发展到最大。企业要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这样消费群体才能更加方便、快速的在网络上进行消费,更加依赖网络营销的消费方式。 作者:阎红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13级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小微企业网络营销探究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带动了一大批小微企业的成长,并且正逐渐地成为市场的重要因素。由于信息时代地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的不断发展实质上也助力了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小微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存在数量大且竞争力较弱的现状。在这样的环境下,与互联网融合,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宣传和推广就成为了小微企业迅速发展的一条明路。本文通过对小微企业与互联网融合进行营销的模式进行探究,并针对所涉及问题提供建议,以此来促进小微企业在我国的加速发展。 关键词: 小微企业;网络营销;问题及对策 一、小微企业利用网络营销面临的问题 1.营销意识薄弱 小微企业受到企业规模小,市场影响力小等条件的限制,由于其竞争力的薄弱,就导致了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无法发展壮大的问题,如今信息社会环境下,互联网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的,互联网也正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承担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前途。尽管情势如此明朗,小微企业也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畏首畏尾,不敢利用网络营销的方式来发展壮大自己,仅仅局限于竞争力正逐步下降的实体经营方式。小微企业想要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放弃原有的以实体经营方式为主的营销模式,选择网络营销来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网络营销方式单一 信息时代下,利用互联网营销的手段也越来越得到小微企业的青睐。由于缺少网络营销方面的相关知识,也没有接触过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对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也知之甚少,他们认识的网络营销,仅仅是将公司基本信息放在网络上。网络的复杂与多样的特点,使得网络营销的手段也也愈加的丰富。但是从相关调研的数据上来看,小微企业利用网络营销的手段目前大多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简单的方式来完成,推广的方式也仅仅是百度、搜狗等平台。这实质上是网络营销方式过于单一的一种体现。 3.策略过于局限 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推广小微企业的形式实质上与实体店面的经营知识形式上的不同,小微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策略上应该注重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人群与客户。大多数小微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模式认识不清楚,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深层次的推广,小微企业对于顾客方面也没有过多的注重,顾客对于产品上有疑问与困惑的,小微企业并不能很好的进行解答,这样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企业对于顾客的吸引力,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渐渐失去稳定的客户,使得顾客对于企业渐渐失去信心。 4.网络营销具有风险性 利用互联网推广企业实质上和实体店是相同的,顾客对于商家很注重的一块就是顾客的口碑,但是在面对真正的企业营销时,卖家却只是将产品的销量作为主要的指标却忽视了顾客对于其他指标的认可程度,顾客不能真实有效地将了解到产品信息,则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顾客的购买积极性。网络营销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口碑,让顾客从评价上面了解到商品的真实信息。摒除网络营销的风险性,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营销手段。 二、网络营销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策略 1.增强小微企业网络营销意识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信息化时代下,原有的营销理念已经逐渐处于被淘汰的边缘,小微企业改变原有的营销策略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原有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市场开拓的需求,只有通过网络营销的手段才能解决目前小微企业的困境。小微企业在利用网络开展营销活动的同时,需要对网络营销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要牢牢把握网络营销的特性,网络营销不仅仅是将信息摆放在网络上,而是将网站作为推广企业的工具,要充分利用。网站上不仅仅是标注公司的基本信息如地址、电话等,还要详细罗列出产品的细节,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创新网络营销方式 网络销售实质上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普及来提高用户对于产品的认知。网络营销与线下实体店的销售规则实质上是相同的,无论是销售什么样的产品,都需要在对产品进入市场前进行市场调研。网络营销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电子商务平台的营销方式只是其中一种,微博、微信以及各类社交软件的普及也是一个极好的办法。随着信息世代的到来,大数据网络的饰演为网络营销在市场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提供了机会。 3.采取科学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 小微企业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只有做好营销,才能让企业在社会上获得稳定的地位。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营销其实才是企业发展的一条道路。小微企业在要想更好的运用网络营销来推销自己,就必须要明确定位,并且要利用网站设立明确的企业策略。企业要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由于网络营销不受地域与环境的限制,企业应当合理地运用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跨地域的性质,有购买意向的客户将通过互联网向企业表达自己的疑问与意向。不同的企业要制定不同的企业政策,不同的企业也拥有不同的客户群体,要充分了解客户群体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网络营销的作用。 4.重视与客户的互动,确保信息真实性 客户的数量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拥有了大量的客户,小微企业才能够真正的立足。因此小微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当中,与客户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与客户的沟通是培养客户的核心环节,客户的好感就是在企业与客户的交流中建立起来的,只有对客户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客户之间的影响力是相当普遍的,这样的方式可以发掘更多的潜在客源。与此同时,企业产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使用户对企业产生信感的关键因素。 作者:蔡葵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饲料企业网络营销问题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及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中国的各行各业网络营销爆发式发展,尤其是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后,消费者的消费心里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作为饲料企业在网络营销涉足很少。饲料企业在这一方面落后于其他行业,本文简述了饲料企业的官网、搜索引擎营销、社会化网络营销和网络广告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饲料企业网络营销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对饲料企业网络营销带来一些启示。 一、中国饲料企业产业现状 饲料企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发展,经过1993~2000年这个阶段,饲料企业如雨后春笋,也是养殖户对饲料一个初步的认识;2000~2009年基本是调整期,很多小型的没有研发能力的饲料企业被淘汰。到目前为止,主要以正大、新希望、通威、六和等为主。从下表可以看出2009~2012年增长率还是比较高,到2012~2014年是以个位数增长,增速缓慢。虽然饲料企业的产量一直上升,但是饲料企业的营销策略还是比较滞后,目前主要的还是通过传统的营销方式。当前网络营销已经非常普及,各个行业都在寻求低成本的营销方式,相对来说饲料企业营销方式还是比较落后。 二、饲料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1.饲料企业官方网站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新希望、正大、通威、双胞胎、大北农等饲料企业官方网站的调查,这些企业网站结构布局都比较合理,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企业的概况、产品介绍、企业文化、企业招聘、企业联系方式等主要内容都有,但是唯独没有实现顾客官网订购,也就作为顾客进入企业网站,了解了饲料企业相关产品,想进行订购而没有办法下单。而中小企业网站更新信息很少,有些中小型饲料企业网站信息还处在上一年度,这些都不利于饲料企业进行网络营销。 2.饲料企业很少运用搜索引擎进行营销推广 利用对各主流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狗、360等),使用关键词“饲料”进行搜索,这些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结果除了360有正大饲料的推广链接标志外,其他饲料企业在各搜索引擎中第一页都找不到,第二页中一些不知名的中小饲料企业排名比较靠前,这些情况可以说明饲料企业基本不重视搜索引擎营销推广。目前关键词搜索引擎广告来说饲料企业没有利用。 3.饲料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简单并运用较少 社会化网络营销是指利用社会化网络服务网站开展的网络营销活动,例如可以利用博客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论坛营销等。通过百度来搜索“饲料论坛”,结果显示排列在前3的是中国畜牧人网站饲料论坛、中国畜牧论坛及百度饲料贴吧,里面内容更新都很少,基本还是2014年和2015年的一些资料。在微信营销方面,饲料企业做的相对也比较少,查询饲料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查询的结果主要集中在饲料信息方面的网站,例如,中国饲料信息网、饲料行业信息网,饲料市场等信息公众号,在知名饲料企业里,除了正大饲料和大北农饲料公司有公众号外其他饲料企业很少有公众号,对于博客、微博使用就更少了。 4.饲料企业网络广告运用很少 对于网络广告,饲料企业应用的也非常少,通过对于各个饲料信息相关网站的调查,这些饲料信息网站做的广告主要是饲料器械,饲料加工方面的广告,有少量饲料企业的广告,如广东饲料信息网上显示的是“双胞胎”饲料企业广告,中国饲料养殖信息网上除了正大、大北农、普瑞纳等知名的饲料企业外,其他上十家饲料企业都是一些小型不知名的饲料企业,饲料企业在网络广告方面做的也特别少。 三、饲料企业网络营销对策 1.构建合适的企业官方网站 企业的官方网站是饲料企业网络营销的核心,合理的企业官方网站为企业的其它网络营销方式奠定了基础。因此饲料企业要想做好网络营销,应先该做好企业的官方网站。饲料企业的官方网站要有明确的目标,具备基本的网络营销功能,网站的机构应该符合主要搜索引擎的收录规则,网站内容信息要具有一定的价值,网站后台需具备网络营销的基本技术要求等。对于饲料企业的网站应该构建在线销售平台或者引流至饲料企业第三方销售平台,从而有利于用户在看到有价值的信息时,方便直接转化为购买。对于中小饲料企业,需要积极更新企业网站信息,特别是要及时添加一些对养殖户来说有用的信息。 2.饲料企业合理利用搜索引擎营销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大多数专业养殖户都配有电脑,这些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搜索引擎营销在这个时候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各大饲料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饲料企业尽可能发挥搜索引擎推广的效果,应制定有效的搜索引擎推广策略。搜索引擎网络营销模式基本分为4种,免费登录分类目录、付费登录分类目录、搜索引擎优化和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饲料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一般可以选择搜索引擎优化和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这两种方式简单易行,很快就能见到效果,饲料企业应该关注搜索引擎营销。饲料企业在选择搜索引擎工具时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搜索引擎规则是不一样的,目前养殖户基本上使用的是百度和360搜索引擎,饲料企业要利用好百度和360搜索引擎。 3.饲料企业可以积极的利用社会化网络营销策略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出现,网络营销模式也发生着变化,从搜索引擎营销、网络广告和论坛等形式到目前的博客营销、微博营销、维基百科和微信等营销方式。社会化网络营销具有互动性好,信息便捷等特点而被很多行业认可。对于饲料企业来说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一些社会化营销,博客和微博农业生产者用的比较少,但是论坛、维基百科和微信都是可以利用的媒体。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生产中的问题,其可以通过论坛平台、维基百科等获得信息,而这些平台都可以作为饲料企业的网络营销平台。微信营销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甚至可以实现微信购买和支付。这些网络营销方式,需要饲料企业根据企业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利用。 4.饲料企业网络广告策略 网络广告也是最常用的网络营销推广方式之一,主要体现品牌推广和产品促销方面的价值。网络广告由于自身一些特点而被许多企业所采用,特别是广告成本较低而被中小企业所利用。饲料企业网络广告需要结合其他的网络营销方式以及传统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品牌推广、网站推广、销售促进、信息调研等方面。饲料企业需要合理的利用网络广告达到自身的目的。饲料企业需要确定目的,根据饲料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站,再根据企业自身和网站的要求制作网络广告,最后在合适的网站上网络广告。对于网络广告的网站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合适的网站进行饲料企业网络广告的。饲料企业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多年,其营销方式基本没有多大变化,还是处于传统的营销方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营销方式也要随之变化,只有充分利用好网络,才能跟紧时展的步伐。 作者:张党利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电商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摘要: 在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手中掌握的信息异常丰富。然而,一些电商企业网络营销定位模糊,营销成本增加,营销支持不足。电商企业成功的因素包括:确立清晰的网络营销目标,加强营销内容建设,强化消费者的营销体验。 关键词: 电商企业;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面对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企业以及其营销策略应该针对新环境进行改善,其中营销体系的重构和转变营销思维是第一步。电子商务的产生对于市场来说,不仅意味着技术的革新,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和经营方式。据商务部消息,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随着移动、社交等新营销方式的不断涌现,电商企业都在竭尽全力去找到最佳的营销策略。 一、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在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从以往追求保险、稳定的产品改变为追求新奇的概念和独一无二的产品,并且对于产品的量身打造有着不可忽视的需求,对于传统营销手段中最重要的因素即价格,消费者也因为有了快速查询的平台,要求全球范围内的最佳性价比产品,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使得消费者手中掌握的信息异常丰富。搜索引擎让网络消费者在但电脑前就可以实现“货比三家”,现代消费者已经养成了习惯,在购物前通过搜索引擎或者其他信息搜索渠道进行大范围的选择和比较,以求最后购买的产品是具有最佳性价比且最具个性化。其次,若所购产品不符合需求,网络消费者会主动且及时向企业反馈信息,这又同传统市场中的受众被动接受产品不同,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便利的多渠道信息通道主动搜索产品,这种行为也使得电商企业节省了营销成本,通过用户的主动搜索确定真正的目标市场,使得电商企业的营销活动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不必要的营销耗费。 二、电商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 1.营销定位模糊 为了提高电商企业的利润率,很多电商扩充了其主营的品类经营,纷纷向综合性品类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品类快速扩张了,但是到了营销层面,往往因为现实的很多压力,比如为了尽快清货、减轻库存压力,或者为了追求大而全,什么都想赶快卖,这时营销定位往往就会变得模糊了,导致营销活动难免出现彼此打架的现象。 2.营销费用占大增 互联网的营销本身以精准和数据说明一切而著称,但是为了争抢市场份额和地盘,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不惜血本来海投广告。甚至拼命融资来加大营销的投入,导致营销费用占比一再加大。在这样厮杀过程中,为营销推广所投入的成本也在与日剧增。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近两年看到在各大媒体渠道的电商广告也铺天盖地。2014年和2015年618的电商大战、双十一、双十二电商日等等,都无不印证着电商行业对营销推广力度的加大。 3.营销支持不足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中心时,有时会有这样的经历,活动才刚上线两小时,某些选品就卖断货了;或者消费者选购的是年货,但是系统提示快递会在两周后才能送到货,那时基本上年也已经过完了,为此消费者取消订单;或者营销活动引流进来,消费者发现网页加载速度很慢,甚至还有网络拥堵的现象出现,购买兴致大减;或者出现已经成功下单,但是无法正常支付的情况;或者发生已经下单并成功付款,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后台自动将此订单取消,同时告知消费者此商品无货了。 三、电商企业网络营销成功因素及其策略 1.确立清晰的网络营销目标 清晰的营销目标可以在大型综合性电商实施营销活动之初,就有了清晰的方向,指导其展开具体的营销方案,同时可以有据可依地客观评估营销效果。没有清晰的营销目标,往往会导致营销活动没有重点,无章可循,不是在推广渠道上花费不该花的成本,就是消费者不买账,起不到好的营销效果。面对激烈的营销环境,电商如果要想自己的营销活动被消费者所知晓,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好的营销创意,使其能在一开始就被消费者所感知,进而有更多的互动。从消费行为和消费路径上来看,营销目标和营销创意都是最为重要一个首要环节,其决定着后续整个营销的成与败。 2.加强营销内容建设 好的内容,才能让消费者在感知营销活动的同时,真正对营销活动产生兴趣、形成互动。比如某电商企业营销内容是一张图片,文案设计清晰而不乱,人物手中拿的纸盒上进行了清晰地标注,让消费者一下子就可以明白到图片想传递的信息,“不光低价,快才痛快”的文案已经精炼地提示好了消费者;“快”字的设计,让人能感受到速度的果;正文中一行字虽小却非常有力,“双11,怎能用慢递?”,阐述了此次营销活动的定位,“双11”,我们和你比拼的就是快,快过其他家的竞争对手。当然这张图片可能最终会用于广告视频中的某一帧,也可能会应用在社交媒体中进行传播,甚至有可能作为主画面应用在网站页面上,在不同情境下,配合图片的相应的更多创意文字,也是作为营销内容的一部分,考验着电商企业的内容为王的功力。 3.强化消费者的营销体验 消费者体验和可扩性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两个成功要素,消费者体验是一个综合的考量,涵盖商品和服务的丰富度和质量保障、价格实惠的内容,也包括搜索商品时是否容易、商品信息描述是否准确、商品展示是否直观,购买流程是否明晰简单等内容,更包括付款是否多样和方便、送货是否及时和快捷、顾客信息是否安全、退换货是否便捷、售后服务是否温馨快速、问题解决是否合理等可扩性的细节。具体从服务的窗口界面上,一方面可以从消费者最为直接接触的购物界面入手,在购物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准确的搜索结果,提供完整的商品介绍描述,为消费者进行同类商品比较提示,促销信息可以多但能保证不复杂,各页面之间的连接跳转合理、方便,各窗口之间的开环和闭环流程设计周全合理,购物流程简捷方便,支付环节便捷等等。 四、结语 在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电商网络营销自身模式的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不断改善,移动、社交等新营销方式的不断涌现,电商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特点,其营销定位和目标人群是不再是最初的窄众,而是要根据营销活动而应运而生相应的营销策略。 作者:李明华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企业网络营销钻石模型研究 【摘要】 网络的发展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网络营销成为21世纪营销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向,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砥柱,掌握网络营销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用波特钻石模型探寻网络营销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找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网络营销;影响因素;钻石模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营销浪潮的兴起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在近年来虽然发展比较迅速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企业在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意识和手段方面较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小企业是我国的主导企业,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探寻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网络营销策略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平衡具有现实而又重大的意义,也为我国今后中小企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国外在电子商务方面起步要比我们早,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细致。比如西奥多•莱维特(1983)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一篇名为《全球化市场》的文章,提出了“全球营销”的思想,呼吁多国公司应该向世界市场提供统一的产品;朱迪•斯特劳斯在《网络营销》中提出了竞争性经营战略,以此来帮助企业创造收入和提高客户价值。国内学者也提出过一些比较实用的理论。田慧(2010)曾发表文章认为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网络营销创新;咎辉(2009)在《网络营销密码》结合实战案例详细阐述了网络营销实用的策略。虽然国内很多学者都对网络营销都有过研究,但是侧重的研究方向不同,且都比较适合于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对于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似乎不太适用。因此,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现状进行网络营销研究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二、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中美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竞争力 钻石模型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整体优势,但事实证明。钻石模型对于分析企业竞争力优势同样有效。该模型中有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决定因素分别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基本环境;两个辅助因素分别是机会和政府。 (一)网络营销的生产要素分析 波特指出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其中,基本要素是指先天拥有的或不太复杂的私人和社会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比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非熟练、办熟练的劳动力等要素;而高级要素必须经过大量、持续的对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投资才能得到的要素,比如现代化的网络基础设施、专业化人才、充裕的资金等。依据模型理论,提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竞争力主要是通过高级要素的培养和发展。 1.现代化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到互联网性能的提升,进而影响到企业网络营销的效果。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进行网络营销的国家之一。在目前的美国,半成以上的企业利用网络营销销售自己的产品,据美国《财富》杂志2010的数据资料显示,全球五百强基本全部在用网络营销开展业务。早在90年代,美国就在全球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计划,美国政府更是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配备,培养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素养,据《联合国2014年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美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了27%。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企业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高度发达的网络基础设施。 2.专业化人才。专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网络营销必不可少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互联网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偏低,而引进专业人才的成本大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这就造成众多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运营水平迟迟无法提升的现状。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企业也积极吸纳高素质的网络营销人才,对以后公司网络营销的发展壮大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只有48.3%的企业设有专门的团队接听电话或在线咨询,35.4%的企业设有独立的网络销售团队,而只有23.3%的企业制定独立的产品线,有40%以上的企业连最基本的电话咨询或在线咨询人员都没有配备。企业在网络营销中的人员投入、运营投入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网络营销的效果,企业支撑的力度越大,网络营销的效果才会越好。人才之困催生企业的营销运营外包。 (二)网络营销的需求条件分析 对于市场要素,波特认为竞争力来源于苛刻的市场需求。主要指国内的需求状况尤其是国内消费者的成熟度及其对产品要求的复杂度。美国作为网络营销起步早、营销范围广的国家,由于其国内市场的有限性,美国的中小企业一开始便定位全球营销的战略,使其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国家或地区市场的需求,这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据Remarkety数据资料显示,在2015年,美国网络销售总额达到3417亿美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14.6%,成为全球第二大网络营销市场。据艾瑞网2015年的统计数据,美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高达620亿美元,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突破300亿美元。 三、基于钻石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网站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资金较少的特点,应选择低成本的网站建立方式,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用有限的投入在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外,不断更新网站和网站内容,加大对网站的宣传力度,借助于互联网,进行搜索引擎推广、BBS推广、网站导航推广以及网络广告的投放。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广告成本,而且还能把有限的广告费用进行最大化的宣传。但是无论是那种推广方式,企业都必须得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立足于实践,不断更新。 (二)利用网络营销扩大中小企业的销售渠道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可知,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不能获得较大的经营绩效,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使营销突破时空限制,创造大量的市场机会。另外,企业可以建立不同的销售模式,比如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的商业模式等。企业可以开拓传统营销所不能到达的新市场,不仅可以适应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可以有效的引导消费者、创造消费者需求。 作者:杨蕾 张冰如 贾倩倩 顾铮 赵一琳 戴越单位: 江南大学商学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中小型企业网络营销研究 提要: 我国中小型企业还停留在网络营销浅显的应用阶段,由于资金、人力的短缺,在我国网络营销应用发展比较缓慢。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网络营销现状,发现中小型企业运用网络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营销目标不明确、营销组合杂乱、营销手段不适当、网络营销破坏品牌问题等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四点策略。未来网络消费将占据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小型企业应借此不断完善网络营销,以最终取得市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网络营销;营销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普及以及网络市场不断扩大,网络消费者愈加明显不同于传统消费者的网络购买行为,市场的变化导致营销模式的变化,在此形势下发展成网络营销。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使用网络都比较低层次,没有战略性的进行网络营销,这样可以在短期内使销售增长,但是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去引导中小型企业合理地应用网络营销呢?然而,中小型企业专业人才缺乏,产生网络营销短期行为、片面行为,因此导致中小型企业在网络市场中品牌信誉度低;由于网络市场的特点,将缩短进入价格战时间,最后导致企业的经营失败。这样将产生一个恶性循环。怎样将网络营销发展成传统营销一样的系统型营销行为将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研究。 一、中小型企业网络营销现状 (一)网上人口环境。 随着网络的普及,移动设备的升级和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加强,使得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剧增,网民的年龄层结构从原来的年轻化趋于平衡,网民学历也从高学历向大众化转换。网络平台为网络营销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例如淘宝举行的“双十一大促”,淘宝的交易额迅速攀升,刷新了人们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更有网民自嘲到“我们都是站在马云身后的女人”。 (二)法律和政策环境。 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了市场调节之外,还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网络营销虽然具有传统营销的优越性,但在本质上还是受国家法律法规的制约。中小企业更应该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政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规避风险,赢得机遇。 (三)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经营主体现状。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网络营销意识不强烈,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网络营销都停留在低层次运用,甚至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网络市场的重要性,没有进入网络市场,还停留在传统市场中竞争。据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网站数量达229.6万,相对于2010年底增长20%;国家顶级域名.cn的注册量也由2010年的350万增加到353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网络营销企业并不是很多,并且其实部分实施网络营销的中小型企业也没有完整地进行网络营销。 二、中小型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营销目标不明确。 网络营销方式具有跨时空、高效性、经济性等特点,因此中小型企业选择使用网络营销方式时并没有像使用传统营销方式时进行深入分析,使用的机会成本比较传统方式而言小很多。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管理层在广撒网的思想指导下,对网络营销的各种推广方式进行使用,对网络市场广泛覆盖。这样是没有战略性的,对不同网络市场没有侧重,对产品消费对象定位模糊,网络资源没有集中到目标市场中来。例如,某汽车销售公司在湖南地区内有不同品牌汽车4s店6家,近期选择网络营销方式,首先它建立公司官方网站,然后投入费用进行各种网络营销推广,基本采取的是广撒网方式。但是,效果不显著,推广力度的增大没有带来销售额的增长。该汽车销售公司虽然在网络营销投入较大,但是细细算来,其实它在对它本身有重大影响的推广方式投入较少,它选择各种方式推广,平摊到有用的推广方式上其实资金比较少了。就汽车产品市场来说,汽车是深介入产品,很多宣传对汽车销售影响不大,但是像腾讯门户网站中汽车模块、网络论坛、汽车微博、搜索等对汽车销售效用明显。该汽车公司并没有对网络市场中的消费者进行分析,消费对象模糊,没有制定明确的网络营销目的,所以对网路营销采取均等宣传,分散了大量资源。 (二)营销手段不适当。 很多中小型企业以为网络营销就是单纯地建立一个企业网站,投入大量的资金,建成后却不用心经营管理,不会在创建初期就根据客户调研来设计网站,网站没有特点进而吸引不了客户浏览网站,网站的内容也没有新意,相关企业人员也没有认真分析,同时也没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而市场竞争力也得不到提升。中小型企业本身经济实力不强,为了节约成本大都会选择寻找商为其进行网络建设与推广,但是在选择商的同时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在设计网络广告时没有充分考虑广告质量,大部分都是通俗的广告形式,例如弹窗,这类广告方式不仅达不到企业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消费者感到反感,其自身的口碑也得不到提升。 (三)网络营销组合杂乱。 现代企业进行营销不只是单个销售,而是通过市场营销思想进行有条理、有战略的营销,并取得成功。网络营销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市场营销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只是为了多个渠道进行销售而已。但是,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进行网络营销只是很简单的应用网络资源,并没有形成企业自己的策略。因此,很多中小型企业盲目采取各种手段,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市场营销组合基础: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现代中小型企业运用营销组合基本是以4ps为基础,分层次进行组合。网络营销组合相对于传统营销条件不同,从而引发不同的组合因素。但是,80%中小型企业没有完善的网络营销组合,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选择将网络平台作为其线下销售渠道的补充。在淘宝平台前期,90%以上商家采取线下产品搬运到线上平台,产品、价格、促销等方式都是以线下实体店为基础应用到网络销售中,在网络营销推广这块就直接外包给淘宝平台,这样大多数产品与推广是不相符的。同时,中小型企业选择各种网络渠道进行产品宣传,在各种平台的宣传中活动时间不一致,导致消费者迷茫对待网络产品。杂乱无章的网络营销组合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还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四)中小型企业的网络营销破坏企业品牌。 正确的网络营销将维护和加强企业品牌,不合理的网络营销破坏企业品牌。中小型企业的网络营销破坏企业品牌体现为以下几点: 1、消费者角度,消费者选择网购愈来愈重视商家评价。 早期网络营销企业通过网络渠道虚假信息来获取业绩;部分企业过于重视网络营销的发展速度,忽视了对服务水平的提升;某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营销行骗等行为使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更倾向于关注企业诚信,企业品牌的消费影响因素。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企业网络营销破坏了企业自身的品牌,所以消费者消费时更注重品牌(相对于传统营销)。 2、企业角度,网络上各种负面信息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不管是竞争对手设计还是企业本身缺点,很多负面信息被放大地放在网络上,展现在消费者眼中就是企业的各种不是。这是个事实,各种负面信息严重破坏了企业品牌形象。 3、平台角度,各个平台严厉打假。 例如,淘宝平台打假行为。淘宝网平台打假本身就是因为平台上商家卖假导致企业品牌受损严重引起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正面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三、中小型企业网络营销对策分析 (一)明确网络营销目标与对象。 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很多企业直接将线下营销搬到线上来,导致网络营销目标与对象模糊。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网络营销的目标市场定位:第一,识别竞争优势。进行差异化分析,通过产品差异、服务差异、人员差异和品牌差异四个角度细分市场,并选择符合企业的优势目标市场,避免劣势的目标市场进入。(表1)第二,选择合适的竞争优势。企业寻找许多相对于不同企业的不同优势,选择突出的共同优势进入其对应的市场,以此为基础确定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市场定位战略。第三,市场定位的传播和送达。可以采用网络和传统相结合的方法,将企业的市场定位传递给目标消费者,维护原有目标市场,培养潜在目标消费者。 (二)整合网络营销。 根据网络营销影响因素,在传统市场营销的4ps基础上制定网络营销组合。网络营销组合的缩略词公式:4Ps+P^2C^2S^3。其中,字母P代表了产品、价格、销售渠道、营销推广、个性化以及隐私。C代表客服及组织;S代表场所、安全措施以及促销。通过网络营销内部能够控制的因素来构建图示。 。第一内部控制因素: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第二内部控制因素:个性化、隐私、客服、组织、场所、安全措施。第一内部控制因素是根据传统市场营销理论产生的,网络营销是不同形势下的市场营销,因此首先服从市场营销基础理论:4p。第二内部控制因素是根据网络营销的特性需求产生的,这个本质是围绕顾客为基础。在网络营销环境中,顾客突出关注个性化产品、个人隐私保护、安全措施;在传统营销组合中,顾客关注客服态度、组合、网络促销、场所。所以,总结网络营销组合内部控制要素为:产品、价格、促销、渠道以及个性化、隐私、客服、组织、场所、安全措施、促销。 (三)加强企业网站建设和多样化推广。 一般中小型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第一点就是创建企业网站,网站是企业营销的发展平台。网站的创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主要负责网站维护,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创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企业网站。网站创建好之后便可以进行产品的推广,应该组织一支专业的网络营销队伍,高度重视产品宣传的力度,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选择合理的营销手段、制订实用的营销方案。不能与大企业进行直接竞争,改变以往传统的宣传方式,采取实用的效率高的网络宣传方式,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全面推广,大力宣传别的企业产品没有的特点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四)加强中小型企业的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一直是中小型企业的重要项目,尤其是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怎样在网络营销过程中不破坏企业品牌更加维护加强企业品牌呢?第一,选择合适的品牌元素。品牌元素,即能鉴定并且使品牌具备差异的那些可识别的图案。网络营销过程中,一家企业销售一种产品,因为信息的快速传递,其他企业快速复制这种产品进行销售,导致同质化产品竞争。这样怎么去差异化其他企业销售呢?品牌无疑是唯一出路。第二,坚持打假,维护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础,质量好才能让消费者重复购买,网络营销时代更加不能忽视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例如,淘宝网打假行为,这就是在提高其平台下商户的质量,从而吸引消费进入淘宝平台消费。第三,完善售后体系,增强售后服务。很多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在销售时,售后服务跟不上,从而导致品牌受损。例如,某手机的网络营销,其网络推广得很火热,但是其产品生产跟不上,导致发不出活,同时售后网点布置不够,消费者退货、维修都很困难。如此的线下服务自然不能让消费者信任,直接导致其品牌受损。第四,多方位宣传。企业建立网站,知名度不是很高,网民不会大量进入网站去关注企业。因此,多方位对其进行宣传,从而提高网站知名度。例如,通过搜索引擎导入网络消费者。第五,利用公关造势建立网上品牌,这对新兴网站非常重要。中小企业所具有的灵活性特征是非常适合网络营销的,中国网民正在不断增多,中国消费者也在不断接受网络消费这种行为。在网络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小型企业只有认清局势,顺应网络商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企业竞争力,才能在信息化社会争取一席之地。 作者:孟佩琳 单位:渤海大学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微信在企业网络营销的应用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了微信营销模式。企业借助微信向用户推广一些信息,便于用户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相关的信息。文章主要阐述了企业微信营销的优势、企业微信营销的模式以及企业微信营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 微信 网络营销 应用 腾讯公司于2012年推出了微信这一软件,该软件集语音、视频等功能于一身,因此微信这一软件获得了用户的青睐。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微信这一软件被用户下载下来使用,并且也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应用。 一、企业微信营销的优势 从相关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微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中最主要的入口,不断增加的用户给微信带来了发展商机。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微信作为营销工具。其中企业微信营销的具体优势如下: 1.低流量、低成本下蕴藏着丰富的媒体功能。 使用微信软件是免费的,所产生的流量费都是通过运营商来收取的。与发短信费用相比较,发送微信的费用是比较低的。通过不断的升级,微信已经具备了以下三种功能:通信、网络娱乐、定位,其中通信沟通中包括了语音、文字以及图片等;网络娱乐中包括了游戏、手机通讯录等;定位中包括了扫一扫、摆一摆等。通过微信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连接起来,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2.以网络平台为依托,范围较广。 微信用户可以直接使用QQ号登陆,并且也可以通过QQ号来搜索好友,这就将微信、微博QQ真正的连接起来。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腾讯已经将QQ用户积累起来,并且借助网络游戏、QQ、电子商务等平台形成了关系链营销网络。所以企业要利用关系链营销网络,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该企业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3.定位准确,真正实现精准营销。 在定义微信社交圈的时候,可以从远近亲疏出发,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熟人交际圈;第二层次,中距离千米交际圈;第三层次,陌生人交际圈。近距离交际圈是指QQ好友以及手机通讯录中的好友;中距离千米交际圈是指利用微信中的“查看附近的人”而查找到1千米以内的用户,并且也可以对该用户的头像、基本信息进行查看;陌生人交际圈是指是通过微信中的“摇一摇”功能来摇到同一时刻摇动手机的用户,这就将微信的社交圈扩展到陌生人。这三个不同层次的交际圈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且也扩大了营销范围。 二、企业微信营销的模式 1.内容推送型。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的,企业也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将企业的产品信息、促销活动等咨询到微信上,然后让更多的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的信息。腾讯公司所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细化了企业利用微信的营销渠道。企业还可以分组以及控制顾客,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美容院会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将新品展示出来,让其粉丝及时了解到其所需要的化妆品是否已上新,同时美容院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发一些保养皮肤的小常识以及养生保健的一些信息。还有一部分企业让员工利用自己的微信号来一些信息,在员工的微信账号上一些优惠信息、店铺所处的位置等,借助这些方式可以大大获得公众的青睐。 2.获取粉丝型。 微信营销的基础就是“粉丝”以及“关注”。微信不同于微博,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微信粉丝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企业利用微信来推广品牌是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看企业的粉丝数量,但是企业怎样才能增加粉丝的数量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用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企业要设定属于自己品牌的二维码,借助促销打折等活动来获得用户的关注。比如:在邯郸美食林超市中推出了“扫描二维码”活动赢取免费观看电影,这种活动提高了企业的关注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该企业。 3.简单互动型。 微信借助手机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这就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条件。用户利用微信可以与企业进行沟通,企业也可以借助微信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最终增加了微信与用户之间的联系。由于微信还具有语音、视频等功能,用户与企业可以展开对话,便于企业及时了解到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企业微信营销应该遵循的原则 1.坚持内容为主的原则。 企业在利用微信进行营销的时候要坚持内容为主的原则,虽然用户关注企业微信平台是一种主动行为,但是用户接收企业发送的信息属于被动接收。如果企业发送的信息内容不合适,这就会丢失一部分用户。因此企业要发送一些用户比较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吸引用户的眼球。企业要先通过信息来获得用户的信赖,然后再去考虑销售这件事。 2.把握好微信推送的次数以及时间。 企业利用微信营销的前提就是不打扰到用户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人们使用微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与朋友进行交流,因此企业如果一味的向用户发送信息,这就让用户越来越讨厌,最终促使用户取消了对企业的关注。企业在利用微信推动信息的时候,要增加一些互动,吸引用户的眼球。比如:饭店可以在中午十一点的时候利用微信将中午的菜单给用户,如果用户这个时候收到了信息,就会觉得这信息太有用了。 3.从线上到线下的原则。 企业借助微信的线上推广来获得更多的粉丝,但是要想一直获得这些粉丝的关注,就要借助线下面对面的沟通。企业要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培养出忠实的粉丝,增加了企业的亲和力。 4.企业公众平台与员工微信相结合的原则。 通常情况,企业会定时向用户发送信息,但是企业却没有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不能了解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企业要让员工利用自己的微信号与客户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到客户的想法,这一种模式虽然效率是比较低的,但是却能够做到精准营销。在微信营销过程中,企业要将公众平台与员工微信号结合起来,及时了解到客户的需求,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作为新生事物逐渐发展起来。微信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也为企业的营销开拓了新的模式。虽然利用微信营销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微信营销会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同时企业要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与微信营销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微信营销策略。 作者:夏俊鹄 单位: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餐饮企业网络营销思考 一、餐饮企业网络营销监督势在必行 积极推进餐饮文化和餐饮企业的管理与创新,充分发挥网络工具的优势已经成为餐饮企业发展的共识。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进一步发展餐饮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前提。新媒体环境下,微信以及微博是新型的企业与民众的交流平台,与以往的民意沟通渠道相比,更具透明性和开放性。网络媒介的出现,对餐饮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网络时代充分运用微信和微博更好地沟通民意,使新型的媒介平台起到上情下达,转“危”为“机”,从而发挥民众“口碑”的作用是当前网络餐饮企业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就餐饮企业网络管理创新发展机制而言,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加强餐饮企业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深化企业管理职能,提高餐饮企业管理效率,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缓解餐饮企业矛盾,改善企业形象,构建餐饮企业主义和谐餐饮企业。当下进行网络餐饮企业管理创新发展机制的探索,适应了餐饮企业发展的需要,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推广意义。 二、用企业微博与微信公众号沟通民情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宁波市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以及微博、微信的重要性,积极完善餐饮企业管理,有效探索企业微博的民意沟通机制。为适应“微”时代的网络舆情态势,进一步提高网上监督能力。餐饮企业微博群的总粉丝量已经突破200万。长沙市的企业微博与公众号已经成为新品、沟通民情,引导网上舆论、服务民生的重要平台。具有、时效性高、覆盖面广、工作量大、餐饮企业影响大等特点。 (一)明确定位,发挥企业微博与公众号功能 餐饮企业微博与公众号主要起到“三个注重”的功能:一是注重公开信息,提升形象。吸引了大量吃货积极关注我市餐饮文化发展建设。二是注重权威,引导舆论。针对突发事件和餐饮企业热点问题,及时准确权威信息,主动引导网上舆论。指导通过微博与公众号及时权威检测信息进行辟谣,有效消除了网上负面影响。三是注重沟通民情,服务民生。通过微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妥善回应网民关切的食材安全问题,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素质问题等。 (二)扩大影响,增强餐饮企业微博与公众号实效 餐饮企业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努力扩大餐饮企业微博影响,取得了明显实效。一是借助日常运营机制。“每天更新10条以上的有效信息。同时,适当转发相关部门或区地方微博的民生类信息。为畅通网上沟通渠道,提高工作实效。 三、打造主流媒体舆论场 为提高餐饮企业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借助现有的网络平台,餐饮企业微博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提交、归类到该平台的各个相关部门部门,部门在论坛进行权威答复后,以促进服务型企业建设,及时准确地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构建餐饮企业与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服务民生为宗旨。网上发言人制度及其平台建设是促进餐饮企业公开透明的重要抓手,是建设和谐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增长的有力举措。例如,可以要求餐饮企业部门网上发言人针对网民的问题以部门名义在24小时内给予受理,3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最长不超过10天。涉及本企业的突发事件,要求在事发后4小时内予以在网上进行新闻信息,充分发挥了网络在线互动的功能。以求最大限度发挥网络信息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打造主流媒体舆论场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一)促进餐饮企业公开透明,打造服务型企业形象 为促进餐饮企业公开透明,打造服务型企业形象而努力。网上作为网络监督和网上民意的表达平台,将上万家餐饮企业对网民所反映问题和意见的受理回复,置于企业、网站、民众的三重公开监督之下;既有利于促进餐饮企业企业部门服务意识和管理创新的切实改进,提高服务效率,提高食品质量;又通过反映意见和回复信息的透明传播过程,在问题和疑惑得以解决的同时,促进了企业和网民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生长,为逐步构成一个常设、透明、广泛和互动的餐饮企业信息分享交流机制,促进餐饮企业公开透明,打造服务型企业做出了贡献。 (二)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构建和谐网上环境 关注餐饮企业热点、难点,搞好网上舆论监督。作为网络有餐饮企业责任与舆论监督功能。微博上曝光某些餐饮企业的不文明现象与违规操作现象;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争取让这些问题能早日得到解决。 (三)反映网民诉求,服务民生排难解忧 利用互联网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及时反映网民诉求,服务民生,网民们在网上反映的问题投诉包括方方面面,大到食物中毒,小到碗里吃出一块石头,都可以及时的转给企业及相关部门进行受理回复。这可以使餐饮企业认识到:有些“小事”或“具体事”,虽然不都是事关宏旨的大问题,但是现代餐饮企业和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却会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提问、监督、回应和反馈中,得到实在的锻炼和提升,并逐步化为餐饮企业规则成为常态运作。 四、综述 长沙市积极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从而通过餐饮企业微博和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了餐饮企业信息公开,注重权威,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提升了企业形象;建立起了企业与网民沟通的桥梁,化解了餐饮企业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应在微博和网络平台日常维护的基础上,继续健全餐饮企业微博机制,完善餐饮企业微博体系,通过平台建设、制度建设促进餐饮企业微博有效管理,同时做好餐饮企业微博管理员队伍建设,不断地推进餐饮企业管理体制创新,完善企业服务,建立起高效有序的餐饮企业服务管理体系。 作者:杨名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企业网络营销方案构想 一、大数据时论概述 大数据是继“物联网”、“云计算”之后的IT产业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变革,其出现将对一众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就此为止,其庞大的数据量还将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如“IDC”公司对此就曾预测,未来全世界范围内的数据量将会以每十八个月就翻一番。比如,淘宝网每天新增加的交易数据就可以达到10TB,每天eBay分析平台将会处理超过100PB的数据量,亚马逊每秒钟平均处理近70笔订单。不难看出,当前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就是非常典型的大数据。具体来说,电子商务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基于用户数时代,基于销量时代以及基于数据时代。在基于数据时代,电子商务公司通过收集、整合以及分析消费者的大量数据,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商业价值,从而个精准化以及个性化营销的开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蕴含的价值越要越重要,在这一背景下,电子商务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二、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营销的主要特点 当前大数据分析已成为行业里的“明星问题”,其也正在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度大数据直接或者间接拉动全球960亿美元的IT支出;至2013年度时,这一数据已经达到1200亿美元;而发展至2016年时,这一数据将会达到2320美元。分析这一时代下网络营销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消费者的行为更容易被分析,从而能够制定更有针对性、更精准的营销策略,还可以及时控制和调节市场营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帮助企业获得更全面的市场资讯,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作出正确的引导。其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成为敏感话题。具体地说,大数据时代的安全问题包括了国家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安全、黑客病毒对网络攻击安全、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以及意识形态安全等。其三,企业营销成本已经由库存、物流等固定资产逐步转化成售前售后服务水平的竞争。而伴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将其缺点也逐步带出,尤其是产品线下体验以及后期跟踪服务已成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目前网络市场客户基数和需求量不断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上一年度使用网络进行交易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7.9亿,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终端,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意味着网络营销潜在的巨大价值。 三、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营销的常见策略 1.夯实企业网络营销的诚信基础。 就目前而言,网络营销中的信息安全、网上结算以及配送物流等环节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违法行为,对网络营销的信誉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作为政府部门不仅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健全,还需要对毫无诚信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确保在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处于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环境中,同时明确交易各方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职责,合理、公平交易,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公正、公平的市场交易氛围,将违法交易的行为降到最低。此外,大力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面对违法行为时要勇于斗争。如某些珍珠粉生产企业在生产珍珠粉的过程中,掺加大量的贝壳粉,鱼目混珠,通常情况下,消费者是无法辨别其真伪的,导致珍珠粉的网络营销失去诚信,陷入困境。对此,为恢复消费者信心,肃清市场中的歪风邪气,政府部门需要对其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并推行严厉的打假行动,同时,部分正规的珍珠粉生产企业也对鉴别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推行了一系列积极的营销策略,从而为恢复网络消费者的信任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2.拓展企业网络营销的信息渠道。 首先是加大资本的投入力度,对网页页面进行合理规划,在视觉上提升吸引力,从而提升客户的网页浏览速度;其次是健全客户关注的商品特征、折扣信息、售后服务以及快递等方面的商品信息;再者对互动式渠道建设予以高度关注,比如电子邮件、在线论坛以及售后评价等内容,对客户需要进行及时了解,提升服务水平;接着引入竞争机制,提升网络利用效率,科学实现网络的普及化;最后是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全面推动企业网站建设和发展。 3.加速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 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对于发展网络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应切实执行和完善下述几点:一是政府部门要增加财政扶持,对企业或者信息安全研发部门予以全面支持,借助科学来实现国家关于网络安全技术以及相关产品的自主研发,从根本上确保网络营销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全面强化消费者的网络营销安全观念,大力推广和普及应对网络营销中不安全因素的网络技能,将网络安全危机扼杀在源头上。以“淘宝网”为例,其采用的支付安全保护系统在当前技术领域算是比较完善的,但仍存在“支付宝”密码被盗等问题,可见安全问题不仅在于技术层面,还存在于安全意识层。因此,在交易时,消费者必须提高自身警觉性,对计算机的木马和病毒予以及时查杀,以防交易信息被盗的情况出现。同时,企业也要注意对客户信息的保密,注意安全信息技术完善,一面让客户了解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从而打消客户的信息安全顾虑。另一面也要提醒客户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最大限度的破解各种信息安全隐患,从而扫清网络营销的瓶颈以及阻碍。 4.企业对口客户定位必须确保其精准。 企业网络营销开展中需要准确进行客户群体的分析,通过目标群体的进一步细分,来明确客户定位,进而针对目标群体来进行具体营销内容的设计,塑造一个比较鲜明品牌形象,从而“准确”吸引到目标客户群体的关注,而不是盲目的进行营销。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营销的针对性,将企业有限的营销资源集中在目标客户群体,最大限度改变营销无效率的情况。 5.组建高素质的网络营销人才团队。 网络营销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传统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同时通晓互联网信息技术、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等,因此,企业必须注重营销团队的队伍建设。为此,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网络营销工作开展的需要,一面从外部招用优秀人才的加盟,另一面强化内部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大对网络营销方面的知识、能力培训,制定系统的营销人才培养计划,这一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充裕的人才支撑。 四、结语 当前,网络营销虽然目前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但其势头迅猛。换言之,如若企业能够在网络营销方面能够抢占先机,对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构筑,将发挥极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营销,在把握好营销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之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切实推动网络营销活动的有序开展,从而推动营销效果的不断提升。 作者:娄昕 肖茂生 单位: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企业网络营销探究 一、网络营销概述 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根据音译也被叫做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使用互联网可以将信息瞬间发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本文所指网络营销为利用互联网来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完成市场调研、品牌传播、产品促销、完成交易、售后服务等营销环节,从而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法。 二、网络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的区别 从市场运作上看,无论网络营销还是传统营销都属于市场营销,都包含了产品、企业、价格、促销、文化等多种元素;都把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不仅停留在现实需求上,而且还包括引导和开发潜在需求。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通过组合结合才能发挥功效,任何一种单纯的方法都无法取得最佳的效益。虽然网络营销和传统市场营销有着极大的共性,但二者也存在许多的不同之处。传统市场营销观念强调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组合,而网络营销则更追求现代营销管理的顾客、成本、方便和沟通原则。网络营销改变了传统营销的固有观念;网络营销改变了传统营销渠道,大幅度降低了中间商层次,组建了新型营销渠道网络;网络营销使企业价格策略更易面对全球市场,有利于打造国际化品牌;广告传播更加便利与低成本;与客户的联系与交流更加顺畅;调整了企业营销组织结构,使企业更加容易投入市场竞争。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并不是一种取代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利用网络营销的竞争优势、无空间限制优势等来弥补传统营销上的不足之处,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网络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至2014年,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二十年间,中国骨干网、宽带网络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IP数、域名数、网站数等互联网基础资源数量均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此外,中国网民数量在2008年6月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根据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现阶段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特点如下: 1.独立企业网站比例较低,网站建设专业水平不高 与我国庞大的注册企业数量相比,企业拥有独立网站的比例还比较低,而且企业网站数量增长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这是由于近年来企业网站建设速度过快,而专业水平未能跟上,导致企业网站未能够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其他企业继续投入的积极性。 2.网络营销在服务市场增长迅速,新产品不断出现 网络营销服务市场规模与实体产品市场相比规模还较小,但是增长一直在继续。包括营销管理服务、专业咨询服务、营销培训等市场增长都较为突出,此外还不断有新产品涌现。 3.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和需求都在提升 经过几年的网络营销市场教育阶段,网站优化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经营策略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具体运用上更愿意获得完整的网络营销推广方案而不是仅仅通过网络营销推销某一个具体的产品。 4.新型网络营销概念和方法受到关注 随着各种网络营销营销手段的层出不穷,新型的网络营销概念和方法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网络广告、博客营销、微博营销、搜索引擎优化等新型营销方式使企业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效益,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四、网络营销时代企业所遇到的问题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企业的网络营销水平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水平任然较低,依旧停留在发展的开始阶段。主要体现在: 1.客户方面 网络营销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前提条件是供需双方的互相信任。目前我国还存在某些企业和消费者对网络营销认识不足的情况,这些企业认为建立一个信息的企业网站就是网络营销,而对于网络营销在营销、调研、信息反馈、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则有所忽略。当企业在网上提供的信息不足,附加风险较高的网络营销对消费者就是一种高消费行为,所以很多消费者缺乏的是消费信心。此外网络不能够直接了解产品的实际情况,消费者又担心网上购物的风险、售后服务保障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结果造成市场形成不了规模。 2.企业自身 信誉是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现实的商品交易活动中还常常出现失信的情况,何况是在虚拟的网上市场中购物,所以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持谨慎的态度,甚至更多的是望而却步。除此之外,制约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有企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程度差、企业管理水平底下、经营方式落后等等。浏览本企业网页的量少,互联网给企业创带来的效益就减少,企业就缺少网络营销再投入的动力,形成恶性循环;企业的组织结构没有调整为开展网络营销所必需的结构,这也很不利于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 3.物流与供应链方面 网络营销对于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水平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指对于消费者的商品供应,还有对于企业本身的原材料供应。而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拥有自己的全国物流能力,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还是依赖于其他物流公司与快递公司等第三方公司来保障自己的货物通畅。而我国快递和物流行业公司众多,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能力与质量参差不齐。所以物流能力弱,效率不高,不能及时与网络用户进行实物交割,已成为阻碍其网络营销发展的主要因素。 4.人才保障方面 人才是互联网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由于目前网络营销的火热,使得同时懂得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营销人才成为各家企业竞相争抢的对象,绝大多数企业还缺少这些人才,企业原有人员不熟悉网络营销的运作方式,不知得如何应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善企业经营。所以,这方面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网络营销时代企业的营销策略 互联网经济已经是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个趋势,企业必须在市场营销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1.企业应树立全新的网络营销观念 企业应该意识到,以传统营销观念与方法去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企业必须适应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网络时代,以互联网革命为契机,顺应时代,改变观念,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借助互联网开发新产品、开拓新渠道,提供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的服务与产品;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优势和跨地域性,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 2.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网络消费首先是一个信用消费的过程,所以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信用,更加用心的去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要遵循网络礼仪,实施软营销,让顾客充分了解企业与产品信息,解除对于产品信息以及售后服务的戒备心理。其次,要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让消费者在网上敢于消费。 3.完善企业的物流服务 网络营销时代,所有的营销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但是除了少数虚拟商品之外,其他商品都必须通过物流才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所以物流服务也是赢得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求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把商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除了少数拥有自己物流的大公司之外,其他公司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就不得不和国内正规的物流和快递公司合作,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 4.加快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网络营销需要大量紧跟时代的高科技复合人才。他们需要精通计算机、互联网,又要精通市场营销、物流、贸易等专业知识。没有他们,网络营销无从进行。为此,企业必须要充分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引进一批素质优秀的网络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企业者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市场营销新的趋势,企业营销方式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网络营销的需要。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也使得企业的营销方式得到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蒙宁 单位: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网络营销论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刍议 一、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 根据科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占据中国企业数量的99%,但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却并不长,平均周期是4年到12年之间,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人力、财力、信息技术并不占绝对优势的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抓住网络营销这个机遇的话,也许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会有另外一番景象。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网络营销起步较晚,仍然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另外,制度与法律并不完善,所以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的中小企业尚未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还大部分停留在实体市场上,没有足够重视企业未来发展对于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依赖。其次,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的力度不够,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营销都停留在简单层面的网络广告上和网络宣传促销上,宣传效率低,没有特色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再次,网络营销的物流问题一直得不到可靠的保证和解决,网络营销在客观上要求有强大的物流体系作为后盾,目前中小企业的困境之一就是物流的发展跟不上,物流成本高等。另外,法律和制度方面的保证也并不是十分健全,也是有待于进一步针对性解决。 二、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抓住机遇,科学利用,一定能够借力于网络营销从而与大型企业抗衡,为自己争取进一步的大的发展平台,同步竞争,获得更多的平等的机会。领用好网络营销也能够达到节约中小企业运营成本的目标,从而减轻中小企业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一旦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那么中小企业也能够实现无时空的沟通,从而低成本地扩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这是没有网络营销的之前的年代里,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儿。网络营销的推广和发展也能够促使中小企业在现有的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一对一”模式的个性化服务,达到和大型企业一样的服务目标,实现细致化、针对性化服务,提供自己最高品质的服务保证,这个是在之前难以想象的。服务成为了当今留住顾客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真正做到服务质量有保障,按照以往的发展模式,必然要付出大量的成本代价,高质量的服务就意味着昂贵的成本,之前的这种发展困境,因为中小企业应用网络营销而得最终得到解决,因此,网络营销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挑战还是机遇,就看中小企业如何灵活利用这把手里的利剑。 三、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科学范式的探究 1.准确进行网络市场定位是基础。 任何营销都要建立在对于市场的科学准确的定位,要确定企业网站在网络市场的地位是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基础,我们要根据市场、顾客的具体需求,来具体合理定位,其中重点包括服务定位、网站类型定位、服务半径定位等等。在进行网络营销之前,具体定位好自己的服务细节是应用好网络营销的最重要的前提,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根据顾客的需求明确定位好自己的位置,进行针对性的重点服务,从而设计独特的网络营销方案,不能说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如果根据服务项目占的比重的多少,中小企业可以适当来确定网站的类型以及宣传比重;中小企业根据自己的服务半径的不同,可以将网站的服务范围具体定位为国际范围服务型、全国范围服务型、地区范围服务型等。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准确进行网络营销市场的地位,采取最为有利的网络营销竞争方案,那么这样才能够让自己体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更加满足顾客的需要,这样对顾客来说,也更加具有服务性,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直接提高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效果。 2.科学地建设、维护和推广是保障。 进行网络营销的建设、维护和推广,是一项具有着较高的技术性的工作,中小企业相对都比较缺乏人才,尤其是要具备专门化的网络型技术人才,更是难上加难,那么综合考虑下,完全可以将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工作外包给专业性较强的网络公司,从而得到可靠的技术支持,从而有较强的更加完备的竞争方案,在网站设计中,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持续性的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网络营销的最终的目的。在网络营销的网站建设中,要尽量避免网站规划和设计的不合理、信息处理不完备、网页信息量不够大、栏目层次不够多等技术问题,要重视网络的功能性建设,提高服务品质,比如说提供免费的信箱服务、会员服务、评价服务,从而更多途径让客户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对症下药,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非常有效地解决了服务的质量问题,在增加和客户服务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这一系列的建设、维护和推广工作,都是需要中小企业找专人负责的,因此可以指定给专业的公司进行外包,以保证网络的高品质运行和及时更新,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网络营销的目标。因此科学地建设、维护和推广是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保障。 3.打造网络营销的高素质人才是动力。 在这样一个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小企业要想借助网络营销长足发展,即使是可以工作具体外包,但是最根本的动力是要打造自己的网络营销的高素质人才团队。具体引进和培养人才的途径是多样的。中小企业可以培养内部有潜质的高素质员工,也可以从高校直接招聘或者在社会上进行认真的筛选和聘请。或者中小企业也可以与高校或者是咨询工作进行合作,共同培训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营销高素质人才团队是一个企业借助于网络营销发展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长足的动力。至于具体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对网络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以及提高员工的基本服务素养,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员工要学会与客户共同,进行良好的网络沟通。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的之后,还是需要这些网络营销人才具有较好的电子商务知识、物流配送知识、支付结算知识等等,具备了这样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为企业带来发展动力的高素质的网络营销人才。 四、结语 在这样一个网络占有绝对主动权的新经济世代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网络营销的热潮,这次挑战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的网络营销发展相对于国际而言,稍微缓慢些,但是近些年来,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中小企业从中应该怎么去抓住机遇,促进自己的长足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阶段,中小企业团体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的发展范式,摸索出了自己的网络营销道路,积累了部分的经验,这对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网络营销的效能对于中小企业的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必将会在发展中,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 作者:曲心慧 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浅析平面广告创意表现的视觉语言要素 摘 要:平面广告属于视觉传达类广告,它的创意表现主要是运用图形、色彩、文字三种视觉语言要素,着手于具体的创意,于生动、完整之广告中现准确主题。 关键词:平面广告 视觉 图形 色彩 文字 平面广告属于视觉传达类广告,它的创意表现是运用视觉形象来完成语言描述的,是以点、线、面、文字、形象、色彩、空间等作为基本的视觉要素,以具象表现的形式,亦或以用抽象的形式,也可以借助绘画、摄影等综合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表现,设计者与受众是通过视觉形象的表现来进行相互交流,受众运用自身的经验来领会和理解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容。 根据平面广告媒体的传播特点,平面广告的创意表现主要是运用图形、色彩、文字三种视觉语言要素,着手于具体的创意,于生动、完整之广告中现准确主题。 一、图形 图形要比文字和语言出现得早。图形其实就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们使用的图腾,其最大的特性就是直观、可信、生动、通用、形象传播鲜明准确。图形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它给人的视觉震撼力和吸引力是极强的。 平面广告要产生的效用决定了一幅好的平面广告作品具备的三点信息传达功能:第一,吸引力强,能够吸引读者,当然,版面的设计也很重要,它也是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设计的思想要简洁明确的传达出来,阅读效果良好,使人一看便能够明白广告所要诉求的重心和广告要传达的意思;第三,能够使受众产生购买的愿望。广告的视觉冲击力要强,受众看完之后能够产生很强的视觉震撼,诱导人们在看广告的同时产生愿望和欲求。 图形是广告设计构成的诸要素中最能够吸引观众视觉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人在看一幅平面广告作品时,首先,第一视觉效果即整体画面,标题其次,正方再次。这样的递次顺序虽只几秒的差距,但作为第一直观,第一时间映入眼睑的图形而言,能否抓住受众,吸引受众成为标题、正文的认真读者并产生欲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关健的成败作用。平面广告中图形创意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并且图形作为视觉的语言,相对于文字信息来说,它不受国界和地域的限制,文字、语言是有国界的,而图形不存在读者的语言背景和理解力的问题,它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没有民族、种族和国家之分,这对于广告信息的传播是非常有利的。事物的形状、质感、颜色、材料等等特征的直接展现,说服力及吸引力很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真实可信,图形的这种写实性,让人不自觉中产生购买愿望。 二、色彩 作为平面广告创意视觉语言要素之一的色彩,达到了审美视觉之核心,对于我们的知觉感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人类的情绪状态被深深地影响着,让人们第一眼看到广告就留下良好的形象,吸引受众之注意力,激发其购买的需求,无形中为企业、为商品树立品牌形象,带来商机无限。 每件商品都有一定的惯用的色调和颜色,也有多元色的相对应用,此即为形象色。在广告的色彩运用中,形象色不容小视,不同的商品的广告设计上,包括包装上着以惯用色调、颜色,深入大众成为人们印象中某一类商品的固有色,而认同商品并购买。颜色、冷暖、强弱等属性可充分发挥于广告设计中,如:辣椒油的外包装上颜色近于颜色辣椒的红色,马上产生辣之味觉,桔黄、奶油等色在设计的应用,会增加人们的食欲,不同色彩产生辣、酸、苦等不同味觉来诱惑、暗示受众,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 色彩的视觉表现力是极强的,是广告信息传达的强有力手段,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诉诸人的感官系统,通过颜色的冷暖、强弱变化产生色彩的韵律,突出商品的性质和塑造企业形象,这还是其它视觉传达要素无可替代的。 三、文字 广告图形抓住受众的时刻,即文字被关注的时间,如无法准确传达信息,使受众不明所以、转移注意,再好的广告图形创意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最终败笔。广告图形吸引受众后,文字就起到了补充说明、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让受众准确理解信息,加深记忆,使图片更具生动、形象意义。因此,文字是图形的递增,文字是图形的补充,文字是图形的点睛记忆之笔,二者同等重要,平面设计广告上的文字排版如果能够在排列和布局上别出新意,也可以为广告增色,成为一个成功的平面广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字作为一种符号,不同于语言无形而有声,是一种视觉的表现,无声而有形,是人们交流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每一种字体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特定造型的字体,如:体现古典的沉静的古老形式的古罗马体,有着浑厚尊严感的古老形式之宋体,能清晰传达现代感的黑体、无饰线休等,能够表现出特有的风格特征,传丰富内容及情感于字符组合变化间。 平面广告中的文字设计涵盖广告的标志,广告的字体,广告正方等其造型,排版设计,传达的丰富内容,风格特征,情感等直接影响着广告信息的传递,对于广告信息的正确传递、视觉传达效果和诉求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进行文字的设计时一定要准确、有效地表达广告的主题和创意,尽量避免因为不当的装饰变化而造成视觉识别上的障碍。 文字具有双重性,首先字体就是图形的一种,具有图形的性质,是视觉形象的图形;其次字的组合是内容的表述,是叙述性、表意性的符号。文字的这种双重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独具魅力,有别于图形设计的单一性。字体的排列、字体的设计还要让受众有美的感受,让艺术融于无形,字以达意,美以传神。 广告信息的传达,图形、字体设计,不同的广告对象,选择合适的图形,对应的字体,强化广告的气质形象,体现商品的特性,配以色彩,吸引并打动受众达到平面广告创意之初衷。三个视觉语言要素独立并相呼应配合,完美呈现一幅优秀的平面广告创意作品。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图形在平面广告创意中的作用与使用 摘要 从平面广告视觉化的角度,以视觉思维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图形语言在平面广告信息有效传递中的作用,并以大量实例进一步阐述了平面广告图形创意设计的基本方法,以探索一条能够实现平面广告在视觉语境下信息有效传播的途径。 关键词 平面广告;图形语言;创意;联想 平面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肩负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使命,它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之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报纸、杂志、宣传单、路牌、公交广告、地铁灯箱、电影院或歌剧院前的海报等等。它们不仅反映着社会生活、人文精神,还能够传达出设计师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及艺术表现力。本文主要从平面广告创意的角度来探讨实现平面广告信息有效传播的方法。 一、图形语言在平面广告中的作用 平面广告是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载体进行商品信息的传播,而在这些要素当中,图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视觉信息传达的核心元素,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设计作品的优劣与成败。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德国的霍尔戈·马帝斯曾经说过:“一幅好的平面广告,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仅靠文字来注解说明的。”可见,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应无需用过多的文字语言来表达,而是用新颖、简洁而富有艺术创意的图形来展示,以形感人、以形寓意。文字在平面广告中只应是对图形未能表述完整的部分的补充和说明,而色彩则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构成元素,它在画面中不能确切的表述视觉信息,而更多的是起到烘托视觉气氛、增强视觉感染力的作用。 (一)图形语言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传播信息、观念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它区别于文字语言,也不同于所谓的艺术语言和绘画语言。人类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符号,是为意义的传达和思想的沟通而发明的,图形也具备语言的这种功能,能使受众以视觉的方式解读出其中的信息及意味,从而完成视觉传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图形也叫做语言,称之为图形语言。图形语言就是一种视觉化的图形形式,它将语言词汇图形化,其本质就是信息的视觉传达。 (二)图形语言的优势 图形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具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他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能够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视觉语言符号,比文字的传达更直接,表现力更强、表现手法更加丰富,能给受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图形具有这种很强的表现力和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促使其具有感召情感的力量。这种心理影响作用是文字无法替代的,有些因素对我们的心理影响甚至能够使我们产生情不自禁的情绪,这种近乎于本能的心理反应能够使我们与图形所要传达的意味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二、平面广告图形语言的创意方法 在视觉领域中,图形作为视觉化的语言形式不像语言中的文字,意味相对固定,图形中的意味会根据使用的环境、意图和限定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因此,设计者需要不断的进行思考、挖掘、创造和诠释,根据创作主题去发现独特的视角,无限的创意也就会应运而生了。好的平面广告作品能够通过图形很好的向受众表述信息和意味。反之,受众无法从图形中了解其中的信息和意味,从而无法完成有效的信息传达。那么,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我们如何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呢? (一)创意思路 在平面广告中,创意的本质就是传递最有价值的核心信息,通过对受众视觉的刺激,给产品与服务附加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影响力。图形正是传达主题思想的最重要载体。我们可以对同一广告主题进行发散式思维多角度想象,不同的创意出发点就会产生不同多个创意意味,要传达的信息就是“减少损失,一份保障”。继而,我们要思考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并将其以视觉化的图形表达危险的降低。如在断裂的绳索中露出另一根绳索或弯曲图钉的针尖等等。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如何以形达意至关重要,而联想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创意方法——联想 联想是创意的关键,是形成设计思维的基础。尽管设计师的创意灵感来自于各自生活实践和艺术修养积淀,但在图形的创作方法上,仍然能找到共同的规律。联想是指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之间是通过各种方式互相连续的,这种“联系”,正是联想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可以找出表面毫无关系,甚至相隔遥远的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一般来说,联想可以分为“虚实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与“因果联想”。 1.“虚实联想”是将虚而看不见的概念与与其相关联而看得见的形象之间进行联想。例如:“战争”与“和平”这两个概念是虚的,而“子弹”、“枪炮”与“鸽子”、“橄榄枝”则是实的。《风神汽车》的平面广告就运用了虚实联想的方法。此广告将电灯泡的钨丝很巧妙的设计成风神汽车的外形,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是“风神汽车是工程师们智慧的结晶,蕴含了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此广告的信息重点要表现“智慧”这一关键词,它是一个虚的概念,作品以一个发亮灯泡象征智慧,表现出风神汽车集高科技技术为一身的特质。 2.“接近联想”是指存在于相同时间或空间中的事物,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另一件事物。例如:看到闪电就会联想到打雷;看到鲜花就会想到蜜蜂;看到雨伞就会想到下雨等。再如:成语“望梅止渴”,即看到梅子的时候,脑中所有和梅子相关的元素会被调动起来,也属于“接近联想”。《茵宝(UMBRO)足球鞋》的一则平面广告为了传达“专业性与舒适性”的概念,运用了接近联想的方式,将足球场上的草坪与球鞋相结合,充分表现出了所要传达的意味。 3.“类似联想”是指由于一些事物在外形或内容上存在相似的性质与特点,由此而产生的联想。例如:看到榴莲会想到刺猬;看到幼苗就会联想到青少年;看到发光的火柴会想到光明和希望等。《金铃洗衣机》的平面广告运用了类似联想的创意方法,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是金铃洗衣机高强度水流,洗衣更干净。因此,设计师将落脚点集中在“水流强”这一关键词上。通过类似联想的方法,设计师将洗衣机机盖置换成巨大海浪,形象、直观的表达了该机型高强度水流,洗衣更干净的诉求主题。 4.“对比联想”是指某些事物在外形或内容上具有相反的性质或特点,我们会由一事物联想到与其相反的事物。例如:光明与黑暗、胜利与失败、沙漠与森林等。《博朗剃须刀》广告就运用了对比联想,强调“剃的干净”的意念。广告画面中展现了一只黑猩猩和一位男士的头像,黑猩猩脸部的毛发与男士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了“剃的干净”的意味。 5.“因果联想”是指由某些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联想。想到原因就会联想到结果;同时,想到结果就会联想到原因。例如:森林消失就会想到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浊就会想到环境污染;辛勤工作会想到未来的收获等等。一则《花土》的广告运用了因果联想的方法,画面中突出了“土粘”的意味,因为土粘,使植物很牢固,致使画面中的人不是手拿花盆,而是提着植物,强烈的传达出了“土粘”的信息内容。 三、结语 如果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前提是要勤于思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找寻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和共通之处,积累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而图形联想,是开拓创意者思维天地的途径,它可以使无形的思想朝着有形的图像转化,并创造出新的形象。我们在进行图形创意的时候,要根据广告定位的需要,找准关键词,然后大胆的从多角度进行联想,用视觉化的图形表现出广告的核心内容,在创意中充分体现图形语言带给我们的乐趣。 在图形创作的过程中,必须从主题信息要求出发,通过联想,找出看似孤立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意义、最吸引眼球的形象,将它们重新整合,以创作出优秀的平面广告作品,发挥出图形语言的巨大作用。当平面广告创意历经意念的定位、形式与手法的选择、语意的表述这个完整的过程,并且每个环节都充分做到后,鲜活的创意最终就会呈现在受众面前,并使受众可以很好的解读其中的意味和信息。这时,图形创意就转变成为一种视觉信息有效传达的方式。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平面广告创意中蕴含的隐喻之妙 摘 要:历史上,隐喻通常被界定为一种与诸多修辞方法相邻的创作技巧。无论在语言学还是语言哲学中,甚至在艺术设计领域中,人们都不大谈论隐喻,但不可否认,亘古至今,隐喻总是以自身繁复纷纭的形式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在当代的平面广告设计中,隐喻亦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渲染出一份独特的审美意象。 关键词:平面广告创意;隐喻;性暗示;象征 “人类创造艺术的法则就是隐喻的法则……”、“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隐喻的神话,倘若没有隐喻就不会有美的存在,我们所要解读的,就是作品中的隐喻之妙……” 广告本就是一个隐喻的世界,当人们鉴赏一则优秀的创意平面广告时,常会被画面中一种惊艳的想象力所打动,这种用无意的表象以刺激人体感观乃至直达情感深处的技巧,即谓之隐喻。 作为现代平面广告基本传播形式的核心之一,隐喻基于视觉形象基础上的抽象,借助“假象”、预设情境来传达寓意,这种修辞手法会使整个视觉空间充满新奇的刺激性与天马行空的幻像性,同时能有效传达产品信息和企业、品牌的文化意蕴。换句话说,隐喻将人们比较熟知的事物及其意义转移到了广告的视觉表现中,这也显示出隐喻思维与平面广告设计视觉表现性、创新性和经验性积淀的密切关系。 举几个生动的例子,首先是一则在2006年嘎纳广告节荣获海报类金奖的作品——《珍宝珠水果味棒棒糖》,画面里没有突显出宣传的主角——甜美的棒棒糖,反被各种炸裂开来的水果碎粒所充斥,而这些看似零散的水果碎片却和四周流淌的乳白奶汁巧妙地融汇合一,在画面中央被换绘成一颗异质同构的棒棒糖,糖果轮廓间飞溅的果肉搭配牛奶的鲜香让人垂涎三尺,瞬间激发消费者对产品口感的好奇心及对其营养成分的认可;其次,我们再来欣赏《达克宁》的一系列诙谐隐喻广告,想知道脚臭会造成哪些麻烦?看《笨贼篇》中的飞天大盗,只因抢劫前往头上套了一双有脚气的丝袜,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自己先被臭晕了;再看《脚底按摩篇》中正准备进行脚底按摩的服务员,刚脱下客人的鞋,即被熏晕倒地,这些极具夸张感、戏剧感的场景无一不在暗示着那一句最简洁的广告文案:“脚臭?先除脚气!”这样的创意固然能使观者在一种饶有趣味的隐喻中形成对“达克宁”品牌的深刻认识。 另外,在平面广告创意中,由于隐喻的内在本质和广告的创造性本质如出一辙,使得隐喻修辞的运用空间更加广阔,它不仅是停留在浅层表现上,还能通过调动人的思维机制,将不同经验或不同领域的意象进行提取、加工,再借助于等值原理或“旧元素新组合”的法则融汇到一起,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展现更为完美的广告诉求效果。然而,有一类广告,它们是以为主题或形式的,在此类性暗示广告的设计中,隐喻将发挥出更加神奇的作用。一般来说,性暗示广告为了回避对“性”的直接表现,常会借用其他的具象符号或言语信息来暗喻与“性”的关联,即它是以一种隐喻的象征意义来传达商品信息的。如一组Tulipan Condoms 品牌以“及时享乐”为概念创作的避孕套广告(2007年戛纳广告节平面银奖),宣传海报上没有任何涉性元素,只有一群乐于享受生活的兔子,在优美的环境中自由欢乐。活泼的画面上方,一句广告语点出了主题:Fun now,kids later!现在先享受,以后生宝宝!表明连繁殖能力较强的兔子都不繁育后代了,它们只愿意享受现在的快乐时光。像这样的“性暗示”创意怎能不让人拍手叫绝,或许这就是语言和图像思维的隐喻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惊喜。再如杜蕾斯的一款以青蛙为主角的安全套平面广告,画面右下角只有一只哭泣的青蛙,而左上方那经典的广告文案却让人忍俊不禁:“小蝌蚪找不到了……”广告中的“性暗示”就在于这个可爱的词藻“小蝌蚪”,它暗喻男性的精子,青蛙妈妈找不到小蝌蚪,设计师准确地借此充满童趣的玩笑传达出商品的功用性。 综上所述,平面广告设计作为一种社会传播手段,所传递的信息多是商业或服务内容。即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说服受众接受或购买广告中的产品或服务,而隐喻修辞正是其创造性说服的有效方式,它以独特的工作机制和修辞原理,在对广告的认知和宣传上起着微妙且重要的作用。隐喻,在此架接了内在和不可见的心灵活动与现象世界之间的桥梁。确实,语言赠与了人们思考的能力,但隐喻的本身在原初却并不完全属于语言抑或哲学,而是诗意的,美的解释。很多时候,具体的图像思考与抽象的语言概念间存在着让人痴迷、眷恋但也易于引发不安和焦虑的异质性,但只要将这些具体可感的形式较为精准地运用到我们的理解范围内,那就是一种艺术了,一种优秀的属于隐喻的艺术。这也就验证了文章开头的那些话:没有隐喻,就没有艺术。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实质上也就是让我们真正地去理解这件作品背后所隐喻的文化蕴涵罢了。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浅析平面广告创意中的图形表达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广告设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平面广告中,有创意的图形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独特而又个性的表现形式,本文就平面广告创意中的图形表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图形表达 一、平面广告创意概述 平面广告在二维空间中进行并印刷复制,其种类可以分为两种,商业性广告以及公益性广告,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传递信息,在当今的这个时代,平面广告在社会生活以及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运用识别图形的基础上,向大众提供一种能传递资讯的媒介。 创意,就是在平面广告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就是构思以及创作创新性广告。广告设计本质就是利用创意表达,在有限的空间中运用创作工具,在合理的色彩搭配以及元素组合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在一个作品中力求实效一种传达的相统一。因此说,评价一个广告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其首先就是要看其是否有创意,所以,创意能力就是衡量一个广告公司的标准。 二、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图形表达的意义 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图形表达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图形创意也就成为设计的一个基础课程,图性创意主要解决的就是视觉语言的表达以及视觉形象的创造。图形创意首先满足的是让人们能够欣赏到一种美妙的图形,通过一种直观性的创意图形,再向受众传递一种理念或者是信念,能够给人一种深刻的、完整的、以及强烈的印象,在这个基础上能够让受众体会到作品内在的深刻含义。 在平面广告所构成的要素中,图形的创意就是能够提高视觉的注意力以及形成一种广告性格的重要素材,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广告的传播效果怎么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不断的进步,也随着现代关于图形设计理念的更新,这就使得图形创意已经成为视觉传达的一个中心内容,作为视觉传达的一个因素,图形设计以它新奇的形象来吸引着受众,以其符号化的形象将多层内容予以表现,让受众产生无限的联想,能够进一步的启发受众的智慧。 对于一个好的广告就是源自于它的好的创意,一个图形中如果其由创意,它就像是一个能够打开受众心理的窗口,以一个优美的形式为载体,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深刻的内涵,在传递广告信息以及表达设计主题时,其准确的生动的语言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一个平面广告中,如果有了一个好的图形,那么就可以说这个设计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三、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图形表达的形式 (一)幽默图形 幽默图形就是在图形中其具有一种喜剧性的元素,这种图形作为一种对于广告设计本身的评价来讲,从其审美的效果来判断,就是指作品的风格是智慧的,是轻松的。这种幽默的图形能够用一种比较善意的方式将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予以揭露,能够让受众在看完图形一笑之后,产生更深一层的思考。它所体现的这种强烈的艺术性创造力,能够用一种调侃的、有趣的、机智的手段来表现出设计者的意图,在不知不觉中将广告中的信息向受众予以传递。 (二)象征图形 这种图形就是能够激起受众的联想,联想到以往的感受以及以往的经验,更深刻的理解某一种特殊的图形,具有的那些特殊的意义,这是受众心理以及精神的一种反应。对于一些约定俗称的、大众常用的一些象征性图形,比如说,交通标志,在受众看到图形之后就能够立即反映出该图形所代表的含义,进而更深的理解。在平面广告中往往会借助于这种手法来表达出广告的创意。 (三)夸张图形 这种图形超越现实却又具有某种说服力,夸张作为一种艺术上的变现手法,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增强了艺术的说服力以及艺术性效果,这种夸张广告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给人留下一种深刻的印象。在广告图形中,应该要敢于出奇并创新,应该根据要求突出个性色彩,给人一种新鲜感。应该从图形的形状、特征角度进行想象。将一个特征予以放大,到一种不合逻辑的程度,但是又不能影响受众对其认识。例如在表情、动作、比例等等方面进行夸张。 (四)浪漫图形 即在图形中表现一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样就能够更加易于受众的接受,受到他们的喜爱。这种图形往往是在意境上,从情感上,或者是从心理与形式上能够打动受众,牵动受众的情绪,在情感上对其进行影响,让其接受,达到一种宣传的效果。 总结:总之,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的创意设计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者应该抓住图形创意这一点,更好的设计出有创新性的图形,为平面广告设计增加魅力。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平面广告创意思维探究 摘要: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面广告的灵魂在于充分发挥创意思维,如此广告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受众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人们对广告中的品牌进行关注,从而充分发挥广告的宣传效应,增加产品的价值。论文论述了创意对于广告的重要性,研究了平面广告中创意思维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应用 一、引言 创意思维是人类智慧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不竭动力。创意思维是一种能够物化的思维活动,其具有动态性、突变、理论性以及开放等特征,在平面广告设计这种活动中,创意思维能把设计者的内在心理情感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创意思维是做好平面广告设计的源动力,它弥补了现代电脑技术、固化的表现手法、单一的表现模式、定性的思维等缺陷。创意思维把设计者的理性与感性的元素融进作品中,让观众更好的从中感受到设计者的思维心意和原创脉动。 二、创意思维的在平面广告中的探究 (一)创意思维在平面广告中的重要意义 创意思维是平面广告的生命。创意思维主要是一个联想过程,广告中的文案、色彩、图形等与广告所表现来的精神、情感、文化气息紧密联系,通过一定的联想、思维活动,创作出形与义相符合的广告作品。创意好的广告才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因广告而产生情感或情绪的共鸣,最终实现广告的价值。 创意思维是优秀平面广告的根源。设计者在作品中利用创意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感,让其鲜活的在思想在作品中得以展现。每个优秀的设计者的创意思维都不同,他们运用自身独特的视角关注这个世界,演绎自己的作品,但是设计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拥有超强的创造力和各具特色的创意思维。 (二)平面广告中创意思维的过程 创意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简单的主观臆想,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平面广告创意必须是以广告主题为依托,切实根据主题提供的基本条件进行创作。广告创意首先应经过周密的市场基础调查,了解基本实际情况,凭借设计者自身的创造知识和创新能力,对通过调查而得的素材、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重组元素。 首先,收集广告创作所需的基本资料。明确广告创作主题,根据主题条件搜寻基本资料。从设计者平时创作过程中积累存储的一般知识资料中体会广告主题所需的元素,领悟主题意境。善于发现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可以为后期的创作设计打好的基础。 在收集完善好基本资料后,仔细检查分析广告的知识,并用心去感悟、体会广告内容,让思想自由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实现元素的重组。创意思维本身就是在对基础材料感悟时偶然得出的灵感,设计者要做的就是让思想畅游,消除一切障碍使意识自由活动。在放松的心理状态下,在潜意识、无意识的互相碰撞中,促进多样化元素在脑海中的强化。再者是通过深思熟虑,获得思想的解放,在经过咀嚼材料后,获得突发性的感悟,出现灵光一闪的、戏剧性的思维。最后通过对这些思维细致的检查修正,将思考所得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实现从扩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的转变,从而产生实际的创意。 (三)平面广告中创意思维的方法 1.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被现实事物所约束,而是向四周进行扩散和思考,广告创意须利用日常生活的感受,对大脑中存在的多种设计元素积极调动,以丰富的想象进行大胆创新,从而产生新的思维。如奥运会的五环旗蓝、黑、红、黄、绿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了欧洲、非洲、美洲、亚洲以及澳洲,五环紧紧缠绕则表示了五大洲间的互相团结。逆向思维是指从结果到原因进行反向思考,勇于进行“反其道而行之”,从而达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2.全面、系统的创意思维 平面设计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设计者如果无法对广告宣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那么,往往会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以及主观的随意性,这就是所谓的片面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只能反映局部,而无法表现出全貌。平面广告往往是通过色彩、线条、文字、图形等多种媒介的组合来进行大胆创意,通过反映广告设计的整体艺术形象来展示广告的精神、内涵和包含的情感,这也是通常所指的平面广告所应具有的意蕴。 平面广告设计者须具备驾驭全局的能力,这样才能设计出成功的广告作品。如“视觉新北京”是在2008年奥运期间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打造北京名片而开展的设计项目,其设计主要包括了《奥运·紫禁城墙》以及《奥运·京剧》等系列海报,在广告设计方案中综合应用了奥运会上中国印、火炬、福娃、长城、四合院等元素,应用了红、黄、黑等多种色彩,可谓是对多种设计元素进行全面、充分调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3.深入思维以及重点思维 平面广告设计除了应当重视全面性思维外,还要注意抓关键、抓重点,因为越是成功、越是优秀的平面广告创意其立意必定更加鲜明突出、主题更加明确,广告受众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洞悉广告宣传的产品以及服务项目。如现在多数交通平面广告设计反映的多是特定而且十分浅显易懂的内容,使行人和驾驶员能一眼读懂广告内容,了解其重点描述的交通安全含义。 深入思维是指能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规律的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重点在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事物规律的透彻分析,如果了解了规律,那么进行设计就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如某一广告中一个驾驶员的嘴巴用拉链来表示,该拉链被拉上,任务头上画了一个大叉,引人深思,让人很快会明白表达的内容是开车时与他人闲聊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平面广告中创意思维的途径 1.对平面广告的各种设计元素进行创意组合 在平面广告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构成元素包括了色彩、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介。在广告设计中,文字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所需表达信息的直接传递,应用文字时还要注意形成一定的风格和个性。如不同字体的文字有不同的性格内涵,黑体厚重、宋体严谨、仿宋活泼;文字的形状须与图形进行协调整合;而文字的大小、排版的疏密等都会形成不同的创意效果。 在广告设计中,色彩是最易被用于进行创意的元素,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平面广告的创意活动更离不开色彩,色彩的透明度、色相等代表着不同的视觉效果,甚至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在运用色彩时,还可以与图形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有机结合,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新颖感。 2.准确定位广告设计的目标 平面广告的受众是社会大众,只有获得受众的认同才是经典的作品,在进行广告设计尤其是商业广告设计之前,设计师应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对受众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先提出设计方案再实施设计,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找准适合创意点。 3.合理选择广告设计工具 平面广告从设计草案、后期处理直到交付印刷,其用于设计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广告效果也是越来越好。虽然电脑设计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不断颠覆人们的想象力,但是不同目的的广告设计应灵活选用设计工具,相比之下,功力深厚的手绘作品、实写实拍的摄影作品更容易获得受众的肯定。 三、结语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平面广告成为了各国交流的通用艺术语言,世界各地优秀的平面广告作品也不断诞生。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设计师应培养个人的创新精神,保持良好的创意思维,让人们在接触广告时能够眼前一亮,并且快速接受广告中所反映的隐含信息及内容,让受众在领略美的同时,不断促进世界各国间的信息、文化、经济的交流。(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浅析平面广告创意对品牌市场营销的影响 内容摘要:对平面广告的研究表明,平面广告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平面广告不仅是其所在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产物,还是某种产品或服务与市场有效结合的多种营销和传播工具之一。平面广告的品牌营销创意是广告创意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平面广告 创意 品牌 一、平面广告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了解品牌、选择品牌商品?大多数的信息是来自于平面广告。平面广告是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广告的形式和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形形色色的平面广告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售卖商品。衡量平面广告优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商品销售量,广告内容从人们的生活角度出发,很贴近生活,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平面广告就是从文化的现实出发,把商品的信息进行视觉传播的媒介方式。在人们生活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平面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突出、越活跃。 二、平面广告――品牌战略的利器 平面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很快,随着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的导入,我国的平面设计必然要抛弃那种零敲碎打的方式,更应注重平面广告的商业效应与市场品牌效应。品牌蕴含着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是平面广告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平面设计理念的核心意义,平面广告设计也成为企业品牌战略营销系统整体价值观的重要一环。而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特征在于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它既要把纷繁复杂的创意抽象概念信息浓缩成简单易读的视觉图形符号,使消费者能够迅速了解品牌营销传达的视觉信息,同时作品本身必须具有艺术审美性,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获得最终的认可。因此,平面广告设计的灵魂是品牌战略创意,理智地发挥创造性思维,便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平面广告竞争中获得胜利。 三、平面广告创意的品牌营销策略 平面广告实施的手段多种多样,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平面广告的实施手段必须依据品牌传播目的来规定。你的产品在哪些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有所不同?你又如何保护最重要的资产――品牌呢?近10年来,新兴知名品牌的数量迅猛增长,更不用说那些昙花一现的中小品牌,其中不少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成熟的企业已经日益重视整合营销传播,建立品牌知名度并且为营销特定的产品而制定更好的战略,渐渐将重点转移到更好地发展品牌忠诚度,在设计平面广告之前制定品牌宣传计划,并将营销目标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虽然今天许多的营销实践都面临挑战,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即在制定广告战略决策时,必须清楚地了解产品特性和消费者需求。产品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广告信息的发展过程,是从引入期到成熟期,最后是衰退期。在这个过程中广告如何表现产品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顾客对产品品牌的接受程度,而正是接受度决定了广告的发展阶段。 1.平面广告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 平面广告作为视觉信息传递的媒介,是一种文字语言与视觉形象的有机结合。按现代传播学的观点,它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联系商品与消费者的桥梁。从文化现实的角度出发,是把商业对象的信息进行商业化传播。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平面广告是一种对人的感知心理产生轰炸效应的超级媒介。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平面广告是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管理活动中的还原剂,不仅仅是作为购买和销售的刺激物。平面广告的作用,就是用最简洁最迅速的手段向社会传播商品信息,促进产品的销售,加速产品的流通,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宣传手段。 2.平面广告在品牌形象塑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平面广告是最大众化的媒体形式,比如招贴广告、杂志广告、报纸广告、直邮广告、户外广告、售点广告、赠品广告等。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平面广告依然是广告宣传策略的重要手段,是开展各种销售活动、纪念活动,表现企业战略的基本手段。平面广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发展过程中,紧跟时代的发展和需求,适应了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平面广告的表达形式直接,传达简洁明了,且在设计内涵表达上同时具备时代性、文化性、浓缩性和象征性。在运输方面,搬运简单,且无论何时都无须借助任何设备即可让人欣赏。 3.平面广告设计在营销战略中的创作形式 平面广告的传播属于视觉类广告传达的方式,用眼去看,用心去想,而我们70%―80%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取的。平面广告的形式从制作的手段上分为两大类,包括印刷和非印刷。印刷类主要有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招贴广告、企业画册、企业挂历广告、邮寄广告、包装纸广告等形式。非印刷类主要有路牌广告、墙体广告、车身喷绘广告、灯箱照明广告等形式。在品牌的宣传投放中,两种方式会同时交叉进行,也就是说,品牌营销战略中,同期投放平面广告会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使用,这样广告投放的范围大,广告效果就会增强。 4.平面广告设计品牌整合营销创作元素 (1)品牌图形是平面广告主要的构成要素,它能够形象地表现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它是商品、企业形象最有效的、最可靠的象征,是公众借以识别商品的符号,也是商品质量、企业信誉的保证。它具有指导公众购买、开拓市场、巩固市场的作用。单纯、简洁、有个性特征的商标造型,视觉效果强烈,能在瞬间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品牌文案传达。文字是平面广告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配合图形要素来实现广告主题的创意,具有引起注意、传播信息、说服对象的作用。标题是文案中的关键元素,即为广告的题目,有引人注目、引起兴趣、诱读正文的作用。 (3)品牌色彩传达。它与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公众对广告的第一印象是通过色彩而得到的。色彩感觉影响着公众对广告内容的注意力。鲜艳、明快、和谐的色彩组合会对公众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因此,色彩在平面广告上有着特殊的诉求力。 因此,通过品牌图形、品牌文案、品牌色彩等平面广告设计元素的有效设计来反映品牌的价值观和产品信息,更能提高企业的品牌文化价值和消费受众的品牌忠诚度。 作者单位: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平面广告创意艺术意境 平面广告的设计是在平面设计当中学术性最强、历史相当悠久、影响力比较大的一种设计。平面广告的设计拥有能够传达视觉效果所具有的大多数基本要素,主要是以图形的表现形式为基础,能够集中对所处时代的艺术标准以及设计师们的设计风格予以体现。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往往以图形作为视觉表达语言,并且浓聚了设计者们的心血智慧和审美观点。怎样表现出平面图形的魅力,就要在图形创造中做到遵循相关的设计准则以及表达方法。现将将对此进行讲述。 1图形创意的概述 图形创意指设计者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运用形式构成规律对图形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变化寻求视觉传达的独创性意境与构想,在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赋予图形深刻含义。有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令人深思的韵味。图形形象说来是一种视觉语言,其具有意味,是人们在设计作品中所能感受到的敏感的地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图形设计中引入了计算机辅助技术,使得图像设计的表现手法也逐渐多样化。它既能够借助电子媒介、摄影技术,又能使用插图、绘画等形式表现,甚至可以采用最基本的点线面相互搭配来体现。其表现形式多样化,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既能真实,也能矛盾;可以在二维,也可以在三维。图形给予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得我们能够在此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技巧,让我们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 2鲜明的主题 每个平面广告设计都有自己的表达诉求,更有自己特定的主题和内容。所以图形设计的创意要贴合这一主题,切勿漫无目的随便表现。应当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选取合适的介入点,采用独具个性的视觉效果以及创意思想将主题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确定我们设计的方向,定下我们的设计基调,然后通过各种手法:颜色的搭配、图形创意等。我们运用图形创意的艺术意境,充分突出我们的主题,使我们的作品的诉求更有感染力。 3具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平面广告大多在户外安置,其效果的好与坏和作品自身能否吸引观众眼球有关系,一幅具有强有力的作品能够使得人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耐心地去观赏平面广告作品所表现的主题,能够留下深刻印象。在进行图形设计时增强图形的视觉冲击力的手法是多样的,从内容上来说,有欢乐、美丽、讽刺、悲伤、幽默、残缺等;从形式上来看,有反转、矛盾空间、正负形、异形、影子、联想等。当代海报设计大师霍尔格•马蒂斯曾说过“:一幅好的广告,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仅靠文字来注解说明”。图形设计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准确传递与沟通理解。经由图像视觉语言传出,能够很好地打破地域限制和语言之间的障碍,还可以融合文化间的一些差异,达到平面广告图形无声渲染的效果。比如说,可口可乐赞助足球世界杯赛事的一系列宣传片,其广告图形画面采用了众所熟知的可乐瓶为主要表现元素,并且与球场、球网、球员服装等元素相结合,比较生动形象地传递出“足球无处不在,可口可乐无处不在”的主题,图形几乎不需要什么文字解释,就能够让观看者明白设计者所要表达的含义与意味。 4富有文化内涵 一幅好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需能够传达出其主题内容,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只有如此才可以让观者在情感与心灵上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地。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具有着非常丰厚的精神和文化,传统文化艺术更能展现出深厚的审美内涵:传统的绘画艺术展现了其艺术所包含的神韵与空灵;民间的美术作品则反映了特定的民俗民风和独具个性的艺术魅力,其中蕴藏着中国民族文化的悠久情结,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有着丰富的应用。香港的靳埭强先生可以称得上是近代华人设计师的典范,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设计理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不仅仅因为一流的设计头脑和意识,还因为他在设计中加入诸多的中国文化因素,比如古钱币、儒家文化、水墨文化。他非常聪明,懂得如何将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一些现代设计中的调味剂呈现出来。他就如此一步步地成为了本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使得作品的艺术意境等到更改层次的升华。艺术意境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文化的灵魂,从而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决定作品艺术意境的层次,这就是文化与艺术的审美统一。设计与文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设计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人文思想的组成部分一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观念意识与信仰的体现物,它的发展与运用往往与文化思想观念息息相关。 5个性的体现 不具有张扬的个性就没有艺术的感染力,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骚客和艺术家都在不懈地展现艺术的个性化,正是通过不断地努力才使得他们在艺术上有了巨大的造诣,同时也使得艺术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使之更加繁荣。平面广告的设计个性往往在创意上体现出来,引人注目的色彩构成形式以及图形的新颖到位等。冈特•兰堡大师的作品具有的个性是因为他对本国的文化美学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及对平面图形艺术风格的追求与探索。靳埭强先生则善于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视觉元素与现代设计观念相结合,并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富有中国人文气息的独特个性。欣赏了大师们的作品后,他们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应该说重点体现在图形创意方面,这都是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和借鉴的方面。中国的平面广告设计大多不注重追求作品的独特个性,相互抄袭的现象仍然存在。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平面广告创意设计类课程“5E”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基于"5E"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课程整合力度,进行与学生现实生活及社会行业发展的联系紧密的课程内容设计与开发,充分体现产学结合。从而促使教学过程由"传输式"向"影响式"转变,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入门新手成快速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能手。 关键词:"5E"模式、教学、创意设计 基于"5E"模式,针对广告公司、传播公司、设计公司对本专业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全新定制"广告创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将项目化贯穿于全程的教学环节中,从侧重理论知识的模拟项目到侧重技能的真实项目过渡,由单纯技能型的分项训练向综合技能的提升训练渐进。将学科竞赛与企业真实命题引入课堂,理论教学围绕技能训练展开,学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教学过程由"传输式"向"影响式"转变,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经过一学期左右的全程项目制课程的训练,由入门新手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能手。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构建教学内容 将项目化贯穿于全程的教学环节中,从侧重理论知识的模拟项目到侧重技能的真实项目过渡,由单纯技能型的分项训练向综合技能的提升训练渐进。将企业真实提案引入课堂,将"大广赛""多媒体设计竞赛"等高层次学科竞赛导入课堂,教学内容从传统的通识性理论转变为具有时效性的真实命题,用项目驱动专业教学,构建真实工作环境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创意策略到设计制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2、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坚持学生本位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资源与手段,发挥教师引导及辅助功能,关注课堂互动与学生自主参与,鼓励探究式学习。尝试授课地点的多样化。鼓励学生以设计项目创意方案团队的方式展开讨论、分析、制作、作品评议、再创作、上一级学科竞赛或专业竞赛推送等。 根据广告公司的工作流程与岗位的具体要求,与绍兴市领跑广告有限公司、宁海县金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杭州金咔视觉等公司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建的思路逐步建设整合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室内装饰装修、网络视觉三大创意设计方向的"创意设计工厂"。 "创意设计工厂"是一个能够体现国内先进水平、符合广告公司工作流程和岗位需要,集理论区、创意设计区、设计制作区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完成后,"创意设计工厂"将不断拓展、延伸实训室功能,开展对外服务,逐步成为教学、研发、服务为一体的设计创新实践基地,以满足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并可以容纳部分优秀学生在校内完成"2+1"顶岗实习。 3、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验证 ①以"创意设计工厂"为平台,实施"项目驱动"课程教学方法,采用单元循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强调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鼓励自主学习,逐步形成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中形成指导教师引导性作用、教学条件支撑、机制与制度保障等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的系统组织关系。 ②基于5E模式"创意设计工厂"的建设,组织与实施好课堂教学,逐步建立"策略-创意-设计-执行"的课业开展程序。将学科竞赛与企业真实命题引入课堂,理论教学围绕技能训练展开,学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教学过程由"传输式"向"影响式"转变,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③具体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分拟分2个学期进行,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观念的与时俱进,角色的转变与课堂教学组织的Ecologic生态化环境打造。 包括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逐步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领进门到打开门,从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换。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3、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案设计 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以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为宗旨设计课程考核方案。本专业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广告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的调研反馈,根据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告行业专业及用人单位的意见,通过研讨、论证等途径,归纳广告设计岗位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 4、结语 平面广告创意设计类课程借学院"5E示范课堂"培育工作之东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进学生学习体验,激发课堂活力,促进"教学相长",打造高效、启迪、互动、生态、卓越的优质课堂。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现代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的影响分析 摘 要:女性消费影响力在现今社会已不容小视,迎合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设计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的都市女性常见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的影响,从而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广告创意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女性消费心理;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形式 随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日渐提升,该群体在家庭消费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中国市场迎来了“她时代”。我国女性消费者在10年前,就已超过4.8亿,占全国的48.7%。面对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出迎合其消费心理的广告宣传,在占领市场份额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各年龄段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女性消费者主要分为三个年龄层:22-28岁、29-35岁、36-45岁。以下是对各年龄层女性消费的心理分析:(1)22-28岁的年轻女性消费者大部分已经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有较为独立的经济主导权利并处于恋爱、婚姻的阶段,这导致年轻女性注重外在形象,“女为悦己者容”求美心理被强化。此外,该群体经济负担较轻,消费时较为随心所欲,容易产生冲动消费、从众消费;(2)29-35岁的中青年女性在这一阶段由“女儿”转变为“妻子”“母亲”,这使得女性的注意力逐步转向了家庭,闲暇时间和社会交往均比生育前有所减少。消费时更多的考虑产品的质量、价格、口碑等因素,在消费心理上也更趋于理性化;(3)36-45岁的中年女性,冲动、从众等一系列非理性消费心理已经彻底褪去,对于广告的宣传毫不动摇,对于新品牌往往持怀疑态度,偏向于购买老品牌商品。在清楚了解商品、明确购买必要性的前提下,才会做出购买行为。 二、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诉求手法的影响 1.情感诉求。女性感情丰富、细腻,常会被周围的事物所影响,抓住女性这一特点,正是打感情牌广告的突破口。很多广告就是利用了女性的同情心、同理性,采用以情动人的广告形式来打动女性。王品台塑牛排广告没有直截了当地点出餐饮类的特色属性,而是从侧面将温暖传递给消费者的广告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2.美感诉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特质在女性身上显现的特别明显。所谓美不仅仅只是姣好的容颜和曼妙的身姿,一切与美相关的事和物,都能诱发女性的浪漫情怀。法国时尚品牌――丽派朵,在新产品推出的平面广告中将浪漫气氛与芭蕾舞者的优雅气质完美结合,体现了商品的美感与气质,满足了女性对美的诉求。 3.个性诉求。时代在变,女性的消费结构也开始变化,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精神需求开始高于物质需求。她们开始寻找能够代表自己个性的符号化消费,为紧凑、乏味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乐趣。2011年卡西欧推出全新EXILIM数码相机,该广告将外观俏丽的数码照相机与女性常用的口红、睫毛膏等化妆品巧妙结合,完完全全抓住了女性的自我需求。 三、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形式的影响 1.抽象夸张的视觉创意。 “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虽然这是文学家高尔基对于夸张在文学的影响,但夸张手法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同样适用。明显夸张或放大平面广告中的元素,强化该元素的美和特点,加深受众对商品特性的记忆。虚拟世界往往是我们内心的幻想,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广告能够激发女性的联想、创造。女幻想具有强烈的浪漫情怀,广告充满戏剧性和想象力能从精神和文化方面对女性进行引导,使其产生良好的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将思维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诠释广告创意,使其生动而有力。 2.图文结合引发形意想象。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可视化图形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视化图形与文字相结合,在准确传达抽象概念的基础上赋予受众超出想象的趣味,达到最佳效果。女性对图形和文字较为敏感,而且图形具有诱导功能,能够促使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产生兴趣。充分利用女性的想象力,借助有限的形式语言营造足够的想象空间,是平面广告创意的惯用手法。用视觉语言将女性的内心情感图像化,丰满品牌在女性消费者中的形象。 3.色彩引发强烈情绪。严格说来,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明度产生的。现代女性对色彩和形状的注意力分别大约占到视觉的80%和20%。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色彩的情感体验在对女性思维和联想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红、橙、黄给人以温暖、热情、亲近感,蓝、青、紫则给人以寒冷、理性、疏远感,色彩的张力是文字永远无法超越的。色彩在引领时尚潮流的同时,对品牌的识别作用起到一定过的作用,加速了传播。 四、结语 分析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的影响,首要清楚女性在先,其次才是消费者。掌握了女性消费心理才能创造出让人难以忘怀的平面创意广告;多重转换的角色也成了广告商针对女性度身定制平面广告创意策略的关键性因素。现代女性的消费心理影响下的平面广告,能够引起创意人对流行文化和趋势的关注,从而挖掘具有利用价值的广告元素,对流行文化进行再创造使广告效果更完美的呈现。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浅析女性消费品的平面广告创意 【摘 要】优秀的广告创意一般都会抓住产品最突出的特征,用最单纯的手法加以传达。正是在此基础上,女性为消费主体的产品创意才能得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女性消费品现状,指出以女性为消费主体的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心理特征,指导女性消费品平面广告创意设计。 【关键词】平面广告创意 消费心理 广告设计 一个好的平面广告一般有两点:一是在心理上让消费者产生爱好,仅有记忆力是不够的。要对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双重的刺激还包括社会价值的体现。二是在市场上带来销量的提升。平面广告创意不仅是单纯的艺术构思,而且也是与企业的营销战略、广告目标、广告策略等紧密相连的一个部分。正如詹姆斯・韦伯・扬在《产生创意的方法》一书中对于创意的解释:“创意是每位广告人都应具有的能力,它往往是广告撰稿人员和设计人员根据广告主的需要与意志,经过一番精心思考,然后运用艺术手段,把所掌握的材料,塑造成一个形象或形成一个意念的全部过程。”①在国内出版的诸多广告学书籍中出现的种种对“广告创意”的定义中,“大创意”的概念也得到广泛认同:“广告创意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作为动词的广告创意是一个动态的流程,也就是创意活动:它是现代广告运作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创意人员根据广告策略对有效的广告信息传达方式的创造性思考过程。作为名词的广告创意是现代广告运作中创意活动的产物,是有效而且具有创造性的广告信息传达方式。”②然而具体到女性产品的平面广告创意方面,我们就需要进行单独的分析,找出女性消费品广告创意的因素。 1 女性消费品的现状及问题 以女性为主体消费的消费市场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中国女性庞大的人口可以保证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巨大。如今女性消费品的增长速度很快。另外,从未来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中国经济的增长最终动力来自消费。对此,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进行扶持,这也将逐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 女性消费品行业属于自我保护性比较好的行业,不容易受到经济市场波动的影响,其中产品的特点大部分为高额甚至局额利润的行业,主要由消费品和奢侈品构成,未来需求会更大的增长。女性消费相比其他领域的消费更加注重品牌、时尚、美观,未来更加需要品牌化、个性化、时尚化等等的特点。 国内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品牌创新艺术,市场受国际品牌冲击;企业缺乏规模化和体系化;产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约束,广告也缺乏有效的创意,只注重名人效应,形式单一,不强调其心理作用。 2 女性消费品的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心理特征 追求健康心理:追求健康源自人类最基本的求生愿望和对生命的眷恋。现代社会中,广告创意中注意以健康的状态为广告诉求点,就容易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尤其在洗发露、化妆品等与肌肤有所接触的产品中,强调健康的因素,有助于女性消费者关注该产品,引起女性对该广告产品的注意。 追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源自人们对个人生命的认可和张扬,是个人在社会中确认自身的心理标尺。经济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使商品种类也相应多样化,面对众多相似的商品,消费者在执行购物行为时都自觉地或潜意识地努力将商品进行着区别,使消费行为个性化。如果创意与众不同,也就自然切中其中要害,引发心理认可。在个性心理的驱使下,常常是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标新立异,不被大众认可的东西就越想接近。利用这种心理进行创意,有时会赢得部分人的心理,取得好的效果。 追求炫耀心理:人人都具有被人欣赏和尊重的心理动机,这种心理在现代物质化的社会中表现尤为明显。而这种心理又可以通过购买,拥有和使用产品而炫耀出来。广告创意如果能够完美演绎成功者的消费心理,就会让许多人心动不己。很多广告借用名人,名牌的师范,引导作用,使普通人纷繁仿效,坚信无疑,也是这种心理驱动的一个表现。使用名牌产品名人示范的产品,仿佛自己也具有一定的地位,沾满了某种名气。 追求猎奇心理: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人的感觉器官不喜欢单调的内容,如果总是单一的内容,人的感觉器官就容易疲劳,没有新鲜感,也就很难引起注意,更谈不上产生记忆和发生兴趣。在进行女性广告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利用新奇、有趣的观念,植入到广告之中引起女性的关注。这种追求猎奇的心理就是吸引年轻,追求时尚女性的重要因素。 结语 创意是评价一则平面广告作品的核心,创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优劣。平面广告通过沟通传播达到说服的目的,是一种沟通的策略。广告的目的是销售,广告创意的出发点,必须建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市场为背景,以消费者心理为依据。优秀女性平面广告作品的创意有关联性,原创性,简洁性的特征。女性消费品平面广告作品的创意必须与女性独特的心理相契合。出色的女性消费品广告创意要给人以新奇性,原创性等与众不同的感觉,独创性是广告创意最本质的内涵。对于女性为主体的消费品广告创意要运用其追求健康心理、追求个性心理、追求炫耀心理、追求猎奇心理等特点,进行相关的平面广告设计。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平面广告创意中传统元素的新涵义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提高,视觉信息化的时代使国家、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再封闭与保守。在不同的背景下,文化形态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因此,重新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平面广告创意中传统元素的创新与应用,即平面设计在提倡吸收传统文化元素特点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兼容并举的创新表达方法,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世界多元化元素的设计创意风格,将中国传统元素的精神和时代风格相融合,给予平面广告创意新颖的时代性与创意性的表达。 【关键词】平面广告 创意 传统元素 涵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图形是传统文化形成的开端,自从有人类记载以来,就有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的形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视觉文化遗产。传统的视觉文化吸取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是经过高度提炼的传统元素,其中包含文字、人文、风俗、文艺等。传统文化元素不只是形式上的视觉文化,更是一种传统精神的内涵。而今的中国传统元素更是平面广告创意的源泉。例如京剧脸谱、云纹、龙纹、中国红等,这些都已经是平面广告创意中升温的传统元素。但是,在运用传统元素时,必须意识到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图案或纹样,而是体现出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载体。在平面广告创意中运用传统元素,可以使广告创意作品与受众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体现传统元素与中国人的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一、平面广告概述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不同媒介发射的信息。在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里,质量已经不是产品畅销的唯一要素,而那种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消息观念早已成为过去。在商品质量相近的情况下,商家各自高举品牌旗帜,通过各种媒介宣传自家产品的优越性与品质,塑造自身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广告就成了商家宣传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商业成功的捷径。平面广告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汲取了音乐、舞蹈、美术、电影以及生活元素等为题材进行创意发挥。广告无处不在,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体现。广告亦是一门艺术,好的商业广告都具有很好的视听效果以及深刻的图形寓意。通过观赏平面广告创意可以感受到创意的启示与商业引导,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诉求。在一座城市中,广告已成为城市和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或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受。 平面广告以版面大、视觉传达性强、印刷数量灵活、费用合理、可以大面积连续张贴、张贴的时间长、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不断吸引广告商和社会组织进行大力推广与传播。平面广告以强烈、简洁、直接的视觉元素使信息显现出传达的魅力,它的感染力与视觉魅力往往超越文字和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因为受众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以,为了引起更多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在平面广告创意中使用醒目的色彩和冲击力强的图形及简洁明了的字体,易于记忆的广告语言和指示性强的符号与图形,都可以实现平面广告创意表达的目的。 二、平面广告的创意思维 创意是人类的智慧之花,因每个人的感觉不同,所以理解和表达就有差异。创意思维的积累既是长期生活环境影响与作用的结果,也是视觉元素的潜意识作用的结果。如果说广告理论是呆板的,那么创意便是灵性的闪现,创意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平面广告将创意通过视觉语言传达给更多的受众,让受众了解平面广告创意与设计的新涵义,达到受众的理解与认同,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引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一)创意思维的基本理念 创意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疆界,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设计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达到创意新颖、独特以及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效果。创意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创”是创造、创新的涵义,而“意”则是意思、意想、意境的寓意。创意就是一种思想、意境的创造与创新的表达。它是一种突破常规的超越的自我表达。创意是思维的碰撞,又是智慧与灵性的对接,更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创意是对旧元素进行新组合的表达,创意的本质是创造与创新,它可以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语,也可以是一幅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图形,更可以是一个特殊的观念,所以,创意是一个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是在视觉积累基础上升华的灵动,更是在冥思苦想后的灵感顿悟。 创意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手笔,可能是一个角度的变化,或文字的变化,或在特定场合的一句普通话语都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在创意思维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法,对于主题的设计会产生与不同的想法和表达。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思维方式则是产生创意的源头。广告创意思维是广告设计师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独立思维方式,而思维就是人脑的技能和产物,是人类劳动协作和语言交往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思维借助语言、图形及色彩为传达载体,间接地、概括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地体现人们生理和心理活动。 (二)“自然观”的东方思维 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文化思潮的演变中,古典主义僵硬的教条思想逐渐受人厌弃,人们重新体认了自然的不均衡美。中国的自然哲学也开始向欧洲传播。中国画以“观自然”为神圣的使命;在画家眼中,山如自然之肉身,岩如自然之筋骨,水如自然之血液,草木如自然之毛发,云雾如自然之气息。正如米歇尔・苏里文所描述:“中国人对自然顶礼膜拜,是因为渴望得到自然的关怀。”在这一观点上无论是天子,还是庶民均无区别,或许是面对自然无法解释事象的想象表达,也许是人们用智慧装点美化自然使之成为满意的视觉与场景,于是,原本平凡枯燥的自然蒙上了一层神奇的图形、色彩、文字的痕迹。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孔孟之道、老庄和佛家思想是三大重要的思想。由此,东方思维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虚幻的方式来反映客观的物质世界,也强调通过自我完善来达到完美的境界。所以,中国画的思维是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表情达意的东方思维。这种强调“意境”要求反映人们内心感受的东方传统基因,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平面广告创意思维与设计表达。 三、传统元素在平面广告中的涵义更新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与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强调的是民族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可称之为传统元素。在中华文明的上下五千年中,形成源远流长的视觉文化图形与寓意,传统元素包罗很广的图案寓意、色彩象征、文字涵义等。例如:书法、篆刻印章、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漆器、剪纸、祥云、雷纹、瓷器、 国画、壁画、雕塑等,都是中国传统元素在东方文化中的一种传承和自然观的表达。传统元素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传统元素正用它那独特的东方思维魅力传播着熠熠生辉的形象。因此,设计师要善于从中获取设计创意的灵感,传统文化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意源泉。要开创多元化的设计与创意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所面临的创新课题,要将传统元素加以创新提炼与运用,使传统文化元素更具有时代特色与传达力。在发挥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应用与融合,展现出时代的视觉魅力。例如龙凤纹样、万寿图、福字等,都可以在平面设计创意中进行重构的探索与表达。 (一)传统文化在平面广告创意设计中的再现 1.平面广告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一直是中国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 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儒家思想对平面广告创意思维的影响极为深刻。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设计创意,就是由传统元素意形字和印形、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热情和对世界人民的欢迎。标志使传统文化有了延续性与传达性,巧妙而不牵强,拥有很多的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在视觉语言中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也体现了儒家和谐之道。同年,一幅名为《新时尚》的平面广告中,一头乌黑的发丝被编成奥运五环结,并染上红、绿、黑、黄、蓝五种色彩,加上标有龙图案纹样的中国旗袍的领式,就是奥申委向全国征集奥运招贴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的金奖平面设计创意作品,这幅广告体现了平面招贴设计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达到完美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视觉效果。 2.道家思想对平面广告的影响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又一精神财富。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要有“天人感应论” “天道自然论”“天人合一论”的观点。“天人合一论”,即是整体合观人与自然,成为各派哲学家的共识。“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就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与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平面设计创意上体现整体感觉质朴古雅、品位高雅、虚静谦和,道家思想对中国平面广告创意在形式上的影响是以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展现视觉语言的意境美。例如,我国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其招贴设计《自在》中,就运用了水墨技法,融合现代技术的视觉肌理又不失传统意味,在意境中强调天、人、心的和谐关系,达到视觉艺术与心灵的沟通,增强了民族性与感染力,更体现了视觉新美感与信息传达力。 (二)民间传统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语意 民俗是世世代代相传的民间生活习俗和视觉语言的共同认知,是依附于人民生活中的万物、行动习惯、情感传统符号和信仰图形中而产生的视觉文化与视觉形态。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存与生活的需求,在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日常生活服务,又为人民的生活引导符号。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和视觉审美,更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塑造了民族品格与精神。 1.建筑中的新传统与文化 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也是体现传统文化理念与寓意的符号。在传统建筑中,窗成为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是建筑的审美视觉中心。传统的建筑装饰、门窗花格等的纹样多采用几何图案,窗棂上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视觉传达信息。例如:福寿延年、石榴蝙蝠、扇状、瓶形、回形纹等,极富传达力和影响力,并且弥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与吉祥祝福的气息。 2.传统图案的新造型传达 传统图案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口图纹,距今已有6000至7000年的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间和民俗图案、少数民族图案等。在传统吉祥图案中,多是运用谐音、嵌字、符号、象征或曰“象德”、比喻或曰“比德”等表现手法,采用传统连锁、拱壁、汉瓦、八搭韵、四方连续等传统构图式样。瓷器因其造型和图纹上精美绝伦的传统图案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如青花瓷常印有百花、福禄寿、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传统文化寓意的图案。 结语 综上,在现代平面广告创意中,全球设计界刮起了中国风,开始对传统文化重新认知与解读,创意设计者开始试图将传统图案重新运用到现代平面广告创意设计中。在平面广告创意设计中有许多都与传统文化艺术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创新与传承是传统元素的重新运用与再创造,感悟传统精髓的同时对传统图案进行再认识,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们的审美结构,它积淀于人类心理底层,不为意识所知,又决定着人的情感、视觉、想象、理解等心理行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创新进化过程。因此,对传统的认识和对传统元素的理解不能脱离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生活用品的需求。要达到创新传统,必须理解传统图案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中进步。继承和发展要强化发展与创新的理念;同时还要感悟社会多元文化影响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联系,理解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内在关系。总之,只有真正挖掘和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连续性,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设计出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平面广告。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平面广告创意思维分析 【摘 要】平面广告创意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灵魂在于充分发挥创意思维,使广告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广大受众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充分发挥广告的宣传效应,增加产品的价值。本文主要阐述创意对于广告的重要性,并研究平面广告中创意思维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平面广告 创意思雏 应用 创意思维是人类智慧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和人类创造活动的不竭动力。创意思维是一种能够物化的思维活动,其具有理论性、突变、动态性以及开放等特征。在正常的平面广告设计活动中,设计者的内在心理情感能淋漓尽致地在创意思维中表现出来。能否做好平面广告设计的源动力与创意思维有关。创意思维弥补了固化的表现手法、单一的表现模式、现代电脑技术定性的思维等缺陷。设计者通过创意思维能把自身感性与理性的元素融进作品中,让更多观众从作品中感受到设计者的原创脉动和思维心意。 1 创意思维在平面广告中的重要意义 平面广告的生命就在于创意思维。创意思维主要是一个联想过程,广告中的色彩、文案、图形等与广告所表现来的情感、精神、文化气息紧密联系,通过一定的联想与思维活动,创作出形与义相符合的广告作品。创意好的广告才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使人们因广告而产生情感或情绪的共鸣,广告的价值才能最终体现出来。 优秀平面广告的根源在于创意思维。在作品中利用创意释放设计者自身的内心情感,在作品中使其鲜活的思想得以完美展现。每一个优秀设计者的创意思维都不同,他们都运用自身独特的视角关注这个世界,演绎自己的作品,优秀设计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拥有超强的创造力和各具特色的创意思维。 2 创意思维在平面广告中过程 简单的主观臆想不是创意思维,创意思维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广告主题需要平面广告创意作为依托,并切实提供基本条件进行创作。同时必须经过周密的市场基础调查作为广告创意的基础条件,切实了解基本情况,依靠设计者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对调查得来的素材、基本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重组元素。 基本资料的收集对于广告创作来讲必不可少。广告创作主题明确,迅速展开对基本资料的搜寻。在平时的创作过程中,设计者通过从积累存储的常规知识资料中领悟广告主题所需的元素和主题意境,善于在创作中发现问题,并把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做好,为后期的创作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基本资料在收集完善后,广告的知识也需要仔细检查分析,并用心去体会、感悟广告内容,使思想自由发展,使元素的重组能够有效的实现。 创意思维本身就是在对基础材料感悟时偶然得出的灵感,设计者要做的就是让思想畅游,消除一切障碍使意识自由活动。在心理状态放松的情况下,潜意识和无意识的互相碰撞中,促进脑海中的多样化元素的强化。再者通过深思熟虑,解放自身思想,在经过咀嚼材料后,出现突发性的感悟或戏剧性的、灵光一闪的思维。最后通过细致的检查修正,将整合思考所得的内容融合一起,实现集中思维的转变,并产生实际性的创意。 3 创意思维在平面广告中的方法 3.1 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并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利用日常生活的感受,大脑中存在的多种设计元素被积极地调动,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从而产生新的思维。例如奥运会的五环旗蓝、黑、红、黄、绿分别代表了欧洲、非洲、美洲、亚洲以及澳洲,五环紧紧缠绕则表示出了五大洲之间的互相团结。 所谓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从结果到原因进行反向思考,敢于“反其道而思之”,从而达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3.2 全面及系统的创意思维 平面设计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广告宣传的内容是设计者的首要任务。反之,设计者只是敷衍了事,往往就会从自己的主观出发,设计时就会表现出具有一定的、主观的随意性以及片面性,这就是所指的片面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经常只能够反映局部,而全貌则无法表现出来。 平面广告往往是通过图形、文字、线条、色彩等多种媒介的组合来进行独特创意的。通过整体艺术形象来展示和反映广告设计的精神、内涵和包含的情感,这也是通常所指的平面广告所应具有的意蕴。 3.3 深入思维以及重点思维 除了重视全面性思维外,平面广告设计还应当注意抓关键、抓重点,因为越是优秀、越是成功的平面广告创意其立意必定是主题更加明确、更加鲜明突出,能在短时间内使广告受众更快、更准地洞悉广告宣传的产品以及服务项目。例如,大多数交通平面广告设计都体现出特定而且十分浅显易懂的内容,使驾驶员和行人都能一眼读懂广告内容,了解其重点描述的交通安全含义。 所谓深入思维泛指能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规律的思维模式,重点在于对事物规律的透彻分析以及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若已知规律,那么对于设计来讲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例如,某一广告中用拉链来表示一个驾驶员的嘴巴,并拉上拉链,头上画了一个任务大叉,引人深思,让人迅速了解所表达的内容是开车时与他人闲聊易发生交通事故。 4 平面广告创意思维途径 4.1 结合各种设计元素进行创意组合 在设计过程中平面广告的基本构成元素包括文字、色彩、图像等多种媒介。其中文字的主要任务在于所表达信息的直接传递,文字应用时应注意形成一定的个性和风格。例如,不同的性格内涵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文字来表达,仿宋活泼、宋体严谨、黑体厚重;文字的图形须与形状进行协调整合;并且文字的大小、排版的疏密等都可以形成不同的创意效果。 4.2 准确定位广告设计目标 平面广告受众是社会大众,只有社会大众所认同的才是经典的作品。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尤其是商业广告设计,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对于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要对受众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应先提出设计方案再实施设计,同时必须找准适合的创意点。 4.3 选择合理的广告设计工具 平面广告从设计草案、后期处理直到交付印刷,其用于设计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广告效果也是越来越好。虽然电脑设计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不断颠覆人们的想象力,但是不同目的的广告设计应灵活选用设计工具,相比之下,功力深厚的手绘作品、实写实拍的摄影作品更容易获得受众的肯定。 结语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平面广告便成为交流通用的艺术语言,同时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不断诞生。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时,设计师应培养个人的创新精神,保持良好的创意思维,能让人们在接触广告时眼前一亮,而且快速接受广告中所反映的隐含信息及内容,使广大群众在领略美的同时,不断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信息、文化、经济的交流。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现代平面广告创意的重要性探析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元素,也是广告文化精神的特殊表现方式。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平面广告因其独特的风格、创意,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意是平面广告的生命力,只有在平面设计中植入优秀的广告创意,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才能达到广告宣传的预期效果,实现平面设计的价值。 创意是平面设计的灵魂,平面广告设计的创造力来源。广告创意可以实现对现存事物的理解及认知,它能够衍生出一种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随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创意在广告设计中的作用,这也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广告是一种视觉传递艺术,它具有清晰的目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审美性。强化广告创意可以将商业对象的信息进行商业化传播,实现广告的价值。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内涵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是一种新的广告载体,也是信息、娱乐、艺术的完美结合的平台。广告创造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更需要具有艺术性、娱乐性。这就要求广告创意能够将各种内容完美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好的作品。创意一直都是现代广告设计追求的内容,也是对传统思考、时尚追求的探索, 创意,是思考性过程和视觉化过程的体现,也是优秀广告作品的灵魂。优秀作品的灵魂来源于创意,而且卓越的广告创意也可以有效地实现广告设计的目的。在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发散式思维去设计广告。同时,它也可以打开现实与理想、形与意结合的钥匙,更有利于突出设计主体,引起人们的共鸣。 创意在广告中有许多中表现形式,其中人性化设计是平面广告设计中更为常见的一种设计方式。在平面广告中加入人性化设计元素,可以丰富广告的内涵,通过融入人性化元素,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意题材。大多数成功的广告创意,都是根据人们的感情和理性而进行的设计的,它所表达的思想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这也是广告市场影响力的根源,是实现广告宣传的切入点。 广告创意能够激发大众的购买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琳琅满目。面对众多的同类商品,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首选,成为商品销售的关键。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现代平面广告为企业的产品宣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好的创意广告的市场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好感,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程度,进而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各商家都在绞尽脑汁的设计广告创意,这也是广告公司兴旺发达的原因。 以新浪微博为例,新浪微博的图标以人体器官眼睛为原版,在眼睛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创作,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周围的事物,可以看到他人的生活,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了解人们的现状。简单的一个眼睛,让我们自己了解我们关注的他人的生活状态。新浪微博简单形象的广告,抓住了人们的心理,突出了新浪微博的作用,迎合了人们的消费理解,也成为微博得到迅速得到推动的原因。 良好的广告创意可以感动大众,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右图为节约用水的一则广告,广告设计非常简单,但是通过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深刻阐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平面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眼睛,落下了最后一滴泪,教育人们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人们的最后一滴水。该画面言简意赅,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还无休止的进行浪费水源。终有一天我们会为了水资源的匮乏而落泪,成为我们一生的教训。在该平面广告设计中,设计者技高一筹,通过一句简单的警示语“不要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深刻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它还抓住了人们的心理,让社会大众从心底自发的关爱水资源,关爱生命。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在设计中,抓中人民的心理,引起人民的共鸣,通过良好的广告创意感动大众,从而激发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鼓励人民去热爱生活。 创意在广告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作用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缺乏创意,其设计产品往往十分平庸,缺乏新意,也将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如果能够合理应用广告创意,既可以增加广告的新颖性,又可以提高广告的影响力,为广告设计添上精彩一笔。 结语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国内也越来越重视广告创意的作用。在我国平面广告设计中,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也是提高广告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优秀的广告作品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市场影响力,可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国内的广告设计水平与国际社会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当增强我国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创意,才能更好的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我国平面广告设计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广告创意与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研究 [摘 要] 广告创意与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同学们熟练掌握Photoshop 在平面广告设计领域的应用,培养同学们的设计思维能力和表现技巧的能力,通过有效的实战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在创意设计、创意技巧、创意制作和广告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适合于市场需要的广告人才。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本文与大众分享。 广告创意与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门综合化很强的课程,需要掌握创意、设计、制作等各方面知识。在本实验课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以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主的方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贯穿以能力为主线的宗旨,打破以知识体系构架为基础的常规教学模式,将各种知识整合到具体实验中,各实验环环相扣,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实验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 让学生真正掌握平面广告设计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及设计能力的培养,将理论探究与实践结合作为一种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设计思维,提高创作敏锐力,帮助学生进入创作领域,为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或参加策划大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软件操作不是独立的部分,它服务于设计作品,在软件操作练习中学习设计,又在逐步的设计实践中提高软件操作水平,二者是相得益彰、有机统一的。因此,在软件操作训练中,适当结合设计创作,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从软件操作学习走向设计创作,再由设计创作进入市场,形成一个贯通的环节。 2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 本实验课程共51学时,分两部分:广告创意、平面广告设计。前期集中讲授广告创意,后期在讲授平面广告设计软件Photoshop的同时将广告创意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每组学生在实验课程中都要选择一个企业,以该企业的VI设计为主线,为该企业的视觉形象系统作总体设计。共分2部分。 2.1 企业识别标志 (1) 企业标志; (2) 企业名称标准字; (3) 企业标准色; (4) 企业品牌专用字体。 2.2 企业视觉形象设计项目 (1) 公司证章类:名片、旗帜等; (2) 办公事物用品:信纸、信封等; (3) 建筑装饰类:建筑外观、环境装饰、室内装饰等; (4) 服装类:T恤; (5) 广告类:路牌广告、广告旗等; (6) 车辆运输工具:车体广告。 共设计制作10幅广告作品,作为考核内容。 3 实验内容 本实验课共分9个实验。 3.1 操作基础 在此实验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讲授的内容以实践出发,讲授各类广告制作的基本要求,讲授与此相应的喷绘知识、印刷知识、网络广告设计知识。让学生做出的作品可直接用于户外广告、印刷品广告、网络广告等。在此实验的操作部分已介绍了颜色的设置,因此,在此实验中要求学生确定“企业标准色”。 在此实验中,以如何选取图像为基础操作,讲授如何通过选取不同的图像设计制作广告作品。并在此实验中应用广告创意所学的广告编排设计广告作品。此实验中要求学生完成VI设计中“建筑外观”设计部分。 3.3 绘制图像 在此实验中,用画笔、自定义形状等工具可绘制出广告作品中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并利用色彩的运用及广告编排设计技巧达到突出主题,增强视觉效果的目的。此实验中要求学生完成VI设计中“企业标志”设计。 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操作编辑修改已制作出的广告作品,并在前面所设计的广告中加入广告标语。标语要短小精悍、顺口易记,它的位置非常灵活,或斜放、或直立、或呈半圆形等,在广告设计中,标语可起到平衡构图的作用。此实验中要求学生完成VI设计中的“企业名称标准字”、“品牌专用字体”、“企业名片”、“企业旗帜”、“企业信纸”、“企业信封”等部分设计。 3.5 图层应用 图层是Photoshop的重点内容,是广告设计中技巧性很强的一部分,有了图层的应用,使得广告制作更加方便,修图简单,也使制作出的广告有了更好的效果。此实验要求完成VI设计中的广告类设计部分。广告要以不同的媒体形式制作。即:路牌广告、杂志封面广告、报纸广告、网络广告。 3.6 滤镜的应用 滤镜是广告制作效果的工具,没有它广告作品是单调的,很多的创意都是依靠滤镜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实验讲授了内置滤镜和外挂滤镜,要求学生使用滤镜加强VI设计中所作广告的视觉效果。此实验完成VI设计中的“T恤”服装类广告设计部分。 3.7 颜色调整 颜色应用是照片修饰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广告设计中调整图像颜色的重要手段,通过此实验的学习,可以调整VI设计中各广告的颜色以达到理想满意的效果。此部分要求学生练习电脑画像。 3.8 通道的应用 美国人称:“通道是核心,蒙板是灵魂”,足以说明通道在Photoshop中的重要地位。通道的作用非常强大,它对你的图像可以做各种修饰,达到设计中理想完美的效果。多用于特效字体及底纹的设计,此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制作“日光灯效果”、“凹凸字体效果”、“木纹效果”、“岩石效果”。 3.9 路径的应用 路径是一组绘图工具,可绘制出设计者所需要的任何图形。此实验要求学生完善VI设计中的“企业标志”部分。 4 实验课程设计内容 4.1 实验教学大纲 根据本实验课程的特点编制了教学大纲。 4.2 实验指导书 根据本实验特点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其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手段”、“实验组织运行要求”、“基本知识点与参考”、“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思考题”、“考核形式”、“实验结果分析与实验报告要求”等。 4.3 实验报告 根据本实验课程的特点编制了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预习的基本知识点”、“实验方法、步骤及内容”、“设计项目”、“创意思路”、“实验结论与分析、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评语”、“成绩”等。 4.4 实验教学辅助资料 4.4.1 课件 按本实验课程的要求编制了教学课件。 4.4.2 网站 为了让学生在课下能随时学习到课上所讲的内容,设计制作了多媒体教学网站,网站上提供了课堂上所讲的大部分内容,使学生能在课下轻松地复习课堂所学知识。 4.4.3 图库 为了满足学生设计制作广告作品的需要,特提供了649M的图库,放在网上供学生设计时选用。 5 本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5.1 创意与设计分离 广告创意与平面广告设计由原来的2门课“广告创意”和“平面广告设计”合并而成,一直以来先由一位老师讲授“广告创意”部分共21学时,后由另一位老师讲授“平面广告设计”部分共30学时,这种分离式的讲授方法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把创意应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理论与实践很难相结合。 5.2 教学软件使用的是盗版的PhotoshopCS 目前,在本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使用的是盗版的PhotoshopCS,经常出现以下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提示,然后自动关闭PhotoshopCS系统;有些功能不能正常使用;通道中不能使用汉字等。影响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 5.3 本实验课程学时不足 广告创意与平面广告设计是实战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平面广告设计中所用到的软件应该有2个,一个是Photoshop,主要用于处理图像,广泛应用于户外广告,婚纱影楼;一个是Illustrator,主要用于印刷品的设计制作。目前,由于时间不够只介绍Photoshop,这使得学生在实战设计中少了一条腿走路,不能达到圆满的教学效果。 5.4 分组的困惑 由于本实验课程所有考核内容都将在平时完成,如果分组并按每组设计制作的作品给成绩,从积极方面来看,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发挥集体创意力量,但此方式将有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在此门课中不会受益;如果不分组(目前采用此方式),老师的工作量将呈10倍的增长,且不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6 解决方案 6.1 将创意与设计融为一体 创意与设计是不可分割的2个部分,设计中需要用到创意,创意中需要用到设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是一体的。重新修改教学大纲,将创意部分融于9个实验中,用到什么创意内容就讲什么,这样学生在实验中直接应用创意思路,使创意能更好地为设计服务。 6.2 购买正版Photoshop软件 正版软件稳定性、兼容性好,很少受到电脑病毒的感染。操作上不会出现上述所说问题。当然商业用PhotoshopCS5为5 800元一套,一般学校也买不起,但有一种教学用的PhotoshopCS5价格相对较低,但只能用于学校的教学。希望学校给予考虑。 6.3 增加学时以满足教学需要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印刷品广告占很大的比例,在实验课程的VI设计中90%的广告是印刷品广告,如果课时不足,只能用Photoshop软件设计,但在实际工作中是行不通的。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望学校能为本实验增加课时。 6.4 加强分组管理 分组设计容易造成不爱学习的人只挂个名,不做任何实际工作而得高分,在此门课程中没学到任何知识。要解决此问题,考虑从2方面下手,一方面,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本实验总共做20幅广告作品,其中10幅作为平时成绩,必须单独完成;另一方面,加强团队的内部考核,要求团队内部分工明确,每个队员都必须做一定的广告作品,在课堂上老师要经常深入不同的团队了解情况,达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平面广告创意论文:探析女性消费心理在平面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下,现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的多种角色,这也决定了现代女性消费者是市场最为活跃的角色,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而平面广告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广告宣传媒介之一,本文着重研究了女性消费心理与广告创意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针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创意表现策略。以此来发掘平面广告的创意表现策略和技巧,从而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销售策略。 女性消费心理概述 女性消费心理是指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消费时具有的―种心理状态。如女性消费时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心理活动的特征与规律。女性语言表达和传播能力较强,并乐于参与交流购物心得。女性产生购买行为时常会选择自己较为信赖的品牌,尤其是身边熟悉的朋友极力推荐的产品。据统计女性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因朋友推荐影响进而购买一些没有购买需求或购买欲望的产品。这决定了女性必然会成为商品口碑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女性是消费群体的核心。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表现在购买、使用及消耗各种物质产品方面,同时也表现为对精神、文化等非物质产品的需要与追求。 平面广告作为当代信息传播的载体,可以直接影响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态度,进而影响消费市场。女性情感丰富、心思细腻且较为情绪化的消费特征和女性对时尚潮流趋势的敏感度使女性对于平面媒体的消费占到相当大的份额。且在平面广告较为密集的场所,受众也多为女性消费者。优秀的平面广告创意善于利用流行趋势为产品创造适当的氛围,可以激发和满足女性的消费需求,间接影响女性受众的消费行为,引导女性的消费理念,形成新的消费时尚。 针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创意表现的几种方法 1. 创意表现诉求手法研究:广告是沟通的艺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切合女性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2. 诉求内外兼顾的美:美丽是每位女性毕生的追求,面对渐渐衰老的容颜有着莫大的失落感和恐慌感。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对于那些能够保持身材、延缓衰老的产品有着极大的敏感和需求。另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希望自己的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把自己的魅力展露无遗。 3. 诉求时尚优雅的品位:时尚优雅是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位女性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因此针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可以传播一种时尚和优雅高贵的信息,用浪漫的手法将商品的信息和概念展示出来,使女性消费者被其所赋予的身份象征、社会地位等吸引,进而勾起购买欲望,创造消费市场。 4、展现自信独立的个性:现当代的女性在维持自身魅力的同时也不断的提升自身内在修养,因此她们更希望获得社会的尊重。在针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中可以赋予广告中的女性自信、独立、自尊、自爱的新形象,使她们在购买或者使用本产品时获得一种尊重感,以达成促进消费的目的。 创意表现形式策略研究 1.图文结合的形意想象 广告的视觉表现是由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视的形象语言,以意生形,以形达意,诉求广告理念。图形和文字是平面广告创意表现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它较为直观,因此更具传播力。研究分析显示女性对于图形和文字感知能力较强,因此在平面广告中应充分发掘利用女性的联想能力,利用有限的形式语言所营造的空间意境去引导受众产生好的联想,用抽象图形使艺术表现的内容由表现特质世界拓展到表现精神世界,以视觉语言表达女性的抽象内心情感和精神生活,并使其视觉化图像化,在女性受众中形成丰满的形象触感。 文字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字体创意在平面广告创意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字构想及文字本身象形化,将文字赋予一种新的形式,一种情趣,一种生命,赋予以字代图这一特殊的视觉功能。 文字和字体创意包括三种形式:一种是对文字本身进行变形设计,再创作,另一种是把文字编排成图形的形式来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还有一种是运用文字的寓意或者相关性在广告内容上做文章。 文字和字体创意平面广告的表现要素在于:要始终将文字和字体作为整个广告画面的表达重心,恰当运用字体的大小、色彩、组合方式来展示不同的视觉表现效果和设计主题。文字构想具有双重功能:首先是作为信息传递作用的视觉功能,使自行符号具有强烈、鲜明的视觉效果以使信息传达更具体更具标示性。另一方面是作为传情达意的心理功能,赋予字形形象化,图形化,强化了文字本身意义的外延,增加可视性,强调了文字的形象化及直觉化。文字效应的平面广告有一个显著优势就在于形与意的双重展示。文字本身作为一种传递信息方式的同时,又演绎出了符号中形式美的情趣。 2.色彩注入强烈情感 有形必有色,形和色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色彩的完美运用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画面的作用,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传达产品信息,在心理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受众的感知、记忆。美国广告人托马斯・比・斯坦曾描述:“色彩对广告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吸引人们对广告的注意力。”现当代的女性对于色彩十分敏感,因此在广告中强化色彩的表现力,对运用女性偏爱的高明度色,将内容注入色彩中,既可以突显产品的高贵和品位,而且也能够给女性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3.抽象与夸张的视觉创意 女幻想,具有无法泯灭的浪漫情节。这样的本质使她们对美好事物和唯美的情景没有丝毫免疫力,轻易就能牵动女性蠢蠢欲动的心。因此充满想像和戏剧性的虚构创意广告,通过艺术化的虚构思维方式来演绎真实的广告创意,显得愈加生动而有力。可以从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引导女性消费者,产生良好的品牌联想,从而产生消费的吸引力。虚构创意其实是把实际上并不相关的事物,从观念上结合在一起而实现的一种新形象的产生,是发挥潜在创造力对概念联想进行创造的过程。 “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这句话在平面创意表现形式上同样适用。借助想象,对广告作品中所宣传的对象的品质或特性的某个方面进行相当明显的过分夸张,以加深或扩大这些特征的认识。通过合理的夸张能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赋予人们一种新奇与变化的情趣。通过虚构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对平面广告的艺术美加入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女性受众尤其喜爱这样的创意表现形式,赋予人们一种奇妙的情绪体验。 明星引领潮流时尚 女性的跟从、从众和模仿消费心理较强,在她们心中总是有那么一位或者几位名人偶像让她们痴迷。因此那些名人偶像很多时候便成为她们购物和消费的意识领袖。广告设计者依据女性对偶像时尚潮流追赶的心理,运用明星或者模特的美好形象和其知名度为其品牌做宣传,明星的影响力会增加女性消费者对广告的关注度,使女性消费者在主观意识中自然接受商品所带来的时尚感,从而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但是在针对女性消费者的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名人在女性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应大于或者远远大于品牌或者产品的知名度。第二,名人与品牌或产品的个性特征要对位,能够与女性的崇拜点进行有效的结合。第三,名人的拥戴者应该与女性消费者有很大的重合,两者的重合面越多越好。如果两者很少重合,那么这则名人广告就是一种浪费。 幽默与搞笑的情节安排 幽默搞笑的情节安排是指平面广告作品中巧妙地再现戏剧性特征,抓住生活现象中局部性的东西,通过人们的性格、外貌和举止的某些可笑的特征表现出来。 幽默的创意表现手法往往运用饶有风趣的情节,巧妙的安排,把某种需要肯定的事物,无限延伸到漫画的程度,造成一种充满了情趣,引人发笑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幽默的矛盾冲突可以达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引起女性消费者的共鸣,勾起观赏者会心的微笑,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发挥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结论 研究针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就要将女性消费者剖析开来,首先是女性,其次才是消费者。要把这一细节加以分析,才能创造出适合女性消费者的平面广告创意;女性的多重角色也是广告商针对女性消费者制定平面广告创意策略的关键。针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可以启发创意人对当下流行趋势和文化产生关注,从中发掘可利用的广告元素,来发挥对流行文化再创造的工作,以此展现出完美的广告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新的标准应运而生。广告设计专业作为实践型专业,在动手操作方面理应在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在新的适应当今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方可培养人才。 【关键词】广告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技能 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技能训练,而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质的不断完善以及多元化的市场机制,职校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本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从广告设计专业来看,职校着力培养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出的学生应当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完成相应工作,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Dreamweaver等设计软件,运用系统的专业化的设计思维完成产品包装、商业广告、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书籍装帧等相关设计。能够将成熟的设计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市场上得以推广和应用。 二、当前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1、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由于劳动市场技术结构失衡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在当今社会并非偶发现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引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也常有发生。专业设置的单一、教学理念的陈旧、课程布局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当前职校教育的难题,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各部门都按自己所需办学,往往会出现宏观上的结构不合理,出现毕业生供需不等的状况。2、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数情况下,职校的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没有进一步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的发展需求。在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思维不够开阔、过于局限,学生的思想行为都过于循规蹈矩,没有开拓意识,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畏手畏脚,止步不前。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过于零碎、不够完整,没有以一条完整的知识链串通整个知识脉络。3、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在通常的教学理念中,授课主要是教授学生具体的专业知识,很少有涉及到学生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熏陶和提升。综合素养、意志品格、价值观念、心理情感等一些非技术、非智力因素的熏陶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上需要的是熟练进行实践的专业性人才,而非只是掌握技能的盲目的操作工。 三、人才培养创新思考 1、以名师工作室提升师资力量。在人才培养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模式更新,以优良的师资力量匹配合适的教学模式,达到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软条件,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提升整体师资力量的同时,将名师引进课堂,开展不同形式的讲座、论坛与沙龙,深入到课堂,通过讲授知识传输新理念,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新想法。以名师工作室的形式打造一支名师团队,定期开展活动。就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已在公司任职的平面设计师、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都可以纳入到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中,根据各年级课程的设置情况组织安排各项名师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开阔眼界的机会。2、以技能赛推动良性竞争。对于职业院校,技能赛一直是重中之重,通过技能赛,学校锤炼了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广告设计方向,学生的平面设计表达、PS动手操作实践等一系列专业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升。技能赛不仅仅促成一小部分参赛学生能力的增长,更是在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整合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技能赛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把技能赛作为培养职校优秀人才的一大重要赛事的时候,它的选拔机制也必然引起重视,而在选拔机制背后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也尤为重要。优良的教学体系与良性的选拔机制能够促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既有利于学生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技能赛选手实力的增进。3、以校企合作实现互动双赢。广告设计属于实践类专业,绝非局限于纸上谈兵,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专业授课中,定期组织学生去合作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运营流程及制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真切体验企业真实的运营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Logo的设计制作、VI系统手册的制作、产品包装的设计制作能力都是在不断的磨合与锤炼中得到提高,在校企合作的项目实践中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夯实专业实务、磨练应变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4、以创业激发学习热情。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职校教育主要培养服务于建设、生产等一线工作的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自行进行创业,将学到的各项操作技能应用到实战中。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与创业有关的内容,在后期进行专门的创业辅导,并进行虚拟的创业实战训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人才培养原则。(1)以职业生涯为基点,拟定发展方向。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完成了学校的基本学业后绝大部分将开始面对职业生涯,在当前形势下,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定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色,学校的教学安排正是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循序渐进地展开。(2)以实践操作为主线,设置课程结构。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技能。在课程安排中,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实践操作引领型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外化为具体的操作要求,并渗透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3)以提升能力为本位,强化素质教育。设计是一种能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为提升设计能力所服务,突出能力培养在课程框架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相关课程的教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感悟设计的能力,将设计思维渗透到课程学习的方方面面中。(4)以校企合作为引领,促进产教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来缩短技术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之间的距离,优势互补、双向介入,使习得的理论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是企业和学校双赢的重要模式。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真正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2、课程设置。一年级课程以基础课为主,主攻素描和色彩,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通过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学习,使学生对设计的相关概念和流派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脉络,更有利于后期教学的深入。二年级的课程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跟进专业课程的跟进,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入手,调动学生设计方面的意识,并且开设软件制作课程,让学生掌握PS和AI的简单运用。同时,开设中国工艺美术史,在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不忘夯实理论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美术的优良精髓。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分化期,课程设置以专业课程为主,VI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课程全面展开,软件课程同步开展,全方位提升专业能力。此阶段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实地锻炼。名师多举办专业性强的讲座,深化课堂知识的学习,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探索。四年级是对于专业课的深化和提升,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延续三年级的课程安排。在此阶段,让学生到企业中去锻炼,接受实际的项目进行训练,熟悉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各个运作环节。开设有关创业的课程,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五年级的上学期主要是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的完成,集中一学期的时间完成这样一个系统的工作。在下学期,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进行创业,老师以及校企合作中的师傅予以指导;其他学生进入单位进行实习,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作者: 黄 玮 单位: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网络广告设计中手绘图形艺术价值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中体现出来的独特风格以及价值底蕴,论述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价值。与此同时,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还体现出对信息诉求的传播,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所以把手绘图形艺术应用到网络广告设计中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发挥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具体价值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手绘图形艺术;网络广告设计;价值运用 0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广告相比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更加具有优势。网络广告用户量比较大,针对性强,能充分体现产品的特征,所以更多的商家愿意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相比智能化的传播方式,手绘图形艺术采用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已悄悄地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占得一席之地。 1网络广告设计中采用手绘图形艺术的优势 最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全新的网络广告设计方式,即手绘图形艺术体。通过写实、抽象等形式,给手绘图形艺术赋予了新的魅力。 1.1手绘图形广告设计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个人素质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手绘艺术一直是我国历史的瑰宝,流传在民间的每个角落。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绘图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绘图形。电子计算机绘图这种全新的视觉表现手法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手绘图形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电子计算机绘图为机械设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绘图技术不断提高,手绘图形设计师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但是设计师在追求绘图效率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图形的质量,导致出现了很多相同图形,严重影响了网络广告获得的具体效益。手绘图形艺术包含很多种类,从绘画的类型上可以分为纯手工绘制和借助辅助软件绘制。纯手工绘制的图形可以采用铅笔、蜡笔、水彩笔进行绘制。借助辅助软件绘制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进行区分,如常见的:3DMAX、JAVA、PS等绘图软件。无论选择哪一种绘图形式,只要绘制师的水平高都能绘制出精彩的作品,手绘图形设计师拥有的技术水平不尽相同,绘制的图形的风格和创意也就不同,通过手绘图形广告设计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个人素质。 1.2手绘网络广告设计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网络广告是体现企业文化底蕴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广告企业生产的产品能第一时间被消费者知道,方便企业制定和调整产品销售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手绘图形艺术和其他设计方法主要的不同在于,手绘图形是由设计师亲自绘制而来,作品中拥有很强的人文气息,在产品中融入公司的风格,往往能打破原有广告的效果,取得惊人的效果。然后,手绘图形还具有专利性,可以说是设计师内心个性的释放。在很多发达国家,网络广告设计师在设计广告过程中只需要一个本子,一支笔就能绘制出非常有价值的广告。 1.3手绘图形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考虑的是“喜欢”这个产品,而不再是“需要”这个产品。在网络广告设计中融入手绘图形艺术,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能避免出现相同的广告,每一个手绘图形都是设计师亲手绘制的,没有参考借鉴别人的图形,百分百属于原创图形,就能有效避免专利上的纠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资源共享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也让原创手绘图形显得尤为重要。手绘图形融入了设计者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创新。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商家要想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拥有更大的消费市场,设计的网络广告就必须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2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脑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这也是实现设计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手绘图形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手绘图形艺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但如果一味地依赖它,其必将成为创作设计的羁绊。再加上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出现了很多相似的图形,由此引发的争议也不在少数。随着电脑绘图软件的增多,使得绘图的软件越来越复杂,设计师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于复杂的程序过程中。这导致设计师思维僵化,阻碍了设计师发挥创意,很容易令其沦为一名机械式的电脑操作工,没有自己过多的设计想法。久而久之,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就会逐渐枯竭,慢慢地丧失设计灵感,逐步成为机械式电脑操作工,设计图形的质量严重下降。 3网络广告设计中手绘图形艺术的侧重点 网络广告设计中设计师要着重考虑商品的核心价值有没有通过自己的创意体现出来,不同产品之间的侧重点也是完全不相同的。网络广告设计中手绘图形艺术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手绘图形艺术的色彩感觉 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颜色和形象占很大的比例。例如,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表现出自动化和智能化,所以在选择颜色时要尽量选择高端的颜色,如金色、银色等。手绘图形一般情况下选择流线型,给一种高端的感觉,从而引起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果是蔬菜或者水果,在手绘过程中采用动画的形式比较好,当消费者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用鲜艳的小图标来吸引消费者。 3.2手绘图形艺术的形式表现 手绘图形艺术包含很多方面,有甲骨文、水墨、铅笔、水溶彩铅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网络广告设计中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采用得比较多,因为传统的水墨山水画能准确地体现产品的文化底蕴。手绘这种快速、直观的徒手表现方式有利于我们与人沟通,这是最简便、最迅速的一种方式;同时手绘特有的快速表现有利于我们收集素材,充实脑中的资料库,并让自己眼、手、心高度统一。 4手绘图形艺术对网络广告设计的价值 4.1手绘图形艺术是网络广告设计彰显创意的最佳方案 在网络计算机时代,画家、艺术家为了把自己的艺术想法留住,通过手和笔本完成绘画的过程,手绘图形由于比较简朴所以在那个时代艺术家绘制图形的效率非常高。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绘画效率,但是在绘制的过程中很多细节不能通过电脑绘制出来,一个好的网络广告设计,只有通过脑“想”和手“画”相互交替才能让网络广告设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2手绘图形艺术能够增加企业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广告的商家越来越多,要想在如此多的商家中脱颖而出,网络广告设计的内容必须有足够的创意、新颖的风格。手绘图形艺术能很好地满足这一点,能不断增加企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能吸引广大的消费者,提高他们的购买欲望,发挥网络广告真正的价值。 5结语 手绘图形艺术不但能带动网络广告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广告作为近几年才兴起的广告形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结合手绘图形艺术,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广告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网络广告设计中发挥手绘图形的价值带来一定的帮助。 作者:黄蓉蓉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广告设计研究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最先在美国得到实施并取得成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外通过完成作业而内化知识的过程翻转过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载体,将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外,知识的内化过程放在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十分薄弱,尤其是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所以在广告设计专业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广告设计;实践研究 新的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越来越多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翻转课堂因为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又被称为颠倒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课等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时间,更有利于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的内化过程直接转化到课堂上,这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种突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我国很多学校都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本文就现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做分析,希望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 1.缩小学生学习差异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基础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存在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了教师在上课时,对于某些知识点的内容,一部分学生可以理解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最终导致学生的成绩出现差异。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制作教学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教学微课进行观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在疑点难点的地方,还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对于简单的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跳过。在节约学习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之间学习差异的缩小有正面意义。 2.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授课只是教师讲解,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消极影响,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来说,由于广告学是一门比较深奥,且涉猎广泛的学科,它往往会涉及到语言学、新闻学、心理学、设计学,甚至是营销学的一些理论。因此在给学生进行授课时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广告设计的灵感,学生在设计某种广告作品时才能体现出更加深厚的内涵,艺术表现力上才能更加突出。所以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进下,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沟通交流提供了时间,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可以就课件或者教学微课中不能理解的难点作分析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或者以学生代表讲课、小组间辩论赛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针对课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提问,通过教师的解答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1.远程开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被动听课,这给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负面影响。在广告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设计创作,要求教师在课程中要给学生留够创作与交流的时间,传统教学模式显然达不到要求,翻转课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视频,以远程开放的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外对知识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师讲解,形成了“内容开放”与“形式开放”的统一,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和课本上的内容,形式上不再局限于教师课堂讲课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对广告设计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学生还可以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将社会资源与课件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资源共享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由于各个学校教学条件与教学设施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翻转课堂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将高效的教育模式进行推广,例如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估方式以及专业教学要求等进行统一规定,对于实践教学的场地也做了明确的规定,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材料的资源共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秀的广告设计专业微课等资源上传网络,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让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学了自己教师教授之外的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教育资源共享发现自己的不足,寻找解决的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保证本专业教学的进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3.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 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局势,通过吸收、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时对广告设计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对出现的新局势作出有效分析,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达到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效果,在保证学生的学习持续进步、科学化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的同时促进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学校的教育模式必须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翻转课堂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远程开放教育的有效构建、资源共享体系的形成以及科学化、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等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更是促进了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告设计专业中的实践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应当改善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刘畅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大数据时代下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环境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如何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环境进行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环境特征;广告设计;教学;改革 1大数据时代的环境特征 各类信息在计算机运作系统下,产生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流、数据流。信息系统作为孕育数据的“母体”,信息系统的数据爆炸导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又衍生出了更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大数据,实际上就是指软件无法提取、共享和分析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有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数据有效值低以及数据处理速度快的特点。数据量大主要是因为各种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产生的实时数据,无法及时清理或有效使用使数据越积越多,导致数据量变大。数据以成千倍的数量累积上升,企业网络甚至会产生PB、EB量级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储存都是以文本为主的结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图片、音频等数据都已成为数据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甚至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比例。数据类型越来越多,就需要数据平台拥有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大数据环境下,为人们提供了诸多潜在的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信息的占有量,是竞争力强弱的体现。目前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的处理框架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之上,利用高速运转的方式,通过分布处理,以数据流的形式传递在系统之间,为用户构建大量的数据库,而且可应用于大多数的程序。 2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广告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和广告传播这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立在印刷、网络、影像等多种载体之上。研究国内外的广告设计艺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课程。但是当下的广告设计课程仍沿用传统的媒体广告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只对报纸、杂志、电视以及广播这类传统媒体进行研究,新媒体的各种形式、特征、设计手法等都没有被彻底地纳入广告学的设计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准确、迅速地了解新媒体广告教学的设计规律。媒体形式日新月异,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任务。过去广告设计教学模式服务于传统媒体,而当下的课程我们要去探索新的方式,从知识框架、教学重点上实现质的突破。广告设计观念教学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笔者根据大数据时代下的环境特征,研究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与当下广告设计教学的联系,进一步提出大数据时代下加强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以此来更新广告设计的教学体系。 3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策略 3.1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体系 通过长期的广告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框架应贯穿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实现核心课程、重点课程以及辅助课程的三项并进。在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让学生的各个层面都积极地接触实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动手学习的机会。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体系,要改变以往的实习策略。让广告实践穿插在每一个学期当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真正了解每个课程中的广告设计实践的重点、难点。所以,对于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通常情况下,这对于学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让他他们到广告公司实践图形创意,在版式设计时到报社去学习和参观,这些总的来说较为困难,但是这是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他们应该学习的内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如何使用知识点,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探寻学生从校门走向社会的捷径。其次,要加强对核心课程的强化。广告设计的功底在于美术功底,这是实现影视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依然逃脱不了这个基础。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无论其他学科知识再怎么扎实,如果没有基本的构图能力、绘画能力,他就不会有太多的发展空间。所以,要想实现课程的优质教学,一定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练好手上功夫。 3.2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任何院校要想提升其教学质量,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的广告教学队伍,是学校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学校应积极组织培训,提升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建立研究和培训基地,加强各个院系之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目前还可以向外拓招兼职教师,在发达国家,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来源于广告企业的兼职教师,他们有工作经验,同时还积极与社会接触,可以带给学生们最新的广告素材和知识。在校内的全职教师,可以积极地借鉴他们的经验,采用双重标准加强广告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在大数据时代下,广告设计专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地吸纳广告业、传媒业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以此来推进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 3.3建立互动式教学 大数据时代下,传播内容有个性化、海量化的特点,在传播渠道上也有一定的交互性。所以,互联网作为学生们使用、接触最多的媒体,我们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在网络环境下,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载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是新媒体的受众。他们对于网络广告有着独特的体验,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比教师更具发言权。所以,在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师要积极地适应大数据环境特征,建立互动式教学。首先,要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经验去总结、归纳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特点,并总结相关的设计方法。例如,在讲国内外广告设计对比时,我们可以先布置一项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搜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增强教学成果。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创造性,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某个人物设计脸部页面广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大数据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在发生改变,教师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需求,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利用微博与学生互粉、建立语音课堂讨论、实现作业及时修改等策略来丰富课堂形式。 4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播特点,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广告的认知。教师也应及时更新广告设计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教师要积极把握新媒体广告的优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不断革新,加强实践教学,结合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振宇 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文字视觉表现研究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商业化发展,平面广告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广告学是平面广告设计创作的基础,它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运用于产品、品牌活动。文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文字的搭配与使用直接影响到平面广告的视觉表达效果,本文分析了平面广告中文字使用的规则,并示例几种较好的文字设计方案。 关键词:广告创意;设计人员;基本素质 一、平面广告设计中文字的使用与搭配原则 目前可以追溯到最古老的广告设计是报纸的小布告栏,从表现形式上来讲,这属于平面设计。众所周知,平面广告设计中可以选用的字体是纷繁复杂的,而平面广告设计中实现字体和设计的搭配和协调,使画面设计美观且阅读容易,需要遵循以下文字视觉表现的原则: 1、大标题、小内文的设计原则 广告设计的目的决定了广告设计内容要表现出一定的对比和反差,这样从视觉效果上来讲,可以通过文字大小的差异,加强广告的宣传效果。大标题、小内文是一种典型的平面设计采用的字体形式,广告标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大的标题能够凸显出商家想要表达的含义和理念。从具体的设计来讲,大标题字体的大小要以广告设计的内容为依据,较为合理的一种搭配是采用“大标题字体的大小尺寸为内文的3倍以上”,如此能够更好的凸显标题的主导地位。如果有副标题的话,通常采用“副标题字体的尺寸小于大标题一半以下”,这样既不会影响大标题的表达,又使整体的搭配表现的美观、协调。内容通常情况下不宜过多,字体不宜太小,否则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以及广告的宣传效果。 2、粗标题、细内文设计原则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能够迅速吸引读者,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标题在设计的时候要粗。经常阅读的人们会发现,以下几种不科学合理的字体设计会带来不良的阅读体验:(1)如果字体在横竖笔画方面粗细的差异性较大,会导致阅读变得比较困难;(2)字体横竖笔太粗并且空间比较拥挤的话,会导致阅读速度的降低。(3)字体选用较细的笔画,会导致大标题表现的有失阳刚,太过于柔,表现力量也会显弱。这就要求我们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依据广告宣传内容,宣传受众的不同,尽量选用较为抢眼粗笔画的字体,如果广告设计的是女性或柔性商品广告,可以选取相对应的字体形式。但最为基本的一点,平米昂广告的字体设计要易于辨认和阅读。 3、字体少、字型少设计原则 许多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往往会有一个设计误区,误以为较多的字体选择可以丰富广告,显示独特性。然而,我们在进行同一组广告设计时,不宜采用超过三种以上的字体。有的平面设计包含有大标题、副标题、间隔标题和文,一般而言,大标题与副标题要运用不同字体进行区隔,而内文可以选取与标题相同的字体,当然也可以不同。一组平面广告设计中当字体少时,整个广告设计文案就会显得十分和谐,也符合平面广告设计中对字体运用要讲求整体感的要求。 4、字体与广告内容配合的设计原则 平面广告设计内容如果注重理性,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宜采用较冷静理智的方正形字体,如黑体、圆体;广告设计内容诉诸感性者,不妨用较具变化感的字体,例如月饼广告的教好设计可以大标题用毛笔写,副标题用行书,内文用宋体。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文字的变形设计 平面广告设计采用的字体往往需要在大小、粗细上有多样变化,从而给予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在区隔重要性不同的文案时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就涉及到字族的概念,一般来讲,字族就是以某种字形为蓝本,将之变化为一组字体,它们有一个总称。例如“黑体”字族有细黑、中黑、长黑、平黑、斜黑,但笔画形状都互相类似。平面广告设计采用同一字族多种不同字体来制造变化,能让广告产生较好的整体印象,虽然字体间只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是却让人们感受到平面广告设计的精致和活力。此外,平面广告中也会采用到斜体字,斜体字与我们的手写字体比较近似,往往显得不是很正式,并且,比起同样大小的正体字,斜体字的辨识率也较低而且不突出。在广告设计中如要用作标题或强调重点内容,我们需要在设计使用上格外谨慎,第一,使用斜体字时,最好不要排得太整齐,以增加和正体字之间的对比关系;第二,应避免采用不同级数的字体排成弯扭的线条状,每行长短不齐;第三,避免在一片正体字中,仅仅选取数行或若干字采用斜体字。 三、平面广告设计中特殊效果字体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平面广告设计中经常会运用到字体的特殊效果,而特殊效果的运用一定要十分地谨慎,往往广告设计者因过于注重设计的技法,而忽略了广告传播的效果。例如如果广告采用白底黄字、黑底深灰字,会影响到广告设计内容的可视性。为避免降低可视性,除非对印刷效果有相当把握,否则切勿轻易追求特殊效果的处理手法。在字体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在设计图片上进行文字编排 平面广告设计也会遇到需要在图片上安排文字的情况,这要求广告设计人员依据图片的内容、视觉特征及色调,选择恰当的位置进行文字的编排,要注重广告设计的整体画面表现,注意不破坏图片的视觉效果,从而导致广告信息的传达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从视觉设计的角度出发,在图片上素面的地方印字,需要注意的是减少图纹干扰,文字色彩与图片色彩的明度与彩度差距要合理,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 2、在特殊肌理的进行文字编排 在特殊肌理进行文字编排可以参考图片编排的方式,如果是在有凹凸纹的纸上印字,凹处不易沾到油墨,会导致文字断线,此时我们不适合采用太小或太细笔画的文字。 3、在套色印刷底色上印反白字 套色印刷时本就不易套色准确,若文字反白且笔画细小,失败几率更高,只要稍套不准,笔画处预留的空白就会被叠印到,而前功尽弃。因此,在套色的底色上安排文字,为使文字形象清晰,不因套色不准或叠印时油墨渗漏使文字模糊,应适当加粗字体的笔画或给文字留上足够的边框、空白,不用笔画细小的字体。 作者: 何义志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视觉冲击力与平面广告设计互动性研究 信息化时代的视觉传播环境下,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对视觉冲击力的运用,能够打破传统心理体验,以新奇、独特的视觉表现来吸引人,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印象。平面广告设计对视觉冲击力的表现,也是构建优秀设计作品的重要方向。作为消费文化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主要是通过视觉表现来进行大众传播,对于消费者的“自我”感受,如何从传统功能主义设计需求中,融入个性化、人文化关怀,从而提升平面设计的价值表现。视觉冲击力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为视觉表现营造了发展空间。 一、视觉冲击力的内涵及作用研究 视觉是人体最高级的感觉之一,也是我们认知世界最为普遍的感知方式。人类的视觉机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过程,视觉冲击力是以外界视觉信息为起点,通过色彩、形态等视觉元素来刺激人的感官,并留下新奇感和心理记忆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视觉冲击力作为打破常规的一种力量,能够从人的心理认知上形成独特的心理体验,因此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一是视觉冲击力是构建优秀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创意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要素,也是营造独特媒介效果的表现语言。如瑞士绝对伏特加酒平面广告设计中,另辟蹊径的引入“绝对:Absolut”和“品质:Geneva”两词,突破了传统硬汉与美女的设计思路,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二是视觉冲击力在构建优秀设计作品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任何一件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形式语言,而不同的设计风格及形式感,又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体验。如早期主要侧重于对华贵、繁琐、复杂装饰的追求;新艺术设计追求简单、朴实的设计风格。三是视觉冲击力能够使人产生视觉共鸣。人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是需要条件的,对于动态的敏感性能够体现视觉冲击力,审美直觉心理学认为,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对周边环境中的视觉形象进行选择时,眼睛的变化的东西自然要感兴趣的多。另外,对于形的敏感性也是构成视觉冲击力的关键,视觉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人的视觉生理功能对形的读取,而图形是视域内的焦点,也是最广泛的信息传达基础,可以说,人对形的理解是视觉感悟的本能。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影响要素分析 视觉冲击力是构成优秀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内涵,对于平面广告视觉传达来说,影响视觉冲击力的主要因素有色彩、图形、画面信息及编排创意等。 (一)图形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图形是抽象的设计理念,也是对心理活动进行复杂表现的基础,作为有意识的视觉表达,图形的设计与表现需要从抽象中得以升华,以满足设计目标的需要。对于图形传达过程中的视觉信号转换,不同媒介环境下呈现给受众的图形效果是不同的。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是传递信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图形内涵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从图形的敏感性上体现动态形象,如运动中的动态图形,奔跑的动物、滑落的物体等等,以增强画面的动感与节奏;另一方面注重表现效果的模糊化,以模糊的画面来营造视觉中的动态效果;另外对于图形的不对称表现,可以从位置的错落、大小对比中形成不规则空间。还有运用新异图形、异形同构、同形异质、混维同构、矛盾表现等方式来发挥不同造型的视觉冲击力,以新颖独特的形象来触动受众的有意注意和联想。 (二)色彩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视觉冲击力的重要角色。不同的色彩在人类审美文化中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特征,平面广告设计对色彩的运用,也是从夸张与概括中来发挥色彩的文化意蕴。一方面依据广告设计的表达主题来选择特定的色彩,从创意表现上来赋予色彩的多重意义。如食品类产品在设计上对色彩对比的运用,对电器类产品在设计上凸显科技性、人性化。另一方面在色调的调配上保持统一性,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在整体上呈现一致的色调,如暖色系营造温暖,高亮色系表现轻捷明快;对于局部色彩的关注,也是形成色彩对比的重点,起到强化艺术感染力的突出作用。 (三)文字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文字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也是构建作品与受众交互性重要途径。文字不仅传达自身的意义指向,还能够从文字的特定图形表现上展现视觉魅力。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模仿与重构。中国的汉字既有象形性又有表意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往往能够增添强烈的视觉创意性。文字在平面广告中的编排有其规律性,结合文字的内容属性,从主次、虚实、疏密等对比中来增强文字视觉的流动性和整体性。如在激发视觉注意中,将字体设计成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营造特殊的装饰效果;也可以对文字进行艺术化加工形成打散重排的视觉旋律,成为吸引注意力的亮点。 三、平面设计中对视觉冲击力的互动性研究 互动性是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理念,也是信息传达中拉近受众关注的重要载体。现代广告设计将互动作为形成视觉冲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受众的感知中来传递特定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艺术设计,尤其是平面广告设计对互动性理念的渗透,是增强视觉创新的主要表现。受众在对信息的关注中也会发生心理特点的变化,如霍戈尔•马蒂司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海报设计中,利用一根柱子作为载体,将遇难者的名字刻于柱子上,用红色涂料覆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遇难者的名字显露出来,而红色的涂料像献血一样形成斑斑“血迹”,激发了受众者的心理情感的共鸣与互动。无论是文字、色彩、图形,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编排设计可以更好的凸显互动性。如在某平面广告设计中,对黄金分割率的运用,从设计元素的节奏感上来抓住受众的心理韵律,促进广告设计的视觉互动性;广告创意的核心在于营造难以忘怀的画面,而创意的力量源自对受众心理的冲击强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在面对不同平面广告设计作品时,应最大化的建立与受众的心理衔接桥梁。互动性重在交流与互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围绕视觉冲击力来展开互动性研究,将设计思路与观念作为影响互动效果的重要方向。设计者对于所要传达的广告内容,利用创意视角的想象来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在日本某一大型公园,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是奥运精神。因此可以在平面广告设计元素上呈现三级跳的标度,既是一个世界纪录,又是一个与受众进行互动的视觉符号,让受众从中来理解距离世界纪录还有多远。另外,对于受众心理的互动,也是强化平面广告视觉冲击力的有效方式。受众心理对新奇事物的关注往往是实现互动的心理基础,如某洗发液广告设计中,主画面呈现的干净柔顺的头发图像,而副画面则是被洗发液洗去的头屑,这一夸张的视觉表现手法,将现代媒介技术与设计创意进行整合,抓住受众移情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作者:龚士顺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独立院校网络广告设计实践性研究 一、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现 在独立院校中开设网络广告设计课程的学院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软件工程及艺术设计学院,由于任课教师专业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以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依然实行着以授课老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授课模式。教学侧重方向强调的是基于图形、色彩、文字、版式等基础理论内容,而对网络广告的特点、传播形式等内容鲜有讲解,基于浏览者的换位思考设计更是基本没有。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网络广告设计这样艺术性和技术性并重的学科而言将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理论化和表面化的状态,不能够深层次的思考,无法真正进行网络广告的设计工作。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学生专业基础欠缺,设计动手能力较弱 作为独立院校的艺术生,由于招生特殊性,部分学生专业基础较差,综合素质不全面,审美意识淡薄,同时以应试教育为基本的传统教育体制,使学生偏重理论,设计和动手能力较弱。往往会出现学生有想法却无法实现的尴尬局面。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实际会涉及广告营销学、艺术设计学、软件知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但由于新兴学科课程研究时间较短,课程结构的设置不合理。网络广告设计课程一般安排48课时或更少,在前置课程学习中,除了图像后期处理和矢量绘图设计课程外,一般没有学习其它软件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动画软件学习过程中,会将一门原本具有创意设计的课程变成软件教学课程,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创意设计较弱,缺少团队合作课程结构设置的不合理性 导致知识与市场分离。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空有理论知识或软件操作能力,却无法将知识与需求紧密结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整体教学但是无法兼顾因材施教,学生独立思考、创意设计的能力有所下降,而且容易出现对团队合作性的排斥。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由于缺少团队间磨合、沟通、协调的能力,容易被市场淘汰。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思路 网络广告设计是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数字化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它要求设计者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对市场的洞察力。如果抛弃市场需求只依赖教材讲解,等于是闭门造车,这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网络广告市场案例,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际项目制作过程中,使学生在市场化的案例制作中更好地掌握网络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理解程度,发现不足的同时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 (一)以工作岗位职责需求 为前提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为适应社会需求与独立院校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课程讲解中需要将以工作岗位职责需求为前提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与网络广告设计发展相互结合,以工作岗位责任制匹配教学模块和知识点。通过岗位设置,让学生清楚了解职业规划、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岗位情景再现”模拟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将工作环境纳入课堂,通过工作岗位责任制开展教学工作,以项目完成的绩效考核、衡量学习效果。同时将行政班级分解成设计团队,各个团队直接横向比较方案,优胜劣汰。 (二)以项目过程为教学任务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将网络广告设计以项目管理形式进行模块分解,以模块化完成指标进行进度考核。通过对项目需求分析、受众群体分析、投放媒体平台数据分析、广告素材提取、创意元素组合、输出作品对比等工作流程分解,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除了对所学知识掌握外,还能够了解项目设计与开发管理的经验。 (三)以设计任务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性 课程内容研究结合真实设计任务进行网络广告设计教学是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市场意识薄弱等问题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目前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设计操作相互结合,比单纯理论教学的效果更为显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市场,积累实践经验。 (四)课程改革具体方案探索 1.调整课程架构,将原有软件课程学习前置 重点在于创意设计网络广告设计的表现方式除了静态图片,还包括GIF、FLASH、视频广告等形式。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图形设计、图像后期处理、矢量动画、视频特效的软件操作后,再将软件应用部分纳入到创意设计中,让学生将更多学习精力投放在客户需求分析、创意表现手法运用的环节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讲解关于新知识和新领域的拓展创新。 2.参与设计竞赛,提升学生创意动手能力 除了完成项目的实际操作训练外,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广告设计大赛,如金犊奖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独立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进行创作时也锻炼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优秀作品在获奖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3.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来校兼职任教、座谈网络技术的发展 日新月异,教材的知识永远跟不上新技术的脚步。为弥补这种缺陷,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邀请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或行业专家来校进行座谈,针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4.组建网络广告设计 工作室网络广告工作室采取专职导师负责制,工作室由若干同学组成,可以不按行政班级划分。其中高年级同学三到四名,低年级同学一到两名。导师负责工作室的项目指导与进度协调工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导师提供项目要求进行分工协作,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自行拟定项目计划,完成后提交给导师审核。此举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低年级同学提前接触网络广告案例制作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同时,也可以让导师或学生与互联网企业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 作者:杜平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教育研究广告设计论文 一、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广告设计教学没有完备的师资力量 当前我国一些院校在广告设计专业方面还没有较为完备的师资力量。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增强,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广告专业,但是师资数量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不高,而有的教师虽然具有相关的理论素养,但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在教学观念上也比较守旧。这样就致使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2.广告设计的教育研究脱离生活实际 我国广告设计专业主要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加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应当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但是就当前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教育研究与实际存在脱节的状况。广告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而部分高校长期以来所关注的是理论方面的教育,比较忽视在应用领域中广告设计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真正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完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方法 1.科学设置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 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者来说,其应当依据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进一步创新,因为广告设计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应当和社会学、心理学、影视学、传播学、营销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结合,使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继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教育研究体系。这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沟壑被填平,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以往以美术教学为主导方式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脱节,教育者应当进一步加强广告设计教学体系和课程设计方面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成效。 2.积极打造高素质的广告设计 专业教育队伍任何学科的教育都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了新的期待。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来说,教育者应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要丰富的不仅是自身的理论储备,还有实践教学经验,最好是有自己的广告设计作品。另外,高校广告专业还应当注意将多个学科的教师进行有效整合。广告设计教育不仅需要相关的艺术理论方面的教师,还应当有营销、管理以及传播学等多方面的师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广告设计专业人才。 3.与社会生活联系,探索新的广告设计 专业的教育研究方式如上文所述,广告设计专业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较强,因此,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及研究应当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出真正适合时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应当和一些优秀的广告设计公司密切合作,使学生在公司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艺术素养,明晰市场的需求及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满足市场需求的广告设计人才,才能使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三、结语 随着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在广告设计专业方面尤其是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培养出的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很难胜任一些有难度、有创意的工作。如何对其进行完善,不断创新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值得每一位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努力。 作者:姜福吉单位: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一、教师引导启迪、同学互动、独立思考三位 一体教学教师引导启迪。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技术是教师的天职,引导启迪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所应探索的问题,不是机械的死搬硬套的“形而上学”,而是细心引导学生“形而下学”。教师运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举一反三,应用自如,以培养学生掌握就业需要的、实用的技能为已任,以形成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为已任。我们可以运用托马斯•阿奎那的一段话来引导启迪学生:“一切被创造的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但一切变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基础或曰主体,这就是事物的实体。实体是独立的存在,是个体。例如一个人、一只狗、一块石头等。而偶性则是依附于他物而取得存在的东西,例如白、密等。也就是说,偶性是实体的偶性,没有离开实体可以独立存在的偶性,例如没有一种颜色可以不是某物的颜色,没有一种密度可以不是某物的密度。”托马斯的这一精辟论断对于广告设计教学有着极其重要性。又例如说,我们在教学基础课中常常运用到“红黄、蓝”三原色,“正方形,锥形、圆形”三原形如此无止无尽的外延,和所有物体相联系。一个常见的有色完整的花瓶形象,可以说它是由锥体、圆球体、柱体组成,如果由立体转换成平面,它就由长方形、扁方形、锥形组成。任何物体都可以用这几种简单几何形体来概括,同时都有相应的偶性。如果把这个花瓶打破重新组合,或切割转换位置,通过解构再建构而赋于新的形象。不管是形或是体,它拥有属性,同时又可以失去原来的属性再获得新的属性。我们只要缘着这些道理引导和启迪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充满创新的活力。同学互动。学生由于年龄、身份、范围的限制,自然而然组成互动群体。他们主要以校舍、教室、寝室、食堂为主要互动范围,是几乎形影不离,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时代也往往是结伴而行,他们在一切生活中都会成为推动者或被推动者,自然而然形成学习互动机会和条件。同学互动形式大约有,基础好的给基础差的作业修改几下,第二类帮助理解。第三类以优秀作业引发兴趣。第四类是勤奋好学精神激发同学进取。反之也有绘画制作技巧差的而构思独特新颖,又使其他同学得到启发,顿开茅塞,豁然开朗,共同协作创造出好作品。独立思考。如果说集体研究讨论能够产生共性和普遍性的话,那么独立思考就会产生个性。个性又恰恰是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同学互动作用,在独立思考过程中的思路必然更加明晰更加开阔,构思更加巧妙,甚至可以达到教师难以预想的效果。有了好的思路,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因材施教,花时间指导学生在构图、着色、制作上很下功夫,使作品创作进一步得到完美。 二、作业、考试、作品三位一体教学 墨子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注重学以致用。他主张:“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本来就是实用性专业,因此不要因作业量化,考试规则的限制,而流于过场,浮于形式。我们认为只有把“作业、考试、作品”三者结合为一体,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效果和质量关。常言道“台上一招,台下十年操”,广告设计的基础开课就离不了“素描、色彩”,就基本功而言,三年五载的零星课时就能达到“为方以矩,以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平以水”的墨子要求,是十分困难的,远不能适应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墨子本人就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现在可以向他那样要求学生,但不能把它作为教条,去死抠作业中的“橫平竖直”。必须始终抓住需要、实用的核心问题,然后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行效果为标准去完成每一次作业。如果一次作业具有一定的法度,把握了总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有抽象的思维设计理念,那么这个作业才是实在的作业,同样考试才有意义,更具作品的价值和实用价值。 三、素描、构成、电脑设计三位一体教学 “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表现形式较多,但一般归纳为全因素传统素描,当今发展为“创意性素描”。不管哪种形式哪种类别,只有与广告设计课程中的构成、电脑设计、包括字体设计、广告设计水乳交融才能真正起到“需要、实用”的价值作用。“创新”应从素描教学开始,就要打破由单个练起,不规定表现形式,只是在授课中按类别、按形式进行介绍和帮助学生理解,拓宽眼界就行,写生时对构图、比例结构、透视关系、表现形式不作规定,使学生无拘无束的表现。我们的做法是: 1、不管是几何写生,还是静物写生,至少安排五个以上的物体,乃至更多一些,同时,摆设可随意些。 2、学生从多角度选择位置,利用传统的山水画散点透视法,即“可山前看山后,可山上看山下”,移动位置去看、多角度去看。故意让学生“悖理”地作画,不合实际的东西恰恰是原创性最重要的东西,为日后的构成、电脑设计和创作提供了临时无法预设的材料和奠定了一定的创作基础。 3、把以上所做素描作业带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字体设计课堂上,贴于墙上或摆放在这些课程设计旁边供参考,参考结束,反馈给素描教学的老师登分入册。 4、最后一步是把手工设计作业带到电脑设计课堂,作为电脑设计参考材料,使素描、手工绘制、电脑设计三位一体紧密的结合。如此比较起来,过去的素描作业只能起到检验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技巧熟练程度,而完全脱离“需要”和“实用”。脱离设计和创作的实际,相关课程得不到直接联系。使“广告设计与制作”始终徘徊于单项知识和技巧的作业之中,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着意、随意、创意三位一体教学 着意、随意、创意三者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同时也与前述的作业、作品有殊途同归之处,但这“三意”是专指“创作、创新"的相互联系,而“作品”是创作的结果,“作业、考试”主要是按规定的范围,固定的数量要求完成任务的形式。“着意”是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造型运用的法则,如“构图、结构比例、透视原理”、“虚实”处理方法等。过去由于过分谨慎而以偏概全,陷入片面性或误入歧途。墨子在《天志中》说:“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何故?则方法明也。这里的‘方法'''',‘法则''''为观事物与人的行为所应遵守的原则,‘方法''''、‘法则''''”。如能灵活运用,它就成为基本功训练的指南和登山宝训。教师在“着意”教学阶段就应该启动学生的想象功能,用类比思维和扩散思维引导学生创作、创新。由于类比思维是延展思维空间的桥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驰骋;又由于,扩散思维不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方法,而是涵盖多种具体思维逻辑的思维体系,多种思考方式的结合体。强调思考的内容不是只限于问题点,而是向问题点有关的各个方向辐射、扩散。从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以大范围、多角度、深层次,然后将其进行比较、选择、改进与完善,最终得出最佳的创意方案。例如:石膏几何形体中“方形、圆形、锥形“称谓三原形,颜色中的“红色、黄色、蓝色”称谓三原色,就由他们的“内涵”、“外延”包罗万象。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描述了对个体美的感觉,回忆美的理念过程,“第一步,从某一个美的形体开始,由这个美的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了解这一个形体美或那一个形体美,与其它一切形体美是相互贯通的,在许多个别美的形体之中见到共同的形式美,由此获得形体美的概念”。“随意”。古时有句话叫“艺高人胆大”,而当今并不一定是基本功过硬了才能随意,应该是一边创作一边练功,双管齐下,早日挤身于商品经济市场。随意是一种得心应手的状态,是创意的前奏,“带着镣铐跳舞”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广告设计,创新不再是从限制中表现自己,不受程法约束自己,可以“随意”设计多幅小构图,找寻创作灵感,找寻表现手段的感觉,为创作、创新提供最好的题材而准备。“创意”是创作作品的最高形式。也就是说作品有创意,即是创新,作品中的创意过程跟“随意”有同一道理,特别是初级阶段不受定势作用的束缚,破除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包括那些很权威的规则、规律、定理法则,常识之类的东西,进行无序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疑常规思维之所不疑,想常规思维之所不想,求常规思维之未求”,从而求得标新立异的、有开拓性、独创性的思维成果。我们既要求学生学习庖丁解数条牛的精神,又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无序视角”的方式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与此同时,还可把完整的事物进行直换、颠倒、穿插、添加、减少,甚至凭空想象,以至达到“得意忘形”状况,然后从各个角度去观看,选择最佳组合形式,接下去再进行精心设计着色方案,根据行业性质、特点、需要来设定色调。第二步就是计划精心加工制作的步骤,这一步骤是意味着作品成败的关键性的最后一步,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求制作者主体将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于作品之中”。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启迪、同学互动、独立思考三位一体;作业、考试、作品三位一体;素描、构成、电脑设计三位一体;着意、随意、创意三位一体的多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推出,才能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主动跟学生交朋友,在活跃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情感,用温暖、关爱、热情去关照学生的创作冲动和激情,坚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学生为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设计对象中去。使“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早日把“创新”作品投入市场,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拓展和进一步提升。 作者:吴斌武廖平江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研究 1、平面广告设计课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要通过多种手段来使学生投入到真正的广告设计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出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 1.1案例教学的应用 学生想要更加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平时应该多收集素材,完全理解作品的设计要求,采用空间思考,快速的接轨市场,每个学生都要都独立分析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掌握各种类型平面广告的不同设计特点及工作流程,最后达到完全独立操作各类平面广告的制作。通过在课堂的理论学习和现场的实践,促使学生具备平面设计的专业技术以及综合能力。 1.2实践教学的应用 怎样能让学生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东西,首先要按要求,设计过程中加入空间想象;其次,要懂得专业设备的操作。另外,信息采集、调查市场、作出合理的简报、确认设计意向、组织专项小组、制定项目进度表、设计初稿、召开内部会议对客户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分析,与客户沟通、这些环节都要做很好的掌握。整个过程有老师作为指导,广告公司参与,用行业标准来检验。这样才会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铸造团队精神,此举为会让他们走向社会夯实基础。 1.3整体性教学的参与 把广告设计当做一种比赛应用到实践课堂,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被这种方法吸引。比赛中都是真实的命题,真实的广告设计要求,这种涉身其中的办法,是让学生学会广告设计的一个有效途径。确定选题以后,学生们要进行分组讨论,依据题目,选题相同者为一组,明确主题的意思,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围绕创意点,进行创意的构思训练,老师可把创意方法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把空间瞎想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有了自己的创意之后,进行下一步的草图设计、把版式的编排知识融入草图之中。草图论证之后,应该收集创意设计的素材,收集素材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接下来就是设计初稿,初稿要有老师重点把关,初稿审核通过的人,进入电脑操作环节,此环节老师只起指导作用,最后完成的设计定稿,需要市场进行检验。学生广告设计作品赢得的认同才是我们学习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将广告设计比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好的方面也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广告设计比赛的时间上不容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果要很好地结合,需要任课老师具有连贯的教学思维模式和很好地协调才能够实现;第二,比赛选题容易重复出现,缺少新的选题单位。借助于广告大赛、开展巡讲,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所以有的企业会连续参加投放选题,这样就形成了选题重复出现,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兴趣;第三,选题的“巡讲会”,很难进入课堂。从地理位置、企业成本等众多企业因素。这种将广告设计比赛引入课堂的实践教学方法经过多级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环节安排的整体性,把国家、省、市等设计竞赛作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鼓励、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竞争意识。通过比赛,我专业学生取得骄人成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对设计的认知,在与获奖作品的比对中学习更多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 2总结 从课程标准的开发到实施,必须紧扣“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思想,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交互进行,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理论,理论中联想实践,在这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中,最大限度的诱导出学习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作者:刘丽曼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教学革新研究 我校近两年通过与武汉视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合作,在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以生为本,树立与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观 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有效性的核心体现是教学的效益,学生在接受平面设计教学后一段时间后应该取得一定的进步,这样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才能说是有效,不然就是没有达到平面设计教学的要求。这里学生的进步不仅包含了对平面广告设计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基本平面广告设计技能的理解,更包含了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达到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学习的目的,从而积极构建互动式课程文化。 2.科学合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不求多而全,但求专而精”。按照企业岗位所需技术要求设计课程,与岗位有关的技术,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多学,而且还要让学生学得精、学得深。保证让学生所学知识是最先进、最实用。与将来岗位没有关系的技术内容不安排学生学习,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将来从事的岗位技术上,让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按企业用人素质要求,增加职业素质课内容,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起码的基本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如下:职业素质课:《成功不难》、《沟通技巧》、《商务礼仪》、《电话沟通技巧》、《产品解说》、《求职与推销自己》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广告素描设计基础》、《速写与平面构成基础》、《广告色彩构成与布局》工具软件课:《PS图形图像处理》、《CorelDraw》、《Illustrator》、《方正飞腾与报纸排版》创意设计课:《企业形象创意设计》、《图文广告创意设计》、《产品包装创意设计》、《户外广告创意设计》 3.项目驱动全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所有的课程及其内容都围绕着项目进行,所有课程均采用项目演示分析课———项目模拟制作课———上机指导课———总结提升课———技能提升课五个环节,通过完成各阶段的项目,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按照岗位技能要求,课程体系中还提供了规范的项目设计流程、规范和技术支持,要求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点的同时去独立完成大量的项目设计与制作任务,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项目实战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案例演示分析教学,学生易于理解知识点 制作生动形象的PPT课件,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图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教师通过直观教学法,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一边有趣地观看,一边有趣地听;学生易于理解,易于记忆;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教师依据设计规范模拟设计并制作项目案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设计步骤和要求,通过上机完成项目模拟制作任务,提高项目实战技能。 5.项目创意设计教学,培养学生设计思想 考虑到学生对创意设计有一定的困难,在提供创意项目案例时,应加大广告创意设计内容和项目实训时间。不仅要注重项目设计的技术和设计和流程,更重要的是注重设计思想。为了帮学生对创意设计思想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必须提供各种各样的创意设计项目。教师用不同的项目案例讲述不同的设计思想,长时间地、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的思想观念,使学生知道一个没有思想的作品是一个无用作品的道理。学生再通过大量的广告创意设计项目实训,在使用所学知识点的同时,能够说出自己使用的设计技术,也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想,使学生逐步实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6.周密的“三级实训法”岗位技能提升方案 一级模拟设计实训是学生在学习理念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设计项目(即上机指导课),是“学走式”的实训。这种实训,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上机准确地理解技术难点,且运用所学技术模拟设计项目;另一方面是学习设计流程和规范。二级技能提升实训是技能提升课,学生可以独立设计广告项目,是“行走式”的实训。这种实训,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上机巩固所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掌握设计流程和规范的同时提高设计速度。三级岗位技能实训是“学跑式”的就业作品设计实训。重点是广告创意设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比较令人满意的、有思想性的和艺术性的作品。一方面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提供多个面试作品,便于用人企业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门发展性学科,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为了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还有许多方法,这有待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细细体会,并从中选出适合学生的方法,力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通过笔者的实践证明,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自身条件,确定出切实的人才培养方案,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平面设计人才,提高学校的声誉,走出学校自己的特色。 作者:张立娜单位:荆州市工业学校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空间广告设计协调性研究 中华民族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观是研究公共环境空间广告设计的文化基础,其核心是协调。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实质是强调艺术要源于自然又要超越自然、同时又不脱离自然,关注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深层结构是“天人合一”,艺术美的奥秘在于主体情思与客体景物的交融合一。中国古代艺术不是主体去反映客体而是审美主客体的交融,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相对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设计来说,其艺术性一定要体现公共性,要有环境的整体意思,完成的设计作品要与环境形成完美的富于情调和意境联想的视觉景观,否则就会造成视觉污染。所谓视觉污染,是指杂乱无章,不能产生美感的景物刺激眼睛所引起的疲劳,从而导致人产生烦躁、压抑的心理感受,损害身心健康的视觉环境,现代都市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这种状况,成为现代城市人群心浮气躁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设计,以其自身的公共艺术性特点揭示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求它必须要与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出新的含义。 作为公共艺术的广告设计要求多方位的思考和论证,它已不是一件孤立的供人欣赏的作品。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艺术本身在形象的处理上、题材风格的选择上需要与所处的地域、文化和地理环境、周边景物相协调,成为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作用也因该区域的需要的变化而转移,这种需要就是环境的制约。空间的整体环境意识制约着公共广告艺术,整体设计是公共广告艺术设计的灵魂。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与纯粹的艺术品创作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不是一种脱离环境而存在的独立设计,而是一种整合系统的设计,是一门关系艺术。空间环境中的各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如果脱离了特定的环境空间而单纯“自我表现”,即便是多么完美,也可能成为与环境相排斥的对象,甚至破坏原有的环境空间。作为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设计,它的美是体现在某种系统环境下的,与整体关系协调“共生”形成的一种整体设计美,是与其“公共”特性密不可分的。 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艺术应与受众建立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设计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流,物质表现与意识形态的融合,涉及多种艺术形式,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设计涉及的是一个空间运用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希望借助空间的有效运用来让受众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因此,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设计,其设计表现核心包括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例如,商业街中的广告基本上就符合公共艺术精神的表现,具有公共现象,都与受众、环境产生相对互动性的关系,在传达信息和表现艺术美感,以及传递文化气息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进行公共环境空间广告策划过程中,设计者应对特定的环境进行充分地调研,考察该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等,策划出的广告作品才能与受众产生共鸣,与环境产生互动,更好地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 另外,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要适应受众的需求,其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公众化的艺术。由于广告受众出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因此对美有着不同的感受。这种大众美学的表现应该与每个个体有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文化修养也在不断提高,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就不仅仅是传达信息,更应该给受众提供一个能够满足精神交流的艺术性场所。也就是说,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应关注人性,让人们在观看广告时,能够成为欣赏艺术的一部分。当充分考虑到公众的心理和行为之后,受众会自然地感受到作品所散发的亲切感,也会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不是语言的说教,也不是杂乱的图片堆砌,好的广告会给人们的心灵深处带来一丝感动,使人们感到是生活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有创意的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广告,不是树立一个宏伟而空洞的形象,而是从一个主题入手,让受众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味,在不经意间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并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放松,体验到一种愉悦。 总之,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广告艺术作为城市空间形象表征的存在要素,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也就是说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艺术必须基于环境定位的设计系统。新兴的设计重在关注特定区域中自然要素和人工物品同时并置的关系协调。尤其是处于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艺术,更应注重其空间组织与氛围营造。视知觉的美感体现于环境中物象运动的表现,来自于景物空间形态运动的平衡,来自于实物形态发展的张力,来自于对象物体所呈现的光线与色彩,所有美感的来源都成为衡量定位于公共环境空间中广告艺术成败的砝码。注重公共环境空间中广告艺术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作品,应与环境形成完美景观,非常强调设计主体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关系。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平面广告设计的空白艺术研究 摘要:空白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工作中的应用对版面设计优化有着重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设计因素。本文就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空白艺术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空白艺术的实际应用方案展开探讨,以期为广大平面广告设计师提升空白艺术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空白艺术;作用;方案 空白艺术作为广告设计的情态语言,主要是指广告设计中没有填满或者不被利用的页面部分,保证一定的留白面积可激发受众的遐想,能对广告设计中的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进行表达。但是由于留白的面积、形状以及位置将对广告设计表达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空白设计艺术应用能力,才能充分发挥空白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平面广告与空白艺术概念分析 从空间的角度来阐述平面广告,其主要是指用长和宽表现的二维形态来传递的视觉信息的设计,其所涵盖的设计内容主要有文本、图形、线条、色彩以及排版等。平面广告设计其实是瞬间设计的一种,需要设计人员做到当受众接触到广告信息时能形成瞬间记忆。在平面广告中运用空白艺术主要是为了实现广告内容简化,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刻意留下的空白部分,在广告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空白艺术作为重要的情态语言,能有效体现广告版面的时代特性,科学的空白艺术应用能帮助平面广告实现以少胜多的效果。但是大多数的平面广告设计师在进行广告设计时都将设计重点放在了实物设计方面,缺乏空白艺术应用的意识。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空白艺术的作用 (一)突出广告主体 平面广告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传递广告主体信息,当前的平面广告设计师习惯利用复杂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合成。广告页面往往需要承担较多的文字与图片信息,但这不仅会造成主体信息难以体现,还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情绪。在广告平面设计中运用空白艺术,可通过空白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来塑造与突出主体形象,帮助受众理解广告信息。 (二)创设广告意境 平面广告意境主要是指通过广告中所传达的境界来激发受众的广告联想能力,是广告艺术灵魂的重要体现。空白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对广告信息中所传递的独特意境进行切实表现。 (三)提升广告设计的含蓄美感 空白艺术的应用也是广告设计含蓄美表达的重要方式,其能展示直接表述的广告内容所难以呈现的美感,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体验。并且留白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价值的体现,和广告艺术密切相关。通过留白的设计能切实提高广告设计的审美效果。 (四)充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平面广告的泛滥往往会造成受众在获取广告的过程中形成严重的信息包围,在视觉层面上或者心理层面上都会造成压迫。出于心理因素的考虑,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空白能与广告内容产生虚实互补的效果,为受众提供视觉方面与精神方面的放松环境,是满足当代人精神与心理需求的表现。其与平面广告中的文字、图案的重要性相等。 三、空白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空白艺术在广告背景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就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等元素进行合理的应用,但是在电脑技术的应用下,设计人员大多会选择盲目的元素堆砌,导致设计密不透风。设计人员应当注重版面上的留白设置,但这并不单纯地要求设计人员采用消极的背景设置来进行体现,而应根据广告版面的具体设计要求实现空白与图文之间的虚实、对比关系建立,引导受众视觉移动,帮助受众快速直观地发现广告信息重点。设计人员在进行平面广告背景设计时,除了利用纯白面积来表现留白之外,还可利用某种颜色或纹路样式的背景进行表现,这也是留白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制作书籍《蚂蚁》的平面宣传广告时,设计人员应当重点将书籍的名字进行体现,可仅在海报上打出书籍名字与作者名字以及简短的宣传标语,突出主题。但是为避免宣传广告的内容空洞,设计人员可选择带有不清晰的疏密有致的蚂蚁纹路的底子作为背景,在填补设计空洞的同时实现广告主体的体现。 (二)利用空白艺术实现版面设计的虚实对比 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来说,版面设计、文字与图形编排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人员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若是采用多种形式手法叠加的方式进行设计,一味地进行信息量的传输,会让受众在广告读取的过程中出现强制性接受信息的错觉,难以带给受众美的享受。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广告版面设计时应当利用空白艺术来实现版面的虚实结合表达,从而塑造广告信息形象,产生形不见而意见的效果,对广告思想与广告情感进行传递。这要求设计人员在版面设计时,利用空白将无关紧要的物象进行取缔,实现视觉元素的整合,以空白的“虚”来使形态的创造千变万化。如部分旅游宣传广告设计中,设计人员在进行平面排版时,多喜欢采用旅游地的美景图片、美食图片以及旅游介绍文字来进行版面拼凑,满满当当地填充整个广告平面。色彩内容太过丰富将会造成受众精神紧张,设计人员可仅选择具有代表的一张美景、一张美食图片进行版面填充,取消重复的难以传递更加切实有效的信息的图片与抒情的文字,设置一定的留白空间,使受众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并利用虚实对比的方式来烘托主体,使受众发挥对该旅游地点的想象。 (三)实现空白的不定向运动 在广告平面设计中,空白大多被作为背景进行运用,但是随着空白艺术应用方式的不断创新,该固定理念已经被改变。设计人员可将空白空间设计成抽象的形态,使其在设计空间内进行不定向的运动,即实现空白与内容的不定向结合,尽可能地避免空白与内容的相互冲突。设计人员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可将空白与内容进行镶嵌式的组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无间隙结合。将原本仅作为背景的空白空间进行消除,使两者互为背景。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利用线条使得黑色图形对空白进行分割形成菱形黑白格子就是以此来进行设计的。将图形与空白进行互换,使两者形成相互统一的关系。 (四)注重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空白位置与形状设计 当前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已经有意识地实现了空白艺术的应用推广,但是大多数的设计者都缺乏对空白位置与形状设置的重视。例如,设计者大都将广告的信息要素放置在版面的正中间,这就造成了设计构图的呆板,空白设置的价值降低,出现虚空间。设计人员可将重点广告信息的位置进行移动,设置在边缘或者某一方位来进行空白的激活,提高广告设计的效果与艺术性。例如,在产品平面广告中,大多数的设计人员都会下意识地将产品图片放置在广告版面的正中心,针对这一状况,设计人员可转变思维将产品图片放置在广告版面的左上角,实现空白版面的激活。 (五)注重平面广告文本设计中的空白艺术应用 传统的广告文本设计大都是采用固定的设计模式,运用颜色或大小进行文本突出,过于单调呆滞。但是,设计人员在文字板块上科学地利用空白艺术进行设计,不仅能实现平面广告版面的通透性、跳跃性以及开朗性,同时还能让受众在获取文字信息的过程中消除视觉疲劳与紧张感。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也应当避免大面积地随意应用空白,应当保证空白的留存拥有相呼应的内容,巧妙地进行过渡设置,避免出现为了空白而进行空白设置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文本或者整体的广告版面都显得空泛。对于平面广告文本来说,空白艺术应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文本信息的传递与版面的美观程度。若需要大段的广告文字进行设计,就应当注重段落、行列文字之间的距离设置,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文字与平面广告版面四周边缘的空白距离。另外,在进行文字排列时,应当使文字横向排列为行,纵列排成面,并在排列中利用空白保证视觉节奏与比例,实现点线面组合的画面构成。但是为保证平面广告的设计特色,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左右对齐的方式来进行文字设计,而应将文字居中,放在版面的正中间,也可实现重点文字信息的突出,提高空白艺术的运用价值。 四、结语 空白艺术在广告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使受众获得相应的审美感受,同时也可有效地烘托广告主体。所以,广告设计师应当明确应用空白艺术的作用,提高自身对应用空白艺术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空白艺术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广告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李函卓 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我国茶叶广告设计的创新研究 摘要:当今各行业为了取得发展必须做好宣传和服务,通过宣传打造品牌,通过服务建设品牌。茶叶是古代文化的精华,既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又展现了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为让茶文化更好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运用新媒体展开宣传是必然趋势。本文从茶广告为着眼点,以新媒体为载体,分析和体会新媒体语境在茶广告的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茶叶广告;创新与研究 茶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瑰宝,自发现茶叶以来,我国茶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融入了儒释道的深刻思想。如今,茶叶在我国有着极广的销售市场和庞大的销量。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大,参与茶叶生产和贩卖的人数越来愈多,而新媒体的发展也促进了茶叶广告的多元化。如何从新媒体的角度,将新技术运用到茶叶广告的设计中,以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是当今茶叶销售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茶企为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使自身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 1新媒体语境为茶广告注入活力 根据世界教科文组织和我国众多院校的研究,一致认为茶是从中国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自皇帝至百姓、从官宦到三教九流,均对茶叶充满了喜爱,文人墨客在诗句及画作中多次以茶作为描述的对象,这都充分体现了茶叶在我国的重要性。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升,我国茶叶产量也急速提升,大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茶叶产量达到了221.42万吨,比2015年同时期增长4.23%。但茶叶销售数据显示,同时期茶叶消费量仅为142万吨,茶叶对外出口量为40万吨左右。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国2016年上半年茶叶供大于求。根据农业部官方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茶园种植面积约为281万公顷,相较于2009年,同比增长34.2%。与茶叶产量的提升及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相适应的是茶企数量也不断增多,例如北京的著名茶叶街马连道,包括我了我国最著名的十家茶企,也包含1000家左右的小企业,这些企业门庭若市,反映了我国茶叶发展的蓬勃生机。石家庄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茶叶中转站,每年新开茶店200家以上,河北省茶叶协会会长曾坦言:“对于北方省会城市来说,石家庄茶城数量已经日渐饱和。”从市场经济学角度可以发现,我国茶叶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茶叶销售模式从传统的散卖到目前以礼盒等为主。如何适应茶市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茶叶企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我国茶叶市场转型以迫在眉睫,新媒体的出现为茶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高校的宣传,为企业增值,增加企业的活力。 2新媒体与茶叶企业广告的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的出现时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第三次科技成果应用于媒体以来,世界的媒体宣传方式不断地进步和发展。1967年,最先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宣传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将新媒体应用于宣传中。所谓新媒体指除、报刊、电视以及广播外的其他媒介,具体指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目前的数字技术主要应用于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中,通过此类手段向大众进行宣传。移动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脑和手机等,客户通过电脑和手机阅读各类新闻,了解市场动态。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自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应用以来,截止2016年1月,世界上网人数已突破33亿人,这一数据占到世界总人口的44.2%;根据大数据统计,截止2016年,世界手机用户突破70亿人,虽然这一数据中包含一人拥有多部手机的现象,但是仍反映了新媒体在世界中传播的广泛;2010年是手机变革的一年,此后各类手机APP不断出现,截止2016年,微信下载数量突破22亿人次,微信活跃账户超过7亿人。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新媒体拥有庞大的人群,且传播方式借助各类移动工具,真正实现了媒体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促进了媒体与客户的交流和互动。茶广告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提高茶叶企业的知名度,实现品牌化,借助广告进行宣传是实现以上目的的有效手段。新媒体形势下,仅仅借助传统媒介进行宣传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茶企加入新媒体的大军,运用恰当的新媒体开展宣传,建立企业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还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茶叶企业如何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广告产品、广告创意,已经是十分迫切的发展需要。 3新媒体语境下茶企广告设计建议 3.1广告定位年轻化 新媒体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分析,制定最符合客户需求的广告内容。根据数据,参与新媒体交互的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平均年龄为32.5岁,我国网民的哦平均年龄为21.4岁,这组数据反映出我国新媒体客户年龄较大,心理较为成熟。广告学认为,优秀的广告设计首先是广告定位,因此,我国新媒体用户以我国新媒体以80、90后为主,广告设计时要充分调查、参考这一人群的品位,主要用户是以80后为主的。判断广告做的好不好,首先要看他的定位准不准。合理的广告定位可以迅速抢占先机,从而实现产品的大众化。80、90后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且自身拥有很强的主观思维,且易接受新事物。为将新媒体运用到茶叶企业的宣传中,就要以这一类人群为主要客户,充分研究这一类人的思维方式和喜好,制定个性化的广告内容,为茶企的发展做出贡献。 3.2广告内容多元化 传统媒介以纸和电视作为载体,广告受版面、播出时间的限制,广告内容则受到广告时长的限制,导致传统的广告内容枯燥和单调,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新媒体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研发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广告内容进行创造、加工和完善。新媒介引用于广告设计极大的丰富了广告的类别和广告研发的手段,设计广告和加入任何元素,传统媒介运用的元素通常为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多为单一元素占据主导,新媒介则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使广告内容更加丰富。调查新媒体广告内容可以发现,当今的广告设计更加注重情境化,运用合理的情境打造商品的意境,以促进大众的共鸣。新媒体语境下,茶企广告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丰富广告的内涵。例如,人们对茶叶的感受往往停留在茶叶成品上,对其中的采摘和制作了解甚少,广告设计者可以借鉴“五粮液”广告的特点,以视频为主,以情境为核心,将采茶和制茶融入其中,这既丰富了大众的感官,又使大众对茶叶制作有了简单的了解,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又如,茶叶广告设计可以引入其他商品设计,运动完喝一杯茶饮,既可以缓解止渴又可以缓解疲劳,为此,设计者可以专门设计一个运动型的广告,最后以茶叶作为结尾点明主题,这样大众观看后可以留下极深的印象。考虑到新媒体用户“年轻化”,广告设计时要体现个性化与多样化,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年轻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茶叶广告在设计时可以已此为突破点,提高茶广告的受众群体。 4结语 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类企业、人群都随时随地的接收广告或发送广告,可以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处于新媒体广告的包围下。茶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瑰宝,我国茶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融入了儒释道的深刻思想,如何从新媒体的角度,将新技术运用到茶叶广告的设计中,以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是当今茶叶销售面临的重要问题。茶广告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提高茶叶企业的知名度,实现品牌化,借助广告进行宣传是实现以上目的的有效手段。为此,茶企为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使自身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一千道一万,但归根结底,在新媒体语境下,茶叶广告的设计必须符合新媒体的特性,符合受众的特性。新媒体形势下,仅仅借助传统媒介进行宣传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茶企加入新媒体的大军,运用恰当的新媒体开展宣传,建立企业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还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总之,新媒体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研发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广告内容进行创造、加工和完善。新媒介引用于广告设计极大的丰富了广告的类别和广告研发的手段,设计广告和加入任何元素,传统媒介运用的元素通常为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多为单一元素占据主导,新媒介则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使广告内容更加丰富。 作者:王培 张晓纪 苗琳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系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多种信息教学手段在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并设计了一个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设计案例,对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其它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手段;平面广告设计 1引言 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内,也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针对职业教育领域,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需要“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因此,探索如何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效,对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其它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2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广告作品的创意与设计,以适应将来就业岗位的需求。目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先讲解理论和实操演示,学生再上机练习。这种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中,缺乏主动探究和深层思考;比较难有效地组织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如果比较多同学需要指导,教师也难及时给予帮助。这些情况导致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突破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提供个性化帮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提高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角度出发,要上好这门课,我们就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形态,形成更符合学生特点和岗位需求的教学活动设计,改进教学手段。 3.1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 PPT课件具有简单易学、制作费时少、操作简便、信息量大、形象生动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一份好的PPT课件容易提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课件通过QQ或微信群、课程教学网站等途径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平面广告设计的基础知识时,把每一个教学知识点分类整理,利用形象生动的PPT课件将专业知识与重难点、关键点展示出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鉴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 3.2打造趣味性动画视频 在教学中引入动画视频,把学习内容形象直观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譬如,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创设情境,导出新任务或新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软件操作,可以通过动画仿真实训来轻松突破;在检测学习情况时,可以设计“游戏闯关”的学习形式。例如,在进行网页设计这个项目中配色子任务的教学时,可设计一个Flash动画,提供多种主题的网页页面,让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中直观感受不同的主题中选择不同主色调和辅色调时所呈现的效果,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3开发一系列微课视频 以往的学习视频一般时长较长,学生长时间观看容易感觉疲倦。而微课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一般是5~8分钟左右。微课将复杂、完整的系统教学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教学点,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碎片化学习。学生遇到问题,可随时通过查找相应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它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前、课中、课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可以以实际工作案例为教学载体,开发一系列微课,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案例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工作项目的能力,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3.4巧用教学辅助软件 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软件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譬如,在学生实操过程中可以运行一个倒计时软件,用于显示在大屏幕上提醒学生把握时间;在进行提问时可用幸运大转盘抽奖工具抽点学生,调节课堂气氛。还有一些辅助软件在学习方面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ColorSchemerStudio软件,它是一款非常好用的网页配色软件,具有颜色盘、实时方案、色彩合成器等颜色匹配工具,能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合适的色彩搭配方案。 3.5利用好QQ群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 QQ群和微信具有即时通讯、发图方便、在线文件传送、视频语聊、远程协助等优势。师生共同加入教学班级QQ群或微信群,对他们的教和学都有很大帮助。课前教师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通知学生进行预学习,课后师生们可以在平台上快捷交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网络向远程广告设计公司的设计师等人员进行课堂提问、求助,请他们现场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在教学中还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教师便可方便推送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任何地点进行移动学习。这种方式不仅交互性好,还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授课的主动性。 3.6搭建完善的课程专题学习网站 在信息化教学中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搭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课程专题学习网站。通过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可以开展各种网上教学活动,例如:课堂教学课件、Flash动画、微课视频、学生工作手册等教学资源的浏览和下载;作品投票;在线练习测试;学习情况评价考核;师生网上留言回复等,为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课前教师将有关的教学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并上传到网站。学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说,搭建一个完善的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延伸拓展了课堂,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与学的重要形式。 3.7构建基于网络的多元评价系统 考核评价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多元评价”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考核一般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考核方法。一个完善的评价系统可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全面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可以搭建在课程专题学习网站上,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利用UMU互动平台对学生作品进行投票打分等。 3.8充分利用威客网等网络平台 威客网是一个创新型的服务众包平台,网上有大量真实的工作项目,以平面设计类居多。客户有需求可在威客网上任务,公布期限和赏金,在网上等活儿的“威客”接下任务进行设计,如设计作品中标,便可赢得赏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成为接单的“威客”,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在接受工作挑战的同时将学习任务与真实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 4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设计案例 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在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网页设计是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项目,下面以“《网页设计的配色》教学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5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教育的主导趋势,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值得推广,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罗萍 刘琴 单位: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地理与生活论文:略谈高中地理课堂与生活知识的融合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习回归到生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吸引学生向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转变,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情境 教学策略 引言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课本虽是需要,但教的人不可死靠课本。他必定要适用补充材料及临时材料,以适当特殊及当前生活之需要。”如何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利用课标,对教材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背景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和积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开展,新课改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对学生发展和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不断武装教师头脑,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新的课程理念更多地强调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地理问题,主动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常识相联系,把地理问题与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让地理生活化,生活地理化,以地理知识为经,以生活常识为纬,以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高中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融合 2.1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 导入新课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融合更加突出了地理学科实践性和探究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中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安排,教师在其中所承担的角色与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知道如何引导、调控、恰如其分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应内容,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有关天气时,我们可以放几幅不同的图片或让学生直接观察课本中的图片,首先对天气变化方面知识进行了解,然后分组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2巧借生活实例,洞悉地理原理 陶行知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以自身的经验作为基础,把这些所经历过的知识经验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对于地理原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可以借助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将复杂难懂的地理原理赋予其中讲解。因此,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在课堂中运用生活现象解决教学难点。课堂运用实例:洗衣机甩干衣服过程(台风眼的形成原理);学生活动演示三圈环流一分组传送书本(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空调、暖气安装位置(大气运动);洗手池里水流的旋转方向(地转偏向力的体现);当地气象谚语收集(天气状况)等。 2.3借助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但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可以模拟,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在地理生活化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选取外,还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时,对于变质岩,学生难以理解。可举例说明:泥土加热会变成坚硬的砖或是瓷。那么,对于地壳中已形成的岩桨岩、沉积岩碰到了高温的岩浆会怎样?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变质岩的成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生活处处有地理,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3教与学要来源生活 在课堂教学生活化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不能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也不能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优化,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要求联系实际,面向生活,但绝不是与生活合一,而是既要联系日常的生活实际,又要与日常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生活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但也会让学生的思想飞向远方,例如教师在举肯德基的例子的时候,有的学生们会去想肯德基产品的味道,并私下进行讨论。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生活化教学的度,既要把学生的思维打开,又能适时把他们拉回来。 4教与学解释生活 在互动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导入新课或者是在讲授具体知识时,总会找生活中的现象或者问题进行情景创设,或者是来个设问。在教材知识讲解后,再回过头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老师的问题,就有很大的作用。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容易产生学习的成就感。知识解释生活,不一定就局限在“现学现卖”阶段,可以在知识学习后一段时间,只要遇到能让学生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时候,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和鼓励。也不一定要局限在课堂,可以鼓励学生走向生活实践。例如,学习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知识后,可以鼓励学生去思考自己家的光照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去研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热水器表面和平面夹角如何变化,才能最充分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总之,地理教学也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运用自如,从而切实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注意生活并不能直接等同于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既要联系个体的生活经验,又不能忽视学科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 地理与生活论文:谈地理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摘 要: 生活有多精彩,地理教学就有多丰富。要把生活—地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教学的始终,体现从生活中走进地理,从教材里走向社会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学习地理还是非常有用的”。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实践 结合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方面是有所作为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课程,从教材里走向生活世界。 一、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课程 1.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大量的与地理有关的现象或问题。例如,寒来暑往,四季变化;日出东方,月落西山;道路交通;商品购买等,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对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会有极大的帮助。在学习“地球的形状”时,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出证据说明地球表面是个曲面。学生除从卫星照片直观看到地球的形状外,还回答了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体;电影电视中看到大草原上奔跑的马群,从远方跑来,先看到前面的马,再看到后面的一大群马等方面进行论证。对于抽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地理知识,引发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2.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地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地理知识,又能为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体验的方式包括小实验、小制作、调查访问等。例如在学习“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时,要求学生用一盆水和一盘沙同时受太阳照射一个上午后,用手分别去试,感觉如何?然后放在阴影下散热,到晚上还是这一盆水和一盘沙,再去试试,感觉怎样?学生有了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对“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氏;冬季则相反”这一知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学生有关的气候知识帮助甚大。再如,开展“垃圾不愁嫁”调研活动,学生以自豪的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每天对垃圾进行分类、称重、定量分析研究,提出各种如何减少和利用家庭生活垃圾的可行对策。直观地认识环境问题,并提高自己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探究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善于观察是学生获得“生活中有用的”、“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保证。很多地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学“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前,布置学生收看晚上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观察天气预报过程屏幕上先后出现的图像,每个图像上有哪几种颜色或哪些符号,并思考这些图像、符号表示的各是什么天气内容?又如教学“水资源”内容时,组织学生课后观察调查并思考:学校西侧小河的水质状况,分析其水质变化的原因及对周围的影响,为其发展前景提出设想和建议。这样,通过观察发现未知的问题,对这些未知问题进行探究时又可以通过观察而得到答案。 二、从教材里走向生活世界 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学生利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能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学生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老师善于把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把地理课堂教学引向广阔的生活世界。 1.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情境 巧用地图、播放影像、欣赏乐曲、演示模型、自由辩论、角色扮演、社会探究等,都是创设情趣性教学的好方法。其中,社会探究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怎样对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对于初中生,我们可以以课堂为舞台,创设小社会环境,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社会责任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内容时,在学生根据污染指数判断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实际讨论,列举我们周围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污染空气的实例;大气污染对于们的危害,近来有哪些改善或加剧危害;你对净化大气,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何建议等,从而让学生对空气质量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这类活动中将逐步学会如何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利用材料支撑自己的见解,如何发挥讲演的感召力、鼓动性和幽默感。 2.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是学习地理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应努力激发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乡土实际,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教学“聚落与环境”可布置课后作业:你根据学校现有布局设计一个绿化美化方案,并说明理由。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又如教学“中国的交通”后,让学生制订一个暑期旅游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个旅游景区的游玩,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且根据各景区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又是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的用途,更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地理。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国内外、校内外、课内外各种有用的地理资源调动起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充分借助和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地理问题,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即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游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就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等现实性地理问题进行讲座、座谈。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增加学生的社会见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地理视野。如学习我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时,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收集有关资料,出一期反映我国工业的最新建设成就的地理墙报、板报、手抄报等进行宣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时机把握看,可借助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植树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生活有多精彩,地理教学就有多丰富。要把生活—地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从生活中走进地理,从教材里走向社会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学习地理还是非常有用的”。 地理与生活论文: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摘要】经过连续三年的高三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对高三学生来说,可以降低他们对地理恐惧的心理,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利于高三整个阶段地理复习的开展。 【关键词】高三地理 思维能力 1.引言 对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经过连续三年的高三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2.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2.1 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2 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2.3 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就目前的地理学习现状而言,许多刚进入高三的文科学生都说“地理很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许多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由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导致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许多学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又比如,在一幅经纬网的地图上,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地球自转方向和判断某地点准确的经纬度。 3.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3.1 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3.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3 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4.结语 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对高三学生来说,可以降低他们对地理恐惧的心理,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利于高三整个阶段地理复习的开展。 地理与生活论文:架起初中地理教学与生活间的桥梁 【摘要】结合初中七、八年级地理教学实际,从课堂语言加工、问题引领、情境烘托、作业延伸几方面进行知识生活化探索,让地理课堂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继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生活;地理;课堂 我们从“地理”一词联想到的事物和现象,大都是关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衣食住行方面的。的确,生活离不开地理,或者说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地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地理。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把地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地理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地理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地理课堂,让地理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语言生活化,理解知识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地理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看似枯燥无味的地理,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地理、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地理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世界上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总结为:在俄罗斯家中,美国在扒吃澳大利亚。 又如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四个直辖市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用“北上天重” 帮助学生牢记。 再如学习“梅雨”时,设计如下语言,对照板图:“……且说春末夏初,冷暖两军在江淮地区相遇,双方对阵撕杀,由于势均力敌,各有进展,战争相持达一月左右,交战之处,无不烟雾弥漫,阴雨连绵……”这种类似评书的语言,饶有兴味,学生对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感到非常好奇,非常形象,同时也感到学习地理很有趣。 2 问题生活化,感受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地理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地理问题,主动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地理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可以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问题出发导入新知。如学习地球的形状时,我这样导入;正像一个人没法直接看到自己的耳朵一样,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也没法看到整个地球的形状。直接看不到,就得想间接的办法,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他坚信:如果地球是球形的话,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向前走,一定能够重新回到出发地点……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踏着麦哲伦的航程进而学习新知。 又如学习《多变的天气》时,可借助《三国演义》中带有浓厚神话色彩“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的人物诸葛亮,用其“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预知天气克敌制胜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强烈兴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预知天气已不再是一件难事,气象卫星由高空给我们传送回来了卫星云图,进而让学生慢慢学会分析卫星云图,也做一个预知天气的小“诸葛亮” ! 也可通过环境问题,垃圾治理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再如学习《地图》时,问:当你第一次走进陌生的校园时,怎样看懂学校的平面图呢?怎么找到你的教室呢?平面图是怎样划出来的?符号和方向是怎样的?由此得出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让学生画出一幅学校的平面图来巩固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既可积累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地理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3 情境生活化,体验知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地理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创设熟悉情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谁感觉到地球在转动?(待学生回答)谁都没有!凡是坐过火车或轮船的同学,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坐在开得很平稳的火车(或轮船)里时,常常感觉不到车(或船)在前进,而是看到车厢(或船舱)外的房屋、树木好像在后退。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和星星每天围绕着地球转动。到底地球如何运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又如在学习中国的铁路干线时,提出问题: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去哪里?有的想到新疆,有的想到北京、海南、西藏等。于是我根据学生想去的地方分成六个组,分别是东北组、西北组、西南组、东南组、北方组、南方组。让每个组讨论要走的铁路线、经过的主要城市,并把路线画在黑板上。然后让两个组的图合拼在一起,最后所有组的图拼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完整 地理与生活论文:让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圆融 摘要:地理教学只有回归生活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文章从“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时代敏感点;唤醒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两个方面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入情入理。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策略 地理教学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增加师生的亲切感,地理教学生活化,是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的那样:“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时代敏感点 在地理教学中积极开展生活式教学,从生活中引入“活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在地理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地理学习活动的空间。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地理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地理,感受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知识源于生活,地理知识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 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地理教师在利用、挖掘教材资源时.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捕捉学生身边的崭新的教学资源,关注时代焦点,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提高学生分析间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高中“地理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片断: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海洋丰富的物产,接着让学生读《深海锰结核》图,了解大海有大量的矿藏;读图:《海上钻井平台》景观图,让学生了解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过程,以及海洋油气资源在开发利用上不同于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特点。 生活化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的融合,以及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实践等的融合。教学活动包含着探究、体验、交往等复杂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构建的“生活化问题探究”课堂,不能以自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为终结,而是让知识回归生活,使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融入生活,并尝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碰到的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理解、再巩固过程,也是拓展创新的过程。 二、唤醒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日常现象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即“知识来于生活,知识用于生活”,那么对于教学而言,就需要通过紧密结合学生所能感知到的实际生活现象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任职矛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从宇宙看地球”教学,针对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的运动关系等教学内容,可以就2009年7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进行引课,通过简单对当时日食过程进行回顾,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日食发生是因为太阳、地球还是月亮的运动而发生的?如果都有作用,谁的作用最大?日全食、日偏食的区别在哪里?原因可能是什么?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可以看到日全食?再如教授地球自转特点及与太阳运动关系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些世界上不同国家人民的生活特点等相关视频,或看热带雨林及北极熊、南极企鹅等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继而引导他们进行差异比较,从而为讲授新知识提供较好的问题背景。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具体化,便于从日常现象入手达到对较为抽象宏观的地理知识的掌握。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已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复习效果。高中生并非缺少生活体验,只是我们在乎常的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唤醒。在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案例作为切入点,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最终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本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再去体验生活,明白“地理即生活,生活即地理”的道理。 如在“大气环境”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回忆夏天伏旱的情景,描述自然灾害台风天气的景象,谈谈“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以及高山反应的感觉,思考离地面越近气压高还是低、城市中心与郊区气温哪个高、空气受热上升还是下沉等现象。这些对高中生来说,都有经历和体会。如果把这些已有的亲身经历加以串联,就相当于为本节的知识点复习作了铺垫,慢慢就会形成较为热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去探究这些“经历”所隐含的地理知识,从而得以巩固相关知识。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要做到生活化,就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师生要把地理的教与学跟现实生活与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活学活用,我们的教与学才会更精彩! 地理与生活论文:地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的内容涉及甚广,在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中,新的地理理念也不断形成。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中明确指出: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就是让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作为我们地理教师如何让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既学到理论又能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呢?我想略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与同行共享。 一、亲力亲为,提高观察动手能力 学习《地球运动》这一章内容时,讲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有关地方时与区时的掌握,预先要学生自己去准备一些资料。如在宾馆的迎宾台后有不同的时间钟,让他们自己去看北京、东京、纽约、伦敦等不同城市在钟表上的时间,并作记载备用,在课堂上进行时间的换算。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一些全球性的活动,如世界杯足球赛、“NBA”篮球赛、大型娱乐活动等举办地与我们当地时间的差异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比较又有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关于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的内容学习前,让学生在我们县城所环绕的沅江边进行观察水的流向,沅江两岸的河床陡缓状况。这样很明显可以发现河的右岸陡峭,左岸平缓,泥沙沉积,沙洲出现。而我们县城就坐落在泥沙的沉积岸。让学生理解在北半球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因而右岸侵蚀严重,左岸泥沙沉积。 在讲太阳高度角时,让学生去看看楼顶上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情况,思考为什么可以通过调节支架来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能。在楼间距的问题上,让学生分组去测量不同的住宅小区的楼间距,了解楼层高度,以及询问住在小区中的住户房间的采光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采光与楼间距的合理搭配。 让学生亲自从生活实践中寻找我们书中知识的再现,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材中《大气运动》这章内容中,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水平方向上空气的上升或下降运动,从而使得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高低差异,促使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闷热的夏季午后感到胸闷气短,就是因为高气温产生的低气压而造成的。到过海边的同学也有感受:夏季白天站在海边,你会感觉到凉风习习,因为风是从海洋吹响陆地。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我们熟悉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所以空气稀薄气压很低,高原反应严重。季风环流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感受:夏季地面温度高,而水里凉快;冬季水温要高,地面气温低。这样冬夏季节陆地与海洋的气温高低不同,导致了气压高低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向,这就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很多的大气现象我们都可以通过课堂中的理论学习来进行分析。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一般都是蔚蓝色的?在阴天,日出日落前后天空为什么还是明亮的?交通信号灯、一些警示色为什么一般都是红色?为什么在深秋的晴朗夜晚容易打霜,气温比阴天更低?“十雾九晴”的现象如何解释等等,这样的生活现象数不胜数。学习了课堂知识就能轻松地解释这些生活现象了,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三、正确引导,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实在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人口和人口问题”中,针对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农村人口增长较快,老龄化不断上升等。让学生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去调查,教师正确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在城市化问题上,让学生思考:城市比农村有哪些好处?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对农村生活有哪些影响?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有哪些利弊?学生可结合自己已了解到的,各抒己见。教师进行点拔就能完成知识的构建,合理的答案,让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在探讨中激发学生为家乡的美好明天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天看电视里报道的钓鱼岛新闻,以及身边各种形式的爱国呼声和爱国举动,结合我们教材里的“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内容,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接受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到理国。 面对时代的发展,与世界接轨是我们中国面临的挑战,无论是在资源、经济还是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方面,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距。通过一些热门话题,如国际上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有时也免不了会出现荣辱是非已经混淆,产生认知偏误,教师若不加以纠正和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无从形成,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时也就难保不出问题。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课程惟有反映社会与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总之,我们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终身有用。 地理与生活论文:地理知识与生活的整合初探 [摘 要]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课后练习多以活动方式设计,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扩大地理知识领域,在“学以致用”中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兴趣。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知识 生活 结合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新课标更多地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经验中捕捉地理问题,主动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在“学以致用”中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中,使学生明确我们的生活和地理密切相关,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从而拉近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进而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和解释地理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地理教学产生实际效应,最终让学生真正对地理学科感兴趣,认真学习地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我们如何将地理教学融入生活呢? 一、利用生活素材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逐渐认识到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要想把课堂教学融入生活,教师除了熟悉课本教材外,还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在教学中有效地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地理学习兴趣。例如农业的区位教学,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人,对农业有着亲身的体验,对农业可以说非常熟悉。教师如果光讲农业的区位因素,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可这样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同学们,假使现在你有一块非常大的农田,你会种植哪些农作物?为什么要种这些农作物?种这些农作物要考虑哪些因素?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学生通过思考就会对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发生在家乡或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事件和现象,去解释教材中的理论问题,可以使地理科学概念由抽象变为具体直观。例如讲到阴坡和阳坡关系、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的差异时,可让学生自己去当地山地地区实地考察,总结植被差异并解释原因。 三、加强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整合 1.加强自然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人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同时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人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模型。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而中学地理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岩石、水文、植被等环境要素,均有相关原理指导与规律陈述,将两者整合能使学生巩固地理学习,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了解环境,认识生活。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较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加强人文地理与生活知识的整合。学好人文地理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掌握知识结构,二是培养分析问题的思路。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背景,每个学生的生活吃、穿、住、行无不与地理联系密切,工厂、农田、交通线、建筑无不富含地理信息,社会热点诸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且在生活中学生都有所了解。如饮食与地理,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差较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而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总之,将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中,通过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地理与生活论文:浅谈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高中地理科目普遍被认为是副科,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潜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成分。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才能令其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所关心的关于生活和地理的关系进行讲解和分析,使他们觉得地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是与生活联系十分广泛的,认为地理学习不仅有趣而且有用。学习和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还可以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生存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本文仅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对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做以下说明。 一 服饰与地理的关系 1.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森林里,其披挂的树叶、兽皮就是衣服。后来,人类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纤维与动物皮毛为原料,制成各种布匹,出现了原始的服装。丝、麻、棉就是被人类利用最早的纤维材料。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化、气候变得干燥,蚕丝的生产逐渐向南方迁移。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2.服饰的样式与地域特征相关 不同的地区,其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装的式样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热干旱的半岛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在寒冷的北方尤其是冬季,人们喜欢穿深色的皮制品服装;在气温日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饰的变化与季节更替相关 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换,人们的服饰也随之变化。特别是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服装。例如,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女性的连衣裙、短裙等;春秋季节的休闲装、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夹克等。 二 饮食与地理 1.菜肴方面 中国的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川、粤、闽、浙、苏、湘、皖“八大菜系”。每个菜系的形成及其独特的烹饪特色与它所在地理区域是分不开的,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方特产和饮食习惯等的影响。 2.主食方面 由于地域差异和降水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甜菜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面食为主,南方米饭为主”的饮食格局。 3.茶、酒方面 我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花茶等,各地在品茶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温暖的江南一带喝绿茶居多,寒冷地区喝红茶偏多。喝茶受地区的影响特别大,如气候、地理条件、地势差异等。 酒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制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起伏与自然灾害的程度。由于地区气候及地理位置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酒习惯,出产的酒的品种也不同,如寒冷地区多烈性白酒、少数民族地区多米酒等。 三 住房与地理的关系 纵观中外传统民居住房的样式,修房造屋材料的选购,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影响,使世界各国的房屋各具特色,成为各地风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我国北方建房多采用木料,而南方建房多采用竹料;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通气性好的竹楼为主。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劳动人民在长期适应气候的过程中发展起了具有地方风格的各种住房。如东北的火炕、傣族的吊脚楼、海南岛的石头房、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庄窠住宅等。 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地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的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四 出行与地理的关系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驰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此外,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总之,我们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理与生活论文:加强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整合 生活处处有地理,生活时时有地理,每一位学生都生活在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里。生活的地理“活”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实”而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广”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生活的地理知识“散”而不系统,“土”而缺少理论的指导,“浅”而没有钻研的深度。整合中学地理与生活知识,坚持教学“生活化”原则,非常吻合《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深刻内涵。下面我结合中学地理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自然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人生活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地理环境有着感观的认识和亲近感,同时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人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模型,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而中学地理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岩石、水文、植被等环境要素,均有相关原理指导与规律陈述,将两者整合能巩固学生的地理学习,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地了解环境,认识生活。 教师可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选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料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将问题比喻形象点、直观点甚至于夸张点,效果也很好。如讲授“季风环流”(或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季风的成因,我以在夏日里去游泳为例,让学生赤脚走在沙滩上或露天泳池的水泥地上,脚感到很烫,而到了水中之后,就感到凉爽了。拿一只空壶和一只装满水的壶放到煤气灶上烧,过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感到谁烫?(空壶)把空壶和有水的壶拿到一边降温,再过一段时间,谁先冷却?(空壶)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温度变化下,组成大陆的物质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中的水正好相反,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气压比海洋高,风就从内陆吹向海洋,夏季反之。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我再启发引导加以分析、归纳,刻板的死知识变成了来自实践的活知识,学生个个集中了注意力,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尽情享受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人文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背景,每个学生的生活是社会经济的个体特殊反映,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中学地理密切相关,吃、穿、住、行、游、学无不与地理联系密切,工厂、农田、交通线、建筑无不富含地理信息,社会热点诸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且在生活中学生都有所了解。文化生活中诸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等,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看电视也是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面对面》、《幸运52》、《科学探索》等,都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可见生活的人文地理知识来自对社会经济的观察和体验,来自报刊杂志的介绍、影视中热点的分析,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均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与考察周围企业,以地理原理分析合理性。如讲过“工业的区位选择”之后,可让学生观察与考察学校周边、家址附近工厂分布和生产情况,搜集相关的资料:(1)描述各工厂在本区域中的区位;(2)讨论建立这几家工厂有利和不利的区位条件;(3)这几家工厂各会出现什么污染及污染产生的机理;(4)判断各工厂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好方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会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家乡的经济和生态,学以致用。 我们生活在地理的时空里,深受地理科学规律的作用,因此,每一个人均需要认识地理科学,以地理科学来指导生活。教师要发现生活与中学地理的本质关系,整合中学地理的学习和中学地理与生活的知识。教师要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体会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且能回归生活、终身受益。 地理与生活论文:关注身边资源 让地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摘 要:地理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生活实践,高于生活实践,又用于生活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自身的积极健康发展,地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到微观粒子运动的研究,都离不开地理。在地理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充满了地理,地理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关键词:资源;生活;课堂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是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一把学习的钥匙,这不仅仅是因为地理教学从过去自然地理占大比重,到今天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并重。更主要的是现代生活中许多地理知识与身边资源息息相关,密切融合,成为地理教学的一部分。因而将身边的资源引入地理课堂、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中,可以传递与教学有关的补充信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用身边和熟悉的知识引出陌生的地理知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经验,促进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 一、让俗语、诗词联系地理课堂 俗语、诗词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描写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地理原理诗篇,把它们带入教学中不仅能加强文化底蕴,也更有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利于开放式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如俗语“去暑萝卜白露菜”,如描写地势地形的诗词: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如描绘天气有关诗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降水有关的诗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与地区景观有关系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如此厚重的诗词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思考,在思考中顿悟,地理知识就变得更浅显,更直接。 二、让时事、新闻、报刊等媒体资料联系地理课堂 从小学习中国地理的时候,我们就要熟记中国都有哪些邻国。记得当时教科书中有16个陆上邻国。2005年之后的七年级教材“辽阔的疆域”一课中,有个课堂练习:“按逆时针方向,沿着路上国界线,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怎么现在陆上邻国就剩15个了呢?好多年没有教学七年级,以为自己记忆错误,于是这个疑问也就一直悬而未决。 前阵子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带来的紧张局势,使国人倍加关注。于是初步了解了一下中印的历史关系。无意中发现了那个曾经拥有主权,为中国邻国之一的国家“锡金”,现在原来是印度的一个邦。“锡金”的消逝使十六成了十五。 三、让我们衣、食、住、行联系地理课堂 服饰与地理: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饮食结构: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 传统民居: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 出行与地理: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四、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课堂 在教授城市建设课题前,组织学生开展下列活动:参观所在地的城市规划馆探寻城市范围、交通方式、绿化布局的发展变化;采访周围长辈,了解他们先前对自己居住条件,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的感受和现在对自己生活条件的感受;把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同学进行交流展示。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学生逐步学会从活动和生活中收集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直接获得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学生因为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会兴趣十足的参与到地理课堂实践中来。 学生身边的资源处处都有,远不止这些,只要你去发现,它就给你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关注身边的资源,让地理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地理课堂与时俱进! 地理与生活论文:浅谈地理与生活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呢?”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二是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到地理知识,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三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四是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扩大学生知识面。五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生活。 [关键词]地理 生活 知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对一个知识渊博的人高度赞誉,由此可见地理在人心目中地位之高。事实上地理知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地理知识渗透到各个领域,如衣食住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军事与地理都有密切关系,更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俯拾皆是,如衣食住行都受到地理的限制与约束,这就要求我们从生活中学会地理,再用地理知识去指导生活。所以平时教学中讲解地理要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与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处处有生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探索地理本质,研究地理科学规律,利用其特点改造生活。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并且越学越爱学,五彩缤纷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历、多种多样的生活现象和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水资源对学生来说很熟悉,所以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的学习便得心应手。在谈到如何节约用水时,从日常生活、工业、农业等方面能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好,从而使原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了,使学生获得从地理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呢?”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 “生活离不开地理”,从生活实际中引出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例如:气温、降水等一些天气状况都是学生身边的,从衣食住行等来说明,如,衣:我们这个地区四季有明显的变化,所以衣着也跟着相应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的东北到了冬季穿着厚厚的皮衣戴着厚厚的皮帽。食:南方以米为主食,北方以面为主食。住:南方住斜顶房,北方以平顶房为主。行:南方以船代步,北方以车代步。这都是学生很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素材,因此,引起相关的地理问题,不仅能激发现实际的现象兴趣,而且让学生意识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地理就在身边,就在眼前,从而增强地理应用意识。 二、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到地理知识,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的问题都与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人类活动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地理学科内容涉及的面广并与社会紧密联系,因此应掌握日常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祖国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这就要求作为地理教师应很好地利用生活实践中的地理信息,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学会地理知识,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和经历来完成地理知识学习过程,要善于在我们的教学中发现生活中的事例,并对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做好分析加工,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学习和现实生活的信息通道。例如:在学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自然方面、人物方面差异并解释其原因,就要说到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这样使学生对生活现象能够从地理的视觉去审视,从而拓展和加深对生活现象的理解。 三、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 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是必要的。例如在学习天气和气候这一内容时,联想到中央一台每天晚上7:30《天气预报》出现的第一个画面是卫星云图。学生知道这一现代科技水平、以及各个行政中心的天气情况可以在国际互联网查找。谈谈自己的认识,体现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从而对地理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和内驱力,就会直接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去,并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能自主地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探究、去思考相关问题,并利用生活问题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长期坚持这种联系生活经历的地理课程,不但有利于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形成持久学习热情。 四、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扩大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在生活互动中获得发展,从而体现地理知识价值取向。学生在生活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为什么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为什么会有火山、地震?为什么有的地方是沙海茫茫,有的地方碧波荡漾,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了万顷煤田?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南则为枳?为什么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时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选择素材,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情,而且学习内容也体现了趣味性和多样性,调动了原来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地理就在生活中,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生活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因此,应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在学习地理的同时,感受生命的可贵。例如在学习“黄河的治理”这节内容时,一方面举例说明黄河作为母亲河作出哪些贡献,另一方面,黄河又存在许多忧患,该如何治理火山、地震发生的地区,地震发生时如何做自我保护等。 总之,生活与地理密不可分,地理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懂得了地理知识和技能,也就会用地理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周围的事物,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会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空间;具有可持续观点,懂得按照尊重客观规律办事,以更好地安排生活生产,从而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地理与生活论文: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与生活结合的认识 摘要:地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可让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生活实践,并构建爱国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农村地理教学生活结合 新课标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我们的地理课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即在地理课堂中要经常运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和时事热点来创设教学情境,并用地理的原理来解释这些事件,让学生知道地理就在身边,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地理的习惯和态度。 一、地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走向生活实践 现在的学习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现象,学生毕业以后,已经把许多学过的知识还给了老师,更不要说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应用。许多中学生毕业在出门旅行时不知道如何查地图,手里拿着某城市的旅游地图却不能辨别东西南北。只有联系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的经验,生活的感受去思考才能理解地理知识,并能够利用地理知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教材,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获得智能、感情、意志、思想品德和个性发展的过程。为此,作为学生就要密切联系生活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通过气候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去思考我们这里的工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安排工农业生产。学习工业污染及工业布局时,应该结合本地工业生产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可让学生到实地考察,写出论文。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地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地理事物具体,生动,为学生所熟悉,具亲切感,这样不仅能学到课本里没有的地理知识,增强地理感性知识,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所获得的地理基础知识,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中国农业”一章中,当讲到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老师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学们倍感亲切。我们本县茶叶生产闻名,学生对茶叶最为熟悉。在学完课本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气候对茶叶有何影响?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就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最后作总结:茶叶和其他农作物一样,它的生长地需要一定的水、热等条件,也是受到气候影响的,好像苹果、梨等温带水果只适宜生长在北方那样,茶叶只适宜长在海拔稍高地区。这样经常地把农村地理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深深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又如,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有教师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地理知识,判断这次地震在哪个地震带上,是由哪两个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学生根据已学的板块知识很容易就回答出前面的问题。这次地震发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由亚欧版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学生找到答案后,再让学生查看地图,看看汶川在板块交界处吗?学生查看地图后,知道震中四川汶川离板块交界处还有一定的距离,然后再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那为什么震中到了汶川呢?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开始对汶川地震的成因热烈的讨论起来。这样,学生真的是开动脑筋,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同时也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分析解释地理现象的方法。 三、地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强调:“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脱离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缺乏兴趣和快乐,并且使学生在步入生活后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与生活是脱节的,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面对现实、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而地理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所以,我们要自觉地把创设新情境,让学生多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我们教学的目标与归宿之一。经常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知识学习地理,将学习的地理知识用于生活,把地理学习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利用每天上课的前几分钟,向学生转播今日的地理新闻,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当前的中外大事,并利用地理所学进行科学解释。如2005年8、9月份的“麦莎、卡特里娜、丽塔”台风,10月份的南亚地震、渤海季风救援行动,12月份的威海、烟台大雪,中国的第二十二次南极考察系列报道,2006年1月贵州地区的小煤窑盗采、废旧电池对水体、土壤的污染等都会及时登上我的地理课堂。看过这些新闻的学生在我进行转播时,便以知道为自豪,这是我会及时把转播权移交给他们。并适时向学生提问几个相关的地理问题,一下子就把地理新闻与地理教学融合在一起。 四、地理教学联系生活,构建人文精神的平台 地理教学联系生活,可以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进行以上观念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对当地进行人口、土地、资源调查,比较多年来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关系,并让学生绘制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关系图,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人口增长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学习农业发展时,讲述生态农业模式时,可利用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去参观附近生态农业园,去调查沼气利用的好处,使学生在观察、调查、访问中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认识。因此,我们有理由也必须做到在学习内容上向生活渗透;学习空间上向生活拓展;在学习时间上向生活延伸;在学习形式上向生活贴近。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生活,走向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中学的地理课堂保持永久的生机。 地理与生活论文:谈中学地理教学中与生活的联系 摘 要:《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中学地理的教育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方式,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掌握知识至关重要,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必然对他们的终生发展有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在地理教学中体验现实生活。以下是笔者近两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借此抛砖引玉,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 关键词:地理课程 教学 生活 对策 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意义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增进对地理学科的爱好。具体的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有下述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内在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人们理解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它帮助人们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它帮助人们了解各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地区分布,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它也使人们懂得生活中的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面临日益突出的各类环境问题的形势下,地理教育受到今日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因此,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对于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而不会把地理学习看作一种外界加强于学生的负担,也不会把地理学习看作一种“考前大量背记,考后大多忘记”的无意义的活动。 2、有利于学生参加各类地理实践活动,从而增长学生才干,提高学生素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能离开“用”字,这种学习更强调的是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通过搜集和比较有关资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形成原因,说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和思想情感上都会有进步和提高。 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内容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这一部分地理课程内容比起其他未被选作课程内容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来,在社会生活中的用处更大一些。不存在一条绝对的界线,把地理分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生活无用的地理这样截然不同的两大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包括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两大部分。地理知识包括学生直接感知的部分,也包括学生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的部分。中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获取大量的信息中包含大量地理信息。但学生对媒体中一些常用术语的含义不甚了解,值得我们思考。 地理技能包括地图、地理图表、表格的运用。有人指出,中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技能还应包括应用一定的资料绘制地图和图表的能力,在电脑上查询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野外对地理位置的定位、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如果中学生能够掌握上述技能,尤其是能应用这些技能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那么可以认为,地理技能比较好地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了。 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途径 1、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的衍生性,引导探究学习 中学地理是一门具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双重特征的学科,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生活衍生性。这种衍生性,为学生提供了质疑、思考的广阔世界。当我们引导学生把研究的视野定格在地理学科与生活案例边缘地带的时候,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数学的创造欲望,并可通过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间的渗透与综合,培养学生创造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学会了依托现有的知识,设计和实施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检验课本知识,检验他人的观点;通过探究的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 2、利用生活素材,拓展学习时空 教学过程的社会化、生活化是知识活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如果要使一堂课具有生长性,就必须使课堂的生活案例丰厚,就必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并把它转化为教学材料。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就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脱离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缺乏兴趣和快乐,并且使学生在步入生活后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与生活是脱节的,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校教育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利用本地教学资源,进行体验性学习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书本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将不是完整的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到社会里去上“思维课”,到大自然去读“大自然的书”,以便充分利用社会和大自然这个能产生奇效的教育资源。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和大自然中体验是实现课程资源转化的重要机制,因为体验性教学是知识内化,经验升华的重要方式。 4、利用对比材料,引导学生主动构 建知识 新课程观强调课程内容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感受、理解和领悟,透过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再生、再加工、再创造才能内化为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生成多彩的内心文化世界和心智结构。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并以自己的方式对材料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应从“以学科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用新颖生动的事例――生活案例组成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学习地理,构建学科体系。如:在学习有关水资源问题时,我们充分挖掘家乡的环境资源,利用对比材料,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首先组织学生观察、调查家乡大桥河的水质现状,然后引导学生走访沿河的住户,通过住户们的回忆,使学生更真切地感知水污染的严重性,最后让学生分析、交流有关水污染的原因及对策。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使情感得到了升华,实现“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 地理与生活论文:地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飞跃,学生不待老师教而能自学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我们应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真正解决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的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把地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地理从生活中走来,再有目的地将地理问题提炼出来,让地理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地理,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地理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生活实例融入地理。把身边的实例融入到地理课堂,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地理课堂大起来。城市的高楼,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家乡的小河,农民的菜地,以及阳光雨露等等,如此亲切,如此触手可及,全成了学习地理的素材。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无疑是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地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地理问题回归生活。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地理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比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可以问“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能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甚至有学生写成文章提交给相关部门。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对地理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课堂的活力,同时也达到了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再如,在学习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我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生日,然后描述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通过这项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及时巩固了学习内容。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①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②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地理思维的。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来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地理与生活论文:强化与生活联系 有效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地理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强化这一方面的联系,走出“就教材讲教材”的误区,将课堂教学内容、空间辐射开去,进一步强化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地理教学更加丰满、生动和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注重联系生活,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本文将进行简要分析。 一、选取生活中的趣味地理知识作为“激趣引子” 在许多初中生的眼中,地理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各种概念、图标,让学生学得头昏脑胀,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足。出现这样的状况,根源在于一些地理教师缺乏对教学的深入研究,没有能够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效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没有直接从枯燥的地理知识进行教学,而是转变角度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选取生活中的趣味地理知识作为激发学习兴趣的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精心选择了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补充,如云南彝族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抢婚”习俗、独龙族庆丰收“剽牛”祭祀活动、苗族青年交友婚恋“踩月亮”,等等。通过这样的趣味知识,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兴趣,有助于地理教学的深入开展。再比如教学《河流和湖泊》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江苏省和盐城市一些有名的湖泊资源和景点,并出示这些景观的美丽图片,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灵,拉近了地理学习与学生生活感知之间的距离。心理学研究显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接近生活和趣味性强的学习内容,探究欲望更为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地理教学中抓住生活化趣味知识这一有效切入点,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结合生活环境补充教学信息,开展“课堂探究” 地理教学中,课堂是师生进行信息交互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在这样的环节中,教师要着力创设一定的载体与途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学习中主动获取答案、提高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许多教师选取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启发探究,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在借鉴的基础上,对探究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改进,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学生既有感知的基础性作用。如教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笔者选取了本地区气候、地形、水分、土壤等方面资料,以及主要农业产品和产业方面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并与种植业、林业、渔业等方面的地理条件、产业方向进行分析对比,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产业方向的换位发展思考。通过深入的分析与形象的对比,学生对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一论断的理解更为直观和深刻。我国西部地区干旱少水,地势高峻,水、热、土配合不佳,以发展畜牧业较为适宜,而东部地区气候主要为湿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地貌为平原为主,水、热、土配合良好,种植业发展具有优越的条件。这样的对比探究学习活动中,由于加入了学生家乡环境的地理地貌与农业发展信息,学习中理解效果更为理想,有效避免了枯燥讲解对学生理解方面的制约。 三、走进生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全面发展” 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除了学好课堂理论之外,还应当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要积极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分析、理解、运用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抓好了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打破地理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之中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领悟自然的鬼斧神工,强化环境教育,在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如教学《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一课之后,笔者从两个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查阅、走访调查,了解本地区在自然资源储藏、开发方面的情况,增加对家乡自然资源方面的了解。另一方面,笔者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分析在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状况,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询问家长以及观察生活等方法,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不仅增进了对家乡的地理地貌、自然资源状况的了解,而且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保护等方面具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学生在讨论研究之后,还以班集体的名义在博客上发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的倡议,发挥了正能量的引导和辐射作用,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增进了知识的了解,促进了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环境教育。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思想与思维特点,深入研究教材内容,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作为教学补充信息,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更好地促进地理教学成效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
畜牧类论文: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摘要】阐述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化学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及岗位能力要求,探讨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化学课程畜牧兽医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据统计,国内目前共有82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广西开设了畜牧兽医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仅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随着广西养殖业的发展,社会对畜牧业人才需求逐年递增。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化学类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动物饲养学、动物病理学、兽医内科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药理学、动物营养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课程内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理论基础和基础技能培训的作用。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化学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不足。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与能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削减课内学时,化学类课程也不例外。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化学类课程被削减学时甚至取消。分析化学课程由原来64学时减为48学时,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由原来64学时减为40学时,取消了有机化学课程的开设。 (二)教学内容取舍难度增大。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的化学类教学用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徐英岚主编的《无机与分析化学》,以及潘亚芬主编的《生物化学》,这些教材均按64学时编制,编写时凸显高职教育特点,强调应用性训练,如果从这样的教材中再筛选出符合40-48学时的教学内容,难度极大。勉强选择的内容并不能满足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三)学生动手实验技能掌握的程度降低。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需要大量的动手实验。化学类课程课时的减少,压缩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符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及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化学类课程在畜牧兽医类专业中的作用进行定位,与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改革密切结合,掌握畜牧兽医类专业对化学类课程知识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确定化学类课程应开设的内容。 目前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的基本岗位包括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家畜繁殖工、家禽繁殖工、兽医化验员、乳品检验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饲料检验化验员等。拓展岗位包括宠物养护员、宠物美容师等。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化学类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技能为:应用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畜牧兽医部分专业课程知识点与化学类课程知识点的衔接内容详见表1。 由表1可见,化学类课程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支撑作用。若衔接出现断层,势必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一)教学内容整合。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化学类课程主要开设分析化学、动物生物化学,以及化学类综合实训课程,共计96学时。在授课过程中,由于两门课程同时进行教学,导致一些相同的内容重复讲授,浪费学时。如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吸光光度法属于仪器分析法,该教学内容安排在学期未,且因时间关系只来得及安排一次仪器分析实验。而动物生物化学在学期初的第二章蛋白质测定、第三章核酸测定、第五章血糖测定等实验中均要使用分光光度法,导致两门课程一前一后都讲授了该项内容,但又因学时有限,讲解和操作都不够透彻,学生理解不深刻。对此,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合并课程进行授课,将分析化学课程中溶液配制内容与后续的分析化学实训和动物生物化学实训相结合,在后续实训中所使用,溶液均指导学生计算和配制,既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又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避免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不知道实验用的溶液是怎么来的,还可以节约试剂,保护自然环境。 (二)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有机化学是动物生物化学非常重要的前修课程,也是动物药理学、动物营养学等专业课程的前修课程。但因学时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取消了这门课程。合并化学类课程学时后,可对分析化学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化学分析法只学习酸碱滴定法,删除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等滴定法的内容,加上动物生物化学不需重讲分光光度法的时间,可节约20学时,用于增设溶液配制和与动物生物化学相关的部分有机化学内容。由图1可见,整合前,由于开设课时有限,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结构、核酸的代谢等内容未能讲授,整合后添加了这些相关内容,并有更多的课时用于技能训练,使知识和技能训练连贯性更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的养殖业人才。 (三)加大技能操作训练。比较表2与表3,发现课程内容整合前,技能操作训练仅占总学时的37.5%,理论教学占了较多的时间,整合后,技能操作训练所占学时可达47.9%,较原来增加了10.4%,而且可以将溶液配制这项基本技能贯穿于课程中,充分体现了分析化学对动物生物化学的基础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普遍削减课内学时的实际情况,应对化学类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这不但可以增加相关理论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技能训练学时,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畜牧类论文:中职畜牧兽医类专业现状及教学研究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早在2001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了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促进养殖专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发展和普及,2010年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也列入了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畜牧兽医等多个畜牧相关专业,足见国家和教育部对畜牧兽医类相关专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视,但时隔多年,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寥寥无几,搜索整个网络,也难以找到几篇中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足见此类专业并没有预想的那样蓬勃发展、遍地开花。那么,我国农村面积广大,而相关专业如此遇冷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中职畜牧兽医类专业遇冷的原因 1. 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靠农业起家,绝大多数人口还是农业人口,即便是从事工业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人员也有相当大部分从事过农业生产,过去刀耕火种的生产经历已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烙印:从事农业生产是相当辛苦的事,做农民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民也是一个落后的群体,很多家长给孩子灌输的观念就是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发展才有出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量的学生选择了便于在城市就业的专业,如机械自动化、幼师、计算机等专业,制约了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发展。 2. 我国畜牧行业发展落后,工作条件差,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矛盾。我国的畜牧业相对落后,大多畜牧企业规模比较小,生产条件差,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自动化设备,完全靠人工喂料、清理粪便进行饲养管理,这就造成养殖场工作的脏、累,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娇生惯养,本身就缺乏那种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遇到这样的工作唯恐避之不及,那里有什么热情。 3. 养殖场用人观念传统,薪资水平低。由于多数养殖场管理经验缺乏,条件差,又不愿意花高价招聘有技术的饲养员,造成具备较强技能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不愿意到养殖场工作,致使养殖场只能低价雇佣一些年老体弱的人从事生产活动,久而久之形成养殖企业劳工素质差、工资水平低的普遍现象,长期无法打破,同时限制了新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加入。 4. 校方不重视,开设专业不积极。这主要体现在近几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带动了计算机、外语、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大量的学生更喜欢选择这些热门、容易就业的专业,适合城市发展的专业,而校方则喜欢投其所好,把大量精力放在这些专业科目的发展建设上,挤占了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资源和精力。 以上4个原因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就造成畜牧兽医专业无生源或生源不足而无法开班的情况,进而限制了专业的发展。但是这恰恰表明畜牧兽医专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畜牧兽医类专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畜产品的生产,这是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钢性”需求。 其次,我国的养殖业管理水平正由粗放式向集约化方向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将有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到养殖管理中,这就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进行管理和操作,这些养殖企业即将向我们职业学校发出人才订单。 第三,迫切需要解决低薪低能的员工与提高养殖水平的矛盾,养殖场由于饲养员水平低而造成生产成绩低下的情况已经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雇佣有技术、劳动能力强的员工,才能使生产成绩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由于过去对畜牧人才的不重视,造成我国各层次畜牧人才都十分匮乏,呈现断档的形式,随着养殖场员工的更新换代,畜牧人才的缺口将逐步显现。 三、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教学研究 面对即将到来的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培养需要,作为一线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1. 理论教学方面,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设定教学的内容的层次。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基本上就是高等教育的精简版,有的没有专门的教材,甚至直接使用高等教育的教材,但其中很多内容已经超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更倾向于饲养管理的执行环境,而放松深层次理论的学习。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我们的学生年纪比较小、学习能力比较弱,就不能像对待高等职业教育那样,要求他们掌握那些比较高深的原理,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多的是让他们领会生产的操作过程,只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能达到怎样的生产效果。以母猪的背膘厚度生产性能和使用年限的关系为例,中等职业教育中我们只需要要求学生知道母猪的背膘厚度会影响其生产性能和使用年限,如何用设备测量背膘厚度,具体的标准和数据去哪里查找就可以了,而不要求他们掌握为什么最适合的背膘厚度是这个数值。 2. 校企对接,让学生从劳动实践中提高技能,便于就业。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所学专业的劳动,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的职业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理论讲解的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必须让学生深入到养殖企业中去,亲眼去看,亲手去摸,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刻进脑袋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实践后,学生还会发现哪些东西书本上没有,哪些东西与书本上讲的有差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我们的学校必须与养殖企业搞好对接,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深刻地体会劳动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学生的就业,学生在养殖企业中实习,企业在题供实习机会的同时,也会感受都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能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从而积极地招聘有技能的员工。 3.根据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对教授的内容进行及时补充。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被引进养殖企业,如自动降温设备、自动消毒设备、自动喂料设备、自动清粪设备等等,我们要根据掌握的最新情况对知识进行更新,教授学生最新的设备功能和使用方法,这样习得的知识才具有及时性和先进性。 将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列入学习内容。最近几年国家由于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颁发了多部关于养殖业的法律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等。过去我们只重视养殖技能的教学,而这些法律法规也与养殖业的生产息息相关,只有懂法才能不违法,才算是合格的畜牧业人才。 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标准列入教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尤其是畜产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的养殖企业也在生产达到国家标准的无公害、绿色或有机畜产品,这就对我们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好的饲养管理水平,还要懂得更高级别的畜产品生产流程,懂得在生产过程中哪些饲料和药物不可以使用,哪些是可以使用的。 综上所述,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相关专业有着非常广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人才需求的逐渐旺盛会改变养殖企业的用人环境和薪资水平,也会逐渐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最终会促进专业的发展。作为畜牧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特点设计好教学方案,达到培养中等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作者简介:高亮(1981-),吉林省汪清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教师,中学二级。 畜牧类论文: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实验室的药品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院教育的快速发展,畜牧兽医实验室承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不断增加,药品种类增加,数量增多,管理难度加大,本文对畜牧兽医实验室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解决这些问题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畜牧兽医;实验室;药品;管理 我院畜牧兽医系有5个专业,包括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宠物养护、兽医医药和实验动物。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实践教学的比例不断加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教学都在60%以上,除少部分(约10%)实践课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外,其余实践教学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承担了所有实践教学任务的50%左右,学生和教师在实验室每天都要使用各种药品,其中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化学药品;有动物手术的麻醉药品;有疫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盒等。药品种类的多样化,管理难度较大,笔者在畜牧兽医实验室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畜牧兽医实验室药品管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实验室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室药品存放分散。畜牧兽医专业经历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办学水平评估”及“国家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新建了“胚胎移植中心”、“种禽繁育中心”和“宠物训养中心”三个校内实训基地,扩建了“动物医院”和“兽药生产与检测中心”两个校内实训基地,加上原本有动物药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营养与饲料检测、动物疾病诊疗、动物手术、兽药检测等十五个实验室,便于教师进行实验,各实训基地及实验室都配备了药品,导致药品分散,达不到药品的共享,时间久了存在大量过期药品,尤其化学试剂过期的数量比较多。 2.教师的实验药品采购计划与开设的实验项目存在差异。学院耗材管理办公室要求,在每学期的期末上报下学期实验耗材计划(包括实验药品计划),教师虽然有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书,但是通常还没有做出实验、实习及综合实训的教学计划,就报了实验耗材计划,这样就会造成耗材与实验内容不相符合,作为耗材一部分的药品也不例外,存在差异,导致药品多余或不足。 3.药品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药品是搞好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必然在药品的采购、保管、使用等方面出现问题。除常规的药品管理制度之外,要完善特殊药品(麻醉药、毒性药品、生物制剂)的管理制度。 二、提高畜牧兽医实验室药品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建立药品申请、审核、审批制度。教师根据实验、实习和综合实训计划,制订药品采购计划,由实验管理人员审核并统计,在清点库存药品的基础上,取消库存药品中的申购药品,综合考虑药品使用情况,适当的补充药品,进一步完善申报计划并签字。然后经系部主任审批签字,交学院中心实验室耗材管理办公室,根据学院经费情况审批并采购。药品申购只有层层把关,才能防止重复购买带来的过期浪费。 2.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建立药品分类及保存管理制度,降低损耗,防止事故发生非常必要。实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药品试剂的性质、分类与存放保管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实施分类摆放好药品。畜牧兽医实验室药品有以下几类:(1)化学药品:化学试剂按无机物、有机物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盐类中按金属活泼性顺序分类存放;不同性质的药品要分类摆放,氧化性和还原性强的物质就不能放在一起,一旦发生事故就会产生爆炸。如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就要离还原性材料远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不能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混合后会放出大量的热,也会产生危险;容易自燃、或者受撞击能爆炸的材料要单独放置,离其它材料远一些;易挥发的材料需放置在通风柜里,最好不要放在密闭的地方;有毒、有害的物品需要做出明显的标记。最后,在药品柜上的位置,标出药品名称,并且在记录本上写药品的数量。(2)兽用药品:根据畜牧兽医实验室常用药品类型,本着便于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原则,一般分为以下几类:注射剂、片剂、散剂、溶液剂。注射剂种类多、数量大,按药理作用分为:抗菌药、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泌尿生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用药等几类。分柜或分层摆放这些药品。(3)生物制剂:根据试剂要求存放,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4)特殊药品:畜牧兽医实验室的特殊药品主要指麻醉药(如陆眠醒、舒泰、巴比妥类、静松灵等)和有毒化学试剂(如亚硝酸盐、丙酮、有机磷类),依照《药品管理法》,对这些药品实行特殊管理。①采购应做好年度计划,按规定逐级申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到指定兽药公司采购。②入库应按最小单位包装逐支逐瓶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③药品存放在加锁的铁柜内,专人负责保管和领取。④药品仅限本系兽医实验和科研使用,不得转让、借出或移作它用,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未使用完及时归还库房登记入库。 3.建立生物制品低温保藏领取制度。畜牧兽医实验室生物制品主要有:疫苗、诊断抗原及阳性血清、疾病诊断液及生化试剂盒,具有价格贵、运输、保存条件要求严格等特点,采取集中保存专人管理的有效措施。药品入库时,至少有两名人员参与,做到账物相符,使用时认真填写领取登记表并签上姓名日期,表示经手认可。有两点建议:一是后勤部门保证实验室冷藏设备的正常供电,如有特殊情况要提前通知。二是实验管理人员应该经常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关掉电源停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想办法妥善保存好生物制品。 4.建立药品定期核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的库存清点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领导处理。发现试剂瓶上的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兽用药品及生物制品要重点核查有效期。 5.建立完善的药品报废销毁制度。原则上失效、过期、破损的特殊药品每年报废一次。对于兽用失效、过期药品,如注射剂、片剂、散剂、酊剂等,可以暂不处理,特别是过期药品出现变色、沉淀、分层、析出等变化时,可放在展示柜内,供学生在药理课上作为识别过期药品的样品。 6.实行药品计算机管理。实验管理人员将实验室各类药品的规格、数量、有效期及具体柜号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实行全院范围内联网的管理模式。定期更新网上资料,有利于相关系部及中心实验室及时解药品情况,在审核采购计划时作为重要依据,控制了药品重复购置带来的过期报废损失。帮助使用者在网上快捷查找所需药品,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三、结束语 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及实验室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领导关心和重视,需要一整套完整科学管理制度,并能执行到位。实验管理人员要掌握科学管理知识,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工作中,学院应该经常组织安排实验管理人员到相关学校参观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坚强的保障。 畜牧类论文:各类污染源及其造成的危害与畜牧业污染治理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等,这在很大很程度上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和副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而日益严峻的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一问题也是导致我国畜牧业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拟从畜牧业污染的概述、畜牧业污染的各类污染源及其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对畜牧业污染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关键词】污染源;畜牧业污染;危害;治理对策 畜牧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还会对其它生物甚至是人类自身的生命与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在对畜牧业污染进行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畜牧业污染的基本概念。 1.畜牧业污染概述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主要从畜牧业污染的概念和畜牧业污染产生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1畜牧业污染的概念。所谓畜牧业污染就是指在畜禽饲养以及活体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这些排泄物和废弃物会对人类、其他生物以及畜禽自身的生活环境所带来的污染。 1.2畜牧业污染产生的原因。畜牧业污染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经营方式的转变、肥料使用的转变以及种养的分离等几个方面。首先,经营方式的转变;其次,肥料使用的转变;最后,种养的分离。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其向城市周边的转移,这就导致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分离,畜禽的粪便无法得到及时的消纳。 2.畜牧业污染的各类污染源及其造成的危害 造成畜牧业污染的污染源也是种类繁多,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粪便污染、水质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及药物残留污染等几个方面,这些污染源对畜牧业的发展也是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与破坏,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2.1粪便污染。这是所有污染源中对畜牧业造成最大污染的一种类型。这种污染在一些规模养殖场比较常见。据有关资料统计,畜禽的粪便和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以及硫醇等物质,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动物自身的呼吸道和嗅神经等带来一定的损害,而且还会极大的危害人类的健康。除此之外,如果将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粪便播撒到田地中,又有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从而使作物减产。 2.2水质污染。水质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些畜禽散养户习惯将畜禽的粪便露天堆放,一旦下雨就会使其排入水中,从而造成水体污染。受到污染之后的水体中通常会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成分,不仅会给地表水带来污染,甚至还会严重污染地下水的水质。除此之外,一些病死的畜禽尸体如果处理不当,同样会给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 2.3病原微生物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很容易就造成畜禽之间疫病的传播,甚至还会波及到人类,给其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比如近几年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就是非典和禽流感了。这种污染主要是通过一些患病或者是隐性带病的畜禽排出的寄生虫卵等进行的。 2.4药物残留污染。药物残留污染给畜产品以及环境所带来的污染是一种潜在的污染。畜产品中所残留的药物种类比较多,比如兽药、医药、消毒药以及农药等,目前最常见的就是瘦肉精残留了。这些药物一般残留时间都比较长,其所造成的污染也不易消除,在使用时,一定要考虑其残留的因素。 3.应对畜牧业污染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与现象,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以更好的治理畜牧业污染,提高我国畜产品水平,保护环境等。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其一,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其二,加强畜禽污染的环境监测;其三,建立人工生态型养殖场;其四,控制畜禽排泄物,大力发展沼气;其五,严格控制药物残留。 3.1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目前,我国也制订了不少的关于畜牧业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总体来看,有些定义界定比较模糊,而且存在很多很明显的漏洞,这都给相关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困扰。所以,为了使畜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应该尽快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进程。 3.2加强畜禽污染的环境监测。要尽量吸取某些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加强对畜禽污染的环境监测力度,一旦发现污染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为畜牧业的持续生态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目前有不少的畜牧业生产部门将其污染监测纳入到环境管理工作当中来,积极开展对畜牧业污染现状的调查,以更加科学地掌握畜牧业污染的情况,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3建立人工生态型养殖场。建立人工生态型养殖场应该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其主要目标就是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以实现发展利用各种资源的良性循环。其主要的做法就是将农牧、果牧以及牧菜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结合起来,加强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处理与综合利用,走出一条既环保又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 3.4控制畜禽排泄物,大力发展沼气。要想实现对畜禽废弃物的有效处理,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沼气。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主要是以人、动物的粪便以及植物的秸秆等为加工处理的对象,它不仅可以缓解部分地区能源紧张的局势,还可以对畜禽的粪便加以综合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值得进行大规模推广。 3.5严格控制药物残留。根据我国以及国际上有关管理的规定,对畜禽的用药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限制对某些维生素等的滥用,以减少污染和保证畜产品的安全。除此之外,对病死畜禽的处理也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必须加大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设备投入,严格规范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步骤,以更加彻底有效的减少畜牧业污染。 4.结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只重发展不重污染的问题与倾向。对于畜牧业发展来说,这种观念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畜牧业发展水平不高,畜产品质量不达标,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等。本文从畜牧业污染的概述、畜牧业污染的各类污染源及其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对畜牧业污染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在论述的过程中,肯定存在不少的问题和漏洞,需要加以及时有效地规避。 畜牧类论文:畜牧兽医类科技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入,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快速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当中。畜牧兽医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畜牧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畜牧兽医类科技的发展同样的也是畜牧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畜牧兽医;科技现状;发展策略 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其行业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化的技术才能够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进程。良好的科学技术可以加快畜牧兽医行业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提高其产业化、区域化和标准化的经营水平,增强其畜牧业的生产能力以及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户的收入有所提高,促进畜牧兽医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 畜牧兽医类科技的重要性 现今农业主要是以种植业为基础的,并且以畜牧业作为主体,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发展进程,牧业的发展进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科学技术,只有以科技作为底蕴才能更快的促进该行业的快速发展,以科技作为向导力量,市场的发展作为方向,以加工业作为生产的保障,这样才能使畜牧兽医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西部大开发等进程,我国的农业结构做出了很大的调整,畜牧业在其中所占的地位也更加的重要,其发展的好坏将会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还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想要其得到快速的发展就要逐步的提升其科技的发展。 2 畜牧兽医类科技的现状分析 2.1 资金不足,技术设施简陋 当前,许多的地方都缺乏和行业发展的规划相应的配套设施以及相应资金的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畜牧兽医行业良性的发展。没有相应的配套设备做为基础,这就没有办法实行新的技术来进行该行业的运转,这样也就使其在生产中的效率有所降低。另外,资金的投入不是很够,这样就会影响到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导致科技难以跟上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了先进科技的支持,就不能满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多种需求,所以,要想畜牧兽医类科技得以发展就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样才能保障现代化的生产发展的需求。 2.2 队伍整体的素质较低 当前,畜牧兽医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整体的素质比较低,业务的水平也不高,这样不仅影响到行业的实施水平,更是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科技研究开发的工作。因为,畜牧兽医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比较低的,对于知识的掌握力度本身就是处在比较匮乏的状态,所以就很难会对该行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也不会使畜牧兽医类科技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工作条件太差的情况下是很难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工作的,这样就走入到恶性循环当中,吸引不到人才,就不能很好的对其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就不能很好的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2.3 保障缺乏力度 当前没有很好的制度来为畜牧兽医类科技的发展做保障,这样就很难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其发展过于缓慢。没有相应的奖励制度,相关的科研人员就不会有更深的投入,畜牧兽医类科技的更新也就会随之减慢。另外许多的科研人员没有基本的保障,全靠自身来获得研发的资金,这样是很不利于科技的更新发展的。 3 加强畜牧兽医类科技发展的策略 3.1 增强资金投入的力度 要加强对于畜牧兽医行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配套的技术设施。资金的投入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研发资金的问题,可以有效的为畜牧兽医类科技的发展做出有力的支持,有了资金的保障,就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相应机制的转变,研发最新的科技以此来适应市场的发展进程。配套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好的使畜牧兽医行业的工作开展得更加的有力,使其更快的发展。 3.2 加强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 要加强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其在畜牧兽医行业工作的同时,也能够为其科技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要注重相关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了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提出新的科技发展的方向,促进畜牧兽医类科技的发展。此外还要使工作人员的知识跟上时展的需求,不断的更新所需的专业知识。 3.3 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 建立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科技研发人员的研发积极性,这样可以更加快速的使其科技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一些奖励的制度建立,就会增强研发人员之间的竞争,有竞争才有动力,这样良性的竞争能使其发展更加迅速。 4 总结 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将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进程,优良的畜牧兽医类科技可以促使畜牧行业快速的发展,所以加强其科技的发展,就能很大程度上促使农业的快速发展。 畜牧类论文:畜牧兽医类中利用标本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概述标本的概念分类、畜牧兽医学科的特点,并以此看出标本对于该学科的重要意义。 对于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动物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变化的兽医病理学,动物标本有着极其重要的素材作用。 关键词:畜牧兽医 标本 重要性 标本是指将动物或植物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一定的整理后,经过加工,保持其原始形态或特征,并保存在科研单位或学校的实验室中,供教学、科学研究或陈列参观用的实物。标本的制备与研究是一类重要的科学学科。标本兽类标本、鸟类标本、鱼类标本、昆虫类、植物标本、骨骼标本、虾蟹类标本、化石类标本等。标本在科学研究、教学、科普工作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畜牧兽医等学科的教学以及研究中标本是最为直观、生动的素材,能够给研究者,学习者最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其在学科的学习中对研究对象有更为深刻的印象,不会发生凭空猜测所造成的错误或失误。 1、标本是科普工作的最佳助手 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有许多不同特色的标本馆,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标本馆收藏了形形色色不同特色的标本供参观者学习。标本馆的建立能很好的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生动的标本吸引着居民参观、学习。以标本馆的方式对畜牧、兽医等科学常识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比起文字宣传的方式明显具有吸引力,能让人们在悠闲的休息时段汲取科普知识。 2、标本是畜牧、兽医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素材 畜牧兽医学科是十分贴近生活实际的学科,对于这类学科的学习不能单凭书本知识。仅学习书本知识,学生很难建立起对某些概念的形象,很难透彻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全部过程。而采用标本这种方式,能够给学生建立起最为直观的观感,对于教学内容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以家畜解剖学为例,作为畜牧兽医类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是对于本学科学生来说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形态学科,是本学科学生掌握实用性专业技术的不可缺少的专业课程。对于家畜解剖学的书本教学内容来说,其专业的名词术语较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并且需要记忆,因此学生单纯学习书本知识难免感到枯燥无味。 使用畜牧兽医标本可以完全改变这种状况,生动的器官标本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记忆,确实是一种优秀的教学素材。例如教师在讲授肺脏的形态结构时,采用肺支气管铸型标本,支气管的细小分支和血液循环的过程栩栩如生,一目了然,学生对于教师可能在讲解中漏掉的细节也能有较深的印象,能更加全面的理解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说服力,值得推广。当然,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也能展示直观的器官形象,同样能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仅仅依靠多媒体展示,学习者距离器官较远,不能通过触摸等方式亲自感受到器官的形态,也在学生认知的方式上有所缺失。使用图谱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剖教学手段,解剖图谱的覆盖内容多,使用面广泛.可提供畜牧兽医学学生研究者不同需求的学习参考资料。但是它同样不能给学生提供直观观感,不具有吸引力,由于其专业性显得尤为枯燥乏味。因此,标本是一种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知的最为全面的教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采用现场解剖进行解剖教学是最生动直接的教学方式。它能让学生身历其境,直观清楚,各种感觉都覆盖。 3、标本是进行兽医病理学研究的重要素材 对于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动物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变化的兽医病理学,动物标本有着极其重要的素材作用。其有助于阐明疾病本质、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是以患病动物为研究对象,患病动物的临床症状、组织器官的眼观病变、组织学显微病变及超微病变等是研究的重要具体内容。兽医病理学是一门具有临床性质的应用科学,可直接用于疾病的诊断,因此实践或实验教学是兽医病理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鉴于部分疾病的特殊性(例如部分疾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及一些条件的限制性(例如一些严重的人畜共患病,需要在规定的高级别实验室进行解剖和研究,其他研究者不能取得一手的病理样本),不能取得完整的实际患病体样本,另外其储存也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动物病理标本是日前实验研究的重要对象。故在兽医病理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断收集临床病例材料,制作病理标本,使研究者能够了解当前疾病主要特征;保存疾病的特征性系统病理标本。使研究者能充分掌握疾病的主要特征病变,可以加深研究者对于疾病病理的认识,对于有效探索出病因病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规范并重视兽医病理方面的标本采集制作,对于发展兽医病理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畜牧类论文:畜牧业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 [摘 要]畜牧业对早期人类社会的进步曾经作出了非凡贡献,主要表现在: 畜牧业的诞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的发展引发了家庭形式变革, 畜产品是商品交换的源泉和最初一般等价物, 畜牧业的拓展是培植世界文明的丰厚沃土,畜牧业促进人类科技进步和物质精神生活提升。 [关键词]畜牧业;人类社会进步;贡献 畜牧业产生于人类的远古时代,还在人类进入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在欧亚大陆,就已开始驯养供给乳和肉的动物,并逐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畜群。畜牧业哺育并伴随人类及人类社会由野蛮走进文明、由落后走进现代,人类社会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它们彼此影响,共同发展,一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我们借助于历史的启示, 一起来追思那遥远的过去,共同感悟畜牧业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非凡贡献。 一、畜牧业的诞生实现了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 人类相聚为群,又相分为业,相聚为群成为社会组织,相分为业即为分工而作。人类社会迄今已经实现了多次大分工,但在最初的人类社会却没有分工,早先的社会生产是猎取自然界的天然物资。人类是在经过若干万年的狩猎历史之后,在与野兽殊死搏斗换来的血的教训中,逐步学会拘兽为畜,即开始对捕获的野兽进行圈养,从此,诞生了畜牧业。而选择畜牧业活动的部落,不久就和原来的采集、狩猎相分离,分化独立成游牧部落。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它标志着人类从此摆脱了对自然界的完全依赖。 由畜牧业带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在野蛮时代低级阶段,固定的财富只限于住房、衣服、粗糙的装饰品,以及用以获得食物和制作食物的工具,如小船、武器、最简单的家庭用具等,而日益前进的游牧民族,已经有了马、骆驼、驴、牛、绵羊、山羊和猪等畜群,这些财产,只须加以看管和最简单的照顾,就可以愈来愈多地繁殖,供给非常充裕的乳肉食物。以前一切获取食物的方法,现在都退居次要地位了;打猎在从前曾经是必需的,如今也成为一种消遣了。 畜牧业的诞生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其他社会分工的先声。例如,最初的采集生活,使人们发现了一些可以食用的植物,因此开始出现了零星的植物栽培,后来为了给圈养的家畜准备饲料,便使植物栽培这一新型的劳动形式发展和固定下来,形成原始的种植业,也就是说,谷物的种植最早首先是因为要给牲畜提供饲料而引起的,只是到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谷物也可以供自己食用,于是才成为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并由此发展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 二、畜牧业的发展引发家庭形式的变革 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人类婚姻家庭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原始群婚阶段,实行的是多夫多妻制,家庭婚居形式实行从妻居,所生孩子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按母系计算。这是因为人类早期是按自然本能生活,社会所依存的重心在于人类自身生产,它对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有直接影响,妇女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在当时占据着重要地位。 原始社会末期,畜牧业诞生并发展,推动人类出现了新的劳动分工,此时的生产,对人的自身生命的威胁降低,而体能要求上升,这样一方面使身强力壮的男性成了社会生产的主力,另一方面也为男子优势提供了表现其自身能力的历史舞台。男性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为男性统治家庭提供了依据。生产决定分配,男子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因此,随着财富的增加,它一方面使丈夫在家庭中占居比妻子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怎样才能利用不断增强的地位来改变传统的继承制度的愿望。但是,当世系还是按母权制来确定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因此,男子要明确属于自己的那份私有财产,并且想把它传给自己的亲生子女,就必须废除母权制,实行丈夫对妻子的独占同居,即建立一夫一妻制。由此,人类家庭形式发生变革,家庭婚居形式由从妻居向从夫居过渡,结婚也变为女嫁男娶,人类进入了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阶段。 三、畜产品是商品交换的源泉和最初一般等价物 人类最早的交换活动是偶然的物物交换。随着畜牧业的兴起,游牧部落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人多,而且也不相同,他们不仅有数量多得多的牛乳、乳制品和肉类,而且有兽皮、绵羊毛、山羊毛和随着原料增多而日益增加的纺织物,这就使偶然的交换变成了经常的交换。 本来,交换只是在部落氏族间进行,但随着家庭及其私有财产的产生,在氏族内部,也产生了家族或家庭之间牲畜和畜产品的交换及其与农产品、手工业品的交换,并且交换的范围、规模、数量不断扩大。这时,生产不再以生产者自身对某种产品的直接消费为界限了,开始出现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由此,物物交换成长为商品交换。 那么,如此丰富的私有财产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原来,随着集体狩猎过渡为个体家庭饲养,产品(畜群)也由氏族公有而变为一个家族所有,以至一个家庭所私有。由于牲畜能提供大量的肉类、乳类和皮毛,是重要的生活资料;畜力又能用作交通运输,繁殖又快,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因而成为家族或家庭的第一批私有物品。当时曾流行以猪作牺性和以猪的下颚骨和猪头的数目来衡量财富多少的习俗。从原始社会遗址的墓葬中发现,各墓均有多少不等的随葬猪头和猪下颚骨,如大汶口133座墓中,有45座墓随葬了猪头或猪下颚骨,其中有1座墓中有猪头14个;邳县刘林遗址中发掘出猪下颚骨171块。可见,猪既是我国原始部落最先普遍驯养的家畜,也是最早进入私有的一项最重要的财产。 既然是商品交换,就必然会派生出一般等价物。历史上,又是牲畜等畜产品首先充当了这一角色,获得了货币的职能,成为早期重要的实物货币之一。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查明,在我国大汶口氏族里,猪作为重要的私有财产,在交换中曾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比殷商还要早的时候,牛马等活畜都已是主要的交换媒介。我国研究也发现,在贡山独龙族的交换中,猪作为一般等价物,其交换比率是:大尖(小猪)1头=8寸锅1口=苞谷50筒,桑都(中猪)1头=1尺6寸锅1口=苞谷60筒,拉美木楞(肥猪)1头=2尺锅1口=苞谷250筒。另外在古希腊“荷马时代”,人们用来交换的主要物品也是家畜,特别是牛,它是交换媒介,也是主要财产形态。当时,1口3条腿的大锅值12头公牛。 另外还有考古发现,有角牲畜、骆驼、羊、马曾经都是广泛使用的“活货币”。因此,在若干语言中,牲畜一词曾被用来指称“货币”,例如,拉丁语中的pecunia(钱)一字,来自pecus,即“牲畜”。梵文中的rupa一字,意思是“牲畜”,印度币卢比,也是从这个字演变来的。在古希腊“荷马时代”,人们用来交换的主要物品也是家畜,特别是牛,它是交换媒介,也是主要财产形态。当时,1口3条腿的大锅值12头公牛。 四、畜牧业的拓展是培植世界文明的丰厚沃土 人类最早、最原始的宗教是氏族宗教,主要形式是图腾崇拜。原始社会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信仰, 图腾多为动物,其次为植物,其中由人类驯服或驯养的牲畜和禽类是当时各个氏族主要的图腾崇拜对象。 我国古代的华夏族,曾有一强大支系以蛇为图腾,该支系取得支配地位后,在长期的畜牧生产实践中,他们观摩牲畜,吸收了其它支系及其他民族图腾的某些特征,形成了马头兽脚、鱼鳞狗爪、马尾鹿角、怪模怪样的龙。炎帝族则曾以羊、牛、鱼、龙等为图腾,黄帝族曾以狗、马、鸟、龙等为图腾,尧舜禹族也都是以龙图腾为主。苗族、瑶族和畲族以狗为图腾,侗族以牛为图腾等等。 图腾崇拜留给人类社会的影响源远流长。图腾文化既是宗教文化,也是社会文化。因为,它包含宗教、法律、文学艺术、婚姻和社会组织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后来各自发展成为自成一体的文化现象。例如,图腾仪式、图腾圣物、图腾圣地等,是宗教信仰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图腾起源与宗教起源是密切不可分的。 中华民族至今仍称为龙的传人。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些曾经被狩猎、后又大多为人类驯服、饲养的动物,起先曾被作为图腾对象,进而被用于纪年、月、日,用以计算人的年龄等,最后成为流传至今的人的十二生肖。我国姓氏中,许多也是由图腾演变来的,其中与饲养的动物有关的就有:马、牛、羊、鸟、熊、毛、皮、冯、方、水等等。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有佩带动物吉祥物标记的习惯,用来驱恶避邪。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语言来源于畜牧业,如“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对牛弹琴”等等。至今印度人仍敬牛如神,北美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一项重大的庆典活动也仍是图腾舞会。考古也证实,人类最早的文学源于有关图腾神话传说的表达;象形文字的开端源于有关图腾的绘画;有关图腾声音、动作的模仿,则是声乐、舞蹈的萌芽;而有关图腾的保护神像,又成为人类最初的雕刻艺术成就。 五、畜牧业促进人类科技进步和物质精神生活提升 蚕养业是人类社会早期畜牧养殖业之一,它的存在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和物质精神生活提升。从《诗经》中“说于桑田”,“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可以看出,周末时代种植桑树已经具有规模。 蚕养业的发达推动了纺织业的科技提升,我国古代所用的服用纤维有葛、麻、毛、丝等,其中蚕丝属最珍贵华丽者。蚕养业的兴旺发达也促进了我国古代印染业的快速发展。据考古分析,马王堆一号汉墓的丝制类织物共用了20多种色泽,且已用明矾作媒染剂,表明当时浸染、套染、媒染等均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在古代的服饰用纤维中,粗糙的麻类无多少染色价值,倒是华丽的蚕丝激起了人们的染色欲望,从而也促使人类审美观的进化。《诗经》中的“缟衣綦巾”就是形容丝帛类织物的。可以说,没有蚕养业,我们很难想象我国古代乃至延续至今的服饰色彩和水准,也不会有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畜牧业及各种养殖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除了原有功能外,新的更高层次的功能被不断开发、创新和造福社会,如动物为人类导盲、作为生活伴侣等,并且成为器官、皮肤的主要供体以及药物或功能食品的制造者,成为影响人类寿命、改善生命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憧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畜牧业对于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必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畜牧类论文:刍议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种类与管理 摘 要:畜牧业的发展对我国现有的经济状况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使得我国的经济状况又有一定的提高。而且畜牧业的存在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相应的畜牧行业的管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现在存在的畜牧业在养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就导致了畜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这就需要对畜牧业养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对畜牧业养殖中的风险进行相应的管理。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 畜牧业的发展对现在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具体表现会使得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改善。而且畜牧业与我国农业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关联,也就是说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做好畜牧业的管理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畜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而导致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 1 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类型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畜牧业能够使得我国的现有经济水平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但是在现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风险因素限制了畜牧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对畜牧养殖中出现的风险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使得能够对这些风险进行一个有效的治理。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畜牧风险的存在会使得畜牧行业的经济状况受到一定的损失,而且不同的风险对畜牧行业造成的损失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就需要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一个分类,并根据不同的风险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 1.1 市场风险 畜牧行业存在的根本意义和其他行业存在的意义相似,都是为了获取相应的收益,使得自身的经济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涉及相应的市场,而且近几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时期,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现在的畜牧也发展也逐渐开始了大规模的经营,这种大规模的经营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需要涉及相应的市场经济,因此,社会市场的变化就会导致畜牧行业市场风险的出现。 1.2 技术风险 总的来说进行畜牧养殖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相关的技术进行配合的一项过程。在很多时候,养殖人员对在养殖过沉重出现的技术手段都表现出非常依赖,这种依赖就使得风险有大幅度的提升。 在很多时候为了防治相应畜牧疾病的发生都会对畜牧进行疫苗的处理,从而完成相应预防的工作,但是这种疫苗的处理对畜牧行业来说并不能完全保证畜牧能够对疾病起到全面的预防,在很多时候还会给养殖人员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 对畜牧的品种方面也需要进行合理的选取,这是因为选取品质优良的畜牧会对养殖专业的经济状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选择优良的畜牧进行养殖也是畜牧养殖工程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 对畜牧养殖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畜牧所食用的饲料进行一个良好的管理,而且近几年来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饲料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种提升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畜牧的养殖得到更好的发展。尽管如此,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劣质的饲料,这些劣质的饲料的存在使得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的频率变的更高。 2 畜牧养殖中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树立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作为畜牧养殖专业户,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风险应急准备。可以说风险和经济效益是相互影响的,养殖专业户不能为了个人的效益而忽略风险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而没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也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因而,就需要对畜牧养殖风险有着正确的认识,并且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清晰地了解现阶段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来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措施。 2.2 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做好预防风险工作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的管理和风险的预防,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风险的类型和影响程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养殖专业户对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思路,要及时发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化,从多种渠道来了解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为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畜牧养殖的经验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共同的经济效益,养殖专业户之间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共同来应对各种风险,从而尽可能的减少风险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损失。 2.3 政府需要发挥其职能,制定相应的政策 近几年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也相应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而政府需要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当前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个体农户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因而相关政策对他们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政府所出台的政策的合理性对养殖户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发挥政策对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需要对畜牧养殖业市场的情况进行合理性研究,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政策。应该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养殖户能够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从而尽早调整自己的风险应急措施。 结束语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畜牧行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这种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对畜牧行业的发展在养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使得畜牧行业的发展受到相应的阻碍,因此合理的解决这些风险的出现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畜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 畜牧类论文:畜牧兽医类本科《分子生物学》理论及实践的改革探索 摘要: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畜牧兽医相结合是21世纪畜牧业发展的热点,给畜牧兽医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培养符合现代畜牧兽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重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本文针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提出探索性改革意见,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竞争力。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探索 分子生物学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从分子水平阐述细胞活动的规律、揭示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生命科学深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了解生命活动规律的必经阶段,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各分支学科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随着DNA的结构与功能、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密码及基因调控的本质等被相继阐述,几乎所有的生命现象都可以深入到分子水平去寻找本质。所以分子生物学诞生后迅速与细胞学、微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免疫学、动物营养学、人畜共患病学等学科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手段和方法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2]。 我国作为畜牧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迫切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的使命转移到培养理论和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上。因此,重视和加强畜牧兽医类本科生《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实践教学,对培养在畜牧业领域既有理论又有实验技能的优质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下面就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对理论及实践教学的改革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理论改革 1.选择合适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来源,合适课程教材的选取对于学生入门分子生物学尤为重要。我院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开设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在此之前已经教授过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遗传学,而这两门课程在部分内容上与分子生物学有交叉,学生们对于核酸、蛋白质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基础知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相当一部分的大三学生已经进入到实验室,开始接触到PCR、质粒构建、蛋白表达等基础的分子实验操作。因此,对于此门课程的学习则应偏重于帮助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如:DNA、RNA、蛋白质的操作技术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技术等,真正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学习和资源浪费。 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飞速,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内外教材版本更新极快。虽然我院的分子生物学推荐教材为朱玉贤等主编的第3版《现代分子生物学》,但这个版本出版于1997年,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渴求。因此,通过对多种分子生物学教材的分析和比较,我们最终选择了朱玉贤等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该教材除了系统讲解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翻译以及调控机制外,还着重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当前热门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具有内容紧凑、逻辑性强、图文并茂等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征询学生意见并结合畜牧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对学生学过的章节进行简单回顾;详细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新内容、新技术;重点介绍与生产实验相关章节,使整个内容不仅理论联系实际,又紧临当今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 2.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世界,但在表述内容上却稍显抽象、复杂和较难理解。单纯依赖书本的介绍和教师的讲述难以在色彩、形象、质感、尤其是动态上给学生一个准确的印象。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信息同时输出,形象化理论的、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还可以在课件中展示自然界的直观现象、重现研究过程并模拟微观反应,创造出愉悦的教学情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3]。如:先向学生讲述真核生物的DNA通过转录形成mRNA、出细胞核并在核糖体等的协助下翻译出蛋白质的内容,再给学生放映国外专业网站下载的堪比好莱坞大片效果的此过程模拟动画,便很容易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从知识“被动接受者”到“主动介绍者”身份的转变,会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发表不同看法,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抽出两次的授课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癌症与肿瘤、病毒或基因与发育等不同主题制作PPT,然后每个学生花5~10分钟介绍PPT。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演讲的能力,由于知识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获得的,所以理解记忆更加深刻,掌握起来较为容易,不易被遗忘,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改革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分子生物学课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核酸的提取与纯化、PCR扩增、电泳分离与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切、质粒构建、细菌转化、蛋白质表达等等,这些都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基础专业技能。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全面发展。 1.设计针对性强的实验课程,注重实际应用。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与社会实践接轨、具有实用技能的新型农业人才。为使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更有针对性、注重实际应用,建议增加实验课时数并分阶段安排实验课程。首先,掌握最基本的基础性实验,包括:DNA提取、RNA提取及反转录、PCR、酶切连接转化、感受态制备、蛋白质表达纯化等。通过基础性实验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验熟练于心的效果;然后,针对畜牧兽医的专业要求及社会需要,开展具有实际应用的实验项目[4]。例如兽医传染病学,需要学生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具有一定的掌握。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病原引物、基因扩增及测序等应用性实验来确诊病原,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本学科的应用价值,同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将所掌握的基础实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5]。 2.培养扎实操作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过程长、所用试剂及操作仪器较多,传统实验课模式为:教师做好准备工作、讲解演示、学生实验。这样的授课方式存在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基础的操作技能掌握不扎实、良好的实验习惯养不成等弊端。建议将实验的整个准备工作,包括EP管、移液器枪头和玻璃器皿的灭菌,试剂的配制以及实验室规范使用和卫生清理等,全部交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此过程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验,发现问题,深入理解规范实验的重要性。逐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此外,对于简单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自己设计、讨论并验证,最后对比前人做的工作,得出结论。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参与程度,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对实验科学的探索热情。 三、结语 作为高等农业类院校,搞好教育工作、培养优质专业人才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而好的教育模式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改革高校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实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兴趣,为国家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符合现代化畜牧兽医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毕业生。 畜牧类论文:中职类畜牧兽医专业高效化学实训课堂从何而来 化学实训课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训课,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的实验性学科体系,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与实训技能,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化学基础。但是,目前中职类学生对化学实训课的学习仍然是困难和低效的,因为有多方面。怎么提高化学实训课的学习成效?怎样让学生在一次实训课中学有成效?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良好的化学实训学习方式 对于中职类中职类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头痛的学科,实训课更是难之有难。怎么学?怎么样能学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新学刚到校的最初几次课,教师就要为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学化学,为什么要上好化学实训课,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方式和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基本操作的培养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授课时,可以从最基本的实训操作开始授课,反复讲解,讲练结合,多次示范。如玻璃仪器的洗涤、酒清灯的使用、酒精喷灯的使用与保养、75%酒精的配制等内容要反复讲练。对操作规范的学生,要用多种激励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习的集体程序 化学实训课是一种技能操作课,只有在熟悉掌握后才能对其它专业的化学相关技能做到举一反三。为保证课堂效果和质量,化学实训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还要培养集体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这种培养应该从新生入学到校的第一次化学实训课的时候做起。 2.1明确课堂纪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常需要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有张有弛的课堂中,安全、顺利地进行学习和操作。如本人就在上课前,和所授课班级的班主任取得联系,对该班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制定针对该班的实训室规则的提纲,在课堂上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学生制定出他们能接受的化学实训课十大规则。并以作业的形式将他们的成果展示出来,当场给出分数,这些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修订了他们的课堂行为准则,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2.2培养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化学实训课中,必然会有同学间的相互配合。怎么才能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呢?这需要教师积极、有效地指导。 首先,划分实训小组。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选出组长。在分组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让每 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动手操作的机会,防止一些学生被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全盘包办整个实训过程。其次,要激发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与探究活动实现学生认识、理解、技能与态度上实质变化。再次,引导学生反思与总结。实训是实践活动,是感情思维和理发思维相互事例的过程。在实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实训操作的基础上,观察现象,分析产生实训现象的原因,深入反思实训条件和实训现象的变化,总结实训规律。例如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实训中,引导学生掌握常见药品、溶液的酸碱判断的规律,并将这些技能与专业生产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二、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 纪律问题纪律是困扰化学实训课堂的主要问题之一。课堂上,教师在声嘶力竟地讲解、示范,而有些学生却在交头接耳、玩手机。组织小组活动时,表面上学生在积极参加,但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却在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良好的课堂秩序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只有做好课堂纪律管理,课堂教学才能有序进行,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当然要求学生自始自终安安静静地听课是脱离实际,但一味喧闹又会令学生过度兴奋,难以安心下来学习、操作。因此化学实训课堂气氛应当避免两个极端。既不刻板,死气沉沉,又不能像乱糟糟的菜市场。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应当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相得益彰。 总之,创新中职牧医类化学实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只有在实践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实际、校本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训教学活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畜牧类论文: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远景如何? 摘 要:人类对肉类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健康(包括家畜和人类)、公平发展和环境问题等3个主要挑战。肉类需求量的增加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会给自然资源的利用、动物健康、人类健康以及生产结构带来负面影响。另外,畜牧生产工作环境也有待改善,这需要得到公共政策的保障。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5 条原则:1)优化资源利用;2)保护自然资源;3)保障畜牧生产者的生活水平;4)加强生态系统和社区组织建设;5)协调公共和私有机构的主动创新。本文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挑战。 关键词:世界挑战;环境;健康;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 根据联合国2013年资料,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96亿。人口增长在农业地区更加显著,部分地方已经出现较高的粮食安全风险。怎样才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呢?畜牧生产体系的多样性使得公共畜牧政策的落实变得困难重重,另外,也限制了人们对当前挑战难度的认识,并加大了提出惠及大众政策的难度。由于目前还无法给出应对肉类产业挑战的完整方案,本文旨在提出并讨论当前和未来的一些关键问题和争论。 1 消费需求的增长 到2050年,畜牧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增长70%,而肉类的消费需求将增长80%。主要原因是世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和收入的总体增加[1]。肉类和蛋类的消费量在发展中国家增速明显,而谷物以及块根块茎产品消费量总体稳定(图1)。 增速最快的地区是东亚,人均肉类消费量从1961年的4.5 kg增加到2011年的56.3 kg。在南美洲,人均肉类消费量也将近翻了一番,从1961年的38.9 kg增加到2011年的78.5 kg。欧洲的肉类消费增长在90年代初期达到平衡后,人均年消费量维持在70~75 kg之间。 这个消费量的增长发生在一个自然资源有限、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公平发展诉求逐渐增加的大环境下,而由消费需求增长推动的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以下问题: 1)健康(包括家畜和人类)问题;2)公平发展问题;3)环境问题。 2 畜牧业与家畜及人类的健康 畜产品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要素,也是人类的营养必需品。它们满足人体26%的蛋白质需要和13%的能量需要[1]。特别是对于生长期儿童、育龄妇女和通常患有肌肉减少症的老人来说,畜产品是他们的主要营养素来源。但是,过量食入畜产品,特别是含大量饱和脂肪酸的肉类,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心血管疾病[2]。关于过量吃肉和肥胖症之间的关系,已经有大量的报道[3]。所以,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考虑改善人类的健康,而不仅是满足食品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恢复人们的理性消费。 畜群疾病会给畜牧生产和活体动物的贸易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巨大威胁,最终将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最近3年发生了6 次大的动物流行病疫情,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估计,这些疫情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总额可高达800亿 美元。而且,畜群疾病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60%的已知病原体来自动物[4];另据世界卫生组织,通过食用畜产品致病并死亡的病例高达每年180万 人。由于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新型动物疾病和动物传染病正以史无前例的频率出现,非新型疾病再爆发的几率也在增加[5]。 3 畜牧业与公平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60%的家庭养殖动物。全世界有 17亿 人口完全或部分依靠畜牧生产来维持生计。他们中有10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这其中包括1.5亿牧民[1]。畜牧业在农村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畜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商品化,可以以家庭为单元进行生产,其价值通常高于农作物种植。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获得收入相对较快,使农村家庭(特别是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家庭)可以轻易参与当地经济发展。家畜可直接作为农业生产的役力(如耕作),还可以作为间接的资金储备。家畜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如糠麸、糟渣、秸秆等),其粪便还可以作为肥料。全球畜牧业正在快速发展(每年增长率3.5%),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图2),发挥了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作用。 为数众多的畜牧养殖者可从畜产品消费需求量的增长中获益。另外,畜牧业的发展还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牧草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间的联系、维持了商业平衡、促进了粮食安全保障,且降低了动物产品的市场价格。全世界消费需求的增长给广大农村家庭带来了机遇。但大量小型生产者仍然被排除在市场之外,城市周边的大型生产机构占据了主要的市场[6]。畜产品的世界贸易额目前超过了1.8亿 美元/a,2006年肉类出口量是1980年的3 倍[1]。尽管大部分畜产品都在出产国直接销售,但出口量仍在不断增长。目前,大约16%的鸡肉、12%的猪肉和15%的牛肉都用于出口。这个数据掩盖了不同国家间的数据差异。巴西、中国、印度和泰国是发展中国家中仅有的肉类净出口国。欠发达国家越来越依赖进口,其中进口肉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率从1960年的1%提升到了2010年的8%,这已经导致食品生产的自主性下降和环境污染的转移。为满足消费需求的畜牧业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各产业的竞争来推动。 4 畜牧和环境 畜牧生产的持续扩张对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造成了日益增长的压力,这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退化。例如,为了生产动物饲料,森林被砍伐;水资源逐渐匮乏,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逐渐增加;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动物遗传资源逐渐减少。世界草原面积占陆地面积20%左右,其中70%的草原处于干旱地区,且由于过度放牧、水土流失等原因而不同程度的退化。这个趋势在干旱地区更加严重,因为畜牧生产往往是当地人口唯一经济来源[7]。为生产动物饲料的开垦和放牧扩张,是造成热带地区和赤道周边地区森林砍伐的主要原因。森林砍伐带来巨大的环境危害,如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和物种的灭绝[8-9]。淡水资源逐渐匮乏,畜牧生产消耗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总量的十分之一。畜牧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使河流和地下含水层出现富营养化,也在沿海地区造成“缺氧区(或死区)”、破坏近海的珊瑚礁[10]。 据笔者估计,大约有80%的畜产品增长量是通过城市周边的大型工业化养殖实现的。这些在人口密集区的畜群养殖场是大量排泄物、抗生素和激素残留污染的源头,且畜产品和其副产品的加工(如制革厂等)也造成大量化学污染。 与此同时,畜牧业可以将人类无法食用的资源转化为高营养食品,如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副产品和食品废料(图3)。虽然全球畜牧生产消耗约30%的粮食,但很大一部分饲料资源(如采食80%干物质,图3)对人类食物资源不构成竞争,且如果没有畜牧也的消耗,一些地区的草原可能会退化。如果管理得当,粗放型的畜牧生产实际上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且有利于大量的碳储存。 最后,气候变化也对畜牧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如沙哈拉和非洲之角地区(图4)。减少畜牧业的污染排放已刻不容缓,但同时也要加强依赖畜牧业维持生计人群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5 结 语 在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解决畜牧业发展的问题,目前存在3 种观点,每种观点都运用不同标准来评价畜牧生产体系[11]。首先,主张绿色增长。观点认为食物,特别是肉类产品不能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所以必须提高产量,降低资源消耗量和污染量,即绿色增长,也就是要提高每千克畜产品的生产效率。评价标准可以是生产每千克肉的耗水量,或生产每千克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二,主张降低动物产品的消费量。减少动物产品消费量既可以减缓资源匮乏的压力,也可以减少过量吃肉带来的健康困扰。因此,用绝对方法来评价畜牧生产效率,如人均土地面积,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后,解决食物分配的不平等问题。食物的公平分配权确实应该进一步改善,但这需要制度和经济政策的保障。畜牧生产体系的改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整合这3 种观点。以气候变化为例,畜牧生产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轻气候变化。据笔者估算,在不转变生产体系、没有技术创新且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30%的减排目标可以达到[12]。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缩小高效和低效养殖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差距。事实上,当前不同畜牧生产体系之间温室气体排放量仍有差异(图5)。 为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还需降低损耗和避免浪费。据笔者估算,每年生产出来的食品有30%被白白浪费掉。乳和肉类又占浪费总量的11%。在工业化国家,销售和消费阶段是主要的浪费环节,而发展中国家的浪费主要是在生产和加工环节。提高生产效率是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影响的一项重要措施,减轻排放强度的措施还不能有效控制总排放量。假如全世界肉类产量到2050年增加80%,就要将排放强度减轻80%才能维持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而且这个预测还没有考虑资源和食物分配不均等的因素。所以,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并不能单独解决减排温室气体带来的压力。 这也反映在前述3 个观点的差异上。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政府官员或科学家,大家对于畜牧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总的来说,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归纳出以下5条原则:1)效率:提高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能源或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2)保存: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来保存自然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保障:保障畜牧生产者的生活条件,改善社会公平、社会福利和食物分配的均等;4)抗冲击能力:加强社区和生态系统的抗冲击能力,特别是抵抗气候变化和市场波动影响的能力;5)治理:协调公共和私有机构的主动创新,加强从业人员责任心,确保公平、公正,并完善法制建设。 畜牧类论文:浅谈畜牧业中肉类营养成分及卫生 摘 要:在人类的饮食方面,肉类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食品,其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突出,尤其是一些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对于肉类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但是,肉类的卫生状况却成了人们关心的重点,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的肉类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的问题层出不穷。实现肉类的营养价值和卫生状况的平衡是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肉类食品营养和卫生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保证肉类食品营养状况的同时提高其卫生水平。 关键词:肉类食品;营养;卫生 肉类食品中富含丰富的水、无机盐以及蛋白质等营养元素,这都是人类身体所需的成分。另外肉类食品的味道鲜美,受到人们的一致喜爱。但是,在肉类食品进入千家万户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肉类污染事件,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对社会的秩序造成严重的威胁。人们心理的恐慌严重制约了肉类的销量,其价值明显降低。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肉类食品生产以及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强重视,保证家家户户都吃上放心肉。 1肉类食品营养价值的概述 通常情况下,肉类食品都来自于家禽或者是家畜,其内脏和肌肉等经过加工和制作都会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美食。一般来说,人们使用的肉类食品中都含有胶原纤维以及脂肪等成分,其含量不同,但却是一种混合构成物。对于人体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这些成分的营养价值较为明显,其中包含适当的氨基酸,矿物等等。在食用的过程中,由于肉类中的成分很容易被消化,因此,其风味独特。而且,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相比,人体的吸收率也相对较高。并不是肉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动物,不同的部位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肉类的肥瘦程度不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就不同。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身体的所需或者是口味的不同,来对不同的肉类进行摄取。其中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肉类食品中所包含的成分特点不同,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以及科学的摄入量等等。这样保证肉类的营养成分均衡。 脂肪:众所周知,脂肪在肉类食品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而仅从脂肪的含量来说,猪肉是首选。脂肪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身体各个部分运行所需的基本热量,另外,还能产生适当的脂肪酸。但是如果脂肪的含量过高对于身体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蛋白质:猪肉中的蛋白质占15%左右,而牛肉中的蛋白质却占据20%左右,除此之外,动物的肝脏中蛋白质的含量也相对较丰富。一些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适当地补充蛋白质成分,做好身体营养成分的均衡。脊背瘦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所含的氨基酸是人们身体所必须的成分,而这种成分恰恰是人类自身无法合成的,因此,必须依靠肉类来实现营养成分摄取量的平衡。 无机盐:在肉类食品中,无机盐的含量较少,仅占1%。而且肥肉中的无机盐含量明显低于瘦肉。同样,内脏也是无机盐含量最多的部位,其中铁的含量最丰富,营养成分和利用价值也相对较高。除了铁之外,钠、钾、镁等矿物质的含量也比较多。 维生素:肉类食品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维生素B,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稍逊色。铜、铁、锌的含量也是肉类居多,明显高于植物类的蔬菜以及水果。 2国内外肉类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综述 肉类食品的卫生不达标问题不仅在国内沸沸扬扬,在国际上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中,疯牛病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事件,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等在美国都曾盛行一时,另外,口蹄疫以及禽流感事件也是影响食品卫生的重要因素。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心理留下阴影。我国的肉类卫生事件也层出不穷,出了死猪肉、双汇瘦肉精、注水猪肉之外,还有金华火腿以及太仓肉松等。这些肉类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需要受到卫生部门的广泛关注,要从肉类食品选材,制作等各个环节入手,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影响我国肉类食品营养与卫生问题的主要因素 3.1动物饲养环节的问题。首先,饲养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其中包括空气、水体等成分。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元素,给动物的生长产生各种病变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另外,有些商家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在动物的饲料中加入大量的激素或者是药品,造成了动物肉类无法达标。其次,养殖设施的完善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不完善就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预防效果,交叉感染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动物的饲养过程中会出现动物疾病的问题,在治疗中注射到动物体内的注射剂也是影响肉类本身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3.2加工环节的影响因素。肉类在成为食品的过程中要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加工和制作,但是,从现如今加工的水平来看,加工指标很难达标。而且加工环境也没有达到一定的卫生标准。表现出的加工问题相对较为明显。另外,加工厂为了保证肉类食品的美味,往往在其中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对人体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的一些肉类卫生问题多数都是由于加工问题出现了差错而产生的。 3.3运输销售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肉类食品对于运输队伍的要求较为严格,但是,目前的肉类食品运输大部分都没有专业的运输团队,在运输中对肉类食品的冷藏和保护做的不到位,使部分食品发生了变质。销售环节还是冷藏设施不到位。 4 加强我国肉类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 4.1由于屠宰的畜禽主要来源为外伤、中毒或病死,所以在进行屠宰食用前必须确定死亡的原因,若是外伤死亡和疾病死亡,没有发生肉质的变质和腐烂,可以进行高温的处理后用于食用。 4.2在进行畜禽的屠宰之前应让畜禽充分休息,防止出现胃肠道膨胀现象污染肉尸,同时要避免在屠宰前12h内进食进水,屠宰时进行全面的清洗并倒挂放血。待刮毛完成后应迅速的进行剖腹,防止细菌增生繁殖引起腐烂。 4.3进行屠宰后的卫生检查工作,头部检查的要求主要是进行化脓病变、炭疽以及结核的检查。之后检查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判定是否有传染病,一般来说,病原体进入动物体内后首先在淋巴结上表现出来,所以要认真检查淋巴结。 结语 肉类食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其营养价值与卫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纵观国内外的各类肉类食品安全事件,总结出影响肉类食品卫生的主要因素。只有从这些影响因素具体入手,才能使我国的肉类食品营养与卫生步入一个新台阶。 畜牧类论文: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在畜牧业中,《畜牧生产学》作为专门传授先进的动物生产理念和知识以及生产技术的实践性科学,是动科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从当前情况看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从其内容体系和教学问题出发,对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动科类专业 《畜牧生产学》 课程 教学改革 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主要传授先进的动物生产理念、专业知识及生产技术等。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以及畜牧企业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使得《畜牧生产学》课程不得不紧跟时代变化做出相应改革。因此,为了促进动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效果与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相符,必须注意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畜牧生产学》的内容体系及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有相对的了解。 (一)《畜牧生产学》的内容体系及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 《畜牧生产学》课程在内容上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除了包括畜禽生产系统、生产原理外,还涉及生产技术和生产效果等。畜禽生产系统主要立足生态学角度,对影响畜禽生产的各种生态经济因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畜禽生产原理分散在《畜牧生产学》的许多章节中,较为分散,缺乏一定系统性。畜禽生产技术主要介绍不同生理阶段中畜禽饲养管理技术,对操作性和实用性比较强调,重点为操作规程和过程。畜禽生产评价主要是对畜禽生产效果的评价,畜禽生产力是畜禽生产效果的表现形式,从这点来说评价生产效果就是评价畜禽生产力。该部分内容以畜禽生产效果优劣的确定为重点,同时比较强调生产组织和技术应用检验的合理性等。 《畜牧生产学》属于动科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动科类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很多,尤其一些理论不仅复杂而且十分抽象。其次,《畜牧生产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实地生产技术。因此,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不容易。当前《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缺乏实践内容和创新,师资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主动性,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不利。 (二)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 为了帮助学生对畜禽生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以及关键技术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增强,《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课内学习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将板书与多媒体、图片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也可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采取双向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课堂预习提问和学生演排讨论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由学生自主讲解或演示讨论结果,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变枯燥的课堂学习为主动、生动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演示法和现场讲解法及课后辅导答疑法进行《畜牧生产学》课程理论教学,尽量使课堂更为生动,避免整堂课都在黑板上搞养殖。在《畜牧生产学》的实验教学上,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三类,即基础实验、提高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分类教学。也可以提前提出实验目标,让学生自行整理制作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在生产教学实习上学校应该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接触畜禽生产真实的全过程,从而对畜禽生产过程有直观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有关科研活动积极参与,将科研项目与自己的毕业课题结合起来。教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对学生勤奋努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进行培养。其次,教师应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强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增加课件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畜牧生产学》课程网站进行建立,将课堂的大纲、教学录像以及实验教学内容、试题等全部上传到课程网站,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网站上可以对在线自测题库加以建立,学生通过自我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畜牧生产学》学习的程度。还可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网站上建立留言板,使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之外也能实现交流和互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征集学生课堂意见,通过网上留言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时改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对自己的课堂课件进行上传,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3.增加生产实习课程比重,对畜牧生产科学知识及时更新 在《畜牧生产学》中,目前理论教学的比例仍高于实践教育,但《畜牧生产学》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学生生产实习课程比例。在增加学生实践课程上,学校可以采用在生产基地直接教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畜牧生产和养殖技术,与此同时应培养学生掌握繁殖、培育、饲养管理、产品生产等技术。这种方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积极性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完美地将理论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随着畜牧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飞速发展,现代畜牧生产学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在《畜牧生产学》教学中除了要增加生产实习课程比例外,教师还应不断更新畜牧生产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畜牧生产学及其相关的最新知识和学术动态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搜集,并随时介绍给学生,以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该课程知识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4.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对师资队伍加强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是教师素质。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对动科专业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在引进和培养提高等措施下,对《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队伍逐步加以充实。也可以将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聘请到校内做专门的指导,保证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科发展始终同步,促进《畜牧生产学》教学梯队的有序形成。其次,《畜牧生产学》课程组可以建立专门的兼容教学、科研、技术教学团队,实行高职称、高责任感、高技术教师“传、帮、带”新教师的方式,使年轻教师得到更好地成长。在我国农业中,畜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畜牧养殖单位较多。学校可以建立与相关畜禽养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着力培养。 畜牧类论文:如何创建畜牧类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 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发展同类畜牧产业养殖和从事畜产品经营服务人员组成的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主要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饲料、技术、信息、设备、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储藏等服务,也是农村比较活跃的经济组织。近年来,陕西省丹凤县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断引导、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狠抓专业合作社的基础组建工作,全县已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畜牧专业合作社12个,其中:生猪专业合作社5个、蛋鸡专业合作社3个、肉鸡专业合作社2个、肉牛专业合作社2个。已经注册无公害“商凤”牌鸡肉、“山凹凹”和“鸡窝凹”牌鸡蛋产品3个,目前正在申请无公害“高峪”牌牛肉产品。从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来分,有能人带动型9个,龙头带动型3个。他们在发展畜牧产业,带领农民致富方面做出了表率。但从其发展运行来看,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法规学习不深 合作社在发展运行中,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忽视成员对《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有的将养殖场建在人口密集处、水源地、低洼处,粪污缺乏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环境脏、乱、差,防疫条件审查难以合格。一些成员在畜禽养殖环节依然使用假冒、伪劣、过期药品,抗生素长期在饲料中添加使用,药物未按休药期规定使用,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一些种畜禽场系谱档案不健全,未有种畜禽合格证。个别营销人员对活畜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存在逃检行为。这些都反映了合作社成员对畜牧法规知识的缺乏和深入理解。 技术指导不力 合作社成员忙于发展生产,缺乏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技术人员凭着经验指导生产。引种达不到种畜禽标准,家畜配种方式实行本交,饲养管理粗放,畜舍规划布局乱且标准低,疾病诊断治疗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养殖生产效益不高,规模难以提高。 作用发挥不明显 合作社缺乏与外界的业务联系,发展自行其事,成员间缺乏利益纽带,工作运转依然单家独户,生产杂乱无序或有章不依,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监事会形同虚设,成员权、责、利意识观念淡漠,开拓创新能力不强。 财务管理混乱 合作社内部财务会计报表资料不健全,没有财务年度报告、盈余分配和亏损处理方案,个人账户记载内容不全,不能如实反映出资额、公积金份额和交易额。 社会支持不够 合作社在发展中,由于资金缺乏,致使科技信息、技术培训、畜产品认证、设施建设、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服务水平落后。加之宣传重视不够,导致一些畜产品不被社会认可。 以上问题是阻碍丹凤县畜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主要症结,笔者结合实践,体会到要创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应从五个方面抓起: 加强法规学习 首先,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办社的宗旨,搞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进一步确立发展思路和目标,迎难而上,坚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信心。其次,要加强涉牧法律法规学习和理解,建立种畜禽调运制度、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制度、养殖档案登记制度、兽药饲料使用制度、畜禽防疫检疫制度、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确保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最后,要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尽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科学指导组建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天摇”,必须抓好抓实。一是为合作社派驻的辅导员要熟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能科学指导合作社组建,掌握设立登记、成员组成、机构设置、财务管理,以及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程序,做到指导不包办、参与不添乱。二是制定好合作社章程,这是指导合作社高效运行的“宪法”。因此,必须经成员反复酝酿、讨论和修订,并征得同意后公布执行。三是必须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成员间地位平等,实行自愿联合、民主管理。 规范运行机制 专业合作社运行状况对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是建立社员大会制度。合作社成员较少时,应召集全体成员参加,成员超过150人可设立成员代表大会,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如有30%成员提议或监事长、监事会提议或重大事项需商议时,可临时召开成员大会,及时反馈信息,加强沟通。需要成员表决通过事项,可实行一人一票制,且经决大多数成员同意后执行。二是明确职责。理事会应根据产业发展,合理设置工作机构,明确分工和责任。监事会在监督理事会工作的同时,特别要抓好生产环节及投入品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及时公布账目。合作社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为每个成员设立账户,明细记载出资额、公积金份额和交易额,让成员知晓合作社的盈余和亏损等经济运行情况。 增强服务能力 合作社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发现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一是定期开展培训,可聘请畜牧兽医专家为合作社成员进行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解决疑难问题。二是注重收集、整理有关生产、市场等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为成员提供准确的生产和市场行情,回避养殖风险。三是加强合作,利益互惠。合作社应积极走出去,与生产发展有关的饲料生产单位、畜禽场和屠宰、销售公司及科研单位联系合作,引进生产资料,销售畜产品,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现成本最小化,商品利润最大化。四是注重品牌效应。合作社应不断加强产地环境和投入品质量监管,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注册商标,打造优质畜产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养殖效益。 社会关心支持 合作社发展是带领一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政府部门应积极整合资金为合作社发展,解决水、电、路、用地、绿化及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畜牧部门应抓好畜舍规划设计、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防疫监督和信息服务等。财政部门应安排一定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支持合作社发展,开展无公害畜产品开发认证。金融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解决生产发展所需资金问题。税务部门应按国家规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调动和鼓励畜产品开发。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今后引领农民产业化发展的一支主力军,是推进畜牧产业迈向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发展壮大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作为畜牧工作者,我们应充分发挥技术和信息优势,为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当好参谋,使其真正发挥市场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促进农民致富,推动产业发展。
畜牧论文:基于WSN的畜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研究 摘要:针对畜牧养殖监控技术手段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应用于畜牧养殖场的智能监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实时、全面的监控家畜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场的自动化、信息化。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结构 传感器节点 智能监控 引言 近年来,畜禽各类流行性疫病(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猪高温病等)不断暴发和传播,给畜禽养殖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许多专家认为,畜禽疫病的暴发和传播与畜禽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关系密切。畜禽舍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畜禽健康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如冬天畜禽需要保温,畜禽舍内通风不畅,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空气中尘埃、飞沫及气溶胶浓度增加,温、湿度等环境指标超标,这些均会导致畜禽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及免疫力降低并引发各种疾病。因而有专家提出,畜禽养殖环境的控制是有效防控重大疫病传播和流行的先决条件。 目前中国的畜禽舍采用密闭方式饲养的同时,也采用了纵向通风、夏季湿帘降温等一系列先进环境控制技术,为畜禽舍的环境调控提供了物质保障。但从管理的角度看,在畜禽舍的环境控制上多数控制系统必须由饲养管理人员手动操作或机电式操作,自动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畜禽舍环境指标的监测主要采用手工测定,如畜禽舍内氨气浓度的测定,常采用负压空气机采集定量空气,然后将空气压入水中,用盐酸中和,依据盐酸消耗量推导空气中氨气浓度,该过程繁琐费力、误差大、时效性差。 1、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协同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中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给观察者。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农业、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工业、智能交通、建筑物监测、空间探索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 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信息采集有3个显著的优势: (1)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量大、分布密度高,每个节点可以检测到局部环境的详细信息并汇总到基站。因此,传感器网络具有数据采集量大、精度高的特点。无线传感器的节点本身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可以根据物理环境的变化进行较为复杂的监控,传感器节点还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可以在节点间进行协同监控。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部署采用非人工、随机方式实施。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可以通过一套合适的通信协议保证网络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组网、自动运行。在节点失效等问题出现的情况下,系统能自动调整,实现无人值守。 (3)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低功耗、节能、成本低、无线、自组织等特征,非常适合用于农业信息采集。 2、基于WSN的畜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2.1 系统分析 本监控系统主要是对养殖场进行实时监控,按照现代化科学的养殖技术精确控制养殖场的各项环境指标,对养殖场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早期的预警。在养殖场分布着多个气体、温度、光强等传感器节点,这些传感器节点可以自组织的构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个节点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该网络传送到总控制器。总控制器对当前的水质信息进行处理,然后给出相关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再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送到相应的控制节点上,实现对养殖场的控制;同时,总控制器提供远程通信功能,可以将当前状态或异常情况通过网络发送到远程的智能终端上,远程智能终端能够对总控制器进行指挥操作。 2.2 网络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外部网络和用户界面。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感知区域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路由后到汇聚节点,再由汇聚节点通过外部网络把数据传送到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每一个室内的传感器节点,执行器终端组成一个独立的监控区域,再将各个区域的汇聚节点组成一个网络并通过网关与控制器相连接组成该智能监控网络结构。 2.3.1 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根据所监测项目的不同应用需求,可以外扩不同的传感器如光、温度、湿度、光照、NH4和SO2浓度等。 2.3.2 接入网关 接入网关sink应具有无线收发和接入通信网络的能力。如图示,设计的sink使用的32位ARM9芯片作为系统控制核心,采用嵌入式Linux实时操作系统,支持10/100M以太网接口,而且增加了必要的数据采集和处理部分。 2.4 系统软件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和无线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数据采集系统使用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信息,并无线自组网,把数据传输到汇聚节点;汇聚节点把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控制器;同时,汇聚节点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指令,再向传感器节点转发该指令。控制器集中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数据存储与查询、网络拓扑结构显示、网络状态监控以及实时查询等功能,并以表格形式显示数据结果。 3、结语 本文建立了一个养殖场无线传感器智能监控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养殖场能够很好地解决布线困难和难以实现检测区域完全覆盖的问题,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元器件,具有成本低廉、响应速度快、通信稳定可靠、操作便利等优点。 畜牧论文:多媒体技术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更大的收益。 关键词: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现代教育的各个方面。现代教育理论的提出是我国素质教育前瞻性改革的创举,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向社会化和实用化发展的强有力保证。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畜牧兽医学专业也是畜牧业发展的一次创新和进步。畜牧兽医专业的种种教学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引进此专业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教学会带来许多科技优势,以及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一、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本专业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描述,或者用图片和简易模型道具等来提高学生的感官认知性,如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青贮饲料加工过程、鸡的人工授精等知识点,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无法做到教学生动,更难以让学生记忆深刻从而掌握专业技术要点。这一弊端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中凸显出来,许多学生在工作初期无法很快投入到工作第一线,无法真正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迅速应用到实践中,甚至造成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质量产生质疑。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 畜牧兽医专业进行教学实习、实训时,门类品种庞杂、投入巨大、运行成本高,这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是最简单的教学实验也面临实验动物和器材等高昂教学成本的问题:微生物学研究具有微观性、传染性,临床兽医学研究方向具有高风险性等,这些特殊的实践教学难点难以使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场、复杂的工艺过程,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视频,实时互动地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二、图文并茂,增加教学直观性 畜牧兽医课程不同于文化基础课,它要使学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生物概念,但目前很多课本内容僵化,特别是一些图片资料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致使学生形成了片面的理解,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使呆板的课本知识生动起来。例如我们在讲“家兔的品种和习性”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查阅不同品种的家兔图片资料,把能说明问题有代表性的图片粘贴下来,组成一系列不同品种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说出它们的体貌特征,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比较,得出不同品种家兔的体貌差异,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掌握起来就容易的多。在讲解家兔的习性时,可播放一段教学短片,展示家兔的几个生活习性,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过程从难到易的转变。 二、信息广泛,拓宽专业知识面 畜牧兽医课程与其它的专业课程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原因在于畜牧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养殖技术、疾病以及产品都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疾病知识方面经常出现新的疫病,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对付新型疫病的办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课本上对疫病的描述和防治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书本上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时采集信息服务教学。比如在讲“禽流感”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上采集信息,及时了解国内外禽流感发生发展和蔓延的趋势,掌握其发病规律、发病机理和发病特征,并且掌握防治措施。这些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但这些知识对教学工作是相当有利的,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某些疾病发展的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之广、信息量之大是其它的资料不可比拟的,也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结合实际,增强探索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把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新出现科技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五分钟利用多媒体手段介绍畜牧兽医行业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比如近年来通过致病病毒和细菌的更新换代,不断出现新型微生物和高致病性微生物,导致各种家畜的传染病频发。从2003年牛羊猪的口蹄疫到2005年的鸡鸭禽流感,从2006年的猪蓝耳病到目前牛布氏杆菌病,无不使畜牧业一次次遭受重创。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我们不是十分清楚,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和研究动态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想像空间,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不断增强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四、言简意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多媒体技术还应用于实验、实习、实训过程中,由于某些技能知识需要靠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做演示实验才能完成,这就从某种意义上说强调了演示试验的规范性,而一些专业音像资料可以代替教师完成,使学生获取技能知识。再有,学生提高技能需要一个从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过渡,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一旦接触实践就表现的很茫然。目前比较规范和标准的音像资料大量存在,教师可根据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知识有选择地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在学生实习实训前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头脑中有个比较完善的认知,学生再进行操作时就避免了盲目性。比如在讲“鸡传染性喉支气管炎”一节内容时,需要学生掌握疫苗点眼技能,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疫苗点眼技术操作规程,对学生强调技能要领,再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很快的掌握这部分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 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技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专业教师应深入教学一线,掌握畜牧兽医行业动态,了解新的科技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传播新知识新内容,培养出更多的畜牧科技人才。 畜牧论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为了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生产一线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需强调实践教学。因此构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农林畜牧院校教学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 畜牧兽医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实践 1、构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1.1是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高专与其它类型学校本质的区别主要在于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设计上,对培养的人才规格要找准的定位,与其它教育相比,要突出自已的优势。要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就必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因此构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农林畜牧院校教学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1.2是行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人才规格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畜牧业也保持着良好发展的势头。在我区,原来许多小型的鸡场、猪场、牛场,现也发展成了具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种鸡场、千头种猪场与千头奶牛场。在这些大规模的养殖企业中,有着大量的就业缺口。但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象以前小规模的家庭式养殖,简单局限于“会做”就行,现大型养殖场更多需要的是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参与及有效组织、管理一线生产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加快畜牧兽医专业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的服务成了我们农业职业教师的历史使命。构建畜牧兽医实践教学体系,按行业岗位能力去强化实践技能操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也是顺应行业、企业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规格的需要。 2、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问题 2.1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以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原则。根据我区畜牧业主要以猪、禽、牛三大块为主的特点,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应包括课堂实验、养牛生产实习、养猪生产实习、养禽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参观调查、(猪、鸡、牛)方向技术强化班、试验研究等环节。实践教学各内容的实施顺序、时间应与教学计划相衔接,合理有序地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 2.2确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实践教学应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头戏”,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学时所占的比例要超过40%,甚至在达到50%左右。并且实践教学考核的成绩要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课程考核成绩的总评中,或单列作一门课程,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必需条件,以确保实践教学不只是流于形式。 3、构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与方案 3.1根据行业岗位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与实训大纲教学计划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依据,而实训大纲则是开展技能训练的依据。 3.1.1教学计划与实训大纲制定的原则 在制定教学计划与实训大纲过程中,我们广泛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调查,确认岗位所需求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及技能结构,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着重根据畜牧兽医岗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以岗位能力应用为主线,以技能为单元。基础课强调应用性,专业课突出实用性,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基础课与专业课内容进行融合,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课程设置,设置好课程的内容和实训环节,力求做到教学与生产实现零距离对接。 3.1.2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计划的制定,就是要解决畜牧兽医专业应开设哪些专业基础课,开设哪些专业课,每门课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应开设哪些实验项目,应达到什么效果,学时数是多少,对必需的专业技能,要达到什么效果,怎样进行考核等等。在教学计划的的制订中,要构建有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3.2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里所指的“双师型”教师,不单是有“双师”的资格证书,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实践、专业技能操作等方面更要有过硬的技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对教师的业务要求更高,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不单要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通过“专、兼、聘”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解决。所谓“走出去”,就是学校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学识,同时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锻炼等。“请进来”就是通过吸收行业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或聘用兼职教师、引进客座教授等方式,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教学教师队伍。 3.3 建立配套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物质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需要依托于实验室、实训基地这个演练平台。为此,学院积极打造优质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首先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配套有各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训场所、仪器与设备设施等,如我们有动物营养、病理药理、解剖、兽医等方面先进的化验、检测仪器设备,同时还有牛生产、猪生产、禽生产的饲养实战演练基地,完全可以满足学生校内课堂的实训操作演练。我校畜牧兽医实训室还获得了区优质实训基地的称号。其次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与区内外多家大型的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奶签订了生产实习协议,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安排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 校内外优质的实训基地为畜牧兽医实践技能体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培养畜牧兽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注意问题 在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后,只有把实践教学体系真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畜牧兽医专业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为此,必需注意以下二个问题:一是考核必需要严格执行,不准走过场、流于形式。二是教学过程中必需认真贯彻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在保证实践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离开了理论知识的技撑,实践教学就会显行很空洞的,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后劲就会不足,今后的发展就没有空间。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贯切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办学的过程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的份量,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在1:1以上,通过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为我区乃至区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畜牧兽医高技能型人才,这些学生就业的岗位遍及区内外许多大型养殖场。如奶牛养殖方面,区内有名的几个大型奶牛养殖场中,场里的技术骨干80%以上都是我校毕业生,他们在企业中担任技术骨干、技术主管、甚至副厂长、厂长、总经理助理、总经理等重要岗位的工作,他们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能吃苦耐劳,深受企业好评。目前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畜牧论文:农业\畜牧业和农副加工产业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摘要:按行业性质对陕西省利用外资情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基础行业,关乎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于外资流入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状况分析和实际设立相关外商投资企业分析对陕西省调整吸引外资战略和方向具有指导意义。对外商直接投资有选择性地引入,重点引导外资投入农产品的深加工、高科技含量、新品种等领域,同时有关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用外资利用规划和发展计划。 关键词:陕西省 农业 畜牧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 实际利用外资 一、利用外资整体情况及特点 截止2010年10月,我国共设立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外商投资企业8232家,实际利用外资额160.25亿美元,占外资流入额的1.63%。我国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利用外资额不论从总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有大幅增长。 从近年来数据看我们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 外资额呈显著上升趋势 从数据看,外国投资者对农业2010年1月至10月实际利用外资8.14亿万美元,同比增长79%;对农副食品加工业2010年1月至10月实际利用外资15.79亿万美元,同比增长63%;对畜牧业2010年1月至10月实际利用外资2.28亿万美元,同比减少2%。这表明外资大规模的流入农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势必对三产业的产量和价格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投资领域日趋多样化 三个产业占外资流入的比重保持平稳但占比较低。农业、畜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占比分别围绕0.68%、0.25%、1.33%小幅浮动,基本保持平稳态势。 2009年累计三个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4.54亿美元、2.32亿美元、9.69亿美元;2010年1月-10月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8.14亿美元、2.28亿美元和15.79亿美元。 畜牧业利用外资额基本保持平稳,但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幅巨大,外资由过去单一的投资于农业在向多领域发展,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投资也在增加。 (三)投资区域不平衡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从相关数据统计看,农副产品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以沿海省份为主,占比前三位的省、市分局分别为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 二、主要价格指数情况分析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平缓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环比增长幅度不大。食品、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鲜菜和鲜果的增长幅度都比较平稳,并没有因为外资的大量流入而急速增长。 (二)外资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有限 CPI上涨最直接的后果是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在水、电、油气等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会带动下游产品连锁涨价。物价全方位上涨,工资收入却停滞不前,两种矛盾的生存现实挤压着民众的生存空间。 三、外资加速进入我国农业市场的影响 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截止2010年10月外方对农业、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累计实际出资160.25亿美元。外资进入农业领域弥补了国内资金不足,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优良品种和先进管理经验,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影响价格指数上涨的原因分析 (一)成本推动:物价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的:劳动用工成本提高、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农产品成本提高。 (二)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中国货币过多,过多的货币加大通胀压力,催生资产泡沫。过剩的流动性,可能在产品领域进行投机,像前一阵子出现的炒作大蒜和绿豆。要管理好通胀预期,就要严防投机在粮食、棉花等重要农产品领域发生,要减少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要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可以考虑保持货币流动性的适度和均衡。 (三)滞后效应 从货币发行变动到物价反应,一般有6-9个月的滞后效应。在短期时间内,CPI回落的可能不大,持续高位也在意料之中。从国际国内情况分析,未来中国物价走势也不容乐观,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发生恶性通胀。 五、我国利用外资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指引,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外资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由注重的数量转为注重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对外商直接投资要有选择性地引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重点引导外资投入农产品的深加工、高科技含量、新品种等领域,同时有关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用外资利用规划和发展计划。 (二)拓宽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外国贷款和援助以及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的贷款和援助。对一些农业综合开发、创汇农业项目,特别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积极采用融资租赁、合作开发、项目融资、境外上市、跨国并购等方式。 畜牧论文:有关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研究 摘要:作者针对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乡镇兽医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乡镇兽医队伍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乡镇 畜牧兽医队伍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乡镇畜牧兽医队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乡镇地方偏远、人才匮乏等原因,导致我国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并不完善,也并不稳定,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兽医队伍没有一个完整的监督管理体制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乡镇兽医队伍人员过少,必须要解决,而且迫在眉睫。 1、乡镇兽医存在的问题 1.1技术水平落后 现在的乡镇兽医大多数都是年龄结构偏大,专业知识不高,大都是不是自学成才就是子承父业,而且基本上都是凭借传统的经验行医,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整体专业素质普遍不高,而对于养殖户遇到的新问题,这些乡镇兽医们仅凭借他们的有限经验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随着畜禽养殖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养殖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养殖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逐步提高了科技含量。现代动物疫情日益复杂化,对兽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种背景下,乡镇兽医的处境就变得非常危险,逐渐被淘汰。 1.2经济收入水平下降 乡镇兽医的经济收入水平由于农村传统散养户牲畜存栏量的减少而受到了影响。首先,随着乡镇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传统的靠养殖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再加之近些年物资的价格一路飙升,靠养殖的话根本挣不了多少钱,从而使得绝大多数的农民放弃了养殖业:其次,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中的广泛应用,农民种田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传统的牲畜耕种模式逐渐被机械化模式所替代,这样一来,农民生活中所需的牲畜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少,因此,这也是牲畜减少的一个原因:再次,乡镇实行禁牧政策,导致放牧牲畜的地方有限,如果全都靠在家进行饲养的话,就会加大饲料、人力、物力的投入,并且这样饲养的牲畜还不爱上膘,因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高,导致农民饲养牲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没有牲畜,无论兽医的技术有多高,都没有施展的机会,也就导致经济收入水平明显下降。 1.3不良竞争 乡镇兽医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畜牧兽医经营性服务的市场化运作的挤压,而由于地域和交通的限制,乡镇兽医要扩展服务领域也是有一定的难度。而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兽医为了拉拢生意就会想出各种优惠措施,例如,上门服务、竞相压低药价、赊欠药费等,这样导致乡村兽医一年下来确实很忙,欠条一大堆,甚至有些账根本要不回来,成为坏账。另外,还有一些人为了减少成本,将目标锁定在价格便宜的假药、次药上,造成兽医行业的混乱局面和不良竞争出现。 1.4无经济保障 目前乡镇兽医没有纳入财政供养体系,是自收自支性质,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没有保障,绝大部分乡镇兽医都没有足够的资金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将来的养老问题成了他们目前较为担心的事情。 2、加强乡镇兽医队伍的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类面临了又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资源地不断短缺和环境地不断恶化,而且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加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前提下,畜牧业的发展变得尤为困难,亟需新技术和人力的支持,因此,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2.1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工作环境的好坏是决定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弱的有效凭证,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谐氛围的营造取决于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如果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家”的感觉,就会有归属感,做起事情来也会事半功倍,对于投身畜牧兽医队伍的决心也会大大增加,更加有利于携手并进,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 2.2加大人才培养 工作人员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兽医队伍的服务水平,建立一个高素质、高技能、高服务的畜牧兽医队伍,是乡镇保证畜牧兽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才到什么时候都是第一生产力,乡镇兽医队伍自然也是离不开人才的参加的,因此,将强化人才作为增加畜牧兽医队伍的基本政策是完全可行的,优化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的对兽医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同时不断积极探索乡镇内有名的兽医专家、能人异士,为畜牧兽医队伍的加大不断的提供可能性,逐步提升畜牧兽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2.3建立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 (1)持证行医。根据本人申请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经过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然后按照程序办理乡镇兽医《动物诊疗许可证》,对动物诊疗的类型和活动范围进行核定,然后把相关的工作制度制定出来。(2)协会管理,加强培训。以县为单位建立兽医协会,各乡镇成立分会,入会成员必须保证是吸收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乡镇兽医,兽医协会的管理依据行业自律的方式来进行。县兽医协会要定期派一部分的人对乡村兽医们进行业务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让他们能够及时地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对新发病和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能力。(3)公布联系方式。对于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乡镇兽医的联系方式向公众公布,由于农村很难做到每家都会上网,因此,这种方式是最直接的让群众的信息畅通,这些工作主要由诊疗活动范围内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来完成。(4)履行防疫义务。动物防疫义务主要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抑制和疫情报告等,乡镇兽医必须依法履行这些义务,在治疗动物疾病用药时必须开处方。(5)实施诚信监督。在每个乡镇兽医中建立“诚信监督卡”,这主要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来进行,监督记载乡镇兽医在开展诊疗活动中的工作实绩和工作态度,将此作为考核职业道德以及重新办证审核的重要依据。 2.4对畜牧兽医队伍进行分流 所谓的将畜牧兽医队伍分流是指将那些通过考核,评定为优秀兽医员工的身份划分到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隶属于事业单位,将其他没有经过考核的员工作为服务性人员参加服务性工作,明确其在兽医队伍中的职责和义务,提高兽医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3、结论 乡镇兽医是我国农村养殖业最基层的技术力量,但是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乡镇兽医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畜牧论文:全力推动高效生态型畜牧业 天然草原是我国的最大生态绿色屏障,草原畜牧业是边疆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活动。然而随着牧区人口的增长,掠夺式头数畜牧业的发展,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草原日趋沙化退化,连年的干旱和沙尘暴的侵袭使本来已经十分脆弱草原畜牧业雪上加霜。 就在大家都为今后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担忧之际,从内蒙古自治区的四子王旗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就是该旗在旗委书记肖万寿的多措并举下,经过七年的艰苦探索和科技攻关,一举突破了“肉羊季节发情、肉羊繁殖率低下、肉羊生长速度慢、肉羊品质低、牧区肉羊舍饲、羔羊早期断乳、羔羊百日龄内出栏”等多项技术难点,确立了以安全(抗灾能力强)、生态(合理利用草场、确保恢复草原生态)、优质(瘦肉率高、肉品质优)、高效(产肉性能高、生产周期短、饲料报酬率高)为特点的“四子王旗草原高效生态肉羊养殖模式即杜蒙肉羊生产模式”。杜蒙肉羊生产模式的产生,为四子王草原的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具有划时代的革命,从此也让内蒙古草原的畜牧业发展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的四子王旗,是自治区33个纯牧业旗县之一,也是全区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县(市)之一,属于国家级贫困旗,边境线长104公里。全旗总面积25513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21.4万人,境内居住着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8万人,全旗拥有天然草场3214万亩,牲畜饲养量250万头(只),其中85%是羊,年出栏100多万头(只)。 长期以来,广大牧民以靠天养畜自然放牧为主,特别是“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畜牧业得到空前大发展。牲畜头数增多,超载过牧直接导致天然草场的沙化退化,草原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尤其是近几年来,四子王旗多灾并发,旱灾、风灾、雪灾、虫灾、鼠害频繁发生,危害程度不断加剧,本已脆弱的草原畜牧业更是雪上加霜。逐渐形成了“草原人口增加牲畜数量增加草场过牧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原灾害不断、程度加重抗灾能力明显减弱越牧越穷”的恶性循环格局,使历史延续下来的粗放经营的草原畜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 草地生产力的严重下降,由此产生的牧区因灾致贫现象十分突出。据2002年自治区草普调查,四子王旗退化草场面积为290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6.8%,草本植物由过去的224种减少到目前的180余种,亩均产鲜草量由80年代的56.85公斤减少到目前的25公斤,个别地方已经失去了人畜生存的条件。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强对草原保护和建设,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一时难以改变,以数量型为主的畜牧业仍占主导地位,特别是牧区在实施草畜平衡制度后,单位面积草场内饲养牲畜头数的减少,直接导致牧民收入下降,生态安全和牧民增收存在较大的矛盾。按现在情况基本是:人均50只羊以下“贫困户”,50只羊以上“温饱户”,100只羊“维持户”,150只羊以上“富裕户”,但其分类的户数、养殖规模、效益、人均经济收入极不稳定。 以四子王旗牧区一个典型的中上等的按传统方式经营的牧户为例,在平年来说,6000亩草场,养殖400只羊,其中30%--40%为山羊,年均成活羔羊320只并当年出售,只均售价为320元,收入为10.24万元;加上1万元的羊绒收入,总收入为11.24万元。但其饲养生产成本就需7万元。扣除成本年纯盈利仅为4.24万元,存栏母羊只均纯收入106.0元。实际上,这样的牧户一年辛辛苦苦,扣除教育成本、生活成本所得收入所剩无几。为了得到4.24万元的收入,赔垫着近30万元基础母羊的资产、6000亩草场约1.2万元的价值和两个劳力2万元的价值,而且一遇灾年颗粒无收,甚至倒挂帐。 在现实生产中,以十年算大帐,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水平下,羔羊几乎八到十个月断乳,加之由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延期配种或灾年饲养空怀母羊也是很正常的保畜措施。实际上,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牧民十年能产八胎羔羊已经相当可以了。仅此一项一户牧民在十年中损失16万元之多,如果经营管理稍有不善,损失将达到20万元之多。四子王旗又是一个十年九旱灾害不断干旱草原区,三年两灾是正常现象,三年平均计算牧业收入不倒挂,就算富裕户。就这样一个典型牧民将400只基础母羊近30万元的资产置于高风险经营之中。 面对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这种困境,作为旗主要领导的肖万寿,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力下决心,不管面前有多大的困难和障碍,一定要探索出一条保护草原生态和牧民稳定增收的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路子来,让草原重焕青春,牧民尽快走上富裕幸福之路。从2006年到现在,肖万寿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岗位,来四子王旗上任工作已有五个多年头了,五年中四子王的农畜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草原生态畜牧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让这个少说多干,求真务实的旗委书记再一次走在了全自治区的前列。 他的首先做法是大刀阔斧地改革,科学布局,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生态畜牧业之路。按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调整畜牧业产业布局,加大力度改变经营方式,积极探索草原畜牧业发展之路。在农牧区结合部发展养牛业,牧区南部以发展杜蒙杂交肉羊生产为主,大力推广高效生态肉羊养殖模式,北部以地方优良品种---戈壁羊为主,进行本品种选育提高,为南部牧区源源不断提供良种的戈壁母羊。通过大力宣传、培训和典型示范、引导多措并举,以彻底更新农牧民的传统经营观念为核心,以转变传统经营方式为手段,以改良肉羊品种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实践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早在2005年,四子王旗就确立了黑头杜泊羊作父本,蒙古羊作母本的最佳品种优势组合,进行杂交改良,生产商品杂交肥羔。为了探索一条真正符合草原牧区生态畜牧业之路,肖万寿顶着大漠风沙,有时是沙尘暴,还有荒漠草原的严寒酷暑,深入边境牧区牧户家中多次调研后,在2007年间确立了生态型养羊模式,并在14户牧民养殖户中试验推广取得良好效果,从2008年起在以前小范围试验的基础上,又将此推广范围扩大到三个苏木十六个嘎查的761个牧户中,杂交改良肉羊规模达到10.1万只。 肖万寿再一个做法,就是创建新型模式,改变旧观念,即改变了传统畜牧业的低投入低产出的数量型养羊畜观念为高投入高产出的质量型效益的养羊观念。对五种经营方式 实行转变, 实现了四个目标。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草原杜蒙肉羊这个高效生态肉羊生产养殖模式,同时也使草原畜牧业转变了五种经营方式,这就是生态管理方式,第一是在严格的草畜平衡条件下,以草定畜,40亩草原/羊单位品种改良方式;第二是以当地的戈壁羊为母本,利用粗毛型黑头杜泊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生产杂交羔羊;第三是饲养管理方式:母羊冬季放牧补饲三个月,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进行三个月舍饲,夏秋季节放牧六个月;第四是缩短生产周期方式:羔羊45天至二个月内早期断乳,断乳后集中育肥,实现羔羊不上草原放牧直接育肥,到三、四个月龄出栏;最后是提高繁殖率方式:母羊七到八个月配一次种,实现二年三产或一年一产实现双羔率30%。 模式应用了六项畜牧业技术,品种优势组合杂交技术、牧区肉羊舍饲及补饲技术、肉羊大规模同期发情及人工授精配种技术、羔羊早期断乳技术、母羊二年三产技术或提高双羔率技术、羔羊快速强度育肥技术,实现了安全、生态、优质、高效四个目标。“安全”是摆脱了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使养羊业风险降到最低。将被动抗灾为主动防灾,通过压缩养殖规模集中财力物力保母畜,丰年获丰利,灾年不遭灾,将养羊业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生态”是科学利用天然草场,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压缩养殖数量后,草场载畜量降低了。每个羊单位使用草场不得低于30亩,天然草原得到较好的生息繁衍机会,草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产草量增加,同时也降低了养羊的成本,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优质”是杜蒙杂交肉羊达到四项提高:羊肉的瘦肉率提高了,羊肉品质提高了,羊皮质量提高了,羊肉价格提高了;“高效”是达到“一快两短三高”:“一快”是羔羊生长速度加快了,羔羊五月龄内日增重由过去的150克提高到350克,最高可达450克,产肉率提高了,屠宰率也提高五个百分点,五月龄羔羊只均胴体重由过去的13公斤提高到24公斤左右。 按照此模式杂交羔羊比传统方式饲养的土种羔羊只均增收(按2010年市场价计算)300元以上,最高可达440元。应用这种模式,常年放牧羊群规模压缩三分之二后,可保持或超过原有养殖规模的纯效益。牲畜数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新兴的杜蒙肉羊养殖模式创造出不凡的双效益 四子王旗通过应用多项畜牧业技术,改变了传统养羊业的一种老观念和陈旧经营方式,基本实现了四大目标。就以一户有着6000亩草场,饲养着200只绵羊的中上等牧民养殖户为例,一个羊单位30亩草场,应用粗毛型黑头杜泊公羊杂交改良当地蒙古母羊生产肥羔,实施早期断奶乳技术,实现二年三产或提高双胎率,利用综合技术提高养殖效果。白音朝克苏木牧民李强饲养的150只杜蒙杂母羊,生产的杂交羔羊45天断乳,二~三月龄出栏,7个月产一次羔,大大缩短了肉羊的繁殖周期,实现了二年三产的目标。2009年11月份产第一次羔,2010年五月份产第二次羔。母羊在哺乳期间全舍饲不出坡放牧,断乳后一个月内母羊全部发情配种。在2009年五十年不遇旱灾雪灾年景下,单胎产羔率达到150%,羔羊成活率达到95%以上,羔羊三月龄出栏平均体重达到33.2公斤,每公斤售价20元,只均售价达到664元。真正实现了灾年不遭灾。这个旗的查干补力苏木巴音嘎查牧民布和朝鲁,承包草场6400亩,租赁草场4680亩,有标准化接羔育肥暖棚2处/285平方米,五配套小草库伦1处15亩,青贮窖2处。2005年前每年存栏羊1000多只,年产羔羊600多只,羔羊售价仅为260多元,扣除成本和开销年纯收入仅有6万多元。由于人力少,一遇灾年羔羊成活不了多少,成本增加,收入甚微,甚至倒挂,致使1000多只羊的固定资产也摇摇欲坠。2005年以后,他将基础母羊压缩到410只(其中基础母羊350只),开始尝试杜蒙杂交改良和羔羊不出坡直线育肥出栏,连续五年出栏1800多只杂交羔羊,只均增收150多元,刚改良增收27万元。2010年出栏杜蒙杂交羔羊396多只,蒙古羔羊35只,5月龄杂交羔羊只均售价达到了800元,蒙古羔羊售价350元,总收入达到33.9万元,扣除成本开支13.6万元,纯收入20.3万元。今年他已经出售80只2月龄杂交羔羊,每只售价达到1000元。且草场载畜量由原来的11亩/羊单位下降到现在的27亩/羊单位,成为周边区域发展高效养殖业的典型示范户。压缩了牲畜数量,天然草场得到生息繁衍机会,2009、2010年四子王旗草原普遍干旱,但布和朝鲁的草场仍然是牧草丰美。在他的带动下,全嘎查牧民养殖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全嘎查97户牧民,其中60%采用杜蒙杂交养殖模式进行肉羊生产。 新型养殖模式比传统养羊业不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体现出了它的明显优势,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保证了基础母羊固定投资的安全性,也保护了草场,使草原可永续利用,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杜蒙肉羊生产体系规模已具 杜蒙肉羊良种繁育全面推开 在推进新型草原畜牧业发展中,肖万寿采取多项举措,组织了精英科研团队,为畜牧业的变革,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技术支持。他们采取了企业主导政府扶持的措施,加强肉羊良种扩繁和增育能力。以原有的基础为起点,通过政府扶持措施,以企业自繁和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扩繁结合起来的办法,加快良种肉用种羊的扩繁速度。该旗的龙头企业赛诺牧业科技公司,其成长和发展,就凝聚了肖万寿的不少心血,它作为四子王旗杜蒙肉羊经济合作社的发起人,现拥有国内最大黑头杜泊羊纯繁场,种羊场占地面积3万亩,均为天然草原,有种羊舍2000多平方米,胚胎移植室等,现有纯种黑头杜泊成年母羊385只,有成年杜泊公羊10只,育成公羊253只,育成母羊300只。采取自繁、胚胎移植、克隆等技术结合的措施,年生产种羊能力已经达到600只的水平。全年可提供杜泊公羊300只。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四子王旗已经把胚胎移殖技术,由高新技术转变为了应用技术,并且实现了产业化。在肖书记的全力支持下,赛诺公司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利用胚胎技术扩繁种羊,为四子王旗牧民解决肉羊育种,快速繁育良种。赛诺免费为牧民的母羊进行移殖肉羊胚胎,解决了部分牧民买不起种羊的困难,也为牧民提供了种羊来源。同时公司还采取与牧民建立合作社的方式,公司提供胚胎及移殖技术服务,而从事这项技术的全部为草原上土生土长的牧民,赛诺以此方式与牧民进行合作,这在全国全自治区也属先例,独树一旗。其肉羊杂交规模全国第一。 四子王旗坚持不懈抓肉羊,持之以恒搞改良,成绩裴然。 经过七年多的努力,杂交肉羊达到一定规模,杜蒙理想型肉羊数量已经拥有一定数量,新品种培育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两年来,赛诺公司以购羊发包,育种户承包繁殖,合同订单生产,高价回收羔羊选育的形式,建立了240个杜蒙肉羊合作育种户。今年仅赛诺公司一家就能实现肉羊育肥5万多只。 肖万寿在工作中,始终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来抓,他认为不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和发展都是空谈。对此,他这个多年担任旗县领导的他深有体会,因此四子王旗加大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来推动杜蒙肉羊规模化发展,旗里与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站等科研机构合作,并以四子王旗家畜改良站和赛诺牧业公司合作为牵头单位,聘用了近百名技术人员为基本技术队伍,建立起以南部三个苏木镇建立起三处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为纽带,以分布在19个嘎查的29个肉羊杂交改良配种中心站,290处肉羊配种输精点为基础的肉羊改良技术服务体系,开展肉羊全程技术服务。 从2007年开始,旗里每年又拿出300多万元资金用于肉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起29处肉羊中心配种站,290处输精点,配套290套人工授精器材,投放杜泊种公羊400多只,给予配种技术人员配种技术服务费进行补贴,对苏木补贴行政组织费,对杜泊公羊集中管理费进行补贴,每只公羊每年补贴300元,投资同期发情药品实施大规模同期发情配种技术推广,大力支持杜蒙肉羊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育肥场建设和肉羊地理标识、品牌注册等,促进了杜蒙肉羊产业快速发展。“牧户繁、公司育”是四子王旗发展杜蒙肉羊产业化生产的明显特点。“公司”低于市价500到1000元的价格出售杜泊种公羊,旗里每只补贴3000元,鼓励牧民自购公羊,大力繁殖杂交肉羊。通过订单生产回收三月龄以下羔羊,以在育肥场集中育肥,产生规模效益,部分利润返还牧民的做法,为提高杜蒙肉羊的组织化程度和开展合作化生产和建立多方利益联结机制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四子王旗杜蒙肉羊杂交生产已成规模,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子王旗从2004年开始进行杜蒙肉羊杂交,到2010年杂交改良规模已经达到10.1万只,涉及南部三个苏木镇(白音朝克、查干补力、红格尔)十九个嘎查,覆盖671户牧民。杜蒙杂交肉羊养殖户户均增收1.8万元,养羊规模压缩了三分之二,小规模草原生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了解,该旗在今年保证完成15万只羊的杜蒙杂交的基础上,力求达到20万只。 今天的四子王,这个令世人注目的“神舟”家园,生态畜牧业的成功之路,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注目,从新疆、宁夏、河北、山东等省区慕名而来取经的纷至沓来,他们看中的就是瘦肉率高、脂肪少,口感鲜嫩,膻味少的羊中名牌杜蒙羊。是肖万寿用科学的精神,真抓实干,在四子王旗全力推动生态型效益畜牧业,真正实现了草、畜、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延续了草原文化,提高了牧民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草原畜牧业生产上的绝症和瓶颈,走出了一条保护草原生态和牧民稳定增收的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之路。 畜牧论文:新形势下我国畜牧业发展策略初探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客观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前瞻性、全局性地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畜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每位畜牧科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二是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部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流于形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 三是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和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 四是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于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全面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保护、监管、创新”八字工作要领,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围绕“保护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畜禽产品”为中心,以“畜禽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上台阶工程目标。 三、新形势下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是科学地转变经营方式。首先是转变饲养方式。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养殖模式,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和平发展”畜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减少散饲养户,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其次是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牧部门审核、审批,凡场址选择、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防控、布局结构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允许兴建。最后是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规模小的养殖场户要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进入小区、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促进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 二是科学谋划畜牧业的发展策略。首先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时期,决策、管理、服务部门和生产主体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从战略高度统筹畜牧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阳光工程”、“科技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其次是抓好“四个提升、三到位”畜牧业上台阶工作。“四个提升”即:畜禽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个到位”即: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再次是合理发展畜牧业。全面积极推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防疫严格、设施齐全、治污达标、管理科学”规模养殖的畜牧业,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区和合作社组织,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收集有关信息。紧紧围绕“黄牛振兴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计划”、“畜牧进万家活动”强力抓好畜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良种普及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秸秆青贮种草养畜技术、黄淮白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皖西白鹅高效养殖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及瘦肉型猪配套饲养技术、优质肉兔生产等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畜牧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三是全面提高畜产品的质量。一是加大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地环境、饲养、用药、防疫标准,控制农残、药残;要加快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对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市场准入等全程监管;强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二是加大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科学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村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可以避免疫病给畜牧业带来风险。 四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畜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 畜牧论文:畜牧投资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案例研究 [摘 要]本文根据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经营企业的特点,结合山东莱阳春雪食品有限公司经营实际,从微观层次和组织运行角度,对畜牧业产业链上的纵向环节进行建设的上下游畜牧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等多个项目主体之间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性地提出畜牧投资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畜牧投资;管理;农业产业化 1对企业纵向一体化管理的评价 山东莱阳春雪食品有限公司是从事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生产、种鸡繁殖、雏鸡孵化和饲养、肉鸡屠宰加工、调理食品生产、蔬菜速冻保鲜、自营进出口和销售服务的纵向一体化企业,是中国大型的一条龙肉鸡生产加工企业之一。由于纵向一体化管理的企业涉及的内部企业很多,产品的种类和规格庞杂,中间环节原料的品种也很多,管理过程复杂。同行业同类企业之间由于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千差万别,很难用单一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所以采取管理者评价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应该是比较客观和全面的。我们通过与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让他们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对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进行评价,问题项全部为选择项,尽可能地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各问题项,采用直接打分的办法,最后得分取算术平均数,评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1产业链的整合和协作水平评价 (1)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如基地农户、上游企业等)指标。供应商交货总是非常准时;供应商交货总是非常准确不出差错;供应商提供产品的品质很高;供应商提供的原料成本达到市场最低水平。 (2)产业链内部各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整合和协作水平指标。企业各部门之间存在非正式的协作;企业各部门共享运营、决策等信息;各部门共同协作降低物流总成本而非部门内部成本;企业各部门能建立一致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企业建立了内部计算机网络;企业管理普遍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很方便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3)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力指标。能对目标市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物流战略计划;在产品生产、加工、配送过程中的物流环节达到最少;货物全面实现包装标准化;企业已经对产品广泛使用条形码管理;使用ABC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对市场信息变化时刻保持关注并快速反应;能顺利解决临时增加的订单;能够满足小批量的定单;能够准确预测完成某个顾客订单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准确地对库存水平进行预测。 (4)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外部客户(如超市、市场、配送中心)等的协作水平指标。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共同制定一致的战略目标;与合作伙伴间存在非正式的合作;与合作伙伴共同发现和解决物流方面的问题;与合作伙伴就产品、市场开发共同协作(如客户积极提供市场信息);与合作伙伴共同降低成本并分享所带来的好处;与合作伙伴分担市场风险;合作伙伴之间共享库存和销售预测等信息;有效地与合作伙伴沟通信息。 1.2企业整体绩效评价 企业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有:企业在保证客户需求的同时把库存降低到最少;企业在运输方面的成本降低到最少;企业的产品发生损耗的情况降低到最小;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价格水平非常满意;客户对交货及时性非常满意;客户对交货准确性非常满意;客户对产品的品质和新鲜度非常满意;客户不同批量、不同产品组合的需求均得到很好的满足。 从评价结果来看,管理者认为产业链的整合和协作水平较高,从此类项目的得分可以看出,特别在生产协作、信息交流方面,在制订生产计划、交货计划、库存计划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对物流的评价来看,企业的物流能力增强。但企业管理者对于中间环节企业的表现评价不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企业都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整体评价是满意的,特别是企业在降低成本和减少损耗方面,纵向一体化企业表现尤佳。所以对于这类企业来讲,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2对企业纵向一体化管理进一步的分析 我们同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起讨论,对于企业纵向一体化管理的利弊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市场供给紧缺时,实行一体化后的企业就不用担心不能得到充分供给,企业因此可以抓住有利的市场机会,巩固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实行一体化后,通过确保原料质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提高了本企业同非一体化企业的差别化能力。 纵向一体化虽然可以给企业带来上述利益,但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成本支出。主要是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难度。企业实现一体化经营,会大大提高企业的总投资额。由于投资额大,占用资金时间长,资金周转缓慢,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商业风险。对于出口企业来讲,如果产品销售由于贸易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资金都要占压,会引起连锁反应,所以这时企业的商业风险比独立经营的企业要大。企业还要进一步面对自然风险,企业因为要建立自己的养殖基地,对于养殖过程中的病害等自然风险当然要自己承担,如果是采用收购原料,则自然风险可以转嫁给养殖户。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环节增多,管理过程复杂化,内部信息的传递不流畅,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决策;随着企业产品价值链的延长,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竞争对手,相对地减少了合作伙伴。同时企业在其产品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特别是无法减少和避开实力强大的对手的竞争,这样对于纵向一体化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各个企业组织结构、核心技术和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如何使一体化企业走上正常生产经营轨道,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纵向一体化意味着企业是通过固定的关系来进行购买和销售。这样,企业不用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就会降低企业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缩减成本的动力就相对降低,内部交易比市场购买降低了企业对成本的重视。实际上,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纵向一体化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目前企业最大的难题是在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中各企业建立以利益分配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促使各企业为共同目标做出最大努力。 目前实践中纵向一体化企业采用的利润分配方式主要有按项目中间产品的出售价格计算农户获得的利润合同保护价格,按项目中间产品的出售价格计算的利润和项目部分利润的返还的合同价格,项目利润返还项目主体互相协商确定项目利润分成比例项目利润分成,按照投资入股比例确定利润分配比例的按股分利,按照投资入股比例和项目中间产品的出售价格获得利润的按股分利+产品价格等几种畜牧投资纵向一体化项目的利益分配模式,从产权角度可以分为按照股份分配利润(按股分利、按股分利+产品价格)和按照契约(协议)分配利润(合同保护价格、合同价格+项目利润返还、项目利润分成)两种模式。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对比一体化企业股权分配和契约分配的优劣,进一步证明按照股权分配收益的优越性,由此证明了一体化经营按照契约方式分配利润,最优生产率水平会低于其在股权分配方式下的最优生产率水平。也就是说,相对于股权方式,契约方式只是次优的收益分配方式,从而指出一体化企业利益分配模式的发展方向。 但目前这种利益分配模式数量不多,根据农业部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的《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各类组织中,利益连接方式采用合同(契约)关系的组织有68229个,占59.85%;采用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的组织有22059个,占19.35%;采用按股分红的组织有23712个,占20.80%。 所以,要在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各参与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以畜牧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作为联结纽带和利益分配调节机制,以资本为纽带,企业的利益分配与要素贡献相联系,参与主体按照各自的投入可以获得各自正常合理的利润。以股利、红利作为最主要的利益调节手段,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契约利益分配的随意性与不公平性。而且,各个主体的目标由于产权纽带而趋于一致,形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降低了一体化经营的市场风险与社会风险,增强了系统功能。 畜牧论文:发展牧业循环经济实现半农半牧地区草原畜牧业和谐发展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地区草原现状、草原资源利用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联系、循环经济基本特征,阐述了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必然发展方向。 关键词:半农半牧地区 草原 循环经济 1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治理现状 草原是半农半牧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受全球变暖、盲目开垦等因素的影响,半农半牧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草原面积和产草量锐减,盐碱化日趋严重,不仅影响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虽经多年治理,但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草原利用方式,草原退化仍呈“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趋势,因此寻求既符合当地植被自然生长规律又有利于发展生产的草原利用模式,是改善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2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 面对经济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国已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循环经济发展道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说明,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刻不容缓。以此为契机发展草业循环经济正是时展的需要。 2.2半农半牧地区有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半农半牧地区大部分草原均是无污染的天然草原,饲料资源丰富,饲草饲料种类多、贮量大,特别适宜发展草原畜牧业。农区秸秆多, 特别是玉米秸产量很高,种植业与草业耦合潜力大。因此发挥资源优势,增加投入,深度改造开发,全面而充分地发挥草地、耕地的牧草、农业饲料的生产潜力, 强化农草复合生产循环系统,前景可观。 3地区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地区存在重农轻牧的错位现象。从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看,半农半牧地区更适合大力发展畜牧业,且重点发展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模式,更符合半农半牧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走“退化草场治理――优质牧草加工――发展畜牧业――粪肥处理――改良草场”的草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恢复草原生态,发展草业经济,实现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最终达到科学运作生态资本,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1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协社会为指针,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以科技为先导,坚持治理、保护、优化、开发的方针,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科学运作生态资本,把草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粪便由原来的污染源,经过处理后变成一种再生资源,改良草场,实现草业和畜牧业的良性循环(退化草场治理――优质牧草加工――发展畜牧业――粪肥处理――改良草场),最终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零污染。 4.2基本原则 (1)坚持草业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功能恢复的基础上,科学运作生态资本,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发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建设促进草业循环经济发展,以草业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生态建设。 (2)坚持“三利 ”统一,“三效”并举的原则。要责、权、利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也就是建、管、用一致,不能脱节。不能顾此失彼,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效益。(3)坚持区分类型,因型开发的原则。对现有的草原要详细踏查,视不同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退化程度,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开发。 (4)坚持技术整合,整体开发的原则。发展草业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部门之间的配合及全民参与,更主要的是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多项科技成果的技术整合和综合应用,形成合力。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草业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新兴产业,要求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生态规律。 畜牧论文:论科学养猪对推动察隅县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摘要:养猪业在察隅县的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对察隅县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该县养猪业的调查基础下,对该县养猪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剖析,为更好地推动县养猪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水平,还探讨提出一些改进该县养猪业的方法,探析如何加强该县科学养猪的进程,以增进对该县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养猪 畜牧业 作用 1、养猪对我县畜牧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根据去年我县统计数据显示,我县牲畜存栏数达15,3384万头(匹、只),其中生猪3.64、牛3.9172、羊3.1309、禽类4.6503(万头只)。全年出栏牲畜3.8346万头(匹、只),出栏率达25%,其中生猪出栏20020万头,出栏率55%。可见,养猪在畜牧业种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可以说算得上是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目前,生猪价格仍维持在十二元,肉猪10.70元/kg、土三元肉猪12.50元/kg,20公斤左右的苗猪价维持在20元-24元/kg。目前的价格是自2009年以来比较稳定的价格,在现在的市场价格下,对农户来说养猪的经济效益是非常不错的,农民每养1头肥猪可得利润在400元以上,就是规模猪场,每出售1头肥猪的利润至少也应该有300元。这样的经济效益是在畜牧业里比较高的效益,养猪的经济收益也是构成我先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养猪业一直以来都是农民种粮以外的主要副业,是许多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养猪利润比较丰厚,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很大帮助,因此,我县应重视对养猪业的关注和投入,以更好的带动我县农户增加收入。 2、当前我县养猪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农户养猪方式传统,缺少现代化技术手段 虽然,我县生猪在2009年全年出栏20020万头,出栏率高达55%,占据我县畜牧业的主导地位,但是从生猪养殖的质量和方式上来看,其呈现出养殖科学技术力量低下,生产水平低的现象。我县地处山区,各类农作物丰富,多数农户都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对于现代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养殖方法及技术都不了解。在养猪方面亦是如此,多数养猪农户的养猪方式都非常传统,不管是在规模还是饲养、防疫、卫生、环境、病害防治等各方面都没有科学的管理和指导,缺失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与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养猪业成熟的地方相比,我们县生猪养殖的方式非常的传统。在经济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他们的养猪业已经迈向养猪生产流程工厂化、自动化,甚至猪肉产品可以实现标准化,而且在市场流通和服务领域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可以构成体系,更有先进的地方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管理。这是我县养猪业存在的重要问题。 2.2 圈舍环境不够卫生,防疫意识低 我县的养猪几乎都是农村散户养殖,基本上都会存在对畜禽疫病控制能力薄弱的问题,尤其是在猪疫病的观察、诊断、预防、消除等方面,不仅相应的设施简陋而且技术落后,一旦出现疫情,则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尽管随着养殖户养殖经验的增加,他们对养猪的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但由于比较传统的饲养方式往往因设施、技术等的落后。造成猪舍小气候环境恶劣,猪的抵抗力下降,饲养的猪可能会处于亚健康状况,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一旦有病菌侵入,则会导致疫情出现,如果防治不当,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农村散户养猪圈舍的卫生条件差,这一方面影响生猪的正常健康生长,另一方面会容易滋发细菌。潮湿、脏乱的圈舍不利于生猪的养殖,不利于生猪的快速健康生长。较差的圈舍卫生环境是生猪患病的危险诱因,而很多养殖生猪的农户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有的养猪户可能会比较忽视免疫的作用,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农户饲养的仔猪几乎不会想到要做预防注射,也不重视免疫工作,这对仔猪的生产来说是危害极大的潜在因素。在一些地区反复暴发、持续流行的疫情,以及缺乏有效的快速诊断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和根除计划,是我县养猪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县养猪业发展的需要重视的问题。 2.3 养殖技术上缺少科学意识,单产水平低 我县的养猪业,基本上不成规模,生猪出栏头数不是来自上规模的养殖场,而是各个散户的集合。在各个养猪散户里,大部分养猪者专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水平低下,猪的单产水平较低。例如,有的发达地区或者发达国家母猪年均产仔胎数为2.4-2.5窝,而我县养猪户母猪年均产仔2窝已属高产。我县生猪生长育肥的平均出栏日龄大概为170天,先进的养殖方式则需时为135-150天等等。 另外,有些养殖户会存在以下这些问题,首先,选种上比较盲目。在选种上,除了重视我国杂交生产体系中的优良品种外,引进一些“洋”种猪是值得考虑的,但是要注意避免盲目性,要跟进科技的新发展,不要总是停留在曾经养殖过的一两个品种上。而且在引种时,既要防止新病引入,又要防止引入与我县广大农村养猪生产实际距离太大的种猪。其次,仔猪的开食较晚,补给养料较差。一些农户,在仔猪喂养上,开食比较晚,补给的料也较差。这种情况下,仔猪就会模仿大猪的采食方式,跟随母猪舔食大猪的食物。母猪料和仔猪料相比,其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相差较大,仔猪的营养跟不上。就算有的农户即使给仔猪补料,其质量也不高,过早地添加一些农副产物和劣质粗饲料,不能很好地达到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从而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导致仔猪体质弱,抵抗力低,容易染病,最坏的会沦为僵猪。第三,不注重对圈舍环境的维护。我县虽地处亚热带,但是由于是山区,冬天较冷。在寒冷的冬天里,有些农户的猪舍没有防寒保暖设施,圈舍阴冷潮湿,这样会致使仔猪长得慢,出现较高的病发率,严重的会出现仔猪的死亡,整体的效益下降。第四,仔猪上市的体重过小,影响猪的生长。仔猪于10kg重的时候上市,浅层次上看可以提高母猪年产仔窝的数目,能给养殖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深究起来却不然。30-40天的仔猪才是每日净增体重的最快时期,可以达到1:1。我们比较一下仔猪料和仔猪的价格即可知道,补给质量较高的仔猪料是比较划算的。 因此,过早上市不一定能带来最高的经济效益。在上述的几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我县养猪缺乏科学指导,而且单产水平低。 2.4 我县养猪业市场化程度低,没有规模 我县的养猪业大多都是散户养殖,没有算得上规模的养殖场,也没有专业的养殖户。养猪业没有形成市场,与真正的市场联系很少,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下。这样的养殖模式会暴露出的问题。首先是猪肉产品缺少相应的市场规范,质量控制难度大;其次是饲养规模小,饲养的技术含量低,整体经济效益低:第三是由于养殖户较为分散,市场化能到达的产、供、销一体化无法实现,加大市场的风险。另外,农村散户养殖,不需要办养猪许可证,不需要注册账目登记,农村养猪的数目 很难核计,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会造成养猪生产经济波动的不稳定性,市场很难预测。使得市场竞争力低,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供需的变化。 3、如何有效解决我县养猪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我县养猪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解决,多管齐下,重点突出地加以干预。力争取得良好效果。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对养猪科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户饲养管理水平 我先养殖的很多分散养殖户对科学养殖都缺乏认识,对饲养生猪的管理也缺少正确的意识,因此,我县在促进养猪业发展的时候,应该把对这些养殖户的畜牧知识的培训方在首要位置。第一,我们可以请一两个养殖专业知识丰富的学者给广大农户进行普遍培训,并重点培养我县畜牧站的工作人员,通过对他们的培训教育,让他们持续发挥传递科学养殖知识的使者,经常对县里各户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知识的传递,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科学的管理饲养的牲畜。第二,鼓励广大养殖户自学专研,对将科学养殖知识发挥到实践领域较好的养殖户进行表扬,在广大养殖户群体里树立榜样,一方面可以激励大家,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大家争先学习科学养殖技术。第三,招揽人才。引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让他们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智囊,为我县以养猪业为首的畜牧业发展做出贡献。 3.2 政府大力引导和扶持集约化养猪方式 集约化经营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集约化经营要求生产要素的相对集中,经营集团化、规模化。因此“分散、按区划设”和“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局面必须坚决改变。 虽然我县养猪业比较兴盛,但正如之前所言,主要是农村散户养殖为主,没有规模。要真正让养猪业形成规模,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大力引导和扶持有潜力的农户搞集约化的养猪方式。因为上规模的集约化养殖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养殖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的趋势。对初具规模的养殖户在发展和扩大养殖规模时可以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如圈舍修建的用地问题、扩大规模的资金问题,以及帮助农户与县内外的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市场购养合作关系等问题,以解除养猪户扩大养殖规模的后顾之忧,使我县的养猪业往集约化的科学养殖方向发展。 3.3 加大对疫情防治方面的控制 对养猪疫情方面的防控可以首先从改圈舍开始,良好的圈舍环境是保证养出健康肉猪的条件。目前我县许多养猪散户圈舍上面因陋就简的做法非常普遍。对饲养肉猪的圈舍,要考虑到到通风、温度、光照、打扫冲刷、防疫等方面的因素。修建圈舍时考虑到防压和防寒。在平时要保持圈舍干净和适宜的温度,冬季尽量减少舍内用水,设法保持舍内干燥,或者罩上塑料膜来保温,也是冬天里改善圈舍环境的好办法。到了炎热的夏季。要应注意防暑降温。其次,组建基层兽医队伍,健全畜牧防疫服务体系。由于种种原因我县兽医站及基层兽医队伍缺失,使得畜禽防疫、产地检疫以及一些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开展不到位。对此,国务院就兽医机构改革专门进行了研究,并下达了专门的文件。因此,我县要积极组织建设基层兽医队伍,建立全新的动物防疫服务体系,要提高我县养猪业的总体养殖水平,需要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委派专职的分管领导去组织开展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第三,重视对仔猪的免疫工作。在仔猪上市之前,就应该按照要求做猪病的免疫工作,在20-30天的时候进行首次猪瘟免疫。55天时进行二次猪瘟免疫,同时进行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等猪病的免疫,这样才能在源头上有效控制猪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避免因防疫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 3.4 帮助养猪业市场化的形成,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在生猪养殖方式上慢慢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式靠近之时,还要重视帮助养猪业市场链条的形成。帮助搜集、反馈县内外、临近地区的猪肉市场需求信息,并指导养殖户如何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帮助我县的养猪业走向市场化。另外,分散经营使产供销难以实现一体化,会造成市场竞争力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故应帮助尽量集中生猪养殖,认识到养猪生产要认真处理好生产、市场、销售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减少养猪生产的盲目性,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县养猪业的发展。 4、结 论 我县养猪业是我县畜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对我县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带动作用。在认识到我县养猪业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我县主管部门积极领导以及各部门配合发展,多方努力,积极采取措施,与养殖户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县养猪更科学、更合理、更有经济效益。 畜牧论文:九龙江上游畜牧业发展对流域环境的影响与治理措施初探 纵观当今天畜牧业生产环境(特别是养猪业),几乎污染了所有的江河湖泊,是危害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养猪与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福建省省环保局的调查证明,2004年闽江流域畜禽养殖废水排放量30.17万吨/日,COD排放量760.57万吨/日,氨氮排放量76.57万吨/日,分别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的5.7倍,其中猪场废水占80%。福建的养猪业中,中小型猪场占大多数,这些猪场多分散在闽江流域的福清、莆田、南平,以及九龙江领域上游的龙岩专区,虽然有些是在山区,但大部分无污水处理装置,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环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养殖排放量93万吨/日,处理量为18万吨,处理率仅为20%,2004年在九龙江里捞出的死猪就达2000多头,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卫生。 一 九龙江上游畜牧水产业发展对流域环境的影响 龙岩市内九龙江流经新罗区、漳平市,(其中新罗大池镇属汀江流域)。该流域从1990年以来,畜牧业快速发展,其中新罗区生猪出栏从1990年的21.1万头增至2005年的140.5万头,家禽出栏从1990年的103.6万羽增至2005年990万羽。漳平市生猪出栏从1990年的7.8万头增至2005年的25.76万头,家禽出栏从1990年50.8万羽增到2005年219.5万羽。流域内畜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新罗区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67%。漳平市农民人均收入4198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占35%。 传统的畜牧业是与农业紧密结合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畜牧养殖专业户快速发展,畜牧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随着化肥的广泛应用,农业经营者使用农家肥量越来越少。九龙江流域北溪段,地势较不平坦,可用于建猪舍的地方不多,迫使农民将畜禽舍建于靠近河床,或是房前屋后。加大了畜禽粪便用于农、林植物的成本,也加大了对水体的污染。 养殖业快速发展给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带来巨大压力。全省养殖业最密集的龙岩市新罗区去年生猪存栏数达75万头,比2002年增加38.9%,尽管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进行搬迁、治理,但由于缺乏规划引导,搬迁和新建养猪场布局不尽合理,造成污染转移,形成二次污染,影响了整治工作成效,九龙江龙岩段水质污染仍较严重。从表1数字看,1996年至2000年猪禽出栏已翻一倍多,生化需氧量,非离子N变化不大,说明按当时养殖、治污现状还是环境容纳范围内。2001年至2005年,猪禽出栏只增长60%左右,水质的变化却是如此之大(氨氮的增加有相当部分是城市人粪尿和农业化肥流失)。其中2005年雁石桥断面,生化需氧量超过Ⅲ类要求的2.5倍,已超Ⅴ类,氨氮是Ⅲ类标准的7倍,是Ⅴ类标准的3.5倍。华寮断面,生化需氧量达到Ⅱ类标准以下,氨氮达Ⅲ类标准以下。这说明这五年来所增养的部分或是说目前有相当部分畜禽粪尿是排向水体,沼气处污后的氨氮、总磷也还有相当部分流向水体。 从表1数字及上文分析来看,现在养殖业相当部分没有同种植业结合,通过植物吸纳,不同程度影响了九龙江北溪段的生态环境。 二 当地政府部门的积极治理措施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污染也逐渐增大。新罗区、漳平市、区政府都高度重视。从1999年开始投入资金用于治理。新罗区1999年专门成立龙津河管理委员会,区环保局、畜物水产局配合。1999年4月新罗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养殖业污染治理实施意见》。至2005年累计投入环保资金4060万元,兴建沼气池21万m3,占应建数的89.2%,生化塘30.8万m3,占应建的61%,累计投入6100多万元,搬迁中心城市规划区内1616个猪场,拆除猪舍50多万m2,投入1422.32万元。 龙岩市畜牧水产局于2000年就在全市畜牧水产工作会上,介绍丹麦、瑞典养殖污染的管理与治理经验,要求各县畜牧水产局大力推广生态养殖,走猪沼草(菜、林、果)之路,力争零排放。2003年5月开始制订“龙岩中心城市及九龙江流域养猪业发展规划布局及污染防治的意见”,经多个部门4次修改,于2004年4月下发,规划中提出了最大可养量,计算依据是土地吸纳原则,并提出每头存栏猪应建沼气池0.4立方米,生化塘6平方米。2005年,新罗区、漳平市又重新修订了市、乡、村三级养殖业发展布局规划,绘制了三级规划图,划出了禁养区、控制区、可养区,各级都计算出最多可养量。严格规定了新上养殖场的审批程序。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新罗区生态养殖已达4079户,出栏猪110.8万头,其中种植杂交狼尾草(用于吸肥,割草养猪)1.5万亩,兴建四个有机肥厂年产4万吨生物有机肥,年可处理30万头的猪粪便。漳平市生态养殖达175户,出栏猪7.9万头,其中种植杂交狼尾草500亩,正在兴建一个有机肥厂。经过各级政府和养猪户的共同努力,养殖业对九龙江北溪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 九龙江上游畜牧业发展对流域环境影响的治理措施 1.要坚持统筹发展要求,完善规划,制定措施,落实责任 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生猪养殖业发展,走保量增质的路子。要制定完善养猪业发展及污染治理工作规划,要严把好新(扩)建养猪场的审批关,合理划定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禁止在九龙江干流沿岸1000米、支流500米或沿岸一重山范围内新建畜禽养殖场;“两禁区”及沿河第一重山范围内一律不能新(扩)建养猪场,各部门要加强执法,依法依规查处违章乱建养猪场。对于已建的养猪场有条件治理的要限期治理,直排的要及时查处,达不到治理要求的坚决给予关闭,违章新(扩)建的养猪场要坚决拆除。 2.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废弃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进一步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发展猪(禽)粪生物有机肥生产,大力推广“猪――沼――草(果、林、蔬、茶)”等生态养殖模式,确保畜禽水产业规模总量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内。“猪――沼――草”工程模式用生物发酵配套技术处理粪便,生产有机肥外售,发酵过的沼液用来浇灌种植牧草,进行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畜牧业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此外,种草还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牧场和牧草基地的其它工程建设也为当地提供良好的环境,无论对于养殖业发展或是环保都是一种可持续的健康模型。本课题组合作的民惠食品公司所属的几个生态猪场被厦门市环保局列为“生态型养猪示范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场”。牧场和牧草基地的其它工程建设也为当地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养殖业发展找到了出路,其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3.加强畜物养殖场的污染管理 目前,在饲养场污染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例如,日本和美国要求新建大中型畜牧场经过审批;日本提出粪尿应经过净化处理;芬兰提出新建养殖场要有粪便处理设施等。我省也制定了《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办法》等相关管理规定和制度,在流域内划定“畜牧养殖禁建区”,严禁在九龙江两岸新建养殖场等。但从养殖业目前的污染现状来看,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还要进一步加强。要通过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或进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等措施,加强污染治理,防止超标排污。同时,饲养者必须加强对易发生泄漏和渗漏的储粪池及饲养间的管理。储粪池和生化塘应远离生活水源并避开水道,防止由于雨水、洪水的流入而引起的粪便溢出;要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要有合理的储存容量等详细要求。 总之,就是要通过对养殖业的有效治理,促进畜牧养殖使九龙江流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畜牧论文:加快推进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建设 今年是畜牧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质量安全事件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促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建设这一中心,以推进两个千万工程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扶持政策,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和“三鹿奶粉”事件影响,积极应对产业波动,使得全省畜牧业呈稳定发展态势,动物防疫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据我们行业内部统计,到6月末,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87.7万吨、57.7万吨和27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2%、-2.4%和11.0%。 ――奶牛和生猪产业克服不利因素,实现稳定发展。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三鹿奶粉”事件影响和进口奶粉冲击,我省牛奶价格同全国一样持续走低,上半年全省平均价格为2.0元/公斤,同比下降23.1%,目前为1.97元/公斤左右,饲养一头单产5吨的奶牛平均亏损1 000元左右,大部分奶户都在艰难维持。生猪方面,受产业生产周期影响和进口猪肉冲击,去年以来出现了商品猪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2月起猪价持续走低,上半年全省平均仔猪18.4元/公斤,同比下降54.0%;活猪10.4元/公斤,同比下降33.8%;猪肉15.9元/公斤,同比下降23.5%。6月起生猪价格有所回升,目前活猪为10.89元/公斤,猪粮比在7.1:1左右。据测算,上半年出栏一头100公斤的肥猪,平均亏损30元左右,目前逐渐转亏为盈。尽管上半年两大主导品种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但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及时有效措施的扶持和保护下,我省奶业和生猪发展基础并未动摇,并未像其他省份一样出现大量倒奶和淘杀母牛的现象,仍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荷斯坦奶牛群;在全国生猪生产下滑的大形势下,我省能繁母猪数量稳定增长,生猪产业未伤“元气”,“北猪南调”、“南猪北养”的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据行业内部统计,到6月末全省奶牛存栏231.1万头,同比增长9.2%,生猪出栏1 512.2万头,同比增长13.2%,产业在逆境中仍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预计经过一段时期的低迷运行,我省奶牛和生猪产业将在全国率先恢复。 ――家禽业快速恢复,肉牛肉羊生产效益稳定。今年以来,我省家禽业克服了价格低迷的不利因素,效益逐步好转,养殖积极性不断提高,市场供应充足。鸡蛋价格从4月起逐渐回升,上半年平均价格为6.0元/公斤,同比基本持平,目前在6.3元/公斤左右,饲养一只蛋鸡平均利润为6.15元;白条鸡价格10.1元/公斤,同比下降17.2%,饲养一只肉鸡平均利润为1.64元左右。与去年同时期比较,目前蛋肉鸡生产形势比较稳定,养殖效益趋于合理。牛羊肉一直是我省市场行情比较稳定的畜产品,上半年全省牛肉平均价格28.3元/公斤,同比上升0.3%,饲养一头肉牛平均利润为480元左右;羊肉平均价格为26.2元/公斤,同比上升3.9%,饲养一只肉羊的净利润为110元左右。据行业内部统计,到6月末,全省家禽存栏2.2亿只,同比增长9.0%,出栏1.4亿只,同比增长11.7%;肉牛、肉羊存栏分别达到566.6万头和1 067.2万只,同比增长1.3%和3.2%,出栏212.2万头和401.8万只,同比增长5.4%和4.9%。预计下半年,我省家禽业和肉牛肉羊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已初步实现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发展各类专业户41.8万个,养殖场7.1万个,养殖小区4 019个,规模化经营比重达到了70%;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 751个,拥有会员13万人,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TMR全混日粮饲喂、青黄贮利用、生猪人工授精等先进适用技术,标准化养殖比例已达到65%左右。这次产业波动在导致个别市县养殖数量下降的同时,也为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一部分散户经过一段时期的养殖低谷被淘汰,而规模养殖场资金、技术条件较好,承受风险能力强,受到的影响较小,预计产业恢复后将迅速提升生产能力,这将会促使我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加快淘汰性能差的个体,畜禽良种化水平也将有所提高,目前我省奶牛、蛋鸡和生猪的良种率基本达到100%,肉牛的良种率也已达到65%。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快速发展,使我省畜牧业初步实现了向质量效益型现代产业转型升级。 ――饲草饲料建设稳步推进,草原防火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我们以松嫩平原草原禁牧工作为重点,加快“三化”草原治理步伐,极大地改善了我省西部地区,特别是哈、大、齐高速公路两侧的草原生态环境。全省共改良建设草原168万亩,防治草原虫害94万亩,防治草原鼠害180万亩,草原禁牧面积达2 850万亩。与此同时,大力推进青黄贮补贴政策,拟购置青黄贮机械805台,建青贮窖35万立方米;种植青贮玉米363万亩,比年初计划增长3万亩;草原防火工作克服了春季气温高、干旱少雨、草原地表可燃物多等不利因素,仅发生草原火警2次,过火面积20.7公顷,无重、特大和一般草原火灾发生;饲料工业稳定发展,据统计,上半年全省饲料总产量达265万吨,全省饲料质量总体合格率为96%,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上述成绩,是我们全省畜牧战线上下在逆境中积极应对,共同努力取得的。2009年上半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上半年,针对我国部分省市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严峻形势,制定了2009年兽医工作要点,加大工作力度,有效规避了疫情风险。一是强化工作措施。坚持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应免率均达到100%;确保免疫效果,做到了“真苗、真打、真有效”;强化监测报告,及时全面掌握疫情动态;加大了A型口蹄疫疫情和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监测力度,共采集样品13 950头份进行A型口蹄疫实验室监测,采集猪样品2 400份进行猪流感疫情检测;在候鸟停息地、栖息地和湿地周边市县建立免疫保护带,建立健全外引牲畜检疫审批手续,严防外疫传入。二是严格督导检查。制定出台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域督导责任制方案,层层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域督导责任制方案,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大力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下达了第三批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对还没有得到中央投资建设的266个乡镇兽医站进行了项目申报工作。四是部署防控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工作。紧急下发了畜牧兽医部门防控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实施方案(试行),组织有关人员对198家种猪场、484家商品代饲养户、707户散养户和10个交易市场、152家屠宰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继续保持了全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稳定。 2.推进奶业、生猪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认真落实《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规划》和《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规划》,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全省奶牛业和生猪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上半年新建奶牛养殖场(小区)201个,完成任务的52%,新建生猪养殖场(小区)602个,完成全年任务的50.6%。除落实国家和省里政策,开展奶牛保险、规模场建设、青贮机械补贴等工作外,为落实省政府专题会议精神,省局召开了新闻通报会,向新闻媒体阐述了我省扭转奶业形势采取的系列综合措施;组织召开全省进一步加强生鲜乳价格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加强生鲜乳价格管理,稳定奶农积极性;制定了全省奶业及乳制品的宣传方案,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乳品品牌知名度和生产企业形象。在此基础上,积极与财政部门研究扶持奶牛和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省级投资提高乳制品企业收购鲜奶贷款贴息比例、启动学生奶计划、支持生猪中介组织发展等。据调研了解,这些扶持政策受到了广大养殖者的认可和欢迎。 3.确保投入品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为了整顿和规范投入品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食用放心的畜产品,今年上半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召开了4次推进会议,印发了14期专题简报。为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上半年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使用的饲料产品及屠宰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畜禽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的畜产品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同时,大力推行以GMP、HACCP等质量标准为主的质量安全管理,加强了对全省饲料、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资格审查。上半年全省饲料、兽药管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7 798人次,检查企业8 420个,立案查处违法企业37个,提出整改企业58个,取缔违规企业11家,没收非法饲料产品61吨,罚款25万元,完成国家饲料质量安全抽检任务805批次,总体抽检合格率96.14%,未检出“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品;查获假劣兽药953公斤,货值6.7万元;通过提升饲料企业设立条件和市场自由淘汰,目前全省饲料生产企业已由869家下降为600余家。今年4月,农业部对我省哈尔滨市、绥化市和大庆市进行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检查,检查组共抽取了5种畜禽产品,抽样135批次,合格率均为100%。通过近几个月的执法整治,我省的投入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从源头上保证了投入品和畜产品安全,有效维护了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4.大力推进科技推广等服务体系改革建设。一是继续实施以“三进”为形式、以实现“五到位”为目标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让专家和技术直接服务于养殖户,重点开展奶牛、肉牛和生猪标准化饲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组织专家团走访重点养殖县区,开展畜牧技术服务“走村进户”活动,通过现场指导、实例讲解等办法,重点讲解了奶牛、生猪标准化饲养技术、疾病防控措施、青黄贮饲料应用等技术,全面提高养殖第一线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启动了生态养殖示范项目,上半年选择了10个规模化养猪示范场推广生态养猪技术。三是与移动集团共同启动了“畜牧通”业务,组织24个移动专家在全省范围内帮助农牧民解答养殖技术问题,真正形成了为农牧民开展技术服务的长效机制。通过科技支撑,真正解决长期存在的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加快推进质量效益型现代畜牧业建设。 (编辑/刘新) 畜牧论文:应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畜牧业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一词,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它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长的经济,转换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农业生产体系,它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把农业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是一种以农业经济效益为驱动力,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资源的多级循环使用和农业活动对环境最小侵害的农业经济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二、应用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典型模式 1.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型模式。模式是利用沼气池这一农业接口工程,把农业和农村产生的秸秆、人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换为有用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主要有“沼气池―猪禽舍―厕所―日光温室”等“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及“沼气池―猪禽舍―厕所―日光温室”等“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及“沼气池―果园―暖圈―蓄水窖―看营房”的贫水地区“五配套”系统模式。其中“沼气池―猪舍―果园”农业循环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将养殖业、果业生产结合起来,达到系统内能源、饲料、肥料良性利用的一项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它利用庭院、果园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果园”三结合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达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而“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该工程把养猪的猪粪在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作照明、炊事、取暖等,沼渣、沼液作蔬菜的有机肥料或猪饲料添加剂,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能流、物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畜牧业模式。该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农作物秸秆,通过加工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加工利用,实现秸秆资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消解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是建设循环型农业、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应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 1.法律支撑。发展生态畜牧业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应制定必要的农业循环经济法规来构筑法律环境。德国早在1972年就颁布了有关废弃物末端处理的法律,并于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要求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日本于2l世纪初提出“环境立国”战略,并颁布实施了《新农业基本法》等多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中国于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成为循环经济立法的良好开端。今后应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条文,以早日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2.污能源利用工程和公益性基础设施。生态畜牧业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第一,要不断增强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建设生态畜牧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发展生态畜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作用。第二,要广泛宣传生态畜牧业的基本知识,举办生态畜牧业模式培训班,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组织经验交流会;鼓励农民购买、订阅多种农业科技报刊和书籍,提高人们对生态畜牧业的认识水平。 清洁生产是指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之中,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提出清洁生产的要求,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关键环节。今后应加强对中型养殖场、粪便污染的生态化治理,提高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促进畜牧业清洁生产,积极研制高效饲料添加剂和低碳、低残留新型兽药,推广动物重要疫病的综合防治,控制兽药、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3.加强生态畜牧业的研究和推广力度。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技术进步,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研发相关技术,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实施产业化经营;同时,开展生态畜牧业的试点,对生态畜牧业基地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树立典型,并组织有关人员到畜牧点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大力报道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的新技术。 4.完善生态畜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生态畜牧业,必须进―步加强对沼气池、育贮池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养殖户之间的物质和资源交易搭建平台,并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为使农民了解国内外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及使更多的生态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还有,应加强国际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为中国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新的思路。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2l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只有强化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引导,加强生态畜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发展畜牧业清洁生产,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发展生态畜牧业,才能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电气工程类论文: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浅析 摘要: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采用防雷接地技术,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防雷接地在电气工程内起到保护的作用,属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高层建筑楼层多,电气系统复杂,应该合理规划防雷接地技术,确保防雷接地在电气系统中的规范性。本文主要以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 我国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成为主要的建设项目。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中,采用防雷接地技术,预防雷击事故。雷击对电气系统的破坏性强,再加上高层建筑垂直高度的影响,增加了电气工程中的雷击发生机率。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内,积极落实防雷接地技术,保护电气系统,以此来提高电气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的安全水平。 1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现状 我国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接地中,建筑工程的桩基、承台属于防雷接地施工中的重点,实际很多建筑工程中,桩基和承载缺少接地的条件,导致防雷接地系统的埋深不够,增大了接地电阻的数值,进而降低了防雷接地的效果,严重干预到防雷时的泄流效果[1]。高层建筑中,电气系统复杂,对防雷接地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现阶段,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接地中,仍旧存在几点缺陷,如:电阻值不够、泄流不当、避雷网不全面等,防雷接地中的问题,直接会影响到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效果,无法实现高效、全面的防雷,必须规范好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接地技术,才能保护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确保电气工程具有防雷的条件,完善电气系统。 2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防雷接地技术 2.1引下线与接地网 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中的引下线施工,参考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引下线的施工内容,确保引下线施工的规范性。引下线在防雷接地技术中,容易出现误差,必须以工程图纸为依据,才能准确的标记好引下线的位置[2]。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施工中,标记出引下线和建筑主钢筋的焊接点,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执行,期间不可随意更改引下线的连接位置。高层建筑的基础大底板,主钢筋与引下线焊接,连接构成10m×10m以内的网格区域,主钢筋直径不能低于16mm。引下线焊接时,如果结构柱和主钢筋有不匹配的地方,就要采用跨接焊接的方法,焊接主钢筋与结构柱,构成电气通路,提升引下线的防雷水平。高层建筑防雷接地,利用引下线,围绕电气工程设计成接地网,接地网之间采用焊接的方法,焊缝饱满,尽量不要出现虚焊、气孔等问题,接地网焊接后,检查焊接点是否稳定,表层涂抹防腐沥青,保护接地网的防雷效果及安全性。 2.2接闪器施工 接闪器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吸收雷电波,并且通过引下线安全导入大地中[3]。防雷接地中,常见的接闪器有:避雷带、避雷针,降低雷电波对电气工程的破坏。例如:某商业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主塔楼和裙房构成,案例的防雷接地施工中,主塔楼屋面的金属结构,连接了避雷针,构成接闪器系统,裙房上的接闪器设计,沿着女儿墙,敷设金属钢结构,金属钢上连接避雷器,围绕裙房形成避雷带。 2.3安装避雷网 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中,安装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类常用的防雷接地技术,防雷效果明显。高层建筑根据电气工程的防雷需求,墙体上标记避雷网的安装点,打孔并安装避雷支架,避雷支架上敷设镀锌圆钢,采用焊接的方法,连接镀锌圆钢,焊接牢固后,连接引下线,提高电气系统的防雷水平。避雷网中的金属结构上,涂刷防锈、防腐的涂料,保护避雷网。高层建筑中突出的金属制结构,需要连接到避雷网内,保障防雷接地的整体性,高层建筑的变形缝位置,也要实行防雷接地,防止发生雷击跨越的问题。 2.4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是主要的构成部分,当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遭遇雷击时,防雷接地系统可以把雷电导入到大地中,提高雷电流泄的水平。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应该合理选择接地装置,保障防雷接地的规范性。电气工程中的照明、监控、供配电、消防等系统,都要进行接地设计,检查接地系统的施工效果,防雷接地系统中的接地电阻,不能超过0.5Ω,保障防雷接地系统的专业性。电气工程中,可以设计人工接地极,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整体性,以便发挥防雷接地的保护作用。 3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高层建筑中的钢筋结构,要具备承受雷电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保障防雷接地技术的有效性。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施工中,既要注重防雷效果,又要确保高层建筑的美观性,严格遵循《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完善防雷接地的施工过程。然后注意高层建筑连接体和避雷网的连接,保障防雷接地在电气工程中,具有防雷屏蔽、导流的作用。建筑工程的电气工程上,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体,联接后构成避雷网,注意避雷网的整体防雷效果,做好连接点的施工工作,保障连接点的稳定性,测试连接点位的电阻,以免影响电气系统的防雷效果。最后是注意接地材体材料的选择,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中的材料,对导线性能、使用年限和稳定性,有着明显的要求,由此应该选用导线性能稳定的接地体材料,如:石墨、铝等,满足防雷接地的需求。 4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复杂、繁琐,系统线路非常多,经常会受到雷击干扰,发生直击雷、感应雷,破坏了电气系统。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内,全面实行防雷接地技术,保护好电气系统,进而维护高层建筑的运行。防雷接地技术要符合电气工程的需求,由此表明防雷接地在电气工程中的重要性。 作者:宋春雷 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工程质量监督站 电气工程类论文: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进度优化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力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涵盖基础设施规划、电力设备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等许多步骤。关于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进度优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项目保障工作的重点所在,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对目前的社会生产来讲非常重要。 关键词: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进度;优化管理 通常来讲,对于火电厂电气工程的项目开放,发电企业的管理素质都显得较为低下,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给电气工程项目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因此在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有效的管理方案,来实现电气工程的调控。 1现阶段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情况 对于电气工程的项目工程管理来讲,我国在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结合多种领域的管理平台建设,推动电气工程管理项目规划。但是就目前来说,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仍然较为落后,在电气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关于项目进度的优化上,不能够满足当前建设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工期。 2电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事前控制 从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办法来看,我们大致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来促进电气工程项目进度的优化。实行有效的责任承包制度,将具体的电气工程责任落实给个人,促进项目监督工作的完善,进行合理的施工调控,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管理素质,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在电气工程项目的优化中,进行施工审查工作,将电气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规划,不同环节下工期的控制,都要结合电气工程施工有关因素进行考虑。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促进施工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给审查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在电气工程施工项目的协调下,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专业素养,给电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优化提供重要保证。 3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办法的制定 3.1科学认识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的重要性 在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办法认定中,结合不同环节的施工顺序,来促进工程建设的有效规划。结合项目工程管理办法,按照有效的项目施工步骤,促进电气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素质的提升。项目进度的管理主要是项目成本规划的一部分,制定合理的项目进度管理办法,必须从项目工程的规划进行出发。项目进度管理工作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项目成本和质量控制工作的执行,给电气工程整体施工提供重要保证。因此在火电厂电气工程中,缺少有效的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就会给项目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3.2电气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3.2.1项目进度计划 对于项目进度计划的推进来讲,必须从项目施工的审核步骤进行出发,按照正常的施工顺序来形成有效的施工管理,促进不同阶段项目施工任务的实现。项目工程进度管理办法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这对于目前的电气工程建设来讲非常重要,按照施工项目进度的管理工作而言,要从有效的设计工作出发,执行项目成本的管理工作,或者按照电气工程的进度,来执行对应内容。例如将电气工作设施接地,通过不同的金属元件来实现对应的电气工程操作,或者结合项目施工的具体操作,从整体上带动电气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提升,给电气工程有关操作提供必要的帮助。 3.2.2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在进行电气工程项目时,应该能够考虑到整体项目工程的联系,结合项目成本的规划,实现总体工程量的对比,提高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于我国火电厂工程项目的进行来看,仍然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量进行比较,并采取适当的审查工作。 3.3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 3.3.1优化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方法 对于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工作来讲,利用以往的项目施工进度优化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由于施工现场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审核进行决算,来确认有效的施工办法,或者结合实际施工建设的需求,给出适当的审核方式。在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决算上,需要及时了解火力发电厂电气工程项目信息,采用合理的手段进行处理。因此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应该结合施工的难度,在满足正常施工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3.3.2优化项目施工进度的管理模式 火力发电厂的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必须从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出发,结合当今时代的特色,来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条与时俱进的道路上,要综合考虑各种项目建设问题,从整体单位的控制单元中实现有效交流和沟通。减少项目工程进行时的漏洞,给项目工程管理提供必要的帮助。 3.3.3执行效果测量评估 所谓执行效果测量评估,就是通过电气工程项目的规划实现整体内容的推进,按照不同的施工管理条例来完成对应的项目操作。如果最终的施工周期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那么对于不同周期内的项目工程管理应该设立合适的测量评估规定,经过有关人员对项目施工信息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来获取项目施工发展的趋势。结合项目施工的报告来审核,编制出准确的项目工程进度情况。 3.4进行进度纠偏调节 在进行进度纠偏调节时,要按照项目工程的审核标准,进行对应单元的评估活动。结合有效的评估报告,确认偏差内容,采用合适的纠偏措施来实现调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进行组织调控工作。对于工程中出现的进度偏差问题,就应该采用合理的检测工作,来确认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及时有效的采用进度纠偏工作来处理。提高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进度优化管理工作,给电力工程稳定运行提供必要的辅助。 4结语 火电厂的电力工程安全进行中,始终离不开有关项目进度的优化管理工作。促进项目进度管理办法的提升,必须从电气工程的不同环节出发,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核认定。采用合适的管理手段,提升电气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质量,带动电气工程效率的提高。 作者:王学东 单位: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类论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摘要:现如今,在城镇化建设中,建筑工程项目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满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人们的住房需求,也能实现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工程体系中,电气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电气服务,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通病,制约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为缓解此类问题,文章就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电气工程是建筑物结构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建筑物应用年限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加强对电气工程质量的控制变得异常重要。电气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引发系列质量通病,从而会滋生电气工程质量问题。从长远角度考虑,应做好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控,增强相关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从而实现对建筑物整体质量的管控。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1.1等电位联结问题 开展电气工程施工时,由于施工者对等电位联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为电气管道是可以开展自然接地的,然而,电气管道外层设有防腐层与保温层,掩埋时,土质不同,埋层深度也存在差异,从而产生大地电位差。若等电位联结不良,无法确保裸露在外部环境中的导体始终处在零电位状态,也无法降低接触电压[1],不能降低因为保护作用而使得设备运行不良的风险,无法将故障电压予以消除,同时,也无法将干扰消除掉。 1.2管线敷设问题 在建筑室内,做好管线敷设极其关键,这与企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敷设管线时,应充分按照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技术规范等进行计算,做好预算,以保证管线敷设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然而在敷设管线时,时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接口对焊问题。接口对焊主要涉及到金属管道对熔焊接与厚壁钢管接口对焊连接,若焊接人员素质不高,实践操作不够规范,极易发生接口对焊问题[2];②管线敷设深度不够明确。若配线管道敷设的深度过深,会对墙体质量构成威胁;若配线管道敷设深度过浅,极易导致建筑物表面滋生裂纹。 1.3防雷接地处理问题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实施接地与防雷设计施一项重要的工作,防雷接地处理效果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然而,施工方往往会予以忽视,这成为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此类问题祝好表现为接地装置与避雷带搭线长度严重不足,选择搭接钢筋时,使用的为螺纹钢搭接钢筋却不是圆钢搭接钢筋[3],最终会导致防雷接地处理不当的问题。 2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策略 当前,纵观电气工程实施现状,了解到其在施工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质量风险,为保证建筑工程的高效运行,就必须消除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这成为时下的一项重要使命。 2.1等电位联结问题的防治 开展电气工程中等电位连接工作时,施工者应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等电位联结的重视,在开展具体的等电位联结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及时确定好哪些区域需要开展等电位联结操作。完成等电位联结工作后,施工者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感,应及时对等电位联结情况实施导通性测试,以确保等电位联结情况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2管线敷设问题的防治 关于电气工程中管线敷设问题的防治,必须要做到以下方面:(1)为保证管线敷设规范性,提高管线敷设质量,施工者应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与图纸来开展施工,严格遵循一定设计参数与设计标准来开展施工[4]。(2)关于厚壁钢管部分,使用时,应加设套管,并实施焊接操作,镀锌钢应确保螺纹连接,严格控制好焊缝的密实度与饱满度,连接位置的两段应利用专属接地线。对于薄壁钢管而言,要在接口位置设置封堵操作。(3)在暗配导管内,保护层厚度要大于15.0mm,在口槽位置应利用水泥砂浆面来达到保护的目的。(4)电源线和插座、电视线和插座间的水平距离都要大于500.0mm。(5)施工者应全面了解接地保护线、相线与零线等具体的作用,还要掌握一定的色标区分,运用颜色相同的绝缘层。 2.3防雷接地问题的防治 开展施工操作时,由于施工者焊接技术不规范、不熟练后责任心不足,会导致在防雷接地处理时,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于防雷接地问题的防治,具体的防治办法表现如下:(1)重视对施工者综合素质的培训,要求施工者要具备专业的焊接技术,对施工者进行技能培训,做好日常的演练与演习,让施工者要具备熟练的焊接技术与足够的职业素养,这样在防雷接地问题防治上的效果十分理想。(2)为保证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需要对防雷接地工程的具体施工状况开展细致性的分析与检查,一旦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问题,如焊缝,应及时开展补焊操作,若在焊口位置上残留着一定的焊渣,应及时将焊渣清理掉。(3)电气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具体施工中,不可利用螺纹钢来搭接钢筋,要利用符合电气工程质量与应用标准的圆钢,为电气工程建设提供条件,利于达到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为促进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应及时考虑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这和国家的国计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开展施工时,应做好质量安全管控,要求从业者给予高度关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电气工程属于基础组成元素,再加之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电气化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变得愈发重要。面对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应采取系列措施来予以防治,分别从等电位联结、管线敷设、防雷接地等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对症下药,以求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电气工程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宋春雷 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工程质量监督站 电气工程类论文: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正在全面进行改革,逐步突破传统教学的界限,完善教学体系,深入探究,使教学方案的制定更加迎合时展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师制度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电气工程师制度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必要性和教学的改革探究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师制度;电气工程;专业改革 随着电气工程事业的高速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工程中的设计人员,为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制定的重要教学任务。电气工程师制度的有效开展对该专业的日常授课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使该专业教学目标的定位更加明确。专业课程当中涵盖的内容,要能反映出该专业的全新发展方向,加强对工程的训练程度,增加实践授课的环节,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的实际能力。 1.电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相符合的必要性 实施注册工程师的制度,为对本科教育实施的一项基本评估环节。在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在经过该专业进行教学,对其评估成绩合格院校当中的毕业学生,参加注册考试的时间可以提前一年进行[1]。同时,在教育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经过该专业进行教育,对其进行评估之后成绩优秀院校当中的毕业生,可以不参加相关的基础考试。但是,对于评估成绩不合格的院校,毕业生必须得参加相关的考试。由此可以看出,在考试的纲程当中,对未来电气工程师的能力素养和知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便促使各院校对该专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制定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具体策略。该专业不但要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具备工程管理的能力等,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 2.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2.1制定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相符合的专业方向方案 当前,我国对于该专业的资格考试大纲当中,并没有分专业,考试大纲当中将专业模块分为:供配电以及发输变电,在发输变电这一模块当中,将其分为了发电和输配电、电力系统;在供配电当中,将其分为了供配电和建筑电气、电气传动。在这些领域当中,对我国当前的工程界的真实情况给予了如实的反映。面对当前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全新形势,制定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相符合的专业方向方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对授课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对相关课程的设置一定要全面符合电气工程师所提出的要求。同时,各个院校要将该专业教学原有的优势继续保持,不能被考试的制度限制住,要全面多角度的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培养。 2.2优化基础知识授课 在资格证的考试当中,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其中包含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力学知识、材料知识、计算机具体应用、电力工程知识等内容,此外还会涉及到电气工程管理和安全、经济、环境、法律等相关知识[2]。这些教学内容,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能让学生符合之后职业的要求。将基础知识的相关教学活动进行强化,并不是简单的将内容的完整性进行强调,而是要将课堂的具体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把课程的内部架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建设完善的课程模块。 2.3增强学生能力素养的有效培养 该专业对于授课计划的制定,一定要具有弹性。其一,对于内容进行的设置,要依照考试的具体大纲实施不断地进行调整;其二,要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授课的内容以及计划一定要展现出非常强的开放性,使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不能被教学大纲约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该专业所涉及的新领域以及规范技术适当的加入其中。(1)基本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对该专业的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非常强的综合认知能力,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2)发展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知识能力、收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3)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将思维进行创新,具备研究新技术和成果的能力。(4)人际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具备非常强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3.结束语 总之,对这一制度的实施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影响深远。所以,学校要实时关注该项制度的发展变化,以便制定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方案,将教学的质量进行提升,以便为我国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 作者:陈硕 雷锦 罗晓莉 乔莉 牛梦洁 单位: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教材中心 电气工程类论文: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运用 【摘要】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智能化技术主要是应用在建筑电气工程的设备和故障的检测、设备的优化过程中,相比于人工操作,智能化技术可以较少操作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本文在概述建筑电气工程和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备、电气控制、设备与故障检测过程中的应用和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应该存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 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需要建设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来满足其发展。而对于建筑物的各项功能也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提升。当前,智能化技术因其能够对建筑施工带来各种便利而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电气工程之中,智能化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操作的精准度,提升电气工程的施工效率,加快电气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对施工成本也起到较大的降低作用。 1建筑电气工程及智能化技术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建筑物的要求越发严格,导致了电气工程在建筑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根据建筑业中传统的划分,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弱电(信息)工程和强电(电力)工程。弱电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与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信息传送的效果,诸如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和可靠性等。强电的处理对象是能源(电力),其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小损耗、提高效率及安全用电。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内容,可以将建筑电气分部工程可分为:室外电气、变配电室、供电干线、电气动力、电气照明安装、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防雷及接地安装等7个子分部工程。由于电气工程工序众多,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电气工程各道工序的效率。智能化技术,又被称为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集合了计算机技术、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包括语言处理系统、语言识别系统、专家系统、图像文字分析系统等,最近几十年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而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电气工程之中。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也在一直更新和完善,不断加入仿生学、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技术,使之系统功能更大强大,技术更加成熟。 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当前,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电气工程的设备检测、故障检测、系统优化等过程中,具体如下: 2.1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1.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电气化操作是电气自动化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对于电气设备的操作而言,流程复杂,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如果操作出现失误,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和损失。智能化技术能够很好的克服这一点,因为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精确操作,在电气设备的操作过程中运用较广。 2.1.2人工智能在电气控制中人工智能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电气控制,如果在电气控制环节实现了智能化就能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等。通常而言,电气工程在运行的过程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主要方法是通过在电气设备里面安装相应的定位和感应设备,时时动态的监控电气控制的各种线路,及时对各种问题进行检测和预防。一旦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问题,则定位和感应装置就通过智能传送系统把相关问题和情况进行传输和分析,最后实现对问题的预防和控制,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2建筑电气工程设备检测和故障检测分析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对于设备检测而言,智能化技术尤为重要。建筑电气工程中各项电气设备构造复杂,需要的技术非常专业,同时也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其中人为因素导致检测的效率不高。在引入智能化分析技术之后,可以快速实现对建筑工程电气设备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同时还能准确科学的记录各项检测数据,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当前,运用的较为广泛的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法、模糊网络法以及神经网络法等。对于设备检测而言,在建筑电气工程当中主要是诊断发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整个工程中涉及到的各项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在整个的建筑电气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的检测必不可少。在传统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主要是依靠人工和相对落后的检测工作来进行检测,这就造成了检测时间较长,检测过程繁琐以及检测的准确率较低的问题产生,在极大浪费成本的同时,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产生一定的拖延。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故障的发生之处,并通过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以及模糊理论等相关技术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保障电气工程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使得电气工程中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所以对于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尤为必要,在传统的电气设备优化中主要是依据人工经验,而通过智能化技术则可以实现自动和准确的优化过程。具体如下: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智能化技术主要体现在通过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和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来实现的。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遗传算法指的是模仿生物遗传的模仿,在运算的时主要是利用生物的进化规律进行搜索,在根据系统缺陷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操作。通常是采用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建筑电气工程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对建筑电气工程中各种电气设备进行优化升级,除了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之外,还可以使用神经网络以及模糊逻辑等方法。神经网络主要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而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升级计算机中的算法。模糊逻辑不同于神经网络,而是通过物理的方法来升级和优化相关的设备。 4智能化技术引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近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广泛的运用于各种建筑的电气工程之中,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电动机、发电机以及变压器等设备的优化和检测已经成为成熟,并在实际中效益明显。但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电气工程领域中使用的智能化技术相对比较低级,还有许多智能化技术只是出于理论水平,为能在实际的电气工程中得到实践和检验。同时,对于电动机、发电机以及变压器等设备的优化和检测之外的其他部分运用的智能化技术不广。在未来的建筑电气工程发展中,应把智能化技术全面贯穿到其中,努力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质量,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5结语 当前,智能化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于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已经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电气工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必将变得越来越先进,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也会应用的更加广泛。而智能化技术是一种集合了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其他学科与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的结合和应用,这样能够更加快速的提高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提升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张春龙 柳卫青 王天科 单位: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类论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平台。虽然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是就像任何新技术发展过程一样,必然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虽然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总的说来还属于一门新兴的技术,但是其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等等)都有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控制系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信息资源的传输效率,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能够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总的来说,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1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社会发展到如今的时代,电气工程对于我国工业生产来说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已经涉及到了工业生产的各个层面,这是确保工业生产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社会生产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电气设备应用到了工业生产当中,这不但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但问题在于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消耗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同时也会对我国工业生产节能减排的目标形成障碍,对于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2电气工程质量不能很好的满足标准要求 随着人们知识结构的提高以及安全意识的提升,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电气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也认识到电气工程质量情况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着电气工程投入后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自身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差,缺少专业的监管制度,这就造成了质量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到实处,造成了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因为电气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相应标准,所以会给工程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1.3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度相对较低 随着技术的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在技术水平和功能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以及改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更多的向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集成化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受到独立自动化、发展起步较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集成化程度水平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整体系统内部相应的子系统以及不同工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连接。若是此种情况长期维持就会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也无法充分发挥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优势。另外,从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当中来看,如何有效构建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实用高效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还缺少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网络架构,企业不同所具有的网络架构也是有差异的,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快速稳定发展。同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兼容性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使得在系统硬件更换时具有接口不统一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资源共享。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改善升级电气自动化的节能技术 在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节能优化设计方面的内容,确保电气工程能够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满足节能减排方面的相关要求,最大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另外,在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选择电阻相对较小的供电系统变压器,从而有效降低变压器的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对于那些相对较高的建筑来说,可以充分采用低功耗、节能型的电力变压器,最大程度上利用自然能源(例如太阳能等),形成节能减排的效果,不断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 2.2进一步增强质量管理水平 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一步增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管理水平。①对于电气工程企业来说要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增强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管理,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质量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从而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②要不断加强电气工程施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建设和提升,可以采用定期培训、外部的沟通交流、邀请专家等方式来进行员工队伍的教育,使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从而有效提升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③管理人员要真正的履行自身职责,增强对施工相应环节的监督、检查以及管理,确保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保证工程能够获得良好的质量。 2.3要形成较为系统的自动化体系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来说,在其发展和使用过程中要对整个系统进行不断的建设以及完善,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电气工程技术来形成建立起科学统一的自动化系统,从而有效提升电气技术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在电气系统运行的各个时期都要加强先进设计理念的引入,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来最大程度进行系统的开发,确保电气工程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有效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平台的独立性。通过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引入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使其能够满足信息化共享的平台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快速发展。 2.4要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专业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内容,所以为了能够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不断引入专业性的技术人员来确保工程具有足够的技术支撑。所以企业要建立起长期的培训和教育计划,要和相应的教育培训机构或者高校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机制,要定期为企业输送专业性人才。另外,企业要制定出战略性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人才培养工程形成强有力的人才梯队建设,以此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2.5要建立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 建立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能够对相应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商业间的信息交流能够更加安全、更加准确的进行。企业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例如技术监管、设备控制、企业管理等等相应内容,想要使得这些内容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网络将其联系起来。通过建立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能够使得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得到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应用和交换,从而推动整个企业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发展。 2.6加强远程监控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需要更加重视并提升其远程监控的水平和能力。采用有效的远程监控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电气工程管理系统的电缆设施,不但能够节约材料资源,同时能够节省相应的安装费用,提升系统整体的可靠性以及灵活性。但此种方式会可能会受到现场总线通讯速度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对于较大的系统监控是不合适的。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提升线路的通讯速度。由于电气工程的施工规模比较庞大,因此采用远程监控能够有效提升监控的效率。 3结束语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对于现代工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使得电气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的一次次提升和一次次改变,在有效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相关企业以及人员要加强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的重视程度,要加强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要加强技术水平方面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作者:辛玉敏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电气工程类论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及问题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科学技术成果,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其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在各个行业的普遍应用,更是促进了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以及企业的生产水平。然而因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又过多的追求速度,导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和应用中遇到了各种问题,阻碍了其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和更好应用。本文将会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出发,对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 1.1依靠信息技术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逐渐被应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产业之中。其中信息技术更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信息技术自身具备的科学、高效以及实用等特点,使其主要应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两个方面:其一是管理方面,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数据核算和存储。企业的管理层可以通过应用技术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其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比较上,可以对数据进行比较是信息技术具备的一项重要特征。因此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对每个设备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可以知道每台设备具体的使用情况,这就是信息化技术所具备的实用性。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子和未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之前设备之间清晰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因此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应用信息技术,使其具备通讯能力以及软件形态等特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1.2DCS控制系统 DCS就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它是基于微处理器作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等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以及组态方便DCS控制系统具备很多实用性功能,例如信息数据的采集、数字的直接控制、实现人机交互、对设备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等。跟以往的电气系统比较起来具有更高的科技水平,是当下比较先进的一种控制系统,同时DCS控制系统也具备较为健全和完善的控制和管理系统。使用的是WINDOWSNT操作系统、其控制基站使用的是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QNS,可以很好的保证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QNS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其可以实时进行控制和管理。 1.3采用集中控制手段 所谓的集中控制手段就是将信息输入同一个处理器,进行统一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十分省事,但也因此具备很多明显的缺点:其一,因为是将所有的信息放在同一个处理器中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庞大的信息数据会让自动化信息系统的运行速度变慢,还会降低信息处理的速度,更会对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二,因为是集中处理,所以这些信息都会储存在同一台主机上,随着所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主机的储存空间就会越少越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想要让系统保持高效的运行速度,就必须再增加电缆,无疑会不断增加成本投入。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由于我国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尽管工业的确得到了快速发展,却存在很大的失衡现象,特别是在资源的利用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在成产和加工等环节得到了应用,但却忽视了对自动化系统的管理,甚至还有些电气设备自身的质量缺陷,导致在生产中产生了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我国提倡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2.2建设效率相对较低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工程的质量和运行效果。但由于电气工程中管理不到位,以及对安装质量的不重视,造成工程安装的效率较低,且设备的工作效率也达不到运行速度的标准。 2.3企业需求不同使成本增加 由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是近几年才不断被应用,因此在建设上缺乏影响的规范个标准。因此技术人员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和依据,就只能用当前的技术和自身的经验进行设计,无法根据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建设,在生产过程中这种方式节约了成本,但由于各个企业的需求不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就需要再进行建设,反而增加了成本的投入。 2.4数据传输安全性的问题 由于各个企业所使用的自动化系统均不相同,所使用开发程序和接口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各个企业之间的通讯传输存在一定难度。并且由于程序和接口的不同,使信息传递的安全性降低,企业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无疑也会增加运营的成本。 3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中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3.1注重创新改善资源浪费问题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创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为主要方向的自动化技术。另外还要加强对新型材料的创新工作,用新型材料代替自然能源,优化成产过程,最大化的降低资源的浪费。 3.2提升技术人员技术水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中,技术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要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克服各种技术难题的能力。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去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进而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的投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推进统一的程序接口的建立 想要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程序的接口进行统一。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所应用的电气化自动系统类型复杂,所以对已经投入使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接口进行统一不显示,只能对新生产的自动化系统进行统一,慢慢更替掉旧的电气化系统,实现接口的统一。进而提升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传输的速度,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效率。 4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逐渐成为现代工业和农业的核心支柱,更为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起着很重要作用。所以必须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和发展重点额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使其可以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李运双 单位:四川会东大梁矿业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类论文:电气工程中数控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也逐渐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趋势、现状和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要点,要点分析主要包括数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数控设备的使用,然后结合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举例,分析了数控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最后总结了在实践中对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的原因。 关键词:电气工程;数控技术;技术应用;远程控制 一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发展历程:数控技术的专业名为数字化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控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系统完成采集—处理—反馈等指令来完成监控。在运行中将数据中心的指令及时传输到系统,再将系统的信息反馈给控制中心。数控技术主要是通过监控和指令对整个系统实现控制和调配。早在20世纪,数控技术就已经问世,通过在实际的运用中对问题的总结和完善,今天的数控技术已经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城市建设化规模扩大,电气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高压电、强电流区随处可见,电力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电气工程运行控制上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威胁着电气工程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就需要将整合电气工程行业朝着无人化、数据化、精确化的方面发展。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从上世纪五十年展至今,我国的数控技术已经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还建设了具有我国自己的数控技术研发基地,教育培养了适合我国数控发展的专业数控人才。近几年我国加大了数控的研发力度,进入了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但是,同国际数控技术水平相比较,我国的数控技术发展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具体如下:1.我国的数控技术还不够厚实,很多先进的数控信息技术都是依赖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的数控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够强,缺乏优秀数控产品生产的能力。2.我国的数控技术研发的产品,不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和国外的数控技术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3.国内的数控技术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很多的数控生产企业规模有限,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比较低,研发的产品取法市场竞争力。针对上述对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数控技术的广泛使用创造了先进的生产模式,数控技术本身的原理就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的手段,对施工机械和系统进行统一的控制和调配。现代数控技术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制造、各项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数控技术具有效率高、科技化、便捷性高的特点。 二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电气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了许多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这些操作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进行,所以,把数控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的基本前提是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和规范。政府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电气工程数控技术应用的监管部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落实电气工程中数控技术的应用进行监督,使得电气工程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 (二)建立完备的数字控制体系 建立完备的数字控制体系是将数控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中的基础环节。1.服务主机的选择。相关实践表明,电气工程中的数字控制体系采用KVM主机是一种相对比较科学合理的选择。KVM主机与其它各服务主机之间主要通过TCP/IP协议,即网络通信协议进行连接。2.数控系统与控制机房的连接方式。一般说来,数字控制系统与控制机房的有效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CATS连接和KVM连接。在管理上,除了建立本地控制台以外还可以通过远程管理中心进行同步管理。具体而言,在KVM主机的支持下,本地控制台会将电气系统运行中的数据、调配、监控等一系列的信息全部整合搜集起来,达到对电气系统运行状态能够实时的监控和清楚的最终目的,而主机服务器还会将该运行状态转化为数字化形式的信息,然后自行保存,以便随时可以进行调用。同时,控制台还会根据搜集到的电气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发出指令,对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样的,这些指令也会被转化为数字信息并进行保存,方便后期的调配与查看。本地控制台中的远程控制台与电气系统的连接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通过连接可以对多个运行的电气工程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控,控制台广泛的运用于高层片区系统中。它能够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当地不同地区的需要,将现有的电气系统进行控制与调配,从而提高了电气系统运行的准确度与灵活度,并帮助实现各电气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及对其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握。 (三)数控设备的使用要点 数控设备是电气工程中数控技术发挥其应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是影响数控技术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总的来说,电气工程中数控的相关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作业类类设备主要包括:电磁型开关和数控变压装置为主的一些设备,其主要用途是当电气系统外部遭受大风、大雨、雷电、积水或者潮湿等危险情况时,通过数控技术的远程控制台对这些设备发出指令,从而精确地实现开关、换闸、稳压、变压等电气工程操作。这样做既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也减少了电气工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降低他们工作的危险性。2.信息搜集传递设备。信息搜集传递类设备是电气工程中的关键数控设备,主要包括的是运行监控设备、网络传输设备以及电子信号转换器系统等。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展开实施的监控,将系统监控的数据进行统一整合,然后通过相关的指令转换为数字、图形类的数据,再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这样就能实现对系统的动态进行控制,发出相应指令进行调整,保障系统的正常、稳定的运行。3.主要包括:控制终端以及相关的处理器等,处理类的设备是控制中心的核心设备,其主要用途是通过对各类控制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反馈到对应的设备,以便及时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既能保证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也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因台风、火灾等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应用举例——数控技术对电气工程设备运行环境进行监控 监控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环境是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主要应用之一。主要是对与电气系统运行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运行环境的湿度与温度、电压与电量等进行实时监控。首先要根据电气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因素的参数设定一个警戒线值,从而通过监控的数据来判定周围环境,是否符合电气系统正常的运行要求。假设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温度或者电压过高、过低等情况,这些信息会及时被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分析比较,发出合理指令,对环境因子进行及时调整,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一)技术功能方面的发展 数控技术拥有界面图画的功能,用户界面就是连接纽带。因此,用户界面的应用十分重要。数控技术就可以根据系统的不同需求在界面进行图画,更加方便系统的操作。可视化技术又能够提高数据处理和解析的工作效率。利用图形、画面等多种手段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流,信息的表达不在居于抽象的文字层面上。数控技术本身的可视化功能,能够有效的减少技术产品设计需要耗费的时间,从而降低数控产品投资成本。数控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系统的信息处理技术更加全面和智能,对电气工程进行实时的监控。 (二)结构方面的发展 数控技术在结构方面进行了模块化和功能化,数控系统用控制系统进行自检和调整操作,还可以建立人工智能对系统的运作进行监控。还可以开发专门的故障智能诊断和报警系统,可以对电气工程的故障进行及时的监控和维修,使电气工程的系统运行更加的稳定。为了使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系统中发挥到极致,还可以在数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化和集成化的结合。 (三)技术性能发展 未来数控技术的发展将更加重视产品的高性能,数控技术需要拥有更高的准确度。将数控技术产品的加工技术进行有效的提高,确保产品的精准度和性价比。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电气工程设备日趋复杂多样,电气工程也逐步演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提高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保障电气工人的人身安全,研发出智能化、程序化、数据流化的数控技术电气工程数控技术中应用的主要趋势。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将数控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已经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操作中,务必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建立完备的数控体系出发,做好数控设备的选购与管理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对数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创新与完善,从而为电气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作者:章卫强 单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 电气工程类论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摘要:为了使建筑工程设计要求与工程质量相符合,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的适量。本文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并浅谈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在技术、安装、施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建筑电气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完善,因此,本文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从而使建筑整体项目的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基础工程施工要点 在建筑土建工程中墙体水施工项目结束前,建筑电气工程的基础工程施工要做好电缆电线进户时所应用的止水挡板,以及对电缆电气进户时应用的穿墙管的预留与预埋,以保证基础施工可以长期使用,避免出现防水层渗漏现象。在基础施工进行过程中要时刻与土建工程相协调,并配合土建工程施工进度共同完成。在预埋钢筋、配电柜、木砖等基础电气构件时,施工人员要紧随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预埋,避免出现电气构件预埋出现遗漏。 1.2主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主体施工技术是重要环节之一,而对工程内部个各环节之间关系捋顺分清是主体施工技术开展的关键所在,其中配电箱安置位置、配电箱配套的电缆电线之间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与配电箱相互协调,只有将关键环节加以明确,了解其内在的关系,并在做好施工技术措施的协调工作,方可使主体工程施工顺利进行[1]。在实际工作中电气施工人员大多是根据土建工程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流程与进行程度等为基准,对电线、电缆及电管等铺设作业逐层逐段的完成,而铺设作业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者电气工程安装后续作业,同时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也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时的看守工作,避免进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对配管、开关盒位置等电气工程设施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于损坏的管线与配管要及时修复。 1.3电气设备安装技术与内部装修 在砌筑墙体作业完工前要进行土建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电气施工人员与土建施工人员要协同完成水平线与隔墙线的核实工作,并其水平线为基准线对电管预埋位置加以确定,同时将开关盒、灯具、插座等位置与标高加以确定。在抹灰作业前电气施工人员要以墙体的隔墙线与水平线对电气工程预留孔是否与设计图纸与设计规范相吻合,然后将面板与箱盒固定好,并做好暗配电线管路的清扫与检查工作,最后将带线拉好,堵好管盒[2]。在进行抹灰作业时要做好配电箱收口工作,使收口平整光滑。在电气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监管力度,避免发生偷工减料及违反操作规范的现象发生。 1.4安装配电箱的技术要点 在电气建筑中配电箱的用途较为广泛,配电箱的主要作用是对电能的接收,并按照用电需求将其分配给不同的用电设备上。配电箱工作性能与电气工程的动力运行与照明功能的正常使用存在着内在联系。因为配电箱具有较多的型号、种类与数量,所以在进行电气工程配电箱选择时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与消防、物业等部门的安装限制进行安装。由于业主、土建、设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定期的修改,这时也要将配电箱中的的电路与元件进行相对应的更换[3]。因此,在开展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及较强随机应变能力,在进行配电箱安装采购过程中,不能只根据安装设计图纸进行选取,要对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加以考虑。在配电相安装完毕后,也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与安装规范,对配电箱安装是否符合专业要求,同时对配电箱上下级容量是否可以使建筑用电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保证配电箱可安全有效运行。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前质量控制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参与到电气工程施工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决定了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电气施工企业要严格选择电气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在工作人员上岗前也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保障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技术素养以及施工安全意识。与此同时,也要对电气元件、设备及施工所用的材料质量严加控制,保障所采购的电气施工所用元件、设备与材料与设计规范及产品质量标准相吻合。严格把控采购、运输、检测及使用等重要环节。元件、设备与材料的采购人员也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采购人员也要对市场信要实时把控,根据市场信息变化方向开展采购工作,在选择购买厂家时要选择国家认证、信誉良好的正规生产厂家,从而保障所购入的材料、设备与元件质量。 2.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对诸多因素加以考虑,不同项目的侧重点也略有差异,因此,施工企业在开展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师,要贯彻落实质量责任制。要将责任制的基础内容和目标加以明确,如目标成本的降低方法、工程质量、工期与进度的保障方法等内容,项目经理要将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责任划分落实到各个项目组长以及施工人员每个人身上,同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定,促进施工人员积极努力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在进行电气施工过程中也要将购货商选择,材料采购、运输等重要环节制定相应的规范与方法,避免工程开展过程中出现浑水摸鱼等现象。现今,电气施工工程质量中常见问题较多,如室外进户管线预埋位置、防雷接地、电线管隐蔽铺设、开关插座安装与接线、消防指示灯安装及其他线路安装与实际要求不相符,严重影响着电气施工工程质量;而上述问题的发生多与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未能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以及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有关,因此在开展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电气施工工程中常见问题的预防管理,严格把控材料关与验收关,同时对施工人员优选严管,从而使施工过程中控制得以保障。 2.3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严格落实电气施工工程验收工作,根据我国相关的电气施工质量标准对电气工程施工中所涉及对的材料、电气元件、设备以及使用成品的型号、规格、性能以及施工流程工艺与质量,满足涉及要求的同时符合相关部门的安装标准与规范。若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元件安装出现较大偏差,已经查过有效偏差之内时,要立即进行整改,符合相关要求规范并在有效偏差之内时方可予以验收。电气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化的施工工程,若其中出现不符合规范的产品要立即进行返工处理,使工程损失有效降低。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在把控工程进度的同时也要保障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使电气工程施工在规定工期内完工。 3结束语 建筑电气工程是具有复杂性的综合性系统,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者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在进行电气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与土建、楼宇智能系统、机电、消防等相关部门与项目部的沟通与协调,保障整个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相互配合,施工结束后整体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电气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拟定,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严把质量关,保障电气工程在整体工程验收后可以安全长久运行。 作者:马琪波 单位:浙江康宏检测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类论文:电气工程中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电气工程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气工程质量与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应用广泛,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电气火灾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人身安全都带来巨大损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火灾事故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比较大,所以做好电气火灾的预防工作,加强用电管理与设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从电气火灾的事故发生的原因出发,探讨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火灾;预防 1引言 电力能源是社会发展以及各行各业正常运作的基础保障,不管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应用,在社会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的用电设备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由于过程中的电气自身存在问题、人为不合理操作、线路故障等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都可能造成电气火灾事故,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做好相应的防火措施,确保电气工程的健康发展。 2常见电气火灾事故原因 2.1电气短路 电气短路时电气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故障问题,根据故障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金属性短路,一种为弧性短路。前者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下造成的,这个时候产生的电流非常大,短路的部分处于高温熔结的状态,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置,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后者在短路线路上造成的电流并不大,主要是由于线路连接点没有焊接牢固造成的,在供电量达到一定限值的时候,就会产生局部短路的现象,出现电弧或者电火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周边存在易燃介质,就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2.2线路过载 线路过载是对于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电量荷载主要是由于地区内用电需求决定的,如果地区内用电需求量大,线路负荷增加,地区用电需求较少,线路负荷减少,当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不稳定的用电量时,当达到一定的临界值,用电负荷就会超过线路承受范围,当电流突然增大的时候,肯定会造成线路温度的提高,在绝缘体受到破坏以后,形成火灾事故。 2.3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也是一种常见的电气火灾因素,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由于没有一定的感知设备,再出现故障的时候不容易被人们发现。接地故障发生时也会产生电弧或者电火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引发火灾事故。通常情况下造成火灾发生的原因有三种:第一,电流故障,这种情况下虽然电流较小,但是可以产生电弧。第二,电压故障,电压不稳,沿着线路传导到设备外壳,如果与金属物体碰触就会产生带火花。第三,线路接触不良,虽然电流很小,但是接触不良会产生电火花现象,造成火灾隐患。 2.4电气部件接触不良 电气工程在安装或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当线路连接点接触电阻比较大的时候,电流通过连接点就会产生足够的热量,造成周围温度的上升,形成火灾隐患。 3电气工程中电气火灾预防应采取的措施 3.1选用合格的电气产品 在当前市场环境的影响下,电气工程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电气设备种类也比较多,在进行电气产品的采购与选择时,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工作,确保电气产品的合格,对供应商的资质以及产品合格证等都要进行详细检查,如果有需要可以到企业进行调研,确保电气产品的质量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同时,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环保节能的要求。在电气设备安装前,对产品进行相关的检验,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安装完成后,在使用前做好相应的调试与试运行工作。 3.2现代的电气工程检测方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电气火灾的检测产品越来越多,这对于电气火灾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比较流行电气检测技术有红外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等等。利用红外技术与超声波探测技术,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可以进行非接触式的检测,这种技术手段具有较好的火灾预防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红外技术对电气线路的接点、触头等部位进行温度的准确测量,对于存在高温情况的部位进行及时处理。另外,还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器对电气设备的热图像进行实时查看,了解内部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超声波探测仪可以对电气线路中电弧、电火花等利用超声波检测转变为报警信号,及时在仪表上显示,有利于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3.3强化监管,构建安全的用电环境 为了降低电气火灾隐患,必须要做好用电环境的监督与日常维护检查工作,对电气设备、线路进行及时的维护,在电气设备、线路安装的施工中,避免选择具有腐蚀性、多尘、潮湿等对用电环境不利的孔径,确保线路、设备的有效隔离,做好定期的检查工作。另外,加强用电管理,相关维护、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和执业证书方可上岗。 3.4制定规范的用电安全法规 做好日常的用电管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在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对各行各业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施的监督,明确电气设备以及用电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制定统一的电气安全法规,确保具体的落实工作,严厉制止一切违法用电行为,对于出现电气火灾事故的情况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置。 4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火灾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加强电气火灾预防工作,根据现场的特点以及用电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安全意识,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雷奇勋 叶玲 单位:漳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电气工程类论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在朝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领域也不例外。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电气设备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本文将就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气;设备;智能化;系统 1引言 迈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在电气领域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我国都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电气行业的发展也紧跟时代的脉搏,紧紧围绕互联网技术和其他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而与尤为突出的就是人工智能这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广泛运用,使得许多工作和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也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智能化概述 既然说到智能化,那就显然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智能化!智能化属于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又常常被称为人工智能,其所表达的是对人的意识或思维的相关信息过程进行模拟。在智能化或说是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包括许多方面,比如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智能机器人等等。而按人工智能化程度的强弱,可大致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所谓的强人工智能就是指具有自主意识能够真正做到自主解决问题和推理的设备或机器人,而弱人工智能则是没有自主意识的设备和机器人。在生活中,弱人工智能较为常见。人工智能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自然有其所特有的优势。对于人工智能其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许许多多新的相关领域和产业也随之诞生。同时智能化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使得传统行业和领域得到了改进和升级,从而进一步促使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智能化技术在其他行业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该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以及生产质量。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二,促进相关科学技术和领域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和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智能化技术给某些领域的科学研究来说有一定程度的冲击,其中就比如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而在电气工程领域由于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电气工程的科学研究理念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电气工程的相关研究更具有价值。第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成熟,人们的生活模式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生活中智能化的设备和一些智能化的体验,让人们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智能化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对智能化技术期盼也越来越多。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 将智能化技术引入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设备后系统中大大提高了,设备和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比如由于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换热站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得到了提高,目前已实现了无人值守的目标。下面我们将从系统的智能感知,记忆存储,自动调控和自我决策这几个方面来说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应用的具体意义。 (1)系统的智能感知 所谓的智能感知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并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智能感知是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感知系统的设立有利于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系统操作形式和数据分布的感知,对系统实现远程化、无人化和自我感知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其实自我感知系统是智能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应用。比如在换热站中,自动化换热设备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对温度、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感知,而后将相关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之后,再将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计算机终端,而后根据计算机对数据的分析结果,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自动化换热设备进行相关操作。 (2)系统的记忆存储 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外部信息、操作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存储是十分重要的。在智能化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一般是由智能化终端对以上所说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的,除此之外,智能化终端还会对数据和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和计算整合。所以根据智能化终端的数据,我们可以找到数据之间的差异,从而改进设备的相关操作。同时在智能化终端还能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根据设备故障的原因对设备故障处理的相关操作进行相关的记忆存储,从而使设备的在遇到该类故障时可以实现自行处理的功能。 (3)系统的自动调控 所谓的自动调控就是根据外界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来适应变化的环境。反应在智能化技术中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对系统的相关操作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来实现电气工程的自适应。比如温度控制,在智能控制系统中,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其运行过程中温度升高,而智能系统在感知其温度升高后会自动调度设备中的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从而确保设备运行在正常的温度,而在其温度下降到一定范围,系统则会自动关闭散热装置。 (4)系统的自我决策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外界的相关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智能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决策的能力。而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作用最为突显的地方就是智能诊断。我们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不可能是不出现任何故障的。而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智能化技术能够很快的发现故障的源头,并及时的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而后进行自我决策并做出相应操作处理。 4结语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是电气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智能化技术由于信息技术结合得十分紧密。所以在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的过程中,就是将信息化和智能化紧密结合得应用在电气领域。通过计算机或其他信息终端提高电气设备智能化的程度,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故障诊断、决策和处理运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电气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人员的一起努力。 作者:王悦 单位:天津市津能双鹤热力设备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类论文:电气工程机械管理探究 摘要:伴随电气工程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高,电气工程机械已是企业的核心生产力。而电气工程机械的普及不但缩短了工程工期,同时从根本深化了工程品质。但是,电气工程机械在使用环节会因很多外在因素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气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因此,怎样完善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以试论电气工程机械管理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电气;工程机械;管理 一、影响电气工程机械管理工作的因素 在工程环节,电气工程项目通常存在涉及面大的特性,机械装置、工作者调动频繁。管理系统若无目的的精简机械设备及管理工作者,或将工作人员整合至其他系统予以兼管,那么就可能造成管理层和操作层断档,进而导致工程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有效性下滑。同时还有一些工程企业未构建健全的机械管理体系,对机械设备的台帐与相关档案缺乏有效且明确的管理,致使机械管理工作毫无章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一些工作者只是侧重于使用,对所存在的问题无法第一时间予以有效的处理;同时,在机械发生故障需维修时,一些维修者无法从实质处理故障,因此导致机械故障变得更为严重。这但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及工期,同时还提高了维修资金与运转费用。因为个别工作者对工程技术与设备使用并未完全掌握,特别是短期聘用人员,专业能力层次不齐,通常不会侧重于工程条件与作业方法的适应性,进而造成机械设备始终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更有甚者会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这从根本加剧了机械的磨损度。现阶段一些工程企业对电气工程机械的故障与老化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电气工程机械无法匹配于现代工程的需求。个别管理工作者仅侧重于短期收益,并没有顾及电气工程机械的有效性,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举措使用已经淘汰的设备,造成电气工程机械故障率骤增。这不但为相关工作者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还会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的问题。 二、电气工程机械管理的有效举措及建议 电气工程机械管理即为电气工程的核心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为:从电气工程机械的使用周期掌握管理的客观规律,同时深入了解电气工程机械系统的最优管理机制。电气工程管理的侧重点即为分析保障系统的有效性,以保证维修能力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收集分析电气工程机械的稳定性与维修保障方面的参数,和过去积累的使用维修分析参数予以对比,分析其保障的有效性,因此对电气工程机械使用及维修情况予以评价及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改进建议同时反馈至维修设计以及设计制造阶段,以深化此阶段内的工作,同时为设计新机型的维修规划及维修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依附于运行费用统计参数予以经济评价。构建现场电气工程机械的保养及维修工作,第一时间处理现场电气工程机械故障;依附于电气工程机械的使用状态,设计维修计划,安排好现场电气工程机械的保修,从根本减少机械维修对工程的不利影响。现场修理的侧重点是对电气工程机械突发故障的现场抢修。而抢修即在工程现场上通过应急诊断与修复举措,以恢复工程所需的基本功能为先决条件,第一时间对电气工程机械的损坏区域予以修复,让电气工程机械可以完成预定的工作并撤离现场,其特点为:时间紧迫、恢复状态存在多元化特性。现场抢修的特性直接影响了修理的模式,其既可以是现有规程上制定的修理手段,举例说明:总成互换修理、原件修复,同样也可以是临时性的修理模式,举例说明:配用、粘接、焊接、捆绑以及拆拼修理。众所周知,电气工程机械具有更新换代较快的特性,而更新换代也会从根本影响企业的工程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不要仅为眼前的效益,我们要遵循机械报废原则,深化电气工程机械的换代。经合理的检测,把高能耗、效率低且无法适用于工程的机械换掉,用以保障工程品质及稳定运行。同时隶属明令禁止淘汰的电气工程机械,予以报废处理。要让电气工程机械时刻保障良好的工作效率,因此为工程项目建设铺平道路,从根本深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气工程企业若想深化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那么就要遵循下述几项基本管理原则:第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的体系即为电气工程机械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定岗到人,予以整体管理;第二,构建完善的机械设备统计机制,深化电气工程机械的整体管理,同时要设立明确的设备档案,同时做到按时检查;第三,拟定绩效机制,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电气工程机械管理者要遵循保养使用说明,拟定有指向性的保养计划,同时和操作者予以技术交底,阶段性抽查保养工作。构建明确的奖惩制度,将电气工程机械的保养以及运行等归类于奖惩制度,以深化相关工作者的责任心,进而确保电气工程机械的稳定运行。伴随现代科技的全面进程,电气工程机械也在持续的更新,其技术含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需要相关工作者加强学习,了解前沿的技术知识。工程企业要深化培训力度,挑选掌握前沿技术的专业工作者,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定期组织工作者参加电气工程机械操作竞赛,构建一个技术交流、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同时依附于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技术知识讲座等举措,第一时间推广有效的经验,因此去深化工程机械操作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电气工程机械管理我们需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定岗到人,在此基础上予以整体管理。构建机械设备统计机制,深化电气工程机械的整体管理。同时要拟定绩效机制,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对企业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侧重于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工作。电气工程机械管理有效性会从根本影响企业利益。所以,要有指向性的完善电气工程机械管理,相互制衡,以科学为基点,探索并择取前沿的管理举措,让电气工程机械的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化、合理化。 作者:张勇 单位:山东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类论文:新建住宅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制定好相关预防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问题。本文根据以往建筑经验,站在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角度,总结了在新建住宅中如何提高电气工程设备的质量防护问题。 关键词:新建住宅;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各个房地产商的竞争压力,许多房地产商家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将建筑档次不断提高,实现了各小区智能化普及,电气工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随着电气工程的发展,一些电气工程设备、线路以及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等都存在着管理和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小区业主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说对新建住宅中的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应该得到重视。 1新建住宅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新建住宅小区中,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查工作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倘若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管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命安全。这其中包含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致使安全隐患遗留。 1.1图纸设计不明确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建筑在设计时结构比较简单,对于电气工程安装来说,涉及到的结构很单一,所以在设计图纸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电气工程施工完全忽略,或者说用简单符号进行代替,虽然说专业施工人员能看的懂,但也为其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极为严重,也为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1.2材料质量问题 根据如今市场大环境来看,各个行业竞争压力巨大,有不少厂家为了提竞争力,将商品价格进行大幅度下调。对于建筑中电气工程元件来说,价格降低,质量也随之降低,通过这些不合格材料所制作的电气元件,导致了小区中安全问题得不到有利保障。对于材料质量问题,常见的有电阻大,熔点低,耐电压强度差,安全性能差等等,如果大量使用类似产品,会对整个建筑和小居民造成严重损害。 1.3电线管铺设问题 在电线管铺设过程中,有的工作人员对其中的铺设要求不明确,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为了工作上方便,并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均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在具体施工中主要体现在管层的互相重叠,管制出现弯曲或者缠绕现象,管口处凹凸不平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来说,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由于管理者对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没有做好,才导致了电气工程施工设计和电气专业配合出现不同等关系。 2如何做好新建住宅电气工程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 2.1把握好图纸设计质量 在图纸设计工作当中,相关单位一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图纸设计,而在在电气工程开工之前,最好能组织电气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一起对图纸做一遍会审,检查图纸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设计的,还要重视图纸中反映出的质量标准,对存在不明确地方实施质量标准优化。当建筑存在智能化设计时,就要求图纸对相应设计技术综合进行考虑,这样可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方便而且适用。在图纸设计质量的把握中,利用图纸会审,将一切质量问题进行完善,会对施工进度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2.2做好施工队伍考察工作 对于新建住宅小区的电气工程安装工作来说,想要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就要保证施工队伍的专业性,毕竟整个工程的原材料都已经准备好,图纸也顺利设计完成,但最终的施工还需要人去操作,尤其是对一线工作人员专业考察十分重要,他们每一步操作,都可能对质量产生影响。另外,对于电器工程项目安装工作来说,很大部分都是将电气设备隐藏在墙体内部,属于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在平时生活中不容易得到察觉,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危及人类生命。其次,在不同在建筑中,对于电气工程设备安装和质量要求也不相同,要想保证新建小区电气工程的质量,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考察,保证施工人员具有很强专业性和责任心,还可以通过对施工人员以往业绩的查看,也确定施工队伍选择工作。 2.3把握好电气工程设备质量 对于新建住宅中的电气工程安全工作来说,保证施工队伍的专业性只是其中之一,还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达标。根据这项工作的主体,施工企业在选择设备和原材料时,一定要让厂家出示合格证和说明书,认真了解其型号规格,保证符合建筑实际要求。另外对于原材料的选择中,必须送到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组织工作人员对部分项目进行质量审查,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有正确的工作态度,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必须采取更换处理,保证项目质量安全。 2.4加强各个部门沟通工作,保证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在一个新建小区的修建工作中,包含了很多项目的施工工作,比如说土建项目,给排水项目,采暖项目等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某一个项目只考虑自身工作,一定会为其他工程项目施工造成不必要麻烦,也很容易对其他项目带来巨大损失从而导致整个工期延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份子,在电气工程安装过程中,要做到和其它施工项目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是在和土建项目合作时,要在土建施工中预留孔洞,才能让电气工程设备有效进行安装。此外,在工程交接过程中,要让交接验收工作合理有序进行,比如在电气工程设备中一些线管成品保护问题上,一旦因为土建项目中的浇筑墙面工作的进行,使线管出现损毁或者断裂状况,这对于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项目组要和土建项目组进行良好沟通,将电气工程设备注意事项介绍清楚,能更好的保证在土建工作中电气设备不遭到破坏,保证建筑整体质量安全。 3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让人们对其设计安装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相信经过相关人员共同努力,新建住宅中的电气工程施工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会得到进一步完善,让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护。 作者:张顺 刘文成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电气工程类论文:电气工程防火问题与对策 【摘要】纵观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由电气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不在少数,因此将电气工程的安全性能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火灾预防措施,才能尽最大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本文对目前电气工程的防火问题进行分析比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电气工程;防火问题;措施对策 我国在电气工程防火问题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分析并不多,由于火灾事故发生频繁,给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恐慌,因此提高电气工程的防火质量尤为关键,为了防止因电气工程失误造成更大的损伤,需要了解其中的薄弱点加以改正,旨在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电气火灾发生原因 近年来,电气火灾事故频发,在这里我们针对电气工程的起火原因展开讨论,分析电气起火的几种情况。首先,温度较高是导致电气引燃的主要原因。电气工具自身发热不断提高自身温度,达到可燃点时会出现燃烧情况,再就是由于外界环境达到了电气设备的燃烧点,在急剧升高的气温下开始燃烧,同时会涉及到周围物体的安全性,在火灾发生时将附近的可燃物一并燃烧。其次,家用电器与照明灯具的热度也可能成为引燃点。此类电热用具主要的工作程序是将电能化作热能提供给用户使用,像电热毯、电烤箱、电炉等都归属于电热器的行列,其中,电炉在工作时的温度可高达八百摄氏度,一旦操作过程不谨慎便会引发火灾,触碰周围物体引起更为严重的火灾情形[1]。另外,工作场所的电火花同样会引起火灾。电火花的温度较高,在穿击放电的过程中温度甚至会高达几千摄氏度,多用于金属的熔铸,因此造成物体的燃烧相对简单,即存在更大的危险性,严重时会引发周围建筑物的爆炸。由上述可见,电气工程的实施存在很多威胁因素,不论设备的运用还是相关线路的损坏,都可能引发一场意外的火灾事故,根据以往发生火灾后的现场调查发现,电气工程中线路的短路与设备的不断运行以及工作时产生的电火花极易引发火灾,所以在工程进展中要重视电气用具的安全性能,引进质量完善、配件可靠的电气设备,确保在正常供电下能够降低引发火灾的风险。 2.电气工程防火措施 我国的电气工程防火措施比较注重接地形式以及配备电箱与电线来防止火灾的进一步发生。 2.1选择恰当的电路系统 高层建筑的电路系统应该与多层建筑的电路系统相区分,单多层建筑只需要配备城市内部的公用线路即可,而高层建筑内部的装饰性材料较多,防火性能较差,因此最好使用TN-S线路系统,保证群众在常规操作下不会发生触电现象,线路的磨损程度小且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较低。 2.2电气工程的线路防火 线路在整个电气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由线路引起的火灾事故大都是因为线路承受的负荷量较大或者漏电短路等,这些情况中的单独一种若不能进行及时的预防,就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其他不利情况的产生,造成电火花与电弧的相互击穿。短路现象若在事故发生之前有所控制,其产生的后果相对较轻,但若在短时间内没有发现短路问题,将会散发巨大热量致使周围的金属熔化或爆炸,产生更多的电火花,即便金属物的表层有绝缘装备也难以抵抗热量的攻击,反而会使周围的物体快速燃烧,因此在选择线路系统时要密切注意其安全性能。无论新型的高层建筑还是普通的多层建筑,在挑选内部装修材料时都要考虑到电源分支、干线的匹配,选择导电性能与绝缘性能均处于良好状态的导线,倘若导线的电压较低,适合选取线芯类的导线。电气工程的线路防火还可以借助穿管来实现,但管道的质量要予以保证,尽量选取薄壁钢管,像一些之前选用的PVC管道虽然很难被点燃,但其散发出来的烟雾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生成有害气体影响群众的呼吸,很可能使群众因为窒息而亡。除此之外,电气工程的导线分布务必要合理恰当,与接口的相连要紧密稳固,降低电阻带来的压力,各个导线的关联尽量通过压接帽来保证安全[3]。 2.3灯具的安装 照明灯具的安置要选择恰当的位置,不应与可燃物的距离过近,否则当灯具的使用时间较长时可能会引起燃烧,每个灯具都需要有相应的非可燃物质作为保护层,围绕于灯具上方作为隔绝热量的石板,特别是类似于电感式的照明灯安装于不可燃物质上方时,能够自然通风且取得良好效果。 2.4配电箱防燃 电气工程中的配电箱一般使用铁制品,严格密封电箱的四周,但在电箱的外部仍旧要采取措施来使之随时散发热量,防止有其他可燃性物质进入到电箱内部引发火灾。同时,电箱的各个支架都要接触地面,开关、配件的选取都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严格保证电箱的使用安全,各个零件的配置要参考电箱的原装,不能在没有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就私自拆卸电箱,严格审查电箱的安全性。 3.电气工程防火的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工程的防火配置越来越高端,逐渐向科学化靠拢,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电气工程的使用设备简单便捷且节约了大量资金,充分解决了当前电气领域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而且能够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现场的具体状况,避免因为火灾造成群众的财产损失与心理压力。在电气的设备选择上首先考虑安全性能,其次再针对经济方面做出权衡,保证供电的质量最佳,建筑内的线路最好使用铜质的导线,降低电气设备的承载度。相对而言,电气工程的开展需要整个施工团队的齐心协力,单凭个人是无法保证整个操作环节的质量安全的,因此在施工中要注重领导阶层下发的指令,从全局高度展开工作,通过设计部门规定的零件标准,掌握好所用工具的防火性能,在有突发状况出现时及时控制火源。另外,施工中的管线要在使用前多次进行绝缘试验,安装前期对设备的绝缘性进行整体性了解,各种通电工具都进行通电后的检测,严防此类电气产品成为引发火灾的源泉[4]。上文中提到,除了电气的设备需要注意防火性能之外,建筑室内的装修材料也要避免使用大量的非绝缘性物质,在装修时要有严格的设计图纸,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后方可动工,每一项材料的购进都要有合格证明,做好施工具体细节的记录,在日后方便查询。从我国现在的电气工程防火状况来看,要想对较为隐蔽的易燃性物质进行仔细检查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在建设初期就要保障电气设备的质量安全,按照规定运行各个用具,做好电源、线路及各大设备的防火工作。 4.结语 概而言之,电气工程的防火问题在长期以来都得到了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火灾事故给我国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只有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电气工程具备极高的防火性能,降低我国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 作者:洪叶 赵晋 单位: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公安消防大队
班主任工作论文:关于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论文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何担负班主任职责对学生的思想管理得当,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对路,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教育的桥梁。为此,要求我们必须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加强班主任自身建设 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应从三方面努力: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二是加强迫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三是具备多种能力。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 二、重视教育方法的运用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真切感受到,没有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就无从谈起。抓班级管理,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全面教育学生,鼓励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断进步,争当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方法如下。 一是抓住入学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二是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殆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三是抓住常规教育。如遵守学生守则、学习并遵守文明班级评比规定、制定和实施班风、班标、班规和措施等。四是抓住集体主义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抓好管理关键环节 1.要制订正确的班级计划。要对照文明班级评比规定和相关细则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制订班风(文明、拼搏、求实、创新)、班规(请假制度、出勤制度、劳动制度、卫生制度、奖罚制度、晚自习制度、班团委管理制度、评优评奖制度等),要求学生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2.要建立合理的班级组织和配备合适的学生干部。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按照目标统一,精干高效,分工协调等原理建立近似直线的组织结构。班内干部配备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班级目标能否实现。第一学期初,班团干部、舍长、组长的选配,唯一依据是学生初步表现,要反复考察,慎重物色人选。所选干部在一学期中的表现可能并非所期待的那样好。那么,在第二学期一开始就把班级工作重点放在干部的选拔上,按照竞争原理,能级原理,“民主集中原理”,在班内“因需设岗”,“以岗定人”。对缺乏工作责任性和热情、工作能力较低、成绩较差的学生干部要重新选配,通过他们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和带领全班同学走向目标。 3.要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一是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三是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 走出自卑的阴影,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四是注意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对于班内表现出色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包括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推荐其当三好生、优干生,隆重召开班内表彰会表彰他们的事迹,设专栏宣传他们的光荣事迹,还可用班费购买一些奖品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4.要及时控制班内的活动。要按文明班级的目标去控制,抓住班级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灵活“例外原理”去“抓两头带中间”,根据反馈情况重点控制住优生差生,使优生有动力,带动普通学生,使差生有压力,不至于拖累班级实现目标,并在每两周一次的班会上和职能干部一起汇报工作、情况、原因、采取对策,找出优势设法保持,查出劣势想法改进。 5.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会接受启发诱导;对学生满怀热情和爱心,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 班主任工作论文: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智慧 [摘要]班主任工作中需要爱心与智慧,班主任工作如能充满着爱的阳光并且张扬着智慧的灵动,学生就能接受并在她的关照下快乐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爱 智慧 教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学生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或者指点人生迷津,或者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作为教师,我认为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的爱心与智慧。爱,让德育充满智慧的灵动。智慧,让德育培出爱的果实。 一、爱,让德育充满智慧的灵动 新学年的第一次班会上,作为他们的新任班主任。我给每个学生发了张纸条,让大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这些写着学生名字的纸条收上来。我又一次发纸条,这一次,我让学生们写下一些形容人优点的褒义词,诸如“美丽”、“健康”、“聪明”、“善良”之类,同时我也没忘记让学生在这些形容词前面加上“非常”、“特别”之类的副词。现在,我让学生们挨个上到讲台上来,从我手里那一摞写有大家名字的纸条里随意抽,然后跟抽出的名字组合成一个句子,当着大家的面大声朗读出来。于是所有的孩子们都听到了这样令人鼓舞的句子:“李德书非常聪明!”“林远特别善良!”“施展鸿十分可爱!”“翁晓羚非常勤奋!” 无一例外,所有的学生都听到了一句从未听过的大声赞美,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这一天比过节还要幸福。我说: “以后咱们的班会都这样开。”像施了魔法一般,学生们马上表现出了以前未曾表现出的优点:懒惰的变勤奋了,笨拙的变聪明了。 在下周来临之前,学生们天天都盼望着开班会,班会成了学生们最喜欢上的一堂课。由简到难,由浅入深,这样的班会坚持了。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学生听到了所有的赞美,所有的学生学会了所有的褒义词,并把它们用在所有的同学身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出了应有的优点。让学生在赞美声中找回自信,找回做人的尊严。对于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在许多老师的眼中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于是,老师们在教育时往往失去信心,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去批评一通,效果自然不好。但老师如能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问题学生上进的点点滴滴,再设计一些艺术的教育手段进行教育,问题学生也就不成其问题了。学生其实只是一张白纸,你想用他造出什么样的句子,他就会按照你所造的句子提示的方向去发展,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用些褒义词、多造一些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句子呢?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可以套用这一句名言说:“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和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差生毛病多多,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所以教师就要多赞美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了赞美学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上的一个男学生,纪律散漫,不思进取,学习成绩差,对自己没有信心。在多次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曾在初中时,参加演讲比赛,得到过一等奖。我利用班会的时间,让他在班级里演讲,获得了成功。几个同学的发言热情洋溢,赞美他演讲的风度,赞美他演讲的语言,赞美他演讲说理透彻,逻辑严密,赞美他思想性强,赞美他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在老师和学生的赞美中,他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做人的尊严。从此,他改变自己,终于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困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智慧,让德育培出爱的果实 我们面对的是可塑性很强的高中生,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只有科学化的德育、艺术化的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提倡智慧德育就是要求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用智慧将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智慧德育的精髓是要求老师具备爱心、真诚和宽容;智慧德育的表现是要求老师做到灵活、机智和艺术。 记得今年推选团员名额的时候,按照学校的比例要求,我班只能推荐五名学生。我采取班委提名的方式,先提出一些候选人,可是不料一下子就有15名学生的名字上了黑板,这时被提名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自己条件不够,主动退了出来,可还多出人来。我仔细一看,其中有一名叫王睿的同学平时表现不够优秀,而此时此刻他一点也没有要退却的意思。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让他进行一下自评,这样也许会让他知难而退。想到这里,我就对他说: “王睿,你说自己够优秀,能不能向老师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条件呢?”可没想到王睿毫不示弱,只见他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很是激动地说: “老师,我觉得我够条件,你看,我学习主动性也加强了,成绩也已经有进步了,纪律也比从前强多了。我还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我觉得我够条件。”听着他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自荐,我不由一阵欣喜:谁说我们的学生没有自尊,没有上进的勇气呢?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所渴望的,是来自我们师长对他们些微成绩的肯定,这是对他们正在成长着的自尊的最好的爱护。想到这里,我决定因势利导,给他一个进步的机会。于是我就亲切地对他说: “王睿,你的优点都摆完了吗?怎么觉得你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没说,用不用我替你说呢?”这时全班的同学都一起把目光投向我,都不知我还要说什么,王睿坐在那里,也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我于是就激动地说: “你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上进心,要强,不甘落后,渴望成功,就冲着这一点,今天,老师决定把这个优等的名额破格给你,一方面是肯 定你的过去,更主要的是给你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使你更加完美,同学们,你们看怎么样?” 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睿也沉浸在我和同学们热烈的鼓励之中。在这掌声里,我有些激动,也更为自己机智的做法感到欣慰,也很庆幸自己的机智,我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上。 德育是门艺术,大凡艺术殿堂的攀登,都需要自觉的奉献;德育又是门科学,涉及科学领域的探索,必依赖智慧的涌动。理想的德育,是无痕的、是智慧的。这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它要求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灵,一颗比天空更宽广的心灵,一颗懂得教育艺术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论文:谈新形势下大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走进大学校园进行深造。本文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对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学生来源更加广泛,分层更加丰富,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实际上,学生的多样性决定了班级管理方式的多样性。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上的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所以班级是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在这个微型的社会体系中,班主任充当着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实践,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觉得有必要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以人为本,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在班级和学生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开的。这就需要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作为班级和学生管理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切忌“心罚”和“体罚”对学生身心所造成的伤害。在班级和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尊重、对话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体察学生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感受,重视情感教育的力量,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主动、全面地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多方面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鼓励、表扬学生,以谦虚谨慎的态度,认真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虚心采纳学生合理化的建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达到“健全人格”的培养。 2消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由于班主任与大学生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生理年龄存在差异,导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如果班主任不通过主观努力去消除与学生的这种隔阂,思想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1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消除和学生之间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隔阂,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它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同时重视班级环境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以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正前方张贴着诸如“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循续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大字,作为班级工作的总体目标。两边张贴有关班风建设的名人名言,比如“做人一定得知道自已的价值,并以此决定自已的行动”,“责任就是对自已所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等等。教室后面的墙报栏设班风建设专栏,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性,以求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班主任要指导班干部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文艺晚会、体育竞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和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使同学们的歌声和笑语变成整个班级和谐的音符。 2.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一定要具有“四心”,即要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这样很容易被孤立,四处碰壁。班级的事情,要明确主体是班上的学生,归根到底要靠学生自已去做。要充分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我解决班上所遇到的问题,班主任不能以发号施令者自居,遇事要与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一起商量。当学生与辅导员意见相左的时候,班主任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可亲可信更可学的楷模,引导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班主任通过班会等形式讨论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就业、创业、沟通、社交、团队精神),使学生毕业以后,很快能适应社会需要,迅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骨干力量。 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21世纪不仅是一个不断竞争的时代,而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这就需要在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学生了解和懂得合作能力的具备将比竞争更重要,运用更广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有的人会迷失方向,而合作取胜、共同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协作,不懂得沟通,就难以在今 后的社会中立足和生存。因此,在班级和学生管理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意愿和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沟通。它是班级的活动和统一起来的重要手段,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多开展集体活动,以此取得彼此的了解、信任。在此基础上,逐步使学生养成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 “不创新,则灭亡”这句话正日益成为现代管理的一大呼声。在全球竞争的动态环境中,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只有创新才意味着积极进取,意味着持续发展,意味着出奇制胜,意味着未来的希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创新,这种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从事创新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全为基本条件。创造性活动往往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挫折,而只有心理正常,健康的人,才会把创新的潜力付诸实际行动并争取最终实现创新。心理学家认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学生心理变化的管理,细心体察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同时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学生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营造创新氛围,它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创新活动不是空穴来风,它需要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知识。所以在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切实采取措施保护、支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直觉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关爱生命 教育因生命而存在,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因此教育应关乎生命、尊重生命、指导生命。关爱生命教育,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教育的重大使命。然而,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日趋严重的人生意义淡漠和浪费生命、自毁生命和他毁生命的现象。 因此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尊重、敬畏、欣赏,并能主动的追求生命的意义,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为此,在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而能够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和关爱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烦恼,熟练地与他人相处,爱惜自已和他人的生命。 总之,班级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场所,通过加强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最终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心理健康、具有创新意识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材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 班主任工作论文:心理素质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摘要] 从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青少年的责任感和教育目标出发,探讨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目标和内容。文章认为:应该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作到心育与智育并重、健身与健心共举。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就是保持人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内涵之一,身心和谐统一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人才战略的角度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新一代国民、新一代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本着对青少年、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面对亿万万纯洁稚嫩的心灵,我们不禁深思:怎样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心理素质教育指的是从心理品质方面对人进行培养,国外有人称为精神力培养。它们含义相近,都是通过教育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使人的心理品质按照期望的模式更完美的发展。身心培养是一个长期塑造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以某种载体为依托。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导者,学校政策的执行者,是学体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特殊载体,有着丰富的内容指向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在这里,本文根据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及教学中的尝试探究,构建了如下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和途径: 一、积极的自我概念——自尊、自信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是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会相对稳定的表现出来。通常把导致这种行为方式的认知称为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概念具体包括:使学生能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真正地做到自尊自信。诚然,积极良好的自我概念是个体获取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自尊自信是堪称宝贵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意识的地运用以下这一些方法与手段,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1成功教育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设置具体可控、个性化、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通过“成功——肯定期望——自信提高——成功”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提出自我挑战。如在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评价的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得第一,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成功欲望,使其树立自信心。 2创设情境 一是创设尝试情境。如在班主任工作中,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做示范、轮流做小组长 ,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其得以自我实现。二是创设选择情景,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其投入地体验一次,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例如:上学期我曾设计了“个性舞台”这样一个主题班会。学生在二胡、画画、书法、朗读等方面有专长的,让他在班队活动中充分显现,使内在的生命和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他充分体现自我的价值。通过自我价值的体现,使学生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整个人都显得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充满自信。 3教师期望 教师是否关心学生,是否对学生抱有希望,会很自然地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国外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正效应为教师的期望、信任与爱,将鼓起学生的勇气、自信。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充满期望的话语和信任的眼神,有时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达到学习的目标,并使其心理能有良好的发展。记得我班的梁佳婉同学刚转入我班时,胆子很小,上课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声音也非常轻。老师没有丝毫嫌弃她,多次耐心地对她说:“你其实很聪明的,大胆的说出你的观点,一定会说得很好的!”慢慢的,她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清楚了。这也就是说明教师的期望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克服自卑,树立自尊,提高自信。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推动一个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的强大动力。它是动机系统中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离开了意志品质,就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也不可能克服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险阻。意志品质是一个人是否能坚持到底、彻底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1挫折教育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数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为孩子包办一切,惟恐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唯孩子命令是从。这样的教育使孩子逐步变得懒惰、软弱、固执,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创立挫折情境,从小就让学生碰些“钉子”,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例如:对那些总是学习拔尖的学生,在表扬和鼓励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必要时也让他们尝试一下失败和挨批评的滋味。这些都能达到挫折教育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顽强性和坚韧性,从而形成良好 意志品质。 2运用激励手段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功亏一篑”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如果班主任能在学生学习可能退却的关键时刻,适当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就可以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发起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其去坚持、去奋斗、去拼搏,从而使其意志得到磨练。每年的运动会上,1000米等长距离跑是学生深感畏惧的项目,许多同学都是不能坚持跑完全程。记得去年的运动会的1000米比赛中,我班的陆砚墨同学大概跑了600多米就想退缩了。我看出了他想放弃的念头,就对他高声说:“陆砚墨,你要知道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英雄。”在这关键时刻,这么一句话就激发了他跑完全程的勇气。这不但让该同学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而且是对他意志的一次磨练。 3引入竞争机制 “好强”、“好胜”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也是一种较好的举措。例如: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然后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起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中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良好,彼此间的距离很近,会使人产生愉悦之情,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发展;人际关系恶化,彼此间心理距离很远,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导致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1学会尊重理解 尊重人和理解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保证,师生之间更需要尊重和理解。班主任在工作中,十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人的品质。在自己班级中要求: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内的融洽相处中感受人生的自豪与幸福。牢记,人心与人心之间等量交换的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学会合作互助 多互助,少互斗,这是魏书生老师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艺术。为此,我也在班级里建立了“互助组”、“合作组”。在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把握和挖掘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时机和教学资源,如何把“身心一体化”的辩证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事关教学艺术和育人目标的重要课题。班主任工作实践应以“完美的身体和无瑕的心灵”为主题,以“心育智育交融并重”为指导思想。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通过成功教育、挫折教育等途径来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把班主任工作带入一个对青少年身心全面关怀的视角和境界。 班主任工作论文:论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教育 一、教育学生要有较强的责任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说明了责任感与成功的联系。我在工作中,不忘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例如,利用课文中的典型人物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习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要为自己曾说过的话负责,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做任何一件事,只要拥有较强的责任感,才会无怨无悔地付出,才会不断有收获。 二、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伦理规范,当今社会虚假太多,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文明程度的象征,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德育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告诉学生:“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教师要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诚信行为。 三、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班主任要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开发内在动力;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树立自信心。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班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吸引了更多同学的注意,使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脱颖而出,令人刮目相看。这些鼓励与肯定,将成为一种动力,推动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向新的更大的成功迈进。有句教育名言说得好: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在学生的心中时刻树立起“我能行”“我最棒”“我一定能做得更好”“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等观念,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小学生善于观察和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学生的榜样。比如:2012年冬季的一天,在刺骨凛冽的寒风中,我和学生一起清扫校园的积雪,分享了劳动的快乐。师生一起劳动,学生从思想上受到熏陶,受到了爱环境、讲卫生的教育。 五、教育留守儿童要自强自立 留守儿童是学校的另一道风景线。上级部门与学校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我班的留守儿童李兆金性格很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他的家长,我常常教育他不要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自卑,要坚强起来,自信起来,我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他。我还经常打电话给他的母亲(他爸爸在他没出世前就死了),叫她多打电话回家,多回家看看,与儿子联络感情,关心他的学习及成长情况。兆金久违的笑容又出现了,发言积极了,性格开朗了,操场上又见到他与同学们一起玩耍的身影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时刻关心他们心理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老师付出爱心、信心与耐心,采取好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对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 班主任工作论文: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四个重要关系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一、实与虚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 班主任工作的务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照前料后……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务实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务虚。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强学习,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务虚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任要有开阔的眼界,长远的光,广泛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只务虚不务实的班主任,工作难见实效;只务实不务虚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二、管与放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的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三、严与宽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是要注重“首因效应”,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同志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堵与导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少数的班主任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目标,采用“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平安无事”,实际上引发的问题却不少。 因此,“堵”必须与“导”结合起来,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要让学生增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 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多引导,少说教”要求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可以说得人跳。方式有别,其效果截然不同。班级工作中,“堵”与“导”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导”为主,辅之以“堵”,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正确处理好上述几种重要关系,班级管理工作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班主任工作论文: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摘要】班级管理的过程是陶冶人格的过程。班主任具备了一定的专业修养,就会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终极目的。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专业修养;教学质量 学校的很多工作要通过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落实,甚至连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基于种种因素,我个人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它影响着学生智力及品格的形成。同时,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学中一项复杂、艰苦而有长期的工作,不是在短期内能够看到效益的。这是由班务管理的对象——学生的性质决定的。面对一个个生动活泼、思想丰富而又素质差异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应有四颗“心”,即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这样才能从个别学生到一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管理好班级,用爱心培育新人,是我们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由于住校生多,班主任工作尤为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要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农村学校开始蔓延。再加上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抱希望。在新的社会背景和 教育 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二、要在班级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要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要善于跟学生谈心、交心。农村初中生大多数是住宿生。在学校里,生活上没有在家里方便,会给学生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一学生,刚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开始很不习惯学校的集体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学生还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所以在生活上给学生以关心、爱护就显得极为重要。班主任应该象父母关爱小孩一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照顾学生,要经常到学生寝室去走走,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某些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 要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要善于对后进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班主任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对于后进生,班主任需要倾注大量的爱和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其转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时间去接触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学习上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同问题较多的学生谈心时,是特别注意不要急躁,也不要想一两次谈话就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他们一般都会被感化,并最终接受班主任的帮助和教诲。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动员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交流,主动去关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当中,主动地转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要善于与学生平等交往。当今中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关爱,更希望老师能“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谈心时,不要总以长者和老师自居,而是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朋友,要自己先交出“心”来,做到与学生谈心时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假若平时对学生漠不关心,常发脾气,谈心时又教训人,学生就不愿讲出心里话,老师讲的话学生也不会听进去。 三、要善于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现在 农村 初中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们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 大学生就业不包分配,因而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些家长忙于挣钱,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对孩子们的行为不闻不问,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生活纪律不严谨,比较散漫。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或写信等多种方式和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及时教育。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犹如一张网,但只要我们抓住了上述三个环节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轻轻松松做个优秀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论文:浅谈班主任工作 摘要:详细、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为班主任工作打好基础,遵循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实际工作中,切实抓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落实好具体措施。 关键词:班主任 学生 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作为班主任,应比较详细和真实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家庭成员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内向、外向,调皮、踏实,还是活泼、呆板,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等。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可通过家访的方式获得,对学生自身性格、爱好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来获得。当然,充分了解学生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有的甚至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仔细揣摸,才能总结出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 了解学生的目的是为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准备、打基础。对学生的关系到隐私的东西,特别是对学生自尊心有影响的情况,教师切不可任意的告诉别人。如学生身体的残疾,父母的离异,以及一些作为学生难于启齿的东西,要为学生保密。教师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方便。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本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出发,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普遍感觉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思想上,应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信念的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还要进行是非观念的教育、见义勇为的教育等。 2.学习上,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学生认真学习,认真复习,认真严肃对待每一次测验、考试,能较为牢固的掌握各门学科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大胆的运用,学以致用。学校学习的东西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如利用所学知识办好墙报、广播,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纠正社会上使用语文错误的地方等,以便在进入社会后能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3.工作上,锻炼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建立、健全班委会、团支部,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使全班学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学习。班干部和支部委员除了管好自己以外,还要管好别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为班主任分担了工作量。 4.纪律上,加强对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除能自觉遵守学校、年级的纪律外,还主动维护班集体和学校的利益、荣誉,有一定的正义感。培养学生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见义勇为精神,为班集体,也为学校的安全、荣誉出力。 5.安全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加强管理,杜绝学生事故的发生。也应教给学生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如火灾、地震、食物中毒、医疗急救等。 6.其他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热爱劳动、积极锻炼身体、尊老爱幼、扶残济弱、见义勇为等,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涌现出感人的事迹。 各班可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解决。一般情况下,以下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 1.扭转学风问题: 教育学生树立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对活泼有余而勤奋不足的学生,要加大谈心力度,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特别是让他们去掉依赖思想,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在当今社会,竞争意识尤为重要,教育学生不怕在学习上“出风头”,使得优良学风初步形成。多找学生谈心,和他们一起分析学习上的得和失,总结经验教训,订下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和任务,让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转变学习态度,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付诸实施。随着学风的扭转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整体上自然会有较大幅 2.狠抓学生纪律,确保学习环境的优良: 良好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保证。班级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外,还可以制定班级的纪律,对学生严格要求,以确保正常秩序和各种工作、活动的开展。通过班会、平时教育、学生座谈等形式,反复强调校纪班规,让学生牢记在心。班委会、团支部应主动、积极的配合班主任维持好班内的学习、生活等纪律,营造一个让教师、学生满意的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工作和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纪律约束,使学生纪律,特别是课堂纪律有明显好转。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以说服教育为主,耐心开导,特别是对多次犯同一种错误的学生,更应耐心的、不辞辛苦的进行反复教育。对于个别严重犯错误者,除按班级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还应加强对该同学的思想教育,使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这样 ,既教育了当事人,又教育了全体同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在校的安全问题是班级管理的重大问题。学校、班集体一方面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安全工作做到常讲常抓,每一次班会必定讲到,平时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班内学习上的安全,课余生活上的安全,寝室安全,上放学途中的安全,在家的安全等等。对于学生喝酒、打群架、下河游泳等严重违纪事件,要坚决杜绝。 4.努力尝试和施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 班主任应大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尝试、开展素质教育。首先是与各学科,特别是艺体学科(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紧密合作,开展好课外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主副科”的观念,树立大学科观念。特别是要抓住元旦、“五?一”、“五?四”、国庆、教师节、“一二?九”、学校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班主任还可根据自己所上学科的内容和特点,结合班级工作,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 5.主动抓好后进生(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每个班集体中都存在后进生(学困生),特别是当今社会,“读书无用论”影响下的学生有的只是到校“混时间”,厌学情绪严重。对于不同特点的后进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学习差的学生,着重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教育;对因纪律差而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过思想教育,先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逐步的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因基础差和思维不灵活的学生,让他们从基础入手,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高;对于双差生,更是应从思想上、学习上给予最多的鼓励、教育,使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6.搞好班级的财产管理和班费管理: 班内的财产是国家的公共财产,不容侵犯和随意破坏。在实际工作中,可将班内财产实行人头承包负责制,学生有了责任感,基本能认真爱护班财产,有损坏还能检举揭发。 班费是学生家长的血汗钱,对班费的使用,精打细算,不乱花学生一元钱。期末时向学生公布班费收支情况,让班长签字后存档。 班主任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尊重学生人格。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的人格不容教师的任意侵犯和践踏。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班主任要特别善于听取学生对自己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批评,因为学生是善意的。不要随意的否定一个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扼杀了学生的童真和对求知世界的探求。 2.正确对待学生的“小报告”。针对学生善于表现的特点,可以让部分学生有意的注意和发现同学中的不正常现象,使教师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状况和动态。但对于学生的“小报告”,教师要注意辨别真假,不要胡乱的根据学生的报告下结论,以免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3.拟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学期初应拟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作为工作的依据。计划可以分为这样几部分:学生情况、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应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分月活动安排等。对于学生情况,要摸准、摸实,这样便于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工作的指导思想,不能违背国家和教育方针,不能违背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主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但一定要符合实际,更要有针对性。分月活动安排,尽量细致些,比如每月教师的中心工作、学生的中心工作、活动安排等。 4.写好总结,积累经验。经过一学期的工作,班主任多少都有一些经验教训,这就需要总结。总结能够让我们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乃至错误,在以后的工用中加以改正;总结还能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有用经验记录下来,用以指导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只要你全身心的投入到里面去,一定能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快乐、教师生命的活泼和教育教学生活的充实度的提高。 班主任工作论文: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项工作的基础。一是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二、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学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接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三是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及其途径,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 以《评价手册》和“月评表”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 3、奖励和批评: 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五、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 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比如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班会《我和小萝卜头》,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的班《金钱是什么》以及宏扬红岩精神的队会《热血热泪洒热土》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 六、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 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七、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文秘站:]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八、做好个案总结和班主任工作总结。 做好总结是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需要。通过总结要认识不足,吸取经验,努力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只要我们不断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 班主任工作论文:谈素质教育下的班主任工作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班级的具体管理者,要强化自身素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全国都在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班级的具体管理者,要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为顺利推动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下体会。 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首先强调教师素质。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作为教师就必须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书方面,班主任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有声有色,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就会对你产生钦佩之情,就愿意服从班主任的管理。"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育人方面,就是把对学生的"德育"放在班主任工作首位。学生应是先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做学问。做人就要做品德高尚的人,做对社会、家庭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做有益于国家的人。而这一切离不开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具体地讲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等。 为人师表方面,首先要注重仪表大方,语言得体,举止文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其次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一致是班主任特别具有的美德。如果班主任嘴上说得很动听,而实际上做的是另一套,那换来的将是学生的蔑视。再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开朗的心胸,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平衡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进行班级管理。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这种师生关系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驱使着学生去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也会由于学生的用功学习而更加勤奋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班主任更应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前提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马卡连柯说得好:"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人。"爱默森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在人格上和成人处于平等地位;在学生管理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绝对不能恶语中伤,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然而,尊重学生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能就此姑息迁就,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批评应具有情感性,以情感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应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态度、关怀、爱护的口气,推心置腹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地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鼓起勇气改正错误。批评应该讲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心服口服。 2、与学生真诚相处,真心交流 班主任要使自己不仅成为学生的"良师",还应是他们的"益友"。放下作为班主任不应有的"盛气凌人"的架子,使自己走到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家庭状况,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细心观察学生,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当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形成尊师爱生的氛围时,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有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 3、讲民主,不搞专制 不利用班主任的"权威"压制学生,不能扼杀他们的想法,不能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允许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畅所欲言,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集思广益,民主平等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于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讲,班主任可以发动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举行班级知识竞赛、演讲,学习操作微机等各项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组织演唱会、艺术品欣赏等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开展田径、球类、棋类等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密切联系学生家庭,搞好家访工作 访问学生家庭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班主任通过家访能使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等,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他们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把学生教育好。 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很全面的了解,包括各科学习,纪律,性格脾气等,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手足无措,使学生父母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太少的感觉。家访时教师应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介绍学生在校情况要事实求是;要先讲学生的优点,再讲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同时还要分析学生能够克服缺点、毛病的有利因素,与家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家访后,要及 时对学生加以督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首先要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篇文章,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密切联系学生家庭,搞好家访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当然,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不断用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我们的认知,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只有如此会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体现素质教育。 班主任工作论文: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开展班主任工作 为探索既适应社会变革,又适合当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笔者就开展班主任工作做了几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竞争中培养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从培养学生干部入手,打破了由班主任凭主观印象任命的惯例,实行竞选制。即不分成绩的高低,只要有领导和组织能力,在竞选演讲及民主选举中获胜,都可担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园内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缺憾,满足了新时期高中生的心理需求,进而调动了班级整体的竞争意识。实践证明,竞选产生的学生干部,其能力都在班级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班干部对班级管理逐渐由生疏而得心应手,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由于学生干部真正成为同学的模范带头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增强,学生的努力目标更加明确,班主任也得以摆脱了“生产队长”的处境,能够潜心从事教学研究。 二、用激励手段提高素质在班级的建设中,我们倡导在知识方面要超越他人,在素质方面要超越自我。前者意在培养竞争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后者意在强化心理素质,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而形成整体性的品学兼优。在此基础上,我们取得家长的积极协助,筹集了一定数额的资金,建起本班第一期家长奖励基金,用以奖励本班在校级以上的考试、竞赛优胜者及成绩突出者。因有家长参与,使竞争更趋热烈。学生们懂得,他们所代表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全家;他们所竞争的不仅是在成绩上超越他人,而且是在素质上超越自我。 三、在论辩中净化心灵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不成熟与成熟的临界点上。他们的自我意识、意志力、坚定性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和阅历的局限,辨别是非的能力又显不足,加之生理方面的日臻成熟有时会引发心理的恐慌和情感的躁动,从而导致早恋、“追星”等现象的出现。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曾就10几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全班通过论辩方式明辨是非,净化心灵。以上几点做法,都是围绕素质教育进行的。 笔者认为,做好德育工作的首要前提在于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自发的而非人为的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发掘潜能,进而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工作论文:论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要] 本文以班主任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入手,着重探讨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班主任 培养 创新精神 一、创新精神的内涵 创新精神是一个对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从心理角度分析,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性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的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从具体内容上看,创新精神应包括:求新求异精神;求真求是即探求事物内在规律的精神;奋斗拼搏献身事业精神。 二、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发挥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靠三个方面的工作,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半个世纪以来的教育进程看,50年代及其以前偏重科学知识的传授,60年代至80年代强调智能的培养,80年代以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何种程度,能否为社会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如果将学校的工作教育和教学工作,那么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应主要由科任教师来完成,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班主任却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因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联系着,与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紧密相连。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骨干作用。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德育为首,充分发挥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所谓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 首先,班主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入手,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创造动机。真正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者。没有道德品质的人的创造发明往往会危害社会。这是有众多事例可以证明的。 其次,以培养科学世界观入手,使学生具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方法论。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创造发明就无从谈起。班主任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一定要身体力行,做科学世界观的楷模。 再次,从明确学习目的性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学习的目的是应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多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要举一反三,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鼓励学生在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怕失败,不怕冷嘲热讽,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充满自信,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一切创造者所共有的人格特征。 2、从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力,推动创造者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而又其乐无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就得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上下工夫。 首先,班主任要构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既鼓励冒尖,也允许落后。那种视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不感越雷池一步的“听话学生”为好学生,反之则是“坏学生”的评价,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班主任要克服传统的偏见和偏爱,消除人为的优劣之别。特别要注意绝不能仅仅以学科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要给个性不同的 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会和平等的权利。 其次,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逐步解疑,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讨论、争辩。开发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然后对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受学习创新的美。 再次是班主任要改革操行评定的评价手段,增加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入手,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 品质。它突出表现在创造活动中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治力四个方面。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也应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班主任对形式创新精神的培养,除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还应“导之以行”。通过组织诸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育学生,磨练学生意志。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总之,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还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他能联合家庭、社会的力量,以达成最佳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工作论文:论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 摘 要:班主任作为班级最重要的管理者,在学生的成才路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当好班主任,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当班主任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大家共勉,共同交流,把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责任心;工作方法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集中体现在“严”、“细”、“恒”和“做好表率”几字。 首先, “严”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求教师本身有严慈般的父爱。同时也要给学生起码的尊严。 具体的做法是: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以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来管理班级。从接班的第一天起,先制订出非常细致的班规,在班会上详细讲解、宣读,并举手通过。当第一个学生违反了班规时,就严格地按照班规处理。此后,班上的其他学生就会有一种共同的认识:班主任讲到做到,奖罚分明。这样,对于一些平时纪律比较懒散的学生起到了一种阻吓作用,平时一些不太符合班规的行为也会因此有所收敛,这对形成一个守纪律的班集体起到了典定基础的作用。班上很快就会形成守纪光荣,违纪可耻的风气。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下,学生就会像解放军部队一样有纪律观念。对被被处罚的学生过后应找他(或她)谈心,进行说理教育,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使学生信服、听从、遵守。 再次,班主任工作要“细”。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尤其是新班,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况,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对后进生班主任首先要不厌恶、不嫌弃、不疏远他们,用真诚、热情、深挚、清醒、负责、严格的态度与他们逐个交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心去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理,使他们在爱护、信任的气氛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接受老师的劝说,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开启他们的闭锁的心灵,并把班主任的劝说、要求等转化成信念,并逐步付于行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养好班干部,班主任就不会脱离学生孤军作战,热情地帮助、鼓励他们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威信和信心。以表扬为主,尽量少去批评他们,个别事情放心大胆让他们去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如出黑板报、安排值日、安排劳动等。还有作为班主任要有周全的工作计划。计划是指导行动的依据。有了计划,做起事来井井有条,不会杂乱无章。班主任工作就不会失去中心,无所适从,盲目工作。有了计划之后,班主任就可以按计划完善学生的目标管理。 另外,班主任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要抓一段时间,放松一段时间,贵在“恒心”。坚持日日如是,不放松任何一个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就是顽石般的学生,也会终有感召转化的一天。 最后,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加里宁说过:“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因此,教师的纪律可以简单地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不带头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 总之,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有人说:“要给人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有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实现着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的学生就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 班主任工作论文:分析班主任工作中的几个细节的重要性 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说,成大事者更要注重细节。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那么细节问题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何重要性呢?下面笔者就班主任工作中需细话的几个问题谈点体会,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要细话班委班风工作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建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细话班队干部队伍,以促进优良的班风。 1.选拔、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的选拔、培训过程中,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也不能简单地实施所谓的“民主”,这样做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 2.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为了增强班级的能聚力,我常组织学生进行帮扶活动:学习上优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取得较好的班纪律及常规管理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二、细话班主任的权威 1.在细节处做学生的楷模 教育工作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班主任是跟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工作中更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在不同场合下得体的穿着、合适的言行、积极的情绪、谦恭的态度,因为这一切都会影响学生,都能教育学生。为此,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如开会,我从不迟到早退,阅作业决不偷懒。这些细节都感染着我的学生。 2.在细节处加强同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应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多开展家长座谈会。我就经常主动电话预约,在不影响家长工作的情况下,开展了多次家长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我从细节处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反映孩子的进步;对学生的缺点,从细节处如实反映,提出要求,并提供改正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将每一次与家长的联系,都变成了老师与家长友情的交流,以及家长与孩子亲情交流的良机。 三、细话优生的成长 1.在细节上培养优生为绅士淑女 一些优生虽然成绩不错,却品行、修养有待提高,我们教师要从细节抓起,提高他们的修养,使之成为绅士淑女。下面举例说明。我给某一男生发放民生银行助学金时,我用双手将助学金递给他,而那位男生却顺手牵羊,扬长而去。我立即喊回男生轻轻地问:“你还欠什么呢?”男生似乎明白了,顿时底下头闭口不言。当时,教室内同学们鸦雀无声,男生对我的问话感到茫然。我说,“你要离开了,该对老师说什么?”男生恍然大悟,“老师,我走了,再见!”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注意这种细节。品行的培养、修养的体现,往往就在细节上。重视这些细节不仅对于他们本人的品行、修养来说有促进作用,对于整个班集体来说教育意义也更加深远。 2.从细节中培养优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我曾带过的六年级马涛同学语文成绩不错,但写字潦草,他会写的字、会用的词,常因为写字不美观、潦草,被人认为是错别字。我在这个细节上给予了关注,要求该生补上小学阶段应该完成的“写字”课,并要求我班同学每人买一本楷体字帖,坚持每天一练习。这样经过一学年的训练,他们的字迹整齐得多了,也美观得多了。这种对学生学习活动细节的关注,矫正了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四、细话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所谓“后进生”,即平常说的差生。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某些方面落后了,这就需要我们做到: 1.在细节处关心后进生 一些后进生在品行上不符合常规价值规范,往往“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怎么办?班主任应用心与之交流,在细节处关心他们。如我班学生马刚,他在三年级时因学习较差、不爱说话,而经常逃学,对此我没有训斥他,而是单独将他叫到办公室,就他的所作所为分析。在那之后,他再没有过上述行为,而且努力学习,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一所重点初中。又如,学生李娜,学习较差、自暴自弃,且常给老师起绰号,惹得老师们都生气,后来转入我班。我抓住她的性格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鼓励、劝说等,她的成绩很快赶了上来,而且今年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中学。总之,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在细节处多关心后进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更好地转化后进生。 2.细话后进生的学业 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我们也应从细节处做起。 班级的座位安排是个细节。在开学初,我将后进生排在成绩比他好的同学周边,让这些同学去帮助、影响他。我还发动学生组织课外合作学习小组,使后进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帮助。 后进生的作业安排也是个细节。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不做作业。客观说,是因为他不会做。于是,我允许他“抄”作业,“抄”作业比不做作业要进步,“抄”一次,毕竟“完成”了作业,这是态度的进步,“抄”两次,有点印象,“抄”三次就有了思考;我还允许这类学生减少作业量,让他们选择最基础的作业做。这个细节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少后进生的学业成绩。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 细流,故能就其深。”教育工作是大事,但它应从细节做起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笔者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花大力气做,把小事做细、做全面,真正做到细致严谨,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人格教育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人文关怀”的重头戏。实施人格教育,首先,以“师爱”尽心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人格目标。其次,针对新时期的特点,把人格教育与社会现实即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最后,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新课标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主体精神,班主任工作更是这“人文关怀”的重头戏。如何培养学生既获得丰厚的知识,又使学生明确人生目的、意义等健康个性、完善的人格?这就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作为人文教育的班主任工作,在于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更在于引领学生理性地认识社会与生活。因此,班主任在整个学生生活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真正做到“敦品励学,厚德载物”。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精神,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名字人格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极精当地阐述了一个人的人格素养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作为班主任,应如何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铸造学生的灵魂,是首要任务。因此,用人格精神点亮学生的心灵,是班主任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实施人格教育呢? 一、以“师爱”尽心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人格目标 人格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爱与理解,以往的德育偏向以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向学生正面灌输,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消极方法,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人格教育则侧重于以爱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必须把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放在首位,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明理、觉悟和警醒,因此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 在日常班团活动中,可以倡导学生从古圣先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中汲取营养与力量,这都是我们正面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班主任可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以点带面,深入阐述”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于心,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目标,从而受用终身。 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高尚情操;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当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追求,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从古人在道德情操、明辨事理、待人接物、对待功名利禄方面,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对于节操、志向、求学、事业;对于廉洁奉公关心国家大事,孝敬父母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启发。班主任用爱心引领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精神的交流,重视熏陶感染、重视情感体验、启发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内在需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尘垢得以荡涤,灵魂得以升华。 二、针对新时期的特点,把人格教育与社会现实即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事物、新思维不断涌入校园,这一切必然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将人格教育与生活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社会生活是由相互联系的人构成的,一个人不可能与他人“绝缘”,因此,人格教育就要教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处、共生、共谋发展。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共生能力强,而一个人格低下的人,共生能力弱。人格素质教育应从学生的共生做起。人格是共生的基础,共生是人格的体现。 因此,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他人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分析社会现象,利用班团活动进行演讲会、读书会、维护班级校园环境行动、讨论会等活动;从影视评论到时事点评,从献爱心到保护环境、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生活积累与体验的同时,学会畅所欲言、共同合作、开阔视野、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与社会的亲和力和参与意识。 三、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善待自我方可为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处处为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必须在师爱之中融于“严”:严肃,严格要求。教之有法,张弛有度,真可谓一门高超的管理艺术。对于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班主任应学会”爱心期待“,运用鼓励性评价,既不捧杀也不扼杀学生的人格尊严,或许在不经意间,就潜滋暗长起来。 总之,我们本着重视人的培养,关注人的塑造这一观念出发,重视感悟熏陶,重视情感体验,通过情景设置,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美的境界之中,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格。
小企业会计论文: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审计内容与方法 摘 要:文章结合浙江省温州地区中小企业开发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审计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审计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近年来,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已由单项处理向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由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发展。不少地区和行业,已把会计电算化定为会计工作升级的条件之一。此外,会计软件市场的出现,促进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商品化、通用化,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总体上,会计商品化软件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率。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如浙江省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达到16.7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0%以上,占整个GDP的83%.但在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上却不如人意(除了财政部门规定的发票管理系统以外),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其原因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商品软件虽然功能较多,但不能适应企业的具体环境(如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经营的外部环境、企业生产规模、产品类型等因素),整体应用效果不很理想。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自我开发或委托有实力的专业软件公司开发自己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结合笔者在温州地区开发几个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的情况,仅就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审计内容和方法作一介绍。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周期长、技术复杂、投资较大,如果开发的系统在技术、经济和管理上不可行,或新系统不符合系统目标,或在系统开发阶段没有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待系统运行后再进行修改,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时甚至无法实现。因此在系统开发前和在开发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阶段和步骤,且每一阶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这些成果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使整个开发工作有规律、有步骤的完成。系统开发审计就是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的审计。按照系统开发的周期,系统开发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因此需分别对每一阶段进行审计。 一、系统分析阶段的审计 系统分析阶段包括提出新系统目标、成立开发小组、可行性分析、现状调查、需求分析和逻辑模型建立。其审计内容和方法如下: 1.与系统分析人员一起确定系统的长期目标(2~4年)和近期目标(1~2年),以确保系统目标满足单位内外的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完成所要承担的会计工作,要符合单位财会人员的习惯,同时必须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效率;确定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联系和接口;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结构;确定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如CAD、CAM)的界面和信息联系。 2.确保各有关部门派代表参加开发小组并确定其熟悉所属部门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范围;检查项目负责人召开的重要会议,看是否均有各部门人员参加。 3.审核企业可以投入的资金、物力、人力及其来源。 4.与系统分析人员共同研究新系统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性。 5.复核系统分析人员取得的现系统的信息关联状况、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业务流程、信息载体和信息量等全部详细资料;审核所建立的新系统的目标能否满足其处理和控制上的要求。 6.向会计部门查询,确定该部门就会计处理的立场,审核有关的成本与效益的计算。 7.与系统分析人员一起分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重点是数据流程图)是否满足会计和财务制度流程的要求,是否充分体现了用户的需求。 8.全面检查系统分析阶段的现状分析报告、可行性报告、会计业务作业流程图、输入输出和代码调查表、系统分析说明书等文档是否完整、正确。 二、系统设计阶段的审计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中提出的逻辑模型,考虑实际的设备、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社会条件,确定新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总体设计和系统详细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包括功能模块设计、文件与数据库设计、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输入和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其审计内容和方法如下: 1.查阅系统设计是否采用了模块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各模块之间联系最少的结构化设计方法,以确保系统“波动效应”尽量小,可修改性和扩展性尽量好;以确保模块的划分满足会计核算和内部管理的需要,符合会计人员的习惯;以确保系统结构控制图符合系统的处理要求。 2.审核数据库文件是否符合控制要求、用户输入数据和输出信息要求。特别要注意文件和数据的安全保密控制和权限控制,以保证未授权人员不准接触文件和数据。审核字段和记录的设计,并进行一致性、准确性、合理性的综合分析,尽量消除冗余和节约存贮空间。 3.审核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方案。以确保系统环境的合理配置,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硬件的配置要符合目的性、先进性、配套性、经济性;软件配置要选择合理的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系统的配置要符合标准化、主流化、实用性和技术性能指标好的原则,实现数据、程序与硬件等资源的共享。 4.抽查部分代码,看其是否符合国际、国家、行业颁发的标准代码设计。检查代码在逻辑上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结构上能否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检查代码是否符合惟一性、直观性、可扩展性和合法性。确保一级会计科目的代码应符合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编码。 5.审核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以保证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特别要保证输入数据的质量和纠错能力,竭力避免“垃圾进,垃圾出”的情况;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确保“正确的输入,正确的操作,正确的输出”的原则。检查输出报表的设计是否满足对外报送和对内管理的要求。复核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是否包含一定的审计线索,以便能由系统的输入顺查到输出,或者由输出逆查到输入。 6.审阅处理过程设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具有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的自动编制会计报表的功能和允许使用的多种核算方法;以确保有适当的控制措施,使所有经过审核的业务,均能完整的被处理;确保结账功能的设计能自动检查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是否全部入账,并保证账证、账账相符;以确保机内银行存款日记账与输入的银行对账单及适当的手工辅助自动进行银行对账,自动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7.审核新系统的实施方案,以确定整个系统设计的文档(系统总体设计书、详细设计报告、系统设计报告)是否齐全、正确。 三、系统实施阶段的审计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新系统付诸实施的过程。它的主要活动是根据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结构图、文件与数据库设计、系统配置方案及详细设计资料,编制和调试程序,进行系统试运行、系统转换等工作,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物理实际系统。其审计内容和方法如下: 1.与程序设计人员一起选择合适的程序开发工具、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合理的算法;检查是否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查阅程序中采用何种控制措施,确定各种必须的内部控制是否都以纳入所设计的程序中;检查程序流程图是否正确,检查源程序的正确性、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程序文档是否完整和规范。 2.参与和监督程序的分调试和总调试。调试时需精心组织测试数据模型,即有正常的、有效的各类业务数据,又有不完整的、无效的、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数据。分调试时以查明该模块是否按预定的要求接收并处理正常的业务,并发现是否拒绝不正常的业务且按预定的要求给出错误的信息并给予记录,以确保每一模块内部控制关系的正确和数据处理内容正确;总调试时要测试各模块接口之间的各种可能的使用形态及其组合情况,查出系统中属于相互关系方面的错误和缺陷,以保证各控制信息关系的正确。 3.与有关人员一起参加系统的试运行,试运行应采用并行运行方式,试运行的期限不低于三个月。检查试运行记录和试运行报告,核对新旧系统处理结果,看其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有无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查明实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与原来设计考虑的差异是否合理,系统能否正式投入运行;审核所选的系统转换方式是否合理。 4.审核被审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管理制度,查明系统的操作员、管理员、程序员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有无相互兼任的情况。查明未经授权批准、不掌握密码的人能否接触程序和数据并对其修改;实地观察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查明输入数据是否经审批,正确的数据能否被完整准确地输入系统,错误的数据能否被发现并经过适当的程序更正后重新向系统提交;查明是否制定了严格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制定的制度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并有效执行;检查系统修改的文档资料,查明每次修改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已修改过的程序是否妥善保管;实地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参与系统运行后的审核和评价。 5.详细检查系统实施阶段的程序设计规格书、源程序清单、程序测试报告、系统测试报告、操作手册等文档是否完整准确。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审计,是一种事前审计,它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审计人员、特别是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审计,这对于开发活动的恰当控制,系统开发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系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资料和凭证的规范性,系统运行以后数据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效率性,以及事后审计的可审性,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小企业会计论文:浅谈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也逐渐暴露一些问题,它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的现状以及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核算 经济管理 一、引言 众所周知,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更多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到目前为止,已然成为我们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经济群体。中小企业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成本等,但一般的中小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可能比较简单、管理着水平不高,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核算水平不高,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即是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1.单位负责人、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他们更多的是民营企业,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混淆使用,这样会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他们管理水平不高,认为只要能完成产量和订单就算是完成了基本的程序,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所有经营行为都是自己说了算,因此他们在经营管理上不希望外人知道更多秘密,于是对比较敏感的会计部门都用亲属和裙带关系的人,而这些人因为和业主存在不可分割的利害关系,往往不能独立核算,受到管理者的影响较大,会计监督基本形同虚设,从而导致弄虚作假行为时有发生,财务核算混乱。 2.会计核算不准确,经常出现偷税漏税现象。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偷税和漏税都是违法行为,都要负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内部制度不完善,导致核算不准确,银行存款、现金管理混乱,收入与成本费用不配比、累计折旧和摊销使用方法没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会计报表存在某些不真实性等。 3.缺少完善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众所周知,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是会计工作依法进行的有效保障。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实行会计监督必须要有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如果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中小企业应当将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与执行需要单位内外部形成合力予以监督方能奏效,外部由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上级主管单位及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检查;内部由单位审计部门负责监管,只有建立了内外结合的监管机制,并通过审查和评价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全面性及有效性,才能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体系,改善核算不准确的问题。 三、解决措施 1.政府应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设。政府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仅应该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可以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管辖范围内中小企业的信用数据库,对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以及日常业务中的信用情况进行记录,建立相应的信用奖惩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公示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监督透明机制,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 2.加强内外部的监督。企业自身,领导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内部监督即是建立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和会计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内部牵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实物盘点、会计报告等一切与经济实务有关的资 进行监督,确保会计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尽量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监督制度,不必拘泥于传统制度,可以根据企业的特色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对于外部监督,则要求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努力,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模式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尤其是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作用。 3.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培训工作。应该对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提出以下要求: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的充实进步,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不断督促自己坚强理论学习,夯实基础,可以采用阅读专业书籍、订阅学术期刊、撰写文章等等方式。要珍惜每次培训的机会,可以通过参加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了解在实际业务中可能出现还未出现的核算问题,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实践中有所提高。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事实上,中小企业感到实业难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制造业利润被成本上涨因素抵消殆尽。中小企业在中国的不利现状有: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应该给予发展支持。 在此过程中,会计核算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但笔者相信,只要大部分中小企业能根据自身情况改善财务环境,提高财务处理能力,结合社会的帮助,中小企业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小企业会计论文:论中小企业会计务实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具有现代的财务管理体系,通过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会计工作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就中小企业会计务实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务实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导致其必须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向管理要效益,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反应力,以此提高企业市场生存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有效实施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其必须通过翔实、扎实的基础工作来为财务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加快中小企业会计务实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基础工作的重点。 1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算化、网络化会计已经在企业中得到极大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主体形式。而且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网络报税系统,这更加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实施。企业电子记账系统、企业电子报税系统、企业经营信息系统等都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企业会计人才培养、加快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提升管理能力的关键。 2 中小企业会计务实 现代企业会计务实是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网络会计为主的会计工作。电算化会计的实施必须从基础左手,进行企业会计工作。 2.1 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实施基础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务实要从日常管理系统运行着手,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与保养开始进行。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人手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的实施。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于财务管理还是比较重视的,为了更好的对企业财务信息、税务等工作进行实施,企业常常聘请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老会计师进行企业账目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对老会计师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掌握基础的操作,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另一方面,要通过老会计师的经验教、帮、带中年会计工作人员,由中年会计工作者的操作与老会计师的经验相结合,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 2.2 中小企业会计务实——加强信息准确性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中小企业发展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要求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必须提高质量。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更注重公允价值。存货记账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改变,债务重组方法的改变,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合并报表理论的变化等八大方面。这都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必须及时、准确,以此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加详细的会计信息。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务实必须要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切入点,加快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 2.3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务实——财务信息安垒建设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会计工作不仅仅是会计电算化工作,同时还需要企业会计工作网络化,这也凸显了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在原有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信息化会计已经成为会计工作主流。现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了企业必须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那么企业的经营者就必须及时了解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同时还要对外部市场环境有所了解,这就需要有充足的市场信息和财务管理信息,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正是针对电算化会计的不足而应运而生的,其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会计决策支持于一体,并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和企业组织外部的相关经济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联结,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但是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也使得财务信息暴露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财务信息安全成为了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又一重点。 通过会计信息安全建设以及网络环境下会计培养是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安垒的关键。采用软硬件防火墙的建设为企业会计信息做好基础安全防护,同时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会计信息安全。通晓会计基础与实际操作,同时又对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会计电算化网络实施后重要企业最为需要的人才。通过人才培养以及信息化安全建设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务实要以信息安全为重点,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 2.4 中小企业会计务实——基础控制的有效实施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中小企业会计务实的关键。通过对凭证、账簿、报表、核对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对企业财务管理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基本的会计活动和会计程序来保证完整、准确地记录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及时发现处理过程和记录中出现的错误。会计控制工作是保障企业利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点。会计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原始凭据,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通过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账簿是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进行归类和整理经济活动数据的重要手段,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加强账簿控制,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经济信息的归集,并通过控制促进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及时。通过报表的控制,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及时企业经营信息。通过上述会计工作可以有效的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管理,保障企业信息质量,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施。另外通过会甘核对工作,对企业账实、账证、账账、账表及表表之间进行核对,保障企业资金的有效使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中小企业会计务实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快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立要从会计工作着手。 3 成本管理——会计职能的延伸 成本管理是会计职能的延伸,通过会计工作中的计划与控制,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通过企业奖罚制度的建立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等促进企业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成本管理,从而实现对成本的全员,垒方位、全过程的控制。现代责任成本管理的实施,要求会计工作必须进行动态的会计管理,通过贯串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动态的成本管理,通过会计核算工作等保证责任成本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会计工作,必须通过职能的延伸.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时。 结论: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实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通过真实、及时的会计工作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归集整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资料。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投入,通过电算化、网络化会计工作促进企业信息流的顺畅。并通过会计工作对企业资金使用等进行管理,保障企业利益。 小企业会计论文:强化成本管理,充分发挥小企业会计监督职能 摘要:对于小企业而言,成本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企业会计监督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强化小企业成本管理。 关键词:成本管理 会计监督 审计 在现代市场竞争格局中,中小企业是一个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的群体,为了在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中小企业必须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成本管理战略。本文主要从会计监督的角度出发,探讨小企业强化成本管理策略。 1. 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正面临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科技高速发展、资源耗用增加、企业国际化趋势加快。为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战略管理的观念与技术。作为中小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系统,必须强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变化与发展。 新形式下,企业成本管理正从传统的外部动力推进,转向企业内部的客观需求,从传统内部成本分析转向企业以外的更为广阔的成本分析:既分析现有产品的结构,与非竞争对手交流成本管理思想和经验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又通过对企业外作业成本相关数据的详细收集、比较与分析,确立比竞争对手更优的成本标准。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的规划与战略创新,既能够围绕各种信息,分析市场,寻找“产业空隙”,采取跟随或补缺战略,又要掌握专有技术,注重无形资产的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强化成本管理 2.1 内部监督规章制度仍需加强完善 企业除了具备国家发行的企业内部监督的规章制度外,还应该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内部监督方法和途径,既有效的实施了监控又节约了监督成本。 ①国家发行的内部监督规章制度需要中小企业无条件的接受执行。由于国家发行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规章制度是综合了大多数企业实际状况,由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研究审核最终才执行的,因此不会存在多少问题,即使是有某一点与企业内部状况不符现象,也应该由企业自身进行调整解决,因为国家发行的内部监督制度考虑的是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状况,企业利益必须服从于国家利益。 ②内部监督仍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理论来源于实践,任何经受不住实践检验的理论都是虚假和不现实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最终作用就是为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提供保障,只有拥有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企业才能做好规划和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 2.2 会计主体和单位负责人职责和权利的明确界定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有些单位的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责任主体的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 ①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该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内部监督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内部会计监督提供了保障。 ②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得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任,对单位负责任,对法律负责任。会计人员在服从领导的前提下要恪尽职守,始终遵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决不能以身试法。 2.3 会计机构内部应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内容,按照财政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包括: 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 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方法等。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也称钱账分管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要求,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支付,应由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授权的人审核批准,出纳人员付款,记账人员记账。再如单位发放工资,应当由工资核算人员编制工资单,出纳人员向银行提取现金和分发工资,记账人员记账。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必须有两人分别掌管;不相容会计工作岗位应当相互分离,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应收账款的总账和顾客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来记录,而记录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人员不应负责调节银行账户等等。中小企业必须尽早建立内部稽核和牵制制度,这样才能早日解决内部监督弱化的现状,摆脱困境更加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壮大。 2.4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 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监督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监督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监督更加完善严密。 2.5 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内部监督考核评比制度 对内部监督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建议采取定期的内部监督考核评比制度,这部分考核的面可以比较广一点,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多家中小企业内部监督考核评比,同行业的比较,不同行业的也做比较;企业内部可以进行会计人员之间的内部监督考核评比,以此来提高大家对内部监督的认识,同时也能借这个机会听取更多在企业内部监督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其他的企业中哪些好的监督措施和方法自己的企业还没有想到,这样在大家共同的参与和交流中寻找到更好的适合中小企业内部监督的新思想,最终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还能快速的提高中小企业内部监督的力度,可以说这是一箭双雕的好收成,很适合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小企业。 3.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情况会不断涌现,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同时也要兼顾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其他领域的建设,努力做到中小企业自身成本管理战略的可持续及全面发展。 小企业会计论文:试论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 摘 要: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有效实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保证。本文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化 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成为我国地方经济的主体力量,税收的重要来源,就业的主渠道,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度低等问题。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有效实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保证。 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前提和核心,对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它的本质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全面创新、变革与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尤其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信息化的方式已为企业所知,但仍有部分企业未能充分认清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尚未着手建设。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意识薄弱或者目的不明确。 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出于成本考虑,普遍认为本企业没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必要,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会计记账。即便是已经初步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中小企业,认为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只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而这些仅仅是会计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的目标。 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企业,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且制度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许多制度形同虚设。而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在企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3、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1)数据的备份问题,按照电算化相关法规中有关规定,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数据的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并分人分地保存。但实际执行中很多企业不能坚持定期备份,使得电脑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2)一些会计信息化下新增的重要会计控制工作无人负责,如会计凭证审核、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维护等,导致凭证的处理缺乏监督,档案收集不全,系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会计信息化下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完全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部分企业从节省成本出发,忽视会计岗位之间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互相牵制的内控基本要求,会计人员身兼多职,会计数据安全性存在威胁。企业会计人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侵入企业内部财务系统,侵?灼笠挡撇??蚪?谢峒圃旒佟 (4)部分企业对会计电子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会计电子档案不能及时归档,或已经归档的内容不符合要求。 (5)未制定相应的会计电子档案保管制度,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甚至企业会计信息泄密。 4、中小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与会计专业理论的人才。目前精通会计专业理论的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对会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计算机专业人员又对会计专业理论比较贫乏。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5、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仅是对手工系统的简单替代。 会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功能结构了解仅限于账务处理部分,不能完全掌握财务会计软件的结构与性能,造成功能使用的单一化,未发挥其应有的成本控制、预算管理、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等作用,存在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出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功能。 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1、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政府要大力兴办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机构,逐步引导建立由政府、中介服务体系和厂商共同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持、服务与保障体系,在管理、财务、法律、战略等方面给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形成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给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企业的领导要充分认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企业会计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与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和素质是密不可分的。企业领导应该从长远利益着想,树立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提高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保障的观念,支持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3、建立会计信息化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防范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 面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会计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积极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 4、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信息技术水平。 地方会计管理部门在会计人员后续内容中,应加强会计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培养一支具备较高计算机技术水平与会计理论水平的师资队伍,针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先进实用的培训菜单,并做好深入中小企业开展会计服务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当地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水平。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保障体制研究”(2010d051)、湖北省会计学会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运用研究”(hbkj2008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小企业会计论文:论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改进 陈少华、乔连华、袁清波 在财政部陆续《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之后,研究如何规范小企业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问题,显得十分紧迫。本文主要就财务会计意义上的小企业要如何划分,改进小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要关注哪些方面作些探讨。 “小企业”的一般划分标准 世界各国(或地区)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单一从业人数作为界定标准,如意大利和法国;二类是既可以用从业人数作为界定标准又可以用资本额或营业额作为界定标准,如日本;三类是同时采用从业人员和营业额作为界定标准,但不同行业具体要求不同,如美国。 1999年底,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共同修订了《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新的划分标准,不再沿用旧标准中各行各业分别使用的行业标准,而是统一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多少归类,主要的考察指标是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划分的标准为: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及以上,其中,特大型企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及以上;中型企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其余的均为小型企业。 按新的划分标准(依据1998年的统计数据),在国家统计局目前掌握的40多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合计为10177家,比原标准的24120家减少了13493家,减少57.8%,其中大型企业为991家,比原标准的7223家减少了6232家;特大型企业62家,比原标准的268家减少了206家;小型企业为458329家。按新标准,大、中、小型企业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比例分别为0.21%、1.96%和97.83%。 小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这取决于分类的目的。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都没有任其自生自灭,而是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很多国家在确定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时都把便于扶持中小企业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 财务会计意义上的“小企业” 第一部分所介绍的划分标准都是为了便于划分市场结构和实施经济管理政策而设定,我们研究财务会计中的小企业问题,应该予以批判地借鉴,而不是全盘采用。 从财务会计角度研究小企业问题,其目的是在充分挖掘小企业财务会计特殊对象和服务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有效率的会计处理以及财务报告模式。因此,我们必须从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出发,将那些不但规模上较小(符合一般的划分标准),而且真正存在特殊会计需求的企业归入我们的考虑范围。与大型企业相比,会计信息需求者在小企业中发生了变化:首先,税务部门的纳税管理需求成为最主要的外部需求;其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合二为一;最后,银行的贷款管理需求比较薄弱。 目前,我国工业中中小企业共有790万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99.7%;其中,中小企业中的77.7%是个体、私营企业,20.1%是集体企业。在应用现行会计模式和财务报告模式方面都存在哪些弊端?值得我们去思考。首先,随着时间推移,企业的规模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企业类型划分和会计需求改变;其次,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渠道可能在企业规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变化,也会引起会计需求改变。因此,财务会计意义上的“小企业”的划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只能以会计需求的特殊性为基准,给予企业适当的选择权。 鉴于会计信息需求上的变化,我们改革小企业财务会计,主要问题是会计核算如何满足纳税需求、如何满足业主对企业现金流控制和管理的需求、如何适应小型企业的银行融资薄弱的现状。 制定小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规范的几点设想 《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章第二条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和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其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执行本制度。“不对外筹集资金和经营规模较小”的小企业在财务会计需求上与我们上一部分所探讨的基本一致。 我们在制定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规范时,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则:第一,外部信息使用者中,税务部门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企业业主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和现金流量状况;第三,会计方法要简单、易懂,便于使用;第四,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尽可能标准化;第五;适应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并且足够灵活,以便能够适应小企业的成长。就此具体谈几点设想: 1、税务导向 目前,企业的纳税申报表是依托财务会计报表调整而来,我们改进小企业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规则,涉及如何与税务要求协调一致的问题。小企业的财务报告采用税务导向,也就是以税务报表(纳税申报表)的模式进行报告。在小企业,税务会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财务会计。 税务导向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差别表现在:(1)目标不同。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的一切财务利害关系人,包括债权人、投资人,也包括经营管理当局,提供公开的财务信息;而税务会计的目标,则是依据税法的要求,计算应纳税额,正确申报纳税,提供企业税务活动的信息。(2)法律依据不同。财务会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而税务会计依据税收法规。(3)核算原则不同。税法规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存在某些差别,其中主要的差别在于收益确认的时间和费用扣减的项目上。因为税法要求有“支付能力”观念和“征收管理方便”观念,所以,在采用发生制的同时,也采用收付实现制或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混合制,而征收当期收益的必要性与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是有矛盾的,这便是应纳税年度自身存在独立性的倾向。(4)计算损益的内容不同。税法强调的应税收益与财务会计核算的会计收益不同,前者包括了修正一般收益的概念,剔除了一些税法不准扣除的项目,调整了一些准予免税的项目。此外,财务会计重视可预见的费用或者损失,并实行预提损失准备,可税务会计依照税法的规定,或者不承认预提损失,或者只承认有限标准的预提损失。 当前,无论是英美模式会计,还是日本和中国模式会计,都存在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会计核算要求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计算应纳税款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调整。由于小企业的税务会计没有必要单独设置一套独立于财务会计之外的账、证、表体系,只要在编制纳税申报表时,根据税法规定调整有关财务会计收益的内容即可,所以,为了能够准确反映和监督应税收益与差异,以及方便查询,可以设置辅助账簿进行详细记录。这套辅助账簿可以设置一个“总差异”账户,用以反映总的差异额,下面可以分设两个明细账户——“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分别对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项目进行详细登记。于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通过辅助账簿的差异调整得到衔接,同时避免差错。 2、现金制或混合制的应用 对现金流的反映和控制应该是小企业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目标。现金流量对小企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小企业财务会计可以由权责发生制为主转向现金制或者混合制,这样,既满足了企业控制现金流的需要,也方便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需要。日本的多数小企业都在会计核算中采用现金制。 收付实现制的优点,在于较准确地反映了税法的“支付能力”观念及其应用简便。因为事实上,收付实现制原则允许纳税人根据账簿记录来确定纳税收益。应该强调的是,收付实现制所指的现金流入,不一定非得表现为现款或者银行存款的形式,而是根据现金等价论的观点,纳税人所收到的现金等价物,都列为收益。 收付实现制的缺点,是采用该项原则的纳税人对收益和费用的确认时间有很强的控制力,从而实现以避税为目的的人为调整。为此我们认为,对小企业而言,混合制的应用有很大的好处。 混合制原则,亦称联合基础,指联合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两种原则兼收并用。平时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处理,按实收实付情况登记入账;期末决算时,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损益归属期加以调账,计算税基。也有的纳税人采用相反的程序,平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账务处理,到期末决算时再依收付实现制原则加以调整。这种原则的优点,可使平时的会计记录简化,同时也兼顾了其中损益计算的正确性,故而受一些中小企业的欢迎。 3、简化财务报表及信息报露 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来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被详尽、充分地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地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做出满意的决策。某些对大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可能在小企业的信息使用者那里变得毫无意义。由于国家目前退出对小企业的所有权的控制,以及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重合使得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本上不存在,从而小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纳税的需要,税务部门并不需要小企业提供类似于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所必须对外提供的对投资者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对小企业的报表附注也尽可能使用报表旁注,如所使用的会计政策,已抵押的资产,债权人的优先抵押权等都可以旁注方式揭示。报表底注则主要揭示会计政策变动,以及该变动对当年利润的影响。至于或有项目和期后事项只在企业有向银行贷款的情况下才需揭示。 4、财务报表的审计 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可免于审计。如前所述,小企业的外部报表使用者基本上只有税务机关。税务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是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公允性发表意见,其依据是公认会计准则,而税务机关所要求的是以税法为依据的税务审计,目的在于确保企业依法纳税。众所周知,公认会计准则与税法对利润的定义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源于两种体系的不同目标。公认会计准则更关心的是如何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税法则有两个目标:提高财政收入及引导纳税人的行为。因此,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不能满足税务机关监督企业依法纳税要求的情况下,关于小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审计问题对于作为小企业报表主要使用者税务机关并没有影响。 如果小企业有银行贷款的话,则其外部报表使用者也可能包括银行。即便如此,由于小企业本身就具有规模小,应变能力差,风险大的特点,银行在做出贷款决策时往往要求要有资产担保或信誉好的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小企业所提交的财务报表是否已经过审计对于银行的贷款决策并没有影响。事实上,如确有需要,银行可单独要求企业进行专项审计。 小结 如果对大小企业实行一刀切的做法,一方面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对小企业财务报告进行适当简化,对其确认、计量标准区别对待,不仅有助于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会计操作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也符合小企业经营运作的特点。 小企业会计论文:国外中小企业会计研究及启示 [摘要]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财务报表和使用者、应用会计准则情况、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意见、英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研究出发,对中小企业会计研究文献和现状做了系统的论述和探讨,并就我国如何规范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提出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研究;差别报告 由于中小企业①不在或主要不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会计基础相对薄弱,十分需要对其会计工作加以指导,而在各国会计实务中恰恰缺少这样的指导。2004年,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还需要提高遵守现有的会计管理制度的水平,以确保在进行贸易保护调查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上市公司及大中型较为完善的会计制度相比较,中小企业无论是在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方面,还是在具体会计制度的执行方面,显然与欧盟的要求相去甚远(stephen aron ,2004)[1]。 一、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类型及使用者 berryman(1983)[2]研究表明,近年来美国一些中小企业相继破产、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其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质量不高。在berryman研究的基础上,mcmahon和holmes(1991)[3]针对北美地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的准则和实务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很不完善且质量普遍不高,而且这些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准则在近15年未曾发生重大的变化。mccahey(1986)[4]研究了澳大利亚40家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实务,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均编制了财务报表,业主和管理人员是财务报告最主要的使用者,出借贷款的银行官员次之。在另一项有关澳大利亚中小企业的调查研究中,mcmachon(1998)[5]发现有大约84.5%的小型制造企业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而只有79.6%编制了现金流量表。barker和noonan(1996)[6]调查了英国多家中小企业的董事和审计师,并征询他们对每年财务报告的重要性进行评价。这些研究表明财务报告是中小企业日常管理信息的主要源泉。hussey(1997)[7]向社会公布了一项关于研究英国89家中小企业的调查问卷,他们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中小企业编制财务报表;(二)银行和公司的董事是这些财务报告的最主要的使用者。chauveau, deartini, 和andmoneva(1996)[8]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与其内部(管理层)和外部使用者(银行)最为相关。prem和sayel(2002)[9]对巴林8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财务报告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大量的调查问卷对公司的常务董事/总经理和财务部门负责人进行实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所有的企业均编制了资产负债表,90.3% 的企业编制了收益表,48.4%的企业编制了留存收益表,另外还有71%的企业编制了简化了的现金流量表。在财务报告使用者方面,银行(banks)是财务报告最主要的使用者(49%),合伙人(partners)次之(13.7%),债权人(creditors)排列第三。 二、中小企业应用会计准则情况② barker和noonan(1996)[6]对爱尔兰中小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发现有多半数调查者一直遵从英国会计准则和公司法,但是也因此给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这些公司普遍认识到“关联方交易”是它们所面临的比较困难的准则。除此而外,31%的公司要求免去中小企业的审计,22%的调查者要求尽可能少披露信息,20%要求公司的管理层注重会计准备工作。在同样的一份调查中,43%的调查者认为当准则可适用时,并且金额达到了实质性的要求时,所有的公司必须遵守所有的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存货、政府援助、折旧、租赁以及所得税等均具有很高的可执行度。这项调查还显示出调查者关于准则方面的知识过于陈旧。murphy(1999)[10]检验了瑞士中小企业自愿性运用ias的特性。并使用22家企业的两组相同样本数据,他确认运用ias的企业与运用本国准则的企业相比,会得到明显的利益。外国活动变量、以及国外销售被证明是重要的统计变量。同样,saleem(2000)[11]研究33家约旦企业,发现实际提供的财务报表与ias1(编制财务报表准则)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之间存在着许多统计口径上的差别。prem 和sayel(2002)[9]研究了巴林中小企业选用国际会计的利弊得失,并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使用ias不但可以增加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效率(efficiency)和效力(effectiveness),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其信誉等级评定,获得银行贷款,实现这些企业的经营目标。在选取85家样本公司中,所有的中小企业均接受了ias-4(折旧会计)和ias-13(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揭示),原因主要是这两个准则与基本的会计实务密切相关,因此几乎所有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均接受这两个准则。同时,也有一部分准则不适用于中小企业或者说中小企业一般不选用这些准则如:物价变动会计(ias-6)、物价变动效果的信息反映(ias-15)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时期的财务报告(ias-29)、所得税会计(ias-12)、企业合并会计(ias-22)、研究与发展成本(ias-9)以及银行与类似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揭示(ias-30)等等一般都不被中小企业采用。而且,他们还将中小企业选用ias的程度分为高度选择(high adoption)、中度选择(moderate adoption)和低度选择(low adoption)。prem lal joshi,sayel ramadhan(2002)主要研究了巴林的小公司选取国际会计准则的程度和会计实务。有关应用ias调查问卷结果表明:86%(36个公司中有31个)的公司认为ias与它们非常相关。所有的公司都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大多数公司编制了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而且这些公司还接受了相关的审计。银行和公司合伙人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存货、折旧、财务报表揭示以及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指标等。 三、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意见 为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于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8次会议,其议题主要是讨论和研究中小企业会计国际指南。鉴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先后都制定了针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指南,而同样需要对中小企业会计实务进行规范加以规范和指导的发展中国家,却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因此专家组认为规范和制定中小企业会计指南迫在眉睫。联合国会计专家组还就中小企业会计问题达成以下要点:第一,按财务报告的要求,将中小企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大的中小企业,指那些公开发行证券或关乎公众利益实体,以及银行和金融机构。第一层次的企业应当全面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层次是指,不公开发行证券或不必向公众提供财务报告的实体。这些实体也许有不担任高层管理职位的股东,通常有足以跟踪交易和监督信贷的内部会计专门知识,而雇员也不止仅有几个。这类企业采用简化的国际会计准则。第三层次是指,业主从事管理工作,只有少数雇员,规模很小,这类企业采用简化的权责发生制。第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背景不同,不可能在国际层面上就不同层次的企业,规定统一的标准。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应当交由各国根据其自身情况加以确定。第三,会计标准的设定,应当能够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应的采用上一层次的会计标准。第四,由于第二个层次采取了简化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因此,如何对国际会计准则简化,就成为专家组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特设指导委员会提出了一套简化的国际会计准则,可供第二层次的企业所采用③。2002年10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理事会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9次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此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并针对专家组在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综合考虑其他国家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适用于普遍意义上的经济业务的报告模型进行了讨论。 四、英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研究 与上市公司需要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完整财务报告体系相比较,中小企业往往采用较为简化的差别财务报告体系。根据差别报告的基本原理,中小企业应该在报告的详细程度、报告对象、报告方式等方面有别于大型企业,即采用内容简略、重点突出、即要便于纳税又便于管理的报告方式。西方发达国家首先认识到差别报告的重要性,并通过立法或制订会计准则等形式对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予以规范化。目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已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美国在部分准则中已开始注意到差别财务报告问题,德国在商法中有特别规定,要求中小企业进行差别财务报告。欧盟、联合国国际会计准则与报告政府间专家组对中小企业差别报告问题制订了法令和指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立项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其他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等也都对此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 根据《英国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现金流量表作为自愿披露信息而没有强制要求,但准则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自愿提供此类信息。而且,《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的企业可以不采用其他会计准则,由于会计业务创新,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涵盖的内容,仍应遵循一般会计准则。④英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被几大国际会计事务所垄断,小型不活跃的公司可以选择不委任会计师。除受某些限制外,营业额不超过35万英镑且资产负债表总额不超过140万英镑的股份不公开公司不必经过审计。此外,英国还专门针对小型报告主体制订了会计准则。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从降低企业负担的角度出发,要求会计团体咨询委员会(ccab)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就小型公司如何应用会计准则进行广泛咨询,是否需要根据某些报告主体的规模以及它们相对缺乏公众的利益等,为它们豁免遵守会计准则提出一些标准。ccab工作组于1994年11月了一份咨询文件,建议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允许满足公司法关于小型公司的所有报告主体豁免遵守所有的会计准则,这份咨询文件为小型公司使用会计准则设定了最低的要求。ccab工作小组在1995年12月还了一份题为《量体裁衣》(designed to fit)的文件建议为小型报告主体制定特别的财务报告准则。asb基本上接受了ccab工作小组的建议,并根据《量体裁衣》中的建议,在1996年12月了关于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取消了《量体裁衣》中对汇总现金流量表的要求,增添了对债务托管安排的指导意见,并把使用范围扩大到小型集团中。时隔一年后,1997年11月asb正式《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并先后对其进行两次修订,每次修订都是基于实际工作情况的仔细监督而进行的,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特的专门为小型报告主体制定的会计准则,为财务报告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最近一次修订是2000年3月生效的《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其主要适用于旨在真实和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损益情况的报告主体,包括:(一)根据公司法成立,并在公司法成立,并在公司注册登记处申报报表时,有权获得立法对小型公司作出的豁免条件的公司;(二)如果按照公司法成立,将属于第(一)类的报告主体,但不包括建筑互助协会。这类报告主体应遵守会计原则以及公司立法(或其他相关法律)关于呈报和披露的要求,后者已经考虑了《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以及提供真实和公允观点的需要。2000年3月生效的英国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共有十七项(其中第七项已取消),实际上只有十六项。 五、我国规范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启示 我国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开始涉足中小企业差别财务报告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小企业会计等相关问题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小企业会计实践的理论解释和现实指导性。但是,与大企业、上市公司等相对成熟的会计理论体系相比较,我国关于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技术探讨层面,对于中小企业会计问题往往局限于泛泛议论,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有鉴于此,我国现阶段,规范中小企业财务报告体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中小企业会计理论研究,注重研究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首先,要明确中小企业的界定范围,中小企业主要是指规模较小,是在所处行业中不能起主导作用,不能对所处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其主要特征是就是企业具有独立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一体化,经营者对劳动过程的直接参与,家族经营,经营者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直接管理等等。在我国现阶段,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部分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次,通过研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上市公司的差异性,来分析研究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如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性、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公开性以及不同组织形式下,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只有渗透了解中小企业的特殊性,才能够真正的从本质上、深层次挖掘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进而研究中小企业会计面临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二、加快制定中小企业差别报告会计规范,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现阶段,建立差别财务报告体系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因此,我国加快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差别报告会计规范,一方面,可以减轻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统一规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全面提高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同时,随着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日益频繁、业务量日益增多,建立差别财务报告体系,还有助于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在中小企业领域内的交流与协调。因此,加快制定中小企业差别报告会计规范,既是会计国际化潮流的需要,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第三、加强中小企业会计监管的理论研究和探讨。现阶段,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无须对外公开,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往往合二为一,因此,出于减少税收和获得外部融资的目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往往针对不同部门准备两套、甚至多套账。如对于税务部门,则尽量减少利润,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对于银行等部门,则往往粉饰出较好的业绩,来尽可能获得更多的贷款。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中小企业信誉质量极低,银行等部门也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在实际监督过程中,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的监督重点往往都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点多面广,不被这些部门所重视,甚至出现了“监管真空”。因此,为全面提高中小企业信誉和信息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应该注重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监管的研究。从理论研究中小企业关系和成本的特殊性,从产权理论研究中小企业的会计产权特点,从利益分配理论研究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参与中小企业收益分配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小企业会计监管的必要性、监管目的、监管方式以及监管内容。 总而言之,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有关中小企业会计问题以及差别财务报告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大家所重视和关注。 小企业会计论文:做好小企业由《小企业会计制度》向《小企业会计准则》转换的衔接 1.《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总体特点 1.1 简化核算要求:在会计计量方面,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财务报告方面,不要求提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2 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与有助于银行提供信贷相结合:以税务部门和银行作为小企业外部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基于这两者的信息需求确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大部分差异。 1.3 和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相结合:对于小企业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规定了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和基本衔接原则。 2.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意义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等有关法规政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小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加强小企业税收征管,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有利于加强小企业贷款管理,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 3.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现状 3.1 内部会计制度体系不健全 小企业大多数没有科学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负责人习惯把整个企业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甚至喜欢事必躬亲。认为资金是自己的,愿意咋花就咋花,规范的会计制度没有必要,只有好好把握钱财不被外人占用,所以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也是任人唯亲,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用的发挥。控制程序不规范,在内部管理体制的设计和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运用上不能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小企业一般以家庭制模式经营,其内部的现金管理制度、稽核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会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制度残缺不全,甚至没有,老板一人说了算,不重视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会计制度的建设,更谈不上把企业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结合在一起了,致使大多数小企业未能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3.2 内部会计制度意识淡薄 小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主不愿对自己进行控制,决策和经营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内部会计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人的控制意识和行为,管理者对自我控制的排斥使得内部会计控制无法有完善的控制环境。财务管理的控制权在经营者的手上,这样也不利于权责分开的实施。税负重、费用多,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故意不完善会计制度的设计。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对企业管理着力不够,使内部会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得不到应有发挥,有的中小型国有企业虽然有财会规章制度,但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没有做到切实的贯彻执行。会计制度也只是很多中小企业挂在墙上的摆设,企业基本按老板的意思做事,会计科目设置要么随意,要么照抄大企业的会计科目,很少注重会计科目的统一性与合理性,报表也是种类不全,制作简单,手工记账在中下企业屡见不鲜,确实要有的会计科目只是为了检查,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只是在老板的心里,基本不会再财务报表中披露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更何况真正需要中小企业所披露真实公允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人数并不多。 3.3 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小企业由于受经营规模、财力、人力、经验等因素的限制,组织体系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内部会计控制机构、岗位设置、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会计核算不健全,会计核算的主题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明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尚未建立起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机构简单,使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4.因势利导,做好转换的衔接 针对小企业的经营和内部财务状况,新准则的出台有三个着眼点:加强小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新准则的出台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小企业的微观干预,改善小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执行新会计准则不单单是换几个科目的名称,更重要的是更新的核算方式方法,这是一个大趋势。 4.1 把握机遇,全面提升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小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于2011年10月26日联合下发了《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衔接规定》, 以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契机,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学习和理解,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会计科目的新旧换算,并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提升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依法纳税,不断提高企业的对外融资资质和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2 因势利导,确保新旧制度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 小企业应当认真做好内部会计核算办法修订、资产和负债清查、科目转换与账务调整、会计信息系统改造等工作,确保新旧制度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 4.2.1 及时修订内部会计核算办法。小企业应当根据新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修订小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细化会计核算内容,确保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制度化、规范化。 4.2.2 认真做好资产负债清查工作。小企业应当在执行新准则前全面清查各项资产和负债,如实反映其状况及潜在风险。对于清查出的损益,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批准后,调整相关所有者权益。 4.2.3 认真做好有关账务衔接工作。小企业应当根据新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对于一级科目,在不违反新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与合并;对于明细科目,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首次执行新准则时,应当对原制度有关科目按新准则要求进行余额转换,确保新旧会计科目顺利衔接。 4.2.4 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小企业应当对原有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正确实现数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小企业由《小企业会计制度》向《小企业会计准则》转换的衔接是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一环,认真学习和领会《关于贯彻实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 的指导意见》和《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衔接规定》的精髓,对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决和反馈,才能保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已达到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小企业会计论文:《小企业会计制度》浅析 一、小企业的界定范围 (一)小企业的特性 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是最具创新活力和变化特性的群体,往往不断出现而又不断 被淘汰。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未完全分离,而且往往由所有者以人格化的方式直接管 理,这就使得小企业的利益与所有者个人的利益高度相关;小企业在产权制度上,权益 资本构成单一,创业者大多掌握了企业绝对控制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合一,使得小企 业在决策方式上高度集权,企业的战略计划和目标的制定往往带有很明显的随意性和非 科学性。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为社会提供了较 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按新的中小 企业标准,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近95%,小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 内生产总值的近50%,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相当部分小企业会 计机构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各项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因此《小企业会计制 度》的颁布和执行是及时的、必要的。 (二)小企业的界定 从各国实践来看,对小企业的界定大多有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在我国,小企业被规 定为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这里的不对外筹集 资金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经营规模小是采用了原国家经贸委等四部门于2003年 2月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该标准主要是从资产总额、营业额和雇员人数 三个方面对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中小企 业的划分做出规定。 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 (一)静态的实施范围 “不对外筹集资金”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实行会计豁免的小企业的必备条件 ,它是指企业成立之后不再通过发行股票、吸收股本或者通过企业改组形式增加企业的 注册资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但不应包括企业经营过程 中自然发生的负债行为或者向银行取得借款的行为。 《小企业会计制度》第三条规定,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 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它是指对不在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范围但符合小 企业条件也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在两者之间选择使用;对其中已经执 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不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鼓励其继续使用《企业会 计制度》;但按财政部有关文件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符合小企业条件的小企业 如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正在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小企业,以及不 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就无选择的余地,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此外,鉴于深圳 证券交易所已于2004年5月1日公布了《中小企业板块交易特别规定》、《中小企业板块 上市公司特别规定》和《中小企业板块证券上市协议》,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工作 的全面展开,对准备上市的小企业来说,为使上市前后会计核算口径一致和会计信息资 料的相互可比,为上市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建议也采用《企业会计制度》。对目 前符合小企业的条件,但根据市场调研、预测和企业的规划,在近期即将改变经营战略 如大量筹措资金、大量拓展业务,预计会使企业资产总额、营业额发生质的变化的企业 ,为了减少将来调整账务的工作,使企业及早跻入大中型企业行列,建议采用《企业会 计制度》。这是因为《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遵循一般会计原则并以《企业会计制度》 为基础制定的,而且后者在核算上要更为严密和规范。 (二)动态的实施范围 由于企业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经营上的灵活性,据以判断企业规模大小的职工人数、 销售额以及资产总额等指标值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企业会计制度》与《 小企业会计制度》之间进行转化以及如何转化的问题上,应一方面遵循会计实务中的一 贯性、可比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另一方面坚持鼓励企业执行《企业会计 制度》。这是因为一般说来,企业大多是由小做大做强,另外《企业会计制度》核算上 的更严密和规范性,也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和完善。比如已在执行《企业会计制 度》的企业无论其执行后规模发生如何变化,即使实际经营过程中“不再对外筹集资金 ”,也不能以“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为由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应仍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若原先是小企业并且执行的也是《小企业会计制度》, 但至年末已达到大中型企业标准,为了核算上的简化起见,当年末不需要按《企业会计 制度》进行变更调整,但次年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也就是说鼓励执行《小企业 会计制度》的企业向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转化,但不允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 业随意向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转化。另外,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若母子公 司均执行同一会计制度,则不存在变更调整的问题,因为所执行的会计政策一致;若母 子公司执行的是不同的会计制度,则宜将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 调整为按《企业会计制度》反映的资料,而不管调整对象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 三、《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较,为适应小企业经 济业务较为单一、资金规模不大、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等特点,切实简化了会计核算,如 取消和合并了一些会计科目,简化了一些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 面: (一)长期投资项目 1.长期股权投资。考虑到小企业对外投资的情况一般较少,完全采用《企业会计制度 》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规定可能存在困难,本制度要求小企业一般采用成本法进 行核算。若小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确有必要按权益法核算的则可采用简 化法来处理,即不要求核算股权投资差额以及除年度净损益以外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 益的变动,也就不需设置“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准备”等明细科目。原采用成 本法核算后改为权益法核算时,本制度为简化起见,规定直接将其原账面价值与享有被 投资单位的股权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处理。 2.长期债权投资。本制度规定长期债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不包括取得投资时发生的相关 费用,发生的相关费用不管金额大小,一律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从而就取消了“长期债 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费用)”科目;债券的溢价与折价摊销为简化起见规定只采用 直线摊销;无论长期债权投资、还是长期股权投资,本制度均未要求对其计提减值准备 ,这也就取消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3.委托贷款。如果小企业发生类似业务,本制度规定视期限长短,分别在“短期投资 ——其他投资”科目或“长期债权投资——其他长期投资”科目中进行核算,不需计提 减值准备。 (二)固定资产项目 1.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1)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由于考虑到在计 算最低租赁付款额过程中涉及的职业判断及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困难,本制度要求按 照租赁合同或协议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其他达到预定可 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其他有关必要支出来确定其入账价值,从而取消了“未确认融资费 用”科目。(2)本制度对于借款费用的核算,规定将小企业在固定资产开始建造至达到 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均可资本化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而不必与各期的实际资产支出数相挂钩。(3)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本制度要求在“固 定资产”的借方以及“待转资产价值”的贷方核算。 2.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本制度不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也就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科目。 (三)资本公积 本制度只为其保留了“资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外币资本折算 差额”、“其他资本公积”四个明细科目。取消了“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 ”、“拨款转入”等明细科目。 (四)所得税 本制度要求小企业只能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取消了“递延税款”科目。 (五)会计报表 本制度只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张基本报表,对“现金流量表”可 以选择编制;会计报表的附表取消了五种,只规定填报“应交增值税明细表”;“资产 负债表”减少了一些项目,“利润表”的补充资料只保留了“当期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一项,会计报表附注仅保留了“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说明”和“其他 重要事项”两项内容。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与执行,固然适应了小企业的一些基 本情况,减少了其职业判断的空间,降低了其会计核算的难度,但不容忽视的是小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更为重要。2001年财政部的《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政府应对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做出规定,尤其从防止 资金的流失和滥用、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着力强调合理授权等关键的控制点对小企业内 部控制制度设计进行具体的指引,促使小企业不断的健康发展。 小企业会计论文:浅谈构建信用管理体系提供中小企业会计服务 论文 关键词:信用 中小 企业 会计 服务 论文摘要: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系统,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由于信用问题而导致的与资金供应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存在的市场失效问题。分析了中小企业会计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系统的思路、方法、途径、措施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 经济 发展 若干意见》颁布以来,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5%,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销售额占58.9%,进出口额占68%左右,上缴税收占48%左右。中小企业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分别占66%和8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生力军。然而,一些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造成中小企业与 金融 机构的信息不对称而存在市场失效问题,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特别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财务信用缺失问题,已经成为 三、中小 企业 会计 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1)政策 法律 上的扶持力度不够。目前,从法律体系上来说,《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但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使得社会力量很难将中小企业纳入其服务范围。由于缺乏利益的驱动作用,社会各方力量很难积极介入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2)市场供需存在较大矛盾。整体的会计服务需求量大,而社会供给不足。3)服务品种单一。外部经营环境剧烈变动,而中小企业会计基础较差,除了传统的记账、审计会计业务外,中小企业在管理咨询、理财、资产评估、税收筹划、经营诊断以及进行市场调查、情报搜集、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社会所提供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品种单一。4)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中小企业贷款有急、频、少、缺、高的特点,即时间急、频率高、金额少、缺抵押、费用高。与贷款相关的会计服务也要求快、频、全、准、低,即速度快、频率高、信息全面、数据准确、成本低。目前,由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与质量问题相关,因此,很难摆脱这个怪圈。5)社会参与度不够。社会缺乏对中小企业会计服务体系的充分认识,缺乏信息协调共享平台。各自为政导致的是信息透明度低,信息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很难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该由各个职能部门包括经贸、财政、 金融 、税务、工商、民政、公安、外汇管理、海关等部门紧密配合,而目前尚不能实现这种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亦需时日。 四、现阶段 发展 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的措施 应努力构建以中小企业社会信用建设为核心、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会计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为突破口,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信用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一)政府在建立健全会计服务体系中应发挥关键作用。会计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政府应将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职能赋予中小企业会计服务机构,增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成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社会力量参与。根据实际,不搞重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市场 经济 制度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归集体系,现阶段的做法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政府部门牵头,联合各行政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档案。其二是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 网络 和信用监督体系。两种做法都可以在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向商业化。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要有先进的技术平台,具有动态录入、数据共享和数据查询等功能,相关主管部门要重视信用交易的鼓励和监管工作。 (三)规范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行为。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规范会计市场主体的行为,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加大行业监督处罚力度,建立健全严密、系统、高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收费标准,防止乱收费和高收费。对中小会计服务机构实行收益保护,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贴或是减免税,保证中小会计服务机构得到一定的收益。 (四)针对中小企业会计服务供需矛盾,建立协调机制,引导各社会力量参与,增加供给。由政府牵头解决该问题已初见成效,2005年底,河南省首个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管理咨询团在郑州市成立。由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协会牵头组建的这个组织,吸收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作为成员,旨在为全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管理培训、企业管理诊断及其相关服务,引导企业利用“外脑”。目前,已有成员单位l4家。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以下做法:1)中小企业管理局下设中小企业会计服务部门,具体负责中小企业的会计服务工作;2)以民间协会的形式,尝试对会员中小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3)按照 现代 企业制度形成的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服务公司,考虑采用股份制。成员可以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服务中介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组成,将社会力量纳入服务体系中,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降低信息成本。 (五)提高会计服务质量,对中小事务所实行准人制度,进行资格认定。促进中小事务所的整合,扶持中小事务所的发展,并吸引外资所和国内大型所的业务向中小企业倾斜来扩大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另外,针对中小事务所以及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可以进行不定期低收费或免费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六)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适应市场需要,灵活转变经营战略。根据自身规模小、底子薄的特点,将业务重点集中在“小而精”上,走特色化经营之路,办出专门化特色。 会计师事务所专门化方式有两类:一类是服务业务专门化。根据自身优势可以在审计、验资、评估、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选择一种或几种作为业务重点。另一类是服务对象专门化。根据客户行业不同,经营方式、业务范围不同,可以考虑在一个或几个相关行业内发展,以提高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取得相对其他事务所的特色优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市场失效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加强政府的政策主导、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尝试产权制度变革,从而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引导、规范会计师行业竞争,加大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整合与激励力度,确保会计服务质量。 小企业会计论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目标的定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到2008年末,全国60%的工业产值和40%的实现利税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还解决了全国75%的劳动者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中小企业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如何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显得日益迫切,而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首先要明确其会计目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目标 1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目标的构建 1.1 会计目标设定原则 会计的成长史表明,会计是服从和服务于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某种需要,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手段和工具。同时,会计作为一门将某一经济活动主体的资金流、物流、精英流汇集成财务资讯流的科学,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因此,会计目标的设定应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1.1.1 面向用户,着眼需求 会计是为生产提供资讯。会计资讯,作为会计提供的产品,同任何其他产品一样,必须“适销对路”,能满足资讯使用者对资讯的某种需要,否则,会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思。因此,会计目标的设定必须面向资讯使用者,并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1.1.2 立足实践,认识自身 目标的设定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量力而行。因此,设定目标时要对事物自身的现状开展客观、合理、准确的评估,做到立足现实。 1.1.3 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 会计是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不能脱离经济的成长阶段,否则,会计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会计目标设定得合理、得当,就能促进经济的成长;会计目标如果超前或落后于经济的成长,必将造成经济的混乱,从而阻遏经济的成长。 1.1.4 设定的目标要明确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西方学者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造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和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可见,目标的设定必须明确、清楚。否则,不但不能给人指明方向,还可能使人“误人歧途”。 1.2 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目标定位的因素 1.2.1 受我国目前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条件的制约,中小企业会计目标的制订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离开了这一点,会计信息将失去其意义,会计作为一门学科也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1.2.2 要考虑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过高的会计目标如果执行不到位,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1.2.3 由于受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的制约,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中小企业的会计目标不可能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仅能保证主要使用者的需要。准则制定者只能制定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通用财务报表,保证会计目标的效率公平,即以满足债权人(主要是指银行)的信息需要为主导的会计目标。 1.2.4 中小企业会计目标的制定也需要实践来检验,再完美的理论也需要实践来检验。始终根据谁需要会计信息、谁提供会计信息的实现途径的逻辑层次,通过实际的调查,考察清会计信息的供求状况,永远是我们应该持有的科学态度。 1.3 构建中小企业的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由会计环境决定的,并随会计环境的变化而转变。鉴于中小企业面对的外界环境和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中小企业应该树立以满足债权人(主要是指银行,下同)的信息需要为主导的会计目标。 中小企业的债权人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委托关系。债权人贷款给企业,要求收取利息并到期收回本金,为此债权人有必要评估其贷款的风险大小,会计信息提供的偿债能力等信息无疑有利于其正确决策;而为了有效得到贷款,中小企业必须以真实和优质的会计报表向债权人反映其贷款的安全性,消除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在我国,虽然目前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仅占信贷总额的8%左右,但随着金融管理体制的变革,各国有商业银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银行将逐渐改变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方式,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这些措施都扩大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范围和幅度,有利于把中小企业从融资困境中解脱出来,推动它们进一步发展。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小企业应增强信息披露意识,规范会计核算,以债权人为会计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向银行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使银行判别企业优劣时有可靠依据,以提高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从而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 2 中小企业在定位会计目标中考虑的问题及对策 2.1 外部会计环境不断变化 众所周知,会计模式是会计环境的产物,这已经被各国的实践所证明。一般地讲,“会计模式是对特定国家和地区会计实务体系的概括和描述,其内容是非常广泛丰富的,可以包括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会计的组织和管理体制等等”。可见,会计目标也是受会计环境影响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定位本国的会计目标时,都必须考察环境因素,但具体应该考察哪些环境因素,取决于这些因素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从理论上讲,不论是一般会计目标还是具体会计目标,也不论是宽泛性描述的会计目标还是严密性描述的会计目标,都受会计环境的影响,其定位都是由会计环境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们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并不相同,有些因素影响着会计目标的存在,有些因素影响着会计目标的定位; 有些因素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有些因素的影响则是非决定性的,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是分层次、分程度的,因此,我们在定位会计目标时,不能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地考察所有的会计环境,而应该找出对会计目标定位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因此,定位中小企业的会计目标,不能脱离中小企业所处的具体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 2.2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 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在中小企业中“两权”重合,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集权现象往往较为严重,内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同时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行为规范参差不齐,致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会计方法的一贯程度较低,会计信息也就难以用来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无法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会计监管制度的创立和安排是为了会计目标的实现,会计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恰当的会计监管制度。中小企业会计监管应该从内部会计监管、外部会计监管和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三个方面入手。 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首先,提高中小型企业领导的管理素质;其次,大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内部控制知识水平;再次,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内部控制制度教育。②在中小型企业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实际,注意构建内控制度的成本收益问题;着重解决企业内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利用外部监督、中介组织的监督,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③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力度。“不做假账”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健全的资产安全完整维护体系;加强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有效性控制。 总之,中小企业会计目标的定位,就是要从全面,运动,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中小企业行业现状的目标,即树立以满足债权人的信息需求为主导的会计目标,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好的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工业论文: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 摘要:工业品外观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人追求满足物质需要基础上的更高的精神需要的产物。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利益,促进了相关法律的发展。工业品外观设计在性质上介于作品与发明之间,因此世界各国便采用了自专利法至著作权法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模式来保护它。由于工业品外观设计本身性质的特殊性,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比较而言,采用专门法模式是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择,同时可以辅之以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对于我国而言同样是如此。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使得人类社会逐步摆脱自然的控制进而成为自然的主人,自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便不再主要依赖自然而进行着自身的发展。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追求产品或商品的实用功能已经不再是人类的唯一需求,产品或商品的美学功能在满足人们需要方面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促使了工业品外观设计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工业品外观设计进行保护的法律的发展。不过虽然自世界上第一个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制度-1711年法国的工业品外观设计规定-以来已经有近三百年的时间,但是至今人们也没有停止对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制度的探讨。美国学者指出,没有哪个知识产权话题比工业品外观设计(industrial design)保护问题处于立法议程上的时间更长了。起先是服装设计者支持而零售商和制造商反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立法提案,最近是外观和字样设计者支持而汽车保险商反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立法的提案。从1914年美国第63界国会第二次会议至1987年的第100界国会第一次会议,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提案也没有被通过,至1989年第101界国会第一次会议又提出了一个现代立法提案。[1]而且世界各国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也多种多样,没有统一性,这表明人们对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在认识上还有待深化。本文就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进行研究,以求抛砖引玉。 一、工业品外观设计及其法律保护的发展与演变 工业品外观设计在世界英语国家一般被称为“industrial design”,直译就是“工业设计”,现今我国法律界以外的从事工业品外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人大多称其为“工业设计”。既然是工业设计,那么必然就是与工业相联系的。实际上,工业品外观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此后传于世界其他国家,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始使得西方开始发展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其重要特点就是机器化的批量生产。也正是从这一时期,西方开始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现代设计。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最初发展是在纺织工业中发生的,这一方面表现在当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发展。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是从资本周转较快、获利又丰厚的轻工业开始,特别是从不受封建行会和政府法规的束缚、便于采用先进技术的棉纺织业开始的。著名的珍妮机就是纺织业的第一项重大发明,此后净棉机、梳棉机、漂白机、整染机陆续出现在纺织系统的工厂里,纺织业率先实现了机器化与批量生产。[2]法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国,工业生产也不算发达,至十九世纪末法国也就是一个中等发展程度的国家。不过法国经济虽然落后,但是其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家具等五种轻工业行业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一半,尤其是法国的时装、化妆品、丝织品和葡萄酒非常发达,独步世界成为法国输出品的大宗。[3]因此法国的工业品外观设计也必然先出现于纺织等轻工业。英法两国工业品外观设计先发于纺织等轻工业也从它们的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的产生可以看出来。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其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均是从纺织工业中开始对工业品外观设计进行保护,而后扩展到其他工业领域的。[4]不过西方工业品外观设计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长足的发展还是二十世纪的事,从20世纪初期的“德意志工业联盟”对于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方式的探讨,到20年代“包豪斯设计学校”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确立,经过了50年代功能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流行,再到60年代的波普设计及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以及今天所提倡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现代设计已发展成了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在近二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关现代设计的观念和思想,经历了多种风格和潮流的变化,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5] 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地位逐步重要并且逐步受到重视,随之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也逐步发展起来。从历史上来看,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的出现最初是与工业化的发展和批量生产方法相联系着的。工业化的发展和批量生产方式的产生使得产品的范围与规模均发生了很大的扩展,新产品大量涌现,从而产生了对新产品进行设计的需要。如汽车、洗衣机等,它们应该是什么样子,工程师、艺术家、工匠各抒已见,产品形态设计一片混乱。英国人莫利斯大声疾呼“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有用,但你认为不美的东西”,并引发设计史上有名的“工艺美术运动”,此时工业品外观设计主要目的是解决全新产品的式样问题。自此工业品外观设计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并开始获得发展。当然,正如后面将要谈到的,无论是在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英国,还是在工业革命发生较晚的法国,工业化和批量生产开始最早的领域均是轻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因此,最早出现的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也出现在棉纺织领域。在英国,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给予保护的第一个法律是1787年的亚麻、棉布、印花布和帆布印刷和设计法,该法对“那些发明、设计和印刷,或者导致发明、设计和印刷并成为任何新的和原创的印刷亚麻、棉布、印花布和帆布的图形图案的任何所有人”以两个月的保护。因此增长中的纺织工业中,设计的重要性和贡献被认识到了。同时,对工业化扩张和批量生产方法在大多数制造领域的可能应用的逐渐深化的认识使得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逐步努力扩张到其他领域(特别是在陶瓷工业中应用于雕塑),直到形成统一的1842年工业品外观设计法,该法把保护扩展到“任何新的和原创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无论这些工业品外观设计被应用于任何制造物品的装饰,或者任何人造的或天然的、半人造的或半天然的物质上,而且不管这些工业品外观设计是多么适 合于图案或者外形、整体组合或者相应的装饰,或者任何两种或更多的如此的目的,以及不管这些工业品外观设计多么适合于用任何方式,不管是打印、印刷、绣制、缝纫、制模、铸造、浮雕、雕刻、染色或诸如此类的其他人工、机械、化学,分离的或组合的方式。”从此,工业品外观设计被看作所有生产和制造的一个基本方面。[6]法国的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类似的演化过程。1793年文学艺术产权法在某些案例中被应用于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特别是纺织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1806年工业品外观设计特别法令的产生。1806年3月18日法国在里昂建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抚慰委员会)作为对工业品外观设计保存以及调停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制造商之间的纠纷的反应。开始是为里昂的工业特别是那些丝绸制造工业安排的,保存体系和特别委员会的调停后来扩展到了其他城市,通过司法解释,又扩展到工业活动的所有领域的二维和三维外观设计。[7]其后美国于1842年,澳大利亚于1851年,德国于1876年,西班牙于1884年,日本于1888年也分别颁布了工业品外观设计法。至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当然,世界各国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体例不一,保护方法各异,有独立立法保护的,有纳入专利法保护的,有运用包括独立立法或专利、版权、商标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权等多种保护方式多重保护的。 在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国际保护方面,1883年世界上第一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保护对象就包括了工业品外观设计,而且工业品外观设计是作为独立一类而受到保护的,而至1925年便建立了国际注册和申请的《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甚至早于专利国际申请和注册的1970年《专利合作条约》。至1994年,被称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典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订立,工业品外观设计仍然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象被列入其中。当然,虽然国际公约把工业品外观设计作为一类独立的知识产权对象列入其中,但是无论是《巴黎公约》还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均没有对各国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具体方法提出要求,而是委之于各国国内立法。 返回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 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性质 法律是通过具体的法律关系而发挥作用的,而法律关系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框架,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前者的核心是主体的法律价值,而后者的核心则是客体的自然属性。可以说主体的法律价值和客体的自然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决定了法律关系的构造,进而也就决定了规范法律关系的法律的基本构造。我们知道,无论对于任何法律和法律关系,主体均是人,在同一时期的发展阶段上,他的法律价值是基本确定的,而法律关系的客体则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行为与法律制度多样性的依据。因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律对工业品外观设计应该持的态度,也决定了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基本法律原则与法律结构设计。 世界各国立法以及国际公约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看法大体是相似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一件工业品外观设计是一件物品的装饰性或美的方面。工业品外观设计一般包括三方面的特征,比如一件物品的表面或形状,或者二维特征,如图形、线条或颜色。工业品外观设计被广泛应用在从技术和医疗器械到手表、珠宝或其他奢侈品、从家具和电子器械到汽车和建筑物、从纺织设计到休闲品的工业或手工产品上。要受到大多数国内法的保护,一件工业品外观设计必须有视觉魅力。这意味着一件工业品外观设计基本上是一种美的特性,而不保护它所应用于其上的物品的任何技术特征;[8]澳大利亚1906年法(2001年修订)认为,工业品外观设计是指应用于一件物品的形状、外形、图案或装饰性特征,它指在完成的物品中能用眼来判断的东西,而不包括构造的方法或原则;日本工业品外观设计法第2条规定,工业品外观设计是指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色彩或其结合,通过视觉能引起美感的设计;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认为,工业品外观设计是指关于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等等。 从以上人们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看法来看,人们基本上认为工业品外观设计大体上是一种界于发明与作品之间的一种东西。比如英国法认为,专利权法是作为保护发明的发展的手段而制定的,而艺术作品版权主要是为保护在艺术作品上的权利而制定的。随着这两种制度的专业性的加强,逐步互相脱离,其结果是在它们之间有一块“无人地带”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首先出现的是工业上开展的设计。工业品外观设计指用工业的方法或手段,适用于一切产品的形状、样式、式样或装饰的特色。这些包括在产品上的特色引人注目,对这些特色单凭眼光即能作出判断。可见,工业品外观设计不是产品或制造产品的方法,是指引人注目的,从而产生对产品的吸引的美术特色。对制造产品来说,这些设计适用于制造产品,将决定产品的形状与外表,对产品的功能性作用加上美术感。有时工业品外观设计决定产品的形状的作用如此之大,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产品。但工业品外观设计仅仅是设计,尽管是新的,也不是能取得专利证的发明。[9]因此可以说,工业品外观设计是一种“技术+艺术”或“技术基础上的艺术”,它是一种界于发明与作品之间的一种东西。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工业品外观设计首先是产品的一种美的东西,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作品或者具有艺术作品的大部分特点,它总是要表达设计人的对产品的一种思想或情感,即工业品外观设计总是反映设计人的思想与情感的。如著名的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就反映了一种“社会工程”思想。[10]同时工业品外观设计毕竟是用于工业品的,因此它无论如何与工业品的技术因素有关,并不是纯艺术或美的东西,并不象艺术家对艺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发挥,总是受到技术的限制,并且是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汽车的外形尽管也要考虑美的因素,但无论如何必须首先考虑汽车的主要功能即行驶的速度、舒适性与安全性,工业品外观设计总是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对技术的“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当然人们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性质的认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现代设计的观念史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工业化社会初期,机械的发明产生许多前所未有的产品,如汽车、洗衣机,它们应该是什么样子,工程师、艺术家、工匠各抒已见,产品形态设计一片混乱。英国人莫利斯大声疾呼“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有用,但你认为不美的东西”,并引发设计史上有名的“工艺美术运动”。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全新产品的式样问题,简称为“式样阶段”;到了包豪斯时代,找到了“技术与艺术新的统一”,明确提出决定产品形态最主要因素是功能,产品设计以功能为主线。简称为“功能阶段”;二战后工业设计在美国有了长足的发展,设计与市场紧密结合,设计成为企业、商家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简称为“市场阶段”;七十年达国家开始步入高消费阶段,工业设计在促销及增加产品高附加值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如鱼得水,对高消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简称为“高消费阶段”;一家有几部车,一部汽车只因款式稍逊即被淘汰在发达国家是平常的事。人类如此挥霍浪费资源,还能维持多久?有识之士已从表面繁荣之中看出了暗藏的危机,提出“熵”的观念 ,环境破坏,材料特别是能源耗尽,地球将是一片死寂。设计活动本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然而,在“高消费阶段”却悄悄走向反面,违背了初衷,违背了设计的根本目的,所以,保护环境,节约材料能源,成为设计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简称为“绿色设计阶段”。[11]这种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认识的变化不但影响到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实践活动,而且影响工业品法律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这大概就是世界各国法律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态度的差异是如此之大,有的用专利法来保护,有的用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法来保护,也有的用著作权法来保护,更有的采用专利或工业品外观设计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进行多重保护。而有关的国际公约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折中的方法,仅仅对成员提出了保护的要求,而对保护的方式则由各成员自己选择。 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性质认识的难度实际上来自一个更为广大而深刻的课题,那就是技术与艺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考量。从人类的历史来看,科学(包括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走过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而这种“分”也不过是近代的事情,著名的物理学家G.维克斯爵士在《论科学中的美学》中写道:“只是在19世纪以后,科学才具有了它现在的局限意义……”。[12]从此科学被认为与艺术成为了截然对立的两种东西:科学是求同,艺术是求异;科学是发现,艺术是发明;科学是严谨、规则、条理,艺术是敏感、跳跃、光彩夺目;科学是客观地、规范地描述第一自然,艺术则是主观地、限定地表现第二自然。[13]但是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又使人们对科学与艺术的界限无法区分。实际上,科学与艺术也有很多共同点:科学与艺术的目的是相同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同时研究科学与艺术的科学学和艺术学都同属哲学范畴的不同侧面,科学与艺术都是抽象的精神,是非物质的,所以研究科学和艺术的学问必然同是哲学的任务。[14]因此科学与艺术或者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发明与作品的区分本来就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的统一也未尝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就存在着艺术与技术统一的学说。在法国,一切装饰性的创造,不论有多大艺术价值,既受1909年外观设计法的保护,同时也享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创造者得同时援用两种保护或援用其中之一。这种保护理论的依据就是技艺单一说,即不必区别狭义属于艺术领域的与属于工业技术领域的东西,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把区别两种领域的艰难任务交给法官,要求他评定创造的艺术水平。全面实施技艺单一说的只有法国,意大利法排除同时援用两种保护,德国与北欧各国的法律只是部分第接受此说,因为按照这些国家的法律,只是创造具有明确的艺术性或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才适用此说。这种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认识或许对我们确定其法律保护模式有所帮助。 返回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 三、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 或许正是由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多重性质使得人们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法律模式,而“技艺单一说”或“艺术统一说”的提出也告诉我们,无论采用专利法、著作权法或者是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去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均有其一定的道理,这使得我们很难单纯根据工业品外观设计本身来选择其法律保护模式,而只能根据知识产权法甚至民法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并结合工业品外观设计本身的特点来确定其法律保护模式。 本文认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的看法是比较实用而且是较为可行的。在谈到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原因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因为由于工业品外观设计使一件商品更加吸引人和有魅力,因此它增添了一件产品的商业价值并使它适销对路。一件受到保护的工业品外观设计,它的所有人-已经注册这件外观设计的个人或法人就确切地得到了一种阻止他人非法复制或模仿该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排他的权利,这能有助于确保一个公平的投资回报。一种有效的保护体系可以促进公平竞争和诚实商业活动,鼓励创造,产生更多的美的吸引人的产品,一般也能使消费者和公众从中受益。象传统艺术和技术一样,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可以鼓励在工业和制造部门的创造,他们能促进商业活动的扩张和民族产品的出口,有助于经济发展。另外,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外观设计也能够相对比较简单和便宜地发展和保护,艺术家和手艺人个人、中小企业均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它。[16]而在谈到如何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象其他所有形式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条款一样,外观设计保护的法律体系的形成也需要一个利益平衡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提供有效的和有效率的保护,为此,该法必须实现它的促进生产中外观设计要素的功能。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杜绝该法向激励外观设计创造活动所需要的保护之外的不必要的保护,因此为了自由使用可用的外观设计,只能引进最少数量的障碍。[17]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看法,工业品外观设计需要保护,但是又不要过度保护。这是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并根据工业品外观设计本身的性质,本文认为,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既可以采用著作权法模式,也可以采用专利法模式,也可以单独立法进行保护,但是多重保护是不合适的,它给予了工业品外观设计所有人过度的保护,使得工业品外观设计所有人的权利有可能强于专利权人、外观设计权人和著作权人,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因为虽然从工业品外观设计本身的性质上来看,它具有发明的性质,但是无论如何,从总体上来说,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创造性及其对社会的贡献是远远不如发明的,如果给予它以高于发明的保护程度,保护就显然是过度了。同时,工业品外观设计虽然也具有作品的特点,但是总体而言它在艺术性等方面的价值显然也是与纯艺术的作品无法相比的,对其采用高于作品的保护显然也是保护过分。同样,单独立法工业品外观设计法本身已经对工业品外观设计提供了比较充分的保护,再同时采用其他的方法对其进行多重保护显然也是过度保护,没有必要。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过度保护不仅会打破原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内部结构,而且对社会发展而言也是不利的,因为它虽然保护了工业品外观设计所有人,但是却是以损害所有人以外的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法律的保护在这里失去了平衡。 不过不允许存在对工业品外观设计进行多重保护并不意味着不能用多种方法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事实上,多种方法均可以用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只不过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必须注意避免过度保护。由于各种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方法各有特点:工业品外观设计专门立法保护和专利法保护均需要登记这一手续,因此其成本是较高的,同时其效力也是较强的,当然保护期也是较短的。而相应的著作权法的保护不需要登记,其权利取得成本是较低的,但是其权利较弱并不能阻止其他人独立进行设计并运用同样的外观设计,当然相对于权利较弱,其保护期限是较长的。因此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考虑让当事人来进行自由选择,这样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本身也达到一种市场的均衡。当然,当事人一旦选择某种保护方式就不能再享受其他保护方式的保护。 另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以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为基本依据,可以起到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的作用,因此在当事人选择某种保护方式之后权利仍然得不到合理保护的时候,可以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进行补充保护或进行利益调整。 本文并不赞成用商标发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因为虽然商 标法也被一些国家用来保护外观设计,但是那不过是一种迂回性的保护,其保护的依据以及条件均不同于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之所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是因为它具有创造性,对人类社会作出了贡献,而商标法说到底不过是一种保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它虽然提供对商标的保护,但是对商标本身的价值并不进行评价,并不考虑商标本身是否有价值以及是否受人赞扬。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则要求它具有一定创造性,[18]而商标法对商标的要求则是识别性,二者是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保护基础。[19]当然,法律无法禁止人们以商标保护之名行保护外观设计之实。 在保护模式选择上,有些国家制定有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立法,有些国家则没有。本文认为,为了充分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所有人并同时保证法律保护的充分灵活性,没有制定工业品外观设计专门立法的国家还是以进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专门立法为好。对于以专利法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国家来说主要是从形式角度考虑的。因为大多数工业品外观设计专门立法在实质上与专利法更为接近,是否制定专门立法实质上并不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制定专门立法毫无意义。因为对于已经用专利法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国家来说,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立法还有其形式意义。从形式意义上来说,由于工业品外观设计本身是一种“技术+艺术”或者“技术基础上的艺术”,无论如何进行工业品外观设计时既要考虑技术因素,同时也要考虑艺术因素,必须兼顾二者才行,倾向于任何一个方面均难免导致工业品外观设计上的失败,并因此对产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用专利法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可能使很多设计者以为他们的设计与专利无关而受不到专利法的保护,从而实质上是得不到任何保护。同时,用专利法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无疑也会加强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技术方面因素而忽视艺术方面因素,因为在通常意义上专利法是用来保护新的技术的。 而对于仅仅采用著作权法模式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国家来说,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法不仅具有形式意义,同时更具有实质意义。因为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法不仅在形式上避免了人们忽视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技术方面因素的倾向,同时也为工业品外观设计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著作权法的不同的保护方式的选择,对于工业品外观设计所有人来说能够提供一种虽然期限较短但是效力却很强的保护方式,能够对工业品外观设计提供更为有效的保护。 至于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法的具体内容,除了在名称上有些不同外,其实质内容基本上与现行的专利法的保护类似,这里不在赘述。 返回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 四、我国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与立法建议 我国现行对外观设计的保护实质上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而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实质上也从此时开始。因为虽然解放前国民政府先后颁布过《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1932年颁布,1939年修订时规定对外观设计进行保护)、《专利法》(1944年5月29日颁布,1949年1月1日施行)对外观设计进行保护,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民党《六法全书》被废,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致使真正的专利法并没有重新建立与施行,1963年11月即便是形式意义上的保护专利权的制度《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1950)也被明令废止,专利保护被拦腰斩断。因此现行的专利法追其历史渊源也只能说就是1984年3月12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4年《专利法》规定了三种保护对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正式对工业品外观设计进行保护,1992年9月4日《专利法》修订,把外观设计的保护期从“自申请日起5年到期可续展3年”改为“自申请日起10年”,2000年专利法再次修改,但是工业品外观设计方面没有大的改变。同时我国分别于1980年6月3日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85年3月19日成为《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于1992年10月15日成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20]、于1996年9月19日成为《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与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有关的国际组织或公约的正式成员。这些大致就是我国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的法律体系。 综合以上我国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法律及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我国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模式可以概括如下: 专利法模式是我国现行的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基本法律模式,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法; 现行著作权法对于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起着非常有限的作用。这是因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并没有对保护实用艺术作品与工业品外观设计作出明确规定,虽然我国参加的《伯尔尼公约》对实用艺术作品和外观设计的保护做了规定,但是,根据《伯尔尼公约》第2条之7的规定,只有在成员国没有提供专门法对实用艺术作品和工业品外观设计进行保护的情况下,才对其进行著作权法保护。既然我国已经采用专利法对工业品外观设计进行保护,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采用著作权法对工业品外观设计进行保护。但是我国学者指出,即使对于那些专门制定了外观设计法的国家,外观设计作为一种具有美感的设计,原则上是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的。[21]根据这种看法,我国虽然用专利法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但是对于当事人并没有申请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的,如果其设计符合作品条件,当然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新修改的商标法使得用商标法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成为了可能。原《商标法》第七条规定,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应当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因此在原《商标法》下,商标只能是平面或二维的。而新修订的《商标法》则把第七条改为第八条,修改为:“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这样就承认了立体商标。因此,如果工业品外观设计所有人欲把其设计作为商标来进行保护,只要其商标具有识别性并用于商品上便能够得到商标法的保护。当然,本文作者并不赞成用商标法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而且这种保护模式下的保护与专门法或专利法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差别是很大的,并不能完全取代工业品外观设计专门法或专利法的保护; 最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第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合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使该知名商品;……。这些规定不仅明确规定了对工业品外观设计(包装、装潢有时就是一种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一定的具体保护,而且运用诚实信用原则来概括地原则性地对工业品外观设计提供了补充保护。 我国的这一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基本上满足了实践中对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要求,提供了较为适当的保护。但是对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来说,由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自然属性的特殊性,采用那种模式均有探讨余地,而且从世界各国来看,制定专门法的国家不在少数,对于那些已经采用专利法来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国家来说,寻求采用专门法模式来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也均从未停止过。如前所述美国对工业品外观设计专门法的争论,而实际上,由于美国法律传统的缘故,到底是什么法律在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往往与纸面上的法律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美国的法律传统使得美国法律的发展充满了灵活性,纸面上的法律很多情况下起的作用或许就是象征性的,实质性的主要还是判例法所构成的法律的实际规则。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制定外观设计专门法具有前述的形式上的益处,笔者建议我国制定工业品外观设计专门法,使工业品外观设计脱离专利法而成为独立的一类。同时让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法发挥辅助保护的功能,当然本文并不赞成对工业品外观设计进行多重保护,即一般而言专门法优先,当当事人选择专门法来保护时就不能再享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如果当事人没有申请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那么如果其工业品外观设计能够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则可以以著作权对其进行保护。同时,在专门法与著作权法均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可利用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来 对当事人提供适当的保护,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利益的平衡。 工业论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推进城市化进程,开创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时代主旋律,牢牢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敢于争创一流的胆略,树立争先之志,练就落实之功,努力把阿克塞县经济社会发展推入快车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实际来看,经过建县50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__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916万元,比“九五”末增长36.6,年均递增16.9。全县人均GDP达到19650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997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48.3和21.3,年均递增21.8和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2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7元,比“九五”末增长12,年均增长5.8。经济综合指数在全省86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在全省22个少数民族县中名列第1位,在全市县市区排名第3位。结合自身实际,我们提出在今后20年内,分两个阶段迈进,到20__年提前八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把阿克塞县建成全国一流的少数民族富裕县,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自治县的资源特点和区域发展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仅是适应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 一、加快培植工业经济,构筑工业强县的新框架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强有力的工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一句空话。阿克塞县的工业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工业体系趋向多元,由单纯的石棉采选拓展到矿山设备、石材加工、炸药、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10多个门类;工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石棉工业集团公司万吨选厂扩建项目、神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铵锑油炸药技改项目、塞阳石棉设备制造公司选棉设备生产项目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相继建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西部石棉市场的建成有效地规范了石棉生产经营行为。工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到20__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6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776.9万元,比1992年翻了3番;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56;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数达到3430人,占县内从业劳动力总数的60;工业税收完成1568.4万元,工业直接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95。地方工业的稳步发展,不仅保证了自治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克塞经济要迅速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今后我县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思路是: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和培植,构建有竞争优势的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树立大农牧业观念,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加快石棉等工业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加快具有民族特色轻工业的发展,以争取较大的经济利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产业群落优势,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以减少地区经济发展风险,提高成功率。到20__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9.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4亿元,年均递增9.6,占GDP的52,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占所有制成份的80以上,科技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5。适应时展变化,树立竞争优势观,沿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培育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工业经济强县。 为培育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亟须将比较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思路结合起来,完善开发政策,制订竞争优势导向的跨越式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制订和战略规划,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路标,明确鼓励、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为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行制度安排(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创业风险基金等)和组织构建(如建立民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从而在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途径推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 加快工业化进程主攻“六个方向”: 1、以石棉为主的工业经济向股份制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石棉工业是阿克塞县的主导产业。以石棉为主的工业经济向股份制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就是各个骨干企业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本质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选择股份制、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以资产为纽带,企业间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组建专业化的企业集团,对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外成为具有相当市场竞争优势的规模较大的竞争者。组建甘肃塞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力争早日上市,募集全社会资金,发展阿克塞经济。 2、以地方特有的牧业资源为基础的畜牧业经济向工厂化方向发展。一是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和群众的自愿合作,使畜牧业生产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源,主要是草场、牛羊以及耕地向放牧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发挥他们的特长,并把一部分劳动力从农牧业中稳定地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城市经济。二是围绕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产业龙头建设,重点进行肉类、奶类和乳品系列及皮革系列等资源型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开发升级,从而将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塑造品牌形象,促使企业生产上规模,以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摆脱传统低效益的以畜产品原料经营为主的格局;四是强化市场开发。从育种、育肥到畜产品加工,实现规范化经营和运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畜产品 销售市场,按市场需要生产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 3、围绕石棉等工业矿产资源和畜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以小型企业为主的现代工业。民族自治县经济不可能单靠农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工业的兴起。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发展工业的着眼点应放在围绕资源开发和小型化企业为主。由于自然资源丰富是阿克塞县的一个重要特点,工业发展的主体不应完全绕过自然资源而寻求别的门径。开发自然资源,多层次、广范围地加工利用自然资源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开展,信息知识日益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但自然资源的优势并不会随之而丧失。自然资源的丰度,尤其是开发利用的状况,是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将开辟自然资源开发的新途径和利用的新领域,并大幅度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附加值。从人类社会总体看,新技术革命不是导致自然资源的贬值,而是增加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的新手段。从现有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看,在阿克塞县工业开发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在经济规模上以小型企业为主,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良好发端。小型企业以它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不仅易于起步,而且采用的技术可视条件多样化,既可以是传统技术,也可以是现代技术,还可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技术。以小型企业为主,并非越小越好,在战略上不盲目追求企业规模的大型化,而是追求企业规模的合理化。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建立“起始规模”——不亏损的最小有效规模;二是努力实现“合理规模”——不亏有盈规模;三是尽量争取“最佳规模”——消耗最少而产出最大的规模。实现合理化的关键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克服“小而全”的自然经济倾向,实现专业化,形成“小而精”、“小而盈”的企业。同时,发展小型企业并不排斥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的建立,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借助外部力量。因此,应创造条件吸引外部投资,共同开发利用石棉等工业矿产资源和畜产品资源。提高资源开发技术、产品档次和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4、围绕旅游业开发,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阿克塞县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有高原湖泊(大、小苏干湖)、安南坝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哈尔腾国际狩猎场、广阔的草场、敦德冰川旅游线和浓郁的哈萨克族风情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应发挥这些旅游资源与敦煌的人文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把阿克塞作为敦煌旅游的一个景点,与大型旅游企业合作,启动民族旅游业;同时顺应旅游消费需求的新趋势,大力发展娱乐服务业。还要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标准化,既要做到旅游管理制度、规范、服务等软件的标准化,还要做到旅游设施、住宿接待、交通等硬件设施的标准化,达到一定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5、实施联合开发,引导企业建立新型企业合作机制。一是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海西洲、新疆若羌联合开发畜产品,提高畜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加工水平,提高畜产品档次,增加畜产品的花色品种,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与国内其它地区、企业合作开发矿产资源,合作勘探,合作开发,合作设立矿产品企业。三是加大从国外特别是中亚等地招商引资的力度。我县哈族居民与中亚等地(如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国家的居民,民族相同,语言文字相同,宗教信仰相同,文化传统相同,血缘关系相同,我们可借助这种特殊关系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境外哈族企业家和商人来阿克塞投资兴办实业,开展经贸活动。 6、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把新上项目放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促进工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今后一段时期,着重围绕三个方面上项目,即:围绕优势资源上项目,开发建设超细重质碳酸钙、石灰岩、白云岩、蛇纹岩、氯化稀土、天然气等项目。每年投资100万元,加大境内矿产资源详查力度,合理利用和开发境内优势资源;围绕企业技术改造上项目,加强石棉精深产品的研究开发,投资1500万元,加快水选改性纤维项目、乳化炸药生产线、万吨精选厂等项目建设;围绕农畜产品开发上项目,兴办草、肉、乳、毛加工项目,开发民族特色产品。每年有3—5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投资额度达到8000万元以上,有效拉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以现代化为方向,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县委、政府抓住县城搬迁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城市人居环境、文化硬件建设不断改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丰富多采,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活跃起来,城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为经济繁荣打造了宽阔的平台。到20__年底,城市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供电、供热普及率,城市天然气气化率,有线电视普及率均达到100。城市居民住房成套率达到98以上,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82的牧民在新县城定居,户均住房面积120平方米,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天然气“六通”,通过集中配置资源和集中定居,增强了城镇的聚集效应,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市化。走上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阿克塞县人民从农牧民生活方式进一步社会化和城镇化,以及他们生产、经营、消费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不仅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小康社会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今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思路和目标是:以现代化为方向,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个性,培育城市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构筑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新格局。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政策上打破城乡界限,变牧民为市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不分城乡一起享有同等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 到20__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GDP达到4.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城市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均居住面积,人均教育水平、人口平均寿命、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人居环境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 城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指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乡村人口或农业人口改变其传统的经济活动方式,使他们在生产上、生活上、行为习惯上和价值观上与城镇形态相融合。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市民化对传统农牧区人口在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教育、卫生意识、公德意识以及与城镇化、工业化相应的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发展和要求,我们应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1、培育城镇经济增长点,提高城镇综合经济实力。一是进行市场运作,开发利用土地。对城区内的土地,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效益,拓宽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形成“投入开发再投入再开发”的良性循环。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向市场。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方针,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外资、社会闲散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城镇经济增长点。通过特色农畜产品生产与矿产品深加工,以及销售活动的地域集中,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延长产业链条。四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业、商业和娱乐业。五是加强城镇管理,降低二、三产业的进入成本。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商业园区,实现二、三产业基础设施共享,降低企业和经营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成本;放宽各类企业经营资格、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创办成本;创造廉洁高效的政策环境和税费环境,减少“三乱”和其他不合理费用,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 2、促进城镇布局合理化。为了城镇的长远发展,在城镇布局上,要特别强调内部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即办公区、商贸区、工业区、文化区、市民居住区和农牧民定居区的合理布局。既要有利于生活和生产,又要便于管理;既要在视角上美观大方,又要在投资上经济合理。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县城的区域特点、社会人文环境、民族文化习俗等因素,坚持规划先行,超前规划,一步到位,促进县城高起点、高标准、统一有序的建设。 3、将县城定居农牧民纳入城镇社区管理。搬迁到新县城的农牧民已经在县城长期定居,在用电、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与城区居民没有区别,但户籍关系仍隶属于各乡镇。一些按城市户籍关系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这些农牧民享受不到。例如,县城的冬季集中采暖供热等社区服务,目前只普及到城市居民户。因此,要通过户籍管理制度的创新或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县城定居农牧民的需求纳入城市社区管理范围,使他们能够与市民一样同等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4、促进城镇人口适度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相对于分散的农牧民自然村落而言,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集中及其产生的规模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城镇经济对全县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减少农村人口,增加流动人口为基本途径,适度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同时,把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人口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注重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扩大引进自治县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5、加快县城建设,促进商品市场发育。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有力措施。要加快城镇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使农牧村的一部分生产力转移出来,在城镇发展加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和运输业等,以促进社会分工,完善市场组成。 6、用信息化提高县城的社会服务质量。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信息化也是提高第三产业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化水平高的优势,在县城建立较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政府网站定期或随时公布新信息,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各企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各族人民群众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联系渠道,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建设信息化城市。 工业论文:为大工业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瑞昌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提出“决战大工业,三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的发展战略,目的就是要号召全市人民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瑞昌,以不辜负瑞昌良好的区域优势,把握住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这也是审时度势之举,是高瞻远瞩的发展思路,这将为我市的进一步快速和谐发展推波助澜。文秘站版权所有 作为我们电力行业,作为瑞昌供电人,当前就是要紧紧围绕瑞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决战大工业,三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的发展战略,用“一强三优”的工作方针(即: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即:抓管理、抓队伍、抓发展、创一流),做好“四个服务”(即:服务于大局、服务于社会发展、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发电企业),聚精会神抓电网建设,一心一意谋事业发展,以积极地姿态投身于“决战大工业,三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目标中去,确保安全可靠供电,为瑞昌大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保障,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 一、打造坚强电网,为决战大工业提供扎实的硬环境 经济要发展,电力应先行。瑞昌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商周铜城、港口城市、休闲花园”的目标,要举全市之力强攻工业,着力构建港口工业城市的战略部署,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增强工业综合素质,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促进瑞昌经济快速发展。这项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我们供电部门,那就是要为瑞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瑞昌电网经过近5年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基本达到了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市的电力网络现状仍然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及城乡居民生活的用电需要,我们将积极配合上级电力公司和地方政府做大做强输送电网络,为瑞昌的大工业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能源。 (一)加强供用电安全管理,加强对输、变、配电设备运行的维护、预试、检修的管理和线路设备的巡视、检修工作,科学的安排计划停电,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和迎峰过冬工作,确保市民正常生活用电的需求。 (二)用足用好“三期”网改资金,改善现有的电网。认真汲取一、二期农网改造中的经验和教训,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并与“十一五”电网规划相得益彰的原则,建设安全、经济的瑞昌电网骨干网架,保质、保量地完成农网三期工程建设。 (三)借助江西电网“十一五”规划调整的东风,不断争取政策支持,建设好黄金工业园110kv输变电工程。 (四)结合公司创建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工作,在市区实施10kv配电网络的“手拉手”工程,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工程。 二、为决战大工业培育一流的员工队伍 战略目标确定后,干部是关键,作风是保证。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扎实的工作作风可以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实现“决战大工业,三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实干的队伍、扎实的作风关乎大开放、大发展的成败,关乎我市既定目标的实现。 第一,在公司内部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和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环境,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作风过硬、行为规范、管理有序的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为创造良好的用电环境提供人才保证。 其次,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干部员工为新阶段新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我们要认真组织员工学习新近颁布的《供电服务监管办法》,要求员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 第三,提高培训力度,增强员工的服务技能。积极组织各项技术比武活动、师傅帮带、各类业务培训和组织员工自学等,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使员工的整体素质满足发展的需要。 三、改善服务质量,为决战大工业提供优质的软环境 “决战大工业,三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战略目标。瑞昌只有实现工业大发展,瑞昌人民才能受大益。围绕着决战大工业,开展供电服务,既抓主了主题,又符合人民的愿望。当前,我们要高扬“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旗帜,把“优质服务是电网经营企业生命线”的理念灌输到每位员工的心中,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服务实现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 一是对待外商客户体现一个“诚”字。树立超前的服务意识,外商客户文秘站版权所有要求的,我们将尽力满足;外商客户没有想到的,我们要提前想到;树立全员服务意识,让外商客户走进我们公司,接触到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我们服务的高质量、高水平。 二是制订服务措施突出一个“细”字。对外商企业付出真心和真诚,实行“四个一”服务。即:建一份外商基本情况档案;指定一名员工跟踪服务;为外商发放一张供电服务联系卡;每月上门征求一次意见。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对每个过程、每个岗位、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制订规范,进行管理,极力打造瑞昌供电服务品牌。 三是对外商服务承诺突出一个“硬”字。进一步推行供电服务承诺,做到有诺必履,取信于商。承诺内容向社会广泛 宣传,做到外资企业一企一份。公司在《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基础上,对外商郑重承诺: (1)凡是在工业园区办理了用地手续或已有厂房的外资企业,主动上门提供用电咨询服务,帮助制定用电方案,办理业扩报装等相关用电手续,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 (2)外商到公司办理相关业务,实行内转外不转,由一名公司领导负责协调到底。 (3)园区的外资企业出现用电故障,义务提供电力技术、电力安全、故障维修等技术咨询和服务。 四是兑现承诺突出一个“信”字。我们向社会公布了“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公布了“服务外商承诺”,就要“一诺千金”、“有诺必履”,提高和确保承诺兑现率,不失信于民、不失信于企、不失信于市委、市政府。“ 五是在处理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上突出一个“狠”字。加大对破坏经济环境、影响公司形象的人和事的处罚力度,谁砸了供电公司‘诚信’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这句口号要常叫常响,谁违反了制度,谁不兑现诺,谁损害了客户利益,不论涉及何人,一律严肃处理直至下岗,没有人情可讲。 我们决心诚恳接受市委市政府的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对外商企业、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决战大工业工作中去,以更科学的规范管理,更可靠的供电保障,更优质的服务水平,打造一个和谐、安全、稳定的供电环境,充分发挥电力“先行官”作用,为瑞昌的经济腾飞服务,为瑞昌的大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工业论文:企业用人制度和工业设计人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在招聘工业设计人员时,明确规定应聘者必须会使用指定的软件来说明企业用人制度方面的不足,希望企业能够在用人制度上有个正确定位。 【关键词】企业 用人制度 工业设计 似乎大家都清楚——工业设计在企业竞争生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个企业为自身的发展,都大力地引进人才和争夺人才,特别在设计这一以设计人员素质高低为主要评判标准的行业更是激烈。但是,中国很多企业在招聘工业设计人员时,把工业设计人员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作为一个准入条件来考虑,导致学校教学、学生自己和社会力量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软件。 对此,企业当然有企业的理由,但本人认为,企业在招聘中明确规定——必须会指定的软件操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严重的,这就反应了企业用人制度方面的不足,对工业设计缺乏了解,所导致的恶果也是多方面的。 一、影响企业的创新 中国企业的发展在经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后,企业的创新也就被提升到一个高的境界,国内许多很有影响的传统企业由于拒绝创新,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每个人都可以明见的。产品在创新方面,内部技术要素是很重要的,但她是隐性要素,是第二战场。而产品的工业设计要素是显性的第一要素,因此,工业设计在企业创新和效益提高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关键人物就是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精诚合作。试想,企业要求应聘人员要精通多种设计软件,很明显,企业把软件的作用以大于人的方式量化,而没有意识到——软件的应用只不过是设计人员实现设计创新的一个手段而已,而企业正把它提升到了一个高于设计人员的位置,忽视了在创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的重要性。 我们会经常在各大企业的招聘告示上看到的设计高手,必定是已精通软件多少为标准的,之前就提到过,设计人员和软件的关系,绝大部分企业把二者关系颠倒,使设计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在软件学习与应用上,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是把老板的想法、审美观点用自己的工具表达出来,成为企业老板的应声虫,抄袭的坚定执行者——原因是很多精通软件的设计人员,除了会运用几个软件,别的也就知之甚少了。 二、扼杀了优秀设计师的诞生 我们知道,当前这个以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人们各种要求的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在满足他们需求方面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也变得不知如何下手,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变成企业的一大难题。而作为为企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的设计师,其面临的压力也就显而易见,他们要在企业有限的技术、资金、设备等硬性条件的制约下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要求变化,除要具备各种公益、技术、材料等与生产有关的一系列知识外,还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在不同年龄、地域、职业、性别、气候等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及他们的审美需求。 一件产品,一个零件,看上去也许没有多少东西,但他的每个细小的部位和地方都是设计者对各种条件和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在这件产品上,观者可以找到设计者对各种知识和技术的了解,对各种条件的适应,及对消费者心理的解读。也只有这样的产品,才真正算得上设计产品,只有这样的设计者,才称其为设计师。 当然这种设计师是企业所需要的,而现实中这样的设计师真的很少见了。多数设计从业者,迫于企业的要求,在企业把他们错误的定位的同时,已经不自觉地走向这条错误的道路。于是这些人就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与设计无关的学习上。 总之,软件只是设计者可使用的一个工具之一。时下开始盛行于国外逆向工程,就是对软件的一个大否定,因为它整个工作过程更多的是以设计创新为重心来运作的,这也是国内企业界设计者重新定位的机会,很多设计者都有此言论——中国设计没有自己的风格。风格是学校创造的吗?风格有固定的标准码?显然不是,它靠的是主流和大多数的共同性,体现者当然是企业。试想,以现有的错误对待设计者角色和使用设计者为主流的企业来实现我们的设计风格,可能吗? 因此,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设计者的健康成长上看,我们期待企业能够在用人制度上有个正确定位,引导中国的各行设计者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工业论文:用科学理念规划工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 秦淮社区是由原石马村经征地拆迁建设而来,总面积3.63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区,15983人,原石马村10个居民小组的1827名群众全部“赤脚进城”,农民变成了居民。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区实际,以盘活集体资产和推动富民工程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尝试社区发展改革,目前,初步形成了集体资产增值、社区群众增收、干群合力增强的良好局面。我们在20__年获市级示范社区、市级绿色人居环境社区荣誉称号,在20__年获省级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我社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全力夯实集体经济支柱。 几年来,社区发挥优势,克服困难,以标准厂房为载体,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使社区经济实力得到稳步提升。一是为工业园家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企业每年按时上缴租金400万元。二是充分利用工业园平台,积极寻求投资项目,进行招商招租活动,去年我们成功引进1个千万元项目,至此社区已有大小企业23家。三是广开渠道,发展三产,创新举措,盘活资产,每年创收利润30万元,为社区经济增加了活力。同时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回收各种欠款,为社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社区年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万元。 二、强化社区建设管理,不断提升现代化文明城区建设 水平。 一是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对小区物管落实工作责任制,实施百分考核,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以各类创建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服务网点为纽带,以社区志愿者为载体,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文化、环境、治安、计生等便民利民的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整体形象,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清理占道经营和门前乱堆乱放,营造优美环境。 三、强化富民工程,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本“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富民落到实处,一是积极寻求就业岗位,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群众就业,同时做好宣传,鼓励群众自谋职业,几年来共安置劳动力3868人次。二是认真做好合作医疗服务工作,在确保全社区参保率达95以上的同时,按时兑现群众的报销资金。三是计划生育月服务参服率达100,社区几年内无一例计划外怀孕,同时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四是切实加强帮贫解困力度,真正帮助那些因病致穷的困难群众,每年拿出120万元用于群众补贴,几年来共帮扶困难户180多户,目前有低保户15户,全部做到应保尽保。 20__年我们将分析不足、取长补短、再接再厉,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区委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指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突出社区建设、招商引资、社区经济三大重点,开拓创新,自加压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全力推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一、化解压力,积极探索社区发展之路。 一是解放思想,增强推进经济发展的主动性。通过一“比”,跳出社区看社区,在干部群众中展开新一轮“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不进则退,从而增强工作主动性。二“逼”。按目标定责任办法,把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层层量化分解,落实到人。三“学”。通过聘请专家讲课,举办培训班、引导干部群众走出传统思维定势,使他们思想围着经济运转,眼睛盯着市场看。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增强社区经济实力。充分利用区位独特,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等优势,借助开发区和街道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做大做强社区经济。三是创新发展模式,鼓励群众自主创业。结合实际,拟定《创新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工作 实施方案》,引导群众自觉把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的托带费、保养费部分转化为创业资本,成立创业发展基金,解决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稳定性、成长性,创立社区发展和群众创业的经济联合体,科学确立创业合作社的投资项目。二、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富民安民工程建设。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确保群众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心,一是确保百姓安居。完善小区内的配套设施,使小区内宣传橱窗、亭台甬道、篮球场地、健身器材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投入15万元资金进行小区美化工程。二是加大群众就业力度。确保“劳者有其业”。明确专人,强化分工,签定责任状,实行风险抵押,重点将4050人员转移到环卫保洁、园林市政、物业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15期。举办送岗位进社区活动3场,积极与用工企业办理劳务,进行劳务承包,以不同的服务形式实现劳务输出最大化。三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合疗服务工作,在确保全社区参保率达96以上,按时做好报销兑现工作,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四是继续做好干部帮扶工作。完善党员干部带动群众致富机制。五是做好民调工作。防止矛盾激化,确保一方平安。六是深入开展干部“入户走访”活动。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社区。 一是围绕社区建设与管理,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与物管的联系,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二是配合街道做好房屋质量维修和小区绿化管理,学习其他社区创建经验,加大硬软件投入,为创建文明城区夯实基础。三是积极开展社区文明楼幢和文明户创建活动,开展送科技、文化、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3次以上。 总之,我们将好好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好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结合社区实际,不断完善提高,按照区、街道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为实现社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社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工业论文:工业企业培育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加强新增企业培育,对新投产项目、成长型企业逐户制定发展计划,定期进行业务辅导,督促企业完善基础工作,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季度,全市新培育规上企业25户,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从工作推进情况看,规上企业培育引进企业户数少,规模小,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基础工作不完善、工作任务不落实、培训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全市规上企业培育工作进度相对滞后。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2(文秘站:)013年工业工作部署,增强工业发展支撑,确保实现工业增长“三百计划”,现就进一步做好新增规上企业培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细化工作目标 2013年,全市要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0户以上,其中,上半年培育53户以上,3季度培育30户以上,4季度培育20户以上。各区市县和广安经开区、枣山物流园区、协兴生态园区要对照目标(详见附表)要求,制定具体培育计划,突出培育重点,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培育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实现。请各区市县政府,广安经开区、枣山物流园区、协兴生态园区管委会,于2013年5月31日前按进度将培育企业名单及相关指标报市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夯实企业基础 各级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各级经信、统计部门要按照统计入库的要求,积极指导督促培育企业做好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报表,添置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和配套手续,确保应统尽统。要积极帮助和大力促进新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入统,建立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万元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录库,完善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储备机制。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培训,对当年新入统企业要全部轮训1次。中小企业专项培训要向规模以下成长型企业倾斜。 三、加强协调配合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通力协作,相互配合,确保全市规上企业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各级经信部门负责做好统筹协调,各园区管委会负责督促指导园区企业推进各项工作,各级统计部门负责新入统企业的审核上报。建立由各级经信部门牵头,统计、电力、交通、财政、税务部门全力配合的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部门会商机制,对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沟通,主动服务,严禁推诿扯皮。工商、质检、发改等职能部门要完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一律给予培育企业“优先、优惠”双优政策。要将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纳入市、县减轻企业负担联系单位,定期进行监督抽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严格逗硬奖惩 规上企业培育工作严格按照2013年度工业经济综合目标考核及奖励办法进行考核。市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对责任单位的督查力度,定期通报。加强工作问责力度,对因工作不落实,行政不作为,服务不主动,提高审报门槛甚至存在吃、拿、卡、要行为等,影响规上企业培育工作进度的单位和个人,提请纪检监察部门严肃追究责任。 工业论文:统计局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前三季度,全县工业经济小幅增长,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57亿元,同比增长3.8%。由于受到出口疲软、资金不足等影响,下一阶段发展仍不容乐观,要顺利完成全年目标,有一定困难。 1、重点行业四增二减。水产加工、机械制造、船舶修理、水泥制品制造、电力供应和石材开采六大主要行业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42亿元,同比增长1.1%,其增量对全县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2.8%,拉动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工业、水泥制品制造、机械制造和电力供应业实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5.2%、14.2%、9.8%和6.3%;石材开采和水产加工业出现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2.9%和2.0%。船舶工业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养殖业用船的增加使行业发展良好;石材开采和水产加工业分别由于内河船舶禁运政策制约和上年库存较多,致使产值下降。 2、个私工业进一步壮大。前三季度,全县个私工业完成产值10.53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高于全部工业12.7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工业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业实现产值7.37亿元,同比增长5.5%,对全县工业的贡献率为76.9%,拉动全县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实现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53.7%,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2.8%上升至30.0%,拉动全县工业增长8.5个百分点。 3、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平稳。前三季度,我县规下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9.25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0.1个百分点且位居四个县区第二,总量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8.2%。根据抽样调查,一至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9.7%、9.2%、9.0%,显示了良好的运营状况;市级样本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7万元,同比增长13.8%。 1、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前三季度,从工业总产值看,全市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82.70亿元,我县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市的0.91%;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188.92亿元,我县仅占全市的0.36%;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看,全市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9家,我县仅占全市的3.5%。 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效益同步下滑。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今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实现产值4.31亿元,同比下降1.5%,增幅分别比二季度回落1.9个和4.9个百分点。企业效益下滑明显,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4.8%;实现利润总额764万元,同比下降22.5%;亏损企业面达75.0%,亏损企业亏损额达530万元,同比增长57.8%。 3、出口形势严峻。由于受到外贸出口形势持续不景气和上年水产品库存较多的影响,前三季度,全县共实现工业出货值2607万元,同比下降23.6%,降幅比二季度扩大3.2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出货值1507万元,同比下降22.7%,降幅比二季度扩大17.8个百分点。 4、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前三季度,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负债总额3.14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银行贷款余额为1.03亿元,同比下降0.5%,因此一部分企业转向民间融资,使资产负债率高达71.2%,比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 1、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工业经济总量。一是确立“个转企”重点培育对象,建立“个转企”培育后备库,切实完成县“个转企”、“小升规”年度目标。二是对规模以上企业逐一诊断把脉,指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战略发展规划,通过技术改造、招商引资、技术并购等方式,上项目、扩规模、提产能,实现做大做强。三是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借此带动本地企业发展,增加经济总量。 2、[:请记住我站域名/]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一是根据企业、行业所需,制定出台更多的优惠帮扶政策,以财政补贴原材料上涨差价、加强物价监管等方式缓解企业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冲击,激励企业生产发展。二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行生产奖励制度,给企业适当补助,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三是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并简化操作流程,使得企业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支持,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3、加快调整出口结构,积极接轨国际标准。一是调整出口地区品种结构,逐步走向市场多元化,跟踪研究水产品和仪器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国际市场需求。二是继续帮助传统水产企业和仪器制造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各类产品展销会,扩展销售渠道,打开知名度。三是严格按照发达国家质量要求,加强国外标准和检测方法研究,尽快建立系统科学的质量标准制定和评价体系。 4、改善融资环境,破解融资难题。一是深入企业、深入项目,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实际遇到的融资难题,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当前各项政策。二要帮助经营特别困难或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尤其是贻贝库存积压较多的水产加工企业,一手保发展,一手保稳定。三是积极构建银企信息的互动平台,简化企业贷款手续,进一步加强供需双方的沟通和联系。 工业论文:对西方工业国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西方工业国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的历史演进 1.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 在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体系创立之前就存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重商主义最早提出贸易保护的观点,尽管不够系统,但其理论的基本点:“鼓励输出、限制输入,发展经济,实现国家财富积累”已经被当时各国政府所采纳。一些贸易保护的手段诸如行政管制、高额关税、退还税款、发放奖金和补助金、特许证等被政府广泛使用。 16世纪后期的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达到高潮。从17世纪开始,一些商人、政府官员、学者先后提出自由贸易的观点,并且在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发生了两场着名论战:一是关于放宽与法国贸易的限制是否对英国有利。主张自由贸易的和主张贸易保护的两大派别分别创办了各自的杂志来宣扬自己的观点。尽管两派在理论上各不相让,但政府还是执行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而主张放宽英法贸易的条款未能得到批准。二是英、法、德等国的学者围绕国际经济是否存在内在平衡机制所进行的论战。以休谟为代表的学者从货币数量论出发,认为国际经济中存在自动平衡和调节机制,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国际经济会自然的保持平衡,因此,他们主张贸易自由;以斯图亚特为代表的学者则反对休谟的货币数量论,否定国际经济中存在自动平衡机制,主张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这场争论在理论上也是难分胜负,但在现实中各国政府(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英国)仍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2.亚当·斯密之后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 理论界一直把1776年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视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标志。作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奠基者,斯密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鼎力主张对内实现自由放任、对外实行自由贸易,主张降低关税和取消出口补贴和奖励金,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即“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对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发展,提出了更为现实的“比较成本说”。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 然而,斯密《国富论》的出版并没有对英国和其他西方各国的政策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在斯密和李嘉图完善自由贸易体系的同时,和其观点相对立的一些经济学家仍然始终倡导贸易保护,为此双方不断展开理论较量。1860年英法两国签定了《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随后,英国又和其他国家签署了降低关税的商贸条约,从而使西欧各国走上自由贸易道路。《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签定,标志自由主义政策在英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这距离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问世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由此可见,开辟贸易自由主义政策的道路是多么艰难。 3.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与政策 尽管自由主义理论从提出到付诸实践需要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但不能否认,自斯密创立自由主义体系以后,尽管也出现过李斯特和凯里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但一直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产生,在170年的历史中贸易自由主义始终占据了理论上风。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人物马歇尔时期,虽然现实中各种贸易保护的政策不断被实施,垄断也不断出现,但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仍然是宣扬自由主义,在稍后出版的《工业和贸易》一书中虽然涉及到垄断问题,但他认为垄断和竞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无本质区别。只有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提出,才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 然而,现实却非如此,真正贸易自由的历史却非常短暂。自由主义在实践中获胜的同时就开始遇到挑战,因为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各种垄断组织不断出现,并在各国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进而为国家垄断奠定了基础。同时,李斯特和凯里的贸易保护理论对德国、美国的政策产生了影响。德国率先实行贸易保护,法国和美国分别于1881和1890年重新设立了关税法,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士等国也相继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进入20世纪以来,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互相用高关税封闭本国市场,互相用货币贬值及降低工资等方法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使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二战结束后,除美国以外的各垄断资本主义集团均遭重创,美国对欧洲、日本具备了无可匹敌的竞争优势,美国此时开始倡导自由贸易,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德国的经济逐渐恢复并日益强大,大量美元外流,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动摇,1969年尼克松政府以保卫美元为由提出,为了保持对外军事支出,维护冷战盟主地位,美国的贸易收支经常保持盈余是必要的,为此,必须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上述历史表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自由主义政策实施不久,保护主义的政策则开始陆续在各国出现,到20世纪开始逐渐加强,在二战以后,尽管日益强大起来的美国开始宣扬贸易保护,但60年代以后随着日、德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国又重新举起了贸易保护的旗帜。 4.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都在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新的保护主义和传统的贸易保护相比,更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1)非关税壁垒 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工业,其手段是构筑高关税壁垒,跟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新的贸易保护更侧重非关税壁垒。具体包括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报关手续干扰、技术和卫生标准等。一些非关税壁垒目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干预外贸、限制进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据统计,现在各国实行的非关税壁垒手段上千种。有些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法规繁多,让出口国防不胜防,有些技术标准要求严格,使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一些发达国家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开始使用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保护。 (2)集团化和区域化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国家纷纷结成各种各样的经济贸易同盟,集团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集团和区域内部相互取消关税,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对外推行贸易限制政策。很多集团和区域组织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付外来竞争,保护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因此,集团和区域化组织具有天然的排外性和贸易保护性。以欧盟为例,从1958年来欧盟不断排斥成员外的贸易,导致内部相互进口的比重不断上升:1958年为33.8%,1971年为51.0%,1985年为57.0%,1992年为58.9%,1998年为63.2%,2000年为79.2%。 (3)在自由化掩盖下的贸易保护 为了实现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各国政府纷纷借助于 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名义来实现贸易保护,更有甚者高举自由化的旗帜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例如,近几年欧盟各国借环保为名而频繁使用的绿色壁垒,一些国家借各种经济一体化组织实现的各种保护措施等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开放,各种贸易组织如GATT和WTO一轮一轮谈判不断地降低关税,东京回合后,欧共体平均关税为6.0%,日本为5.4%,美国为4.9%,乌拉圭回合后,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 又进一步降到4%,但非关税壁垒不断加强,到乌拉圭回合后,非关税壁垒已达2700多种,并且借助于GATT的免除条款、利用公平贸易的借口,逐步走向双边和歧视性贸易,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保护制度和机制,限制的范围已扩展到劳务和高技术领域,出现了许多经济集团搞集体贸易保护政策的情况。在自由化的旗帜掩盖下的各种贸易保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矛盾性和欺骗性,因此也被称谓“超级保护主义”。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美国举双手赞成贸易自由化和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贸易与关税法案》,而1988年经里根总统签署,正式成为美国法律的《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也有着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而且近年来保护主义议案不断增加。美国的所谓'301'、超级'301'等条款,都是贸易保护的典型代表。 二、贸易保护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 1.贸易保护的规律性 (1)它经常出现在这些时候:当一国经济比较落后或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当一国原有的优势面临威胁或即将失去的时候;爆发战争期间。(2)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基本是交替进行的,而且自由主义的历史非常短暂。19世纪40年代之前西方工业国都在实行贸易保护措施,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以后到19世纪70年代各国主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各国又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二战以后至60年代末实施自由贸易;70年代以后新的贸易主义政策又被各国逐渐采用。(3)谁变成强国谁就率先打破贸易保护而提出自由贸易。19世纪40年代的自由贸易政策由当时的强国英国率先提出和实施;20世纪40年代自由贸易政策由当时强大的美国率先提出和实施。(4)世界经济处于增长和繁荣阶段易实施自由贸易政策,而世界经济面临或处于萧条阶段易实施贸易保护措施。(5)理论上自由主义占据霸主的地位时间较长,在现实中真正的贸易自由发生却很短暂。自由主义更多时候是宣传的口号,可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表达:自由贸易只是高高举起的旗帜,但在这面旗帜下没有更多的国家跟从。 2.贸易保护的发展趋势 (1)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贸易政策的支撑点。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由于竞争的激烈会不断实施贸易保护。(2)保护的手段时而透明、极端化(关税、政治、军事等手段),时而隐蔽化(各种非关税壁垒)。(3)新的保护手段不断应势而生(各种技术和绿色壁垒)。(4)整体保护增强(更多贸易组织会不断出现)。 三、贸易保护给我国的启示 (1)以史为鉴,认清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的实质和规律。历史证明,自由主义理论上发展和实践中的推行是大相径庭的。从规律看,只有强大的国家才从自身利益出发倡导自由贸易。而且,往往是口头高喊自由主义,而暗中搞贸易保护。事实上,没有超国家利益的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斯密自由主义的提出是为了实现英国利益的最大化,李斯特、凯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理论的提出也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必须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之首位。(2)学会驾驭贸易保护的新手段。如前文所述,一些国家配合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创造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各种名目繁多的技术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掌握,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创新。(3)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妥协中求保护。必要的自由贸易有利于竞争,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对开放和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对推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把政府和企业放之更开放、更规范的市场环境中才能发展。为了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和执行国际规则,但当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遭到迫害或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必须学会妥协和保护,政府应尽快掌握驾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整体协调能力 工业论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栖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大力发展“农”字号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有效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全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栖霞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要提升农业质量和层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就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实现农业的外延增值。 (一)单一产业的风险性促使栖霞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多年来,农业尤其是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农业的比较效益开始下降,市场风险大,尤其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近两三年来,栖霞相继遭受了较大风雹灾害和严重低温冷冻灾害,造成大部分果园减产或绝产,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生产生活以及农村的稳定。这种状况使栖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用办工业的方法抓农业,将农业工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最广阔、最可行也最有效的途径,确立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联着市场,一头联着农业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一环,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加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实现农业的外延增值,又可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吸纳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转移增收。 (二)丰富的特色优势为栖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市拥有65万亩果园,年产果品100万吨以上;由果品产业衍生的食用菌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4000万棒;以奶牛养殖为主导、肉鸡、肉牛、肉羊协调发展的畜牧业迅速壮大,截至20__年底,全市畜禽存栏达到500万头。另外,每年生产粮食作物约25万吨,其中花生约5万吨,产量在周边县市区中位居前列。二是品牌优势,栖霞地处山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栖霞苹果”的品牌影响逐渐扩大,享有“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的美誉。三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劳动成本是关系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而栖霞与周边县市区相比,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相对较低。 (三)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栖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避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栖霞市在充分搞好农产品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工农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特点,立足资源、品牌、劳动力三大优势,科学编制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将农产品加工作为全市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围绕粮油、果品、畜牧、菌菜等领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拉长产业链条,走公司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产品多元化开发为核心,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以储藏保鲜、加工增值为重点,加快发展果品加工;以成品化、系列化为方向,提高畜牧加工水平;以延伸产业链条为目标,继续抓好菌菜加工,努力把栖霞建成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二、多策并举,形式多样,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因其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经济实力、融资能力和技术优势,具有带动农户、开拓市场、推广技术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为此,栖霞市把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牢固树立建设“大龙头”,搞好“大带动”的观念,围绕主导产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目前全市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户,20__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4997万元,出口创汇达到2797万美元,分别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91.5、91.3和96.4,龙头骨干企业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栖霞在龙头企业建设上主要做到了“四个一批”。 (一)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一批。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招商引资解决发展农产品加工缺资金、缺技术的问题。在招商引资中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重点。为适应市场需求,栖霞市把招商的目标瞄准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借助外力提升本地企业的发展水平。如总投资5000万元的烟台金茂食品有限公司项目,由美国金茂有限公司和烟台金茂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主要加工冷冻蔬菜、调理食品、水煮蔬菜和奶制品等,产品全部销往日本、韩国等地,年出口创汇500多美元。二是把外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外资龙头企业的引进,不仅可以加速本地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如总投资3200万美元的源通果汁公司,年加工果品16万吨,年产浓缩果汁2.2万吨,产品全部出口,年出口创汇20__多万美元,成为栖霞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三是把人才、技术、管理的引进作为重点。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基础,技术是保证,管理是动力,人才是关键。栖霞从健全机制入手,按照事业留人、政策招人、待遇留人的思路,着力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全面提高企业发展层次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通过重点扶持现有企业壮大一批。从资金、技术、基地配套等方面加大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全市形成了以源通果汁、白洋河酿酒为龙头的果品加工产业链;以万阳面粉、栖阳花生油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产业链;以六和肉食为龙头的畜牧加工产业链;以金茂食品为龙头的菌菜加工产业链。通过四大产业链的拉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迅速形成了规模。 (三)通过启动民资增加一批。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栖霞20__年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1.2亿元,民间资金具有较大的潜力。为此,栖霞在全力引进外资的同时,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千家万户搞加工的局面,并不断拓宽其经营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兴起。目前,全市个体私营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家,占总数的41。 (四)通过嫁接改造原有企业搞活一批。积极鼓励、支持本地有实力的 工商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领域,并结合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普遍采取破产重组、整体租赁、转让拍卖等多种途径进行改制,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资产联营、资源共享等方式规范行业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为农产品加工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栖霞市从政策、生产和市场三方面入手,积极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平台,营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宽松环境,推动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税收减免、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以适当的倾斜,制定鼓励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使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共同成为外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强大吸引力和本地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特别是栖霞将经济效益好、竞争实力强、重合同、守信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推荐各商业银行,给予优先安排贷款。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先后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800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瓶颈”。 (二)建设良好的生产环境。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提高诚信意识、质量意识,熟悉市场规则,加强“绿色食品”的生产引导、认证和推广,从源头上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基础。目前,全市已建成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万亩,生物有机肥应用面积15万亩,并建成了全国唯一的有机苹果示范基地。 (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优化市场环境,栖霞市每年都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行政效能对话活动和千人评机关活动,为企业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促进各职能部门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树立了“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理念;严格清理整顿各种涉企收费行为,坚决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从而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加速了农业与工业的对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促进了农民增收。20__年,全市49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各类农产品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利税5473万元,出口创汇2901万美元,带动1000多农户增收800多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同时,这些企业还增加农民就业4600人,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二)加快了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和工业具有双重拉动作用,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全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加速了栖霞农业由“传统农业”、“地头农业”向“车间农业”、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 (三)促进了基地建设。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是农产品加工的“第一车间”和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市已建成各种生产基地1万多亩,农户与企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稳定增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四)壮大了工业经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作为栖霞工业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栖霞工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实现了工农业的“双赢”。20__年,预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可完成工业增加值3.6亿元,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6500万元,出口创汇3300万美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经济的11、9.6、8.7和33。 工业论文: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因与有效避免措施 财务信息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工业企业中更加需要做好财务信息的处理和统计工作,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及时的获取较为准确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那么必将会使得企业更好的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以便于尽快的做好改变使得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进而确保公司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使得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当前工业企业中对于会计信息的统计和处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这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如何有效的避免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确保企业获得有效的会计信息成为当前工业企业会计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并且极具现实意义。 一、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当前工业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 而我们如果想改变这一现状就不得不先分析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哪,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 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体制不合理的问题和监督机制缺位的问题。 (一)体制不合理 体制问题是导致所有问题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在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中也是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尤其是企业对于自身管理的权力越来越大了,相对而言,国家对于企业的管理力度就小了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就会存在以权谋私的现象,因此,财务管理上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弄虚作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信息也就会出现大量的失真现象,并且在这种会计信息上的造假行为极为简单,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成本投入,只需要更改一些数据就可以为自身捞取大量的利益, 这也进一步促使了更多的企业管理人员争相效仿以更改会计信息。 具体的弄虚作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认为更改企业成本价格,在企业成本上做文章,人为的少计成本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开假发票,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出假发票的方式来对于会计信息造假;对于增值税进行造假,这种造假方式是最为恶劣的,这种造假方式不仅仅会虚增收入 ,还会因为不额外收取税收而造成更多的资金损失。这些造假行为的存在都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监督机制的缺位 体制不合理导致出现的各种造假现象以造成的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因为监督机制的缺位,正是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才使得工业企业中会计失真现象的大量存在。 虽然在《会计法》中很久前就有了明确的规定指出相关部门要针对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正是因为现在关于监督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这种监督机制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即使是有些部门做到了一些监督工作也很不全面,没有很好的把监督工作做全面,监督检查的力度也不够,尤其是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企业管理的自主化也正在逐渐增强,这就进一步造成了当前企业获得监督的可能性更低了。 二、有效规避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导致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进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规避。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 ,尤其是业绩评价考核机制 对于工业企业内部管理来说,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尤为重要的,针对当前的企业业绩评价考核机制来说, 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多的注重了结果的呈现而忽视了在业绩获得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为往往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也更有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这就是当前我们在企业内部需要进行整改的首要内容。 (二)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监督体系 的建立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 对于当前的监督机制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职责不够明确,具体的工作落实程度不细致,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职能部门确保其不同的监管内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监督工作的有效合理的运行,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还应该从具体的会计人员入手,不仅仅要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能力, 还应该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培训,尽力提高其职业道德,确保规范工作,杜绝弄虚作假和以权谋私等现象的存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工业企业中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改变的,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深入的整改,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工业论文:农场工业经济发展实施建议 本文作者:翼 文秘站原创投稿 垦区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十二五”规划对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相对城镇工业来讲,农场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涉农企业为主,农场经济的相对不发达,影响到垦区的综合竞争力。对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场县共建 坚持工业强场 实施场县共建,加大工业生产能力。城镇工业可以发挥工业领头羊的作用,逐步退出一般资源加工业、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快传统产业向农村的转移,选择自己的重点发展产业,减少在传统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与城市形成合理的结构分工,促进县域工业和垦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垦区工业有自己的结构:拥有比城市工业更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的供给,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离资源产地近,运输成本低。为此,农场工业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资源型加业工,生产半成品、初级加工品;尤其要发挥经营机制灵活、填补城市工业空隙。保持劳动替代资本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经研究显示,劳动密集型的一般轻纺工业、资源密集型的某些原材料工业、建材加工业、为城市工业配套产业、农产品工业、农用生产资料工业是农垦工业的重点选择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关系农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种植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这些产业空间,农场应采取具体的优惠政策引导投资。 二、明确产业优势 转换工业结构 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也就是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换过程。调整的关键是选择主导工业,因为它代表农场工业的发展方向,决定农场工业的发展程度。 就农场工业而言,首先要正确认识农场工业的比较优势。若按大的行业类别划分,则区分不明显,比较优势不突出,小行业的比较优势往往被大的行业类别所掩盖。故行业的分类越细,行业的类别越小,则比较优势越明显。其次,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根据增加值所占比重、与场内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强度来筛选主导工业。但是主导工业是随着工业化阶段而不断变化的,当主导工业停滞时,整个农场工业也随之停滞。为了使农场工业持续发展,必须在现行主导工业出现衰退时,大力扶持潜在的主导产业,使之成为下一时期的主导产业。 三、调整工业新式布局 加快绿色产业集群 企业变邻居,可以共用水、电、气、通信、治污等基础设施,可以面对面地磋商管理经验和交流市场信息,还可以节约交通运输等交易成本。所以工业聚集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提高农场工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是实现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农场工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工业布局,走工业集中之路。曾有学者提出,在小城镇建立工业小区,很多城镇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但从农场工业的实践来看,成功的范例不多,千人工业区的企业很少,工业小区并未成为企业的聚集地,“星星”式工业布局不能改变现状,反而闲置了大片土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工业小区本身选址不当,有的是基础设施不配套,或是收费过高、管理不善。为此,首先要对农场工业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工业小区要将有关联或基础设施共用性强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以增强外部经济效益,力图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绿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国家将“生态工业园”作为实现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按照企业间的共生关系,将某企业产生的废料、废气、废水、余热等循环综合利用,形成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工业区,这些成功的例子应该多去学习借鉴。 四、外引技术理念 内转业务水平 垦区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异很大,且受当地资源和财力的制约,需要引进和转化技术,以争取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对先进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农场自然资源、劳动力文化素质、工业基础等条件,选取适用技术。但技术选择要避免资金密集型,要发挥农场周边劳动力众多的比较优势,并与工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优先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其他产业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鼓励选择环保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从末端治理转为全过程控制,减少污物排放。逐步淘汰污染严重、高耗能的设备和技术,对那些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作坊要坚决查封。 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消除工业化的不利因素,促使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强化工业的后发优势。垦区工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管理水平。要有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持续的政策。过去很多农场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不能长期坚持执行下去,随着领导班子的变更, 便提出工业发展的新目标、新思路、新战略、新口号。这便影响了农场的发展。同样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企业,给予企业的政策多少年内不变更,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农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再谱新章! 粮食科党支部 翼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信息化视域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论文 一、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缘由 (一)当前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改革的紧迫性 1.开放教育学生的生源及学习动机决定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的教学对象是成人,学生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高考落榜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这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三是部分过早进入社会的工作人员。这些学生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动机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其学习动机有以下三点:一是为了获得晋职升级的文凭。二是为了找工作而备一块“敲门砖”。三是继续深造,为工作的需要而来“充电”。由于这些学生的来源不同,有些学生本身就是社会工作人员,因工作的原因不能保证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到校进行系统学习,因此教学模式要结合成人特点和需要进行,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2.开放教育的开放性要求教学模式多样化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它具有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特点。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对课程选择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等方面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开放教育的这种特性要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二)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性给予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传统的四大信息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已经渐渐退居二线,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更喜欢通过网络、手机等工具获取所需信息。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并且正在选择通过电子媒介的途径获取信息,这样,参加开放教育的在校学生可以不用到学校参加教师的面授辅导便可以了解相应的课程知识信息。 (三)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推动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传统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完善地解决成人学习者工学矛盾的问题,此时也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可行性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收信息知识,2013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呈上升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5.8%。[1]移动网络建设和宽带普及等行动让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变得越来越高。网络作为现代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以其形式多样化和功能全面化深受大家的喜爱。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可以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既符合时代特征又符合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 这里的信息化视域是指基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形势下,以网络条件为基点,发现新的教学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教学信息的传授关系,主要研究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环境下,开放教育的教育媒介、教学手段应该随之多样化的问题。 (一)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可行性原则。指信息化视域下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从实际出发,模式构建过程中应遵循客观规律,要做到符合现代成人学生的学习习惯,能满足学生学习方式多样性需求。实用性原则。指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一方面是教学工具的使用,学生能通过这些途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通过模式学习能学有所获。教学性原则。主要是指该模式的设计要能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教师通过该模式的使用能授予学生科学知识。 (二)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1.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络虚拟教室进行学习 全国电大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开设了网络虚拟教室,里面的内容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师介绍、实施方案、教学辅导、电子教案、作业与复习、参考资料等内容。基本涵盖了本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另外参考资料中还有诸多学习辅助资料。只要是通网络的地方,学生都可以随时打开课程网页浏览资料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有利于方便上网的同学。尽管目前互联网的使用还只是在发达地区居民和易转化人群中较为普遍,但是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这样,即使是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将有望通过电脑学习。 2.通过观看高清视频进行学习 高清视频学习形式主要是通过电视的视频点播功能来进行学习。学校通过与广播电视台的联合合作将授课教师事先录制好的课程内容作为电视节目,学生通过视频点播参与学习。在一些暂时还没有接通网络的农村偏远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他们有学习的需求,但由于工作、交通、网络等原因不能参加面授、网络学习,对这类学生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3.通过手机进行学习 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手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平台而不只是一种单纯的通信工具,它融入了沟通交流、信息搜索、游戏娱乐、社会交往等各类互联网服务,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率达总人数81.0%,手机已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如何利用这种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平台,是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一大重要契机。区别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习形式,开放教育的面授时间并非贯穿整个学期,其中还有多种形式的辅助学习,手机学习主要是通过手机的接收信息的功能进行提醒学习,利用移动平台将学生学习的注意事项传送给学生,此外,也可以将每次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做简单归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4.微课学习 微课是指在短时间内讲解一个碎片化主题的一种微视频,微课时间较短,一般为5—10分钟,形式多样,可以是直播型、影视型、动画型以及场景模拟等。直接型主要是主讲教师就某一主题进行讲解;影视型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一个主题,有图文、有讲解;动画型则是通知卡通漫画的形式讲述一个内容;场景模拟则类似情景剧通过人物的表演说明一个问题。微课短小,一节课只说明一个主题,学生可以用简短的时间就了解书本的一个知识点。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以网络在线为依托,主要用于不受时空限制的片断辅导,但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 三、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思考 1.通过浏览网上资源进行全面学习 以贵州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为例,网上学习方式之一是从贵州电大主页进入课程网页中浏览学习资源,比如贵州电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上学习资源就有教学文件(主要有教学大纲、实施方案、课程说明、教师介绍)以及教学辅导、电子教案、作业与复习、IP课件、直播课堂、参考资料等资源,学生通过浏览这些资源可以对该门课程有个基本了解,并进行学习;网上学习方式之二是教师、学员之间的交流讨论,通过登录贵州电大在线,进入教学活动讨论区,就可以参加相关的教与学,师与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就学习方面内容进行的互动交流和讨论。 2.通过点播电视学习资源进行重难点学习 学校可以通过与广电网合作将事先录制好的教师视频放到点播台,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有关课程重难点的视频资源,学员通过有线电视点播,可以通过课程视频资源的方式进行学习。 3.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点学习 移动网络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主要发挥手机短信温馨提醒功能。为督促学生学习,在进行网上讨论、平时作业、新的课程学习时,以手机短信形式,温馨地提醒学生。二是电话答疑功能。学员在学习时遇到问题,可通过电话咨询或留言寻求解答,课程责任教师将为学员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支持服务。三是观看微课。学员可以观看相关课程的微课内容进行片断学习,对个别知识点进行拓展学习或深入了解。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充分利用科技的前提下,为不能参加面授辅导课的同学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学习途径,但由于学生在选择这种学习方式时不能直接与教师面对面进行直接交流,所以也存在沟通方面的障碍,同时,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全面依托电子手段开展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传统的面授课在成人教育中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随着当今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化,基于信息化视域下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必将成为社会发展之必然。 作者:申小芳 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高中化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一、关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环境教育内容亦渗透于教材栏目中.人教版高中化学的教材的教学栏目主要包括课堂、课后思考题、习作题和实践题这几部分,其中与环境相关的问题不少,比如“实践活动”、“思考与交流”等.案例分析如,在教材必修2中以“回收废旧钢铁,铝制品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意义”为主题进行调查访问.如果要成功地完成这项任务,基本的化学知识必不可少,学生必须要了解随意丢弃废旧钢铁、铝制品对环境产生哪些后果.如此,学生才可发现回收这些废弃品对环境的益处. 二、促进环境教育教学的对策与方法 1.提问式引导,兴趣教学 化学是一门相当有魅力的学科.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的很多物质都与化学分不开.比如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调味料,再好的食材缺少食盐尝起来也不会美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含量大概为99%.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或多或少都会将一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因此,学生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学习时对未知的知识就更感兴趣,不会排斥进行学习.这就对教师发挥引导者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要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未知的知识.引导的方式可借助提问展开.案例分析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的颜色?(问题一)学生1:红色学生2:黄色教师:那有谁了解木炭在氧气的条件下燃烧时的颜色,哪一种呢?(问题二)学生们:不知道(大部分摇头),学生3:白色(回答的学生可能从其他的途径获得了解,如科普知识节目)这两个问题,前者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学生有机会观察到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颜色;至于后者,学生如果不借助专门的实验是观察不到的.毕竟纯氧气的条件日常生活中不存在.教师利用问题一作铺垫,再引入问题二,进而讲解有关碳、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在讲述完学科知识后,插入这几种化学物质以及化学气体对环境作用的知识,由浅入深进行讲解.这样的讲课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易于接受. 2.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有助于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求严密性.所以在化学课程的教授中,教师必须对课程实验予以高度的重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了理论知识以及实验如何操作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耳闻不如目见,学生在经过动手操作后,对所学的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案例分析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家庭小实验活动.利用一些废弃物品改造成为微型的实验仪器.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明塑料瓶、塑料管加以消毒处理,制作成微型实验仪器,比如微型酒精灯,微型水槽等. 3.开展实践活动促进教学 开展诸如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这类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生活环境与化学的关系以及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对环境的保护采取何种态度、何种措施.实践活动的开展,辅助化学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开阔思维,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案例分析开展以“调查学校周边的水环境是否存在污染问题以及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考查,眼见为实,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真实,并搜集资料,仔细整理归类,将第一手的环保资料握在手中.如此这样,学生就更能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距离并不遥远,也能将理论知识派上用场,并且课堂教学活动也比较充实、丰满. 三、结语 环境教育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且如今的生态与环境亟待保护,教师与学生都应当引起重视.笔者认为,教师可在教材设置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环境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从身边做起,为环境保护增一分力. 作者:赵杰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课改指导下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环境教育工作现状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环境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正式被纳入中学课程,并颁布了关于环境教育的相关文件,如《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等,为开展环境教育课程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新课改的新理念与环境教育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例如,地理新课标中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进而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作为重要理念之一,不断对学生强调。而物理新课标中则重点强调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帮助,如何通过物理知识改善社会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思想。环境教育不仅仅被渗透到中学的各个科目中,还被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实施,可见环境教育的地位明显升高了。 二、新课改指导下实施环境教育的措施分析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部分,是进行教育活动中的根源所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应在教育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尽最大限度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新课改的内容中提到在中学的环境教育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教育中心,从理论出发,结合现实生活,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育教学过程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掌握学生的现状,制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端正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让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让中学生正确认识环保的价值,提高其对环境的情感,进而能够自愿地投入到环保教育的氛围中。而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环保活动提供机会,通过文艺汇演宣传、植树节、戒烟日等主题活动,为学生积极打造保护环境教育活动的平台,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2.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按照新课改的指导要求,对环境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国内外不同的环境观念和学术观点,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和典型性的环境案例,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传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心中对环境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为环保工作打下基础。另外,传统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动态效果,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并且,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途径,可以拓宽环境教育的知识面,及时掌握当前的环境信息。 3.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俗话说,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到实践中去检验,环境教育也是如此。环境教育的课题是因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被提出的,而环境教育成效是否良好,也要看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改善来检验。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检测学生的环境教育理论知识来检验学习成果是不科学的做法。以笔试为主的检验途径,使学生的环境教育成果对真正提高环境保护措施形同虚设。新课改中,关于评价方式中提到,教学评价不能仅限于文化知识水平,还要联系相关的知识领域,在环境教育评价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和学习成绩相结合,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程度与环保意识相结合,总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环境教育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正确认识评价体系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也要对自身作出正确评价,及时反思教学,总结教学经验,不受主观思想的影响,能够公开、公正、公平的记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真实事件。 三、结语 环保工作是一项长远的事业,需要我们的共同付出才能实现环保目标。我们每个人应从点滴做起,为环保工作出一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多元化的环保教育方式,让学生从内心重视环保工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作者:王兆明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姜山镇绕岭中学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基于成人学习者的远程教育教学论文 一、远程教育学习者分析 1.学习目的明确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是为了系统地掌握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而成人的学习是寻求某一专业领域的发展或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学以致用是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参加远程学多数的是在职成人,他们的学习从属于工作,他们不可能像青少年学习者投入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必须具有较强针对性,在远程学习中成人往往选择与其目前或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其他与自身发展无关的内容则无暇顾及。同时,明确的目的性会使成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热忱和紧迫感,使之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2.具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自我导向学习一词最早是由塔富(Tough)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由学习者负起计划和引导学习活动进行的自我教学。可见能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的学习者应具有独自计划、进行和评价学习活动的能力。成人远程学习者正是如此,他们虽然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实际问题或是获得学历文凭,但在学习过程中,成人学习者并非盲目按部就班地学习远程教育机构提供的内容,他们会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进度,并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现出自我导向的学习特征。 3.具有丰富的个人经验 美国成人教育学家林德曼(E•linderman)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他认为在成人教育中,“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习者的经验”、“经验是成人学习者的最有效的课本”。人们对新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往往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成人学习者一般都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生活经验,他们的理解力正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尤其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面对新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将更加依赖其过去的经验。成人所具有的丰富独特的经验反映在学习上,一方面可以成为学习的助力,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学习的阻力。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具体而有成效。但经验有时也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观点,妨碍成人接受新的观念或采用另一种思维方式。 4.流质智力减退和晶质智力增强 卡提而(R.B.Cattel)1963年提出的流质与晶质智力学说发现人类智力包括两种性质相反、互相补充的智力因素,分别为流质智力和晶质智力。流质智力反映天生的能力,与后天的知识经验无关,晶质智力则反映由经验和教育获得的知识。此两种智力交互运用、相互补充,而直接关系成人的学习活动。根据研究结果,流质智力在青少年期达到高峰,成年期后逐渐下降。而晶质智力则从儿童期逐渐增长至成年期,若不断增进知识和从事教育活动,晶质智力将持续成长。成年期由于流质智力逐渐减退,而晶质智力逐渐增长,故成人的记忆力慢慢衰减,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却日益增强,学习能力仍然相当稳定。 5.学习时间零散、不固定 远程学习者以在职工作的人员为主。与儿童青少年学习者每天除了必要的休息和有限的娱乐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不同,成人学习者只能在工作和必要的家务活动之余,以有限的休息时间学习,因而学习时间不固定。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点也是成人学习者选择远程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基于学习者的远程教学设计 远程教学设计即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运用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结合远程成人学习者学习的特点,对教学目标、环境、资源、情境、评价等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就是通过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环境和情境创设等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意义建构。 (一)远程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传统的教学设计较多地以教师教学为基本原则,远程教育以支持学习者学习为基本点,显然传统的教学设计原则将限制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本文提出了关于远程教学设计的四条基本原则: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个别化原则和社会性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它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知识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在远程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中,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者主动去建构是教学设计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2.情境性原则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中发生的,不同情境中的学习是不同的。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因此,在远程教育中应尽量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创设出尽量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让学习者在自主探索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个别性原则 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个人情况参差不齐,照搬班级授课制中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肯定行不通。斯金纳在其程序教学中强调自定步调原则,鼓励每个学生以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个别性原则就是针对学习者的差异性和自定步调原则提出的以个体特点为出发点、以个性发展为目标、以适应需要为原则、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活动方式。在个别化教学中,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 4.社会性原则 社会学家指出,人类的存在并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人作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为起点的。知识、真理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识。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习者以个人经验为背景的独自学习只能建构起对知识片面的理解。因此,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话,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将有助于学习者全面建构对知识意义的理解。 (二)远程教学设计具体内容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环境创设、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情境创设、学习评价等。通过对远程教学设计原则、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笔者应用系统化观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远程教学的指导,提出了远程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紧密地联系着。成人学习者具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他们学习具有较强目的性,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希望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因此,在远程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制定时,要重视成人学习者的作用。应尽量多与他们交换意见,让他们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远程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手段对课程学习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想通过学习达到什么目标,并在制定目标时将他们的意见融合进去。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学习目的各不相同,教学目标设计应体现个别化,不能一刀切。让每个成人学习者都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2.学习环境设计 在远程教学环境设计方面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媒体设计阶段,利用媒体开发了大量音频、视频教材以及计算机课件;第二阶段是过程设计阶段,重点强调对教与学的重新整合,资源的重新整合,及对学习过程的管理、监控与评价;第三阶段即现阶段是学习环境设计阶段,以专业学习网站建设为主,强调对学习环境、资源环境的设计。这三个阶段分别从点到线再到面体现了远程教学环境设计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但只停留在面上的设计是不够的,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立体化的远程学习氛围。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建立协作学习小组,配备辅导教师。利用网络留言本、学习论坛、聊天室、公告板、电子邮件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辅导老师引导学习者就学习内容展开讨论和对话,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中,建构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二是提供全天候的学习顾问。成人学习者学习时间零散、不固定。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或技术上的困难时,很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他们会感觉“孤立无援”,丧失学习信心。全天候的学习顾问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设置的。学习者无论何时提出问题他们都会立即给予回应,消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立感。三是加强学习策略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协作学习、学习顾问的引导,使学习者逐步掌握远程学习策略,并能用远程学习策略在网络环境中自主探索、学习,为自己开拓更广阔、更深层次的学习环境,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学习资源设计 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为中心,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这就必然要求远程教育机构为学习者提供配套的学习资源。远程教育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迅速及时地提供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并能通过超链接将互联网上与其相关的学习资源囊括其中。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资源方式的便利性是传统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课件、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网络课件主要解决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形式灵活多样,开发周期短。网络课程用于整门课程的教学,包括了学习内容、作业、测试等完整的教学过程。专题学习网站是针对某一个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此外,在设计远程学习资源时,除了考虑到不同类型学习资源的应用范围外,还应充分考虑到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以及各种媒体手段在学习资源中的作用。首先,提供与学习内容高度相关的学习资源。成人学习时间短暂,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高效率是必需的。因此,学习资源的提供应尽量与学习内容相关,学习资源丰富但不杂乱,具有顺序性、条理性,让学习者顺着提供的学习资源就能全面掌握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其次,善于选择合适的媒体呈现教学内容。远程学习资源有文字的、图片的、音频的、视频的等等,恰当地运用各种媒体会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清晰地阐明教学内容,运用音频实现语音教学,运用视频进行网上授课、展现复杂的动态过程。还有运用不同的媒体形式表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最后,提供良好的导航系统。成功的远程教学应具有良好有效的学习导航系统,避免学习者因为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而迷失方向、偏离学习目标、降低学习效率。如:设计网络课程导航图,在导航图中清晰标明课程各知识点、章节及它们的关系,学习者可以直接从导航图中通过超链接选择并转入要学习的内容。在网页左侧记录下学习者访问过的内容,并给予超链接,以便学习者随时可以返回前面访问过的内容。 4.学习评价设计 对于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远程教学来说,无论评价方式还是评价内容的选择都应围绕全面真实反映学习者学习情况这一中心任务。远程学习评价有三种方式: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每种评价方式都不能偏废。在成人进入远程学习时应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能力状况,以便制定出适合学习者自身步调的学习目标、计划。诊断性评价可以是一些问卷调查表,其难度应较低。否则,容易挫伤学习者积极性,使他们退出学习。情境性原则侧重与认知过程与知识迁移,形成性评价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作业、测验、作品展示等进行。总结性评价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结束后给予的总的考察,一般以考试为主。利用程序设计技术为学习者建立电子档案,详细记录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得出的结果。教师和学习者根据记录的数据和资料,随时了解远程教学中学习者学习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活动。评价内容不只局限于学习者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等都应成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方法使用、效果等进行反思和评价。教师和其他学习者通过学习论坛、留言本、电子信箱等网络交互工具进行的评价也很重要,可以是学习者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与别人的差距。 作者:庞利 单位:广州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网络教学模式下远程教育教学论文 1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模式的分类方式很多,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按照教学理论不同将教学模式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信息加工模式、个性化学习模式、社会化学习模式和行为模式;有人按照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特征可以分为“指导—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探索—发现”模式、“示范—模仿”模式;有人按照学生习得知识的方式是主动建构还是教师传授分为“替代性教学模式”、“指导性教学模式”、“生成性教学模式”。 2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除了具备一般教育教学模式具有的特征以外,更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支持辅导为主的教学理念,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方便灵活的教学组织、多种类型终端等。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分类研究,丁兴富教授基于媒体教学模式和远程学习模式两个角度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了分类,其中媒体教学模式按照媒体技术发展划分为函授教学、多种媒体教学、电子远程教学;远程学习模式则按照学习环境和组织形式划分为个体化学习模式和集体学习模式。余胜泉博士提出5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讲授、协作、探讨、个别辅导、讨论。董艳、黄荣怀按照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主动性,将常见的教学模式归类划分,以个体学习为主的自学辅导型、掌握学习型、案例学习型、问题教学型、探索学习型;以集体学习为主的异步讲授和同步讲授型模式;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协作学习型和讨论型学习模式。基于以上分类,本文从教学组织对象是集体、小组和个人维度看,将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为集体讲授型模式、小组协作学习型模式、个体自主学习型模式,再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差异从不同维度进行再归类。 3教学模式对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启示 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以及环境和资源支持下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网络教学平台属于教学环境中的一类,需要支撑教学模式中的其它要素,以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开展。教学实施过程、教学互动、教学评价、学习支持服务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3.1教学实施过程 (1)集体讲授型模式。 以集体学习为主的讲授型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衍化而来,以教师为主导,是最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一。根据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时间是否同步还可以划分为异步讲授和同步讲授类型,其教学过程为呈现教学资料、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获取运用新知识、评价反馈。讲授型教学模式对平台功能的需求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支持各类资源的展示、下载、搜索,学生这可以在平台页面直接查看图片、课件、视频等资源,也可以下载、搜索所需资源。②提供师生交互工具,以便于学习者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学或教师交流。③评价工具,对学习者的学习做出及时的评价,评价主要以测验为主。 (2)小组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协作学习的模式也可以包含竞争、辩论、讨论、合作、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等。协作学习的教学过程是:确定主题和学习目标一成员设计—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展示任务成果-总结性评价。目前常见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协作学习模式的支持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升级。①分组功能,按照一定规则或随机对学生进行分组。②小组活动形式,教学平台需要提供多种类型的工具来支持。如辩论、讨论可能用到的BBS、即时聊天室,作为小组展示平台的博客、wiki等工具。③小组学习的评价功能,小组作品的展示评比环节,小组之间的评分、小组内部的评分。 (3)个体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自主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网络学习适用的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归为三大类:自学辅导型、程序化学习模式、“情境化”学习模式,此处的“情境学习模式”与情境教学中的“情境”不同,主要是指教师在课程引入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而创设的学习情境,可以是案例引入、问题引入等方式。 3.2教学互动 网络教学中交互主体包括是教师、学习者、教学资源,交互目标就是实现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开展协作学习以及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步骤的控制和管理。网络教学平台要为学习者提供3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为学习者提供所要学习的学习内容,支持学习资源的查看、下载、搜索,为学习者提供更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更清晰的导航。二是辅助学习者实现对学习步骤和学习进度的控制和管理,三是为学习者创建良好的交流协作环境,促进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交互功能已基本实现技术手段,,需要的是结合目前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发展,对交互工具和手段进行丰富,如各类聚合功能、信息表达分享工具等。 3.3教学评价与反馈 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评价相对于传统教育中的教学评价有其独特的特点:①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对网络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监控。②评价对象广泛,形式多样。资源利用情况、活动参与情况都可以作为评价组成部分,评价形式也可以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③评价周期短,反馈及时。基于远程教育中评价的这些特征或者说是需求,网络教学平台功能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升级改造:①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如学生交互程度、资源利用情况、活动参与、作业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为评价提供充足的依据。②引入评价工具、丰富评价手段。电子档案袋可以全面系统的保存学生数据,评价量规可以为科学评价提供支持,学习者自评和互评功能则丰富了评价形式。③及时、可视化的评价反馈信息。及时反馈学习者各类信息,提供提醒和预警功能,帮助学习者及时了解和查询自我学习情况。评价结果图形化呈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清晰的了解到自我学习状况,安排好学习进度。 3.4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辅助要素,也是远程开放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对网络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指导、管理和监控的根本保障。 (1)导学,从网络教学平台整体来看,首先帮助学习者熟悉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掌握自学、参加网上教学活动、作业、实践的一般方法。帮学习者按照自身基础制定学习计划及合理安排学习进程。 (2)助学,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遇到的困难提供及时、有效帮助。建设和完善远程沟通渠道,为学生提供及时和个性化服务。 (3)促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和督促,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和评价。利用平台的监测和统计功能统计分析学生网上学习、提交专业等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生。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需要整合不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各要素,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需求,进行综合的分析考虑,才能打造出适应不同类型教学模式的平台。 4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学习理念的革新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丰富了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同时也驱动了网络教学平台的进步和发展。 4.1新的教学理念 (1)关联主义。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是网络互联时代具有影响力的学习理论之一。关联主义认为,知识的联通较之知识的内容更为重要。知识可存在于学习者之外的社会和工具中,随时为学习者使用,而不必依靠记忆。个体的认知活动离不开社会和工具这两个维度,而网络正具备了社会性和工具性这两个维度的统一。因此,关联主义的各项原理都是建立在联通的各个知识网络之上,特别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和网络性,关注各个知识节点的沟通。网络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各类社会性交互软件以及一些个性化的教学工具为学习者的知识提供链接,使得学习者可以方便的获取知识以及获得知识链接。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建构学习者学习流程,课前观看老师提供视频和在线辅导,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有效的辅导并组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帮助学习者更深度的学习。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必备资源,视频技术的进步也为翻转课堂实施提供了更好的支持,目前视频不仅仅提供针对特定知识点的视频讲解而且增加了即时测试反馈功能,提高了学生与学习对象的交互性,便于学生自主掌握学习的进度和效果。 4.2学习分析技术 NMC的《地平线报告(高教版)》在2012和2013年都提到学习分析技术,它是对学生生成的海量数据的解释和分析,以评估学生的学术进展,预测未来的表现,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学习分析技术”被预测为是一种将在未来的4-5年被广泛应用的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技术系统在教育领域普及趋势相关。网络教学平台中收集和存储了大量以学习者行为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可以分析学习者的行为模式,提供学习者的学习报告,进一步为学习者推荐学习轨迹,开展适应性学习、自我导向学习。教师也可获得有关学生的学习绩效、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的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5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是各类教学模式的支撑环境,全面分析和掌握教学模式功能需求,可以完善平台功能,更好的满足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需求。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习理念的变革,为推动教学平台设计理念、体系结构、功能进步指引了新的方向。 作者:李文娟 单位:上海开放大学课程资源中心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增加幼儿教育的真实可感性 教具是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如图片、模型、玩具、自制教具、录音,光盘等,其中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在“电池”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对电池的作用不是很清楚,通过让幼儿玩玩具、装电池,幼儿知道有的电动玩具动了,可以玩了,就知道电池有什么作用,然而这还不够,当有的电池放到电动玩具里面还是不能动,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产生了疑问,这时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真正的学习过程就开始了,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通过真实物品的看、摸、尝等,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课堂气氛,定能使他们记忆深刻,对所写内容吸收得更加迅速和牢固。 二、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孩子探究的感兴趣的问题。例如“认识沉浮现象”,,物体的沉浮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什么东西会沉在水里?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材料,有塑料、木块、铁块、石头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摆弄,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幼儿观察到铁块等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木块等东西在水里会浮起来,有的幼儿还想办法把铁块、橡皮泥、木块等沉下去的东西也浮起来,幼儿在对比中发现有的东西沉在水里,有的东西浮在水面的现象,并由此感受到水的浮力。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幼儿对“沉浮”的知识有了较系统的全面了解。在探索过程中理解、解释科学现象和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作为教师,让幼儿以感兴趣的方式使用玩教具和学科学,能维持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快乐的游戏和学习。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提高玩教具的有效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中班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指纹》,这个内容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很新颖的,指纹细密、不易观察,但是如果教师教师讲解的过于精确和仔细,反而使孩子觉得难以理解,反而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好。于是笔者就从一个用一个广告中指纹的爱心图案展示给学生,然后带着学生用手指按上印泥来画画,让孩子们从手指画画的过程中去辨别指纹的不同。同时通过指纹认识的过程,孩子很有兴趣的用指纹拼出了许多的图案,这个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发挥想象力的创造力的过程。 四、激发幼儿探求科学的求知欲 幼儿生性好奇、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喜欢探索,例如孩子们对“恐龙世界”很好奇,渴望得知有关恐龙的故事,作为幼儿教师,笔者通过一些图书、图片、录像、恐龙玩具等活动,让孩子们自己讲述关于恐龙的一些故事和常识,帮助他们探索的恐龙世界的知识,让孩子们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告诉他们恐龙生活的时代和环境。鼓励孩子们提问、探索,让孩子们在讨论中寻求答案,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这样有利于促进探索能力的发展、求知欲的培养。对于恐龙的分类、习性、恐龙的灭亡,孩子们都有非常强烈的探求欲望。在这利用教具教学的过程中,幼儿们获得了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这种情绪情感,又强化了幼儿进一步求知的动机。 五、结语 在科学教育中使用教具,让科学活动生活化,让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通过感受周围世界中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具,能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会使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有利于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使幼儿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在课堂上,适当的有效的运用实物教具,会让教师和幼儿都受益匪浅。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论文 一、根据语言环境选择教具 在语言课堂中使用教具真正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可专心操作的事物对象,提供语言意义和事物之间的必然的联系,例如在理解“轻”与“重”的概念时,展示大象的图片理解“重”的含义,展示羽毛的图片理解学习“轻”,也可让幼儿在教室的玩具中挑选物品描述“轻”与“重”。这些可操作学具,能够刺激幼儿,引起幼儿的注意,帮助幼儿成长,促进学习语言的进程。像排图造句、看图编故事等环节,就是让幼儿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拼摆,观察,渐渐对语言的学习产生兴趣,结合实物积累词汇以增进感性认识,进而带领幼儿进入专心学语言的历程,课程是为幼儿服务的,教具是为课程服务的,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来配合使用教具,使教具和自己的讲解融合,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和学习目标。。 二、利用教具创设语言环境 语言的重要作用是交流,所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是关键,特别是鼓励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表达、主动交流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语言课堂中,教具的选择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内容的情况出发,从教师自身的水平出发、选择对幼儿交流活动更加有效的教具。让幼儿们参与语言角环境当中来,引发幼儿的情意冲动,教师用热枕的、亲切的话语和幼儿进行交谈,引导幼儿主动表达,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鼓励小朋友之间互相沟通,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通过教具创设一个将活动内容中的经验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的机会,幼儿们就会特别激动,在不停地和伙伴交流,幼儿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还为扩展想象和语言表达打下了基础。 三、利用教具培养语言能力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开展相应的活动是所目前倡导的一种教育模式,围绕生活设计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学习任务,并使他们带着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通过教具创设的活动情境,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活动与思维的“内驱力”,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教具使用的根本目的。在一些童话故事的学习和描述中,利用教具来创设童话的故事情境,为孩子们扮演故事劫色制作一些相应的教具,有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激发,例如《龟兔赛跑》《小红帽》中通过动物面具,引导孩子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复述旁白,幼儿表演对话,将故事中情节地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依据自己的深刻感受和以往的生活体验,形象地再现和刻画了作品人物。幼儿一般都能在无拘无束、大胆创造中完成对作品的复述。 四、利用教具激发语言交流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在与老师、同伴的交流中,实现语言词汇的丰富、语言运用的恰当和准确,并且在交流中培养语言表达的兴趣和能力,有效的利用教具,充分挖掘幼儿周围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幼儿们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搭建交流的平台和桥梁,把语言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幼儿提供多层次、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材料,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在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中,可以通过教具搭建一个生活化的空间,让幼儿们在活动空间里面自己动手,自由活动,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教具的有效使用可以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交流空间。 五、结语 总之,要让教具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充分发挥教具在语言教学中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对教学需要和幼儿的特点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只有从教学上出发,着手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配置以相应的教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与快乐。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幼儿学前教育教学论文 一、故事性教学 在幼儿教育教学阶段,除了游戏幼儿感兴趣意外,就是故事。故事的生动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带动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开展想象思维,感悟相关道理。鉴于这种实际,故事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即: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喜好,以故事的形式来渗透相关知识,借以让幼儿在品等、互动的环境中实现发展和提升自我技能和素养。笔者借鉴多个幼儿教师故事教学法,在选择故事时注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对比性较强的故事角色来引导幼儿辨别是非,从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做值日生”时,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小太阳幼儿园中有这样两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雨,叫小明的小朋友每天都主动的擦桌子、收拾玩具、给小花浇水,自己洗袜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总是受表扬,被当作榜样,而小雨每天除了玩什么也不关心,桌子上都厚厚的一层土,玩具满地都是,植物也都干死了,这时候桌子、玩具、植物都开口要求老师不想跟着小雨,想去找小明,从此小雨成为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小明还是小雨呢?通过这样强烈角色对比的故事,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进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良好的行为态度和意识。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师常用的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媒体的技术,即:图形、文字、声音、视频、动画集一体的现实来吸引教学对象的注意力,进而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以灵活、多变的特点备受教师们的喜爱。幼儿本身年龄较小,对于动画有着强烈的需求,计算机技术能够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展示,将生活情境再现出来等等,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喜爱,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知识更直接、直观的让幼儿认知和了解。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成为新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幼儿数学知识“会变的圆圆”,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圆圆便成为其他各种图形,更直接的展示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这节课时,首先,以多媒体播放圆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动画动手制作圆并根据动画中演示的变化过程来进行实践,感悟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 三、总结 总之,幼儿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态度。幼儿教师鉴于这种认知,结合新课改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创新幼儿教育教学,借以来确保学前教育教学的有效持续发展。 作者:赖颖琨 单位::广州市越秀区瑞兴纸行幼儿园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论文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 1.教师素养参差不齐 师资队伍是影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升的重要因素,受高校领导轻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因素影响,公共艺术教师在学校中地位不高,影响了师资队伍建设,师生配备比例严重失调,教师学历低、兼职现象较为普遍。这些因素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教师简单地运用艺术院校教学教材,缺乏教研能力,教学手段简单,缺乏艺术,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开发。 2.教学设施严重滞后 教育教学设施是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硬件保障,不少高校教育观念落后,只重视专业课程建设与投入,公共艺术教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备简单,教学器材种类与数量不足;部分高校配备了一定量的教育教学设施,但不能随着形势的需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设施。公共艺术教学设备的不足与滞后性严重束缚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升。 二、提升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策略 1.转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升首先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普通高校领导要积极转变办学理念,深刻领会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意义的认识,要清醒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它也是高校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领导层到教师要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普通高校要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将之与艺术院校艺术教学区别开来。我们要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类院校的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受到艺术熏陶,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格。 2.建立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是实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按照国家要求配齐配足教师,尤其要保障专职教师的数量。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性很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难度,只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才能保障教学的有效实施。 3.完善公共艺术教学设施 公共艺术教学设施是推进公共艺术教学的硬件保障,我们要根据公共艺术教学要求建立起配套的电教教室、教育资源库,配置好必备的教学器材等,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公共艺术教学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借助一定的电教设备,营造良好的艺术教学气氛,从多个角度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公共艺术教学效果;此外,公共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必须要借助专业实践场所才能有效实施教学,高校要确保实践场所建设资金,满足公共艺术教学所需硬件。 4.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方法 教育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积极推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如实施情境教学法、媒体辅助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开辟第二课堂等。情境教学法借助公共艺术发展历史与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艺术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区艺术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等;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尤其是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博客、QQ等,发挥现代信息交流平台交互性强、交流自由等优势,“从教学互动上来看,新媒体最大的特征是能够进行实时互动。”积极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 作者:吴映春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高职教育教学论文 1教师队伍的质量 教师的责任担当非常重要,一个教师如果能力超群而没有起码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那么对于他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十分不利的。以高职院校为例,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及本科院校,学生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这样的培养对象和环境很容易消磨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就会下滑,因此,对于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质量有其特定的内涵,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和学识,要具有所承担课程的实践经历和经验,还要具备教书育人的道德素养、责任担当。 2教学管理质量 教师重要,教学管理同样重要,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在师资力量差不多的情况下,教学管理水平是决定性因素。而教学管理又存在自下而上各个环节的管理。 2.1教研室教学管理。以高职院校教研室这个最基层的管理单元为例,规范科学的管理非常重要。关系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有的教研室由于管理到位,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了预定目标,而管理不到位的教研室还有不少,主要问题是: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课程定位不合理,人才培养脱离社会实际和市场需要。 2.2系部教学管理质量。在教研室之上的就是系部教学管理,这一层面的管理决定了该系的办学质量,关系到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系主任的管理能力尤为关键。有的高职院校的系部建设和人才培养之所以优良,是因为系部管理精良,教师的奖惩制度合理,职工的激励机制有效,教研室主任配备得力,系主任办学理念可行。而有的系部则比较糟糕,教学氛围不浓,教师积极性不高,教研室主任不懂专业,专业建设与社会现实脱节。系主任不管不抓教学,而忙于应付其他行政事务。 2.3学院教学管理质量。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职能部门是教务处,该部门肩负一个高职院校整体人才培养、专业布局和建设、课程布局和设置;肩负着整个教学计划的落实和教学任务的实施与质量监督;也肩负教师的教学考核、学生到课率管理制度。一个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务处事关重大。 3实训质量管理 高职院校的实训是职业教育很重要的内容,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在高职院校当过教师的人都明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训其实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4就业质量 一般来说,所谓就业质量即所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单位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工作稳定,本人安心。就业质量反映了一个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包括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办学是否与劳动市场对接,毕业生是否受欢迎等等。就业质量高,学校口碑自然会好,社会形象也好,学生家长当然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来读书。据了解,湖南某高职院校,毕业生几乎全部在高铁运输业就业,形成了招生和就业两旺的态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很高。需要说明的是,就业率不等于就业质量,有的学校在计算就业率时往往按所有就业单位作整体计算,就业率很高,达到了95%以上,其实许多学生对自己暂时的就业单位很不满意,随时准备跳槽,而且不断换单位。有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少数毕业生毕业后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无奈之下迫于生计只好做临时性的工作作为过渡,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些过渡性单位严格说不能算学生已经就业。有的学生毕业后想搞自己的专业,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只能做一个推销员或其他“大才小用”的工作。据调查,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是在片面追求就业率而忽略就业质量,整体就业质量不高,毕业生真正找到合适岗位的人不到40%,相当一部分是边工作边找更好的工作,不安于现状,却迟迟难以如愿。这种状况折射出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没有与行业分布和变化较好地接轨,过时的专业和课程还大量存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不能适应社会产业和行业的变化。 5行政管理质量 行政管理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行政管理质量决定了一个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管理水平关系到学校基础设施、安全、治安、卫生条件、后勤保障、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等等方面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指学校水、电、路、教学设施、住宿条件等。有的学校的后勤保障较差,经常停水停电,校园道路凹凸难行,食堂饭难吃菜难咽;有的学校治安状况不佳,盗窃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深受其害;有的学校卫生条件不好,教室、寝室的垃圾随处可见;有的学校校园环境较差,绿化少,更没有景观。如此这些,对于教书育人也是不利的。俗话说环境造就人,美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可以熏陶学生的灵魂,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育,乐观向上。而丰富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这种文化的熏陶甚至比学专业知识更重要,可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引导学生、塑造美好的人格。 6结束语 行政管理的服务质量也很重要。在校学生常常去借书、交费、领书、借球,还要吃饭、洗澡、锻炼、查成绩等,要和图书馆、后勤、教务、财务、体育等部门打交道,服务质量怎么样他们都感受得到。老师和蔼的态度、高效的办事效率都让他们印象深刻;老师亲切的话语、真诚的关怀都令他们难忘。可遗憾的是,有的高职院校的服务意识较差,对学生的态度冷淡,敷衍了事,不能为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常常让学生失望。透过这些服务的窗口,学生感受到不是积极、健康、温馨的正能量。有的高职院校的同学有这样的心理变化轨迹,就是大一满怀希望,大二开始后悔失望,大三感到无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刚进学校时,对学校有憧憬和期待,对专业有信心,可学着学着并非当初学校介绍的那样好,就产生了失望情绪。一转眼到了大三,已经不能重新选择,只能满腹无奈。 作者:单武雄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艺术教育教学论文 一、合理选用艺术教育教材 1.教材内容要丰富多彩。艺术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有的教材过于强调理论知识部分,实践内容较少,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材教学实践部分占比较重,理论知识基础较少,这样的教材对学生的引导是重实践轻理论。由此可见教材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2.教材要具有实用性。艺术是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思维,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材必须具有实用性,与时俱进,让学生学后能运用自如。综上所述,我们要选择内容新颖与时代同步的教材,培养的人才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改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校对艺术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普遍存在着课时不足这一情况。由于课时非常有限,授课内容又较多,很多艺术教育教师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讲些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艺术教育知识而采用比较传统的”满堂灌”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满堂的讲解,学生满堂的听讲与记录,课堂气氛十分匆忙紧张。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课堂教学乏味无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满堂灌”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改进“满堂灌”这种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要多发言,加强教学互动,趣味性教学,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艺术教育教师如果能很好地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不仅会使枯燥乏味的教学生动化、趣味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应尽量使用诙谐幽默,且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喜欢艺术教育课。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以书讲书”“、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枯燥而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在艺术教学中适当地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现在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力量,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艺术教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艺术教学中,教师除了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下载教学资料和共享教学资源外,在课堂上还可以播放一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短片、艺术教育电影、动画片等。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享受的同时,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反而觉得很有趣、很轻松、很愉快。学生渐渐的对艺术教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艺术教育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艺术教育课堂,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提高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指导作用,尤其是艺术专业教师,其综合素质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性。现在艺术教育专业的老师偏年轻化,有的老师刚刚走出校门,没有教学经验,教学语言生硬、无感染力,教学思维不够清晰;有的理论课老师照本宣科、考试前给学生划重点;有的实践课老师不能顾全大局、指导不够到位。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注重提高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新教师听课。教学经验不仅仅要靠自己积累,还可以通过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而获得。听课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它不仅让新教师感官认识到前辈教学的整体情况,还能很好地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不仅能够识记前辈的教学语言,更能提高自己语言的感染力。可见,听课是新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好办法。 2.组织艺术专业教师进行深化学习。好多艺术专业教师自步入大学的讲台,就很少有充电学习的机会。平时工作比较繁忙,课时上的安排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放假期间,其他专业的教师还有机会出去交流学习,艺术专业方面的交流学习相对较少。鉴于这种情况,校方应积极主动地给艺术专业教师联系交流学习的机会,以便教师能在假期这段闲暇的时间进行充电,从而提高艺术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人师表,要勇于提高自己,不要仅仅局限于院校考核范畴之内,要积极汲取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为教育事业做贡献,才能在专业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艺术教育教师应从本校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努力使艺术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以上是对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几点建议,供广大艺术教育教师参考,希望大家多交流,共同努力为艺术教育事业做贡献。 作者:许茜 单位: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信息化建设下中职教育教学论文 一、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1.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多媒体课件管理系统 中职学生学习能动性较差,因此课堂教学内容要新颖一些、生动一些,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将死的内容做活,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课件管理系统可进行资源共享,减轻教师的重复性工作,利用节省的时间多研究学生心理,更有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 2.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 由于校园网里都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片、职业生涯等影视音频素材,通过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一种实时、交互的学习环境。可以辅助传统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3.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校园信息系统等 建立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可方便快捷地查询师生相关信息,公开公平公正。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可见,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是离不开网络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教学产品的,有过程有产品,这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全部内容。形成产教结合,以此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教育信息化的深远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主要是发挥计算机辅助软件在教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提高教学水平,以便快速形成新的中职教学模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推动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学资源共享都为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1.信息化建设中的硬环境 在信息化建设中离不开校园网络的构建、网络教室的建设等硬件设备,但在信息化建设的成败问题上,硬件设备、环境及投资额度都不是主要的,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如何应用及使用者的认识程度和教育理念。 2.教育信息化软件环境的应用 通过网络IP协议便可全校园进行相互通信、共享相关数据资源、查阅知名中职教育的学习资料,可以节省多少培训费用可想而知。教师可借鉴网络上的精品课、微课进行先进教学,并可配合生动的课件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为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真正达到老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批、辅、改不再是纸上谈兵。教育信息化不应只追求资源的数据量和多媒体的形式,而应该尽可能地积累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优化。 三、加强信息化教学产品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信息化教学产品设计 中职教学的信息化教学产品设计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手段,更深层次上延伸的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也正是一种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校企结合模式。比如平面设计Photoshop课程、网页设计、动画制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训练。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实际操作制作出教学产品,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 2.信息化建设的弊端 中职教育教学条件与设施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但某些学科仅靠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改变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教师重视,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多重考虑整合课程内容。中职教学应避免盲目追求无纸化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上网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信息化教学上还不能缺少教师独特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在应用中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学会收集、获取信息并有机地利用信息;再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挖掘潜能。 四、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措施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多媒体教学的管理也就逐步规范化,以保证以多媒体使用提高教学效果为主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课件量,更应注重质的存在。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改革的结果,近年来,中职教师通过参加省、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及精品课已基本适应了这一变化,但应针对不同的学科,笔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其特有的优势,不能完全放弃。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为宗旨。如数控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完全可将每次的实训内容进行视频录制,不需再另行制作课件。这样理论课教师上课时更会生动、准确地将抽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再如学前教育系的说、唱、跳这类课程,师生互动进行教学远比利用课件演示要好得多。学生静静地观看课件莫不如动起来,既启发学生的创作力又活跃课堂气氛。计算机课程更是如此,没有必要再制作复杂的课件进行讲授。学生人手一机,教师可直接通过网络课堂进行直接操作演示加直观,学生就会领会操作的目的,简洁、明了。 作者:崔淑英 单位:北票市职教中心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1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该系统主要是依托学校校园网进行运行,因为,为更好的满足学生对系统使用的需求,采用MVC模式,对系统整体进行构造,并结合B/S模式的思想,将系统进行分层。在该系统架构中,将其分为展示层、控制层、数据访问层等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展示层主要是由WebUILayer和WebServiceLayer两部分,并通过其中的JSP等语言来实现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的交互;控制层则是利用Spring等来完成对系统的逻辑业务的处理,并将客户端收到的相关功能请求通过调用数据层来进行处理,并将最终处理的结果通过交互的方式来展示出来,以此方便用户用户进行查看。而数据访问层则主要为更好的实现业务层和数据库的访问,并防止因数据的不一致而给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带来一定的损害。 2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2.1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库作为音乐辅助平台最为基础的数据来源,其系统运行的好坏,与数据的设计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数据库进行设计的时候,其必须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和标准:第一,在命名上其必须要规范。而在系统的设计中,其命名的规范将直接关系到后期对系统维护和升级。因此,在对系统数据库进行设计的时候,其必须遵循严格的命名标准,并将其注解到所有的列信息。第二,在数据进行验证的时候,则按照数据库设计的相关规范作为依据,并在设计中以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数据的结构进行设计,以此保障在系统进行运行的时候,数据的一致性。第三,对数据中出现的数据冗余以及数据范式的规范性等,都将对后期数据的检索的速度构成影响。因此在对不同的数据表格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掌握好对数据表格设计的度,从而是系统能够达到快速的检索速度,并将少用户和系统交互的时间。第四,安全性。在对该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严格进行身份认证方可实现对系统的登录,并根据不同的访问权限,对不同的功能进行操作,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性。第五,并发控制的原则。通过触发器以及存储过程等的使用,对表的同时操作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同时修改访问的控制,减少数据的不一致性,查询可不受此控制。 2.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对数据库进行概念设计其主要的目的则是实现对已有的数据的抽象。而所谓的抽象则是根据现有的情况,对相关的概念、事物和人的关系进行的一种抽象的处理,并针对共同点特性进行提取的过程。而通过这种方式所抽取到的特性再进行一定的描述,从而形成一定的模型的结构。在该系统当中,我们选用SQLServer2008作为对数据库开发的工具,以此实现数据库中不同表格的连接。而根据上面的结构分析,并结合系统需求分析,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分为试题表、课件表、基本信息表、院系表、专业表、试题参数表、系统参数表、公告信息表、论坛讨论表等不同的表格。 3系统的开发环境 对该系统的开发,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从硬件方面其服务器的要求则为应用服务器的CPU要求Intel奔腾2GHz以上,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将数据服务与应用服务进行分开的配置,同时每个服务器其内存的配置不得低于4G的容量。数据服务器则全部采用磁盘阵列形式自动增量,应用服务器空间不低于50G。而客户端的要求则是只需要安装IE浏览器,并且其版本在6.0及其以上即可实现用户和系统的交互。而从系统的软件方面入手,服务器的操作平台在WindowsServer2003或者为更高的操作版本。数据库则采用现阶段比较流行的SQLServer2008数据库。 4系统测试 对本系统的测试范围模块测试、整体测试和性能测试。其中模块测试则主要对其中的不同模块进行测试,并通过漏洞发现、判定表等方式来完成对模块的测试;整体测试则是将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从而查看系统不同模块的兼容、数据交换等功能;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极限的测试,从而查看该系统的最大访问量等数据。通过对该系统的测试,该音乐辅助教学平台基本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运行的效率。同时系统界面简洁,并且各种不同的错误提示完善,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操作需要。综上可知,基于J2EE的音乐教学辅助管理系统能够很好的适应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对于音乐教学信息实时管理及学习的实际要求。 作者:钟梅 单位:榆林学院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高校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一、《百家讲坛》对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启发 高校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研究的热点与实践难点。近年来,以讲述历史的方式,弘扬传播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为目标与内容的央视节目《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为高校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启示。作为一所汇集各路精英教师(学者)的“开放式大学”及其“历史科目”,其“教育教学”成功之处在于: 1.合理的定位。以讲述我国著名的历史内容为载体,在专家、学者和广大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2.注重名人效应。讲师们都是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大腕”,通过《百家讲坛》,实现了日常普通老百姓聆听到他们讲座的心愿。 3.语言通俗易懂,表达幽默风趣,一改历史语言中艰涩难懂的术语、文言。 4.选题的“可讲性”,史文学类题材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时也突出时代性。 5.多种电视手段的综合运用,讲座提纲制作成课件,演讲时投影演示,图、文、语、手势同步进行,立体感强。 电视节目和历史教育教学固然有区别,但在如何有效地传播历史文化的宗旨上却是一致的。因此,高校历史教育应借鉴《百家讲坛》的有效经验,找准历史教育的目标定位,从课程体系到治学态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改革。一是要借鉴其合理定位,明确历史教育的目标。要明确区分非历史专业的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专业教育课程的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二是要借鉴其多元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减少照本宣科,多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教学内容、引用的材料、图片、文字、声音等通过多媒体设备传递给学生,让历史知识“活起来”。三是要借鉴其“一家之言、百家争鸣”,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现在高校的历史教学,限定性的结论太多,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少,固定的结论又让学生对历史产生逆反心理。倡导学术自由,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在允许范围内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构建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历史教育发展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开发。因此,要增强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鼓励学生围绕教学难点与社会热点,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其性格、爱好、知识面等方面差异,自由组合、组建成不同的历史学习小组,注重自主学习与分组合作学习的高度联动。 2.利用网络技术,增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技术具有生动性、即时性等便捷性优点,这种手段在高校历史教育教学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跨越时空提供声、像、文等信息的历史“再现”,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领略到声音、图像带来的历史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历史故事会镌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的历史观、想象力、知识面同步得到提升。此外,以网络教育为依托,构建历史教育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平台,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索。 3.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拓展研究性教学方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能让教师更好地传播知识,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也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大学生历史意识和表达能力不够。因此,要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鼓励大学生在历史教学与历史体验中,进行研究型的学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开设“历史沙龙”、“寻根问底”、“以史为鉴知天下”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研究型的学习,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去学习,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自身历文献阅读能力、质疑能力、论文写作能力。 4.重视与提升历史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历史教育教学的体系中。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增大实践课程。教学参观普遍地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教学参观可以是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古迹等,参观时安排必要的讲解,既能陶冶情操也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避免流于形式。此外,还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模拟历史事件进行解说与扮演,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作者:刘兰荣 单位: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教育教学论文范例:艺术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指导 一、引子——善阅读,强意识 在艺术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中,需要的是善于阅读,加强“问题意识”,这正如奏鸣曲式中的“引子”一样,为论文写作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胡适先生认为:“问题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像胡先生说的那样,牢牢抓住“问题宝丹”,加强“问题意识”,形成不断反思的好品质,在实践和阅读中前行。首先是阅读。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就是沉浸其中智慧感悟的过程。可以说,“疑”与“无疑”,云泥之别。所以,我们的阅读,贵在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在关注别人思路中打开自己的思路,学会思考问题。带着问题读,读出更多的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境地。其次是实践。实践是一线教师的优势,基于实践的思考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基于实践的思考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研究两不误。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因而,在艺术课堂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问题回答、课堂的突发状况等。所以,我们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运用教师课堂教学的智慧,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阅读、实践和思考,特别是基于阅读和实践基础上的有效思考,犹如“奏鸣曲式”中的“引子”,为论文写作铺就了一方基石。 二、呈示部——立选题、搭框架 “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是一首乐曲的精神所在。正如论文写作中的“定选题,搭框架”一样,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1.立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是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的问题。所以,第一点就是立选题,要命题准确,联系实际。合理、恰当的选题是通往成功驿站的第一步。在论文评比中,笔者经常看到音乐教师写的诸如《流行音乐之我见》《小学音乐教育之初探》等为标题的文章。我想:这样的选题如果展开来写的话,应该写成一本专著,而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那么,怎样确定选题呢?题目是点睛之笔,它凸现问题的价值,要用简明、精确的词语反映论文的观点。对于选题,笔者的做法是“小题大做”,题目力求新颖。一般来说,确定题目前先要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文章的主心骨,凸显文章的主题思想,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限定了问题的外延,有了它,拟题就不会跑题、行文就不会言不由衷。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然后围绕关键词拟出题目,题目初定后,还要反复揣摩,如果自己是读者,是否能从题目中了解到该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是否需要要用副标题进一步加以说明,因为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2.搭框架 立好选题后,第二步就是搭框架了,要做到谋篇布局、胸有成竹。(1)构建提纲:提纲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文章中的主要观点,是作者对全文的总设计。没有提纲,拿起笔就写,很容易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现象,导致写作失败。相反,如果科学合理地拟定了论文提纲,作者便能把材料组成一个中心明确、论证严密、详略得当的具有说服力的合理体系,形成一条明晰、畅达、连贯的写作思路,从而为下面的写作铺就通畅的大道。有了论文提纲之后,作者可以依纲逐段写作,贯通文脉。论文提纲包含中心论点、分论点、层次段落与所用的资料等内容。(2)把握局部:框架搭好后,我们还要把握局部,为每个论点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举出符合的实例以支撑论点;同时,要把握好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是否得当,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和谐,每一环节内容是否丝丝入扣、配合默契,是否都能为主题服务。在立选题、搭框架的过程中,就好比“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一样,脑海中会出现“主部”或“副部”,其调性关系或是对比并置的,或是对比冲突的,这时候就需要撰写者反复打腹稿、拟草稿,思考文章的题目和框架结构,在不断的对比冲突、否定与自我否定中完善题目,搭好框架。 三、展开部——充内容、善表达 如果说呈示部是一首乐曲的精神所在,那么展开部则是奏鸣曲式的中心部分,是呈示部的发展。在论文立好选题、搭好框架结构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撰写论文的主体内容了。“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是撰写论文主体的必要条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实例新颖:论文的实例从哪里来?笔者以为:要先从自身的课堂开始,强化问题意识,勤于反思,通过反思汇总成实例,哪怕是三言两语,只要有想法就及时做好积累,并由这些实例来提炼出自己对教学的感悟,进而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样的实例是不可复制的、鲜活的,它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一手素材。 2.表达充分:在行文中,要善于表达。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正文为论文的核心部分,是回答怎样进行分析、研究的部分,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用事实说话。本论最好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分,部分之间要有逻辑关系,部分之间篇幅要大致均衡。结论为论文的总结,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论点,应注意条理性,要精练。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时所参考的文献署名,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 3.语言贯通:写作时思维要清晰,语言要贯通。文字表达多用书面语而少用口头语,文章的段与段之间都要过渡、转承,才能文气贯通。写作中,教师往往会参考别人的文章,观点、论据的表述都要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语言组织,避免简单地照搬照抄。在“展开部”式的论文写作中,我们要以“呈式部”中的选题和框架为主,通过以上三个要点,不断地贯通思维、充分表达,来构建文章的主体内容,使论文在作者搭建的“主调”上出现,以取得再现部的调性统一。 四、再现部——细推敲、勤修改 再现部,顾名思义就是把呈示部变化地再现出来,使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使主题形象更加完美、突出。我们的艺术教育教学论文亦是如此,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使文章更加完善、更具价值。首先,推敲文章题目和关键词。当初确定选题时的想法和如今论文初步写成后的思考,其体会、感受自然不同,选题立得住,才能使文章有生命力。其次,要修改文章的结构。通读文章,看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关系是否处置得当、层次是否分明,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详略等各个环节是否合理紧凑,论点的顺序是否可以改变,段落间的关系是否需要调整。然后,再仔细斟酌文章的表达方式,仔细揣摩论点的阐述是否简洁,是否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文章要经过多次修改,直至满意为止。经过“再现部”式的重复与变化,文章在不断的推敲和修改中不断完善、日趋成熟。 五、尾声——重细节、多思考 “奏鸣曲式”的尾声不仅起到补充的作用,有时还扩大到第二个展开部的规模,成为整个奏鸣曲式的第四部分。在论文写作中,“重细节、多思考”的尾声不可小觑,这是完成一篇好文章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要通过阅读,追踪音乐教学的学术刊物,认真了解刊物的投稿要求、行文风格、写作格式及规范,以保证在后续写作过程中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反复推敲文章中的每一个观点是否正确,每一个案例是否有新意,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质量。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注重细节,善于思考,才能如“奏鸣曲式”的尾声一样,拨动心弦,回味无穷。 六、总结 综上所述,一篇好的艺术教育教学论文正如一首经典的“奏鸣曲式”作品一样,需要走过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这五个征程。我们要把握好写作“良方”:多读、多想、多写、多改。通过不断实践、读得睿智、想得辩证、写得激情、改得理性,让我们笔下的论文如同美妙的“奏鸣曲式”一样,源自于心,激起共鸣。 作者:王欢 单位: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困境 摘要:进入21世纪,多维化的国家安全威胁使中国各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问题日渐凸显,仅将大学生国防教育等同于国家安全教育的做法已无法满足国家安全教育现实需要。本文根据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实证调研,统计并分析国家安全问题多维化时代下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所处的困境,为新形势下完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问题意识提供数据分析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教育;困境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安全”和“国家安全”两个概念是解读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所谓“安全”是指某一安全指涉对象处于没有危险或者虽有危险但有充分的应对手段的状态,具体包括安全的指涉对象,威胁的来源、应对威胁的手段、应对威胁的行为主体等几个因素,简单地说就是谁的安全、威胁是什么、应对威胁的手段、谁来应对威胁。 “国家安全”是一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或者有充分的应对手段来应对危险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的指涉对象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国家核心利益。 国家安全威胁的来源包括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传统安全威胁指的是外部武装入侵或者武装入侵威胁,应对手段主要为军事、政治手段,行为主体是国家。而非传统安全威胁则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等各个领域,如果说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外部敌对军事力量,那么,非传统安全威胁则既可能来自于外部,也可能来自于内部,甚至内部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外部威胁的勾结。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要手段则为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行为主体也相应的多元化,每个公民、每个企业、每个公民组织都应担负着应对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以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民族、宗教、国际金融风险、互联网黑客等长期以来被列为“低政治”范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威胁着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国家利益。应对此类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手段亦有所改变,由原有的单一军事手段渐渐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软、硬实力的增强,每个公民,特别是作为信息技术时代主角的大学生都已成为国家安全的行为主体。 面对多维化发展态势的国家安全问题,丰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势在必行。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一方面能够培养大学生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使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时刻具备对不同国家安全威胁的警惕性和责任意识,以自己的言行维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具备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保持警惕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能力,绝不能成为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助力者。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及教师的问卷、座谈及访问,了解到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形式及课时等教育现状,同时窥见,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如大学生对我国国家安全常识有大体了解,但个别同学还存在着盲区和误区,暴露出安全常识知识掌握还比较碎片化,不够持久与系统;在国家安全问题多维化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供给虽然存在但还不足,未能提供足够的理论工具帮助理解国家安全问题,使大学生虽对国家安全热情关注但却无法从高校课程中系统掌握相关知识。以下分别从大学生国家安全常识的了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国家安全意识的养成三方面内部存在的矛盾入手,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国家安全常识――基本了解与理论碎片的矛盾 国家安全常识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其详细内容缺乏深刻的了解与感悟,一部分大学生未能站在时代背景从当今国际环境角度审视国家综合安全,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由于政治与军事与大学生生活存在一定距离造成大学生潜意识中认为国家安全与自己关联不大,国家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历史使命感与自我责任感。 调查问卷中96.5%的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包括传统安全及非传统安全;3.5%的学生将领土主权安全问题看成是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唯一因素,忽略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金融秩序问题等各个维度的综合安全问题。5.7%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威胁是以敌对武装力量入侵为主的传统安全威胁,安全威胁的主要行为体是军队或国家,主要解决手段是军队;而并未认识到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洗钱等构成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时也未考虑到应对每个公民、企业、组织经济实力是就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要行为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的健康稳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等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增强是解决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有效手段。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理论的核心四要素,即国家安全的指涉物、国家安全的威胁来源、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手段、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行为主体有基本了解,但并未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供给不足与两轨平行的矛盾 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必须认清境内外形势,基于地区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探索与运用各种教育渠道,并融合互动,形成新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合力。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实际进行过程中诸多渠道各自为阵,在内容实践形式等方面没有实现有效的融合与衔接,缺乏整体目标统筹与详细规划,各活动与各环节错位缺乏有效协调。 大学生国家安全常识之所以不够系统化、理论化与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供给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 调查显示,59%的学生指出自己所在学校并未开展过专门的国家安全知识教育;94%的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仅为开设军事理论课,并未开设专门的国家安全教育讲座;76%学生反映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能提供足够的理工具来帮助理解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并未将热点的国家安全问题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立国树人、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但国家安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轨平行”现象严重。据调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多维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脱节严重,并未完全融入高校教学实践之中,因此缺少为大学生提供持续的、系统的、多维的国家安全教育,使许多学生仅通过网络、电视媒体等途径掌握国家安全教育的碎片化常识。 这一困境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尽快按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梳理整合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国家安全威胁的新形势、新特点,从情感、理论、历史与现实等各个角度探索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多维、系统化的国家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更全面、准确地看待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并为应对我国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热情关注与无所适从的矛盾 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观、高速发展又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安全问题本身的敏感性、复杂性,使大学生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表现出热情关注却又无所适从的内在矛盾,并由此产生诸多困惑。 调查显示98%的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大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比较关心,认为自己与国家安全有一定关系,但因目前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单一、掌握知识碎片化,所以接受效果不好,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特别是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不能提供理解国家安全问题的基本理论工具,使大学生出现无所适从的心理。因此,高校应努力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各门课中,使国家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在认清国内外形势基础之上,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探索与运用各种教育渠道,融合互动,形成新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合力。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也给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加了新的挑战。在社会信息化、受众个性化、“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国家安全教育 G641;G206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召开会议,把“国家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分量极重,这标志着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机制正式运转。高校信息资源丰富,对新事物和新思维的接受程度较高,意识形态领域极为敏感,历来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前沿,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的群体【1】。在高校中,新媒体普及速度快,在为信息共享和传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国家安全构成新的威胁和挑战。【2】高校中的国家安全教育,能否发挥应有作用,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进步,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谐。 一、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 (一)人员队伍不强。一是专业水平欠缺。高校中从事国家安全的人T,大部分是“半路出家”,专业性先天不足,且受到内外环境、个人成长发展等因素影响,人员流动较快,工作衔接传承不好容易出现断层,人员在熟悉业务、摸索流程上消耗时间精力较多,导致队伍整体水平始终在较低层次徘徊。二是部分高校对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专职人员重使用、轻培养,导致专职人员提升能力素质的渠道匮乏,能力素质提升无法进入“快车道”。 (二)教研水平滞后。一是起步较晚,基础不厚。部分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系统性、专业性均有所欠缺,研究领域覆盖不全面,在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种类多、领域杂、变化快的情况下,针对性研究跟不上,教学时效性不强,难以应对全球化趋势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二是偏重理论,实践不足。高校从事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上有所欠缺,开展工作存在找不到切入点、随意性大、“打乱仗”的状况。 (三)机制不够健全。一是定位不准。针对党和国家的关于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部分高校在贯彻落实上缺乏制度设计,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国家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仅开辟了独立篇;在《形势与政策》教材编写上,考虑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不足;在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有机融合上,开展研究不够,导致国家安全教育始终难以纳入到规范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第二,缺少规划。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缺乏长远设计规划,甚至存在“甩手”现象,把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当成了少数专职人员的“分内事”,没有形成抓建合力,导致国家安全教育开展渠道不畅、协调困难。 二、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国家安全工作的挑战 纵观当前高校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网络、手游、晒照、刷朋友圈和网络直播不能自拔,“低头族”、“拇指族”、“手机党”越来越壮大。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传播自发性、内容交互性、跨时空、传播快以及匿名性等特点,极易成为谣言助推器和事件放大器,增大了高校国家安全工作风险,对安全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3】 (一)新媒体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虚拟性和开放性,参与者可打破时空以虚拟化的身份参与社交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社交APP的广泛使用,使人们拥有了信息和传播的权利。西方国家凭借在网络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通过网络实施政治煽动和文化渗透,扰乱经济秩序,削弱文化认同,窃取尖端技术和军事情报,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挑战 。传统大学生安全教育习惯于采用说教方式,通过学校传统媒体宣传、开办讲座、召开主题班会等模式展开。而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人通过网络论坛、社交媒体软件、微博微信、百度搜索、新闻终端等方式获取安全资讯和知识,传统的封闭式与课堂同步进行的安全教育模式被逐渐打破,给学生直接灌输结论的方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甚至容易招致大学生反感并产生逆反心理。 (三)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提出挑战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更好的利用新媒体,范安全风险,给我们安全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网上信息纷繁复杂,而当前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又不尽完善,沉浸其中的高校学生思想单纯,又无足够社会经验,如果不及时给予指导,很容易被网上散布的虚假、色情、暴力和诈骗等负面信息所迷惑,从而影响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些新情况和新挑战要求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及其对学生安全产生的深远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三、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对策 (一)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打造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的新型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势在必行。在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培养互联网意识,结合当代大学生教育工作的特点,把新媒体作为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手段和平台,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使教育贴近学生,增强感召力,增加代入感,变“堵”为“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快速多变的复杂局面。 (二)依托高校现有教育阵地,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新生军训入学教育、高等教育课程教育、校园课余生活等三个教育阵地囊括了高校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时间和空间的全部,这三块阵地也是高校开阵各类主题教育的基础平台。[4]此外,由于国家安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与高校军事教育的相似性和重合性,利用高校军事武装工作的既有平台,能够在短时间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因此,以上“三主一辅”四个教育阵地是当前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保障国家安全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摘 要:国家安全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不容乐观,存在学校重视不够、学生意识不强、教育途径单一、非传统安全教育缺乏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提高认识、加强总体安全观教育和拓宽途径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1994年8月,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1]。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保障体系;2013年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国家安全指导思想;2014年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制定国家安全战略;2015年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完善国家安全法规;201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公布实施,中国的国家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学校重视不够、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淡薄、教育途径单一、非传统安全教育缺乏等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概述 (一)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由“国家”和“安全”两个概念组成。“安全就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状态,既包含没有外部威胁的状态,也包括没有内部威胁的状态”[2]。安全有主体,当安全主体为国家时,便构成了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危险也没有内部危险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涉及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2014年4月在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以及核安全等十一大领域”[3]。其中政治、军事、国土等安全为传统领域安全;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社会、生态、资源、核等安全为非传统领域安全。当前,传统领域安全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内部威胁与外部威胁并存。2014年《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最受关注的国家安全问题是暴力恐怖和社会稳定,国际上大国战略的竞争、美俄欧盟对华政策及领土、海洋权益的争端等都成为中国重要的安全威胁。”[4] (二)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是指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要求,以一定的国家安全观念、国家安全知识为内容,对全体国民的思想和行为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国家安全教育客体包括幼儿、中小学生、大学生、社会从业人员等,其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不同。例如,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侧重增强国家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感、国家安全基本知识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则侧重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能力提升方面的教育。 当前,国家安全教育战略地位不断上升。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重视现代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5]。2015年国家颁布新《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了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6] (三)高职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 高职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要求,以一定的国家安全观念和国家安全知识对高职学生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以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国家安全教育应包含认知、意识、能力、行为四个层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第一,通过国家安全基本理论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获得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基本认知;第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情感;第三,通过忧患意识、防范意识、保密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养成维护国家安全所需的相关意识;第四,通过责任感教育、国家安全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应对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具备应对国家安全威胁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能力。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总体状况不佳。从教育层面看,还处于宣传阶段,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7]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认知片面、意识淡薄,还停留在军事、国防、情报、间谍等传统安全和局部认识层面。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从学校层面看,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的防范意识和忧患意识受到当前和平形势的影响而有所淡化,认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等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学校领导层面的认识偏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国家安全教育当成任务和指标来完成,甚至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或在出现问题和危急情况时,才关注此项工作,致使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自觉行为习惯。从学生层面看,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是普高生(大部分高考分数达不到本科录取分数线)、三校生(中专、职高、技校)和3+2分段制高职生(前三年在普通中专学习,后两年在相应的高职院校学习),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存在社会认知度不高、自卑心理强、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理想信念缺乏、文化基础薄弱,整体上缺乏对国家安全基本知识的认知。同时,国家安全工作的隐蔽性使学生感到陌生和遥远,进而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机关和军队的职责,与己无关。 (二)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囿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的局限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重视程度较之本科院校更为不足。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不强,国家安全意识薄弱。由于高职学生缺乏国家安全基本理论知识,仅将其等同于情报间谍活动、国防安全和国土安全,认为只有在战争年代才存在国家安全问题,或只有战争年代国家安全才显得急迫、才需要去维护的片面认识,使学生不能自觉地将维护国家安全与自身责任联系起来,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防范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教育,使学生在处理与国家安全相关问题时缺乏法律意识。 (三)高职院校的国家安全教育途径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国家安全教育仅限于教师在学生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等课堂讲授一些相关文件和政策法规,途径单一、流于形式、枯燥乏味,这对于个性鲜明、思维活跃、自我约束力稍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探索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通过知识竞答、剧情表演等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显得十分迫切。 (四)高职院校学生“非传统领域安全”教育缺乏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以军事训练、国防教育、保密教育、政治教育等传统领域国家安全问题为主,对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社会、生态、资源、核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教育缺乏。但伴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非传统领域的安全愈发重要。近年来,涉及非传统领域安全事件爆发频率上升明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大,国际非传统领域安全事件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愈加频繁。如中东政治局势恶化,影响到我国的海外投资、能源安全、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等,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思考 (一)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认识 新时期国家安全维护不仅需要国家建立机构,制定战略,完善法律,也需要发挥教育作用,使公民树立良好的国家安全意识。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数量与学生数量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提高高职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将对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冷战结束前,国家安全主要指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的传统领域国家安全,这一时期,军事安全几乎成为国家安全的同义语。冷战结束后,人口老龄化问题、生态危机、气候变暖、贫富分化以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领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9・11”事件、“非典”事件后,此类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经济、信息、文化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与政治、军事、国土等传统领域的安全同等重要,国家安全由“传统领域国家安全”转变为“综合国家安全”。为此,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8]高职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既要继续重视传统领域国家安全教育,还要重视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教育,实施以“总体安全”为特征的国家安全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三)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途径 1.国家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均有与国家安全法律、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政策、国家安全观等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因此,将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之中,是加强高职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2.国家安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以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为依托,举办与国防、保密、环境安全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国家安全宣讲团、环保协会、军事爱好者协会等有影响力的社团,大力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情景剧表演、国防电影赏析等,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融入到科技、文化、社团、班团活动等,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 3.国家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依据《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中展开学生军事训练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当前所有高职院校都将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是高职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队列、匕首操、战地救护、实弹射击、军事理论、野营拉练、紧急集合、礼节礼貌、内务卫生等军事技能训练科目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所需的国防意识和军事技能。同时,通过对国防历史、军事思想、周边安全环境、军事技术等军事理论问题的讲解,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军事安全的总体状况,增强忧患与危机意识。 4.国家安全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较长,且大多为顶岗实习。大多数高职院校学制为3年,针对这部分学生学校采用2+1模式,即大学第一年、第二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学第三年去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习。五年一贯制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年限总共只有2年,针对这部分学生一些高职院校普遍采用1+1模式,即一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去企事业单位参加顶岗实习。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不在学校,对于这段时间的国家安全教育应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其中渗透维护国家安全教育所需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整体上趋同,二者有融合的可能。在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不仅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也具有极强的现实可行性。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必须正视新时期所提出的新要求,寻求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国家安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从我国外部环境看,国家的安全形势面临较大问题,国家安全情况多变而复杂,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第一, 在当今的国家安全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居于日益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在全球化以前,国家的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比较传统和重要的国家安全,那么在当今时代,国家的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传统国家安全中的军事安全则面临地位日益下降的趋势。国家的经济安全因素在一国的国家安全中地位日益凸显,经济因素在国家安全领域一直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国家也会把经济发展作为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和首要任务。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以使国家的安全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予以保障,免受他国的经济威胁,从而真正确保国家安全。第二,在当今时代,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影响国家安全的主体范围在不断扩大。伴随着国际主义的观念在全球的传播与日益盛行,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过程中,在国际舞台上,除了国家之外,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影响日益加大,其在国际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对国际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日益深远的影响,成为维护国际安全不可忽视的考量因素。可见,非国家主体在国际社会上也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考量国家安全问题时,除了看到传统国家行为主体的作用之外,还要看到那些来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带来的影响与挑战。第三,国家间在争夺国际规则的主导地位,国家间的国际规则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日益表现得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任何国家与别国发生冲突与矛盾都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国家间实现力量的平衡、协调,为了各国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各国经过相互之间的复杂的、长期的斗争与协调,在国际间逐渐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国际社会的规则。这些国际间的规则与制度,如国际法、国际公约、国际协议、国际惯例等使国家之间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有了国际规范的保障,大大提高了国家间相互交往的效率,促进了国家间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国际规则的竞争,而不是表现在直接的武装斗争与冲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反恐问题、能源问题、国际犯罪等问题都需要国际间形成合力去治理,这些因素已经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世界里,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是一个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当今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使得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与危机。我国的大学教育承载着造就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爱国敬业的高级人才的重大使命,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理念毋庸置疑地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必须正视新时期所提出的新要求,寻求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安全形势日益复杂,情况多变,不容乐观。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不断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不断进行和平演变,而中国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无疑成为他们进行和平演变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和首选目标。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在国际网络环境一体化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极易受到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的影响与误导,使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面临着重大的冲击。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问题上,最终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和长远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从战略的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去认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问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与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以使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不再淡薄,使国家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其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正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绝好平台,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一)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对来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第一,青年大学生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感受到的是国际化、全球化的巨大影响,其思想文化都受到时代的深深影响。面对丰富多彩的开放世界,青年大学生往往不容易想到世界的不好、不安的一面。在传媒误导之下,青年大学生只会看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表象,很难看到世界各国之间隐藏在合作、共赢背后而须臾不停的斗争、矛盾与冲突。这样,青年大学生就会忽视国际社会所存在的不安定因素,看不到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对我国所面对的西方敌对势力、周边国家的威胁与不稳定因素缺乏认识,国家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第二,青年大学生由于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往往缺乏对那些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的警惕性,缺乏保密意识。在我国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改革开放脚步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交往活动也日益增多,青年大学生较易受到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的误导,以为国际社会形势一片大好和歌舞升平,而极易在不知不觉中泄露所知道的国家秘密,从而危害到国家安全。第三,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危机认识不够,缺乏危机意识。由于危机意识的淡薄,对国家安全状况缺乏足够的认知,一旦出现国家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青年大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突发事件时会产生过分恐慌、紧张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状态对社会能产生影响,容易蔓延、扩大而导致社会群体性恐慌,从而不利于国家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第四,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内容认识不到位,缺乏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例如,很多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军事、国防、主权、领土、秘密、情报、间谍等方面的认识,而对诸如信息、科技、文化、金融、网络等方面的安全缺乏认识。这样,青年学生往往能够认识到国防安全、政治安全、主权安全、军事安全等问题,而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等新的国家安全问题缺乏警惕,不能把相关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与日常社会生活活动联系起来,认为国家安全离自身存在较远的距离,与自己毫不相关,没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与责任感。可见,虽然国家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而严峻,但是,面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这样,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培养和提高其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崭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国家安全观,具有极大的现实紧迫性。在当今国际社会的背景下,伴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对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提出了较高的新的要求与挑战。严峻而复杂的国家安全现状需要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情况进行切实的改革,作出与时俱进的有效应对。可以说,随着国际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强化青年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有些高等学校对国家安全的理解也存在片面、模糊的认识,比如,对国家安全仅仅停留在国防安全、军事安全、外交安全等方面,而对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国家安全内容认识不足。有些高校仅仅通过向青年大学生进行一些国防教育或形势政策教育的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把国家安全教育简单化。有些高校则把对青年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等同于进行几次关于国家安全的宣传和讲座,把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看成是可以突击完成的任务与活动。而面对青年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普遍模糊和不足的现状,一些高等学校的所谓的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往往达不到使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复杂、严峻状况有切身的感受和共识。因此,毋庸置疑,高等学校要转变观念,要从确保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到对青年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安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呈逐渐增多之势。在国家安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国防安全教育、军事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属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容,可以说,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与其在整体上是趋同的,二者有融合的可能。在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不仅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也具有极强的现实可行性。 国家安全的观念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际上的国家安全观念受到多种新时代的因素的影响,新时代的国家安全观与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相比,增加了诸多新的因素。新时期的国家安全观包括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军事安全、外交安全等内容。新时期的国家安全思想涵盖着军事安全、国防安全、外交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等等内容。新时代国际上的诸如信息网络安全、金融安全、恐怖活动、环境保护、能源、人口等新的问题和因素,使得国家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有待于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而这些问题,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里自然都是应该进行教学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从整体上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是根本一致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应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题中应有之义。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应该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能性。将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利于真正使国家安全教育保持长期性、持久性,有利于让大学生真正形成正确、合理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 (二)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与高校政治理论课具有内容上的一致性 如上所述,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爱国主义方面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使得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基于内容的一致性。当今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成为西方国家与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首要对象与目标。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是西方国家进行宣扬其价值观、意识形态的重要的首要的阵地。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青年大学生十分容易接触到灌输西方意识形态的书画资料、影音作品等,青年大学生极易受到西方社会宣扬的自由、人权等价值观的影响,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会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收到不可想象的冲击与影响。全球化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是西方国家却试图用全球化的思想使其自身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国际化、全球化,从而在全球竭力宣扬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同时对与其相异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攻击、诋毁、破坏。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商业交易的背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和平演变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使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潜在的威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改变错误的观念,纠正其不良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增强其国家安全意识,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行性。 (三)互联网技术使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技术可行性 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澄清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攻击、诋毁,使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技术可行性。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国家安全受到来自互联网的挑战。互联网使得国际间的信息传播变得迅速、及时,任何一条信息都可以传播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这种国际化、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使得国家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与信息的威胁和挑战。西方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传播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意识形态渗透的各种信息,并且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人权等领域大肆渗透和宣扬,对中国的相关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进行攻击、诋毁、丑化,对中国民众进行煽动、蛊惑、歪曲事实、妄加评论和任意干涉。由于青年大学生是网络上的主要人群,其又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对西方文化具有探索、了解的欲望,也会最直接地接触到反映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商品与文化资源,从而成为最容易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人群。而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一般具有强大的网络技术优势,其凭借技术工具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将网络犯罪、网络谣言、网络恐怖信息向青年大学生扩散和传播,使得青年大学生丧失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从而认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及某些价值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互联网络中的正面信息,使学生去伪存真,认清问题的实质,看清事实的真相,使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具有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将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较强的现实可能性,有利于培养合格的适应新时代的国家建设者。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方面,以培养和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观念、安全观念、法律观念、环境意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民族国家观念、国家安全观念,将国家安全视为最高国家利益,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自己的义务,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言行维护国家安全。但是,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方面,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条件与因素的限制,效果并不明显。囿于教学规模、教学力量、教学经费、教学目标等因素,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缺乏在大学生中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基本路径是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平台上,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适当加强并不断推进,直至最终形成健全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体系。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国家安全教育从青少年抓起 “我们都是印度人,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我们是多彩的灯,我们聚集在一起。”这不是一首普通的爱国歌曲,而是大名鼎鼎的印度国民学兵团团歌。 新华社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印度南部果阿邦一个乡村中学,听到激昂的歌声响起,便知道这所学校国民学兵团的学员正在进行训练。 歌声过后,才是例行操练。在拖着长腔但极具穿透力的喊号声中,几十名男女学生在一名女领操员的带领下一丝不苟地训练:向左转、向右转、前踢腿、分列式……炎炎烈日下,大地几乎成为烤炉,虽然不少学生赤着脚进行训练,但所有人目光里都透着一种坚毅。 这所乡村中学的学兵团只是印度国民学兵团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印度,青少年主要通过加入国民学兵团来接受军事训练。国民学兵团被纳入二线预备役部队,由国防部直接管理,面向印度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招生,司令由一名具有中将军衔的高级军官担任,学生自愿申请加入。 学兵团学员根据年龄和性别被编入初级班(13~17岁)或高级班(18~26岁)。同时,学员还能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加入陆军、空军或海军兵种。目前,印度国民学兵团学员遍布全国各地,总人数达130万。 学兵团高级班需培训3年,初级班培训2年。在培训期间,所有学员每周都必须至少参加4个小时的训练课程。此外,每个学员还要至少参加一次为期9至10天的年度训练营。很多学员告诉记者,“共和国日训练营”是最令他们向往的,如果能够入选,就意味着可以参加一年一度在首都新德里举行的国庆阅兵表演,表现出色者还可能获得印度总理颁发的特别优秀学员奖。 为把学员打造成合格的预备役成员,印度政府为学兵团制订了严密的训练大纲,对每一种具体科目都规定了课时。其中普通训练占70%,包括队列操练、武器训练、个性和领导力发展、灾难管理、探险等;特别训练占30%,针对学员所选择的不同兵种而设置,陆军训练包括车辆驾驶、地图判读、电报抄收等,海军训练包括航海、导航、反潜作战等,空军训练则包括飞行导航、气象、无线电通信等。 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国民学兵团这一政府出钱、专门机构出力、青少年广泛参与的国防教育方式,印度国民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得到不断强化,同时它也为印度武装部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印度国民学兵团走出过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总理莫迪、国防部长帕里卡尔等都曾经在学兵团接受训练。学兵团宗旨非常明确:培养青年的领导能力、良好品德、友谊、体育技能和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建立一支有组织、有纪律、能在国家危急时为国效力的生力军;通过训练,激励学员未来加入武装部队。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高校英语教学与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冷战后,国家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学者分为十二类。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然而,目前我国文化安全的现状并不乐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可见,高校英语教学完全能够起到提高文化安全教育的作用。分析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文化安全教育现状及其原因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采取措施,加强文化安全教育。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文化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 一、国家安全 冷战后,国家安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安全属于我国基本利益范畴,狭义上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状态,广义上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不受外部威胁也没有内部混乱的客观状态。吉林大学出版社的《为国家安全立学――国家安全学科的探索历程及若干问题研究》中指出,构成国家安全体系的要素包括国民安全、国域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与高校英语教学紧密相关的国家安全主要指文化安全,与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 文化安全是于1999年开始被提出的,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政治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的存在和发展不受威胁,属于客观范畴。此外,文化安全还包括主题对客观状态的价值判断,属于主观范畴。良好的文化安全可以保证一个国家免受内部、外部其他文化因素的入侵,保持原有文化体系,并可进一步发展。文化安全可被细化为价值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安全,是每个主权国家都应该全力维护的领域。 目前,我国文化安全受到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其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发展落后;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部分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较慢,出现国内个民族文化断层的现象。加之,我国国土广袤,我国文化传播力度不足,导致个别地区文化较沿海发达地区慢。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导致国际上的强国通过与我国的往来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 全球一体化不仅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传播越来越频繁,还加速了各国间经济互通,这就为各国在政治、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保障,进而影响国际上文化格局的重组。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恰恰是利用在殖民地推行语言,进而重组世界文化格局,最后威胁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可见,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和国际冲突的一个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角度,语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成分,属于“软实力”范畴。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达到目的的一种能力。语言文化这种软实力可以通过学习而增强的,可以避免由于对国外文化和语言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公共外教失败。美国教育部部长查理?赖利在国际安全会议上指出,加强全国外语教学,将会使美国的劳动大军更加出色,国家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可见,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外语教学与国家安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是一种形式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传递目标语言的相关知识,还是教会言语习得者通过语言这一形式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各个民族不同的生态、物质、社会和宗教等语言环境不仅导致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这表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与文化安全教育的密切关系。 二、高校英语教学文化安全教育现状及原因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一方面,呈现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弱的趋势;另一方面,呈现出虽然学生英语水平很高,但却无法用英语准确的表达母语文化。我省高校英语教学对文化安全的重视力度也不够。 学校的因素。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受到课时量、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的重点还是落在了基础知识传递和应试能力培养上,而忽视了文化的导入。 教师的因素。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也开始积极进行文化渗透,但只关注了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渗透,势必导致学生对本族文化的忽视甚至遗忘。长此以往,导致年轻人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盲从,不利于本族文化的传承。 三、如何加强文化安全教育 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安全教育势在必行。2015年,《大学英语教学新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是英语基础知识,文化加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新指南同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包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观察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运用有限的交际策略。”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强文化安全教育。 学校方面,首先,要意识到高校英语教学可以加强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其次,要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自主学习平台等,保障其更好的发挥其文化安全教育的作用。 教师方面,第一,教师要提高意识,认识到文化安全教育的意义,及时更新文化安全教育的理念。第二,教师要准确的认知。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组织者,起到指挥的作用。只有教师对文化安全拥有积极的准确的认知,才能指引学生关注并进行文化安全学习。第三,教师的积极文化安全态度。教师的积极态度才能确保文化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实。第四,关注多元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关注不同民族对同以问题的不同认知,以反应出其不同文化底蕴,并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容民族文化的认知。第五,教师要重视母语文化。要培养学生把英语当做一门工具,来表述母语文化,不仅传承了母语文化还可传播母语文化。 四、结语 全球一体化促进各国频繁交流,大学生必须具备国家安全意识。高校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可传递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只有在校方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文化安全教育才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并顺利开展下去。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基于非传统安全视野环境谈新时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摘 要: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一个热点问题,即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主要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以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对国内及国外社会情况的了解、解决当下危机及配合政府解决当下危机的能力都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及其应急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社会的新形势下,非传统安全教育成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课题,成为新时代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要求。本文对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提出个人的策略建议,从而表达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非传统国家安全 大学生 教育 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在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发生了全面性的变化,由侧重于军事和政治的传统安全视角转变为对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人才培养、社会文化及信息等各个领域安全的重视。这就是学术界如今热议的话题——非传统国家安全。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学习领域快速地进行知识的累积和沉淀,形成自身独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国家的教育模式及教育程度是决定其国家安全意识高低的决定因素,也是关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稳定、长久与否的关键所在。 一、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非传统国家安全是一种新型的安全威胁,在过去的人类社会里很少遇到或几乎没有遇到。非传统国家安全是指除去军事、政治及外交冲突,在别的领域中,一个国家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国家在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对本国的发展及存在构成威胁的安全问题。其特征主要有:安全主体的多元性、安全问题及解决方式的多样性。根据非安全国家教育的这些特征,其具体内容主要覆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安全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易频率日益提升,对国外技术及资金等资源的引进量也在同时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国家不得不面对更大更复杂的经济安全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我们必须要认清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对我国的影响。目前国内许多人喜欢购买国外的一些产品,盲目追求海外知名品牌,认为国外的产品比国产的更具优势,甚至以此作为炫耀。这就是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本身存在的优势入手,扶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促使特色民族企业不断发展,根据国家优势不断改革创新,全方位推动国家科技的发展,扩大内部需求,减少对外来资源的依赖。 (2)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教育: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重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由此可见科技水平对国家发展有着极大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加速了科技这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但许多发达国家为了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头,让发展中国家能够长期受制于它,便采用对先进技术进行限制和封锁等方式来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受到约束。此外,大多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人才都因为受到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操作设备的吸引而选择留在发达国家发展,造成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较快,科研技术无法取得飞跃。因此,做好科学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的任务。 (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安全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已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被明确列入党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任务,其对国家的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我国生态环境已经进入较为严峻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发达国家利用自身技术以及资金上的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建厂生产,利用发展中国家急需壮大国家经济的心理特点,将质量差、污染重等产业牵至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促使国家快速增强经济实力,这就为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更加沉重的生态文明建设负担。作为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高校必须对现代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安全教育,让其尽早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4)网络信息的安全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就是信息和网络的迅速普及,在这个靠信息和网络高速运转的时代里,网络和信息已经在全球各个领域都留下了足迹,并快速地渗入到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大范围地覆盖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是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坚力量,无论是八零还是九零后的大学生都对电子通讯、网络信息太过依赖,甚至达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网络信息安全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网民主体成分,他们的言论稍微不负责任就会对他人的尊严名誉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危害到社会乃至国家的声誉和安全。所以,社会群众应该提高自己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提升所用网络的安全度,防止病毒入侵,减少不良的网络信息给国家、社会及个人带来的危害。 (5)文化安全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大量地涌入我国,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80后90后作为这一时期成长的群体受到了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在面对多元文化教育时受到挑战,不同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文化安全的教育,清晰正确的认识到外来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而用之。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的策略 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从教育内容来看,高校的老师不需要依赖具有军事知识和技能的人来完成,教学所需的设施及条件也相对较低,无需特定环境。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与传统的国家安全教育的区别。笔者认为对大学生的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应该注重以下策略的运用。 首先,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必须要在国家安全教育中凸显其存在的地位。我国的内涵和外延在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世界格局地快速转变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各高校将军事、政治等作为国家安全教育重点,忽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国民安全意识认知程度的需求,非传统国家安全所涉及的问题也已经不单单是经济、科技及生态环境的安全了,还延伸至恐怖主义、核武器扩散等对人类具有毁灭性打击的领域,其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绝不会亚于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必须重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调整,保障一定数量的国家安全教育课时,加强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进入到国防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设置中。注重突出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比重。非传统安全问题涉及的多样性与国际性能够使大学生们站在民族利益的视角进行考虑。有利于他们树立宏观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把握非传统国家安全的思维,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去关注这个世界的整体利益。 其次,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作为信息化时代,当代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十分多元化。非传统国家安全的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特点来进行与他们的生活相贴近的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根据他们的主题意识进行双向交流与互动,用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教育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和领悟。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建立一种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国家安全教育系统。 最后,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展教育的新空间。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都离不开网络。与传统的国家安全不同,非传统国家安全深入到社会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当地利用大学生进行学习和人及交往的网络途径,将会成为高校进行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开拓一个更宽更有效的教育途径。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适当在校园网内设置集非传统安全的专业性思想与服务性于一体的国家安全教育站点,开辟国防教育的新阵地。 结束语: 现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希望,其对国家的关注,其非传统国家安全意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的稳定性和现代化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的成功与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保护我国各领域安全的重要教育课程,更是促进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之一。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国家安全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摘 要: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仅要搞好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地提高,随时准备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热情。本文就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引导大学生自觉关注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关键词:国家安全 忧患意识 爱国情操 一、前言 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不仅要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更上一层次,为报效祖国增砖添瓦,还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随时准备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热情。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的殷切期盼。在所要求具备的各项思想品德中,自觉关注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国家安全地位及当代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和自身的健康成长所决定的。 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重视国家安全教育 1.国家安全是民族利益的根本所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自从国家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维护国家安全就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下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是未来中国参与国际竞争、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其精神风貌如何,直接关系着将来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关系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早在20世纪,中共中央就已经制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纲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要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由此,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必修的重要内容。 2.世界多极化发展态势明显,国内外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安定因素,威胁着我国国家的安全 自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多极化发展态势日趋明显。各种力量相互合作、相互制约,共同贯穿于整个国际关系变化的始终,并维持着世界和平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和平和发展之下,国家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无足轻重。随着而来地是,国内外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从国际形势来看,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策略一致没有改变;印度迅速崛起并把中国作为其主要竞争对手;台海局势几度紧张。从国内形势来看,极少数敌对势力及民族分裂分子不断挑起事端,肆意破坏捣乱,威胁着国家安全。国内外新情况的出现,要求我们的大学生要不断地提高忧患意识,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在神州大地上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保驾护航。 3.大学生正值人生发展的黄金时节,也是爱国观念和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些观念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健康成长和成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时刻把国家安全、民族安危作为其行为准则的出发点。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很多学生也有着高昂的爱国情怀。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在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中,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以及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正在无时无刻地侵蚀着我们的大学生。个别学生很有可能就此疏忽,放松警惕,忧患意识就此淡化。由此,在大学这个关键阶段,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 三、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增强自己的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1.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民族安危、国家安全涉及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这是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们要始终把国家主权、安危放在今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上”。同时,把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将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安全的需要,更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一致要求。所以说,无论是在今后的求学中,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学生都要牢固的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2.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增强防范意识 作为大学生,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观点和方法,从纷繁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中认清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的险恶用心和真实面目。克服麻痹思想,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西方不良文化的恶劣影响,坚决抵制不良文化观念的侵蚀。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内外有别、不卑不亢;既要珍惜个人友谊,又要牢记国家利益;既可争取各种帮助、资助,又不失国格、人格。 3.加强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责任 自从建国以来,中国制定了诸多维护本国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在党中央各级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整地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框架,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积极学习并努力掌握这些关乎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负其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职责,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异物感和荣誉感。 4.积极配合国家安全部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一切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同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国家安全机关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意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国家安全部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一切行为 四、结论 总之,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国家安全性教育。大学生要提高认识,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增强防范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责任;积极配合国家安全部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一切行为,切实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应用的贡献。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浅议 1 国家安全教育和危机意识 国家安全是国家民族安全所系,国家利益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安思危,可是现在国家经过了一段和平发展时期,很多人思想便松懈下来,特别是现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既没有像建国50年代中期以前的老一辈战火中生与死的考验,60、70年代经历的那种剑拨驽张的阵势,也没赶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周边冲突,甚至都很少碰到巨大的自然灾害或政治危机。有的只是在改革开放承平繁荣中成长起来的经历,从他们出生开始到上大学,都没有什么国家安全的体验与亲历,很少有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体会。在意识形态上又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也没有多少兵役和国防、军事知识、救灾知识的受训与教育,在现代国家安全教育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失,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国际和平的表象所蒙惑,如果真的有什么变化来了,突发事件来了,很容易惊慌失措,手足无策。相反,如果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训练经历则一般能沉着冷静,从容不迫,即使国家遭遇突然不测,只要有一批有思想有准备的“生力军”存在,国家就会很快重新恢复、崛起,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这样的先例。所以,在和平年代,我们仍然要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科学家们做过一个试验: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一锅已烧好的热水里,青蛙会奋然一跃,死里逃生;但如果是把青蛙先放在冷水里,然后慢慢加热,青蛙则浑然不觉,等到水已烧开时,青蛙已没有逃生的机会了。国家社会都是这样,承平日久,日益松懈,问题堆积越来越多,各种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而人的思想意识反而越来越松懈,结果事情一发生,如决堤之水,不可扼制。正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历朝历代的更替无不应证这一规则。在外在敌人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大家还有可能团结一起,联合起来抵御共同的敌人,但当外在的敌人一旦消失后,反而有可能马上陷入内斗;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能够长期保持警惕,反而能够预备和应付各种突然打击和未知局面,存在和发展下来。实际上不断斗争和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过程,美洲和非洲以及亚洲在19世纪之所以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既和帝国主义侵略性有关,也与他们长期与世界潮流隔离,安全意识长期消失殆尽有关,结果不言而知,甚至有灭绝的可能。现在的中国自20世纪80后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内国际形势下经过了相对平静的30多年时间。而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在这过程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快就要承担起维护国家的安全的责任。如果他们还没有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那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来说将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2 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国家安全教育不简单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不仅是对国家的热爱,而且要知道怎么去爱,做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怎么样把祖国保护得最好。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现在的国家安全形势: 经过新中国来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长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式有很大改善,但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从地理上讲,我国是一个易受攻击的国家,和二十几个大大小小国家接壤,有些军事实力强于我国,在近现代也有侵略过我们国家的历史,潜在的侵略势力也大量地存在,并且很多国家都有不断上升追赶我们的实力,中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赶上和超越;经济上,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经济总量上是增长了不少,但平均水平仍然很低,资源消耗水平却很高,经济和产业结构也不甚合理,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严重,可持续发展压力很大,中国已是经济大国,但并非强国,现代各国的国家安全更多是经济科技实力的比拼,而我国在这方面,特别是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与周边国家差距都很大,这导致我国在军事科技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社会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差距也很大,社会贫富差距、地域差距、文化差距、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也很大,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扶助等制度也有待健全,治安压力不小,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上不稳定因素都大量存在,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面临的挑战不小。 意识形态上,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我国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仍时常用意识形态来衡量制约我国,并在人权、自由、民主等问题上对我国大肆渲染,对我国青年一代更是念念不忘“诱导”,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东欧剧变这样的事情重演;国家政权组织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政权组织体系,国家政权比较稳固,但在民主、法制、权力监督、政党的建设过程中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特别是“依法治国”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统一民族问题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发展的保证,但是目前海峡两岸仍然没有统一,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和分裂势力蠢蠢欲动,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和恐怖势力仍然威胁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的边疆;军事科学技术上,我国现在的军事技术水平与军事强国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电子装备、作战飞机、船舰技术上,与军事强国差距仍然较大。在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以及成果利用转化方面,也急需发展提高。 总之,从总体上比较看来,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国家安全提供的扶持进步显著,但与军事强国的差距仍然明显,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存在,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尽量缩短这个追赶时间,况且,现代社会科技变化一日千里,形势更多变,挑战压力极大。我们只有在各方面做足功课,挣足资本,取得较多的比较优势,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掌握国家安全形势的主动权。 3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和措施 从以上对国安全形势分析的严峻情况来看,对现代的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既不能是简单的“军训”后了事,也不是单纯的说教理论,而在原来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探寻我国的国家安全对策,并以自身切实的本领和行动从大学开始起贯入到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去。具体要做到: 首先,深入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维护和争取国家荣誉的责任意识。上世纪60年代苏联美国大搞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特别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曾有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为你们做了些什么,而要问你们为国家做了些什么”。在那时成长起来的一代成为如克林顿、布什等维护国家安全、重新振兴美国的坚定力量,他们并不是“迷惘的一代”,而是成功的一代。相反,苏联等国家的那一代青年反而成为自身政权的掘墓人,这给我们很大的警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除儿童少年等时期外,大学时期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践报效祖国结合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进行国主义教育,要从以前的爱国之心转变为爱国之志,为投身爱国之行做好准备。要从简单了解爱国人物,爱国主义历史事迹,深入转变到爱国主义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上来。对国家安全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全面、客观,能看到问题,也能分析情况,还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浅析如何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摘要】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国家安全教育在高校进行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谐。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历来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国家 安全教育 意义 一、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注重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增强国家安全观念已经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应当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明确教育要求,努力实践探索,积极推进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为国家保持经济军事优势的同时,也扮演着危及国家安全的角色,如破坏势力通过技术窃密危及国家安全。全球化中发达国家还引发人才争夺战略,导致发展中国家大量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我国信息安全与人才外流现象都很严重,科技安全形势严峻;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快捷与自由交流带来方便,使传统意义的文化继承在全球化模式下失去原有空间,国家和文化边界正在消除,而文化生存是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一旦文化遭遇威胁,必然给国家带来危机。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有挑战就有应对。 二、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 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健康,但也有迹象表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尚很薄弱。 第一,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认识模糊。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军事、领土、情报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失序的客观状态。当前,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内容,也包括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新内容,全方位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二,价值取向多元,原则性衰减。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呈多元态势,虽其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向上,但功利色彩较浓厚,实用享乐主义为大多数学生推崇。这些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无疑会削减主流价值的原则性,最终导致社会价值的散乱,使国家精神意识方面的安全面临消解危险。 第三,安全教育研究水平落后。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无法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三、如何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1.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认识 目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还处于宣传阶段,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国家安全意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2.结合“两课”建立长期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机制 (1)国家安全教育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 目前高校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要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加强以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主的国家安全教育,这不是一时一事的突击性活动,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情况通报,而是一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在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的宣讲中,渗透国家安全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增强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 (2)国家安全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相结合 把宣讲《国家安全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项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国家安全法》,增强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作斗争。构建以国家安全法制教育为主干、国家安全形势教育相配套的教育内容体系,把国家安全教育与普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把国家安全教育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国家安全教育与课外法制宣传活动以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比如,举办《国家安全法》图片展览、宣传板报或知识竞赛,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作当前国内外形势报告,以及组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夏令营或利用暑期开展包括《国家安全法》在内的普法宣传活动等,都是在课外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良好形式。 3.开展多层次的国家安全教育 建立长期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在教育的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还要在不断深入加强三个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一是结合军事训练,使学生初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生军训进行国防教育的有利时机,拓展国防教育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大学生入学后首先要进行军事训练,这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这一层次主要是在新生入学后,通过开展国防教育渗透国家安全教育,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国家安全意识。 二是开展自我教育,使学生主动深入了解国家安全法律。这一层次主要针对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来实施。在高校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并采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实现自我教育。如华北电力大学在2000年组建了大学生安全保卫委员会,在大学生中开展日常的安全知识自我教育且形成了规模,每年两次规范的安全教育月活动,通过组织国家安全专题讲座,使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还组织各个班级治保委员进行国家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每个班都有部分国家安全意识较高的学生,并且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演讲等大型活动带动整个学校师生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国家安全知识。 三是结合毕业教育,使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巩固。这一层次针对毕业生来进行。即在毕业生离校之前,通过学校邀请、国家安全机关派员作隐蔽战线形势报告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在今后工作中,时刻牢记“国家利益高与一切”,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国家安全教育论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探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主体的大学生,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是否安全有着更直接的影响。面对现代大学生相对淡薄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大学生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教育途径;大学生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1.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下,大学生往往认识不到国家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思想上麻痹模糊,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防意识淡漠、国家安全意识不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一些大学生把国家安全看成是国家军队与安全部门的事,不能自觉地把维护国家安全与自身的责任联系起来。有些大学生在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的态势下,推崇急功近利及实用享乐主义。这无疑会削减主流价值的原则性,最终导致社会价值的散乱,使国家精神意识方面的安全问题面临消解的危险。同时,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空前加强,一些发达国家别有用心地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近来美国与我周边国家频繁举行联合军演,使中国国家安全存在不少隐患。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也日益升级。最近有媒体报道日本有20余人把户籍迁往钓鱼岛,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岛民,并表示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1]。但当代大学生对此严峻的国际环境,大多缺乏清醒的意识。面对国家安全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更无法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2.为培养合格接班人,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从近几年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国家安全意识的薄弱,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缺乏警惕,往往在不经意间泄露国家机密,甚至经不起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不惜丧失国格人格,出卖情报,给国家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大学生在得到国外有些公司及机构资助自己出国进修,或推荐国外科研机构做学术研究时,就只看到友谊的一面而忽视国家安全。把一些认为无关紧要的资料或文件随便对外泄露。更有一些毕业生由于受金钱侵蚀,主动把国家重要文件出卖给境外机构而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留学海归无视国家法律,回国后不惜余力拉拢、腐蚀在国家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岗位的同学或老乡。为境外机构收集情报资料,使中国经济、军事、科技领域等遭受泄密重大损失。有些大学生对老同学、老乡需要一些资料、数据,明知违法但认为情面难却而所为。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如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2]为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使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国家安全教育责任心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历来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虽然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但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仍然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信息的沟通、经济的融合并不代表政治、文化的完全融合。和平发展的世界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依然存在。高校要切实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要教育大学生明确维护国家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国家对每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国家安全和国家意识教育。早在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重视现代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3] 两年后的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要把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宏伟目标,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国防和国家安全,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4]在以后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4年8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牵头,分别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课程改革与完善。对其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增加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章节,目的就是着力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可见,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的一系列要求,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及现实的需要而不断变化、补充和完善的。这也正是当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有力理论依据。高校在实施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中,首先要增强学校党政干部与教师员工的政治敏锐性,以此提高责任意识。把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看成自己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来实行,使各部门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真正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责任。 (二)齐抓共管分工合作,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教育实效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由来已久,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要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1.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5] 所以教师必须以三个基本方面为教学目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新形势的需要,在讲授爱国主义章节内容时可结合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来展开。通过爱国主义这条主线,把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上可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效果。因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国家安全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大学生来说是否爱国不仅仅是道德要求,同时还是政治要求和法律要求。使大学生认识到没有国家安全意识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国家意识,因而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就很难在理性层面和整体意义上确立科学的国家安全意识。在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更要激发起他们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2.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国防知识教育相结合。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仍然是以单纯军事技能和军事常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而没有将国家安全涉及的有关内容融入到国防教育课程中去。在课程设置上两门课分别有武装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和社会科学部的思政教研室承担,基本上是以各自为政的教学模式展开。这就要求高校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军事理论》课中,加强联系与沟通,使两门课的教学内容既达到有机融合又克服无谓重复。在《军事理论》课中,教师除了系统论述世界军事、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和高技术战争这五大领域的前沿问题外,更要让大学生了解和体会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激发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爱军情感。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侧重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等。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与国防意识的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来报效祖国。国家安全教育只有紧扣中国的国防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及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来展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求得教育的实效性。 3.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与多渠道相结合。高校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授课要求大学生“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6]。但是,以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主的国家安全教育并不是一时一事的突击性活动,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情况通报,而是一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 [7]。因此,必须坚持主渠道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多渠道的潜移默化教育相结合。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学校可利用社团活动、学术报告、外出参观等形式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逐步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新国家安全观念。使每个大学生都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也事关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1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1.1公共性滨水区历来是公众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无论是节日庆典、宗教礼仪,还是娱乐活动,人们总喜欢选择滨水地区。恒河河畔的宗教仪式、汨罗江的龙舟比赛、巴林水滨的晚间野餐,抑或名古屋供奉神灵的“热田祭”等都是以滨水地区作为活动的场所[1]。滨水区作为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应该作为社会的共有财富进行分享,不应让私人或少数利益团体占有。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共享”原则,强调土地紧凑利用和公共设置的合理配置,尽可能地将亲水的空间还给公众,还原滨水空间的“公共性”这一基本属性。 1.2可达性滨水区是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区域,这个区域的交通是尽端式交通,且因平行于水系的道路使得滨水公共空间成为相对独立的地块。因此,组织合理的路网,让使用者能快速到达滨水空间,并能够在其中穿行,其交通的便捷程度,是滨水公共活动的保障,也是保持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保障[2]。 1.3实用性滨水区作为公众活动的主要载体,不应该仅具备观赏或者防洪的单一功能,其具有的功能特点应该是多样化的。应满足来此活动的不同人群的公共活动需求,如观光的游客需要具有特色的景观风貌;周边工作的白领需要短暂的茶歇场所;居住在附近的孩子需要可以让他们攀爬、游戏的场地。遵循此原则,可以使滨水公共空间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和人气。 1.4识别性识别性是通过强调空间的形式与特征,赋予空间个性,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强化人们对该空间的记忆。遵循这一原则可使滨水空间成为城市形象的窗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便于人们在空间中的定位,增强空间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使公共活动更趋活跃。 1.5延续性延续性是通过对该区域自然环境、历史文脉以及地方所拥有的技术或材料的发掘和利用,充分考虑滨水区自身乃至所处城市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质,并将这些特质通过景观造景手法艺术化地表达出来,打造出与场地精神相一致的景观风貌。遵循这一原则可以加强滨水景观的内涵和可阅读性,使其具有持久的活力。 2实例研究 2.1项目概况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浦东前滩是上海今后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浦东前滩地区(黄浦江ES4地块)位于世博后滩拓展区和耀华地块的南端,总面积约60.6hm2。该地块目前已建成占地34.52hm2的东方体育中心。未来,前滩地区将立足服务经济、总部经济、开放经济,成为一个集体育、传媒文化集聚区、非金融类跨国总部集聚区以及现代化国际社区于一体的世界级中央活动区。本项目位于前滩地区的滨水前沿,北起川杨河、南至小黄浦河、东起前滩大道、西至黄浦江,选址总面积约10.25hm2,沿黄浦江岸线长度约600m(见图1),占据前滩地块约一半的滨江界面。根据2009年提交的上海市政协提案《关于世博会后在世博园区建设上海国际城市交流中心和友城雕塑公园的建议》,拟将该地块建设为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公园(简称友城公园),用于接待友好城市客人、展示上海71个友好城市印象。通过集中展示,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加强中外友好交流合作纽带,建立对外友好交往和公共外交的平台和窗口,增强城市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打造上海城市魅力的新亮点。 2.2设计理念和定位 根据前滩地区整体景观规划中“前城”的概念,其中,友城公园的定位为“国际前沿”,结合《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文化内涵,确定友城公园的设计理念为“乐动•友城”,并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含义来体现其本质精神。 2.2.1城市的视野友城公园提供了展示形象、拓宽视野、沟通交流的平台,以世界的眼光,宽领域、多层次地彰显城市对外交流的广度。 2.2.2城市的纽带是对外开放、联系世界的重要平台,民间外交的重要载体。 2.2.3城市外交文化的象征各城市间的文化在绿色开放空间内充分地交流、融合、激荡,体现出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2.3景观的生命力来源于对功能和文化需求的解读 对应滨水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结合友城公园的定位和需求,提出以下五大设计策略: 2.3.1空间识别性———紧扣主题,突出文化内涵友城公园的规划带有明确的设计主题,即国际友好。设计通过打造三方面的景观看点来强化基地的独特性和标识性,使之成为具有鲜明场所特征的地标。(1)友城公园看点的营造。设计在公园北段的主要景观节点设置了友城大事记广场铺装来展示友城公园发展的历史,在公园南端的现状瞭望塔前设置了友城纪念墙,以景墙形式为依托,将各个友好城市的市长签名、城市印章等极具纪念意义的内容永久地留在景观中。在友城公园的其他区域,结合雕塑展示、铺装、井盖、小品等形式,将各个友好城市的文字、语言等文化艺术融入景观中。通过贯穿整个公园的友城景观元素来营造浓郁的国际友好氛围。(2)地标看点的营造。设计将现状瞭望塔与周边景观重新整合,形成了新的标志性场所,同时利用友城公园与川杨河口开阔的水域,导入以原外滩地区“和平女神”为蓝本的标志性雕塑,宣传其国际和平友好的正面内涵,打造属于上海记忆的地标性文化象征。(3)活动看点的营造。结合友城公园的功能和场地特征,在瞭望塔周边场地布置以接待会见、仪式庆典、会议洽谈等形式的活动为主,在公园的中部区域设置雕塑草坡、镜面水池、软质场地等多种形式来满足友城公园展示功能的需要。在北端的媒体互动广场区结合时装、户外音乐会、创意集市等互动活动。通过多时段的活动组织来形成友城公园的动态特色。 2.3.2空间亲水性———适度亲水,分级设防由于友城公园紧靠黄浦江,容易受潮汐变化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防洪的问题。设计采用不同高度的台地做法来满足亲水和防洪安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台地的高程设置充分分析了黄浦江历年的潮位变化,该段岸线千年一遇的设防标准为6.4m,因汛期最高潮位很少超过4.5m,故将滨江前沿的亲水步道设为4.8m,后侧通过绿化和园路将6.4m高程的二级防汛墙巧妙隐藏,此设置打开了原本由高墙隔离的水陆空间,既满足了人们亲水的心理需求,又保证了全年大部分时间的使用安全。 2.3.3空间实用性———形态多样,功能复合友城公园的规划设计从人们在开放空间中活动的需求出发,利用场地中不同的空间性质设置了滨江步道、观演广场、游步道、自行车及慢跑道、亲水栈道、观景凉亭、配套服务建筑等多样化的功能,并赋予他们不同的形态特点,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和审美的需求。与此同时,场地的设计还结合了组织大型活动的需要,设计通过案例考察及资料查阅,确定了可以满足1项主题活动及3项衍生活动同时举办的场地尺度,如媒体广场的面积为12000m2,可容纳12000~14000人,满足举办国际音乐节的要求。同时,广场周边的小型场地和配套建筑空间还可满足同时举办其衍生活动诸如酒会、舞会等需求。设计将有限的滨江场地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为滨水公共空间创造出多种使用的可能性,使其可长久地吸引人气。 2.3.4空间可达性———延续城市,滨江贯通一方面,设计将公园的主要道路设置为邻近城市路网的有效延伸,形成了滨水空间和城市内部空间的紧密衔接和相互渗透,满足从城市到达滨水前沿的快捷便利;另一方面,设计充分分析了公众亲水的心理需求,在滨水最前沿设置了平均宽12m的步行空间,并保证其自身的连续和通畅乃至于南侧公园的便捷联系,形成舒适开敞的亲水游览体系。 2.3.5空间可持续性———低碳节约,预留空间目前,低碳环保是我国的国策,在友城公园的设计中处处体现这一理念。如防汛墙工程的建设,设计在验证了目前防汛墙的安全性后确定了保留改造的基本原则,大大减少了工程的建设资金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部分铺装采用建筑拆迁产生的废弃砖块和石块,体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采用了大量透水铺装,其良好的渗透性使得大部分地表径流直接渗入地下,既起到灌溉绿化的功能,又补充了地下水,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雨水排的压力。设计还考虑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如在友城公园文化展示方面不仅仅为现有的71个友好城市考虑,并为其他新发展的友好城市也预留了空间;在园内服务建筑的设计中,也考虑了未来建筑功能随前滩地区成熟后变化的可能,建筑格局不仅满足管理和展示的需求,同时考虑到部分商业服务功能既要提升未来公园的服务能力,也要为未来公园的运营提供资金来源。 2.4合理的布局是设计成功的基础 根据以上设计策略,公园规划形成“两道、两轴、三区、六点”的格局(见图3)。 2.4.1两道(1)滨江步道。在地块沿江区域设置了6~12m的滨江步道,有机地整合了城市与水滨的关系,在滨水区前沿形成连贯的公共活动空间。滨江步道位于现状杨思水厂段岸线部分遗留的水工构筑物处,设计充分利用现状遗留的挡墙、桩基、江滩,将其打造成石滩栈道的特色景观。石滩既能对现状保留一级驳岸起到防护作用,又能结合石滩的水生植物,对现状一级驳岸挡墙立面起到遮挡与柔化作用,在城市段的黄浦江滨水空间中形成独一无二的野趣景观(见图4)。(2)慢行绿道。在沿江绿地内与防汛通道相结合,构成1条仅供非机动车通行的景观绿道,长约2500m、宽4m,分别与前滩大道与前耀路相接(见图5)。景观绿道与多条人行步道相互沟通,并通过桥梁跨越小黄浦河,贯通南北两片绿化带。此外,沿路配合其他交通设施点以及绿景观设计设置了多个自行车停车点,在地块内形成了便捷的景观慢行交通体系,提升了公园内各景观节点的可达性。 2.4.2“两轴”作为地块外林耀路、泳耀路2条城市脉络的延伸,2条轴线式的园路将人流引入地块,充分提升了滨水可达性。同时也有机地协调了景观的节奏与视线引导。 2.4.3“三区”“三区”依次分为入口广场区、绿荫漫步区、媒体演艺区。整个区域提供的场所涵盖了观光、展示、集会、交流、餐饮等多种功能,既面对国际友人,又服务城市居民。可为前滩地区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体验场所。 2.4.4“六点”“六点”依次分为友谊塔、主、次入口广场、石滩栈道、媒体广场、雕塑草坡。 3结语 一个城市的滨水地带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滨水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复杂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浓厚的人文生活气息,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因此,现代城市的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应解决好场地与功能、防洪与亲水、地块与交通、特征与文脉、低碳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友城公园的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未来,世界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还将有长足的发展,而正在崛起的中国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和建设必将给民众带来更多体验,成为经济、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推动力。 作者:金轶峰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规划师和建筑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思维不应是直线式和单向式的,而应是具有网状结构式的思维。只有具备了网络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才能创造出联结性强、均匀性高、层次丰富、弹性好、样式多、并可以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城市景观网络。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思维 “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网络无处不在,从足球表面图案到围棋、蜂窝、树叶叶脉、心血管系统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网络形态。网络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城市景观设计有着内在的关系。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向五要素就清晰地表达了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路径即是城市网络中的线;边界即是界定城市网络的边缘;区域即是一定范围城市网络中点、线、面的集合;节点可以是路网的交点,也可以是景观视线的交点,可以解释为城市网络中线性要素的交点;标志物即是众多节点中突出的节点[1].只要了解网络概念,把握几个关键因素,人们就能很快获得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理解城市景观存在的这种网络现象,并运用网络的思维方式去塑造城市景观,使之具有人性化、可以有机生长并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一、景观网络的基本概念 城市景观网络并非只是孤立的点、线、面的简单集合。由于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场所和载体,城市景观因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而具有意义,只有把城市景观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去对待,才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城市景观设计。 1、定义 网络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和线构成的平面或空间网状物。在城市景观中,网络是各种景观元素组合或叠加形成的系统。城市景观网络是自然的或人工规划设计的相互连接的空间形态,主要以自然要素(如植被带、河流、山川)和人工要素(包括公园、街道、广场、建筑物)组合形成。在这个网络中,景观节点(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庭园等)和景观走廊(如街道、滨水开敞空间、楔形绿地)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多样、高效、动态的景观结构体系,共同维持良好的城市感知效果以及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景观网络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首先,景观网络是均匀的、单元独立的、易于拼接和可以生长(复制)的,具有连续性;其次,景观网络的元素不是简单的分散,而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关系,分散的点、线、面都有内在的联系[2]. 2、构成 景观网络可以分成很多种。从层次上可以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网络:宏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城市群或更大区域的景观或生态网络;中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城市里的绿地系统网络或广场网络等;微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某一街区或街坊等小范围的景观网络。从角色的转换上可以分为实体景观网络与空间景观网络:实体景观网络如街道两旁的建筑物系列与广场上的雕塑等构筑物系列所形成的实体网络;空间景观网络如建筑物所围合的街道、硬质广场空间和绿化水系空间等虚体网络。从景观网络的形态上可以分为方格网、蜘蛛网、树枝网和组合网络等。 3、特性 (1)层次性.城市景观网络的各个元素都是有层次的,包括景观节点、景观轴线和景观区域。不同层次的景观元素服务并影响于不同等级的区域范围。就一个城市而言,标志性建筑也有层次性,包括全市的、区域的、一个街道的或地段的建筑。如果本身应该是区域性的标志,就不要使其成为全市性的标志,否则将得不偿失,不仅降低了美学价值,而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和社会代价,甚至是政治代价。 (2)交换性。在城市景观节点和景观区域之间的交汇地带,通常会存在多种能量的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的传递和交融,如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等。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时,节点和通道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节点处的建筑、广告、绿地、广场等设计应该结合景观要求,为各种物态和信息的交流与互换提供多种可能的、互通式和无障碍的联系。 (3)联结性。联结性即是指城市景观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城市网络主要是通过道路网络来联系的,而景观网络通常和道路的网络有重叠的关系。然而,景观网络并非被动地服从道路网络,我们应该重视生态景观网络在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社会学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中,景观网络应该与城市道路网络的要求同时考虑,甚至可以比道路网络考虑得要提前一些。 (4)多样性。景观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铁路、公路、街道、河流、山脉、广场、建筑群体、公园、街头绿地等等。它们共同反映了景观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城市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城市景观。不能只是按照少数人的价值观去接受和理解这个城市,否则是不公平的;应该让不同的利益团体、不同的群体各得其所,真正地体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5)有序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慢到快;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在城市建设中,网络发展的次序性与资源有关。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资源较为匮乏的条件下,建设的次序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先做最紧急的、最需要的事,也就是最有效的事。 (6)有效性。景观网络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空间格局与景观生态功能两个方面,它可以反映景观网络的有效利用状况。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也就是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可以成功地避免负荷过重或是空闲无用这两种极端状态。 二、景观网络的主要作用 1、城市功能 从城市生命系统看,景观网络有以下几个功能: ①促进新陈代谢。因为城市是个有机体,必须通过螺旋式的、而不是呆板的状态让它循环,城市景观网要起到这样的作用; ②平衡社会生态。从景观网络的层次性出发,根据不同的人口分布及各个阶层不同的需求进行布局,以满足各类人的活动需求; ③协调人与自然。人工的东西过于集中将会形成对自然的破坏和对抗,通过融合与渗透的手法,把生态景观线或面引入,从而缓解这种人工物过于集中而造成的对自然生态的压力与矛盾; ④形成安全格局。通过景观网络中人与动、植物的交流、动、植物之间的交流,形成合理、安全的距离,以维护生态的可持续过程[3]. 2、人本意义 人本意义指的是城市景观网络对人的作用。人本意义不仅体现城市景观网络的创造者,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去服务周围的人,包括不同阶层的人,特别是那些易于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人是平等的,人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景观网络要体现多样性。对景观网络的塑造要考虑使用的方便和宜人的空间尺度。 很多城市花了很多钱去建设大广场、景观大道等形象工程,但景观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其决策者和设计者没有明白城市景观网络中的关键点在哪里,关键的线和面在哪里。城市社会由多样化的人组成:有富人,有穷人;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有没受过教育的人;有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年龄。这种多样化要求我们在景观规划中满足各种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人的需求[3]. 3、审美价值 城市景观网络的构建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空间格局和其生态功能,作为可以被人直接感知的网络空间形态,还要考虑其审美价值。景观网络的设计应符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即遵守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4]. (1)节奏与韵律。由相同的元素或几种元素合成一个单元,再像细胞一样不断叠加生长,形成不同层次的城市景观网络,这也包含了很多审美的意义。例如,澳门市政厅前广场铺地,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感,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叠加与生长,具有网络的意义。广西少数民族村庄的民居,具有相同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运用了相同的建筑符号。 (2)均衡与稳定。城市景观网络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排列与组合,须讲究各种要素比例的均衡与稳定。为了避免呆板,时常除了均匀、规律、对称等形式外,还有渐变、起伏、交错和非对称的处理,追求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讲究动态的平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在城市的景观塑造过程中,对轴线、走廊、节点、标志、景区等景观元素的塑造,一般都会注重虚实的对比或阴阳的对比与和谐。有时运用均质中突然产生变异的景观处理手法,能给人万绿丛中一点红、耳目一新和相得益彰的美感。 (4)尺度与比例。小尺度的景观给人亲切感,人们易于亲近和易于把握,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造园要素,诸如假山、水池、凉亭、长廊、小桥和盆景等。大尺度的景观易给人开阔、雄伟、磅礴的气势,如大江大河、人造大地景观等等。不同的比例和尺度会给人不同的感官刺激和美的感受。 (5)理性与浪漫。理性与浪漫体现的恰恰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是感性而含蓄的,就审美价值而言,追求自由、曲折,强调曲径通幽和步移景异的效果。而西方文化是理性且裸露的,它追求规则、直率和一览无余的效果,如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几何园。 三、景观设计的网络思维方法 网不同于单调的线,它是由众多的线纵横交织构造起来的,因此呈现出丰富、生动和复杂的格局。既然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景观规划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就不应该是直线式的或单向式的,而应该具备有网状结构式的网络思维。所谓“网络思维”包含以下一些特征。 1、多元互动 多元互动体现的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现在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投资商、企业、老百姓以及不同利益团体的意见都要充分地反映和体现,而且这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如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就是城市规划历史上的最大变革,也是城市规划摒弃精英思想,逐渐走向制度化、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系统综合 景观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必须是系统综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自觉地把各种“景观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网络;而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又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即组成更大的网络。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分出层次、重点和次序。 3、动态思维 随着城市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碰撞频繁的趋势,影响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的变化也在加快。因此,我们需要具有“时空转换”、“步移景异”、“时过境迁”的时空动态思维,敏锐地发现和及时抓住城市景观中的新现象和新征兆,敢于创新,以促进城市景观网络的形成和完善。 四、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和实施中的某些弊端 从网络的视角来观察城市景观问题,可以发现存在的一些弊端。 (1)网络的联结性减弱。网络的联结性影响到网络的整体综合效能的发挥。一些城市的景观大道单纯为汽车交通服务,其宽阔的非人尺度的车行道、中心绿化带和过快的车行速度给人行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隔断了街道两侧居民的生活联系,割裂了城市,使城市的某些部分呈现出“孤岛”的效应。 (2)网络的均匀性破坏。景观网络均匀性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景观要素在地域上分布不均,特别是供人们休闲的城市绿地和广场数量不够,使城市各部分的居民不能平等享受公共空间和良好的景观。 (3)网络的层次性不够。一些城市往往热衷于“城市形象工程”的景观大道和大广场,为了突出个别市级景观大走廊、城市广场,而忽视更多的、更适宜人们日常使用的街头小绿地和小游园、小广场等。 (4)网络的多样性降低。很多城市大到整个城市风貌,小到居住小区景观,单调、雷同,缺乏多样性。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人们感到心灵空虚,生活乏味。 (5)网络的弹性丧失。网络弹性的丧失主要体现于景观走廊弹性的丧失,突出表现在对城市水系的功能和景观价值的无知。例如,在河道整治“美化”过程中,走入了“八化”的误区: ①硬化,即以混凝土代土,减少生物多样性; ②桶化,即高坝围合,阻隔景观通道; ③直化,即裁弯取直,破坏自然遗存; ④简化,即砍树削坡,消除视觉弹性; ⑤非化,即挖沙取石,损害自然面貌; ⑥紧化,即空间压迫,挤占活动场所; ⑦盖化,即变明为暗,隔绝人水联系; ⑧污化,即排放“三废”,形成感官污染。城市景观中一旦出现了类似“八化”做法后,便使城市景观网络丧失弹性,失去其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功能。结果使空气调节能力不断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生物的新陈代谢难以为继,景观的审美价值也受到影响,最终必然导致城市整体环境不断恶化和难以恢复[3]. 城市景观规划师只有具备了网络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才能创造出联结性强、均匀性高、层次性丰富、弹性强、样式多、并可以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城市景观网络,形成丰富而富有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立交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作为一个城市的入口,互通景观往往也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标志,所以互通景观设计应该在注意安全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它的观赏性。互通立交绿地景观有别于一般住宅景观和园林景观,最大特点就是由于车速较快,视线变化较快,因此互通区域景观应采用大色块、大面积景观,不易设计过于琐碎。互通景观设计以视觉诱导为前提,使景观不仅观赏性较高还能起到保护车行安全以及提示司机的作用。本文以洛阳市瀍河互通景观为例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视觉诱导;门户景观;生态景观;乡土树;蒸发池 1场地分析与设计原则 1.1根据城市特点进行设计定位。通过调研分析,洛阳作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其交通不仅是城市运转的载体、支撑城市结构的骨架,同时又是连接旅游供需的重要桥梁。每年四月花开洛阳,世界各地的人蜂拥而至洛阳城时,交通则成为判定一个城市能否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标志。拟建项目连接着洛阳市区及白马寺、关林等重要景区,是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设计时致力于把瀍河互通及周边景观打造成为进入洛阳区域的标志及门户。1.2设计目标。作为洛阳的门户,瀍河互通景观要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标识性,将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把从河洛文化中提炼的元素作为贯穿整个设计的主题。1.3基地分析。现场互通绿化区域分为A、B、C、D四块,现场地形基本都是低凹洼地,为互通施工取土区域(如图1)。A区域:现有少量植物,生长杂乱,需要清理。B区域:高低错落,有较多建筑垃圾。C区域:为裸露土表,适合植物种植。D区域:有较多施工垃圾,清理后才可以满足种植条件。图1通过对周边场地的分析发现,瀍河互通周边的河洛古镇、收费站以及管理中心都为仿古建筑。因此,此处的互通景观设计应与周边建筑相呼应,设计风格一致,采用新中式景观,简单、大方。1.4设计原则。(1)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投入,除核心景观外,其他景观尽量使用乡土植物,减少后期维护成本。(2)安全性原则:在注重景观整体观赏效果的同时,考虑互通区苗木高度,避免植物过高带来安全问题。(3)生态性原则:充分考虑互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遵循人与自然的协调原则,创造出环境优美、物种丰富的绿色道路景观。(4)文化性原则:在设计中将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把从文化中提炼的元素作为设计的主题。(5)审美性原则:整体运用大色块对比,强调整体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栽植风格。从洛阳众多文化元素中提取丝绸之路中的“路”;唐三彩的“色”——以黄、绿、白为基本釉色;花开洛阳中的“牡丹”为设计的主题,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再创作。首先,以“丝路”的形状,作为贯穿设计的图案,周边辅以牡丹纹样,既寓意通过现代的“丝绸之路”让洛阳文化传播海内外,又有“花开洛阳,繁荣昌盛”之意。在设计中将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把从文化中提炼的“路”“色”“牡丹”等元素作为整个设计的主题。 2景观设计以行人的视线为依托 当车行视线较低时能看到周围较多的景观,在视线较低的地方应该设计一些相对精细的景观,如丛植、对植、孤植景观。车行视线较高时则只能看到树冠,因此我们对视线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如图2,我们以4、5两点为例进行分析,同样的景观配置下,4点可以感受到地面的绿植,但是5点的视线只能看到一些乔木。根据这几个点的标高,我们可以看出2、4、7几个点车行视线比较好,在设计时可搭配较多低矮花灌木,可以在这个地方设计一些较为细致的景观;而在车行视线相对较差的1、3、5、6、8处则以乔木为主(如图2)。2.1门户景观与生态景观。根据视线分析,我们在规划互通景观时提出两部分:互通门户景观、生态景观。门户景观在设计时,力求植物搭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充分考虑四季变化,耐烟尘,植物大色块种植,突出洛阳特色,体现文化内涵。而生态景观形成林带及近自然型生态群落。瀍河互通门户景观灌木以牡丹、金森女贞、冬青、红叶石楠为主成片种植,组成牡丹纹样,突出洛阳的特色。乔木则采用常绿小乔木与开花小乔木穿插配置,通过植物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以及植物季相色彩变化,营造出简洁、明快、层次丰富的门户景观效果。生态景观采用自然群落的搭配形式,以常绿乔木为背景,观花类小乔木为点缀,形成林带及近自然型生态群落。2.2生态景观以乡土树种为基础。由于生态景观一般都比较靠后,作为背景树。因此,在设计时,可以选择当地树种,如重阳木、栾树、白蜡、银杏等。这样便于以后的绿化管理,同时也节省后期的灌溉成本。2.3地形设计。经适当地形改造,一方面便于雨水集中收集,另一方面也利于绿化植物生长,便于造景,消除过高林冠线。在绿化设计时,也考虑了地形对植物选择的影响。结合现场地形以0.5%到0.6%的坡度、坡向四周排水沟,低洼处利用现场地形设计留有蒸发池(如图3)。在暴雨时有利于把道路上的水排入蒸发池内,缺水时期也可以用蒸发池的水进行灌溉,这样既节约了灌溉成本,又能形成一定的小气候。 3结语 在设计互通景观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景观的视觉诱导设计,这样不仅设计出富有文化底蕴的互通设计,而且能更加安全地引导车流。同时,要充分考虑互通景观有别于园林、住宅小区景观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们视觉变化以及更便于后期维护的景观。 作者:王贝贝 单位:驻马店农业学校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浅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1公园景观规划实例 公园景观规划主要是体现公园的品质与舒适度,并强调自然生态。主要设计要求是力在打造高端、舒适、自然的公园;在设计中运用简洁现代的设计手法与周边环境相呼应,以流畅对称的线性肌理营造富于变化的活动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带去便利及享受。本公园所处地理位置位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红玫瑰公园位于五彩大道以南,月湖街以北,火烧山路以东,卡拉麦里大道以西。规划用地范围长约370米、宽约320米,用地总面积107308.18平方米,约160亩。 1.1设计目标 红玫瑰公园将“城市森林”理念融入设计,建造出一个能够让城市居民拥有满意的景观布局、活动空间,将自然还原到城市中。打造新疆享誉盛名的独特特征、主题空间、功能布局。在规划设计中采用现代和自然结合的设计方法,以及各种景观材料使该项目能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即无线网络技术、太阳能电池、甚至是自动灌溉和照明系统以及低成本的养护等,来建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景观。 1.2设计理念 人们崇尚“和谐”“都市生活”“自然”“积极的生活”;本次设计理念“城市森林”通过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保持与周边环境相呼应的风格。将自然森林的感觉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城市与自然达到和谐,同时提供给城市居民一个积极的绿色休闲空间,让他们在环境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1.3表现手法 1.3.1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 在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上,主要以简约概括的现代手法,在一些细小的细节上要用精细的工笔手法小心翼翼的刻画,这样用形式美体现出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和绚丽的装饰效果,突显出了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1.3.2环境绿化设计 在设计规划时,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设计出符合如今群体对高生活的品质和审美的节奏感,在设计手法上主要是侧重竖向的绿化手法,其特点是,开阔。简练的划分手法处理。 1.3.3公园小品设计 在充分满足其使用功能的作用下,还可以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这就是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的目的。 2公园分区与景点 2.1公园分区 整个公园共分为五个区:①中心广场交流区(以集会、表演功能为主),体现广场的实用性。②规则种植区③公园的水体区,在此区域音乐喷泉为公园增添了生机。④休闲文化交流区⑤公园停车场区,极大的满足到职工之家及展览馆参观的人们的泊车。 2.2主要景点规划 公园共分为三个景区:北入口广场、中心演艺区、休闲文化园。 2.2.1北入口广场 由主入口进入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长120米,宽86米的一条世纪大道。世纪大道中间是高1.2米的楔形绿化及中心喷泉,整齐的树阵座椅供人们休憩。世纪大道两侧为两块绿化园林休憩地,草地上以大面积方整的草花堆栽,鲜艳夺目,寓意在大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合;有座椅、喷泉为广场增添了生机。整体寓意主要是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准东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世纪大道上,周围绿草如茵,鲜花簇拥,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定会跟着国家改革的脚步繁荣昌盛。世纪大道两侧装饰景观灯,给晚间公园营造出亮丽的世纪之道,如图一。 2.2.2中心演艺区 圆形和椭圆形铺装广场为准东居民在夏季提供舞蹈场所,让人们在这里翩翩起舞;在冬季旱喷广场结冰,可以让人们在这里尽情滑冰。圆形广场周围高低错落的花卉在这里盛开,九月红玫瑰的香气扑面而来。六盏特色景观灯围绕圆形广场也为公园增添色彩。 2.2.3休闲文化交流园 休闲文化交流园位于入口北广场东西两侧,人们在休闲活动过程中了解、鉴赏、体验名俗文化。这里为人们提供墨宝、晨练、太极、游乐等场地。景观亭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的场地。左右两侧硬化设计浮雕文化景墙,以准东石油开发做为一个浮雕文化墙,既是一个造景手法,同时也尽可能展现其准东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六个体量宽6米,高2.5的浮雕墙展现在左右两个休闲绿化区中。 3公园的植物规划配置 3.1植物配置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有以下分类:3.2.1乔木:侧柏、龙柏、樟子松、榆树、馒头柳、红皮云杉、白蜡等3.2.2灌木:榆叶梅、珍珠悔、红叶李、红瑞木、连翘、毛樱桃、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忍冬、卫矛、丁香等3.2.3果树:沙枣、山桃、山楂、李子、杏树、苹果等3.2.4花卉:月季、美人焦、大理花、雏菊、石竹、鸢尾、芍药等 4公园灯光照明规划 在广场各处分别布置各类景观照明灯,既有装饰效果,同时又满足夜间照明之用,各处草地上皆置以草坪灯,在中心演艺广场、文化交流区等重要景观部位,分别设置投射灯,增强夜间效果。结束语:公园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其舒适度、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另外遵循公园设计因素,把环境,功能性,和景观价值都考虑进去,创造出人们所向往需求的休闲、集会、学习交流的公园,不断规划设计出各式各样“以人为本”的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的公园。 作者:张立霞 单位: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1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特点 1.1以自然为主,减少人工痕迹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其主旨就是尽量以自然为主,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让植物自由生长,然后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利用加工规划,并设计出最适合的植物景观,尽量不去破坏植物间原有的特色。杭州西湖园林的规划设计就是根据植物之间的特点,结合植物自身的生活习性以及身边环境的特点,保存植物原有的生长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将山水树木灵活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减少了人工雕琢的痕迹,从而让杭州西湖拥有了很好的自然景观,也让杭州西湖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得十分完美。 1.2景观特色明显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有独有的特色,每个植物景观的规划都要有鲜明的特点,可以让观赏的人们清晰地知晓此景观的寓意,并且能够很好地带动观赏人进入意境,进而舒缓身心。杭州西湖中这类植物景观设计就很有特色。像曲院风荷花园、花港观鱼公园等等,每个景观都有独特的景观特色,而且十分的鲜明,很容易让观赏的人们感受到景观的寓意及特点。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公园就是通过连绵不断的荷叶,远远看去就像与天接壤一样,在荷花盛开的时节,让人眼中全是优美的荷花,整个曲院风荷公园就是以荷花为主,简单地人工辅助一些绿色草坪,最大化地将景观的特点呈现出来,从而让观赏的人们感受到景观独特的魅力。 1.3植物间的特点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尽量利用植物间的特点不同,来设计景观的特色,利用植物生长特点不同进行景观针对性设计,对于空旷的景观地点,多多利用高大成林的树木来更好地映衬景观的大气,有些景观比较紧凑,就尽量使用密集生长型的植物进行装饰,从而更好地将景观呈现出来。 1.4颜色搭配合理 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植物间色彩的搭配合理,并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植物色彩及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气候时期,呈现的颜色是不同的。要尽量设计出景观四季颜色都要保持鲜明,像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公园,大量利用荷花的同时,还注重草坪的种植与养护,可以在荷花凋零的季节,依然使此景观的颜色不至于枯燥,还能够保有一丝绿意,充分保持了景观的游览性与观赏性。同时,在同一季节,也要保证一个景观内的颜色搭配要合理,各植物间的颜色不要过于统一,这样很容易让观赏者出现视觉疲劳,要合理地搭配植物色彩,呈现景观应有的特色,吸引观赏者的眼球。 2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2.1丰富植物的种类 现如今,我国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上植物种类较少,各地景观的植物景观规划经常会出现一些重合的地方,这就使得各地的景观缺乏特色,从而让观赏者失去欣赏的意愿。如杭州西湖的景观设计,就只是大量利用了当地的一些植物进行设计,而没有去丰富植物种类,使得一些景观过于类似,出现审美疲劳,因此,在对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尽量去丰富植物种类。 2.2区域特色 在我国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每个区域都要保持自己本区域的特点,以此来规划设计植物景观,以更好地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植物景观。像杭州西湖植物景观设计时,就充分利用起当地的植物特性,以及其独有的特点来设计景观,从而更好地凸显了杭州西湖植物景观的特点。 2.3提升设计新意 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尽量去提升设计的新意,不断去创造出更好的设计理念,从而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做得越来越好。而杭州西湖植物景观的设计,也是经过了许多设计工作者的不断创新与研究,从而将杭州西湖打造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园林景观。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杭州西湖园林景观的分析,清醒地看到,现如今我国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进行更多的特色设计,并且更好地去利用植物间的特点,不断地丰富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越做越好。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很好地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缓解精神疲劳。 作者:廖哲峰 单位:葛洲坝(上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思考 1项目概况 另外坝后区域整体交通路网设施不合理,余留地形土方杂乱,景观设施匮乏,难以达到生态风景旅游的目的。右坝肩功能空间难以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气息。 2王圪堵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2.1规划原则 2.1.1统筹兼顾,整体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应当做到对景区进行总体分析,考虑景区的近期、中期、长期的目标,把握各种有关因素,统筹兼顾。从景观规划的角度对景区进行总体规划,综合分析景区的各种景观资源,划定景观的布局[1]。 2.1.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王圪堵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不仅提升陕北水资源容量,同时也作为旅游观光场所。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当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满足人们的观赏和参与需要,因地制宜地安排不同的景观,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巧妙地安排相应的建筑、广场、小品等,使景观呈现多样化;种植乡土植物,并进行自然式的配置,营造良好、生态的植物群落。[1] 2.2以大坝为核心的王圪堵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 陕北榆林地处戈壁沙漠之上,干旱少雨,王圪堵水利风景区规划力求结合陕北毛乌素沙漠地域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大坝为中心采用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搭建水陆交融的绿色构架。同时依托水库附近的无定河湿地、古长城遗址、臭柏自然保护区以及丰富的沙生植物等旅游资源,统筹考虑,形成以王圪堵水利风景区为主体的综合性陕北地区城市后花园。设计中通过把大坝上游水面与大坝下游花田、花海与湿地有机结合,提高了水库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同时还可以把水利工程与水利旅游资源高度契合下的壮丽大坝展现给四面八方的游客,树立陕北水利风景区的新品牌,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的水利风景区。规划范围为坝址区征地范围内的右坝肩平台、坝体下游坝后区域及左坝肩平台,共计面积约614亩。 2.2.1坝后景观设计 坝后区域是以大坝反滤体开阔区域的湿地设计、坝后电站、泄洪洞明渠和溢洪道建筑物之间空留的绿地设计。坝后景观可定位为花田花海区、科普教育区、坝后湿地区。花田花海区位于溢洪道与坝体之间,以植物种植设计为主。通过设计不同时令,不同种类的观赏类灌木及地被,形成一片流动的景观色带。为更好的增进游客的体验观赏,花海之中布设休闲景观步道,沿途设计景观观赏平台,供给游客观赏休憩活动。科普教育区位于坝后电站与坝后反滤排水渠之间,利用不同的景观设施小品,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水文化学习与探索体验。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并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畜牧为天下饶”,为还原这种古牧人文特色,故位于电厂路西侧的绿地,布置设计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特色蒙古包,搭配塞上独有的畜牧植被景观,并在其间点缀数组牧畜景观小品,使整个科普教育区域更加生动。坝后湿地区是坝后景观设计的亮点,由于坝体施工完成后,坝后返滤水位较高,自然的形成上百平米清澈的水域,因此景观设计合理利用水域资源,在保证不影响坝体稳定性的情况下,扩大坝后返滤体水域面积,并设置水深0.5m~1m之间的坝后湿地体验区,并在水面之上布置生态防腐木步道及景观亭等,另外根据原有地势地貌,湿地中间设置生态小岛,岛上设置环形交通步道,区域划分为生态观鸟区及沙滩休憩区,另外水域搭配不同时令的浅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等,生态中心岛及其他微地形上搭配栽植不同的乔木、灌木、地被等,目的为游人提供一个学习自然生态湿地系统的场所,更是重新改善了坝后整体生态环境,提高坝后风景资源标准。 2.2.2右坝肩景观设计 右坝肩区域主要以库区管理站为主的办公区绿化及坝址区入口空间。右坝肩景观设计旨在彰显坝址区主入口景观特色及宣传水利文化教育为主,因此设计首先结合原有办公楼,在其西侧新建一座水文化展览馆,同时利用展览馆与西侧道路之间的空间,创建一个符合迎宾主题的入口广场,在广场南北两侧分别列植高大乔木,种植落叶国槐与常绿雪松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广场正中间设置一处景观喷泉形成流动的水景,同时广场铺装融合水文化元素的特色砖雕铺设,使整个广场更加赋予人文特色,同时对坝头两侧绿地进行景观绿化及增设游人休憩设置,方便游客对库区景观游览观光。为更好的加强对库区综合管理,右坝肩坝头新设立一座石牌坊,增设标识字体,使景观空间上也显得具有文化气息。 2.2.3左坝肩景观设计 左坝肩的地势较为平坦,区域主要是以高程1054m及1079m平台上观光游览的景观设计。在左坝肩1054平台设置百人码头,为游客提供一个对库区水域风光观赏、游览的入口平台节点,同时增设对水域无污染的水上游乐设施,在保证库区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能够为后期旅游开发提供一大景观亮点。1079m平台是整个坝址区地势最高的地方,设计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梳理平整,于坝头1054m平台布置8m宽踏步拾级而上,两侧附以石材栏杆,直至1079m平台中心广场,仿佛对坝体的整体延伸;中心广场面积约合3500m2,以中轴对称的布置方式设计,位于广场中心新建一座高达26m的观光塔,使其不仅能够成为游客俯览整个库区的绝佳位置,同时也要成为整个坝址区地标性建筑物,另外广场两侧列植高大乔木,配置坐凳使游客更好的休憩活动,考虑长远开发利用,前期布设交通路网及观光停车场,其他附属绿地也栽植乡土经济树种,在形成观光交流活动空间的同时,也打造一处具有乡土民俗文化的景观空间。 3思考与建议 3.1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应与水利工程规划同步进行 当前的规划设计工作往往采用后置式开发模式,大多数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尚没有纳入水利工程整体规划建设之中,这两个阶段建设的脱节,不利于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两者不能统一起来,前期工程建设不能为后期的旅游设施所利用,势必增加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困难,造成投入资金的增加,提高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成本。再如,水利工程主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生态保护性等因素,而对景区所要求的景观可观赏性、环境协调性、设施舒适性、人性化要求等因素考虑较少,限制了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发展空间。故风景区景观规划应与水利工程规划同步进行。 3.2充分认识并重视突出大坝可识别性的必要性 大坝以其大体量、大跨度的视觉震撼及其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极易成为自然环境中的地标。作为一个景观符号,它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大坝又可以成为识别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景观资源和窗口,故突出大坝的可识别性乃是十分必要的。当今以大坝为中心发展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现代枢纽工程实践民生水利新理念的切入点。外的胡佛大坝、葛兰峡谷大坝及韦尔扎斯大坝风景区等,旨在使大坝成为水利风景区而不同于风景名胜区的标志。 3.3设计必须契合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需要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如何修复和保护,是当前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中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水利必须从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注重功能导向的同时,更应重视工程区域的环境建设,重视乡土人文、艺术品味及自然环境与诸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必须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王圪堵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契合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理念,首先突出以人为本、重在保护的原则,以大坝为核心,对大坝周围环境及其流域的生态系统进行妥善的保护。景区规划设计中尽可能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增加山体护坡表皮绿化,既绿化美化环境,又减少了滑坡几率;尽可能利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的材料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土材料的潜力,保留地域乡土景观元素。同时多方面坚持统筹兼顾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完善各类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为现代水利多种经营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3.4竭力让大坝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展示平台 大坝是人类改造与适应自然的结果,是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集中展示了人类治水的智慧、思想、技术水平和工程能力。王圪堵景区规划旨在积极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以水资源保护和水文化传播为根本,力求挖掘周边区域浓厚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大坝、枢纽为核心,规划设计了左坝肩观光区、坝后湿地体验区、右坝肩水文化科普区,力图打造一个集水利生态、休闲养生、游览观光、水上游乐、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让大坝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展示平台。 4结论 王圪堵水利风景区的景观设计,坚持将大坝作为核心标识,把水文化建设融入水利建设发展之中,注重从景观资源的角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设计中将陕北文化元素、沙漠景观元素一并融入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既提升了水利风景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又展现出了现代治水兴水的文化魅力,被誉为库坝区景观设计理念的新进步。 作者:齐宝玉 单位: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摘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尺度景观规划,要注意景观设计要素,还要对当地的自然景观进行实际的利用和考察。依据三位一体的景观设计原则,结合景观设计的方法,将设计构思体现在图纸上,让图纸设计更加合理科学,从而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现提供可能。 关键词:持续发展战略;大尺度;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作为体现当地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的载体,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在多个元素共同作用下人文精神与自然环境的一些产物相结合而创造出更加符合人们美观享受的事物。景观规划科学合理地运用一些设计理念,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景观规划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必备产物,也能很好地反映这个城市建设的完善性,能够体现这个城市中自然环境的质量和人文情怀的浓厚程度。 1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 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就是将现有的事物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持,让其能够在以后的发展中一直存在下去,并且在一定基础上将该种事物进行发展,让其能够提高利用率。城市规划就是对未来城市建设进行一些设计规划,并且进行一些合理的布局设置,是未来发展蓝图,也是现阶段城市管理的一个大的方面。区域规划是针对某一地区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开发和建设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小部分,是组成城市规划的组成成分,并且能够为城市建设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和基础[1]。 2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发展的规模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而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规划进行结合,能够很高程度地将城市的生态建设发展得更好。城市的生态建设正在不断地扩建中,比如园林绿化建设、土地开发等,因此大尺度的景观规划上通过实现景观规划中自带的一些自然属性和景观现状管理的分析,能够将某一区域内的景观进行合理的搭配设置,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建设,促进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展开。这样能够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心、愉悦的生活氛围,让人们生活在一个富有追求、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大尺度的景观规划也是将景观规划、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结合所想要追求和实现的最初目标和战略思想。 3三位一体论的景观规划原则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进行三位一体的城市规划时,设计城市空间建设理念应当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来进行城市的设计,比如针对幼儿、青少年、老年人的活动要求来实现他们的活动空间上的追求,让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加丰富且充满愉悦。其次,根据自然景观进行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人们生活的环境就是在一个大的自然圈内,人们依靠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地理资源、绿色植被资源等来让城市生态建设得以强化和深入。因此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来进行城市的发展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环境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地。最后,景观规划的原则依靠历史的发展和统一多变元素的相互结合来进行城市的规划改造。城市的建设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上来进行的,城市建设缺少不了的就是让环境艺术步入到人们的视野,建设出一个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城市景观[2]。 4三位一体论的景观规划的方法分析 4.1微观层面的景观规划方法 在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对所要进行改造的区域进行一个设计构思,设计构思的内容包括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将人与健康进行联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构思时首先应当考虑当地生态环境因素,设计出符合使用者设想的空间场所。在构思之后就要进行构图的设计了,将自己的想法转换在图纸上,在这个时候就应当注意将人与环境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构图,在造园构景上可以选择运用多种方式来突出自然环境的优美,从而形成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在景观设计中要运用对景和借景的手法。所谓对景就是让景观呈现出一个对称的状态和形式,这样的景观能够起到一个主导整体的作用。对景是能够最突出表现的一个景观,人们往往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正对景,比如在道路尽头的亭子或者是道路上的一个明显建筑物。借景是通过借用当地的一些街道景观对景色进行拓展式的延伸。这种借景手法可以给人一种联想空间,能够让人放松心情。微观层面的景观设计也应当加入一些引导示意的物品,比如通过一些有规律的树木种植或者是有文字说明的指示牌来引导,这样就给人一种好奇与探究的欲望。 4.2中观层面的景观规划方法 中观层面的景观规划首先要注意尺度问题,将城市各要素进行联系形成一个尺度关系,让景观呈现出一个规则的形态。比如在建设广场时,让广场的主体形态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是椭圆形,这样就有利于施工人员铺设和加工。注意一些景观的色彩搭配问题,比如在北京故宫的建设色彩搭配多为黄色和红色,这些都是与皇家有关的颜色,不但能够体现出统治者的威严,还能够通过黄瓦红墙来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对比,能够给人一种庄严的环境氛围。色彩的处理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将景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景观设计中应注意进行标志建筑物的设计,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这些景观都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一个标志的作用,不但成为城市的名片,还能够给人一种回忆感和追求感。 4.3宏观层面的景观规划方法 宏观层面的景观规划首先进行区域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分析,对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现状、旅游景观特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合理布局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景观的构思要有形象定位,这样才能够表现出区域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在景观规划的构建中应当将空间分成不同的体系,让空间形成一种点、线、面的组成,并且通过合理的布局形成不同风格的景观建设。比如,在一些运河、铁路的建设中应当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交通体系。节点设计建造要能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区域的形态,形成初级的记忆。比如,火车站、地铁站口的建设可以通过调查来分析节点。对于一些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景观,要保护起来,让传统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将多元素的人文景观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让城市建设看起来更加统一,而且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不一样的而感受。对建筑的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有序的组织建设,能够形成一种对比,给人们一种视觉的享受,让疲劳的人们能够在精神方面得到放松。在区域景观的构造中,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建设出更加统一、系统、独特的主题景观。 作者:陈烽燧 单位: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摘要】园林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建设中,园林绿化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这也给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作用和特点,就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在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基础上、顺应城市需要而进行的城市园林建设和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景观规划与设计是其基础环节。当代城市园林绿化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自然景观、园林特征和城市特质结合到一起,这是由城市园林绿化的定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作用和特点 1.1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华的汇聚地。园林绿化具有美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活环境的宜居度,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作用。确切来说:①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减弱噪音、防风沙等作用。究其原因,城市园林中的绿色植被是有效的空气湿度、温度调节器,它能能借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空气循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环境。②园林绿化有美化作用。城市园林绿化在空间构建上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它要求设计师能借助不同色彩、质感的植被、亭台、景观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富有质感的园林空间,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一来,城市园林景观不仅具有休闲、娱乐和观赏价值,还能满足民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1.2城市绿化园林景观的特点 城市绿化景观是自然生态、人工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功能多样,综合性较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想将各种因素完美综合起来,必须就地理、地形、园林、水系、城市文化品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运用美学、生态学、心理学、设计知识进行景观设计,以确保园林景观的完整性、持续性。园林绿化不仅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用到各种材料,由于地域差异、市场环境不稳定,很多时候,许多材料的价格都难以把握。所以,在园林绿化中,有关方一定要考虑到可能会影响园林绿化的成本因素,尽可能降低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成本。此外,园林绿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园林绿化工程结束后,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也要被提上日程。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工作以植物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花卉种植为主,此外还涉及园林景观日常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等。在城市绿化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关人员、有关单位一定要考虑到园林绿化完工后的养护与管理问题。 2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2.1以科学的景观设计理念为指导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运用生态理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使园林绿化景观与经济、人类形成和谐共存的关系,是时展的要求。要想使园林绿化景观与经济形成共生共长的关系,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科学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所谓“以人为本”的生态设计理念指设计师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实际需求、观景心理,将园林绿化中的自然与人工元素巧妙统一起来,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知识营造园林景观类型,科学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并确保园区内部景观功能分割明显,布局协调,层次分明。与此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降低能耗,为公众打造一个休闲运动的场所。如在小规模的园林景观中,有的亭台地势过高或者地面硬化范围过大,地表绿化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用一些善于攀爬的藤本植物来点缀建筑,填补亭台中上层空间空白,使建筑轮廓和景观布局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2.2做好场地设计,合理设计道路 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科学把握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因地制宜,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原则。园林绿化场地指园林所处环境、园林场地所处地形、场地内建筑的性质、体形、基础设施、道路出入口位置等,它是园林景观构思和布局的重点,也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关注的首要问题。通常来说,在场地设计中,设计师要在总平面图上标注清楚不同的功能分区,功能区的位置和布置形态,景观性质,如哪儿是主要景点,哪儿是休闲区,哪儿是儿童游乐场、停车场等,建筑的高度、层数,哪些树木需要特殊保护,山顶控制标高等。在场地设计中,道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园林景观中的道路不但具有往来通行的作用,还具有功能划分、景观美化等作用。许多景观中的道路,或纵横较差,或曲折蜿蜒,常常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道路设计中,设计师首选要明确主干道路的功能,确保通常主景区的道路走向明确,宽度适中,简洁明了。景区环路、辅路设计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尤其是景区内部的小路,要能触及各个角落。此外,景区内部的小路、辅路,既要根据地形来设计,还要注意其视觉效果,让其能与景观交叉重叠起来,或者融入到景区中去。如竹林景观附近的小路要曲折迂回,流畅自然,以赋予大景观以强大的张力和流动性。 2.3在景观设计中突出植被种植和设计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建筑,但是现代园林绿化更多是用绿色植物来造景、衬景。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将植被种植和设计放在首要地位,根据实际需求判断该重视哪些绿色植物,哪种植被的绿化效果更好。绿色植物有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繁殖容易等特点,许多绿色植被如常绿灌木福建茶、小叶黄杨等四季常绿,季节变化小,是再好不过的景观绿化用品。常用的绿化植被、植物有草坪、灌木、大小乔木、花木等,绿色植被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视觉功能,一是非视觉功能。《植物、人和环境品质》一书将绿色植被的功能分的更细,说绿色植被有建筑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美学功能和工程功能。园林景观中的绿色植被设计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创新绿化形式,确保绿化效果最大化。如主干道附近要大面积绿化,要打造一道既能隔音又能防尘的天然障碍。车行道绿化要充分考虑行车视距,要适当降低树丛的密度和浓度,以防行人突然穿行时可能导致的刹车不及等问题。②合理把握绿色植在空间和道路上引伸的“度”,使绿色植被与道路、建筑较差渗透、合理布局,以实现理想效果。在植被种植完工后,还要充分考虑土壤、气候、人为因素可能给其带来的危害,做好植被修建、除草、防虫工作。 2.4从细节入手,提高小品设计水平 园林工程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园林绿化中的小品如果皮箱、灯具、喷泉、园椅等,虽然功能单一,但是它们同样会影响园林景观的功能和意境。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从细节入手,做好园林小品设计与布局工作。如在园林路旁、休息区多放置一些园椅子,以供游人休息之用,但是园椅放置数量要综合考虑园林游客人数,不可过多也不可太少。此外,园椅位置布局也有讲究,现代人极为在意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所以园椅距离不可太近。又如,园林中的果皮箱,要采用环保材料,又要适当考虑其造型,如主景观附近的果皮箱要简洁大气,灌木附近的果皮箱可用木桩、动物造型的果皮箱,以增强景观的协调性。喷泉与灯具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是两者的美化作用不可小觑。需要注意的是,园林景观中的喷水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因此在喷泉设计中要做好排水、循环系统控制设计,降低喷水系统发生漏水、灌水事故的可能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面较广,对个体的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要遵循自然生态法则,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将景观、植被与环境融合起来,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高海明 单位:岑溪市园林管理处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体验型景观规划设计在森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据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9万亿元,同比上涨14%,森林旅游年接待人数高达12亿人次,充分表明了国内森林旅游的受欢迎程度。甘肃省兰州市顺应市场发展形势,积极开发境内森林资源,打造出徐家山、吐鲁沟等大型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文章首先指出了甘肃省兰州市森林旅游开发的现状,随后在分析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体验型景观规划设计的森林旅游开发策略。 一、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森林旅游区同质化现象严重 森林公园或景点在审批通过后,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园区的整体规划问题。在进行景观规划时,一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自然环境,保持生态景观的原有风貌,凸显地方森林旅游特色;另一方面则要融入“自主创新”理念,在不破坏林区原有生态景观的同时,增添一些现代化的元素或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旅游开发和景区规划时,部分设计者盲目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照搬其他森林旅游景观的设计方法,导致国内景区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森林景观的独特魅力得不到体现,也就很难吸引到更多数量的游客。 2、旅游资源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甘肃省森林资源丰富,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理念,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并没有及时转化为经济优势。例如,扎尕那省级森林公园位于迭部县林业总场益哇林场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但由于没有科学系统的进行规划和开发利用,扎尕那省级森林公园的其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景区的旅游景点单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森林旅游区。 3、森林内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森林旅游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的游客,主要原因是满足了人们放松身心、拥抱自然的需求。因此,只有保证景区内环境的干净、整洁,才能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但是森林旅游景区面积广大,每天接待游客数量较多,景区内经常可见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导致景区内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由于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因此林区内的保护工作也难以及时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内部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导致部分景点失去观赏价值,不利于森林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 二、森林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1、从观光型向参与型转变 甘肃省现有的森林公园和旅游景点,大多数是由国有林场或自然保护区转变而来。早期进行森林旅游开发时,工作重点往往集中于对森林本身价值的开发,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旅游体验,森林景观设计以观光型的景观为主。观光型景观只能满足游客视觉上的需求,虽然能够使游客欣赏到自然美景,但是并不能让游客全身心的享受自然魅力。因此,必须要转变旅游景观设计思路,从观光型向参与型转变,关注游客的切身体验,调动游客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真正感受到森林景观所带来的舒适性和轻松感。 2、从人工景观向生态景观转变 现阶段的森林旅游景观设计,主要以人工景观为主,包括景区内的凉亭、建筑等,而自然景观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生态景观设计就是要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协调好人与环境、人与动植物、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既要实现景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体现出生态景观的观赏价值。景观规划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为必备前提,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具体措施有设计生态建筑、恢复地带性植被景观、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景点项目,通过植物的选择建设引鸟、引蝶等生物景观。 3、从单一景观向多元景观转变 不同游客的审美价值和旅游目的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有的游客单纯是为了通过森林旅游来宣泄工作压力,而有的游客则希望领略不同地区的独特风景。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广大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我们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景观规划设计时,也要尽可能多的设计不同景观,在规划设计中全面围绕主题,从风景建设、道路、植被、人文等出发,公园保护、管理、服务等环节都紧扣主题展开,实现森林内部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应当注意的是,从单一景观到多元景观,不仅仅是景观数量上的增加,而且还要兼顾各个景观之间的协调和搭配,实现森林旅游景区整体质量上的提升,为游客创造更加舒适、放松的旅游环境。 4、从追求规模向突出特色转变 早期的森林公园大多数是由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区改造形成,整体面积较大。而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也片面的追求森林景区的规模,导致景区内部许多特色资源得不到集中利用,森林公园的整体开发程度普遍较低,难以为游客提供配套的旅游服务。在今后的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整合森林内部的各种资源,突出森林公园内部的特色景点,并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知名度的主题景观,吸引更多的游客。例如,兰州地貌复杂多样,境内山地、高原、沙漠、戈壁交错相间,黄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形成“山-河-谷”串联分布的独特景象。可以充分依托不同的自然环境风貌,开发综合性的森林旅游区。 5、从功能理性向公众参与转变 景观规划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森林旅游价值的发挥,还要综合考虑森林旅游开展对周边环境及公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也必须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能够群策群力,及时发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从而提升森林旅游开发的效率;另一方面,群众的建议还能给设计者提供灵感和思路,保证了景观设计能够被多数群众和游客所接受、认可。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开展森林旅游开发听证会,将拟定的景观规划设计展示给群众代表,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确定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从而在公众参与、公众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景观规划设计的不断完善。 三、参与体验型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 1、概念介绍 参与体验是人类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手段和主观感受。人们乐意将自我的参与体验运用于各种外部环境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身边的事物。参与体验己经与人们的生活不可分离。景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体验型景观规划设计,就是要求坚持人与自然融合统一的理念,在营造优美自然风景的同时,激发人们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2、体验形式 (1)娱乐体验。通过游戏的方式,带给游客新奇、刺激、兴奋的旅游体验。例如许多森林景区内设置的水上公园,过山车等。娱乐体验要注重结合地方民俗特色,以期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旅游体验。(2)教育体验。这里的教育体验,并不是指传统的教育,而是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在森林旅游和实际体验中,掌握更多的自然知识,从而以放松的心态接受新知识。例如家长可以在森林旅游的沿途,向孩子科普各种野生植物的名字,某种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等,以此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3)避世体验。一些大型的森林公园远离喧嚣的市区,游客漫步在森林小道中,能够暂时忘却工作、生活上的烦恼,实现由内而外的放松。避世体验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而是个人精神压力宣泄的一种途径,在森林旅游结束后,游客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姿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从而提升工作效率。(4)审美体验。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是森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也是森林公园吸引更多游客、提升自身经济价值的关键。无论是原生态景观的体现,还是现代人工景观的装点,都是以满足游客的审美体验为出发点。因此,体验型景观规划设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围绕这一要求来开展。 四、体验型景观规划设计在森林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1、视觉设计 (1)文化景观的视觉设计。兰州市作为一座文化历史名称,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例如,云龙桥最初兴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是甘肃省省级保护文物,云龙桥木体弓形,精巧玲珑,具有极高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价值。除此之外,还有大佛殿、青城古镇等文物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慕名参观。因此,在开展体验型经过规划设计时,尤其要注重凸显古代建筑、传统文化的欣赏价值,并做好雕刻、石刻、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2)环境景观的视觉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涉及地貌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景观,天文景观等。作为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挖掘、提炼、提高、命名、解译和展示。设计者应当熟知游客心理、民族文化,同时注意把环境(物质的)与文化道德伦理(精神的)结合起来,使游客在享受审美体验的同时,也能享受教育体验与娱乐体验。进行视线走廊设计,要让游客在游览、体验过程中有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犹如音乐史诗般,有序、起迭、渐变、高潮、尾韵,符合游客心理审美要求。根据自然景观特点,充分考虑游客的需要,兼顾所有景点,尽量形成旅游环线,不走回头路。以景区为单位,景点多或路程远的景区,设计多条环线,满足各种类型的游客。 2、听觉设计 风声、雨声、瀑布之声、流水的声音、虫鸟鸣叫的声音、鸡犬鸣吠的声音;寺院钟声、现代科技术利用电子设备模拟的公园背景音乐、现代科技术利用电子设备模拟的其它声音等都是听觉设计考虑的元素。例如,五泉山公园是游客来兰州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五泉山不仅环境清幽、绿树葱郁,而且有多处明清宗教建筑。“泰和铁钟”是五泉山公园的镇山之宝,造型宏伟、声音洪亮;景区内有甘露、掬月等五眼清泉,泉水自山腰留出,形成瀑布,游客于林间聆听鸟鸣和水声,获得身心上的愉悦。 3、嗅觉设计 嗅觉景观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森林植物设计来体现。同一地区不同植物品种的花期不尽相同,而植物在开花期间所发出的气味也不相同,如丁香带给人的是浓郁的芳香气味、玫瑰给人以清香的感觉、百合更给人以淡淡的清香的感觉。即使是同一植物品种在不同地区开花期间所发出的气味也会因为温度、湿度、日照、土壤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一植物品种的园林植物在整个花期的不同阶段所发出的气味也带给人以不同的嗅觉感受。 4、触觉设计 触觉能够更好地拉近人们对环境的体验。触摸是人的天性,摸石头、花草更是儿童的习惯。具有丰富肌理和质感的空间环境能能带给人们丰富的体验,特别是对儿童、老人意义更重要。不同的材质可起到行为暗示的作用,有的材质如卵石路还可起到保健按摩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动人们的触觉体验:一是通过园路铺装变换暗示脚、手、全身心的触觉行为,,游人通过与“地气”接触,按摩脚底穴位,沐足健身;二是根据景区内资源条件,在浅水区建立观景点、观景平台,使游人能近距离接近水体,嬉水赏景;三是对于景区内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以及古树名木,设立观景点并加以标识解说,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肌理。结语:森林旅游不仅能给当地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有利于改善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通过一系列的景观规划设计,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体验型景观规划设计能够坚持以游客为本的理念,使森林景区设计迎合游客的多种需求,成为森林旅游开发中常用的规划设计形式。各地区只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辩证看待森林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优势,进而科学利用体验型景观设计理念,才能确保森林旅游资源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作者:蒲兴芬 王鸿毅 单位: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丛林谷地花谷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主要研究特定地形环境丛林谷地花谷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以紫海花谷景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了规划设计指导思想、规划设计原则、总体构思以及景区详细规划设计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丛林谷地;花谷景区;规划设计 1项目概况 紫海花谷景区基地约333.33hm2,其中可种植花卉面积约66.67hm2,林地面积200hm2,是未被破坏的自然谷底生态林区。基地独特的山脊轮廓、凹凸坡地的地貌形态,构成了层次丰富,富于变化的空间界面轮廓和背景立面,基地花卉种植区域均成斜坡递进式渐变地形,坡度有缓有急,既保证了充足的光照条件,又有良好的观赏视觉效果,为塑造独具特点的丛林花谷景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基地现状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保护和利用原有植被群落,形成背景环境。以薰衣草为主要观赏对象,结合马鞭草、一串红、万寿菊、黑心菊、蛇目菊、蛇鞭菊、百日草、鼠尾草、雏菊、石竹、孔雀草等花卉植物的观赏特征和环境艺术景观,融合不同的地域文化与花卉文化,并把自各地区的引种成果与科普教育相结合,增加观赏性木本植物梅花、樱花、海棠等的种植造景,营造出以原有山体景观为形态外貌,薰衣草观赏为主调,具有独特山谷花海景观特色,融游览观赏、文化交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花卉植物专类园。运用植物文化意蕴和独特而深刻意境的植物景观,给游客以意境美的享受[1]。 3规划设计原则 3.1尊重场地原则 设计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合理地利用原有地形,进行更深入的景观设计,做到因地制宜,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3.2生态优先原则尊重场地原有的生态特征,完整保留生态群落较好的区域,争取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以便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的生物链。和谐的花卉植物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建园”的重要表现形式[2]。 3.3文化先导原则 深入挖掘“薰衣草•情”文化,在突出花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使花景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兼具人性、传统性与文化性。在建设景观中,营造出花的文化与情感,引起观者的共鸣。3.4整体性原则通过对山谷生态景观的整体改造,形成“环状、片状、带状、台状”景观游览路线。真正实现建立一个时令可赏、四季可游,具有独立文化内涵和丰富游览价值的风景区。 4规划设计总体构思 根据紫海花谷所处区位、现状、社会环境及建设目的,风景游览结合本地的人文资源,突出本地特色,打造“薰衣草•情”主题文化景观,将景观内容定位在亲情、友情、爱情,即“爱”的主题。尊重场地原有的生态特征,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的道路进行游览路线设计。园内几十种花卉与薰衣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风车长廊更是典雅别致。景区所展示的优美花卉植物景观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3]。另有生态园林供游客漫步休憩,身在其中会让您感受到天人合一、相互交融的浪漫与美丽。 5花谷景区规划设计 5.1景区入口 位于游客接待中心,为景区大门,以老寨村委会为进谷主要道路起点,经过景观商业区由进谷主要道路到达。然后沿进谷主要道路到达第二停车场,景区管理办公区,进入观赏游览区。 5.2停车场、聚散广场设置 根据总体规划系统布局,为保证园区林木和游人安全以及满足旅游旺季游客能快捷进出花谷,设一处游客接待中心、第一停车场、景区大门入口,并在大门内外建有门区广场,进谷主要道路需满足消防要求。另外,在园区管理办公区设计第二停车场和游人聚散场地,以满足游人的疏散,游兴的酝酿。 5.3道路系统 本园道路分为3级:进谷主要道路兼满足林业消防要求,宽6m,为保障整个园区安全;游览环路樱花大道,宽4m;主游览步道,连接各主要观赏区,宽2m,为游赏展示区间的主道;次级游览步道宽0.6~1.2m,进入花卉种植区小道。共同构成景观观赏园组团间的游览交通体系。 5.4游赏展示分区 根据现状立地条件、空间特征、文化特色和规划立意构思,结合各品种花卉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展示方式及游人的游赏行为,将紫海花谷划分为6大观赏区与1条游览环道,分别为:环路景观:“樱花大道”、紫海云天:“薰衣草•情”、风雨长廊:“廊桥幻影”、易道主题景区:花拼———“太极”、特色景区:荷兰风情“风车屋”、生态餐厅、其它主景观区:“花带花拼”。 5.4.1环路景观:“樱花大道”。樱花大道宽4m的主路,沿路栽种樱花形成樱花大道,成为花谷的一个特色,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樱花景观和樱花文化,在樱花盛开的季节营造出浓烈的樱花情感和樱花文化。 5.4.2紫海云天:“薰衣草•情”。该区为花谷核心景区,以薰衣草观赏为主题和特色,打造“薰衣草•情”主题文化景观,将亲情、友情、爱情、人情、融入于此,还有以爱情为主题的花拼“双心意”和爱情主题文字“L•U”,每年的5~10月,园内几十种花卉与薰衣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5.4.3风雨长廊:“廊桥幻影”。通过现场勘查,在每个景点观赏区都设置用于观赏和遮荫避雨的景观长廊,每一个观赏花区都有梦幻般美丽的花色景观及花拼图案,带给游人犹如仙境一般的感觉,每一个景观长廊与花海相应相辉、如梦如幻,因此,每一个景观长廊景区我们都提名“廊桥幻影”。 5.4.4易道主题景区:花拼“太极”。该景区位于花谷入园处,易道主题的花拼“太极”也是花谷景区内的一大特色,花道内以在视觉上色彩明快、节奏感变化强、形式丰趣的大型色彩为主,以花卉植物形成“太极”图案的花拼。加上新颖的小品(景区介绍牌、特色垃圾箱等),从而引起进入景区游客心理上强烈的震感与共鸣,突出整个景区的个性,热情而不做作,大力而不张扬。 5.4.5特色景区:荷兰风情“风车屋”。根据现场踏勘,该景区单独成景,有利于创造不同特色景观,在该区以种植荷兰国花郁金香为主,三色带状种植,形成花田,在配于荷兰风情小品“风车屋”,打造特色荷兰乡村主题景观区,让游人感受国外乡村风情。 5.4.6其它主景观区:“花带花拼”。主要有3个景观区,都以时令花拼为主,拼成带状图案,时而如水流柔和随性,时而如真绸丝带随风飞舞,体现出花海的柔和优美。把整个花谷有机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生态景观,使整个花谷观赏区分散而不凌乱。再配于特色小品,形成完善的花谷景观系统。 6结语 本花谷绿色植被系统、山体形态和改造后的植物多样性群落景观,构成了山谷花海景观的整体空间场景,内部微地形地貌的变化,为创造不同类型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实体环境。规划中根据景点设置和地貌特点,塑造了“樱花大道”、“风雨长廊”、“生态餐厅”、“景观商店”、“易道小品太极”、“抽象丝带概念小品”、“生态停车场”、“聚散广场”等景观景点。各类空间通过游览线串联,按照简约、合宜、渗透、流动的有机结合,景观展示和游览序列铺排,进行内外空间系统的结构组合,形成有起伏层次、虚实对比、大小变化、主从有序的山谷花地景观环境。 作者:张洪祥 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色彩学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高校校园景观色彩为广大校园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环境,同时也在城市景观规划中担当者不可忽视的作用。色彩学在高校校园景观中的合理应用是改善广大校园师生生活、居住环境的重要原因,也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本文试分析高校校园景观色彩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景观规划中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以达到使整个校园景观色彩和谐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色彩学;高校;景观规划;应用 色彩学指的是建立在二十世纪表色体系和定量的色彩调和理论上的一套色彩理论。上世纪70年代,法日等国家针对色彩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他们将先进的色彩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这套理论和工作方法也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奠定了基础。从色彩学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色彩学在高校校园景观中的应用,从而由此来提高高校景观的质量,改变单一的色彩结构,使其视觉效果变得更加丰富。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各类校园景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要将它们放在整个校园景观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比如其建筑形式是否与高校的历史文化相吻合、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色是否相协调等等,这些都是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存在的问题 1、高校校园建筑色彩存在的问题 建筑色彩过于单一。高校校园建筑往往是由若干个建筑群组成的,大致可以分为家属区、学生宿舍、教学楼以及校园服务设施建筑。一直以来,建筑外观色彩又只能依靠建筑材料自身颜色来表现,这就造成了各个建筑群之间缺少多样性和识别性的问题。建筑色彩缺少变化,会使人觉得呆板,使整个高校校园景观缺少活力。新老建筑色彩不一。在我国历史悠久的高校不在少数,校园中的古建筑也已经成为了这所高校的标志性建筑。而如何将新建筑与周围的老建筑相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再形成新建筑自己的色彩特征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建筑色彩杂乱无章。在高校校园色彩设计中,建筑色彩杂乱无章或者使用不当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建筑与建筑之间不能相互呼应、各自为政,那么不但不会产生美感反而周围环境景观在它的影响下也会成为视觉垃圾。 2、高校校园环境色彩存在的问题 景观色彩单一或无序。校园景观是整个校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景观色彩如何配置是将环境色彩整体统一的第一步,确保使其在统一的范畴内又不单一。在校园中,如果景观色彩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使小品、雕塑的色彩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往往就会造成色彩杂乱无章的效果。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主色调并使各个区域风格统一,在不同的区域内使用一个或者几个辅助色来丰富整个区域的色彩变化。夜空间环境缺乏。随着校园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夜间出行的师生也越来越多,而校园夜生活环境的形成就是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夜生活的场所。就目前情况而言,夜间照明系统并没有随之而改变,依旧存在照明度不够或无照明的情况,从而极易导致交通隐患和治安隐患。如果高校校园夜间照明环境能够合理利用不同颜色的灯光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校园彩色的空间表现,也可以使之与广大师生的活动体系相互交融。导视系统识别性缺乏。导视系统是塑造文化、营造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引导、说明、指示的作用,同时也是景观环境中的重要环节。在导视识别系统中,色彩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元素,在不同的空间内使用不同的色彩,便可以达到易于识别的目的。 二、高校校园景观色彩分析 从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色的物质载体性质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校园景观环境色分为三大类:自然色、半自然色与人工色。 1、自然色 自然色指的是自然物质所展现出来的色彩,其表现为山、水、天空、植物、自然光源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将校园中的这些自然景观充分的加以利用,并且通过合理的分配将植物、水体、及一些其他要素进行组合,势必能够优化整个高校校园景观的视觉效果。植物色。在整个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植物景观是主要的造景元素,也是在校园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软质景观。植物景观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还起着美化校园环境、改善生态、烘托硬质景观的作用。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就是一处极具特色的植物景观,这处景观不仅仅是学校的象征,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出整各校园内浓厚的人文气息。天空色。在校园景观中多以背景色出现,且以明色调为主。在布置前景色时则多采用暗色调,从而可以通过明暗变化来使整个空间更富有层次感。水面色。自然环境中,水面色主要反映的是天空颜色和植物颜色,此外还包括了池底的颜色、水中的藻类及水体的清晰程度。山体色。在高校校园景观布局中,山体是校园景观的空间框架,可以用来丰富空间层次。山体色彩能够反映出季节、天气的变化,营造出美妙的空间境界。比如,夏季时新叶可以染绿整个山体,秋季时整个山体又由绿变黄,进入冬季山体又被白雪覆盖,地面、建筑、山体之间相互映衬,景色十分壮观。自然光。色彩与光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有了光的作用人们才能看到色彩。而自然光并非是恒定,且多以明色调为主,其中具体包括天空的反射光、太阳的直射光、月亮的反射光。影响校园景观色彩的光源主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白昼的自然光,另一种是夜晚的人工照明。高校校园中各种景观元素在自然光的光照下产生微妙的色彩变化,从而影响了校园景观的色彩效果。 2、半自然色 半自然色指的是经过加工但未改变自然物质性质的颜色,比如:木材、石材、金属等等。石材的种类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大理石、花岗岩、鹅卵石、砂石、石板等。其中,花岗岩是高校校园硬质景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色彩沉着、含蓄,饱和度低。但当花岗岩经过人工处理后,其色彩则更倾向于灰色,比如灰黑、灰白、灰绿等色。石材,不仅可用于高校校园景观中的地面铺装、小品贴面,也可用于置石。自然石材冷暖不一,且低饱和度的石材与高饱和度的植物相互映衬,形成了使人极为亲切的饱和度对比。木材在校园景观中属于硬质景观色彩构成的点缀色,主要用于座椅、栏杆、标识、指示牌等。在现代景观规划中,木材一般都在经过防腐处理后直接使用,可以展现其原有的颜色和纹理。木质的花架、座椅在经过刷漆处理后,可使木材的颜色更加明亮,并通过与主景的色彩组合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色彩氛围。金属是一种雕塑材料,具有高强、防火、耐久等特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金属能够表现出特定的肌理、质感、色彩,外表更加多样化,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同时也能为景观设计师的艺术创作提供极大的空间。 3、人工色 人工色主要是指通过技术手段,人为调配出的各种色相、明度、饱和度的色彩。主其要包括瓷砖色、玻璃色、镜面色、涂料色、建筑色等。瓷砖色。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常用的瓷砖品种极为丰富,比如有无釉砖、有釉砖、麻面砖、玻璃马赛克等。这些瓷砖根据需要被加工成不同的颜色,色彩丰富持久、可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玻璃色。玻璃作为建筑外立面组成的重要元素,在景观规划、建筑艺术中被广泛使用,随着玻璃制作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其从单一的采光功能慢慢扩展到装饰功能,从而成为影响景观色彩设计的重要因素。从色彩的角度将玻璃进行分类,基本可以分为:压花玻璃、磨砂玻璃、透明玻璃、彩色玻璃等,设计师可以使用多种玻璃进行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涂料色。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校景观设计中涂料色彩的使用也变得日益丰富。高明度与高饱和度的涂料颜色,可用来增强高校校园景观中硬质景观的指示性和装饰性。建筑色。建筑外部颜色可以反映出整个建筑群的外部形象,而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建筑外部色彩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比如西方建筑传统中,红色多用于文化、教育建筑上。以红色为主基调的校园建筑,给以人成熟为重、简约大气之感。而当红色与灰色相搭配时,又使人觉得轻松活泼富有美感。 三、高校校园景观色彩应用原则 首先,色彩设计应符合高校的整体形象。因为在高校校园的建设中,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是高校的内在形象,而学校的规模、学校的环境则是最直观的外在形象与公众形象。在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中,色彩是营造整体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对学校各处区域进行划分,同时考虑到观赏者的视觉生理因素、视觉心理因素,即可以营造出一个极具个性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其次,色彩设计应符合校园功能分区。校园景观环境应以使用者为中心,应按照师生日常生活规律来进行功能分区。而根据校园功能分区来制定色彩设计管理体系是则解决校园色彩混乱的重要方式之一。按照师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我们可以将整个校园分为校前区、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运动区等。那么我们如何在把握好校园主色调的基础上再结合每个区域的特点来进行色彩设计,同时又使每个区域有所不同则就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比如,校前区作为校园的主入口,是最能体现高校校园色彩特征的区域,因此校前区的色彩设计必须强化主色调,标志性建筑也应以主色调作为其外观的基础色,且与周围辅助色相互搭配、协调、降低反差,则能起到丰富整个色彩环境的作用。校园中教学、办公区应属于相对安静的区域。因此在这两个区域的色彩设计中应尽量减少主色调的使用,并降低辅助色的纯度,通过明度与色相来控制色彩对比,从而营造出舒适、安静、和谐的色彩氛围。在宿舍区的色彩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高明度、低彩度的暖色调来要给人健康、轻松、愉悦的色彩心理感受。并利用柔和的辅助色与校园的主色调相协调,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运动场的色彩应多采用高纯度的蓝、红、黄等色来装饰看台,球场则多以绿、蓝、红为主,从整体校园色彩环境来看,运动场是色彩变化最大的区域,也是最具动感和激情的区域。最后,色彩设计也应尊重高校的人文背景。人文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为满足物质、精神的需要又叠加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所包含的因素很多,比如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等等。色彩是人文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景观规划的重要依据。 四、总结 人们的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在高校校园景观中色彩的应用也应随之趋向多样化、个性化。想要重视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未来发展,我们就应考虑到校园地域、传统、民族、气候等问题。所以在色彩设计中设计师应结合校园地貌,在不破坏原有地貌的基础上结合校园历史人文背景,形成一个良好的场所环境,并通过色彩使高校校园的历史文化得到延伸与发展。 作者:郭璟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浅议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主要就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作用和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议,希望能够给以后的城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的环境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也是改善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把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做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1]。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主要是为当地的居民提供服务的,因为居民生活的基本条件便是居住区的环境,居民是城市居住区的主体,所以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做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做到造景服务于人,景观为人所用,使景观绿化充满生活气息[2]。 1.2坚持生态性原则 在做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尽量保持已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不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生态技术来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3]。 1.3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选取植物进行绿化时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选择植物,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切不可盲目种植。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植物配置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栽植一些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从而可以起到丰富景观的多样性作用,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1.4坚持实用性原则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不可一味地追求观赏性而忽视它的实用性,在居住区中进行绿地规划是为当地居民服务的,要以人为主,居民在此空间中进行运动、休闲、娱乐等户外活动,在进行绿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功能设施,以便更好地为当地的居民服务。如果只注重居住区绿地的观赏性而忽视了它的实用价值,那么这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将会失去它原有的价值特征[4]。 2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 2.1居住区绿化具有美学的功能 利用园林植物的种类、色彩、形态等特征来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例如各种乔灌木、草皮、花卉等的搭配来营造一种富有季相变化、一年四季皆有景色可观的环境,不仅可以使当地的居民身心愉悦,而且可以得到很好的视觉享受。在城市居住区中,配置的植物还可以与居住区内的建筑相协调,融入到景观中,从而可以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2.2居住区绿化还能够为居民提供娱乐与休闲的场所 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游憩休闲的场所,居民们不仅可以在此锻炼身体、消除疲劳、观赏景色、放松心情,还可以从事社交活动,例如下棋、聊天、打牌等。 2.3居住区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3.1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繁茂的树木能够遮挡住51%~91%的太阳辐射。80%左右的太阳光线可以被草地上的草木所遮挡。植物的蒸腾作用也能释放大量水分,增加湿度。另外,植物的根部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分,地面上的大量热量可以被植物的根部所吸收,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2.3.2具有降低噪声的作用 在居住区绿化中,利用乔木和灌木的密植搭配,从而形成一道绿篱声障,采用常绿树种的效果更加明显。一般来说,绿化植被可以减弱噪声20%,9m宽的乔灌混合绿带可以减少噪声9dB。 2.3.3具有阻滞烟尘和吸收废气的作用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据统计,每公顷绿地每天能够吸收900kg二氧化碳,产生600kg氧气。绿化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起到自然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化还能够阻挡风沙,防止水土流失。 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存在的问题 3.1.1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考虑,忽略“以人为本”原则 居住区环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丽景观,而应该是处处为居民着想、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尺度要求,创造亲切的人性化空间。所以在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性化要求,真正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5]。 3.1.2设计中缺乏整体性考虑,忽略整体效果,建筑风格与景观不一致,缺乏协调感 许多设计者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片面追求标新立异、鹤立鸡群的设计,而没有从周边的环境与整体的布局出发,采取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进行规划设计。此外,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单位两者之间的沟通协调程度不够,进而形成建筑与景观两种不同的体系,导致在居住区内出现两个不同风格并存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体环境缺乏协调感,整体效果比较差。 3.1.3景观小品过多,缺乏特色 随着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居住区内布置过多的景观小品,导致景观小品泛滥,趋于雷同,没有重点景观,缺乏特色。而且有的景观小品与居住区内环境格格不入,达不到装饰的效果[6]。 3.1.4居住区的园林设计复制问题比较严重 在现代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缺乏设计思想,为了追求名利以及受到开发商的影响,导致他们所设计的作品盲目复制、缺乏创新思想,使得许多居住区园林设计作品越来越相似,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发挥创新思维,根据居住区的品味、主体不同等的实际情况来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性的居住区园林景观[7]。 3.2解决措施 3.2.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功能性 在居住区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来进行规划设计,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使景观具有可视性,又要使其具有功能性,使居民置身景观之内,融入其中,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性。 3.2.2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创新,注重艺术手法,注重管理,还要注重经济适用 对于绝大多数经常在屋外活动的人群来说,要通过采用丰富大色块与自然流畅的林缘线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比较好的感官景致效果,但同时一定要考虑住宅区的采光与通风条件,最终达到居住区景观功能优先、以绿为主、注重层次、方便居住区居民的目标,从而营造一个适宜人居的户外环境空间。 3.2.3重视居住区规划整体性,统一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协调居住区设计整体布局 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布局出发,在充分考虑居住区整体风貌、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绿地规划设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有整体设计的思想,在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时统筹兼顾,考虑到整体的结构风貌,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园林作品。 3.2.4在进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时,应该模拟自然,同时要做到疏密有致 由于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所以自然的东西在人的头脑中更容易产生美好与和谐的感觉。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通过利用疏密有致地空间分割,可以为人们创造所需的空间尺度,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视觉景观效果,从而做到人性化设计。 3.2.5加强立体绿化模式设计 立体绿化就是指平台、阳台、屋顶、墙面等地方的绿化。立体绿化有利于解决绿化面积和建筑用地之间的矛盾以及容积率与绿地率之间的矛盾。在国外,立体绿化应用相当普遍,许多居住区除了有地面绿化以外,其走廊、阳台、屋顶以及空中平台也几乎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有的还甚至出现了空中花园、屋顶花园等园林绿化环境。 3.2.6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 面对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复制抄袭越来越多的现象,我们要采取立法管理机制,严厉打击这种现象,以减少这种复制抄袭现象的发生率。要想获得较好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效果,必须加快立法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复制抄袭现象的发生。 3.2.7加大对设计人员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养 我国的园林环境景观设计起步比较晚,在这方面缺少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远没有国外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能力强。这就需要我们多向国外学习,多进行学术性交流与讨论,多引进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来加强自己的设计人员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我国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3.2.8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完成设计工作 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往往是由团队合作来完成的,所以要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造出优秀的作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景观已经成为人类居住条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要求我们在做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设计,做到观赏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的和谐并重,使人们在体验绿色环境的同时,走近自然、融入自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是城市绿地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居住区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以及达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目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与自然接触,相互依存,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舒适、绿色、生态的生活境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作者:蒋亚华 张颖 朱梦圆 单位:宿迁市宿迁学院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浅析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人文精神 摘要: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时下,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往往把精力过多地放在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的物质构成上,而忽视了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承载校园文化精神的表达,这种有形无神的设计思路,缺失文化底蕴,导致校园景观设计灵魂的丧失。如何认识传统文化,设计出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景观作品,一直是学界颇为关注的课题。文章探讨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抛砖引玉,以期促进同仁对这方面的关注和探研。 关键词:景观设计;校园文化;人文精神 一、我国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 如今,中国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全球化环境中,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为世界各地人民所关注,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当中。校园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但校园环境空间的趋同性会使校园文化景观显得毫无特色,一些学校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被忽略或改造,这使得景观规划成为缺乏文化韵味的呆板摆设。学校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可是如今一些学校的景观设计陷入文化缺失的怪圈。伴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很多大学对校园进行扩建。可是,一些学校校园的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由于没有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历史事件等而缺乏特色。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设计者应当在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借助丰富的景观设计语言和多种文化表达方式传递校园信息,塑造校园特色,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设计。 二、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 校园文化是相对于社会文化来讲的,是根据这种文化的由来、存在的具体环境、主要的发展前景与意义来确定的一种社区性质的文化体系。从根本上来说,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产生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开展日常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见证者。所以,换个角度来说,校园文化不仅仅包括校园景观文化,还包括人文文化。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并筛选出来的重要文化内容,通过学校形象体现出来,并且在继承以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发展,从而形成学校自身的与众不同之处。 三、校园之美源于校园景观规划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对一个地区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是体现一个人思想、创造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人类的思想文明通过不断的历史积淀展现出来,充满了人文色彩和历史价值,具有独特的魅力。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不但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同时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充满文化色彩,并散发出人文魅力,赋予景观环境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校园景观设计以人为主体,以建筑为载体,以水体和道路为脉络,以绿化为表征,以小品为装饰,这些都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在构成景观的要素中,人文精神决定了其文化核心。人文精神是经过长期的发展、锤炼而形成的文化成果,其不但包括人类对历史文化、科学环境等的总结,还包括对色彩的理解与创造。在校园景观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无疑是景观设计中的优秀典范。王澍在该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人文精神融入当代建筑。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校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门,其是通过墙面的随意连接而产生的。在南方百姓的生活居所中,当地人常常使用珠子、砖、瓦等进行建造,通过灵巧的搭配使建筑产生灵动的感觉。象山校区建筑的一块块瓦片通过整齐的排列,再搭配重重叠叠的房檐,显得格外有特色。砖是我国建筑的主要材料,在校园建筑中不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特征。在每一个组合的院落中,王澍的设计巧妙地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天井的理念,用石头打造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建造出一种看似下沉的庭院。庭院中有苍松翠竹,地面是由古老的青石砖铺垫而成,缝隙中长满了绿色的苔藓,雨后十分光滑,情感上可以带给人一种温暖的慰藉。 四、结语 校园之美源于文化,而校园景观设计之美源于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这些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的提炼、融合,物化成可视的视觉语言、可感知的精神载体,必然会提升学校的整体文化内涵,增强学校的文化气息。只要设计者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学校的发展历程,在这种动态的变化中把握设计美学的原理,充分展示景观设计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校园景观设计就会越来越美。 作者:梁遗鹏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卷烟厂厂区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通过对厂区景观进行改造提升与梳理,充分融入景观环境设计的手法去开发和发掘有特色的厂区新景观规划设计,能将烟厂的企业形象文化有效地结合空间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到实际的地块中去;同时能将景观规划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厂区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一、方案总体构思 (一)项目背景。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卷烟厂,是中国烟草总公司所属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卷烟生产厂家。宝鸡卷烟厂地处宝鸡市经济开发西区,该项目以厂前区广场设计为主,包括生产指挥中心、食堂、技术中心的周边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广场位于入口大门以北,东侧为厂区围墙,西侧为加工车间大楼。广场及周边环境设计面积约21000㎡。 (二)设计理念。本次设计在分析了厂前区广场园林的现状和背景后,设计概念从广场主题——“品牌、品质、品味”三方面生成构思。品牌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拥有强势的品牌影响力是产品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厂前区的景观构架以“好猫做精、猴王做大、金丝猴做强”的品牌独特性为景观文化定位的基本线索,在细节和局部上寻求高品质企业形象,带给人可观、可思、可品的高品位环境意境为设计动力。在主题的确立上,设计立足于沉着大气、自然舒畅的现代风格,对厂区的中心绿地、各组团的绿地环境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达到充分整合环境资源,提升厂区环境品质的目的。 二、设计说明 (一)景观设计的空间脉络结构。整个厂前广场在总体景观布局上由三环、一轴形成的整体的厂区空间布局模式,形成了具有面、线、点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体,以水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景观区域。三环:整个外围区域在设计中处理成三个紧密相连的部分,自内向外分别为雕塑环、广场环和水系环。三环层层相扣、相互烘托,既是整个广场的点睛之笔,又是企业理念和品牌文化的主要展示区。雕塑环,以主题雕塑为主。三个叶状构筑物相互环绕,盘旋上升,成为景观焦点,同时也丰富了水面的变化。广场环:设计为环形硬质铺装广场,展示企业文化和形象。进一步烘托主题雕塑,同时形成整个区域中的一个中心集散空间,为整个厂区营造一个可观、可思、可品的主题空间。水系环:水景是中心广场的亮点。水景造型取义于“中国地图”,同是又是“鸡”形态的变形,并取其谐音“吉祥如意”。一轴:景观序列轴,串联三环。贯穿了主要的景观节点并形成主次不同的特点,强调景观的节奏与韵律,强化了轴线的纵深感和层次感。 (二)景观视觉设计。在景观视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观景者的审美需求,将空间的节奏、韵律、动静等功能要求一一展开,同时在景观轴线上形成了一开一合之势。聚气广场由于浮雕墙的遮挡,在视线上给人严谨、大气之感,浮雕墙内容以展现企业文化和发展历程为主。不规则的水岸线、层次分明的景观变化,体现出了现代企业赋予创新、敢于突破的意识和精神。 (三)具体景点设计。意纵天高:意纵天高是整个景观带的点睛之处,形成景观的总控制点。主要形式是象征成长升华后向上的激情,形成景观带的高潮。主体雕塑造型采用烟叶的形象,暗喻企业精心挑选上等烟叶,制造高品质香烟产品;数量上取“3”,暗示“金丝猴”“猴王”“好猫”三大品牌系列;上升的态势,形成天与地的对话。整个雕塑置于盘状的基座上,有聚财纳气之意。层层跌水以及盘底的喷雾营造天高云淡的意境,也暗含“意纵天高”的主题。在水系的烘托下浮出水面的整体形式,象征宝烟超越自我、创新发展、争创一流的发展目标,争做烟草行业领军企业的雄心壮志。周边围绕以文化柱,既提升文化品质也表明了企业的性质。休闲步径—楼间休闲绿地区:休闲步径位于职工食堂区,人流量相对较大,整体风格以简洁明快为主,配合体现时代气息的小品设计,随意摆放的棋子形座椅、张扬地升上天空的红漆旗杆,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在植物的配置上选用花色淡雅、芳香的丁香、桂花等。清风帆影—临时休憩广场:该区域主要以临时休息的功能性为主,配以张拉膜艺术性的装饰,折射不同的视觉效果,形成的独特景观。香榭遐思:极富现代感的曲线形木质廊架,丰富景观层次,营造舒适自然的空间,使人能够放松身心。 三、设计手法及景观特征 设计手法与实践:1.寻找视线的延伸线,最大限度地扩展厂区内部空间渗透力。景点紧随视线的延伸线,让人们感到厂区景观的丰富多样和景观序列的严谨性。2.大量运用错景、对景等设计手法,让厂区内各景点能够相互借用,多层次地烘托厂区的开放大气的时代风格。3.充分运用厂区现有自然地形及空间的多样组合,完成对厂区景观的多元化定位及多功能约定。4.有选择地采用“水”的动态处理手法,增添厂区的活力。四、结语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及发展,一个企业的总体形象,除了作为有形资产体现企业的实力及魅力外,还是企业提升潜在的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厂区的企业文化特质,合理地运用景观环境规划的手段进行了表达。 作者:王洋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人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一、人民公园的景区规划设计构思 人民公园地处繁华的闹市,面积约为四万平方米。设计方案将以“生态、人文、休闲”为设计理念,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在强调自然性的同时考虑人文性,做到以人为本。公园的主入口在正南方,初入公园一股自然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由于主干道两边种植了大面积的植被。主干道用的是暖灰色方砖,自然而又富有田园气息。沿着主入口继续往前走是圆形广场,广场设计了音乐喷泉,给人美的享受。圆形广场周边选置了花坛和棕榈树,远远的就能闻到阵阵花香,徜徉在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岂不美哉。公园水景区呈“S”形分布在园中,水景区分为浅水区、深水区和喷泉区。浅水区位于全园的南面,考虑到亲水性的需求,园中设置了游泳池,夏天可以在水中嬉戏游泳,设置了亲水平台和观景区。防腐木的亲水平台,防止有效防止水的腐蚀。大家在水中嬉戏,累了可以在观水亭休息,家长也可以在亲水栈道看着孩子在水中玩耍。小桥的北面是深水区,深水区种植着荷花,夏天来临时,湖面上荷花一片,让人不禁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微风吹过,碧蓝色的水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健身区分为两部分,满足老年人和中青年的不同需求,设计了多种健身器材,又满足老年人按摩和局部按摩的器材,也有秋千、单双杠等中青年喜爱的运动器材。运动场地设置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场地,并在周边设置了休息区,满足了大家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便利。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满足广大戏曲朋友的要求,在公园的西北方向设置了梨园区,戏台的背景是对牡丹花的变形,让人不禁想起《牡丹亭》,戏迷朋友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相互提高,增添了公园的艺术气息。整个公园展现出一派生机,使人们更好的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让他们在此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二、人民公园的景观小品设计构思 景观小品是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景观的总体效果是通过精彩景观小品来体现的,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了一笔亮色。景观小品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活设施小品、建筑小品、道路设施小品等,给人们的景观活动提供了观赏、照明、休息、导向等服务,提高了人们的艺术品位和思想境界,提升了环境的整体品质。第一,音乐喷泉,沿着主干道首先看到的是大的圆形广场,广场上设置了音乐喷泉,夜晚华灯初上,喷泉随音乐此起彼伏,在地灯的映衬下,让人们的听觉和视觉细胞跳跃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照明设施,公园内的照明设施选用了庭院灯、壁灯、草坪灯、地灯、水下灯等。这些灯形式多样,美观大方,节省电源,不仅能美饰环境,而且价格合理。第三,儿童乐园,以木台、沙地、攀爬架和错落有致的地台营造多种形式的活动空间,地面采用塑胶,呈现出儿童活泼好动的场景。 三、人民公园的园路布置及铺装的设计构思 城市道路铺装是整个景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道路景观铺装设计时,应协调好铺装的质感、色彩、图案等方面的问题。本设计方案依据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原则进行了规划设计,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主干道采用的是暖黄色和灰色相搭配的设计,初入园中就给人温暖感,加之蓝色花砖相衬,色泽鲜明而平衡。本方案采用的方砖表面有粗糙的纹理,耐腐蚀,耐高温,并且耐磨性和抗滑性好。亲水平台用防腐木板铺装,木板是一种“暖性”材料,给人以舒适感。水边铺上鹅卵石,人们赤脚走在纯天然的石材上可以进行免费的足底按摩。而且鹅卵石抗压、耐磨、耐腐蚀,可以随意造型,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石材。 四、人民公园的绿化植物配景设计构思 公园是城市中的绿洲,植物配置是公园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分布于公园的各个部分,占地面积最多,是构成公园绿地的基础材料。植物能使公园充满生机,它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护遮荫、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作用。绿色是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绿色多来自于植物,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造园的其他题材,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的园林景色,以满足人们游玩赏景的需要。 作者:付颖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危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环境质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概念和包括的范围,并且对具体的节能技术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技术;技术应用 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是伴随着国际能源危机而产生的。另外,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状况来看,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是十分必要的。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础之上。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目前以每年平均20亿平方米的速度在发展,但同时,建筑耗能也已经占到了社会终端能耗的27.5%。而从节能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无论从产品构成还是从总体工艺水平或者质量上,都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当国内正在讨论如何提高建筑节能率的时候,国外已经在考虑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降低“温室效应”,当国内正在讨论研究节能材料的同时,国外已经研究如何将节能材料推广到全世界。 一、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 降低建筑耗能就必须考虑建筑节能,我们这里所说的建筑节能,是指在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在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生产和使用、建筑设备选型和使用及建筑物施工和投产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达到降低建筑耗能的目的。 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合理、科学、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及节约能源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用尽量少的能源,过尽量舒适的日子。一般地讲,节能新材料是不同于传统的砖瓦、灰砂材料的新型建筑材料,它的品种十分丰富。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以及配套的五金件,塑料件以及各种辅助材料;从材质上来看,则可分为天然材料、化工材料、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等等。 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在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其次,以节能新材料代替传统的砖、砂材料能够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二氧化碳和酸性气体的排放量,这一方面可以缓解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再次,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舒适的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 二、节能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新型节能墙体 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较多,从目前的应用状况来看,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板三个大类,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等等。从目前建筑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各地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节能墙体,通过改变墙体材料结构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发展情况很值得借鉴,欧美国家的砖产量目前已经趋于稳定,并且在技术上向着大孔洞率和薄壁的方向发展。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欧美国家都有着比较好的发展,如混凝土空心小砌块主要向着装饰、轻质和保温隔热的方向发展,而加气混凝土则向着轻质和高硬度的方向发展。另外,国外加气混凝土容重普遍在 400—500kg/m3,非承重产品容重降低到 300kg/m3,且原材料大量采用工业废渣。另外,其他的一些新材料,如stp外保温板,粉煤灰砖在国外建筑市场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节能门窗 门窗是建筑物热交换和热传导最活跃的部分,因此成为建筑热能消耗比较大的部分。因而,节能门窗的使用,对于建筑业的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为例,建筑物的热能消耗量主要由建筑物围护周围结构的传导耗热量和通过门窗孔的空气渗透量两部分构成。而使用节能门窗,一方面通过门窗型材自身材质的选择或增加断桥或穿条等办法提高门窗框的热功性能,同时通过使用中空玻璃、loe 玻璃保证玻璃的气密性和隔热性,另一方面,通过发泡保温材料减小门、窗边框和建筑物搭接之间的缝隙,减少由于门、窗的空气渗透而造成的热量流失。 3、节能屋面 屋面也是热量损耗的重要通道之一。一般情况下,屋面的节能保温是通过将容量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并且有一定硬度的保温材料铺设在防水层和屋面之间实现的。因此,可选择的保温材料有很多,可以使用加气混凝土块、膨胀水泥板块、水泥聚苯板、聚苯板、挤塑板等板块状材料,还可以使用膨胀珍珠岩、陶粒、浮石、炉渣等散料加入水泥进行现场浇筑。再者,还可以采用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等松散料装进袋中,铺在屋面或者吊顶上部。最后,还可以采用硬质聚酯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的泡沫混凝土等材料进行现场泡发浇筑。 三、节能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建筑中的绿色节能技术 笔者认为,在住宅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通过对这些清洁能源的充分应用达到降低建筑能耗和环保的目的。首先通过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很好地利用太阳能,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例如,良好的住宅设计能够通过对太阳能的利用来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较好的房屋朝向能够利用太阳能控制建筑内的日照环境,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提高舒适度,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提高小区的通风效果,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环境制造自然风,可以减少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其次,在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危机的时代,开发人类脚下巨大而诱人的深部能源—地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地热可用于很多方面,地热发电技术、地热制冷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地热供暖技术等等;其中地源热泵技术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地源热泵系统是从地温能源中取热,提升温度之后为建筑物供暖和供热,解决居民采暖和生活热水供应的问题。作为绿色清洁的新能源,地热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是不可多得的清洁能源。再次,可调节遮光窗帘技术也是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方面,常规的遮光窗帘是在传统窗帘基础上换装不透光或加厚面料,从而实现对光线的基本控制,实现遮光效果。可调节遮光窗帘即可满足遮光、防风的作用,还能通过电脑控制转换角度导风入室,自然环保,节能美观;可调节遮光窗帘产品简约洁净,方便实用,抗风防震,实现了无边缝、全遮光。 2、墙体保温技术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目前,外保温墙体主要有4种体系,:粘结固定方式薄抹灰外保温体系、机械固定方式外保温体系、挂板式外墙外保温体系、保温砌块外保温体系。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zl胶粉聚氨醋喷涂就是一种外墙保温节能施工技术。 3、其它节能技术 太阳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且蕴含量十分丰富,因此在未来的建筑业中将会大有作为。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来看,它无需运输而且可以免费使用,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笔者认为,太阳能技术在保温和节能方面应当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建筑节能的过程中,应当将太阳能节能装置和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行的进一步推进和节能思想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必将成为未来节能研究的焦点。我们相信通过推广环保型建筑材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定能使我国的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 摘 要:本文从材料取样测试、环境温度与湿度、试件尺寸及精度、加荷速度、检测误差、数据处理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并总结出几点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措施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把好材料关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重视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通过科学的检测,才能准确的鉴定建筑材料合格与否,能否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1 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 1.1取样检测。 ①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是通过对所取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得出的,检测报告得出的数据准确与否就在于样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因此,要科学、规范的取样,以保证相关检测人员能准确的检测出材料的性能,并做出正确科学的检测报告。 ②代表性取样是进行检测的关键环节,取样量过少或取样部位、取样方法的偏差,都会造成检测的误差,从而影响整个材料的质量检测。因此,取样的过程中还要取用有代表性的样品,这就需要从数量、取样方法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一般情况都是从同一批材料中的不同部位进行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钢材必须从规定部位抽取)。然而,在真正的实践检测过程中,都存在着抽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或取样数量没达到标准、取样方法不符合规范等的不良现象。故材料抽取样关一定要加强。 1.2环境温度与湿度。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材料检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严格按照养护标准和检测标准进行养护和测试,这样才能得出具有可比性的检测结果。例如,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人温度为20±2“c,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1.3加荷速度。由于快速的加荷速度和荷载,在常温条件下对水泥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时,测试出的材料强度值就会高出材料本身的强度值。但在进行芯样混凝土等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时,常温下的加荷速度的快慢对测定结果却不同。例如,在进行混凝土试件抗压实验时,就可以发现,加荷速度过快,材料裂纹扩展的速度就慢于荷载增加的速度,从而应使得测得的强度值偏高。故要严格按照材料标准和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加荷速度,并在标准范围内取最低值。 1.4试件尺寸及精度。试件必须要按照标准的尺寸和精度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例如,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试件标准为边长150mm的正方体。若尺寸和形状都在要求范围之内,这就说明了该试件为标准的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会受到其试件的精度高低的影响检测结果。例如,因为不够平整引起偏心受压从而导致由强度会下降5%左右。 1.5检测误差。检测结果会受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其因素差异,都会造成检测出现误差。因此,要严格按规范、标准、规程规定进行检测。一般造成检测误差有3种情况:①平行检测误差,就是用同种方法同种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段式样检测时,得出的结果会有误差。它偏重于材料的匀质性,在相关的规定里一般不允许有这样的误差;②同组试件之间的误差,它主要是考虑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异,并有一定的误差范围;③再现性误差或对比检测误差,此误差是在用不同设备对同一材料、同一样品进行检测时所得出的误差。该误差是对所有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考虑,其也有允许误差,并规定误差范围在3种误差中是最大的。 1.6数据处理。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同组试件测试时得出的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因此,只有对材料的测试结果规定标准的取舍要求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对水泥胶砂进行强度抗压、抗折测试时有3种情况:①如果在三个强度值中的其中一个超过了平均值±10%的需要去掉该超出值,将剩余两项强度值取平均数来作为最后的测试结果;②如果在三者中有两项两个强度值超过平均值的±l0%,这时就以剩下的一项作为测试结果;③如果三项测定值都超过平均值的±10%,这时就需要进行重新检验。在对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测试时其平均值的计算都有不同的取值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者的计算方法不是简单的相加,其计算后的数据要按照cb/t8170 - 1987的修约的方法来进行,尾数按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还须保留数据的位数。由于测试结果在进行测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比预期值要高或过低,即便是在对同组试件,其得出的数据也会相差很大,或是在对同试件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测试时也会出现相互矛盾等现象。因此,在数据的处理上要认真对待,找出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并及时进行再次测试。 2提高措施 2.1严守建筑材料三证关,加强对材料的检验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制定和完善各项设计标准和检测标准是检验的重要保障。故用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等必须要符合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并有相应的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这些材料、设备在进场验收时,一定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的严格审查。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要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在选购这样的产品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检查,以为防止伪造产品。在进行招标或采购时,产品样品、投标书、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有要专人保管,同时甲方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也要要全面掌握这些资料内容,当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要按照该资料进行检查,检查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产地、数量,外观质量,严禁接收不达标的材料。在较为重要的设备、仪器验收时也需要甲方去现场检查监督生产过程。因为这项工作是甲方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如果建设单位材料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在进行整个操作过程并没有及时向监理工程师上报,也没有给该监理工程师相关的复印资料,或是当货到现场后没有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来进行检测验收,而是由材料部门或工地未经标准验收方式直接接收该材料,这样的不良现象都会造成问题材料的出现。因此,一定要严守验收环节,才能首要保证工程质量。 2.2必要的强制性检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项目检测,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才能根除工程中的质量通病,防止伪劣材料进入工地。对建筑工程中的一些项目进行强制性检测,例如,对钢筋数量的检测,对混凝土试块检测,对瓷砖性能检测,对水泥质量检测,对成品、半成品检测,对有机污染物含量检测等,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相关程序进行。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之我见 摘 要:本文从监理的角度,并结合自己的建筑工程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并详细介绍了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及要点。 关键词:材料;监理;质量。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因此,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无论在建筑、安装还是交通行业均是项目监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结合自己的监理实践,谈谈建筑工程材料的监理与质量控制。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因此,建筑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我们的监理委托合同中有关材料监理的内容是相似的,即:监理方有权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检,施工单位要在监理方的监督下,同时取样和试(化)验工作,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的检验结果如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合同办事,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方独立抽、复检相结合,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以监理方的复检作为评定自检结果的标准,同时还坚持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监测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改变过去只有施工单位自检为准,而没有第三方监督管理的状况。这样可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保证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二、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作为国际惯例的建设监理制度引入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中使参建各方明确监理工作的性质、方法以及监理工作程序。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监理规划和细则,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在材料监理细则中,明确材料监理建筑工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在材料监理过程中,监理建筑工程师则严格按材料监理规划、细则开展工作,使材料监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轨道。 三、审核施工单位材料计划 材料监理建筑工程师进场后,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材料总体计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材料总体计划与施工进度相干致。在此基础上,每月25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包括进货品种、数量、生产厂家等,材料监理建筑工程师根据建筑工程月进度计划予以审核,使材料进场计划符合建筑工程进度要求。 四、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 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趋势,钢材、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因此,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监理方都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五、进场材料的质量监理 在材料监理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现场原材料的试(化)验工作。例如: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水泥要求有出厂质保书,砂石、砖等要具有材质试验单,施工用水要有水质化验报告等,以掌握其技术参数资料。同时在监理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为提高试(化)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甲方同意监理方独立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装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质量保证内容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施工单位的检验工作可在监理方指定的具有省一级实验资质的试验室中进行(主管部门有更高要求的,按主管部门要求),也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方在有临时资质的现场试验室中进行,监理方负责审核,以确认施工单位提供的试(化)验报告。 监理方应与施工单位同步进行材料的取样和试(化)验工作,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提供的检验结果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监理方在对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理中,应严格按照材料质量监控流程,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合同及材料监理细则办事。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材料的质量监理: 1、钢筋、水泥 鉴于目前钢材市场货源紧张,施工单位难以做到大批量进货,针对来料的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要求施工单位分批、分品种堆放、贮存,并及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在此基础上,对每批钢筋均要求做机械性能试验,特殊部位所用钢筋或进口钢筋要另做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水泥要求做强度、安定性等试验,并进行现场监督取样。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建筑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场外。 2、钢筋焊接制品 绝大多数进场钢筋均要进行现场加工后方可用于建筑工程。如钢筋焊接、成型、张拉等。下面仅以钢筋对焊为例谈谈焊接制品的质量监理。钢筋验收合格后,监理方可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加工。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措施交底、质量监控程序等,监理方进行审核,并要求施焊人员必须具有焊工上岗证,杜绝无证人员上岗施焊。对待有焊接操作上岗证的人员,要求对不同品种、不同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先做焊接试件,试件经检验合格,方可施焊。 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监理工作的重点,除施焊前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对成品的质量监理要按监理方确认的监控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如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随后作随机油样,坚持每200根接头取一组样品进行试验,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发现不合格焊接头,退回施工单位,并分析原因,改进技术措施,然后重新焊接,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3、混凝土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加工材料,它的质量不仅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而且影响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的因素很多,诸如,各种组成材料的计量、配合比、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一系列环节,均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材料监理的一大内容便是对混凝土的质量监理。在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中,必须要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首先审核混凝士的配合比是否正确,用于计量的各种表具、量具等是否俱全,搅拌时间是否适中,运输中是否发生离析,振捣、养护、试块留置等各环节均有施工人员专管,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重要结构必须采用自动计量设备或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严格按照监理方提出的质量监控图进行。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加强管理。如杭州大厦二期建筑工程的浇筑底板混凝土项目,监理人员在连续浇筑132小时的过程中跟班蹲点,对后台上料、搅拌、出料质量、振捣以及混凝土试块留置等均有专人管理,实行旁站监理,层层把关。根据现场配合比和砂、石的含水率,随时调整搅拌用水量,并随时检测计量设备的计量准确度,发现偏差,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加以整改。 六、试验室资质检查 以上曾提到,材料的试(化)验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单位在现场(若现场有试验室)进行,也可以在监理方监督下现场取样,由乙方和监理方同时进行试验。监理方所进行的检验.一方面用于平时的随机抽检.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施工单位试数据的准确可靠。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保证实验室的资质水平和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监理方审核通过的检验单位要具有省一级试验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其试验资质要检查,对乙方现场试验室同样要审核其临时资质和所用器具的准确可靠度,只有在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展工作。杭州大厦二期建筑工程的浇筑底板混凝土中,由于底板混凝土集大体积、结构自防水、补偿收缩、泵送施工特性于一身,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特别是抗渗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材料监理人员亲自与施工单位一起事先与杭州建科院取得联系,要求其亲自指导抗渗试块的制作,且在做抗渗试验时,在监理方面的直接监督下进行,通过措施落实,层层把关,使3000多方防水混凝土的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经过几年的使用无一处漏水,得到了甲方的好评。 通过几年的监理工作,在材料监理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要采取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检验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严格遵循监理程序,加强合同管理,以监为主,监、帮、促相结合,方可确保建筑工程材料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论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理之我见 摘 要: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实体,也是决定最终建筑质量的好坏,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监理的角度,阐述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并详细介绍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及要点。 关键字:材料;监理;质量。 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因此,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无论在建筑、安装还是交通行业均是项目监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结合自己的监理实践,谈谈工程材料的监理与质量控制。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我们的监理委托合同中有关材料监理的内容是相似的,即:监理方有权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检,施工单位要在监理方的监督下,同时取样和试(化)验工作,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的检验结果如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合同办事,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方独立抽、复检相结合,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以监理方的复检作为评定自检结果的标准,同时还坚持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监测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改变过去只有施工单位自检为准,而没有第三方监督管理的状况。这样可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二、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作为国际惯例的建设监理制度引入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中使参建各方明确监理工作的性质、方法以及监理工作程序。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监理规划和细则,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在材料监理细则中,明确材料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在材料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则严格按材料监理规划、细则开展工作,使材料监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轨道。 三、审核施工单位材料计划 材料监理工程师进场后,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材料总体计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材料总体计划与施工进度相干致。在此基础上,每月25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包括进货品种、数量、生产厂家等,材料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月进度计划予以审核,使材料进场计划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四、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 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趋势,钢材、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因此,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监理方都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五、进场材料的质量监理 在材料监理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现场原材料的试(化)验工作。例如:对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水泥要求有出厂质保书,砂石、砖等要具有材质试验单,施工用水要有水质化验报告等,以掌握其技术参数资料。同时在监理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为提高试(化)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确保工程质量,甲方同意监理方独立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质量保证内容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施工单位的检验工作可在监理方指定的具有省一级实验资质的试验室中进行(主管部门有更高要求的,按主管部门要求),也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方在有临时资质的现场试验室中进行,监理方负责审核,以确认施工单位提供的试(化)验报告。 监理方应与施工单位同步进行材料的取样和试(化)验工作,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提供的检验结果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监理方在对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理中,应严格按照材料质量监控流程,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合同及材料监理细则办事。 几种主要材料的质量监理: 1、钢筋、水泥 鉴于目前钢材市场货源紧张,施工单位难以做到大批量进货,针对来料的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要求施工单位分批、分品种堆放、贮存,并及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在此基础上,对每批钢筋均要求做机械性能试验,特殊部位所用钢筋或进口钢筋要另做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水泥要求做强度、安定性等试验,并进行现场监督取样。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场外。 2、钢筋焊接制品 绝大多数进场钢筋均要进行现场加工后方可用于工程。如钢筋焊接、成型、张拉等。下面仅以钢筋对焊为例谈谈焊接制品的质量监理。钢筋验收合格后,监理方可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加工。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措施交底、质量监控程序等,监理方进行审核,并要求施焊人员必须具有焊工上岗证,杜绝无证人员上岗施焊。对待有焊接操作上岗证的人员,要求对不同品种、不同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先做焊接试件,试件经检验合格,方可施焊。 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监理工作的重点,除施焊前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对成品的质量监理要按监理方确认的监控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如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随后作随机油样,坚持每200根接头取一组样品进行试验,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发现不合格焊接头,退回施工单位,并分析原因,改进技术措施,然后重新焊接,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3、混凝土 混凝土是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加工材料,它的质量不仅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而且影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的因素很多,诸如,各种组成材料的计量、配合比、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一系列环节,均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材料监理的一大内容便是对混凝土的质量监理。在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中,必须要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首先审核混凝士的配合比是否正确,用于计量的各种表具、量具等是否俱全,搅拌时间是否适中,运输中是否发生离析,振捣、养护、试块留置等各环节均有施工人员专管,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重要结构必须采用自动计量设备或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严格按照监理方提出的质量监控图进行。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加强管理。如菏泽某工程的浇筑底板混凝土项目,监理人员在连续浇筑98小时的过程中跟班蹲点,对后台上料、搅拌、出料质量、振捣以及混凝土试块留置等均有专人管理,实行旁站监理,层层把关。根据现场配合比和砂、石的含水率,随时调整搅拌用水量,并随时检测计量设备的计量准确度,发现偏差,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加以整改。 六、试验室资质检查 材料的试(化)验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单位在现场(若现场有试验室)进行,也可以在监理方监督下现场取样,由乙方和监理方同时进行试验。监理方所进行的检验.一方面用于平时的随机抽检.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施工单位试数据的准确可靠。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保证实验室的资质水平和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监理方审核通过的检验单位要具有省一级试验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其试验资质要检查,对乙方现场试验室同样要审核其临时资质和所用器具的准确可靠度,只有在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展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材料监理人员亲自与施工单位一起事先与杭州建科院取得联系,要求其亲自指导抗渗试块的制作,且在做抗渗试验时,在监理方面的直接监督下进行,通过措施落实,层层把关,使3000多方防水混凝土的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经过几年的使用无一处漏水,得到了甲方的好评。 通过几年的监理工作,在材料监理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对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要采取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检验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严格遵循监理程序,加强合同管理,以监为主,监、帮、促相结合,方可确保工程材料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前言;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地管理试验检测技术,对充分合理利用当地原材料、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科学地定量评定材料和构件质量及工程质量;对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材料试验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知识内容广泛,如材料类型纷杂、仪器种类多。本文通过分析检测工作中所接触的一些现状,对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要性论述,并就加强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措施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1、通过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可以优化工程材料的选择 通过试验检测,可在众多同类合格产品中优先选择综合费用低的原材料。可以科学地评定建筑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对于任何一种材料均可通过对其规定性能的相关检验,评定其产品是否合格。这对于合理地应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于建设地点的砂石、填料等等,可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有效手段,以确定上述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又如选择土场,在完成土样的组成分析时,应进行达到压实标准所需的机械台班消耗与最佳含水量水分补充的总费用比较,选择标准击实较低、补充水分量少的土场,可节约工程用水量,从而节约了费用。 2、通过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有利于选择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通过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可以鉴别其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对于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通过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可以优化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方面,多做几个试配方案,以便有选用控制成本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小的配比的经济方案。如通过试验,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灰剂量较小的砼、基层配比;在沥青路面上,选择用油量相对较小的方案。通过配合比试验检测可以选择合理经济的材料配合比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4、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可科学地评定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 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对于任何一种材料均可通过对其规定性能的相关检验,从而评定其产品是否合格。这对于合理地应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措施及建议 1、建立完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 为了对工程材料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检验评定,需要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首先,针对建设项目规模,建立相应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材料质量负责。试验检测机构业务范围内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技术文件应齐全,试验检测应严格按有关标准、规程及规范进行。其次,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工作制度。建立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工作文件、技术文件的管理及保密制度、检测样品及抽样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等。要明确试验检测的责任人,建立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各种措施及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完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增强建设各方面的质量意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真正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面不断被个重视。最后,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工作细则。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完全按照经试验检测工作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试验室对各种工程材料做到有检测、有取样、有试验报告,并确认试验检测合格后才进入下施工现场使用,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合理配备试验检测人员和设备 首先,根据工程规模确定工地试验室的数量和中心试验室的布置。要确保以上设置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以做到跟踪检测,及时掌握试验数据,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其次,合理的配备试验检测人员。配备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成绩合格,为了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工程材料试验检测人员必须接受全面、系统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最后,加强仪器设备的配备与计量。中心试验室及工地试验室的所有这些仪器设备都经计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并根据其使用的频率,随时进行计量检定,保证试验仪器的准确性。 3、加强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1)标准、规程的执行。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而制订的,各有关部门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按标准、规程进行试验检测的例子很多。如:水泥仅做安定性检测;砂、石各项检测不做平行试验;钢筋拉伸试验不拉断,有的不做弯曲;试验时不严格控制加荷速度等等。这样的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性很差,完全不符合标准、规程要求,所得结论几乎没有实际指导生产的价值,必须坚决制止。另外,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新规程、标准不断产生,要及时采用新标准。如:1999年颁布《水泥胶砂纯度检验方法(is0)》,2000年颁布的《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2001年颁布《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等都应及时取代旧规程、旧方法、旧标准,须严格落实执行新规程、新方法、新标准。 (2)规范读数、记录、计算、报告等内容。试验检测是用数据进行指导生产的。因而读数、记录、计算、报告等,任何一个环节均要严格规范。 ①读数。试验的每一次读数必须准确,如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抗折机的度盘、量简体积刻画及架盘天平游码标尺等都必须读到指示的最小分格的目测读数,读数不准确,即造成试验最后结果不准确。 ②记录。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要求在专用记录纸上填写,字迹清楚整齐、记录完整,记录要有试验人、计算人的签字,有错误需改正时,要按要求改写,不得涂改。 ③数据处理。按标准要求进行,要特别考虑到一组数据中是否有最小、最大值的取舍,计算所得数值应按技术要求进行保留。 ④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接要求填写完整,最后结论必须明确,切莫笼统。如普通烧结砖一般只对强度进行检验,检测时可写成:根据gb 5101298标准该砖符合mu10,而不要写成:根据gb5101298标准该砖符合mu10(因为砖的检验除强度外还有其他检测项目)。 4、加强试验操作管理及试验数据的管理 (1)严肃检测过程。每一项试验检测都应了解来样、取样、试样、制作过程、试验环境条件、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试验检测过程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分析对结论有无影响,必要时要予以说明或重新检测。 (2)严格数据处理。检测项目确定后,原始记录、计算方法和数据计算是否标准等,都直接影响检测结论的正确性,必须慎重、细致。当检测数据与标准要求相差过高或过低时,要加以分析研究。为此,要求审核人员除熟悉材料试验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各类建材的技术性能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材料性能间的关系。 (3)检测结论反馈。对经试验检测后得到的结论,无论是否合格,都应将信息如实地及时通知施工现场或有关部门,以便有效指导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技术贯穿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通过对各种原材料的验证试验和施工过程的抽样试验来实现。其间要处理大量的原始数据,而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通过试验检测工作能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评定各种材料和构件质量,使工程费用和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能合理的控制并科学地评定工程质量。因此,认真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试论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 一、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 1.取样检测。 (1)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是通过对所取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得出的,检测报告得出的数据准确与否就在于样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因此,要科学、规范的取样,以保证相关检测人员能准确的检测出材料的性能,并做出正确科学的检测报告。 (2)代表性取样是进行检测的关键环节,取样量过少或取样部位、取样方法的偏差,都会造成检测的误差,从而影响整个材料的质量检测。因此,取样的过程中还要取用有代表性的样品,这就需要从数量、取样方法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一般情况都是从同一批材料中的不同部位进行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钢材必须从规定部位抽取)。然而,在真正的实践检测过程中,都存在着抽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或取样数量没达到标准、取样方法不符合规范等的不良现象。故材料抽取样关一定要加强。 2.环境温度与湿度。 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材料检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严格按照养护标准和检测标准进行养护和测试,这样才能得出具有可比性的检测结果。例如,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人温度为20±2“c,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3.加荷速度。 由于快速的加荷速度和荷载,在常温条件下对水泥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时,测试出的材料强度值就会高出材料本身的强度值。但在进行芯样混凝土等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时,常温下的加荷速度的快慢对测定结果却不同。例如,在进行混凝土试件抗压实验时,就可以发现,加荷速度过快,材料裂纹扩展的速度就慢于荷载增加的速度,从而应使得测得的强度值偏高。故要严格按照材料标准和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加荷速度,并在标准范围内取最低值。 4.试件尺寸及精度。 试件必须要按照标准的尺寸和精度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例如,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试件标准为边长150mm的正方体。若尺寸和形状都在要求范围之内,这就说明了该试件为标准的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会受到其试件的精度高低的影响检测结果。例如,因为不够平整引起偏心受压从而导致由强度会下降5%左右。 5.检测误差。 检测结果会受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其因素差异,都会造成检测出现误差。因此,要严格按规范、标准、规程规定进行检测。一般造成检测误差有3种情况:(1)平行检测误差,就是用同种方法同种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段式样检测时,得出的结果会有误差。它偏重于材料的匀质性,在相关的规定里一般不允许有这样的误差;(2)同组试件之间的误差,它主要是考虑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异,并有一定的误差范围;(3)再现性误差或对比检测误差,此误差是在用不同设备对同一材料、同一样品进行检测时所得出的误差。该误差是对所有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考虑,其也有允许误差,并规定误差范围在3种误差中是最大的。 6.数据处理。 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同组试件测试时得出的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因此,只有对材料的测试结果规定标准的取舍要求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对水泥胶砂进行强度抗压、抗折测试时有3种情况:(1)如果在三个强度值中的其中一个超过了平均值±10%的需要去掉该超出值,将剩余两项强度值取平均数来作为最后的测试结果;(2)如果在三者中有两项两个强度值超过平均值的±l0%,这时就以剩下的一项作为测试结果;(3)如果三项测定值都超过平均值的±10%,这时就需要进行重新检验。在对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测试时其平均值的计算都有不同的取值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者的计算方法不是简单的相加,其计算后的数据要按照cb/t8170-1987的修约的方法来进行,尾数按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还须保留数据的位数。由于测试结果在进行测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比预期值要高或过低,即便是在对同组试件,其得出的数据也会相差很大,或是在对同试件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测试时也会出现相互矛盾等现象。因此,在数据的处理上要认真对待,找出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并及时进行再次测试。 二、提高措施 1.严守建筑材料三证关,加强对材料的检验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要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在选购这样的产品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检查,以为防止伪造产品。在进行招标或采购时,产品样品、投标书、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有要专人保管,同时甲方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也要要全面掌握这些资料内容,当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要按照该资料进行检查,检查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产地、数量,外观质量,严禁接收不达标的材料。在较为重要的设备、仪器验收时也需要甲方去现场检查监督生产过程。因为这项工作是甲方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如果建设单位材料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在进行整个操作过程并没有及时向监理工程师上报,也没有给该监理工程师相关的复印资料,或是当货到现场后没有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来进行检测验收,而是由材料部门或工地未经标准验收方式直接接收该材料,这样的不良现象都会造成问题材料的出现。因此,一定要严守验收环节,才能首要保证工程质量。 2.必要的强制性检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项目检测,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才能根除工程中的质量通病,防止伪劣材料进入工地。 对建筑工程中的一些项目进行强制性检测,例如,对钢筋数量的检测,对混凝土试块检测,对瓷砖性能检测,对水泥质量检测,对成品、半成品检测,对有机污染物含量检测等,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相关程序进行。 三、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把好材料关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重视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通过科学的检测,才能准确的鉴定建筑材料合格与否,能否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对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应用与分析 引言: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建筑业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支柱型产业,并且成为各行各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对整个国民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和活动等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能够达到质量要求。为了达到该目的,就需要对建筑过程进行全面跟踪与控制,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论文联盟//改进等手段,使建筑物满足质量要求,提高安全和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作用 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一般的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约占总项目费用的60%左右,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只有有效的控制好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得到基本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存在于整个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的全过程,从订货、加工、采购、包装、运输,一直到检验、堆放、储存、保管、加工,每一道程序都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二、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目标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都应出具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并按规定进行试验和检验,经抽查合格后,方能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进料的生产厂家和相关的质量等级要求必须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说明;同时要加强材料的存储和使用的质量控制;对于工程中采用的新型的的建筑材料,必须根据相关部门的现场试验报告以及技术检验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对材料进行审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建筑材料计划进行审核,所有的材料计划应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进行备案,既便于检查,又能作为开工后建筑材料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 建筑工程材料计划备案后,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制订相应的监管程序和监管制度。在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存储、使用过程中均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把关。在施工组织和材料计划编制时,要确定材料的采购时间能够满足先检验后使用的要求,并且兼顾到施工前材料的储备及检验等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与材料质量相关的文件都必须经过监督管理人员审核,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的进场使用。由于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与工程质量控制密切相关,而且由于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建筑工程材料造价在全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果出现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比较大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 三、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方法 (1)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必须以设计中为准,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则以国家规范为准。在实际工程中要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对于材料的等级,如果符合相应等级的相应标准,则对该等级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如果此材料本身不一定是不合格的,只是不符合使用的等级标准而已,经三方商定,材料亦可降低等级使用。 (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主要有试验,检查验收,管理技术以及多单位控制等四种方法。试验方法主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与试验检测,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测,确定材料的质量,从而得出科学可信的试验结果。检查验收则是通过一些比较直观的方式,借用简单可靠地试验方法以及工具对材料的数量以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测。管理技术法主要是针对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的堆放阶段,通过科学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材料的保存过程不会发生质量变化。多单位控制法则是指通过联合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单位等多方共同监督管理,对建筑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管理。 四、常用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的基本程序 (1)施工作业前的建筑工程材料准备阶段。首先,深入了解材料质量、价格以及供货能力信息,尽可能的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降低工程造价。由业主单位提供的材料,应及时了解信息。由承包单位供应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建筑材料的审检论证,报业主同意后方可选择。在工程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科学的材料、加工、运输的组织计划,掌握相应的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确保材料的周转速率,减少材料的占用时间,确保工程的质量。 (2)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时,必须检查实际到场材料情况以及与所要求材料在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等方面是否相符,检查材料的生产编号或批号、型号规格等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应要求更换材料或者更换相关材料的信息。凡运到施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都应出具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并按规定进行试验和检验,经抽查合格后,方能允许进入施工现场,避免材料变质和使用规格、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如水泥受潮结块、钢筋的锈蚀等。施工单位还要做好对材料的合理调度,避免现场材料的大量积压。进场后的材料,使用时若担心不能满足要求,可以进行二次复试,并根据所得的结论视情况进行处理。 (3)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后质量控制。对于审批合格后,经监理以及业主批准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首先必须根据种类、生产厂家、或者品种型号分别堆放保管,需要设专人管理。采用新材料前必须通过试验检测,代用材料必须通过科学分析研究,必须符合结构构造要求。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进度,做好进场材料的补充工作,建筑工程材料的补充,必须执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建筑工程重要结构施工部位建筑原材料的同一性。尽可能的避免造成使用混淆的现象发生,也有利于工程质量跟踪监测,或者作为出现质量事故时的调查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直接重要的影响,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安全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完善材料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的监督管理,对材料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才能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而更好地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六类建筑工程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之一(新型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分为砖、砌块、板材三类。砖类主要有多孔和空心砖、煤矸石砖、页岩砖、粉煤灰砖、灰砂砖、混凝土砖等;砌块类主要有普通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粉煤灰砌块、烧结空心砌块等;板类主要有grc板、石膏板、各种纤维增强墙板和复合墙板等。新型墙体材料具有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的技术性能,如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等。通常用于建筑结构的承重部分或框架结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隔墙和围护部位,或用于建筑的隔热保温内外墙。 为保障建筑工程材料产品质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新型墙体材料(砖类、砌块类)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河北、内蒙、山东、河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海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70家企业生产的70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1%。其中,抽查了55种砖类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3%;抽查了15种砌块类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6.7%。自2000年起已连续7次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进行了跟踪抽查,本次产品抽样合格率比2006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通过抽查本次所有产品放射性核素限量指标均未超标。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1.抽查中有部分产品抗冻性和强度等级不符合标准要求,有的产品强度等级项目实测值达不到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的80%,抗冻性项目中冻后全部脱皮和断裂,强度等级不够的产品抵抗自然界环境风化性能差。 2.抽查中有部分产品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超标。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项目的设定是为了满足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在建筑设计预算、施工处理以及建筑物美观方面的要求。抽查中有的产品尺寸偏差多、大小不一、外观缺损严重。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对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对该类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促进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重要性 摘要: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节能环保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现代建筑的节能环保由于与人们息息相关,人们对其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建筑市场一些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不断涌现出来,鱼龙混杂,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能够达到环保要求,则需要做好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工作。文中分析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内容,并进一步对新时期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内容;重要性 前言 近年来,随着环境情况的不断恶化,人们节能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由于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带动了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检测技术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内容 1.1原材料性能检测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原材料,对于施工中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需要做好检验工作,确保原材料各种技术性能要与规定的具体要求相符,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需要对进场的每一批原材料都需要在监理监督下进行取样,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检测的材料多以钢材、水泥及沙为主。 1.1.1关于钢材的性能 钢材具有高强度、可塑性、可焊性及冷脆破坏性等性能,在对钢材进行性能检测时,需要根据其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判定,同时在具体判定过程中,还需要收集好相关数据,并以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其检测的准确性。 1.1.2关于水泥材料的性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原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载体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还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水泥的泌水性和抗渗性进行检测,有效保证工程施工中水泥的性能,确保整体工程具有较好的承载力。 1.1.3关于沙的性能 沙颗粒的精细程度可以通过沙的细度模数进行反映,因此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沙的细度模数,当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时,则需要选用中沙,对混凝土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具有要求时,还需要控制好沙中最大杂质的含量。 1.2桩基检测 在对桩基进行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桩基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质量水准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与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息息相关,在具体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方法会对检测结论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如静载试验、低应变、高应变、钻芯取样、开挖检查。 1.3结构实体检测 结构实体检测内容包括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及间距、实体混凝土强度、构件的尺寸、植筋拉拔等。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寿命因素除了原材料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构件自身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因为受力钢筋承担了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绝大部分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容易形成露筋和锈蚀现象,降低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黏结力,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耐久性也随之降低,给工程结构安全带来质量隐患。而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则会使构件的有效截面尺寸变小,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现象的发生,最终影响承载力。另外,由于受力钢筋自身变形或位移而造成的钢筋保护层过厚,对工程实体结构危害性更大,甚至会对整个结构体系构成影响,大大增加了房屋整体性能的不安全因素。 2新时期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2.1有助于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各种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自身的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通过对施工前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检测,可以有效的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这对于提高建筑物质量及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这样建筑工程在采购和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和性能才能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有效的确保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2.2优质的建筑材料检测有利于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和使用 相较于其他工程来讲,建筑工程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工程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往往保持联谨慎和观望的态度,通常还是会选择传统、技术相对成熟的建筑材料。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部门通过对新型建筑材料进行科学检测后,针对于各种新型材料的检测结果,建筑施工单位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新型建筑材料,这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和使用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目标。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能够制定出不同施工现场的材料配比方案,并从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这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对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检测工作,新型材料、设备及工艺的应用得以大范围的扩大,这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保证建筑工程效益得到提高 建筑节能材料多以外墙保温隔热材料、主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门窗材料为主,这些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销售价格,而且相较于传统材料来讲,新材料用量较少,有利于减少建筑成本,对建筑工程效益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现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如空心砖、粉煤灰及矿渣砖等的使用无论是在承重、强度及隔热保温性能方面都是要比实心砖更具有优势。而这其中粉煤灰和矿渣砖自身成本十分低廉,有利于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利益,因此做好这些新型环保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这些空心砖、粉煤灰及矿渣砖在质量和标准上都能够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要求,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效益的提高。 3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建筑工程质量也成为人们投诉的重点问题,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做好检测工作,确保所使用的每一样材料都能够做某达到施工的具体要求,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质量,而且能够确保建筑使用寿命的延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快对工程检测方法的改进,在具体检测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开展,有效的保障施工人员及建筑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廖龙 单位:赣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材料价格视角下建筑工程论文 一、材料价格的构成和分类 1.1材料价格的构成 所谓的材料价格在广义上来讲是指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成品、半成品从供应商到建筑工程施工地或者施工仓库的综合平均费用。一般来讲,材料价格是由四个方面构成的即:材料供应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与此同时,如果这四项中的任何一项材料被附加了检验试验费,要将这项费用记入材料价格,并且在记录形式上,要进行单独的立项。 1.2材料价格的分类 材料价格根据其使用的范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区材料价格;另一种为针对某项工程的材料价格。第一类地区材料价格,很明显指的是根据地区、或者建筑区域来进行编制的,很显然,这种分类方法能够为其它工程的材料价格提供一定的参考。而第二类,针对某项工程的材料价格,则是以某个具体的工程为依据,因而,与其它工程的材料价格没有可比性。这两种材料价格的分类不同,但事实上,材料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却是一样的。之所以使用两类不同的材料价格分类,其材料价格不同主要是因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产地、所需的材料、以及材料规格有所不同。 二、材料价格的编制依据和确定方法 由上述可知,无论是材料价格的构成方面,还是材料价格的分类方面都是比较复杂的。然而,也正是这些复杂性使得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在材料价格的编制和确定方法方面面临着各种多方面的困难。本文在此对材料价格的编制和确定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材料价格方面研究的提高献计献策。 2.1材料消耗量 就笔者看来,研究材料价格编制的依据和确定方法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材料的消耗量。这是由于在建筑工程的材料价格中,材料的消耗量是不确定的,也是最不容易估量的。而所谓的材料消耗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构成实体材料净用的材料数量、施工场内运输和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损耗量。现有的对消耗量确定方法的研究有很多种类,如实验室实验、现场统计等等,但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是理论计算法,该理论计算法通过利用数学公式,对材料消耗量进行严格的计算,因而较之于其他的方法来讲,更具有精确性。 2.2材料基准价格 (1)材料原价即材料的出厂价,一般指没有经过商品流转领域的生产厂出厂价格或商店的批发牌价。 供应价是生产厂家出厂至商品流转领域后的价格,其中包括了供销部门的手续费和包装费,这两项费用未必会发生。其中包装费是为了便于材料运输、减少运输损坏以及保护材料进行包装所需的费用。 (2)材料运杂费指材料来源地起,运至施工地仓库或堆放场地,全部运输过程中所支出的一切费用。 包含外埠中转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车、船运输费、调车费、驳船费、装卸费和附加工作费等。一般分二个步距:第一次运杂费和第二次运杂费,并根据相关主管部门规定的运价规定和有关规定计算。建筑工程上用的主要材料一般按重量来计算运输费。 (3)运输损耗。 建筑工程的材料由于数量大、形式多样,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运输上的损耗。比较大型的建筑材料损耗比较小,而小一点的,特别是散装类的材料,例如沙子,瓷砖等都会产生很大的损耗,由于损耗的费用可能比较大,所以,必须加以重视。 (4)材料采购及保管费。 材料采购以及保管费也是材料基准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的费用主要包括建筑领域相关部门在采供、保管等方面所需的费用。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的确定方法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按照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三者之和乘以采购及保管费费率进行计算。 2.3检验试验费 除了上述的材料消耗量、材料基准价格外,在建筑工程中材料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还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检验试验费。由于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所以无论是在建筑材料、安装物,还是在构件方面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测。但是检验试验费不包括对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用。材料价格的编制和确定方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以上也仅仅只是对材料价格方面粗略的研究。然而,仅仅凭借这些来提高建筑工程领域在材料价格组成和确定方法方面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材料价格的研究还需要建筑工程领域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材料价格的编制和确定方法对于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材料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涉及的方面很多,是一项难度系数较高的课题,再加之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在材料价格组成和确定方法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无论是给当下的研究,还是对于材料价格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来讲都是不利的。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中,材料价格方面的专业人士应该加强对价格组成和确定方法方面的研究,并且要从组成的多个部分,确定方法的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更适合于当下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材料价格组成和确定方法,进而促进建筑工程领域又快又好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刘爱芝 单位: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建筑材料与建筑工程论文 1.关于建筑钢结构材料的检查 1.1关于钢结构材料的性能 一些材料在进行性能判断时,应该按照各项相关的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估以及判定,在对检出材料性能进行判定的过程中,应该对其数据进行采集,并且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例如:钢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以及年限、产品说明书以及牌号等。由于钢结构自身在建筑上具有庞大的市场,并且还具有着自身所具有的性能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这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针对钢结构体系而言,不仅制造的过程中具有工场化,并且其施工的工期相对来说也比较短,没有建筑垃圾以及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钢结构深度不断的发展,一定会在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1.2关于水泥材料的性能 针对水泥产品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材料,水泥产品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载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对水泥的施工性能进行有效的保证,水泥调和水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多余水泥水化水量的一到二倍,这多出的水分会在水泥运过程中渗透到混凝土的表面,这就是水泥的的泌水性,但是抗渗性主要指的就是构件抵抗水渗透的作用。 1.3关于砂的性能 砂的细度模数将会对其颗粒的精细程度进行有效的反映,然而细度模数并不能够反映出级配的情况,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砂的细度模式进行考虑,对于强度比较高的混凝土应该要选用中砂,然而细度模式大概是在二点六左右。砂的坚固性对于一些存在着抗冲击和耐磨要求混凝土的砂,其循环之后的损失率不可以超过百分之八。砂中的最大杂质含量以及对于具有着抗渗和抗冻要求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可以超过百分之三,泥块不可以超过百分之一。要是砂中含有着硫化物以及盐酸盐,对其进行耐久性的测试,以此来满足在以后当中的使用。 2.关于建筑钢结构材料的有关检查标准以及方法 2.1关于钢结构材料的检查方法 对于我国强制性的钢结构材料的检查标准,对于钢结构材料的检测主要是有以下几种方法:钢结构材料在性能方面的检测,首先要对钢结构材料在强度性能方面的检测,对于检测机械侧力度的盘指针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对准在零点的位置上,并且要对副指针进行波动,从而能够和主指针进行重合。把需要检测的试件放置到试验机的夹头之内,进而启动试验机来对其进行拉伸处理,在进行拉伸的过程中,测试的力度停止转动的时候变为恒定的荷载,或者不计初始时候的最小荷载。向试件不断加力一直到拉断位置,进而读出测力盘上面最大的荷载,变为抗拉极限的荷载。强度比较高的构件性能比较安全,并且高强度的钢筋对于建筑的承载力也比较强。其次就是在钢筋的性能方面,钢筋的变形程度是钢筋延伸性的体现,并且和强度有着一样的地位。对以往建筑施工原因调查可知,由于钢筋延展性的不足,进而导致建筑出现断裂。对其主要的检测方法就是把已经拉断的试件两端对齐,使其轴线的位置能够处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是因为拉断处各种原因所形成的缝隙,那么分析应该处在试件被拉断之后标记部分的长度之内,如果是处在短处那么采用卡尺直接测量被拉长的长度,如果实际标距处出现断裂,那么则表示试验结果无效,应该对其进行重新的试验。最后,在对钢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检测,钢材料的力学稳定性也体现在钢筋的弯曲线方面,因此,弯曲试验主要是检测钢材料弯曲性的检查方法。冷弯试验主要是把钢筋试验规定的直径弯心上弯到九十度进行检测,如果没有裂缝和断裂等现象的出现,这表明钢材料的质量比较好,这种方法也能够检测钢筋焊接接头的质量。 2.2关于水泥的检查办法 在选择试验之前,必须要把负压筛放到圆柱体的筛座上面,并且要将筛盖进行盖上,之后在接上物理电源,与此同时还要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并且将负压调至到四千帕到六千帕之间。之后在对样品进行取出放置到负压筛当中,然后盖上盖子,启动筛析仪器,运转两分钟的时间,在这期间要是需要中途加入试验,那么应该将已经准备好的式样附着到筛盖上面,并且还要对其进行轻轻敲击,从而使其能够完全落入到负压当中。 2.3关于砂的检查办法 选择称取烘干的试验五百克,将其放入到根据筛孔大小配料的套筛上面,然而将其晃动,在十分钟之后取出,再根据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筛选,之后放置到干净的浅盘上面进行手动筛选,直到每分钟所筛出来的量低于试样的百分之零点一的位置,然后在通过颗粒并入到下一只的筛子中,根据顺序来进行,一直到全部筛完。 3.总结 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过程中,材料不仅仅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建筑质量的好与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保证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材料进行加强检测,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同时要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管理人员进行加强管理,并且建立起有关的监测标准,以此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作者:乔培 单位:河北汇发装饰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我国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论文 一、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建筑企业由于管理不严格,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执行,施工时没有计划,施工过程没有标准;施工人员纪律松驰,生产效率低;各种材料、工具、设备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或者管理程度松懈,乱丢乱发,浪费惊人,施工现场环境比较杂乱、脏等。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筑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材料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其专业素质和水平较低,对系统的工作程序不熟愁,根本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 ②材料采购过程中有暗箱操作情况,导致整个预算成本提高,更有一些企业的使用材料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 ③材料的储存保管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材料的堆放不科学,也没有明显的管理章程,对材料的存放环境不太重视,直接忽视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规范,所以浪费现像比较严重,影响了施工周期,提升了成本。 2、工程材料在采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业在采购材料时,根本没有做前期的预算,只有一个采购的意识,没有详细计划,材料管理人员,直接根据施工招投标文件、合同以及施工图等对整个项目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按当期市场的行情进行大致的估算,从而导致预算成本放大。还有一些在未签定订购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过于随意和简单。在材料验收的时候,管理人员把关不严,现场收验人员因为许多因素而怠于查验,致使材料数量不够或者质量不符合规定之要求。更有甚者,在材料运往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将材料变卖等问题。 3、工程材料管理方面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份企业没有制订消耗定额,现场管理人员在没有经过技术部门或者相关部门的同意之下,随意的领取材料。还有就是对周围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帐,过后便不再注意。领料人员领取材料过后,出现严重浪费或者私下变卖等问题。企业领导与材料人员串通一气虚开发票将一些财经制度不准报销的东西通过材料出帐,甚至开具没有任何实物内容的发票从材料出帐。 4、材料在存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材料的保存过程中,根本不材料环境条件。直接将材料乱放,也没有明显标示,也没有意识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措施。更没有材料的生产厂家、日期、型号、规格等。同样,在管理的时候没有登记材料收发台帐,没有做好收发记录。严重时,还有管理人员与采购人员出具假入库单,与采购员共同实施违法活动,或者与领料人员合谋将库存的材料领出变卖。还有采购人员故意多方面难为供货方,以索取好处。 5、材料核算环节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只注重财务核算的材料帐与材料部门的台帐核对情况是相符,而忽略了实地盘点。怠于按责任成本控制方法对材料按责任中心进行核算。财务人员在材料核算时发现问题,在追查时,不仅遇到一些材料人员的消极或者故意对抗,从而遭到上级的阻拦,导致整个成本上升。 二、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的应对措施 为解决以上问题,企业在进行材料的管理时,应该加强监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区,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队伍素质。作为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应该对项目工程所需要材料进行货源的研究与调查,多方面收集供货信息,寻找货与价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与相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与设备总量,编制好需要计划。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旬、月之计划,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与现场实际管理水平,根据现场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所需要的机械。尤其是要注意材料的保管,防止出现因为环境素质而出现材料的变质等问题。严格缩小浪费现场。并且制定合一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信息中心与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更要提高采购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1、采购与预算阶段 ①渗透建筑工程材料相关的法规条文 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与使用进行规范化,且明确指出,工程项目部门应及时的对施工工地上的各种材料、设备进行登记与记录,并且正确的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同时还需相关单位的签字证明,方能进场。比如,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胶合板等,这些建筑材料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与管理办法。 ②实时掌握市场行情,合理降低材料成本 如何做到采购性价比最优化,这就需要单位在购买材料时,要确保所购买的材料,既是高质量,也是价格相对较低的。这就需要购买材料之前,采购部门成立市场信息收集小组,可对市场上不同产地、时期、型号、质量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以确保最少的资金尽可能的够买到最佳性价比的材料。从而降低材料购买成本。 ③就近取材 在建筑企业对材料的核算工作中,若购买材料所需的人工费用以及运输费都是要计入企业材料采购中的,也就是说过多的运输费用就会使采购的成本增加。反之,节约运输费用就可以降低不少采购材料之成本。倘若想减少材料采购成本,则需要减少运费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选购材料时,需要了解供货方的交通状况,若是质量同优,则应该就近取材,减少运输费用,降低采购成本。 2、储存、发放阶段 ①专门库房,妥善存放 我们知道建筑材料大多与自然环境因素会发生化学反应,许多材料与材料之间也会发生反应。因此,在储存与管理材料的时候,应该将不同类的建筑材料存放在专有的存放点。为了减少材料存放的损失,也便于管理与取材,一定将设立不同的存放点,存放同类的材料。 ②材料标识,分类存放 建筑材料都需要存放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区分不同型号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对于不同型号的材料需求,将材料的形状、原材料、材料的类型标明存放。在建筑建设过程之中,不同结构一定要选取不同的型号材料进行施工,这就需要材料在存放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型号的同一种材料进行区分标明存放,防治施工时误用材料状况的出现。确何建筑物建设的质量。 ③推陈储新,先进先出 在材料发放的过程之中,要遵循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基本原则,其目的就是避免由于领用不当造成的旧货长时间囤积以至不能在优质期内使用的现象的出现。同时,项目部在领用材料时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材料领用单,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凭领料小票多次发放,最后对于破损的材料,在发放时材料分发员要注意验交,同时,领用方应该在领用凭证上签字领取。 3、施工队段 在施工阶段的时候,材料管理工作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抓起,严格执行,控制安全、材料、以及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①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之需要 ②合理安排材料与设备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 ③加强日常清查记录,减少材料损失与浪费 ④掌握施工进程,及时调整材料供给,满足施工需要 ⑤综合使用,尽可能的变废为宝 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钢筋头,经加工可制作双层钢筋用的马凳及预埋件等,砂砾可做散水或非工程部位用料平整场地等,木材边皮板可用于临时设施等。另外材料包装品要尽可能的周转使用,如水泥包装袋、桶装的油品、贵重物品的包装物等。从工程细部抓好综合利用,达到“双增双节”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及管理 一、对甲供材料中出现不足原因的分析 没有建立完善的甲供材料管理制度和程序甲供材料管理在工作中与基建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各类专业工程都有很大的关系,在管理中要涉及到各个部门,但是对于甲供材料的管理没有形成健全的材料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部分单位和部门不能协调统一,而是各行其是,管理过程中的考核、监督制约机制未能有效履行,严重失职造成甲供材料得不到规范的管理,造成项目损失。 二、关于甲供材料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 1、在甲供材料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事前控制,积极做好招标阶段的控制 (1)在建安工程招标中,招标文件要明确规定甲供材料需要用作的承包项目,对于不能应用甲供材料的项目和施工也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发包人按耗用指标×工程量的总额控制,如果发生超领、超用的情况则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计取。 (2)在甲供材料招标过程中要严格材料采购控制,对于供应商的资质和能力要在招标文件中进行明确的标示,对材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明确说明,确保材料供应过程中的稳定性,也将不合格材料拒之门外。必要时可设置拦标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3)在甲供材料管理中,要制定详细的实施管理方法,同时结合实际的需要对甲供材料的申报、审核、核销等都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实施的具体规则进行说明和规范,对甲供材料的合理消耗进行规范,杜绝浪费。 (4)在甲供材料的使用手册编制过程中,要根据承包人在工程投标书中表明的消耗指标来合理的编制甲供材料的使用手册,从而合理规范甲供材料的使用。 (5)在甲供材料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观念,保证甲供计划的效果,将职能管理方式转变为流程型管理模式。 2、在甲供材料的管理中,要加强事中控制,根据专业工程的特点对不同的工程项目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1)基建、技改、电力安装等工程在材料的供应中都可以采用甲定乙供模式,即施工单位自行控制材料的使用量,按照市场价格向正规厂家进行购买,整个过程中没有跟建设的单位进行实物的移交,对于最终的结算也是由管理部门进行计算。这种工程基本上是由很多单位施工的,但是在材料的管理中只需要明确主要装置性材料需要经过中心招标即可。 (2)对于外包工程、大修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仍然要采用甲供材料管理模式,因为这些工程项目管理要比基建、技改等项目相比要小得多,所以项目管理就比较散乱,这种情况进行甲供材料管理效果十分显著。 (3)在材料管理中,要不断的加强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业主也可以派遣专业能力过硬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而供应商要对供货的清单进行明确的记载,对品种、规格、数量等等要详细的记录,在经过工程双方、监理、供应商四方的核对签字之后,在财务决算的时候作为凭据,促进账款往来的核对。 3、在管理中加强事后控制,不断完善项目的材料管理,对投资金额进行管理 对材料管理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对甲供材料进行总结,对甲供材料中的招标、采购、供应等数据及时进行收集和管理,通过对比分析来控制目标和标准之间的差异,对出现的错误和超标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不断完善材料管理过程,控制工程投资。 三、结语 在工程项目中,甲供材料管理应该不断完善管理的制度和工作流程,增强监管的力度,对于管理中的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控制好甲供材料的整个过程,为工程质量和投资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晓青 单位: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方法以及措施 一、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期组织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对工程总体规划方面不够重视,企业所做各种计划没有科学根据、与实际不符合等。企业主要都是根据以往积累经验来确定工期,以及确定工期组织实施、但是,没有考虑本项工程的特殊性或与以往工程的差异。遇到新形势、新结构等新项目则是一筹莫展。完全靠主观臆断制定的工期以及相应措施往往是不得当、不合理的,必然会给材料管理带来很大麻烦。 2.管理控制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对工程管理控制缺乏足够地重视力度,缺少完整得控制手段体系,总是凭以往经验以及管理者的主观臆想来进行控制,管理控制内容往往被检查工作所取代。检查是建设任务结束以后才能进行的,都是事后控制。对于项目管理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企业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从管理控制方式上来看依然是沿用了落后的经验管理方式,这是就是不科学。因此,工程材料也不会做到齐全和完整。 3.人员素质不高。建筑企业材料管理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并且人员结构层次也不是很合理。经过高等教育并获得学历的管理人员不多,大、中专学历人员占据大多数。建筑行业往往是重工程技术人员、轻项目管理人员的一个倾向。甚至,有一些企业材料管理人员由某些亲属来担任。他们本身没有经过专业素质训练,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混乱现象。 二、现代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方法以及措施 1.建立健全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工程材料管理部门和各级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制。施工技术材料控制一般分为三个等级:项目经理对分管生产经理签订责任制;工程技术员对项目经理签订责任制;工程材料管理员对技术员签订责任制;另外,各相关工作人员也要签订材料工作协调负责制。材料采购时,应及时向经销商索要产品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质量检测员检查每道工序的结果,必须要如实告诉给材料员,并准确填写相关内容;技术员在测量放线、施工组织、工程变更等重要环节的必要材料时,必须及时反馈给材料员。特别是工程竣工图绘制等,更需技术员和材料员就工程变更逐条地进行修改,为以后改(扩)建工作提供有据可查、真实可信的技术材料。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及工程监理单位各级管理人员要责任到位,各个建筑工种工作人员之间要互相积极配合,认识到工程技术材料在工程建设中重要意义。就有关材料不健全的坚决执行岗位职责或者处罚,确保工程技术材料及时性与完整性。 2.必须执行新规范新标准 建筑行业中的新规范、新标准是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工程项目材料管理规程也会随其适当修改及补充。为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规范化,使其能够真实地反映工程建筑实体的工程质量及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统一建筑工程材料编制内容及具体要求,建立准确、真实、完整的工程材料档案就很重要。根据工程材料管理的实际情况,要制定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要求各级工程材料管理部门配备相应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要求考试合格具备岗位资格证后,方能从事工程材料编制、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 3.材料管理应客观 工程材料管理必须准确客观地反映工程实际,工程技术材料管理要务求真实,切记伪造材料数据。一些材料管理员平时懒于材料积累,等到工程交工时才手忙脚乱地拼凑材料甚至伪造材料数据,以致材料漏洞百出、材料内容失实。这就要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单位负责人都应该对工程技术材料审查监督。建筑企业技术负责人必须对工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关键部位必须亲自现场审查把关。材料管理员必须深入建筑现场,在做各种材料前,当面核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准确无误后方可填写相关材料文件。 4.管理职责分明 根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规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程序及各级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都应明确各自的本质职责,不可越级评定,蒙混过关。工程自检要通过现场及技术员、质检员、工长的共同检查,对各种工序施工质量进行记录。做到实际施工质量及评定结果相一致,并签字确认。对于各种隐蔽工程、工程变更及关键工序等部位,均要求有关人员见证并签字确认。坚决杜绝代签或漏签等材料管理漏洞,将各种责任落实到位。 5.加强敬业精神 材料管理员要养成三勤(嘴勤、手勤、腿勤)的工作作风:应勤问安全情况、质检情况、材料方面问题,做到及时了解工程施工与用材情况;应勤于及时通过三方报验、见证、送检;应勤于及时填写各种隐蔽工程材料并及时签证;应勤于随时到现场落实工程施工情况。 三、结语 建筑工程药加强工程材料管理,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场开始就应该进行管理。建设主体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材料管理必须从制度、计划、责任制、现场管理多方面着手进行监控。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正确运行,就应该把好签证关,包括工程报验等。应该设立良好的控制方法,勤于检查与跟踪。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材料质量,进而确保在施工建设中使用合格材料,以达到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规范要求的目的。 本文作者:史鸿飞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建筑工程试验与材料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 摘要: 试验检测工作与材料质量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增强建筑的实际经济效益。在实践中实试验检测工作与材料质量管理主要就是对于具体的建筑工程内容进行全面地监测实验继而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材料的管理性,在源头上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材料质量管理;强化举措 建筑工程过程中,要提高对试验检测工作与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视,避免各种劣质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问题继而有效的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益。 1增强对建筑材料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工作的重视 在建筑工程的角度来说,其材料的质量直接关乎整个建筑工作的质量,因此实践中,建筑工程的各种建筑材料要符合我国国家的规定的标准,根据各种技术规范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地检验,在出具各种质检报告之后,才可以根据实际的技术规范应用。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材料质量工作角度来说,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建筑材料管理意识,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地监督与管理,导致在实践中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在建筑市场中,直接增加了建筑材料检建筑材料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以下各种内容开展工作:(1)要对目前建筑市场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地收集与整理,对于存在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对不同的生产商家的材料质量的特征与弊端分析,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供应商;(2)在对建筑材料运输的过程中,要对材料运输进行全面地管理与控制,避免因为运输导致的材料损害问题的产生;(3)要保障建筑材料的储存环境的优良性,避免在存储过程中粗线材料变质等相关问题。 2创设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系统 (1)要全面地创设建筑工程管理监督系统,利用专业人员以对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全面地分析与指导,及时优化与完善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降低其存在的问题,在根源上杜绝各种质量与安全问题的产生;同时在实践中,要全面落实各种科学的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管理模式,对工程进行全面地监督与管理,深入到实际的各个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之中;同时要加强对监督人员的技能培训的重视,继而有效的提高其专业能力,在源头上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效果。(2)要规范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在建筑工程开展中,要根据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要利用各种制度的制定对各种建筑工程行为进行全面地规范,因此根据各种考核制度之下,对于建筑工程地点进行实际的考察与分析,对于建筑工程地形以及地质状况等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继而获得有效的数据信息,保障在正式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继而在源头上提高提整体工作质量。同时,个别建筑工程单位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对于建筑工程的实际过程进行明确的规范,在实践中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因此要想增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要制定各种完善的规范以及管理制度,明确实际的建筑工程岗位以及具体的责任制度,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明确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范围以及工作内容,进而让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根据既定的标准开展工作,这样可以提升整个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3完善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制度,提高整体质量 各种工作人员要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视,根据建筑材料标准对其进行系统的检查,检查与标准相符合之后才可以在建筑作业中应用。在建筑工作开展中,因为建材市场没有完善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致使各种劣质材料流入建筑现场,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工程的开展中要增强对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对于存在问题的建筑材料要进行系统的处理,避免因为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同时,要明确其应用建筑筑材料的主要来源,继而在源头上有效的推动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4应用各种先进的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手段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要应用各种先进的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手段与技术,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其工作的整体效果,避免因为技术手段等引导引发的建筑质量问题,因此在实践中要对目前建筑工程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建筑工程中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全新的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模式,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管理,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的优化各种问题,要通过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质量问题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同时,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优化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模式与方式,利用各种智能化、信息化的i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整个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在实践中,要培养具有一定先进技术管理能力的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队伍,进而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在实践中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5结束语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城市在高速发展中,因此在实践中要提高对各种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视,在实践中要根据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与材料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弊端,在多方面、多角度的解决,制定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模式,进而在源头上增强整个建筑工作的整体质量。 作者:李小强 单位:临洮县洮阳试验室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考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项基本国策,城市的交通运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简要论述了既有交通运输系统的不可持续特性,在详细讨论了轨道交通系统在环保、快捷、安全等方面的巨大比势,认为在大中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可持续发 展交通运输 轨道交通 引言 作为20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重大成果之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城市交通体系是城市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发展现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命脉。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要求城市交通体系能够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经济地满足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需求,现代城市的商品生产、流通、消费,居民出行,信息载体传递与交流都离不开城市交通体系,城市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必须有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予以支持和保障。因此。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交通不仅是一个女n何达到便捷高效,提高人流、货流通畅效率问题,也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陕,城市“机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交通已越来越成方世界各国严重的城市问题,特别是大城市。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1 既有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满足了人们增长的交通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道路拥挤、事故频繁、大气和噪声污染以及能源紧张等等。交通拥挤破坏了使用汽车的中心目的:便于直接接近人、货物和劳务。如何选择适当的城市交通工具,达到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有限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而最终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全面协调,改变城市的不合理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交通系统建设具有密切的联系: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立、能源利用与刘策等,均对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重新审视交通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不注意考虑运输业在环境、安全、拥挤等方面形成的负效果,产生了许多日益严重的问题,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过耗、环境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额国民经济损失,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政策实施的局限,对交通运输的外部性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使人们在过多地依赖私人交通时,却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全部费用,产生一定的不公平性等问题。 (1)空间资源的低效配置。公共交通发展不充分,导致交通结构不合理,道路、停车场等土地和空间资源低效配置。道路与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滞后于车辆和交通流量的发展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严重不足。 (2)时间资源浪费。交通拥挤已使城市机动车行驶速度急剧下降,并直接导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下降,客流减少。不合理的交通结构产生巨大的时间成本。 (3)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些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北京70%的空气污染来自汽车的废气排放。交通污染治理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噪声污染不断加剧,全国80%以上大城市交通干线噪声超标(大于70dB),严重影响了居民休息和教育、文化活动。 (4)资源消耗。城市交通,特别是个人机动化交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交通运输的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运输发展所需的土地、原材料以及运输的能源消耗。在土地占用方面,尤以小汽车为最,比如美国53个中心城市用地的30%被汽车占领,芝加哥、底特律等更是有将近一半的城市用地“被用于道路和停车”。而更为引人注意的是另一项资源——交通运输所消耗的能源。可以说,现代强大的交通运输系统是由巨大的能源消耗去驱动的。在发达国家,由于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使其交通运输能耗在整个国家的总能耗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欧盟国家中交通运输是能耗增长速度最为迅速的行业,从1985年至1997年该行业能耗涨幅为42%(年均3%),而行业的能耗仅增长11%,道路交通的能耗占交通运输能耗的73%。 (5)交通事故。部分交通参与者法制观念淡薄,交通违章现象十分严重。城市交通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高额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交通事故的损失非常高,在发达国家,仅公路运输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一般达到其GNP的1.5%-2.0%。 2 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须遵守的原则 (1)环境承载力原则。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吸收污染的自身净化能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守“其污染物的排放不得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的原则。 (2)资源消耗速率原则.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司再生的自然资源使用速度应维持在其再生速率限度之内;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使用耗竭速率不应超过寻求作为代用晶的可再生资源的速率。这个原则要求运输部门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采用先进技术,避免能源危机。 (3)公平性原则。运输活动的使用者通过运输而获益,但没有承担环境费用;相反,非运输用户却遭受着环境质量下降引起的损害,这是很不公平的。从代际关系上来看,当代人消耗大量运输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却将严重的环境损害后果留给后代人承担,这也是不公平的。 (4)价值性原则。资源价值的无价或低价导致了不加抑制的过度使用,这是价格导向的错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环境成本是真实的经济成本”的原则,将环境成本纳入运输成本,分担到用户身上。 (5)协调性原则。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仅仅依靠运输政策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与政策(如科技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环境政策)相结合,协调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2快速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将达到50%。现庄城市交通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对未来的城市交通需求起到—种推波助澜的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恶化和土地消耗增加以及城市交通阻塞。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喊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陕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因此,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必须与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致。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运输系统与其竞争的模式相比具有较大技术优势:较大的运量,有效的土地利用,每人公里较低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可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及其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其他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快速轨道交通相对于公共汽车、私人汽车、自行车等大众交通工具而言,具有运量大、低污染、低噪音、低能耗、高速度、低成本、占地少、舒适、全天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替代的。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我们应当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城市运输体系,才能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轨道交通不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而且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大城市机动化进渤D快,简单的阔路增车方法已无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专用道的潜在利用能力毕竟有限,个体分散交通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央商业区土地资源可提供的地面交通供给正逐渐耗尽,利用开发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提供新的交通供给,以缓解地面空间资源紧张状况,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 地铁、轻轨和市郊铁路等轨道交通方式在单通道宽度、容量、运送速度、单位动态占地面积等指标上,都较一般交通工具有明显优势。 环境是现代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电力牵引和大运量、集中化运输方 因此,每运送一位乘客所产生的污染大大低于其他交通方式。 2.3轨道交通系统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所带来的利益 由于轨道交通系统快捷、准时、舒适,乘客将更加愿意乘坐,并将吸引原先乘用轿车和自行车以及步行者,从而提高客运量。尤其如能争取乘坐私家车的乘客,将可缓解道路交通给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如噪音、废气的排放和道路用地等,提高道路安全性,在不损害人员流动的情况下有助于减少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提升城市结构,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轨道交通系统与交通方式比较,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城市环境。用轨道交通替代公共电汽车成为大众通勤工具的首选,由于减少在市中心运 行的轿车和公交汽车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国外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10%和公共汽车的25%; (2)大大地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还是一种运量大的交通工具,国外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占全部客运量的—半甚至80%以上。地铁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为3~6万人次,轻轨为2~2.5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为2 000~5000人次。 (3)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要比轿车和公交汽车的安全性高出若干倍; (4)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将提高市民的流动性和机动性; (5)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必然使沿线城市地价上涨,提高沿线物业及房地产开发价值; (6)带动轨道交通沿线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开发。由于轨道交通可以为中长距离的通勤问题提 供快速和低成本的工具,因而,城区居民将沿轨道线向城郊扩散; (7)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与维护,将拉动内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8)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形态发生变化,资源分配降更加趋向合理化,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2.4轨道交通系统的社会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效益,主要反应在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进行估算。(1)直接效益 直接效益可通过时间价值这一因子进行测算,市民由于乘坐快速、准时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而节约了时间,时间是有价值的,节约时间等于增加了收入;其直接经济效益为: ∑(利用人数·收入·节约时间/标准劳动时间) (2)间接效益 这是轨道交通产生的社会效益比较难计算的部分,由于轨道交通具有便捷、客流量大和环保的特点,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和沿线周围地区的房地产必然增值,应该把房地产增值的相当比例,例如1/4,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间接效益;又如由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环保特点而减少的环保费用也应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间接经济效应。 3 对策与建议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远期战略规划的基本目的有三个: ①提高人出行的效率、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性; ②体现交通服务的社会公平性; ③实现环境上可持续性。 为保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有: ①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和相应的产业、技术、经济、投资、财税政策。 ②长期坚持发展大容量的轨道快速交通系统,发展多种轨道交通系统,地铁、轻轨、市郊通勤铁路; ③延伸轨道系统到近远郊区的人口集聚地区,改善乘车的方便性; ④统—协调交通形式,综合考虑,互相衔接,建立良好的换乘系统; ⑤适当控制私人小汽车的拥有量和使用率,逐步减少自行车的利用; ⑥环境资源税收政策,环境资源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凭借其主权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税种。设置环境资源税种,扩大环境资源税所占比重,既可以为经济单位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又能抑制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资源的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选型的探讨 提 要: 上海地铁二号线东西延伸段、莘闵轻轨交通线,西安地铁等工程,系统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在选型上应考虑的方面和因素,并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对高架桥的梁部结构及墩柱的各种型式做了详细介绍,给出了选型的参考性方案。 主题词: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部结构;桥墩;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中央开发大西北战略的确定,城市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为优先实施的基本任务之一。城市交通系统中,除公共汽、电车外,主要有地铁和轻轨系统。我国许多大城市,除公共汽车、电车系统外,地铁和轻轨系统为数不多,亟待建设。 人们通常主要根据客运量和建设资金来选择修地铁或轻轨, 但由于地铁建于地下造价实在太高, 现在, 人们更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地铁建于地面上。修于地面上的地铁同轻轨一样, 土建结构大部分为高架桥。高架桥的选型和设计, 是当前桥梁工程师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之一。 1、影响高架桥选型的主要因素高架桥选型主要包括梁部和墩柱的选型, 基础虽受梁部和墩柱型式的一定影响, 但主要还是由地质情况确定, 比较单一; 选型时主要考虑景观、经济、功能、施工、占地和工期等几方面。 1. 1高架桥应与周围城市景观保持一致鉴于高架桥作为城市的永久建筑, 人们期望其会成为城市的一道美丽的景观。但由于高架桥长、窄、平的特点, 要想达到此目标实际上非常困难, 而且将城市的着眼点过多吸引在高架桥上也并不可取。笔者以为高架桥在造型上应以简洁为基本原则, 采用融和法和消去法, 使之从属于城市环境。如上海, 道路用地范围窄, 两侧高楼林立, 宜使桥梁造型柔和, 色彩暗淡, 弱化视角效果; 如西安和兰州, 道路两侧视野比较开阔, 宜采用有力度感和色彩鲜艳一些的造型, 引起人们的注意。 1. 2高架桥应与当地人文景观相互和谐高架桥的造型,除了考虑与周围环境景观的一致外,还应重视当地人文景观的和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每个城市都积累了深厚的、富有地域性的人文文化特征, 在高架桥的造型上选型上,必须充分注意这种差别,比如,对江南城市和西北城市的造型就不宜采用同一型式。对于江南城市, 如上海, 可采用斜腹板箱梁, 配以独柱矩墩(采用大圆弧倒角)或双柱圆墩,以体现江南的轻巧柔和; 而对于西北名城西安或兰州, 则可采用直腹板箱梁, 配以独柱矩墩(不倒角),以体现西北豪爽刚直的文化氛围, 如图1:1. 3 高架桥在经济上应节约高效经济指标是确定高架桥型式的主要因素,它通常最主要是在纵向上限制桥梁跨长, 这也是桥梁在美观上受到限制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大跨度更易体现桥梁的轻盈。经济指标一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跨度:经济跨度一般与地质情况和规模化生产有关。如采用箱梁梁型、支架现浇法施工,对于上海,经济跨度在30 m 左右;而西安则为25 m 左右。 (2) 结构体系:结合城市轨道长的特点,采用连续结构要比简支结构经济。如(3×30) m 连续箱梁结构(3) 梁型:通常梁型越美观,造价也越高。如弧形外要比3 孔30 m 简支梁结构便宜约5~ 10% .当然,连腹板箱梁要比直斜腹板的造价高。续结构要比简支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上都要复杂一些。 a 上海市高架桥造型参考方案 b 西安市高架桥造型参考,高架桥造型参考方案 1. 4高架桥施工应力求先进、快速现在,我国高架桥通常采用现浇法施工,比较落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仍存在许多诸如运输、架设设备方面的问题,无法采用预制吊装法施工。比如,对于L p= 30m 的简支箱梁,双线每孔重约320 t,单线时约150 t,我国现阶段均无适合的运输、吊装设备。 但由于无碴轨道结构对桥梁变形的要求,为减少梁部结构的收缩徐变变形,一般控制承轨台施工与桥梁施工的时间间隔不小于一定数值,如L p= 30m 简支梁,一般为90 天。为便于合理安全施工顺序以缩短工期、工厂规模预制以降低造价和减少施工期间对周围居民噪音影响等,宜采用先进的预制吊装法施工。随着我国时速达250 km /h 的秦沈客运专线的启动,铁路系统已在1999 年研究成功了M Z32 移动模架造桥机、3BM 2600 型架桥机和420 t 胎式箱梁运输车等专用设备以及相关施工工艺和方法,笔者相信,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这些设备和方法也会转向高架桥的建筑方面。 2、高架桥梁部结构型理论上可采用和国外已采用的梁部结构型式有: 槽形梁、下承式脊梁、T 梁、板梁和箱梁等。 2. 1 槽形梁: 桥梁建筑高度低, 便于城市道路间立体交叉, 压低线路标高, 节约总投资; 且两侧主梁可兼起防噪屏作用, 景观程度很好。但需布置多向预应力钢筋。施工复杂, 进度慢, 造价较高, 且设计、施工经验少。 板梁:桥梁建筑高度较低,每线采用两片或四片空心板梁,受力清晰,设计、施工经验相当成熟。但各片板梁间铰接,整体受力性差;经济跨度一般在16~ 20 m,较小,景观性差;梁高较低,相应刚度较小,梁部后期收缩徐变较大,不利于轨道交通线路轨道调高要求;按常规预制、吊装施工时,也只能用于20 m 以下的小跨度。 箱梁:桥梁建筑高度适中,工程量较省;适用性好,既可作为区间标准地段,也可用于曲线、变宽、出岔地段;整体受力性好;外观线型流畅、美观;设计、施工程数量为:混凝土, 0151m立方米;预应力钢筋,31kg; 钢筋,经验成熟,对的传统的现浇法施工积累有丰富的经验。、 综上, 笔者推荐高架桥桥梁部采用箱梁型式, 现由如下: (1) 箱梁的闭合薄壁截面刚度大, 整体受力性能好, 对于斜弯桥尤为有利。箱梁顶、底板具有较大的面积, 可有效地抵抗正负弯矩, 并满足配筋要求。箱梁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 收缩变形数值小。 (2) 箱梁截面外形简洁, 底面平整光洁, 线条流畅, 景观效果优异。 (3) 箱梁既适于中、大跨, 也适于简支和连续结构, 更适于各种地段, 如直线段、曲线段、出岔段和变宽段等, 便于同一条线路上减少桥梁类型。 (4) 箱梁具有相当成熟的设计、施工水平和经验。当前的现浇法施工虽有不足, 但尚可以克服, 如使预应力钢束锚固于梁内而不锚固与梁端, 从而可以同时开始多个工作面施工等, 而不致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5)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 箱梁只要解决了大吨位的运输、吊装设备的研制和相关施工工艺问题, 即可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经济指标将会大幅下降。 3、高架桥墩柱型式墩台基础除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避免在荷载作用下的过大位移外, 其造型应能使上下部结构协调一致, 轻巧美观, 与城市环境和谐、匀称。在墩台选型上, 其一般服从梁部型式, 此外, 也受占地、道路、通视等的限制。通常有:T 形墩、倒T 形墩、Y 形墩、单柱墩、双柱墩等基本型式 3. 2 倒T 形墩: 主要适于单箱单室箱梁和脊梁等梁部支承点相距稍远的梁型。特别是对于外腹板微斜的箱梁, 如墩高适宜, 则可使梁的腹板和墩的边线斜度一致, 使上下部浑然一体, 造型美观。但该墩受力上较合理, 材料有浪费, 投资增加; 在墩高相差较大时, 整体造型不易协调。 3. 4 单柱墩:主要适于单箱单室箱梁和脊梁等梁部支承点相距较近的梁型。特别是对直腹板箱梁,可使箱梁底宽同墩横向宽度一致,从而使上下部浑然一体,显得挺拔有力度,对墩高的变化适应性极强。受力合理,材料较节省, 施工方便。 3. 5 双柱墩: 适于各种梁型, 用于多线或出岔地段。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较强, 墩可以做得纤细, 材料利用率高。但对桥宽仅810m 左右的高架桥来讲, 造型显得不够简洁。综上, 为与箱梁配合, (2) 受力合理, 比较经济。 (3) 上地较少, 施工方便、快速。 (4) 适应性强, 既适于墩高差别较大的情况, 也由于横向刚度较大, 尤其适于曲线地段。箱梁与上述几咱墩型的配合效果, 4 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选型的建议高架桥选型现阶段宜采用箱梁配以轻型墩台, 基础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施工采用现浇法施工。但需抓紧大吨位运输、吊装设备的研制开发和施工工艺研究, 以降低造价; 同时也需对槽型梁和下承式脊梁的研究投入一定精力。 a 箱形倒T 形墩 b 箱形变形单柱墩 c 箱梁单柱墩 d 箱梁双柱墩 e 箱梁双柱墩 f 箱梁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研究 摘 要: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发展现状,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投融资模式,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特点,探讨了适用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投融资方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投融资 模式 1 前言 世界上机动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大多具有比较成熟与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有些城市轨道交通的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比重已达50%以上,有的甚至已超过70%。在巴黎,轨道交通承担70%的公交运量,这一比值在东京是80%,在莫斯科和香港是55%,而我国的轨道交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速度很快,例如北京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全市轨道交通将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轨道交通里程将达300公里;到2020年,轨道交通的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上海市将在“十五”期间规划建成200km轨道交通线,初步形成轨道交通骨架网线,届时,轨道交通的日均客流量将达到全部日均客流量的50%。尽管轨道交通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应,但是在投融资上它具有投资大,有能力投资的企业较少;建设和回报周期长,直接经济效益低,不容易引起普通投资者的兴趣等特点。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建设资金紧张,仅仅依靠计划经济下的政府投资模式不能满足现实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对轨道交通投融资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 2 轨道交通投融资典型模式及国内外现状 2.1 政府财政投融模式 政府财政投融资模式是以政府为投融资主体,利用财政资金,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并在此过程中由政府作为信贷担保人,进行一系列重大的融资引贷活动。该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和人才,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进度,缺点是无法对建设者和经营者建立建设成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大多以政府投入为主,如新加坡的地铁建设全部由政府财政投入;巴黎新线建设的出资比例一般为国家政府40%,当地政府40%,企业自筹20%,地铁公司本身负债为零;东京地铁建设在1991年也基本上由政府投资的;德国城市的地铁与轻轨建设资金,60%出于联邦政府,其余由州、市政府承担;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站-苹果园)和2号线和上海地铁一号线也以政府计划投资为主。可以说,在过去几十年里除了少数几个例子,政府投入几乎成为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中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2.2 商业投融资模式 商业投融资模式是由一商业企业取代政府作为项目的投资主体,并采用商业原则进行经营,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开发、投资回报与还本付息等。为使项目具有一定的赢利能力以吸引大型企业与财团的投资,政府可以采取如给予项目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包括交通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等等,进行大量政府注资,改进项目的资金运营状况,创造良好的项目融资环境,降低项目融资成本等措施。此模式适用于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和熟地开的城市与地区。该模式以香港地铁的建设与经营最为典型,其主特点是地铁是以政府划拨沿线土地给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和商务经营方式获取资金,政府为支持地铁建设还购买了约85亿港元的公司股份。值得注意的是,为体现间接受益者对地铁建设成本的补偿,政府一般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如政府给予项目公司某些土地、物业和税收方面的特许权,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间接效益部分能够充分返还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2.3 混合投融资模式 混合投融资模式是指政府和私营公司的联合投资行为,由政府财政向城市轨道交通开发部门提供补贴、减免税收或提供低息融资的方式。日本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经营所采用的就是混合投资模式。经营主体从资本所有者的角度可以分为三类:民间资本、民间资本与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的组合、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资金筹措主要途径主要有政府补助方式、利用者负担、受益者负担、发行债券、贷款五大类;而广州地铁一号线的修建采用了政府通过与私人或团体合作建设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及开发快轨沿线的土地来筹集建设费用。 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主要问题 3.1 投资主体和投资模式单一 由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站-苹果园)、2号线和上海地铁一号线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政府负担了所有的建设资金,并隐含着将来对车辆更新资金的再投入。这些都给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我国1996年~1999年的财政赤字已达到379321亿元,财政赤字的过去使政府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已很有限,并且其建设、运营管理体质都是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政企不分,建管一家,业主缺位。 3.2 运营机制及票价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为避免运营管理上由于规模太大而产生的运营不经济,应当适当增加运营公司,形成运营管理的竞争机制;票价是轨道交通项目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是项目投资者和市民最关心的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要在社会福利最大化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既能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同时又能使运营企业和投资者有一定的利益回报。 3.3 良性开发机制有待形成 过去习惯于自己花钱、搞项目、自己经营获利,从而造成建设成本上升,开发收益流失;重视对有形资产的开发经营,忽视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重视实物资产的开发经营机会,忽视虚拟资产的开发经营机会。对借助于别人的力量、资金,盘活项目的存量资产、无形资产,实现低成本开发而获利的良性经营开发理念没有形成。 4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模式建议 4.1 实行证券化 具体方式有通过发行市政工程建设债券:以有资信度的国有投资公司为主体,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对一些特殊的机构,比如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可以以政府的名义,发行定向融资券。这是吸引个人投资的合适方式。并可以形成很好的投资概念。从而可以加速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4.2 建立轨道交通投资专项基金 通过设立专门的轨道交通建设或消费税,建立轨道交通投资专项基金,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基金”。如德国交通财政资助法规定,每年向购油者加收10%的税收作为城市交通建设资金。 4.3 将轨道交通和城市土地利用相结合 研究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捆绑式”开发的运作机制,将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结合起来,特别是站点周围的土地开发权,使投资商获得的沿线物业和房地产开发权,形成以轨道交通带动土地开发,以土地开发保障轨道交通投资的良性循环。通过吸引投资商,增强融资商信心,从而增辟轨道交通的融资渠道,为轨道交通早日实现资金良性循环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4.4 与供货商商讨融资租赁经营的方式,降低政府的投资压力 融资租赁经营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我国铁道部门的实践,为减少投资压力,可与大的供货商(主要是车辆设备系统设备供货商)探索融资租赁的经营方式,实现前期一次投资减少;此外,为提高运营效率,可在填充线(或延伸线)的经营上,考虑委托租赁经营的方式,由骨干线运营公司经营填充线和延伸线,这样这类线路的投融资主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固定设施的投资,可大大减少一次性投资并减少运营成本。 4.5 积极拓展利用外资 通过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修建了一万多公里的铁路,对外借款一直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我们可以继续采用这一方式。另外其他利用外资的形式如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发行股票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债券也可以积极采用。 4.6 国有资产存量市场化 我国庞大的国有资产存量配置不合理,可调整用来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通过盘活存量,吸引投资者。比如以全线票价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对新建部分的投资回报。 4.7 制定合理票价,实行保本运营 要建立票价决定的科学程序。首先要加强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财务审计,特别是成本审计,在此基础上确定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合理成本,推算出保本票价。然后结合价格听证制,确定实际的运营票价。如实际票价低于保本票价,对两者之间的差额,由政府设法弥补。 4.8 采用项目公司股份制 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和项目投资上采取项目公司股份制,以市场机制运作。部分线路可以上市筹资。 4.9 积极发展混合投融资模式或商业投融资模式 4.9.1 采用灵活的混合投融资模式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新的轨道交通线网优化建设尽量采用灵活的融资模式。如采用混合投融资模式,既有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也有国有企业投资行为,还有民营企业投资行为,而融资部门既有政府银行的款,也有债券或商业银行的借贷。在投资比例上和融资方法上,拓宽筹资思路,促进多元投资,拓宽资金来源。关键要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政策的配套保障作用,实现轨道交通资金“借、用、还”的良性循环。 4.9.2 引入发展商业化投融资模式 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设计不同的引导策略,包括投资工具或投资方式,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轨道交通,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在条件许可时,采用特许经营的BOT(Building Operate Trans?鄄fer,建造-运营-转移)模式选择合适的线路(如市域快线或市域填充线),减少投融资的政府压力。制定好未来运营模式和结算制度,引入政府引导的BOT前期项目操作,通过特许经营的招投标,使BOT特许公司在竞争中获得特许经营权。目前世界上成功的BOT投资方式有著名的英法海底隧道工程、澳大利亚悉尼海底隧道供电工程,曼谷高架铁路运输线,吉隆坡轻轨一号线等。我国第一个BOT项目是1984年在深圳市建设的沙角B发电厂。90年代初期的福建泉州刺桐大桥也是采BOT方式建成。通过采取私营企业筹资、建设、经营,来吸引各种投资参与。政府从项目公司建设和运营的活动中获取一定的税收,为今后接管此项目或其他项目提供部分资金基础,分散了投资项目的风险。如上海市通过采用BOT模式,引入商业化投融资,如贷款融资、证券融资、租赁融资、合作开发、土地开发、利益返回、民间资金启动方式等等。在其他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我们也可以研究使用BOT模式。 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的前景及优势 5.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大 我国各大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相比客流市场增长快,以上海为例,到2005年全市的出行总量将高达3500万人次,市民轨道交通出行量呈快速增长,未来5年上海轨道交通出行量占居民出行比重将从现在的10%提高到30%。 5.2 综合开发收益潜力大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尚处于调整重构期,再加上土地国有的特有条件,使交通枢纽和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所带动的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5.3 多元化经营蕴含商机 通过地铁广告、商场贸易、酒店服务、住宅办公等多元化的商业运作,可带来丰厚的利润。 5.4 建设成本下降 随着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机制改革等措施的积极推进,建设成本将大大降低,如上海在实施“四分开”(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体制后,平均每公里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下降了1亿元左右。 6 结论 轨道交通虽然存在一次性投入,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但它也有独特的优势:一是生命周期长,如伦敦、巴黎等城市的地铁均有百余年的历史,可运营仍正常如昔;二是固定成本相对稳定,即在规划设计范围内,客流量增加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微乎其微。从香港的发展实践来看,科学的线路规划、审慎的商业化运作、合理的成本控制、综合的土地开发、完善的政策配套,以及必要的政府投入等条件是香港地铁实现资金运作平衡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而且只要通过努力,这些条件在中国内地其他大城市是完全可以具备的。因此,通过借鉴成功经验,依托稳定增长的客流市场,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实现财务平衡,并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回报,从而走出一条轨道交通资金“借、用、还”良性循环的路子。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站后折返站折返能力分析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限制高峰时段运量的问题,论文重点研究站后折返方式,分析站后单线折返和双线折返的技术作业流程及特点,得出影响折返能力的发车间隔,并通过案例计算,比较不同站后折返形式折返能力的大小,为站后折返站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折返能力 站后双线折返 站后单线折返 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折返形式能力的大小主要由列车发车间隔时间决定的,折返能力与发车间隔时间成反比关系[1],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折返主要以站前折返、站后折返为主,不同的折返站形式,折返能力计算根据折返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站后折返形式效率高,折返作业过程不带客,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减少运营难度,降低行车干扰[5]。论文通过分析站后单线、双线折返作业流程,提出影响折返能力的关键因素,比较不同站后折返形式折返能力的大小。 2 站后折返能力计算 2.1 站后单线折返时间计算 2.1.1 作业流程分析 站后单线折返作业过程如下[2]: (1)列车a接车进下行站台,停靠站台下车,同时办理进折返线进路。 (2)列车a在折返线上运行,停靠折返轨1列车a调车作业,同时办理出折返线进路;当a通过2后,b进站停站下客,同时办理进折返线进路。 (3)列车a驶出折返线,进上行站台,停靠站台上车;列车a出清折返线后,b进折返线,停靠折返轨1调车作业,同时办理出折返线进路。 (4)列车a驶出车站,排列b进站停站上客。后续列车按a、b作业过程循环往复。见图1、2所示。 2.1.2 折返时间组成 站后单线折返时间见图3。 站后单线最小发车间隔时间[3]t=t出站+t办理+t出折+t停站 t出站—列车驶离车站闭塞分区的时间t办理—办理出折返线进路的时间t出折—列车从折返线到出发正线的运行时间t停站—列车在车站停站上下客时间。 2.2 站后双线折返时间计算 2.2.1 作业流程分析 站后双线折返作业过程如下[2]: (1)列车a进下行站台,停靠站台下车,同时办理进折返线进路。 (2)列车a经折返线,停靠折返轨1调车作业,办理出折返线进路;当a通过2后,b进站停站下客,同时办理进折返线进路。 (3)列车a驶出折返线进上行站台,停站上客,b停靠折返轨2调车作业,办理出折返线进路,同时c进下行站台下客。 (4)列车c经折返线停靠折返轨1,a驶出车站,b驶出折返线进上行站台停站上客,同时c进行调车作业。后续列车以此类推。见图4、5所示。 2.2.2 折返时间组成 站后双线折返时间见图6。 站后双线a、b最小发车间隔时间[4]=t接车+t停站+t进折2+t进折2-t进折1。 站后双线b、c最小发车间隔时间[4]=t接车+t停站+t进折1+t出折1-t进折2。 t接车—列车接车间隔的时间t出折—列车从折返线到出发正线的运行时间t进折—列车从出发正线到折返线的运行时间t停站—列车在车站停站上下客时间。 3 站后折返方案分析 3.1 折返站技术参数计算 (1)折返站基本参数。车站为岛式站台,站后折返站,车站宽度10.5m,站台长度186m,折返线长度118m。见图7所示。根据折返站行车组织条件,选用dkz4型车辆,办理进折进路时间15s,办理出折进路的时间13s,停站上下客时间30s,进出站轨道电路分界点距车站站台始端长度为两个轨道电路区间长度为486m,制动加速度1m/s2,加速加速度0.8m/s2,站后道岔限速25km/h,出站运行最高速度为100km/h。 (2)进站时间。列车进站运行长度为486m,运行模式为列车以100km/h的速度运行,之后以a=1m/s2的加速度减速至站台停车。通过计算,列车进站所需时间38s。 (3)折返时间。入折返线列车运行模式:从站台以a=0.8m/s2加速至过岔速度25km/h之后以25km/h的过岔速度匀速通过道岔,最后以a=1m/s2减速至折返线停车。通过计算,所需时间52s。 (4)出站时间。列车离站运行模式:以0.8m/s2加速离站,在186m站台范围内,列车最高运行速度62km/h,未达最高速度的该段列车处匀加速阶段,所需时间22s。 3.2 站后折返方案 (1)利用单线进行折返。单独利用cd轨或者c’d’轨进行折返[3],最小发车间隔200 s,见图8所示。 (2)利用双线进行折返。利用cd轨和c’d’’轨交替折返[3],最小发车间隔1为200s,最小发车间隔2为150s,见图9所示。 通过上述方案比较,利用单线折返方案,发车间隔时间较长,运营效率较低,长期使用一条折返轨会造成轨道偏磨,但是相对运营组织形式简单,而利用站后双线交替折返方案能够提高列车的发车间隔,但是不均衡的发车间隔不利于全线的运营组织。 4 结语 本文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后折返线布置形式,通过分析站后单线和站后双线折返作业流程,考虑影响折返能力大小的因素,由此得到以下结论: (1)站后折返过程包含接车作业、折返作业以及发车作业,三个子过程相互联系与制约。 (2)研究列车发车间隔时间主要考虑进出站时间、停站时间、进出折返线时间、办理进路时间。 (3)站后双线折返能力大于单线折返能力,但不利于全线运营组织,可以采用站后混合折返方式,根据高峰低峰时的运力需求适时调整合理的折返作业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如何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兴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来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满足整体工程质量,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兴建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多个施工环节和管理部门,整个工程施工难度很大,涉及到的质量控制点也非常多,要想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2、为了满足整体工程的安全性要求,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施工环节多,在施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安全,如果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那么将会对整体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出于保证整体工程安全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3、为了保证整体工程有序进行,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程序多,整体工程相对复杂,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保证工程按照计划程序进行,保证工程的有效性,所以,要想保证工程有序进行,我们必须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过程研究后发现,其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具体措施: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明确施工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的定义是指施工开展中,施工空间、时间、安全防护以及配合资源的管理组织和安排,如施工计划管理、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等。施工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2)施工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准则,(3)施工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起到了有效指挥、全面管理的作用,(4)施工管理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能够满足相关要求的重要手段和保证。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想取得预期的建设效果,就要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要以施工管理为主要手段,全面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有序进行。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明确施工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 在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通常会选择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一般会先成立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然后按照项目经理部的职责,组建整个管理体系,通过项目经理管理体系,划分并明确施工管理职责,通过具体的管理层推动工程项目的全面施工。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明确职责,保证施工管理质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主要包括土建施工部分、电气施工部分,设备安装部分。在这几部分施工中实行施工管理,不但促进了工程质量的可靠提高,还保证了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做好施工管理计划工作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环节多,因此整体工程非常复杂,要想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就要对整体工程进行全面的规划,而施工管理计划工作正是满足这一目的而产生的管理方式。在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施工管理计划成为了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施工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施工计划主要分为:时间计划,其中包括季度计划、月计划、半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临时计划。作业区计划:正线轨行区计划、车站内计划、车厂计划。作业性质计划:影响行车的计划、不影响行车的计划、影响客运服务的计划,不影响客运服务的计划等。施工计划的主要要素包括:施工单位、施工日期、时间、施工内容、施工区域、施工防护、施工配合。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做好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工程列车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施工,其种类主要包括:(1)内燃机车:车厂调车(客车)、救援以及配合牵引平板车作业,(2)轨道车:配合牵引平板车作业,(3)作业车:接触网作业车、轨道检测车、接触网检测车,(4)平板车:普通平板、带吊臂平板。工程车组织的目标是为了安全有效配合作业,工程车组织的原则要满足以下要求:(1)工程车必须符合线路的车辆限界,(2)工程车可以牵引,也可推进运行,(3)工程车运行凭信号、行调命令、行车凭证或调车方式运行。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工程列车的组织工作。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施工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来看,施工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管理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有序进行 施工管理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有制度可依,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施工秩序,使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完成预期的工程量和施工任务。 2、施工管理保证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满足各项施工指标 施工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切实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项施工指标的实现,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均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我们要明确施工管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积极作用。 3、施工管理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和有效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以后,整个工程保持了良好的施工秩序,各项施工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满足了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从作用上来看,施工管理出了保证工程的有效性之外,还对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有效性有着积极影响。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施工管理对于保证整体工程各项指标的实现,促进工程施工指标的完成,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有效性均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明确施工管理工作的要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努力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促进整个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经营 摘要: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交通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作用出发,分析了成都目前城市规划和经营城市的方针之间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设城轨系统对城市规划的积极引导作用,并提出加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强度,通过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换,实现经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资源 建设 作为中国西部特大城市的成都市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发展,对四川省和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索高经济增长情况下,城市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互动作用、以及作为政府可调控资源的土地开发,对确保成都市经济、交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政府经营城市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交通保障 2.1城市经济与交通的相互作用 与东部和沿海相对发达城市相比,西部省会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使得其投资和居住环境吸引力明显不足,而高速经济增长导致了省会城市的急剧扩张,形成了目前的特大型城市经济圈。由于历史和交通条件原因,成都的市拓展一直以圈层式发展,形成了成都市单中心、圈层式城市格局和放射状交通出行特征。这样的城市格局所存在的弊端已随着人口和交通出行日益增长而日渐尖锐。直接表现出的机动车快速增长、交通拥堵、城市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妨碍地方经济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市政府通过规划和实施南部城市附中心和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来改变单中心的城市格局,但圈层式城市拓展和夹路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分析其原因,一是快速公共交通未能实现,人们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居住出行方式;二是中小实力开发商更看重低成本的开发,并期望在短时期内得到丰厚回报。随着这种传统的低水平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迅速流失。 再加上中心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政府不得不配置更多的土地资源和修建更多的道路。这一方面步人了修路—堵车一再修路—再堵车的怪圈,交通得不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对城市管网、给排水、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无休止负担,加重了地方政府财政负担。最终导致城市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资源不能得到高效利用,使得地方经济、交通和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循环。 2.2 轨道交通系统建立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积极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高运能、快捷、舒适、无污染和占地少等特点正好满足现代都市社会对高品质交通出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快速交通支撑。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将人们传统的数公里活动区域提高到数十公里的范围,’城市不再需要沿路规划和建设,而是以轨道线路车站为中心的办公、商贸、居住中心。这种“顺藤结瓜”式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将有利于抑制特大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通过午站周边的高强度的规划与开发,使市民主要活动集中在轨道交通沿线的车站周边,从而减少路面交通出行量和道路需求。而地铁系统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占地少的特点,为城巾创造了更多的绿化空间,使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高速增长协调发展。这种城巾土地资源和交通资源的高效整合,对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成都这样的特大型、单中心饼状城市尤其如此。通过规划和兴建轨道交通,一方面可以解决城市中心的即有交通山行需求,也可使城市的拓展从圈层式向“葡萄串式” 的组团状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南部副中心、龙泉副中心以及周边中小县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使新增土地的利用率大大上升,并有效减少地方政府对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 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建设 如前所述,为使城市土地与交通资源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在进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时,需结合本地城市建设的历史格局、现状、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提出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和阶段性交通需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作为城市交通保障的轨道交通系统就像人体的大动脉,维持着城市的有效运转。因此,应加大对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控制,使之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3.1 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规划的作用 在国家批准的成都市近期和远期城市规划中,划定以三环路为城市中心城区,以华阳南部城市副中心和龙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在最近几年的实际实施过程中,除了中心城区和上述两个副中心的开发保持强劲外,高新西区和温江也分别形成了以高新产业和居住的新需求。从现状发展来看,至少暴露㈩两个问题,一是原有规划的土地供给已经落后于实际需求,这是地方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二是以各区县所制定的低水平规划使得新增土地的利用率较低,新建小区多以容积率低的多层建筑为卖点吸引买家。这种传统的规划建设模式从短期来看,可以使一定区域形成足够的“人气”和商机,但同时也让政府背上基础设施建设沉重的包袱。政府必须提供更多的土地来修建城市道路,敷设更多的城市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修建更多的停车场。这与政府提倡的经营城市和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为了避免这种无序、耗费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政府在审定规划权限和制定大成都规划时,应该以土地资源和交通资源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由规划部门制定包括用地性质、开发强度、交通保障、给排水、供电等控制性规划。对规划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的组团,应加大建筑容积率,使人们的活动集中在有限的范围内,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也使得组团的基础设施最小化。这只有通过强有力的规划控制才能实现。 3.2 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时空协调 尽管成都目前尚没有正式兴建城市轨道交通,但政府和全体市民盼望修建地铁的急切心情是无需言表的。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成都市的经济总量还有差距,但目前成都的经济总量比当时修建第一条地铁线路的沿海城市的经济总量要大得多,比100年前修建地铁的西方城市经济总量更不能同日而语。对成都这样最适合居住、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西部特大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兴未艾,需要解决的交通问题也必须从基础抓起。成都市已经构建了包括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公共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规划。到2020年,公共交通占有率要从目前的15%提高到40%,轨道交通要占其中的50%,也就是总出行量的20%(日客流约200万人次)。到2030年,公共交通的占有率要达到总出行量50%,轨道交通要占其中50%,也就是总出行量的25%(日客流约300万人次)。从目前开始准备修建地铁一号线起,我们计划用15~2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以三角形为特征的成都市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以满足放射状交通出行特征的需求。届时,地铁线路将连接所有的城郊客运枢纽和组团式城市副中心,构成中心城区以地铁线路为快速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4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与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公益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经营城市战略为指导,合理规划和有序配置土地资源和交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是城市规划部门和城轨建设部门的共同责任。 4.1 政府、投资公司和地铁公司的主体行为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尤其是对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尽管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不具备盈利,但项目仍有可能按照市场化方式来运作。四川省省委书记张学忠提出要实现四川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其中包括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从而保证城市经济、交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除了解决交通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沿线车站周边土地价值,减少了不可再生土地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为了使政府在土地资本运作过程中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政府需要扮演核心角色。政府行为主要一是制定一系列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性政策和法规,二是按照成都市政府提出的政府投资项目投、建、管三分离的原则,组建政府投资公司和以国有股本为主的地铁公司;投资公司的行为则是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和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地铁公司直接负责项目的筹备、建设和运营。这种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中,投资公司可以通过现有国有资产的有效经营,实现建设资金的筹集。建设资金的来源包括国有土地出让收益、现有国有资产变现、出让优质资产经营权、银行贷款和发行专项债券,实现社会资金向社会资本的转换。成都市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已经通过发行专项组合债券,筹集到部分建设资金,为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了新的融资渠道,实现了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 4.2 轨道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 依靠政府为主体的投资建设模式,必然会增大政府财政压力,而城轨项目的效益需要在形成线网规模后方能显现。就目前用地规划和地块拍卖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土地出让较早,政府已不可能从中获取应有的增值份额,而规划车站周遍低强度开发又使极具价值的土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为使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能健康发展,政府不仅仅通过出让和拍卖新增土地来获取主要的建设资金,还需要多方面探索各种可能的筹资途径,如以车站为中心递减的方式提高规划车站周遍地块的起拍价;利用资源置换、或以打捆的方式山有实力的房地产投资商直接承担地铁车站土建或配套设施的修建等,以资源开发时间和空间的置换,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进程,实现政府和投资商的双赢。 成都市地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成都市有关职能部门正在就如何加强土地资源和交通资源的有效整合,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和相应配套措施,为政府经营城市和保障城市经济、环境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微机联锁系统故障时的行车组织办法 摘 要:分析列车正点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针对微机联锁系统故障时的站间电话联系法的行车组织程序进行实例分解,分析站间电话联系法对行车组织的影响,提出取消路票和rm模式下提高运行速度的建议,并进行仿真测算。同时对列车运行间隔提出“压点”、“抽线”和“小交路”等调整方法。 关键词:轨道交通;微机联锁;故障;行车组织 1 列车正点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 在日益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城市轨道交通要不断发展,必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列车正点率作为公共运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列车正点率关系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近年来,轨道交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轨道交通使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得到缓解;另一方面是轨道交通拥有高度自动化的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正点率。因此,安全正点既是轨道交通的优势所在,也是关系企业声誉和形象的重要标志。 (2)列车正点率是轨道交通良好运行秩序的保证。2004 年以来,广州地铁两条运营线路经过6次大的运行图调整,单线上线列车已从7列增加到17列,列车运行密度越来越大,列车间隔越来越小,目前行车密度达到高峰期 4 min 的行车间隔。如果某个联锁区段发生系统故障,则运行于该联锁区段的列车运行速度将会降低,造成列车晚点,也必然会影响其他列车,打乱全线的正常运行秩序。 (3)列车正点率事关行车和乘客的人身安全。正常的站车秩序是建立在 atc 功能良好,列车正点运行基础之上的,如果某个联锁区段发生系统故障,就会使部分列车晚点,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上固定的运行线路被打乱,并易发生以下问题。 ① 联锁故障区段的列车需要靠人工驾驶运行,除限制运行速度外的列车运行安全仅靠驾驶员的目视保证。 ② 由于列车晚点会造成列车运力不足或集中到达,使车站客流组织难度加大,客运力量薄弱的车站,易发生客流拥挤甚至旅客受伤的情况。 ③ 由于晚点列车需要临时调整其停站时间或发车时间,给中央行车调度的指挥带来难度,易发生行车问题。 微机联锁系统(sicas)发生故障,一般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给行车组织和客运服务都带来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乘客的出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信誉和形象。处理好微机联锁系统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在不降低列车运行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实现列车群对客流的均衡吸纳,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列车运能利用率,减小对乘客的影响,是城市轨道交通应积极解决并不断提高处理效率的关键问题。 2站间电话联系法的行车组织 2.1站间电话联系法 当正线某联锁区sicas故障时,由中央调度控制中心的值班主任决定在该区段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的一般程序如下。 (1)列车在故障范围内的各区间凭路票运行,用限速的人工驾驶模式(rm)驾驶,每一站间区间及前方站的线路内只允许有一列列车占用。 (2)有关站值班站长接到行调命令后,分别在每个站台监控亭派值班员负责接发列车,并通知邻站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组织行车。 (3)进路准备。故障联锁站正线上的道岔均要开通正线,并使用钩锁器锁定。 (4)接发列车。接车站值班员确认站内线路及区间空闲后,电话通知发车站同意接车;发车站接到接车站同意接车的通知后,由站台值班员向司机派发填写好的路票并向司机显示发车指示信号,司机确认发车指示信号显示正确后动车出站。 (5)故障车站分别向行车调度及前、后方车站报列车的到、开点。 2.2 sicas 故障时的实例分解 广州地铁二号线赤岗联锁区sicas的故障演练以某次列车从赤岗站运行到中大站为例,车站线路布置见图1,其各段作业时间如下。 (1)由于sicas故障影响,列车从赤岗站晚到客村站时间为1min。 (2)sicas故障时起,发令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行车,在客村站增加停站时间4 min。 (3)鹭江站下线路钩锁道岔影响时间为11 min。 (4)客村站与行调确认区间是否空闲占用时间为 2 min。 (5)客村站与鹭江站办理发车请求及填写路票时间为3 min。 (6)安排站台值班员发车、司机确认信号后关门动车占用时间为2 min 10 s。 (7)客村—鹭江的行车时间为3 min 20 s(平均速度22.4 km/h)。 (8)鹭江站与中大站办理发车,列车发车时间为1 min 30 s。 (9)鹭江—中大的行车时间为4 min 40 s(平均速度21.7 km/h)。 (10)司机在中大站接行调恢复正常行车的命令,关门动车时间为2 min 30 s。 整个过程共用时 35 min 10 s,列车比正常运营时刻表中大站晚发31min,即sicas故障造成晚点31 min。 分析以上数据,车站间及与行调的电话联系和办理闭塞与进路的时间无法减少,降低晚点影响的关键是能否取消路票填写、交接和确认这些环节,以及提高列车在故障区段的运行速度。 2.3 路票作为电话联系法行车凭证的弊端 路票是由车站行车值班员按规定填写完整的固定格式的书面记录。行车值班员通过电话联系,确认区间空闲、邻站同意后即可填写,待列车到站后交给司机。此作业环节的安全关键是车站行车值班员要确保区间空闲。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的区间长度在1 000 m~1 500m,以行车速度25 km/h计,出清区间也只需 2 min 24 s~3 min 36 s,而利用路票作为行车凭证后的列车在站停留时间平均为4 min 15 s,超过了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成为制约列车运行间隔时间的关键。虽然路票具有凭证明确的优点,但这种路票交接方式对安全并没有关键性的意义,而且降低了作业效率,对于以“秒”为单位计算的具有“方便、快捷”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取消路票作为行车凭证是可行的。经实测,从填写路票到将路票送交站台值班员一般需时 2min 30 s,取消路票后,可有效缩短列车在站停留时间。 2.4 rm模式下提高运行速度的建议 目前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rm模式下,列车的驾驶速度一般都规定为限速25 km/h,当速度达到24 km/h时,列车发出报警,当速度达到25 km/h时,列车即产生紧急制动。经测试,广州地铁a型车各主要速度下的紧急(快速)制动距离如表 1 所示。 列车在20~25 km/h的低速下运行,司机通过前后推拉主控手柄对列车“牵引”或“制动”以保证列车速度,这种力度很难准确把握,为了不造成超速而出现紧急制动,给列车晚点运行带来更大的影响,司机一般将驾驶速度限定在20~22 km/h之间,比规定的限速低5km/h左右。 由表1可知,当列车运行速度达到30 km/h时,列车可在 48 m的“快速制动”或“紧急制动”下停车,加上人为反应的0.74 s(实验数据)内地铁列车运行6 m,司机在开始意识制动后的 54 m内制停地铁列车。a型车车钩防冲撞速度为 25km/h,即在最不利的情况下,54 m约两节车厢的距离,在地铁列车运行中司机可以在车钩允许接受冲撞速度范围内将列车制停。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线使用 9#道岔,最小曲线半径是300 m;而车厂一般使用 7#道岔,最小曲线半径是 150 m,将rm模式的最高限速由25 km/h提高到30km/h,地铁列车是能安全通过道岔和最小曲线半径路段的。 为此,建议将目前rm模式下的设计列车限速25 km/h提高至30 km/h。 2.5 仿真测算 运用上述行车组织方法,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赤岗站联锁区间就取消路票填写并提高rm模式下列车运行速度至 30 km/h的有关数据分别进行了实操演练和仿真测算,部分数据如表2所示。 3 列车运行间隔的调整方法 为了实现列车群对客流较为均衡的吸纳,针对不同的区段采取不同的列车间隔调整方法是必需的。 3.1 “压点”法 在atc系统功能良好区段的列车,适当缩短两列车间的正常追踪间隔,实现晚点危害的“分散化”,由所有列车共同承担晚点。 基于列车间隔的意义,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在前车出站晚点发生的过程中,采用增加在站停留时间等方法,适当推迟后行列车到达下一站的时刻(应避免第一后行列车与第二后行列车之间追踪间隔的过大),这样既能保证充分的列车间隔,实现平均吸纳客流,又可以避免出现后车的站外停车。 3.2 “抽线”法 由于故障区段列车运行速度低、办理作业时间长,而atc正常区段列车运行速度高及行车作业时间短,势必造成列车堵塞的情况。通过减少线上列车数量(即抽线)的方法实现均衡运输,这样既便于调度指挥,又方便客流组织。 3.3 小交路折返法 如果联锁故障持续时间较长,保持客流吸纳均衡和较大限度地利用运能之间的矛盾就会非常突出,有可能造成线路的堵塞。此时仅靠“压点”和“抽线”的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 atc 功能良好区段运行的列车可采取分段小交路运行。 3.4 行车调度工作建议 以上 3种方法的高效综合运用,极大地依赖行车调度员的指挥水平。为了减少故障直接引起的列车晚点在行车指挥调整过程中造成的其他列车晚点,需要行车指挥人员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和有关车站的联系,准确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周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便做出最佳调整方案;对晚点列车要及时和车站、乘务、公安等有关部门互通情况,加强站车组织,努力压缩站停时间,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秩序;将微机联锁故障的模拟或实操演练制度化,通过指挥手段的科学化,解决行车指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使行车指挥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都是针对某具体系统或某类型设备进行管理与控制,且各条线路相互之间不通任何信息,是孤立的系统。无法对各线各系统运行情况特别是设备故障情况迅速准确把握。针对这种情况,整合现有资源,设计了轨道交通信息集中监控系统。该系统采集现有各系统设备故障信息进行处理和故障报告,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预测,给集中监控增加了智能决策功能;且只需在原有的网管系统上提供或新增所需要的北向接口,并不需要改变原有网络的拓扑结构,只要新增采集系统和集中监管系统,在实现上很简洁,相对投资也不大。 关健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集中监控,网络管理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分为传输、公务电话交换、调度电话、电源、无线调度、广播、图像监控(安防系统)、时钟、自动售检票等9大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管理网络自成体系,且都有自己相应的网管中心或数据采集系统。所以,目前的管理系统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宏观控制管理能力弱,而且各条轨道交通线的信息系统间也都相对独立。 针对上述网络管理现状,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管理能力,提出信息集中监控的构想。即对所有轨道交通系统网络设备实施统一监视与必要控制、管理。该方案不只针对某类单一系统设备的监控和管理,而是一个对各条轨道交通线上的上述9大子系统设备实施综合监控和管理的系统。该方案也不是针对各系统的所有参数进行监控管理,而是初步对设备故障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 1 概述 对于各个系统,原有的管理网络或维护方法不尽相同。象自动售检票系统等管理系统就可将原有系统重新整合进解决方案。而象传输系统等,比如sdh(同步数字多级)设备,处在多厂商环境中,将涉及多厂商的sdh网管系统。这种网络设备的多元化,加上有些不同厂家设备还不兼容,因此造成综合网管的困难。所以,设计信息集中监控系统时,仅简单地从原有网管系统进行整合还是不够的。 对于把传输系统复杂的网管系统整合成集中监管,大致有三种途径:①综合化方法—在已有网管系统之上再加一级管理系统;②翻译法—在有信息交互需求的网管系统之间进行两两翻译;③标准化法—已有的各网管系统采用公共信息模型和功能集。 第二种方法有现成的支持标准(snmp/cm ip /corba)互操作的静态规范描述和动态交互式转化方法,适用于信息量不大的情况。第三种方法是比较彻底的综合网管方法,但需要将所有的网管系统被统一标准替换,故暂时还只是一个想法。本文提出的信息集中监控解决方案主要针对故障信息进行处理,而且为了避免各厂商间的交涉,将采用综合化方法,做到与原有网管系统的平滑过渡;这也与那些通过简单整合就可以实现集中监控的系统的做法很类似,系统也比较容易整合。这样,在各系统原有管理系统或网管系统的基础上再添一层管理者,在新的管理层上实现信息集中综合监管,从而解决了各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 2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分为三层:管理监控层、层和应用层(如图i)。应用层是现有的各种硬件系统,比如传输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层是数据集中的中间层。包括数据采集硬件和软件。管理监控层将对采集的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形成新的业务模型。 架构中,上层管理者管理若干网络体系、网络协议异构的系统,异构子网各自维护一套专业管理信息库。它们向综合监管系统提供q3,corba接口。 为了实现综合监管的目标,利用层将原有系统(应用层)在数据接口上达到统一,这样层加上应用层组成的新的网络将是管理监控层所需要的“统一”网络,在概念上可以想象成一个虚拟网络。管理监控层通过由层组建的综合数据库,对大的方面(比如现在的告警系统,以后通过统一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就可以实现其他方面的监控)进行全局性调配与管理,细节留给原有系统的网管系统或者管理系统处理。各系统通过层的软件(数据采集软件)的映射,完成数据接口的统一。 3 解决方案 3.1 硬件系统解决方案 图2是以某地铁线为例的集中监控系统拓扑图。其中a11是从传输网管nm11,采集数据的pc ; a12是从自动售检票管理系统nm12采集数据的pc。所有系统经pc采集数据后,通过路由器r,把数据送到数据库服务器ds。其他地铁线的拓扑都与该线类似。mis1 , mis2,mis3凡等是信息集中综合监管系统。比如mis1管理1一4号线,mis2管理5一9号线,mis3管理10一13号线。mis1—mis3对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显示、告警,以及统计和分析。mis1一mis3放在一起,这样在多个处理机上进行监管可以扩大可视范围,也达到综合监管的目的。 设备网管所提供的北向接口,有的是q3接口,可以通过网口进行采集;有的是串口,可以通过串口接收。如果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可以根据图3所示,用一个1-8多串口卡,使用一台pc机进行多个串口数据收集。 上述方案的可靠性:如果原有设备的网管系统提供的北向接口是串行方式,那么通过图3方式,一台pc机就可以采集8台网管的数据,但是串行方式的数据是通过重复机制来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的完整。所谓重复机制,是当信息没有被接收就重新发送,如果三次没有接收到就不再重发。这样的数据采集方式很不可靠。而采用tcp/ip方式进行采集,如果数据包没有被正确接收,将等待到可以正确接收的时候重新发送。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此方案需要厂商提供网管软件的q3北向接口。 在安全性方面,整个系统并不通过公网,局域网能保证数据的安全、不被截获、破坏等。 3.2软件解决方案 软件解决方案中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两个独立的体系,并通过数据库使两者形成整体。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库,数据处理管理数据库。 数据采集部分是针对各个不同的分立系统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由于不同系统的数据存储方式对外提供数据的方式不同,就算同一系统的不同厂商设备的网管系统所提供的北向接口也不同,所以数据采集部分将针对每个系统进行编程。数据采集方式的多样性会导致软件架构的杂乱无章。为避免不一致和保证软件系统的易扩展及易维护性,应根据数据处理部分所感兴趣的数据内容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解决方案如图4所示:数据采集平台将根据不同系统不同设备加载特定的数据采集dll(动态链接库)。对于同一系统,数据采集平台和dll之间的数据接口相同,而且数据采集部分和数据处理部分也将以统一的数据接口进行数据汇总。这样一旦有新增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只要针对新增设备编写dll,整个系统就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图4中简单列举了数据采集dll采集数据的三种方法:tcp/ip, rs232及直接读取相关数据库db。这些差异性将在统一的数据接口处消失。 数据处理部分是软件解决方案的核心,对汇总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并形成新业务逻辑。数据处理部分的主要功能如图5所示。其中:安全管理系统是对使用该系统的所有用户的权限管理;该模块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告警系统对采集系统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对所有设备的现有故障进行报告,对消除的故障进行告警清除(使设备告警状态复位)。收发文系统是在系统有新增设备故障告警时,在行政上上级对负责维护的部门进行派工单发放的业务处理模块;相关部门维护完毕后对所收到的派工单进行回执,这样可以明晰责任,实现了该解决方案的行政“监管”目的。统计报表系统是对故障告警历史信息进行统计和简单计算形成特定形式的报表。分析预测系统对故障告警历史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经验法和曲线拟合法对设备近阶段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告警,这样可以对故障发生概率较高的设备进行重点维护,最大限度地避免运营事故。 4结语 本文设计的系统,只是通过从现有网管系统的北向接口提取故障信息,或从现有的管理系统直接提取故障信息进行综合。在原有的网管系统上提供或新增所需要的北向接口,并不需要改变原有网络的拓扑结构,只要新增采集系统和集中监管系统,相对投资也并不大。数据的集中处理,能对运营的整个网络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宏观把握,并有现存管理系统所没有的派工单业务流程,不仅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集中监控,还能对设备维护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系统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可以对综合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可以根据预测进行有目的的检修,增强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动力照明系统设计 摘 要:通过对国内轨道交通动力照明系统设计及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的自身特点,提出本条线路动力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地铁车站;降压变电所;动力照明 1 工程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东西向横穿深圳市区,7号线西起于南山区丽水路,东至太安路,线路全长约30.173km。全线共设车站28座,全部为地下车站,其中设11座换乘站。本次工程参考深圳地铁1,5号线动力照明系统设计,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动力照明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2 降压变电所 2.1 降压变电所的设置、分布及容量 车站动力照明设备由车站降压变电所供电,各车站均设置降压变电所,对于规模较大的地下车站,为了保证供电质量和减少大量的大截面低压供电电缆,车站两端设置一个降压变电所和一个跟随式降压变电所,分别供给半个车站和半个区间的电力负荷用电。对于车站规模较小,区间供电较短的车站设置一个降压变电所。 2.2 主接线及运行形式 2.2.1 降压变电所和跟随式降压变电所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加母联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并设三级负荷分母线。 2.2.2 跟随式降压变电所电力变压器35kv进线侧加隔离开关。电力变压器接线组别采用d,yn11。 2.2.3 正常时,两台电力变压器分列运行,同时供电。当一台变压器检修或故障时,可选择(手动或自动)切除三级负荷,低压母联断路器闭合;由另一台变压器向全所一、二级负荷供电。恢复正常后,母联自动切除。 2.3 继电保护 保护配置 (1)0.4kv进线设短路短路瞬动保护、短延时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和失压脱扣保护。(2)0.4kv母联开关设短路瞬动保护、短路短延时保护。(3)三级负荷总开关设短路瞬动保护、短路短延时保护、过载保护。(4)0.4kv馈线设瞬时短路瞬动保护、过载保护。(5)为保障短路保护的选择性,除进行整定值与时限配合外,进线、母联、大截面短距离馈线回路间设区域联锁(zsi)。 3 动力照明配电系统 3.1 主要设计原则 3.1.1 供电方案 (1)地下车站设有一座降压变电所和一座跟随式降压变电所,负责半个车站及与之相邻的半个区间的动力照明负荷供电。对于车站规模较小,区间供电较短的车站设置一个降压变电所,负责整个车站及与之相邻的区间的动力照明负荷供电。(2)在车站两端站厅层环控机房附近设环控电控室,主要负责其所处的半个车站及与之相邻的半个区间的环控设备的供电和控制。环控电控室电源引自与之同侧的降压变电所。(3)在车站两端站厅、站台四个照明分区内设照明配电室,主要负责其所处的照明分区的照明系统供电,电源引自与之同侧的降压变电所或跟随所。 3.1.2 本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与pe线可靠连接。系统电压偏差允许值:车站动力照明电压偏差允许值为±5%。 3.2 负荷等级划分与配电原则 3.2.1 动力照明系统负荷等级划分 根据地铁系统用电设备的重要程度,本站动力照明负荷划分为三级,具体如下:(1)一级负荷。变电所操作电源;通信系统设备;信号系统(atc)设备;弱电综合;防灾报警系统设备;环控系统机械风机、回排风机等与消防有关的风机;给排水系统消防泵、车站废水泵和区间主排水泵、出入口排水泵;银行系统设备;站厅、站台公共区正常照明;出入口及通道照明、地下区间照明;车站应急照明;屏蔽门;兼做疏散用自动扶梯等。(2)二级负荷。环控系统与消防无关的风机;给排水系统污水泵;车站设备区房屋正常照明;垂直电梯、车站自动扶梯等。(3)三级负荷。环控系统空调机;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电热设备;广告照明及清扫维修机械等。 3.2.2用电负荷配电原则 (1)一级动力负荷由两路互为备用的独立电源在末端切换供电,其中环控系统一级负荷设备在环控电控室通过“两进线一母联”方式进行双电源切换,从环控室至设备为单回路供电;站台站厅公共区照明、出入口及通道照明由两路电源交叉供电至均匀分组的灯具上;地下区间照明由应急电源和正常照明电源交叉供电至均匀分组的灯具上;应急照明由集中应急电源装置供电。(2)二级负荷一般采用由两路互为备用的电源在变电所母线切换供电;对于距变电所超过半 个站台有效长度的二级动力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供电。(3)三级负荷由一路电源供电。 3.3 动力配电设计 3.3.1 配电方式 (1)动力设备配电主要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2)环控设备由环控电控室集中配电,环控电控室的一、二级负荷采用两路电源进线中间加母联的方式供电。环控电控室另设三级负荷母线段,采用单母线不分段的接线方式,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等三级负荷配电。(3)车站内冷水机组及大容量非环控设备由变电所直接配电。通信系统(atc)、信号系统、弱电综合、防灾报警系统和屏蔽门系统等与行车和旅客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负荷,从变电所两段母线各馈出一路专用放射式回路,末端切换。(4)在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设备用房、出入口通道等适当位置设插座箱或插座,供维修及清扫机械等用电。 3.3.2 控制方式 (1)车站内风机采用就地控制、车站控制和中央控制方式。(2)车站内水泵采用就地控制、车站控制、自动控制方式。(3)车站内环控设备(不包括非连锁风阀、防火阀)由环控电控室集中控制,在现场设置现场控制设备。(4)环控电控室采用低压智能配电,并纳入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统一管理。(5)在环控电控柜内加装智能模块,根据不同馈出回路性质的不同,分别进行监控,以实现智能配电功能。(6)车站内55kw以上的大容量电机(除去采用变频控制设备)采用软启动方式,其它设备采用直接启动方式。(7)排热风机、组合式空调箱、回排风机、冷却泵、冷冻泵等均采用变频器控制。非连锁风阀采用现场控制。防火阀由bas系统配电控制。 3.4 照明配电设计 3.4.1 照明分类 本系统照明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广告照明及安全电压照明等;其中站厅站台公共区正常照明包括工作照明和节电照明,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 3.4.2 照明设置 (1)正常照明的设置。为了保证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营,在站厅站台公共区、生产办公用房、设备用房、出入口通道和区间隧道等处设正常照明。在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口处设置加强照明。(2)应急照明的设置。为了充分的利用资源、减少投资,保持美观,本工程在布置灯具时将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进行设计。为了确保发生灾害或出现故障时,能正常工作,在站长室、重要值班室、公安用房、车站综合控制室、变电所、配电室、信号机械室和通信机械室设置备用照明,其中备用照明的照度根据其所处场所的需要按正常照明的10~50%设置。为了确保发生灾害或出现故障时,能及时顺利地疏散旅客,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在站厅站台公共区、出入通道和楼梯间等处设置疏散照明。(3)广告照明的设置。为了充分地发挥地铁的投资效益,在地铁车站的站厅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及地面风亭等处设广告照明。(4)安全电压照明的设置。为了保证检修安全,在建筑净高小于1.8米的电缆通道设安全电压照明;安全电压照明由24v安全电压变压器供电,并在安全电压变压器的24v侧设过电压保护器。 3.4.3 照明的控制方式 车站公共区正常照明、车站导向、广告照明、出入口正常照明、公共区应急照明等由设在车站综合控制室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设备区应急照明、其它照明采用就地或就近控制。发生灾害时应急照明系统可由防灾报警系统强启。 3.4.4 照明系统供电方式 (1)照明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2)应急照明由带逆变装置的应急照明电源柜供电,其蓄电池容量应满足90min以上供电的需要。 3.5 电缆、电线选型及敷设方式 3.5.1 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的配线线缆均采用铜芯,其中与消防有关的动力设备和应急照明配线线缆采用耐火型,其它配线线缆采用阻燃型;用于室内和地下电缆采用低烟无卤型; 3.5.2 车站电力电缆采用沿电缆桥架敷设或穿管敷设,导线采用穿管明敷设或暗敷设;对明管敷设的线路采取防火措施。 3.5.3 站台板下电力电缆利用35kv供电系统的支架或挂钩敷设,导线采用穿管明敷设。 3.5.4 电缆竖井穿越楼板、站厅和站台板,电力母线、电缆桥架(支架)穿墙,线缆保护管穿越墙、楼板、站厅和站台板,线缆进出柜、屏、箱等处均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4 防雷与接地 4.1 动力照明供电采用三相四线制,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插座回路和插座箱均 漏电保护。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与pe线可靠连接。所有地面回路均加装浪涌保护。 4.2 地铁每个地下车站均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此设计应能同时满足牵引供电设备、车站机电设备、通信、信号等信息设备、给排水管及其它金属构件接地的要求,接地电阻≤0.5ω。 4.3 地下车站强(弱)电系统接地分别设置强(弱)电系统总接地母排,设于相应系统的设备房间内,供车站强(弱)电设备接地用。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等人体可触及的非用电金属件采用等电位接地,在车站站厅、站台适当位置设置等电位接线端子箱供车站等电位连接使用。 5 结束语 该设计已通过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地铁车站动力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使车站的供、配电系统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能源,使车站机电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降低了工程的建设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噪声及振动控制 引言 振动和噪声是城市轨道交通影响环境的主要方面。随着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人们对此问题越来越重视。减小轨道交通的振动和降低噪声, 是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使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当列车通过时,如果轨面和车轮踏面绝对平顺,则轮轨之间就不会产生振动, 噪声也就处于极微弱状态。但是轨面和车轮踏面都存在各种类型的不平顺,列车通过时轨道结构和车体都会产生振动。轮轨表面越不平顺,轮轨的振动强度也就越大。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 噪声和振动是密切相关的, 振动越大, 则噪声也就越大, 振动和噪声通过不同介质传播。所以就要根据振动和噪声的特性采用适当的方法,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一、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产生的原因 1.1 振动的产生 当列车以一定速度通过轨道时, 车辆和轨道都要在空间各个方向产生振动, 引起振动强弱的原因有: 轨道几何形位的静、动不平顺;钢轨顶面波浪形磨耗、 钢轨接缝;列车速度的大小;车轮踏面擦伤、车轮踏面不圆顺等等。由于车辆和轨道这两个系统的振动是一种耦合关系, 这种耦合振动最终要通过轨道结构传递形成输出。对于高架结构,通过桥梁墩台传递到地面; 对于地铁,通过隧道周围的土介质传递到地表。因此,轨道结构既作为振源,也是振动传播途径中一个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最终的振动效应。从振源、传递因素的角度出发,研究轨道交通的减振性能是较为合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1.2 噪声的产生 噪声是通过声源、途径及接受点这3个方面进行分类和研究。车厢内的噪声由乘坐该车的人所承受,车站内的噪声由在车站内候车的人所承受,而路边噪声影响着邻近线路附近区域居住或工作的人们。各种类型的噪声可能来自两个或几个的噪声源。并且由这些噪声源沿着各种各样的途径进行传播和扩散。根据前人的经验和方法,对声源、途径和接受点,可寻求相应的降低、衰减噪声的措施和途径,从而降低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级的强度直接与系统的特性有关。轨道设置的位置, 即设于地下、地面或高架等,是影响噪声级的决定因素。地下铁道一般比地面轨道产生更大的车内噪声级。高架铁路轨道产生的路边噪声级比地面轨道的噪声级要高。此外,还有列车的运行速度、采用钢轨型式、车轮踏面上的擦伤、 钢轨表面局部粗糙状况以及线路小半径曲线等其他因素,影响噪声级的强度。 地铁列车运行时,主要是由于轮轨互相撞击振动而产生噪声的。通过空气传播的噪声,称为空气声;撞击振动通过轨道、道床、隧道和平台立柱的结构,经钢筋混凝土传播到平台上方建筑物墙壁、地板的振动,称为固体声。地铁车辆段平台上居住小区所受到的振动与噪声影响属后类,其控制技术应以控制振动为主,其振动减小了,固体声随之减小。 二、振动和噪声的特点及传播规律 2.1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是间歇的,地铁或轻轨列车的运行间隔通常为2-6min, 一般为早晨5:00至夜间11:00行驶,其引起的振动与噪声不是全天候的。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噪声与振动,主要来自于列车的轮轨系统和动力系统。轨道交通噪声的受声点与轨道的距离为几米至几十米, 按照点声源和线声源划分原则, 确定轨道交通中轮轨牵引电机、齿轮传动及空压机噪声的性质。除轮轨噪声为线声源外, 其余均为点声源。对某一受声点来说,其噪声应为这多种噪声的叠加, 它们各自含有多种频率成分,一般是互不相干的。 2.2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分类 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属于随机振动问题,其引起的振波通过梁、 墩台、 基础传至地基, 再传至建筑物的基础, 影响其他建筑物。导致竖向振动的因素有以下几种:轨道不平顺等随机性激振源;车轮偏心等周期性的激振源;车轮与道岔、钢轨的碰撞等。 列车运行噪声包括: 轮轨噪声、 车辆设备产生的噪声; 活塞风引起的噪声; 通风系统引起的噪声、通过承重柱体向临近建筑物传递的噪声、 高架结构的振动而辐射的噪声;架空接触网与集电弓之间产生的摩擦声、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气流噪声等。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噪声是上述噪声的综合效果,并且受列车运行状态和轨道设备状态的影响。 在产生振动和噪声的众多因素中,其所占的比重是各不相同的。根据日本高速铁路的噪声测试资料,其声源分析表明: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轮轨噪声占,集电系统噪声占,机械运动产生的噪声占,空气噪声占。所以,轨道交通的噪声及振动的控制,应主要针对轮轨噪声和集电系统噪声。 三、对振动和噪声的控制措施 对于振动和噪声控制主要通过振源与声源控制、振动传播与声传播控制以及承受物控制3个方面进行。一般说来,通过这3个方面的控制,能够使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轨道交通线, 应综合治理, 达到投入最少,控制效果最明显,即要分区段、分敏感区域进行控制处理,以达到经理合理的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再生电能回收技术方案的研究 摘要:如果采用车辆吸收电阻吸收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再生能量,则将带来隧道和站台内的温升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站内环控系统的负担, 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使地铁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增加。为了降低隧道洞体和车站内温度并提高洞内空气质量,应当进行再生能量吸收的相关技术系统研究并在地铁工程中使用成熟的再生能量回收装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吸收;技术方案 1 引言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直-交变压变频的传动方式已经普遍采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 由于站间距一般较短, 列车起制动频繁, 因此要求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大,制动平稳并具有良好的起动和制动性能。从能量相互转换的角度看, 制动能量是相当可观的。虽然电动车组在其直流回路设有电阻耗能装置, 但是受机车空间所限, 不可能设置足以完全吸收这部分动能的装置,剩余能量只能由机械制动补充。由于轨道交通整流设备采用的是二极管整流器,只能单向供电。当列车制动时, 再生回馈能量通过机车变频装置向直流电网充电,使直流电网电压升高,当直流电压大于整流器输出电压时, 二极管整流器被反向阻断。由于地铁系统的特点是区间距离短、列车运行密度高, 这样列车在全线运行过程中必将有频繁的启动、制动过程。根据经验,地铁再生制动产生的反馈能量一般为牵引能量的30%甚至更多。而这些再生能量除了按一定比例(一般为20%~80%, 根据列车运行密度和区间距离的不同而异) 被其它相邻列车吸收利用外,剩余部分将主要被车辆的吸收电阻以发热的方式消耗掉或被线路上的吸收装置吸收。据考察北京地铁750 v 直流供电电压在机车进站制动时可能升到1 000 v 以上,这是由于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在直流电网上不能被相邻列车完全吸收造成的。当列车发车密度较低时,再生能量被其它车辆吸收的概率将大大降低。有资料表明,当列车发车的间隔大于10 min 时,再生制动能量被吸收的概率几乎为零,这样,绝大部分制动能量将被车辆吸收电阻所吸收, 变成热能并向四外散发。由于列车的制动主要发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再生能量由车辆吸收电阻吸收, 必将带来隧道和站台内的温升问题, 同时也增加了站内环控系统的负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使地铁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增加。在国内的部分地铁线路(如北京地铁) 上已经反映出温升问题相当严重。因此, 对再生能量吸收的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地铁工程中使用成熟的再生能量回收装置,将会降低隧道洞体和车站内温度并改善洞内空气质量。同时, 合理的配置再生能量回收装置还能减少车载设备(车辆制动电阻),减少车辆的运营维护工作量,降低车辆成本,减少车辆自重,从而降低列车能耗, 提高车辆加减速性能, 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机的配置容量。 目前,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再生能量回收技术尚属起步阶段, 可借鉴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成功经验。若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广泛应用此项技术,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可采用的相关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所采用的电制动方式一般包括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两种方式,再生制动的最大优点是节能,但再生电能并不是都能被其它牵引车辆吸收,剩余部分则消耗在车辆制动电阻上并转变为热能散发到空气中。车辆采用电阻制动方式吸收电能比较稳定, 但制动能量消耗在电阻上, 既不能加以利用,又因在车辆上装设大容量制动电阻而导致车下设备的总体布置困难,车体重量和列车牵引耗电增加,同时还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减少制动能量在列车制动电阻上的耗散,抑制地铁隧道内温度的升高和减少车载设备,国外一般在牵引变电所的直流母线上设置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所采用的吸收方案主要包括电阻耗能型、电容储能型、飞轮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四种方式。当处于再生制动工况下的列车产生的制动电流不能完全被其他车辆和本车的用电设备吸收时,线路上设置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立即投入工作,吸收多余的再生电流,使车辆再生电流持续稳定,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制动性能。如日本多摩、冲绳、东京、大阪的轻轨和地铁线路, 加拿大多伦多轻轨及意大利米兰3 号线等地铁均采用了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 电阻耗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主要采用多相igbt 斩波器和吸收电阻配合的恒压吸收方式,根据再生制动时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状态调节斩波器的导通比, 从而改变吸收功率, 将直流电压恒定在某一设定值的范围内,并将制动能量消耗在吸收电阻上。该吸收装置的电气系统主要由igbt 斩波器、吸收电阻、续流二极管、滤波装置(滤波电容和滤波电抗器)、直流快速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避雷器、电磁接触器、传感器和微机控制单元等组成。该装置的优点是控制简单, 其主要缺点是再生制动能量消耗在吸收电阻上,未加以利用;而且电阻散热也导致环境温度上升,因此当该装置设置在地下变电所内时, 电阻柜需单独放置, 而且该房间需采取措施保证有足够的通风量,需要相应的通风动力装置,也增加了相应的电能消耗。 电容储能型或飞轮储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主要采用igbt 逆变器将列车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到大容量电容器组或飞轮电机中,当供电区间内有列车起动或加速需要取流时,该装置将所储存的电能释放出去并进行再利用。该类吸收装置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储能电容器组或飞轮电机、igbt 斩波器、直流快速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传感器和微机控制单元等。该装置充分利用了列车再生制动能量, 节能效果好, 并可减少列车制动电阻的容量。其主要缺点是要设置体积庞大的电容器组和转动机械飞轮装置作为储能部件,因此应用实例较少。 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主要采用电力电子器件构成大功率晶闸管三相逆变器,该逆变器的直流侧与牵引变电所中的整流器直流母线相联, 其交流进线接到交流电网上。当再生制动使直流电压超过规定值时,逆变器启动并从直流母线吸收电流,将再生直流电能逆变成工频交流电回馈至交流电网。该吸收装置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晶闸管逆变器、逆变变压器、平衡电抗器、交流断路器、直流快速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直流电压变换器和调节控制柜等。该装置充分利用了列车再生制动能量, 提高了再生能量的利用率, 节能效果好,并可减少列车制动电阻的容量。其能量直接回馈到电网,既不要配置储能元件,又不要配置吸收电阻,因此对环境温度影响小,在大功率室内安装的情况下多采用此方案。 3 技术方案的研究与比较 3.1 有关系统的仿真模拟计算 仿真模拟是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之一,事实证明,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可取的、科学的、可靠的。许多重大项目都要经过各种仿真模拟计算后才能够进入实施阶段,开发研究阶段的有关模拟分析参数的选择和确定将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方案决策、运行效果以及工程投资和系统的经济合理性。因此,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大量的、准确的仿真模拟是非常必要的。多年来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已经在各条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设计中多次运用这种方法。因此,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的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分析与比较。所应用到的主要模拟技术和分析流程见图1。 3.1.1 列车运行模拟 列车运行的模拟仿真是整个方案研究最基础的数据平台和依据,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后续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和方案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对与此相关的各个系统进行充分调查、分析与研究。主要包括车辆特性、车辆阻力、车辆运行工况的分析与研究,线路资料和有关运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从而获得准确的全线列车运行数据。 3.1.2 不同运行图模拟 一般来说,在固定的列车追踪间隔运行状态下,列车的牵引用电负荷反映到牵引变电所是相对持续稳定的,不会因运行图上下行铺画的时间交错产生较大的波动变化。因此,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一般在设计牵引供电系统方案和容量的时候,只需对典型的高峰小时运行图进行模拟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再生能量回馈电流则是短时的、不稳定的,由于其他列车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再生电流的吸收比例,所以在作回馈电流的模拟分析时,应该充分考虑运行图上下行铺画的不同时间交错情况下的回馈电流特性。在进行运行图模拟时,增加了以追踪间隔为周期,以2 s 为步长的多图模拟模型,为下一步的供电系统模拟提供更具广泛性的数据基础。 3.1.3 供电系统模拟 供电系统模拟是基于全线牵引供电网络数学模型之上,根据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想对全线网络模型进行一定间隔的切割,并对各个切割断面进行数据抽象,同时根据运行图数据对全线列车的运行状态扫描后进行全线的牵引供电网络分析,从而计算出供电网络各个切割断面的瞬态电气参数,并进行统计输出。本文在原有的模拟模型基础上, 加入了电能回馈吸收装置的简化数学模型(见图2), 使模拟的数据结果更加准确,为回馈吸收系统方案的建立和容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在进行系统模拟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研究目标为能量的流动过程, 因此为了简化算法,提高运行速度,将回馈装置在数学模型上简化为可调电阻,设定回馈装置的电压投入条件,通过调节可调电阻的大小来适应回馈功率的变化。通过各种运营状态下的模拟分析、统计,获得回馈功率的变化特点。 图2 回馈吸收装置的简化模型示意图 3.2 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考虑到再生回馈电能的负荷特点(短时性和随机性),对不同运行阶段的列车运行、不同运行图和供电网络进行大量的模拟分析和比较。以某牵引变电所为例的图3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列车运行追踪密度下,再生回馈功率因不同的运行图铺画而差异很大。而在未来的实际运行中, 运行图可能会出现各种随机性变化。 图3 某变电所远期高峰小时-平均回馈功率曲线 3.3 再生吸收装置的分布方案与容量选择 因为当前没有相应设计原则可依照,根据再生回馈负荷的特点、大量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并考虑到大部分再生电流回馈冲击都在20 s 以内,所以可认为各变电所回馈装置的容量是按照以下原则确定:(1)按照不同运营条件、不同运行图下的20 s 平均最大负荷确定;(2) 用不同运营条件、不同运行图下的短时最大负荷进行容量校核。 3.4 再生回馈/吸收电能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某地铁线路的模拟计算和统计分析,在不同追踪间隔条件下,全线的不同运行图平均回馈功率统计。在各种追踪间隔条件下的不同运行图平均回馈功率波动曲线见图4。在不同追踪间隔的条件下, 不同运行图的平均回馈功率波动不大, 回馈功率的大小与追踪间隔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认为可以对各种运行条件下的回馈功率进行平均并作为全线全天回馈能量统计的基础。 图4 不同追踪间隔下的回馈功率波动曲线 按照每年365 天,每天运营时间18 h 计算,某地铁全线全年回馈吸收电能总量为ere。ere=365×18×1 331=8 744 670(kw·h)。 4 经济技术效果 通过以上对某地铁线路的技术分析,按照每度电价0.5 元计算,每年仅节省电费就达到470 万元。全线牵引所的回收装置设备费暂按照飞轮储能装置估计约4 000 万元。这样仅从供电系统的角度考虑,预计8~10 年就能够收回全部设备费用。另外,再生能量回收装置的安装将对地铁其他系统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比如:大大降低隧道温升,从而降低隧道通风设备容量和相关投资;减少列车制动电阻容量, 从而使车体更轻、更节能、成本更低。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不再对其他系统进行详细分析比较。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辅助电源系统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一般采用直流供电,通过车辆上的辅助电源系统为车辆辅助设备供电,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形式及辅助电源系统进行简单分析介绍, 并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辅助电源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辅助逆变器 pwm 调制 隔离变压器 斩波 控制电源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通常是从电网获取直流电压(一般为1500vdc 和 750vdc),经由辅助逆变器( 也称静止逆变器) 变换输出380vac,给列车上的辅助设备供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一般采用两种型号车辆,对于两种车辆,逆变器的工作形式不同:a型车为拖车,其逆变器一路供给列车照明和风机电机;另一路输出 110vdc 控制电源,同时兼向蓄电池充电;b/c 型车为动车,其逆变器输出 380vac 分别向列车的空调机组和空气压缩机供电。 以下,就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辅助电路系统进行分析介绍。 1 辅助逆变器电路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的辅助逆变器电路常见有两种形式:一种采用直接逆变方式(dc- ac),如图 1 所示;另一种采用先斩波(升 /降压斩波)后逆变方式(dc - dc - ac),如图2 所示。siemens 公司采用 dc — dc — ac形式, 如上海一、二线和广州一号线地铁车辆;bombardier 公司采用dc — ac 形式,应用于长春生产的车辆中。 其中dc — dc — ac 方式升/ 降压斩波中,升压斩波的系统应用在dc750v 供电网压的场合;降压斩波的系统应用在网压为dcl500v 的场合。采用升/降压斩波的目的都是为了使逆变器的输入电压稳定,当负载变化或电压波动时,保证斩波器有稳定的输出电压。 目前, 以 g t o 、i g b t 为代表的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足以满足在网压波动范围内,用pwm 调制实现逆变器稳定输出, 且满负荷运行,因此现在生产的车辆常采用直接逆变的方式。 2 辅助逆变器形式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辅助逆变器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单台逆变器形式,另一种为两台逆变器串联形式。例如上海一号线直流地铁车辆使用单台逆变器形式,上海二号线地铁车辆使用两台逆变器串联形式。 2.1 单台逆变器形式 对于网压1500v,容量约200kva 左右的辅助逆变器一般使用3300v / 400a 的 igbt元件。这种形式结构简单、可靠, 逆变器用pwm 调制可使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在限制值以内,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形式。 2.2 两台逆变器串联形式 有两种方案:一为两台逆变器输出至隔离变压器,通过隔离变压器的电路叠加,或磁路叠加,然后经滤波输出,这种方案的优点是逆变器可以用低电压的 igbt 元件;二为控制两台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差,当它们经过变压器的电路叠加或磁路叠加后,使变压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减少,这样对输出滤波器的要求可以降低,即可以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和质量。 需指出的是,这种电路较为复杂,尤其是变压器,用电路叠加的变压器,其副边绕组较为复杂。用磁路叠加的变压器,磁路设计较为复杂。另一方面, 这种电路的产生是在早期igbt 元件水平不太高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已基本不再采用该形式。 2.3 辅助电源系统 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为例,其静止逆变器原理框图如图 3 所示。dcl500v 电源经l-c 滤波器后由gto 斩波器进行斩波调压至 770v,再经过中间滤波器送入六脉冲 gto 逆变器,其输出经隔离变压器后成为 ac380v。在隔离变压器次边还设有一组抽头,其输出交流电压经整流后提供 dc110v 电源。 控制单元的核心是微处理器,包括四个功能包: 电源功能包(p-pac)- 提供控制电源及斩波、逆变器的脉冲。 通信功能包(c-pac)- 传输逆变器及列车上的各种信号,寄存过程参数实际值。 接口功能包(i-pac)- 确定参数所需值,监控逆变器电压、电流、温度、延时时间及工作过程。 快速保护和控制功能包(f-pac)- 控制逆变器工作过程,寄存过程参数中实际值的模拟量,实现逆变器快速保护。 3 应用及发展 武汉轻轨一号线上, 辅助电源系统采用igbt 模块(1700v/1200a)构成静止逆变器,输出稳定的三相 ac380v 电源、dc110v 和dc24v 电源,供列车上的空气压缩机、空调、照明和电热器等使用,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每列车配备两组辅助电源逆变器, 容量为140kva。 上海地铁二号线的辅助电源系统采用由igbt 模块(3300v/1200a)构成的静止逆变器,输出 ac380v 电源。列车的每节车均设一个辅助逆变器,容量为 90kva。a 车的逆变器供电给列车一半的照明和风机电机,同时提供 dc110v 电源,b、c 车上的逆变器分别向列车一半的空调机组供电。 地铁车辆大都采用两动一拖(3节车辆)构成一个单元,由两个单元构成一列车,每节车辆均配备一台静止逆变器, 每单元共用一台dc110v 的控制电源。每节车辆的辅助逆变器的容量为 75 ̄80kva,dc110v 控制电源功率约为 25kw。法国 alston 生产的地铁车辆,改为一个单元中配 2 台静止辅助逆变器,每台容量为 120kva,每台含 dc110v 控制电源,功率为 12kw。最近国外生产的地铁车辆采用集中控制,在 6 节编组中,每单元只配一台静止辅助逆变器, 容量约为 2 5 0 k v a , 直流110v 控制电源一台,约 25kw。 目前世界上在地铁与轻轨辅助系统中大都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或 ipm)模块构成。为了人身安全,低压系统及控制电源与高压系统在电位上采用变压器隔离,现今国内外都采用直—直变换及高频变压器隔离这一方案。从冗余度与轴重均衡出发,常选用分散供电方案。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缅怀中国传统教育 [摘 要] 南怀瑾大师开宗明义地指出了《大学》的主旨,从《大学》精要之“四纲”讲起,衔接求证大道学养之“七证”与内明外用之“八目”,并用儒释道及中外史实假以做解。反观中国当今教育,教育之主旨已然发生偏离。南怀瑾大师祥解《大学》,意在缅怀传统教育,缅怀其做人之学的教育主旨,忧当今教育之缺失。 [关键词] 内外兼修;做人之道;传统教育;现代教育 一、传统教育之主旨 大学之道是内圣外王的做人之道,大学之道在于教导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伦之道,而这也是传统教育的主旨。 (一)大学之道。南怀瑾大师将《大学》解释为“大人之学”,所谓“大人”就是学识修养皆达到一个水准的内外兼修之士,要做到“大人”,仅仅是饱学之士是不够的,还要是谦谦君子;仅仅是自我修身养性是不够的,还要惠及他人。 (二)内外兼修。作为对“三纲八目”说法的修正,南怀瑾将《大学》之精要提炼为“四纲”“七证”“八目”,皆为内外兼修的寻求之道。 “四纲”是指大学之道的大道、明明德、亲民及至善。大学之道的“大道”,是四纲之首,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伦之道,是人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之道。大学之道的“大道”包括内明与外用:内明即是“明明德”,即是人要有自知之明,明自己,从而达到人自立;外用即是“亲民”,是在“明明德”的基础之上,由内而外,推己及人,从而达到己立人。内明与外用均达到了,就达到了至善的境界。 “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证”是求证大道学养的步骤。“知”不是能,不是知道,而是指个体自己亲身感知、感觉得到的。对“止”的理解是在“知”与“止”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知”是主,在前;“止”是宾,在后。“止”字也分为“内明”之“止”与“外用”之止。前者是指个体明白自己的心理心态。后者则是指个体怎样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定”是指心定,安定,定即是佛学中的“禅定”。“静”是定慧的最高境界,是心理修养的最高层面,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大概是定境的最佳诠释。“静”是指人心理层面,而“安”是指身体层面。与现代忧思、忧虑之意不同,大学之“虑”在“思”,是细致宁静的,而不是跳跃不定虚妄不在的“想”。“得”的意思在于,经过前面几个层次的修养以后,思虑开发了,就能够达到内明明德的境界,见到真正的成果。至此,个体也就达到了修身养性的内明之道。 作为具体实现大学之道的“八目”,也同样有内明与外用之学的区分。人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达到修养身心的内明之道,继而从己出发,推广出去,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用之道,达到内外兼修的最高境界。 “格物”不是程朱理学曲解的“格去心中的物欲”,而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而“致知”与“七证”中的“知”是共通的,是所知,而不是能知。接下来是“诚意”,要诚其意,就不能自欺,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修身在正其心。“心”是生理、精神合一的代号,既不唯心,也不唯物。《大学》中“修身”的道理,有身体内所表达在外形行为的态色,还有身体内在生理习性所发生的“恐惧”“好乐”和“喜、怒、哀、乐”等情绪需要修整的学问。 自立内明之学达到一定水准时,就可成为“贤人”,而要成为“圣人”,需要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传统教育之主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大道”到“明明德”,是每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是内圣内明之学。再由“明明德”到“亲民”,是真正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德,是自立而立人,自利而利他的外用之学。从内明修养到外用之功,皆达到一个水准,才算是达到了“至善”的境界,才意味着人伦大道的完成。 二、现代教育之缺失 从《大学》中,我们读出了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内明外用之道,此乃传统教育之根本。反观现代教育,我们在人格教育之路上越走越远。我们知识技能以爆炸式的速度不断增长的同时,人格培养的缺失越来越明显。整个社会的教育求多,求快,基本的人格养成教育严重缺失。人格教育缺失的恶果在当今社会已在开始显现,“食品安全危机”“诚信危机”等都是教育失败所造成的后果。文化教育的失败,造成人与人之间无信,人既不信己,也不信人,人人自危。 南怀瑾大师明确表示对现代教育持失望的态度,并认为,中国近年来一切问题的根源,是文化教育问题。中国的未来在人才,人才的核心在教育,教育的根本在“做人”。教育必须要正本清源,牢固以做人为根本的教育原则为此,南怀瑾大师在儿童教育视为解决之道,鼓励开展儿童读经运动。 三、结语 南怀瑾通过从儒释道等方面对原本《大学》做出详尽解释,为我们展示了内圣外王的大学之道。做事先做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主旨所在,而今,教育的马车已偏离轨道,越行越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塑造的不仅仅是单个个体,而是一个民族的秉性、灵魂与未来。教育的目标崇高而远大,引用宋儒张横渠的话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情境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 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传统的教育理论相当程度地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实践,而引进的多种现代教育理论,在给我们带来清新空气的同时,尚难以通过与中国教育实践的整合形成体系。所以,努力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学就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李吉林老师提出的关于儿童情感与思维发展规律的理论,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育主张,以及所构建的情感与认知结合获得教学高效能的课程范式等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许多原创性研究对大幅度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项研究是全方位的,试图从多元角度寻求实施情境教育的途径,找出实施情境教育的规律。应当说,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给我们很多启示。理论的准备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李吉林老师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对小学教育,而且对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认为,李吉林老师从“意境说”中概括出了“真、美、情、思”四大特点,构建了情境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课程模式,这是情境教育的理念精髓,是人本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继承着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同时,挑战着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真——真实情境的感受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传统教育把树立教师的权威地位,培养学生唯上、唯书作为实现教育任务的前提。实践证明,情境教育所阐明的教育过程中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情境教育认为,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生活,为儿童展现一个活生生的、可以观、可以闻、可以触摸、可以与之对话的多彩的世界,将学科教学的内容与生活的真实相沟通,这一切都会形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因此,要追求教育与真实环境相融合,让儿童在感受“真”、领悟“真”中长大,以利于儿童认知、情感、思维的发展。从“真”出发,由“真”去启迪“智”,去追求“美”,去崇尚“善”。 美——突出美育的功能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美育是教育的目标,不单纯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具体的工作。现在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不是把美育看成贯穿在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目标,而是把它看成艺术教师的一项工作。美育是一种自由的形态,是润物细无声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使人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并将这种精神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教育中也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自觉地进行美育。我们将美育的教育目标最终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活动,就是在创造美的教育。李吉林老师深感教学中的美,以“美”作为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土壤。认为美既能启智又能育德,既能冶情又能发辞,具有全方位的育人功能。她倡导以美摆脱各科教学的单纯工具性的抽象理性压力,以美感的笼罩,使各科教学的文化内涵得到顺乎自然的体现,工具性包容的知识和实践,镶嵌在浸润了文化艺术的、美的情境中。从而使知识变活了,变得有血有肉,变得丰富而具神采。 情——教育过程的愉悦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过去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以结果的愉悦作为教育的最高追求。于是,教师和父母常把自己所做的一切,甚至包括对学生身心所施加的几近残酷的压力,都归结为“为了孩子好”这种善良的愿望。而情境教育则不然,她高度重视教育的过程,特别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体验。认为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形成学生持续发展的心理动因,才能使学生通过过程的积淀最终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李吉林老师强调“情”是情境教育的命脉。当儿童在教师引领下,进入情境时,情感便链接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相互牵动着、影响着。她概括出的“以情为纽带”作为情境课程重要的操作要义之一,而又进一步明确了优化的情境必然会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产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观需求,感受学习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并在其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因为情感的作用,使教师的真情、期待、激励,衍化出学生的自信,使儿童的思维、想象、记忆等系列的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的状态,这就将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审美、教育与文化综合地在课程中体现出来,实现了教育过程的愉悦。 思——重视形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挑战。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使教育事业面对许多新的不适应,产生许多新的困惑,而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又引起我们对原有规律的思考。于是对规律把握的过程也就伴随着对规律不断探索的过程。李吉林老师从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枯燥乏味、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等现象带来的困惑出发,试图探索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由此感到教育理论的缺失。脑科学研究的进展为这种探索提供了重要依据,她把思维作为脑科学成果在教育中应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研究试图把当前教学改革从忽视思维、脱离思维的学习理论及其影响中,回归到学习的基本命题即学习与思维上来。这项研究从两种思维的基本智能理论出发,特别以发展形象思维与教育关系的研究为重点,打破了长期以来思维研究强调单一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在这一基础上,又对思维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进行了探索。情境教育以“思”为核心,重视想象在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悟性方面的特殊作用,注意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让儿童把观察与思维、观察与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儿童凭借想象,加深情感体验,从而把启迪儿童的想象,作为发展儿童创造性的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更是一种修炼。李吉林老师以其科学的造诣,艺术的涵养,特别是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孜孜以求的修炼,展现了高度的教育智慧,挑战着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引领和推动了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从中国传统教育看人品塑造工程的理论依据 摘 要:人品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它偏重儒学人文教育,以培养公共政治服务的官员仕人以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当下的中国,人才和成功的定位往往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于是教育就显得非常功利,很少有人再以君子和高尚人品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从中国传统教育寻找先育人后教书的理论依据,探索教育发展的多元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人品塑造工程;现代公民教育 人品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是人的良好素质和品行的体现。如果说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立足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素质的话,那么这个素质的首要内容就是“健全的人格”。由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们更多的是把向受教育者传授科技知识培养技术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使命和任务,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修养人的品行,养成人的健全人格。本文作为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人品塑造工程项目课题成果之一,希望探索民办高职教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隋朝时期,读书人将学科分类为“经史子集”,清朝是修《四库全书》,“四库”就是“经史子集”四库。中国经史子集的划分将学科分类,这与西方的划分方法异曲同工,而如今这种划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按照“经史子集”研究中国学术问题,把文史哲完全打通,从整体上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仁义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伦理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可以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来概括。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一系列解决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满足封建社会伦理基本需求、完成个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规范。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因此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国人道德水准,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它也是当前高校人品塑造工程的理论依据。 二、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特点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13世纪初,当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撒拉曼加大学创立之初,一二年级的“初阶”是以人文为主。因此人文学院的文、史、哲三系就是大学的“通史”,全校同学都“必修”。三四年级的“进阶”则是学生可以深入自己爱好的科目。道德教育被称作“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其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如何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其核心道德观念主要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三、中国大学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无论何时,无论是民办院校还是公立院校,大学的性质和功能应该是不变的。遗憾的是,中国古代的封建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型,始络没有彻底完成。略过清末民国时期,我们把新中国6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称之为“革命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适用于计划经济的模式,其理念、模式、管理以及内容完全是参照前苏联的革命化教育,服务于革命需要。第二个阶段是从恢复高考后到“并轨”之前,称之为“知识教育”阶段,它是对“革命教育”的一个纠正。它强调的是知识、科技、人才等关键词,希望服务于社会经济和科技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但最后演变成“应试教育”。第三个阶段是从民间资本参与高等教育至今,所谓的“素质教育’阶段,它开始于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延续到《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素质教育”的提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素质教育”在正面意义上,是看到了第二阶段“应试教育”的偏失,希望借“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将所有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为社会文明持续发展做出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题是如何重返国际社会和重建中国文明,但是没有从教育去认识这个主流。虽然也有多次教育改革的努力,这些努力确实改变了教育的面貌。但是,我们还是没有认识到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应有的制度性安排。尽管我们很多教育文件和法规里,都表达过要通过教育培养合格公民,但是却始终没有明确地将基础教育定性定型为公民教育。 国家通过公民教育制度为社会文明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按照越来越高的、越来越符合人性的、越来越能培育个人潜质的方向,一届一届地培养着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当他们的公民教育完成时,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个别优秀者),已经在比他们前一届人的更高程度上复制了整个社会文明。社会的文明,就是以这样极为清晰的递进方式,积累、传承和提升的。公民教育体制在本质上说,是一个以递进方式整体复制社会文明的系统。 而人品塑造工程即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的方针,以育人带动教学,通过全面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保障的和有实际内容、实践过程、实际效果的人品教育,使培养的人才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行等方面有新的建树或提升,使培养的人才懂得感恩、珍惜和自爱,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自重、自强感,懂得做人,然后懂得学习,进而努力学习,最终成为高素质、高技能、高端型的优秀人才。 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孩子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制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学习成绩好、考高分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的人品高尚作为一个成功的标准,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一个成功的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这个人有地位,这个人有财富。如此使得我们在教育上更多倾注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一点在产业化明显的独立学院更为明显,包括专业设置的功利性和短期性,而思政政治理论等课程则普遍得不到重视。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政策以来,各类民办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悄然涌现,而学生的整个身心和性情还没有在应试教育中的中小学学习阶段定型,所以人品塑造工程仍应在大学学习期间适当延续。 依照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特别强调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要求,本着“教书先育人”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的方针,通过全面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保障的和有实际内容、实际效果的人品教育,使培养的人才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行等方面有新的建树或提升,使培养的人才懂得感恩、珍惜和自爱,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自重、自强感,懂得做人,然后懂得学习,进而努力学习,最终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比较 [摘要]犹太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固有的特点,这决定了犹太文化的特性。而犹太文化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领域中两朵奇葩,它们历史悠久并且都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种文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教育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犹太文化中的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这两个民族对东西方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虽然受到美国文化的一些影响,但其固有的文化特点并没有改变,尤其是它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华文化地位根深蒂固,然而在21世纪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毋庸置疑的是这两个民族都特别重视教育,然而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共性也有差别,下面就两个民族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点与差异进行比较。 一、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一)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展示了丰富的民族性,显示出了犹太民族精神的独特性。犹太民族性和民族精神又具有多重性,这主要受犹太教教义的影响。犹太教育铸造了犹太人,培育了犹太民族性和犹太人的民族精神。尽管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不断进行融合,然而犹太文化却不失其民族性。 中国文化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特征。孔子的教育理念几乎垄断了中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儒家因素波及整个民族,这也为儒家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因此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化思想这方面。 (二)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重视教育 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在于犹太民族重视教育。犹太人崇尚知识、尊师爱教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犹太民众之中,成为犹太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在犹太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犹太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拉比。在希伯来语中拉比的第一个涵义就是老师。这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相一致。在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备受关注,老师在中国也被称为“圣人”“先生”。从这些称呼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教师的尊重,更有谚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由此可见,这两个民族都尊师重教育。 (三)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为世界科学史作出巨大的贡献 犹太文学不仅为当代美国文学及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文学、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犹太人人数不多,但在知识界、文化界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据统计,在诺贝尔获奖者中,犹太人就占据了15%,有利地证明了犹太民族对全世界科学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也同样为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华人在各个知识和科技领域所作出的贡献,我们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二、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一)宗教对教育影响不同 犹太教是犹太教育的基本点和统帅,因此重视教育是犹太教的支撑点。犹太教育中深深地弥漫着犹太教思想,因此犹太教经典的传授成为犹太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主要受儒家、法家、道家三个主要教学流派的影响,其中尤以儒家思想为重。儒家教育理念主要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典范,德育优于智育,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的教育理念。 (二)教育普及程度不同 12世纪的犹太哲学家迈蒙民德说:“每个以色列人,不管年轻还是年老,强健还是羸弱,都必须专研《托拉》。甚至一个靠施舍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讨的叫花子,一个养家糊口的人,也必须挤出一段时间来钻研。”而在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才重视教育,国民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可见,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只有树立普及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一个民族才能发展和取得进步。 (三)教学重点的不同 犹太人更注重谋生手段的培养,职业教育是犹太人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不是一味地教授书本的知识,而是当做生活中的一种训练,通过实践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教学方式只侧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严重地忽视了实践环节,由此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重理论而轻实践。 犹太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长河中源远流长,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两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正是开放性的教育铸造了两种文化的熔炉,形成这两种文化精神。两个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雄辩地证明了教育的巨大力量和永恒的魅力。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期盼 摘要:本文提出,执教者要解放思想,重视学生的科学教育,教给学生科学的语言、科学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能力和教学要求避免“初步了解”、“基本掌握”、“能运用”等抽象模糊的语言,对学生达到什么程度要有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关键词:格物致知 传统教育 国际接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是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作者高屋建瓴地剖析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发聋振聩地指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为《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并批评受这个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至今“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往往功课成绩很好,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了”。 一、古文化形式上禁锢科学 “国”字框文化效用,禁锢了中华民族科学思维的发展。不曾考证仓颉造这个“国”字属于何种造字法。在造这个“国”字之前,各部落可能已有了群聚造城为国都的事实,仓颉根据已得经验造出这个“国”字,这可能是不争的事实。历朝历代的都城都是深沟高垒,一统家天下,严格秉承着“国”字型来建都。从秦始皇始,为御敌而修筑万里长城,彻底把整个华夏给“国”起来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用建筑――四合院,“国”字结构;从古至今,中国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各单位,围墙建制,“国”字结构。“国”象征最高统治机构,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排他威严,也定格了封闭、禁锢的形式和意识形态,这种形制和意识于中华民族已入脑入髓,根深蒂固地潜入中华民族的血液,并一代一代传下来。这种封闭、禁锢的文化形式和意识形态阻碍了民族的视野,致使我们在很长一段黑暗隧洞的蜗行中,既不能正确认识别人,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井蛙观天,限制了民族科学思维的进步和发展,现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仍没能钻出“国”字文化形式的怪圈,我们经常以我们有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四大发明而骄傲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古文化内容上摒弃科学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精髓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最重要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中主要讲的是安邦定国、修身立命、礼仪法度、文学史料、帝王的文告和君臣、师生谈话内容记录等等。从大处说,是治国平天下;从小处说,是强调个人的修为。即使是古老而深邃,集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结晶而被誉为“群书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也只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我们的先贤们这些宇宙苍生的哲思,治世论道的思辨,繁文缛节的典章,从古至今仍是传统教材的重要内容,由此误导我中华成为一个重文轻理之民族。将人们引向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无欲无为、宁静致远的参经悟道的队伍。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举了个例子,说明朝理学家王阳明为了格自己庭院的竹子,坐在竹子前一连格了七天,终因格得头痛而宣告失败。胡适之在《格致与科学》中分析指出:“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连受过所谓正统教育的大学问家王阳明也闹出了科学探究的笑话,更何况那些囫囵吞枣的诗书蛀虫们。我这里并不是否定“四书”、“五经”那纵横捭阖的人文方略和张弛自如的治世经纬,而是对其先于中华自然科学而植入我们的基因,从古至今桎梏着龙的传人的科学思维方式而感到遗憾。今天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功课考一百分,却没有实验探究能力,临事缺方法无主张。中国传统教育的学生没有一个能站在诺贝尔领奖台上,就证明了传统教育的失败。 三、古文化发展了艺术言语,遗忘了科学言语,限制了中国人科学思维的发展 艺术言语的特点是形象性、模糊性,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的独特感受,以传递情感为目的。科学言语以传递知识信息、社会信息为目的,要求客观、准确、真实的描述客观对象。要求逻辑性、概括性、严密性、规范性。 中华民族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追求的是一种诗意性的“和谐”和“天人合一”。如最早的文学样式《诗经》,最值得我们称道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无一不重形象,轻逻辑;重意念,轻理性;重含蓄,轻直白。如《战国策》中对邹忌、触龙游说的艺术言语就描述的极淋漓。邹忌说齐王没有采用单刀直入的进谏方式,而是以身设喻,委婉含蓄;触龙说赵太后则采用了绕弯的迂回战术。这二位谏臣共同特点是:不暴露游说目的;忠言顺耳利于听;忧对方之忧。虽都达到了目的,但从他们绞尽脑汁的奴性相中,不难看出一个简单问题却费尽周折,这些游士们口若悬河演绎了一出出三寸不滥之舌的口水战,这在上古无甲子、岁尽不知年的时代尚可,在科技社会瞬息万变的今天,这种绕弯的艺术言语能适应社会吗?梁山伯与祝英台爱得那么深,尽管梁山伯不明就里未动凡心,祝英台正因为这种文化中毒太深而羞于启齿才含蓄到以死抗婚。华夏民族的血统中穷形尽相地遗传了这些艺术言语,含蓄低调的个人修为。就是在今天,很多人对自己心上人也不能浅白直露地说出“我爱你”,只把这种爱默默地表现在自己含蓄的示意和行动中;如果当面夸赞一个姑娘长得漂亮,大多被夸的姑娘都会现出羞怯的情态。“言语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言语受制于思维,又作用于思维。可以这样说,情感思维创造出艺术言语,理性思维创造出科学言语。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是情感思维的结晶,它反过来又刺激了中国艺术言语臻善臻美的发展,使一代一代的中华子民遗忘了科学言语,限制了我们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发展,限制了中华自然科学之进步。致使我们一代一代躺在“四大发明”的温床上沾沾自喜。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均爆发于欧美,我们远远落伍于世界源于我们诗意的情感丢掉了理性;诗意的文化丢掉了逻辑性、概括性;诗意的言语丢掉了严密性、规范性。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或许主要教导后世子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吧。在儒家看来,圣人经书上的道理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只要饱读这些人文诗书,就可以实现最高理想了。“格物致知”这个词语之于自然科学上这一点,恐怕我们造词的先哲给疏忽了。否则,大学问家王阳明缘何不会“格物”呢?对此,丁肇中最后在文中指出:“在世界发生激变的今天,我们应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导。这思想、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试论非智力因素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智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而学习需要两类因素做保证:一类称为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另一类则是激发、保持和强化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因素,称为非智力因素,如理想信念、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1]。 中国传统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历代教育家的不断实践、概括和提炼,形成了丰富深刻的教育思想和精辟的治学理念,其中涉及到非智力因素的许多论述和运用,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2]。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举例加以说明。 1 重视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古代圣贤们很早就意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统一,注重气节与操守,提倡发奋立志,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气概与宽广胸怀[3]。 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后来更进了一步,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天之乐而乐”为崇高的理想,它激励、引导着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建功立业,对社会的进步和安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 重视学生的学习目标、动机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4]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和“圣贤”。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后人总结出君子应具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就是宽厚、爱人,“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这些有关君子的论述,明确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树立了君子的标准,因而君子成为全社会的楷模,成为做学问的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做“君子”和“圣贤”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里的“学”主要指的是学习道德修养、内圣外王之道。孔子强调“为政以德”,认为没有德行的人当官,老百姓就要受苦。所以孔子主张学得好,学有所成就去做官,目标非常明确[5]。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就是说脑力劳动者管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管,强调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现在看来,这是对体力劳动者的歧视,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信条,对读书人努力学习,追求功名有很强的激励作用[6]。 3 重视对学生意志的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现象[7]。我国古代学者非常注重意志的培养,并把立志当做学习的先决条件,认为不立志,不能成功。 孔子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指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引申到学习上,就是要坚持不懈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终生。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从此,君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成为千古名言,让人们树立坚强的意志以面对前途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好吃苦的准备。 这些闪耀着古代学者光辉思想的话语,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已经溶入了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的一部分。 4 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我国古代学者也意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对兴趣的培养和引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对于所学的东西,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人的求学获智中的积极功能。只有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孔子此句本意是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即使“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可以乐在其中。引申为:无论学习再困难,只要有兴趣,也能在苦中感受到快乐。 孔子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活脱脱一个爱好学习的老人形象,皆兴趣使然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为第二境。该句既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又深藏着浓厚的兴趣爱好,从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5 重视学生的性格差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8]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殊。他们反对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主张通过教育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学者特别重视启发诱导,以此来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就象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沦语・述而》) 孔子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十分了解。例如,他曾经指出四个学生的缺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意思是: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意思是:仲由做事果断,端木赐通达事理,冉求有才能,寥寥几句,便将学生的性格特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了。 正因为学生有差异,所以孔子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因材施教,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在教育上获得巨大成功,据说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6 结束语 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关非智力因素在教与学中的认识和运用,旨在传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树立我们的自信心,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石,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不崇洋媚外,不枉自菲薄,注重与国际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被“冤枉”的中国传统教育 如今,一提到中国传统教育,许多人就不住摇头。不要说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朱熹了,就连近代的陶行知、蔡元培,许多人也都是一脸茫然,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其实这只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面临危机的“冰山一角”。当前,中国的传统教育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年轻人对待传统教育的态度淡漠,许多优秀教育典籍逐渐被后代遗忘。每当人们提到“传统教育”就不自觉地认为“传统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落后之处的代名词。自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教育界就掀起了一股引进西方教育思想、理论、制度的热潮,尽管取得的成功不是很多,但是却对中国“土生土长”传统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当时的不少知名学者如鲁迅、胡适等都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有过言辞激烈的批评。时至今日,教育界似乎也存在这种倾向,在教育理论研究上,若不提西方理论便觉得似乎不够“先进”,不够“顺应教育科研发展的潮流”,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研究却陷入低谷,基本上是无人问津,中国教育史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正处于“为生存而斗争”的尴尬境地。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传统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只会“舞文弄墨”、“满口‘之乎者也’”,尤其是到了明代,“八股文”的僵化使教育内容更显得空洞。但是,要是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大家稍微阅读一些中国古代教育典籍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教育内容并非如大家所想像那样空洞;我们有平民圣人――墨子领衔的墨家学派,他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我们有逍遥自在的庄子,他提倡适应自然的教育;我们有“六艺”教育,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在儒家内部也不是八股文一统天下,我们有王安石、陈亮、叶适的事功学派,提倡实功实事;我们有颜元提倡劳动教育,注重实践;到了近代,我们有陶行知,他提倡生活教育;我们有陈鹤琴,他提倡活的教育等等。由此可见,若是指责中国传统教育内容空洞、无用,可真是有点“冤枉”传统教育。假若大家抽点时间来看看教育典籍,便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倘若只是把八股文教育内容当作中国传统教育的全部内容,那可真是以偏概全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两句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据说这是宋朝皇帝为了鼓励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而写的。到了近代,成为经常被引用的两句话,其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功利性,读书是为了黄金和美女而去的,从而极大地败坏了学风,蛊惑了人心。由此,传统教育的教育目的过于功利性,也成为了近代以来国人“讨伐”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主攻方向。中国传统教育确实存在“功利性”,但是却不是当代人所形成的那种“功利观”。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功利性”主要是随着儒家学者中的“事功学派”的逐步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如宋代的王安石、陈亮、叶适,近代的魏源等人就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可以用“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来概括,主张在传授传统教育内容的同时,加强教育的“实用性”,提倡“务求实际,务求实学的革新精神”,而非现代西方意义上的以追求物质财富为主要目的的价值观。因此,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功利性”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就好像把现代人戴的帽子硬要戴到古人头上,倘若以现代的眼光看待古代的事物,不顾历史实际情况,不知道又会发现多少“罪过”。退一步说,就算以现在的标准认为传统教育是功利的,那么造成这种功利的也不是传统教育本身,而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读物中“苦学”的例子屡见不鲜,且多半是持一种赞扬的态度。所谓“十年寒窗苦”,用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实在太“苦”。从而,传统教育就成为了“苦学”的代表。除苦学之外,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灌输、过于呆板,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殊不知,我们的孔老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再者,这里不能不提我国的书院制度,私人办学、自由教学、注重个性、思想活泼自由的书院,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亮点。就连曾经批判中国传统教育非常厉害的胡适都认为“我国书院的程度,足可比外国的大学研究院”。也十分欣赏书院的风气,曾以书院为楷模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他认为书院的好处,“一来是师生关系甚笃。二来,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来,课程简而研究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最后,与官学同样源远流长的私学,体现着“学在民间”的传统,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由此笔者想问的是,中国传统教育何“死”之有?不知大家是否知道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天才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可见,要想有所作为就得“苦”一番!所以,一定程度的“苦”学无太多坏处,而把“苦学”的“专利”给了传统教育似乎“冤枉”了她! 其实,中国传统教育的所谓“罪过”,并不来自于传统教育本身。若要追寻原因,其实还是要归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甚至是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对于教育的影响。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传统教育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形成了许多闪光的智慧点,这是值得肯定和加以挖掘的。时代在发展,中国传统教育也面临着变革挑战,传统教育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事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教育的种种观念仍然在影响着我们。当今教育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中国教育史中找到问题的由来、根源所在。然而,自上世纪初期,人们对于“传统教育”的误会愈发加深,甚至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凡是传统的,必定是劣弱的。其实,中国传统教育的许多智慧,比如人人皆可为圣贤的教育理想;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教材编制的自主性;科举制度中的分区取士等等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呢?为什么就因为传统教育有一些缺点就连同这些优点全部抛弃了呢? 所以,恳请国人在空闲之余能够抽空读读中国传统教育典籍,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这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尊重。倘若连我们都不重视自己的传统教育,不愿意研究本土教育理论,而是以西方教育理论为“膜拜”对象,这对中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并非是件好事。 (1月5日《中国教育报》)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从中国传统教育观浅谈课堂教学与教育方法变革 【摘要】在当今倡导素质教育的热潮中,作为教师更应该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中吸取养分、体会教育的真正含义。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在教育方法上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并且做到自我认知角度全面提升。 【关键词】传统教育观 教师 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把对学生而言是外在的知识和感受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大学的教学中,传授必要的知识之外,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在目前的大学教学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还没有真正体现这一精神。这一方面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长时间的影响,而我们却又没有完全意义上理解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对人才培养的含义,或者是未能把传统教育理念良好地融入当今的教育之中;另一方面也源于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复杂而琐碎的问题,一边是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和膨胀,一边是知识不断的更新和交替,再加上人们对于教育用途的理解越发的多元等等。因此,要在短时期内模仿西方的教育模式,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是几乎不可能,也是不合理的。我们真正能做到的是结合实际,将素质教育思想与大学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融合,逐步推进到高校教学改革当中。 作为一名新任的大学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大部分源于以往的受教育经验和并不全面的书本知识。在全世界都大刀阔斧的提倡高校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恐怕还是要稍微放慢一点教育改革的步伐,先静下心来想清楚自身的实际,先想老祖宗学习一下教育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教书育人的传统理念,然后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推行新方法、新政策和新概念,毕竟教育是百年大计,而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小事件。 一、从传统教育思想中获取养分 自殷商时起,中国便有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之外带来的是文化交往的空前频繁和私家学者集团的勃兴发展。由此,中华民族便走向了一条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传承教育的道路。两汉时期,中国已有太学,并在京师设立儒学、史学、玄学、文学的“四学制”,至隋朝大业元年,随着统治的需求和教育的传承,科举制度带来的张力正式把中国教育推向高潮。尽管延续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最终因其弊病被历史淘汰,但是中国古代教育所留下的伟大光辉却没有因为西学东渐和启蒙思想的出现而减弱。西学的介入;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直至今天,古代传统教育观念中很多思想观念仍可以为后人带来学习、思考;乃至警示。 且不说深奥的玄理,就仅只是“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就足以我们学习和思考了。总体说来,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有三大观念,即综合观、辩证观、内在观。 1、充满智慧的大教育观。中国古代的教育综合观认为,教育不仅面向学校的学生,而且重视教育与整体社会的关系。如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要把人口、财富、教育当成“立国”的要素,从“国之本在家”的思想出发,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中“孝悌忠信”的教育,认为教育对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古代贤哲关于教育功能的概括和总结,认为教育的功能包含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二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对立统一的辩证观。辨证教育的观念认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相互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德与智统一起来。汉代儒学推动者董仲舒曾云:“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这一观点与现在提倡的“教书育人”就不无相同之处。中国古代的德智统一观,首先看到的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并且认为,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是为德育服务,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3、倡导启发的内在观。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内在观,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强调人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自省、自反、慎独,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其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的。如“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称赞中国教育很高明,而以平衡的常态为方法;老子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有“自知之明”。 二、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进行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一步,这关键性的一步,应当与实际紧密结合。由于现代教育的参与者甚多,因此这必将是一个以“融合”为基础,逐步建立的过程。在这里结合独立学院以技术型的人才培养为主的目标,借用一些教育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整体观的启示: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对长期以来我国过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它包括了比较广泛的人文、自然科学、体育和工具技能性课程(外语、计算机等),基本上涵盖了大学中主要的公共课程和基础课。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基础”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通识教育课程涉及基础性、综合性、有效性以及可迁移性都比较强的知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主要课程形式。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当今大学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基础性”更为明显,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辩证的统和:注重学科交叉。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要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给学生整体性的知识,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我们在不断求新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基础的培养,切忌将新知识机械地叠加或简单地照搬。此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要求,适当地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 3、内在性的激发: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逐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为学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 三、转变教与学的关系 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从宏观方面谈到的课堂教学与教育方法变革的指导性方针。除此之外,作为教师也应该从具体的教学中寻求方法去改善我们的教学。在顾小存的《感受美国高校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一文中提到的利用多元的途径、实施多样的方法对教学进行的改革实际上在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也一些尝试,只是囿于师资水平、学生层次和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们的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推广开来。 1、转变教学观念。以往的教学,教在前,以教师的教为主导,而现代高等学校中的素质教育应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虽然重要,但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才是内在的。学生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再好的学校和再好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与方法,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从这一点上讲,改变教学观念首先得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 2、研究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状态。以往的教育,以研究教师如何教或者如何教好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状态的研究。在现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且进行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我们是否应该多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些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诚然,涉及到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很多,但是在所有学的问题中,我觉得处于中心位置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状态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生定位,也就必然影响到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问题。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关注,因为,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以终生学习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学习动力的持久性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关系问题。以往的教学,注重抓紧课堂的五十分钟给学生灌输知识,尽管这样对提高学生当时知识的摄取量有帮助,但是容易忽略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终身学习心态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常常有“上完大学就可以轻松,或者就可以不学习”的思想,这一方面不利于我们素质教育的推行;从长远看也有碍于我们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我们来讲,除了课堂的五十分钟或者大学的四年进行教育,更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唯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动力;保持学生持久而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从“我”入手转变教学理念 在当今教育改革呼声日渐高涨、素质教育重要性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更是不能遗忘。在教育教学领域、在教师成长过程、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我国的传统教育观都仍然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正如学者陈平原在《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中特别提到:今日谈论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在全球化潮流之中仍然保持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 在中国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下,教室对于自身的认知和职业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简单地讲,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上调整自身。首先,自我调整,解决职业倦怠感。古语云:“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如孔子般的圣贤,因此,当我们遇到职业倦怠感的时候,就应该以正确、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只有学会自我调整,冲破职业倦怠感,才能让为师者永远记住一句话:传道、授业、解惑,永不放弃。其次,继往开来,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温故知新,方能为师;这是亘古不变的为师之道。在现代,我们更应该利用学校宽松和便利的环境去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师范的要求也是示范,要在学养上、在人格上、在情操上努力地自我完善,进而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第三,开拓创新,永远记住“与时俱进”,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张望和思考,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因此,我想每一个老师都应当时时告诫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论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还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都是我们获取能量,自我进步和调整的粮食,无论任何时候都应当以更多的良性思考来解决问题和矛盾,并且认知学习和思考,将这种思考变成一个双向的、相互的、持续的过程。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充分认知多元智能理论和中国传统教育理论构建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和评价体系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和孔子的传统教育理论,并依据此理论,就高效课堂教学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论述。分组合作是高效课堂教学主体,是体现智能多元化和孔子教学理论的重要方法;评价体系是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是否完整准确,关系到教学目的的达成与否,关系到教学是否公平和客观。 问题的提出: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用以指导新课改十分必要。只有从理论基础上理清思路,改变观念,才能自觉地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当代最前沿的教育方法和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和二元智力理论的影响下,“填鸭式”教学模式急需改变。 【关键词】认知理论 合作学习 多元评价 中国教育改革顺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站在世界范围内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高度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要求教育家们要有新思想、新办法解决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痼疾――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不足。 当今世界,各国以教育立国,以教育兴邦之识已成大势,各种教育改革理论方兴未艾,其中不乏已成为各国学习模式(如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中国近年来,大力提倡课改,运用高效课堂模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已经在理论准备和技术层面取得一定效果。尤其在技术层面,各种方法已经日臻成熟,已经从临摹阶段逐步向“自习”阶段发展,而我们最终走向“自创”。 因此,只有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方面弄清楚其来源,知其所以然,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设计更合理,分组合作学习更符合学生特色,评价标准更加完善。并且,能够使教师、学生向更高、更深层次开拓智力空间,才能尽快从“临摹”阶段走向“自创”阶段。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特征 1.组:“组”字从“系”,从“且”,“系”指丝绳,“且”意为加力、使劲,二者合起来,指用力编织绶带。在教学中,“组”就是由学生、导学案(问题)、教师串起来的一个合作团队。 2.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是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平台,是以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 3.分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教 学动态因素,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学生、教师各层次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分组合作学习的特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各种智力水平(一般个体智力分为8种),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为主线,体现以“生”为本理念,把学生情况、学习氛围、师生、生生关系有机组合到一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超市,兴趣的狂欢。 二、分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指导实践的是经过验证的理论。当今,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受两大理论体系的影响,而这两大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注重人格培养,尊重个体差异,人人享有平等教育,造就不同能力的人才,以及多元的评价标准。 (一)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影响 中国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生活的时代,思想活跃,各种思想流派层出不穷,且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川的积极的思想学术氛围。各诸侯国为了立国治国展开了人才争夺,有德有才之人成为那个时代的“潮人”、“达人”。为了满足治国平天下的需求。大儒学家、教育家孔子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学校,培养了大批适应当时社会急需的“人才”。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孔子把教育确立为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他认为,庶――富――教是立国的根本。“庶”就是劳动力(生产力),“富”就是发展生产经济,“教”就是教化、教育。因此,教育成败关键看教育在治理国家、社会的地位如何。 2.有教无类,打破不平等。他打破只有贵族是聪明人、贵族具有学习能力的不平等教育思想,认为,天赋人心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穷的吃不上饭、住不起房的,有士大夫,有有钱人,只要愿意学习,他都以宽大胸怀接纳。 3.兼收并蓄。不论你是天资聪明,还是愚笨,不管你有超常智商,还是智力平平,孔子都来者不拒,他认为“肤良医之门多病人”。 4.开放式教学。教学时间因人而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分地域、不分种族。 5.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材选择自主性。学有四教:文、行、忠、信。授有“六经”、“六艺”。“六经”侧重文化知识,“六艺”侧重才能、技能培训。 6.教学实践。学以致用,带诸学子游历列国,考察国情、民意,验证所学。 孔子的教学方法(技术层次)也是灵活多样。其核心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的核心。重视个体差异,因其自身特点施教。另外,孔子还有一些很好的课堂教学技法。例如:①谈话、讨论、探索式。(个别谈,聚众谈)②学而知之,知行统一。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自学(独学)――诱导――领悟――表达――再思考――再领悟(提高))④明确标准(成人,立德),目标、标准深入人心。(评价灵活)⑤举一反三,学无定论。⑥争论、质疑。畅所欲言,质疑老师。⑦教师、学生平等。⑧寓教于乐。教《诗》配乐。 (二)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对教育改革理论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 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综合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对传统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扬弃,提出了人不仅具有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而且还具有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能力,交往――交流能力,自然观察能力。①每一个体智能各具特点(同时独立拥有8种智能)。②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环境、社会、自然、教育条件)③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解决、创造)。④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根据中外教育理论,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体特点,发现、培养、激活个体智慧(智力),把高效的教学设计与培养不同能力的“人”紧密结合,方式、方法很多,当前流行的小班制,分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社会实践法等都在向同一个目标发展――培养有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有社会交流能力的人。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单一的讲授法,成了“任我行一统课堂”,不能因材施教,对分组合作学习法理解不够,运用不恰当,热热闹闹,达不到目标,课后还得靠作业压,不能体现个体差异;讨论法,漫无边际,没有主线,知识教授不到位;社会实践法走了过场,效果无法评价等等。 只有把中外教育理论与导学案的设计、分组合作学习以及评价方法紧密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导学案的设计,核心是既要把知识设计好,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学案要有层次,有充分展示不同特点学生的内容设计。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体现多元性,目的是发展多元智能。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加德纳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独立的八种能力,即使是脑损伤的人,也只是一种能力受到了损伤,现代科技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分别管理不同的能力,每个人有与众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关键智能,教育就是要激发这种能力。如果导学案设计脱离课堂主体 ――学生,仅就其知识内容而设计,那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也背离教学的终极目标――造就不同能力的“人”。导学案的好坏决定了教学目标的是否达成,导学案的高度就是教师水平的高度。 导学案设计体现差异性的主要方法是分层次设计,就不同智力的学生设计相同或不同的问题,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答案。孔子在差异性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智能的学生,设计了因人而异的解决办法,同一问题,却因特点不同的学生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高效课堂的第二个重要支柱就是分组合作学习 分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得到尊重,让他们的智力差异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展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潜力各不相同,都会通过不同方式得到展示和实现,都会通过某种对应符号表现为一种能力。因此,分组合作学习绝对不能成为一种形式主义,而必须成为课堂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使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展示。 (一)分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建立在学生独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预习的基础之上 课堂教学顺利与否,关键看学生对导学案理解的深浅。如果没有充分的课前独学,课前的预习,并通过预习,保证课堂教学中涉及的重点、难点及主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就无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节课就是失败的。预习,也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发挥个体智能差异性的一个具体行为,为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分组合作学习,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是教授法、探索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时,根据课堂的不同阶段,分别利用不同方法。 第一阶段:(引入导学案):教师要以充满激情的语言 ,诙谐而不失本意的表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启发式和讲授法起主导作用,把本节课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清晰地告诉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探讨阶段。 第二阶段:(讨论、争论),组内、组间进行讨论。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点拨、组织课堂,主体――学生展开争论、讨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心,采取讨论法,引入竞争机制和探索模式,方法灵活,发现疑点,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各个层面进行交流。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注重一个氛围――热烈,对抗而又有序;两个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导演,学生演员,师生平等;生生关系――同层次对学,不同层次帮学。本环节是充分展示个体智力,人格差异的主要阶段。教师要以赞许、鼓励的方法,让每个参与者都有展示才智的机会,教学秩序自由度要高,提出问题层次要强,解决问题干净彻底。通过争论、探讨,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本阶段,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畅所欲言、质疑、举一反三等方法得到运用。 本环节用30分钟时间。但是,教师在掌握进程时,要把握学生的讨论状态和导学案的理解情况,可再拿出5分钟进行初评,纠正一些不正确、低效率的做法,以便在评价阶段能有好的效果。 第三阶段:在争论、探讨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引入点评。点评阶段是探索法的延伸,也是提高阶段,展示各层次的成果。教师应当以不同层次的代表分别进行点评,允许抢评。根据孔子对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一对一对评,让不同个体智能差异有展示机会,也可以更深入了解个体智能差异。在点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教师在点评时,多用肯定的语气,少用否定的语气,不用轻慢的语气。 第四阶段:评价应当是清楚而明白的,应当有一个基本体系,不同科目有不同的标准。必要的定量是可以实行的,但是,不能给学生贴一个好或者不好,优秀或者差生的标签。即使打分,也不要当堂公布,尊重个体的人格,是评价方法的重要点之一。 第五阶段: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又不拘泥于课堂内容,要有开放性、选择性、自由度,作业以社会调查、手工制作、参观学习、读书心得等内容为主,把课堂与社会、家庭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观察能力等。 四、科学评价 1.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相对独立的通过不同符号表现出来,是独立的不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据此,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用10年时间的研究实践,对学习活动评价方法进行设计,目标是为了发展一种新的方法,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 现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注重选择性,而忽视发展性;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忽视能力测评;评价单向性忽视对等性(互动性);评价简单化(考试),忽视多元化。其结果是创新能力低,思维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差。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试析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与当前课程理念的契合 【摘 要】以当前化学教学中的几种学习方式为例,比较了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对这些行为的论述,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契合。 【关键词】学习方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许多思想与当前课程理念是完全契合的,传承与发展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对于培养与塑造学生的知识、品德、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当代课程理念倡导体验、探究、发现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接受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体验、研究、发现式的学习,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地获得发展。 在《铁和铁的化合物》的教学中,如果使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则很单一:“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价和+3价,在水溶液中,+2价化合物往往呈浅绿色,+3价化合物往往呈黄色,二价铁离子易被氧化……”。如果采用体验、研究、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就会变锈,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生:思考、困惑(引起认知矛盾)。 (注:这一提问就如同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疑问的浪花,大家议论纷纷。正当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 师:(引导)苹果中含铁元素。Fe2+与Fe3+在溶液中各显何种颜色?有哪些化学性质? (注:这一点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得知:苹果中的二价铁离子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呈黄色。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中常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以防止二价铁离子被氧化。) 这里,就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体验,进而去探究、去发现的学习过程。 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早已给了明确的阐述:“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 对于发现式的学习,孟子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在这里,孟子通过“自得”,阐述了通过独立思考、研究,获得并发现知识,进而提高了自身能力(左右逢其源)。 不难发现,在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强调的也是接受式学习与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明确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 二、当代课程理念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学会合作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会合作。 以《HAc是弱电解质的实验研究》为例,可见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师: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多的设计证明HAc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 生:(分组讨论,产生了如下方案) (1)同温、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能力比较。(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程度,表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示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2)测0.1mol/LHAc的PH值。(用氢离子浓度是否为0.1mol/L来表示HAc是否全部电离) (3)先测0.1mol/LHAc的PH值,加水稀释100倍,再测溶液的PH值,进行比较。(如果PH值增大值小于2,则说明HAc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4)先测HAc的PH值,加少量醋酸钠固体,再测溶液的PH值,进行比较。(如果PH值明显增大,则说明HAc溶液存在电离平衡) …… 师:(集体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 师: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甚至每个小组都没有想出那么多的方案呢?因为我们缺乏完整的设计思路。那么,完整的设计思路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这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得益彰,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自主学习方面,孔子提倡“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慕,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就是说,学生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学习,去探究。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以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有经典的论述:“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三、当代课程理念倡导“做”、“想”、“讲”三者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 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是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强调了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强调了做、想、讲有机统一的重要性。 如,在《溶解度的概念建立》教学中,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蔗糖和食盐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物质,它们在水中溶解能力谁大谁小呢?想不想验证一下? 生:想!(动手实验:蔗糖与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 生:描述现象和结果: ⑴在水温相同条件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⑵在不同的水温下,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⑶在水温相同的条件下,等量的水中溶解蔗糖和食盐的量不一样。 师:怎么比较蔗糖与食盐的溶解能力大小呢? 生:水温相同,水的量相同。 师:答得非常好。能否再做一下实验,证明究竟谁的溶解能力大? 生:(做实验后)蔗糖溶解能力大。 …… 这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做、边想、边交流,三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在前文中,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六大解放”,也论述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时空、学习体验的重要性。当代教育家顾明远教授也指出:“要树立起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要把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浅探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儒家教育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道家与佛教的教育思想起辅助作用,近代西方教育科学传入后形成的传统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传统教育中关于教育与政治、经济、法治关系的认识,关于德育与智育,知识与才能的认识,关于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关系的认识,以及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手段,如立志有恒、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知识教育与教学的手段,如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尊师爱生等,这些不但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也是对人类教育宝库和教育史上的主要贡献,对此我们应该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弘扬,并使其在新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 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平等、正义、变迁。平等是“有教无类”的第一要义。“有教无类”彰显的是“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在孔子看来,人不分贫富贵贱,都应该有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正义是“有教无类”的第二要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则认为,正义是后天学习而得的品质,即所谓“不学问,无正义”。变迁是“有教无类”的第三要义。这里所谓的变迁观念,是指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人的性格,从而改变人的命运。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如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运用到现代素质教育环境中,更能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普及性。“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教育的功能就是教人向善,不应拒绝有缺点的学生。不论学生有什么缺点,都一视同仁,善于发现闪光点,发挥特长,树立信心,不厌其烦。因此,教师要充分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与学生为善的态度。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专长,使广大学生成为各方面的“贤才君子”,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奋斗目标。 2.“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德育。早在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就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以政治家的敏锐视角,阐明了“树人”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并将礼、义、廉、耻看作是国之“四维”。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主张先行德育,后行智育,也就是说德行修炼到位以后,还有精力的话,然后才去学习知识。孔子的“六艺”思想中,六艺为:“书”“数”“礼”“乐”“射”“御”,其中,“书”“数”为小艺,是初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礼”“乐”“射”“御”为大艺,是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可见,中国传统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育内容等方面无不强调“立德树人”。 中国传统教育“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指明了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因此,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高认识,树立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思想,确保“立德树人”理念付诸实践。 3.“行为示范”的师德风尚 师德,即为人师者之德,是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优秀传统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对中国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以其特有的影响受到教师的尊崇。主要表现为:(1)爱生亲徒,乐教不倦。传统师德重视对学生的爱。“教不严,师之惰”。严格教育必然要求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对敬业精神的高度概括。(2)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传统师德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历代教育家对以身作则的重视使得为人师表的观念始终受到重视,得以发扬光大。(3)博学多闻,精益求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是做教师的本分。(4)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孔子主张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接受知识的可能,由少到多、由近而远、由事到理、由浅入深地加以耐心引导,使他们逐渐把握义理。(5)尊道重德,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义利观影响着后人。“君子”成为人们追求的人格目标。 传统师德对于今天所提倡的构筑“师德风尚”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教育事业所需要的名师素质,主要由博学多能与崇高人格构成。而德艺双馨者恰好体现了传统师德的精华与现代价值观。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些在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不朽的生命力。 4.“弟子称贤”的创新精神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代先贤早已指出这是一条教育中的客观规律,教育者不宜始终以道德典范自居,要允许学生当仁不让。 “弟子称贤”的创新精神对于今天提出的创新教育,提出了诸多思考和启发。创造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原始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冒尖,大胆创新打破常规,张扬个性。我们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不应再停留于这个学生是否“听话”“顺从”,我们反而应该着意保护和支持那些在学习上敢于冒尖和“爱耍小聪明”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并容易形成不断开拓创新的学习品质,他们往往能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许多事实表明,这些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显高于在学校中学习保守的学生。学校,不应是传播知识的机构,更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乐园。是否是一所好的学校不应以考试排名的先后为标准,而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创新素质的高低为准绳。 总之,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诸多内容,蕴涵着民族的精神和教育的精华。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与现代教育体制相结合,就能够为今天的教育提供充分的养料和历史资源,发挥其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教育论文: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自由与平等精神 摘要:教育的基本精神或理念包括自由与平等两个方面,但自由与平等不是基于事理层面的选择,而是神性本质的自然发用,故须从智慧层面来理解自由与平等,教育无非就是要养成这种智慧。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学达性天”。“学达性天”是让受教育者回复到其本有的神性本质之中,在这种神性本质中,必然有最高的自由与平等。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决不与自由与平等精神相违背。由此,不但扭转了时人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批评,而且可使其与西方教育精神相会归。 关键词:学达性天;自由;平等;神性 一、引言:“学达性天”何以成为论题? 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历来是被诟病的,因为它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特别是与其中的自由与平等精神不相符,故封建礼教“吃人”几乎成为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之共识。本文则以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误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乃是一种内圣之学,故中国传统教育走的不是外在的礼仪强制灌输之路,而是走的内在的精神自觉教化之路。而最能体现这种理路的是“学达性天”四字,如果我们依此来理解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则不但不与自由与平等精神相违背,而且能使自由与平等精神达到更高的境界。 据《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三载:“(康熙)二十五年,颁发御书‘学达性天’四字匾额于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祠堂及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颁《日讲解义经史》诸书。”[1]这是“学达性天”四字的最早出现。但就其教育精神而言,则与孔子“下学而上达”[2]157、宋明儒之“天人性命之学”[3]一脉相承,就是让人自觉显露自家的天性良知,既而体达天道。本文着重论述这种教育精神与自由、平等之关,以证成其固守中的开放精神。 二、“学达性天”与自由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自由与解放常常被认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得到诸多教育思想家的认同。雅克・马利坦(Jacque Maritain)认为,教育的目标是“每个人都达到内在和精神的自由,换句话说,要通过知识和智慧,善良的愿望和爱来求得自己的解放。”[4]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说:“教育,作为一种自由的体验,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现实的批判方法。”[5]这些都是对于自由与解放的强调。但中国传统的“学达性天”就只要求人回复到人之“性天”之中,并没有强调自由,甚至许多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精神根本压制人的自由[6]290: 中国文化在历经了先秦文化的璀璨时期之后,自儒家文化一统天下始,就在经世致用的实利、实用思想影响下,使人的真实人性的展现、自由天性的释放大受禁锢,个人也就渐次缺失了这种遵循自我内心意欲、自由思想行动的特质。一直以来,我们教育目标的确立就是儒家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产物,任何时候都是以社稷为重当先等。不可否认,教育具有某种社会功能,也应承担社会责任,但如果教育首先没有达到开启民智、解放人心的目的,有怎样实现个人真正的发展,又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于社稷呢?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持上述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并且,中国现代教育基本上是在反传统的语境或脉络中进行的。其中一个坚挺的理由是,中国传统教育压制人的个性与自由,不适应现代社会。如果说,中国传统教育之精神只是贵古代礼仪规范的灌输与传授,则中国传统教育确乎压制自由与个性。而且,原始儒家确实常给人以这种印象,如当颜渊问“仁”时,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2]131颜渊又问:“请问其目。”[2]132孔子复答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132但须知,这并不是孔子的最终精神,孔子在最终精神处是冲破了“礼”的。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61就是这种冲破的表示。因此,荀子虽然认为教育从“数”看是“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但从其“义”(即最高境界)看则是“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7]。这也是冲破了“经”与“礼”的。所以,如果从中国传统教育之根本精神――“学达性天”去看,则不但中国传统教育不违背自由的精神,且自由与个性在此得以调适而上遂。这如何可能呢?此关乎我们对于自由的看法。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充满着对自由的神往与追求,可以说,人类史就是一部自由的奋斗史。那么,什么是自由呢?我们一般可以承认自由是人的本质。但在对自由的认识问题上,却离开了这种存在论立场,而是把自由理解为无预设的理智抉择。但须知,一切抉择皆属于知识的范围而与自由无关。故有学者指出:“亚里士多德认为选择就是意志在理智的运作以后,随之而作的决定,无论这种理论再如何精审,然而亚氏所谈的既非自由,亦非自由意志,此亦事实。”[8]这意味着自由并不是通过选择的可代替性来标识的。若只是这种选择性,则“自由的本质就会肢解为一种空虚的偶然性。意志保持既无何向,也无何来,那里一般地也不再是什么意志,并且从这种空虚的无差别性的意义上来把握意义,乃是自由问题范围内的一个最大的谬误”[9]242。此正虚无主义的表现,“虚无主义意味着无上价值的贬值,意味着对‘为何’与“何去”的种种回答失去其维和赋形的力量”[9]37。这是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对作为选择性的自由的批评。他进一步说[9]243: 最本原的自我规定意义上的真正自由只存在于一种地方,在那里一种选择不再是可能的,也不再是必须的。谁恰正还在选择和意欲选择,就还不真正知道他意欲什么,他还完全不是本原地意欲。谁已是作了决定,谁就已知道他意欲什么。达于已决性的决定和最特有知识的明白性中的自我知识,是同一的。这一已决性不再需要选择,因为它是以本质性知识为根基。 依海氏之意,不是人拥有自由,而是自由拥有人。这意味着自由具有存在论之意义。“自由不是作为人的意志的附属物和摆设品,而是作为真正存在的本质,后者是作为整体中存在东西的根据本质。”[9]13海氏认为,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的那篇专文《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研究》就是基于一种存在论立场来看自由的。谢林在那篇文章中认为:“真正的自由就是与一种神圣必然性的协调一致。诸如此类的东西我们在本质性的认识中感受得到,在那里精神和心灵,只是系于它自己的规律,才自愿地肯定那种必然的东西。”[10]108这样,谢林得出了他的中心观点:“只有人是在上帝中,并且正是通过这种在-上帝-中-存在(In-Gott-sein),人才有能力自由。”[10]131因此,认为自由在绝对无限制的开放体系中的观点是不可接受的,这会使自由概念与摇摆不定同义,也使得对自由的哲学探讨变得毫无价值。基于此,我们必须承认,“内在于上帝与自由并不彼此矛盾,以至于,自由,就其是自由的而言,只是在上帝之内;不自由,就其是不自由的而言,必然是在上帝之外”[10]59。这意味着自由只存在于灵智的存在者那里,而不是开放地存在于任何存在者之中。所谓灵智的存在者是自己决定自己,它决不受外在的、与其本性相互矛盾的东西规定,也不是受内在的、由某种纯粹偶然的东西或经验的必然性规定。海德格尔对此的理解是:“我是自由的,也就是说我能从我出发来发起一种行动;行为作为‘我行为’之为这一自身开始的行为,只是以它自己本身为条件,所以在同其他东西关联上是无条件的。”[9]107这样,海氏认为,如果人的自由这一事实不允废置,那么,除了认识到人不能是在上帝“之外”和“之旁”,认识到人不是反对上帝,而是面向上帝,认识到人只有当自己以某种方式属于原本质、亦即在原本质之内,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吗?人内在于上帝才可有自由,这意味着人是泛-神论意义上的人。海氏进一步说[9]109: 作为自由,人的自由是某种无条件的东西;作为人的自由,人的自由是某种有限的东西。这里的问题在于人的自由的概念,它是关于一种有限的无条件性的问题,更醒目地说,是关于一种依存性的非依存性(“派生的绝对性”)的问题。哪里有自由,哪里就要求有泛神论。反过来,哪里有泛神论,哪里至少并非必然地就是非自由(宿命论),恰好相反:哪里立起正当理解的泛神论,最终就要求自由。 这样,要证成人的自由,必须承认上帝与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没有人,一个上帝是什么呢?绝对无聊的绝对形式。没有上帝,一个人是什么呢?无害形式中的纯粹荒谬。”[9]189所以,自由,就意味着一个灵智存在者(人的神性)的出现,而灵智存在者的出现必然拥有自由。“神是人,这意味着人作为自由的人存在于上帝之内,而也只有自由的东西才能够一般地存在于上帝之内,一切非自由的东西,和一切就其是非自由的而言的东西,是在上帝之外的。”[9]135这是基于存在论上的,而不是一种伦理学之选择,这是自由的最高意义。 我们现在再回到“学达性天”这里来。“学达性天”是让我们回到人的天性之良知、良能中,然则,天性良知中有泛神论的意义吗?即人由此可直通神性吗?若人之神性不可能,则自由亦不可能。但我们须知,这里的神性不是教会神学意义上的,而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海德格尔说:“每一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本原的和本质的意义上都是神学;对整体中存在的东西作概念理解被称为,追问其根据,而这种根据被称为θεός,上帝或神。……哲学的发问广义上在自己内总是两者:本体论的和神论的。哲学是本体神学。哲学愈本原地是两者一体,哲学就愈真正地是哲学。”[9]78-79从海氏这里我们可知,如果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则哲学必是神学。中国传统的人性论是一种超越的形而上学,故必能上通神学。“学达性天”是希望教育让人复“根”归“本”,这个“根”与“本”就是人之“性”,而人之“性”本来自于天,所谓“天命之谓性”[11]11者也。若人因“学”而至于“尽”性,即是“圣人”、“大人”,其境界必神化而无限。《中庸》云:“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1]32《易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12]这些都是表示尽性者之灵通与神化。这是谢林与海德格尔所说的泛神论,但自由在中国文化里常以“神化”言之,这是因不塞其源,不禁其性而来之境界。《论语》中的“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2]193,《孟子》中的“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13]352和“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13]370,都是意在说人之神化之能。切就人的行为而言,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54,亦是《中庸》所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11]24。这是人之天性良知超越物质关之机括限制而成为绝对“大主”后之行为,这里真正实现了上引海德格尔之言――“只是按其自己的内在本性行动,或者说,这种行动只能从它的内心按照同一性的规律并以绝对必然性做出”[9]100,依海氏,“这种绝对必然性也才有绝对的自由”[9]100。可见,“学达性天”不但不违背教育之自由原则,且能实现最高的自由。下面这段话最能表示由“学达性天”所养成的这样自由[14]: 因为存在才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决定者,创造性地改变他自身的特性,决定什么是他所应该做的和什么是他所应该成为的,这是一种极为根本的自由,也就是一种我们自我决定的本性的自由。 这就使我们认识到,自由并非是在我们世界的客体之间所做的选择,也不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普遍原则的内在选择,它更多是一种通过我们完善自我和完全实现自我的方向或目的而实现的一种自我肯定。这意味着在不够完善时的探寻和在达到完善时的一种欢欣。 “学达性天”的目的正在这里,它或许没有想到自由,但它就是自由,或者说早已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选择的自由。阳明子曰:“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15]良非虚言也。 其实,西方的教育学家也不认同自由就是一个没有限制的开放体系,故强调了教育中对自由的限制与规导。如康德(Immanuel Kant)说:“但是对于自由,人有一种如此强烈的、出自自然的趋向,以至于如果他有一段时间习惯于此,就会为它牺牲一切。正因为如此,规训必须像前面说过的那样,及早施行,晚了就很难再改变一个人。他会总是任性而为。”[16]4这样,康德认为,“教育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是,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和运用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16]13。再如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说:“一种设计完美的教育,其目的应该是使纪律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结果,而自由则应该因为纪律而得到丰富的机会。自由和纪律这两个原则并不对立。”[17]55这些言论都是在自由的对面开出一限制原则,从而不使自由成为无限制的开放。但这是外在的伦理选择之路,而且限制原则总是以外力强制人,故总有对自由的剥夺与抑制,依然会使人觉得不自由。中国传统教育走的是一种存在之路,“学达性天”就是最好的表示。“学达性天”让人归复人之天性良知,纯以性德之力量行动。夫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149孟子曰:“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13]230这是不勉而行,是真正的自由。“学达性天”所开的存在之路,以庄子的话说就是:“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18]940自由在这里方可真正地实现其“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18]909的境界。 三、“学达性天”与平等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礼乐是维这种社会的基本纲维,故礼乐之教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但《礼记・乐记》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19]986,这表明“礼”与“乐”的功能不同。“礼”主要是“别异”,使贵贱有别、尊卑有序、上下有差;“乐”虽然是“敦和”,使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但“乐教”很早就失传了,使得后世之中国传统教育主要以“礼教”为中心内容,而礼教之功能又是别异,故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宣扬等级观念,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这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打倒孔家店”的重要口实之一,持此论者甚多,其论说文献亦不必徵引。甚至连逆时而动,独为中华传统文化唱赞歌的梁漱溟也批评礼法“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威权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体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20]。 如果我们只是外在地看礼教的别异之能,似乎确实给人以不平等的感觉,但如果我们更内在的看,别异未必是不合理的。本来,中国文化传统是“礼乐”之教,即礼教与乐教并行。《礼记・乐记》云:“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19]1030这就是说,礼教规导外在的行为,乐教感化内在的心志,二者合一,才是尽礼乐之教。相较而言,中国文化传统重乐教甚于礼教,因为这符合“内圣而外王”的传统。故《礼记・乐记》又云:“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19]1029-1030从这里可以看出,乐教应在逻辑上先于礼教,因为若易、直、子、谅之心不生而徒让人外在地服从礼制,则人不但不心悦,亦可能生诈伪。这就是“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19]1030。若能得内在之感化而生易、直、子、谅之心,则“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19]1005。这是真正的“行而乐之”,有何不平等之强制与压迫,是以“生民之道,乐为大焉”[19]1007。但可惜是的,《乐经》失传,乐教亦随之而式微。后世遂刊落礼乐之教之内在精神,不能自觉而心悦,故生压迫之感与不平之气,以为位高者之强权,亦不学罔思之过也。 “学达性天”乃是重开礼乐并行而以乐教为主之教育模式,只是乐教失传,故以“乐”养性变得不可能,惟以义理养之而已。不能得礼乐之养固然有缺憾,但义理亦可养之,此即是天人性命之学。首倡此学者当推孟子,故象山先生赞之曰:“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盖时不同也。”[21]孟子讲明天性良知乃人所固有,故“人皆可以为尧舜”[13]339,在此,人人平等,并无不同。若肯定天性良知人人固有,则必肯定人有形上之平等,这平等是存在论上的,不是社会政治上的。孟子与滕文公尝有一段对话,即表明了这种平等性。孟子在作为世子的滕文公面前宣扬他的性善论,并说尧舜人人可能,但滕文公表示怀疑,大概以为尧舜是圣人,一般人是遥不可及的,而孟子则引述成、颜渊与公明仪三人的话,表明人人平等,没有什么不可能。当然,人不可能自然地成为尧舜,故须“学”。是以孟子曰:“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13]298“舜”与“我”在先天上都是平等的,而后天之差别可因学(“如舜而已矣”即是学)而弥补。“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13]339亦是“学”。若人之天性良知呈现,其于世间万物,必生平等之照彻与观看。故夫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2]71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98这些都是天性良知照彻而生之平等,这是最高意义的平等。孟子的“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3]363就体现了这种平等。这段话表示人-我-物之间的平等,此乃由天性良知之观照而来。这种由天性良知而来的平等,王阳明说得更为显豁[22]: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 这是在天性良知中就万物为一生命存在而肯定之,使其各遂其生、各尽其心,一物不得其生,不尽其性,则非良知所能忍。这是天性良知之全幅呈露与润泽,不是社会政治中的争取与斗争。这是全幅让开、物各付物的自由与平等,是无外在管制力而各适其性的开放社会。现代新儒家牟宗三认为这样的社会才真正实现了王道,因为它没有了外在制度的宰,还人以最高的平等与自由。他说:“全幅让开,如其为一存在的生命个体而还之,此真所谓全幅敞开的社会,而不是封闭的社会,不是强人从己,把人民吊挂起来,使之离其存在的生命之根来服从虚幻的概念、主义,以及玩弄此概念、主义之魔术的领袖、极权独裁者。”[23]“学达性天”之教育则除了那天性良知之呈现以外,别无概念与主义之宰制。人若能尽其天性良知,必能发其来自性德的平等之智光。另一位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称之为人之平等慧。他说[24]: 吾人之所谓大平等心之道德,即中国古所谓终始为一贯之仁义礼智之德。仁义礼智之德为性德,人性即天性,而人心即天心,此为天人之不二而平等。而仁性仁心之廓然大公,普遍而无私,能与一切所接之事物相感通,而恒自一如,是仁之平等运也。此一切所接之事物,皆一一各为一具体之特殊。吾人于是一一肯定其为特殊,而不以其一慢其他,而同承之以敬意,此礼之平等运也。顺一一之为特殊,而应之以特殊至当不易之道,而各不相乱,同得其正位: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顺、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使事物皆得其所,此人之以义制事之平等运也。……一切不同之智,皆由心之复归于自己,而无所滞留。一切智之如如,亦不相害,此智之平等运也。 许慎《说文解字》训“慧”为“从心彗声”。[25]这说明智慧乃内生,而“学达性天”就是让人于内养成这种智慧,进而由此生大平等心,是谓平等慧。但也许有人会以为这种平等慧太过“虚”而不“实”,故缺乏实际之可操作性。然须知,教育不是政治社会运行,它更多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虚灵”的智慧,至于切实的操作程序,则是知识问题,具有经验的相关性,教育不应该只着眼于与经验相关的知识。若教育只关注这种与经验相关的知识,美其名曰重可操作性,实则是教育的失败与堕落。怀特海以为,“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17]52“学达性天”正是以“性天”之“虚灵”智慧去润泽那经验之殊异与胶固,形成合内外的一以贯之之道,是此方可得真正之平等,此乃“集义所生者”[13]232也,而外在之平等乃“义袭而取之”[13]232者,若平等只限于此,正荀子所谓“蔽于用而不知文”[26]392也。这样,在天性良知之平等慧中,现实之各种关系,人固须于时势中有所轻重裁择,但不可一般地执定一关必高于另一关从而抹杀之。故孟子曰:“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13]245-246天下固然大,但作为个人的父母亦不小,此与西方个人与国家平等之说,在理境上无以异,但又不执定而凝固。这里的大小轻重之不同,正是平等慧之虚灵妙用。 中国文化传统虽然肯定天性良知人人具有,但人在现实上究竟能表现多少,因人之气禀之不同,还是有差别的。故程子曰:“人有斗筲之量者,有锺鼎之量者,有江河之量者,有天地之量者。斗筲之量者,固不足算;若锺鼎江河者,亦已大矣,然满则溢也;唯天地之量,无得而损益,苟非圣人,孰能当之。”[27]108天性良知虽人人固有,但人之气禀却个个不同,何以如此,这里似乎有无尽的秘密,我们无能为力,只是信天由命。正是这气禀的限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聪明睿智、先知先觉者,而他们就是众庶之启蒙者与教师。依朱子的看法,天地总有“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28]教育就是让人突破气禀的限制而使天性良知全盘地呈露出来,这就是变化气质。人正是在变化气质中才能“学达性天”,故程伊川曰:“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26]190我们之所以能变化气质,内固有赖于自身的涵养与警觉,外则依赖于师长之提撕与教诲。古人讲“天、地、君、亲、师”五者至大至重,并非从职位言,乃是就其代表的天道精神言。在此有尊卑、贵贱、上下、君子小人之辨,并强调后者必须向前者看齐乃至无条件服从,这在古人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平等与不自由。熊十力说[29]: 古代封建社会之言礼也,以别尊卑、定上下为中心思想。卑而下者以安分守志、绝对服从其尊而上者。虽其思想、行动等方面受无理之抑制,亦以为分所当然,安之若素,而无所谓自由独立。……平等者,非谓无尊卑上下也。……而今人迷妄,不解平等真义,顾乃以灭理犯分为平等,人道于是乎大苦矣。 若一味地强调自己也是一个人,有独立自由的思想与信念,而对代表天道精神的尊者、上者、贵者无丝毫之敬畏,俱平视之,则人类可能永远无法开精神向上之机。故夫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172又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11]18-19一个真正天性良知呈现发露的人,不但能养成平等慧,亦一定能养成差别慧,从而警觉自己作“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70的涵养工夫。所以,梁漱溟说有两个等差是不能少的,“一种是看重理性、尊贤尚智而来的等差;一种是从尊敬亲长而来的等差”。[30]依梁氏之意,前者从人生向上而来的,后者乃是基于人情之自然,两者一定要有的,与平等并不冲突。虚心地接受这种不平等,既而以敬畏之心反省自躬,从而使自己在性德上得以提升,与在上者达到新的平等,这正是承认这种不平等的意义。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曾就此说[31]: 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义务:不仅要一般地希望有益于社会,而且要凭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的全部努力都倾注于社会的最终目标,那就是使人类日益高尚起来,使人类日益摆脱自然界的强制,日益独立和主动。这样,就终于通过这种新的不平等产生一种新的平等,即所有个体获得一种均等的文化发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方面承认在天性良知处的平等,故人人具有成圣贤的根基与可能,另一方面又承认现实中人之差异与不同,故有君子小人之辩,而且这个“辩”还要严。这两方面的双向互动,成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作用模式,“学达性天”就是这种模式的体现。这样的模式,使得教育不为零散的知识服务,进而不只是形成职业化社会中的“俗众”。现代社会中的原子式的个人,只知有横向的散平等,而不知有纵向的人格等级,故现代社会中的人只有职业殊途,却站不住人格本位[32],是以“俗众”得以形成。这种“俗众”对神圣的事物与伟大的人格没有敬畏感,他们只是以平等为藉口而去维护个人平凡的权利与利益,既不满又自满;他们对人类缺乏责任感,只相信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我行我素,不承认任何权威与等级。于是,他们不会向别人学习,也没有人值得他们学习。所有这些,正是现代社会教育失败的标志,亦是社会乱象的根源。现代人从人的抽象的无差别性来把握平等,乃平等问题上的最大谬误,常造成社会愈加不平等。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承认教育不只是知识的掌握与传授,而是智慧与德性的养成,则我们固然要讲平等,却更要重视差别与等级。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学达性天”,正体现了这种教育智慧。 四、结语:“学达性天”与泛道德主义之问题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知,真正的自由与平等必须内在于一个惟一的价值实体方为可能,这是“质”的自由与平等,不是现象地看的“量”的自由与平等。在西方,这个惟一的价值实体就是上帝,在中国,这个惟一的价值实体就是“天性良知”。“学达性天”就是让人“尽”这个天性,“复”这个良知。随其“尽”之深,“复”之全,自由与平等自然出现,不但出现,而且能给自由与平等以规导与限制原则,承认自由中的不自由,平等中的不平等,既而达到更高的自由与平等。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以“学达性天”为宗旨,并未提及自由与平等,但却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与平等。 从“学达性天”这里我们可进一步谈谈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不是一种泛道德主义的问题。《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3]《中庸》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11]35由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宣扬的是一种泛道德主义,而且由于道德规范太多,不免使人动辄得咎,甚至滋生许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6]153-158持此论者都只是把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解为对抽象道德律令的训诫与发扬。通过以上对“学达性天”的诠释,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乃基于存在论而不是伦理学,即是基于对人的存在的开显而不是基于一种伦理选择。如果我们承认人毕竟不同于禽兽,在本能之外尚追求神圣,那麽,天性良知是不可否认的。这样,让人回复到天性良知之中而使其成为生命之“大主”,这是完成人的天职,这里面并没有可供人选择的代替项,只要是人,就必须完成。所以,“学达性天”不是一种伦理学的选择,而是人的存在澄明,这是超道德的。此正是庄子所说的“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34]之意。这里的“道德”不是一般所指的外在道德律令,而是指人之性天所得于天者之性德,乃存在论的,非伦理学的,与后文之“性情”乃同一层面,而“仁义”、“礼乐”则是伦理学的,这是庄子所反对的。道德律令是对人的限制,但存在的回归确实人的复位与解放。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从“学达性天”来理解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则不但不是一种泛道德的宣扬而限制人,恰恰相反,它正是要把人从外在牢笼中解放出来,让其回到自身。当然,这种回到自身是一种艰苦的实践,既要有“学”的积累,还须有“养”的工夫,更须“行”的毅力。在回归没有实现以前,总会有动辄得咎的不自由感,但这是人病非法病,而一旦回归得以实现,则必如孟子所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13]292这是“学达性天”的最后境界,焉有不自由之感而去责怪道德律令的繁琐呢? 而且,还须声明的是,“学达性天”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思想,但因它是基于人的存在论,故可超越时空的限制,具有永的世界性的意义。借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本质性的词语不是人为地想出的符号与标志,不是仅仅了识别贴在事物上面。本质性词语是行动,宁可说是在一些瞬间发生的事件,在这些瞬间一种巨大的明亮的闪电穿过寰宇。”
教育安全论文:小议班级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小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事故伤害。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受到交通、溺水、拐卖、人身侵害、打架斗殴、意外事件等事故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如何切实做好班级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验,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在教给他们文化知识的同时,思想、安全教育是不可少的重要的一部份,为了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每一个学期开学,第一节课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遵守小学生守则、防火、防溺水、不参加打架斗殴、自护自救、注意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在校的实际,把安全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天天讲、时时讲,教育学生自己的物品不随意放,课间活动要讲文明,参加各种活动注意身边的人和物。组织开展防震、防火逃生等演练、使学生掌握自护自救的本领。并将安全工作列入学期工作计划,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教育纠正,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让自护自救能力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懂得:除了为正义不得已而献身外,任何时候都必须珍爱生命!我们不是在杞人忧天,而是防患于未然,让我们的孩子通过教育培训懂得灾害不可怕, 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灾害的危害。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感染 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黑板报、布置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利用生活中的小事、身边发生的事进行宣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去找老师,找家长,这是学生缺乏协调、解决问题及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表现。针对这一特点,班级里开展一些活动,教给学生方法,提倡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包扎方法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创设一些情境,教给学生当遇上突发状况该怎么处理,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削铅笔不小心弄破了手,她哭着跑来找我,我就这件事教育学生遇到类似情况自己应首先进行怎样的处理。如某个冬天,个别调皮的学生在班里烧纸取暖,搞得教室里烟雾很浓,我就趋势利用这个情境对学生进行了着火自救演练。同时告诉学生,遭遇意处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学会拨打“110”、“119”“120”报警电话。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已,也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这对学生沉着应对突发事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很有成效。 3.建立安全告知制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告知学生。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外处所、场地、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告知家长。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告知学校领导。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 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是未成年学生聚集的场所,是集体性生活、学习的地方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没有安全保障的、没有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5.处处留心、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但千万不要忽视了那少部分的课余时间和课间活动。我们平时的工作就疏忽课余时间的教师值班管控,我们很多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课余时间和课间活动。认为学生该休息,我们也该休息,此时学生失控,最易出乱。因此,我们要善于空档的管理,细致入微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 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社会、家长、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才能构建和谐学校、和谐社会,确保教育教学健康有序发展。 教育安全论文:从食品安全看加强企业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食品安全问题由于与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食品原材料的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二是食品工业滥用添加剂等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三是食品销售过程中存在不诚信的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产生,并且愈演愈烈,有着深刻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企业自身道德责任意识淡薄可以被认为是最根本的原因。政府的管制、法律的约束,舆论和公众的监督,这是规范企业发展的主要外部力量,但如果离开这些制约力量的发达,很难有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伦理规范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通过企业自己的自我约束、道德良知来起作用。不论在任何时候,真正的质量安全线是企业、更是个人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论何种管制、约束和监督都只能依赖于那些在这些制度内的人的诚信。因此,唯有加强自身道德约束和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才能真正的解决我国目前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第一,加强企业伦理道德教育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而健全的企业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要谋得长久发展,需建立良好的品牌及口碑,而品牌和口碑的建立则需要时间的不断打磨,健全企业的伦理道德体系会增加顾客的认同感,使得企业不断地扩大再生产,通过逐步的扩大再生产,加之以良好口碑的保驾护航,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伦理道德体系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无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不讲道德的企业,没有消费者会信赖它,那么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加强企业伦理道德教育可以使企业谋得可持续发展。 首先,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不讲“义”只讲“利”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短期的利益,但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不合理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养成不正当经营的惯性,从而放弃企业自身的理念及追求,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其次,企业不道德会使员工的凝聚力下降,从而对员工的控制力也会下降,最终导致整个企业的气势下降,从而最终导致企业不能谋得可持续的发展。最后,对于企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如果企业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就会失去它的立足之本。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食品行业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小企业、小作坊,生产技术水平不够高,食品安全基础薄弱,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检验检测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着很大差距,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都是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保障食品安全,关键是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而道德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维系社会运行最根本的准则,要让人们“吃的放心,用得安心”,不但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严格的监管体制,消费者正确的消费意识,更需要则是良好的道德教育体系,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超越市场,超越监管。要形成良好的食品交易氛围,就必须培养企业家们较好的伦理素养、员工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再加之以健全规章制度的保障,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贡献于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只有当所有企业都将伦理道德深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社会才能继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伦理素养。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支持、领导和表率作用。管理者的伦理素养不仅仅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因此企业管理者伦理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道德建设的建立,企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者的伦理素养,每个企业都应积极努力认真地建设一支有高素质, 以身作则的管理者队伍, 从而促进全体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其次,要重视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在当前激烈紧张的市场竞争的氛围中,企业文化凝聚了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构建企业的重要条件,有了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撑,才能促使员工更好的工作,并规范员工的行为方式,进而提升企业形象。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每个员工都具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产品生产过程认真负责,重视质量,对产品的销售过程诚信经营,不弄虚作假,时时刻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精神深深根植于自己心中,那么企业将在稳定的环境中逐步发展壮大。 第三,要强化企业伦理评价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推行全社会协调的企业伦理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公益性企业伦理信息库以及信息传播网络,形成全国性的企业伦理信息网,人们便可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的伦理信息,防止上当受骗,以便抵制和打击不良伦理行为;同时也迫使各企业加强自身的自律行为,强化诚信责任感,引导企业主动地采取伦理化经营。 总之,企业伦理道德教育把企业自身利益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对社会、环境、资源等一种整体的考虑。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意识,企业的生产环境、市场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才会和谐,从而引导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育安全论文:试谈少先队安全教育的初步实践 在学校教育中,安全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少先队工作则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关键阵地。所以,少先队的安全教育工作就成了学校德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达到有效的安全教育目的呢?我校的大队部本着让学生自己教自己安全保护知识,主动成为自己的安全小卫士的人本主义理念,设计了“安全小知识大讲堂”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在教师的初步探索中实践着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一、合理利用时间,让活动日常化 首先,要开展“安全小知识大讲堂”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就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时间,提高活动的效率呢?经过大家的讨论,学校大队部决定在每天出操集会前,利用学生们从教室走下来到操场集中的一、两分钟时间,在进行曲中进行安全小知识的讲话。其次,每天中午的12点50分到13点钟是我校的“午间新闻自主乐园”时间,为了让“安全小知识大讲堂”活动更加日常化,经过班主任会议的一致通过,我们学校每周三中午的“午间新闻自主乐园”时间也会讲相关的安全小知识。 二、精选内容,让活动层次化 要让活动有实效,安全小知识的内容必须经过精心挑选,寻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例,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组织好讲给学生们听。为了挑选到合适的内容,我从《学生安全条例》、《学生卫生健康知识》等书籍中删选内容,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学校现状或突发事件来变更、改进安全小知识的内容。安全小知识的内容为了凸显层次性,符合学生的心理,在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先是有一个问题提出来,接着是这个问题的生活事例描述,然后是这个安全问题教育的方法,最后用一首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儿歌来结束,让学生们加深记忆。从这学期开始,安全小知识进入了系统化阶段。我们正在把几年来所有的安全小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按照学生的年级高低进行分层,形成我校的安全教育校本教材。 这样一来,每个学期都不用重新搜索安全小知识内容了,各年级各班按照各自的内容进行学习,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实效。 三、采用不同形式,让活动多样化 为了使“安全小知识大讲堂”的活动充分调动起所有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们学得快、记得牢,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形式有:每天出操集会时在音乐声中进行日常化安全小知识教育;每周三中午“午间新闻自主乐园”的互动性安全小知识;每学期一次的“安全小知识大考场”活动;每学期的班队活动课有一节的主题就是安全教育。 四、学生管理,让活动自主化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学校采用了聘请“小先生”制来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安全小知识大讲堂”活动更加自主化。 首先,出操集会前的安全小知识从老师自己说到请学生当学校安全宣传员来讲。他们自己每天准备好老师搜集好的资料,第二天脱稿来讲,有时还随机和现场的同学甚至老师进行互动问答。其次,每周三中午的安全小知识由每个班的安全宣传员来讲解,他们在每周五都会集中到一起,我对他们进行现代化媒体的技术指导并发给他们下一周的安全小知识资料。在每周三中午的“午间新闻自主乐园”时间中,你都能看到“小先生”们站在讲台上的动人身影。听这些“小先生”的课,孩子们比听老师上课还要认真,因为如果他们表现突出,下一个“小先生”——安全宣传员就会是自己,这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怎能不认真听呢? 重中之重的小学少先队安全教育工作在我校“安全小知识大讲堂”活动中有序而颇有成效地进行着。为了撑起孩子安全的天空,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自我安全保护的小卫士,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 教育安全论文:试论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对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对施工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是施工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开展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 一、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发展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差异。就电力施工行业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而言,大部分施工单位位的培训管理和安全管理主管部门能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使广大职工能按规定,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大部分都能按时举办安全培训,并经考核获得安全岗位资格。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大大减少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改善了安全生产状况,有效控制了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如山西省电建一公司注重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四年来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50余期,培训企业各类人员2万余人次,安全教育基础较好。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发展,伴随着企业改制,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务)分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上,在经济上和时间上舍不得投入,导致安全技术水平低下。一些建筑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仅限于在开会时讲“要注意安全”,而怎样注意安全则讲不出所以然。一些安全员不清楚自己在施工现场的地位和作用,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连常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都不了解。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由于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建筑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二、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仅仅针对建筑企业职工,并未做到全员安全培训。一些施工企业的领导只重视生产,安全教育停留在表面上,在布置、检查、总结工作时,有些企业领导人只是应付几句“要注意安全”之类无关痛痒的话,至于到底什么地方不安全,应采取什么措施,则避而不谈。职工安全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强,技术知识面较广,十分庞杂费力的系统工程,抓与不抓,抓得好与坏,关键在各级领导。此外,安全教育工作者在数量上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现场施工的企业职工一方面由于知识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另一方面由于人员较为固定,多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均能按时接受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所以,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较高,且能够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纪律,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力量。但是作为施工现场的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国目前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薄弱环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大;最后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大量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70%左右是由于企业职工违章作业造成的。这说明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技能生疏,安全生产知识贫乏,这是造成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暴露了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三级”安全生产教育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将企业安全生产建立在牢固基础上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必须执行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但当前企业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时间不能保证,岗前培训只讲安全注意事项,仅限于背操作规程,缺少现场岗位培训以及职工应急应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脱节,职工对岗位的生产工艺、安全问题没有真正理解,安全技术规程不能认真正确执行等。 三、施工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坚持安全教育培训三原则 1.全员培训原则。著名的“木桶规律”告诉我们,施工现场一百个人遵章守纪,只要有一人违纪,事故往往就在这个人手中发生。这就决定了安全教育的全员性,企业安全教育必须遵循全员原则。教育对象既包括企业的各级领导、企业的职工、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当包括他们的家属等。 2.法律依托原则。《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定,应以全民进行终身安全法制教育为核心,即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教育。 3.经常性原则。这一原则是由安全知识自身具有与时俱进性与适用偶然性所决定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使得安全知识必须随之更新变化。然而,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学到的安全知识毕竟不多,已掌握的安全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所以在安全教育问题上不能一劳永逸,不能搞突击战,打快拳。必须坚持长抓不懈,经常性学习、经常性教育。 (二)确定培训计划 做好安全教育培训,首先必须制定符合企业安全培训的计划,确定了与企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方针一致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后,企业必须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当把每年入场安全教育培训作为硬性指标,严把安全教育关。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通用安全知识培训。其中包括法律法规的培训,企业在对使用的法律法规适用条款作出评价后,应开展法律法规的专门培训;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建筑施工主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同行业或本企业历史事故的培训。 2.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主要是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个岗位的事故发生率。 3.安全教育培训还应加入企业文化和现场紧急救护方面的知识内容。强化安全意识,使员工真正理解和体会安全的含义,把安全意识带到生活、工作当中,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在培训内容确定后,应确定培训的对象和时间。一般来说,培训对象主要分为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般性操作工人。培训的时间可分为定期培训(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年度培训)和不定期培训(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然后是确定培训所需的师资。 (三)确定培训形式 目前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多数还是“一张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内容枯燥,使学员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应积极研究和推广交互式教学等现代培训方法,大力开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特别是对于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方面,应遵循易懂、易记、易操作的原则,可以采用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手册,设置安全教育宣传栏,播放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的方式增加培训效果。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可采用电教化的方式在新工人入场教育和施工现场进行。内容应以声、像、画相结合,通过采用多媒体教育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寓教于乐,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此外,班组班会也可作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补充,应予以充分重视,班组成员通过了解当日存在的危险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并作为自己在施工时的指南,当天作业完成后由班组长牵头对所属工人进行安全施工安全讲评。 (四)确立培训内容 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应严格按照开展“三级”安全教育程序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应根据时代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补充。“三级”安全教育可分为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施工企业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除了“三级”安全教育以外,施工企业在其施工生产中,还应把适应性、季节性、应急性等多方面的安全培训内容纳入日常安全教育中。 (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实效考评机制 培训效果是通过对学员和培训师的测评得到的。为完善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的测评,应建立以下几项考评制度:一是确定教学工作规范化标准,制订教学达标细则,对教学的各个过程、课程教学内容作出具体要求;二是坚持教学评估,进行量化管理,采用听课、检查教案、民意测评等方式检查培训师的教学情况,量化考核,将考评得分记入培训师考评档案,作为聘用的依据;三是实行考教分离,企业培训部门应建立专业的安全教育试题库,“三级”安全教育由专人统一出题考试,既实现了试题的标准化,又检测了培训师的教学质量;四是开展培训跟踪调查,定期到基层单位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安全工作、防护情况,进行教学信息反馈,检查培训师的教学质量。 总之,企业只有把安全教育培训落到实处,深入到普通工人心中,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教育安全论文:安全教育培训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摘要: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紧紧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实际,对员工培训的内容、形式、深度、广度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摸索出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使员工培训有生机和活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才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安全培训 目标 效果 质量 近年来,我处始终把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放在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位置。去年,共开办各类培训班18期/次,参培人员1382人/次。其中新《安规》竞赛培训抽考5次,特殊工种(电工)取证培训两期共71人,特行非电工取证培训120人,企业环境、员工职业健康培训150人,全员计划培训率达到100%,培训合格率100%。获石家庄供电公司标准化建设活动竞赛“十佳”奖一项,“五小”成果推广应用奖一项。主要做法是: 1 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 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是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对员工一年来所从事教育培训活动的一个缩影。借助年度培训计划这个目标平台,能较好地落实单位培训进度、优化培训管理、检验培训效果。近年来,结合市供电公司、思凯电力建设中心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们自身的教育培训制度,规范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每年召开一次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及时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开始着手制定下年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次年初按规定时间上报主管部门。从而明确了单位本年度教育培训的内容、重点、目标、步骤、措施、要求。具体操作时易实施、能考核,增强了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能较好地检查、督导单位所属班组培训的进展以及按计划规定时间组织实施情况,使年度培训计划在保证单位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得以按进度逐月完成。确保了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 丰富培训内容注重培训效果 为适应企业改革和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这样一条主线,那就是:注重实际面向生产现场,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实用性。 一是抓安全法规培训。每年春检前的《安规》、“一卡”、“两票”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单位领导都要亲自授课,其意义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参与和学习,强化安全意识,从而使每位员工正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员工安全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本企业范围内营造出人人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彻底从源头堵住了事故隐患和漏洞,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工前阶段培训。在每年的季节性施工接点和较大的施工项目开工前,如城市配网工程、政府里程碑工程等,我们都要事先对其施工管理人员、班组一线员工进行一次标准化作业流程、现场作业注意事项、工程事故预防等相关知识的应急培训。较好的把住了各个工程关键时期和关键环节施工的质量关和安全关。 三是抓转岗员工培训。对新转岗的员工,我们首先对其进行岗前封闭式培训和岗位基础知识培训,提升了他们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每年做到有计划地对转岗员工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安全教育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等集中培训授课,并对其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本岗位最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现场危险点和常用的安全工器具使用方法等,定期进行理论考试。经考试合格成绩优秀者,公司将优先聘用到重要生产岗位上工作。近两年来,先后有16名转岗员工通过专业理论考试和综合能力测评,走上了工作负责人的岗位,另有15名助手工,经考评后也跨进了专业工的行列,转岗培训取得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四是抓常规专题培训。将系统内的基本安全规章、施工作业流程、作业标准、事故处理、实操技能、事故案例、以及非正常气候情况下的作业流程等本岗位应知应会,作为日常培训学习内容,在班组开展“周五一题、一案例”、班前班后会等各种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了员工个人技能和标准化作业水平。我们的常规专题培训活动富有成效,实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3 创新培训方式保证培训质量 生产经营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只有把握好从业人员的特点,找准培训工作中的“要点、难点和盲点”,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实质效果。 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与安全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就要做到安全生产现场需要什么人就着力培训什么人,哪些方面薄弱就在哪个方面下功夫,紧紧抓住安全生产实际中的关键点,对症下药,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和培训方法。并以岗位为平台,以实践为课堂,做到了“五个结合”。一是把培训计划和施工一线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三是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四是把事故案例剖析与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学习相结合;五是以公司集中组织培训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 针对在职员工的特点,“投其所好”,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行“动态”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即:培训地点不仅仅只放在室内进行,同时也把专业实操培训搬到了敷设电缆工地、线路迁改、箱变安装、高压试验、土建施工等一线场所。增加了员工的感性认识,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让富有生产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安全专责、班组长在生产现场直接讲授,采取现场提问和互动的培训方式,激励了员工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使之寓教于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员工的学习趣味性。这种现场启发式培训方式,得到了各班组的一致认同,提高了员工基本技能和现场识别隐患、排除隐患、自救、互救的保安能力。从而为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支撑,保证了培训质量。 4 今后的改进方向 4.1 加强制度化建设,逐步实现培训工作的标准化,使安全培训工作走上正规化道路。 4.2 坚持围绕本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开展好特色化专题培训。 4.3 针对在职员工的特点,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强化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和长远发展。 5 结语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正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任重道远,要坚定不移地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并以此为新的起点,使单位安全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育安全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模式探析 摘 要:高校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措施。在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校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强大学生安全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学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建立高效、和谐的安全教育模式,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在对待大学生安全稳定方面,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各个部门尚未形成合力。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摆在首位,没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高校安全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1、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使世界各种思潮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日趋复杂,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同时对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化也给维护校园稳定带来了很多隐患。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怎么样正确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的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3、高校突发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对高校自身的稳定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对于学校而言,它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学校管理上的混乱,给高校的声誉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还会给高校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对于大学生而言,突发事件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是个人心理成熟和性格完善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和性格不稳定时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容易产生错误极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在极大影响社会稳定和法治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的忧虑,甚至对大学教育产生了质疑。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都普遍制定了安全教育管理规定,每年都通过安全课讲座和宣传板报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但由于突发事件每年都会发生,安全教育模式没有针对性,所以安全教育效果不大,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采取实用主义,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经常是上级安排了,就抓一抓,上级不强调了,安全教育也就搁置一边;对安全教育的检查,也就集中力量应付,检查过后就又束之高阁;在解决完重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后没有吸取经验教训,事情过后就又放松不管。最终致使大学 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3、管理观念有误区,措施不得力。在治安管理对象的问题上,许多高校一直都把学生作为治安管理的对象,没有真正地把他们当做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安全教育工作难以获得好的效果。有的学校想通过强硬的行政措施来加强管理,但这种效果往往是堵而不是疏,所以方式效果往往不理想。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治安相对安全稳定的地方,安全教育问题远不如教育教学工作受到重视,以至于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没有把安全教育作为重点,缺少必须的、基本的心理素质培养与知识技能训练,致使许多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所以,在对大学生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安全管理方法上,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 (一)维护校园安全,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 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就是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 (二)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安全需要 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防灾应变的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走出高校的毕业生们能否经受得住挫折,是对现代人才素质的一个考验。当他们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和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时,往往会表现出无知与无奈,不知道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比如,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劳动保护、劳动争议仲裁等。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是国家和谐,高校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高度来看,应该加强大学生党的理论教育,把安全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范畴。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开展法制观念与法律知识教育。法制的基本内容是法律,法律是代表阶级利益和意志,保证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强制手段,也可以说,法律是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大学生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想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淡薄,有些学生不知法,不 懂法,头脑里根本没有法律意识,被违法行为侵害了也不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还有些学生知法犯法,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使他们知道法律的严肃性,谁触犯法律谁就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提高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杜绝或减少学生无知违法和知法犯法的现象。 (四)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能规范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一个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人,才会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自觉地遵纪守法。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不断修正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加强大学生校纪校规教育。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不侵害他人利益,自觉维护校园正常秩序是大学生做人的基本标准。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就开始接受的教育,但对大学生来说,目前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固然与学校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没有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没有树立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要认真组织开展以校纪、校规为主要内容的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一进校就能全面地了解、熟悉校纪、校规,更要注意校纪、校规教育的连贯性,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于少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应严肃处理以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六)加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健全以寝室长为重点的信息员制度。加强对班干部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制定学生干部培训方案,对班干部重点开展班级管理和信息研判搜集能力培训;建立健全学生信息档案;健全适合实际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对班主任、辅导员进行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培训,使学生工作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第一时间采用有效方法控制事态的扩大,并按照相关应急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配合领导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 总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高校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只有深入研究高校安全教育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才能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使高校能够健康发展。 教育安全论文: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从当前网路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网路信息安全教育的紧迫性,进而提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一、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重要。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因此,网络信息安全具有: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等五大特征。 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网络诈骗、黑客攻击及攻击我国政府和政治制度、损害党和国家荣誉与利益、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据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4.85亿,截止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2.17亿人,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较2010年增加3.1个百分点;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人。据《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2011年底,csdn、天涯等网站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公开的疑似泄露数据库26个,涉及帐号、密码信息2.78亿条,严重威胁了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和互联网安全。 (二)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 多年来,我国一直在为改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御能力进行不懈努力,在法律规范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但相对于互联网产业的突飞猛进,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即便是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因宣传不足,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管理中心有99%遭到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其中银行、金融和证券机构是攻击重点。当前信息网络安全研究,处在忙于封堵现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阶段。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则取决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特别是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并加强管理。 (三)网络信息管理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无线上网、手机上网等网络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网络媒体日趋贫民化、大众化,现实社会发生的突发事件往往第一时间在网上出现并迅速传播。各种利益群体更多地利用网络表达诉求,借助热点或在敏感时期跟风炒作,甚至借助职业化的“网络推手”和“网络公关公司”有目的地“炒热”事件。网民在网上实时交流互动,各种观点交互碰撞,快速形成舆论热点,使社会不稳定因素空前放大。大多数管理部门靠人工搜索网络舆情信息,舆情信息掌握滞后,发现时已经在网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信息管理要能够及时捕捉敏感信息和热点信息,网络管理水平需要进一部提高。 三、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一)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提升信息安全意识迫在眉睫 2012年初,qq电脑管家与艾瑞咨询联合《2011下半年个人网络安全报告》,报告分析,2012年个人网络安全形势仍然严峻:2011年下半年相继发生的某微博遭遇“xss蠕虫”事件和由“csdn”牵连出的跨领域、大范围的“泄密门事件”,给中国互联网安全敲响了警钟。报告还指出,在针对2011年下半年网民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度上,65.8%网民表示会主动留意网络安全;但在网络安全的认识上,52.6%网民表示对网络安全困扰有较清楚的认识,47.4%网民表示对该领域的认知比较模糊。由此可见,目前网民有较高的网络安全意识,但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尚待提高。 (二)网络犯罪时有发生,打击网络犯罪有待加强 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提醒我们,保打网络信息安全,打击网络犯罪己到刻不容缓的地步。根据《2007年中国七城市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1.62亿人,仅次于美国位 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迅速发展,黑客、计算机病毒等对计算机系统的极大安全威胁。曾经泛滥的cih、worm、尼姆达等病毒使许多计算机陷入瘫痪,贮存在计算机中的文件资料全部被删除甚至无法得到恢复;有的内部资料被非法共享;有的部门主页受到黑客的攻击,网页上的数据被更改;有些涉及国家秘密材料和内部资料被窃取等等,凡此种种类似的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可以说是接连不断。这些信息安全现象时常发生,一直在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其破坏性有时是十分巨大的,严重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责任心有待加强 在信息安全学术界,通常有这样的说法:信息安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七分管理中包含着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内部防范策略。根据biss公布的数据,造成信息安全事故的因素主要在于:57%由于疏忽,24%来自外部恶意攻击,18%因为电源故障,17%由于用户误操作,17%局域网故障,14%来自病毒……其中超过70%的信息安全事故,如果事先加强管理,都是可以得到避免的。微软内部系统的曾经被侵入就被证明是因为工作人员疏于防护。据comptia(计算机技术行业协会)的安全调查报告,大多数依赖于it运营的企业,其安全事件的发生,并非技术原因,人为因素实际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其中内部人员安全意识匮乏和安全技能低下的问题尤为突出。在comptia调查的网络安全事故中,约63%的事故是人为错误所致。只有8%的网络安全事故是因技术原因而引起的。 (四)我国信息安全教育培养现状令人堪忧 世界各国历来重视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纷纷出台了各类教育项目。譬如美国政府在其“信息系统保护国家计划”中针对联邦政府的信息安全工作制定了:“联邦计算机服务(fcs)项目”、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的“服务奖学金(sfs)项目”、针对中小学生的“中小学拓广项目”、面向联邦内部所有人的“联邦范围内的意识培养项目”,而针对联邦外部其也制定了“计算机公民项目”。美国政府的这些信息安全教育项目表现出了很强的层次性和衔接性,同时更表现出一种战略性。在国内,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武汉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我国从此开始了信息安全本科生的培养。2001年批准了22所高等院校建立信息安全本科专业,2003年又批准了19所高等学校建立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此外,有的院校开办了有关信息安全方向的本科专业,还有少数大学能够培养信息安全方向的研究生,但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四、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主要思路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管理协调 美国是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该国通过《通信庄严法》、《儿童网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禁止任何人在公共网络上传播黄色或带猥亵内容的信息,“9.11”事件后,又颁布《爱国法》和《国土安全法》,对网络信息实行严密监控。而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涉及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也十分健全,这些法律制度对监控的对象、监控的内容和监控的方式、方法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这些国家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开展《信息安全法》的立法调研。在这个新兴的领域,大家都还处在探索之中,所以这是我国在立法实践中能够与世界各国做到大体同步的不多的法律领域,因此,在适当的时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法》,使之成为信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法,以解决我国信息安全领域只有部门规章,而无国家立法的状况。 (二)重视和支持行业自律,促进各项业务规范落实 在政府的支持和影响下,英国互联网行业成立了行业自律组织互联网监看基金会(iwf),主要任务是培养网络用户对网络的信任度,协助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控制色情等违法内容,协助执法机构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美国也充分发挥电脑伦理协会、互联网保健基金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制定各式各样的行业准则,规范各种网上行为;日本在总务省的推动下,相继成立了电信服务业提供商协会、网站所有者协会等信息行业协会,促进互联网企业自我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管理的缺失。 (三)要加强普法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要把信息安全领域已有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纳入全民普法教育 内容认真学习,并注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要结合现有计算机犯罪和违法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教育,使公民和组织对信息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要有针对性地在各类计算机信息领域大中专专业、计算机和信息化知识培训及等级证书考试中加入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内容,并做为重点考核考试内容之一,从而对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人员一开始就装上信息法律问题的“安全阀”。要从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起就加入信息安全法律知识的讲座。使每个公民从小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规范意识。 同时,我们还应该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在法律类院系中开设信息安全法律专业,在计算机类院系专业中开设信息安全法律课程,为培养既懂技术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大对现有公、检、法队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收集数字化证据的技术,为快速准确查处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大对各级行政执法人员、公务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各类组织、法人,公民的信息安全知识和信息安全法律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树立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并能依法正确开展网上业务,防止因自己的不当操作或疏于防范造成的安全漏洞,形成良好的网上操作行为规范,保证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公民个人权利等信息安全利益不会遭到侵害。 (四)要重视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随着电脑网络的日益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已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为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而我国,在中小学当前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学的只是技术理论,基本不探讨网络道德问题,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与道德无关,网络的使用只是知识技术问题而不存在社会道德问题等等。在这方面我们可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问题融入当代社会教育的系统之中,为网络安全构筑一道道德屏障,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新任务。 五、结束语 促进与保障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需要将技术措施、法律手段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应当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既要积极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又要大力加强管理方面的建设,加快立法步伐,保障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 教育安全论文: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安全教育 [摘要]安全教育是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中的一个重要教育,物理课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利用实验、活动课等多途径多手段使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关键词]运用 物理知识 安全教育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他们受教育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意外事故的多发区。有资料统计,在中小学生的意外事故发生率中,校园事故要占60%。为此,李岚清同志曾指出:“在学校中要注意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教育,在学生中尤应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教育,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自护自救能力。物理课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利用实验、活动课等多途径多手段使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一、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青少年学生由于受年龄、经验的限制,对许多灾害的发生不够重视,对许多坏习惯不以为然,掉以轻心。教师就可以用物理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分析解释不安全因素产生的机理,加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例如在实验中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解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观察几根未熄灭的烟头,烟头燃烧的时间为1-4分钟,测量烟头中心温度800oc左右,边缘温度200-300oc左右。然后依次把几根未熄灭的烟头分别装在放有纸屑、棉絮、腈纶的茶杯里,观察发现烟头引起纸屑期货需要2-3分钟,棉制品3-7分钟,化纤制品1分钟。然后解释烟头有这样的温度,又有这么长的燃烧时间,足以点燃纸张、棉麻、木材、衣物等可燃物而引起火灾。1987年发生在我们美丽的大兴安岭的那场大火就源自于一个小小的烟头。通过实验,用具体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事故的隐患就在身边。 二、教给学生安全常识 《新程标准》下的新物理新教材,更生活化、人性化,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中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教学内容,理解其内涵,找准安全教育的切人点,教给学生安全常识。 如在讲《光的折射》时,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和光路图,向学生讲明看到清澈的水底要比实际浅得多,对自己感觉不太深的水,如果不会游泳千万不可冒然下水,以防眼睛受骗,发生溺水事故; 例如《电学》就有很多用电常识。有很多事故都是不正确的用电行为所导致的。教师告诉同学们任何电器线路的短路、超负荷运行及导线接触电阻过大都会使导线过热,甚至产生电火花和电弧,从而导致火灾。教师要结合每一章节的用电安全知识点,用点穴知识详细讲解,告诉他们正确的用电方法。为了加深理解,最好能和活动课相结合,如让学生自己检查校园内寝教室室内的线路,消除隐患,增加实验经验。有很多安全知识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在平时的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让同学们掌握。 三、培养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知识有意识地去培养提高学生在突发灾难面前所应有的自救自护能力。如在火灾事故中,根据温度对气体密度的影响,高处温度高、低处温度低,在火灾初期能够逃离房间的情况下,可采取伏地而行的逃生措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少吸入浓烟,而且大量减轻高温的直接袭击。《南粤》曾报道一个小男孩在大楼失火中成功逃生的事例。小男孩和一家人身居的大楼失火,他们在高层居住,当小男孩的母亲看到楼上各家各户开门狂逃也准备开门时,小男孩阻止了母亲的行动。他给母亲讲了阴燃及氧气助燃的知识。因为在大冬天里,各家各户门窗紧闭,大火由楼下向上蔓延时,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房间内的人所处的环境虽然高温却氧气尚足,如果门窗一旦被打开,室内的氧气外流,起到助燃的效果,于是明火就会突然爆发,瞬间便把火魔带进了室内。小男孩一家最终等到消防队员到来,架云梯而获救。小男孩在灾难面前正是掌握了安全知识这把生命的金钥匙才获得了生存下去的权利。 告诉学生—些急救电话,如119(火警电话)、110(报警电话)、120(医院急救电话),万一遇到火灾、抢劫、伤害等事故,应及时拨打电话进行求助,把危害绛到最低程度。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懂得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确立珍爱生命、注意安全的生活态度,遇到危险能够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采取措施。 教育安全论文:浅析安全教育培训 贵在感悟其 心 论文关键词:安全 生产 教育 培训 论文摘要:面对着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第一道工序。为此,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化案例教育,以震撼其“心”;将安全心理知识,“内化于心”;进行模拟演练,强化其“心”;社会共育,升华其“心”。 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的2009年带着欣慰、带着遗憾汇入了历史的长河。在过去的一年里,那一首首战胜事故灾害的凯歌和一幕幕令人难忘的惨剧,如同一个个符号无声坠入一部永远不会写完的巨著之中,这就是人们与各种事故灾害抗争的历史。当今世界,除了战争、自然灾害以外,已经没有别的灾难能与各种安全事故相比拟。在导致事故频发的诸多原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统计资料显示,70%至80%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安全素养低下所导致。因此,坚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原则,不断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人们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是提升人的安全素养、遏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第一道工序。对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四大措施”,打一场杜绝不安行为的特殊战争! 一、强化案例教育,以震撼其“心” 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对员工进行“行为再造”。因此,在进行职业安全专业知识和安全法规的教育培训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1.案例法规,融合渗透。 一起事故所带来的后果,不仅取决于事故的本身,更取决于人们对事故的态度。我们在重温历史事故案例的同时,应将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理性地思考和科学的抽象,上升为安全规则,使学员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安全规则深刻内涵之理解;接着再用安全理论知识和安全法规对事故案例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二者在互动中得到升华。 2.认清损害,自保安全。 在分析事故案例时,一定要做到严肃认真、刻骨铭心,分析事故案例将会给学员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使每个人都能树立起“别人事故就是自己事故,别人的教训就是自己的教训”的意识,不断强化自警自律意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3.自我反省,现身说法。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工作中如非得“吃一堑”才能“长一智”,那代价也太大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 “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可以让那此事故的当事者或肇事者,进行现身说法,把自己违章的经过、教训、思想和今后改正的决心等感受讲出来,这样更能震撼学员们的心灵,警示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二、将安全心理知识,“内化于心”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发生了事故,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安全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尤其是个体行为原理的教育和培训,使学员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正确地认识自己,感知世界,使每个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侥幸是靠不住的,从而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两点: 1.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讲授 “墨菲定律”的典故来远离侥幸心理;通过讲授 “杯弓蛇影”的典故,来纠正心理错觉;通过讲授“盲人提灯笼”的故事来树立“三不伤害”的理念……这样,喻之以理、动之以情、寓教于乐,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受教育,牢固地掌握了安全心理方面的知识。 2.创新培训手段,提高培训质量。 我们都知道,好的方法和手段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培训时可以广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相结合,灵活生动的画面能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化,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三、进行模拟演练,强化其“心” 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在课上传授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安全知识“知道了”,并不等于“会做了”。要想使安全专业知识真正发挥“保护伞”的功能,还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现场,实施模拟演练,把知识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求,对学员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在实验室或实习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并考核,使每一课题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如观察演示,按步骤模仿,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员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设备产生熟悉感。 四、社会共育,升华其“心” 泰戈尔曾说过:“一个人要容忍别人作恶,不加反对,就等于奖励作恶。医治罪恶的正确方法,是与它进行斗争。”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违章行为,还必须依靠全员参与和社会共育。 常言道,管理,就是“管”和“理”的统一体。“管”靠制度,“理”靠感染,感染靠人文环境。行为科学的经典公式是,b=f(p•e)(b表示行为,p表示心理因素,e表示环境影响)充分说明环境、心理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制约关系。 因此,要营造这种氛围,一要就要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公众宣传各项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二要采用讲座、大屏幕流动展板等方式向公众宣传安全知识和违章违纪的危险性;三要用镜头记录事故现场,用画面定格安全,将自己身边的鲜活的安全事例以小见大,以点代面地反映给广大群众;四要在显著位置安放醒目的安全警示牌;五要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六要开展亲情感化活动,通过母爱的安全心、妻子的安全情、儿女的安全愿,打动人们永保安全的心扉,当好本质安全放心人…… 上述的一切,都是营造安全文化浓厚氛围的内在驱动力,能有效地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是确保安全活的灵魂! 五、结束语 安全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安全更是一种责任,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必须广泛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因此,我们必须持续改进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不断感悟其“心”,强化全员的安全心理素质、丰富安全专业知识、提升安全操作技巧和自救互救能力,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就能远离各种事故! 教育安全论文:浅谈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 社会化成长 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论文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经常面临一些问题。从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所面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问题出发,在论述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策略。 伴随着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社会化成长的过程中面临了多方面的现实问题。 一、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问题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来说,仅仅依赖于职校学生入职前的岗位培训是不够的。从职业学校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培养职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工作力度不够。学生存在着对设备与工具认识片面,对法律规定及管理制度知道较少的情况,同时对其自身所面临的作业环境了解不够,甚至没有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从社会化成长来看,所面临的主要是学习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对与此时的工作学习环境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流程知道得极少,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不足,在实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失误,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与技术领域的需求这两个要素为基础的教育,这两个要素要求应对学生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二、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影响因素 从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学生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客观因素。从学生自身的因素来看,由于职校学生是作为不同于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特殊群体存在的,其学习的目的也主要是以就业为核心。因而其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学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现实需求,从学生受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培训。其次,从学校的因素来看,职业学校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职业学校硬件与软件设施的不同,包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水平的不同,都会对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此以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涉及的内容也呈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这些变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包括法律规定及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转变等都会对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策略 1.提高职业学校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职业学校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重视程度。将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贯穿在职业学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参加工作的全过程中,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具有较强的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2.优化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途径。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组织相应的演练或者演习,从而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明确地知晓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综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如,学校安排学生进行危险源辨识方面的培训。 3.拓宽学生参加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实践 职业学校在学生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应不断拓宽学生实践机会的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更好地理解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内容。比如,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到某化工厂参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企业如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进而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所涉及的运行控制与绩效测量和监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总之,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过程,职业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在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素质的提升。 教育安全论文:探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社会矛盾加剧,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我国高校安全教育起步晚,缺少成熟的经验,存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内容不完善、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只有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健全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认真落实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优化教育内容,注重教育效果,才能保证安全教育取得实效,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 关键词:高校 安全教育 和谐校园 问题 对策 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首先把安全逃生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此后国内各大高校也相继效仿。2006年北京市将安全课设为高校的必修课,并和其他课程一样记入学生成绩册,这种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安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成熟的经验,有些高校对安全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与科研、教学等相比,安全教育仍处于边缘化地带。 当前的形势对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认识到安全教育对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高校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 一、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1 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快速扩张期,高校领导主要关注校园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对外交流等有形的成果,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缺失,致使安全教育在实施中形式大于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而且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部分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运行体系不够成熟,安全教育未能规范化、常态化,系统性不够理想。有些高校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 安全教育师资不足。当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保卫干部和部分辅导员承担,而保卫部门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复转军人,也有留校的毕业生,还有人才引进时安置的家属,由于教辅部门编制有限,这些人经常是超负荷运转,并且他们的工作中心还是在安全管理上,整天忙于“灭火”。兼职教师的数量都不能满足要求,更谈不上专职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了。有的学校主要依靠聘请社会相关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人员的流动性更大。 2 部分人员素质难满足需要。现有的安全教育队伍中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对安全教育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遑论进行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一些学校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又很少对安全教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更谈不上对相关人员的实践锻炼,导致安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高校亟待充实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教育、既能做好具体工作又能开展教学的安全教育师资。 (三)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时效性有所欠缺 1 安全教育课程缺失。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高校未能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导致安全教育缺少主渠道;有些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却没有把它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安全教育的课时、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规范管理,教学体系不健全;有些高校经常以讲座、报告、公益宣传等替代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零敲碎打,系统性不强,因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 安全教育内容陈旧。现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内容老化,体现不出时代性。现阶段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与大学生有关联的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但是社交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等相关内容并未被纳入教育的视野,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新内容也亟待完善。 (四)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如人意 1 安全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目前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展板宣传等传统方式,也有的学校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为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曾经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媒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因此,应该创新教育手段,采用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方法,从而使安全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当前安全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输,忽视了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传输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如果只限于纸上谈兵,会导致知行相背离的现象,削弱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1 要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规划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加大投入以满足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2 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高校的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目标规划、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效果考核等方面建章立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力求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得到保证,从制度上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合理选配授课教师,并对安全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统一组织考查,实行责任追究制,以保证安全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安全教育步入规范化、走向系统化、达到常态化。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1 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基础建设。在校内建立一支以高校保卫干部、部分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相关课程教师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要正视物质保障,确保这支队伍的基本待遇、工作条件、职称评定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等,以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工作热情。 2 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安全教育师资基本素质的研究,做好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在岗教师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高校还要关注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优选基础较好的教师,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专业教师。 (三)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进课堂 1 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规范有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天然的教育资源,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要优化安全教育内容,依据制定出的教学大纲,系统、规范地进行教学活动;严肃课堂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确保教育的效果。 2 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渗透安全教育。首先要利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体系,有意识地渗透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要发挥专业教学课堂的作用,任课教师在授课时结合课程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安全教育的内容,部分专业课程也应当传授一些专业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高校的特点,做好阶段性的安全教育,对重点人物、重点阶段、重点任务要做好专题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 1 理论教育要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丰富安全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在理论灌输时注意结合案例加以解释,把生活中的案例编印成册供学生阅读、借鉴,或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做到以案施教;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以开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形势报告会或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校报等传播媒体和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识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并成为一种习惯。 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利用学生组织活动的热情,使安全教育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对学生宿舍中的安全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之间相互教育和提醒,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引导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把安全教育与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把安全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以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3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在安全 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分析、安全演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通过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也可尝试在校外建立安全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安全文化的隐性教育 1 注重校园安全环境建设,营造高校安全文化。高校的安全教育,应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安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安全观的形成,使大学生对安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安全教育中,要把潜移默化的环境文化熏陶与直接活跃的教育活动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 师生员工共同参与,营造校园安全文化。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物质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精神建设是关键。要加强舆论引导,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维护安全的文化氛围;搭建一个平台,组织、发动全校师生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创造一个重视安全、宣传安全、保障安全的浓厚氛围;高校还要有意识地引导舆论的方向,不失时机地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忧患”意识,逐渐形成高校安全文化。 教育安全论文:浅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幼儿的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孩子们因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知识而误食、磕破、跌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所以,只有积极的教育和保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使幼儿尽可能地避免伤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证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势在必行。 一 家园同步,共同教育 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不只是体现在幼儿园,更多的是体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顺利进行。我们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到100%的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有必要的。但只有部分家长向幼儿讲解过安全自护的知识与技能,还是不够重视幼儿自护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所以我们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讲解培养幼儿自护能力的意义。不定期地向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和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知识的专题讲座,通过幼儿园的板报和班级的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安全、自救”等有关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安全自护的知识。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的安全教育才能顺利进行,达到了家园同步教育的效果。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1.以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 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幼儿感兴趣的安全自护知识,比如:游泳安全、放风筝、燃放烟花爆竹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相关的教育活动。用活动的形式向幼儿讲解,幼儿通过观察图片、集体讨论等,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安全自护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安全自救的技能。 2.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通过游戏《有坏人闯入》,让幼儿知道有坏人闯入幼儿园时小朋友要先找个地方躲起来,然后再去告诉老师,小朋友自己不能去抓坏人。 通过这类游戏激发了幼儿脱险自救的情绪,幼儿能主动的参与游戏,积极的获取这类安全自护知识。 3.以区角活动的形式进行 在班级的图书区开设“安全自护知识我知道”的安全知识区。在区角投放大量的安全自护图书及安全标志,幼儿在区角活动时可相互讨论,根据图示理解安全标志。教师在区角活动指导时向幼儿讲解安全标志的意义,使幼儿不仅能认识一些安全标志,而且还了解这些不同的安全标志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4.以专题活动的形式进行 演练是幼儿亲身经历的,也是他们最能接受知识的一种形式。对于消防安全知识、120急救知识、交通安全知识我们都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每个活动我们都请专业人员给幼儿讲解安全知识并演示一些专业领域的技能。比如:消防安全专题就以火灾演练的形式开始,孩子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现有浓烟,这一下就引起了他们的紧张,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拿上小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地弯下腰由消防安全通道顺利逃生。在清点班级人数时发现少了两名幼儿和一位老师,这时听见他们在呼救,由几名消防员冲过浓烟将他们救出。这一活动真实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发生火灾时保持镇静和快速逃生的重要性。孩子们在认识消防服、空气呼吸器等消防用具后试穿、试戴,并在消防员的讲解下参观了消防车。通过这次消防安全知识专题活动后幼儿知道了火警电话119,在什么情况下拨打,如何拨打以及一些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 5.以随机教育的形式进行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师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比如:做手工使用剪刀,教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幼儿上下楼梯、上下床、喝水、吃饭等都有安全随机教育的契机。 6.以儿歌、绘画的形式进行 用儿歌、绘画的方式向幼儿讲解和让幼儿表达安全自护的知识。比如儿歌:从幼儿入厕安全、吃饭安全等生活安全,到使用剪刀、尖利的物品学习安全,再到地震安全自救、火灾安全自救等。从多个方面向幼儿贯穿安全知识。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是工作底线。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证幼儿的安全。 教育安全论文:幼儿安全教育之我见 摘要: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可采取集中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集中教育;随机教育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其自我保护能力相当缺乏,一不小心,便易发生事故,影响健康。因此,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我们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常抓不懈。在安全教育中,坚持集中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 一、集中教育 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必不可少。鉴于幼儿时期的认知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集中教育活动可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如: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音像资料。平时我们要做有心人,收集如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雨、防雷、防震、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各方面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然后把这些收集到的资料按主题形式分类,在班里给学生观看、讲解,这样图文并茂,调动了孩子的多种感官,记忆深刻,久久不忘。 开讨论会也是向孩子进行集中教育的好形式。班里心雨小朋友在做游戏时头皮被墙角划破了,孩子们在表示关心的同时,纷纷到墙角处查看。抓住这个机会,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1.讨论心雨为什么会受伤?小朋友在游戏时应怎样做才不会受伤?2.受伤以后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的心情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安全教育之中。像在我班开展的“人人争当安全小卫士”活动中,让幼儿亲自找一找身边(室内、室外)哪些地方易出危险,怎样想办法消除这些危险隐患。我们师生商定:一起来设计标志,并把它们贴到适当的位置上:“小心触电”的标志,贴在了活动室的电源插座旁;“当心滑倒”的标志,挂在了易摔跟头的厕所台阶旁;在园里设计出好多“注意安全”的标志……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安全”两个字已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 同一安全问题,多种教育方法,让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吸取安全知识。如对于交通安全问题,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一般的交通安全知识,还应让孩子们认识交通标记及在出现这种交通标志的地方或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了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讲座,让小朋友知道了怎样走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等常识,认识了一些标志,禁止行人通行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注意危险标志、步行街标志等等;利用角色游戏《开车》让幼儿进一步遵守交通规则。在此后,我们带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许多活动中,我们总要和幼儿共同制定几项规则和纪律:如走路靠右边;看见绿灯走、红灯停;过马路要四下张望;小朋友之间手拉手不可掉队……在开展交通安全的系列活动中,幼儿对消防车很感兴趣,我们就接着开展有关消防安全的活动:让幼儿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学习拨打119,学习简单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嘴巴)开展一些自救演习等。观看消防专题宣传动画片,带领幼儿参观消防队,模拟练习等,我们还组织了疏散演习,幼儿在模拟失火脱离现场时,一个个手捂鼻子,蹲下快速向外面爬去,说明幼儿已经知道了失火时自我救护的方法。在几次的活动中,孩子们都能遵守规则和纪律,使活动顺利地开展,也使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随机教育 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地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强化幼儿安全保护意识。 一年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我们的孩子从不知道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到现在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到现在认识了许多的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下可拨打的救援电话;从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到现在懂得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安全系数提高了,我们做幼教的为孩子们又多了一些安全保护伞而高兴。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平衡计分医院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探究 一、平衡计分卡在医院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设置了科室综合目标考核评分标准。合理的应用平衡计分卡这项有效的绩效考核工具,基于内部运营、客户、财务和学习与成长四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置医院科室综合目标考核评分标准。在内部运营维度方面,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控制两方面,设置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甲级病案、药品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同时参考近年的业务运营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考评,使各科室的管理与考评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在客户维度方面,通过患者满意度、外埠病人比例、文明服务和患者回访率,了解各个部门及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工作绩效衡量,给予相应的奖励及惩治;在财务维度方面,可以更加清楚的分析业务收支结构、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变化情况等各项内容,结合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原理降低费用,达到控制运营成本、增加收支结余、提高资源效率的目的;在学习与成长维度方面,主要考评临床带教、科研、论文和职业化培训情况,激发各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教学科研等提升业务发展质量、丰富内涵性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打造学习型组织、提升创新能力。 2.构建了完善的医院绩效管理体制。在医院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中应用平衡计分卡,有效的实现了财务、非财务指标的动态平衡,通过设置前置性及滞后性指标,形成完善的绩效管理体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其中前置性指标的设置目的是为真实反映医院在一个月、季度或年内的管理状况;而后置性指标主要是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视,强化对绩效管理过程的管控。构建完善的医院绩效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的增强医院的绩效水平,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能够及时了解管理工作的状况,可以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 3.实施了绩效考评薪资分配制度。医院通过平衡计分卡工具,还可以强化医院内部分配制度的调整,结合科室的工作状况、工作质量、内部管理和岗位说明书等,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等和月考评、季考核和年度总结相结合的手段或方式,将工作效能作为主要的决策指标,由履职情况决定科室乃至员工的收入,实现医院整体经济效益同员工收入的有机整合,让员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得到相应的报酬。医院在年末进行目标评价考核时,要借助平衡计分卡的作用,合理设置薪金发放额度,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使薪酬分配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公信力。 二、平衡计分卡在医院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发展前景 就我国当前各大医院的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力资源效率低下,绩效考核体系存在很大的不足。公立医院本质上虽说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但由于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等各方因素的影响之下,对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阻碍。这就要求医院要充分的运用好平衡计分卡这一有效的绩效管理工具,提高管理水平,使制定的人力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平衡计分卡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运用,为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了评价标准,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对医院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可以有效的加强医院与科室及员工间的联系,树立正确医院管理价值观念和体制,营造良好的医院管理氛围。在医院日常战略管理中,基于由原卫生部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中的规定,将其同平衡计分卡联合起来,做好医院的发展规划设计,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平衡计分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医院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增强内部凝聚力,提高医院的实力,使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此外,平衡计分卡还能够优化医院管理结构,对服务流程和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进行标准、系统化的管制,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只有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列入医院战略发展目标中,利用平衡计分卡完成相关的人力考核评价工作,构建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牛天明 胡亚玲 单位:商洛市中心医院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 一、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协助被管理者实现目标的过程。这期间,管理者为了实现目标会就如何达到目标的问题达成共识。达成共识以及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提高个人能力、提升组织业绩的过程。人员素质的提升,意味着提高组织效率,以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实施绩效管理,可以通过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将薪酬和奖励与个人的贡献相联系等方式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决策层本身工作的规范化和计划性。 二、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内容 1.制定绩效计划。 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绩效计划是极为有力的工具,其是明晰双方在责、权、利的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内部协议,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协调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的工作目标,协调的结果落实为正式书面协议即绩效合同的过程。绩效计划工作是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级部门。 2.绩效管理的实施。 绩效管理进入到实施阶段,意味着进入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当绩效指标制订完成后,就会落实到各个部门。上级部门协助下级部门达成绩效指标的过程,连接了绩效计划与绩效考评。要做好绩效实施工作,就有必要做好数据收集和记录工作,在此基础上保持好部门之间的持续沟通。下级部门切实执行绩效计划,并及时将绩效计划执行情况上报,随之汇报绩效指标达成的进度。完成绩效指标不仅仅是下级部门的责任,而是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互动的结果。本着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上级部门有责任帮助下级部门完成绩效指标,并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 3.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即为“绩效评估”或者“绩效考评”,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其是组织定期地衡量个人或部门的工作行为以及业绩。实施绩效考核主要采用的是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由考核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进行考核。对于接受考核的单位的工作执行情况以及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评定。其中所衡量的主要内容就是绩效水平。对于绩效水平的衡量与绩效标准相比较,即为绩效考核的实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就是绩效反馈环节。其形成过程是通过考核主体与被考核单位之间的当面交谈来完成的,其内容主要涉及到考核周期内考核对象的绩效情况。以够沟通的方式对考核对象进行了解,在对所获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的同时,还要将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查找出来,并分析形成不足的原因。实施绩效反馈,主要是为了使考核对象能够在绩效周期内了解到自身的工作情况,以及与预定目标之间的距离。当考核主体与考核对象共同对考核结果达成共识后,就要探讨形成绩效不佳的原因。此时,上级部门要将工作期望传递给被考核单位,考核主体与被考核对象共同针对下一个绩效周期的目标进行协商,并共同协商改进绩效的有效措施。 4.绩效结果运用。 绩效结果的运用属于激励机制范畴,主要是根据绩效结果,针对绩效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此为激励以提高企业绩效。 三、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分析 1.企业绩效管理的实施促进了薪酬管理。 实施绩效管理的核心工作不是考核,而是促进工作的完善。将绩效管理与企业员工的薪酬管理挂钩,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关键在于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就要在薪酬管理上做到了同岗同酬,表现优秀的员工,则要根据员工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和员工的工作态度等等适当地提高奖金待遇,一方面鼓励员工继续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对其他的企业员工起到榜样的作用,引导员工转变工作态度,提高积极意识。此外,表现优秀的企业员工还可以接受人力资源培训,以便优秀的员工更好的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员工的责任感,还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企业绩效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以精神激励。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企业树立起来的文化形象,采取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引导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使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其是企业发展的理念。在企业绩效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不仅可以让企业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还促使员工提高了自我工作能力,并创造出和谐力和向心力极强的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激励,将其融入到绩效管理中,就要充分利用绩效反馈。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提出绩效改进建议,都要参考反馈内容来执行。绩效反馈的目的,就是针对于本绩效周期内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研究,当考核主体与被考核对象达成一致建议后,就要针对于绩效未合格的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此外,还要协商下一个绩效周期的目标。这就意味着,绩效考核主体有责任承担被考核对象完成绩效任务的责任,而帮助的过程也是精神激励的过程。这些都与企业文化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着密切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促进企业竞争力核心。从物化资本到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发展进入到软实力竞争的时代。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世界经济市场的大环境,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就要对绩效管理工作以清醒的认识,并在实践工作中逐步开展起来,以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作者:杨旭东 单位: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要点综述 1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困境 1.1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观念较为落后 在我国很多企业中,绩效管理就等同于绩效考核的思想盛行,这种思想认识实际上是错误的。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并且与其他环节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若仅仅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就会使员工产生烦躁、焦虑和恐惧的负面情绪,使绩效管理的结果不佳。 1.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领导的绝对权威和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中,往往导致一些有突出贡献或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员工不能得到合理的报酬。长此以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大幅下降,企业甚至会流失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1.3绩效管理的方法指标运用不当 一般情况下,绩效管理的指标是不容易量化的,过细的量化又不能准确反映出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实际。也因为此,极易发生因绩效管理指标选择不当造成的绩效管理的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另外,在我国很多企业中,普遍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绩效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也相对缺乏,信息反馈的路径也不顺畅。 2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考核体系 2.1.1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案 建立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考核体系,首先应该有一套切实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案。该方案的制定要结合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根据不同的发展周期分别制定出长期、中期和短期规划。绩效管理方案都包括绩效管理政策方针、绩效管理实施阶段以及实施方法、绩效管理人员职责、绩效管理实施流程等基本内容。 2.1.2加强绩效管理目标的落实和监督 在制定出完善的绩效管理方案后,就要对方案中的绩效管理目标进行落实,严格控制绩效管理的过程。要做到定期对企业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尽快修整。另外,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加强其自我考核和评价的力度,使其真正参与到绩效管理中,通过双向的作用取得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成功。 2.2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在现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对信息处理的全过程进行高效的控制,从而有力的辅助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工作。分级授权的信息披露体系是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该系统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公正和透明,减少人为干预的几率。并且该系统有利于绩效考核流程的简化,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使信息达到标准化和具体化的效果,这大大有利于对绩效管理进行分析和反馈,并且对保证信息的客观性有重要作用。 2.3及时反馈绩效评价的结果 企业要对绩效管理的结果进行及时公示,以保证企业上下沟通渠道的畅通。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员工反馈出的问题,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及漏洞要及时进行改正和弥补,从而增强绩效管理的正确导向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4保持良好的双向绩效沟通 要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必须做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绩效沟通,可以说,连续有效的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的市场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那么其经营策略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员工绩效目标的调整即是经营策略调整的一部分。而在绩效调整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努力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积极为员工提供帮助,指导他们更好的完成业绩,提高其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这样就能够使得绩效目标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取得绩效管理的成功。 2.5强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培训 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培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5.1新进人员的培训由于新进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和公司环境。 2.5.2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许多企业忽视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事实上,这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高层和底层之间联系的纽带,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针对中层管理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绩效工作中的方法和技巧。 2.5.3基层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于基层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应当注重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更突出关注实际应用的效果。这样可以使绩效管理工作从理论走向实践,使绩效管理发挥出更加实际的效果。 作者:黎明 单位:新疆新油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管窥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制的构建 一、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过程 实施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目的和依据。通过工作总结让管理层实时掌握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果,这有助于管理层对企业管理进行把握。在落实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上级应该与下级保持良好的沟通,全程实时的追踪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进展的过程和发展情况,遇到不合理的地方和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更改和解决,确保实施当中不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热情。考核评定的结果统计和分析。 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后针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归档,并且统计分析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有什么可供解决的方案?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数据适时的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完善,制定更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二、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是将员工或部门的努力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衔接的过程。绩效考核是某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与此同时也是制定下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时,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将企业战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整体都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是自上而下,考虑到企业各级单位的多个指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必须是客观科学具有权威性的管理体系,不是笼统含糊不清而是可以被量化结构化的,以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必须与员工薪酬和职业发展相并行,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职业发展的前景和薪资变化;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制定相适应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考核标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公平公正性。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可以让管理层发现生产经营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及时的调整工作思路和战略目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意义 数据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至今最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系统之一。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主观能动性,加之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人力资源的控制和发展一直存在着不确定性。为了最大限度的把握控制好企业中人的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如何提高员工绩效就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实践的重要课题,企业希望可以通过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对员工工作实时控制,并且企业致力于和激励鼓舞员工提高绩效,以便获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有效实施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鼓励员工更加的投入到工作当中积极上进,多劳多得的薪酬原则将不断促使员工开发自身所在的潜能,增强团队协作的凝聚力,保持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持续发展,促进形成一个以绩效为指导的企业文化。 四、总结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贯穿企业整个的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谋求企业稳定的生存和长足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且发挥着关键意义。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对选聘、培养和考核人才,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是有效获取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而且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具有的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管理水平甚至是企业整体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作者:陈鑫 单位:山西和祥建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单位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管窥 一、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概述 1.绩效管理具有清晰的目标导向性 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将单位组织的整体目标细分为各个部门以及团队的分项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能够并顺利完成。 2.绩效管理同其他人力资源工作关系密切 绩效管理工作不是独立的,它需要人力资源的其他方面工作加以配合和协作,同时,人力资源的其他管理工作也需要绩效管理工作的控制和监督。 3.绩效管理具有持续的双向沟通性 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中,非常注重单位组织内部管理者、干部以及员工之间的持续、双向的交流和沟通,并且这一沟通行为一直贯穿于整个的绩效管理工作进程中。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的许多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时,其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不科学、不先进或是同自身情况不符。例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些绩效管理人员只是简单的根据上级指示和命令完成有限的绩效考核任务,而不是将绩效工作同单位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结合,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管理、考核和监督。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由于管理思想和理念的不科学,也使得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导致其不能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从而造成绩效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明显。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各级事业单位虽然已经认识到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作出了相应的优化和改进,但由于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的制约,其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完整、不系统等问题:绩效管理工作的内容不全面,执行不到位,部分岗位职能不清晰、不明确等等,这些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化素质 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受到长时间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其在人员选拔、录用、管理等工作方面存在一些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的问题,“门槛低”、“裙带关系”、“重学历”、“重职称”等问题较为突出,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关系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人员素质的提升。 三、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新时期,各级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和措施,来提高和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具体对策如下: 1.改革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新观念 绩效管理中的重点是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主要有三大难点,一是对职工绩效考核进行评价的标准很难确定,二是单位绩效考核标准无法用定量进行衡量,三是绩效考核的成本较高,事业单位在新时期改革绩效管理时首先要从这三个难点入手对绩效管理进行重新认识,并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改革和创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观念,认清绩效管理同绩效考核之间的区别,改变过去“轻管理、重结果”、“轻发展、重惩罚”的管理理念,避免和杜绝“以偏概全”问题的发生。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各地事业单位要立足于我国当前新时期的建设发展战略,结合本单位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统一的管理规划,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在未来建设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趋势,构建起一套合理、科学、有效、切实的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从而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同单位整体的建设发展目标、内容、规划以及外部环境等有机的统一起来,进而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的综合建设发展目标。 3.改革传统绩效管理评价标准 事业单位在新时期应该对自身绩效管理的评估体系进行改革,人事部门在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估指标时应该根据事业单位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情况来进行制定,并适当增加相应评估维度,同时还可加入动态评估指标,以使评估体系能够真实评估事业单位的职工业绩和单位业绩。同时还可采取分类评估的方法对不同层级的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估,这样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组织单位的人事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组织单位的高效、良性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各级各地区事业单位要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全面推行和落实绩效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和控制力度,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工作上的管理效率、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实力和水平,从而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服务。 作者:王梅 单位:周口市环境监察支队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 摘要: 就目前而言,单位对人力资源进行绩效管理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管理人员必须运用新型管理体制加强相关管理工作。为将绩效管理有效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人员要从强化管理理念、创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有利于贯穿绩效管理,对推进单位发展的意义深远。本文则对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的不断发展,单位与科技成果更好的结合,使单位管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人力资源在单位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建立较为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多数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中的一种,创新管理效能,综合考核管理,在量化考核和效能考核上对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加之,绩效考核获取的数据可以作为部门管理和单位发展中的参考信息,对职工的阶段考核中有重要作用。同时,绩效管理也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单位发展中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为单位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所以,很多单位开始探究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绩效管理模式,发展自身的独特性,进而保证自身单位的持续发展。本次研究从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绩效管理的产生的影响入手,详细介绍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单位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建议,贡献一点属于自己的力量。 一、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所谓的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单位职工在岗位上的工作行为和效果,它能够对单位管理者与职业职工进行管理和有效沟通。绩效管理旨在改善职工的工作表现,通过调整职工奖金、薪酬以及职务的升降等方面的切身利益,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职工对未来的成就感,逐渐实现单位经营目标,达到单位和个人发展的互利共赢的局面。从我国多数单位人才资源管理情况来看,单位领导层人员对单位职工进行评价,决定着职工是否可以通过努力的工作来获得升迁加薪的机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包含绩效计划、考核、绩效沟通等内容,它主要通过对职工工作绩效展开评价,并对职工某个时期的工作业绩进行反馈,不仅能促进职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也能保障单位整体绩效获得良性进步。绩效管理之所以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展现在以下方面:(1)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可以量化的奖惩指标;(2)便于考察职工日常工作成果,督促职工不断靠近组织目标管理。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绩效管理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对职工个人发展和进步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整个单位的发展及经济效益提升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绩效管理在单位事业单位中逐渐普及应用,单位对职工有效监督和管理需要系统化的途径和手段来实现,以此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单位通过绩效管理能够及时了解职工的具体情况,在职工能力水平、专长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信息数据参考,帮助管理人员合理配置单位人力资源,达到人尽其能的效果。但从我国绩效管理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来看,在管理体系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单位更好地发展。主要表现如下:(1)在绩效管理中,缺乏对绩效管理的高度认识,职工对绩效管理的理解不到位,绩效管理部门的管理在认识和运营上存在的混乱问题,一些职能部门对绩效管理没有系统的认识,将其纳入到人事部门等职能相似部门的现象比较常见,虽然方便单位职工管理,但在单位整体运营上的作用大大降低。(2)部分单位绩效管理上没有专业性的领导人才进行管理,对设立的部门来说作用不大。在人才问题上,单位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没有全面长远的认识,降低绩效管理在整体运营中的执行力度。此外,绩效管理的人员配置也是从其他部门人员中抽调过来,职工职能上没有明确的分工,对深入管理是不利的。(3)一些单位在通过绩效考核完成绩效管理,没有真正执行绩效管理中的环节。分析其原因发现,缺少完善的绩效管理评估标准,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对职工的评估因管理者的主观因素主导,对职工管理是缺乏专业性,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况。(4)欠缺科学完善管理体系。通常在对在单位一般职工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由于考核的项目比较繁多,并考核进行评估精准性也是难以把握的。因此,在进行考核评估的过程中,执行绩效考核工作的人员通常会选择一些具有可量化的指标,同时还放弃使用那些不具有可量化的指标。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在一定状况下,不具备可量化的工作同样会直接影响、决定到一项任务开展,但是执行绩效考核工作的人员却忽视了不具备可量化的工作的绩效考核。这样就会导致被考核职工的绩效考核评估的结果比实际的结果要低很多。除此之外,单位针对单位管理方面的人员制定的考核指标是比较少的,并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进而导致绩效考核的作用无法得以充分地发挥,进而严重的破坏了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单位的人才培养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不仅能提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也能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单位在管理方面要重视建立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在绩效管理上建立主管部门,形成系统的绩效管理部门,逐步完善绩效管理制度,立足长远发展的视角审视单位经济利益发展。同时,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综合考量,在制度上加强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管理问题及时解决,切实从发展上完善绩效制度。在绩效考核上,根据单位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制度,保证考核制度的切实可行。此外,明确职工职能分配,根据职工不同的专业优势,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提高单位的综合竞争力。 2.提升职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绩效管理的主体是单位和职工,职工对绩效管理的正确认识尤为重要。单位对职工进行培训时,要针对性进行绩效管理的关系认识,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职工工作中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和实践认识。同时,在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中,与职工进行及时的沟通互动,便于收集职工反馈意见,综合考量,提高职工绩效水平。单位对职工管理理念的深入广泛培养,对单位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在整体单位管理上,职工的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水平受到制度的影响,在制度管理下合理应用对单位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 3.注重以绩效为主导的文化建设 绩效管理在单位发展中包括于单位文化之中,能够适应单位发展需求的文化建设对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此时,以绩效为主导进行单位文化建设中,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对优秀职工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职工之间积极向上,形成良性竞争发展的工作氛围,逐步提高单位的总体绩效水平。此外,文化建设是单位的软实力,能在无形中主导着单位的发展,结合绩效管理理念合理利用单位文化,能为单位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条件,促进单位更好发展。 4.完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制度 要不断地完善、优化单位的绩效管理制度,并充分的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进而科学、合理的对单位职工开展绩效方面的考核工作,可以有效地增强整个职工组织的综合实力。在对单位职工开展绩效方面的考核工作时,其创造的绩效、以及考核的数据与自身能够获得的薪金之间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也与职工能否在职位、优秀职工以及先进个人等方面的通过评选而获得升职机会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现阶段国家单位必须要设置一个独立的针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部门,同时还要确保这个部门能够在对单位职工进行整体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保持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公开性。除此之外,还要创建完善、规范的绩效考核指标,尽可能的减低和避免单位的内部部门间、职工间由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差异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否则就会严重的阻碍了单位职工间、部门间都不能够开展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进而影响到电网公司的良好运营和发展。因此,就要充分地施展绩效管理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作用,必须要健全和完善单位的绩效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单位在职工管理方面更具有规范性、合理性,还能够有效的引导单位职工根据绩效考核标准、指标开展工作。这样能够确保单位职工能够更好地考核成绩,促使单位职工在获得更高的薪金,同时还能够争取到职称评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单位职工能够实现自身工作岗位级别的上调。综上所述,绩效管理作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部分,加强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单位职工功能积极性和质量,促进单位更好地发展,应受到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重视与关注。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视角,探析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指导。 作者:张玉霞 单位:河南省河口村水库管理局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小、中、大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各型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成熟。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是对工作人员或即将工作的人员的工作能力的评估,可以制定其将来工作方向和目标。所以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体系,当然还有条件保障项目的绩效管理体系,在企业或公司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个人就业也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条件保障;构建研究 近年来,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不仅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生存和发展,还有利于就业人员完善自身,做好走进职场的准备。那如何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渐成为各大企业竞相发展的对象,该体系可以评估在一定时间内该企业职工的工作成绩、工作能力、能力特点等,企业可以根据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挖掘潜力,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成就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就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工程项目中条件保障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必需性 我国一直倡导“人才兴国”、“科技兴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样,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简单来说,当前激烈的企业间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拥有核心技术的、拥有高水平工作能力的人才。工程项目是我国经济的主要部分,近几年,我国对条件保障建设项目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现在有很多的公司或上市企业其工作就是人才管理方面的,就是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机构。由此可见,人们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重视愈来愈高。 二、建设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主要措施 1.从管理上加强绩效管理 “规定”像耳熟能详的考试一样,考试很简单,出考试结果也很简单,考试最主要的是考试测评标准,通俗一点就是出的考试题。同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主要目的不是考核,主要的是考核过程,通过考核获得的信息。所以,人们要做的就是加强“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绩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求每个职工都要参与其中,明白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每个职工的自我价值,推动企业向前迈进。这些的实现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条框。 2.建立、健全及完善考核过程 在明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基础之上,加强考核体系是具体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关键所在。员工们了解了参加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目的,接下来就要准备如何去做的问题。考核结果反映了员工们在这段时间内的工作成绩,是员工们辛勤汗水的回报,当然也可能严重地影响到某个人在该企业中的去留。所以相关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提高重视,毕竟,它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也关系着自己员工的温饱问题。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对绩效管理主要是从员工出勤方面、业绩方面和员工所在部门绩效等方面考核,公平、公正地考虑员工价值,以及客观、科学的评价在将来对企业的贡献等综合考评。在此,着重强调的是要根据自己企业或公司的具体情况,综合员工自己和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明确考核管理各层身份关系明确考核管理各层身份关系就是指考核对象必须明确,要知道谁是“考官”,谁是“考生”,如果这都不清楚,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认识将不复存在。充分认识考核对象身份,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考核方法的设立绩效管理考核方法包括考核对象的满足条件、考核大纲、考核标准及考核评估等。绩效考核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然后根据制定觉得考核体系,一步步考核,在每个考核环节考核对象和考官都应该严格遵循考核条件。最后考核完成后考核对象根据成绩客观地进行结果评价,综合考核成绩并衡量。 (3)考核结果汇总、公布就像考试有了结果一样,不能草率对待考核结果,应该进行总结。例如对条件保障建设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汇总,就是单方面以及全方面的研究该职工的工作特点、工作特长、工作成绩等等,这些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指明方向,对企业充分利用该职工长处有深远意义。当然信息汇总后,还要公布,这样能激发职工工作斗志,使他们在竞争中前进。 3.建立有效的反馈通道 在反省中进步。任何一项体系的实施,都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得到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绩效管体系也是一样,在整个体系运行中,难免会有漏洞,需要大家一起去发现并改正。所以透明、公开的、有效的反馈通道必不可少,同时要保证反馈通道顺利、通畅地运行。具体来说就是,在绩效考核结果公布后,可以有专门的负责人和员工进行沟通,对员工进行反馈,让员工们更加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让员工自己清楚以后的改进方向和努力方向。 三、总结 企业是由一个个员工组成的,员工的发展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要想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屹立不倒,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不管是哪个领域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尤其有利于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事业开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落实绩效管理措施,推动企业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带动的经济发展又将掀起新的高潮。 作者:贾智,王博 单位: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大内部管理改革,因此企业绩效管理方式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企业并没有良好的使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这篇文章旨在讨论绩效管理的基本问题,进一步企业当前发展所面临的绩效管理问题,最后给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竞争;绩效管理;解决措施 引言 目前来说,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战略性的管理已经成为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正确认识和分析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寻求与探讨有效的绩效管理措施,对于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 1、绩效的特点与性质 (1)绩效的多维性。 多维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侧重点,来从多方面对绩效进行考核。比如,当一个工程完成后,可以从每个工人平均消耗的材料量、出勤情况、工作质量等方面来进行考核。 (2)绩效的动态性。 大多数情况下,工作人员的绩效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每个员工的考核应该坚持持久性和长期性。 (3)绩效的多样性。 包括外因以及内因。外因,多指客观的影响因素,如:机会与环境。内因,多指员工本身的主观因素,如:员工的技能与激励。 2、绩效管理的实用性 一个实力强劲的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对管理的作用,可以聘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或者也可以在企业内部通过竞选的形式,选拔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员工。使用其超常的指挥指挥给企业配置合理的人才队伍、使用科学的方法给企业策划宏伟的战略目标,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创新能力。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品牌推广和研发上来,从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这一些严重问题,比如:企业重要岗位缺乏备选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逐渐减小、人才流失严重等。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有能力解决上述问题。正所谓:教了徒弟饿死师傅。 3、把握绩效管理的设计措施,实施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制定绩效管理方案的方式,是一种四阶段设计法。一般来说,企业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完善的子系统,由绩效改善、绩效反馈、绩效考评以及定义绩效四个阶段构成。 (1)绩效改善。 绩效改善不仅是要大幅增加各个工作人员的素质,而且是要经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带动和促进组织工作绩效和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2)绩效反馈。 为了能够让工作员工正确地评估自我、认识自我,企业必须及时的把绩效考评的结果反馈给每一个工作员工。合理、客观的考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应工作员工完成组织所期望的标准的程度,凡事皆有两面性,但是对于其短板之处,能够经过处理,使其变成有针对性的企业培养新人的需求。 (3)绩效考评。 一般来说,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实施绩效管理时,还必须制定出一个科学有效且健全的考评措施。一般情况下,考评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比如人员考核结果信息统计、参与考评的员工、考评主持人、考评流程、考评方式等。在这当中,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考评方案是最为困难和关键的部分。 (4)定义绩效。 在进行拟定方案之前,首先,必须确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仔细考究企业文化;接着,确定了企业的方向以及目标之后,按照岗位说明书对企业的岗位进行讨论、分析;最后,进行企业的定义绩效。 4、绩效考评的应用与方法 4.1绩效考评效标的类别 (1)特征性效标。 特征性效标一般指对员工进行考核的参照标准偏重于工作员工的个性特征。 (2)行为性效标 行为性效标是指经受考核的员工对于上级下达的命令能否执行、能否高效完成工作。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的是长期与顾客交往接触的工作岗位。 (3)结果性效标。 结果性效标主要偏重于考核员工生产了哪些产品或完成了哪些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效果的成果。比较困难的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是结果性标效最常见的问题。 4.2经常使用的绩效考评方法 (1)图解式评价量表法。 一般来说,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全面的绩效考核方式,如果考核管理着出现问题和在要素选定的情况下,这种方法非常容易出现集中趋势偏差现象或者产生晕轮效应。 (2)结构式叙述法。 这是一种主管考评方式,具有行为指向型的特点,其主要方式为通过使用一种之前设计好的表格,结合每个考核步骤的要求,将员工的表现情况使用文字描述下来的方式。 (3)合成考评法。 合成考评法也能够称之为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有些企业为了提高绩效考评的质量将几种相对有效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合成的绩效考评的方法就叫做合成考评法。此外,也经常会使用到日结日清法。 4.3绩效标准体系与考评指标设计 非固定形式的绩效考评一般使用头脑风暴法,而固定形式的绩效考评一般使用问卷调查法。自头脑风暴法诞生以来,普遍受到社会的关注,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在属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应用,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此种调查方法更加强调发挥集体的力量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5、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纪元,企业的管理环境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矩阵式管理模式、团队协作、参与式管理的出现;企业内组织结果扁平化,管理者职权范围逐渐扩大;外部市场变化越来越大等等。这种不断变化的局势,迫使企业不断的使用更多的参与式管理,并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充分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且采用科学有效、严格的考评措施来为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提供有力依据,从而推动企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作者:曾颂琦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遂宁供电公司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联通公司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很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环境。绩效管理作为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对于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联通公司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联通;绩效;管理;人力资源 1联通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绩效考核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绩效考核对于公司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企业的考核方法不同,但对公司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联通公司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重视度明显高于绩效考核过程,甚至忽视绩效考核过程。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关注是将工作的最终业绩作为主要侧重点,营造出的是一种较理性,以任务为重点的氛围。而对于绩效考核过程的关注更侧重员工对于工作的态度和能力,营造的是一种更为感性的氛围。中国联通公司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中重视考核结果而忽略考核过程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但忽视了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培养,不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1.2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 中国联通公司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检验员工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由此来确定员工的晋升、奖金及其他。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当作一回事,然而绩效管理所涉及的并仅不是员工绩效的问题,还涉及对绩效结果的计划、考评和分析。中国联通公司目前仍然还停留在对绩效结果的考评之中,并未对绩效考评的结果作出认真的分析,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绩效管理考核方式。并且公司绩效考核标准比较单一,就是强调考核结果而忽略其过程,由于员工业务能力和水平不一,会使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积极性降低。 1.3绩效考核管理与前后工作不衔接 大多数企业会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独立出来,而并没有与其他前后工作做好衔接。制定考核前期的工作目标,确认绩效指标以及分析绩效考核结果是做好考核绩效的基础。中国联通公司就只是将绩效考核独立出来,不考虑考核的工作目标、绩效指标的确认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这种单独只进行考核绩效的做法常常会让员工不理解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不配合绩效考核甚至产生抵制的情绪,这十分不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也会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加强绩效管理的对策 绩效管理对企业核心价值作用包括:①明确地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使员工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职责;②适当地根据员工的绩效,给予一定的晋升、奖惩,但不能将绩效结果作为唯一依据;④实现企业业绩和员工工作能力的同步提升,达到“双赢”的状态;⑤实现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员工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1目标明确 绩效管理过程是从目标的设定开始的,企业战略的终极目标是绩效管理的重点。因此,突出绩效管理的重点,明确企业战略目标是绩效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以企业战略目标作为指标,分配员工个人目标,才能通过绩效作出正确清晰的考核。另外,企业领导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绩效管理的考核。企业领导对绩效管理的重视会使绩效管理过程变得合理,在考核绩效过程中也会遇到更少的问题。 2.2指标选择 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对于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的基本,只有绩效考核指标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做好绩效考核过程中的工作。对于绩效结果而言,正确的指标选择可以帮助人力资源更准确地分析员工的业绩。从而根据员工的业绩公平分配员工利益,衡量员工的价值。绩效指标的选择也可以让员工更加清晰其业务,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2.3分析和准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对绩效管理前后期工作作出充分的分析和准备。绩效管理前后期工作包括:确定调整绩效周期,对员工的能力做出评估,和充分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便人力资源对绩效的考核管理更加完善。 2.4公平公开 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绩效管理时,绩效管理的过程始终要做到公平、公开这一点。在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时,往往需要分析员工的各个方面,如最主要的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如果不公平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也会让绩效结果缺乏权威性。绩效管理的公平、公开会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努力,有利于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2.5加强沟通 绩效管理既不能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也不能忽视结果只看重过程,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以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加强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是提高绩效管理过程合理性的极为有效的方式,绩效考核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升绩效,使事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而不是作为员工晋升、奖惩的唯一工具和手段。加强沟通,实现企业内部的封闭管理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企业的绩效具有一定的作用。 3结语 绩效管理体制的完善可以进一步的推动企业发展。但是绩效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未显示出来的问题仍然是隐患。因此,绩效管理体制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目标的明确、指标的选择、前后期工作的准备与分析、绩效管理过程的公平公开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这5个绩效管理对策,对于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文静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措施探讨 摘要:本文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进行研究,构建提升企业人力资绩效源管理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措施 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最早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1954年提出来的概念,他首次提出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通过激励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并且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源绩效是评价人力资源效益的方式,采用关键绩效指标、目标管理法、屏风积分卡等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国内外竞争的需求,需要不断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质量,推动人力资源发展。本文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进行分析,探讨适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法,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与职能 当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社会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为了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职能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各个方面,从企业的招聘、薪酬管理、置业开发等方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对于企业而言,人力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管理方式。为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采取各种的激励方法,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个人绩效的提升,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定义与流程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绩效是一个人在工作的组织或组织的单元目标有关的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绩效可以表现为遵守制度的情况、职业努力程度、努力水平等相关情况。1979年彼得森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第一次提出了绩效考核的概念,此后的研究逐渐深入,绩效管理包括计划、管理和评估三个步骤。当前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主要观念存在以下三种类型:(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主要是通过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实施组织战略目标,其中绩效管理的主体是组织;(2)绩效管理是对员工的管理,通过构建绩效管理,从而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对员工的潜力进行评估。本文所采用的绩效管理主要是针对员工的绩效管理,是为了完成组织战略目标而形成的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流程主要分为以下方面:(1)绩效管理计划阶段,绩效管理阶段主要是在企业战略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将企业目标分解成为部门目标、个人目标,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分析为了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明确员工所完成的工作以及工作完成的时间、内容等;(2)绩效实施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在绩效管理计划的基础上,为了完成绩效目标而进行的绩效实施方法,为了完成绩效目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绩效运行方式进行调整;(3)绩效评价阶段,对绩效完成的目标以及员工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人力资源绩效关键指标,对员工的工作完成目标进行分析,对员工进行评价。常见的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方法包括360°考核法、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具体的考核方法为:(1)360°考核法,该方法是通过上级主管、同事等多方面的考核,从事实现对被考核者的全方位评价,全视角绩效考核要求较高,为了实现全面综合的管理,需要搜集全面的信息,对员工进行全面的管理分析;(2)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是反映员工关键绩效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将关键绩效指标标准化,能够实现对企业员工的量化评价管理,对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明确个人关键工作内容与绩效考评指标,能够将企业绩效目标层层分解,从而让员工了解绩效考评的方法,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构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要点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流程需要从其战略目标洗出发,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绩效管理,具体流程如下:(1)企业战略目标分析,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在行业内的发展状况,分析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以此为依据明确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目标;明确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目标;(2)分析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与考核主体,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目标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根据企业的组织情况成立薪酬与绩效考核委员会,对管理人员以及员工进行考核评价;(3)明确考核形式,以绩效考核委员会对员工进行评价,由各级考核者回答薪酬与绩效考核委员会的问题,并且了解考核者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公布考核评价成绩;(4)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立,针对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岗位的职责与可量化标准,提取关键绩效指标,建立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状 1.绩效考评体系设立不够科学 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立是绩效考评的重要环节,对于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能够确保考核更具有目的性,对企业的工作进行诊断治疗。但是,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不能够完全反映企业战略目标,而且受到企业管理人员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不利于绩效考核的开展。 2.绩效考核沟通不足,绩效评价方式运用不熟练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对象是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升绩效考核质量,需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确保绩效管理适应员工的心理需求。但是,当前中小企业的沟通方式相对单一,沟通效率不能尽如人意,因此绩效考核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意,严重影响绩效考核的实现。而且在实践中,绩效考核方法运用不熟练,因为考核人员的素质以及部门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足,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员工的配合度不足,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都影响了考核目标的实现,无法适应中小企业管理的需求。 3.缺乏员工培训管理 员工的素养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重要方面,而且根据人力资源考核体系,能够了解员工的不足,为员工的提升与培训提供依据。但是,当前的中小企业缺乏员工培训,无法针对员工的不足进行全面培训管理,无法实现员工的全面提升。绩效考评后的员工培训是完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培训管理。 四、完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方式方法 1.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为了达到企业发展规划所设立的目标,绩效考评的目的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个方面,通过与其他目标相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中,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上,确保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2.设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选择合理的激励方式 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并且将之层层分解到员工个人,将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在企业战略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构建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评价。科学的考评体系需要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同时需要满足员工的需求。绩效考评体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为了确保绩效考评的有效性,根据员工的个人发展设立考评方式与考评目标,促进员工发展。激励方式是促进员工发展的重要动力,绩效考评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发现员工的长处,通过将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相结合,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3.构建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培训 建设特有的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对于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具有竞争性的文化氛围,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能够促进员工的不断进取。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激励的作用,完善企业的组织文化,形成良好的风气,激发员工的热情,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强员工的培训与管理,丰富员工的知识,促进绩效管理。 五、结语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储备,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提升人才资源质量,采用薪酬管理等方式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减少离职率。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对于完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笑雪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冶金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浅谈 摘要:绩效,是衡量一个企业改革成败和发展优劣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方法。在跨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钢铁产能正在不断地释放,然而就冶金行业而言,市场的回升依然步履艰难。过剩的供给、激烈的竞争、低位徘徊的价格,使得企业营销的微利时代远远看不到尽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最为困难的时期,通过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来保障和提高企业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激励效应 一、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特点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战略的导向性。 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正确的企业战略,可以使企业明确生产经营和改革的目标;可以培养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锻炼企业员工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高效处理事务的能力,使企业获得高素质、高文化的优质员工队伍;可以促进企业员工对相关项目进行有效地整合。通过将企业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实现企业战略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企业、团队和员工管理的综合性。 提高工作绩效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无论企业整体、某个团队和每个员工个体都是围绕着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开展工作的。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对绩效资源的计划协调、规范化管理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有力地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利于企业总体目标达成的行为。所以体现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综合性。 3.针对问题的协调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和多个过程。因为企业内外部的各种矛盾不断,棘手的问题层出不穷,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分析,改善员工在组织工作中的行为,便于减少和缓解各种矛盾,促进各类问题的迎刃而解。 4.激发人力资源潜能的创造性。 绩效管理是帮助个人与企业共同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员工能力的开发,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促进员工队伍素质的提升。提高企业中高层人员的指导能力,使其能够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指导,通过提升干部职工的绩效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5.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系统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力量,需要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源来支撑。要把绩效管理当作一个有计划、有准备、有指导、有沟通的系统工程,设计建立一套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合理对接,认真对岗位分层分类,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强化对过程的检查与监督,重视对结果的反馈与落实,以系统的有效运行来发挥其支持企业发展的实际作用。 二、绩效管理的PDCA循环 既然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运行规律必定遵循一个PDCA循环和提高的过程。 1.P(计划)。 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计划是管理的前提,制定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在过程开始之前,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要通过认真平等的沟通来达成一致,确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 2.D(实施)。 绩效管理的实施在于详细的辅导和良好的沟通。辅导和沟通是将绩效管理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绩效管理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个管理者和员工保持双向沟通的过程。实现良好的沟通必须对目标计划进行详细地辅导,把领导的意图向职工讲清楚,形成多赢局面。 3.C(检查)。 对绩效管理的过程进行检查考核和对管理效果的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如果这个环节的工作出现问题,将会对绩效管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定期有效的绩效检查考核和评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某些不足。通过差异化激励机制,奖励完成组织目标的积极行为和结果,对不符合组织发展目标的行为和结果进行一定的约束;促使员工能力素质的自我开发与提高,改进存在缺陷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更高的个人和组织绩效水平。 4.A(处置)。 绩效管理循环的最后一个过程是绩效反馈。无论是激励型绩效管理还是管控型绩效管理,都不应过于看重指标得分,而要侧重于员工的工作行为规范和工作积极性的激发,提高绩效考评的质量和效率,肯定工作取得的成绩,产生激励效应,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三、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 为了实现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要搞清对绩效结果产生影响的几个因素。 1.员工技能。 员工技能是员工具备的知识水平、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属于个人的核心内在的因素。但是,员工技能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和潜能开发来提高的。 2.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当前所处的客观存在的时空条件。包括面临的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是不为组织和个人所左右和控制的因素。我们必须设法适应它、利用它。 3.内部条件。 内部条件是指组织和个人开展工作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源,也属于客观因素范畴,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条件,但是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内部条件的制约。 4.激励效应。 激励效应是指组织和个人为达成目标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属于典型的主观因素。在对绩效产生影响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激励效应是可以改变和人为控制的。因为当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后,就会主动地学习和提高自身技能,积极地向领导争取完成任务的内部支持资源,并且主动去适应和利用外部环境,进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 四、绩效管理提高激励效应的对策 激励效应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结果。通过对业绩优异者进行奖励,对绩效低下者进行鞭策,来提高激励效应是绩效管理发挥效用的关键。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建立与公司战略发展一致的激励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是站在公司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的,所以激励内容必须体现公司的发展战略。只有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才能很好地提高激励效应。 2.绩效激励要有坚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做保障。 产生理想的激励效应,需要以坚实的企业管理基础为前提。首先,决策层应当重视绩效管理;其次,公司发展战略要明确清晰且组织结构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还有,要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岗位责权明晰、薪酬体系公平、预算核算体系完备等等。 3.激励内容要符合员工需求。 针对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激励内容还是以物质需求为主要内容。在满足员工低层次需求过程中,要注重某些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此,激励内容既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现状,又要“以人为本”,注重每个员工个体的实际需求。 4.激励方式要有利于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 在激励方式上,要保持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组织目标高度一致,注重管理者和员工的互动和责任共担。鼓励员工自我能力培养开发和素质提高。组织应当相信和尊重员工,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内部资源。通过提高员工能力素质、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来实现员工个人绩效的最大化。 5.要慎重利用激励手段。 要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和员工心理成熟程度,在激励手段上既要有正激励,也要有负激励。正激励皆大欢喜,而负激励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所以想保持正激励和负激励的平衡使用,必须慎之又慎,切忌出现“走极端”现象。因为我们激励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员工,而是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之一,是站在如何激励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主动性角度,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管理实践活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千方百计提高绩效计划的正确性、绩效辅导和沟通的可执行性、绩效考核结果和过程控制的平衡性和绩效激励的有效性。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提升,保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者:张立缺 单位:河钢邯钢邯宝公司冷轧厂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浅谈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越发重视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是企业员工工作评价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供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测策略,以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 1前言 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想方设法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其中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逐渐变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2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现状 2.1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关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没有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一般表行为:第一,缺乏合理管理的制度。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重视管理制度作用,经常是敷衍了事,这对于企业领导的威信树立非常不利。第二,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很多企业员工守则只是形式,基本不会执行,这对于企业公平、公正工作氛围的建立非常不利。 2.2缺乏专业性绩效管理人才 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绩效管理团队比较缺乏,企业会将绩效管理当做部分管理者或者是绩效管理人员的责任,主观认为企业绩效管理比较简单,致使企业绩效管理存在各种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此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控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也没有多加重视,不能调动起员工参与绩效控制、管理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 2.3绩效管理方式比较陈旧 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方式比较陈旧,致使企业绩效管理及时性不够。此外,部分使用信息技术管理的中小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只能用来进行简单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信息化发展的差距比较大,不能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在企业决策、绩效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该信息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新时期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要求,使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倾向于事务性的劳动,无法及时改正管理中的问题,会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1]。 3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提升策略 3.1增强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要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就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科学的标准化绩效管理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工作需要一套标准化管理制度为前提,便于在中小企业经营工作、中小企业活动中,根据人力资源的绩效管制度进行中小企业绩效管理,这样可以确保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工作规范化。但是制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制度前,相关人员要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沟通,了解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已有问题分析解决措施,这样制定出来的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制度才会具有实用性与时效性。此外,还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过程进行控制,保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规范化。 3.2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一,中小企业要尽可能完善竞争的机制,并制定规范且严格的考核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全方面提高中小企业工作的水准,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中小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与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本着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择爱岗敬业的人才。中小企业可以制定中小企业人才选择计划,确保聘任的绩效管理工作人员都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第三,实时地对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中小型企业可以聘请一些绩效管理方面的专家,或者是绩效管理的专业人员来给中小企业工作人员授课,并解读与绩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现场指导工作人员进行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提高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水平,为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 3.3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的管理认识偏差进行纠正 首先,企业要对绩效管理的观念进行转换,重新认识绩效管理重要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了解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的观众核心内容,对传统管理观念进行转变,强化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认知。但强化企业绩效管理并不仅是给企业员工奖惩、薪酬确定与职位升降提供参考,而是要提高企业绩效与员工个人能力,推动企业和员工同步发展。其次,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绩效管理的意识。企业绩效管理并不只是人力部的工作,企业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尤其是企业高层的管理者,应亲自参与企业的绩效管理,支持绩效管理。此外,基层的管理者也要主动配合人力部制定企业绩效考核的制度,同时在落实绩效管理期间予以企业工作人员辅助与指导。为发挥企业绩效管理的作用,企业基层工作者也要主动配合绩效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最后,企业文化建设,要将人力资源绩效作为导向。为了使企业更好的应对各种市场竞争,充分发挥企业的潜能,贯彻落实企业绩效的管理,企业需要构建和企业的绩效管理相符合的企业发展文化,企业文化会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员工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就国内中小型企业的绩效管理而言,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很多企业并不重视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导致企业工作人们的工作态度不积极,这就导致工作的效率降低,从而影响中小型企业经济利益。因此,为了提高企业效益,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绩效的管理,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肖晗 单位:广州市开发区技工学校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对员工开展全面的管理工作,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之下,人力资源管理也是经过长期的总结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理论经验,其中包含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等多个方面,然而绩效管理作为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必要的环节,文章对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状况进行详细论述,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其管理的相关流程。 [关键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作用;对策 现在很多的企业在绩效管理上并不全面,对于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很多的企业逐渐建立起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在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得到长足发展。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 1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管理是将预设的标准作为基础,对员工在达成企业目标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结果进行有关的测评、考核、奖惩等,从而帮助员工获得突出绩效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目标。绩效管理通过定期对员工的状况进行评定,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提高其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起到改善公司绩效的作用。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现状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其重要的职能所在,它必须是现代化的、专业性的,然而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是存在各种问题。第一,绩效管理的制定与企业发展不在同一节奏上。在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之中,在制定绩效管理制度上仍然与企业发展不在同一节奏上,我们知道,做好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人员如果没有形成高效的管理,那么企业在运行之中就会出现比较混乱的状况。很多企业因为自身业务以及结构设置比较简单,只是对员工进行简单化的管理,并没有建立起全面的绩效管理制度,也没有制定出合适的KPI考核指数,这些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企业业务不断增多,自身不断壮大的情况之下,对于企业业务以及人员都有了一定的要求,对绩效管理的制定和需求提出了迫切需求,对于企业各个岗位上的职责和义务加以明确,对于员工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明确员工责任,对于企业管理形成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第二,绩效管理制定的KPI指数不能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人员架构,建设出高水平的团队,需要高效的科学化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将KPI指数作为考核依据的。在绩效管理之中的KPI指数是指企业员工的关键指数,也就是说员工在自身岗位上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标准,这是对员工考核的依据。我国的工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较晚,同时受到来自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的发展也是较晚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的制定仍然还是不够健全,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那么企业绩效管理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同时,在我国经济深入发展之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它们带来了较为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模式,然而,因为国内外企业在文化以及市场发展程度上的不同,使得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经验在我国运行中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并且受到很多的阻碍,国内企业对于国外企业绩效管理的学习也是照抄照搬,直接将国外企业的绩效管理办法拿过来套在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并没有根据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改善利用,缺乏科学性以及实际操作性,导致我国绩效管理在制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很多企业制定出的绩效管理制度根本就不能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另外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主观性比较强,很多企业并没有制定出严格而标准的绩效管理制度,即便制定出也是很难执行下去,很多管理人员只是根据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相关的判断,在决策上经常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第三,企业绩效管理未明确目的,绩效管理的结果在应用上不到位,几乎流于形式。很多企业在确定绩效管理的目的时,只是将“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企业就会将“薪酬”作为绩效管理的目的,而并非“绩效”。很多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之后,直接将得出的结果来衡量职工的专业水平,并把它作为确定职工的薪酬制定的唯一标准,这也是缺乏全面性的,比较片面化的表现。第四,绩效管理的手段现代化不强。绩效管理的手段是实现高效绩效管理的重要方面,只有在管理手段上比较高效化和专业化,才能够保证绩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水平。绩效管理的手段,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企业员工实行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在信息以及科技不断发展之下,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手段就需要有现代信息和科技作为保障,在管理上实现信息化。然而,很多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重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使得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比较滞后,采用的手段仍然是比较传统化的,并不具备现代化水平。然而,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忽视这方面,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的长期影响和市场专业人才的缺乏之下,使得绩效管理在中国企业当中并能够很好地得到应用,并不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做出指导,在企业招聘员工、设置岗位职责等方面缺乏指导性,更无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做出贡献,影响在企业薪酬福利管理上实现公平性和企业员工行为上的规范化,这些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产生不利影响,不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3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以及实践 企业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绩效管理缺失的情况之下,那么就会给企业的人力资源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说,对于企业绩效管理,企业要加强对它的认识,进一步树立绩效管理的意识。第一,绩效管理能够更加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力资源执行力的提高。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于企业绩效管理的状况分析,可以更加确定,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企业绩效管理的非标准化以及不全面性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完善。因此,企业制定出标准化的绩效管理制度,就能够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且通过对绩效管理的实施,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更加强化;同时,在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之下,明确了企业员工行为KPI指数,那么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都进行了专业性和标准化的约束,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些指数对员工进行管理,既实现了对企业员工日常行为的监督,同时也促进员工执行力的提升。第二,绩效管理能够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对企业员工工作成果的评定,在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之下,细化各项企业目标,对企业员工日常行为进行分析之后,将各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同时还包括员工岗位上的义务,并以指数的形式将其数字化。随后,将员工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行为以及成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并对员工的行为表现进行打分,其得出的结果就会与员工的实际利益联系在一起,对于那些没有达到公司设定标准的员工,那么企业就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降低员工工资水平甚至做出一些惩罚。在此要求之下,企业员工为了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就会不断将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能力进行提高,对他们自身的日常行为加以规范,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以及义务,那么对员工工作实现了监督,约束他们的行为,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了优化和合理配置;同时,对企业员工岗位制定出关键性的指标,就将该岗位上的基本职责加以明确了,给企业员工做出了基本的参考标准,使得企业员工在选择企业岗位的时候,结合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选择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序地进行下去。第三,绩效管理对于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于自身发展现状的正确认识,可以确定其未来发展方向,并将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加以明确,并对企业目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量化,可以制定出企业绩效管理的相关指标,并且这些指标是数字化形式的。它是对企业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以及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是企业员工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客观评价标准,企业制定出这样的考核指标,是企业通过全面的分析,对于企业各个岗位上的员工能力以及条件提出基本的要求,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招聘新的员工的时候,对于员工的日常行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同时结合企业设定的绩效管理的相关指标,对于面试人员提出基本的要求,从而形成企业进行招聘面试的最终标准。 4结论 绩效管理是企业进行自身管理的一种控制系统,对于企业员工的自我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绩效管理不但能够不断激励员工,而且还促使员工在企业目标之下树立自身的目标,建立起企业的文化以及理念,培育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目前,企业绩效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需要转变原先传统的绩效管理观念,同时还要建立起全面、专业化的绩效管理系统,并非单一化。使企业的绩效管理不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认识上,而是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价值意义。 作者:黄慧萍 单位:广西南宁紫东创展房地产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探析 1建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1.1有助于企业未来战略的发展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数量非常多,企业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应该要清楚地知道,企业的总体竞争力不仅仅是看目前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于企业未来的战略方向和企业未来的竞争实力也需要深思熟虑。而绩效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未来战略的发展。第一,绩效管理可以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推动企业战略可持续发展。第二,好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非常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的传递企业发展理念,保证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了解企业战略目标。第三,绩效管理不仅是评价员工的有效手段,而且是衡量个人价值的一种方法,并可以通过绩效管理将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具体到每一位员工身上来实现,促使他们更有效地履行使命,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2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运作的前提都是企业文化,绩效管理会对企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长远来看,绩效管理中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具体和强化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观念;另外,绩效管理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主观能动性、开发团队和个人潜能、使企业文化不断深化和优化的管理方法。比如把员工《工作日志》的完成情况与填写质量列入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当中,就有助于让员工在每日的工作中形成多思考、多总结的好习惯。另外,绩效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形成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2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 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员工个体的劳动成果,促使员工共同朝着企业的目标努力的必要条件,也是保障企业顺利进行员工考核工作的基础。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考核目的,不知道绩效考核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资金少、规模小、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理念落后的特点,使得这些企业在绩效考核体系设立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误区。首先是考核指标与企业目标相关度弱,指标过于笼统,重点没有突出,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支撑起不到任何作用,绩效管理也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其次是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缺乏客观衡量标准,不能具体、准确操作,定性判断多,定量判断少。 2.2待遇和奖惩不合理 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合理的待遇和奖惩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待遇和奖惩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手段,更是提升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率的重要方式。然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见:其一,分配的待遇是不合理的,就中小企业而言,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体,经营方式也比较灵活,经济效益虽有较大的波动,但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对员工的短期吸引力较大。而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很多中小企业对员工的待遇分配并不合理,一部分员工的收入难以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信心,同时限制了员工的发展,不利于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其二,奖惩制度缺乏,很多中小企业在工资发放上管理不善,无论付出多少的劳动,工资都难以有明显的差别。如果长期这样的话,就会使员工形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绩效观。员工的工作热情大减,最终将导致企业效益也大为下降。 2.3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不仅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而且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小企业却往往忽视绩效沟通,因为迫于市场压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总是忙于处理各项事务及拓展业绩,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拓展市场上。受上层管辖者的影响,他们自己部门工作人员或团队工作人员也会遵循“一切凭业绩说话”的思想路线,把其所有精力放在开发市场、寻找更多的客户源过程当中。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管理者忽视其部门员工的绩效沟通,从而造成企业绩效管理目标的偏差。另外,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绩效沟通机制还不健全,绩效沟通的对象、活动频率、渠道选择仍然缺乏明确的制度,没有了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员工评价就会有失客观性、全面性和合理性,因而员工与主管间经常会因为绩效的考评结果发生矛盾。 3完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 3.1设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过程中,为了使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势在必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绩效考核能否实现导向作用。所以说,在企业正常运行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尽可能准确地考核员工的个人业绩,这样有利于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指标的制定,应该摒弃原来传统的由上级直接下达命令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企业管理者应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多多倾听员工的心声,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和企业归属感。同时,在设置绩效管理考核指标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抓住重点与关键,无须设置与工作内容关系不大的指标,另外要减少含混不清的或主观性强的内容。在权重设置上,不能单凭自己的臆断,应通过具体的分析,来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给出相应的权重。总之,在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中,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依据其他企业成功的案例分析,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稳定发展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3.2构建完善的绩效工资制度 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内部考核指导工作,做好内部考核指导工作,要求中小企业制定全面、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职工绩效工资制度。企业绩效考核应该与工资制度相结合,提升绩效是考核的目的,但是,仅仅依靠考核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只有将考核结果与被考核员工的个人利益相挂钩,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员工发放工资的时候应该坚持“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正、合理地对待企业的每个员工。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奖惩的力度,只有真正把员工的职位升降和绩效考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工作,也就说明企业在绩效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3制定绩效沟通战略,完善沟通渠道 任何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沟通,尤其是绩效沟通,沟通是企业绩效系统的生命线。中小企业若想加强沟通,保证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了保证整个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必须拥有明确的、统一的绩效沟通战略。从本质上讲,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沟通问题就是因为缺乏沟通战略,而沟通战略恰恰可以为沟通行为提供方向和动力。另外,为了从全方面提高企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水平,在制定绩效沟通目标战略时,可以将管理人员、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结合为有机整体。第二,企业的沟通渠道要完善。企业在实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绩效沟通的渠道,这些渠道有些是正式的,有些是非正式的,并且各有各的优缺点,不同渠道所适应情景也有所不同。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必须知道应当通过哪些渠道来提高沟通的效果,也要让员工知道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确保员工和管理层间的沟通无障碍,保证沟通渠道的完善性。除此之外,企业可以运用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绩效沟通渠道的多样化。还可以增加一些新型的、快速的、容易被工作人员接受的沟通渠道,同时考虑不同渠道所具有的互补作用。 4结论 中小企业没有大型企业规模大,且资金不足,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另辟蹊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好方法。因此,中小企业要想不断地发展壮大,就需要员工和领导者齐心协力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 作者:张锦锦 单位:新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企业战略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影响 随着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明显,逐渐演变成企业战略之间的竞争,企业颁布优越的企业战略和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是该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作为提升员工的绩效,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企业战略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帮助企业可以解决复杂的企业问题,同时还可以培育企业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及特征 1.企业战略的概念。 企业战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性规划过程,并将其分为公司战略、职能战略、业务战略、产品战略等几个层面的内容,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企业战略虽然分为许多种类,但其所存在的基本的属性是相同的,企业战略是对企业的谋略和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和基本性为题的计谋。但企业战略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也是存在异同的,虽然基本属性是相同的,但是对于谋划问题的层次和角度却是不同的,不过只要是涉及熬企业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基本性问题,就都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 2.企业战略的特征。 企业战略是设立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属于宏观管理范畴,一般而言,企业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和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企业战略的指导性不仅规定了企业具体的经营方向和远景目标,更加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行动策略,策划了所要实现目标的发展轨迹,企业战略的指导性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起到了先导的作用。企业战略的全局性是通过将企业立足于未来和国际、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向进行的经营环境的具体深入性分析,通过结合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站在企业系统全局的管理高度上,对企业的远景发展以及运营模式进行了全局性的预测规划。另外,企业战略的长远性表现在企业不能以短期计划为目标,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是要兼顾短期利益的同时,要着眼于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思考下进行的对企业进行全局长远的规划,企业战略的长远性不仅确立了企业将要发展的远景目标,更谋划了将能够实现远景目标的发展轨迹以及宏观管理的策略,通过对企业长远性的倡导,企业必须明白若要使企业长久不衰的立于世界的不败之地,必须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规划,即使此规划需要经历长远的奋斗过程,企业战略的长远性可以使企业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企业战略不仅界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向,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行动指南,同时筹划了能够实现目标发展轨迹的指导性措施和对策,通过将发展前景立足于未来,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对企业的潜力远景进行全面的规划,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导向的作用。 3.企业战略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首先,企业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和合理,能否实现对企业高效经营的目标,都取决于企业战略上的选择,如果企业战略选择失误,将导致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可能导致破产。其次,如果企业想要实现自己所为生存、盈利和发展的理想性目标,就必须要选择好企业战略,目标依赖于战略,战略服务于目标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赖以生存的规律。因而企业战略的正确选择是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最后,企业战略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若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正确,则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其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同企业中的佼佼者。 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概念。 在企业经营中,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企业所要求的目标,通过持续对外开放的沟通过程和规范化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从而有力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计划和规范化的管理,对企业中的各类问题进行调谐,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从而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 2.绩效管理的特点。 绩效管理的特点体现在各方面,首先,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以企业战略为向导,是综合管理企业、团队和员工绩效的过程,是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提高工作绩效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绩效管理的各环节都是为此目标而服务的。其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可以促进员工能力的开发,绩效资源管理通过计划协调和规范化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促进其工作能力的提升,同样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最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他环节合理对接,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三、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通过提升员工的绩效工作,提高其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选择正确优越的企业战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中高层人员的指导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并对能够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指导,同时正确优越的企业战略能够帮助企业高程工作人员对企业相关项目进行有效的整合,确立企业在运营中所追求的目标。企业战略的良好实施,可以锻炼企业工作人员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取得高效处理事务的能力,从对企业工作人员在经营环境中锻炼出来的相关能力,充分对具有潜力的员工加以重用,使其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力,实现其在企业单位中所具有的相关价值。同时,正确的企业战略还可以通过良好的渠道,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培养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员工只有拥有良好的工作热情,对工作充满热爱和信心,才能够使企业获得高素质高文化的优质员工队伍,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中人力资源绩效的管理,通过企业优越的战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促进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并且增强企业在各企业行业中竞争所需要的实力,从而展现企业战略促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四、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随之面临更重要的挑战。而衡量企业发展的优劣最根本最主要的方法便是企业的绩效,因此,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占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而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选择正确的企业战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同时由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能够带动企业绩效的提升,通过企业战略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效的促进了企业在经营战略中的发展,提升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作者:杜宇扬 单位:湖北商贸学院